Текст
                    # ^ A 尿扯


云南 植物志 第七卷 - ( (种子 植物) : 、, 中国 科学院 昆明植 物研究 所编著 " 云 南省科 学技术 委员会 资助项 目 : # 蘑 赛: # ^- si  ^6 / j 
内 容简介 , 《云 南植 物率》 系记载 云南通 区野^ I 习 见栽培 的高等 植物的 专著。 共 分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和 种子植 物三大 ^。 本卷为 种子植 物的第 七卷, 共记 载种 于植物 8 科 羁 80S 种。 对#、 辱、 种的 名称、 ( ^JE 名 及别名 h 形 态、 产地、 分布等 均作了 扼要的 记述。 对 现在已 知有经 济价值 的种类 及其用 途, 也作了 简要的 记述。 大部分 种类附 有形态 特征比 较图或 植株全 貌图, 共 259 幅。 ^w. 1 ^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业、 林业、 园艺、 药学等 教学、 科研 和生产 单位的 工作者 参考。 神)  云南 植物志 第七卷 (种子 植物)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责 任编辑 曾桂芳 高 锋 ^ ^ «!: 麻 社出版 北京 东翁城 根北銜 16 号 邮. 政 编码: 100717 伞 (8 41 $ft«f 4Jf 印刷 新华 书店北 京发行 所发行 各地 新华书 店经售  1997 年 3 月第 --- 钣 开本, 787X1092 1 八 6 1^7 年 3 月第 一次印 « 印张: 56 1-2 000 字数: 1 322 000 , ISBN 7-03-00SI93-9/Q • 637 '  定价: 140. 00 元 
FLORA YUNNANICA  Tomus 7 (SPERM ATOPHYTA )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Science Press 
介  绘图者  吴征镒 陈书坤 陈 包士英 陶德定 李锡文 白佩瑜 李 恒 杨永平 黄锦岭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 佘孟兰 刘守炉 潘泽惠 刘心恬 盛 宁 (江 苏省 植物研 究所) 曾孝濂 肖 溶 李锡畴 吴锡麟 杨建昆 张宝福 史渭清 陈荣道 王伟民 韦力生  Redactores Wu Zhengyi (Wu Cheng- yih) Chen Shukun et Chen Jie Auctores Bao Shiying Tao Deding Li Hsiwen Bai Peiyu Li Hen Yang Yongping Huang Jinling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She Menglan Liu Shoulu Pan Zehui Liu Xintian Sheng Ning (Institu- tum Botanicum Jiangsuense) Delineatores Zeng Xiaolian Xiao Rong Li Xichou Wu Xilin Yang Jiankun Zhang Baofu Shi Weiqing Chen Rongdao Wang Weiming Wei Lisheng •  编编者 主 著 主副编 
目 录  各 论 i 19. 小藥科 Berberidaceae 20. 星 叶草科 Circaeasteraceae 54. 粟 米草科 Molluginaceae 96 118. 桃 金娘科 Myrtaceae 123. 金 丝桃科 Hypericaceae 169. 荨麻科 Urticaceae ••• ••• ••• ••• 357 213. 伞形科 Umbelliferae 640 293. 百合科 Liliaceae 索 引 825 中 名索引 848 经济植 物索引 。^ • 851 拉丁 名索引 "…… 879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各 科拉丁 名索引 
19. 小 藥禾斗 Berberidaceae nom. fam. conserv.  灌木, 小 乔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稀 对生或 基生, 单叶 或羽状 复叶; 托 叶存在 或缺。 花 两性, 单生, 簇生或 为聚伞 花序、 总 状花序 或聚伞 状圆锥 花序, 整齐, 通常为 3 基数, 偶有 2 基数; 萼片 与花瓣 同数, 或为 花瓣的 2 — 3 倍, 离生, 2 — 3 轮, 覆 瓦状排 列; 花 瓣基部 有蜜腺 或缺, 或变 为蜜腺 状距; 雄蕊 与花瓣 同数而 对生, 稀为 花瓣之 2 倍; 花药 2 室, 基着, 瓣状 开裂或 纵裂;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多数或 少数, 稀 1 枚, 基生或 侧膜 胎座; 花 柱较短 或缺。 浆果, 蒴果, 偶有朞 荚果。 种子 含有丰 富肉质 胚乳及 小而直 的胚, 有 时具有 不同形 状的假 种皮。 最广 义者有 17 属, 约 650 余种, 主产北 温带、 亚热 带高山 地区。 我国有 11 属, 200 余种, 全国各 地均有 分布。 云南有 8 属, 108 种, 28 变种。 . 分属 检索表  1 (10) 多年生 草本; 花 具蜜腺 或缺。 2 (7) 花不具 蜜腺。 3 (6) 种子 多数; 叶 3 — 9 浅裂 或掌状 深裂。 4 (5) 花 单生; 雄 蕊药隔 较窄; 叶 非盾状 1. 桃 儿七属 Sinopodophyllum 5 (4) 花 多数, 簇生或 为聚伞 花序; 雄 蕊药隔 较宽; 叶盾状 2. 八 角莲属 Dysosma 6 (3) 种子 少数; 叶 顶端深 2 裂 3. 山 荷叶属 Diphylleia 7 (2) 花具 蜜腺。  8 (9) 蒴果, 圆 柱形, 花柱 伸长; 侧膜 胎座; 种子 多数。 单 叶或羽 状复叶 4- 淫 羊藿属 Epimedium 9 (8) 浆果, 果皮 膜质, 易裂, 早落; 基生 胎座; 种子呈 核果状 裸露; 三 出复叶 5. 红 毛七属 Caulophyllum  10 (1) 灌 木或小 乔木; 花具 蜜腺。 11 (12) 叶为 二至三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全缘; 花药 纵裂; 侧膜 胎座… • 6. 南 天竹厲 Nandina 12 (11) 单叶 或羽状 复叶; 通 常小叶 具齿; 花药 瓣裂, 外卷; 基生 胎座。 13 (14) 单叶; 枝通 常具刺 8. 小檗属 Berberis 14 (13) 羽状 复叶; 枝通 常无刺 7. 十大 功劳属 Mahonia  1- 桃儿七 属 Sinopodophyllum Ying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状, 横走, 节状。 茎 直立, 基部被 褐色大 鳞片。 叶 2 枚, 不 为 盾状, 基部 心形, 3 — 5 深 裂几达 中部, 裂 片顶端 有时亦 2 — 3 裂; 具 长柄。 花 大形, 单 生, 两性, 整齐, 粉 红色, 先叶 开放; 萼片 6, 早萎; 花瓣 6, 张开; 雄蕊 6, 药隔 较窄, 花丝 直立, 花药 线形, 纵裂; 四合 花粉; 雌蕊 1; 子房 1 室, 侧膜 胎座, 具多数 胚珠。 浆 
2  云南 植物志  果 大形; 种子 多数, 无 肉质假 种皮; 子叶 合生。 2n=12。 单 种属, 产 甘肃、 陕西、 四川、 云南、 西藏。 锡金、 尼 泊尔、 不丹、 印度 北部、 巴 基 斯坦、 阿 富汗东 部亦有 分布。 ' 如 采用狭 义的小 檗科, 则此 属应归 鬼臼科 Podophylkceae, 并与北 美产的 Po^MW- lum Linn. 为一对 应属。 (吴征 镒注) 1. 桃儿七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 1-6 铜筷子 (陕西 )、 羊蒿爪 (甘肃 )、 "奥 勒莫 色罗麻 琼瓦" (藏语 )、 鬼臼 ( "图 鉴" 误 用) 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Ying,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odophyllum emodi Wall. nom. nud. ex Hook, f et Thorns. (1855) nom. illeg. ; Grier. et Long (1984) * ; P. hexandrum Royle (1834) ; P. emodi auct. non. Wall. : Maxim. (1889) ; P. delavayi Franch. (1895) ; P. emodi Wall. var. chinensis Sprague (1920) ; Hand. - Mazz. (1931);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P. sikkimensis R. Chatterijee et Mukeriee (1953); Dysosma delavayi (Franch. ) Hu ( 1937); 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 ) Yi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特征与 属同。 花期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文山、 嵩明、 大理、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以 及四川 (木里 至康定 )、 西藏, 生 于海拔 2 200—4 300 米的 林下。 本种含 有木脂 体类的 成分, 如鬼 臼毒素 (podophyllotoxin), 去甲鬼 臼毒素 (dem'ethyl- podophyllotoxin). 根茎、 须根, 果 实均可 入药; 根能除 风湿、 利 气血、 通筋、 止咳; 果 能生津 益胃、 健脾 理气、 止咳 化痰、 麻木、 月经 不调等 症均有 疗效。 2- 八 角莲属 Dysosma R. E. Woodson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而 橫生, 多 须根。 茎 直立, 单生, 无毛, 基部被 鳞片。 叶 大形, 盾状。 花 数朵簇 生或组 成聚伞 花序, 两性, 下垂; 萼片 6, 膜质, 早落; 花瓣 6, 暗紫 红色; 雄蕊 6, 具宽 药隔, 花丝 扁平, 花 药内向 开裂; 单粒 花粉, 外 壁表面 网状, 雌 蕊 单生, 花柱 明显, 子房 1 室, 侧膜 胎座, 具多数 胚珠。 浆果, 红色; 种子 多数, 无肉 质假 种皮; 子叶 合生。 2n = 12。 约有 8 种, 主要 产于长 江以南 地区。 云南有 4 种。 现 多归狭 义的鬼 臼禾斗 Podophyllaceae.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 与 £K ver- "P'Uis (Hance) M. Cheng 实为 中国古 代本草 所指的 鬼臼, 参见 《植 物名实 图考》 本图, 故本 属中名 亦可用 鬼臼。 (吴征 镒注)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背面 无毛, 沿脉密 被槺秕 状膜质 鳞片。 
图 版 1 1—6. 桃儿七 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Ying. 1. 果枝及 根部' 2. 花枝' 3. 花辦, 4. 雄恋' 5. 雌蕊, 6. 叶 背面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李锡 畴绘) 
云南 植物志  2 (3) 花 2 — 3 (— 4) 朵, 簇生于 叶的近 基部; 花瓣 长圆形 1. 秕鳞 八角莲 D. furfuracea 3 (2) 花 2 — 5 朵, 簇 生于远 离叶的 基部; 花瓣 倒卵形 2. 云南 八角莲 D. aurantiocaulis 4 (1) 叶背 面疏被 柔毛, 沿脉 较密, 无膜质 鳞片。 5 (6) 茎生叶 1 枚, 偶有 2 枚, 裂 片先端 全缘; 花簇生 于叶柄 顶端, 近叶 基部; 花 瓣匙状 倒卵形 3. 乂 、角莲 D. versipellis 6 (5) 茎生叶 2 枚, 裂 片先端 3 裂; 伞形 花序着 生于叶 柄的交 叉处; 花瓣 长圆状 披针形 4. 川 八角莲 D. veitchii 1- 秕鳞 八角莲 (植 物分类 学报) Dysosma furfuracea S, Y. Bao (1987) * . Dysosma aurantiocaulis auct. non Hu: "图 鉴,, (1983) , quoad t. 1521.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横生。 茎高 30 — 40 厘米, 直立, 光滑。 叶薄 纸质, 盾状, 直径 15 — 20 厘米, 7 — 9 浅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叶面 无毛, 背面 沿脉密 被膜质 糠秕状 鳞片, 边缘具 腺齿和 纤细小 柔毛; 叶柄长 15 — 20 厘米。 花 2 — 3 (-4) 朵, 簇生于 叶的近 基部; 花 柄长约 3. 5 厘米, 无毛; 萼片 6, 窄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4 毫米, 无毛; 花瓣 6, 长 圆形, 暗 紫色, 长约 15 毫米, 宽达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无毛; 雄蕊 6, 长约 6 毫 米, 药隔 较短, 窄长 圆形, 先 端不延 伸成尖 头状, 花丝 扁平; 子房近 圆近, 花柱 较短, 粗 壮, 柱头 盘状, 边缘啮 齿状; 胚珠 多数。 浆果 近球形 (未成 熟)。 花期 5 月。 产 漾濞、 凤庆, 生 于海拔 2 800 — 3 000 米的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凤庆 (俞 德浚 15977)。 应 视为后 一种的 变异, 其分布 区及形 态均有 重叠, 不宜 分立。 (吴征 镒注) 2. 云南 八角莲 (植 物分类 学报) Dysosma aurantiocaulis (Hand. -Mazz. ) Hu (1937); Ying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odophyllum aurantiocaule Hand. -Mazz. (1937) ; P. mairei Gagnep. (1938).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状茎 横生, 多 须根。 茎 单生, 光滑 无毛。 叶 大型, 盾状, 直径 15 — 20 厘米, 5 — 7 浅裂, 边 缘具腺 齿和小 柔毛, 叶面 光滑, 背 面沿脉 密被膜 质槺 秕状小 鳞片; 具长 叶柄。 花暗 红色, 2 — 5 朵簇 生于远 离叶基 部处; 花柄 弯曲, 长约 6 厘米, 无毛; 花萼 6; 花 瓣倒卵 形或近 圆形; 花药 内向, 具长 药隔; 子房圆 球形, 具有 明显 花柱。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6 厘米。 花、 果期 5 — 6 月。 产 盐津、 维西、 凤庆、 贡山, 生 于海拔 2 800 — 3 000 米 的阔叶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怒 江一独 龙江分 水岭, Pod. mairai Gagnep. 的 模式标 本采自 盐津。 根 有散结 活瘀、 消肿 止痛、 解毒 清热之 疗效。 3- 八角莲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2, 6 独 角莲、 独 脚莲、 八 角盘、 一碗水 (图鉴 )、 江边 一碗水 (湖北 )、 六 角莲、 独 荷莲、 山 荷叶、 八卦莲 (云南 ) Dysosma versipellis ( Hance ) M. Cheng ex Yi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odophyllum versipelle Hance (1883); Hemsl. ( 1886); Oliv. (1891); Hutch. 
小 檗 科  5  (1907) ; P. esquirolii Levi. (1912) (1914); Dysosma pleiantha auct. non (Hance) Wood- son: Lauener (1962); D.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 (1959); "图 鉴,, (1972), comb, nom.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横生。 茎 直立, 高 20 — 30 厘米, 不 分枝, 无毛; 茎生叶 1 枚, 有时 2 枚, 盾状, 直径 25 — 30 厘米, 4 一 9 浅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卵 形或卵 状长圆 形, 长 2. 5 — 4 厘米, 先端 锐尖, 边缘 有刺状 细齿, 叶面 无毛, 背 面疏生 柔毛或 无毛; 叶 柄长 10 — 15 厘米。 花 5 — 6 朵, 簇生于 叶柄顶 端离叶 基部不 远处, 无 总梗; 花柄 细弱, 弯 曲, 有毛; 萼片 6, 长 圆状椭 圆形, 外 面被疏 长毛, 内面 光滑; 花瓣 6, 深 红色, 匙状倒 卵形, 长达 2 厘米, 无毛; 雄蕊 6, 花 丝短于 花药, 无毛; 子房椭 圆形, 无毛, 1 室,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浆果椭 圆形或 卵形, 种子 多数。 花、 果期 3 — 5 月。 产 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000 — 1 460 米 的石灰 山常绿 林下; 长江 流域各 省 区亦有 分布。 全 草及根 人药, 有散风 祛痰、 解毒 消肿之 疗效。 4. 川 八角莲 (图鉴 ) 图版 2, 1-5 八角 金盘、 金盘、 银盘 (图鉴 )、 红八 角莲、 山 荷花, 五朵云 (云南 ) Dysosma veitchii (Hemsl. et Wils. ) Fu ex Yi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odophyllum veitchii Hemsl. et Wils. (1906) ; Dysosma veitchii (Hemsl. et Wils. ) Fu 图鉴 (1972*), comb. nud.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生, 须根 粗壮; 茎高 20 — 60 厘米, 基部被 棕色大 鳞片。 茎生 叶 2 枚, 纸质, 盾状, 直径达 20 厘米, 通常 掌状深 裂几达 中部. 裂片为 楔状长 圆形, 先 端常 3 裂, 小 裂片三 角状, 边缘具 稀疏小 腺齿, 叶面 无毛, 背面沿 脉被小 柔毛, 逐渐脱 落; 具长 叶柄。 伞形花 序有花 2 — 6 朵, 着生于 叶柄交 叉处; 花柄 较短, 长 1.5 — 2. 5 厘 米, 弯曲, 被 柔毛; 萼片 6,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外轮 较窄, 背部 有毛, 早落; 花瓣 6, 淡 红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雄蕊 6, 药隔 较长, 先端具 尖头; 花丝 短而 扁平; 雌 蕊短, 仅为雄 蕊长度 之半; 子房椭 圆形, 花 柱短而 粗壮, 柱 头大而 呈流苏 状。 浆果 卵形, 红色, 长 3 — 5 厘米, 直径约 3. 5 厘米, 顶 端具短 花柱。 花期 4 月, 果 期 8 月。 产 嵩明、 彝良、 大关、 镇雄、 维西、 文山, 生 于海拔 1 600 — 2 400 米 的山谷 林下及 沟边; 四川 南部、 贵州 亦有。 全草 人药, 有滋阴 补肾, 追风 散毒、 清肺 润燥、 祛瘀 消肿、 止痛等 功效。 存 疑种: 5. 六角莲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白八 角莲、 梨 子草、 叶下花 (贵州 )、 独叶一 枝花、 一把伞 (广西 )、 隔 山七、 大罗 叶、 金 丝蛇盘 (四川 ) 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 (1928); 台湾 植物志 (1976) Ying (1979). Podophyllum pleiaiithum Hance (1883) ; P. chengii Chien (1936); P. onzoi Hayata (1915); P. hispidum Hao (1934). 
图 版 2 1 一 5. 川 八角莲 Dysosma veitchii (Hemsl. et Wils. ) Fu ex Ying. 1. 花株, 2. 花艚, 3. 雌 4. 雄蓝 5 - 浆果; 6 ' 八角莲 D. versipellis (Hance) M. Cheng ex Ying, 果枝 部分。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7  产 浙江、 安徽、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四川、 贵州, 生 于海拔 600 — 1 600 米的 林下。 据 应俊生 (1979) 记载, 本 种在云 南没有 分布, 而吴征 镒先生 曾将冯 国楣采 自麻栗 坡的 13150 号 标本, 定为 本种, 从叶形 上看很 相似, 分类 区亦近 广西, 但 因该标 本无花 亦无 果难于 确定, 故存疑 待考。 3. 山荷 叶属 Diphylleia Michx.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横生, 具节。 具 1 枚基 生叶, 大形. 盾状, 分裂; 叶柄 粗壮; 茎生叶 2 枚, 先端 2 裂; 具柄。 花 白色, 组成顶 生聚伞 花序; 萼片 6, 早落; 花瓣 与雄蕊 同数, 花药 瓣裂; 花粉 球形, 具 3 孔沟; 子房 上位, 侧膜 胎座, 具有 10 — 15 颗胚 珠。 果为 浆果。 子叶 合生。 2n=12。 有 3 种, 1 种产于 北美. 另 2 种产 东亚。 我国 东北部 和西南 部各有 1 种。 云南有 1 种。 现多归 鬼臼科 Podophyllacea" (吴征 缢注) 1. 南方 山荷叶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3, 1-8 窝 儿七、 旱荷、 一碗水 (陕西 )、 金边一 碗水、 金 边七、 黄包袱 (湖北 ) Diphylleia sinensis H. L. Li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cymosa Michx ssp. sinensis (Li) Shimizu (1981) ; D. cy?nosa auct. non Michx. : Diels (1912); D. grayi auct. non Fr. Schmidt. : Hand. -Mazz. (1931).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0 — 8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横生, 具节, 具多数 圆柱形 须根; 茎 单一, 淡 黄色, 肉质, 具 条纹, 无 毛或有 时上部 微被细 柔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长达 45 厘 米, 茎生叶 较短, 无毛 或被细 柔毛; 叶近扁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40 厘米, 先 端 2 裂, 边缘 具不整 齐齿, 齿端具 尖头。 聚 伞花序 顶生, 序轴 与花柄 均被短 柔毛; 花柄 长 5 — 30 毫米; 萼片 膜质, 卵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内凹; 花瓣近 圆形, 长 2 — 4 毫米; 雄 蕊 6 (— 8), 长约 4.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瓣裂, 花丝较 粗壮; 心皮 与雄蕊 近等长 * 无毛。 浆果深 蓝色, 微被 白粉, 直径 7 — 9 毫米; 果柄 红色。 花期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800 — 3 000 米 的杂木 林中; 甘肃 南部、 陕 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四川 亦有。 本 属在我 国还有 1 种. Diphylleia grayi F. Schmidt. 产东 北地区 (至 东北亚 ), 区别 为叶 深裂; 花 序为伞 形状。 , 根茎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活血 散瘀、 消炎 止痛的 功效。 4. 淫 羊霍属 Epimedium Linn.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木 质化. 褐色. 粗短. 生 有多数 须根。 茎 单生或 丛生, 无毛. 基 部被 有褐色 鳞片。 单叶或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基生或 茎生, 基生 叶具长 叶柄; 小叶 卵形、 狭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近 圆形, 基部 心形, 有时 两侧不 对称, 边缘 具刺毛 状齿。 花序总 
图 版 3 1—8. 南方 山荷叶 Diphylleia sinensis H. L. Li, 1. 果枝' 2. 根部' 3. (花 (放大 ), 4. 花雜, 5. 雌森 (放大 ), 6. 雄蕊 (放大 ), 7. 叶 背面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8. 叶表 面部分 放大。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9  状或圆 锥状, 顶生 或与叶 对生, 无 毛或被 腺毛。 花 两性; 萼片 8, 两轮 排列, 外轮 常呈大 小 不等的 2 对, 颜色较 深暗, 内轮花 瓣状, 常呈 白色、 黄 色或粉 红色; 花瓣 4, 蜜 腺状, 瓣片有 或缺, 通 常有距 或囊; 雄蕊 4, 与花瓣 对生, 花药 瓣裂, 外卷; 花粉 球形, 具 3 孔 沟;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6 — 15, 侧膜 胎座; 花柱 较长, 柱头 膨大。 蒴果 背裂; 种子具 肉质假 种皮。 2n = 12。 约 20 余种, 产 北非、 意大 利北部 至黑海 (2 种), 西喜马 拉雅、 中国、 日本包 括东北 亚。 中国、 日本是 其分布 中心。 我 国约有 13 种 2 变种。 云 南仅有 2 种。 本 属现多 归于鬼 臼科, 但 显然与 豆草科 Leonticaceae 相近。 与北 美西部 海岸产 3 种的 Vancouveria 为对 应属。 (吴征 镒注) *賴《5^^^^>^#^ 种 检 '索 表 1 (2) 花 黄色。 小叶 5 或 3 枚, 叶片 较小, 基部 两侧近 相等, 先 端钝, 偶 有急尖 1. 宝兴 淫羊舊 E. davidii 2 (1) 花淡 青色。 小叶 3 枚, 叶片 较大, 基 部两侧 显著不 对称, 先 端渐尖 或急尖 2. 粗毛 淫羊蕓 E. acuminatum 1. 宝兴 淫羊舊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 7-8 Epimedium davidii Franch. (1885) * ; Kemarov (1908) ; Stearn (1933) , (1938) ; Ying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W. T. Stearn (1990), in clavi;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 Epimedium membranaceum K. Meyer (1922); Hand. -Mazz. (1931); Stearn (1933), (1938) W. T. Stearn (1990), in clavi.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状茎 短粗, 木 质化, 密 生多数 须根。 叶 基生和 茎生, 通常为 1 回三出 复叶, 基生 叶通常 较花茎 为短; 具 长柄; 茎生叶 对生, 叶柄 较短; 小叶 具柄, 纸质或 革质,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5 (— 8) 厘米, 先端钝 尖或渐 尖, 基部 心形, 两侧近 相等, 边缘 具刺毛 状齿, 叶面有 光泽, 网脉 显著, 背面苍 白色, 沿 中脉 被稀疏 柔毛, 基出脉 7 条。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约 20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达 2 厘米, 具 腺毛, 基部与 中部具 2 枚披 针形小 苞片; 萼片 2 轮, 外轮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内 轮萼片 卵状三 角形, 先 端钝; 花瓣 4, 距长 1.5 — 2 厘米, 顶端 钝尖; 雄蕊 4, 花药 瓣裂, 外卷, 顶端具 钝尖, 花丝 扁平, 短于 花药, 雌 蕊长圆 柱形, 具长 花柱, 柱头 盾状。 蒴果长 1. 5-2 厘米, 顶端具 长喙; 种子 多数。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昭通、 昆明、 巧家, 绥江、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 100 — 2 800 米 的河边 杂木林 中; 四川 (西 部的 灌县) 亦有。 Stearn 认为 Epimedium davidii Franch. 和 本种是 二种, 而 不同意 Komarov 和 Ying 的 归并。 (吴征 镒注) 2. 粗毛 淫羊藿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 1-6 三枝 九叶草 (昆明 )、 小定药 (昭通 ) Epimedium acuminatum F'ranch. (1886), (1889) ; Komarov (1908) p. p.; Levi. 
10  云南 植物志  (1915); Steam (1933), (1938); Lauener (1962); Ying (1975); Hara (198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W. T. Stearn (1990), in clavi. Epimedium sp. no v. Komarov (1908) in obs. ross ; Epimedium komaravii Levi. (1909), (191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状茎 坚硬, 红 褐色, 具多数 须根; 茎 直立,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长 6 — 7 厘米; 具柄; 小叶薄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两 侧高度 偏斜, 一 边常呈 耳状, 边缘 具刺毛 状齿, 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密被粗 伏毛, 基出脉 7 条, 突起, 网脉 显著。 圆 锥花序 疏散, 长 15 — 25 厘米, 无毛。 花淡 青色; 花柄 纤细, 长 2 — 4 厘米, 密被 腺毛, 基部具 1 苞片; 萼片 2 轮, 外 轮萼片 较小, 长 圆形, 内轮 萼片近 圆形, 花 瓣状; 花瓣 4, 距长达 2 厘米, 基部具 有紫色 斑纹; 雄蕊 4, 瓣裂, 外卷, 花丝 扁平, 短于 花药; 子 房长圆 柱形, 顶 端具长 花柱, 柱头 盾状。 蒴果长 1 一 2 厘米, 顶端具 长喙; 种子 多数。 花果期 4 一 7 月 。 产 彝良、 昭通、 威信、 维西, 生 于海拔 1 480 — 2 400 米的陡 坡石灰 山或草 丛中; 湖 北 (? )、 贵州、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成 凤山。 全草 人药, 用 于治疗 阳痿、 小便 失禁、 风 湿痛、 虚痨久 咳等。 5- 红毛七 属 Caul ophy Hum Michx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横生; 茎 直立, 基部有 鳞片。 叶 基生和 茎生, 为 3 回三 出羽状 复叶, 茎生叶 有时为 1 一 2 回三 出羽状 复叶。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黄色, 具 3 — 6 枚 苞片; 萼片 6; 花瓣 6, 较小, 密 腺状, 与萼片 对生; 雄蕊 6, 离生, 花药 瓣裂; 花 粉长 球形, 具 3 孔沟, 外壁 具网状 雕纹; 心皮 单一, 花 柱短, 柱头 侧生; 子 房含有 2 颗 基生 胚珠。 蒴果, 极易 开裂, 果皮 膜质, 早落; 种子 球形, 黑色, 浆 果状。 2n = 16。 约 2 种, 东亚及 北美各 1 种为对 应种。 我国 1 种, 云南 亦产。 本属 植物含 有阿朴 啡类、 他斯 平类、 喹 诺里西 定类、 三萜皂 甙类。 1- 红毛七 (四 川中 药志) 图版 5, 1-7 类 叶牡丹 (日名 )、 葳严仙 (图鉴 )、 海 椒七、 鸡 骨升麻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 搜 山猫、 红毛 细辛、 火焰叉 (贵州 )、 竹参七 (镇雄 )、 "露扫 美多" (藏语 ) 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1859);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eontice robustum (Maxim. ) Diels (1900); Hand. -Mazz. (1931); "图 鉴"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70 厘米, 光滑 无毛。 叶 对生, 2 — 3 回三 出羽状 复叶; 具 长柄; 小叶卵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有时 2 — 3 裂, 叶面 绿色, 背面带 白色, 两面 无毛, 基生三 出脉。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黄色, 较小, 直径 7 — 8 毫米; 苞片 3 — 4; 萼片 3 — 6, 倒 卵形, 花 瓣状, 长 5 — 6 毫米, 先端 圆形; 花瓣 6, 颇小, 蜜 腺状; 雄蕊 6, 花药 瓣裂; 雌蕊 单一, 子房 一室, 具 2 枚基 生 胚珠, 花 后子房 开裂, 种子 显露; 种子浆 果状, 外被 肉质假 种皮, 成 熟后蓝 黑色, 球 形, 直径 6 — 7 毫米, 外 面微被 白粉; 果柄 增粗, 长 7 — 8 毫米。 花期 5 月, 果期 9 月。 
图 版 4 1—6. 粗毛 淫羊曹 Epimedium acuminatum Franch. , 1. 植株& 根部. 2. 花 外形. 3. 雌蕊. 4. 雄蕊. 5. 蒴 果. 6. 叶 背面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7-8. 宝 兴淫羊 SEE. davidi Franch. . 7. 果枝, 8. 蒴果。 (李锡 畴绘) 
12  云南 植物志  产 兰坪、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00 米的 林下或 山沟荫 湿处; 黑 龙江、 吉 林、 辽宁、 河北、 河南、 陕西、 甘肃、 安徽、 浙江、 湖北、 四川、 贵州、 西 藏均有 分布。 日本、 俄罗斯 (远东 ) 亦有。 根 人药, 有 小毒, 有理气 镇痛、 通经 活络、 散瘀的 功能。 如 采用狭 义的小 檗科, 则 此属宜 归入狮 足草科 L eon ti caceae 。 (吴征 镒注) 6' 南天 竹属 Nandina Thunb. 常绿小 灌木。 叶 互生, 2 — 3 回羽状 复叶, 叶轴具 关节; 小叶 全缘, 叶脉 羽状; 无托 叶。 花序为 大形圆 锥状, 顶生; 花 两性, 白色; 苞片 钻状, 宿存; 萼片 多数, 螺 旋状排 列, 从外向 内逐渐 增大; 花瓣 6, 较 内萼片 略大, 基部无 蜜腺; 雄蕊 6, 1 轮, 与 花瓣对 生, 花药 纵裂, 花粉长 球形, 具 3 孔沟, 外 壁具明 显网状 雕纹; 子房呈 倾斜椭 圆形, 1 室, 具 2 — 3 枚 胚珠, 侧膜 胎座; 花 柱短, 柱头近 全缘。 浆果 球形, 红色,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种子 胚小, 胚乳 丰富。 2n = 20。 有 1 种, 1 变种, 产 印度、 我国和 日本。 云南产 1 种。 北美 暖温带 亦通常 栽培。 现常 有人主 张独立 成科, 即南 天竹科 Nandinacea" 据最 新文献 (H. Leconte in K. Kubitzki, 1993) 最少应 列为第 一亚科 [Subfam. Nandinoideae (Bernh. ) Heintze (1927)]。 (吴征 镒注) 1. 南天竹 (通雅 ) 图版 6, 1-7 天 竹黄、 珍珠盖 凉伞、 鸡爪 黄连、 山 黄芩, 南竹根 (湖南 药物志 ), 猫 儿伞、 斑 鸠窝、 岩黄连 (贵州 ), 钻 石黄、 南 竹子、 天竹子 (江苏 ), 山黄连 (四川 ) 、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1781), (1784);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常绿 灌木, 高达 2 米。 叶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基部通 常有褐 色抱茎 的鞘; 小叶 革质, 深 绿色, 冬季 常变为 红色,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全缘, 叶面 平滑, 背 面叶脉 隆起; 近 无柄。 顶 生圆锥 花序长 20 — 30 厘米。 花 白色, 直径达 6 毫米; 萼片 螺旋状 排列, 外轮 较小, 卵状三 角形, 内轮 较大, 卵 圆形; 雄蕊 6, 离生, 子房 1 室, 胚珠 2 — 3 枚, 侧膜 胎座。 浆果 球形, 鲜 红色, 偶有 黄色, 含 2 — 3 粒 种子; 种子扁 圆形。 花期 5 — 6 月, 果 期次年 2 — 3 月。 昆明 栽培。 主要 分布于 陕西、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四川等 省区, 生 于海拔 1 000 米左 右的山 坡灌丛 中或山 谷旁。 常 栽培, 岁朝 观赏其 红果为 "岁寒 三友" 之一。 根、 叶、 果均供 药用; 根、 叶具 有强筋 活络、 消炎 解毒之 功效, 果为镇 咳药。 7. 十大 功劳属 Mahonia Nutt. , nom. conserv.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无刺, 顶 芽具多 数宿存 鳞片。 叶 互生, 奇 数羽状 复叶; 近无柄 或具 短柄, 基部 具线状 托叶; 小叶 边缘具 刺齿或 牙齿, 通常 无柄。 总状花 序成簇 生状; 花 
图 版 5 7. 红毛七 Caulophyllum robustum Maxim. ' 1. 花枝 上部' 2. 根部. 3. 花 (放大 ), 4. 雌 涯' 5. 雄 S (放大 ). 6. 花辦 (放大 ), 7. 具假 种皮的 种子。 (李锡 畴绘) 
1—7.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Thunb. , 1. 果枝. 1. 花蕾 (示多 轮萼片 ), 3. 外 萼片' 4 . 内 萼片, 5 - 花 瓣, 6. 雄蕊, 7. 果实。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15  通常 黄色, 具柄, 基 部具小 苞片; 萼片 (6 —) 9, 3 — 2 轮 排列, 不 等大; 花瓣 6, 2 轮排 列, 先 端通常 微凹或 2 裂,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 6, 花药 瓣裂; 花粉与 小檗属 近似, 其 体积 较小, 外壁颗 粒不匀 而粗, 孔 的变异 幅度为 3 — 5; 子房通 常有少 数具柄 胚珠, 基生。 浆果, 深 蓝色。 2n = 28。 约 70 — 100 余种, 主产 亚洲和 美洲。 我国有 40 — 50 余种, 主要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云南、 西藏东 南部。 云南有 15 种 4 变种。 本属 植物含 有阿朴 啡类、 原小檗 碱类、 双苄 基异喹 啉类。 , f . 分种 检索表 1 (6) 苞 片长于 花柄。 2 (3) 复叶具 3 — 7 小叶; 具柄, 长 2 — 8 厘米; 小叶 革质, 等大, 先端 突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6 — 16 对刺齿 1. 景东+ 大功劳 M. paucijuga 3 (2) 复叶具 9 一 13 小叶。 4 (5) 花乳 白色; 小 叶先端 尾状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偏斜 不显著 • 边缘具 5 — 11 对 剌齿, 叶面 暗晦, 叶 脉羽状 2. 独龙+ 大功劳 M. taronensis 5 (4) 花 黄色; 小 叶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显著 偏斜, 边缘具 3 — 6 对 刺齿, 叶面 光亮, 横皱, 基出 脉 3—5 条 3. 长苞十 大功劳 M. longibracteata 6 (1) 苞片 短于花 柄或近 等长。 7 (22) 具明显 花柱。 8 (13) 复叶具 10 — 20 对 小叶。 9 (12) 浆果 较小, 直径约 6 毫米, 被 有轻微 白粉。 10 (11) 小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花柄 纤细, 长 7 — 10 毫米。 浆果 下垂, 顶端 宿存花 柱长约 1 一 2 毫 米 4. 密叶十 大功劳 M. conferta 11 (10)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花柄 粗壮, 长 3 — 5 毫米。 浆果 直立, 顶端宿 存花柱 较短, 长约 1 毫米 5. 长 小叶+ 大功劳 M. lomariifolia 12 (9) 浆果 大形, 直径 8 — 9 毫米, 密被蓝 色霜粉 6. 蓝果十 大功劳 M. caelicolor 13 (8) 复叶具 4 一 8 对 小叶。 14 (15) 花序 较短, 长 4 一 8 厘米; 苞片与 花柄近 等长, 小叶 边缘具 12 — 26 对刺齿 7. 峨眉+ 大功劳 M. polyodonta 15 (14) 花序 较长, 通常为 12 — 22 厘米, 苞片 长仅为 花柄的 1/5 — 3/5; 小叶边 缘鋸齿 稀疏, 通常为 3 — 9 对。 16 (17) 小 叶基部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波状, 内卷, 花柄 直立, 长达 1.5 厘米; 具 6 — 8 枚胚珠 8. 截庆十 大功劳 M. bracteolata 17 (16) 小 叶基部 偏斜, 通 常边缘 平展。 花柄 较短, 长 4 一 6 毫米, 具 3 — 5 枚 胚珠。 18 (21) 内萼 片长于 花辦; 桨果顶 端宿存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19 (20) 复 叶长达 60 厘米;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苞 片阔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外 萼片阔 卵形, 中萼 片 长圆状 卵形,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花瓣 长圆形 9. 鸭 脚黄连 M. flavida 20 (19) 复叶 较短; 长约 30 厘米; 花序长 6 — 15 厘米; 苞 片窄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外萼片 卵形. 中 萼片 卵状椭 圆形, 内萼片 阔倒披 针形; 花瓣 椭圆状 倒卵形 10. 滇南十 大功劳 M. hancockiana 
16  云南 植物志  21 (18) 内萼片 短于花 瓣或近 等长; 浆果顶 端宿存 花柱长 2 — 3 毫米 11. 长 柱+大 功劳 M. duclouxiana 22 (7) 无明显 花柱。 23 (24) 小叶 背面被 白粉;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花少而 疏散; 花柄 纤细, 长 12 — 20 毫米 12. 细柄十 大功劳 M. gracilipes 24 (23) 小叶 背面无 白粉; 花序长 6 — 15 厘米, 花多而 密集; 花柄 粗壮, 长 4 一 6 毫米。 25 (26) 复叶 有小叶 7 — 9 枚; 小叶厚 革质, 卵 形或阔 卵形, 叶面网 脉显著 突起, 背面 不显著 13- 西 畴+大 功劳 M. reticulinervia 26 (25) 复叶 有小叶 13 — 21 枚; 小叶厚 革质或 纸质, 叶面 网脉不 显著。 27 (28) 复叶有 13 — 15 枚 小叶; 小叶 革质, 彼 此连接 或成覆 瓦状, 基部 偏斜, 边缘具 3 — 5 枚 刺齿。 花 序长 17 — 25 厘米 14. 怒江+ 大功劳 M. salweenensis 28 (27) 复叶有 15 — 21 枚 小叶; 小叶 纸质, 基部 圆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具 30 — 50 枚 刺齿。 花序长 7 — 8 厘米 15. 细齿+ 大功劳 M. leptodonta 1. 景东十 大功劳 (植 物分类 学报) Mahonia paucijuga C. Y. Wu ex S. Y。 Bao (1987) * .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枝棕 灰色。 复叶长 17 — 30 厘米, 具 2 — 3 对 小叶; 具 叶柄, 长 2 — 8 厘米; 小叶厚 革质, 近 等大, 长 圆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突尖, 基部阔 楔形, 不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6 — 16 枚 刺齿, 网脉 显著, 叶面扁 平, 背面 突起; 具 短柄。 总 状花序 4 一 6 枚, 簇生, 长 4 一 6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长 4 一 5 毫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2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2. 5 毫米, 中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3 条 脉纹,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中间 脉 纹成龙 骨状; 花瓣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 2 圆裂, 基部具 2 枚 腺点; 雄 兹长约 3 毫 米, 顶端 截形, 子 房长约 3 毫米, 顶端无 花柱, 胚珠 2 枚。 浆 果长椭 圆形,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7 月。 产 景东、 腾冲, 生 于海拔 2 500 — 3 0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或 路旁。 模式 标本采 自景东 县。 2- 独龙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7, 1-8 Mahonia taronensis Hand. Mazz. (1923) (1931); Ahrendt (1961);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棕 黄色。 复叶长 15 — 35 厘米, 具 9 一 13 枚 小叶, 无 柄或具 短柄。 小叶厚 革质, 椭 圆状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由下向 上渐次 增大, 基部小 叶长 3 — 3. 5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中部 小叶长 6 — 10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顶端 小叶长 9 一 12 厘米, 宽约 3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偏斜不 显著, 边 缘 每边有 5 — 11 枚粗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苍 黄色, 叶脉 羽状, 表面 微凹或 扁平, 背 面 突起。 总 状花序 3 — 6 枚 簇生, 长 5 — 8 厘米; 花乳 白色; 花柄长 2 — 2. 5 毫米; 苞片 4 一 5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轮 萼片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中 萼片长 圆形, 长 约 7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具 钝尖, 内萼片 匙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圆 形; 花 瓣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2 裂, 具 3 条 脉纹;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 端不 延伸, 截形, 雄 蕊长约 3 毫米, 无 花柱。 浆果 球形, 紫 黑色, 直径约 6 毫米, 被蓝 
m 版 ? 1 一 8. 独龙十 大功劳 Mahonia taronensis Hand. -Mazz. , 1. 花枝, 2. 花及 包片, 3. 外 零片, 4. 中 萼片. 5 ' 内 咢片' 6 ' 花辦' 7. 雄蕊, 8 . 雌蕊, 9 . 细柄十 大功劳 M. gracilipes (Oliv. ) Fedde, 果枝。 (李锡 畴绘) 
18  云南植 物志  色 霜粉。 花期 5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1 500 — 3 000 米 的阔叶 林边;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独 龙江。 3. 长苞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 1-9 黄莲 (嵩明 )、 牛 肋巴刺 (禄劝 ) Mahonia longibracteata Takeda (191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ahonia ja ponica auct. non (Thunb. ) DC. : Diels (1912). 灌木, 高 60 — 90 厘米; 枝条棕 灰色。 复叶长 18 — 22 厘米, 具 9 一 13 枚 小叶; 具短 柄, 小叶厚 革质, 彼 此连接 或成覆 瓦状, 基 部小叶 略小, 卵形, 长约 2. 5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中部 与上部 小叶近 等大, 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微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3 — 6 牙齿, 叶面 光亮, 黄 绿色, 背面 略浅, 基 出脉 3 — 5 条, 网 脉显著 突起, 背面不 显著。 总 状花序 7 — 8 枚 簇生, 长 6 — 10 厘米。 花 苍 黄色; 花柄长 5 — 6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长 渐尖, 长约 10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卵 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中萼 片长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萼片 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 瓣长椭 圆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近基 部着生 2 枚 腺体; 雄 蕊顶端 截形; 子 房长约 3 毫米, 有 2 颗 胚珠。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红色, 有 光泽, 顶端无 花柱。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10 月。 产 大理、 禄劝、 永善, 生 于海拔 1 900 — 3 3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或 河边湿 润处; 四川 西南部 (冕宁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东坡。 4. 密叶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9, 10-13 . 刺 黄连、 黄鸡刺 (云南 ) Mahonia conferta Takeda (1917);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约 1 米; 枝棕 灰色。 复叶长 15 — 25 厘米, 具有 21 — 41 枚 小叶, 排 列成密 集的覆 瓦状; 具 短柄。 小叶薄 革质, 基 部小叶 略小, 中部 与先端 小叶近 等大, 长 圆形或 卵 状长圆 fe, 长 3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基部 截形或 圆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每边具 2 — 3 枚 牙齿, 基出脉 3 — 5 条, 网脉 明显, 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总状花 序多枚 簇生, 长 达 10 — 16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长 7 — 10 毫米; 苞片长 2—3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卵 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中萼 片阔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 萼片长 卵形, 长约 9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具 5 条 脉纹; 花瓣 长圆状 匙形, 长约 7 毫米, 短于内 萼片, 先端 2 裂, 近基部 两侧有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 端成三 角状钝 尖头; 子 房窄卵 圆形, 胚珠 3 枚。 幼 果窄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 端具明 显的宿 存 花柱, 被微 白粉。 花、 果期 8 — 12 月。 产 金平、 龙陵、 新平、 元阳, 生 于海拔 1 500 — 2 100 米 的山坡 阴处。 模式标 本采自 元阳逢 春岭。 5- 长 小叶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牛 肋巴刺 (云南 ) Mahonia lomariifolia Takeda (1917); Hand. -Mazz. (1931);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图 版 8 ! -9. 长苞十 大功劳 MahonialongibracteataTakeda, 1. 花枝. 2. 花 (放大 ), 3. 外 筹片. 4 . 中 萼片. 5. 内 粤片, 6. 花辦. 7. 雄蕊. 8. 雌蕊. 9. 浆果: 10-11. 峨眉十 大功劳 M. polyodonta Fedde, 10. 复叶, 11. 浆果。 (李锡 畴绘) 
20  云南 植物志  Mahonia alexandri Schneid. (1917) ; Berberis nepalensis Hayata (1908). 5a. 长 小叶十 大功劳 (原 变种) 图版 9, 1-9 var. Iomariifolia 灌木, 高约 1 一 3 米; 枝条棕 灰色。 复叶长 30 — 5 厘米, 具 2 3 — 4 1 枚 小叶; 近 无柄。 小叶 坚硬, 厚 革质, 从叶轴 基部往 上渐次 增大, 上 部相互 连接或 覆瓦状 排列, 下部 疏散, 基部 小叶卵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8 毫米, 中部及 上部小 叶为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截 形或近 心形, 偏斜, 边 缘 每边具 3 — 4 刺 牙齿, 叶面暗 绿色, 光亮, 基出脉 3 — 5 条, 微凹, 网脉不 显著, 背面 苍 绿色, 基出脉 和侧脉 突起, 网脉 微显。 总状花 序多枚 簇生, 长 9 一 15 厘米。 花 黄色; 花 柄 纤细, 长 3 — 5 毫米;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 片卵形 ^ 长 3 — 4 毫米, 宽 1. 5 — 2 毫米, 中 萼片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5 一 6 毫米, 宽 3 — 3 . 5 毫米, 内萼片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5 条 脉纹; 花 瓣长椭 圆形, 较内萼 片 为短, 长 6 — 6 .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2 圆裂, 近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3 一 4 毫 米, 顶端延 伸成近 尖头;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胚珠 3 一 5 枚。 浆果 球形, 长约 8 毫 米, 直径约 6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被蓝色 霜粉。 花、 果期 5 — 12 月。 产 富民、 彝良、 保山、 禄劝、 会泽、 宾川、 剑川、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000 — 3 8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贵州、 四川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应俊 生采用 较宽的 概念, 即本种 与台湾 分布的 Mahonia oiwakensis Hayata (Dec. 1916) 应予以 归并, 而采用 该名。 如此则 此种间 断分布 于台湾 (至 香港) 及 云南、 四川、 西藏。 5b. 无柱十 大功劳 (变种 ) var. estylis C. Y. Wu ex S. Y. Bao (1987) .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叶 较短, 浆果 较小, 长 3 — 5 毫米, 直径约 3 — 4 毫米, 顶端无 宿存 花柱。 产 禄劝、 寻甸, 生 于海拔 2 100 — 2 60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寻甸。 6 蓝果十 大功劳 (植 物分类 学报) Mahonia caelicolor S. Y. Bao (1987". 灌木, 高 2 — 2 . 5 米; 小枝棕 灰色。 复叶长 & 一 35 厘米, 有 7 一 13 枚 小叶; 具 短柄。 小叶 革质, 顶生 小叶披 针形, 长 6 一 8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不偏 斜, 中部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5 一 2 . 5 厘米, 基部 偏斜, 靠近 基部的 小叶长 圆形, 长约 2. 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边缘具 2 — 4 齿, 基出脉 3 条, 网 脉两面 不显。 总 状花序 3 — 5 枚 簇生, 长 8 — U 厘米。 花 黄色;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先端渐 尖; 花柄长 4 一 7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钝尖, 无脉, 中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3 条脉, 内 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3 条 脉纹, 中间 1 条脉隆 起成龙 骨状; 花 瓣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3 条 脉纹, 先端 2 裂, 靠近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具 2 枚 胚珠。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直径 8 — 9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密 被蓝色 霜粉。 花期 3 — 4 月, 果 
图 版 9 1—9. 长 小叶十 大功劳 Mahonia lomariifolia Takeda var. lomariifolia , 1. 花枝, 1. 花 (放大 ), 3. 外 粤片, 4. 中 萼片, 5 . 内 粤片. (5. 花瓣. 1. 雄蕊, 8. 雌蕊. 9 . 浆果; 10_13. 密叶十 大功劳 M. conferta Takeda. 10. 复叶 叶形, 11. 花 (放大 ). 12. 部分 果序, 〗3. 幼果。 (李锡 畴绘) 
22  云南 植物志  期 5 — 6 月。 产 景东, 生 于海拔 2 400 — 2 500 米 的杂木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景东 (徐家 坝)。 7- 峨眉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 10-11 Mahonia polyodonta Fedde (1901); Takeda (1917) ; Ahrendt (1962). Mahonia veitchiorum (Hemsl. et Wils. ) Schneid. (1913); Takeda (1917); Hand. -Mazz. (193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erberis veitchiorum Hemsl. et Wils. (1906). 灌木, 高达 2 米; 小枝棕 灰色。 复叶长 15 — 22 厘米, 有 7 — 9 枚 小叶; 无柄; 小叶 薄 革质, 披 针形、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从 基部往 上渐次 增大, 基部 小叶长 2 — 3.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中部 小叶长 6 — 8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顶端 小叶长 7 — 9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每边有 3 — 11 齿, 基出脉 3 — 5 条, 网脉 显著, 叶面 扁平或 凹陷, 背面 突起。 总 状花序 4 一 6 枚 簇生, 长 6 — 12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长 2 — 3 (— 4) 毫米; 苞片长 6 — 12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5 条 脉纹, 中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6 毫 米, 宽约 2. 5 毫米, 内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5 — 7 条 脉纹; 花 瓣 阔倒披 针形, 长 5. 5 — 6 毫米, 先端 2 圆裂, 近 基部两 侧着生 2 枚 腺体; 雄 蕊短于 花瓣, 顶端 截形; 子 一房具 2 枚 胚珠。 浆果 球形, 紫 黑色, 直径 5 — 6 毫米, 微 被蓝色 霜粉,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花期 5 月, 果期 7 月。 产 禄劝、 绥江、 腾冲、 砚山, 生 于海拔 1 900 — 2 200 米的山 坡苔藓 林内; 四 川及西 藏 东南部 亦有。 8- 鹤庆十 大功劳 具苞十 大功劳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Mahonia bracteolata Takeda (1917)*; Schneider (1917); Ahrendt (1961)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M. caesia Schneider (1917). 8a. 鹤庆十 大功劳 (原 变种) var. bracteolata 灌木, 高约 1 一 2 米; 枝棕 灰色。 复 叶长达 30 厘米, 具 9 一 13 枚 小叶; 小叶 革质, 基 部 较小, 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中 部与顶 端的略 等大,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每边具 5 — 10 枚 刺齿, 基出脉 3 条, 网脉 显著, 叶面 扁平, 背面 突起。 总状花 序多枚 簇生, 长 6 — 18 厘 米; 苞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1.2 厘米。 花 黄色; 小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柄长 7 — 10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阔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中萼片 椭圆状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 端钝, 内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具 5 条 脉紋; 花瓣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2 钝裂,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8 — 10 毫米, 顶端延 伸成钝 尖头; 子房长 7 — 10 毫米, 胚珠 6 — 8 颗。 浆果近 球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长 1 一 2 毫 米, 微被 白粉; 果柄长 10 — 15 毫米。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小 檗 科  23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贡山, 生 于海拔 1 900 — 2 100 米的山 坡灌木 丛中; 四川 (木 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 1917 年 Schneider 根 据他自 己采自 丽江的 1723 号 标本, 发表了 Mahohia caesia Schneid. , 作者未 见模式 标本, 但 根据模 式照片 得知, 此 号标本 是一张 无花、 无果 标本, 从 叶形, 叶齿、 叶 脉来比 较均与 MahoniabracteolataTakeda 近似, 同意 应俊生 199 3 的处 理, 将其 归并。 8b. 中甸十 大功劳 (变种 ) var. zhongdianensis S. Y. Bao (1987).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小叶长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边 缘仅具 4 一 5 对 牙齿, 叶 脉两面 不显。 浆果 较大, 长达 1.2 厘米, 直径约 8 毫米; 果柄 较短. 仅 5 — 7 毫 0M/Kfitih ^^!^^緣^ 凰 &麩 #^辈 * n '米 丄^ 裹 '木顓 产中 甸县, 生 于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9. 鸭 脚黄连 土黄柏 (玉溪 ), 酸 腌菜果 (易门 ), 牛肋 巴刺、 刺黄连 (云南 ), 大黄连 (通海 ) Mahonia flavida Schneid. in Sarg. (1913) ;Takeda(1917) ' ; Hand. -Mazz. (1931)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ahonia mairei Takeda (1917); Ahrendt (1961), syn. nov. 9a. 鸭 脚黄连 (原 变种) , >var» flavida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枝棕 灰色。 复叶长 25 — 60 厘米, 具有 13 — 19 枚 小叶; 具 短柄; 小叶厚 革质, 从 基部向 上渐次 增大, 基 部的为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 5-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中部 的为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9 厘米, 宽 3 — 4 厘米, 顶端的 为长椭 圆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4 一 9 牙齿, 叶 面 光亮, 两面 均为黄 绿色, 基出脉 3 — 5 条, 凹陷, 网 脉叶面 扁平, 背面 突起。 总 状花序 多枚 簇生, 长 15 — 25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 4 一 6 毫米; 苞片长 3 — 6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3 条 脉纹,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5 条 脉纹; 花瓣长 圆形, 长 5. 5 — 6.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2 裂, 具 5 条 脉纹; 雄蕊长 4 一 5 毫米, 顶端 延伸成 尖头; 子房窄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胚珠 3 — 5 颗。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蓝 绿色. 微被 白粉,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长约 2 毫米。 . 花期 2 — 4 月, 果期 4 一 8 月。 产 昆明、 嵩明、 玉溪、 禄劝、 武定、 双 柏.、 路南、 蒙自、 广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1 000 — 2 700 米的山 谷路旁 或杂木 林中; 贵州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根 或全株 入药, 具 有清热 解毒、 消炎 止痢、 退 虚热等 功效, 用于 肠炎、 痢疾、 急性 咽 喉炎、 目赤 肿痛、 肺痨 咳嗽、 咯 血等。 9b. 缘叶十 大功劳 (变种 ) var. integrifoliola Hand. -Mazz. (1931);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 
24  云南 植物志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叶全 缘或每 边仅有 1 一 2 齿。 产昆明 附近。 未见 标本, 据 原记载 转述。 应 俊生根 据众多 国内外 标本, 认 为本种 (包括 异名) 及 其变种 均应并 入长柱 十大功 劳 Mahonia ducbuxiana Gagn. (包括 其异名 及变种 ), 且分布 甚广, 即 从印度 东北部 (As- sam) 、 缅甸、 泰国 (Doi, seetep) Mahonia siamensis Takeda (1915) ― 直 分布到 广西 (凌 云)、 四川 (会理 ), 云南分 布于许 多县, 云南 高原, 滇 中南至 东南, 北达 丽江, 西南达 凤庆、 景东。 个 人认为 这一处 理是合 适的。 (吴征 馐注) 10. 滇南十 大功劳 Mahonia hancockiana Takeda (1917);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约 1 米; 枝棕 灰色。 复 叶长达 30 厘米, 具 9 一 17 枚 小叶; 小叶 革质, 由基 部往 上渐次 增大, 基部的 为长椭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中部和 顶端的 略 等大,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 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4 一 6 枚 刺齿或 牙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浅, 基出脉 3 — 5 条, 凹陷, 网脉 不显, 背面 突起。 总 状花序 6 — 12 枚 簇生, 长 6 — 15 厘米。 花紫 堇色; 花柄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苞片 膜质,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中萼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5.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5 条 脉纹, 内萼片 阔倒披 针形, 长 7 — 7. 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具 5 — 7 条脉 纹; 花瓣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2 裂, 基部 具明显 腺点; 雄蕊长 3. 5-4. 5 毫米, 顶端延 伸成钝 尖头; 子 房长约 3 毫米, 顶端具 花柱, 胚珠 3 — 5 颗。 花期 2 月。 - 产 蒙自、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000 — 1 8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11. 长柱十 大功劳 昆明十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ahonia duclouxiana Gagn. (1908) ; Schneid. (1913); Ahrendt (1961);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Mahonia dolichostylis Takeda (1917) ; Ahrendt (1961), syn. nov. Ha. 长柱十 大功劳 (原 变种) var. duclouxiana 灌木, 高约 3 米; 枝棕 灰色。 复 叶长达 40 厘米, 具 5 — 9 枚 小叶; 小叶厚 革质, 从 基 部向顶 端渐次 增大, 基部的 为长卵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8 — 13 毫米, 中部 的为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顶 端的为 阔倒披 针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约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截形,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3 — 7 枚 牙齿, 叶面黄 绿色, 有 光泽, 基出脉 3 条, 凹陷, 网脉 扁平, 显著, 背面苍 白色, 主脉、 侧脉 突起, 网脉不 显著。 总 状花 序多数 簇生, 长 10 — 18 厘米, 花序轴 粗壮, 基部 苞片长 10 — 12 毫米, 米 黄色; 小 苞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 — 4 毫米; 花柄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中 萼片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 瓣窄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顶端 2 裂, 基部具 2 枚 腺点, 具 3 条 脉纹; 雄 蕊长约 5 毫 
小 檗 科  25  米, 顶端近 截形; 子房椭 圆形, 胚珠 4 一 5 颗。 浆果 球形, 长约 6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长 2 — 3 毫米, 不被 霜粉; 果柄 纤细, 长 8 — 10 毫米。 花、 果期 1 一 5 月。 产 昆明、 曲靖、 景东、 易门、 丽江、 凤庆, 生于 海拔约 1 900 — 2 200 米的 山坡、 山 谷、 河边 或杂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lib. 凤庆十 大功劳 (变种 ) var. hilaic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叶 较窄, 叶脉 纤细。 产 景东、 凤庆, 生 于海拔 1 700 — 2 200 米的 沟谷、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本变 种的区 分特征 与原变 种较难 区别, 似应 归并。 12. 细柄十 大功劳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7, 9 Mahonia gracilipes (Oliv. ) Fedde (1901); Takeda (1917); Ahrendt (1961); "图 鉴,, (1972)*. Berberis gracilipes Oliv. (1887) * ; B. subtriplinervis Franch. (1895) ; Mahonia subtriplin- ervis (Franch. ) Fedde ex Diels (190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枝棕 黄色。 复叶长 20 — 40 厘米, 具 5 — 7 枚 小叶;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小叶厚 革质, 长 圆形、 长圆状 卵形或 披针形 ,从 基部往 上渐次 增大, 基 部的长 6 — 7 厘米, 宽 2. 5- 3 厘米, 中 部的长 8 — 10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顶 生的长 10 — 1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 楔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在中部 以上具 3 — 7 对 刺齿, 叶面 暗晦, 背面苍 绿色, 被 白粉, 有 3 — 5 条基 生脉, 网脉 显著, 两面 突起。 总状 花序极 稀疏, 3 — 4 枚 簇生, 长 15 — 30 厘 米。 花苍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 1. 2-2 厘米, 基部 小苞片 极小, 长 ]一1. 5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顶端 急尖, 中萼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 米, 先端 略钝, 2 圆裂; 雄蕊长 2. 5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无 宿存 花柱。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1 900 — 2 400 米 的山坡 林中, 四川 (峨眉 ) 亦有。 Berberis subtriplin- ervis Franch. 的 模式标 本采自 古龙场 (Gu- long- tchan) , 700 米。 根可 入药, 具 有清热 解毒、 散瘀 消肿的 功效, 用 于目赤 肿痛、 痛肿 疮毒, 直 肠脱垂 等。 Takeda (1907) 将 Mahonia subtriplinervis (Fr. ) Fedde 并人 M. gracilipes (Oliv. ) Fed- de. 1961 年 Ahrendt 又将 其分出 仍承认 M. subtriplinervis (Fr. ) Fedde 为一独 立种, 但 未加 评论。 作者 未见到 M. subtriplinervis 的模式 标本, 也未 看到产 于大关 地区的 近似标 本, 依据 该种的 原始记 载和模 式照片 与产于 四川峨 眉山的 M. gracilipes 的标 本对照 观察, 并无 特殊的 差异, 因此, 作者认 为仍按 Takeda 的意 见处理 为宜。 13- 西畴十 大功劳 (植 物分类 学报) Mahonia reticulinervia C. Y. Wu ex S. Y. Bao (1987)'.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棕 灰色。 复叶长 18 — 22 厘米; 小叶厚 革质, 从 基部往 上渐次 增大, 基 部的为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中部的 为长卵 圆形, 长 6 — 8 厘 
26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3 — 3. 5 厘米, 顶端的 为阔卵 圆形, 长 7 — 8 厘米, 宽约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偏斜, 边缘 每边具 3 — 7 枚 刺齿, 叶面 光亮, 具 5 — 7 条基 出脉, 网脉 显著, 突起, 背面 无 光泽, 网脉不 显著。 总 状花序 5 — 10 枚 簇生, 长 4 一 8 厘米。 花 未见。 小 苞片长 圆形, 顶端 渐尖, 长 2 — 3 毫米。 浆果蓝 黑色, 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 端花柱 不 明显, 微被 白粉, 具 1 枚 种子; 果柄长 5 — 6 毫米。 果期 12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000 — 1 500 米 的山坡 林内。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畴县。 14. 怒江+ 大功劳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ahonia salweenensis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棕 黄色。 复叶长 15 — 23 厘米, 具 13 — 15 枚 小叶; 近 无柄; 小 叶厚 革质, 彼此连 接或成 覆瓦状 排列, 从 基部往 上渐次 增大, 基 部的为 卵形, 长约 2. 5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中 部的为 长卵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4. 5 厘 米, 顶端 的为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偏 斜形, 边缘 每边具 3 — 4 枚 牙齿, 叶面有 光泽, 基出脉 3 — 5 条, 微凹, 网脉 明显, 扁平, 背面 基出脉 与网脉 突起。 总 状花序 5 — 8 枚 簇生, 长 17 — 25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小苞 片长 2 — 4 毫米; 萼片 3 轮, 均为长 圆状椭 圆形, 外萼 片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中 萼 片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 瓣长圆 状椭圆 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2 浅裂,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3. 5 毫米, 顶端 为尖 头状。 浆果 球形,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具 2 — 3 枚 种子; 果 柄长约 6 毫米。 花、 果期 10 — 11 月。 产 凤庆、 贡山、 怒江, 生 于海拔 1 700 — 2 5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怒江。 冯国楣 8591 采自 贡山的 标本, 曾由应 俊生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557 (1993) 定名为 Mahonia napaulensis , 但 并未歹 lj Mahonia salweenensis Ahrendt 为异名 , 两 者是否 同一? 待考。 尼 泊尔十 大功劳 Mahonia napaulensis (1821) Connon in Hare et al. ; Griers eb Long (1984)* ; T. S. Ying in Fl. Xizang.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应亦 存在于 云南。 (吴征 缢注) 15. 细齿十 大功劳 . (云南 种 子植物 名录) Mahonia leptodonta Gagnep. (193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5 — 2 米; 枝棕 灰色。 复叶长 15 — 30 厘米, 具 15 — 21 枚 小叶; 具柄, 长 2-6 厘米 , 小叶 厚纸质 ,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的略小 ,长 2 — 4 厘米, 宽 1. 5 — 2 厘米, 中 部及顶 端的略 等大,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偏斜不 显著, 边缘 每边具 30 — 50 枚细 刺齿, 叶面 暗晦, 基出脉 3 条, 网脉 扁平, 显著, 背面 突起。 总 状花序 5 — 6 枚 簇生, 长 6 — 7 厘米; 花柄长 5 — 6 毫米; 小苞 片长约 2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急尖,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雄 蕊顶端 截形; 子房 顶端无 花柱。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680 — 920 米 的山坡 林下荫 湿处; 四川 西南部 (屏 山、 筠连、 江安、 长宁)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成 凤山。 , 存 疑种: 
小 檗 科  27  1- 刺齿十 大功劳 Mahonia setosa Gagn. (1908) ; Ahrendt (1961). 灌木。 复叶有 8 对 小叶, 叶轴 细弱; 小叶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7 厘米, 宽 7 — 12 毫米; 基部 楔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每边具 15 — 20 枚 刺齿, 叶脉 网状。 总状 花序长 3 — 4 厘米; 外 萼片 卵形, 顶端 急尖, 中萼 片与内 萼片披 针形, 近 等大; 花瓣 短于内 弯片; 雄蕊 顶端圆 锥状; 胚珠 2 颗。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田 头坝。 2- 粉背十 大功劳 Mahonia hypoleuca Takeda (1917) ; Ahrendt (1961). M. nrvea Schneid. (1917). 灌木。 复 叶长达 50 厘米, 具 17 — 19 枚 小叶; 近 无柄; 小 叶质地 较薄, 均为 卵形, 基 部与中 部的长 4. 5-8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顶 端的长 5. 5 — 6. 5 厘米, 宽 3. 2 — 4 厘米, 基 部阔截 形或近 截形, 边 缘近无 齿或每 边仅具 3 — 7 枚 不明显 牙齿, 叶面黄 绿色, 有 光泽, 侧脉 扁平, 网脉 微突。 花果 未见。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上述是 2 个不十 分明确 的种, 其原始 记载很 简短, 作者 也未看 到模式 标本, 故存疑 待考。 8. 小檗属 Berberis Linn. 落叶 或常绿 灌木, 稀有小 乔木; 枝通常 具刺, 单 生或三 叉状, 老枝常 呈灰色 或黑灰 色, 幼枝 有时为 红色, 常有散 生黑色 疣点, 内皮层 和木质 部均为 黄色。 单叶 互生, 通常 着 生于侧 生的短 枝上, 叶 片与叶 柄连接 处常有 关节。 花 黄色, 单生、 簇生 或为其 他各式 花序, 花梗基 部常具 苞片; 萼片 外层有 2 — 4 枚小 苞片; 萼片 (3 —) 6-9, (1 一) 2-3 轮 排列, 花 瓣状; 花瓣 6, 内侧近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 6, 花药 瓣裂, 花 粉近球 形或长 球形, 最大 轴约为 34 — 60 微米, 具 3 沟, 还有 螺旋状 萌发孔 或不定 数目的 散沟, 外壁层 次不 清楚, 具 细网状 雕纹, 网眼 很小; 子房具 1' 一多颗 胚珠, 通常 具柄, 基生, 花 柱短或 缺, 柱头 头状。 浆果红 色或蓝 黑色, 种子 1 至 多粒。 2n = 28, 42, 56。 约 4 50 — 500 余种, 主产北 温带, 在欧 洲一侧 南达北 非及热 带非洲 山地, 在亚 洲南达 喜马 拉雅, 在 美州南 达安底 斯山。 我 国约有 200 余种, 产长江 南北各 地区, 以西 部和西 南 部种类 最多。 云南有 83 种 24 变种。 本 属植物 的根皮 和茎皮 含有小 檗碱, 可 代黄连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120) 花 单生或 2 至多朵 簇生。 2 (29) 花 单生。 3 (14) 叶背被 白粉。 4(7) 浆 果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5 (6) 幼枝被 白粉。 叶近 革质,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全缘; 花 柄通常 较短, 长 5 — 10 毫米。 浆果 
28  云南 植物志  球 形或卵 圆形, 长 9 一 14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顶端 宿存花 柱长约 5 毫米 1. 刺红珠 B. dictyophylla 6 (5) 幼 枝不被 白粉, 具棱 和黑色 疣点; 叶 纸质, 全缘或 1 一 4 齿, 叶面 近无脉 或侧脉 与网脉 微显; 花柄长 10 — 12 毫米。 浆果长 圆形, 长 10 — 20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具 短的宿 存花柱 2. 云 南小檗 B. stiebriziana 7 (4) 浆果 顶端不 具宿存 花柱。 8 (13) 浆 果不被 白粉。 9 (12) 花柄长 2 — 5 厘米。 10 (11) 浆果 较小, 圆 球形, 长 8—10 毫米, 种子 3 枚 4a. 白 马小檗 B. muliensis var. beimanica 11 (10) 浆果 较大, 长 圆形, 长 15 — 18 毫米, 种 子通常 5 枚 3. 大 花小檗 B.ludlowii 12 (9) 花柄 较短, 长 1 一 1.5 厘米 4. 木 里小檗 B. muliensis 13 (8) 浆果被 白粉, 大形, 长达 2 厘米, 直径约 10 毫米, 种子 6 枚; 果 柄粗壮 …' 5. 大 果小檗 B. fengii 14 (3) 叶背无 白粉。 15 (18) 叶边缘 通常有 鋸齿。 16 (17) 浆果 黑色, 不被 白粉, 近 无柄, 种子 1 枚 6. 鸡脚连 B. paraspecta 17 (16) 浆果 红色, 具柄, 长 2. 5 — 3. 5 厘米, 被 白粉, 种子 5 枚 3b. 大尊 小檗 B. ludlowii var. deleiea 18 (15) 叶通常 全缘。 19 (20) 叶 革质, 叶面 光亮, 近 无脉, 背面仅 1 一 2 条侧脉 显著, 边 缘增厚 ,., 厚 檐小檗 B. crassilimba 20 (19) 叶 膜质, 叶脉 显著。 21 (24) 花 大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22 (23) 枝条 扭曲, 子房 具花柱 ' 8. 乌 蒙小檗 B. woomungensis 23 (22) 枝条不 扭曲; 子房不 具花柱 9. 天宝 山小檗 B. tianbaoshanensis 24 (21) 花 较小, 直径 7 — 8 毫米。 25 (26) 幼枝 被毛; 花柄 细弱, 长 5 — 10 毫米。 浆果椭 圆形, 不被 白粉; 具 2 (— 3) 枚种子 …… 10. 小 花小檗 B. minutiflora 26 (25) 幼枝 无毛。 浆果被 白粉。 27 (28) 老枝棕 灰色, 幼枝紫 红色, 干时, 叶变 红色。 浆 果长椭 圆形, 具有 4 枚种子 11. 巧 家小檗 B. qiaojiaensis 28 (27) 老枝棕 灰色, 幼枝棕 黄色, 密具 疣点, 干时, 叶不变 红色。 浆果长 卵形, 具 2 枚种子 … 10a. 玉龙山 小檗 B. minutiflora var. yul ungshanensis 29 (2) 花 2 至多朵 簇生。 30 (57) 胚珠 1 枚 (果 实含 1 粒种子 )。 31 (42) 叶缘向 背反卷 显著。 32 (35)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不显著 或仅有 1 一 2 对侧脉 显著。 33 (34) 叶面暗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外萼片 卵形, 内萼 片与花 瓣为倒 卵形。 浆果 顶端无 明显宿 存花柱 12- 贵州 小檗 B. cavaleriei 34 (33) 叶 面暗黄 绿色, 背 面变棕 黄色, 外 萼片三 角形, 内萼片 为倒披 针形; 花 瓣为阔 卵形。 桨果顶 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通 常被蓝 色霜粉 13. 洱 源小檗 B. willeana 
小 檗 科  29  35 (32) 侧脉 多对, 两面 显著。 36 (39) 果 实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37 (38) 叶薄 革质, 条状披 针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花柄 纤细, 长 7 — 10 毫米 14. 近光 滑小檗 B. sublevis 38 (37) 叶 革质, 长圆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边 缘刺齿 稀疏, 每 边仅具 10 — 15 枚; 花柄长 8 — 18 毫米 1S. 滑 叶小檗 B. liophylla 39 (36) 果 实顶端 无宿存 花柱。 40 (41) 枝刺 粗壮, 长 2. 5 — 5 厘米; 叶 革质, 叶缘 具多枚 刺齿,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浆果由 6 — 15 (20) 枚簇生 16. 壮 刺小檗 B. deinacantha 41 (40) 枝刺 细弱, 长 4 一 8 毫米; 叶 纸质, 叶缘 每边具 5 — 10 枚 刺齿, 侧脉 与网脉 两面不 显著。 浆 果由 2—3 枚簇生 17. 西 昌小檗 B. insolita 42 (31) 叶缘 平展。 43 (48) 萼片 3 轮 排列。 44 (45) 果实 红色; 叶 为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18. 西 山小檗 B. wangii 45 (44) 果实 黑色; 叶 为长圆 形椭圆 状或长 圆状披 针形。 46 (47) 叶缘篦 齿状; 花瓣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具 1 刺尖; 雄蕊长 3 毫米; 浆果不 被白粉 … 19. 疏齿 小檗 B. pectinocraspedon 47 (46) 叶 缘非篦 齿状;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不具刺 尖头; 雄 蕊长达 5 毫米; 浆果 被白粉 … 20. 昆 明小檗 B. kunmingensis 48 (43) 萼片 2 轮 排列。 49 (50) 枝条紫 红色; 刺 粗壮, 干时, 变为暗 红色; 浆果被 白粉,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21. 无量 山小檗 B. wuliangshanensis 50 (49) 枝条 不为紫 红色; 刺 细弱; 浆 果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51 (52) 枝条棕 黄色, 干时, 叶 变为棕 黄色; 浆果 被白粉 … 22. 大 叶小檗 B. ferdinandi-coburgii 52 (51) 枝条棕 灰色、 棕 黄色或 黄色, 干时, 叶不 变为棕 黄色。 浆 果不被 白粉。 53 (56) 雄蕊长 3 — 4. 5 毫米。 54 (55) 叶披 针形, 叶缘 每边具 7 — 12 枚 刺齿; 内萼片 卵形, 外萼片 卵状椭 圆形; 花 瓣为倒 卵形; 雄 潔长 3 毫米 23. 黄 基小檗 B. grodtmannia var. flavoramea 55 (54) 叶 长圆状 卵形, 叶 缘每边 具多枚 刺齿; 内外萼 片均披 针形; 花瓣长 圆形; 雄 蕊长约 4. 5 毫米 24. 平 滑小檗 B. levis 56 (53) 雄 蕊长仅 2 毫米; 叶披 针形, 叶缘 具多枚 刺齿; 外萼片 三角状 卵形, 内 萼片长 圆形;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2 裂 25. 柳 叶小檗 B. iteophylla 57 (30) 胚珠 2 — 10 颗 (果 实含 2 — 10 颗种子 )。 58 (99) 胚 珠通常 2 颗 (果 实含 2 颗种子 )。 59 (84) 果无明 显宿存 花柱。 60 (69) 果实被 有蓝色 霜粉。 61 (66) 叶缘 每边具 1 一 15 齿。 62 (65) 花 2 — 8 朵 簇生;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背面无 白粉。 63 (64) 叶 长圆状 卵形, 叶缘 每边具 6 — 8 齿; 花序由 6 — 8 朵 组成: 花 柄长达 3 厘米; 萼片 3 轮排列 26. 密叶 小檗 B. davidii 64 (63) 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叶缘 每边具 8— 15 齿; 花 2 — 6 朵 簇生; 花 柄长约 2 厘米: 萼片 2 mm 
3u  云南 植物志  • 27. 亚尖叶 小檗 B. subacuminata 65 (62) 花 10 — 20 朵 簇生, 叶硬 革质, 倒 卵形、 椭 圆形, 背面有 白粉, 边缘 每边具 1_6齿 …… 28. 粉 叶小檗 B. pruinosa 叶 缘密具 刺齿。 枝条棕 黄色; 叶薄 革质, 窄 椭圆形 或阔披 针形。 花 6 — 10 (-15) 朵 簇生; 桨果椭 圆形, 长 约 9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29. 渐尖 叶小檗 B. acuminata 枝条黑 灰色。 叶 革质, 长披 针形。 花 4 一 8 朵 簇生。 浆果 较小, 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直径 4—5 毫米 30. 威 信小檗 B. weixinensis 果实不 被蓝色 霜粉。 浆果红 色或紫 红色。 花 2 — 4 朵 簇生。 枝棕黄 色或暗 红色, 具黑色 疣点; 枝刺 细弱, 三 叉状。 叶 纸质, 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全 缘或 每边具 2 — 3 齿。 浆果长 圆形, 长 10 — 12 厘米, 直径 6 — 7 毫米; 果柄长 2. 5 — 4 厘米 31- 云 南小檗 B. yunnanensis 枝棕 灰色, 无黑色 疣点, 无刺。 叶 革质,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叶缘 每边具 15 — 20 枚 刺齿。 浆 果 球形, 长 5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果柄长 1.5 — 2 厘米 32- 屏边 小檗 B. pingbienensis 花 7 — 12 朵 簇生。 叶窄长 圆状倒 卵形, 全 缘或具 疏齿。 浆果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果柄 较短, 长仅 (3 —) 5-10 (-14) 毫米 33. 滇 西小檗 B. spraguei 浆果 黑色。 叶 边缘显 著向背 反卷。 叶披 针形, 背面无 白粉; 萼片 3 轮 排列, 外 萼片长 圆状三 角形; 中 萼片长 圆形, 内萼 片椭圆 形; 花瓣 长圆形 '• 34. 东 川小檗 B. mairei 叶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老枝灰 黄色, 幼枝棕 红色。 花多朵 簇生; 花柄长 10 — 15 毫米。 叶 脉两面 显著, 背面 被白粉 35. 可 爱小檗 B. amabilis 老枝棕 灰色, 幼枝草 黄色; 花 3 — 12 朵 簇生; 花 柄长达 2 厘米, 粗壮。 叶脉 两面不 显著, 背 面 无白粉 36. 凤庆 小檗 B. holocraspedon 叶缘 平展。 枝条黑 灰色, 无刺; 叶为长 圆状阔 卵形, 全 缘或每 边仅具 1 一 3 齿, 表面 绿色, 背面肉 桂色, 叶脉两 面不显 37. 黄 背小檗 B. hypoxantha 枝条禾 杆黄色 •, 枝刺 细弱, 三 叉状; 叶 为长圆 状卵形 或为长 圆状椭 圆形, 边 缘具密 刺齿, 两 面均为 绿色, 侧脉近 横生, 网 脉显著 38. 麻栗 坡小檗 B. maiipoensis 果 具有明 显宿存 花柱。 浆果被 白粉。 叶长圆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边 缘向背 反卷, 全缘 或仅具 1 一 3 齿, 背面 被白粉 39. 卷 叶小檗 B. replicata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边缘 平展, 背面无 白粉。 叶 卵形, 边缘 每边具 4 一 8 齿; 花 2 — 3 朵 簇生; 花柄长 7 — 10 毫米。 浆果倒 卵形, 长约 7 毫 米, 直径约 4 毫米 40. 岩 生小檗 B. petrogena 89 (88) 叶椭 圆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花 5 —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8 — 15 毫米。 浆果近 圆形, 长 8 — 9 毫 米, 直径约 8 毫米 41. 丛 林小檗 B. dumicola 
小 檗 科  31  90 (85) 浆 果不被 白粉。 91 (92) 花 20 — 30 朵 簇生; 叶长圆 状卵形 或倒披 针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側脉 8 — 12 对, 两面 显著, 网 脉不明 42. 多花大 黄连刺 B. centiflora 92 (91) 花 2 — 10 朵 簇生。 93 (96) 叶缘 具多枚 刺齿。 94 (95) 枝 条草黄 色或棕 灰色; 刺 粗壮;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侧脉与 网脉两 面显著 突起。 浆果 椭圆形 43. 锐 齿小檗 B. arguta 95 (94) 枝条黑 灰色, 无 枝刺; 叶长披 针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侧脉 显著, 网脉不 显著; 浆果 倒卵形 44. 尾叶 小檗 B. caudatifolia 96 (93) 叶缘 每边具 5 — 14 齿。 97 (98) 叶 纸质, 披针形 或窄长 圆形;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内 萼片倒 卵形; 雄 蕊长达 4 毫米。 浆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果柄长 5 — 10 毫米 45. 黑 果小檗 B. atrocarpa 98 (97) 叶薄 革质, 长圆状 卵形; 外萼片 卵形, 内 萼片椭 圆形; 雄蕊长 2. 5 毫米; 桨果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果柄长 1 一 2 厘米 46. 假小檗 B. fall ax 99 (58) 通常子 房含有 3 — 10 颗胚珠 (果含 3 — 10 颗种子 )。 100 (107) 子房含 5 — 10 颗胚珠 (果 实含 5 — 10 颗种子 )。 101 (102) 花 10 — 40 朵簇生 47. 叙 永小檗 B. hsuyunensis 102 (101) 花 2— 7 朵 簇生。 103 (104) 枝 无刺; 叶 缘刺齿 粗壮, 每边具 12 — 24; 萼片 3 轮排列  48. 樣江 小檗 B. incrassata var. bucahwangensis 104 (103) 枝 具刺, 三 叉状; 叶全 缘或具 3 — 4 齿。 萼片 2 轮 排列。 105 (106) 叶网脉 突起。 花 瓣先端 2 裂; 浆果 红色, 顶端 宿存花 柱弯斜 49. 鲜 黄小樂 B. diaphana 106 (105) 叶网脉 不显。 花 瓣先端 圆形, 不裂。 浆果 黑色,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50. 丽江 小棄 B. lijiangensis 107 (100) 子房含 3 — 5 颗胚珠 (果 实含 3 — 5 颗种子 )。 108 (113) 叶 缘明显 反卷。 109 (110) 叶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全缘 或仅具 1 一 2 齿, 叶 面侧脉 不显, 背面微 显著, 被白粉 • ••••• 51. 大 理小檗 B. taliensis 110 (109) 叶为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边缘 每边具 5 — 12 齿,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111 (112) 叶 革质; 花 2 — 6 朵 簇生; 花 花柄长 2 — 3 (— 4) 厘米。 浆果椭 圆形, 长 1.2 厘米, 直径约 6  毫米; 外果皮 质薄, 含有 3 颗种子 52. 显 脉小檗 B.phanera 112 (111) 叶薄 革质; 花 4 一 10 (-12) 朵 簇生; 花柄长 2 — 2.5 厘米, 红色。 浆果长 圆形, 长 9 一 12 毫 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外果皮 质软, 含 3 — 4 颗种子 53. 雪 山小檗 B. delavayi 113 (108) 叶缘 平展。 114 (117) 叶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匙形。  115 (116) 叶 网脉闭 锁状; 花 3 — 4 朵 簇生。 浆果粉 红色, 球形, 顶 端具明 显宿存 花柱; 外果 皮质软 54. 金 花小棄 B. wilsonae 116 (115) 侧脉与 网脉多 分枝; 花 2 — 3 朵 簇生; 桨果暗 红色, 倒 卵形,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外果 皮质硬 SS. 疑 似小樂 B. ambigua H7 (114)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118 (119) 叶全 缘或每 边仅具 3 — 4 小 刺齿, 叶脉 显著, 背面被 白粉; 浆果 顶端具 短的宿 存花柱 
32  云南 植物志  56. 近缘叶 小檗 B. subholophylla 119 (118) 叶缘 波状, 每边具 10 — 20 枚刺 状齿, 叶脉 不显, 背面无 白粉; 浆果 顶端无 明显宿 存花柱 57. 蓝 果小檗 B. gagnepanii var. lanceifol ia 花序 总状、 假伞 形状, 圆锥状 (少数 种类混 杂有簇 生花序 )。 ;) 子房 通常具 1 颗胚珠 (果 实含 1 颗种子 )。 ) 叶通常 全缘, 间有 1 一 3 齿。 枝条暗 红色, 微被 白粉; 花序 为伞形 状总状 花序, 有 3 — 8 朵花; 萼片 3 轮 排列。 叶近 革质, 长 圆状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58. 淡 色小檗 B. pal lens 幼枝暗 红色, 不被 白粉, 老 枝棕黄 色或棕 黑色;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萼片 2 轮 排列。 » 叶 倒卵形 或窄倒 卵形, 背面无 白粉。 ') 刺 单生; 花序由 12 — 24 朵花 组成圆 锥状,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萼 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59. 离 花小檗 B. solutiflora ;) 刺三 叉状, 间有 单生。 总状 花序、 复合 总状花 序或伞 形总状 花序。 >) 叶 纸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1. 2 厘米。 花序由 3 — 5 朵 组成伞 形总状 花序。 浆果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60. 粉 果小檗 B. pruinocarpa ) 叶薄 革质, 倒卵形 或窄倒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花序 数朵组 成总状 花序。 浆果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具 宿存短 花柱, 61. 同 色小檗 B. concolor ') 叶线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0 — 1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背面有 白粉, 侧脉 2 — 3 对, 两 面显著 62. 美 丽小檗 B. amoena :) 叶缘 每边具 5 — 20 枚 刺齿或 更多。 .) 幼枝及 叶柄被 柔毛; 萼片 2 轮 排列。 D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边缘 每逸具 6 — 20 枚 刺齿, 背面有 白粉。 花 25 — 40 朵组 成圆锥 花序; 花柄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63. 摩顶 山小檗 B. rockii 叶倒 卵形, 长约 14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边缘 每边具 5 — 8 刺齿, 背面无 白粉。 花 5 — 10 朵 组 成假伞 形总状 花序; 花柄长 2 — 4 毫米 64. 微 毛小檗 B. tomentulosa :) 幼枝 及叶柄 无毛; 叶 纸质, 倒卵 形或阔 卵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背面无 白粉, 侧脉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萼片 3 轮排列 65. 湄 公小檗 B. mekongensis .) . 子房 通常具 2 — 8 颗胚珠 (果 实含 2 — 8 颗种子 )。 :) 子房具 2 枚胚珠 (果 实含 2 颗种子 )。 ) 不具 花柱。 :) 叶 全缘。 ) 老枝棕 黄色, 无毛。 叶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背面有 白粉。 萼片 3 轮 排列, 外 萼片披 针形, 中 萼片与 内萼片 均为倒 卵形。 浆果长 圆形, 长 9 一 11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66. 金 江小檗 B. forrestii » 老枝棕 灰色, 被小 柔毛。 叶窄倒 卵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背面无 白粉。 萼片 2 轮 排列, 外 萼片长 圆形, 内 萼片椭 圆形; 浆果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67. 小 毛小檗 B. microtricha ») 叶边 缘具刺 齿或细 刺齿, 间杂有 全缘。 !) 花 6 — 12 朵 组成假 伞形花 序或总 状伞形 花序。 ') 花序由 10 — 12 朵 组成; 浆果 下垂, 微被 白粉; 果柄长 1.5 — 3. 5 厘米 68. 垂果 小檗 B. nutanticarpa 
小 檗 科  33  145 (144) 花序由 6 — 12 朵组 成; 浆果 不下垂 亦不被 白粉; 果柄长 7 — 20 毫米。 146 (147) 叶窄长 圆状倒 卵形, 边 缘中部 以上具 2 — 3 刺齿; 果柄长 7 — 11 毫米 69. 假 藏小檗 B. pseudo-tibetica 147 (146) 叶长 圆状倒 卵形, 边缘具 不明显 小刺齿 并间有 全缘; 果柄长 1 一 2 厘米 70- 华 西小樂 B. sil va-taroncana 148 (143) 花 12 — 40 朵组 成总状 花序, 长 3 — 6 厘米。 149 (150) 幼枝 绿色, 老枝棕 黄色; 叶椭 圆状倒 卵形, 初时, 背面有 白粉; 总状花 序有花 12 — 20 朵; 总 梗 较短, 长 3 — 10 毫米; 浆果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 4 一 4. 5 毫米 71. 深 绿小檗 B. atroprasina 150 (149) 幼枝暗 红色, 老枝灰 黑色; 叶长圆 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背面无 白粉; 总状花 序有花 20 — 40 朵, 长 4 一 6 厘米; 总梗长 10 — 18 毫米。 浆果近 球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 72- 川 漠小檗 B. jamesiana 151 (138) 具 有明显 花柱。 152 (163) 叶 背面有 白粉。 153 (154) 刺单生 或缺; 叶 窄倒披 针形, 长 17 — 45 毫米, 宽 1. 5-5 毫米, 全缘。 萼片 1 轮。 浆果 黑色, 卵 圆形, 被白粉 73. 蛾 叶小檗 B. lepidifolia 154 (153) 刺三 叉状; 叶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边缘具 1 一 4 齿或 4 一 8 齿, 间杂有 全缘。 萼片 2 轮排 列; 浆果 红色。 155 (158) 网脉闭 锁状。 156 (157) 幼 枝微被 柔毛; 叶为倒 卵形。 花柄长 1 一 3 毫米, 被毛; 浆果近 球形, 外果 皮质软 74. 全缘堆 花小樂 B. aggregata var. integrifolia 157 (156) 幼枝 无毛; 叶 为长圆 状倒披 针形。 花柄长 5 — 7 毫米, 光滑。 浆果 长圆状 卵形, 外果 皮质硬 75. 贡 山小棄 B. coryi 158 (155) 网脉 开放, 多 分枝。 159 (162) 外 萼片与 内萼片 均为倒 卵形或 卵形; 花 瓣长圆 形或倒 卵形; 浆果被 白粉。 160 (161) 花辦长 圆形, 先端 2 裂;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柄 纤细, 长 7 — 12 (-18) 毫米; 浆果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76. 道 孚小檗 B. dawoensis 161 (160) 花辮倒 卵形, 先端 全缘; 雄蕊长 2. 5 毫米; 花柄长 6 — 9 毫米; 浆果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 4. 5 一 5 毫米 77. 木 里萌湿 小檗 B. humino-umbrosa var. inornata 162 (159) 外萼 片与内 萼片均 为窄倒 卵形; 花辦阔 卵形, 先端 2 裂。 浆果 长圆形 或窄倒 卵形, 不被 白粉; 果柄 纤细, 长 6— 10 毫米 78. 斯特 尼小檗 B. stearnii 163 (152) 叶 背面无 白粉。 164 (167) 叶缘 每边具 1 一 5 齿, 杂有 全缘。 165 (166) 枝光滑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内 萼片倒 卵形; 花辧倒 卵形, 先端 微凹。 浆 果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直径 3 — 5 毫米, 外果皮 质软, 无白粉 79. 察瓦龙 小檗 B. tsarongensis 166 (165) 枝微被 柔毛; 萼片 3 轮, 外 萼片披 针形, 中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内 萼片倒 卵形; 花辦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浆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9 一 11 毫米, 直径 4. 5 — 6 毫米, 被白粉 80. 滇西 北小檗 B. franchetiana 167 (164) 叶 全缘。 168 (171) 浆果被 白粉; 叶为长 圆状倒 卵形。 169 (170) 老枝棕 灰色, 幼枝淡 黄色, 微被 柔毛; 浆果长 圆状椭 圆形, 外果皮 质脆; 果柄长 6 — 12 毫米 
34  云南 植物志  81. 乳 突小檗 B. papillifera 170 (169) 老枝暗 红色, 幼枝棕 黄色, 无毛。 浆果卵 圆形, 外果皮 坚硬; 果柄长 4 一 6 毫米 82. 藏小檗 B. thibetica 171 (168) 浆 果不被 白粉; 叶窄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6 — 8 毫米; 果柄长 4 一 10 毫米 …… 83. 光 叶小檗 B. lecomtei 172 (137) 子房 通常具 3 — 8 颗胚珠 (果 实含 3 — 8 颗种子 )。 173 (176) 萼片 3 轮 排列。 174 (175) 叶 全缘; 浆 果阔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3 — 4 颗 种子; 果柄 粗壮, 长 12—18 毫米 84. 强 萼小檗 B. validisepala 175 (174) 叶缘 每边具 1 一 4 齿, 间杂有 全缘。 浆果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顶端具 明显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6 — 8 颗 种子; 果柄 细弱, 长 4 一 8 毫米, 被白粉 85. 近直 立小檗 B. suberecta 176 (173) 萼片 2 轮 排列。 177 (178) 浆 果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老枝黄 灰色, 无 毛亦无 疣点。 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侧脉 2 — 4 网 脉显著 86. 无毛锡 金小檗 B. sikkimensis var. glabramea 178 (177) 浆 果顶端 无宿存 花柱。 179 (180) 叶窄倒 卵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宽 4— 9 毫米, 先 端钝尖 87. 耗 原小檗 B. calcipratorum 180 (179) 叶阔倒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181 (182) 叶 革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6 — 7 毫米, 全缘; 浆果 球形, 长约 7 毫米, 直 径约 5 毫米; 果柄长 5 — 12 毫米 88. 维 西小檗 B. weisiensis 182 (181) 叶坚 纸质, 阔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叶缘 每边具 3 — 4 齿, 间 杂有 全缘; 浆果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约 7 毫 果柄长 1.5 — 2 厘米 89. 阔 叶小檗 B. platyphylla 1. 刺红珠 (图鉴 ) 网 脉小檗 (贵州 ) Berberis dictyophylla French. (1889); Ahrendt (1961); "图 鉴" (1972)*;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la. 刺红珠 (原 变种) 图版 10, 1-8 var. dictyophylla 灌木, 高 1 一 2. 5 米; 老枝黑 灰色, 幼枝近 圆形, 暗紫 红色, 被 白粉; 刺单生 或三叉 状, 长 1 一 1.5 (— 2) 厘米, 与枝 同色。 叶近 革质, 窄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5 厘 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暗 绿色, 背面被 白粉, 侧脉 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单生; 花柄长 6 —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内 萼片长 8 — 9 毫米, 二 者均为 条状长 圆形; 花 瓣窄倒 卵形, 长约 8 毫米, 宽约 3 (-6) 毫米, 先端全 缘或钝 浅裂, 基部 具爪, 在靠近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4. 5 — 5 毫米, 顶端 具短尖 头或钝 尖头; 子房 通常有 4 颗 胚珠。 浆果球 形或卵 圆形, 长 9 一 14 毫 米, 直径 7 — 8 毫米, 红色, 被 白粉, 顶端 具长约 5 毫米的 花柱。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大理、 宾川、 漾濞、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500 — 3 600 米的 山坡、 山谷 林下、 林缘 或灌木 丛中;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宾川 
小 檗 科  35  大 坪子。 根含 小檗碱 1.04%, 可 代黄连 人药, 具 有消炎 止痢、 解热 散瘀等 功效。 lb. 无粉 刺红珠 (变种 ) 三 颗针、 "介 尔巴" (藏名 ) var. epruinosa Schneid. (1913) ; Ahrendt (1961); 西藏植 物名录 (1980); 西 藏植物 志 (1985). 枝条 红色, 无 白粉, 具 散生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叶长约 1.6 厘米, 宽 约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 绿色, 无 白粉。 花柄 粗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 急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7.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 瓣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2 裂。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200 — 3 500 米的 山坡; 四川、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云南新 记录。 根 入药, 清热 解毒, 消炎 止痢。 lc 弯柱 刺红珠 (变种 ) var. campy logyna (Ahrendt)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approximata var. cam py logyna Ahrendt (1941). 叶阔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花柄 较短, 长 1 一 3 毫米。 浆 果圆球 形, 顶 端花柱 弯曲。 花果期 6 — 9 月。 产 大姚、 丽江、 鹤庆、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00 (-4 4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 四 川西部 亦有。 模式 为栽培 植物, 种 子采自 中甸, Forrest 13224 号, 栽培 于英国 牛津 大学。 2. 云 南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 8 Berberis stiebritziana Schneid. (1916);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灌木, 高约 1 米; 幼枝暗 红色, 老枝棕 黑色, 具 棱角与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约 1.5 厘米, 棕 黄色, 腹部 具沟。 叶 纸质, 窄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6 — 7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全 缘或具 1 一 4 枚刺 齿, 叶面近 无脉或 微显, 背 面被灰 白粉。 花 单生; 花柄长 12 — 23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8. 5 毫米, 宽约 6. 5 毫米, 内萼片 长约 9 毫米, 宽约 7 毫米, 二者 皆为长 圆状倒 卵形; 花 瓣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 端 急尖, 2 裂, 基部 具爪;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含 3 — 4 枚 胚珠。 浆 果卵圆 形, 长 10 — 12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红色, 微被 白粉, 顶 端具短 花柱。 花果期 5 — 12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 100 — 3 7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木里乡 城 (2 800 — 4 300 米) 及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东部。 3- 大 花小檗 (植 物分类 学报) Berberis Iudlowii Ahrendt (1941), (1961)';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Berberis Iudlowii Ahrendt var. capillaris (Cox ex Ahrendt) Ahrendt (1961); 云南种 
图版 10 1—7. 剌红珠 Berberis dictyophylla Franch. var. dictyophylla , 1. 果枝, 2. 叶 (放大 ), 3. 外 萼片' 4. 内萼 片, 5. 花辦, 6. 雄蕊, 7. 雌蕊, 8. 云 南小檗 B. stiedritriana Schneid. , 果枝, 9—15. 大 花小檗 B. ludlowit Ahrendt var. ludlowii, 9. 部分 花枝, 10. 外 零片, 11. 内 零片, 12. 花辦, 13. 雄蕊, 14. 雌蕊' 15. 浆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37  子植 物名录 (1984); B. capillaris Cox (1926) nom. nud. ; Ahrendt (1941) ,descr. , Type : Atuntze (from seed of T. T. Yu 7916). 3a. 大 花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10, 9-15 var. ludlowii 大 灌木, 高 1.5 — 2. 5 米; 枝近 圆形, 被毛, 幼枝紫 红色, 老枝暗 紫色, 具条 纹和黑 色 疣点;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3 — 9 毫米, 细弱。 叶厚 纸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椭 圆形或 倒 卵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偶有在 上部具 2 — 3 齿, 叶面暗 绿色, 背 面被灰 白粉, 分 枝叶脉 疏散, 显著; 无柄。 花 单生; 花柄长 2 — 5 厘米,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9 毫米, 宽约 4. 5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9. 5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花 瓣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近 全缘, 具 1 突尖, 基部 楔形, 近 基部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浆果长 圆形, 暗 红色, 长 15 — 18 毫米, 直径 6 — 9 毫米, 顶端无 宿存花 柱, 不被 白粉, 具 5 枚 种子。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3b. 大 萼小檗 (变种 ) var. del eka (Ahrendt)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macrose pala var. deleica Ahrendt (1941) \B. ludlcnxm var. saxiclxvicola Ahrendt (1941), (1961). 叶倒 卵形, 边缘有 锯齿, 幼叶 全缘。 外萼片 短于内 萼片; 花 瓣先端 渐凹。 果 较小, 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果柄 较短, 长 10 — 12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贡山. 生 于海拔 3 500 — 4 100 米的 杜鹃灌 丛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 也有。 Ahrendt (1961) 在 检索表 指出, 本变种 的叶为 全缘, 但 根据他 引用的 俞德浚 22170 号 标本以 及采自 云南西 北部的 标本, 大多数 是有锯 齿的, 仅幼叶 才是全 缘的。 4. 木 里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muliensis Ahrendt (1939),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muliensis Ahrendt var. atuntzeana Ahrendt ( 193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4«. 木 里小檗 (原 变种) var. muliensis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亮 红色, 老枝棕 灰色, 具棱角 , 不被 白粉; 刺三 叉状, 长 1. 5 — 2 厘米, 棕 黄色。 叶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具少数 锯齿, 叶面暗 绿色, 背 面微被 灰白色 霜粉, 侧脉、 网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2 — 3 毫米。 花 黄色, 单生; 花柄长 1 一 1.5 厘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端 急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5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先端 微缺; 雄蕊长 5 毫米, 顶 端具 尖头, 子房有 3 — 4 枚 胚珠。 浆果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红色, 顶端 
38  云南 植物志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德铁, 生 于海拔 (2 800—) 3 600—4 1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 川 木里、 乡城 亦有。 4b. 白马 山小檗 (变种 ) 图版 11, 1-3 var. beimanica Ahrendt (1939),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叶 较窄; 花柄 较长, 18 — 22 毫米。 果期 7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4 100 米的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白 马山。 5. 大 果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2, 1-4 Berberis fengii S. Y. Bao (1985)'. 灌木, 高达 1 米; 枝棕 黑色, 具明 显棱角 和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5 — 2. 5 厘米, 棕 黄色, 腹部 具沟。 叶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 1 突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密具细 刺齿, 干时, 叶表 面橄榄 绿色, 背 面微被 白粉, 侧脉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未见。 果 大形, 单生, 阔椭 圆形, 长达 2 厘米, 直 径 12 — 14 毫米, 红色, 顶 端无明 显宿存 花柱, 微 被兰色 霜粉, 含 6 颗 种子; 果柄 粗状, 长仅 10 毫米。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700 米 的草山 坡上。 模式 标本采 自哈巴 雪山。 本种 近似强 萼小檗 B. validisepala Ahrendt, 但叶边 缘有细 锯齿; 果 单生, 阔椭 圆形, 长达 20 毫米, 直径 12 — 14 毫米, 含 6 枚 种子; 果柄 粗壮, 长达 10 毫米为 其主要 区分特 征。 6- 鸡脚连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黄柏 (丽江 ) - Berberis paraspect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枝草 黄色, 无毛, 具 棱角; 刺三 叉状, 长达 3 厘 米, 粗壮, 与枝 同色。 叶近 革质, 披 针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先 端钝尖 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7 — 15 枚 刺齿, 叶 面中脉 扁平或 微凹, 侧脉 显著, 背面中 脉 突起, 侧脉 不显。 花 单生; 花柄长 3 — 4 毫米。 浆果 黑色, 长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直 径 6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1 颗 种子。 果期 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500 — 2 7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Ahrendt (1961) 记载: 花柄长 3 — 4 厘米, 但与 模式标 本照片 对照, 花柄 长应为 3 — 4 毫米, 可 能印刷 有误, 予以 订正。 7. 厚 檐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2, 5-8 Berberis crassilimb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灌木, 高 70 — 100 厘米; 枝棕 灰色, 无 疣点, 幼枝紫 红色, 具 棱角; 刺 细弱, 三叉 状, 长约 1.5 厘米, 暗棕 黄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长圆 形至倒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约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1 突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增厚, 全缘, 叶面有 光泽, 扁平, 近 无脉, 背面无 白粉, 仅 1 一 2 对侧脉 显著; 近 无柄。 花 黄色, 单生; 花柄长 4 一 8 毫米; 萼 片 2 轮, 外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顶端 钝尖, 内萼 片阔倒 卵形, 长 
图版 11 1—3. 白马 山小樂 Berberis muliensis Ahrendt var. beimanica Ahrendt . 1. 果枝, 2. 叶形, 3. 浆果 i 4—9. 天宝 山小檗 B. tianbaoshanensis S. Y. Bao, 4. 部分 花枝. 5 . 外 零片, 6. 内 碜片, 7. 花辦, 8. 雄蕊, 9. 雌蕊。 (李锡 畴绘) 
图版 12 1一 4 . 大 杲小檗 Berberis fengii S. Y. Bao, 1. 果枝, 1. 叶 正面, 3 . 叶 背面, 4 . 浆果; 5 — 8. 厚 檐小檗 B. crassilimba C. Y. Wu ex S. Y. Bao, 5. 果枝, 6. 叶 正面, 7. 叶 背面, 8. 浆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41  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圆形; 花瓣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2 裂, 基部 具爪, 从基 部往上 1/3 处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蕊长 3 — 3.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具 3 颗 胚珠, 具柄。 浆果 红色, 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 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霜粉。 花、 果期 3 — 6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于 山坡、 山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 种近似 刺红果 B. dictyophylla Franch, 但前 者叶面 扁平, 近 无脉, 背面仅 1 一 2 对 侧脉 显著, 不被 白粉, 边缘 增厚, 全缘, 极易 与后者 区分。 8. 乌 蒙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3, 1-8 Berberis woomung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灌木, 高 50 — 100 厘米; 老枝棕 灰色, 具 黑色小 疣点, 当 年枝棕 红色, 扭曲, 具棱 角;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10 — 13 毫米, 腹部 具沟, 与枝 同色。 叶 膜质, 长 圆状倒 卵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1 突尖, 基部 楔形, 叶脉 开展, 两 面 显著, 背面无 白粉, 全缘; 无柄。 花 黄色, 单生; 花柄长 5 —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内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 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锐尖, 具爪, 靠近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长 3 — 4 毫米, 具 3 颗有柄 胚珠。 浆 果 红色, 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具 短宿存 花柱, 微被 白粉。 花 期 5 月, 果期 11 月。 产 禄劝, 生 于海拔 3 700 — 4 400 米 的灌木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乌 蒙山。 本种 近似云 南小檗 B. stiebritziana, 但不同 的是前 者枝条 扭曲; 叶薄 膜质, 叶 脉两面 显著, 背面无 白粉, 全缘; 花柄 较短, 长仅 5 — 10 毫米, 极易 区分。 9- 天宝 山小檗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 7-9 Berberis tianbaoshanensis S. Y. Bao (1987) * . 灌木, 高约 2 米; 枝黑 灰色, 具 有明显 的棱角 和黑色 疣点; 刺 黄色, 三 叉状,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叶薄 膜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 钝尖, 具尖 头, 长 1 一 2 毫米,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无 白粉, 分枝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5 — 7 毫米。 花 单生,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 4 一 7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轮 萼片长 椭 圆形, 长约 11 毫米, 宽约 7 毫米,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 倒 卵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先端 圆形, 2 裂, 基部 楔形, 在 两侧有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6 毫米, 顶端 钝尖; 子 房长约 5 毫米, 顶端无 花柱, 含有 4 颗 胚珠。 果实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2 600 米 的冷杉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天 宝山。 10- 小 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minutiflora Schneid. (1912), (1918); Ahrendt (1944), (1961) *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angulosa var. brevipes Franch. (1889); B. brevipes (Franch. ) Schneid. (1908), non Greene (1901). 10a. 小 花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13, 13-20 
42  云南 植物志  var. minutiflora 灌木, 高约 1 米; 老枝 无毛, 幼 枝初时 被毛, 后渐变 光滑, 具稀疏 黑色小 疣点; 剌 三 叉状, 细弱, 长 4 一 12 毫米。 叶膜 质或近 革质, 窄倒卵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_2厘 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1 尖头, 基部 楔形, 通常 全缘, 偶有 2 — 5 齿, 叶 脉疏散 分枝, 两面微 显著, 网脉 不显, 背面具 乳突, 无 白粉, 近 无柄。 花 单生, 黄色, 直 径 7 — 8 毫米; 花柄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2 毫米, 先端 钝尖,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瓣长 约 4.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2 裂, 近基部 两侧具 2 枚卵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2. 2 毫 米; 子房圆 柱形, 具 2 (— 3) 颗 胚珠。 浆果 红色,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9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500 — 3 600 米的 山坡灌 丛边; 四川 西南部 及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燕 子岩。 10b. 玉龙 山小檗 (变种 ) var. yulungshanensis S. Y. Bao (1985).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浆果 长圆状 卵形, 长达 12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被 白粉。 果期 10 月。 产 会泽、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 200 — 3 800 米的 草坡、 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玉 龙山。 11. 巧 家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3, 9—12 Berberis qiaojiaensis S. Y. Bao (1985) * . 小 灌木, 高约 30 — 50 厘米; 老枝 圆形, 棕 黑色, 具 黑色小 疣点, 幼枝紫 红色, 具棱 角;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1.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干时, 紫 红色, 长 1 一 1.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1 突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增厚, 无 齿, 叶面 光亮, 背面无 白粉, 叶 脉两面 突起, 近 无柄。 花 未见。 浆果 单生, 红色, 椭圆 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5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轻微 白粉, 含有 4 枚 种子; 果柄 红色, 长约 4. 5 毫米。 果期 10 月。 产 巧家, 生 于海拔 3 300 米 的山顶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巧家 (药山 )。 12. 贵 州小檗 图版 14, 1-2 Berberis cavaleriei Levi. (1911); Ahrendt (1961);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emilii Schneid. (1939) ; B. dolichostemon Ahrendt (1961);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 B. praecipus Schneid. var. major Ahrendt (1961); B. liophylla Schneid. var. conglobata Ahrendt (1961). 灌木, 高约 2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枝棕 黄色, 具 条纹, 光滑 无毛, 具 散生黑 色小疣 点; 枝刺三 叉状, 长 1 一 2. 5 厘米, 腹部 扁平或 微凹。 叶 革质, 椭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形至 披 针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约 1 一 1.5 厘米, 先端钝 尖或近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向背 反卷, 每边具 6 — 15 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无 白粉, 近无脉 或仅少 
图版 13 1—8. 乌 蒙小檗 Berberis woomung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 果枝, 1. 外 零片, 3. 内 尊片, 4. 花 辧. 5. 雄蕊, 6. 雌蕊. 7. 浆果, 8. 叶 (放大 ); 9-12. 巧 家小檗 B. qiaojiaensis S. . Y. Bao, 9. 果枝. 10. 叶正面 (放大 ), 11. 叶背面 (放大 ), 12. 浆果; 13—20. 小 花小檗 B. minutiflora Schneid. var. minutiflora . 13. 花枝, 14. 叶形' 15, 外 萼片' 16, 内 零片, 17. 花辧. 18. 雄蕊, 19. 雌蕊, 20. 浆果。 (李锡 畴绘) 
44  云南 植物志  数侧脉 略显; 具柄, 长 1 一 2. 5 毫米。 花 黄色, 5 — 20 朵簇生 ;花柄 纤细, 长 8 — 20 毫米; 萼 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或 窄卵形 ,长约 2 — 4 毫米, 宽 1 一 1. 5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尖, 内萼片 倒卵形 或窄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顶端近 急尖; 花瓣卵 形或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具爪, 在其 两侧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2. 5 — 4 毫 米, 顶端钝 截形; 胚珠 单生, 近 无柄。 浆果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顶端无 宿存花 柱或花 柱 极短, 通 常不被 白粉。 花期 5 月, 果期 11 月。 产 昆明、 禄劝、 双柏、 昭通, 生 于海拔 2 100 — 2 800 米的灌 丛中; 贵州的 兴义、 安 顺、 平伐 (?) 也有。 13. 洱 源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 3-9 Berberis willeana Schneid. (191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erberis willeana var. serrulata Schneid. (193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ophyl- la Schneid. quoad H. T. Tsai 50979. Fl. descr. add. : f loribus f lavidis , pedicellis gracilis 5 ― 1 mm longis ; sepalis externis longi- triangularibus circa 3 mm longis , 1 —— 1. 5 mm latis apice acuminatis , sepalis internis oblanceolatis circa 3. 5 mm longis , 1 ― 2 mm latis ; petalis lato-ovatis circa 3. 5mm longis , 2. 5 mm latis apice acutis prope basin 2 gland ulosis ; steminibus circa 3 mm longis. 灌木, 高约 1 一 2 米; 枝 圆形, 具 棱角, 棕灰色 或禾杆 黄色, 具有 黑色小 疣点; 刺细 弱, 三 叉状, 长 1.5 — 4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面 具沟。 叶厚 革质, 窄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3-6 厘米, 宽 1 一 1.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每边具 (5 —) 12- 20 刺齿, 干时, 叶 面暗黄 绿色, 中脉 凹陷, 背面棕 黄色, 中脉 突起, 侧脉 和网脉 两面不 显; 具柄, 长 3 一 8 毫米。 花 5 — 20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5 —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内萼 片倒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瓣阔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具 尖头, 具爪, 近基部 有 2 枚小 腺体; 雄 蕊长约 3 毫米。 浆 果卵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约 3 毫米, 顶 端具明 显宿存 花柱, 被蓝色 霜粉, 种 子通常 1 颗。 花期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大理、 宾川、 洱源、 大姚、 剑川、 丽江, 生 于海拔 2 500 — 2 800 米 的山坡 阴处林 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将本 种并人 B. levis Franch. , 但 叶边缘 反卷, 花 柄短, 仅 5 — 10 毫米, 萼片的 形状以 及浆果 顶端具 明显花 柱并被 白粉等 特征与 B. levis Franch. 是有 显著区 别的。 14. 近光 滑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sublevis W. W. Smith (1916);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 sublevis var. grandi folia Schneid. (193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 sublevis var. exquist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 sublevis var. microcarpa (Hook. f. et Thorns. )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 prainiana Schneid. ex Stapf (1928) in obs. ; B. xvallichiana var. microcarpa Hook. f. et Thorns. (1855), (1872) ; B. xvallichiana var. gracilipes Ahrendt (1941). 
图版 14 1 — 2 贵州 小檗 Berberiscavakneil^vl. . 1. 果枝, 2. 浆果, 3—9. 洱 源小檗 B. willeana Schneid. , 3. 部分 果枝, 4. 外 蒡片, 5. 内 粤片, 6- 花》, 7. 雄蕊. 8. 雌蕊, 9. 浆果, 10-16. 壮 刺小樂 B. deinacantha ScWd., 10. 果枝, 11. 外 萼片, 12- 内萼 片. 13- 花辦. 14. 雄》, 15. 雌 16. 縣。 (李锡 畴绘) 
46  云南 植物志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棕 灰色, 具显 著棱角 与散生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 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每边 具多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绿色, 中脉 微凹, 侧 脉 扁平, 显著 可见, 背面苍 绿色, 不被 白粉, 中 脉显著 突起, 侧脉微 突起, 网脉 两面不 显, 具 短柄。 花 5 — 15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7 — 10 (-15)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卵 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近 急尖, 内萼 片倒卵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5 毫 米, 宽约 3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5 — 5.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3. 5 毫 米; 胚珠 单生, 具柄, 5 — 6 倍长于 胚珠。 浆果 红色, 长 6 — 7 毫米, 直径 3 — 3. 5 毫米,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霜粉, 外果皮 质脆。 花、 果期 5 — 11 月。 产 龙陵、 腾冲, 生 于海拔 1 800 — 2 4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缅甸 至印度 东北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5. 滑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liophylla Schneid in Fedde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约 2 米; 枝 圆形, 棕 灰色, 幼枝棕 黄色, 具 棱角, 无毛, 具 散生黑 色小疣 点;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细弱,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 叶 革质, 椭 圆形, 长 圆状椭 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微 向背反 卷, 每边具 10 — 15 齿, 干时, 叶 面暗黄 绿色, 中脉 扁平, 背面棕 黄色, 中脉 突起, 侧脉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无 白粉。 花 5 —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8 — 18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 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微凹, 塞部 具爪; 雄蕊长 2. 5 — 3 毫 米, 顶端钝 截形, 胚珠 单生, 近 无柄, 花柱 极短。 浆果长 圆形, 通常无 白粉。 花期 3 — 4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昭通、 永善, 生 于海拔 2 100 — 2 800 米的灌 丛中; 四川 也有。 16. 壮 剌小檗 图版 14, 10—16 Berberis deinacantha Schneid. in Fedde (1939); Mitt (1942); Ahrendt (1961)*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 deinacantha var. valtda Schneid. (1939) ; B. valida (Schneid. ) Schneid. (1942), syn. nov.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老枝棕 灰色, 光滑 无毛, 具棱角 和黑色 疣点, 幼枝棕 黄色, 无毛; 刺 粗壮, 三 叉状, 长 2. 5 — 5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 叶 革质, 长圆状 椭圆形 或披针 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钝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具多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栗色, 背面绿 黄色, 不被 白粉, 中脉 在表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12 — 15 对, 倾斜 上升, 至边缘 网结, 网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2 — 4 毫米。 花深黄 色, 6 — 15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12 — 15 (—2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5. 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渐窄, 两侧有 2 枚 腺体。 浆果椭 圆形, 紫 黑色, 长 6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通 常不被 霜粉, 含 1 颗 种子。 花期 5 月, 果 
小 檗 科  47  期 11 月。 产 昭通、 禄劝、 维西、 剑川, 生 于海拔 2 600 — 3 0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本 种在外 形上相 似于锐 齿小檗 B. arguta (Fr. ) Schneid. , 不同之 点在于 后者有 2 — 3 枚 胚珠。 17. 西 昌小檗 Berberis insolita Schneid. in Fedde (1939). Berberis atrocarpa var. suijiangensis S. Y. Bao (1985) ,syn. no v. (Descr. fr. add. : infructescentiis a fascicutatis 2 — 3 compositis ; pedicellis fructuum rubis ad 2 cm longis ; baccis longo-ellipticis. cir. 7 mm longis diam. 2 — 3 mm apice estylis epru - inosis, 1-seminibus. ) 灌木, 高约 1 米; 枝 细弱, 具棱 角和散 生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4 一 8 毫米。 叶 纸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4 一 1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向 背 反卷, 具 5 — 10 枚贴生 刺齿, 侧 脉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近 无柄。 花 未见。 果序 2 — 3 朵 簇生; 果柄 红色, 长达 2 厘米; 浆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 2 — 3 毫米, 顶端无 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有 1 粒 种子。 果期 10 月。 产绥江 地区, 生 于海拔 1 500 米的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四 川西昌 (原 宁远县 )。 云 南新 记录。 18. 西 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wangii Schneid. in Fedde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zanlanscianensis Pamp. (1915) quaod specimen Henry 10613; B. pruinosa Fr. var. viridi folia Schneider (1939) p. p; B. schneideriana Ahrendt (1961). Descr. fl. et fr. add. : Floribus flavidis minoribus 4 一 6 mm diam ; sepalis externis longi- triangularibus circa 2. 5 一 3 mm longis apice caudati-acuminatis , sepalis mediis oblongis circa 3 mm apice acutis , sepalis internis oblongi-eUipticis 4 ― 4. 5 mm longis 2 — 2-5 latis apice ob- tusis ; petalis longi-ellipticis 3 ― 3. 5 mm longis apice rotundis basi ovatis 2 glandulosis ; stemi- nibus circa 2. 5 mm longis , antheris ellipticis apice subtruncatis , ovariis 2 ― 2. 5 mm longis apice brevistylis uni-ovulis stiptatis. Baccis rubris , oblong- ellipticis 7 ― 8 mm longis apice bre- vistylis epruinosis. 灌木, 高 1.5 — 2 米; 枝 圆形, 棕 灰色, 具 棱角, 幼 枝密具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叶 革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 端钝, 具 1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 每边具 多枚细 刺齿, 叶 面中脉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6 — 17 朵 簇生; 花柄长 8 — 12 毫米。 花 黄色, 较小, 直径 4 一 6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中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 急尖, 内萼 片长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钝尖; 花 瓣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具 2 枚卵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子 房长 2 — 2. 5 毫米, 具短 花柱, 柱头 盘状, 具 1 颗具柄 胚珠。 浆 果长椭 圆形, 红色, 长 7 — 
48  云南 植物志  8 毫米, 直径约 3. 5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含 1 颗 种子, 无 白粉。 花期 3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昆明、 新平、 易门、 双柏, 生 于海拔 1 600 — 2 3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19. 疏 齿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5, 1-3 Berber is pectinocraspedon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灌木, 高 2 — 3 米; 老枝圆 柱形, 黑 灰色, 幼枝棕 灰色, 具 有散生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7 — 10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长圆 状楠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 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篦 齿状, 叶 面微有 光泽, 中脉 微凹, 侧 脉 扁平, 显著, 干时, 背面浅 棕色, 中脉、 侧脉、 网脉 均显著 突起; 具 短柄。 花小, 黄 色, 直径约 4 毫米, (10 —) 15 — 30 朵 簇生; 花柄长 1.6 — 2. 2 厘米, 纤细; 小苞 片三角 形, 先端 急尖; 萼片 3 轮, 外萼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 端具短 突尖,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4 毫 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具 突尖; 花瓣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 端近圆 形, 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窄, 在 近基部 两侧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蕊长 3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圆 柱形, 有 1 颗具柄 胚珠, 珠柄 与胚珠 等长。 浆果长 圆形,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 果期 4 一 8 月。 产 文山、 广南、 砚山、 西畴、 富宁、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700 — 1 900 米的 山顶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 本种 近似大 叶小檗 (B. ferdinandi-coburgiiSchneid. ) ,区 别在于 本种的 叶背面 干时为 淡 棕色, 边缘篦 齿状, 齿长达 1.5 毫米; 花多数 (10 —) 15 — 30 朵。 20. 昆 明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5, 4-10 Berberis kunming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灌木; 枝棕 黄色, 圆形, 具纵 条纹与 黑色小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1.5 厘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 每边 具多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栗色, 中脉 微凹, 侧脉与 网 脉明显 突起, 背面棕 黄色, 中脉 与侧脉 突起, 网脉 不显; 具柄, 长 8 — 10 毫米。 花黄 色, 直径 8 — 10 毫米, 10 — 20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I 5 — 18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卵 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3 毫 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2. 5 毫 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较窄, 两侧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 长 圆形, 顶 端具短 花柱, 通常含 1 颗 胚珠, 具 短柄。 浆果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直 径约 3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被 霜粉。 产昆明 地区。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本种 近似大 叶小檗 B.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 主要 区别为 叶大, 背 面网脉 不显。 浆果被 白粉。 21. 无量 山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5, 11-17 Berberis wuliangshan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小 檗 科  49  灌木, 高达 3. 5 米; 枝紫 棕色, 圆形, 具 条纹、 光滑,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3. 5 厘米, 粗壮,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3. 5 厘 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略 增厚, 具多枚 刺齿, 干时, 叶面黄 绿色, 中脉 微凹, 侧 脉 扁平, 网脉不 显著, 背面棕 红色,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网脉 显著。 花 较大, 直径 10 — 12 毫米, 6 — 12 朵 簇生; 花柄长 1.5 — 2 厘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近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 约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内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近 基部两 侧生有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蕊长 4. 5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 黑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约 3 毫米, 顶端无 宿存 花柱, 含 1 颗 种子。 花期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景东, 生 于海拔 1 800 — 2 5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磨 刀河。 本种近 似渐尖 叶小檗 (B. acuminata Franch. ) , 但枝棕 红色; 叶 干时背 面变棕 红色; 浆果 较小, 果柄 较短, 易于 区别。 22. 大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三 颗针、 鸡 脚黄连 (植物 分类学 报), 昆 明小檗 (云南 ) Berberis f 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1913) ; Ahrendt (1961) ; Hsiao et al. (197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22a. 大 叶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16, 1-2 var. f erdinandi-coburgii 灌木, 高约 2 米; 枝棕 黄色, 微具 棱角并 有散生 黑色小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7 — 15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 端 急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或 微向背 反卷, 每边具 35 — 60 枚 刺齿, 干时, 叶面 栗色, 有 光泽, 背面棕 黄色, 无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与 网脉两 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黄色, (8 —) 10 — 18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1 一 2 厘米, 光滑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萼片 卵形, 长约 5 毫 米, 宽约 3 毫米; 花 瓣窄倒 卵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微凹, 近 基部 两侧有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胚珠 单生, 近 无柄。 浆果 黑色, 椭圆形 或 卵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外果皮 质软, 微被白 粉。 花、 果期 6 — 10 月。 产 曲靖、 楚雄、 文山、 砚山、 广南、 麻 栗坡、 蒙自、 屏边、 思茅, 生 于海拔 1 200 — 2 700 米的 山坡及 路边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根含 小檗碱 1.72%, 可 代黄连 药用, 用 于各种 热症及 炎症。 22b. 春小檗 (变种 ) 图版 16, 3-9 var. vernal is Schneid.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 vemalis (Schneid. )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枝刺 粗壮, 圆 柱形, 长 1.5 — 2. 5 厘米。 叶 披针形 至椭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边 缘刺齿 稀疏, 通 常仅有 (10 —) 16 — 24 枚; 外萼片 卵形。 浆果 黑色, 椭 圆形, 无 白粉。 产 昆明、 蒙自、 屏边、 砚山、 广南、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300 — 2 600 米的路 边灌丛 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图版 15 1—3. 疏齿 小檗^ erberis pectinocraspedon C. Y. Wu ex S. Y. Bao, 1. 果枝, 2. 花曹, 3. 果; 4—10. 昆 明小檗 B. kunmingensis C. Y. Wu ex S. Y. Bao, 4. 果枝, 5. 中 萼片, 6. 内 萼片. 1. 花維. 8. 雄蕊, 9. 雌蕊' 10 果-, 11—17. 无量 山小檗 B. wuliangshan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1. 果枝, 12. 外萼 片' 】3. 内 萼片, 14. 花瓣, 15. 雄蕊, 16. 雌蕊, 17. 果。 (李锡 畴绘) 
图版 16 1—2. 大叶 小樂 Berberis ferdinandi-coburgii Schneid. var. ferdinandi-coburgii , 1. 果枝, 2. 果; 3—9. 春小樂 B. ferdinandi-coburgu var. vernaUs Schneid. - 3. 花枝, 4. 外 萼片' 5. 内 零片, 6. 花辦, 7. 雄蕊. 8. 雌蕊. 9. 果。 (李锡 畴绘) 
52  云南 植物志  1985 年 Chamberlain et C. M. Hu 将本变 种改级 为种, Berberis vernalis (Schneid. ) Chamberlain et C. M. Hu, 作 者编写 《云 南树木 图志》 时, 曾依据 此见。 后来, 经过反 复 的研究 比较, 作者认 为仍按 Schneider 的 意见, 作 为变种 为宜。 23. 黄 茎小檗 (变种 ) Berberis grodtmannia Schneid (1918) var. flavoramea Schneid. in Fedde (1939) ; Ahrendt (1961);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 粗壮, 具 槽纹, 老时 黄色; 刺三 叉状, 腹部 扁平。 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5 — 9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7 — 12 (— 15) 枚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苍 绿色; 无柄。 花 5 — 10 朵 簇生; 花柄长 3 — 4 毫米; 萼 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萼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5. 5 毫米, 宽 3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凹陷;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胚珠 单生, 无柄。 浆果 较小, 无 白粉, 顶端具 短宿存 花柱。 产 宁蒗, 生 于海拔 3 300 — 3 500 米的 林内。 标本 未见, 据文献 转述。 正种见 于四川 西南部 (盐 源、 木里)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24. 平 滑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7, 1-8 Berberis levis Franch. (1886) ;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hamber- lain et C. M. Hu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levis var.' brachy phyll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 一 1. 5 米; 枝棕 黄色, 幼枝具 棱角与 黑色小 疣点; 刺 粗壮, 三 叉状, 长 2. 5 — 4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面 扁平。 叶 革质, 披 针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 1.7 厘米, 先端 钝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 每边 具多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黄 绿色, 中脉 微凹, 侧脉 和网脉 不显, 背面棕 黄色, 无 白粉, 中脉 突起, 侧脉 微显; 近 无柄。 花 黄色, (8 —) 10 —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1.2 — 2 厘米,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与 内萼片 均为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花瓣长 5 — 6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 端 微缺, 基部 楔形; 雄 蕊长约 4. 5 毫米, 顶 端钝; 胚珠 单生, 具柄。 浆果 黑色, 圆球形 或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 具极短 的宿存 花柱, 无 霜粉。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大理、 宾川、 洱源、 剑川、 丽江、 中甸、 碧江, 生 于海拔 2 100 — 2 600 米 的山坡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大 坪子。 25. 柳 叶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I 7 , 9-15 Berberis iteophyll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灌木, 高约 1.5 米; 老枝 圆形, 棕 灰色, 具 条纹和 黑色小 疣点, 幼 枝禾杆 黄色;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1. 2 厘米。 叶 革质, 密集 簇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1. 4 一 2. 4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密 刺齿, 叶面有 光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扁平, 背 面无 白粉,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网 脉两面 不显; 叶 具柄, 长约 5 毫米。 花小, 黄色, 直径 6 — 7 毫米, 12 — 20 朵 簇生; 花 柄长约 2 厘米, 无毛; 萼片 2 轮, 外萼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渐 尖;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圆形, 2 浅裂, 基部 下延成 短爪, 在其 
图版 17 1-8. 平 滑小檗 Berberis levis Franch. ' 1. 花枝, 1. 果枝, 3. 外 萼片, 4 . 内 筹片' 5 . 花辦' 6. 雄蕊' 7. 雌 蕊, 8 . 果; 9 一 15. 柳 叶小檗 B. iteophylla C. Y. Wu ex S. Y. Bao. 9. 果枝' 10. 外 粤片. 11. 内尊 片. 12. 花辦. 13. 雄蕊' 14. 雌蕊' 15. 果。 (李锡 畴绘) 
54  云南 植物志  两 侧有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2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珠 单生, 具柄。 浆果 (未熟 ) 椭 圆形,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 果期 4 一 8 月。 产 双柏, 生 于海拔 2 180 米的 山坡、 溪边、 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双柏 (法 糜、 白竹 山)。 26. 密 叶小檗 (云 南种 亍植物 名录) 图版 1S, 1-7 Berberis davidii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ivallichiana f. parvifolia Franch. (1886) , (1889) ; B. densa Schneid. in Fedde (1939); Mitt. (1942), non Fr. et PI. ; B. fallax Schneid. (1939) p. p, excl. typo. 灌木, 高约 1 米; 老枝棕 灰色, 具 条纹与 黑色小 疣点, 幼枝棕 黄色, 光滑 无毛;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约 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长圆 状卵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钝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6 — 8 刺齿, 微向背 反卷, 干时, 叶面黑 绿色, 暗晦, 背面黄 绿色, 不被 白粉, 中脉在 叶面扁 平, 背 面突起 , 侧脉 4 一 6 对, 弯拱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网脉不 显著; 具 短柄, 长 2 — 5 毫米。 花 黄色, 6 — 8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达 3 厘米, 光滑 无毛; 萼片 3 轮, 外 萼片近 圆形, 长、 宽约 2 毫米, 中 萼片近 圆形, 长、 宽约 4 毫米, 内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6 毫 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具爪, 在其 两侧有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4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含 2 枚 胚珠。 浆果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约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 兰灰色 霜粉。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剑川、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2 000 — 2 700 — 3 500) 米 的沟边 草坡。 模 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7. 亚尖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subacuminata Schneid. in Sarg. (1913) ; Ahrendt (1961)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达 2. 5 米; 枝 圆形, 棕灰 色或棕 黄色, 具 棱角与 黑色小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腹部 具沟。 叶薄 革质, 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2 — 1.7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 每边具 8 — 15 枚细 刺齿, 叶面 绿色, 中脉 扁平或 微凹, 侧脉 显著, 背面黄 绿色, 无 白粉,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网脉 不显; 叶柄 长 2 — 5 毫米。 花 2 — 6 朵 簇生; 花 柄长达 2 厘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4. 5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珠 2 — 3 枚。 浆果圆 球形或 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达 5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微被 白粉。 花、 果期 5 — 11 月。 产 景东、 宁蒗、 云县、 文山、 屏边、 碧江, 生 于海拔 1 500 — 2 500 米的 干燥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28. 粉 叶小檗 (植 物分类 学报) 刺黄连 (昆明 ), 黄 脚刺、 刺黄树 (丽江 ), 三颗针 (曲靖 ), 大 黄连刺 (图考 )、 鸡 脚黄连 (云南 ) 
小 檗 科  55  Berberis pruinosa Franch. ( 1886 ) ; . Schneid. ( 1904 )*; Ahrendt (1961);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pruinosa var. brevipes Ahrendt (1941) » (1961) ,syn. nov. ; B. hibbardiana Ahrendt (1961). 28a. 粉 叶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18, 10-16 var. pruinos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 圆形, 棕灰 色或棕 黄色, 密被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粗壮, 与枝 同色, 长 2 — 3. 5 厘米, 腹部 具沟。 叶硬 革质, 灰 绿色,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钝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通常 具 1 一 6 齿, 偶有 全缘, 叶面 光亮, 中脉 扁平, 侧脉微 突起, 背面被 白粉, 中脉 突起, 側 脉 不显; 近 无柄。 花 (8 —) 10 —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10 — 2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6 . 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4 一 5 毫米, 先端深 锐裂, 基部 模形, 靠近 边缘有 2 枚卵形 腺体; 雄蕊长 6 毫米。 浆 果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 白粉, 果皮 质脆, 含 2 枚 种子。 花期 3 — 4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昆明、 安宁、 彝良、 元谋、 洱源、 剑川、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1 900 — 3 600 (-4 000) 米的河 谷及石 灰岩灌 丛中; 广西 北部、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根 富含小 檗碱, 多用 为提取 原料, 供 药用, 具 有清热 解毒、 消炎 止痢的 功效。 ,/种 检 索 表 、 \ 、^^^^,》 1 (4) 叶灰 绿色, 背面被 白粉。 2 (3) 花柄 粗壮, 长 7— 18 毫米 28a. 粉 叶小檗 var. pruinosa 3 (2) 花柄 细弱, 长 2. 5— 3 厘米 28b. 点 状小檗 var. punctata 4 (1) 叶 绿色, 背面无 白粉。 5 (6) 花 瓣先端 锐裂; 叶 脉两面 不显著 28c. 绿 叶小檗 var. viridifolia 6 (5) 花 辧先端 全缘; 叶 脉两面 显著。 7 (8) 花柄长 10 — 18 毫米 28d. 易 门小檗 var. barresiana 8 (7) 花柄长 2_3 厘米 28e. 细柄粉 叶小檗 var. tenuipes 28b. 点 状小檗 (变种 ) var. punctat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枝具 有散生 疣点; 刺 粗壮。 叶倒 卵形, 长 3 — 4.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微向 背 反卷, 每边具 3 — 5 枚 刺齿。 花 2 — 6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1 一 2 厘米。 雄蕊顶 端显著 延伸。 浆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600 — 2 800 米的 水沟、 灌 丛中。 模 式为栽 培品, 种子采 自 云南西 北部, 俞德浚 14938 号, 栽培 于牛津 大学。 28c. 绿 叶小檗 (变种 ) var. viridifolia Schneid. in Fedde (1939) ;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图版 18 1—9. 密 叶小檗 Berberisdavidii Ahrendt, 1. 果枝, 2. 花枝, 3. 外 萼片, 4. 中 萼片' 5. 内 萼片' 6. 花瓣. 7. 雄蕊' 8. 雌蕊, 9. 果, 10—16. 粉 叶小檗 B. pruinosa Franch. var. pruinosa, 10. 果枝, 11. 花枝' 12. 外 萼片, 13. 内 萼片, 14. 花瓣, 15 雄蕊, 16. 雌蕊; 17 — 22. 渐尖 叶小檗 B. acuminata Franch. , 17. 花 枝, 18. 外 萼片, 19. 内 萼片, 20. 花瓣, 21. 雄蕊, 11. 雌蕊。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57  (1984). 枝刺三 叉状。 叶椭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2 — 4 对 刺齿, 叶面暗 灰 绿色, 背 面苍黄 绿色, 不被 白粉, 叶脉 两面不 显著。 花 8 — 15 朵 簇生。 花瓣 先端锐 2 裂; 雄蕊 顶端不 延伸, 截形。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微被 白粉。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 昆明、 易门、 寻甸、 东川、 大理, 生 于海拔 1 900 — 3 000 米的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东川。 28d. 易 门小檗 (变种 ) var. barresiana Ahrendt (1939)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刺粗 )tt, 腹部 扁平。 叶边缘 每边具 5 — 7 刺齿, 背面无 白粉, 叶脉 显著。 花 6 — 9 朵 簇生; 花柄长 10 — 18 毫米; 花 瓣先端 圆形。 浆 果长约 6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产 昆明、 富民、 易门、 洱源、 中甸, 生 于海拔 1 800 — 3 400 米的 路边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昆明 附近。 28e. 细 柄小檗 (变种 ) var. tenuipes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刺三 叉状, 粗壮, 长达 2. 5 厘米。 叶椭 圆形, 长达 4 厘米, 宽 1.6 厘米, 边缘具 3 — 5 刺齿, 两面 侧脉略 突起, 背 面无白 粉亦无 乳突。 花 4 一 8 朵 簇生, 花柄 特长, 达 2_3厘 米, 细弱; 外萼片 卵形, 长 4.5 毫米, 宽 2.5 毫米, 端钝, 内萼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6.5 毫 米, 宽约 3 毫米; 花 瓣长约 7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 全缘, 基部 具爪; 雄 蕊长约 5 毫 米。 产 昆明、 洱源, 生 于海拔 2 100 — 2 600 米 的针叶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29. 渐尖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8, 17 — 22 Berberis acuminata Franch. (1886) ,non Veitch, nec Stapf ; Ahrendt (1961)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灰黄 色或棕 红色, 微具棱 角与散 生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1.5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薄 革质, 长圆形 至长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20 — 40 枚 刺齿, 叶面绿 黄色, 光亮, 背面 稍浅, 无 白粉, 具 乳突, 侧脉 6 — 10 对, 多 分枝, 近边缘 网结, 网脉 显著; 近 无柄。 花 黄色, 直径 10 — 12 毫米, 6 — 10 (-15) 朵 簇生; 花柄 纤细, 长 1.5 — 2. 5 (— 3) 厘米, 无毛;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花 瓣窄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凹陷, 基部 渐窄; 胚珠 2 — 3 颗, 具 短柄。 浆果 黑色, 长约 9 毫 米, 直径约 6 毫米, 顶 端无明 显宿存 花柱, 被轻 微蓝色 霜粉。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彝良、 大关、 绥江, 生 于海拔 700 — 1 300 (2 500) 米的 阴坡灌 丛中; 四川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大关成 凤山。 30. 威 信小檗 (植物 研究) Berberis weixinensis S. Y. Bao (1985) *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黑 灰色, 具 棱角;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5 — 7 毫米。 叶 革质, 长 
58  云南 植物志  披 针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密 刺齿, 干时, 叶 面橄榄 绿色, 背面绿 黄色, 不被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14 一 16 对, 网脉 显著; 近 无柄。 花 未见。 浆果 4 一 8 枚 簇生, 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蓝色 霜粉, 含 2 枚 种子; 果柄长 1—1. 5 厘米, 无毛。 果期 6 — 8 月 。 产 威信, 生 于海拔 1 45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威信 (观音 大队后 山)。 本种 近似尾 叶小檗 (B. caudatifolia), 但本种 叶宽, 先端为 渐尖; 浆果 顶端无 宿存花 柱, 被蓝色 霜粉为 其主要 区别。 31. 云 南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 5-6 Berberis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 (188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灌木, 高约 1 米; 幼枝暗 红色, 老枝棕 黄色, 具棱角 和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5 厘米, 腹部 具沟。 叶 纸质, 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具短 尖头, 基 部 下延至 叶柄, 通常 全缘, 偶有 每边具 2 — 3 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红色, 具 2 — 3 对分 枝 侧脉, 背面棕 黄色, 具 乳突, 主脉和 侧脉微 突起; 具柄。 花 2—4 朵 簇生; 花柄长 2. 5 — 4 厘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内 萼片形 状与外 萼片 相似,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圆形;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端具 尖头, 胚 珠通常 2 枚。 浆果紫 红色, 长 圆状卵 形, 长 10 — 12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8 — 10 月 。 产 丽江、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 200 — 3 600 米的 草坡、 云冷 杉林中 或灌木 林缘; 四 川 (盐 源、 乡城、 稻城 )、 西藏 (察隅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2. 屏 边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9, 7-8 Berberis pingbienensis S. Y. Bao (1985) " . 灌木, 高约 2 米; 枝棕 灰色, 圆 柱形, 具 条纹, 无小 疣点; 无刺。 叶 革质,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15 — 20 枚 剌齿, 干时, 叶面黄 绿色, 无 光泽, 中脉 微陷, 侧脉 多对, 扁平, 倾斜 伸出, 至边 缘 网结, 网脉 显著, 背面棕 黄色,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网脉 不显; 具 短柄。 花 未见。 浆果 2 — 3 颗簇 生, 球形, 红色, 长 5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亦不被 白粉; 果柄长 1.5 — 2 厘米。 果期 4 月。 产 屏边; 生 于海拔 1 900 米 的石灰 山杂木 林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 本种近 似渐尖 叶小檗 (B. acuminata Franch. ) , 不同之 处为枝 和小枝 无毛; 叶 倒披针 形; 果序 2 — 3 颗 簇生; 浆果 红色,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也不被 白粉。 33. 滇 西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spraguei Ahrendt (1941),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33a. 滇 西小檗 (原 变种) var. spraguei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初时, 幼枝 绿色, 后渐 变成微 红色, 老 枝棕灰 色或棕 黄色;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1 一 1.5 厘米, 细弱, 与枝 同色。 叶薄 革质, 狭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 3 厘 
图版 19 1—4. 维 西小檗 Berberis weisiensis C. Y. Wu, 1. 果枝, 2. 叶 正面, 3. 叶 背面, 4. 果: 5—6. 云 南小檗 B. yunnanensis Franch. , 5. 果枝' 6. 果; 7 ― 8. 屏边 小檗 B. pingbienensis S. Y. Bao. 7. 果枝, 8. 果。 (李锡 畴绘) 
60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全 缘或有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 较浅, 密 被 乳突,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2 — 4 毫米。 花 7 — 12 朵 簇生; 花 柄 无毛, 长 (3 —) 5-10 (-14)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急 尖或近 渐尖, 内萼片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约 3.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渐窄, 靠 近基部 两侧具 2 枚卵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3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珠 2 枚。 浆果长 圆形, 红色,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无 宿存花 柱亦无 白粉。 产云南 西部。 模 式为栽 培品, 种子采 于云南 西部, Forrest 30613 号, 栽培于 英国牛 津 大学。 未见 标本, 按文 献记载 转述。 33b. 具 梗小檗 (变种 ) var. pedunculat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叶 全缘。 花序 为总状 花序, 具 总梗。 外 萼片窄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内萼 片长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近 渐尖; 花 瓣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浆 果长约 7 毫米, 直径 4. 5 毫米。 产云南 西部。 模式 也是栽 培品, 种 子也采 于云南 西部, Forrest 30H 7 号, 栽 培于英 国牛津 大学和 大英博 物馆。 标本 未见,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34. 东 川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mairei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枝苍 黄色, 圆 柱形, 光滑 无毛;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5 厘米,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披 针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微 向背反 卷, 每边具 3 — 12 枚 刺齿, 叶面亮 绿色, 中脉 凹陷, 背面无 白粉, 中脉 突起, 侧 脉两面 微凸, 网脉 不显; 具 短柄。 花 黄色, 直径约 10 毫米, 9 一 15 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2 — 3 厘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三 角形, 长约 4 毫米, 中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约 4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雄 蕊长约 4.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 房长 圆形, 无 花柱, 含 2 — 3 枚 胚珠, 无柄。 产 东川。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在对 本种的 讨论中 提到, 他 在査阅 本种的 模式标 本, Maire 1999 号时 发现, Schneider 曾将 这个标 本定为 Berberis bergmanniae var. acanthophylla Forma , Chamberlain 认 为这是 一个模 糊不清 的种, 除 叶缘刺 齿较多 以外, 更 靠近 B. pruinosa var. tenuipes, 应作为 B. pruinosa 的一个 变种来 处理。 作 者未见 模式标 本. 如 何处理 为妥, 有待 研究。 35- 可 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amabilis Schneid. in Fedde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35a. 可 爱小檗 (原 变种) var. amabilis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棕 黄色, 圆 柱形, 幼枝 具棱, 无毛;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小 檗 科  61  1.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1.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向背 反卷, 每边有 4 一 6 枚细小 刺齿, 叶面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被 白粉, 中脉 在表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 脉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具柄, 长 1 一 2 毫米。 花金 黄色, 多朵 簇生; 花柄 细弱, 长 10 — 15 毫米, 红色, 无毛;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4. 5 毫 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具爪;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 端具 突尖; 胚珠 2 枚, 无柄。 浆果 黑色, 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顶 端无宿 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腾冲、 碧江、 镇康, 生 于海拔 1 900 — 3 300 米 的山坡 阴处、 灌木 丛中; 分 布于西 藏。 缅 甸北部 也有。 35b. 全 缘小檗 (变种 ) var. holophylla C. Y. Wu et S. Y. Bao (1985).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叶 全缘, 侧脉近 横出。 产 大理。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36- 凤 庆小檗 图版 20, 1-2 Berberis holocraspedon Ahrendt (1941) ,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ham- 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枝草 黄色, 无毛,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7 — 10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钝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每边具 2 — 7 枚 刺齿, 间有 全缘, 干时, 叶面暗 绿色, 有 光泽, 中脉 微凹, 侧脉 扁平, 背面被 白粉, 中 脉 和侧脉 突起, 网 脉两面 不显; 近 无柄。 花 未见。 浆果 黑色, 3 — 12 枚 簇生, 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2 枚 种子; 果柄 红色, 粗壮, 长约 2 厘米。 果期 11 月。 产 漾濞、 景东、 凤庆、 贡山, 生 于海拔 1 700 — 3 100 (2 500-3 000) 米 的干燥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37. 黄 背小檗 (植物 研究) * Berberis hypoxanth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灌木, 高达 2 米; 枝黑 灰色, 圆 柱形; 无刺。 叶 革质, 长圆 形或阔 卵形. 长 3 — 4 厘 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全 缘或具 1 一 3 枚细 刺齿, 叶面 绿色, 侧脉 略 显著, 背 面干时 变为肉 桂色, 侧脉与 网脉不 显著; 具柄, 长 4 一 6 毫米。 花 未见. 浆果 (未熟 ) 绿色, 4 一 12 枚 簇生, 长 圆形,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 霜粉; 果柄长 18 — 20 毫米. 光滑 无毛。 果期 5 月。 产 西畴, 生 于山顶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38. 麻栗 坡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20, 3—4 Berberis malipoensis C. Y. Wu et S. Y. Bao (1985)*. 灌木, 高达 2. 5 米: 枝禾杆 黄色, 圆 柱形, 具 有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不 过 1 厘米。 叶 革质, 长圆状 卵形或 K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图版 20 1 一 2. 凤 庆小檗 Berberis holocraspedon Ahrendt, 1. 果枝, 2. 果; 3 — 4. 麻栗坡 小檗 B. malipoensis C. Y. Wu ex S. Y. Bao, 3. 果枝' 4. 果; 5—6. 尾 叶小榮 B. caudatifolia S. Y. Bao, 5. 果枝, 6. 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63  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不 增厚, 具密刺 状齿, 叶 面中脉 凹陷, 侧脉 扁平, 近 横生, 网 脉不 显著, 背面无 白粉, 中脉、 侧 脉和网 脉明显 突起; 具 短柄。 花 未见。 浆果 黑色, (3 —) 10 — 17 枚 簇生, 椭 圆形, 长 10 — 11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2 枚 种子; 果 柄长达 3. 5 厘米。 果期 11 月。 产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000 — 1 800 米的石 灰岩山 林中和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麻栗坡 (八布 区)。 本种近 似渐尖 叶小檗 (B. acuminata Franch.) ,但枝 为禾秆 黄色, 刺 细弱, 长不及 1 厘米, 浆果 黑色, (3 —) 10 — 17 枚 簇生, 无宿 存花柱 亦不被 白粉, 含 2 颗 种子; 果柄长 达 3. 5 厘米 为主要 区别。 39. 卷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replicata W. W. Smith (1920); A. Stapf in Curtis (1925)* ;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枝 细弱, 圆 柱形, 具明显 疣点; 刺三 叉状, 腹部 具沟。 叶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 5 (—4.5) 厘米, 宽 3— 5 (—8) 毫米, 全 缘或具 1 一 3 齿, 叶面 暗 绿色, 背 面被灰 白粉。 花 (6 —) 8-12 (-15) 朵 簇生;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凹陷, 裂片 圆形, 基部近 楔形; 雄 蕊顶端 截形; 胚珠 2 枚, 无柄。 浆果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3 — 5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或近于 如此, 含 2 颗 种子。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腾冲 (马站 区), 生 于海拔 1 850 — 3 500 米的 路边、 灌木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 近似大 理小檗 (B. taliensis) , 但 不同之 处是本 种的叶 更窄, 宽仅 3 — 5 (— 8) 毫 米; 胚珠 2 枚。 40. 岩 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petrogena Schneid. in Fedde (1939) (1942);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silvicola Rehd. (1928) » quoad Forrest 18195, non Schneid.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具 棱角; 通常 无刺或 细弱, 三 叉状, 长 6 — 12 毫米。 叶 卵形, 长 12 — 30 毫米, 宽 8 — 17 毫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4 一 8 (-12) 枚 刺齿, 叶 两面 同色, 暗晦, 近 无脉或 最多具 1 一 2 对 侧脉。 花 2 — 3 朵 簇生; 花柄长 7 — 10 毫米。 浆 果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 具极短 宿存花 柱或不 存在, 微 被兰色 霜粉, 含 2 枚 种子。 果期 9 月。 产云南 西部, 生 于海拔 2 7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怒江 地区。 未见 标本, 据文献 记载转 述。 41. 丛 林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dumicola Schneid. (1938),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 枝微带 红色, 老枝苍 黄色, 光滑 无毛, 具明 显的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约 2 厘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椭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64  云南 植物志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 每边 具多枚 刺齿, 干时叶 面暗黄 栗色, 背面棕 黄色, 不被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可见; 具柄, 长 4 一 5 毫米。 花 黄色, 5 — 20 朵 簇生; 花柄长 8 — 15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长圆状 卵形, 微带 红色, 长约 3 毫 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钝尖,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花瓣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6. 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微凹, 基部 具爪, 在其 两侧具 2 枚卵形 腺体; 雄蕊长 4. 5 毫米, 顶端伸 长成近 锥状; 胚珠 (1) 2 枚, 具柄, 与 胚珠近 等长。 浆果近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约 8 毫米, 顶端具 短宿存 花柱, 微被 白粉。 花 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德钦, 生 于海拔 2 000 — 3 000 米的 路边、 山坡灌 丛中; 四 川西部 亦有。 模 式 标本采 自维西 (立地 坪)。 42. 多花大 黄连刺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centiflora Diels (1912) ;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ham- 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pruinosa var. centiflora (Diels) Hand. -Mazz. (1931).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 光滑, 棕黄 色或棕 灰色, 具棱角 与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约 1.5 厘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长圆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3 厘 米, 先端 钝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多枚刺 状齿, 叶面 光亮, 背面无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微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8 — 12 对, 倾斜 上升, 近边缘 网结,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具 短柄, 长 1 一 4 毫米。 花 黄色, 2i — 30 朵 簇生; 花柄长 15 — 20 毫米,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与 内萼片 均为倒 卵形, 近 等大,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顶 端略微 钝尖, 基部 具爪, 在 两侧具 2 枚线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端伸 长成短 尖头; 胚珠 (1 一) 2 枚。 浆果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外果皮 质软, 不被 白粉。 花期 3 月, 果期 6 月。 产 昆明、 易门、 大理、 龙陵、 丽江, 生 于海拔 1 850 — 2 700 米 的山谷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43. 锐 齿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arguta (Franch. ) Schneid. (190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ivaLlichiana f. arguta Franch. (1886), (1889). ( Descr. fl. add. : Floribus flavidis , 2 — 8 fasciculatis ; pedicellis circa 1.5 cm longis glabris rubris ; sepalis externis lateovatis circa 3. 5 mm. longis , 3 mm latis apice obtusis , sepalis internis oblongi-ellipticis circa 5 mm longis , 3.5 mm latis apice obtusis ; petalis obovatis circa 4. 5 mm longis 3. 5 mm latis, apice rotundis emarginatis , basi cuneatis , ex supra basi illic glandulosis binis oblongis insertis ) . (add. descr. fr. : Baccis ellipticis vel globosis 6 ― 8 mm longis, 4 ― 5 mm diam. nigris apice stylis brivissimis epruinosis, semenibus binis. )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草黄 色至棕 灰色, 圆 柱形, 光滑 无毛; 刺 粗状, 三 叉状, 长 2. 5 — 4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5 — 14 厘米, 
小 檗 科  •55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钝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 浅绿, 无 白粉, 侧脉 13 — IS 对, 多 分枝, 靠 近边缘 网结, 两 面显著 突起; 近 无柄。 花黄 色, 6 — 8 朵 簇生; 花 柄长约 1.5 厘米, 红色,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阔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微钝;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 5 毫米, 宽约 3 .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微凹, 基部 具爪, 两侧有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椭 圆形至 圆 球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黑色, 顶端 具极短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2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彝良、 大关、 镇雄, 生 于海拔 1 600 — 1 800 米 的河谷 林缘; 贵州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大关成 凤山。 44. 尾 叶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20, 5-6 Berberis caudatifolia S. Y. Bao (1985)*. 灌木, 高达 1 米; 枝圆 柱形, 黑 灰色, 具 棱角, 无 刺亦无 疣点。 叶 革质, 长披 针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密 刺齿, 叶面干 时橄榄 绿色, 中脉 微凹, 侧脉 显著, 背面黄 绿色,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网脉 两面不 显著; 近 无柄。 花 未见。 浆果 5 — 7 簇生, 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具 短的宿 存 花柱, 无 白粉, 含 2 粒 种子; 果 柄长约 2 厘米。 果期 8 月。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1 95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关 (天星 荡)。 本 种近黑 果小檗 B. atrocarpa Schneid. ,但不 同点在 本种枝 无刺; 叶先端 为尾状 渐尖,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果不被 白粉; 果 柄长约 2 厘米。 45. 黑 果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 1, 1-2 深 黑小檗 (经济 植物手 册), 鸡 脚刺、 三颗针 (贵州 ) 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in Sarg. (1917); Bean in Curtis (1920); Ahrendt (1961) cum var. subintegra Ahrendt ; Hsiao et Sung (197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 silvicata Schnaid. var angastata Ahrendt (1961).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棕灰 色或棕 黑色, 微具棱 角与散 生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4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面 扁平。 叶厚 纸质, 长披针 形或窄 长圆形 ♦ 长 3 — 7 厘米, 宽 7 — 14 毫米, 边缘具 5 — 10 枚 刺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多为苍 绿色, 不被 白粉, 中 脉在叶 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8 — 12 对, 靠 近边缘 网结, 网脉不 显著, 具 短柄。 花 3 — 10 朵 簇生; 花柄长 5 — 10 毫米, 红色, 光滑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4 毫 米, 宽约 2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胚珠 2 枚, 无 柄或具 短柄。 浆果 黑色, 卵 圆形, 长约 5 毫米, 直径约 4. 毫 米,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初时被 白粉, 老时 脱落。 花、 果期 4 一 8 月。 产 昭通、 镇雄, 生 于海拔 2 200 — 2 4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米 易、 盐边, 2 700- 2 900 米)、 贵州 亦有。 46- 假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fall ax Schneid. in Fadde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66  云南 植物志  46a. 假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21, 3-9 var. fall ax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棕 黄色, 老枝棕 灰色, 具 棱角, 无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6 — 20 毫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薄 革质, 长 圆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0- -16 毫米, 先端 钝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7 — 15 齿, 叶面 光亮, 背 面无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微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7 — 8 对, 两面微 突起, 网脉 微显; 具柄。 花 黄色, 3 — 7 朵 簇生; 花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萼片 1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近 急尖, 内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约 4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凹陷, 基部 具爪, 在 近基部 两侧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 2. 5 毫米。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顶端 具极短 的宿存 花柱, 外 果皮 质软, 通常无 霜粉, 含 (1 一) 2 颗 种子。 花期 4 月, 果期 11 月。 产 凤庆、 漾濞、 碧江、 维西、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1 800 — 3 200 米 的山坡 杂木林 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46b. 阔叶 假小檗 (变种 ) var. latifolia C. Y. Wu et S. Y. Bao (1985)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叶阔椭 圆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2 — 2. 2 厘米。 浆果近 球形, 顶 端 无宿存 花柱, 被轻微 霜粉。 果期 12 月。 产 景东, 生 于海拔 2 100 米的 林缘。 模式 标本采 自景东 (漏水 桶)。 47. 叙 永小檗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2, 1-6 Berberis hsuyunensis Hsiao et Sung (1974);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约 1 米; 老枝 灰色, 幼枝紫 褐色, 微被 白粉; 刺 细小, 三 叉状, 长不及 1 厘 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短 渐尖,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增厚, 每边具 7 — 10 枚 刺齿, 干时, 叶面暗 绿色, 中 脉 微陷, 侧脉 12 — 16 对, 突起, 背面被 白粉, 中脉 与侧脉 突起, 网脉 稀疏, 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黄色, 直径约 5 — 7 毫米, 10 — 40 朵 簇生; 花柄长 1.5 — 3 厘米, 细弱, 无毛;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阔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与 宽均约 4 毫 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渐窄, 两侧具 2 枚腺 体; 雄 蕊长约 2 毫米, 顶端 截形; 子房长 圆形, 具 5 — 6 颗 胚珠, 具 短柄。 浆果 黑色, 顶 端 无宿存 花柱, 被 霜粉。 花、 果期 5 — 7 月。 产 威信, 生 于海拔 1 450 米的 路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的 叙永。 云南新 记录。 根清热 解毒, 用于一 切大热 毒症。 48. 俅 江小檗 (变种 ) 图版 21, 10-11 Berberis incrassata Ahrendt var. bucahwangensis Ahrendt (1941) , (196】);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2 米; 枝圆 柱形, 棕黄 色至暗 红色, 光滑 无毛; 无刺。 叶 披针形 至椭圆 状披 针形, 长 12 — U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12 — 24 粗 壮 刺齿, 叶面 光亮, 背面苍 绿色,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 脉和网 脉两面 清晰可 见。 花 4 一 6 朵 簇生; 花柄长 10 — 15 毫米, 无毛;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小 檗 科  67  宽约 3 毫米, 先端 渐尖, 中萼片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钝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6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全缘, 基部 楔形; 雄 蕊长约 4 毫米; 胚珠 5 — 7 枚。 浆果紫 红色, 球形, 长 4. 5 — 5 毫米, 外果皮 坚硬,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果 柄长达 3 厘米。 果期 1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1 300 米的江 边阔叶 林中; 西藏 (墨脱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原 变种产 自缅甸 北部。 48a. 福 贡小檗 (变种 ) var. fugongensis S. Y. Bao (1985) . 叶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浆果 2 — 3 颗 簇生, 椭 圆形。 果期 8 月。 产 福贡, 生 于海拔 2 35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福贡。 49. 鲜 黄小檗 (经 济植物 手册) 黄檗、 三 棵针、 黄花刺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Berberis diaphana Maxim. (1876), (1889); Ahrendt (1961); "图 鉴,, (1972)'; 秦 岭 植物志 (1974)';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落叶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幼枝 绿色, 老枝苍 黄色或 灰色, 具 棱角及 疣点; 刺三 叉状, 粗壮, 长 1 一 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 叶坚 纸质,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5 — 16 毫米, 先端 微钝, 基部 換形, 全缘或 疏生细 鋸齿, 叶 面暗灰 绿色, 侧脉 与网脉 突起, 背面 灰色, 被 白粉; 具柄。 花 黄色, 2 — 5 朵簇 生或近 总状, 偶有 单生; 花 柄长 12 — 22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8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9 毫米, 宽约 6 毫米; 花瓣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齿状, 基 部 具爪, 在其 两侧具 2 枚卵状 腺体; 雄 蕊长约 4. 5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珠 6 — 10 枚。 浆 果 红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 具斜弯 的宿存 花柱, 长约 5 毫米, 微被 白粉。 花期 5 月, 果期 7 — 9 月。 据 《秦 岭植 物志》 和 肖培根 (1974) 记载, 云南 有分布 (恐均 系误定 )。 作者 未见标 本, 附记 于此, 待考。 模式标 本采自 甘肃。 陕西、 青海、 四川亦 产之。 50. 丽 江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22, 7-13 Berberis lijiangensis C. Y. Wu (1985) * . Berberis lijiangensis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灌木, 高达 1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 枝禾杆 黄色, 光滑 无毛;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叶 革质,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4 一 1.8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增厚, 仅中部 以上具 3 — 4 刺齿, 干时, 叶 面橄榄 绿色, 中脉 凹陷, 背面被 白粉, 中 脉 突起, 侧脉 3 — 6 对,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具 短柄。 花 黄色, 直径 3 — 4 朵 簇生; 花 柄长 12 — 15 毫米, 光滑 无毛;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阔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宽约 7 毫米, 先端 圆形, 内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9 毫米, 宽约 7 毫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具 短爪, 在 两侧有 2 枚线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5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 黑色, 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白 粉. 含 5 颗 种子。 花期 6 月, 果期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 0(70 — 3 400 米 的云杉 林边。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三大 
图版 21 1 — 2. 黑果 小檗 Berberis atrocarpa Schneid. , 1. 果枝, 2. 果, 3—9. 假小檗 B. fallax Schneid. var. fallax. 3. 花枝, 4. 外 萼片, 5. 内 萼片, 6. 花瓣. 7. 雄蕊. 8. 雌蕊. 9. 果: 10—11. 俅 江小檗 B. incrassata Ahrendt var. bucahw- angensis Ahrendt , 10. 果枝, 11. 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69  湾)。 1985 年 Chamberlain et C. M. Hu 在 Notes Bot. Gard. Edinb. 43 卷 3 期上, 依据 Forrest 采 自 丽江的 2203 号标本 发表了 Berberis lijiangensis Chamberlain et C. M. Hu ,从 这个新 种的描 述和诊 断特征 来看, 除 了萼片 和花瓣 的大小 略有不 同外, 其他 特征, 如: 叶 形、 叶齿、 叶脉、 叶背 白粉、 萼片 和花瓣 形状均 与本种 无异, 且产 地与海 拔高度 也完全 相同, 作者 认为可 能就是 本种。 年 6 月 Chamberiain 来 昆明, 他看 f 李称 采自 丽江三 大湾的 19052 号模式 标本, 也认 定与他 发表的 Forrest 2 203 号标 本为同 一种, 应 予以合 并, 可 是非常 之巧, 这 2 个名称 发表的 时间, 都是 198 5 年 7 月, 按照 "优 先律" 难于分 出哪一 个应作 为有效 名称, 因此, 作者根 据国际 《国 际植 物命名 法规》 的有关 规定, 选 定 Berberis lijiangensis C. Y. Wu 为有效 名称, 而 Chamberlain et C. M. Hu 的 B. lijiangensis 作为 本种的 异名来 处理。 51. 大 理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2, 14-22 Berberis tal iensis Schneid . (193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 berlain et C. M, Hu (1985). 小灌木 ,高 40 — 60 厘米; 枝棕黄 色或棕 灰色, 具棱角 与散生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12 — 20 毫米, 基部 增厚,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长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 面橄榄 绿色, 光亮, 中脉 凹陷, 侧脉 不显, 背面被 白粉, 中脉 突起, 侧脉 微显; 无柄。 花 2 — 7 朵 簇生; 花柄长 7 — 12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 端凹, 基部 楔形; 雄蕊长 3 . 5 毫米; 胚珠 4 枚, 无 柄。 浆果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被 白粉。 花、 果期 5 — 7 月。 产 大理、 大姚、 兰坪、 剑川,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松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剑 川。 52. 显 脉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3 , 1-8 Berberis phanera Schneid. (1918), (1942);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hamberlain et C. M. Hu (1985). Berberis delavayi Schneid. var. ivachinensis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 subcoriacea Ahrendt ( 1 %1 ) .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枝圆 柱形, 棕灰 色或棕 黄色, 光滑 无毛,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3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长 圆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4 .5 — 7 厘 米, 宽 1.2 — 1.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微向背 反卷, 波状, 每边具 7 — 12 齿, 叶 面中脉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与网脉 稀疏, 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花 2 — 6 朵 簇生; 花柄 纤细, 长 2 — 3 ( — 4) 厘米, 花期 绿色, 果期 红色;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中 萼片椭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内萼片 相 似于中 萼片,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4. 5 毫米, 先端近 圆形, 微缺.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3. 5 毫米, 略 伸长。 浆果椭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直径约 6 毫米, 果皮 质薄, 被蓝色 霜粉,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含 3 颗 种子。 花 期 G - 9 月, 果期 10 12 月。 
图版 22 1-6. 叙 永小檗 Berberis hsuyimensis Hsiao et Sung, 1. 花 果枝, 2. 外 萼片' 3. 内 粤片' 4. 花辦' 5. 雄 6. 雌 蕊, 7-13. 丽江 小檗 B. lijiangensis C. Y. Wu, 7. 果技, 8. 外 萼片, 9. 小 苞片' 10. 花瓣' 11, 雄蕊' 12. 雌蕊. 13. 果; 14—22. 大 理小檗 B. taliensis Schneid. ' 14. 花枝, 15. 叶 正面' 16. 叶 背面, 17. 外 粤片' 18. 内萼 片, 19. 花辧, 20. 雄蕊' 21. 雌蕊' 22. 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71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700 — 3 200 米 的云杉 林下; 四 川南部 也有。 53- 雪 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delavayi Schneid. (1913);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hambelain et C. M. Hu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灌木, 高约 1 米; 枝棕 灰色, 光滑 无毛, 具有 黑色小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约 2. 5 厘米, 腹部 扁平。 叶薄 革质, 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波状, 微向背 反卷, 每边具 5—9 枚 刺齿' 千 时, 叶面暗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不被 白粉' 中脉 在叶面 扁平, 背面 突起, 侧脉 4 一 7 对, 网脉 两面显 著; 具 短柄。 花 未见。 浆果 黑色, 4 一12 枚 簇生, 长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 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外果皮 质软, 被蓝色 霜粉, 含 3 — 4 颗 种子; 果柄 红色, 长 2 — 2. 5 厘米, 细弱, 无毛。 果期 10 月。 产 宾川、 洱源、 剑川、 丽江、 兰坪、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1 800 — 3 000 ( — 3 300) 米;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宾川 (黄栎 坪)。 54. 金 花小檗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Berberis wilsonae Hemsl. (1906); Prain in Curtis's (1912)'; Rehd. ( 1929); Lauener (1962);"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erberis bodinieri Levi. (1912), (1915); 凡 subcaulialata Schneid. (1909); 5. xvibonae var. subcaulialata (Schneid. ) Schneid. (191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 wihonae var. latior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54a. 金 花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23 , 9—16 刺 黄连、 小黄连 (曲靖 )、 三 爪黄连 (东川 )、 小叶三 颗针、 刺 黄岑、 酸味味 (四 川)、 路塞莫 (禄劝 彝语) var. wilsonae 半常绿 灌木, 高 0.5 — 2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枝暗 红色, 具棱 角和散 生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暗 绿色, 背面 灰色, 被 白粉, 闭锁网 脉两面 显著; 近无柄 。花 黄色, 4 一 7 朵 簇生; 花柄长 4 一 7 毫米, 被 白粉;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5.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近 急尖; 雄 蕊长约 3 毫米, 顶端 伸长成 钝尖; 胚珠 3 — 5 枚。 浆果粉 红色, 球形, 长约 6 毫米, 顶 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外果 皮质地 柔软, 微被 白粉。 花期 7 — 9 月 , 果 期翌年 1 一 2 月 。 产 昆明、 富民、 寻甸、 禄劝、 镇雄、 巧家、 洱源、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于 海拔 2 200 — 4 200 米的 山坡、 路边灌 丛中; 四川 及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根、 枝 入药, 可代黄 连用, 有 清热、 消炎之 功效, 用于 止痢、 赤眼红 肿等。 54b. 小叶金 花小檗 (变种 ) var. parvifolia Ahrendt (1961) . Berberis parvi folia auct. non Lindley (1847) : Sprague C1908) . nom. illeg. 
72  云南 植物志  叶 特小,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小, 外萼 片长约 2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3. 5 毫 米; 花瓣长 2. 5 毫米。 浆果 球形, 长约 4 毫米。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2 600 米的 河谷松 林下。 云南新 记录。 54c. 古宗金 花小檗 (变种 ) var. guhtsunica (Ahrendt) Ahrendt (1961); Ying in Fl. Xizang. (1985)* ;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产 德飮、 丽江, 生于 2 100 — 3 200 米的 云南松 林下, 灌 丛中, 或田边 路边; 四川 (木 里、 盐源、 稻城 ); 西藏、 察隅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55. 疑 似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ambigua Ahrendt (1941),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枝不具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5 — 10 毫米。 叶倒 卵形, 长 10 — 23 (-27) 毫米, 宽 5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6 — 9 枚 刺齿, 叶面 绿色, 背部 灰色, 被 白粉, 侧脉与 网脉多 分枝。 花 2 — 3 朵 簇生; 花柄长 10 — 18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与 内萼片 均为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倒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约 3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部 渐窄, 边缘有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4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 暗 红色, 倒 卵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外果皮 质硬。 产 大理。 模 式为栽 培品, 种子采 自云南 大理, Forrest s. n. , 栽培于 英国。 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56- 近缘 叶小檗 (植物 研究) Berberis subholophylla C. Y. Wu (1985) *. 灌木, 高 1.5 — 2. 5 米; 老枝棕 灰色, 幼枝棕 黄色, 光滑 无毛, 不具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约 1 厘米, 与枝 同色。 叶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状,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1.7 厘 米, 先端 钝尖, 具 1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每边具 3 — 4 枚小 刺齿, 叶 面中脉 微凹, 侧 脉 4 一 8 对, 网脉 不显, 背面被 白粉, 中脉 突起, 侧脉 显著。 花 未见。 浆果 黑色, 3 — 8 枚 簇生,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3 — 5 毫米,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被 白粉, 含 3 — 4 颗 种子; 果 柄长约 1.6 厘米。 果期 6 月。 产 凤庆, 生 于海拔 2 85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57. 蓝 果小檗 (变种 )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Berberis gagnepainii Schneid. var. lanceifolia Ahrendt (1941), (1961); "图 鉴" (1972)*;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幼枝 绿色, 老枝 黄色, 具 有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腹部 扁平。 叶披 针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波 状, 每边具 10 — 20 枚刺状 锯齿, 叶 面暗绿 色或灰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叶脉 不显。 花 3 — 7 朵 簇生; 花柄长 (6 —) 10 — 15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长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萼片椭 圆形至 卵形, 长约 6. 5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8 毫米, 宽约 7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6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圆 形, 靠 近基部 边缘有 2 枚 腺体; 具 2 — 5 枚 胚珠。 浆果 蓝色, 卵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直 径约 6 毫米, 顶端 无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被 白粉。 
小 檗 科  73  据 肖培根 (1974) 记 载云南 北部有 分布, 作者 在整理 云南标 本时, 未 发现有 本种标 本, 也未 看到肖 培根所 鉴定的 标本, 附记 于此, 待考。 此变 种已由 Chamberlain etC. M. Hu (1985) 并入正 种中,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 册 555 (1993) 亦如此 处理, 并将其 f. klariflora Ahrendt (1961) 和另一 变种 var. filipes Ahrendt (1984) 亦 作同样 处理, 但未 引云南 产地, 只引 了川西 (泸定 )、 藏东南 (察隅 ) 标 本和湖 北西部 记录。 看 来此种 可能不 存在于 云南。 (吴征 镒注) 58. 淡 色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3, 17-25 Berberis pallens Franch. (1889); Schneid. (1918);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 一 1.2 米; 枝暗 红色, 具棱, 微被 白粉;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或 具沟。 叶近 革质, 长圆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被 白粉, 网脉 突起, 两面 显著; 近 无柄。 花序由 3 — 8 朵花组 成伞形 状总状 花序, 长 3_5厘 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长 10 — 15 毫米, 被 白粉;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中 萼片与 内萼片 等长, 阔 卵形, 长 6 — 6. 5 毫米; 花 瓣长约 5. 5 毫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顶端延 长成短 尖头; 胚珠 1 (一 2) 枚。 浆果 红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端宿 存花柱 极短, 被 白粉。 花、 果期 5 — 8 月 。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00 米 的灌木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罗 平山。 59. 离 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solutiflor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约 1 米; 枝光滑 无毛; 刺 单生, 长 1 一 2 厘米。 叶倒 卵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 面网脉 突起, 背面 绿色, 无 白粉。 花序由 12 — 24 朵花 组成疏 散的圆 锥状, 长 3 — 4. 5 厘米, 含 1 一 1.5 厘米的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 光滑 无毛, 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急 尖,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约 2. 5 毫米, 基部 具爪, 在近 边缘具 2 枚 椭圆形 腺体; 雄蕊长 3. 5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 珠 单生, 具柄, 长 为胚珠 之半; 花 柱短。 果 未见。 花期 5 — 6 月。 产 德铁, 生 于海拔 3 600 — 4 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未见 标本, 按文 献记载 转述。 60- 粉 果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24, 1-4 Berberis pruinocarp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灌木; 枝棕 灰色, 具棱角 与黑色 疣点; 刺 单生, 偶有三 叉状, 长 8 — 10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坚 纸质, 簇生,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尖 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全缘, 偶有 每边具 1 一 2 齿, 叶 面中脉 扁平, 背面 突起, 无 白粉, 侧脉 2 — 3 对, 背面 显著。 花 未见。 果序由 3 — 5 颗 浆果组 成伞形 总状, 花梗 极短。 浆果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微被 白粉,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含 1 颗 种子; 果柄 细弱, 长 5 — 6 毫米。 果期 8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 700 米的疏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玉龙 雪山。 
图版 23 1—8- 显 脉小檗 Berberis phanera Schneid. , 1. 花枝, 1. 外 萼片. 3. 中 粤片, 4. 内 萼片, 5. 花瓣, 6. 雄蕊, 7. 雌 蕊, 8. 果; 9—16. 金 花小檗 B. wilsonae Hemsl. var. wilsonae, 9. 花枝. 10. 叶. 11. 外 萼片. 12. 内 萼片, 13. 花瓣' 14- 雄蕊, 15. 雌蕊, 16. 果, 17—25. 淡 色小檗 B. pallens Franch. , 17. 花枝, 18. 叶, 19. 外 萼片, 20. 中萼片 • 21. 内 萼片. 22. 花瓣. 23 . 雄蕊, 24. 雌蕊, 25. 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75  61. 同 色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concolor W. W. Smith (1920);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老枝黑 灰色, 幼 枝棕黄 色或暗 红色, 具棱角 和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 5-2. 5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扁平。 叶薄 革质, 倒卵形 或窄倒 卵形, 长 1. 5- 3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间 有每边 1 一 3 齿, 叶面 绿色, 背 面无白 粉, 具散生 乳突, 侧脉多 分枝, 两 面明显 突起, 网脉 显著; 具 短柄。 多花组 成总状 花序, 下 部有时 为复合 总状花 序,. 长 3 — 6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直径 6 — 7 毫米; 花 柄通常 长 6 — 7 毫米, 具 披针形 苞片;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阔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 2. 5 毫 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约 2. 5 毫米, 先端 微缺, 基部具 短爪; 雄 蕊长约 3 毫米, 顶端 截形; 胚珠 1 (一 2) 枚。 浆 果暗红 色至紫 红色, 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5 — 6 毫米, 顶 端具短 的宿存 花柱, 微被 蓝色 霜粉。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2 900 — 3 600 米的 沟边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白马 山)。 62. 美 丽小檗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4, 5-12 Berberis amoena Dunn (1911) ; Hand. -Mazz. (1931) ; Ahrendt (1961) * ;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erberis sinensis var. elegans Franch. (1889); B. elegans (Franch. ) Schneid. (1908) , non Kirchner nec Levi, et Vaniot. ; B. leptoclada Diels (1912) ; B. scjxneideri Rehd. (1936) ; B. amoena Dunn. var. umbelliflora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幼枝暗 红色, 扭曲, 具 棱角, 老枝灰 黑色,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刺单生 或为三 叉状, 长 4 一 12 毫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线状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倒 卵形。 长 10 — 1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圆形, 具 1 小 刺尖, 基部 楔形, 全 缘, 偶有 1 一 2 刺齿, 边缘 增厚, 叶面暗 绿色, 背面被 白粉, 具 乳突, 侧脉 2 — 3 对, 两 面 显著。 花序 为亚总 状花序 或总状 花序, 长 3 — 5 厘米, 含长 2 厘米的 总梗。 花小, 黄色; 花柄长 4 一 7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内 萼片也 为倒 卵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花瓣长 3. 5 — 4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圆形, 基部 楔形; 雄 蕊长约 2. 5 毫米, 顶端延 伸成尖 头状。 浆果 红色,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具 宿存短 花柱, 含 1 (一 2) 颗 种子。 花期 11 一 12 月 , 果期次 年 6 — 8 月。 产 昭通、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100 — 2 800 (—3 000) 米的 杂木林 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B. amoena var. umbelliflora Ahrendt (1961)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伞形 花序, 但 作者看 到的 丽江、 中甸 的许多 标本, 其花序 是不稳 定的, 在 很多情 况下是 亚总状 与伞形 状花序 并存, 难 区别, 故将其 并人原 变种。 63- 摩顶 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rockii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图版 24 1 — 4. 粉 果小檗 Berberis pruinoca 卬 a C. Y. Wu ex S. Y. Bao, 1. 果枝, 2. 叶 正面, 3. 叶 背面, 4. 果, 5—12. 美 丽小檗 B. amoena Dunn, 5. 花枝, 6. 外 萼片. 7. 内 萼片. 8. 花辦, 9. 雄蕊, 10. 雌蕊. 11. 果. 12. 叶; 13 — 20. 涠 公小檗 B. mekongensis W. W. Smith, 13. 花枝, M. 外 萼片, 15. 中 萼片. 16. 内 萼片. 17. 花癣, 18. 雄 蕊, 〗9. 雌蕊, 20. 果。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77  灌木; 枝具 棱角, 幼枝 被毛, 老枝苍 黄色, 具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2 — 7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边具 6 — 20 枚 刺齿, 叶面黄 绿色, 光亮, 背面灰 绿色, 被白 粉并具 乳突。 花 序由 25 — 40 朵 花组成 疏散圆 锥状, 长 6 — 9 厘米, 含总梗 1 一 3 厘米。 花 黄色; 花柄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被小 柔毛; 萼片 2 轮, 外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1.2 毫 米, 先端 急尖, 内萼片 倒卵状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瓣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急尖,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顶端延 伸成短 尖头; 具胚珠 1 (一 2) 枚。 浆果暗 红色, 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云南 (摩顶 山), 生 于海拔 3 500 — 3 900 米。 模 式为栽 培品, 种 子采自 云南摩 顶山, Rock 23339 号, 栽培 于英国 皇家植 物园。 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64. 微 毛小檗 Berberis tomentulosa Ahrendt (1944),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具纵 条纹, 被 柔毛;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6 — 10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倒 卵形, 长约 14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 缘中部 以上每 边具 5 — 8 枚 刺齿, 叶 面网脉 显著, 背面无 白粉; 近 无柄。 花序由 5 — 10 朵 花组成 假伞形 近总状 花序, 长 1.5 — 2 厘米, 具 总梗。 花苍 黄色, 直径 5 — 6 毫米; 花柄长 2 — 4 毫米, 被毛, 后逐渐 脱落变 光滑; 苞片长 1.5 — 2 毫米; 萼片 2 轮, 内萼片 短于外 萼片; 花瓣与 内萼片 等长; 胚珠 1 一 2 枚。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2 500 米的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5. 湄 公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4, 13-20 Berberis mekongensis W , W. Smith (1916);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条棕 灰色, 具棱角 与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9 一 15 毫 米, 与枝 同色。 叶 纸质, 倒卵形 或阔倒 卵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端圆 形, 基部阔 楔形, 边缘 具多枚 刺齿, 叶 面深黄 绿色, 背面无 白粉, 具 乳突; 具 短柄。 花 序由 6 — 12 朵花组 成近伞 形花序 或假伞 形总状 花序, 长 3 — 5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 柄 细弱, 长 (4 一) 7-12 毫米, 疏被小 柔毛; 萼片 3 轮, 外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 约 1.4 毫米, 中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5.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6 — 6. 5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 端近急 尖,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3. 5 毫米, 顶端 截形。 浆果 红色, 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直径 4-6 毫米, 顶端无 宿存花 柱亦无 白粉, 含 1 颗种^ ^。 花期 6 月, 果期 11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3 000 — 3 600 米 的山坡 阳处。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白马 山)。 66. 金 江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forrestii Ahrendt (1941). (1944)*, (1961)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亮 红色、 棕 黄色或 黄色;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0 — 20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突尖, 基部楔 形, 全缘, 叶面暗 绿色, 背面 被轻微 白粉, 叶 脉疏散 分枝, 两面 显著; 叶柄长 3 — 4 毫米。 
78  云南 植物志  总状 近伞形 花序, 长 6 — 8 厘米, 含 总梗。 花 黄色, 直径 8 — 10 毫米; 花柄 细弱, 长 7 — 10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披 针形, 长 4. 5 —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中萼 片与内 萼片均 为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瓣长 圆状椭 圆状,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急尖, 基部 楔形, 靠近 边缘有 2 枚 腺体; 雄蕊长 2. 5 — 3 毫米, 顶 端具短 尖头。 桨果亮 红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9 一 11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顶端无 宿存花 柱, 不被 白粉, 含 2 颗 种子。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800 — 3 600 米的 路边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67. 小 毛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microtricha Schneid. (191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红色, 老枝棕 灰色, 被小 绒毛, 无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4 一 8 毫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薄 纸质, 窄倒 卵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4 一 8 毫 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面暗 绿色, 背面无 白粉, 具 刺突,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边缘 反卷, 无齿; 近 无柄。 花序由 2 — 7 朵花 组成近 总状, 杂 有 簇生, 长 1.5 — 2. 5 厘米, 具短 总梗, 无毛。 花 黄色; 花柄长 (5 —) 7-9 (-12) 毫 米, 细弱, 无毛; 苞片 卵形, 先端 渐尖, 长 5 — 6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瓣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两侧具 2 枚 长圆状 倒卵形 腺体; 雄蕊长 约 3 毫米, 顶端 截形; 具 2 枚 胚珠。 浆果 红色, 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 000 — 3 200 米的灌 丛中; 四 川南部 亦有。 68. 垂 果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25, 1-2 Berberis nutanticarp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 - 灌木, 高约 1 米; 枝棕 灰色, 具棱 和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约 2 厘米, 与 枝 同色。 叶薄 革质, 倒 卵形, 长 3. 5 — 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下 延至 叶柄, 边缘具 多枚粗 刺齿, 侧脉多 分枝, 两 面显著 突起。 花 未见。 果序 为假伞 形状, 长 6 — 8 厘米, 下垂, 具 总梗; 浆果 红色, 椭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 端 无宿存 花柱, 微被 霜粉, 含 2 枚 种子; 果柄长 1.5 — 3. 5 厘米, 无毛。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3 000 — 3 200 (3 600) 米的草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69. 假 藏小檗 (植物 研究) Berberis pseudo-tibetica C. Y. Wu ex S. Y. Bao (1987)*. 灌木, 高约 1 米; 枝灰 黑色,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5 — 25 毫米, 与 枝 同色。 叶薄 革质, 窄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边缘中 部以上 每边具 2 — 3 枚 刺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侧脉 2 — 4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具柄。 花 未见。 总 状伞形 果序, 具 总梗; 浆果深 红色, 长 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顶 端无宿 存花柱 亦不被 白粉, 含 2 颗 种子; 果 柄长 7 — 11 毫米。 果期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2 500 — 3 200 米的 溪旁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图版 25 1—2. 垂 果小檗 Berberis nutanticarpa C. Y. Wu ex S. Y. Bao. 1. 果枝' 2. 果 i 3—4. 华 西小檗 B. silva-taroucana Schneid. . 3. 幼 果枝. 4. 果, 5—11. 川 滇小檗 B. jamesiana Forrest et W. W. Smith, 5. 花枝 6. 外 粤片' 7. 内 萼片. 8. 花瓣. 9. 雄蕊. 10. 雌蕊' 11. 果。 (李锡 畴绘) 
80  云南 植物志  70. 华 西小檗 (经 济植物 手册) 图版 25, 3-4 Berberis silva-taroucana Schneid. in Sarg. (1913) ; Ahrendt (1961); "图 鉴,, (1972); Hsiao (1974).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暗 红色, 具 槽纹;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细弱, 长 3 — 7 毫米。 叶 纸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或 每边具 3 — 10 枚不 显著小 刺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不被 白粉, 侧脉 多 分枝, 网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1 一 2 厘米。 花序由 6 — 12 朵花组 成紧密 的亚总 状或亚 伞形 花序, 长 3 — 7 厘米; 总梗 较短; 花柄长 1 一 2 厘米;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5 毫米, 二者 均为倒 卵形;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先端近 圆形, 基部具 2 枚 腺体; 雄蕊长 3. 5 毫米, 顶端具 尖头; 具 2 枚 胚珠, 无柄。 桨果卵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直径 7 — 9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3 600 米 的山坡 林缘。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西部。 71. 深 绿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atroprasina Ahrendt (1942),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绿色, 老枝黄 棕色, 微 具棱角 ;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2 — 5 (— 8) 厘米。 叶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厘米, 宽约 1.7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每边 具 15 — 25 枚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 初时被 白粉, 后 脱落, 变苍 绿色, 网 脉两面 显著。 花序由 12 — 20 朵花组 成总状 花序, 长 3 — 5 (-8) 厘米; 总梗长 3 — 10 毫米。 花 黄色; 花 柄长 8 — 12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4. 5-5 毫米, 宽 1—1. 5 毫米, 内 萼片 菱状卵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全缘, 基部具 短爪, 靠近 边缘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3 毫米, 顶端 截形; 具 2 — 3 枚 胚珠。 浆 果深桔 红色, 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约 4 一 4. 5 毫米, 顶 端 无宿存 花柱。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模 式为栽 培品, 采自 云南西 北部的 Forrest 29012 号的 种子栽 培于英 国牛津 大学。 未见 标本, 按文 献记载 转述。 72. 川 滇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5, 5-11 Berberis jamesiana Forrest et W. W. Smith (1916); Stapf (1939)*; Ahrendt (1916)'; "图 鉴" (1972)'; Hsiao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erberis nummularia var. sinica Schneid. (1908) ; B. leucocarpa W. W. Smith (1916); B. jamesiana Forrest et W, W. Sm. var. leucocarpa (W. W. Smith) Ahrendt (1961), syn. no v. ; B. integerrima acut. non Bunge : Franch (1886) (1889). 灌木, 高约 1 一 2 米; 老枝黑 灰色, 幼枝暗 红色;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粗壮, 长 1.5 — 3. 5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近 革质, 椭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5-6 厘米, 宽 10 — 20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微缺, 基部 渐窄至 叶柄, 边缘 常具细 刺齿, 偶有近 全缘, 叶面 暗 绿色, 光亮, 背面灰 绿色, 无 乳突,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花序由 20 — 40 朵花 组 成总状 花序, 长 4 一 6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小 檗 科  81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内萼 片窄倒 卵形, 长约 4 .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 瓣窄长 圆状椭 圆 形或倒 卵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急尖,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3 毫米, 顶 端为近 尖头; 具 2 枚 胚珠。 浆果初 时为乳 白色, 后 变为亮 红色, 球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为 7 — 8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外果皮 透明, 不被 霜粉。 花期 4 月, 果期 9 月。 产 昆明、 嵩明、 剑川、 维西、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2 400 — 3 600 米 的 山谷疏 林边; 四川西 南至西 北部、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根含 小檗碱 2. 61%, 茎皮含 小檗碱 5 . 7 1%, 为较 高含量 的种类 之一。 73. 鳞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lepidifolia Ahrendt (1939)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 一 2. 5 米; 枝 绿色; 刺 单生, 长 3 — 6 (-15) 毫米, 有时 无刺。 叶 窄倒披 针形, 长约 17 — 45 毫米, 宽 1.5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微向背 反卷, 叶 面暗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被 白粉和 乳突, 侧脉 较少。 花序 5 — 8 朵花 组成伞 形状或 近伞形 状, 长 2 — 4. 5 厘米, 含 总梗。 花 黄色, 直径约 4 毫米; 花柄 细弱, 长 ( 5 —) 7 — 10 毫米; 萼片 1 轮,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3 — 1. 5 毫米, 先端近 急尖, 下部为 红色, 中部 以上 边缘为 黄色; 花瓣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5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2 枚卵状 椭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2 毫米; 具 2 枚 胚珠, 有 短柄。 浆果 黑色, 卵 圆形, 长 5. 5 — 6 毫米, 直径 4 . 5 — 5 毫米, 顶端具 宿存短 花柱, 微 被蓝色 霜粉。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 洱源、 剑川、 中甸,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00 米; 四川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剑川。 74. 全缘锥 花小檗 (变种 ) 图版 26, 1-7 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 var. integrifolia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半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枝 具棱, 微被 细毛, 幼枝淡 褐色,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老枝 渐 光滑;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7 — 12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薄 革质, 倒卵状 长圆形 至倒卵 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全缘, 叶 面暗黄 绿色, 背面 灰色, 被 白粉, 网脉 显著。 多 花组成 短圆锥 花序; 总梗 较短。 花黄 色; 花柄长 1 一 3 毫米, 花期 被毛, 果期 光滑; 萼片 2 轮, 外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内萼片 也是椭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2 — 2. 5 毫米, 顶端 钝尖, 具 2 枚 胚珠, 近 无柄。 浆 果椭圆 形或近 球形, 红色, 长约 7 毫米, 顶端具 宿存短 花柱, 外果皮 质软, 被 白粉。 花期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富民、 镇雄, 生 于海拔 1 800 — 2 200 米 的山坡 路旁; 四川 亦有。 原 变种产 甘肃东 南部、 四川西 北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551 (1993) 记载: 正 种亦见 于德钦 (青 藏队 81 - 2879), 也可能 误定。 昆明 至滇东 北标本 是否为 变种? 也可 怀疑。 (吴征 镒注) 75- 贡 山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coryi Veitch. (1912);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82  云南 植物志  半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枝暗棕 褐色, 棱角 显著, 无毛;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12 — 18 毫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 端 钝尖, 具 1 长 尖头, 基 部渐窄 下延至 叶柄, 边缘 无齿,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闭锁 脉两面 显著, 表面 尤显; 具柄。 圆锥 花序长 3 — 5 厘米, 有花 7 — 20 朵, 有 时变成 短总状 花序 或簇生 花序; 花柄长 5 — 7 毫米, 无毛。 浆果 红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6 毫米, 直 径 5 — 6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2 300 — 3 000 米的 河谷、 石 灰岩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这 是个不 太明确 的种。 Ahrendt (1961) 认为: 本种 可能是 B. aggregata 和 B. wilsonii 的杂 交种, 从 原记载 来看, 其形态 特征更 靠近锥 花小檗 B. aggregata Schneid. , 可 能是锥 花小檗 的一个 变种, 作者未 见模式 标本, 附记 于此, 待考。 76. 道 孚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6, 8-14 Berberis dawoensis K. Meyer in Fedde (1922);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3 ) •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幼枝 红色, 老 枝棕黄 色或棕 黑色, 具 棱角与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与枝 同色, 长达 2. 5 厘米, 腹部 具沟。 叶 纸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 — 3 厘 米, 宽 8 — 13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边缘不 反卷, 中部以 上 每边具 6 — 10 齿, 偶有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 初时被 白粉, 后渐 脱落变 绿色,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具柄, 长 1 一 4 毫米。 花序由 5 — 10 朵花组 成伞形 状 近总状 花序, 间有近 簇生, 光滑 无毛, 长 2 — 3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 细弱, 红 色, 长 7 — 12 (-18) 毫米, 无毛; 具 苞片, 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片 2 轮, 内萼片 长 6. 5 — 8. 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外萼片 6 — 8 毫米, 宽约 4. 5 毫米, 二者 均为倒 卵形; 花瓣长 5 — 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2 枚 倒卵形 腺体; 雄蕊长 3 — 4 毫米, 顶端 钝尖; 有 2 枚 胚珠。 浆果 长圆状 卵形, 红色, 长约 10 毫 米, 直径约 5 毫米, 顶端具 明显的 宿存短 花柱, 微 被蓝色 霜粉, 含 2 枚 种子。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00 米 的灌木 丛中; 川 西道孚 (模 式产 地)、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77. 木里荫 湿小檗 (变种 ) 图版 26, 15-16 Berberis humido-umbrosa Ahrend var. inornata Ahrendt (1945), (1961);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 1—1.5 米; 枝灰 黑色, 具散生 黑色小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长 1 一 2. 5 厘 米, 棕 黄色, 腹部 具沟。 叶厚 纸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6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全缘, 间有疏 细齿, 叶面 绿色, 背面 灰色, 被 霜粉, 有散生 乳突, 侧脉 2 — 3 对,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具 短柄。 花 4 一 8 朵 组成疏 散的总 状花序 至总状 亚伞形 花序, 长 2 — 3 厘米, 含总梗 8 — 15 毫米。 花 黄色; 花柄长 6 — 9 毫米, 光滑 无毛;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7 毫米, 先端 钝尖,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5 毫 米, 先端近 全缘, 基部具 2 枚 椭圆形 腺体: 雄蕊长 2. 5 毫米, 顶端 截形; 有 2 枚 胚珠。 浆 
小 檗 科  83  果 红色, 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霜粉, 含 2 颗种 子。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2 800 — 3 100 米的 山坡开 阔地;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78. 斯特 尼小檗 Berberis stearni Ahrendt (1941),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幼枝 绿色, 圆 柱形, 微具 棱角, 老枝红 棕色;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8 — 10 (-12) 毫米, 基部 膨大, 腹部 具沟。 叶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2 — 3. 3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 1 刺尖, 基部 楔形, 通常 全缘, 有时 每边具 1 一 4 齿, 叶面亮 绿色, 背 面有灰 色霜粉 和散生 乳突, 侧脉 2 — 3 对,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近 无柄。 总 状花序 或一部 分成伞 形状并 间杂有 簇生, 有花 4 一 8 (-10) 朵, 长 1 一 1.5 (— 2) 厘 米。 花 黄色, 直径 9 一 10 毫米; 花柄长 6 — 10 毫米, 细弱; 萼片 2 轮, 外萼 片窄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内萼 片窄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5 — 3 .5 毫 米, 先端 钝尖; 花 瓣阔倒 卵形, 长 4 一 5 . 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2 裂, 裂片 窄, 基部 具爪, 近 边缘具 2 枚长圆 状卵形 腺体; 雄蕊长 2 .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具 2 枚胚 珠, 无柄。 浆果 窄倒卵 形或长 圆形, 暗 红色, 长 6.5 — 7 . 5 (-8)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产 云南。 模 式为栽 培品, 采自 云南西 北部, Forrest 2 9 4 2 号 种子, 栽培于 英国。 作 者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79. 察瓦 龙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tsarongensis Stapf (1933);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约 1.5 米; 幼枝紫 红色, 老枝棕 灰色, 具棱角 与稀疏 黑色小 疣点; 刺单生 或三 叉状, 长 1 一 1.5 厘米, 细弱, 与枝 同色。 叶薄 纸质, 窄倒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 2-2. 3 厘米, 宽 0. 5-1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具 1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间有 1 一 4 齿,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乳突, 无 白粉, 侧脉 2 — 3 对, 两面 显著, 网脉 不显; 近 无柄。 花序 4 一 9 花 组成伞 形状、 假伞形 状或假 总状, 间杂有 簇生, 长 1.5 — 3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长 8 — 15 (-20) 毫米, 细弱;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 端凹, 裂片 圆形, 基部 楔形, 近 边缘有 2 枚 卵圆形 腺体; 雄 蕊长 3, : 5 毫米, 顶端 圆形。 浆果 红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6 — 10 毫米, 直径 3 — 5 毫米, 外果 # 质软, 无 白粉, 顶端 具极短 的宿存 花柱, 含 2 颗 种子。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900 — 3 300 米 的杂木 林中。 80. 滇西 北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franchetians Schneid. (1918);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erberis franchetiana var. glabripes Ahrendt ( 1 945 ),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80a. 滇西 北小檗 (原 变种) 
图版 26 1—7. 全缘堆 花小檗 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 yar. integrifolia Ahrendt, 1. 果枝' 2. 外 萼片' 3. 内 萼片' 4. 花 辨, 5. 雄蕊. 6. 果, 7. 叶; 8—14. 道 孚小檗 B. dawoensis K. Meyer. 8. 花枝' 9. 外 萼片' 10. 内 萼片. 11. 花 辦, 12. 雄蕊, 13. 果枝, 14. 果; 15—16. 木里荫 湿小檗 B. humido-umbrosa var. inornata Ahrendt, 15. 果枝' 16. 叶。 (李锡 畴绘) 
小 檗 科  85  var. franchetian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枝棕灰 色或暗 红色, 被 柔毛, 具 棱角与 黑色小 疣点; 刺 细弱, 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1 一 2. 5 厘米, 与枝 同色, 腹部具 浅沟。 叶 纸质, 窄倒 卵形, 长 2.5 — 3 . 5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全缘或 每边具 3 — 5 枚 刺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叶柄长 3 — 4 毫米。 花序为 总 状假伞 形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长 2 — 4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 细弱, 长 7 — I 7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1.1 毫米, 先 端钝, 中萼 片长圆 状倒圆 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5 毫米; 花瓣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5 毫米, 基部 楔形, 近 边缘具 2 枚条状 腺体; 雄蕊长 3. 5 — 4 毫米, 具 2 枚 胚珠。 浆果 红色, 长圆状 卵形, 上部微 变曲, 长 9 一 11 毫米, 直径 4 . 5 — 6 毫米, 微被 白粉,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 400 — 4 100 米的灌 丛中。 80b. 贡巴 拉小檗 (变种 ) var. gombalana C. Y. Wu ex S. Y. Bao (1985)*. 小 枝光滑 无毛。 叶 较大。 具 3 枚 胚珠。 浆 果不被 白粉。 花期 6 月, 果期 11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2 900 米的 向阳山 坡上。 80c. 大 穗小檗 (变种 ) var. macrobotrys Ahrendt (1945),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花序 特长, 4 一 7 厘米。 浆果 略小, 长约 9 毫米, 直径 4. 5 毫米, 含 1 颗 种子。 花 期 7 月, 果期 10 月。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3 200 — 3 400 米的灌 丛中。 模 式标 本采自 中甸。 81. 乳 突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papillifera (Franch. ) Koehne (188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Berberis thunbergii var. papillifera Franch. (1889) ; B. finetii Schneid. (1908). 灌木, 高 1.5 — 2 米; 幼枝淡 黄色, 被毛, 老枝棕 灰色, 被小 柔毛和 疣点; 刺 单生或 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与枝 同色, 细弱, 腹部 具沟。 叶厚 纸质, 窄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 5- 3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具短 刺尖, 基部 渐窄至 叶柄, 全缘, 叶 面深绿 色, 背面灰 白色, 被 密集的 乳突, 侧脉 2 — 3 对, 网 脉两面 显著。 花序由 3 — 7 (— 9) 朵 组成伞 形花序 或假伞 形总状 花序, 长 1.5 — 2. 5 厘米, 含总梗 4 一 8 毫米。 花 黄色; 花柄 长 6 — 12 毫米, 细弱; 萼片 2 轮, 外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萼 片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二者 均为倒 卵形; 花瓣椭 圆形, 长约 4.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2 裂, 裂片 锐尖; 雄蕊长 2. 5 毫米, 顶端 截形; 具 (1 一) 2 胚珠, 无柄。 浆果 红色,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8 — 10 毫米, 直径 4. 5-5. 5 毫米, 微被 白粉, 顶端 具明显 的宿存 花柱。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1 月。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海拔 2 900 — 3 000 米 的灌木 林边;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及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黑山 门)。 
86  云南 植物志  82. 藏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thibetica Schneid. (1909);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约 2 米; 老枝暗 红色, 幼枝棕 黄色, 具 条纹; 刺通 常单生 偶有三 叉状, 长 10—22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坚 纸质, 窄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 5—3. 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通常 全缘, 背面无 白粉,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近无 柄。 花序由 4 一 7 (— 9) 花 组成总 状至近 伞形状 花序, 间有近 簇生, 长 2 — 3 (— 4) 厘米; 花柄长 4 一 6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5.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花 瓣倒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宽约 3.5 毫米, 先端 微凹, 基部 楔形, 靠近 两侧具 2 枚 腺体; 雄 蕊长约 3 毫米, 顶端具 尖头, 具 2 — 3 枚 胚珠。 浆果卵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长约 0.7 毫米, 外果皮 坚硬, 被 白粉。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1 500 — 2 4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西 藏南部 亦有。 种 子采自 四川 西部, 栽培于 英国, Soulies. n. 83. 光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7, 1-7 Berberis lecomtei Schneid. in Sarg. (1913); Ahrendt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erberis thunbergii var. glabra Franch. (1889); B. sinensis var. typica Franch. (1889) non Desf. ; B. platyphylla auct. non Ahrendt (1961) : Ahrendt (1961) quoad cit, Yu 19089.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棕 红色, 老枝棕 黄色, 具棱, 光滑 无毛, 被 有黑色 疣点; 刺 细弱, 单 生或三 叉状, 长 10 — 15 毫米, 与枝 同色。 叶 纸质, 窄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 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钝尖,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至 叶柄, 全缘, 叶 面暗绿 色, 背面浅 绿色, 无 霜粉, 侧脉 3 — 4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明显; 具 短柄。 花序由 6 — 12 (-16) 花组 成总状 花序或 近伞形 花序, 长 1.5 — 2. 5 (-3) 厘米, 光滑 无毛;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 红色, 细弱, 长 4 一 10 毫米; 萼片 2 轮, 外 萼片阔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 萼片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2 枚圆形 腺体; 雄蕊长 2. 5 毫米, 顶端截 形或近 锥状; 具 2 枚 胚珠, 近 无柄。 浆果深 红色,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宽 4. 5 — 5 毫米, 顶端具 宿存短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洱源、 丽江、 德钦, 生 于海拔 3 200 — 3 8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黑山 门)。 本 种在外 形上很 像察瓦 龙小檗 (B. tsarongensis Stapf) , 主要区 别为后 者叶有 锯齿, 花 柄 较长。 84. 强 萼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validisepala Ahrendt (1939),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84a. 强 萼小檗 (原 变种) var. validisepala 灌木, 刺三 叉状, 长 10 — 14 毫米, 腹部 扁平。 叶倒 卵形, 长 10 — 30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暗 绿色, 侧脉 少数, 背面被 白粉, 网脉 显著; 具 
图版 27 1—7. 光 叶小檗 Berberis lecomtei Schneid. , 1. 花枝, 2. 外 尊片' 3. 内 萼片. 4. 花辦, 5. 雄蕊' 6. 雌蕊' 7. 果枝; 8—13. 阔 叶小檗 B. platyphyUa (Ahrendt) Ahrendt. 8. 花枝. 9. 外 萼片, 10. 内 萼片' 11. 花辩. 12. 雄蕊, 13. 果枝。 (李锡 畴绘) 
88  云南 植物志  短柄。 伞形 花序, 间杂有 簇生; 花柄 粗壮, 长 12 — 18 毫米; 萼片 3 轮, 外 萼片长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锐尖, 中 萼片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5 — 6 毫米, 内 萼 片长约 9 毫米, 宽约 7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 端凹, 基 部 楔形, 靠近 基部具 2 枚阔 椭圆形 腺体; 雄蕊长 4 一 5 毫米, 顶端 延伸; 具 3 — 4 枚 胚珠。 浆 果阔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产 西北部 (中甸 )。 模 式为栽 培品, 采自 云南西 北部的 种子, Forrest s. n. , 栽培于 英国 皇家植 物园。 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84b. 粉状强 萼小檗 (变种 ) var. primoglauca Ahrendt (1941),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枝、 果被 白粉。 产 维西。 模 式为栽 培品, 采自 维西的 种子, Forrest s. n. , 栽培于 大英博 物馆。 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85. 近直 立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Berberis suberecta Ahrendt (1939) (1941)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高约 1 米; 枝紫红 色或褐 黑色, 具 棱角; 刺三 叉状, 长 10 — 15 毫米, 细弱,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薄 革质, 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展或 微向背 反卷, 全缘或 每边具 1 一 4 刺 齿, 叶面暗 绿色, 背面被 白粉,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具柄, 长 1 一 5 毫米。 花序由 (3 —) 5 — 6 花 组成假 伞形状 近总状 花序, 长 1.5 — 2 厘米; 具 总梗。 花 黄色; 花柄 细弱, 长 4 一 6 毫米, 被 白粉; 苞片 红色,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萼片 3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 2.5_5毫 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内 萼片长 7 — 8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长 4. 5 — 6 毫米, 宽 2. 5 — 3. 5 毫 米, 先端 钝裂, 基部 具爪, 靠近 边缘具 2 枚 长圆形 腺体; 雄 蕊长约 4.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胚珠 6 — 8 枚, 近 无柄。 浆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直径 7 — 8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短 花柱。 花期 6 月, 果期 8 月。 产 中甸、 大理, 生 于海拔 3 600 米 的灌木 丛中。 模 式为栽 培品, 采自 大理的 种子, For- rest s. n. , 栽 培于英 国牛津 大学和 大英博 物馆。 86. 无毛锡 金小檗 (变种 ) Berberis sikkimensis (Schneid. ) Ahrendt , var. glabranea Ahrendt. (1942), (196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 老枝黄 灰色, 无毛 亦无小 疣点, 具 棱角; 刺三 叉状, 长 1 一 2 厘米, 与 枝同色 或较枝 略黄,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5 — 27 毫米, 宽 5 — 10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小 刺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增厚, 全缘或 每边具 1 一 5 枚 刺齿, 叶面深 绿色, 微 有 光泽, 背面黄 绿色, 初时被 白粉, 后 脱落, 具稀 疏散生 乳突, 侧脉 2 — 4 对, 网 脉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长 3 — 5 毫米。 花 序为伞 形状, 亚伞 形状, 偶有 总状, 长 3 — 4 厘米, 含 总梗; 花柄 无毛, 长 4 一 7 (-10) 毫米; 花 黄色,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3. 5 毫 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萼 片阔倒 卵形, 长约 10 毫米, 宽约 7 毫米; 花 瓣长约 9 毫米, 宽约 6. 5 毫米, 先端 全缘, 具 1 小 突尖, 基部 具爪, 两侧近 边缘有 2 枚长 圆形腺 
小 檗 科  89  体; 雄 蕊长约 6 毫米, 顶 端近尖 头状; 胚珠 4 枚。 桨果暗 红色, 窄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直径 4. 5 毫米, 常 弯曲, 不被 白粉, 顶端 具宿存 花柱, 长达 1.5 毫米。 产 凤庆, 生 于海拔 2 3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凤庆 (原 顺宁县 )。 原 变种产 锡金、 不丹。 87. 钙 原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erberis calcipratorum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 灌木, 高约 2 米; 枝暗 红色, 具 棱纹, 被 白粉; 刺单 生或三 叉状, 粗壮, 桔 黄色, 长 8 — 15 毫米。 叶窄倒 卵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宽 4 一 9 毫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花序由 2 — 5 花组 成假伞 形状; 具 总梗; 花深 黄色; 花柄长 5 — 10 毫米, 被 白粉; 萼片 2 轮, 外 萼片椭 圆形, 长 5.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内 萼片倒 卵形, 长 7. 5 毫米, 宽约 4 毫 米;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5.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基部具 2 枚 椭圆形 腺体; 雄蕊长 3 .5 毫米, 顶端具 尖头; 胚珠 3 — 4 枚, 具柄。 产 大理, 海拔 3 000 — 4 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据 Ahrendt 记载本 种近似 Berberis dictyophyUa Franch. , 不同 之处为 本种花 序为假 伞 形状; 枝具 棱纹。 未见 标本, 据文 献记载 转述。 88. 维 西小檗 (植物 研究) 图版 19, 1-4 Berberis weisiensis C. Y. Wu ex S. Y. Bao (1985)*. 灌木, 高约 1 米; 老枝黑 灰色, 具散 生黑色 疣点, 当 年枝紫 红色, 具 棱角, 被 白粉; 刺 细弱, 三 叉状, 长 10 — 12 毫米, 与枝 同色, 腹部 具沟, 叶 革质, 椭圆形 或长圆 状倒卵 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6 — 7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 面被 白粉, 侧脉 2 — 3 对, 多 分枝, 两面 显著; 近 无柄。 花 未见。 果序 为总状 假伞形 花序, 由 6 — 7 枚果实 组成, 长 2. 5 — 3. 5 厘米; 具 总梗; 果柄长 5 — 12 毫米, 紫 红色, 无毛。 浆 果圆 球形, 长约 7 毫米, 直径约 5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含 3 颗 种子。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生 于海拔 2 000 米的 河边、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89. 阔 叶小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7, 8-13 Berberis platyphylla (Ahrendt) Ahrendt (196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 Berberis yunnanensis var. platyphylla Ahrendt (1941).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枝暗红 色或棕 灰色, 具棱纹 和黑色 疣点; 刺三 叉状, 细弱, 腹 部 具沟。 叶坚 纸质, 阔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 刺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每边具 3 — 4 枚 刺齿,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微被 白粉, 侧 脉与网 脉两面 显著, 具 短柄。 通 常花序 3 — 7 花组 成亚伞 形状, 长 3 — 5 厘米, 具 总梗, 红色, 偶 尔 也间杂 有簇生 花序; 花 黄色, 直径 1 一 1. 2 厘米; 花柄 细弱, 长 1. 5-2 厘米; 萼片 2 轮, 外萼片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内 萼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7. 5 毫米, 宽约 4 毫 米;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端 2 裂, 裂片 急尖, 基部 具爪; 雄蕊长 约 5 毫米, 顶端延 长成尖 头状; 胚珠 3 — 5 枚。 果柄长 1.5 — 2 厘米; 浆果长 圆形, 长约 
q。  云南 植物志  10 毫米, 直径 7 毫米. 顶端 无宿存 花柱, 不被 白粉。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 600- -3 900 米的 针叶林 或杂木 林下;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附记: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收录的 Berberis aemulens Schneid. , B. taronensis Ahrendt , B. approximata Sprague , B. bicolor Levi. , B. chrysosphaera Mulligan , B. graminea Ahrendt, B. griffithiana Schneid. 等, 据文献 记载分 别产于 四川、 贵州和 西藏, 云南没 有 分布, 所引 证的标 本属于 误定或 地点有 误査。 20- 星叶 草科 Circaeasteraceae , nom fam. Conserv. 一年生 草本, 宿存 子叶与 叶簇生 于植株 顶部, 子叶 线状披 针形; 叶 膜质, 菱 状倒卵 形 或楔状 匙形, 先端具 牙齿, 叶 脉叉状 分枝。 花小, 两性, 数朵 簇生于 叶腋; 萼 片膜质 2( — 3) 枚, 镊合状 排列, 宿存, 无 花瓣; 雄蕊 2 (-3) 枚, 与萼片 互生, 偶有 退化为 1 枚, 而另 1 枚为萼 片状, 花丝 线形, 扁平, 花药 顶生, 2 室; 心皮 1 一 3, 离生; 子房上 位, 长 圆形, 偏斜, 被 白毛, 具 1 颗横生 胚珠, 柱头 顶生, 无 花柱。 果为 瘦果, 外被钩 状毛; 种子含 有丰富 胚乳, 胚圆 柱形, 子 叶短。 仅有 1 属, 产我 国西南 部和西 北部。 国外 分布于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西 北部。 1. 星叶 草属 Circaeaster Maxim. 属 的形态 特征及 分布与 科同。 仅有 1 种。 星 叶草属 是个非 常有趣 而又奇 特的单 种属, 特产于 亚洲, 通常 生长在 高海拔 地区。 1881 年 Maximowicz 建 立本属 以来, 世 界上许 多植物 学家, 怀着 极大的 兴趣, 从形 态学、 解 剖学、 孢 粉学、 胚 胎学等 方面, 对本 属的系 统位置 进行了 深入而 广泛的 研究, 不过至 今争 论仍然 很大。 开始 Maximowicz (1881) 认为, 本属与 金粟兰 科关系 密切, 其 位置应 靠 近金粟 兰科。 Bentham et Hookerf. (1883) 和 Hookerf . (1890) 则将本 属归人 金粟兰 科。 Diels (1932) 认为本 属与独 叶草属 (Kingdonia) 有着 紧密的 亲缘, 主张 归人毛 茛科。 Gundersen (1950) 根据他 的研究 认为应 归入小 檗科。 还 有将本 属置于 三白草 科的。 另外, 将星叶 草科置 于何目 (Order) 意见 也很不 一致; Post 和 Kimtze (1904) 建 议在金 粟兰科 之下, 建立 星叶草 亚科, 或建立 新科, 则应靠 近金粟 兰科, 置于胡 椒目, 与 Maximowicz 意见相 似。 HaUi er (1903) 最初将 本属置 于毛茛 科内, 但在 1912 年, 则独立 为科, 置于 毛莨 目内: Hand. -Mazz. (1931) 主 张将其 置于毛 莨科和 小檗科 之间。 Hutchinson (1926, 1959) 则 将星叶 草科置 于小檗 目内。 Johansen (1950) 也赞成 此见。 Cronquist (1981) 主 张将独 叶草属 (Kingdonia) 也归 人星叶 草科, 一起置 于毛茛 目中。 我 们暂按 Hutchinson 的 意见, 将 星叶草 科置于 小檗科 之后。 它与 Kingdonia 虽有些 形似, 但经 Tamura (1990) 研究, 认为 后者与 毛茛科 的亲缘 已经 找到, 而由于 本属花 部强度 退化, 它是否 是毛茛 目的一 个孤立 的衍生 物还难 以断定 
粟 米草科  91  (Faster, 1963)。 Junell (1931) 研 究了本 种的生 活史, 也没有 得到一 个有说 服力而 不自相 矛盾的 解答; Junell 甚 至主张 是蔷薇 类基干 衍生。 (吴征 镒注) 1. 星叶草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28, 1-9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 (1881); Hook. f. (1890); Forb. et Hemsl. (1891); D. Oliver (1895)" ; Hand. -Mazz. (1931);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株高 3 — 9 厘米, 光滑 无毛。 根 细弱, 须根 少数; 茎 纤细, 粉 红色, 宿 存子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1 毫米, 宽 0.6 — 2 毫米, 无毛。 叶 菱状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1-11 毫米, 先端具 牙齿, 齿端 具刺状 短尖, 基部 渐窄成 短柄, 叶 脉叉状 分枝,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白色, 两面 无毛。 萼片窄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先端 急尖, 无毛; 雄 蕊高出 萼片, 花丝苍 绿色; 子房 绿色, 被 白毛。 瘦果圆 柱形, 长 3 — 6 毫米, 外 面具钩 状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750 米 的山坡 林下, 分布 于陕西 秦岭、 甘 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新疆西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及 云南西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西北部 亦有。 呈环青 藏高原 分布的 状况, 但必 须有潮 湿荫蔽 的林下 环境。 54. 粟米 草禾斗 Molluginaceae, nom. fam. conserv. 草本 或仅在 基部木 质化或 稀为小 灌木。 叶 对生、 互 生或假 轮生, 稀为 肉质或 退化为 鳞 片状; 托叶 早落, 膜质, 成鞘状 或为撕 裂状。 花辐射 对称, 5 数, 两性, 单生或 为聚伞 花序, 通常 小而不 显著; 萼片 分离或 仅基部 连合, 覆 瓦状, 宿存; 花瓣缺 或小; 雄蕊少 数或 极多, 常 5 — 10 枚, 周位 着生; 花药 在芽内 直立; 子房 上位, 2 — 5 室, 心皮 合生或 离生 (GisekiaD. 吉粟草 属); 基生 胎座; 果 球形、 干燥, 室间 开裂或 横裂, 稀不 开裂。 种 子具 胚乳、 肾形, 假种 皮存在 或缺, 种 阜环状 或缺。 染 色单倍 体为: x = 9。 13 — 14 属, 95 — 100 (— 120) 种。 属于泛 热带分 布型, 特别是 南半球 为多。 自南部 非洲 (分 布中心 )、 热带非 洲经阿 拉伯、 巴基 斯坦、 印度、 斯里 兰卡、 越南 等亚洲 热带地 区 至澳大 利亚, 极个 别属、 种 分布到 巴西东 北部。 我国有 2 (3) 属约 6 种; 云南产 2 属 3 种。 本科 所含的 属亦有 学者将 其置于 番杏科 (Aizoaceae) 或 商陆科 (Phytolaccaceae) 。 我 国 3 属中 吉粟草 Gis e kia,K ew 园同仁 认为应 独立成 单属种 ,而 德国学 者则置 于商陆 科中, 但 亲缘关 系不能 确定。 本科 的科属 系统位 置在塔 赫他间 (A.Takhtajan 1980) 的 《显 花植物 大纲》 [Outline of the Clas. of Fl. PI. (Magnoliophyta)] 中被 置于石 竹亚纲 Subclass Caryophyllidae ,他 认为与 商陆科 ( Phytol acaceae )、 番杏科 (Aizoaceae) 有密切 的亲缘 关系, 特别指 出与商 陆科的 吉粟草 属发生 联系。 克郎 奎斯特 (A. Cronquist 1981) 承袭 了塔赫 他间的 系统仍 纳 人石竹 亚纲内 (Subclass I . Caryophyllidae Takhta. 196,6) . 我国 植物分 类与区 系学家 吴 征缢教 授认为 广义的 番杏科 实际上 就包含 了狭义 的粟米 草科。 Airy Shaw 在修订 
图版 28 1—9. 星叶草 Circaeaster agrestis Maxim. , 1—2. 植株, 3 — 4. 花' 5. 雄蕊. 6. 果' 7. 果纵 剖面. 8. 果上 钩状毛 (放大 ), 9. 叶, (李锡 畴绘) 
粟 米草科  93  《世 界显 花植物 与蕨类 辞典》 时, 依照 Pax 仍 将粟米 草置于 广义的 番杏科 下的粟 米草亚 科。 本志按 哈钦松 (Hutchinson, 1926) 系统, 独立 成科。 总 体上说 置于石 竹亚纲 中作为 独立的 科是被 广泛接 受的。 分属 检索表 1 (2) 种子具 有白色 假种皮 及环状 种阜; 蒴果长 圆形, 中轴 5 m 开裂; 植物 体周身 被分叉 的星状 柔毛; 叶卵 心形; 雄蕊 10—12 枚, 花 序腋生 1. 星 粟草属 Glinus 2 (1) 种子 肾形, 光滑无 任何附 属体; 蒴果 球形, 膜质, 由 室背作 不规则 横裂; 植物 体光滑 无毛; 叶 披针状 线形; 雄蕊 3 — 5 枚, 花序顶 生或顶 部腋生 2 . 粟 米草属 Mollngo 1. 星粟 草属① Glinus Linn. 草本, 茎杆 空心, 管状。 叶 互生或 在节处 轮生, 叶片卵 心形、 卵状 匙形, 周 身被星 状 柔毛。 花几 无柄, 3 — 5 朵 从叶腋 抽出, 聚 伞状, 花淡 黄色; 萼片 5 或 6, 披 针形, 中 肋两侧 膜质, 外面 被星状 柔毛; 花 瓣缺; 雄蕊 (5) 10 — 12 枚, 着 生于花 盘上, 花 药箭头 形, 基部 着生, 药 室纵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5 室, 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 5 — 6, 基 部 合生, 蒴果, 中轴 5 裂; 种子 多数, 10 — 40 枚, 具 白色片 状假种 皮及白 色环状 种阜, 种 子 肾状, 紫 黑色, 有 条状细 瘤纹。 6 种, 一些 种广泛 分布于 热带, 2 种作为 杂草, 经亚热 带达到 温带。 我国产 3 种, 见 于云南 南部、 广东、 广西、 海南及 台湾。 分布 于巴基 斯坦、 印度、 斯里 兰卡、 越南、 老 挝、 柬 埔寨、 马来西 亚及大 洋洲, 西至 南欧及 非洲。 云南产 2 种。 本 属是根 据种子 构造的 形态特 征和近 代大多 数学者 意见, 重新 承认的 一个属 (见 《云 南植物 研究》 12 卷 2 期, 1990)。 ■^ .jH.^rjr 分 魏, 检;索; 肩 : |fl )^ '乂 1 (2) 植 株光滑 无毛; 花萼长 2. 5 — 3 毫米; 雄蕊 5 1. 滇南 星粟草 G. herniarioides 2 (1) 植 株全部 被星状 柔毛; 花萼长 4 毫米; 雄蕊 10 2. 星粟草 G. lotoides 1. 澳南 星粟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Glinus herniarioides (Gagnep. ) Tard. -Blot (1967); D. D. Tao (1990). Mollugo herniarioides Gagnep. (1914) ; (1921). 草本, 具 直根, 多 年生; 茎分 枝多, 被白色 绒毛, 后逐渐 脱落。 叶 对生或 3 — 4 枚轮 生, 卵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叶基 下延, 先 端钝或 渐尖, 幼时 被毛, 老时凋 落, 叶脉在 边缘近 网结。 花 (2 —) 3 — 5 朵 顶生, 黄色, 花梗长 3 毫米。 花被片 5, 渐尖, 长 1.5 — 2 毫米, 被 微稀疏 柔毛, 边缘 膜质; 雄蕊 5, 花丝稍 增宽, 长约 1 一 2 毫米. 花药 长 圆形, 宽约 0.5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3 室, 胚珠 多数. 花柱 弯曲。 蒴果, 近 球形, 直径  ■D 星 (毛〉 粟 (米) 草厲: C. Y. Wu, 1991。 
94  云南 植物志  约 4 毫米, 光滑, 室间 开裂。 种子 肾形, 宽 0.3 毫米, 表面 具瘤体 及环形 丝状种 阜及片 状假 种皮。 产云 南南部 (勐 腊、 勐海 ), 生于河 边大石 岩缝。 分布 于老挝 (万象 ) 及越南 北部。 2- 星粟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29, 1-5 Glinus lotoides Linn. (1753); Eno. et Drude (1910) ; Hutchinson (1959); Jeffrey (1961)* ; Tard. -Bl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67); E. Nasir (1972); Griers et Long (1984); Saldanha (1985); D. D. Tao (1990)*. Mollugo lotoides (Linn.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Kuntze (1891); Gamble (1919); Craib (1931);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51); Chun et How (1958);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M./wWaThunb. (179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oke (1903). 平卧、 分枝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全株密 被星状 柔毛, 茎 中空, 表皮 脱离。 叶互生 或 在节上 轮生, 叶片卵 圆形至 匙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楔形, 沿中脉 下延, 全缘, 纸质, 两面密 被星状 柔毛; 羽脉 不显;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增宽呈 扁平, 被 有更密 的星状 柔毛。 花 (1) 3 — 6 朵 从叶腋 抽出, 聚 伞状, 具 总苞; 花梗长 5 毫 米; 花淡黄 色或粉 红色; 花萼片 5 — 6 枚, 淡 绿色, 中 肋两侧 膜质, 覆瓦状 排列, 外面密 被星状 柔毛,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雄蕊 10, 着 生于花 盘上, 花丝 卷曲, 纤细; 花药箭 头形, 基 着药, 纵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近 球形, 5 室, 中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 5, 基部 合生, 长约 2 — 3 毫米, 全部 无毛。 蒴果长 圆形, 室 背开裂 或稀不 开裂; 种子多 数, 30 — 40 枚, 肾形, 紫 黑色, 有 片状白 色假种 皮及环 状白色 种阜, 种子 表面有 条状细 瘤纹。 花期 1 月。 产云 南南部 (勐 腊、 元江 ), 生 于海拔 350 — 650 米的荒 地干燥 山坡; 海南、 台湾也 有。 分布 于热带 非洲、 亚洲经 马来西 亚至澳 大利亚 北部、 南欧及 美洲。 为 干燥地 区常见 杂草。 2. 粟 米草属 Mollugo Linn. 草本。 叶互 生或假 轮生、 基生; 托叶 早落、 膜质。 顶生聚 伞状伞 形花序 或总状 花序, 稀成簇 腋生。 萼片 5, 覆 瓦状, 边缘 膜质、 宿存; 花 瓣缺; 雄蕊 3 — 5, 稀^: 多, 退化雄 蕊存 或缺; 花盘 不显; 子房 上位, 3 — 5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花柱 3 — 5, 线^。 蒴, 《; 形, 常藏于 萼内; 中轴 开裂; 种子 多数, 种子 平滑有 光泽, 具微 小颗粒 或瘤, #^, 无 任何附 属物。 35 种 (据 M, E, Endrass and V , Bitticich, 1993),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少 数种 广布; 作 为引人 杂草, 欧洲 和北美 也有。 我国有 5 种, 产 华东及 西南、 华南。 云南 有 1 种。 1.' 粟米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9, 6-9 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鉴) Mollugo pentaphylla Linn. (1753) ; Cooke (1903); Gagnep. in Lecomte (1921) ; 
图版 29 -S. g 粟草 Glinus Iwoides I.inn. , 1. 花枝. 2. 花展开 (示花 部各器 Tt〉' 3 ' 〗 枚花 被片' 4 ' 星状 毛被' 5. f ^ 横剖面 (示 胎座〉 ■, 6—9. 粟米草 Mollugo pentaphylla Linn. , 6- 果枝, 7- 花' B. 乘', 9. 种 子-' 
96  云南 植物志  Merr. (1923), (1927); Backer (1951) ; 海南 植物志 (1964) ; Hara (1966) ; Tard. -Blot in Aubrev. et T. -Blot (1967); "图 鉴,, (1972)*; Saldanha (1985); D. D. Tao (1990); H. Koba et al. (1994). Mollugo stricta Linn. (1762) ; V. V. Sivarajan et T. Usha (1983) * ; Griers. et Long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M. triphylla Lour. (1790); M. pentaphylla Linn, var. stricta (Linn. ) Hochr. (192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25 厘米, 全株 无毛, 浅根 2 — 3 条, 在茎基 部抽出 3 — 5 分枝。 叶 基生, 在茎上 2 — 5 叶 轮生, 叶基成 鞘状, 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5 — 7 毫米, 薄纸 质, 全缘。 顶 生聚伞 状圆锥 花序, 纤细而 披散, 具 膜质总 苞及小 苞片; 花辐射 对称, 微 小, 淡 绿色; 花萼 5, 浅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3, 下位 着生, 花药 黄色, 药室 纵裂; 子房上 位, 3 — 5 室, 中轴 胎座; 花柱 3, 不显, 贴生 于子房 顶端。 蒴果、 球形, 中轴 开裂, 室 壁 甚薄, 每室 有种子 7 — 10 枚, 种子紫 褐色、 肾形, 有细 致的密 纹点、 直径 1 一 2 毫米, 稍 压扁。 花期 5 — 6 月。 产 勐腊、 景洪、 勐连、 勐海、 砚山、 富宁、 河口及 景东、 福贡, 生 于海拔 210 — 2 000 米的 田野、 路 旁及河 边岩石 上及石 缝内;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浙江、 江苏、 安徽、 湖南、 湖北、 陕西, 最西 达西藏 墨脱。 分布于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日本 及斐济 群岛。 Taxon 32(1) : 123 — 126 ,1983, 按 V. V. Sivarajan and T. Usha 的 意见应 该恢复 Mollu- go stricta Linn. (1762) 这一 个种, 它和 真正的 Mollugo pentaphylla Linn. 是有区 别的, 见 图 2, 4, 6, 9, 10。 本志 所记植 物应为 该种。 (吴征 镒注) 118. 桃金 娘禾斗 Myrtaceae , nom. fam. conserv.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对生或 互生、 轮生, 具 羽状脉 或基出 3 — 5 脉, 全缘, 常有腺 点, 无 托叶。 花 两性, 有时 杂性, 辐射 对称, 单生叶 腋或排 成各式 花序; 萼管与 子房合 生, 萼齿 4一5 或 更多, 宿存, 有时 粘合成 帽状体 如桉属 Eucalyptus L'Herit. ; 花瓣 4— 5, 罕为 6 或缺, 分离或 合生, 或 与萼片 连成帽 状体, 有时不 存在; 雄蕊 多数, 稀为 定数, 插 生花盘 边缘, 在花蕾 时向内 弯曲, 与花瓣 对生, 花丝分 离或多 少合生 成短管 或合生 成束, 花药 2 室, 背着或 基生, 纵裂或 顶裂, 药隔末 端常有 1 腺体;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中轴 胎座, 心皮 2 至 多个, 1 室 或多室 (偶有 假隔膜 而成多 室), 每室 有胚珠 1 至 多个, 如为 1 室则 为侧膜 胎座; 花柱 单生, 柱头 不分裂 或有时 2 裂。 果为 蒴果, 浆果、 核果或 坚果或 具 分核, 顶 端常有 凸起的 萼檐; 种子 1 至 多个, 常 有角, 无 胚乳或 有稀薄 胚乳, 胚直或 弯曲 成马蹄 形或螺 旋形, 种皮坚 硬或薄 膜状。 为分布 于热带 地区的 大科, 约 145 属', 3 650—4 000 多种 (据 Bxiggo 和 Johnson (1979) , 主要 分布于 热带美 洲和澳 大利亚 至热带 亚洲。 我 国原产 8 属, 驯化及 引人的 8 属, 126 种, 主 要产于 广东、 广西及 云南。 云 南原产 4 属, 引人 5 属, 55 种。 本 科常为 热带或 亚热带 山地常 绿阔叶 林或干 燥坡地 的主要 树种。 有些 种类是 高大的 乔木, 是重要 的木材 资源; 大多 数种类 的叶子 都含芳 香油, 是工业 及医药 的重要 原料; 有 
桃 金娘科 97  些 为热带 水果; 有 些是庭 园观赏 树种。 华軟職 #fj, 其,' H^^4ku^:: 属检 索 v 表 4,*^ 声," 、& 1 (8) 果为 蒴果; 叶互 生或小 枝上部 的叶近 轮生。 2 (3) 幼叶与 成长叶 异样; 花 萼和花 冠合生 成一帽 状体, 环 裂成盖 状脱落 …… 1. 桉属 Eucalyptus 3 (2) 叶单 一型; 花萼与 花瓣在 开花时 分离。 4 (7) 花 无梗, 排成密 集的总 状花序 或头状 花序; 花凋 谢后, 花序 轴继续 生长并 长出叶 子成一 具叶的 正 常枝。 5 (6) 树皮坚 实不易 剥落; 雄蕊 分离, 颜 色艳丽 2 . 红 千层属 Callistemon 6 (5) 树皮 松软, 薄层 剥落; 雄蕊 合生成 5 束, 与花辮 对生, 花 丝白色 … 3. 白 千层属 Melaleuca 7 (4) 花 有梗, 1 至数 朵腋生 或组成 总状花 序或聚 伞花序 • 4. 红 胶木属 Tristania 8 (1) 果为 浆果; 叶 对生。 9 (14) 胚 有丰富 胚乳, 球 形或卵 圆形, 稀为弯 棒形; 子叶藏 于下胚 轴内; 种皮 膜质、 角质及 屑状。 10 (11) 胚不 分化, 呈单子 叶状; 种皮 平滑, 与果 皮分离 S. 番 樓桃属 Eugenia 11 (10) 胚起 分化, 有明显 的肉质 子叶; 种皮 粗糙、 疏松或 紧贴果 皮上。 12 (13) 萼片不 连成帽 状体, 萼 齿分离 6. 蒲桃厲 Syzygium 13 (12) 萼片 连成帽 状体, 花开放 时呈盖 状脱落 7. 水翁属 Cleistocalyx 14 (9) 胚缺 胚乳或 有少量 胚乳, 肾 形或马 蹄形, 稀 直生, 有 长形、 简单或 杯状弯 曲的下 胚轴。 15 (20) 胚 具细小 子叶。 16 (17) 叶具 3 — 5 基出脉 或离基 3 — 5 出脉 8. 桃 金娘属 Rhodomyrtus 17 (16) 叶具羽 状脉。 18 (19) 子房各 室有假 隔膜, 2 —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至多个 9. 子楝属 Decaspermum 19 (18) 子房各 室无假 隔膜, 每室 有胚珠 多个; 萼片 在花芽 时连合 10. 番 石榴属 Psidhim 20 (15) 胚有 大形而 皱褶的 子叶, 下胚 轴伸长 11. 南 美柃属 Feijoa  1. 桉属 Eucalyptus L^er 乔木或 灌木, 常有含 糅质的 树脂。 叶常 革质, 多 型性, 幼年 叶常为 对生, 水平 排列, 有时 有毛或 白粉; 成年叶 互生, 常呈 镰状, 油点明 显或不 明显, 侧脉 多数, 在叶 缘处汇 合成一 边脉。 花通常 白色, 少 数为红 色或金 黄色, 数朵 排成伞 形花序 或再组 成圆锥 花序, 稀 退化为 单花; 花梗有 或无; 萼管 钟形、 倒圆锥 形或半 球形, 顶端 平截, 基部 (罕 为顶 部) 与子房 合生; 花 瓣与萼 片合生 成一帽 状体, 帽状 体常为 1 层 (稀 2 层)、 肉质 或木质 化, 将雄蕊 包藏, 花开放 时雄蕊 伸展, 帽状 体整个 脱落; 雄蕊 多数, 多列, 通 常分离 ,稀 为基部 连合成 4 束, 着 生于花 盘上, 花 药基部 及背部 着生, 药室 2 个, 平 行或略 叉开, 纵 裂, 偶有 孔裂, 位于 外围的 雄蕊常 有缺花 药的; 子房 下位, 与萼管 合生, 顶部平 坦或隆 起, 3 — 6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胚 珠排成 2 — 4 列, 中轴 胎座, 花柱不 分裂, 柱头 头状; 花盘 宿存, 结果 时即成 果缘。 蒴果 全部或 下半部 藏于扩 大的萼 管里, 常 裂开为 3 — 6 爿; 种子极 多数, 大部 分发育 不全, 发 育种子 卵形或 有角, 种皮 坚硬, 有 时扩大 成翅。 约 450 — 600 种, 集中分 布于澳 大利亚 及附近 岛屿。 有少 数种分 布至菲 律宾、 帝 汶岛、 
98  云 南植物 志  伊里 安岛、 新不 列颠诸 岛屿。 本属不 少种类 是高大 乔木, 木材 优良, 用途 广泛。 因此, 世 界各地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广 泛引种 栽培, 有 少数种 类引种 至温带 地区。 我 国引种 桉树有 近 100 年 历史, 种类近 90 种。 云南从 1896 — 1900 年开始 引人达 80 余种, 其中大 部分是 解放 以后引 入的, 常见 栽培的 有下列 11 种, 有部分 种类在 造林方 面已取 得显著 成效, 如 直杆蓝 桉等。 本属有 些种类 因树身 高大, 树干 挺直, 生长 迅速, 常作 公路及 铁路旁 树及作 荒山造 林 的先锋 树种; 有的 可作为 高级纸 原料; 叶含芳 香油, 是香 料工业 及医药 的重要 原料。 分种 检索表  1 (14) 树 皮薄、 光滑、 条状 或片状 脱落。 2 (5)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帽状 体比萼 管短; 蒴果 壶形或 球形。 3 (4) 成 熟叶片 卵形' 被毛; 蒴 果球形 1. 毛叶桉 E. torelliana 4 (3) 成熟叶 片狭披 针形, 无毛, 有浓厚 的柠檬 气味; 蒴 果壶形 2. 柠樣桉 E. citriodora 5 (2) 伞形 花序, 有时为 单花, 腋生. 帽 状体比 萼管长 或短; 蒴果钟 形或圆 锥形, 稀 壶形。 6 (7) 花大, 直 径可达 4 厘米, 无梗 或有极 短梗, 常单生 或有时 2 — 3 朵 于叶腋 聚生; 花蕾表 面有小 瘤, 被白粉 3. 蓝桉 E. globulus 7 (6) 花 较小, 直径 2 厘米 以下, 有梗, 多朵排 成伞形 花序; 花 蕾表面 平滑。 8 (11) 果缘突 出萼管 口外; 花梗长 3 — 6 毫米。 9 (10) 帽状 体长为 萼管的 3—4 倍 4. 细叶桉 E. tereticornis 10 (9) 帽状 体长为 萼管的 1—3 倍 5. 赤桉 E. carnal dulensis 11 (8) 果缘不 突出; 果瓣 突出;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12 (13) 帽 状体比 萼管长 2 — 3 倍, 先 端尖; 花梗长 3 毫米 6. 布氏桉 E. blakelyi 13 (12) 帽状体 与萼管 等长, 先端 略尖; 花 梗长约 2 毫米 7. 直 杆蓝桉 E. maideni 14 (1) 树 皮厚, 宿存, 粗糙, 常有 裂沟。 15 (16) 圆锥 花序; 果缘及 果瓣不 突出; 幼态 叶圆形 8. 多花桉 E. polyanthemos 16 (15) 伞形 花序; 果瓣 突出或 内藏。 17 (18) 蒴 果大, 长 1 一 1.5 厘米; 果瓣 内藏; 总梗扁 9. 桉 E. robusta 18 (17) 蒴 果小, 长和宽 均不到 1 厘米; 总梗 圆形。 19 (20) 果缘突 出萼管 2 — 2. 5 毫米, 蒴果 球形, 帽状体 长锥形 10. 隆缘桉 E. exserta 20 (19) 果缘内 藏或与 萼管口 平齐, 蒴果 半球形 11. 蜜味桉 E. melliodora 1- 毛叶桉 (图鉴 补编)  Eucalyptua torelliana F. V. Muell. (1859);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大 乔木; 树皮 光滑, 灰 绿色, 块状 脱落, 树干基 部有片 状宿存 树皮; 幼枝圆 柱形, 有 粗毛。 幼态叶 对生, 4 一 5 对, 卵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上面 光滑, 下面 有毛, 盾状 着生, 有 短柄; 成熟 叶片薄 革质, 卵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 端尖, 基 部 圆形, 下面 灰色, 有短 柔毛, 中 脉上面 平坦或 微凸, 下面 突出, 侧 脉疏, 彼 此相距 4 一 10 毫米, 在 离边缘 2 — 3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有 粗毛。 圆锥花 序顶生 及 腋生, 长 8 — 11 厘米; 总梗圆 柱形, 被毛; 花 梗短, 长 1 一 3 毫米, 粗壮, 无毛, 有小 
桃 金娘科  99  鳞片; 花蕾倒 卵形, 长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萼管半 圆形, 长 6 毫米; 帽 状体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圆; 雄蕊长 8 — 10 毫米, 花药倒 卵状长 圆形, 纵裂; 花柱长 5 — 7 毫米。 蒴果 球形, 直径 1 一 1.3 厘米, 上部 收缩, 萼 管口宽 5 — 6 毫米, 果瓣 3, 内藏。 花期 10 — 11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1 月。 原产 澳大利 亚东部 沿海。 元 江栽培 较早, 红光 农场已 有树高 15 米、 胸径 20 厘米的 小树, 已开花 结果。 广东、 广 西也有 栽培。 喜生 于沙质 壤土。 木材灰 褐色, 纹 理直。 2- 柠檬桉 (广 州植 物志) Eucalyptus citriodora Hook. f. (1848);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中 国 植物志 (1984). Eucalyptus maculata Hook. var. citriodora (Hook. f. ) Bailey (1924); 侯 宽昭, 中国 栽培 的桉树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大 乔木, 树干 挺直; 树皮 光滑, 灰 白色, 大片状 脱落。 幼态 叶片披 针形, 有 棕红色 腺毛, 叶 柄盾状 着生; 成熟 叶片狭 披针形 至宽披 针形, 稍呈镰 刀状, 长 10 — 1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两 面有黑 腺点, 揉 之有浓 厚柠檬 香味;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圆 锥花序 腋生; 花梗长 3 — 4 毫米, 有 2 棱; 花 蕾长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萼 管长约 5 毫米, 上部宽 4 毫 米; 帽 状体长 1.5 毫米, 先 端圆, 有 1 小 尖突; 雄蕊 多数, 长 6 — 7 毫米, 排成 2 列, 花 药椭 圆形, 背部 着生, 药室 平行。 果实 壶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8 — 10 毫米, 果 瓣藏于 萼 管内。 花期 4 一 9 月, 果期 11 月 至次年 2 月。 原产澳 大利亚 东部及 东北部 无霜冻 的海岸 地带。 元谋、 元江、 景洪、 河口等 地均有 栽培。 广东、 广西、 福建、 四 川也有 栽培。 喜肥沃 土壤。 本种能 耐高温 干旱, 但不耐 霜冻。 因树干 挺直, 易 加工, 质 稍脆, 伐 后经水 浸泡, 能 提高 抗虫害 蛀食, 是 造船工 业的好 用材; 叶含 芳香油 0.5% — 2%, 其中 芳香醛 65% — 68%, 香草醇 15% — 20%, 可供 香料及 药用。 3- 蓝桉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30, 1-2 洋 草果、 金鸡 纳树、 桉树 (云南 ), 灰杨柳 (广 东、 四川)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1800); R. T. Baker et H. G. Smith (1920)* ; 侯 宽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 954 ) ;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大 乔木; 树皮灰 蓝色, 片状 脱落, 幼枝略 有棱。 幼态叶 对生,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 基部 心形, 被 白粉, 无柄; 成熟叶 互生, 叶片 革质, 披 针形, 镰 刀状, 长 10 — 3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有明显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微突, 侧 脉不甚 明显, 斜伸, 边 脉离边 缘约 1 毫米; 叶柄长 1.5 — 3 厘米, 稍 扁平。 花大, 径达 4 厘米, 单生或 2 — 3 朵 聚生叶 腋; 花 梗无或 近无; 萼管倒 锥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表面有 4 条棱突 起及小 瘤体, 被 白粉; 帽 状体稍 扁平, 中部为 圆锥状 突起, 较萼 管短, 2 层, 外层 平滑, 早落, 内层 粗厚, 有小 瘤体; 雄蕊 多列, 长 8 — 15 毫米, 花丝 纤细, 花药椭 圆形; 花柱 粗大, 长 7 — 8 毫米。 蒴 果 杯状, 直径 2 — 2. 5 厘米, 有 4 棱 及明显 瘤体或 沟纹, 果 缘厚, 果瓣 4, 不 突出。 花 期 10 — 12 月, 果期 10 月 至次年 2 月。 
100  云南 植物志  原产 澳大利 亚的塔 斯马尼 亚岛, 气候较 温凉的 地区。 引入 昆明栽 培已有 80 多年, 现 滇中地 区普遍 栽培。 广西、 四 川也有 栽培。 以滇中 地区及 四川的 西昌地 区生长 最佳。 本种不 宜在低 海拔及 高温地 区 栽植, 能 耐零下 低温; 生长 迅速, 为较 好的绿 化及用 材 树种。 木 材耐腐 力强, 适 于造船 及码头 用材; 花 是蜜源 植物; 叶 及小枝 可提芳 香油, 供 药用, 能消炎 杀菌、 健胃、 祛痰 及驱风 收敛; 树皮含 鞣料。 4- 细叶桉 Eucalyptus tereticornis Smith (1793); R. T. Baker et H. G. Smith (1920); 侯宽 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大 乔木; 树皮灰 白色, 平滑, 长片状 脱落, 茎干 基部有 宿存的 树皮; 幼 枝略四 棱形, 纤细, 下垂, 老枝圆 柱形, 浅 褐色。 幼态叶 对生, 卵形 至宽披 针形; 成熟 叶狭披 针形, 稍 弯曲呈 镰状,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微凸, 侧脉 斜伸, 两 面均 明显, 边脉 离叶缘 1 一 1.5 毫米; 叶柄 纤细, 长 2 — 3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0 朵, 总梗 粗壮, 圆 柱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花蕾长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帽状 体长圆 锥形, 长 6 — 12 毫米, 顶端渐 尖; 雄蕊 多数, 长 6 — 10 毫米, 花 药长倒 卵形, 纵裂。 蒴倒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6 — 8 毫 米, 果 缘宽, 突出 萼管约 2 毫米, 果瓣 4, 突出。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 至次年 2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昆明、 陆良、 石屏、 开远、 蒙自、 保山 等地有 栽培。 广东、 广西、 福 建、 贵 州也有 栽培。 喜 生稍粘 的肥沃 土壤, 能耐 干旱与 轻霜。 叶提芳 香油, 供 香料工 业用; 树皮含 鞣质, 供鞣 革用: 木材 可供工 业及建 筑用。 5. 赤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30, 3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 (1832 ) ; 侯 宽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Eucalyptus rostrata Schlecht. (1847) ,non Cav. 大 乔木; 树皮暗 灰色, 平滑, 片状 脱落, 树 干基部 有宿存 树皮; 幼枝红 褐色, 稍压 扁。 幼态叶 对生, 叶 片宽披 针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成熟叶 革质, 披 针形, 镰 刀状, 长 7 — 1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两面密 被黑色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微 凸出, 侧脉 多数, 斜伸, 边脉 离叶缘 1 一 1.5 毫米, 与侧脉 均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 米, 纤细。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 5 — 8 朵; 总 花梗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花蕾长 卵形, 长 6 — 8 毫米; 萼管半 球形, 长约 3 毫米; 帽 状体长 4 一 6 毫米, 基 部近半 球形, 顶端急 剧收缩 成喙, 有时 无喙; 雄蕊长 5 — 7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纵裂。 蒴 果近球 形, 直径 5 — 6 毫米, 果缘 突出约 1 毫米, 果瓣 3- - 4 (-5), 突出。 花期 12 月 至次年 3 月, 果期 3 — 4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云 南栽培 普遍, 从低海 拔的红 河州、 思茅 地区, 至高 海拔的 丽江、 昭 通地 区均有 栽培。 福建、 广东、 广西、 江西、 湖 南也有 栽培。 本种 适应性 较强, 它 既能生 长于较 寒冷的 地区, 又 能生长 在比较 炎热和 干旱的 地区; 它 喜碱性 土壤, 也能 忍受酸 性土, 因此是 一重要 的造林 树种。 木材淡 红至深 红色, 纹理 细密, 易于 打磨, 极 耐腐, 可作 建筑、 枕木、 坑木 和农具 等用; 叶 及小枝 可提芳 香油, 供 
图版 30 1—2. 蓝桉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 , 1. 果枝, 2- 幼枝, 3. 赤桉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Dehnh- , 花枝。 (吴锡 麟绘) 
102  云南 植物志  香料及 医药工 业用。 6. 布氏桉 (中 国植 物志) Eucalyptus blakelyi Maiden (1917); Penfold &. Willis (1961); 中国植 物志 (1984). 乔木; 树皮 光滑, 斑块 状逐年 脱落; 幼枝 纤细, 有棱。 幼态叶 对生, 革质, 卵形至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5 — 7 厘米, 被 白粉, 具 短柄; 成熟叶 互生, 革质, 披 针形, 镰 状,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微凸, 侧脉 斜伸, 边脉 离叶缘 约 1 毫米;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纤细。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 4 一 8 朵, 总 花梗圆 柱形, 纤细, 长 1 一 1.5 厘米; 花 梗长约 3 毫米; 花蕾纺 缍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萼 管半 球形, 长 2 — 3 毫米; 帽 状体长 锥形, 长 5 — 9 毫米, 先 端尖。 蒴果半 球形, 长 5 — 6 毫米, 宽 5 毫米, 果缘不 突出, 果瓣 4, 突出萼 管外。 花期 11 一 12 月。 原产澳 大利亚 东南部 的草原 森林, 扩展到 半荒漠 附近, 生 于开阔 地带, 树冠较 宽大, 有 较强的 抗旱、 抗低温 能力, 也能耐 碱土。 昆 明及其 附近有 栽培。 7. 直 杆蓝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1, 1-2 Eucalyptus maideni F. V. Muell. (1890); Penfold & Willis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4). 大 乔木; 幼 树皮灰 白带红 褐色, 常有灰 白色块 状斑; 大树 皮厚, 灰 褐色, 呈 片块状 脱落, 脱 净后树 干呈淡 黄色, 主干 通直。 幼枝红 褐色, 四 棱形。 幼态叶 对生, 卵 形至圆 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基部 心形, 灰色, 无柄或 抱茎; 成熟叶 革质, 互生, 披 针形, 镰状, 长 10 — 19 厘米, 宽 1.5 —. 2.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多黑色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微 凸出, 侧脉 纤细, 斜伸, 边脉离 叶缘约 0.5 毫米; 叶柄 扁平, 长 1 一 2 厘米。 花 白色, 常 3 — 7 朵组 成伞形 花序, 腋生, 总 梗扁, 有棱,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蕾椭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8 毫米, 两 端尖; 萼管倒 锥形, 长 6 毫米, 有棱; 帽状体 三角状 锥形, 与 萼管近 等长; 雄蕊长 8 — 10 毫米, 花药倒 卵形, 纵裂, 蒴 果钟形 或倒 锥状, 长 8 — 10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果缘 较宽, 突出约 1 毫米, 果瓣 3 — 5, 突出。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云南 大部分 地区有 栽培。 四 川也有 栽培。 直杆蓝 桉具有 速生、 优质、 适应 性强、 容易 繁殖等 优点。 因此, 它是 目前我 省引种 桉树中 的较为 理想的 种类。 材质 硬重、 纹 理直、 结 构细、 耐腐 性强, 是较好 的工业 用材; 叶提芳 香油, 主要含 柠 檬醛, 可供医 药和香 料工业 之用。 8- 多花桉 (中 国植 物志) Eucalyptus polyanthemos Schauer (1836); Blak. (1955); Penfold &. Willis (1961); 中 国 植物志 (1984). 大 乔木; 树皮黑 褐色, 宿存, 多 纤维, 小片状 脱落; 幼枝圆 柱形, 红 褐色, 被 白粉。 幼态叶 对生, 近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被 白粉; 成熟 叶卵状 披针形 或长卵 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带 灰色, 多小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微凸, 侧脉 斜伸, 边脉离 叶缘约 0.5 毫米; 叶柄 纤细, 长 2 — 3 厘米, 带红 褐色, 圆锥 花序顶 生及腋 生, 长 4 一 5 厘米, 总梗圆 柱形, 红 褐色, 被 白粉;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蕾倒 卵形, 长 
图钣 31 2. 直 杆蓝桉 Eucalyptus makkni F. V. Muell. . 1. 果枝. 2. 果, 3—4. 桉 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 3. 果枝. 4. 果。 (吴锡 鹏绘) 
104  云南 植物志  约 5 毫米, 宽 3 毫米; 萼管 钟形, 长约 3 毫米; 帽 状体短 锥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略 尖;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药截 头状, 顶孔 开裂。 蒴 果截头 状卵形 或高脚 杯形, 长 5 — 6 毫 米, 宽 4 一 5 毫米, 果缘 内藏, 果瓣 3 — 4, 不 突出。 花期 11 一 12 月, 果 期次年 1 一 3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东 南部。 昆明 有少量 种植, 50 余年 历史, 树高达 22 米, 胸径 70 厘米。 本 种有一 定的耐 旱及耐 寒力。 木材 红色, 坚硬; 枝 叶含芳 香油。 9. 桉 (中国 栽培的 桉树) 图版 31, 3-4 大叶桉 (通称 ) Eucalyptus robusta Smith (1793)*; R. T. Baker et H. G. Smith (1920); 侯 宽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广. Eucalyptus multiflora Poir. (1791). 乔木; 树皮暗 褐色, 厚达 2 厘米, 有 不规则 裂沟, 但不 脱落。 幼枝淡 红色, 有棱。 幼 态叶 对生, 叶片 革质, 卵形, 长 10 — 11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有柄; 成 熟叶厚 革质, 卵 状披 针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阔 楔形, 两 面均有 腺点, 侧脉多 数, 纤细, 较 明显, 与中 脉近于 垂直, 在 离边缘 1 一 1. 5 毫米处 连结成 边脉;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伞 形花序 腋生或 侧生, 长 2 — 2. 5 厘米; 总 花梗粗 而扁; 花 梗短, 长 不超过 4 毫米; 花大, 直径 1.5 — 2 厘米, 萼 管半球 形或倒 锥形, 长 7 — 9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帽 状体尖 锥状, 先 端收缩 成喙, 与萼管 等长; 雄蕊长 1 一 1.2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纵裂。 蒴 果卵状 壶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上 半部略 收缩, 蒴口稍 扩大, 果瓣 3 — 4, 内藏。 花期 11 月 至次年 3 月, 果期 3 — 5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滇 中及其 以南地 区多有 栽培。 我 国南部 及西南 部也有 栽培, 但在华 南 各省栽 种生长 不良。 本种 一般生 长在酸 性至微 酸性土 壤上, 在疏松 肥沃、 水 分充足 的土壤 上生长 良好, 但 忌 积水。 木材深 红色, 纹理扭 曲不易 加工, 耐腐, 可作 桥梁、 枕木、 坑木 与码头 建筑材 料用; 叶及 小枝含 芳香油 0.16%, 主要 成分为 蒎烯, 为香 料及医 药工业 原料。 10. 隆缘桉 (中国 栽培的 桉树) Eucalyptus exserta F. V. Muell. (1859); R. T. Baker et H. G. Smith (1920); 侯 宽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954)';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中 国植物 志 (1984). 乔木; 树皮 宿存, 灰 棕色, 粗糙, 有 纵沟。 幼枝 纤细, 有棱。 幼态叶 对生, 线形至 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渐尖, 两 面均灰 绿色, 具 短柄; 成熟叶 互生, 狭披 针形, 稍 弯曲, 长 8 — 1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两 面有小 腺点, 侧脉 多数, 斜伸, 与 中脉成 30 — 40 度角, 不 明显, 边脉 离叶缘 0.5 毫米。 伞 形花序 腋生或 侧生, 有花 5 — 8 朵; 总 花梗圆 柱形, 长 6 — 10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花蕾长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5 — 6 毫米; 萼管半 球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帽 状体长 锥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雄蕊长 6 — 7 毫米, 药室 平行, 纵裂。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果 缘宽, 突 出萼管 2 — 2. 5 毫米, 果瓣 4, 明显 突出, 三 角形, 先端 内弯。 花期 12 月 至次年 2 月, 
桃 金娘科  105  果期 2 — 4 月 。 原产澳 大利亚 东部。 开远、 建水、 保 山等较 热的地 方栽培 较多。 广东、 广西 也有栽 培。 本 种不宜 植于有 霜雪的 地区。 木材 棕色, 耐腐, 宜作 坑木、 枕 木与一 般建筑 用材; 小 枝及 叶含芳 香油, 油 中主要 成分为 桉醇、 蒎烯、 安息 茴香醛 和类松 油精, 可供香 料及医 药工 业用。 11. 蜜味桉 (广 州植 物志) Eucalyptus melliodora A. Cunn. ex Schauer (1842) ; R. T. Baker et H. G. Smith (1920); 侯 宽昭, 中 国栽培 的桉树 (19 54 )'; 广州 植物志 (1956); Penfold &. Willis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树皮灰 褐色, 粗糙或 平滑, 片状 剥落; 幼枝圆 柱形。 幼态叶 对生, 长 圆形, 长 5 — 6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灰 绿色; 成 熟叶片 互生, 革质, 狭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稍 弯曲呈 镰状, 两面 有黑色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 微凸, 侧 脉急斜 向上, 在叶 片基部 呈三出 脉状, 边脉离 叶缘约 1.5 — 2 毫米; 叶柄长 1 一 1.5 厘 米。 伞 形花序 腋生, 有花 4 一 8 朵, 总梗长 4 一 9 毫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花蕾 卵形, 长 5 毫米; 萼管 钟形, 长 2.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帽 状体倒 锥形, 长 2 — 2 . 5 毫米, 先 端尖; 雄蕊长 4 一 6 毫米, 花 药小, 顶孔 开裂。 蒴果半 球形, 宽约 5 毫米, 果缘不 突出, 果瓣 5 — 6, 内藏。 花期 8 — 9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东 南部。 昆明、 路南 等地有 栽培。 广 东也有 栽培。 木材淡 黄色, 坚硬, 抗腐 性强, 供多种 用途; 叶 及小枝 可提芳 香油; 花有 蜜腺, 是 蜜源 植物。 2. 红 千层属 Callistemon R. Br. 乔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线 形或披 针形, 常 有透明 腺点, 全缘, 有柄或 无柄。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常排 成穗状 或头状 花序, 生 于枝的 顶部, 花 谢后, 花序 轴继续 生长, 并长 出 叶子而 成一具 叶的正 常枝; 苞片 脱落; 花 无梗; 萼管 卵形或 钟状, 基部 与子房 合生, 裂 片 5, 脱落; 花瓣 5, 圆形, 扩展, 脱落; 雄蕊 多数, 红色或 黄色, 分离或 基部稍 合生, 远 较花瓣 为长, 花 药丁字 着生, 药室 平行, 髮; 子房 下位, 3 — 4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线形, 柱头不 扩大。 蒴 果全部 藏于萼 管内, 球形或 卵形, 顶端 平截, 室顶 开裂; 种 子长 条形, 种 皮薄, 胚直。 约 20 — 25 种, 产澳大 利亚。 我国 栽培有 3 种, 云南 栽培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宽 7 毫米; 雄蕊长 1.3 厘米, 黄色 -… 2(1) 叶宽 3 — 6 毫米; 雄蕊长 2. 5 厘米, 红色 1- 柳叶 红千层 (广 州植 物志)  1- 柳叶 红千层 C. salignus 2. 红千层 C. rigidus 
106  云南 植物志  Callistomon salignus DC. (1828) ;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5 — 4 米; 幼枝圆 柱形, 有丝 状毛。 叶 互生, 叶片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基部 渐狭, 两 面均密 被黑色 腺点, 中 脉上面 平坦, 下面微 凸出, 侧脉 纤细, 斜伸 边缘, 边脉离 叶缘约 0.5 毫米, 清 晰 可见; 叶柄长 1.5 — 3 毫米。 穗 状花序 稠密, 长 6 — 9 厘米, 花序轴 被丝状 柔毛; 萼管 长 2. 5 — 3 毫米, 裂片 5, 宽 而钝, 被丝状 柔毛; 花瓣 5, 膜质, 淡 绿色, 近 圆形, 直径 约 3 毫米; 雄蕊 多数, 黄色, 稀粉 红色, 长约 13 毫米。 蒴果碗 状或半 球形, 直径 5 — 6 毫 米, 顶端 平截, 口部稍 收缩。 花期 2 — 5 月。 果期 6 — 9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昆 士兰。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广东、 广 西也有 栽培。 树形 美观, 为 一美丽 的观赏 植物。 2. 红千层 (广 州植 物志) Callistemon rigidus R. Br. (1819); DC. (182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小 乔木; 树皮 坚硬, 暗 灰色; 幼枝四 棱形, 初 时被白 色长丝 状毛, 后 脱落变 无毛。 叶 片坚 革质, 线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0.2 — 6 毫米, 先端 尖锐, 初时被 白色丝 状毛, 后脱 落变 无毛, 腺点 明显, 干后 突出, 中脉 两面均 突出, 侧脉 明显; 叶柄 极短, 长约 0.5 毫 米。 穗 状花序 稠密, 生于 枝顶; 萼 管多少 被毛, 萼齿半 圆形, 近 膜质; 花瓣 绿色, 宽卵 形, 外拱, 长约 6 毫米, 宽 4. 5 毫米, 有透明 腺点; 雄蕊 多数, 长 2. 5 厘米, 花 丝鲜红 色, 花药暗 紫色, 椭 圆形; 花 柱长达 3 厘米, 顶部淡 绿色, 其余 红色。 蒴果半 圆形, 直 径可达 7 毫米, 木质, 顶端 平截, 3>1 裂开; 种子 条状, 长 1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6 — 8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广东、 广西、 海 南也有 栽培。 为美丽 的观赏 树木, 可 作庭园 树种。 3- 白 千层属 Melaleuca L.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稀 对生, 叶片 革质, 全缘, 常 有透明 腺点, 披 针形或 线形, 有 基出脉 数条; 叶 柄短或 近无。 花 无梗, 排成稠 密的头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开花时 或花后 花 序轴继 续延长 并长出 叶子而 成一具 叶的正 常枝, 结果时 果序便 在枝的 下部; 苞片 脱落; 萼管近 球形或 钟状, 基部 与子房 合生, 裂片 5, 覆瓦状 排列, 脱落或 宿存; 花瓣 5, 扩展, 脱落; 雄蕊 多数, 绿 白色, 花丝基 部多少 合生成 5 束并 与花瓣 对生, 花 药背部 着生, 药 室 平行, 纵裂;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顶端 突出, 3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线形, 柱头 多少 扩大。 蒴果 由顶端 开裂为 3 瓣; 种 子近三 角形, 种 皮薄, 胚直。 约 100 — 150 种, 主要 分布于 大洋洲 各地。 我国 栽培有 2 种。 云 南目前 栽培有 1 种, 长势 较好。 1. 白千层 (广 州植 物志) Melaleuca leucadendron (L. ) L. (1767); Merr. (1930) ; Merr. et Perry (1938); 广 
桃 金娘科  107  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Myrtus leucadendra L. (1762). 乔木; 高 12 米 左右, 树皮灰 白色, 厚而 松软, 呈薄 层片状 剥落; 小枝圆 柱形, 被白 色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革质,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或 有时偏 斜呈镰 刀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两面 同色, 幼时 两面被 白色长 柔毛, 老时 逐渐脱 落, 多 腺点, 气味 芳香, 基出脉 3 — 5 (-7) 条; 叶柄 扁平, 短, 长约 1.5 毫米, 幼时被 白色 柔毛, 老时 仅腹面 被毛。 花乳 白色, 密集 成顶生 的穗状 花序, 长可达 15 厘米, 花序 轴被白 色短柔 毛或变 无毛; 萼管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白 色短柔 毛或变 无毛, 萼齿 5, 圆 形, 长约 1 毫米, 脱落; 花瓣 5,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 3 毫米; 雄蕊 束长约 1 厘米, 每 束 有花丝 5 — 8 条; 花柱 线形, 柱头 盘状。 蒴果半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种子倒 卵形或 近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期每年 多次。 原 产澳大 利亚。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广西、 广东、 海南、 台湾、 福 建也有 栽培。 为 一美丽 的观赏 植物, 常植 道旁, 耐 干旱。 枝、 叶 可提芳 香油, 供药用 和作防 腐剂。 4. 红 胶木属 Tristania R. Br. 乔木或 灌木。 叶 互生或 聚生于 枝顶, 或近于 轮生, 罕 对生。 花 黄色或 白色, 组成腋 生 的聚伞 花序; 苞 片脱落 或缺; 萼管卵 形或倒 锥形, 裂片 5,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5, 扩展; 雄蕊 多数, 花 丝基部 合生成 5 束而 与花瓣 对生, 花 药背部 着生, 药室 平行, 纵裂;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3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胚珠悬 垂或平 卧于胎 座上, 柱头稍 扩大。 蒴 果室背 开裂为 3 瓣, 果瓣 藏于萼 管内; 种子 少数, 线状 楔形, 有时 有翅。 20 (-50) 余种, 产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新喀里 多尼亚 和澳大 利亚。 我 国南部 引 种栽培 1 种。 1. 红胶木 (广 州植 物志) Tristania conferta R. Br. (1812);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树皮黑 褐色, 多少 宿存, 坚硬; 幼枝扁 有棱, 被短 柔毛, 老枝圆 柱形。 叶互 生 或聚生 于枝顶 而似假 轮生, 叶片 革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5-5.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多突起 腺点, 下面 有时带 灰色, 两面均 无毛,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12 — 18 对, 彼 此相距 3 — 6 毫米, 斜伸 向上, 在近 叶缘处 弧形 连结, 下面稍 突出,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扁平, 幼时 被毛, 老时变 无毛。 聚伞 花序侧 生于新 枝上, 长 2 — 3 厘米, 有花 3 — 7 朵; 总梗 扁平, 长 6 — 16 毫米, 被毛 或变 无毛; 花 白色, 直径约 2 厘米, 花梗长 3 — 6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4 一 6 毫米, 被 灰 白色长 丝毛, 萼齿 5, 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尖; 花瓣 5,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外面 被毛; 雄 蕊束长 10 — 12 毫米。 蒴果半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先端 平截, 果 瓣 内藏。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原 产澳大 利亚。 西 双版纳 (勐腊 ) 有 栽培。 广东、 海南、 广 西也有 栽培。 喜 肥沃土 壤, 生长 迅速, 为 优良行 道树; 木 材可供 制车辆 及家具 等用。 
108  云南 植物志  5- 番 樱桃属 Eugenia Linn.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叶 对生, 羽 状脉。 花单 生或数 朵簇生 叶腋; 萼 管短, 萼齿 4, 花瓣 4; 雄蕊 多数, 花丝 在花蕾 时不甚 弯曲, 药室 平行, 纵裂; 子房 2 — 3 室, 每室有 多数横 列 胚珠。 果为 浆果, 顶部 有宿存 萼片, 果 皮薄, 易碎, 与种子 分离; 种 皮平滑 而亮, 有 时 骨质; 胚直, 肉质, 不 分裂。 约 100 种, 分布 于热带 地区, 尤以热 带美洲 最多。 我 国引人 栽培有 2 种。 云 南西双 版纳引 人栽培 1 种。 1. 红果仔 香櫻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Eugenia uniflora Linn. (1753); Mic. (1855); Duthie in Hook. f. (1879); Turrill (1915); Craib (1931); Merr. et Perry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全株 无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钝头,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上面亮 绿色, 下 面色 较浅, 两面 无毛, 有多 数透明 腺点, 中 脉上面 微凹, 下面 突出,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稍 明显, 斜伸, 在离 边缘约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 柄短, 长 1 一 1.5 毫米。 花 白色, 微 芳香, 单 生或数 朵簇生 叶腋; 萼片 4, 长椭 圆形, 外反。 浆果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有 棱, 成 熟时深 红色; 种子 1 一 2 颗。 花期 2 — 3 月。 原产 巴西。 云南西 双版纳 有少量 栽培。 我国南 部也有 栽培。 果肉 多汁, 微酸, 可食; 果 实成熟 时颜色 鲜红, 极为 美观, 也可 作观赏 植物。 6> 蒲桃属 Syzygium Gaertn. ,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叶通常 对生, 稀 轮生, 革质, 常 有透明 腺点, 羽 状脉常 较密, 少 数 脉疏; 叶 具柄, 稀近于 无柄。 花 3 至数 朵组成 聚伞花 序再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苍片 常小, 早落; 萼 管倒圆 锥形, 有时 棒形, 萼 片通常 4 一 5, 稀 更多, 于 开花后 脱落或 宿存; 花瓣 4 一 5, 稀 更多, 分 离或连 合成帽 状体, 早落; 雄蕊 多数, 分离, 偶有 基部稍 连合, 于 花芽时 卷曲, 花丝 丝状, 花 药小, 丁字 着生, 药室 2, 平行, 纵裂; 子房 下位, 2 室, 稀 3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线形, 柱头 极小。 果为 核果状 桨果, 顶部有 环状的 萼檐; 种 子通常 1 一 2 颗, 种 皮多少 与果皮 粘合; 胚直, 子 叶厚, 2 枚 分明, 腹面 扁平或 稍 凹陷, 彼 此贴连 将胚轴 包藏, 背面隆 起成半 球形。 约 50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亚 洲热带 地区, 少 数在大 洋洲和 非洲。 我国有 72 种, 自西 南、 华 南至长 江流域 广布。 多见于 广东、 广西和 云南。 云南有 33 种。 
桃 金娘科  109  分种 检索表 1 (20) 花大, 萼齿 肉质, 长 3 — 10 毫米, 宿存; 果 实大, 果皮 肉质; 种 子大, 具丰富 胚乳; 侧脉疏 2 (15) 花序 顶生; 叶基部 楔形、 圆 形或微 心形。 3 (10) 聚伞花 序有花 3 — 6 朵。 4 (7) 叶基部 楔形; 叶柄 明显。 5 (6)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18 — 26 厘米, 宽 2.5 — 4 . 5 厘米 1. 蒲桃 S. jambos 6 (5) 叶狭披 针形, 长 6— 13 厘米, 宽 1.5—2. 5 厘米 2. 假多擗 蒲桃 S. polypetaloideum 7 (4) 叶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叶 柄不甚 明显。 8 (9) 叶基部 圆形; 萼管长 7 — 8 毫米; 果 梨形或 圆锥形 3. 洋蒲桃 S. samarangense 9 (8) 叶 基部微 心形; 萼管长 1.5 — 2 厘米; 果卵 状球形 4. 阔 叶蒲桃 S. latilimbum 10 (3) 圆锥 花序。 有花 10 朵 以上。 11 (14) 圆锥花 序有花 3 — 11 朵; 萼管长 8 — 9 毫米。 12 (13). 花序长 6 — 7 厘米; 花梗 极短, 花辦长 4 一 5 毫米 5. 少花老 扭 蒲桃 S. laosense var. quocens 13 (12) 花序长 4 一 5 厘米, 花梗长 5 — 20 毫米, 花瓣长 7_8 毫米 6. 短 药蒲桃 S. brachyantherum 14(11) 圆锥 花序长 6 — 8 厘米, 有花 多朵, 萼管长 6 — 7 毫米 7. 濱 南蒲桃 S. austo-yunnanense  15 (2) 花 序腋生 或生于 无叶老 枝上; 叶基部 楔形。 16 (17) 萼管长 1 厘米 8. 马六 甲蒲桃 S. malaccense 17 (16) 萼管长 0.5 厘米。 18 (19) 花序 腋生; 花 萼裂片 三角形 9. 华 夏蒲桃 S. cathayense 19 (18) 花 序生于 无叶小 枝上及 腋生; 花 萼裂片 半圆形 10. 贡 山蒲桃 S. gonshanense  20 (1) 花小, 萼齿不 明显, 长仅 1 一 2 毫米, 花后 脱落; 果实 较小, 果 皮薄; 种子中 等大或 较小, 胚 乳 较薄。 21 (24) 花蕾 棒形, 长于 1 厘米; 果实棒 形或长 壶形。 22 (23) 叶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侧脉 间相距 6 — 8 毫米; 花瓣 连成帽 状 11. 短 棒蒲桃 S. baviense 23 (22)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侧脉 间相距 1 一 2 毫米; 花 瓣离生 12. 纤 花蒲桃 S. leptanthum 24 (21) 花蕾倒 锥形或 稀为短 棒形, 长 不超过 7 毫米; 果实 球形或 椭圆状 卵形。 25 (32) 圆 锥花序 多枝, 丛生 于枝顶 或腋生 或生于 无叶老 枝上; 侧脉 疏离。  26 (29) 圆锥 花序丛 生小枝 顶端; 花近 无柄; 幼枝圆 柱形。 27 (28) 幼枝 及叶下 面被毛 13. 毛 脉蒲桃 S. vestitum 28 (27) 幼枝 及叶下 面无毛 14. 云 南蒲桃 S. yunnanense 29 (26) 圆 锥花序 丛生于 无叶老 枝上; 幼 枝圆柱 形或四 棱形。 30 (31) 幼枝 圆柱形 15. 香 胶蒲桃 S. balsameum 31 (30) 幼枝 四棱形 16. 四 角蒲桃 S. tetragonum 
110  云南 植物志  32 (25) 圆 锥花序 单生于 枝顶或 腋生, 绝 不生于 无叶老 枝上; 侧 脉密, 相距 1 一 4 毫米。  33 (46) 小枝 具棱。 34 (37) 花瓣 连成帽 状体; 花序 腋生。 35 (36) 叶狭椭 圆形; 果实球 状壶形 17. 怒 江蒲桃 S. salwinense 36 (35) 叶披 针形; 果实 椭圆形 18. 硬 叶蒲桃 S. sterrophyllum 37 (34) 花 瓣离生 (滇 边蒲桃 的花瓣 有离生 也有连 合成帽 状体的 )。 38 (39) 圆 锥花序 腋生, 长 3 — 8 厘米 19. 滇 边蒲桃 S. forrestii 39 (38) 圆 锥花序 顶生, 或兼有 腋生。 40 (43) 叶柄 极短, 长仅 1 一 2 毫米; 果实 球形。  41 (42) 叶 卵形, 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基部 圆形或 微心形 20. 文 山蒲桃 S. wenshanense 42 (41) 叶倒披 针形, 长约 3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基 部楔形 21. 倒披针 叶蒲桃 S. oblancilimbum  43 (40) 叶柄 明显, 长 3 — 10 毫米; 果 球形或 椭圆状 卵形。 44 (45) 圆锥 花序长 5 — 10 厘米, 花蕾长 8 — 9 毫米 22. 滇 西蒲桃 S. rockii 45 (44) 圆锥 花序长 1.5 厘米; 花蕾长 3. 5 毫米 23. 思 茅蒲桃 S. szemaoense 46 (33) 小枝圆 柱形, 无棱。 47 (50) 花瓣 连成帽 状体。 48 (49) 叶片椭 圆形; 花序 轴光滑 24. 假乌墨 S. augustinii 49 (48)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花序轴 被乳头 状突起 25. 竹 叶蒲桃 S. myrsinifolium 50 (47) 花瓣 离生。 51 (54) 花序 腋生。 52 (53) 圆锥花 序长达 11 厘米; 花有 短柄; 萼管长 4 毫米 26. 乌墨 S. cumini 53 (52) 圆锥 花序长 4 一 7 厘米; 花 无柄, 萼管长 2 — 2. 5 毫米 27. 簇 花蒲桃 S. fruticosum 54 (51) 花序 顶生。 55 (62) 花序 较短, 长 不超过 3. 5 厘米。 56 (59) 叶长 8 — 20 厘米; 果实 球形, 直径 1.5 — 2 厘米。  57 (58) 叶狭长 圆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4 一 5. 5 厘米; 侧 脉相距 4 一 6 毫米; 果实 被白粉 28. 黑长 叶蒲桃 S. melanophyllum 58 (57) 叶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侧 脉相隔 1 一 2 毫米; 果实 无白粉 29. 短 序蒲; ^S. brachythyrsum 59 (56) 叶长 2. 5 — 8 厘米; 果实 球形, 直径 6 — 10 毫米。 60 (61) 花 无梗, 6 — 9 朵簇生 30. 团 花蒲桃 S. congestiflorum 61 (60) 花 有梗, 梗长 1—2 毫米, 聚 伞花序 31. 石 生蒲桃 S. saxitile 62 (55) 花序 较长, 长 4 一 10 厘米。 63 (64) 叶 卵状楠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干 后叶面 黑色; 侧 脉间距 3 — 6 毫米 …… 32. 黑 叶蒲桃 S. thumra 64 (63) 叶椭 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干后 叶面灰 褐色; 侧 脉间距 2 — 3 毫米 33. 高 檐蒲桃 S. oblatum 1. 蒲桃 (广 州植 物志) 水 桃树、 水 石榴、 水葡桃 (海南 ) 
桃 金娘科  111  Syzygium jambos (L. ) Alston (1931);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 et al. (1993). Eugenia jambos L. (1753) ; Duthie in Hook. f. (1878). la. 蒲桃 (原 变种) var. jambos 乔木, 高达 16 米。 小 枝压扁 或近四 棱形。 叶 对生, 革质, 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 面 凸出, 侧 脉每边 10 — 18 条, 于 下面明 显至近 叶缘处 汇合, 侧脉 间相距 7 — 10 毫米; 叶 柄长 5 — 10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花 数朵,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 白色, 直径 3 — 4 厘米; 萼管倒 锥形, 长约 1 厘米, 萼齿 4, 半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分离, 宽 卵形, 长 12 — 16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2 — 2. 5 厘米, 花药 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果实 球形, 直径 2. 5 — 4 厘米, 果皮 肉质, 成 熟时 黄色, 有油 腺点; 种子 1 一 2 颗, 多胚。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屏边、 景洪、 勐海、 耿马、 盈江, 生 于海拔 200 — 1 450 米 的山坡 或河边 林地; 台 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有 分布。 尼 泊尔、 中 南半岛 至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果生 食或作 蜜饯; 为良 好的防 风固沙 植物。 根皮、 叶 及果实 人药, 有 凉血、 消肿、 杀 虫、 收敛的 功效。 lb- 线 叶蒲桃 (变种 ) var. linearilimbum Chang et Miau (1982).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叶 线形, 长 18 — 2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花单生 叶腋, 花 瓣狭。 产河口 (模式 标本产 地)。 2- 假多 瓣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2, 1-2 杨柳果 (河口 ) Syzygium polypetaloideum Merr. et Perry (1938);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小 乔木, 高 3 — 8 米。 小枝稍 压扁, 淡 棕色。 叶近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1. 5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10 — 19 对, 脉 间相距 7 — 10 毫米, 于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明显, 近 叶缘处 汇合,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5 — 7 毫米。 聚伞花 序通常 顶生, 有时 腋生, 长 6 — 8 厘米, 少花; 花 白色, 大, 直径约 3 厘米; 萼 管宽倒 锥形, 长约 8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萼齿 4, 半 圆形, 长约 5 毫米, 花瓣 4, 分 离, 圆形, 直径 8 毫米; 雄 蕊长约 2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约 1.7 厘米; 种子 3 — 4 颗。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勐腊, 生 于海拔 200 — 1 000 米的江 边疏林 或山坡 密林; 广 西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红河 边勐板 (Manpan)。 3. 洋蒲桃 (海 南植 物志) Syzygium samarangense (Bl. ) Merr. et Perry (1938) ; 广州 植物志 (1956) ; 海南植 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4). 
图版 32 1 ― 2. 假多 瓣蒲桃 Syzygium polypetaloideum Merr. et Perry, 1. 果枝' 2. 花菅; 3 — 4. 纤 花蒲桃 S. leptanthum Nied. , 3. 果枝' 4 . 花萼。 (吴锡 麟绘) 
桃 金娘科  113  Myrtus samarangesis Bl. (1826). 乔木, 高达 12 米。 小 枝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叶 革质,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2 — 25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圆或钝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干时黄 褐色, 背面 有散生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12 — 15 条, 于下 面明显 凸出, 离边缘 6 — 8 毫 米处汇 合成一 边脉, 网脉 较疏, 稍 明显; 叶柄长 2 — 3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 5 — 6 厘 米; 花 白色, 直径 3 — 4 厘米, 花 梗短, 长约 5 毫米; 萼 管倒圆 锥形, 长 7 — 8 毫米, 宽 6 — 7 毫米, 萼齿 4, 半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 8 毫米; 花瓣 圆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雄 蕊极 多数, 长 1.5 — 2 厘米; 花柱长 2. 5 — 3 厘米。 果实 梨形, 肉质, 粉 红色, 发亮, 长 4 一 5 厘米, 顶部 凹陷呈 脐状, 有宿存 的肉质 萼片; 种子 1 颗, 卵形, 长达 1.5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原 产马来 半岛和 印度尼 西亚。 我国南 部常见 栽培。 云南 勐腊有 栽培。 果 实味香 可食。 4. 阔 叶蒲桃 (海 南植 物志) Syzygium latilimbum (Merr. ) Merr. et Perry (1938) , (1939)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ugenia latilimba Merr. (1934). 乔木, 高 8 — 18 米。 小枝 粗壮, 稍扁。 叶 对生, 革质, 狭 长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8 — 13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侧 脉 10 — 22 对, 平缓 斜行, 在 离边缘 4 一 6 毫 米处汇 合成一 边脉, 侧脉 间相距 1 一 1. 3 厘米, 网脉 明显; 叶 柄粗, 长 5 — 10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花 3 — 6 朵, 总 梗短; 花大, 白色, 芳香, 直径 4 一 5 厘米, 花梗长 7 — 10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1. 5-2 厘米, 上部宽 1. 5 厘 米, 萼齿 4, 半圆 形至近 肾形, 长约 1 厘米, 宽 1.6 厘米, 宿存; 花瓣 分离, 圆形, 长约 2 厘米; 雄蕊极 多数, 离生, 长 1.5 — 2 厘米; 花 柱长约 4 厘米。 果卵状 球形, 直径 5 — 6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屏边、 马关、 景洪、 勐海、 双江、 沧源, 生 于海拔 620 — 1 150 (一 1 500) 米的河 边混 交林;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广西。 泰国、 越 南亦有 分布。 树皮含 单宁, 可提制 栲胶。 5- 少花老 挝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Syzygium laosense (Gagnep. ) Merr. et Perry var. quocense (Gagnep) Chang et Miau (1984) \ Eugenia laosensis Gagnep. var. quocensis Gagnep. (1918). 小 乔木, 高 3 — 10 米。 幼枝圆 柱形, 干后 褐色。 叶薄 革质,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1 一 17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阔 楔形, 稍不 对称, 上面干 后灰褐 色, 无 光泽, 下面带 褐色; 侧脉 8 — 12 对, 脉 间相隔 8 — 12 毫米, 斜伸 向上, 离边缘 3 — 4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于 上面约 可见, 下面稍 凸出, 网脉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5 — 7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 6 — 7 厘米, 分枝疏 而长; 花 梗短; 花蕾卵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萼管半 球形, 长约 7 毫米, 基部有 狭窄的 短柄; 萼齿 4, 半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5 毫米, 
114  云南植 物志  先 端圆; 花瓣 4, 近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雄蕊 多数, 约 与花瓣 等长; 花柱长 7 — 8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西双 版纳、 河口 等地, 生于 低海拔 常绿阔 叶林。 正种产 老挝, 变种 柬埔寨 和越南 南方有 分布。 6- 短 药蒲桃 (海 南植 物志) 沙 糖树果 (屏边 ) Syzygium brachyantherum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补 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乔木, 高 7 — 15 米。 小 枝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叶 革质,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7 厘 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 头钝, 基 部钝或 楔形, 两面无 毛而有 腺点, 干 时下面 淡 褐色; 中脉 上面凹 陷下面 凸出, 侧脉 12 — 19 对, 两面稍 凸出, 脉 间相距 7 — 9 毫米, 在 离 边缘约 1.5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网脉 疏散, 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3 厘米。 聚伞 或圆锥 花序, 长 4 一 5 厘米, 顶生, 总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花蕾卵 圆形, 长 1 一 1. 3 厘米, 顶部宽 0. 8-1. 2 厘米; 花 开放时 直径约 2 厘米; 萼管长 0. 8-0. 9 厘米, 萼片 4, 宿存,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5 厘米, 宽 0.6 厘米; 花瓣 分离, 阔 卵形, 长 0.7 — 0.8 厘米, 先 端圆; 雄蕊长 1 一 1.5 厘米, 花药 极短, 长约 0.6 毫米; 花 柱长约 1 厘米。 果 近 球形, 直径 2 — 2. 5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勐海、 景洪、 思茅、 屏边、 绿春, 生 于海拔 (360 —) 1 100-1 950 米的山 坡或谷 地 密林; 广西、 广东、 海南有 分布。 本种果 和茎叶 入药, 治哮 喘和肺 结核。 7. 滇 南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八家妙 (勐海 傣语) Syzygium austo-yunnanense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乔木, 高约 13 米。 小枝圆 柱形, 干时灰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 头钝,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榄 绿色, 光亮, 下 面绿褐 色.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13 — 20 对, 彼 此相距 0.6 — 1 厘米, 与 中脉成 70 度 角 展出, 在近 叶缘约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于上面 明显, 下面 凸出,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6 — 8 厘米; 小苞 片长约 2. 5 毫米; 花常 3 朵 聚集; 花萼 裂片 4, 卵 形或半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5 毫米; 花瓣 4, 分离; 雄蕊 伸出。 果 球形, 直 径 1. 5-2 厘米 (未 成熟) ; 种子 1 一 2 颗。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 产西 双版纳 (勐海 ), 生 于海拔 1 400 — 1 630 米 的山谷 疏林阴 湿处; 广西 (横县 ) 也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西双 版纳。 本种 与马六 甲蒲桃 [Syzygium malaccense (L. ) Merr. et Perry] 相近, 但花序 顶生, 多花, 侧脉多 13 — 20 对 而与之 不同。 8- 马六 甲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洋蒲桃 (景洪 )、 马窝果 (河口 )、 果马根 (橄榄 坝)、 红 花蒲桃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Syzygium malaccense (L. ) Merr. et Perry (1938) ;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桃 金娘科  115  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Eugenia malaccensis L. (1753) ; Jambosa malaccensis DC. (1828) ; Caryophyllus malac- censis W. F. Wight ex Safford (1905). 乔木, 高 15 米。 幼枝 粗壮, 圆 柱形, 干后灰 褐色。 叶片 革质, 狭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6 — 24 厘米, 宽 6 — 8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干后暗 绿色, 无 光泽, 下面 黄 绿色,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11 一 I 4 对, 以 45 度角 斜伸, 离边缘 3 — 5 毫米 处 汇合成 一明显 边脉, 又在 近边缘 1 毫 米处有 1 条不 明显的 边脉, 侧脉 间相距 1 一 1. 5 厘 米, 网脉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聚伞花 序生于 无叶老 枝上, 花 4 一 9 朵 簇生, 总 花梗极 短; 花梗长 5 — 8 毫米, 有棱; 花 红色, 长 2. 5 厘米; 萼管倒 锥形, 长宽约 1 厘米, 萼齿 4, 近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7 — 8 毫米, 先 端圆; 花瓣 分离, 圆形, 直径约 1 厘米; 雄 蕊长 1 一 1.2 厘米, 分离;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果卵 圆形或 壶形, 长约 4 厘米; 种子 1 颗。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3 — 4 月。 产 景洪、 勐腊及 河口, 生于杂 木林或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台湾。 马来 西亚、 印度、 老 挝 和越南 也有。 东 南亚一 带广泛 栽培。 果实 可食。 9- 华 夏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网 脉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cathayense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 国植物 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X. Lu et al. (1989). 小 乔木, 高 6 米。 小枝四 棱形, 干后灰 褐色。 叶 革质, 长 圆形, 长 11 一 I 5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 楔形, 上 面干后 黑色, 略有 光泽, 下面 浅褐. 色,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8 — 11 对, 脉 间相隔 8 — 10 毫米, 在 离边缘 2 — 3 毫米 处弧形 连结, 于下面 明显, 第二支 脉与侧 脉近于 平行, 网脉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7 — 11 毫米。 圆锥花 序 多花, 腋生, 长 3 — 5 厘米, 总梗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花 梗短, 长约 2 — 3 毫米; 萼 管长 5 毫米, 萼齿 4, 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花瓣 白色, 分离, 卵 圆形, 长 5 — 7 毫米; 雄蕊长 1 一 1. 5 厘米, 花药 细小, 顶端有 1 腺体; 花 柱长约 1. 5 厘米。 果 未见。 花期 1 一 2 月。 【'屬 产勐 腊县, 生 于海拔 500 — 700 米的 河边次 生林; 广西 (防城 ) 也有, 为模式 产地。 10. 贡 山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Syzygium gonshanense P. Y. Bai (1992) * . Syzygium aff. cathayense H. Sun et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乔木, 高 5 — 6 米。 小枝圆 柱形, 干后 褐色。 叶薄 革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5-15 厘米, 宽 3. 5-5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头长 0. 5-0. 7 厘米,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绿 黄色, 密被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12 — 16 对, 彼此相 距 5 — 7 毫米, 与 中脉成 45° 角 伸出, 近叶缘 2 毫米处 网结; 叶柄长 1 厘米。 聚伞 圆锥花 序腋生 及生于 无叶老 枝上, 长 2 — 3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花 白色, 长 0.8—1厘米 : 萼管陀 螺状, 长约 0.5 厘米, 萼齿 4, 半 圆形,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圆钝; 花瓣 分离, 长约 4 毫米, 宽 3. 5 毫米; 雄蕊长 8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8 — 9 月。 
116  云南 植物志  产滇西 北独龙 江地区 ,生 于海拔 1 600 米左右 的山坡 常绿阔 叶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 独龙江 马库。 本 种与华 夏蒲桃 (Syzygium cathaense Merr et Perry) 相近, 但 小枝圆 柱形、 花序腋 生 及生于 无叶老 枝上, 花萼裂 片半圆 形与之 不同。 11 短 棒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三 位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baviense (Gagnep. )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ugenia baviensis Gagnep. (1917).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幼枝圆 柱形, 干后灰 白色。 叶薄 纸质, 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阔 楔形, 上面 暗晦, 下面 光滑,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14 一 19 对, 脉 间相距 6 — 8 毫米, 以 75 度 角斜伸 边缘, 汇 成明显 边脉, 边脉 离边缘 3 — 4 毫米, 侧脉间 常有小 脉与之 平行; 叶柄长 5 — 6 毫米, 光滑。 伞 房花序 腋生, 长 1.5 — 2 厘米, 有花 4 一 9 朵, 总梗长 5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花蕾长 1 一 1. 2 厘米, 萼管短 棒状, 长 6 — 8 毫米, 基 部狭, 萼片 4, 短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 4, 连 合; 雄蕊 多数, 长 3 — 4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果棒 形或长 卵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5 毫 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河口, 生 于海拔 200 — 600 米的 林内。 越 南北部 三位山 为模式 产地。 12- 纤 花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2, 3-4 细 管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leptanthum (Wight) Nied. (1893);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ugenia leptantha Wight (1843). 乔木, 高 10 — 15 米。 幼枝圆 柱形, 稍 压扁, 光滑, 干后灰 白色。 叶片薄 革质, 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阔 楔形, 上 面干后 黄 绿色, 具多数 凹陷小 腺点, 下面 色淡,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多 而密, 脉间 距离 1 一 2 毫米, 缓斜向 边缘,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5 — 8 毫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长约 2. 5 厘米, 有花 5 — 9 朵; 花梗长 2 — 3 毫米; 萼管 棒状, 长 8 — 11 毫 米, 下部 狭长, 上部 扩大, 萼齿浅 波状; 花瓣 4, 白色, 分离, 卵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雄 蕊长 4 毫米。 果实长 壶形, 长 1 一 1. 3 厘米, 基部 收缩。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瑞丽 等地, 生 于海拔 900 — 1 300 米的 山坡疏 林或密 林中; 海 南 也有。 锡金 至澳大 利亚昆 士兰有 分布。 13. 毛 脉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红 毛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vestitum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小 乔木, 高 4 一 5 米。 幼枝圆 柱形, 被 柔毛。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长 12 — 21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阔 楔形, 上面 无毛, 干后 黑色, 下面沿 中脉及 侧脉被 柔毛, 干 
桃 金娘科  117  后 褐色, 有细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约 10 对, 彼 此相距 1 一 1.5 厘米, 于 叶边缘 5 — 6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侧脉间 有平行 小脉约 20 条; 叶柄长 6 — 8 毫米。 圆锥花 序 顶生, 长 10 — 14 厘米, 多 分枝, 花序轴 压扁, 被红褐 色具腺 棉毛; 花蕾 无柄, 长倒锥 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上部宽 2 — 3 毫米; 萼 管被微 柔毛, 萼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分 离; 花药有 腺状小 突起。 果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麻 栗坡、 屏边、 元阳; 生 于海拔 800 — 1 600 米 的河边 或山坡 林内。 越南 也有。 14. 云 南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Syzygium yunnanense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植 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乔木, 髙 6 — 15 米。 小枝 压扁, 灰 白色。 叶片 革质, 宽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9 一 17 厘 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干后褐 绿色, 无 光泽, 有多数 细小腺 点, 下面色 较淡, 腺点 密集, 中脉 上面凹 陷下面 凸出, 侧脉 10 — 13 对, 彼此 相距约 1 厘 米, 在离 边缘约 3 毫 米处汇 合成一 边脉,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 5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有 时生于 无叶老 枝上, 常 2 — 4 枝 丛生, 长 3 — 6 厘米, 总花梗 褐色, 圆 柱形, 长 2 — 4 厘 米; 花 无梗, 1 一 3 朵 簇生; 萼 管倒圆 锥形, 长约 2. 5 毫米,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分离, 近 圆形, 长 3 毫米; 雄蕊 极短, 长 1 一 1. 5 毫米; 花柱长 1 毫米。 未 成熟果 球形。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620 — 1 30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 近似香 胶蒲桃 (S. balsameum Wall. ), 但花序 顶生, 花无 柄与之 不同。 15. 香 胶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香 膏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balsameum Wall. (1831 ) , nom. nud. ; ex Walp. (1843) ,descr. ex Kurz (1877);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Eugenia balsameum Wight (1841); Duthie (1879) ; Gagnep (1920). 灌 木或小 乔木, 髙 5—10 米。 幼枝稍 压扁, 干后灰 白色。 叶 革质, 椭 圆形或 狭长圆 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急尖, 有 时钝,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榄 绿色, 下 面色 较淡, 两面 均可见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11 一 13 对, 上面平 坦下面 凸出, 脉 间相隔 8 — 13 毫米, 网脉 明显, 边脉离 叶缘约 2. 5 毫米;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圆锥花 序腋生 及生于 无叶老 枝上, 长 2 — 7 厘米, 花 序轴灰 白色, 花 梗短, 长约 2 毫米; 花小, 直径 3 — 4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近于 平截, 萼齿不 明显; 花瓣连 合成 帽状; 雄蕊 多数, 长 2 — 3 毫米; 花柱与 雄蕊约 等长。 果实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红 色; 种子 1 颗。 花期 11 一 12 月 , 果 期次年 1 一 2 月 。 产 思茅、 勐腊、 景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550 — 1 300 米 的河边 或山谷 密林或 疏林。 锡 金及 中南半 岛也有 分布。 狭叶 香胶 (膏) 蒲桃 Syzygium balsameum Wall, var angusti folium (Duthie) C. Y. Wu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为 combnov. , 李延辉 1025, 4037 曾 定为该 变种。 (吴征 镒注) 
118  云南 植物志  16. 四 角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3, 1 泡木里 (思茅 )、 大树果 (屏边 ) Syzygium tetragonum Wall. (1831 ) , nom. nud. ; ex Walp. ( 1843) , descr. ; Wight (1850): Kurz (1877) , descr. ; Tuyama (1966); Hare (1979);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Eugenia tetragona Wight (1850) ; Duthie in Hook. f. (1879) ; Syzygium nienkui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3 — 12 米。 幼枝四 棱形, 有 狭翅, 榄 绿色或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 头钝, 长约 1 厘米, 基部 宽 楔形或 圆形, 上面 干后暗 褐色, 无 光泽, 有透明 腺点, 下面 稍淡,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 面 凸起, 侧脉 10 — 15 对, 彼 此相距 7 — 10 毫米, 于上面 平坦, 下面 凸起, 在距 离边缘 2 — 3 毫 米处汇 合成一 明显的 边脉;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 5 厘米。 圆锥花 序由聚 伞花序 组成, 生 于 无叶的 枝上, 长 3 — 6 厘米; 总梗四 棱形, 花 无梗; 花蕾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萼管 短, 倒 锥形, 萼齿短 而钝; 花瓣 连合成 帽状, 脱落; 雄蕊长 2 — 3 毫米。 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12 月 至次年 1 月, 果期 2 — 3 月。 产麻 栗坡、 屏边、 绿春、 思茅、 景东、 景洪、 勐海、 凤庆、 镇康、 耿马、 龙陵、 腾 冲、 盈江, 生 于海拔 840 — 2 000 米 的河边 及山坡 林下;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广西。 锡金、 不丹 及印度 亦有。 根 药用、 治 风湿、 跌打 损伤。 17. 怒 江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带 叶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salwinense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植 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乔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15 米。 小枝四 棱形, 微 具翅, 灰 白色。 叶片 革质,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钝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榄 绿色, 下面 色淡, 两面 有 腺点, 中脉 上面凹 陷下面 凸出, 侧脉约 25 对, 上面 微陷, 下面 凸出, 在离 边缘约 2 毫 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3 — 10 毫米。 圆锥花 序腋生 或生小 枝顶, 长 2 — 4 厘米; 花 无梗, 通常 3 朵簇生 于花枝 末端; 花 蕾长约 5 毫米, 上部宽 3 毫米; 萼管 梨形, 萼齿长 0.5 毫 米, 宽 1.5 毫米; 花瓣 连合成 帽状, 脱落; 雄蕊 多数, 长约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顶端 有腺状 突起。 果 实球状 壶形,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腾冲、 瑞丽、 景东、 泸水, 生 于海拔 800 — 1 800 (2 100-2 400) 米 的河边 或山谷 常绿 林内; 广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8. 硬 叶蒲桃 (海 南植 物志) Syzygium sterrophyllum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ugenia fluviatilis auct. non Hemsl. : Gagnep. (1920). 
图版 33 1- 四 角蒲桃 Syzygium tetragonum Wall. , 果枝 i 2 — 3. 思 茅蒲桃 S. szemaoense Merr. et Perry. 2. 果枝. 3. 果。 (吴锡 麟绘) 
120  云南 植物志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四 棱形, 有 狭翅, 无毛, 干后暗 褐色。 叶片 革质, 披 针形, 长 4. 5 — 1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稍淡, 两面均 无毛, 中脉 上面微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多数, 彼此 相距约 1 毫米, 斜 上升, 于 边缘约 0. 5 毫米处 结合成 边脉, 在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3 — 5 毫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生枝顶 叶腋, 长约 1. 5 厘米, 总梗 光滑; 花无梗 或有极 短梗; 花蕾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萼 管倒圆 锥形, 长约 3 毫米, 光滑, 具 不明显 萼齿; 花瓣 白色, 连 合成帽 状体, 花期脱 落;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柱与 雄蕊约 等长或 稍长。 果实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顶端 有宿存 果檐, 长约 1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滇东南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 200 米 的山坡 常绿阔 叶林; 分布于 广东、 广 西等省 区。 越南 也有。 19. 滇 边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瑞 丽蒲桃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羊屎果 (景东 ) Syzygium forrestii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乔木, 高 6 — 15 米。 树皮灰 黑色。 小 枝压扁 或不明 显的四 棱形, 深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尖头长 1 一 2. 5 厘米, 钝,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有稀疏 腺点, 下面 色淡,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多 而密, 上 面 不显, 下面略 突起, 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10 — 15 毫米。 圆锥 花序腋 生或生 于枝顶 叶腋, 多花, 长 3 — 8 厘米, 次级花 序轴长 0.5 — 3 厘米; 花 蕾近于 无柄, 倒 卵状 棒形, 长约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急剧 收缩; 萼齿 4, 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1.5 毫米; 花瓣 4, 连 合成帽 状体或 分离; 雄蕊长 6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6 毫米, 顶端 有腺状 突起。 果实 椭圆状 卵形, 长约 8 毫米, 宽 6 毫米。 花期 10 — 11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1 月。 产 泸水、 盈江、 瑞丽、 澜沧、 勐海、 思茅、 景东、 双柏, 生 于海拔 800 — 1 800 (2 100- 2 400) 米 的河谷 或山坡 常绿阔 叶林。 模式标 本采自 瑞丽。 20. 文 山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34, 1-2 Syzygium wenshanense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小 乔木, 高 10 米 左右。 小枝 灰色, 四 棱形。 叶片 革质, 卵形, 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 头钝,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上面深 绿色, 暗晦, 下 面色较 淡, 有明显 凹陷的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多数, 彼 此相距 1 一 1.5 毫米, 与中 脉近于 垂直, 于上面 可见, 下面 凸出; 叶 柄长约 1 毫米。 花 未见。 果序 顶生, 长 1 一 1. 5 厘米。 果实 无柄。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果期 11 月。 产麻 栗坡, 生 于石灰 岩杂木 林内。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21. 倒披针 叶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Syzygium oblancilimbum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小 灌木, 高约 0.6 米。 小枝四 棱形, 干时灰 褐色。 叶坚 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3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狭 楔形, 下面 干时灰 褐色, 具密集 的下凹 腺点, 中脉 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密集, 彼此 间相距 1 一 1.5 毫米, 与 中脉成 45 度角, 于上面 
图版 34 1 — 2. 文 山蒲桃 Syzygium wenshanense Chang et Miau, 1. 果枝 • 2. Of: 3—4. 滇 西蒲桃 S. rockii Merr. et Perry, 3. 花枝. 4. 花。 (吴锡 麟绘) 
122  云南 植物志  凹入, 下面 不显, 近边缘 0.6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 柄长约 1 毫米。 花 不详。 果 序聚伞 状, 顶生, 长约 1 厘米; 果 梗短, 果实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果期 9 月。 产 双江, 生 于海拔 750 米 的河边 沙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双江。 本 种与轮 叶蒲桃 S. grijsii (Hance) Merr. et Perry) 相近, 但叶 较大, 叶面 多下陷 腺点, 花柄较 短与之 不同。 22. 滇 西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4, 3-4 粉 管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rockii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4). 乔木, 高 10 — 15 米。 小枝四 棱形, 黑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长 1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榄 绿色, 光亮, 下面 较淡, 有 明显小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多数, 两面 隆起, 彼 此相距 2 — 3 毫米, 至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细 脉稀疏 网状;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和 腋生, 长 5 — 10 厘米; 花 无梗; 花蕾长 8 — 9 毫米, 萼 管倒锥 形或短 棒状, 萼齿 4, 三 角形, 长 约 1 毫米, 宽 1.5 毫米;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花药 圆形; 花柱长 3 毫米。 果 不详。 花期 2 — 4 月。 产 思茅、 勐海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1 300 米 的山坡 疏林或 密林。 模 式标本 采自勐 海。 本 种与思 茅蒲桃 (S. szemaoense Merr. et Perry) 相近, 但叶柄 较长为 1 厘米, 花序 也较长 (5 — 10 厘米 ), 多花, 花 蕾较长 (8 — 9 毫米 )。 23. 思 茅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3, 2-3 Syzygium szemaoense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小 乔木, 高 4 一 8 米。 幼枝四 棱形, 干后灰 褐色, 老枝圆 柱形,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钝 或尖, 基部 楔形, 上面 干后黑 褐色, 无 光泽, 有多数 凹陷小 腺点. 下面深 褐色, 多凸起 腺点, 中脉 上面凹 陷, 下面 凸起, 侧脉多 而密, 彼 此相距 2 — 3. 5 毫米, 斜伸,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微 凸出; 叶柄长 3 — 5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约 1.5 厘米, 少 花 (3 — 9 朵), 总梗长 2 — 5 毫米, 果期稍 伸长; 花 梗短, 长约 2 毫米 或近于 无梗; 花蕾 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2 — 3 毫米, 萼齿 不明显 或微三 角形; 花瓣 分离, 半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3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3 — 4 毫米。 果实 椭圆状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 8-1 厘米, 成熟时 紫色; 种子 1 颗, 多胚。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勐海、 景洪、 景东、 思茅、 双江、 镇康、 屏边、 西畴、 富宁, 生 于海拔 650 — 1 600 米 的山坡 密林; 广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24. 假乌墨 (中 国植 物志) 思 茅乌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augustinii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Ominio sphalm ut angustinii). 
桃 金娘科  123  乔木, 高 6 — 15 米。 幼枝 压扁, 微 具棱, 灰色, 老枝圆 柱形, 红 褐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先端 急尖, 钝头, 基部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 苍白, 两 面均具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人, 下面 凸出, 侧脉极 多数, 近于 平行, 彼此 相距约 1 毫米, 脉 间有网 状脉, 边脉离 边缘约 1 毫米; 叶柄长 8 — I 5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3 — 9 厘米; 花近于 无梗; 萼 管宽倒 锥形, 长 5 毫米, 上部宽 5 毫米, 基部 收缩, 萼齿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圆形; 花瓣 连合成 帽状, 脱落; 雄蕊 多数, 长约 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 8 毫米; 花 柱长约 10 毫米。 果实 椭圆状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成熟 时紫 黑色。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2 月。 产 思茅、 景东、 双柏, 生 于海拔 1 400 — 2 300 米的 河谷或 山坡常 绿林。 模式 标本采 自 思茅。 25. 竹 叶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杨 柳蒲桃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 叶杨柳 (海南 ) Syzygium myrsinifolium (Hance)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84). Eugenia myrsini folia Hance (1885); Forbes et Hemsl. (1887).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稍 压扁, 干后灰 褐色, 老枝灰 白色, 均 无毛。 叶薄 革质, 线 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 钝头, 基部 楔形, 上 面密被 腺点, 干后黑 褐色, 下面色 较浅,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多 而密, 脉间 相距 1.5 毫米, 于 上面不 明显, 下 面明显 突起, 以 化 一 45 度角斜 向上, 在近边 缘处约 1 毫米处 结合成 边脉; 叶柄长 3 — 4 毫米, 无毛。 聚 伞状圆 锥花序 顶生及 腋生, 长 3 — 5 厘 米, 花序 轴密被 乳突状 突起;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苞片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被 乳头状 突起; 花蕾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约 3 .5 毫米, 具乳头 状 突起, 萼齿 4 一 5, 波状; 花瓣 合生成 帽状, 开花 时沿萼 管边缘 脱落; 雄蕊长 5 — 6 毫米; 花柱长 5 — 7 毫米。 果实椭 圆形, 长约 6 毫米, 顶端有 浅杯状 萼檐。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6—7 月。 产 东南部 (富宁 ), 生 于海拔 5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内; 海南 也有。 26. 乌墨 (海南 ) 图版 35, 1—2 西 洋果、 叶 叶红、 洋 草果、 羊屎果 (屏边 )、 蒲桃、 十年果 (思茅 )、 小 麻枥果 (新 平)、 野冬 青果、 麻 栗果、 山 蒲桃、 海 南蒲桃 (图鉴 )、 乌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cumini (L. ) Skeels (1912); Alston (1931);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Banerji (1966); "图 鉴" (1972); Hara (1979); "补 编" (1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1994). Myrtus cumini L. (1753) ; Eugenia jambolana Lam. (1789) ; Wight (1840—1843) * ; Duthie in Hook. f. (1879); Syzygium jambolanum (Lam. ) DC. (1882) ; E. tsoi Merr. et Chun (1935). 乔木, 高 6 — 20 米。 小 枝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叶片 革质, 宽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钝或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光亮, 下 面色稍 
124  云南 植物志  淡, 暗晦, 两面 多细小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多数, 密集, 脉 间相距 1 一 2 毫米, 两 面均微 凸起或 仅下面 凸起, 在 距边缘 1 一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圆锥 花序通 常生于 落叶的 腋内, 偶有 顶生, 长 8 — 11 厘米, 多花; 花 梗短; 花白 色, 芳香, 常 3 — 5 朵 生于花 序小枝 顶端; 花蕾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约 5 毫米, 顶端平 截或不 明显的 4 齿裂; 花辦 4, 分离, 近 圆形, 直径约 2. 5 毫米; 雄蕊多 数,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果实卵 圆形或 壶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种子 1 颗。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新平、 澜沧、 屏边、 思茅、 景洪、 沧源、 景东、 泸水、 富宁, 生 于海拔 (190 —) 500 — 1 800 米的山 坡次生 林内;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 中南 半岛、 喜 马 拉雅山 区诸国 (尼 泊尔等 )、 印度、 印度尼 西亚、 澳 大利亚 也有。 本 种木材 白色, 密致 坚实; 树皮 含褐色 染料和 深红色 树脂。 果实、 树皮 人药。 果实 有收敛 定喘、 健 脾胃、 利尿之 功效; 树皮有 收敛的 功效, 用於 肠炎、 腹泻、 痢疾。 叶上 寄生 虫瘿烧 焦研粉 擦痈疮 溃烂。 27. 簇 花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35, 3-4 水榕树 (河口 )、 黑 果树, 冲果 (思茅 )、 鼻虫窝 (建水 )、 黑 叶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fruticosum (Roxb,) DC. (1828); (1842);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Eugenia fruticosa Roxb. (1832) ; Gagnep. (1921). 乔木, 高 6 — 13 米。 幼 枝微四 棱形, 淡 褐色, 老枝圆 柱形, 灰 白色。 叶片 革质, 椭 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略圆, 上面干 后 褐色, 光亮, 下面红 褐色, 暗晦, 两 面均有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多 而密, 彼 此相距 2 — 3 毫米, 斜伸,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1 一 1.5 厘 米。 圆锥花 序生于 无叶老 枝上, 长 4 一 7 厘米; 花 无柄, 常 5 — 7 朵 簇生于 第三级 花序梗 上; 萼管倒 锥形, 长 2 — 2. 5 毫米,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4, 分离, 圆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1. 5-2. 5 毫米;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果实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成熟时 红色; 种子 1 颗。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河口、 建水、 元阳、 思茅、 景洪、 勐海, 双江、 镇康, 生 于海拔 540 — 1 480 米的 山坡混 交林; 广西、 贵州有 分布。 中南 半岛、 缅甸、 越南、 印度 也有。 28. 黑长 叶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Syzygium melanophyllum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 乔木, 高 16 米 左右。 小枝圆 柱形, 干时深 褐色。 叶片 革质,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4 一 5.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 头钝, 基部 楔形, 上面 干后黑 褐色, 光亮, 下面深 褐色,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 23 — 32 对, 近于 平行, 彼 此相距 5 — 6 毫 米, 自 中脉成 55 度角 伸出, 于边缘 1.5 —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均两 面明显 突出,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 不详。 果序圆 锥状, 顶生, 长约 7 厘米; 第二级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果梗长 6 — 8 毫米, 果实 球形, 未成熟 直径约 2 厘米, 被 白粉, 外果 皮厚, 肉 质。 果期 4 一 5 月。 
图版 35 2. 乌墨 Syzygium cumini (L. ) Skeels, 1. 花枝. 2. 花, 3—4. 簇 花蒲桃 S. fruticosum DC. . 3. 花枝, 4. 果序。 (吴锡 鹏绘) 
126  云南 植物志  产景洪 (大勐 仑)、 勐腊 (小勐 仑), 生 于海拔 1 420 米的 山坡次 生林。 模式标 本采自 小 勐仑。 本 种与黑 叶蒲桃 (Syzygium thumra (Roxb. ) Merr. et Perry) 相近, 但 叶片长 14 一 20 厘米, 果实 较大, 直径约 2 厘米, 白色, 果 皮厚, 与之 不同。 29. 短 序蒲桃 (海 南植 物志) 野 冬青果 (新平 )、 麻里果 (玉溪 )、 沙 糖树果 (屏边 ) Syzygium brachythyrsum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灌木至 乔木, 高 5 — 12 米。 小枝 纤细, 圆柱 形或稍 压扁, 黄 褐色。 叶片厚 纸质, 椭 圆形至 椭圆状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尖 头长达 1.5 厘米, 基 部急 楔形, 干时 上面暗 褐色, 下面黄 褐色,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多数, 近于 平行, 彼此 间相距 2 — 4 毫米, 仅下面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纤细, 黑 褐色。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花 5 — 8 朵,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无 梗或具 短梗, 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顶部宽 约 4. 5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萼齿 4, 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2 毫米, 先 端钝; 花瓣 分离,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雄蕊长 2 — 3 毫米。 果实 球形, 直径 1.5 厘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玉溪、 新平、 屏边、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800 — 2 0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内。 模 式标 本采自 屏边。 果、 茎及叶 人药, 治 哮喘。 30. 团 花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Syzygium congestiflorum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 灌木, 高约 3 米。 幼枝圆 柱形, 干后 褐色, 老枝 粗壮, 干后灰 白色。 叶片 革质, 长 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面干 后赤褐 色, 下面浅 褐色, 两 面均有 腺点, 中脉 上面微 凹人, 下面 突出, 侧脉 10 — 17 对, 彼此相 距 1.5 — 2. 5 毫米, 两面均 明显, 以 45 度 角斜伸 向上,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长 1 一 1.5 厘米, 不 分枝; 花 无梗, 常 7 — 9 朵簇生 于总梗 顶端; 花蕾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萼 管短倒 锥形, 长约 2 毫米, 萼齿 不 明显; 花瓣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1.5 — 2 毫米, 花药 白色, 较小; 花柱 长 2 — 2. 5 毫米。 果实圆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西 双版纳 (景洪 ), 生 于海拔 750 — 1 000 米的 丘陵地 林内。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双版纳 (景洪 )。 31- 石 生蒲桃 (云 南植物 研究) Syzygium saxatile H. T. Chang et Mia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4) .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光滑。 叶片 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光亮, 下面浅 褐色, 暗晦, 侧 脉密, 近于 平行, 彼 此 相距约 1 毫米,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聚 伞花序 顶生, 长 1.5 — 2 厘米, 少 花;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萼 齿钝; 花瓣 4, 宽 卵形, 长 3 毫米;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柱与 雄蕊近 等长。 果 未见。 
桃 金娘科  127  产西畴 (那波 ), 生 于峡谷 溪旁。 模式 标本采 自西畴 那波。 32. 黑 叶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红 叶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thumra (Roxb. )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 中 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Eugenia thumr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descr. ; Duthie (1879). 乔木, 高 8 — 12 米。 幼 枝圆柱 形或稍 压扁, 干后 褐色, 老枝圆 柱形, 灰色, 有长圆 形 皮孔。 叶片 革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光亮, 下面浅 绿色, 暗晦,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多数, 约 2 5 对, 彼 此相距 3 — 6 毫米, 两面均 突起, 缓伸向 边缘, 在离 边缘约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6 — 8 毫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9 厘米, 宽 7 厘米, 总梗圆 柱形, 深 褐色; 花常 3 朵 簇生,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蕾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 4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约 3 毫米, 萼齿 4, 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2. 5 毫米; 花瓣 分离, 宽 卵形, 长 2. 5 毫 米; 雄蕊 多数, 较短;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干后黑 褐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600 — 950 (— 1 140) 米 的山坡 及沟谷 密林。 缅甸、 马来西 亚有 分布。 33. 高 檐蒲桃 (中 国植 物志) 帽 瓣蒲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yzygium oblatum (Roxb. ) Wall. (1831), nom. nud. ; A. M. Cowan et J. A. Cowan (1929), descr. ; Merr. et Perry (1938); "图鉴 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Eugenia oblatum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乔木, 髙 5 — 10 米。 幼枝圆 柱形, 褐色, 老枝 灰色。 叶片 革质,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面榄 绿色, 暗 晦或稍 有 光泽, 腺点不 明显, 下面 稍浅, 有多 数细小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脉多 而密, 近于 平行, 彼 此相距 2 — 3 毫米, 在离 边缘约 1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叶柄长 6 — 8 毫 米。 圆锥花 序通常 顶生, 稀 腋生, 长 4 一 7 厘米, 多 分枝; 花 梗长约 1 毫米; 萼管倒 锥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 齿通常 4, 有时 5, 短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瓣 4, 卵形, 长约 5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7 — 8 毫米; 花柱与 雄蕊近 等长。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 5 厘米; 种子 1 颗。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普洱、 景洪、 勐腊、 西畴, 生 于海拔 500 — 1 500 米 的沟边 或山坡 密林或 疏林。 中 南 半岛及 印度有 分布。 34. 南 屏蒲桃 (广西 植物) Syzygium nanpingense Y. Y. Qian (1991) 的模 式标本 (钱 义永 1 700) 及其 列举标 本 (钱 I 734 , 1775) 均 未见, 暂附 于此。 (吴征 镒注) 又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尚记 录有柿 叶蒲桃 [Syzygium diospyrifolium (Wall, ex Duthie ) C. Y. Wu, p. 375 ( 1984 ) comb, seminud. ] [ = Eugenia diosp. Wall. 
128  云南 植物志  (1831), nom. nud. ex Duthie in Hook. f. (1878) descr. ] , 产河 口、 金平, 冯国楣 21707。 云 南或有 分布, 本 志暂列 于此。 (吴征 缢注) 7. 水翁属 Cleistocalyx B1. 乔木。 叶 对生, 有 明显的 腺点, 羽 状脉, 具 叶柄。 圆锥 花序由 多数聚 伞花序 组成; 萼 管倒 锥形, 萼 片合生 成一帽 状体, 开花 时整个 脱落; 花瓣 4 一 5 片,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常附 生于帽 状萼檐 上一并 脱落; 雄蕊 多数, 分离, 排成 多列, 花药 卵形, 背着, 纵裂; 花 柱比雄 蕊短, 柱头稍 扩大, 子房 下位, 通常 2 室, 胚珠 少数。 果为 浆果, 顶端有 残存环 状 萼檐; 种子 1 颗, 种 皮薄, 子 叶厚, 胚直。 20 多种, 分布于 印度、 中印 半岛, 南经马 来亚、 印度 尼西亚 至澳大 利亚、 新 喀里多 尼亚 和斐济 群岛。 我国有 2 种,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云南等 省区。 云南有 1 种。 本属与 蒲桃属 (Syzygkim Gaertn. ) 很 相近, 有 些英国 学者主 张并人 该属, 但 不同点 为本 属的萼 片合生 成一帽 状体。 1- 水翁 (广 东、 广西) 水翁花 (岭南 采药录 )、 水榕 (海 南植 物志) 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 ) Merr. et Perry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 南植 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Hara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 et al. , (1994). Eugenia operculata Roxb. (1814) , nom. nud. , (1832) , descr. ; Wight (1840) ; Duthie in Hook. f. (1879) ; Murata (1973); Syzygium operculatum (Roxb. ) Nied. (1893). 乔木, 高可达 15 米。 树皮灰 褐色, 厚, 树干多 分枝; 幼枝四 棱形。 叶片近 革质, 卵 状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阔楔 形或略 圆, 两面 多透明 腺点,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突出, 侧脉 8 — 12 对, 脉 间相距 8 — 9 毫米, 斜伸 向上, 在离 边缘约 2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圆 锥花序 由 多数聚 伞花序 组成, 常 生于无 叶的老 枝上, 长 6 — 11 厘米; 花小, 绿 白色, 近 无梗, 2 — 3 朵 簇生; 花蕾 卵形, 长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萼管半 球形, 长 3 毫米, 帽 状体长 2 — 3 毫米, 顶 端尖, 有 腺点; 雄蕊 多数, 长 5 — 8 毫米; 子房 下位, 花 柱长约 5 毫米。 果实卵 球形, 长 1 一 1. 2 厘米, 直径 1 一 1. 4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有 斑点。 花期 5 — 6 月, 果 期 7 — 8 月。 产西 双版纳 等地, 喜生水 边或为 栽培; 分布于 广东、 广西及 海南。 中南 半岛、 印度、 尼 泊尔、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及 大洋洲 也有。 果熟时 可食; 花蕾、 树皮、 叶 入药, 有清热 解表、 杀虫 止痒、 消滞的 功效。 本种喜 生于 水边, 可 作固堤 植物。 8. 桃 金娘属 Rhodomyrtus (DC. ) Reichenbach 灌 木或小 乔木。 单叶 对生, 具离基 3 — 5 脉。 花 较大, 玫瑰 红色, 1 一 3 朵生于 腋生的 花序 柄上; 花萼 钟状或 球形, 裂片 4 一 5, 革质, 宿存;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扩展; 雄蕊极 
桃 金娘科  129  多数, 分离, 数轮 排列, 花 药丁字 着生或 近基部 着生, 纵裂; 子房 下位, 1 一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列或于 2 列胚 珠间出 现假隔 膜而成 2 — 6 室, 有时 假隔膜 横列, 把 子房分 割为上 下叠置 的多数 假室, 花柱 线形, 柱头 扩大为 头状或 盾状。 浆果 球形或 卵形, 有种子 多数; 种子 压扁, 肾 形或近 球形, 种皮 坚硬, 胚弯 曲或螺 旋状, 胚 轴长, 子 叶小。 约 11 一 20 种, 分布于 大洋洲 及亚洲 热带。 我国 1 种, 分布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 湖南 南部。 1. 桃金娘 图版 36, 3—4 金丝桃 (花镜 )、 倒 稔子、 都 念子、 海漆、 黏子、 倒黏子 (本草 纲目拾 遗), 山稔 (广 东、 广西、 福建、 湖南 ), 岗稔子 (图考 )、 当梨、 稔子 (广东 ), 桃娘 (福 建、 湖南) 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 Hassk. (1842); Benth. (1843); Wight (1845); Miq. ( 1855); A. Gray (1854) Hemsl (1881); Gagnep in Lecte (1921); Merr. et Perry ' 193S);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 i:»M)'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6) . Myrtus tomentosa Ait. (1789); M. canescens Lour. (1793) .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 枝密被 灰白色 柔毛。 叶 对生, 革质,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常 微凹, 稀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楔形, 全缘, 上 面无 毛或初 时被短 柔毛, 下面 密被灰 白色短 绒毛, 离基 3 出脉, 很少 5 脉, 中脉上 面凹, 下面 凸出, 侧 脉每边 7 — 8 条, 支脉 网状, 仅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被 绒毛。 花 通常 1 朵, 有时 3, 腋生, 紫 红色, 直径约 2 厘米;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花萼 被灰色 绒毛, 萼管长 5 — 6 毫米, 基部有 2 枚小 苞片, 苞片 卵形, 被 绒毛, 裂片 5, 圆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彼 此不甚 相等, 宿存; 花瓣 5,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外面密 被 灰白色 绒毛, 里面 无毛; 雄蕊 红色, 长 7 — 8 毫米, 花药 圆形; 子房 下位, 3 室, 花柱 长约 1 厘米, 基部被 绒毛, 柱头 头状。 果卵状 壶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0.8 — 1.2 厘 米, 外面 被黄色 绒毛, 成 熟时紫 黑色; 种子 在每室 排列成 2 列。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滇东南 (富 宁、 河口 ), 常生 于海拔 80 — 900 米 的丘陵 坡地的 林中;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湖南 南部。 日本、 印度、 斯里 兰卡、 马 来西亚 及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本种 为酸性 土指示 植物; 果实 可食; 全株 人药, 有活血 通络、 收敛 止泻、 补 虚止血 的 功效。 9. 子 棟树属 Decaspermum J. R. et G. Forst.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对生, 全缘, 羽 状脉。 花小, 两性, 有时 杂性, 组 成聚伞 花序或 圆锥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苞片 1, 小苞片 2; 萼管倒 锥状, 裂片 4 一 5, 扩展 宿存; 花瓣 4 一 5, 扩展; 雄蕊极 多数, 数轮 排列, 分离, 花丝 丝状, 花药小 * 丁字 着生, 药室 2, 纵裂; 子房 下位, 4 一 5 室, 每室 有胚珠 2 至 多个, 有时 出现假 隔膜将 1 个心皮 分为假 2 室; 花 柱 丝状, 柱头 盾状。 浆果 球形, 顶端 有宿存 萼片; 种子 4 一 10 颗, 肾 形或近 球形, 种皮 
130  云南 植物志  硬 骨质, 胚马蹄 形或圆 柱状, 有长的 胚根和 线形的 子叶。 约 30 — 40 多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 西 南太平 洋及大 洋洲各 岛屿。 我国 7 种,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云南、 贵州等 省区。 云南有 1 种。 1- 五瓣 子楝树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碎 米叶、 碎 米果、 碎 米树、 水蜜树 (滇南 ), 细 红草果 (景东 ), 蜜油果 (思茅 ) Decaspermum parviflorum (Lam. ) A. J. Scott (1979), (1980). Decaspermum fruticosum auct. non. J. R. et G. Forst. (1776) ; Rehd. (1934) ; Merr. ct Perry (1938); Lauener (1972). excl. syn. ; "图 鉴" (1972), in nota ; "图鉴 补编" CJ983),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xcl. syn. , cum var. khasianum (Duthie) C. Y. Wu, com. seminud ; Eugenia parui flora Lam. (1789) ; Nelitris paniculata Lindl. (1821); Decaspermum panic ulatum (Lindl. ) Kurz. (1877) ; Duthie in Hook. f. (1878), cum var. khasianum Duthie.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6 米。 幼枝圆 柱形, 被 灰白色 柔毛。 叶 对生, 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8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初 时两面 被灰色 柔毛, 后变 无毛, 干后 上面黑 褐色, 光亮, 下面 褐色, 晦暗, 两面密 布黑色 腺点, 中脉 上面微 凹, 下面 凸出, 侧脉 12 — 15 对, 两 面均不 明显, 边缘有 边脉; 叶柄长 5 — 7 毫米, 被白 色 柔毛。 聚伞花 序常组 成圆锥 花序, 生于 枝顶叶 腋内, 长 3 — 7 厘米, 被灰色 柔毛; 花梗 长 6 — 10 毫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小苞片 细小, 生 于花托 基部; 萼管倒 锥形, 被 灰色柔 毛, 裂片 5, 宽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花瓣 5. 白色,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有 睫毛; 雄 蕊 多数, 无毛, 花 丝长短 不一;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浆果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干 后有纵 沟, 种子 4 一 5 粒。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景洪、 勐海、 澜沧、 双江、 耿马、 临沧、 凤庆、 景东、 新平, 生 于海拔 1 000 — 2 300 米的 山坡混 交林内 或河边 疏林;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印度、 马 来西亚 亦有。 Lauener (1972) 曾将 Eugenia esquirolii Levi. (1911), (1915) 和 Pirus bodinieri Levi. (1915) 作为 Decaspermum fruticosum J. R. et G. Forst. 异名, 但 A. J. Scott 研究了 Edinb. 所 藏模式 Esquirol 3611 . 认 为是具 3 花的 Decaspermum gracilentum (Ha nee) Merr. et Perry (1938), 而 不属于 Decaspermum parviflorum (Lam. ) A. J. Scott 如此, 如采 取 A. J. Scott 的较宽 概念, 中国 本属可 能只有 4 种, 即 l.D. parviflorum Lam. A. J. Scott [ = D. austo-hainanicum H. T. Chang in Act. Bot. Yunnan. 4(1): 24 (1982), syn ♦ nov. ];2. D. albociliatum Merr. et Perry 分布于 海南; 3. D. montanum Ridl. [ = D. cambodi- anum Gagnep. =D. glabrum H. T. Chang et Miau , ibid. 4 (1): 25 (1982), syn. nov. ] 分布于 海南、 广东 西部。 中 南半岛 至马来 西亚; 4. D. gracilentum (Hance) Merr. et Perry [ = D. esquirolii (Levi. ) H. T. Chang et Miau , ibid. 4 (1): 25 (1982). syn. nov. ] 分 布于 黔南、 桂、 粤、 琼、 台 和越南 北方。 (吴征 镒注) 10. 番 石榴属 Psidium L. 乔木或 灌木。 叶 对生, 全缘, 具羽 状脉。 花 较大, 通常 1 一 3 朵 腋生或 侧生; 萼管钟 
桃 金娘科  131  形或 梨状, 花蕾 时萼片 连结而 闭合, 开花 时萼片 不规则 4 一 5 裂; 花瓣 4 一 5 , 白色, 扩展; 雄蕊 多数, 离生, 排成 多列, 着 生于花 盘上, 花药椭 圆形, 近基部 着生, 药室 平行, 纵 裂; 子房 下位, 与萼管 合生, 通常 4 一 5 室, 有时为 2 — 7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线 形, 柱头 扩大。 浆果 球形或 梨形, 顶端 有宿存 萼片, 胎座 发达, 肉质; 种子 多数, 种皮 坚硬, 胚 弯曲, 胚 根长, 子 叶短。 约 100 — 150 种, 产美洲 热带。 我国引 入栽培 2 种, 其中 1 种逸为 野生。 云南 2 种均 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幼枝圆 柱形; 叶椭圆 形至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无毛, 侧脉 不明显 1. 草莓 番石櫊 P. littoral e 2 (1) 幼枝四 棱形; 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基 部圆形 或钝, 背面密 被毛, 侧 脉明显 2. 番石榴 P. guajava 1. 草莓 番石榴 (广 州植 物志) Psidium littoral e Raddi (1820); Merr. et Perry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84) . Psidium cattleianum Sabine (1821); Lindl. (1821); DC. (1828); 广州 植物志 (1956) . 灌木或 乔木, 高可达 7 米。 树皮 平滑, 灰 褐色; 幼枝圆 柱形, 无毛。 叶厚 革质, 椭 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全缘; 侧脉不 明显; 花 白色, 单生, 直径约 2. 5 厘米。 果倒 卵形至 球形, 长 2. 5 — 4 厘米, 紫红 色, 果肉 白色、 黄 色或紫 红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 原产 巴西。 西双 版纳有 栽培。 我国南 部也有 栽培。 本 种果肉 松软而 多汁, 味香如 草莓, 可生 食或制 果酱。 2. 番石榴 (通称 ) 图版 36, 1—2 交桃、 缅桃、 番 头果、 番桃果 (滇东 南), 麻力咖 (临沧 ), 香石榴 (龙陵 ), 喇叭果 (四川 ) Psidium guajava Linn. (1753); Miq. (1855); Benth. (1861); Kurz (1877); Duthie in Hook, f. (1879); Merr. et Perry (1938); 陈嵘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etal. (1994). Psidium pomiferum Linn. (1762); Lour. (1790), (1793); P. pyriferum L. (1762); Lour. (1790), (1793); DC. (1828).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可达 10 米。 枝皮 灰色, 平滑, 鳞片状 脱落; 幼枝四 棱形, 被 柔毛。 叶 对生, 革质.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4 一) 7—12 (1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急 尖 或钝,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上面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下 面密被 柔毛; 侧 脉每边 12 — 15 条, 与中脉 均上面 凹入, 下面 凸出, 网脉 于下面 明显;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微柔 
图版 36 2- 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Linn. , 1. 花枝, 2. 果: 3—4. 桃金娘 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 Hassk. , 3. 花枝. 4 . 果。 (吴锡 麟绘) 
金 丝桃科  133  毛。 花 白色, 芳香, 较大, 直径约 2. 5 厘米, 单生或 2 — 3 朵 腋生; 花梗长 1.5 — 2. 5 厘 米, 被 灰色微 柔毛; 花萼 绿色, 厚, 萼管 钟形, 长约 5 毫米, 被 柔毛, 萼帽近 圆形, 长 7 — 8 毫米, 不规则 开裂; 花 瓣薄,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雄蕊 极 多数, 长 6 — 9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与萼 合生,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花柱 线形, 柱头 盘状。 浆果 球形、 卵 圆形或 梨形, 长 2. 5 — 8 厘米, 顶端 有宿存 萼片, 果肉白 色及黄 色, 胎座 肥大, 肉质, 淡 红色; 种子 多数。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原产南 美洲。 滇 南常有 栽培, 间 有逸为 野生。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 西亦有 栽培, 在 金沙 江的安 宁河河 谷可成 群落。 果 味甜, 可 生食或 酿酒; 叶含芳 香油, 为工业 及医药 原料。 11 南 美稔属 Feijoa Befg.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叶 对生, 上面亮 绿色, 下面 有白色 绒毛, 羽状 叶脉; 花具 长梗, 单 生于 叶腋; 萼 管长, 顶部 4 裂; 花瓣 4, 广展; 雄蕊 多数, 排成 多列, 花 药广椭 圆形, 纵 裂; 子房 4 室, 每室 有胚珠 数颗; 浆果长 圆形, 顶端 有宿存 萼片; 种子 有棱。 仅 1 种, 产南 美洲。 云南有 栽培。 国外 有些学 者将本 属并入 Acca Berg. (也 作番 石榴属 Psidium Linn. ) , 但本 属花萼 裂片 离生, 花 蕾时不 连合, 子 房每室 的胚珠 少数, 子叶 较大, 这些 特征与 番石榴 属明显 不同。 1- 南美稔 Feijoa sellowiana Berg. (1858); J. R. Mattos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84) : 常绿小 乔木, 高约 5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叶 对生, 革质, 椭圆 形或卵 状椭圆 形, 长 6 — 8. 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 端圆或 稍微凹 或有小 尖头, 上面幼 时被灰 白色绒 毛, 后变 无毛, 下面 密被灰 白色短 绒毛; 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侧 脉每边 7 — 8 条, 以 45 度角 斜伸, 在 离边缘 2 — 3 毫米处 汇合成 边脉, 上面 凹陷, 下 面明显 凸起; 叶柄长 5 — 7 毫米, 被 灰白色 缄毛。 花单生 叶腋, 直径 2. 5 — 5 厘米, 花瓣 外面有 灰白色 绒毛, 内 面带 紫色, 无毛; 雄蕊 多数, 与花 柱均淡 红色。 浆 果卵圆 形或长 圆形, 直径 1.5 厘米, 外 面有 灰白色 绒毛, 顶端 有宿存 萼片, 萼片 外面被 灰白色 绒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原产 巴西、 巴拉 圭和阿 根延。 云 南勐腊 (小 勐仑) 有 栽培。 花大美 丽可供 观赏; 果实 可食。 123. 金丝 桃禾斗 Hypericaceae nom. fam. Conserv. 草本或 灌木, 稀为 乔木, 具 油点或 腺点。 叶 对生或 轮生, 稀 互生, 单叶, 全缘. 无 柄或具 短柄; 托 叶无。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黄色, 稀为 粉红或 紫色或 白色, 单生 或为聚 伞 花序或 为圆锥 花序; 萼片 4 一 5,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4 一 5. 覆 瓦状或 螺旋状 排列; ^炱: 通常 多数, 常 连合成 3 — 5 束, 稀 离生, 花药 2 室, 纵向 开裂; 子房 上位, 具 3 — 5 心皮, 
134  云南 植物志  3 — 5 或 1 室, 花柱 与心皮 同数或 连合; 胚 珠通常 多数, 倒生, 着生于 中轴或 侧膜胎 座上。 果为 蒴果或 浆果, 稀为 核果; 种子具 直或弯 的胚, 无 胚乳。 约 8 属, 450 种 以上, 分布 于热带 至温带 地区, 尤以温 带种数 最多。 我国有 3 属约 60 种, 云南产 3 属 29 种 5 亚种。 分属 检索表 1 (4) 蒴果 室间或 沿胎座 开裂; 种子 无翅。 2 (3) 花黄 色或金 黄色; 雄 蕊通常 多数, 仅 在基部 合生, 形成 5 或 3 束; 无下 位腺体 1. 金 丝桃属 Hypericum 3 (2) 花粉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9, 形成 3 束; 下 位腺体 3, 与雄蕊 束互生 2. 三腺金 丝桃属 Triadenum 4 (1) 蒴 果室背 开裂; 种 子有翅 3. 黄 牛木属 Cratoxylum 1- 金 丝桃属 Hypericum Linn. 灌 木或多 年生至 一年生 草本, 无 毛或被 柔毛, 具透明 或常为 暗淡、 黑 色或红 色的腺 体。 叶 对生, 全缘, 具柄或 无柄。 花序 为聚伞 花序, 1 至 多花, 顶生 或有时 腋生, 常呈伞 房状。 花 两性。 萼片 (4) 5, 等 大或不 等大,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4) 5, 黄至金 黄色, 偶 有 白色, 有时 脉上带 红色, 通常不 对称, 宿存或 脱落。 雄蕊 联合成 束或明 显不规 则且不 联合 成束, 前种情 况或为 5 束而 与花瓣 对生, 或更有 合并成 4 束至 3 束的, 此时 合并的 束 与萼片 对生, 每束 具多至 80 枚的 雄蕊, 花丝 纤细, 几 分离至 基部, 花药 背着或 多少基 着, 纵向 开裂, 药 隔上有 腺体; 无 退化雄 蕊及不 育的雄 蕊束。 子房 3 — 5 室, 具中轴 胎座, 或 全然为 1 室, 具侧膜 胎座, 每胎座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2) 3-5, 离生或 部分至 全部合 生, 多少 纤细; 柱 头小或 多少呈 头状。 果为 一室间 开裂的 蒴果, 果; H 常有 含树脂 的条纹 或囊状 腺体。 种 子小, 通 常两侧 或一侧 有龙骨 状突起 或多少 具翅, 表面 有各种 雕纹, 无 假 种皮; 胚 纤细, 直。 约 400 余种, 除南北 两极地 或荒漠 地及大 部分热 带低地 外世界 广布。 我 国约有 55 种 8 亚种, 几产 于全国 各地, 但主要 集中在 西南; 云南产 27 种 4 亚种, 几遍 布全省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40) 花瓣 及雄蕊 脱落; 灌木。 2 (3) 花 白色, 较小, 直径约 1.5 厘米 1. 椭圆叶 金丝桃 H. elliptifolium 3 (2) 花黄 色或金 黄色, 通常均 较大。 4 (5) 叶 或至少 上部叶 无柄, 下面 无可见 的密集 脉网; 花 柱离生 … 2. 无柄 金丝桃 H. augustinii 5 (4) 叶全 部近无 柄或具 短柄, 若叶 无柄, 则 叶片下 面有可 见的多 少密集 脉网和 (或) 有多 少合生 的 花柱。 6 (7) 茎 匍地至 上升或 下垂, 形 成矮植 丛或呈 垫状; 花柱 约等长 于子房 
金' 丝 桃 科  135  3. 匍枝 金丝桃 H. reptans 7 (6) 茎直 立至极 叉开。 8 (9) 叶下面 有密集 脉网; 花柱在 下半部 合生, 其长度 至少为 子房的 1.5 倍 4. 连柱 金丝桃 H. cohaerens 9 (8) 叶下面 有稀疏 或几不 可见的 脉网; 花柱 离生, 其 长度为 子房的 1.5 倍 以下。 10 (25) 叶排列 在一个 平面上 (二列 ), 若呈四 列则叶 片中部 最宽。 11 (12) 萼片在 花蕾及 结果时 开张至 反折; 花柱 短于或 稀等于 子房; 叶狭椭 圆形, 近无柄 5. 近无柄 金丝桃 H. subsessile 12 (11) 萼片在 花蕾及 结果时 外弯; 花 柱长于 子房; 叶 狭披针 形至宽 卵形, 多少具 短柄。 13 (14) 叶有 明显而 通常连 续的近 边缘脉 6. 尖萼 金丝桃 H. acmosepalum 14 (13) 叶 无近边 缘脉。 15 (20) 尊 片无或 有很狭 的膜质 边缘; 茎 拱弯或 开张至 下垂但 不多叶 (即 具二列 生枝条 ), 幼 时不或 " 几不 呈两侧 压扁。 16 (17) 叶 狭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花蕾 锐尖至 钝形; 雄 蕊长为 花瓣的 3/5 — 7/10 7. 纤枝 金丝桃 H. lagarocladum 17 (16) 叶 最宽处 在中部 以下; 花蕾 钝形至 圆形; 雄 蕊长为 花瓣的 1/4 一 2/5。 18 (19) 萼片圆 形或偶 为圆形 而具小 尖突, 通 常明显 具脊; 雄 蕊每束 60 — 80 枚 8. 短柱 金丝桃 H. hookerianum 19 (18) 萼片锐 尖至钝 形或偶 为圆形 而具小 尖突, 无脊; 雄 蕊每束 40 — 45 枚 • 9. 竹丛 金丝桃 H. addingtonii 20 (15) 萼片 有明显 的膜质 边缘; 茎 直立至 拱弯或 开张, 并 且常常 多叶, 至少在 幼时明 显两张 压扁。 21 (22) 萼片 全缘, 至 少外萼 片为宽 椭圆形 或宽长 圆形至 圆形; 茎 直立, 不多叶 10b. 蒙自 金丝桃 H. henryi subsp. hancockii 22 (21) 萼片具 啮蚀状 小齿, 若为 全缘则 呈椭圆 形至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茎 直立至 开张, 有时 多叶。 23 (24) 萼 片具啮 蚀状小 齿至近 全缘, 通 常具小 尖突, 宽椭圆 形至宽 卵形; 叶先 端通常 为具小 尖突的 钝形 至圆形 10a. 西南 金丝桃 (原 亚种) H. henryi subsp. henryi 24 (23) 萼片 全缘, 稀具小 尖突, 椭圆 形至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叶先端 锐尖, 稀 为钝形 10c. 呢 江 金丝桃 H. henryi subsp. uraloides 25 (10) 叶 排列成 4 行 (四 列), 最宽处 在中部 以下。 26 (31) 叶的主 侧脉序 (通常 明显) 闭合, 第三 级脉序 较为密 网状; 萼片最 宽处在 中部, 全缘。 27 (28) 萼片在 花蕾及 结果时 下弯, 先 端通常 锐尖; 叶三角 状披针 形或稀 为卵形 至近椭 圆形. 先端通 常 锐尖至 渐尖; 花 浅至深 杯状; 花 蕾先端 骤锐尖 至钝形 11. 多蓝 金丝桃 H. ch«»isianum 28 (27) 萼片在 花蕾及 结果时 直立, 先 端通常 钝形至 圆形; 叶 披针状 长圆形 至宽菱 形或近 圆形, 先端 钝形至 微凹; 花 多少深 杯状; 花蕾 先端钝 形或稀 锐尖至 圆形。 29 (30) 萼片椭 圆形, 先端 锐尖至 钝形, 通常 叶状; 花直径 4 一 6 厘米; 叶狭 长圆形 至卵状 长圆形 (长 为宽的 2 倍或 以上) 12b. 宽萼 金丝桃 H. bell urn subsp. latiscpalum 30 (29) 萼片 狭椭圆 形至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不呈 叶状; 花直径 2.5 — 3.5 厘米; 叶卵状 K 圆形 至近 圆形 (长 为宽的 2 倍或 以下) •••••• 12a. 美丽 金丝桃 (原 亚种) H. bell urn subsp. bdlum 31 (26) 叶的主 侧脉序 f 通常 模糊) 幵放, 第 三级脉 不明显 网状: 萼 片最宽 处通常 在中部 以下, 常 a 小齿。 32 (35) 萼 片通常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间有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锐尖至 渐尖; 花辧 的小尖 突先端 
136  云南 植物志  锐尖至 钝形或 圆形。 33 (34) 花柱长 与子房 相等或 略超出 子房; 雄 蕊长为 花瓣的 3/5; 花序具 1 一 11 花 13. 展萼 金丝桃 H. lancasteri 34 (33)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2; 雄 蕊长为 花瓣的 1/3 — 7 八 0; 花序具 1 (3) 花 14- 弯萼 金丝桃 H. curvisepalum 35 (32) 萼片 卵形、 卵状长 圆形至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先端 锐尖至 圆形; 花瓣的 小尖突 先端钝 形至圆 形。 36 (37) 萼片先 端具小 尖突至 圆形; 茎 不久呈 圆柱形 15. 川滇 金丝桃 H. forrestii 37 (36) 萼 片先端 锐尖至 钝形; 茎具 4 纵线棱 时间较 长久。 38 (39) 花 柱长于 子房; 雄蕊束 长约为 花瓣的 4/5; 叶 先端通 常圆形 16. 山^ E 子 H. pseudohenryi 39 (38) 花 柱与子 房等长 或短于 子房; 雄 蕊束长 为花瓣 1/2 — 7/10; 叶先端 通常钝 形或具 小尖突 17. 黄花香 H. b«anii 40 (1) 花瓣 及雄蕊 宿存; 草本。 41 (42) 花柱 5; 雄蕊束 5 18. 黄海棠 H. ascyron 42 (41) 花柱 3; 雄蕊束 3 或 不规则 排列。 43 (46) 雄蕊 不规则 排列; 植株全 然无黑 腺点; 胎座 为侧膜 胎座。 44 (45) 叶通 常卵形 或卵状 三角形 至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为宽的 1.5 — 2. 5 倍; 雄蕊 5 — 30 19. 地耳草 H. japonicum 45 (44) 叶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为宽的 3 — 5 倍; 雄蕊 30 — 40 20. 细叶 金丝桃 H. gramineum 46 (43) 雄蕊束 3; 叶、 萼片、 花药以 及有时 在茎及 花瓣上 有黑色 腺点; 胎座 为中轴 胎座。 47 (48) 萼片 4, 外轮 2 枚 较大, 其 长度常 与花瓣 近相等 21. 纤茎 金丝桃 H. filicaule 48 (47) 萼片 5。 49 (54) 萼片 以及苞 片和小 苞片边 缘有小 刺齿, 齿端 有黑色 腺体。 50 (53) 花柱 短于或 略长于 子房, 长约为 子房的 4/5 — 1 1/3; 茎 至少幼 时具纵 线棱。 51 (52) 花 较大, 直 径可达 2 厘米 22. 长瓣 金丝桃 H. monanthemum 52 (51) 花 较小, 直径约 6 毫米 23. 遍地金 H. wightianum 53 (50)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2 倍或 2 倍 以上; 茎 圆柱形 24. 挺茎 金丝桃 H. elodeoides 54 (49) 萼片 以及苞 片和小 苞片边 缘无小 刺齿。 55 (56) 同一 对对生 叶基部 合生; 蒴 果具囊 状腺体 2S. 元宝草 H. sampsonii 56 (55) 叶不 合生; 蒴果 无囊状 腺体。 57 (58) 萼片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稍钝, 边 缘常疏 生黑色 腺点; 花 瓣无黑 腺点或 仅在先 端具少 数黑腺 点; 蒴果 卵珠形 26. 扬子 小连翘 H. faberi 58 (57) 萼片 线形, 不 等大, 边缘无 腺点或 在上部 偶有少 数不成 行的黑 腺点; 花 瓣无黑 腺点; 蒴果卵 珠形 或近圆 球形。 59 (60) 茎多少 铺散; 叶片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0.6 — 1.4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最宽 处在叶 片中部 或中部 以上, 基部宽 楔形或 渐狭; 除 顶生单 花外聚 伞花序 通常为 1 回二 岐状; 花柱短 于子房 27a. 短柄 小连翅 H. petiolulatum subsp. petiolulatum 60 (59) 茎直立 或下部 匍匐; 叶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达 1 厘米, 最宽 处在中 部或中 部 以下, 基 部大都 圆形或 心形; 除顶 生单花 外聚伞 花序为 2 — 3 回二 岐状; 花柱长 于子房 27b. 云南小 连通 H. petiolulatum subsp. yunnanense 
金 丝桃科  137  1. 椭圆叶 金丝桃 图版 37, 5-6 Hypericum ell iptifolium Li (194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灌木, 高 30 — 60 厘米, 直立。 根 茎水平 伸展。 茎 少数, 圆 柱形, 纤细, 红 褐色, 不 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分枝 短小, 长达 15 厘米。 叶 无柄, 叶片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5- 3 厘米, 先端 圆形、 微凹 或具小 尖突, 基部 圆形, 边缘 全缘而 内卷, 坚 纸质, 上面榄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侧 脉每侧 2 — 3 条, 与 中脉在 上面近 明显, 下面 显著, 纤细, 弧曲 上升, 向 顶端 弯曲, 小脉 纤细, 多数, 多少 与叶缘 平行。 花序 顶生, 具 5 — 6 花, 为 近伞状 聚伞花 序; 总 梗长约 8 毫米; 小苞片 细小, 长不及 1 毫米。 花小, 直径约 1.5 厘米, 开展; 花 梗长约 8 毫米。 萼片 长圆状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长约 7 毫米, 宽 2 毫米。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先端近 锐尖。 雄蕊 多数, 花 丝长达 6 毫米。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柱 3, 分离, 长约 2 毫米。 蒴果卵 珠形,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有 宿存的 花萼和 花柱。 种子 梭形, 长约 0.6 毫米, 黑 褐色, 两端 渐尖, 两侧有 龙骨状 突起,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2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 式标本 (俞 德浚 20125) 采 自云南 贡山。 本种 花白色 而小, 花序为 近伞状 聚伞花 序极为 特异, 据 N. Robson 意见 (私 人通 信), 认为 它很可 能是黄 牛木族 (Trib. Cratoxyleae Engl. ) 的一个 新属, 其 位置介 于三腺 金 丝桃属 (Triadenum) 和 产自墨 西哥的 Thornea 属 之间。 今暂志 于此。 2. 无柄 金丝桃 南 芒种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pericum augustinii N. Robson (1970), (1977), (1985)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灌木, 高约 1 米, 有直 立或拱 弯的多 数茎, 茎无或 有少数 侧枝。 茎 幼时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不 久无纵 线棱, 最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2. 5 — 7 厘米, 大多长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叶全 部无柄 或下部 (偶 有除 最上部 叶外全 部叶) 具长达 1.5 毫米 的扁平 叶柄; 叶 片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3 —) 3. 7 — 7. 5 厘米, 宽 (1 一) 1-5-4.4 厘米, 先 端锐尖 至圆形 而具小 尖突, 基部圆 形至近 心形, 上部 叶者则 抱茎, 边缘 扁平, 不 或几不 增厚, 革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且多 少呈苍 白色, 主侧脉 3 对, 中脉在 上方分 枝, 无 可见的 第三级 脉网, 腹腺体 密集, 而叶片 腺体长 线状及 点状。 花序具 (1) 3-13 花, 自 1 一 2 节生出 , 近伞 房状, 顶端第 1 节短或 很短, 下方无 分枝; 花梗长 6 — 12 毫米; 主 茎上的 苞片宽 卵形, 通常形 成一假 轮状, 其 余苞片 退化, 宽卵 形至披 针形, 脱落。 花 直径 4 一 6. 6 厘米, 星 状至近 杯状; 花 蕾宽卵 珠形, 先端 钝形。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花蕾 时直立 但结果 时多少 开张, 宽长圆 形至宽 椭圆形 或卵形 ,等 大或近 等大, 长 (0. 7 —) 1 一 1.5 厘米, 宽 0. 4 — 0.9 厘米, 先端近 于具小 尖突或 钝形至 圆形, 边缘全 缘或向 顶端略 啮 蚀状, 外萼 片中脉 分明, 内萼 片中脉 除在近 顶端分 明外均 模糊, 小脉不 明显, 有多数 腺 条纹和 腺点。 花瓣暗 至亮金 黄色, 无 红晕, 开 张或略 内弯, 倒 卵形, 长 2 — 3. 6 厘米, 宽 1.4 一 2. 6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5 — 3 倍, 边 缘全缘 或有细 小齿, 无 腺体, 有 近顶生 
图板 37 1—4. 美丽 金丝桃 (原 亚种) Hypericum bellum Li subsp. bellum , 1. 花枝, 2. 花 (放大 ), 3. 果 (放大 ), 4. 雄蕊 (放大 ): 5-6. 椭圆叶 金丝桃 H. elliptifolium Li, S. 果枝, 6. 果, (肖 溶绘) 
金« 丝 桃 科  139  的小 尖突, 小 尖突先 端圆形 或近于 消失。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60 — 70 枚, 最 长者长 1 一 2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2, 花药金 黄色。 子 房宽卵 珠形, 长 5—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花柱长 6 — 8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1. 2 倍, 直 立至略 叉开, 向顶端 外弯; 柱头 头状。 蒴果 宽卵 珠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9 — 1 厘米。 种 子深红 褐色, 长圆 柱形, 长约 1.5 毫米, 无 或几无 龙骨状 突起, 有浅 的线状 网纹。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产云 南南部 (石 屏、 景洪 ), 生 于海拔 1 200—1 700 米的 江边、 山坡 及路旁 阳处; 贵 州 西南部 (安龙 ) 也有。 模 式标本 ( Henry 13242) 采自云 南石屏 把边江 边海拔 1 200 米 处。 本种 茎皮可 杀虫。 另据 N. Robson 报道, 本种 2n=54, 可能 是一个 六倍体 (基数 x 3- 匍枝 金丝桃 Hypericum reptans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in Hook. f. (1874); R. Keller (1925); Hand. -Mazz. (1931); N. Robson (1970), (1979), (1985);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小 灌木, 匍 地或上 升至高 30 厘米, 形成 直径达 1 米的 植丛或 垫状, 有 时自岩 石上下 垂, 分枝式 羽状, 分枝近 地表处 生根。 茎红至 橙色, 幼时具 4 纵线棱 和两侧 压扁, 最后 具 4 纵线棱 至近圆 柱形; 节间长 0.5 — 1. 5 厘米, 短 于至长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片状 脱落。 叶 具柄, 叶柄长 0.5 — 1.5 毫米; 叶片椭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至倒披 针形, 稀为倒 卵形, 长 0.7 — 1.6 (-2) 厘米, 宽 0.2 — 0.9 厘米, 其大小 及相应 宽度向 枝端渐 增大, 先端钝 形至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或多 少呈苍 白色, 主侧 脉 1 一 2 (— 3) 对, 中脉 在上方 分枝, 第 三级脉 网密集 且通常 模糊, 无腹 腺体, 叶 片腺体 为中 长至短 腺条和 腺点。 花序 1 花, 当年 生茎的 中部及 上部有 花枝;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苞片 (最 上部的 1 对叶) 叶状, 宿存。 花直径 2 — 3 厘米, 多 少呈深 杯状; 花蕾卵 珠状椭 圆形, 先端 浑圆。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时 反折, 结果时 开张, 椭圆形 至倒卵 形 或倒披 针形, 不 等大, 长 0.6 — 1.4 厘米, 宽 0. 25 — 0.65 厘米, 先端钝 形或偶 有具小 尖突至 圆形, 边缘 全缘, 中脉 分明, 小脉不 明显, 有相对 较少的 远离腺 条纹和 腺点。 花 瓣深金 黄色, 有时发 红色, 多 少明显 内弯, 宽倒 卵形, 长 1.1 一 1. 8 厘米, 宽 0. 7 — 1.2 厘 米, 长约为 萼片的 1.3 — 1. 9 倍,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突 先端圆 形, 近 消失。 雄蕊 5 束, 每束有 雄蕊约 20 — 30 枚, 最 长者长 4. 5 — 6 毫米, 长约 为花瓣 的 1/4 一 7/20, 花药金 黄色。 子房圆 球形, 长 3 — 4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柱长 (2. 5 —) 3 — 4( 一 4. 5) 毫米, 约等于 子房, 离生, 直立, 近顶端 多少急 外弯; 柱头近 头状。 蒴果圆 球形 至扁圆 球形, 长 宽约为 6 — 10 毫米, 不 开裂, 多 少呈浆 果状, 成 熟时砖 红色。 种子 深红 褐色, 圆柱 形至圆 柱状椭 圆形, 有狭的 龙骨状 突起, 有 很浅的 线状蜂 窝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海拔 2 500 — 3 520 米 的山坡 草地、 岩石处 或林缘 沟边;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 北部、 印度、 锡 金及尼 泊尔有 分布。 4- 连柱 金丝桃 图版 38, 1-5 
140  云南 植物志  Hypericum cohaerens N. Robson (1985). 灌木, 有开张 枝条。 茎 红色。 幼时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不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5 — 2. 3 厘米, 短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叶 具柄, 柄长 1.5 — 2 毫米; 叶 片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2. 5-5 厘米, 宽 1.2 — 2. 3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圆形, 基部楔 形至近 渐狭, 边缘 平坦, 坚纸 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但 不呈苍 白色, 主侧脉 2 — 3 对, 全部或 最上方 1 对有时 与中脉 分 枝形成 多少拱 弯的近 边缘脉 (环状 脉), 第三级 脉网很 密集, 不甚 明显, 无腹 腺体, 叶 片腺 体小, 点状。 花序具 1 一 7 花, 自 茎顶第 1 节 生出, 松散 的近伞 房状; 花梗长 0.8 — 1.1 厘米; 苞片 线形, 早落。 花直径 3. 5 — 5 厘米, 星状; 花蕾卵 珠形, 先端近 渐尖。 萼 片略呈 覆瓦状 排列或 开放, 在花 蕾时及 幼果时 开张, 狭披 针形至 线形, 等大, 长 0. 9-1. 2 厘米, 宽 0.15 — 0.3 厘米, 先端 锐尖, 全缘, 中脉 分明, 下方 有时可 见其中 1 对 小脉, 有 腺 条纹。 花瓣金 黄色, 无 红晕, 开张, 倒披 针形, 长 1.6 — 2. 5 厘米, 宽 0.8 — 1.3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倍,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锐尖。 雄蕊 5 束, 每束有 雄蕊约 30 枚, 最 长者长 1.6 — 2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4/5 — 19/20, 花药 黄色。 子 房 卵珠形 至近圆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2 厘米, 长约为 子房的 2. 2 — 2. 5 倍, 自开始 在下半 部合生 后变成 离生, 直伸; 柱 头小。 蒴果 及种子 未见。 花期 5 — 7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大关 ), 生 于海拔 1 450 — 2 000 米 的石间 灌丛; 贵州 东北部 (梵净 山)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贵州梵 净山。 本种与 金丝桃 (H. monogynum Linn. ) 有最 密切的 亲缘, 除了 确实为 后生特 征的离 生或近 离生花 柱外, 在形态 上也较 后者为 特化, 这表 现在: 1) 形成环 状脉的 倾向, 2) 较 长的 叶柄, 3) 较狭的 萼片, 以及 4) 锐尖的 花瓣小 尖突。 此外 在分布 海拔高 度上, 本种 分布于 1 450 — 2 000 米, 而后者 分布于 — 1 500 米。 5. 近无柄 金丝桃 Hypericum subsessile N. Robson (1985). 灌木, 高约 1 米。 茎 红色, 幼时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最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3 厘米. 短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近 无柄或 具极短 的扁平 叶柄; 叶 片狭椭 圆形, 长 3. 5 — 6. 5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坦, 近 革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 绿至苍 白色, 主侧脉 3 — 4 对, 分枝, 中 脉羽状 分枝, 第三级 脉网较 稀疏, 不十分 明显, 腹腺体 稀疏至 密集, 叶 片腺体 小点状 至短腺 条状。 花序具 1 一 8 花, 自 1 (2) 节 生出; 花 梗长 0.8 — 2 厘米; 苞 片小, 披 针形至 叶状, 凋落。 花直径 3. 5 — 4. 5 厘米, 浅 杯状; 花 萼卵 珠形, 先端 锐尖。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时 外弯, 结果时 外折, 卵 形至椭 圆形, 不 等大, 叶状, 长 1 一 1.8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边缘 全缘, 中 脉明显 可见, 侧脉不 明显, 约 有腺体 8, 基部者 线形, 向顶端 点状。 花瓣亮 黄色, 背面有 红晕, 略 内弯, 倒披 针状倒 卵形, 长 1.7 — 2 厘米, 宽 0. 9 — 1.1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倍,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端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锐尖。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60 枚, 最 长者长 1.2 — 1.5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7/10, 花药亮 黄色。 子房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6 — 8 毫米, 宽 5 — 6 毫米; 花柱长 5 — 6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1/4 一 9/10, 离生, 近顶 端 外弯; 柱头狭 头状。 蒴 果狭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1.6 — )1. 8 — 2.1 厘米, 宽 (0.7—)1一 
图版 38 1—5. 连柱 金丝桃 Hyperk'um cohaerens N. Robson, 1. 花枝, 2. 幼 果枝. 3. 芩片, 4. 雌蕊, 5- 雄蕊: 6—10. 尖萼 金丝桃 H. acmosepalum N. Robson, 6. 花枝. 7. 花 (前面 萼片、 花 » 及雄蕊 已除去 ), 8. 零片. 9. 雌蕊, 10. 雄蕊。 (张宝 福绘) 
142  云南 植物志  1.2 厘米。 种 子深红 褐色, 圆 柱形, 长 1.1 一 1.5 毫米, 顶端 及一侧 有翅, 有浅的 线状蜂 窝纹。 花、 果期 8 — 9 月。 产云 南西部 (大理 ), 生 于海拔 2 400 — 2 55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 川西部 (汉源 ) 也 有。 模 式标本 (Forrest 28133) 采自云 南大理 苍山。 6- 尖萼 金丝桃 图版 38, 6-10 黄花香 (屏边 )、 香针树 (云南 ) Hypericum acmosepalum N. Robson (1970),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 灌木, 高 0.6 — 2 米, 有 直立至 上升的 枝条。 茎 橙色, 当年生 或二年 生者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其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5 厘米, 短 于至长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有 宽柄, 叶柄长 0. 5-1(1. 5) 毫米; 叶片长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至狭椭 圆形, 有时向 枝顶端 者为披 针形 而向枝 基部者 为倒披 针形, 长 1.8 — 4. 2( — 6) 厘米, 宽 0.6 — 1.5( — 2) 厘米, 先端钝 形 而偶有 近锐尖 或具小 尖突至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坦, 多少 下弯, 坚纸 质至近 革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明显淡 绿至苍 白色, 主侧脉 1 一 2 对, 上方 1 对侧脉 形成常 近于直 生的明 显近边 缘脉, 中脉在 上方分 枝较不 明显, 第三级 脉网较 密集但 十分模 糊或不 可见, 腹腺 体稀 疏至较 密集, 叶 片腺体 多少呈 小点状 及有时 呈短条 纹状。 花序 1 一 3 (-6) 花, 自顶 端第 1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花梗长 0. 7 — 1.7 厘米; 苞片叶 状至披 针形, 宿存。 花直径 3 — 5 厘米, 星状; 花蕾卵 珠状, 先端 锐尖至 近具小 尖突。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及 结果 时多少 外弯, 卵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0.5—)0.6—0.9(—1.1)厘米, 宽 0.3 — 0.4( — 0.6)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边 缘近全 缘或尤 其是向 顶端有 细而不 规则的 小齿, 中脉多 少 显著, 小脉不 明显, 有 腺体约 8 个, 线 形或断 线形。 花瓣深 黄色, 有时有 红暈, 开张 或 反折, 倒 卵形, 长 1. 6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缘 全缘或 尤其是 在小尖 突附近 常 有细小 腺齿, 有 侧生小 尖突, 小尖突 先端近 锐尖至 钝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65 枚, 最 长者长 (1) 1.5 — 1.8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3/4 — 5/6, 花药黄 色至橙 黄色。 子 房狭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5 — 4. 5 毫米; 花柱长 (3 —) 4-6 (一 8) 毫米, 等于或 略大于 子房, 离生, 近 直立, 近顶端 外弯; 柱头截 形至近 头状。 蒴 果卵珠 形至狭 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0.9 — 1.5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成熟 时变鲜 红色。 种 子暗橙 褐至红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1 一 1.1 毫米, 有龙 骨状突 起和顶 端的附 属物, 全面有 浅的线 状蜂窝 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广南、 马关、 文山、 河口、 屏边、 绿春、 江川、 元江、 昆明、 镇雄、 洱源、 大理、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900 — 3 000 米 的山坡 路旁、 灌丛、 林间 空地、 开旷的 溪边以 及荒地 上; 广西西 部及西 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东北及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Forrest 19448) 采 自云南 丽江。 7- 纤枝 金丝桃 Hypericum lagarocladum N. Robson (1985). H. hookerianum auct. non Wight & Arn. : R. Keller (1904) ; Levi. (1908) ; Rehd. (1915), pro parte, quaod specim. Pratt 292. 灌木, 高 0.5 — 1.5 米, 有 拱弯至 开张的 枝条, 枝 条柔弱 且常较 纤细。 茎 橙色, 具 4 
金 丝桃科  143  纵 线棱, 不两侧 压扁, 有时 变成具 2 纵线 棱或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3. 3 厘米, 短 于叶; 皮 层紫 褐色。 叶具 狭柄, 叶柄长 1 一 1.5 毫米; 叶 片狭椭 圆形或 偶为披 针状椭 圆形至 多少宽 的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8 — 3( — 4. 5) 厘米, 宽0.6—1.1(一2.7)厘米, 先端 锐尖至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但 不呈苍 白色, 主侧脉 3 (4) 对, 下 方 1 对离生 或全部 连接, 副侧 脉及居 间脉有 时几乎 与主侧 脉同样 明显, 无 可见的 第三级 脉网, 腹腺 体缺如 或稀为 密集, 叶片腺 体点状 及短或 极短的 线状。 花序具 1 一 3 花, 自茎 顶第 1 节 生出; 花梗长 2 — 7 毫米; 苞片 退化, 狭椭 圆形至 线形。 花直径 3 — 4. 5 厘米, 近 星 状至浅 杯状; 花蕾宽 (或 稀狭) 卵 珠形, 先 端锐尖 或具小 尖突至 钝形。 萼片离 生或近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花蕾 时直立 或顶端 外弯, 结 果时直 立和近 直立, 卵 形至长 圆状卵 形或披 针形, 等 大或近 等大, 长 (0.6 — )0.7 — 1 厘米, 宽 (0.3 — )0. 35 — 0.55 厘米, 先 端 锐尖至 钝形, 边缘全 缘至具 多少不 规则细 小齿, 中 脉通常 模糊, 小脉不 显著, 腺体 12 — 14, 线形, 有 时为远 隔的断 线形。 花瓣金 黄色, 多 少呈浅 内弯, 略成 狭至稍 宽的倒 卵形, 长 1. 8-2. 3 厘米, 宽 1 一 1. 5(-1. 8)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5-3 倍, 边缘 全缘或 内边缘 有细小 腺齿,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或 消失。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45 枚, 最 长者长 1.2 — 1.8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3/5 — 7/10, 花药 黄色。 子 房狭卵 珠状圆 锥 形至卵 珠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7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1/2 — 4/ 5, 离生, 较 纤弱, 近直 立至渐 外弯, 在上方 较明显 外弯; 柱头 几不呈 头状。 蒴果 卵珠状 圆锥 形至圆 锥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0.8 厘米。 种子紫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约 1.4 毫米, 先端有 短的小 尖突, 有 浅的龙 骨状突 起和浅 的线状 网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昆明、 禄丰 (罗次 )、 下关, 生 于海拔 1 900 — 2 500 米 的山谷 或山坡 路旁、 沟边、 灌 丛中; 湖南 西部、 四川 西部、 贵 州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邱 炳云 51837) 采自云 南昆明 大哨 水箐。 本种近 于尖萼 金丝桃 (H. acmosepalum N. Robson) ,但不 同在于 茎枝较 纤弱而 拱弯; 叶质地 较薄, 明显椭 圆形, 两面 不明显 异色, 且 无明显 的近边 缘脉; 萼片直 立或近 直立; 花瓣通 常浅而 内弯; 雄蕊 较短; 花柱也 较短。 8- 短柱 金丝桃 金丝 海棠、 苦 连翘、 金 丝桃、 过路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pericum hookerianum Wight et Arn. (1834) ; Wight (1845); Dyer (1874), excl. var. leschenaultii ; R. Keller (1925); Y. Kimura (1966); N. Robson (1970) , (1979),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Norysca hookeriana (Wight Arn. ) Wight (1840) Norisca ; Blume (1856) ; Y. Kimura (1951) ;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subsp. r. hookerianum (Wight Arn. ) Kuntze (1891); H. garrettii Craib (1913). 灌木, 高 0.3 — 2.1 米, 丛状, 圆顶, 有 直立至 开张的 枝条。 茎 红至浅 黄色, 幼时具 4 纵 线棱及 两侧压 扁并且 通常很 快呈圆 柱形, 或自幼 就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2-6 厘米, 短 于至长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叶片 狭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至 宽 卵形, 长 (I. 7 — )2.5 — 7 .8 厘米, 宽 (0.7—)1一 3 .2厘米, 先端 锐尖或 钝形至 具小尖 
144  云南 植物志  突或 圆形, 基 部狭楔 形至近 心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或多 少呈灰 白色, 主侧脉 (2) 3 — 4 对, 中脉 在上方 呈羽状 分枝, 第三级 脉网不 可见, 腹腺体 无或多 少 密集, 叶 片腺体 呈短至 很短的 线形及 点状。 花序具 1 一 5 花, 自茎 顶端第 1 节 生出, 近 伞 房状; 花梗长 0. 3-1. 6 厘米; 苞片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至 倒卵状 匙形, 脱落。 花直径 3 — 6 厘米, 多 少呈深 杯状; 花蕾宽 卵珠形 至近圆 球形, 先端宽 钝形至 圆形。 萼片 离生, 通常 明显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及 结果时 直立, 倒卵 形或倒 卵状匙 形至近 圆形或 椭圆形 或长圆 状椭 圆形, 近 等大, 长 0.5 — 1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稀为 圆形而 具小尖 突, 边 缘全缘 或偶有 很细的 啮蚀状 小齿, 中 脉可见 或多少 模糊, 小 脉尤其 是在结 果时通 常 明显, 有多 数线形 腺体, 有时 近萼片 先端腺 体为断 线形。 花瓣深 黄至暗 黄色, 无 红晕, 明显 内弯, 宽倒卵 形至近 圆形,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突 顶端钝 形至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60 — 80 枚, 最 长者长 5 — 9 毫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4 一 1/3, 花药金 黄色。 子 房宽卵 珠形, 长 5 — 7 (-8) 毫米, 宽 4 一 5 (— 6) 毫米, 先端锐 尖; 花柱长 2 — 4 (一 7)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1/3 — 7 八 (-4/5), 离生, 向 顶端渐 外弯; 柱头狭 头状。 蒴 果卵珠 形至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0.9 — 1.7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种子 深红 褐色, 圆 柱形, 长 0.7 — 1 毫米, 无或几 无龙骨 状突起 ,有浅 的线状 网纹。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云 南西部 (大 理、 漾濞 ), 生 于海拔 2 500 — 3 400 米的山 坡灌丛 中或林 缘处;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孟 加拉、 缅甸及 泰国有 分布。 9- 碟花 金丝桃 (中 国植 物志) Hypericum addingtonii N. Robso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 灌木, 高 1.5 — 2 米, 开 张至宽 2. 5 米, 枝条 拱弯至 开张。 茎黄 褐色, 幼时具 4 棱但 不两侧 压扁, 很 快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5 厘米, 短 于叶。 叶 具柄, 叶柄长 1 一 2. 5 毫米; 叶 片椭圆 状长圆 形至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 8. 5 厘米, 宽1一3.5 厘米, 先 端具小 尖突或 钝形至 圆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但 不呈苍 白色, 主侧脉 3 — 4 (5) 对, 全 部或只 有上方 1 对 闭合, 副 侧脉稀 显著, 第三 级 脉网不 可见, 腹 腺体无 或偶为 稀疏, 叶片腺 体点状 或短线 条状。 花序具 1 一 3 (-5) 花, 自茎 顶端第 1 节生出 ; 花梗长 0. 2-1 厘米; 苞片 退化, 披 针形, 宿存。 花直径 (3 —) 5 — 6.5 厘米, 浅 杯状; 花蕾卵 珠形, 先端 钝形。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花 蕾及结 果时直 立,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或 长圆状 匙形, 近 等大, 长 0.7 — 1 厘米, 宽 0.45 — 0.62 厘米, 先 端锐 尖或具 小尖突 至钝形 或圆形 而具小 尖突, 边 缘全缘 或有细 小齿, 有 时狭而 透明, 中 脉 分明, 小 脉在开 花后变 明显, 腺体 多数, 线 形或断 线形。 花瓣金 黄色, 微 内弯, 宽倒 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2 —) 2. 5 — 3. 2 厘米, 宽 (1.2 — )1. 5 — 3. 2 厘米, 长约 为萼片 3 — 4 倍, 边缘 全缘, 有 侧生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45 枚, 最 长者长 1.2 — 1.5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2/5, 花药 黄色。 子房卵 珠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柱长 4. 5 — 5 (-7)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7/10 — 4/5 至 与子房 等长, 离生, 近 直立, 近顶端 外弯; 柱头 几不呈 头状。 蒴 果卵珠 形至圆 柱状卵 珠形, 长约 2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种 子深红 褐色, 圆 柱形, 长 1 一 1.2 毫米, 无 或几无 龙骨状 突起, 有浅 的线状 
金 丝桃科  145  网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巍山、 云龙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2 200 米的竹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栽植 于英 国西塞 克斯的 植株, 其来源 不详。 本 种易与 黄花香 (H. beanii N. Robson) 相混, 但区别 在于前 者植株 开张, 茎较纤 弱且很 快呈圆 柱形, 以 及花通 常较大 且有较 短的雄 蕊束。 10- 西南 金丝桃 Hypericum henryi Levi, et Van. (1908) ; Lauener (1966); N. Robson (1985) ; 中 国 植物志 (1990) . H . patulum sensu N. Robson (1970) , pro parte quoad syn. H. henryi , non Thunb. ex Murray (1784). . 10a. 西南 金丝桃 (原 亚种) 云南 连翘、 芒种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subsp. henryi 灌木, 高 0.5 — 3 米, 丛状, 有直立 至拱形 或叉开 的茎, 有时 多叶。 茎淡 红至淡 黄色, 多少持 久地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最后具 2 纵线 棱或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通常 短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叶具 短柄, 叶 柄长至 1 毫米; 叶片卵 状披针 形或稀 为椭圆 形至宽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6 — 1.7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稀具小 尖突至 圆形,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下面 绿色, 下 面很苍 白色, 主侧脉 2 — 3 (4) 对, 中脉 在上方 分枝, 无 或有几 不可见 的稀疏 第三级 脉网, 腹腺体 稀疏至 密集, 叶 片腺体 线状及 点状。 花 序具 1 一 7 花, 自茎 顶端第 1 一 2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通常 顶端第 1 节 间短, 有时 在茎的 中部有 一些具 1 一 2 花的 枝条; 花梗长 4 一 7 毫米; 苞片 狭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凋落。 花直 径 2 — 3. 5 厘米, 杯状; 花蕾 卵珠形 至近圆 球形, 先端 钝形至 圆形。 萼片 离生, 覆 瓦状排 列, 在 花蕾及 结果时 直立, 宽长 圆形或 宽椭圆 形至宽 卵形或 圆形, 不 等大, 长 4 一 9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突或 圆形, 边缘全 缘至具 啮蚀状 小齿, 透明, 中脉分 明或不 分明, 小 脉不明 显或略 明显。 花 瓣金黄 色或暗 黄色, 有时有 红暈, 多少 开张或 内弯, 宽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 4 倍, 边缘 全缘, 有一 行近边 缘的 腺点, 有侧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至 模糊。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30 —) 40- 60 枚, 最 长者长 0.5 — 1.3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2, 花药深 黄色。 子房宽 卵珠形 至近圆 球形, 长 4. 5-5. 5 毫米, 宽 3. 5-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9/10, 直立, 向顶端 外弯; 柱头 几不呈 头状。 蒴 果宽卵 珠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种子 深 褐色, 圆 柱形, 长 1 一 1. 2 毫米, 无 或几无 龙骨状 突起, 有浅的 线状蜂 窝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禄丰 (罗次 )、 禄劝、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2 400 米的 山坡山 谷的疏 林 下或灌 丛中, 贵州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贵 州贵阳 附近。 产自昆 明的有 些植株 形态上 倾向于 金丝梅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但茎 高大而 拱形, 具 4 纵 线棱, 叶卵状 披针形 不为长 圆状披 针形而 不同。 10b. 蒙自 金丝桃 (亚种 ) subsp. hancockii N. Robso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 
146  云南 植物志  H. garrettit Craib (1913), pro parte, quoad specim. Kerr 6300; H. garrettii Craib var. cruatum Craib (1925). 与原 亚种不 同在于 萼片宽 椭圆形 或宽长 圆形至 圆形, 偶有 倒卵状 匙形, 全缘, 先端 锐尖或 圆形; 叶 大多为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锐尖或 钝形。 产 思茅、 蒙自、 金平、 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1 800 米的 山坡或 山谷的 疏林下 或灌 丛中。 越南、 缅甸、 泰国、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 Hancock Kew 116) 采 自云南 蒙自。 10c. 岷江 金丝桃 (亚种 ) 黄 香棵、 黄 香面、 地马桑 (云南 ) subsp. uraloides (Rehd. ) N. Robso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 H. uraloides Rehd. (1917).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萼 片椭圆 形至倒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全缘, 先端近 锐尖或 具小尖 突的 钝形至 圆形; 叶狭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锐尖 至稀为 钝形。 产禄丰 (罗次 )、 禄劝、 漾濞、 昌宁、 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2 400 米的 山坡或 山谷 的疏林 下或灌 丛中; 四川 西部、 贵州 西南部 也有。 缅甸 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四 川岷江 岸边。 11- 多蕊 金丝桃 显脉 金丝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pericum choisianum Wall, ex N. Robson (1973)*, (1979),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v' H. hookerianum Wight &- Arn. var. leschenaultii sensu Dyer (1874); Banerji (1953) ; non H. leschenaultii Choisy 1824; Norysca hookeriana (Wight &. Arn. ) Wight var. leschenaultii sensu Y. Kimura (1966) , non H. leschenaultii Choisy 1824. 灌木, 高 (0.1) — 2 米, 丛状, 有直立 至开张 的枝条 a 茎红至 橙色, 幼时具 4 纵线棱 及两侧 压扁, 最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5 — 5. 5 厘米, 通常短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2 — 4 毫米; 叶 片三角 状披针 形或稀 为卵形 至近椭 圆形, 长 2. 5-8. 8 厘米, 宽 1 一 4. 2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渐尖 至钝形 或稀为 圆形, 基 部宽楔 形至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但 不呈苍 白色, 主侧脉 3 — 5 对, 分枝, 下方 者有时 分离, 中 脉分枝 凹陷, 第三 级脉网 几不可 见至明 显而较 密集, 腹腺 体无, 叶片腺 体呈条 纹状和 点状。 花序具 1 一 7 花, 自茎顶 端的第 1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花梗长 3. 5 — 11 毫米; 苞片 叶状 至狭椭 圆形, 宿存。 花直径 4 一 7 厘米, 浅至深 杯状; 花蕾卵 珠形, 先 端骤锐 尖至钝 形。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或 开放, 在 花蕾及 结果时 开张至 下弯, 狭至很 宽的椭 圆形, 长 0.7 — 1.8 厘米 (若明 显叶状 则更长 ), 宽 0.2 — 1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具小尖 突或更 稀为钝 形, 全缘, 中 脉明显 可见, 小脉不 显著, 腺体 多数, 线形, 向 顶端断 线形。 花瓣 深金黄 色, 宽倒 卵形至 倒卵状 圆形, 长 1. 6-3 厘米, 宽 1. 5-2. 2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1. 7-2. 2 倍,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愈 W 丝桃科  147  60 — 80 枚, 最 长者长 6 — 10 毫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3 — 2/5, 花药金 黄色。 子房多 少呈宽 卵 珠形, 长 (5) 6-8 (9) 毫米, 宽 3. 5-5. 5 毫米; 花柱长 3 — 5 毫米, 长为 子房的 1/3 — 7/10, 近顶端 外弯; 柱头狭 头状。 蒴果 卵珠状 圆锥形 至近圆 球形, 长 (0.9 —) 1.4-1.9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种子深 褐色, 圆柱 形至圆 柱状椭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有龙 骨状突 起或有 狭翅, 表 面有浅 的线状 网纹至 线状蜂 窝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 月。 产 景东、 贡山, 生 于海拔 1 600 — 4 800 米的山 坡或陡 岩上、 灌丛 或杜鹃 林中; 西藏 南部 (亚东 ) 也有。 巴基 斯坦、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有 分布。 本种 与短柱 金丝桃 (H. hookerianum wight &. Arn. ) 十分 相似, 但后者 的萼片 直立, 先端 圆形, 且不呈 叶状, 雄蕊 及花柱 相对地 较短, 叶先 端钝形 且无网 状脉序 则可以 区别。 云南 景东为 该种最 东的分 布点, 该地 所产植 株有些 异常, 叶为近 椭圆形 而先端 圆形。 12. 美丽 金丝桃 Hypericum bellum Li (1944); N. Robson (1970)* ,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12a. 美丽 金丝桃 (原 亚种) 图版 37: 1-4 subsp. bellum 灌木, 高 a 3-1. 5 米, 通常 形成矮 灌丛, 有 密集的 直立或 拱弯的 枝条。 茎红至 橙色, 初时具 4 纵线 棱及略 为两侧 压扁, 不 久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8 厘米, 通常等 于或长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0. 5 — 2. 5 毫米; 叶 片卵状 长圆形 或宽菱 形至近 圆形, 长 1.5 — 6.5 厘米, 宽 0.7 — 4.3 厘米, 先端 钝形至 圆形或 微凹, 通 常具小 尖突, 基部 多少呈 宽楔 形或圆 形至截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平坦或 波状,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 面淡绿 或苍白 色, 主侧脉 3 — 4 对, 上方 者不明 显近边 缘生, 中 脉上方 分枝不 明显, 有或 显然无 多少分 明而 稀疏的 第三级 脉网, 腹 腺体无 或多少 密生, 叶片腺 体点状 及短条 纹状。 花序具 1 一 7 花, 自茎 顶端第 1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稀在其 下方的 一些节 上生出 花枝; 花梗长 0.3 — 1.4 厘米 (结果 时长达 3 厘米 ); 苞 片叶状 至狭椭 圆形, 宿存至 凋落。 花直径 2. 5 — 3. 5 厘米, 杯状; 花 蕾宽卵 珠形, 先端 钝形至 圆形。 萼片 离生,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及 结果时 直立, 狭椭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3 — 9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先 端圆形 或偶有 近具小 尖突, 边缘 全缘或 有细的 啮蚀状 小齿且 常呈干 膜质, 中脉稀 明显, 小脉不 显著, 腺体约 12, 线形。 花 瓣 金黄色 至奶油 黄色或 稀为暗 黄色, 无 红晕, 内弯, 宽至 狭的倒 卵形, 长 1.5 — 2. 5 (- 3) 厘米, 宽 1. 1-2. 1 厘米, 边缘 全缘,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25 — 65 枚, 最 长者长 6 — 10 (—11) 毫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3 — 2/5 (-3/5), 花药深 黄色。 子 房宽至 狭的卵 珠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花柱长 3 — 6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3/5 至与其 相等, 离生, 近直 立至略 叉开, 近顶端 外弯; 柱 头小。 蒴果宽 至 狭的卵 珠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常 具皱。 种 子深红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0.8 — 1 毫米, 多少有 龙骨状 突起, 有浅 的梯状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00 — 3 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缘、 疏 林 下及灌 丛中;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印度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俞 德浚 19497) 采 自云 南贡山 独龙江 谷地。 12b. 宽萼 金丝桃 (亚种 ) 
148  云南 植物志  subsp. latisepalum N. Robso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叶 较狭, 狭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3. 7 — 8. 7 厘米, 宽 (1. 3 — )1. 6-4. 6 厘米, 边 缘通常 平坦; 萼 片较长 而宽, 宽椭 圆形, 长 0. 8 — 1. 3 厘米, 宽 (0. 5)0. 6-0. 8 厘米, 先 端锐尖 至钝形 或具小 尖突; 花 瓣小, 长 2. 3-2. 7 厘 米, 宽 1.8 — 3 厘米; 子房 较小, 宽卵 珠形, 长 7 — 8 毫米, 宽 6 — 7 毫米; 花柱亦 较长, 长 6 — 7 毫米; 雄蕊也 较长, 长 (1 一) 1.4 一 2.1 厘米。 产 大理、 漾濞、 贡山, 生 于海拔 2 500 — 2 7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林缘、 疏林下 及灌丛 中。 缅甸 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3- 展萼 金丝桃 Hypericum lancasteri N. Robson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灌木, 高 0.3 — 1 米, 有近 直立至 开张的 枝条。 茎紫 红色, 幼时具 4 纵 线棱但 几不两 侧 压扁, 不 久就具 2 纵 线棱, 最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4 (一 6) 厘米, 短 于至长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1 一 1. 5 毫米; 叶片 长圆状 披针形 或披针 形至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9 — 3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圆形,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或 有时多 少呈苍 白色, 主侧脉 3 — 4 对, 中脉 在上方 分枝, 无 可见的 第三级 脉网, 腹 腺体通 常稀疏 或无, 叶片腺 体点状 及短条 纹状。 花序具 1 一 11 花, 稀疏, 有相 当粗的 枝条, 自茎 顶端第 1 一 3 节 生出; 花梗长 1.3 — 3 厘米; 苞片 叶状, 在 相继的 节 中逐渐 退化, 凋落。 花直径 3 — 5. 5 厘米, 多 少呈星 状至近 杯状; 花蕾狭 至宽卵 珠形, 先端 锐尖至 具小尖 突或近 渐尖。 萼片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在花蕾 时外弯 至广为 开张, 结 果 时广为 开张至 下弯, 披 针形至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不 等大或 等大, 长 0.8 — 1.1 厘米, 宽 0.3 — 0.4 厘米, 先端锐 尖至近 渐尖, 边 缘全缘 且呈淡 红色, 中脉 明显, 小脉不 显著, 腺体约 10。 花瓣金 黄色, 无 红晕, 开 张至浅 内弯,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7 — 2. 8 厘米, 宽 1.3 — 1.8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2 — 2. 5 倍, 边缘 全缘,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突 先端锐 尖至 钝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5 — 50 枚, 最 长者长 1.1 一 1.6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3/5, 花药金 黄色。 子房卵 珠形, 长 5 — 6. 5 毫米, 宽 3. 5 — 5 毫米; 花柱长 5 — 7 毫米, 与 子 房等长 至为其 1.2 倍, 上方 外弯, 不 扭曲; 柱头 几不呈 头状。 蒴果卵 珠形, 长 1.3 — 1.7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种 子深红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1 一 1.3 毫米, 无或 有不完 全的龙 骨状 突起, 有浅而 疏生的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东川、 昆明、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1 750 — 2 550 米的 草坡及 溪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 大理苍 山的清 碧溪。 14. 弯萼 金丝桃 Hypericum curvisepalum N. Robson (1985)* ;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 灌木, 高 0.3 — 1.2 米, 有 开张至 下垂的 枝条。 茎 黄褐色 (幼 部初时 淡紫色 ), 幼时 具 4 纵 线棱, 不 久呈圆 柱形, 柔弱; 节间长 1 一 2. 5 厘米, 短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0.5 — 1 毫米; 叶片三 角状披 针形至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金 丝桃科  149  先 端锐尖 或偶为 钝形至 圆形,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多少苍 白色, 主侧脉 3 — 4 对, 分枝, 中 脉羽状 分枝, 第三级 脉网模 糊或不 可见, 叶片腺 体 条纹状 (偶有 伸长) 及 点状。 花序具 1 (3) 花, 自茎 顶端第 1 节 生出; 花梗长 0.6 — 1 厘米; 苞 片线形 或常为 叶状。 花直径 2 — 4 厘米, 深 杯状; 花蕾卵 珠形, 先端锐 尖至具 小 尖突。 萼片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在花蕾 及结果 时外弯 或开张 并且淡 紫色, 披针 形或狭 椭 圆形至 卵形, 长 0.8 — 1.4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近锐尖 至渐尖 或稀为 具小尖 突的 钝形, 全缘, 中 脉窄且 有时不 分明, 腺体 8, 线形, 上方的 间断。 花瓣深 黄色, 明显 内弯, 宽倒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1.2 — 2. 2 厘米, 宽 0. 8 — 1.7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1.1 一 1.5 (-2) 倍, 边缘 全缘,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钝形至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有 雄蕊约 60 枚, 最 长者长 1 一 1.2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3 — 7 八 0, 花药深 黄色。 子 房略 呈宽卵 珠形, 长 6 — 8 毫米, 宽 4. 5 — 6 毫米; 花柱长 3 — 4 毫米, 长约为 子房的 1/2, 离生, 近顶端 外弯; 柱头狭 头状或 几不呈 头状。 蒴果 卵珠状 圆锥形 至宽卵 珠形, 有厚革 质的 果月。 种 子深红 褐色, 圆 柱形, 长 0.8 — 1 毫米, 无翅, 无 或几无 龙骨状 突起, 有浅 的 线状蜂 窝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月。 产 东川、 昆明、 大理、 漾濞、 巍山、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3 000 米的 干燥或 多石的 山坡及 开旷的 林地; 四川 南部、 贵州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南部。 本种 近展萼 金丝桃 (H. lancasteri N. Robson), 但不同 在于花 较小, 深 杯状; 雄蕊 长约为 花瓣的 1/3; 花柱 长约为 子房的 1/2; 蒴 果果; H 较厚。 15. 川滇 金丝桃 Hypericum forrestii (Chittenden) N. Robson (1970)*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var. forrestii chittenden (1923) * ; Thomas (1960) * ;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forma forrestii (Chittenden) Rehd. (1949) ; H . hookerianum auct. non Wight &. Am. : Rehd. (1915) , pro parte excl. specim. Pratt 292 ; Hand. -Mazz. (1931). 灌木, 高 0.3 — 1.5 米, 丛状, 有多少 直立的 枝条。 茎红至 橙色, 幼时 4 棱形 且略呈 两侧 压扁, 不 久呈圆 柱形; 节间长 1 一 4.5 ( — 6) 厘米, 短于或 偶有长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平滑, 剥落。 叶 具柄, 叶柄长 0.5 — 2 毫米, 略宽; 叶 片披针 形或三 角状卵 形至多 少呈宽 卵形, 长 2 — 5. 3 (-6) 厘米, 宽 0.9 — 3. 2( — 3. 5) 厘米, 先端钝 形至圆 形或略 微凹, 基 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主侧脉 4 一 5 对, 与中脉 的 分枝形 成波状 的近边 缘脉, 第 三级脉 网模糊 或几不 可见, 腹腺体 密生, 尤其是 近中脉 处, 叶片腺 体短条 纹状和 点状。 花序具 1 至约 20 花, 自 1 节 或稀自 2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花梗长 0.4 — 1 厘米; 苞片披 针形至 多少呈 叶状, 宿存。 花直径 (2.5 — )3. 5 — 6 厘米, 多 少呈深 杯状; 花 蕾宽卵 珠形, 先端 钝形至 圆形。 萼片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在花蕾 及结果 时 直立, 卵形或 多少呈 宽椭圆 形至近 圆形, 近 等大至 等大, 长 6 — 9 毫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圆 形或偶 有具小 尖突, 边 缘全缘 或向顶 端有细 的啮蚀 状小齿 并且通 常多少 膜质, 中 脉 分明, 小脉不 明显, 腺体 12 或 更多, 线形, 在 上方多 少呈断 线形。 花瓣金 黄色, 无红 晕, 明显 内弯, 宽倒 卵形, 长 1.8 — 3 厘米, 宽 1.1 一 2. 5 厘米, 长约为 萼片的 3 — 3. 5 倍, 
150  云南 植物志  边缘全 缘或疏 生有具 腺的短 小齿, 有近 顶生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65 枚, 最 长者长 1 一 1.5 厘米, 长为 花瓣的 2/5 — 3/5, 花药金 黄色。 子房宽 卵 珠形, 长 (4. 5 — )6 — 8 毫米, 宽 4 一 4. 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7 毫米, 长为 子房的 7 八 — 9/10, 偶 有与其 相等, 离生, 近顶端 外弯; 柱 头小。 蒴 果多少 呈宽卵 珠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种 子深红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1.2 — 1.7 毫米, 上方略 有龙骨 状突起 或翅, 有很浅 的梯状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大理、 丽江、 贡山 及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3 300 (-4 000) 米的山 坡多石 地, 有时亦 在溪边 或松林 林缘; 四 川西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栽植 于英国 邱园的 植株, 其 来源自 云南, 但具 体地点 不详。 本 种染色 体数目 2n = 36, 38。 它 极近于 黄花香 (H. beanii N. Robson), 但 不同在 于茎圆 柱形; 叶较为 卵形, 先端 圆形; 花 较为深 杯状, 萼 片先端 圆形, 雄蕊 相对略 较短, 花柱 通常也 较短; 蒴果 宽卵珠 形而不 呈卵珠 形至卵 珠状圆 锥形。 此外, 本 种分布 海拔亦 较黄 花香者 为高, 因而 也更为 耐寒。 16. 山栀子 尖萼 芒种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pericum pseudohenryi N. Robson (1970),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patulum auct. non Thunb. ex Murray: R. Keller (1990) ;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var. henryi auct. non Veitch ex Bean: Rehd. (1915), pro parte. 灌木, 高 0.7 — 1.7 米, 多少 开张, 有 直立至 拱弯的 枝条。 茎 红色, 当年 生的具 4 棱 及两侧 压扁, 其后 呈圆柱 形而且 粗壮; 节间长 0.8 — 6 厘米, 短 于至长 于叶; 皮层灰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0.5 — 1 毫米; 叶 片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至披针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 6-6 (一 8) 厘米, 宽 0.5 — 3. 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偶 为具小 尖突的 钝形, 基 部狭楔 形至多 少宽的 楔形, 边缘 平坦,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或有 时呈苍 白色, 主侧脉 2 — 3 对, 上方者 形成明 显波状 的近边 缘脉, 中脉 在上方 分枝, 第三级 脉网稀 疏并且 模糊, 腹腺体 极 密或仅 仅在近 中脉处 出现, 叶片腺 体点状 及短条 纹状。 花序具 1 一 7 (至约 25) 花, 近 伞 房状, 自茎 顶端第 1 节 生出; 花梗长 0.4 — 1.1 厘米; 苞 片叶状 至狭披 针形, 宿存。 花 直径 3 — 5. 5 厘米, 星 状至浅 杯状; 花蕾卵 珠状角 锥形, 先端近 锐尖。 萼片 分离, 覆瓦状 排列, 在 花蕾及 结果时 直立至 外弯, 宽的 至狭的 卵状长 圆形, 近 等大, 长 0.6 — 0. 9 ( — 1.3)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端锐 尖或近 渐尖至 钝形, 边缘狭 膜质, 全 缘或向 顶端有 细 小齿, 中脉 明显, 小脉不 显著, 腺体 8 — 10, 线形。 花瓣金 黄色, 无 红暈, 开张至 反折, 倒 卵形, 长 1.6 — 3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长为 萼片的 2. 5 — 3 倍, 边缘全 缘至具 不规则 的 啮蚀状 小齿, 无 腺体, 有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钝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约 40 枚, 最 长者长 1.4 一 2 厘米, 长约为 花瓣的 4/5, 花药金 黄色。 子房多 少呈宽 的卵珠 形, 长 5 — 9 毫米, 宽 3. 5 — 6 毫米; 花柱长 5. 5- -11 毫米, 长于 子房, 离生, 近 直立至 略 叉开, 近顶端 外弯; 柱头 截形。 蒴 果卵珠 状圆锥 形至卵 珠形, 长 1. 2-1. 7 厘米, 宽 1 一 1.4 厘米。 种 子深橙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1.5 — 2 毫米, 有狭 的龙骨 状突起 和浅的 线状网 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1 月。 
金 丝桃科  151  产 会泽、 宁蒗、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1 400 — 3 800 米的松 林下、 灌丛 中以及 草 坡或石 坡上; 四川 西部及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Rock 24673) 采 自云南 中甸。 本种的 分布区 全然在 黄花香 (H. beanii N. Robson) 的西 北方, 且与 后者的 区别在 于 叶为长 圆状披 针形至 长圆状 卵形, 先 端通常 圆形, 有一条 十分明 显且为 局部的 近边缘 脉, 以及 蒴果为 卵珠形 不呈角 锥形。 17. 黄花香 栽秧花 (昆 明, 中国植 物志) Hypericum beanii N. Robson (1970) * ,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0) • H. patulum Thunb. ex Murray var. henryi Veitch. ex Bean (1905); Thomas (1960); H. patulum auct. non Thunb. ex Murray: " 图 鉴,, (1972)*. 灌木, 高 a 6 — 2 米, 丛状, 有 直立或 拱弯的 枝条。 茎红至 橙色, 初时具 4 棱 及两侧 压扁, 最 后呈圆 柱形; 节间长 0.5 — 4 (-5) 厘米, 短 于或长 于叶; 皮层红 褐色。 叶 具柄, 叶柄长 1 一 2. 5 毫米; 叶片狭 椭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5-6. 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锐 尖或具 小尖突 至钝形 或有时 圆形,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平坦, 坚纸 质至近 革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或苍 白色, 主 侧 脉 (2) 3 — 5 对, 全 部分离 或上部 1 对形成 1 条局 部波状 的近边 缘脉, 中脉 在上方 分枝, 第三 级脉网 稀疏而 模糊, 腹 腺体 密生, 有 时只见 于近中 脉处, 或无腹 腺体, 叶 片腺体 点状及 短至稍 长的条 纹状。 花 序具 1 一 14 花, 自茎 顶端第 1 节 生出, 近伞 房状, 通常其 下方有 侧生的 花枝; 花梗长 0. 3- 2 厘米; 苞 片叶状 至狭披 针形, 宿存。 花直径 3 — 4. 5 厘米, 星状至 杯状; 花蕾卵 珠状圆 锥形 至宽卵 珠形, 先端锐 尖至具 钝的小 尖突。 萼片 分离, 覆瓦 状排列 (有 时明显 ), 在花 蕾及 结果时 直立至 开张, 卵 形至长 圆状卵 形或宽 卵形, 等 大或近 等大, 长 0.6 — 1.1( 一 I. 4 ) 厘米, 宽 0. 3 — 0.65( — 1)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具小 尖突至 钝形, 边缘 透明, 全 缘或上 方有细 小齿, 中脉 明显, 多少 凸起, 小脉稀 明显, 腺体约 10 — 14, 线形, 上 方多少 间断。 花瓣金 黄色, 无 红暈, 开张至 较深的 内弯, 长圆 状倒卵 形至近 圆形, 长 '1.5 — 3. 3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长为 萼片的 2 — 4. 5 倍, 边 缘全缘 至具不 规则的 啮蚀状 小齿, 无 腺体, 有 侧生 至近顶 生的小 尖突, 小尖 突先端 钝形至 圆形。 雄蕊 5 束, 每束 有雄蕊 40 — 55 枚, 最 长者长 1 一 米, 长约为 花瓣的 1/2 — 7/10, 花药金 黄色。 子房 卵珠状 角锥形 至狭卵 珠状圆 柱形, 长 6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9 毫米, 长为 子房的 3/5 至 略长于 子房, 离生, 近 直立, 近顶端 外弯; 柱头狭 头状至 截形。 蒴果 狭卵珠 状圆锥 形至卵 珠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8 — 1.1 厘米。 种子 深红褐 至深紫 褐色, 狭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有 宽的龙 骨状突 起和浅 的线状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昆明、 路南、 蒙自 等地, 生于疏 林或灌 丛中、 溪旁 以及草 坡或石 坡上。 贵 州西南 部 (贞丰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种植 于英国 邱园的 植株, 其种 子来源 (Henry 179 八 898) 可 能采于 蒙自。 本 种染色 体数目 2n = 36。 18- 黄海棠 (图鉴 ) 图版 39, 1-3 鸡蛋花 (云 南洱源 ), 金 丝桃、 牛 心菜、 山辣椒 (辽宁 ), 大叶 金丝桃 (甘 肃天水 ), 救牛草 (陕 西佛坪 ), 八宝茶 (山 西中阳 ), 水黄花 (河 北涿鹿 ), 金 丝蝴蝶 (内 蒙古、 河 北), 大 金雀、 大叶 牛心菜 (山东 ), 六 安茶、 大 茶叶、 苦丁 (江苏 ), 降龙草 (安 徽霍 
图版 39 1—3. 黄海棠 Hypericum ascyron Linn. , 1. 花枝' 2. 果, 3. 种子; 4—7. 元宝草 H. sampsonii Hance, 4. 花枝, 5. 花 (纵剖 面), 6- 果, 1. 种子。 (肖 溶绘) 
金 丝桃科  153  山), 连翘 (河 北、 贵州、 台湾 ), 吃鸡、 对月草 (四 川洪溪 ), 禁官花 (四 川茂汶 ), 红 旱莲 (江西 寻邬、 遂川, 宁夏径 源), 湖 南连翘 (植物 名实图 考), 长柱 金丝桃 (东 北植 物检 索表、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Hypericum ascyron Linn. (1753) ; Choisy in DC. (1824); Maxim. (1882); Forbes et Hemsl. (1886); Franch. (1886), (1889); R. Keller (1904); Kom. (1905); Levi. ( 1907); Hayata (1911); Diels (1912) ; Prain in Curtis's (1914)* ; Hand. -Mazz. (1931); Kom. et Alis. (1932)* ; Kitag. (1939); Gorschk.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 ; Y. Kimura (1940) , (1951) * ; Ohwi (1953) ;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 ? Lauener (1966); "图 鉴" (1972)'; N. Robson (1976);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3) . H. hemsleyanum Levi, et Van. (1907) ; Lauerer (1966) » syn. nov. e descr.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1.3 米。 茎 直立或 在基部 上升, 单一 或数茎 丛生, 不分 枝或上 部具 分枝, 有时 于叶腋 抽出小 枝条, 茎 及枝条 幼时具 4 棱, 后 明显具 4 纵 线棱。 叶 无柄, 叶片披 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或长 圆状卵 形至椭 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2 —) 4 一 10 厘 米, 宽 (0.4 — )1 一 2. 7(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锐尖或 钝形, 基部 楔形或 心形而 抱茎, 全 缘,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通 常淡绿 色且散 布淡色 腺点, 中脉、 侧脉及 近边缘 脉下面 明显, 脉网 较密。 花序具 1 一 35 花, 顶生, 近 伞房状 至狭圆 锥状, 后者包 括多数 分枝。 花 直径 (2. 5 — )3 — 8 厘米, 平展或 外反; 花蕾卵 珠形, 先端 圆形或 钝形; 花梗长 0.5 — 3 厘 米。 萼片 卵形或 披针形 至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5-15 (-25) 毫米, 宽 1.5 — 7 毫 米, 先端 锐尖至 钝形, 全缘, 结果时 直立。 花瓣金 黄色, 倒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十分 弯曲, 具腺 斑或无 腺斑, 宿存。 雄蕊极 多数, 5 束, 每束有 雄蕊约 3 枚, 花药金 黄色, 具 松脂状 腺点。 子房宽 卵珠形 至狭卵 珠状三 角形, 长 4 一 7 (-9) 毫米, 5 室, 具中央 空腔; 花柱 5, 长为 子房的 1/2 至为其 2 倍, 自 基部或 至上部 4/5 处 分离。 蒴 果为或 宽或狭 的卵珠 形或卵 珠状三 角形, 长 0.9 — 2. 2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棕褐 色, 成熟 后先端 5 裂, 柱头常 折落。 种子棕 色或黄 褐色, 圆 柱形, 微弯, 长 1 一 1.5 毫米, 有 明显的 龙骨状 突起或 狭翅和 细的蜂 窝纹。 花期 7—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会泽、 大关、 永善、 屏边、 禄劝、 洱源、 中甸、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 100 — 2 8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林缘、 灌丛 间或草 丛中、 溪 旁或河 岸湿地 等处; 我国 东北、 内 蒙古、 甘 肃、 陕西、 宁夏、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 浙江、 江西、 安徽、 湖北、 湖南、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及四川 也有, 前苏联 (阿尔 泰至堪 察加及 库页岛 )、 朝鲜、 日本、 越南 北部、 美国 东北部 及其近 邻的加 拿大有 分布。 全草 药用, 主治 吐血、 子宫 出血、 外伤 出血、 疮疖 痈肿、 风湿、 痢疾 以及月 经不调 等症; 种子泡 酒服, 可治 胃病, 并可 解毒和 排脓。 全草也 是栲胶 原料。 此 外民间 有用叶 作茶叶 代用品 饮用。 本 种变异 很大, 特 别是花 的大小 和排列 方式、 萼片 大小和 形状、 以及 花柱的 长短和 分离的 程度在 不同的 居群中 或甚至 在同一 居群中 变异幅 度都比 较大, 但这 些变异 都表现 出连续 的性质 和没有 任何地 理上的 依赖性 ,因此 难予以 此作为 区分种 或种下 等级的 依据, 故按 N. Robson 意见将 已建立 过的变 种悉行 归并。 
154  云南 植物志  19. 地耳草 (药 用植 物志) 图版 40, 7-11 八金 刚草、 黄 花香、 黄花草 (云南 ), 小元 宝草、 送 子草、 四 方草、 山 茵陈、 千 重楼、 细叶 防风、 黄金草 (浙江 ), 小还魂 (台湾 ), 救 命王、 小 连翘、 犁头草 (江西 ), 和 虾草、 田 基黄、 细 叶禾臁 是草、 雀舌草 (广东 ), 上天梯 (广西 ), 小蚁 药草、 小付 心草、 小 霸王、 小 连翘、 小对 叶草、 小 叶薄荷 (四川 ), 斑鸠窝 (植物 名实图 考), 无腺 金丝桃 (东 北植 物检索 表), 小 金丝桃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线叶 地耳草 (海 南植 物志) 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July 1784) ; Thunb. (August 1784) ; Choisy (1824); D. Don (1825); Royle (1834)*; Dyer (1874); Levi. (1907); Hayata (1911); Hand. -Mazz. (1931); Suzuki (1936) ; Y. Kimura (1940), pro parte excl. var. lanceolatum Y. Kimura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N, Robson (1973),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3). H. chinense Osbeck (1757), nom. ambig. non H. chinense Linn. 1757, nec Retz. 1789; Brathys japonica (Thunb. ex Murray) Wight (1838—40); B. laxa Bl. (1856); H. laxum (Bl. ) Koidz. (1926); Kitag. (1939); Lauener (1966); Ohwi (1953);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Sarothra japonica (Thunb. ex Murray )Y. Kimura (1951)* ; S. laxa (Bl. ) Y. Kimura (1951) * ; H. cavaleriei Levi. (1908) ; H.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var. cavaleriei (Levi. ) Koidz. (1930) ; H.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var. calyculatum R. Keller (1908) ; H.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var. kainantense Masamune (1943)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H. mutilum auct. non Linn. : Maxim. (1832) , et auct. plur.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45 厘米。 茎单一 或多少 簇生, 直 立或外 倾或匍 地而在 基部 生根, 在花 序下部 不分枝 或各式 分枝, 具 4 纵 线棱, 散 布淡色 腺点。 叶 无柄, 叶片 通 常卵形 或卵状 三角形 至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0.2 — 1.8 厘米, 宽 0.1 — 1 厘米, 先端近 锐尖或 圆形, 基 部心形 抱茎至 截形, 边缘 全缘,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但 有时带 苍 白色, 具 1 一 3 条基生 主脉和 1 一 2 对 侧脉, 但 无明显 脉网, 无边 缘生的 腺点, 全面散 布透明 腺点。 花序具 1 一 30 花, 两岐 状或多 少呈单 岐状, 有 或无侧 生的小 花枝; 苞片及 小苞片 线形、 披 针形至 叶状, 微小 至与叶 等长。 花直径 4 一 8 毫米, 多少 平展; 花 蕾圆柱 状椭 圆形, 先 端多少 钝形; 花梗长 2 — 5 毫米。 萼片狭 长圆形 或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5.5 毫米。 宽 0.5 — 2 毫米, 先端 锐尖至 钝形, 全缘, 无边 缘生的 腺点, 全 面散生 有透明 腺 点或腺 条纹, 果时 直伸。 花瓣 白色、 淡 黄至橙 黄色,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5 毫米, 宽 0.8 — 1.8 毫米, 先端 钝形, 无 腺点, 宿存。 雄蕊 5 — 30 枚, 不 成束, 长约 2 毫米, 宿 存, 花药 黄色, 具 松脂状 腺体。 子房 1 室,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2) 3, 长 0.4 — 1 毫 米, 自基部 离生, 开展。 蒴果 短圆柱 形至圆 球形, 长 2. 5 — 6 毫米, 宽 1.3 — 2. 8 毫米, 无 腺 条纹。 种子淡 黄色, 圆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两端 锐尖, 无龙骨 状突起 和顶端 的附属 物, 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3 — 8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云 南南北 各地, 生 于海拔 2 800 米 以下的 田边、 沟边、 草地以 及撂荒 地上; 我国辽 宁、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 
图版 40 1—6. 细叶 金丝桃 Hypericum gramineumG. Forster. I.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叶 (放 大), 4. 花 (前 面萼片 及花辦 已除去 ), 5. 果, 6. 种子; 7 — 11. 地耳草 H. japonicum Thunb. ex Murray. 7. 植株. 8. 叶 (放大 ). 9. 花 (前 面萼片 及花辩 已除去 ) , 10. 果. 11. 种子。 (李锡 畴绘) 
156  云南 植物志  州 也有。 日本、 朝鲜、 尼 泊尔、 锡金、 ^度、 斯里 兰卡、 缅甸至 印度尼 西亚、 澳大 利亚、 新西兰 以及美 国的夏 威夷有 分布。 全草 人药, 能清热 解毒, 止血 消肿, 治 肝炎、 跌打损 伤以及 疮毒。 20- 细叶 金丝桃 (台 湾植 物志) 图版 40, 1-6 Hypericum gramineum G. Forster (1786); N. Robson (1973), (1976) ; 中 国植物 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arothra graminea (G. Forster ) Y. Kimura (1951) * ; H. japonkum Thunb. var. lanceo- latum Y. Kimura (1940) ; Sarothra saginoides Y. Kimura (1951) * ; H. lalandii auct. non Choisy : Dyer (1874), et auct. asiat. plur.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直立或 上升, 但 基部不 生根; 主根圆 柱状, 密 生 纤维状 须根。 茎单一 或多数 丛生, 具 4 纵 线棱, 无 腺点, 不分枝 或各式 分枝, 分枝斜 上升。 叶 无柄, 叶片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6 — 13 毫米, 宽 1 一 3 (-5) 毫米, 先 端钝形 至 圆形, 基部 圆形或 心形而 抱茎; 边缘 全缘且 背卷,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散 生透明 腺点, 但 边缘无 腺点, 具 1 一 3 基 生脉, 中脉有 1 至多条 侧脉且 | [贯 叶端, 基生侧 脉及侧 脉均斜 上升, 脉均在 上面凹 陷下面 凸起。 花序具 1 一 21 花, 顶生, 为单岐 或双岐 或甚 至三岐 的聚伞 花序, 有时有 多数具 单岐聚 伞花序 的侧生 花枝; 苞片与 小苞片 与叶同 形, 但稍 短小。 花直径 5 — 8 毫米, 多少 平展; 花蕾卵 珠形, 先端 锐尖; 花梗长 2 — 7 毫 米。 萼片 披针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锐 尖或近 锐尖, 全缘, 边缘无 腺点, 全 面散生 淡色腺 点或腺 条纹。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2 — 4 毫 米, 先端 锐尖, 无 腺点, 宿存。 雄蕊 30 — 40 枚, 花药 黄色, 具 松脂状 腺体。 子房 狭圆柱 状 锥形, 长约 2 毫米, 1 室; 花柱 3, 自基部 分离, 开张, 长约 1.8 毫米。 蒴果卵 珠状圆 锥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无腺 斑纹。 种 子淡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两 端 锐尖, 具纵向 棱条, 其间 有不明 显的横 条纹, 两侧无 龙骨状 突起, 顶 端无附 属物。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砚山、 江川、 昆明、 禄劝、 大理、 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1 200 — 2 000 米的 水藓沼 泽中; 我 国台湾 (新竹 ) 也有。 澳大 利亚、 新 西兰、 新 喀里多 尼亚、 越南 及印度 也有。 21. 纤茎 金丝桃 图版 41, 1-7 Hypericum filicaule (Dyer) N. Robson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H. filicaule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1874) , pro syn. ; Ascyrum filicaule Dyer (1874); 李锡文 (1981)*. 纤 细柔弱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 — 12 厘米, 柔弱, 圆柱形 或具不 明显的 2 纵 线棱, 不 分枝 或上部 2 — 3 节具小 分枝, 基部 匍地而 生根。 叶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柄 长不及 1 毫米; 叶片宽 椭圆形 ,茎 下部的 细小, 呈鱗 片状, 向上渐 增大, 茎上 部的长 0. 5-1 厘米, 宽 0. 3 — 0.8 厘米, 先端钝 形间有 微凹,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略呈 波状, 薄纸 质或近 膜质, 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全面散 布透明 腺点, 中 脉直贯 叶端, 侧脉 每边约 2 — 3 条, 大都在 中脉中 部以下 生出, 与中脉 在上面 微凹下 面明显 或两面 均不甚 明显, 在边 缘之内 弧状 连结。 花 于茎或 偶在上 部分枝 上单一 顶生, 开放 时直径 0.6- -0.8 厘米; 花梗 纤细, 
金 丝桃科  157  长 0.5 — 1.5 厘米; 苞片 与茎叶 同形。 萼片 4, 长 圆形, 外方 2 枚 较大, 长 4 一 5 毫米, 宽 约 1.5 毫米, 内方 2 枚 较小,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钝形, 具透明 腺点。 花瓣 黄色, 4,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花 后常不 脱落。 雄蕊 少数, 10 余枚, 呈 3 束, 每 束花丝 最基部 联合, 花药具 腺点。 子房 卵形, 棕 褐色, 长约 2 毫米, 具 纵向 条纹, 3 室; 花柱 3, 自基部 离生, 为子 房长的 1/2, 为蒴 果长的 1/5。 蒴果卵 珠形, 长达 8 毫米, 宽 5 — 6 毫米, 棕 褐色, 成熟 后先端 3 裂, 有 宿存的 花柱。 种子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7 毫米, 宽 0.2 毫米, 先端 钝形, 基部 锐尖, 两 侧有不 明显的 龙骨状 突起,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山 坡岩隙 中或草 坡上。 锡金有 分布。 本种 为一矮 小纤弱 草本, 具有 4 数的花 被片, 外轮 2 枚萼片 较大, 其 长度约 与花瓣 近 等长, 花瓣 花后不 脱落。 N. Robson 认为它 与长瓣 金丝桃 (H. monanthem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相 每或应 归并在 一起。 另外, 据 Cale, Patrick J. 等人 (1981) 对北 美 Ascyrum 属一些 植物的 黄烷酮 化合物 研究, 认为 该属此 类化合 物与金 丝桃属 (Hyper- icum) 者十分 相似, 支持 N. Robson 将前属 归人后 一属的 意见。 22. 长瓣 金丝桃 图版 41, 8-13 Hypericum monanthem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1874) ; Franch. (1889) ; Lauen- er (1966) ; Hand. -Mazz. (1931) ; N. Robson in Hara &. Williams (1979)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Robson et Long in Griers. et Long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H. monanthem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var. nigro- punctatum Franch. (1889); Hand. -Mazz. (1931) ; H. monanthem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var. brachy- petalum Franch. (1889) ; Hand. -Mazz. (1931) mairei Levi. (1915) ,non 1912 ;H. bach a Levi. (1916) ; H . trigonmn Hand. -Mazz. (1931) * > syn , no v. e descr. 多年生 草本, 高 (]0 —) 15 — 40 厘米, 根 茎短, 具 密集红 褐色略 坚硬的 纤维状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或基部 膝曲状 直立, 纤细, 具不 明显的 2 纵 线棱, 红 褐色,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无 柄或近 无柄, 约 10 对 以下, 均匀 排列于 茎上, 茎下 部叶片 较小, 十分 贴生, 很快枯 萎 脱落, 茎 中上部 叶片宽 三角状 卵形至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1一2.5 (-3.5) 厘米, 宽 0. 8-1.5 (-2.5)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钝形, 基部 近心状 楔形或 圆形, 骤 狭成极 短柄, 全 缘, 近坚 纸质, 上面 干时变 褐色, 下 面略带 白色, 边缘 有黑色 腺点, 全面 散布透 明或黑 色 腺点,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弧曲, 与 中脉在 上面略 凹陷, 下面 显著, 脉网 稀疏, 在叶下 面 明显。 花 序于茎 及枝上 顶生, 两岐聚 伞状, 通常 3 — 7 花, 但常退 化仅有 1 花; 苞片和 小苞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边缘有 流苏状 的具柄 腺齿。 花 直径达 2 厘米, 平 展或 反折; 花蕾长 卵形, 先端 锐尖; 花梗长 3 — 5 毫米。 萼片 狭卵形 至长圆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长约 7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 缘有具 柄的黑 腺体. 全面 散布黑 腺条。 花瓣 金 黄色, 狭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4. 5 毫米, 通常 长约为 萼片的 2 倍, 无腺 点或上 部边缘 有黑色 腺点。 雄蕊 少数, 3 束, 每束 有雄蕊 13 — 15 枚, 花丝长 6 — 8 毫米, 花药 黄色, 近 圆 球形, 具黑 腺点。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8 毫米, 3 室; 花柱 3, 自基部 叉分, 长约 3 毫米。 蒴果卵 珠形, 长约 8 毫米, 宽 6 毫米, 成 熟吋红 褐色, 有腺 条纹。 种子淡 
图版 41 1 — 7. 纤茎 金丝桃 Hypericum filicaule (Dyer) N. Robson, 1. 花枝, 2. 花, 3. 花辦 (放大 ), 4. 萼片 (放 大), 5. 种子 (放大 ),6. 果枝 ,7. 花 (前面 萼片、 花瓣 及雄蕊 已除去 ); 8 — I 3 ' 长癍 金丝桃 H. monanthemum Hook. f. et Thoms. ex Dyer, 8. 幼 果枝. 9. 成熟果 果枝. 10. 花, 〗1. 花辧 (放大 ), 12. 萼片 (放大 ), 13. 种子 (放大 )„ (吴锡 銕绘) 
金 丝桃科  159  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8 毫米, 两端 锐尖, 两侧有 龙骨状 突起,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东川、 大理、 丽江、 维西、 碧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4 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竹林、 灌丛、 林下 及水边 等处; 我 国四川 西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尼泊 尔、 锡金至 缅甸有 分布。 23. 遍地金 (滇南 本草) 图版 42, 1-2 对叶草 (贡山 ), 小疳药 (保山 ). 蚂 蚁草、 小黄 化香、 小 化血、 蛇毒草 (云南 ), 小 连翘 (四 川越西 ), 对对草 (屏山 ), 蚁药 (会 东、 米易 ), 地耳草 (合川 ), 苍 蝇草、 地 马桑 (峨眉 ), 滇 金丝桃 ( "图鉴 ") 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et Arn. (1934) ; N. Robson (1977); Robson et Long in Griers. et Long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bodinieri Levi, et Van. (1904), (1907), (1909), (1914); H. delavayi R. Keiler (1910); "图 鉴,, (1972) * , auct. sphalmate ut Franch. ; H. napaulense auct. non Choisy : Dyer (1874), pro parte; Levi. (1907); Hand. -Mazz. (1931); Rehd. (1937) ; Lauener (1966); H. monanthenium auct. non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 Pax et Hoffm. (1922); H. elodeoides auct. non Choisy; 滇 南本草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13 — 35 厘米; 根 茎短而 横走, 有多数 黄棕色 纤维状 须根。 茎 披散或 直立, 绿 色或白 绿色, 圆 柱形但 具不明 显的纵 线棱, 无毛, 侧生小 枝无或 生长不 规则。 叶 ^柄; 叶 片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 浑圆, 基 部略呈 心形, 抱茎, 边缘 全缘但 常有具 柄的黑 腺毛,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散布 透明的 腺点, 侧 脉每边 2 — 3 条, 与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显著, 脉网 在叶上 面几不 可见。 花序 顶生, 为二岐 状聚伞 花序, 具 3 至 多花; 苞 片和小 苞片披 针形, 长达 8 毫米, 边 缘有具 柄的黑 色 腺毛。 花小, 直径约 6 毫米, 斜展; 花梗长 2 — 3 毫米。 萼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有具 柄的黑 腺齿, 全 面并散 生有黑 腺点。 花瓣黄 色,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锐尖, 边缘 及上部 有黑色 腺点。 雄蕊 多数, 3 束, 每 束 有雄蕊 8 — 10 枚, 花丝 略短于 花瓣, 花药 黄色, 有黑色 腺点。 子房卵 珠形, 长 3 毫米, 3 室; 花柱 3, 自基部 叉分, 几 与子房 等长。 蒴果 近圆球 形或圆 球形, 长约 6 毫米, 宽 4 毫米, 红 褐色。 种子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 产云南 各地, 但 以中部 常见, 生 于海拔 2 750 米 以下的 田地或 路旁草 丛中; 贵州、 四 川及广 西西部 也有。 印度、 巴基 斯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有 分布。 全草 人药, 据 《滇南 本草》 载: "味 苦、 涩、 性寒。 治日久 水泻、 久痢赤 白。" 此外 民间亦 用全草 治毒蛇 咬伤、 黄 水疮、 小儿白 口疮、 鼻 炎以及 乳腺炎 等症。 24. 挺茎 遍地金 图版 42, 3—7 Hypericum elodeoides Choisy (1824) ; Franch. (1886), (1889); R. Keller (1904); Levi. (1908), "helodeoides"; Hand, -Mazz. (1931); N. Robson (1977)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 9 8 4 ), p. p.;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3) ; H. Koba ct al. 
图版 42 1一2. 遍地金 Hypericum wightianum Wall, ex Wight et Arn. , 1. 植株, 2. 花 (前面 萼片、 花 瓣及雄 蕊已除 去); 3-7. 挺茎 金丝桃 H. elodeoides Choisy, 3. 植株, 4 . 花 (外面 观), 5. 花 (前面 萼片、 花瓣 及雄蕊 已除去 ), 6. 雄蕊, 7. 花瓣。 (肖 溶绘) 
金 丝桃科  161  (1994). H. napaulense Choisy in DC. (1824). 多年生 草本, 高 0.2 — 0.4 米, 全体 无毛; 根茎具 发达的 侧根及 须根。 茎数枚 丛生, 直立 或下部 依地而 上升, 圆 柱形, 无 腺点, 单一 或上部 分枝, 分枝有 花序。 叶近 无柄; 叶 片披针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2 — 5.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钝 形或近 圆形, 基部 浅心 形而略 抱茎, 全缘,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边缘疏 生黑色 腺点, 全面散 布多 数透明 松脂状 腺点, 侧脉 每边约 3 条, 斜升, 与 中脉在 上面略 凹陷, 下面 凸起, 脉 网 稀疏, 下 面明显 可见。 花序 于茎及 分枝上 顶生, 为 多花蝎 尾状二 岐聚伞 花序; 苞片及 小苞 片为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全 面散布 松脂状 腺条, 边缘 有小刺 齿, 齿端 有黑色 腺体。 萼片卵 状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锐尖, 全 面有 松脂状 腺条, 边 缘有小 刺齿, 齿端 有黑色 腺体。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4 毫米, 先端 钝形, 上 部边缘 具黑色 腺点, 有时 尚有黑 腺条。 雄蕊 3 束, 每束 具雄蕊 约 20 枚, 花丝长 0.8 — 1.1 厘米, 花药 黄色, 有黑色 腺点。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4 毫米; 花 柱 3, 长约为 子房的 2 倍或 2 倍 以上, 自基部 分离, 叉开。 蒴果卵 珠形, 长约 5 毫米, 宽 4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外密布 腺纹。 种子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7 毫米, 一侧有 不明显 的棱状 突起, 顶 端无附 属物。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禄丰 (罗次 )、 大理、 镇康、 维西、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 700 — 2 800 米的 山坡草 丛、 灌丛、 林 下及田 埂上;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贵州 及西藏 也有。 克什米 尔 地区、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有 分布。 25.- 元宝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39, 4-7 对叶草 (四川 峨眉、 峨山 ), 对对草 (乐山 ), 哨子草 (湖 南南岳 ), 散血丹 (江 西大 余), 黄 叶连翘 (安 徽霍山 ), 蜡 烛灯台 (渐 江寿昌 ), 大叶 野烟子 (遂昌 ), 对 月草, 合 掌草, 大还魂 Hypericum sampsonii Hance (1865) , (1874) : Maxim. (1881) ; Matsumura &. Hayata (1906), Levi. (1907); Hayata (1911); Hand. -Mazz. (1931); Y. Kimura (1940)*, (1951)*; Lauener (1966); "图 鉴" (1972)*; N. Robson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H. electrocar pum Maxim. (1867). 多年生 草本, 高 0.2 — 0.8 米, 全体 无毛。 茎 单一或 少数, 圆 柱形, 无 腺点, 上部分 枝。 叶 无柄, 其基部 完全合 生为一 体而茎 贯穿其 中心, 或宽 或狭的 披针形 至长圆 形或倒 披 针形, 长 (2 —) 2. 5-7 (-8) 厘米, 宽 (0.7 —)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钝形或 圆形, 基 部 较宽, 全缘,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边 缘密生 有黑色 腺点, 全 面散生 透明. 或间 有黑色 腺点, 中 脉直贯 叶端, 侧脉 每边约 4 条, 斜 上升, 近边 缘弧状 连接, 与中脉 两面 明显, 脉 网细而 稀疏。 花序 顶生, 多花, 伞 房状, 连同 其下方 常多达 6 个腋 生花枝 整体 形成一 个庞大 的疏松 伞房状 至圆柱 状圆锥 花序; 苞片及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达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直径 6 — 10 (-15) 毫米, 近 扁平, 基部为 盔状; 花蕾卵 珠形, 先端 钝形; 花梗长 2 — 3 毫米。 萼片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匙形或 长圆状 线形. 长 3 — 7 (-10)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全缘, 边缘 疏生黑 腺点, 全 面散布 淡色稀 为黑色 腺点及 
162  云南 植物志  腺斑, 果时 直伸。 花瓣淡 黄色,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4 一 8 (-13) 毫米, 宽 1.5 — 4 (一 7) 毫米, 宿存, 边缘 有无柄 或近无 柄的黑 腺体, 全面散 布淡色 或稀为 黑色腺 点和腺 条纹。 雄蕊 3 束, 宿存, 每束 具雄蕊 10 — 14 枚, 花药淡 黄色, 具黑 腺点。 子房卵 珠形至 狭圆锥 形, 长约 3 毫米, 3 室; 花柱 3, 长约 2 毫米, 自基部 分离。 蒴果宽 卵珠形 至或宽 或狭的 卵 珠状圆 锥形, 长 6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散布 有卵珠 状黄褐 色囊状 腺体。 种 子黄褐 色, 长卵 柱形, 长约 1 毫米, 两侧无 龙骨状 突起, 顶 端无附 属物, 表面有 明显的 细蜂窝 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东北部 (绥江 ), 生 于海拔 850 米 的石间 灌丛; 陕西、 江苏、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也有。 日本、 越南 北部、 缅甸 东部、 印度东 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广 东西江 流域。 26. 扬子 小连翘 图版 43, 5-8 过路黄 (贵 州盘县 )、 肝红 (四川 峨山) Hypericum faberi R. Keller (1925) ,nom. nud. ; Hand. -Mazz. (1931) ,descr.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多年生 草本, 高 0.2 — 0.8 米。 茎曲 膝状或 匍匐状 上升, 圆 柱形, 多 分枝。 叶 具柄,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叶片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6 — 0.8 厘米, 先端 钝形或 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全缘, 扁 平或略 背卷,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边 缘 生有黑 腺点, 全面 散布淡 色透明 腺点, 侧 脉每边 2 — 3 条, 自 中脉中 部以下 生出, 向上 弧曲而 连接, 与中脉 在上面 微凹, 下面 凸起, 脉网 稀疏, 下 面隐约 可见。 花序於 茎及分 枝上 顶生, 5 — 7 花, 蝎 尾状二 岐聚伞 花序; 苞片及 小苞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 米, 边缘 疏生黑 腺点。 花直径 5 毫米, 近 平展; 花梗长 1.5 — 3 毫米, 萼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先端 稍钝, 基部 楔形, 、边 缘常疏 生黑色 腺点, 全 面有淡 色 腺点或 腺条。 花瓣 黄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钝形, 全面无 黑腺点 或仅在 先端具 少数黑 腺点, 宿存。 雄蕊 3 束, 每束 有雄蕊 7 — 8 枚, 花丝与 花瓣约 等长, 花药 黄色, 有黑色 腺点。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1.5 毫米, 1 室; 花柱 3, 长约 2 毫米, 自基部 分离, 叉开。 蒴果卵 珠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具^^ 腺条 纹。 种子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两端 锐尖, 两侧无 龙骨状 突起, 顶端 无附属 物, 表面有 不明显 的细蜂 窝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巧家、 大关、 彝良、 镇雄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2 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灌丛、 路 旁或田 埂上; 陕西、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也有。 合模式 标本采 自湖南 新化锡 矿山及 云南 大关成 凤山。 27. 短柄 小连翘 Hypericum petiolulat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1874) ; Hand. -Mazz. (1931); N. Robson (1973), in Har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N. Robson et Long in Gniers. et Long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petiolulatum Hook. f. var. orbkulatum Franch. (1886), (1889); Levi. (1908) ; H. petiolatum sensu R. Keller (1925) (orth. mut. vice H. petiolulatum ) ; H. thomsonii R. Keller (1904) ,pro parte quoad typum. 
图版 43 1 —— 4. 短柄小 连通 Hypericum petiolulatum Hook. f. et Thorns, ex Dyer subsp. petiolulatum . 1. 植株, 2. 花 (前 面尊片 及花瓣 已除去 ). 3. 果, 4. 种子: :、 -8. 扬子 小连翘 H.faberi R.Keller, 5. 植株, 6. 花 (前 面 1 尊片及 2 花瓣 已除去 ), 7. 果, 8. 种子。 (李锡 畴绘) 
164  云 南植物 志  27a. 短柄 小连翘 (原 亚种) 图版 43, 1-4 subsp. petiolul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0.25 — 0.3 米, 全体 无毛。 茎圆 柱形, 多少 铺散, 多 分枝, 分枝细 弱而 能育。 叶 远离, 具柄, 叶 柄长约 1 毫米; 叶片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0.6 — 1.4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最宽 处在叶 片中部 或中部 以上, 先端 钝形, 基部宽 楔形或 渐狭, 边缘全 缘, 波状,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边缘 生有黑 腺点, 全面散 生淡色 腺点。 花序 顶生, 聚 伞状, 除顶生 单花外 通常为 一回二 岐状;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略小。 萼片 线形, 不 等大, 长 2. 5 — 3 毫米, 宽 0.5 — 0.7 毫米, 先端 锐尖, 无腺 点或在 上部偶 有少数 不成行 的黑色 腺点。 花瓣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 锐尖. 无黑色 腺点, 宿存。 雄 蕊 3 束, 每束有 雄蕊约 7 枚,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 黄色, 有黑色 腺点。 子房卵 珠形, 长 约 2 毫米, 3 室; 花柱 3, 长约 0.5 毫米, 自基部 分离, 开张。 蒴果宽 卵珠形 或近圆 珠形, 长约 4 毫米, 宽 3. 5 毫米. 成 熟时紫 红色, 外 有多数 腺纹。 种 子淡黄 褐色, 圆 柱形, 长 约 O. 5 毫米, 两侧无 龙骨状 突起, 顶 端无附 属物. 表面有 不明显 的细蜂 窝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鹤庆, 生 于海拔 2 50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草 地上;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 甸至马 来西亚 及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有 分布。 27b. 云南 小连翘 (亚种 ) subsp. yunnanense (Franch. ) N. Robson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yunnanense Franch. (1886) ; Levi. (1908); H. nxairei Levi. (1912) ,non H. mairei Levi. (1915); Lauener (1966); H. centiflorum Levi. 与原 亚种不 同在于 植株较 高大, 茎直 立或下 部匍匐 生根, 多 分枝; 叶 片倒卵 状长圆 形, 长 1.5 — 3 厘米, 宽达 1 厘米, 最宽处 在中部 或中部 以下, 基部 大都圆 形或近 心形; 顶 生花序 除顶生 1 花外呈 2 — 3 回 二岐聚 伞状; 花 柱长于 子房。 产 文山、 屏边、 嵩明、 东川、 镇雄、 宾川、 泸水、 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 700 — 3 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旁、 石岩上 及林缘 草地; 四 川西部 也有。 选模式 标本采 自宾川 大坪子 的 松坪。 东川 金丝桃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Hypericum bonatei Levi, et Van. (1908); Lauener (1966), 其模式 为东川 Lo U -p OU , S. Ten (邓 西蒙 神父) 346, 可 能即系 本种, 但 《中 国植 物志》 未举。 (吴征 镒注) 2. 三腺金 丝桃属 Triadenum Raf. 多年生 草本, 无毛; 根茎 匍匐, 分枝。 茎、 枝圆 柱形。 叶 对生, 无 柄或具 短柄, 全 缘, 具透明 及偶有 暗黑色 腺点。 花序聚 伞状, 短小, 具 1 一 5 花, 顶生及 腋生; 小 苞片细 小。 花 两性。 花萼 钟状,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全缘, 具透明 腺条。 花瓣 5, 粉 红至紫 红或 白色, 覆瓦状 排列, 两侧近 相等, 花后 脱落。 雄蕊 3 束, 1 束 与花瓣 对生, 2 束与萼 片 对生, 宿存, 每束有 3 枚 雄蕊, 花 丝多少 纤细, 约 1/2 — 2/3 处 合生, 花 药丁字 着生, 
金 丝桃科  165  纵向 开裂, 药 隔上有 腺体。 下 位腺体 3, 与 雄蕊束 互生, 不 分裂, 肉质。 子房 3 室, 具中 轴 胎座, 胚珠 多数; 花柱 3, 分离, 纤细; 柱头 多少呈 头状。 果为 一室间 开裂的 蒴果, 果 爿有含 树脂的 腺条。 种 子小, 圆 柱形, 两侧有 龙骨状 突起但 无翅,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胚 细, 直, 有 分明的 子叶。 约 6 (-10) 种, 分布于 印度, 经 我国至 日本、 朝鲜、 俄罗 斯远东 地区、 美国 东部及 加 拿大。 我国有 2 种, 1 种 分布于 东北, 1 种星散 分布于 江苏、 安徽、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南及 云南。 云南 产下述 1 种。 1. 三腺 金丝桃 (台 湾植 物志) 图版 44 Triadenum breviflorum (Wall, ex Dyer) Y. Kimura (1951); N. Robson (1976); 台 湾 植物志 (1976); 李锡文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Hypericum breviflorum Wall. (1931) nom. nud. , ex Dyer (187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 50 厘米; 根茎 匍匐, 分枝, 向下生 纤维状 须根。 茎通 常 单一, 上升, 幼时压 扁且具 4 纵 线棱, 其 后呈圆 柱形, 不分 枝或在 中上部 分枝, 分枝 均 能育。 叶无 柄或具 短柄, 叶柄长 — 2 毫米; 叶片 狭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2 — 5. 5 (— 7) 厘米, 宽 0.6 — 1.3 (-1.5) 厘米, 先端 钝形至 圆形, 基部 渐狭, 全缘, 坚 纸质, 上 面 绿色, 下面白 绿色, 全面散 布透明 腺点,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5 — 6 条, 两面 明显, 先端弧 状网结 而形成 近边缘 的脉。 花序聚 伞状, 1 一 3 花, 近无梗 或具总 梗, 约 6 — 11 个 在茎或 分枝上 腋生; 总梗长 0.5 — 6 毫米; 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开 放 时直径 5 — 6 毫米; 花蕾卵 珠形, 先端 锐尖;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萼片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3.5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钝形至 圆形, 全面有 透明的 腺条, 直立。 花瓣 白色, 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全 面疏布 透明 腺点。 雄蕊束 3, 长约 3. 2 毫米, 花丝 连合至 2/3, 花 药丁字 着生, 顶 端有一 个囊状 透明 腺体。 下 位腺体 3, 鳞 片状, 长 方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0.8 毫米, 先端 微凹。 子 房卵珠 形至椭 圆形, 长 2. 5—3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分离, 直伸。 蒴果卵 珠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锐尖, 3 3 裂。 种 子深红 褐色, 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有细蜂 窝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景洪, 生于 海拔约 600 米 的水沟 旁潮湿 草地; 江苏、 安徽、 江西、 台湾、 湖北、 湖 南 也有。 印度东 北部有 分布。 3. 黄 牛木属 Cratoxylum Bl. 乔木或 灌木. 常绿或 落叶。 枝 条在节 上多少 压扁且 大多有 叶柄间 线痕。 叶 对生, 无 柄 或具柄 * 全缘, 下 面常具 白粉或 腊质, 脉网 间有透 明的细 腺点。 花序聚 伞状, 顶生或 腋牛; 小苞片 微小, 不久 脱落。 花 白色或 红色, 两性, 具梗 萼片 5, 不 等大, 革质, 宿 存, 花后常 增大。 花瓣 5, 与萼片 互生, 脱 落或近 宿存, 倒 卵形, 常具 腺点或 腺条, 基部 无或有 鳞片。 雄 蕊合成 3 束, 具梗, 多少不 等大, 花药近 宿存, 背着, 药室 内向, 药隔 有时具 1 个揭 色树脂 腺点。 下位肉 质腺体 3, 与 雄蕊束 互生, 明 显或不 明显。 子房 上位, 3 室. 卵珠 形至椭 圆形; 花柱 3, 分离, 通常 叉分; 柱头 头状, 略具 乳突; 胚珠 多数, 倒 
图 版 1—6. 三腺 金丝桃 Triademira breviflorum (Wall. 花 (外面 观), 3. 花 (除 去前面 花辮, 内面观 )'  44 ex Dyer) Y. Kimura, 1. 植株 上部, 2. 4. 花瓣, 5. 雄蕊, 6. 雌蕊。 (肖 溶绘) 
金 丝桃科  167  生, 着生 于中轴 胎座的 基部。 蒴果 坚硬, 椭圆形 至长圆 柱形, 先端 圆形或 锐尖, 室背开 裂, 基部的 蒴轴状 胎座宿 存且变 木质, 隔膜着 生于蒴 轴上, 高处 离生, 但 接触的 边缘处 增厚, 果裂; H 和隔 膜同时 分离。 种子或 为长圆 形而四 周具翅 (我 国不产 ), 或为长 圆形至 倒卵形 而一侧 具翅; 胚直, 长 圆形。 约 6 种,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泰国, 经 中南^ 岛及我 国南部 至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及菲 律宾, 均 在北纬 24° 以南。 我国有 2 种 1 亚种, 产 广东、 广西、 云南。 云南产 1 种 及 1 亚种, 均在 南部。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辦 基部无 鳞片;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雄蕊 束大都 粗短; 下位 肉质腺 体盔状 弯曲; 枝 叶无毛 1. 黄牛木 C. cochinchinense 2 (1) 花瓣 基部有 鳞片; 花 序腋生 或只生 于幼枝 基部, 绝不 顶生; 雄蕊束 纤细; 下位肉 质腺体 不呈盔 状 弯曲; 枝、 叶密 被柔毛 2. 红芽木 C. formosum subsp. pruniflorum 1. 黄牛木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45, 1-4 梅低优 (西双 版纳傣 语), 黄牛茶 (广东 ), 雀笼木 (海南 ), 黄 芽木、 狗 (九) 芽木、 鹧 鸪木、 水 杧果、 节 节花、 满 天红、 山狗芽 (广西 ), 茶 咯桌、 美启烈 (广西 壮语) 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 ) Bl. (1852) ; Corner (1939); Gogeloin (196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ypericum cochinchinense Lour. (1790) ; H. chinense Retz. 1789, non Linn. 1759, nec Osbeck (1757) ; C. chinense Merr. (1909) ; Ancistrolobus ligustrinum Spach (1836) ; C. ligus- tnnum Bl. (1852) ; Merr. (1929), (1935); Hu, Wang et Hsia (1938); Corner (193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C. polyanthum Korth. (1842); Bl. (1852); Dyer (1874); Kurz (1874), (1877); King (1890); Gagnep. in Lecte. (1910); Ridl. (1922); Craib (1925) ; C. polyanthum Korth. var. ligustrinum Dyer (1874). 落叶 灌木或 乔木, 高 1.5 — 18 (25) 米, 全体 无毛, 树干下 部有簇 生的长 枝刺; 树皮 灰黄 色或灰 褐色, 平滑 或有细 条纹。 枝条 对生, 幼枝 略扁, 无毛, 淡 红色, 节上 叶柄间 线 痕连续 或间有 中断。 叶片椭 圆形至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0. 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 端骤然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钝形至 楔形, 坚 纸质, 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下面粉 绿色, 有 透明 腺点及 黑点,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两面 凸起, 斜展, 末 端不 呈弧形 闭合, 小脉 网状, 两面 凸起; 叶柄长 2 — 3 毫米,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或腋外 生及 顶生, 有花 (1) 2-3 朵, 具梗; 总梗长 3 — 10 毫米或 以上。 花直径 1 一 1. 5 厘米; 花 梗长 2 — 3 毫米。 萼片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全 面有黑 色纵腺 条, 果时 增大。 花瓣 粉红、 深 红至红 黄色, 倒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5 — 5 毫米, 先 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脉 间有黑 腺纹, 无 鳞片。 雄蕊束 3, 长 4 一 8 毫米, 柄 宽扁至 细长。 下 位 肉质腺 体长圆 形至倒 卵形. 盔状, 长达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顶 端增厚 反曲、 子房 圆 锥形, 长 3 毫米, 无毛, 3 室; 花柱 3, 线形, 自基部 叉开, 长 2 毫米。 蒴果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棕色, 无毛, 被宿存 的花萼 包被达 2/3 以上。 种 子每室 
168  云南 植物志  (5) 6 — 8 颗, 倒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基部 具爪, 不 对称, 一侧 具翅。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月 以后。 产云南 南部, 生 于海拔 1 240 米以下 的丘陵 或山地 的干燥 阳坡上 的次生 林或灌 丛中, 以 及村寨 旁的旷 地上, 能耐 干旱, 萌发 力强; 广东、 海 南及广 西南部 也有。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来 西亚、 印 度尼西 亚至菲 律宾有 分布。 本 种材质 坚硬, 纹理 精致, 供雕 刻用; 幼果供 作烹调 香料; 根、 树 皮及嫩 叶入药 , 治 感冒、 腹泻; 嫩叶 尚可作 茶叶代 用品。 2. 红芽木 (广西 ) 图版 45, 5-9 牛丁角 (盈江 ), 黄浆果 (屏边 ), 苦 沉茶、 红眼树 (河口 ), 酸浆树 (云南 ), 苦丁 茶 ( "图 鉴", 云南) Cratoxylum formosum (Jack) Dyer subsp. pruniflorum (Kurz) Gogelein (1967) ; Biswas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ridesmis pruni flora Kurz (1872) ; Cratoxylon pruniflorum Kurz (1874), (1877); Dyer (1874) *prunifolium, ; Pierre (1882) 4 prunifolium, ; Gagnep. (1909), (1910) 'pruni- folium' ; Craib (1925); "图 鉴,, (1972)* ; Cratoxylon dasyphllum Hand-Mazz. (1931); Y. X. Lu et al. (1989). 落叶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16 米, 树干下 部有长 枝刺; 树皮灰 褐色, 粗糙。 小枝 对生, 纤细, 略扁, 幼时密 被黄色 柔毛, 老时渐 变无毛 且呈灰 褐色, 具 纵裂的 皮层, 节 上叶柄 间线痕 中断。 叶 倒卵形 或椭圆 状长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 端骤然 短尖或 渐尖, 基部 钝形至 楔形, 坚 纸质, 上面 绿色, 全面疏 被白色 柔毛, 但 沿中脉 处毛被 密集, 下面灰 绿色, 有透明 腺点, 极密 被白色 柔毛,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 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近叶 缘弧状 网结, 在上 面多少 凹陷, 下面 显著, 小 脉脉网 稀疏, 近 明显; 叶柄长 2 — 7 毫米, 密被 柔毛。 花序聚 伞状, 通常为 4 一 6 朵集生 于具小 叶 的小短 枝上, 有时 由于小 短枝发 育延伸 而花显 为单生 叶腋。 花 直径约 1.5 厘米; 花梗 长 2 — 6 毫米, 密被 柔毛。 萼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干 膜质, 外 面密被 柔毛, 内面 无毛。 花瓣长 圆形, 长达 1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圆 形, 上半部 具褐色 斑点及 边缘具 纤毛, 基 部渐狭 成爪, 有 鳞片, 鱗片 楔形, 顶端 截平且 具 小齿, 长约 3 毫米。 雄蕊束 3, 长达 13 毫米, 柄窄且 细长, 花丝 离生, 比 雄蕊束 柄短, 每束有 20 — 30 个 花药, 药 隔上有 腺体。 下位 肉质腺 体近立 方形, 顶端 截形, 高约 1 毫米。 子房长 锥形, 长约 3.5 毫米, 无毛, 3 室, 花柱 3, 自基部 叉开, 长 2 毫米。 蒴果长 圆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下部 1/2 被 宿存的 花萼所 包被, 黑 褐色, 无毛。 种 子每室 6 — 8 颗, 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毫米, 基部狭 爪状, 不 对称, 一 侧 具翅。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月 以后。 产云南 南部; 生 于海拔 1 400 米以下 的山地 次生疏 林或灌 丛中; 广 西南部 也有。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及 越南有 分布。 
图版 45 1—4. 黄牛木 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 (Lour. ) Bl. , 1. 花枝. 1. 花 (前面 2 粤片及 2 花辨 已除去 ) , 3. 果, 4. 种子: 5—9. 红芽木 C. formosum (Jack) Dyer subsp. pruniflorum (Kurz) Gogelin. 5. 花枝' 6. 花 (前面 2 萼片及 2 花 辦已除 ^), 7. 花瓣. 8. 幼果. 9. 种子。 (李锡 畴绘) 
170  云南 植物志  169. 専 麻禾斗 Urticaceae , nom. fam. conserv. 草 本或半 灌木与 灌木, 稀 乔木; 有刺 毛或无 刺毛, 钟 乳体普 遍存在 于叶, 稀 也在茎 或 花被的 表皮细 胞内, 点状、 纺 缍状或 线形; 茎常富 含韧皮 纤维。 叶为 单叶, 互 生或对 生; 托叶常 存在, 稀缺。 花无 花瓣, 极小, 单性, 稀 两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风媒 传粉; 团 伞花序 成各种 花序式 排列, 有时整 个花序 密集成 头状或 盘状, 稀 退化成 1 朵花, 腋生, 稀 顶生。 雄花: 花被片 5 — 4, 稀 3 — 1, 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而 对生, 花丝在 花蕾时 内折, 成熟时 将花粉 弹出, 稀直立 (锥 头麻属 Poikilospermum), 花药 2 室, 纵裂; 退化 雄蕊常 存在。 雌花: 花被片 5 — 3, 稀 2 — 1, 花后常 增大, 宿存; 退化 雄蕊鳞 片状 或缺; 子房 具单一 心皮, 1 室, 离生或 贴生于 花被, 无 柄或具 短柄, 花柱 1 或无, 柱 头 头状, 画笔 头状、 线形、 钻形、 舌状或 盾形; 胚珠 1, 直立。 果实为 瘦果或 核果。 种子 具直 生胚; 胚乳常 为油质 或缺; 子叶 肉质, 宽大。 45 属, 约 1 200 种, 分 布于全 世界, 尤 以热带 和亚热 带种类 最多。 我国有 23 属, 约 260 种, 主要 分布于 长江流 域以南 亚热带 和热带 地区, 常生于 山谷、 溪边荫 湿处。 云南有 21 属, 181 种, 11 亚种, 29 变种, 2 变型, 几产全 省南北 各地, 但 以滇东 南种类 最多。 本科不 少植物 为重要 的纤维 植物, 有 些种类 作药用 或作猪 饲料或 作蔬菜 食用, 少数 种 类栽培 作盆景 观赏。 分属 检索表 1 (2) 雄蕊在 花蕾时 直立; 攀 援灌木 1. 锥 头麻属 Poikilospermum 2 (1) 雄蕊在 花蕾时 内折; 草本, 少为半 灌木或 灌木, 稀为 乔木。 3 (12) 植物有 刺毛; 雌花 的花被 大多为 4 片或 4 裂, 无退化 雄蕊。 4 (7) 瘦果 直立; 叶 对生或 互生, 托叶 侧生; 柱 头画笔 头状。 5 (6) 叶 对生; 雌花 被片外 面两片 比内面 两片小 2. 荨麻属 Urtica 6 (5) 叶 互生; 雌花 被片外 面两片 比内面 两片大 3. 花 点草属 Nanocnide 7 (4) 瘦果 偏斜; 叶 互生; 托叶 腋生; 柱头 线形或 钻形。 8 (11) 雌花 被片仅 在基部 合生。 9 (10) 钟乳体 点状; 瘦果 两面的 中央无 陷洼, 光滑或 具疣状 突起; 草本、 灌木 或乔木 4- 艾麻属 Laportea 10 (9) 钟乳体 线形; 瘦 果两面 的中央 陷洼, 在 洼处常 有疣状 凸起; 一年 生草本 5. 红 小麻属 Fleurya 11 (8) 雌花被 2 裂, 裂 片极不 等大, 大 的一枚 盔状, 顶端具 2 — 3 齿, 另 一枚很 小或缺 6- 蝎子 草属 Girardinia 12 (3) 植物无 刺毛; 雌花被 大多为 3 片 (或 3 裂), 少为 4 一 5 片 (或 4 一 5 裂), 稀缺。 13 (22) 子房无 花柱, 柱 头画笔 头状; 雌花被 片离生 或基部 合生, 有退 化雄蕊 (只有 藤麻属 Procris 无退 化雄蕊 ); 钟乳体 多为线 形或纺 綞状, 稀 点状。 14 (17) 叶 对生; 叶片 两侧常 对称, 稀 偏斜。 
荨麻科  171  15 (16) 花排列 成疏松 或密集 的聚伞 花序, 有时 团伞花 序排列 成念珠 状或紧 缩成头 状或近 盘状; 瘦 果 边缘无 突起物 7. 冷 水花属 PHea 16 (15) 花生 在盘状 或杯状 的花序 托上; 瘦 果在背 腹脊有 1 条隆 起的呈 马蹄形 或鸡冠 状的棱 …… 8. 假楼 梯草属 Lecanthus 17 (14) 叶 互生, 如为对 生则同 对的大 小极不 相等, 其 中一叶 常退化 成托叶 状或不 存在; 叶 片常偏 斜, 内边 较短, 稀两侧 对称。 18 (19) 雌花 和雄花 皆排列 成聚伞 花序, 雄花 序稀疏 分枝, 雌花序 由于分 枝密集 而常呈 球状; 叶全  部互生 : 9. 赤车属 Pellionia 19 (18) 雌 花和雄 花生在 盘状、 杯状、 球状 或梨状 的花序 托上, 或雄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叶 互生, 如 对 生则同 对的大 小极不 相等。 20 (21) 雄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雌花 生在肉 质球状 的花序 托上; 头状 花序无 总苞; 雌花 无退化 雄蕊; 叶具 羽状脉 10. 藤麻属 Procris 21 (20) 雄 花和雌 花皆生 在肉质 盘状、 杯状 或梨状 的花序 托上, 稀 雄花有 时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序  有 总苞; 雌花 有退化 雄蕊; 叶具三 出脉、 半 离基三 出脉、 离基三 出脉, 稀为 羽状脉 …… 11. 楼梯 草属 Elatostema 22 (13) 子房大 多数有 花柱, 柱头 多样, 一般不 作画笔 头状; 雌 花被常 合生成 管状, 稀不 存在; 雌  花 无退化 雄蕊; 钟乳体 点状。 23 (30) 柱头 线形。 24 (25) 雌 花被不 存在; 雄 花只具 1 枚雄蕊 12. 单 蕊麻属 Droguetia 25 (24) 雌花被 合生成 管状; 雄花具 (3 —) 4 (-5-6) 枚 雄蕊。 26 (27) 柱头 在果时 宿存; 团伞花 序常排 列成穗 状或圆 锥状, 有 时腋生 … 13. 苎麻属 Boehmeria 27 (26) 柱头花 后即脱 落或渐 脱落; 团 伞花序 腋生。  28 (29) 雄花被 片背面 兜状; 叶 边缘常 具齿稀 全缘, 基出 3 脉, 侧生 一对基 出脉不 达叶尖 14. 雾水 葛属 Pouzolzia 29 (28) 雄花 被片在 中部之 上向内 成直角 折曲, 所以 花蕾顶 部截平 而呈陀 螺形, 折曲 处有一 横棱并 常有 纤毛; 叶 全缘, 基出 3 — 5 脉, 侧生 的基出 脉直伸 至叶尖 15. 糯 米团属 Memorial is 30 (23) 柱头 多样: 头状, 画笔 头状, 盾状, 卵圆 形等, 但不作 线形。 31 (34) 雌花被 管状, 在果时 干燥或 膜质; 花排 列成腋 生团伞 花序。 32 (33) 柱头卵 形或椭 圆形, 边生 须毛; 雌花 被顶端 縊缩, 有 4 小齿; 叶 对生, 有齿; 托 叶显著 16- 微 柱麻属 Chamabainia 33 (32) 柱头 下弯, 画笔 头状; 雌花 被上部 4 裂, 裂片 靠合; 叶 互生, 极 全缘; 托叶 不存在 …… 17. 墙草属 Parietaria 34 (31) 雌花被 管状, 在果 时多少 肉质, 或 雌花被 退化不 存在; 花 成头状 花序, 排列 成聚伞 状或圆 锥状。 35 (40) 头 状花序 排成二 歧聚伞 状或二 叉状; 雌花被 明显; 果浆 果状。  36 (37) 柱 头画笔 头状或 短钻形 18. 水麻属 Debregeasia 37 (36) 柱头 盾状或 环状。 38 (39) 柱头 盾状, 着 生于粗 短的花 柱上, 周围 边上着 生长乳 头状毛 19. 紫麻厲 Oreocnide 39 (38) 柱头 环状, 无柄, 其上着 生短的 乳突毛 20. 肉 被麻厲 Sarcochlamys  40 (35) 头状花 序排成 聚伞圆 锥状; 雌 花被极 小或不 存在; 瘦果近 压扁或 呈钝的 三棱形 21. 水 丝麻厲 Maoutia 
172  云南 植物志  1. 锥 头麻属 Poikilospermum Zippel ex Miq. 大 型攀援 灌木。 单叶 互生, 全缘, 通 常具羽 状脉, 少有三 出脉; 托 叶大, 鳞 片状, 叶 柄内 合生。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序 腋生, 二歧聚 伞状, 由 2 至 多个头 状花序 组成, 头 状花 序多花 密集。 雄花 无梗: 花被管 状或陀 螺状, 裂片 4,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4, 芽时直 立; 退化雌 蕊小, 倒 锥形, 无毛。 雌花 具梗: 花被长 圆形或 棒形, 裂片 4, 镊合状 排列; 子房 压扁, 内藏, 柱头 丝状, 斜生或 下弯, 胚珠 1 枚 基生。 瘦果藏 于稍增 大的花 被内, 纺 缍形。 约 20 种, 产 喜马拉 雅东部 至马来 西亚。 我国 云南有 2 种, 产 景东以 南热带 地区。 本 属在最 近的系 统和综 览中多 已归人 伞树科 CecropiaceaeC. S. Berg. (1978) (A. Takhtajan , 1987; D. J. Mabberley, 1987, 1990; R. K. Brummitt , 1992; K. Kubitzki , 1993)。 (吴征 镒注) 分种 检索表 1 (2) 枝、 叶 无毛; 叶片 菱状近 圆形或 卵圆形 1. 锥头麻 P. naucleiflorum 2 (1) 枝、 叶下面 密被短 柔毛; 叶片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2. 毛叶 锥头麻 P. lanceolatum 1. 锥头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6, 1-4 香 锥头麻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补遗) Poikilospermum naucleiflorum ( Roxb. ex Lindl. ) Chew (1963 ); Hara et al.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 ; C. Y. Wu (1984) in add. ; H. Koba et al. (1994). Conocephalus naucleiflorus Roxb. ex Lindl. (1828)*; Urtka naucleiflora Roxb. (1814) nom. nud. ; Wall. (1831) nom. nud. , (1832) descr. ; Wight (1840)* ; C. suave- dens auct. non Bl. : Hook, f (1888) p. p.; Gagnep. in Lecte. (1929); C. Y. Wu (1984); Balansae phytum tonkinense Drake (1896); C. sinensis C. H. Wright (1899); Poikilospermum sinense (C. H. Wright) Merr. (1934); P. tonkinense (Drake) Merr. (1934). 攀援 灌木, 高达 8 米。 枝条 粗壮,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菱 状近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18 — 34 厘米, 宽 12 — 2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偶有 钝形,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两面无 毛, 钟 乳体短 线形, 下面 沿脉网 密生,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8—12 对, 与中脉 上面平 坦, 下面 隆起, 斜 展至近 叶缘处 连结, 小脉 网状, 下 面多少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5 — 15 厘 米, 无毛, 基部略 增大; 托叶鳞 片状, 长 圆形, 长达 2. 5 厘米, 先端 锐尖, 脱落。 聚伞 花序 腋生, 长 5 — 6 厘米, 雄 花序由 2 — 3 个 直径达 2 厘 米的头 状花序 组成, 雌 花序由 2 个 直径达 3 厘 米的头 状花序 组成, 苞片鳞 片状, 长达 2 厘米。 雄花 无梗: 花 被裂片 3 — 4,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兜 状且有 小毛; 雄 蕊通常 4; 退化 雌蕊倒 锥形。 雌花: 花 梗长 3 — 10 毫米, 向 顶端略 增粗; 花 被裂片 4,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呈兜状 > 退化雄 蕊无; 子房纺 缍形, 压扁, 长约 3 毫米, 花柱长 1 一 5 毫米。 瘦果纺 缍形, 
图版 46 1—4. 锥头麻 Poikilospermum naucleiflorum (Roxb. ex Lindl. ) Chew, 1. 花枝, 2. 叶, 3. 雌花, 4. 雌蕊; 5— 8- 毛叶 锥头麻 P. lanceolatum (Tree. ) Merr. , 5. 花枝 一段, 6. 叶, 7. 雌花. 8. 雌蕊。 (曾孝 濂绘) 
174  云南 植物志  压扁, 长约 3. 5 毫米。 花、 果期 4 一 5 月。 产滇南 (勐腊 ) 及东南 (蒙 自、 金平 ), 生 于海拔 400 — 900 米 的沟谷 密林中 或水沟 边。 分 布于尼 泊尔、 印度 (喀西 亚)、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越南。 2. 毛叶 锥头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46, 5-8 Poikilospermum lanceolatum (Tree. ) Merr. (1934) , excl. syn. Conocephalus sub- trinervius Miq. ; Chew (1963) , (1976) ; Hara et al.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 ; C. Y. Wu (1984), et in add. ; H. Koba et al. (1994). Conocephalus lanceolatum Tree. (1847) ; Barg-Petr. (1902) ; C. suaveolens auct. non Bl. Hook. f. (1896). 攀援 灌木, 高 3 — 5 米。 枝条 粗壮, 密被短 柔毛。 叶片坚 纸质,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12 — 27 厘米, 宽 7 — 1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上面 无毛, 下面 极密被 短 柔毛, 钟 乳体短 线形, 上面 密生且 明显, 下面 不见, 具羽 状脉, 侧脉 10 — 14 对, 与中 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斜 展至近 叶缘处 连结, 小脉 网状, 下 面多少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2. 5 — 9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基部略 增大; 托叶鳞 片状, 长 圆形, 长达 2. 5 厘米, 先端 锐尖, 脱落。 果序 腋生, 具 总梗, 聚 伞状, 长达 4. 5 厘米, 宽 6 厘米, 三回 分枝, 由多 个头 状花序 组成, 头状花 序果时 直径达 1.5 厘米, 多花 密集, 总梗长 0.5 — 1.5 厘米, 与 各 级分枝 扁平, 被短 柔毛; 苞片鳞 片状, 宽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瘦果纺 缍形, 压 扁, 褐色, 长约 2. 5 毫米; 宿 存花被 棒状, 长约 3. 5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果期 5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南 (普 文、 勐养、 景洪、 勐海、 勐腊) 及西南 (沧 源、 耿马 ), 生 于海拔 560 — 1 400 米 的密林 或疏林 下或水 沟边。 分布于 亚热带 喜马拉 雅山区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2. 荨麻属 Urtic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 灌木, 有 刺毛。 茎四 棱形。 叶 对生, 间或 有三叶 轮生, 边 缘 有齿或 分裂, 基出 3 — 5 (-7) 脉, 钟乳体 点状或 线状; 托叶 侧生, 离生或 合生。 花单 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成对 腋生, 团伞花 序排成 穗状、 总 状或圆 锥状, 稀 头状。 雄 花: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内凹; 雄蕊 4; 退化 雌蕊常 杯状, 透明。 雌花: 花被片 4, 离 生 或多少 合生, 不 等大, 内 面两片 较大, 包被 子房, 花 后显著 增大, 外 面两片 较小, 常 开展; 子房 直立, 柱 头画笔 头状。 瘦果 直立, 多 少两侧 压扁, 光滑或 有疣状 突起, 包被 于宿 存的花 被内。 种子 直立; 胚乳 少量; 子叶近 圆形, 内质, 富含 油质。 约 50 — 80 种, 近全球 分布, 但主要 分布于 北半球 温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少数种 分布于 热带 和南半 球温带 地区。 我 国约有 16 种、 6 亚种、 1 变种, 主产北 部温带 和西南 部亚热 带 地区, 少 数种在 华东与 华南也 有零星 分布。 云南有 8 种、 2 亚种、 1 变种, 主产 亚热带 及温带 地区, 以滇西 北种类 较多。 茎皮 纤维可 作纺织 原料; 茎 叶可作 饲料; 嫩枝叶 可食; 有 些种类 药用, 叶含 有丰富 的 维生素 D, 常被 提取作 国防工 业和医 药用。 
荨麻科  175  分种 检索表 1 (12) 托 叶每节 4 枚, 彼 此分生 (组 1. 异株 荨麻组 Sect. Urtica) 2 (11) 雌雄 同株, 稀 异株; 花 序至少 雌花序 穗状。 3 (4) 雌雄花 混生于 同一花 序上, 雄的 常生于 花序的 上部; 叶卵 形至披 针形, 先端锐 尖至短 渐尖, 边缘有 牙齿或 牙齿状 锯齿, 稀有 重锯齿 1. 小 果荨麻 U. atrichocaulis 4 (3) 雌 雄同株 异序, 只 在雌雄 花序交 界的花 序上无 规则的 混交, 或雌雄 异株。 5 (8) 雄 花序生 茎下部 叶腋, 雌花 序生其 上部的 叶腋; 雌花被 外面有 刺毛; 钟 乳体常 点状; 托叶全 部 分生。 6 (7) 叶无 裂片, 边缘有 粗牙齿 或锐裂 锯齿, 有时下 部有重 锯齿; 瘦果有 细疣点 2a. 三角叶 荨麻 (原 亚种) U. triangularis ssp. triangularis 7 (6) 叶的中 下部有 数对半 裂至深 裂的羽 裂片; 瘦果有 粗疣点 • 2b. 羽 裂荨麻 U. triangularis ssp. pinnatifida 8 (5) 雄 花序生 茎下部 叶腋, 雌 花序生 其下部 叶腋; 雌花 被外面 仅生微 糙毛, 无 刺毛; 钟乳 体线形 或 杆状, 稀混有 点状; 托叶在 茎上部 的多少 合生。 9 (10) 叶卵 形至披 针形, 基部 圆形、 宽 楔形或 微缺, 侧 脉和外 向二级 脉常直 达齿尖 3a. 宽叶 荨麻 (原 亚种) U. laetevirens ssp. laetevirens 10 (9) 叶 心形, 有 时茎上 部的狭 卵形, 侧脉和 外向二 级脉在 近边缘 处网结 3b. 齿叶 荨麻 U. laetevirens ssp. dentata 11 (2) 雌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稀近 于穗状 4. 异 株荨麻 U. dioica 12 (1) 托 叶每节 2 枚, 合生; 花序常 圆锥状 (组 2. 喜 马拉雅 荨麻组 Sect. Ardentia C. J. Chen) 13 (20) 雌雄 同株; 叶片 卵形或 心形, 稀长 圆形; 茎疏生 或密生 刺毛。 14 (15) 托叶 先端常 2 浅裂 5. 粗 根荨麻 U. macrorrhiza 15 (14) 托叶 不裂, 全部 合生, 先端 钝圆。 16 (19) 叶 边缘具 裂片。 17 (18) 叶有 5 — 7 对浅 裂片, 裂片边 缘有小 鋸齿; 花序分 枝较少 且短, 近于 穗状; 瘦 果有褐 红色细 疣点 6. 荨麻 U. tissm 18 (17) 叶 边缘有 多数小 裂片, 裂 片间距 0.7 — 2 厘米, 其 边缘有 数枚小 牙齿; 圆 锥花序 分枝多 而长; 瘦 果具不 明显的 细疣点 7a. 滇 藏荨麻 (原 亚种) U. mairei var. mairei 19 (16) 叶边缘 具细的 重牙齿 7b. 长圆 叶荨麻 U. mairei var. oblongifolia 20 (13) 雌雄 异株; 叶 片狭卵 形至披 针形, 边 缘有细 牙齿或 不明显 的细重 牙齿; 茎几乎 变无刺 毛或疏 生刺毛 (仅幼 时有较 密的刺 毛); 瘦果 有疣点 8. 軎马拉 雅荨麻 U. ardens 组 1. 异株 荨麻组 Sect. Urtica 托 叶每节 4 枚, 彼此 分生。 花序穗 状或圆 锥状。 染色 体数目 2n = 48 (稀 22, 24, 52)。 1 小 果荨麻 (植物 研究) 图版 47, 1—4 小荨麻 (昆明 ), 无刺茎 荨麻、 秃 茎荨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Urtica atrichocaulis (Hand. -Mazz. ) C. J. Chen (1983) * ;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176  云南 植物志  Urtica dioica L. var. atrichocaulis Hand. -Mazz. (1929) ; Griers. et Long (1983) ; C. Y. Wu (1984) ,sphalmate ut sub U. dentata Hand. -Mazz. 一年生 草本。 茎高达 100 厘米, 中部 节间距 3 — 6 厘米, 多 分枝, 与枝 条近无 毛或疏 生刺 毛和极 疏生短 柔毛。 叶片 草质,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 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至近 截形, 边缘有 6 — 15 枚 牙齿或 牙齿状 锯齿, 稀 有重 锯齿, 两面 疏生刺 毛和短 柔毛, 钟 乳体细 点状, 基出脉 3 条, 其侧生 的一对 伸达叶 片上部 1/3, 与邻近 的侧脉 网结;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被毛同 枝条; 托叶 很小, 每节 4 枚, 分生,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雌雄花 混生于 同一花 序上, 雄 的生于 花序的 上部, 花序近 穗状, 长 1.5 — 4 厘米。 雄花具 短梗, 在芽时 直径约 1.2 毫米: 花被 片 4,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退化雌 蕊近漏 斗状或 杯状, 具柄。 雌花具 短梗。 瘦果宽 卵形, 稍 扁, 长约 1.5 毫米, 光滑; 宿存 花被片 合生至 中部, 外面几 无毛, 内面 2 片 与果近 等大, 外面 2 片 很小, 卵形, 长为内 面的约 1/3。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东北 (绥 江、 会泽 )、 西 (大理 )、 西北 (洱 源、 丽江、 德钦 )、 中 (昆 明、 富民、 大姚 )、 中南 (景 东、 峨山、 墨江 )、 南 (勐海 )、 西南 (腾冲 ) 及东南 (屏 边、 金平 ), 生 于海拔 350 — 2 900 米 的林缘 路旁、 灌丛、 溪边、 田边、 住 宅旁; 贵州 西部、 四川 西南部 (西 昌、 冕宁) 也有 分布。 后选模 式采自 昆明。 2. 三角 叶荨麻 (种 子植物 名称) 花叶 活麻、 火麻 (四川 ) Urtica triangularis Hand. -Mazz. ( 1929 )* ; C. J. Che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angusti folia auct. non Fisch. ex Hornem. : C. Y. Wu (1984) quoad C. W. Wang 69228. 2a. 三角 叶荨麻 (原 亚种) 图版 47, 5—6 ssp. triangularis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粗达 1 厘米。 茎 直立, 高 60 — 150 厘米, 带淡 紫色, 中部 节间距 6-11 厘米, 疏生刺 毛和细 槌毛, 中 下部常 分枝。 叶片 狭三角 形至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2. 5- 11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有时 上部的 叶片呈 线形, 宽 4 一 10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近截形 或浅 心形, 边缘有 7 — 12 枚 粗牙齿 或锐裂 鋸齿, 有时 下部的 齿为重 锯齿, 上面疏 生刺毛 和细 糙毛, 下面 疏生刺 毛和短 柔毛, 钟乳体 点状, 基出脉 3 条, 其 侧生的 一对常 达中部 以下的 齿尖;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向上渐 变短, 生稍 密的刺 毛和细 糙毛; 托 叶每节 4 枚, 分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5 — 10 毫米。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圆 锥状, 生下部 叶腋, 开 展; 雌 花序近 穗状, 生上部 叶腋, 直立或 斜展; 果序轴 粗壮。 雄花具 短梗, 在芽 时直径 1.5 — 2 毫米, 花被片 4, 外面 疏生小 柔毛; 退 化雌蕊 杯状, 具 短柄。 雌 花小, 近 无梗。 瘦 果 卵形, 稍扁, 长约 2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有 带红色 细疣点 和不明 显的疏 微毛; 宿存花 被片在 下部约 1/4 处 合生, 被细 糙毛, 内面的 2 片 卵形, 各还有 1 一 3 根 刺毛, 与 果近等 大, 外面的 2 片 卵形, 长为 内面的 1/2 — 1/3。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滇西 (剑川 ) 至西北 (丽 江、 德钦 ), 生 于海拔 2 800 — 3 400 米的半 阴坡沟 边或草 丛中; 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青海南 部也有 分布。 后选 模式采 自四川 木里。 
图版 47 1—4. 小 果荨麻 Urtica atrichocaulis (Hand. -Mazz. ) C. J. Chen, 1. 花枝 一段, 2. 刺毛 (放大 ), 3. 雌花. 4. 瘦果: 5—6. 三角 叶荨麻 U. triangularis Hand. -Mazz. ssp. triangularis , 5. 花枝 一段. 6. 雌花; 7—9. 宽 叶荨麻 U. laetevirens Maxim, ssp. laetevirens. 7. 花枝 一段. 8. 雄花, 9. 雌花。 (曾孝 濂绘) 
178  云南 植物志  嫩 叶可食 ; 枝 叶可作 饲料; 全草 人药, 有祛 风湿、 解痉、 活血 之效。 2b. 羽 裂荨麻 (亚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sp. pinnatifida (Hand. -Mazz. ) C. J. Che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triangularis Hand. -Mazz. f. pinnatifida Hand. -Mazz. (1929) * ; C. Y. Wu (1984); U. cannabina auct. non L. : C. Y. Wu (1984) quoad 南水 北调 9187.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叶的中 下部有 数对半 裂至深 裂的羽 裂片; 瘦 果有粗 疣点。 产 滇西北 (德钦 ), 生于 海拔约 2 700 米 的半阴 山坡沟 边或草 丛中; 西 藏东部 (左 贡)、 四川 西部、 青 海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 宽 叶荨麻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Urtica laetevirens Maxim. (1877); C. H. Wright (1899); Kom. (1903) p. p. ; Nakai (1911); Hand. -Mazz. (1929) p. p. ; Kom. et Alis. (1931) ; A. Jarmolenko in Kom. (1936); Kitag. (1939); Ohwi (1956);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 鉴" (1972)* p. p. ;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pachyrrhachis Hand. -Mazz. (1929) * ; U. silvatka Hand. -Mazz. (1929) * ; C. Y. Wu (1984) ; U. thunbergiana auct. non Sieb. et Zucc. : Diels (1900) p. p. 3a. 宽 叶荨麻 (原 亚种) 图版 47, 7—9 ssp. laetevirens 多年生 草本。 茎 纤细, 高 30 — 100 厘米, 近 无刺毛 或疏生 刺毛, 在节上 密生细 糙毛。 叶片近 膜质, 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短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 部 圆形、 宽 楔形或 微缺, 边 缘有锐 或钝的 牙齿或 锯齿, 两面 疏生刺 毛和细 糙毛, 钟乳体 短 杆状, 有时 点状, 基出脉 3 条, 侧脉 和外向 二级脉 常直达 齿尖; 叶柄 纤细, 长 1.5 — 7 厘米, 向上渐 变短。 托 叶每节 4 枚, 分生, 或 有时在 茎上部 的多少 合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8 毫米。 雌雄 同株, 稀 异株; 雄 花序近 穗状, 纤细, 生上部 叶腋; 雌花序 生下部 叶腋, 近 穗状, 纤细, 较短, 小团 伞花序 稀疏着 生于序 轴上。 雄花近 无梗, 在芽时 直径约 1 毫 米; 花被片 4, 外面 疏生小 柔毛; 退化 雌蕊近 杯状, 具柄。 雌花具 短梗。 瘦果 卵形, 长近 1 毫米, 成 熟时灰 褐色, 多少有 疣点; 宿存花 被外面 疏生微 糙毛, 内面 2 花 被片椭 圆状卵 形, 与果近 等大, 外面 2 花 被片狭 卵形, 长为 内面的 1/4 一 1/3。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东北 (镇雄 ) 及西北 (维 西、 中甸 ), 生 于海拔 1 800 — 3 800 米的 林下和 河谷; 我国 辽宁、 内 蒙古、 山西、 河北、 山东、 河南、 陕西、 甘肃、 四川、 西藏、 青海、 湖北、 湖 南也有 分布。 亦见于 日本、 朝 鲜和西 伯利亚 东部。 3b. 齿 叶荨麻 (亚种 ) (湖 北植 物志) ssp. dentata (Hand. -Mazz. ) C. J. Chen (1983);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dentata Hand. -Mazz. (1929)* ; 湖北 植物志 (1976)' : C. Y. Wu (1984); U. dioica L. var. an gusti folia auct. non Fisch. • C. H. Wright (1899) p. p. 
荨麻科  179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叶 心形, 有时 茎上部 的为狭 卵形, 稀披 针形, 侧 脉和外 向二级 脉在近 边缘处 网结。 产滇西 (大理 ) 至西北 (丽 江、 维西、 中甸、 德欽 ), 生 于海拔 2 WO — 3 500 米的山 谷杂木 林中、 沟边 或林缘 路旁;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湖北 西部、 湖 南西部 也有。 后选 模式采 自湖南 武岗。 茎 皮纤维 优良, 可制人 造棉; 全草 入药, 治小儿 高热、 惊风、 痘疹 不透、 跌打 损伤。 4- 异 株荨麻 (种 子植物 名称) Urtica dioica L. (1753) ; Hook. f. (1888) ; Hand. -Mazz. (1929) p. p. ; A. Jarmolenko in Kom. (1936); Kitamura (1960); C. J. Che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dioica L. var. vulgaris Wedd. (186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 100 厘米, 常密生 带黄色 的小剌 毛和细 糙毛。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有 锯齿, 齿尖 略向前 弯曲, 上面 疏生细 刺毛, 下面 尤其是 在脉上 生稍密 的小刺 毛和细 糙毛, 钟乳体 点状, 基 出脉常 5 条, 上部 1 对伸 达上部 齿尖, 或 与邻近 的侧脉 网结; 叶柄 在茎中 部的长 及叶片 的 一半, 向上渐 变短, 密 生带黄 色的小 刺毛; 托 叶每节 4 枚, 分生, 线形, 长 5 — 8 毫米。 雌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长 3 — 7 厘米, 序轴较 纤细, 雌 花序在 果时常 下垂。 雄花 具短梗 或近 无梗, 在芽 时 直径约 1.4 毫米; 花被片 4, 外 面疏生 小毛; 退 化雌蕊 杯状, 具柄。 雌 花近 无梗。 瘦果卵 形或狭 卵形, 稍扁, 长 1 一 1.2 毫米, 光滑; 宿 存花被 片被细 糙毛, 内 面 2 片宽 椭圆状 卵形, 稍盖 过果, 外面 2 片狭椭 圆形, 下部 渐狭, 长约为 内面的 1/2 — 1/3。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西北 (丽 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 生于 海拔约 3 400 米的 山坡荫 湿处; 我国西 藏、 青海、 新 疆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喜马拉 雅西部 (至 尼泊尔 )、 亚洲 中部与 西部、 欧洲、 北非和 北美。 组 2. 喜 马拉雅 荨麻组 Sect. Ardentia C. J. Chen 托 叶每节 2 枚, 在 叶柄间 合生。 花序圆 锥状, 稀 穗状。 染色 体数目 2n = 52。 5. 粗 根荨麻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48, 1-2 荨麻、 火麻、 活麻 (云南 ) Urtica macrorrhiza Hand. -Mazz. (1929) ; "图 鉴" (1972)*; C. J. Chen (1983); C. Y. Wu (1984). Urtica thunbergiana auct. non Sieb. et Zucc. :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粗常达 4 厘米, 有长达 50 厘米 的木质 粗根。 茎高 60 — 150 厘米, 下 部粗达 1 厘米, 四 棱形, 在 叶腋内 常有短 分枝, 下 部密生 刺毛, 上部生 稀疏刺 毛和向 上 的细糙 伏毛。 叶 对生, 有时 3 叶 轮生, 叶片草 质或薄 纸质, 三角状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 5 — 5.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截 形或浅 心形, 边缘生 9 一 11 枚粗 牙齿, 有时 茎中部 叶的大 牙齿有 少数小 牙齿, 上 面疏生 刺毛, 下 面沿脉 上疏生 短毛. 钟 乳体常 点状, 基出脉 3 — 5 条, 上面稍 凹陷, 下面 隆起, 上部 1 对伸达 叶上部 齿尖, 二级 
180  云南 植物志  脉 开展, 伸至 齿尖;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生稀 疏刺毛 和向上 的细糙 伏毛; 托 叶在叶 柄间合 生, 每节 2 枚, 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常 2 浅裂。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生下部 叶腋, 雌 花序 生上部 叶腋, 花序圆 锥状, 长 6. 5 — 12 厘米。 雄花具 短梗, 在芽 时直径 2 毫米; 花 被片 4, 外 面疏生 小毛; 退 化雌蕊 杯状, 具柄。 雌花近 无梗。 瘦果 卵形, 稍扁, 长 1.5 毫 米, 成 熟时麦 秆色, 有 疣点; 宿 存花被 片基部 合生, 外 面有细 糙毛, 内面 2 片宽 椭圆状 卵形, 与果近 等大, 外面 2 片狭椭 圆形, 长约为 内面的 1/4 一 1/3。 花期 8 — 10 月, 果 期 11 一 12 月。 产滇西 (大 理、 凤庆 )、 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700 米的灌 丛边缘 空旷草 地或 路旁。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茎皮 含纤维 55.3%, 纤 维细长 柔软, 易 脱胶, 可代 麻用。 6. 荨麻 (益 都方 物志) 图版 48, 3-4 小活麻 (云 南镇雄 )、 裂 叶荨麻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Urtica fissa Pritz. (,1900) ; Gagnep. in Lecte. (1929) * ,p. p. excl. pi. Taiwan. ; Hand. -Mazz. (1929) p. p. excl. PI. Taiwan. ; Chien (1934);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3); Lauener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thunbergiana auct. non Sieb. et Zucc. : C. H. Wright (1899) p. p. quoad Henry 2900; U. pinfaensis Levi, et Blin. in Fedde (1912), (1914) ; U. mairei auct. non Levi. : Hand. -Mazz. (1929) p. p. quoad Henry 9065B.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走。 茎 直立, 高 50 — 100 厘米, 通常不 分枝, 具钝 四棱, 有稍 密生的 刺毛和 反曲微 柔毛。 叶 片宽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或 平截, 边缘有 5 — 7 对浅 裂片, 裂 片先端 锐尖, 有小 锯齿, 上 面散生 刺毛 和贴生 细毛, 下 面密生 细毛, 沿 脉散生 刺毛, 钟乳体 点状, 基出脉 3 条;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被毛 同茎; 托叶在 叶柄间 合生, 每节 2 枚, 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达 10 毫米, 先 端 钝圆。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序 长约达 10 厘米, 分 枝较少 且短, 近于 穗状, 序轴 有刺毛 和 细毛, 雌雄同 株时雌 花序生 雌花序 之下。 雄花具 短梗, 在芽时 直径约 2. 5 毫米; 花被 片 4, 外 面疏生 小毛; 退 化雌蕊 杯状, 具柄。 雌花近 无梗。 瘦果宽 卵形, 稍扁, 长约 1.5 毫米, 成 熟时有 褐色细 疣点; 宿 存花被 片外面 疏生微 糙毛, 内面 2 片近 圆形, 与 果近等 大, 外面 2 片宽倒 卵形, 长为 内面的 1/4 一 1/3。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镇雄 )、 中 (楚雄 ) 及东南 (蒙自 ), 生于 海拔约 1 500 米 的山地 林缘、 路 旁、 住宅 附近; 我 国陕西 南部、 甘肃东 南部、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西、 浙江也 有 分布。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南川。 茎皮纤 维供纺 织用; 枝叶作 饲料; 全草 人药。 7. 滇 藏荨麻 (西 藏植物 名录) ^麻、 蝎麻 (云 南文山 ), 大钱麻 (滇 南本草 ), 云 南荨麻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Urtica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3), (1917); Hand. -Mazz. (1929); "图 鉴" (1972), in nota; Hara in Ohashi (1975);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J. Che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山 区维管 
图版 48 1—2. 粗 根荨麻 Urtica macrorrhiza Hand. -Mazz. , 1. 花枝 一段' 2. 雄花; 3—4. 荨麻 U. fissa Pritz. , 3. 花枝 -段. 4. 雄花; 5—6. 滇 藏尊麻 U. mairei Levi. var. mairei. 5. 花枝一 段, 6. 雌花。 (曾孝 濂绘) 
182  云南 植物志  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thunbergiana auct. non Sieb. et Zucc. : C. H. Wright (1899) p. p. ; U. fissa auct. non Pritz. : Diels (1912) quoad Forrest 4670; U. parvi flora auct. non Roxb. : Hook, f. (1888) p. p. ; T. Tuyama in Hara (1966). 7a. 滇 藏荨麻 (原 变种) 图版 48. 5-6 war. mairei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100 厘米, 粗达 5 厘米, 密生或 疏生刺 毛和短 柔毛, 少 分枝。 叶 片 草质, 宽 卵形, 稀近 心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6 — 14 (-22) 厘米, 宽 5 — 11 (-17) 厘 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具缺 刻状的 重牙齿 或具多 数有规 则的小 裂片, 裂片近 三 角形, 裂 片间距 0.7 — 2 厘米, 其边 缘具数 枚细小 牙齿, 上 面疏生 刺毛和 糙毛, 下面尤 其是 在脉上 疏生或 密生刺 毛和密 生短柔 毛和短 粗毛, 钟乳体 点状, 稀短 杆状, 基 出脉常 5 条, 其上部 一对伸 达中部 边缘; 叶柄长 3 — 8 (-13) 厘米, 疏生或 密生刺 毛和短 柔毛; 托叶在 叶柄间 合生, 每节 2 枚, 草质, 褐色, 长圆 形或宽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 端钝, 被微 柔毛。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生下部 叶腋, 雌花序 生上部 叶腋, 花序圆 锥状, 开 展, 长超过 叶柄。 雄花几 无梗, 在芽时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外 面被小 柔毛; 退化雌 蕊 碟状, 具柄。 雌花近 无梗。 瘦果 长圆状 圆形, 稍扁, 长约 1 毫米, 有不明 显的细 疣点; 宿存花 被片外 面被微 糙毛, 内面的 2 片 长圆状 圆形, 与果 等大, 外面的 2 片近 圆形, 长 约为 内面的 1/3。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会 泽、 东川 )、 西 (大 理、 邓川、 洱源 )、 西北 (丽 江、 维西、 中甸、 贡 山)、 北 (禄劝 )、 中 (昆 明、 路南、 楚雄) 及东南 (蒙 自、 屏边 ), 生 于海拔 1 500 — 2 900 米 的山地 林缘、 路旁、 田边、 荒地、 住宅 附近; 我 国西藏 东部至 南部、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尼 泊尔、 缅甸。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7b. 长圆 叶荨麻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oblongifolia C. J. Chen (1983); C. Y. Wu (1984) in add.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 膜质, 长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基部圆 形或微 缺, 边缘 具细重 锯齿, 齿尖稍 内弯; 花 序长圆 锥状, 仅具少 数短的 分枝, 或近 穗状, 长 超 过叶或 与叶近 等长, 序轴较 纤细; 瘦果近 圆形。 产 滇中南 (景东 ), 生于 海拔约 2 200 米的 沟边或 路旁; 广西 东南部 (睦边 ) 也有。 模 式 标本采 自景东 南马。 8- 喜马拉 雅荨麻 (西 藏植物 名录) 小 花荨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Urtica ardens Link (1822) ; Hara in Ohashi (1975) ; C. J. Chen (1980) , (1983) ; 西 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parviflor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Wight (1843)* ; Wedd. (1856) p. p. , in DC. (1869); Hook. f. (1888); Hemsl. (1899); Hand. -Mazz. (1929); Satake in Kihara (1955) ; T. Tuyama in Hara (1966) specim. excl. ; U. virulenta Wall. (1831 ) nom, nud. ; U. himalayensis Kunth et Bouche (1847). 多年生 草本。 茎高达 1.5 米, 钝四 棱形, 仅幼时 有较密 的刺毛 但不久 几乎变 无刺毛 
荨麻科  183  或疏生 刺毛, 此外 尚有稍 密的细 糙毛, 具 分枝。 叶片 草质, 狭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5 厘 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边 缘有细 牙齿或 不明显 的细重 牙齿, 上 面干时 常变黑 色或褐 棕色, 被短 伏毛, 后毛渐 脱落, 下面 疏生细 糙毛, 钟乳体 点状, 基 出脉 5 条, 其上部 1 对伸 达中部 齿尖; 叶柄长 1.5 — 4. 5 厘米, 被稀 疏的刺 毛和近 贴生的 细 糙毛, 托 叶每节 2 枚, 合生, 草质, 干 后变深 棕色, 长 圆形, 长 7 — 14 毫米, 先端钝 圆, 被近贴 生的微 柔毛。 雌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长过 叶柄。 雄 花在芽 时径约 1 毫米; 退 化雌蕊 碗状。 瘦果近 圆形, 扁平, 长近 1 毫米, 成熟 时有红 色的细 疣点。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10 — 11 月。 产 滇西北 (据陈 家瑞) 及东南 (绿春 ), 生于 海拔约 2 300 米的 林下, 我国西 藏南部 也有 分布。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 锡金 和印度 北部。 陈家瑞 (1983) 在 "中国 荨麻属 订正" 一文中 根据采 自云南 元阳逢 春岭的 A. Henry 11197 标本 照片定 名为察 隅荨麻 U. zayuensis C. J. Chen, 但同在 一文中 又把基 于该号 标本而 i 己录 于云 南的小 花荨麻 U. parviflora Roxb. 的一 文献 (Handel- Mazzetti: Symbolae Sinicae 7: 116. 1929) 作为异 名列于 喜马拉 雅荨麻 U. ardens Link —种 之下, 这 使人不 能 理解而 看来是 自相矛 盾的。 现根 据吴征 缢主编 (1984) 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所载, 该 号标本 应为喜 马拉雅 荨麻, 因此应 取消察 隅荨麻 一种在 云南的 记录。 喜 马拉雅 荨麻在 我 省十分 罕见, 这次 编写过 程中作 者没见 到云南 标本, 上述 的描写 是根据 西藏标 本并参 照 《西 藏植 物志》 写 成的, 特志 于此。 陈家瑞 (1" 3 ) 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312 中列 举泸水 (植 物所横 断山队 379) 和察隅 (倪 志诚等 化 4 ) 作为 Urtica zayuensis C. J. Chen 在 云南及 模式产 地的标 本引证 (又分 布记录 中有印 度北部 及锡金 ), 如此, U. zayuensis C. J. Chen 在云 南西部 仍 存在。 由 于未见 标本, 存疑。 (吴征 镒注) 3- 花 点草属 Nanocnide B1. 多年生 草本。 茎 自基部 分枝, 分枝 细弱而 披散。 叶 互生, 具柄, 边 缘具粗 圆齿, 基 出 3 — 5 脉, 托叶 侧生, 分离。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排 成腋生 的团伞 花序; 雄 花序具 长梗, 分枝较 疏松, 雌 花序具 短梗或 无梗, 分 枝短而 密集; 雄 花花梗 与花连 接处有 关节; 小苞 片小, 披 针形。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卵形, 内 面凹, 背 面近先 端有横 冠状的 突起, 外面 有毛或 无毛; 雄蕊 4 一 5 , 花药 肾形; 退化雌 蕊宽倒 卵形。 雌花: 花被片 4, 直立, 不等 大, 外面 2 片 较大, 背 面稍呈 龙骨状 突起, 有毛, 内面 2 片较 狭而略 扁平; 子房 直立, 宽 卵状椭 圆形, 略扁, 光 滑或具 疣点, 包于宿 存的花 被内。 种子 有少量 胚乳, 子叶椭 圆形。 约 3 — 4 种, 分布于 东亚。 我国有 2 种, 产 山西、 陕西、 甘肃、 东南至 华东及 台湾。 云南有 1 种。 1- 花点草 (江 苏植物 名录) Nanocnide japonica Bl. (1853)* ;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 Maxim. (1877) jC. H. Wright ( 1899) p. p.; Pritz. (1900); Pavolini (1908); Pamp. (1910); Matsuda (1913) p. p. ; Gagnep. in Lecte. (1929) ; Hand. -Mazz. (1929) p. p. ; Belval (1933) p. 
184  云南 植物志  p. ; Chia (1937)* ; Migo (1940); 苏南 种子植 物手册 (1956)*;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台湾 植物志 (1976);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30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分枝近 帚状, 直立或 斜升, 细弱, 有 向上 短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近 三角形 至菱状 卵形、 宽卵 形或近 扇形, 长 0. 7-2. 5 (一 5) 厘米, 宽 1—3 (一 4)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楔形至 截形, 边缘 具粗钝 圆齿, 两面 疏生短 柔毛 和少数 刺毛, 上 面钟乳 体小, 点 状或狭 线形, 密生, 基出 3 — 5 脉; 叶柄长 0.3 — 2 厘 米, 被毛 同茎; 托叶干 膜质, 淡 黄色, 卵形, 斜展, 长 1 一 1.5 毫米。 雌雄 同株; 花序生 茎上部 叶腋, 有毛, 雄花 序常具 长梗, 总梗 常较叶 为长, 分枝较 稀疏, 雌 花序具 短梗, 或 近 无梗, 分 枝短而 密集; 雄 花花梗 与花连 接处有 关节;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 雄花 在芽时 直径约 2. 8 毫米: 花被片 5,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上部有 长毛; 雄 蕊 5; 退 化雌蕊 梨形, 细小。 雌花: 花被片 4, 不 等大, 外方 2 片长约 2 毫米, 背 面稍呈 龙骨状 突起, 内方 2 片 稍短, 略 扁平, 均先端 有毛; 子房椭 圆形, 直立, 柱 头画笔 头状。 痩果宽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宽 1 毫米, 略扁, 表面有 疣点。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6 — 7 月。 产 滇西北 (维西 ), 生 于海拔 2 400 — 2 600 米的次 生混交 林中; 我国 山西、 陕西、 甘 肃、 四川、 贵州、 湖北、 江苏、 江西、 浙 江和台 湾也有 分布。 亦见于 朝鲜和 日本。 全草 入药, 治咳嗽 痰血。 4. 艾麻属 Laportea Gaud.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有 刺毛。 叶 互生, 具柄, 边缘有 牙齿、 锯 齿或近 全缘至 全缘, 叶 脉 羽状或 3 (— 5) 基 出脉, 钟乳体 点状; 托叶鳞 片状, 叶 柄内成 对离生 或多少 合生, 稀 生 于叶柄 两侧, 早落。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小 团伞花 序复作 二歧聚 伞状、 圆 锥状、 稀穗状 花序式 排列。 雄花: 花被片 5 — 4, 基部 合生, 在 芽时近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 4; 退化 雌蕊常 明显。 雌花: 花被片 3 — 4, 近等大 或极不 等大; 子 房初时 直立, 以后变 偏斜; 柱头 线形或 舌状; 退化雄 蕊缺。 瘦果 偏斜, 常两侧 压扁, 双凸透 镜状, 两 面光滑 或具疣 状 突起; 宿存 花柱基 部向下 弯曲。 种 子有少 量或无 胚乳, 子 叶宽。 广义约 50 种, 狭义 21 — 23 种, 主要分 布于热 带与亚 热带, 少数种 分布于 温带。 我 国约有 8 种, 主要 分布于 西南、 中南 地区和 台湾, 少数种 分布至 东北。 云南有 5 种, 几 产南北 各地, 但主 要在滇 东南及 滇南。 分种 检索表 1 (6) 小 乔木或 灌木。 2 (3) 叶片心 脏形, 下面极 密被白 色绒毛 1. 树火麻 L. urentissima 3 (2) 叶片 卵形至 宽椭圆 形或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下 面近无 毛或在 脉上疏 生小刺 毛。 4 (5) 叶 片卵形 至宽椭 圆形,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侧脉 5 — 9 对; 瘦果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面光 
荨麻科  185  滑 2. 圆基叶 树火麻 L. basirotunda 5 (4) 叶片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侧脉 10 — 15 对; 瘦果 梨形, 长 4 一 6 毫米, 两面 具疣 状突起 3. 圆齿 树火麻 L. sinuata 6 (1) 草本。 7 (8) 雌 花序圆 锥状; 雌花花 梗两侧 有翅; 叶片先 端渐尖 或锐尖 4. 珠 芽艾麻 L. bulbifera 8 (7) 雌 花序长 穗状; 雌 花花梗 无翅; 叶片先 端尾状 S. 艾麻 L. macrostachya 1. 树火麻 (麻 栗坡) 图版 49, 1—2 大 树火麻 (西畴 ), 火 麻树、 电树 (麻 栗坡) Laportea urentissima Gagnep. (1928) ,et in Lecte. (1929) ;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图鉴 补编" (1982)*in clavi et texta. Dendrocnide urentissima (Gagnep. )Chew(1965) , (1969) * ; C. Y. Wu(1984) ; Laportea chingiana Hand . - Mazz. (1931). 小或中 乔木至 灌木, 高 2 — 15 米, 少 分枝。 小枝圆 柱形, 实心, 直径约 1 厘米, 初 时密 被白色 绒毛, 其后 毛被渐 稀疏, 干时茶 褐色, 有 突起的 圆形小 皮孔, 叶 痕大, 近圆 形, 彼此 靠近。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坚 纸质, 心 脏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先端 骤然短 渐尖, 基部 心形, 有长达 2. 5 厘米 半圆形 的耳,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小齿至 全缘, 上面 绿色, 全面 疏生小 糙毛, 下面淡 绿色, 极密 被白色 绒毛, 基出脉 5 条, 两侧 中央的 基出脉 开张, 几伸 达叶片 中部, 中脉 每侧有 侧脉约 5 条, 均 斜展,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4 一 6 厘米, 密 被白色 绒毛; 托叶 纸质, 褐色, 长三 角形, 长约 1 厘米, 背面密 生白色 绒毛。 雌雄 异株; 雌、 雄花序 腋生, 圆 锥状, 长 15 — 30 厘米, 分枝 纤细或 粗壮, 序轴 上密生 刺毛和 糙毛。 雄花花 蕾扁圆 球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5, 卵形, 先 端钝, 外 面背上 密生短 柔毛; 雄蕊 5; 退 化雌蕊 盘状, 宽约 0.6 毫米。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3, 近 等大,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背 面被短 柔毛。 瘦果近 圆形, 压扁, 双凸透 镜状, 长约 3 毫米, 成 熟时黑 褐色, 两面 有疣状 突起; 宿存 花柱基 部向下 弯曲; 果梗长 2 — 2. 5 毫米, 略 扁平, 有小 刺毛和 糙毛。 (云南 只见果 标本, 上 述雌、 雄花的 描写均 参照文 献)。 果 期 11 一 12 月。 产滇南 (勐腊 ) 至东南 (西 畴、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850 — 1 300 米的石 灰岩山 混交林 或灌 丛中; 广西 西南部 也有。 亦见于 越南。 为 一非常 有毒的 植物, 其刺 毛刺触 人畜的 皮肤, 烧痛感 持续数 天至几 星期, 严重时 可致死 小孩和 幼畜。 解救 办法: 及 时排除 毒汁, 用低 浓度肥 皂水、 氨 水等碱 性溶液 冲洗。 关于 Dendrocnide Mig 和 Laportea Gaud. 的分合 问题, 近 期文献 大都从 周伟烈 (W. L. Chow, 1963) 的意见 予以 分列, 如 Ariy- Shaw (1973) ,Mabberley (1987, 1990),Brum- mitt (1992), I. Frus in K. Kabitzki (1993) ; H. Koba et al. (1994). 除习 性和分 布范围 的差 别外, 本 属托叶 融合, 生叶 柄间, 革质; 囊石 Cystolith 点状; 稳定 的雌雄 异株; 瘦 果通 常具瘤 点特别 是雌花 花柄不 具翅等 特征也 有足够 区别。 (吴征 缢注) 2. 圆基叶 树火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9, 5-7 Laportea basirotunda C. Y. Wu (1957);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Dendrocnide basirotunda (C. Y. Wu) Chew (1969) * . 
图版 49 1-2. 树火麻 Laportea urentissima Gagnep -, 1. 果枝. 2. 瘦果; 3-4. 圆齿 火麻树 L. sinuata (Bl. ) Miq. 3. 果枝 一段, 4. 瘦果; 5 — 7. 圆基叶 树火麻 L. basirotunda C. Y. Wu, 5. 果枝 一段, 6. 叶, 7. 瘦果。 (曾孝 濂绘) 
荨麻科  187  小 乔木, 高 5 — 7 米, 径 10 — 40 厘米。 小枝圆 柱形, 半 木质, 中空, 直径 5 — 8 毫米, 灰草绿 色或带 紫色, 皮层坚 纸质, 幼 枝具稀 疏纵长 皮孔, 老枝 皮孔不 明显, 叶 痕小, 扁 半 圆形。 叶 互生, 具 长柄; 叶片坚 纸质, 卵形 至宽椭 圆形, 长 11 一 22 厘米, 宽 7 — 16 厘 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全缘至 微有极 浅的波 状齿,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近 无毛, 基出 3 脉, 在 上面略 突起, 仅 极基部 疏生疏 柔毛, 下面 突起, 与 5 — 9 对侧 脉在边 缘弧状 网结, 均疏 生小疏 柔毛, 小脉 上面略 明显, 近 平行, 下 面形成 略明显 的 网结; 叶柄长 3 — 11 厘米, 细长, 扁平, 略 有槽, 密被短 柔毛; 托叶 纸质,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0.5 厘米,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雌雄 异株; 雌、 雄花序 腋生, 聚伞圆 锥状, 与 叶柄近 等长或 稍短过 叶柄, 宽达 6 厘米, 被短 柔毛。 雄花 无梗, 直径 3 — 10 毫米: 花被 片 5, 卵形, 先端 锐尖, 具 白色细 乳突。 雌 花具极 短梗, 有小 苞片: 花被 坛状, 具 极细乳 突, 长 0.7 毫米, 先端 3 浅裂, 裂 片有小 缘毛; 花柱 尾状, 长 1.5 — 2 毫米, 密生细 乳突。 瘦果 卵形, 压扁, 双凸透 镜状, 长 2 — 2. 5 毫米; 宿 存花柱 下弯; 果梗 无翅。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滇南 (景 洪、 勐腊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200 米的密 林或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景 洪 困格。 3- 圆齿 火麻树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49, 3-4 全缘叶 火麻树 (植物 分类学 报)、 圆 齿艾麻 (海 南植 物志) Laportea sinuata (Bl. ) Miq. (1869); "图 鉴补 编,, (1982) *in clavi et texta ; 西 藏植物 志 (1983)*. Urtica sinuata Bl. (1826) ; Dendrocnide sinuata (Bl. ) Chew (1965), (1969)*; Hara in Chashi ( 1975 );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 crenulata Roxb. (1832) ,non Sev. (1785) ; Laportea crenulata Gaud. (1826);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L. integrifolia C. Y. Wu (1957).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6 米, 小枝圆 柱形, 实心, 直径 5 — 7 毫米, 上 部疏生 柔毛, 具 椭 圆形小 皮孔, 叶痕中 等大, 近 圆形。 叶 互生, 具 长柄; 叶片纸 质或厚 纸质, 椭 圆形、 椭 圆 状披针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35 厘米, 宽 7 — 16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渐尖, 基部楔 形至钝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全缘 或中下 部有浅 圆齿或 牙齿, 两 面在脉 上疏生 小刺毛 或近无 毛, 具羽 状脉, 侧脉 10 — 15 对, 除 最下一 对伸达 叶缘外 其余各 对常在 近叶缘 处彼此 连结,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3 — 10 厘米, 扁平, 略 有槽, 疏生刺 毛和柔 毛或近 无毛; 托叶膜 质, 褐色,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近 无毛。 雌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或 总状, 雄的长 5 — 10 厘米, 雌的长 10 — 20 厘米, 序轴 上有长 刺毛和 柔毛。 雄 花具短 梗或近 无梗, 花蕾 时 直径达 3 毫米: 花被片 4,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外面被 小毛; 雄蕊 4; 花 梗长达 1 毫米, 被 柔毛。 雌花具 短梗, 单生或 数朵簇 生于花 枝上: 花被片 4, 不 等大, 外 面被小 毛; 花 梗长约 1 毫米, 密生小 刺毛, 瘦果 梨形, 稍 压扁, 双凸透 镜状, 长 4 一 6 毫米, 两 面有 疣点; 果梗 无翅。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滇南 (勐 养、 景洪、 勐腊) 至东南 (绿 春、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550 — 1 600 米的沟 谷混 交林或 河岸灌 丛中; 我国 西藏东 南部、 广西西 南部、 广东、 海 南也有 分布。 亦见于 
188  云南植 物志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不丹、 斯里 兰卡、 缅甸、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4. 珠 芽艾麻 (图鉴 ) 图版 50, 1-3 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 Wedd. (1857), et in DC. (1869); Kom. (1903); Hand. -Mazz. (1929); Chien (1934), (1937)*; A. Jarmolenko in Kom. (1936) ; Kitag. (1939); Ohwi (1956);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Chew (1969)* ; "图 鉴" (1972)*; 秦 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1846) ; Laportea terminalis Wight (1853) * ; Wedd. (1857)* ; Hook. f. (1888); Pamp. (1910); Hand. -Mazz. (1929); Backer et Bakh. f.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L. evittata Wedd. in DC. (1869); Franch. (1888); U. evittata Wall. (1831) nom. nud. ; L. oleracea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Chien (1935); C. Y. Wu (1954); L. dielsii Pamp. (1910); 秦岭 植物志 (1974); L, sinensis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L. bulbifera var. sinensis Chien (1935); L. bulbifera ssp. latiuscula C. J. Chen (1982); L. bulbifera ssp. rugosa C. J. Chen (1982). 多年生 草本, 具多 数纺缍 状根。 茎高 40 — 150 厘米, 干 时具棱 和槽, 疏生 刺毛, 上 部有短 柔毛, 有时 上部多 少呈曲 折状, 不 分枝; 在叶 腋常有 1 一 3 个直径 7 — 10 毫 米的木 质球状 珠芽。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 草质, 卵形、 宽 卵形、 椭 圆形、 卵状披 针形, 稀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稀浅心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 自基部 以上有 牙齿或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全 面疏生 刺毛, 沿脉较 密生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全面较 密生短 柔毛, 但沿脉 上疏生 刺毛, 基出 3 脉, 在 上面微 突起, 下面 突起, 与 4 一 6 对侧 脉在边 缘弧状 网结, 小脉在 下面略 明显, 平行; 叶柄长 2 — 8 厘米, 扁平, 略有 槽, 有刺 毛和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狭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2 浅裂。 雌雄 同株; 花序圆 锥状, 雄的生 于雌的 之下部 叶腋, 长 4 一 6 厘米, 雌的 生于茎 顶部或 近顶部 叶腋, 长 10 — 18 厘米。 雄花 具极短 梗或近 无梗, 花蕾 时直径 1 一 1.5 毫米; 花被片 5, 卵形, 外 面被小 柔毛; 雄蕊 5; 退 化雌蕊 杯状; 花梗 长不及 0.5 毫米, 被小柔 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4, 不 等大, 内侧 2 片花 后增大 而长至 2 毫米; 子房初 直立, 后 斜生; 花 梗长约 1 毫米, 两侧 有翅, 在果时 增大。 瘦果宽 卵形, 偏斜, 压扁, 双 凸透镜 状, 直径 2. 5 — 3 毫米, 初 时淡黄 褐色, 平滑, 成 熟时深 褐色, 有紫 色边缘 和疣状 突起; 宿 存花柱 下弯; 果与 果梗交 接处有 关节。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 滇东北 (永 善、 大关、 镇雄、 昭通、 东川 )、 西 (大 理、 漾濞、 巍山 )、 西北 (德 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兰坪、 鹤庆、 福贡、 碧江、 贡山 )、 中 (富 民、 武定、 寻甸 )、 东 南 (绿 春、 金平、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及西南 (镇 康、 腾冲、 龙陵 ), 生 于海拔 1 000 — 3 000 米的 林下、 灌丛或 沟边草 丛中; 我国 东北、 华北、 中南、 西南 和陕西 南部、 甘肃南 部也有 分布。 亦见于 锡金、 印度、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至 印度尼 西亚、 日本、 朝 鲜。 茎 皮纤维 强韧, 可供 造纸、 纺织 原料, 亦可代 麻用; 种子 榨油, 供 食用和 药用。 
图版 50 1—3. 珠 芽艾麻 Laportea bulbifera (Sieb. et Zucc. ) Wedd. . 1. 植株 上部. 2. 雄花, 3. 幼果, 4 一 5. 艾麻 L. macrostachya (Maxim. ) Ohwi, 4. 植株 上部及 根部. 5. 幼果; 6—7. 红小麻 Fleurya intermpta (L. ) Gaud. , 6. 棺株 上部, 7. 瘦果。 (曾孝 廉绘) 
190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分布 较广, 变异 极大, 可在种 下再细 分多个 亚种或 变种, 但 过去常 误作很 多种。 日 本学者 处理本 类群时 通常将 东北、 华北至 朝鲜、 日本的 类群和 中南、 西南 至喜马 拉雅 和亚洲 热带山 区的类 型分为 2 种, 值得 考虑。 (吴征 镒注) 5. 艾麻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50, 4-5 Laportea macrostachya (Maxim. ) Ohwi (1936) , (1956) ; Chew (1969); "图 鉴,, (197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Sceptrocnide macrostachya Maxim. * (1877), (1877) ; Pritz. (1900); Diels (1912) ; Hand.-Mazz. (1929);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Y. Wu (1984); Laportea grossedentata C. H. Wright (1899); Edinb. staff. (1929 — 1930) ; L. giraldiana Pritz. (1901); L. longispica Pamp. (1910); L. forrestii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具多 数紡缍 状根。 茎 直立, 高 40 — 120 厘米, 基部 木质, 疏生 刺毛和 反 曲的微 柔毛, 有 时在叶 腋有木 质球状 珠芽。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薄 纸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4 一 18 厘米, 先端 尾状,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边 缘具三 角状粗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贴生较 密的短 柔毛和 疏生刺 毛稀近 无毛;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扁平, 略 具槽, 被毛 同茎;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 2 裂。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生 于 雌花序 之下部 叶腋, 多分枝 排成圆 锥状, 长 5 — 10 厘米, 雌 花序生 于茎顶 叶腋, 长 穗状, 长 15 — 30 厘米, 团伞 花序疏 生于序 轴上。 雄花具 短梗, 花蕾时 直径达 1.2 毫米: 花被片 5,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 面被小 柔毛; 雄蕊 5; 花梗长 约 0.5 毫米, 有 小毛。 雌 花具极 短梗: 花被片 4, 外 面被小 柔毛, 不 等大, 侧生 2 片在果 时 增大, 歪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背 腹生的 2 片显著 较小, 披 针形; 子房长 圆形, 柱头 细长, 有毛; 花 梗长约 0.3 毫米, 有小 柔毛, 果 时长约 2 毫米, 无翅, 瘦果斜 卵形, 扁 平, 双凸透 镜状, 长约 2 毫米, 平滑; 宿存花 柱由基 部向下 弯曲。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滇西 (大理 ) 至西北 (丽 江、 维西、 福贡、 贡山、 德钦 ), 生 于海拔 1 500 — 3 200 米的 林下荫 湿处, 我国 华北、 华东、 中南、 西南和 陕西、 甘肃东 南部、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亦见于 缅甸和 日本。 茎皮纤 维可打 绳索、 造纸、 织 麻布及 代替麻 类用。 此 种学名 应重新 处理, 改为 Laportea cuspidata (Wedd) Friis in Kew Bull. 36 (1): 156 (1981); C. J. Chen et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Girardinia cuspidata Wedd. in DC. Prodr. 16 (1): 103 (1869). 5- 红小 麻属 Fleurya Gaud.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具 刺毛。 叶 互生, 有齿, 具三 出脉, 生 线形钟 乳体; 托叶 腋生, 深 2 裂。 花单性 同株或 异株, 聚生成 二岐蝎 尾状聚 伞花序 或团伞 花序, 再排成 单生于 叶腋的 圆 锥状或 近二列 的总状 花序, 雌雄同 序或不 同序; 花梗具 关节。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卵 形或披 针形, 基部 合生, 在芽 时近镊 合状或 覆瓦状 排列, 外 面无毛 或被短 柔毛或 在先端 之 下方有 刺毛; 雄蕊 4 一 5; 退化雌 蕊球形 或棒形 或具圆 裂片。 雌花: 花被 杯状, 具 4 裂 
荨麻科  191  片,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近 等大或 通常不 等大, 内方的 较大, 斜 卵形而 略平, 外后 方的圆 形, 盔状, 无 毛或有 刺毛, 外前 方的披 针形或 卵形, 细小 或无; 子 房初时 直立, 其后多 少 偏斜, 卵 珠形; 花 柱斜卵 珠形或 线形, 最后呈 钩状, 基部有 2 分枝。 瘦 果斜卵 形或圆 形, 背 腹扁, 伸出, 骤尖 或边缘 有膜质 狭翅, 两 面中央 陷洼, 在 洼处常 有疣状 凸起。 种 子与果 同形, 几无 胚乳, 子叶 宽大。 约 8 种, 分 布于热 带地区 及南部 非洲。 我国 有下述 1 种, 产 福建、 台湾、 广 东及云 南。 Fleurya Gaud. 在近期 文献中 ,如 Chew (1969) , Airy-Shaw (1973) ,Mabberley (1987, 1990),Brummitt (1992); Friis in Kubitzki (1993), C. J. Chen (1993) 均作为 Laportea Gaud. 异名, 与 Sceptrocnide Maxim. 相同, 如本 志处理 者甚为 少见。 从花序 和花、 果特 征看, 个 人认为 Sceptrocnide Maxim. 和 Fleurya Gaud. 应归为 同属, 而不 计其是 否为多 年生 草本或 一年生 草本。 (吴征 镒注) 1. 红小麻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50, 6-7 Fleurya interrupta (L. ) Gaud. (1826)' ; Wight (1853)* ;Miq. (1855) ; Wedd. in DC. ( 1869) inch varr. ;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p. p. min. excl. pi. Hubei. ; Dunn et Tutch. (1912) f Gagnep. in Lect. (1929); Merr. (1935); 台湾 植物志 (1976)*. Urtica interrupta L. ( 1753 ); Wight ( 1843)*; Laportea interrupta ( L. ) Chew (1965); C. Y. Wu (1984).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茎高 30 — 80 厘米, 曲折, 具 沟槽, 分 枝或不 分枝, 有 时具小 刺毛。 叶 互生, 具 长柄; 叶片 干时薄 膜质, 卵形, 长 1.5 — 7. 5 厘米. 宽 1.3 — 5. 3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 头披 针形, 无齿 ), 基部近 心形、 截形或 楔形, 边 缘具锐 尖或略 钝的牙 齿或锯 齿, 上面 绿色, 全面 疏生小 刺毛, 下面白 绿色, 仅 沿中脉 及侧脉 疏生小 刺毛, 钟 乳体线 形, 长 0.2 — 0.4 毫米, 下面 密生, 明显, 上面几 不见, 具三 出脉, 侧生一 对基出 脉斜升 至 叶片近 中部, 侧脉 3 — 4 对, 与中 脉两面 突起, 小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6. 5 厘米, 纤细, 有小 刺毛或 无毛; 托 叶长约 5 毫米, 2 裂至 中部, 裂 片线状 钻形, 先端 长 渐尖, 有小 缘毛。 总状花 序单生 叶腋, 长 5 — 15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有 细长的 总梗, 由 多数远 离的团 伞花序 组成; 团伞 花序具 短梗, 宽 5 — 10 毫米, 二岐蝎 尾状, 其 分枝及 花梗 极疏生 刺毛。 雄花极 少数, 很快 脱落, 近 无梗; 花被片 4, 外被短 柔毛, 白色 或玫红 色, 有绿色 中脉。 雌花: 花 被筒状 杯形, 4 裂, 裂片三 角形, 直伸, 长约 0.5 毫米, 有小 缘毛, 内方的 略大, 外 后方的 盔状, 背面有 龙骨状 突起, 突起下 延成三 角形增 大的花 梗* 外 前方的 细小; 子房 明显, 扁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几不 渐狭; 花柱 顶生, 内折 ♦ 线 形, 基部有 2 短 分枝。 瘦果扁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边缘有 薄而狭 的翅, 两 面中央 陷洼, 在 洼处常 有疣状 凸起。 (云南 未见花 标本, 花描 写摘自 H. A. Weddell)。 果期 8 — 9 月。 产滇南 (景 洪、 勐腊) 及西南 (孟连 ), 生 于海拔 600 — 950 米 的林下 或路旁 沟边; 我 国福建 南部, 台湾、 广 东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埃塞俄 比亚、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192  云南 植物志  6- 螺子 草属 Girardinia Gaud. 一年生 或多年 生高大 草本, 具 刺毛。 茎 直立, 合轴 分枝, 常有 5 条棱。 叶 互生, 具 柄, 边缘 有齿, 不裂或 3 — 7 裂, 基出 3 脉,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托叶 在叶柄 内成对 合生, 大都 较大, 先端 不裂或 2 裂, 脱落。 花淡 绿色,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序 穗状、 二 叉状分 枝或圆 锥状, 雌花序 穗状, 圆锥 状或蝎 尾状, 小团伞 花序轴 上密生 刺毛。 雄花: 花 被片 4 一 5, 卵形, 基部 合生, 外面 有细糙 伏毛; 雄蕊 4 一 5; 退 化雌蕊 球形或 杯状。 雌花: 花被 2 裂, 裂 片极不 等大, 大的 1 枚 盔状, 顶端具 2 — 3 齿, 花后 增大, 另 1 枚 很小, 线 形或卵 形或不 存在;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直立, 花 后渐变 偏斜, 具 短柄, 柱头 线形, 花后 下弯, 宿存。 瘦 果背腹 压扁, 双凸透 镜状, 两面光 滑或具 疣毛, 稀具小 缘毛, 宿 存花被 包 被着增 粗的雌 蕊柄。 种 子具少 量或无 胚乳, 子 叶宽, 富含 油质。 约 11 种, 产 亚洲和 非洲的 北部及 马达加 斯加。 我 国约有 7 种, 主要 分布于 西南, 少 数种 分布几 遍全国 各地。 云 南约有 1 种 3 亚种, 南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4) 雌花 序在果 时十分 伸长, 长达 25 或 35 厘米, 下部常 间断, 明显具 长梗。 2 (3) 叶片 轮廓宽 卵形、 扁圆 形或五 角形, 常具 (3 —) 5 — 7 深 裂片; 托叶 宽大, 卵状 心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 端明显 2 裂, 外面疏 生细糙 伏毛; 雌花序 果时长 10 — 25 厘米 1. 竭子草 G. diversifolia 3 (2) 叶 片轮廓 卵形, 常 3 裂 达叶片 中部; 托叶 狭长,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不裂, 外面无 毛或仅 沿中脉 有细 糙毛; 雌花序 果时长 20 — 35 厘米 2. 密疣果 蝎子草 G. longispica ssp. conferta 4 (1) 雌花序 在果时 不十分 伸长, 长 1 一 9 厘米, 密集, 近无 梗或具 短梗。 5 (6) 叶常为 卵形, 有时 3 裂; 瘦果长 1.5 — 1.7 毫米, 成熟时 近基部 有不明 显的半 圆形隆 起的棱 3. 梭果 娼 子草 G. suborbiculata ssp. grammata 6 (5) 叶 二型, 宽 卵形, 但 大多倒 梯形, 在中部 3 裂; 瘦果长 2 毫米, 成 熟时光 滑或近 光滑, 近基部 无半 圆形隆 起的棱 3a. 红火麻 G. suborbiculata ssp. triloba 1. 蝎子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1, 1-4 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 (1981)*; Lauener (1983); Griers. er Long (1989);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diversifolia Link (1822) , non Bl. (1825). Girardinia palmata Gaud. (1826) , non est U. palrata Foresk . (1775) ; cum ssp. ciltat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nota; G. viti folia auct. non Wedd. : Franch. (1888) ; Urtica buraei Leol. (1904), (1915), (1917) pro syn , sub G. palmata ; Hand. - Mazz. (1929), pro syn. sub U. fissaPritz ;, G. palmata auct. non Gaud. : "图 鉴,, (1972)*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茎高达 2 米, 下 部常木 质化, 具 5 棱, 生长 刺毛和 向上贴 生的细 糙 毛或伸 展的短 柔毛。 叶具 长柄; 叶片 草质, 轮廓宽 卵形、 扁圆 形或五 角形, 长宽 8 — 25 
荨麻科  193  厘米, 具 (3 —) 5 — 7 深裂 片, 稀 不裂, 裂片 或叶片 先端长 渐尖, 叶 片基部 宽心形 或近截 形, 边缘自 基部有 粗大牙 齿或重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生刺 毛和糙 伏毛, 下 面生较 密的细 糙 毛或短 硬毛, 基出 3 脉, 叶柄长 3 — 15 厘米, 被毛 同茎; 托叶 宽大, 卵 状心形 或长圆 状 卵形, 长 8 — 17 毫米, 先 端明显 2 裂,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后 种情况 雌 花序生 于上部 叶腋; 雄 花序常 3 次 二叉状 分枝, 长达 15 厘米; 雌 花序穗 状或少 分枝的 圆 锥状, 果时长 10 — 25 厘米, 具 长梗, 下部常 间断, 主 轴具贴 生的细 糙毛或 伸展的 粗毛, 小团 伞花序 轴上密 生长刺 毛和细 糙毛。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内凹,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退 化雌蕊 杯状。 雌 花小, 长约 0.5 毫米; 花被 片大的 1 片 舟形, 长约 0.4 毫米, (在 果时增 长到近 1 毫米 ), 先端有 3 齿, 小的 1 片 线形, 较短; 子房狭 长圆状 卵形, 边缘生 刚毛。 瘦果近 心形, 双凸透 镜状, 直径约 2 毫米, 成 熟时深 褐色, 有粗疣 点, 边缘生 刚毛。 花期 9 一 10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滇西北 (剑 川、 中甸、 贡山 )、 西 (大 理、 漾濞 )、 北 (禄劝 )、 中 (昆明 )、 东 (罗平 )、 中南 (景东 )、 南 (勐 腊、 勐海、 澜沧) 及东南 (砚 山、 屏边 ), 生 于海拔 900 — 2 8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及 林缘湿 润处; 四川、 贵 州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蝎子 草一种 的正确 学名, 据 Friis (in Kew Bull. 36: 145, f. L. 1981) 的意 见应为 G. diversifolia (Link) Friis (1981) * (XJrtica diversi folia Link 1822, non Bl. 1825, G. palmata Gaud. 1826, non est Urtka palmata Forsk. 1775; Wedd. in DC. 1869, nom. illegit. ; G. heterophylla Decne. in Jacquem. 1844. non est XJrtica heterophylla Vahl ) , 陈家瑞 (1982) 在建立 毛果蝎 子草亚 种时显 然没注 意到这 一点, 现加以 重新组 合在正 确学名 之下, 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 ssp. ciliata (C. J, Chen) H. W. Li. comb. nov. ( G. palmata Gaud. ssp. ciliata C. J. Chen in Acta Bot. Yunnan. 4: 332. 1982)。 本亚种 与原亚 种的区 别主要 在于: 子房 与果实 边缘生 刚毛, 果实深 褐色, 直径 2 毫米; 雄花序 常 3 次 二叉状 分枝, 长达 I 5 厘米。 原亚 种产喜 马拉雅 地区、 印度、 斯里 兰卡、 印 度尼西 亚 爪哇和 北非。 但陈 家瑞本 人已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 313 — 314(1993) 将本 亚种和 Girardinia longispica Hand. - Mazz . 及 其亚种 ssp. conforta C. J. Chen 均并入 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 这当 然是概 念广、 狭的 改变, 可从可 不从。 但从 Friis 原来概 念看, 他也是 采取广 义的, 即本种 "叶的 形状及 大小, 花序 的形状 及长短 等变异 颇大" (陈 家瑞语 ), 故 如尊 重原作 者本人 意见, 此一组 合暂不 做可能 更妥。 (吴征 镒注) 2- 密疣果 蝎子草 (亚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1, 5-6 虎 掌前麻 (腾冲 ) Girardinia longispica Hand. -Mazz. ssp. conferta C. J. Chen (1982). 半 灌木或 草本。 茎高达 1 米, 具 5 棱, 生长 刺毛和 向上贴 生的细 糙毛。 叶具 长柄; 叶 片 膜质, 常 3 裂, 轮廓呈 卵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 中央 裂片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边缘生 较整齐 的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生 刺毛, 下面淡 绿色, 生较 密的细 糙毛, 基出 3 脉,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被毛 同茎;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先端 渐尖, 不裂, 外面无 毛或仅 沿中 脉有细 糙毛。 雌雄 异株, 或 同株时 雌花序 生顶部 叶腋, 雄的 生下部 叶腋; 雄 花序穗 
图版 51 1—4. 揭子草 Girardinia diversifolia (Link) Friis , 1. 植株 一段, 2. 叶. 3. 雌花' 4. 瘦果' 5— fi. 密疣果 蝎子草 G. longispica Hand. -Mazz. ssp. conferta C. J. Chen. 5. 植株 上部' 6. 瘦 果; 7 — 9.' 棱果 蝎子草 G. suborbiculata grammata C. J. Chen. 7. 植株 一段. 8. 雌花, 9- 瘦果。 (曾孝 濂绘) 
荨麻科  195  状或 二叉状 分枝, 长达 10 厘米; 雌花 序穗状 或少分 枝的圆 锥状, 在 果时长 20 — 35 厘米, 具 长梗, 下部常 间断, 主轴具 向上贴 生的细 糙毛, 小团 伞花序 轴上密 生长刺 毛和细 糙毛。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内凹,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退 化雌蕊 球形。 雌 花小: 花被 片大的 1 片圆状 舟形, 长约 1 毫米 (在 果时 增长到 1.8 毫米 ), 先端有 3 齿, 小的 1 片长 圆形, 长约 为大的 1/2;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瘦果近 圆形, 双凸透 镜状, 长约 2 毫米, 成 熟时棕 黑色, 密生 有光泽 的点状 的疣状 突起。 花期 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东南 (绿春 ) 及西南 (腾冲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400 米 的林下 或溪边 阴处。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亚种 与原亚 种的区 别主要 在于: 瘦 果密生 有光泽 的点状 的疣状 突起。 原亚 种产贵 州 南部。 浙 江于潜 (秦 仁昌 4698, 郑万钧 121, 为 Girardinia chingiana Chien 的合 模式) 亦有, 陈家瑞 1992 已作 归并。 (吴征 缢注) 3- 棱果 蝎子草 (亚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51, 7-9 大 前麻、 梗麻、 大蝎 子草、 红麻 (丽江 ) 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C. J. Chen in Acta Phytotax. Sin. 30 (5): 476 (1992) ssp. grammata (C. J. Chen) C. J. Chen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Girardinia condensata auct. non (Hochst. ) Wedd. : Hand. -Mazz. (1929) ; G. cuspid ata auct. non Wedd. : 秦岭 植物志 (1974); G. palmata auct. non Gaud.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Girardinia cuspidata Wedd. ssp. ; grammata C. J. Chen (1982). 一年 生高大 草本。 茎高达 1 米, 下 部带木 质化, 具 5 棱, 生长 刺毛和 向上贴 生的细 糙毛。 叶具 长柄; 叶片 草质, 卵形, 长 4. 5 — 16 厘米, 宽 3. 6 — 14 厘米, 先端 渐尖, 有 时 3 裂, 基部近 截形、 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自基部 有粗大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生小 刺毛, 下面淡 绿色, 仅脉上 疏生小 刺毛, 基出 3 脉; 叶柄长 2 — 7 厘米, 被毛 同茎;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微 2 裂,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雌雄 异株, 或同株 时雌花 序 生顶部 叶腋, 雄的 生下部 叶腋; 雄 花序长 1 一 5 厘米, 通 常比叶 柄短, 穗状, 具 短梗; 雌花 序穗状 或少分 枝的圆 锥状, 果时长 1 一 5 厘米, 近无 梗或具 短梗, 密集, 主轴 具贴生 的细 糙毛和 伸展的 粗毛, 小团伞 花序密 生长刺 毛和细 糙毛。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 毫米: 花 被片 4, 卵形, 内凹, 外面 疏生细 糙毛; 退 化雌蕊 球形。 雌 花小: 花被 片大的 1 片 长圆状 舟形, 果时 增长达 1.2 毫米, 顶齿 3, 很 小或不 分明, 小的 1 片 花被片 卵形。 瘦果宽 卵形, 双凸透 镜状, 长 1.5 — 1.7 毫米, 黄 褐色, 成 熟时近 基部有 不明显 的半圆 形隆起 的棱。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北 (会泽 )、 西北 (鹤 庆、 丽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至滇中 (昆 明、 富民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8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林缘 路旁或 林下; 四川、 甘 肃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 自昆明 西山杨 家冲。 茎皮 纤维可 供纺织 和制绳 索用。 本亚种 与原亚 种的区 别主要 在于: 叶常为 卵形, 有时 3 裂; 瘦果 较小, 长 1.5 — 1.7 毫米, 成 熟时近 基部有 不明显 的半圆 形隆起 的棱。 原亚种 产我国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河 北、 内 蒙古、 甘肃等 省区。 
196  云南 植物志  Friis 在 Kew Bell, 36: 156 (1981) 已将 Girardinia cuspidata wedd. 与 Sceptrocnide macrostaclya Maxim 合并, 并组成 Laportea cuspidata (Wedd. ) Friis , 故此 处须用 C.J. Chen (1992) 所命 新名, 其二亚 种的组 合均见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993)。 (吴征 镒注) 3a. 红火麻 (亚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荨麻、 红 活麻、 蝎麻 (文山 ) 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C. J. Chen ssp. triloba (C. J. Chen) C. J. Chen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Girardinia palmata auct. non Gaud. : 秦岭 植物志 (1974), p. p.; 湖北 植物志 (1976) * p. p. excl. fig. Girardinia cuspidata Wedd. ssp. triloba C. J. Chen (1982). 与棱 果蝎子 草亚种 的区别 在于: 叶 二型; 宽 卵形, 但 大多倒 梯形, 在中部 3 裂, 裂 片三 角形, 中央 裂片长 3 — 7 厘米, 两侧 裂片长 1. 5-3 厘米, 边 缘具多 数较整 齐的 牙齿, 有 时下部 的为重 牙齿, 中 部的齿 较大,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茎、 叶柄 和叶下 面的叶 脉常带 紫 红色; 瘦果 较大, 长约 2 毫米, 光 滑或近 光滑。 产 滇东北 (镇雄 )、 东南 (蒙 自、 文山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0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林 缘 路旁或 林下; 陕西、 甘肃、 四川、 湖北、 湖南、 贵 州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城 口白 翅乡肖 洞岩。 7- 冷 水花属 Pilea Lindl. nom. conserv. 草 本或半 灌木, 稀 灌木, 无 刺毛。 叶 对生, 通常 具柄, 具齿或 全缘, 叶 脉通常 3 (稀 5) 出 基脉, 稀 羽状, 钟乳体 线形、 纺锤 形或短 杆状, 稀 点状; 托叶鳞 片状或 叶状, 在叶 柄内 合生。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稀 两性; 花 序单生 或成对 腋生, 聚 伞状、 聚伞总 状、 聚伞圆 锥状、 穗状、 串 球状, 头状, 稀雄 的盘状 (其花 序具杯 状花序 托); 苞 片小, 生 于花的 基部, 在 具花序 托的盘 状花序 上苞片 轮生, 形成 总苞。 雄花: 花被片 5 — 4, 稀 3-2, 多少 合生, 外面 近先端 处常有 1 角状 突起;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退 化雌蕊 细小, 锥 形, 通常 存在, 间或不 存在。 雌花: 花被 片通常 3, 有时 5 或 4, 稀 2, 常不 等大, 当具 3 片时, 背生的 (或中 间的) 1 片常较 大并且 增厚, 外 面近先 端常有 角状突 起或呈 帽状, 有时背 面呈龙 骨状; 退 化雄蕊 内折, 鳞 片状, 花后常 增大, 明 显或不 明显; 子房 直立, 顶 端多少 歪斜, 柱头 呈画笔 头状。 瘦果卵 形或近 圆形, 稀长 圆形, 多少 压扁, 常稍 偏斜, 表 面 光滑或 有瘤状 突起, 稀隆 起呈鱼 眼状。 种子无 胚乳, 子 叶宽。 约 600 种, 分布于 美洲、 亚洲和 非洲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温带地 区分布 较少。 我 国约有 80 余种, 主要 分布于 长江流 域以南 地区, 少数种 类在长 江流域 以北地 区也有 分布。 云 南约有 41 种 2 亚种 7 变种, 南 北各地 均产, 但 种数最 多在滇 东南。 分种 检索表 1 (8) 雌花 花被片 5. 近 等大; 雄花 花被片 5,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组 1. 五萼组 Sect. Achudemia 
荨麻科  197  (Bl. ) C. J. Chen)。 2 (7) 叶不 为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边缘 有粗锯 齿状牙 齿或钝 牙齿, 下面淡 绿色, 外 向侧脉 伸 达 齿尖; 雌 花序聚 伞状或 小花枝 紧縮成 头状; 瘦果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3 (6) 叶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 )8 — 17 厘米, 侧脉 6 — 8 对; 雄花 序聚伞 总状, 3 分枝, 长 过叶, 雌 花序聚 伞状, 疏松; 瘦 果中央 凹陷, 成熟 时仅边 缘有粗 疣点。 4 (5) 雄 花花被 片外面 近先端 处无明 显突起 la. 翠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P. hil liana var. hil liana 5 (4) 雄 花花被 片外面 近先端 处有长 0.3 — 0.5 毫米 的小角 状突起 lb. 角萼 翠茎冷 水花 P. hHliana var. corniculata 6 (3) 叶 卵形、 三角 状卵形 至菱状 卵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5 (— 7) 厘米, 侧脉 2 — 3 (— 5) 对; 雌 雄花常 混生. 雄 花序常 紧缩成 头状. 长不 过叶, 雌 花序聚 伞状, 小花枝 紧宿成 头状; 瘦果 稍扁, 有乳突 状突起 2. 山 冷水花 P. japonica 7 (2) 叶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边 缘有很 不明显 的极浅 锯齿, 下面淡 绿色, 但 常带紫 红色; 雌花 序 头状; 瘦 果菱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3. 五萼 冷水花 P. boniana 8 (1) 雌花 花被片 4、 3 或 2, 常不 等大; 雄花 花被片 4, 稀 5、 3 或 2, 常 镊合状 排列。 9 (16) 半 灌木, 有时 多年生 草本; 雌花 花被片 4, 近 等大; 雄花 花被片 与雄蕊 4 (-5) (组 2. 四萼 组 Sect. Tetrameris C. J. Chen)。 10 (13) 半 灌木, 髙不过 20 厘米; 托 叶大, 长 2. 5 厘米或 以上, 具多数 纵肋; 花 序单生 叶腋, 长 5 厘 米或 以上。 11 (12) 茎 浑圆; 叶边缘 全缘或 先端近 波状; 花序 聚伞圆 锥状; 瘦果长 1.2 毫米 4. 大托 叶冷 水花 P. amplistipulata 12 (11) 茎六 棱形; 叶边 缘自下 部或中 部以上 有浅牙 齿或近 波状; 雄 花序聚 伞状, 每一 分枝的 顶端着 生 1 个球形 花簇, 雌花序 疏松聚 伞状伞 房形; 瘦 果长约 2. 8 毫米 • • 5. 六棱 冷水花 P. hexagona 13 (10)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高达 1 一 2 米; 托叶 长不过 1.2 厘米, 仅有 1 条 纵肋; 花序常 成对生 于 叶腋, 长不过 2 厘米。 14 (15) 雄 花序聚 伞状, 4 一 6 回 分枝; 钟 乳体长 0. 2 — 0. 3 毫米 '"6. 瘤果 冷水花 P. dolichocarpa 15 (14) 雄花 序聚伞 总状, 有少数 分枝; 钟 乳体长 0. 5 — 0. 6 毫米 … 7. 拟 冷水花 P. pseudonotata 16 (9) 草本, 稀半 灌木; 雌花 花被片 3, 稀 2, 常不 等大; 雄花 花被片 与雄蕊 (2 —) 4. 17 (96) 叶具三 出脉, 稀 离基三 出脉, 花 序各式 (组 3. 三萼组 Sect. Urticella Miq. ) 18 (93) 叶 同对的 同形, 不等 大时大 小相差 不超过 5 倍。 19 (84) 植物 被单细 胞毛或 无毛, 稀 被盾状 鳞片; 钟乳体 线形或 杆状, 稀近 点状。 20 (83) 雄花 花被片 与雄蕊 4; 花序 各式. 但不为 蝎尾聚 伞状。 21 (80) 叶基 着生。 22 (75) 雄花序 二岐聚 伞状、 聚 伞圆锥 状或串 珠状, 但不为 头状。 23 (74) 花序 二岐聚 伞状或 聚伞圆 锥状。 24 (65) 雌花花 被片不 等大, 常 离生. 先端常 锐尖。 25 (38) 雌花序 二岐聚 伞状, 雄花序 二岐聚 伞状或 聚伞圆 锥状. 常 成对叶 腋生; 雄 花大, 花 蕾时长 1.5 — 2 毫米; 瘦果宽 卵形; 叶的基 出脉在 上面常 隆起。 26 (33) 托 叶小,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27 (32) 花序 成对叶 腋生; 雄花 序聚伞 状或聚 伞式伞 房状, 长不过 或稍过 叶柄。 28 (29) 植 物无毛 或儿乎 无毛; 雄花 序长过 叶柄; 雄花花 被片外 面近先 端无角 状突起 
198  云南 植物志  8- 疣果 冷水花 P. verrucosa 29 (28) 植 物各部 密被长 柔毛或 除叶上 面疏生 硬毛下 面疏毛 柔毛外 其余近 无毛; 雄花 序短于 叶柄; 雄 花花被 片外面 近先端 有角状 突起。 植物各 部密被 长柔毛 9a. 毛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P. villicaulis var. villicaulis 植物除 叶上面 疏生透 明硬毛 和下面 疏生柔 毛外, 其余 近无毛 9b. 秀莲 冷水花 P. villicaulis var. subglabra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 花序聚 伞状, 具 少数短 分枝, 明显长 过叶柄 10. 隆脉 冷水花 P. lomatogramma 托叶心 形或近 心形, 长 2 — 8 毫米。 叶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雌花序 有梗, 长 0.5 — 3 厘米 11. 短角 冷水花 P. aquarum ssp. brevicornuta 叶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或宽椭 圆形。 茎有数 条波状 膜质的 纵翅, 无毛; 叶先端 渐尖, 边缘有 牙齿状 锯齿; 雌 花序具 短梗, 长 1 一 1.5 厘米 12. 翅茎 冷水花 P. subcoriacea 茎 无翅, 密被短 柔毛; 叶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边缘有 牙齿, 雌 花序具 长梗, 长 2 — 5 厘米 13. 心托 冷水花 P. cordistipulata 花序 聚伞圆 锥状, 常 单生于 叶腋; 雄花 花蕾时 长不过 1.5 毫米; 瘦果 卵形, 稀宽 卵形; 叶的 基出脉 在上面 平坦或 凹陷。 托叶宽 卵形、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长三角 形至长 圆形, 较大, 长 4 一 12 毫米; 钟乳体 线形。 雄花序 长过或 稍短于 叶柄; 托叶 褐色。 茎上 部和叶 柄有短 柔毛或 无毛; 叶 卵形、 卵 状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常 偏斜; 托叶 脱落; 花序长 过叶柄 14. 大叶 冷水花 P. martinii 茎 和叶柄 密被长 柔毛;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不 偏斜; 托叶 宿存; 花序短 于叶柄 15- 動海 冷水花 P. menghaiensis 雄花 序常长 过叶; 托叶淡 褐色。 瘦果宽 卵形, 近 边缘有 一圈稍 隆起的 棕褐色 条纹; 叶 边缘有 带短尖 头的浅 圆齿, 有时 齿呈睫 毛状 16. 多苞 冷水花 P. bracteosa 瘦果 卵形, 光滑; 叶 边缘有 细圆齿 状锯齿 17. 沧源 冷水花 P. cangyuanensis 托叶三 角形或 狭三角 形至披 针形, 小, 长 1 一 2 (-3) 毫米; 钟 乳体近 点状、 杆状或 线形。 雄 花序短 于叶。 雄花序 长稍过 叶柄; 叶的 外向侧 齿伸达 齿尖, 钟乳体 线形。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椭 圆状披 针形, 稀狭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稀 微缺, 边 缘有 细锅齿 或浅细 锯齿; 瘦果 卵形, 顶端 歪斜, 长约 1 毫米, 成 熟时有 不明显 的细疣 点或有 时 有紫斑 18. 细齿 冷水花 P. scripta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大多 略偏斜 , 基部 耳形, 有时 心形; 瘦果 卵形, 几 不 偏斜, 顶端 钝形, 成 熟时栗 褐色, 表 面有不 明显极 细网纹 19. 耳基冷 水花 P. auricularis 雄花 序短于 叶柄; 叶 的外向 侧脉在 近边缘 网结, 钟乳 体近点 状或短 杆状。 攀援草 本或半 灌木, 有 时为直 立高大 草本, 无毛; 叶先端 渐尖或 短尾状 渐尖, 边缘全 缘或在 中部以 上有浅 鋸齿; 雄花序 疏松, 长 3 — 5 厘米 20. 点乳 冷水花 P. glaberrima 53 (52) 髙 大直立 草木, 植物各 处被密 的或稀 疏的锈 色盾状 鳞片;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自基 部以上 有细 圆齿状 锯齿; 雄花序 密集, 长约 1 厘米。 
荨麻科  199  54 (55) 茎、 叶柄、 叶片下 面脉上 及雄花 序梗上 密被锈 色盾状 鳞片;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卵状或 倒卵状 披 针形, 有时椭 圆状长 圆形, 基部常 圆形, 稀 宽楔形 21a. 销片 冷水花 (原 变种) P. squamosa var. squamosa 55 (54) 茎与叶 疏被锈 色盾状 鳞片; 叶 狭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基部宽 楔形或 近圆形 21b. 少销 冷水花 P. squamosa var. sparsa 56 (47) 雄 花序长 过叶或 与叶近 等长。 57 (64) 叶边缘 有齿。 58 (59) 雄花序 与叶近 等长; 瘦果 光滑, 淡绿至 褐色; 叶片 近于镰 刀状披 针形, 有时呈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圆形或 浅心形 22. 镰叶 冷水花 P. semisessilis 59 (58) 雄花 序常明 显地长 过叶; 瘦果 边缘有 一圈明 显隆起 的棱, 中央 稍隆起 或显著 隆起呈 金鱼眼 状; 叶 片不呈 镰形, 基部楔 形或圆 形至浅 心形。 60 (61) 植株髙 (60 —) 100 — 200 厘米; 叶 片边缘 通常有 细密锯 齿或钝 牙齿, 间 或仅上 部有细 齿余部 近全缘 • 侧脉极 多数, 密生, 近横向 平行, 直达 齿尖并 与小脉 结成细 网状; 雄花 序长达 30 厘 米 23. 长序 冷水花 P. melastomoides 61 (60) 植株高 15 — 60 厘米; 叶 片边缘 有具细 尖头的 浅圆齿 或只在 上部疏 生少数 细圆齿 其余均 全缘, 侧脉较 少数, 斜向, 近叶 缘连结 不直达 齿尖, 与小 脉成疏 网状; 雄花 序长达 15 厘米。 62 (63) 叶 边缘具 浅圆齿 24a. 泡果 冷水花 (原 变种) P. howcl liana var. howel liana 63 (62) 叶边缘 只在上 部疏生 少数细 圆齿, 其余 均全缘 24b. 近 全缘叶 冷水花 P. howel liana var. longipedunculata 64 (57) 叶边 缘全缘 或波状 25. 石筋草 P. plataniflora 65 (24) 雌花花 被片等 大或近 等大, 多少 合生, 先端常 钝圆。 66 (71) 托叶 较大,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20 毫米, 宿 存或近 宿存; 雄 花花被 片先端 锐尖。 67 (70) 叶 卵状椭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基部 圆形或 微钝; 托叶 绿色, 长 8 — 20 毫米; 雄花 较大, 长 L 5 — 2 毫米, 带绿色 ,花 被片外 面近先 端有明 显的短 角状突 起或呈 喙状。 68 (69)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聚伞圆 锥状, 雄花密 集且较 均匀着 生于花 枝上; 雄花 具梗, 花被片 外面近 先端有 长喙; 叶边 缘有粗 锯齿, 先 端尖头 常全缘 26a. 圆辦 冷水花 (原 亚种) P. angulata ssp. angulata 69 (68)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聚伞 总状, 有少数 分枝, 雄花常 密集成 头状花 簇稀疏 着生于 总状花 枝上; 雄花无 梗或具 短梗, 花被片 外面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叶边 缘有钝 牙齿状 锯齿或 重裙齿 26b. 长柄 冷水花 P. angulata ssp. petiolaris 70 (67) 叶卵 形或圆 卵形, 下 部的常 心形; 托叶 褐色, 长 7 — 10 毫米; 雄 花长近 1 毫米, 带 红色. 花 被片外 面近先 端仅有 不明显 的短角 状突起 26c. 华中 冷水花 P. angulata ssp. latiuscula 71 (66) 托 叶小, 三 角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宿存; 雄 花花被 片先端 钝圆。 72 (73) 植株高 25 — 60 厘米; 叶 卵形、 宽卵 形或椭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雌花  花 被片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均钝圆 27. 粗齿 冷水花 P. sinofasciata 73 (72) 纤细小 草本, 高 7 — 32 厘米; 叶狭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钝形; 雌花 花 被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先 端锐尖 28. 纤细 冷水花 P. gracilis 74 (23) 花 序为数 个团伞 花序稀 疏生于 序轴上 排列成 念珠状 29. 念珠 冷水花 P. monilifera  75 (22) 雄 花序头 状或近 头状, 有时短 穗状, 或 头状花 簇稀疏 着生于 总状分 枝上。 76 (77 ) 植 物不具 块茎: 叶 卵形.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边缘 每侧有 2 — 4 枚钝 锯齿; 雌花 序头状 或短德 状; 雌花花 被片背 生的〗 片近先 端有内 弯的钩 状突起 … 30. 麼嘴萼 冷水花 P. unciformis 
200 云 南植物 志  77 (76) 植物具 块茎; 叶 卵形、 椭 圆形、 菱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先端 钝圆、 锐 尖稀短 渐尖, 边缘全 缘或有 数枚钝 锯齿或 锐裂的 牙齿状 锯齿; 雌花序 头状或 总状; 雌花 花被片 背生的 1 片 近先端 无内弯 的钩状 突起。 78 (79) 块茎 球形, 灰 白色, 直径 3 — 20 毫米; 叶生 于茎、 枝 上部, 卵形、 椭 圆形、 菱形、 倒 卵形或 近 圆形, 先端 钝圆、 锐 尖稀短 渐尖, 边缘全 缘或有 3 — 6 枚钝 锯齿; 雄花序 头状或 总状; 瘦 果狭卵 形或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31. 亚高山 冷水花 P. racemosa 79 (78) 块茎圆 锥状, 褐色, 长 5 — 10 毫米, 有时地 下茎的 节也膨 大成圆 锥状; 叶集 生于茎 顶端, 常 4-6 叶 轮生, 卵形, 先端 锐尖, 边缘具 锐裂的 牙齿状 锯齿; 雄花序 头状; 瘦果狭 卵形, 长 1 一 1. 2 毫米 32- 裂齿 冷水花 P. approximata var. inciso-serrata 80 (21) 叶盾状 着生。 81 (82) 多年生 草本; 叶片 近膜质 33. 锥序 冷水花 P. paniculigera 82 (81) 多年生 肉质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片肉质 34. 镜面草 P. peperomioides 83 (20) 雄花 花被片 与雄蕊 2, 有时 3 或 4; 聚伞 花序蝎 尾状, 有时 紧縮成 簇生状 35. 透茎 冷水花 P. pumila 84 (19) 植 物多少 被多细 胞串珠 状毛; 钟乳 体常短 杆形或 线形, 长 0.1 — 0.2 毫米。 85 (88) 花序二 歧聚伞 状或短 聚伞圆 锥状, 具 极短的 总梗, 长 1 一 2 厘米; 托 叶小, 三 角形或 宽三角 形, 长约 1 毫米。 86 (87) 雄花 花蕾时 梨形, 先端具 短喙, 长约 1.2 毫米, 外面疏 生细微 柔毛; 叶卵 形或狭 卵形, 钟乳 体短 杆状, 长约 0.2 毫米, 仅 在叶下 面沿脉 较明显 36. 短喙 冷水花 P. rostellata 87 (86) 雄花花 蕾时圆 球形, 先端 钝圆, 长约 0.7 毫米, 外面 无毛; 叶狭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椭 圆形, 稀倒 卵状长 圆形, 钟乳 体短杆 状或近 点状, 长约 0.1 毫米, 两 面密布 • 37- 怒江 冷水花 P. salwinensis 88 (85) 花序圆 锥状, 长 8 — 16 厘米。 89 (92)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宽椭圆 形或宽 卵形, 稀近 圆形, 边 缘有钝 圆齿状 牙齿, 叶柄长 0.6 — 2, 5 厘 米; 托 叶狭卵 形至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90 (91) 茎, 叶 柄和叶 片密被 多细胞 柔毛和 短柔毛 38a. 萌地 冷水花 (原 变种) P. umbrosa var. umbrosa 91 (90) 茎上 部和叶 柄疏生 多细胞 柔毛和 短柔毛 … 38b. 少 毛荫地 冷水花 P. umbrosa var. obesa 92 (89) 叶同对 的极不 等大,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边缘有 锯齿, 叶 柄同对 的极不 等大, 大的长 1 一 1.5 厘米, 小的近 无柄; 托 叶早落 39. 串珠毛 冷水花 P. multicellularis 93 (18) 叶 同对的 异形, 极不 等大, 大小相 差超过 5 倍。 94 (95) 叶同 对小的 1 片明显 可见, 长 1 厘米 以上, 边缘全 缘或近 全缘, 钟乳体 线形或 杆状; 花序幼 时 拳卷, 雄花着 生于序 轴的一 侧 4 0. 异叶 冷水花 P. anisophylla 95 (94) 叶同对 的小的 1 片显著 退化, 长不过 1 厘米, 致使叶 近于互 生状, 边缘有 锯齿或 圆齿, 钟乳 体 几无或 有叶缘 有不明 显的近 点状钟 乳体; 花序 幼时不 拳卷, 雄 花着生 于序轴 的四周 … 41. 赤车冷 水花 P. pellionioides 96 (17) 叶具羽 状脉; 花序 头状或 近头状 (组 4. 冷 水花组 Sect. Pilea)。 97 (98) 叶椭圆 状或长 圆状披 针形, 有时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先端 渐狭或 锐尖, 尖 头钝, 边 缘 每侧有 3 — 4 枚波 状浅 牙齿; 无毛 或近无 毛草本 42. 钝齿 冷水花 P. penninervis 98 (97) 叶椭 圆形、 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2 — 8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全缘; 无毛 小草本 43- 小叶 冷水花 P. microphylla 
荨麻科  201  组 h 五萼组 Sect. Achudemia (Bl. ) C. J. Chen 草本。 花 单性, 有时 两性; 雌花 序聚伞 状或近 头状。 雌 花被片 5, 近 等大, 与 果实近 等长, 稀 较短; 雄 花被片 5, 覆瓦状 排列。 1. 翠茎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水猪食 (屏边 )、 托叶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hil liana Hand. -Mazz. (1929); Chien (1935); C. J. Chen (1982) excl. S. K. Wu 7294;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ilea stipulosa auct. non Miq. : C. H. Wright (1899) p. p. quoad Henry 10295. la. 翠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图版 52, 7-9 var. hil liana 草本; 根茎 匍匐, 木质, 有纤 维根。 茎膝曲 直立, 高 20 — 80 (—100) 厘米, 无毛, 老时木 质化, 淡 褐色, 粗 2 — 6 毫米, 通常疏 生乳状 突起。 叶 同对的 通常不 等大, 叶片膜 质, 长圆状 卵形, 茎 下部的 有时近 圆形, 长 (2.5 — )8 — 17 厘米, 宽 (1.5 — )3 — 6 厘米, 稍 偏斜,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形至 一侧呈 圆形, 边缘 自 基部有 粗大而 微急尖 的锯齿 状牙齿 ,齿间 相距 4 一 13 毫米, 干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较淡, 两面 无毛,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 片上部 I/ 3 处, 内向侧 脉每侧 6 — 8 条, 彼 此相距 较远, 斜伸, 外向 侧脉伸 至齿缺 处网结 且贯入 齿尖, 小脉 横向, 疏网状 ,钟 乳体极 密生, 线形, 上面的 细小, 下面的 较大; 叶柄长 1- 4 厘米, 粗约 1 毫米, 无毛; 托叶近 膜质, 狭三 角形, 长达 10 毫米, 脱落。 雌 雄异 株或同 株, 同株时 异序, 花序 腋生, 雄花 序聚伞 总状, 3 分枝, 长过叶 ,雌 花序聚 伞状, 疏松, 花序本 身 均长宽 2. 5 — 3. 5 厘米, 具 总梗, 总梗长 (2 —) 4 一 12 厘米, 稍 扁平, 有小 硬毛。 雄花 近 无梗,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5, 外方的 舟形, 内 方的倒 卵形; 雄蕊 5。 雌花: 花被片 5, 长约 1 毫米, 有膜质 边缘。 瘦果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稍 偏斜, 淡 褐色, 中央 凹陷, 成熟 时仅边 缘有粗 疣点; 宿存 花被片 与果近 等长。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 西 (漾 濞、 巍山 )、 中 (昆明 )、 南 (思 茅、 景洪) 及东南 (蒙 自、 绿春、 砚山、 屏边 ), 生 于海拔 720 — 2 6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或 沟边; 我 国贵州 也有。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思茅及 蒙自。 lb- 角 萼翠茎 冷水花 (变种 ) var. corniculata H. W. Li, var. nov. A var. hilliana differt tepalis masculinis extus sub apicem corniculatis , cornibus 0. 3 — 0. 5mm longis. 云南 (Yunnan): 腾冲 (Tengchong) ,大 竹坝至 大荣树 途中, 1964 年 6 月 29 日, 武素功 (S.K. Wu)7294( 模式 holotypus! KUN).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雄 花被片 外面先 端之下 方有长 0. 3-0. 5 毫米的 小角状 突起。 产 滇西南 (腾冲 ), 生 于海拔 2 4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水 沟边。 2- 山 冷水花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图版 52, 1-3 山美豆 (中 国植物 图鉴) Pilea japonica (Maxim. ) Hand. -Mazz. (1929) ; Kitagawa (1939) ; Ohwi (1956) ; 
202  云南 植物志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2广; "图鉴 补编" (1982)*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Achudemia japonica Maxim. (1876) , (1877) ; Franch. et Sav. (1879); C. H. Wright (1899) ; Kom. (1903) ; Pamp. (1910) ; Jarmolenko (1936) ; Chia (1937) * ; Pilea peploides auct. non Hook, et Arn. : Kom. (1903) ; Kitagawa (1939) ; Nanocnide closii Levi, et Van. (1904) excl. pi. Hainan. ; A. insignis Migo (1935). 草本。 茎 细弱, 直立或 斜生, 高 (5 —) 10 — 30 厘米, 无毛, 多 分枝。 叶同对 的不等 大, 叶片 草质, 卵形、 三角 状卵形 至菱状 卵形, 稀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5 (— 7) 厘米, 宽 0.5 — 3( — 3. 5) 厘米, 先端 锐尖至 短尾状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边 缘下部 1/3 至近中 部 全缘, 其上有 4 一 7 对钝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生 短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密生, 上 面尤为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中脉每 侧有侧 脉 2 — 3 (-5) 条, 外向侧 脉伸达 齿尖, 叶柄 纤细, 长 0.5 — 2. 5 厘米; 托叶 膜质, 长圆 形, 长 3 — 5 毫米, 宿 存或近 宿存。 雌雄 同株, 雌 雄花常 混生; 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纤细的 总梗, 由团伞 花序排 列成松 散的聚 伞状或 紧缩成 头状, 总 梗长短 不一, 长 0.5 — 3 厘米, 与各级 序轴常 无毛, 有 时被短 柔毛。 雄花: 花被片 5, 合生至 中部, 外面近 先端处 常有一 短 角尖; 雄蕊 5; 退 化雌蕊 明显, 长圆 锥状。 雌花: 花被片 5, 近 等大, 长 圆状披 针形, 外 面疏生 短毛, 其中 2 片在背 面常有 龙骨状 突起; 退 化雄蕊 明显鳞 片状, 长 圆形; 子房 卵形, 柱 头画笔 头状。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 压扁, 成 熟时有 乳突状 突起; 宿存花 被片 与果近 等长。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滇东北 (镇雄 )、 西北 (丽江 )、 中 (昆明 ) 及东南 (屏 边、 西畴、 麻栗坡 ), 生于 海拔 1 000 — 1 600 米 的山坡 林下、 山谷 荫湿草 丛中或 石上; 我国 吉林、 辽宁、 河北、 河 南、 陕西、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台湾 也有。 亦见于 朝鲜、 日 本。 全草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渗 湿利尿 之效。 Auct. Achudemia (Bl. ) C. J. Chen 仅在 Brummitt (1992) 中保留 其属级 地位, Friis in Kubitzki (1993) 则暂取 Chen 的 意见。 (吴征 镒注) 3- 五萼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图版 52, 4-6 Pilea boniana Gagnep. (1928) , et in Lecte. (1929); C. J. Chen (1982) 'excl. syn. P. baviensis Gagnep. incl. var. serrata ; C. Y. Wu (1984). Pilea pentose pala Hand. -Mazz. (1929)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P. morseana Hand. - Mazz. (1929) ;" 图鉴补 编,, (1982)in clavi; P. alongensis auct. non Gagnep. -Hand. - Mazz. (1938). 无毛 草本; 根茎 匍匐, 有纤 维根。 茎 上升, 肉质, 高 30 — 80 厘米, 粗 3 - -5 毫米, 绿 色, 不 分枝。 叶同 对的近 等大或 另一叶 较小, 叶片 草质, 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5- 15 厘米, 宽 3. 5 — 6. 5 厘米, 大多略 偏斜, 先端渐 尖至短 尾状, 基部 钝形, 边缘近 基部至 叶尖有 很不明 显的具 小尖头 的极浅 鋸齿, 齿 间相距 2. 5-8 毫米,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但 常带紫 红色. 钟乳体 线形, 细小, 两面 全面直 至齿上 密生, 上面较 纤细, 下面 略粗, 基 
1 — 3. 山 冷水花 Pilea japonica (Maxim. ) Hand. -Mazz. . 1. 椬株, 2. 雌花, 3. 瘦果, 4 一 6. 五 萼冷水 ^ P. boniana Gagnep. . 4. 雌株. 5. 雌花. 6. 瘦果; 7 — 9. 翠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P. hilUana Hand. -Mazz. var. hilliana. 7. 雄株 一段, 8. 叶 面一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9- 雄花. (曾孝 濂绘) 
204  云南 植物志  出 3 脉, 侧生的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脉 少数, 斜 横向, 下面 明显, 近边缘 网结; 叶 柄长 1 一 6 厘米, 粗 1.5 — 2 毫米; 托叶近 膜质, 褐色, 宽三 角形, 长达 2 毫米。 先端锐 尖。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总梗. 雄的圆 锥状, 长达 1.5 厘米, 宽 3 厘米, 苞片 细小, 近 膜质, 三 角形, 总梗长 3. 5 — 11 厘米; 雌花序 头状, 直径 0.5 — 1 厘米, 总 梗长 0.3 — 9 厘米。 雄花具 短梗, 花蕾时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5, 长 圆状倒 卵形, 其 中 2 片近 先端有 小角状 突起; 雄蕊 5; 花 梗长达 1 毫米。 雌花: 花被片 5, 分生, 长圆状 卵形, 近 等大, 有膜质 边缘; 花 梗近无 至长达 2 毫米。 瘦果 菱形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几 不 偏斜, 扁平, 淡 黄色, 成熟 时表面 有一圈 纵棱, 其内 有不明 显点状 突起; 宿存 花被片 明显较 果短。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产 滇东南 (屏 边、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 生 于海拔 1 000 — 2 2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荫湿 处或岩 石上; 我国 贵州西 南部, 广 西西部 也有。 亦见于 越南。 陈家瑞 (1982) 错误 地认为 F. Gagnepain 在 M. Lecomtte 主编的 Fl. Gen. Indo- Chine 5: 884. (1929) 冷 水花属 检索表 中写出 PileabaviensisGagnep. 这 种雄花 萼片为 5 枚, 因 而认为 F. Gagnepain 在该 种的描 述中, 雄 花萼片 4 枚显 然是搞 错了。 但这 与实际 不符, F. Gagnepain 在 M. Lecomte 主编的 F/. Gen. Indo-Chine 5 : 884 (1929) 冷水 花属 分种检 索 表中, P. baviensis Gagnep. 是作为 '不详 知种, (insuffisamment count) 歹!] 在检 索表之 后, 他在其 原描写 中明确 无误地 认为雄 花萼片 4 枚, 雄蕊 4 枚, 而雌 花及果 未见, 因此 在 未检查 该种模 式标本 之前, 暂 不宜将 该种及 其变种 (var. serrata Gagnep. ) 归并到 本种。 另一 方面, 从国际 植物命 名法则 来说, P. baviensis Gagnep. 归并人 本种后 按一般 情况来 说 则应用 前者作 为本种 的正确 名称, 因 它在同 一文献 中排列 在前。 组 2. 四萼组 Sect. Tetrameris C. J. Chen 半 灌木, 有时 多年生 草本。 花 单性; 雌花 花被片 4, 近 等大, 较果 实短;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镊合状 排列。 4. 大托叶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镜面草 (金平 ) Pilea amplistipulat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小半 灌木, 无毛。 茎 直立, 单一, 高 10 — 15 厘米, 浑圆。 叶 聚生于 茎顶; 叶 片干时 厚 纸质, 倒 卵状圆 形或近 圆形, 直径 9 一 11 厘米, 先端近 圆形或 骤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全缘或 先端近 波状, 上面暗 绿色, 下面苍 绿色, 钟乳体 杆状, 长 0.3 — 0.4 毫米, 上面密 生, 下 面沿脉 满布, 基出 3 脉, 两 面平, 侧生 1 对 基出脉 穹弯, 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二 级脉约 10 对, 不 明显, 彼此 连接; 叶柄长 6 — 8 毫米, 粗; 托叶 草质, 大, 长 圆形, 长 2.5 厘米, 宽 1.6 厘米, 具多数 纵肋, 不久 脱落。 雌雄 异株; 雌 花序近 顶生, 聚伞圆 锥状, 长 7 — 10 厘米, 总梗长 4 一 6 厘米。 雌花近 无梗: 花被片 4, 稍不 等大, 其中 1 或 2 片舟 状长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2 或 3 片长 圆形, 长 0.3 — 0.4 毫米; 退 化雄蕊 4, 细小; 子 房狭 卵形。 瘦果扁 卵形, 长约 1. 2 毫米, 有紫色 疣点。 雄花序 及雄花 未见。 花期 5 月。 产 滇东南 (金平 ), 生于 海拔约 580 米 的阴处 沟底。 模式 标本采 自金平 曼棚。 5- 六棱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荨麻科  205  Pilea hexagon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半 灌木。 茎高约 20 厘米, 粗 6 毫米, 六 棱形, 棱 角钝, 沟内 疏生微 柔毛, 节间长 1. 5- 4 厘米, 下部 无叶。 叶片 肉质, 干 时厚坚 纸质, 椭 圆形、 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骤尖,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除 下部至 中部全 缘外 有浅牙 齿或近 波状, 钟乳体 杆状, 两面 明显, 基出 3 脉, 下面略 隆起, 侧生 1 对基 出脉 弧弯, 伸至 叶片先 端并与 最上方 的小脉 网结, 内 向侧脉 8 — 12 对, 外 向侧脉 10 — 12 对, 近叶缘 网结; 叶 柄粗, 长 4 一 11 厘米, 同对的 叶柄不 等长; 托 叶大, 草质, 长 圆形, 长 2. 5 — 3 厘米, 极钝, 有 9 条 纵肋, 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花序近 顶生, 具长 总梗; 雄花 序长约 5 厘米, 聚 伞状, 每一分 枝的顶 端着生 1 个直径 6 — 10 毫米 的球形 花簇, 总 梗粗, 长约 3. 5 厘米; 雌花序 疏松聚 伞状伞 房形, 长 7 — 10 厘米, 总梗 纤细, 长 6 — 8 厘米。 雄 花 具梗, 花蕾 时长约 2 毫米: 花被片 4, 兜状, 玫红 白色, 背面生 多数钟 乳体; 雄蕊 4; 退 化雌蕊 细小, 卵 珠形. 基部有 绵毛。 雌花近 无梗, 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略不 等大, 苍 白色, 背面 密生钟 乳体, 其中 2 片 较长, 舟状, 与 子房近 等长, 2 片 略短, 长 圆形, 背 面 近先端 有角状 突起; 退 化雄蕊 4, 微小, 果时 伸长; 子房长 圆形。 瘦果扁 卵形, 长约 2.8 毫米, 表面有 紫色小 疣点; 宿存 花被长 1 一 1. 5 毫米。 花、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于 海拔约 400 米的半 阴坡潮 湿处岩 石上。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 式 标本采 自河口 小南 溪至大 南溪。 6. 瘤果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3, 1-4 瘤皮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dolichocarpa C. J. Chen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无毛。 茎高 40 — 100 厘米, 草质 或下部 木质, 圆 柱形, 干时 褐色, 多 分枝。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叶片坚 纸质, 卵 形至披 针形, 略 偏斜, 长 1.5 — 10 厘 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除 下部及 叶尖全 缘外有 圆齿状 锯齿, 干 时上面 褐色, 两面具 光泽, 钟乳 体小, 纺 锤形, 长 0.2 — 0.3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或 近离基 3 出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弧形, 上 升至叶 片上部 1/3 并 与侧脉 连接, 与 中脉在 上面凹 陷下面 隆起, 侧脉约 10 对, 近 横生, 外向的 近叶缘 网结, 两面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0.4 — 2. 7 厘米; 托叶 膜质, 暗 褐色, 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密生钟 乳体, 不久 脱落。 雌雄 异株; 花序 1 一 2 个叶 腋生, 雄的 聚 伞状, 具短 总梗, 4 一 6 回 分枝, 长宽 1 一 2 厘米, 总 梗长约 1.5 毫米, 与 序轴分 枝密生 钟 乳体,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雌花序 具极短 总梗, 近 头状, 直径 5 — 7 毫米。 雄花具 短梗, 花蕾 时宽倒 卵形, 长约 1.4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长圆状 卵形, 淡 红色, 干时褐 红色, 外面 密生钟 乳体, 近先端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4, 花药长 圆形; 退化雌 蕊 微小, 倒 锥形, 基部有 绵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4, 近 等大, 三角状 卵形, 外 面近先 端角状 突起: 子房长 圆形, 略 伸出; 退 化雄蕊 微小, 果时 带状, 长过 于果。 瘦果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稍 偏斜, 略 压扁, 成 熟时黄 褐色, 有 粗瘤状 突起。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4 月。 产 滇东南 (西 畴、 麻 栗坡) , 生 于海拔 1 050 — 1 500 米的石 灰山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 模式 标本采 自西畴 法斗。 
图版 53 1—4. 瘤果 冷水花 Pilea dolichocarpaC. J. Chen. 1. 果株' 2. 叶背 面-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3. 雌 花' 4. 瘦果; 5 — 8. 拟 冷水花 P. pseudonotata C. J. Chen, 5. 果株, 6. 叶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 钟乳 体), 7. 雌花, 8. 雌 花被片 及退化 雄蕊。 (曾孝 濂绘) 
荨麻科  207  7. 拟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3, 5-8 Pilea pseudonotata C. J. Chen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phalimate ut "pseudonota". Pilea notata auct. non C. H. Wright : Gagnep. in Lecte. (1929). 半 灌木, 无毛。 茎 常高达 2 米, 粗 1 厘米, 干时浅 绿色, 密生点 线状钟 乳体。 叶片 薄坚 纸质,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7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凹, 有时短 渐狭, 边 缘下部 全缘, 其上有 锯齿或 圆齿, 上 面略有 光泽, 干 时呈暗 绿色或 黄 绿色, 呈 极细蜂 窝状. 下面淡 绿色, 钟乳 体两面 密生, 明显, 纺 锤状, 长 0.5 — 0.6 毫 米, 基出 3 脉, 上面略 凹陷, 下 面十分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弧状, 上升 至上部 齿端, 侧 脉 12 — 18 对, 近 横生, 外 向的在 边缘处 网结; 叶柄长 1 一 11 厘米; 托叶 草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脱落。 雌雄 同株; 花序 2 个 腋生, 聚伞 总状, 长 1 一 2 厘米; 苞 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2 毫米。 雄花 无梗, 花蕾时 球形, 开花时 梨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 被片 4, 淡 绿色, 倒卵形 * 先 端钝, 外面 密生钟 乳体, 近先端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 雌蕊 微小, 倒 锥形, 基部有 绵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4, 近 等大, 披 针形; 退化 雌蕊微 小。 瘦果 卵形, 双凸透 镜状, 长约 1 毫米, 稍 偏斜, 成 熟时黄 绿色, 有 刺疣状 突起; 宿 存花被 片长约 为果的 1/3。 花期 3 — 5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西 (漾濞 )、 南 (勐腊 ) 及东南 (绿 春、 金平 ), 生 于海拔 750 — 1 200 (一 2480') 米 的林中 阴处岩 石上或 水沟边 湿处; 我国 贵州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 式标本 采自金 平马鞍 山坡。 组 3. 三萼组 Sect. Urticella Miq. 草本, 稀半 灌木。 叶 具基出 3 脉或 离基三 出脉。 花 单性; 雌花 花被片 3, 常不 等大; 雄花 花被片 4 (-3-2). 镊合状 排列, 雄花序 不具花 序托。 8. 疣果 冷水花 (湖 北植 物志) 图版 54, 4-7 干水草 (云 南绥江 )、 土甘草 (四川 ) Pilea verrucosa Hand. -Mazz. (1929);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lea symmeria Wedd. var. subcoriacea Hand. -Mazz. f. stenobasis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走, 常 丛生. 密生纤 维根。 茎上升 直立, 不 分枝, 高 30 — 50 厘 米, 紫红 色或黄 褐色, 无毛。 叶常 生于茎 上部, 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6 厘米, 宽 1 一 5.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钝圆, 边 缘自 下部至 叶尖有 多数圆 齿状锯 齿或浅 锯齿, 上面 浅褐暗 绿色, 疏生 短毛, 下面色 较淡, 无毛, 钟乳体 极小, 纺 捶形, 两面 密生, 基出 3 脉, 在上 面明显 隆起, 侧脉 横向, 密生, 外向侧 脉十分 弧曲. 小脉疏 网状; 叶柄长 0.5 — 5 厘米, 无毛; 托叶近 膜质, 褐色, 三角 状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雌雄 异株; 花序 成对叶 腋生, 雄花 序具长 总梗. 近 直立. 长 2 — 4 厘米, 雌花 序具短 总梗, 为密集 的聚伞 式伞房 状或密 集的簇 生状, 长 0. 5-1. 5 厘米。 雄 
208  云南 植物志  花 具梗, 大, 直径 1.5 — 2 毫米; 花被片 4, 近先端 无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 花小, 长约 0.5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 果小, 宽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黄色, 成 熟时表 面有栗 色 乳突状 突起。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滇东北 (绥 江、 葬良、 镇雄 )、 中 (楚雄 )、 中南 (景东 )、 南 (思 茅、 勐养、 勐 海)、 西南 (澜沧 ) 及东南 (绿 春、 元阳、 金平、 西畴、 马关、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900 — 2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及 溪谷荫 湿处; 我国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 西也有 分布。 亦见于 越南。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湖南武 岗云山 及湖北 长阳。 全草 人药, 对 脾虚、 水肿有 疗效。 9. 毛茎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villicaulis Hand. -Mazz. (1929);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in textu et add. 9a. 毛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图版 54, 1-3 var. villicaulis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粗达 5 毫米, 稍 坚硬, 有纤 维根。 茎 膝曲状 上升, 高 (10 —) 20 — 50 厘米, 肉质, 粗达 4 毫米,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被长 0.5 — 2 毫米 透明的 柔毛, 在上 部 毛尤为 密生。 叶同对 在茎上 部的近 等大或 等大, 在下 部的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上部的 斜 长圆状 卵形, 下 部的近 圆形, 长 (2. 5 — )5 — 14. 5 厘米, 宽 2—8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尾尖, 基 部钝至 圆形, 边 缘有钝 牙齿, 齿 间相距 5 — 10 (-12) 毫米, 上面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仅在脉 上被短 柔毛, 钟乳 体小, 线形, 下面 密生且 明显, 上 面几不 见,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其顶端 叉分, 侧 脉彼此 远离, 内向的 近平展 •, 外向的 斜展并 延伸至 齿端; 叶柄长 0.5 — 6 厘米, 粗达 1.5 毫米, 被毛 同茎; 托 叶近 膜质, 淡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边缘被 柔毛。 雌雄 异株; 花序聚 伞状, 分枝 扁平, 有密集 的花, 苞片极 细小, 膜质; 雌 花序近 球形, 直径 5 — 10 毫米, 近无 总梗; 雄 花序 2 个叶 腋生, 长宽约 1 厘米, 总 梗长约 5 毫米。 雄 花直径 1. 5 毫米, 花被片 4, 外方 2 片近先 端有短 角尖; 雄蕊 4; 花梗 扁平, 与花近 等长或 较短。 雌 花直径 0.5 — 1 毫米: 花 被片 3, 背生的 1 片狭长 圆形, 先端 锐尖, 与果近 等长, 侧生的 卵形, 先端 锐尖或 截形, 长约为 背生的 1/2。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 偏斜, 压扁, 深 黄色, 成熟 时表面 密生褐 色 乳突状 突起。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产滇西 (凤仪 )、 西南 (孟 连、 耿马) 及南 (思 茅、 勐腊 ), 生 于海拔 850 — 2 500 米 的沟谷 或山坡 林下荫 湿处;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9b. 秃茎 冷水花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subglabr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植物除 叶上面 疏生透 明硬毛 和下面 疏生柔 毛外, 其余近 无毛。 产滇南 (勐腊 ) 及东南 (绿春 ), 生 于海拔 530 — 620 米的 疏林或 河谷灌 丛中。 模式 标 本采自 绿春大 黑山。 10. 隆脉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鼠舌草 (四 川峨眉 )、 肥猪草 (湖北 利川) Pilea lomatogramma Hand. -Mazz. (1929) excl. Mell 415; 湖北 植物志 (1976)" ; C. 
图版 54 1—3. 毛茎 冷水花 (原 变种) Pilea villicaulis Hand. -Mazz. var. villicaulis, 1. 植株 一段. 2. 雌花, 3. 癀 果; 4-7. 疣果 冷水花 P. verrucosa Hand. -Mazz. . 4. 植株 上部, 5. 植株 下部, 6. 雌花, 7. 瘦果。 (曾孝 濂绘) 
210  云南 植物志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Pilea oxyodon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草本; 根茎 匍匐, 有纤 维根。 茎 上升或 直立, 高 15 — 30 厘米, 基部匍 地且疏 生纤维 根, 上部多 分枝, 有棱, 近 方形, 粗 1 一 1.5 毫米, 带紫 红色。 叶生 于茎的 顶端, 同对的 近 等大; 叶片薄 革质, 椭 圆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具有微 尖头的 圆齿状 锯齿, 干时上 面深绿 色或褐 色, 下面带 紫色,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只 在下面 疏生, 不 明显, 但大 多两面 沿边缘 明显, 基出 3 脉, 两面 隆起,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片部 1/3 以上, 侧脉 不规则 地彼此 远隔, 斜展, 外向 的延伸 至齿, 小脉疏 网状;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略粗; 托叶 膜质,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 花序聚 伞状, 少花, 具 少数短 分枝, 与 叶 近等长 或略长 过叶, 具长 总梗, 总梗长 1.5 — 4. 2 厘米; 雌 花序近 头状, 与 叶柄近 等长, 具短 总梗, 总梗长 0.2 — 1 厘米; 苞片 微小, 近 膜质。 雄花近 无梗, 长约 2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 至下部 1/3, 倒 卵形, 先端 骤尖, 常稍 外卷; 雄蕊 4; 退化雌 蕊小, 圆 锥形。 雌 花小, 长约 0.5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偏斜, 双凸透 镜状, 淡 褐色, 成熟 时表面 有紫色 疣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彝良 ), 生于 海拔约 1 900 米 的石山 林下; 四川、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 西 也有。 选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峨 眉山。 全草 入药, 可 治凉寒 腹痛、 疗烫 火伤。 11. 短角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短角 冷水麻 (台 湾植 物志) Pilea aquarum Dunn ssp. brevicornuta (Hayat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Pilea brevicornuta Hayata (1916) ; Kudo et Masamune (1932) ; 台湾 植物志 (1976) * ; P. minor Yamamoto (1925) ; P. cuneattjfolia Yamamoto (1925). 草本; 根茎 匍匐。 茎 肉质, 上升或 直立, 高 15 — 30 厘米, 在上 部被短 毛或全 长密被 短 柔毛, 不 分枝。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9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有钝 圆齿或 圆齿状 锯齿, 上 面疏生 贴伏的 柔毛, 下面 无毛或 只在脉 上有短 柔毛, 稀全面 密被短 柔毛, 钟乳 体纺缍 形, 常在 下面较 明显, 基出 3 脉, 在上面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并与 侧脉 连结, 侧脉 多数, 纤细, 斜展, 不整齐 地彼此 连结; 叶柄长 0.7 — 2 厘米, 无 毛至密 被微 柔毛; 托叶薄 膜质, 褐色, 心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6 毫米。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序 松散, 聚 伞式伞 房状, 连 总梗长 3 — 6 厘米,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与各级 序轴密 被短柔 毛; 雌花序 有梗, 聚 伞式伞 房状, 长 0.5 — 3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雄 花大, 直径 1.8 — 2 毫 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外 面近先 端有短 角尖; 雄蕊 4。 雌 花小, 长约 0.6 毫米; 花 被片 3, 极不 等大。 瘦果宽 卵形, 长 0.6 — 0.8 毫米, 褐色, 成熟时 表面有 乳突状 突起。 花期 2 — 3 月, 果期 4 月。 产 滇东南 (红 河、 元阳、 屏边、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广南、 富宁 ), 生于海 拔 1 000 — 1 95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下 或溪谷 水边荫 湿地;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福 
荨麻科  211  建、 台湾 也有。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式标 本采自 台湾。 12. 翅茎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小赤麻 (湖 南吉首 )、 水赤麻 (四川 东部) Pilea subcoriacea (Hand. -Mazz. )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Pilea trinervia auct. non Wight : Diels (1900) ; P. symmeria Wedd. var. subcoriacea Hand. - Mazz. (1929) p. p. excl. f. stenobasis Hand. -Mazz. ; P. symmeria var. pterocaulis Chien (1935); P. pterocaulis (Chien) C. J. Chen in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et nota.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匍 '匐。 茎高 20 — 3 厘米, 带 红色, 有数 条波状 膜质的 纵翅, 不分 枝, 无毛。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 片薄纸 质至坚 纸质, 宽椭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渐 尖, 基部 圆形或 钝形, 边缘有 牙齿状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干时呈 褐色, 疏被 透明小 硬毛, 下面紫 红色, 干 时呈淡 褐色, 仅沿脉 略有微 柔毛或 全面仅 无毛, 钟 乳体纺 锤形, 长约 0.2 毫米, 仅下面 明显, 基出 3 脉 或离基 3 出脉, 两面略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弧曲, 上升 至叶 片上部 I/ 3 并 与小脉 连接, 侧脉 多数, 近 横生;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近 无毛; 托 叶薄 膜质, 淡 褐色, 心形, 长 3 — 5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序 聚伞圆 锥状, 连 总梗长 3 — 6 厘米, 总梗长 2 — 4 厘米, 与各级 序轴略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雌花 序聚伞 状, 密集, 连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总 梗短, 长 0.2 — 0.5 厘米, 与 各级序 轴略被 微柔毛 或近 无毛;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6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蕾时 倒卵状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花被片 4 , 卵状长 圆形, 合生 至下部 1/3, 先端 渐狭, 外面上 部略被 小毛, 外方 2 片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 花药长 圆形, 花时 伸出; 退 化雌蕊 钻形, 微小。 雌 花小, 近 无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较长, 果时 舟状长 圆形, 长 为果的 1/3, 侧生的 2 片 短小, 三 角形。 瘦 果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偏斜, 双凸透 镜状, 淡黄 褐色, 成熟时 表面 有深褐 色疣状 突起。 花期 3 — 6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北 (镇雄 ), 生于 海拔约 2 000 米的 疏林下 水边潮 湿处; 四川、 贵州、 广西也 有。 选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峨 眉山。 13- 心托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cordistipulata C. J. Chen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茎高 5 — 20 厘米, 带 红色,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密被短 柔毛。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稀圆状 卵形, 长 1.2 — 7 厘米, 宽 1 一 3. 8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钝形, 边缘具 牙齿, 上面深 绿色, 干时 呈 褐色, 下面带 红色, 干时呈 淡褐暗 绿色, 沿 脉有微 柔毛, 钟 乳体纺 锤形, 长约 0.2 毫 米, 仅下面 明显, 基出 3 脉 或离基 3 出脉, 两面略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弧曲, 上升至 叶 片上部 1/3 且 与小脉 连结, 侧脉 多数, 约 75' 开展; 叶柄长 0.5 — 3 厘米, 被微 柔毛; 托 叶薄 膜质, 褐色, 近 心形, 长 5 — 8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序 聚伞圆 锥状, 连 总梗长 3 — 6 厘米, 总梗长 2 — 3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雌花序 二岐聚 伞状, 具细长 总梗, 连 总梗长 2 — 5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约 0.8 毫米。 雄花 具梗, 花 蕾时长 2 — 2. 5 毫米; 花 被片 4 ,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狭, 其中 2 片 外面近 先端有 不明显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4 , 花 药长 圆形; 退 化雌蕊 钻形, 长约 0.3 毫米。 雌 花小, 近 无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较长, 果时 舟状长 圆形, 长 为果的 1/3, 侧生的 2 片短 很多; 退化 雄蕊长 圆形, 与花 
212  云南 植物志  被片近 等长。 瘦 果圆状 卵形, 长约 0.8 毫米, 偏斜, 双凸透 镜状, 成熟时 表面具 疣状突 起。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南 (屏 边、 广南 ), 生于 海拔约 1 360 米的 山谷潮 湿处; 贵州、 广西、 广东也 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广 西兴安 猫儿山 山脚。 14. 大叶 冷水花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55, 5-8 异被 冷水花 (秦 岭植 物志) Pilea martinii (Levi. ) Hand. -Mazz. (1929) cum descr. ; Chien (193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 in Ohashi (1975); 湖北 植物志 (1976); "图 鉴补 编,, (1982)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Boehmeria martinii Levi. (1913), (1915); Pilea symmeri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p. p. ; Hand. -Mazz. (1929) p. p. quoad pi. Hubei. ; 湖北 植物志 (1976) ; P. hookeriana auct. non Wedd. : Hand. -Mazz. (1929) ; P. producta auct. non Bl. ; Hand. -Mazz. (1929) p. p. maj. ; p. umbrosa auct. non Wedd. ; Hand. -Mazz. (1929) p. p. maj.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极短, 粗达 1.5 厘米, 向下簇 生有纤 维根。 茎 肉质, 膝曲 上升, 高 30 — 100 厘米, 几不 分枝, 无毛 或在顶 端有短 柔毛。 叶同对 的常不 等大; 叶片近 膜质, 卵 形、 卵 状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常 偏斜, 长 6 — 20 厘米, 宽 2. 5 — 10 厘米, 先 端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 钝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自基部 直至尖 头有牙 齿状锯 齿或重 锯齿, 两 面幼时 有毛, 以后渐 脱落, 仅在上 面有疏 柔毛, 钟乳 体小, 线形, 两面 密生, 不 明显, 基 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脉 多数, 稍 斜展, 外 向的在 叶缘齿 缺处叉 分并贯 至 齿端;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先端 锐尖, 无毛, 脱落。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 序疏松 聚伞圆 锥状, 雄花序 长超过 叶柄, 雌花序 长一般 不超过 叶柄。 雄花近 无梗, 花蕾时 近圆形 或扁圆 卵形, 直径约 1. 2 毫 米: 花被片 4, 椭 圆形, 合生至 中部, 外面 上部有 小毛, 近先 端处有 1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与花 被片近 等长;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近 膜质, 背 生的 1 片 舟形, 长约 为果的 1/2, 侧生的 2 片三 角形, 长约为 背生的 1/3。 瘦果 卵形, 直 立. 长约 1 毫米, 压扁, 大多略 偏斜, 麦 秆色, 成熟 时表面 光滑。 花期 5 — 7 月, 果斯 8 — 9 月。 产 滇东北 (永 善、 大关、 彝良、 昭通、 镇雄、 会泽 )、 西北 (华 坪、 永胜、 丽江、 维 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 中 (昆 明、 嵩明、 禄劝、 大姚 )、 西 (大 理、 永平、 漾濞、 洱 源、 鹤庆、 凤庆、 碧江 )、 西南 (腾 冲、 泸水、 镇康、 临沧、 沧源 )、 中南 (景东 ) 及东 南 (屏 边、 文山 ), 生 于海拔 1 300 -- 3 4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或灌 丛中荫 湿处; 我国 陕西、 四川、 西藏、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西、 江西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不丹、 緬甸。 模式 标本采 自贵州 平坝的 安平。 15. 勐海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5, 9 Pilea menghaiensis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图版 55 • , 1-4. 沧源 冷水花 PileacangyuanensisH. W. Li. 1. 花枝. 2. 雄花, 3. 雌花. 4. 叶面 一部分 (示 钟乳 体); 5—8. 大叶 冷水花 P. martinii (Levi. ) Hand. -Mazz. . 5. 雌 株上部 (示果 序), 6. 雄花. 7. 雌 花. 8. 瘦果, 9. 勐海 冷水花 P. menghaiensis C. J. Chen, 花枝- -段。 (肖 溶绘) 
214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茎 直立, 高 60 — 100 厘米, 有钝 纵棱, 不 分枝或 分枝, 下 部 木质, 有不 定根, 变 无毛, 上部极 密被长 柔毛, 毛长 1 一 1.5 毫米。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6.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在 基部以 上有细 圆齿状 锯齿, 干时 上面深 绿色, 疏生小 硬毛, 下面黄 绿色, 密 被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2 毫米, 上面略 明显, 基出 3 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并 与小脉 连接, 侧脉 多数, 45' — 55' 斜展, 外向 侧脉伸 至 齿缺处 叉分并 延伸至 齿端, 小脉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托 叶 膜质, 褐色,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宿存。 雄花序 腋生, 聚 伞状, 具 总梗, 连总 梗长约 1 厘米。 雄花橘 红色, 干时 黑色, 近 无梗, 花蕾 时长约 1 毫米; 花被 片 4, 卵形, 先 端钝, 外面 近先端 无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微小, 锥形。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末见。 花期 7 月。 产滇南 (勐海 ), 生于 海拔约 1 800 米 的山谷 林下荫 湿处。 模式标 本采自 勐海黑 龙潭。 本种虽 未采到 雌花, 但 其茎、 叶密被 长柔而 与毛茎 冷水花 PUea villicaulis Hand. - Mazz. 相近, 故暂 宜放人 三萼组 Sect, urticella Miq. 中。 16. 多苞 冷水花 (西 藏植物 名录) 多苞 冷水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bracteosa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ance (1883);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Hara in Ohashi (1975);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Pilea obliqua Hook. f. (1888) ; P. bracteosa var. striolata Hand. -Mazz. (1929) ; P. cordifolia auct. non Hook. f. : Hara in Ohashi (1975) p. p. quoad syn. ; P. striolata (Hand. -Mazz. ) C. J. Chen in " 图鉴补 编,, (1982) nom. illeg.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横走, 粗达 4 毫米, 有纤 维根。 茎上升 直立或 膝曲状 直立, 高 20 — 60 厘米, 肉质, 干时黄 绿或蓝 绿色, 无毛, 密生 线形钟 乳体, 通常 分枝, 稀不 分枝。 叶 同对 的常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茎上 部的宽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茎下 部的近 圆形, 长 (1. 5-) 3 — 9. 5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基部 钝形、 圆 形至浅 心形, 边 缘有带 短尖 头的浅 圆齿, 但有时 齿呈睫 毛状, 干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色 较淡, 上 面初时 疏生粗 毛, 下面 疏生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 2 毫米, 两面 密生, 下 面尤为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近 叶尖, 侧脉 多数, 内向的 横生, 外向 的斜展 至叶缘 并上行 贯人齿 端, 小脉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常 疏生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浅 褐色, 长三角 形至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先 端钝。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序 聚伞圆 锥状, 具 总梗, 雄 花序长 6 — 8 厘米, 雌花序 较短,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雄花具 短梗, 直径 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淡 绿色, 外方 2 片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 花小: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的 1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侧生的 2 片三 角形, 长约 为背生 的 1/3。 瘦果宽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稍 偏斜, 略 压扁, 黄 褐色, 成 熟时近 边缘有 一圈稍 隆起的 棕褐色 条纹, 表面 疏生不 明显疣 点或近 光滑。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碧江 )、 西 (凤 庆、 镇康 )、 西南 (腾冲 )、 中南 (景东 ) 至南 (景 
荨麻科  215  洪、 勐海 ), 生 于海拔 1 500 — 2 15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荫 湿处; 我国 西藏南 部及东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德昌 )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17. 沧源 冷水花 图版 55, 1-4 Pilea cangyuanensis H. W. Li» sp. nov. PUea cordi folia auct. non Hook. f. :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Species P. cordifoliae Hook. f. aff inis , sed differt foliis crenulato-serrulatis , utrinque plus minusve strigulosis , tepalis masculinis sub apice breviter corniculatis. 云南 ( (Yunnan): 沧源 (Cangyuan), 上班总 至班高 途中, 水 沟边潜 丛中, 年 6 月 19 日, 李延辉 (Y, H, Li) 12354 (模式 holotypus, KUN); 孟连 (Menglian), 勐 马后山 沟谷、 水 沟边草 丛中, 1973 年 8 月 12 日, 孟连除 (Menglian. Expedition) 10103. 草本。 茎 直立, 高 30 — 50 厘米, 粗达 25 毫米, 密生钟 乳体。 叶同对 的稍不 等大; 叶 片 膜质, 斜 圆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 端骤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边 缘在基 部以上 直至尖 头有细 圆齿状 锯齿, 上 面全面 疏生下 面沿脉 上多少 密生短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下面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的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脉多 数, 斜展, 外向的 至齿缺 处叉分 并贯至 齿端, 小脉密 网状;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略被 短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宽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2 毫米, 宿存。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具长 总梗, 聚伞圆 锥状, 不连 总梗长 3 — 4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总梗长 4 一 5. 5 厘 米, 与各 级序轴 扁平, 疏被 短毛至 无毛。 雄花无 梗或具 短梗, 直径 1.5 毫米: 花被片 4, 卵状 舟形, 外 面上部 密生钟 乳体,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花被片 3, 不等 大, 背生的 1 片 长圆状 舟形, 长约 0.6 毫米, 边缘 膜质, 外面 密生钟 乳体, 侧生的 2 片 三 角形, 膜质, 长约 0.3 毫米。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略 偏斜, 稍扁, 淡 褐色, 成熟 时 光滑。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滇西南 (沧 源、 孟连 ), 生于 海拔约 1 700 米 的水沟 边灌丛 或草丛 中'。 本种与 锡金及 印度北 部所产 的歪叶 冷水花 Pilea cordifolia Hook. f. 近缘, 但 区别在 于 叶具细 圆齿状 锯齿, 两面 多毛, 雄花被 片近先 端有短 角尖。 陈 家瑞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318 (1993) 记录 的贡山 (青 藏队 82 - 9120) 不 知 是否是 P. cordifolia Hook. f. 抑或为 本种? (吴征 镒注) 18. 细齿 冷水花 (西 藏植物 名录) 图版 56, 3-4 描绘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Pilea scripta (Buch. -Ham. ex D. Don) Wedd. (1854), (1856) excl. syn. P. goglado Bl. , et in DC. (1869); Bl. (1856);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Hara (1966);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excl. syn P. symmeria Wedd. var. salxvinensis Hand. -Mazz. ;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script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无毛 草本。 茎上部 多汁, 基部 多少木 质化, 高 (30 —) 60-100 (-200) 厘米, 少 分枝。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椭 圆状披 针形, 稀狭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16  云南 植物志  5 —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稀 微缺, 边 缘除基 部全缘 外直 至叶尖 有细鋸 或浅细 锯齿, 齿 间相距 2 — 4 毫米,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钟乳体 线形, 极 细小, 两面 散生, 不明 显或略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 脉 多数, 近横 生或稍 斜展, 小脉常 在末端 膨大呈 纺缍状 线形;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狭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序圆 锥状, 多分 枝, 长不 超过或 稍超过 叶柄。 雄 花小, 无梗, 花蕾时 直径约 0.8 毫米: 花被片 4, 先端有 极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无 梗或近 无梗, 长约 0.6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卵 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 歪斜, 稍 压扁, 成熟时 表面有 不明显 的细疣 点或有 时有紫 斑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西北 (维 西、 贡山 )、 西 (漾 濞、 泸水 )、 西南 (澜沧 ) 及东南 (绿 春、 元阳、 金 平), 生 于海拔 1 200 — 2 1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 我国 西藏南 部和东 南部、 广西西 南部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北部、 缅甸。 19. 耳基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耳茎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误印) Pilea auricularis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无毛 草本。 茎 直立, 高达 1 米, 肉质。 粗约 5 毫米, 分枝, 密生点 线状钟 乳体。 叶 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近 膜质,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大多略 偏斜, 长 5 — 15 厘米, 宽 2. 5 — 8.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明显 具耳, 耳长达 6 毫米, 但有时 心形, 边缘自 基部至 尖头有 具小 尖突的 圆齿, 干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钟乳体 细小, 线形, 长约 0.3 毫米, 两 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两面 隆起,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脉 多数, 横向 平行, 外向的 弧曲伸 至叶缘 并贯人 齿端, 小脉密 网状; 叶柄同 对的不 等长, 较 长的长 2. 5-12 厘 米, 较短的 近无柄 至长达 4 厘米, 有 时同对 叶柄近 等长; 托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大 多 在叶柄 内多少 合生。 雌 雄异株 或同株 同序; 花 序单生 叶腋, 聚伞圆 锥状, 雄花 序长过 叶柄, 雌 花序长 3 — 5 厘米, 总梗长 0.5 — 1.5 厘米, 与各 级序轴 扁平, 密生钟 乳体。 雄 花近 无梗, 花蕾 时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钝, 基部 合生; 雄蕊 4; 退 化雌蕊 细小, 线形或 钻形, 明显。 雌蕊具 短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长圆状 舟形, 长约 0.8 毫米; 边缘 膜质, 侧生的 2 片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先端 圆形, 膜质。 瘦果 卵形, 几不 偏斜, 双凸透 镜状, 长约 1.2 毫米, 顶端 钝形, 成 熟时栗 褐色, 表 面 有不明 显极细 网纹。 花期 9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 西南 (龙陵 ) 及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2 400 — 2 500 米 的沟 谷林下 溪边。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德拉。 20. 点乳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6, 5-6 小齿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glaberrima (Bl. ) Bl. (1856); Backer et Bakh. f. (1965); Hara in Ohashi (1975);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glaberrima Bl. (1826); Pilea smilacifolia Wedd. (1854) nom. nud. , 
图版 56 I 2. 耳基 冷水花 MeaauricuIarisC. J. Chen. 1. 花枝, 2. 瘦果, 3—4. 细齿 冷水花 P. scripta (Buch. -Ham. ex D. Don) Wedd. . 3. 果枝. 4. 瘦果; 5—6. 点乳 冷水花 P. R laberrima (Bl. ) Bl. . 5. 花枝. 6. 叶面 .部 分放大 ( 示钟乳 体)。 ( 1^5 ;, '.:;, 
218  云南 植物志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Ward(1941 ); 海南 植物志 (1965) ;T. Tuya- ma in Hara (1966); P. goglado Bl. (185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P. smilacifolia var. glaberrima (Bl. ) Wedd. in DC. (1869) ; P. anisophyll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p. p. , quoad Henry 131 39A, 13534. 攀援草 本或半 灌木, 有 时为直 立高大 草本, 无毛, 高达 1.5 米。 枝 伸长, 具 棱角, 密 生 点状钟 乳体。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5 厘 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状渐 尖., 基部近 圆形, 边 缘全缘 或在中 部以上 有浅锯 齿,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钟 乳体近 点状或 短杆状 * 两面极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伸 至近叶 尖处, 侧脉 横生, 外向的 近叶缘 连结成 近边缘 生脉, 小 脉疏网 状; 叶柄长 0. 7-6. 5 厘米, 粗达 1. 5 毫米;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 花序 (1 一) 2 个 腋生, 聚 伞状, 具短 总梗, 疏松, 连 总梗长 3 — 5 厘米, 总 梗长约 0.5 厘米。 雄花近 无梗,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外 面近 先端有 1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无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但 果时近 等长, 长约 为果的 1/2。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成 熟时表 面有小 疣点。 花期 9 一 10 月 ,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南 (思茅 ) 及西南 (陇川 ), 生 于海拔 900 — 1 200 米的林 下荫湿 处; 我国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越 南、 印度尼 西亚。 21. 鳞片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squamosa C. J. Chen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21a. 鳞片 冷水花 (原 变种) var. squamosa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木质。 茎 直立, 高达 1.2 米, 上部近 肉质, 极密被 锈色盾 状 鳞片, 分枝。 叶片坚 纸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卵 状或倒 卵状披 针形, 有时椭 圆状长 圆形, 同对的 等大, 大的长 8. 5~13. 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小的长 3 — 7 厘米, 宽 1. 5-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稀宽 楔形, 略 偏斜, 边缘 自基部 直至叶 尖有细 圆齿状 锯齿, 干 时 上面深 褐色, 疏生 鳞片, 下面浅 褐色, 沿脉 上密生 鳞片, 钟 乳体极 细小, 近 点状, 两 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两面略 隆起, 侧生 1 对茎 出脉略 弧曲并 伸至近 叶尖的 鋸齿, 侧 脉 多数, 近 横生, 彼此 成密网 格状, 外向 的在叶 缘之内 2 — 3 毫米 网结; 叶柄长 0.5 — 5 厘 米, 粗约 1.2 毫米, 极密 被锈色 鳞片; 托叶干 膜质, 深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1.2 毫米, 先 端 锐尖, 边缘半 透明, 无毛 或略被 鱗片。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2 个生于 叶腋, 具短 总梗, 聚 伞圆 锥状, 连总梗 长宽约 1 厘米, 多花 密集, 总梗及 序轴密 被锈色 鳞片; 苞片披 针形, 长 约 0.5 毫米。 雄花具 短梗, 花蕾 时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先端 钝形, 外被 鳞片;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微小。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3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1 980 — 2 550 米 的混交 林下荫 湿处。 模式 标本采 自景东 黄 草岭。 21b. 少鳞 冷水花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spars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荨麻科  219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与 原变种 不同有 在于: 茎 与叶仅 被稀疏 的盾状 鳞片; 叶 较大, 狭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7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钟 乳体短 杆状, 长约 0.1 毫 米; 雄花序 较长, 长约 2 厘米, 序 轴被微 柔毛。 产滇西 (漾濞 ) 至西北 (泸水 ), 生 于海拔 2 200 — 2 300 米的 林下或 沟边荫 湿处。 模 式标本 采自泸 水丙贡 后山。 22. 镰叶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7, 2 Pilea semisessilis Hand. -Mazz. (1929);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lea symmeri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p. p. quoad Henry 9790. 草本; 根茎长 匍匐, 与茎 同粗, 有 纤细纤 维根。 茎 膝曲状 直立, 高 30 — 60 厘米, 分 枝, 与 枝条干 时为蓝 绿色, 极密生 线状钟 乳体。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不 对称, 近 于镰 刀状披 针形, 有时 呈卵披 针形, 长 (2 —) 5 — 13 厘米, 宽 (1 一) 1.5 —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自基 部有锯 齿或浅 锯齿, 上 面疏生 短毛, 下面仅 在脉 上疏生 短毛或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两面 疏生, 上面 细而不 明显, 下面稍 粗而较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尖, 侧脉 多数, 内 向的近 平行, 外向的 沿着齿 缘伸达 齿端; 叶 柄同对 的极不 等长, 长 0. 2-3 厘米; 托叶近 膜质, 卵 状三角 形至长 圆形, 长 3 — 7 毫米, 黄 绿色, 近 宿存。 雌雄 异株稀 同株, 花序圆 锥状; 雄花序 与叶近 等长, 具长 总梗; 雌花 序近无 总梗, 长宽 2 — 8 厘米, 或宽只 为长的 1/2; 苞片 细小, 倒 卵状长 圆形, 近膜 质。 雄花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近 膜质; 雄蕊 4。 雌花: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压扁, 淡绿至 褐色, 成 熟时表 面 光滑。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大 关、 盐津 )、 西北 (贡 山、 泸水) 及东南 (蒙自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800 米的 山谷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 西藏 (墨脱 )、 四川、 湖南、 广 西、. 江西 也有。 选 模式标 本 采自湖 南武冈 云山。 23. 长序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7, 1 胡椒草 (云 南金平 )、 三脉 冷水花 (海南 植物志 )、 大 冷水麻 (台 湾植 物志) Pilea melastomoides (Poir. ) Wedd. (1854); Bl. (1856); Backer et Bakh. f. (1965);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广 ;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melastomoides Poir . (1816) ; U. trinervia Roxb. (1832) ; Pilea trinervia Wight (1853), p. p. ; Bl. (1856); Wedd. (1857), et in DC. (1869) ; Hook ,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Hand. -Mazz. (1929) p. p.; Merr. et Chun (1935); 海南 植物志 (1965) ; 台湾 植物志 ( 1976); Lauener (1983) ; Boehmeria cavaleriei Levi, in Fedde (1913), (1915) ; P. avatinucula Hayata (1916);? P. cuneati folia Yamamoto (1925); P. hcrwelliana Hand. -Mazz. var. denticulata C. J. Chen ( 1 982) syn. nov. e typo ; P. longipeduncu- lata Chine et C. J. Chen (1982) p. p. min. ; P. anisophyll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 
图版 57 1. 长序 冷水花 Pilea melastomoides (Poir. ) Wedd. , 〗. 植株 上部; 2. 镰叶 冷水花 P. semisessilis Hand. -Mazz. , 2. 植株 上部; 3 — 5. 泡果 冷水花 (原 变种) P. howelliana Hand. -Mazz. var. howelliana. 3. 植株 上部. 4. 雌花. 5. 瘦果。 (吴锡 麟绘) 
荨麻科  221  高大 草本。 茎 多汁, 基部木 质化, 高 (60 —) 100 — 200 厘米, 无毛, 上部节 间明显 变短, 有 分枝。 叶同 对的等 大或近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宽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2 厘米, 宽 3 — 1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稀 圆形, 边 缘除先 端和基 部全 缘外有 细密锯 齿或钝 牙齿, 有时仅 上部有 细齿, 余部近 全缘, 两面 无毛, 钟 乳体在 上 面的短 线形, 稍 稀疏, 下 面的长 线形, 较 稠密, 在 叶脉间 分布均 匀但在 脉上较 疏生或 全无,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直达 叶尖, 侧脉极 多数, 密生, 近横向 平行, 小脉细 网状; 叶 柄在同 对的近 等大, 长 4 一 12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雄花序 直立, 具粗 壮的长 总梗, 连总 梗长达 20 — 30 厘米, 常 明显长 过叶, 花序 本身长 5. 5 — 8 厘米, 宽 3. 5 — 4 厘米; 雌花 序斜伸 或稍下 垂, 分枝 较少, 具 较短的 总梗, 连 总梗长 3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雄花 花蕾时 近圆球 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无毛, 卵形, 先端 锐尖; 雄蕊 4; 退化雌 蕊无。 雌 花长约 0.8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 卵形, 不 歪斜, 长约 1 毫米, 淡黄 褐色, 成熟 时近边 缘有一 圈隆起 的棱, 中 央稍隆 起或显 著隆起 呈金鱼 眼状。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9 一 12 月 。 产 滇西北 (福 贡、 贡山 )、 西南 (梁 河、 沧源、 孟连 )、 中南 (景东 )、 南 (景 洪、 勐 腊、 勐海 )、 及东南 (蒙 自、 绿春、 屏边、 金平、 西畴 ), 生 于海拔 800- -2 200 米 的沟谷 或河 边常绿 林下荫 湿处; 我国 西藏东 南部、 广西、 贵州 南部、 广东、 海南 和台湾 也有。 亦 见于 印度、 斯里 兰卡、 越 南北方 和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模式标 本采自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本种正 如泡果 冷水花 Pileahowelliana Hand.- Mazz. 的瘦果 一样, 近边 缘有一 圈隆起 的棱, 中 央稍隆 起或显 著隆起 呈金鱼 眼状, 两 者真正 的区别 在于前 者植株 高大, 高 60 — 200 厘米, 叶 片边缘 通常有 细密锯 齿或钝 牙齿, 间或仅 上部有 细齿, 余部近 全缘, 侧脉极 多数, 密生, 近横向 平行, 直达 齿尖并 与小脉 结成细 网状, 雄花序 长可达 30 厘米。 据对 P. hawelliana Hand. -Mazz. var. denticulata C. J. Chen 的 模式标 本所 进行的 检查, 其植 株高约 80 厘米, 叶 片边缘 有细钝 牙齿, 外向侧 脉直达 齿尖, 瘦果中 央显然 隆起呈 金鱼眼 状, 与长 序冷水 花是一 致的, 故 应加以 归并。 24. 泡果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腾冲 冷水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howelliana Hand. -Mazz. (1929) ; C. Y. Wu (1984). 24a. 泡果 冷水花 (原 变种) 图版 57, 3-5 var. howelliana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与茎 同粗, 有 极多分 枝的纤 维根。 茎直 立或膝 曲状上 升, 高 15 — 60 厘米, 不 分枝, 粗达 2. 5 毫米, 肉质, 绿色, 下部 节间长 1.5 — 3 厘米, 上 部的 缩短至 0.5 厘米。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草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大多略 偏斜,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边 缘具浅 圆齿, 齿 具细 尖头. 被 此相距 (2 —) 3 — 9 毫米, 干时 两面暗 绿色, 表 皮细胞 凹陷, 在放大 镜下成 细蜂 窝状, 沿脉苍 白色, 钟乳 体小, 线形, 密生,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伸 至近叶 尖, 侧脉 少数, 斜向, 与小 脉成疏 网状. 外 向的环 结成边 缘脉: 叶柄长 0.5 — 3 厘米, 粗 0-5 — 1 毫米; 托 叶上部 膜质, 淡 绿色, 三 角形, 长约〗 毫米, 先端 锐尖。 雌雄同 株或异 株; 花序圆 锥状, 叉状 分枝, 单生 叶腋, 具 总梗, 连 总梗长 4 -1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222  云南 植物志  总梗长 2 — 9 厘米, 苞片 细小,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锐尖, 近 膜质。 雄花 无梗: 花被片 4,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膜质; 雄蕊 4。 雌花 无梗, 细小: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一片几 达果长 1/2, 线形, 先端 兜状, 侧生的 细小, 三 角形, 先端 锐尖, 近 膜质。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偏斜 ,略 压扁, 蜡 黄色, 成熟时 近边缘 有一圈 隆起的 棱, 中央稍 隆起。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滇西南 (腾 冲、 梁河、 盈江) 及西北 (碧江 ), 生 于海拔 1 500 — 1 740 米的 江边或 沟谷密 林下岩 石上。 模式 标本采 自腾冲 附近。 24b. 近 全缘叶 冷水花 (变种 ) 鱼眼果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var. 1 ongipeduncul ata (Chien et C. J. Chen) H. W. Li, comb, no v. Pilea longipedunculata Chien et C. J. Chen in Bull. Bot. Res. 2 (3): 77, pi. 6, f. 6—8. (1982) p. p. maj. ; P. anisophyll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p. p. quoad pi. Yunnan. ; P. trinervia auct. non Wight : Hand. -Mazz. (1929) p. p. quoad Hancock 416, Henry 13139A.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边缘 只在上 部疏生 少数细 圆齿, 其余均 全缘。 产 滇中南 (元 江、 景东 )、 西 (漾 濞、 巍山、 凤仪、 凤庆 )、 西北 (福 贡、 泸水) 及 西南 (沧 源、 临沧、 盈江 ), 生 于海拔 1 450 — 2 800 米 的沟谷 林下岩 石上或 阴湿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巍山。 通过对 鱼眼果 冷水花 Pilea longipedunculata Chien et C. J. Chen 所列举 的大量 标本的 检查后 发现: 1. 云南东 南部、 广西、 贵 州以及 越南的 标本, 叶片边 缘仅上 部有细 齿余部 均近 全缘, 但侧脉 多数, 近横向 平行, 直达 齿尖并 与小脉 结成细 网状, 接 近于长 序冷水 花 P. melastomoides (Poir. ) Wedd. , 因 此似归 人该种 为宜; 2. 其余 标本, 其叶片 边缘均 非 全缘, 在上部 均疏生 少数细 圆齿, 侧脉 少数, 斜向, 与小 脉成疏 网状, 更接近 于泡果 冷水花 P. howelliana Hnad. -Mazz. , 虽然这 些标本 其瘦果 近边缘 均有一 圈隆起 的棱, 但 有些 中央稍 隆起, 有些中 央显著 隆起呈 金鱼眼 状似有 区别。 瘦果这 两种类 型甚至 见于同 一 地方, 其 出现是 否与成 熟程度 有关或 别的如 石灰岩 生境等 原因有 关不得 而知, 看来瘦 果中央 稍隆起 或显著 隆起呈 鱼眼状 只是量 上的变 异还不 是属于 质上的 差异, 因此 不宜过 分 强调。 基 于以上 认识, 今特 作以上 调整。 25. 石筋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钩 钩节、 狗骨节 (云 南江川 ), 鹿含草 (凤庆 ), 蛇 踝节、 洋 肚参、 霸 王鞭、 软三股 筋、 狗 岩菜、 贼 骨草、 大包药 (云南 ), 西南 冷水花 (图鉴 ) Pilea plataniflora C. H. Wright (1899) ; Hand. -Mazz. (1929) , descr. emend. ; Chien (1935);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 9 7 4 ) ; 湖北 植物志 (1976)* ;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lea sp. C. H. Wright (1899); P. blinii Levi. (1912); P. kankaoensis Hayata (1916); Kudo et Masamune (1932); 台湾 植物志 (1976); P. minute- pilosa Hayata (1916); Kudo et Masamune (1932) ; P. taitoensis Hayata (1916) ; Kudo et Masamune 
荨麻科  223  (1932); P. dielsiana Hand. -Mazz. (1920); P. langsomensis Gagnep. (1928), (1929); P. petelotii Gagnep. (1928) , (1929) ; P. media C. J. Chen (1982) , syn. nov. ; P. elegantissima C. J. Chen (1982),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根茎长 匍匐, 地 上生, 常 簇生纤 维根。 茎 膝曲状 上升, 高 5. 5 — 50 厘 米, 粗 1.5 — 4 毫米, 肉质, 基部稍 坚硬, 不 分枝或 分枝, 干 时呈蓝 绿色, 无毛, 下部节 间 较长, 上部的 较短, 节 上常有 珠芽。 叶同对 的近等 大或不 等大; 叶片近 肉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至 卵状近 线形, 长 1.2 — 12 厘米, 宽 0.7 — 4.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宽 楔形、 圆 形或近 心形, 有时稍 偏斜, 边缘 全缘或 波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较淡, 两 面极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密生, 两面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在外侧 1/3 伸至 叶尖, 侧脉不 规则, 开展, 与小脉 形成疏 网状, 两面略 明显; 叶柄长 0.5 — 6. 5 厘米, 无 毛; 托叶 膜质, 干时绿 色或浅 红色, 长 1.5 — 4 毫米, 宿 存或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稀雌雄 同株; 花 序单生 叶腋, 聚 伞状, 具或长 或短的 总梗, 雄 花序与 叶近等 长或长 过叶, 雌花 序短 过叶。 雄花 具极短 梗或近 无梗,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4 (一 5), 合生至 中部, 兜 状椭 圆形, 先 端具小 尖头; 雄蕊 4。 雌 花小; 花被片 3 (— 4), 背生的 1 枚 兜状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侧生 的狭三 角形, 较小。 瘦果 卵形, 长约 0.8 毫米, 稍 偏斜, 压扁, 成 熟时淡 褐色, 表面 有疣状 突起。 花期 5 — 8 月, 果期 6 — 9 月。 全省 分布。 生 于海拔 1 000 — 2 400 米的山 地林下 石灰岩 石上; 甘肃、 陕西、 湖北西 部、 四川、 贵州、 广西 和台湾 也有。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选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全草 入药, 治风寒 湿痹、 筋骨 疼痛、 瘘软、 手足 麻木、 肝炎、 类风湿 等症。 本 种植物 大小、 叶形 及其基 部形态 和花序 长短等 性状变 异辐度 很大。 花被片 数目虽 然一 般说来 是比较 恒定, 但有时 也显示 出变异 趋势。 因 此看来 中间型 冷水花 P. mediaC. J. Chen 和石林 冷水花 P. elegantissima C. J. Chen 也应属 于本种 的变异 范围, 没 有另立 的 必要。 本种 明显表 现出对 石灰岩 基质的 偏好。 26. 圆瓣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棱枝 冷水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angulata (Bl. ) Bl. (1856) ; Wedd. in DC. (1869) p. p. excl. pi. Khasia. et Sikkim. ; Maxim. (1876) ; Hand. -Mazz. (1929) excl. syn. P. petiolarem et specim. Hunan. ; Backer et Bakh. f. (1965); 湖北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 rt tea angulata Bl. (1826); U. stipulosa Miq. (1851); P. stipulosa (Miq. ) Miq. in Zoll. (1854); Wedd. (1856); Hook. f. ( 1888) ; C. H. Wright (1899) p. p. ; Gagnep. in Lecte. (1929); Kudo et Musamune ( 1932); 台湾 植物志 ( 1976) excl. syn. P. bracteosam. 26a. 圆瓣 冷水花 (原 亚种) ssp. angulata ' 无毛 草本, 具纤 维根。 茎 肉质, 高 30- 100 (-200) 厘米, 基部 生根, 有棱, 极密 生短 线形钟 乳体.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同 对的等 大或近 等人; 叶片膜 质或近 膜质, 卵状椭 
224  云南 植物志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22 厘米, 宽 2. 3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常 全缘, 基 部圆形 或 微钝, 边缘 除基部 全缘外 直至叶 尖有粗 鋸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钟乳体 线形, 细 小, 两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侧脉 多数, 斜 横向, 下面近 明显; 叶柄长 2 — 10 厘米, 密生钟 乳体; 托叶 膜质, 淡 绿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20 毫米, 先端 钝形, 宿 存或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花序 2 个 腋生, 具 总梗, 聚伞圆 锥状, 总梗 及序轴 密生钟 乳体; 雄 花序长 2 — 2. 5 厘米, 多次 分枝, 雄花密 集且较 均匀着 生于花 枝上, 总梗长 5 — 10 毫米; 雌 花序长 3 — 5 厘米, 总梗长 5 — 15 毫米;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5 毫米。 雄花 具梗, 直径长 1. 5-2 毫米: 花被片 4, 带 绿色, 先端 锐尖, 外 面 通常近 先端有 长喙; 雄蕊 4。 雌花: 花被片 3, 近 等大, 背生的 1 片 舟形, 长约 0.8 毫 米, 侧生的 2 片三 角形, 长约 0.6 毫米。 瘦果卵 形至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黄 褐色, 成 熟时 表面有 不明显 疣点。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滇中 (昆 明、 富民、 楚雄 )、 东 (路南 )、 中南 (景东 )、 西 (巍山 )、 西北 (福 贡)、 西南 (临 沧、 莲山、 梁河 ), 生 于海拔 1 100 — 2 8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荫湿 处或水 沟边; 我国 陕西、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西藏 东西部 (察隅 ) 也有。 亦见于 印度、 斯 里 兰卡、 越南、 印度尼 西亚。 26b. 长柄 冷水花 (亚种 ) (植物 研究) ssp. petiolaris (Sieb. et Zucc. )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et in add. Urtica petiolaris Sieb. et Zucc. (1846) ; Pilea petiolaris (Sieb. et Zucc. ) Bl. (1856) * ;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Ohwi (1953), (1956); P. strangulata Ft. et Sav. (1875) ; P. nokozanensis Yamamoto (1925) * .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雌 雄同株 (雄花 序生下 部), 雄花 序聚伞 总状, 有少数 分枝, 长 1-5 厘米, 花簇 头状, 稀 疏地着 生于花 枝上, 有时紧 缩成簇 生状; 雄花无 梗或具 短梗, 花 被片长 圆形, 外面 近先端 有较短 的角状 突起; 叶常 膜质, 边缘 (包括 先端) 有较 钝的牙 齿状 锯齿, 有 时有重 鋸齿。 产滇西 (凤庆 ), 生于 海拔约 2 600 米的 林下; 我国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26c. 华中 冷水花 (亚种 ) (植物 研究) ssp. iatiuscul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叶卵 形或圆 卵形, 下 部的常 心形, 长 3. 5 — 10 厘米, 宽 3 — 5 厘 米; 托叶 褐色, 长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雄 花长近 1 毫米, 带 红色, 花被 片外面 近先端 仅有不 明显的 短角状 突起。 产滇北 (禄劝 ) 及东南 (屏 边、 砚山、 文山、 马关 ), 生 于海拔 1 600 — 2 000 米的常 绿 阔叶林 下荫湿 处及水 沟边;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江西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湖南 桑 植的天 平山。 27. 粗齿 冷水花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扁化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Pilea sinofasciata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荨麻科  225  Pilea fasciata Franch. (1887), (1888); Hand. -Mazz. (1929); Chien ( 1934 ) * , (1935); "图 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 non Wedd. in DC. (1869); P. symmeria auct. non Wedd. : C. H. Wright (1899) p. p. ; P. producta auct. non Bl. :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29). 无毛 草本; 根 多数, 纺 锤形。 茎 直立, 高 25 — 60 厘米, 肉质, 无毛, 密生线 状钟乳 体。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卵形、 宽卵 形或椭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近 圆形, 边 缘在基 部以上 每侧有 7 — 12 枚粗 牙齿, 钟乳体 纺缍状 线形, 两面 疏生, 肉眼 不 可见,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伸 至近叶 尖处, 内 向侧脉 横生, 外向 侧脉斜 展至齿 尖, 小脉疏 网状;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三 角形, 小, 长 不超过 3 毫米, 宿存。 通 常雌雄 异株; 花序常 2 个 腋生, 聚 伞状, 多次 分枝, 具 总梗, 连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总梗长 0.5 — 2 厘米, 与各 级序轴 扁平, 无毛。 雄 花具短 梗或近 无梗,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4, 椭 圆形, 先端 钝圆, 外 面有钟 乳体,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侧生的 2 片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先 端均钝 圆形。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 偏斜, 压扁, 淡 黄色, 成熟 时 有微小 疣状突 起或近 光滑。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北 (永 善、 镇雄 )、 西北 (丽 江、 永胜、 维西、 贡山、 中甸 )、 西 (大 理、 洱 源、 鹤庆、 凤庆 )、 中 (禄 劝、 昆明、 安宁、 富民、 嵩明、 寻甸、 玉溪 )、 中南 (景东 )、 南 (景洪 )、 西南 (泸 水、 耿马、 腾冲) 及东南 (砚山 ), 生 于海拔 (1 250—) 1 500-2 600 米 的山谷 林下荫 湿处; 河南、 陕西 南部、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浙江、 安徽、 江西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宝兴。 28. 纤细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Pilea gracilis Hand. -Mazz. (1929);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C. Y. Wu (1984). 纤细 草本; 根茎长 匍匐, 与茎 等粗, 有纤 维根。 茎直立 或膝曲 上升, 高 7 — 32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不 分枝, 常生不 定根, 肉质, 水 红色, 无毛。 叶同对 的常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狭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1 一) 2 — 6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钝形, 下 部叶常 较小, 边缘 在下部 1/3 全缘, 其上 每侧有 6 — 11 枚 锯齿, 齿 间相距 5 — 13 毫米, 上面深 绿色, 常 有白绿 色带, 疏生 透明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下 面十分 明显, 疏生, 基出 3 脉, 在 上面略 凹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近 横生, 外 向的在 齿弯缺 处连结 且贯入 齿端, 小脉 极细, 疏 网状; 叶柄 纤细, 与 叶片近 等长至 长为其 1/4, 顶端有 髯毛; 托叶极 细小, 三 角形, 退化成 叶柄的 边缘。 雌 雄 异株或 同株; 花序 2 个叶 腋生, 疏聚 伞状, 苞片 细小, 近 膜质。 雄花 直径约 1 毫米: 花 被片 4, 卵 圆形, 先端 钝圆, 下部 1/3 合生; 雄蕊 4;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花被片 3, 背 生的 1 片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锐尖, 与果近 等长, 侧生的 2 片长为 背生的 1/2。 瘦果 卵形, 稍 偏斜, 压扁, 黄色, 成 熟时表 面有小 疣点。 花、 果期 9 一 10 月。 产滇中 (富民 ) 及南 (思 茅、 景洪 ), 生 于海拔 800 — 2 300 米的 河边岩 石上或 沟谷杂 木 林下荫 湿处。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29- 念珠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226  云南 植物志  Pilea monilifcra Hand. -Mazz. (1929)* ; Chien (1935); 湖北 植物志 (1976)* , excl. fig. ; C. J. Chen (1982) ;"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C. Y. Wu (1984) momilifera (sic 11);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草本; 根茎 匍匐, 与茎 等粗, 有纤 维根。 茎 肉质, 膝曲状 直立, 高 50 — 150 厘米, 无 毛, 除具 能育小 枝外不 分枝。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略 偏斜, 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在 基部以 上有粗 圆齿状 锯齿或 牙齿, 上面疏 生白色 短毛, 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细小, 线形, 两面 密生, 不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在上部 1/3 处弧曲 状几达 叶尖, 侧脉横 向或 近横向 上展, 小脉疏 网状;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 米, 干时淡 褐色, 早落。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序长 2 — 10 厘米, 几不 分枝, 数个团 伞花序 稀疏 生于序 轴上排 列成念 珠状, 有短 柔毛。 雄花 具梗, 花 蕾时长 三角状 卵形: 花被片 4,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近基部 合生,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常 膨大呈 囊状, 外 面上部 有短 柔毛; 雄蕊 4。 雌花近 无梗, 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最大, 舟 形, 侧生的 2 片 较小, 三 角形。 瘦果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稍 偏科, 明显 压扁, 浅黄褐 色, 成熟 时表面 光滑。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滇东北 (大 关、 会泽 )、 西北 (丽 江、 维西、 福贡、 贡山、 德钦) 及西南 (腾冲 ), 生 于海拔 2 400-3 5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竹丛 草地中 或水沟 边等荫 湿处; 贵州、 四 川、 湖北、 江西 与广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福贡。 30- 鹰嘴萼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8, 2-3 Pilea unciformis C. J. Chen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有纤 维根。 茎 膝曲状 上升, 高 10 — 35 厘米, 近 肉质, 粗 1. 5-2 毫米, 下部无 分枝, 上部成 伞房状 分枝, 分枝以 55 — 65° 有 规则地 开展, 茎、 枝 干 时呈白 绿色。 叶聚生 于茎、 枝 顶端, 有时近 轮生, 同对 的稍不 等大: 叶片 干时坚 纸质, 卵形 ♦ 长 (〕. 7 — 2. 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至 微缺, 边缘略 增厚, 每侧有 2 — 4 具硬尖 头的钝 锯齿, 干时 上面黄 绿色, 下面白 绿色, 有极 细的蜂 窝纹,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毫米, 上面 明显, 两 面近边 缘的略 伸长, 基出 3 脉, 在上面 凹陷, 下 面 隆起,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中部 或上部 1/3 叶缘, 侧 脉通常 1 对, 弧曲, 下面略 明显; 叶柄长 3 — 12 毫米, 与 叶片着 生处有 关节;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0.6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花序头 状或短 穗状, 雄 花序长 0.8 — 1.5 厘米, 总 梗长 0.5 — 1.2 厘米, 雌 花序长 0.4 — 0.8 毫米, 总梗 纤细, 长 0.2 — 0.5 厘米; 苞 片狭三 角形, 长 0.4 毫米。 雄花 具梗, 花 蕾时长 1.8 毫米: 花被片 4, 倒 卵状长 圆形. 近 基部合 生. 外面近 先端明 显有小 角尖; 雄蕊 4, 花丝 下部与 花被片 合生; 退化雌 蕊小, 锥形。 雌 花近 无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果时 背生的 1 片近 舟形, 外面 近先端 有内弯 的钩状 突起, 长约 为果的 1/3 — 1/2, 侧生的 2 片 卵形, 较短; 退 化雌蕊 带状. 与背 生的花 被片近 等长。 瘦果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 偏斜, 压扁, 成熟时 褐色,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滇东南 (西畴 ), 生于 海拔约 1 320 米 的石灰 岩山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 贵 州西南 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脱 皮树。 31. 亚高山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图版 58 透茎 冷水花 Pilea pumila (L. ) A. Gray. 植株; 2—3. 磨嘴冷 水花 P. unciformis C. J. Chen. 2. 植株, 3. 瘦果; 4 一 7. 锥序 冷水花 P. paniculigera C. J. Chen. 4. 植株 上部. 5. 雄花. 6. 雌花, 7. 叶 背面一 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吴锡 麟绘) 
228  云南植 物志  PHea racemosa (Royle) T. Tuyama in Hara (1966) ; Hara in Ohashi (1975); C. J. Chen (1982); "图 鉴补编 " (] 982) * in textu et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rocns racemosa Royle (1836) * cum fig. analyt. ; Pilea xvightii Wedd. var. ? roylei Hook. f. (1888) ; P. subalpina Hand. -Mazz. (1929) * ; P. peploides auct. non (Gaud. ) Hook, et Arn. : Diels (1912). 无毛小 草本; 块茎 球状, 灰, 白色, 直径 3 — 20 毫米, 从块茎 上生出 1 至 数茎。 茎肉 质, 高 2 — 15 (-30) 厘米, 疏生钟 乳体, 常 具多数 小枝。 叶 同对的 等大; 叶片 膜质, 叶 形 多变, 卵形、 椭 圆形、 菱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0.3 — 1.2 厘米, 先 端 钝圆、 锐 尖稀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稀宽 楔形, 边缘全 缘或有 3 — 6 枚钝 锯齿, 上面深 绿或黄 绿色. 下面白 绿色, 两面有 稀疏的 浅形钟 乳体, 下面有 时具紫 褐色细 斑点, 基出 (稀 离基) 3 (-5) 脉. 侧生的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边缘, 侧脉 1 一 3 对, 不明 显; 叶柄长 2 — 10 毫米; 托叶 膜质,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脱落。 雌雄同 株或异 株; 团 伞花序 密集成 头状或 总状, 雄花序 总梗长 1 一 3. 5 厘米, 雌花序 总梗长 0.2 — 2 厘 米, 雄花 具梗, 直径约 1.2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外 面先端 常有短 角尖; 雄蕊 4。 雌 花小: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兜状长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侧生的 2 片 狭三角 形, 长约为 背生的 1/2。 瘦 果狭卵 形或长 圆形, 稍 偏斜, 略 压扁, 长约 0.8 毫米, 成熟时 常有不 明显的 洼点和 色斑. 有时 疏布细 线形钟 乳体。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7 — 9 月 。 产滇西 (大理 )、 西北 (丽 江、 中甸、 德饮) 及东南 (元阳 ). 生 于海拔 (1 100 —) 2 400 — 3 900 米的林 下潮湿 草地或 石上;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至 南部、 四 川西部 (木 里至康 定)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32. 裂齿 冷水花 (西 藏植 物志) 锐裂 齿顶叶 冷水花 (西 藏植物 名录) Pilea approximata C. B. Clarke var. inciso-serrata C. J. Chen (1982); 西 藏植物 志 (1983) (republished). 近 无毛小 草本; 褐色 块茎圆 锥状, 长 5 — 10 毫米, 有时地 下茎的 节也膨 大成圆 锥状。 茎 肉质, 纤细, 高 3 — 12 厘米。 叶集 生于茎 顶端, 常 4 一 6 叶在 茎顶端 轮生, 或 对生, 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具 锐裂的 牙齿状 锯齿, 齿尖 稍钝, 上面在 基出脉 上有短 粗毛, 下面带 紫色, 钟乳体 线形, 密生. 仅在 下面稍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直达 叶上部 齿尖, 沿 锯齿边 缘的细 脉彼此 连结成 网状. 在 近齿尖 处常有 1 腺点: 叶柄长 1 一 6 毫米; 托叶干 膜质, 褐 色, 宽三 角形, 先 端钝, 长 1 一 2 毫米, 宿存。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自顶 部叶腋 生出, 由少 数花密 集成近 头状, 具 纤细的 总梗. 连 总梗长 0.2 — 2 厘米。 雄 花大. 花蕾时 直径约 2 毫米: 花被片 4, 外面近 先端有 1 短 角尖; 雄蕊 4;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雌花: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狭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西南 (腾冲 ), 生于 海拔约 3 100 米 的铁杉 林下岩 石上, 西 藏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西藏聂 拉木。 
荨麻科  229  本变 种在云 南为新 记录。 原变种 与本变 种不同 在于: 同对 的叶不 等大, 卵形 至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有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侧生的 1 对基出 脉达叶 片上部 与侧脉 环结。 原变 种产尼 泊尔、 锡金、 不 丹及我 国西藏 • 云 南尚未 见有分 布。 但 C. J. Chen 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321 (1993) 记录 本种正 种在云 南贡山 (青 藏队 82 - 8384), 2 600 米云杉 林缘。 (吴征 镒注) 33. 锥序 冷水花 图版 58, 4-6 滇东南 泠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paniculigera C. J. Chen (1982) " ; C. Y. Wu (1984) in add.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有多数 纺綞形 的根。 茎 膝曲状 直立, 高达 1 米, 肉质, 近圆 柱形, 有 纵棱, 粗约 5 毫米, 上部 节间长 1 一 4 厘米, 下 部的长 2 — 7 厘米, 多 分枝, 与 分枝密 生钟 乳体。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近 膜质, 盾状 着生, 狭 卵形, 卵 状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5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 部大多 截形稀 圆形, 边 缘自基 部 直至尖 头具粗 牙齿,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绿色, 有细蜂 窝纹, 钟 乳体纺 缍形, 长约 0. 3 毫 米. 下面 明显, 两面 近边缘 略伸长 ♦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弧 曲并伸 至叶片 中部边 缘, 侧脉 3 — 4 对, 外向的 5 — 7 对, 基出脉 与侧脉 均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小脉密 网状, 不 明显; 叶 柄着生 于离叶 片基部 2 — 3 毫 米处, 长 1.8 — 6 厘米, 纤细, 粗 0.6 — 1 毫米; 托叶干 膜质, 揭色, 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宿存。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聚伞圆 锥状, 具长 总梗, 连 总梗长 3 — 4 厘米, 总梗长 1 一 6 厘米, 与各级 序轴 扁平, 密生钟 乳体; 雌花序 总状, 连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总梗长 0.5 — 1 厘米。 雄花 近 无梗, 黄 绿色,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合生至 中部, 中肋 明显, 外 面密生 钟 乳体, 近 先端处 几无短 角尖; 雄蕊 4, 花丝 红色, 花药 黄色。 雌花 细小, 具 短梗: 花被 片 3, 背生的 1 片 舟形, 先端 突尖, 长约 0.4 毫米, 略长过 子房, 侧生的 2 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 卵形, 柱 头画笔 头状。 成 熟瘦果 未见。 花期 11 月至 翌年】 月。 产 滇东南 (西 畴、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1 300 — 1 600 米的 石灰山 密林下 沟边。 模式标 本 采自麻 栗坡黄 金印。 34. 镜面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翠屏草 (云 南通称 )、 象 耳朵草 (通海 ) Pilea peperomioides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Lauener (1962) . (1983);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Podophyllum cavaleriei Levi. (1914), fide Hand. -Mazz. , Lauener, e typo. 无毛 多年生 肉质草 本或半 灌木。 茎高 20 — 30 厘米, 在 地面上 横生, 肥大, 粗达 1.5 厘米. 多少 木质. 分枝。 叶 同对的 等大: 叶片 肉质, 盾状 着生, 近 圆形. 直径 3. 5 — 10 厘 米, 上 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钟乳体 线形, 两面极 密生, 干时 明显, 基出 5 脉. 外侧 1 对基出 脉各有 1 条附 加脉, 脉 序呈放 射状, 小脉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着生 于离叶 片基部 0.5 — 2 厘 米处, 长 5. 5 — 18 厘米, 扁 甲-, 宽达 5 毫米; 托 叶干时 革质, 深 褐色, 宽三角 形, 长约 5 毫米。 雌雄 异株; 花序 腋生, 具长 总梗, 聚伞圆 锥状, 多 分枝, 不连 总梗长 8-15 厘米, 宽 6 — 15 厘米, 总梗长 5. 5 -13 厘米, 与各 级序轴 分枝均 扁平。 雄花具 长梗. 
230  云南 植物志  花被片 4, 椭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面 近先端 处有短 角尖; 雄蕊 4; 花梗长 2 — 3 毫米。 雌 花近无 梗或具 短梗;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侧生的 2 片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瘦果长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 偏斜, 压扁, 成 熟时黄 褐色, 表 面密生 紫褐色 疣点。 花期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滇中 (昆明 )、 西 (大 理、 泸水) 及西北 (维西 ), 生 于海拔 800 — 2 000 (— 3 000) 米的 山坡岩 石上或 林下水 沟边, 贵州 西部、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本种各 地常栽 培於庭 园供观 赏用。 全 草入药 有清热 作用。 35. 透茎 冷水花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图版 58, 1 Pilea pumila (L. ) A. Gray (1848); Wedd. (1856 广, et in DC. (1869); Bl. ( 1856); Hance (1872); Maxim. (1876), (1877); C. H. Wright (1899); Pritz. (1900); Kom. (1903); Levi. (1914); J. C. Liu (1928); C. J. Chen (1982);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pumila (1753); P. monsolica Wedd. in DC. (1869); Franch. (1884); Kom. (1903); Hand.- Mazz. (1929); Kitag. (1939); Ohwi (1953);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P. viridissima Makino (1909) ; A. Jarmolenko in Kom. (1936) ; Acalypha brachystachya auct. non Hornem. : Max- im. (1859) ; P. hamaoi auct. non Makino : Hand. -Mazz. (1929) ; P'ei (1934) ; Chien et Cheng (1935); 黄山植 物研究 (1965); 秦岭 植物志 (1974), excl. pi. 川 in. 无毛 草本。 茎 肉质, 直立, 高 10 — 30 厘米, 绿色或 稍带紫 色,、 鲜时 透明, 常 分枝。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菱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先端 短 渐尖或 微钝,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在 基部之 上密生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 较淡, 钟乳体 线形, 两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托叶 膜质, 浅 绿色, 宽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脱落。 雌 雄通常 同株, 有时 异株; 花 序蝎 尾状聚 伞形, 无 总梗, 通常 较叶柄 为短。 雄花 无梗: 花被片 2, 稀 3 或 4, 舟 状倒卵 形, 长约 0.5 毫米, 外面近 先端有 1 短 角尖;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雌花: 花被片 3, 近等 大 或其中 2 片 较大。 瘦果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压扁, 成熟 时表面 光滑, 无或有 褐色斑 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东川 )、 西北 (丽 江、 中甸) 及东南 (西畴 ), 生 于海拔 1 500 — 2 700 米 的林下 石上及 开旷灌 丛中; 我国除 新疆、 青海、 海 南外. 自四 川西部 (并有 1 变种) 华 南至 内蒙古 和东北 广布。 亦 见于前 苏联西 伯利亚 地区、 蒙古、 朝鲜、 日本 和北美 温带地 区。 36. 短喙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rostellata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草本。 茎 直立, 高约 50 厘米, 肉质, 粗 2. 5 毫米, 上 部多少 密被锈 色多细 胞毛, 不 分枝, 节 间中部 念珠状 增粗。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 卵 形或狭 卵形, 略 偏斜,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4 一 7.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除 基部全 缘外, 其 上 直至叶 尖有细 圆齿, 幼时两 面多少 密被锈 色多细 胞毛, 老时上 面变近 无毛, 下 面仅沿 
荨麻科  231  脉上疏 被多细 胞毛, 钟乳体 细小, 短 杆形, 长约 0.2 毫米. 两面 疏生, 仅 在下面 沿脉附 近 明显, 基出 3 脉, 两面 隆起. 侧生 1 对基 出脉伸 至近叶 尖处, 侧脉 多数, 以 65° — 80° 有 规则地 开展, 内 向的多 横生或 斜展, 外向的 弧曲至 齿缺处 叉分并 延伸至 齿端, 小脉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7 厘米, 被锈 色多细 胞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宽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锐 尖或骤 短尖。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2 个叶 腋生, 具短 总梗, 二岐聚 伞状, 长 约 1 厘米, 多次 分枝, 总 梗长约 1.5 毫米, 与各 级序轴 扁平, 密被锈 色多细 胞毛; 苞片 狭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雄花 具梗, 花蕾时 梨形, 先端具 短喙, 长约 1.2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外方 2 片近 先端具 短喙, 背面疏 生细微 柔毛, 近基部 合生;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微小, 锥形。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3 月。 产 滇西南 (龙陵 ), 生于 海拔约 1 700 米 的沟谷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37. 怒江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九节风 (云南 ) Pilea salwinensis (Hand. Mazz. ) C. J. Chen (198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tlea symmeria Wedd. var. salxvinensis Hand. -Mazz. (1929)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pro syn. sub P. scripta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100 厘米, 下部 多少木 质化, 多 分枝, 无毛或 上部有 锈色多 细 胞毛。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狭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稀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10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除基 部全缘 外直至 叶尖有 细锯齿 或浅细 锯齿, 干 时上面 褐色, 无毛, 下面淡 褐色, 幼时 沿脉 上密被 贴生锈 色多细 胞毛, 其 后渐变 无毛, 钟乳体 极小, 短杆 状或近 点状, 长约 0.1 毫米, 两面 密布,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伸至 叶先端 鋸齿, 侧脉 多数, 近横 生或稍 斜展, 小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6 (9) 厘米, 极疏 生锈色 多细胞 毛或近 无毛; 托 叶 膜质, 褐色, 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 花序短 聚伞圆 锥状, 具 极短的 总梗, 长 1 一 2 厘米。 雄 花小, 无梗, 花蕾 时近圆 球形, 顶端 钝圆, 长约 0.7 毫米: 花被 片 4, 外面 无毛; 雄蕊 4。 雌花无 梗或近 无梗, 长约 0.6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 卵形, 大 多长约 0.5 毫米, 稍 偏斜, 略 压扁, 光滑。 花、 果期 5 — 6 月。 产滇西 (大 理、 漾濞、 泸水) 及西北 (维 西、 贡山 ), 生 于海拔 2 100 — 2 700 米的沟 谷 杂木林 中水沟 边或荫 湿处。 选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Bah an )。 38. 荫地 冷水花 (云 南植物 名录) 荫生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umbrosa Bl. (II, 1856); Hara in Ohashi (1975) ,in Hara et al. (1982);C. J. Chen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 C. Y. Wu (1984) in textu et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umbrosa Wall. (1831 ) nom. nud. ; Pilea producta Bl. (1856): Hand. -Mazz. (1929)?; Hara in Ohashi (1975) e typo; P. umbrosa Wedd. (1854) nom. nud. , (1856) ;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p. p.; Hand. -Mazz. (1929) p. p.; Hara (1966) ; Banerji (1966). 38a. 荫地 冷水花 (原 变种) 
232  云南 植物志  var. umbrosa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50 厘米, 下 部常本 质化, 密生 锈色多 细胞柔 毛和短 柔毛, 不 分 枝或少 分枝。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宽椭圆 形或宽 卵形, 稀近 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9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短尾状 渐尖, 基部钝 圆至浅 心形, 边缘除 先端外 有 粗的钝 圆齿状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被多 细胞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 多细胞 柔毛和 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两面 密生, 但不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在叶片 近先端 处 与中脉 环结, 侧脉 多数, 斜横向 平行; 叶柄长 0.6 — 2. 5 厘米, 密 生多细 胞柔毛 和短柔 毛; 托叶 膜质, 铁 锈色, 狭卵 形至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宿存。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雄花 序圆 锥状, 具粗 总梗, 长 过叶, 雌花序 较短。 雄花 具梗, 小, 直 径不到 1 毫米: 花被片 4, 外面上 部常有 微毛和 1 一 2 根 刚毛, 近先 端有短 角尖; 雄蕊 4。 雌 花小, 长约 0.5 毫米: 花被片 3, 不 等大。 瘦果 卵形, 长不到 1 毫米, 光滑, 成熟 时常有 紫褐色 斑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西北 (泸 水、 碧江、 中甸、 贡山 ), 生 于海拔 2 300 — 2 900 米 的山谷 林下荫 湿处; 我 国西藏 南部及 东南部 也有。 亦 见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38b. 少 毛荫地 冷水花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少 毛荫生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var. obesa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excl. syn. P. wallichii ; Hara (1966) ,et in Ohashi (1975);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in textu et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XJrtica obesa Wall. (1831) ,nom. nud. ; P. obesa Wedd. (1854) nom. nud. ex Hara (1982) ; P. xvightii auct. non Wedd. : Hook. f. (1888), quoad syn. U. obesam.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茎上 部和叶 柄疏生 锈色多 细胞柔 毛和短 柔毛。 产 滇西北 (福贡 ), 生 于山谷 林下荫 湿处;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39. 串珠毛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Pilea multicellularis C. J. Chen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草本。 茎近 肉质, 高 40 厘米 以上, 密被 多细胞 柔毛。 叶同对 的极不 等大; 叶 片卵形 或 长圆状 卵形, 稍 偏斜, 大的长 6 — 8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小的仅 为大的 1/2 — 1/3,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具 锯齿, 干时 两面呈 褐色, 被毛 同茎, 钟 乳体不 明显, 线形, 长约 0. 2 毫米,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出 脉弧曲 并伸至 叶片最 上部的 锯齿, 侧脉 多数, 横 向; 叶柄同 对的不 相等, 较 大的长 1 一 1.5 厘米, 小的近 无柄, 被毛 同茎; 托叶 脱落。 雌 雄 异株; 雌 花序圆 锥状, 常长达 10 厘米, 总 梗短, 密 被多细 胞毛。 雌花: 花被片 3, 不 等大, 背生的 1 片 较长, 近 舟形, 果时长 为果的 1/2 或 与其近 等长, 侧生的 2 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为 背生的 1/3; 雌蕊 分明, 长 圆形, 与背 生的花 被片近 等长。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压扁, 近光滑 或成熟 时疏生 不规则 疣点。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花、 果期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 于海拔 1 700 — 2 800 米的 林下荫 湿处; 西藏 东南部 (墨脱 ) 也 
荨麻科  233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40. 异叶 冷水花 (西 藏植物 名录) 异叶 冷水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lea anisophylla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p. p.; T. Tuyama in Hara (1966);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 1982)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anisophylla Wall. (1831) nom. nud. ; Pilea anisophylla var. robust a Hook. f. (1888); P. secunda Chien (1935). 草本。 茎高 30 — 150 厘米, 干时带 褐色, 无毛, 密生 杆状钟 乳体。 叶 同对的 极不等 大且 异形, 大的: 近镰刀 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 端长尾 状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深 心形,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上 面沟内 常有短 柔毛; 小的: 无 柄或近 无柄, 长三 角状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戟形 或深 心形; 叶片均 膜质或 草质, 全 缘或在 上部稀 在中上 部疏生 少数浅 锯齿, 两面 无毛, 有 时在下 面中脉 疏生短 柔毛, 钟乳 体在下 面的较 粗大, 线形, 在 上面的 细小, 杆状, 基出 3 脉, 侧生的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先端, 侧脉 多数, 纤细, 横向 平行;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米。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 序幼时 拳卷, 雄花 序长穗 状或有 少数短 分枝, 团 伞花序 着生于 序轴的 内侧, 长 3 — 8 厘米; 雌 花序圆 锥状, 长 2 — 6 厘米。 雄花 无梗, 长 约 1 一 2 毫米: 花被片 4, 合生至 中部, 稍 增厚, 近先 端具短 角尖; 雄蕊 4。 雌花: 花被 片 3, 背生的 1 片 兜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侧生的 2 片三 角形, 长约为 背生的 1/3。 瘦 果 宽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稍压扁 , 成熟 时表面 光滑。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产滇西 (大 理、 巍山 )、 中南 (景东 ) 及东南 (金平 ), 生 于海拔 1 150 — 1 450 米的 溪边灌 丛中; 我 国西藏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和印度 北部。 41- 赤车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9, 5—8 Pilea pellionioides C. J, Chen (1982)*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半 灌木, 高达 1.2 米。 茎多 分枝, 干时呈 褐色, 下 部及分 枝被褐 色多细 胞串珠 状毛。 叶片 膜质, 同对 的极不 等大, 较大 的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 3 — 3. 5 厘米, 小的倒 卵形, 长 6 — 9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钝形, 边 缘具锯 齿或 圆齿, 两 面干时 褐色, 上面 疏被透 明多细 胞毛, 下面 沿脉上 被多细 胞毛, 钟 乳体几 无 或在叶 缘不明 显呈近 点状,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略 弧形, 上升至 叶片最 上部锯 齿或 与小脉 网结; 叶 柄同对 的极不 等长, 较 长的长 1 一 2 厘米, 密 被多细 胞毛, 短 的近无 柄; 托叶 宽三角 形或近 心形, 长 1.5 — 2. 5 毫米, 脱落。 雌雄异 株 ; 花序具 短梗, 长 0.8 — 1.5 厘米, 分枝 纤细, 被多细 胞毛。 雄花 具梗, 花蕾 时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先 端几 钝形;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微小。 雌 花小: 花被片 3, 近 等大, 长 圆形, 背面近 先端有 角尖。 成 熟瘦果 未见。 花期 8 —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800 米 的山谷 林下或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u 图版 59 1一 4 . 小叶 冷水花 Pilea microphyUa (L. ) Liebm. . 1. 植株, 2. 叶背 面放大 ( 示钟乳 体), 3. 雌花. 4 . 瘦果; 5-8- 赤车 冷水花 P. pellionioides C. J. Chen. 5. 雄株, 6. 茎及叶 上的串 珠状毛 放大. 7. 雄花, 8. 雄花展 开; 9 一 10. 钝齿 冷水花 P. penninervis C. J. Chen, 9. 雄株, 10. 叶正 面一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休 )。 (曾孝 濂绘) 
荨麻科  235  组 4. 冷 水花组 Sect. Pilea 叶具羽 状脉。 花序头 状或近 头状。 雄花 花被片 4; 雌花 花被片 3, 不 等大。 42. 钝齿 冷水花 (植物 研究) 图版 59, 9-10 Pilea penninervis C. J. Chen (1982) * ; C. Y. Wu (1984) in add. 无毛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匍匐, 自节上 生根。 茎近 肉质, 高 10 — 25 厘米, 节间长 1. 5- 3. 5 厘米。 叶同 对的近 等大; 叶 片椭圆 状或长 圆状披 针形, 有时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渐狭或 锐尖, 尖 头钝, 基部 钝形、 近 圆形或 微凹, 边 缘略背 卷, 除下 部全缘 外以上 每侧有 3 — 4 枚 波状浅 牙齿, 上面 绿色, 略有 光泽, 下面淡 绿色, 有细蜂 窝纹,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上面较 密生, 叶脉 羽状,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稍 隆起, 侧脉 4 一 6 对, 不 明显, 最下方 1 对斜 展至叶 片下部 1/3, 其余的 弧曲, 小 脉 网状; 叶柄长 2 — 5 毫米;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细小,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近头 状或近 穗状, 长约 3 — 8 毫米;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0. 5 毫米。 雄花具 短梗或 无梗, 花蕾 时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倒 卵状长 圆形, 略 增厚, 中脉 下陷, 先 端具小 突尖, 背 面有钟 乳体; 雄蕊 4; 退化 雌蕊长 圆形。 雌 花序、 雌花及 瘦果未 见。 花期 4 月。 产 滇东南 (富宁 ), 生于 海拔约 700 米的石 灰山岩 缝中; 广 西西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广西那 坡的果 腊卡那 老山。 43. 小叶 冷水花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59, 1-4 透明草 (岭 南大学 校园植 物名录 )、 小叶 冷水麻 (台湾 植物志 )、 礼花草 Pilea microphylla (L. ) Liebm. (1851); Wedd. in DC. (1869); Hand. -Mazz. (1929); Gagnep. in Lecte. (1929); Metcalf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台湾 植物志 (1976); C. J. Chen (198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C. Y. Wu (1984) in add. Parietaria microphylla L. (1759); Urtica microphylla Swartz (1787); Pilea muscosa Lindl. (1821) M , nom. illeg. ; Hance (1887); C. H. Wright (1899); Dunn et Tutch. (1912); DubrueiUa microphylla Gaud. (1826). 纤细 无毛小 草本。 茎高 10 — 30 厘米, 多少 肉质, 多 分枝, 披 散状。 叶同 对的不 等大; 叶 片干时 膜质, 透明, 楠 圆形、 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2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钝形,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沿中脉 略疏被 粗毛或 无毛. 钟 乳体长 线形, 多数, 横向 排列, 叶脉 羽状, 中脉 明显, 不达 先端,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1 一 3 毫米; 托叶 大都不 明显 或有时 缺如。 通 常雌雄 同株, 花 序短而 密集, 1 一 2 个叶 腋生, 通常无 总梗, 雄花序 在 下部, 雌 花序在 上部, 与叶 等长或 稍短。 雄花具 短梗, 直径约 0.7 毫米: 花被片 4, 卵 形, 先 端有小 突尖; 雄蕊 4。 雌花近 无梗: 花被片 3, 通常近 等大, 与 子房近 等长, 背生 的 1 片倒 卵形. 先 端钝. 侧生的 2 片 卵形. 先端 锐尖; 子房卵 状长椭 圆形, 长约 0.5 毫 米。 瘦果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压扁, 成熟时 褐色,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11 月。 产滇南 (勐腊 )、 东南 (文山 ), 牛 于海拔 600 — 1 500 米处的 墙头石 缝中. 或 栽培供 观 赏用, 原 产南美 热带; 我国 台湾、 福建、 浙江、 广东、 海南、 广西 均为归 化种, 并广 为 栽培。 
236  云南 植物志  本种植 物小, 嫩绿 秀丽, 花 开时节 轻振动 植物, 弹 散出的 花粉尤 如一团 烟火, 景观 十分 美丽, 故在美 洲享有 "礼 花草" 的 美名, 可作 栽培观 赏用。 8- 假楼 梯草属 Lecanthus Wedd. 直立 草本, 无 刺毛。 叶 对生, 在同 对常不 等大, 具柄, 边缘有 锯齿, 稀 全缘, 具基 出 3 脉, 钟乳体 线形, 全面 满布; 托 叶叶柄 内生, 脱落。 花单性 *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 盘状或 杯状, 花 生于多 少肉质 的花序 托上, 稀 雄花序 不具花 序托, 呈密集 的聚伞 花序, 花 序均具 总梗。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常 合生至 中部, 稍不 等大; 雄蕊 4 一 5; 退化雌 蕊小。 雌花: 花被片 3 — 4 (一 5), 常不 等大, 异形, 花后 增大, 先端常 具角状 突起: 子 房近直 生, 卵形, 略扁, 柱 头画笔 头状, 受精 后迅速 脱落; 退化 雄蕊鳞 片状, 在 不育花 中常较 大。 瘦果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顶端在 背腹脊 有一条 隆起的 呈马蹄 形或鸡 冠状的 棱, 表面散 生疣点 或有规 则呈纵 列的短 棒状细 疣点。 种子具 胚乳; 子叶 肥厚, 椭 圆形。 约 5 种, 分 布于亚 洲东南 部和非 洲东部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4 种 1 变种, 产 长江流 域以南 地区和 台湾。 云南有 3 种 1 变种, 产南北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6) 小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瘦果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表 面有规 则呈纵 列的短 棒状细 疣点。 2 (3) 雄 花序密 集聚伞 状或近 头状, 常 不具花 序托, 稀 有不明 显的花 序托; 托叶 长圆形 1. 冷 水花假 楼梯草 L. pileoides 3 (2) 雄花序 杯状, 有明 显的花 序托; 托叶 卵形。 4 (5) 雌 花被片 先端无 毛或近 无毛; 雌花序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叶柄长 0.1 — 0.3 厘米 2a. 角被假 楼梯草 (原 变种) L. corniculatus var. corniculatus 5 (4) 雌花 被片先 端密被 刚毛; 雌花 序总梗 长不及 1 厘米; 叶柄长 0.4 — 1. 5 厘米 2b. 云南假 楼梯草 L. corniculatus var. yunnanensis 6 (1) 较 髙大的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瘦果 卵形, 表面散 生疣点 … 3. 假 楼梯草 L. peduncularis 1. 冷 水花假 楼梯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Lecanthus pileoides Chien et C. J. Chen (1983); C. Y. Wu (1984). 小 草本。 茎高 5 — 20 厘米, 肉质, 近 无毛。 叶 具柄, 同一 对的不 等大; 叶片 膜质, 卵 形, 长 1.8- - 4 厘米, 宽 1.2 — 2. 3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偏斜, 楔形, 稀近圆 形, 边缘 除基部 全缘外 每侧有 7 — 11 枚 锯齿, 但茎 下部的 叶片较 小而近 全缘, 上 面疏生 透明 刺毛, 下面近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其 侧生的 一对伸 达上部 齿尖或 与小脉 网结,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近无 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或 白色, 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很快 脱落。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具 短梗, 密 集聚伞 状或近 头状, 常 不具花 序托, 稀 有不明 显的花 序托, 长 4 一 7 毫 米; 雌 花序托 盘状, 直径 3 — 5 毫米, 边缘有 总苞状 苞片, 总梗长 0.6 — 1.5 毫米. 雄花 具梗, 花蕾 时倒圆 锥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花被片 4 (一 5), 不 等大, 外 面近先 端明显 有 短角状 突起, 先端 有少数 刚毛; 雄蕊 4 一 5, 不 等大; 退 化雌蕊 细小, 圆 锥形。 雌花: 花 
荨麻科  237  被片 4, 不 等大, 多少呈 兜状, 果 时长过 瘦果, 先端 有少数 刚毛; 退化 雄蕊鳞 片状; 柱头 呈画笔 头状. 不久 脱落。 瘦果 卵状长 圆形. 稍 压扁, 长约 0.8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表面 有规 则呈纵 列的短 棒状细 疣点, 近上部 边缘有 鸡冠状 狭棱。 花、 果期 9 月。 产滇东 (路南 ) 至西北 (中甸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700 米 的林下 潮湿岩 石上; 贵州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贵州 盘县八 大山。 2- 角被假 楼梯草 (西 藏植 物志) Lecanthus corniculatus (C. J. Chen) H. W. Li , stat. nov. Lecanthus petelotii (Gagnep. ) C. J. Chen var. corniculatus C. J. Chen in Fl. Xizang. 1: 548, pi. 145, f. 4-9. (1983); C. Y. Wu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2a. 角被假 楼梯草 (原 变种) var. corniculatus —年 生小 草本。 茎高 2—10 厘米, 肉质, 几不 分枝, 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叶集生 于 茎顶端 (茎下 部有时 有极小 的全缘 叶), 同一对 的极不 等大, 宽 卵形, 长 0.5 — 3. 5 厘 米, 宽 0.3 — 3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稍钝, 基部略 偏斜, 渐 狭或近 圆形, 边缘 除基部 全缘外 每侧有 5 — 8 枚 圆齿状 锯齿或 全缘, 上 面全面 下面沿 脉上疏 生白色 硬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两面 密生. 在上 面尤为 明显, 基出 3 脉, 其 侧生的 1 对伸 达上部 齿尖或 与侧脉 网结, 侧脉 1 一 3 对;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托叶 膜质, 淡褐 色或近 白色, 卵形, 长 1.5 — 3 毫米, 先 端钝。 花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单个 腋生; 雄 花序托 杯状, 近 膜质, 总 梗长 1 一 2 厘米; 雌 花序托 盘状, 稍 肉质, 直径 3 — 6 毫米,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雄花 具梗, 花蕾 时近陀 螺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片 4, 有时在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退化 雌蕊不 明显;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雌花长 0.3 — 0.5 毫米; 花被片 (3 —) 4, 极不 等大, 舟形, 先端有 明显 的角状 突起, 无毛; 退化 雄蕊长 圆形, 长 约为花 被片的 一半; 柱头具 稀疏的 一束长 毛, 呈画笔 头状, 不久 脱落。 瘦果长 圆状圆 柱形, 长约 0.6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在上部 背腹两 侧有隆 起的脊 ,表 面有规 则呈纵 列的短 棒状细 疣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滇西北 (鹤 庆、 贡山 )、 中 (昆明 )、 东南 (文山 ) 及西南 (镇康 ), 生 于海拔 1 800 — 2 650 米的 林下潮 湿地或 长有苔 藓的岩 石上;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文山老 君山。 本 种与产 自越南 北方的 越南假 楼梯草 L. petelotii (Gagnep. ) C. J. Chen (1983) (Mewscogyne petelotii Gagnep. (1928)) 十分 相近, 但 其区别 点主要 在于雌 花被片 极不等 大, 舟形, 先端 有明显 的角状 突起, 而 后者雌 花被片 先端近 钝圆, 无角状 突起。 2b- 云南假 楼梯草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60, 3-4 var. yunnanensis (C. J. Chen) H. W. Li. comb. nov. Lecanthus petelotii (Gagnep. )C. J. Chen var. yunnanensis C. J. Chen in Acta Phytotax. Sin. 21 (3): 349.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雌花 被片顶 端密被 刚毛; 雌花 序总梗 较短. 长不及 1 厘米; 叶 抦 较长, 长 0.4 — 1.5 厘米。 产 滇西北 (贡 山、 德钦) 及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2 000 — 2 700 米的林 下潮湿 地上。 
238  云南 植物志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关于 Meniscogyne Gagnep. 的存在 与否? Brummitt (1992) 和 Friis in Kubitzki (1913) 仍 持不同 意见, 没 有并人 Lecanthus Wedd. , 而如 Friis 所说 "all characters show identical with Elatostema. " 3- 假 楼梯草 (图鉴 ) 图版 60, 1-2 尖棍菜 (镇康 )、 水花菜 (景东 )、 猪草 (腾冲 )、 水苋菜 (四川 凉山) Lecanthus peduncularis (Royle) Wedd. in DC. (1869) p. p. ; Hand. -Mazz. (1929); Backer et Bakh. f.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 鉴,, (1972)* ; Griers. et Long (1983)* ; C. J. Chen,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rocris peduncularis (Wall. 1831 , nom. nud. ) Royle (1936) * , cum fig. analyt. ; Hand.- Mazz. (1929) ; P. obtusa Royle (1836) * , cum fig. analyt. ; Lecarthes wellickii Wedd. (1854); C. K. Wright (1899); Lecanthus uuightii Wedd. (1854) , (1856)*; Hook. f. ( 1888) ; C. H. Wright (1899) ; Dunn et Tutch. (1912) ; Lec. obtusus (Royle)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80 厘米, 肉质, 下部 常匍匐 生根, 上部 常有微 柔毛, 常多分 枝。 叶 对生, 同一对 的常不 等大, 具柄; 叶片近 膜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多少 偏斜, 长 (2 —) 4 一 13 厘米, 宽 (1.5 —) 2 — 8 厘米, 先 端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有 牙齿或 牙齿状 鋸齿, 上 面疏生 硬毛, 下面在 脉上有 短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 2-0.3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基出 3 脉, 其 侧生的 1 对 伸达叶 片上部 1/3, 侧脉 多对, 在上部 的彼此 网结; 叶柄长 (1.5 —) 2 — 10 厘米, 常 疏生微 柔毛; 托叶干 膜质, 淡 褐色, 狭长 圆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10 毫米, 先 端钝。 花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花 序单生 叶腋; 雄 花序托 盘状, 直径 8 — 30 毫米, 总梗长 5 — 22 厘米, 有微 柔毛; 雌 花序托 盘状, 直径 5 — 16 毫 米, 总梗长 3 — 12 厘米, 有微 柔毛; 在分 枝上的 花序托 较小, 总梗 较小而 纤细; 苞片膜 质, 卵 形或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在雌花 序托边 缘常有 1 一 2 列 总苞状 苞片。 雄花 具梗, 直径 1 一 1.5 毫米: 花被片 5, 在外 面近先 端处多 少具短 角尖; 雄蕊 5; 退化雌 蕊小, 近 圆 锥形。 雌花具 短梗, 长 1 一 1.2 毫米: 花被片 (3 —) 4 (一 5), 近等大 (边 缘花 的花被 片明显 不等大 ), 长圆 状或狭 倒卵状 舟形, 近先 端常有 不等长 的角状 突起, 退 化雄蕊 明显, 椭 圆形, 长 0.5 — 1 毫米。 瘦果 卵形, 长 0.8 — 1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上 部背腹 侧各有 1 条 略隆起 的脊, 表 面散生 疣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大关 )、 西北 (维 西、 福贡、 贡山 )、 中 (昆 明、 楚雄 )、 东 (师宗 )、 西 (漾濞 )、 中南 (景东 )、 东南 (绿 春、 屏边、 砚山、 文山、 西畴) 及西南 (腾 冲、 龙陵、 镇康、 孟连 ), 生 于海拔 1 100 — 3 300 米的 林下或 灌丛沟 边及荫 湿处; 我国 贵州、 四川、 西藏 东部至 南部、 湖北、 湖南、 广西、 广东、 江西、 福 建和台 湾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印度、 斯里 兰卡、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中南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和 埃塞俄 比亚。 全草 可作猪 饲料; 嫩 枝叶可 作蔬菜 食用。 
图版 60 2. 設楼梯草^^^^!^!!!!^!!^^^乂^ Wedd. . 1. 植株' 2. 雌花, 3—4. 云南假 楼梯草 corniculatus (C. J. Chen) H. W. Li var. yunnanensis (C. J. Chen) H. W. Li, 3. 植株. 4- 雌花。 (李锡 畴绘) 
240  云南 植物志  9. 赤车属 Pellionia Gaud. , nom. conserv. 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互生, 二列, 两侧不 相等, 狭侧 向上, 宽侧 向下, 具柄或 无柄, 全 缘或 有齿, 具三 出脉、 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钟 乳体纺 锤形至 线形, 有时不 存在; 托 叶 2; 退 化叶存 在或不 存在。 花 序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 花序聚 伞状, 多 少稀疏 分枝, 常具 梗; 雌花序 无梗或 具梗, 由于 分枝密 集而呈 球状, 并具 密集的 苞片, 偶 尔具花 序托, 多 数苞 片在花 序托边 缘形成 总苞。 雄花: 花被片 4 一 5, 在芽时 覆瓦状 排列, 椭 圆形, 基部 合生, 在外 面先端 之下常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与花被 片同数 并与之 对生; 退化雌 蕊小, 圆 锥 形或长 柱状。 雌花: 花被片 4 一 5, 分生, 与子 房等长 或长过 子房, 狭长 圆形, 常不等 大, 通常 2 — 3 片 较大, 在 外面先 端之下 有角状 突起, 其余的 较小, 无 突起; 退化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并与之 对生, 鱗 片状; 子房椭 圆形, 柱 头画笔 头状, 花柱不 存在。 瘦 果小, 卵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稍扁, 常有 小瘤状 突起。 约 7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亚 洲热带 地区, 少 数种类 分布到 亚洲亚 热带地 区以及 大洋洲 一些 岛屿。 我 国约有 21 种, 分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12 种、 1 亚种及 1 变种, 产 滇 东北、 西北、 南及 东南, 但 以滇东 南种类 最多。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有 明显的 叶柄, 具三 出脉, 狭侧 的基出 脉向上 伸到叶 先端, 边缘 全缘; 退化 叶存在 (组 1. 全缘 赤车组 Sect. Pileoides W. T. Wang)。 2 (3) 叶 较小, 叶片长 5 — 13 (-15) 厘米, 基 部稍不 对称, 钟 乳体长 0. 2-0. 4 毫米, 叶柄长 ()• 5 — 1 厘米 1. 全 缘赤车 P heyneana 3 (2) 叶 较大, 叶片长 11 一 20 厘米, 基 部极不 对称, 在 狭侧浅 心形, 宽侧 耳形, 钟 乳体长 0.5 — 0.7 毫米, 叶柄长 3 — 15 厘米 2. 无毛长 柄赤车 P. tsoongii ssp. subglabra 4 (1) 叶无柄 或有极 短柄, 具 半离基 三出脉 (此 时叶 片狭侧 的基出 脉下部 与中脉 合生, 向 斜上方 伸展达 叶片中 部附近 ), 不等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边缘 有齿, 只在波 缘赤车 P. subundulata 呈波状 (组 2. 赤车组 Sect, Pellionia) 。 5 (6) 退化叶 存在; 托叶 膜质, 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宽 2 — 5 毫米;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边缘有  波状浅 圆齿, 有时 近全缘 3. 吐烟花 P. repens 6 (5) 退 化叶不 存在; 托 叶其它 形状, 宽 0.2 — 1 毫米。 7 (8) 叶基部 盾形, 具不等 离基三 出脉, 无毛 4. 绿赤车 P. viridis 8 (7) 叶基 部不呈 盾形, 具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9 (20)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10(15) 茎 无毛或 有长约 0.1 毫米的 小毛。 11 (12) 叶边缘 波状或 有不明 显浅齿 5. 波 缘赤车 P. subundulata 12 (11) 叶边 缘有明 显齿。  13 (14) 叶 较大, 长 7 — 18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头边缘 有小齿 6. 异 被赤车 P. heteroloba 
荨麻科  241  14 (13) 叶 较小, 长 3. 5 — 10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头全缘 7. 长 莲赤车 P- radicans var. grandis 15(10) 茎密被 0.2 — 1 毫 米的弯 曲或反 曲毛。 16 (17) 茎 分枝; 叶无 钟乳体 8. 尖 齿赤车 P. acutidentata 17 (16) 茎不 分枝; 叶有稍 密的钟 乳体。 18 (19) 茎 与叶柄 密被长 0. 5-0. 8 毫米 白色反 曲毛; 雌花序 具或长 或短的 总梗, 总梗长 2 — 15 毫米 9. 富 宁赤车 P. , funingensis 19 (18) 茎与 叶柄密 被长约 0.2 毫米褐 黄色弯 曲毛; 雌花序 无梗, 稀 具短梗 10. 硬 毛赤车 P. crispulihirtella 20 (9) 叶具羽 状脉。 21 (22) 叶无钟 乳体, 长达 12. 5 厘米 11. 云 南赤车 P. yunnanensis 22 (21) 叶有密 集的钟 乳体, 长达 15 — 25 厘米。 23 (24) 叶大, 长 14 一 25 厘米, 側脉 在宽侧 10 — 14 条; 瘦果有 褐色小 短条纹 12. 大叶 赤车 P. macrophylla 24 (23) 叶 较小, 长达 14 一 18 厘米, 侧脉 在宽侧 5 — 7 条; 瘦果 有瘤状 突起。 25 (26) 叶边 缘下部 全缘, 上部有 稀疏浅 钝齿, 先端 渐尖头 全缘, 与茎 无毛或 有稀疏 柔毛, 钟乳体 长 0.2 — 0.6 毫米 13. 滇 南赤车 P. paucidentata 26 (25) 叶边缘 自基部 之上一 直到渐 尖头均 有齿。 27 (28) 茎 无毛或 有长约 0.1 毫米的 小毛; 叶的钟 乳体长 0.2 — 0.3 毫米 6. 异 被赤车 P. heteroloba 28 (27) 茎被长 0.5 — 2 毫米 的开展 糙毛; 叶 的钟乳 体长约 0.1 毫米 …… 14. 华 南赤车 P. grijsii  组 1. 全缘 赤车组 Sect. Pileoides W. T. Wang 叶边缘 全缘, 具三 出脉, 狭 侧的基 出脉伸 展达叶 先端渐 尖头。 退化叶 存在, 小。 雌 花 序无花 序托。 1- 全 缘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1, 1-6 Pellionia heyneana (Wall. ) Wedd. (1856) * , et in DC. (1869) ; Hook. f. (1888) ; Gag- nep. in Lecte. (1929); W. T. Wang (1980),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Procris heyneana Wall. (1831) nom. nud. ; Elatsotema heyneanum (Wedd. ) Hall. f. (1896);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 30 — 40 厘米,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多少木 质化, 常 曲折, 有钝棱 和沟, 下部 伏地且 生根, 上 部密被 柔毛。 正 常叶具 短柄; 叶 片近革 质或坚 纸质, 斜 卵形, 长 5 — 13 (-15) 厘米, 宽 1.5 — 5. 5 (— 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斜 心形, 稍 不 对称,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沿 各级脉 上密被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具三 出脉, 狭 侧的基 出脉向 上伸展 至叶片 先端, 宽侧的 基出脉 伸展至 叶片 1/2, 侧脉 在狭侧 几无, 在宽侧 3 — 4 条, 下面略 明显;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密被柔 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披针状 钻形, 长约 1.2 厘米, 宽达 2.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密 生钟 乳体。 退 化叶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锐尖, 全缘。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长 2. 5 — 3 厘米, 宽 3 — 4 厘米, 4 一 6 回 分枝, 有多 数花; 苞片及 小苞片 线形, 长 约 1.5 毫米, 有小 缘毛; 总梗长 4 一 7. 5 厘米, 被短 柔毛。 雄 花具短 梗或近 无梗: 花被片 
242  云南 植物志  5,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外被短 柔毛, 外方 3 片 略大, 先 端之下 无或有 极短的 角状突 起; 雄蕊 5, 无毛,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退化 雌蕊近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长约 1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约 4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有 密集的 花; 苞片及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有小 缘毛; 总梗长 1.5 — 7 厘米, 与分枝 无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5, 长 圆形, 不 等大, 长 0.5 — 1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有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滇南 (景 洪、 易武) 至东南 (金 平、 河口、 马关 ), 生 于海拔 750 — 1 000 米 的河谷 或山谷 林下、 沟 边或灌 丛中。 亦 见于柬 埔寨、 印度、 斯里 兰卡。 2. 无毛长 柄赤车 (亚种 ) 图版 61, 7-11 Pellionia tsoongii (Merr. ) Merr. ssp. subglabra H. W. Li, ssp. no v. Pellionia tsoongii auct. non (Merr. ) Merr. : W. T. Wang (1980), (1983) in clavi, p. p. ; C. Y. Wu (1984). A ssp. tsoongii recedit caule , foliis subtus , petiolis et pedunculis glabris vel subglabris. 云南 (Yunnan): 景东 (Jingdong) , 李鸣岗 (M. K. Li) 3293; 澜沧 (Lancang), 王启无 (C. W. Wang) 76619 (模式 holotyms, KUN); 沧源 (Cangyuan), 李延辉 (Y. H. Li) 11524, 12248; 耿马 (Gengma) , 李延辉 ( Y. H. Li) 2319; 景 洪 (Jinghong), 王启无 (C. W. Wang) 79407, 云南 综考队 (Yunnan Complex Expeditio) 8170, 9801.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 30 — 40 厘米, 不 分枝, 基部木 质化, 常 于节下 生根, 有钝 棱 和沟, 无 毛或近 无毛。 正常叶 具柄; 叶 片近革 质或坚 纸质. 斜宽 椭圆形 或斜椭 圆状倒 卵形, 两侧不 对称, 长 11 一 20 厘米, 宽 5.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极不 对称, 在狭 侧浅 心形, 宽侧 耳形, 耳长达 2 厘米,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5 — 0.7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具三 出脉, 狭 侧的基 出脉向 上伸展 至叶片 先端, 宽侧的 基出脉 向上伸 展至叶 片下部 1/3 或 1/2, 侧脉 在狭侧 4 一 5 条, 在宽侧 2 — 5 条, 与 基出脉 两面明 显, 小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3 — 15 厘米, 无毛 或偶有 在腹面 略被柔 毛余部 无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披 针形或 披针状 钻形, 长 1.2 — 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密 生钟 乳体。 退化 叶小而 无柄, 心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8 厘米。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单 生 叶腋, 具梗, 长约 2. 5 厘米, 宽达 8 厘米, 4 一 6 回 分枝, 分 枝被小 糙毛, 有多 数花; 苞 片及小 苞片宽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近 无毛; 总 梗长达 12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雄花具 短梗: 花被片 5, 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外方 3 片 略大, 外面 无毛, 无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 雌蕊近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长约 1 毫米, 无毛。 雌 花序具 长梗, 长约 2. 5 厘 米, 宽达 4. 5 厘米, 4 一 6 回 分枝, 分枝 无毛, 有多 数花; 苞 片及小 苞片线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2 — 15 厘米, 无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3, 长 圆形, 不 等大, 长 0.7 一 l 2 毫米, 较 大的有 短角状 突起。 瘦果椭 圆形, 长 1.2 毫米, 有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4一5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南 (景洪 ) 至西南 (澜 沧、 沧源、 耿马 ), 生 于海拔 510 — 15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中潮 湿处或 岩石上 以及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 
图版 61 ! -6. 全 缘赤车 Pellbnia heyneana (Wall. ) Wedd. . 1. 雌株 上部' l- 雄 花序' 3. 叶 背面基 部放大 (示 毛被 R 钟乳体 ), 4. 雄花. S. 雌花, 6. 瘦果; 7 — 11. 无毛长 柄赤车 P. tsoongii (Merr. ) Merr. ssp. subglabra H. W. Li, 7. 雄株, 8. 雌 花序, 9. 雄花, 10 雌花. 11. 瘦果。 (肖 溶绘) 
244  云南 植物志  本 亚种与 原亚种 不同在 于茎、 叶 下面、 叶柄以 及雌雄 花序总 梗均无 毛或近 无毛, 而 在 原亚种 中各部 均密被 柔毛。 原亚种 产广西 南部、 广东, 以及越 南和柬 埔寨。 组 2. 赤车组 Sect. Pellionia 叶 边缘有 牙齿或 浅钝齿 或波状 浅齿, 具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狭侧 的基生 脉或最 下部脉 伸展达 中部。 退化叶 存在, 小, 或不 存在。 雌花序 不具花 序托。 3. 吐烟花 (广 州植 物志) Pellionia repens (Lour. ) Merr. (1928);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 W. T. Wang (1980),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Polychroa repens Lour. (1790); C. H. Wright (1899); Merr. (1928); Gagnep. (1928) ; Pellionia daveauana N. E. Brown (1880) ;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 Elatostema repens (Lour. ) Hall. f. (1896) ; E. repens var. pulchrum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一年生 草本。 茎 肉质, 分枝, 匍匐, 节下 生根。 正 常叶具 短柄; 叶片 膜质, 近 圆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 10. 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有时 锐尖, 基部 心形, 极不 对称, 边缘有 波状浅 圆齿, 有时近 全缘, 上 面深绿 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红色或 苍 白色, 在 各级脉 上密被 柔毛, 钟乳体 纺锤状 线形, 长 0.4 — 0.6 毫米, 两面 明显, 密生, 尤以 近边缘 处更为 密集,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两 侧基出 脉伸展 达叶片 中部, 粗大, 侧脉 2 — 4 对; 叶柄长 2 — 10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棕 红色, 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中脉 略被短 柔毛, 宿存。 退 化叶极 细小, 几 无柄, 线状倒 卵形。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长约 2 厘米, 宽 2. 5 厘米, 4 一 6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被短 柔毛, 有多 数花; 苞片及 小苞片 微小或 近无; 总梗长 5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雄花 具梗: 花被片 5, 椭 圆形, 近 等大, 长 1.5 — 2 毫米, 外面 无毛, 先端无 或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 花序具 短梗, 团 伞状, 宽约 1 厘米, 有多 数花; 总 梗长约 5 毫米, 被短 柔毛。 雌花: 花被片 5, 长 圆形, 近 等大, 长约 1 毫米, 较大的 近先端 有短角 状 突起; 子 房长约 1.3 毫米, 有 小瘤状 突起。 成 熟瘦果 未见。 花期 8 — 9 月。 产滇南 (勐 海、 景洪、 勐腊) 至东南 (屏 边、 河口、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200 — 1 500 米 的林下 溪旁、 潮湿 地或岩 石上; 我国海 南也有 分布。 亦见于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 甸、 泰国、 马来 西亚至 印度尼 西亚。 本种 耐荫, 叶 色有红 有绿, 有 时有白 色或其 他色泽 斑点, 可 盆栽作 观赏。 4. 绿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2, 1-2 水 丝条、 水岩板 (四川 屏山) Pellionia viridis C. H. Wright (1899); "图 鉴,, (1972)* ; 湖北 植物志 (1976)* ; W. T. Wang (1980),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Elatostema viride (C. H. Wright ) Hand. -Mazz. ( 1929);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下 部匍地 生根, 长达 40 厘米, 无毛,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叶具 柄, 无毛; 叶片薄 纸质, 狭 卵形、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稍不 对称, 长 6 — 12. 5 厘米, 宽 
荨麻科  245  1.4 一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疏 生浅牙 齿或近 全缘, 钟 乳体线 形, 长约 0.5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具不等 离基三 出脉, 中 脉每侧 有侧脉 4 一 5 条, 中 脉与侧 脉两面 明显, 小脉疏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 柄在叶 片基部 之上方 0.5 毫米处 呈盾状 着生, 长 0.6 — 1.4 厘米; 托叶 草质, 褐色, 钻形, 细小, 长 3 — 4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长 。• 7-0. 8 厘米, 宽 1. 2-1. 5 厘米, 约 4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无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1 一 1.3 厘米, 无毛。 雄花具 短梗: 花被片 5, 舟状椭 圆形, 近 等大, 长约 1.5 毫米, 外面 无毛, 近先端 有长达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 雌蕊长 柱状,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团 伞状, 直径约 3. 5 毫米, 具密集 的花。 雌花: 花被片 4, 不 等大, 披针形 或 舟形, 长 0.5 — 0.8 毫米, 近先 端有或 无角状 突起, 有小 缘毛。 瘦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产 滇东北 (绥江 ), 生于 海拔约 840 米的 石间灌 丛中; 四川、 湖北西 部也有 分布。 合 模式 标本采 自 湖北宜 昌和四 川峨眉 山 。 5. 波 缘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Pellionia subundulata W. T. Wang (1980) * ,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小 草本。 茎 自基部 分枝, 分 枝长达 7 — 30 厘米, 密被极 细的短 柔毛, 毛长 0.07 — 0.1 毫米。 叶具 短柄; 叶片膜 质或近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1一6.8 (-8) 厘米, 宽 0.6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微 锐尖或 微钝, 基 部狭侧 楔形或 钝形, 宽侧 耳形, 边缘 波状或 具波状 浅 钝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沿中 脉及侧 脉被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疏生, 但近 叶缘稍 密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不 明显, 在 狭侧约 2 条, 宽侧 3 条; 叶 柄长 1.5 — 3 毫米, 被毛 同茎; 托叶干 膜质, 钻形, 长 0.8 — 1 毫米, 宽 0.1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直径 3 — 10 毫米, 多花; 苞 片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0.8 — 2. 8 厘米, 无毛。 雌花: 花被片 5, 长 1 一 1. 4 毫米. 无毛, 3 片 较大, 舟状长 圆形, 外 面近先 端具长 0. 5-1. 2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2 片 较小, 披针状 线形, 平坦, 无 突起; 退化雄 蕊狭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1. 1 毫米, 有密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12 月 。 产 滇东南 (屏 边、 西畴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300 米的 山坡或 山谷密 林中; 我 国广西 西 南及南 部也有 分布。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式 标本采 自广西 上思。 全草 人药, 治跌打 损伤。 6- 异 被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2, 3-6 Pellionia heteroloba Wedd. (1856)* ,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W. T. Wang (1980),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ellionia keitaoensis Yamamoto (1925) • ; Elatostema henryanum Hand. -Mazz. (1929) , excl. syn. quoad Henry 12866etc.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 80 厘米, 肉质, 粗 4 一 5 毫米, 上升, 下部匍 地且在 节上生 根,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无毛或 有长约 0. 1 毫米的 小毛。 叶 具柄; 叶片 膜质或 草质, 斜 椭圆形 或斜长 圆形, 两侧不 对称, 长 7 — 18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 头长 
图版 62 1—2. 绿赤车 Pellionia viridis C. H. Wright , 1. 雄株, 2. 雌花; 3 — 6. 异 被赤车 P. heteroloba Wedd. , 3. 雄株. 4. 雌株, 5. 雄花' 6. 雌花; 7 — 8. 滇 南赤车 P. paucidentata (G. Schroter) Chien, 7. 枝 条上部 (示 雌花序 ), 8. 瘦果 连同花 被片。 (吴锡 麟绘) 
荨麻科  247  1-2 厘米, 边缘 有小齿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或仅在 脉上有 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密生, 在 上面 明显, 下面 有时不 明显, 具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侧 脉每侧 7 — 9 条, 斜展, 小脉 成疏 网状, 下面 可见; 叶柄长 5 — 7 毫米, 无 毛或有 小毛; 托叶干 膜质, 淡 褐色, 线形或 钻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0.6 — 1 毫米,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伞房 状聚伞 花序, 长 1 一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5 — 6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有 小毛; 苞 片及小 苞片线 形至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近 无毛; 总梗长 2. 5 — 9 厘米, 有 小毛。 雄 花具短 梗, 花蕾 时倒卵 球形: 花被片 5, 舟状倒 卵形, 近 等大,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有长约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 化雌蕊 柱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长达 1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团 伞状, 宽 7 — 10 毫米, 具密集 的花; 苞片及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或背面 脊上有 小毛; 总梗长 5 — 10 毫米, 有 小毛。 雌花近 无梗: 花被片 5, 极 不 等大, 最外方 2 片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其余的 钻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有 突起; 子房 长约 1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有密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10 月 至次年 5 月, 果期 12 月 至次年 7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碧江 )、 中南 (景东 )、 南 (勐 海、 景洪、 勐腊 )、 西南 (镇 康、 腾冲) 及东南 (蒙 自、 元阳、 绿春、 屏边、 金平、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 关、 广南、 富宁 ), 生 于海拔 800 — 2 200 米的 林下潮 湿地或 溪旁; 我国 广东、 广西 也有分 布。 亦见于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越南 北方。 7- 长 茎赤车 (变种 ) (海 南植 物志) Pellionia radicans (Sieb. et Zucc. ) Wedd. var. grandis (Gagnep. ) W. T. Wang (1980), (1983) in clavi. Pellionia radicans f. grandis Gagnep. in Lecte.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Elatostema radicans (Sieb. et Zucc. ) Wedd. var. grande (Gagnep. )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多年生 草本。 茎 匍匐, 长约 50 厘米, 被微 柔毛, 常 于节下 生根。 叶具 短柄; 叶片草 质, 斜 卵形或 斜狭椭 圆形, 长 3. 5-10 厘米, 宽 1. 5-3.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长约 1. 5 厘米, 全缘 ), 基 部极为 偏斜半 心形, 狭 侧钝或 圆形, 宽侧 耳形, 边 缘在中 部以上 有稀疏 钝 锯齿,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不 明显, 或 全然不 存在, 具羽 状脉, 侧 脉每侧 3 — 5 条, 在边缘 前弯拱 连结; 叶柄长 2 — 5 毫米, 无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线 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0.6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雌 花序单 生 叶腋, 具梗, 密团 伞状, 直径 7 — 8 毫米, 有多 数花; 苞片及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总 梗长约 7 毫米, 有 小毛。 雌花 无梗: 花被片 5, 有 小毛, 线形, 不 等大, 长 0.5 — 1.5 毫米, 较大的 2 — 3 片先 端有长 1 一 2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瘦果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有瘤状 突起。 花、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元阳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0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 我国 广东、 海南、 广 西也有 分布。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合模式 标本采 自越南 北方。 本变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叶 较大,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3. 5 厘米。 原变 种叶长 2. 4 — 5 (— 8) 厘米, 宽达 2. 4 厘米, 产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江西、 湖南、 贵州、 四川、 
248  云南 植物志  湖北西 南部、 安徽 南部、 浙江。 朝鲜、 日本、 越 南北方 也有。 8- 尖 齿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Pellionia acutidentata W. T. Wang (1980) *,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约 45 厘米, 下部 在节上 生根, 上部有 少数短 分枝, 分枝和 茎被 倒向短 硬毛。 叶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0.9 — 2. 2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锐 尖或微 锐尖, 基 部狭侧 钝形或 圆形, 宽侧 耳形, 边缘 在基部 之上有 牙齿, 上面 绿色, 疏 生小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沿各 级脉上 有小糙 伏毛, 两 面无钟 乳体,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 脉每侧 2 — 3 条;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被毛 同茎;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钻 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0.2 — 0.3 毫米, 无毛。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直 径 0.5 — 1.2 厘米; 苞片及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4 毫米, 外面背 上被疏 柔毛; 总梗长 0.8 — 2. 2 厘米, 与花 序分枝 被小糙 伏毛。 雄花具 短梗: 花被片 5, 略不 等大, 狭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外 面近先 端有长 0.5 — 1.5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突 起被疏 柔毛; 雄蕊 5; 退化 雌蕊三 角形, 长约 0.3 毫米; 花梗长 0.2 — 0.5 毫米, 被小糙 伏毛。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直径达 3 毫米, 多花; 苞 片及小 苞片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1.6 — 3 毫米, 有疏 缘毛; 总 梗长达 1 毫米。 雌花 无梗: 花被片 5, 2 片 舟状长 圆形, 长约 0.7 毫 米, 外 面先端 之下有 长角状 突起, 突 起长约 1.5 毫米, 有疏 柔毛, 其他 花被片 平坦, 狭 披 针形, 长约 0.7 毫米, 先端无 突起。 瘦果楠 圆形, 长约 0.9 毫米, 有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12 月, 果期 12 至翌年 2 月。 产 滇东南 (西 畴、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300 米的 林中。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 式 标本采 自西畴 法斗。 9. 富 宁赤车 (植物 研究) Pellionia funingensis W. T. Wang (1982),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in add.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 25 — 35 厘米, 不分枝 或下部 1 一 2 个 叶腋有 时有小 短枝, 小 枝 及茎密 被反曲 的短糙 伏毛, 毛长 0.5 — 0.8 毫米。 叶具极 短柄或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形, 长 3 — 7. 4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狭侧 钝形, 宽侧 耳形, 边缘在 基部之 上有小 牙齿, 上 面散生 少数短 硬毛, 下面 在脉上 有短糙 伏毛, 钟乳体 两面稍 密生, 明显, 长 0.2 — 0.3 毫米,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叶 柄长达 4 毫米, 密 被短糙 伏毛; 托叶 草质, 淡 绿色, 钻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0.25 毫米, 疏被 短 伏毛。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长约 3 厘米, 3 回 分枝; 苞 片及小 苞片狭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4 毫米, 有 缘毛; 总 梗长约 8 厘米, 密 被反曲 的短糙 伏毛。 雄 花: 花被片 5, 稍不 等大, 椭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约 2. 2 毫米, 宽 0.8 — 1.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上 部被疏 柔毛, 近先 端有长 0.8 —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雌 蕊圆锥 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球 形至圆 盘形, 直径 2 — 10 毫米, 有密集 的花, 具 或 长或短 的梗; 苞片狭 披针状 线形, 长 2 — 3 毫米, 被疏 柔毛; 总梗长 2 — 15 毫米, 被短 糙 伏毛。 雌花: 花被片 5, 不 等大, 长约 1 毫米, 被疏 柔毛, 2 片 较大, 舟形, 近 先端有 长约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3 片 较小, 披针状 线形, 平坦, 近 先端无 或有短 突起; 雌 蕊与花 被片近 等长。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1.1 毫米, 有密 小瘤状 突起。 花、 果期 10 月。 
荨麻科  249  产 滇东南 (富宁 ), 生 于海拔 1 250 — 1 410 米的 林下荫 处潮湿 地上或 沟边。 模 式标本 采 自富宁 里拱。 10. 硬 毛赤车 (植物 研究) Pellionia crispulihirtella W. T. Wa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茎长约 25 厘米, 不 分枝, 下部 生根, 与叶柄 密被弯 曲褐黄 色长达 0.2 毫 米的短 硬毛。 叶具 短柄; 叶 片干时 纸质, 斜卵形 或斜椭 圆形, 长 2. 8 — 4. 5 厘米, 宽 2 — 3. 4 厘米, 先端锐 尖或微 锐尖稀 钝形,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耳形, 边缘 在基部 之上有 圆齿, 上面 无毛, 下面沿 脉密被 弯曲短 硬毛, 钟 乳体纺 缍形, 长 0.2 — 0.35 毫米, 稍 密生, 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下面略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5 厘 米; 托叶 钻形, 长 6 毫米, 宽 0.2 毫米。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雌花序 单生叶 腋、 无梗, 稀具 短梗, 直径 4 一 6 毫米; 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有小 缘毛。 雌 花小: 花梗长 0.5 — 0.9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一) 5, 2 片 较大, 线状 舟形, 长 0.6 — 0.8 毫米, 角状 突起长 0.5 — 1 毫米, 被稀疏 的毛, (2 —) 3 片 较小, 线形, 长 0.6 — 0.9 毫米, 先端 无角状 突起; 子房长 圆形, 长 0.4 — 0.5 毫米, 柱 头小。 瘦果椭 圆形, 长 1.2 毫米, 有 小瘤状 突起。 花、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于 海拔约 1 500 米的 林中近 溪边。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 式标本 采自 屏边山 桃箐。 11. 云 南赤车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3, 1-3 滇赤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ellionia yunnanensis (H. Schroter) W. T. Wang (1980), (1983) in clavi ; C. Y. Wu (1984). Elatostema yunnanense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 -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粗约 3 毫米, 无毛, 多 分枝, 分枝 与茎无 毛或有 稀疏的 小毛。 叶具 短柄; 叶片 膜质, 斜 椭圆形 或斜长 圆形, 两侧不 对称, 长 3. 5 — 12. 5 厘米, 宽 1.5 — 3. 7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长约 1.5 厘米, 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无钟 乳体, 具羽 状脉, 侧脉 5 — 6 对, 与中 脉上面 凹陷, 下面明 显, 小 脉成疏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2 — 3 毫米, 无 毛或有 稀疏的 小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线形, 长 5 — 8 毫米, 宽 0.2 — 0.4 毫米。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伞 房 状聚伞 花序, 长约 2 厘米, 宽 2. 5 厘米, 4 一 5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纤细, 被 小毛; 苞 片及 小苞片 线形, 长达 1.5 毫米, 近 无毛; 总梗长 1 一 1.5 厘米, 无 毛或被 稀疏的 小毛。 雄花 花蕾倒 卵形, 直径 1 一 1.2 毫米: 花被片 5, 宽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近先 端有长 0-2 — 0.3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7 月。 产 滇东南 (屏 边、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200 米 的沟谷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蒙自 之东南 (可 能是屏 边一带 )。 12. 大 叶赤车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63, 4-7 Pellionia macrophylla W. T. Wang (1983) " in textu et clavi.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0 厘米, 无毛 或上部 疏被短 柔毛。 叶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草 质, 倒 披针状 长圆形 或斜椭 圆形, 长 14 一 25 厘米, 宽 5 — 9.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图版 63 1 — 3. 云 南赤车 Pellionia yunnanensis (H. Schroter) W. T. Wang, 1. 雄株, 2. 雄花. 3. 雄花展 开; 4 一 7. 大 叶赤车 P. macrophylla W. T. Wang, 4. 雄株. 5. 叶, 6. 雌花, 1. 瘦果。 (曾孝 濂绘) 
荨麻科  251  侧 楔形, 宽侧 耳形, 边缘 在基部 之上有 多数钝 牙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 中脉及 侧脉有 在扩大 镜下可 见的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15 毫米, 两面 不明显 或 明显, 稍 密生, 具羽 状脉, 侧脉 斜展, 在狭侧 9 一 12 条, 在宽侧 10 — 14 条; 叶柄长 1 一 7 毫米, 被 极短柔 毛或近 无毛; 托叶干 膜质, 淡 绿色, 披 针状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6 — 9 毫 米, 宽 0.5 — 0.6 毫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腋生, 具梗, 长 2. 8 — 8 厘 米, 直径 1.5 — 3 厘米, 4 一 6 回 分枝, 有多 数花; 苞 片及小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总 梗长 1.6 — 4. 6 厘米, 与花 梗被短 柔毛。 雄花: 花梗长 0.3 — 1 毫米; 花被片 5, 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3 片外面 先端之 下有长 0.2 — 0.8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无毛; 雄蕊 5,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9 毫米; 退化雌 蕊长约 0.2 毫米, 无毛。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长 0.8 — 2. 5 厘米, 直径 0.8 — 2 厘米, 约 4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有密集 的花; 苞片 膜质,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1.8 — 2 毫米, 近 无毛; 总梗长 3 — 7 毫米。 雌花具 短梗或 无梗: 花被片 5, 不 等大, 长约 1 毫米, 宽 0.1 — 0.2 毫米, 2 — 3 片 较大, 舟状长 圆形, 先 端具长 0.3 —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其余的 较小, 线状披 针形, 先 端无 或有短 突起;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极小。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0.4 毫米, 有褐 色小短 条纹。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南 (绿春 ) , 生 于海拔 1 700 — 2 000 米 的山谷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黄 连山。 13. 滇 南赤车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62, 7-8 Pellionia paucidentata (H. schroter) Chien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5); W. T. Wang (1980), (1983) inclavi; C. Y. Wu (1984). Elatostema henry anum Hand. -Mazz. var. oligodontum Hand. -Mazz. (1929) ; E. pauci- dentatum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高 30 — 60 厘米, 少 分枝, 下部 木质化 且常. 于节上 生根, 分枝 及茎 无毛或 仅于顶 端疏被 柔毛。 叶具 短柄; 叶片厚 膜质或 纸质, 在 下部的 略呈长 椭圆状 卵形, 上部的 为倒卵 状椭圆 形或有 时为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长 1. 5-2 厘米, 全缘) , 基部 为不对 称的楔 形或为 近圆形 而略呈 心形, 边 缘自 中部以 上有稀 疏的浅 钝齿, 上面 无毛, 下面在 各级脉 上被粗 毛及短 柔毛, 钟 乳体线 形, 长 0.2 — 0.6 毫米, 密生, 分布 均匀, 上面 明显, 下面几 不见, 具羽 状脉, 侧 脉在狭 侧 4 一 5 条, 最下方 1 条常 达叶片 中部, 在宽侧 5 — 7 条, 均 在叶缘 前弯拱 连结, 小脉疏 网状, 纤细, 下 面略明 显或不 明显; 叶 柄短, 长 3 — 5 毫米, 略 被毛; 托叶近 膜质, 线状 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0.6 — 1 毫米, 外面背 上略被 柔毛, 宿存。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长 0.6 — 0.8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2 — 3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无毛 或有 小毛; 苞片及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疏被 小毛; 总梗长 2. 5 — 7 厘米, 无 毛或有 小毛。 雄花花 蕾近圆 形或扁 圆形, 直径 2 — 2. 5 毫米: 花被片 5, 宽椭 圆形, 长 约 1.5 毫米, 外面 先端之 下有长 0.7 —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近 无毛; 雄蕊 5; 退化雌 蕊小。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密聚 伞状, 直径 0.8 — 2 厘米, 2 — 3 回 分枝, 分枝 扁平, 极 靠近, 无毛; 苞 片及小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疏 被毛; 总梗长 (0.3 —) 0.7 — 3. 5 厘米, 无 毛或有 小毛。 雌花: 花被片 5, 线状披 针形, 不 等大, 长约 1.5 毫米, 2 — 3 片 较大, 先 端 有角状 突起, 突起长 0.5 — 1.2 毫米, 疏生 缘毛, 其余的 较小, 先端 有或无 短角状 突起。 
252  云南 植物志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1. 2 毫米, 有深 褐色瘤 状突起 形成的 纵棱。 花期 10 — 1 月 , 果期 11 一 2 月。 产滇南 (思 茅、 勐腊) 及东南 (金 平、 河口 ), 生 于海拔 200 — 750 米 的密林 下沟边 潮湿 处或岩 石上。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14. 华 南赤车 (海 南植 物志) Pellionia grijsii Hance (1868), (1874); Maxim. (1877); C. H. Wright (1899); W. T. Wang (1980), (1982), (1983) in clavi; C. Y. Wu (1984). ? Pellionia griffithiana Wedd. in DC. (1869); Elatostema griff it hianum auct. non (Wedd. ) Hall. f. : H. Schroter in Fedde (1936).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80 厘米,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分枝与 茎密被 开展的 糙毛, 毛长 0. 5 — 2 毫米, 通常 上部较 稠密。 叶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长椭 圆形或 倒卵形 或倒卵 状披针 形, 长 7. 5 — 15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近尾尖 (尖 头长达 2 厘米, 边缘 有小锯 齿), 基 部为极 偏斜的 心形, 通常 较宽的 一侧成 耳状, 边缘自 基部以 上有具 硬头向 上的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在脉 上密被 开展的 糙毛, 钟 乳体纺 缍形, 长 约 0.1 毫米, 在上面 明显, 密生, 下面几 不见, 具羽 状脉, 侧脉 5 — 7 对, 在叶缘 前弯拱 连结, 小 脉成密 网状,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2 — 7 毫米, 密被 开展的 糙毛; 托叶干 膜质, 褐 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宽 0.4 — 0.5 毫米, 先端 渐尖, 宿存。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 雄花 未见。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 梗或近 无梗, 球 形或近 盘状, 直径 7 — 10 毫米; 苞 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疏被 缘毛,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总梗 长 — 2 毫米, 被 小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5, 线状披 针形, 外方 2 — 3 片 较大, 长约 1. 5 毫米,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 一 1.5 毫米, 疏生 缘毛, 其余的 花被片 较小, 长约 1 毫 米, 先端 无角状 突起。 瘦果长 圆形, 长约 0. 8 毫米, 有深褐 色疣状 突起。 花、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西畴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6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荫 湿处;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东 南部、 江西 西部、 福 建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福建 (无准 确地点 )。 10. 藤麻属 Procris Juss. 草 本或半 灌木, 有时 附生, 无 刺毛。 茎常 肉质。 叶 互生, 如对 生时其 中的一 枚极其 退化, 边缘全 缘或有 锯齿, 具羽 状脉, 钟乳体 线形; 托叶 在叶柄 内生。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 花序聚 伞状, 具 总梗; 雌花序 头状, 具 肉质球 状的花 序托, 腋生 或生于 茎下部 无叶的 节上。 雄花: 花被片 5 — 4, 下部 合生, 镊合 状或稍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 4; 退化 雌蕊球 形或倒 卵形。 雌花: 花被 片小, 3 — 4; 子房 直立, 柱 头画笔 头状, 受粉 后迅速 脱落; 退 化雄 蕊无。 瘦 果小, 卵 形或椭 圆形, 常多少 被肉质 花被所 包裹。 种子无 胚乳; 子叶 卵形。 约 20 种, 分布于 东半球 热带。 我国有 1 种, 产 西南至 台湾。 云南有 1 种。 1. 藤麻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64, 1-3 眼 睛草、 望 北京、 一支林 (文山 ), 虾公菜 (广东 茂名) Procris crenata C. B. Robins. (1911); G. Taylor (1944); Hara in Ohashi (1979);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图版 64 1 — 3. 藤麻 Procris crenata C. B. Robins. ; 1. 植株 上部, 2. 果序. 3. 瘦果, 4—9. 单蕊麻 Droguetia pauciflora ( Rkh. ) Wedd. . 4. 植株 上部. 5. 茎 顶部两 性花. 6. 雄花. 7. 雌花. 8. 叶腋 簇生雌 花序. 9. 单个 雌花, (李锡 畴绘) 
254  云南 植物志  Procris vuightiana Wall. (1831 ) , nom. nud. ; Wedd. (1856) nom. superfl. ; Merr. (1927); H. Schroter (1938); 海南 植物志 (1965)*; W. T. Wang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P. laevigata auct. non Bl. (1825): Hook. (1879)* ;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图 鉴" (1972)' ; 台湾 植物志 (197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Elatostema laevigatum auct. non (Bl. ) Hassk. : Hand. -Mazz. (1929). 多年生 草本; 地下茎 匍匐, 木 质化。 茎 肉质, 上升, 高 30 — 200 厘米, 无毛, 几不 分枝。 叶 通常生 于茎上 部或簇 生于茎 顶端, 对生; 退化叶 极小, 近 无柄,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通常 脱落; 正 常叶具 短柄,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长椭 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略 偏斜, 两侧近 对称, 先 端渐尖 或有时 急尖, 基部 楔形, 稍 偏斜, 边缘 自中部 以上疏 生浅牙 齿或近 全缘, 两面无 毛, 钟乳体 线形, 两面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明显, 在 叶缘前 弯拱, 连 接或 不连接 而直达 叶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8 毫米, 托叶 极小, 宽 卵形, 脱落。 雌 雄 异株; 雄花序 疏散, 簇生, 有短 丝状的 总梗, 具少 数花; 雌 花序近 头状, 有肉 质球状 直径 2 — 3 毫 米的花 序托, 具多 数簇生 的花, 总梗短 棒状, 苞片极 细小, 近鱗 片状。 雄花: 花被片 5, 长椭 圆形或 卵形, 先端有 小角; 雄蕊 5。 雌花: 花被片 3 — 4, 极 细小, 倒 卵形, 兜状, 透明, 先端有 龙骨状 突起; 子房 直立, 卵形, 两侧 压扁, 有 黄棕色 条纹。 瘦果狭 卵形, 长约 0. 6 毫米, 两侧 压扁。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滇西北 (维 西、 泸水、 贡山 )、 西南 (临 沧、 梁河、 腾冲、 孟连 )、 中南 (景东 )、 南 (易 武、 勐海) 及东南 (蒙 自、 绿春、 元阳、 屏边、 金平、 河口、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150 — 3 0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或 溪边岩 石上; 我国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州西 南部、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 湾也有 分布。 亦见于 不丹、 印 度、 斯里 兰卡、 越南。 、 11. 楼 梯草属 Elatostema J. R. et G. Forst. nom. conserv. 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2 列, 具 短柄或 无柄, 两侧不 对称, 狭侧 向上, 宽侧 向下, 边缘 全缘或 具齿, 具三 出脉、 半 离基三 出脉、 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钟乳 体纺锤 形或近 线形, 或 点状, 稀不 存在; 托叶 存在; 退 化叶存 在或不 存在。 花序 雌雄同 株或异 株, 无梗或 有梗, 雄花 序有时 分枝, 为稀疏 的聚伞 花序; 雄、 雌花序 通常不 分枝, 具不 明显或 明显花 序托, 有多 数或少 数花; 花 序托发 达时呈 盘形或 梨形; 苞片 互生, 或轮生 形成 总苞, 稀不 存在; 小苞片 多数。 雄花 4 或 5 基数; 花被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基部合 生, 在外面 先端之 下方常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与花被 片同数 并与之 对生; 退 化雌蕊 极小, 或 不 存在。 雌花 通常三 基数; 花被片 极小, 长 度比子 房的一 半长度 还小, 无角状 突起, 常 常完全 退化; 退化雄 蕊小, 鳞 片状; 子房椭 圆形, 柱头 呈画笔 头状。 瘦果 狭卵形 或椭圆 形, 常 有数条 纵肋。 约 200 — 300 (-350) 种, 分布于 亚洲、 大洋洲 (主 要在 太平洋 岛屿) 及非洲 的热带 和 亚热带 地区, 其中以 我国、 菲律 宾及伊 里安岛 的种类 最多。 我 国约有 100 余种, 广布 于秦岭 以南各 省区, 其中 以云南 的种类 最多, 其次是 广西、 四川。 云 南约有 68 种 11 变 
等麻科  255  种和 2 变型, 产南北 各地, 但以 滇东南 种类最 集中。 ,^* ( H. Schroter (in Rep. Sp. Nov. 47: 220. 1939) 记载 了宜昌 楼梯草 Elatostema ichangense H. Schroter, Handel-Mazzetti (Symb. Sin. 9: 144. 1929) 记载 了乳突 楼梯草 E. papillosum Wedd. (屏 边, Henry 11405) 在云 南也有 分布, 目前, 作者还 未见到 云南的 标本, 故这 次编写 中暂不 列入。 Friis in Kubitzki (1993) 仍 主张将 Pellionia Gan'd. 并人 本属并 认为本 属亟待 重新整 理。 (吴征 镒注) 二, 刚,, &歸 分, 种, m 索说. 暴'… 二…^ : 二… 1 (8) 雄花序 分枝, 无花 序托; 苞片 离生, 不形成 总苞' (组 1. 疏伞楼 梯草组 Sect. Pellionioides W. T. Wang)。 2 (3) 叶无钟 乳体,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7 — 13 厘米, 两 面无毛 ' > 1. 短梗 楼梯草 E. brevipedunculatum 3 (2) 叶 具密钟 乳体, 具羽 状脉。 4 (5) 叶边 缘在中 部以上 有不明 显的小 牙齿, 齿长约 0. 5 毫米, 钟 乳体长 0. 2-0. 8 毫米, 叶 片斜长 圆形, 长 15 — 21 厘米, 两 面无毛 2. 微齿 楼梯草 E. microdontum 5 (4) 叶边缘 的齿长 1 毫米 以上, 钟 乳体长 0.2 — 0.35 毫米。 6 (7) 雄花序 无梗, 4 一 5 回 分枝; 叶长 16 — 24. 5 厘米, 两 面无毛 或仅上 面疏生 小刚毛 3. 多岐 楼梯草 E. polystachyoides 7 (6) 雄花序 有梗, 2—3 回 分枝; 叶长 11—17 厘米, 两 面无毛 • 4- 角萼 楼梯草 E. corniculatum 8 (1) 雄 花序不 分枝; 苞 片多少 合生, 形成 总苞; 花 序托不 明显或 明显。 9 (155) 雄花序 托不呈 梨形。 10 (88) 雄花序 托小, 不 明显, 不呈 盘状, 或近不 存在。 11 (87) 雌花序 有明显 的花序 托及多 数密集 的花; 瘦 果长在 1 毫米 以下, 通常 有纵肋 (组 2. 小 叶楼梯 草组 Sect. Weddelia (H. Schroter) W. T. Wang)。 12 (80) 叶 具三出 脉或半 离基三 出脉。 13 (79) 雌花序 无梗或 具短梗 (花序 梗长在 3 毫米以 下)。 14 (35) 半 灌木, 多 分枝; 雄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15 (20) 叶不具 钟乳体 ,或只 在中脉 附近有 少数存 在至具 较密钟 乳体, 若钟 乳体较 密时则 茎有微 柔毛。 16 (19) 叶宽达 5. 5 厘米, 长达 12 厘米, 边缘 狭侧有 7 齿 宽侧有 10 齿; 雄花 4 基数。 17 (18) 茎无毛 Sa. 光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E. laevissimum var. laevissimum 18 (17) 茎有 微柔毛 5b. 毛 枝光叶 楼梯草 E. laevissimum var. puberulum 19 (16) 叶宽达 3. 4 (5) 厘米, 长达 7 厘米, 边缘 狭侧有 (1 一) 3 — 5 齿, 宽侧有 3 — 7 (10) 齿; 雄 花 5 基数 6. 渐尖 楼梯草 K. acuminatum 20 (15) 叶有稠 密的钟 乳体。 21 (24) 叶通常 全缘, 有少 数叶有 1 一 2 齿。 22 (23) 茎和 叶无毛 7a. 全缘 楼梯草 (原 变种) E. intcgrifolium var. inte«rifolium 23 (22) 茎 和叶下 面被纯 6 7b. 朴叶 楼梯草 E. integrifolium var. tomentosum 24 (21) 叶两侧 边缘均 有齿。 
256  云南 植物志  25 (26) 茎被短 伏毛; 叶先端 长渐尖 ,边 缘狭侧 上部有 2 — 3 ( — 4) 齿, 宽侧有 2 — 5 齿, 钟 乳体长 0.2 — 0. 3 毫米 8. 鱼公草 E. lineolatum var. ma jus 26 (25) 茎无 毛或仅 上部被 贴伏短 柔毛。 27 (32) 叶先端 细尾状 渐尖或 尾尖, 边缘 每侧有 4 一 9 齿, 具三出 脉或半 离基三 出脉, 钟乳 体长约 0. 1 毫米。 28 (29) 叶斜椭 圆形, 较宽, 宽达 4. 4 厘米; 雄花序 具梗, 二叉 状分枝 9. 叉序 楼梯草 E. biglomeratum 29 (28) 叶斜 椭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较狭, 宽达 2. 4 厘米; 雄 花序无 梗或具 短梗, 不叉状 分枝。 30 (31) 茎 上部、 分枝 和叶下 面脉上 均无毛 10a. 细尾 楼梯草 (原 变种) E. tenuicaudatum var. tenuicaudatum 31 (30) 茎 上部、 分枝和 叶下面 脉上均 被极短 的柔毛 10b. 毛 枝细尾 楼梯草 E. tenuicaudatum var. lasiocladum 32 (27) 叶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边缘 每侧有 1 一 4 齿,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33 (34) 叶 上面中 脉有糙 伏毛, 钟 乳体长 0.3 — 0.7 毫米, 托叶 线形, 长约 5 毫米 11. 绿茎 楼梯草 E. viridicaule 34 (33) 叶两面 无毛, 钟 乳体长 0.1 — 0.25 毫米, 托叶 钻形, 长约 0. 6 毫米 12. 紫麻 楼梯草 E. oreocnidioides 35 (14) 草本, 茎不分 枝或有 1 一 2 分枝 (只 在疣茎 楼梯草 E. myrtillus 有较 多分枝 )。 35 (66) 雄花 序无梗 或具极 短梗。 36 (61) 茎下部 光裸; 叶 较少。 37 (38) 叶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5 厘米, 极 全缘, 基部常 渐狭, 稍不 对称, 具 半离基 三出脉 13. 渐狭 楼梯草 E. attenuatum 38 (37) 叶椭 圆形、 长 圆形、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边缘 有齿, 基部 明显不 对称。 39 (54) 叶具三 出脉。 40 (49) 叶 对生, 同一 对叶中 有一枚 退化, 极小。 41 (44) 茎 密被糙 伏毛, 无 锈色小 鳞片; 下 部叶和 上部叶 无明显 区别。 42 (43) 茎高 8 — 30 厘米; 叶长 (1.5 — )2. 8 — 8 厘米, 边缘 有多数 锐锯齿 14. 小叶 楼梯草 E. parvum 43 (42) 茎高 2. 5 — 5 厘米; 叶长 0.5 — 4. 2 厘米, 边缘 有少数 浅钝齿 15. 稀齿 楼梯草 E. cuneatum 44 (41) 茎有 极疏短 毛或近 无毛, 多少有 锈色小 鳞片; 下部 叶和上 部叶常 有明显 区别。 45 (48) 茎上部 叶比下 部叶大 数倍, 斜 楔形, 长达 4 一 6 厘米, 边缘 有齿或 分裂, 整个叶 面有钟 乳体, 下部 叶宽椭 圆形, 长 0.3 — 1 厘米, 全缘, 只 在叶缘 处有钟 乳体。 46 (47) 茎 上部叶 边缘有 牙齿或 3 裂 16a. 异叶 楼梯草 (原 变型) E. monandrum f. monandrum 47 (46) 茎上 部叶羽 状分裂 16b. 羽裂 楼梯草 E. monandrum f. pinnatifidum 48 (45) 茎上部 叶与下 部叶近 等大, 长达 0.9 厘米, 全 缘或三 浅裂, 只近 叶缘有 钟乳体 16c. 绣毛 楼梯草 E. monandrum f. ciliatum 49 (40) 叶 互生, 无退 化叶。 50 (53) 茎, 叶均 无毛。 51 (52) 茎不 分枝; 叶 纸质, 长 2. 5-6 厘米, 稍镰状 弯曲, 边 缘有少 数齿, 线状钟 乳体只 分布于 叶缘, 长 0. 1—0. 3 毫米 17. 疏晶 楼梯草 E. hookerianum 
荨麻科  257  52 (51) 茎 上部常 呈帚状 分枝; 叶 草质, 长 (0.7 — )1. 5 — 2. 7 厘米, 不 弯曲, 边缘 上部有 浅齿, 线状 钟乳 体全面 密集, 长约 0.6 毫米 18. 疣茎 楼梯草 E. myrtillus 53 (50) 茎被糙 伏毛; 叶近 革质, 长 1.2 — 4. 4 厘米, 上面 沿中脉 有小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边缘 上部有 浅齿, 钟乳体 密生, 长 0.6 — 0.9 毫米 19. 厚叶 楼梯草 E. crassiusculum 54 (39)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55 (56) 叶 对生, 同 一对叶 有一枚 退化, 极小; 正常 叶长达 8 厘米, 边缘有 密齿; 茎被 糙伏毛 …… 20. 对叶 楼梯草 E. sinense 56 (55) 叶 互生, 无退 化叶。 57 (58) 茎 自下部 至顶部 密被糙 伏毛; 叶 边缘自 基部直 至顶端 有密生 的小齿 21. 滇齡 楼梯草 E. backeri 58 (57) 茎 只在顶 部被短 柔毛; 叶边 缘下部 及先端 渐尖, 头均 全缘。 59 (60) 叶斜 长圆状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7. 4 厘米, 上面被 短伏毛 22. 西畴 楼梯草 E. xichourense 60 (59) 叶斜披 针形, 长 3. 5 — 7 厘米, 上 面无毛 23. 长苞 楼梯草 E. longibracteatum 61 (36) 茎 下部有 密集的 托叶, 其上有 18 — 22 叶, 排成 2 列, 叶片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 4 厘 米, 边缘 上部有 1 一 2 齿 或宽侧 全缘。 62 (65) 叶之下 无散生 小叶; 托叶 膜质, 褐色, 心形、 正 三角形 或狭三 角形, 基部深 心形。 63 (64) 叶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不 弯曲, 钟 乳体长 0. 25—0. 6 毫米 24a. 迭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E. sal vinioides var. salvinioides 64 (63) 叶狭长 圆形, 常 稍镰状 弯曲, 钟 乳体长 0.5—1 毫米 24b. 狭迭叶 楼梯草 E. salvinioides var. angustius 65 (62) 叶之下 有散生 小叶; 托叶坚 纸质, 绿色披 针形, 基部圆 形或钝 24c. 粗 壮迭叶 楼梯草 E. salvinioides var. robustum 66 (35) 雄花 序有细 长梗。 67 (76) 叶具三 出脉; 雄花 序苞片 无翅, 通常 较小; 雄花 4 基数。 68 (73) 茎 无毛。 69 (72) 叶长达 14 厘米, 狭 卵形。 70 (71) 叶干 后多少 变黑, 边缘有 牙齿, 钟 乳体长 0.15 — 0.4 毫米 25a. 托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E. nasutum var. nasutum 71 (70) 叶 干后不 变黑。 边缘有 圆齿状 牙齿, 钟 乳体长 0. 2 — O. 6 毫米 26. 滇桂 楼梯草 E. pseudodissectum 72 (69) 叶长 2 — 4. 2 厘米, 斜狭 菱形; 雄花序 直径约 3 毫米, 总梗长 1. 5 — 1. 7 厘米 27. 菱叶 楼梯草 E. rhombiforme 73 (68) 茎 被毛。 74 (75) 茎 只在节 上有小 柔毛, 顶部被 锈色小 鳞片; 叶干 时不变 黑色, 无柄, 两面 无毛; 长达 16 厘米 28. 微錄 楼梯草 E. minutif urf uraceum 75 (74) 茎上 部被短 柔毛, 无小 鳞片; 叶干时 多少变 黑色, 具 短柄, 下 面沿脉 上有短 柔毛, 长达 14 厘 米 25b. 短 毛托叶 楼梯草 E. nasutum var. puberulum 76 (67)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77 (78) 叶长 2 — 4. 6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托叶 线形, 长 2 毫米, 宽 0.4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8 毫米, 宽 0.5 毫米, 无翅; 雄花 4 基数 29. 贡山 楼梯草 E. gungshanense 
258  云南 植物志  78 (77) 叶长 1 一 4. 5 厘米, 先端微 急尖, 托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8-2. 6 毫米; 雄 花序苞 片扁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3. 5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外面有 2 — 5 条 纵翅; 雄花 5 基数 30. 翅苞 楼梯草 E. aliferum 79 (13) 雌花 序具细 长梗, 花序 梗长达 12 毫米 31. 疣果 楼梯草 E. trichocarpum 80 (12) 叶具羽 状脉。 81 (84) 雄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82 (83) 半 灌木; 茎 无毛; 叶两面 无毛, 长 10 — 20 厘米, 边 缘有浅 圆齿, 先 端尖头 有少数 小齿, 叶 柄长 4—15 毫米 32. 浅齿 楼梯草 E. crenatum 83 (82) 草本; 茎上 部有短 柔毛; 叶上 面有疏 糙伏毛 下面沿 脉有微 柔毛, 长 7 — 16 厘米, 边 缘有牙 齿, 先 端尾状 尖头除 基部有 1 一 3 小齿外 全缘,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33. 碧江 楼梯草 E. bijiangense 84 (81) 雄花 序有细 长梗。 85 (86) 叶长 4 一 18. 5 厘米, 上面 疏生糙 伏毛, 下面沿 脉上有 短毛, 钟 乳体长 0. 2 — 0. 4 毫米 …… 34. 楼梯草 E. invol ucratum 86 (85) 叶长 5 — 6, 5 厘米, 两面 被短糙 伏毛, 钟乳 体长约 0.1 毫米 35. 三裂 楼梯草 E. mabiense var. sexbracteatum 87 (11) 雌花 序无明 显的花 序托, 有 1 (一 2) 花; 瘦 果长约 2 毫米, 光滑, 无 纵肋; 平卧小 草本, 叶 边缘上 部有少 数齿, 具 三出脉 (组 3. 钝叶楼 梯草组 Sect. Laevisperma (Hatusima) Yamazaki) • 36. 钝叶 楼梯草 E. obtusum 88 (10) 雄 花序托 明显, 呈 盘状, 边缘常 具总苞 (组 4. 骤尖楼 梯草组 Sect. Elatostema). 89 (146) 叶 有三出 脉或半 离基三 出脉。 90 (91) 叶边缘 全缘, 无毛,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在 雌雄同 株时, 雄 花序有 长梗, 雌花序 无梗, 在雌 雄异 株时, 雌雄 花序均 具长梗 37. 樟叶 楼梯草 E. petelotii 91 (90) 叶边缘 有齿。 92 (129) 雄 花序无 梗或有 短梗。 93 (96) 叶片 基部宽 侧明显 耳形, 耳垂部 分长达 8 毫米; 托叶大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6 — 2. 5 厘米。 94 (95) 叶两面 无毛; 雄花 4 基数 38. 宽叶 楼梯草 E. platyphyllum 95 (94) 叶上面 无毛下 面沿脉 疏生微 柔毛; 雄花 5 基数 39. 耳状 楼梯草 E. auriculatum 96 (93) 叶片 基部宽 侧不为 耳形, 如为耳 形时, 耳垂 部分长 8 在毫米 以下。 97 (108) 叶 先端的 渐尖或 尾状尖 头边缘 有齿。 98 (99) 叶具三 出脉, 长达 7 厘米; 茎 密被下 弯的短 糙伏毛 …… 40. 倒毛 楼梯草 E. retrohirtum 99 (98)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100(107) 叶斜椭 圆形, 脉 下面稍 隆起, 被 疏毛或 无毛, 脉网稍 明显。 101(102) 雌花 序托近 长圆形 或近长 方形, 长达 2. 3 厘米; 叶片长 9 一 25 厘米, 叶 柄长达 1. 2 厘米 41. 巨序楼 梯草 E. megacephalum 102(101) 雌 花序托 较小, 长达 1.2 厘米; 叶 无柄或 具极短 的柄, 只 在毛叶 楼梯草 E. mdlifdium 的叶 柄长达 8 毫米。 103(104) 叶坚 纸质, 钟 乳体长 0.3 — 0.5 毫米。 极密; 雌花序 5 — 9 个簇 生叶腋 42- 多序 楼梯草 E. macintyrei 104(103) 叶 草质, 钟 乳体长 0.1 — 0.35 毫米; 雌花序 1 一 2 个 腋生。 105(106) 雌雄 同株; 叶长 23 — 29 厘米, 宽 7. 8 — 10 厘米, 下 面整个 表面被 稍密短 柔毛; 雌花 序托长 约为 3.2 毫米 43. 毛叶 楼梯草 E. mollifolium 
荨麻科  259  雌雄 异株; 叶长 6 一 18 厘米, 宽 2 . 5 一 7 . 5 厘米, 下 面仅沿 脉有短 柔毛; 雌花序 托长约 8 毫 米 44. 华南 楼梯草 E. bal ansae 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坚 纸质, 先端长 渐尖, 下 面基出 脉和侧 脉明显 隆起, 密被小 ^ 伏毛, 细脉 组成明 显脉网 45. 显脉 楼梯草 E. longistipulum 叶先端 的渐尖 头或尾 状尖头 全缘。 叶具三 出脉。 叶先 端短渐 尖或近 锐尖, 边缘 上部有 不明显 浅齿, 长 8 — 16 厘米 46. 短尖 楼梯草 E. breviacuminatum 叶 先端尾 尖或长 渐尖, 边 缘有小 牙齿或 牙齿。 托 叶宽约 2 毫米, 长达 6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无角状 突起; 叶长 3. 5 — 11 厘米 47. 锐齿 楼梯草 E. cyrtandraefolium 托叶宽 2 毫米 以上, 长达 7 — 17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有角状 突起。 雄花 序苞片 4 一 6, 不 等大, 通常 2 枚 较大, 其 他的小 48. 俞疏 楼梯草 E. yui 雄花 序苞片 6 或 更多, 等 大或近 等大。 叶长 9 一 25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基部 宽侧宽 楔形, 两面 无毛或 上面疏 生短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托叶长 13 — 17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的角状 突起长 1.6 — 4 毫米。 叶钟 乳体长 0.1 — 0.2 毫米; 雌 花序苞 片先端 无睫毛 49a. 粗角 楼梯草 (原 变种) E. pachyceras var, pachyceras 叶钟 乳体长 0.3 — 0.8 毫米; 雌花 序苞片 先端密 被睫毛 49b. 大叶 粗角 楼梯草 E. pachyceras var. ma jus 叶长 3. 4 — 8. 5 厘米, 宽 1.5 — 3. 2 厘米, 基 部宽侧 耳形, 两面 无毛, 托 叶长达 7 毫米, 宽 达 3. 2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的角状 突起长 0.4 毫米 50. 拟骤尖 楼梯草 E. pseudocuspidatum 叶具半 离基三 出脉。 茎有褐 色或锈 色小软 鳞片; 托 叶浅黄 绿色。 茎高约 44 厘米, 近顶部 有毛; 叶 先端尾 状或长 骤尖, 长 5. 2 — 12. 5 厘米; 雄花 序托长 8 — 14 毫米 51. 宽角 楼梯草 E. platyceras 茎高约 33 厘米, 无毛; 叶先端 渐尖, 长 3. 5 — 8 厘米; 雄花 序托长 2. 8 — 5. 5 厘米 52. 漾澳 楼梯草 E. yangbiense 茎 无小软 鳞片; 托叶白 色或绿 白色。 叶下面 脉上被 短柔毛 53. 独龙 楼梯草 E. dulongense 叶下面 无毛。 雄花 序苞片 的角状 突起长 1 一 2. 5 毫米 - 54a. 骤尖 楼梯草 (原 变种) E. cuspidatum var. cuspidatum 雄花 序苞片 的角状 突起长 3 — 5 毫米 54b. 长角 尖 楼梯草 E. cuspidatum var. dolichoceras 雄 花序有 长梗。 叶有三 出脉, 长 3 — 7. 3 厘米; 茎髙 10 — 16 厘米, 有毛; 雄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花 序托长 4 毫米 SS. 毛梗 楼梯草 E. pubipes 叶有半 离基三 出脉。 茎 有毛。 
260  云南 植物志  133(134) 叶先端 微尖或 微钝, 长 4 一 8. 4 厘米; 雌花 序梗长 8 毫米, 花 序托长 3. 5 毫米; 雄花 序梗长 5 — 6. 8 厘米, 花 序托长 1 厘米 56. 曲毛 楼梯草 E. crispulum 叶先端 渐尖、 骤尖或 尾尖; 雌 花序无 梗或近 无梗。 茎高约 80 厘米; 雄花 5 基数; 雄花 序梗长 1.8 — 2. 2 厘米; 叶片长 10 — 13. 5 厘米, 边缘有 略钝的 小牙齿 57. 绢毛 楼梯草 E. laxisericeum 茎高 20 — 30 厘米; 雄花 4 基数; 雄花 序梗长 6 厘米 以上。 叶先端 尾尖, 长 7 — 12 厘米; 雄花 序梗长 8 — 12. 5 厘米, 上部被 开展微 柔毛, 花序 托长约 12 毫米 58. 显柱 楼梯草 E. stigmatosum 叶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长 5. 5 — 9. 6 厘米; 雄花 序梗长 6 — 7 厘米, 无毛, 花 序托长 4 一 7 毫米 59. 微毛 楼梯草 E. microtrichum 茎 无毛。 叶 片两面 无毛; 先端 渐尖、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雄花序 梗长约 1. 5 厘米, 花序 托小, 不规 则半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苞片线 形或宽 线形, 长 1—2. 5 毫米 60. 潞西 楼梯草 E. luxiense 雄花 序梗长 3 厘米 以上, 花序托 较大, 长达 1.8 — 2. 8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叶的钟 乳体长 0. 1-0. 3 毫米; 雄花序 梗长约 7. 5 厘米,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约 2. 8 厘米, 苞 片不 明显, 长约 0.5 毫米 61. 河口 楼梯草 E. hekouense 叶的钟 乳体长 (0.1 — 0.2)0. 4 — 0.5、0. 7 毫米; 雄花 序梗长 (1.4)3 — 7 (8) 厘米, 花 序托宽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0.5 — 1.8 厘米, 苞片 明显, 长约 2 毫米 62. 盘托 楼梯草 E. dissectum 叶 片两面 无毛, 先端短 渐尖, 长 4. 2-6 厘米; 雄花 序梗长 9. 2-12 厘米, 花序 托宽椭 圆形, 长 1. 4-1. 8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63. 金平 楼梯草 E. jingpingense 叶有羽 状脉。 雄花 序无梗 或具极 短梗。 叶 斜倒卵 形或椭 圆形, 边缘波 状或近 全缘, 基部斜 楔形, 长达 12 厘米, 钟 乳体长 0.4 — 0.8 毫米 64. 桤叶 楼梯草 E. alnifolium 叶长 圆形, 边缘 有齿, 长达 20 厘米, 钟 乳体长 0. 1-0. 3 毫米 (在 薄叶 楼梯草 E. tenuifolium 有 时长达 0.5 毫米 )。 茎、 叶均 无毛; 叶 纸质; 瘦果 紫红色 65. 红果 楼梯草 E. atropurpureum 茎及 叶下面 被毛。 叶 膜质, 侧 脉每侧 5_6条 66. 薄叶 楼梯草 E. tenuifolium 叶 草质, 侧 脉每侧 7—8 条 67. 毛 茎多脉 楼梯草 E. pseudoficoides var. pubicaule 雄 花序有 长梗, 总梗长 8 — 15 (-20) 厘米; 叶 斜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达 17 厘米, 侧脉每 侧 6— 8 条 68. 疏毛 楼梯草 E. albopilosum 155 (9) 雄花序 托初呈 梨形, 后 不规则 开裂并 平展; 雌花 序小, 有花序 托及多 数花; 瘦 果小, 有纵 肋; 叶有 羽状脉 (组 5. 梨序楼 梯草组 Sect. Androsyce Wedd. ) 69. 梨序 楼梯草 E. ficoides 尚有 2 种因 只见雌 花序, 无法 列入检 索表, 即 70. 锈茎 楼梯草 E. ferrugineum; 71. 尖被 楼梯草 E. acutitepalum  组 1. 疏伞楼 梯草组 Sect. Pellionioides W. T. Wang 叶 具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雄 花序聚 伞状, 2-3 回 或甚至 4 一 5 回 分枝, 不 具花序 
荨麻科  261  托; 苞片 螺旋状 排列, 不形成 总苞。 雌花 序有小 的花序 托和多 数密集 的花。 瘦 果小, 平 滑或有 纵肋。 1. 短梗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5, 1 Elatostema brevipedunculat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 高约? 5 厘米,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长 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1 一 3. 2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尾尖 (尖 头全缘 ), 基部 狭侧 楔形, 宽 侧钝或 圆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牙齿, 两面 无毛, 无钟 乳体,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4 一 5 对; 托叶狭 线形, 长 3 — 5 毫米。 雄 花序具 短梗, 直径 2. 5 — 5 毫米, 二 岐 分枝, 无毛; 苞片 狭椭圆 形或三 角形, 长 0.8 — 1.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1 一 1.5 毫米。 雄花 具梗, 于 花序分 枝顶端 聚生; 花被片 5, 稍不 等大, 宽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近 无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 花序、 雌花、 瘦果 未见。 花期 3 — 5 月。 产滇西 (腾 冲、 镇康 ), 生 于海拔 2 500 — 2 600 米的 山坡湿 润阔叶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腾冲。 2. 微齿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microdont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8 厘米, 有纵向 条纹, 不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斜 圆形, 长 15 — 21 厘米, 宽 5. 8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斜 楔形, 边 缘在中 部以上 有不明 显的小 牙齿, 齿长约 0.5 毫米,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8 毫米, 上 面全面 明显, 密集, 具羽 状脉, 侧脉 6 — 8 对; 叶柄 粗壮, 长 2 — 5 毫米。 雌花序 腋生, 无 梗, 直径 4 一 6 毫米, 多花; 花序 托直径 2 — 4 毫米; 苞片 三角形 或正三 角形, 长 0.8 — 1 毫米, 有疏 缘毛; 小苞片 多数, 密集, 线型, 长 0.6 — 1 毫米, 上 部有疏 柔毛。 瘦 果近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有 8 条 纵肋。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花、 某期 6 月。 产 滇东南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300 — 400 米的 沟谷雨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3. 多岐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5, 2 歪头叶 (景东 ) Elatostema polystachyoides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在 50 厘米 以上, 无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6 — 24. 5 厘米, 宽 3. 8 — 5.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斜 楔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圆齿, 上面 疏生小 刚毛或 无毛, 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 1 — 0.2 毫米, 上 面全面 密生, 明显, 下 面仅沿 脉两侧 排列, 具羽 状脉, 侧脉 6 — 12 对; 叶柄 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托 叶狭披 针形, 长约 9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每 2 个 腋生, 无梗, 4 或 5 回 分枝, 长 0. 7-1 厘米, 直径 1. 2-2 厘米, 分枝 有疏微 柔毛; 苞片 三角形 或披 针形, 长 0.5 — 1.2 毫米, 有疏 缘毛。 雄花: 花被片 5, 椭 圆形, 稍不 等大, 长 1 一 I- 2 毫米, 基部 合生, 无 毛或近 无毛, 在外 面先端 之下方 有极短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花 丝近等 长于花 被片, 花 药长约 0.6 毫米; 退 化雌蕊 钻形, 长约 0.2 毫米。 雌花序 单个腋 生, 无 梗或近 无梗, 直径 5 — 6 毫米; 花序托 直径约 5 毫米, 不相等 5 裂;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小苞片 多数, 密集, 狭 线形, 长 0.8 — 1.2 毫米, 上 部有疏 柔毛。 瘦 果近椭 圆形, 长 0.6 — 0.8 毫米,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11 至翌年 4 月, 果期 11 月。 
图版 65 1- 短梗 楼梯草 Elatostema brevipedunculatum W. T. Wang, 植株 上部; 2. 多岐 楼梯草 E. polystachyoides W. T. Wang, 植株 上部; 3—4. 角萼 楼梯草 E. corniculatum (W. T. Wang) H. W. Li. 3. 椬株 上部, 4. 雄花。 (李锡 畴绘) 
荨麻科  263  产 滇中南 (景东 ) 及东南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 100 — 1 650 米 的常绿 林下或 林边石 上。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4- 角萼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5, 3-4 Elatostema corniculatum (W. T. Wang) H. W. Li, stat. no v. ELatostema subtric hotomum W. T. Wang var. corniculatum W. T. Wang in Bull. Bot. Lab. North-East. Forest. Inst. No. 7: 26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0 厘米, 扁平, 两 侧有纵 向的翅 (翅 膜质, 宽 1 一 2 毫米 ), 不 分枝,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 短柄, 无毛; 叶片 膜质, 斜长 圆形, 长 11 一 17 厘 米, 宽 3. 6 — 4. 8 厘米, 先端锐 尖至长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在 中部以 上有小 虎牙,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 毫米, 上面 明显, 全面 密生, 下面 仅沿脉 上 密生, 具近羽 状脉, 侧脉 在狭侧 5 条, 宽侧 6 — 8 条; 叶柄长 2 — 4 毫米; 托叶 白色, 透 明,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有 1 中脉。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每 2 个 腋生, 具 短梗, 直 径约 2 厘米, 2 — 3 回 分枝, 总梗 和分枝 有细微 柔毛; 苞 片长三 角形、 狭卵形 或正三 角形, 长 0.5 — 1.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2 — 3 毫米。 雄 花聚生 于花序 分枝的 顶端: 花被片 5, 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 有细微 柔毛, 在先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突起长 0.4 — 0.7 毫米; 雄蕊 5; 退 化雄蕊 钻形, 短小。 雌 花序每 2 个 腋生, 无梗, 直径约 2 毫 米; 花序托 直径约 1.2 毫米; 苞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0.8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密集, 披针 状 线形, 长 0.5 — 0.8 毫米, 无毛。 雌花: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柱头 微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3 月。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于 海拔约 1 700 米 的山谷 溪旁潮 湿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采 自 云南 屏边的 毛品一 3598 号模式 标本经 检査后 发现, 除了雄 花的花 被片外 面在先 端 之下方 有长的 角状突 起外, 其 茎均为 扁平, 两侧有 纵向宽 1 一 2 毫 米的膜 质翅, 后一特 征在本 属中是 较为特 异的, 同时叶 片亦呈 膜质, 显示 出适应 于极为 湿生生 境的变 异而不 同 于岐序 楼梯草 E. subtrichotomum W. T. Wang, 故 宜将它 提升为 一独立 的种。 组 2. 小叶楼 梯草组 Sect. Weddelia (H. Schorter) W. T. Wang 叶具三 出脉、 半离 基三出 脉或羽 状脉。 雄 花序不 分枝, 有 总苞; 花序 托小, 不 明显。 雌花 序有多 数密集 的花, 花 序托不 明显或 明显。 瘦 果小, 有 纵肋。 5. 光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laevissimum W. T. Wang (1980), (1982) in clavi , (1983); C. Y. Wu (1984). Elatostema lineolatum Wight var. ma jus auct. non Thwait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5a. 光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var. laevissimum 半 灌木。 茎高 1 一 2 米, 分枝, 无毛, 枝 条长约 25 厘米。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干 时常变 黑色, 斜椭 圆形, 长 5. 5 — 12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狭侧 钝形, 宽侧 圆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圆齿, 狭 侧约有 7 齿, 宽侧有 10 齿, 上面疏 生小糙 伏毛, 下面无 毛或沿 脉上疏 生小糙 伏毛, 钟乳体 两面无 或稀沿 中脉及 侧脉上 疏生, 
264  云南 植物志  线形, 长约 0.2 毫米, 具半离 基三出 脉或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宽侧 3 — 4 条; 叶 柄长 2 — 4 毫米, 无毛; 托 叶长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褐色, 近 膜质,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 花序具 短梗, 直径 3 — 4 毫米, 多花; 花序托 细小或 近无; 苞 片正三 角形或 卵形, 长约 8 毫米, 有短 缘毛; 总梗长 1.5 — 2 毫米。 雄花: 花被片 4,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 上部有 缘毛, 在 先端之 下方有 不明显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序无 梗或具 短梗, 直径 1.5 — 2. 5 毫米; 花序托 细小, 直径达 1.5 毫米; 苞 片扁圆 状卵形 或宽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小苞片 多数, 密集, 长圆状 线形, 长 0.4 — 0.6 毫米, 先端有 微 柔毛。 雌花: 子房深 紫色, 椭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柱 头画笔 头状, 白色。 瘦果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有 6 条 纵肋。 花、 果期 3 — 5 月和 9 一 11 月。 产 滇东南 (绿 春、 砚山、 广南、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 生 于海拔 1 300 — 2 200 米的 山谷 或山脊 潮湿密 林中; 广西 西部、 海南、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广西 百色。 5b. 毛 枝光叶 楼梯草 (变种 ) var. puberulum W. T. Wang (1980), (1983); C. Y. Wu (198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茎上 部及枝 条有微 柔毛。 产 滇东南 (屏 边、 绿春、 西畴、 马关 ), 生 于海拔 1 280 — 2 100 米的山 谷或山 脊的疏 林或密 林中、 沟边 或路旁 阳处。 越 南北方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6- 渐尖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尖叶 楼梯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Elatostema acuminatum (Poir. ) Brongn. in Duperr. (1834); Wedd. in DC. (1869) ; Hand. -Mazz. (1929); Backer et Bakh. f. (1965); W. T. Wang (1980); Griers. et Long (1982),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Procris acuminatum Poir. (1804) ; E. acuminatum (Poir) Brongn. var. striolatum W. T. Wang (1992) ,syn. no v. ; E. lihengianum W. T. Wang (1 992 )syn. nov. ; E. paracuminatum W. T. Wang (1992), syn. nov. 半 灌木。 茎高 50 — 60 厘米, 分枝, 无毛, 枝条长 10 — 30 厘米, 多少 曲折。 叶 互生, 具 短柄, 无毛;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5)7 — 12 (17) 厘米, 宽 1 一 3.4 (5.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至 尾状,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锐尖或 钝形, 边缘 在基部 约 1/3 以上 狭侧有 3 — 5 而 宽侧有 3 — 7 (10) 钝 锯齿, 钟乳体 无或只 在中脉 上面附 近有少 数 存在至 较密, 小而呈 点状, 长 0. 05 — 0.2 毫米,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在宽侧 3 — 4 条; 叶柄长 1 一 2 (7) 毫米, 无毛; 托叶 钻形, 长 1 一 3 毫米, 褐色, 近 膜质,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3 — 5 毫米, 多花; 苞片及 小苞片 小, 卵形, 有 缘毛。 雄花: 花被片 5, 下部 合生, 无毛, 外面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直径达 1 毫米, 多花; 花序 托小, 明 显或不 明显, 有微 柔毛; 苞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小 苞片极 密集, 匙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 瘦果 卵状椭 圆形, 长 0.6 — 0.8 毫米,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滇东南 (元 阳、 屏边、 金平、 马关 )、 南 (思 茅、 勐养) > 西南 (耿马 ) 及西北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 200 — 1 800 米的山 谷或山 坡的疏 林或密 林下或 沟边潮 湿地; 广 东 也有。 亦见于 不丹、 缅甸、 泰国、 马来 半岛及 印度尼 西亚。 
荨麻科  265  7. 全缘 楼梯草 (海 南植 物志) Elatostema integrifolium (D. Don ) Wedd. in DC. ( 1869 ); C. B. Robinson (1910); Merr. et Chun (1940); Backer et Bakh. f. (1965); Hara in Ohashi (1975);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rocris integrifolium D. Don (1825) ; P. sesquifolium Reinw. ex Bl. (1825) ; Elatostema sesquifolium (Reinw. ex Bl. ) Hassk. (1844); Miq. (1855); Wedd. (1856);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W. T. Wang (1980). 7a. 全缘 楼梯草 (原变 图版 66, 1 var. integrifolium 半 灌木至 灌木。 茎高 50 — 200 厘米, 近 直立, 多 分枝, 枝条有 钝棱和 浅槽, 有时曲 折, 无毛, 明显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6 厘 米, 宽 1.5 — 4( 一 5.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 头长 1.5 — 3 厘米 ),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全缘 或在尖 头下有 1 一 3 个 远离的 小齿,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两面均 全面 密生, 明显, 具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明显, 粗大, 直伸 达叶片 先端之 下方或 伸至叶 片 中部, 侧脉 在狭侧 3 — 4 条, 在宽侧 4 一 5 条; 叶柄长 2 — 5 毫米, 无毛, 明显密 生钟乳 体; 托叶 膜质, 褐色,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9 毫米, 密生钟 乳体, 有 1 中脉,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5 — 7 毫米, 多花; 苞片扁 圆形, 宽约 2 毫米, 先端 锐尖, 外被短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背 面有疏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下部 合生, 外面无 毛或 在上部 略被微 柔毛,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退 化雌蕊 梨形, 细小, 长 0.3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达 7 毫米, 多花; 苞片卵 圆形, 长达 3 毫米, 外被短 柔毛, /J^ 片 线形, 长约 2 毫 |jt, 有 缘毛。 瘦果卵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淡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月。 产 滇东南 (绿 春、 金平、 河口 )、 中南 (景东 )、 南 (勐 养、 景洪、 勐海 )、 西 (漾 濞) 及西南 (临沧 ), 生 于海拔 630 — 2 200 米 的沟谷 林下溪 边或岩 石上; 海南 也有。 亦见 于尼 泊尔、 缅甸、 泰国、 印 度尼西 亚及菲 律宾。 7b. 朴叶 楼梯草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tomentosum (Hook. f. ) W. T. Wang (1988). Elatostema sesquifolium var. tomentosum Hook. f. (1888); W. T. Wang (1980).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茎和叶 下面被 绒毛。 产 滇东南 (绿 春、 金平 )、 南 (景洪 ) 及西南 (瑞丽 ), 生 于海拔 630 — 900 米 的河谷 林下或 沟边潮 湿地。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印度东 北部。 8. 鱼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66, 2 多齿 楼梯草 (海南 植物志 )、 狭叶 楼梯草 ( "图鉴 ") Elatostema lineolatum Wight var. majus Thwait. (1864);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Merr. (1934); 海 
图版 66 1. 全缘 楼梯草 (原 变种) Elatostema integrifolium (D. Don) Wedd. var. integrifolium , 枝 条上部 (示腋 生雌花 序); 2. 鱼公草 E. lineolatum Wight var. majus Thwait. , 枝条 ( 示腋生 雄花序 )。 (吴 锡麟绘 ) 
荨麻科  267  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Liu et Huang (197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半 灌木。 茎高 30 — 100 厘米, 密被短 伏毛, 分枝, 枝条长 10 — 20 厘米。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草质, 斜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钝 形至近 圆形, 边缘 在狭侧 上部有 2 — 3 (— 4) 钝 圆齿, 在宽侧 有 2 — 5 钝 圆齿, 上 面无毛 或全面 极疏生 短柔毛 且在中 脉及基 出脉下 部有紧 贴的短 柔毛, 下 面仅沿 中脉、 侧脉及 小脉上 密生紧 贴的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在叶 上面密 生下面 几无, 具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 5 条, 在宽侧 4 一 6 条; 托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边缘 膜质, 淡 褐色, 背面中 部近坚 纸质, 黑 褐色, 背 面有微 柔毛, 脱落。 雌 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4 一 9 毫米, 多花— 苞片近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被短 柔毛, 小苞 片长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背面上 部被短 柔毛。 雄花: 花梗长 约 1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下部 合生, 外 面被疏 柔毛,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退化 雌蕊圆 柱形, 细小。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5 — 9 毫米, 多花; 苞片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外面略 被毛, 小苞 片线状 匙形, 长约 1.5 毫米, 被 长 缘毛。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 5 毫米, 先端 急尖, 棕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南 (绿 春、 元阳、 文山、 西畴) 及滇南 (思 茅、 勐海、 澜沧 ), 生 于海拔 300 — 1 900 米的 林下、 河谷、 沟边 等处;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不丹、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及 泰国。 9. 叉序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biglomeratum W. T. Wang (1989) * . 半 灌木。 茎 分枝, 上部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互生, 具极短 叶柄; 叶片坚 纸质, 两侧不 相等, 斜椭 圆形, 长 5. 5 — 11 厘米, 宽 2. 3 — 4. 4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或渐尖 (渐 尖头披 针状线 形或三 角形, 全缘 ), 基 部在狭 侧楔形 (基部 本身钝 ), 在 宽侧宽 楔形, 边 缘在中 部 之上有 牙齿, 上面 在脉上 疏被短 柔毛, 下 面在脉 上密被 贴伏短 柔毛, 钟乳体 密集, 稍 明显, 长 0.2 — 0.5 毫米, 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在宽侧 3 — 4 条; 叶柄长 0.2 — 2 毫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托叶 条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5 — 0.8 毫米, 被贴 伏短 柔毛。 雄花序 腋生, 具梗, 直径 2 — 3 毫米, 二叉状 分枝, 分 枝短, 有 1 团伞 花序; 花序 梗粗, 长 1. 2-2. 5 毫米, 疏 被贴伏 柔毛; 团伞 花序近 球形, 直径 2. 2-2. 5 毫米, 基 部有 3 — 4 枚 苞片, 具密集 10 — 25 朵花;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约 0.8 毫 米, 先 端稍呈 兜状, 背 面有短 柔毛, 上部 有绿色 纵肋; 小苞片 白色, 舟状 线形, 外面被 短 柔毛, 顶端有 4 条 短角状 突起。 初花期 1 月。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 于海拔 120 米的 灌丛中 阴处。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四 条半。 10. 细尾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细米草 (屏边 ) Elatostema tenuicaudatum W. T. Wang (1980)', (1982) in clavi;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Elatostema umbellatum auct. non Bl. : C. H. Wright (1899 ) p. p. quoad Henry 
268  云南 植物志  10501; E. tenuicaudatoides W. T. Wang var. orientalis W. T. Wang. (1992), syn. nov. 10a. 细尾 楼梯草 (原 变种) 图版 67, 1-2 var. tenuicaudatum 半 灌木。 茎高 20 — 50 (-100) 厘米, 多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草质, 斜 椭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2. 4 厘米, 先 端细尾 状渐尖 或尾尖 (尖 头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或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9 牙齿, 两面 无毛, 钟乳 体短线 形或近 点状, 长约 0.1 毫米,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近 明显, 具三 出脉, 侧脉在 狭侧 2 — 4 条, 在宽侧 3 — 5 条; 托叶 绿色, 边缘 膜质, 钻形, 长约 1 毫米, 有 1 中脉, 脱 落。 雌 雄同株 或偶为 异株。 雄花序 腋生。 团 伞状, 无 梗或具 短梗, 直径 3 — 5 毫米, 多花; 苞 片宽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外面上 部疏生 缘毛,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1.2 毫 米, 有小 缘毛; 总梗长 — 2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 梗长达 2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下部 合生, 外面 有疏柔 毛或近 无毛, 先端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 蕊 4; 退化雌 蕊近圆 柱形, 长约 0.3 毫米。 雌花序 腋生, 团 伞状, 直径 1 一 4 毫米, 多花; 花序托 细小; 苞 片宽卵 形或狭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近 无毛, 小 苞片极 密集, 披 针状线 形, 长约 0.5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 花 被片约 3, 狭长 圆形, 长 0.2 — 0.3 毫米; 子房长 0.25 毫米, 柱 头画笔 头状, 与子房 等长。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3 — 4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东南 (绿 春、 元阳、 屏边、 金平、 文山、 西畴) 及西北 (贡 山独 龙江 ), 生 于海拔 1 200 — 2 200 米 的山谷 或山坡 常绿阔 叶林潮 湿处; 贵州 南部、 广 西西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贵州 罗甸。 10b. 毛 枝细尾 楼梯草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lasiocladum W. T. Wang (1989).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上部、 分 枝和叶 下面脉 上均被 极短的 柔毛。 产 滇东南 (绿春 ); 生 于海拔 1 700 — 1 8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 11- 绿茎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图版 67, 3-4 Elatostema viridicaule W. T. Wang (1983)*, ut "veridicaule". 附生半 灌木。 茎长约 30 厘米, 圆 柱形, 粗约 2. 5 毫米, 粗壮, 分枝, 无毛, 密生纺 锤 形的钟 乳体。 叶 互生, 无柄, 坚 纸质, 倒 披针状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6 — 9. 5 厘米, 宽 1.3 — 2.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长 1 一 1.4 厘米, 全缘) 基部斜 楔形, 边 缘在尖 头下方 狭侧有 1 一 2 小齿, 宽侧有 3 — 4 小齿, 上面 仅沿中 脉有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钟乳 体纺 锤形或 线形, 长 0.3 — 0.7 毫米, 两 面密生 且十分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中 脉在上 面突 起下面 平坦, 其余 各脉除 基出脉 在上面 下部稍 突起外 均两面 平坦, 基 出脉在 狭侧延 伸至叶 片尖头 下方, 在宽 侧则仅 伸至叶 片下部 1/3, 侧脉 在狭侧 1 一 2 条, 在宽侧 3 — 4 条; 托叶 膜质, 褐色, 线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 毫米, 有 1 中脉,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每两个 腋生, 无梗 或具极 短梗, 直径约 4 毫米, 多花; 花 序托不 分明, 无毛; 苞片约 5, 舟状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背面密 生小钟 乳体, 有小 缘毛, 小苞片 匙形, 长 0.9 — 1.5 毫 米, 先端有 2 — 3 条 短毛。 雄花: 花被片 4, 椭 圆形, 长约 1.1 厘米, 下部 合生, 外面上 
图版 67 1~2. 细尾 楼梯草 (原 变种) Elatostema tenuicaudatum W. T. Wang var. tenuicaudatum , 1. 花枝, 2. 雄花 :3—4. 绿茎 楼梯草 E.viridicaule W.T.Wang. 3. 花枝 ,4. 雄花 :5_9. 厚叶 楼梯草 E. crassiusculum w - T. Wang, 5. 植株, S. 苞片, 7. 雄 花序, 8 . 雄花. 9 . 叶 面-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肖 溶绘) 
270  云南 植物志  部 有小糙 伏毛, 先端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 雌蕊不 分明。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近 无梗, 直径约 2 毫米; 花序 托小; 苞片约 7, 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有 缘毛, 小 苞片多 数, 密生, 舟形 或舟状 匙形, 外面 有白色 柔毛。 雌花: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长 圆形, 长 约 0. 3 毫米, 柱 头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5 — 7 月 。 产 滇东南 (河 口、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240 — 400 米的 沟谷雨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河 口。 12. 紫麻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oreocnidioides W. T. Wang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半灌木 (? )。 茎高约 1 米, 无毛, 分枝。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近 革质, 斜狭 卵形、 狭菱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2. 4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斜 楔形, 边缘在 中部之 上方有 2 — 4 个浅 圆齿,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25 毫米, 上面 密生, 下面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在宽侧 2 — 4 条; 叶柄长 2 — 3 毫米, 无毛; 托叶坚 纸质, 褐色, 钻形, 长约 0.6 毫米, 脱落。 雄花序 2 — 3 个 簇生叶 腋, 无梗, 直径 4 一 5 毫米; 花 序托不 明显; 苞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无 毛, 小苞片 舟状卵 形或狭 卵形, 长约 1. 2 毫米, 无毛。 雄花蕾 直径约 1 毫米。 雌 花序、 雌 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2 月。 产 滇西南 (潞西 ), 生 于海拔 1 55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13. 渐狭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attenuat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5 厘米, 粗壮, 下部粗 5 毫米, 不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无柄, 坚 纸质, 倒披 针形, 稍不 对称, 常略 作镰状 弯曲,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2. 2 — 3. 8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长 渐狭, 边缘极 全缘, 两面 无毛, 上面稍 光亮, 钟乳体 线形, 长 0.5 — 1 毫 米, 明显, 密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不 明显, 在狭侧 2 条, 宽侧 5 条; 托叶 膜质, 褐 色, 有白色 边缘, 披 针状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5 毫米。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直径 5 — 6 毫米; 花序 托小; 苞片 5 — 6, 近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 面在先 端下方 有角状 突起, 突起长 0.5 毫米, 上部有 缘毛, 小苞片 密集, 舟 状倒披 针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中部 有褐色 条纹, 边缘 白色, 上 部疏生 缘毛; 总 梗长约 2 毫 米, 无毛。 雄花: 花被片 4, 舟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方 2 片在先 端下方 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近 无梗或 具极短 的梗; 花 序托楠 圆形或 圆形, 宽 4 一 7 毫米, 通常 2 裂, 苞片 正三角 形或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有 缘毛, 小苞片 密集, 线 形或舟 状倒披 针形, 长 0.6 — 1 毫米,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密被缘 毛; 总 梗粗, 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 被片不 明显;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0.4 毫米, 柱 头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滇东南 (河 口、 马关 ), 生于 海拔约 800 米的山 谷林中 石上。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 14. 小叶 楼梯草 (海 南植 物志) Elatostema parvum (Bl. ) Miq. in Zoll. (1854); H. Schorter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6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et textu; Lauener (1983); C. Y. Wu (1984). 
荨麻科  271  Procris parvum Bl. (1825) ; Elatostema stracheyanum Wedd. (1854), (1856) * ,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H. Schorter et Winkl. (1936); Hara in Ohashi (1975); E. minutum Hayata (1908) ; Liou et Huang (1976) ; Pellionia esquirolii Levi. (19.13), (1915). 草本。 茎高 8 — 30 厘米, 上升, 下部 无叶, 匍匐 生根, 上部不 分枝, 纤细, 干时近 圆 柱形, 初 时密被 糙毛, 以 后渐变 无毛。 叶 对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正常 叶叶片 草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 8 — 8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极 偏斜, 在 狭侧楔 形宽侧 圆形, 边缘在 基部以 上有锐 锯齿, 上面 散生疏 柔毛, 下面 在脉上 有刚毛 状小疏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上面 明显, 密生, 下面不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 出脉在 狭侧延 伸达叶 片中部 以上, 在宽侧 仅延伸 达叶片 中部, 侧脉在 狭侧有 1 一 3 条, 在 宽侧有 3 — 4 条; 退化叶 存在, 小,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托叶 膜质, 绿 黄色, 披针 形, 长 3 — 6 毫米, 密生钟 乳体, 有 1 条 中脉。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个 腋生, 无梗, 直径 4 一 8 毫米, 少花; 苞片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极钝, 外 面密生 柔毛, 小苞片 密集,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有 柔毛。 雄花: 花被片 4, 下部 合生, 外 面在先 端之下 方有短 角状 突起, 上 部有疏 柔毛; 雄蕊 4。 雌花 序单个 腋生, 直径 3 — 6 毫米, 少花; 苞片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面被 柔毛及 缘毛, 小苞片 密集, 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近 无梗: 花被片 3, 长 圆形, 长 0.2 — 0.3 毫米。 瘦 果宽椭 圆形, 长 0.6 毫米, 先端 急尖, 褐色, 有明 显的小 瘤体。 花、 果期 10 — 11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东北 (镇雄 )、 东南 (砚山 )、 南 (普 文、 景洪、 勐腊、 澜沧、 勐 海) 及西南 (陇川 ), 生 于海拔 700 — 1 850 米 的山谷 林下、 沟 边或岩 石上;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 台湾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印度尼 西亚。 15. 稀齿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cuneatum Wight (1853) * ;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W. T. Wang (1980);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Elatostema approximatum Wedd. in DC. (1869). 草本。 茎高 2. 5 — 5 厘米, 基部 生根, 干 时有细 条纹, 密被 糙毛,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叶多 对生,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叶片薄 草质, 斜倒 卵形, 长 0.5 — 4. 2 厘米, 宽 0.5 — 2 厘 米, 先端 钝或近 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近 耳形, 边缘 在上部 每侧有 少数浅 钝齿, 上 面 散生疏 柔毛, 下面 在脉上 有刚毛 状小疏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3 毫米, 上面 明显, 密生, 下面不 明显或 几无, 具三 出脉, 基出脉 明显, 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约 3 对, 近叶 缘 网结, 小脉不 明显; 退化 叶小, 卵形, 全缘;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短 柔毛; 托叶 卵形, 小。 雌 雄同株 异序或 同序。 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团 伞状, 直径 3 — 6 毫米, 雌雄 花分生 或 混生; 苞片 外面有 短毛, 小苞片 匙形, 先端有 缘毛。 雄花: 花被片 4, 近 开展, 伸长, 外面 上部略 被毛, 基部 合生; 雄蕊 4。 雌花: 花 梗短;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0-S5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有 纵肋。 产滇南 (勐海 ), 生于林 下潮湿 地上。 亦见于 锡金、 不丹、 印度、 老挝、 印度尼 西亚。 16 异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monandrum Buch . -Ham. ex (D. Don) Hara (1975) ; W. T. Wang 
272  云南 植物志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 in clavi et textu; Lauener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rocris monandr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 P. diversifolia Wall. (1831) nom. nud. ; P. elegans Wall. (1831) nom. nud. ; Elatostema surculosum Wight (1853) * ; Wedd. (1856);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 H. Schorter (1935); Satake in Kihara (1955) Surculosum var. elegans (Wall. ) Hook. f. (1888) ; Hand. -Mazz. (1929) ; Pellionia mairei Levi. (1916); E. mairei Levi. (1917), nom. nud. in syn. 16a. 异叶 楼梯草 (原 变型) 图版 68, 1-3 f. monandrum 小 草本。 茎高 5 — 20 厘米, 通常不 分枝, 粗而 肉质或 纤细, 常呈 簇生, 匍匐或 上升, 基部生 根及具 根茎, 无毛 或下部 有疏短 毛上部 无毛。 叶多 对生, 具 短柄; 正常叶 叶片干 时膜 质或薄 膜质, 自 宽椭圆 形至斜 椭圆形 或斜披 针形, 茎上部 叶比下 部叶大 数倍, 长 4 一 6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下 部叶长 0.3 — 1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至 圆形, 全 缘或边 缘上部 有疏牙 齿或呈 3 裂,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钟 乳体 线形, 长约 0.3 毫米, 上面密 生且分 布均匀 或只生 于近叶 缘处, 下面不 明显或 近无, 具三 出脉,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中部 下方, 侧脉 在狭侧 3 条, 在宽侧 4 条; 退化 叶明显 存在, 椭 圆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6 毫米, 全缘; 托叶 膜质, 浅 绿色,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脱 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近 无梗, 直径 1.5 — 2 毫米, 有 3 — 10 花; 花序 托不分 明; 苞片约 2,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外面近 无毛, 小 苞片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1.5 — 2 毫 米, 近 无毛。 雄花: 花 梗长达 2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狭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近无 毛, 外面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有极短 的梗, 直径 2 — 5 毫米, 有多 数花; 花序 托小; 苞片 少数, 卵形, 长约 1.8 毫米, 外 面略被 小毛, 小苞片 匙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上 部有小 缘毛。 雌花: 花被片 3, 长 圆形, 长约 0.2 毫米; 子房 长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瘦 果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达 1 毫米,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 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会泽 )、 西北 (丽 江、 中甸、 贡山 )、 西 (漾 濞、 大理、 宾川、 邓川、 鹤 庆)、 中 (武 定、 大姚、 嵩明、 寻甸、 江川 )、 中南 (景东 )、 东南 (绿 春、 文山) 及西南 (腾 冲、 临沧、 孟连、 镇康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800 米的林 下潮湿 地岩石 上或石 缝中; 西 藏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 州西部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不丹、 印 度北部 及泰国 北部。 采自 临沧的 辛景三 476 号 标本, 其叶 极大, 长达 10 厘米, 宽 3 厘米, 可能是 一极端 荫生 类型。 16b. 羽裂 楼梯草 (变型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f. pinnatifidum (Hook. f. ) Hara (1975);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surculosum var. pinnatifidum Hook. f. (1888) ; Hand. -Mazz. (1929). 与原 变型不 同在于 茎上部 叶羽状 分裂。 产 滇东北 (东川 )、 西北 (贡山 )、 东南 (屏边 ) 及西南 (镇 康、 腾冲) , 生 于海拔 2 300- 
荨麻科  273  2 800 米的山 谷阔叶 林下。 亦见于 锡金。 16c. 锈毛 楼梯草 (变型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f. ciliatum (Hook. f. ) Hara (1975);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surculosum var. ciliatum Hook. f. (1888) ; Hand. -Mazz. (1929) ; E. muscicola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与原 变型不 同在于 茎上部 叶与下 部叶近 等大, 长达 0.9 厘米, 全缘或 3 裂, 只近叶 缘有钟 乳体。 产滇西 (漾 濞、 泸水) 及西南 (腾 冲、 澜沧 ), 生 于海拔 800 — 2 200 米 的林缘 树干及 岩 石上或 河谷阴 处苔藓 丛中。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 17. 疏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8, 4-5 Elatostema hookerianum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H. Schorter (1935); T. Tuyama in Hara (1966); Hara in Ohashi (197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W. T. Wang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草本。 茎高 15 — 30 厘米, 上升, 下部 无叶且 生根, 具纵向 的棱, 干时褐 绿色, 无毛, 不 分枝。 叶 互生, 具极 短柄; 叶 片干时 纸质, 斜长 圆状披 针形, 略镰状 弯曲, 长 2. 5 — 6.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 侧耳形 (耳 长约 2 毫 米), 边缘 在中部 或上部 1/3 上方直 至尖头 有粗锐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无 毛, 钟乳体 在上面 全面散 布且呈 点状, 但在 叶缘为 线形, 长 0. 1-0. 3 毫米, 在下面 几无, 具三 出脉, 基出 脉延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 1 一 2 对; 叶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绿色, 有白色 边缘, 线形, 长达 5 毫米, 近 宿存。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近无梗 或具极 短梗, 直径 5 — 8 毫米, 少花; 花 序托不 明显; 苞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背 部疏生 小毛, 有脊, 小 苞片长 圆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有 小毛; 总梗 长不及 1 毫米, 近 无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 1. 5 毫米, 先端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近 无毛;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 梗或近 无梗, 直径 3 — 5 毫米; 花序 托小, 直径约 2. 5 毫米, 苞片 卵形, 长 2 毫米, 先端 锐尖, 其下方 有 短角状 突起, 有 缘毛, 小 苞片匙 形至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先 端钝, 有长 缘毛。 雌花: 花梗长 0.5 毫米; 花被片 3。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褐色, 具 6 长 6 短的 纵肋, 肋 呈红 棕色。 花、 果期 5 月。 产 滇西南 (腾冲 )、 滇西北 (福贡 ), 生于 海拔约 2 600 米 的山谷 常绿阔 叶林下 荫湿地 上。 亦见于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18. 疣茎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8, 6-9 白花菜 (西畴 ) Elatostema myrtil 1 us (Levi. ) Hand. -Mazz (1929) cum descr. ampl. ;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 1983) ; C. Y. Wu (1984). Pellionia myrtillus Levi. (1913), (1915); H. Schorter in Fedde (1936) . 草本。 茎高 16 — 40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下部极 密生紫 色疣状 腺体, 节上 生根, 稍 
图版 68 1—3. 异叶 楼梯草 (原 变型) Elatostema monandrum (D. Don) Hara f. monandrum, 1. 花枝' 2. 叶面 -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3. 瘦果; 4 一 5. 疏晶 楼梯草 E. hookerianum Wedd. . 4. 花枝, 5. 瘦果; 6 — 9. 疣茎 楼梯草 E. myrtUlus (Levi. ) Hand. -Mazz. . 6. 花枝. 7. 叶 面一部 分放大 (示 钟乳体 )' 8. 茎 下 部一段 (示疣 状腺体 ). 9. 雄花。 (肖 溶绘) 
荨麻科  275  坚硬, 干时 具棱和 沟槽, 上部常 呈帚状 分枝, 小枝极 多叶, 两 侧常有 狭翅。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长圆状 卵形, 长 (0.7 — H. 5 — 2. 7 厘米, 宽 (0.4 — )0.6 — 1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部 狭侧宽 楔形至 截形, 宽 侧通常 呈耳状 (耳 长约 4 毫米 ), 边缘在 上部有 稍 疏生的 锯齿, 齿彼 此相距 2 — 5 毫米, 干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钟乳 体 线形, 长约 0.6 毫米, 上 面密生 且十分 明显, 下 面极不 明显, 具三 出脉, 中脉略 穹弯, 基出脉 斜展, 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侧脉 生于叶 片上部 1/3 处, 在狭侧 1 一 2 条, 在宽 侧 2 — 3 条, 小脉 极细而 网结; 叶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 黄色, 三角 形或钻 形, 极 细小, 长不及 0.5 毫米,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近 球形, 直 径 2 — 5 毫米, 有 1 一 6 花; 苞片约 8, 舟状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钝或近 截形, 外面 在先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近 膜质, 有小 柔毛, 小苞 片倒匙 形至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有 小 缘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 25 毫米, 近 无毛; 花被片 4,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25 毫米, 外 面在上 部有小 柔毛;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微小或 近无。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近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苞片约 6,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近 膜质, 外 面有小 柔毛, 小 苞片 线形, 先端 截形, 长约 1.5 毫米, 有小 缘毛。 雌花: 花 梗无; 花 被裂至 2/3, 花被片 4, 近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无毛; 退 化雄蕊 4。 瘦 果具极 短梗,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深 黄色,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西 畴、 麻 栗坡)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600 米的石 灰岩山 的阔叶 林下荫 湿处; 贵州、 广西 也有。 合模 式标本 采自贵 州平坝 县安平 和贵定 以南的 平伐。 19. 厚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7, 5-8 Elatostema crassiusculum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 5 — 24 厘米, 不 分枝, 疏被 贴生糙 伏毛, 密生钟 乳体。 叶具极 短柄或 无柄; 叶片近 革质, 斜椭 圆形、 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 2-4. 4 厘米, 宽 0. 8 — 1.8 厘米, 先端微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在 中部以 上具圆 齿, 上面 沿中脉 有小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4 — )0. 6 — 0.9 毫米, 在上面 密生且 明显, 下面有 时隐约 可见, 具三出 脉或半 离基三 出脉, 基 出脉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在 狭侧约 1 条, 在宽侧 2 条; 叶柄长 — 1 毫米, 被糙 伏毛; 托叶近 革质, 深 绿色, 有膜 质极狭 的白色 边缘,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近 宿存。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序 单生叶 腋; 花序托 近无, 苞片 2, 近 离生, 舟状长 圆形或 舟状近 圆形, 长 3 — 8 毫米, 先 端截形 或 微凹, 背面 中央有 龙骨状 突起, 外面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具 缘毛, 小苞片 少数, 膜 质, 线形 或线状 匙形, 长 1 一 4. 5 毫米, 具 缘毛。 雄花: 花被片 4, 长约 1.2 毫米, 外方 2 片 较大, 椭 圆形, 内方 2 片 较小, 狭椭 圆形, 均下部 合生, 无毛; 雄蕊 4; 退化 雌蕊长 约 0.4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2 — 7. 5 毫米; 花 序托不 明显, 苞片约 8, 长 约 1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外方 2 片 较大, 卵状三 角形,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内方 2 片 较小, 狭三 角形或 线形, 先 端钝, 几 无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密集, 线形, 长约 0.9 毫米, 具 缘毛。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0.8 毫米, 约有 5 条 纵肋。 花、 果期 5 — 6 月。 产 滇东南 (金 平、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300 — 700 米的石 灰岩雨 林下荫 湿处或 石上。 模 式标 本采自 金平。 20- 对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276  云南 植物志  Elatostema sinense H. Schorter in Fedde (1936); W. T. Wang (1980); "图 鉴补 编" (1982) in clavi et textu; C. Y. Wu (1984); W. T. Wang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sinense var. longecornutum (H. Schorter) W. T. Wang (1980) p. p. min. , quoad specim. Yunnan. ; E. sinense var. trilobatum W. T. Wang ( 1989 ), syn. nov. 草本。 茎高达 30 厘米, 上升, 下部 生根, 通常不 分枝, 有 钝棱和 浅沟, 被糙 伏毛。 叶多 对生, 具 短柄; 正常叶 叶片斜 椭圆形 或长圆 形至斜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5 — 2. 8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长 1 一 2 厘米, 边缘有 小锯齿 ), 基 部狭侧 楔形至 钝形, 宽侧 钝形至 圆形, 边缘在 基部以 上有锐 锯齿, 齿 间相距 2 — 6 毫米, 上面散 生疏柔 毛, 下面 在脉上 有刚毛 状小疏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3 毫米, 上面 密生且 明显, 下 面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 出脉伸 至叶片 中部, 在宽侧 基出脉 下方尚 有仅伸 至叶片 下部 1/3 附加的 1 条小基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 4 条, 在宽侧 4 一 5 条, 均在叶 片上部 1/ 3 处, 小 脉下面 可见; 退化 叶小, 卵形 至宽卵 形或五 角形, 不裂或 3 浅裂至 3 深裂, 长 2 — 3 毫米, 先端 锐尖, 全缘; 托叶 膜质, 淡 绿色,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锐尖 或 渐尖,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2 个 腋生, 具梗, 直径 3 — 4. 5 毫米, 多花; 苞 片宽卵 形, 长约 1.5 毫米, 外被短 柔毛, 先端 有长达 0.4 毫米的 突尖, 小苞片 密生,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有 缘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 约 3 毫米, 下部 合生, 先端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外 面在上 部疏生 小毛; 雄蕊 4。 雌花序 1 一 2 个 腋生, 圆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具梗, 多花;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外被 短 柔毛, 小苞片 匙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近 无梗: 花被片 3, 长 圆形, 长 0.2 — 0.3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黄 褐色, 近 无肋, 有小 疣点。 花、 果期 9 月。 产 滇东北 (永 善、 大关 )、 北 (禄劝 )、 西北 (兰 坪、 维西、 德钦) 及东南 (砚山 ), 生 于海拔 2 400 — 2 600 米的 阔叶林 下或灌 丛中; 贵州、 四川、 湖北、 湖南、 广西、 江西、 福建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湖南 武岗。 21. 滇黔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9, 1-2 Elatostema backeri H. Schorter in Fedde (1936);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 backeri var. villosulum W. T. Wang (1989). syn. nov. 草本。 茎高约 20 厘米, 上升, 下 部匍匐 生根, 无叶, 上部 多叶, 全长 密被糙 伏毛。 叶互生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叶片近 膜质, 斜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 — 5 厘米, 宽 (0. 6-) 1 一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圆形, 边缘 自基部 直至叶 尖有锐 锯齿, 上 面 散生疏 柔毛, 下 面在脉 上被刚 毛状小 疏柔毛 或开展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 米, 在上面 密生, 明显, 下面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 在狭侧 3 条, 在宽侧 5 条; 叶柄长 0.5 — 2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托叶 膜质, 淡 黄色或 白色,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宽 3 毫米。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2 个叶 腋生, 具梗, 直径 3 . 5 — 4 毫米, 少花; 苞片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外面在 上部被 柔毛及 缘毛, 小苞 片倒卵 状长圆 
图版 69 1 — 2. 滇黔 楼梯草 Elatostema backeri H. Schorter. 1. 雄花枝 , 2. 雄花 》 3— 5. 西畴 楼梯草 E. xichouense W. T. Wang. 3. 雌 花枝. 4 . 叶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 毛被及 钟乳体 ). 5. 瘦果; 6 — 8. 长苞 楼梯草 E. longibracteatum W. T. Wang, 6. 雄 花枝, 7. 雄 花序, 8. 雄花。 (肖 溶绘) 
278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约 3 毫米, 被 柔毛; 总 梗长约 2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2. 5 毫米, 无 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上 部疏被 柔毛; 雄蕊 4。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滇中 (昆明 )、 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2 000 — 2 100 米的山 谷疏林 中溪旁 潮湿地 上; 贵州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米易 ) 也有。 亦见 于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模 式标本 采自昆 明。 22. 西畴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69, 3-5 Elatostema xichouense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3 — 16 厘米, 不 分枝, 近顶 端有短 柔毛。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斜 长圆状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7. 4 厘米, 宽 1.4 一 2 厘米, 先 端尾尖 (尖 头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耳形, 耳长达 3 毫米, 边缘 在下部 全缘, 中部以 上有浅 牙齿, 上面 疏生短 伏毛, 下 面沿脉 上有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7 毫米, 上面 密生, 明显, 下面几 不见,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宽侧 4 条; 托叶 膜质, 绿 褐色, 宽 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毫米, 沿中 脉有短 伏毛。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直径 2. 8 — 5 毫米; 花序 托小, 直径 2 — 3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苞片 多数, 狭披 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外面 密被开 展的微 柔毛, 小苞 片匙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被小 疏 柔毛; 总梗 粗壮, 长达 1.6 毫米, 有微 柔毛。 瘦 果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先 端 急尖, 黄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西畴 ), 生于 海拔约 1 340 米 的石灰 山山坡 常绿阔 叶林下 的岩石 缝中。 模 式标 本采自 西畴董 棕槽。 23. 长苞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图版 69, 6-8 Elatostema longibracteatum W. T. Wang (1982)*, (1983); C. Y. Wu (1984) in add.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6 厘米, 不分枝 或有时 分枝, 上部 疏被开 展的短 柔毛。 叶 互生, 无柄, 草质, 斜披 针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 部狭侧 钝形, 宽侧 耳形, 耳长约 3 毫米, 边缘狭 侧在中 部之上 宽侧在 基部之 上有小 圆齿状 牙齿, 上面 无毛, 下面 沿中脉 及侧脉 上有少 数小疏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 1-0. 5 毫米,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托叶近 膜质, 褐色,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 1 条 中脉,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单 生 叶腋, 无梗, 约有 10 花; 花 序托不 明显; 苞片 2, 舟形, 连 突起长 9 一 12 毫米, 上部 边缘 有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先端的 角状突 起扁, 小苞 片狭三 角形, 长 5 — 9 毫米, 先 端有角 状 突起, 边 缘疏被 柔毛。 雄花 蕾长约 2 毫米, 五 基数, 花 被片上 部有长 柔毛, 先 端下方 有角状 突起。 雌花序 单生于 茎中部 叶腋, 无梗, 直径约 4 毫米; 花序托 直径约 2 毫米; 苞 片约 9, 星状 开展,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有疏 缘毛, 其中有 些苞片 先端具 短角状 突起, 小 苞片极 密生, 线形或 舟形, 先端 有小疏 柔毛或 短角状 突起。 雌 花小: 花被不 分明, 子 房椭 圆形, 长约 0. 15 毫米, 柱头长 0. 1 毫米。 瘦果 未见。 花期 1 一 2 月 。 产 滇东南 (麻 栗坡) , 生 于海拔 1 200 — 1 3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24. 迭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荨麻科  279  Elatostema salvinioides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24a. 迭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图版 7 0, 3-7 var. salvinioides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高 12 — 17 厘米, 不 分枝, 上 部被小 柔毛, 多叶, 下部 无毛, 无叶 但 密集有 托叶, 全长 密生钟 乳体。 叶 对生, 有退 化叶, 正常叶 18 — 22, 二列, 初 时彼此 迭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0 — 14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基部斜 心形, 边缘在 狭侧近 顶端有 1 一 2 圆齿, 在 宽侧全 缘或近 顶端有 1 圆齿, 两面 无毛, 上面 间有小 鳞片, 下面明 显有小 鳞片, 钟乳体 线形, 长 0.25 — 0.6 毫 米, 明显, 在上 面沿边 缘下面 沿中脉 及边缘 密生, 具三 出脉, 基 出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 2- 1.1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心形、 正 三角形 或狭三 角形, 长 1 一 4 毫米, 基部深 心形、 戟 形或斜 耳形, 无毛; 退化 叶小, 狭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2 — 1.6 毫 米, 先端 锐尖或 钝形, 边缘 白色, 全缘, 疏生 缘毛, 在中 脉处有 一列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1 毫米, 有 4 一 5 花; 花序托 近无; 苞片 5 — 6, 长圆 状披针 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小苞片 少数, 狭 线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花被不 分明; 子房椭 圆形, 长 0.3 毫米, 柱 头小, 画笔 头状。 未充 分成熟 的瘦果 近椭 圆形, 长 0.4 毫米, 有不 明显的 纵肋。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花、 果期 5 月。 产滇南 (勐腊 ) 及西南 (沧源 ), 生 于海拔 720 — 800 米 的石灰 岩山密 林下或 山谷林 下 石上。 泰 国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勐腊 勐远。 24b. 狭迭叶 楼梯草 (变种 )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var. angustius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叶较 狭长, 狭长 圆形, 常 稍镰状 弯曲, 边 缘宽侧 全缘, 钟 乳体较 大, 长 0.5 — 1 毫米。 产 滇西南 (镇 康、 芒 市、 沧源 ), 生 于海拔 1 150 — 1 640 米的林 中石上 或山谷 阴处。 模式标 本采自 沧源。 24c. 粗 壮迭叶 楼梯草 (变种 ) (植物 研究) var. robustum W. T. Wang (1989).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粗壮, 在 叶之下 有少数 散生的 托叶, 叶 较大, 长达 2. 6 厘米, 宽 达 1 厘米, 托叶坚 纸质, 绿色, 披 针形, 基 部圆形 或钝。 产云南 东南部 (马关 ), 生 于海拔 700 米的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古 林膂。 25. 托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nasutum Hook. f. (1888) ; Hara in Ohashi (1975); Griers . et Long (1983); W. T. Wang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Elatostema ficoides auct. non. Wedd. : 湖; j 匕 植物志 (1976) " ; Elatostema stipulosum Hand.- Mazz. (1929);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W. T. Wang (1988). 25a. 托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图版 71, 4-6 var. nasutum 
图版 70 1—2. 菱叶 楼梯草 Elatostema rhombiforme W. T. Wang, 1. 植株, 2. 雄花: 3 — 7. 迭叶 楼梯草 (原变 种) E. salvinioides W. T. Wang var. salvinioides , 3. 植株, 4. 叶背 面放大 (示 钟乳体 ), 5. 退化叶 (放大 ), 6. 雌花, 7. 苞片; 8 — 9. 翅苞 楼梯草 E. aliferum W. T. Wang, 8. 雄 花枝, 9. 雄花。 (肖 溶绘) 
荨麻科  281  草本。 茎高达 30 — 40 厘米, 上升, 基部 生根, 无毛, 多 分枝。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 片厚 革质, 斜狭 卵形, 长 (2.5 — )4. 5 — 14 厘米, 宽 (1.5 — )2. 5 — 6. 5 厘米, 下部 叶片常 较小,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钝形或 圆形, 宽侧 耳形, 耳长 2 — 3 毫米, 边缘 狭侧在 中部之 上宽侧 在下部 1/3 之上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3 — 7 毫米, 两 面无毛 但有小 鳞片, 干时 上面榄 绿色, 下面淡 褐色, 但 通常两 面多少 变黑, 钟乳体 线形, 长 0.15 — 0.4 毫米, 上面 密生, 明显, 下面 几无,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 出脉在 狭侧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在 宽 侧延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在 狭侧有 2 — 3 条, 在 宽侧有 3 — 4 条;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 毛; 托叶近 膜质, 褐色, 有淡褐 色膜质 边缘, 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0.6 — 1.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近 锐尖, 有 1 中脉, 无毛,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序 1 一 2 个叶 腋生, 具 长梗, 直径 0.1 — 5 厘米; 苞片约 6, 近 等大, 舟状狭 卵形, 基部稍 合生, 近 膜质, 无 毛,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多数, 细小, 线形或 匙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0. 5- 1.5 厘米, 无毛。 雄花: 花梗长 2 毫米; 花被片 4, 楠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退化雌 蕊 近无。 雌花序 1 一 2 个 腋生, 近 无梗, 直径 0.5 — 1.2 厘米; 苞 片多达 12, 近 等大, 舟 状狭 卵形, 基部 合生, 近 膜质, 无毛,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多数, 细小, 线形, 长 约 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雌花: 花被片 3, 长 圆形, 长约 0.2 毫米。 瘦 果椭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东北 (大关 )、 西北 (贡 0]'、 福贡 )、 中南 (景东 )、 东南 (元 阳、 屏边、 金平、 河口、 文山、 西畴、 富宁) 及西南 (腾冲 ), 生 于海拔 1 250 — 2 600 米的 林下潮 湿处、 溪 旁或 沟边; 四川、 广西、 广东、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25b. 短 毛托叶 楼梯草 (变种 ) 短毛 楼梯草 (东北 林学院 植物研 ^室 汇刊) var. puberulum (W. T. Wang) W. T. Wang (1992). E. stipulosum Hand. -Mazz. var. puberulum W. T. Wang (1980).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上部及 雄花序 总梗被 开展短 柔毛。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 于海拔 1 400 — 1 500 米 的山谷 林中; 江西 西部、 广 东西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江西井 岗山。 26. 滇桂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pseudodissectum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0 厘米, 干 时黄 1 褐色, 具棱和 沟槽, 多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狭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4. 5 — 11 厘米, 宽 1.6 — 3. 8 厘米, 先端 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斜向宽 楔形, 边缘在 基部以 上疏生 圆齿状 牙齿, 齿 间相距 0.8 — 1.2 厘米,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6 毫米, 全表面 散生, 两面均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出 脉延. 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宽侧 4 条, 离叶缘 2 — 5 毫米处 联接;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绿 白色, 狭三 角形, 长 0.7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雌 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直径 4 一 7 毫米, 有 6 — 25 花; 花序托 细小; 苞片约 3 , 宽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 2 片近 先端有 小而厚 的角状 突起, 无毛, 小 苞片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总梗长 2. 5 — 4 厘米, 无毛。 雄 花蕾直 径 1.8 毫米, 具梗, 无毛, 四 基数。 雌花序 2 个 腋生, 多花; 花序 托近长 圆形, 长轴长 
图版 71 1—3. 微鳞 楼梯草 Elatostema minutifurfuraceum W. T. Wang, 1- 植株 上部. 2. 雄 花序' 3. 小包 M': 6. 托叶 楼梯草 (原 变种) E. nasutum Hook. f. var. nasutum . 4. 植株 上部. 5. 雄花' 6. 小 茵片: 7-9. 楼梯草 E. involucratum Francli. et Sav. , 7. 植株 上部. 8. 雌花序 (背 面 观)' 9. 瘦 果、. (李锡 畴绘) 
荨麻科  283  达 5 毫米; 苞片狭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小 苞片极 多数, 密集, 匙状 线形, 长 0. 3 — 0. 5 毫米, 先 端有疏 柔毛。 雌花 未见。 未 成熟瘦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0. 6 毫米。 花、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 于海拔 1 700 — 2 200 米的密 林下岩 石上; 广 西西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广西 百色。 27. 菱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0, 1-2 Elatostema rhombiforme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小 草本。 茎高 11 一 16. 厘米, 不 分枝,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无柄, 草质, 斜 狭 菱形, 长 2 — 4. 2 厘米, 宽 0.7 — 1.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斜 楔形, 边缘除 基部全 缘外 均具浅 锯齿, 齿 间相距 1.5 — 4 毫米,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在 上面 全面极 密生, 明显, 下面仅 在脉上 及其两 侧稍明 显外, 其 余均不 明显或 几无, 具三 出脉, 基 出脉约 伸至叶 片下部 1/3 处, 侧脉不 明显, 在 狭侧约 2 条, 在宽侧 3 条; 托叶 草质, 绿色, 有白色 边缘, 披针状 线形或 钻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 3 — 0.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直径约 3 毫米; 花序 托小; 苞片 多数, 狭 三角状 舟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有 厚角状 突起, 无毛, 密生 钟 乳体; 小苞片 线形, 长 1.8 — 2. 5 毫米, 无毛, 有钟 乳体; 总梗长 1.5 — 1.7 厘米, 无 毛, 密生钟 乳体。 雄花: 花被片 4, 宽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 面在先 端之下 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雌 蕊小, 长约 0.2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近 无梗, 小, 直径约 2 毫米; 花序 托小; 苞片约 7, 狭披 针形, 稍不 等大, 长 0.7 — 1.5 毫米, 外方的 较大, 先端 兜状且 有厚的 短角状 突起, 无毛, 有钟 乳体, 小苞片 线形或 匙形, 长 0. 7-1.5 毫米, 近 无毛。 雌花约 7, 近 无梗; 子房椭 圆形, 长 0.4 毫米, 柱 头小, 画笔 头状。 瘦果 未见。 花期 12 月。 产 滇东南 (麻栗 坡), 生 于海拔 1 300 — 1 500 米 的混交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老 君山。 28. 微鳞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1, 1-3 Elatostema mimutifurfuraceum W. T. Wang (1985) *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0 厘米, 不 分枝, 上部特 别是近 顶端有 锈色软 鳞片, 节 上疏生 小 柔毛。 叶 互生, 无柄, 草质, 斜狭椭 圆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尖 头长达 1.5 厘米, 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近 耳形, 边 缘在狭 侧基部 至叶片 1/3 处、 宽 侧基部 至叶片 1/4 处为 全缘, 其上 方有粗 牙齿, 齿 间相距 8 — 15 毫米, 两面无 毛, 上面钟 乳体狭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全面 密生, 明显, 下面 在中脉 及侧脉 上有长 达 1 毫 米的纺 锤形钟 乳体, 其他部 分无钟 乳体, 具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几延伸 至叶尖 卜' 方, 在宽 侧上升 至叶片 中部, 侧脉 在狭侧 1 一 2 条, 在宽侧 3 — 4 条; 托叶 膜质, 褐色, 线形. 长 1 一 1.2 厘米, 背面 在中脉 上有微 柔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有 长梗, 宽 4 一 -7 毫米, 具 5 — 10 花; 花 序托不 分明; 苞片 6, 外苞片 2, 较大, 卵状 舟形, 外面 疏被微 柔毛, 本身长 2. 5 — 3. 5 毫米, 有 长角状 突起, 角长 0.5 — 0.7 毫米, 小苞 片近透 明, 舟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近 兜状, 有小 缘毛。 雄花 无毛: 花被片 4, 宽椭 圆形. 先 端下 方有长 0.5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 雌蕊不 分明。 花期 6 月。 
284  云南 植物志  产 滇东南 (马关 ), 生于 海拔约 1 650 米的 林中阴 湿处。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老 君山。 29. 贡山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gungshanense W. T. Wang (198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para gun gshanense W. T. Wang (1992), syn, no v.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2 — 15 厘米, 不分枝 或有短 分枝, 无 毛或上 部被微 柔毛。 叶 互生,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狭椭 圆形, 长 2 — 4. 6 (7) 厘米, 宽 0.7 — 1.8(3. 5)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尾状 渐尖, 稀短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或 圆形, 边 缘具小 牙齿, 上 面疏 被长糙 伏毛, 下面 有小糙 伏毛, 钟乳体 线形或 杆状, 长 0. 1 — 0.2(0. 4) 毫米, 疏或密 生,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叶 柄长达 0.8 毫米, 无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宽 0.4 毫米, 无毛。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长 梗, 有 (15) 20 — 60 花; 花托不 明显; 苞片 4, 半 透明, 宽 卵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 2. 8 毫米, 外面的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无 毛或上 部被疏 柔毛, 小 苞片约 5,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0.2 — 0.4 毫米, 无毛; 总梗 纤细, 长约 2 厘米, 被小糙 伏毛。 雄花具 长梗, 花蕾时 直径约 1.3 毫米, 4 基数, 近顶端 有小疏 柔毛; 花梗长 1.8 — 2. 6 毫米。 雌 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 序托长 圆形, 长约 0.75 毫米, 被小疏 柔毛; 苞片约 10, 绿 色, 长 0.6 毫米, 外方 2 片 最大, 正三 角形, 长宽 0.6 毫米, 其 余内方 的长三 角形, 宽 0.4 毫米, 上 部被疏 柔毛, 小苞片 绿色, 宽线形 或线状 匙形, 长 0.4 毫米, 近先端 有长缘 毛; 总 梗长约 0.3 毫米, 无毛。 雌花 密集: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长 卵形, 长约 0.25 毫米, 柱头长 0.1 毫米。 花期 6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 于海拔 2 400 — 2 600 米的 林中或 石上。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丙中 洛的 齐那。 30. 翅苞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0, 8-9 Elatostema aliferum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 自横走 的根茎 上升, 有棱和 沟槽, 多 分枝, 密生倒 向小糙 伏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0.6 — 2. 5 厘米, 先 端微 急尖, 基部 狭侧楔 形宽侧 耳形, 边 缘自基 部有细 牙齿状 锯齿, 齿 间相距 2 — 3 毫米, 上面 绿色, 全面 疏生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全面 疏生短 柔毛但 沿脉上 密生糙 伏毛, 钟乳 体 线形, 长约 0.1 毫米, 上面 明显, 密生, 下面 近无,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延伸 至叶片 中部, 在 宽侧上 升至叶 片下部 1/3 处, 侧脉在 狭侧约 2 条, 在宽侧 3 — 4 条; 叶柄通 常长达 1 毫米, 密被 小糙伏 毛,; 托叶 膜质, 淡黄 绿色, 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5_7毫 米, 宽 1.8 — 2.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具 中脉, 有微 6 柔毛, 脱落。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宽达 10 毫米, 约有 5 至 多花; 花托 细小; 苞片约 4, 不 等大, 通 常 外方的 较大, 扁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3. 5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有 2 — 5 条 纵翅, 小苞片 多数, 匙形或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有 缘毛; 总梗长 4 一 30 毫米, 无毛 或 略被微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短 不一, 开花 时长达 3. 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5, 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 无毛, 外方的 略大, 先 端之下 方有明 显长约 0.5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内方的 略小, 先 端之下 方略呈 短角状 突起或 不明显 突起; 雄蕊 5; 退 化雌蕊 
荨麻科  285  无。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 梗或近 无梗, 直径 1.5 — 2. 5 毫米, 多花; 花序托 细小;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外面 略被微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密生缘 毛。 未 开放的 雌花: 花被不 分明; 子房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滇西 (凤庆 ), 生于 海拔约 2 450 米 的沟谷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31. 疣果 楼梯草 (湖 北植 物志) Elatostema trichocarpum Hand. -Mazz. (1929); 湖北 植物志 (1976)*; W. T. Wang (1980), (1989). 草本。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茎高 10 — 20 厘米, 直立, 稍 坚硬, 棱 上有糙 伏毛, 有线形 小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 短柄, 柄长 1 一 2 毫米; 叶片 草质, 斜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4 厘 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两侧 不等, 狭侧狭 心形, 宽侧宽 楔形, 上 部叶片 较小, 近 心形, 但很快 脱落, 叶片 均边缘 狭侧在 1/2、 宽侧在 1/3 部分 全缘, 其他 部分有 锯齿状 圆齿, 上面 干时榄 绿色, 通常 近边缘 有少数 线形钟 乳体, 全面极 疏被小 刺毛, 下 面淡绿 色, 初级脉 3 — 5, 有 线形钟 乳体, 上面略 凹陷, 下 面明显 凸起, 外方的 较短, 在 中部分 枝, 次级脉 少数, 十分 偏斜, 延伸 至齿内 并在下 方在叶 缘之内 网结, 细脉极 纤细, 网状, 托叶近 膜质, 狭三 角形, 长达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很快 脱落。 花序近 球状, 白色, 单 生于 叶腋。 雄 花序径 0. 5-1 厘米, 有着 生于长 1. 3-1. 8 毫米 成对总 梗上的 2 伞形 花序, 约 12 花; 总苞 有苞片 12, 苞片 分生, 长 圆状三 角形, 长达 5 毫米, 先端之 下方有 小角状 突起, 近 膜质, 有褐色 斑点, 被小疏 柔毛。 雄花花 梗粗, 先端 增大成 盆状; 花被径 1.5 毫 米, 花被片 4, 等大, 卵 圆形, 浅 囊状, 近 膜质。 雌 花序径 3 — 4 毫米, 常具细 长梗, 梗 长达 12 毫米; 苞片 线形, 长达 2 毫米, 具 硬毛。 雌花具 短梗; 花被片 3, 卵 圆形, 很短 于 子房, 草质。 瘦果长 圆状卵 珠形, 长约 1 毫米, 黄色, 具肋, 大 都肋间 具疣状 突起, 被 少数疏 柔毛。 花、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北 (镇雄 ), 生 于海拔 1 800 米 的林中 湿处; 湖北、 四川、 贵州 也有。 合模式 标本采 自 湖 北建始 和贵州 (唐 家山 Tangkiashan) 。 32. 浅齿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crenat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半 灌木。 茎高 30 — 50 厘米, 干时多 少具棱 角和浅 沟槽, 不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斜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2 — 7.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长 1 一 1.5 厘米, 边缘有 少数小 齿),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在基部 至叶片 1/3 处 全缘. 其 上有浅 圆齿, 齿 间相距 5 — 10 毫米, 上面深 绿色但 中脉浅 绿或绿 白色, 下 面黄 绿或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5 — 0.8 毫米, 密生, 两面均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9 一 10 对, 近 叶缘处 联结, 小脉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5 毫米, 无毛; 托叶膜 质, 淡 褐色, 有白色 边缘, 宽或 狭的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全缘, 具中 脉, 密生钟 乳体,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直径 — 20 毫米; 花序 托不 分明; 苞片约 6,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具 中脉, 无毛, 先 端有长 2 — 5 毫米的 角状突 起, 小苞片 多数, 膜质, 近 透明, 舟 状线形 或匙状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有暗色 条纹, 先 端 微凹, 具 中脉, 上 部疏生 缘毛; 总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被片 5, 舟 状长圆 形, 长约 2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 无毛, 在先 端之下 方有或 长或短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5; 
286  云南 植物志  退 化雌蕊 细小, 长约 0.1 毫米。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6 — 9 月。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 于海拔 200 — 280 米的沟 谷密林 下潮湿 地上。 模 式标本 采自河 口 马革。 33. 碧江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bijiangense W. T. Wang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5 厘米, 密生钟 乳体, 顶部 被小疏 柔毛。 叶 互生, 具极短 的柄; 叶片 草质, 斜狭椭 圆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1.8 — 5 厘米, 先 端尾尖 (尖 头除 基部有 1 一 3 小齿外 均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圆形, 边缘有 牙齿, 上 面有极 稀疏糙 伏毛, 下面 沿脉 疏被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 毫米, 密生,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约 5 对;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托叶 膜质, 狭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雌花序 单生叶 腋, 具极短 的梗; 花序 托直径 4 一 6 毫米, 被小疏 柔毛; 苞 片线形 或狭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被微 柔毛, 有 的苞片 先端具 短角状 突起, 小苞 片匙状 线形, 长 0. 6-1. 2 毫米, 先 端有微 柔毛。 瘦果 卵形, 长约 0. 5 毫米, 约有 8 条 纵肋,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花、 果 期 9 月。 产 滇西北 (碧江 ) 生 于海拔 3 2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34. 楼梯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71, 7-9 半边伞 (四 川南川 ), 鹿 角七、 拐仗七 (陕西 ) Elatostema invol ucratum Franch. et Sav. (1875); Franch. (1884);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Belval (1933); Tsoong (1936); Chia (1937)*; 湖南药 物志 (1962);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M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Elatostema umbellatum (Sieb. et Zucc. ) Bl. var. ma jus maxim. (1877) ; 黄 山植物 研究 (1965); 陕西 中草药 (1971)'; 秦岭 植物志 (1974) p. p.; 安徽 中草药 (1975)' ; 湖北 植物志 (1976)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5 —) 20 — 60 厘米, 基部粗 2 — 4 毫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干时具 棱和浅 沟槽, 不分枝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8. 5 厘米, 宽 1.5 — 5.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耳形, 耳 长达 5 毫米, 边缘 狭侧在 基部以 上宽侧 几自基 部密生 牙齿, 齿 间相距 5 — 9 毫米, 上面深 绿色, 疏生糙 伏毛, 下面白 绿色, 沿 脉上密 生小短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不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7 — 8 对, 斜展, 小脉不 明显; 叶柄 长 2 — 5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白 绿色, 长 圆形或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1 一 2 个叶 腋生, 明显 具梗, 直径 5 — 7 毫米, 多花; 花 序 托小,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苞片约 6, 扁 卵形或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端近 圆形, 外面 有稀疏 小毛, 外 方的极 宽大, 内方的 较小, 小苞片 多数, 匙状长 圆形至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疏生 缘毛; 总梗长 (3 — 7) — 10 — 30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有 钟 乳体。 雄花: 花 梗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5, 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之 下方无 角状 突起, 有小 缘毛; 雄蕊 5; 退化 雌蕊不 明显。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有极 短梗或 无梗, 直 
荨麻科  287  径 5- -12 毫米; 花序托 明显, 长 3 — 10 毫米, 有短 柔毛; 苞片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 渐尖, 密被短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匙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有 缘毛。 雌花 未见。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0. 8 毫米, 淡 褐色, 有 疣点和 6 条 纵肋。 花期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滇东北 (镇雄 )、 中 (富民 ) 及西南 (腾冲 ), 生 于海拔 1 850 — 2 100 米的 林下荫 湿处 或沟边 草丛中 》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福建、 浙江、 江苏、 安徽、 湖北、 四川、 陕西、 河南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全草 药用, 有清热 作用。 35. 三裂 楼梯草 (变种 )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mabienense W. T. Wang var. sexbracteatum W. T. Wang (1989) *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4 一 24 厘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顶端 疏被微 柔毛。 叶 互生, 近无柄 或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6.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渐 尖 或尾尖 (尖 头长 1 一 1.5 厘米, 全缘 ), 基 部狭侧 楔形或 钝形, 宽侧 耳形, 边缘具 圆齿, 齿 间相距 5 — 7 毫米, 两面 被短糙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1 毫米, 上面 密生, 下面儿 无, 具羽 状脉. 侧脉约 7 对; 叶柄通 常长达 1 毫米, 被微 柔毛; 托叶 脱落, 未见。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直径约 2. 5 毫米, 有 3 花, 具梗, 总梗长 9. 5 毫米, 无毛; 苞 片 6, 舟状披 针形, 长约 2. 5 毫米, 无毛,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8 毫米, 先 端之下 有角状 突起。 雄花具 短梗, 5 基数, 花蕾 时直径 2 毫米。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2 月。 产 滇东南 (广南 ), 生 于海拔 1 500 米的 开旷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广南干 坝子。 组 3. 钝叶楼 梯草组 Sect. Laevisperma (Hatusima) Yamazaki 铺地小 草本。 叶具三 出脉, 边缘有 小齿。 雄 花序不 分枝, 有长 梗及少 数花; 花序托 不 明显。 雌花序 无梗, 有 1 (一 2) 花; 花 序托不 明显; 苞片 2, 明显, 形成 总苞。 瘦果 大, 平滑, 无 纵肋。 36. 钝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2, 1-2 Elatostema obtusum Wedd. (1854) , (1856) ,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Diels (1912)? Hand.- Mazz. (1929); H. Schorter (1935); T. Tuyama in Hara (1966); 秦 岭 植物志 ( 1974 )'; 湖北 植物志 (1976); Hara in Ohashi (197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in textu et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小 草本。 茎平 卧或渐 上升, 长 10 — 40 厘米, 纤细, 基部常 无叶, 近地 面的节 上生不 定根, 千 时略呈 圆柱 形或不 明显四 棱形, 分 枝或不 分枝, 密 被反曲 的短糙 伏毛。 叶 互生, 近 无柄或 具极短 的柄; 叶片 草质, 斜 倒卵形 或斜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0.5 — 1.5( — 3) 厘米, 宽 0.4 — 1.2( — 1.6) 厘米, 先端极 钝形,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近 耳形, 边 缘狭侧 在上部 1/3 以上有 1 一 2 圆齿, 宽侧 在中部 以上有 (1 一) 2-3 (-- 4) 圆齿, 上面 无毛或 疏生小 刚毛, 下面沿 脉及边 缘有小 剌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 不很 明显. 具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1 条, 在宽侧 2 条, 直贯 齿端; 叶 柄长达 1 毫米, 密 
288  云南 植物志  被反曲 的短糙 伏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渐 尖或 锐尖, 无毛, 宿存。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有 长梗, 直径 5 — 7 毫米, 有 3 — 7 花; 花序托 细小, 不 明显; 苞片 2,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面近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突 起长约 0.6 毫米, 小 苞片匙 状狭卵 形至狭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增厚或 在先端 之下方 有刺状 突起, 突起长 0. 6-1 毫米, 近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总梗长 0.2 — 4 厘米, 有 小毛。 雄花: 花 梗长达 4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外面上 部疏生 小毛, 先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 梗, 直径 1.5 — 1.7 毫米, 有 1 一 2 花; 花序托 细小, 不 明显; 苞片 2, 狭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外面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在 中脉及 边缘有 缘毛, 全面 生钟乳 体, 小苞片 少数, 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 花梗长 0.5 毫米; 花被片 6, 长 圆形, 长 1 毫米; 子房长 1.5 毫米。 瘦果狭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浅 黄色, 光滑。 花 期 5 — 9 月, 果期 9 月。 产 滇东北 (大关 )、 西北 (鹤 庆、 丽江、 兰坪、 维西、 德钦、 贡山 )、 中 (昆 明、 禄 劝)、 中南 (景 东、 蒙自) 及西南 (镇 康、 凤庆、 腾冲 ), 生 于海拔 2 100 — 3 600 米的针 叶林、 阔叶林 及竹林 林下潮 湿地或 沟边; 西藏 南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陕西 南部、 湖北、 湖南东 南部、 广东 北部、 福建、 台湾 也有。 亦见于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北 部及泰 国 北部。 组 4. 骤尖楼 梯草组 Sect. Elatostema 叶具三 出脉、 半 离基三 出脉、 离 基三出 脉及羽 状脉。 雄 花序不 分枝, 花序托 明显, 常 呈 盘状, 边 缘多具 总苞。 雌 花序有 小或大 的平花 序托, 边 缘多具 总苞, 有多 数密集 的花。 瘦 果小, 具 纵肋。 37. 樟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2, 3 Elatostema petelotii Gagnep. (1929), et in Lecte. (1930) * ;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5 — 30 厘米, 不 分枝,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 片 草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几近 菱形, 长 6 — 11. 5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8 — 1 毫米, 两面密 生并且 明显, 具半离 基三 出脉, 基出 脉斜升 至叶片 中部, 侧脉约 5 对, 近叶 缘处弧 曲并且 联接; 叶柄长 2 — 5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 中脉。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同 株时雄 花序有 长梗, 雌花序 无梗, 异 株时, 雌雄花 序均具 长梗。 雄花序 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直径达 2 厘米, 雄花: 花被片 4, 倒 卵状长 圆形, 背 部疏生 小毛, 先 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突 起长约 0.5 毫米; 雄蕊 4; 退 化雌蕊 细小。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 梗或 具梗; 花序托 明显, 盘状, 长约 8 毫米, 宽约 4 毫米, 无毛;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约 2. 5 毫米, 无毛, 先端之 下方有 长角状 突起, 突 起长达 2 毫米, 小 苞片极 多数,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有 缘毛; 总 梗长达 3. 8 厘米, 无毛。 雌花: 子房卵 珠形, 长约 0. 75 毫米。 瘦果 未见。 (我国 产仅见 雌株, 雄 花序、 雄 花的描 写参照 文献) 花期 6 月。 产 滇东南 (屏边 ), 生于 海拔约 1 00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图版 72 2. 钝叶 楼梯草 Elatostema obtusum Wedd. ' 1. 雄株 上部' 2. 雄 花序! 3. 樟叶 楼梯草 E. petelotii Gagnep. . 雌株, 4—5. 倒毛 楼梯草 E. retrohirtum Dunn. 4. 雌株' 5. 瘐果。 (吴锡 麟绘) 
290  云南 植物志  38. 宽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3, 4-5 Elatostema platyphyllum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 Hook , f. (1888); H. Schorter in Fedde (1935); T. Tuyama in Hara (1966) ; Hara in Ohashi (197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H. Koba et al. (1994)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80 厘米, 干时 绿色, 有细 纵棱, 无毛, 分枝, 茎、 枝 均密生 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坚纸质 • 斜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6. 5 — 20 厘 米, 宽 (2. 2 —) 2. 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尖头长 0.5 — 2 厘米, 边缘有 小齿, 基 部 狭侧近 圆形, 宽侧 耳形, 耳长 3 — 8 毫米, 边 缘狭侧 在中部 以上、 宽侧 在下部 1/3 以上 有 牙齿, 其 余部分 全缘, 齿 间相距 3 — 8 毫米, 上面 绿色, 下面绿 褐色, 两面 无毛, 钟乳 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上面全 面明显 密生, 下面沿 中脉、 侧 脉及小 脉两侧 排列, 具 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在宽 侧则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 宽侧约 4 条; 叶柄长 0.5 — 1.5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 褐色,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6 — 25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雄花 序具极 短梗; 花 序托蝴 蝶形, 近 4 裂, 长达 22 毫米; 苞片 不分明 或无, 小 苞片极 多数, 倒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有小 缘毛; 总 梗长约 2 毫米, 无毛。 雄 花蕾具 短梗, 直径约 1.2 毫米: 花被片 4, 外面 在先端 之下方 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 花序具 短梗; 花 序托蝴 蝶形, 近 4 裂, 长约 10 毫米, 无毛; 苞 片不 分明, 小 苞片极 多数, 匙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增厚, 密生 缘毛。 雌花 未见。 瘦果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约 0. 6 毫米, 淡黄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期 3 — 6 月, 果期 5 — 7 月。 产 滇西北 (福 贡、 贡山 )、 西南 (腾 冲、 龙陵、 潞西、 陇川、 镇康、 耿马) 及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900 米的 河谷或 沟谷的 常绿阔 叶林下 阴湿处 或岩石 缝中; 四 川南部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 度北部 及泰国 北部。 39. 耳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auriculatum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植 物志 (1983) in nota ; C. Y. Wu (1984); W. T. Wna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0 厘米, 干时黄 褐色, 无毛, 分枝。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坚 纸质, 斜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5 — 19 厘米, 宽 4. 2 — 6. 2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尖 (尖 头长 1.2 — 1.5 厘米, 边缘 有小齿 ), 基部 狭侧近 圆形, 宽侧 耳形, 耳长约 8 毫米, 边 缘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3- -8 毫米,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脉上 疏生微 柔毛。 钟 乳体 线形, 长 0.2 — 0.5 毫米, 上 面全面 明显极 密生, 下面沿 中脉、 侧 脉及小 脉两侧 排列, 具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在宽侧 斜升至 叶片近 中部, 侧脉在 狭侧约 4 条, 在宽侧 5 — 7 条; 叶柄长 0.5 — 1.5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浅 绿色,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极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具极 短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约 6. 5 毫米, 无毛; 苞片不 分明, 小苞片 多数, 舟状披 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有 缘毛; 总 梗长约 3. 6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被片 5,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1.8 毫米, 合生 至 中部, 疏生 缘毛, 外方 3 片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 雌蕊不 分明。 雌 花序 2 个 腋生, 具梗; 花序 托长圆 形或近 蝶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中部 2 裂, 
图版 73 1-3. 巨序 楼梯草 Elatostema megacephalum W. T. Wang. 1. 雌株 上部' t- 雌花 序托' 3 . 癀果' 4 _ 5. 宽叶 楼梯草 E. platyphyllum Wedd. . 4. 雌株 一段. 5. 雌花 序托: 6—7. 毛叶 楼梯草 E. mollifolium W. T. Wang, 6. 雌株 一段, 1. 叶背面 -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肖 溶绘) 
292  云南 植物志  无毛; 苞片不 分明, 小苞片 多数, 密生, 半 透明, 线形, 长 0.8 — 1.2 毫米, 边缘 上部有 缘毛; 总梗 纤细, 长 6 — 10 毫米, 无毛。 雌花 密集: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约 0. 5 毫米, 柱 头小, 长约 0. 08 毫米。 瘦果长 卵形. 长约 0. 7 毫米, 有 8 条 纵肋。 花 期 5 — 6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2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的 四季多 美下。 40. 倒毛 楼梯草 图版 72, 4-5 曲毛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retrohirtum Dunn (1912); W. T. Wang (1975),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30 厘米. 上升, 通常不 分枝, 近圆 柱形, 极密 被下弯 的短糙 伏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椭圆 形至斜 卵状椭 圆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长 0.5 — 1.2 厘米, 边缘有 齿),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钝 或 圆形. 边 缘狭侧 在下部 1/3 以 上宽侧 在基部 以上有 圆齿状 锯齿, 齿 间相距 3 — 6 毫米, 上面全 面有少 数皮刺 状毛, 下面沿 脉上密 生小糙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近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出 脉在狭 侧延伸 至叶片 中部, 在宽侧 则斜 伸至叶 片下部 1/3,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宽侧 4 条, 小脉 在下面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下弯 的短糙 伏毛。 雌 花序具 短梗, 直径 4 一 10 毫米; 花序托 明显, 长 2. 5 — 6 毫米, 无毛; 苞片 三角形 或宽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外 密被微 柔毛, 近先端 有长达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小 苞片极 多数, 匙状长 圆形至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有 缘毛; 总梗长 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瘦果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黄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雄 花序、 雄花 未见。 花、 果期 5 月, 8 — 9 月。 产 滇东北 (盐津 )、 东南 (富宁 ) 及西南 (沧源 ), 生 于海拔 380 — 830 米的沟 谷密林 下潮 湿处或 林缘石 缝中; 广东、 广西、 四 川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广东。 41. 巨序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3, 1-3 Elatostema megacephalum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80 厘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革 质或坚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9 一 25 厘米, 宽 3. 5 — 10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长渐尖 (尖 头边 缘具小 齿), 基 部狭侧 钝形或 楔形, 宽侧宽 模形, 边 缘有牙 齿或细 牙齿, 上面 疏生小 刚毛, 下面 沿脉上 疏生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3 毫米, 两 面明显 密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约 5 对; 叶柄长 1.5 — 12 毫米, 无毛; 托叶 纸质, 黄 绿色,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10 — 18 毫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近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3 — 2. 3 厘米, 宽 1 一 1.6 厘米, 2 裂, 无毛; 外苞片 6 — 7, 扁圆 状 卵形, 内苞片 舟形, 宽 5 毫米, 外面 无毛,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小苞片 膜质, 半透 明, 线形或 卵形, 长 2. 5 — 4 毫米, 近先 端有短 角状突 起或几 无角状 突起, 无毛或 被疏柔 毛; 总梗 粗壮, 长 5 — 7 毫米, 无毛。 雄花四 基数, 花蕾时 直径约 1.2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序托 近长圆 形或长 方形, 长达 2. 3 厘米, 宽 1.9 厘米, 4 裂, 无毛; 苞 片 多数, 扁三 角形, 长约 0. 5 毫米, 先 端之下 方有长 0. 6-1 毫米的 短角状 突起, 有 缘毛, 
荨麻科  293  小苞片 多数, 匙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1 一 I. 4 毫米, 有 褐点, 具 缘毛; 总梗 粗壮,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雌花 未见。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 5 毫米, 有 8 条 纵肋。 花、 果期 4 一 6 月 。 产 滇中南 (景东 )、 南 (景 洪、 勐腊 )、 东南 (绿 春、 元阳、 西畴、 富宁) 及西南 (澜沧 ), 生 于海拔 680 — 1 700 米 的沟谷 林下潮 湿处或 沟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元阳逢 春岭。 42. 多序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macintyrei Dunn (1920);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T. Yahara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rupestre auct. non (Buch. -Ham. ) Wedd. : Hand. -Mazz. (1929) ; Merr. (1934); "图 鉴" (1972)'. 半 灌木。 茎高 30 — 100 (-150) 厘米, 基部圆 柱形, 粗约 4 毫米, 上部 分枝, 分枝 干时 具棱和 浅沟,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叶具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6. 5 — 19 厘 米, 宽 2. 5 — 9.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边缘 有小齿 ), 基部斜 楔形, 边缘有 圆齿状 小 锯齿, 齿 间相距 3 — 9 毫米,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 脉有短 伏毛, 钟 乳体线 形, 长 0.3 — 0.5 毫米, 两面 明显, 上面 全面极 密生, 下 面主沿 脉上及 其两侧 排列,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 脉延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约 4 对, 小 脉两面 可见; 叶柄长 2 — 15 毫米, 无毛; 托叶 纸质, 绿色, 披 针形, 长约 1.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无毛, 有 中脉。 雌雄异 株或 同株。 雄 花序多 个簇生 叶腋, 均 有梗, 直径约 7 毫米; 花序托 直径约 4 毫米, 无毛; 苞片舟 状正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锐尖且 加厚, 具 中脉, 小苞片 多数, 匙状 线形, 长约 1.2 毫米, 上部 疏生小 柔毛; 总梗长 2 — 7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近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外方 2 片 较宽, 均外面 疏生小 柔毛,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 化雌蕊 近无。 雌花 序通常 5 — 9 个或有 时更多 个簇生 叶腋, 具梗; 花序托 直径约 4.5 毫米, 通常 4 裂, 有密集 的花, 周围有 苞片; 苞 片正三 角形, 长 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且 加厚, 小 苞片极 多数, 匙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上部 疏生小 柔毛; 总梗长 2 — 7 毫米, 无毛。 雌花 未见。 瘦果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有 10 条 纵肋。 花期 4 月, 果期 5 月。 产滇中 (昆 明、 富民、 江川、 师宗 )、 中南 (景东 )、 西 (泸水 )、 西南 (耿 马、 沧 源)、 南 (勐 养、 景洪、 勐腊) 及东南 (绿 春、 金平、 文山、 富宁 ), 生 于海拔 580 - -2 000 米 的沟谷 或山坡 的密林 中荫湿 处或岩 石上;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贵州、 广西、 广东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不丹、 泰国。 43. 毛叶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图版 73, 6-7 Elatostema mollifolium W. T. Wang (1982); C. Y. Wu (1984) in add.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150 厘米, 无毛, 有棱和 沟槽, 极 密生钟 乳体。 叶 互生, 具短 柄; 叶片 草质, 斜狭椭 圆形, 长 23 — 29 厘米, 宽 7. 8 — 10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长 2 — 3. 5 厘米, 边缘 有小齿 ). 基 部斜宽 楔形, 边缘 自基部 以上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6 — 10 毫 米, 上面 绿色, 有极稀 疏的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全 面被稍 密的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5 毫米, 上面极 密生且 明显, 下面 近无,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延至叶 片 中部. 在 宽侧延 至叶片 下部约 1/3 处, 侧脉 7 — 8 对, 小脉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3 — 8 毫 
294  云南 植物志  米, 无毛; 托叶 纸质. 有膜质 边缘, 淡 褐色, 披 针形, 长约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无毛, 下 部生钟 乳体。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约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苞片约 6, 扁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外被微 柔毛,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密集, 膜质, 楔状 线形, 长约 1 毫米, 背面 疏被微 柔毛,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总梗长 约 3 毫米, 被微 柔毛。 雄花尚 极小。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长 圆状四 边形, 长 约 3. 2 毫米, 宽 2. 8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近中部 2 浅裂; 苞片约 15, 正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被微 柔毛,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密集, 绿色, 狭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被微 柔毛,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总梗 粗壮, 长约 1.5 毫米, 有短 柔毛。 雌花尚 极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滇中 (双柏 ), 生 于海拔 1 950 米的山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双柏海 资底。 44. 华南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bal ansae Gagnep. (1929), et in Lecte. (1929)* ;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Elatostema platyphyllum Wedd. var. balansae (Gagnep. ) T. Yahara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50 厘米, 上升, 自基部 分枝, 被微 柔毛, 密生钟 乳体。 叶互 生, 具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6 — 18 厘米, 宽 2. 5 — 7.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边缘 有小齿 ), 基部 狭侧宽 楔形或 钝形, 宽侧 钝形或 圆形, 边缘自 基部以 上有小 锯齿, 齿 间相距 3 — 5 毫米, 上面 绿色, 无毛, 间或极 疏生小 刚毛, 下面淡 绿或黄 绿色, 仅沿脉 上有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4 毫米, 两面 明显, 上 面全面 密生, 下面仅 沿各级 脉上 排列,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 脉在狭 侧延伸 至叶片 中部或 以上, 在宽 侧伸至 叶片下 部 1/3 至近 中部,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2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托叶 纸质, 有膜质 边缘, 淡 绿色,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2 个 叶 腋生, 具梗; 花序托 明显, 直径达 8 毫米; 苞片约 4,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锐尖, 背 面被微 柔毛,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近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总梗 长达 6 毫米, 被微 柔毛。 雄花: 花梗长 1.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 米, 外面上 部有小 柔毛, 近先端 有长约 0.6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序 1 一 2 个叶 腋生,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轮 廓近方 形或椭 圆形, 宽达 10 毫米; 花序托 明显, 有 小毛; 苞 片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锐尖且 加厚, 背面有 小毛, 小苞片 匙形或 线形, 长约 1.5 毫 米, 先 端有小 缘毛; 总梗长 0.5 — 2 毫米, 被微 柔毛。 雌花 未见。 瘦果 卵形, 长约 6 毫米, 褐色, 有 7 — 8 条 纵肋。 花、 果期 7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西 (邓 川、 大理 )、 中 (昆 明、 富民) 及东南 (绿 春、 金平、 屏 边、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750 — 2 000 米的 林下潮 湿处或 沟边; 广西、 广东、 贵州 南部、 四 川 西南部 也有。 亦见于 泰国、 越南。 模式 标本采 自越南 北方。 45. 显脉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4, 1-2 Elatostema longistipulum Hand. Mazz. (1920);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Elatostema rupestre (D. Don) Wedd. var. salicifolium auct. non Wedd. : Hand. -Mazz. (1929). 
荨麻科  295  草本。 茎高 25 — 40 厘米, 上升, 下 部近圆 柱形, 生根, 上部多 少呈四 棱形且 有四浅 槽, 不 分枝, 全长 密被糙 伏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 头边缘 有锯齿 ),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 钝形至 耳形, 边缘狭 侧在叶 片下部 1/3 宽侧 在基部 全缘, 其 上有细 圆齿状 锯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仅 沿各级 脉上密 被小糙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 3 毫米, 两面 明显, 上面 全面密 生, 下面仅 沿脉两 侧及叶 缘内侧 排列,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 出脉在 狭侧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在 宽侧伸 至叶片 中部. 侧 脉在狭 侧于叶 片上部 1/3 以上有 2 — 3 条, 在宽侧 于叶片 中部 以上有 3 — 4 条, 脉网在 下面近 隆起; 叶 柄长约 1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托叶干 膜质, 绿 褐色, 背面 沿中脉 有小糙 伏毛, 全面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直径达 10 毫米, 花序托 明显, 长达 8 毫米, 宽 6 毫米, 密 被小糙 伏毛; 苞片宽 卵形, 长 约 2 毫米, 背 面密被 开展微 柔毛, 小苞 片匙形 或匙状 线形, 长 1.6 — 1.8 毫米, 有 小疏柔 毛; 总 梗长达 3 毫米, 粗壮, 密 被小糙 伏毛。 雄 花序、 雄花及 瘦果均 未见。 花期 3 月。 产 滇东南 (河 口、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 ), 生 于海拔 600 — 1 300 米的沟 谷阔叶 林下、 溪旁 或林缘 等处。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46. 短尖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4, 3-4 Elatostema breviacuminat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5 厘米, 钝四 棱形, 具四 浅沟, 粗达 3. 5 毫米, 下部 无毛, 上 部 被小糙 伏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具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5 — 8. 4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或近 锐尖, 基 部狭侧 钝形, 宽 侧近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下部全 缘但 自基部 1Z3 以上或 中部以 上有浅 波状小 圆齿, 齿 间相距 3 — 6 毫米,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 各级脉 上被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出 脉均延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在宽侧 3 — 4 条;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被微 柔毛; 托叶干 膜质, 中 脉附近 绿色, 边缘绿 白色, 披 针形, 长达 10 毫米, 有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1. 2-2 厘米, 宽 0. 8- 1.4 厘米, 中部 2 裂,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苞片 5 — 7, 大, 宽 卵形, 宽 8 — 15 毫米, 背 部 中部有 短角状 突起, 被小糙 伏毛, 小苞片 多数, 密生, 舟状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先 端有 缘毛; 总梗长 6 — 8 毫米, 被小糙 伏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4 毫米; 花被片 4, 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 面上部 被小糙 伏毛, 其中 2 片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退化雌 蕊无。 雌 花序、 雌花及 瘦果均 未见。 花期 5 月。 产 滇东南 (金平 ), 生于 海拔约 750 米 的河谷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五 老河。 47- 锐齿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cy rtand raef ol ium (Zoll. et Mor. ) Miq. (1851) , (1854) , nom tant . ; Back h v. d. Brink (1965); T. Yahara (1984). Procris cyrtandrae folia Zoll. et Mor. (1846) ; E. sessile J. R. &- G. Forst. var. cyrtandrae- folium (Zoll. et Mor. ) Wedd. in DC. (1869); E. sessile var. ulmifolium (Miq. ) Wedd. (1856), et in DC. (]869); E. sessile var. pubescens Hook. f. (1888); Hand. -Mazz. ( 1929 ); E. herbacei folium Hayata (1916); Liu et Huang ( 1976)*;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图 版 74 1 一 2. 显脉 楼梯草 Elatostema longistipulum Hand. -Mazz. , 1. 雌 花枝, 2. 雌花 序托; 3—4. 短尖 楼梯草 E - breviacuminatum W. T. Wang. 3. 雌花枝 一段, 4 . 雌花 序托; 5 — 6. 大 叶粗角 楼梯草 E. pachyceras W. T. Wang var. majus W. T. Wang. 5. 雌花枝 一段, 6. 雌花 序托。 (肖 溶绘) 
荨麻科  297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45 厘米, 密 被短糙 伏毛, 具长 分枝。 叶 互生, 具短柄 或近无 柄;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0.8 — 3.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 头全 缘),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宽 楔形, 边 缘下部 全缘, 以上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2 — 5 毫米, 上 面 有短糙 伏毛, 下 面沿脉 上有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5 毫米, 上 面全面 密生, 明显, 下面不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出 脉延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密 生短糙 伏毛; 托叶近 膜质, 淡 绿色, 狭披 针形, 长达 6 毫米, 宽 2 毫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直径 6 — 8 毫米; 花序托 盘状, 长约 3. 5 毫米; 苞片约 5, 宽卵 形至扁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卵形、 匙状长 圆形至 线形, 长约 2 毫米, 略被小 缘毛; 总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雄花 蕾时具 短梗, 花 梗长约 0.7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4, 卵状长 圆形, 无毛;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序托 细小; 苞片宽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外 被微柔 毛, 外 面在先 端之下 方有长 1 一 1.5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多数, 线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 花被片 3。 未成熟 瘦果长 0.6 毫米, 淡 褐色, 约有 6 条 纵肋。 花、 果期 5—10 月 。 产 滇东南 (金 平、 砚山 )、 南 (勐海 ) 及西南 (临 沧、 孟连 ), 生 于海拔 450 — 1 800 米的 沟谷林 下或林 缘沟边 石上; 广西、 广东 北部、 台湾、 福建、 江西、 湖南、 贵州、 四 川、 甘 肃南部 也有。 亦 见于喜 马拉雅 山区、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48. 俞疏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yui W. T. Wang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草本。 雌雄 异株。 茎高 23 — 45 厘米, 密被锈 色小软 鳞片, 不 分枝, 偶尔有 2 分枝。 叶 互生,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片 草质, 干 时多少 变黑, 两侧不 相等, 斜椭 圆形或 斜长圆 形, 长 2. 5 — 11 厘米, 宽 1.1 一 3.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或渐尖 (渐尖 头全缘 ), 基部狭 侧 楔形, 宽侧 耳形, 边 缘狭侧 在下面 1/3 或 1/2 部分、 宽侧 在下面 1/3 或 1/4 部分 全缘, 其他 部分有 牙齿, 上面 无毛, 下面脉 上有极 短的糙 伏毛, 钟 乳体稍 密集, 明 显或不 明显, 长 0.1 — 0.3 毫米, 具三 出脉, 偶 尔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1 一 2 条, 在宽侧 3 (— 5) 条; 叶 柄长达 2 毫米;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9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无钟 乳体。 雄花 序成对 腋生, 具 短梗, 直径约 5 毫米; 花序 梗长约 2 毫米; 花托近 圆形, 直径 3 — 4 毫米, 无毛; 苞片 4 一 6, 不 等大, 通常 2 枚 较大, 三 角状宽 卵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1.8 — 2 毫米, 先端 兜状, 具角状 突起, 突起 线形, 长 2 — 5 毫米, 其他 的小, 具 较 短角状 突起, 无毛; 小苞片 舟状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1 一 1.8 毫米, 边缘 疏被短 睫毛。 雄 花 4 基数: 花被 片狭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2 — 3 枚在外 面先端 之下具 短角状 突起, 突起 长约 0.25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花 序托近 肾形, 长约 6 毫米, 宽 0.37 毫米, 无 毛; 苞片约 3 , 扁正三 角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 1 一 1.8 毫米, 2 枚先端 有角状 突起, 突 起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极多, 极 密集, 线形, 长 1 一 1.4 毫米, 无毛。 瘦 果极密 集, 具 短梗, 椭 圆形, 长 0.5 — 0.6 毫米, 约有 6 肋。 花期 7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西南 (泸水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800 米的 阔叶林 或铁杉 林下。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至 独龙的 旗旗。 49. 粗角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298  云南 植物志  Elatostema pachyceras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49a. 粗角 楼梯草 (原 变种) var. pachycera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50 厘米,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无毛。 叶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薄坚 纸质, 斜狭 椭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全 缘), 基 部斜宽 楔形, 边 缘下部 全缘, 以上具 牙齿, 齿 间相距 5 — 10 毫米, 两面 无毛, 或 上 面疏生 短糙伏 毛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2 毫米, 两 面尤其 是上面 明显, 密 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条, 在宽侧 4 条; 叶 柄长达 6 毫米, 无毛; 托叶膜 质, 脊面 淡绿, 边缘黄 绿色, 披 针形, 长 13 — 17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无毛, 密 生钟乳 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多花;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无毛; 苞片 6 或 更多, 扁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0.5 — 1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无毛, 近先 端有厚 的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6 — 4 毫米, 小苞片 多数,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半 透明, 无毛; 总 梗粗, 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 雄花四 基数, 无毛, 花蕾时 直径约 1 毫米。 雌花序 有极短 的梗, 多花;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无毛; 苞 片宽卵 形或卵 形, 长 0.5 — 1 毫米, 无毛, 近先 端有厚 的角状 突起, 突起长 0.5 — 1.2 毫米, 小 苞片多 数, 匙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具 缘毛; 总 梗长约 1 毫米, 无毛。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暗 褐色, 有 9 条 纵肋。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月。 产滇西 (漾濞 )、 西南 (腾冲 ) 及东南 (建 水、 绿春、 元阳 ), 生 于海拔 1 100 — 2 600 米 的阔叶 林中潮 湿处或 沟边。 模式 标本采 自绿春 松东。 49b. 大 叶粗角 楼梯草 (变种 ) (植物 研究) 图版 74, 5-6 var. ma jus W. T. Wang (1982). Elatostema longipetiolatum W. T. Wang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叶柄 较长, 长达 11 毫米; 叶片 较大, 长达 25 厘米, 宽 5 — 9 厘米, 钟乳体 较长, 长 0.3 — 0.8 毫米; 雄花 序苞片 先端有 缘毛。 产 滇东南 (文山 ) 及西南 (腾冲 ), 生于 海拔约 1 850 米的沟 边阔叶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文山老 君山。 50. 拟骤尖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pseudocuspidatum W. T. Wang (1988)*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 30 — 40 厘米, 无毛, 不 分枝或 下部具 1 分枝。 叶具 短柄或 无柄,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斜倒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4 — 8. 5 厘米, 宽 1.5 — 3. 2 厘 米, 先端尾 尖或尾 状渐尖 (尖 头全缘 ), 基 部狭侧 钝形, 宽侧短 耳形, 边 缘具小 牙齿, 钟 乳体 线形, 长 0.2 — 0.6 毫米, 密生, 明显, 具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 3 条, 在宽侧 3 — 5 条; 叶 柄长达 3 毫米; 托叶 膜质, 披针 状线形 或狭三 角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6 — 3. 2 毫米。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3. 5 — 6 毫米, 无 毛; 苞片 6, 白色, 宽卵形 或圆状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2 毫米, 外面先 端之下 有短而 厚 的绿色 短角状 突起, 突 起长约 0.4 毫米, 边 缘具小 缘毛, 小 苞片半 透明, 长圆 形或舟 
荨麻科  299  状四 方形, 外 面先端 之下有 短角状 突起, 无毛; 总梗 粗壮, 长 2 — 3 毫米, 无毛。 雄花具 细梗: 花被片 4, 白色, 长椭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 先端之 下有短 角状突 起, 无毛; 雄蕊 4; 退化雌 蕊长约 0.3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苞片约 15, 淡绿 白色, 宽卵形 或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边 缘具小 缘毛, 外面先 端之下 有绿色 长角状 突起, 小 苞片半 透明, 密集, 倒卵状 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0. 6-1 毫米, 宽 0. 2-0. 5 毫米, 较大的 先端兜 状且具 短角状 突起, 边 缘上 部有小 缘毛, 较小的 扁平。 雌花 密集: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长 卵形, 长约 0.25 毫米, 柱 头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5 — 6 月 。 产 滇西北 (兰 坪、 福贡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100-2 800 米的 林下、 溪边 或林下 沟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兰坪营 罗的罗 母坪。 51. 宽角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platyceras W. T. Wang (1988)*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4 厘米, 基部 直径约 6 毫米, 下部 密被锈 色小软 鳞片, 近顶端 有微 柔毛, 不分枝 或有短 分枝, 约有 16 叶。 叶具 短柄; 叶片 纸质, 斜 长椭圆 形或狭 卵形, 长 5. 2 — 12. 5 厘米, 宽 2. 5 — 4. 2 厘米, 先端尾 尖或长 骤尖, 稀 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 侧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 缘在狭 侧下部 1/2 宽 侧下部 1/4 全缘, 其上具 圆齿状 牙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有微 柔毛, 钟乳 体狭纺 锤形, 长 0.1 — 0.35 毫米, 密生,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条, 在宽侧 4 条; 叶柄长 2 — 3 毫米, 有微柔 毛或近 无毛; 托叶 膜质, 线形, 长约 1.4 厘米, 宽 1.6 毫米, 有小 缘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 序托 宽长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0.8 — 1.4 厘米, 宽 0.7 — 1.1 厘米, 4 裂, 无毛; 苞片约 8, 不 明显, 短小, 有小 缘毛, 外面先 端之下 有厚的 短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密集, 半 透明, 大 的 宽线形 或楔状 线形, 长 2. 5 毫米, 宽 0.7 毫米, 先端短 兜状, 有小 缘毛, 外面 先端之 下有 短角状 突起, 较 小的线 形或狭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扁平, 有小 缘毛; 总 梗长约 5 毫米, 无毛。 雄花 具梗: 花被片 4, 长椭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基部 合生, 先端 有长角 状 突起, 有小 缘毛; 雄蕊 4; 退化 雌蕊长 0.3 毫米。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序托 宽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 毫米, 无毛; 苞片 6, 2 片 较大, 扁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宽 2 毫米, 外面先 端之下 有粗大 突起, 突起 扁平, 近 菱形, 长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边 缘 有少数 牙齿, 被小糙 伏毛, 其余 4 片 较小, 宽三 角形, 长 0.6 毫米, 宽 0.8 毫米, 外 面先端 之下有 突起, 突起 扁平, 镰 刀状, 长 1.6 毫米, 宽 0.6 毫米, 小苞片 多数, 密集, 狭倒 卵形或 线形, 长 0.6 — 1.2 毫米, 较大的 先端短 兜状, 密被微 柔毛, 外 面先端 之下有 长 0.5 — 1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较小的 无角状 突起。 雌花 密集: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 紫色, 长 圆形, 长 0.3 毫米, 柱头长 0.1 毫米。 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滇西 (泸水 ), 生于 海拔约 1 700 米 的河谷 水边。 模 式标本 采自泸 水县城 (六库 ) 附 近。 52- 漾澳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5, 1 Elatostema yangbiense W. T. Wang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3 厘米, 粗 5 毫米, 自叶 腋生出 雄花序 和具叶 短枝, 上 部有褐 色小软 鳞片。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薄 纸质或 草质, 斜长 圆形, 长 3. 5 — 8 厘米, 
300  云南 植物志  宽 1.4 一 2. 4 厘米, 先 端渐尖 (尖 头短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全缘 ), 基部 斜楔形 或宽侧 近 圆形, 边 缘下部 1/3 全缘, 其上有 牙齿或 细牙齿 ,齿 间相距 4 一 5 毫米, 上面疏 生白色 小糙 伏毛, 下面 沿脉上 极疏生 贴向短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 — 0.4) 毫米, 两面 极 密生, 明 显或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 出脉在 狭侧伸 至叶片 中部, 在宽侧 伸至叶 片下部 1/3, 侧脉 在狭侧 1 一 2 条, 在宽侧 2 — 3 条;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浅黄 绿色,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1.6 厘米, 宽 4 毫米, 无毛, 疏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直径 4 一 8 毫米;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 2. 8 — 5. 5 毫米, 无毛; 苞片 6, 不 分明, 先端有 厚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5 — 3. 5 毫米, 疏生小 柔毛, 小苞片 密集, 膜质, 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0.5 — 1.2 毫米, 先端 兜状, 外 面先端 之下方 有 短角状 突起, 无毛。 雄花四 基数, 花蕾 时直径 1 毫米, 无毛, 具 4 角, 角长约 0.3 毫 米。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滇西 (漾濞 ), 生于 海拔约 2 400 米 的山谷 林缘。 模 式标本 采自漾 濞上羊 圈坪。 53- 独龙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dulongense W. T. Wang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草本, 雌雄 同株。 茎高约 30 厘米, 顶 部疏被 开展短 柔毛, 不分 枝或具 1 条 分枝。 叶 互生, 无柄, 草质, 两侧不 相等, 斜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6. 5 — 11 厘米, 宽 2. 3 — 2. 9 厘米, 先 端尾状 (尾 状尖头 基部有 1 一 2 齿), 基 部狭侧 楔形宽 侧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 缘 在基部 之上有 牙齿, 上面 被短糙 伏毛, 下面脉 上被短 柔毛, 钟乳体 稍密, 长 0.1 — 0.2 毫米,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托叶 膜质, 线形, 长约 4 毫米, 绿 白色, 中肋 绿色, 无毛。 雄花 序单生 于上部 叶腋, 具 长梗; 花 序梗长 1.2 — 2. 5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0.9 — 2. 2 厘米, 宽 4 一 9 毫米, 无毛; 苞 片中有 2 枚 稍 明显, 顶端 有角状 突起, 突起 绿色, 长 1 毫米, 其他 苞片不 明显; 小 苞片极 多数, 极 密集, 半 透明, 长 圆形或 线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0.4 — 0.8 毫米, 先 端常呈 兜状, 外面 先端 之下具 短角状 突起, 先端 疏被短 柔毛。 雌花序 单生于 雄花序 之下的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序 梗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 序托长 圆形, 长 3. 5 — 5. 2 毫米, 宽 2. 5 — 3. 6 毫米, 无毛; 苞片约 10, 扁正三 角形, 不 明显, 长约 0.4 毫米, 先端具 粗角状 突起, 突起 绿色, 线形, 长 0.5 — 0.7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外方的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0.3 毫米, 先端 有绿色 角状突 起, 其 他的小 苞片极 多数, 极 密集, 线形, 长 0.3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 于海拔 1 350 米的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独龙乡 (镇) 马库。 54. 骤尖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蔽荫草 (碧江 ) Elatostema cuspidatum Wight (1853)* ;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3)*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Lauener (1983);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Elatostema sessile Forst. var. cuspidatum (Wight)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湖北 植物志 (1966) p. p.; E. bodinieri Levi. (1913), (1915) ; E. memglunense W. T. Wang (1996)*, sny. nav. 54a. 骤尖 楼梯草 (原 变种) 图版 75, 2 
u  图版 75 1. 漾澳 楼梯草 Elatostema yangbiense W. T. Wang, 雌株 上部; 2. 骤尖 楼梯草 (原 变种) E. cuspidatum Wight var. cuspidatum, 雄株 上部; 3. 河口 楼梯草 E. hekouense W. T. Wang, 植株 上部。 (杨建 昆绘) 
302  云南 植物志  var. cuspidatum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 150 厘米, 草质 或基部 木质, 具 钝棱和 浅沟, 无 毛或近 无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 椭圆形 或斜长 圆形, 长 6 — 24 厘 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 端骤尖 或渐尖 (尖 头全缘 ),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近 耳形或 圆形, 边 缘有尖 牙齿, 齿 间相距 6 — 10 毫米, 两面 无毛, 或上 面疏生 短糙伏 毛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5 毫米, 密生, 两面明 显或上 面明显 下面不 明显; 托叶 膜质, 中 脉附近 绿 色边缘 白色,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2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无毛, 有 中脉。 雌 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有梗, 多花; 花序 托直径 10 — 15 毫米; 苞片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外面被 微柔毛 ,先 端有长 1 一 2. 5 毫米的 短角状 突起, 小苞片 多数, 长圆形 ,长 1. 5- 2. 5 毫米, 有小 缘毛; 总梗长 1.5 — 10 (-20) 毫米, 被微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花被片 4,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上 部有短 柔毛,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多花; 花序 托直径 5 — 10 毫米; 苞片不 分明, 小苞片 密集, 长 1.2 — 2 毫米, 有 缘毛; 总 梗长约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雌花 未见。 瘦果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达 1 毫米, 褐色, 有 8 条 纵肋。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滇东北 (彝良 )、 西北 (碧 江、 福贡、 贡山 )、 西 (漾 濞、 凤庆 )、 西南 (泸 水、 腾 冲)、 中南 (景东 ) 及滇南 (勐腊 ), 生 于海拔 1 640 — 3 200 米的山 地沟边 多石处 或阔叶 林中; 西藏 南部、 四川西 南至西 北部、 贵州、 广西、 湖北 西部、 江 西西部 也有。 亦见于 尼 泊尔、 印度东 北部。 54b. 长 角骤尖 楼梯草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dolichoceras W. T. Wang (198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雌 花序的 苞片具 长角状 突起, 突起长 3 — 5 毫米。 产 滇西北 (兰坪 ), 生于 海拔约 2 300 米的 溪边。 模 式标本 采自兰 坪的罗 母坪。 55. 毛梗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pubipes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小 草本。 茎高 10 — 16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上 部有微 柔毛。 叶 互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椭 圆形, 长 3 — 7. 3 厘米, 宽 1.4 一 2. 9 厘米, 先 端尾尖 或渐尖 (尖 头全缘 或 基部有 1 对齿 ),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近 耳形, 边 缘均自 基部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3 — 5 毫 米, 上面 绿色, 全面疏 生小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全面特 别是沿 脉上较 密被微 柔毛, 钟 乳体 线形, 长约 0.2 毫米,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 面不甚 明显, 具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斜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在 宽侧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在 狭侧约 2 条, 在 宽侧约 3 条; 叶 柄长 — 1 毫米, 具柄 时被微 柔毛; 托叶 膜质, 白色,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先端渐 尖, 无毛, 有 中脉。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单生于 茎上部 叶腋, 具梗; 花序 托近椭 圆形, 长 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2 裂, 有疏 柔毛; 苞片约 8, 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先 端有角 状 突起, 突起长 0.8 — 1.8 毫米, 外 面被微 柔毛, 小苞片 多数,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被疏 柔毛; 总梗长 10 — 30 毫米. 有开 展的微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 被片 4*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面上 部有疏 柔毛, 先 端之下 方有短 角状突 起。 雌花序 于雄花 序下方 1 一 2 节上 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约 3 毫米; 花序托 细小; 苞片 长达 0. 5 毫米, 有微 柔毛,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 8-2 毫米, 小苞片 密集, 线形, 
荨麻科  303  长 0.6 — 1 毫米, 有微 柔毛。 雌花: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 房长约 0.2 毫米。 瘦果 未见。 花 期 5 月。 产 滇东南 (马关 ), 生于 海拔约 2 300 米的竹 林下荫 湿处。 模式 标本采 自马关 都龙老 君山。 56. 曲毛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crispulum W. T. Wang (1985) * .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长 26 — 32 厘米, 粗 2 — 4 毫米, 下部有 1 一 2 条长 枝条, 被微 硬 曲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干时坚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4 一 8. 4 厘米, 宽 2. 4 — 3. 7 厘米, 先端 微尖或 微钝, 基部斜 楔形或 狭侧楔 形宽侧 钝形, 边缘 具圆齿 或细圆 齿状牙 齿, 上面 无毛, 下面沿 脉上有 糙伏小 曲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3 — 0.8 毫米, 上面极 密生, 十分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在 狭侧约 2 条, 在宽侧 3 — 4 条; 叶 柄长达 3. 5 毫米, 被微硬 曲毛; 托叶 纸质, 狭三 角形或 三角状 线形, 长 5 — 9 毫米, 宽 2 毫米, 无毛, 密生 长 0. 25 — 0. 5 毫 米的钟 乳体。 大都 是雌雄 同株。 雄 花序具 长梗, 无毛;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约 10 毫米, 宽 5 毫米; 苞片 6, 其中 2 片 较大, 扁三 角形, 长 3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有角状 突起, 突起长 2. 5 毫米, 其余 4 片 较小, 三 角形, 长宽约 2 毫米, 小 苞片近 透明, 舟状 线形, 长 1.2 — 1.5 毫米; 总梗长 5 — 6. 8 厘米, 有长 0.3 — 0.7 毫 米的钟 乳体。 雄花 密集, 无毛; 花被片 5, 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基部稍 合生, 外面 在先端 之下方 有短角 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雌 蕊无。 雌花序 具梗, 宽约 7 毫米, 无毛; 花 序托宽 线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1 毫米; 苞片 4, 其中 2 片 较大, 近正三 角形, 长宽约 2 毫米, 先 端有长 1.5 毫 米的 粗角状 突起, 2 片 较小, 宽 卵形, 长宽 1 毫米, 小苞片 密集, 线 形或倒 披针状 线形, 长 1.6 — 2 毫米; 总 梗长约 8 毫米。 雌花 密集: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狭 卵形, 长约 0.6 毫 米。 花期 8 月。 产 滇西南 (盈江 ), 生于 海拔约 350 米的 山谷雨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盈江 那邦。 57. 绢毛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laxisericeum W. T. Wang (1980);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0 厘米, 上 部疏被 贴生的 绢状短 柔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斜 椭 圆形, 长 10 — 13. 5 厘米, 宽 4. 4 一 5.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楔 形或圆 形, 边 缘有略 钝的小 牙齿, 上面 疏被小 刚毛, 下面 沿脉上 疏被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5 毫米, 明显, 密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 4 条, 在宽侧 4 条; 叶柄 长 5 — 11 毫米; 托叶 膜质,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0.7 — 0.9 厘米; 苞片不 分明, 宽三 角形, 长约 0.8 毫米, 小苞片 密集, 狭 线形, 长约 1.5 毫米; 总梗长 1.8 — 2. 2 厘米, 被微 柔毛。 雄花五 基数, 花蕾时 直径约 1.2 毫米。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10 月。 产 滇东南 (绿春 ), 生于 海拔约 630 米 的河谷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大 黑山。 58. 显柱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sti^matosum W. T. Wang (198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0 厘米, 粗 4 毫米, 不 分枝或 下部有 1 短枝, 上 部被开 展的短 柔毛, 中部以 上约有 6 叶。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 片干时 草质, 斜 椭圆形 或长椭 
304  云南 植物志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先 端尾尖 (尖 头全缘 ),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圆 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牙齿, 上 面疏被 贴向短 柔毛, 下 面沿脉 上被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 毫米, 上面稍 密生, 略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4 条; 叶 柄长达 2. 5 毫米; 托叶 膜质, 中脉绿 色其余 白色,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9 毫米, 宽 2. 5 毫米, 先端 稍钝, 近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 花序具 长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6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苞片约 9, 宽卵形 或正三 角形, 长 0.5 — 1 毫米, 无毛, 其中 2 或 3 片先端 具角状 突起, 突起 呈狭三 角形, 长 0.8 — 1 毫米, 绿色, 小 苞片半 透明, 宽舟 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1.1 一 2 毫米, 先端 常呈兜 状及撕 裂状; 总梗长 8 — 12. 5 厘米, 上部被 开 展的微 柔毛。 雄花极 密集, 无毛: 花被片 4, 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 合生, 绿色; 雄蕊 4, 白色; 退化 雌蕊不 明显。 雌花序 腋生, 具极 短梗; 花 序托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无毛; 苞片约 30, 小, 正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边缘 疏生小 缘毛, 先端 有 长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3 — 2 毫米, 绿色, 小苞片 密集, 线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0.6 — 1 毫米, 边缘 在上部 疏生小 缘毛, 较大的 先端有 长角状 突起。 雌 花小, 密集: 花被 片不分 明;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柱头与 子房近 等长。 瘦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生 于海拔 2 450 — 2 47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徐 家坝。 59. 微毛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6, 1-2 Elatostema microtrichum W. T. Wang (1985) *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0 厘米, 基部粗 3 毫米, 近 中部有 1 分枝, 上部 被长约 0. 1 毫 米近 贴生的 小毛。 叶 互生,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 片干时 纸质, 斜椭 圆形, 长 5. 5 — 9. 6 厘 米, 宽 2. 5 — 3. 8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圆 形或近 耳形, 边缘狭 侧 在下部 1/3 宽侧 在基部 全缘, 其 上有粗 牙齿, 齿 间相距 3 — 7 毫米, 上面 绿色, 极疏生 小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沿脉 上被小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 面不甚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宽侧 4 条; 叶柄长 达 1 毫米, 被近 贴生的 小毛; 托叶 膜质, 绿 白色, 中脉 绿色,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4. 5 毫 米, 无毛。 密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花序 托宽椭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无毛; 苞片约 12, 正 三角形 或扁三 角形, 长 0.8 — 1 毫米, 先 端钝, 多数 外面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而粗 的角状 突起, 小 苞片宽 线形或 线形, 长 0.8 — 1-2 毫米, 有 时先端 增大且 多少呈 盾形, 白色, 近 无毛或 先端极 疏生短 柔毛; 总梗长 6 — 7 厘 米, 无毛。 雄花 密集: 花被片 4,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基部稍 合生, 2 片 较大, 外面 在先端 之下有 短角状 突起, 无 毛或外 面上部 疏被短 柔毛; 雄蕊 4; 退化 雌蕊长 约 0. 1 毫米。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滇西南 (腾冲 ), 生于 海拔约 2 15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自 治乡 (镇 )。 60. 潞西 楼梯草 Elatostema luxiense W. T. Wang (1982)* ; C. Y. Wu (1984) in add.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5 厘米, 无毛, 稍 密生钟 乳体, 不 分枝。 叶 互生, 无柄, 草质, 斜长 圆形, 长 9 一 12. 5 厘米, 宽 2. 5 — 3. 8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全缘 ), 基 部狭侧 
图版 76 1-2. 微毛 楼梯草 Elatostema mkrotrichum W. T. Wang. 1. 植株 上部. t 雄花; 3_4. 红果 楼梯草 E. atropurpureum Gagnep. , 3. 植株 上部, 4. 幼果; 5-6. 疏毛 楼梯草 E. albopilosum W. T. Wang. 5. 植株 上部, 6. 雄花; 7. 梨序 楼梯草 E. ficoides Wedd. , 茎节。 (曾孝 濂绘) 
306  云南 植物志  楔形, 宽侧 耳形, 边 缘下部 全缘, 其 上有小 牙齿,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上面 明显, 稍 疏生,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3 — 4 对; 托叶 钻形, 长 5 — 7 毫米, 宽 约 8 毫米, 无毛。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花序 托不规 则半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无 毛; 苞片约 15, 线 形或宽 线形, 长 1 一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无毛; 总 梗长约 1.5 厘米, 无毛。 雄花、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2 月。 产 滇西南 (潞西 ), 生于 海拔约 1 750 米的山 谷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61. 河口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5, 3 Elatostema hekouense W. T. Wang (1985) *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0 厘米,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无毛; 叶片 干时 草质, 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6. 5 — 16. 5 厘米, 宽 2. 2 —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尖头 近全缘 ), 基部斜 楔形, 边缘在 基部之 上有钝 牙齿,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3 毫米, 上面 密生, 明 显或不 明显,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3 条, 在宽侧 4 条; 叶 柄 常长达 7 毫米; 托叶狭 三角状 线形或 钻形, 长 3. 5 — 4. 5 毫米。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有 长梗, 无毛;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约 2. 8 厘米; 苞 片短, 先端 截形, 小 苞片密 集, 白色, 宽 线形, 长约 2 毫米; 总 梗长约 7. 5 厘米。 雄花 多数, 极 密集, 五 基数, 花 蕾时 直径约 2 毫米, 无毛。 雌 花序生 于上部 叶腋, 小, 具极 短梗;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 约 2 毫米, 无毛; 苞片约 9, 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边缘 疏生小 缘毛, 先 端有长 角状突 起, 突起长 0.5 — 0.8 毫米, 小苞片 密集, 绿色, 匙形, 长约 0.4 毫米, 先 端密生 白色小 缘毛。 雌花 细小。 瘦 果未见 花期 6 月。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 于山坡 密林中 阴处。 模式 标本采 自河口 洞坪。 62. 盘托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dissectum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Hara (197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j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Elatostema dissectoides W. T. Wang (1992), syn , no v.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70 厘米, 上升, 下部 生根, 肉质, 绿色, 不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 椭圆状 倒卵形 或斜椭 圆形, 长 4. 5 — 14 厘米, 宽 1. 5~3.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尖头 全缘或 下部有 1 对齿 ), 基部 狭侧楔 形宽侧 钝形, 边缘 在 基部以 上有粗 圆齿状 牙齿, 齿 间相距 7 — 10 毫米,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 面无毛 或 上面极 疏被短 伏毛, 下面脉 上被短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1 — 0.2)0. 4 — 0. 5(0. 7 ) 毫 米, 上面 明显, 全面 密生, 下面几 不见,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基出脉 在狭侧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处, 在 宽侧伸 至叶片 中部, 侧脉约 3 对; 叶柄^ 1 一 3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边缘 白 色其余 绿色, 狭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无毛, 疏生钟 乳体。 雌雄 异株。 雄花序 单生叶 腋, 具 长梗; 花序托 明显, 宽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长 0.5 — 1.8 厘米, 无毛; 苞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小苞 片多数 密生, 长圆 形或宽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兜状, 无毛; 总梗 纤细, 长 (1.4)3 — 7 (8)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4 一 6 月。 nmi 产 滇东南 (元 阳、 绿春、 屏边、 金平、 西畴、 麻栗坡 )、 南 (勐海 )、 西南 (澜 沧、 腾 
荨麻科  307  冲) 及西北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 000 — 2 200 米的 林下荫 湿处; 广西、 广东 西部也 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63. 金平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jingpingense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0 厘米, 不 分枝, 无毛。 叶 互生,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叶片 草质, 斜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2 — 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端 短渐尖 (尖 头全缘 ), 基部 狭侧楔 形宽侧 钝形, 边 缘具小 牙齿, 上面疏 生小糙 伏毛, 下面 密生小 刚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1 毫米, 上面 明显, 全面 密生, 下面几 不见, 具半 离基三 出脉, 侧脉 在狭侧 2 条, 在宽侧 3 条; 叶柄长 1 一 5 毫米, 无毛; 托叶近 膜质, 中脉 绿色其 余淡绿 黄色, 狭披 针形, 长达 7 毫米, 宽 2. 5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 长梗; 花序托 宽椭圆 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宽 0.9 — 1 厘米, 无毛; 苞 片正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小 苞片 多数, 密生, 长 2 — 3 毫米, 较大 的长圆 形或宽 线形, 先端 兜状, 外面有 短角状 突起, 较小的 线形, 有 缘毛; 总梗 粗壮, 长 9. 2 — 12 厘米, 粗 2 毫米, 无毛。 雄花: 花被片 4, 宽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 面先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雄蕊 4。 雌 花序、 雌 花 及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滇东南 (金平 ), 生 于海拔 1 8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分 水岭。 64. 桤叶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Elatostema alnifolium W. T. Wang (1980)*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6 厘米, 不 分枝, 密被糙 伏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2 — 12 厘米, 宽 4. 4 一 6. 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 部狭侧 楔形宽 侧宽 楔形, 边缘波 状或近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 沿中脉 及侧脉 密被糙 伏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4 — 0.8 毫米, 上 面明显 密生, 具羽 状脉, 侧脉 4 一 6 对;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托叶 线形, 长约 10 毫米。 雄花序 2 个叶 腋生, 有 短梗; 花序托 蝶形, 宽 1.2 — 2 厘 米, 2 裂, 每裂片 2 小裂, 密 被小糙 伏毛; 苞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1.8 毫米, 具 缘毛. 小苞 片 多数, 狭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具 缘毛; 总梗 粗壮, 长 3 — 4 毫米, 密 被小糙 伏毛。 雄花: 花被片 5, 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基部 合生, 外被疏 柔毛, 先端之 下方有 小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 花序、 雌花 及瘦果 未见。 产 滇东南 (河口 )。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65. 红果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6, 3-4 Elatostema atropurpureum Gagnep. in Lecte. (1930) ; W. T. Wang (1980) ; C. Y. Wu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7 厘米, 干时红 褐色, 有棱 和沟, 无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 片 纸质. 倒披 针形, 长达 17. 5 厘米, 宽 5 — 5.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近尾尖 (尖 头长约 2 厘米, 全缘 ), 基部 楔形, 两 侧稍不 等大, 两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长约 0.2 毫米, M 面 明显, 上 面全面 疏生, 下面 沿各级 脉上及 其两侧 排列, 具羽 状脉, 侧脉约 6 对, 斜升, 小脉在 叶下面 可见;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无毛。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梗, 多花: 
308  云南 植物志  花序 托长约 25 毫米, 5 — 6 裂, 小苞片 膜质, 线形, 先端 截形及 微凹, 长 2 — 3 毫米。 雄 花: 花被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先端 略钝; 雄蕊 5; 退 化雌 蕊小, 锥状。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直径 5 — 9 毫米, 多花;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约 1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密集, 线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雌花 未见。 瘦果 卵形, 长约 0. 6 毫米, 紫 红色, 有 6 条纵肋 (我 国产 的仅见 果株, 雄 花序、 雄花的 描写参 照文献 )。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西畴 ), 生于 海拔约 1 420 米 的石灰 岩山常 绿阔叶 林下。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66. 薄叶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大 叶猪食 (屏边 ) Elatostema tenuifolium W. T. W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60 厘米, 上 部被疏 柔毛, 不分枝 或常有 1 分枝。 叶 互生, 近 无柄或 具极短 的柄; 叶片 膜质, 斜长 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2. 4 — 4.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斜楔形 或在宽 侧宽 楔形, 边 缘下部 全缘, 其上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4 一 7 毫米, 上面近 无毛, 下 面全面 疏被小 糙伏毛 但沿中 脉及侧 脉上者 稍密, 钟乳体 线形, 长 0. 2-0. 5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 面不甚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5 — 6 对; 叶柄长 0.5 — 2 毫米, 被 疏 柔毛; 托叶 膜质, 绿 白色, 线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有短 或略长 的梗; 花 序托不 规则四 边形, 长 14 一 17 毫米, 宽 10 — 12 毫米, 无毛; 苞片不 存在, 小苞片 密集, 膜质, 白色, 匙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2 — 3 毫米, 上部有 小疏柔 毛; 总梗长 3 — 11 毫米, 无毛。 雄花五 基数, 花蕾时 直径约 2 毫米; 花被 片背面 上部有 小疏 柔毛, 其中 3 片 在先端 有角状 突起, 另 2 片无 突起。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或具极 短梗, 花 序托长 圆状四 边形, 长约 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苞 片小, 不 明显, 边缘被 短毛, 角 状突起 披针状 线形, 长 0.8 — 2. 5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密集, 匙形, 长约 0.5 毫米, 上部 边缘被 小缘毛 。 瘦果 卵形, 长 0.5 — 0.7 毫米, 褐色, 约有 3 条 纵肋, 并 有少数 小瘤状 突起。 花期 9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滇东南 (砚 山、 屏边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100 米的山 谷林中 河边岩 石上; 广西西 南部、 贵州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贵州 都匀。 67. 毛 茎多脉 楼梯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pseudoficoides W. T. Wang var. pubicaule W. T. Wang (1988);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 100 厘米, 不 分枝, 上 部被短 柔毛。 叶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 片 草质, 斜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4 — 6. 5 厘米, 先 端骤尖 (尖头 基部有 1 一 2 齿), 基 部狭侧 楔形, 宽侧圆 形或近 耳形, 边 缘具密 牙齿, 上面 疏生短 硬毛, 下面 近无毛 或沿 脉被微 柔毛, 钟 乳体长 0.1 — 0.2 毫米, 明显, 密生, 具羽 状脉, 侧 脉每侧 7 — 8 条; 叶 柄长达 2. 5 毫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狭 线形, 长 4 一 8 毫米, 无毛。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花序托 近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0 — 16 毫米, 宽 4 一 12 毫米, 被细小 的微 柔毛, 不 分裂或 2 浅裂; 苞片约 4, 小苞片 多数, 膜质, 白色, 线形, 长 2 — 3 毫米, 疏生 缘毛; 总梗长 3 — 20 毫米。 雄花: 花被片 5, 白色, 狭椭 圆形, 长约 1.4 毫米, 下部 合生, 外 面先端 之下方 有角状 突起, 被疏 柔毛; 雄蕊 5; 退化雌 蕊小, 长 0.1 毫米。 雌花 
荨麻科  309  序单生 叶腋, 无梗; 花序 托近四 方形, 长约 4 毫米; 苞片 贴生, 长三 角形, 长约 0.5 毫 米, 小苞片 多数, 线状 匙形, 长约 0.5 毫米, 上部有 缘毛。 雌花: 花被不 分明;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柱 头小。 瘦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于 海拔约 2 6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丙 中洛的 齐那。 68. 疏毛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6, 5-6 Elatostema albopilosum W. T. Wang ( 1980 ), ( 1982 ) in clavi ; C. Y. Wu (1984).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5 — 70 厘米, 下部有 少数短 分枝, 上 部被疏 柔毛。 叶 互生,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片 草质, 斜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骤尖 或尾尖 (尖 头全缘 ), 基部狭 侧楔形 宽侧近 耳形或 圆形, 边缘具 牙齿, 齿 间相距 5 — 8 毫 米, 上 面全面 疏生小 刚毛, 下 面沿脉 疏被微 柔毛, 钟乳体 线形, 长 0.2 — 0.4 毫米,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 面不甚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在狭侧 6 条, 在宽侧 7 — 8 条; 叶柄长 0—1.5(—2.5)毫米, 有疏 柔毛; 托叶 膜质, 白色, 线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5 — 2. 8 毫米, 先 端渐尖 * 无毛, 有中 脉及钟 乳体。 雌雄 同株。 雄花 序单生 叶腋, 具长 梗; 花序托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6 — 2. 2 厘米, 无毛或 被小糙 伏毛; 苞 片不分 明或宽 三 角形, 长达 3 毫米, 小 苞片不 分明或 多数, 狭 线形, 长达 3 毫米, 有 缘毛; 总梗长 8 — 15 (-20) 厘米, 有细微 柔毛。 雄花: 花梗长 1. 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5, 椭 圆形, 长 1. 5 毫米, 外 面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5; 退化雌 蕊无。 雌花序 单生 叶腋, 无 梗或具 短梗, 近长 圆形, 长 1.5 — 5 毫米; 花 序托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苞 片正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 小苞片 多数, 密集, 线形或 匙形, 长 0. 8- 1 毫米, 有 缘毛。 雌花: 花 被片不 分明;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柱 头长约 0.1 毫米。 未充分 成熟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0. 8 毫米, 黄 褐色, 有 5 条 纵肋。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滇东南 (绿 春、 屏边 )、 南 (景洪 ) 及西 (凤仪 ), 生 于海拔 600 — 1 900 米 的河谷 或 水沟边 石上; 广西 西部、 四 川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绿春 分水岭 的雷波 河谷。 组 5. 梨序楼 梯草组 Sect. Androsyce Wedd. 叶具羽 状脉, 边缘 有齿。 雄 花序不 分枝, 有 梨形花 序托; 花序 托其后 开裂并 平展; 总 苞不 明显。 雌花序 有小花 序托及 总苞, 有多数 雌花。 瘦 果小, 有 纵肋。 69. 梨序 楼梯草 (东 北林学 院植物 研究室 汇刊) 图版 76: 7 Elatostema ficoides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Gagnep. in Lecte. (1930); Hara (1975); W. T. Wang (1980);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Procris ficoides Wall. (1832) nom nud. ; Elatostema plat yphy Hum auct. non Wedd. : Levi. (191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厘米, 不 分枝或 下部少 分枝, 无毛, 具 纵棱。 叶 互生, 近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叶片薄 草质, 斜长圆 形或斜 椭圆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先 端骤尖 (尖头 全缘) ,基 部狭侧 钝宽侧 圆形或 耳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牙齿, 齿 间相距 4 一 
310  云南 植物志  8 毫米, 上面 全面散 生短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钟乳体 线形, 两面 密生, 上面 明显, 下面不 甚明 显或不 明显, 具羽 状脉, 侧脉 在狭侧 5 — 7 条, 在叶 片中部 之下的 最上方 1 条 较长, 与中脉 成锐角 向斜上 方伸展 达叶片 上部, 在宽侧 6 — 9 条, 大致近 等长; 叶柄长 0. 5-4 毫 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无毛。 雌雄 同株。 雄 花序单 生 叶腋, 具 长梗; 花序 托初呈 梨形, 其后 不规则 开裂并 平展, 直径 2 — 3 厘米; 苞 片不分 明, 小 苞片极 多数, 线形, 长约 2. 5 毫米, 无毛; 总梗 粗壮, 长 4 一 8 厘米, 疏被 柔毛。 雄花: 花 梗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被片 5,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外面 在先端 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5。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序托 圆形, 直径约 5 毫米, 无毛; 苞 片长三 角形, 长约 1.5 毫米, 有小 缘毛, 小 苞片极 密集, 线形, 长约 1 毫米, 有 小 缘毛; 总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瘦果 卵形, 长约 0.6 毫米, 两端 锐尖, 黄 褐色, 有 6 条 纵肋。 花、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南 (蒙 自、 红河) 及西南 (腾冲 ), 生于 海拔约 1 500 米的 林下; 四川、 贵州、 广西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越南 北方。 王启无 78206 号标本 (采自 景洪县 大勐笼 的勐生 ), 其 雄花序 梗较短 (长 1.3 — 2 厘 米), 花序 托平, 盘状, 不分裂 而有所 区别, 似乎 代表了 一个比 梨序楼 梯草更 原始的 类型, 这一 点尚待 进一步 研究。 70. 锈茎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ferrugineum W. T. Wang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草本。 茎高 30 — 45 厘米, 近 直立, 下部 在节上 生根, 密被锈 色小软 鳞片, 不 分枝, 中 部 之上有 5 — 6 叶。 叶 互生, 无柄 或近无 无柄, 草质, 两侧不 相等, 斜长椭 圆形, 常稍镰 状 弯曲, 长 7 — 1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尾 状或尾 状渐尖 (尾状 尖头全 缘), 基部斜 楔形, 边 缘狭侧 在下面 1/2 或 2/5 部分、 宽侧 在下面 1/2 或 1/3 部分 全缘, 其他 部分具 牙齿, 上 面脉上 被短糙 伏毛, 下面 无毛, 两面 在下部 疏被锈 色小软 鳞片, 钟乳体 稍密, 长 0. 2 — 0.5 毫米, 具三 出脉, 侧脉在 狭侧约 3 条, 在宽侧 4 条; 托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0.8 — 1.4 毫米, 无毛。 雌花序 腋生, 具 长梗; 花 序梗长 1.2 — 1.6 厘米, 纤细, 无毛; 花序托 近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3 毫米, 中部稍 缢缩, 无毛; 苞片 2, 正三 角形, 长约 1.5 毫 米, 宽 1.8 — 2. 5 毫米, 先端具 粗角状 突起, 突起长 1.5 — 2 毫米, 无毛; 小 苞片极 多数, 极 密集, 狭 匙形或 线形, 长 1.2 — 1.6 毫米, 宽 0.2 — 0.4 毫米, 先端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0.75 毫米, 有 5 — 6 条 纵肋。 果期 8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 于海拔 1 300 — 1 400 米的 林下岩 石上。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钦郎 当, 近独 龙江。 据 原作者 意见, 本 种可能 近樟叶 楼梯草 E. petelotii Gagne Po 但后 者的茎 不被软 鳞片, 叶 无毛, 边缘 全缘, 易 与本种 区别。 71. 尖被 楼梯草 (植物 研究) Elatostema acutitepal um W. T. Wang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草本。 茎高约 50 厘米, 无毛。 叶 互生, 具 短柄; 叶片 草质, 两侧不 相等, 斜 长圆形 或斜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 端尾状 (尖 头全缘 ), 基部 狭侧宽 楔形或 楔形, 宽侧圆 形或近 耳形, 边缘有 密的浅 牙齿, 上 面有极 疏的糙 伏毛或 无毛, 下 
荨麻科  311  面 脉上被 贴伏短 柔毛, 钟乳 体多不 明显, 稍 密集, 长 0.1 — 0.25 毫米, 具羽 状脉, 侧脉 每侧 6 — 8 条; 叶柄长 3 — 5 毫米, 无毛; 托叶狭 线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无毛。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具极 短梗; 花 序梗长 1 毫米, 无毛; 花 序托近 圆形, 直径 6 — 8 毫米, 无毛; 苞片 6 — 8, 三 角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疏被短 睫毛; 小苞片 极 多数, 极 密集, 线形 • 长 2. 5 — 2. 8 毫米, 宽 0.5 毫米, 边 缘有短 睫毛。 雌花有 粗梗; 花被片 4, 狭三 角形, 长约 0.4 毫米, 顶端 极尖, 无毛; 子房 卵形, 比 花被片 稍大。 瘦果 椭 圆形, 长约 0.9 毫米, 有 褐色短 条纹; 宿存 花被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0.6 毫米。 果 期 8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生 于海拔 1 300 米的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独龙至 马库。 据 原作者 意见, 本种 可能接 近南川 楼梯草 E. nanchuanense W. T. Wang 但 后者的 叶比 较狭, 宽达 2. 8 厘米, 侧脉 较多, 每侧有 10 — 12 条, 雌花 不具花 被片, 瘦果有 8 条 纵肋, 无短 条纹, 而 有明显 区别。 12. 单 蔬麻属 Droguetia Gaud.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具齿, 无 刺毛, 钟乳体 点状; 托叶 成对, 分 生, 膜质, 宿存。 花 单性, 1 一 20 朵 着生于 钟状或 筒状总 苞内; 总苞 腋生或 排列成 穗状, 通常 中间含 1 至数朵 雌花, 余 含多朵 雄花, 稀 全部含 雌花。 雄花: 花被狭 筒状, 外有绵 毛, 上部 增大; 雄蕊 1 枚, 伸出;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花 被无; 柱头 丝状, 自子 房顶端 生出, 有 柔毛。 瘦果斜 卵形, 光滑。 约 10 — 12 种, 产热 带东非 及南部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阿拉伯 各国、 印度 南部、 我国 云南及 印度尼 西亚的 爪哇。 云南 产下述 1 种。 1- 单蕊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64, 4 一 9 Droguetia pauciflora (Rich. ) Wedd. in DC. (1869); Backer et Bakh. f. .(1965); W. T. Wang (1981)"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ouzolzia pauciflora Rich. (1847); Forskohlea urticoides Wight (1853) * ; Droguetia diffusa Wedd. (1854); Hook. f. (1888); Boehmeria pauciflora (Rich. ) Bl. (1856). 多年生 草本。 茎 上升。 高 40 — 80 厘米, 下 部节上 生根, 上部分 枝或不 分枝, 有白色 平展刚 毛状疏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草质, 卵形, 长 (1.5 —) 2 — 5. 5 厘米, 宽 (1 一) 2 — 3. 5 厘米, 先端骤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有 圆齿状 牙齿或 锯齿, 上 面疏生 刚毛状 疏 柔毛, 下面 沿脉上 有小疏 柔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约 2 对; 叶柄长 0.6 — 3. 5 厘米, 毛 被 同茎; 托叶 膜质, 斜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宿存。 茎 顶部的 腋生花 序具钟 状 总苞, 总 苞长约 2 毫米, 有 5 齿, 约有 7 朵 雄花, 中间有 1 朵 雌花; 其下 的花序 较小, 均为 雌花, 总苞 筒状, 长 1.6 — 1.8 毫米, 含 1 至数朵 雌花。 雄花: 花被狭 筒状, 外有绵 毛, 上部 增大; 雄蕊 1 枚, 伸出; 退化雌 蕊无。 雌花: 花 被无; 柱头 丝状, 自子 房顶端 生出, 长达 3 毫米, 有 柔毛。 瘦 果斜卵 珠形, 长 1.7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光滑, 黑色。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滇西 ( 巍山、 碧江) 及西南 (临沧 ), 生 于海拔 2〗50 — 2 500 米的 林下。 埃 塞俄比 
312  云南 植物志  亚、 印度 及印度 尼西亚 的爪哇 也有。 13- 芒麻属 Boehmeria Jacq. 小 乔木、 灌木、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或 对生, 边缘 有齿, 基出脉 3 条, 钟 乳体 点状; 托叶 分生, 稀 合生, 脱落。 团 伞花序 腋生, 或 组成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苞 片 膜质, 小。 雄花: 花被片 (3 —) 4 (-5-6), 镊合状 排列, 下部常 合生, 椭圆 形或卵 形; 雄蕊 与花被 同数; 退化 雌蕊通 常梨形 或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间或 柱形。 雌花: 花被管 状, 顶端 缢缩, 有 2 — 4 个 小齿, 果期稍 增大, 通常无 纵肋; 子 房通常 卵形, 包于花 被中; 柱头 丝状, 一侧被 柔毛, 宿存。 瘦果 卵圆形 至倒卵 圆形, 包于宿 存的花 被中, 果 皮薄, 无 光泽, 基部 无柄或 有柄, 有时 具翅。 约 120 种 66 — 80 种, 据 Mabber. 和 Friis) 主要 分布于 热带、 亚 热带, 少数达 温带, 其中亚 洲约有 75 种, 美洲有 30 种, 大洋 洲和非 洲有少 数种。 我 国约有 31 种 12 变种, 分 布自 西南、 华南至 河北、 辽宁, 多数 种产于 云南、 广西、 广东、 四川和 贵州等 省区, 自 此 向北种 数逐渐 减少。 云 南约有 15 种 6 变种, 南 北各地 均产, 但 以南部 的种类 最多。 ' ,'娜 、,种 检 mm^ ,教華东 瀋》 1 (6) 团伞 花序全 部单生 叶腋; 雄花无 梗或近 无梗, 4 基数; 叶互生 (组 1. 腋球 苎麻组 Sect. Boehmeria) 。 2 (5) 叶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最宽处 在中部 之下, 边缘有 明显浅 牙齿, 两面 被毛或 上面无 毛。 3 (4) 小枝 和叶柄 密被短 柔毛; 叶 上面有 短伏毛 ••• la. 蔽 球芒麻 (原 变种) B. glomerulifera var. glomerulifera 4 (3) 小枝 和叶柄 无毛或 近顶端 疏被短 伏毛; 叶上 面无毛 •' lb. 光 枝芒麻 B. glomerulifera var. leioclada 5 (2) 叶长椭 圆形, 最 宽处在 中部, 边缘 有不明 显的小 牙齿, 两 面无毛 "… 2. 光 叶苎麻 B. leiophylla 6 (1) 全部 或部分 团伞花 序组成 穗状或 圆锥状 花序。 7 (8) 雄 团伞花 序单生 叶腋; 雌团伞 花序在 枝端腋 生并组 成长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雄花 5 或 6 基 数; 花 梗长达 5 毫米; 叶互生 或对生 (组 3. 帚序 苎麻组 Sect. Zollingerianae Satake) 4. 帯 序芒麻 B. zollingeriana 8 (7) 全 部团伞 花序均 组成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偶尔 少数团 伞花序 腋生; 雄花 (3 —) 4 基数; 花 梗 极短。 9 (16) 穗状 花序或 圆锥花 序顶端 有叶; 半灌木 或多年 生草木 (组 4. 叶序 苎麻组 Sect. Phyllostachys W. T. Wang)。 10 (13) 叶不 分裂。 11 (12) 叶对生 5a. 茎 花苎麻 (原 变种) B. clidemioides var. clidemioides 12 (11) 叶 互生, 或茎 下部叶 对生 5b. 序 叶苎麻 B. clidemioides var. diffusa 13 (10) 叶顶端 分裂。 
荨麻科  313  5c. 阴 地芒麻 B. clidemioides var. umbrosa 6. 双 尖苎麻 B. bicuspis  叶顶端 3 裂, 互生 或对生 叶顶端 不相等 2 裂, 对生 穗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无叶。 叶 互生; 团伞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退化雌 蕊顶端 尖锐, 常有短 尖头; 瘦果基 部收缩 成细柄 (组 2. 苎麻组 Sect. Tilocnide Bl. )。 茎密 被开展 的长硬 毛和近 开展及 贴伏的 短毛; 托叶 分生; 叶 下面密 被雪白 色毡毛 3a. 芒麻 (原 变种) B. nivea var. nivea 茎无开 展的长 硬毛, 被贴伏 或向上 展的短 糙毛; 托 叶基部 合生; 叶 下面无 雪白色 毡毛, 幼时 密被微 糙毛, 老时毛 变稀疏 3b. 微 绿苎麻 B. nivea var. viridula 叶 对生; 团 伞花序 组成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退化雌 蕊顶端 圆形; 瘦 果无柄 或有柄 (组 5. 大 叶 苎麻组 Sect. Duretia Bl. ) 。 花序 穗状, 不 分枝。 叶宽卵 形或近 圆形, 两面密 被黄褐 色绒毛 11. 密 毛苎麻 B. tomentosa 叶披 针形, 长 圆形, 卵 形至卵 状长椭 圆形, 两面 非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披 针形, 上面脉 下陷, 形 成多数 小泡状 隆起; 雌花 被果期 呈倒披 针形; 瘦果 有细长 柄和周 翅 • 15. 长 叶苎麻 B. penduliflora 叶长 圆形、 卵 形至卵 状长椭 圆形, 上面 不或不 明显形 成多数 小泡状 突起; 雌花 被果期 不呈倒 披 针形; 瘦果 具翅或 无翅, 具柄或 无柄, 若具 柄则柄 不为细 长形。 枝条 无毛; 或 仅在节 上被粗 糙毛, 全 部无毛 灌木。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纸质, 上面 粗糙或 呈泡状 …… 10. 细 序苎麻 B. hamiltoniana 叶宽披 针形, 革质, 上 面不粗 糙也不 呈泡状 14. 盈 江苎麻 B. ingjianensis 枝条 有毛。 穗状 花序长 0.8 — 3 厘米; 团伞花 序互相 邻接, 顶部团 伞花序 雄性, 其他的 雌性; 半灌木 8. 疏 毛芒麻 B. pilosiuscula 穗状 花序长 3 厘米 以上, 通常 单性。 灌木;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穗 状花序 2 — 4 条 腋生, 团伞花 序互相 邻接; 瘦 果具翅 13- 束 序芒麻 B. siamensis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柄长达 5 厘米; 穗状花 序互相 分离; 瘦果 无翅。 叶下面 脉网稍 明显。 茎枝 疏被短 伏毛; 叶顶端 有长达 1.5 — 2 厘 米的骤 尖头, 叶片 下面有 疏伏毛 7a. 水?? 麻 (原 变种) B. 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茎枝 被短糙 伏毛; 叶顶 端的骤 尖头长 0.5 — 1.2 厘米, 叶片下 面有较 密的短 糙伏毛 …… • 7b. 灰绿水 古麻 B. macrophylla var. canescens 叶下 面脉网 隆起, 明显, 沿脉网 有稍密 的短糙 伏毛, 脉常 下陷, 长 4. 5 — 7 (-10) 厘米 7c. 糖叶 水芒麻 B. macrophylla var. scabrella 花序 分枝。 叶 下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多为圆 卵形, 长 4 一 16 厘米; 花 序长达 8 厘米, 约有 10 条平 展的分 枝; 灌木 12. 岐 序芒麻 B. polystachya 叶下 面多少 被毛。 灌木; 枝 条无毛 10. 细 序芒麻 B. hamiltoniana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枝 条多少 被毛。 叶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花序在 近基部 处约有 2 条分 
314  云南 植物志  枝 9- 越 南苎麻 B. tonkinensis 44 (43) 叶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6. 5 — 1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花序 不规则 分枝。 45 (48) 叶下面 脉网稍 明显。 46 (47) 茎枝 疏被短 伏毛; 叶顶端 有长达 1.5 — 2 厘 米的骤 尖头, 叶片 下面有 疏伏毛 7a. 水芒麻 (原 变种) B. 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47 (46) 茎枝 被短糙 伏毛; 叶顶 端的骤 尖头长 0.5 — 1.2 厘米, 叶片下 面有较 密的短 植伏毛 7b. 灰绿 水芒麻 B. macrophylla var. canescens 48 (45) 叶下 面脉网 隆起. 明显, 沿脉网 有稍密 的短糙 伏毛, 脉常 下陷, 长 4. 5 — 7 (-10) 厘米 7c. 糖叶 水芒麻 B. macrophylla var. scabrella 组 1. 腋球 苎麻组 Sect. Boehmeria 灌木。 叶 互生。 团伞花 序单个 腋生。 雄花近 无梗, 4 基数。 瘦果不 具柄, 无翅。 1- 腋 球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腋 序苎麻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猪食叶 (泸水 ) Boehmeria glomerulifera Miq. in Zoll. (1854) ; Hand. -Mazz. (1929) ; Backer et Bakh. f. (1965);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malabarica Wall. (1830) nom. nud. ; Boehmeria malabarica Wedd. (1856) , cum var. depauperata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Gagnep. (1929). la. 腋 球苎麻 (原 变种) 图版 77, 1-2 var. glomerulifer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锐尖、 渐 尖至长 渐尖, 基 部钝至 圆形或 近 心形, 边 缘在基 部以上 有浅细 牙齿, 上 面有短 伏毛, 下面 密被短 柔毛, 基出脉 3 条, 上 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1 一 8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团伞花 序单个 腋生, 球形, 直径 5 — 8 毫米, 有 多数近 无梗的 花。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 先端近 锐尖, 外有短 柔毛, 4 基数。 雌花: 花被 结 果时近 倒正三 角形, 长约 1. 2 毫米, 疏被贴 伏的短 柔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2 毫 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 宽倒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花期 3、 6、 10 — 11 月, 果期 11 月。 产滇西 (泸水 )、 南 (思 茅、 勐腊、 勐海) 及东南 (马关 ), 生 于海拔 650 — 1 450 米 的 沟谷密 林或灌 丛中。 亦见于 锡金、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及印度 尼 西亚。 lb. 光 枝苎麻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leioclada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小枝 和叶柄 无毛或 近顶端 疏被短 伏毛, 叶上面 无毛。 产滇南 (普 文、 勐养、 勐海、 勐遮) 及西南 (耿 马、 沧源 ), 生 于海拔 800 — 1 520 米 的 沟谷密 林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普文。 
图版 77 1 — 2. 腋 球苎麻 (原 变种) Boehmeria glomerulifera Miq. var. glomerulifera ' 1. 花枝. 2. 叶背面 一部分 放大 (示毛 被); 3—5. 帚 序苎麻 B. zollingeriana Wedd. , 3 雄 花枝' 4 . 叶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5. 雄 花臂。 (杨建 昆绘) 
316  云南 植物志  2- 光 叶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Boehmeria leiophylla W. T. Wang (1981)* ; C. Y. Wu (1984). 灌木, 高 3 — 5 米; 小枝 只在顶 端有短 伏毛, 其 它部分 无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长 椭 圆形, 长 7. 5 — 20 厘米, 宽 2. 8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微钝, 边缘 在基部 以 上有细 小的钝 牙齿, 两面 无毛, 基出脉 3 条,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2 对; 叶柄 长 0.5 — 7 厘米, 疏 被短糙 伏毛, 通常 很快变 无毛; 托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脱 落。 雌 团伞花 序单个 腋生, 直径 3 — 4. 5 毫米, 有多数 近无梗 的花; 苞 片卵状 舟形, 长约 1.2 毫米。 雌花: 花被结 果时近 倒正三 角形, 长约 1.2 毫米, 疏被贴 伏的短 柔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头长 1 一 1.5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 宽倒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果 期 4 月。 产 滇东南 (绿舂 ), 生 于海拔 600 — 700 米的 沟谷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绿春。 组 2. 苎麻组 Sect. Tilocnide Bl.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团伞花 序排列 成腋生 的无叶 的圆锥 花序。 雄 花近无 梗, 4 基数。 瘦果 具柄, 无翅。 3. 苎麻 (名医 别录) 元麻、 家麻、 大麻、 青麻、 白麻、 野麻 (云 南文山 ), 钻地风 (昆明 ), 竹麻 (曲 靖)、 果伴 (普文 傣语) Boehmeria nivea (L. ) Gaud. (1826); (L. ) Hook, et Am. (1836); Hook. (1851); Wedd. (1854) , (1856) * , et in DC. (1869) j Bl. (1856) ; Benth. (1861) ; Maxim. (1877);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Pamp. (1910); Diels (1912), (1913); Schneid. in Sarg. (1916); Chun (1924); Merr. (1927); Hand. -Mazz. (1929); Gagnep. in Lecte. (1929); Chien (1932); Belval (1933);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4); Liu et Wang (1976);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ut (L. ) W. et A. ) ;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Urtica nivea L. (1753); Ramium nivea (L. ) Small (1933). 3a. 苎麻 (原 变种) 图版 79, 1-2 var. nivea 半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 枝密被 开展长 硬毛和 近开展 贴伏的 短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3 — 1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宽 楔形、 圆形 或微 心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齿尖向 上的粗 牙齿, 上面 绿色, 粗糙, 散生糙 伏毛, 下面 除叶脉 外均密 被紧压 交织的 雪白色 毡毛, 叶脉 上密被 褐色或 黄色糙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上 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2-11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钻形, 脱落。 雌 雄通常 同株, 团伞 花序排 列成腋 生无叶 的圆锥 花序, 整 个 花序长 4 一 5 厘米, 略 下垂, 通常 雌花序 位于上 部的叶 腋间; 苞 片卵状 舟形, 长约 1-5 毫米。 雄花 4 基数; 花被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退 化雌蕊 梨形, 极小; 花 
荨麻科  317  梗 近无。 雌花: 花 被长约 1 毫米, 长 圆形, 密被短 柔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 毫 米, 光滑。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云南 南北各 地常见 栽培, 生 于海拔 1 400 — 2 700 米的 田边、 村 边及山 坡上; 我国秦 岭 以南亚 热带地 区广为 栽培, 也有 野生。 亦 见于中 南半岛 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我国。 茎皮纤 维为制 夏布、 优 质纸的 原料; 根、 叶供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止血、 消肿、 利 尿、 安胎 之效; 叶可养 蚕或作 饲料; 种 子油供 食用。 3b. 微 绿苎麻 (变种 ) var. viridula Yamamoto (1932); W. T. Wang (1981); C. Y. Wu (1984). Boehmeria frutescens Thunb. var. viridula ( Yamamoto ) Suzuki ( 1936 ); Satake (1936); Li (1963).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茎无开 展的长 硬毛, 被贴伏 或向上 展的短 糙毛; 叶为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基部多 圆形. 边 缘有多 数齿, 上面 绿色, 下面幼 时 密被微 糙毛, 老 时毛变 稀疏。 产滇南 (勐腊 ) 及东南 (金平 ), 生 于海拔 850 米的 石灰岩 林下; 广西西 南部、 台湾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台湾。 组 3. 帚序 芒麻组 Sect. Zollingerianae Satake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雄 团伞花 序单个 腋生, 雌 团伞花 序腋生 或排列 成长的 无叶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雄花具 长梗, 5 或 6 基数。 瘦果 无柄或 具柄, 无翅。 4- 帚 序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7, 3-5 Boehmeria zollingeriana Wedd. (1854), et in DC. (1869) ; Hand. -Mazz. (1929) ; Backer et Bakh. f. (1965);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Boehmeria diver si folia Miq. in Zoll. (1855) ; B. heteroidea Bl. (1856);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0.8 — 5 米; 小枝 纤细, 棕 红色, 无毛。 叶 互生或 对生; 叶片 纸质,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至 尾状,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边缘 在基部 以上有 整齐的 圆齿状 牙齿, 上面 无毛, 下 面除沿 脉上有 稀疏的 小糙伏 毛外余 部均 无毛, 干时 上面暗 褐色, 下面淡 褐色, 基出脉 3 条,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1 一 11 厘米, 向枝端 渐短, 极疏 被小糙 毛至近 无毛;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锐尖, 脱落。 雄 团伞花 序单个 腋生, 直径达 1 厘米, 有多至 50 花。 雄花 5 或 6 基数, 花蕾 时直径 1 一 1.3 毫米: 花 被片宽 卵形, 先端 锐尖, 外 面沿边 缘及先 端有稀 疏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花 梗长短 不一, 长达 5 毫米, 近 无毛。 雌 团伞花 序直径 3 — 5 毫米, 单个腋 生或多 数排列 成无叶 的长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后者多 分枝, 长达 20 厘米; 苞片 卵状 舟形, 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被结 果时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顶端 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 无柄或 柄, 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光 滑。 花期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滇南 (勐 养、 景洪、 勐猎、 易武、 孟连) 及东南 (金 平、 绿春 ), 生 于海拔 450 — 
318  云南 植物志  1 800 米 的河滩 灌丛或 山坡疏 林中、 林缘 等处。 亦见 于印度 东部、 泰国、 越南、 印 度尼西 亚。 组 4. 序叶 苎麻组 Sect. Phyllostachys W. T. Wang 半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团 伞花序 排列成 顶端具 叶的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偶尔有 些单个 腋生。 雄花近 无梗, 4 基数。 瘦果 无柄或 具柄。 5- 茎 花苎麻 (海 南植 物志) 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 (1851); Hand. -Mazz. (1929);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Boehmeria sidae folia Wedd. (1854), (1856); Hook. f. (1888);Merr. (1927) ;Gagnep. in Lecte.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5a. 茎 花苎麻 (原 变种) var. clidemioides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小枝 有糙伏 毛和短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草质, 长椭圆 形或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3 — 13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缘在 基部以 上有 整齐的 锯齿, 上面 散布糙 伏毛, 下面主 要沿脉 上被糙 伏毛, 脉 间被短 柔毛, 基出脉 3 条,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1 一 2 对; 叶柄长 0.5 — 6. 5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雌雄 异株; 团 伞花序 排列成 顶端具 叶的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偶尔有 些单个 腋生。 团 伞花序 在花蕾 时直径 3. 5 — 5 毫米, 有多 数花; 苞片 卵状 舟形, 长约 1 毫米。 雄花 4 基数, 花蕾时 直径约 1 毫米: 花被有 稀疏短 柔毛; 花梗 极短或 近无。 雌花: 花被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被短 柔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 果长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光滑。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滇西北 (兰坪 )、 东北 (东川 )、 中 (昆 明、 楚雄 )、 南 (思茅 ) 及东南 (屏 边、 金 平), 生 于海拔 1 300 — 2 800 米的 灌丛、 林下、 沟边、 路旁、 草丛 等处; 西藏、 广东、 海 南、 贵州、 四川、 湖南 也有。 亦见于 印度东 北部、 印度尼 西亚。 5b. 序 叶苎麻 (变种 ) (图鉴 ) 图版 7 8, 1-3 毛 虫猪食 (屏边 ), 玄麻、 水 苎麻、 水 苏麻、 水麻叶 (四川 ), 水火麻 (贵州 ) var. diffusa (Wedd. ) Hand. -Mazz. (1929) ; Chien (1934); "图 鉴,, (1927)*;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Lauener (1983);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Boehmeria diffusa Wedd. (1856); C. H. Wright (1899); 秦岭 植物志 (1974); B. comosa Wedd. in DC. (1869); B. maugertii Levi, et Van. (1904)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互 生或茎 下部叶 对生, 非 全部叶 对生。 几遍 布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2 800 米的 灌丛、 林下、 路旁、 沟边、 草丛 等处; 除 西藏、 台湾 以外, 秦岭以 南亚热 带地区 广布。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缅甸。 全草 或根供 药用, 茎、 叶可 饲猪。 
荨麻科  319  5C. 阴 地苎麻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研究) 赖 蛤蟆棵 (文山 ) var. umbrosa Hand. -Mazz. (1929) excl. specim. Yunnan. Borealioccid. (Hand. -Mazz. 9340). Boehmeria umbrosa (Hand. -Mazz. ) W. T. Wang (1981)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B. pseudotricuspis W. T. Wang (1981)*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syn. nov.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互 生或茎 下部叶 对生, 顶部 3 裂, 裂 片有骤 尖头。 产 滇东北 (盐津 )、 中 (宜良 ) 及东南 (文 山、 砚山、 西畴、 富宁 ), 生 于海拔 1 200 — 2 100 米的 林下、 灌丛、 溪旁 等处;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贵 州南部 也有。 选模 式标本 采 自四川 峨眉山 (Wilson 5157)。 Hand. -Mazz. (1929) 在 建立本 变种时 列出产 自云南 贡山独 龙江、 盐 津成凤 山以及 四川 峨眉山 三地的 叶顶部 3 裂或 2 裂的 标本, 但 未指定 模式。 而产 自各地 叶顶部 3 裂类 型的 标本, 毛被变 异甚大 ,毛自 稀疏的 短伏毛 至较密 的长糙 伏毛, 长 0. 3-0. 5 毫米至 1 一 11. 5 毫米, 表现出 由北往 南逐渐 增密、 增长的 趋势, 这正如 原变种 本身所 出现的 情况, 因 此 我宁愿 把这种 叶顶部 3 裂的类 型作为 茎花苎 麻的一 种阴生 变种, 并选定 四川峨 眉山少 毛的 Wilson 5157 作为 该变种 的命名 模式, 同 时将王 文采先 生的滇 黔苎麻 B. pseudotricus- pis W. T. Wang 作为 异名归 人这一 变种。 采 自云南 西北部 独龙江 的标本 Hand. -Mazz. 9340, 其 叶顶部 2 裂, 侧 脉通常 1 对, 直 贯叶的 2 裂片, 很为 特异, 与产 自西藏 东南部 的双 尖苎麻 B. bicuspis C. J. Chen 应 是同一 个种。 6. 双 尖苎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8, 4-6 Boehmeria bicuspis C. J. Chen (1979)*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oehmeria clidemimdes Miq. var. umbrosa Hand. -Mazz. (1929) quoad specim. ex Yun- nan. Boreali-occid. (Hand. -Mazz. 9340).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7 米; 小枝有 稀疏短 伏毛。 叶 对生, 同对 的叶不 等大; 叶片 纸质, 斜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不相等 2 裂. 裂片 先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叶片基 部宽楔 形或近 截形, 边缘有 牙齿, 上面 绿色, 散布糙 伏毛, 下 面淡 绿色, 有短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 脉通常 1 对, 直 贯叶的 2 裂 片; 叶柄长 2 — 9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雌团 伞花 序开花 时直径 1一2 毫米, 果时 直径达 4 毫米, 排 列成长 5 — 14 厘米的 穗状花 序或圆 锥 花序, 此 花序顶 端常有 2 小叶; 苞片 三角形 或狭三 角形, 长达 2. 5 毫米。 雌花: 花被 椭圆 形或菱 状狭倒 卵形, 长 0.5 — 0.6 毫米, 疏生 短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0.5 毫 米, 一侧有 柔毛。 瘦果 菱状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具柄。 果期 7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 700 米的 林缘;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西藏 易贡。 组 5. 大叶 苎麻组 Sect. Duretia Bl. 灌木、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牛. 稀 近轮生 或有些 互生。 团伞花 序排列 成无叶 
图版 78 1—3. 序 叶苎麻 Boehmeria clidemioides Miq. var. diffusa (Wedd. ) Hand. -Mazz. , 1. 果枝, 2. 叶 面毛被 (放大 ), 3. 雌花及 瘦果; 4 一 6. 双 尖苎麻 B. bicuspis C. J. Chen, 4. 果枝, 5. 叶 面毛被 (放大 ), 6. 雌花 及瘦果 i 7—9. 水苎麻 (原 变种) B. macrophylla Hornem. var. macrophylla . 7. 果枝, 8. 叶 面毛被 (放大 ) 9- 雌花及 瘦果。 (李锡 畴绘) 
荨麻科  321  的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雄 花近无 梗或具 短梗, (3 —) 4 基数。 瘦果 无柄或 具柄, 有时周 围 具翅。 7. 水苎麻 (海 南植 物志) Boehmeria macrophylla Hornem. (1815) ; Friis et Marais(1982) ; Long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non est B. macrophylla D. Don (1825) ,nec (Thunb. ) Sieb. et Zucc. (1844). Boehmeria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Brandis (1874); Maxim. (1877);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Chung (1924); Gagnep. in Lecte. (1929); Hand. -Mazz. (1929); Belval (1933); Chun (1933); Satake in Kimura (1955); 海南 植物志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 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3)*; Hara in Ohashi (1975);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Koba et al. (1994) ; B.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macrostachya (Wight)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C. H. Wright (1899) ; Splitgebera macrostachya Wight (1853). 7a. 水苎麻 (原 变种) 图版 78, 7-9 var. macrophylla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2 米; 小枝棕 褐色, 多少具 棱角, 有短 伏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卵 状长椭 圆形, 长 6. 5 — 1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有长达 1.5 — 2 厘米 的骤 尖头,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两 侧常不 相等, 边缘有 整齐的 锯齿, 上面 绿色, 散布 糙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有疏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 2 — 3 对, 脉 网 下面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向枝端 渐短,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3_8毫 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团 伞花序 在芽时 直径约 3 毫米, 排 列成长 7 — 14 厘米的 腋生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苞 片卵状 披针形 至卵状 舟形, 长 0.5 — 1 毫米, 先端渐 尖。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锐尖, 沿边 缘有稀 疏短 伏毛; 雄蕊 4,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药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退 化雌蕊 梨形。 雌 花: 果时 花被菱 状倒卵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基部 渐狭, 有 时缩成 短柄, 外面有 短毛, 顶 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5 毫米, 一侧有 柔毛。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碧江、 丽江、 维西、 德钦 )、 西 (漾 濞、 大理、 邓川、 凤庆、 泸水 )、 西南 (腾 冲、 龙陵、 镇康、 沧源) 及东南 (屏 边、 金平、 元阳、 绿春 ), 生于海 拔 1 300 — 2 600 米 的沟边 阔叶林 下或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 广东、 海 南也有 分布。 亦见 于 越南、 缅甸、 印度、 尼 泊尔。 7b. 灰绿 水苎麻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canescens (Wedd. ) D. G. Long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Boehmeria canescens Wedd. (1854); Bl. (1856); B.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canescens (Wedd. ) Wedd. in DC. (1869); Hand. -Mazz. (1929); W. T. Wang (1981);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322  云南 植物志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茎枝密 被短糙 伏毛; 叶顶 端的骤 尖头长 0.5 — 1.2 厘米, 叶片下 面 有较密 的短糙 伏毛。 ' 产云 南西北 (贡山 )、 西部 (碧 江、 泸水 )、 西南 (沧源 )、 南部 (思 茅、 勐养、 景洪、 勐腊) 及东南 (绿 春、 屏边、 河口、 麻 栗坡、 富宁 ), 生 于海拔 130 — 1 840 米的 沟谷、 林 下、 灌丛、 路旁、 村边 等处; 广 西西部 也有。 亦见于 印度北 部及尼 泊尔。 7c 糙叶 水苎麻 (变种 )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var. scabrella (Roxb. ) D. G. Long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Urtica scabrell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 Wight (1843) * ; Boehmeria scabrella (Roxb. ) Gaud. (1826) ; B.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scabrella (Roxb. ) Wedd. (1869);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 较短, 长 4. 5 — 7 (-10) 厘米, 下面脉 网明显 隆起, 沿脉网 有较密 的短糙 伏毛。 产滇西 (大理 )、 中 (昆明 )、 中南 (景东 )、 南 (勐腊 ) 及东南 (元 阳、 屏边 ), 生 于海拔 300 — 2 000 米的 林下、 灌丛、 林缘、 路旁 等处; 广东、 广西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印度、 斯里 兰卡、 印度尼 西亚。 8- 疏毛 水苎麻 (海 南植 物志) Boehmeria pilosiuscula (Bl. ) Hassk. (1844) ; Bl. (1856) ; Li (1963) ; Backer et Bakh. f. (1965) ; Liu et Huang (1976), excl. syn. B. clidemioides Miq. ;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Urtica pilosiuscula Bl, (1825) ; Boehmeria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pilosiuscula (Bl. ) Hand. -Mazz.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C. Y. Wu (1984). 半 灌木, 高 0.3 — 1.5 米; 小枝棕 褐色, 密被短 伏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卵 形或长 圆状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略呈浅 心形, 上面 绿色, 全面 散布糙 伏毛, 下面尤 其是脉 上较密 生短糙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3 — 4 对, 叶柄长 1 一 5. 5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3 — 7 毫米, 脱落, 团伞 花序排 列成长 0.8 — 3 厘 米的腋 生穗状 花序, 互相 邻接, 顶部团 伞花序 雄性, 其他的 雌性; 苞片 卵状 舟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雄花: 花被片 4, 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长 渐尖, 外 有稀疏 短毛; 雄蕊 4,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药近 圆形, 宽 0.7 毫米; 退 化雌蕊 梨形。 雌花: 花被 果时宽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外 面在上 部生短 伏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无柄。 花期 9 月, 果 期 10 — 12 月。 产 滇西南 (双 江、 沧源 )、 南 (景 洪、 勐腊) 及东南 (绿春 ), 生 于海拔 5 3 — 1 400 米的 沟边、 林下、 林缘、 路旁 等处; 海南、 台湾 也有。 亦见于 印度、 印度尼 西亚。 9- 越 南苎麻 (海 南植 物志) Boehmeria tonkinensis Gagnep. (1928), et in Lecte. (1929) * ; 海南 植物志 (1965); W. T. Wang (1981); C. Y. Wu (1984). 
荨麻科  323  半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棕 褐色, 有短 伏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长 椭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在基 部以上 有向 上的细 锯齿, 上面粗 糙或呈 泡状, 无毛或 偶有散 生的短 伏毛, 下面仅 在脉上 有短伏 毛其余 无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2 对;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疏被短 伏毛; 托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团伞 花序排 列成长 4 一 6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在 近基部 处约有 2 条 分枝。 雄团 伞花序 球形, 花蕾时 直径约 2. 5 毫米, 有花 6 — 8 朵; 苞片三 角形。 雄花: 花被片 4, 卵形, 长约 0. 6 毫米, 先端 锐尖, 外有短 伏毛; 雄蕊 4 , 花药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退化 雌蕊梨 形或近 球形。 雌团 伞花序 球形, 直径 2 . 5 — 3 毫米, 有花 8 — I 5 朵; 苞片三 角形。 雌花: 花被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外 面有短 伏毛, 顶端有 3 — 4 齿; 柱头长 约 0. 5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于 海拔约 120 米 的溪旁 林下潮 湿地; 海南 也有。 亦见于 越南、 老挝。 10- 细 序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Boehmeria hamiltoniana Wedd. (1854), (1856); C. B. Clarke (1876); Kurz (1877); Hook. f. (1888); Hand. -Mazz. (1929); W. T. Wang (1981);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hamiltoniana Wall. (1831), nom. nud. ; Boehmeria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hamiltoniana Wedd. in DC. (1869). 半 灌木, 高 0.6 — 1.3 米; 小枝 纤细, 无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锐尖或 钝形, 边缘有 细锯齿 或 牙齿, 上面粗 糙或呈 泡状, 无 毛或偶 有极稀 疏的短 伏毛, 下面仅 在脉上 有短伏 毛其余 无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约 2 对; 叶柄长 0.5 — 1.8 厘米, 通 常同一 对的不 等长; 托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脱落。 雌 团伞花 序直径 2. 5-5 毫米, 有花 15 — 3 朵, 互相 疏离, 排列 成穗状 花序, 穗 状花序 1 一 3 条 腋生, 纤细, 长 9 一 18 厘米; 苞片 卵状舟 形, 先端 渐尖。 雌花: 花被菱 状倒卵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外 面上部 密被短 伏毛, 顶端 有 2 齿; 柱 头长约 1.2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光滑。 果期 11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及南 (景洪 ), 生于 海拔约 2 400 米的 沟边。 亦见于 缅甸、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尼 泊尔。 11. 密 毛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79, 3-5 大毛叶 (芒市 ) Boehmeria tomentosa Wedd. (1854);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oehmeria platyphylla Buch. -Ham. ex D. Don var. tomentosa (Wedd. )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 Hand. -Mazz. (1929); "图 鉴,, (1972) in adn. ; C. Y. Wu (1984) ; B. macrophylla Hornem. var. tomentosa (Wedd. ) Long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B. platyphylla Hornem. var. tomentosa (Wedd.) D. G. Long (1982). 
图版 79 —2. 苎麻 (原 变种) Boehmeria nivea (L. ) Gaud. var. nivea , 1. 植株 上部. 2. 雌花 (放大 ); 3—5. 密毛 苎麻 B. tomentosa Wedd. , 3. 植株 上部, 4 . 叶背面 一部分 (示毛 被), 5 . 雌花 (放大 )。 (吴锡 麟绘) 
荨麻科  325  灌木, 高 1.5 — 3 米;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叶 对生; 叶片 纸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5 — 11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呈 尾状, 基部近 截形、 圆形 至微呈 心形, 边 缘在 基部以 上有整 齐的粗 牙齿或 圆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 面密被 黄褐色 绒毛, 基 出脉 3 条,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脱落。 雄团伞 花序花 蕾时直 径 4 一 6 毫米, 有花 5 — 8 朵, 紧 密排列 成穗状 花序, 穗状 花序长 6 — 18 厘米, 1 一 2 个腋 生; 苞 片卵状 舟形, 长约 2. 5 毫米。 雌花: 果时 花被菱 状倒卵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外 面 密被短 伏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5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 果倒卵 圆形, 长 1.2 毫米, 具柄。 花期 5 — 7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产滇西 (凤庆 )、 西南 (龙 陵、 芒市、 临沧、 沧源、 澜沧 )、 南 (景 东、 思茅、 勐 海) 及东南 (绿 春、 文山 ), 生 于海拔 1 300 — 2 400 米 的沟谷 林下、 林缘、 灌丛 等处, 四 川西 南部、 广 西西部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12. 岐 序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多 穗苎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oehmeria polystachya Willd. (1854), nom. nud. , (1856); et in DC. (1869); C. B. Clarke (1876);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Dunn et Tutch. (1912); Chung (1924); T. Tuyama in Hara (1966); Hara in Ohashi (1975);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Urtica polystachya Wall. (1836) nom. nud. 灌木, 高 0.7 — 2 米; 小枝 粗壮, 无毛。 叶 对生或 互生; 叶片 纸质, 宽 卵形或 圆状卵 形, 长 4 一 16 厘米, 宽 4 一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钝形、 圆形 或略呈 心形, 两 侧 有时不 相等, 边 缘在基 部以上 有粗大 圆齿或 牙齿, 上面 绿色, 极疏 生小疏 柔毛或 无毛, 下 面沿脉 上略被 微柔毛 或全然 无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2 对; 叶柄长 1.5 — 12 厘米, 略 被小疏 柔毛或 无毛; 托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团 伞花 序少至 多花, 排列 成圆锥 花序, 圆锥 花序短 于叶, 长 2 — 10 厘米, 约有 10 条 平展的 分枝; 苞 片卵状 舟形, 长约 1.5 毫米, 有短 伏毛。 雄 花花蕾 时直径 1.5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先端 锐尖, 外 面有短 伏毛; 雄蕊 4, 花药近 圆形, 直径约 0.75 毫米; 退化 雌蕊梨 形。 雌花: 果 时花被 倒卵圆 形或椭 圆状卵 圆形, 背腹 略扁, 长 0.75 — 1 毫米, 密 被白色 小 刚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头长 0.5 — 0.75 毫米, 一侧有 柔毛。 瘦 果倒卵 圆形, 长 0.75 毫米, 光滑。 花期 1 一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滇西南 (潞 西、 龙陵、 耿马、 澜沧 )、 中南 (景东 )、 南 (景洪 ) 及东南 (屏 边、 绿 春、 金平、 马关 ), 生 于海拔 1 250 — 2 600 米的 沟谷密 林下或 林缘。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13. 束 序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80, 4-5 老母 猪耳朵 叶树、 老母猪 构皮、 兰皮叶 (景东 ), 八 棱马、 大 接骨、 大 糯叶、 双 合合、 老 母猪五 爪根、 老母猪 挂面、 八楞麻 (思茅 )、 老母猪 加米树 (双柏 ) Boehmeria siamensis Craib (1916); 云南中 草药选 (1971);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Boehmeria spirei Gagnep. (1950) , e descr. 
326  云南 植物志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棕 褐色, 有短 伏毛。 叶 对生; 叶片坚 纸质, 卵 圆形至 宽卵圆 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圆形 至略呈 心形, 有时两 侧不 相等, 边缘在 基部以 上有细 锯齿, 上面 绿色, 全面 散布短 伏毛, 下 面淡黄 绿色, 仅 沿脉上 有短柔 毛其余 无毛, 基出脉 3 条, 在 上面凹 陷下面 隆起, 侧脉 3 — 4 对, 均 在叶片 上部 1/3 处, 细脉斜 横向,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0.3 — 1.5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 叶披针 形, 长达 7 毫米, 先端 渐尖, 脱落。 雌雄 异株; 团 伞花序 多花, 互相 邻接, 排列 成穗状 花序, 穗状 花序开 花时长 2 — 7 厘米, 果时 延伸达 15 厘米, 2 — 4 条 腋生; 苞片宽 卵状舟 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端 锐尖。 雄花 开花时 直径约 2. 5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先端 锐尖, 外面密 生白色 柔毛; 雄蕊 4, 花 丝长约 3 毫米, 花药近 圆形, 直径约 0. 75 毫米; 退 化雌蕊 梨形, 长 0.75 毫米。 雌花: 果时花 被长椭 圆形, 背腹 略扁, 长约 2 毫米, 外面密 生 白色小 刚毛, 顶端有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5 毫米, 一侧有 柔毛。 瘦果卵 圆形, 不连翅 长 0.75 毫米, 上下 两端具 狭翅, 光滑。 花期 2 — 4 月, 果期 5 — 8 月。 产滇中 (双 柏、 师宗 )、 中南 (景 东、 墨江 )、 西 (泸 水、 凤庆 )、 西南 (耿 马、 沧 源)、 南 (思 茅、 景洪) 及东南 (金 平、 西畴 ), 生 于海拔 1 000 — 1 9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下、 灌丛中 或路旁 等处; 广西、 贵 州南部 也有。 亦见于 越南、 老挝、 泰国。 全株 人药, 治子官 脱垂、 脱肛、 经闭 腹痛、 风湿 等症。 14. 盈 江苎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Boehmeria ingjianensis W. T. Wang (1981)* ; C. Y. Wu (1984). 灌木, 高约 3 米; 小枝具 不明显 4 纵棱, 除节 被短糙 毛外其 余部分 无毛。 叶 对生; 叶 片 草质, 宽披 针形, 长 15 — 19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稍斜, 圆形, 边 缘有 很小的 牙齿, 两面只 在脉上 有很稀 疏的短 糙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约 3 对; 叶柄长 1.5 — 3 厘米, 被短糙 毛或变 无毛。 雌 花序长 10 — 16 厘米, 在基 部之上 二岐状 分枝, 分枝 穗状; 苞片 膜质,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团伞花 序直径 2 — 4 毫米, 具 密集 的花。 雌花: 花被 在果期 狭菱形 或狭菱 状倒卵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外面上 部疏被 贴 伏的短 柔毛; 柱 头长约 1.2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和周翅 一起呈 倒披针 形, 长约 1. 1 毫米, 光滑。 果期 10 月。 产 滇西南 (盈江 ), 生于 海拔约 300 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盈江刀 弄坝。 15. 长 叶苎麻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80, 1-3 水 细麻、 水麻 (云南 ), 水悬麻 (四川 ), 折 听藤、 米西 (广西 壮语) Boehmeria penduliflora Wedd. (1854) nom. nud. , ex Long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H. Kobaetal. (1994). Urtica penduliflora Wall. (1831) nom. nud; Boehmeria macro phylla D. Don (1825);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Bl. (1852-56); Brandis (1874); Kurz (1877);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Chung (1924); Hand. -Mazz. (1929); Gagnep. in Lecte. (1929); "图 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W. T. Wang (1981);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断 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Koba et al. (1994) ; nom. illeg. non est B. macrophylla Hornem. (1815). 
图版 80 1 一 3. 长叶 苎麻 Roehmeria pendulifbra Wedd. . 1. 果枝. 2. 叶背面 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3. 雌花 (放 大); 4—5. 束序^ 麻 B. siamensis Craib. , 4. 果枝, 5. 雎花 (放大 ). (李锡 畴绘) 
328  云南 植物志  半 灌木, 高 1.5 — 2 米; 小枝 粗壮, 有 贴向短 伏毛。 叶 对生; 叶片坚 纸质, 长披 针形, 长 8 — 25 厘米, 宽 2 — 4. 8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两侧 常稍不 对称, 边缘密 生小 牙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由 于脉下 陷而形 成多数 小泡状 突起, 下面淡 绿色, 疏生短 糙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3 — 4 对, 均在叶 片上部 1/3 处;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 被贴向 短 伏毛, 托叶披 针形, 长达 1.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脱落。 雌雄 异株。 雄 团伞花 序有少 数花, 彼此 邻接, 排 列成长 3 — 5 厘米 的穗状 花序;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1.2 毫米, 先端锐 尖。 雄花 花蕾时 直径约 1.5 毫米: 花被片 4, 卵形, 先端 锐尖, 外 面有短 伏毛; 雄蕊 4, 花药近 圆形, 直径约 0.7 毫米; 退化 雌蕊纺 锤形, 顶 端具锐 尖头。 雌团伞 花序在 果期直 径达 5 毫米, 有极多 数花, 彼此 邻接, 排列 成长达 20 — 35 厘米 的穗状 花序; 苞片 卵状舟 形, 长 2. 5 毫米。 雌花: 花 被在果 期倒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最 宽处约 0.7 毫米, 外 面上 部略被 短毛, 顶端具 2 小齿; 柱 头长约 1.5 毫米, 一侧被 柔毛。 瘦果卵 圆形, 本身 长约 0. 7 毫米, 有细 长的柄 和翅, 光滑。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滇东北 (巧家 )、 西北 (兰 坪、 维西 )、 西 (大 理、 弥勒、 凤仪、 凤庆、 漾濞 )、 中 (师宗 )、 中南 (元 江、 景东 )、 南 (勐 养、 易武 )、 西南 (龙 陵、 腾冲) 及东南 (开 远、 绿 春、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 生 于海拔 650 — 2 000 米的 沟边、 林缘、 路旁、 灌丛等 处;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广 西和贵 州南部 也有。 亦见于 越南、 老挝、 缅甸、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全 草人药 , 茎尖治 头风、 发烧, 根治 骨折、 感冒、 风湿关 节炎; 茎 皮纤维 46. 94%, 可代 麻用。 14. 雾 水葛属 Pouzolzia Gaud. 草本或 灌木。 叶 互生, 或 生于茎 下部的 对生, 很 少全部 对生, 全缘或 具齿, 基出 3 脉, 侧生一 对基出 脉不达 叶尖; 托 叶离生 或基部 合生。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很少 为雌雄 异株, 密集 成腋生 的团伞 花序。 雄花: 花被片 W —) 4-5, 镊合状 排列, 下部 合生; 雄 蕊与花 被片 同数; 退化 雌蕊长 椭圆形 至倒卵 圆形。 雌花: 花被 管状, 顶端 缢縮, 有 2 — 4 小齿, 果期稍 增大, 通常 无纵肋 或翅; 子房 直立, 通常卵 圆形, 包 藏于花 被中; 柱头 丝状, 一 侧被 柔毛, 基部有 关节, 脱落。 瘦果卵 圆形, 包藏 于宿存 的花被 中或稍 突出, 果皮 坚硬,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约 60 (50-7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达 南非, 但大 洋洲无 分布。 我国有 8 种, 自 西南、 华南 分布到 湖北、 安徽 南部。 云南有 6 种, 南 北各地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10) 灌木; 叶 互生, 边缘 有齿, 侧脉 2 — 3 对; 雄花 被片椭 圆形, 合生至 中部。 2 (7) 叶两面 有疏或 稍密的 短毛, 下 面不被 毡毛。 3 (4) 叶多 较大,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2. 6 — 11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每侧有 8 — 14 个 牙齿; 雄 的和两 性团伞 花序最 外苞片 钻形, 长达 4 毫米 1. 红 雾水葛 P. sanguinea 
荨麻科  329  4 (3) 叶 较小, 卵状菱 形或近 菱形, 长 1 一 4 (-5.4)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微尖, 每侧有 3 — 9 个 牙齿; 全部苞 片均三 角形, 长达 2. 5 毫米。 5 (6) 小枝 及叶均 疏被短 伏毛; 雄 花被片 锐尖, 无角 状突起 2. 雅致雾 水葛?. elegans 6 (5) 小枝 及叶下 面均被 开展的 短毛; 雄花 被片先 端有长 0.5 毫 米的角 状突起 3. 菱叶 雾水葛 P. elegantula 7 (2) 叶 上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被银 白色或 雪白色 毡毛, 毛被 把叶的 下表皮 完全遮 盖着。 8 (9) 叶下面 被银白 色并有 光泽的 毡毛; 苞片 膜质, 三 角形, 不 分枝; 雌花 被在果 期无翅 4. 银 叶雾 水葛 P. argenteonitida 9 (8) 叶下面 密被无 光泽的 雪白色 毡毛; 多 数苞片 盾状, 有辅 状开展 的坚硬 分枝; 雌 花被在 果期有 2— 4 条 狭纵翅 5. 霣接雾 水葛?. niveotomentosa 10 (1)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生或 互生, 边缘 全缘, 侧脉 1 对; 雄花被 片狭长 圆形或 狭倒披 针形, 仅基 部合生 6. 雾水 <[P. zeylanica 1. 红 雾水葛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81, 1-3 红水麻 (麻栗 坡), 水荨麻 (蒙自 ), 粘巴 巴叶、 大 粘叶、 接 骨木、 铁 箍散、 粘 药根、 山毛柳 (红河 ), 香胶 (河口 ), 血升麻 (文山 ), 大 粘药、 土升麻 (昆明 ), 小粘榔 (曲 靖), 羊藤、 小麻子 (保山 ), 野麻公 (海南 白沙) Pouzolzia sanguinea (Bl. ) Merr. (1921) , (1934) ;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Hara in Ohashi (1975);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W. T. Wang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 Boehmeria frondosa D. Don (II, 1825) (typus not extant , neotype determ. by Hara in Oreocmde frutescens) ; Urtica sanguinea Bl. (1826) ; U. viminea Wall. (1831) nom. nud. ; B. sanguinea (Bl. ) Hassk. (1844); Pouzolzia avalis Miq. (1854) , (1855) ; Wedd. (1857); Hance (1883); C. H. Wright (1899); Diels (1912); Dunn et Tutch. (1912); Chung (1924); Hand. -Mazz. (1929); Margarocarpus vimineus Wedd. (1854) cum descr. ; Leucococctcs vimineus Wedd. (1856); B. vimineus Bl. (1857); P. viminea (Wedd. ) Wedd. in DC. (1869); Hook. f. (1888); B. diffusa auct. non Wedd. : Levi. (1914). 灌木, 高 0.5 — 1.5 米; 小枝灰 色或灰 褐色, 被短 糙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卵形或 狭 卵形, 长 2. 6 — 11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 每侧有 8 — 14 个 牙齿, 两面均 被疏短 糙毛, 基出脉 3 条, 侧生的 1 对伸 至叶片 上部的 1/3 处, 侧脉 2 对; 叶柄长 0.4 — 1.2 厘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团 伞花序 腋生, 单性或 两性, 直径 2 — 6 毫米; 苞片 钻形, 最外 的长达 4 毫米。 雄花: 花梗短 或无; 花被片 4,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合生至 中部, 先端 锐尖, 外 面被 粗毛; 雄蕊 4; 退 化雌蕊 狭倒卵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雌花: 花 梗无; 花被宽 椭圆形 或 菱形, 长 0.8 — 1.2 毫米, 外 面疏被 粗毛, 顶端有 3 小齿; 柱头长 0.8 — 1.5 毫米。 瘦 果卵 圆形, 长约 1. 6 毫米, 淡黄 白色,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几产全 省南北 各地, 生 于海拔 150 — 2 400 米 的山地 林缘或 林中; 西藏 南部东 南部、 四 
330  云南 植物志  川南 部和西 南部、 贵 州西部 南部、 广西、 广东、 海南 也有。 亚洲热 带地区 广布。 茎皮 及枝皮 的纤维 为较好 的代麻 用品, 供制 绳索、 麻布 及麻袋 等用。 2. 雅致 雾水葛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81, 4-5 Pouzolzia elegans Wedd. in DC. (1869) ; Maxim. (1877) ; Forbes et Hemsl. (1899); C. H. Wright (1899); Hand. -Mazz. (1929); "图 鉴,, (1972)*;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excl. syn. ; P. elegantula W. W. Smith et J. E. Jeffrey ; Boehmeria delavayi Gagnep. (1928) ; P. elegans var. delavayi (Gagnep. )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灌木, 高 0.5 — 1.5 米, 多 分枝; 当年 生小枝 疏被短 伏毛或 开展的 短毛。 叶 互生; 叶 片纸 质或厚 纸质, 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9 — 2. 4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短渐 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有 3 — 9 个 牙齿, 两面 疏被短 伏毛, 上面 粗糙, 基出脉 3 条,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2 — 5 毫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钻状 渐尖, 背面脊 上有短 睫毛。 团 伞花序 腋生, 单性或 两性, 直径 2 — 5 毫米; 苞 片三角 形, 长达 2. 5 毫米。 雄花: 花梗短 或无; 花被片 4,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合生至 中部, 先端 锐尖, 外 面疏生 短毛; 雄蕊 4; 退化雌 蕊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 梗无; 花被纺 锤形或 菱形, 长约 1 毫米, 外 面密生 糙毛, 顶端有 3 小齿; 柱头 丝状。 花期 7 月。 产滇西 (漾 濞、 鹤庆 )、 北 (禄劝 )、 西北 (永 胜、 丽江、 中甸) 及东南 (蒙自 ), 生 于海拔 1 900 — 2 200 米的 山地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南部、 台湾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台湾。 3- 菱叶 雾水葛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补编) Pouzolzia elegantula W. W. Smith et J. E. Jeffr. (191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Boehmeria elegantula (W. W. Smith et J. E. Jeffr. ) Hand. -Mazz. (1936). 灌木, 高 0.5 — 1.5 米, 多 分枝; 当年生 小枝密 被开展 或近开 展的短 糙毛。 叶 互生; 叶片纸 质或厚 纸质, 菱状卵 形或宽 菱形, 长 1 一 2. 6 厘米, 宽 0.9 — 1.8 厘米, 先 端锐尖 或 微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有 3 — 9 个小 牙齿, 两面均 疏被短 糙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2 — 3 对; 叶柄长 1.5 — 9 毫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1. 5 毫米, 先端 钻状渐 尖, 背面背 上有短 睫毛。 团 伞花序 腋生, 单性或 两性, 直径 2 — 5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长 达 2. 5 毫米。 雄花: 花梗短 或无; 花被片 4,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合 生至近 中部, 先端 有长约 0.5 毫米 的角状 尖头, 外面疏 生短毛 ♦ 雄蕊 4; 退化雌 蕊倒披 针形, 长约 1 毫 米。 雌花: 花 梗无; 花被纺 锤形或 菱形, 长 1.2 — 2 毫米, 外 面密生 糙毛, 顶端有 3 小齿; 柱头长 1. 5-2. 2 毫米。 花期 7 月。 产滇北 (禄 劝、 元谋、 鹤庆 )、 西 (大理 ) 及东南 (砚山 ), 生 于海拔 1 200 — 1 600 米 的 山地灌 丛或草 地中; 西藏东 南部、 四 川西部 也有。 王 文采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书将 本种归 入雅致 雾水葛 一种。 4. 银叶 雾水葛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82, 1-3 Pouzolzia argenteonitida W. T. Wang (1979);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 西藏 植物志 (1983)';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图版 81 1—3. 红 雾水葛 Pouzolzia sanguinea (Bl. ) Wedd. , 1. 果枝, 2. 雌花' 3. 叶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4—5. 雅致 雾水葛 P. elegans Wedd. , 4. 果枝' 5. 叶 面-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6—10. 雾水葛 P. zeylanica (L. ) Benn. et Br. . 6. 枝条, 7. 雌花. 8. 雄花. 9. 瘦采. 〗0. 叶放大 (示毛 被)。 (李锅 畴绘) 
332  云南 植物志  Pouzolzia avalis Miq. var. fulgens Wedd. (1856); P. sanguinea (Bl. ) Merr. var. fulgens (Wedd.) Hara in Ohashi (1975); Griers. et Long (1983)* ; C. Y. Wu (1984); H. Kobaetal. (1994).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小枝 密被开 展的短 柔毛。 叶 互生; 叶片 纸质,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4. 4 一 13 厘米, 宽 1.3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尾尖或 渐尖, 基部 钝形、 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有 多数小 牙齿, 上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被有 光泽的 银白色 毡毛, 沿 脉网有 开展的 短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约 3 对; 叶柄长 0.6 — 1.6 厘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背面脊 上有短 睫毛。 团 伞花序 腋生, 单性或 两性, 直径 2 — 7 毫米; 苞 片狭卵 形或三 角形, 长 0.6 — 2 毫米。 雄花: 花梗短 或无; 花被片 4, 舟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合 生至近 中部, 先端 有长约 0.5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外 面密被 短毛; 雄 蕊 4; 退化雌 蕊倒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雌花: 花 梗无; 花被纺 锤形或 菱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外 面密被 柔毛, 顶端有 3 小齿; 柱头长 1 一 3. 5 毫米。 瘦果卵 圆形, 长约 1. 2 毫米, 淡黄 白色,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1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福贡、 碧江 ), 生 于海拔 1 300 — 2 500 米 的山谷 及山坡 林下、 灌丛 草 丛中或 林缘水 沟边; 我 国西藏 东南部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5. 雪毡 雾水葛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82, 4-7 野麻叶 (盐津 )、 火麻 (四川 布拖) Pouzolzia niveotomentosa W. T. Wang (1981)* ;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灌木, 高 2 — 4 米; 小 枝近圆 柱形, 粗约 2 毫米, 疏 被微糙 伏毛。 叶 互生; 叶 片薄纸 质,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5 — 14 厘米, 宽 3 — 6. 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骤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缘 在基部 之上有 多数小 牙齿, 上面无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密被 雪白色 毡毛, 基出 脉 3 条, 侧脉约 2 对; 叶柄长 0.6 — 1.2 厘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6 — 9 毫米, 先 端钻状 渐尖, 褐色, 边缘 膜质, 背 面有短 睫毛。 两性 团伞花 序直径 7 — 9 毫米; 苞片膜 质,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雌 团伞花 序直径 2 — 4 毫米; 除膜质 苞片外 还有约 6 枚 分枝的 苞片, 分枝 刺状, 3 — 8 条, 近 辐射状 开展, 不 等长, 长 1 一 4. 5 毫米, 果期 坚硬。 雄花: 花梗长 1.5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被片 3, 宽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合生 至近中 部, 外 面被短 柔毛, 先端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3, 长约 3 毫米; 退化 雌蕊椭 圆形, 长约 0. 5 毫米。 雌花: 花 梗无; 花被纺 锤形, 长约 1.6 毫米, 外 面密被 柔毛, 顶端有 2 小齿, 果 期近 卵形, 长约 2. 2 毫米, 有 2 — 4 条狭 纵翅; 柱 头长约 4 毫米。 瘦果狭 卵形, 长 2 — 2. 2 毫米, 稍背 腹扁, 褐色,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6 月, 果期 9 月。 产 滇东北 (盐 津、 大关) 及东南 (元阳 ), 生 于海拔 500 — 800 米的河 谷灌丛 或次生 林 林缘; 四 川南部 (布拖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关 兰坪。 6. 雾水葛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81, 6-10 水麻秧 (文山 )、 啜脓膏 (海南 ) Pouzolzia zeylanica (L. ) Benn. et Br. (1838); Wight (1853)*; Merr. (1927), (1935);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鉴 
图版 82 1-3. 银叶 雾水葛 Pouzolzia argenteonitida W. T. Wang, t 果枝, 2. 雌花. 3. 叶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4—7. 雪毡 雾水葛 P. niveotomentosa W. T. Wang, 4. 花枝, 5. 雄花 (放大 ), 6. 雌花 (放大 )' 7. 叶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李锈 畴绘) 
334  云南 植物志  补编" (1982)*in textu et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3). Parietaria zeylanka L. (1753); P. indie a L. (1767); Pouzolzia indica (L. ) Gaud. (1830); Benn, (1838); Wight (1853)*; Wedd. (1856)*, et in DC. (1869); Benth. (1861);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Gagnep. in Lecte. (1929).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渐升, 高 12 — 40 厘米, 不 分枝或 下部有 1 一 3 对 分枝, 被短 伏毛, 或同时 混生疏 展毛。 叶 对生, 或 茎顶的 互生; 叶片 草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2 — 3. 8 厘米, 宽 0.8 — 2. 6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微钝, 基部 圆形, 边缘 全缘, 两 面被疏 伏毛, 基出脉 3 条, 侧脉 1 对; 叶柄长 0.3 — 1.6 厘米, 被毛 同茎; 托叶 卵状披 针形或 钻形, 长 约 2. 5 毫米, 宽 1 毫米, 褐色, 先端 渐尖, 背面脊 上有短 睫毛。 团 伞花序 腋生, 通常两 性, 直径 1 一 2. 5 毫米, 苞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雄花: 花 梗短; 花被片 4, 狭 长圆形 或 狭倒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仅基部 合生,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先 端锐尖 或呈短 芒状; 雄 蕊 4。 雌花: 花 梗无; 花 被椭圆 形或近 菱形, 长约 0.8 毫米, 外 面密被 柔毛, 顶端有 2 小 齿, 果期 呈菱状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柱头长 1.2 — 2 毫米。 瘦果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黑色,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3 — 9 月, 果期 5 — 10 月。 产 滇东北 (绥 江、 彝良、 盐津、 巧家 )、 中南 (景东 )、 南 (景 洪、 勐腊、 勐海) 及 东南 (元 阳、 屏边、 金平、 砚山、 文山 ), 生 于海拔 300 — 1 300 米的 草地、 田边、 低山灌 丛 中或疏 林中; 广西、 广东、 海南、 福建、 江西、 安徽 南部、 湖北、 湖南、 四川 也有。 亚 洲热 带地区 (包 括喜 马拉雅 山区) 广布。 根和叶 入药, 能 消肿、 散毒、 排脓、 接骨。 15- 孺 米团属 Memorial is (Benn. ) Buch. -Ham. ex Wedd. 草 本或半 灌木。 叶 对生或 3 枚 轮生, 或上部 的叶为 互生, 全缘, 基出 3 — 5 脉, 侧生 的 基出脉 直伸至 叶尖; 托 叶离生 或基部 合生。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很少 为雌雄 异株, 密 集 成腋生 的团伞 花序。 雄花: 花被片 (3 —) 4-5, 仅基部 合生, 在 中部之 上向内 成直角 折曲, 所以 花蕾顶 部截平 而呈陀 螺形, 折 曲处有 一横棱 并常有 纤毛; 雄蕊 与花被 同数; 退 化雌 蕊线状 锥形, 无毛。 雌花: 花被 管状, 顶端 缢缩, 有 2 — 4 小齿, 果期稍 增大, 有数 条至 12 条 纵助, 有时 具翅; 子房 直立, 通常卵 圆形, 包 藏于花 被中; 柱头 丝状, 一侧被 柔毛, 基部有 关节, 脱落。 瘦卵 圆形, 包 藏于宿 存的花 被中, 果皮 坚硬,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约 12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以 及澳大 利亚。 我国有 4 种, 自 西南、 华南 至秦岭 广布。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几遍 布全省 各地。 本属 学名用 法相当 混乱, 截至 今日, 英国植 物学家 [近如 Mabberley (1889, 1990), Brummitt (1993)] 多用/ /yr^na/^ra Miq. (1851)。 该属 Gonostegia Tmcz. (1846) 为 Pouzolzia Gaud. (1826, 1830) 异名, 但 Friis (1993) 仍 用之。 Memorialis (Benn. ) Buch. -Ham. ex Wedd. (1857) 则为 Hjyr^n^ufm Miq. (1951) 的晚 出同物 异名, 一般 主张废 弃, 但 Ind. Norn. Gen. 则列为 nom. conservand. (吴 征镒注 )。 
荨麻科  335  分种 检索表 1 (2) 多牛生 草本, 铺 地或渐 上升; 叶全部 对生, 狭卵 形至披 针形, 长达 8 — 10 厘米; 瘦果的 宿存花 被无翅 1. 糯米团 M. hirta 2 (1) 半 灌木, 直 立或近 直立; 茎 下部叶 对生, 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5 厘米, 茎 上部叶 互生, 密集, 渐 变小,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呈 花序苞 片状; 瘦果 的宿存 花被有 2 — 3 条纵翅 2- 狭叶 IS 米团 M. pentandra var. hypericifol ia 1- 糯米团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83, 1-4 小 蘖药、 水粘药 (楚雄 ), 摸铺铺 (红河 ), 水麻秧 (马关 ), 糯米根 (景东 ), 小铁 箍 (丽江 ), 九股牛 (大理 ), 红 头带、 糯米藤 (通海 ), 小览 (昆明 ), 小 拔毒散 (玉 溪), 小郎根 (曲靖 ), 蜂巢草 (海 南植 物志) Memorial is hirta (Bl. ) Wedd. in DC. (1869), p. p.; Maxim. (1877); Franch. (1884); Pavolini (1908); Hand. -Mazz. (1929);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C. Y. Wu (1984). Urtica hirta Bl. (1826); Pouzolzia hirta (Bl. ) Hassk. (1844);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Pamp. (1910); Dunn et Tutch. (1912); Diels (1912); Gagnep. in Lecte. (1928) ;Belval (1933) ;Lauener (1972)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 Hyrtanan- dra hirta (Bl. ) Miq. (1851 ), (1855) ; Gonostegia hirta (Bl. ) Miq. (1869); Chien (1927); Merr. (1928); Backer (1965); 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l; 西藏 植物志 (1983)*; W.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etal. (1994). 多牛生 草本; 根紡 锤形, 肉质, 黄 白色, 常叉分 2 — 3 条。 茎铺 地或渐 上升, 长 30 — 90 厘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上 部及枝 条带四 棱形, 被短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草质, 狭卵形 至披 针形, 长 (1.2 —) 2-8 (-10) 厘米, 宽 1.2 — 2. 8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全缘, 上 面有疏 毛或近 无毛, 下面 沿脉有 疏毛, 基出 3 (— 5) 脉; 叶 柄长 1 一 3 毫米, 被毛同 枝条; 托叶 膜质, 钻形, 长约 1.5 毫米, 褐色。 团 伞花序 腋生, 两性或 单性, 直径 2 — 9 毫米; 苞 片正三 角形, 膜质。 雄花: 花 梗长, 长达 2 毫米; 花蕾 近陀 螺形, 上面 截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被片 5, 倒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雄蕊 5; 退 化 雌蕊不 明显。 雌花: 花梗 近无; 花被 菱状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有 2 小齿, 被疏 毛, 果时 无翅; 柱头 丝形, 长约 3 毫米。 瘦果卵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有 纵棱. 黑色, 表 面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5 — 9 月, 果期 6 — 10 月。 几产全 省南北 各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2 900 米 的山地 灌丛或 沟边; 西南、 华 南至秦 岭 也有。 亦见 于亚洲 及澳大 利亚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根 入药, 治外伤 出血、 痢疾、 痛经、 骨折; 全草 外敷治 疔疮, 亦 可作猪 饲料; 茎皮 纤维 可制人 造棉。 2. 狭叶 欉米团 (变种 ) (图鉴 补编) 图版 83, 4-7 
图版 83 1—4. 糯米团 Memorialis hirta (Bl. ) Wedd. , 1. 花枝, 2. 雄花, 3. 瘦果, 4. 叶 背面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5 7 - 狭叶 IS 米团 M. pentandra (Roxb. ) Wedd. var. hypericifolia (Bl. ) Wedd. , 5. 植株 上部, 6. 瘦果, 7- 叶正面 一部分 (示 无毛及 有小疣 )。 (李锡 畴绘) 
荨麻科  337  南密花 蜂巢草 (海 南植 物志) Memorial is pentandra ( Roxb. ) Wedd. var. hypericifolia (Bl. ) Wedd. in DC. (1869); 海南 植物志 (1965); C. Y. Wu (1984). Pouzolzia hypericifolia Bl. (1856) ; C. H. Wright(1899) ; Gonostegia pentandra (Roxb. ) Miq. (1869) var. hypericifolia (Bl. ) Masamune (1931) ; Kudo et Masamure (1932) ; Masamure(1954); 台湾 植物志 (1976); 湖北 植物志 (197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H. Koba et al. (1994). 半 灌木, 高约 50 厘米。 茎直 立或近 直立, 下部常 匍匐, 近四 棱形, 不 分枝或 分枝, 无毛 或上部 与枝条 略被短 柔毛。 茎 下部叶 对生, 上部 (或近 顶部) 叶 互生; 叶片 草质, 下 部 的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上 部的渐 变小,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呈 花序苞 片状,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 面仅沿 边缘及 中脉有 疏毛, 钟乳体 点状, 基出 3 脉;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或 略被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褐色。 团 伞花序 腋生, 两性或 单性, 直径 2 — 5 毫米; 苞片 正三角 形, 膜质。 雄花: 花 梗细, 长达 2 毫米; 花 蕾近陀 螺形, 上面 截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 被片 5, 倒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5; 退化 雌蕊不 明显。 雌花: 花梗 近无; 花 被菱状 宽 卵圆形 或近圆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顶端有 2 小齿, 近 无毛, 果时有 2 — 3 条 纵翅。 瘦 果卵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有 纵棱, 黑色, 表面 光滑, 有 光泽。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滇中南 (元江 ) 及西南 (潞西 ), 生于 海拔约 450 米 的草地 或路旁 阳处; 广西、 广 东、 海南 及台湾 也有。 广泛分 布於印 度马来 至澳大 利亚。 模式 标本可 能采自 广东。 16. 微 柱麻属 Chamabainia Wight 纤 弱披散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生, 边缘有 牙齿, 基出 3 脉, 具柄; 托叶 成对, 大, 膜 质, 包 着团伞 花序, 宿存。 团 伞花序 单性, 腋生; 苞 片小。 雄花: 花被片 (3) 4, 合生 至 中部, 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3) 4, 花丝 带状, 花药 横向椭 圆形; 退化 雌蕊长 锥形, 短小。 雌花: 花被 管状, 背 腹扁, 顶端 缢縮, 有 4 小齿; 子房卵 圆形, 包 于花 被中, 柱头 极小, 卵圆 形或椭 圆形, 边生 须生。 瘦果椭 圆形, 包 藏于宿 存的花 被中, 果皮 壳质, 光滑。 1 种 (或 1 一 2 种), 分布于 我国亚 热带地 区及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斯 里兰卡 至越南 北部。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I. 微柱麻 (云 南植物 研究) 虫蚁草 (图鉴 ) 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 (1853)* 5 Wedd. (1856)" ;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899); Yamamoto (1925); Hand. -Mazz. (1929) ; Gagnep. in Lecte. (1929) " ; Satake in Kihara (1955); Backer et Bakh. f. (1965); "图 鉴" (1972)* ; Hara in Ohashi (1975); 湖北 植物志 (1976); Liu et Huang (1976)* ; W. T. Wang (1981); 西 藏植物 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 ; C. Y. Wu,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全录 (1984); W. 
338  云南 植物志  T. W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8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squamigera Wall. (1831 ) nom. nud. ; Boehmeria squamigera (Wall. ) Wedd. (1854); Chamabainia squamigera (Wall. ) Wedd. in DC. (1869). la. 微柱麻 (原 变种) 图版 84, 1-3 var. cuspidata 多年生 草本。 茎直 立或渐 上升。 高 15 — 40 厘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有短 柔毛。 叶 对生; 叶片 草质, 多 为菱状 卵形, 长 1 一 6. 5 厘米, 宽 0.6 — 3 厘米, 先端骤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宽 楔形, 边缘每 侧下部 1/3 全缘, 其余有 3 — 10 小齿, 两 面有疏 柔毛, 基出 3 脉, 侧脉 约 2 对; 叶柄长 2 — 8 毫米, 有短 柔毛; 托叶 膜质, 斜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常包 着团伞 花序。 团 伞花序 单性, 腋生。 雄花: 花被片 4, 狭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合 生至 中部, 先 端尾状 渐尖, 外面在 先端之 下方有 短角状 突起; 雄蕊 4, 花丝 带状, 花药横 向椭 圆形, 宽约 1 毫米; 退化雌 蕊长约 0. 3 毫米。 雌花: 花被 椭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 0. 6- 0. 8 毫米, 顶端有 4 小齿, 外面 顶部有 短毛; 柱 头长约 0.2 毫米。 瘦果椭 圆形, 包 藏于宿 存的花 被中, 果皮 壳质, 光滑。 花期 6 —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滇西北 (维 西、 贡山、 德钦 )、 西 (大 理、 泸水、 碧江 )、 中南 (景东 )、 西南 (孟 连) 及东南 (蒙 自、 绿春、 文山、 屏边 ), 生 于海拔 1 300 — 3 800 米的 林下、 草丛、 河边、 沟 边石上 等处; 西 藏东南 (察隅 )、 四川、 广西、 贵州、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斯 里兰卡 及越南 北部。 全 草或根 治胃腹 疼痛。 lb. 多齿 微柱麻 (变种 )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84, 4 var. denticulosa W. T. Wang et C. J. Chen (1981) * .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 卵形, 长 2 — 5. 8 厘米, 宽 1 一 2. 8 厘米, 边缘 每侧在 基部之 上有 10 — 19 枚 小齿。 产滇西 (凤庆 ), 生于 海拔约 2 400 米的竹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17. 墙草属 Parietari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半 灌木。 叶 互生, 具柄, 极 全缘, 具基出 3 脉 或离基 3 出 脉,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托 叶缺。 花 杂性, 排成腋 生无梗 或具短 梗的聚 伞花序 或团伞 花序; 苞片 萼状, 线形, 合生或 分离; 两 性花和 雄花花 被筒短 钟形, 花后常 增大, 上部 (3) 4 深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卵形, 先端短 渐尖, 外面被 短毛或 长毛, 雄蕊 4; 雌花花 被下部 筒状, 背腹 臌胀, 内面无 毛或有 绵毛, 上部 4 裂, 裂片 靠合, 外面被 长毛, 子房 直立, 卵 圆 形或长 圆形, 花柱短 或无, 柱 头画笔 头状, 下弯, 无退化 雄蕊。 瘦 果果皮 壳质, 光滑, 包藏于 宿存花 被内。 种子具 丰富的 胚乳, 子叶宽 卵形。 约 20 — 30 种, 分布于 湿带, 延 至热带 山区, 1 种几近 全世界 分布。 也 分布至 我国西 南、 西北、 华北、 东北和 台湾。 云南 也有。 1. 墙草 (图鉴 ) 图版 84, 5-6 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 (1829)* , (1833); Kom. (1936); Kitag. (1939); "图 
图版 84 1—3. 微柱麻 (原 变种) 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 var. cuspidata, 1. 花枝. 2. 雄花 (放大 ), 3. 退化雌 蕊: 4. 多齿 微柱麻 C. cuspidata Wight var. denticulosa W. T. Wang et C. J. Chen . 4. 叶> 5 — 6. 墙 草 Parietaria micrantha Ledeb. , 5. 椬株, 6. 雌花 (放大 )。 (李锡 畴绘) 
340  云南 植物志  鉴" (1972) * ; 秦岭 植物志 (1974) * ; Hara in Ohashi (1975) ; 西藏 植物志 (1983) ; Griers. et Long (1983)* ;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Koba et al. (1994). Parietaria debilis Forst. f. var. micrantha (Ledeb. ) Wedd. in DC. (1869) ; Franch. (1884); C. H. Wright (1899); Pamp. (1910); Belval (1933); P. debUis auct. non Forst. f. : Hook. f. (1888) ; P. lusitanica L. ssp. chersonensis (Long) Chrtek var. micrantha (Ledeb. ) Chrtek (1973). 一年生 草本。 茎 肉质, 纤细, 常 蔓生, 长 10 — 40 厘米, 被微 柔毛, 多 分枝。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 膜质, 卵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0.4 — 2. 5 厘米, 宽 0.3 — 2 厘米, 先端 钝形, 基 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全缘, 上面 绿色, 疏生短 伏毛, 下面淡 绿色, 沿脉 上疏生 短毛, 钟乳 体 点状, 两面 密性, 明显, 基出 3 脉, 其 中侧生 1 对弧 曲上升 至叶片 中部, 侧 脉通常 1 对, 自中 脉下部 1/3 处 生出, 弧曲 上升; 叶 柄细, 长 0.5 —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托 叶缺。 花 杂性, (1 一) 3-7 朵排成 具短梗 或几无 梗的腋 生聚伞 花序; 苞片 线形, 长 0. 5-1. 5 毫米, 被长 缘毛; 两性 花花被 4 深裂; 雌 花长约 1 毫米, 花被 4 裂至 中部, 腠质, 外面 上部疏 生微 柔毛。 瘦果卵 圆形, 稍扁, 长约 1 毫米, 极 光滑, 黑 褐色; 宿 存花被 膜质。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滇东北 (东川 )、 西北 (德 钦、 中甸、 兰坪 )、 西 (宾川 )、 中 (昆明 ) 及中南 (景 东), 生 于海拔 2 200 — 3 230 米 的沟边 的潮湿 灌丛、 草 地或岩 石下荫 湿处; 我国 西藏、 四 川、 青海、 陕西、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东北 和台湾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朝鲜、 蒙古、 印 度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俄罗 斯西伯 利亚和 中亚、 伊 朗南部 和非洲 东部。 全草 人药, 有拔 脓消肿 之效。 18. 7_K 麻属 Debregeasia Gaud. 灌 木或小 乔木, 无 刺毛。 叶 互生, 边缘 有齿, 上 面密布 点状钟 乳体, 具基出 3 脉; 托 叶干 膜质, 叶柄内 合生, 2 裂, 脱落。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花 序二岐 聚伞状 或二叉 分枝, 分枝 顶端有 1 球 状团伞 花序, 稀簇生 叶腋。 雄花: 花被片 (3 —) 4 (一 5), 卵形, 先端短 渐尖, 背面 隆起, 镊合状 排列, 合生至 中部; 雄蕊与 花被片 同数; 退化雌 蕊倒卵 圆形, 顶 端具小 尖突, 基 部常有 绵毛。 雌花: 花被 筒状, 包被着 子房, 顶端有 (3 —) 4 齿, 在果时 常变为 肉质; 子房倒 卵状长 圆形, 柱头 画笔头 状或短 钻形; 退化雌 蕊无。 瘦 果浆 果状, 外果皮 肉质, 内果 皮多少 骨质, 宿存 花被肉 质而与 果几乎 合生或 离生, 或为 膜质 而与果 离生。 种 子常有 胚乳, 子叶短 而宽。 约 (4 一) 5 — 6 种, 主要分 布在亚 洲东部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其中 1 种 分布至 北非。 我 国约有 5 种, 分布 西北至 南方各 省区。 云南有 5 种, 产南北 各地。 分种 检索表 1 (8) 叶狭 卵形、 椭 圆形、 倒卵 状长圆 形至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小枝和 叶柄只 被短毛 或长柔 毛或粗 
荨麻科  341  毛; 花雌雄 异株, 稀同 株而不 同序; 雄 花被片 与雄蕊 4, 雌花被 在果时 肉质, 与果几 乎合生 (卵 叶水麻 D. Hbera 雌花被 果时与 果离生 )。 2 (7) 叶 狭卵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较狭; 雌花序 具短总 梗或近 无梗, 总 梗长 0.1 — 1 厘米。 3 (6) 花夏秋 开放, 生于 当年生 枝和老 枝上; 小枝 与叶柄 密生长 柔毛或 伸展的 粗毛; 花序 2 — 4 回或 4-6 回二岐 聚伞状 稀二叉 分枝。 4 (5) 花序 2 — 4 回二岐 聚伞状 分枝, 但偶 有二叉 分枝; 雌花被 在果时 肉质, 与果 实几乎 合生, 柱头 画笔 头状; 叶 倒卵状 长圆形 至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幼枝、 叶柄 及叶下 面脉上 密生伸 展粗毛 1 长 叶水麻 D. longifolia 5 (4) 花序 4 一 6 回二岐 聚伞状 分枝; 雌 花被在 果时薄 膜质, 与果 离生, 柱头短 钻形; 叶狭 卵形; 幼 枝、 叶 柄与叶 下面脉 上密生 长柔毛 2. 卵 叶水麻 D. libera 6 (3) 花早春 开放, 生 于去年 生和老 枝上; 小枝 和叶柄 密被贴 生或近 贴生的 短毛; 花序常 2 回 二岐分 枝或二 叉分枝 3. 水麻 D. oriental is 7 (2) 叶椭 圆形, 较密; 雌花 序具长 总梗,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4. 椭圆 叶水麻 D. elliptica 8 (1) 叶宽 卵形至 心形; 小 枝和叶 柄有肉 质皮刺 和贴生 短毛; 花雌 雄同株 同序; 雄 花被片 与雄蕊 3 ( — 2); 雌 花被在 果时薄 膜质, 与 果离生 5. 鳞 片水麻 D. squamata 1. 长 叶水麻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85, 1-3 水麻杆 (龙陵 )、 麻柳叶 (芒巿 )、 麻叶树 (思茅 )、 小苏麻 (富宁 )、 荨麻树 (屏 边)、 水珠麻 (麻 栗坡) Debregeasia longifolia ( Burm. f. ) Wedd. in DC. ( 1869 ); Koorders (1912), (1925)* ; Schneid. in Sarg. (1916) ; Chung (1924) ; Rehd. (1927) , (1940) ; Hand. -Mazz. (1929);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1937); Satake in Kihara (1955); 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 鉴" (1972)*; Hara in Ohashi (1975); "图鉴 补编" (1982) inclavi; 西藏植 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ka longifolia Burm. f. (1768) ; Debregeasia velutina Gaud. (1847 ― 48) ; Wedd. (1856)';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29); D. salicifolia auct. non (D. Don) Rendle : Hand. -Mazz. (1929).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3 (— 6) 米; 小 枝密生 伸展的 褐色或 灰褐色 粗毛。 叶片 纸质, 倒卵状 长圆形 至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宽 楔形至 圆形, 边缘密 生细牙 齿或细 锯齿, 上面被 糙毛, 有 时有泡 状隆起 , 下面被 灰色、 灰 白色或 蓝灰色 毡毛, 脉 上有短 粗毛,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下部 1/3, 侧脉 5 — 8 对, 斜 伸至近 叶缘处 网结, 细脉 在下面 可见;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毛同 小枝; 托叶长 圆状或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2 裂至 中部, 背 面有短 柔毛。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花序生 于当 年生枝 和老枝 叶腋, 长 1 一 2 厘米, 具短 总梗, 2 — 4 回二岐 分枝, 稀二叉 分枝, 分枝 顶端有 1 球 状团伞 花序, 序轴被 伸展的 短毛。 雄花: 花被片 4, 长 1.5 — 2 毫米; 雄蕊 4; 退化雌 蕊倒卵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小苞片 较花被 片短。 雌花: 花被 倒卵状 筒形, 下部 紧缩呈 柄状, 长约 0.8 毫米, 顶端有 4 齿; 柱 头画笔 头状。 果序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瘦果葫 芦状, 长 1 一 1.5 毫米; 宿存 花被与 果几乎 合生, 肉质, 鲜时橙 红色。 花期 5 — 
342  云南 植物志  8 月, 果期 8 — 12 月。 除滇东 北外全 省各地 均产, 生 于海拔 800 — 2 100 米的 河谷、 溪边或 林缘潮 湿地; 广 西、 贵州、 四川、 湖 北西部 也有。 亦见于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 各国和 印度尼 西亚。 用途同 水麻。 2. 卵 叶水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Debregeasia libera Chien et C. J. Chen (1983).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6 米; 小 枝幼时 密被长 柔毛, 老 时渐变 无毛。 叶片 纸质, 卵形 或狭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有细圆 齿状 牙齿, 上面深 绿色, 略 粗糙, 全面 散布疏 柔毛, 下面灰 绿色, 密被灰 白色短 绒毛, 但 沿 脉上有 柔毛,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中部 以上, 向叶缘 一侧有 8 — 10 条 小脉, 侧脉 5 — 7 对, 近 叶缘处 网结; 叶柄长 2 — 9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托叶长 圆形, 长 8 毫米, 2 裂 至 中部, 背 面有疏 柔毛。 雌雄 异株。 雄株 未见。 雌花序 生于当 年生枝 和老枝 叶腋, 聚伞 状, 4-6 回二岐 分枝, 长 1. 5-4 厘米, 分枝 顶端有 1 直径 3 — 4 毫 米的球 状团伞 花序; 总 梗长 0.5 — 1 厘米。 雌花近 无梗: 花被 倒卵状 筒形, 长 0.6 — 1 毫米, 顶端有 3 — 4 齿; 子 房倒卵 圆形, 与花被 离生, 柱头短 钻形, 长约 0.4 毫米, 有多细 胞毛。 瘦果倒 梨形, 长 约 1.2 毫米; 宿存花 被与果 离生, 鲜时桔 红色。 果期 5 月。 产 滇东南 (金平 )、 南 (勐腊 ) 及西南 (耿马 ), 生 于海拔 450 — 800 米 的山坡 或山谷 林 下或石 崖上。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本种在 C. J. Chen (1991) 的短 文附检 索表中 均未再 提到, 可 能是归 于他在 该文中 提到 而在中 国为新 公布的 Debregeasia wallichiana (Wedd. ) Wedd. (1856?) (H. Koba et al. (1994) 作 Wedd. ) ( = Missiessya wallichiana Wedd. )。 该种 产勐腊 易武, J. H. Zhang 19252 (12. W , 1978) (国 外藏于 GH), 而 D. libera Chien et C. J. Chen 的模 式产于 金平 (中 苏队 3171), 其 同举标 本尚有 中苏队 526; 裴盛基 10377 (亦 产勐腊 )。 亦 可能与 吴 征镒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列举于 Debregeasia squanata King 下的 勐腊、 勐仑 (李延 辉 1566) 为 同种, 该 记录吴 征镒后 曾提出 "此 种应用 D. wallichiana Wedd. 一 名", 该种 记录 于不丹 (Griers. et Long, 1985*). D. wallichiana (Wedd. ) Wedd. 据陈 家瑞, 其 分布 区为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东 孟加拉 (Bengladeshh 印度 (西 高止 山及印 度东北 部)、 斯里 兰卡、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吴征 镒注) 3. 水麻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85, 4-8 野麻 (嵩明 )、 水麻柳 (景东 ) Debregeasia oriental is C. J. Chen in Novon 1 (2): 56-57 (1991);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Debregeasia edulis auct. non. (Sieb. et Zucc. ) Wedd. (1856); C. H. Wright (1899); Schnei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Hand. -Mazz. (1929);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1937)';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台湾植 物志 (1976)';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C. Y. Wu (1984). (Morocarpus edulis Sieb. et Zucc. (1846). excl. fl. ; M. ja ponicus Miq. in Zoll. 
图版 85 1—3. 长 叶水麻 Debregeasia longifolia (Burm. f. ) Wedd. , 1. 果枝, 2. 雌花 (放大 ), 3. 茎 段 放大 (示毛 被); 4-8. 水麻 D. orientalise. J. Chen. 4. 花枝, 5. 雄花 (放大 ), 6. 雌花 (放大 ), 7. 托叶, 8- 茎一 段放大 (示毛 被)。 (李锡 畴绘) 
344  云南 植物志  (1854); Debregeasia japonica (Miq. ) Koidz. (1930. ) =Oreocnide. 灌木, 高 1.5 — 4 米; 小 枝有贴 生或近 贴生的 短毛。 叶片 纸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有 细锯齿 或细 牙齿, 上面 疏生短 糙毛, 常有 不规则 的泡状 隆起, 下 面密被 白色、 灰 白色或 蓝灰色 毡毛, 侧生 1 对基 出脉斜 伸至叶 片下部 1/3 或 1/2, 侧脉 3 — 5 对, 均在叶 缘之内 网结, 细 脉在下 面明显 可见; 叶柄长 0. 3-1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2 裂, 背 面有短 柔毛。 雌雄 异株; 花序生 于去年 生枝条 和老枝 叶腋, 长 1 一 1.5 厘米, 常 2 回二 岐分枝 或二叉 分枝; 总梗短 或无。 雄花: 花被片 (3 —) 4 (一 5), 长 1.5 — 2 毫米; 雄蕊 4; 退化雌 蕊倒卵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雌花: 花被 壶形, 长约 0.7 毫米。 果序 球形, 直 径 3 — 7 毫米; 瘦 果的果 皮和宿 存花被 肉质, 鲜时橙 黄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7 月。 除滇 西及西 南外全 省各地 均产, 生 于海拔 600 — 3 600 米的 溪谷荫 湿处; 贵州、 四川、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湖北、 湖南、 广西 和台湾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茎 皮纤维 可代麻 用和作 人造棉 原料; 果可 食用和 酿酒; 叶作 饲料; 根、 叶可 人药, 有 清热 解毒、 利湿、 止泻和 止血之 效"。 陈 家瑞短 文中引 Wilmot Dear (1988, in Kew Bull. 43: 673 — 692), 认为 Morocarpus edulis S. etZ. 的模式 应归人 Oreocnide Miq. , 而非 本属, 但 WilmotDean 未描写 上述分 类 单位为 Debregeasia 的分类 单位, 故立 新名。 4. 椭圆 叶水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86, 3-5 Debregeasia elliptica C. J. Chen (1983) * ; in Novon (1991) , in clavi.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4 米; 小枝 有褐色 硬毛。 叶片 纸质, 椭 圆形, 长 7 — 17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边 缘有细 牙齿, 上面深 绿色, 略 粗糙, 近 无毛, 常 有泡状 隆起, 下 面密被 雪白色 绒毛, 沿脉上 疏生短 硬毛, 侧生 1 对 基 出脉伸 至叶片 上部, 与侧 脉均近 叶缘处 网结, 向叶缘 一侧有 9 一 13 条 小脉, 侧脉 3 — 4 对, 均在叶 片上部 1/3 处; 叶柄长 (1 一) 4 一 7 厘米, 毛被同 小枝; 托叶 卵形, 长 7 — 8 毫米, 2 裂至 中部, 裂片近 60° 叉开, 背 面有短 硬毛。 雌雄 异株。 雄株 未见。 雌花 序生于 当 年生枝 和老枝 叶腋, 聚 伞状, 2 — 4 回二岐 分枝, 长 1. 5-3 厘米, 分枝 顶端有 1 直径约 3 毫 米的球 状团伞 花序; 苞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0.5 — 0.7 毫米, 外 密被微 柔毛; 总梗 明显 伸长, 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短 硬毛。 雌花近 无梗: 花被 膜质, 倒卵状 筒形, 长约 0.7 毫米, 与子房 离生, 口部 收宿, 有 3 齿, 外面 无毛, 有 3 条 纵肋; 子 房倒卵 圆形, 柱头 画笔 头状。 瘦果浆 果状, 干时 橙色, 壶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截形; 宿存花 被与果 离生。 果期 10 至翌年 1 月。 产 滇东南 (屏 边、 河口、 西畴、 麻栗坡 ), 生 于海拔 900 — 1 3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5. 鳞 片水麻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86, 1-2 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 ex Hook. f. (1888); Ridl. (1924) ; Gagnep. in Lecte. ( 1929); Merr. et Chun (1935); Merr.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补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Debregeasia s pkulifera Merr. (1922) , (1927). 
图版 86 1—2. 麟 片水麻 Debregeasia squamata King ex Hook. f. . 1. 果枝. 2. 托叶 (放大 ); 3 — 5. 椭圆 叶水麻 D. eUiptica C. J. Chen, 3. 果枝, 4. 托叶 (放大 ). 5. 叶正 4] 一部 分放大 (示泡 状隆起 )。 (李锡 畴绘) 
346  云南 植物志  灌木, 高 2 — 3 米; 枝条 和小枝 有肉质 皮刺和 贴生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宽 卵形至 心形, 长 6 — 16 (-22) 厘米, 宽 4 一 12 (-18) 厘米, 先端突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边缘有 牙齿, 齿 端有小 尖突, 上面 绿色, 略 粗糙, 被糙 伏毛, 下 面密被 褐灰色 毡毛, 侧 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向叶缘 一侧有 小脉约 8 条, 侧脉 3 — 4 对, 均在 近边缘 处彼 此弧曲 连结; 叶柄长 2 — 7 (-14) 厘米, 有 贴生短 柔毛, 有时还 有肉质 皮刺; 托叶 宽披 针形, 2 裂至 上部约 1/3 处, 长约 8 毫米, 背 面有短 柔毛。 雌 雄同株 同序; 花 序生于 当年生 枝和老 枝上, 长 1 一 1. 7 厘米, 2-3 回二岐 分枝, 分枝 顶端有 1 球 状团伞 花序。 雄 花: 花被片 (2 —) 3; 雄蕊 (2 —) 3; 退化雌 蕊倒卵 圆形, 基 部围以 雪白色 绵毛。 雌花: 花被 倒卵状 筒形, 长约 0.6 毫米, 包被着 子房, 但与子 房明显 分离, 顶端有 4 齿。 瘦果 长约 0.8 毫米, 橙 红色, 干 时变褐 棕色, 果皮 肉质; 宿存 花被薄 膜质, 与果 离生。 花 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滇南 (勐腊 ), 生于 海拔约 600 米的 次生林 林缘或 路旁; 广东、 海南、 广西 和贵州 南部 也有。 亦见 于越南 和马来 半岛。 茎 皮纤维 可制人 造棉、 绳 索和麻 袋等。 此种 可能不 存在于 滇南, 应改作 Debregeasia wamchiana (Wedd. ) Wedd. (吴 征镒 注)。 19- 紫麻属 Oreocnide Miq. 灌木或 乔木, 常绿或 落叶, 无 刺毛。 叶 互生, 具柄, 全缘或 具齿, 基出 3 — 5 脉, 或 羽状, 无毛或 被毛, 钟乳体 点状; 托叶干 膜质, 在叶柄 内多少 合生, 或离 生于叶 柄的两 侧, 脱落。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序 2 — 3 回二岐 聚伞状 或二叉 分枝, 稀呈簇 生状, 小团 伞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密集成 头状; 苞片及 小苞片 细小。 雄花: 花被片 3 — 4, 基部 合生, 花蕾时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3 — 4; 退 化雌蕊 存在, 常被 绵毛。 雌花: 花被 筒状, 紧 贴生于 子房, 顶端 紧缩, 有 不明的 4 一 5 小齿; 柱头 盘状或 盾状, 边缘 有多数 长毛, 果熟时 脱落。 小核果 由多少 肉质的 花被所 包被, 外果皮 肉质, 与宿存 花被紧 贴生, 内果 皮多少 骨质, 果 的 基部、 中 下部、 稀至 上部有 一个肉 质的杯 状或盘 状环鞘 (由小 苞片合 生而成 )。 种子具 胚乳, 子叶卵 形或宽 卵形。 约 15 — 20 种, 分 布亚洲 东部热 带和亚 热带。 我 国约有 9 一 11 (10) 种, 产 西南、 中 南和 台湾。 云南有 7 种 2 亚种, 几遍 布全省 各地, 但主 要产滇 东南, 次为 滇南。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具羽 状脉; 雄花 4 基数; 常绿乔 木稀常 绿灌木 (组 1. 羽脉组 Sect. Oreocnide) 。 2 (5) 叶 全缘。 3 (4) 小枝上 部与叶 柄密被 绒毛;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基 部钝或 圆形, 下面 全面被 柔毛, 侧脉 8 — 12 对 la. 全缘 叶紫麻 (原 亚种) O. integrifolia ssp. integrifolia 4 (3) 小枝上 部与叶 柄疏被 贴生的 短毛;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下 面仅在 脉上被 稀疏贴 生的短 
荨麻科  347  柔毛 lb. 少 毛全缘 叶紫麻 O. integrifolia ssp. subglabra 5 (2) 叶边 缘下部 1/3 — 1/2 全缘, 其 上有细 圆齿或 细圆齿 状锅齿 2 . 红紫麻 O. rubescens 6 (1) 叶 具基出 3 脉; 雄花 3 基数; 落叶灌 木稀落 叶乔木 (组 2. 三 出脉组 Sect. Trinervia C. J. Chen ) o 7 (14) 叶 两面同 色或近 同色, 下 面不呈 白色。 8 (9) 小枝、 叶柄、 叶下 面被锈 色绒毛 3. 细 齿紫麻 O. serrulata 9 (8) 小枝、 叶柄、 叶 下面被 毛为另 一式但 绝对不 是锈色 绒毛。 10 (11) 叶片披 针形, 较狭, 膜质, 边缘有 细圆齿 状锯齿 4 . 膜 叶紫麻 O. boniana 11 (10) 叶片 卵状长 圆形、 卵状披 针形、 宽卵 形至倒 卵形, 较宽, 膜 质或坚 纸质, 边 缘有粗 锯齿。 12 (13) 雌花序 明显具 总梗, 长 1.2—1.5 厘米; 叶 片下面 被柔软 的柔毛 5. 宽 叶紫麻 O. tonkinensis 13 (12) 雌 花序具 短总梗 或极短 总梗, 长 0.3 — 0.7 厘米; 叶下 面被短 伏毛和 短柔毛 6b. 滇 齡紫麻 O. frutescens ssp. occidental is 14 (7) 叶 两面不 同色, 下面常 因幼时 多少被 白色毡 毛而呈 白色。 15 (16) 叶片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或尾尖 6a. 紫麻 (原 亚种) C. frutescens ssp. frutescens 16 (15) 叶 片倒卵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骤 然渐尖 7. 倒卵 叶紫麻 O. obovata 组 1. 羽脉组 Sect. Oreocnide 叶具羽 状脉; 雄花 4 基数; 常绿 乔木, 稀常绿 灌木。 1. 全缘 叶紫麻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补编) Oreocnide integrifolia (Gaud. ) C. J. Chen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3)*; "图 鉴补 编,, (1982) in clavi; C. Y. Wu (1984);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urophylla et appendiculata Wall. (1831 ) nom. nud. ; U. acuminata Roxb. (1832) ,non Poir. (1816) ;Villebrunea integrifolia Gaud. (1847 — 1848) * ; Bl. (1856) ; Hook, f. (1888) ; V. appendiculata Wedd. in DC. (1869), inch var. ; O. acuminata (Roxb. ) Kurz (1877). la. 全缘 叶紫麻 (原 亚种) 图版 87, 1-3 ssp. integrifolia 乔木, 高 6 — 20 米; 树皮灰 褐色。 小枝 褐色, 略具棱 和槽, 上部密 被黄色 绒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坚 纸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33 厘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先 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钝形或 圆形, 全缘, 上面 绿色, 无毛,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下 面淡绿 色, 全面被 柔毛, 具羽 状脉, 侧脉 8 — 12 对, 斜 展至近 叶缘而 连接, 小脉 在下面 明显; 叶 柄长 1 一 10 厘米, 密 被黄色 绒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披针状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 端 渐尖, 外面被 绒毛。 花序成 对生于 去年生 枝和老 枝上, 长 1.5 — 2. 5 厘米, 2 — 3 回二岐 聚 伞状, 序轴 有白色 小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外面被 小毛。 雄花: 花被片 4, 卵 形, 长约 2 毫米, 外面被 小毛;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倒卵状 棒形, 长约 0.7 毫米, 被 绵毛。 雌 花长约 1.2 毫米。 核 果近圆 锥形, 长 1.2 — 1.5 毫米, 疏生 小毛, 在基部 着生有 肉质盘 状 环鞘。 花期 4 月, 果熟期 11 月。 产 滇西南 (盈 江、 梁河、 瑞丽 ), 生 于海拔 300 — 1120 米的沟 谷密林 中潮湿 地上; 我 
348  云南 植物志  国西藏 东南部 (墨脱 ) 也有 分布。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北部、 缅甸。 韧皮纤 维可代 麻用, 叶 可作猪 饲料。 lb. 少 毛全缘 叶紫麻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ssp. subglabra C. J. Chen (1983); C. Y. Wu (1984). Villebrunnea sylvatica Bl. var. integrifolia Wedd. in DC. (1869) ; Oreocnide sylvatica auct. non (Bl. ) Miq. : Merr. (1927); V. integrifolia auct. non Gaud. : Gagnep. in Lecte. (1929) excl. var. ; O. rubescens auct. non Bl. ex Miq. : 海南 植物志 (1965) * .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8 米, 树皮灰 色或褐 灰色; 小枝上 部与叶 柄疏被 贴生的 短毛;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尾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面 仅在脉 上被稀 疏贴 生的短 柔毛, 侧脉 6 — 8 对。 果期 5 — 6 月。 产 滇东南 (金 平、 河口、 马关 ), 生 于海拔 380 — 800 米的沟 谷密林 中潮湿 地上; 海 南、 广西西 部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南北 方、 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腊 )。 模式 标本采 自海南 琼中。 用 途同原 亚种。 2. 红紫麻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87, 4-6 水 麻树、 滑水树 (屏边 ) Oreocnide rubescens (Bl. ) Bl. ex Miq. in Zoll. (1854) ; Miq. (1869) ; Hand. -Mazz. ( 1929); "图鉴 补编" (1982) Mn textu et clavi;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Urtica rubescens BL (1826) ; U. scabra Bl. (1826) ; U. sylvatica Bl. (1826) ; Villebrunnea scabra (Bl. ) Wedd. (1854); C. H. Wright (1899); Chung (1924); V. rubescens Bi. (1856) ; Wedd. in DC. (1869) excl. var. integrifolia ; Oreocnide sylvatica (Bl. ) Miq. (1851), (1854); Kurz (1877); Merr. (L927); V. integrifolia Gaud. var. sylvatica Hook, f. (1888) ; Gagnep. in Lecte. (1929) p. p. excl. pi. Hainan.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2 — 12 米; 树皮绿 褐色或 褐色。 小 枝近圆 柱形, 褐色, 有 钝棱和 槽, 上 部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坚 纸质,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23 厘米, 宽 (2 —) 2. 5 — 9. 5 厘米, 先 端骤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下部 1/3 — 1/2 全缘, 其上 有细圆 齿或细 圆齿状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下面淡 绿色, 主要沿 脉网上 被短柔 毛余部 无毛, 具羽 状脉, 侧脉 8 — 10 对, 斜展 至近叶 缘处而 连接, 小 脉 在下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8 厘米, 被短 柔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 米, 先端 渐尖, 背面脊 上被短 柔毛。 花序成 对生于 去年生 枝和老 枝上, 长 1.5 — 2 厘米, 2 — 3 回 二岐聚 伞状, 序轴 有白色 小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外面被 小毛。 雄花: 花被片 4, 卵形, 长约 1.8 毫米, 背面 上部被 小毛; 雄蕊 4; 退 化雌蕊 倒卵状 棒形, 长约 0.7 毫米, 被 绵毛。 雌 花长约 1.2 毫米。 小核 果近圆 锥形, 长约 1.2 毫米, 疏生小 毛, 在 基部着 生有肉 质盘状 环鞘。 花期 3 月, 果期 4 一 6 月。 产 滇中南 (景东 )、 南 (思 茅、 普文、 勐养、 景洪、 勐腊、 易武、 勐海、 澜沧 )、 西 南 (沧 源、 耿马) 及东南 (蒙 自、 建水、 红河、 元阳、 绿春、 屏边、 金平、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 生 于海拔 500 — 2 000 米的 山谷、 沟边、 河岸的 密林、 疏 林或灌 丛中; 广 
图版 87 1—3. 全缘 卟紫麻 (原 亚种) Oreocnide integrifolia (Gaud. ) C. J. Chen ssp. inte R rifolia . 1. 果枝, 2. 雄花 3 - 带 盘状环 稍的果 I 4 一 6. 红紫麻 •〇• rubescens (Bl. ) Bl. ex Miq. . 4. 幼枝 上部, 5. 幼枝下 部示果 序' 6. 带盘 状环销 的果。 (李锡 畴绘) 、 • . 
350  云南 植物志  西西 部也有 分布。 亦见于 不丹、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及印度 尼西亚 (爪哇 )。 韧皮纤 维可代 麻用。 组 2. 三 出脉组 Sect. Trinervia C. J. Chen 叶 具基出 3 脉; 雄花 3 基数; 落 叶灌木 稀落叶 乔木。 3- 细 齿紫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88, 1-4 红 齿紫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reocnide serrulata C. J. Chen (1983) # ; C. Y. Wu (1984).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1 一 5 米。 小 枝近圆 柱形, 常具 浅槽, 密 被锈色 绒毛; 一年 生枝红 棕色, 近 无毛, 有长 圆形至 椭圆形 突起的 木栓质 皮孔。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坚 纸质, 卵 状 披针形 至长圆 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6 — 23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有细 锯齿, 干时 上面黑 色或深 褐色, 粗糙, 无毛, 密生点 状钟乳 体, 下面淡 褐色, 被锈色 绒毛,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弧 状上升 至叶片 中部, 侧脉 5 — 7 对, 其 最下方 1 对自中 脉下部 1/3 处向上 斜展, 小 脉下面 明显, 多 少呈蜂 窝状; 叶 柄长 1 一 7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托叶干 膜质, 淡 褐色, 有近 透明的 边缘, 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外面被 绒毛。 花序 生于去 年生小 枝和老 枝上, 3-5 回 二岐聚 伞状, 长 1. 2 厘米, 小团伞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序 轴密被 绒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外面被 小毛。 雄花 具梗, 直径 1.2 毫米: 花被片 3, 宽 卵形, 外被微 柔毛; 雄蕊 3; 退化 雌蕊细 柱形, 被 绵毛。 雌花 无梗, 长约 1 毫米。 小 核果卵 圆形, 背 腹几不 压扁, 长约 1.5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在基 部着生 有肉质 杯状的 环鞘。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滇东南 (西 畴、 麻 栗坡、 马关、 富宁 ), 生 于海拔 1 300 — 1 800 米的 石灰山 的常绿 林下、 灌丛 中或荒 地上; 广西西 部也有 分布。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模式 标本采 自广西 百色。 韧皮纤 维可代 麻用。 原 描写中 "小 核果 几乎全 由肉质 杯状环 鞘所包 被", 但据 检査多 数标本 小核果 均非此 种情 况而是 在基部 着生有 肉质的 环鞘, 这 恐系发 育阶段 不同的 差异, 特志 于此。 4. 膜 叶紫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reocnide boniana (Gagnep. ) Hand. -Mazz. (1931) in obs. ; C. Y. Wu (1984). Villebrunnea boniana Gagnep. in Lecte. (1928) , (1929) * . 铺散 灌木, 高约 2 米。 小枝 细弱, 略被 小毛, 干时呈 褐色。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膜 质, 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形或 圆形, 边缘 自基部 至 近中部 全缘, 其 上有细 圆齿状 鋸齿, 上 面密生 点状钟 乳体, 两面 沿脉上 略被小 毛余部 无毛,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 2 — 3 对, 上升, 小脉 结成脉 网, 下面稍 明显; 叶柄长 3 — 8 毫米, 略被 小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背 面仅中 脉上有 小毛。 花序团 伞状, 具极 短总梗 或近无 总梗, 长约 0.5 — 1 厘米, 小团伞 花序生 于分枝 顶端, 直径约 3 毫米, 有 7 — 10 花; 苞 片及小 苞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0.7—1毫米。 雄花: 花被片 3,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有 小毛; 雄蕊 3; 退 化雌蕊 棒形, 长约 0.5 毫米, 被 绵毛。 雌 花长约 1.5 毫米。 小核果 扁倒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略被小 毛, 平滑, 在基部 着生有 肉质盘 状环鞘 (雄花 未见, 其描写 参照文 献)。 果期 6 月。 
图版 88 1—4. 细 齿紫麻 OreocnidesemilataC. J. Chen, 1. 雄 花枝. 2. 雄花, 3. 带盘 状环销 的果. 4 . 叶片背 ifll 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5—7. 紫麻 (原 亚种) O. frutescens (Thunb. ) Miq. ssp. frutescens, 5. * 枝' 6. 带盘 状环鞘 的果. 7. 叶片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李锡 畴绘) 
352  云南 植物志  产 滇东南 (河口 ), 生 于海拔 150 — 300 米的 山谷溪 旁灌木 丛中。 亦见 于越南 北方。 云 南只见 到一号 果标本 (中苏 综考队 2722), 其小枝 和小核 果均略 被小毛 (非 十分无 毛), 小核 果平滑 (非有 多数小 洼点) 与该 种原描 写略有 出人, 是否 原描写 有误或 这些特 征属于 种的变 异范围 ,有 待于见 到模式 标本和 更多云 南和越 南的标 本才能 进一步 决定, 今 特志 于此。 5. 宽 叶紫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reocnide tonkinensis (Gagnep. ) Merr. et Chun ( 1940) p. p.; C. Y. Wu (1984). Villebrunnea tonkinensis Gagnep. in Lecte. (1928) , (1929) , excl. pi. Hainan.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 褐色, 初时被 柔毛, 迟 迟渐变 无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膜 质, 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先 端骤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圆形至 钝形, 边 缘下部 1/3 全缘, 其 上有近 圆齿状 锯齿, 齿无 硬尖, 干时叶 片上面 褐色,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无毛, 下面淡 褐色, 密被 柔毛,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斜升至 叶片上 部 1/3, 与 1 一 2 对侧脉 近叶缘 处弧状 连接, 小脉 网结, 明显, 叶柄长 0.7 — 6 厘米, 被柔 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背面 中脉有 柔毛。 花序生 于去年 生枝和 老 枝上, 2 — 3 回 二岐聚 伞状, 明显具 总梗, 长 1.2 — 1.5 厘米, 序 轴密被 柔毛; 小 团伞花 序生 于小枝 顶端, 直径约 3 毫米, 有 9 一 10 花;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雄 花 未见。 雌 花长约 1 毫米, 密被 柔毛。 小 核果卵 圆形, 背腹略 压扁, 长约 1 毫米, 近无 毛, 基部着 生有肉 质盘状 环鞘。 花期 10 — 11 月, 果期 12 月。 产 滇东南 (金 平、 屏边、 河口 ), 生 于海拔 100 — 1 700 米 的林中 溪旁湿 润处。 亦见于 越南。 韧皮纤 维可代 麻用。 6- 紫麻 (海 南植 物志) 稍叶草 (河口 ) Oreocnide frutescens (Thunb. ) Miq. (1867); Merr.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4)、 "图鉴 补编" (1982)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C. J. Chen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frutescens Thunb. (1784); Roxb. (1832); Boehmeria frutescens (Thunb. ) Thunb. (1794) ; B. frondosa D. Don (1825);f/. frutescens Gaud. (1830); Morocarpus microcephalus Benth. in Hook. (1854); Villebrunea frutescens (Thunb. ) Bl. (1856) p. p.; Wedd. in DC. (1869) p. p.; Hook. f. ( 1888 ) p. p.; Merr. ( 1927 ); Koidz. (1941); V. frutescens var. nivea Gagnep. ( 1929 ); V. frutescens var. hirsuta Pamp. (1915) ; V. frutescens (Gaud. ) Nakai (1927); O. fruticosa (Gaud. ) Hand. -Mazz. (1929); Masamune (1930); Chien ( 1934); 广州 植物志 (1956)*; 秦岭 植物志 (1974)*. 6a. 紫麻 (原 亚种) 图版 88, 5-7 ssp. frutescens 
荨麻科  353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幼时被 柔毛, 后渐变 无毛。 叶 互生, 具 柄; 叶片坚 纸质,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除基部 全缘外 余部具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略粗 糙, 疏生粗 伏毛,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下面白 色或白 绿色, 初 时全面 密被白 色毡毛 但沿脉 生短伏 毛和短 柔毛, 后仅 毡毛渐 脱落,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与 中脉在 上面凹 陷下面 突起, 侧脉 2 — 4 对;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被 柔毛; 托叶干 膜质, 褐 色, 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背面 中脉被 柔毛。 花 序生于 去年生 枝和老 枝上, 密团 伞状, 直 径 3 — 5 毫米, 无总梗 或近无 总梗。 雄花: 花被片 3, 卵形, 长约 13 毫米, 外面上 部被柔 毛; 雄蕊 3; 退化 雌蕊近 棒状, 长约 0.6 毫米, 被 绵毛。 雌 花长约 1 毫米。 小核果 扁卵圆 形, 褐色, 长约 1.2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基部着 生有肉 质盘状 环鞘。 花期 4 月, 果期 H 月。 产 滇东北 (绥江 )、 西北 (贡山 )、 北 (禄劝 )、 中 (富民 )、 东 (师宗 ) 及东南 (建 水、 屏边、 金平、 河口、 砚山、 文山、 广南、 富宁 ), 生 于海拔 150 — 2 200 米山坡 林下或 灌丛 中阴湿 处或箐 沟湿润 地上; 陕西 南部、 甘肃东 南部、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安 徽 南部、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也有。 亦见于 日本。 根 人药, 用 于接骨 和透明 麻疹; 茎皮 含纤维 40%, 可织 麻袋; 叶 可作猪 饲料。 6b. 滇 藏紫麻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猪食叶 (泸水 ) ssp. occidental is C. J. Chen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VUlebrunea frutescens (Thunb. ) Bl. (1856). p. p. ; Wedd. in DC. (1869) p. p. ; Hook, f. (1888) p. p. ; Gagnep. in Lecte. (1929) ; Hara (1966) p. p. max. ; Oreocnide frutescens auct. non (Thunb. ) Miq. : Hara in Ohashi (1974).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 小乔木 稀灌木 ,高 3 — 8 米; 雌花序 具短总 梗或极 短总梗 ,长 3 — 7 毫米; 叶 下面淡 绿色, 仅 生短伏 毛和短 柔毛, 常 无白色 毡毛。 产 滇西北 (贡 山、 泸水 )、 西 (凤仪 )、 中南 (景 东、 墨江 )、 南 (勐 养、 景洪、 勐腊、 勐海) 及西南 (临 沧、 沧源、 龙陵、 瑞丽 ), 生 于海拔 650 — 2 5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西 藏 东南部 (察隅 ) 和南部 也有。 亦见于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缅甸、 中南 半岛。 模式 标 本采自 临沧。 7. 倒卵 叶紫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懒皮棍 (红河 ) Oreocnide obovata (C. H. Wright) Merr. (1937) , (1938) , (1939) , p. p. ; "图 鉴补 编" (1982)* in textu et clavi; C. Y. Wu (1984). Debregeasia obovata C. H. Wright (1899) ; VUlebrunea petelotii Gagnep. in Lecte. (1928), (1929)*. 灌木, 高 0. 5 — 3 米。 小枝 压扁, 常具 浅槽, 密被 硬毛; 去年生 枝近圆 柱形, 棕色, 变 无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坚 纸质,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5 — 17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骤 渐尖, 基部钝 形或近 锐尖, 干 时上面 黑色, 极疏 生小伏 毛或近 无毛, 密生 点状钟 乳体, 下面沿 脉上有 柔毛, 余部密 被白色 毡毛, 边缘 除下部 1/3 — 1/2 及尖 头全缘 
354  云南 植物志  外 均有具 硬尖的 锯齿,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基 出脉斜 升至叶 片上部 1/3, 侧脉 1 一 3 对, 均 生于叶 片中部 以上, 小脉 网结, 下面 明显; 叶柄长 0.5 — 7 厘米, 细弱, 被 硬毛;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背面 脊上有 长毛。 花序通 常成对 生于去 年生枝 和老 枝上, 2 回 二岐聚 伞状, 长 1 一 2 厘米, 具 总梗, 序轴被 白色小 伏毛; 小团伞 花序生 于小枝 顶端, 直径 3 — 4 毫米, 有 3 — 7 花;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雄 花具短 梗, 花蕾 时直径 1.2 毫米: 花被片 3, 宽 卵形, 外被微 柔毛; 雄蕊 3; 退化 雌蕊被 绵毛。 雌花长 1.2 毫米。 小 核果卵 圆形, 背腹 略扁, 长约 1 毫米, 疏被微 柔毛, 基部着 生有肉 质盘状 环鞘。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10 月。 产 滇东南 (蒙 自、 红河、 屏边、 河口、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 生于海 拔 160 — 1 600 米的山 谷或沟 边阔叶 林下、 林缘灌 丛或荒 地上; 广东、 广西、 湖南 也有。 亦 见于 越南。 模式标 本采自 广东。 20. 肉 被麻属 Sarcochlamys Gaud.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互生, 基出 三脉, 钟乳体 点状; 托 叶叶柄 内生, 2 裂。 花序 雌雄异 株, 聚伞圆 锥状, 成对 腋生, 团伞 花序密 集排成 穗状。 雄花: 花被片 5, 双盖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花丝 在上部 内折, 花药 肾形, 药隔稍 膨大, 但明 显小于 花药。 雌花: 花被片 4 一 5, 初时 膜质, 常仅 在基部 合生, 但 在果时 增大, 渐变 肉质, 包围着 瘦果, 其 中下面 1 一 2 枚 较小,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仅 在基部 合生, 基余 (2 —) 3 (一 4) 枚 合生至 上部, 在一 侧 膨胀成 盔状或 坛状; 子房 直立; 柱头 无柄, 环状, 其 上着生 短的乳 突毛, 宿存。 瘦果 宽 卵球状 或倒卵 球状, 偏斜。 1 种, 产 印度东 北部、 孟 加拉、 缅甸、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及我国 西南部 (西藏 东 南部、 云南 西北部 )。 1- 肉被麻 Sarcochlamys pulcherrima Gaud. (1829)* ; Wedd. (1856)* , (1869); Miq. (1859); Hook, f. (1890); Kurz (1877); Griers. &. Long (1983)* ; C. J. Chen (1990);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Urtica pulcherrima Roxb. (1814) nom. nud, (1832) ; Wight (1843) ; Sphaerostylos medogensis C. J. Chen (1985) * .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6 米。 叶薄 革质,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2 — 29 厘米, 宽 4. 5 — 9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有细 锯齿, 上面近 无毛, 下 面有脉 网 内被一 层灰色 毡毛, 基出脉 3 条, 侧出的 2 条稍 弧曲, 伸达 尖端, 中 脉上部 1/4 处每 侧有 二级脉 3 — 4 条, 向外 的二级 脉缺或 每侧有 1 条, 粗大, 自 侧出的 基生脉 下部约 1/5 处伸 出达叶 片中部 边缘, 三级脉 多数, 横出, 结 成网, 外向的 三级脉 多数, 在近 边缘网 结; 叶柄长 2 — 6 厘米; 托叶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花序长 7 — 9 厘米, 团 伞花序 无梗, 由多数 花聚合 成头状 或块状 花簇, 密 生于花 枝上, 径 2 — 3 毫米。 雄 花径约 0.7 毫 米, 花药呈 肾形, 药隔明 显小于 花药。 雌花 细小, 花 被片长 圆状倒 卵形. 在果时 增大, 长 0.3 — 0.4 毫米, 先端 微钝, 瘦 果小, 压扁, 偏斜, 长约 0.5 毫米, 光滑。 花期 4 一 5 月, 
荨麻科  355  果期 6 — 7 月 。 产 滇西北 (贡山 独龙江 ), 生 于海拔 1 350 米的 河滩较 开旷次 生湿润 林内; 西 藏东南 部 (墨脱 ) 也有 分布。 亦见于 印度东 北部、 孟 加拉、 缅甸 及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腊 )。 21. 水 丝麻属 Maoutia Wedd. 灌 木或小 乔木, 无 刺毛。 叶 互生, 具柄, 边缘有 牙齿、 小 圆齿或 锯齿, 上面 有白色 毡毛, 基出 3 脉, 钟乳体 点状; 托叶干 膜质, 叶柄内 合生, 先端 2 裂。 花 单性, 雌雄同 株或 异株; 团 伞花序 头状, 基 部承有 苞片, 不 规则疏 松排列 成聚伞 圆锥状 花序, 雌花序 1 一 2 个 腋生。 雄花: 花被片 5, 卵形, 先端近 渐尖, 外被短 伏毛, 花蕾时 镊合状 排列; 雄 蕊 5; 退化雌 蕊倒卵 珠形, 基 部密生 绵毛。 雌花: 花被 片合生 成不对 称的浅 杯状, 贴生子 房 基部, 或无 花被; 子房卵 珠形, 直立, 有近贴 生的短 伏毛, 柱 头画笔 头状, 宿存。 瘦 果小, 卵 珠形, 近 压扁或 有时呈 钝的三 棱形, 有短 伏毛或 长毛, 果 皮稍肉 质或硬 壳质, 宿 存 花被稍 肉质。 种子 具少量 胚乳, 子 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约 15 种, 分布于 亚洲和 太平洋 诸岛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1 种 产西南 和 广西, 另 1 种产 台湾。 云南 有下述 1 种。 1. 水丝麻 (永平 至芒市 一带) 图版 89 翻白叶 (屏 边、 双江、 保山 ), 野麻、 山麻 (河口 ), 野荨麻 (梁河 ), 半 (德 宏州傣 语), 黄 爷麻、 三元麻 Maoutia puya (Hook. ) Wedd. (1854) , (1857) * , et in DC. (1869); Brandis (1876); Kurz (1877); Hook. f. (1888) ; Hand. - Mazz. (1929) ; Backer et Bakh. f. (1965);T. Tuyama in Hara (1966); "图 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3)*; Lauener (1983); 西 藏植物 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C. Y. Wu (1984) ut (Wall. ) Wedd. ; C. J.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Urtica puya Binl Ham. in Wall. (1831) ,nom nud. Boehmeria puya Hook. (1851) * excl. syn. Roxb. ; B. nivea (L. ) Gaud. var. crassifolia C. H. Wright (1899); Chung (1924) ; B. esquirolii Levi, et Blin. (1912) ; Levi. (1914) ; B. frutescens auct. non Thunb. : D. Don (1825).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上 部多少 密生白 色柔毛 和小糙 伏毛。 叶 互生, 具柄; 叶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或近圆 形, 边缘除 基部全 缘外余 部有三 角形的 牙齿, 上面 绿色, 粗糙, 疏生糙 伏毛, 下 面密生 雪白色 毡毛, 但沿脉 上生糙 伏毛, 钟乳体 点状, 上面 明显, 基出 3 脉, 侧生 1 对 基出脉 伸至叶 片上部 1/3 或 1/4 处, 侧脉 2 — 4 对, 脉网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5 厘 米, 毛被 同茎; 托叶干 膜质, 褐色, 2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先 端近钻 形, 边缘及 背面脉 上有疏 柔毛。 雌雄 同株; 团伞 花序由 数朵异 性花或 同性花 组成, 疏生 于花 枝上, 排 列成长 3 — 5 厘 米的聚 伞圆锥 花序, 雌花序 2 个 腋生。 雄花无 梗或具 短梗, 长 1.2 — 1.5 毫米: 花被片 5, 卵形, 先端近 渐尖, 外 面被短 伏毛; 雄蕊 5, 伸出; 退化 雌蕊三 角状卵 珠形, 雌花无 梗或具 短梗, 长约 0.8 毫米: 花被片 2, 小, 合 生成不 对称的 
图版 89 1—4. 水丝麻 Maoutia puya (Hook. ) Wedd. , 1. 果枝, 2. 瘦果, 3. 叶片背 面一部 分放大 (示毛 被), 4. 枝 条一段 (示毛 被)。 (李锡 畴绘) 
伞形科  357  浅 杯状, 贴生于 子房的 基部, 在果时 宿存。 瘦果 卵状三 角形, 有 三棱, 长约 1 毫米, 着 生花 被处稍 凹陷, 外 果皮稍 肉质, 疏生短 伏毛。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滇西 (漾 濞、 永平、 保山、 凤庆、 梁河 )、 中南 (景 东、 元江 )、 南 (勐 养、 景洪、 勐腊、 易武、 勐海 )、 东南 (元 阳、 绿春、 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马关、 富宁) 及西南 (龙 陵、 潞西、 芒市、 陇川、 镇康、 临沧、 双江、 耿马、 孟连 ), 生 于海拔 400 — 1 700 米 的山谷 疏林、 灌丛中 及干草 坡上;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南部、 广西西 南部 也有。 亦 见于尼 泊尔、 锡金、 印度东 北部、 缅甸和 越南。 茎皮 含纤维 43% — 79. 27%, 纤维质 量好, 有 光泽, 芒市 一带傣 族用作 渔网, 坚韧耐 久, 又 可供纺 织用。 213. 伞形科 Umbel 1 if erae, nom. fam. conserv.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直根通 常肉质 而粗, 圆 锥形, 分 枝或不 分枝, 很少为 圆柱形 或 成束的 须根; 茎直立 或匍匐 上升, 通 常为圆 柱形, 具轻微 突起的 条纹或 尖锐突 起的条 棱, 并形成 沟槽, 髓部 充实或 中空。 叶 互生, 叶柄的 基部具 叶鞘, 无 托叶; 叶片 通常分 裂或 多裂, 为 1 回掌状 分裂或 1 一 4 回羽状 分裂的 复叶, 有 时则为 1 一 2 回 三出式 羽状分 裂的 复叶, 很少为 单叶。 复伞形 花序或 单伞形 花序, 很少 为头状 花序; 伞 形花序 的基部 有总 苞片, 宿存或 脱落; 小伞 形花序 的基部 有小总 苞片; 花小, 两性或 杂性, 花 萼与子 房 贴生, 萼齿 5 或无; 花瓣 5, 花蕾 时呈覆 瓦状或 镊合状 排列, 基部 狭窄, 有时成 爪或内 卷成 小囊, 顶端钝 圆或有 内折的 小舌片 或顶端 延长如 细线; 雄蕊 5, 与花瓣 互生; 子房下 位, 2 室, 每室 有一个 倒悬的 胚株, 顶部有 盘状或 短圆锥 状的花 柱基; 花柱 2, 直 立或外 曲, 柱头 头状。 果实为 干果, 通 常裂成 2 个分 生果, 很少 不裂, 呈 卵形、 圆 心形、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果实由 2 个背 面或侧 面扁压 的心皮 合成, 成熟时 2 心皮从 合生面 分离, 每 个 心皮有 1 纤细 的心皮 柄和果 柄相连 而倒悬 其上, 因此 2 个 分生果 又称双 悬果, 心皮柄 顶 端分裂 或裂至 基部, 心皮的 外面有 5 条主棱 (1 条 背棱, 2 条 中棱、 2 条侧棱 ), 外果皮 表面 平滑或 有毛、 皮刺、 瘤状 突起, 棱间 有槽, 有 时在槽 外发展 次棱, 而 主棱不 发育, 很 少全 部主棱 和次棱 (共 9 条) 都同样 发育; 中 果皮层 内的棱 槽内和 合生面 通常有 纵向的 油管 1 至 多数; 胚乳软 骨质, 胚乳的 腹面有 平直、 凸出 或凹入 各式, 胚小。 约 2 7 或 (达 4 1S) 属, 2 800 (达 3 100) 种, 广布于 全球, 但 主要在 北半球 温带、 亚热带 地区或 热带高 山上。 我国约 % 属, 530 余种, 全国有 分布。 云南产 51 属 259 种 21 变种, 大 部分种 类分布 于西北 部高寒 地区。 本科植 物不少 种类为 我国重 要传统 药材, 如 当归、 川芎、 白芷、 前胡、 柴胡、 独活、 藁 本等; 也有 作蔬菜 用的, 如 芹菜、 胡萝 卜等; 还有 供做香 料调料 用的, 如 茴香、 莳萝 等。 分亚科 检索表 1 (2) 单叶' 叶片肾 形或圆 心形; 伞 形花序 单生; 内果皮 木质; 油管 无或在 主棱的 内部, 不分 布在棱 
358  云南 植物志  . 槽内 1. 天胡 荽亚科 Hydrocotyloideae 2 (1) 复叶, 很 少单叶 (常呈 掌状分 裂至齿 状缺刻 ); 复伞形 花序, 很 少单生 或近总 状以至 头状; 内 果 皮为薄 壁细胞 组织; 油管明 显或不 明显, 分 布在主 棱或棱 槽内。 3 (4) 单叶, 常呈掌 状分裂 至齿状 缺刻; 花序为 单伞形 花序或 复伞形 花序, 或由 于伞辐 简化成 头状花 序; 外 果皮有 皮刺、 小 瘤或薄 鳞片, 极少 平滑; 内果 皮为薄 壁细胞 组织; 花 柱长, 有头状 柱头,  外被 环状花 盘围绕 2. 变豆 菜亚科 Saniculoideae 4 (3) 通常为 复叶, 极少 单叶; 复伞形 花序, 很少 单伞形 花序, 伞辐 多数而 明显; 外果 皮平滑 或有柔 毛, 有时有 细刺; 内 果皮除 薄壁细 胞外, 紧 贴表皮 下面, 有纤 维层; 花柱短 或长, 着生 在花柱 基 的顶端 3. 芹亚科 Apioideae  1. 天胡菜 亚禾斗 Hydrocotyloideae 、 ^a^Tl ^ v /« 检寧表 、' ; 1 (4) 植株 矮小, 有匍 匐茎, 通 常节上 生根; 有或无 总苞, 但不呈 叶形; 果实近 圆形。 2 (3) 花瓣在 花蕾时 镊合状 排列; 果实棱 伺无或 有不明 显的小 横脉, 表面不 呈网状 1. 天 胡菜属 Hydrocotyle 3 (2) 花瓣在 花蕾时 覆瓦状 排列; 果实棱 间有小 横脉, 表面呈 网纹状 2. 积 雪草属 Centella 4 (1) 植株较 高大, 有直 立茎; 总苞 2 片似 叶形; 果实 卵状长 圆形, 侧棱 呈翅状 3. S,^WM Dickinsia 1. 天 胡荽属 Hydrocotyle L. 多年生 草本; 茎 细长, 匍匐或 直立。 叶 心形, 圆形, 肾 形或五 角形, 有裂齿 或掌状 分裂; 叶柄 细长, 无 叶鞘; 托叶 细小, 膜质。 花序 通常为 单伞形 花序, 有多数 小花, 密 集呈 头状; 花 序梗通 常生自 叶腋, 短 或长过 叶柄; 花 白色、 绿 色或淡 黄色; 无 萼齿; 花 瓣 卵形, 在 花蕾时 镊合状 排列。 果 实心脏 圆形, 两侧 扁压, 背部 圆钝, 背棱 和中棱 显著, 侧 棱通常 藏于合 生面, 表面无 网纹, 油管不 明显, 内果 皮有一 层厚壁 细胞, 围绕 着种子 胚乳。 约 75 — 100 种, 分布 于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13 种 4 亚种及 1 变种, 产 华东、 中 南及 西南各 省区; 云南有 7 种 4 亚种。 个 别系统 中独立 成科。 曹, tll^ 'iSflBMf ^jmL '莱^ 哝 ,!?^$ftatJ^ ': 参本 1 1 (2) 花序 梗短于 叶柄, 数 个簇生 于枝条 顶端, 密 被柔毛 1. 红 马蹄草 H. nepalensis 2 (1) 花 序梗短 或长于 叶柄, 单生 于茎、 枝 各节或 枝梢, 无毛或 有毛。 3 (6) 叶片长 0.5 — 1.5( — 2. 5) 厘米, 宽 0.8 — 2 (— 5) 厘米。 花 序无梗 或短于 叶柄。 4 (5) 花序 无梗, 极少有 0.5 — 1 厘 米长的 短梗; 果 实被白 色糙毛 或无毛 2. 密伞 天胡菜 H. pseudo-conferta 5 (4) 花 序梗长 0.5 — 3. 5 厘米; 果 实无毛 3. 天胡荽 H. sibthorpioides 
伞形科  359  6 (3) 叶片长 1 一 8 厘米, 宽 2 — 11 厘米; 花 序梗长 于或近 等长于 叶柄。 7 (14) 果实 疏生, 果柄长 2. 5 — 8 毫米。 8 (9) 叶片 5—7 深裂, 裂口 深达中 部或中 部以下 … 4d. 普渡 天胡荽 H. burmanica ssp. handelii 9 (8) 叶片不 明显地 5 — 7 裂, 裂片 顶端略 呈尾状 或具短 尖头。 10 (11) 叶片阔 卵状五 角形或 菱状五 边形; 裂片 顶端呈 尾状; 叶柄 及叶背 近无毛 4a. 缠甸 天胡菜 H. burmanica ssp. burmanica 11 (10) 叶 片圆状 肾形或 心脏三 角形; 裂片顶 端尖锐 或具短 尖头; 叶 柄及叶 两面有 柔毛。 12 (13) 叶片 心状三 角形, 6 — 10 裂, 裂 片边缘 有不明 显的圆 鋸齿或 钝锯齿 4b. 中缅 天胡菜 H. burmanica ssp. forrestii 13 (12) 叶 片圆状 肾形, 5 — 7 裂, 裂片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锐锯齿 4c. 中华 天胡菜 H. burmanica ssp. chinensis 14 (7) 果实 密集成 头状, 无 柄或有 1 一 2 毫 米长的 短柄。 15 (16) 叶片 基部弯 缺处稍 开展, 裂片 顶端圆 钝形, 两面 无毛或 在背面 脉上被 极疏的 短刺毛 5. 肾叶 天胡荽 H. wilfordi 16 (15) 叶 片基部 弯缺处 开展, 裂片三 角形, 顶端较 尖锐, 两面 有毛。 17 (18) 中片 基部弯 缺处极 开展, 呈 弧形, 边缘 浅裂至 基部的 1/3 — 1/2 ♦ 6. 阿萨姆 天胡菜 H. hookeri 18 (17) 叶片 基部弯 缺处稍 开展, 三 角形至 心形, 边 缘裂口 较浅, 仅达 基部的 1/5 — 1/6。 19 (20) 叶片两 面密生 柔毛; 花序梗 纤细, 通 常稀疏 地单生 于茎、 枝 各节, 明显 地长过 叶柄, 长 1.5 — 8 厘米 " 7b. 怒江 天胡菜 H. himalaica ssp. salwinica 20 (19) 叶片两 面疏生 柔毛; 花序梗 1 一 3 着生 于茎端 各节, 与 叶柄等 长或稍 超出, 长 1 一 3. 5 厘米 7a. 柄花 天胡菜 H. himalaica ssp. himalaica 1 红 马蹄草 (四川 ) 图版 90, 1—5 闹鱼草 (河口 ) 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1823) * ; DC. (1830) ; Hand. -Mazz. (1933) ; Cherm. in Lecomte (1923); Shan (1936); Shan et S. L. Liou (1964); Hara (1966); "图 鉴,, (197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H. polycephala Wight et Am. (1834) ; H. javanica auct. non Thunb.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iroe (196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45 厘米; 茎 葡匐, 有斜上 分枝, 节上 生根。 叶片硬 膜质至 草质。 圆形或 肾形, 长 2 — 5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边 缘通常 5 — 7 浅裂, 裂 片有钝 鋸齿, 基部 心形, 掌状脉 7 — 9, 疏生短 硬毛; 叶柄长 4 一 27 厘米, 上 部密被 柔毛, 下部 无毛或 有毛; 托叶 膜质, 顶端钝 圆或有 浅裂, 长 1 一 2 毫米。 伞形 花序数 个簇生 于茎端 叶腋, 花 序梗短 于 叶柄, 长 0.5 — 2. 5 厘米, 有 柔毛; 伞形花 序有花 20 — 60; 花柄 极短, 长 0.5 — 1.5 毫 米, 很 少无柄 或超过 2 毫米; 小 总苞片 膜质, 卵 形或倒 卵形; 无 萼齿; 花瓣 卵形, 白色 或乳 白色, 有时有 紫红色 斑点; 花 柱幼时 内卷, 花 后向外 反曲。 果实长 1 一 1.2 毫米, 宽 1-5 — 1.8 毫米, 基部 心形, 两侧 扁压, 光滑或 有紫色 斑点, 成 熟后常 呈黄褐 色或紫 黑色. 中棱 和背棱 显著。 花果期 5 — 11 月 。 
图版 90 1-5. 红 马蹄草 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 1. 植株. 1. 花, 3 . 果实, 4 ' 花辩, 5. 雄蕊。 (史 渭清绘 〉 
伞形科  361  产 潞西、 镇康、 耿马、 沧源、 景东、 嵩明、 勐海、 景洪、 勐腊、 绿春、 金平、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河口、 广南、 富宁、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350 — 2 080 米 的山坡 路旁、 荫 湿地和 沟边草 丛中; 分布于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陕西、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州及 西藏。 印度、 喜马拉 雅山区 诸国、 中 印半岛 诸国、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全草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感冒、 咳嗽。 2- 密伞 天胡荽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1, 1-3 假 密伞花 天胡荽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drocotyle pseudo-conferta Masamune (1932) ; Shan et S. L. Liou (1964) ; Tardieu- Blot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Hydrocotyle conferta auct. non Wight: Yabe (1902) ; Hayata (1912). 多年 生匍匐 草本; 茎 细弱, 节上 生根, 有 分枝; 枝稍 直立, 高 6 — 30 厘米。 叶片硬 膜质至 纸质, 圆状 肾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5 — 7 浅裂, 裂 片边缘 多数有 3 圆齿, 基部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有短 柔毛; 叶柄长 2 — 10 厘米。 伞形花 序除在 茎顶双 生外, 其余均 单生于 各节, 花序 无梗, 极少有 短梗; 伞形花 序有少 至多数 花, 花 无柄或 有极短 的柄; 花瓣 卵形, 淡 绿色至 白色, 有透 明黄色 腺点; 花 丝短于 花瓣; 花 柱短, 垂直或 稍向外 弯曲。 果 实基部 心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两侧扁 压, 中棱 及背棱 在果熟 干燥时 明显地 凸起, 黄 绿色, 表 面有紫 色斑点 或白色 糙毛。 花、 果期 4 一 10 月。 产 景洪、 勐海、 勐腊 等地, 生 于海拔 850- - 1 080 米 的湿润 路旁、 荒地、 山坡 林下、 溪 边及河 沟边; 分布于 浙江、 台湾。 3. 天胡荽 (千 金方) 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 Lam. (1789); DC. (1830) ; Hand. -Mazz. (1933); Shan (1936); Shan et S. L. Liou (1964); Hiroe et Constance (1958) ; Tardieu-Blot (1967); "图 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Kobaetal. (1994). H. rotundifolia Roxb. (1814), (1832) ; Geophila yunnanensis Levi. (1914), (1915). 3a. 天胡荽 (原 变种) 图版 91, 4-6 野芫荽 (本 草纲目 )、 石胡荽 (四 声本草 )、 鹅 不食草 (食 性本草 )、 龙灯碗 (广东 )、 满天星 (四川 ) var. sibthorpioides 多年生 草本, 有 气味; 茎 细长而 匍匐, 平 铺地上 成片, 节上 生根。 叶片 膜质至 草质, 圆形 或肾状 圆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基部 心形, 两 耳有时 相接, 不 分裂或 5 — 7 裂, 裂片 边缘有 钝齿, 叶面 光滑, 背 面脉上 疏被粗 伏毛, 有时 两面光 滑或有 毛; 叶柄长 0.7 — 9 厘米, 无毛 或上部 有毛; 托 叶略呈 半圆, 薄 膜质, 全缘 或稍有 浅裂。 伞形花 序与叶 对生, 单生于 节上; 花序梗 纤细, 长 0.5 — 3. 5 厘米, 短于 叶柄; 小 总苞片 
a 1-4 査靂 s. 】一3. 密伞 天胡荽 Hydrocotyle pseudo-conferta Masamune, 1. 植株, 2. 果序, 3. 果实; 4—6. 天胡菜 H. sibthorpioides Lam. var. sibthorpioides . 4. 植株, 5. 花, 6. 果实: 7—8. 普渡 天胡菜 H. burmanica Kurzssp. handelii (Wolff) C. Y. Wu et Pu, 7. 植株 上部, 8.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63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膜质, 有黄 色透明 腺点, 背部有 1 条 不明显 的脉; 伞形花 序有花 5 — 18, 花 无柄或 有极短 的柄, 花瓣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绿 白色, 有 腺点; 花丝与 花瓣等 长或稍 超出, 花药 卵形; 花柱长 0.6 — 1 毫米。 果 实略呈 心形, 长 1 一 1.4 毫 米, 宽 1.2 — 2 毫米, 两侧 扁压, 中 棱在果 实成熟 时极为 隆起, 幼时 表面草 黄色, 成熟时 有紫色 斑点。 花、 果期 4 一 9 月。 产 丽江、 鹤庆、 景东、 昆明、 晋宁、 绿春、 勐海、 景洪、 富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475 — 3 000 米 的湿润 草地、 沟边及 林下; 分布于 陕西、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湖北、 广东、 海南、 广西、 '台 湾、 叫川、 贵州。 朝鲜、 日本、 东 南亚至 印度、 尼 泊尔也 有。 全草 人药, 有 清热、 利尿、 消 肿解毒 之效。 3b. 石山 天胡荽 (变种 ) var. calcicola (Li) S. L. Liou , comb, no v. Hydrocotyle calcicola Y. H. Li ex Y, H. Li et Y. , Zhang in Guihaia 9(1) : 25, fig. 1. 1989. 本 变种与 正种的 区别, 在于伞 形花序 着生于 枝端,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5, 成 熟果实 无紫色 斑点。 花、 果期 7 — 8 月。 产景洪 (基诺 山), 生 于海拔 1 490 米 的石灰 岩山荫 湿处。 4- 缅甸 天胡荽 (植 物分类 学报)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1874) , (187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Forb. et Hemsl. (1887); Dunn et Tutcher (1912); Shan et S. L. Lio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4a. 缅甸 天胡荽 (原 亚种) 图版 92, 1—2 ssp. burmanica 多年生 草本, 匍匐 茎短, 圆 柱形, 节上 生根; 茎直立 或基部 平卧, 高 25 — 120 厘米, 有 分枝, 无毛。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阔 卵状五 角形或 菱状五 边形, 长 5 — 8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5 浅裂, 裂 片顶端 渐尖呈 尾状, 边 缘有复 锯齿, 基部 心形, 脉上 疏生短 刺毛, 背面 无毛 或在脉 上偶有 疏生短 刺毛; 叶脉 7 — 9 条 自基部 射出, 其中有 5 — 7 条 明显地 伸达顶 端; 叶柄长 7 — 19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卵状 圆形。 花序 梗与叶 对生, 纤细、 无毛、 长 6 — 16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30 — 55 朵, 花 白色; 小 总苞片 细小, 密集。 果实近 圆形, 基 部浅 心形或 截形, 两侧 扁压, 长约 1.2 毫米, 宽 1.6 毫米, 紫 褐色; 果柄 无毛, 长 6 — 8 毫米。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贡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1 700 — 2 800 米 的杂木 林下或 沟旁;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缅 甸 也有。 4b. 中缅 天胡荽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滇缅 天胡荽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ssp. forrestii (Wolff) C. Y. Wu et Pu in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7277 (1993) . Hydrocotyle forrestii Wolff (1929 ); Shan et S. L. Liou (1964); 中国 植物志 
图版 92 2- 缩甸 天胡荽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ssp. burmanica. 1. 植株, 2. 植 株上部 (示 花序)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65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茎 匍匐, 伸长, 节上 生根, 上部有 分枝, 疏生卷 曲的短 柔毛。 叶片 膜质, 心 状三角 形, 长 3 — 4 厘米, 通常 6 — 10 裂, 小裂 片阔三 角形, 钝或 三角状 圆形, 顶 端尖锐 或有短 尖头, 边缘有 不明显 的圆锯 齿或钝 锯齿, 叶 面疏生 剌毛, 背 面密生 刺毛, 脉上 更密; 叶 柄 稍长于 叶片, 柄的 上部密 生紫蓝 色毛; 托 叶小, 阔 卵形, 边缘 啮蚀状 或稍有 锯齿。 伞 形花序 单生, 花序 梗长, 下部 无毛, 上部有 柔毛; 伞 形花序 有花约 40 朵, 花柄 纤细, 结 果 时长达 5 — 6 毫米; 小 总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膜质 透明, 无毛; 花盘 扁平, 内凹; 花柱基 膨大, 花 柱向外 开展, 子房阔 卵形。 果实 肾形, 基部 心形, 黑 褐色, 有 斑点, 长 约 1.5 毫米, 宽 2 毫米。 花、 果期 7 — 8 月。 产云南 西部, 生 于海拔 1 620 — 2 080 米的山 坡林间 空地或 沟边; 分布于 西藏。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西 部澜沧 江与怒 江分水 岭腾冲 一带。 4c. 中华 天胡荽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3, 1-3 地 弹花、 铜钱草 (四川 )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ssp. chinensis (Dunn ex Shan et S. L. Liou) Pu in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7277 (1993) . H. chinensis (Dunn) Craib (1911), non Linn. (1753):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贵州 植物志 (1989) ; H. javanica var. chinensis Dunn ex Craib (1911), nom. ; ex Shan et S. L. Liou (1964), cum duagn. latin. "图 鉴,, (1972); P. K. Mukherjee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9)*; Hydrocotyle shanii Boufford (1990). 多年 生匍匐 草本, 直 立部分 的茎高 8 — 37 厘米; 除 托叶、 苞片、 花柄无 毛外, 其余 均被 柔毛, 毛 白色或 紫色, 有 时叶背 面具紫 色疣基 的毛, 茎 节着土 后易生 须根。 叶片圆 状 肾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掌状 5 — 7 浅裂, 裂 片 阔卵形 或近三 角形, 边缘 有不规 则的锐 锯齿或 钝齿, 基部 心形; 叶柄长 4 一 23 厘米; 托 叶 膜质, 卵状圆 形或阔 卵形。 伞 形花序 单生于 节上, 腋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通 常长过 叶柄; 伞形花 序有花 25 — 50 朵, 花柄长 2 — 7 毫米; 小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1.8 毫米, 顶 端尖, 边 缘有时 略呈撕 裂状; 花在蕾 期时草 绿色, 开放后 白色; 花瓣 膜质, 长 1 一 1.2 毫米, 顶端 短尖, 有淡黄 色至紫 褐色的 腺点。 果实近 圆形,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两 侧 扁压、 长 1.3 — 2 毫米, 宽 1.5 — 2.1 毫米, 侧面两 棱明显 隆起, 表面 平滑或 皱折, 黄 色或紫 红色。 花、 果期 5 — 11 月。 产 漾濞、 巍山、 景东、 楚雄、 禄劝、 孟连、 蒙自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2 900 米的 河沟 边及湿 润路旁 草地; 分布于 湖南、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全株 人药, 镇痛、 清热、 利湿。 4d. 普渡 天胡荽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1, 7-8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ssp. handelii (Wolff) C. Y. Wu et Pu (1993). Hydrocotyle handelii Wolff in hand. -Mazz. (1933) ; Shan et S. L. Liou (1964) ;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 多年生 草本, 匍匐 茎短; 茎直立 或平卧 上升, 细弱, 无毛, 高 16 — 30 厘米, 不 分枝。 叶 互生, 草质, 心状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5 — 7 裂, 裂口深 达中部 以下, 几 
图版 93 1 一 3. 中华 天胡菜 Hydrocotyle burmanica Kurz ssp. chinensis (Dunn ex Shan et S. L. Liou) Pu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 一 6. 肾叶 天胡荽 H.wilfordi Maxim. , 4. 植株, 5. 花. 6.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67  成 直角; 中间 裂片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中部与 下部近 等宽或 较宽, 边缘 疏生不 整齐的 锯齿; 两侧裂 片略短 于中间 裂片, 裂口亦 较浅; 裂 片下部 全缘, 中部 以上两 边各有 1 浅 裂, 顶端 尖锐, 叶面 通常深 绿色, 密被粗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叶脉 掌状; 叶柄细 弱, 长 3. 5 — 13 厘米。 花序梗 纤细, 柔软, 无毛, 单生 于茎的 上部, 与叶近 对生或 腋生, 长过 叶柄约 1/2; 小 总苞片 细小, 略呈紫 褐色; 伞形花 序有花 20 — 28; 花 白色, 花柄纤 细, 长约 0.6 毫米; 花瓣 卵形, 长约 1.1 毫米, 宽 0.5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2 毫米, 幼时 内卷, 果熟 时向外 反曲。 果 实心状 圆形, 长约 1. 2 毫米, 宽 2 毫米。 花、 果期 7 — 8 月 。 产 楚雄、 禄劝、 绥江, 生 于海拔 2 200 — 2 350 米 的山坡 路旁、 混交林 下和潮 湿的杂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米易、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普 渡河。 5. 肾叶 天胡荽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3, 4-6 Hydrocotyle wilfordi Maxim. (1887); Forb. et Hemsl. (1887); Dunn et Tutcher (1912); Shan (1936);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 州 植物志 (1989)'.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匍匐, 高 15 — 45 厘米, 有 分枝, 节上 生根。 叶片 膜质至 草质, 圆形 或肾状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2 — 7 厘米, 边缘 不明显 7 裂, 裂片 通常有 3 钝 齿, 基部 心形, 或 弯缺处 开展成 锐角, 两面无 毛或在 背面脉 上被极 疏的短 刺毛; 叶柄长 3 — 19 厘米, 上部被 柔毛, 下 部无毛 或有疏 柔毛。 花序梗 纤细, 单生 于枝条 上部, 与叶对 生, 长过 叶柄或 等长, 有时因 嫩枝未 延长, 常有 2 — 3 个花 序簇生 节上; 伞 形花序 有多数 花; 花 无柄或 有极短 的柄, 密集成 头状; 小 总苞片 膜质, 细小, 具紫色 斑点; 花瓣 卵形, 白 色至淡 黄色。 果实长 1.2 — 1.8 毫米, 宽 1.5 — 2.1 毫米, 基部 心形, 两侧 扁压, 中棱 明显地 隆起, 幼时草 绿色, 成熟 时紫褐 色或黄 褐色, 有紫色 斑点。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维西、 临沧、 昭通, 生 于海拔 350 — 2 300 米的 山谷、 沟边或 溪旁; 分布于 华东西 南部及 广东、 广西、 四川 等地。 朝鲜、 日本、 越南 也有。 6- 阿萨姆 天胡荽 图版 94, 1—3 红腺 天胡荽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ydrocotyle hookeri (C. B. Clarke) Craib (1911); Shan et S. L. Liou (1964);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H. javanica var. hooker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97). 草本, 高 17 — 35 厘米, 匍匐茎 细小, 近 无毛, 节上 生根。 茎 细弱, 被褐色 柔毛。 叶 肾形, 长 2 — 4 厘米, 宽 4. 5 — 7. 5 厘米, 5 浅裂至 基部的 1/3 — 1/2, 中 间裂片 略呈三 角形, 顶端钝 或渐尖 ,两侧 裂片几 乎成水 平开展 ,边缘 有锅齿 ,齿 端有短 刺毛, 基部 弯缺处 开展呈 弧形, 两面疏 生柔毛 ;掌 状叶脉 5 条, 自基 部伸达 顶端; 叶柄长 3 — 18 厘米, 被 紫褐色 柔毛; 托叶 卵形, 有 紫红色 斑纹。 伞形 花序单 生于枝 条上部 各节, 与叶 对生, 花序梗 细弱, 长于叶 柄; 每个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集成 球形; 花绿 白色, 花瓣 卵形, 中间有 1 条不明 显的脉 ;花柱 向外 倾斜或 反曲。 果实心 状圆形 ,长 1. 6-2 毫米, 宽 2 — 2. 1 毫米, 两侧 扁压, 中棱 及侧棱 隆起, 幼时 表面草 绿色, 成熟 后紫红 色至紫 黑色; 果 柄长约 1 毫米。 花、 果期 7 — 8 月 。 产耿马 ,生 于海拔 2 300 米 的河边 湿地草 丛中。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7. 柄花 天胡荽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4, 4 一 5 
图版 94 1 一 3. 阿萨姆 天胡荽 Hydrocotyle hookeri (C. B. Clarke) Craib,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5. 柄花 天胡荽 H. himalaica P. K. Mukerjee ssp. himalaica, 4. 植株 上部, 5. 果实; 6—8. 怒江 天胡荽 H. lumalaica ssp. salwinica (Shan et Liou) C. Y. WuetPu, 6. 植株, 7. 花, 8. I|i。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69  Hydrocotyle himalaica P. K. Mukerjee (1969); Cannon ( 1 979 ) ; S. L. Liou(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H. javanka var. podantha (Molk.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H. podantha auct. non Molk. in Miq. (1856); Hara (1966); Shan et Lio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9)* j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7a. 柄花 天胡荽 (原 亚种) ssp. himalaica 多年生 草本, 茎基部 匍匐, 上部 直立, 高 15 — 37 厘米, 被 柔毛。 叶 革质, 肾状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5 — 7 浅裂, 裂 片呈三 角状, 顶 端锐尖 或钝, 边 缘有复 锯齿, 基部 心形, 两 面均被 短刺毛 或有紫 色疣基 的毛; 叶脉 7 条, 自基部 射出; 叶柄长 1.5 — 15 厘米; 托叶 膜质, 全缘或 2 — 3 裂。 花序梗 细弱, 多数单 生于茎 顶端, 与叶 对生, 长 1 一 3. 5 厘米; 茎 梢叶腋 常抽出 0.7 — 2 厘 米长的 花序;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密 集呈头 状; 花 白色, 无 柄或具 短柄, 花瓣 卵形, 有 黄色或 紫红色 腺点。 果 实心状 圆形, 长 1.1 一 1-2 毫米, 宽 1.7 — 2 毫米, 背 棱及中 棱在幼 果时不 明显, 成熟后 明显地 隆起, 棕 黄色至 紫 红色。 花、 果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碧江、 普洱、 澜沧、 永善、 勐海、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1 550 米的 山 脚湿草 地或灌 丛下;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印度、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7b. 怒江 天胡荽 (亚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4, 6-8 Hydrocotyle himalaica P. K. Mukharjee ssp. salwinica (Shan et S. L. Liou) C. Y. Wu et Pu, (1993) • Hydrocotyle salwinica Shan et S. L. Liou (1964)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70 厘米; 茎直立 或平卧 上升, 密被 紫褐色 柔毛。 叶 互生, 膜质 至 草质, 心形 或肾状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边缘 7 — 9 浅裂, 裂 口仅达 1/4 一 1/5, 裂片 钝圆, 有时 略呈三 角状, 边缘有 锯齿, 基部 心形或 弯缺处 开展成 锐角, 两面 都有 硬毛; 叶脉 7 — 9 条, 自基 部向外 射出; 叶柄长 1 一 7. 5 厘米, 密被 紫褐色 柔毛; 托叶膜 质, 阔 卵形, 全 缘或有 细齿。 伞形 花序单 生于枝 条上部 各节, 与叶近 对生, 花序梗 纤细, 长 1.5 — 8 厘米, 被柔毛 ,长过 叶柄;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花白 色或淡 绿色; 花瓣卵 形, 中间 有 1 条不明 显的脉 ,表 面有紫 色斑点 或无。 果实近 无柄, 心形或 卵圆形 ,长约 1. 5 毫米, 阔 2 毫米, 两侧 扁压, 无毛或 有紫色 斑点, 果 熟时黄 色至紫 黑色。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维西、 贡山、 怒江, 生 于海拔 1 600 — 3 100 米 的湿润 路旁、 草 丛或松 林下; 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模式 标本采 自怒江 河谷。 2. 积 雪草属 Centella L. 多年生 草本; 茎 匍匐, 节上 生根。 单叶圆 形至马 蹄形, 光 滑或有 柔毛, 掌 状脉, 边 缘有圆 齿或钝 鋸齿, 基部 心形; 叶 柄基部 具鞘。 单伞形 花序单 生或数 个聚生 叶腋; 花序 梗短; 具 2 个 卵形, 膜质 苞片; 每 单伞花 序有花 数朵, 紫 红色, 白 色或草 黄色; 花柄短 或 近无; 萼齿 不显或 细小; 花瓣卵 圆形, 在花蕾 时呈覆 a 状排 列; 花柱 丝状, 果 时基部 
370  云南 植物志  稍 隆起。 果实 肾形或 圆形, 两侧 扁压, 主棱 之间具 网状小 横脉, 分 果横剖 面狭长 圆形, 内 果皮 骨质, 合生面 狭窄, 油管不 明显。 约 20 种, 分布于 热带与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主产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 亦有 分布。 1. 积雪草 (本草 纲目) 图版 95, 1-4 马蹄叶 (金平 )、 草如意 (昆明 ) Centella asiatica (L. ) Urban (1879)* ; Diels (1901); Chermezon in Loete. (1923); Wolff (1926); Shan (1936);Nasir (1972) ;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2广 ; Cannon (1979); Hiroe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 79 广;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etal. (1994). Hydrocotyle asiatica L. (1753); C. B. Clarke (1879). 匍匐 草本, 幼 时常具 柔毛。 茎细而 伸长。 叶 簇生茎 节处; 叶片 圆形、 肾 形或马 蹄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背面 脉上有 时疏生 柔毛, 与叶 柄相接 处柔毛 较密; 叶柄 比 叶片长 2 — 4 倍; 托叶 2, 膜质,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时常 早萎或 脱落。 单 伞 形花序 头状; 花 序梗长 0.2 — 1.5 厘米, 2 — 4 个聚生 叶腋; 通常具 2 个 苞片, 长 2 — 3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每 单伞花 序有花 3 — 4, 无柄 或仅有 1 毫米 长的短 花柄; 萼齿不 显; 花 瓣紫红 色或黄 白色,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5 毫米; 花柱 稍短于 花瓣。 果实 圆形, 两 侧极 扁压, 基部 心形, 长 2 — 3 毫米, 宽 2. 2 — 3. 5 毫米, 果棱之 间网状 小横脉 明显, 表 面 光滑或 有毛。 花、 果期 5 — 10 月。 全省各 地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300 — 1 900 米的 林下阴 湿草地 上和河 沟边; 广 布于我 国 长江流 域以南 地区。 印度、 巴基 斯坦、 越南、 老挝、 泰国、 马来 西亚、 日本、 澳大利 亚及 南美、 南 非均有 分布。 全草 人药, 可清热 解毒、 消肿 化瘀, 能 治跌打 损伤、 疔痈 肿毒, 并有 利尿等 作用。 3- 马 蹄芽属 Dickinsia Franch. 一年生 草本, 柔弱。 无 主根, 须根 细长, 多 分叉。 茎 直立, 不 分枝, 光滑 无毛。 基 生叶 多数, 单叶, 叶片 肾形, 基部 心形, 顶 端圆或 微凹, 边缘具 圆齿, 无茎 生叶, 仅在 茎的 顶端有 2 片叶状 总苞。 单伞形 花序, 通常 3 — 6 个着生 于茎的 顶端, 小 总苞片 多数, 披 针形, 伞形花 序有花 多数, 萼齿不 明显, 花瓣绿 白色, 卵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叉开。 果 实背腹 扁压, 椭 圆形, 背棱不 发达, 侧棱 扩展成 翅状, 无 油管。 本属为 我国特 有属, 仅 1 种, 产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等省。 1. 马蹄芹 图版 95, 5-7 大苞芹 (图鉴 ), 大 天胡荽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双 叉草、 山荷叶 (四川 ) Dickinsia hydrocotyloides Franch. (1886)* ; Diels (1901); de Boiss. (1906); Wolff (1926); Hand. - Mazz. (1933); Shan (1936); "图 鉴" (1972)'; Hiroe (1979);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图版 95 1—4. 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 Urban. ,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 果实横 剖面, 5—7. Dickinsia hydrcxrotyloiaes Franch. , 5. 植株, 6. 花, 7. 果实。 (史渭 淸绘) 
372  云南 植物志  (1993) . Cot y Ionia bracteata Norman (1922). 直立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须根 细长。 茎 单生或 2 — 3 个 丛生, 细弱, 不 分枝。 单 叶 基生, 叶片 肾形, 长 3 — 7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常 微凹, 不 分裂, 边 缘具 圆齿; 叶脉 掌状, 主 脉通常 7 — 9 条, 叶两 面沿脉 处及叶 缘齿间 均被有 白色透 明的短 伏毛; 叶 柄细长 柔弱, 长 12 — 15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的膜质 叶鞘, 与 叶片相 接处被 有短柔 毛, 其余部 分光滑 无毛。 叶 状总苞 2 片, 生 于茎的 顶端, 大 小与叶 相似, 无柄, 近基部 密生长 柔毛, 基部 截形, 顶端 钝圆或 微凹; 伞 形花序 3 — 6 着 生于叶 状总苞 之上, 有时更 多; 小 总苞片 4 一 16, 与花柄 交互着 生于花 序梗的 顶端;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35; 花瓣 淡 绿色, 极少带 紫色, 卵形, 长约 1 一 1.5 毫米; 花药绿 白色。 果 实背腹 扁压, 分 生果椭 圆形 或近长 方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背棱不 突起, 侧 棱扩展 成翅并 向外反 折; 心 皮柄不 分裂; 果 皮内无 油管。 花、 果期 5 — 9 月。 主产滇 东北的 绥江、 大关、 彝良、 昭通、 镇雄 等地, 滇西北 贡山一 带偶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 500 — 1 900 (-3 500) 米的林 下阴湿 处或水 沟边; 分布 于我国 湖南、 湖北、 四 川、 贵州 等省。 2- 变豆菜 亚禾斗 Saniculoideae Drude ^»扇^^^# 分属' 检索表 , ' '^ 1 ! 两 w/yf^i^ ^ 1 (2) 复伞形 花序有 明显的 伞辐和 花柄, 开展, 不为 头状, 子房和 果实有 刺毛、 皮刺和 小瘤; 叶通常 掌 状分裂 4. 变 豆菜属 Sanicula 2 (1) 复伞 形花序 头状, 有不 显著的 伞辐和 花柄, 或简 化为单 朵腋生 的花, 不成伞 形花序 5. 刺 芫荽属 Eryngium 4. 变 豆菜属 Sanicula L.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茎。 茎直立 或倾卧 而向上 伸长, 细 弱或较 粗壮, 有分 枝 或呈花 葶状, 光 滑或被 柔毛。 叶柄基 部有宽 的膜质 叶鞘; 叶片圆 心形或 心状五 角形, 掌 状 分裂或 三出式 3 裂, 裂 片边缘 有锯齿 或刺毛 状的复 锯齿。 单伞形 花序或 为不规 则伸长 的 复伞形 花序; 总苞片 叶状, 有 锯齿或 缺刻; 小 总苞片 细小, 分 裂或不 分裂; 伞 梗不等 长, 向外 开展至 分叉式 伸长; 小伞 形花序 中有两 性花和 雄花, 雄花 有柄, 两性花 无柄或 有 短柄; 萼齿 卵形、 线状 披针形 或呈刺 毛状, 外 露或为 皮刺所 掩盖; 花瓣匙 形或倒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无 或扁平 如碟, 花柱 短于萼 片或伸 长向外 反曲。 果 实长椭 圆状卵 形或近 球形, 表面密 生皮刺 或瘤状 凸起, 刺的基 部膨大 或呈薄 片状, 刺直或 钩状; 果 棱不明 显或稍 隆起; 油管 大或小 以至不 明显, 通常 合生面 有两个 较大的 油管; 种子表 面 扁平, 胚 乳复面 内凹。 约 37 种, 全球或 近全球 分布, 但主 要分布 于巴布 亚新几 内亚和 大洋洲 以外的 热带和 
伞形科  373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5 种 2 变种, 主产 西南。 云南有 7 种。 ue 鳙管 仏, 1 f , 分种 检 ^簑 , ^ V? y\ 1 (2) 茎和 花序不 分枝, 伞 形花序 顶生, 小伞 形花序 有雄花 9 一 14; 果实 表面有 鳞片状 或瘤状 突起, 无皮刺 1. 鳞果 变豆菜 S. hacquetioides 2 (1) 茎和 花序有 分枝, 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小伞 形花序 有雄花 2 — 8; 果实表 面常有 皮細。 3 (10) 茎的 分枝或 花序较 短缩。 小伞形 花序有 两性花 1 一 2 朵。 4 (5) 萼齿卵 形或宽 卵形。 果实下 部的皮 刺短, 呈 鳞片状 突起, 上 部的皮 刺弯曲 2. 据叶 变豆菜 S. serrata 5 (4) 萼 齿线形 或呈刺 毛状。 果实表 面有波 状薄片 或各种 皮刺。 6 (7) 侧 生的伞 形花序 无梗, 通常 成假总 状花序 3. 天蓝 变豆菜 S. coerulescens 7 (6) 伞形花 序均有 长梗, 通常 为叉式 分枝。 8 (9) 总 苞片和 茎生叶 发达。 果 实上的 皮刺短 而直, 有 时皮刺 基部连 成薄层 4. 直刺 变豆菜 S. orthacantha 9 (8) 总 苞片和 茎生叶 退化或 细小。 果 实上的 皮刺基 部连成 薄片或 呈鸡冠 状突起 …… 5. 薄片 变豆菜 S. lamelligera 10 (3) 茎 的分枝 和花序 开展。 小伞形 花序有 两性花 2 — 3 朵。 11 (12) 叶片 分裂仅 达基部 5/6 — 4/5, 中间 裂片的 基部与 两侧裂 片明显 地相连 6. 川滇 变豆菜 S. astrantiifolia 12 (11) 叶片 3 全裂或 3 — 5 深裂, 中间裂 片的基 部与两 侧裂片 彼此分 离或扱 不明显 地相接 7. 软雀花 S. data 1- 鳞果 变豆菜 图版 96, 1-3 肾叶 变豆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nicula hacquetioides Franch. (1894); Wolff (1913); Hand. -Mazz. (1933); Shan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状 茎短, 侧根 纤细。 茎 直立, 光滑, 不 分枝。 基生 叶柄长 3 — 22 厘米, 基 部有透 明的膜 质鞘; 叶片圆 形或圆 心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2 — 4 (7) 厘 米, 两面 无毛, 掌状 3 深裂; 中间裂 片宽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顶 端截平 或略带 圆形, 3 浅 裂; 侧 生裂片 菱状倒 卵形. 2 浅裂至 深裂, 所有裂 片的边 缘有细 锯齿。 伞 形花序 顶生, 不 分枝; 总苞片 2 — 3, 叶状, 对生, 无柄, 3 浅裂, 裂 片边缘 有少数 锯齿; 伞辐 3 — 4, 近 等长, 长 0. 5-2. 5 厘米; 小总 苞片约 10 枚,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5, 雄花 9 一 I 4 , 花 柄长约 2 毫米; 萼 齿宽卵 形或倒 卵形, 顶端 突尖; 花瓣 白色、 灰白色 或淡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基部 狭窄, 顶 端向内 深凹; 两性花 1- 3, 无柄; 花 柱向外 反曲。 果 实宽卵 形或圆 球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表 面为 鱗片状 或瘤状 突起; 分生 果横剖 面长椭 圆状披 针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油管不 明显。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澜沧, 生 于海拔 2 650 — 4 000 米 的高山 草甸荫 处或沟 边 湿地;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西藏 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锯叶 变豆菜 图版 96, 4-5 
图版 96 1—3. 麟果 变豆菜 Sanicula hacquetioides Franch. , 1. 植株, 2. 雄花 3 . 两 性花, 4 一 5. 锯叶 变豆菜 S. serrata Wolff, 4. 叶片, 5. 花序,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75  Sanicula serrata Wolff (1913); Hand. -Mazz. (1933); Shan (1963);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西藏 植物志 (198G);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 elata var. acaulis Franch. (1883).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根 茎短, 侧根 多数, 细长。 茎 1 一 4 , 细弱, 下部 裸露, 上部有 分枝, 基 生叶近 圆形、 圆心形 或近五 角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掌状 3 — 5 深裂, 中间裂 片阔倒 卵形或 楔状倒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基 部 渐窄, 顶 端通常 3 浅裂, 侧面 裂片深 2 裂, 内裂 片的形 状同中 间裂片 近似, 外裂 片小, 斜 卵形, 裂 片边缘 有不规 则的锐 锯齿, 齿端 尖锐;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基 部有宽 而透明 的膜 质鞘; 茎 生叶无 柄或有 短柄, 掌状 3 — 5 深裂。 总苞 片小, 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伞 形花序 2 — 4, 伞辐长 3 — 5 毫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6 — 8; 雄花 5 — 7 , 花柄长 1. 5-2. 5 毫 米; 萼齿 卵形, 长 0.5 毫米, 宽 0.3 毫米;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宽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约 1.2 毫米, 宽 1 毫米, 下 部的皮 刺短, 常呈 鳞片状 突起, 上部的 皮刺略 弯曲, 皮刺淡 黄色 或淡紫 红色。 油管不 明显。 花、 果期 3 — 6 月。 产 维西、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1 360 — 3 160 米 的杂木 林下或 沟边; 分布于 山西、 湖 北、 四川、 西藏 等地。 人药 治跌打 损伤。 3- 天蓝 变豆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 7, 1-2 散血草 (四川 )、 蓝 山蕲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nicula coerulescens Franch. (1894); Diels (1901); de Boiss. (1906); Wolff (191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 4 ) . S. dielsiana Wolff (1910); S. stapfiana Wolff (1913); S. erythrophylla Bobrov (1950).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茎短, 有小 结节, 支根 多数, 细小。 茎 2 — 7, 直立, 细弱, 下部不 分枝, 上 部有短 分枝。 基 生叶近 革质或 纸质, 心状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4- 10 厘米, 掌状 3 裂或 3 小叶, 中间的 小叶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5- 4. 5 厘米, 基部 楔形, 上 部边缘 2 浅裂, 有 1.5 — 6 毫 米长的 短柄, 侧面的 裂片斜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在 外侧边 缘常有 1 浅裂; 小叶 片上面 绿色, 下 面紫红 色或硫 磺色, 边 缘有圆 锯齿, 齿的 顶端有 1 小 刺毛; 叶柄长 5 — 17 厘米, 紫红 色或紫 绿色, 基 部 有宽膜 质鞘; 茎生 叶在分 枝以下 缺乏, 分枝以 上的叶 也极其 退化或 呈鞘状 ,长 2 — 3 (— 15) 毫米, 上部 羽状分 裂以至 1 一 2 浅裂。 花序呈 假总状 花序, 在花 茎主枝 下部的 伞形花 序近 簇生, 有短 梗或近 无梗, 常 1 一 4 (一 6) 簇, 每簇 有伞辐 2 — 7; 总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小 总苞片 5 — 8, 线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7, 雄花 4 一 6, 通常 5; 花柄 长 2 — 3 毫米; 萼 齿线状 披针形 或呈刺 毛状; 花瓣 白色或 淡蓝色 以至蓝 紫色, 倒卵 形或匙 形, 略长于 萼齿, 基部 渐窄. 顶端 内凹, 有 1 条脉; 花 丝长约 2 毫米; 两性花 1 朵, 无 柄, 位 于雄花 中间, 萼 齿和花 瓣的形 状如同 雄花; 花 柱向外 伸展。 果 实长约 2 毫米, 表 面有短 而直的 皮刺, 上 部的皮 刺基部 联合成 薄层, 棱槽上 的皮刺 有时不 显著; 胚 乳腹面 平直; 油管 5 个, 在主 棱下面 明显。 花、 果期 3 — 7 月。 
376  云南 植物志  产 大关、 彝良、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 600 — 1 850 米的山 谷杂木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模式 标本采 自 大 关与盐 津间的 成凤山 。 4- 直刺 变豆菜 图版 97, 3-4 黑 鹅脚板 (四川 ) Sanicula orthacantha S. Moore (1875); Forb. et Hemsl. (1887); Diels (1901); de Boiss. (1906); Wolff in Engl. (1913); Hand. -Mazz. (1933) ; Shan (1936); Shan et Con- stansa (1958);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 costata Wolff in Engl. (1913) ; S. henryi Wolff in Engl. (1913) ; S. nanchnanensus Shan (1943).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35 (-50) 厘米。 根 茎短而 粗壮, 直径 0.5 — 1 厘米, 侧根 多数, 细长。 茎 1 一 6, 直立, 上部有 分枝。 基 生叶圆 心形或 心状五 角形, 长 2 — 7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掌状 3 全裂, 中间裂 片楔状 倒卵形 或菱状 楔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基 部有短 柄或近 无柄, 侧面 裂片斜 楔状倒 卵形, 通常 2 裂至中 部或近 基部, 内裂片 的形状 如 同中间 裂片, 外裂片 较小, 所 有的裂 片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或 沿脉处 呈淡紫 红色, 顶 端 2 — 3 浅裂, 边缘 有不规 则的锯 齿或刺 毛状; 叶柄长 5 — 26 厘米, 细弱; 茎生叶 略小于 基 生叶, 有柄, 掌状 3 全裂。 花 序通常 2 — 3 分枝, 在分叉 间或在 侧枝上 有时有 1 短缩的 分枝; 总苞片 3 — 5, 大小 不等, 长约 2 厘米; 伞 形花序 3 — 8; 伞辐长 3 — 8 毫米; 小总 苞片约 5 枚, 线形或 钻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6 — 7, 雄花 5 — 6, 通常 5; 花柄长 2 — 3. 5 毫 米; 萼 齿窄线 形或刺 毛状, 长 0.5 — 1 毫米, 顶端 尖锐; 花瓣 白色, 淡蓝 色或紫 红色, 倒 卵形, 顶端内 凹的舌 片呈三 角状; 花丝 略长于 花瓣; 两性花 1, 无柄, 萼齿 和花瓣 的形状 如同 雄花; 花 柱向外 反曲。 果实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外面有 短而直 的 皮刺, 有时 皮刺基 部连成 薄层; 分生果 侧扁, 横剖 面略呈 圆形; 油管不 明显。 花、 果 期 4 一 9 月。 产 永善、 彝良、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 400 — 3 200 米 的山涧 林下、 沟谷或 溪边; 分 布于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陕西、 甘肃、 贵州、 四川和 西藏。 川西北 至东南 边缘有 变种。 全草 人药, 有清热 解毒的 功效。 5. 薄片 变豆菜 图版 98, 6 — 7 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 (1878); Forb. et Hemsl. (1887); Diels (1901); Wolff in Engl. (1913); Hiroe et Constance (1958) ; Hiroe (1979) *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3 ) - S. satsumana Maxim. (1886); S. yunnanensis Franch. (1894) ; S. ichangensis Wolff in Engl. (1913); S. orthacantha var. longispina Wolff in Engl. (1913).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3 — 30 厘米。 根 茎短, 有 结节, 侧根 多数, 细长, 棕 褐色。 茎 直立, 细弱,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圆心形 或近五 角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9 厘米, 掌状 3 裂, 中间 裂片楔 状倒卵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至 菱形, 上部 3 浅裂, 基部 楔形, 有短 柄, 侧 面裂片 阔卵状 披针形 或斜倒 卵形, 通常 2 深裂或 在外侧 边缘有 1 缺刻, 所 有的裂 
图版 97 1—2. 大蓝 变豆菜 Sanicula coerulescens Franch. , 1. 植株. 2, 两 性花: 3 ― 4- 直刺 变豆菜 S. orthacantha S. Moore. 3. 植株, 4. 两 性花。 (史渭 淸绘) 
378  云南 植物志  片上面 绿色, 下 面淡绿 色或紫 红色; 叶柄长 4 一 18 厘米, 基 部有膜 质鞘; 最上部 的茎生 叶小, 3 裂至不 分裂, 裂片线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15 (-20) 毫米, 宽 1 一 10 毫米, 顶端 渐尖。 花 序通常 2 — 4 回二岐 分枝或 2 — 3 叉, 分叉间 的小伞 形花序 短缩; 总 苞片 细小, 长 1.5 — 3 毫米; 伞辐 3 — 7, 长 2 — 10 毫米;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小伞花 序有花 5 — 6, 通常 6; 雄花 4 一 5, 花柄长 2 — 3 毫米; 萼 齿线形 或呈刺 毛状, 长约 1 毫米; 花瓣 白色、 粉红色 或淡蓝 紫色, 倒 卵形, 基部 渐窄, 顶端 内凹; 花丝长 于萼齿 1 一 1.5 倍; 两性花 1, 无柄; 萼 齿和花 瓣的形 状如同 雄花; 花柱 略长于 花丝, 向外 反曲。 果实 长卵形 或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 2 毫米, 幼 果表面 有啮蚀 状或微 波状的 薄层, 成熟后 成短而 直的 皮刺, 基 部连成 薄片; 分生 果的横 剖面呈 圆形; 油管 5, 中等 大小。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绥江、 彝良、 昭通、 广南、 麻栗坡 等地, 生 于海拔 510 — 2 000 米 的混交 林下、 沟 谷 及湿润 的沙质 土壤; 分布于 安徽、 浙江、 台湾、 江西、 湖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 川。 日 本南部 也有。 人 药散寒 止咳, 行血 通经。 6. 川滇 变豆菜 图版 98, 4-5 小黑药 (曲靖 )、 草本 三角枫 (昆明 ) Sanicula astrantiifolia Wolff ex Kretsch. in Fedde (1930); Shan (1936); "图 鉴" (1972)" ; Hiroe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根短 而粗, 直立或 斜生, 有许多 细长的 小根。 茎 直立, 细 弱或较 粗壮, 下部不 分枝, 上部 2 — 3 回叉状 分枝。 基生叶 圆肾形 或宽卵 状心形 ,长 2 — 8 厘米, 宽 2. 5 — 14 厘米, 掌状 3 深裂, 裂口 达基部 5/6 — 4/5, 中 间裂片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至 菱形, 侧面 裂片斜 菱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有 时两侧 边缘有 1 一 2 深 缺刻, 所有 裂片上 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边 缘有粗 的圆锯 齿或间 有不规 则的复 锯齿, 齿 端有短 刺毛, 掌状脉 3 — 5 条, 两面 隆起; 叶柄长 5 — 16 厘米, 很 少长达 30 厘米, 基部 有宽膜 质鞘; 茎 生叶 的形状 如同基 生叶; 最上 部的叶 片小, 有 短柄至 无柄, 3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花 序呈二 岐叉状 分枝, 中枝 较侧枝 略短; 伞梗长 3 — 4 厘米; 总苞片 2, 卵状 披针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长 3 — 15 毫米, 3 裂或不 分裂, 边缘有 1 一 2 不 规则的 刺毛状 锯齿; 伞 形花序 2 — 3 出, 伞辐长 0.5 — 1 厘米; 小 总苞片 7 — 10,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具 1 条 脉;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10 朵; 雄花 6 — 8, 有 短柄; 萼齿线 状披针 形或呈 喙状, 长约 1 毫 米; 花 瓣绿白 色或粉 红色, 向内 弯曲; 雄蕊 略长于 花瓣; 两性花 2 — 3, 无柄; 萼 片和花 瓣的形 状如同 雄花; 花 柱长约 2 毫米, 向外 开展。 果 实倒圆 锥形, 下 部的皮 刺短, 上部 的 皮刺呈 钩状, 金黄 色或紫 红色; 分生 果的横 切面呈 圆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油 管小, 不 明显。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维西、 碧江、 兰坪、 丽江、 鹤庆、 大理、 腾冲、 宾川、 大姚、 寻甸、 嵩明、 安宁、 昭通、 会泽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30 — 2 800 米的杂 木林下 及山坡 草地; 分布 于我国 西南 各省。 模式标 本采自 会泽。 全草供 药用, 治 风湿关 节痛、 跌打 损伤。 
图版 98 1 一 3. 软雀花 Sanicula data Buch. -Ham. ex D. Don. 1. 植株, 2. 花序, 3. 幼果, 4—5. 川滇 变豆菜 S. astrantiifolia Wolff et Kretsch. , 4. 叶片, 5. 果实, 6—7. 薄片 变豆菜 S. lamelligera Hance, 6. 植 株, 7. 花。 (史渭 淸绘) 
380  云南 植物志  7. 软雀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 8, 1-3 三 叶七、 水茯苓 (四川 ), 高 变豆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anicula elat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Miq. (1867); Franch. et Sav. (1875); Cherm. in Lecomte (1923); Hand. -Mazz. (1933); Shan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 hermaphrodita Buch. -Ham. ex D. Don (1825) ? S. montana Reinw. ex Blume (1826) ; 5. europaea var. elata de Boiss. (1906).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圆 锥形, 直生或 斜生, 侧根 细长。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上部有 分枝。 基 生叶有 长柄; 叶 片宽卵 状心形 或近五 角形, 长 3 — 7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掌状 3 裂, 也有 5 裂; 中 间裂片 在中部 以上有 2 — 3 浅裂.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侧面 裂片斜 卵形, 与中间 裂片相 近似, 下部边 缘常有 2 浅裂或 深裂, 有时 呈不规 则的羽 状浅 裂或缺 刻状, 所有 的裂片 边缘有 锯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茎 生叶有 短柄, 掌状 3 — 5 裂, 裂片的 形状、 大 小与基 生叶相 近似或 略小; 最上部 的茎生 叶通常 3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花序 2 — 4 回叉式 分枝, 侧枝较 开展而 伸长, 中间 的分枝 短縮; 总苞片 2, 很少 1, 对生, 无柄, 披 针形, 全缘 或疏生 1 一 3 刺毛状 的齿; 伞辐不 等长, 长约 5 毫米; 小 总苞片 7 — 10, 卵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8, 其 中雄花 1 一 4, 花柄长 1 一 1.5 毫米; 萼齿线 状披针 形至剌 毛状. 长约 1 毫米, 顶端 尖锐; 花瓣 白色、 淡黄色 至淡蓝 色, 倒 卵形, 顶端 内凹; 两性 花通常 3 朵, 很少 4 朵, 近无 柄或有 1 毫 米长的 短柄, 萼 齿和花 瓣的形 状如同 雄花; 花柱长 于萼齿 2 倍, 向外 反曲。 果实圆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宿存的 萼齿通 常为皮 刺所覆 盖或有 1/2 — 2/3 伸出, 皮刺呈 钩状; 油管 小, 合生面 两侧有 2 个 较大的 油管;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5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丽江、 福贡、 碧江、 保山、 腾冲、 凤庆、 瑞丽、 镇康、 景东、 临 沧、 孟连、 勐海、 景洪、 元江、 绥江、 绿春、 金平、 屏边、 马关 及西畴 等地, 生于海 拔 1 200 — 3 500 米的 阔叶林 下或河 沟边; 分布于 广西、 四川、 西藏 (察隅 )。 越南、 尼泊 尔、 不丹、 缅甸、 印度、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 斯里 兰卡、 埃塞俄 比亚、 坦 桑 尼亚、 扎 伊尔及 非洲东 南部和 马尔加 什也有 分布。 5- 刺 芫荽属 Eryngium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无毛, 有数条 槽纹。 单叶, 全 缘或有 分裂, 边缘有 刺状 锯齿, 叶片 革质, 叶脉 平行或 网状; 叶柄 有鞘, 无 托叶。 花小, 白 色或淡 绿色, 无 柄或近 无柄, 排列 成头状 花序, 头状 花序单 生或成 聚伞状 或总状 花序; 总苞片 1 一 5, 全 缘或 分裂; 萼齿 5, 直立, 硬 而尖, 有脉 1 条; 花瓣 5, 狭窄, 中 部以上 内折成 舌片; 雄 蕊 与花瓣 同数而 互生, 花 丝长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短于 花丝. 直 立或稍 倾斜; 花 盘 较厚。 果实卵 圆形或 球形, 侧面 略扁, 表面有 鳞片状 或瘤状 突起, 果棱 不明显 * 通常 有油管 5 条。 果实横 剖面近 圆形; 胚乳 腹面平 直或稍 突出; 心皮柄 缺乏。 约 220 — 230 种, 广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 中海) 地区, 但热 带非洲 及南非 不产。 我 
伞形科 381  国有 2 — 3 种, 产西南 地区。 云南有 1 种。 1. 刺芫荽 图版 99, 1-7 • 缅 芫荽、 香菜 (云南 ), 假香荽 (广西 ) Eryngium foetidum L. (1753); de Boiss. (1903) ; Dunn et Tutcher (1912); Wolff in Engl. (1913); Merr. (1927); Shan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 et al. (1994).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11 一 40 厘米或 超过。 主根纺 锤形。 茎 直立, 上部有 3 — 5 岐 聚 伞式的 分枝。 基生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革质, 长 5 — 25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顶端 钝, 基部 渐窄, 边 缘有骨 质尖锐 锯齿, 近 基部的 锯齿狭 窄呈刚 毛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羽状 网脉; 叶 柄短, 基部叶 鞘长达 3 厘米; 茎 生叶着 生在每 1 叉状 分枝的 基部, 对生, 无柄, 边 缘有深 锯齿, 齿呈 刺状, 顶端不 分裂或 3 — 5 深裂。 头状花 序生于 茎的分 叉处及 上部枝 条的短 枝上, 呈圆 柱形, 长 0. 5-1. 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无 花 序梗; 总苞片 叶状, 披 针形, 边缘有 1 一 3 刺状 鋸齿; 小总苞 片阔线 形至披 针形, 边缘 透明 膜质; 萼齿 卵状披 针形至 卵状三 角形, 顶端 尖锐; 花瓣与 萼齿近 等长, 倒披 针形至 倒 卵形. 顶端 内折; 花 丝长约 1.4 毫米。 果实长 1.1 一 1.3 毫米, 表面 有瘤状 突起, 果棱 不 明显。 花、 果期 4 -- 12 月。 产 孟连、 澜沧、 勐海、 景洪、 绿春、 文山、 蒙自、 金平、 河口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 — 1 540 米的 丘陵、 山地 林下、 路旁、 沟 边等湿 润处; 分布于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 州等省 区。 南美 东部、 中美、 安 的列斯 群岛以 至亚洲 (至尼 泊尔) 的热 带地区 也有。 本植 物在南 美及其 他热带 地区, 用于 利尿、 治浮肿 病及蛇 咬伤; 又可 作食用 香料, 气 味同 芫荽。 3- 斧 亚禾斗 Apioideae Drude 分族 检索表 1 do) 果实主 棱明显 突起, 侧棱 有时呈 翅状, 次棱 缺乏。 2 (7) 分 生果的 合生面 深陷或 中空。 3 (4) 果 实长椭 圆形, 顶 端有喙 1. 针 果芹族 Scandicineae 4 (3) 果 实卵状 圆球形 或近圆 球形。 5 (6) 果实卵 状圆球 形或双 球形, 中 果皮木 质化, 棱槽 中油管 通常缺 乏或有 1 个, 位 于次棱 的下方 2. 完英族 Coriandreae 6 (5) 分 生果浑 圆或近 球形, 合生面 狭窄. 中果 皮非木 质化. 棱槽 内通常 具油管 1 至多数  3, 美 味芹族 Smyrnieae 1 (2) 分 生果的 合生面 平直。 8 (9) 主 棱全部 相同, 分生果 横剖面 半圆形 4. 阿 米芹族 Ammineae 9 (8) 侧棱 较背棱 和中棱 为宽, 有翅; 分生果 的横剖 面 狭窄 S. 前胡族 Peucedaneae 10 (1) 主棱不 明显, 次 棱发达 成窄翅 旦有刺 6. 胡 萝卜族 Dauceae 
图版 99 1—7. 刺芫荽 Eryngium foetidum L. , 1. 植株' 2. 花序与 总苞' 3. 小 苞片' 4. 花瓣, 5. 雄, 蕊, 6. 花, 7-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83  1. 针 果弃族 Scandicineae DC. 分属 检索表 1 (8) 果实 圆筒形 (很少 卵形) 有时 有喙, 光滑或 有短刺 (没有 排列成 行的刺 ); 萼 齿不显 (滇 藏细 叶芹属 萼齿明 显)。 2 (7) 果棱 圆钝或 线形, 不成 翅状; 果 实基部 圆钝, 通 常广椭 圆形, 不 收縮。 3 (6) 果 实顶端 钝圆或 尖锐, 但 无喙, 果棱成 熟时突 起呈粗 线状; 油管 粗大。 4 (5) 果实长 筒形, 果棱 钝或不 明显; 棱槽 内油管 1 6. 细 叶芹属 Chaerophyllum 5 (4) 果实 线状长 圆形, 果 棱尖锐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2 — 4 …… 7 . 滇藏细 叶芹属 Chaerophyllopsis 6 (3) 果实 顶端具 长喙或 短喙, 油管 细小, 1 至多数 8. 峨参属 Anthriscus 7 (2) 果棱线 形呈尖 锐状, 刚 毛散布 棱间, 成熟 时油管 消失; 果实基 部尖锐 成尾状 9. 香 根斧属 Osmorhiza 8 (1) 果实长 圆形, 棱 槽中有 针或刺 成纵行 分布; 萼齿 5, 显著 10. 窃衣属 Torilis 6- 细叶 斧属 Chaerophyllum L.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根纺锤 形或圆 球形。 茎 直立, 有 分枝。 叶片 2 至多回 羽状分 裂, 叶 柄基部 有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苞片 1 一 2 或无; 小 总苞片 2 — 6; 花 杂性;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淡黄色 或淡蓝 紫色, 倒卵 圆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雄蕊 5 , 与花 瓣 互生; 花柱 短于花 柱基。 双悬果 线状长 圆形, 顶端 喙状, 两侧 扁压, 合生 面通常 狭窄, 光滑, 果 棱钝, 宽而 明显; 果实横 剖面近 圆形, 胚 乳腹面 凹陷, 棱槽 有油管 1; 心 皮柄不 分裂 或顶端 2 浅裂。 约 35 — 40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温带及 北美洲 温带。 我国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细叶芹 图版 100, 1-8 香叶芹 (图鉴 ) Chaerophyllum villosum Wall. (1828) nom. nud. ex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Shan (1987); "图 鉴,, (1972)*; Lauener (1972); Hiroe (1979); 中 国 植物志 (1979V; I. C. Hedge et L. M. Lamond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Anthriscus boissiem Levi. (1914), (1916);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一年生 草本, 高 70 — 120 厘米。 茎有长 硬毛。 基生叶 早落或 久存; 较 下部的 茎生叶 阔 卵形长 10 — 2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三出式 的羽状 分裂, 1 回羽 片阔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末 回裂片 卵形, 细小, 边缘有 3 — 4 细齿' 两 面疏生 粗毛, 有 时上面 无毛; 叶柄长 2. 5 — 7 厘米, 基部 有鞘, 鞘上 有毛, 叶脉 5 — 11 条; 序托 叶成三 出式的 2 — 3 回羽状 分裂, 叶柄呈 鞘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通 常无总 苞片; 伞辐 2- - 5, 长 1.5 — 3. 5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6. 线形, 长 1.5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边缘疏 生 睫毛;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9 - 13. 其 中雄花 4 一 8. 花柄长 1 一 2 毫米; 花瓣 白色, 淡黄色 
图 版 100 1—8. 细叶芹 Chaerophyllum villosum Wall, ex DC. , 1. 叶, 2. 果序, 3. 花序, 4. 花, 5. 小总 苞片, 6. 雄蕊,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85  或淡蓝 紫色, 倒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丝 与花瓣 等长; 两性花 3 — 7 , 花 瓣的大 小、 形 状如同 雄花; 花 柱短。 果实 线状长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顶端 渐尖呈 喙状, 果棱 5 条, 表面 无毛, 果柄长 3 — 6 毫米。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维西、 丽江、 腾冲、 碧江、 贡山、 大理、 镇康、 蒙自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30 — 2 800 米的山 涧林下 及路旁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察隅 )。 尼泊尔 和印度 也有。 7. 滇藏细 叶芹属 Chaerophyllopsis de Boiss. 纤 细直立 草本。 叶 具柄, 基部有 叶鞘; 叶片多 回羽状 分裂, 薄 膜质。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 侧生, 无总苞 或偶有 1 片; 伞辐 多数, 开展, 近 等长; 小总苞 数片, 狭窄, 比花柄 短;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萼齿 发育, 披 针形, 花后 宿存, 在果实 上形 成一个 副冠; 花柱 早落, 花 柱基圆 锥形, 膜质, 上有 网纹, 宽大, 边 缘呈微 波状。 果 实 细小, 线状长 圆形, 两侧 扁压, 分生 果近圆 柱形, 皮表 光滑, 果 棱线形 突起, 5 棱 等宽; 棱槽 内油管 单一, 少有 2 个的, 合生 面油管 2; 心皮柄 2 裂。 单 种属, 特 产中国 西南部 云南、 西藏。 1. 滇藏 细叶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1, 1-8 假 香叶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haerophyllopsis huai de Boiss. (1909) ; Hiroe (1958), (1979) excl. specim cit ;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细 柔直立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下 部叶具 长柄, 叶 柄长约 10 — 15 厘米, 基 部有狭 窄 叶鞘, 边缘 膜质; 叶片 轮廓为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0 厘米, 宽 6 厘米, 2 至多回 羽状分 裂或 全裂, 有 1 回羽片 5 — 6 对, 下部 羽叶柄 较长, 向上 渐短, 末 回裂片 卵形, 先端 尖锐, 基部 楔形至 截形, 边缘具 1 一 2 浅裂或 深裂状 锯齿, 鋸 齿顶端 尖锐, 表面 绿色, 有 稀疏鳞 片状 短毛, 背面浅 绿色, 叶 脉粗, 色深而 显著, 密 生白色 鳞片状 短毛, 叶 质薄; 茎生叶 形状与 基生叶 相同, 叶柄 渐短, 至上部 无柄, 仅 有宽阔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 有鳞片 状毛, 伞形花 序直径 5 — 6 厘米, 伞辐 18 — 20, 长 2 — 4 厘米, 纤细, 有毛; 无 总苞 或偶有 1 片, 线状披 针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余朵; 小 总苞片 数片, 线状披 针形, 比花 柄短, 外面 有毛; 花柄 密生较 长的白 色鳞片 状毛; 花 瓣白色 略带粉 红色, 外 部有稀 疏 短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早落; 萼齿披 针形, 宿存, 果实 细小, 线状长 圆形, 分 生 果两侧 扁压, 5 棱均 突起, 等宽; 棱槽内 油管常 单一, 有时为 2,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宾川、 丽江、 贡山, 生 于海拔 3 600 — 3 800 米的高 山山沟 灌丛和 草地; 西 藏察隅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8. 峨参属 Anthriscus (Pers. ) Hoffm.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有细 长的圆 锥根。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有 分枝, 光滑或 有 刺毛。 叶 膜质, 三出 式羽状 分裂或 多裂; 叶柄 具鞘。 复伞 形花序 疏散, 顶生或 侧生; 无 
图 1—8. 澳藏 细叶片 Chaerophyllopsis huai de Boiss. 苞片, 5. 小总 苞片, & 花及 花瓣,  版 101 . 1. 茎下 部叶, 2. 植株 上部' 3. 叶裂 片放大 * 4. 总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87  总 苞片; 伞辐 开展; 小 总苞片 数枚, 通常 反折; 花 杂性, 萼齿不 明显; 花 瓣白色 或黄绿 色, 长 圆形或 楔形, 顶端 内折, 外缘花 常有辐 射瓣;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心 皮柄通 常 不裂。 果实长 卵形至 线形, 顶端 喙状, 两侧 扁压, 光 滑或有 刺毛, 合生 面通常 收缩, 果 棱不 明显或 仅上部 明显; 果柄 顶端有 白色小 刚毛。 分生 果的横 剖面近 圆形, 胚乳 腹面有 深槽, 油管不 明显。 约 12 (-20) 余种, 分 布于欧 (至 北非) 亚 温带、 北美。 我国有 2 种 (或 1 种 1 亚 种) 主 产东部 及北部 地区。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 1 (2) 果实表 面光滑 或疏生 小瘤点 1. 峨参 A. sylvestris 2 (1) 果实表 面密生 疣毛或 细刺毛 2. 刺 果峨参 A. nemorosa 1. 峨参 (峨 眉山 之药用 植物) 图版 10 2 , 1-5 Anthriscus sylvestris (L. ) Hoffm. (1814) ; DC. (1830) ; Forb. et Hemsl. (1888) ; Diels (1901); Yabe (1902); de Boiss. (1902) et (1906); Nakai (1909); Schischk. (1950); "图 鉴" (1972)、 Hiroe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 苏植物 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4) ; 西藏 植物志 (1 9 8 6 ); 贵州 植物志 (1 9 8 9 ) ;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Chaerophyllum sylvestre L. (1753); Myrrhis sylvestris Spreng. (1813); Myrrhodes sylvestris Ktze (1891) ; Anthriscus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15) ; Oreochorte yunnanensis Kozo-Poliansky (1916). 茎较 粗壮, 高 0.6 — 1.5 米。 多 分枝, 近无 毛或下 部有细 柔毛。 基 生叶有 长柄, 柄长 5 — 20 厘米, 基部 有鞘; 叶片 轮廓呈 卵形, 长 10 — 30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有 长柄, 羽片 3 — 4 对, 第 2 回羽 片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呈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羽状 全裂或 深裂, 裂片边 缘有深 锯齿, 背面有 柔毛; 茎上部 的叶有 短柄或 无柄, 基部呈 鞘状, 有 时边缘 有毛。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2. 5 — 8 厘米, 伞辐 4 一 15,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5 — 8, 卵 形至披 针形, 顶端 尖锐, 反折, 边 缘有睫 毛或近 无毛; 花 白色, 通常 带绿或 黄色; 花 柱较花 柱基长 2 倍。 果实长 卵形至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1. 5 毫米, 光滑或 疏生小 瘤点, 顶端 渐窄成 喙状, 合生 面明显 收缩, 果 柄顶端 常有一 环白色 小 刚毛。 花、 果期 5 — 7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中甸、 丽江、 大理、 禄劝, 生于低 山丘陵 到海拔 3 700 米 的高山 林下、 路旁、 山谷 溪边; 分布于 辽宁、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四 川、 内 蒙古、 甘肃、 新疆。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2- 刺 果峨参 图版 102, 6 林 地峨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nthriscus nemorosa (M. Bieb. ) Spreng. (181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Forb. et Hemsl. (1888); Wolff (1926); "图 鉴" (1972)" j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 et al. (1994). 
图 版 102 峨参 Anthriscus sylvestrfs (L. ) Hoffm. , 1. 植株 1: 部. 2, 小总 苞片, 3. 花, 4. 果实, 5. 分生 果横 剖面; 6 . 刺 果峨参 A. nemorosa (M. Bieb. ) Spreng. ,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89  Chaerophyllum nemorosum M. Bieb. (1808) ; C. nemorosum Hoffm. (1816) * .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茎 粗壮, 有 沟纹, 无 毛或下 部有短 柔毛, 上部 的分枝 互生、 对生或 轮生。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 长 7 — 12 厘米或 超过,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边 缘有深 锯齿, 两 面或背 面脉上 有毛或 无毛; 最 上部的 茎生叶 柄呈 鞘状, 边缘有 柔毛。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总苞 片无或 1 枚; 伞辐 6 — I 2 , 长 2 -- 5 厘米, 无毛; 小 总苞片 3 — 7,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边缘 有毛;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11, 花瓣 白色, 基 部窄,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尖头; 花柱 长于花 柱基。 双悬果 线状长 圆形, 长 6 — 9 毫 米, 表面 密生疣 毛或细 刺毛。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 620 — 4 000 米 的山坡 草丛、 林 下或水 沟边; 分布于 西藏、 新疆、 甘肃、 内 蒙古、 四川、 陕西、 河北、 辽宁、 吉林 等地。 亚 洲北部 南达喜 马拉雅 (尼 泊尔) 及欧 洲东部 也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83 作亚种 处理即 Anthriscus sylvestris (L. ) Hoffm. ssp. nemorosa (M. Bieb. ) C. Y. Wu et Pu [误为 (Spreng. ) C. Y. Wu et Pu]。 9. 香 根芽属 Osmorhiza Rafin.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短, 圆 锥形。 茎 直立, 有细 条纹, 光 滑或有 柔毛。 叶近 膜质, 具 柄, 柄基部 有鞘, 叶片 2 — 3 回羽状 分裂或 2 回三出 式羽状 复叶, 第 2 回羽片 三角状 卵形、 阔卵形 以至披 针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缺刻或 呈羽状 浅裂至 深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疏松; 总苞 片少数 或无; 伞辐 少数, 开展, 不 等长; 小总苞 片通常 4 一 5,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通 常向下 反折。 花小, 白色, 紫红 色或黄 绿色;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卵圆形 或倒卵 圆形, 全缘,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直立 或向外 开展。 双 悬果线 状长圆 形或棍 棒状, 顶 端尖细 成喙, 基部尾 状尖, 两侧 微扁, 合生 面有时 略收缩 • 主棱 纤细, 棱 上及 基部被 硬毛; 心皮柄 2 裂至 中部, 棱槽 油管不 显著。 分 生果横 剖面近 圆形, 胚乳腹 面 内凹。 约 11 种及 1 变种, 分布于 东亚及 北美。 我国有 1 种及 1 变种, 产 东北、 华东、 华中 及西南 各省。 云 南仅有 1 变种。 1. 疏叶 香根芹 图版 103, 1-7 Osmorhiza aristata (Thunb. ) Rydb. (1894) var. laxa (Royle) Constance et Shan (1948); Hiroe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V;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Osmorhiza laxa Royle (1839) * ; Osmorhiza claytoni Clarke (1879) , as to Asiatic plants in part, non Myrrhis claytoni Michx. (1803). Hand. -Mazz. (1933). 植株高 23 — 70 厘米。 根有 香气。 茎嫩时 有毛, 老后毛 脱落。 基 生叶的 轮廓呈 阔三角 形, 2 回三出 式羽状 复叶, 第】 回羽片 具柄, 柄长 2 — 2. 5 厘米; 第 2 回羽 片呈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近基部 两侧有 1 -- 2 深裂.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粗锯齿 或 浅裂,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 面脉上 被白色 软毛, 茎生叶 的形状 如同基 生叶。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上升而 幵展, 长 4—22 厘米; 总苞片 1 -4, 钻形至 卵状披 
图 版 103 • 疏口 t" 香根芹 Osmorhiza aristata (Thunb. ) Rydb. var. laxa (Royle) Constance et Shan. 1. 植株 下部' 2. 叶, 3. 果序, 4 . 花序. 5 . 小总 苞片. 6. 花, 7 .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91  针形, 膜质; 伞辐 3 — 5, 长 3 - 9 厘米; 小总苞 片边缘 有毛, 通常 反折; 小 伞形花 序有孕 育花 2 — 6, 不孕花 的花柄 丝状, 短小; 花 瓣倒卵 圆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丝短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直立, 向外 叉开。 子房 被白色 扁平的 软毛。 果实棍 棒状, 长 1 一 2. 2 厘米, 宽 2 — 2. 5 毫米, 基部尾 状尖, 果棱有 刺毛。 花期 5 —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洱源、 木理、 景东 等地, 生 于海拔 2 2 00 — 3 3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下、 山沟 及河边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甘肃、 西藏。 克什米 尔地区 及印 度北部 也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认为 原变种 var. aristata 亦 分布于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10. 窃衣属 Torilis Adan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全体被 刺毛、 粗毛或 柔毛。 根 细长, 圆 锥形。 茎 直立, 单生, 有 分枝。 叶 具柄, 柄 有鞘; 叶片 近膜质 d — 2 回羽状 分裂或 多裂, 第 1 回 羽片卵 状披针 形, 边 缘羽状 深裂或 全裂, 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狭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腋生 或与叶 对生, 疏松, 总苞 片数枚 或无; 小 总苞片 2 — 8, 线形或 钻形. 伞辐 2 — 12, 直立, 开展; 花白 色或紫 红色; 萼齿三 角形, 尖锐; 花 瓣倒圆 卵形, 有狭窄 内凹的 顶端, 背 部中间 至基部 有粗 伏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或向外 反曲; 心皮 柄顶端 2 浅裂。 果实 圆卵形 或长 圆形, 主棱 线状, 棱 间有直 立或呈 钩状的 皮刺, 皮 剌基部 阔展; 胚乳腹 面凹陷 ,在 每一次 棱下方 有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约 15 — 20 种, 分 布金丝 雀岛、 地 中海至 东亚, 北 美洲及 非洲的 热带南 非和新 西兰也 有。 我国有 2 种, 主产 华东、 中南、 西南 和西北 地区。 云南 2 种 均产。 1- 小窃衣 图版 104, 1—4 破子草 (江苏 )、 大叶山 胡萝卜 (河北 )、 窃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orilis japonica (Houtt. ) DC. (1830); Franch. (1884); Komarov (1905); Nakai (1909); Wolff (1926); "图 鉴" (1972)、 东北 草本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Koba at al. (1994). Caucalis japonica Houtt. (1777); Torilis anthriscus B. japonica de Boiss. (1903) et Cl 906) ; Tordylium anthriscus L. (1753). 植株高 20 — 120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棕 黄色, 支根 多数。 茎有纵 条纹及 刺毛。 叶柄 长 2 — 7 厘米, 下部有 狭窄的 叶鞘; 叶片长 卵形,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两 面疏生 紧贴的 粗毛, 第 1 回羽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狭, 边缘 羽状深 裂至全 裂, 有 0.5 — 2 厘 米长的 短柄, 末 回裂片 披针形 以至长 圆形, 边缘有 粗齿. 缺刻或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长 3 — 25 厘米, 有 倒生的 刺毛; 总苞片 3 — 6, 通常 线形, 极少 叶状, 伞辐 4 一 12, 长 1- -3 厘米, 开展, 有 向上的 刺毛; 小 总苞片 5 — 8, 长 1.5— 7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12, 花柄长 1 一 4 毫米, 短 于小总 苞片;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紫 红或蓝 紫色, 倒圆 卵形, 顶端 内折, 外面 中间至 基部有 粗毛; 花 柱幼时 直立, 果熟时 M 外 反曲。 果实长 1.5 — 4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通常有 内弯或 
图 版 104 1—4. 小窃衣 Toriis iaponica (Houtt. ) DC. ,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 . 果实横 剖面, 5—6. 窃衣 T. scabra (Thunb. ) DC. . 5. 植株 上部, 6.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393  呈 钩状的 皮刺。 花、 果期 4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福贡、 丽江、 漾濞、 大理、 腾冲、 大关、 昭通、 会泽、 嵩明、 昆明、 安宁、 师宗、 西 !^等 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3 230 米的杂 木林、 路旁、 荒地 及沟边 草丛; 分 布几遍 全国。 欧洲、 北 非及亚 洲温带 (西 至尼 泊尔) 地区 也有。 2. 窃衣 (尔雅 ) 图版 104, 5-6 Torilis scabra (Thunb. ) DC. (1830); Miq. (1867); Hand. -Mazz. (1933); Ohwi (1956); Hiroe et Constance (1958);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 岭植物 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 4 ) ; 贵州 植物志 (1 9 8 9 )'. Chaerophyllum scabrum Thunb. (1784) ; Caucalis scabra Makino (1893) ; Torilis henry i Norman (1929). 本 种主要 特征, 总 苞片通 常无, 很少有 1 钻形或 线形的 苞片; 伞辐 2 — 4 , 长 1_ 5 厘 米, 粗壮, 有纵棱 及向上 紧贴的 粗毛。 果实长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镇雄, 生 于海拔 250 — 2 400 米的 山坡、 林下、 路旁、 河边 及空旷 草地; 分 布于华 东、 中南、 西南及 陕西、 甘肃等 省区。 日本 也有。 2. 宪荽族 Coriandreae Koch 1 1-2 年生 草本, 基 生叶与 茎生叶 异形; 果 实呈圆 球形; 分 生果背 面主棱 及邻近 的次棱 明显; 萼 齿小, 短尖, 大小 不等, 外缘 花瓣有 辐射瓣 11. 芫荽属 Coriandnim 11. 完菜属 Coriandrum L. 直立, 光滑、 有强烈 气味的 草本。 根 细长, 纺 锤形。 叶片 膜质, 1 回或多 回羽状 分裂。 复 伞形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通 常无总 苞片, 有时具 1 线 形而全 缘或有 分裂的 苞片; 小 总苞片 数枚, 线形; 伞辐 少数, 开展; 花 白色、 玫瑰色 或淡紫 红色; 萼 齿小, 短尖, 大 小不 相等; 花瓣倒 卵形, 顶端 内凹, 在伞 形花序 外缘的 花瓣通 常有辐 射瓣; 花柱 基圆锥 形, 花柱 细长而 开展。 果实圆 球形, 外果皮 坚硬, 光滑, 背 面主棱 及相邻 的次棱 明显; 胚 乳腹面 凹陷; 油 管不明 显或有 1 个位于 次棱的 下方。 有 2 种, 分布 地中海 区域。 我国有 1 种各 地普遍 栽培。 1. 芫荽 (本草 纲目) 图版 105 香菜 (通称 )、 胡荽 (嘉佑 本草) Coriandrum sativum L. (1753); DC. (1830); Miq. (1867) ;C. B. Clarke (1879) ; Forb. et Hemsl. (1888); Diels (1901), (1912); Komarov (1905); de Boiss. (1906); Chermezon (1923); Shan (1937); 海南 植物志 (1974)"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图 版 105 1-5. 芫荽 Coriatukum sativum L.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4. 花. 5. 果实。 (史渭 淸绘) 
伞形科  395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根纺 捶形, 细长。 茎圆 柱形, 多 分枝, 有 纵 条纹。 根生叶 有柄, 柄长 2 — 8 厘米; 叶片 1 回或 2 回羽状 全裂, 羽片广 卵形或 扇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 缘有钝 锯齿, 缺刻或 深裂; 上部的 茎生叶 3 回 至多回 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顶 端钝, 全缘。 花 序梗长 2 — 8 厘米; 伞辐 3 — 7, 长 1 一 2. 5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5, 线形, 全缘; 小伞 形花序 有孕花 3 — 9, 花白色 或淡紫 红色, 萼 齿大小 不等, 小的 卵状三 角形, 大的长 卵形; 花 瓣顶端 有内凹 的小 舌片, 辐 射瓣长 2 — 3.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全缘, 有 3 — 5 条脉。 花、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维西、 丽江、 昆明、 勐腊, 全 省各地 栽培。 原产 地中海 沿岸, 现我 国大部 分地区 均有 栽种。 茎叶作 蔬菜和 香料, 并有健 胃消食 作用。 3. 美 味斧族 Smyrnieae Koch ^ ^ ::: , , ^,考 ' ' " • 1 (14) 果棱 无翅, 分生果 的横剖 面圆形 或侧面 扁平。 2 (4) 果实 卵状长 圆形, 果 棱主棱 5, 细 线形, 次棱 不发达 • 12. 凹 乳芹属 Vicatia 3 (5) 果 棱主棱 和棱槽 的界分 明或不 明显; 胚 乳腹面 凹陷成 沟槽; 花柱 基圆锥 状或平 垫状; 果实圆 形至 卵形或 心形。 4 (2) 果 实卵形 以至长 圆形, 基 部略呈 心形, 主棱 及次棱 均隆起 …… 13. 矮 泽芹属 Chamaeshim 5 (3) 果棱 和棱槽 的界限 分明, 棱通常 5 条, 圆钝或 尖锐, 光滑或 有泡状 小瘤; 花瓣 倒卵形 至长椭 圆形, 基 部狭窄 成爪。 6 (13) 果棱 光滑, 无泡 状小瘤 (紫伞 芹属的 外果皮 有小瘤 )。 7 (12) 花瓣 的中脉 显著; 花柱基 圆锥状 隆起; 果 实顶端 收缩。 8(11) 叶 3 回羽状 分裂或 2 回三出 分裂。 9 (10) 叶 3 回羽状 分裂; 花瓣 白色, 近 圆形; 果实 狭卵形 14. 藏香 叶芹属 Meeboldia 10 (9) 叶 2 回三出 分裂; 花瓣 紫色; 果实 圆卵形 15. 紫 伞芹属 Melanosciadium 11 (8) 叶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花瓣 白色、 黄色或 紫色, 倒 卵形; 果实卵 形至广 卵形, 基部略 带心形 16- 滇弯属 Physospermopsis 12 (7) 花瓣的 中脉不 显著; 花 柱基平 垫状; 果 实顶端 平截, 基 部心形 …… 17. 东 俄芹属 Tongoloa 13 (6) 果 棱有泡 状小瘤 18. 瘤 果芹属 Tmchydium 14 (1) 果棱 有翅或 无翅, 分生果 的横剖 面呈五 角状或 背面略 扁平。 15 (18)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均 发达, 边缘薄 膜质, 通常 分裂或 3 裂。 16 (17) 花白色 或带粉 红色, 花 瓣长圆 形至宽 卵形, 果棱波 状或鸡 冠状或 半翅状 19. 梭子^ : 属 Pleurospermum 17 (16) 花 黄色, 花瓣 舟形, 顶端无 内折小 舌片; 背棱 丝状, 侧 棱有翅 状边缘 20. 舟 辩芹属 Sinolimprichtia 18 (15) 总苞 片和小 总苞片 不发达 或仅有 少数。 19 (20) 总 苞片少 数或仅 有小总 苞片, 但 狭窄, 全缘, 少有 分裂, 果实 5 条棱 均发达 呈翅状 …… 
396  云南 植物志  21- 宪活属 Notopterygium 20 (19) 无总苞 和小总 苞片, 果棱 不发达 仅略呈 狭翅状 22. 环 根芹属 Cyclorhiza 12. 凹 乳芹属 Vicatia DC.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锥形, 粗壮。 茎 直立, 光滑 无毛, 常有 分枝。 叶 2 — 4 回三 出式羽 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至 卵形;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的叶柄 较长, 上 部叶柄 渐短, 基部均 具 膨大的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总苞片 1, 或 凋落; 伞辐 5 — 20, 较 粗壮。 小 总苞片 2 — 6, 线 形或披 针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30), 白 色或带 紫色, 萼齿 细小或 不显; 花瓣 倒卵形 至阔倒 卵形, 顶端 内折;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而 叉开。 果卵 形至长 卵形, 基部 略 收缩, 主棱 5, 丝 状或狭 翅状; 胚 乳腹面 凹陷成 槽状, 每棱槽 内油管 2 — 5 条, 合生面 4 一 8 条。 约 4 (一 5) 种, 产 印度、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等 喜马拉 雅山区 诸国。 我国有 3 种, 分 布于 四川, 西藏、 云南 等地。 云南 3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株 矮小, 不超过 30 厘米, 末 回裂片 线形至 披针形 1. 凹乳芹 V. coniifolia 2 (1) 植株 高大, 通常 30 厘米 以上, 末回 裂片卵 形或长 卵形。 3 (4) 叶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长 卵形, 分 生果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2. 西藏 凹乳芹 V. thibetica 4 (3) 叶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裂 片菱状 卵形, 分 生果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3, 少裂 凹乳芹 V. bipinnata 1. 凹乳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6, 10 Vicatia coniifolia (Wall. )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979); Hiroe (1958); Nakai (1966);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Sisori ? coniifolium Wall. (1828), nom. nud. ; ex DC. (1830) ; Vicatia mille foli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Norman (1940); Sphallerocarpus coniifolia (Wall, ex DC. ) Kozo-Pol. (1916) ; Tongoloa zuol ff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 Vicatia xvol ffiana Norman (1940). 矮小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根常 分枝, 主根 直径约 0.5 厘米, 表面深 棕色。 茎单生 或 自基部 分枝, 有 纵槽。 叶片 轮廓为 三角状 卵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线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 5-1 毫米; 基 生叶有 长柄, 柄长为 叶片的 3 — 4 倍, 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叶鞘 膜质。 复伞形 花序, 直径 3 — 6 厘米, 总苞片 1, 叶状, 有时 凋落; 伞辐 5 — 8, 长 1 一 3. 5 厘米; 小 总苞片 3 — 6, 线形. 略长 于花, 有时 缺乏;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20, 萼齿 细小, 三 角形; 花瓣白 色或带 紫色, 倒卵形 至阔倒 卵形, 基部 爪状, 顶端稍 内折; 花柱基 垫状, 果时 隆起。 果卵 形至长 卵形, 
伞形科  397  长 2. 5 — 3 米, 宽 0.8 — 1 毫米, 果棱 突起, 分 生果横 剖面近 圆形, 胚 乳腹面 凹陷成 沟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 5 条; 合生面 4 条。 花期 6 — 8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200 米的 高山草 石坡; 分布于 我国四 川西 部以及 西藏。 印度、 巴基 斯坦、 尼泊 尔也有 分布。 本种 未见成 熟果实 标本, 描述 及图见 Nasir (1972) u Flora of West Pakistan n 2. 西藏 凹乳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6, 1-5 当归 (四 川马 尔康、 西藏 )、 西归 (巍山 ) Vicatia thibetica de Boiss. (190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 粗壮, 直 径可达 1 厘米, 表面黄 褐色, 上部有 环纹。 茎多 分枝, 无毛, 有 明显的 纵槽。 叶片 轮肆三 角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10 — I 5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有 短柄, 末回 裂片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1 一 2 厘 米, 宽 0.5 — 1 厘米, 边缘 深裂、 浅 裂或有 锯齿,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茎 上 部叶柄 简化成 叶鞘, 叶 鞘边缘 膜质。 复伞形 花序, 直径 7 — 12 厘米,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 片, 膜质, 披 针形; 伞辐 7 — 17, 果时 粗壮; 小 总苞片 2 — 5, 线状披 针形, 边缘 膜质, 与花柄 等长或 稍短;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有时粉 红色, 大 小 不等, 花序 边缘处 略大, 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顶端有 内折小 舌片。 果 卵形, 基 部略收 缩, 成熟时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果棱 丝状, 心皮 柄在中 部以上 分裂; 分 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边形, 胚 乳腹面 深凹成 T 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 5 条, 合生面 6 — 8 条。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巍山以 及思茅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沟边, 巍山药 材场有 栽培; 分 布于我 国四川 (西部 )、 西藏 (察 隅、 左贡) 等 省区。 3. 少裂 凹乳芹 图版 106, 6-9 云南 野当归 (屏边 )、 土当归 (文山 ) Vicatia bipinnata Shan et Pu (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大 草本, 高 70 — 150 厘米, 根不 分枝, 近根 颈处直 径可达 1.5 厘米, 表面浅 棕色。 茎自基 部或中 部以上 分枝, 无毛, 有浅 纵纹。 叶 多为基 生或着 生于茎 下部, 茎上部 叶少, 叶片轮 廓近三 角形,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3 — 4 对, 下部 羽片具 长柄, 每对 羽片着 生处叶 轴稍向 后折, 末回裂 片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具 锯齿; 叶柄 细长, 长 8 — 15 厘米; 叶鞘近 革质, 有 明显的 纵脉; 序 托叶的 叶片为 单叶或 3 小叶, 无柄, 仅具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直径 5 — 18 厘米, 总苞片 1, 线形, 或缺 乏; 伞辐 6 — 20, 极不 等长, 长 1.5 — 10 厘米, 有 糙毛; 小 总苞片 3 — 5 枚, 线形 或披针 形, 比花柄 短或近 等长, 有时 凋落; 小伞 形花, 有花 15 — 20 (-30), 花柄有 糙毛; 萼齿 不显, 花瓣 白色,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时 向外反 曲紧贴 花 柱基或 脱落。 果 卵状长 圆形, 基部稍 收缩, 成 熟时黄 棕色,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 米, 果棱 明显突 起成狭 翅状; 心皮柄 丝状, 自 近基部 分裂; 分生 果横剖 面近长 方形, 胚 乳腹面 深凹成 槽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 4 条, 合生面 6 — 8 条。 花、 果期 6 — 10 月。 产 弥渡、 文山、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米 的山坡 林缘; 我国四 川西部 (马 尔康) 
图 版 106 1—5. 西藏 凹乳芹 Vicatia thibetka de Boiss. , 1. 植株, 2. 花, 3. 果序, 4.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9. 少裂 凹乳芹 V. bipinnata Shan et Pu, 6. 叶, 7. 果序, 8. 果实, 9 . 分生果 横剖面 (史 渭清绘 ); 10. 凹 乳芹 V. coniifoha (Wall. ) DC. , 分 生果横 剖面。 (引 自 Flora of West Pakistan) 
伞形科  399  亦有 分布。 文山地 区有收 购此种 根部充 当归, 销往 广西。 13- 矮 泽芹属 Chamaesium Wolff 矮小 草本。 茎 直立, 无毛, 有 沟纹, 基部常 残留纤 维状的 叶鞘。 叶柄 有阔膜 质的叶 鞘;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对生, 无柄, 卵形, 阔卵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或 3 — 6 裂 以至锯 齿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少数 或无, 伞 辐不等 长;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 柄短; 萼齿 5, 细小, 近半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5, 覆瓦状 排列. 白色、 淡黄 色或草 绿色,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顶 端无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略 窄;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而 互生, 花药卵 圆形; 花柱基 扁压, 扩展, 花柱幼 时短, 果熟时 向外 反曲; 子 房近半 圆形, 顶 端常呈 截形。 果实卵 形或长 圆形, 基 部略呈 心形, 表面光 滑, 主棱和 次棱均 隆起, 合 生面略 收缩, 胚 乳腹面 内凹, 每 1 棱槽 有油管 1, 合生面 2。 约 6 种和 1 变种, 分布于 我国西 南部. 另一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诸国。 云 南均有 分布。 i^tnr t i iK^i^^^'t* . 种" 检 索. 表' ^ .^sm^^amt.^ r 1 (4) 茎和花 序梗极 短缩; 小总苞 片通常 3 — 5 裂以 至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倒 披针形 或倒长 卵形, 明 显长于 或等于 小伞形 花序。 2 (3) 花瓣白 色或淡 绿色; 果 实近半 圆柱形 1. 大苞 矮泽芹 C. spatuliferum 3 (2) 花瓣青 绿色; 果实卵 形以至 近方形 2. 九对叶 矮泽芹 C. novem-jugum 4 (1) 茎 和花序 梗通常 伸长; 小总苞 片无或 存在, 呈 线形, 全缘或 1 一 3 裂, 短或略 长于 小伞形 花序。 5 (8) 小总苞 片通常 存在, 线形, 全缘, 罕有 分裂。 6 (7) 基生 叶的羽 片顶端 3 — 6 裂 或有钝 鋸齿; 小 总苞片 通常长 于幼时 的小伞 形花序 3. 松潘 矮泽芹 C. thalictrifolium 7 (6) 基生叶 的羽片 全缘, 很少在 顶端具 2 — 3 浅 锯齿, 小 总苞片 通常短 于小伞 形花序 4- 矮泽斧 C. paradoxum 8 (5) 小总苞 片无, 偶有 1 一 2 片呈 钻形。 9 (10) 茎较 粗壮. 下部叶 的羽片 4 一 6 对, 每 对彼此 相接; 花序 排列较 紧密, 花 白色或 淡黄色 … 5. 鹤庆 矮泽芹 C. delavayi 10 (9) 茎较 细弱, 下部叶 的羽片 2 — 4 对, 每 对彼此 疏离; 花 序排列 疏松, 花 草绿色 6. 绿花 矮泽芹 C. viridiflorum 1. 大苞 矮泽芹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Chamaesium spatuliferum (W. W. Sm. ) Norman (1938)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秦 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excl.syn.C. thalictrifoli- um;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spatuliferum W. W. Sm. (1914) ; Hand. -Mazz. (1933). la- 大苞 矮泽芹 (原 变种) 
400  云南 植物志  var. spatuliferum 植株高 5 — 12 厘米。 主 根粗, 纺 锤形, 长 5 — 23 厘米。 茎 短缩, 有 沟纹, 基 部常残 留紫 黑色的 叶鞘。 基生 叶通常 早凋; 茎生叶 的柄长 1.5 — 5 厘米, 边 缘有阔 膜质的 叶鞘, 叶鞘 抱茎, 内侧 光泽;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3 — 4 对, 每对彼 此相隔 5 — 10 毫米, 无柄, 侧 生的羽 片阔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基部近 截形或 钝圆, 顶端 3 裂, 有时具 3 — 4 个圆 锯齿, 中齿 较大; 顶 生的羽 片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基部 模形, 顶端 3 裂。 复伞 形花序 短缩; 总苞片 4 一 5, 羽 状 分裂; 伞辐 9 一 18,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3 — 7, 线形, 倒 披针形 或倒长 卵形, 3 — 5 裂以 至 羽裂, 基部 狭窄, 明显 地长于 小花;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 柄长约 2 毫米; 萼齿 细小, 常被扩 展的花 柱基所 掩盖; 花瓣白 色或淡 绿色, 倒卵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顶端 钝;;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花柱基 扁压, 花柱 幼时 直立。 果实 近半圆 柱形, 主棱及 次棱均 隆起, 棱槽内 有油管 1, 合生面 2。 花期 6 —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 540 — 4 500 米 的山坡 及河边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 西藏 (察隅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lb. 小 矮泽芹 (变种 ) var. minor Shan et S. L. Liou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在于 羽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全 缘 或顶端 1 一 3 浅裂。 小总 苞片不 分裂, 线形 或倒披 针形。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3 400 — 4 050 米 的湿润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察 瓦龙、 察 隅。 2- 九对叶 矮泽芹 Chamaesium novem-jugum (C. B. Clarke) Norman (1838); Cannon in Hara et al.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Kota et al. (1994). Trachydium ncrvem- jugum C. B. Clarke (1879); T. navem jugum var. tongolense de Boiss. (1902). 矮小 草本; 茎 直立, 有纵 沟纹, 中空。 基生 叶长约 7.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7, 径约 7 毫米, 边 缘有圆 鋸齿, 具网 状脉。 总 苞片呈 叶状, 羽状 分裂, 裂片 狭窄; 小总苞 片线 形至倒 卵形, 齿状 裂或近 羽裂。 复 伞形花 序通常 无梗, 长 5 — 7. 5 厘米; 小伞 形花序 具花 15 — 20; 花瓣青 绿色; 花柱基 扁压, 花柱 很小。 果 实卵形 以至近 方形, 长约 2. 5 毫 米, 基部微 心形, 顶端 略窄, 主棱和 侧棱均 隆起, 每棱槽 有油管 1; 心皮柄 2 裂; 种子呈 半圆 柱形, 背 腹扁, 内面略 有槽。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鹤庆, 生 于海拔 3 800 米的 林下; 分布 于西藏 (亚东 )、 四川 (康定 )。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也有。 3- 松潘 矮泽芹 图版 107, 4-6 Chamaesium thalictrifolium Wolff (1926);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thalictrifolium (Woeff ) Hiroe (1979). 
伞形科  401  植株高 15 — 40 厘米。 主根 细长, 纺 锤形。 茎 单生, 圆 柱形, 上部有 分枝, 基 部常残 留紫 黑色的 叶鞘。 基生叶 或较下 部的叶 有柄, 柄长 4 一 15 厘米, 边缘 有膜质 抱茎的 叶鞘;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长 2. 5-8 厘米, 宽 1. 5-3.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2 — 6 对; 侧 生的 羽片卵 形或阔 卵形, 基部 呈截形 以至圆 截形, 顶端 3 — 6 裂或为 不等的 锯齿, 无柄; 顶生 的羽片 阔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基部 楔形, 顶端 3 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顶生的 花序梗 粗壮, 侧生的 细弱; 总苞片 2 — 4, 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伞辐 6 — 13, 直立, 开展, 不 等长, 有 沟纹; 小 总苞片 2 — 5, 线形, 全缘或 分裂, 通常长 于幼时 的 小伞形 花序;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柄长 2. 5 — 3 毫米; 萼齿 细小; 花瓣白 色或淡 绿色,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基 部窄, 顶端略 内弯, 中脉 1 条; 花丝 与花瓣 等长或 略短, 花药卵 圆形; 花柱基 扁压, 花 柱向外 反曲。 果实长 圆形, 长约 2. 5 毫米, 基 部略呈 心形, 主棱及 次棱均 隆起, 胚 乳腹面 内凹, 每棱槽 有油管 1。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碧江, 生 于海拔 3 500 — 4 040 米 的山坡 路旁及 林缘; 分布 于西藏 东部至 南部、 四 川 西部、 甘肃。 4. 矮泽芹 图版 107, 1-3 Chamaesium paradoxum Wolff (1925); Shan (1937); "图 鉴,, (1972)*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paradoxum (Wolff) Hiroe (1979) ; T. yunnanensis (Fedde ex Wolff ) Hiroe (1979). 二年生 草本, 高 8 — 35 厘米。 主根圆 锥形, 长 3 — 9 厘米。 茎 单生, 直立, 有 分枝, 中空, 基部常 残留紫 黑色的 叶鞘。 基生 叶或较 下部的 茎生叶 有柄, 柄长 4 一 6 厘米, 叶鞘 有脉 数条;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长 3 — 4. 5 厘米, 宽 1. 5-3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4 一 6 对, 每 对相隔 0.5 — 1 厘米, 羽片 卵形、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全缘, 很少在 顶端有 2 — 3 齿, 基部 近圆截 形或不 明显的 心形; 茎上部 的叶有 羽片 3 — 4 对, 呈卵状 披针形 以至阔 线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1 一 4 毫米, 全缘。 复伞形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顶生的 花序梗 粗壮, 侧生的 花序梗 细弱; 总苞片 3 — 4, 线形, 全缘或 分裂, 短于 伞辐; 伞辐 8 — 17, 开展, 不 等长, 最 长可达 10 厘米; 小 总苞片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排列 紧密, 花柄长 2 — 5 毫米, 花白 色或淡 黄色; 萼齿 细小, 常被扩 展的花 柱基所 掩盖;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1 毫米, 顶端 浑圆, 基 部 稍窄, 脉 1 条。 果实长 圆形, 长 1.5 — 2.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基 部略呈 心形, 主 棱及 次棱稍 隆起, 合 生面略 收縮, 心皮柄 2 裂, 胚 乳腹面 内凹, 每棱槽 有油管 1, 合生面 2。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700 — 4 800 米的 沼泽地 及红杉 林中;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 5- 鹤庆 矮泽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8, 1-3 Chamaesium delavayi (Franch. ) Shan et S. L. Liou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图 版 1—3. 矮泽斧 Chamaesium paradoxum Wolff , 1- 植株, Wolff, 4. 植株, 5. 花,  107 2. 花, 3. 果实; 4-6. 松潘 矮泽芹 C. thalictrifolium 6.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03  Trachydium delavayi Franch. (1894) ; Hiroe (1979) ; Chamaesium navem- jugum (C. B. Clarke) Norman var. delavayi (Franch. ) Normam (193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矮小 草本, 高 10 — 20 (-33)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 通常残 留紫黑 色的膜 质鞘, 下部 不 分枝, 有 沟纹。 基生叶 的柄长 2. 5 — 5 厘米, 叶鞘 膜质, 下部 抱茎;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4 一 6 对, 无柄, 彼 此相接 或在下 部 1 一 2 对稍有 疏离, 侧 生的羽 片阔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6 — 13 毫米, 或长、 宽 相等, 基部 截形, 顶 端钝, 3 浅 裂或有 2 — 3 个圆 铌齿, 顶生的 羽片近 圆形, 通常 3 裂 以至 缺刻。 序托叶 的柄呈 鞘状, 羽片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全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6, 长 1 一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7; 花柄长 2 — 4 毫米, 花小, 白 色或淡 黄色; 萼齿 直立, 近半 圆形; 花 瓣倒卵 圆形或 圆形, 长约 1.8 毫米, 宽 1.2 毫米, 基部 狭窄, 顶 端钝, 脉 1 条; 花柱 基 扁压,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果实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基部近 心形, 主棱及 次棱均 隆起, 合 生面略 收缩; 心皮 柄短, 2 裂, 每棱槽 有油管 1。 花、 果 期 8 — 10 月 。 产 鹤庆、 洱源, 生 于海拔 3 500-3 8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隙中; 四 川西南 (盐源 ) 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6. 绿花 矮泽芹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108, 4-6 Chamaesium viridiflorum (Franch. ) Wolff ex Shan (1937); P. K. Mukh.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viridiflorum Franch. (1894) ; de Boiss. (1906). 矮小, 光滑 草本, 高 3. 5 — 32 厘米。 主根有 细长的 根茎, 根茎 上有膨 大的小 结节。 茎 单生, 直立, 有 分枝, 有纵 沟纹, 基部常 残留纤 维状的 叶鞘。 基生叶 或茎下 部的叶 具柄, 柄长 1. 5-6 厘米, 下部边 缘有阔 膜质的 叶鞘; 叶片轮 廓呈长 圆形, 长 1. 5-3. 5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膜质, 2 — 4 对, 每 对彼此 疏离, 侧生 的羽片 卵形, 阔 倒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2 毫米, 宽 2 — 6 毫米, 顶端 3 浅裂, 很少 无裂, 顶 生的羽 片 阔倒卵 形以至 扇形, 3 — 5 裂. 所 有的羽 片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较上 部的茎 生叶柄 呈 鞘状, 羽片 全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细弱, 长 1.5 — 8 厘米; 总苞片 2 — 5, 全 缘或有 分裂; 顶 生的伞 形花序 有伞辅 6 — 11, 开展, 纤细, 不 等长; 小总苞 片无或 偶有 1 一 2, 短于 花柄;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5, 花柄近 等长, 长 3 — 6 毫米, 排列 疏松; 萼齿 极小; 花瓣草 绿色, 倒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基部 较窄, 顶 端钝; 花 丝短于 花瓣, 花药近 圆形, 长约 0.4 毫米; 花柱基 扁压, 扩展, 花 柱幼时 直立, 果时向 外 反折。 果实卵 形或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与长几 相等, 基 部略呈 心形, 两侧 微扁, 胚 乳腹面 微凹, 每槽 有油管 1, 合生面 2。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碧江、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剑川, 生 于海拔 3 500 — 4 200 米 的山谷 林下、 山 坡垫 状草地 及冷杉 林下苔 藓层。 模 式标本 采自马 耳山。 本属按 照最新 处理, 还应包 括中甸 矮泽芹 Chamaesium frigidum (Hand. -Mazz. ) Shan ex Pu,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Q0 (1993), 本志 仍见于 Sium 属下, 作 Sium 
图 版 108 3. 鹤庆 矮泽芹 Chamaesium delavayi (Franch. ) Shan et S. L. Liou. 1. 植株, 2. 花. 3. 幼果; 4—6. 绿 花 矮泽芹 C. viridinorum (Franch. ) Wolff ex Shan, 4. 植株, 5. 花, 6.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05  frigidum Hand. -Mazz. , Symb. Sin. 7: 719 (1933)。 (吴征 镒注) 14. 藏香 叶芹属 Meeboldia Wolff 多年生 草本。 叶 3 回羽状 全裂, 末回裂 片羽状 深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总苞 片无或 少数; 小总 苞片狭 线形; 花 杂性; 萼齿 明显, 钻形, 急尖; 花瓣近 圆形, 顶端微 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基 较短, 圆 锥形, 与 萼齿近 等长,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果实 狭 卵形, 向上 渐狭, 侧面 稍扁, 光滑, 果棱 丝状; 分生 果半圆 柱形, 背部 突起, 合生面 近 平直, 果 皮薄, 每棱 槽油管 2 — 3, 合生面 4。 胚 乳腹面 凹陷; 心皮 柄短, 2 叉状。 本属有 2 种, 1 种 产云南 至西藏 东部, 另 1 种 (模 式种: Meeboldia aelinoides Wolff) 间断分 布于西 北喜马 拉雅。 1- 藏 香叶芹 图版 109, 1-5 黄 薬本、 秦归 (云南 ), 昆明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Meeboldia yunnanensis (Wolff) Constance et Pu , comb, no v. Sinodielsia yunnanensis Wolff in Notizbl. Bot. Gart. Berlin 9 : 278 (1925);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syn. nov. , Physospermopsis cruciata Wolff in Feddes Repert , 27: 127 (1929)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 excl. specum. Chungdian. , syn. nov. , fide Pu e typo; Physosp. forrestii Fedde ex Wolff in Feddes Repert. 27: 179 (1929), syn. nov. , fide Pu e typo non est Physosp. forr. Norman (1938) ; Sinodielsia mieroloba Kljuykov in Feddes Repert. 97: 757 (1986), syn. nov. fide Pu e typo. 多年生 草本。 主根纺 捶形, 外表 呈环状 皱褶, 干处 纵裂。 茎 直立, 高 40 — 70 厘米, 有纵 条纹, 近 无毛。 基生 叶柄长 2 — 13 厘米, 基部 有短的 阔膜质 叶鞘; 叶片 2 — 3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4一6 对, 下部 羽片有 短柄, 上 部羽片 无柄; 末回 裂片阔 卵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4 一 12 毫米, 边 缘深裂 或有不 规则的 缺刻状 锯齿, 齿缘稍 增厚, 两面 无毛, 背 面叶脉 隆起; 最上部 的茎生 叶小, 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复伞形 花序有 长的花 序梗; 总苞片 无或少 数; 伞 辐通常 6- - 8, 开展, 长 2 — 6 厘米;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小 总苞片 7 — 9, 狭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 柄长短 不一; 萼齿 明显, 钻形, 急尖; 花瓣近 圆形, 长约 1.2 毫 米,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中脉 1 条;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结果 时向外 反曲。 果实 狭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 2 毫米, 分生 果有时 发育不 均匀, 主棱 明显。 产 中甸、 鹤庆、 永胜、 大理、 禄劝、 富民、 嵩明、 昆明、 安宁, 生 于海拔 2 000 — 3 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疏林或 湿润空 旷地; 分布于 西藏。 Sinodielsia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据 Airy-Shaw (1973), Mabberley (1989, 1991) 本 属模式 采自西 北喜马 拉雅。 民间 治感冒 风寒, 发热 头痛。 藏东 (工布 ) 所产的 Sinodielsia mieroloba Kljuykov 据 BM 所藏 Isotype , Ludlow et al. 6201 也 属本种 范围。 (吴 征镒据 溥发鼎 通讯) 
图 版 109 1—5. 藏 香叶芹 Meeboldia yunnanensis (Wolff) Constance et Pu, 1. 植株, 2. 花, 3. 花瓣' 4. 果实, 5. 果 实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07  15. 紫伞) ^属 Melanosciadium de Boiss.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直根 粗大。 茎单 生或具 2 茎, 粗壮, 常带 紫色, 有多数 分枝。 茎 下 部叶有 长柄; 叶片 2 回 三出式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 辐短, 极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多数; 花瓣近 圆形, 先 端向内 弯曲呈 兜状, 顶端 凹陷, 小舌片 呈长方 形, 中脉 明显, 深 紫色; 萼齿不 发育或 有时极 细小。 果 实近圆 球形, 两侧 扁压, 果棱明 显;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紫色, 花柱 基扁圆 柱形, 边缘微 波状, 亦为 紫色; 棱 槽内油 管 2 — 4, 合生 面油管 6。 为 我国滇 东北至 华中地 区的特 有属, 为华 中区系 成分, 仅 1 种, 即紫 伞芹。 云南东 北部有 分布。 1. 紫伞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10, 1-7 Melanosciadium pimpinelloideum de Boiss. (1902); 中国 植物志 (1979) .* 高大 草本, 高 0.8 — 2 米。 根 颈粗, 径 1 一 2 厘米, 根长 15 — 20 厘米, 多 分枝和 须根, 表皮 褐色, 粗糙。 茎粗 0.5 — 1.2 厘米, 中空, 有条纹 突起, 上部多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0 — 25 厘米, 基 部具宽 阔膜质 叶鞘; 叶片 2 回 三出式 分裂, 1 回羽片 2 对, 下面 1 对 具柄, 中央末 回裂片 菱状倒 卵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先端 尾尖或 急尖, 基 部常带 楔形, 侧 裂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6 厘米, 茎上 部叶片 3 裂, 边 缘具 不整齐 缺刻状 锯齿, 上表面 绿色, 下 表面灰 绿色, 两面沿 叶脉具 短毛。 花序 梗上部 被 卷曲的 柔毛; 无总 苞片; 伞辐 5 — 14, 不 等长, 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短毛, 果期稍 光滑; 小 总苞片 5 — 10, 丝 线形, 不 等长, 短于 或长于 花柄, 有毛;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花瓣近 圆形, 深 紫色, 向内 弯曲呈 兜状, 内 折小舌 片呈长 方形, 脉纹 明显; 花柱基 扁圆 锥形, 边缘微 波状, 花柱 细长。 分 生果卵 圆形, 两侧 扁压, 果 棱明显 突起; 棱槽内 油管 2 — 4, 合生 面油管 6。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绥江、 大关, 生 于海拔 1 000 — 2 000 米 荫蔽潮 湿的竹 林中或 林缘草 地上及 湿润的 岩 石边;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等地有 分布。 16- 滇弯属 Physospermopsis Wolff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有 分枝, 基部通 常有纤 维状的 叶鞘。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阔 三 角形至 卵状长 圆形,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极少不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苞片 存在 或无, 下部 全缘, 上部 3 裂 或羽状 分裂; 小总苞 片全缘 或顶端 3 裂至 羽裂; 花 白色、 黄 色或暗 紫色; 萼齿细 小或不 明显; 花瓣倒 卵形, 基部狭 窄或呈 爪状, 先 端钝圆 或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果 熟时隆 起呈圆 锥形;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果实 卵形至 广 卵形, 顶端 渐缩, 基 部略带 心形, 表面 平滑, 两 侧扁; 分生果 的主棱 5 条, 丝状, 凸 起; 心皮柄 2 裂; 胚乳 腹面近 平直或 凹陷, 每 槽油管 2 — 3, 合生面 2 — 4。 约有 7 — 8 种, 主产 我国西 南部至 喜马拉 雅山区 诸国。 云南有 6 种。 
m 版 no 7- 紫伞芹 Melanosciadium pimpinelloideum de Boiss. . 1. 茎基及 根部. 2. 花序. 3. 小总^ 片, 4. 花. 5. 小伞形 果序. 6. 果实, 7. 果实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09  分种 检索表 1 (6) 侧 生枝条 上有对 生叶。 2(3) 植株高 35 — 50 厘米; 基生叶 3 裂或有 1 对羽片 ;总 苞片先 端通常 3 裂 1. 紫 脉滇芎 P. rubrinervis 3 (2) 植株高 15 — 20 厘米, 稀达 50 厘米, 基生 叶羽状 分裂, 有 3 — 5 对 羽片; 总苞 片羽状 分裂。  4 (5) 果 实的主 棱呈波 状褶皱 2. 波 棱滇芎 P. obtusiuscula 5 (4) 果 实的主 棱非波 状褶皱 3. 丽 江漢芎 P. shaniana 6 (1) 侧 生枝条 上无对 生叶。 7 (8) 通常无 总苞片 4. 楔 叶滇芎 P. cuneata 8 (7) 总苞片 存在。 9 (10) 基生 叶之侧 生羽片 3—4 对, 羽片 边缘羽 状深裂 5 ' 离 原滇芎 P. wolffiana 10 (9) 基生 叶之侧 生羽片 1 对, 羽 片边缘 1 一 2 浅裂 或缺刻 状鋸齿 6 . 滇芎 P. delavayi 1. 紫 脉滇芎 图版 111, 8-10 Physospermopsis rubrinervis (Franch. ) Norman (1938);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rubrinerve Franch. ( 1894 ); Hand. -Mazz. ( 1933 ); Pleurospermum rttbrinerve (Franch. ) Hiroe (1979). 光滑、 多年生 草本, 高 35 — 50 厘米。 茎 直立, 有 分枝, 表 面有时 略呈暗 紫色, 基部 有纤 维状的 叶鞘。 下部 的茎生 叶柄长 5. 5 — 9 厘米, 叶 鞘膜质 抱茎; 叶片轮 廓呈三 角形或 阔 卵状三 角形, 长 3. 5-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1 回 羽状分 裂以至 3 裂; 羽 片卵形 或倒卵 形,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锯齿、 缺刻或 浅裂; 分 枝上的 1 对茎生 叶多数 退化, 叶柄呈 鞘状, 叶 片羽裂 或疏生 2 — 3 个 缺刻状 锯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6 — 23 厘米; 总苞片 2 — 5, 先 端通常 3 裂; 伞辐 9 一 14,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3 — 4 , 边缘 略带紫 红色; 小伞 形花序 有花 9 一 25; 花柄长 2 — 4 毫米;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边缘有 时带紫 红色, 倒 卵形, 基 部有 短爪, 脉 1 条;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果熟时 隆起。 果实阔 卵形, 基 部微 心形; 分生果 主棱有 5 条、 凸起, 横剖 面近五 角形,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期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弥勒、 禄劝、 会泽、 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3 200 — 3 625 米的 山坡草 地;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罗 平山。 2- 波 棱滇芎 Physospermopsis obtusiuscula (DC) Norman (1938); P. K. Mukh. (1977); Cannon in Hara et al.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S. L. Liou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et (C. B. Clarke) Norman] ; Koba et al. (1994). Hymenolaena obtusiuscula DC (1830); Trachydium obtusiusculum (DC.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植株高 12 — 43 厘米; 茎 直立, 略带暗 紫色。 叶 片羽状 分裂, 羽片 卵形, 长约 I. 5 厘 米, 边 缘深裂 至羽状 半裂, 末回 裂片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9 一 18 厘米, 总苞片 4 一 6, 上 部羽状 分裂, 伞辐 I 4 一 17,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3 — 
图 版 111 1—7. 滇芎 Physospermopsis ddavayi (French. ) Wolff. 1. 植株, 2. 花序, 3. 花, 4.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 小总 苞片, 7. 总 苞片; 8—10. 紫 脉滇芎 P. rubrinervis (Franch. ) Norman, 8. 植株一 部分' 9. 小 总 苞片, 10. 总 苞片。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11  4. 长于 果柄, 顶 端通常 3 裂;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2, 萼齿 细小。 果 实长约 3. 2 毫米, 主 棱 明显地 凸起, 稍 呈波状 褶皱。 产 镇康, 生 于海拔 3 800 — 4 000 米 的山坡 草丛或 林下; 分 布于西 藏东部 至南部 (林 芝、 亚东、 聂 拉木) 以 及四川 西南部 (乡城 )。 尼 泊尔、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3. 丽 江滇芎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13, 6-9 丽江拟 囊果芹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录) Physospermopsis shaniana C. Y. Wu et Pu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forrestii (Diels) Norman (1938); Trachydium forrestii Diels (1912);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non Fedde ex Wolff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主根纺 锤形。 主 茎短, 直立, 下部有 分枝, 基 部有纤 维状 叶鞘。 基生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叶鞘阔 膜质, 抱茎; 叶片 轮廓呈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3 — 5 对, 羽 片边缘 为羽状 深裂, 末回裂 片全 缘或具 2 — 3 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7 — 16 厘米; 总苞片 3 — 5, 叶状, 下部 全缘, 上 部羽状 分裂; 主茎上 的伞辐 9 一 13, 开展, 长 3 — 7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5, 卵状 长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与 小伞形 花序近 等长或 超过, 顶 端通常 2 — 3 裂;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9-13; 萼齿不 明显; 花瓣倒 卵形, 顶端 内折, 基 部窄, 有时边 缘呈暗 紫色; 花药卵 圆形, 带 紫色; 花柱基 隆起;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果实广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基部近 截形或 微 心形; 分生果 有主棱 5 条, 胚 乳腹面 凹陷。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镇康、 昭通、 会泽、 东川, 生 于海拔 2 300 — 3 500 (-4 000) 米的 山坡草 地; 四川 西南部 (乡城 )、 西 藏东部 (波 密、 林芝、 米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 楔 叶滇芎 图版 112, 1-3 Physospermopsis cuneata Wolff in Fedde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leuros permum delavayi (Franch. ) Hiroe (1985), pro syn. , non est Physospermopsis delavayi (Franch. ) Wolff.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0 厘米。 根粗, 褐 黑色。 茎 直立. 细长, 圆 柱形, 有 纵纹, 无毛, 中空,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基生叶 少数, 叶 柄通常 扁平, 长约 15 厘米, 叶鞘短 而窄, 抱茎; 叶片 轮廓呈 菱形, 3 — 4 对羽状 全裂, 下 部的羽 片楔状 菱形, 整齐 或不规 则地深 3 裂, 裂 片 楔形, 通 常长约 1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有少数 锯齿或 条裂. 中间的 羽片窄 楔形, 先端 3 浅裂或 3 深裂, 裂片宽 而顶端 锐裂; 茎生叶 1 一 2 对羽状 分裂, 羽 片基部 楔形, 3 深裂, 裂 片先端 3 浅裂或 有少数 裂齿, 两面 无毛, 边缘 粗糙; 序托叶 退化成 鞘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5 — 10 厘米, 通 常无总 苞片; 伞辐 细弱, 5 — 6 枚, 无毛, 长 2 — 4 厘米; 小 总苞片 4 一 6, 线形, 顶 端尖, 短于 花柄;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5;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阔 倒卵形 或倒卵 圆形, 顶 端钝. 中脉 1 条; 花柱基 扁压, 花 柱短, 向 外 开展。 幼果阔 卵形, 主棱 明显, 长约 1 毫米。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48 — 4 000 米的 水边;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丽江。 5- 高 原滇芎 图版 113, 1—5 
图 版 112 1 — 3. 楔 叶滇芎 Physospermopsiscuneata Wolff, 1. 植株' 2. 花, 3. 幼果。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13  Physospermopsis wolff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leurospermum cavalerii (sicll) (Fedde ex Wolff) Hiroe (1979) , sine basinym ( "Cava- leriei"). 直立 草本, 高 42 — 45 厘米。 根圆 锥形, 径 5 — 10 毫米。 茎有纵 条纹, 无毛, 基部残 留纤 维状的 叶鞘,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 叶柄长 3. 5 — 8 厘米; 叶鞘 短窄, 抱茎; 叶片轮 廓呈阔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 5-5. 5 厘米, 近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羽片 3 — 4 对, 侧 生羽片 菱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边 缘羽状 深裂, 两面 无毛; 较上部 的茎生 叶柄呈 鞘状, 叶片 羽裂以 至少数 缺刻。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细 长;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或先端 2 — 3 裂; 伞辐 8 — 9, 长 2. 5 — 8 厘米, 通常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全缘 或先端 2 — 3 裂。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柄 细弱, 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花 瓣倒卵 圆形, 基部呈 爪状, 顶端 内凹, 呈 白色; 花 柱基幼 时 扁压, 花 柱短, 叉开。 幼果卵 圆形, 主棱 5 条, 明显 隆起。 花期 7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 800 — 2 900 米的 河谷路 旁或松 林下。 此种 未见于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恐鉴定 有误。 (吴征 镒注) 6- 滇芎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11, 1-7 Physospermopsis delavayi (Franch. ) Wolff (1925), in Fedde (1929) ; Hand. -Mazz. (1933);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Arracacha delavayi Franch. ( 1894 ); Pleurospermum delavayi ( Franch. ) Hiroe (1958). 植株高 55 — 75 厘米。 根纺 綞形, 表面 淡棕褐 色至紫 褐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有纵条 纹, 无毛, 基部 常残留 稠密的 纤维状 叶鞘, 上部有 分枝。 基 生叶的 轮廓呈 三角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3. 5-6 厘米, 宽 2. 5-5. 5 厘米, 1 回 羽状分 裂以至 3 深裂; 羽 片呈倒 卵形至 倒卵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1 一 2 浅裂或 缺刻状 锯齿; 叶柄长 4 一 7. 5 厘米, 有 窄翅。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7 — 20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长 5 — 13 毫米, 顶 端通常 2 — 3 裂, 裂 齿略带 紫色; 伞辐 5 — 8, 长 3 — 5. 5 厘米, 侧 枝上的 伞辐 略短; 小 总苞片 3 — 4, 卵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全缘 或顶端 3 裂;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4, 花柄长 3 — 5 毫米; 萼 齿近半 圆形, 长约 0.2 毫米; 花瓣 白色, 卵 形, 基部有 短爪; 花 柱基圆 锥形。 果实广 卵形, 基部微 心形, 长 2 — 3 毫米, 宽 2. 5 — 4 毫 米; 分生 果主棱 5 条, 隆起, 顶 端窄, 横 剖面近 圆形, 胚乳 腹面有 深槽, 背槽 有油管 2, 侧漕 3。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宾川、 洱源、 楚雄、 双柏、 富民、 宜良、 昆明、 建水 等地, 生于海 拔 2 800 — 3 000 米的山 坡松林 下或河 沟边; 四 川木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据 《橫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86 (1993), 丽江有 Physospermopsis muliensis Shan etS. L. Liou (1979)' 的记录 (溥 发鼎等 925)。 (吴征 镒注) 
图 版 113 1 — 4. 髙 原滇芎 Physospermopsis wolffianaFeddeex Wolff. 1. 植株, 2. 花序. 3. 小总 苞片, 4. 花, 5. 幼 6—9. 丽 江滇芎 P. shaniana C. Y. Wu et Pu. 6. 植株- 部分. 7. 总 苞片. 8. 小总 苞片, 9.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15  17. 东 俄芹属 Tongoloa Wolff 多年生 草本, 光滑。 根圆 锥形。 茎 直立, 有 分枝。 叶 柄下部 扩大成 膜质的 叶鞘; 叶 片轮廓 呈三角 形至阔 卵状披 针形, 三出式 3 — 4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狭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少数 或无; 花 白色、 淡紫 色或暗 紫色; 萼 齿小; 花 瓣倒卵 圆形, 长倒卵 形或长 椭圆状 卵形, 基部 狭窄至 爪状, 顶端 钝或向 内微凹 或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平 压状或 隆起,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双悬 果卵圆 形或阔 卵形, 基部 心形, 合 生面收 縮, 主棱 5 条, 丝状; 分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角形, 胚 乳腹面 凹陷, 每 个棱槽 有油管 2 — 3, 合 生面 2 — 4。 约 9 (-14) 种, 主产我 国西南 及西北 地区, 江西、 湖 北也有 分布; 云南有 7 — 8 种。 Tongoloa elata Wolff 根据 Cannon in Hara et al. (1979) 和 H. Koba et al. (1994) 分布 西到尼 泊尔。 分种 检索表 1 (4) 小总苞 片通常 存在,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2 (3) 植株高 75 — 110 厘米,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2, 小总苞 片线形 1. 云南 东俄芹 T. loloensis 3 (2) 植株高 40 厘米, 有 总苞片 4 一 5, 小总苞 片线状 披针形 2. 中甸 东俄斧 T. zhongdianensis  4 (1) 小总苞 片通常 不存在 (城口 东俄芹 有时存 在)。 5 (10) 植株高 30 — 75 厘米, 伞辐长 4 一 11 厘米。 6 (7) 花 瓣长倒 卵形, 呈 紫红色 3. 城口 东俄芹 T. silaifolia 7 (6) 花 瓣倒卵 圆形, 通常 白色, 有时 带淡红 色或白 色稍带 红色。 8 (9) 花瓣 顶端无 内折的 小舌片 4. 细叶 东俄芹 T. tenuifoha 9 (8) 花瓣 顶端有 内折的 小舌片 S. 东俄芹 T. gracilis 10 (5) 植株高 18 — 25 厘米, 伞辐长 1.5 — 4 厘米。 11 (12) 伞辐不 等长; 花 瓣长倒 卵形, 紫红色 6. 条叶 东俄芹 T. taeniophylla  12 (11) 伞辐近 等长; 花瓣倒 卵形, 白色或 暗紫色 而顶端 边缘略 带白色 … 7. 丽江 东俄芹 T. rockii 1. 云南 东俄芹 (图版 ) 114, 1-5 细裂 东俄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ongoloa loloensis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loloense Franch. (1894); Pimpinella loloensis de Boiss. (1902) ; Trachydium loloense (Franch. ) Hiroe (1958), (1979). 直立 草本, 高 75 — 110 厘米。 根短, 木 质化。 茎 光滑, 有 条纹, 中空, 上部 疏生分 枝。 基生叶 及茎的 下部叶 有柄, 柄长 12 — 22 厘米, 叶鞘 膜质, 抱茎; 叶片轮 廓呈三 角形, 
图 版 114 5. 云南 东俄芹 Tongolo^1oloensis f (Fran^h-:) Wolff. 1. 叶, 2. 花序, 3. 花, 4. 幼果' 5. 分生 果横剖 面'.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17  3-4 回羽状 分裂, 下部的 羽片有 短柄, 上部 无柄, 末回裂 片通常 线形, 长 2 — 7 毫米, 宽 0.5—1毫米, 顶 端尖, 全 缘或有 1 一 3 个 裂齿; 序托叶 的叶片 简化, 叶柄呈 鞘状, 长 2 — 3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11 厘米; 无总苞 片或有 1 一 2, 线形; 伞 辐 8 — 19, 长 2 — 5 厘米, 直立; 小 总苞片 3 — 6, 线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21, 花柄不 等长, 排列较 紧密; 萼齿 细小, 卵形; 花瓣 白色, 卵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1 一 1.3 毫米, 顶端 钝圆, 基部 短窄, 中脉 1 条; 花药卵 圆形; 花柱基 暗 紫色, 花 柱幼时 直立, 果熟 时向外 反曲。 分 生果卵 形至阔 卵形, 顶端及 合生面 收缩, 心 皮柄 2 裂, 胚 乳腹面 凹陷, 每棱槽 有油管 3, 合生面 4。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维西、 丽江、 洱源、 邓川, 生 于海拔 2 500 — 3 65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 川西部 (木 里、 理塘)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 中甸 东俄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5: 1-5 Tongoloa zhongdianensis S. L. Liou, (198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0 厘米。 根短, 圆 锥形。 茎 直立, 有 条纹, 无毛, 下部略 呈紫红 色。 基生叶 具柄, 柄长 7 — 9 厘米; 叶 鞘长约 1 厘米, 边缘 膜质;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 长 7 — 7. 5 厘米, 宽 8 — 9 厘米, 3 — 4 回羽状 分裂, 最 后裂片 线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两面 无毛; 较下 部的茎 生叶与 基生叶 近似, 略小; 序托叶 退化, 叶柄呈 鞘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4. 5 — 12 厘米; 总苞片 4 一 5,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顶 端 渐尖, 边缘 膜质, 略呈紫 红色; 伞辐 8, 不 等长, 长 2. 5 — 4. 5 厘米, 顶端微 粗糙;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状披 针形;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柄 极短; 萼齿细 小> 花瓣 白色或 带紫 红色, 倒卵 圆形, 基部 短窄, 小舌片 内折; 花 丝长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锥状, 花 柱短。 幼果卵 圆形, 主棱 丝状。 花期 9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 800 米的松 林下。 3. 城口 东俄芹 Tongoloa silaifolia (de Boiss. ) Wolff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Pimpinella silaifolia de Boiss. (1902); Diels (1905); Wolff (1922).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主 根短, 圆 锥形, 褐色。 茎 直立, 有 分枝, 表 面有时 略带淡 紫色, 除 花序梗 及伞辐 顶端粗 糙外, 其余 平滑。 基 生叶和 下部的 茎生叶 有柄, 柄 长 6 — 12 厘米; 叶 鞘膜质 抱茎, 有脉 数条; 叶 片轮廓 呈阔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约 5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 羽片有 短柄, 末回 裂片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顶 端尖, &缘略 增厚, 中脉 1. 条; 茎上部 的叶柄 鞘状, 叶片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裂片长 1. 5- 2- 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顶 端的裂 片明显 地长于 侧面的 裂片, 全缘。 序托 叶的叶 柄呈鞘 状., 裂片 1 一 3, 线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顶 生的花 序梗较 粗壮, 侧生的 花序梗 细弱; ^ 辐 8 — 22, 近等 长或不 等长; 小总 苞片无 或有时 存在;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5,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卵 形或半 圆形; 花瓣紫 红色, 长倒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不过 0.8 毫米, 基部 狭窄呈 爪状, 顶端钝 或向内 微凹;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或 稍短, 花药卵 圆形, 紫 红色; 花 柱基圆 盘状,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分生 果圆心 形或阔 卵形, 长约 2 毫米, 主棱 5, 丝状, 合生面 收缩, 胚 乳腹面 微凹, 每棱槽 有油管 3。' 花、 果期 9 月。 
图 版 115 1—5. 中甸 东俄芹 Tongoba zhongdianensis S. L. Liou. 1. 植株, 2. 总 苞片. 3. 小总 苞片, 4. 花, 5-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19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 布于四 川东北 部至西 北部、 陕西、 西 藏东部 (波密 ) 及南部 (隆子 )。 4. 细叶 东俄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II 6 , 1-3 Tongoloa tenuifolia Wolff in Fedde (1929)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3). Pimpinella tenuifolia Schweigg. et Korte (1821) ; Pimpinella likiangensis Hiroe (1979), sphalm. ut "likiangn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60 厘米。 茎 直立, 圆 柱形, 有纵 条纹, 无毛, 中空, 分枝 稀疏。 基生叶 少数, 叶柄下 部有阔 tti 质的 叶鞘;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或 三角状 菱形, 3 — 4 回羽 状 分裂, 第 1 回和第 2 回 的羽片 有柄,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 5-1 毫米, 两 面 无毛; 序 托叶的 叶柄呈 鞘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8 — 25 厘米; 无总苞 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6 — 11, 长 4 一 9 厘米, 开展; 小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花柄 细弱, 结 果时 增粗; 萼齿 卵形, 细小; 花 瓣通常 白色, 有时 带有淡 红色, 倒卵 圆形, 顶端 无内折 的小 舌片; 雄蕊 5, 花药 淡黄色 或稍带 黑色; 花 柱基浅 碟状, 花 柱短, 向外 反折。 幼果阔 卵形, 长 2 — 2.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主棱 明显, 分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角形, 胚 乳腹面 微凹, 每棱 槽油管 3。 花期 8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 500 — 4 300 米的 山坡、 沼 泽地。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 东俄芹 • Tongoloa gracilis Wolff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mpinella tilia Hiroe (1979) nom. cum Tongoloa gracilis Wolff non est Pimpinella gra- cilis Bisch (1848).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5 厘米。 根细 长呈圆 锥形。 茎 直立, 圆 柱形, 无毛, 通 常下部 略 带紫罗 兰色, 近中 部有短 分枝。 较 下部的 叶片有 长柄, 柄 细弱, 基部 有鞘; 叶片近 3 出 式 3 回羽状 分裂, 下面的 羽片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边 缘 增厚, 上部的 茎生叶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细小; 序 托叶的 叶柄呈 鞘状。 复伞形 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3 — 12 厘米;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11, 长 2. 5 — 6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花柄 纤细; 萼齿 细小, 卵状 三角形 或近半 圆形; 花瓣 白色、 淡红色 或白 色稍带 红色, 倒卵 圆形, 基部 狭窄,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基 扁压, 花 柱向外 反折。 果实 幼时阔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维西, 生 于海拔 2 200 — 3 900 米的山 坡路旁 及林缘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甘肃、 青海、 西藏。 6- 条叶 东俄芹 图版 116, 4-6 带叶 东谷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ongoloa taeniophylla (de Boiss. ) Wolff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rn pinella taeniophylla de Boiss. ( 1 906 ) ;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高 18 — 25 厘米。 根短, 圆 锥形。 茎 直立, 少 分枝, 表面 略呈暗 紫色。 
图 版 116 1—3. 细叶 东俄芹 Tongoloa tenuifolia Wolff, 1. 花序, 2. 花. 3. 幼果' 4 一 6. 条叶 东俄芹 T. taeniophylla (de Boiss. ) Wolff, 4. 植株, 5. 花, 6. 花辧。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21  基 生叶的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细弱, 基部 有膜质 抱茎的 叶鞘; 叶片轮 廓呈三 角形, 长 2. 5- 4 厘米, 通常 2 — 3 回羽状 分裂或 三出式 2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5 — 7 对, 彼 此相隔 5 — 10 毫 米; 羽 片长卵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基部近 楔形, 上 部边缘 有 不等的 锯齿; 序 托叶的 叶柄呈 鞘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3 — 7 厘米; 通 常无总 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6 — 10, 不 等长, 细弱, 无毛;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卵形; 花 瓣紫 红色, 长倒 卵形, 长 1.2 — 1.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基部 狭窄呈 爪状, 脉 1 条; 花丝 与 花瓣近 等长或 稍短, 花药卵 圆形, 紫 黑色, 长约 0. 2 毫米;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分 生果幼 时呈圆 心形, 主棱 5, 无毛, 每棱槽 有油管 2 — 3。 花期 8 月。 产 德钦、 丽江, 生 于海拔 3 100 — 3 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青海。 7. 丽江 东俄芹 图版 II 7 , 1-5 Tongoloa rockii Wolff in Fedde (192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Pimpinella yangtzensis Hiroe (1979). 矮小 草本, 高 8 — 17 厘米。 根短, 圆 锥形。 茎 直立, 细弱, 具 条纹, 无毛, 略带暗 紫色。 基生叶 有柄, 柄 细弱, 长 5 — 5. 5 厘米; 叶鞘 膜质, 抱茎;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细小, 无毛; 序托叶 的叶柄 呈 鞘状, 叶 片短于 叶鞘, 三 出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总苞片 无或有 1 枚; 伞辐 6 — 8, 长 1.5 — 2 厘米; 无小总 苞片;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5, 花柄长 3 — 4 毫米; 萼齿 明显; 花瓣白 色或暗 紫色而 顶端边 缘略带 白色, 倒 卵形, 基 部窄, 顶 端钝;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盘状, 呈暗 紫色, 花 柱短。 幼 果半卵 圆形。 幼果期 5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500 米的干 燥流域 地区。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溥发鼎 后来见 到模式 Rock 9758, 认为是 好种。 存 疑种: Tongoloa peucedanifolia (de Boiss. ) Wolff (1927), 产云南 陆良, 其名为 Pimpinella peucedanifolia de Boiss. (1906) 亦艮卩 Pimpinella fortunatii de Boiss. (1909). 模式 Cavalerieet Fortunat 740 是否 采自陆 良尚待 考证, 有可能 采自贵 州西南 #。 (吴 征 镒注) 18. 瘤 果芹属 Trachydium Lindl. 多 年生小 草本。 根长圆 锥形, 直伸或 有少数 分叉。 茎常 短缩, 不分 枝或有 1 一 2 个分 枝。 基生叶 有柄, 具大 型膜质 叶鞘; 叶片 2 — 3 回三 出式羽 状分裂 或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极稀不 分裂, 为 单叶;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复 伞形花 序顶生 或 侧生; 总苞 片无或 1 一 5, 全缘 或各式 分裂; 伞辐 5 — 20, 稍不 等长; 小总 苞片常 5 — 10, 稀缺, 全缘或 分裂; 花柄 10 — 30, 萼 齿无或 细小; 花 瓣白色 或淡紫 红色, 卵 形或倒 卵形, 基部 爪状, 顶端 钝尖, 微 内卷;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卵形、 宽 卵形或 长椭圆 形, 两则 扁压, 果棱 稍凸, 果 皮上有 小瘤状 凸起,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6。 约 10 种, 分布于 中亚、 伊朗、 印度 至喜马 拉雅山 区和土 耳其。 我国 8 种, 产 西南地 
图版 117 5- 丽江 东俄芹 Tongoloa rockii Wolff, 1. 植株. 2. 小伞形 花序, 3. 花, 4. 花慷, 5.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23  区和 新疆。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8) 叶为 单叶、 3 小叶或 1 一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总苞 片和小 总苞片 全缘, 稀 3 裂。 2 (3) 叶为 单叶, 上部 3 裂; 叶柄被 短柔毛 1. 单叶 瘤果芹 T. simplicifolium 3 (2) 叶为 3 小叶或 1 一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柄 无毛。 4 (5) 叶为 3 小叶, 小叶宽 卵形, 长 7—12 毫米 2. 三叶 瘤果芹 T. trifoliatum 5 (4) 叶为 1 一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线 状披针 形至倒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6 (7) 植株高 5 — 10 厘米; 基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缺或 1 一 5 3- 云南 瘤果斧 T. kingdo-wardii 7 (6) 植株高 10 — 20 厘米; 基生叶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缺 4. 西藏 癯果芹 T. tibetanicum 8 (1) 叶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羽状 分裂。 9 (10) 植物体 无毛,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宽卵形 5. 裂苞 癯果芹 T. involucel latum 10 (9) 植物 体被淡 白色粗 长毛, 叶 片轮廓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6. 丽江 瘤果芹 T. rockii 1. 单叶 瘤果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18, 1—3 单叶 粗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achydium simplicifolium W. W. Smith (1915); Shan (193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Ligusticum simplicifolium (W. W. Smith) Hiroe (1958).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7 — 25 厘米, 全 株带紫 红色。 根短 圆锥形 至长圆 锥形, 有 少数侧 根。 茎被淡 白色短 柔毛, 有 1 一 3 个 分枝。 单叶, 基生叶 2 — 3; 叶 片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上部 3 裂, 边缘有 不整齐 的粗圆 锯齿, 叶脉 及边缘 疏 生柔毛 或近于 无毛; 叶柄长 3 — 13 厘米, 被短 柔毛, 基 部具大 型膜质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型,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苞 片无; 伞辐 6 — 12, 长 1 一 3 厘米, 近 等长, 疏生短 柔毛; 小总 苞片约 10, 线 形, 等于 或长于 小伞形 花序; 花柄 15 — 25;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背 面脉紫 红色,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顶端 钝圆, 微凹, 基部 有爪;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果 实长椭 圆形, 长约 1.5 毫 米, 果棱 微凸, 果皮散 生星状 小瘤,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中甸 和丽江 地区,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的高 山草甸 或砾石 坡上。 模式 标本采 自 丽江。 2. 三叶 瘤果芹 (新拟 ) 图版 118, 4-6 三叶 粗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achydium trifoliatum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6 — 1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 褐色, 圆 锥形, 有少数 分叉。 茎 直立, 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 叶为三 小叶, 小叶宽 卵形, 长 0.7 — 1.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基 
424  云南 植物志  C 近于 平截, 顶端 钝尖, 边缘 3 — 5 浅裂;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基部 具鞘; 茎 生叶与 垂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无柄, 仅 具膨大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短;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约 10, 长 1.3 — 3 厘米, 不 等长; 花柄约 15, 长 3 — 6 毫米; 萼 &不 显著; 花 瓣淡绿 白色, 宽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内卷;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 未见。 花期 10 月。 产 滇西南 地区, 生 于海拔 3 900 米 的高山 草甸; 四 川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龙川江 和 怒江分 水岭。 3. 云南 瘤果芹 (中 国植 物志) 阿墩 粗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achydium kindon-wardii Wolff in Fedde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hysospermopsis kingdon-wardii (Wolff) Norm. (1938) ; Pleurospermum kingdon- vuardii (Wolff) Hiroe (1979).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圆 锥形, 长 2 — 8 厘米。 茎 短缩, 长 1 一 3 厘米。 基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2 — 4 对, 具 短柄, 末回 裂片披 针形、 倒披针 形至倒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全缘或 2 — 3 裂; 叶柄长 2 — 6 厘米, 具 大型 宽膜质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叶柄 较短, 而叶 鞘逐渐 变大成 囊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无总苞 或偶有 1 个, 线形, 全缘 或顶端 3 裂, 长约 2 厘米; 伞辐 7 — 12, 较 粗壮, 不 等长, 最长达 4 厘米; 小总苞 片无或 1 一 5, 线状披 针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 柄 10 — 25, 稍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花 瓣白色 或淡紫 红色。 大小 不等, 倒 卵形、 菱 形或近 圆形, 基部 爪状, 顶 端钝, 微 内折;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宽 卵形, 果棱 隆起, 果 皮上疏 生泡状 小瘤,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10 月 。 产 德钦、 维西、 中甸 和贡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3 600-3 900 (一 4 600) 米的 高山 草甸或 林下; 西藏东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4. 西藏 瘤果芹 (中 国植 物志) 滇藏 粗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achydium tibetanicum Wolff in Fedde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椬物 (1993).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长圆 锥形, 有少数 分枝。 茎短 缩或稍 伸长, 为密集 的叶鞘 所包。 基 生叶长 2 —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边缘 全缘, 顶端 不裂或 2 裂; 叶 柄长 5 — 8 厘米, 基部有 膜质狭 长圆形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渐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短,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10, 不 等长, 最长可 达 10 厘米; 花柄 10 — 20, 长 4 一 8 毫米;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倒 卵形, 顶端钝 尖, 微 内卷, 基部 有爪;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果实宽 卵形, 果棱 微凸, 果皮疏 生泡状 小瘤,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8 — 11 月。 产 贡山和 碧江、 维西 等县, 生 于海拔 3 200 — 4 000 米的 山坡、 草 丛或石 壁上; 四川 
图 版 118 1—3. 单叶 瘤果芹 Trachydium simplicifolium W. W. Smith . 1. 植株, 2. 花, 3. 花辦, 4 一 6. 三叶 瘤果芹 T. trifoliatum Wolff, 4. 植株, 5. 花, 6. 花瓣。 (陈荣 道绘) 
426  云南 植物志  西部 (德格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怒江、 澜 沧江分 水岭。 5- 裂苞 瘤果芹 图版 119, 1-7 Trachydium involucel latum Shan*et Pu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10 — 18 厘米。 根圆 锥形, 褐色。 茎 直立,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1 一 2 分 枝。 基 生叶三 角状宽 卵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2. 3 — 3. 5 厘米,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不到 1 毫米,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基部具 长圆形 膜质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叶 柄短, 具 宽卵形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3 — 8 厘米; 总苞 片无或 1, 长约 1.5 厘米, 羽状 分裂; 伞辐 6 — 8, 长 1 一 2. 5 厘 米, 近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6, 长 5 — 13 毫米, 羽状 分裂; 花瓣顶 端钝, 微 内卷, 基部 具爪;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长椭 圆形, 疏 生泡状 小瘤, 果棱稍 突呈狭 翅状; 棱槽内 油管 3 — 4, 合生 面油管 6 — 8; 胚 乳腹面 微凹或 平直。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饮, 生 于海拔 3 800 — 3 900 (-4 500) 米的岩 坡上; 西藏 (察隅 ) 也有 分布。 6. 丽江 瘤果芹 (拟) 图版 120 Trachydium rockii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全体被 或疏或 密的淡 白色粗 长毛。 根圆 锥形, 粗壮、 褐色, 颈 部残存 纤维状 叶鞘。 茎短 縮或稍 伸长, 圆 锥形, 具纵 条棱。 叶片 轮廓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 羽片具 短柄, 疏生, 末回裂 片 线形, 长 2 — 4 毫米, 宽不到 1 毫米; 叶 柄或长 或短, 基部 具长圆 形大型 叶鞘。 顶生复 伞形 花序直 径宽至 20 厘米, 花序 梗短, 侧 生花序 较小, 花序梗 较长; 总苞片 叶状, 长 4 一 5 厘米; 伞辐 14 一 20, 不 等长, 长 10 — 18 厘米; 小 总苞片 多数, 长 0.8 — 1.5 厘米, 上 部羽状 分裂; 花柄 多数, 长 3 — 8 毫米, 不 等长, 微 粗糙;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倒卵状 心形, 顶端 微凹, 有 较长的 内折小 舌片; 花柱基 扁压, 子房 无毛。 果实 未见。 产丽江 地区, 生 于海拔 3 300 — 3 900 米的 坡地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下列一 种未见 标本, 根据 原始文 献记载 于下, 供 参考。 7- 粗毛 瘤果芹 (拟) Trachydium chinense Hiroe (1979) (nom. nov. ). T. hispidum Wolff in Fedde (1930) , 議 Franch. (1894) ; T. lichiangense C. Y. Wu (1984) (nom. nud. ). 茎圆 柱形, 具 沟槽, 无毛, 基部有 残留的 纤维状 叶鞘。 下部叶 具柄, 长 20 — 25 厘米, 叶 片轮廓 卵状披 针形, 具 3 — 4 对 羽片; 小叶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宽 8 — 10 毫米, 顶端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鋸齿, 顶 生小叶 3 裂, 边 缘及叶 脉疏生 粗毛; 茎生 叶逐渐 简化。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 直径达 6 厘米; 花序梗 极长; 无总 苞片; 伞辐 15 — 18, 纤细, 近 等长, 长 达 4 厘米, 无毛; 小 总苞片 叶状, 羽状 细裂, 约 为小伞 形花序 长度的 1/2; 小花梗 30 — 40, 纤细 无毛, 不 等长; 花 瓣淡绿 白色, 极 宽的倒 心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较花 柱基长 2 — 3 倍。 幼果 卵状长 圆形, 无毛。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地区 (Rock 5353), 生于 高山草 坡上。 按此号 Rock 5353 应即系 Rock 5553 之 误写, 溥 发鼎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300 (1993) 定为 Trachydium roylei Lindl. in Royle (1835), 与溥 发鼎在 《中 国植物 
图 版 119 1-7. 裂苞 瘤果芹 Trachydium involucellatum Shan et Pu' 1. 植株' 2. 叶裂 片部分 放大' 3. 小总 苞片放 X- 4. 花, 5. 花辦. 6. 果实' 7 .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图 版 120 1—6. 丽江 瘤果芹 Trachydiumrockii Wolff, 1. 植株' 1. 叶裂 片部分 放大, 3 ' 花' 4 ' 花瓣, 5 ' 果实, 6. 小总 苞片。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29  志》 中 所定为 一物。 该号标 本实采 自四川 木里。 (吴征 镒注) 19- 梭 子弃属 Pleurospermum Hoffm.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锥形, 颈部常 有残存 叶鞘。 茎圆 柱形,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 1 一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狭卵形 至心状 卵形; 叶 柄基部 扩大呈 膜质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片 全缘或 呈羽状 分裂, 通 常具白 色膜质 边缘; 伞 辐 少数至 多数; 小总苞 片全缘 或羽状 分裂, 有白 色膜质 边缘; 萼齿细 小或不 显著; 花瓣 白 色或紫 红色, 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圆锥 形或扁 压。 果实卵 形或长 圆形, 稍背向 扁压, 果 棱突, 具 全缘、 波状 至鸡冠 状翅, 棱槽 内油管 1, 稀 2 — 3, 合生 面油管 2, 稀 4 一 6; 胚 乳腹面 内凹。 约 40 (-80) 种, 分布 于欧亚 温带、 东亚、 亚 洲北部 和东欧 地区。 我国有 3 4 种 2 变 种, 集中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至横断 山区。 云南产 19 种。 中 国西南 至青藏 高原外 围的二 些种, 近来 多有主 张分为 2 — 3 个相近 属的。 分 种检. 索^ ^^,:^^^.^^?."; 1 (2) 莲 座状小 草本, 叶末 回裂片 倒卵形 1. 垫状 棱子芹 P. hedinii 2 (1) ' 小草本 至高大 草本, 叶末 回裂片 卵形至 线状披 针形。 3 (4) 叶轴、 叶 缘及叶 脉上疏 被粉状 短毛; 伞辐 25 — 40 2. 香 棱子芹 P. aromaticum 4 (3) 叶轴、 叶缘及 叶脉不 被粉状 短毛或 无毛, 伞辐 7 — 25, 极稀达 30。 5 (6) 叶 鞘和苞 片下部 膜质, 有显 著的紫 色脉纹 3. 美丽 棱子芹 P. amabile 6 (5) 叶鞘 和苞片 下部不 具紫色 脉紋。 7 (16) 叶末 回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8 (11) 叶柄、 叶 轴及叶 背面有 小瘤状 突起。 9 (10) 叶片轮 廓狭长 圆形, 2—3 回羽状 分裂; 总 苞片长 2—3 厘米 4. 癯果 棱子芹 P. wrightianum 10 (9)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卵形, 3—4 回羽状 分裂; 总 苞片长 4_6 厘米  5. 灰岩 梭子芽 P. calcareum 11 (8) 叶柄、 叶轴及 叶背面 无毛。 12 (15) 叶 2 — 3 回羽状 分裂; 伞辐 5 — 20。 13 (14) 小总 苞片长 1 一 2 厘米; 花柄 多数, 长 4 一 8 毫米 6. 丽江 棱子芹 P. foetens 14 (13) 小 总苞片 长不到 1 厘米; 花柄 10 — 20, 长不到 5 毫米 7. 矮 棱子芹 P. nanum 15 (12) 叶 3 — 4 回羽状 分裂; 伞辐 20— 25 8. 线裂 棱子芹 P. linearilobum 16 (7) 叶末回 裂片长 圆形, 狭 卵形或 卵形。 17 (30) 叶末回 裂片长 0.3 — 3. 5 厘米。 18 (27) 花柄 20 — 30 或 多数; 果实长 2.5_5 毫米。 19 (22) 叶末回 裂片长 3 — 9 毫米。  20 (21) 叶末回 裂片长 3 — 4 毫米;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2 9. 粗茎 梭子芹 P. crassicaule 
430  云南 植物志  21 (20) 叶末回 裂片长 4 一 9 毫米;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10. 西藏 梭子斧 P- hookeri var. thomsonii 22 (19) 叶末回 裂片长 1.2 — 2. 8 厘米。 23 (24) 伞辐 3— 5, 长 1.5— 3. 5 厘米 11. 二色 棱子芦 P. govanianum var. bicolor  24 (23) 伞辐 12 — 25, 长 3 — 6 厘米。 25 (26) 总 苞片长 4 一 5 厘米; 萼齿 不显著 12. 细齿 棱子芹 P. likiangense 26 (25) 总 苞片长 1.5—2.5 厘米; 萼齿披 针形, 显著 13. 云南 棱子芹 P. yunnanense 27 (18) 花柄 15 — 20; 果实长 6 — 10 毫米。 28 (29) 伞辐长 3 — 6 厘米; 果实 卵形, 果棱 有宽的 波状翅 14. 宝兴 棱子芹 P. davidii  29 (28) 伞辐长 2 — 3. 5 厘米; 果 实心状 卵形, 果棱 有微波 状狭翅  15. 翼叶 棱子芹 P. decurrens 30(17) 叶末回 裂片长 4 一 11 厘米。 31(34) 叶 1 回 三出式 羽状分 裂或近 2 回三出 分裂。 32 (33) 叶裂 片心状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8 厘米 16. 心叶 棱子芹 P. rivulorum 33 (32) 叶 裂片狭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2. 5 厘米 17. 芷叶 棱子芹 P. heracleifolium 34(31) 叶 2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35 (36) 叶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果实 稍侧向 扁压, 胚 乳腹面 呈马蹄 形凹入 18. 归叶 棱子芹 P. angel icol ides 36 (35) 叶边 缘具整 齐的圆 锯齿; 果 实背向 扁压, 胚乳腹 面微凹 19. 长果 棱子芹 P. longicarpum 1- 垫状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Pleurospermum hedinii Diels (1922)*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ortiella hedinii (Diels) Norman (1938). 多 年生莲 座状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根灰 褐色, 粗壮, 直径约 1.2 厘米, 下 部有多 数 分叉。 茎 粗壮, 极 短缩, 有明 显的纵 条棱。 基生叶 轮廓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2 回羽 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5 对, 近 无柄, 末回 裂片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上部 边缘有 小齿; 叶柄长 3 — 5 厘米, 两侧 有膜质 状翅, 基部 稍膨大 成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复 伞形, 花序顶 生, 直径约 7 厘米, 花序梗 短縮; 总苞片 多数、 叶状, 长 2. 5 — 3 厘米; 伞辐 多数, 中间 的 较短, 外侧的 长可达 2 — 3 厘米; 小 总苞片 多数,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边缘白 色, 宽 膜质, 顶 端羽状 分裂; 花柄 多数, 长 1 一 2 毫米; 萼齿三 角形, 细小; 花瓣 白色或 带紫 红色, 倒卵状 圆形, 顶端 短尖, 微 内折;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表面 密生细 水泡状 突起, 果棱 具微波 状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 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9 月。 产中甸 地区, 生于 海拔约 3 500-5 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西 藏东部 (芒康 至江达 )、 南 部至 西部和 青海西 部也有 分布。 2. 香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1, 1-5 芳香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Pleurospermum aromaticum W. W. Smith (1915) , (1930) ; Hand. -Mazz.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图 版 121 1—5. 香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aromaticum W. W. Smith. 1. 茎 及叶销 部分' 2. 果序 部分. 3. 果实'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 总苞片 放大, 6—10. 美丽 棱子芹 P. amabile Craib et W. W. Sm.th. 6. 果序 部分. 1. 分 生果横 剖面. 8. 果实' 9 . 小 总苞片 放大' 10. 叶。 (史渭 淸绘) 
43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有强 烈芳香 气味。 根淡 褐色, 粗壮圆 柱形, 分叉, 根 颈有 环纹。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基部紫 绿色, 无毛。 基 生叶宽 卵形, 长 15 — 30 厘米, 3 — 4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一 6 对, 末 回裂片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2.3 厘米, 边 缘羽状 浅裂, 叶轴、 叶缘及 叶脉上 均疏生 明显或 不明显 的粉状 短毛; 叶柄长 10 — 30 厘 米, 基部 具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生 叶向上 渐小, 柄短, 叶片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长达 20 厘米; 总苞片 6 — 8, 长 4 一 10 厘米, 1-2 回羽状 分裂, 边 缘有 小鳞片 状毛; 伞辐 25 — 40, 长 5 — 12 厘米, 顶 端密生 小鳞片 状毛; 小总 苞片约 10, 长 1.5 — 3 厘米, 线状披 针形, 不裂 或上部 3 裂, 边 缘密生 小鳞片 状毛; 花柄 多数, 长约 1 厘米, 粗糙;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内折,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果棱 突出, 具翅, 翅 稍厚而 平直,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6-7;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800 — 4 1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或 沟边石 缝内; 四川西 部、 西 藏南部 (朗县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美丽 棱子芹 图版 121, 6-10 Pleurospermum amabile Craib et W. W. Smith (1913), (1929); Marq. (1928);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茎 粗壮, 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基 部有褐 色残留 叶鞘。 基 生叶及 茎中部 叶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3-4 回 羽状分 裂, 末回 裂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边 缘羽状 深裂, 裂片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顶端 钝圆; 叶柄长 3 — 6 厘米, 叶鞘 膨大宽 卵形, 长 2 — 3 厘米; 茎上 部叶逐 渐 简化, 叶柄短 或无, 仅 具卵圆 形膜质 叶鞘, 叶鞘 有紫色 脉纹, 边缘啮 蚀状。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短, 长 2. 5 — 4 厘米; 总苞片 6 — 8, 与 上部叶 同形, 长 3 — 5 厘米, 下部宽 膜质, 顶 端叶状 分裂; 伞辐 18 — 30, 长 2 — 4 厘米, 近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12, 长 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膜质, 有紫色 脉纹; 花柄 20 — 25, 长约 5 毫米; 花瓣 白色 带紫, 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 钝尖, 内折; 萼齿三 角形, 小; 花 柱基扁 圆形, 花 柱短。 果实狭 卵形, 长约 4 毫米, 果棱 突出, 有 微波状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笮 4; 胚乳腹 面凹。 花、 果期 6 — 8 月。 产德钦 和中甸 地区, 生 于海拔 2 700 — 4 100 米的 山坡草 丛或灌 丛中; 四 川西南 (乡 城、 稻城) 及西 藏东南 (察 隅至 林芝、 加查、 朗县)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德 钦太子 雪山、 4— 瘤果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wrightianum de Boiss. (1903)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全 体疏生 小瘤状 突起。 根 褐色, 根颈 粗大, 直径约 2 厘 米, 下部 细长, 长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圆 柱形, 紫 红色, 有显 著的纵 条棱,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 部叶轮 廓狭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5 — 7 对, 较 稀疏,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顶 端尖; 叶柄长 5 — 8 厘米, 两 侧 翅状, 基部 具小型 狭长形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伞形科  433  序梗 粗壮, 长 2 — 3 厘米; 总 苞片约 7,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下部有 狭窄的 膜质边 缘, 上 部叶状 分裂; 伞辐 10 — 20, 长 3 — 10 厘米, 极不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10, 长倒 卵形, 长 7 — 15 毫米, 上 部叶状 分裂; 花柄 10 — 15, 长 5 — 8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白 色或带 紫 红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顶 端尖, 微 内折;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稍 外曲。 果实卵 形, 长 5 — 6 毫米, 表 面密生 小泡状 突起, 果棱 具明显 的鸡冠 状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中甸 地区, 生于 海拔约 3 6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四川西 部和西 藏东部 至南部 也有分 布, 尤以四 川西部 (3 200 — 4 600 米) 分布 甚广。 5. 灰岩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2, 3-6 Pleurospermum calcareum Wolff in Fedde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颈部 有棕褐 色残存 叶鞘。 茎 直立, 粗壮, 淡 紫色, 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无毛, 光 滑或在 节处有 小疣状 突起。 茎下部 叶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6 — 9 厘米,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柄、 叶轴及 小叶背 面沿主 脉均有 或 疏或密 的疣状 突起, 1 回羽片 5 — 6 对, 具 短柄,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5-2. 5 毫 米;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微扁, 基 部膨大 成狭长 形膜质 叶鞘; 茎中、 上部叶 渐小。 复伞形 花序 顶生, 大, 花序 梗长约 4 厘米; 总苞片 5 — 6, 叶状, 长 4 一 6 厘米, 下部宽 膜质, 上 部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伞辐 10 — 15, 长 4 一 7 厘米, 不 等长, 略 粗糙; 小总 苞片约 10, 宽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不裂或 1 回羽状 分裂; 花柄 多数, 长 5 — 6 毫米; 花瓣 白色, 带粉 红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钝尖; 子房沿 棱上有 小疣状 突起,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柱 头短。 果实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德钦、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200 — 4 2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6. 丽江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2, 1-2 萝 卜参、 臭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Pleurospermum foetens Franch. (1894) ; de Boiss. (1906); Diels (1912); Wolff in Hand. -Mazz. (1933); Hiroe (1958), (1979) (sphalm. utfortens);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有特殊 臭味。 根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颈部有 褐色纤 维 状残存 叶鞘。 茎 短缩, 有 条棱,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生叶 轮廓长 圆形, 长 3 — 6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一 6 对, 具 短柄或 无柄, 末回 裂片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基部 下延, 边 缘和沿 叶脉略 粗糙, 不 裂或稀 2 浅裂; 叶柄 长 3 — 6 厘米, 扁, 边缘 翅状, 下部 具宽展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 侧生, 花 序柄长 3 — 5 厘米; 总苞片 6 — 8, 长 3 — 6 厘米, 下部宽 膜质, 上部 多回羽 状 分裂; 伞辐 10 — 20, 长 3 — 8 厘米, 稍不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10, 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膜 质, 上部 2 回羽状 分裂, 长于 小伞形 花序; 花柄 多数, 长 4 一 8 毫米; 萼 齿小; 花瓣 白色, 上部外 侧带紫 红色, 倒 卵形, 基部有 短爪, 顶端 钝头, 微 内折;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短。 果实卵 圆形, 长 7 — 9 毫米, 表面 密生水 泡状微 突起, 果棱 有翅, 啮 蚀状, 棱 槽内油 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9 月。 
图 版 122 】 2. 丽江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foetens Franch. ' 1. 植 株上部 部分' 2. 果实; 3 — 6. 灰 岩棱子 芹 P. calcareum Wolff, 3. 根, 4 . 植株 上部, 5 . 花, 6 . 叶背面 (示 沿脉疣 状突起 )。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35  产 德钦、 维西、 中甸 和丽江 地区, 生 于海拔 3 700 — 4 150 米的 岩坡;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7. 矮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3, 4-6 Pleurospermum nanum Franch. (1894); Norman (193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purpurascens Franch. (1894); de Boiss. (1906); Diela (1912); "图 鉴,, (1972).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长圆 锥形, 有少数 分叉。 茎短 縮或稍 伸长, 不分 枝或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叶 轮廓长 圆状披 针形,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全缘 或顶端 3 裂;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部 具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近于 无柄, 仅具 叶鞘。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 稀 侧生; 花序梗 短缩或 稍长; 总苞片 5 — 7; 与茎 上部叶 同形, 长 2 — 2. 5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伞辐 5 — 15, 长 3 — 6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6 — 10, 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上部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与 小伞形 花序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长不到 5 毫米, 稍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有 时带紫 红色, 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微 内卷, 基部 爪状; 花 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微 反曲。 果实宽 卵形, 表 面疏生 小瘤, 果棱 微突, 有 5 条波状 狭翅。 花、 果期 8—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和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600 — 4 200 米的 山坡阴 湿草地 或杜 鹃林灌 丛中; 西 藏东南 (察隅 ) 至 南部、 西 部及四 川西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8- 线裂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3, 1-3 Pleurospermum linearilobum W. W. Smith. (1915) ; Hand. -Mazz. (1933) ; Norman (1933); Shan (1937); Hiroe (1958),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 dielsianum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pro parte Rock no. 14178. syntype.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基 部有少 量残存 叶鞘; 基生 叶叶片 轮廓三 角状长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3 — 4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顶端 钝尖; 叶柄长 8 — 12 厘 米, 基部具 狭小不 显著的 叶鞘; 茎 生叶向 上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梗 长 8 — 15 厘米; 总苞 片约] 0, 长 3 — 4 厘米, 叶状, 基 部边缘 膜质, 上部 2 — 3 回 羽状分 裂; 伞辐 20 — 25, 长 5 — 9 厘米, 稍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6 — 8, 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顶 端不裂 或羽状 分裂; 花柄 15 — 20, 长 0.6 — 1.2 厘米, 粗糙; 萼 齿无; 花 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微 内折;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卵形, 长 4 一 5 毫 米, 表面 密生细 小泡状 突起, 果 棱具鸡 冠状膜 质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 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中甸和 丽江等 地区, 生 于海拔 2 400 — 3 0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下; 四 川西部 (黑 水、 得 荣)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9- 粗茎 棱子芹 
图 版 123 1—3. 线裂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linearibbum W. W. Smit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花; 4—6. 矮 棱子芹 P. nanum Franch. , 4. 植株, 5. 果实, 6. 花。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37  Pleurospermum crassicaule Wolff in Fedde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S3) . P. cnidiifolium Wolff (1926); Shan (1937); 尸. tanaceti folium Wolff (1926); P. thalic- trifolium Wolff (1926); P. lecomtianum Wolff in Fedde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 褐色, 粗壮, 圆 锥形, 下部 分叉, 颈 部有纤 维状残 存 叶鞘。 茎 直立, 有细 条棱, 短缩, 有 2 — 3 分枝。 茎 生叶轮 廓狭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5- 5.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近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5 — 9 对, 具短柄 或近于 无柄, 末 回 裂片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不 分裂或 2 — 3 裂; 叶柄长 3 — 5 厘米, 扁, 两侧狭 翅状, 基部具 狭长形 叶鞘; 茎生叶 渐小, 具 短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长 3 — 4 厘米; 总苞片 5 — 8, 叶状, 长 1.5 — 2. 5 厘米, 下部宽 膜质, 上部 2 回 羽状分 裂; 伞辐 7 — 12, 长 2 — 4 厘米; 小 总苞片 5 — 8, 长 7 — 11 毫米, 下部宽 膜质, 上 部羽状 分裂; 花柄 多数, 长 2 — 4 毫米; 萼 齿小, 不 显著; 花 瓣白色 或淡黄 绿色, 宽倒 卵形, 顶 端 钝尖, 内弯;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果 棱有较 宽的波 状 褶皱, 表面 密生水 泡状小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8 — 10 月 。 产 贡山、 中甸 地区, 生 于海拔 3 600 米左右 的高山 草甸; 四川 西部、 青 海东部 和甘肃 南部 (3 000 — 4 300 米)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茨开 Ts6koa)。 10. 西藏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4, 1-7 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 var. thomsonii C. B. Clarke (1879); Naser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etal. (1994). Trachydium chloroleucum Diels (1912); W. W. Smith ( 1929 ); Hand. -Mazz. (1933); Pleurospermum dochenense W. W. Smith (1914) ; P. tibetankum Wolff in Fedde (1922) ; P. a f fine Wolff (1926) ; P. markgra fianum Wolff (1926) ; P. pseudoinvolucratum Wolff in Fedde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棕 褐色, 长圆 柱形, 少 分叉。 茎单一 或近于 丛生, 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少 分枝, 有时 短缩。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5 — 13 厘 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 羽片具 短柄或 无柄, 末回 裂片宽 卵形, 长 4 一 9 毫米, 宽 3 — 8 毫米,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不规 则羽状 分裂; 叶柄长 3 — 8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狭长 形膜质 叶鞘; 茎上部 叶少而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6 — 12 厘米; 总苞片 5 — 7,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或 不规则 分裂, 边缘 膜质; 伞辐 6 — 12, 长 1.5 — 4 厘米, 近 等长; 小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柄 多数, 与 小总苞 片近 等长; 萼齿 显著, 三角状 卵形; 花瓣 白色, 宽 卵承,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棱上有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和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川、 西藏、 甘 肃 和青海 等省区 (3500 — 4 700 米) 也有。 种和 变种均 见于喜 马拉雅 山区、 巴基 斯坦、 克 什米尔 地区, 东达 不丹。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中还引 Forest 6664 作为本 种正种 在云南 的 记录。 
图 版 124 1 — 7. 西藏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hookeri C. B. Clarke var. thomsonii C. B. Clarke, 1. 植株 上部, 2. 花, 3- 果实, 4 ' 叶末回 裂片, 5 . 总苞 片放大 , 6 . 小总苞 片放大 . 7 . 分 生果横 剖面; 8 — 12. 二色 棱子芹 P.govani- anum (Wall, ex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var. bicolor Wolff, 8. 植株, 9 一 10. 小总 哲片, 11. 总 苞片, 12.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39  11- 二色 棱子芹 图版 124, 8—12 Pleurospermum govanianum (Wall, ex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var. bicolor Wolff in Fedde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 govanianum auct. non Benth. ex C. B. Clarke : de Boiss. (1906).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3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不 分叉。 茎带 紫色,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叶 轮廓长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6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 片 4 一 5 对, 疏生, 末回 裂片长 圆形, 长 1.2 — 2. 5 厘米, 边 缘有粗 锯齿或 不规则 深裂成 2 回 羽片, 有 3 — 5 齿牙; 叶柄长 2 — 8 厘米, 基部 有膜质 叶鞘; 茎 上部叶 简化, 基 部仅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稀 侧生; 总苞片 3 — 8, 倒狭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边缘 膜质, 顶端 3 裂 至不规 则羽状 分裂; 伞辐 3 — 5, 长 1.5 — 3. 5 厘米; 小总苞 片宽倒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中部紫 绿色, 边缘 白色宽 膜质, 顶端常 3 齿裂, 稍长于 小伞形 花序; 花柄 20 — 30, 长约 2 毫米; 萼齿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上部紫 红色, 宽倒 卵形, 顶 端尖, 微 内卷; 花 柱基 扁压, 暗 紫色, 花 柱短。 果实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果 棱有明 显的波 状翅, 棱槽 内油管 2, 合生 面油管 4。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和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4 000 — 4 200 米的 高山草 甸杜鹃 灌 丛内;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也有。 变种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原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诸国, 但 H. Koba et al . (1994) 未列。 12. 细齿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5, 1-2 丽江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leurospermum likiangense Wolff in Fedde (1929)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 P. likiangense Wolff in Fedde ( 1930) non Wolff in Fedde (1929), syn. nov. ; P. yulungense C. Y. Wu (1984), nom. nud.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2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上 部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近于 无毛,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12 — 20 厘米, 2-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 片具长 1. 5-4 厘米 的柄, 末回 裂片长 卵形, 长 1. 2—2 厘米, 顶端 短尖, 边缘 具不规 则细锐 齿缺, 两面沿 叶脉略 粗糙; 叶柄长 8 — 14 厘米, 扁, 边 缘狭翅 状, 基部扩 大成狭 三角形 叶鞘; 茎中、 上 部叶略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序 梗短; 总 苞片 5 — 8, 长 4 一 5 厘米, 基部 狭长, 有 宽膜质 边缘, 上部 不规则 羽裂; 伞辐 20 — 25, 略 粗糙, 长 4 一 6 厘米; 小 总苞片 8 — 10, 长 1.5 — 2 厘米, 上部 3 裂; 花柄 多数, 长 6 — 8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幼果 无毛. 棱上有 狭翅, 成 熟果实 未见。 花期 6 — 7 月。 产' 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900 — 3 000 (一 4 000) 米左右 的山坡 草地或 沟边阴 湿处。 13. 云南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25, 3-5 苍山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leurospermum yunnanense Franch. (1894)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 云南种 子植物 
图 版 125 2. 细齿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likiangense Wolff, 1. 植株 上部, 2. 花; 3—5. 云南 棱子芹 P. yunnanense Franch. , 3. 果序 部分' 4. 叶 部分' 5. 果实。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41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 93 ) - P. pseudoyurmanense Wolff in Fedde (192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颈 部有少 数残存 叶鞘。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8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顶端 短尖, 边缘有 不规则 锯齿; 叶 柄长达 20 厘米, 基部 扩大成 狭长形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7 — 12 厘米; 总苞片 6 — 8, 长 1.5- -2. 5 厘米, 稀达 4 厘 米, 下部 狭长, 上部 分裂, 边缘宽 膜质; 伞辐 12 — 25, 长 3 — 5 厘米, 略 粗糙; 小 总苞片 6-10, 狭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顶端 渐尖, 不分裂 或稍浅 不规则 分裂; 花柄 多数, 长不 到 1 厘米; 萼齿披 针形,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基 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表面密 生细长 水泡状 突起, 棱上有 狭翅, 棱 槽 内油管 2, 合生 面油管 4。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维西 和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3 500 — 4 300 米 的碎石 山坡、 沟 边 或杜鹃 林下; 四 川西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4. 宝兴 棱子芹 图版 126, 1—4 Pleurospermum davidii Franch. (1885) ; Diels in Engl. (1901), (1912); de Boiss. ( 1906); Wolff in Fedde (1922); Hand. -Mazz. (1933); Shan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MS 4 ); 西藏 植物志 (1 9 8 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 austriacum auct. non (L. ) Hoffm. : Hiroe (1979); p. p. quoad syn.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 粗壮, 暗 褐色, 圆 锥形, 少 分叉, 颈部 有残存 叶鞘。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轮廓宽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4 对, 具 短柄或 无柄, 末回 裂片狭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基部 下延, 顶端 钝尖, 边 缘疏生 锯齿; 叶柄长 10 — 18 厘米, 基 部具小 型卵形 叶鞘; 茎中、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6 厘米; 总苞片 5 — 9, 长 3 — 6 厘米, 倒披 针形, 基 部狭, 有膜质 边缘, 上部 3 裂或 羽状 分裂; 伞辐 15 — 20, 长 3 — 6 厘米, 微 粗糙; 小 总苞片 6 — 8, 长 0.8 — 1.5 厘米, 倒 披 针形, 顶端 不裂或 3 裂, 有膜质 边缘: 花柄 15 — 20, 长 0.4 — 0.6 厘米, 粗糙;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卵形, 长 7 — 10 毫 米, 表面 密生水 泡状微 突起, 果棱有 宽的波 状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9 月 。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福贡、 维西、 丽江、 碧江 和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3 100-4 250 米 的山坡 草丛或 林下阴 湿处; 四川西 部和西 藏东南 至南部 (至 4 900 米) 也有。 15. 翼叶 棱子芹 图版 126, 5-8 下延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leurospermum decurrens Franch. (1894) ; Diele (1912); Wolff in Hand. -Mazz. (1933); Shan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图 1 一 4. 宝兴 棱子^ 1 Pleurospermum davidii Franch. 8- 翼叶 棱子芹 P. decurrens Franch. , 5. 根, 6.  版 126 - -. , 1- 根, 2. 植株 上部, 3. 果实, 4. 分生果 横剖面 I 5- 植株 上部,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43  多年生 草本, 髙 50 — 10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颈 部有褐 色残存 叶鞘。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不分枝 或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三 角状阔 卵形, 长 5 — 10 厘 米, 2 回三 出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楔 形, 下延, 顶 端尖, 边 缘羽状 浅裂至 深裂;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基部具 长圆形 膜质'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7 厘米; 总苞片 6 — 8, 披 针形, 长 1. 5-2. 5 厘米, 稀达 4 厘米, 边 缘多少 膜质, 不分 裂或略 不规则 分裂; 伞辐 10— 15, 长 2 — 3. 5 厘米, 粗糙; 小 总苞片 6 — 8,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边缘 膜质; 花柄 15 — 20, 长 5 — 10 毫米, 纤细;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卵 形至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微 内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长, 反曲。 果 实心状 卵形, 长 6 — 8 毫米, 表 面密生 水泡状 突起, 果棱有 微波状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果期 7 — 9 月。 产 贡山、 中甸、 丽江、 鹤庆、 剑川 和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 林下; 四川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16. 心叶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滇羌活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Pleurospermum rivulorum ( Diels ) K. T. Fu et C. Y. Ho ( X , 1979) * , Hiroe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Angelica ? rivulorum Diels (1912) ; Pterocyclus rivulorum (Diels) Wolff ex Hand. - Mazz. (1933).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50 厘米。 根 粗壮, 长圆 锥形, 深 褐色, 有强烈 的当归 香味。 茎 管状, 有' 细 条纹, 上部有 1 一 3 分枝。 基生叶 1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小叶片 7, 具柄, 心 状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8 厘米, 基部 心形微 歪斜, 顶端 钝尖至 短尾状 渐尖, 边缘 具整齐 的细圆 锯齿; 两面沿 叶脉均 有或疏 • 密的小 刺毛; 叶柄长 7 — 16 厘米, 基 部具狭 长 形膜质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成 3 小叶, 叶 柄短或 仅具大 型膜质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5 — 25 厘米; 总苞片 3 — 4,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 4 毫米, 边缘 膜质; 伞辐 14 一 18, 长 • 4 一 7 厘米, 稍 粗糙; 小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边缘 膜质; 花柄 14 一 20, 长约 1 厘米, 被 小鳞片 状毛; 萼齿不 显著; 花 瓣浅绿 白色, 倒 心形, 长约 3 毫米, 顶端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状, 花柱 直立。 果 实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果棱有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和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3 100—3 900 (一 4 000) 米 的 沟边草 丛中; 四川 (盐源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丽江 作羌活 药用, 称 为蛇头 羌活。 17. 芷叶 棱子芹 (中 国植 物志) Pleurospermum heracleifolium Franch. (189g). nom. nud. ex de Boiss. (1906) , descr ; Dunn (1911);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黑 褐色, 颈部 有残留 叶鞘。 茎 直立, 有 纵 条纹, 不 分枝。 基生 叶轮廓 卵状三 角形, 长宽各 8 — 12 厘米, 近 2 回三出 分裂, 裂片 
444  云南 植物志  狭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边缘 具不规 则细锐 锯齿; 叶 柄长达 25 厘米, 基 部有 狭长形 叶鞘; 茎 生叶近 2 回三 出羽状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叶 柄边缘 膜质, 向 基部扩 展成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序 梗长约 5 厘米; 总苞片 7 — 9, 倒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顶端 不规则 分裂, 边缘狭 膜质, 两面 沿叶脉 有糙毛 或近于 无毛; 伞辐 12 — 15, 无毛; 小 总苞片 5 — 9, 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不分裂 或顶端 有少数 分裂, 边缘 膜质; 花柄 10 — 15, 长约 1 厘米;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基长圆 锥形, 花 柱 直立, 果时 反曲。 果实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收缩, 长 7 — 10 毫米, 果棱有 狭翅, 侧翅较 发达, 表 面密生 水泡状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 4。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和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 林下草 丛中; 四川 (木里 ) 及 西 藏南部 (聂 拉木、 吉隆, 海拔 3 600 — 4 100 米) 也有。 18. 归叶 棱子芹 图版 127, 1-4 PI eurospermum angel icoides (Wall, ex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in Hook. (1879); Norman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Ligusticum angelicoides Wall. (1829), nom. nud. ; H ymenolaena angeltcoides DC. (1830), descr. ; Pterocyclus angelicoides (DC. ) Klotzsch. (1862).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根深 褐色, 粗壮, 长圆 锥形, 分叉, 根颈有 褐色纤 维 状残留 叶鞘。 茎管 状有细 条纹,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常 2 — 3 浅裂, 长 7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基部 楔形, 顶 端尖, 边缘有 不整齐 锯齿, 背面 沿叶脉 疏生短 刺毛; 叶柄长 20 — 40 厘米, 基部 具狭长 叶鞘; 茎 生 叶逐渐 简化, 具短柄 或仅具 大型膜 质耳状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长约 30 厘米; 总苞片 5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边缘薄 膜质; 伞辐 15 — 25, 长 5 — 8 厘米; 小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膜质; 花柄约 25, 长 1 一 1.5 厘米; 萼齿 不 显著; 花瓣 白色或 带淡紫 红色, 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钝尖, 微 内卷;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微 反曲。 果 实狭长 圆形, 暗 褐色, 长 10 — 14 毫米, 宽约 4 毫米, 稍侧向 扁压, 背棱 突出, 侧棱有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1, 稀 2, 合生 面油管 2 — 3; 胚 乳腹面 呈马蹄 形 凹人。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和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3 700 米的阴 湿草地 或林下 沟旁; 川西北 (汶 川、 松潘 )、 西 藏南部 (2 700-4 100 米)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19. 长果 棱子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27, 5-8 PI eurospermum longicarpum Shan et Z. H. Pan 西藏 植物志 (1986);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nom. und.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ternocyclus vuol ffianus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30) p. 321. non Pleurospermum wolffianum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p. 119.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 未见。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少 分枝, 无毛。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30 — 40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羽片 具柄, 末回裂 片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5 — 7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微 歪斜, 顶端 短尖, 边 
图 版 127 1—4. 归叶 棱子芹 Pleurospermum angelicoides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 1. 基生叶 部分, 2. 果序 部分. 3 - 双 悬果. 4 . 分 生果横 剖面; 5—8. 长果 棱子芹 P. longicarpum Shan et Z. H. Pan. 5. 茎 部分 (示叶 鞘). 6. 双 悬果. 7. 叶 部分.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446  云南 植物志  缘 具较整 齐的圆 锯齿, 上面近 无毛, 背 面沿叶 脉疏生 粗毛;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基部具 大 型耳状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10 — 15 厘米; 总苞 片少数 或缺, 线 状披针 形;' 伞辐 20 — 25, 近 等长, 果时长 5 — 7 厘米, 粗糙; 小总 苞片多 数,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5 厘米; 花柄 多数, 长约 1 厘米, 近 等长, 边缘略 粗檢; 萼齿 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心形 或阔倒 卵形, 基 部显著 爪状, 顶端 钝尖, 微 内折; 花 柱基短 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狭长 圆形, 长 0.5 — 1.1 厘米, 宽约 4 毫米, 背向 扁压, 背棱 突出, 侧棱有 狭翅,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 — 9 月。 产中甸 和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3 300 (—3 650) 米的山 坡林间 草地; 四川 (木里 )、 西 藏南部 (错 那、 吉隆) 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腾冲 地区。 本种 与归叶 棱子^ P. angelicoides (Wall. ) Benth. ex C. B. Clarke 相近, 主 要区别 在于本 种叶边 缘具整 齐的圆 锯齿, 果 实背向 扁压, 胚 乳腹面 微凹等 与后者 不同。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92 (1993) 还记录 有青藏 棱子芹 PI. pulzpkyi Kanitz 在 云 南中甸 (杨 竞生 8913) 的 分布, 该种亦 广分于 西藏、 青海、 甘肃; 松潘 棱子芹 PL franchetianum Hemsl. (1891) [ = P1. rockii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Pi. pilgeri- anum Fedde ex Wolff (1929) 在云 南德钦 (青 藏队 81 - 2267) 的 分布, 该 种广布 于四川 西部、 甘肃、 青海、 陕西、 宁夏; 异伞 棱子芹 PI. heterosciadium Wolff in Fedde (1925) [=Trachydium fusco purpureum Hand. -Mazz. (1933)] 在云 南德欽 (Hand. -Mazz , 9900, 见 照片) 的 分布。 细裂 棱子芹 PI. handelii Wolff ex Hand. -Mazz. (1933) 亦仅见 到照片 (Hand. -Mazz. 9903), 分布 贡山。 20. 舟 瓣芹属 Sinolimprichtia Wolff 矮小, 多年生 草本。 茎 粗壮, 有 沟纹, 中空。 叶片近 2 回 三出式 至羽状 多裂, 裂片 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无总苞 片或有 少数; 伞辐近 等长, 排列较 紧密; 小 总苞片 多数, 分 裂或不 分裂, 边缘薄 膜质; 花 密集, 淡 黄色或 白色; 萼齿 明显; 花瓣 舟形、 卵 形至倒 卵形, 基部 狭窄; 花柱基 幼时略 扁压, 花 柱向外 反曲。 果实略 侧扁, 背棱 丝状, 侧 棱 有翅状 边缘; 分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角状半 圆形, 每 1 棱槽 有油管 2 — 3, 合生面 2, 油管 大, 胚 乳腹面 有沟。 本属有 1 种及 1 变种, 特产 我国西 南地区 (横断 山区至 青藏高 原)。 云 南仅见 1 变种。 1- 裂苞 舟瓣芹 图版 128, 1-5 Sinolimprichtia alpina Wolff var. dissecta Shan et S. L. Uou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卯3) - 植株高 12 — 25 厘米。 根圆 锥形, 粗 而短。 茎 直立, 径 0.7 — 1.5 厘米, 略带紫 红色,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柄长 1 一 6 厘米; 叶鞘宽 膜质, 抱茎; 叶 片轮廓 呈阔卵 状长圆 形以 至阔三 角形, 长 4. 5-6 厘米, 宽 2. 5-5 厘米, 三出式 2 回羽 状分裂 或羽状 多裂, 下 部的 羽片具 短柄; 茎生叶 略小, 分裂 的形状 如同基 生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苞 片 缺乏或 少数, 通常 线形, 膜质; 顶 生花序 的伞辐 8 — I 5 枚, 绎 2 . 5 — 3 . 5 厘米, 侧生花 序的伞 辐短而 细弱; 小 总苞片 2 — 3 回羽状 全裂或 多裂, 裂片 线形; 小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图 版 128 1—5. 裂哲舟 雜 斧 Sinolimprichtia alpina Wolff var. dissecta Shan et S. L. Liou, 1. 植株, 2. 花, 3- 花 濃, 4. 小总 苞片, 5. 幼果。 (史渭 清绘) 
448  云南 植物志  花 密集; 花柄长 2 — 7 毫米, 边缘 膜质; 萼齿 明显, 卵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基 部窄; 花药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花 柱向外 叉开。 果 实幼 时近长 圆形, 基部 渐狭, 分生 果主棱 5 条, 凸起。 花期 8 — 9 月。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 600 — 4 350 (-4 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石 隙 或岩石 坡上;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认 为正种 亦见于 维西、 中甸、 德欽, 3 300-5 000 米。 正种 还见于 青海。 (吴征 镒注) 21- 宪活属 Notopterygium de Boiss. 多年生 草本。 根茎 发达, 有浓郁 香气; 根部多 分枝, 粗壮, 外皮 褐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常 中空, 具细 条纹。 三出 式羽状 复叶, 基生叶 有柄, 叶 鞘膜质 抱茎, 叶末 回裂片 长 圆状卵 形至披 针形, 边缘有 鋸齿或 呈羽状 深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苞片 少数, 细小, 线形, 常 早落; 伞 形花序 顶生者 较大, 直径 7 — 14 厘米, 侧生者 较小, 常 不育; 伞 辐 多数; 小 总苞片 4 一 10, 线形。 萼齿 明显, 细小, 多为 三角状 卵形; 花瓣倒 卵形, 浅黄 色至 白色; 花 柱基圆 锥状或 平压, 花 柱短。 分 生果近 圆形, 背腹稍 扁压, 背棱与 中棱有 翅, 侧 棱有时 无翅或 有翅, 发育不 均匀, 合生 面狭窄 收縮; 心皮柄 2 裂; 每棱槽 内油管 3-4,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内凹。 特产 中国, 有 2 种及 1 变种, 分布于 西北、 西 南各省 区以及 内蒙古 至华中 各地。 云 南有 2 种。 ^^':.v^ ^、种 捡' 索 *• . /l^jk ' te 1 (2) 茎 上部叶 与中、 下部叶 同形, 末回裂 片均为 长圆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数目较 多, 一般为 3 — 4, 合生 面油管 4 1. 宽 叶羌活 N. forbesii 2 (1) 茎 上部叶 与中、 下部叶 异形, 中、 下 部叶的 末回裂 片为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边 缘有钝 锯齿, 上部 叶末回 裂片为 线形, 全缘;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一般为 2, 很少为 3, 合生 面油管 2 2. 澜 沧羌活 N. forrestii 1- 宽 叶羌活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9, 1-4 白芷 (大理 ) Notopterygium forbesii de Boiss. (1903); 中药志 (1959); 图鉴 (1972); 张盍曾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Noto pterygium franchetii de Boiss. (190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茎 发达, 质地较 松软, 存留多 数枯萎 叶鞘, 根部 粗壮, 多 分枝。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有细 条纹, 少 分枝, 基 部常带 紫色。 基 生叶及 茎 下部叶 有柄, 叶柄长 2 — 20 厘米, 基 部叶鞘 抱茎; 叶片为 三出式 2 — 3 回羽状 复叶, 轮 廓为阔 三角状 卵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12 — 22 厘米, 有一 回羽片 2 — 3 对, 下部 羽片具 长柄, 向上柄 渐短, 末 回裂片 长圆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图 版 129 1-4. 宽 叶羌活 Notopterygium forbesii de Boiss. , 1. 基 生叶及 根部' 2. 花及 花辦. 3. 果实, 4. 分生果 横 剖面: 5—8. 澜 沧芜活 N. forrestii Wolff. 5. 植株 上部, 6. 花及 花辯.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淸绘) 
450  云南 植物志  端钝或 渐尖, 基 部略带 楔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叶 脉及边 缘有稀 疏短毛 或近于 光滑; 茎上 部叶 少数, 叶片 简化, 仅有 3 小叶, 叶鞘 发达, 膜质。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直径 5 — 14 厘米;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长约 5 毫米, 早落; 伞辐 10 — 20, 长 3 — 12 厘米; 小伞形 花 序有花 多数;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花瓣倒 卵形, 浅 黄色; 花 柱短, 花柱 基圆锥 形或稍 扁平。 分 生果近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4 毫米, 背腹 稍 扁压, 背棱、 中棱 及侧棱 均扩展 成翅, 但 发展不 均匀, 翅宽约 1 毫米; 每棱槽 内有油 管 3 — 4,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内凹。 花期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 000 米左右 的山坡 林下阴 湿处; 分布于 青海、 甘肃、 陕西、 四川、 湖北、 内 蒙古、 山西 等地。 根茎供 药用, 可治风 寒感冒 及风湿 性关节 疼痛。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98 (1993) 无云南 西北部 记录。 2- 澜 沧羌活 (拟) 图版 129, 5-8 高 山羌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Notopterygium forrestii Wolff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作 Wolff, 1930).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0.5 — 1 米。 根近圆 锥状, 下端 渐细。 茎 劲直, 圆 柱形, 中空, 有细 条纹,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茎 生叶的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基部 具狭窄 的叶鞘 抱茎; 叶 片 2 回三出 全裂, 一 回羽片 具柄, 3 裂至 基部, 末回 裂片卵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截形至 楔形, 有时 偏斜, 长 3. 5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边缘具 不整 齐的钝 锯齿, 两面 无毛, 背面 略带粉 绿色; 茎顶端 叶为不 规则的 3 裂, 无柄, 仅有 短 小狭窄 的叶鞘 抱茎, 裂片 线形, 长 1 一 7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序托叶 2 — 3 裂或不 分裂, 线形, 细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5 — 9, 开展, 不 等长, 较细, 长 1 一 3. 5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4, 狭 线形, 绿色, 比花 柄短, 花后 脱落;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9 一 14; 花柄不 等长; 花瓣淡 黄色, 宽阔倒 卵形, 先端 凹陷, 小舌 片宽三 角形, 内曲, 基部 具爪; 萼齿 发育, 卵状披 针形; 花柱 极短,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基部 扩大为 盘状。 分生果 实近 圆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5 条棱均 突起成 宽翅; 棱槽 内油管 2, 少有 3,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腹 面内凹 呈槽。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2 000 — 3 000 米的山 坡林缘 和河滩 草地; 四川 木里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 澜沧江 怒江分 水岭。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298 未 列云南 标本。 22. 环根 斧属 Cyclorhiza Sheh et Shan 多年生 草本。 直根圆 柱形, 末端 稍细, 表皮褐 色或暗 褐色, 一 年生根 环纹不 显著, 二 年 以上的 老根从 上至下 有密集 的环纹 突起, 每环的 皮层排 列整齐 并纵向 开裂, 但不 剥落。 茎 单一, 圆 柱形, 中空, 基 部常带 紫色。 基生叶 有柄; 叶片轮 廓为宽 三角状 卵形, 4 回羽 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卵状长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顶 端急尖 或钝。 复伞形 花序少 分枝, 花序 梗长而 粗壮; 无 总苞; 伞辐 少数, 不 等长; 无小总 苞片; 花瓣 黄色, 呈不规 则的方 
伞形科  451  形或 圆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萼齿 发育。 分 生果卵 形或椭 圆形, 两侧 扁压, 横剖面 呈五角 形, 5 条果 棱均突 起呈狭 翅状; 棱槽内 有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 胚 乳腹面 深陷呈 狭窄的 纵 槽状; 心皮柄 2 裂至 基部。 本属为 我国特 有属, 有 2 种, 产 西藏、 云南、 四川等 省区。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末回裂 片线状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0.4 — 2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分 生果长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1. 环根芹 C. waltonii 2 (1) 叶末回 裂片长 卵形、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8 (-10) 毫米; 分生果 长 5 — 6. 5 毫米, 宽 2—3. 5 毫米 2. 南竹叶 环根芹 C. edosmoides 1. 环根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0, 1-7 岩白芷 (丽江 ) Cyclorhiza waltonii (Wolff) Sheh et Shan (1980)* ; 西藏 植物志 (1986)* ;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um -waltonii Wolff (1929). 多年生 草本。 根具 2 至多 数指状 支根, 圆 柱形, 末端 稍细, 长 7 — 25 厘米, 径 0.8 — 1.2 厘米, 浅 褐色, 二 年生以 上的老 根通常 具密集 的环状 突起, 环 纹排列 整齐而 显著, 常 有 光泽。 茎 单一或 数个, 圆 柱形, 中空, 基部 常为暗 紫色, 无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 基部具 叶鞘; 叶片轮 廓为广 卵形, 4 回羽状 全裂, 末回裂 片线状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长 0.4 — 2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复伞 形花序 具少数 分枝, 花序 梗长而 粗壮; 无总 苞片; 伞辐 4 一 11, 不 等长, 长 1 一 4 厘米; 无小总 苞片; 花瓣 黄色, 长 圆形, 顶部 凹陷, 小舌 片狭长 内曲; 花 柱短,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萼齿 显著, 狭三 角形。 果实椭 圆形, 先端 稍狭, 两侧 扁压, 长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横 剖面五 角形, 5 条果 棱均匀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 腹面深 陷成沟 槽状。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 500 — 3 500 米的 草坡、 栎林 灌丛以 及潮湿 沟边、 路旁; 西藏南 部、 青 海以及 四川西 部较广 分布。 2- 南竹叶 环根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1, 1-6 Cyclorhiza edosmoides (de Boiss. ) Sheh, comb. nov. Pimpinella edosmoides de Boiss. in Bull. Soc. Bot. France 56: 352 (1909) ; Cyclorhiza waltonii (Wolff) Sheh et Shan var. major Sheh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3 )。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全株 无毛。 根颈 粗壮, 径 1.5 — 2 厘米, 被覆多 数紫褐 色枯萎 叶鞘, 根常 分枝, 圆 柱形, 下端 渐细, 老根 有明显 环纹。 茎 单一, 粗壮, 中空, 基 部紫 褐色, 径 1 一 1.5 厘米, 上部多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 柄基部 具暗紫 色膜质 叶鞘; 叶片轮 廓为宽 卵状三 角形, 具 1 回羽片 5 — 6 对, 每 对之间 疏离, 末回 裂片长 卵形、 卵状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狭, 基 部楔形 或钝, 背部 叶脉稍 突起, 边缘略 反曲, 长 (1.5) 2 — 6 厘米, 宽 3 — 8 (10) 毫米。 大型 复伞形 花序多 分枝, 花序梗 粗壮; 无 总苞片 
图 版 130 7. 环根芹 Cyclorhiza waltonii (Wolff) Sheh et Shan, f. 根, 2. 基 生叶. 3. 果序, 4. 花, 5. 花瓣' 6- 果实, 7.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图 版 131 6. 南竹叶 环根序 Cyclorhiza edosmoides (de Boiss. ) Sheh, 1. 茎基及 根部, 1' 茎下 部叶' 3 - 果序' 4. 花. 5. 果实. 6. 分生 果横剖 凼。 (史渭 清绘) 
454  云南 植物志  或偶有 1 一 2 片, 膜质, 早落; 伞辐 5 — 12, 长 2 — 9 厘米, 不 等长; 无小总 苞片, 小伞形 花 序有花 8 — 10 余, 花瓣 黄色; 萼齿 显著, 钻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反曲。 果实 长椭 圆形, 分 生果长 5 — 6.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横剖 面呈五 边形, 5 条 棱均匀 突起, 成 熟时淡 褐色, 棱翅 稍浅; 胚 乳腹面 深陷,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中甸、 丽江、 永胜、 洱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3 600 米的高 山松、 栎、 竹林下 或灌丛 草地; 西藏 东部至 南部、 四川 (木里 ) 有 分布。 4> 阿米 芽族 Ammineae Koch 分亚族 检索表  1 (2) 果实 的主棱 纤细, 分生果 的合生 面狭小 1. 葛缕 子亚族 Carinae 2 (1) 果实 的主棱 较粗, 显著突 起或呈 翅状, 分生果 的合生 面较宽 2. 西风 芹亚族 Seselinae 1- 葛缕 子亚族 Carinae ^^;^ - l' r — : ; 分 属 检索表 l^^^^gjWN 1 (2) 单叶 全缘, 有叶 鞘或有 叶柄, 棱槽 内油管 1 至 多数, 有时 油管不 明显; 外果皮 细胞内 有草酸 钙 结晶簇 23. 柴胡属 Bupleunim  2 (1) 基部叶 分裂; 果实 棱槽中 油管较 明显, 外果 皮细胞 内无草 酸钙结 晶簇。 3 (16) 果实 卵形、 卵状 心形、 卵状 长圆形 或近双 球形。 4 (9) 果实 无萼齿 或萼齿 细小。 5 (8) 果实 光滑或 有毛; 棱槽 内油管 单一; 花瓣 卵形, 尖锐, 顶部稍 内弯, 通常无 内折小 舌片。 6 (7) 花 瓣略带 卵形, 顶端 尖锐, 稍 内弯, 伞形 花序有 时与叶 对生; 果实光 滑无毛 24- 斧属 Apium 7 (6) 花瓣 顶端有 内折小 舌片, 伞 形花序 侧生与 顶生, 果 实有细 刚毛状 微硬毛 25. 链果斧 Trachyspermum 8 (5) 果实光 滑或有 硬毛, 或 为颗粒 状毛或 鳞片状 小泡; 棱槽 内油管 2 或 2 以上, 通常 3 (或多  数); 花 瓣有内 折的小 舌片。 9 (4) 果实 有较大 萼齿, 近叶状 26. 毒芹属 Cicuta 10 (15) 总 苞片缺 乏或有 少数, 狭小而 脱落, 萼齿 不发育 或很少 明显。 11 (12) 根块状 或极少 呈胡萝 卜状和 串珠状 27. 丝 瓣芹属 Acnmema 12 (11) 根 不成块 状或串 珠状。 13 (14) 棱槽 内油管 2—3, 很少 4 28. 茴芹属 Pimpinella 14 (13) 棱槽 内油管 1 29. 细 裂芹属 Harrysmithia  15 (10)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均 发达, 叶状. 深 绿色, 大而 宿存; 萼齿 不明显 30. 白 苟弃属 Nothosmyrnium 16 (3) 果实 长圆状 卵形, 光滑, 很少有 硬毛, 棱槽 内油管 单一, 很少 2 — 3; 花瓣倒 心形, 顶端 凹陷, 
伞形科  455  有 内折小 舌片。 17 (18) 伞形 花序的 伞梗长 短参差 不一, 排 列成圆 锥状; 外 果皮含 有厚壁 细胞, 很 少没有 31. 鸭 儿芹属 Cryptotaenia 18 (17) 伞形 花序的 伞梗长 短相差 不大, 排列 为顶生 伞形花 序与侧 生伞形 花序。  19 (22) 小 伞形花 序含多 数花。 20 (21) 花 瓣基部 无爪; 根 粗壮, 纺 锤形, 很 少成束 32. 葛 缕子属 Canim 21 (20) 花 瓣基部 有爪; 根 细长, 粗索状 33. 小芹属 Sinocarum 22 (19) 小伞形 花序含 2— 3 花; 花柄长 短不一 34. 囊 辧芹属 Pternopetalum  23. 柴胡属 Bupleurum L. 多年生 草本, 较 少为一 年生, 直 根一般 细瘦, 长 或短, 常 具须状 支根。 茎通常 直立, 少有 倾斜或 匍伏, 高大或 矮小, 枝 条互生 或上部 呈叉状 分枝, 光滑, 具细 条纹, 绿色或 粉 绿色, 有 时带紫 色或紫 红色。 单叶 全缘, 基 生叶多 有抦, 叶柄 有鞘, 叶片 膜质、 草质 或 革质; 茎生 叶通常 无柄, 基部 较狭, 抱茎, 心形 或被茎 贯穿, 叶脉 多条近 平行呈 弧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总苞片 1 一 5,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不 等大; 小伞 形花序 有花少 数至 多数; 小 总苞片 3 — 10, 线状披 针形, 卵形至 圆形, 短于 或长于 小伞形 花序, 绿色、 黄色 或紫色 以至紫 红色; 花 两性; 萼齿 不显; 花瓣 5, 黄色, 有时 为蓝绿 色或带 紫色, 长 圆形至 圆形, 顶端有 内折小 舌片; 雄蕊 5, 花药 黄色, 很少 紫色, 花 柱基扁 盘形, 与子房 等宽或 超过。 分 生果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略 为两侧 扁平, 横剖 面五边 形或近 圆形, 果 棱线形 突起呈 翅状或 不显, 通 常五棱 等宽;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6 , 偶 有 油管不 明显; 心皮柄 2 裂至 基部, 胚乳 腹面平 直或微 凹人。 本属约 100 余种 (或 70 — 150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半球的 温带、 亚热带 地区, 欧亚、 北非 为多, 寒带 北美及 南非各 1 种。 我 国约有 40 种 20 余 变种和 变型, 多 产于西 北与西 南高原 地区, 其 他地区 也有, 但种类 较少; 云南 13 种及 5 变种。 柴胡 为常用 中药, 我 国自古 以来一 直广泛 应用, 为解热 要药, 有 解热、 镇痛、 利胆 等 作用。 本属 植物作 为中药 柴胡原 料的约 20 种。 云南 产柴胡 入药的 有竹叶 柴胡、 窄竹叶 柴胡、 川滇 柴胡、 泸西 柴胡等 多种。 分种 检索表 1 (24) 总 苞片大 而阔似 "花 瓣", 倒 卵形、 卵 形至近 圆形, 比小 伞形花 序长。 2 (5) 植株 矮小, 高 7 — 20 厘米, 较 少超过 25 厘米。 3 (4) 植 株矮小 匍伏' 小总 苞片常 带紫色 1. 匍 枝柴胡 B. dalhousieanum 4 (3) 植株 直立, 小总 苞片多 为绿色 2. 云 南柴胡 B. yunnanense 5 (2) 植株 较高, 超过 25 厘米 以上。 6 (11) 茎 基部木 质化, 近茎中 部转为 革质; 茎中 部叶椭 圆形, 先端 圆钝或 截头。 7 (10) 花 黄色, 叶 背面灰 白色。 8 (9) 茎 中空, 呈 空管状 3a. 川 滇柴胡 B. candollei var. candollei 
456 云南 植物志  9 (8) 茎髓 部充实 4. 泸 西柴胡 B. luxiense 10 (7) 花 紫色; 叶背面 不呈灰 白色, 小总 苞片亦 为紫色 3b. 紫红川 滇柴胡 B. candollei var. atropurpureum 11 (6) 茎基 部非木 质化; 茎中部 叶非椭 圆形。 12 (13) 茎生叶 有明显 叶柄, 长披 针形, 先 端有长 尖头, 边缘淡 紫色; 小 总苞片 5 — 7,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超 过果柄 5. 有 柄柴胡 B. petiolulatum 13 (12) 茎生叶 无柄。 14 (17) 茎 中部叶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尾状长 渐尖; 花 瓣常为 紫色, 极少 为黄色 而外部 紫色。 15 (16) 小总 截 片 带紫色 6a. 紫花鸭 86 柴胡 B. commelynoideum var. commelynoideum 16 (15) 小总 苞片 黄色 6b. 黄花鸭 跖柴胡 B. commelynoideum var. flaviflorum  17 (14) 茎中部 叶先端 无尾状 长尖; 花瓣多 黄色。 18 (19) 茎生叶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茎上部 叶广卵 形或近 圆形, 先 端钝尖 或圆, 边缘 紫色;  小 总苞片 5,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超 过花柄 7. 丽 江柴胡 B. rockii 19 (18) 茎生叶 狭长, 线 形或披 针形, 茎上 部叶不 成广卵 形或近 圆形。 20 (23) 植 株通常 单生; 小总苞 片通常 5; 花黄 绿色。 21 (22) 茎自基 部开始 分枝, 向 上分枝 愈多, 且 又重复 再分枝 8. 多 枝柴胡 B. polyclonum 22 (21) 茎 下部不 分枝, 上部仅 有少数 分枝, 无 重复分 枝现象  9b. 空心 柴胡 B. longicaule var. franchetii 23 (20) 植 株通常 丛生; 茎中 部叶基 部圆形 或深心 形抱茎 9a. 抱 莲柴胡 B. longicaule var. amplexicaule 24 (1) 小总苞 片小而 狭窄, 大 多为披 针形, 较少为 卵状披 针形, 绿色, 比小 伞形花 序短或 等长。 25 (26) 植株 矮小, 常 匍地, 高 6 — 20 厘米, 很少至 40 厘米, 茎 多数, 呈 丛生状 10. 纤 细柴胡 B. gracillimum 26 (25) 植株 高大, 直立, 通常在 20 厘米 以上, 单生或 丛生。 27 (30) 叶 脉网状 脉细而 清晰, 沿支脉 边缘和 末端有 红棕色 斑点, 果棱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28 (29) 二年生 草本, 植株 较高, 高 20 — 80 厘米, 叶片 较大, 长 2 — 8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11a. 小柴胡 B. hamiltonii var. hamiltonii 29 (28) —年生 草本, 植株 矮小, 仅高 10 — 25 厘米, 全株带 红色, 叶小, 质厚, 背 面网脉 不显,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5— 3 毫米 lib. 矮 小柴胡 B. hamiltonii var. humile 30 (27) 叶网 状脉不 清晰, 无 红棕色 斑点,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31 (32) 叶狭 线形, 通常宽 3— 5 毫米 12. 韭 叶柴胡 B. kunmingense 32 (31) 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33 (34) 叶长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6 — 14 毫米; 小总 苞片短 于花柄 13a. 竹叶 柴胡 B. marginatum var. marginatum 34 (33) 叶较 狭长, 长 3 — 10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小总 苞片长 过花柄 13b. 窄竹 叶柴胡 B. marginatum var. stenophyllum 1- 匍 枝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2, 1-4 Bupleurum dalhousieanum (C. B. Clarke) K. -Pol. (1915); Nasir (1955);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 ex DC. var. dalhousienum C. B. Clarke in Hook, f. 
图 版 132 1—4. 匍 枝柴胡 Bupleurum dalhousieanum (C. B. Clarke) K. -Pol. 1. 植株, 2. 小总 苞片. 3. 小 伞形花 序' 4 . 雌蕊; 5—9. 云 南柴胡 B. yunnanense Franch. , 5, 植株, 6 . 小总 苞片, 7. 小伞形 花序, 8. 果实. 9. 果实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458  云南 植物志  (1879); Wolff (1910). 多 年生匍 伏状小 草本, 全 株光滑 无毛, 带紫 红色, 高 6 — 14 厘米。 根颈 较粗, 常呈 指状 分枝, 根 细长, 末端 常有小 枝根, 暗 褐色。 数茎 丛生, 圆 柱形, 纤细, 斜伸, 不分 枝。 基 生叶狭 线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5 — 7 脉, 背 脉显著 突起, 中部 以上的 茎生 叶逐渐 加宽并 縮短, 为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无柄, 基 部圆形 抱茎, 顶端渐 尖或急 尖,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7 — 11 脉。 伞 形花序 生于茎 顶端; 总苞片 1 一 3, 卵 形或 卵状披 针形, 不 等大,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顶 端渐尖 或钝, 7 — 9 脉; 伞辐 2-4, 不 等长, 长 0.5 — 1.5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10, 倒 卵形, 先端 突尖, 基部 渐狭, 常 带 紫色, 长 6 — 8 毫米, 宽 3. 5 — 5. 5 毫米, 5 — 7 脉, 背脉 突出;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6 — 24, 花瓣 紫色, 中脉 突出, 舌片 梯形; 花 柱基暗 紫色。 果实长 圆形, 棕色, 果棱狭 翅状; 棱 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8 月, 杲期 8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3 700 — 4 150 (-4 800) 米的 山坡石 堆或山 顶岩石 草坡; 四 川 西部、 西 藏南部 至西部 有产。 分布于 印度。 2- 云 南柴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2, 5-9 Bupleurum yunnanense Franch. (1894) ; Wolff (1910); Hand. -Mazz. (1933) ; Shan er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2 — 35 厘米。 老株 根颈常 呈指状 分枝, 近木 质化, 根 细长, 长 4 一 18 厘米, 褐色。 数茎 丛生, 少为 单一, 圆 柱形, 细瘦。 基生叶 线形, 无柄, 基部 抱茎, 先端 渐尖,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3 毫米, 5 — 7 脉; 茎生叶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无柄,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少数 侧生, 直径 1.5 — 3 厘米; 总苞片 2 — 4, 不 等大, 卵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与 叶片略 相似, 但 较宽, 长 1 一 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伞辐 (2 —) 3-7, 极不 等长, 长 0.3 — 2. 5 厘米; 小 总苞片 5, 长椭 圆形, 先 端 渐尖, 比花长 1 倍 以上, 背面有 5 — 7 脉 突起;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4; 花瓣暗 紫色或 绿 黄色带 紫色, 先端 内折, 舌片 梯形; 花 柱基扁 盘形, 紫 黑色, 花柱 叉开。 分生 果长圆 形, 果棱突 起呈狭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2,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维西、 丽江、 大理、 大姚、 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4 100 米的山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西藏 (定日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川 滇柴胡 飘带草 (昆明 民间草 药)、 麦冬 叶柴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upleurum candollei Wall. (1828) , nom. nud , ; ex DC. (1830) , descr ,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e Boiss. (1904); Wolff (1910); Hand. - Mazz. (1933); Nasir (1955);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3a. 川 滇柴胡 (原 变种) 图版 133, 1-7 var. candollei 多年生 草本, 高 0.6 — 1 米。 主根 较长, 下部多 支根, 表皮灰 褐色, 木 质化。 茎圆柱 形, 具细 条纹, 中空, 中 上部多 分枝。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图 版 133 1—7. 川 滇柴胡 Bupleurum candollei Wall, ex DC. var. candollei , 1. 茎基及 根部. 2. 植株 上部, 3- 小伞形 花序, 4. 小总 苞片. 5. 花, 6. 果实, 7. 果实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460  云南 植物志  宽 5 — 8 毫米, 先 端钝, 有小 尖头; 茎中 部叶长 圆形, 顶端 圆钝, 有较 长的突 尖头, 基部 狭窄 成柄; 茎 上部叶 较短, 常 为倒长 卵形,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近 无柄。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和 腋生, 直径 2. 5 — 4 厘米, 伞辐 4 一 10, 不 等长, 纤细, 稍 开展, 长 1 一 4 厘米; 总苞片 3 — 5, 不 等大,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3 — 20 毫米, 宽 2 — 10 毫米; 小 总苞片 5, 广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顶端 圆钝,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超过花 1 倍长; 小伞 形花序 直径 8 — 12 毫米, 有花 10 — 15; 花瓣淡 黄色, 上 部内折 后成扁 圆形, 中脉 部分色 稍深, 小 舌片 方形; 花 柱基深 黄色, 直 径超过 子房。 分 生果圆 柱形, 褐色, 长 2. 5 毫米, 宽 1.8 毫 米, 棱近狭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碧江、 中甸、 丽江、 兰坪、 洱源、 鹤庆、 大理、 巍山、 镇康、 昆明、 元江, 生 于海拔 1 900 — 2 900 米的 山坡及 山顶草 地或疏 林中; 四川 西部、 西 藏南部 也有。 分布 于克什 米尔、 巴基 斯坦、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 丹至缅 甸北部 等地。 全草 人药, 消炎 解毒, 祛风 止痒, 治疮毒 疖子。 内服 煎汤, 外用煎 水洗。 3b. 紫红川 滇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atropurpureum C. Y. Wu ex Shan et Y. Li (1974). 本变种 的茎、 总苞 片和小 总苞片 均带紫 红色, 叶质地 较厚, 背面 不呈灰 绿色。 花瓣 为暗 紫色, 花 柱基深 紫色。 产 镇康, 生 于海拔 2 900 米的 草坡。 模 式标本 采自镇 康雪山 山脉。 3c. 多枝川 滇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virgatissimum C. Y. Wu ex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本 变种分 枝多而 细弱; 花序 梗与伞 辐均较 纤细; 基生叶 丛生, 长 匙状披 针形, 中部 以下渐 狭窄成 长柄, 叶脉 7 条。 产 昆明, 生 于海拔 2 500 米的 杂木林 荫处;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会 东、 米易 )。 4. 泸 西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4, 1-7 Bupleurum luxiense Y. Li et S. L. Pan (1986). 多年生 植物, 高 50 — 125 厘米, 全株 无毛。 直根 稍粗, 具 分枝, 表皮 褐色, 木 质化。 数茎 簇生, 根 颈部常 呈指状 分枝, 茎圆 柱形, 条纹 极细, 劲直, 髓部 充实, 中部 以上多 分枝, 分 枝细而 硬挺。 基生叶 多数, 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狭窄成 长柄状 抱茎, 长 8 — 20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弧形脉 5 — 7 条, 向背面 突出, 厚 纸质, 背面带 苍 白色; 茎 中部叶 较短, 为狭披 针形, 7 — 9 脉; 茎上 部叶倒 卵形, 基部 抱茎, 9 一 11 脉。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每分枝 顶端均 具伞形 花序, 伞辐 4 一 9, 长 1 一 4 厘米; 总苞片 5, 不等 大, 倒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7 — 9 脉; 小 总苞片 5,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3 — 5 脉, 比花 柄长, 每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7, 花小, 黄色, 花 瓣为半 圆形, 小 舌片近 方形, 先端 内折。 分 生果长 圆形, 长 2 — 3.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 米, 褐色;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东部、 中部的 建水、 泸西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米左 右向阳 山坡, 常成片 生长。 模 式标 本采自 泸西。 经 分析, 本 种柴胡 皂甙含 量高, 用 途同北 柴胡。 
图 版 134 1 一 7. 泸 西柴胡 Bupleurum luxiense Y. Li et S. L. Pan. 1. 植株 下部. 2. 茎 上部. 3. 总 苞片. 4. 小伞 形 花序, 5. 小总 苞片' 6. 花' 7. 果实; 8—14. 有 柄柴胡 B. petiolulatum Franch. . 8. 茎基及 根部, 9 ' 植株 上部, 10. 总 苞片, 11. 小总 苞片, ] 2. 果实, 】3. 果实横 剖面, 小伞形 花序。 (史渭 淸绘) 
462  云南 植物志  5. 有 柄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4, 8-14 Bupleurum petiolulatum Franch. (1894) ; de Boiss. (1906) ; Wolff in Engl. (1910) ; Diels (1912);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Bupleurum longicaule var. tibetanicum Wolff in Engl (1910).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直根粗 而长, 深 褐色。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纹。 茎下部 叶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10 — 13 毫米, 薄 纸质, 先 端钝或 渐尖, 有细长 小 尖头, 中 部以下 渐狭成 长柄, 至基部 稍扩大 抱茎, 7 — 9 脉, 边 缘略带 红色, 微 呈波状 皱折; 茎中、 下部叶 同形, 上 部叶柄 较短, 叶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 较 短小; 茎顶 部叶更 小, 与 上部叶 同形,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直径 4 一 8 厘米, 花 序梗长 3 — 5 厘 米; 总苞片 1 一 3, 椭 圆形, 长 4 一 9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顶 端钝, 有小 尖头, 5 — 7 脉; 伞辐 8 — 11, 较细, 不 等长, 长 5 — 40 毫米; 小 总苞片 5 — 7,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薄 膜质, 长 2. 8 — 5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3 脉; 小伞 形花 序直径 4 一 6 毫米, 有花 8 — 16; 花瓣 黄色, 中脉不 隆起, 小 舌片近 方形; 花 柱基黄 色, 碟状, 比子 房宽。 果实 为长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8 — 2.1 毫米, 成熟 时为暗 褐色, 果棱浅 棕色;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中间略 凹人。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8 — 9 月 。 产 中甸、 维西、 丽江、 剑川、 宾川、 洱源、 鹤庆、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2 900 — 3 800 米山坡 草地; 四 川西部 (广布 )、 西 藏东部 和南部 (西 达普兰 )、 甘肃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1 变种产 青藏高 原至四 川岷江 上游。 6- 紫花鸭 跖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Bupleurum commel ynoideum de Boiss. (1902) ; Wolff (1910) ; Shan (1940) ;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6a. 紫花鸭 跖柴胡 (原 变种) 图版 135, 1-8 var. commel ynoideum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全株 无毛。 直根 细长, 褐色。 茎单一 或数茎 丛生, 根 颈处 呈指状 分叉, 圆 柱形, 纵长 条纹稍 呈棱状 突起, 常带 紫色。 基生叶 线形, 狭 而短, 无 柄, 先端 渐尖, 基 部稍宽 抱茎, 长 3 — 5 厘米, 宽 1. 5-3 毫米, 5 — 7 脉, 向背 面突出 ; 茎 中 部叶稍 宽大, 线状披 针形, 基 部圆, 抱茎, 先端长 渐尖, 长 5 — 14 厘米, 宽 5 — 10 毫 米, 常带紫 红色。 伞 形花序 多数, 顶生和 腋生; 总苞片 1 一 3, 卵形, 不 等大, 长 0.5 — 1.5 厘米, 宽 2 — 10 毫米; 伞辐 (3 —) 7—14, 长 1 一 5 厘米,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10 — 20; 小 总苞片 5 — 7, 卵 形或广 卵形, 比小 伞形花 序长约 1 倍, 长 5 — 9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 瓣 小舌片 梯形, 内面 紫色或 边缘带 黄色, 背部深 紫色; 花柱基 碟形, 宽过 子房, 深 紫色, 柱头短 而粗, 直立。 果实短 柱形, 棕 红色, 长 2 —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棱条 色淡, 略 成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4 200 米的高 山草坡 或杂木 林下; 四川 西部 (广布 )、 西藏 东南部 至南部 亦有。 
图 版 135 1 ― 8. 柴花鸭 ffi 柴胡 Bupleurum commelynoideum de Boiss. var. commelynoideum , 1. 莲基 及根, 2. 蓬上 部. 3. 叶片 一部分 放大, 4. 小伞形 花序, 5. 小总 苞片, 6. 花, 7. 果实, 8. 分生果 横剖面 i 9 一 17. 黄 花鸭 跖柴胡 B. commelynoideum de Boiss. var. flaviflorum Shan et Y. Li, 9. 植 株基部 及根, 10. 茎上 部, 11. 叶片 一部分 放大, 12. 小伞形 花序. 13. 小总 苞片, 14. 花, 15. 花辧, 16. 雄蕊, 17. 幼 果。 (史渭 清绘) 
464  云南 植物志  6b. 黄花鸭 跖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5, 9-17 var. flaviflorum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本变种 主要特 征为花 黄色, 小伞 形花序 较小; 小总苞 片常较 短小, 长 5 —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超过小 伞形花 序不到 1 倍。 产 中甸、 洱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3 500 米 的高山 草地; 青海、 甘肃、 西 藏东部 至 南部、 四 川西部 (广布 ) 有 分布。 云南新 记录。 7. 丽 江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6, 7-11 Bupleurum rockii Wolff (1929);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100 厘米。 根 细长, 上部略 增粗, 灰 褐色, 木 质化。 茎 单一或 数茎, 直立, 有 时带紫 红色, 圆 柱形, 中空, 有纵长 条纹, 有 时略呈 细棱状 突起, 自下 部 开始有 分枝。 基生叶 线形至 线状长 圆形, 基部渐 狭成叶 柄状, 叶鞘 抱茎, 长 8 — 15 厘 米, 宽 3 — 10 毫米, 具 11 脉; 茎下 部叶卵 状长椭 圆形, 无柄 抱茎, 长 5 — 13 厘米, 宽 0. 8 — 1.5 厘米; 茎中 部叶逐 渐增宽 变短, 至茎上 部为宽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圆形, 耳状 抱茎, 先 端 急尖,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叶质 较厚, 有 时带红 棕色, 全部有 紫红色 增厚的 边缘。 花序 梗长而 挺直, 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顶生花 序直径 4 一 6 厘米; 总苞片 1 一 3, 卵状椭 圆形, 顶 端钝, 有小 尖头, 绿色, 有时带 红色, 不 等大, 长 0. 3-1. 2 厘米, 宽 0. 3 — 1 厘米, 9 一 11 脉; 伞辐 6 — 12, 不 等长, 长 1 一 6 厘米, 侧生伞 形花序 较小, 伞辐 3 — 7; 小 总苞片 5, 倒 卵状椭 圆形, 顶端 急尖, 长 3. 5 — 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长度 等于或 超过 花时的 小伞形 花序, 而短于 果时的 小伞形 果序;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2; 花瓣 黄色, 顶端 内折处 平坦; 花柱 基宽于 子房, 扁 盘形。 果实长 卵形, 成熟 时为红 棕色, 长 4 一 5 毫 米, 宽 2. 2-2. 6 毫米; 每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50 — 4 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沟 边或疏 林下;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多 枝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6, 1-6 Bupleurum polyclonum Y. Li et S. L. Pan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全株 无毛。 根颈 稍粗, 根 细长, 下 端有时 有少数 分叉, 灰 褐色, 长 5 — 7 厘米, 径 3 — 5 毫米, 木 质化。 茎 单一, 径 2 — 3 毫米, 有条 棱显著 突起, 自基 部开始 分枝, 向 上分枝 愈多, 且重复 分枝, 分 枝纤细 硬挺, 短小, 常作 "之" 字形 曲折。 基生叶 无柄, 线形, 基 部宽阔 抱茎, 上部 狭窄呈 锥形, 先端 尖锐, 长 7 — 20 厘米, 宽约 1 毫米, 下部宽 3 毫米; 茎 上部叶 短小, 锥形, 3 — 5 脉, 叶 缘干后 反卷; 每 枝先端 具伞形 花序; 总苞片 1 一 4, 不 等大, 卵形, 长 2 — 8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伞辐 3 — 6, 纤 细, 不 等长, 长 0.6 — 3 厘米; 每小 伞形花 序有花 数朵; 小 总苞片 5,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尖锐, 长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比花 柄长, 3 — 5 脉, 向背面 突出; 花 小, 黄色, 小 舌片长 方形, 花 柱基直 径超过 子房。 分 生果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2 — 1.5 毫米, 棕色, 5 棱明显 突出,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图 版 136 1—6. 多 枝柴胡 Bupleurum polyclonum Y. Li et S. L. Pan, 1. 植株. 2. 小总 苞片, 3. 总 苞片. 4. 小 伞形 花序. 5. 花, 6. 未成熟 果实, 7 — 11. ^江 柴胡 B. rockii Wolff, 7. 植株' 8. 总 苞片. 9. 小总苞 片. 10. 果实. 11.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466  云南 植物志  产会泽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 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9a. 抱 茎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7, 7-12 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 ex DC. var. amplexicaule C. Y. Wu ex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一、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 单一, 圆 柱形, 中空,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少数分 枝。 下部叶 线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稍宽, 无柄 抱茎, 长 6 — 10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11 一 13 脉; 茎 中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心形 抱茎, 叶缘 有白色 细边; 茎上 部叶为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有细小 尖头, 基部 宽阔, 深 心形, 抱茎。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和 腋生, 直径 2 — 6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总苞片 1 一 4, 椭圆 形或长 卵形, 大小 不等, 长 0.5 — 2. 2 厘米, 宽 2 — 8 毫米; 伞辐 (4 一) 7—9, 不 等长, 长 0. 5 — 3 厘米; 小总苞 片 5, 卵 形或广 卵形, 先端 急尖, 长 4 一 5. 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长 等于或 略超过 花柄; 花瓣 黄色。 分 生果红 棕色, 卵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棱细;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洱源、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2 700 (-4 000) 米 的稀疏 灌丛草 坡上; 西 藏东部 (左贡 ) 也有。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茎 下部叶 线形, 较 狭窄, 叶 基部不 收缩成 柄而成 叶鞘抱 茎, 上部叶 卵形, 基部 深心形 抱茎。 原变 种花为 紫色, 产于 印度、 尼泊尔 及喜马 拉雅山 区 诸国。 云南 中甸、 德 钦也有 (据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 9b. 空 心柴胡 (变种 ) (四川 巫溪) 图版 137, 1-6 var. franchetii de Boiss. (1906); Wolff (1910); Diels (1912);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B. handelii Wolff in Hand. -Mazz symb . sin 7: 712 (1933). syn. no v. ; Bupleurum candollei auct. non Wall, ex DC. : de Boiss. (1902); B. longicaule auct. non Wall, ex DC. : Diels (1905); Limpricht (1922), p. p.; Wolff (1926), p. p.; Hand. -Mazz. (1933), Shan (1940), p. p. 本变 种为多 年生, 茎 单一, 高 50 — 100 厘米, 挺直, 中空, 嫩 枝常带 紫色, 节 间长, 叶 稀少。 基部叶 较狭,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 急尖, 下部 抱茎, 无明显 的柄, 9 一 13 脉, 中、 上 部叶长 卵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抱茎, 但不 成深心 形, 与抱茎 柴胡有 区别; 果长 3 — 3. 5 毫米, 宽 2 — 2. 2 毫米, 有 浅棕色 狭翅。 产 中甸、 丽江 (B. handelii Wolff 的模 式产地 )、 鹤庆、 碧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1 400— 4 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少 有生于 林下;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四川西 北部、 湖北西 部有分 布。 10. 纤 细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8, 1-6 Bupleurum gracillimum Klotzsch (1862); Nasir (1955); Shan et Y. Li (1974); 中 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Bupleurum falcatum subsp. eu falcatum var. gracillimum Wolff (1910); Shan 
图 版 137 1—6. 空 心柴胡 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 ex DC var. franchetii de Boiss. , 1. 植 株下部 及根, 2. 植株 上部, 3 . 部 分叶片 放大, 4. 小总 包片, 5. 小伞形 花序, 6. 果实, 7—13. 抱 茎柴胡 B. longicaule Wall, ex DC. var. amplexicaule C. Y. Wu ex Shan et Y . Li, 7. 植株 下部. 8. 植株 上部, 9. 小总 苞片, 10. 花瓣. H. 果实. 12. 果实横 剖面. 13. 小伞形 花序。 (史渭 淸绘) 
图 版 138 1 — 6. 纤 细柴胡 Bupleurum gracillimum Klotzsch, 1. 植株. 2, 总 苞片' 3. 小伞形 果序. 4. 小总 苞片' 5. 果实, 6. 果实横 剖面; 7—12. 小柴胡 B. hamiltonii Balak. var. hamiltonii, 7. 植株' 8. 小伞 形花 序, 9. 小总 苞片, 10. 花, 11. 果实' 12. 果实横 剖面。 (史渭 淸绘) 
伞形科  469  (1940); H. Koba et al. (1993).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常 匐地, 全 株光滑 无毛, 高 6 — 40 厘米。 直根 细长, 上部 稍粗, 径 约 0.5 厘米, 棕色。 茎 多数, 呈丛 生状, 圆 柱形, 黄色或 带浅棕 红色, 细 条纹轻 微突起 或不 明显, 径 1.5 — 2. 5 毫米。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线状披 针形, 略带粉 绿色, 长 1 一 S 厘 米, 宽 2 — 6 毫米, 无柄, 基部 略扩大 抱茎, 7 — 11 脉; 茎中 上部叶 较宽, 披 针形, 基部 扩展半 抱茎, 长 1.2 — 5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自 茎下部 开始, 每叶腋 中有 一短小 花序; 总苞片 3 — 4, 不 等大, 线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0.5 — 4. 5 厘米, 宽 2 — 5 毫米 ;伞辐 3 — 4, 略粗, 不 等长, 长 0.5 — 3 厘米; 小 总苞片 3 — 5, 线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大小 和形状 各异, 长 1. 5-8 毫米, 宽 0. 7—2. 5 毫米, 一般 比小伞 形花序 长或近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6, 花 柄长约 1 毫米, 花 柱基扁 盘状, 每 小伞形 花序一 般只有 2 — 3 个果 实 成熟, 果 实椭圆 形或长 卵形, 上部 略狭,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2 — 2. 3 毫米, 棕色, 棱 粗而 明显, 淡 黄色, 棱槽 内油管 4 一 5, 合生 面油管 4。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4 300 米的 山坡沟 边或灌 丛中; 四川 (康定 )、 西藏 (察隅 ) 有产。 分 布于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西 北部, 尼泊尔 及喜马 拉雅山 区诸国 (东 达锡金 )。 11 小柴胡 (四 川中 药志) 滇 银柴胡 (云南 )、 金柴胡 (四川 雷波) Bupleurum hamiltonii Balak. (1967)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西 藏植物 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B. tenue Buch. -Ham. ex D. Don (1825), non Salisb. (1796);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i (1879); Diels (1900); de Boiss. (1906); Wolff (1910); Hand. -Mazz. (1933); Mete. (1934); Shan (1940); Hiroe (1958), (1979); 中药志 (1959); 四川中 药志 (1959); Kanai (1966); "图 鉴" (1972);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lla. 小柴胡 (原 变种) 图版 138, 7—12 var. hamiltonii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根 细瘦, 多 枝根, 表皮 褐色, 木 质化。 茎 单一, 直立, 常带紫 褐色, 自基 部开始 分枝, 分 枝多, 细长 质坚, 斜升 展开。 基生叶 少数, 狭窄 细小,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茎生叶 线状长 圆形, 基部 稍狭, 无柄 抱茎, 先端急 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长 2 — 8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7 — 9 脉, 小脉末 端和边 缘有棕 黄色的 油 脂点; 分枝上 的叶更 短小, 形状 相似。 伞形花 序多而 细小, 花序梗 细长, 长 2 — 3. 5 厘 米, 总苞片 2 — 4 ,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不 等大, 长 3 —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伞辐 2 — 5, 纤细, 不 等长, 长 6 一 15 毫米; 小 总苞片 5, 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I- 5 毫米, 长 略超过 花柄; 每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5, 结 果时, 发 育果实 一般为 3; 花瓣近 圆形, 小 舌片近 方形。 分 生果椭 圆形, 长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棕 褐色, 梭粗, 显著 突出, 淡 黄色;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宾川、 大理、 大姚、 昆明、 景东、 屏边、 西畴、 镇雄 等地, 多 生 于海拔 600 — 2 900 米的 向阳山 坡草丛 中或干 燥砾石 坡地; 西藏 南部、 四川、 贵州、 广 西、 湖 北等地 也有。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至 不丹、 中南半 岛均有 分布。 
470  云南 植物志  lib. 矮 小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humile (Franch. ) Shan et Sheh,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306 (1993) . Bupleurum tenue Buch. -Ham. ex D. Don var. humile Franch. (1894) ; Wolff (1910) ;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1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全株带 红色; 从基部 分枝, 分枝 短小。 叶小 质厚, 带 红色, 长 1 一 3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叶背面 网脉不 明显。 伞 形花序 具伞辐 2 — 4。 产 东川、 禄劝、 富民、 巧家、 洱源、 鹤庆, 生 于海拔 1 150 — 2 300 米 的林边 或草坪 上; 四川 (木 里、 小金)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黑 山门。 12. 韭 叶柴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9, 1-5 Bupleurum kunmingense Y. Li et S. L. Pan (1984) * . 多年生 草本, 高 so — 100 厘米, 全株 无毛。 直根圆 柱形, 末端 稍细, 长约 10 厘米, 径 3 — 5 毫米, 褐色。 茎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纵长 条纹略 呈棱状 突起, 上部有 分枝, 分枝 细柔。 基生叶 多数, 线形, 无柄, 基部 稍宽, 抱茎, 中部 较宽, 先端 狭窄, 渐尖, .3 — 7 脉, 向背部 突出,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茎生叶 稀少, 较 短小, 为 线形, 先端渐 尖或 急尖, 茎 上部叶 更小, 为狭披 针形。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1.5 — 4. 5 厘米, 总苞片 通常为 3-5, 也有 8 片的, 狭 卵形, 不 等大, 长 1.5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伞辐 4 一 11, 不等 长, 长 0.5 — 2. 5 厘米, 纤细; 小 总苞片 5, 倒卵 形或长 卵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绿色, 长 2. 5 — 3.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3 — 5 脉, 比小伞 形花序 稍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4; 花 瓣 黄色, 小 舌片近 方形, 中央 凹人; 花 柱基扁 盘形。 分 生果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果棱 突起, 成 熟时棕 褐色;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8—10 月 。 产昆明 、泸西 等地, 生 于海拔 2 000 米 左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玉 案山。 13. 竹 叶柴胡 (云 南、 四川) 神荞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1828); nom. nud. , ex DC. (1830); Shan et Y. Li (1974); "图 鉴"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 Bupleurum falcatum var. 1. marginatum (Wall.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oll. et Hemsl. (1891) ; Wolff (1926) ; Bupleurum falcatum subsp. 2. marginatum (Wall. ) . C. B. Clarke ex Wolff (1910); Hand. - Mazz. (1933);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Koba et al. (1994). 13a. 竹 叶柴胡 (原 变种) 图版 139, 6—14 . var. margin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颈 稍粗, 常呈扭 曲状, 有横纹 突起, 根长, 常分 枝, 木 质化, 表 皮暗红 棕色, 长 10 — 15 厘米, 径 5 — 8 毫米。 茎 单一或 2 — 3 茎, 圆 柱形, 绿色 或有时 略带紫 红色, 具细 条纹, 轻微 突起。 叶鲜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叶缘全 部具白 色 软骨质 边缘, 基生 叶茎下 部叶狭 线形, 先端 急尖, 有 硬质小 尖头, 下部渐 狭成叶 柄状, 基 部叶鞘 抱茎, 长 7 — 13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茎中 上部叶 为长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图 版 139 1—5. 韭 叶柴胡 Bupleurum kunmingense Y. Li et S- L. Pan, 1. 植株, 2. 总 苞片, 3. 小伞形 花序, 4. 小总 苞片, 5. 花 i 6 — 14. 竹 叶柴胡 B. marginatum Wall, et DC. var. marginatum. 6. 根部, 7. 植株 中 下部' 8 . 总 苞片' 9 . 花 果枝. 10. 小伞形 花序, 11. 花, 〗2. 果实, 13. 果实横 剖面, 14. 部 分叶片 放大。 (史渭 淸绘) 
472  云南 植物志  宽 1.5 — 2 厘米, 7 — 13 脉, 背 面叶脉 突起; 茎顶部 叶片短 而宽, 为卵 状长椭 圆形至 卵形。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顶生或 腋生, 伞辐 3 — 4 (8), 不 等长, 长 1 一 4 厘米, 总苞片 2 — 3 (5), 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大小 不等, 长 0.3 — 1.5 厘米, 宽 1 一 7 毫米, 9 一 13 脉;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2; 小 总苞片 5, 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突尖, 等于 或稍短 于花柄 长度, 长 1.5 — 2.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1 一 3 脉, 具白 色膜质 边缘; 花瓣浅 黄色, 顶端 反 折处较 平而不 突起, 小舌片 较大, 方形; 花 柱基厚 盘状, 宽于 子房。 果长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1. 8-2. 2 毫米, 棕 褐色, 棱狭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 期 6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德钦、 丽江、 鹤庆、 宾川、 大理、 砚山、 昆明、 宜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750 — 2 700 米 的山坡 草地或 林下; 分 布我国 西南, 中部和 南部各 省区。 克 什米尔 地区、 巴基 斯坦、 印 度 (东北 部)、 尼泊尔 东至不 丹也有 分布。 13b. 窄竹 叶柴胡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狭 叶神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stenophyllum (Wolff) Shan et Y. Li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 藏植物 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Bu pleurum falcatum subsp. marginatum (Wall. ) C. B. Clark ex Wolff var. stenophyl- lum Wolff (1910) ; Hand. -Mazz.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Bu pleurum falcatum L. var. stenophyllum Wolff (1933). 本 变种主 要特征 为植株 较矮, 高 25 — 60 厘米; 叶片 狭长, 长 3 — 10 厘米, 宽 3 — 6 毫 米, 白色 软骨质 的边缘 较窄, 质地 较硬, 略带 革质, 小总苞 片长过 花柄。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昆明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的 高 山地区 林下、 山坡、 溪边或 路旁; 我国 西部和 西南部 (川 西至 藏东南 察隅) 广泛 分布。 文 献包括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308 页尚 有丽江 小柴胡 B. handelii H. Wolff et Hand. - Mazz. 的 记载, 伹 均未见 标本。 24. 芹属 Apium L. 草本。 根圆 锥形。 茎 直立或 匍匐, 有 分枝, 无毛。 叶片 1 回羽 状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多裂, 裂片近 圆形、 卵形至 线形; 叶柄基 部有膜 质鞘。 花序 为疏松 或紧密 的单伞 形花序 或 复伞形 花序, 花序梗 顶生或 侧生, 有些伞 形花序 无梗;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无或 显著; 伞 辐上升 开展; 花柄不 等长; 花 白色或 稍带黄 绿色; 萼齿 细小或 退化; 花瓣近 圆形或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基 幼时常 扁压, 花柱短 或向外 反曲。 果实近 圆形, 卵形, 蹕 心脏 形或椭 圆形, 侧面 扁平, 合生 面有时 收缩; 果棱 尖锐或 钝圆, 每棱槽 有油管 1, 合生 面 2; 分生 果横剖 面近. 圆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心皮柄 不分裂 或顶端 2 浅裂至 深裂。 约 20 种, 分布于 欧洲至 印度, 北非及 南非, 引 种栽培 于全世 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华东及 西南各 省均有 栽培。 云 南栽培 1 种。 1. 旱芹 图版 140, 1-6 
图 版 140 1-6- 旱芹 Apium graveolens L. , 1. 植株, 2. 小伞形 花序, 3. 花, 4. 花糠. 5. 雄蕊. 6. 果实, (史渭 清绘) 
474  云南 植物志  香芹菜 (丽江 )、 药芹 (江苏 )、 芹菜 (通称 ) Apium graveolens L. (1753);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Yabe (1902); Komarov (1-905) ; Hayata (1906); de Boiss. (1906); Diels (1912); Chermezon (1921) et (1923) ; Wolff in Engl (1927) ; Hand. - Mazz. (1933) ; P. Buwalda (1936) ; Shan (1940); Hiroe (1958); 苏 南手册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150 厘米, 有 强烈的 香气。 茎 直立, 无毛, 有 棱角。 基 生叶 的柄长 2 — 26 厘米, 下 部有阔 膜质的 叶鞘; 叶片轮 廓为长 圆形至 倒卵形 ,长 7 — 18 厘 米, 宽 3. 5 — 8 厘米, 通常 3 深裂或 3 全裂, 裂片近 菱形, 边缘有 锯齿, 叶 脉两面 隆起; 较上 部的茎 生叶有 短柄, 叶 片通常 分裂为 3 小叶, 小叶倒 卵形, 边缘 疏生锯 齿以至 缺刻。 复 伞形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花序 梗长短 不一, 有时 缺少, 通常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 辐 细弱, 3 — 16 枚, 长 0.5 — 2. 5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29, 花柄长 1 一 1.5 毫米; 萼 齿 小或不 明显; 花瓣白 色或黄 绿色; 花丝 与花瓣 同长或 稍长; 花柱基 扁压, 花柱 幼时极 短, 成熟 时向外 反曲。 果 实长约 1.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果棱 尖锐, 合 生面略 收缩,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4 一 7 月。 各 地栽培 (直 至德钦 )。 我国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河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 川等省 区均有 栽培。 欧洲、 亚洲、 北 非洲及 北美洲 也有, 栽培 很广。 茎和 叶可供 蔬食, 果实提 芳香油 作调合 香料。 25- 链 果斧属 Trachyspermum Link, nom. conserv 直立 草本。 茎圆 柱形, 有 分枝, 常被细 柔毛, 罕 无毛。 叶 有柄, 叶片 羽状分 裂或三 出式 2 — 3 回羽状 深裂, 末回 裂片无 柄或有 短柄, 通 常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截形, 微 心 形至狭 楔形, 边缘 疏生不 规则的 裂齿或 缺刻, 有时 全缘, 两面 无毛。 复伞 形花序 疏生, 花序梗 细弱,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存在 或无; 伞辐 少数, 纤细;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退化; 花 瓣倒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背 面疏生 糙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外展; 心皮 柄 2 裂至 基部。 果 实卵圆 形或微 心形, 侧扁, 分生果 的主棱 5 条, 表面 有白色 糙毛; 胚 乳复面 平直, 每 1 棱槽 有油管 2 — 3。 约 12 — 20 种, 分布于 热带至 东北, 非洲至 南亚。 我国有 2 种及 1 变种, 主产 西南各 省。 云南有 2 种及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株 常被细 柔毛,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缺乏 1. 糙果芹 T. scaberulum 2 (1) 植株 无毛,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存在 2. 具苞 糙果芹 T. involucratum 1- 糙果芹 Trachyspermum scaberulum (Franch. ) Wolff ex Hand. -Mazz. (1933) : Shan (1940) ; "图鉴 "(1972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T;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0; 贵 州植物 
伞形科  475  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scaberula Franch. (1894) ; Pirn pinella scaberula (Franch) de Boiss. (1906) ; Pimpinella scaberula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la. 糙果芹 (原 变种) 图版 141, 1-4 var. scaberulum 多年生 草本, 高 0.7 — 1.6 米。 主根纺 缍形, 侧根 纤细。 茎 直立, 有 条纹, 中空, 被 短糙毛 。基生 叶或较 下部的 茎生叶 有柄, 叶片长 3 — 1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1 一 2 回羽 状 深裂, 裂 片呈阔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近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0.5 — 2. 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截 形或微 心形,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锯齿或 缺刻, 两面有 糙毛; 较 上部的 茎生叶 略小, 裂片 呈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全缘或 有少数 锯齿; 序托叶 极其退 化。 复 伞形花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细弱;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3 — 8, 丝状, 长 1 一 2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8 朵, 花柄 丝状; 萼齿 退化; 花瓣 白色, 倒卵 形或倒 卵状圆 形, 先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背面有 糙毛, 脉 1 条; 花药近 圆形, 淡 黄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向外 反折。 果 实卵圆 形或圆 心形, 表面有 糙毛。 花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巍山、 禄劝、 嵩明、 寻甸、 昆明、 路南、 蒙自、 屏边、 广南, 生 于海拔 1 500 — 3 100 米 的山坡 路旁、 灌 丛和松 林下; 分布 于 广西、 贵州、 四川 (西部 )、 西藏 (东部 墨脱、 波密) 等 省区。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三场 旧。 lb. 豚叶 糙果芹 (变种 ) 图版 141, 5-7 var. ambrosiifolium (Franch. ) Shan (1940). Carum scaberulum Fr. var. ambrosiifolium Franch. (1894) ; Pimpinella scaberulum var. ambrosiifolium (Franch) Wolff (1927); Hiroe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 植 株密生 柔毛, 较 下部的 茎生叶 柄短, 最 后的裂 片边 缘近羽 状深裂 以至缺 刻状深 锯齿。 花期 8 — 9 月 。 产 禄劝、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2 300 — 3 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 川西部 也有。 模式 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大 龙潭。 2- 具苞 糙果芹 Trachyspermum involucratum (Roxb. ) Maire (1922) ; Hiroe (1979). Apium involucratum Roxb. (1812); Trachys permum roxburghianum Wolff in Engl. (1927). 植 株高约 80 厘米, 无毛。 叶的 轮廓呈 卵状披 针形, 3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三出 羽状 复叶; 小叶 线形, 长 3 — 30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叶柄长 1.5 厘米; 总苞片 数枚, 线 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1 — 0.3 毫米。 伞辐 4 一 6, 上升 开展, 长 1 一 2 厘米; 花 白色。 果 实 卵形, 长 0.7 — 1 毫米, 宽 0.5 — 0.8 毫米, 有 软毛, 棱 凸起。 花期 11 月。 勐海、 景洪 地区有 栽培。 分布于 印度、 菲 律宾。 
图 版 141 1 ~ 4. 椅果序 Trachyspermum scaberulum (Franch. ) Wolff ex Hand. -Mazz. var. scaberulum , 1. 植 株一部 分, 2. 花, 3. 花瓣, 4. 果实; 5—7, 豚草叶 糙果芹 T. scaberulum (Franch. ) Wolff ex Hand. -Mazz. var. ambrosiifolium (Franch. ) Shan, 5. 植株一 部分, 6. 花, 7.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77  26. 毒芹属 Cicuta L. 多年生 草本, 高大, 直立、 光滑。 叶 有柄; 叶片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 形或狭 披形, 边缘有 鋸齿或 缺刻。 复伞形 花序, 顶生或 侧生; 总苞 片无或 少数; 伞辐 多数, 细长, 上升 开展; 小 总苞片 多数, 狭窄, 长 或短于 小花。 花 白色; 萼齿 5, 阔三角 形, 与花瓣 互生; 花 瓣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圆盘 状, 花 柱短, 向外 反曲。 分生 果卵形 以至卵 圆形, 两侧 扁压, 合生面 窄缩, 主棱阔 而钝, 木 栓质;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分 生果横 剖面近 圆形, 胚 乳腹面 平直或 微凹; 心皮柄 2 裂。 约 20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1 变种。 云南西 北部产 1 种。 1. 毒芹 (中 国植 物志) Cicuta virosa L. (1753) ;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Forb. et Hemsl. (1887); Yabe (1902); de Boiss. (1903); Komarov (1905); Nakai (1909); Wolff in Engl. (1927); Hiroe (1985); Nasir et Ali (1972); P. K. Mukherjee (1977); 秦岭 植物志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00 厘米; 主根 短缩, 支根 多数, 肉 质或纤 维状, 根状茎 褐色。 茎 直立, 单生, 圆 筒形, 中空, 上部有 分枝, 枝 条上升 开展。 基生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叶鞘 膜质, 抱茎; 叶片轮 廓三角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2 — 20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最下部 的一对 羽片有 1 一 3. 5 厘米长 的柄, 羽片 3 裂至 羽裂, 裂 片线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3 — 10 毫米, 边 缘具疏 锐或锐 锯齿, 两面 无毛或 脉上具 糙毛; 较上部 茎 生叶具 短柄, 叶 形同基 生叶; 最上部 茎生叶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末回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2 — 5 毫米, 边 缘具疏 鋸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长 2. 5 —: 10 厘米, 无毛; 总苞 片通常 无或有 1 线形 苞片; 伞辐 6 — 25, 近 等长, 长 2 — 3. 5 厘米, 小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多数, 长 3 — 5 毫米, 宽不及 1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小伞形 花序具 15 — 35 花, 花梗长 4 一 7 毫米; 萼齿 明显,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顶端具 内折小 舌片, 中脉 1 条; 花 丝长约 2. 5 毫米, 花 药近卵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花柱 基幼时 扁压, 光滑; 花 柱长约 1 毫米, 向外 反折。 分 生果近 卵 圆形, 长宽均 2 — 3 毫米, 合生面 收缩, 主 棱阔, 木 栓质;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 生面油 管 2;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300 米左右 的沼泽 地中; 分布于 西北、 华北、 东北和 四川。 日本、 朝鲜、 蒙古、 远东 地区、 欧洲 和北美 亦有。 27. 丝 瓣芽属 Acronema Edgew.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根 块状, 极少 呈胡萝 卜状。 茎 直立, 有 条纹, 无毛。 叶片轮 廓通常 呈三角 形或阔 卵形, 三出 式羽状 分裂或 1 一 3 (— 4) 回羽状 分裂; 序 托叶的 末回裂 片呈 线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通常 缺乏, 罕少 存在; 伞 辐不等 
478  云南 植物志  长; 花 两性或 杂性; 萼齿 缺乏或 存在; 花瓣 白色、 紫红色 或中间 白色而 边缘紫 红色, 卵 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顶端丝 状或尾 状尖, 少 有短尖 或钝; 花 丝短, 花 药卵圆 形或近 圆形; 花 柱基扁 压或稍 隆起, 花 柱短, 直立 或向外 反折。 果实 卵形、 阔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两侧 稍 扁压, 合生面 缢缩, 无毛, 主棱 5 条, 丝状, 分生 果横剖 面近半 圆形, 胚乳腹 面近平 直, 每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面 2 — 4。 约 23 种, 主要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及横断 山区。 我 国现知 19 种 2 变种, 产 西南各 省。 云南有 10 — 12 种。 为亚高 山云、 冷杉 林下苔 藓层中 的特征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 (4) 基生叶 的末回 裂片呈 线形, 线状 披针形 以至长 圆形; 有 明显的 萼齿。 2 (3)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10; 萼齿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卵状披 针形, 顶 端窄尖 1- 丽江 ^辦# A. schneideri 3 (2)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5; 萼齿 明显地 窄长; 花 瓣狭披 针形, 顶 端长尖 2. 中甸 丝辦芹 A • forrestii 4 (1) 基 生叶的 末回裂 片不呈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无萼齿 (除 星叶丝 瓣芹外 )。 5 (8) 有小 总莓片 1 一 3。 6 (7) 茎通常 有少数 分枝; 伞辐长 1 一 2 厘米; 花 瓣顶端 呈丝状 3. 丝辦芹 A. tenerum 7 (6) 茎无 分枝, 呈花 葶状; 伞辐长 不超过 1 厘米; 花瓣顶 端短尖 4. 矮小 丝鋤芹 A. wolffianum 8 (5) 无小总 苞片。 9 (10) 有 萼齿; 基 生叶为 3 小叶或 3 深裂, 背 面常带 淡紫色 …… S. 星叶 丝辦芹 A. astrantiifolium 10 (9) 无 萼齿; 基生叶 1 一 3 回羽状 分裂, 背面 不呈淡 紫色。 11 (14) 植株高 4 一 25 厘米, 基生叶 2 — 3, 与 序托叶 同型; 側生伞 形花序 1 一 2, 通常不 伸长。 12 (13) 基生叶 1 回或近 2 回 三出式 分裂, 第 1 回 羽片有 短柄, 末回裂 片先端 3 浅裂或 缺刻状 鋸齿; 花 瓣卵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无腺毛 6. 块根 丝辧芹 A. handelii 13 (12) 基生 叶通常 3 深裂, 第一 回羽片 无柄, 末 回裂片 先端有 少数钝 锯齿; 花瓣卵 形或菱 状卵形 7- 苔间丝 辦^ 1 A. muscicolum 14 (11) 植 株高在 25 厘米 以上, 茎生叶 多数, 与 序托叶 异型; 侧生伞 形花序 多数, 若不为 多数, 则花 柄 极短或 近无。 15 (16) 花瓣 顶端有 腺毛; 果实阔 卵形; 茎上部 侧生伞 形花序 通常长 11 一 20 厘米 '- …… 8. 锡金 丝辫芹 A. hookeri 16 (15) 花辧 顶端无 腺毛; 果实卵 形至卵 圆形; 茎上部 侧生伞 形花序 通常长 2 — 8 厘米。 17 (18) 基 生叶的 第二回 羽片近 无柄;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4 (5), 花 瓣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辦 1/2 或 稍长 9. 多变 丝辨弃 A. commutatum 18 (17) 基 生叶的 第二回 羽片有 短柄;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7, 花 辦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辦 2/3 10. 圆锥 丝辧芹 A. paniculatum 1. 丽江 丝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2, 1-4 Acronema schneideri Wolff in Fedde (1929); Shan (1940);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 9 3). 
伞形科  479  Pimpinella schneideri (Wolff) Hiroe (1979). 直立 草本, 高 25 — 75 厘米。 根短, 常呈串 珠状。 茎有细 条纹, 无毛。 茎生叶 有柄, 柄长 8. 5 — 15 厘米, 叶鞘短 而窄; 叶片 2 — 3 对羽状 分裂, 下面的 1 对 羽片有 短柄, 通常 3 裂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长 4. 5 — 9 厘米, 宽 2 — 5 毫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序托叶 的 叶柄呈 鞘状, 叶片 3 裂或 不裂, 线形。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5 — 7 厘米, 上部 粗糙, 无总 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13, 不 等长, 长 1.5 — 5 . 5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10, 花 柄不 等长, 通 常一侧 粗糙; 萼齿在 幼果时 明显, 卵状三 角形, 顶端 窄尖, 长约 0.1 毫米; 花瓣紫 红色, 罕 白色而 稍带紫 红色, 呈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宽 0.5 毫米, 基部略 窄, 顶端呈 丝状; 花药近 圆形,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柱基在 开花时 扁压, 结 果时稍 隆起, 花 柱向外 反折。 幼果 卵形, 主棱 丝状。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 500 — 4 1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冷杉 林下; 亦 广布 于四川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 2. 中甸 丝瓣芹 Acronema forrestii Wolff (192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 9 3). Pimpinella forrestii (Wolff) Hiroe (1979). 茎高 40 厘米, 纤细, 直立, 无毛, 上部有 分枝, 枝条 短缩。 基生 叶长达 20 厘米; 叶 柄 细弱, 叶鞘 抱茎; 叶片轮 廓呈阔 卵形, 下面苍 白色, 3 回羽状 全裂, 最后 的裂片 长圆形 或 楔状长 圆形, 全缘 或先端 有少数 钝齿; 序托 叶极其 退化, 末 回裂片 窄长, 全缘。 伞形 花序 顶生,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8 — 12, 丝状, 极不 等长, 在开花 时长约 4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5, 花柄 丝状. 上部 粗糙; 花萼 狭长; 花瓣 深紫萝 兰色, 狭披 针形, 先端 长尖, 基部 狭窄呈 爪状。 子房 无毛; 花柱基 扁压; 花柱 较长, 向外 叉开。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 000 米的 草地。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认为 中甸队 1675 即 本种。 3- 丝辨芹 图版 142, 5-7 Acronema tenerum (DC. ) Edgew. (1851) ; Wolff in Engl. (1927) ,pro part ; Mukherjee (1977);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S. L. Liou et Shan ( 1980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Sison tenerum wall. (1828) nom nud. ; Heliosciadium tenerum DC. (1830); Pimpinella tenera (Wall, ex DC. ) Benth.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iroe (1979); Carum tenerum (Wall. ) Franch. (1894).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根卵 圆形, 极 少呈芜 菁状。 茎 直立, 单生, 细弱, 有 少数分 枝。 基生叶 的柄长 2 — 5 厘米; 叶片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楔 状倒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宽各约 5 毫米, 通 常顶端 3 浅裂; 序 托叶的 叶柄呈 鞘状, 边缘 膜质, 叶片 三出式 羽状分 裂, 裂片 2 — 3 浅裂。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纤细; 总苞片 无或近 于无; 伞辐 3 — 4, 不 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5, 花 柄短; 小 总苞片 1 一 3, 细小; 无萼 齿; 花瓣 紫色, 卵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瓣 1/2 到 1/3; 花丝 极短, 花药 近 圆形; 花柱基 扁压, 花 柱向外 反折。 果实 卵形, 长约 2 毫米, 主棱 丝状。 花期 8 月。 
图 版 142 1-4. HH 江丝 » 芹 Acronema schneideri Wolff. 1. 植株' 2. 花. 3. 花辦. 4. 果实: 5—7. 丝辯芹 A. tenerum (DC. ) Edgew. , 5. 植株, 6. 花, 7. 果实, 8—12. 矮小 丝瓣芹 A. wolffianum Fedde ex Wolff, 8. 植株' 9. 叶 放大, 10. 花, 11. 果序, I 2 .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81  产 洱源、 丽江、 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3 500 — 3 650 米的岩 石边或 荫湿石 隙中; 分布 于西藏 (察隅 )。 锡金、 不丹、 尼泊尔 和印度 西北部 也有。 4. 矮小 丝擗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2, 8-12 Acronema wolffianum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30); Mukherjee (1977);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Pimpinella feddeana Hiroe (1979). 矮小 草本, 高约 5 厘米。 根卵 圆形。 茎 单生, 纤细, 无 分枝, 呈花 葶状。 基 生叶的 叶柄 细长, 长 1 一 1. 5 厘米, 下 部有阔 膜质的 叶鞘; 叶片轮 廓呈半 圆形, 2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 羽片有 短柄, 柄长约 2 毫米; 第 2 回 羽片阔 卵形, 3 深裂, 裂 片全缘 或中间 的裂片 2 — 3 浅裂, 裂齿长 1 一 2 毫米。 复伞形 花序梗 细弱;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伞辐 3 — 7, 长不超 过 1 厘米; 小伞形 ^ 序有花 3 — 5, 花柄 很短, 在幼果 时长约 2 毫米; 小 总苞片 2 — 4, 短 于 花柄; 萼 齿无; 花瓣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 短尖, 不呈 丝状; 花 丝短于 花瓣, 花药 近 圆形; 花柱 基在幼 果时稍 隆起, 花 柱短, 直立 或向外 叉开。 幼 果长卵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主棱 丝状, 绿色, 无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维西, 生 于海拔 3 700 米的 山坡。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大吉 岭)。 5- 星叶 丝辧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3, 10-15 Acronema astrantiifolium Wolff in Fedde (1929);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mpinella astrantii folia (Wolff) Hiroe (1979). 直立 草本, 高 25 — 50 厘米。 根块 状至萝 卜状, 径约 5 毫米。 茎 单生或 有少数 分枝, 有细 条纹, 无毛。 基生叶 有柄, 柄长 4 一 8 厘米, 叶鞘 短窄, 边缘 膜质而 抱茎; 叶 片轮廓 呈 半圆形 或阔三 角形, 长 1. 5-3. 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3 深 裂近基 部或为 3 小叶, 小叶 片 或裂片 呈卵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基部 楔形, 上部 有锯齿 或深浅 不等的 缺刻状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 淡绿色 或带淡 紫色; 序托叶 的柄呈 鞘状, 叶 片通常 3 裂, 裂片 线形, 全缘。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4. 5 — 10 厘米, 侧 生伞形 花序梗 细弱;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12, 不 等长, 长 1.5 — 6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2, 花 柄 纤细, 一侧较 粗糙; 萼齿 明显, 狭三 角形; 花瓣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 约 0.5 毫米, 基部 较窄, 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瓣 1/2 — 1/3, 表面 有乳头 状毛; 花 丝长不 超过 1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稍 隆起, 花 柱向外 叉开。 果 实近卵 圆形, 长、 宽各约 2 毫米, 主棱 丝状; 分 生果横 剖面近 圆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 800 — 4 250 米的高 山草坡 或冷杉 林下; 广 布于四 川西部 至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6- 块根 丝瓣芹 图版 143, 1-5 中甸 丝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Acronema handelii Wolff in Engl. (1927) ; Hand. -Mazz. (1933);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图 版 143 1—5- 块根 丝瓣芹 Acronema handelii Wolff, 1. 植株, 1. 基 生叶, 3 . 花, 4 . 花瓣, 5. 果实; 6—9. 苔间丝 辦芹 A. muscicolum (Hand. -Mazz. ) Hand. -Mazz. , 6. 椬株, 1. 花, 8. 花瓣, 9. 果实; 10—15. 星 叶丝辧 芹 A. astrantiifolium Wolff, 10. 植株, 11. 序 托叶. 12. 花, 13. 花瓣. 14. 果实, 15.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83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impinella handelii (Wolff) Hiroe (1979). 矮小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根圆 卵形, 径约 5 毫米。 茎 单生, 细弱, 有 条纹。 基生 叶 的叶柄 细弱, 长 于叶片 2 — 3 倍, 叶鞘 极短, 边缘阔 膜质; 叶片轮 廓呈阔 卵形, 1 回或 近 2 回 三出式 分裂, 第 1 回 羽片具 短柄, 末回 裂片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宽 7 毫米, 基 部 楔形, 先端 3 浅 裂或呈 缺刻状 锯齿;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叶片 1 回羽状 分裂, 亦有 3 深裂至 基部, 末回裂 片全缘 或先端 3 浅裂。 顶 生伞形 花序梗 细弱, 长 2. 5 — 4 厘米,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4 一 6. 不 等长, 长 1 一 3 厘米; 小伞形 花序有 花 3 — 9, 花 柄长约 5 毫米; 无 萼齿; 花瓣卵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瓣 1/2; 花丝 极短, 花药卵 圆形; 花柱基 扁压; 花 柱短, 直立 或 叉开。 果实 幼时阔 卵形, 基 部微呈 心形, 长约 1. 5 毫米, 主棱 丝状, 无毛。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月。 产 中甸、 宁蒗、 漾濞,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 的山坡 林下荫 湿处。 尼 泊尔、 不丹、 印 度东北 部及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7. 苔间 丝辩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3, 6-9 Acronema muscicolum (Hand. -Mazz. ) Hand. -Mazz. (1933) ; Mukherjee (1977) ;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 4 )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 藏植物 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mpinella muscicola Hand. -Mazz. ( 1925 ); Acronema tenerum auct. non (Wolff) Edgew. (1927); Wolff in Engl. (1927). 矮小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根卵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茎 单生, 直立, 无毛。 基生 叶 有柄, 柄长 2. 5 — 6 厘米, 细弱; 叶片轮 廓近圆 心形, 通常 3 裂至 基部, 稀少不 分裂,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裂片倒 卵形, 先端 有少数 钝齿; 序 托叶的 叶柄扩 大呈鞘 状, 叶片 3 裂, 裂片倒 卵形, 先端 3 浅裂。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侧生伞 形花序 梗 1 一 2, 细弱,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3 — 6, 通常 4 一 5, 不 等长, 长 0.5 — 2. 5 厘 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7 , 花柄长 2 — 4 毫米; 萼齿 缺乏; 花瓣深 紫色, 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0.4 毫米, 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瓣 3/4, 有 腺毛; 花药近 圆形, 短 于 花丝; 花 柱基圆 盘状, 花 柱短, 直立或 叉开。 幼果卵 形或卵 圆形, 基部微 心形, 长约 1 毫米, 主棱 丝状。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哈 巴山及 碧江, 生 于海拔 3 600 — 4 100 米 的冷杉 林下苔 藓层;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 西藏 (察隅 )。 锡 金至印 度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8- 锡金 丝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4, 1-3 Acronema hookeri (C. B. Clarke) Wolff in Engl. (1927) ; Kanai (1975); Mukherjee (1977);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 9 8 4 )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impinella hooker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iroe (1979); Carum hookeri (C. B. Clarke) Franch. (1894). 
图 版 144 1-3. 锡金 丝瓣芹 Acronema hookeri (C. B. Clarke) Wolff.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一8. 多变 丝瓣芹 A. commutatum Wolff, 4. 植株, 5. 花. 6. 花瓣' 7. 果实' 8. 分生 果横^ 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85  直立 草本, 高 55 — 80 厘米。 块根, 径约 5 毫米。 茎圆 筒形, 无毛, 有 条纹, 多 分枝, 侧枝 伸长。 基 生叶的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叶鞘 狭窄; 叶 片轮廓 呈卵状 三角形 至长卵 状三角 形, 通常 2 回羽状 分裂, 下面 的一对 羽片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卵形、 斜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7 — 13 毫米, 3 深 裂或有 不整齐 的少数 细齿, 上面沿 叶脉和 齿缘有 不明显 的 细毛; 序托 叶小, 叶柄呈 鞘状, 叶片 3 裂, 裂片卵 形至狭 卵形, 边缘有 1 一 3 裂 齿或全 缘。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4. 5 — 8 厘米; 茎 上部的 侧生伞 形花序 伸长, 多数, 近总状 排列,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3 — 6, 开展, 略不 等长, 长 2. 5 — 6 厘米; 小伞 形花序 通常有 5 朵花, 花柄 丝状, 长 0.5 — 1.5 厘米;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约 4 毫米, 宽 0.6 毫米, 顶端 丝状, 长约 占花瓣 3/4 — 2/3, 有 腺毛; 花 丝短, 花 药卵圆 形; 花柱基 扁压, 花柱在 幼果时 叉开。 果实 在末成 熟时阔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基 部近微 心形, 顶端 渐狭, 主棱 丝状, 每棱槽 有油管 3。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飮、 中甸、 鹤庆、 丽江、 洱源、 武定、 富民 等地, 生 于海拔 2 100 — 3 200 米的 林 下或河 沟边; 分布 于西藏 (错那 )。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9. 多变 丝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4, 4-8 Acronema commutatum Wolff in Fedde (1929) ; S. L. Liou et Shan (1980)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impinella commutata (Wolff) Hiroe (1979). 直立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根 短小, 径约 2 — 4 毫米。 茎圆 柱形, 细弱, 有细 条纹, 无毛。 基生叶 有柄, 柄长 2. 5 — 5 厘米, 叶鞘 短窄, 边缘 膜质;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 2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2 — 3 对, 下面的 一对羽 片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近阔卵 形至倒 卵形, 长 0. 5-1. 2 厘米, 宽约 0. 6 厘米, 先 端通常 3 浅裂或 有少数 钝齿; 序 托叶的 叶柄呈 鞘状, 叶 片 3 裂或 不裂, 裂片 线形。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2. 5 — 7 厘米, 侧 生的伞 形花序 多数, 通常 短縮, 极少 伸长; 伞辐 2 — 6, 不 等长, 长 1 一 3 厘米, 极 少长达 4. 5 厘米; 无总苞 片和小 总 苞片;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4 (一 5), 花柄 丝状, 不 等长; 花 瓣狭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 0.2 — 0.3 毫米, 顶端 丝状, 约占 花瓣的 1/2 或 稍长, 干时淡 紫色; 花丝 极短,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0.2 毫米; 花柱基 扁压, 花柱 极短, 伏贴 在花柱 基上; 心皮柄 2 裂近 基部。 果 实卵 圆形, 长和 宽各约 2 毫米,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顶端 狭窄, 主棱 丝状; 每棱 槽内油 管 3 ,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分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角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碧江、 丽江, 生 于海拔 2 700 — 3 500 米 的山坡 路旁或 林下; 分布于 四川西 部、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0. 圆锥 丝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45, 1-5 Acronema panicul^tum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S. L. Liou et Shan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Carum panic ulatum Franch (1894). 草本, 高 30 一 80 厘米。 块根, 径约 5 毫米, 根 毛多而 纤细。 茎下部 常带淡 紫色, 有 
图 版 U5 5. 圆锥 丝瓣芹 Acronema paniculatum (Franch. ) Wolff' 1. 植株' 2. 花' 3. 花辦' 4.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87  条纹, 光滑。 基生叶 有柄, 柄长 3. 5 — 6 厘米, 叶鞘 短窄, 抱茎; 叶 片轮廓 呈阔卵 形至阔 三 角形, 2 — 3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的柄长 1. 5-3. 5 厘米, 第 2 回羽片 的柄长 0. 5- 1 厘米, 羽片 3 全裂或 3 深裂, 通常 侧生裂 片小, 中 间的裂 片大, 阔 卵形, 长 0.5 — 2. 2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 3^ 裂或 具少数 钝齿; 序托 叶小, 1 一 3 裂, 裂片 线形, 全 缘或具 1 一 2 裂齿。 顶生 伞形花 序梗长 2 — 8 厘米, 侧 生伞形 花序梗 细弱, 有短 分枝;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3 — 5, 不 等长, 长 1 一 2. 5 厘米, 结果 时可达 5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3 — 7, 花柄不 等长, 位 于中间 的小花 有时近 无柄; 无 萼齿; 花瓣白 色或边 缘略带 淡 红色, 呈卵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顶端 丝状, 长 约占花 瓣的 2/3; 花丝 极短, 花药近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花 柱基圆 盘状, 花 柱向外 叉开或 直立。 果实卵 圆形, 基部微 心形, 主棱 丝状;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3; 分生 果横剖 面近半 圆形, 胚乳 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 450 — 3 800 米的山 坡林下 或路旁 草丛; 广 布于四 川西 南部。 尼泊尔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还记载 有四川 丝瓣芹 Acronema szechuanense S. L. Liou (1980); 《中 国植 物志》 (1985)' 记载 其分布 于丽江 (潘 泽惠等 948) 至四川 西部、 青海南 部 (玉树 ) ; 细 裂条叶 丝瓣序 Acronema chienii Shan et S. L. Liou var. dissectum Shan et S. L. Liou (1980); 《中 国植 物志》 (1985) 记载 其分布 于德钦 (青 藏队 81 - 2525) 。 28. 茴斧属 Pimpinella L. 多年生 草本, 稀一年 生或二 年生。 根圆 锥形, 少 须根。 茎 直立, 常有 分枝。 叶柄基 部具中 等大小 的膜质 叶鞘; 基 生叶与 茎生叶 同形或 异形, 叶片不 分裂、 三 出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茎上部 叶逐渐 变小, 常各式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片 和小总 苞 片无或 1 一 6 , 常为 线形, 稀披 针形; 伞 辐近等 长或不 等长; 小伞 形花序 常有多 数花, 稀 2 — 4 朵; 萼齿 不明显 或为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稀粉红 色或紫 红色, 卵形或 阔倒卵 形, 顶端 凹陷, 有 内折小 舌片, 稀 全缘; 花柱基 圆锥形 或短圆 锥形, 花柱 短或长 于花柱 基, 向两侧 反曲。 果实卵 形或宽 卵形, 稀长 卵形, 基部 心形, 被毛或 光滑, 果棱 线形或 不 显著; 分生 果横切 面五角 形或近 圆形, 棱槽 内油管 1 一 4, 合生 面油管 2 — 6; 胚 乳腹面 平直或 微凹。 约 150 种, 主 要分布 于欧、 亚、 非三洲 温带, 美 洲有少 数种类 (北 美太平 洋沿岸 1 种, 南美数 种)。 我国 40 余种; 云南有 28 种 2 变种。 鼴 V 分 种 检索 表 I fpit 1 (38) 果实 有毛, 无萼齿 (组 1. 毛果组 Sect. Tragium) 2 (31) 基 生叶及 茎中下 部叶不 分裂, 3 — 5 裂或 1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3 (20) 基 生叶不 分裂, 常为 单叶, 稀 3 — 5 裂。 4 (5) 总苞片 及小总 苞片被 长硬毛 1. 丽 江茴芹 P. rockii 
488  云南 植物志  2. 革叶 茴芹 P. coriacea  云南茵 斧 P- yunnanensis  4- 思 茅茵弃 P. wolffiana  总苞 片与小 总苞片 无毛。 叶近 革质, 长 7_13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叶 纸质, 长 2 — 8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叶 片心状 披针形 或近长 三角形 叶片 心形、 宽 卵形至 三角状 卵形。 基生叶 3—5 深裂 基生叶 不裂或 3 全裂。 茎 生叶中 裂片具 长柄, 长 2 — 4 厘米, 侧裂 片基部 歪斜, 无明 显中脉 5. 藏茴芹 P. tibetanica 茎 生叶中 裂片无 柄或具 短柄, 侧裂 片不歪 斜或微 歪斜, 中脉 明显。 茎 及叶柄 被倒生 柔毛; 果实 有小鳞 片状毛 6. 杏 叶茴芹 P. candolleana 植物 体各部 分被短 柔毛; 基生 叶卵状 心形, 边 缘不明 显增厚 6a. 杏叶 茴弃 P. candolleana var. candolleana 植物 体各部 分被长 柔毛; 基生叶 圆形, 边缘明 显软骨 质增厚 6b. 圆叶茵 斧 P. candolleana var. rotundifolia 茎及叶 柄被细 柔毛; 果 实幼时 被毛; 成 熟时近 无毛。 无匍 匐茎; 基生叶 常为单 W 7a. 异 叶茴芹 P. diversifolia var. diversifolia 具长匍 匐茎, 基 生叶常 3 裂 7b. 走茎异 叶茴芹 P. diversifolia var. stolonifera 基生 叶常三 出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茎 上部有 多数较 密集的 二岐式 分枝; 无小 总苞片 8. 灰 叶茴芹 P. grisea 茎 上部有 少数至 较多数 分枝, 但分枝 不为二 岐式; 有小总 苞片。 根为 须根。 茎 自下部 分枝; 叶裂 片宽卵 形或卵 状心形 9. 巍 山茴芹 P. weishanensis 茎 自上部 分枝; 叶裂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茎密被 倒生长 硬毛; 叶片 两面被 长柔毛 10. 锥 序茴芹 P. thyrsiflora 茎被短 柔毛; 叶片两 面沿叶 脉疏生 短柔毛 11. 德 钛茴芹 P. kingdon-wardii 根长圆 锥形。 叶 裂片长 卵形,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锯齿; 小 总苞片 3 — 5 12. 重 波茴芹 P. bisinuata 叶裂片 心形至 卵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小 总苞片 1—3 …… 13. 中 甸茴芹 P. chungdienensis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部叶 2 回羽状 分裂或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轴 及叶背 面密被 柔毛, 叶缘 明显骨 质增厚 14. 乌 蒙茴芹 P. urbaniana 叶轴 无毛, 叶 背面无 毛或沿 叶脉有 柔毛, 叶缘 不骨质 增厚。 伞辐 6—15, 极 不等长 15. 直 立茴芹 P. smithii 伞辐 2 — 10, 近 等长。 叶末回 裂片卵 形至宽 卵形; 伞辐被 细柔毛 16. 木 里茴芹 P. silvatica 叶末回 裂片三 角形, 长三 角形或 菱状披 针形; 伞 辐无毛 17. 下 曲茴芹 P. refracts 果 无毛; 萼齿 明显或 不明显 (组 2. 光果组 Sect. Tragoselinum) 萼齿 无或不 明显。 基 生叶不 分裂, 心形 或心状 圆形。 须根; 伞辐 8— 12 18. 深 紫茴芹 P. atropurpurea 根细圆 锥形; 伞辐 2 19. 少 花茴芹 P. rubescens 基生 叶三出 分裂或 2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伞形科 489 44 (45)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伞辐 3 — 6 20. 细 软茴芹 P. flaccida 45 (44) 基生叶 2 — 5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伞辐 5 — 15。 46 (47)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花 柄长达 1.3 厘米 21. 东 川茴芹 P. duclouxii 47 (46) 具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有 时总苞 片缺或 1 一 3; 花柄 较短, 长不到 0.8 厘米。 48 (51) 叶 3 — 5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49 (50) 叶 末回裂 片宽卵 形至长 圆形, 边 缘羽状 深裂, 背面 中脉下 部及小 叶轴上 密生一 列扁圆 形小棘 50 (49) 叶末回 裂片倒 卵状长 圆形, 中 部以上 3 — 5 裂, 背面无 扁圆形 小棘突 51 (48) 叶 2 回三 出式羽 状分裂 24. 尾 尖茴芹 P. caudata 52 (39) 萼齿 明显, 披 针形。 53 (58) 叶常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 叶缘 具缺刻 状粗齿 式粗锐 锯齿。 54 (55) 叶裂 片顶端 钝尖, 边 缘左中 部以上 有缺刻 状粗齿 25. 景 东茴芹 P. I nana 55 (54) 叶 裂片顶 端尾状 渐尖, 边缘 具粗锐 锯齿。 56 (57) 叶裂片 较大,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花序 梗被细 柔毛; 花 瓣白色  26. 锐 叶茴芹 P. arguta  57 (56) 叶裂片 较小,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花序梗 无毛; 花瓣 紫红色 27. 紫 瓣茴芹 P. purpurea 58 (53) 叶片 2 回羽状 分裂, 叶 缘不规 则羽裂 成细锐 锯齿, 齿 端具细 长尖头 28. 绉 叶茴芹 P. crispulifolia 1. 丽 江茴芹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146, 1-3 Pimpinella rockii Wolff in Fedde (1929) ; Hand. -Mazz.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达 20 厘米。 茎 1 一 8, 细柔, 上部有 1 一 2 分枝。 基 生叶心 形或近 圆形, 不 分裂, 长宽各 1.8 — 4 厘米, 顶端 钝尖或 锐尖, 边缘 有粗圆 钝齿, 上 面有较 密的短 硬毛, 下面 沿叶脉 疏生长 硬毛; 茎中、 下部 叶与基 生叶同 形, 稍大, 或为三 出羽状 分裂;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具 较大型 的囊状 叶鞘; 茎上部 叶仅有 叶鞘, 三出 分裂或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10 厘米, 密 被长 硬毛; 总苞片 1 一 3,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或顶端 2 — 3 裂, 大小、 长短 不等, 被长 硬毛; 伞辐 6 — 15,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长 硬毛; 小 总苞片 1 一 4, 线状披 针形, 与 小伞形 花序近 等长, 被毛; 花柄 10 — 15, 被毛; 无 萼齿; 花 瓣白色 或带粉 红色, 阔倒 卵形, 背 面有微 柔毛, 顶端 凹陷,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楔形;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长 f 花柱 基。 幼 果 卵形, 密 被毛; 果棱 线形。 花期 7 — 8 月。 产 中甸、 维西和 丽江、 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300 — 3 500 (-4 500) 米的高 山松、 栎 类 林缘、 高山 草甸或 岩壁缝 隙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革 叶茴芹 (图鉴 ) 图版 146, 4-7 Pimpinella coriacea (Franch. ) de Boiss. (1909); Diels (1912); Wolff in Engl. (1927); Shan (1940);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oriaceum Franch. (1844). 
图 版 146 1—3. 丽 江茴芹 Pimpinella rookii Wolff, 1. 植株 上部' 2. 根 部分, 31 果实' 4—7. 革 叶茴芹 P. (Franch. ) de Boiss. , 4. 植株 中部, 5. 植株 上部, 6. 花, 1. 果实,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91  多年生 较粗壮 草本, 高 70 — 10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有少数 分叉。 茎 基部有 锈色柔 毛, 其余部 分近于 无毛, 自 茎下部 有数个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下 部叶近 革质, 不 分裂或 3 裂, 心 形或宽 卵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 钝尖, 边缘 有浅波 状粗 锯齿, 上面 无毛, 背 面沿叶 脉有粗 长毛; 叶柄长 5 — 14 厘米, 被疏 长毛; 茎 中上部 叶 较小, 三裂 或不规 则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7 厘米, 疏生粗 长毛; 总苞 片缺或 2 — 4, 线形; 伞辐 15 — 20, 长 2 — 4 厘米, 近于不 等长, 被短 硬毛; 小 总苞片 4 一 6,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15 — 20, 长 0.4 — 0.8 毫米, 不 等长, 近于 无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短 于花柱 基。 果实卵 球形, 被 点状小 柔毛,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果期 5 — 10 月 。 产 鹤庆、 洱源、 丽江、 维西、 碧江、 福贡、 景东 和双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3 500 米 的山坡 草丛、 林下及 沟边; 四川和 贵州、 广 西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Hiroe、 Cannon 等人将 本种 归并入 Pimp, diversifolia DC. 或部 分并人 P. yunnanensis (Franch. ) Wolff 中。 3- 云 南茴芹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147, 1-5 Pimpinella yunnanensis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 p. p. quoad Henry 95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yunnanense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Pimpinella pseudocandolleana Wolff in Fedde (192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9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达 15 厘米。 茎 单生或 自基部 向上有 3 — 5 个 分枝, 被微 柔毛。 基生叶 3 — 9, 叶片 心状披 针形或 近长三 角形, 不 分裂, 长 1.5 — 6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基 部微心 形至近 平截, 顶端 渐尖至 锐尖, 边缘 软骨质 增厚, 有细 锯齿; 叶柄长 3 — 12 厘米, 被微 柔毛; 茎生 叶少, 中、 下 部叶不 分裂或 3 裂, 中 裂片较 侧裂片 有较长 的柄; 茎上部 叶小, 仅具 叶鞘, 叶片 3 裂或 近羽状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3 — 8 厘米, 被微 柔毛; 总苞 片无或 1 一 4, 线形; 伞辐 6 — 15, 长 2 — 3 厘米, 被微 柔毛; 小总 苞片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15, 被微 柔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卵 形至阔 卵形, 顶端 凹陷,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楔形, 背面 无毛或 有疏长 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略 长于花 柱基。 果实卵 球形, 基部 心形, 有毛; 果棱 线形, 棱 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罘期 5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洱源、 碧江、 巍山、 大理、 勐海 和禄丰 等地, 生于海 拔 1 300 — 3 100 米 的高山 草坡、 沟 边灌丛 或山谷 林下;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 思 茅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7, 6-9 Pimpinella wolff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全体 被长柔 毛或短 硬毛。 根圆 柱形, 少 分叉。 茎 直立, 自 基部有 2 — 5 个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下 部叶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 钝尖, 边缘 具不整 齐的圆 钝齿, 3 — 5 裂, 裂 片近卵 形或长 卵形; 叶柄长 3 — 5 厘米, 基部具 狭长形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三裂, 裂片 狭长。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侧 
图 版 147 1一 5 . 云 南茴芹 Pimpinella yun 騰 er^s (Franch. ) Wolff, 1. 植株, 2- 花, 3. 花瓣 (示内 折小舌 片丄, 4 ' 撣 实, 5 . 分 生果横 剖面; 6 — 9- 思 茅茴芹 P. wolffiana Fedde ex Wolff, 6. 植株, 7 . 花, 8, 花瓣 (示 内折/ J' 舌片 ), 9.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493  生, 花序 梗长约 10 厘米; 总苞片 3 — 5, 线形, 长 0.6 — 1 厘米, 顶端 三裂或 不裂; 伞辐 10 — 15, 长 1 一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3 — 5,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约 15, 长 2 — 4 毫米, 不 等长;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背面 疏生短 柔毛,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时 伸长, 反曲。 幼果宽 卵形, 密 被小粒 状毛。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巍山 和思茅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2 3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溥发鼎 根据所 见模式 (思 茅, A. Henry 12485) , 他 主张将 此种归 并于草 叶茴芹 P. cori- acea (Franch. ) de Boiss。 (吴征 溢注) 5- 藏茴芹 Pimpinella tibetanica Wolff in Fedde (1930) ; Shan (1940) (ut "tibetica")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达 10 厘米。 茎圆 柱形, 自基 部以上 有 2 — 3 分枝, 被 柔毛。 基生叶 不分裂 或三出 分裂, 侧 裂片无 柄或有 短柄, 宽卵形 或近半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基部稍 歪斜, 无明显 中脉, 中裂片 有较长 的柄, 长 2 — 4 厘米, 长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6 — 7 厘米, 宽 3. 5 — 4. 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被长 柔毛; 茎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侧裂片 有较长 的柄; 茎 上部叶 仅具叶 鞘, 细小,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 裂片卵 形或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6 — 10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 片无或 1 一 3, 线形; 伞辐 8 — 20, 长 1 一 4 厘米, 被毛; 小总苞 片 3 — 7, 心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不 等长, 被毛; 萼 齿无; 花瓣 白色, 阔倒 卵形, 顶端 内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楔形, 背面 疏生长 柔毛或 无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略 长于花 柱基。 果实卵 球形, 基部 心形, 被鳞片 状毛, 果棱 线形, 棱槽 内油管 1, 合 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宾川、 巍山、 大理 和临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1 200 — 2 200 (-2 700) 米 的 草坡或 林缘; 四川 木里、 松 潘和西 藏南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模式标 本采自 西藏亚 东。 6- 杏 叶茴芹 兔耳 防风、 杏 叶防风 (滇 南本草 ), 羊膻臭 (昆明 ), 马蹄叶 Pimpinella candolleana Wight et Arn. (1834) ; Wiggt (1843) *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iels (1912); Wolffi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3); Shan (1940); C. Y. Wu et al. (1944)';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6a. 杏 叶茴芹 (原 变种) 图版 148, 1-3 var. candolleana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8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约 10 厘米, 分 叉少。 茎圆 柱形, 上 部 有少数 分枝, 被倒生 柔毛。 基生叶 4 一 8, 叶 片卵状 心形或 心形, 长 2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不 分裂, 稀三出 分裂, 顶端 锐尖, 边缘 有细圆 锯齿, 两面 均疏生 柔毛; 叶 柄较宽 扁, 长 2 — 15 厘米, 被倒生 柔毛; 茎生 叶少, 中、 下 部叶有 短柄, 叶片不 分裂或 三出分 
图 版 148 1—3. 杏 叶茴芹 Pimpinella candolleana Wight et Arn. var. candolleana . 1. 植株, 2. 花, 3. 果实, '4 一 5. 叶茴芹 P. candolleana Wight et Arn. var. rotundifolia Shan et Z. H. Pan, 4. 叶. 5. 叶部 分放大 (示 边缘骨 质增厚 ), (王伟 民绘) 
伞形科  495  裂; 茎上部 叶小, 仅具 叶鞘, 叶片 三裂或 1 一 2 回 羽状分 裂,' 裂片披 针形。 复伞形 花序顶 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10 厘米, 被 柔毛; 总苞片 1 一 5, 线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不 等长, 被 柔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 心形, 顶端 凹陷,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背面 疏生长 硬毛或 无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果时花 柱较花 柱基长 2 — 3 倍。 果实卵 球形, 基部心 形, 被鳞片 状毛,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永胜、 鹤庆、 大理、 永平、 维西、 碧江、 泸水、 兰坪、 贡山、 腾冲、 临沧、 勐海、 元江、 东川、 禄劝、 昆明 和安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3 500 米的 沟边、 路旁或 林下; 贵州 北部、 四川 (木 里至 米易、 西昌) 和广西 也有。 分布于 印度半 岛。 全株 入药, 治胸膈 气胀、 胃寒 气痛。 6b. 圆 叶茴芹 (拟) (变种 ) 图版 148, 4-5 var. rotundifolia Shan et Z. H. Pan, var. no v. A var. candolleana differt planta tota dense villosa, foliis minoribus et rotundatis , marginibus cartilagineis et aequaliter crenulatis.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植物体 各部分 密被长 柔毛; 叶 较小, 圆形, 边缘 软骨质 增厚, 具整齐 的细圆 锯齿。 产永仁 (模 式产地 ), 生 于针阔 叶混交 林下。 云南 (Yunnan): 永仁 (Yongren), 1976 年 8 月 3 日, 吴征镒 (C. Y. Wu) 4024 (模式 Typus! KUN)。 7. 异 叶茴芹 ( "图鉴 ") 鹅 脚板、 空 心草、 苦 爹菜、 百路通 (土 名,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引 ), 六 月寒、 羊 膻七、 虎羊七 (陕 西, 据 秦岭植 物志) Pimpinella diversifolia (Wall, ex) DC. (1830) , descr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Forb. et Hemsl. (1888); de Boiss. (1888); O. Ktze (1891); Diels (1900); Yabe (1902); Makino (1907); Hayata (1911), (1912); Matsumura (1912); Wolff in Engl. ( 1927); Shan (1940); Hiroe (1958); "图 鉴" (1972)*; Nasir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Heraclewn diver si folium Wall. (1828) ,nom. nud. ; Pimpinella sinica Hance (1868) ; Maxim. (1873) ; Platyraphe japonic a Miq. (1867). 7a. 异 叶茴芹 (原 变种) var. diversifolia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根圆 柱形。 茎 单生, 中部 以上有 2 — 3 个 分枝, 幼枝 被细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常不 分裂, 叶 片心状 圆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边 缘具圆 锯齿, 顶端 钝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叶柄长 7 — 10 厘米, 被 柔毛; 茎 中部 叶三裂 至羽状 分裂, 裂片卵 形至披 针形, 侧 裂片微 歪斜,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4 厘 
496  云南 植物志  米, 边 缘具圆 鋸齿或 不规则 齿牙状 粗齿; 茎上部 叶羽状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叶 柄短, 仅 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7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伞辐 6 — 12, 长 1.5 — 2. 5 厘米, 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2 — 4,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8 — 15, 长 3 — 5 毫米, 被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背 面有疏 硬毛; 花柱基 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时 增长, 反曲。 果 实心状 卵形, 幼时被 点状小 刺毛, 渐老变 无毛, 果 棱 微凸,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3 — 4。 花、 果期 8 —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中甸、 丽江、 鹤庆、 宾川、 巍山、 临沧、 永善 和彝良 等地, 生于海 拔 1 000 — 2 700 米的 沟边、 林中或 阴湿草 坡上; 除东 北外, 几遍 布全国 各地。 印度、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阿 富汗、 越南 和日本 亦有。 全草 人药, 有活血 散瘀、 消肿 止痛、 祛 风解毒 之效; 果 可提芳 香油, 作香精 原料。 7b. 走茎异 叶茴芹 (变种 ) 匐枝异 叶茴芹 var. stolonifera Hand. -Mazz. (1933); Murata (1973); Cannon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 原变种 (异 叶茴芹 P. diversifolia) 不同在 于具发 达的匍 匐茎, 长达 2 米; 基生叶 常 3 裂; 果实 较宽, 基部 心形。 产德钦 和临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3 1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尼泊 尔、 不丹 也有。 8- 灰 叶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impinella grisea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80 厘米, 全 体被细 柔毛。 茎圆 柱形, 上部有 多数较 密集的 二岐式 分枝。 基生叶 未见; 茎中、 下部 叶三出 分裂, 裂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边 缘有粗 鋸齿, 中 裂片较 侧裂片 有较长 的柄; 叶柄长 3 — 7 厘米; 茎 上部叶 较小, 无柄, 仅具 叶鞘, 叶片 近羽状 分裂, 裂 片披针 形至近 线形。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排 列于二 岐式分 枝的顶 部成圆 锥状, 每一 分枝的 基部, 有 1 枚苞片 状的序 托叶, 长 1 一 1.5 厘米; 花序 梗短, 长 1.5 — 2 厘米;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6, 纤细, 长约 1 厘米; 花柄 5-10, 长不到 0.3 厘米;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或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折 的小舌 片, 基部 楔形; 花柱基 垫状,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果实卵 球形, 小, 疏生微 柔毛, 果 棱不 明显。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欽、 澜沧 江流城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米 的山坡 林缘。 9. 巍 山茴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Pimpinella weishanensis Shan et Pu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engleriana Fedde (1929) .non Wolff (1927) ,syn. nov. (Forrest 8800); P. asianensis Hiroe (1979); P. feddei W. C. Wu et C. Y. Wu (1984), (nom. nud. ) : P. monoica auct. non Dalz. et Gibs. : Shan (1940). 多年生 草本, 高 0.5 — 1 米, 具 须根。 茎自 基部有 2 — 5 分枝, 被长 硬毛。 基 生叶三 
伞形科  497  出 分裂, 裂片有 短柄, 宽卵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基部 圆形, 顶端 钝尖或 锐尖, 边缘 有细圆 锯齿, 两面 均有长 柔毛; 叶柄长 8 — 20 厘米, 有疏 柔毛; 茎 中、 下部 叶近三 出羽状 分裂, 裂片 5,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大,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5 — 5 厘 米,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顶端 锐尖, 下面 一对裂 片有长 1.5 — 2. 5 厘米 的柄; 茎上 部叶渐 小, 裂片 3, 较 狭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3 — 6 厘米, 被毛; 总苞 片缺或 I- 3, 线形; 伞辐 9 一 15, 长 1 一 4 厘米, 被毛; 小 总苞片 1 一 4,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10 — 20, 被毛; 无 萼齿; 花瓣白 色或紫 红色,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基 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心状 卵形, 密生 小鳞片 状毛,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贡山、 福贡、 德钦、 维西、 碧江、 腾冲、 镇康、 大理、 巍山 和凤庆 等地, 生于海 拔 1 800 — 4 000 米 的高山 草甸、 沟边、 林 缘或灌 丛中;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南部至 南部也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巍山。 10. 锥 序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9, 1-3 Pimpinella thyrsiflora Wolff in Fedde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具 须根。 茎 直立, 有纵 条棱, 上部有 4 一 6 个 分枝, 密被 倒生长 硬毛。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裂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基部近 圆形或 平截, 顶端 钝尖, 边缘 具细圆 锯齿, 两面 均被长 柔毛; 叶柄长 5 — 7 厘米, 被长 柔毛, 基部 具狭长 形膜质 叶鞘; 茎中、 下部 叶近三 出羽状 分裂, 裂片 与基生 叶 同形, 较大,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2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茎 上部叶 渐小, 仅具 叶鞘, 叶 片 3 裂, 较狭, 基部 楔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有 时在分 枝顶端 密聚, 排列 成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密 被毛; 总苞 片缺, 稀 1 一 2, 线形, 伞辐 10 — 15, 长 1 一 2. 5 厘米, 密 被毛; 小 总苞片 2 — 3 ,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15 — 20, 被毛, 不 等长;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心状 卵形, 密被 小鳞片 状毛, 长约 1. 1 毫米, 宽约 1. 3 毫米。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蒙自 和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 000 — 3 200 米 的沟边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II- 德 钦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49, 4-6 Pimpinella kingdon-wardii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 褐色, 有多数 分叉。 茎 直立,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幼时被 柔毛。 茎 下部叶 轮廓宽 三角状 卵形,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轴 被毛, 末回裂 片卵形 至 卵状披 针形, 顶生 裂片倒 卵形, 长 5 — 6.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两 面 沿叶脉 疏生短 柔毛; 叶柄长 6 — 8 厘米, 疏生 柔毛, 基部 具狭长 形膜质 叶鞘; 茎中、 上 部叶具 短柄至 无柄, 仅具 叶鞘; 叶片与 基生叶 同形, 渐小, 顶 部叶简 化成三 小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3 — 6 厘米, 被 柔毛; 总苞 片无; 伞辐 25 — 30, 密被 柔毛, 长 2 —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约 20, 长 2 — 5 毫米, 被 毛; 萼 齿无;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内折, 基部短 爪状;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圆形, 被粒 状毛。 花果期 7 — 9 月。 
图 版 H9 1—3. 锥 序茴芹 Pimpinella thyrsiflora Wolff, 1. 植株 上部, 2. 基 生叶, 3. 花; 4—6. 德 钦茴芹 P. kingdon-wardii Wolff, 4. 植株 上部、 5. 茎下 部叶, 6. 花。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499  产德钦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900 — 3 300 米的沟 边杂木 林中。 溥发 鼎根据 E 所藏 模式 Dokerla. Ward. 1100', 认 为即系 Pimp, thyrsiflora Wolff 其模式 为蒙自 A. Henry 10225 (K!)。 两者如 归并, 由 于本种 出现于 P. 184, 而 后者则 出现于 P. 320, 故 其合并 后的种 名应为 Pimp, kingdon-wardii Wolff. 12. 重 波茴芹 图版 150, 1-4 Pimpinella bisinuata Wolff in Fedde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有时 分叉。 茎圆 柱形, 纤细, 上 部有少 数 分枝, 被短 柔毛。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轮廓心 形至宽 卵形, 三 出分裂 或近羽 状三出 分裂, 裂片长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锯齿, 两面均 有短硬 毛, 下面一 对裂 片基部 歪斜, 若 为近羽 状三出 分裂, 顶 生裂片 无柄; 叶柄长 3 — 7 厘米;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减化, 细小, 无柄, 仅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12 厘米, 密生 柔毛;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8 — 15, 稍不 等长, 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3 — 5, 线 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不 等长, 被微 柔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基 部 楔形, 顶端凹 陷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背 面有微 柔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略 长于花 柱基。 果实卵 球形, 有毛, 棱槽 内油管 1 一 4,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果期 7 — 10 月。 产 中甸、 大理、 剑川、 楚雄、 东川 和景东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50 — 3 200 米的 山坡草 丛或 林下; 四 川西部 (木 里、 稻城至 康定、 茂汶)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13. 中 甸茴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0, 5-7 Pimpinella chungdianensis C. Y. Wu ex Shan et Pu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 9 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t "Zhongdianensis"). 多年 生纤细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常 单生。 基生叶 三出式 羽状 分裂, 下 面一对 羽片有 短柄或 无柄, 裂片 心形至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2 — 3 厘 米, 基部 平截或 心形, 有时阔 楔形, 顶端 钝尖, 边 缘有粗 锯齿;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茎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茎上部 叶小, 裂片常 卵状披 针形, 仅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直 径 3 — 4 厘米, 花 序梗长 7 — 10 厘米, 被疏 柔毛; 总苞片 1, 线形; 伞辐 4 一 12, 稍不等 长, 长 0.8 — 2. 5 厘米, 被毛; 小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略短于 花柄; 花柄 6 — 12, 不 等长, 被微 柔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近 圆形, 基部宽 楔形, 顶端 凹陷,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圆 锥形, 花柱略 长于花 柱基。 果实卵 球形, 未熟, 长约 1 毫米, 有毛,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果期 7 — 9 月。 产中甸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450 — 3 500 米的 林下、 沟 边草丛 或石缝 隙中; 四川 西部和 西藏东 部也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哈巴 雪山。 14- 乌 蒙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51, 1-3 Pimpinella urban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茎 直立, 自基部 有多数 分枝, 幼时密 被 柔毛。 基生 叶轮廓 卵状三 角形, 2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 
图 版 150 1—4. 重 波茴芹 Pimpinella bisinuata Wolff, 1—3. 植株' 4. 花; 5 — 7. 中 甸茴芹 P. chungdianensis C. Y. Wu ex Shan et Pu, 5—6. 植株' 7. 花。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501  米, 基部 楔形, 顶端 钝尖, 边缘 不裂或 2 — 3 裂, 骨质 增厚, 具 锯齿, 叶轴 及 叶背面 被毛; 叶 柄长约 5 厘米, 被 柔毛, 基部 具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生 叶向上 渐小, 具 短柄或 仅具叶 鞘, 叶片 不规则 细裂, 边缘具 粗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10 厘米, 被 柔毛;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长约 1 厘米, 伞辐 12 — 18, 长 1 一 3 厘米, 不 等长, 被毛; 小 总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20 — 30;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心 形, 背 面有疏 长毛,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子房 被短柔 毛。 果实 未见。 花期 7 月。 产东川 (模 式产地 )、 禄劝, 生 于海拔 3 500 米山 谷潮湿 草地。 15. 直 立茴芹 图版 151, 4-6 Pimpinella smithii Wolff (1926) et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stricta Wolff (1926); 秦岭 植物志 (1981). 多年生 草本, 高 SO — 10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 6 — 10 厘米。 茎 直立, 中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被微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中、 下部叶 同形, 叶片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 楔形, 顶端 长尖, 边缘具 稍不整 齐的 锯齿, 叶脉上 疏生长 硬毛;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茎 上部叶 具短柄 或仅有 叶鞘, 叶片 2 回三出 分裂, 裂片 细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8 厘米, 无毛; 无总苞 片; 伞辐 6 — 15, 极不 等长, 长 0.5 — 2. 5 厘米, 粗糙; 小 总苞片 2 — 4, 线形; 花柄 10 — I 5 , 不 等长, 粗糙;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阔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近于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2 — 4, 合生 面油管 4-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维西 和楚雄 等地, 生 于海拔 1 700 — 2 800 (3 600) 米的 草坡及 沟边; 青海、 甘肃、 河南、 山西、 陕西、 内 蒙古、 湖北、 四 川西部 (广布 ) 和广 西也有 分布。 16. 木 里茴芹 (中 国植 物志) Pimpinella silvatica Hand. -Mazz. (1933);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 生纤细 草本, 高 5 — 7 厘米。 根细圆 柱状, 少 分叉。 茎 单生, 自 中部有 2 — 3 个 分枝, 被微 柔毛。 基生叶 和茎中 下部叶 同形, 叶 片三出 分裂或 2 回三出 分裂, 裂 片有短 柄,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不裂或 2 — 3 深裂, 边缘 具不整 齐的粗 锯齿, , 基部阔 楔形或 平截; 叶柄长 3 — 6 厘米, 纤细, 叶鞘不 显著; 茎 上部叶 细小, 裂片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伞辐 3 — 5, 长 1 一 1.5 厘米, 被细 柔毛;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花柄 4 一 6, 稍不 等长; 萼齿不 显著; 花 瓣小, 白色, 阔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基 垫状。 果实 未熟, 卵 球形, 基部 平截。 花、 果 期 8 — 10 月。 产 维西, 生 于海拔 2 500 — 3 2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四川 (木 里至 金川) 也有 分布。 17. 下 曲茴芹 Pimpinella refracta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图 版 151 1—3. 乌 蒙茴芹 Pimpinella urbaniana Fedde ex Wolff . 1- 椬株 上部' 2. 基 生叶' 花; 4-6. 直 立茴芹 P. smithii Wolff, 4. 植株 上部' 5. 茎中、 下 部叶' 6. 果实。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503  纤细 草本。 茎圆 柱形, 自基 部向上 有多数 分枝, 下 部分枝 较短, 上 部分枝 较长, 幼 时被微 柔毛, 旋即 脱落。 基生叶 未见; 茎中、 下部叶 2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4 对, 下部羽 片 有较长 的柄, 3 裂, 中裂 片大, 宽三 角形, 基部 平截, 顶 端短, 渐尖, 其余 羽片近 无柄, 不 分裂, 顶端 裂片为 稍偏斜 的菱状 披针形 或长三 角形, 全 部小叶 边缘有 缺刻状 锯齿; 叶 柄短;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仅具 叶鞘, 裂片卵 状披针 形至近 线形。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排 列 于分枝 顶端; 花序 梗长约 2 厘米, 纤细, 微向下 反曲;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2 — 5, 长 1 一 1.5 厘米, 纤细, 微 反曲; 花柄 3 — 6, 长不到 0.5 厘米;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楔形; 花柱 基近于 垫状, 花 柱短。 果实卵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被 微柔毛 或近于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德钦和 维西, 生 于海拔 1 800 — 2 000 米的 山地灌 丛中; 贵州西 南部也 有分布 (? )。 模 式标本 采自维 西澜沧 江边。 18. 深 紫茴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52, 1-3 Pimpinella atropurpurea C. Y. Wu ex Shan et Pu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全 体被淡 黄色长 柔毛。 须根棕 褐色。 茎圆 筒形, 自基 部有 2 — 4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部叶 心形, 不 分裂, 长 2. 5 — 5. 5 厘米, 宽 2 — 4. 5 厘 米, 顶端 钝尖, 叶 缘具圆 钝齿;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茎 上部叶 渐小, 仅具 叶鞘, 叶片 3 裂 或 近羽状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密被 淡黄色 长 柔毛; 总苞片 1 一 3,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或上部 边缘有 1 个小 裂片; 伞辐 8 — 12,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与 小伞形 花序近 等长; 花柄 10 — 15, 密被 长 柔毛; 无 萼齿; 花瓣深 紫色, 卵形, 顶端 全缘, 无 内折小 舌片, 基部 有爪;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果实卵 球形, 无毛。 花、 果期 7 — 9 月。 产镇 康雪山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900 — 3 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19. 少 花茴芹 图版 152, 4—6 Pimpinella rubescens (Franch. ) Wolff ex Hand. -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ydrocotyle rubescens Franch. (1894) ; Centella rubescens (Franch. ) Domin in Engl. (1908); Pimpinella flaceida auct. non C. B. Clarke : Diels (1912), (Forrest 2534). 纤细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细圆 锥形, 长 5 — 10 厘米。 茎 自基部 向上有 3 — 5 个 分枝, 一 侧密生 柔毛。 基 生叶和 茎中、 下部 叶心状 圆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两 面均有 柔毛, 边缘 具细圆 锯齿; 叶柄长 3 — 5 厘米, 具膜质 叶鞘; 茎上部 叶仅具 叶鞘, 叶片 较小, 3 裂, 裂片近 卵形, 少为披 针形。 复 伞形花 序小, 顶生和 侧生;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2, 不 等长, 一侧 被毛; 花柄 2 — 4, 不 等长, 一侧 被毛; 无 萼齿; 花瓣淡 红色, 倒卵 形或阔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楔形;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卵形, 无 毛, 果棱 线形,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8 月。 产丽江 及洱源 (均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3 000 — 3 600 米的 沟谷、 岩 壁上; 四川 (木 里) 也有。 
图版 152 - 1—3. 深 紫茴芹 Pimpinella atropurpurea C. Y. Wu ex Shan et Pu, 1—2. 植株, 3. 花; 4 一 6. 少 花茴芹 P. rubescens (Franch. ) Wolff ex Hand-Mazz. , 4. 植株 上部, 5. 果实, 6. 分 生果横 剖面。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505  20- 细 软茴芹 Pimpinella flaccida C. B. Clarke (1889)' ; Diels (1912); Wolff in Engl. (1927), pro part excl. Forrest 253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Forrest 253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flaccid um (C. B. Clarke) Franch. (1894). 纤细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细圆 锥形, 长 4 一 8 厘米。 茎圆 柱形, 自 近基部 分枝, 疏生微 柔毛。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裂 片阔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基 部 楔形或 截形, 边缘 疏生圆 锯齿, 顶端 短尖;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疏生 柔毛; 茎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有 时羽状 分裂, 裂片 2 对, 下 面一对 裂片有 短柄; 茎 上部叶 细小, 仅 具 叶鞘, 叶片 3 裂, 裂片披 针形。 复 伞形花 序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 3 厘米; 无总苞 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3 — 6, 长 1 一 2 厘米, 被毛; 花柄 3 — 8, 纤细, 稍不 等长, 被毛;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顶端 凹陷, 有内 折而细 长的小 舌片; 花柱 基圆 锥形,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果实卵 球形, 直径约 2. 5 毫米, 无毛, 果柄长 0.5 — 1 厘米;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丽江 和宾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200 — 3 800 米 的山谷 草地或 林下; 四川 (木 里至 康定)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21. 东 川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53, 6-8 Pimpinella duclouxii de Boiss. (1909); Hiroe (1979); Wolff,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淡 褐色, 长圆 锥形, 有 分叉。 茎圆 柱形, 自基部 有多数 分枝。 基生叶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 羽片和 2 回羽 片具长 1 一 2 厘米 的 叶柄, 末回 裂片具 短柄,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0.4 — 0.7 厘米, 基 部 楔形, 顶端 钝尖, 边缘 不裂或 3 浅裂;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基 部具卵 形膜质 叶鞘; 茎生 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 上逐渐 简化,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具短柄 或仅具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7 厘米;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5 — 7, 长 2 — 4 厘米, 不 等长; 花柄约 10, 长 1 一 1.3 厘米; 无 萼齿; 花 瓣淡黄 绿色, 向外 反曲, 倒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渐尖, 内弯;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子房 无毛; 幼果 长圆状 线形。 花期 7 月。 产东川 (模 式产地 ), 生 于山坡 草地、 碎石 缝中。 22. 沼 生茴芹 图版 153, 1-5 Pimpinella helosciadia de Boiss. (1902) ; Diels (1905) ; Wolff in Engl. (1927);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圆 柱形,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 生叶和 茎中、 下部叶 同形, 叶片 轮廓宽 卵形,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仅末 回裂片 无柄, 宽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基部 楔形, 下延, 边 缘羽状 深裂, 顶端 钝尖, 背 面中脉 下部及 小叶轴 上密生 一列扁 圆形小 棘突; 叶柄长 9- - 12 厘米, 茎 上部叶 简化, 仅具 叶鞘, 叶片 2 回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 梗长 4 一 10 厘米, 粗糙; 总苞 片缺; 伞辐 7 — 15, 长 3 — 6 厘米, 不 等长, 稍 粗糙; 小总 苞片 4 一 6, 短于 花柄; 花柄 15 — 25, 长 1 一 4 毫米, 不 等长; 萼 齿无; 花瓣 白色, 阔倒 
图 版 153 1—5. 沼 生茴芹 PimpinellahelosciadiadeBoiss, 1. 果序 部分. 1. 基生叶 部分' 3 . 叶裂片 背面部 分放大 (示 中脉 下部密 生一列 扁圆形 小棘突 ), 4. 花, 5. 果实; 6 — 8. 东 川茴芹 P. duclouxii de Boiss. , 6. 基生 叶及植 株 上部, 7. 花, 8. 果实。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507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子房 无毛,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时 伸出, 反 曲。 果实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 果期 7 — 9 月。 产丽 江玉龙 雪山, 生 于海拔 3 000 米左 右的山 坡湿草 丛中; 四 川和湖 北也有 分布。 采 于丽江 和四川 稻城的 标本, 具长 圆锥形 的根, 叶 无毛, 背面 中脉下 部及小 叶轴密 生 一列小 棘突, 伞辐 不等长 等特征 来看, 与沼 生茴芹 P. helosciadia de Boiss. 有一定 区别。 由于 标本资 料还欠 丰富, 暂定 此名, 待收 集更多 标本资 料后再 进一步 研究。 此种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未列, 或已 定为其 他种。 (吴征 镒注) 23. 蓍 叶茴芹 (横断 山维管 植物) 图版 154, 1-7 Pimpinella achilleifolia (DC.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Wolff in Engl. (1927); Cannon in Hara et al.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4 米。 根淡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中部 以上有 2 — 3 个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 部叶阔 卵形, 长 10 — 15 厘米, 3 — 5 回三 出式羽 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4 对, 末回 裂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基部 楔形, 下延, 顶端 短尖, 中 部以上 3 — 5 裂; 叶柄长 18 — 30 厘米, 基部具 长圆形 叶鞘, 抱 茎;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叶柄短 或仅具 叶鞘, 叶 片小,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10 厘米;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12 — 14, 长 1.5 — 4 厘米; 小 总苞片 3-5, 线状披 针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10 — 20, 长 3 — 5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不 内曲;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果实卵 圆形, 基部 心形, 长约 2. 5 毫米,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怒江 流域自 本山, 生 于海拔 3 500 米的 山坡竹 林中。 尼 泊尔、 锡金和 印度东 北部也 有。 24. 尾 尖茴芹 Pimpinella caudata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audatum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长圆 锥形, 棕 褐色。 茎圆 柱形, 中、 上 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部叶 有柄, 长 6 — 12 厘米, 具 狭长形 叶鞘; 叶片 2 回 三出式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边缘 有粗锐 锯齿, 顶 端 渐尖; 茎上部 叶仅具 叶鞘; 叶 片羽状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7 厘米; 总苞 片缺或 2, 线形; 伞镉 10 — 15, 长 2 — 4 厘米; 小 总苞片 1 一 6, 线 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15, 长 5 — 8 毫米; 无 萼齿;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阔 卵形, 顶 端 全缘, 微 内弯, 基部 楔形;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球形, 长约 2 毫米, 基 部 心形, 无毛。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兰坪、 中甸、 丽江 和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3 600 米的 林中; 四川、 西藏东 部 (林芝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25- 景 东茴芹 
图 版 154 1—7. 蓍 叶商芹 Pimpinella achilleifolia C. B. Clarke, 1. 基下部 及根, 2. 茎 之中、 下 部叶' 3. 果序, 4. 花, 5. 花瓣. 6. 分 生果横 剖面' 7. 果实。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09  Pimpinella liiana Hiroe (195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茎 单生,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或近 菱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背 面灰白 绿色, 基部阔 楔形, 顶端 钝尖, 边缘 在中部 以上有 缺刻状 粗齿; 叶柄长 8 — 18 厘米; 茎 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仅具 叶鞘; 叶 片近于 2 回羽状 分裂, 裂 片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24 厘米, 近 伞辐基 部有微 柔毛; 无总 苞片; 伞辐 6 — 15, 长 2 — 5 厘米, 近花 柄基部 有微柔 毛; 小 总苞片 1 一 7, 大小 不等,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萼齿 明显, 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宽 卵形, 顶端 短尖, 不 内凹, 基部 楔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果实 长圆状 卵形, 无毛, 果棱 线形,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景东和 砚山, 生 于海拔 1 200 — 2 400 米 的山地 草坡或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26. 锐 叶茴芹 Pimpinella arguta Diels in Engl. (1900) ; de Boiss. (1909) ; Wolff in Engl. (1927) ; 秦 岭 植物志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圆 柱形。 茎 直立,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近于 无毛。 基生叶 与茎中 下部叶 同形, 叶片 2 回 三出分 裂或近 2 回三 出羽状 分裂, 裂 片卵形 至长卵 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顶 端尾状 渐尖, 边 缘有较 粗锐鋸 齿, 背 面沿叶 脉被短 硬毛; 叶柄长 5 — 10 厘米; 茎 上部叶 无柄, 仅具 叶鞘; 叶片 3 裂, 裂 片 卵状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6 厘米, 被细 柔毛; 总苞 片无或 2 — 4, 线形; 伞辐 10 — 15, 近 等长, 长 3 — 4 厘米, 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2 — 4, 线形, 短于花 柄; 花柄 10 — 25; 萼齿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卵 形或倒 卵形, 顶端 凹陷,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长于花 柱基。 果实 卵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维西, 生 于海拔 2 900 米 的山地 林中; 河南、 陕西、 甘肃、 湖北、 四 川和贵 州均有 分布。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无云南 记录。 (吴征 镒注) 27. 紫 辦茴芹 图版 155, 5-7 Pimpinella purpurea (Franch. ) de Boiss. (1906); Diels (1912); Wolff in Engl. (1927); W. W. Smith (1930); Hand. -Mazz.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purpurea Franch. (1894) ; Pimpinella markgra f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fide Pu e typu (J. F. Rock 10434) ; Chaerophyllopsis huai auct. non de Boiss. : Hiroe (1958), (1979) (J. F. Rock 502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长达 25 厘米, 分叉。 茎圆 柱形, 中部 以上有 1 一 2 个 分枝, 无毛。 基生叶 轮廓三 角形, 近于 2 回三出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顶端短 渐尖, 边 缘有粗 锯齿或 不规则 的重 锯齿, 有 时一侧 2 浅裂, 背面 脉上有 柔毛; 叶柄长 4 一 25 厘米, 有膨大 的膜质 叶鞘; 
图 版 155 1—4. 绉 叶茴芹 Pimpinella crispulifolia de Boiss. , 1 — 2. 植株, 3. 花, 4. 末 回裂片 (示 边缘 不规则 羽裂锐 锯齿) 》 5-7. 紫 瓣茴芹 P. purpurea (Franch. ) de Boiss. , 5. 植株 上部, 6. 基 生叶, 7 果实。 (陈荣 道绘) 
伞形科  511  茎中、 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或 2 回 羽裂; 茎上部 叶仅具 叶鞘, 叶 片小, 末回 裂片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13 厘米, 无毛; 总苞 片缺或 1 一 2, 线形; 伞辐 8 — 17, 长 2 — 4 厘米, 幼 时被微 柔毛; 小 总苞片 2 — 3, 线形, 与 小伞形 花序近 等长; 花柄 10 — 20; 萼齿披 针形; 花瓣紫 红色, 长圆 形或宽 卵形, 顶端 短尖或 微凹, 无 内折小 舌片, 基 部圆, 渐 成爪;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与花 柱基近 等长。 果 卵形,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宁蒗、 福贡、 丽江、 维西、 洱源、 兰坪 和大理 等地, 生于海 拔 2 500 — 3 800 米 的高山 草甸、 灌丛或 林下。 模 式标本 采自大 理苍山 (Pimpinella mark- grafiana Fedde ex Wolff 模式采 自 丽江) 。 28. 绉 叶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55, 1-4 Pimpinella crispulifolia de Boiss. (1909) ; Dunn (1911); Wolff in Engl. (192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3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长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 直立,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叶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无柄, 末回 裂片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6 — 8 毫米, 边缘不 规则羽 裂成锐 锯齿, 齿端 具细长 尖头;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基 部具长 圆 形膜质 叶鞘, 叶鞘长 2. 5 — 4. 5 厘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无柄或 仅具叶 鞘; 叶裂片 细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 序梗长 2 — 3 厘米; 总苞片 4, 线形, 长 6 — 8 毫米; 伞辐 7 — 8, 长 1.5 — 2 厘米, 近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6, 线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 柄 20 — 25, 长约 5 毫米, 近 等长; 萼齿 细小, 线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或 长圆状 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稍 内折;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较长, 微 反曲, 子房 无毛。 幼果长 圆形。 花期 7 月。 产弥勒 老圭山 (模 式产地 ), 生 于山坡 草地。 29. 细 裂芹属 Harrysmithia Wolff 一 年生纤 细直立 草本。 基生叶 2 — 3 回羽状 全裂, 上部叶 简化, 有 时为异 型叶, 叶质 薄。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 片; 少 总苞片 少数; 花 多为两 性花, 有 少数不 育花; 萼齿不 发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通常 很长, 叉开。 果实 卵状圆 球形, 成 熟时稍 扁压, 合生 面轻微 收缩, 果棱明 显突起 或呈狭 翅状, 翅 等宽, 边 缘呈啮 蚀状或 为不整 齐的钝 状齿或 全缘, 棱 槽 较宽, 果实表 皮散生 疣状毛 或乳头 状毛;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分 生果横 剖 面近五 角形, 胚乳腹 面近于 平直; 心皮柄 近顶端 2 裂。 本属 2 种, 特产 我国四 川及云 南的横 断山区 至云南 髙原。 云南产 1 种, 另 1 种间断 分布 于四川 西北部 (马 尔康) 和西 藏南部 (聂拉 木)。 1. 云南 细裂芹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56, 1-5 Harrysmithia dissecta Wolff ex Shan, 中国 植物志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ut " (Franch. ) Wolff (192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dissectum Franch. (1894) ; de Boiss. (1903), (1906), non est C. dissection Baill. (1879); C. franchetii Hiroe C1979) (nom. nov. for C. dissectum Franch. ). 
图 版 〗56. 1-5. 云南 细裂芹 Harrysmithiadissecta Wolff ex Shan ' 1. 茎基及 根部' 2. 植株中 上部, 3 ' 果实' 4 ' 分生 果, 5.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13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1 米, 纤细。 根 细长, 多 分枝, 长 10 厘米 左右, 径 3 — 4 毫米。 茎 直立, 圆 柱形, 空 管状, 径 3 — 6 毫米, 自下 部开始 分枝, 上 部分枝 细柔且 较多。 基生叶 有柄, 叶 鞘狭长 抱茎, 边缘 膜质, 叶片轮 廓为阔 卵状三 角形, 3 — 4 回羽状 全裂, 末回裂 片 线形, 细柔 质薄, 先 端钝, 长 1 一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无毛; 茎 上部叶 简化, 裂片细 小。 复 伞形花 序顶和 腋生, 分枝 极多, 多呈 二歧式 分枝; 总苞片 1 一 2, 线形, 脱落, 长 约 4 毫米; 伞辐 5 — 7, 稍不 等长, 长约 1 厘米, 果时长 1.5 — 2. 5 厘米; 小 总苞片 4 一 6, 极短, 钻形, 脱落,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5; 萼齿不 发育; 花瓣卵 形至长 圆形, 先 端小舌 片狭长 内折, 白色。 果实近 球形, 基部 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0.6 毫米, 分生 果两侧 略 扁压, 5 条棱均 显著呈 龙骨状 突起, 果皮 有多数 乳突状 小毛或 突起, 分生 果横剖 面五角 形, 油管 稍粗;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产 云南的 横断山 区至云 南高原 (鹤 庆、 昆明 ), 生 于海拔 1 900 米左右 的常绿 或混交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大 龙潭。 本种模 式标本 Delavay 3253 号首由 Franchet 于 1894 年 订名为 Carum dissectum Franch. , Wolff 在 1928 年重新 组合, 将其置 入细裂 芹属, 订名为 Harrysmithia dissecta (Franch. ) Wolff, 但仅 签署在 模式标 本上。 单 人骅于 1985 年给 予正式 记载于 《中 国植物 志》。 现鉴于 Hiroe 曾于 1979 年根据 Baillon 在 I8 79 年已发 表过一 个名为 C. dissectum Baill. 的种, 因而 认为 C. dissectum Franch. 为不合 法名, 另 起名为 C. f ranchetii Hiroe , 但实 际上此 种应为 Harrysmithia 属 植物, 因此 上述种 名均作 为异名 处理, 而在 Hairy- smithia dissecta 名 称中删 去 (Franch. )。 30- 白 苟芽属 Nothosmyrnium Miq. 多年生 草本, 无毛或 被毛; 具主根 及须状 支根。 茎 直立, 近叉式 分枝。 叶片 轮廓卵 形,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 长 圆状卵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边缘 具不规 则的锯 齿; 具 长柄, 基部 具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总苞片 数片, 披 针形或 卵形, 先端长 尖, 边缘薄 膜质; 小 总苞片 数枚, 圆 卵形, 边缘 膜质; 花 白色; 萼齿 不显; 花瓣倒 卵形, 有 1 脉, 先端 渐尖;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开展。 粟实 双球状 卵形, 光滑, 侧面 扁平, 合生面 收縮, 背棱 和中棱 线形, 侧棱 通常不 明显, 油管 多数, 心皮柄 2 裂。 2 种及 2 变种, 产 东亚。 我国均 产之。 云南有 1 种及 1 变种。 1- 白苞芹 (中 国植 物志) 葉本 (拉汉 种子植 物名录 )、 紫茎芹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石防风 (湖南 ) Nothosmyrnium japonicum Miq. (1867); Franch. (1884) ; Forb. et Hemsl. (1888); de Boiss. (1906), (1915); Metcalf (1934); Shan (1937); Hiroe (1958);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Macrochlaena glaucocar pa Hand. -Mazz. (1933). la. 白苞芹 (原 变种) var. japonicum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叶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514  云南 植物志  8-15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裂 片具长 2 — 5 厘米 的柄, 2 回裂片 有柄或 无柄,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锐尖, 边 缘具重 鋸齿, 背 面被疏 柔毛; 叶 柄基部 具鞘; 茎上部 叶逐渐 变小, 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长 5 — 17 厘 米; 总 苞片披 针形或 卵形, 3 — 4 枚, 长约 15 毫米, 宽 7 毫米, 先端 长尖, 反折, 边缘膜 质, 具 多脉; 小 总苞片 4 一 5, 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7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锐尖, 淡黄 色, 伞辐 7 — 15, 弧形 展开, 长 1.5 — 8 厘米;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 白色。 果实 球状卵 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顶端 渐狭, 基 部略呈 心形, 果棱 线形; 油管 多数; 分 生 果侧面 扁平, 横剖面 圆形, 略带五 边形, 胚 乳腹面 凹陷。 花、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日本。 中国 不产。 lb- 川 白苞芹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var. sutchuensis de Boiss. (1909); Shan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5). 本变 种和与 原变种 主要区 别在于 叶裂片 为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深 裂齿。 产 镇雄, 生 于海拔 2 000 米的 林下草 丛中;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湖北、 广东、 广西、 江西及 四川等 省区。 根 药用。 31. 鸭儿 斧属 Cryptotaenia DC. nom, conserv. 草本。 茎 直立, 圆 柱形, 有 分枝。 叶柄下 部有膜 质鞘; 叶片 膜质, 三出式 分裂, 小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菱状卵 形或近 心形, 边 缘有重 锯齿, 缺 刻或不 规则的 浅裂。 花序为 复伞 形花序 或呈圆 锥状, 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存在 或无, 伞辐 少数, 不 等长; 萼齿 细小或 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内折; 花 丝短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或向外 叉开。 分 生果长 圆形, 主棱 5 条, 圆钝, 光滑, 横 剖面近 圆形, 胚乳 腹面 平直,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面 4。 约 5 — 6 种, 分 布于地 中海区 欧洲及 西北非 洲至北 高加索 (有 1 种), 北 美洲约 3 种, 东亚有 1 种。 我国有 1 种及 1 变种, 主产 华东、 中南 及西南 各省。 云南有 1 种。 1. 鸭儿芹 (植 物学大 辞典) 图版 157, 1-4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1856); Maxim. (1887); Yabe (1902); de Boiss. (1903);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ryptotaenia canadensis auct. non DC. : Franch. (1886) ; Forb. et Hemsl. (1888); Diels (1901) ; Dunn et Tutcher (1912) ; Cryptotaenia canadensis (L. ) DC. var. japonica (Hassk. ) Makino (1908) ; Wolff (1927) ; Cryptotaenia canadensis (L. ) DC. subsp. japonica (Hassk. ) Hand. -Mazz. (193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主 根短, 侧根 多数, 细。 茎 直立, 光滑, 表 面有时 略带淡 紫色。 基生叶 和茎上 部的叶 有柄, 柄长 5 — 20 厘米, 叶 鞘边缘 膜质; 叶片 轮廓呈 三角 形至广 卵形, 长 2 — 14 厘米, 宽 3 — 17 厘米, 通常为 3 小叶; 中间小 叶呈菱 状倒卵 
图 版 157 1-4- 鸭儿芹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 1. 部分 植株, 1. 果序, 3. 花, 4. 果实。 (史渭 清绘) 
516  云南 植物志  形或 心形, 顶端 短尖, 基部 楔形; 两 侧小叶 斜倒卵 形至长 卵形, 所 有的小 叶片边 缘有不 规则的 尖锐重 锯齿, 叶 脉两面 隆起; 最上 部的茎 生叶近 无柄, 小叶 片呈卵 状披针 形至窄 披 针形, 边缘有 鋸齿。 复 伞形花 序呈圆 锥状, 花 序梗不 等长, 总苞片 1 枚, 呈线 形或钻 形; 伞辐 2 — 3, 不 等长, 长 5 — 35 毫米; 小 总苞片 1 一 3, 长 2 — 3 毫米, 小伞 形花序 2 — 4,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呈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丝 短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分生果 线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合 生面略 收縮, 每棱槽 有油管 1 一 3, 合生面 4。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盐津、 大关、 昭通、 镇雄、 禄劝、 金平、 屏边、 马关、 文山、 西畴, 生 于海拔 650 — 2 3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草丛、 溪旁及 河边; 分布于 河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湖北、 湖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 州等省 区。 朝鲜、 日本 也有。 32. 葛 缕子属 Carum L. 多年生 草本, 稀二 年生, 高达 80 厘米。 肉质 根近圆 柱形, 支 根少。 茎 直立, 分枝。 叶片 2 — 4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叶柄 具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总苞 及小总 苞或有 1 一 数枚, 线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全 缘或具 细齿; 伞 辐多不 等长; 小伞 形花 序有花 4 一 多数, 花 白色、 淡红 色或紫 红色; 萼 齿无或 偶有; 花 瓣阔倒 卵形, 基部楔 形, 顶端 凹陷, 具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果 时向下 弯曲。 果实 两侧扁 压, 长 卵形或 卵形, 分生 果主棱 5, 线形, 横剖 面近五 角形; 每棱槽 内油管 1, 稀 3, 合 生 面油管 2 — 4; 胚乳 腹面较 平直; 心皮柄 2 裂达 基部。 约 (25 —) 30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温 带至亚 热带。 我国有 4 种 2 变型, 广布于 东北、 华 北、 西北、 西藏 东南部 及四川 西部。 云南西 北部至 中部有 1 种 1 变型。 1- 葛缕子 > Carum' carvi L. (1753) ; de Boiss. (1902), (1906); Wolff in Engl. (1927); Hand. -Mazz. (1933); Shan (1940); Hiroe (1958); "图 鉴,, (1972)*; Nasir (1972);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93); H. Koba et al. (1994). la. 葛缕子 (原 变型) 图版 158, 1-4 f. carvi 二年生 至多年 生光滑 草本, 高 3 — 80 厘米。 根 表皮棕 褐色, 长 5 — 20 厘米, 径 0. 5- 1 厘米。 茎 具细纵 条纹, 单生, 稀 丛生, 上部 呈叉状 分枝。 叶片 轮廓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回裂 片线形 至披针 形, 长 2 —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基生叶 和茎下 部叶柄 较长, 茎上 部叶与 基生叶 相似, 渐 变小, 叶柄短 或无。 复伞形 花序多 分枝; 花 序梗长 4 一 8 厘米; 无总 苞片和 小总苞 片或有 1-3, 线形; 伞辐 4 一 10, 极不 等长, 长 1 一 5 厘米, 较 细柔, 果时稍 增粗; 小伞 形花序 
图 版 158 1-5- 葛缕子 Carum carvi L. f. carvi, 1. 植株, 2 . 花, 3 . 花辧, 4 .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淸绘) 
518  云南 植物志  有花 5 — 15 朵,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不显;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长约 1.2 毫米, 宽 1 毫米; 花柱 长于花 柱基。 果实 褐色, 光滑, 长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果棱 线形, 明 显,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5 — 8 月。 产 中甸、 昆明, 生 于海拔 1 800 — 3 9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西藏 及四川 南部。 欧洲、 亚洲、 北 美和北 非亦有 分布, 为典型 的北温 带分布 的植物 之一。 云南为 其分布 南缘。 果实可 提取挥 发油, 作天然 香料。 许多 家庭栽 培作为 香料和 饲料。 lb. 细 葛缕子 (变型 ) f. gracile (Lindl. ) Wolff in Engl. (1927); 中国 植物志 (1985). Carum gracile Lindl. in Royle (1839) ; C. carvi L. var. gracile (Lindl). Wolff f. rubriflo- ra Wolff (192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型 与原变 型的主 要区别 在于: 本变 型植株 矮小, 很 少超过 30 厘 米高。 叶 细小, 基 生叶长 2 — 5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多为 2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3 — 5 对。 伞辐数 及小 伞形花 序花的 朵数均 比原变 型少。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1 800 — 3 590 米的 高山草 甸及山 坡上; 山西、 甘肃、 新疆、 青海、 西藏 及四川 西部有 分布。 33. 小芹属 Sinocarum Wolff (1927). nom. nud. ; ex Shan et Pu (1985), descr. 多年生 草本; 植株 矮小, 很 少超过 30 厘米。 根胡罗 卜状, 少数为 块状。 茎 直立, 单 生或 丛生, 不分 枝或仅 在中部 以上有 1 一 2 个细小 分枝。 叶片 通常为 1 一 3 回羽状 分裂或 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披 针形至 卵形;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的叶柄 细长, 茎上 部叶 柄通常 短缩至 无柄, 叶柄 基部均 为膨大 的膜质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无总苞 片或有 1 一 4 枚 线形总 苞片; 伞辐 6 — 12, 近 等长; 多数 无小总 苞片, 少数有 1 一 6 枚, 线形; 小伞 形 花序通 常有花 8 — 20,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有时带 紫色, 大小略 不等, 卵形, 倒卵形 至近 圆形, 基部 有爪, 顶端钝 圆或具 短尖, 少数 2 — 4 (一 5) 裂, 无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 短, 直立或 叉开; 花柱基 花时为 垫状或 盘状, 果 时隆起 呈短圆 锥形。 果卵 形至长 卵形, 果 fe5, 丝状 突起, 分 生果横 剖面近 圆形, 胚腹面 平直, 少数 微凹,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条, 合 生面 2 — 6 条。 本 属约有 (8 —) 10 (包括 Dactylaes (Franch. M. A. Farille) 种及 2 变种, 主要分 布 于我国 四川、 西藏、 云南横 断山。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等喜马 拉雅地 区也有 分布。 云 南产 7 种及 2 变种。 关于 Dactylaea Fedde ex H. Wolff (1936), non. nud. = (Franch. ) M. A. Farille (1985) 的成立 与否? 目前尚 有两种 意见, Airy-Shaw (1973), Mabberley (1989, 1991) 均承认 该属。 
伞形科  519  分种 检索表 1 (12) 叶片 1 一 3 回羽 状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单生。  2 (11) 全 株光滑 无毛, 叶片为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3 (10) 茎 单生, 叶的 末回裂 片一般 不线形 伸长。 4 (5) 植 株体泛 白色, 叶两型 或同型 1. 钝 瓣小芹 S. cruciatum 5 (4) 植株 体不泛 白色, 叶 同型。 6 (7) 花 瓣顶端 3 裂至中 部以下 2. 裂 瓣小芹 S. schizopetalum 7(6) 花瓣顶 端不裂 或很少 2 — 3 浅裂。 8 (9) 植株极 矮小, 高仅 2 — 5 厘米, 伞辐 2 — 3 3. 少 辐小芹 S. pauciradiatum 9 (8) 植株高 5 — 25 厘米, 伞辐 5 — 10 4. 紫 茎小芹 S. coloratum 10 (3) 茎 2 — 6 个 丛生, 叶的末 回裂片 全部线 形伸长 5. 阔 销小芹 S. vaginatum 11 (2) 叶柄、 叶轴及 叶背密 被白色 柔毛, 叶片为 1一2 回羽 状分裂 6. 凍 叶小芹 S. filicinum 12 (1) 叶片为 3—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3 7. 长 柄小芹 S. dolichopodum 1- 钝癣 小芹  Sinocarum cruciatum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ruciatum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 Ligusticum cruciatum (Franch. ) Hiroe (1958), (1979) , p. p. quoad typo tantum. la- 钝 辧小芹 (原 变种) 图版 159, 1-2 var. cruci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植 株体泛 白色。 茎 直立, 单生, 几乎不 分枝。 叶片轮 廓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宽均为 2 — 5 厘米, 基生 叶及近 基部茎 生叶为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顶端 2 — 3 浅裂, 长 2. 5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茎 上部叶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回裂 片线形 伸长, 长 5 — 20 毫米, 极少至 30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的叶 柄长为 叶片的 1 一 2. 5 倍。 复伞形 花序, 无总 苞片, 伞辐 4 一 8, 很 少仅为 3, 长 1.5 — 2 厘米; 小总 苞片无 或偶有 2 — 3 枚, 细小, 膜质;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5, 花柄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卵状三 角形; 花瓣白 色或带 红色, 倒卵 形至长 倒 卵形, 花序外 缘花瓣 较大, 具 1 条 中脉或 2 — 3 条平 行脉, 其余花 瓣仅具 1 条 中脉, 基 部有 短爪, 顶端 钝圆, 不 内折, 边缘 波状。 果长 卵形, 主棱 突起; 心皮柄 2 裂。 花、 果 期 6 — 10 月。 产 德钦、 洱源、 大理、 宾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3 200 米的山 顶石灰 岩或草 地上; 四川 西南部 及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亦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鸡 足山。 lb- 尖 瓣小芹 (变种 ) 图版 159, 3 var. linearilobum (Franch. ) Shan et Pu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ruciatum Franch. var linearilobum Franch. (1894); Sinocarum caespitosum Wolff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forrestii 
图版 159 1—2. 纯辦 小序 Sinocarum cruciatum (Franch. ) Wolff var. cruciatum, ]. 植株, 2. 花; 3. 尖 辩小序 S. crucia- tum (Franch. ) Wolff var. linearilobum (Franch. ) Shan et Pu, 植株; 4—7. 阔 鞘小芹 S. vaginatum Wolff. 4- 植株. 5. 花, 6. 果实, 7.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21  Hiroe (1979).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 植 株高仅 10 — 20 厘米, 基 生叶与 茎生叶 同型, 均为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全 部线形 伸长, 长达 20 — 4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或有少 数基生 叶 的末回 裂片为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茎 生叶的 叶鞘较 发达, 卵形, 膜质, 有清晰 纵纹。 花 瓣小, 近 相等, 卵 形至阔 卵形, 顶端有 短尖, 有时稍 内折。 产鹤庆 及腾冲 附近, 生 于海拔 2 700 — 3 800 米的山 顶及沟 谷水边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乡 城、 理塘)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Wolff (1929) 把 Forrest 8986 号标 本定为 S. caespitosum Wolff ,但 将该标 本与 S. cru- ciatum (Franch. ) Wolff var. linearilobum (Franch. ) Shan et Pu 的模 式标本 Delavay 3879 (Franchet 引为 3899) 的 照片相 比较, 并从 它们的 文献描 述看, 二 者非常 相似, 如 叶均为 1- 2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 羽片为 稀疏的 几对, 末回裂 片线形 伸长达 2 — 4 厘米, 此外 叶鞘、 伞 辐数、 花瓣 等也很 相像。 而 S. caespitosum 的植株 "浓密 丛生" 实际为 许多植 株簇生 在一 起, 但未 见成熟 花序及 果实, 因此, 暂将 S. caespitosum Wolff 归人 S. cruciatum (Franch. ) Wolff var. linearilobum (Franch. ) Shan et Pu 中。 2- 裂 瓣小芹 Sinocarum schizopetalum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 中国 植物志 (1985)* • Carum schizopetalum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 Dactylaea schizopetala Franch. (189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schizopetala (Franch. ) M. A. Farille (1985). 2a. 裂 瓣小芹 (原 变种) 图版 160, 8-10 裂瓣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schizopetal um 矮小 草本, 高 7 — 2 厘米, 全株 无毛。 根胡罗 卜状, 少数近 球形。 茎 单生, 上部有 时有 1 一 2 个细小 分枝。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宽均为 1.5 — 2. 5 厘米, 1 一 2 回 三出式 分裂, 很少为 单叶, 3 深裂, 末 回裂片 倒卵形 至长倒 卵形, 边缘 浅裂至 深裂, 长 3 — 10 毫 米, 宽 2 — 8 毫米;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的 叶柄长 为叶片 长度的 3 — 4 倍; 叶鞘绿 白色, 膜 质, 有 清晰的 纵脉。 复伞形 花序, 通 常无总 苞片, 极少有 1 枚, 线形, 与 伞辐近 等长, 伞 辐 5 — 8, 长 1 一 2 厘米; 小 总苞片 1 一 2, 线形, 比花柄 略短, 有 时缺;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12 朵, 萼齿不 明显; 花瓣白 色或深 紫色, 阔 卵形, 顶端 3 深裂 至中部 以下, 裂 片披针 形。 果卵 球形, 顶端略 收縮, 果棱丝 状或突 起成狭 翅状。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8 — 10 月 。 产 丽江、 鹤庆、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4 2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石上。 模式标 本采 自大理 苍山。 2b. 碧 江小芹 (变种 ) var. bijiangense (S. L. Liu) X. T. Liu, st. nov. Sinocarum bijiangense S. L. Liou in Act. Phytotax. Sin. 28 (2) : 149. (1990) ; syn. nov. 与 原变种 之区别 在于, 本变 种植物 的根为 球状, 花 瓣先端 3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较原 变种之 花瓣细 而深。 
522  云南 植物志  产 碧江, 生 于海拔 4 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Shan et Pu (1988); Pu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曾 将本变 种的模 式标本 (武素 功 8738) 定名为 Sinocarum wolffianum (Fedde ex Wolff ) Shan et Pu ( = Dactylaea wolffiana Fedde ex Wolff) , 但从 M. A. Farille (1985) 发表的 D. wolffiana 的图 来看, 该 种植物 花 瓣先端 呈指状 分裂, 裂片 4 一' 5, 细长 线形, 与本变 种明显 不同; 从叶片 和花瓣 的形状 看, 本 变种与 S. schizopetalum 关系 更近。 3- 少 辐小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0, 4-7 Sinocarum pauciradiatum Shan et Pu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草本, 极 矮小, 高仅 2 — 6 厘米, 有 时近匍 伏状, 全株 无毛。 根圆 锥形, 长 0.5 — 1.5 厘米, 粗 0.3 — 0.5 厘米。 茎 细弱, 单生, 不 分枝, 基部有 残存的 叶鞘。 叶片 极小, 轮廓 为宽 卵形, 长、 宽均为 0.5 — 1 厘米, 1 一 2 回 三出式 分裂, 末回裂 片披针 形至阔 卵形, 顶 端有时 2 — 3 裂,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基生叶 的叶柄 纤细, 叶鞘不 发达, 茎生叶 柄短至 无柄, 具膨大 的膜质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总苞片 1, 线形, 长约 3 毫米, 中 部以下 有 宽膜质 边缘, 伞辐 2 — 3, 长 4 一 6 毫米; 小 总苞片 2, 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小伞 形花 序有花 2 — 3 朵,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白色, 或带紫 红色, 卵 形至阔 卵形, 基部具 短爪, 顶端 急尖, 花柱基 垫状, 花 柱短, 直 立或稍 叉开。 幼果 卵形, 主 棱丝状 突起。 花、 果 期 7 — 10 月。 产贡 山至独 龙江, 生 于海拔 3 200 — 4 500 米的高 山草甸 或阴湿 岩上; 分布于 我国四 川 西南部 (木 里、 乡城、 稻城) 及西 藏南部 (错那 )。 云南新 记录。 4- 紫 茎小芹 图版 160, 1-3 Sinocarum col oratum (Diels) Wolff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oloratum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3) ; Ligusticum cntciatum (Franch. ) Hiroe (1979), p. p. quoad syn. 小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全株 无毛。 根圆 锥形, 有时为 块状。 茎 单生或 4 一 5 个 丛生, 直立, 带 紫色, 很少 分枝, 基 部常有 残存的 叶鞘。 基生叶 多数, 叶 片轮廓 为长卵 形至卵 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 第一 回羽片 4 一 6 对, 下面 2 — 4 对有 短柄, 末回裂 片披针 形至长 卵形, 长 3 — 1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全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相似, 稍小; 基 生叶的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茎生叶 柄短至 无柄, 叶鞘 膜质, 紫色。 复伞形 花序, 通 常无总 苞片, 极少有 1 膜质 总苞, 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伞辐 5 — 10, 长 1-2. 5 厘米; 无小 总苞片 或偶有 1 一 2 枚, 线形, 下部有 宽膜质 边缘,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8 — 15, 萼齿 细小, 钻 形至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卵 形至近 圆形, 基部 有爪, 顶端具 短尖, 有 时稍 内折, 极少数 2 — 3 浅裂, 花 药与花 柱基深 紫色, 花 柱短, 直 立或稍 叉开。 果 卵形, 果 棱丝状 突起。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碧江、 宾川、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700 米的 高山草 甸或 林下; 四川 西部、 西藏南 部亦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雪山 东坡。 5- 阔 鞘小芹 图版 159, 4-7 
图 版 160 1 — 3. 紫 茎小芹 Sinocarumcoloratum (Diels) Wolff,l. 植株, 2. 花 .3. 幼果 :4— 7. 少 辐小芹 S. pauciradiatum Shan et Pu. 4. 植株. 5. 小伞形 花序. 6. 花, 7. 果实: 8 — 10. 裂 辧小芹 S. schizopetalum (Franch. ) Wolff var. schizopetalum. 8. 叶, 9. 花. 10. 花瓣。 (史渭 淸绘) 
524  云南 植物志  鸡 山小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inocarum vaginatum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vaginatum (Wolff ) Hiroe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全株 无毛。 根圆锥 状或 块状。 茎通常 2 — 6 个 丛生, 不 分 枝或有 1 一 2 个细小 分枝。 基生叶 多数, 叶片 轮廓宽 卵形,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下面 2 对 通常有 短柄, 末回裂 片线形 伸长, 长约 10 — 25 毫米, 宽 0. 5 — 1 毫米, 不 分裂; 茎生叶 较少, 与 基生叶 相似, 略小, 上部茎 生叶仅 3 — 5 裂; 叶 柄基部 均具 膨大的 叶鞘, 茎生叶 的叶鞘 较基生 叶的更 发达, 叶鞘 卵形, 具 清晰的 纵纹, 边缘白 色 膜质。 复伞形 花序,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 枚, 线形, 中部以 下有较 宽的鞘 状膜质 边缘, 与 伞辐近 等长或 稍短; 伞辐 8 — 12, 稍不 等长, 长 1.5 — 2. 5 厘米; 无小总 苞片;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萼齿 细小或 不显; 花瓣 白色, 阔倒卵 形至近 圆形, 基部 有爪, 顶 端钝圆 或具小 短尖; 花柱 基隆起 呈短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果长 卵形, 果棱 突起。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宾川 一带, 生 于海拔 3 000 米 左右的 山坡草 地上; 四 川西部 (盐源 至康定 )、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鸡 足山。 6- 蕨 叶小芹 图版 161, 1-5 Sinocarum filicinum Wolff in Fedde (1929); "图鉴 补编" (1983)"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 9 8 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3 ). Carum chinense Hiroe (1979).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胡罗 卜状, 长 3 — 6 厘米, 粗 0.5 — 0.8 厘米。 茎 直立, 单生, 不分 枝或有 1 细小 分枝, 无毛或 有稀疏 的白色 柔毛。 叶片轮 廓长三 角形, 长 5-15 厘米, 宽 3 — 8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一 6 对, 最下面 1 对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卵形、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0.8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顶端 钝圆, 边缘 深裂、 浅 裂或为 钝齿, 表面深 绿色, 背面泛 白色;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的 叶柄长 3 — 13 厘米, 茎 上 部叶柄 简化成 鞘状, 茎生 叶的叶 鞘特别 发达, 阔 卵形, 宽可达 1.5 厘米; 叶柄、 叶轴 及叶背 面均密 被白色 或浅黄 色透明 柔毛。 复伞形 花序, 总苞片 1 一 2 枚, 膜质, 披 针形, 很少为 叶状, 长 3 — 6 毫米; 伞辐 7 — 10, 近 等长, 长 1.5 — 2 厘米, 基部 粗糙; 小 总苞片 2 — 6 枚, 膜质, 白 色或浅 黄色, 线状披 针形, 短于 花柄。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20, 萼齿 细小, 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大小略 不等, 倒 卵形, 阔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基部具 长爪, 顶 端通常 钝圆,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叉开。 果长 卵形, 果棱 丝状。 花、 果期 6 — 10 月 。 产 大理、 邓川、 宾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3 200 米的 林缘或 山坡碎 石地; 四川 (冕宁 )、 西藏 (察隅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7. 长 柄小芹 图版 161, 6-9 Sinocarum dolichopodum (Diels) Wolff in Engl.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9 93). Carum dolichopodum Diels (1912) ; Ligusticum multwittaium auct. non Franch. : Hiroe (1958), (1979) quoad syn. 
图 版 161 1 — 5. 蕨 叶小芹 Sinocarum filidnum Wolff, 1. 植株, 1. 小伞形 花序, 3 . 小总 苞片, 4 . 花, 5. 幼果, 6 — 9. 长柄 小芹 S. ddichopodum (Diels) Wolff. 6. 植株, 7. 小总 苞片, 8. 果实, 9.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淸绘) 
526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15 厘米, 全株 无毛。 根 状茎棕 黑色, 细 长而有 结节, 节 上有残 存的 叶鞘, 有时 自根颈 部抽出 根茎。 茎 短粗, 开花后 伸长。 叶片轮 廓阔三 角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5 — 9 厘米,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有 短柄, 末 回裂片 密而 细小, 倒卵形 或长倒 卵形, 顶 端有时 2 — 3 裂, 长 2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基生叶 及 茎下部 叶的叶 柄细长 柔弱, 茎 上部叶 柄短, 叶鞘 膜质, 紫色, 阔 卵形。 复伞形 花序, 总 苞片 1, 膜质, 上部 3 裂成 线形, 果时通 常凋. 落; 伞辐 4 一 6, 粗壮, 长 2 — 5 厘米; 小总 苞片 3 — 7, 披 针形, 有 时顶端 3 裂;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4, 萼齿 明显, 三角状 披针形 至 卵形; 花瓣 白色, 有时带 红色, 倒卵 形或长 卵形, 基部有 长爪, 顶 端圆。 果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深 棕色, 果棱 明显突 起成狭 翅状, 分生 果横剖 面近五 边形, 胚 乳腹面 微凹, 每棱槽 内油管 3 条, 合生面 6 条。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350 — 3 650 米的 山顶砂 石地; 四 川西部 (木 里、 康定) 亦有分 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雪山 东坡。 Hiroe (1958) 及 (1979) 将本 种归入 Ligusticum multivittatum 中, 但 据文献 描述及 标本 来看, 本种植 物全株 无毛, 小总苞 片全缘 或少数 仅顶端 3 裂, 萼齿 发达, 三 角状卵 形, 花瓣顶 端钝圆 ,无 内折小 舌片, 果 实为卵 圆形, 这些特 征皆与 Franch. 对 L. multivitta- tum 的描写 不同, 因此 认为仍 将本种 放在小 芹属中 为宜。 根据 文献, 尚有: 松 林小芹 Sinocarum pityophilum (Diels) Wolff, in Engl. (1927) (sphalmate ut "pityophyllum")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其 模式为 丽江, 3 000 — 3 300 米, G. Forrest 3078。 (吴征 镒注) 34. 囊 樂弃属 Pternopetalum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根圆锥 形或纺 锤形, 常有 根茎。 茎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 叶与茎 生叶 同形或 异形, 叶片 1 一 3 回三 出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通 常无总 苞片; 小 总苞片 1 一 4, 线状披 针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 一 4, 花 柄极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三角 形或极 细小; 花 瓣白色 或带淡 紫色, 倒 披针形 或阔倒 卵形, 基部 狭长, 下端 通 常呈小 袋状, 顶端 凹陷, 有一内 折的小 舌片或 全缘;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伸长, 直立 或 较短而 弯曲。 果圆卵 形至长 卵形, 侧扁, 果棱 光滑或 粗糙, 有时 有丝状 细齿; 分生果 横 剖面近 圆形;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6, 心皮柄 2 裂至 基部; 胚 乳腹面 平直。 约 24—30 种, 除东亚 囊瓣芹 P. tanakae (Franch. et Sav. ) Hand. -Mazz. 分 布于朝 鲜、 日本 及锡金 囊瓣芹 P. radiata (W. W. Smith) P. K. Mather jee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囊瓣芹 P. Senii Deb. et Dutta 产 于尼泊 尔和印 度外, 其 余均为 我国特 有种, 1 种 分布达 越南 北方, 主 要分布 于西南 地区。 云南有 17 种 4 变种, 多 为各类 亚热带 至亚高 山森林 (尤 其是针 叶林) 林 下的特 征种。 
伞形科  527  分种 检索表 1 (26) 果 棱粗糙 或疏生 细齿;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同形, 常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 稀三 出式羽 状分裂 (组 1.  齿棱组 Sect. Dentariodeae). 2 (25) 基生 叶和茎 生叶都 存在。 3 (4)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都发达 1. 囊瓣芹 P. davidii 4 (3) 基生叶 发达, 茎生叶 1 一 2 细小。 5 (24) 叶片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至长 卵形。 6 (13) 叶片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 7 (8) 叶片 边缘软 骨质; 伞辐 6 — 12 2. 楔叶 囊辧芹 P. cuneifolium 8 (7) 叶 片边缘 不为软 骨质; 伞辐 10 — 30。 、 9 (10) 叶 片边缘 具粗圆 锯齿, 顶端 钝圆; 果 棱粗糙 3. 圆齿 囊瓣芹 P. affinis 10 (9) 叶片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缺刻 状浅裂 或羽状 深裂。  11 (12) 叶裂片 较小,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2 — 3 裂或 不分裂 •' 4a. 港源囊 瓣芹 P. molle var. molle 12 (11) 叶裂片 较大,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叶缘不 规则浅 裂或羽 状深裂 4b. 裂叶 囊瓣斧 P. molle var. dissectum  13 (6) 叶片 1 回三出 分裂。 14 (21) 叶裂片 先端或 长或短 渐尖, 边缘 有粗大 锯齿, 背 面沿叶 脉和边 缘有粗 伏毛。 15 (20) 基生叶 3 — 7; 果 实长卵 形至卵 圆形。 16 (17) 果长 卵形, 果棱粗 糙或疏 生细齿 Sa. 五匹青 P. vulga 17 (16) 果卵 圆形, 果 棱平. 滑。 18 (19) 叶 裂片长 卵形, 顶端长 渐尖, 背 面疏生 粗伏毛  5b. 光叶 五匹青 P. vulgare var. acuminatum 19 (18) 叶 裂片卵 形至宽 卵形, 顶端短 渐尖, 背 面密被 粗伏毛 5c 毛叶 五匹靑 P. vulgare var. strigosum 20 (15) 基生 叶多达 12; 果狭长 卵形, 基 部较狭 5d. 多叶 五匹青 P. vulgare var. foliosum 21 (14) 叶 裂片先 端钝或 钝尖, 边缘具 圆齿状 锯齿, 上、 下 两面均 疏生粗 伏毛。 22 (23) 伞辐 10—15; 叶 裂片卵 形至宽 卵形, 基部 阔楔形 至平截 …… 6. 滇西 囊辧芹 P. wolf fiana 23 (22) 伞辐 15—32; 叶 裂片卵 形至长 卵形, 基部阔 楔形、 圆形至 微心形 7. 彝 良囊辦 芦 P yiliangense 24 (5) 叶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长圆状 披针形 …… 8. 糙果囊 辦芹 P. trachycarpum 25 (2) 叶全部 基生, 无 茎生叶 9. 裸茎囊 辦芹 P. nudicaule 26 (1) 果棱不 明显, 棱上无 细齿; 基生 叶和茎 生叶常 异形, 叶裂片 1 一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或 羽状分 裂 (组 2. 蕨叶组 Sect. Ptendophyllae) 27 (36)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都存在 而异形 (中华 囊瓣芹 P. sinense 除外 )。 28 (35) 茎不分 枝或自 基部有 2 — 4 个 分枝, 但不呈 丛状; 复伞 形花序 单生或 较少。 29 (30) 根茎纺 锤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3 朵通常 2 朵 10. 羊齿 囊辦芹 P. filicinum 30 (29) 根圆 锥形, 分叉, 无 根茎;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 — 4 朵, 通常 3 朵。 
528  云南 植物志  31 (32)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同形; 总苞片 1—2 11. 中华 囊辨芹 P. sinense 32 (31)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异形; 总苞 片无或 1。 33 (34) 花瓣 白色; 果 长卵形 12. 澜沧 囊辨芹 P. delavayi 34 (33) 花瓣淡 紫色; 果卵形 13. 心果 囊瓣芹 P. cardiocarpum 35 (28) 茎 自基部 有多数 分枝, 呈丛 生状; 复伞形 花序数 14. 丛枝 囊瓣芹 P. caespitosum 36 (27) 叶全 部或几 乎全部 基生, 偶有 1 片茎生 叶则与 基生叶 同形。 37 (38) 纤细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伞辐 5—8 15. 离山 囊嬢芹 P. subalpinum 38 (37) 较粗壮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伞辐 12 — 20。 39 (40) 叶片 2— 3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倒卵形 16. 江西 囊瓣芹 P. kiangsiense  40 (39) 叶片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裂 片线状 披针形 或线状 长圆形 17. 膜蕨 囊瓣弃 P. trichomanifolium 1.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2, 1-4 Pternopetalum davidii Franch. (1885); Diels (1900); de Boiss. (1902), exel. syn. (1906); Hand.- Mazz. (1933), (1934); Shan (1940); Shan et Pu (1978); Hiroe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ryptotaeniopsis davidii (Franch. ) Wolff (1927).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60 厘米。 根状茎 具多数 须根状 侧根。 茎常 单生,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无毛。 基 生叶与 茎生叶 同形, 叶片 2 回三出 分裂, 羽片 有显著 的柄, 末回 裂片卵 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3 — 2. 8 厘米, 基部 楔形, 顶端 短尖至 长尖, 边缘在 中 部以上 有粗圆 锯齿, 齿 端具小 尖头, 上 下两面 沿叶脉 和叶缘 均有短 刺毛;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叶鞘淡 褐色, 宽 膜质; 茎上 部叶具 短柄或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花序梗 长 5 — 10 厘米; 总苞片 1 一 12, 线形; 伞辐 15 — 25, 长 2 — 4 厘米, 稍不 等长, 略 粗糙; 小 总苞片 1 一 3, 线形; 花柄 3 — 4, 长 0.5 — 3 毫米, 粗糙; 萼齿 显著, 与 花柱基 近等长 或 稍长; 花瓣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长圆 锥形, 花柱 长, 直立。 果实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果棱 粗糙,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 期 4 一 6 月。 产 绥江、 凤庆、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2 900 米 的林下 沟边;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及盆地 周边、 陕西 (南 部的 安康) 和 甘肃、 西藏 东南部 (墨 脱、 察隅 )。 2- 楔叶 囊瓣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I 62 , 5-8 Pternopetalum cuneifolium ( Wolff ) Hand. -Mazz. (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ryptotaeniopsis cuneifolia Wolff in Fedde (1929) ; Pternopetalum cartilagineum C. Y. Wu ex Shan et Pu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 , syn. nov. ; P. molle (Franch. ) Hand. -Mazz. var. crenulatum Shan et Pu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 93 ),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25 厘米。 根棕 褐色, 长圆 锥形, 匍匐 根茎节 索状, 长达 5 厘米, 根颈 粗糙。 茎 1 一 2, 细弱,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叶 多数, 叶片薄 革质,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具 短柄, 长圆 形至阔 卵形, 长 1.2 — 2. 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不 裂或 2 — 3 裂, 基部楔 形至近 平截, 边缘软 骨质, 有不 规则圆 锯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叶缘 
图 版 162 1-4. 囊辦芹 Pternopetalum davidii Franch. , 1. 植株, 1. 花, 3. 果实, 4. 小总 苞片; 5—8. 楔叶 囊辦芹 P. cuneifolium (Wolff) Hand. -Mazz. , 5. 植株, 6. 果实, 7. 花, 8. 小总 苞片。 (史渭 清绘) 
530  云南 植物志  及上 面叶脉 上疏生 刺毛; 叶柄长 3. 5 — 15 厘米, 具 淡黄色 宽膜质 叶鞘; 茎生 叶无, 稀 1, 细小。 复 伞形花 序小, 顶生和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6 — 12,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线状 披 针形; 花柄 2, 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花瓣 白色, 倒卵 形至长 卵形, 顶端 凹陷, 微 内折;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伸长, 直立。 果广 卵形, 棱上有 小齿。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 彝良、 东川、 景东、 凤庆 和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00 — 3 100 米的 山地林 下或河 谷旁。 模式 标本采 自东川 地区。 蔡希陶 55935A 为 P. molle var. crenulatum Shan et Pu 的 模式, 其产 地非云 南西北 部。 3- 圆齿 囊瓣芹 图版 163, 4-6 Pternopetalum affine (Wolff) Hiroe (1979) (Sphalm. ut affinum); C. Y. Wu in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923 comb. nud. Cryptotaeniopsis a f finis Wolff in Fedde (1930).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5 厘米。 根淡 褐色, 圆 柱形, 有 环纹状 结节, 具多数 侧根。 茎 圆 柱形, 自 中部有 2 — 3 分枝, 无毛, 基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长 卵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2 — 1.8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顶端 钝圆, 边缘 具粗圆 锯齿, 疏生粗 伏毛,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基部 具小型 近圆形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叶片 渐小, 无 柄或具 短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5 — 9 厘米; 无总苞 片; 伞辐约 30, 果时长 1.5 —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花柄 3, 不 等长; 萼 齿狭披 针形;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果实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果棱 稍 粗糙,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腹 面平。 花、 果期 6 — 8 月。 本 种模式 产地为 古龙场 (Gu-long- tchan), 分布达 彝良, 生 于海拔 800 — 1 900 米的沟 边 坡地。 4- 洱源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柔软 囊瓣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ternopetalum molle (Franch. ) Hand. -Mazz. (1933); Shan et Pu (1978)*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 rum molle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 Cry ptotaeniopsis mollis (Franch. ) Dunn (1903); Wolff in Engl. (1927). 4a. 洱源 囊瓣芹 (原 变种) 图版 163, 1-3 var. molle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90 厘米。 根棕 褐色, 圆 锥形, 有 分叉。 茎圆 柱形, 自 基部有 2 — 4 个 分枝。 基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 菱形至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 米,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截形, 偏斜, 边缘 有不整 齐粗圆 锯齿, 两面叶 脉上及 叶缘无 毛或疏 生粗 伏毛, 顶端 短尖; 叶柄长 5 — 20 厘米, 基部 具鞘; 茎生叶 1 一 2, 无 柄或有 短柄, 叶 片与 基生叶 同形, 最 上部的 一片茎 生叶,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长尖。 复伞形 花序顶 生. 少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10 — 20, 不 等长, 长 0.4 — 1.5 厘米, 果 期长达 3 厘米; 小总苞 片 2, 线状披 针形; 花柄常 2, 稀 3; 萼齿近 钻形; 花瓣 白色, 长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较长, 直立。 果 卵形, 长 2 — 3 毫米, 通常只 有一个 
图 版 163 1—3. 再源 囊辩芹 Pternopetalum molle (Franch. ) Hand. -Mazz. var. molle , 1. 基 生叶, 2. 果序, 3. 果 实; 4 一 6 . 圆齿 囊瓣芹 P. affine (Wolff) Hiroe. 4. 植株 下部, 5 . 果序, 6 . 果实。 (韦力 生绘) 
532  云南 植物志  心皮 发育, 果 棱疏生 小齿。 花、 果期 6 — 8 月。 产 维西、 丽江、 永胜、 洱源、 大理、 漾濞、 凤庆、 景东、 盐津、 大关、 彝良 和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 400 — 3 300 米的 山地林 下或草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b. 裂叶 囊瓣芹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dissectum Shan et Pu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 1 回羽片 较大, 宽 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边缘 不规 则浅裂 或羽状 深裂; 果实长 卵形。 产维西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3 000 — 3 200 米的山 坡沟边 及杂木 林中; 四川 (北部 (青川 ) 也有。 5. 五匹青 (四川 宝兴) 五匹青 囊瓣芹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Pternopetalum vulgare (Dunn) Hand. -Mazz. (1933); Shan (1940); "图 鉴, , (1972)*; Mukherjee (1977); Shan et Pu (1978);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ryptotaeniopsis vulgaris Dunn (1902), pro parte (1903), (1929); de Boiss. (1902), pro parte , (1906); Wolff in Engl. (1927); pro parte. 5a. 五匹青 (原 变种) var. vulgare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根茎结 节状, 粗糙, 侧根 肉质, 细圆 桂形。 茎 1 一 2,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1 个 分枝。 基 生叶常 3 — 7, 叶 片三出 分裂, 裂片宽 卵形至 菱形, 不裂或 2 — 3 裂, 长 3 — 10 厘米, 宽 2. 4 — 7 厘米,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平截, 边缘 有粗大 锯齿, 顶端 短 渐尖, 上面 无毛, 下面 沿叶脉 和边缘 疏生粗 伏毛, 叶柄长 7 — 20 厘米, 具较短 的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生叶 1, 稀 2 — 3, 与 基生叶 同形, 具 短柄或 无柄。 复伞形 花序单 生枝顶 或另 有一个 侧生; 无 总苞; 伞辐 20 — 30, 稍不 等长, 长 0. 7-1. 5 厘米, 果 时长达 4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4, 线状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花柄 3 — 4, 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 形至长 圆形, 基部 狭长,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果长 卵形, 基 部宽而 钝圆,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果 棱粗糙 或疏生 细齿,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花、 果期 4 一 7 月。 产 维西、 碧江、 腾冲、 昭通、 彝良、 元阳、 屏边、 马关 和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 400 — 2 200 米的 沟谷或 林下阴 湿处; 湖北、 湖南、 贵州、 四川、 甘 肃南部 (文县 ) 也有。 模式 标 本采自 元阳逢 春岭。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314 (1993) 云 其亦分 布于尼 泊尔、 印度。 5b. 光叶 五匹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acuminatum C. Y. Wu ex Shan et Pu (1978);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未 收录)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裂片 常为长 卵形, 顶端长 渐尖; 果实卵 圆形, 果棱平 滑。 产 碧江、 西 畴和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300 — 1 600 米的 山坡林 下或沟 谷旁; 四川、 陕 
伞形科  533  西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全草 人药可 治跌打 损伤。 5c. 毛叶 五匹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strigosum Shan et Pu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叶 裂片卵 形至宽 卵形, 叶背 面脉上 及叶柄 密被粗 长毛; 果实卵 圆形。 产 彝良, 生 于海拔 1 900 米 的沟边 草丛; 四川 (冕宁 及盆地 周边山 地)、 贵州 (毕 节) 也有 分布。 5d. 多叶 五匹青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foliosum Shan et Pu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基生 叶多达 12 片; 果狭长 卵形, 基部 较狭, 长约 3 毫米, 果棱 平滑。 产永善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500 米 左右的 山坡阴 湿处。 6- 滇西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4, 7-9 Pternopetalum wolffiana (Fedde) Hand. -Mazz. (1933); Shan et Pu (1978)* ; 图鉴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ryptotaeniopsis xvol ffiana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30). 多 年生' 草本, 高约 40 厘米。 根 茎具短 缩环纹 状节。 茎 直立, 在中、 上部有 1 个 分枝, 无毛。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小叶具 短柄,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 部阔 楔形至 平截, 边缘有 锯齿, 顶端 钝尖, 两面均 疏生粗 伏毛; 顶 生小叶 片上部 三浅裂 或 不裂, 叶柄长 5 — 10 厘米, 被粗 硬毛, 基 部有小 型膜质 叶鞘; 茎生叶 1 一 2 片, 与基生 叶 同形, 较小。 复伞 形花序 1 一 2, 具长 7 — 15 厘 米的花 序梗; 无总 苞片; 伞辐 10 — 15, 长 1.5 — 3 厘米, 稍不 等长, 近于 无毛; 小 总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细小; 花柄 2 — 3, 长不到 3 毫米; 萼齿 钻形, 与花 柱基近 等长; 花瓣 白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卵 圆形, 果棱略 粗糙,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 生 面油管 4。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 永善及 滇西北 地区, 生 于海拔 2 200 米左右 的荫蔽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本省 西北部 澜 沧江与 怒江分 水岭。 7. 彝良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4, 4-6 宜良 囊瓣芹 (中 国植 物志) Pternopetalum yiliangense Shan et Pu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根茎 粗糙, 侧 根细圆 柱形, 长可达 20 厘米。 茎 单一, 上部有 1 一 2 分枝。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裂片卵 形或长 卵形, 不 分裂, 稀 2 裂, 长 3 — 5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基 部阔楔 形至微 心形, 顶 端钝, 边缘及 叶脉上 疏生粗 伏毛;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幼时 密生粗 长毛, 基部 有褐色 宽膜质 叶鞘; 茎生叶 1 一 2, 与 基生叶 同形, 有短 
图 版 164 1—3. 裸茎 囊擗芹 Pternopetalum nudicaule (de Boiss. ) Hand. -Mazz. , 1. 叶, 2. 果序' 3. 果实; 4—6. 囊瓣芹 P. yiliangense Shan et Pu, 4. 叶, 5. 果序' 6. 果实; 7 — 9. 滇西 囊瓣芹 P. wolffiana (Fedde) Hand. -Mazz. , 7. 叶, 8. 果序, 9. 果实。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35  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 总苞; 伞辐 15 — 32, 不 等长, 长 0.8 — 2. 5 厘米, 微 粗糙; 小 总苞片 2, 线状披 针形, 不 等长; 花柄 2, 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直立; 花瓣 白色, 长倒 披 针形, 顶端 凹缺, 有 内析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果实卵 形至广 卵形, 果 棱上有 细齿,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彝良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000 米左 右的小 河边。 8. 糙果 囊瓣芹 (拟) 图版 165: 1-8 Pternopetal um trachycarpum C. Y. Wu ex Shan et Z. H. Pan, sp. nov. Species p. trichomanifolio (Franch, )Hand. -Mazz. affinis,sed radiis inaequilongis , f ruc- tis subovoideis circa 2 mm longis, ad juga filiminute dentatis.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20 厘米, 全 体无毛 。 根长圆 锥形, 有 环纹。 茎扁圆 柱形, 自基部 分枝。 叶几 乎全部 基生, 叶片 轮廓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3 — 4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顶端短 尖; 叶柄长 5 — 12 厘米, 基 部具小 型膜质 叶鞘; 茎生叶 1 或无, 与 基生叶 同型。 复伞形 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2 — 16 厘米; 无总 苞片; 伞辐 7 — 15, 长 0.5 — 2 厘米, 不等 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柄 3, 不 等长; 萼齿 三角状 卵形; 花 瓣 白色, 倒 卵形, 大小 不等, 顶端 短尖, 微 内折;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果实近 卵 圆形, 两个 心皮均 发育, 长约 2 毫米, 果棱 有丝状 细齿。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景东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 600 米 的混交 林下。 云南 (yunnan): 景东 (Jingdong), 李鸣岗 CM. K. Li) 3442 (模 式, TypusKUN, HJ)。 9. 裸茎 囊瓣芹 图版 164, 1-3 Pternopetal um nudicaule (de Boiss. ) Hand. -Mazz. (1933) ; Shan (1940) ; Tarl; Biota (1967); Shan et Pu (1978); "图鉴 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Cry ptotaeniopsis nudicaulis de Boiss. (1906) , (1906) , in Levi. (1915) ; Wolff in Engl. (192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棕 黑色, 有许多 细长的 侧根。 茎 2 — 3, 光滑 无毛。 叶全部 基生, 叶 片三出 分裂, 中 裂片柄 较长, 侧裂 片近于 无柄, 卵形 或卵状 菱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较整齐 的粗圆 鋸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边缘及 背 面脉上 疏生粗 伏毛; 叶柄 细长, 长 6 — 10 厘米, 具长约 1 厘米的 宽膜质 叶鞘。 复伞形 花序 顶生, 稀 侧生; 无 总苞; 伞辐 15 — 30, 不 等长, 果时长 2 — 5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总 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花柄 2 — 3, 短; 萼齿 钻形, 长于花 柱基; 花瓣 白色, 长倒 卵形, 顶端微 凹陷, 内折 (小 舌片? ) ;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伸长, 直立, 果实 卵形, 果棱 粗糙,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4。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绥江 和富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600 — 1 500 米的 阴湿沟 谷或山 坡上; 分 布于贵 州和广 东。 越 南北方 也有。 10. 羊齿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Pternopetal um filicinum (Franch. ) Hand. -Mazz. (1933); Shan et Pu (1978) , 秦 
图 版 165 1—8. 槌果 囊瓣芹 Pternopetalum trachycarpum C. Y. Wu ex Shan et Z. H. Pan, 1. 植株. 2. 果实' 3. 花瓣, 4. 花, 5. 总苞片 放大, 6. 小 总苞片 放大' 7. 小伞 果序, 8 . 果实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37  岭 植物志 (1981);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filicinum Franch. (1894) ; Pimpinella filicina (Franch. ) Diels (1900). 多年 生纤细 草本, 高至 25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茎纺 锤形。 茎 1 一 2,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 异形, 基生 叶三出 分裂, 裂片 半圆状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 米, 边缘 2 — 3 浅裂或 深裂; 叶柄长 2 — 5 厘米, 有小型 宽膜质 叶鞘; 茎生叶 1 一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3 厘米; 叶柄长 2 — 4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1-2, 顶生花 序具长 2 — 3 厘 米的花 序梗, 侧 生花序 近于无 柄或具 短柄; 无总 苞片; 伞辐 7-15, 长 2 — 3 厘米, 近于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细小, 大小 不等; 花柄 2 — 3; 萼齿细 小; 花辧 末见;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棱槽 中油管 1 一 2。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 江等, 生 于海拔 2 400 — 3 000 米 的山坡 林下; 湖北 西部、 四川、 陕 西、 甘 肃和青 海也有 分布。 11. 华 囊瓣芹 图版 166, 1-2 Pternopetalum sinense (Franch. ) Hand. -Mazz.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sinense Franch. (1894) ; Cry ptotaeniopsis sinensis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50 厘米。 根 褐色, 短圆 锥形, 有多数 纤维状 侧根。 茎圆 柱形, 上 部有 1-2 个 分枝, 无毛。 基生叶 2 回三出 分裂, 裂片 卵形, 长 1. 5-3 厘米, 宽 1. 2-1. 7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顶端 短尖, 边缘具 锯齿, 背 面脉上 及边缘 疏生粗 伏毛; 叶柄长 6 — 8 厘米, 基部具 狭长形 叶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 渐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 苞片 1 一 2, 线形, 长约 1.5 厘米, 伞辐 15 — 20, 略 粗糙, 果 时长达 4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形; 花柄 2 — 3, 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花瓣 未见;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短, 直立。 果实 卵形, 长约 2. 3 毫米, 棱槽内 及合生 面均无 油管;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8 月 。 产 嵩明、 维西、 漾濞、 大理、 洱源、 丽江、 绥江、 西畴和 麻栗坡 等地, 生 于海拔 1 400 — 2 600 米 的山地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2. 澜沧 嚢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6, 3-5 洱源 囊瓣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ternopetalum delavayi (Franch. ) Hand. -Mazz. (1933) ; Shan et Pu (1978);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delavayi Franch. (1894) ; Cry ptotaenoipsis delavayi (Franch. ) Dunn (1903) ; Wolff in Engl. (1927); C. mairei Diels ex Wolff in Engl. (1927); Pternopetalum mairei (Diels) Hand. -Mazz. (1933) ; Carum mairei Diels ex Hi roe (1958); Pternopetalum longicaule auct. non Shan: Hiroe (1979) , p. p. quoad syn. Carum delavayi Franch. ; P. delavayi. Hand. -Mazz. et specim. cit.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圆 锥形, 长 6 — 10 厘米, 有 分叉, 棕 褐色。 茎圆 柱形, 有 
图 版 166 2. 中华 囊辦芹 Pternopetalum sinense (Franch. ) Hand. -Ma Z z. , 1. 植株. 2. 果实, 3—5. 澜沧 囊辧芹 P. delavayi (Franch. ) Hand. -Mazz. . 3. 叶, 4. 植株 上部, 5. 果实。 (王伟 民绘) 
伞形科  539  纵 条纹, 自 基部有 3 — 4 个 分枝。 叶 异形,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2 回羽 状分裂 或三出 分裂, 裂片菱 形或近 扇状, 长 1.5 — 3. 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边缘 在中部 以上有 锯齿, 齿端 具短 尖头, 背面脉 上及边 缘有粗 伏毛; 叶柄长 3 — 10 厘米, 具膜质 叶鞘; 茎中部 叶呈现 下部叶 和上部 叶之间 的边渡 形态; 裂片 菱形、 扇形或 线形; 茎上部 叶仅具 叶鞘, 叶片线 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5 — 20, 不 等长, 长 1 一 3 厘米; 小 总苞片 2-4, 线形; 花柄 2 — 4, 不 等长; 萼齿 钻形; 花瓣 白色, 阔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折 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长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有时仅 1 个心皮 发育, 棱 槽 内油管 1 一 3。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贡山、 洱源、 鹤庆、 宾川 和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300 — 3 600 米 的山地 灌丛、 林 下或沟 谷旁;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至九龙 )、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本种与 心果囊 瓣芹很 相近, 其区别 在于本 种的花 白色, 果实长 卵形。 13. 心果 囊辦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Pternopetalum cardiocarpum (Franch. ) Hand. -Mazz. (1933) ; Shan et Pu (1978) ; "图鉴 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arum cardiocarpum Franch. (1894) ; Cryptotaeniopsis cardiocarpa (Franch. ) Dunn (1903); Wolff in Engl. (1927).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40 厘米, 全体 无毛。 根圆 锥形, 长达 10 厘米, 成 叉状分 枝或不 分枝。 茎圆 柱形, 自基部 开始有 2 — 4 个 分枝, 叶 二型,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或 近羽状 分裂, 裂片宽 卵形或 扇形, 有时 2 — 3 浅裂, 长 1. 3-2. 2 厘米, 宽 1. 2-1. 8 厘米,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粗齿, 齿 端有短 尖头, 背面脉 上及边 缘有粗 伏毛; 叶柄长 3 — 10 厘 米, 具膜质 叶鞘; 茎中 部叶具 短柄, 2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扇形、 菱形或 线形; 茎上 部叶仅 具 叶鞘, 叶 片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长 2 — 3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 片无或 1, 线形; 伞辐 10 — 15, 稍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2 — 4, 不等 长; 萼齿 钻形, 直立; 花瓣淡 紫色, 卵 形或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柱 基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果 卵形, 长 2 — 3 毫米, 有时仅 1 心皮 发育,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福贡、 维西、 丽江、 洱源 和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米的 沟谷 和山地 林中; 四 川西部 (广布 ) 及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洱 源。 14. 丛枝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Pternopetalum caespitosum Shan (1943); Shan et Pu (1978); 秦岭 植物志 (1981 ) T -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有少数 分叉。 茎 纤细, 自 基部有 多数分 枝, 近 丛生。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二型, 叶片 1 一 2 回三出 分裂, 裂片近 卵形, 长 0.8-1. 2 厘米, 宽约 8 毫米, 或为 条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5 — 4 毫米;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叶鞘长 卵形; 茎中、 上部叶 条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复 伞形花 
540  云南 植物志  序 多数, 顶生和 侧生; 总苞 片无; 伞辐 5 — 20, 长 1.5 —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3, 线状披 针形; 花柄 2 — 3, 长 1 一 3 毫米, 萼 齿小, 钻形, 与 花柱近 等长;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3 200 米的沟 边杜鹃 林下; 陕西、 甘肃、 四川 (西部 广布) 2 300- 3 600 米和 西藏东 南部等 地也有 分布。 15. 高山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Pternopetalum subalpinum Hand. -Mazz. (1933) ; Shan et Pu (1978) ;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纤细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根茎 线状, 略 结节状 膨大, 侧根 纤细。 茎通常 1, 不分 枝。 叶 3 — 5, 全部 基生, 叶片 1 回羽状 分裂或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 卵形至 扇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 4. 5 毫米, 基部阔 楔形至 截形, 上部有 3 — 6 个不整 齐的圆 锯齿; 叶柄 长 1. 5-5 厘米, 基部具 近圆形 叶鞘。 复 伞形花 序单生 枝顶; 无 总苞; 伞辐 5 — 8, 不 等长, 长 0.2 — 1.3 厘米, 被微 柔毛; 小 总苞片 1, 钻形; 花柄 2 — 3;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长 卵形, 顶端 钝尖;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微向外 反曲。 幼果长 卵形至 卵形。 花、 果 期 6 — 8 月。 产 维西、 贡山 和碧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4 100 米的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6. 江西 囊辧芹 图版 167, 1-5 Pternopetalum kiangsiense (Wolff) Hand. -Mazz. (1933); Shan (1940); Shan et Pu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Cryptotaeniopsis kiangsiense Wolff in Engl. (1927) ; C. decipiens Norm. (1929) ; Pternopetalum decipiens (Norm. ) Hiroe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短圆 锥形, 有细长 分叉。 茎 直立, 不 分枝, 无毛。 叶全部 基生, 叶 片轮廓 卵状披 针形, 2 — 3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基部 楔形, 边缘 3 — 5 齿裂; 叶柄长 3 — 8 厘米, 基 部有小 型宽膜 质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12 — 20, 长 1 一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2 — 4, 线状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花柄 2 — 3, 长 1 一 3 毫米; 萼齿 钻形; 花瓣 白色, 倒披 针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伸长, 直立。 果 实狭长 卵形, 仅 一个心 皮 发育, 果棱 线形,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花、 果期 5 — 7 月。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1 000 米左 右的山 坡杂木 林中; 江西、 广东、 广西、 四川和 贵州也 有 分布。 17. 膜蕨 囊瓣芹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67, 6-7 细叶 囊瓣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ternopetalum trichomanif ol ium (Franch. ) Hand. -Mazz. (1933) ; Shan (1940) ; Shan et Pu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Carum trie homani folium Franch. (1895) ; Pimpinella trie homant folia (Franch. ) Diels. (1900) ; Cryptotaeniopsis trie homani folium (Franch. ) Wolff in Engl. (1927). 
图 版 167 1 一 5. 江西 囊瓣芹 Pternopetalum kiangsiense (Wolff) Hand. -Mazz. , 1. 植株, 2—3. 果实, 4. 叶裂片 部分. 5 - 分 生果横 剖面; 6—7. 膜藏囊 辦芹 P. trichomanifolium ( Franc h. ) Hand. -Mazz. , 6. 叶, 7. 叶裂片 部分。 (史渭 清绘) 
542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茎节 结状, 长达 8 厘米, 侧根常 多数, 线形。 茎单 生, 不 分枝, 稀中部 以上有 1, 个 分枝。 叶几 乎全部 基生, 叶 片轮廓 宽卵状 菱形, 近三出 式 3 — 4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有柄,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5-4 毫米, 宽不到 1 毫 米; 叶柄长 6 — 15 厘米, 基部有 长圆形 宽膜质 叶鞘; 茎生 叶无, 稀有 1 片 (序托 叶), 具 短柄, 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复 伞形花 序单生 枝顶, 稀另有 1 复伞 形花序 腋生; 无 总苞; 伞辐 13 — 25, 长 2 — 3 厘米, 近 等长, 果 时长达 5 厘米; 小 总苞片 2 — 4, 线状披 针形, 大 小 不等; 花柄 2—4, 中间 1 朵 花的柄 最长; 萼齿 钻形, 大小 不壽;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大 小 不等, 基部 狭长,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直立, 果 狭长卵 形, 长约 5 毫米, 仅 1 个心皮 发育,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花、 果期 3 — 5 月。 产腾冲 (瑞、 怒分水 岭)、 绥江、 大关 和彝良 等地, 生 于海拔 1 500 — 2 400 米 的山坡 林下或 沟边石 缝中; 四川、 湖南、 江 西和广 西等省 区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盐津、 大 关之 间的成 凤山。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上册: 1315 (1993) 还 记录了 散血芹 Pt. botrychioides (Dunn) Hand. -Mazz 在巧家 的分布 和纤细 囊瓣芹 Pt. gracilimum (Wolff) Hand. -Mazz. (1933); Carum "gracilima" Wolff (1926) 在德钦 (青 藏队 81-2187) 的 分布。 该 种模式 采自四 川大 相岭。 (吴征 镒注) 2. 西风 芽亚族 Seselinae Drude 分属 检索表  1 (4) 果实 短卵形 或倒圆 锥形, 分 生果广 圆形, 横剖 面呈半 圆形, 但不 扁压。 2 (3) 果棱 线形, 粗细 均匀或 侧棱略 粗厚, 萼齿不 明显或 短而厚 …" 35. 西 风芹属 Seseli 3 (2) 果棱 圆钝, 背棱 或侧梭 均为木 栓质, 侧 棱稍有 增厚; 分 生果顶 端萼齿 部分收 縮成颈 (或喙 ), 花 柱基呈 2 角 状隆起 36. 水芹属 Oenanthe 4 (1) 果实 卵状长 筒形。 5 (8) 果实 背部略 扁压, 外果皮 光滑, 分生 果有时 有狭翅 状边缘 (莳萝 属), 侧棱 彼此紧 靠拢, 粗 壮, 背棱和 中棱粗 线形, 多数 较窄。 6 (7) 果 实侧棱 较背棱 稍粗壮 37. 茴香属 Foeniculum 7 (6) 果 实侧棱 较宽, 有窄翅 38. 莳萝厲 Anethum  8 (5) 果实 背部不 扁压; 外果皮 光滑; 果 棱彼此 近似, 粗细几 相等, 但侧 棱通常 略宽, 均 呈狭翅  * ( 亮蛇床 属的侧 翅较宽 ); 分 生果的 横剖面 通常呈 五角状 圆形。 9 (10) 伞 形花序 花多数 密集近 球形,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花瓣 棕褐色 39. 单 球芹厲 Haplosphaera 10 (9) 伞形 花序不 密集成 球形, 花瓣 白色。 11 (12) 萼齿不 发育; 5 条果 棱翅状 等宽, 常 木栓化 40. 蛇床属 Cnidium 12 (11) 萼齿 发育, 果棱 翅状不 等宽。 13 (16) 萼齿 线形至 钻形, 极少不 明显; 果 梭有时 翅状, 通 常侧翅 稍宽, 但不 及背、 中 棱翅的 2 倍。 14 (15) 伞辐 后期不 呈弧形 弯曲, 果 实背棱 突起呈 翅状, 侧棱 宽翅状 41. 亮 蛇床厲 Selinum  15 (14) 伞辐 后期基 部靠拢 呈弧形 弯曲; 果 实背棱 突起稍 有翅, 侧棱 狭翅状 
伞形科  543  42- 藁本属 Ligusticum 16 (13) 萼齿线 形或披 针形, 侧 棱翅宽 为背棱 翅和中 棱翅的 2 倍以上 43. 宴 峰芹属 Cortia 35- 西 风芹属 SeseliL.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锥形或 长圆柱 形下端 稍细; 根颈 单一或 呈指状 分叉, 常木 质化。 茎 单一或 数茎, 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少 数呈空 管状。 叶 具柄; 叶片为 1 至数 回羽状 分裂或 全裂, 稀为 三出式 1 回 全裂或 单一不 分裂。 复伞形 花序多 分枝; 总苞 片少数 或无; 伞辐 3-12, 很少 12 以上; 小 总苞片 少数至 多数, 披 针形或 线形, 基部常 联合, 多为 薄膜质 或仅 边缘为 膜质; 花 少数至 多数, 有 花柄, 少数近 无柄, 以 至伞形 花序近 头状; 花瓣近 圆 形或长 圆形, 顶端微 凹陷, 小舌 片宽阔 内曲, 背 面多有 柔毛或 硬毛, 少数 无毛, 白色 或 黄色, 中脉棕 黄色而 显著; 萼 齿无或 短小而 稍厚, 宿存; 花柱 下曲, 花 柱基圆 锥形或 垫状。 分 生果卵 形或长 圆形, 稍两侧 扁压, 横剖 面近五 边形, 果 棱线形 突起, 钝, 通常 五棱近 等宽, 很少 侧棱较 宽的;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或少数 2 — 4, 合生 面油管 2, 也有多 至 4 一 8 的; 胚 乳腹面 平直, 心皮柄 2 裂达 基部。 约 80 种, 分布于 欧洲和 亚洲。 我国约 16 种 1 变种。 产 华北、 西北至 西南。 云南省 产 3 种和 1 变种。 I' i^ 1 ^^^^ ^种 检 Z 索 ^^^^^j^^^^i 1 (6) 叶片 1 一 2 回 三出式 全裂或 单叶不 分裂, 裂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宽 3 — 12 毫米。 2 (5) 全 株光滑 无毛。 3 (4) 叶片为 1 一 2 回三出 式全裂 la. 竹叶 西风芹 S. mairei var. mairei 4 (3) 单叶 不分裂 lb. 单叶 西风芹 S. mairei var. simplicifolia 5 (2) 茎、 叶、 花瓣、 果 实等密 被白色 短硬毛 2. 多毛 西风芹 S. delavayi 6 (1) 叶片 2 — 4 回 三出式 全裂, 末回 裂片狭 线形, 极少为 线状披 针形, 宽 0.5 — 3 毫米 3- 松叶 西风斧 S. yunnanense 1- 竹叶 西风芹 (图鉴 ) 竹 叶防风 (滇南 本草、 丽江 )、 鸡 爪防风 (沾益 )、 防风 (四川 米易、 贵州兴 仁)、 云 防风 (四川 会东) Seseli mairei Wolff in Fedde (1930) ; Hand. -Mazz. (1933) ; "图鉴 补编" (1983)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Peucedanum bupleuroides Wolff (1933); P. bupleuri forme Wolff (1933); Seseli delavayi auct. non French. : C. Y. Wu et al. (1944)" ;" 图鉴 "(1972) • j Hiroe (1979), quoad descr. et specim. cit. la. 竹叶 西风芹 (原 变种) 图版 168, 1-8 var. mairei 
图 版 168 1—8. 竹叶 西风芹 Seseli mairei Wolff var. mairei, 1. 植 株下部 及根, 2. 植株 上部, 3. 总 苞片, 4 . 小总苞 片, 5. 花及花 辦, 6. 果实, 7. 分 生果,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45  全 株光滑 无毛, 高 15 — 80 厘米。 根颈 粗短, 具紧密 环纹, 被覆短 小枯鞘 纤维; 直根 圆 柱形, 下端 渐细, 长 6 — 12 厘米, 有时有 1 一 2 分枝。 茎通常 单一, 但有 时根颈 处呈指 状 分枝, 具 数茎, 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基生叶 2 至 多数, 叶柄长 2 — 18 厘米; 叶片 1 一 2 回 三出式 全裂, 1 回羽 片分裂 处呈关 节状, 裂片 椭圆形 至披针 状长椭 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3 — 12 毫米, 偶 有宽至 3 厘米以 上者, 近 平行脉 3 — 10 条, 下 表面叶 脉显著 突起, 近 革质, 茎中部 以上叶 少数, 细小, 序托叶 无柄, 仅 具较长 叶鞘, 叶片 线形不 分裂。 复伞 形花 序直径 2 — 4. 5 厘米; 通 常无总 苞片, 偶有 1 一 2 片, 早落; 伞辐 5 — 7, 不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2 — 18; 小 总苞片 6 — 10, 披 针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 粗壮, 不 等长; 花 瓣 黄色, 花 柱短。 分生果 卵形, 两侧 扁平, 长 2. 5 毫米, 宽 1.5 毫米, 横 剖面略 呈五边 形, 侧棱 比背棱 稍宽;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全省 各地, 以中 部和东 部以至 北部的 景东、 双柏、 东川、 元谋、 罗次、 曲靖、 砚 山 等地为 最多, 生 于海拔 1 200 — 2 700 米 的山坡 草丛、 林 缘或旷 地上; 四 川西部 (盐 边、 木里、 西昌 )、 贵州 西南部 (兴仁 ) 也有 分布。 常作 为防风 入药, 但与 中药正 品防风 (俗 名北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 Schischk. 不同 属种, 故 常称西 风或云 防风。 lb. 单叶 西风芹 (变种 ) (植 物分类 学报) 独 叶防风 (元谋 ) var. simplicifolia C. Y. Wu ex Shan et Sheh (1983) * ; 中国 植物志 (1985)*. 本变种 主要不 同在于 基生叶 和茎生 叶均不 分裂, 基生 叶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顶 端 急尖, 茎 生叶稍 狭窄和 短小, 茎上 部叶为 线状披 针形。 产 元谋, 生 境同原 变种; 四川会 东亦有 分布。 2- 多毛 西风芹 (图鉴 ) 图版 169, 8-14 毛果竹 叶防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seli delavayi Franch. (1894); de Boiss. (1906), in Levi. (1915) ; Hand. -Mazz. (1933); Hiroe (1958); "图鉴 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 50 — 90 厘米。 根圆 锥形, 较短, 木 质化。 茎 单一或 数茎, 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密 生 白色短 硬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0 — 16 厘米; 叶片全 3 裂, 裂片 无柄, 长 线状披 针形, 基部 狭窄, 顶端 急尖, 长 7 — 13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网 状脉近 平行, 主脉 突起, 两 面皆被 白色短 硬毛, 以下 表面、 边缘及 叶脉上 较多; 茎上部 叶少而 细小。 花序梗 有毛, 伞形花 序直径 1.1 一 2. 5 厘米; 总苞片 5 — 7,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0.5 毫米, 自基部 分离; 伞辐 6 — 8, 近 等长, 长 0.5 — 2 厘米, 密 生白色 粗毛; 小 总苞片 5 — 7, 线形, 长 6 — 8 毫米, 比 花柄长 1 倍 以上, 比果 柄长约 1/2, 密 被白色 粗毛;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18, 花瓣 黄色, 倒 卵形, 外面 有白色 柔毛, 分 生果卵 圆形, 果柄 短粗, 密 生白色 粗毛, 果 棱 圆钝, 不甚 明显,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期 8 — 9 月。 产 鹤庆、 宾川, 生 于海拔 1 400 — 1 950 米干 热河谷 草坡。 模式 标本采 自宾川 石洞老 黑山。 根 人药, 发表 疏肝, 祛风 利湿。 
546  云南 植物志  3- 松叶 西风芹 ( "图鉴 补编" ) 图版 169, 1-7 松 叶防风 (宾川 )、 松叶芹 (剑川 ) Seseli yunnanense Franch. (1894);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3); "图 鉴补 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株高 30 — 80 厘米。 直根圆 柱形, 下端 渐细, 长 3 — 14 厘米, 径 0. 3 — 1.2 厘米。 茎 单一 或数茎 簇生, 下部条 纹轻微 突起, 上部稍 呈棱状 突起, 光滑 无毛。 基生叶 多数, 叶 柄长 2. 5 — 9 厘米, 具卵状 叶鞘, 边缘 边质; 叶片 2 — 4 回 三出式 全裂, 轮 廓阔卵 形近扇 形, 长 3. 5 — 12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具一 回羽片 3 — 5, 羽 片分裂 处呈关 节状, 末回裂 片狭 线形, 极少为 线状披 针形, 长 0.7 — 6. 5 厘米, 宽 0.5 — 3 毫米。 茎生叶 少数, 向上 渐 简化, 序托叶 无柄, 仅有 叶鞘, 叶片 1 一 3 裂。 复伞形 花序多 2 歧式 分枝, 总苞 片无或 仅有 1 片, 细小; 伞辐 6 — 10, 不 等长; 长 0.3 — 2 (-4) 厘米; 小 总苞片 8 — 10, 基部 联合, 披 针形, 边缘 膜质, 与 花柄近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5 — 20, 花柄 粗壮, 花瓣近 圆形, 小舌片 很大, 内曲, 其长 度超过 花瓣的 一半, 浅 黄色, 有 3 — 5 条 红褐色 脉纹; 花 柱 基扁圆 锥形, 花柱短 而粗; 萼齿 不显。 分生果 卵形, 果 棱钝, 不 明显, 光滑 无毛, 每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鹤庆、 剑川、 洱源、 大理、 峨山、 元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1 425 — 3 100 米的 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九龙、 西昌) 贵州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根人药 , 清热 解毒、 祛风 除湿。 36. 水弃属 Oenanthe L. 二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除伞 辐较粗 糙外, 全 体光滑 无毛; 须根。 茎圆 管状, 表面有 浅棱, 下 部节上 生根, 呈匍匐 上升或 直立。 叶片 1 至多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卵 形至线 形, 极少叶 片简化 成线形 管状的 叶轴。 复伞形 花序; 花序 梗与叶 对生; 总苞片 无或有 1; 小 总苞片 多数, 两者均 为线形 至狭披 针形; 萼齿 明显, 宿存; 小伞 形花序 的外缘 花常具 辐 射瓣,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倒 卵形, 顶 端具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花后 挺立并 伸长, 不 脱落。 果实卵 圆形, 长圆 形或近 球形, 果 棱通常 圆钝, 中、 背棱 稍木栓 质 或不木 栓质, 侧棱木 栓质且 比中、 背 棱宽大 2 — 3 倍。 分生 果背部 扁压, 横 剖面半 圆形; 胚 乳腹面 平直; 每棱槽 内油管 单生, 合生 面油管 2; 心皮 柄缺。 约 30 — 35 种, 分布于 东半球 温带。 我国约 5 — 10 种 2 亚种, 主 产西南 及中部 地区。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14) 叶片 1 一 3 回羽状 分裂。 2 (9) 果实背 棱稍木 栓质, 较 圆钝; 茎上 部叶末 回裂片 卵形至 线形。 3 (4) 伞 辐短, 通常在 1 厘米 以下; 伞辐数 4 一 6 (-8) 3. 短 辐水芹 O. benghalensis 
图 版 169 1 一 7. 松叶 西风芹 Seseli yunnanense Frandi. . 1. 植株, 2. 花, 3. 花癣, 4. 总 苞片. 5. 小总 苞片. 6. 果实 及分 生果' 7 . 分 生果横 剖面: 8 — I 4 . 多毛 西风芹 S. delavayi French. , 8. 部 分叶片 放大, 9. 花, 10. 花 辦, 11. 总 苞片' 12. 小总 苞片, 13. 果实, 〗 4 .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淸绘) 
548  云南 植物志  4 (3) 伞辐长 1 厘米 以上; 伞辐数 6 — 20。 5 (8) 叶片 1—2 回羽状 分裂。 6 (7) 植株不 粗壮; 叶裂片 较小,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1. 水芹 O. javanica 7 (6) 植株 粗壮; 叶裂 片大, 长 3— 5 厘米, 宽 1.5— 3 厘米 2. 卵 叶水芹 O. rosthornii 8 (5) 叶片 2—3 回羽 状分裂 4. 西 南水芹 O. dielsii 9 (2) 果实背 棱不木 栓质, 线形; 茎上 部叶末 回裂片 线形。 10 (13) 叶不 简化; 叶轴 扁平, 实心。 11 (12) 叶柄 较短, 长 2— 5 厘米 5. 线 叶水芹 O. linearis 12 (11) 叶柄 较长, 长 5— 12 厘米 6. 蒙 自水芹 O. rivularis 13 (10) 叶 简化, 叶轴 管状, 空心 7. 高 山水芹 O. hookeri 14 (1) 叶片 3 — 4 (一 5) 回羽 状分裂 8. 多裂 叶水芹 O. thomsonii 1. 水芹 (本 草经) 图版 170, 1-5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1830); Hiroe (1979), (1958); Nasir (1972); "图 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 藏 植物志 (18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hellandrium stoloniferum Roxb. (1814), nom. nud. ; Sium javanicum Bl. (1826); Oenanthe stolonifera Wall. (1829), nom. nud. ; Roxb. ex DC. (1830), descr.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e Boiss. (1903); Diels (1912); Chermezon in Lecomte (1923); Hand. -Mazz. (1933); Shan (1941). 二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茎匍匐 上升或 直立, 中、 上部具 分枝。 叶片 轮廓三 角形至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8 厘米, 1-2 回羽 状分裂 或近二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菱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缘 锯齿较 圆钝; 基 生叶与 茎下部 叶柄长 3 — 7 厘米, 基 部具膜 质鞘; 茎上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型, 较小, 近 无柄。 复伞 形花 序直径 3 — 4. 5 厘米; 花 序梗长 3 — 15 厘米; 总 苞片无 或偶有 1, 披 针形, 有 时边缘 膜质; 伞辐 6 — 15, 开展, 长 1.5 — 3 厘米; 小 总苞片 4 一 6, 长 2 — 4 毫米; 小伞 形花序 有花 20 — 30 朵; 萼齿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长约 1.4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花柱 叉开, 长 于 花瓣。 成 熟果实 呈麦杆 黄色, 椭圆 形或矩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2 毫米, 中、 背棱 稍木 栓质, 圆钝, 侧棱木 栓质, 圆钝而 隆起, 比中、 背 棱宽约 2 倍。 两个 分生果 的合生 面相 紧贴, 不易 分离。 花、 果期 6 — 10 月。 产 昭通、 大关、 鹤庆、 洱源、 大理、 维西、 碧江、 贡山、 昆明、 富民、 西双 版纳、 西 畴、 文山、 麻栗坡 等地, 生 于海拔 (880 —) 1 000-2 800 (一 3 600) 米的 沼泽、 潮湿低 洼 处及河 沟边; 全国 大多数 省区有 分布。 印度、 克 什米尔 地区、 巴基 斯坦、 尼泊 尔及喜 马拉 雅山区 诸国、 缅甸、 越南、 老挝、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非 律宾、 日本、 朝鲜至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除 栽培作 蔬菜食 用外, 还 药用, 可降低 血压。 2- 卵 叶水芹 (图鉴 ) 图版 170, 6 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 in Engl. (1901); de Boiss. (1903), (1906) et in Levi. 
伞形科  549  (1915); Hand. -Mazz. (1933); Shan (1941); "图 鉴" (1972)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广;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993). Oenanthe alatinervis Y. Y. Qian (1989). 粗壮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茎 表面棱 明显, 基部 匍匐, 上部 直立, 具 分枝。 叶片轮 廓 阔三角 形或阔 卵形, 长 7,15 厘米, 宽 8 — 14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有时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长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叶背 面网状 脉 较显, 边缘 锯齿较 尖锐, 顶端长 渐尖;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基部 具宽膜 质鞘; 茎上部 叶常 无柄。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3. 5 — 6 厘米, 花序梗 粗壮而 伸长, 长 8 — 20 厘米; 总 苞片通 常无; 伞辐 12 — 20, 粗且 开展, 长 3 — 6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10, 长 4 一 6 毫米; 小伞形 花 序有花 30 余朵; 萼齿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左右; 花柱 伸长, 约 2 毫米。 果 实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中、 背 棱稍木 栓质, 圆钝, 侧 棱 比中、 背棱 宽大而 隆起。 花、 果期 8 — 11 月。 产 昭通、 宾川、 昆明, 生 于海拔 1 400 — 2 300 米的林 下潮湿 处或水 沟旁草 丛中; 湖 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台 湾也有 分布。 本种与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很 接近, 因此 M. Hiroe (1978) 将本 种归入 O. javanica (Bl. ) DC. 是有根 据的。 两者的 主要区 别为本 种植株 粗壮, 叶裂片 较大, 伞幅伸 长。 钱义咏 (1989) 的新种 :翅 脉水芹 Oenanthe alatinervis Y. Y. Qian ,根 据他对 O. alatin- ervis Y. Y. Qian 的 描述, 其特征 与水芹 O. javanica (Bl. ) DC. 很 接近, 其中植 物较高 大, 茎、 叶 轴等上 面沟槽 明显, 叶裂片 较大, 伞 辐较长 又与卵 叶水芹 O. rosthornii Diels 基本 一致。 由 于缺乏 较充足 的标本 材料, 故暂将 Oenanthe alatinervis Y. Y. Qian 作为 O. rosthornii Diels 的 异名。 溥 发鼎最 近将台 湾产的 0. pterocaulon Liu. Chao et Chuang (1961) 亦并人 本种, 并 均视为 广义的 O. javanica (Bl. ) DC. 而作 为亚种 处理, 即 O. javanica (Bl. ) DC. ssp. rosthornii (Diels) Pu (=0. rosthornii Diels, =0. pterocaulon Liu, Chao et Chuang , = O. alatineruis Y. Y. Qian)。 而此亚 种也可 能即系 O. javanica (Bl. ) DC. ssp. stolonifera (Wall, ex DC. ) Murata (1973)*; H. Koba(1994)。 (吴征 锱注) . 3- 短 辐水芹 图版 170, 7-10 少 花水芹 (图鉴 )、 野芹菜 (孟连 ) Oenanthe benghalensis (Roxb. ) Benth. et Hook. f. (1867)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unn er Tutch. (1912); de Boiss. in Levi. (1915) ; Chermezon in Lecomte (192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5)*. Seseli benghalensis Roxb. (1814) * nom. nud. 矮小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茎 直立, 常 自基部 分枝。 叶 片轮廓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6 .5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至 菱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0.5 厘 米, 边缘 具不规 则锯齿 或羽状 半裂; 有时 叶片近 两型, 茎上 部叶末 回裂片 伸长为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全 缘或有 1 一 3 裂; 叶柄 具鞘。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侧 
图版 170 . , 1-5. 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 1. 根. 2. 植株 上部. 3. 花, 4.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 卵叶 水芹 0. rosthornii Diels. Pf ; 7—10. 短辐 水芹 O. ben K halensis (Roxb. ) Benth. et Hook. f. 7. 叶, 8- 花序, 9. 果实, 〗0.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51  生, 直径 2 — 3 厘米;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通常无 总苞; 伞辐 4 一 8, 短而 开展, 0. 5 — 1 厘米, 很 少超过 1. 5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8, 长 1. 5-2. 5 厘米;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15 朵; 小花 柄短; 萼 齿窄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长 0.8 毫米, 宽 0.5 毫米, 花柱 稍长于 花瓣。 果实卵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中、 背 棱稍木 栓质, 较圆 钝, 侧棱 圆钝而 隆起, 比中、 背 棱宽约 2. 5 倍。 两分生 果不易 分离。 花、 果期 5 — 8 月 。 产大理 (下关 )、 禄劝、 昆明、 凤庆、 西畴、 富宁、 绿春、 马关、 屏边、 金平、 孟连、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500 — 2 000 , 的溪谷 旁或水 沟边; 四川、 贵州、 广东、 台湾有 分布。 印度、 越南、 老挝、 日本 也有。 作者 不同意 M. Hiroe (1978) 将本种 与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合并。 根 据文献 记载和 现有的 标本, 本 种植株 矮小, 常 自基部 分枝; 伞 辐短, 多为 0.5 — 1 厘米, 很 少超过 1. 5 厘米, 此 特征较 明显、 稳定。 而 O. javanica (Bl. ) DC. 的伞辐 通常为 1. 5 — 3 厘米, 易于 与前者 区分。 本种亦 宜作为 〇. javanica (Bl. ) DC. 的 亚种。 (吴征 镒注) 4- 西 南水芹 图版 171, 1-4 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 (1906); Shan (1941); 图鉴 ( 1972 ) * ;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叶 片轮廓 卵状三 角形, 长 5_8厘 米, 2-3 回羽状 分裂;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末回裂 片短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茎上 部叶末 回裂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0.5 — 1.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左右, 全缘; 有时 茎上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型, 但叶 柄短, 茎中、 下部叶 柄长约 3 — 7 厘米, 基部具 窄长的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5 — 4 厘米;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无 总苞, 伞辐 12 — 15, 长 1 一 2. 3 厘米, 较 细柔, 果时 开展且 增粗; 小总 苞片披 针形, 短于小 花柄; 小伞 形花序 有花 15 — 20 余朵, 花 白色; 萼齿三 角状披 针形, 花柱果 时向下 弯曲。 果实淡 黄色, 较小, 近 球形, 长、 宽约 1.5 — 2 毫米, 中、 背 棱稍木 栓质, 圆钝, 侧棱 比中、 背棱宽 2 倍多, 两分 生果合 生面略 相连, 易 分离。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丽江、 彝良、 镇雄, 生 于海拔 2 000 米 的山谷 溪旁草 丛中;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 州、 广西、 江西、 浙江有 分布。 5- 线 叶水芹 图版 171, 5-10 Oenanthe linearis Wall, ex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Cherm in Lecomte (1923); Shan (1941); Tard. -Beot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 9 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subsp. Linearis (Wall, ex DC. ) Murata (1973) •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H. Koba et al.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稍 匍匐, 单生, 多 为上部 分枝。 叶片轮 廓卵 状三角 形至三 角形, 长 3 — 7 厘米, 1-2 回羽状 分裂;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末回 裂片椭 圆形至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边缘 具锯齿 或羽状 半裂, 叶柄长 2 — 5 厘米, 具鞘; 茎中、 上 部叶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1.2 — 6 厘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全缘或 
图 版 171 1—4- 西 南水芹 Oenamhe dielsii de Boiss. . 1. 植株, 2 . 果实, 3 . 分 生果.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 — 10. 线叶水 芹 O. linearis Wall, ex DC. , 5. 基 生叶, 6. 茎上 部叶. 7. 花及 花序, 8. 果实, 9. 分 生果, ]0. 分生果 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553  1-3 裂, 近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 4 厘米, 花 序梗长 3 — 10 厘米, 较粗; 总苞通 常无; 伞辐 6 — 9, 开展, 长 1.2 — 2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8, 长约 2. 5 毫米,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20 朵; 小 花柄不 等长; 萼齿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花柱与 花瓣近 等长。 果实卵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中、 背棱 线形, 不木 栓质, 棱槽 较宽, 可 见褐色 油管, 侧棱木 栓质, 圆钝而 隆起, 比中、 背棱宽 3 倍多, 两分生 果心皮 紧贴, 不易 分离。 花、 果期 5 — 10 月。 产 维西、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宾川、 邓川、 腾冲、 景东、 瑞丽江 河谷、 澜沧 江河 谷等, 生 于海拔 1 300,3 250 米 的山坡 林下或 溪边, 西 藏东部 (易贡 )、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台湾有 分布。 印度、 尼 泊尔、 越南、 老挝等 也有。 M. Hiroe (1978) 将本 种以及 与本种 关系密 切的蒙 自水芹 Oenanthe rivularis Dunn 与 水芹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合并, 显然 是不合 适的。 前 两者与 Oenanthe javanica (Bl. ) DC. 主要区 别为: O. javanica (Bl. ) DC. 的 茎中、 上 部末回 裂片为 卵形或 菱状披 针形, 长 1.5—3 厘米, 宽 1—2 厘米, 边缘 具齿。 本种及 O. rivularis Dunn 的 茎中、 上 部叶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1.2 — 6 厘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全 缘或有 3 裂。 6- 蒙 自水芹 (中 国植 物志) Oenanthe rivularis Dunn (1903); 中国 植物志 (1985)*. 0. linearis Wall, ex DC. ssp. rivularis (Dunn) C. Y. Wu et Pu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茎 直立, 单生, 分 枝少。 叶 片轮廓 卵形至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稀 2 回羽状 分裂;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末回裂 片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边缘 具缺刻 状齿; 茎上 部叶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3 毫米, 全缘; 叶具 长柄, 长 5 — 12 厘米, 基部具 窄狭的 短鞘。 复 伞形 花序常 顶生, 直径 1.5 — 3 厘米,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总苞通 常无; 伞辐 6 — 10, 较 不 等长, 长 1 一 1.5 厘米, 小 总苞片 5 — 8, 线状披 针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5 — 20, 小花 抦不 等长; 萼齿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长 1. 5 毫米, 宽 1 毫米; 花柱 等于或 稍长于 花瓣。 果 实卵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中、 背 棱不木 栓质, 线形, 侧棱木 栓质, 圆钝, 较 中、 背 棱宽而 隆起; 两分生 果不易 分离。 花、 果期 5 — 8 月。 主产 泸水、 双江、 蒙自、 澜沧、 勐海及 大理、 景东等 地区, 生 于海拔 1 000 — 2 000 米 的林 下潮湿 处或河 沟边; 贵州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本 种与线 叶水芹 (Oenanthe linearis Wall, ex DC. ) 关系 密切, 主要区 别为本 种叶柄 较长, 通常长 5 — 12 厘米, 宜作为 该种的 亚种。 (吴征 镒注) 7- 高 山水芹 图版 172, 4-8 无 叶水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enanthe hooker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Franch. (1894); Mukherjee (1977);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西藏 植物志 (1 9 86)'; 贵州 植物志 (1 9 8 9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 匍匐, 不分枝 或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简 化, 上部 为管状 空心的 叶轴, 或 有时具 1 一 3 (5) 对 排列稀 疏的小 羽片, 下 部为窄 而伸长 
554 云 南植物 志  的 叶鞘, 上 部轮廓 呈线形 或狭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稀 2 回羽状 分裂; 小羽片 通常短 线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6 — 1 毫米。 复伞形 花序常 顶生, 直径 2 — 3. 5 厘米; 花 序梗长 3 — 10 厘米; 无总苞 片或有 1, 线状披 针形, 有 时边缘 膜质; 伞辐 4 一 8, 长 1 一 3 厘米; 小 总苞片 5 — 8;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15 朵; 萼齿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白 色或 微带紫 红色, 花柱 较短。 果 实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成熟时 呈黄 褐色, 背、 中 棱不木 栓质, 宽 线形, 棱槽 较窄; 侧棱木 栓质, 圆钝, 比中、 背棱宽 约 2 倍。 两 分生果 心皮略 相连, 易 分离。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腾冲、 中甸、 丽江 (玉 龙雪山 )、 维西; 生 于海拔 1 800 — 3 650 米 的杂木 林下, 水 沟边 或沼泽 地里; 贵州、 四川 (西部 )、 西藏 (吉隆 ) 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不 丹 亦有。 本种 因体态 上与线 叶水芹 (Oenanthe linearis Wall, ex DC.) 相 像而易 混淆, 但本种 叶 片简化 成空心 管状的 叶轴、 叶鞘 很窄且 伸长; 果 实长椭 圆形, 背 棱较宽 而棱槽 较窄等 特点明 显区别 于线叶 水芹。 8- 多裂 叶水芹 图版 172, 1-3 Oenanthe thomsoni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Cherm. (1923) ; Hand . -Mazz. ( 1933); Mukherjee (1977);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Oenanthe dielsii de Boiss. ssp. thomsonii (C. B. Clarke) C. Y. Wu et Pu in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茎 直立, 有 时基部 匍匐, 单生, 上部 分枝。 叶 片轮廓 长三角 形或三 角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3 — 4 (5)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极 短, 线形, 长约 1 毫米 左右, 宽 0. 5 毫米; 叶 柄短于 叶片, 长 2 — 4 厘米, 基部 具鞘; 茎 上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型, 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 3 厘米; 花序 梗长 2. 5 — 6. 5 厘米; 总苞片 无或有 1, 线形, 全缘或 1 一 2 裂, 短于 伞辐, 伞辐 6 — 8, 长 1 一 2 厘米; 小 总苞片 4 一 6, 长约 2 毫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5 — 20 朵; 萼齿 卵状披 针形; 花 瓣白色 或微带 紫色, 长 1 毫米, 宽 0.6 毫米, 花柱 微紫。 未 见成熟 果实, 据文献 描述; 长、 宽约 2. 1 毫米。 花、 果期约 8 — 10 月 。 产 贡山、 鹤庆、 镇康、 孟连, 生 于海拔 1 500 — 3 500 米的山 坡草地 上和溪 谷边; 西 藏东 南部有 分布。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 越南 也有。 M. Hiroe (1978) 将本 种归人 Oenanthe aquatica (L. ) Poir. 可 能是错 误的。 他引证 的 E. D. Merrill 10754 采自 广东的 标本, 从其描 述的一 些特征 如末回 裂片长 1.5 — 3 毫与 本种末 回裂片 极短, 长 1 毫米左 右以及 这份标 本产地 的情况 来看, 显然不 太可能 是同一 种 植物。 溥发 鼎根据 模式将 O. caudata Norman (1929) 归人 本种, 并 认为王 铁僧在 《中 国植 物志》 中 所定的 O. dielsii non de Boiss. 亦是 本种。 如 此则本 种分布 范围可 达秦岭 以南和 长 江下游 的江南 部分。 (吴征 镒注) 
图 版 172 1一 3 . 多裂 叶水芹 Oenaruhe thomsonii C. B. Clarke. 1. 根' 1. 植株 上部. 3 . 花; 4 一 S. 高 山水芹 0. hookeriC. B. Clarke, 4. 植株 下部, 5. 植株 上部及 果序, 6. 花, 1. 分 生果,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556  云南 植物志  37. 茴香属 Foeniculum Mil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有 香味。 茎 光滑, 灰绿 色或苍 白色。 叶 有柄, 叶 鞘边缘 膜质; 叶片多 回羽状 分裂, 末回裂 片呈丝 线形。 复伞形 花序, 花序梗 顶生或 侧生; 无总 苞片和 小总 苞片; 伞辐 多数, 直立, 开展, 不 等长; 小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花柄 纤细; 萼齿 退 化或不 明显; 花瓣 黄色, 倒卵 圆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甚短, 向外 反折。 果实长 圆形, 光滑, 主棱 5 条, 尖锐或 圆钝; 胚 乳腹面 平直或 微凹; 每 1 棱 槽 有油管 1, 合生面 2; 心皮柄 2 裂至 基部。 约 4 (-5) 种 (或认 为是一 种), 分布 于欧洲 及亚洲 西部。 1 种久经 栽培, 我国 (包 括 云南) 亦广泛 栽培。 1. 茴香 (本草 纲目) 图版 173, 1-7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176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iels (1901); Merr. (1927); Hand. -Mazz. (1933);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Anethum foeniculum L. (1753); Ligusticum foeniculum Crantz. (1767); Foeniculum officinale All. (1785). 草本, 高 0.4 — 2 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较下部 的茎生 叶柄长 5 — 15 厘米, 中 部或上 部的 叶柄一 部分或 全部成 鞘状, 叶 鞘边缘 膜质;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 长 4 一 30 厘米, 宽 5 — 40 厘米, 4 一 5 回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呈 线形, 长 1 一 6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复 伞形花 序 顶生或 侧生, 花 序梗长 2 — 25 厘米; 伞辐 6 — 29, 不 等长, 长 1.5 — 10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4 一 39, 花柄 纤细, 不 等长; 无 萼齿; 花瓣 黄色, 长约 1 毫米, 中脉 1 条; 花丝 略长于 花瓣; 花药卵 圆形, 淡 黄色; 花 柱短, 向外 叉开或 贴伏在 花柱基 上。' 果实长 4 一 6 毫米, 宽 1. 5-2. 2 毫米, 主棱 5 条; 胚乳 腹面近 平直或 微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丽江、 峨山、 昆明等 处均有 栽培, 全国大 部分地 区也有 栽培, 常可 归化。 原 产地中 海。 嫩叶 可作蔬 菜食用 或作调 味用。 果实 调味, 兼可 入药, 有驱风 祛痰、 散寒、 健胃和 止痛 之效。 38. 荷萝属 Anethum L. 一、 二年 生直立 草本。 茎圆 柱形, 多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边缘白 色 膜质; 叶片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丝 线形。 复伞形 花序多 分枝;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多数, 稍不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具多 数花, 萼齿 不显; 花瓣 黄色, 近 方形, 内 曲, 中 脉常呈 褐色; 花 柱短, 花 后向下 弯曲, 花柱 基圆锥 形或平 垫状。 分 生果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略尖, 背部 扁压, 灰 褐色, 背棱 线形, 稍 突起, 侧 棱呈狭 翅状, 浅灰 色;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分 生果易 分离和 脱落。 
图 版 173 1—7. 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 1. 根, 2. 茎上 部叶, 3. 花, 4. 花瓣, 5. 果序, 6. 果实. 7-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558  云南 植物志  本属仅 1 种, 原产欧 洲南部 (或 认为 2 — 4 种, 产世 界暖地 ), 今 世界各 地广泛 栽培。 我国南 北各地 也有。 1. 莳萝 (开宝 本草) 图版 174, 1-5 土 茴香、 野茴香 (广 西、 四川、 甘肃 )、 洋茴香 (黑 龙江) Anethum graveolens L. (1753) ; DC. (1830) ; Drude in Engl, u Prantl (1898) ; Cherm. in Lecomte (1923); Schischk. in komarov. Fl. URSS (1951); Kitam. et Hiroe (1955);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图鉴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4) ;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Peucedanum graveolens Benth. et Hook. f. (186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台湾 植物志 (1977); ^n^/u^w 5ou;a Roxb. ex Flem. (1810); DC. (1830); Craib (1931). 二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全 株光滑 无毛, 有强烈 香味。 直根长 而细, 通常不 分枝, 有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有纵 长细条 纹轻微 突起, 径 0.5 — 1.5 厘米。 基生叶 有柄,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基部有 叶鞘, 边缘 膜质; 叶片轮 廓为阔 卵形, 3 — 4 回羽状 全裂, 长 5 — 1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1 回羽片 5 — 6 对, 末 回裂片 丝状, 长 0. 7 — 2 厘米, 宽不及 0.5 毫米。 茎上 部叶渐 简化, 无柄, 叶鞘 稍宽, 序托叶 1 回羽状 全裂。 伞 形花序 多数, 常呈 二歧式 分枝, 花序梗 坚硬; 无总 苞片; 伞辐 10 — 25, 稍不 等长, 长 1. 5 — 2.5( — 5)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5, 无小总 苞片; 花瓣长 圆形近 方形, 小舌 片钝, 近 长方形 内曲, 黄色, 中脉 褐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萼齿不 显著。 分生果 卵形, 先 端 狭窄, 基 部圆,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背棱细 线形, 轻微 突起, 侧棱 狭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5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丽江、 景东、 文山 等地有 栽培, 我国 东北地 区以及 甘肃、 四川、 广东、 广西 等地也 有 栽培。 原 产欧洲 南部。 本种茎 叶及果 实含芳 香油, 为调 和香精 原料, 果实可 人药, 有 驱风、 健胃、 散瘀、 催 乳等 作用。 39- 单 球斧属 Haplosphaera Hand. -Mazz.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圆 柱形, 具 沟纹, 无毛, 上部有 分枝, 中空。 基生叶 或较下 部的茎 生叶有 长柄, 柄 具鞘, 鞘 抱茎; 叶 片轮廓 呈阔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边 缘有不 规则的 缺刻状 锯齿, 齿圆钝 或具短 尖头。 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长 4 一 22 厘米, 花序 含多数 小花, 排列 紧密近 球形; 苞片 数枚, 钻形或 线状披 针形; 萼齿 细小,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紫 色或紫 褐色, 倒 卵形, 先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药卵 圆形; 花 柱基圆 盘状, 花 柱短。 果 实倒卵 ^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光滑, 主棱 稍呈翅 状, 每 1 棱槽 有油管 3, 极少 1 一 2; 分 生果的 横剖面 背腹略 扁压。 约 2 种, 1 种间 断分布 于西藏 中部和 不丹, 另 1 种 分布于 云南和 四川。 I. 单球芹 (图鉴 ) 图版 175, 1-2 
图 版 174 1-5- 莳萝 Anethum graveolens L. , 1. 茎下 部叶, 2. 茎上 部叶. 3 . 果序, 4 . 分 生果, 5. 分生 果横剖 •'• 面. (史渭 淸绘) i v 
图 版 175 1—2. 单球芹 Haplosphaera phaea Hand. -Mazz. , 1. 植株. 2. 幼果。 (史渭 清绘乂 
伞形科  561  Haplosphaera phaea Hand. -Mazz. (1920) et (1933); 图鉴 (1972)* ; 云 南种子 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植株高 55 — 90 厘米。 根茎 粗壮, 表 面呈黑 褐色。 茎基 部有残 留的膜 质鞘, 上 部有少 数 分枝。 基 生叶或 较下部 的茎生 叶柄长 10 — 25 厘米, 叶 鞘膜质 抱茎; 叶片 轮廓呈 阔三角 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三 出式的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下 面的一 对羽片 有柄, 柄长 1.5 — 5. 5 厘米, 有 3 枚小 裂片, 侧面的 裂片呈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基 部 歪斜, 近 无柄; 中间的 裂片卵 形或倒 卵形, 3 深裂, 基部 楔形; 所 有的裂 片边缘 具缺刻 状的 锯齿, 齿圆钝 或有短 尖头; 中部的 茎生叶 略小, 分裂 的形状 如同基 生叶; 序 托叶通 常 三出式 分裂, 裂片 全缘或 有少数 缺刻, 柄呈 鞘状。 伞 形花序 有多数 小花, 密集近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小总 苞片长 5 — 10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萼 齿长约 0.5 毫米; 花瓣 通常紫 褐色, 长 1.2 — 1.5 毫米, 中脉 1 条;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柱 在开花 时短而 直立。 果实长 约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 的山坡 林缘或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西南部 (乡 城, 稻城 )。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40- 蛇床属 Cnidium Cuss. 一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斜上, 髓部 充实。 叶 具柄, 叶柄长 或短; 叶 片通常 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稀为 1 回羽状 复叶, 末 回裂片 线形、 披针 形至倒 卵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片 数片, 线 形至披 针形; 小 总苞片 多数, 线形、 长卵 形至倒 卵形, 常 具膜质 边缘; 花瓣 白色, 稀带粉 红色; 萼齿不 发育; 花柱 基隆起 或呈平 垫状, 花 柱向下 弯曲。 果实卵 形至长 圆形, 果棱 发达, 主棱 5 均 扩大呈 翅状, 常木 栓化; 分生果 横剖面 近五 角形;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腹 面近于 平直。 本属约 20 种, 主产 欧洲亚 温带, 但亦产 南美。 我国有 4 种及 1 变种, 分 布几遍 全国。 云南产 1 种。 1- 蛇床 (神 农本 草经) 图版 176, 1-5 Cnidium monnieri (L. ) Cuss. (1782); DC. (L830); Maxim. (1859); Diels (1900); Koraarov (1905); Schischk. (1950); Hiroe (1958); 中药志 (1959)*; Gorov. (1966); "图 鉴" (19 7 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广; 内蒙古 植物志 (1979 广; 秦岭植 物志 (1 9 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elinum monnieri L. (1755); Forb. et Hemsl. (1888) ; Athamantha chinensis L. (1753), non est Cn. chinensis (L. ) Spreng. ex Steud. (1840) ; Lour. (1790).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100 厘米。 直 根倒圆 锥形, 细长, 多 分枝, 木 质化。 茎圆 柱形, 中空, 下 部条纹 较细, 上 部稍突 起呈棱 角状, 有 短毛。 下 部叶具 短柄, 叶鞘短 而宽, 边 缘 膜质; 叶片 轮廓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6 对, 下 部羽片 具柄, 向上渐 无柄, 末 回裂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背面、 边 缘及叶 脉上粗 糙或有 短毛, 复伞 形花序 
图 版 176 1-5. 蛇床 Cnidhim monnie" (L. ) Cuss. ' 1. 茎基及 根部' 2. 植株 上部' 3. 总 苞片, 4. 果 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63  直径 2 — 5 厘米; 总苞片 6 — 10,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边缘 膜质, 具细 睫毛; 伞辐 8 — 20, 不 等长, 长 0.5 — 2. 5 厘米, 有棱, 内侧 粗糙; 小总 苞片约 10, 线形, 与花 柄近 等长, 边 缘具细 睫毛;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5 — 20; 花瓣 白色, 先端具 内折小 舌片; 萼 齿 不显; 花柱基 细小, 圆 锥形, 花柱 细柔, 向下 反曲。 分生果 细小, 长 圆形, 两侧 扁压, 长 1.5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主棱 5 个均 扩大呈 宽翅, 横剖 面近五 角形; 每棱 槽内有 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富宁、 德钦 (达 3 200 米), 生 于平地 丘陵及 亚高山 田边、 路 旁草地 及河边 湿地; 本 种在我 国分布 较广, 全 国各地 均有。 俄 罗斯、 朝鲜、 越南及 北美、 欧洲其 他国家 也有分 布。 果实名 "蛇床 子", 为 我国传 统药, 有 燥湿、 杀虫 止痒、 壮阳 之效, ^皮肤 湿疹、 阴 道 滴虫、 肾 虚阳痿 等症。 41> 亮 蛇床属 Selinum L.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基生叶 具柄; 叶片 1 一 4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卵 状披针 形以至 长 卵形, 茎上 部叶常 无柄, 具长而 宽阔的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伞辐 多数; 总 苞 片少数 或无; 小 总苞片 多数, 线形 或羽状 分裂; 萼齿 发育, 钻形至 线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先 端具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常向下 反曲。 分 生果卵 形或近 圆形, 背 腹扁 压, 背棱突 起或呈 翅状, 侧棱宽 翅状; 背棱 槽油管 1, 侧棱 槽油管 1 一 3, 合 生面油 管 2 — 6; 胚 乳腹面 平直或 内凹。 约 8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温带。 我国约 3 种, 产西南 地区。 云南产 2 种。 ^^^^pf^^^^^g£^ 表 ^^^^^^' 1 (2) 叶 末回裂 片羽状 深裂, 小裂片 较宽; 小总苞 片常向 下反曲 …… 1. 亮蛇床 S. cryptotaenium 2 (1) 叶末 回裂片 1 一 2 回羽状 深裂, 小裂片 细小, 长 2 —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小 总苞片 不反曲 2. 细叶 亮蛇床 S. candollei 1- 亮蛇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7, 1-5 滇前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linum cryptotaenium de Boiss. (190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5)'. £}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60 — 150 厘米。 根颈 粗壮, 密被粗 硬枯鞘 纤维, 径 1.5 — 2. 5 厘 米, 直根 粗壮, 褐色. 多 分枝。 茎圆 柱形, 中空, 有条纹 突起, 常带 紫色。 茎下 部叶具 柄,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被 糙毛; 叶片 轮廓宽 三角状 卵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3-4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5 — 6 对, 下 部羽片 具柄, 上部渐 无柄, 2 回羽片 4 一 5 对, 长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末回 裂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 5 — 2 厘米, 宽 0. 4 — 1 厘米, 边 缘羽状 深裂, 先 端具小 尖头; 茎上 部叶渐 简化, 无柄, 仅有宽 阔抱茎 的叶鞘 。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条 棱明显 突起, 顶 端密生 短毛, 伞 
图 版 177 1—5. 亮蛇床 Selinum cryptotaenium de Boiss. , 〗. 茎基及 根部, 2. 茎下 部叶, 3. 植株 上部, 4. 果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 — 10. 细叶 亮蛇床 S. candoUei DC. , 6. 茎基及 根部, 7. 植株 中部, 8. 果序, 9. 果实, 10.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65  形花 序直径 5 — 8 厘米, 果 期可达 16 厘米, 总苞片 2 — 3, 长约 1 厘米, 线形, 早落; 伞 辐 12 — 28, 近 等长, 长 2. 5 — 5 厘米, 果 期延至 7 厘米, 有棱, 具 糙毛; 小 总苞片 5 — 10,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常向下 反曲, 多毛; 萼齿, 钻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先端 具 内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长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背 棱靠近 突起, 侧棱扩 大为宽 1.5 毫米的 宽翅, 背棱槽 内油管 1, 侧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产 昆明、 嵩明、 蒙自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2 200 米山坡 林缘或 路旁。 模式 标本采 自 嵩明^ 灵山。 此种 有蒙自 1 500 米, Henry 10004A 标本, Kew 园此 号曾由 S. T. Dunn (1911) 误 定为 Selinum vaginatum (Edgew. ) C. B. Clarke , 按 该种并 Conioselinum vaginatum (Spreng. )Thell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误为 同种; Hiroe(1979) * 归为 Conioselinum chinense (Linn. ) Britt. et Poggenb. (1888), 都属 误定。 (吴征 镒注) 2. 细叶 亮蛇床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77, 6-10 细叶 滇前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elinum candollei DC. (1830) ; C. B. Clarke (1879) ; Kanai (1966) ; Cannon in Hara et al.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Angelica candollei Wall. (1829) nom. nud. ; Peucedanum xvallichianum DC. (1830) ; Ligusticum lim prichtii Wolff in Fedde (1922); fide Hiroe e typo; Selinum xvallichianum (DC. ) Raizada et Saxena (1966); S. tenuifolium Wall.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H. Koba et al. (1994) ; Cortio wallichiana (DC. ) Leute (1969). 多年生 草本, 高 0.3 — 1.5 厘米。 根颈 粗壮, 密 被枯鞘 纤维, 径 1 一 2 厘米, 直根圆 锥形, 下端 渐细, 有少数 分枝, 褐色。 茎圆 柱形, 有条纹 突起, 至 上部常 呈棱状 突起, 有 短毛。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叶鞘 5 — 10 厘米, 有 短毛, 边缘 膜质; Of 片 轮靡宽 卵形, 长 20 — 25 厘米, 宽 15 — 20 厘米,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下 部 羽片具 2 — 8 厘米的 长柄, 向上 渐短至 无柄, 末回 羽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深裂, 小 裂片线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茎上 部叶渐 简化, 无柄, 仅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侧径 3 — 10 厘 米, 总苞 片线形 至羽状 分裂, 长 1 一 1.5 厘米, 边缘 膜质, 早落; 伞辐 15 — 30, 近 等长, 长 2 — 5 厘米, 有棱, 粗糙, 小总 苞片约 10, 线形, 有 时先端 分裂, 与 花柄近 等长, 不等 大,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0 — 25; 花瓣倒 卵形, 白色; 花药紫 堇色; 萼齿 显著, 锥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背棱 紧靠而 突起, 侧 棱, 展成 宽翅,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乳 腹面平 直或略 凹人。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大理、 (Mgustkum Urn prichtii Wolff 模式产 地), 生 于海拔 1 600—3 200 米 的高山 林下、 灌丛及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至南部 )。 印度、 克 什米尔 地区、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566  云南 植物志  Hiroe (1979) 用 Selinum comi folium CW ah. ex DC. ) Benth. et Hook, f (1867) ― 名, 但 该名实 系晚出 同名。 (吴征 镒注) 42. 藁本属 Ligusticum L.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发达 或否, 根 颈部常 有纤维 状残留 叶鞘。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具柄; 叶片 1 一 4 回羽状 全裂或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披 针形、 卵 形以至 长圆状 卵形; 茎 上部叶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 片少数 或无, 常 早落; 伞形花 序在果 期基部 常收缩 靠拢, 伞辐 下部开 展角度 甚小; 小 总苞片 多数, 线 形至披 针形或 为羽状 分裂; 萼齿 钻形、 线形以 至卵状 三角形 或极不 明显; 花瓣 白色或 紫色, 倒卵形 以至长 卵形, 先端具 内折小 舌片; 花柱基 隆起, 常为圆 锥状, 花 柱长, 后期 常向下 反曲。 分生 果椭圆 形至长 圆形, 近 两 侧扁压 或背腹 扁压, 主 棱突起 以至成 翅状;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4, 合生 面油管 6 — 8; 胚乳 腹面平 直或微 凹人。 约 60 种 以上, 分布于 北半球 温带。 我 国约有 35 种, 大部 地区有 分布, 但主 要分布 于西南 部四川 、云南 等地。 云南产 27 种。 中国特 别是西 南所产 各种有 人主张 分立为 Ligus- ticopsis Leute. 分种 检索表 1 (8)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多为 1 回羽状 分裂, 极少为 2 回羽状 分裂。 2 (5) 小 总苞片 全缘, 线状披 针形, 边 缘白色 膜质。 3 (4) 植 株较矮 /1、, 高 20 — 90 厘米, 叶片为 1 回羽状 全裂, 较小,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la. 长 莲藁本 L. thomsonii var. thomsonii 4 (3) 植株较 高大, 高 80 — 150 厘米, 叶片为 1 一 2 回羽状 全裂, 较大, 长 14 厘米, 宽约 8 厘米 lb. 开 展蘿本 L. thomsonii var. evolutior  5 (2) 小总苞 片羽状 分裂。 6 (7) 植 株密被 糙毛; 羽片 4 一 6 对; 伞辐 20 — 36 2. 多苞 萬 本 L. involucratum 7 (6) 植 株近于 光滑; 羽片 2— 3 对; 伞辐 8 — 14 3. 美 脉藁本 L. calophlebicum 8(1)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为 2 — 4 回羽状 分裂。  9 (36) 叶末 回裂片 狭窄, 常为 线状披 针形、 线形 以至刚 毛状, 宽 1 一 5 毫米。  10 (21) 小 总苞片 全缘, 线形 以至披 针形。 11 (20) 小总 苞片边 缘不为 膜质。 12 (17) 萼齿 发育。 13 (14) 伞 辐多数 (15 —) 24—34, 近等长 4. 短 片藁本 L. brachylobum 14 (13) 伞辐 较少, 5 — 20, 不 等长。 15 (16) 伞辐 5 — 6, 长 3 — 8 厘米, 萼齿 较宽, 三角形 S. 川 滇藁本 L. sikiangense 16 (15) 伞辐 11 一 20, 长 2 — 4 厘米, 萼 齿锥形 6. 长 鞘藁本 L. maxonianum 17 (12) 萼齿不 发育。 18 (19) 伞辐 7 — 20, 根茎 发达, 形成 不规则 的结节 状拳形 团块, 具浓 烈香气 • 7. 川弯 L chuanxiong 19 (18) 伞辐 20—35, 根茎 不发达 8. 白 龙藁本 L. mairei 
伞形科  567  20 (11) 小总 苞片具 白色膜 质边缘 9. 丽 江藁本 L. delavayi 21 (10) 小 总苞片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或 全裂。 22 (25) 萼齿不 发育。 23 (24) 小总 苞片边 缘白色 宽膜质 10. 膜 苞藁本 L. oliverianum 24 (23) 小总 苞片边 缘不为 宽膜质 11. 长 辐藁本 L. changii 25 (22) 萼齿 发育, 线形至 卵形。 26 (27) 茎极 短縮; 伞辐长 10 — 20 厘米 12. 毛藁本 L. hispidum 27 (26) 茎不 短缩; 伞辐长 1 一 6 厘米。  28 (29) 茎上无 叶呈花 葶状; 花瓣为 白色; 基部叶 鞘内常 具有侧 生花序 13- 抽 萃藁本 L. scapiforme 29 (28) 茎 不为花 葶状; 花为 紫色, 少数为 白色; 基部 叶鞘内 无侧生 花序,  30 (31) 油管 多数, 棱槽 内油管 3—4, 合生 面油管 S—10 I 4 . 多 管藁本 L. multivittatum 31 (30)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 3), 合生 面油管 不超过 6。 32 (33) 叶片 2 回羽状 全裂, 花 白色, 很少 带紫色 15. 细 苞藁本 L. capillaceum 33 (32) 叶片 3— 4 回羽状 全裂, 花紫红 色.。  34 (35) 序托 叶的叶 鞘特别 膨大, 茎、 叶鞘、 花 瓣等均 为暗紫 色或紫 红色, 无毛 16. 紫色 塞 本 L. francheti 35 (34) 序托 叶的叶 鞘一般 大小, 茎、 叶 鞘等为 绿色, 被 短毛, 仅花瓣 带紫色 • 17. 羽 巷藁本 L. daucoides 36 (9) 叶末 回裂片 较宽, 常 为卵形 以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5 — 15 毫米。 37 (40) 小总苞 片羽状 分裂。 38 (39) 总苞片 2 — 8, 羽状 全裂, 裂片狭 线形; 小 总苞片 3 回羽 状全裂  18. 玉龙 藁本 L. rechingeranum 39 (38) 无总 苞片, 小 总苞片 1 一 2 回羽 状全裂 19. 细 裂墓本 L. modestum 40 (37) 小 总苞片 全缘, 线形至 钻形。 41 (42) 茎圆 柱形, 髓 部充实 … 20. 吉 隆藁本 L. gyirongense 42 (41) 茎圆 柱形, 呈空 管状。 43 (50) 萼齿 显著, 钻形。 44 (47) 小羽片 先端渐 尖至尾 状尖。 45 (46) 花 紫色; 伞 辐极不 等长; 小总苞 片长约 10 毫米 21. 归 叶藁本 L.angelicifolhnn 46 (45) 花 白色; 伞辐近 等长; 小总苞 片长约 5 毫米 22. 尖 叶藁本 L. acuminatum 47 (44) 小 羽片先 端钝或 略尖, 不呈 尾状。 ^ -4' 化 48 (49) 叶 轴及两 面主脉 上均有 短毛, 叶片 上表面 绿色, 下表面 灰绿色 • 23. 大 海藁本 L. dielsianum 49 (48) 叶轴 及两面 主脉上 无毛, 叶片 两面皆 为绿色 24. 林 地蓄本 L. silvaticum 50 (43) 萼齿不 发育。 51 (52) 伞辐 35_45, 粗壮, 不 等长, 长 10 — 15 厘米 25. 草甸 萬 本 L. kingdon-wardii 52 (51) 伞辐 8 — 30, 近 等长, 长 2 — 5 厘米。 53 (54) 叶片为 2 回三出 式羽状 全裂, 裂片 边缘具 锯齿或 浅裂状 26. 蒙本 L."nense  54 (53) 叶片为 2 — 3 回羽状 分裂或 全裂. 裂 片边缘 为不规 则钝齿 或圆齿 状浅裂 27. 蔵叶 萬 本 L. pteridophyllum 1- 长 茎藁本 
568  云南 植物志  Ligusticum thomsoni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 Leute (1970) * ; Nasir (1972); Mukerjee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6)'; P. L. Wang, Pu et Ma (1991)*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Pleuros permum longicaule Wolff in Fedde (1929). la. 长 茎藁本 (原 变种) 图版 178, 1-5 var. thomsonii 高 20 — 90 厘米。 根颈 粗壮, 径可达 2 厘米, 密 被枯鞘 纤维; 根圆 柱形, 下部 稍细, 多 分叉。 茎单生 或数茎 丛生, 圆 柱形, 具细 条纹, 基 部常带 紫色。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2 — 10 厘米, 基 部扩展 为卵状 披针形 叶鞘, 淡 紫色, 粗糙, 边 缘白色 膜质; 叶片轮 廓为狭 长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羽状 全裂, 羽片 5 — 9 对, 卵形至 长圆形 ,长 0. 5— 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边 缘具不 整齐锯 齿至深 裂状, 先 端具小 尖头, 背面 网状脉 突起, 其上有 短毛; 上部 茎生叶 少数, 较小, 极 简化, 无柄, 仅有宽 阔膜质 边缘的 叶鞘。 复伞 形花 序分枝 较多, 花序梗 粗壮, 顶端多 白色, 伞形花 序直径 3 — 6 厘米; 总苞片 4 一 6, 长 0.5 — 1.5 厘米, 大小 不等, 线形, 有 时先端 2 — 3 裂, 边 缘白色 膜质; 伞辐 12 — 28, 长 1 一 2. 5 厘米, 近 等长, 果 期基部 缩陇, 上部 反曲; 小 总苞片 10 — 15,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边 缘白色 膜质, 长 0.5 — 0.7 厘米; 花瓣倒 卵形, 小舌片 内曲, 白色, 中脉 黄色; 萼齿钻 形 显著; 花柱 弯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果 卵状长 圆形, 背腹 扁压, 长 4 毫米, 宽 2. 5 毫 米, 背 棱明显 突起, 侧棱呈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3 — 4, 合生 面油管 8;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德钦 (阿墩 子)、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3 500 米 (3 100 — 4 000) 米林缘 灌丛及 草地; 四川 (西部 ) 甘肃、 青海 (大 通、 杂 f ) 西 藏东部 (类 乌齐、 丁青、 索县) 有分 布。 阿 富汗、 印度西 北部、 克 什米尔 地区及 ^ 基斯坦 也有。 lb. 开 展藁本 (变种 ) var. evolutior C. B. Clarke (1879); Nasir (197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1 一 2 回羽状 全裂, 而原 变种的 叶片为 1 HI 羽 状 全裂。 植 物体较 高大, 高 80 — 150 厘米, 叶片 较大, 长至 14 厘米, 宽至 8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较大, 长 2. 5 — 4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长 卵形, 羽状 分裂至 全裂。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300 米 草坡。 间断 分布于 印度、 巴基斯 坦及克 什米尔 地区。 2. 多 苞藁本 图版 178, 6-11 土白芷 (丽江 )、 具 苞薬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gusticum involucratum Franch. (1894);Diels (1912);Hiroe (1958) , (1979) ,excln. syn; Leute (197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F. L. Wang, Pu et Ma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 12 — 70 厘米, 全株被 糙毛。 根 颈粗, 径 2. 5 厘米, 长 2 — 10 厘米, 密 被枯鞘 纤维, 根 细长, 常 分枝, 深 褐色。 茎 单一, 基 部常多 分枝, 圆 柱形, 粗壮, 具浅 沟纹或 条纹。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3 — 12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外部多 糙毛, 纵长脉 纹显著 突起; 叶 片轮廓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3 — 7 厘米, 1 回羽状 全裂, 羽片 4 一 5 对, 
图 版 178 1—5. 长 茎藁本 Ligusticum thomsonii C. B. Clarke var. thomsonii . 1. 植株 下部. 2. 果序, 3. 小总包 片' 4. 分 生果.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 — 11. 多苞 截 本 L. involucratum Franch. . 6. 植 株基部 及根. 7- 植株 上部, 8. 总 苞片, 9 . 小总 苞片, 10. 雌蕊. 11.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570  云南 植物志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上部叶 缘羽状 浅裂, 常具 不整齐 锯齿, 下 部深 裂以至 全裂, 叶 轴及叶 脉密生 糙毛, 叶片毛 略少; 茎生叶 较小,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3 — 9 厘米; 总苞片 7 — 10, 长 2 — 4 厘米, 羽状 分裂, 其 大小和 分裂程 度 不同, 密生 糙毛; 伞辐 20 — 36, 长 2. 5 — 5 厘米, 近 等长, 粗壮, 多毛; 小 总苞片 10 — 12, 比 花长, 基 部宽, 上 部羽状 分裂; 花 瓣浅粉 红色, 倒 卵形, 基部具 短爪; 花药 紫色; 萼齿 发育, 三 角形, 边缘 具毛;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长。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长约 3 毫米, 宽 2 毫米, 背棱 突起, 侧棱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 产 德钦、 中甸、 碧江、 丽江、 洱源、 鹤庆、 宾川、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300 (-4 900) 米 的高山 林下、 草 地及石 隙间; 四川 西部有 分布。 合模 式采自 大理和 丽江。 3- 美 脉藁本 图版 179, 5-9 Ligusticum calophlebicum Wolff in Fedde (1930); Hand. -Mazz. (193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B. L. Wang, Pu et Ma (1991)*;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Pleuros permum benthami auct. non (Wall, ex DC. ) C. B. Clarke : Hiroe (1979) » quoad syn. Ligusticum calophlebicum ; Ligusticum integri folium H. Wolff in Fedde (1929); fide Pu e typo;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 15 — 40 厘米。 根颈 稍粗, 密 被枯鞘 纤维。 茎 直立或 斜升, 圆 柱形, 有 条纹, 自基 部开始 分枝。 基生叶 多数, 具柄, 叶柄长 2 — 6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常带 紫色, 被短 绒毛, 边缘 膜质; 叶片 轮廓卵 形至长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6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羽片 2 — 3 对, 两侧 裂片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0.8 — 4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基部 楔形至 截形,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边缘具 不整齐 浅齿, 顶端裂 片长卵 形至宽 卵形, 基部楔 形或下 延, 长 1.5 — 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边 缘有鋸 齿或下 部呈浅 裂状, 所有 的裂片 质厚, 常 带 紫色, 背 面网状 脉明显 突起。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2 — 5 厘米; 花序 梗顶端 有毛; 总 苞片少 数, 长 1 一 1.5 厘米, 羽状 分裂, 早落; 伞辐 8 — 18, 长 0.5 — 2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4- 8, 长 0.5 — 1 厘米, 羽 状分裂 或为三 叉状, 边缘具 睫毛; 花瓣 白色, 卵形, 基部 具爪, 花丝 白色, 花药浅 紫色, 萼齿 发育, 三 角状披 针形; 花柱基 隆起, 具 乳头状 突起, 花柱 较长。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背棱略 突起, 侧 棱扩展 成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月。 产 丽江、 鹤庆、 大理、 中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4 600) 米的林 下及草 地; 四 川西部 (木 里、 巴塘)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亦为 Lig. integrifolium Wolff 的 模式产 地)。 4. 短 片薬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I 79 , 1-4 川防风 Ligusticum brachylobum Franch. (1894); de Boiss. (1906); Diels (1912); Shan (1941);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图 版 179 1—4. 短 片蕖本 I.igusticum brachybbum Franch. , 1. 基 生叶. I. 果序' 3. 分 生果' 4 . 分 生果横 剖面; 5-9. 美脉 II 本 L. calophlebicum Wolff. 5. 植株基 部&根 颈部. 6. 花序, 7. 小总 苞片. 8. 分 生果. 9-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572  云南 植物志  Ligusticum daucmdes franch. var. souliei de Boiss. (1903); Shan (1941); Ligusticopsis brachyloba (Franch. ) Leute (1969)*; Ligsticum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 Hiroe (1958), (1979) p. p. quoad syn. L. brack ylobum.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全株具 微毛, 根颈 粗大, 径 2 — 4 厘米, 密被 粗硬的 毛刷 状枯鞘 纤维; 根 部下端 分叉。 茎常 单一, 直立, 多 分枝, 圆 柱形, 中空, 具细 条纹, 基 部常带 紫色。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9 一 25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叶片 轮廓为 阔三角 状 卵形, 长 6 — 20 (—24) 厘米, 宽 5 — 18 (-26) 厘米, 3 — 4 (一 5) 回羽状 全裂, 1 回 羽片 6 — 7 对, 末回裂 片线形 全缘至 卵状披 针形, 边缘具 分裂状 细齿, 长 3 — 12 毫米, 宽 1 一 5 毫米。 茎 上部叶 渐小, 无柄, 仅 有宽阔 的叶鞘 抱茎。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直径 4- 10 (-18) 厘米; 总苞片 2 — 4 片, 通常为 线形, 全缘, 长 2 — 3 厘米, 但有 时偶有 1 片 为羽状 分裂, 裂 片大小 不等, 多 糙毛, 早 脱落; 伞辐 (15 —) 24 — 34, 不等长 或近等 长, 长 2 — 6 厘米, 有 糙毛, 果 期基部 缩拢, 开 展角度 较小, 上端常 反曲; 小 总苞片 10 — 12,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密 被白色 糙毛; 花瓣 心形, 先端 小舌片 内曲, 白色; 萼齿极 显著, 钻形, 花柱 弯曲, 花柱 基隆起 很甚, 长圆 锥形。 分生 果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约 5 毫 米, 宽约 4 毫米, 背部 扁压, 背 棱显著 突起, 侧棱 翅状, 翅宽约 1 毫米; 背棱槽 内油管 2-3, 侧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昆明、 宾川、 大理、 丽江、 洱源、 中甸、 鹤庆、 剑川、 腾冲, 生 于海拔 1 600 — 3 300 米 的山坡 林缘、 荒坡 草地。 西 藏东部 (丁 青、 林芝 )、 四川西 部及东 南部、 贵州 (梵净 山)、 陕西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洋 芋山。 根 入药, 发表 镇痛; 祛风 利湿。 5- 川 滇藁本 图版 180, 1-3 Ligusticum sikiangense Hiroe (1958), (1979) ; (sphalm. "sikangensis")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 30 — 60 厘米。 根常为 不规则 块状, 多 支根。 茎 2 — 3, 有时 单一, 分枝 极少。 基生 叶 有柄, 叶柄长 3 — 7 厘米; 叶片轮 廓为长 圆状披 针形, 2 — 3 回羽状 分裂, 长 5 — 7 厘米, 宽 3 — 4 厘米,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 回裂片 细小, 倒 卵形, 基部 狭窄, 长 2 — 3 毫米, 宽 0. 5 — 1.5 毫米, 先端 3 — 5 裂; 茎生 叶少, 极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直径 4 一 7 厘米; 总 苞片 2 — 3, 披 针形, 全缘, 顶端尾 尖状, 稀羽状 分裂; 伞辐 5 — 6, 粗壮, 长 3 — 8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5 — 7, 线形, 全缘, 先端 尾尖, 极少为 3 裂 或羽状 分裂; 花瓣 白色, 阔 倒 卵形, 顶端 内凹, 具内 折的小 舌片, 基部 具爪; 萼齿三 角形; 花柱 直立,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分 生果阔 卵形, 背腹 扁压, 背 棱显著 突起, 侧棱扩 展成翅 状;. 棱槽 内油管 4 一 5 , 合 生 面油管 8 — 10; 胚乳 腹面微 内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400 — 4 500 米高 山针叶 林下、 沟边、 灌丛或 草地; 四川 西部木 里、 宝兴、 巴塘、 理塘、 康定、 小 金均有 分布。 本 种叶末 回裂片 宽可达 1.5 毫米, 伞辐 粗壮, 长可达 8 厘米, 不 等长, 花瓣 具爪, 与 丽江 藁本有 区别, 后者 末回裂 片为刚 毛状, 宽 0. 5 毫米以 T, 伞辐 较短, 长 3 — 4 厘米, 近 等长, 花 瓣基部 楔形。 6- 长 鞘藁本 图版 180, 4-6 
伞形科  573  黑 水藁本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Ligusticum maxonianum Wolff in Fedde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 Angelica daucoides (Franch. ) Hiroe (1979); Ligusticum daucoides auct. non Franch. : Hiroe (1958) . 高 30 — 70 厘米。 根 颈粗, 密 被枯鞘 纤维, 根 细长, 长可达 2 余 厘米, 常多 分叉。 茎 单一, 直立, 圆 柱形, 具纵长 条纹, 中 下部不 分枝, 近顶端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具极长 柄, 叶柄长 20 — 38 厘米, 基部具 长圆状 披针形 叶鞘, 先端长 渐尖, 长 6 — 1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纵长脉 纹十分 突起, 边缘 膜质; 叶片 较短, 轮 廓为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6 — 10 厘 米, 宽 5 — 7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或 分裂, 1 回羽片 6 — 10 对, 最下面 1 对 远离, 末回 裂片 线形全 缘或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具 1 一 2 齿, 顶 端有小 尖头, 长 0.5 — 1.2 厘米, 宽 约 1 毫米, 有时至 3 毫米, 表 面叶脉 及边缘 有稀疏 短毛。 背 面网状 脉显著 突起, 叶脉、 叶 轴 及叶缘 均密生 短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简化。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4 一 6 厘米; 花序梗 条棱突 起, 密 生粗糙 短毛; 总苞片 2 — 4, 线形, 长 3 — 6 毫米, 密生短 粗毛; 伞辐 11 一 20, 多 糙毛, 长 2 — 4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6 — 10, 狭 线形, 长 2 — 5 毫米, 宽 0.3 — 0.5 毫 米, 多毛; 花瓣倒 卵形, 白色; 萼齿 发育, 锥形; 花 柱基圆 锥形。 幼果长 圆形, 背部扁 压,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2。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宾川 , 生 于海拔 3 000 米 左右的 林缘、 灌丛及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 丽江 雪山。 7. 川芎 (本草 纲目) 图版 181, 1-5 芎券 (神 农本 草经)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ex S. H. Qiu et al. (1979); 内蒙古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 9 8 5 )'- Ligusticum xvallichii cuct. non Franch. : 中药志 (1959)* ;" 图鉴, , (1972)* ; Ligusticum sinense Oliv, cv. Chuanxiong (Hort. ex Qiu et al) Shan et Pu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高 40 — 70 厘米, 稀 1 米。 根茎 发达, 形成 不规则 的结节 状拳形 团块, 下端有 多数须 根, 具浓烈 香气。 茎 直立, 常数茎 丛生, 圆 柱形, 具纵长 条纹, 上部 分枝, 下部 茎节常 膨大 呈盘状 (苓子 )。 茎 下部叶 具柄. 叶柄长 5 — 17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叶片 轮廓为 卵状三 角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卵 状披 针形, 末回 裂片线 状披针 形至长 卵形, 长 2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具小 尖头; 茎 上 部叶渐 简化。 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梗 粗壮, 顶 端密生 短毛; 总苞片 3 — 6, 线形, 长 3 — 10 毫米; 伞辐 7 — 20, 不 等长, 长 2 — 4 厘米, 内侧有 糙毛; 小 总苞片 4 一 8 ,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萼齿不 发育; 花瓣长 圆状倒 卵形, 先端具 内曲小 尖头; 花柱长 2 — 3 毫米, 向下 反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幼果 稍两侧 扁压, 背棱槽 内油管 (1 一) 3-5, 侧棱 槽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6 — 8。 花期 7— 8 月, 果期 9 -10 月。 .4 为栽培 药物, 主 产四川 灌县, 木里、 金 川亦有 栽培; 云 南各地 药物种 植物场 间或有 栽培。 丽江 为多。 ' 块状 根茎供 药用, 为我国 常用传 统药, 有行气 开郁、 祛风 燥湿、 活血 止痛之 功能。 
图 版 180 1-3. 川滇 * 本 UgushcumsikiangenseHiroe. 1. 基生 叶及茎 基部. 2. 花序, 3. 花及 花辧; 4—6. 长 鞘 81 本 L. maxonianum Wolff. 4. 基 生叶及 根部, 5. 花序, 6. 花。 (韦力 生绘) 
图 版 181 5. 川芎 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 ex S. H. Qiu. 1. 根茎, 2. 膨大 的块状 根茎. 3. 植株 上部' 4. 果实. 5. 总 苞片。 (韦力 生绘) 
576  云南 植物志  川 西西部 栽培品 种还有 抚芎, 江西、 湖北、 甘肃亦 栽培。 8- 白 龙藁本 (拟) 图版 182, 1-2 Ligusticum mairei Hiroe (1958) (at mairaii).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根 颈粗, 密被 短而纤 细的^ 鞘 纤维, 根圆 锥形, 下端 有 1 一 2 分叉, 木 质化, 皮 褐色。 茎 多数, 基 部和中 部均有 分枝, 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条 纹 呈棱状 突起, 基部近 无毛, 上部 近花序 有鳞片 状毛。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部 有宽阔 长卵形 叶鞘, 外 面被极 短毛; 叶 片轮廓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有小 尖头, 2 面 无毛; 茎生叶 无柄, 仅 有宽阔 叶鞘, 末回叶 裂片与 基生叶 相同。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顶生 和 侧生, 生于 枝条顶 端的伞 形花序 较大, 直 径可达 7 厘米, 侧生者 较小, 直径 1 一 3 厘米; 无总 苞片, 伞辐 20 — 35, 不 等长, 长 1 一 4. 5 厘米, 纤细, 基部 稍粗, 有 短毛; 每 小伞形 花 序有花 15 — 25; 小 总苞片 7 — 12,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全缘, 长 5 — 7 毫米, 与 花柄等 长或 稍长, 花柄 粗短, 有 短毛; 萼齿 细小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凹陷, 小舌 片 内曲。 幼果长 圆形, 无毛, 成 熟果实 未见。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巧家, 生 于海拔 3 300 米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白 龙箐。 9. 丽 江藁本 图版 182, 3—5 Ligusticum delavayi Franch. (1894); Hiroe (1958), (1979) excl. syn. ; Leute ( 197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P. L. Wang. Pu et Ma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22 — 70 厘米。 根颈粗 壮有时 呈指状 分叉, 暗 褐色, 根圆 柱形, 末端 稍细, 长可达 10 厘米。 茎单一 或自基 部数茎 簇生,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具细 条纹, 上 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多少具 长柄, 叶柄长 6 — 30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边缘 膜质; 叶 片 轮廓长 圆状卵 形至长 圆状阔 卵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1.5 — 10 厘米, 3-4 回羽状 全裂, 小 羽片呈 鹿角状 分叉, 末回裂 片窄线 形至刚 毛状, 长 1 一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复伞形 花序 顶生或 侧生, 直径 2 — 10 厘米: 总苞片 1 一 4,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5 毫米, 边缘白 色 膜质; 伞辐 5 — 16, 长 1 一 4 厘米, 近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10, 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边 缘 膜质, 萼齿 发育, 三 角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柱 稍短。 分 生 果背腹 扁压, 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8 毫米, 背棱 突起, 侧棱 扩展成 翅状; 棱 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3 800 (— 4 500) 米的林 缘灌丛 或 草地; 西藏 中南部 (加査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0. 膜 苞藁本 图版 183, 1-4 Ligusticum oliverianum (de Boiss. ) Shan (1941); Hiroe (1958); 中国 植物志 (1985)*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Selinum oliverianum de Boiss. (1903); Ligusticum daucoides Franch. var. souliei de Boiss. (1903); Shan (1941). 高 10 — 30 (40; 厘米。 根颈 单一或 呈指状 分枝, 被纤维 状残留 叶鞘。 茎多数 簇生, 少 有 单生。 基生叶 多数, 具 长柄, 叶柄长 (3 —) 6-10 (-20)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边 
图 版 182 1—2. 白 龙藁本 LigusticummaireiHiroe, L. 植株, 2. 幼果; 3—5. 丽江 藏 本 L. delavayi Franch. 3- 植株 下部, 4 . 果序. 5 . 果实。 (韦力 生绘) 
图 版 183 1—4. 膜 苞藁本 Ligusticum oliverianum (de Boiss. ) Shan,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果实,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 — 7. 长 辐蕖本 L. changii Hiroe. 5. 植株, 6. 果实. 7.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79  缘白色 膜质; 叶 片轮廓 为长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2 — 3 回 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2 — 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茎上部 叶少; 极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 4 (6) 厘米, 花序 梗顶端 被白色 糙毛, 总苞片 1 一 3, 长 1 一 2 厘米, 通常为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或 有时不 分裂, 线形; 伞辐 6 — 13, 长 1 一 2 厘米, 近 等长; 小 总苞片 5 — 10, 长 4 一 7 毫米, 边缘 白色宽 膜质,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花瓣 白色,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 毫米, 先端具 内折小 舌片; 萼 齿不显 著;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后 期向下 反曲。 果 实背腹 扁压, 长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背棱略 突起, 侧棱宽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 胚 乳 腹面近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白 马山, 生 于海拔 2 000 — 4 300 米 的山坡 草地;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至 南部、 四 川西部 (广布 )、 湖北 (误为 河北) 等地有 分布。 11. 长 辐藁本 (拟) 图版 183, 5-7 Ligusticum changii Hiroe (1958).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根 颈粗, 密 被枯鞘 纤维。 茎 单一, 不分 枝或于 基部有 1 一 2 分枝。 茎圆 柱形, 中空, 有 细条纹 突起, 褐 色或紫 褐色, 密 被白色 柔毛。 基 生叶多 数, 细小, 近 无柄, 具 长圆状 阔卵形 叶鞘, 叶鞘长 4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褐色, 外面 密生长 柔毛; 叶片轮 廓为宽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5 — 4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 裂片丝 线形, 长 1—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叶轴 及叶片 均被白 色长柔 毛至 硬毛; 茎生 叶无或 1 一 2 片, 轮廓 为狭长 圆形, 2 — 3 回 全裂, 末 回裂片 形状与 基生叶 相同。 复伞 形花序 极大, 顶部伞 形花序 具伞辐 15 — 30, 长 10 — 2 4 厘米, 有 稀疏白 毛并有 细条 纹轻微 突起, 极不 等长, 斜向 上升, 开 展角度 较小, 侧生 伞形花 序伞辐 8 — 10, 长 2 — 4 厘米, 纤细; 总苞片 1 一 2, 长 1 一 2 厘米, 羽状 全裂, 脱 落性; 每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2 — 30; 小 总苞片 8 — 12, 1 一 2 回羽状 全裂, 裂片丝 线形, 比花 柄长; 萼齿 细小不 显著; 花 柱 细长, 弯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 生果长 卵形, 先端 狭窄, 基部 圆钝,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棱线形 突起, 侧棱狭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面 油管 4。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嵩明, 生 于海拔 2 600 — 4 000 米林 缘路旁 或多石 草坡。 模 式标本 采自乌 蒙山。 12. 毛藁本 图版 184, 1—3 细 叶防风 (丽江 ) Ligustiuum hispidum (Franch. ) Wolff in Hand. -Mazz. (1933) ; 中国 植物志 (1985)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hispidum Franch. (1894) 高 6 — 60 厘米, 全株被 白色长 硬毛。 根 细长, 少 分叉, 根颈 被纤维 状残留 叶鞘, 深 褐色。 主茎极 短缩, 基 部常多 分枝, 呈丛 生状。 基生叶 多数, 叶柄长 1 一 7 厘米, 叶鞘宽 阔, 略带 紫色; 叶片 轮廓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6 — 8 对, 每 对之间 疏离, 末 回裂片 线形,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长 1 一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7 — 14 厘米, 侧生的 较小, 直径 2 — 4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带 紫色; 总苞片 少数, 叶状; 伞辐 6 — 12, 长 3 — 18 厘米, 极不 等长; 小总 
580  云南 植物志  苞片 多数, 2 回羽状 分裂, 裂 片细长 线形, 具白色 长毛; 萼齿 发育, 卵 形或稍 狭窄, 不等 长; 花瓣 白色, 略带 粉红; 花药 紫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长, 后期 反曲。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背棱稍 突起, 侧棱狭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禄劝、 嵩明、 宾川、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2 600 — 4 500 米 山坡草 地及石 缝中; 四 川西部 (米易 以西, 北至 乾宁、 金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13. 抽 葶薬本 图版 I 84 , 4-7 Ligusticum scapiforme Wolff in Fedde (1930); Hand. -Mazz. (1933); Shan (1941); Hiroe (1958);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L. psendo-modestum Wolff in Fedde (1930) , fide pu e tyho ; Hiroe (1958) ; Ligusticopsis scapiformis (Wolff) Leute (1969)*. 高 5 — 30 厘米。 根颈 粗壮, 被枯鞘 纤维; 直根, 长圆 锥形, 常多 分叉, 褐色。 茎自 基部 分枝, 呈丛 生状, 圆 筒形, 空 管状, 具细 条纹。 基生叶 多数, 无 茎生叶 或偶有 1 一 2 片, 呈花 葶状, 叶柄长 2 — 3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叶鞘, 边缘 膜质, 外面被 糙毛; 叶 片轮廓 长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背 面叶脉 突起, 长 2 — 4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直径 3 — 6 厘米, 花序 下常具 毛环; 总苞片 1 一 3, 长 1 厘米, 线形,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 早落; 伞辐 8 — 18, 不 等长, 长 0.5 — 3 毫米; 小 总苞片 6 — 8,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比花柄 长; 萼齿 发育, 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先端具 内折小 舌片, 基部 具爪;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成熟时 外弯。 果 实背腹 扁压,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背棱稍 突起, 侧 棱扩展 成翅,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2 (4) 条, 合生面 4 一 6 (8) 条; 胚乳 腹面 平直。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4 000 米 的高山 灌丛、 草甸; 四 川西部 (木 里、 康定至 汶川广 布)、 西藏 东南部 (错那 ) 均有 分布。 14. 多 管薬本 图版 I 85 , 4-7 Ligusticum multivittatum Franch. (189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 P. L. Wang, Pu et Ma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multivittata (Franch. ) Leute (1969)'. 高 15 — 40 厘米。 根颈 稍粗, 被 覆枯鞘 纤维; 根 细长, 长 5 — 18 厘米, 棕色。 茎圆柱 形, 具 条纹, 基部 或下部 有时多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5 — I 5 厘米, 基部具 卵形宽 阔 叶鞘, 叶鞘外 面密生 糙毛; 叶片轮 廓为长 卵形至 三角状 卵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2 —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3 — 5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1 一 5 毫 米, 叶轴、 叶脉及 叶片边 缘散生 细毛; 茎生叶 少数, 常 简化, 但叶 鞘较为 宽阔。 复伞形 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3 — 6 厘米; 总苞片 1 一 2 片,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多毛, 早落; 伞辐 7 — 12, 略不 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具 糙毛; 小 总苞片 多数, 2 回羽状 分裂, 裂 片 线形, 通 常比花 柄长, 具白色 糙毛; 萼齿 发育, 锥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先 端具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果 实背腹 扁压, 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毫米, 背棱稍 
图 版 184 1—3. 毛藁本 Ligusticum hispidura (Franch. ) Wolff. 1. 植株, 2. 小总 苞片. 3. 分 生果横 剖面, 4—7 抽葶 截 本 L. scapiforme Wolff. 4. 植株, 5. 小总 苞片, 6. 分 生果. 7.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图 版 185 —3. 细 苞戴本 Ligusticum capiUaceum Wolff, J. 植株, 2. 叶 片的小 羽片, 3. 小总 苞片; 4 一 7. 多管寨 本 L. multivittatum Franch. . 4. 植株, 5. 小总 苞片. 6. 分 生果, 7.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83  突起, 侧 棱呈宽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3 — 4, 合生 面油管 8 — 10;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 4 100 米 竹林、 山坡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15. 细 苞藁本 图版 185, 1—3 Ligusticum capillaceum Wolff in Fedde (1930) ;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capillaceum (Wolff) Leute ( 1969 )*; Pleuros permum capillaceum (Wolff) Hiroe (1958), (1979). 高 6 — 20 厘米, 全 株被稀 疏白色 糙毛。 根 细长圆 柱形, 下端 渐细, 少有 分枝。 茎细 圆 柱形, 具 纵长浅 沟纹, 有 极短毛 或近于 无毛。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部具 宽阔 叶鞘, 宽 1 一 1.5 厘米, 有纵 长脉纹 突起, 其 上密生 糙毛; 叶 片轮廓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8 厘米, 宽 1. 5-3 厘米, 1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2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1.5 — 5 厘米, 具长 而硬挺 的花序 梗, 顶 端密生 浅黄色 糙毛; 总苞片 1 一 2, 羽状 分裂, 早落; 伞辐 8 — 20, 长 1 一 2 厘米, 近 等长, 内侧有 短毛; 小总 苞片约 10, 比花 柄长, 1 一 2 回羽状 全裂, 裂片 线形, 常被稍 长 白毛, 花柄 顶端密 生白色 糙毛; 萼齿线 形至披 针形; 花瓣倒 心形, 先端 小舌片 内曲, 白 色或有 时为紫 红色; 花 柱长,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 果背腹 扁压, 卵形, 无毛, 背 棱轻微 突起, 侧棱扩 展成宽 翅状; 背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侧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 开阔草 地或疏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至 西昌、 泸 定)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6. 紫 色藁本 图版 186,. 1 一 5 Ligusticum francheti de Boiss. (1906) ; Dunn (191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P. L. Wang. Pu et Ma (1991)*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francheti (de Boiss. ) Leute (1969). 高 20 — 35 厘米。 根圆 锥形, 表皮 褐色。 茎单一 ,坚挺 直立, 圆 柱形, 径 2. 5 — 4 毫 米, 暗 紫色, 具细 条纹, 无毛, 近 顶部有 1 一 2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7 — 9 厘米, 基部 具长卵 形叶鞘 抱茎, 外部 紫色, 边缘 膜质;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6 — 8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6 对, 末回 裂片线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全缘;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较小, 叶柄 较短, 叶鞘 宽阔; 序 托叶 无柄, 极 简化, 叶鞘 膨大, 紫 红色。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总 苞片; 伞辐 6 — 12, 近 等长, 长 1.5 — 2 厘米, 无毛; 小 伞形花 序有多 数花; 小 总苞片 数片, 先端 3 裂 至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边 缘狭窄 膜质, 比花 柄长; 萼齿 发育, 线形; 花 瓣宽倒 卵形, 先端具 短 尖头, 内曲, 外面紫 红色, 内面 白色; 花柱 较长,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分生果 卵形, 背 腹 扁压, 背 棱线形 突起, 侧 棱呈宽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 3), 合生面 有油管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德钦、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3 950 米 左右的 高山灌 丛或草 地上; 西藏 (?) 及四 
584  云南 植物志  川 西南部 (木里 ) 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Tsekou 茨开 )。 17. 羽 苞藁本 (图鉴 ) 图版 186, 6-9 山芹菜 (丽江 ) Ligusticum daucoides (Franch. ) Franch. (1894); de Boiss. (1903), excl. var. (1906), Diels (1912); Shan (1941); Leute (1970)* ; "图 鉴,, (197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9); P. L. Wang, Pu et Ma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rachydium daucoides Franch. (1886); Angelica daucoides (Franch. ) Hiroe (1958), (1979) syn. nov. 高 20 — 50 厘米。 根颈 粗壮, 密 被枯鞘 纤维, 根常 分叉。 茎 单一, 基部 至中下 部有多 数 分枝, 上 部分枝 较少, 圆 柱形, 中空, 具纵长 条纹, 被稀疏 短毛。 基生叶 具柄, 叶柄 长 4 一 14 厘米, 基部具 长卵状 叶鞘, 外面被 短毛; 叶片 轮廓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16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 一 回羽片 5 — 7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4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茎生叶 无柄, 仅 有宽阔 叶鞘; 叶片 简化, 很小。 复 伞形花 序直径 3 — 10 厘米; 总苞片 少数, 长 1.5 — 2. 5 厘米, 羽状 分裂, 早落; 花序梗 硬挺, 顶端具 绒毛; 伞 辐 10 — 18, 近 等长, 长 I. 5 — 5 , 果期基 部紧縮 靠拢, 上部略 反曲; 小 总苞片 8 — 10, 长 1 一 2 厘米, 2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萼齿 发育, 长三 角形; 花 瓣内面 白色, 外 面常带 紫色, 长 卵形, 先 端具内 折的小 舌片; 花丝 白色, 花药紫 黑色; 花柱 基长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果 实背腹 扁压, 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背棱略 突起, 侧 翅宽约 1 毫米, 棱 槽 内油管 (1 一) 2-3,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巧家、 东川、 会泽、 嵩明、 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4 2 00 (-4 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四 川西部 广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8. 玉 龙藁本 图版 187, 1—4 川 滇藁本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Ligusticum rechingeranum (Leute) Shan et Pu, comb. nov. Ligusticopsis rechingerana Leute in Ann. Naturhist. Mus. Wien. 73:75, 1969. 高 15 — 3 5 厘米。 根颈 粗壮, 被 覆枯鞘 纤维, 根圆 柱形, 下部 渐细, 常 分叉。 茎圆柱 形, 纵长 条纹突 起呈线 沟状, 有吋 有稀疏 短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基 部具卵 状披针 形叶鞘 抱茎, 外 侧多短 糙毛; 叶片轮 廓为长 圆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3 — 7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对, 卵状披 针形, 末 回裂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边 缘具不 整齐细 鋸齿, 长 0.5 — 1. 2 厘米, 宽 o^—i 厘米, 顶 端裂片 较大, 上半 部深 裂状, 裂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叶轴及 叶片背 面有短 糙毛; 茎 上部叶 较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2. 5-7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顶端 多毛; 总苞片 2 — 8, 羽状 全裂, 裂片狭 线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边缘有 柔毛; 伞辐 15 — 30, 粗壮, 不 等长, 长 0.5 — 3 厘米, 有毛; 小 总苞片 多数, 3 回羽状 全裂, 裂片丝 线形, 比花 柄长; 花 瓣宽心 形, 先端 小舌片 内曲' 白 色至浅 紫色; 萼齿 发育, 线状披 针形; 花 柱长,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果 卵状椭 圆形, 背 部十分 扁压, 背棱稍 突起, 侧棱呈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图 版 186 1-5. 紫 色藏本 Ligus-'icum francheti de Boiss. , 1. 植株 上部, 2. 小总 苞片. 3. 花瓣, 4. 分 生果, 5. 分 生果 横剖面 i 6_10. 羽 苞藁本 L. daucoides (Franch. ) Franch. , 6. 基 生叶. 7. 果序, 8. 小总 苞片. 9. 分 生果, 10. 分 生果横 切面。 (韦力 生绘) 
586  云南 植物志  面油管 6; 胚乳腹 面近于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碧江、 福贡、 维西、 丽江、 德钦, 生 于海拔 4 000 (2 700-4 600) 米左右 的高山 草地; 四 川西部 木里、 道孚、 理塘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玉龙 雪山。 19. 细 裂藁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87, 5-7 Ligusticum modestum Diels (1912); Hand. -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modesta (Diels) Leute (1969).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颈 粗短, 被褐 色枯鞘 纤维; 根长圆 柱形, 末端 稍细。 茎 单一或 数茎, 直立, 下部 有少数 分枝, 上部不 分枝, 圆 柱形, 具细 条纹, 径 1.5 — 3 毫 米。 基生叶 多数, 具 长柄,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基部具 叶鞘, 边缘 膜质; 叶 片轮廓 长卵形 至三 角状长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7 对, 下 部羽片 疏离, 末回 裂片狭 线形, 长 2. 5 — 4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有小 尖头, 叶轴 及叶缘 有稀疏 白毛。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侧生, 直径 2. 5 — 4 厘米, 具 长而硬 挺的花 序梗, 顶 端有一 毛环; 无总 苞片; 伞辐 6 — 10, 不 等长, 长 0.6 — 2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8, 比花 柄长, 1-2 回羽状 全裂, 裂片丝 线形;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0 — 20; 萼齿三 角形; 花柱长 0.5 毫米; 花瓣倒 心形, 先 端小尖 头长, 内曲, 白色 1 一 1.5 毫 米长, 0.8_1毫米宽。 幼果长 圆形, 背腹 扁压, 背 棱线形 突起, 侧棱狭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一 6)。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400 (一 4 720) 米土 坡林缘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0. 吉 隆藁本 图版 188, 6-8 Ligusticum gyirongense Shan et H. T. Ch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高 30 — 60 厘米。 根颈 稍粗, 密被短 而粗硬 的枯鞘 纤维, 根圆 柱形, 下部 稍细, 褐色 有 横纹。 茎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纵长 条纹突 起成浅 沟状, 近基 部开始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4 一 12 厘米, 基部具 披针状 叶鞘, 边缘 膜质; 叶片 轮廓为 三角状 卵形, 长 6 — 11 厘 米, 宽 6 — 10 厘米, 2-3 回羽状 分裂至 全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末回 裂片线 形至长 圆形, 先端 圆钝, 边缘 全缘, 有 时为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1 一 3 钝齿或 圆齿, 顶端 具小尖 头; 叶 片下表 面主脉 突起, 边缘略 反卷, 叶轴 及背面 主脉有 时有短 糙毛。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 侧生, 直径 4 一 8 厘米, 花序 梗上部 多糙毛 或鳞片 状毛; 总苞片 4 一 6, 线形, 有时先 端有 1 一 2 裂片; 伞辐 10 — 15, 近 等长, 长 2 — 5 厘米, 有棱, 密生 糙毛; 小 总苞片 5 — 10, 线形 全缘, 或偶有 1 一 3 裂片, 边缘 膜质, 有 微毛;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小舌片 狭窄内 曲, 白色, 中脉浅 黄色; 萼齿 发育, 三 角形, 先端 尖锐; 花 柱细,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 果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稍两侧 扁压, 主棱 尖锐突 起成狭 翅状, 棱 槽内油 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洱源, 生于高 山林缘 草地; 西藏 有分布 (模 式产地 为吉隆 )。 21. 归 叶藁本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188, 1-5 Ligusticum angel icifolium Franch. (1894); Diels (1912); Wolff in Fedde (1922); Hand. -Mazz. (1933);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图 版 187 ■4. 玉龙 藏 本 Ligusticum rechingeraum (leute) Shan et Pu . 1. 植株 下部, 2. 小总; g [片, 3. 分生果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 — 6. 细裂 藏 本 L. modestum Diels, 5. 植株. 6. 花。 (韦力 生绘) 
图 IK 188 1—5- 归 叶藁本 Ligusrimm angdiciftJium Franch. . 1- 植株基 部 及根. 2. 花序. 3. 小总 苞片. 4. 分生 果' 孓 分 生杲横 剖丽; 6_8« 吉 隆藁; tL. g>Tit»ga»se Shan et R T. Chang, 6- 茎下 部叶. 7. 果实, 分生果 横剖面 *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1985) P. L. Wang. Pu et Ma (1991) ; 横断 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Ligusticopsis angelkifolia ( Franc h. ) Leute (1969). * 多年生 草本. 高 1 米 以上。 根亲 粗壮, 径 2 厘米 以上, 有 密集的 环纹, 揭色, 木廣 化。 茎 直立, 粗壮. 圆 柱形. 中空. 具细 条纹. 多分枝 3 茎下 锞叶具 长柄. 叶 柄长约 12 厘米, 基部 具宽^ 状叶销 抱茎; 叶片轮 奪三角 状卵形 * 长 15 — 30 厘米. 宽 2G — 40 厘米. 3 回三出 式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长 圆状弗 形或^ 状披 针形, 基部 禊形, 先端新 尖至尾 状尖. 边缘具 不整齐 锘齿或 锐齿: 复 伞形花 序顶生 或侧生 • 頂生 花序梗 长可达 20 厘米 項 JB 崈 生黄色 糙毛, • 无总 苞片: 伞辐 20~25. 极不 等长. 长 1 一 5 厘米. 有 ^毛: 小 总苞片 线形, 亦有毛 • 长约 10 毫米; 每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G — 30, 花柄 较短. 常 密集呈 球状: 萼齿 显著. 钻形; 花瓣 紫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 果背褒 扁玉. 长圆状 穽形. 长约 6 毫米. 宽 4 毫 米, 背棱 突起. 飽棱 扩展成 宽翅: 每棱槽 内油管 3 — 4.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 8); 面 平直, 花期 7 — S 月. 果期 9 月: 产 贡山、 中甸、 鹤庆、 洱源、 丽江、 養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1 800 — 3 000 ( — 4 200) 米 左 右的杂 木林内 箐边、 开阔 草地或 丛林: 西藏 (? )、 四川、 陕西 (?) 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 自洱源 (摩些 营): 根入药 止咳, 22. 尖 叶冀本 jP, Lignstkum acuminatum Franch. (1894) ; ^ian (1941); 云南种 子植!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acuminata (Franch. ) Leute (1969)*.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根颈 粗壮. 有时呈 不规麵 块状. 棕 褐色. 根多 分枝: 茎憂 柱形. 中空. 具 条纹. 有 时略带 紫色: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 柄长约 10 厘米, 基豫具 卵角状 披针形 叶销: 叶片 轮奪阖 三角状 弗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约 2C 厘米. 3-4 回 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形. 先端 渐尖. 第 2 回 羽片长 卵形. 先端 常呈尾 尖状. 末回 裂片近 扉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10 毫米. 基部 楔形. 上部具 1 一 2 浅齿或 呈羽状 分裂: 茎上 部盱^ ^化 : 复伞 形花序 頂生或 飽生. 花序梗 长可达 18 厘米. 顶端 密被 糙毛: 頂 生伞形 花序直 S 可至 7 厘米. 果 期伞辐 靠拢. 开 展角度 狭小; 总苞片 6.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常 旦落: 伞瑾 ::- 28. 长 2 — 4 厘米: 小 总苞片 6 — 10. 狭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萼齿 显著. 钻形: 花辩 白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果 背愎扇 EE. 椭 圆形. 长 3 — 4 毫禾. 寬巧 2. : 背^ 突 ^呈^ 状. 麵棱 扩大呈 宽翅.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2 — 3 (— 4). 合生 面油管 6~8, 花期 7 — S 弓.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贡山、 泸水、 德钦、 中甸、 维西、 宾川、 洱源、 鹤庆、 丽江、 东川, 生 于海拔 1 500~ 3 800 (-4 000) 米的 林下草 地灌丛 下及岩 石上: 四川、 湖北、 河南、 陕 西等地 有分布 *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三 叉河: 23- 大 海藁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Ugusticum dklsianum Wolff in Fedde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鳜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苣本. 高.. s — :^: ^K^xr. 硬^^ F 维. ^ :-: IX: g^T 
590  云南 植物志  柱形, 末端 渐细, 有时有 枝根, 灰 褐色。 茎圆 柱形, 中空, 有纵长 条纹稍 突起, 基部常 带 紫色, 上部多 分枝。 基生 叶近无 柄或有 短柄, 但叶鞘 很长, 叶 鞘为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叶 片轮廓 为宽阔 三角状 卵形, 4 回羽状 分裂, 长 5 — 20 厘米, 宽 4 一 16 厘米, 1 回羽片 5 — 7 对, 下部 羽片具 长柄, 向上 渐短, 至 顶端近 无柄, 末 回裂片 菱形、 卵形以 至长 卵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边缘具 锯齿或 呈小裂 片状, 叶轴 及两面 主 脉上有 短毛, 上表面 绿色, 下 表面灰 绿色。 复伞 形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硬挺, 顶 端密生 短毛; 无总苞 片或有 1 枚, 纤细, 早落; 伞辐 17 — 23, 近 等长, 果 期基部 十分收 缩, 长 3 — 6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18 — 26, 小 总苞片 8 — 12, 线形, 比 花柄长 或短, 不 等长, 有 短毛; 萼齿 显著, 钻形; 花瓣倒 卵状近 圆形, 白色, 花药暗 紫色; 花柱 基圆锥 形, 花 柱后期 弯曲。 分 生果椭 圆形, 背腹 扁压, 背 棱突起 很甚, 侧棱 翅状。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会泽、 东川, 生 于海拔 (2 000 —) 2 800 — 3 400 米 山坡林 缘或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会 泽大海 横山。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误将 E.E.Maire 102 7 (模式 标本) 产地作 丽江, 实系 会泽 大海。 (吴征 镒注) 24. 林 地薬本 Ligusticum sUvaticum Wolff (1926); Hand. -Mazz. (1933).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根颈 粗壮, 密被粗 硬枯鞘 纤维, 径 1 一 2 厘米, 褐 色, 根圆 柱形, 下端 渐细, 分枝 较少。 茎圆 柱形, 中空, 有纵 长条纹 突起, 径 0.5 — 1.5 厘米, 上部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2 — 20 厘米, 具狭长 叶鞘; 叶片 轮廓为 宽长卵 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10 — 16 厘米, 3 — 4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最下 1 对羽 片 疏离, 与上 1 对羽 片相距 8 — 10 厘米, 末回裂 片为长 卵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边 缘具不 整齐细 而密的 锯齿, 鋸 齿常呈 缺刻状 或细裂 片状, 先端 具小尖 头。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梗 有毛, 直径 4 一 8 厘米, 有毛; 总苞片 少数, 线形, 有毛; 伞辐 20 — 28, 有棱, 被 绒毛; 小 总苞片 6 — 10, 线形, 有毛, 与 花柄近 等长; 小 伞 形花序 有花约 20; 萼齿 钻形; 花瓣长 圆形, 白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长圆 形, 长 4 毫米, 宽 3. 5 毫米, 背棱 线形, 显著 突起, 侧棱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合生 面油管 4。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贡山、 维西, 生于 2 800 — 3 500 米林下 草地; 四川西 北部有 分布。 本种 与藁本 L.sinense 近似, Leute (1970) 曾将 其作为 L. sinense 的 异名, 但本种 叶片为 3 — 4 回羽状 分裂, 根茎 不呈膨 大的结 节状, 有所 区别。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亦 将本种 处理为 L. sinense oliv. 异名。 (吴征 镒注) 25. 草 甸藁本 (中 国植 物志) Ligusticum kingdon-wardii Wolff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高约 2 米 左右。 根 粗壮, 径约 1. 5 厘米, 近于木 质化。 茎 直立, 空 管状, 表 面有纵 条纹, 淡 紫色, 无毛。 叶 较少, 基生叶 有柄, 长约 30 厘米, 叶鞘宽 阔呈三 角形; 叶片轮 廓为 卵状三 角形, 与 叶柄近 等长, 宽约 20 厘米; 3 回羽状 分裂, 第 1 回羽片 5 — 6 对, 末 
伞形科  591  回裂 片长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边缘 有缺刻 状齿或 浅裂; 茎生 叶少, 较小, 与 基生叶 同形。 复伞 形花序 较大, 顶生花 序直径 15 — 20 厘米, 总苞片 数片, 线形; 伞辐 35 — 45, 粗壮, 不 等长, 长 10 — 15 厘米, 带 紫色; 小伞 形花序 直径约 3 厘米; 小 总苞片 多数, 线形, 长于 果期的 小伞形 花序, 边缘 有毛; 萼齿不 发育; 花瓣 白色, 倒 披针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顶 端有内 折的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背棱 突起, 侧棱 扩展成 翅;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3 — 4 , 合生 面油管 6 。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巧家, 生 于海拔 3 500 (3 000-3 900) 米左右 的高山 草甸或 山谷坡 地上; 四川 西南部 冕宁、 乡城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26. 藁本 (神 农本 草经) 图版 189, 5—8 Ligusticum sinense Oliv. in Hook. (1891)*; Wolff (1926); Hand. -Mazz. (1933); Shan (1941); 中 药志图 515 (1959) * ; Leute (1970);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Ligusticum markgro fianum Fedde ex H. Wolff in Fedde (1929). fide Pu e typo. 高 0.6 — 1 米。 根茎 发达, 具 膨大的 结节。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径 3 — 10 毫米, 具 条纹, 多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5 — 20 厘米; 叶片轮 廓宽三 角形, 长 10 — 15 厘 米, 宽 15 — 18 厘米, 2 回三出 式羽状 全裂, 下部 1 回羽片 具柄, 柄长 3 — 5 厘米, 羽片卵 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边 缘具鋸 齿或浅 裂状, 先 端具小 尖头;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4 一 5 厘米, 果 时增至 8 厘米, 总苞片 6 — 10, 线形, 长 5 — 7 毫米, 有毛; 伞辐 10 — 30, 近 等长, 长 2 — 3 厘米, 果时 增长至 5 厘米, 四 棱形, 粗糙; 小 总苞片 8 — 10,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小伞 形花序 有花约 20; 萼齿 不显; 花瓣倒 卵形, 白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向下 反曲。 分生果 长圆状 卵形, 背腹 扁压, 长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背棱 突起, 侧棱略 扩大呈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4-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泸水、 碧江、 贡山、 维西、 中甸、 德钦、 鲁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2 700 米的 林下或 沟边草 丛中, 滇西各 地常有 栽培; 四 川西部 (野生 )、 陕西、 湖北、 湖南、 河南、 江西、 浙江等 省亦有 栽培。 根茎供 药用, 为 我国传 统药, 有散风 寒燥湿 作用, 治风寒 头疼、 寒 湿腹痛 泄泻, 外 用治 疥癣、 神 经性皮 炎等皮 肤病。 27. 蕨 叶藁本 图版 189, 1-4 黑藁本 (丽江 )、 山川芎 (东川 ) 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 (1894); de Boiss. (1903); Diels (1912) ; Wolff (192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Ligusticum W eberbauerianum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29) , fide Pu e typo. Ligusti- copsis pteridophylla (Franch. ) Leute (1969) * . 高 30 — 80 厘米。 根颈 粗壮, 根茎 细长, 节 部有时 膨大, 暗 褐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6 — 20 厘米; 叶 片轮廓 为阔卵 形至阔 三角状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9 一 18 厘米, 2 — 3 回羽状 分裂或 全裂,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回 裂片倒 卵形、 
图 ― 4- 蕨叶 藁本 Ligusticum pteridophyllum Franch. , 面, 5 — 8. 蕹本 L. sinense Oliv. , 5. 基 生叶' 6.  版 ]89 1. 基 生叶, 2. 植株 上部, 3. 分 生果, 4 . 分生 果横剖 植株 顶部,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韦力 生绘) 
伞形科  593  卵 形至狭 卵形, 长 0.8 — 2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边缘为 不规则 钝齿或 圆齿状 浅裂; 茎 上 部叶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5 — 7 厘米; 总苞片 5 — 10,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不及 伞辐的 一半, 伞辐 8 — 20, 近 等长, 长 2 — 3 厘米, 粗糙; 小 总苞片 6 — 10,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萼齿不 发育; 花瓣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白色; 花 柱基圆 垫状, 花 柱后期 下曲。 分 生果椭 圆形, 背腹 扁压,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背 棱显著 突起, 侧 棱 扩展成 翅状; 每棱槽 内油管 3, 合生 面油管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譬 w 山 , 賁 , u<Mttniy»t mudlteii^.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鹤庆、 宾川、 丽江、 大理、 嵩明、 东川、 宣威、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2 400 — 3 300 米的 林下、 草 坡及水 沟边; 西 藏东南 (察隅 )、 四川 西部、 甘 肃南部 (成县 ) 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根 作葉本 入药, 功效 相似。 根 据前人 记载, 本属在 云南尚 有以下 4 种 (均 收载于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但在 编写 过程中 未见到 标本, 现将其 主要特 征摘录 于下: Ligusticum glaucescens Franch. (1894), 鹤庆 大坪 子, 白崖子 Delavay no. 446. 植 株高约 60 厘米。 根纺 锤形。 茎 具白色 绒毛。 基 生叶具 短柄; 叶片 革质, 轮廓 卵状三 角形, 下部 叶片长 10 — 20 厘米, 宽约 8 厘米, 2 回羽状 全裂. 第一回 和第二 回羽片 具柄, 羽片 深裂, 裂 片短, 长 圆形, 具小 尖头。 总苞片 5 — 6, 线形; 伞辐约 20, 长 3 — 5 厘米, 小 伞 形花序 多花, 花柄长 10 — 15 毫米; 小 总苞片 8 — 10, 线形, 与花柄 等长; 萼齿 发育, 线 形; 花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渐尖, 先端 内折, 微缺。 果实 卵形。 Ligusticum glaucifolium Wolff in Falde (1929), 按: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已定 丽江、 弥 渡等处 标本为 本种, 丽 江东山 Tong-Shan, G. Forrest no. 11280.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极 光滑。 茎 直立, 基部径 8 毫米, 圆 柱形, 具 条纹,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 疏生, 中下部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叶片 轮廓为 卵形, 长 15 — 20 厘米, 2 回羽状 全裂, 具 5 — 6 对 羽片, 下 部羽片 具柄, 有 3 对 小叶; 中 部叶具 3 小叶, 菱形 或楔状 卵形, 基部为 偏 斜的长 楔形, 常有不 明显的 3 裂, 最大 的长达 3 厘米, 宽至 2 厘米, 下半部 全缘, 上 半 部具锯 齿', 齿 略钝, 具小 尖头; 上部叶 无柄, 叶片干 燥时薄 革质, 上 面叶脉 凹陷, 下 面苍 白色, 叶脉 突起。 伞 形花序 少数, 花序 梗长; 总 苞片无 或仅有 1 片; 伞辐 10, 等长, 开 展角度 较小; 小总 苞片近 多数, 极 狭窄, 反折, 几 与小伞 形花序 等长; 花 多数, 花柄 近 等长, 花 瓣卵状 圆形, 先 端狭三 角形, 小舌 片内折 一半或 更多, 无毛, 淡色, 花药紫 色。 果 实两侧 扁压, 果棱 等宽, 略呈 翅状; 花柱 叉开。 Ligusticum falcarioides Wolff (1929), 东川, Maire no. 3942. 极 光滑。 茎基 部存留 多数枯 萎叶鞘 纤维. 圆 柱形, 直立, 坚硬, 髓部 充实, 上 部稍多 分枝, 无 小枝。 基生叶 较少, 叶柄长 5 — 20 厘米; 叶片干 澡时薄 革质, 2 回羽状 全裂, 具 3 对 羽片, 羽 片长约 1 厘米,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两端 狭窄, 急尖, 边 缘厚, 长 9 厘米, 宽 10 毫米; 序托叶 的叶 鞘狭窄 急尖, 长 1 一 3 厘米。 伞形花 序结果 时直径 4 厘米, 花序 梗比伞 辐要长 得多; 总苞 片无或 极少, 呈鳞 片状; 伞辐约 10, 不 等长, 增粗, 具棱, 极 开展, 长约 4 厘米; 小 总苞片 5, 披 针形, 极尖; 花柄不 等长, 结果 时果柄 等长; 小伞 形花序 多花。 果实 背部扁 压, 长 2. 5 毫米 (不 太成熟 ), 花柱 反曲.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边 缘呈圆 齿以至 波状。 
594  云南 植物志  此 外还有 Ligusticum ferulaceum Franch. (1894), 鹤庆, 亦 未见到 标本, 故未 纳人。 此外 还有- 城口 薬 本 Ligusticum tenuisectum de Boiss. (1903); Diels (190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igusticopsis tenuisecta (de Boiss. ) Leute. 产丽江 (J. F Rock 5807) 4 000—4 500 米 高山草 甸中; 亦 产四川 东北部 (城口 ), 湖 北西部 (宜昌 )。 但 Hi r oe(1979) 将此 种作为 L. strictum (Wall. ) DC. (1830) 的 异名。 茨 开藁本 Ligusticum levistifolium Wolff in Fedde (192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产贡 山茨开 (Monbeig85)。 (吴征 镒注) 43. 喜 峰芹属 Cortia DC. 多年生 草本, 茎极 短至不 发育。 直根圆 锥形, 有时 分叉。 基生叶 多数, 莲 座状, 具 长柄; 叶片 2 — 3 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伞 形花序 多数, 无花 序梗, 偶有 短梗, 直接 由 根茎处 生出; 总苞 片和小 总苞片 少数至 多数,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伞辐 多数, 极不 等长; 萼齿 显著, 通常线 形或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果 实背腹 扁压, 背 棱和中 棱线形 突起或 稍呈狭 翅状, 侧翅宽 翅状, 比前 二者宽 2 倍 以上;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2, 合生面 油管 2 — 4; 胚乳 腹面略 内凹。 约 3 — 4 种, 分布于 印度、 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等国。 我国有 1 种, 产 西藏和 云南。 1. 喜峰芹 (中 国植 物志) Cortia depressa (Don) Norm. (1937); Leute (1969); E. Nasir (1972);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20) 厘米; 根茎 粗壮, 具 多数棕 色枯鞘 纤维; 根圆 锥形。 茎 退化。 叶由 根茎处 生出, 多数、 莲 座状, 具长 1.5 — 3 厘米的 叶柄, 基部具 叶鞘, 叶柄 及叶轴 扁平, 上面具 槽和短 柔毛; 叶片 2 — 3 回羽状 深裂或 全裂, 第 1 回羽片 5 — 7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具小 尖头, 全缘, 反曲。 伞形 花序直 接 由根茎 生出, 无花 序梗或 少数有 短梗, 伞辐不 等长, 长 3 — 6 厘米, 粗壮, 圆 筒形, 上 部被短 柔毛; 总苞片 少数, 2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线形, 与 叶裂片 相似, 但较 狭小; 小总苞 片 多数, 10 — 15 枚, 2 回羽状 全裂, 裂片狭 线形, 比 花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25 — 30; 花 萼 显著, 线 形或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中 脉略带 黄色。 果 实背部 压扁, 背棱 和中棱 线形突 起 或略狭 翅状, 侧枝宽 翅状;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2, 合生面 有油管 2 — 4; 胚乳腹 面略微 内凹。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4 000 米的 高山草 地中;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和西 藏南部 。'印 度 (库 茂恩) 至不丹 亦有。 
伞形科  595  5- 前胡族 Peucedaneae DC. 分亚族 检索表 1 (2) 分生 果的侧 翅彼此 分离, 外缘 开张, 果实椭 圆形, 基 部稍圆 或略带 心形; 胚乳腹 面平直 … 1. 当 归亚族 Angel icinae 2 (1) 分生果 的侧翅 至少在 外缘彼 此紧紧 联合。 3 (4) 分生果 的翅缘 硬质, 普遍 加厚, 外 缘紧密 结合; 油管常 中断, 不达果 实基部 3. 环翅 芹亚族 Tordyliinae  4 (3) 分生 果的翅 缘不为 硬质, 较薄或 稍厚, 油管通 常达果 实基部 2. 阿 魏亚族 Fenilinae 1. 当 归亚族 Angel icinae Drude 1 (2) 萼齿通 常不明 显或非 常细小 44. 当归属 Angelica 2 (1) 萼齿 明显, 三 角状或 卵形, 宿存 45. 山芹属 Ostericum 44- 当归属 Angelica Linn.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片羽 状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柄 基部膨 大成囊 状或管 状的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常具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伞辐 多数至 少数; 花白色 至粉 红色, 稀紫 红色; 萼齿细 小或不 显著; 花 瓣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圆 实长圆 形至近 圆形, 背腹 扁压, 背棱 线状, 侧 棱有较 宽 的翅, 棱槽内 油管常 1, 合生面 油管常 2 ; 胚 乳腹面 平直。 约 80 种, 主 要分布 于北温 带和新 西兰。 我国约 40 余种和 变种。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伞辅 9 一 25, 小 总苞片 2 — 5。 2 (3) 叶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面 2 1. 当归 A. sinensis 3 (2) 叶三出 分裂, 稀 1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果 实棱槽 内油管 2, 合生面 4 2. 隆 萼当归 A. oncosepala 4 (1) 伞辐 40 — 60, 小 总苞片 6 — 8。 5 (6) 叶片长 30 — 35 厘米, 叶轴密 被柔毛 3. 东 川当归 A. duclouxii 6 (5) 叶片长 10—20 厘米, 叶 轴无毛 4. 丽 江当归 A. likiangensis 1- 当归 (本 草经) 云归 (云南 )、 秦归 (陕西 )、 岷归 (甘肃 ) 
596  云南 植物志  Angelica sinensis (Oliv. ) Diels (1900) , (1905) ; de Boliss. (1903)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81)、 Yuan er Shan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polymorpha Maxim, var. Sinensis Oliv. in Hook. (1891); A. xvilsonii Wolff in Fedde Repenf. 27:335 (1930); 中国 植物志 (1992),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纺 捶形, 淡黄 褐色, 分叉, 有强烈 香气。 茎圆 柱形, 淡 紫 红色, 上部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轮廓 卵形, 长达 30 厘米, 2-3 回三出 式羽状 全裂, 有 3 — 4 对 羽片, 下部 及中部 羽片有 较长的 叶柄,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2 — 3 浅裂至 深裂, 边缘有 缺刻状 粗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下面脉 上及边 缘有小 刺毛;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茎上 部叶逐 渐简化 为羽状 分裂, 具大 型膜质 叶鞘。 复 伞形花 序顶生 及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20 厘米;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10 — 25 , 不 等长, 内侧 粗糙; 小总 苞片 2 — 4,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花柄 多数, 纤细, 果时长 1 一 3 厘米; 萼齿不 显著; 花 瓣 白色;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果实 椭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背棱 线形, 侧 棱淡紫 红色, 具宽展 的翅, 约为果 体宽的 2 倍,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丽 江和镇 雄地区 栽培, 甘肃 岷县、 宕昌 等地有 野生, 湖北、 四川、 陕 西和贵 州等省 也有 栽培。 根供 药用, 是 主要常 用中药 之一, 有 活血、 补血、 调经 镇痛的 功效。 2- 隆 萼当归 图版 190: 4—7 松香 疳药、 土当归 (云南 土名) Angelica oncosepala Hand. -Mazz. (1933) ; Yuan et Shan (1983)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miqueliana auct. non Maxim. : Hiroe (1979), p. p. , quoad syn. A. oncosepala Hand. -Mazz.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淡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自 下部有 2 — 3 个 分枝, 幼 时被淡 白色长 柔毛。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0 — 13 厘米, 三出 分裂或 1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具 短柄, 宽 卵形, 长 5 — 7 厘米, 基 部平截 直至近 心形, 边缘 具不规 则粗圆 锯齿, 2 — 3 浅裂至 深裂, 背 面沿叶 脉疏生 淡白色 长 柔毛; 叶柄长 8 — 15 厘米, 基部 具小型 狭长形 叶鞘; 茎上部 叶少而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20 厘米, 疏生长 柔毛;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9 一 15, 长 2 — 4 .5 厘米, 不 等长, 被毛; 小总 苞片约 5, 线状披 针形, 长 0. 3 — 0.5 厘米; 花柄约 20, 长 ()• 5- 0.8 厘米, 被毛; 萼齿 显著, 三角状 卵形; 花瓣白 色或带 红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小 舌片;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近 倒卵状 圆形, 长约 6 毫米, 侧棱 具较宽 的翅, 翅厚, 棱槽 内油管 2, 合生 面油管 3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和 碧江、 腾冲、 • 永 善、 红河 等地, 生 于海拔 3 500 — 4 3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和 怒江分 水岭。 3. 东 川当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0, 1-3 Angelica duclouxii Fedde ex Wolff in Fedde (193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92)'. 
图 版 190 "' —3. 东 川当归 Angelica duclouxii F«We ex Wolff. 1. 花序 部分' 2. 茎中、 下部叶 之一' 3. 花, 4—7. 粤当! DA. oncosepala Hand. -Maz& , 4- 果序 部分. 5. 基 生叶. 6. 分 生果腹 fii, 7. 分 生果横 剖面。 (陈荣 道绘) 
598  云南 植物志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幼 时被长 柔毛。 基生叶 未见; 茎中、 下部 叶宽 卵形, 长 30 — 35 厘米,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叶 轴密被 柔毛, 1 回羽片 4 对, 具长 柄, 末回裂 片近于 无柄, 长 2. 5 — 6 厘米, 宽 1.7 — 4. 5 厘米, 形状变 化大, 长圆 状卵形 至近 圆形, 不裂或 2 — 3 裂, 边缘 具细圆 鋸齿, 两面沿 叶脉被 柔毛; 叶 柄长约 10 厘米, 两 侧 翅状, 基部具 狭长形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叶 片小, 1 回羽状 分裂。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6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 片无; 伞辐约 50, 长 3 — 10 厘米, 不等 长, 一侧密 被毛; 小 总苞片 7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边缘疏 生毛; 花柄 多数, 长 4 一 10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心形, 顶端 微凹, 内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末见。 花期 8 月。 产东川 (模 式产地 ), 生境 不详。 4. 丽 江当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1, 1-4 Angelica likiangensis Wolff in Fedde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2)*.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幼 时微 被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宽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具柄, 末回 裂片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顶端 渐尖, 边缘 具不显 著的细 锯齿, 两面 沿叶脉 粗糙或 疏生短 刺毛; 叶柄长 7 — 12 厘米, 基部具 小型叶 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无柄, 具 狭长形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40 — 60, 粗糙, 长 3 — 6 厘米, 果 时长达 12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短于 花柄; 花柄 20 — 30, 长 3 — 6 毫米, 微 被毛;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近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背棱 微凸, 侧棱 具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果期 8 — 10 月。 产丽江 地区, 生 于海拔 3 100 — 3 400 米 的山坡 草丛或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吴征 镒注: 根据 《中 国植 物志》 55 (3): 45、 59 (1992), 云南尚 有以下 2 种收录 于此: (1) 长尾 叶当归 (南京 中山植 物园论 文集) 曲前、 尾独活 (叙永 ), 沄 山当归 (綦江 ), 土羌活 (峨 眉山) Angelica longicaudata Yuan et Shan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92)*. 与 日本的 Aug. sikokianaMakino 相似, 但 本种叶 缘锯齿 较深, 有苞片 和小总 苞片, 果实背 棱尖锐 隆起,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3, 合生面 3 — 6。 产 大关, 生 于海拔 1 500 米 左右的 山地; 四川 (天 全、 峨眉、 叙永、 綦江) 也有。 (2) 雪 山当归 (中 国植 物志) Angelica forrestii Diels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92). 无毛, 全 株具茴 香气, 无果的 描写。 产丽江 玉龙雪 山东坡 的森林 边缘, 据 G. Forrest 1580. 下列 2 种未见 标本, 根据 原始文 献记载 于下, 供 参考。 5- 秃 净当归 (拟) 
图 版 191 1-4. 丽 江当归 Angelica likiangensis Wolff, 1. 茎下 部叶, 2. 果序 部分' 3 . 分生果 腹面' 4 . 分 生果横 剖面。 (陈荣 道绘) 
600  云南 植物志  长叶 柄当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ngelica longipedicellata (Wolff) Hiroe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Porphyroscias longipedicellata Wolff (1930).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1 米, 全体 无毛。 茎紫 红色, 圆 柱形, 有 沟槽。 叶 疏生, 鞘 膨大, 羽片 3 — 4 对; 子叶 无柄, 宽楔状 卵形, 长 4 厘米, 宽 2. 5 厘米, 顶端 渐尖, 边缘 具粗大 锯齿, 顶 生小叶 三裂, 具柄。 伞 形花序 顶生, 大; 无总 苞片; 伞辐达 30, 极不 等长, 近 果时 最长达 7 厘米, 棱上 粗糙; 小总苞 片少, 狭长; 小 伞形花 序具多 数花, 小花 梗极不 等长, 长达 2. 5 厘米, 近 无毛; 花淡绿 白色;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 反曲。 果 未熟, 近卵 形, 长 4 一 5 毫米, 背棱 丝状, 侧翅较 狭窄。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东山 Tong- Shan (Forrest 10949), 生于 海拔约 3 000 米的 稀疏丛 林中。 6- 长 柄当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ngelica longipes Wolf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2. 5 米。 茎 粗壮, 上部 分枝, 无毛。 下部叶 未见, 上部叶 多回羽 状 分裂, 具宽约 2 厘米的 叶鞘, 无柄; 下 部小叶 具柄, 上 部小叶 无柄, 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基部 楔形, 下延, 顶端 长尾状 渐尖, 边缘 具粗大 不整齐 锯齿, 两面 近 无毛。 花序梗 极长, 伞 形花序 直径达 20 厘米; 总苞 片缺; 伞辐近 40, 不 等长, 也不等 粗, 近 直立, 被 粗毛, 果 期长达 8 厘米; 小 总苞片 多数, 极窄, 与小 花梗近 等长; 小伞 形花 序具多 数花, 小 花梗不 等长, 粗糙, 果 时长达 2. 5 厘米;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细, 反 曲。 果 未熟, 背 腹扁, 背棱具 不等的 短翅, 侧 翅宽, 棱 内油管 1, 大; 胚乳 背面沿 油管具 凹槽, 腹 面平。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片 马地区 (Chimili- Valley, Farrer 1227) ( 《中 国植 物志》 误引为 Forrest 1227) , 生于 海拔约 3 000 米 的空旷 坡地。 45- 山斧属 Ostericum Hoffm.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片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具总 苞片 和小总 苞片; 花常 白色; 萼齿 显著, 三角状 卵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瓣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果 实长圆 形至近 圆形, 表 面密生 光亮的 颗粒状 突起, 背棱 微突, 倒棱 有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全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约 10 种, 主 产欧亚 温带。 我国约 5 — 6 种, 分布于 东北、 西北、 华北 和西南 地区。 云 南有 1 种 1 变种。 1. 疏 毛山芹 (南京 中山植 物园论 文集) 图版 192, 1-6 黄薬本 (维西 ) Ostericum scaberulum (Franch. ) Shan et Yuan (1986) ; 中国 植物志 (1992)*. Angelica scaberula Franch. (1894);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图 版 192 1 — 6. 疏 毛山芹 Ostericum scaberulum (Franch. ) Shan et Yuan. 1. 基 生叶. 2. 花序 部分. 3. 果序 部分, 4. 分生果 腹面,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 花。 (陈荣 道绘) 
602  云南 植物志  la. 疏 毛山芹 (原 变种) var. scaberulum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根淡 褐色, 圆 柱形, 有多数 分叉。 茎圆 柱形, 淡紫 红色, 有细条 '棱, 自 下部有 2 — 3' 个 分枝。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3 回三 出式羽 状 分裂, 1 回 羽片具 长柄, 长 4 一 6 厘米,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基 部平 截至阔 楔形, 顶 端尾状 渐尖, 边缘 具不规 则粗大 锯齿, 沿边缘 和背面 叶脉上 有短刺 毛; 叶柄长 15 — 20 厘米, 基部 具小型 长圆形 叶鞘; 茎上部 渐小。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2 — 20 厘米; 总苞片 3 — 5, 线 状披针 形,' 长达 1. 2 厘米; 伞辐 I 4 一 22, 长 2 — 4 厘米, 果时达 7 厘米, 粗糙; 小 总苞片 7 — 10,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0.7 毫米; 花柄 25 — 30, 与小总 苞片近 等长, 粗糙; 萼齿 显著, 线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近 圆形, 长约 7 毫米, 表 面密生 光亮的 颗 粒状微 突起, 背棱 有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8 — 10 月 。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和剑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3 300 米的 山坡灌 丛和 沟谷草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四川 西南部 (美姑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lb. 长 苞山芹 (变种 )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var. longiinvolucel latum C. Y. Wu ex Pu in W. T. Wang,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上 册; 1347 (1993). 小 总苞片 线形, 稍宽, 约 1 毫米, 明显 长於果 期小伞 形花序 0.5 — 1 倍。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780 — 3 400 米 的坡地 灌丛或 高山草 甸中。 合模式 采于中 甸 和德钦 (丽江 植物园 100 7 52 ; 王启无 694 0S)。 2. 阿 魏亚族 Ferulinae Drude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 杂性, 仅顶 部主伞 形花序 上的花 为两性 结实, 侧生伞 形花序 的花均 为单性 雄花; 花柱基 宽阔, 边缘 波状, 通常呈 碟状; 分生 果边缘 加厚, 维管束 2 条。 2 (3) 花为 白色, 通常 无小总 苞片; 茎中空 46. 弓 翅芹属 Arcuatopterus 3 (2) 花为 黄色或 绿色, 通常 有小总 苞片; 茎髓 部充实 47. 阿魏属 Ferula 4 (1) 花大 部分为 两性, 仅 上部侧 生伞形 花序的 花有的 为单性 雄花; 花柱基 各式, 多数 短小, 通常无 碟状 花盘; 侧 棱常呈 翅状, 通常有 维管束 1 条 48. 前胡属 Peucedaiium 46. 弓 翅斧属 Arcuatopterus Sheh et Shan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根茎长 或短, 节 痕明显 突起, 根圆 柱形, 渐细, 常有 分枝。 茎圆 筒形空 管状。 叶 具柄, 叶柄长 或短; 叶片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狭窄或 较宽, 线形、 
伞形科  603  卵形、 倒卵 状披针 形或倒 卵形。 复 伞形花 序分枝 极多, 侧伞 形花序 长度往 往超过 中央主 伞形 花序, 组 成为许 多总状 花丛, 无 总苞片 和小总 苞片, 有 时偶有 1 总 苞片, 但为 膜质, 脱 落性; 伞辐 少数, 常 纤细, 不等长 或极不 等长, 十分 开展; 每小 伞形花 序具少 数花, 花 柄不 等长, 丝 线形, 纤细; 花 细小, 花瓣 白色, 长 卵形, 基部 具爪; 花柱 短粗, 花柱基 圆 锥形, 细小; 萼齿 显著, 花粉 粒为长 球形。 果实长 圆形, 背腹 扁平, 背棱 线形, 粗钝, 很少 突起, 侧 棱呈宽 翅状, 横剖 面两侧 翅边缘 内曲, 呈门 弓形; 棱槽 内油管 1, 合 生面油 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本属有 3 种, 特产 中国横 断山区 至云南 高原, 分布于 西藏、 云南、 四川。 云南 3 种 全有。 iwl^^^^^ 二分 ^ 裣, 索表 ^^^^^ l/m3SM4 1 (2) 果实 较小, 宽在 4 毫米 以下, 成 熟后呈 暗红色 1. 弓翅芹 A. filipedicellus 2 (1) 果实 较大, 宽在 4 毫米 以上, 成熟后 不带红 色而为 棕色。 3 (4) 叶末回 裂片为 线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或 尾尖, 基 部渐狭 或钝圆 2. 条叶 弓翅芹 A. linearifolius 4 (3) 叶 末回裂 片为卵 形或倒 卵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3. 唐松叶 弓翅弃 A. thalictroideus 1. 弓翅芹 (植物 研究) 图版 193, 1-6 Arcuatopterus filipedicellus Sheh et Shan (1986) * ; 中国 植物志 (1992) * ;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根 颈长, 浅 褐色, 主根长 8 — 14 厘米, 常具 枝根或 数个不 规则的 纺锤状 块根, 径约 1 厘米。 茎圆 筒形, 光滑, 具细 条纹, 下部多 分枝, 老 株下 部常带 紫色, 上部全 部带紫 红色。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2 — 20 厘米, 基 部具卵 状披 针形的 叶鞘; 叶片轮 廓为宽 三角状 卵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16 — 20 厘米,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5 — 6 对, 末回 裂片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圆形、 截形或 楔形, 先端 渐 尖或长 渐尖, 边缘 具不整 齐的锯 齿或细 鋸齿, 长 1.2 — 6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分枝 极多, 组成许 多总状 花丛, 侧生伞 形花序 的长度 超过中 央主伞 形 花序,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 片, 细小, 脱 落性; 伞辐 6 — 12, 极不 等长, 长 0.5 — 4 厘米, 纤细,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5 — 14, 花柄不 等长, 纤细; 花瓣 白色, 长 卵形, 基部 狭窄; 花柱 基圆 针形, 花 柱短, 弯曲; 萼齿 发育, 三角形 卵形。 分 生果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背部 扁压, 光滑 无毛, 成熟 时呈红 褐色, 背棱丝 线形, 不突起 或轻微 突起, 侧棱厚 翅状, 宽约 1 毫米, 两侧翅 边缘内 曲略呈 弓状;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宾川 一带, 生 于海拔 2 200 — 2 600 米林缘 或山坡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 川 鸡 足山祝 圣寺。 2- 条叶 弓翅芹 (植物 研究) 图版 194, 8-13 Arcuatopterus linearifolius Sheh et Shan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2)' ; 橫 断山区 
图 版 193 1—6. 弓翅芹 Anruatopterus filipedicellus Sheh et Shan, 1. 茎基及 根部' 2. 基下 部叶' 3. 花 果枝' 4. 花 及 花癣, 5. 果实, 6.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05  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全 株光滑 无毛。 根常呈 不规则 的节结 状块根 并有少 数 须根, 长 5 — 10 厘米, 径 0.5 — 0.8 厘米, 木 质化, 表皮 褐色。 茎 单一, 圆 筒形, 有纵 长条 纹轻微 突起, 常带 紫色, 上部多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基 部具狭 长叶鞘 抱茎;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卵形, 2 —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末回裂 片线状 披 针形, 先端 长渐尖 或呈尾 尖状, 基部 截形, 中部以 上有稀 疏细齿 或近于 全缘, 长 2 — 9 厘米, 宽 3 — 6 毫米, 茎上部 叶小, 叶 柄短, 末 回裂片 线形。 复 伞形花 序分枝 极多, 中央 主 伞形花 序梗短 而粗, 侧 伞形花 序较长 而且再 分枝, 形成 1 至 数个大 的总状 花丛; 无总 苞 片和小 总苞片 或偶有 1 一 2 片, 细小, 脱 落性; 伞辐 5 — 11, 不 等长, 长 0.5 — 4 厘米;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7 — 10, 花柄 纤细, 不 等长; 萼齿 细小, 明显; 花瓣 白色; 花柱基 扁圆锥 形, 花 柱短, 弯曲。 分 生果椭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背部 扁压, 背棱 线形, 轻 微 突起或 不显, 侧棱 翅状, 宽阔而 厚实, 侧翅 边缘常 内曲, 略呈 弓状, 棱槽 内油管 1, 合 生 面油管 2。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宾川鸡 足山, 生 于海拔 2 700 米左右 的山坡 草地或 路旁; 分布四 川木里 。模 式标本 采自 宾川。 3- 唐松叶 弓翅芹 (植物 研究) 图版 194, 1-7 Arcuatopterus thalictroideus Sheh et Shan (1986)* ; 中国 植物志 (1992)* ;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Gmuino Sprelmats at "thalictrioidis").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 110 厘米。 直 根长, 下部多 分枝, 表皮浅 棕色。 茎 单一, 圆 筒形, 径 4 一 6 毫米, 下部暗 紫色, 光滑 无毛, 细条稍 突起, 上 部分枝 很多, 枝条细 而 长, 绿色。 茎 下部叶 具柄, 基部 具紫色 叶鞘, 叶 轴常带 红色; 叶片 轮廓为 三角状 卵形, 2 —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 羽片有 4 一 5 对, 下部 羽片有 长柄, 上 部羽片 无柄,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6 — 1.2 厘米, 边缘 有毛, 具 圆 锯齿, 齿 端有尖 锐的小 尖头, 薄 纸质, 绿色, 背面 主脉呈 龙骨状 突起, 棕 红色, 其上 亦 有毛。 复 伞形花 序分枝 极多, 但成许 多总状 花丛, 无 总苞片 或偶有 1 片, 披 针形、 线 形或 锥形, 膜质, 脱 落化; 伞辐 (3 —) 5-7, 极不 等长, 长 1 一 4. 5 厘米, 十分 开展;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10, 花 柄极不 等长, 长 (1 一) 5 — 15 毫米, 丝 线形, 纤细; 花 细小, 花 瓣 白色, 长 卵形, 先端 小舌片 内曲, 中脉 黄褐色 显著, 基部 具爪; 萼齿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花柱 粗短, 花 柱基圆 锥形, 细小, 基部圆 盘形, 边缘 波状。 分 生果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背部 扁压, 棕 褐色, 光滑 无毛, 背棱 线形, 很少 突起, 侧棱 翅状, 翅宽 1.4 一 2 毫米, 黄 白色, 横剖 面两侧 翅边缘 内弯, 略呈 弓形, 基部木 栓质. 较厚; 棱 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产 富民, 生 于海拔 (1 500) 2 100 — 2 750 米 的山地 草坡; 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错 那)、 四川 西南部 (泸 定、 木里 —— 模式产 地)。 47. 阿魏属 Ferula L.  多年生 草本, 一次性 结果或 多次性 结果, 植物体 高大或 矮小。 根颈部 常有越 年褐色 
图 版 194 1一7' 唐松叶 弓翅芹 Arcuatopterus thalictrioideus Sheh et Shan, 1. 茎基及 根部. 2. 茎下部 叶, 3. 果序, 4. 花及花 5. 幼果, 6. 果实, 7. 分生果 横剖面 《 8-13. 条叶 弓翅芹 A. linearifolius Sheh et Shan, 8. 茎 基及 根部, 9. 基 生叶, 10. 植株 上部. 〗】. 花及 花擗, 12. 果实,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07  叶鞘 纤维, 根通常 粗大, 圆 柱形、 纺锤 形或圆 锥形。 茎 直立, 粗壮或 稍细, 多 分枝, 下 部枝条 互生, 上部枝 条常为 轮生。 基生 叶多数 丛生, 具柄, 叶柄基 部扩大 成鞘; 叶片多 回 ^ 出全裂 或羽状 分裂至 全裂; 茎 生叶向 上逐渐 变小而 简化, 叶鞘渐 扩大, 纸质或 革质。 顶 生中央 复伞形 花序常 短小, 为两 性花, 侧生 花序位 于中央 花序的 下部, 其长度 往往超 过中央 花序, 常 为雄性 花或杂 性花; 无 总苞片 或仅有 少数, 常 脱落; 小总 苞片有 或无; 萼 齿不发 育或有 短齿; 花 瓣卵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黄 色或淡 黄色, 稀 为暗黄 绿色, 平展 或沿 中脉增 厚而具 浅沟, 先 端渐尖 内曲, 外面 有毛或 无毛; 花 柱基圆 锥状, 边缘 增厚, 有 时 略呈浅 波状, 花柱长 或短。 分 生果椭 圆形、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背腹 扁压, 果棱 线形, 明显 突起, 稀为龙 骨状, 侧棱 翅状, 狭窄或 稍宽; 棱槽 内油管 1 或 多数, 合生面 油管 2 至 多数; 心皮柄 2 裂至 基部; 胚 乳腹面 平直或 微凹。 本属有 80 — 172 (150) 种, 主要 分布于 欧洲南 部地中 海地区 和非洲 北部, 还有 伊朗、 阿 富汗、 中亚 和西伯 利亚地 区以及 印度、 巴 基斯坦 等国。 中国有 26 种, 主产 新疆, 少数 种类 分布于 西南、 华北、 东北以 及华东 地区。 云南产 2 种。 基 r , " 力分" 翁检 、索 ' ^S-H»* 1 (2) 叶片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长 0. 3-1 厘米, 宽 0. 2-0. 6 厘米, 长圆形 全缘, 先端具 1 一 3 细 锯齿, 有 时为倒 卵形, 基部 楔形, 先端具 不整齐 锯齿; 萼齿 发育, 长 三角形 - 1. 榄 绿阿魏 F. olivacea 2 (1) 叶片 3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长卵 形或阔 卵形,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或 截形, 边缘具 不整齐 缺刻状 锯齿, 基部锯 齿呈裂 片状; 萼齿 不发育 或很少 呈锥形 2* 草甸 阿魏 F. kingdon-wardii 1. 榄 绿阿魏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95, 5-9 万 丈深、 白芷 (丽江 ), 丽江 万丈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erula olivacea (Diels) Wolff ex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eucedanum olivaceum Diels (191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 70 厘米, 全 株光滑 无毛。 根 颈粗, 密被 粗硬的 枯鞘纤 维, 根长圆 柱形, 下部 渐细, 褐色, 径 0.5 — 2. 5 厘米。 茎圆 柱形, 髓部 充实, 略 带浅紫 色, 有纵 长细条 纹轻微 突起, 上部 分枝。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4 一 13 厘米, 基部 具宽阔 长卵形 至阔卵 形叶鞘 抱茎; 叶片 轮廓为 三角状 卵形, 长 4 一 16 厘米, 宽 3 — 14 厘米, 2 —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3 — 5 对, 卵 状长圆 形或宽 卵状披 针形, 末 回裂片 有的为 长圆形 全缘, 在 先端具 1 一 3 细 锯齿, 有的 为倒卵 形,, 基部 楔形, 先 端具不 整齐锯 齿或呈 小裂片 状, 长 0. 3 — 1 厘米, 宽 0.2 一 0. 6 厘米, 茎上部 叶的叶 鞘逐渐 加宽, 为阔 卵形, 序托叶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直径 3 — 8 (-12) 厘米; 总苞片 1 一 4, 线 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形 状和大 小变化 较大. 脱落; 伞辐 8 — 11, 不 等长, 果期 粗壮, 开展, 长 2. 5 — 7 (— 9); 小 总苞片 1-6. 线形; 萼齿 发育, 长三 角形; 花瓣长 圆形, 顶端 渐尖, 内曲, 长 2. 5 — 3 毫米, 黄 绿色或 暗橄榄 绿色; 花 柱后期 弯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边缘增 
608  云南 植物志  厚。 分生 果倒卵 状长圆 形或近 圆形, 背腹 扁压,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5 — 8 厘米, 背棱 线 形尖锐 突起, 侧棱 扩展成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有 时不达 基部, 合生 面油管 2, 油管粗 大;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 500 — 3 800 米峪谷 石隙、 草坡和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丽 江。 民间 以根部 人药, 能发散 风热、 降气 祛痰、 止咳。 2- 草 甸阿魏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95, 1-4 Ferula kingdon-wardii Wolff (1929);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eucedanum kingdon-wardii (Wolff) Eug. Korov. (1948). 植 株高大 粗壮, 高 0.5 — 1 米。 根颈 粗大, 径 1.5 — 2 厘米, 密被 枯鞘粗 纤维, 暗褐 色, 根圆 柱状, 下端 渐细, 上半部 多环纹 突起, 褐色。 茎圆 柱形, 径 1 一 2 厘米, 下部条 纹突 起呈浅 沟状, 髓部 充实。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15 — 18 厘米, 基 部具宽 阔叶鞘 抱茎; 叶片 轮廓阔 三角状 卵形,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一 5 对, 下 部羽片 寻柄, 向上渐 无柄, 末回裂 片长卵 形或阔 卵形,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或 截形, 边缘具 不整齐 ^ 刻状粗 鋸齿, 基 部锯 齿呈裂 片状,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质厚, 近 革质, 干后近 褐色, 背 面 略带粉 绿色; 茎 上部叶 无柄, 仅 具十分 宽阔的 叶鞘, 叶片 简化, 末回 裂片变 狭窄。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和 腋生, 中央主 伞直径 8 — 13 厘米, 花序梗 粗壮; 总苞片 1 一 2, 宽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伞辐 7 — 16, 不等 长或近 等长, 长 4 一 7 厘米, 果 期十分 粗壮, 小 总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比花 柄短, 每 小伞形 花序有 花 12 — 20, 花柄 粗壮; 萼 齿不显 或钻形 细小; 花瓣 黄色, 阔 心形, 先端 微凹, 花 柱基扁 圆 锥形, 花 柱短, 花后 弯曲。 果实 椭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背 棱十分 突起, 侧 棱呈狭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2。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宁蒗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3 200 米 的草坡 和岩石 缝中。 摸 式标 本采自 中甸。 48. 前胡属 Peucedanum L.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根圆 锥形, 长 或短, 常有 分枝, 根颈 部通常 有多数 枯鞘纤 维和环 状 叶痕。 茎圆柱 ^, 有细纵 条纹, 上部 具叉状 分枝。 叶 有柄, 基部具 叶鞘, 茎生 叶的叶 鞘稍 膨大。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伞辐 多数或 少数, 圆柱 形或有 时呈四 棱形; 总苞片 多数 或缺; 小总苞 片通常 多数; 花 瓣近圆 形至倒 卵形, 先端 微凹, 小舌片 内折, 白色, 稀 为粉 红色; 萼齿短 小或不 显著;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柱短 或长。 果 实椭圆 形或近 圆形, 背 部 扁压, 光滑或 有毛, 中 棱和背 棱线形 突起, 侧棱 扩展成 较厚的 窄翅, 合生 面紧紧 锲合, 不易 分离; 棱槽 内油管 1 至 数个, 合生 面油管 2 至 多数; 胚乳 腹面平 直或稍 凹入。 本属约 100 — 170 种, 主 产温带 欧洲和 亚洲, 亦产 于热带 非洲和 南非。 我国约 30 种, 各 地均有 分布。 云南产 8 种。 
图 版 195 1—4. 草 甸阿魏 Ferula kingdon-wardii Wolff, 1. 茎 生叶, 2. 果序, 3. 分 生果,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9. ffi 绿阿魏 F. olivacea (Diels) Wolff ex Hand. -Mazz. , 5. 茎 生叶, 6. 果序. 7. 分 生果, 8. 分 生果横 剖面' 9. 茎基及 根部。 (陈荣 道绘) 
610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6) 萼 齿无或 细小不 明显。 2 (5) 总苞片 多数, 宿存; 叶末 回裂片 线形, 少有 卵形, 顶 端具小 尖头。 3 (4) 植株 矮小, 高 5 — 20 厘米; 叶片 3 — 4 回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状长 圆形, 全缘 • 1. 会 泽前胡 P. acaule 4 (3) 植株较 高大, 高 20 厘米 以上, 叶片 2 回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或 卵形,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1_3 锯齿 2. 丽 江前胡 P. delavayi 5 (2) 总苞 片无或 少数, 早落; 小 总苞片 多数; 叶末 回裂片 顶端无 小尖头  • 3- 3£ 叶前胡 P. angel icoides 6 (1) 萼齿 显著, 形状 各式。 7 (12) 果 实侧棱 狭翅状 且厚。 8 (9) 叶片 2—3 回 三出式 分裂, 植 物全体 多绒毛 …… • • 4. 毛前胡 P. pubescens 9(8) 叶片 3 — 4 回羽状 全裂; 植物体 仅局 部被短 柔毛。 10 (11) 总苞片 6 — 10, 线形; 小 总苞片 10, 线形 或线状 披针形 5. 红前胡 P. rubricaule 11 (10) 总苞片 2 — 3, 狭 线形, 其中 一片常 呈羽状 分裂; 小 总苞片 6 — 8, 线形, 不裂 或有时 3 裂至羽 状分裂 • 6. 细 裂前胡 P. macilentum 12 (7) 果 实侧棱 翅状, 较 宽而薄 7. 少 裂前胡 P. paucipartitum 1. 会 泽前胡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96, 1-8  Peucedanum acaule Shan et Sheh (1986) * ; 中国 植物志 (1992)*.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5 — 13 厘米。 根 颈粗, 有棕 色枯鞘 纤维, 根圆 锥形。 茎极 短缩, 近 无茎。 叶片 多数, 无柄 或有极 短柄, 具宽阔 叶鞘, 外面 密生短 绒毛; 叶 片轮廓 卵状长 圆形, 3 — 4 回羽状 全裂, 长 1.5 —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1 回羽片 4 一 7 对, 下部 羽片具 短柄, 上 部羽片 无柄, 羽片呈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具 2 — 4 对小 羽片, 末 回裂片 线形, 急 尖, 长 1.5 — 2. 5 毫米, 宽 0.4 — 1 毫米, 表面 平滑, 背面 粗糙, 叶脉 突起, 边缘 反卷, 叶 轴、 叶 缘及背 面均有 短毛。 复伞 形花序 多数, 全 部自根 颈处发 出呈丛 生状, 花序 梗被鱗 片状 短毛; 总苞片 2 — 6, 约为伞 辐的一 半长或 更短, 线形不 分裂、 3 裂或 呈羽状 分裂; 伞 辐 5 — 12, 粗壮, 不 等长, 长 0.8 — 2. 5 厘米, 内 侧具白 色鱗片 状毛; 小 总苞片 6 — 8, 1 回羽状 分裂, 比花 柄长, 有白色 短毛; 萼齿不 显著;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白色或 微带紫 色; 花药紫 黑色; 花柱 粗短, 柱头暗 紫色,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分生果 卵状椭 圆形, 背部 扁压, 长 3 —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无毛, 背 棱和中 棱线形 突起, 侧棱 呈翅状 稍宽而 厚;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3, 合生 面油管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会泽, 生于海 ^ 3 500 米左右 的高山 草地。 模式 标本采 自会泽 大海滴 水岩。 2. 丽 江前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97, 1-5 滇 西前胡 (中 国植 物志) Peucedanum delavayi Franch. (1894); Diels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廑 米。 根颈 粗短, 老株 有时呈 头状, 被褐 色枯鞘 纤维, 木质 
图 版 196 8. 会泽 前胡 Peucedanum acaule Shan et Sheh. 1. 植株. 2. 羽片 放大, 3. 花. 4. 花 維. 5. 总 苞片. 6- 小总 苞片, 7. 果实, 8.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图 版 197 1-5. 丽 江前胡 Peucedanum delavayi Franch. . 1. 基 生叶、 茎基及 根部, 2. 花序, 3. 花. 4. 分 生果,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9. 芷 叶前胡 P. angelicoides Wolff ex Kretschm. . 6. 茎下 部叶, 7. 果序, 8. 分 生果, 9.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13  化, 直根 单一, 少有 分枝, 灰 褐色。 茎单一 或多茎 丛生, 劲直, 圆 柱形, 径 3 — 5 毫米, 灰 色微带 紫色, 中部 以上有 1 一 3 短小 分枝。 基生叶 多数, 具 长柄, 叶柄长 7 — 10 厘米, 叶鞘 卵状披 针形, 边缘 膜质, 叶柄 及叶鞘 具极短 绒毛; 叶 片轮廓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厘 米, 宽 3 — 4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4 对, 2 回羽片 1 一 2 对, 上 部羽片 无柄, 末 回裂片 线形或 卵形, 基部 楔形, 具 1 一 3 锯齿, 齿 端有小 尖头, 长 0.6 — 1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叶轴及 背面叶 脉有短 柔毛。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有少数 分枝, 花序梗 密生短 硬毛; 总苞片 3 — 4, 有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常有 1 片特 大形状 似上部 叶片; 伞辐 6 — 15 (- 24), 近 等长, 长 2 — 5 厘米, 有短 硬毛; 小 总苞片 4 一 7, 比花 柄长, 羽状 分裂, 裂片线 形; 花瓣倒 卵形, 白色; 萼齿不 显著; 花 柱长,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 生果椭 圆形, 背部扁 压, 长约 4 毫米, 宽 2. 5 毫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背棱 和中棱 线形, 轻微 突起, 侧 棱呈狭 翅状, 稍厚; 棱槽内 有油管 1 一 3, 全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7 — 8 月, 果 期 8 — 9 月。 产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2 600 — 3 400 米的 山坡草 地或岩 石边。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孟获营 (即 摩些营 )。 3. 芷 叶前胡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97, 6-9 Peucedanum angel icoides Wolff ex Kretschm. in Fedde (1929) ; 中国 植物志 (1992)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高约 1 米或 以上。 根颈 粗壮, 木 质化, 根圆 柱形, 下部分 枝多, 表 皮 褐色。 茎 单一或 数茎, 圆 柱形, 中空。 基生叶 具柄,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叶鞘 具膜质 边缘, 有短 绒毛; 叶片轮 廓为阔 三角状 卵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10 — 18 厘米, 2 — 3 回 三出 分裂, 1 回羽片 3 对, 2 回羽片 2 对, 末 回裂片 卵形, 中间裂 片基部 楔形, 下延, 长 3-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边缘 具不整 齐的重 锯齿, 侧 裂片斜 卵形, 基部近 截形, 长 1. 5- 3.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叶 轴及叶 脉皆有 粗毛, 茎上 部叶具 短柄, 叶片 1 一 2 回 羽状分 裂; 序托叶 无柄, 有宽大 的叶鞘 抱茎, 叶片 3 裂, 裂片 很小。 复伞形 花序具 粗壮的 花梗; 无 总苞片 或仅有 1 片; 伞辐 10 — 15, 粗壮, 有短 绒毛, 长 1.5 — 5 厘米, 不 等长; 小总苞 片 数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比花 柄长, 比果 柄短; 无 萼齿; 花瓣宽 卵形, 具爪, 白色; 花柱细 而短, 弯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 生果椭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6 毫米, 背棱 和中棱 粗钝 突起, 侧 棱呈宽 翅状; 棱槽内 有油管 1, 合 生面油 f 2, 油管 粗大。 花期 8 月, 果 期 9 一 10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2 500 — 3 000 米左右 的山坡 灌丛及 林缘; 四 川西部 (木 里、 理县 )、 贵州 (模式 产地为 兴义) 等地有 分布。 4- 毛前胡 (图鉴 ) 图版 198, 8-12 Peucedanum pubescens Hand. -Mazz. (1933); "图鉴 补编" (1983)*;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多年生 草本, 植物 全体多 绒毛, 高 30 — 70 厘米。 根颈 粗短, 有 多数棕 色枯鞘 纤维, 根部圆 柱形, 分枝 较多, 木 质化。 茎 单一, 圆 柱形, 空 管状, 中 部以上 有少数 分枝, 分 枝 粗短。 基生叶 少数, 叶 柄长约 10 厘米, 叶鞘 宽阔, 边 缘白色 膜质; 叶片 轮廓三 角状卵 形, 长和宽 8 — 10 厘米, 2 — 3 回 三出式 分裂, 羽片无 柄或近 无柄, 末回 裂片倒 卵形, 基 
图 版 198 1 一 ?• 红前胡 Peucedanumrubricaule Shan etSheh, 1. 茎基及 根部, 1. 茎下 部叶, 3. 茎上 部叶及 果序. 4. 小 总 奄片, 5. 花及 花辦, 6. 分生 果的合 生面及 背面' ?. 分 生果横 剖面; 8—12. 毛前胡 P. pubescens Hand. " Mazz - ' 8 ' 根' 9 ' 茎下 部叶' 10. 果序' 1】. 分 生果. 12.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15  部 楔形或 截形, 长 1 一 4. 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边缘具 粗大锯 齿或圆 锯齿, 叶 质厚, 两 面有短 柔毛, 上部叶 细小, 为 1 回羽状 分裂。 复伞形 花序分 枝近伞 房状, 花序梗 粗壮; 总 苞片 6 — 8,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2 毫米, 宽约 0.8 毫米; 伞辐 10 — 15, 长 1 一 2 厘米, 近 等长; 小 总苞片 5 — 7, 比花 柄长, 线状披 针形; 萼 齿锥形 显著; 花瓣倒 心形, 白色; 花 柱 细长, • 向下 反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分生果 卵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3 毫 米, 背部 扁压, 有辯 硬毛, 背棱 和中棱 线形, 明显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2 — 3, 合生 面油管 6, 油管 粗大; 胚乳 k 面平 直。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元 谋'、 禄劝 等地, 生于金 沙江河 谷海拔 1 900 — 3 0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四 川会理 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元谋 马街马 头山。 5. 红前胡 (云南 昭通、 四川 会理) 图版 198, 1-7 Peucedanum rubricaule Shan et Sheh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根颈 粗短, 有 多数棕 色枯鞘 纤维, 根长圆 f 形, 径 0.8 — 1.5 厘米, 表皮深 褐色或 褐色。 数茎 丛生, 少有 单生, 稍带 紫色, 空管状 。基生 叶具 长柄, 叶柄长 5 — 12 厘米, 叶鞘长 卵状披 针形, 外面带 紫色, 有 柔毛, 边缘 膜质; 叶 片 轮廓为 三角状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3 回羽状 全裂, 1 回羽片 3 — 5 对, 2 回羽片 3 — 4 对, 末回裂 片线形 全缘, 长 3 — 10 毫米, 宽 1 一 1.6 毫米, 顶 端有小 尖头, 无毛, 茎上 部叶与 下部叶 同形, 但 叶柄较 短或仅 有宽阔 的叶鞘 抱茎, 叶鞘长 2 二 3 厘米, 宽 0. 6-1 厘米。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片 6 — 10, 线形, 长 1 一 1. 5 厘米, 宽约 0. 5 毫米, 有细 柔毛; 伞辐 24 — 40, 近于 等长, 长 3 — 5 厘米; 小总 苞片约 10, 线形 或线状 披 针形; 萼齿 显著, 三 角形, 急尖。 分 生果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无毛, 背棱和 中棱稍 突起, 侧 棱呈狭 而厚的 翅状;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3),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花期 7 月,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丽江、 大理、 昭通 等地, 生 于海拔 2 000 — 3 100 米的 山坡岩 石边、 草 全 及矮灌 丛中; 四川 米易、 会东、 会理、 叙 永等地 亦有。 6. 细 裂前胡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99, 1-6 Peucedanum macilentum Franch. (189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根颈 粗壮, 存留褐 色枯鞘 纤维, 根 圆锥形 或纺锤 形, 分枝。 茎 单一或 数茎, 圆 柱形, 下 部开始 分枝, 枝 条呈空 管状, 茎节处 密生短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叶 鞘呈耳 状宽阔 抱茎, 微带 紫色, 有 柔毛, 具 狭窄膜 质 边缘; 叶 片轮廓 三角状 卵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3 — 4 回羽状 全裂, 1 回 羽片 5 — 6 对, 下 部羽片 有柄, 向上渐 无柄, 2 回羽片 4 一 5 对, 末 回裂片 线形,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长 1.5 — 3 毫米, 宽 0.8 — 1.2 毫米, 表 面叶脉 凹陷, 边缘 反曲, 叶轴 及背面 叶 脉有短 柔毛; 茎上部 叶逐渐 缩小, 分 裂回数 减少。 复伞形 花序生 于茎和 分枝的 顶端, 花 序梗 细柔, 顶端 多毛; 总苞片 2 — 3, 狭 线形, 有 时其中 1 片 呈羽状 分裂, 裂片与 叶裂片 相似; 伞辐 12 — 20, 近 等长, 长 2 — 3 厘米, 纤细; 小 总苞片 6 — 8, 线形, 不裂、 3 裂或 呈羽状 分裂, 有短 柔毛; 花柄不 等长, 有 短毛; 萼齿披 针形, 急尖; 花柱 粗短, 花柱基 
图 版 199 1—6. 细 裂前胡 Peucedanum madlentum Franch. , 1. 基 生叶, 2. 花枝, 3. 总 苞片, 4. 花, 5. 分 生果' 6. 分 生果横 剖面; 7 — 10. 少 裂前胡 P. paucipartitum Sheh. 7. 基生 叶及茎 基部, 8. 果枝' 9. 小总 苞片, 10- 分 生果, 11.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17  短圆 锥形; 花 瓣宽倒 卵形, 白色。 分生果 卵状椭 圆形, 背部 扁压, 长约 3 毫米, 宽 2 毫 米, 背棱 和中棱 线形, 尖锐 突起; 棱槽 内油管 1, 侧棱槽 内油管 有时至 2,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月。 产 维西、 鹤庆、 腾冲, 生 于海拔 3 000 (2 800—3 200) 米左右 的山坡 草地。 标式标 本采自 鹤庆瓜 拉坡。 7. 少 裂前胡 (拟) 图版 199, 7-11 Peucedanum paucipartitum Sheh, nom. no v. Peucedanum heterophyllum Franch. in Bull. Soc. Philom. Paris 8: 6. 141 (1894). non Visiani (18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植株干 后苍白 色微带 紫色。 根 颈粗, 被有 褐色短 小枯鞘 纤维, 根圆 柱形, 多 分枝。 数茎, 劲直, 圆 柱形, 中空, 自下 部开始 分枝, 分枝 呈二 歧式, 下部 无毛, 上 部有细 柔毛。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 柄长约 5 厘米, 基部具 卵状披 针形 叶鞘, 叶 鞘外面 密生长 糙毛; 叶片轮 廓为长 卵形, 1 回羽状 分裂, 长 3 — 5 厘米, 宽 1. 5-2 厘米, 裂片 2 — 3 对, 侧 裂片菱 形或斜 卵形, 基 部略带 楔形或 截形, 顶 端裂片 卵形, 基 部楔形 下延,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略带 革质, 边缘具 钝锯, 背面网 状脉突 起, 被白色 长毛。 复伞 形花序 生于茎 和分枝 顶端, 花序 梗长而 劲直, 顶端 多毛; 无总苞 片; 伞辐 8 — 14, 稍不 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内侧 有白色 糙毛; 小 总苞片 8 — 10, 线形, 有 时先端 3 裂, 比花柄 长或近 等长; 花 瓣倒卵 形至近 圆形, 顶端 微凹, 白色; 萼齿 短三角 形; 花柱 细长, 初 直立, 后 弯曲, 花 柱基圆 锥形。 分生果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2 毫米, 背部 扁压, 背 棱和中 棱线形 突起, 侧棱呈 翅状; 每 棱槽内 有油管 1,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鹤庆、 洱源、 丽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3 000 米 左右的 草地或 石灰质 山坡。 模式 标本采 自 洱源黑 山门。 本种 未收入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中。 本 属在云 南还有 1 种未见 标本, 现将 原始记 载摘录 于下, 以供 参考。 8- 云 南前胡 (中 国植 物志) Peucedanum yunnanense Wolff (19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植株 高大。 茎圆 柱形, 有 条纹, 空 管状, 径 6 毫米, 粗糙, 花 序下部 及小枝 有小刚 毛或 粗糙. 叶及 疏生, 分 枝少。 序托 叶的叶 鞘宽阔 肿胀, 无柄, 2 — 3 回羽状 全裂, 小叶 宽楔 状至披 针形, 急尖, 长约 10 毫米, 中部叶 裂片披 针形, 全缘或 具不显 著的细 锯齿, 具 5 — 7 羽状 裂片。 伞形 花序具 长梗; 伞辐 25, 近 等长, 圆 柱形, 花后略 收缩, 粉 末状粗 糙, 长约 4 厘米; 无总 苞片; 小总 苞片近 多数, 狭 线形, 果柄近 等长; 小 伞形花 序有花 近 30; 花柄不 等长, 长约 10 毫米, 粗糙。 果实近 圆形, 基部 微缺, 长 和宽约 4 一 5 毫米; 萼齿 显著;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背 部果棱 靠近, 突起. 侧棱 翅状, 近于 等宽, 棱槽 内油管 单一, 很少为 2, 合生 面油管 2 — 4。 据记载 产昆明 (j. Cavalerie), 但迄 今未见 标本。 根据伞 辐花后 收缩及 果实背 棱靠近 等 性状有 可能为 藁本属 Ugusticum 植物。 
618  云南 植物志  按 Cavalerie 标本标 签虽为 "Yurmanfou", 但实 系贵州 植物, Cavalerie 本人未 在昆明 附近采 集过。 (吴征 镒注) 3. 环翅 芹亚族 Tordyliinae Drude ^Jf I 分属 检索表 * 1 (2) 花 瓣白色 或黄绿 色或粉 红色; 背部 3 条果 棱彼此 靠近, 侧棱 2 条与背 棱距离 稍远; 油管 末端呈 球棒状 49. 独活属 Heracleum 2 (1) 花瓣黄 色或绿 黄色, 很少为 白色, 外缘 花瓣有 时为辐 射瓣, 但不 明显, 背部 3 条 果棱彼 此距离 相等, 侧棱 2 条位于 边缘; 油管短 而尖, 不呈 球棒状 50. 四 带芹属 Tetrataeniiim 49- 独活属 Heracleum L. 多年生 草本, 根长圆 锥形。 茎 直立, 有 分枝。 叶三出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阔或 狭窄, 具 锯齿。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 苞片少 或缺, 线状披 针形; 小总 苞片数 枚, 线状披 针形; 伞辐 10 — 50, 开展; 萼齿披 针形, 细 小或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卵形 或倒卵 形状长 圆形, 先端 微凹, 内曲, 外 缘花瓣 显著增 大为辐 射瓣;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或 反曲。 果实倒 卵状圆 形或椭 圆形, 背腹 扁平, 背棱 和中棱 线状, 微突, 侧 棱 有狭翅 至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稀 侧棱槽 中油管 2, 合生 面油管 2, 稀 4,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或至 3/4; 胚 乳腹面 平直。 约 60 — 70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至热带 山区。 我国约 25 种及 3 变种, 各省 均产, 主要 分布 于西南 地区。 云南有 1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外缘花 瓣不膨 大为辐 射瓣; 伞辐 30 — 50; 果实 合生面 无油管 (组 1. 少管组 Sect. Wendia) 1. 法罗海 H. apaenses 2 (1) 外 缘花瓣 显著膨 大为辐 射瓣; 伞辐 10 — 30, 极稀达 40; 果 实合生 面油管 2, 稀 4。 3 (22) 叶背面 有或疏 或密的 柔毛、 绒 毛或长 硬毛, 稀两面 沿叶脉 被毛; 油 管或粗 或细, 不呈 棒状。 4 (11) 叶背面 密被粉 白色绒 毛或两 面沿叶 脉有柔 毛或短 刺毛; 油 管粗, 不呈 棒状, 其 长度为 果体长  度的 1/2 — 3/4 (组 2. 毛 独活组 Sect. VfflosaJ. 5 C8) 叶背 面密被 粉白色 绒毛。 . 6 (7) 小叶 5 深裂, 裂 片顶端 短尖; 根常 淡褐色 2. 白 亮独活 H. candicans 7 (6) 小叶 3 — 5 浅裂, 裂 片顶端 钝圆; 根 常褐色 3. 钝 叶独活 H. obtusifolium 8 (5) 叶背 面沿叶 脉被柔 毛或短 硬毛。 9 (10) 叶末回 裂片长 5 — 13 厘米; 伞辐 30 — 40, 长 4_10 厘米 4 . 贡 山独活 H. kingdoni 10 (9) 叶末回 裂片长 3 — 6 厘米; 伞辐 15 — 30, 长 2 — 5 厘米 5. 二 管独活 H. bivittatum  11 (4) 叶背 面被柔 毛至长 硬毛, 油 管细, 不呈 棒状, 稀近 棒状,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 3/4 (组 
伞形科 619  3. 真 独活组 Sect. Heradeum. )。 12 (19) 叶 1 一 2 回羽 状分裂 或三出 式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披 针形至 卵形, 其 长度在 2 厘米 以上。 13 (18)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轮 廓长椭 圆形、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30 厘米, 叶背面 被长柔 毛或长 刺毛。 14 (17) 叶片长 20 — 30 厘米, 叶轴 无毛。 15 (16) 叶两 面被长 柔毛; 果实 背面油 管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6. 香白芷 H. barmanicum 16 (15) 叶两面 及边缘 均有长 硬毛; 果实 背面油 管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2/3 7. 山 地独活 H. oreocharis 17 (14) 叶片长 5_20 厘米, 叶轴 被糙毛 • 8. 糙独活 H. scabridum  18 (13)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30 — 40 厘米, 叶 背面被 短硬毛 …… 9. 狭 翅独活 H. stenopterum 19 (12) 叶 3 — 4 回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20(21) 果实被 长柔毛 ,棱 槽内油 管缺或 1,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10. 裂叶 独活 H. millefolium 21 (20) 果实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2 — 3, 其长度 达果体 长度的 3/4 …' 11. 德 钦独活 H. deqenense 22 (3) 叶 背面仅 沿叶脉 有长柔 毛至细 刺毛; 油 管细, 顶端 呈棒状 (组 4. 毛果组 Sect. Pubescentia ) 23 (34) 茎生叶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24 (25) 叶 鞘密被 柔毛, 叶轴 被淡白 色粗毛 • 12. 腾 冲独活 H. stenopteroides 25 (24) 叶 鞘及叶 轴均不 被毛。 26 (33) 茎生叶 叶片长 6 — 30 厘米, 2 回三出 式羽状 或羽状 分裂, 顶 生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子房被 特%云 毛 (, 丄' 27 (28) 叶裂片 边缘被 柔毛, 基部 下延呈 翅状, 顶端 短渐尖 13. 永 宁独活 H. yungningense 28 (27) 叶裂 片边缘 无毛, 基部不 下延, 顶端钝 尖或长 渐尖。 29 (30) 叶背面 沿叶脉 疏生长 柔毛; 果 背面油 管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或稍长 14- 中 甸独活 H. forrestii  30 (29) 叶背 面近无 毛或被 短柔毛 或沿叶 脉有较 密的细 刚毛; 果 背面油 管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3/4 或几 达果体 基部。 31 (32) 叶上面 疏生细 刚毛, 背面沿 叶脉有 较密的 细刚毛 15. 鹤 庆独活 H. rapula 32 (31) 叶上面 无毛, 背 面近无 毛或沿 叶脉被 短柔毛 16. 渐尖 叶独活 H. franchetii 33 (26) 叶片长 30 — 40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顶生裂 片长披 针形; 子房近 于无毛 17. 思 茅独活 H. henryi 34 (23) 叶 片长约 10 厘米, 1 回三出 分裂, 裂片 边缘具 不显著 的细齿 18. 丽 江独活 H. likiangense 1. 法罗海 (本 草纲目 拾遗, 东川) 图版 201, 6-10 红法 罗海、 臭法 罗海、 阿 坝当归 (图鉴 补编) Heracleum apaense (Shan et Yuan) Shan et T. S. Wang (1980) ; 中国 植物志 (1992)*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ngelica apaensis Shan et Yuan (1966); "图鉴 补编" (1983)' ; Yuan et Sha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6). 多年 生粗壮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 褐色, 长圆 锥形, 分叉。 茎 粗壮, 带 紫色, 自 中部 分枝, 被短 柔毛。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卵 形至阔 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2 — 3 回三 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4 对, 具或 长或短 的柄, 末回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具短柄 ,长 2 — 
620  云南 植物志  4.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顶 生裂片 3 裂, 基部 下延呈 翅状, 顶端 钝尖, 边 缘有 不整齐 鋸齿, 上、 下两 面沿叶 脉被长 柔毛; 叶柄扁 圆形, 长 8 — 20 厘米, 被短 柔毛, 基 部膨大 成囊状 阔卵形 叶鞘, 被毛; 茎 上部叶 渐小, 柄短, 仅 具囊状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梗 粗壮, 长 6 — 9 厘米, 密被 柔毛; 总苞 片少, 线状披 针形, 被毛; 伞 辐 40 — 50, 长 3 — 6 厘米, 不 等长, 密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7 — 8, 线状披 针形, 边 缘疏生 毛; 花柄 多数, 长 4 一 8 毫米, 被毛; 萼齿不 发育;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有内 折小 舌片, 辐 射瓣不 显著;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近于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5 — 7 毫米, 背棱 及中棱 突出, 侧棱具 较宽展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3/4; 合 生面油 管缺。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东川 地区, 生 于海拔 3 0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四川 (阿坝 ) 也有。 为云南 地区传 统中药 之一, 滇南 本草作 法落海 (误 印作梅 )。 根 入药, 有 消炎、 镇咳 和 镇痛的 功效。 2. 白 亮独活 (图鉴 ) 图版 200, 5-8 滇独活 (植物 名实图 考)、 白云花 (根) (昆明 附近通 称)、 白羌活 (丽江 )、 香白芷 (曲靖 )、 羌活 (洱 源、 丽江 )、 藏当归 (西藏 ) Heracleum candicans Wall. (1829), nom. nud. ex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iels (1912); Wolff (1926); Norman (1929); Hand. -Mazz. (1933); Kitam. et Hiroe (1955); "图 鉴" (1972)*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 lanatum auct. non Michx. : Hiroe (1979), p. p. quoad syn. H. candicans Wall.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全体被 灰白色 柔毛或 绒毛。 根长圆 锥形, 淡 褐色或 灰 褐色, 少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自 基部有 少数至 较多数 分枝。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 轮廓长 圆形至 卵形, 1 回羽状 分裂, 小叶 3 — 7, 长圆形 至卵状 菱形, 长 3. 5 — 1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上 面被短 柔毛, 下 面密被 粉白色 绒毛, 基 部阔楔 形至近 图形, 边 缘具不 整齐细 锯齿, 浅裂至 3 —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顶端 短尖至 钝尖;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基 部 具小型 长圆形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9 一 13 厘米; 总苞片 3 — 4, 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早落; 伞辐 16 — 3 0, 长 2 . 5 — 4 .5 厘米, 不 等长, 果 时长达 11 厘米; 小总 苞片约 5,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柄 15 — 23, 长不 到 6 毫米;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 端尖, 微 内曲, 辐 射瓣阔 卵形, 2 裂; 花柱 基短, 子房 被毛。 果实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7 毫米, 熟时 无毛, 中 梭与背 棱较 靠近, 侧翅淡 白色, 薄, 透明, 棱槽 内油管 1, 稀 2, 较粗, 其 长度为 果体的 3/4, 合 生 面油管 2, 稀 3;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洱源、 宾川、 大理、 东川、 富民 和昆明 等地, 生 于海拔 1 700 — 3 300 米左右 的山坡 林下; 四 川西部 (广布 )、 西 藏东部 至南部 也有。 分布 于巴基 斯坦、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药用代 羌活或 白芷。 根 有消炎 止痛、 止咳、 祛 风湿的 作用。 3- 钝 叶独活 图版 200, 1-4 南瓜七 (云南 ) 
图 版 一 4. 纯叶 独活 Heracleum obtusifolium Wall, ex DC. , 剖面: 5—8. 白 亮独活 H. candicans Wall, ex DC. ,  200 1. 基 生叶' 2 . 果序 部分. 3 . 分 生果. 4. 分 生果横 5- 基 生叶' 6. 根, 7. 花癣, 8. 花。 (史渭 清绘) 
622  云南 植物志  Heracleum obtusifolium Wall, ex DC. (19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nd. - Mazz. (1933);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植 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全体被 灰白色 柔毛或 绒毛。 根长圆 锥形, 褐色。 茎 圆 柱形, 有 纵棱, 自中、 上部有 2 — 3 个 分枝。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轮 廓卵状 心形至 卵状长 圆形, 掌状 深裂至 1 回羽状 分裂, 裂片 3 — 7, 卵形, 长 3 — 14 厘米, 宽 2 — 11 厘米, 顶 端 钝圆, 边缘有 不显著 的钝圆 锯齿, 3-5 浅裂, 上 面被短 柔毛, 背 面密被 粉白色 绒毛; 叶 柄长 8 — 28 厘米, 基 部具狭 长圆形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侧 生, 花 序梗长 9 一 13 厘米; 总苞片 1 一 2, 线形; 长不到 1 厘米, 早落; 伞辐 16 — 27, 长 2 — 7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状披 针形; 花柄 20 — 25, 长 4 一 8 毫米; 萼齿细 小, 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卵 形至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微 内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子房 被毛。 果实 倒卵状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宽约 9 毫米, 熟时 无毛, 中 棱与背 棱较远 离, 侧翅 较厚, 不 透明,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较粗, 其长度 近果体 长度的 3/4, 合 生面油 管 2 — 3;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宾川、 大理 和昆明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2 800-3 200 (-3 670) 米 的山坡 林下及 路边草 丛中; 四 川西部 (广布 ) 及西藏 东南部 至南部 也有。 印 度、 尼 泊尔、 不丹 和锡金 也有。 4. 贡 山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1, 1-5 贡 山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eum kingdoni Wolf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根淡 褐色, 长圆 锥形, 下部 有细长 分叉。 茎圆 筒形, 有细 条棱, 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幼时被 柔毛, 节上 更密。 茎中、 下 部叶长 20 — 40 厘米, 1 '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5 对, 具柄; 末回 裂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基部微 歪斜, 顶端 渐尖, 边缘 具不整 齐粗圆 锯齿, 有时微 浅裂, 顶 生裂 片基部 楔形, 下延呈 翅状; 叶 柄长, 基 部具膨 大膜质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 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序梗 粗壮, 长 7 — 12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无总 苞片; 伞辐 30 — 40, 被毛, 长 4 一 10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3 — 5, 线状披 针形, 比花 柄短; 花柄 30 — 40, 长 0.5 — 1 厘米, 果时 长可达 3 厘米, 密 被毛;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渐尖, 内曲, 辐 射瓣稍 膨大, 2 裂; 花 柱基圆 锥形, 边缘 波状, 花 柱短。 果 宽倒卵 形或卵 状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6 毫米; 中棱 与背棱 靠近, 侧棱 具宽展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稀 2, 油管 较粗, 不呈 棒状,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2/3。 花、 果期 8 — 11 月。 产贡山 和泸水 地区, 生 于海拔 (2 500 —) 2 800-3 500 米的 山谷林 缘或草 坡上。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 5. 二 管独活 图版 202, 5-8 山白芷 (本省 ) Heracleum bivittatum de Boiss. (1903) ; Cherm. in Lecomte (1923) ; Tardien- Blot.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图 版 201 1 一 5. 贡 山独活 Heracleumkingdoni Wolff, 1. 果序 部分, 1. 茎中、 下 部叶, 3 . 果实, 4 . 花辦 (示 顶端内 曲). 5. 花: 6 — 10. 法罗海 H. apaense (Shan et Yuan) Shan et T. S. Wang. 6- 基 生叶, 7. 分生 果横剖 面' 8 ' 分 生果' 9 . 花序 部分. 10. 花。 (史渭 淸绘) 
624  云南 植物志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 褐色, 长圆 锥形, 有少数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幼 时被 柔毛。 茎下部 叶叶片 轮廓宽 卵形, 长 20 — 25 厘米, 2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 片具长 1 一 2- 5 厘米 的柄, 末 回裂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4-3 厘米,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顶端 短尖, 边缘具 不规则 锯齿或 缺刻, 有时 1 一 2 深裂, 两 面沿叶 脉被短 柔毛; 叶 柄长 10 — 15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叶鞘 膨大成 囊状, 叶片 羽状分 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15 厘米, 被毛; 总苞片 2 — 4,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 厘米; 伞辐 15 — 30, 长 2 — 5 厘米, 被毛; 小总 苞片约 6,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 米; 花柄约 30, 长 3 — 6 毫米, 被毛; 花瓣 白色, 椭 圆形, 顶 端钝, 辐 射瓣稍 增大, 2 深 裂; 萼齿不 显著;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子 房疏生 细毛。 果实 倒卵状 圆形, 长 6 — 7 毫米, 侧棱 具宽展 的翅, 中棱 与背棱 靠近, 微尖, 背棱槽 内油管 1, 侧 棱槽内 油管常 2, 油管粗 但不呈 棒状, 其长度 达果体 长度的 2/3,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贡山、 碧江、 大理、 富民、 广南、 盈江、 镇康、 景东、 勐海、 绿春、 金平、 屏边、 麻栗坡 和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3 200 米 的山坡 草丛及 林缘; 四川 西南部 (雷波 )、 贵州、 广西及 西藏? 也有。 分布 于越南 (沙巴 )。 模式标 本采自 龙王山 (Louang-Ouang- Chan) 。 根 药用, 藏药 专通经 活血。 6. 香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02, 1-4 印 度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Heracleum barmanicum Kurz (1872),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1889); Forbes er Hemsl. (1889); Junn (191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ut "burmanicnm").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高至 1.2 米。 根 褐色, 有多数 分叉, 颈 部有少 数残留 叶鞘。 茎圆 柱形, 直立, 幼时被 柔毛。 茎下部 叶轮廓 长椭圆 形至宽 卵形, 长 20 — 25 厘米, 宽 15 — 20 厘米, 2 回三 出羽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顶 端尖, 边 缘具不 整齐锐 锯齿, 两面 均被长 柔毛, 沿脉 较密; 叶柄长 15 — 20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叶鞘; 茎上 部叶具 短柄或 无柄, 仅具 叶鞘, 叶片 渐小。 复伞形 花序顶 生和侧 生, 花 序梗长 6 — 15 厘米, 被毛; 总苞片 1 一 2, 线形, 长约 1 厘米, 早落; 伞辐 13 — 23, 长 2 — 4 厘米, 果 时可达 6 厘米, 被 柔毛; 小总 苞片约 4, 线状披 针形; 花柄 25 — 35, 长 3 — 8 毫米, 被毛; 萼齿三 角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渐尖, 内折, 辐 射瓣稍 增大;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圆形, 长、 宽均为 6 — 8 毫米, 中棱 与背棱 靠近, 微突, 侧棱 具宽展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1 一 2, 较细, 不呈 棒状,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或 稍长, 合 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8 — 11 月。 产 东川、 丽江、 贡山、 福贡、 碧江、 腾冲、 潞西、 陇川、 漾濞、 楚雄、 景东 和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 600 — 3 200 米 的山坡 林下及 沟边; 西 藏东南 (墨脱 )、 贵 州和广 西西部 (田林 )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卡西 山)、 缅甸。 根 芳香, 可供 食用。 药 用理气 散寒。 
图 版 202 1-4. 香白芷 HeracleumbarmanicumKurz. 1. 果序 部分, 2. 茎 下部叶 部分, 3 . 分 生果.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8. 二 管独活 H. bivutatum de Boiss. , 5. 果序 部分, 6 . 茎 下部叶 部分, 7 . 分 生果, 8. 分 生果横 剖面。 (陈荣 道绘) 
626  云南 植物志  7- 山 地独活 图版 203, 1—3 山 类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eum oreocharis Wolff in Fedde (1993); Hiroe (195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圆 柱形, 淡棕 褐色,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 纵棱, 上部有 少数 分枝, 幼 时疏生 柔毛。 基 生叶及 茎中、 下部叶 轮廓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20 — 30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小叶 5 — 7, 侧生 小叶具 短柄,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7 — 9 厘 米, 两面 疏生长 硬毛, 背面 沿叶脉 更密, 基部 圆形, 顶端短 渐尖, 边缘具 不整齐 细圆锯 齿, 密生 刚毛状 缘毛, 不规则 3 — 5 浅裂至 深裂, 裂 片宽披 针形, 顶生小 叶菱状 卵形, 3 裂, 基部阔 楔形, 稍 下延; 叶柄长 10 — 25 厘米, 被毛, 基部 具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具 短柄, 叶鞘 膨大, 叶 片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3— 20 厘米, 被粗 短毛; 总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厘米, 早落; 伞辐 20 — 30, 长 4 一 8 厘 米, 一侧 被毛; 小总 苞片约 8,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柄 20 — 25, 长 0.4 — 1.4 厘米, 不 等长, 粗糙; 花瓣 白色, 长圆 形至倒 卵形, 顶端 钝尖, 内曲, 辐射瓣 增大, 2 深裂; 萼齿 不 显著;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子 房被疏 柔毛。 果 实近于 圆形, 长、 宽约 7 毫米, 背 棱与 中棱不 显著, 线形, 棱槽 内油管 1,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2/3, 合生 面油管 2; 胚乳 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10 月。 -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和巍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米 的山地 林缘及 沟旁。 模 式 标本采 自丽江 地区。 8- 糙独活 (中国 药用植 物志) 图版 203, 4-7 滇白芷 (植 物名实 图考、 滇南本 草)、 香白芷 (曲靖 ) Heracleum scabridum Franch. (1894) ;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3) ; 滇南本 草图鉴 (1944)';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淡棕 褐色, 分叉, 有 香气。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不分 枝或自 中部有 1 一 3 分枝, 幼 时疏生 糙毛。 基 生叶及 茎下部 叶巧形 至长圆 形, 长 5 — 2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叶轴被 糙毛, 小叶 3 — 4 对,' 具 短柄, 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上面 疏生短 刺毛, 下面被 或疏或 密的长 刺毛, 基部 圆形至 平截, 顶 端钝, 边缘具 细圆锯 齿至粗 圆齿, 不规 则羽状 浅裂至 深裂, 裂 片 钝圆; 叶柄长 3 — 8 厘米, 被 糙毛, 基 部具卵 形膨大 叶鞘, 被毛; 茎中、 上部叶 渐小, 具膨大 叶鞘; 叶 片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4 一 17 厘米, 被毛; 总 苞 片缺或 1 一 3, 长约 8 毫米, 早落; 伞辐 13 — 17, 长 2. 5 — 5 厘米, 被 疏毛; 小 总苞片 4-5,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柄约 25, 长 5 — 7 毫米, 粗糙;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基 部狭, 爪状, 顶端 钝尖, 内凹, 辐 射瓣稍 增大, 宽倒 卵形, 2 裂; 萼齿三 角形;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子房 被毛。 果实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1, 近 棒状, 其长度 近果体 长度的 2/3,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5 — 8 月。 产 丽江、 洱源、 大理、 保山、 东川、 昆明 和安宁 等地, 生 于海拔 1 900 — 2 700 米的 山坡草 丛及沟 谷旁; 四川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图 版 203 1—3. 山 地独活 Heracleumoreocharis Wolff, 1. 花序 部分, 2. 基生叶 及根, 3. 花; 4 一 7. 糙独活 H. scabridum F«nch. , 4. 果序 部分. 5. 茎下 部叶, 6. 分 生果, 7. 分 生果横 剖面. (陈荣 道绘) 
628  云南 植物志  根为云 南通用 白芷, 根解表 散寒, 祛风 燥湿, 通经; 外 用拔脓 生肌。 9. 狭 翅独活 图版 205, 5-7 牛 尾独活 (丽江 ) Heracleum stenopterum Diels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12)* j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3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淡黄 褐色,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条 棱, 上部有 2 — 3 个 分枝, 幼时 被毛。 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30 — 40 厘米, 宽 40 — 45 厘米, 两面 均被短 硬毛,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5, 末回 裂片披 针形, 长 5_8厘 米, 宽 1.5 — 2. 2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叶 柄基部 具膨大 长圆形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近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7 — 25 厘米, 被糙 毛; 总苞片 末见; 伞辐 20 — 40, 长 3 — 7 厘米, 不 等长, 密被 糙毛; 小总 苞片约 4, 线形, 长约 7 厘米, 早落; 花柄 25 — 35, 长 0.5 — 1 厘米, 被毛; 萼齿 细小; 花瓣 白色倒 卵形, 顶端 渐尖, 内曲, 辐射 瓣阔倒 卵形, 2 深裂, 裂片 狭长;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子房 被毛。 果实 倒卵状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疏 生毛, 侧棱 具翅, 棱槽 内油管 1, 短 棒状, 其 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9 月。 产中甸 和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 稀疏林 下或草 坡上; 四川西 部 也有。 云南 作独活 入药。 10. 裂 叶独活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204, 6-10 藏当归 (青海 )、 千 叶独活 (秦 岭植 物志) Heracleum milefolium Diels in Fedde (1906) ;de Boiss (1909) ; Norman (1933) ; Wolff (1926); Hiroe (1958),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6) * ;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H. smithii Fedde ex Wolff (193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全 体被淡 白色长 硬毛。 根长圆 柱形, 淡 褐色, 不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自 基部有 2 — 3 个 分枝。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卵 形至长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3 — 4 回羽状 分裂, 1 一 2 回羽片 疏生, 具 短柄, 末回裂 片线形 或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上部 不裂或 2 — 3 浅裂;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基 部具 卵形或 长卵形 叶鞘; 茎 上部叶 稀少, 简化, 叶片 2 回羽状 分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6 — 16 厘米; 总 苞片约 4, 线形, 长约 6 毫米; 伞辐 5 — 6, 长 1 一 2. 5 厘 米;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长约 0.5 毫米; 花柄约 15, 长 3 — 6 毫米; 萼齿 小或稍 增大;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内曲, 辐射瓣 增大, 2 裂;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时 增长, 直立。 果实椭 圆形, 长§一7 毫米, 被长 柔毛, 果 棱细, 微 突出, 棱槽 内油管 1 或缺,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1/2,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9 月。 产德欽 和中甸 地区, 生 于海拔 (2 900—) 3 200—3 900 (一 4 200) 米的 高山松 林下; 四 川西部 (广布 )、 西藏、 陕西 南部、 青海和 甘肃南 部也有 分布。 1 变 种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青海、 甘肃。 11- 德 钦独活 (拟) 图版 204, 1-5 
伞形科  629  Heracleum deqenense Shan et Z. H. Pan, sp. no v. Heracleum mille folio Diels similis , sed involucri phyllis pinnatisectis , fructibus glabris , jugis prominulis , vittis ad valleculas 2 ― 3, ad commissura 4 ― 6.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根长圆 锥形, 淡黄 褐色, 颈 部残存 淡褐色 纤维状 叶鞘。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自基部 分枝。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2 — 3 回羽状 分裂, 叶轴 被毛, 羽 片 疏生,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4 毫米, 边缘 全缘或 2 — 3 齿裂, 上面 无毛, 背 面沿 脉和边 缘有长 硬毛; 叶 柄扁, 被 硬毛, 基部具 狭长形 叶鞘; 茎中、 上部叶 稀少, 简 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序 梗长, 上部微 被毛; 总苞片 4 一 6, 长 1.5 — 2 厘米, 上 部羽状 分裂, 微 被毛; 伞辐 10 — 15, 长 1 一 2. 5 厘米, 不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6, 上 部羽状 分裂; 花柄约 15, 长 1.5 — 2. 5 毫米, 不 等长; 萼 齿无; 花瓣 未见;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子房 无毛。 果 实近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背棱 微突, 侧棱 具较宽 的翅, 棱槽 内油管 2 — 3, 稀 1, 合生 面油管 4 一 6;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果期 7 — 9 月。 产德钦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4 200 米左右 的山坡 沟旁。 云南 (Yunnan): 德钦 (Deqen), alt. 4 200 米, 1984, 潘泽惠 (Z. H. Pan), 袁昌 齐 (C. Q. Yuan) 84—135 (模 式, Typus! HJ)。 12. 腾 冲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5, 1-4 假狭 翅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eum stenopteroides Fedde ex Wolf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根圆 锥形, 褐色, 有 分叉。 茎 粗壮, 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幼时被 柔毛。 茎中、 下 部叶长 25--30 厘米, 3 回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卵形, 3 — 4 对, 具长 3 — 4 厘米 的柄, 疏生, 2 回 羽片具 3 小叶, 小叶披 针形、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5- 3. 2 厘米, 宽 1.2 — 2. 2 厘米,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被毛, 叶 轴及叶 片下面 沿叶脉 被淡白 色 粗毛; 叶柄长 7 — 12 厘米, 被 柔毛, 基部具 大型、 宽卵 形膜质 叶鞘, 密被 柔毛; 茎上 部 叶逐渐 简化, 具短 柄或仅 具膨大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4 一 12 厘米, 被 柔毛; 无总 苞片; 伞辐 25 — 30, 长 3 — 9 厘米, 不 等长, 密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6 — 8, 线 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花柄 30 — 40, 长 4 一 10 毫米, 密 被毛; 萼齿 细小, 不 显著; 花 瓣 白色, 近倒 卵形, 顶 端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辐射瓣 较大, 2 裂;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直 立或微 反曲, 子房 被毛。 果实 未见。 花期 5 月。 产腾 冲地区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000 — 2 300 米的灌 丛中。 13- 永 宁独活 永 宁白芷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独活 (云南 ) Heracleum yungningense Hand. Mazz. (1933); "图 鉴,, (1972)*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 9 8 4 ) ;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 褐色, 有多数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中部 以上有 1 一 2 分枝, 幼时 无毛或 疏生长 柔毛。 茎下 部叶宽 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2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回羽片 3 — 5, 具柄,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8 — 11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卵 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上 面近于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沿叶 脉和边 
图 版 204 1—5- 德 钦独活 Heracleum deqenense Shan et Z. H. Pan, 1. 植株 下部, 2. 总 苞片, 3. 果序 部分, 4. 果 实' 5. 分 生果横 剖面, 6—10. 裂 叶独活 H. millefoiumDiels, 6. 植株 上部, 7. 花, 8. 总 苞片, 9. 果 实. 10. 分 生果横 剖面。 (史渭 清绘) 
图 版 205 1—4. 腾 冲独活 Heracleum stenopteroides Fedde ex Wolff, 1. 花序 部分' 2. 茎中、 下 部叶' 3. 根, 4. 花, 5—7. 狭 翅独活 H. stenopterum Diels, 5. 茎 下部叶 部分, 6. 花序 部分' 7. 花。 (陈荣 道绘) 
632  云南 植物志  缘 被短柔 毛至长 柔毛, 基部 下延, 顶端短 渐尖,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叶柄长 6 — 15 厘米, 基部 具长卵 形膨大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简化, 叶片 羽裂。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2 — 20 厘米, 被疏 柔毛; 总苞 片缺或 少数, 线状, 长约 1 厘米; 伞辐 12 — 2、 长 3 — 5 厘米, 被毛; 小 总苞片 少数, 线形; 花柄 15 — 25, 长 3 — 8 毫米, 被毛; 萼 齿小; 花 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辐射瓣 增大, 近中部 2 裂; 花 柱基圆 锥形, 子 房疏生 柔毛。 果实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被毛 或近于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1, 带 棒状, 其 长度超 过果体 长度的 1/2 或 更长,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和宁蒗 等地, 生 于海拔 2 700 — 3 700 (-4 500) 米的山 坡沟边 草 丛中; 四 川西部 (北至 松潘)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蒗。 根 入药, 祛风 燥湿, 理气 止痛。 Hiroe (1979) 将 其并人 Heracl. canescens Lindl. 中是错 误的。 14. 中 甸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6, 5-7 中 甸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 eum forrestii Wolf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 褐色, 长圆 锥形, 少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无毛 或 疏生淡 白色短 柔毛。 基生叶 轮廓三 角状宽 卵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上下 两面均 有淡白 色点状 柔毛, 沿叶脉 疏生淡 白色长 柔毛, 边缘具 不整齐 锯齿, 三出 分裂, 侧 裂片 无柄, 卵状 菱形, 长 5 — 6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3 浅裂, 中裂片 具长约 2 厘 米的叶 柄, 3 深裂, 裂片长 卵形; 叶柄长 20 — 25 厘米, 无毛, 基 部具卵 形膨大 叶鞘; 茎 生叶具 柄, 基部 具卵形 至囊状 叶鞘, 叶片 2 回三出 分裂, 1 回羽 片具长 2 — 8 厘米 的柄, 三角状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5 — 17 厘米, 3 裂, 侧裂片 2 裂, 中裂片 3 — 5 裂, 顶 端 渐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3 — 20 厘米, 近于 无毛; 总苞 片缺或 1, 线 形; 伞辐 10 — 28, 长 2 — 5 厘米, 果时达 9 厘米, 近 等长, 被 柔毛; 小 总苞片 2 — 5 , 下 部 卵状披 针形, 顶 端线状 伸长, 长 0.8 — 1.5 厘米; 花柄 I 5 — 25 , 长约 1 厘米, 密 被毛; 萼 齿不甚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 端凹, 有 内折小 舌片, 辐射瓣 增大, 2 裂; 花柱基 短圆 锥形, 边缘 微裂, 子房 被毛。 果实倒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宽 6 — 7 毫米, 近于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1, 细 棒状, 其长 度为分 生果的 一半或 略长, 合生 面油管 2; 胚 乳腹面 微凹。 花、 果期 6 — 9 月 。 产 中甸, 丽江 和维西 等地, 生 于海拔 3 300 — 3 900 米的山 坡林间 草坡或 沟边。 模式 标 本采自 中甸。 叶 可作猪 饲料。 15- 鹤 庆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6, 1-4 Heracleum rapufa Franch. (189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茎圆柱 '形, 有纵 条棱, 自 中部有 2 — 3 个 分枝, 幼时 疏生长 硬毛。 茎 下部叶 叶片长 30 厘米, 宽 25 厘米, 三出 式羽状 分裂, 裂片 具柄, 宽卵 形, 长 8 — 10 厘米, 宽约 8 厘米, 上面 疏生细 刚毛, 下面淡 绿色, 沿叶脉 被较密 的细刚 
图 版 206 -•4- 鹤 庆独活 Heracleum rapda Franch. , 】• 茎 下部叶 部分, 1. 果序 部分, 3. 分 生果, 4. 分 生果横 剖面; 5-7. 中 甸独活 H. forrestii Wolff, 5. 茎生叶 部分. 6. 果序 部分, 1. 分 生果。 (陈荣 道绘) 
634  云南 植物志  毛, 基部 心形, 边缘 具不显 著的细 鋸齿,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叶柄被 硬毛, 基部 具狭圆 形 叶鞘; 茎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具 短柄或 无柄, 仅具 叶鞘。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 片 未见; 伞辐 20 — 25, 一侧 粗糙, 被毛; 小 总苞片 4 一 6,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约 20, 长 4 一 9 毫米, 粗糙; 萼齿 细小, 不 显著; 花 瓣长倒 卵形, 顶端 短尖, 内曲; 花柱 基扁圆 锥形; 子 房疏生 短毛。 果实 倒卵状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宽 5 — 6 毫米, 无毛, 棱 槽内油 管 1,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3/4, 合生 面油管 2, 带 棒状; 胚 乳腹面 平直。 果期 10 月。 产 鹤庆, 生 于海拔 2 000 — 2 200 米的 山坡沟 边或稻 田边。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植 物名实 图考》 的滇独 活即现 在云南 通用的 白云花 根并非 本种, 而系 《云南 种子植 物 名录》 及 《新 华本草 纲要》 误^。 16. 渐尖 叶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尖 叶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eum franchetii Hiroe (1979). H. acuminatum Franch. (1894) , 顏 Schleich. (? ). de Boiss. (1903), (1906);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根 褐色, 圆 锥形, 有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被疏 柔毛。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轮廓宽 卵形, 长 20 — 30 厘米, 2 回三 出式羽 状 分裂, 末 回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U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边缘具 不整齐 鋸齿, 上面 无毛, 背面 近无毛 或沿叶 脉被短 柔毛; 叶柄长 20 — 30 厘米, 基 部具宽 卵形膨 大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20 厘米, 近 上部密 被毛; 总苞 未见; 伞辐 20 — 25, 长 3 — 5 厘米, 不 等长, 被毛; 小 总苞片 4 一 6, 线形, 短于 花柄; 花柄约 30, 长 0.6 — 1. 厘米, 被毛;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顶端 短尖, 微 内曲;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子房 被毛。 果 实卵状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侧棱 具翅, 棱槽 内油管 1, 近细 棒状, 其 长度几 达果体 基部,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中甸、 维西、 兰坪、 碧江、 洱源、 鹤庆、 兰坪、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2 800-3 900 (-4 800) 米的山 坡草丛 或林间 草地; 四 川西部 (北 至松潘 )、 湖 北西部 (神 农架) 也有。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鹤庆、 大理。 17. 思 茅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 。 7 , 1-5 蒙 自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Heracleum henryi Wolff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H. barmanicum auct. non Kurz: Dunn (1911). quoad Henry 12486.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根圆 锥形, 淡 褐色, 有少数 分叉。 茎圆 柱形, 有细纵 棱, 幼时 疏生短 硬毛, 上部有 1 一 2 个 分枝。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叶片长 30 — 40 厘米, 2 — 3 回三出 式羽状 分裂, 1 一 2 回 羽片均 疏生, 具 长柄, 末 回裂片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顶端 短尖, 边 缘具细 锯齿, 2 — 3 浅裂至 深裂, 中裂片 长披针 形, 上面 疏生点 状毛, 背 面沿叶 脉有稀 疏的粗 长毛; 叶具 长柄, 微 被毛, 基部具 小型卵 形至 长圆形 叶鞘; 茎中、 上部 叶逐渐 简化。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8 — 20 厘 
伞形科  635  米, 被 柔毛; 总苞片 2 — 3; 长 圆形, 长不到 1 厘米; 伞辐 12 — 32, 密被短 柔毛, 长 2. 5 — 6 厘米, 不 等长; 小总 苞片约 5,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6 毫米; 花柄 25 — 30, 被毛, 长 4 一 9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状, 顶端 钝尖, 内折, 辐 射瓣阔 卵形, 2 裂;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幼果椭 圆形。 花期 8 月。 产 思茅、 镇康、 保山、 永平、 泸水、 碧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1 300- ) 1 500-2 30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Henry 12486, Wolff 曾有一 裸名)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及 《新 华本草 纲要》 均 误用云 南土名 "倭 瓜七、 南 瓜七、 缅瓜 七、 荷花七 "于 本种。 这 些土名 所指植 物均为 Heracleum obtusifalium Wall, ex DC. (吴 征缢注 )。 18. 丽 江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7, 6-11 Heracleum likiangense Wolff in Fedde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不 分枝, 无毛。 茎中、 下 部叶轮 廓宽 卵形, 长约 10 厘米, 三出 分裂, 侧裂片 近于无 柄或有 短柄, 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4 厘米, 中裂 片具长 1 一 3 厘米 的柄, 极 宽的心 状圆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 多少 3 浅裂, 上面被 淡白色 柔毛或 无毛, 下面 沿叶脉 疏生长 硬毛, 边 缘具细 锯齿; 叶柄 长约】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叶鞘; 茎 上部叶 渐小, 具 短柄。 复伞 形花序 顶生, 花 序梗长 10 — 15 厘 米, 被毛; 总苞片 未见; 伞辐 15 — 18, 被毛. 长 1.5 — 4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1 一 2 , 线形, 与 花柄近 等长; 花柄约 20, 粗糙, 长 3 — 6 毫米; 萼齿不 显著; 花瓣 白色, 长椭圆 形, 顶端 微凹, 内曲, 辐射瓣 增大, 2 深裂, 裂片 狭长;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柱 头短, 子房 被毛 或近于 无毛。 果实 未见。 花期 7 月。 产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于高 山草场 (至 4 100 米)。 下列一 种未见 标本, 根据原 始文献 和西藏 标本, 记载于 下,' 供 参考。 19. 灰 白独活 (西 藏植 物志) Heracleurum canescens Lindl. (1839); Nasir (1972); Hiroe (1979);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全体密 被白色 柔毛。 茎圆 柱形. 有 棱槽, 上部 分枝。 叶长 10 — 30 厘米, 1 一 2 回羽状 分裂, 叶片 轮廓长 圆形或 卵形; 末回 小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 5-5 厘米, 边缘具 圆形锅 齿或微 分裂, 两面密 被白色 柔毛。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总苞片 1 一 4, 长约 0.6 厘米, 线 形或披 针形, 伞辐 6 — 16, 不 等长, 长 3 — 8 厘米; 小总 苞片 4 一 8, 线形, 长约 0.5 厘米; 小花梗 8 — 10, 不 等长, 长达 0.8 厘米; 花 白色; 萼 齿小, 线形; 子房 被毛。 果 实背棱 和中棱 丝状, 微突, 侧 翅宽; 油 管不为 棒状,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2/3。 产昆 明地区 (Yurnianfu, B. Hayata 无号 ), 分布 于西藏 吉隆。 印度、 巴基 斯坦、 克 什米尔 地区和 尼泊尔 也有。 模式标 本采喜 马拉雅 山区。 此记录 可能是 Heracleum candicans Wall. ex. DC. 误定, 但丽 江亦有 Rock 4990 记 录。 (吴征 镒注) 
图 版 207 1-5. 思 茅独活 Heracleum hemyi Wolff, 1. 植株 下部. 2. 茎 下部叶 部分, 3. 花序 部分, 4. 幼果, 5- 花; 6—11. 丽 江独活 H. Ukiangense Wolff, 6. 茎中、 下 部叶, 7. 花序, 8. 小总 苞片, 9—10. 花, 11. 幼果。 (史渭 清绘) 
伞形科  637  50. 四 带弃属 Tetrataenium (DC. ) Manden.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锥形。 茎 直立, 有 分枝。 叶三出 或羽状 分裂, 裂片卵 形或披 针形, 有 锯齿。 复伞 形花序 疏松, 顶生和 侧生; 总苞 片和小 总苞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宿存或 早落; 萼齿披 针形, 小;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端 内凹, 外 缘花瓣 显著增 大为辐 射瓣或 不 增大;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实 倒卵状 圆形, 背腹 扁平, 背棱和 中棱较 突出, 侧 棱 有翅, 油管 线形, 带 棒状, 背棱槽 内油管 1, 侧棱槽 内油管 2,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2/ 3 或 稍长, 合生 面油管 2 — 4; 胚 乳腹面 平直。 约 6 — 7 种, 分布 于亚洲 南部喜 马拉雅 山地区 及印度 (斯里 兰卡、 中亚亦 有记录 )。 我 国有 2 (-3) 种, 分布于 新疆和 云南。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羽状 分裂, 长 15 — 25 厘米; 伞辐 14 一 25 1. 尼泊尔 四带芹 T. nepalense 2 (1) 叶三出 式羽状 分裂, 长 3 — 5 厘米; 伞镉 6 — 10 2. 云南 四带芹 T. yunnanense 1- 尼泊尔 四带芹 图版 208, 1-5 尼泊 尔白芷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etrataenium nepalense (D. Don) Manden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92)*. Heracleum nepalense D. Don (182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Norman (1929); Hand. -Mazz. (1933); Kanai (1966) ; Cannon in Hara et Williame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H. Koba, et al. (1994).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20 厘米。 根 粗大圆 锥形, 棕 褐色。 茎圆 柱形, 有纵 条棱, 上 部 有少数 分枝, 幼时被 淡白色 柔毛。 基生叶 及茎下 部叶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1 回羽状 分裂, 小叶 3 — 5 片,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上 面被疏 柔毛, 背面 密被长 柔毛, 沿叶脉 更密,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顶端 渐尖, 边 缘不规 则深裂 至 浅裂, 裂片 5 — 7,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基部 具膨大 膜质 叶鞘; 茎中、 上 部叶渐 简化, 叶鞘 膨大成 囊状。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0 — 15 厘米, 被 柔毛; 总 苞片约 3, 线形 或长披 针形, 1 一 3 厘米, 早落; 伞辐 14 一 25, 长 3 — 7 厘米, 被毛; 小 总苞片 5,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柄 20 — 30, 长 0. 6 — 1. 2 厘 米, 被毛; 萼齿 线状披 针形;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顶 端尖, 微 内折, 辐射瓣 增大, 宽倒 卵形, 2 深裂; 子房 被毛,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 柱短, 直立。 果实倒 卵形, 长 9 毫米, 宽 7 毫米, 成熟 时近于 无毛, 棱槽 内油管 1, 带 棒形, 其长 度为果 体长的 2/3, 合生 面油管 2。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福贡、 维西、 镇康、 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3 800 ( — 4 000) 米 的 草坡、 碎石 坡或竹 林中。 印度 北部、 尼泊尔 和不丹 也有。 2. 云南 四带芹 (拟) 图版 208, 6-9 云 南独活 (中 国植 物志) 
638  云南 植物志  Tetrataenium yunnanense (Franch. ) Manden (1977). Heracleurn yunnanense Franch. (189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全体 疏生长 硬毛。 根 褐色, 圆 锥形。 茎圆 柱形, 有细 条棱, 自 基部有 2 — 3 个 分枝。 基生 叶及茎 下部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三出 式羽状 分裂, 侧裂片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不裂或 2 浅裂, 中裂 片卵状 小形, 长约 2 厘米, 3 浅 裂, 全 部裂片 上面被 短毛, 下 面被长 硬毛; 叶柄长 2 — 4 厘米, 基部 具长圆 形膜质 叶鞘; 茎 上部叶 3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复伞 形花序 顶生和 侧生, 花 序梗长 13 — 22 厘米; 总苞 片 1 一 3, 线形; 伞辐 6 — 10, 长 1 一 3 厘米, 不 等长; 小 总苞片 4 一 5, 线形, 小; 花柄 10 — 15, 长 2 — 4 毫米; 萼齿披 针形, 小; 花瓣 白色, 辐 射瓣不 显著; 花柱 基短圆 锥形, 花柱 短。 果实近 圆形, 长宽约 4 毫米, 无毛, 侧翅不 发达, 背棱较 突出, 槽 内油管 1, 侧棱槽 内油管 2, 增粗, 其长度 为果体 长度的 3/4 或稀近 等长, 合生 面油管 4; 胚 乳腹面 平直。 花、 果期 7 — 9 月。 产洱源 罗平山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4 150 米的 山坡草 丛中。 6. 胡 萝卜族 Dauceae Drude 1. 果实的 主棱不 明显, 次棱 发达, 有皮刺 或刺状 突起; 种子 胚乳腹 面平直 … 51. 胡 萝卜属 Dauciis 51. 胡萝 卜属 Daucus L.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根 肉质。 茎 直立, 有 分枝。 叶柄 具鞘; 叶片薄 膜质, 羽状分 裂, 末 回裂片 窄小。 花序为 疏松的 复伞形 花序, 花序梗 顶生或 腋生; 总苞 具多数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的 苞片; 小 总苞片 多数, 3 裂, 不裂或 缺乏; 伞辐 少数至 多数; 花白色 或淡黄 色, 小伞形 花序中 心的/ 「 'A 紫色, 通常 不孕; 花柄 开展, 不 等长; 萼齿 小或不 明显; 花 瓣倒 卵形, 先端 凹陷, (f 1 内 折的小 舌片, 靠外 缘的花 瓣为辐 射瓣; 花 柱基圆 锥形, 花 柱短。 果 实长圆 形至圆 卵形, 棱上有 刚毛或 刺毛, 每棱 槽内有 1 个 油管, 合生面 有油管 2; 胚乳腹 面略凹 陷或近 平直; 心皮柄 不分裂 或顶端 2 裂。 约 60 种, 分布于 欧洲、 非洲、 美洲和 亚洲。 中国有 1 种和 1 变种, 云南 均产。 1. 野 胡萝卜 (救荒 本草) Daucus carota L. (1753); DC. (1830); C. B. Clarke (1879); Drude (1898); Diels (1901); Yabe (1902); de Boiss. (1906); Hand. -Mazz. (1933); Hiroe et Constance ( 1958);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la. 野 胡萝卜 (原 变种) var. carota 二年生 草本, 高 15 — 120 厘米。 茎 单生, 全体有 白色粗 硬毛。 基 生叶薄 膜质, 轮廓 呈长 圆形, 2 — 3 回羽状 全裂, 末回 裂片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15 毫米, 宽 0.5 — 4 毫米, 
图 版 208 1—5- 尼泊尔 四带芹 Tetrataenium nepalense (D. Don) Manden. 1. 植 株下部 (示基 生叶及 根部分 )• 2. 果序 部分' 3 - 花' 4 . 果实, 5. 分生 果横剖 (fii 6—7. 云南 四带芹 T. yunnanense (Franch. ) Manden. 6- 植株下 部. 7 . 果序 部分' 8. 果实, 9 . 分生 果横剖 li]。 ($渭 清绘) 
640  云南 植物志  顶端 尖锐, 具小 尖头; 叶柄长 3 — 12 厘米; 茎 生叶近 无柄, 有 叶鞘, 叶的 末回裂 片小或 细长。 复伞形 花序, 花 序梗长 10 — 55 厘米, 有 糙毛; 总 苞片呈 叶状, 羽状 分裂, 罕少不 分裂, 裂片 线形, 长 3 — 30 毫米; 伞辐 多数, 长 2 — 7. 5 厘米, 结果 时外缘 的伞辐 向内弯 曲; 小 总苞片 5 — 7, 线形, 不 分裂或 2 — 3 裂, 边缘有 纤毛; 花通常 白色, 有 时带淡 红色; 花柄长 3 — 10 毫米。 果实圆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棱上 有白色 刺毛。 花期 5— 7 月。 产 德钦、 丽江、 大理、 景东、 师宗 等地, 生 于海拔 80 — 1 900 米 的山坡 路旁、 旷野或 田间; 广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江西、 浙江、 江苏、 安徽 等省。 欧洲、 东南亚 北非、 北 美 也有。 lb. 胡萝卜 (变种 ) (本草 纲目) var. sativa Hoffm. (1791); 海南 植物志 (1974); 秦岭 植物志 (1981);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3 ) -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区别, 在于根 肉质, 长圆 锥形, 呈 黄色或 红色, 供 蔬食。 云南及 全国各 地广泛 栽培, 根含多 量维生 素八、 B、 C 及胡萝 卜素。 用种子 繁殖。 293. 百 合禾斗 Liliaceae, nom. fam. conserv. 草本 植物, 大 都为多 年生; 稀为亚 灌木; 具根 状茎、 球茎或 鳞茎, 有时为 块茎; 地 上茎 直立或 攀援, 生叶或 花葶。 花两 性或稀 单性, 辐射对 称或略 呈两侧 对称, 常大 而美, 排 成种种 形式的 花序, 但 决不排 成伞形 花序; 花被 大都花 冠状, 管状 或否; 花被片 6, 少 有 4 或 较多, 大 都分为 明显的 2 轮, 内轮的 和外轮 的非常 相似, 覆 瓦状或 外轮镊 合状排 列; 雄蕊 6, 稀仅 3 枚或达 12 枚,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花 丝与花 被离生 或贴生 于花被 筒上, 花药 2 室, 纵 裂或稀 为顶孔 开裂。 子房 上位, 极 稀贴生 于花被 管基部 而为半 下位, 大都 3 室 具中轴 胎座, 或稀 1 室而 具侧膜 胎座; 花柱 全缘或 分裂, 稀 为数个 分离的 花柱。 胚珠 常 多数, 通 常每室 2 列, 稀单 1。 果为 蒴果, 室间 或室背 开裂, 有的 为肉质 浆果。 种子有 丰富的 胚乳; 胚 直立或 下弯。 148 属约 3 700 种, 广 布于全 世界, 主产 温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47 属 3W 种, 云 南有 36 属 180 种 14 变种。 百合科 是一个 范围十 分庞大 的科, 1930 年 K. Krause 在 Engler-Prantl 主编的 Naturliche Pflanzen Familien 2 auflage Band 15a 一书中 发表他 的系统 之后, J. Hutchinson (1934, 1973), A. Takhtajan (1969, 1980), R. M. T. Dahlgren 和 H. T. Clifford (1982) 等系统 学家先 后在各 自的系 统中将 百合科 分解为 不同的 科或目 ,总 的趋势 是愈分 愈细, 至 Dahlgren 和 Clifford 的 百合科 则包括 14 个 属了。 根据 《云 南植 物志》 的 传统立 场, 这里的 百合科 按哈钦 逊系统 记载。 百合科 具有许 多有重 要经济 价值的 植物, 如 黄精、 玉竹、 知母、 芦荟、 麦冬、 藜芦、 贝母等 都是著 名的中 药材; 黄 花菜、 百 合等是 良好的 蔬菜; 百合、 豹 子花、 假 百合、 玉 簪、 吊兰 等是园 艺上比 较著名 的观赏 植物。 
百合科  641  分属 检索表 1 (58) 具根 状茎; 须根, 或根 膨大成 块根。 2 (37) 叶基 生或集 生于茎 基部, 或同时 基生和 茎生, 但茎生 叶比基 生叶小 的多。 3 (26) 蒴果。 4 (5) 花梗 基部无 苞片; 花药马 蹄形, 基着, 药室 汇合为 一室, 开裂后 成盾状 或丫状 (族 1. 丫蕊花 族 Heloniadeae) 1. 丫 森花羼 Ypsilandra 5 (4) 花梗 基部有 苞片。 6 (11) 花药 外向, 缝裂。 7 (10) 穗状花 序或总 状花序 (族 2. 岩 菖蒲族 Narthecieae). 8 (9) 花柱 3, 分离 (心 皮分离 ); 花药近 背着, 内向, 纵裂; 子房 上位; 叶两侧 压扁, 无上 下面之  分, 基 部排成 鸢尾状 2. 岩 菖蒲属 Tofieldia 9 (8) 花柱 1, 浅 3 裂 (心 皮合生 ); 花药 基着, 半内向 开裂; 子房半 下位; 叶扁平 (背 腹压扁 ), 有 上下面 之分, 基 生成簇 • 3. 粉条 儿菜属 Aletris 10 (7) 圆锥 花序; 花药 肾形, 背着, 汇合成 1 室, 横向 开裂; 花柱 3, 分离 (族 14. 藜芦族 Veratreae) 27. 黎声属 Veratrum 11 (6) 花 药内向 或侧缝 开裂。 12 (15) 花药 基着; 果幼时 不规则 早裂而 露出未 成熟的 种子; 种子浆 果状; 子房 上位或 半下位 (族 4. 沿 阶草族 Ophiopogoneae) 。 13 (14) 花近 直立; 子房 上位; 花丝与 花药等 长或比 花药长 7. 山 麦冬属 Liriope 14 (13) 花多少 下垂; 子房半 下位; 花丝不 明显, 远短 于花药 8. 沿 阶草厲 Ophiopogon 15 (12) 花药 背着。 16 (21) 花 被片分 离或近 分离; 花小, 花被片 长不及 3 厘米, 辐 状展开 (族 3. 吊兰族 Asphodeleaeh 17 (20) 花药 基部无 尾状附 属物, 也不 叉开, 花时 不弓形 上弯。  18 (19) 蒴 果不具 3 棱; 花葶 高大; 总状 花序, 花多 而密; 花 梗关节 位于近 顶部; 种子三 棱形, 棱锐 尖 或翅状 4. 独 尾草属 Eremurus 19 (18) 蒴果具 3 棱; 花葶 较细; 常 为圆锥 花序; 花 较少, 稀疏; 花 梗关节 位于下 部或中 上部; 种子 扁、 近 圆形, 无翅 5. 吊兰厲 Chlorophytum 20 (17) 花药基 部延伸 为两条 平行的 尾状附 属物, 花 时上弯 成弓形 6. «驚 兰属 Diuranthera 21 (16) 花 被片多 少靠合 或合生 成管。 22 (25) 叶不为 肉质, 叶缘无 皮刺; 花漏 斗状、 钟状 (族 5. 萱草族 Hemerocallideae). 23 (24) 叶狭, 带状, 宽不及 3 厘米, 无明显 的叶柄 10. 董草属 Hemerocallis 24 (23) 叶 宽大, 椭 圆形, 卵形, 卵状 心形, 宽 4 一 17 厘米; 叶柄 明显长 于叶片 9. 玉善厲 Hosta 25 (22) 叶厚、 肉质, 边缘具 皮刺; 花小, 圆 筒状, 长约 2. 5 厘米 (族 6. 芦荟族 Aloineae) 11. 芦荟厲 Aloe 26 (3) 浆果, 或因果 皮早期 不规则 开裂而 露出浆 果状的 种子。 27 (36) 子房 上位; 浆果, 不 开裂。 28 (31) 总状花 序或间 断的穗 状花序 (族 7. 铃兰族 Convallarieaeh 29 (30) 根状 茎短; 植株多 数聚生 于根状 茎上, 成 密丛;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花被 片先端 不反卷 
642  云南 植物志  58 (1)  12. 夏 须草属 Theropogon 根状 茎长、 匍匐; 植 株散布 于横走 的根状 茎上, 不成 密丛; 花葶 侧生, 从 一叶腋 抽出; 花被 片反卷 13. 吉 祥草属 Reineckia 花 单朵或 多数排 成肉穗 花序状 的穗状 花序; 花被片 合生; 叶常宽 并具摺 扇状脉 (族 8. 蜘蛛抱 蛋族 Aspidistreae) 。 花 单朵, 坛状, 直接从 根状茎 抽出, 花梗或 总花梗 很短, 花在地 面或地 下开放 14. 蜘蛛 抱蛋属 Aspidistra 花多数 排成多 少肉质 的穗状 花序; 总花梗 伸长, 花 在地上 开放。 花被 裂片明 显可见 15. 开 口箭属 Tupistra 花被裂 片小, 不明显 16. 万 年青属 Rohdea 子房半 下位, 果皮早 期纵裂 脱开, 露出 浆果状 的种子 (族 9. 球 子草族 PeUosamheae) … • 17. 球 子草属 Pdiosanthes 叶 茎生, 在茎的 上下多 少均匀 分布。 雄蕊 内向, 侧 缝开裂 或顶孔 开裂。 花 腋生或 排成顶 生圆锥 花序, 如为总 状花序 则叶较 宽大。 花药 缝裂; 根状茎 横走, 圆 柱状, 结 节状或 念珠状 (族 10. 黄精族 Polvgonateaeh 花 和花序 腋生。 茎不 分枝; 花被 片不同 程度的 合生, 或 离生, 基 部无囊 或距。 花被片 离生, 地下走 茎细, 粗 1 一 1.5 毫米; 雄 蕊生于 花被片 基部; 叶基部 常心形 抱茎, 如不 为心形 则叶缘 有睫毛 状细齿 18. 扭 柄花属 Streptopus 花被 片不同 程度的 合生; 根状茎 粗厚, 粗在 3 毫米 以上; 雄 蕊生于 花被筒 或副花 冠上; 叶基 非 心形, 叶缘无 睫毛状 细齿。 花被 筒状, 裂片 短小, 没有副 花冠, 雄 蕊贴生 于花被 筒上; 根状茎 各节常 肥大, 不 分枝… 19. 黄精属 Polygonatum 花被 筒短、 杯状、 钟状, 裂片 稍长, 明显; 雄 蕊着生 于副花 冠上; 根状茎 各节常 伸长, 分叉 20. 竹根 七属 Disporopsis 茎常 分枝, 花被片 离生, 基部 多少具 囊或距 22. 万 寿竹属 Disporum 花 或花序 生茎枝 顶端。 根状 茎各节 膨大, 多节 排成念 珠状、 节 节状, 或伸长 而成圆 柱状; 叶 在茎上 散生; 花 排成顶 生 圆锥花 序或总 状花序 21. 鹿药属 Maiantheimim 根状 茎短, 直伸, 节不 膨大, 粗约 5 毫米; 叶 在茎基 丛生; 茎伸 长为花 葶状, 但大部 分无叶 也 无苞片 状叶; 花 (1 一) 3 — 12 朵排成 总状花 序或伞 形花序 23. 七 筋姑属 CHntonia 花药顶 孔开裂 (族 11. 山菅族 Dianelleae) 24. 山 菅兰属 Dianella 花序近 伞形; 根茎为 一卵形 球茎; 花被 片分离 (族 17. 山 慈菇族 Iphigemeae) 36- 山 慈链属 Iphigenia 花药 外向。 叶全为 茎生, 无柄或 抱茎; 花 单朵或 少数, 腋生或 顶生。 花 被片基 部无距 (族 12. 嘉兰族 Uvularieae) 25- 嘉兰属 Gloriosa 花 被片基 部有距 (族 13. 油 点草族 Tricyrtideae) 26. 油 点草属 Tricyrtis 花兼有 基生或 茎生; 花有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花被 片无距 (族 14. 藜芦族 Veratreae). … 27. 黎声属 Veratrum 根茎为 鳞茎或 球茎。 
百合科  643  & 9 (74) 花 序不为 伞形。 60 (71) 花葶具 1 至多 枚叶; 花大, 少数 或单生 (族 15. 郁 金香族 Tulipeaeh 61 (64) 花药 基着; 蒴 果室背 开裂; 花 被片不 外弯。 62 (63)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具蜜腺 洼点; 花大, 低垂 28. 贝母厲 Fritill aria 63 (62)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无蜜腺 洼点, 有时 具斑点 或毛; 花 1 一 2 (— 6) 朵, 较小, 常直立 29. 洼 瓣花属 Lloydia 64 (61) 花药 背着; 蒴果, 室 间开裂 或室背 开裂。 65 (66) 叶 心形, 具 网状脉 31. 大 百合属 Cardiocrinum 66 (65) 叶不为 心形, 无网 状脉。 67 (70) 花被 片二轮 相似或 相同。 68 (69) 鳞茎 具膜质 外皮; 小 鳞茎极 多数, 粒状; 基生叶 宿存; 柱头 3 裂 30- 假 百合属 Notholirion 69 (68) 鱗 茎由多 数鳞片 (鳞瓣 ) 组成, 无膜质 外皮; 无明 显的小 鳞茎; 柱头 头状, 浅 3 裂 32. 百合属 Lilium 70 (67) 花被片 二轮不 相似, 内轮边 边缘常 有齿; 花 被展开 成碟状 33. 豹 子花属 NomochaHs 71 (60) 花葶 (花茎 ) 无叶, 或仅 在基部 具叶; 花小, 多数, 排 成总状 花序; 花序 基部, 无总苞 (族 16. 绵 枣儿族 Scilleae)。 72 (73) 鳞茎黑 褐色; 叶小, 宽不过 1 厘米; 花 被片长 2. 5 — 4 毫米 34. 绵 枣儿属 Scilla 73 (72) 鳞茎 绿色; 叶大, 宽 2. 5 —5 厘米; 花被 片长约 8 毫米 … 35. 虎眼万 年青属 Omithogalum 74 (59) 花 排成伞 形花序 (族 17. 山 慈姑族 Iphigenieae) 36. 山 慈姑属 Iphigenia 1- 丫 蔬花属 Yspilandra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叶 基生, 莲 座状, 匙形、 倒披针 形至近 线形, 基 部渐狭 成柄。 花 葶从叶 簇的侧 面腋部 抽出, 具数 枚鞘状 或苞片 状叶; 花序 i 状, 无 苞片, 花常 下垂, 而后 上举; 花被片 6, 离生, 宿存; 雄蕊 6, 花药马 蹄形, 基着, 药室 2, 顶部汇 合 为一, 开 裂后呈 丫状或 盾状; 子房 3 裂, 3 室, 胚珠 多数; 花柱生 于子房 顶部凹 缺处. 单一, 长 或短, 柱 头头状 或星状 3 裂, 蒴果三 棱状, 深 3 裂。 种子 多数, 细 梭状, 两端 具 长尾。 4 (-5) 种, 分布 于我国 中部至 西南部 (达西 藏), 缅甸。 云南有 3 种。 晚近 文献如 R. K. Brummitt (1992) 多 已追随 Dahlgren 归入 Melanthiaceae. ' - 分种 检索表 1 (2) 在 花期, 雄 蕊和花 柱明显 伸出花 被之外 (雄蕊 和花柱 比花被 片约长 1/3); 柱头小 头状, 微 3 裂; 子房 3 深裂, 分裂 部分约 为全长 2/5 — 1/3: 花梗长 6 — 10 毫米, 与花被 片等长 1 丫蕊花 V . thihetica 2 (1) 在 花期, 雄蕊与 花柱不 伸出花 被之外 (比 花被短 ); 柱头深 3 裂, 裂片 外弯; 子房 3 浅裂; 花 梗 比花被 片短。 3 (4) 花 柱短, 长约 1 毫米, 在果 期常宿 存于蒴 果顶部 的凹缺 之中; 蒴 果比宿 存花被 片长; 花 较小. 
644  云南 植物志  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近匙 形或倒 披针形 2. 云南 丫蕊花 Y. yunnanensis 4 (3) 花 柱长, 长 2. 5 — 4 毫米, 在果期 明显高 举于蒴 果凹缺 之上; 蒴果 比宿存 的花被 片短; 花 较大, 花 被片长 7 — 2 毫米, 常 为线状 披针形 3. 离山 丫蕊花 Y. alpina 1- 丫蕊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09, 1-7 Yspilandra thibetica Franch. (1888)*; 中国 植物志 (1980)*. Y. thibetica Franch. var. an gusti folia Wang et Tang (1943).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圆 柱形, 直伸, 长 5 — 7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具极 密集的 环纹或 残存的 叶基, 上半部 具多数 分枝的 须根, 根长 10 — 20 厘米。 新芽丛 生于根 状茎的 顶部。 叶 多数, 基生, 螺旋状 排列。 叶 无柄, 绿色, 基部绿 白色, 狭长的 匙形, 长 15 — 16 厘米, 上 部宽达 2. 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中部 以下长 渐狭成 柄状, 中 肋上面 下凹, 背面 隆起, 侧 脉 3 — 4 对, 与 中肋近 平行, 不 明显。 花葶 单一, 由叶丛 一侧的 叶腋中 抽出, 连花 序长达 30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绿色, 有多条 明显的 纵槽; 苞片状 叶多达 16 枚, 绿色, 匙形至 近 线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达 8 毫米, 螺旋状 排列, 向上 渐疏至 远离, 最 上部的 1 枚长仅 1.5 厘米, 宽仅 2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4 一 5 厘米, 有花 10 — 17 朵。 花梗 绿色, 有纵 槽纹, 长 6 — 10 毫米, 果期 更长, 平 伸或稍 下倾。 花 白色、 淡 绿色、 淡 红色至 紫色, 钟状; 花 被片 6,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雄蕊 6, 白 色或淡 绿色,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长 8 — 10 毫米; 花药马 蹄形, 苞 白色, 基着, 外向 纵裂; 子房深 绿色, 上部深 3 裂约达 1/3 — 2/5, 3 室, 每 室有极 多数的 胚珠, 胚珠 白色, 细纺 缍形, 花柱 1, 绿色, 长 1.5 — 1.7 厘米, 远 超出花 被片, 柱 头小, 头状, 微 3 裂。 蒴果长 约为宿 存花被 片的 1/2 — 2/3。 种子 多数, 细 棱状, 两端有 长尾, 连尾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 期 5 — 6 月。 产 昭通、 彝良, 生 于海拔 1 800 米的 林下、 路旁 湿地或 沟边; 分 布于四 川中部 至东南 部、 湖南 南部和 广西东 北部。 本种系 云南新 记录。 2. 云南 丫蕊花 图版 加 9 , 8-9 Ypsilandra yunnanensis W. W. Smith et J. E. Jeffrey (1916);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 H. Koba et al. (1994). Y. yunnanensis var. micrantha Hand. -Mazz. (1923).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或 细长, 后 者长达 6 厘米, 粗约 3 毫米, 节 远离, 节 间长达 1. 5 厘米, 节稍 膨大, 各 节生多 数长达 20 厘米的 须根。 叶 基生, 莲 座状, (5 —) 6-10 枚, 淡 绿色, 匙形、 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连柄长 2 — I 3 厘米, 上部宽 1 一 2 厘米, 中肋干 后不甚 明显, 侧脉 多条, 与 中肋几 平行, 至 叶尖处 汇结。 花 葶自外 围的叶 腋 抽出, 长 (3 —) 30 — 40 厘米, 远远 高出于 叶丛; 苞 片状叶 9 一 10 枚, 淡 绿色, 膜质, 线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急尖、 钝, 基部半 抱茎, 总状 花序长 1 一 7 厘米, 果期 伸长, 具 10 余花; 花 白色、 黄 红色、 绿 紫色; 花 梗短, 长 2 — 3 毫米; 花阔 钟状; 花被片 近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雄蕊 短于花 被片, 花 丝长仅 1 一 2 毫米; 子房 顶部浅 3 裂; 花 柱短, 长约 1 毫米, 果期不 伸长, 内 藏于宿 存花被 片内; 柱头 3 裂, 裂 片长约 0.8 毫米, 外弯。 蒴果三 棱状, 倒 卵形, 成 熟时比 花被片 稍长, 径可达 1 厘米, 
图 版 209 1-7. 丫蕊花 Ypsilandra thibetica Franch. , 1. 植株' 2. 花葶. 3. 叶' 4. 包片 状叶, 5. 花' 6. 雄 7. 子房和 花柱; 8—9. 云南 丫蕊花 Y. yunnanensis W. W. Smith et J. F. Jeffrey. 8- 叶. 9. 花。 (杨建 昆绘) 
646  云南 植物志  种子 多数, 棕色, 细 梭形, 两头具 长尾. 连 尾长达 5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西北部 (贡 山、 碧江、 德钦 ), 生 于海拔 3 275 — 4 167 米的岩 石坡杜 鹃矮灌 丛带或 草坡岩 石上; 西 藏波密 也有。 1 变 种在尼 泊尔。 3- 高山 丫蕊花 Ypsilandra alpina Wang et Tang (1936); "中 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987)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Gmino. Ind. Fl. Yunn. except, sphaelmate ut "alpinia ").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叶 基生, 莲 座状,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成 柄状, 连 柄长 10 — 12 厘米, 宽 10 — 14 毫米。 花葶长 20 — 2 5 厘米, 远 高出于 叶丛。 总状花 序具花 4 一 6 朵: 花梗 较短, 长 3 — 4 毫米: 花 黄色; 花被片 线形, 长 7 — 12 毫米; 雄蕊明 显短于 花 被片, 内藏; 子 房顶部 3 浅裂; 花柱长 2. 5 — 4 毫米; 柱头 3 裂, 裂 片短, 长约 0.5 毫 米。 未成 熟果三 棱状倒 卵形, 短于花 被片。 花期 7 — 10 月。 产 西北部 贡山, 生 于海拔 2 000 — 3 000 米的 林缘或 草地;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四川 西北部 (茂汶 ) 也有。 2. 岩 菖蒲属 Tofieldia Huds. 根状 茎短或 伸长, 叶基 生和近 基生, 少 数也生 于花葶 下部, 2 列, 两侧压 扁如菖 蒲叶, 有几条 纵脉, 中肋并 不十分 明显。 花 葶从叶 丛的一 侧叶腋 抽出, 伸长, 通常 具总状 花序; 花 较小, 在花梗 基部有 1 枚 苞片, 在靠近 花被片 处还有 1 枚 杯状小 苞片; 花被片 6, 离生 或基部 合生; 雄蕊 6, 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药近 背着, 内向 纵裂; 子房 3 室, 上部 3 裂, 每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3, 离生。 蒴果 由于心 皮不同 程度的 离生, 有时 呈瞢荚 果状, 不规 则地 开裂, 具种子 多数, 梭形。 约 10 种 (近达 17 — 20 种), 散 布于北 温带和 南美安 第斯山 脉委内 瑞拉、 圭 亚那。 我 国有 3 种, 自东北 分布至 西南。 云南有 2 种, 晚 近文献 多归人 Mel a mhi aCeae 。 分种 检索表 1 (2) 种 子不具 纵贯的 白带; 花梗 较短, 长 1.5 — 3 毫米; 蒴 果常平 展或多 少下垂 1. 叉柱 岩菖蒲 T. divergens 2 (1) 种子 一侧具 1 条纵贯 的白带 (种脊 ); 花梗 较长, 长 (3 —) 5 — 12 毫米; 蒴果常 上举或 斜伸, 决 不下垂 2. 岩菖蒲 T. thibetica 1- 叉柱 岩菖蒲 图版 212, 5-9 云南 岩菖蒲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九 节莲、 消 疝草、 小 扁竹参 (丽江 )、 菊海啃 (纳西 族语) Tofieldia divergens Bur. et Franch. (1891); Diels (1912); Y. C. Tang (197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T;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西藏 植物志 
百合科  647  (1987)*;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T. brevistyla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T. yunnanensis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T. esquiroln Levi. (1906); T. tenella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植株 大小变 化大, 根状茎 极短, 须根 多数, 长 5 — 10 厘米。 叶 基生, 套 叠, 4 一 10 枚, 淡 绿色, 线形, 长 3 — 22 厘米, 宽 2 — 5 毫米, 下部 1/2 鞘状、 内侧 开口、 边缘稍 膜质, 先端长 渐尖。 花葶 从外侧 的叶腋 抽出, 长 8 — 35 厘米, 绿色, 圆 柱形, 中、 下部具 2 — 3 枚远离 的苞片 状叶, 向上的 渐小,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2 — 10 厘米, 花 白色, 30 余朵, 排列 紧密。 每花 有苞片 2; 苞片 绿色, 花梗 基部的 1 枚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花序最 下部的 1 一 3 枚苞片 无花; 花梗 绿色, 长 1.5 — 3 毫米, 上 部 (花被 下面) 的杯 状苞片 白色, 径约 1.2 毫米, 具 3 枚三 角形的 尖齿。 花 钟状, 平伸 或稍 下垂; 花被片 6, 分离, 线形,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 6, 花丝 白色, 与 花被片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黄色, 浅 心状卵 圆形, 基着; 子房 上位, 白色, 倒圆 锥状, 上部 分离为 3, 花柱 3, 线形, 分离, 白色, 长 0.5 — 1.5 毫米。 蒴 果多少 下垂或 平展, 倒卵状 三棱形 或近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粗约 2 毫米, 从上端 3 深 裂达中 部或以 下, 致使 蒴果多 少成瞢 荚状, 宿存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种子 多数, 细 梭形, 不具 白色纵 带。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砚山、 蒙 自以西 和以北 的广大 地区, 生 于海拔 1 000 — 4 300 米的 草坡、 溪边、 林 下岩缝 中或石 面上、 石 堆中; 西 藏南部 (米 林、 墨脱、 察隅 )、 四川 西南部 及西部 (木 里、 盐源、 乡城、 稻城 )、 贵 州西部 (兴义 ) 也有。 全 草含留 体皂甙 和白屈 菜酸, 入药 有健脾 理气、 利 水消肿 功能。 2. 岩菖蒲 图版 210, 1-4 岩飘子 (四川 ) Tofieldia thibetica Franch. (1888);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T. setchuenensis Franch. (1898) ; T. iridacea Franch. (1898); Diels (1960); C. H. Wright (1903); T. labordei Levi. et. Vant (1905) (FRPS ut syn. T. thibetica, but not identfied by Lauener).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匍匐。 叶 基生, 8 — 10 枚, 淡 绿色, 线形, 长 5 — 22 厘米, 宽 3 — 7 毫米。 花葶长 8 — 35 厘米, 圆 柱形, 淡 绿色, 中 下部有 2 — 3 枚绿色 的苞片 状叶, 总状 花序长 2 — 10 厘米, 花密, 数 十朵; 花梗基 部的苞 片小, 狭三 角形, 先端常 2 裂; 花 梗长 (3 —) 5 — 12 毫米, 上部的 杯状苞 片高约 1 毫米, 白色, 具 3 枚 圆齿。 花 白色, 钟 状, 上举或 斜立。 蒴果倒 卵状纺 缍形, 不 下垂, 上端分 离不达 中部, 宿存 花柱长 (0.3 —) 1 一 1.5 毫米; 种子 梭形, 其 一侧具 1 条白 色纵带 (种脊 )。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滇东北 (大关 ), 生 于海拔 700 — 2 3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草坡或 沟旁的 石壁、 石 缝中; 四川 (茂 汶、 理县、 宝兴、 峨 眉山、 屏山、 泸定及 以东地 区)、 贵州 (安 顺、 清镇) 也有。 全草 入药, 功效同 叉柱岩 菖蒲。 
图 版 210 1—4. 岩菖蒲 Tofieldia thibetica Franch. , 1. 花株, 2. 花, 3. 果及 宿存花 被片、 杯状 苞片, 4. 种子; 5— 9. 叉柱 岩菖蒲 T. divergens Bur. et Franch. , 5. 花株, 6. 花, 7. 花除去 部分花 被片和 雄蕊, 8. 果, 9- 种子。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649  3. 粉条 儿菜属 Aletris 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很短, 通常 簇生细 长的纤 维根, 少 数种类 (如大 花粉条 儿菜和 少 花粉条 儿菜) 的根为 肉质, 少 数根毛 局部稍 膨大、 呈 白色。 茎 很短, 叶 通常基 生成簇 (除 大花粉 条儿菜 ), 带形,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具 多 数脉, 中脉 较粗。 花葶从 叶簇中 抽出, 较长, 无 分枝, 中下 部具几 枚苞片 状叶; 总状 花 序或长 或短; 花小, 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2 枚,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或长 或短, 着 生 于花梗 基部至 上端; 花 梗短或 极短; 花被钟 形或近 坛形, 下部 与子房 合生, 6 裂, 裂片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6, 着 生于花 被裂片 的基部 或花被 筒上; 花 丝短, 花药 球形至 卵形, 基 着, 半内向 开裂; 子房卵 形或椭 圆形, 基部与 花被管 连合, 半 下位, 3 室, 每室具 胚珠多 数; 花柱长 或短, 具 3 裂 柱头。 蒴果 卵形、 倒卵 形或圆 锥形, 无毛或 具毛, 有棱或 无棱, 包 藏于宿 存的花 被内, 室背 开裂, 具多数 细小的 种子。 约 15 — 17 种, 分 布于亚 洲东部 (南 达马来 西亚) 和北 美洲。 我国产 13 种和 1 个变 种, 主要 产于西 南部。 云南产 8 种和 1 个 变种, 多 见于滇 西北。 现 多归人 Melanthiaceae。 分种 检索表 1 (10) 花被 无毛。 2 (7) 花被 浅裂, 裂 片短于 花被筒 或与花 被筒近 等长。 3 (4) 花梗 基部有 苞片; 花序 具粘性 物质; 花被 裂片有 1 条明 显的绿 色中脉 1. 无毛粉 条儿菜 A. glabra 4 (3) 花 梗的上 端才有 苞片; 花序 无粘性 物质; 花 被裂片 无绿色 中脉。 5 (6) 植株 细弱; 叶 簇近莲 座状; 苞片短 于花; 蒴 果球状 卵形; 根 为细长 纤维状 2. 离山粉 条儿菜 A. alpestris 6 (5) 植株 粗壮; 叶簇 不为莲 座状; 苞片 与花等 长或长 于花; 蒴果圆 锥形; 根 为肉质 纤维根 …… 3. 少花粉 条儿菜 A. pauciflora 7 (2) 花被 深裂, 裂片 长于花 被筒。 8 (9) 老叶 鞘不分 裂为纤 维状; 叶 一般短 而宽, 长 5 — 12 厘米, 宽 6 — 12 毫米 4. 灰鞘粉 条儿菜 A. cinerascens 9 (8) 老 叶鞘分 裂为纤 维状; 叶一 般较狭 而长, 长 9 一 38 厘米, 宽 3 — 5 毫米 5. 星花粉 条儿菜 A. stelliflora 10 (1) 花被 有毛。 11 (12) 叶散 生于短 茎上, 不为 簇生; 花大, 花被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6. 大花粉 条儿菜 A. megalantha 12 (11) 叶簇 生于短 茎上, 花小, 花被长 5 — 7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13 (14) 花 被裂至 全长的 1/3 — 1/2; 蒴 果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有棱角 7. 粉 条儿菜 A. spicata 14 (13) 花 被裂至 全长的 1/2 或 更深; 蒴果 卵形, 无棱角 8. 狭辨粉 条儿菜 A. stenoloba 
650  云南 植物志  1. 无毛粉 条儿菜 Aletris glabra Bur. et Franch. (1891), (1896); C. H. Wright (1903); 秦 岭植物 志 (197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4 ) . Aletris sikkimensis Hook. f. (1892); Stearn in Hore et al. (1978); H. Koba et al. (1994) ; A. foliosa Bur. et Franch. var. sikkimensis (Hook. f. )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Metanarthecium formosanum Hayata (1920) ; A. formosana (Hayata) Maki- no et Nemoto (1913). 根为 细长纤 维状。 叶 簇生, 硬 纸质,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30 厘米, 宽 0. 5-1.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无明显 叶抦, 中脉 明显。 花葶长 25 — 50 厘米, 无毛, 中下 部具几 枚苞片 状叶, 长 4 一 5 厘米, 宽 2 — 6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7 — 30 厘米, 有粘性 物质; 花多, 上部 密生, 下 部的较 稀疏; 苞片 2 枚,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其中 1 枚位于 花梗之 基部, 较 花长, 另 1 枚位 于花梗 上部, 很小; 花梗 很短, 长 1 一 3 毫米; 花 被早期 白色、 黄 绿色至 淡 红色, 无毛, 长 4 一 7 毫米, 上部约 1/3 处 分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膜质, 具 1 条明显 的绿色 中脉; 雄蕊着 于花被 裂片的 基部; 花 丝短, 花药卵 形, 长 0.5 毫米。 蒴果 卵形, 长 3 — 6 毫米, 无毛。 花期 5 — 6 月。 产 德钛、 中甸、 维西、 福贡、 大理, 生 于海拔 2 800 — 3 650 米 的山坡 草地、 路旁; 湖 北、 陕西 (秦 岭以南 )、 甘肃 (南部 )、 四 川西部 (广布 )、 贵州、 西藏、 福建 和台湾 也有。 也 分布于 锡金、 尼 泊尔。 全 草及根 入药, 有润肺 止咳、 调 经杀虫 功能。 2- 高山粉 条儿菜 Aletris alpestris Diels (1905) ; "图 鉴,, (1976) * ; 秦岭 植物志 (1976) * ; Stearn in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 9 8 7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Aletris dielsii Wang et Tang (1936). 植株 细弱, 高 8 — 11 厘米, 具细 长的纤 维根, 褐色。 叶近 莲座状 簇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背面具 3 条明 显脉, 花葶 长 6 — 8 厘米, 疏生 柔毛, 中下 部有几 枚苞片 状叶, 长 5 — 8 毫米, 膜质, 具 1 条明 显脉; 总状 花序长 1 一 3 厘米, 疏生 5 — 10 朵花; 苞片 2 枚,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绿色, 位于 花梗之 上端, 长 1 一 3 毫米, 稍短 于花; 花梗长 2 — 4 毫米, 纤细; 花被近 钟形, 无毛, 白 色, 长 4 一 5 毫米, 分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裂片 基部, 花 丝短; 花药 球形, 较花 丝短; 子房 卵形; 花柱 短缩。 蒴 果球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花期 6 — 7 月。 产 贡山、 丽江、 彝良, 生 于海拔 1 850 — 3 880 米的 山坡、 水 沟边、 岩 石上或 高山草 甸; 陕西 (太白 山)、 四川、 贵州 (赤水 ) 也有。 尼泊尔 的变种 可能系 误定。 3- 少花粉 条儿菜 虎须草 (滇 南本草 )、 百味参 (滇南 本草) Aletris pauciflora (Klotz. ) Franch. (1896) ; Hand. -Mazz. (1936) ; Baehni et al. 
百合科  651  (1951);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图 鉴,, (1976)* ; Stearn in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To feldia ne palensis Wall. (1832) ,nom. nud. ; Stachyopogon pauciflorus Klotz. in Klctz. et Garcke (1862) * ; Aletris ne palensis Bur. et Franch. (1891), nom. nud. ; A. ne palensis Hook. f. (1892), nom. illeg. ; A. delavayi Franch. (1891), nom. nud. ; A. ne palensis var. delavayi (Franch. )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 A. mairei Levi. (1915); A. panci flora (Klotz. ) Franch. f. minuscula Hand. -Mazz. (1936)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 3a. 少花粉 条儿菜 (原 变种) 图版 213, 1-3 var. pauciflora 植株较 粗壮, 具 肉质纤 维根, 少 分枝。 茎短; 叶 簇生, 披 针形, 长 6 — 23 厘米, 宽 2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具多 数脉。 花葶长 6 — 20 厘米, 直径 1 一 2 毫米, 密生柔 毛, 中下 部有几 枚苞片 状叶,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2 — 15 厘米, 疏 生十几 朵花; 苞片 2 枚,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位于 花梗之 上端, 长 8 — 21 毫米, 其中 1 枚 超出花 1 一 2 倍, 绿色, 中脉 明显; 花梗长 5 — 15 毫米; 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早期 白色, 后变 成暗红 色或淡 红色, 上端约 1/4 处 分裂;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膜质; 雄 蕊生于 花被 筒上, 花 丝短, 长约 0.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 卵形, 向上 渐狭; 花柱不 明显。 蒴果圆 锥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花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福贡、 腾冲、 德钦、 中甸、 兰坪、 维西、 大理、 巧家、 禄劝, 生 于海拔 3 400- 3 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杂木林 下或竹 林下; 四 川西部 (普遍 2 200 — 4 600 米)、 西 藏南部 (聂 拉木) 也有。 也分 布于尼 泊尔、 不丹、 印度西 北部。 本种的 显著特 征是根 肉质纤 维状; 苞片 2 枚, 位于 花梗之 上端, 其中 1 枚 超出花 1 一 2 倍; 总状花 序上十 几朵花 疏生。 3b. 穗花粉 条儿菜 (变种 ) 光叶 肺筋草 (中甸 ) var. khasiana (Hook. f. )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tachyopogon spicata Klotz. in klotz. et Garcke (1862) ; Aletris lanuginosa Bur. et Franch. (1891), (1896) ; C. H. Wright (1903) ; A. khasiana Hook. f. (1892) ; A. lanuginosa var. Khasiana ( Hook. f. ) Bur. et Franch. (1896).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花序 具较密 的花; 苞片与 花等长 或稍长 于花。 花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华坪、 兰坪、 鹤庆、 洱源、 漾濞、 大理、 禄劝,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米的 林下、 髙山 草甸或 山坡草 地上; 四川西 部 (广布 )、 西藏 (察隅 )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东北部 (喀西 亚)。 变种 和原变 种全草 入药, 有补虚 敛汗、 止血 功能。 4- 灰鞘粉 条儿菜 
652  云南 植物志  Aletris cinerascens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X. Lu. et al. (1989). 植 株具细 长的纤 维根, 浅 褐色。 茎 很短。 叶近 基生, 纸质, 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6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无明显 叶柄,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多 数脉; 枯死 的叶鞘 呈浅 灰色, 不分裂 或稍分 裂成纤 维状。 花葶长 20 — 25 厘米, 无毛, 中下部 有几枚 苞片状 叶, 长 1 一 3 厘米, 宽 2 — 4 毫米, 疏 生十几 朵花; 苞片 2 枚, 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短 于花, 位 于花梗 基部; 花梗长 3 — 5 毫米; 花被淡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分裂 到中部 以下; 裂片 膜质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反卷; 雄蕊生 于花被 裂片的 基部, 花丝 下部 贴生于 花被裂 片上, 长 2 — 3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顶部 稍尖; 花柱长 2 — 3 毫米。 蒴果 卵状圆 锥形, 长 5 — 6 毫米, 无毛。 花期 6 月。 产 景东, 生 于海拔 2 700 — 3 100 米 的杂木 林下或 山坡草 地上; 广西 (兴 安, 象县) 也 有。 本 种模式 标本采 自广西 兴安。 5. 星花粉 条儿菜 图版 211, 4-6 Aletris stelliflora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4 ) . Aletris gracilipes Wang et Tang (1943). 根 细长, 纤 维状。 茎短, 基部的 叶鞘分 裂为纤 维状, 褐 棕色。 叶 簇生, 纸质, 线形, 长 9 一 38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绿色。 花葶长 5 — 20 厘米, 无毛, 中 下部具 几枚长 1 一 3. 5 厘 米的苞 片状; 总状 花序长 4 一 15 厘米, 疏生多 数花; 苞片 2, 狭披 针形, 位 于花梗 基部, 长 2 — 4 毫米, 短 于花; 花梗长 3 — 8 毫米; 花 被淡黄 色至粉 红色、 无毛, 长 4 一 5 毫米, 分裂 到中部 以下; 裂片 膜质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反卷; 雄 蕊着生 于花被 裂片的 基部, 花丝 下部贴 生于裂 片上, 长约 1.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 0.6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 5 毫米。 蒴果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期 7 — 9 月。 产 贡山、 福贡、 德钦、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2 500 — 3 880 米的竹 林下、 灌 丛边缘 或高山 草甸; 四川 (天 全、 泸定、 德昌 )、 西藏 (察隅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 大花粉 条儿菜 Aletris megalantha Wang et Tang (1951);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Yiiolirion yunnanense Wang et Tang, in ed. 根为肉 质而少 分枝。 茎短, 密生许 多花。 叶散 生于短 茎上, 不为 簇生, 纸质, 最基 部的苞 片状, 向上 渐大, 呈 带状, 至花葶 上的又 较小, 呈宽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30 厘米, 宽 0.8 — 1.3 厘米, 先端 急尖, 上 部的苞 片状, 披 针形, 先 端钝, 长 2. 5 — 11 厘米, 宽 5 — 7 毫米, 有 缘毛。 花 葶长约 23 厘米, 密生 许多粘 性毛; 总状花 序长达 11 厘米, 疏 生多数 花; 苞片披 针形, 长 0.5 — 1.4 厘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位于 花梗的 上端; 花梗 短, 约 2 — 3 毫米, 较粗, 密生粘 性毛; 花被 坛状, 较大, 外面 密生粘 性毛, 内面 无毛,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顶端 6 浅裂, 裂片三 角状卵 圆形, 长 2. 5 — 2. 8 毫米, 宽 
百合科  653  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粉 红色; 雄 蕊着生 于花被 筒上, 花 丝短; 花药长 圆形, 长于 花丝; 子房宽 卵形, 花柱长 2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镇康, 生 于海拔 3 400 米的草 坡上。 本种系 云南特 有种。 模 式标本 (T. T. Yu 16934) 采自 镇康。 本种习 性不为 簇生, 花 比属中 一般植 物之花 为大, 子房 几乎不 与花被 连生。 故 1950 年植物 学会年 会中汪 发缵、 唐进 两位先 生把本 种作为 一新属 向会上 宣读。 基于 现只有 1 份 标本, 有 待深人 研究。 7. 粉 条儿菜 (救荒 本草) 肺筋草 (植物 名实图 考)、 小 肺筋草 (四川 )、 金线吊 白米、 蛆 儿草、 蛆 芽草、 百味 参、 绿翠草 Aletris spicata (Thunb. ) Franch. (1896);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Hypoxis spicata Thunb. (1784); Aletris japonica Lamb (1811). non Thunb. (1780), nec Houtt. (1779). 植株 具多数 须根, 根 毛局部 膨大; 膨大 部分长 4 一 5 毫米, 宽 0.5 — 0.8 毫米, 白色。 茎 很短。 叶 簇生, 纸质, 线形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 具 5 条明 显脉。 花葶长 30 — 50 厘米, 有棱, 密生 柔毛, 中下 部有几 枚苞片 状叶, 长 1. 5 — 4. 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6 — 20 厘米, 疏生多 数花; 苞片 2, 线形, 位于花 枚 茎部, 长 4 一 7 毫米, 短 于花; 花梗 极短, 有毛; 花被黄 绿色, 上 端粉红 色至浅 紫色, 外面有 柔毛, 长 6 — 7 毫米, 分裂 部分占 1/3 — 1/2,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不 明显; 花药椭 圆形; 子房 卵形,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蒴 果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有 棱角, 长 3 — 4 毫米, 密生 柔毛。 花期 4 一 5 月。 产 贡山、 碧江、 中甸、 维西、 丽江、 漾濞、 大理、 南华、 楚雄、 昆明, 生 于海拔 1 540 — 2 300 米 的山坡 林下、 灌 丛中、 路边 草地; 山西、 河 北和秦 岭以南 各省区 均有。 分 布于日 本。 本种茎 很短, 根 细长, 其 上生有 多数根 毛膨大 块根, 色白 似蛆, 以像 "白 米", 故有 蛆 儿草和 金线吊 白米之 俗称。 根 和全草 入药, 具润肺 止咳, 养心 安神, 消积 驱蛔, 调经 杀虫 之效。 8- 狭瓣粉 条儿菜 图版 211, 7-9 Aletris stenoloba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Aletris spicata (Thunb. ) Franch. var. fargesii Franch. (1896). 根 纤细, 多 分枝, 少数根 毛局部 膨大, 膨大 部分长 3 — 5 毫米, 宽 0.5 毫米。 茎 很短。 叶 基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5 条明 显脉, 基部具 褐色 纤维。 花葶长 4 — 50 厘米, 有毛, 中 下部具 几枚长 0.8 — 3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的 苞片 状叶, 绿色, 并具 3 — 5 条明 显脉。 总状 花序长 6 — 30 厘米, 疏生多 数花; 苞片 2, 披 针形, 位于 花梗的 上部, 长 5 — 7 毫米, 短 于花; 花梗 很短, 长约 1 毫米; 花被白 色至粉 
图版 211 1 — 3. 少花粉 条儿菜 Aletris pauciflora (Klotz. ) Franch. , 1. 植株, 2. 花和 苞片. 3. 花 被展开 (示 雄蕊 与雌蕊 ); 4—6. 星花粉 条儿菜 A. stelliflora Hand. -Mazz. , 4. 植株' 5. 花, 6. 花 被展开 (示雄 蕊与雌 蕊); 7-9. 狭瓣粉 条儿菜 A. stenoloba Franch. , 7. 植株, 8. 花 被展开 (示雄 蕊与雌 蕊). 9. 果。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655  白色, 长 5 — 7 毫米, 有毛, 分裂 至中部 以下; 裂片 膜质, 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0. 5 — 1 毫米, 开展; 雄 蕊生于 花被片 裂片的 基部, 花 丝贴生 花被裂 片上, 长约 1 毫米, 花药球 形或 卵状, 短于 花丝, 子房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蒴果 卵形, 无棱, 有毛, 长 3 — 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兰坪、 凤庆、 昆明、 西畴、 富宁, 生 于海拔 700 — 2 950 米的 沟谷、 溪边、 路旁的 林下、 灌木丛 中或草 坡上; 湖北、 陕西 (南部 )、 甘肃 (南部 )、 四川 (西 南、 西北 )、 贵州 和广西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宜宾。 4* 独 尾草属 Eremurus Beib. 多年生 草本, 有 短的根 状茎。 根 多数, 肉质。 叶 基生, 呈莲 座状, 线形。 花极 多数, 排成 较稠密 的总状 花序, 白色或 黄色, 花梗 先端具 关节; 花被 6 裂, 花 冠状, 漏 斗形或 钟形, 裂片 相等, 在主 要器官 成熟之 前即行 皱折, 舌 状或长 圆形, 背肋 隆起; 雄蕊 6, 近 下 位生, 花丝 丝状, 伸长; 花药长 圆形, 背着; 子房 上位, 近 球形, 3 室; 花柱 丝状, 长 于 雄蕊, 柱头 细小; 子房 上位。 蒴果 球形, 室背 开裂。 种 子每室 多数, 三 棱形, 棱锐尖 或 具翅; 种皮脆 壳质, 黑 色或带 灰色; 胚乳 角质。 50 种, 分布 于欧洲 (2 种, 但不见 于地中 海)、 亚洲 西部和 中亚的 山地。 我国产 4 种, 以新疆 为主, 横断山 区分布 1 种, 云南 也有。 本属现 多归人 Asphodelaseae (R. K. Brumnitt 1992) 1. 独尾草 (图鉴 ) 图版 212, 1-4 中华 独尾草 (秦 岭植 物志) Eremurus chinensis O. A. Fedtsch. (1907); K. Krause (1925); 秦岭植 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Hanningia chinensis ( O. Fedtsch. ) Khokhr. (1965). 根 茎短, 为残存 的纤维 状叶鞘 所包, 须 根多, 肉质, 纺缍状 增粗。 叶 基生, 线形, 绿 色, 长 25 — 50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宽阔, 两侧有 宽膜质 叶鞘, 中 肋常不 明显, 平 行侧脉 细密, 鲜时不 明显。 花葶 (茎) 粗壮, 直立, 圆 柱形, 连 花序长 70 — 130 厘米, 果期 更长, 总状 花序较 疏散, 长达 70 厘米; 花 多数, 小苞 片狭线 状披针 形, 长 1.1 一 3.0 厘米, 白 色中肋 明显, 暗 褐色。 花梗长 1.6 — 2. 5 厘米, 绿色, 先端具 关节, 花被片 6, 白 色至粉 红色, 长圆状 舌形, 长 1.3 — 2 厘米, 宽 3 — 6 毫 米两头 渐狭, 具 1 条深色 中肋; 雄蕊 6, 近 直立, 花丝 白色, 长 6. 5 — 10 毫米, 扁, 干 时膜质 透明, 花 药近 球形, 长 1 一 2 毫米, 黄色; 子房扁 圆形, 绿色, 花柱 细长, 长达 1.7 厘米, 稍短于 花被 裂片, 果 枝先端 上弯。 蒴果近 球形, 具 浅槽, 径约 8 毫米, 种子黑 褐色, 三 棱形, 有 膜翅。 花期 6 — 7 月, 果 9 月 开裂。 产 中甸、 德钦、 鹤庆、 洱源、 元谋, 生 于海拔 1 500 — 2 800 米的 河谷、 山坡; 分布 于甘 肃南部 (武 都、 岷县、 舟曲 ), 四川西 南部、 西部 (得 荣、 乡城、 巴塘、 木里 )、 北 部 (黑 水、 小金、 汶川至 南坪、 松潘 ), 西藏 东南部 (芒 康、 八宿 )。 
图 版 212 1—4- 独尾草 Eremurus chinensis O. A. Fedtsch. , 1: 花枝, 2. 花, 3. 雄蕊 (正面 ), 4. 雄蕊 (背面 ); 5—9. S 鸶兰 Diuranthera minor (C. H. Wright) Hemsl. , 5. 花株. 6. 花, 7. 果, 8. 果横 切面, 9. 种子。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657  本属孤 立分布 种在青 藏高原 外围和 金沙江 河谷的 出现, 显然指 示它是 古地中 海区系 的残 遗成分 (吴 征缢, 1988)。 5- 吊兰属 Chlorophytum Ker. -Gawl. 一 根状茎 粗短或 伸长; 根细或 近肉质 而粗, 有时 膨大为 长纺捶 形或为 块状。 叶 基生成 丛, 或 在直立 的茎上 散生, 带状、 带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无柄或 有柄, 花葶 直立或 下弯, 从叶丛 中或茎 上部的 叶腋中 抽出; 花常 白色, 单生 或几朵 簇生于 同一苞 片内, 排 成总状 花序 或具少 数分枝 的圆锥 花序; 小苞 片小, 披 针形或 卵形; 花梗具 关节; 花被片 6, 离生, 常 缩存, 具 3 — 7 脉; 雄蕊 6, 花药近 基着, 内向 纵裂, 基部常 2 裂; 花丝 丝状; 子房顶 部 3 浅裂, 明显具 3 棱, 3 室, 每室具 1 一数枚 胚珠; 花柱细 长,' 柱 头小。 蒴果倒 卵形, 锐三 棱形, 从 顶部向 下室背 开裂。 种子 扁平,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基部具 1 对 内曲的 钝耳, 种皮 黑色, 密布 细小的 疣凸。 约 200 (-30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非 洲和亚 洲热带 地区, 南美 洲和澳 大利亚 塔斯马 尼 亚有少 数种。 我 国原产 4 种, 分布于 西南和 华南。 另有 一些栽 培种。 云 南连栽 培的有 4 种。 本属 现有人 主张归 Anthericaceae ,一些 国产种 类与鹭 鸶兰属 Diuranthera 的体 态和形 态结 构大都 相同, 唯一的 区别是 鹭鸶兰 的花药 在花时 内弯成 弓形, 基 部叉开 较长; 在果 期由于 蒴果、 种子形 状大小 都十分 相似, 两 属很难 区别, 往 往同一 号标本 由不同 的研究 者定作 不同属 的种。 事实上 两属的 差别小 于同一 吊兰属 的种间 差别, 由此 看来, 鹭鸶兰 属 是否能 作为一 个独立 的属而 成立, 还有待 研究。 分种 检索表 ? 1 (2) 花序 常变为 匍枝, 有叶簇 或幼小 植株生 于苞片 腋内; 花 丝长于 花药; 花药 开裂后 常卷曲 (栽培 植物) 1. 吊兰 C. comosum 2 (1) 花葶 直立, 不为匐 枝状, 苞 腋无叶 簇或新 植株; 花丝 短于花 药或近 等长; 花药开 裂开不 卷曲。 3 (4) 植 物具直 立的地 上茎; 根状茎 直伸, 长达 5 厘米, 粗 1 一 1.5 厘米; 叶 茎生, 长达 60 厘米, 宽 达 3. 5 厘米; 花葶生 茎上部 叶腋, 常 多分枝 2. 大 叶吊兰 C. malayense 4 (3) 植 物无地 上茎, 叶 基生;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5 (6) 根 细长, 须根 状或圆 柱状, 长 5 — 10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叶宽 7 — 10 毫米; 果 压扁后 呈正方 形, 长、 宽 7 毫米 3. 西 南吊兰 C. nepalense 6 (5) 根 粗短、 块 根状、 肉质, 圆柱 形或纺 缍形, 长 2. 5 — 5 厘米, 粗 3 — 5 毫米; 叶狭, 宽 1. 5_4 毫 米; 果小, 倒 卵形, 径约 3 毫米 4. 狭 叶吊兰 C. chinense 1. 吊兰 (通称 ) Chlorophytum comosum (Thunb. ) Baker (18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 Anthericum comosum Thunb. (1772 —— 1775). 
658  云南 植物志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状 茎短, 根稍 肥厚, 中 部常膨 大成纺 锤形, 长 10 — 11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有 时为圆 柱形, 较 纤细。 叶 丛生, 剑形, 绿色或 有黄色 条纹, 干 后常变 黑色, 长 10 — 30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向 两端稍 变狭, 无明显 的柄。 花葶比 叶长, 有 时长达 50 厘米, 常变为 匍枝, 下弯, 常于苞 片腋内 生叶簇 或新的 植株; 花 白色, 常 2 — 4 朵簇 生, 排成疏 散的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梗长 7 — 12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至 上部; 花 被片长 7 — 10 毫米, 3 脉; 雄蕊稍 短于花 被片;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明 显短于 花丝, 开 裂后常 卷曲。 蒴果具 三棱, 压扁 时倒卵 形或倒 心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8 毫米, 每室有 种子 3 — 5 颗。 花期 5 — 8 月, 果先后 成熟。 原产 南非, 各 地广泛 栽培供 观赏。 云南 各地庭 园普遍 栽培。 全草 人药, 煎服可 治声音 嘶哑。 2. 大 叶吊兰 Chi orophy turn malayense Ridley (1925); panigrahi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 orchidastrum auct. non Lindl. : Ridley (1924) ; Gagnep. (1936); K. Larson (1961); C. cauliferum Wang et Tang (1945), non. Poelin.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状茎 直伸, 长 6 — 7 厘米 以上, 粗 1 一 1.5 厘米; 根近 肉质, 圆 柱形, 粗 2 — 3 毫米, 散布 于根状 茎上。 地上茎 直立, 高 10 厘米 以上, 基 部为层 层的鳞 叶 所包; 叶 10 余枚, 螺旋状 着生于 茎上, 带状长 圆形, 薄 纸质, 干后变 黑色, 长 45 — 60 厘米, 宽达 3.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由中 部向下 渐狭为 15 — 20 厘米的 宽柄, 基部 扩大为 抱茎的 叶鞘。 花 葶顶生 或生茎 上部的 叶腋, 直立, 短 于叶, 长 犯 一 so 厘米, 通常 花序下 部具 1 一 4 个 侧枝, 排 成圆锥 花序,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20 — 30 厘米, 侧枝长 5 — 17 厘米, 苞 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花常 2 — 4 枚 簇生; 小苞片 卵形, 先端 骤狭成 尖尾, 长 3 — 4 毫米, 宿存;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白色, 长约 1 厘米; 花被 片长圆 形, 宽 2 — 3 毫米, 边缘宽 膜质; 花丝长 3 毫米, 远短于 花药, 花药长 9 毫米, 近 基着, 基部稍 叉开成 为长约 1 毫 米的附 属体, 略上 弯成浅 弓形, 蒴果 绿色, 干时变 黑色, 宽倒 卵状 心形, 长 6 毫米, 宽 12 毫米, 革质, 从顶 部室背 开裂, 种 子扁, 黑色, 倒卵 圆形, 径约 2. 5 毫米, 基部有 1 对内弯 的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沧源、 勐海、 景洪、 勐腊、 绿春、 金平, 生 于海拔 200 — 1 450 米 的沟谷 雨林、 河 谷 灌丛、 石灰岩 山季雨 林中; 分布于 老挝、 越南、 泰国 和马来 西亚。 在国产 种中, 本种是 唯一具 地上茎 的种, 在 没有花 序时, 其体态 很似丌 口^ 厲 Tupis- tra 的 植物; 后 者花序 通常密 穗状, 浆果 红色等 特性显 然与本 种有实 质性的 不同。 3. 西 南吊兰 图版 213, 1—4 波 叶吊兰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土洋参 (四川 布拖) Chlorophytum nepalense (Lindl. ) Baker (1877) ;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 Hara (1966), (1978); "图 鉴" (1976T;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Phalangium nepalense Lindl. (1826); Curtis 's (1826)*; Antherkum nepalense 
百合科  659  (Lindl. ) Spreng. (1827) ; Chlorophyton undulatum Wall. (1832) nom. nud. ex Hook, f. (1892) nom. illegit. ; C. khastanum Hook. f. (1892) ; Hand. -Mazz. (1936); Hara in Ohashi (1975); Hara (1978); H. Koba et al. (1994); C. flaccidum W. W. Smith (1921) ; C. mekongense W. W. Smith 1. c. ; C. oreogenes W. W. Smith 1. c.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 40 — 50 厘米 (花葶 )。 根状 茎长约 1 厘米, 近 直伸; 根 簇生, 极 多数, 须 根状或 稍粗厚 而为圆 柱状, 长 10 — 20 余 厘米, 粗 0.5 — 2 毫米, 叶 在地面 丛生, 6 — 10 余枚, 叶丛 基部围 以多层 鳞叶, 鳞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花期大 都老枯 而成纤 维层; 叶 绿色, 干后变 黄色或 黑色, 带状, 近 直立, 长 10 — 35 厘米, 宽 7 — 10 毫 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扩大 为包裹 叶丛的 宽鞘; 有的叶 下弯, 在干 标本上 对褶成 镰状, 长 9-13 厘米, 宽不到 10 毫米, 花葶 直立, 高 25 — 50 厘米, 比叶 丛高;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10 — 18 厘米, 偶尔具 1 个 侧枝, 侧枝长 4 一 5 厘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早落; 花 单生或 2 朵 簇生; 小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花梗长 5 — 6 毫米, 关节居 中部 位置; 花 白色, 花被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9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内 轮较宽 ); 雄蕊花 丝长 3 — 3.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近 基着, 长 3. 5 — 5 毫米, 与 花丝等 长或长 得多, 药室 基 部钝, 稍 叉开。 蒴果 明显具 3 条 翅棱, 压扁后 成正方 形或长 方形, 长、 宽 7 毫 米左右 或长大 于宽。 种 子扁, 黑色, 圆形或 扇形, 宽约 2 毫米, 基部种 脐凹人 (秦 仁昌 24594)、 表 面密布 细小的 疣凸。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永胜、 鹤庆、 洱源、 漾濞、 大理、 宾川、 元谋、 大姚、 楚雄、 景东、 保山、 巧家, 生 于海拔 810 — 2 700 米 的云南 松林、 草坡、 江边 灌丛、 山坡石 缝中; 分布 于西藏 (吉 隆、 聂 拉木、 错那 )、 四川 (木 里、 布拖、 冕宁 )、 贵 州西部 (? )。 尼 泊尔、 锡 金 和印度 东北部 也有。 本 种果较 狭长、 正方形 或近长 方形, 宽不过 7 毫米, 花序基 本上不 分枝; 根 常须根 状, 易与 国产其 他种类 区别。 4- 狭 叶吊兰 图版 213, 5-8 Chlorophytum chinense Bur. et Franch. (1891); 中国 植物志 (1980)*; "图 鉴,,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C. platystemon Diels (1912).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根 状茎不 明显; 根 肉质, 粗短, 圆柱 形或纺 锤形, 长 2 — 5 厘米, 粗 3 — 5 毫米, 有少数 须根。 叶 丛生, 3 — 5 枚, 基 部常有 膜质透 明的鳞 叶包住 叶丛, 叶绿 色, 干 后不变 黑色, 线形, 长 9 一 25 厘米, 宽 1.5 — 4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略狭, 无 柄。 花葶 通常高 于叶, 直立, 长 (10 —) 15 — 40 厘米; 花序总 状或有 1 一 4 个侧枝 而成圆 锥 花序, 长 6 — 16 厘米, 侧枝长 9 一 10 厘米, 花极 疏离, 常相距 1.5 厘米 以上; 苞片线 形, 长 1 一 2 厘米, 早落; 花 单生,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绿色, 两侧 膜质, 先端具 线尾, 长 3 — 4 毫米; 花梗 细长, 长 1 一 1.4 厘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白色, 较大, 长约 1 一 1.3 厘米, 花被 片宽约 2 毫米, 外轮的 较狭; 雄 蕊长约 8 毫米, 花丝 白色, 约 与花药 等长, 长 约 4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近 基着, 药 室基部 钝圆, 稍 叉开。 蒴 果小, 倒 卵形, 具 3 棱但不 成明显 的翅, 径 3 — 4 毫米, 绿色, 开裂; 种 子每室 3 枚, 黑色, 倒卵状 楔形, 径 约 2 毫米, 基部 无耳, 表面 有细疣 (中 甸队 2119, 青藏队 83 - 13624)。 花期 6 — 9 月, 
图 版 213 1—4. 西 南吊兰 Chlorophytum nepalense (Lindl. ) Baker, 1. 植株, 2. 花被片 (内轮 )' 3. 雄蕊' 4. 雌 蕊; 5—8. 狭 叶吊兰 C.chinense Bur. et Franch. , 5. 植株' 6. 花序, 7. 花被片 (外轮 ), 8. 花 除去花 被片。 ( WflilW^' 
百合科  661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中甸、 丽江, 生海拔 2 100 — 3 000 米的江 边干旱 灌丛、 干 山坡、 冲 积扇或 砾石堆 上; 分布 于四川 巴塘、 乡城、 稻城、 得荣, 木里、 康定。 模 式标本 Forrest 2 69 8 采自 丽江。 本种根 肉质, 粗短、 块 根状; 花疏 而大, 花梗 细长; 蒴 果小, 倒 卵形, 径不及 4 毫 米, 有棱而 无翅; 种子倒 卵状楔 形等, 都表明 这是一 个特征 鲜明、 在营养 期或花 果期均 易 识别的 好种。 在亲缘 上比较 接近于 华南、 热 带亚洲 和热带 非洲分 布的小 花吊兰 Chbro- phytum laxum R. Br. , 而 并非分 布区相 邻的西 南吊兰 C. nepalense 的 近亲, 可能 是古南 大 陆成分 在川、 滇干旱 河谷中 的孑遗 后代。 《中 国植 物志》 中的小 鹭鸶草 Diuranthera minor 的 四川稻 城和巴 塘标本 都应是 本种。 小鹭丝 草模式 标本产 景东, 从 昆明所 所藏景 东标本 分析, 可 能小鹭 鸶草即 为本属 西南吊 兰的 异名, 待考。 按 Diaranthera 属名 应为鹭 鸶兰, 《中 国植 物志》 误 写作鹭 鸶草。 6. 蜜 驚兰属 Diuranthera Hemsl. 多年生 草本。 根 茎短, 圆 柱形。 根 多数, 常肥 大成纺 锤形。 叶 基生, 多数, 线形, 狭 舌形, 边缘有 绉波, 叶 脉每侧 6 — 8 条。 花葶 直立, 通常长 于叶, 顶生 1 至少 数总状 花序; 苞片短 于花, 狭窄, 极尖; 花 白色, 2 — 3 朵 聚生, 逐一 开放, 具梗, 花 梗中部 有节; 花 被片 6, 近 相等, 内轮 较狭, 线形, 极尖, 外弯, 枯存; 雄蕊 6 , 短于 花被, 花药 长形, 弯曲, 基着, 基 部有尾 2 条; 子房 无柄, 上位, 具 3 棱, 3 室, 花柱 线形, 先端 下弯, 柱 头小, 每 室胚珠 2, 2 列,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蒴 果短, 具 3 翅, 室背 开裂。 种 子每室 2, 圆形, 基部有 2 耳, 种皮 黑色, 有 斑点。 1 种, 特 产我国 西南部 (四 川、 云南、 贵州 )。 云南有 1 种。 本属现 有人主 张亦归 Anthericaceae。 1. 鹭鸶兰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12, 5-9 山韭菜 (云南 )、 大兰 花参、 土漏芦 Diuranthera major (C. H. Wright) Hemsl. in Hook. (1902); "图 鉴,, (1976)*; 中 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 y. L. Tu (1986); G. H. Yang (1991); H. Li (1995). Paradisea minor C. H. Wright (1895); D. minor Hemsl. in Hook. (1902);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y. L. Tu (1986); G. H. Yang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生 草本, 根茎圆 柱形, 长 1 一 4 厘米, 粗 0.5 — 2 厘米; 根 多数, 圆 柱形, 有时 中 间膨大 成狭纺 锤形, 肉质, 长 10 — 30 厘米, 粗可达 5 毫米。 叶 丛生, 线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稍狭 无柄, 长 20 — 50 (—90) 厘米, 宽 0.7 — 2. 5( — 3. 5) 厘米, 边缘 波状或 平坦, 全 缘; 中 肋背面 隆起, 平 行侧脉 多数, 细密。 花葶 直立, 长 30 — 70 (-100) 厘米, 由少数 总状 花序组 成松散 的圆锥 花序, 花序下 部的分 枝长达 20 厘米。 总 苞片淡 绿色, 叶状, 披 针形, 极尖, 长 1.5 — 8 厘米; 花 1 一 3 朵 簇生; 小 苞片三 角状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7 毫 米, 宽 7 — 2 毫米; 花梗 绿色, 长 0.5 — 2. 2 厘米, 中部 稍下有 关节, 果期 由关节 处向外 
662  云南 植物志  弯, 花被片 6, 白色, 近 相等, 长达 2. 5 厘米, 宽约 4 毫米, 展开为 轮状, 中央具 3 — 5 条 紧靠的 纵脉, 两侧宽 膜质; 雄蕊 6, 花丝 白色, 长 约为花 被裂片 之半; 花药长 线形, 淡 黄色, 长约 1 厘米 上弯成 弓形, 基部 2 条 尖尾长 2 毫米; 花柱 白色, 丝状, 长达 2. 2 厘 米, 从基部 向一侧 倾倒, 先端 上弯成 钩状, 柱 头小, 点状, 有 乳凸。 蒴果近 球形, 长 7 毫 米, 连 翅宽约 9 毫米, 种子 黑色, 圆形, 近 扁平, 径约 3 毫米, 表面 有细小 斑凸, 基部 有圆形 的耳。 花期 8 — 9 月, 果 10 月 开裂。 产滇西 北至滇 ^南: 丽江、 洱源、 昆明、 绿春、 蒙自、 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530 — 2 700 米的 林下、 灌丛或 草坡、 或干 旱河谷 灌丛; 四川 盐源、 木里、 冕宁、 布拖、 乡城、 稻城、 得荣 )、 贵州 也有。 模 式标本 W. Hancock 94 采自 蒙自。 本种 体态, 叶, 花大 小变异 很大; 它是一 种适应 于阴湿 的林下 植物, 在干旱 草坡仍 能生长 繁育, 但此 时叶变 狭小, 花也小 一些, 反 映了本 种植物 对不利 生境的 适应, 花药 尾部 的长、 短, 尖、 钝也有 类似的 情况。 同一居 群的植 株在不 同水湿 条件的 年份, 各部 大小也 有很大 差别, 因此, 我 们认为 Hemsley 在建 立本属 所分的 两个种 系同种 异名, 这 里予以 归并。 此外,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谓本 属植物 的叶片 "边 缘具 极细的 锯齿" 与事实 不符。 我们对 各地大 量活植 物和干 标本的 观察, 叶片 都是全 缘的。 根 人药, 有消 炎止血 功能。 7- 山 麦冬属 Liriope Lour. 根 细长, 近末 端具仿 锤状的 肉质小 块根; 根状茎 很短, 有时 具地下 走茎。 茎短。 叶 基生 成丛, 禾 叶形, 基 部边缘 具膜质 叶鞘。 花 葶长, 总状花 序具多 数花; 花小, 直立, 几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 片小, 干 膜质; 花梗 直立, 具 关节; 花被片 6, 分离, 淡紫 色或粉 白色; 雄蕊 6, 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与 花药几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基生, 2 室, 近 内向开 裂; 子房 上位, 3 室, 每室具 2 枚 胚珠; 花柱三 棱形, 柱 头小, 略具三 齿裂。 果实 在发育 早期外 果皮即 破裂, 露出 种子。 种子浆 果状, 球 形或椭 圆形, 早期 绿色, 后 变成暗 蓝色。 有 6 — 8 种, 分布于 越南、 菲 律宾、 日本和 中国。 我国共 6 种, 主产于 秦岭以 南各省 区, 华北 也有。 云南 3 种, 其中 2 种为 栽培或 归化。 本属各 种的小 块根均 人药, 功效近 麦冬。 山麦冬 多栽于 路旁、 公园、 庭院, 用于绿 化 环境、 保持 水土和 观赏。 现 有人主 张归入 Coiwallariacea"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狭 线形, 宽 2 — 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短 于花丝 1. 禾叶 山麦冬 L. graminifolia 2 (1) 叶禾 叶形, 宽 5 — 12 毫米; 花药狭 长圆形 或近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 毫米, 与 花丝几 等长。 3 (4) 具地下 走茎; 叶宽 5 — 8 毫米; 花药狭 长圆形 2. 山麦冬 L. spicata 4 (3) 无地下 走茎; 叶宽 8 — 22 毫米; 花药近 长圆状 披针形 3. 阔叶 山麦冬 L. platyphylla 
百合科  663  1- 禾叶 山麦冬 图版 214, 1-2 细 叶麦冬 (昆明 )、 禾叶 土麦冬 (图 鉴,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iriope graminifolia (Linn. ) Baker (1875) , (1879) excl. syn. et descr. ; Hnad. -Mazz. H936);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 Asparagus graminifolius Linn. (1762); Dracaena graminifolia Linn. (1767); Liriope sptcata auct. non Thunb. : Lour. (1790) ; L. angustissima Ohwi (1934) ; L. crassiuscula Ohwi (1943) ; Ophiopogon spicatus auct. non ker-Gawl. : Lodd. (1822). 根细 或粗、 多 分枝, 末端具 肉质小 块根; 根状 茎短, 具地下 走茎。 茎短。 叶 基生, 狭 线形, 长 15 — 50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边缘 具膜质 叶鞘。 上 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5-7 条脉。 花葶长 20 — 40 厘米, 短 于叶; 总状 花序长 8 — 16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 3 — 5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直立; 苞片 卵形, 顶端具 长尖, 长 4 一 6 毫米; 花 梗长 3 — 4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被 片狭长 圆形, 顶端 圆形, 长 3 — 4 毫米, 白色 或淡 紫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上位, 近 球形; 花柱长 2 — 2. 5 毫米, 稍 粗, 圆 柱形。 种子卵 圆形, 长 5 — 9 毫米。 花期 6 — 8 月。 产 东川、 昆明, 生 于海拔 1 600 — 2 500 米 的山坡 和山谷 阳处、 松 林下; 山西、 河北 及秦 岭以南 各省区 也有。 块根 人药, 有润肺 止咳、 滋阴 生津、 清 心除烦 功能。 2- 山麦冬 图版 214, 3—4 麦冬 (昆明 )、 土麦冬 (种 子植物 名录) Liriope spicata (Thunb. ) Lour. (1790); "广 州志" (195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onvallaria spicata Thunb. (1784) ; Ophiopogon spicatus Ker-Gawl. (1821 ) * ; O. mus- cari Decne. (1867 — 1868); Liriope graminifolia auct. non (Linrr. ) Baker : Baker (1879) pro descr. 根 稍粗, 直径长 1 一 2 毫米, 多 分枝, 小 块根长 8 — 10 毫米; 根状 茎短, 具地下 走茎。 叶禾 叶状, 长 30 — 6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叶 鞘褐色 膜质, 上面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中脉 突起。 花葶长 20 — 6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6 — 20 厘米, 具许 多花; 花 3 — 5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 梗长约 4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 被片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淡 紫 色或淡 蓝色; 花 丝长约 2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花 柱长约 2 毫米, 稍弯, 柱头不 明显。 种子近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花期 5 — 7 月。 全省各 地均有 栽培; 我国除 东北、 内 蒙古、 青海、 新疆、 西藏各 省区, 其他 地区广 泛 分布或 栽培。 也 分布于 日本和 越南。 本种 为常见 的观赏 植物, 小块根 含乃谷 留醇、 氨 基酸、 维生素 A、 葡 萄糖、 留体皂 甙。 人药 有滋阴 生津、 清 心除烦 功能。 3- 阔叶 山麦冬 图版 214, 5-6 阔 叶麦冬 (植物 分类学 报)、 阔叶 土麦冬 (图鉴 ) 
图 版 214 2. 禾叶 山麦冬 Lirbpe graminifolia (L. ) Baker, 1. 植株. 2. 花' 3—4. 山麦冬 L. spicata Lour. . 3. 棺 株, 4 . 花; 5—6. 阔叶 山麦冬 L. platyphylla Wang et Tang, 5. 植株, 6- 花。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665  Liriope platypnylla Wang et Tang (1951);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Ophiopogon spicatus auct. non Ker-Gawl. : Hook. f. in Curtis's (1862) * ; Ophiopogon spicatus Ker-Gawl. var. communis Maxim. (1871); Liriope gramini folia Baker var. densifolia Maxim, ex Baker (1879) ; Liriope spicata Lour. var. lati folia Franch. (1884) ; C. H. Wright (1903); L. muscari L. H. Bailey (1929); Hand. -Mazz. (1936) in nota, non est Ophiopogon muscari Decne. ; L. spicata Lour. var. densiflora C. H. Wright (1903). 根 细长、 多 分枝, 小 块根长 3 — 4 厘米, 宽 7 — 9 毫米; 根状 茎短, 木质, 无 地下走 茎。 茎短。 叶 基生, 密集 成丛, 禾 叶形, 长 25 — 60 厘米, 宽 0.8 — 2. 2 厘米, 革质, 有 时具 明显的 横脉,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平滑,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花葶长 30 — 60 厘米, 总 状 花序长 20 — 40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 4 一 8 朵, 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线形, 长 3 — 5 毫 米;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关 节位于 近中部 或中部 偏上; 花 被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顶 端钝, 长 约 3. 5 毫米, 紫 红色或 紫色;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长 1. 5 — 2 毫米; 子房上 位, 近 球形, 花 柱长约 4 毫米, 柱头三 齿裂。 种子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花期 7 — 8 月 。 元江、 墨江、 江城 等地有 栽培。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记 载滇西 北怒江 流域具 本种野 生 类群, 作 者编写 时未见 产那里 标本, 故 暂作栽 培种。 块根含 8 种留体 皂甙, 人药 有补肺 养胃、 滋 阴生津 功能。 8. 沿阶 草属 Ophiopogon Ker-Gawl.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根 一般较 细而多 分枝, 近末 端具膨 大成肉 质的小 块根, 有时 粗短, 木 质化, 从茎的 各节上 发出, 呈支 柱状, 大 多数种 类的根 先端被 白色或 黄褐色 绒毛状 根毛, 老时渐 脱落; 根状 茎通常 较短, 节间不 明显, 有时 较长, 节间 明显, 节上 被白色 或灰褐 色的鳞 片叶, 并发 出根, 少 数种类 (如 姜状沿 阶草, 大花沿 阶草) 的根 状茎为 肉质, 有 时根 状茎的 节上发 出细长 的地下 走茎。 茎或长 或短, 直立或 匍匐于 地面, 节 间或长 或短, 每 年长短 不等地 延长, 上部节 上发出 新叶, 下 部叶脱 落后, 节上 生根。 叶 有时基 生于短 茎上 成丛, 有时散 生于长 茎上, 少数 种类叶 每隔几 节距离 簇生于 节上, 叶片长 圆形、 披 针 形或禾 叶形, 先端 急尖、 渐尖或 圆形, 边缘平 滑或具 细齿, 基部 或收狭 成明显 的叶柄 或无, 上面绿 色或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白色气 孔带。 总 状花序 生于花 葶顶端 或茎及 分枝 先端; 花 单生或 2 — 7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短 于或长 于花, 多为披 针形或 线形; 花梗常 下弯, 具 关节, 关节 位于花 梗中部 或偏上 偏下; 花被片 6 枚, 分离, 两轮排 列,' 花 蕾 期多为 白色, 盛 花期有 的变为 粉红、 淡紫或 紫色; 雄蕊 6, 着 生于花 被片之 基部, 通常 分离, 少数 花药连 合成圆 锥形; 花丝 很短, 约 1 毫米 左右; 花药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基 着生, 2 室, 近 于内向 开裂; 子房半 下位, 上端宽 而平, 中间 稍凹, 3 室, 每 室各具 2 枚 胚珠; 花柱 或细圆 柱状, 或细圆 锥状, 少 数顶端 下弯。 果实 在发育 早期外 果皮破 裂而露 出白色 种子。 种子 常由一 个或几 个同时 发育, 浆 果状, 椭圆 形或近 球形, 早期 绿色, 成 熟 后呈暗 蓝色。 
666  云南 植物志  约 50 — 60 多种 和一些 变种, 主 要分布 于亚洲 东部和 南部的 亚热带 和热带 (南至 印度、 马来西 亚及菲 律宾) 地区。 我国有 40 多 个种, 主产于 华南、 西南各 省区, 只有麦 冬一种 广布 到秦岭 以北。 云 南共有 33 种, 其中有 13 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本属现 常归人 Convallari- aceae 本属 中少数 种类的 根末端 膨大成 肉质小 块根, 中药 亦作麦 冬用。 其中 浙麦冬 a japonicus (L. f. ) Ker-Gawl. 早在 《神农 本草》 中 就列为 上品, 有养阴 润肺, 清心 除烦, 益胃 生津之 功效, 为传统 中药, 并广泛 栽培。 本属的 染色体 基数为 x=18, 核型为 二型。 分种 检索表 1 (24) 叶长 圆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有明显 的叶柄 (宽 叶组 Sect. Peliosanthoides). 2 (9) 植 物具长 的茎, 茎多少 匍匐或 斜卧于 地面, 叶 簇以一 定距离 分布于 茎上。 3 (4) 叶先 端多少 尾状, 背面浅 绿色; 花每 2 — 3 朵 簇生, 较小, 花 被片长 4 一 6 毫米 4. 褐鞘 沿阶草 O. dracaenoides 4 (3) 叶先端 渐尖、 急尖或 骤尖, 但 不为短 尾状, 背面带 粉白或 苍白的 绿色; 花 单生, 较大, 花被 片 一般长 7 — 8 毫米。 5 (8) 花药长 6 — 7 毫米, 仅稍 短于花 被片; 叶宽 9 一 17 毫米, 茎 上的鞘 浅色。 6 (7)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上面 绿色, 具 5 条明 显脉; 苞 片膜质 1. 云南 沿阶草 O. tienensis 7 (6) 叶狭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术. ^端 急尖或 骤尖, 上面深 绿色, 具多 数脉, 中脉 明显; 苞片纸 . 质 2. 澜沧 沿阶草 O. lancangensis 8 (5) 花 药长约 4 毫米, 约为 花被片 长度的 一半; 叶宽 15 — 30 毫米; 茎上 的鞘紫 褐色或 深褐色 3- 葡莲 沿阶草 O. sarmentosus 9 (2) 植物或 有较长 的茎, 而叶不 规则地 散生于 茎上, 或茎 很短而 叶簇近 基生。 10 (11) 在近基 生的, 根状 茎状的 茎发出 几条细 长的, 直径为 1 毫米 的横生 走茎; 叶 先端圆 形或钝 5. 钝叶 沿阶草 O. amblyphyHus 11 (10) 不 具地下 走茎, 叶先端 渐尖、 急尖或 骤尖, 极少 稍钝。 12 (13) 叶 有假羽 状脉, 即从中 脉下部 两侧斜 向发出 2 对 侧脉, 边缘通 常多少 有皱纹 6. 长药 沿阶草 O. peliosanthoides 13 (12) 叶不 具假羽 状脉, 侧脉 全部从 叶基部 发出, 近 弧形, 一般 边缘无 皱纹。 14 (23) 植 物根较 细而且 柔软, 不为 支柱状 的木质 化根, 密生 根毛。 15 (18) 叶厚 革质, 宽 25 — 40 毫米, 先端 骤縮成 短尖。 16 (17) 花葶长 15 — 24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通常 2 — 4 朵成簇 着生; 花药约 3 毫米, 分离 7. 多花沿 阶草 O. tonkinensis 17 (16) 花 葶长约 14 厘米, 具十儿 朵花; 花通常 1 一 2 朵生 于苞片 腋内; 花 药长约 4 毫米, 连 合成圆 锥形' 后 期分离 8. 中华 沿阶草 O. sinensis 18 (15) 叶 草质或 纸质. 宽 15 — 2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19 (20) 叶长 5—9 厘米; 花单朵 着生; 花被片 明显比 花梗长 …… 9. 屏边 沿阶草 O. pingbienensis 20 (19) 叶长 13 — 25. 5 厘米, 花每 2 — 3 朵 簇生; 花被与 花梗近 等长。 21 (22) 叶狭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5 厘米, 叶柄 纤细, 先 端钝圆 10. 细柄 沿阶草 O. griffithii 
百合科  667  22 (21) 叶狭长 圆形, 长 13 — 18 厘米, 叶柄 较粗, 先端 急尖或 短渐尖 11. 丽叶 沿阶草 O. marmortosus 23 (14) 植物 具粗壮 的木质 化根, 坚硬、 近 无毛, 貌似 支柱柱 …… 12. 木根 沿阶草 O. xyloirhizus 24 (1) 叶禾 叶形或 剑形, 基 部渐狭 成不明 显的柄 或无柄 (沿 阶草组 Sect. Ophiopogon). 25 (48) 植 物明显 有茎, 至少 在叶丛 下方有 2 — 3 厘 米以上 的茎, 后 者近圆 柱形, 常斜卧 地面或 多少埋 于腐殖 质中, 有较密 的节和 残存的 叶鞘, 生根, 形如根 状茎。 26 (29) 叶多 枚聚生 成簇, 各叶 簇以一 定距离 分布于 茎上, 茎 较长, 叶簇之 间可见 茎外露 部分。 27 (28) 叶长 线形, 长 40 — 5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基部 近两列 套叠于 茎上; 花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花 丝极不 明显;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13. 滇西 沿阶草 O. yuiinanensis 28 (27) 叶禾 叶状, 长 14 一 35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基部 不规则 簇生于 茎上; 花 1 一 4 朵 簇生于 苞片腋 内; 花丝稍 明显; 花药 卵形, 长约 2 毫米 I 4 . 簇叶 沿阶草 O. tsaii 29 (26) 叶或 散生于 茎上, 或近 簇生, 后者在 叶簇下 方可见 到貌似 根状茎 的茎。 30 (31) 植 物有横 走的, 细长的 走茎; 花开 放时花 柱长为 花药的 1 倍, 至少有 1/3 伸出花 被之外 23. 短药 沿阶草 ()• angustifoliatus 31 (30) 植物不 具上述 走茎, 若 有走茎 也是茎 基部的 延长, 花柱 长不及 花药的 1 倍, 不伸 出花被 外.。 32 (33) 茎 较长, 比叶 长或近 等长; 苞 片除中 脉外, 薄 膜质、 亮 白色, 透明, 比 花梗短 ••' 15. 长茎 沿阶草 O. chingii 33 (32) 茎 较短, 一般 明显比 叶短; 苞片 草质或 边缘薄 膜质, 后者通 常比花 梗长。 34 (37) 植 物具坚 硬的、 木质化 的根, 它多少 伸直, 粗 3 — 5 毫米, 貌似支 柱根, 根 毛一般 脱落。 35 (36) 叶 宽不到 1 厘米; 花每 1 一 2 朵 着生; 花梗短 于花被 •••••• 16. 富宁 沿阶草 O. fooningensis 36 (35) 叶宽 1 一 2. 5 厘米; 花 3 — 4 朵或 更多一 些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花梗长 于花被 17. 大叶 沿阶草 O. latifolius 37 (34) 植物 具较柔 软且多 少弯曲 的根, 通常粗 1 一 2. 5 毫米, 一般被 绒毛状 根毛。 38 (39) 花 药连合 成长圆 锥形, 长 5 — 7 毫米, 花开 放后, 花药 尖端伸 出花被 之外; 花蕾 披针形 或卵形 披针形 24. 四川 沿阶草 O. szechuanensis 39 (38) 花药 分离或 连合成 球形、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花蕾 球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40 (43) 根细软 而多, 粗约 1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41 (42) 叶禾 叶状, 长 25 — 55 厘米, 宽 7 — 11 毫米; 苞片长 2 — 4 厘米, 边缘膜 质而宽 18. 大 沿阶草 O. grandis 42 (41) 叶长 线形, 长 20 — 3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苞片长 1 一 1. 8 ( — 2) 厘米, 无膜 质边缘 …… 19. 泸水沿 阶草 ()• lushuiensis 43 (40) 根 稍粗, 一般粗 1.5 — 3 毫米; 花药 卵形。 44 (45) 花药 分离, 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在花 开放后 顶端不 外卷;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或更短 ' 20. 西南 沿阶草 O. mairei 45 (44) 花药 连合, 或后期 分离; 花被片 6 — 7 毫米, 在花 开放后 顶端常 外卷, 花梗 6 — H 毫米。 46 (47) 叶宽 4 一 I 3 毫米, 先端渐 尖而具 尖头; 花梗长 10 — U 毫米; 花丝 明显, 长约 1 毫米 …… 21. 狭叶 沿阶草 O. stenophyllus 47 (46) 叶宽 14 一 22 毫米, 先端急 尖而具 钝头; 花梗长 6 — 9 毫米: 花丝不 明显… ••••• • 22. 连药沿 阶草 O. hnckianus 48 (25) 植物茎 极短, 不 明显, 即在基 生叶丛 之外看 不到茎 或貌似 根状茎 的茎, 有 时有根 状^. 化1 决 非近圆 柱形或 近于直 生的。 49 (52) 根状茎 肥大, 肉质。 
668  云南 植物志  50 (51) 根状茎 肥厚呈 姜状, 宽约 3 厘米 25. 姜状 沿阶萆 O. zingiberaceus 51 (50) 根状茎 粗大呈 块状, 宽约 6 — 8 厘米 26. 大花 沿阶草 O. megalanthus 52 (49) 根 状茎较 小或不 明显。 53 (60) 植物 不具横 生的、 细长 的地下 走茎。 54 (57) 花 序轴最 下部的 苞片长 2 — 4 厘米, 是花 (包括 花被和 花梗) 长度 2 — 3 倍。 55 (56) 叶禾 叶状, 先端长 渐尖; 最下部 的苞片 2 — 2. 5 厘米; 关节位 于花梗 近中部 或偏上 29. 尖叶 沿阶草 O. aciformis 56 (55)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近 急尖, 最下部 的苞片 2 — 4 厘米; 关节位 于粗厚 的花梗 近基部 … 28. 长苟沿 阶草 O. longibracteatus 57 (54) 花序 轴最下 部苞片 较短。 58 (59) 花大, 花被 片在花 盛开时 外卷; 花药 条状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27. 卷瓣 沿阶草 O. revolutus 59 (58) 花小, 花被片 在花盛 开时不 外卷; 花药 条形或 条状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约为 花被片 长度的 一半 30. 间型 沿阶草 O. intermedius 60 (53) 植 物具横 生的、 细长 的地下 走茎。 61 (62) 花 较大, 花 被片长 6 — 7 毫米; 花丝极 明显, 长约 1.5 毫米, 约 为花药 长度的 1/3 31. 长丝 沿阶草 O. clarkei 62 (61) 花 较小, 花 被片长 4 一 6 毫米; 花丝 很短, 不 明显。 63 (64) 花柱 细长, 圆 柱形, 基部不 宽阔; 花葶通 常稍短 于叶或 近等长 … 32. 沿阶草 O. bodinieri 64 (63) 花 柱一般 粗短, 基部 宽阔, 略 呈长圆 锥形; 花 葶通常 比叶短 得多… 33. 麦冬 O. japonicus 1. 云南 沿阶草 竹 叶草、 小 沿阶草 (文山 ) Ophiopogon tienensis Wang et Tang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S. C. Chen in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 纤细, 质软, 多 分枝, 被 有褐色 根毛; 无根 状茎。 茎 很长, 匍匐于 地面, 直径约 2 — 3 毫米, 每 隔几节 距离发 出根和 叶簇, 有 时发出 分枝, 节 间长约 1 厘米, 节上 有白色 膜质 鳞叶或 鳞叶脱 落后的 纤维。 叶 3 — 6 枚 簇生,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7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收缩成 明显的 叶柄, 上面 绿色, 具 3 条明显 的脉, 背面 粉 绿色, 多 数脉, 边缘具 细齿; 叶柄长 5 — 15 厘米。 总状花 序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的叶束 中, 长 7 — 12 厘米, 具几朵 至十几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膜 质, 长约 3 — 4 毫米; 花梗长 6 — 9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粉 白色; 花 丝短, 长仅 1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花柱 细长, 与 花药近 等长。 种子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花期 5 — 6 月。 产 开远、 蒙自、 金平、 文山, 生 于海拔 2 200 — 2 90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本种 系云南 特 有种, 模 式标本 采自蒙 自的大 黑山。 作 者编写 本种时 只看到 2 份标本 (欧 乞^、 秦润保 13, 蒋英 13109)。 前 1 份 采自文 山老 君山; 后 1 份采自 开远, 为本 种的同 举模式 标本。 2 份 标本均 无花、 无果。 本 文的花 果描述 是引自 《中 国植物 志》。 金平、 蒙 自有分 布也是 依文献 所写。 2. 澜沧 沿阶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百合科  669  Ophiopogon lancangensis Y. P. Yang et H. Li (1990) " . 根粗, 分 枝少, 被白色 根毛, 后期 脱落呈 褐色。 茎长, 匍 匐状, 节上 被有白 色膜质 的鞘, 每 隔几节 生根和 叶簇。 叶狭长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8 — 1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骤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上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多 数脉, 中 脉明显 突出, 叶柄长 5 — 10 厘米。 花葶生 于茎和 分枝顶 端的叶 簇中, 长 7 — 10 厘米或 更长, 10 — 20 多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顶端 狭尖, 中脉 明显, 5 — 12 毫 米长, 纸质; 花梗长 7 — 10 毫 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 蕾 绿色; 花 丝短, 不及 1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顶端稍 下弯,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细长, 与 花药 等长, 每室有 2 胚珠。 花期 5 — 6 月 。 产 澜沧, 生 于海拔 1 800 米 的沟谷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 本 种叶片 较长, 叶 柄短, 先端 急尖, 叶脉 多数, 中 脉明显 突出, 苞片 纸质, 可资辨 认。 3- 匍茎 沿阶草 图版 215, 1-2 Ophiopogon sarmentosus Wang et Dai,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粗, 多 分枝, 密 被白色 根毛; 无根 状茎。 茎长, 直径约 2 — 3 毫米, 匍匐于 地面, 每 隔几节 距离簇 生有叶 和根, 节间长 1 一 1.5 厘米, 节 上被褐 色鳞叶 和残留 纤维。 叶 5 — 6 枚 簇生,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不对称 收狭成 明显的 叶柄, 上面 绿色, 具 9 条明显 的脉, 下面淡 绿色, 多 数脉;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基部 膨大, 边缘具 皱折、 褐色 的膜质 叶鞘。 总状 花序生 于茎先 端的叶 束中, 长 7 — 10 厘米, 具 5 — 6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先端 渐狭成 短尖, 最下 面的长 7 — 8 毫米, 具一 明显的 中脉; 花 梗细, 长 6 — 10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 片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紫色; 花丝 很短;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柱 细长, 约 9 毫米, 比 花被片 稍长。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耿马、 凤庆、 临沧、 景东, 生 于海拔 1 350 — 2 700 米的 河边、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本种系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耿马。 4- 褐鞘 沿阶草 图版 215, 3-4 八宝 镇心丹 (全 国中草 药汇编 )、 龙血树 沿阶草 (译名 ) Ophiopogon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 (1892) ; Rodrig. in Lecomte (1934) ;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Flueggea dracaenoides Baker (1874); Mondo dracaenoides Farwell (1921); Bailey (1929). 根 稍粗, 多 分枝, 具白色 或褐色 根毛; 无根 状茎。 茎长 而粗, 直径 3 — 6 毫米, 直立 或 斜生, 分枝, 节间长 4 一 10 毫米, 节上为 褐色或 灰白色 的鳞叶 包围, 并 发出粗 而木质 的支 柱根。 叶 4 一 7 枚 每隔几 节距离 簇生于 茎上,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5 — 10 厘 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骤 尖成短 尾状, 基部 两侧不 对称, 渐狭 成柄, 上面 绿色, 背面 浅 绿色, 多 数脉, 叶柄长 3 — 5 厘米, 基部 膨大, 边缘具 膜质的 叶鞘。 总状 花序生 于茎和 
670  云南 植物志  茎 分枝先 端的叶 束中, 长 8 — 13 厘米. 具 10 — 20' 余花: 花 2 — 4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顶 端的有 单生; 苞片披 针形, 早期 绿色, 最下 面的长 8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为 膜质; 花梗长 3 —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被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白色, 稍带 粉红; 花丝 很短, 花药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柱 纤细, 稍 长于花 被片。 种 子近球 形, 长 10 — 13 毫米。 花期 9 月。 产 绿春、 屏边、 砚山、 麻 栗坡、 西畴和 富宁, 生 于海拔 200 — 1 800 米的 山坡, 箐沟 林下阴 湿处;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老挝、 锡金和 印度。 从采集 到的标 本看, 本 种生于 绿春、 富宁等 地的沟 谷阔叶 林下的 类群, 叶片尤 其宽, 可达 3. 5 厘米, 这 可能是 适应阴 湿生境 所致。 本种多 以茎匍 匐状,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披 针形, 先 端短尾 状等特 征区别 于其他 种类。 5. 钝叶 沿阶草 图版 215, 5-6 Ophiopogon amblyphyllu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细 长而多 分枝, 褐色, 散生于 根状茎 的各个 节上; 根状茎 较长, 节 间短, 节上残 留白色 膜质的 鳞叶或 纤维, 并发 出地下 走茎; 走茎节 间长, 约 1 一 I. 5 厘米, 被白 色膜质 鳞叶, 无根。 茎长, 约 6 — 8 厘米, 节 间短, 散生许 多叶, 分枝。 叶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6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渐狭 成柄,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叶柄长 3--5 厘米, 基部 膨大, 边缘具 膜质的 叶鞘。 总状花 序生于 茎和茎 分枝先 端的叶 束中, 长 3 — 6 厘米, 扁平, 具 10 余 朵花; 花在 花序柄 上部为 单生, 下部具 2 朵 花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花柄长 3 —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1 明显 中脉, 淡 紫色; 花 丝短; 花药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长 2 — 3 毫米, 超出 花药。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9 毫米。 花期 6 月。 产 昭通、 镇雄, 生 于海拔 1 600 — 1 85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四川也 分布。 本种 模式采 自四川 荥经。 将本 种产于 滇东北 的类群 与产于 四川峨 眉山、 荥经的 类群相 比较, 前 者叶为 倒披针 状长 圆形, 宽 6 — 12 毫米, 花序轴 基部的 幼叶边 缘无皱 折膜; 后者 叶为长 圆形, 宽 12 — 17 毫米, 幼 叶边缘 具皱折 的膜。 过去将 后一类 群定为 一新种 O. omeiensis, 由于 其他特 征 相同, 可作 为同种 处理。 6. 长药 沿阶草 图版 216, 5-6 麦冬 (马关 )、 大 叶麦冬 (屏边 ) Ophiopogon peliosanthoides Wang et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粗, 具白色 根毛, 后期变 褐色或 脱落, 先 端常膨 大成紡 锤形的 肉质小 块根, 长 2 — 4 厘米, 直径 3 — 5 毫米; 根 状茎长 4- 7 厘米, 每隔几 节距离 生根, 节 间短, 节上 被褐色 鳞叶。 茎 很短, 分枝, 节 间短, 节 上具白 色膜质 鳞叶。 叶基生 成丛, 长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1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骤缩成 短尖, 边缘有 皱折, 基部两 侧不对 称, 上面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具 2 对明显 侧脉,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花葶长 6 — 8 厘米, 丛 茎先端 伸出, 有时具 3 — 4 个 花序; 总状 花序长 5 — 12 厘米, 具 10 — 2 余花; 花单生 
图 版 215 1 — 3. 匍茎 沿阶草 Ophiopogon sarmentosus Wang et Dai. 1. 花枝. 2. 椬株 下部' 3. 花; 4—5. 褐销 沿阶草 0. dracaenoides (Baker) Hook. f. , 4. 叶, 5. 花; 6—7. 钝叶 沿阶草 O. amblyphyllus Wang et Dai . 6. 植株. 7. 花。 (肖 溶绘) 
图 版 216 1—2. 屏边 沿阶草 Ophiopogon pingbienensis Wanget Dai' 1. 植株, 2. 花; 3—4. 多花 沿阶草 O. tonkinensis Rodrig. , 3. 叶, 4. 花; 5—6. 长药 沿阶草 O. peliosanthoides Wang et Tang, 5. 叶' 6. 花。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673  或 2 — 3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具 3 条明 显脉, 边缘 膜质, 最下面 的长约 2 厘米, 宽约 3 毫米;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紫 红色或 紫色; 花 丝短, 长约 1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早期 绿色, 后期 变成淡 黄色; 花柱 细长, 约 9 一 10 毫米, 花 蕾期, 花 柱基部 弯曲。 种子 椭 圆形, 长约 11 毫米。 花期 5 — 6 月 。 产 屏边、 马关、 麻 栗坡、 西畴, 生 于海拔 1 000 — 1 700 米的 山坡、 沟边 常绿阔 叶林、 混 交林或 灌木丛 下的阴 湿处; 贵 州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贵州 安龙。 本 种的根 末端具 膨大的 肉质小 块根, 同 样可作 "麦 冬" 用。 《中 国植 物志》 强调本 种叶的 显著形 特征是 "具 4 对侧 脉", 从 大多数 标本的 观察, 叶 一般具 2 对明显 侧脉, 如 果把一 些不很 明显的 侧脉也 包括, 则 不只是 4 对, 5 对, 6 对侧 脉 的情况 也有。 7- 多花 沿阶草 图版 216, 3-4 竹叶菜 (西畴 ) Ophiopogon tonkinensis Rodrig. (1928); in Lecomte (1934); "图鉴 ,, (1976) * ; 中 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粗, 多 分枝, 被白色 绒毛状 根毛, 后期 脱落; 根状茎 很短, 块状, 侧芽发 育成新 枝。 茎 很短, 节间短 縮成不 明显; 被褐色 鱗叶和 脱落后 残存的 纤维。 叶基生 成丛, 厚革 质,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具 短尖, 基部 两侧不 对称,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具多 数脉;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花葶长 6 — 10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一般 2 — 4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也有 单生; 苞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最下 面的长 6 — 9 毫米, 具 一明显 中脉; 花梗长 3 — 5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淡 紫色; 花丝 明显, 花药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花 柱细, 稍超出 花药。 种子椭 圆形, 长 7 — 19 毫米。 花期 9 月。 产麻 栗坡、 西畴, 生 于海拔 1 000 — 1 600 米的石 灰岩山 密林下 或灌木 丛下; 广西也 有。 分布 于越南 北方。 8- 中华 沿阶草 Ophiopogon sinensis Y. Wan et C. C. Huang (1987) * ;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 粗而分 枝少。 茎 粗短, 直径约 1 厘米, 密 被残存 叶鞘。 叶基生 成丛,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连 同叶柄 23 — 37 厘米, 宽 2. 5 — 3.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渐 狭成明 显或稍 明显 的柄, 上面 绿色, 下 面灰绿 4, 具多 数脉。 花 葶长约 14 厘米, 总状花 序长约 5 厘米, 具 10 余花; 花 1 一 2 朵 生于苞 片腋片 卵形, 最下 面的长 5 — 7 毫米; 花梗长 12 — 15 毫米, 关节位 于下部 1/3 处;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内轮 3 片 比外轮 3 片宽, 白色, 基 部带 紫色, 先 端钝; 花丝 很短, 不 明显,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4. 5 毫米, 金 黄色, 连合成 圆 锥形, 后期 分离; 子房 3 室, 每室具 2 枚 胚珠, 花 柱长约 6 毫米。 产 富宁, 生 于海拔 1 380 米的 石灰山 林下。 为 云南新 记录; 广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广西药 用植物 园栽培 种类, 从广 西区内 引种, 但 无具体 地点。 
674  云南 植物志  本种 与多花 沿阶草 相似, 但叶 柄短, 收狭 有时不 明显; 花葶 较短, 花 1 一 2 朵 着生于 苞片 腋内; 花药 早期连 合成圆 锥状, 可资 区分。 9. 屏边 沿阶草 图版 216, 1-2 Ophiopogon pingbienensi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 稍粗, 末端 具白色 根毛; 根状茎 很短, 约 1 一 2 厘米, 块状, 节 间短, 节上 具鳞片 叶, 并发 出根和 侧芽。 茎 很短, 节 间极不 明显。 叶基生 成丛,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5 — 8 厘 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上面 绿色, 具 5 条明显 的脉, 背 面灰绿 色, 具多数 细脉; 叶柄长 3 — 9 厘米, 基 部膨大 着生于 节上。 花 葶短, 自茎 顶端的 叶丛中 抽出, 约 3 — 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2 — 3 厘米, 具几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 片卵状 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中脉 明显;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1 条明 显脉, 蓝 白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线 状, 长 6 — 7 毫米; 花柱 细长, 约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或 ^ 球形, 长 7 — 9 毫米, 早期淡 绿色, 后变 蓝色。 花期 5 月。 产 屏边, 生 于海拔 1 860 — 2 800 米密 林下阴 湿处。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 标本采 自 屏边。 10. 细柄 沿阶草 (新拟 ) Ophiopogon griffithii (Baker)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Y. P. Yang et H. Li (1990). Flueggea griffithii Baker (1879).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30 厘米。 根 稍粗, 分 枝少。 茎 很短。 叶常 5 — 10 枚基生 成丛,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5 厘米, 宽 1.3 — 1.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基 部不对 称渐狭 成柄, 上面深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具多 数脉, 中脉 明显, 叶柄 纤细、 短。 花葶从 叶丛伸 出, 长 13 — 16 厘米, 扁平; 总状 花序长 5 — 8 厘米, 疏生 10 余花; 花通常 2 — 3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白色, 膜质, 具 一明显 中脉, 最下面 的长约 1.2 厘米; 花梗长 8 — 10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花 丝短, 花药 线形, 长 4. 5 — 5. 5 毫米, 花柱 细长, 长 5 — 6 毫米。 种子椭 圆形或 球形, 长约 9 一 11 毫 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 产勐腊 (龙林 ), 生 于海拔 7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 本种为 中国新 记录。 11 丽叶 沿阶草 Ophiopogon marmoratus Pierre ex Rodrig. (1928) ; in Lecomte (1934)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细 而软, 褐色, 末 端具膨 大的小 块根; 根状茎 很短。 茎 很短。 叶基生 成丛, 狭长 圆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18 — 2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上面 绿色, 背 面淡 绿色, 具多 数脉, 其中有 7 条脉 明显; 叶柄长 8 — 12 厘米。 花 葶长于 或近等 于叶, 长 15 — 3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2 — 14 厘米, 具 10 — 20 余 朵花, 多为 单生, 基 部有时 2 — 3 朵 花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卵 形或宽 卵形, 先端具 长尖, 最下面 的长约 1 厘米, 膜质; 花 梗长约 8 — 10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白色; 花丝很 
百合科  675  短; 花 药狭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柱 细长, 长约 8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景东、 文山, 生 于海拔 1 800 — 2 550 米的密 林下; 广西 西南部 (龙津 一带)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本 种与多 花沿阶 草在外 形上很 相似, 但它 以叶质 地薄; 花 较大, 白色, 仅 1 一 2 朵着 生于苞 片腋内 区别于 多花沿 阶草。 12. 木根 沿阶草 Ophiopogon xylorrhizu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支柱根 粗壮, 直径 2 — 3 毫米, 木 质化, 坚硬; 根状茎 很短, 节 间短, 节 上发出 细根。 茎 较短, 长 4 一 5 厘米, 每年茎 先端延 长后, 下 端节上 发出支 柱根。 叶长 圆形, 革质, 较 厚, 长 10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具 短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上面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 具多 数脉, 边缘稍 皱折; 叶柄长 5 — 10 厘米, 基部 膨大。 花葶长 5 — 8 厘米, 总状花 序长 8 — 11 厘米, 具 20 余花; 花 2 — 3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顶 端少数 单生; 苞片 卵形, 长 3 — 6 毫米; 花 梗长约 4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淡 蓝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 细长, 约 4 毫米, 种子蓝 绿色, 长约 10 毫米。 花期 6 — 7 月。 产 勐海、 勐腊, 生 于海拔 600 — 1 150 米的热 带雨林 下或阴 湿处。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 标本采 自 昆 洛公路 旁的密 林下。 13. 滇西 沿阶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Ophiopogon yunnanensis S. C. Chen (1988)*; Y. P. Yang et H. Li (1990); S.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 纤细, 质软、 多 分枝; 根状 茎无。 茎 很长, 圆 柱形, 直径为 4 一 7 毫米, 匍 匐于地 面, 节间长 5 — 10 毫米, 节 上被褐 色叶鞘 和叶鞘 脱落后 的残留 纤维。 叶 9 一 11 枚 隔几节 距离 簇生于 茎上, 禾 叶形, 长 20 — 50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 部 叶柄不 明显, 边缘为 膜质, 上面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5 — 6 脉, 中脉 明显。 总状 花序生 于叶 束中, 长 5 — 10 厘米, 扁平, 具 10 余花, 花成 对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尾头 渐尖, 花 梗比苞 片短, 在下部 1/3 处具 关节; 花 被片长 圆形, 约 7 — 9 毫米, 宽约 3 — 5 毫米,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丝 很短,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柱 细长, 长 5 — 6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泸水, 生 于海拔 1 700 — 2 200 米 河边林 下或岩 石上。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泸水、 怒 江河谷 两岸丛 林中。 14. 簇叶 沿阶草 大叶 沿阶草 (孟 连、 勐马) • Ophiopogon tsaii Wang et Tang (1937)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 稍粗, 质软, 多 分枝, 密 被白色 根毛, 老时渐 脱落; 根状 茎几乎 没有。 茎长, 下 部 匍匐于 地面, 上 部向上 斜升, 直径约 3 — 6 毫米, 节间长 5 — 10 毫米, 节 上具灰 褐色的 膜质鳞 片叶, 每年延 长后, 下部叶 枯萎而 发出粗 壮的支 柱根。 叶 8 — 12 枚 隔几节 距离簇 
676  云南 植物志  生于 茎上, 禾 叶状, 长 15 — 30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收狭 成不明 显的叶 柄, 边缘 具膜质 叶鞘,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中 脉明显 突起。 总 状花序 着生于 茎先端 的叶 丛中, 短 于叶, 长 10 — 15 厘米, 具 10 — 20 花; 花 1 一 4 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 片披针 形, 最下面 的长约 1 厘米, 边缘 为白色 膜质; 花梗长 5 — 8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被片 长圆形 或近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具明显 中脉, 早期 白色, 后期变 成淡蓝 色或淡 紫色; 花丝稍 明显, 长约 1 毫米; 花药 卵形, 白色, 长约 2 毫米; 花柱 细长, 长约 4 毫米, 淡 红色, 超出 花药和 花被。 种 子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盈江、 孟连、 耿马、 景洪、 勐腊、 绿春、 屏边、 文山, 生 于海拔 550 — 1 800 米的 山坡、 沟谷和 林下阴 湿处。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比 较产滇 西南和 滇东南 的同种 标本, 发现在 前者, 簇 叶沿阶 草多生 于低海 拔地区 (550 — 800 米左右 ), 叶片 较宽; 在 后者, 海拔 1 000 — 1 800 米的 密林下 多见, 叶 片也相 对 较狭。 15- 长茎 沿阶草 图版 217, 1-2 铁韭菜 (广西 )、 铁丝草 (四川 ) Ophiopogon chingii Wang et Tang (1937) ;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Y. X. Lu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一般 较粗, 多 分枝, 常多 少木质 化而稍 坚硬, 被白色 根毛; 根状茎 很长, 约 10 — 20 厘米, 节 间长, 节上被 白色膜 质的鳞 片叶, 并发 出根。 茎长, 上部 或多或 少向上 斜升, 直径 3 — 7 毫米, 每年延 长后, 老 茎上的 叶枯萎 而残留 叶鞘。 叶 散生于 茎上, 剑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狭成不 明显的 叶柄, 边缘 具白色 膜质的 叶鞘, 上 面深 绿色, 叶脉不 明显, 背面粉 绿色, 具 5 条 明显的 叶脉。 总状花 序生于 叶腋或 茎先端 的叶 束中, 长 4 一 6 厘米, 具 5 — 10 花; 花 单生或 2 — 4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卵形或 披 针形, 除中 脉外, 薄 膜质, 白色, 透明, 先端长 渐尖, 最下面 的长约 6 毫米, 向上渐 短; 花梗长 6 — 10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偏上; 花 被片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 柱细, 长约 4 毫米, 明 显超出 花药和 花被。 种子椭 圆形或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早期 绿色, 后期 蓝色。 花期 5—6 月。 , 产 西畴、 麻 栗坡、 景东, 生 于海拔 1 100 — 2 100 米的 山地、 沟谷、 水 边的密 林中或 灌木 丛下;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 南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广西罗 城的罗 浮山。 民间有 时用全 草捣烂 外敷治 脓疮。 本 种的苞 片为薄 膜质、 白色、 透明 (除 中脉外 ), 比花 梗短, 易区别 于其他 种类。 Kai Larsen (1961) 认 为本种 可能系 Ophiopogon reptans Hook, f (1892); Rodrig. in Lecte. (1934), 产喀 西山, Garrow Hills, 泰国 北部, 1 300 米 地带。 16. 富宁 沿阶草 图版 217, 7-8 Ophiopogon fooningensi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粗, 直径约 1 一 3 毫米、 木 质化, 坚硬, 密 被白色 根毛, 后变成 褐色或 脱落; 根状 
百合科  677  茎长, 约 8 — 10 厘米, 纤细,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茎中 等长, 逐年延 长后, 上部生 出新的 叶丛, 老茎 上的叶 枯萎后 发出粗 壮的支 柱根。 叶 丛生, 禾 叶状, 长 15 — 化 厘米, 宽 6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的 叶柄不 明显, 具白色 膜质的 叶鞘,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7 — 9 条脉, 中脉 突出, 边缘具 细齿。 总状 花序生 于茎先 端的叶 丛中, 较叶短 得多, 具 10 余 朵花; 花 1 一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最下面 的长约 2 厘米, 边缘 膜质; 花 被长约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粉红 色至淡 紫色; 花丝稍 明显, 约 1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 柱细, 长约 4 -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早期 绿色, 后变成 蓝色。 花期 5 月。 产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生于 海拔约 1 41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 式标 本采自 富宁。 本种在 形态上 与长茎 沿阶草 相似, 但 叶子长 而宽, 具粗 壮的支 柱根, 极易 区别。 17. 大叶 沿阶草 图版 217, 3-4 Ophiopogon latifolius Rodrig. (1928); in Lecomte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 粗壮, 直径达 3 — 8 毫米, 木 质化, 坚硬; 根 状茎长 4 一 6 厘米, 节 间短, 节上发 出粗 壮的支 柱根。 茎长 8 — 15 毫米, 节间长 6 — 10 毫米, 每 年延长 后老茎 上的叶 脱落, 节 上留下 灰褐色 叶鞘并 发出粗 壮的支 柱根。 叶散 生于茎 上端, 禾 叶形, 革质, 长 30 — 80 厘 米, 宽 8 — 2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不 明显的 叶柄, 边 缘白色 膜质, 基部 膨大, 上 面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具多 数脉, 中 脉明显 突起。 花葶 生于茎 先端, 长 8 — 15 厘米; 总 状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扁平, 具多 数花; 花通常 3 — 8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顶部 也有单 生; 苞片披 针形, 比花梗 长或近 等长;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纤细,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 一 6 毫米, 宽约 2. 5 毫米, 先端 圆形, 中脉 明显, 蓝白 色或淡 蓝色; 花 丝短, 花药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柱 稍粗, 长于 花药, 上 端常向 下弯。 种子近 球形, 直 径约 6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 屏边、 河口、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20 — 1 100 米的 林下和 山沟阴 湿处。 越南 也有分 布。 本种 在不同 生境条 件下, 叶形、 花 多少, 花葶长 短等特 征相差 较大。 主要以 支柱根 粗壮, 花 序长, 花梗纤 细区分 它种。 18. 大 沿阶草 图版 217, 5-6 Ophiopogon grandis W. W. Smith (1921); Hand-Mazz. (1936) e typo; 中 国植物 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S.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 纤细, 多 分枝; 根状 茎长, 约 6 — 10 厘米, 节间长 5 — 10 毫米, 上部 节上发 出根, 下部 根少。 茎 较短, 约 3 — 6 厘米, 每 年延长 后老茎 上的叶 枯萎, 残留 叶鞘。 叶近 丛生, 禾 叶状, 长 20 — 50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 端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具白 色 膜质的 叶鞘, 上面 绿色, 背面浅 绿色, 中脉 明显。 花葶 较叶短 得多, 长 10 — 2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10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常 2 朵着 生苞片 腋内, 顶 端少数 单生; 苞 片披针 形, 最下 面的长 1.5 — 3 厘米, 边 缘膜质 而宽. 中脉 明显; 花梗长 3 — 5 毫米, 关 节位于 
图 版 217 1 — 2. 长茎 沿阶草 Ophiopogon chingii Wang et Tang ' 1. 植株, 2. 花; 3—4. 大叶 沿阶草 0. latifolius Rodrig. , 3- 花序, 4. 花去 部分花 被片及 雄蕊, 5 — 6. 大 沿阶草 O. grandisW. W. Smith, 5. 花序, 6 . 花; 7-8. 富宁 沿阶草 O. fooningensis Wang et Dai, 7. 花序. 8. 花去 部分花 被片及 雄蕊。 (杨建 昆绘) 
百合科  679  中部 偏上; 花被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宽 3 — 5 毫米, 白色、 粉白色 或具紫 色 斑点; 花丝 明显, 长约 1 毫米, 花药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柱 稍粗, 长约 7 毫米 • 明 显超出 花药。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9 毫米。 花期 6 — 7 月。 产 贡山、 福贡、 碧 江'、 泸水、 腾冲、 漾濞, 生 于海拔 1 700 — 2 850 米 的山坡 杂木林 下; 贵 州西部 亦有。 本种根 纤细, 无粗壮 的木质 化根; 花大, 苞 片长, 花药 分离; 叶 禾叶状 且长, 易辨 认。 19- 泸水 沿阶草 (植 物分类 学报) 独不加 (碧罗 雪山) Ophiopogon lushuiensis S. C. Chen (1988)*;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 纤细, 多 分枝; 根 状茎长 6 — 20 厘米, 节 间或长 或短, 被 褐色鳞 片叶。 茎中 等长, 约 3 — 6 厘米, 直径约 5 毫米, 节 间短。 叶近 丛生, 禾 叶形, 长 20 — 3 厘米, 宽 3 — 5 毫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上面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中脉 明显, 基部 渐狭, 具 白色膜 质 边缘。 花葶从 叶丛中 伸出, 长 10 — 15 厘米, 较 叶短; 总状 花序长 4 一 7 厘米, 具 6 — 20 朵花; 花通 常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最下 面的约 1.5 厘米, 干 后为淡 绿色; 花 梗长 3 —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被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白色; 花 丝短, 花药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顶 端向下 弯曲。 种 子近 球形, 长约 8 毫米, 花期 5 — 7 月。 产 碧江、 泸水、 腾冲, 生 于海拔 2 400 — 2 850 米的 次生林 或铁杉 林下阴 湿处。 本种 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 标本采 自泸水 片马。 20. 西南 沿阶萆 Ophiopogon mairei Levi. (1910);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粗、 多 分枝, 被白色 根毛, 末端具 膨大的 肉质小 块板; 根 状茎长 5 — 8 厘米, 节间 明显, 节上具 鳞片叶 和根。 茎中 等长, 下部节 上残留 叶鞘撕 裂成的 纤维, 并 生根。 叶丛 生, 近 禾叶状 或稍带 剑形, 长 20 — 30 厘米, 宽 10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细齿, 基 部 叶柄不 明显, 叶 鞘具横 皱纹, 上面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具 7 — 9 条明 显脉。 花葶长 10 — 1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7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 1 一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最 下 面的长 6 — 7 毫米; 花梗长 3 —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或中部 以上;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白 色到蓝 白色; 花丝 明显; 花药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柱 粗短, 长 2 — 3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花期 5 — 7 月。 产 巧家、 大关, 生 于海拔 1 600 — 1 86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贵州、 四川、 湖北也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滇东北 (可能 东川、 会泽一 带)。 21. 狭叶 沿阶草 Ophiopogon stenophyllus (Merr. ) Rodrig. (1934); in Lecomte (1934);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Y. P. Yang et H. Li (1990). Peliosanthes stenophylla Merr. (1918), (1927). 根粗, 木质, 坚硬, 被白色 根毛; 根状茎 3 — 5 厘米, 节上 生根。 茎 较短, 延 长后老 
680 云 南植物 志  茎 上叶渐 枯萎, 并 生根, 形如根 状茎。 叶 丛生, 禾 叶状, 长 25 — 60 厘米, 宽 5 — 13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具膜质 叶鞘, 上面 绿色, 5 条明 显脉, 背面淡 绿色, 具 7 — 9 条脉。 花葶长 8 — 15 厘米, 短 于叶; 总状 花序长 4 一 8 厘米, 具 10 — 20 朵 花; 花 1 一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长 8 — 15 毫米, 边缘 膜质; 花梗长 8 — 13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或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2 毫 米,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丝稍 明显, 长约 1 毫米, 花药 卵形, 多 少连合 或后期 分离, 长 2 — 3 毫米; 花 柱细, 长约 5 毫米, 超出 花药近 1 倍。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花期 6 — 7 月。 . 产 西畴、 广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1 950 — 2 2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下阴 湿处; 广西、 广东、 江西 也有。 Merr. 在 1918 年 发表的 Peliosanthes stenophylla 模式标 本采自 广东罗 浮山。 《海 南植 物志》 认为 Rodriguez 根据 Merr. (1927) 的 标本定 名应为 Oph. platyphyllus Merr. et Chun (1935). 22. 连药 沿阶草 图版 218, 1-2 竹 叶兰花 (四 川金 佛山) Ophiopogon bockianus Diels (1900); Hand. -Mazz. (1936) e typo;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O. mairei Levi. (1913) e descr. , non (1910). 根粗, 直径 1 一 2 毫米, 分 枝少, 被白色 根毛, 末 端具膨 大成肉 质的小 块根, 长 1 一 3 厘米; 根状茎 较长, 节间 很短, 节上 被叶鞘 脱落后 残留的 纤维, 并生 粗根。 茎短, 直径 约 1 厘米。 叶 丛生, 披 针形, 长 10 — 50 厘米, 宽 7 — 18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具膜质 叶鞘, 鞘 上具横 皱纹,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多 数脉。 花葶 长 8 — 12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3 — 6 厘米, 具 10 — 20 朵花; 花每 2 朵腋 生于苞 片内; 苞片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花梗长 5 — 6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外卷, 淡 紫色; 花 丝短, 花药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连合 成短圆 锥形; 花 柱细, 长约 5 毫米, 比花 药近长 1 倍。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花 期 6 — 7 月。 产 昭通、 彝良, 生 于海拔 1 000 — 1 900 米的 山坡、 沟谷、 溪边的 林下阴 湿处; 四川、 湖北 也有。 全草 人药: 有祛 风败毒 功能。 本种 的显著 特征是 根粗, 末 端具膨 大的小 块根; 花每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花药连 合 成短圆 锥形; 花柱 细长, 超出 花药近 1 倍。 23. 短药 沿阶草 图版 218, 3—4 麦冬 (四川 城口) Ophiopogon angustifoliatus (Wang et Tang) S. C. Chen (1988); Y. P. Yang et H. Li (1990). O. bockianus Diels var. angustifoliatus Wang et Tang "图 鉴,, (1976); in nota 中国 
百合科  681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Dai et Liang (1991); Ophiopogon loafoaen- sis Levi. (1910), (1914) ; pro syn seed Anemerrhena cavaleriei Levi. 根 纤细, 多 分枝, 质软; 根状 茎长, 约 6 — 8 厘米, 上 端节间 短缩, 较粗, 节 上发出 细根 和地下 走茎, 下端节 间长, 稍细, 节上 无细根 和地下 走茎; 走茎 细长, 节上 具灰白 色或 褐色的 鳞叶。 茎长 3 — 5 厘米, 节间 短缩, 节 膨大, 侧芽发 育形成 新枝。 叶近 丛生, 披 针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不 明显的 叶柄, 具 白色膜 质 边缘, 上面深 绿色, 具 3 — 5 脉, 边缘具 细齿, 背面灰 绿色, 具 3 条明显 的脉。 花葶长 8 — 12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8 厘米, 具几 至十几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最下 面的长 9 一 13 毫米; 花梗长 3 — 6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或中部 以上; 花被片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具 一明显 中脉, 先端 圆形, 外卷, 早期白 色略带 红色, 后变成 淡 紫色或 紫色; 花丝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花药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连 合成圆 锥形; 花 柱 细长, 约 8 — 9 毫米, 超出 花药。 种子椭 圆形。 花期 6 — 7 月。 产 泸水、 维西、 漾擤, 生 于海拔 2 400 — 3 100 米沟谷 灌丛、 湿 性常绿 林或山 坡铁杉 林下; 陕西 南部、 四川、 湖北、 广西 也有。 本种模 式采自 四川金 佛山。 陈 心启未 举云南 标本, 如 作种级 处理, 似应用 Ophiopogon loufoaensis L6vl. —名。 (吴征 镒注) 本种的 根状茎 较长, 上端 粗短, 节间不 明显, 节上发 出细根 和地下 走茎; 下端 细长, 节间 明显, 无根和 走茎;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花药连 合成圆 锥状; 花柱 细长, 超 出花药 和 花被。 从云南 泸水采 集的标 本观察 表明, 花 序有时 下垂, 花被片 比一般 类群的 稍大, 花梗 较 纤细。 24. 四川 沿阶草 图版 218, 5 衣也失 (四川 洪溪) . Ophiopogon szechuanensi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 稍粗, 质软, 多 分枝, 被白色 根毛, 后期 脱落, 末端具 膨大的 肉质小 块根; 根状 茎 3 — 5 厘米, 节 间短, 节上 具白色 膜质鳞 片叶。 茎中 等长, 直径 5 — 10 毫米, 节 间短, 上 端有时 生根, 如根状 茎状。 叶 丛生, 禾 叶状, 长 20 — 40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急 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具膜质 叶鞘, 上面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具 5 — 9 条脉。 花葶长 8 — 1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7 厘米, 具几 至十几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披 针形, 膜质, 先端具 短尖, 长 8 — 11 毫米; 花梗长 8 — 10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偏下; 花 披片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约 2 毫米, 稍向 外卷, 早期 白色, 后 变成紫 红色和 紫色; 花丝 很短, 花 药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约 5 — 6 毫米, 连合 成长圆 锥形, 露出 花被; 花柱 细, 长约 7 毫米, 明 显超出 花药。 花期 6 — 7 月。 产 绥江、 昭通, 生 于海拔 1 600 — 1 70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 屏山。 本 种的花 药连合 成长圆 锥形, 露出 花被, 易 区别。 25. 姜状 沿阶草 
图 版 218 1—2. 连药 沿阶草 Ophiopogon bockianus Dids, 1. 植株, 2. 花; 3 — 4. 短药 沿阶草 0. angustifoUatus (Wang et Tang) S. C. Chen, 3. 花序, 4. 花, 5. 四川 沿阶草 O. szechuanensis Wang et Dai , 花。 (肖 溶绘) 
百合科  683  Ophiopogon zingiberaceus Wang et Dai,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细, 多 分枝, 被 灰褐色 根毛; 根状茎 肉质, 肥厚呈 姜状, 宽约 1.5 厘米, 具粗短 分枝, 有 时根状 茎为圆 柱形, 节间 明显, 节上 少根。 茎 很短。 叶基生 成丛, 禾 叶状, 长 15 — 20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平滑,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具 7 — 9 条明 显脉。 花葶长 8 — 10 厘米; 总状花 序长约 4 一 6 厘米, 具 10 余 朵花; 花单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 线形, 长 6 — 7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上; 花 被片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花丝 很短, 花药 线状三 角形, 长约 2. 5 毫米; 花柱 稍粗, 长约 3 毫米。 花期 5 — 6 月 。 产 绥江、 大关, 生 于海拔 1 850 米 山坡陡 谷的岩 石上; 四川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金阳。 本种 根肉质 肥厚, 具粗短 分枝, 呈 姜状, 易与其 他种类 区分。 26- 大花 沿阶草 Ophiopogon megalanthus Wang et Dai,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 稍粗, 直径 1 一 2 毫米, 质软, 被 黄褐色 根毛, 老时 脱落; 根 状茎长 5 — 7 厘米, 下' 部成 块状, 节间 短缩, 具粗短 分枝。 茎 很短。 叶 基生, 禾 叶状, 长 20 — 60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干 时呈紫 褐色, 上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中脉 突出, 侧脉 多数, 并具 横脉。 花葶长 20 — 30 厘米, 扁平; 总状 花序长 7 — 10 厘米, 具 15 — 25 朵花; 花 1 一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下弯, 最下 面的长 1. 5- 4 厘米, 具宽 的膜质 边缘; 花梗长 10 — 17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宽 2 — 5 毫米, 淡 紫色; 花丝 很短,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 柱细, 长 8 — 10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花期 7 — 8 月。 产 镇康、 漾濞、 砚山、 文山、 西畴, 生 于海拔 1 100 — 2 800 米的 沟谷、 溪边 林下或 灌 丛下。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27. 卷癣 沿阶草 图版 219, 1-2 Ophiopogon revolutus Wang et D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根 稍粗, 多 分枝, 末 端具膨 大成肉 质的小 块根; 根状茎 很短。 茎 很短, 块状。 叶基 生, 禾 叶状, 长 30 — 70 厘米, 宽 10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无 叶柄。 花 葶长 8 — 2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疏生 10 — 20 朵花; 花多 单生, 少数有 2 — 3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花 蕾期, 花 呈长圆 锥形; 苞片长 15 — 20 毫米, 干时淡 绿色; 花梗长 7 — 12 毫米, 关节 位于近 基部; 花被 片狭长 圆形, 长约 9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白 色或蓝 紫色, 完全开 放后向 外卷; 花 丝短, 花药 线形, 长 8 — 9 毫米; 花 柱细, 与 花药几 等长。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9 毫米。 花期 8 — 9 月。 产 孟连、 景洪、 勐腊、 勐海, 生 于海拔 750 — 1 200 米的 林下阴 湿处。 本种为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28. 长苞 沿阶草 (云 南植物 研究) 
684  云南 植物志  Ophiopogon longibracteatus Y. P. Yang et H. Li (1990) ' . 多年生 草本。 根粗, 分 枝少, 密 被白色 根毛, 后期 脱落; 根状 茎很不 明显。 茎 很短。 叶基生 成丛, 披针 形或长 剑形, 长 化 一 50 (-60) 厘米, 宽 6 — 15 毫米。 上面深 绿色, 背 面灰 绿色, 多 数脉, 但中 脉明显 突起, 先端渐 尖或近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被有 白色皱 折 的膜质 叶鞘。 花葶 从基部 抽出, 长 20 — 30 厘米, 扁平; 总状 花序长 10 — 16 厘米, 具 10 余 朵花, 每 一苞片 内腋生 2 — 3 朵花, 上端 少数为 单生; 苞 片长披 针形, 长 2 — 4 , 白 色, 膜质, 中脉 突起。 花梗 10 — 15 毫米, 关 节位于 花梗近 基部; 花被片 6, 长矩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宽约 2 — 2. 5 毫米; 花 丝短, 花药披 针形。 种子椭 圆形, 长 9—10 毫米。 产 景东, 生 于海拔 2 200 米混交 林下或 草坡。 主模 式标本 (李 鸣岗 2785) 采 自景东 安乐。 本 种叶形 与卷瓣 沿阶草 相似, 但苞长 很长, 边缘宽 膜质, 花 梗粗, 花 被片不 外卷。 29. 尖叶 沿阶草 (西 双版 纳植物 名录) 石菖蒲 (思茅 )、 狭叶 沿阶草 (孟连 ) Ophiopogon aciformis Wang et Tang ex Y. P. Yang et H. Li (1990). 根细, 多 分枝, 末 端具小 块根; 根状 茎短, 不 明显。 茎 很短, 基部被 褐色膜 质叶鞘 包围, 并具叶 鞘脱落 残留的 纤维。 叶 基生, 禾 叶形, 长 30 — 60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 端长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上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中脉 明显。 花葶 长 15 — 40 厘米, 较 叶短; 总状 花序长 5 — 10 厘米, 具多 数花。 花常 2 — 3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少数 单生; 苞片 线形, 长 1.5 — 3 厘米, 长 渐尖;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关节 位于中 部 或中部 以上;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白色 或稍带 棕色; 花 丝短, 花药卵 状披针 形, 长 2 — 3 毫米; 花 柱粗, 呈圆 锥状, 长 3 — 4 毫米。 种 子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6 — 7 毫 米。 花期 6 — 8 月。 产 景东、 临沧、 沧源、 孟连、 景洪、 勐腊、 江城, 生 于海拔 1 000 — 1 800 米 的林下 或灌 丛中。 主模 式标本 (王 启无 75682) 采自 景洪小 勐养。 本种 与间型 沿阶草 (O. intermedius D. Don) 相似, 但叶 先端长 渐尖; 花 2 — 3 朵簇 生; 苞片 线形, 长 1.5 — 3 厘米; 花柱基 部粗, 呈圆 锥形, 可资 区分。 30. 间型 沿阶草 图版 21 9 , 3-5 紫花 沿阶草 (图鉴 )、 长葶 沿阶草 (海南 植物志 )、 山韭菜 (中甸 )、 麦冬 (景东 ) Ophiopogon intermedius D. Don (1825); Royle (1839); Hook. f. (1892); Hand. - Mazz. (1936);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1978); "图 鉴" (1976)* ; "海 南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an (1986); 西藏 植物志 (1987)* ;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S.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aba et al. (1994). Flueggea japonica Rich. var. intermedius (D. Don) J. A. h- J. H. Schultes in Roem. et Schult. (1828); F. vuallichana , jacquemontiana et dubia Kunth (1850) et intermedia (D. Don) Kunth (1850); Ophiopogon japonicus var. intermedius (D. Don) Maxim. (1871) ; Ridlky (1923) ; Rodrig. in Lecomte (1934) ; et var. xvallichianus (Kunth) Maxim. 
图 版 219 2- 卷瓣 沿阶草 Ophiopogon revolutus Wang et Dai, 1. 花序, 2. 花, 3 — 5 . 间型 沿阶草 O. mtermedius D. Don, 3. 植株, 4. 花序, 5. 花。 (李锡 畴绘) 
686  云南 植物志  (1871), (1871) ; C. H. Wright (1903); F. japonicus var. xvallichiana Baker (1879), excl. syn. ; O. xvallichiana (Kunth) Hook. f. (1892); Hand. -Mazz. (1936); "图 鉴, , (1976)* ; Ophiopogon stolonifer Levi, et Van. (1906) ; fide Mckean ; Ophiopogon filiformis Levi. (1915) ; fide. McKean ; Mondo intermedius (D. Don) Bailey (1929) ; O. scaber Ohwi in Fedde (1934). 根细, 多 分枝, 末端具 肉质小 块根; 根状茎 短粗, 块状, 节间不 明显。 茎 很短。 叶 基生, 禾 叶状, 长 15 — 50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叶 柄不 明显,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中脉 明显。 花葶长 20 — 4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3 — 5 厘 米, 具 10 余 朵花; 有时 下垂; 花多 单生, 少数 2 — 3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长 5 — 15 毫米; 花 梗细, 长 4 一 6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丝不 明显, 花药 卵形, 长 2 — 3 毫米, 黄色; 花 柱细, 长 3 — 4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暗 蓝色。 花期 5 — 8 月。 产 贡山、 福贡、 泸水、 中甸、 维西、 永胜、 丽江、 鹤庆、 大理、 漾濞、 景东、 大姚、 昆明、 安宁、 嵩明、 禄劝、 寻甸、 东川、 昭通、 巧家、 个旧、 砚山、 文山 等地, 生于海 拔 800 — 3 000 米的 山坡、 沟谷、 溪边阴 湿处; 我 国秦岭 以南各 省区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 西北部 (克什 米尔地 区以东 )、 孟 加拉、 泰国、 越 南和斯 里兰卡 也有。 块根 人药, 有清心 除烦、 养胃 生津、 润 肺止咳 功能。 31. 长丝 沿阶草 Ophiopogon clarkei Hook. f. (1892); Hand. -Mazz. (1936) e typo; Hara (1966), (1971),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 Chen in 西 藏 植物志 (1987); Y. P. Yang et H. Li (1990); H. Koba et al. (1994). 根 纤细, 中 间或近 端常膨 大成纺 缍形小 块根; 地 下走茎 细长, 节上包 有膜质 的鞘。 茎 很短。 叶基生 成丛, 禾 叶状, 长 7 — 30 厘米, 宽 2 — 3 毫米, 上面深 绿色, 背面粉 绿色, 具 5 — 7 条脉, 中脉 明显, 边 缘稍具 鋸齿。 花葶长 10 — 20 厘米; 总 状花序 3 — 4 厘米, 具 2 — 5 朵花; 花 单生或 2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 片披针 形或狭 卵形, 先端 渐尖, 最 下面的 长 6 — 7 毫米;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或中部 以下; 花被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白色;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长约 花药的 1/3,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4. 5 毫米; 花 柱基部 稍宽。 花期 6 — 7 月 。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2 500 — 3 000 (一 3 456) 米的 林下、 灌丛 下或岩 石上; 西藏 也有。 锡金、 尼 泊尔、 印 度也有 分布。 32. 沿阶草 图版 220, 1-2 麦冬 (保 山、 凤庆 )、 草麦冬 (维西 )、 土麦冬 (巧家 )、 野麦冬 (东川 ) Ophiopogon bodinieri Levi. (190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S.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 94 ). O. filiformis Levi. (1915) file Hand. -Mazz. (1936) ; O. formosanus Ohwi in Fedde (1934). 
百合科  687  根细长 或粗, 分 枝多, 末端处 具膨大 成纺锤 状的小 块根, 长 5 — 12 毫米; 根状 茎短, 长 3 — 4 厘米, 节 间短, 密被鳞 叶脱落 残留的 纤维, 并 发出根 和地下 走茎, 走 茎长, 节上 为白 色膜质 的鳞叶 包围。 茎 很短, 长 1 一 2 厘米。 叶基生 成丛, 禾 叶形或 线形, 长 7 — 30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不 明显的 叶柄, 具白色 膜质的 叶鞘, 上面绿 色, 背面灰 绿色, 具 3 — 5 脉。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较叶 短或几 等长, 约 3 — 20 厘米; 总 状 花序长 1—7 厘米, 具几至 10 余 朵花; 花 单生或 2 — 4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灰 绿色, 长 4 一 8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或 偏上;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早期 白色, 后期变 粉红, 淡 紫色或 紫色; 花丝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花药 披针形 或近长 圆形, 长 2 毫米, 黄 绿色; 花柱 细长, 约 4 一 5 毫米, 明 显超出 花药, 露出 花被之 外, 柱头淡 黄色。 种 子近球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花期 6 — 8 月。 产 贡山、 福贡、 德铁、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漾濞、 洱源、 大理、 景东、 镇康、 凤庆、 姚安、 禄劝、 大关、 巧家、 镇雄、 东川、 会泽、 昆明、 宜良、 江川、 石屏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4 000 米的 山坡、 山谷潮 湿处、 沟边、 灌木丛 下和密 林下;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各 省区, 以及 甘肃、 陕西、 河南的 南部地 区均有 分布。 本种 根末端 膨大的 肉质小 块根、 可代 替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Ker-Gawl. 的小块 根 药用。 《中 国植 物志》 将 本种那 些植株 矮小, 花黄色 的类群 划为一 变种 Ophiopogon bodinieri Levi. var. pygmaeus Wang et Dai, 从大 量标本 的观察 发现, 本种 在不同 生境条 件下, 植 株的 高矮、 叶的 长短、 花葶的 长短等 特征变 化幅度 很大。 生于道 路两旁 和干燥 草坡、 山 坡的 类群, 植株多 矮小。 作为变 种的模 式标本 (王 启无 7 1 65 0) 确实 记载有 "花黄 色", 可 能是 盛花期 的花药 颜色, 或 花被由 白色向 其他颜 色转变 的过渡 颜色。 从 193 5 年 以后, 许 多采 集人员 在同一 季节和 同一产 地采到 标本, 均 无花被 黄色的 记录。 因此, 《中 国植物 志》 所订的 变种, 尚需 进一步 研究。 33. 麦冬 图版 220, 3—5 麦门冬 (名 医别录 ), 书带草 (东北 ), ^墩草 (北京 ), 浙 麦冬、 笕 麦冬、 寸冬 (浙 江), 韭菜草 (广西 ) ' 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 Ker-Gawl. in Curtis's (1807)* ; Maxim. (1871), (1871); C. H. Wright. (1903); Rodrig. in Lecomte (1934); Hand. -Mazz. (1936); "广 州志" (195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an (1986); d. x. Fuar D. Y. Hang (1989); Y. P. Yang et H. Li (1990); Dai et Liang (1991). Convallaria japonica Linn. f. (1781); C. japonica Linn. f. var. minor Thunb. (1784); Flueggea japonca (Linn. f. ) Rich. (1807) * ; Slateria japonica (Linn. f. ) Desv. ( 1830) ; Ophiopogon stolonifer Levi, et Vant. (1905) ; Mondo japonicus (Linn. f. ) Farwell (1921) ; Mondo cemua (Thunb. nom. nud. ) Koidz. (1926). 根 较粗, 分 枝少, 末 端具椭 圆状、 纺锤 状的小 块根, 长 1 一 2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根 状茎上 部具根 和地下 走茎, 下部 节间长 1 一 1.5 厘米, 根少。 茎短。 叶 基生, 禾 叶状, 长 10 — 40 厘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细齿, 基部 叶柄不 明显, 边缘具 
图 版 220 1 — 2- 沿阶草 Ophbpogon bodinieri Uvl. , 1. 植株, 2. 花; 3—5. 麦冬 O. japonicus (L. f. ) Ker-Gawl. . 3- 植株, 4. 花, 5. 花柱。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689  膜质 叶鞘。 花葶长 5 — 15 厘米, 较叶短 得多; 总状 花序长 2 — 5 厘米, 具几至 10 余 朵花; 花 1 一 2 朵着生 于苞片 腋内; 苞片披 针形, 长 7 — 8 毫米, 除中 脉外为 白色, 膜质、 透明;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 花 被片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白色, 淡 紫色或 紫色, 一般不 张开; 花丝 很短, 花药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花 柱长约 4 毫米, 较粗, 宽约 1 毫 米, 向上 渐狭, 顶 端钝。 种子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蓝 绿色。 花期 7 — 8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永胜、 漾濞、 元江, 生 于海拔 2 600 — 3 400 米松 林和灌 丛下; 我国 秦岭以 南各省 区也有 分布。 日本、 印度、 越南 也产。 陈 心启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76 认为, 本种 在峨眉 山以西 的横断 山区植 物均应 鉴定为 相近的 Oph. bodinieri Levi, 而非 本种。 麦冬在 《'神 农本 草经》 被列为 上品, 有养阴 润肺、 清心 除烦、 益胃 生津之 功效。 9. 玉簪属 Hosta Tratt.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粗厚; 须根纤 维质, 增粗。 叶 基生, 多 宽阔, 具多 数弧形 侧脉, 有柄。 花葶单 1, 直立, 高 于叶; 花序 总状, 花多 少偏于 一侧, 下 具叶状 总苞; 花 白色 或淡蓝 紫色, 生 苞腋, 有 时苞片 内有小 苞片。 花被 合生, 下 部筒状 钟形, 基部 细狭, 上部 6 裂, 裂片 2 轮, 覆 瓦状; 雄蕊 6, 离生, 花丝 丝状, 下位生 或插生 于花被 筒内, 集 于 下侧, 向上方 弯曲; 花药 背着, 丁字 着生, 药室 2, 平行; 子房 上位, 3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花柱 1, 丝状, 柱头 头状。 蒴果长 圆形, 室背 开裂; 种子 多数, 黑色, 扁平, 具翅, 长 圆形,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胚的胚 囊周围 有外生 的珠心 组织。 10 种, 有的 细分为 40 种。 分布 于中国 (但 不达 台湾) 和 日本。 我国有 3 种, 产 西南、 华东至 东北。 云南有 2 种。 本属 近常独 立成单 属科, 即 Ha S t aceae 。 分种 检索表 1 (2) 苞片 内具小 苞片; 花 白色; 果长达 6. 5 厘米 1. 玉餮 H. plantaginea 2 (1) 苞片 单一; 花淡蓝 紫色; 果长仅 3. 5 厘米 2. 紫玉簪 H. ventricosa 1. 玉簪 (本草 纲目) 图版 221, 1-7 白玉簪 (曲靖 )、 白鹤仙 (纲目 ) Hosta plantaginea (Lam. ) Aschers (1863) ; Diels (1900) ; Dammer et Diels (1905) ; Ohwi (1956); 广州 植物志 (1956);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emerocallis plantaginea Lam. (1789); Funkia subcordeta Spang. (1825); Baker (1870); Frauch. (1882); C. H. Wright (1903). 根状 茎粗达 1.5 厘米, 长 3 — 5 厘米, 常 弯生, 满 布肉质 须根。 叶多数 基生, 叶片心 状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9 一 17 厘米, 侧 脉和中 脉背部 隆起, 侧脉 8 — 9 对, 弧形. 其间 平行横 脉细弱 致密; 叶柄长 12 — 18 厘米, 宽 槽状。 花 葶高出 于 叶丛, 长 45 — 60 厘米, 花序 下部具 一宽的 膜质叶 状苞片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 
图 版 221 1 — 7. 玉簪 Hosta pkmaginea (Lam. ) Aschers. , 1. 叶株, 2. 花枝, 3. 花 展开, 4. 雌蕊, 5. 雄蕊, 6. 子房 纵 剖面, 7. 子房横 切面; 8 — 13. 紫萼 H. ventricosa (SaUsb. ) Steam. , 8. 花 外形, 9. 花 展开, 〗0. 雌 蕊' 11. 雄蕊, 12. 果, 13. 种子。 (肖 溶绘) 
百合科  691  米); 花常 20 朵 以上, 白色, 香, 花梗长 1.2 — 2 厘米, 基部 苞片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3 厘米, 宽 1.2 — 1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内面具 1 枚 小苞片 (? ); 花 被管长 6 — 10 厘 米, 长漏 斗形, 下部粗 4 一 5 毫米, 向上渐 扩大, 口部宽 2.5 厘米, 裂片 6, 长椭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2 — 1.6 厘米; 雄蕊 6, 花丝长 10 — 12 厘米, 下部 1/3 贴生 于花被 管上, 上 部分离 并倾于 花被的 下方, 先端 5 毫米向 上弯, 花药长 5 毫米; 子房 上位, 长 2 厘米, 花 柱长于 雄蕊, 长达 1.2 厘米, 在花 药前方 上弯; 柱 头小, 3 浅裂, 蒴果 下垂, 三 棱状圆 柱形, 长约 6. 5 厘米; 种子 多数, 边缘 有翅。 花期 6 — 8 月。 原产 我国长 江流域 各省区 至华南 2 000 米以 下常有 栽培。 昆明、 文山、 曲 靖等地 公园、 寺院均 栽培供 观赏。 日 本也有 栽培。 本种 为美丽 的观赏 植物; 全 草可供 药用。 2. 紫萼 图版 221, 8-13 紫玉簪 (陕 西岚皋 )、 玉簪花 (彝 良、 绥江) 、 Hosta ventricosa ( Salisb. ) Stearn (1931); Hand. -Mazz. (1936) ;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ryocles ventricosa Salisb. (1812) ; H. coerulea Tratt. (1814) ,nom Jang (1797) ; Fanctia cvata Spreng. (1825) ; F. argyi; Levi. (1906); F. legandrei; Levi (1909). 根状 茎粗达 2 厘米, 常 直生; 须根被 绵毛。 叶 基生, 多数, 叶柄长 10 — 20 厘米, 槽 状, 宽 7 厘米。 叶面亮 绿色, 背面 稍淡, 卵形 或菱状 卵形, 先 端骤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浅 心形但 下延, 长 12 — 19 厘米, 宽 5 — 13 厘米, 中肋和 侧脉在 上表面 下凹, 背面 隆起, 侧脉 6 — 8 对, 弧形, 其 间横脉 细密。 花葶 直立, 高达 1 米, 粗 3 — 4 毫米, 绿色, 圆柱 形, 中下 部有一 苞片, 苞片淡 绿色, 基部半 抱茎, 上部披 针形, 长 5 厘米, 宽 1.2 厘米。 花 10 — 17 朵, 排 成长约 30 厘米 的总状 花序。 花梗青 紫色, 长 1.5 — 1 厘米, 向花 序近一 侧 平伸, 果期 下弯, 基 部苞片 1, 卵形, 淡 绿带青 紫色, 膜质, 在 花序中 部的长 1.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向 上的较 短小, 下 部的渐 长大; 花 被淡青 紫色, 花被 管下部 筒状, 长 2 — 2. 5 厘米, 粗约 4 毫米, 等粗, 向 上骤然 扩张为 钟状, 长约 1.8 厘米, 粗 2. 2 厘米; 裂片 6, 卵状三 角形, 直伸, 长 1.8 厘米, 宽 1.2 厘米; 雄蕊 6, 花丝 白色, 比花 被长, 长达 6 厘 米, 着生于 花被管 基部, 不 贴生, 其上 部均排 于花冠 下方, 先端 1.3 厘米 上弯; 子房上 位, 淡绿 白色, 圆 柱形, 具 3 棱 3 槽, 长 7 毫米, 粗 2.5 毫米, 花柱 白色, 长 5.5 厘米, 上部 悬于雄 蕊群之 下然后 上弯, 柱 头小, 顶部具 3 条 浅槽, 有 乳凸。 蒴果黄 绿色, 下垂, 三 棱状圆 柱形, 长 3. 5 厘米, 粗 6 — 7 毫米, 先端具 短喙。 从顶 部室背 开裂, 种子 黑色, 扁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种 翅在上 方伸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 9 一 10 月 开裂。 产 镇雄、 彝良、 绥江、 腾冲, 生 于海拔 1 700 — 2 700 米 的山坡 林内阴 湿地, 各地多 栽培。 分布于 华东、 华南、 华中、 西南及 陕西、 河北。 根 状茎含 吉托皂 甙元, 人药。 也 是美丽 的观赏 植物。 
692  云南 植物志  10. 萱草属 Hemerocallis L. 多年生 草本, 具很 短的根 状茎; 根多少 肉质, 圆 柱形, 中 下部常 纺锤形 膨大, 也有 不膨 大的。 叶 基生, 多少 二列, 带状, 无柄。 花 葶从叶 丛中央 抽出, 上部 为总状 或假二 歧 的圆锥 花序, 有的花 序缩短 或仅具 单花; 苞片 存在, 花 梗短或 伸长, 小苞 片小, 常早 落, 花大, 直立或 平展, 近漏 斗状, 下 部具明 显的花 被管, 远 长于花 被管, 内轮 3 片常 比 外轮的 宽大; 雄蕊 6, 着生 于花被 管上; 花丝不 等长, 长的 3 枚 比短的 通常长 5_7毫 米; 花药背 着或近 基着, 线形; 子房 3 室, 每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细长, 柱 头小。 蒴果 钝三 棱状,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表 面常具 横皱, 室背 开裂。 种子 多数, 黑色, 近球 形或有 棱角。 约 14 一 15 种, 主要分 布于亚 洲热带 和温带 地区, 1 种 分布于 欧洲。 我国有 11 种, 云 南 4 种, 另有 1 个栽 培种。 本 属现多 作为草 属科, 即 Hemeroeallidaceae. 本属 植物的 染色体 数目, 大多是 2n = 22, 个别变 种是三 倍体。 由 于长期 栽培, 在园 艺上 又易于 杂交, 品种 极多。 有些种 的花供 食用; 根 入药; 许多种 和品种 是园庭 中常见 的观赏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 (8) 花通常 3 至 多朵, 如为 1 一 2 朵则 花为淡 黄色。 2 (3) 花淡 黄色; 花 被管长 3_5 厘米 1. 黄花菜 H. citrina 3 (2) 花桔 红色、 桔黄色 至暗金 黄色。 4 (5) 花桔红 色至桔 黄色, 在内花 被裂片 下部有 A 形彩 斑; 花 被管长 2 — 4 厘米 2. 宜草 H. fulva 5 (4) 花桔 黄色, 不 具上述 彩斑; 花 被管长 1 一 2 厘米。 6 (7) 叶宽 10 — 21 毫米, 不 对折; 花被 管长约 1 厘米 3. 西 南萱草 H. forrestii 7 (6) 叶宽 3 — 9 毫米, 常 对折; 花 被管长 1.5 — 2 厘米, 4. 折 叶萱草 H. plicata 8 (1) 花单朵 顶生, 极罕 2 朵, 桔 黄色或 金黄色 5. 矮萱草 H. nana 1- 黄花菜 金针菜 (各地 通称) 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 (1897),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秦 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植株 通常较 高大, 高在 1 米 以上。 • 根多少 肉质, 中下部 有时呈 纺锤状 膨大。 叶 基生, 二列, 带状, 长 50 — 120 厘米, 宽 6 — 35 毫米。 花 葶长短 不一, 一 般稍长 于叶, 基部三 棱形, 上部圆 柱形, 常 分枝; 苞片披 针形、 下面的 长可达 3 — 10 厘米, 自 下向上 渐短, 宽 3 — 6 毫米; 花梗 较短, 通常 长不到 1 厘米; 花 多朵, 最 多可达 100 朵 以上; 花被淡 黄色, 有 时在花 蕾时顶 端带紫 黑色; 花 被管长 3 — 5 厘米, 花被 裂片长 (6 —) 7 — 12 厘米, 内三 片宽 2 — 3 厘米。 蒴 果钝三 棱状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种子约 20 多个, 黑色, 有棱, 从 
百合科  693  开花到 种子成 熟约需 40 — 60 天。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江南各 省区及 河北、 山西和 山东, 生 于海拔 2 000 米 以下的 山坡、 山谷、 荒 地或林 缘; 云南 仅有栽 培的。 待放 的花蕾 称黄花 菜或金 针菜, 是著名 的花菜 食物, 可以 鲜用, 傳大 部分是 经过蒸 晒、 加工成 干菜, 在国内 外都有 销售。 根药 用有利 尿消肿 功能。 称槌 胡根、 土当归 (本草 拾遗; 植 物名实 图考引 江西、 湖 南土名 )。 2- 萱草 鹿葱 (群芳 谱), 条参 (临沧 ), 提心 吊胆、 镇 心丹、 栽秧花 (曲靖 ) Hemerocallis fulva (1. ) L. (1762); Curtis's (1788)*;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S. Y. Hu (1968); "图 鉴" (1976)'; 秦 岭植物 志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S. C. Chen in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H. lilto-asphodelus L. (3 fulva L. (1753); H. fulva var. maculata Baroni (1897); C. H. Wright (1903). 2a. 萱草 (原 变种) var. fulva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状 茎短, 外被多 层黄褐 色叶鞘 纤维; 根近 肉质, 多 数, 长 5 — 20 厘米, 末 端纺锤 状膨大 成肉质 块根。 叶 多数, 基生, 二列, 宽 线形, 嫩绿 色, 长 30 — 60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栽培 的长达 160 厘米, 宽达 4 厘米 ), 花葶高 60 — 100 厘米, 花 6 — 12 朵或 更多, 排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复 组成圆 锥状;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花 桔 红色, 无 香味; 花 梗短; 花被长 7 — 12 厘米, 下部花 被管长 2 — 3 厘米; 裂片长 圆形, 上部 开展并 反卷, 外轮宽 1.2 — 2 厘米, 内 轮宽达 3 厘米, 具分枝 的脉, 内 轮花被 片中部 以下具 A 形的 红褐色 色带; 雄蕊 伸出, 上弯, 短于花 被片; 花柱 伸出, 上弯, 比雄 蕊长。 蒴果长 圆形, 具横的 皱纹。 花期 5 — 7 月。 产 腾冲、 凤庆、 勐海、 双江、 西畴 等地, 生 于海拔 1 000 — 1 900 米的 林缘、 冲积堆 上, 常有 栽培; 秦 岭以南 各省区 均有。 自 南欧分 布至北 亚而达 日本。 广泛 栽培。 块根 人药。 2b. 重 瓣萱草 (变种 ) var. kwanso Regel (1866)' ; 江苏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花桔 黄色; 花 被裂片 多数; 雌雄 蕊发育 不全。 丽江、 维西、 昆 明等地 栽培供 观赏。 3- 西 南萱草 图版 222, 1-2 野 金针菜 (丽江 ) Hemerocallis forrestii Diels (1912); Stout (1930); Hand. -Mazz. (1936) ; "图 鉴" (1976)' ;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图 版 222 1-2. 西 南萱草 HemerocallisforrestiiDiels' 1. 植株' 2. 花 序', 3—4. 折 叶萱草 H. pUcata Stapf . 3. 植株 下部, 4 . 花序; 5 . 矮萱草 H. nana Forrest et W. W. Smith. 花序。 (肖 溶绘) 
百合科  695  植株高 40 — 70 厘米。 根状 茎短; 根多少 肉质, 长 6. 5 — 10 厘米, 末端 2. 5 — 4 厘米 膨 大为纺 锤形的 块根, 块根 部分粗 8 — 10 毫米。 叶 6 — 8 枚, 丛生, 新叶丛 基部具 膜质鳞 叶; 叶 带状, 不 等长, 长 15 — 67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花 葶略高 于叶, 长 25 — 70 厘米, 上部为 假二歧 的圆锥 花序, 分叉 2 — 3 次, 花 6 — 11 朵; 苞片披 针形, 最 下的长 2. 5 厘米, 宽达 8 毫米;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短于 花梗; 花梗长 3 — 3. 5 厘米; 花被 金 黄色, 长 5 — 8. 8 厘米, 其中花 被管长 1 厘米; 外轮花 被片狭 匙形, 宽约 5 毫米, 内轮 的 膜质, 椭 圆形, 宽 1.5 厘米; 花丝不 等长, 长 2. 5 — 3. 3 厘米 (未 开放时 ), 花药 线形, 长约 7 毫米, 背着, 基部 (花丝 着生点 以下) 长 3. 5 毫米; 花 柱长于 雄蕊, 长 4. 5 厘米, 柱 头小, 浅 3 裂; 子房 绿色, 三棱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幼果 绿色, 压平 后成卵 圆形, 长 1.5 厘米, 宽达 2 厘米, 有横 凸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中甸、 丽江、 维西、 宁蒗、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1 500 —) 2 800 — 3 300 米的 云南松 林或草 甸中; 四川 黑水、 大金、 茂汶、 木里、 米易 也有。 模 式标本 Forrest 2512 采 自 丽江。 4. 摺 叶萱草 图版 222, 3-4 野 苤菜、 鹿葱、 真 金花、 鸡脚参 (红河 ), 镇心丹 (临 沧、 大理 ), 小 提药, 鸡脚葛 根 (保山 ), 凤尾 一枝蒿 (楚雄 )、 连 珠炮、 下奶药 (昆明 ), 苤菜 跌打、 山 苤菜、 土参 (思茅 ) Hemerocallis plicata Stapf in Curtis,s (1923) in Chavi ; Hand. -Mazz. (1936) , S. Y. Hu (1968);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植株高 40 — 80 厘米; 根状茎 粗短; 根 多少近 肉质, 长 7 — 10 厘米, 末 端膨大 为纺锤 形的 块根; 块 根长达 4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叶鞘 纤维棕 褐色, 层层包 住叶丛 基部, 有时 与叶 片枯死 后的残 存纤维 一起, 连绵成 团状。 叶 10 枚 左右, 丛生, 带状, 绿色, 干后黄 色或黄 绿色, 常具 黄褐色 边缘, 长 8 — 45 厘米, 宽 4 一 9 毫米, 中脉 明显, 常 对折。 花葶 长 于叶, 高 50 — 80 厘米; 2 — 3 次分叉 的假二 歧圆锥 花序, 具花 4 一 10 (-20) 朵; 苞片 线形, 下 部的长 2. 5 厘米, 常 早落; 花梗长 2. 5 — 3 厘米; 花被金 黄色、 橙 黄色, 花后期 变黄 白色: 花 被管长 1. 5-2. 3 厘米, 粗 1—1. 5 毫米; 外轮 花被片 匙形, 长 4. 5-5 厘米, 有 时长达 7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内轮花 被片椭 圆形, 宽约 1.5 厘米; 花丝不 等长, 短于 花 被片, 长 4 一 4. 5 厘米; 花药 线形, 长 7 毫米, 花丝 着生点 以下的 基部长 2. 5 毫米。 果 卵形, 长 圆形, 绿色, 长 2 厘米, 宽 1.5 厘米, 具 3 条 纵槽, 表面具 横皱; 种子 多数, 亮 黑色, 扁 球形, 径约 3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永胜、 鹤庆、 洱源、 大理、 宾川、 永平、 永仁、 楚雄、 昆明、 江川、 蒙自, 生 于海拔 1 850 — 3 100 米 的云南 松林、 华山 松林、 草坡、 荒 草地; 分布于 四 川西部 (木里 至南坪 )。 模 式标本 (Henry 9497) 采自 蒙自。 根的 膨大部 分人药 有驱风 除湿, 通经 活络, 散瘀 消肿的 功效。 5. 矮萱草 图版 222, 5 Hemerocallis nana Forrest ex W. W. Smith (1916) * ; nom. (1917) ; Stapf in Curtis's (192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696  云南 植物志  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植株 矮小, 高 25 — 50 厘米。 根状茎 直立, 长 1 一 2 厘米; 根近 肉质, 长 5 — 10 厘米, 末端 膨大成 纺锤形 块茎; 块茎长 2. 5 — 3 厘米, 粗 7 — 8 毫米。 叶 10 余枚, 丛生, 稍二列 状, 基 部具褐 色纤维 (叶鞘 ); 叶宽 线形, 长 I 5 — 4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近直立 ,展 平或 外弯而 对折成 镰状。 花葶 直立, 长 11 一 3 4 厘米, 顶生 1 花或 2 花; 苞片 1 一 2, 披针 形, 长 7 — 20 毫米;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花被橙 黄色, 长 7 — 8. 5 厘米; 花 被管长 9 一 12 毫米, 粗 2 毫米; 外 轮花被 片狭楠 圆形, 宽 5 — 6 毫米, 内轮花 被片椭 圆形, 宽 1.5 厘米; 雄蕊远 短于花 被片, 花 丝长约 3. 5 — 4 厘米, 花 药长约 9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6 月。 产 中甸、 丽江、 宁蒗、 永胜, 生 于海拔 2 100 — 3 400 米的 林缘, 乱 石坡; 云南 特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1. 芦荟属 Aloe L. 多年 生常绿 植物。 茎短或 明显延 长呈灌 木或乔 木状。 叶 肉质, 通常呈 莲座式 排列, 稀 二列或 散生, 通 常边缘 有硬齿 或刺。 花葶 侧生, 不 分枝或 分枝, 花 红色, 黄色或 白色, 组 成总状 花序, 具膜质 苞片; 花被片 6, 近 相等, 连合成 管状, 或 分离但 靠合成 管状, 裂片 直 立或在 顶部稍 开展; 雄蕊 6, 与花被 等长或 略长于 花被, 花药 内向, 纵裂; 子房 卵形或 长 圆形, 具钝 3 棱, 3 室, 胚珠 多数, 二列, 叠生, 花柱 线形, 柱 头小。 蒴 果卵形 或长圆 形, 具钝 3 棱, 室背 开裂, 果皮 革质; 种子 多数, 多少三 棱形或 扁平, 常 有翅。 约 200 — 270 种, 主 产非洲 (经 马达加 斯加至 阿拉伯 )。 我国有 1 变种, 栽培或 逸生。 云南 也有。 近多 列人含 5 属的 独立科 Aloeaceae, 其中 沙鱼掌 (牛 皮掌) Gasteria Duval 和 十二卷 Haworthia Duval 常见 栽培为 盆景, Aloe 的一些 种也供 观赏或 药用。 1. 芦荟 象 鼻草、 象鼻莲 (云南 府志、 植物名 实图考 ), 油葱、 罗 帏草、 罗帏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象胆、 乌七 (广东 ) Aloe vera (L. ) Burm. f. (1768) var. chinensis (Haw) Berg. (1908);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A. perfoliata var. vera L. (1753); A. barbadensis Mill. var. chinensis Haw. (1819) ; A. chinensis (Haw. ) Baker in curtis,s(1877) * • 多 年生常 绿肉质 草本; 茎 粗短。 叶 15 — 20 枚呈 莲座式 排列, 狭 披针状 剑形, 肉质, 长 15 — 3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上部 稍平, 背面 拱凸, 粉 白色, 绿色, 边缘 有刺状 硬齿。 花葶高 60 — 90 厘米, 不分枝 或稍有 分枝, 总状 花序长 10 — 30 厘米, 具多数 稍松散 的花; 苞片披 针形, 顶端 急尖, 长约 6 毫米, 有 5 — 7 脉, 花时 反折; 花 黄色, 淡 红色, 开放时 下垂; 花梗 丝状, 长 5 — 10 毫米; 花被 筒状, 略具 3 棱, 稍弯成 弓状, 长 2 — 2. 5 厘米, 外轮 的裂片 连合至 中部或 1/3 处, 内轮 的裂片 分离, 与 外轮的 裂片近 相等或 稍短, 顶端 及边缘 绿色; 雄蕊 6, 稍伸出 花被筒 之外, 花药长 圆形。 蒴果长 圆形; 种子 偏斜, 具不规 则 的翅。 花期 10 — 11 月。 产 元江、 元阳, 生 于海拔 330 — 400 米的干 热河谷 灌丛及 路旁, 各 地常见 栽培。 江南 
百合科  697  各省 区都有 栽培。 印度有 分布。 叶的浸 泡液旧 时用以 润发。 根、 花及叶 入药。 12. 夏 须草属 Theropogon Maxim.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有多数 肥厚, 密生细 毛的纤 维根, 叶 多枚, 禾 叶状, 簇 生 于根状 茎上, 外 面包有 多层膜 质鞘。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有棱和 窄翅, 顶端为 总状花 序; 花 白色, 单生 或很少 成对; 花枝常 弯曲; 花 钟状, 花被片 分离, 卵形; 雄蕊 6 , 着生 于 花被片 基部, 花 丝短, 扁平, 膜质, 基部稍 合生; 花药 直立, 基着, 内向 纵裂; 子房 卵 圆形, 3 室, 每室 有胚珠 6 — 10 颗; 花柱 细长, 柱 头小, 浆果 球形, 种子 少数, 近 球形, 种 皮薄; 胚 直立或 弯曲。 仅 1 种, 分 布于我 国西南 部至尼 泊尔、 锡金、 不丹和 印度东 北部。 单 种属近 多归入 Convallariaceae 1. 夏须草 图版 223, 1-7 Theropogon pallidus (Wall, ex Kunth) Maxim. (1871) ; Hara (1971); (1978)* ;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 Chen in 西 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4) (ur maxim. H. Kota et al. (1994). Ophiopogon pallidus Wall. (1832), nom. mid. , ex Kunth (1850). 多年生 草本, 常 丛生, 根状茎 粗短, 植 丛非常 密集。 鳞叶 5 — 6, 膜质, 包住 叶丛呈 直 立的假 茎状, 长达 11 厘米。 叶 带状, 9 一 10 枚, 绿色, 下部 8 — 9 厘米 鞘状, 相互 套折, 呈四 菱形的 假茎, 外 被鳞片 所包; 叶片 绿色, 由 于中肋 下凹, 多 少呈对 拆状, 长 15 — 32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先端 渐狭, 外面 的短, 内面 的长。 花序 顶生, 挺立 于叶丛 中央, 短 于或长 于叶, 绿色, 扁, 两侧 具翅, 横切面 菱形; 总状 花序长 11 厘米 以上, 具 I 7 朵 花 以上, 每花 有苞片 2, 苞片 绿色, 线形, 最下一 花的外 苞片长 10 厘米, 宽 2 毫米, 内 苞 片长约 5 毫米; 花梗 绿色, 长 15 毫米, 花时 下弯; 花 白色, 花被片 6, 长卵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钝, 2 轮, 展开时 杯状; 雄蕊 6, 着 生于花 被片内 侧, 花丝 白色, 扁宽, 长约 1 毫米, 花药 黄色, 心形, 基部 着生,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 米, 2 室, 侧向 纵裂; 子房 绿色, 上位, 近 球形, 径约 2 毫米, 花柱 细长, 长约 2 毫米, 子房 3 室, 具中轴 胎座。 花期 5 月。 产 漾濞、 大理、 凤庆, 生 于海拔 2 300 — 2 550 米的 沟谷林 下石面 上或丛 林中; 西藏 南部 也有。 国 外分布 同属。 13- 吉 祥草属 Reineckia Kunth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匍匐 根状茎 多节, 顶端具 叶簇; 根 聚生于 叶簇的 下面, 叶 线形至 披 针形, 花葶 侧生, 从 一叶腋 抽出, 直立, 短 于叶; 花排列 成较密 的穗状 花序; 苞片卵 状三 角形, 膜质, 淡褐 色或带 紫色; 花 被片合 生成短 管状, 裂片 6, 花时 反卷. 与 花被管 
图 版 223 1—7. 夏须草 Theropogon pallidus (Wall, ex Kunth) Maxim. . 1. 花株' 2. 植株 下部' 3. 花 外形, 4- 雌蕊, 5. 雄蕊, 6. 子房横 切面, 7. 果 外形。 (肖 溶绘) 
百合科  699  近 等长; 雄蕊 6, 着 生在花 被管的 喉部, 花丝 丝状, 近基 部贴生 于花被 管上; 花药 背着, 2 室, 内向 纵裂; 子房 上位, 瓶状,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花柱 细长, 柱头 头状, 3 裂。 浆果 球形, 有数颗 种子。 单 种属, 近 多归人 Convallariaceae, 分布于 我国和 日本。 云南 也有。 1- 吉祥草 (图考 ) 图版 224 九节莲 (丽 江、 永平 ), 九 节铃, 竹节草 (江 川、 丽江 ), 两头生 (丽 江、 通海 ), 过 细草, 抽筋草 (宁蒗 ), 筋骨草 (中甸 ), 蜈 蚣草, 百节草 (兰坪 ), 走 马胎、 十 二铜锤 (鲁甸 ), 兰 花生、 地苦胆 (永 平、 大理 ), 玉带草 (峨 山、 昆明 ), 铜锤玉 带草、 紫袍玉 带 (昆明 ), 观音草 (昆 明、 昭通 ), 竹节参 (红 河、 新平、 镇雄 ), 伸筋散 (保山 ), 脱 节草 (恩茅 ), 创 枝灵、 过 节莲、 韭菜过 节莲、 地 蜈蚣、 分筋草 (曲靖 ), 接心 解草、 竹 根莲 (昭通 ), 松 寿兰、 结实兰 (云 南, 据 "图考 "), 一步 三道桥 (湖 北巴东 ), 鸡窝饭 (大理 ), 撑 骨散、 千 道节、 兰 花草、 串 莲草、 兰 凤竹、 急心 解药、 鸡瓜龙 (红河 ) Reineckia carnea (Andr. ) Kunth (1842); Baker (1875); Diels (1900); Ohw" (1956);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Mckean (1986);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anseoiera carnea Andr. (1804) * ;S. sessiliflora ker - Gawl. in Curtis (1804) * ; Reineck- ia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20). 匍匐根 状茎圆 柱形, 绿 白色, 分 枝长约 10 厘米, 多节,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节上有 膜 质鳞叶 1 枚; 鳞叶与 节间近 等长, 下半 部筒状 抱茎, 上半 部与茎 分离, 三 角形。 叶簇 生 根状茎 末端, 由于茎 的连续 生长, 有时 在茎中 部也有 叶簇, 簇间 距离数 厘米至 10 余厘 米 不等, 叶簇基 部有革 质鳞叶 3 — 4, 淡 绿色, 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叶每簇 3 — 8, 线 形至披 针形, 绿色, 长 10 — 38 厘米, 宽 0.3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柄 状, 对折; 中肋 在上面 下凹, 背面 隆起。 花 葶近圆 柱形, 淡 绿色, • 粗约 3 毫米, 连花序 长 5 — 15 厘米; 穗状 花序长 2 — 7 厘米, 轴 紫色、 花密, 10 — 20 朵; 苞片 膜质, 淡 紫色, 卵形, 基 部的长 8 毫米, 宽 6 毫米, 向上 渐小。 花 芳香, 粉 红色; 花被 管长约 4 毫米, 径 约 2 毫米; 裂片 6, 长 圆形, 白色, 近 肉质, 背面带 紫色, 长约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钝, 向外 反卷; 雄蕊 6, 与花 被裂片 对生, 花 丝长约 5 毫米, 白色; 花药 褐色, 长 圆形, 两端 微凹, 长 1.5 — 2 毫米; 子房绿 白色, 上位, 近 圆形, 粗约 2 毫米, 花 序上部 的花常 无 雌蕊; 花柱 细长, 下部 紫色, 上部 白色, 长 1.2 厘米, 柱 头小, 紫色, 星状 3 浅裂。 浆 果紫 红色, 球形, 径约 0.5 — 1.0 厘米, 种 子每室 2, 有时 1 枚 不育, 卵形, 长约 4 毫米, 种皮海 绵状, 白色。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 3 月 成熟, 可 在母株 保留至 5 — 6 个月而 不 脱落。 除北 回归线 以南的 热带地 区外, 全省大 部分地 区都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 000 — 3 200 米 的密 林下、 灌 丛中或 草地。 分布 于秦岭 以南各 省区, 但不到 南部热 带地域 (如 海南、 台 湾)。 也 广布于 日本。 大江 南北常 栽培供 观赏, 与万 年青均 作为吉 祥物。 全草含 多种皂 甙元, 人 药祛风 除湿, 消炎 止血。 
图 版 224 1—6- 吉祥草 Reineckia carnea (Andr. ) Kunth, 1. 开花的 植株, 2. 花 外形, 3. 花冠 展开, 4. 雌蕊, 5. 果序, 6. 果 横切面 (示 每室 有两个 种子. 有时一 胚珠不 育)。 (肖 溶绘) 
百合科  701  14. 蜘蛛 抱蛋属 Aspidistra Ker-Gawl.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细长或 粗短, 圆柱状 或不规 则的圆 柱状, 节 上有覆 瓦状 鳞片, 有较 粗的纤 维根; 纤 维根通 常密生 绵毛, 但栽培 的则较 少或几 乎不生 绵毛。 叶 单生或 2 — 4 枚簇生 于根状 茎上, 卵形至 带状, 中脉 较粗, 在背 面显著 突出, 侧脉 较细, 脉 间有细 横脉; 叶柄明 显或不 明显, 基部有 3 — 4 枚 叶鞘, 叶鞘 通常紫 褐色, 最 上部的 1 枚 最长, 枯后 裂成纤 维状。 总花 梗从根 状茎上 长出, 通常 较短, 使花多 少靠近 地面, 从 下部至 顶端有 2 — 8 枚 苞片, 其中 1 一 2 枚 位于花 基部; 花 单生于 总花梗 顶端; 花 被钟状 或 坛状, 肉质, 紫 色或带 紫色, 少有带 黄色, 顶 端通常 6 — 8 裂, 少有 4 裂或 10 裂; 雄 蕊与花 被裂片 同数, 且 对生, 着生 于花被 筒上, 一般靠 近筒的 基部; 花丝很 短或不 明显; 子房 3 — 4 室, 每室 2 至多枚 胚珠; 花 柱有关 节或无 关节; 柱 头多数 呈盾状 膨大, 裂或不 裂。 浆果 球形, 通常具 1 颗 种子。 约 11 一 12 种, 分布于 亚洲热 带和亚 热带, 我国有 8 种, 产西南 至东南 各省。 云南 4 种 。 云南 群众普 遍用本 属植物 叶片包 粽子, 因而 多零星 栽培。 本属近 亦归入 Convalla riaceae -en* ^m^^^^M^MiW'^m 表 力;^^!^虚 ,承 弁画 ,A 1 (6) 叶 单生, 远离。 2 (3) 花大, 长 3.0 — 3. 5 厘米, 直径 1.7 — 2.0 厘米; 花 被裂片 5 — 6, 宽卵 形或半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强烈 的覆瓦 状排列 1. 大花蜘 蛛抱蛋 A. tonkinensis 3 (2) 花小, 长不到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1.8 厘米。 4 (5) 花被 裂片长 圆状三 角形, 内面 有多数 乳突, 有时有 2 — 4 条 稍明显 的淡橙 绿色或 带紫色 的脊状 隆起; 上有 多数小 乳突; 柱头裂 ^ 边缘不 向上卷 2. 九龙盘 A. lurida 5 (4) 花被裂 片近三 角形, 具 4 条特别 肥厚, 肉质, 光滑, 紫红色 的脊状 隆起; 柱头裂 片边缘 向上卷 3- jftW 抱蛋 A. elatior 6 (1) 叶 3 — 4 枚 簇生;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卵形; 总 花梗成 簇抽出 …… 4. 卵叶蜘 蛛抱蛋 A. typica 1- 大花蜘 蛛抱蛋 • Aspidistra tonkinensis (Gagnep. ) Wang et L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 Colania tonkinensis Gagnep. (1934) et in Lecte. (1934). 根 状茎圆 柱状, 直径 4 一 5 毫米, 密生 鳞片, 肉质 纤维根 单生于 节上。 叶 单生, 彼此 相矩 2 — 3 厘米, 叶片 绿色, 有 淡黄色 斑块, 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长 13 — 18 厘 米, 宽 4 一 5 厘米, 不 等侧, 边缘软 骨质, 具 细齿; 叶柄 纤细, 长 10 — 15 厘米, 总花梗 短, 长 3 厘米, 具 5 枚 苞片; 苞片 卵形, 不 等大, 上 面的长 5 — 12 毫米, 下面的 较短; 花 被 钟状, 长 3 — 3. 5 厘米, 直径 1.7 — 2 厘米, 5 — 6 裂; 花筒长 2 厘米, 增厚; 裂 片强烈 复瓦状 排列, 宽卵 形或半 圆形, 膜质, 长 10 — 12 毫米, 具 3 脉; 雄蕊 5 — 6 枚, 着生于 
702  云南 植物志  花被 筒离基 5 毫 米处; 花药长 3 毫米, 近 盾状, 肾形; 柱 头盾状 膨大, 圆形, 直径 11 毫 米, 5 — 6 裂, 裂片 圆形, 向后 反折。 产 云南东 南部至 中南部 (屏 边、 文山、 新平、 石屏、 峨山、 通海、 建水 ), 生 于海拔 1 400-1 800 米的 林下。 分布 于越南 北部。 根状茎 人药, 止血 镇痛, 消炎。 2. 蜘 蛛抱蛋 竹 根虎, 蛇退, 结核草 (曲靖 ), 棕巴叶 (思茅 ), "保 歪溜" (傣族 语), 飞 天蜈蚣 (植 物名实 图考) Aspidistra elatior Bl. (1834); Yasuda (1894); C. H. Wright (1903); Lawrence (1955);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Plectogyne variegata Link (1834) ; Aspidistra punctata Lindl. var. albo-maculata Hook, in Curtis's (1863)*. 根 状茎圆 柱形, 直径 4 一 10 毫米, 具节, 节间长 5 毫米, 节上有 鳞片。 叶单 生或稀 2 枚 丛生, 如 丛生, 则随 根状茎 的伸长 而逐渐 远离。 新叶 (芽) 外 围鳞叶 2 枚, 鳞 叶暗紫 色, 革质, 长 圆形, 抱住 叶柄, 先端 钝圆, 内面 1 枚长 10 厘米, 宽 1.6 厘米, 叶 片长圆 状披 针形, 椭 圆形, 长 22 — 46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二面深 绿色, 多少具 黄白色 斑点, 革质,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不 等侧, 边缘软 骨质, 有细小 锯齿; 叶柄 明显, 坚挺, 绿 色, 圆 柱形, 粗 4 一 5 毫米, 长 1S — 35 厘米, 上面 具槽。 总花 梗长达 4. 5 厘米; 苞片 3 — 4 枚, 其中 2 枚位于 花枝的 基部, 1 枚在 中部, 宽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约 9 毫米; 花 被 钟状, 长 12 — 18 毫米, 直径 10 — 15 毫米, 外 面带紫 色或暗 紫色, 内面 下部淡 黄色或 淡 紫色, 上部 (6 — ) 8 裂; 花被筒 10 — 12 毫米; 裂 片近三 角形, 向外 扩展或 外弯, 长 6 — 8 毫米, 宽 3. 5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和内侧 上部淡 绿色, 内面具 4 条特 别肥厚 的肉质 脊状 隆起, 中间的 2 条细 而长, 两侧的 粗短, 中 部高达 1.5 毫米, 紫 红色, 雄蕊 6 (罗 平产) 一 8 枚, 生于花 被筒近 基部, 低于 柱头, 花 丝短,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雌蕊 高约 8 毫米, 子 房几不 膨大; 花柱无 关节; 柱头 盾状, 圆形, 直径 10 — 13 毫米, 紫 红色, 上面具 3 — 4 深裂, 裂缝 两边多 少向上 凸出, 中 心部分 微凸, 裂 片先端 微凹, 边缘 向上反 卷。 花期 7 — 9 月 。 产 罗平、 曲靖、 临沧、 思茅, 生 于海拔 1 100 米 的阔叶 林下, 昆明有 栽培; 分 布于四 川屏山 至贵州 (凤岗 ), 我 国各地 公园常 栽培。 日本 也有。 3- 九龙盘 图版 225, 4-6 竹 叶盘、 青 蛇莲、 蛇莲、 接 骨丹、 蜈 蚣草、 盘 龙七、 走 石马、 寸 八节、 地綦叶 (四 川)、 赶山鞭 (江西 )、 地蜈蚣 (湖南 )、 竹叶根 (浙江 ) Aspidistra lurida Ker-Gawl. (1822) ; * Sims in Cuitis's (1824) * ; Lodd. (1828) * ; Baker (1875);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an (1986). Macrogyne convallarte folia Link et Otto. ( 1823 ); aspidistra punctata Lindl. (1826) ; A. knuy-tchensis levl. et Vant. in Levi. ( 1905 ); A. Kouy-tschensis var. 
图 版 225 3. 卵叶 鄉 铢抱蛋 Aspidistra typica BaiU. , 1. 植株, 2. 花. 3. 柱头, 4—6. 九龙盘 A. lurida Ker- Gawl. . 4. 果株, 5. 花, 6. 柱头, (李锡 畴绘) 
704  云南 植物志  ancubaemaculata Levi, et Vant. (1905). 根 状茎圆 柱形, 直径 4 一 10 毫米, 具节及 鳞片。 叶 单生, 叶片深 绿色, 有时 多少具 黄白色 斑块, 近 革质, 椭 圆形, 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长 渐狭, 长 20 — 5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不 等侧。 边缘软 骨质, 有 极疏的 细齿; 叶柄 明显, 坚挺, 绿色, 圆 柱形, 长 18 — 30 厘米, 上面具 纵槽, 花单生 根状茎 节上, 花梗长 2. 5 — 5 厘米, 埋藏 土中, 白色, 苞片 3 — 6 枚, 其中 1 一 3 枚位 于花梗 基部, 宽 卵形, 向上 渐大, 长 7 — 9 毫米, 宽 6. 5 — 8 毫米, 有时带 褐色。 花被近 钟状, 长 8 — 15 毫米, 直径 10 — 15 毫米; 花 被筒长 5 — 8 毫 米, 内面褐 紫色, 上部 6 — 8 裂, 裂片矩 圆状三 角形, 长 5 — 7 毫米, 基部宽 2 — 4 毫米, 先 端钝, 向外 扩展, 内面 淡橙绿 色或带 紫色, 具 2 — 4 条不明 显或明 显的脊 状隆起 和多数 小 乳突; 雄蕊 6 — 8 枚, 生于 花被筒 基部, 花丝不 明显; 花药 卵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 米; 雌蕊长 9 毫米, 高于 雄蕊; 子 房基部 膨大; 花柱无 关节; 柱 头盾状 膨大, 圆形, 直 径 4 一 9 毫米, 中部 微凸, 上面 通常有 3 — 4 条微凸 的棱, 边 缘薄, 波状 浅裂, 果 枝长达 7 厘米, 果 球形, 径约 2 厘米, 裂 片边缘 不向上 反卷。 果 5 月 成熟。 产 河口, 生 于海拔 260 — 700 米;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四川、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 江、 台湾、 福建、 广东。 . 根 状茎供 药用, 有祛风 解毒、 散 瘀止痛 功能。 4. 卵叶蜘 蛛抱蛋 图版 225, 1-3 棕包叶 (思茅 ) Aspidistra typica Baill. (1894); Hook. f. in Curtis (1896) Gagnep. in Lecte. (1934);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 茎近圆 柱形, 粗达 7 毫米, 具节和 鱗片。 叶 3 — 4 枚 簇生。 叶簇基 部围以 宿存鳞 叶的纤 维丝, 须根在 叶簇下 丛生, 肉质, 粗 3 — 4 毫米, 被 灰白色 绵毛。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卵形, 先 端骤狭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而多少 下延, 长 25 — 26 厘米, 宽 11 一 12 厘米, 边缘 软 骨质有 极疏的 齿凸, 具稀疏 黄色斑 点或无 斑点, 侧脉 9 一 10 对, 其间具 9 一 10 条平行 的 I 级 侧脉, I 级侧 脉间有 横脉, 皆 于背面 隆起, 上表面 微凹; 叶柄长 17 — 18 厘米, 坚 挺, 与叶 片分化 明显, 有 槽纹。 总花梗 常成簇 抽出, 长 2.5 — 3. 6( — 4. 6) 厘米, 较 细弱, 平卧或 弯曲。 苞片 3 — 5, 基部的 2 枚宽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约 9 毫米, 急尖; 中、 上 部的 2 — 3 枚明显 狭长, 线状长 圆形, 披 针形, 长达 1.2 厘米, 宽 2. 5 — 5 毫米, 钝至急 尖, 皆呈紫 褐色, 有时有 细点; 花被 坛状, 直径 10 — 18 毫米, 外面 有紫色 细点, 内面深 紫色, 6 浅裂; 裂片 卵形, 较短, 先 端钝, 不向 外弯; 雄蕊 6, 生于 花被筒 基部, 低于柱 头, 几无 花丝; 子 房短, 花柱 粗短, 无 关节, 柱 头大, 圆形, 呈盾状 膨大, 直径 9 一 15 毫 米, 边缘具 6 微缺。 花期 9 一 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金 平、 屏边 ), 生 于海拔 80 — 500 米; 广西 西南部 (满水 ) 也有。 分 布 于越南 北部。 根状茎 人药, 有活血 散瘀、 接骨、 止痛、 清 热解毒 功能。 
百合科  705  15. 开 口箭属 Tupistra Ker-Gaw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厚, 通常近 直立; 根 较短, 并密 生白色 绵毛。 叶通常 基生或 聚 生于短 茎上, 少 有生于 延长的 茎上, 窄椭 圓形、 披 针形至 带形, 下部渐 狭成柄 或柄不 明显, 基部 扩展, 抱茎。 花葶由 叶丛中 抽出, 侧生, 直立或 外弯, 基部有 鞘叶; 穗状花 序 具密集 的花; 苞 片全缘 成为流 苏状; 花被钟 状或圆 筒状, 中部 或上部 6 裂, 裂片 开展; 花 被后部 有时具 向内扩 展的杯 状体; 雄蕊 6, 由 于花丝 下部的 花被筒 合生, 似着生 于花被 筒上部 或花被 裂片的 基部, 花药 卵形, 背着, 内向 纵裂, 花丝扩 大或不 扩大; 子房 3 室, 每室 2 — 4 个 胚珠, 柱头 膨大, 顶 端多少 3 裂或有 时呈蘑 菇状。 浆果具 1 一 3 颗 种子。 约 20 (25-26) 种, 分布于 亚洲, 从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 越南至 我国, 南 达马 来西亚 西部。 我 国约有 12 种, 主要 产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11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0) 花被喉 部没有 內内扩 展的环 状体。 2 (3) 花被片 和苞片 边缘分 裂成流 苏状, 叶椭 圆形, 基部渐 狭成柄 8. 须瓣 开口箭 T. fimbriata 3 (2) 花 被片和 苞片边 缘不分 裂成流 苏状, 极少 在花序 下部的 苞片两 侧各有 1 一 2 个 牙齿。 4 (19) 叶 不为狭 带状, 两侧不 等宽, 向基部 渐狭成 明显或 不明显 的柄, 先端 极尖或 渐尖。 5 (6) 花 丝扩大 部分的 边缘有 细齿; 叶带 形或披 针形, 宽 2 — 6 厘米; 花柱 明显; 花 丝内弯 …… 1. 橙花 开口箭 T. aurantiaca 6 (5) 花丝扩 大部分 的边缘 无齿。 7 (8) 花 柱长达 12 毫米; 柱头 膨大成 镘状, 直径 6 — 7 毫米, 叶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向基部 渐狭, 长 70 — 115 厘米; 苞片稍 长于花 3. 长柱 开口箭 T. grandistigma 8 (7) 花柱不 明显, 或长仅 2 — 5 毫米; 柱 头直径 1 一 2 毫米。 9 (14) 雌蕊长 5 毫米 以上; 花柱长 2 — 5 毫米。 10 (11) 叶 革质, 坚挺, 狭 长圆披 针形, 长 45 — 85 厘米, 基部 不互相 套迭; 花 紫色; 柱 头蘑菇 伞状, 径约 2 毫米; 果紫色 4. 伞柱 开口箭 T. fungiliformis 11 (10) 叶 纸质, 柔软; 叶基 部互相 套迭。 苞片短 于花或 与花近 等长。 12 (13) 叶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5 — 35 厘米; 总 花梗长 4. 5 — 10 厘米 7. 简花 开口箭 T. delavayi 13 (12) 叶带 状倒披 针形, 长 50 — 90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总 花梗长 15 — 30 厘米 5. 长梗 开口箭 T. longipedunculata H (9) 雌蕊长 2 — 3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头座 于子房 顶部。 15 (16) 花序顶 端无明 显的苞 片簇; 花 丝分离 部分不 明显; 总 花梗长 8 — 12 厘米; 叶长椭 圆形或 带状, 近 革质, 长 40 — 70 厘米, 宽 5— 8 厘米 6. 云南 开口箭 T. yunnanensis 16 (15) 花序顶 端具苞 片簇; 花丝分 离部分 明显; 总 花梗长 1 一 6 厘米, 叶长 15 — 30 厘米。 17 (18) 花 序下部 的苞片 明显长 于花, 长达 1.5 厘米, 叶狭椭 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至 椭圆状 卵形, 具 宽 1 — 2 厘米 的柄, 柄长 3 — 9 厘米 2. 弯蕊 开口箭 T. wattii 
706  云南 植物志  18 (17) 花序 下部苞 片短于 或稍长 于花, 长不及 1 厘米; 叶 长圆披 针形, 倒披 针形, 至 带状, 无柄 3. 开口箭 T. chinensis 19 (4) 叶 带状, 两侧近 等宽, 长 35 — 50 厘米, 宽仅 5 — 1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套迭, 无柄 10. 剑叶 开口箭 T. ensifolia 20 (1) 花被 喉部具 向内扩 展的环 状体, 环状 体表面 平滑; 花被裂 片全缘 • 11. 尾萼 开口箭 T. urotepala 1- 橙花 开口箭 图版 226, 1-6 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 1832), nom. nud. , ex Baker (1875)*; Hook. f. (1892);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7); J. L. Huang et H. Li (199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Cam pylandra aurantiaca (Wall. ) Baker (1875) ; Hand. -Mazz. (1936) ;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36), (1971), et (1978); H. Koba et al. (1994). 根状茎 绿色, 近 直立, 长 10 厘米 以上, 粗达 2 厘米, 多节, 节间长 4 一 6 毫米, 节 环状, 有绿 色球形 芽苞。 叶 多数, 明显 2 列, 纸质, 绿色, 带状, 长 40 — 60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渐狭 抱茎, 无柄, 全缘。 穗状 花序从 叶丛中 抽出, 生先 年生最 后 一叶的 叶腋; 总花梗 绿色, 长 2 — 5 厘米, 粗 5 厘米, 上面具 宽槽, 背面 圆形, 有 纵棱; 花序长 3 — 4 厘米, 花密, 每花 有苞片 2; 苞片淡 绿色, 卵状, 三 角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长 渐尖, 大 者远长 于花, 长 1.5 — 3 厘米, 基部宽 5 — 7 毫米; 小者 生花梗 一侧长 7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 序顶部 9 一 10 枚不 育苞片 簇生。 花绿色 渐变橙 黄色, 花被 筒近钟 状, 长 5 — 7 (-10) 毫米, 裂片宽 卵形, 长宽达 6 毫米, 内弯, 先 端钝, 边缘近 膜质; 花 丝短于 花药, 内弯 90', 花药 黄色, 卵形; 子房 绿色, 近 球形, 高约 2 毫米; 花柱 绿色, 粗 壮, 长约 2 毫米, 柱 头钝三 棱形, 星状 3 裂。 浆果 橙红色 倒卵状 球形, 长 2 厘米, 粗 1.5 厘米, 种子 3 枚, 近 卵形, 乳 白色, 骨质, 长 1 厘米, 粗 7 毫米, 光滑, 种脐 褐色, 长 圆形, 长 2. 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第二 年花期 成熟。 产 维西、 兰坪、 丽江、 大理、 泸水、 凤庆、 景东、 巧家, 生 于海拔 1 800 — 2 9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或针叶 林下; 分布 于西藏 (聂拉 木)、 四川 (北川 )。 尼泊尔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有毒。 有清热 解毒, 消 瘀止痛 功能。 梁 松筠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58, 将泸水 (植 物所横 断山队 490) 定为 T. Hang shanensis Z. Y. Zou (1981) 而 与其模 式产地 (四川 普格) 存在 间断, 该标 本或系 T. aurantiaca Wall, ex Bakeri 误定 。 2- 弯蕊 开口箭 图版 226, 7-9 岩七 (南涧 ), 扁 竹兰、 见 血封口 (云南 ) Tupistra wattii (C. B. Clarke) Hook. f. (1892);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et H. Li (1990). Campylandra -wattii C. B. Clarke (1889) * ; T. tonkinensis Baill. (1893); Gagnep. in Lecomte (1934) ; C. caul i flora Chun ( 1934 ); C. longibracteata Wang et Tang (1949). 
图 版 226 1 — 6. 橙花 开口箭 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ex Baker.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雌蕊. 4. 子 房横切 面. 5. 果, 6. 种子, 7—9. 弯蕊 开口箭 T, wattii (C. B. Clarke) Hook. f. . 7.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苞片; 10 — 11. 长柱 开口箭 T. grandistigma Wang et Liang. 10. 花冠 展开, 11. 雌蕊。 (李锡 畴绘) 
708  云 南 植 物. 志  根状 茎长, 圆 柱形, 暗 绿色, 粗 0.5 — 2 厘米, 下部 匍匐, 上 部弓形 弯曲, 长达 60 — 70 厘米, 节上 生根, 根 分枝, 节间长 1 一 6 厘米; 有半 球形, 芽眼。 叶 绿色, 互生, 下部 的 远离, 上部的 4 一 5 枚比较 密集, 顶芽 萌发的 新枝有 4 枚 淡绿色 的膜质 鳞叶, 包住 新芽, 伸长三 角形, 基部宽 3 — 4 厘米, 长 渐尖, 最下 1 枚长 4 厘米, 最上 的长达 10 厘米, 花 期之后 枯萎, 留有环 状节。 鳞片 之后生 2 — 6 叶, 一年 生叶丛 和二年 生叶, 因此有 明显间 距, 叶 纸质, 狭椭 圆形, 椭圆披 针形至 椭圆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渐狭 为柄长 15 — 2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全缘, 中肋 下凹,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I 级侧脉 多数, 幼 叶 可见到 细小的 横脉; 叶柄 明显,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花 序和叶 芽在茎 顶同时 萌发; 腋生; 花序 总苞片 1 枚, 鳞 状片, 膜质, 淡 绿色, 近三 角形, 长 4 厘米。 花序柄 生 苞腋, 绿色, 半圆 柱形, 长 3 — 5 厘米, 近轴 面平, 背面 圆形, 光滑; 花序长 1 一 2 厘 米, 花少, 近 头状; 花 9 一 10 朵, 密。 每花 有苞片 2,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于花, 最下 1 枚长 1.5 厘米, 基部宽 5 毫米, 绿色, 长 渐尖, 全缘, 边 缘白色 透明, 1 脉, 苞片绿 白色, 线形, 较厚, 短 于花, 长约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顶生不 育苞片 1 一 5 枚, 簇生, 长 1 一 2 厘米, 淡 绿色, 花 后渐变 黄色。 花被展 开成阔 钟形, 花 被筒长 3 — 5 毫米, 裂片 6, 宽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外轮 3 片较内 轮宽, 锐尖, 全缘, 先端反 折或反 卷, 边缘 膜质, 外卷, 花丝 下方贴 在花被 筒上, 在 花被裂 片基部 分离, 长 1 一 1.5 毫米, 绿 色至淡 绿色, 内弯; 花药宽 卵形, 黄色; 子房 绿色, 近 球形, 径约 1.5 毫米; 花 柱粗, 绿色, 长 0.5 毫米, 柱头 黄色, 3 浅裂, 浆果 球形, 红色, 径 9 一 11 毫米。 花期 2 — 5 月, 果第二 年花期 成熟。 产 贡山、 沧源、 西盟、 景东、 蒙自、 绿春、 屏边、 金平、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广 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800 — 2 800 米的 林下、 溪边、 山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 东。 不丹、 印度、 越南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大理地 区称为 岩七; 有 解毒、 除湿、 散瘀的 功效。 3. 长柱 开口箭 图版 226, 10-11 Tupistra grandistigma Wang et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et H. Li (1990). 根 状茎圆 柱形, 粗 1.5 — 2 厘米。 叶 3 — 5 枚或 更多, 生于短 茎上, 纸质, 长 圆状倒 披 针形, 长 70 — 115 厘米, 宽 7. 5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下部 渐狭成 明显或 稍明显 的柄; 鳞叶 2 — 3 枚, 披 针形, 长达 20 厘米; 穗状 花序近 直立, 长 6 — 16 厘米; 总 花梗长 5 — 15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苞片 1, 纸质, 三 角形, 长 1.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花 钟状, 长约 1.4 厘米; 花被 筒长约 5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肉质, 黑柴 色; 花 丝大部 分贴生 于花被 筒上, 离 生部分 极短, 花 药近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 近 球形, 花柱长 1.2 厘米, 柱头 膨大成 头状, 宽 6 — 7 毫米。 浆果 球形, 直径 1.2 — 2 厘 米。 花期 3 月, 果 6 月 成熟。 产 镇康、 景洪、 勐腊、 马关、 金平、 屏边 一带, 生 于海拔 350 — 1 600 米的石 灰岩灌 丛、 沟谷、 季雨 林中。 越南 也有。 本 种有可 能即系 T. albiflora Kai Larsen (1961) (根 据描 述及模 式产地 —— 清迈标 本)。 (吴征 镒注) 
百合科  709  4. 伞柱 开口箭 图版 22 7 Tupistra fungilliformis Wang et Lia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H. Li. et al. (1989)* ; J. L. Huang et H. Li (1990).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圆 柱形, 直径 1.5 — 2 厘米。 叶 2 枚, 生于短 茎上, 革质, 狭披 针形, 长 45 — 85 厘米, 宽 4. 5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成长 14 一 16 厘米 的柄, 鳞叶 3 — 4, 带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20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穗状花 序弯曲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总花 梗短, 长 1.5 — 3 厘米, 每花有 2 苞片, 顶 生的有 3 枚; 苞 片 膜质, 宽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4 一 11 毫米, 黄 褐色; 花宽 钟状, 长 1 一 1.5 厘米; 花 被长 5 — 7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紫色, 肉质, 厚; 花丝 大部分 贴生 于花被 筒上, 离 生部分 极短, 花药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I. 5 — 2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柱三 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似蘑菇 伞状, 径约 2 毫米。 浆果卵 球形, 红色, 有棕色 斑点, 长 1.4 一 1.8 厘米, 径 1.4 一 1.8 厘米, 种子 3 颗, 肾形, 黄 褐色, 长 1.1 一 1.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花期 12 — 1 月, 果第二 年花后 成熟。 产 屏边、 河口、 马关和 麻栗坡 一带, 生 于海拔 1 000 — 1 6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岩石 上 或腐殖 层中。 模 式模本 (王 启无 83061) 采自 屏边。 5. 长梗 开口箭 图版 228, 1-5 Tupistra longipedunculata Wang et T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H. Li et al. (1989)* ; J. L. Huang et H. Li (1990). 根 状茎圆 柱形, 近 直伸, 黄 褐色, 粗 1.5 — 1.7 厘米。 叶 3 — 5 枚, 近 两列的 套迭, 绿 色, 纸 质或近 革质, 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50 — 90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成明显 的或^ 明显 的柄; 鳞叶长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约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 序 总梗长 15 — 40 歴米, 绿色, 三 棱形; 穗状 花序长 4. 5 — 5. 5 厘米, 圆 柱形, 粗达 2 厘 米。 苞片 绿色, 总苞片 1, 长圆三 角形, 长 6 毫米, 宽 4. 5 毫米, 短 渐尖, 花苞 片通常 1, 近 菱形, 短 于花, 下 部的长 4.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上部的 渐短, 急尖, 全缘, 边缘白 膜质; 中脉稍 明显; 花序顶 部有多 枚不育 苞片。 花被 管浅黄 绿色, 钟状, 长 4 毫米, 粗 5 毫米, 具不 明显的 6 棱, 裂 片淡绿 色或淡 黄色, 近 肉质, 三 角形, 长 3 毫米, 在 中下部 内折并 于背面 增厚; 花丝 贴生于 花冠管 内壁, 于 裂片基 部以下 分离, 分离 花丝部 分短, 长 不及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药 室侧向 纵裂; 子房 绿色近 球形, 长 1*5 毫 米, 3 室, 每 室胚珠 4, 着生 干室茎 内侧, 倒生, 花柱 明显, 绿色, 长 1.5 毫米, 柱 头小, 3 浅裂。 花期 4 一 6 月。 产 澜沧、 耿马、 沧源、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600 — 1 700 米 的沟谷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 景洪。 6- 云南 开口箭 图版 228, 6-9 猪嗓管 (鲁甸 )、 猪仔生 (绥江 ) Tupistra yunnanensis Wang et T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et H. Li (1990). 根壮茎 粗壮; 圆 柱形, 粗达 4 厘米, 多年生 的茎段 灰色, 2 — 3 年生的 茎段密 被宿存 叶鞘; 节密, 每 厘米具 6 — 7 环; 节 上生肉 质粗根 (粗达 4 毫米 ), 节向 芽眼, 叶 丛生基 
图 版 1—8. 伞柱 开口箭 Tupistrafungillifortnis Wang et Liang. 1. 果株, 2. 叶片, 3. 花, 4 . 花纵 剖面. 5. 雄蕊. 6. 雌蕊. 7. 子房横 切面. 8. 种子。 (曾孝 濂绘) 
图 版 228 -5. 长梗 开口箭 Tupistra longipedunculata Wang et Tang, 1. 植株, 2- 花, 3. 花冠展 开' 4. 果, 5. 苞片, 6_9. 云南 开口箭 T. yunnanensis Wang et Tang. 6. 叶形, 7. 果序, 8. 花, 9. 苞片。 (李锡 畴绘) * 
712 云 南植物 志  部 套迭近 2 列状, 一年 生和二 年生叶 共存, 每年 4 枚; 叶 无柄, 暗 绿色, 近 革质, 一年 生 叶多少 皱褶, 长椭 圆形, 至宽 带状, 长 40 — 70 厘米, 宽 5 — 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为 不明显 的柄, 边缘 白色, 软 骨质, 具 细齿; 新叶 簇外有 2 枚 鱗叶, 长三 角形, 淡 绿色, 长 5 厘米。 花序 由叶丛 中先于 顶叶芽 抽出, 总苞片 2 — 3 鱗 叶状, 花 序柄淡 绿色, 半圆 柱形, 腹面, 宽 槽状, 长 3 — 6 厘米, 粗 1 厘米, 光滑; 花序长 4 一 12 厘米, 花 多数, 较疏; 苞片绿 白色, 膜质, 长三 角状披 针形, 基部有 1 一 2 个 尖齿, 花 序中部 最长, 达 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 生苞片 3 — 5 枚 成簇, 白色, 三 角形, 长 5 — 7 毫米; 花乳 黄色, 较小, 径约 5 毫米, 花 冠筒狭 钟状, 肉质, 长约 7 毫米, 裂 片正三 角形或 卵形, 长 2 — 3 厘米, 急尖, 内弯达 90', 宿存; 花 丝贴生 于花被 筒上, 上部稍 分离, 花药 黄色, 卵形, 长 1.5 毫米; 子房 绿色近 球形, 3 室, 每室 2 个 胚珠; 花柱不 明显, 柱头三 棱形, 顶 部三浅 裂, 台状。 浆果近 球形, 直径约 0.6 — 1 厘米, 紫 红色。 花期 2 — 3 月, 果 8 — 10 月成 熟。 产 巧家、 昭通、 鲁甸、 禄劝、 砚山, 生 于海拔 1 200 — 2 800 米 的密林 下或石 灰岩石 缝中。 模 式标本 (蔡 希陶 50880) 采自 昭通。 7- 筒花 开口箭 ( "图鉴 ") Tupistra delavayi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H. Li et al. (1989)'; J. L. Huang et H. Li (1990). 根状 茎短, 绿色, 直立, 长 7 — 8 厘米, 粗 1 一 1.5 厘米, 节 间短, 节 环状, 褐色, 多 有 侧芽, 圆 而常具 有短的 分枝, 叶生 茎顶, 基 生状, 每芽 生鳞叶 2 枚, 叶 (1 一) 4 枚, 花 序 1 枚, 鳞 叶宽披 针形, 绿色, 长 5. 5 厘米, 长 渐尖, 向基 部扩大 抱基, 叶 纸质, 暗绿 色, 椭 圆形, 线状椭 圆形, 渐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长 25 — 30 厘米, 边 缘波状 起伏, 全缘; 叶柄长 6 — 7 厘米, 侧 芽幼珠 上的叶 有柄, 老 茎上的 叶通常 无柄。 花 序柄长 2 — 3 厘米, 绿 色, 粗壮, 有棱 直立; 花序圆 柱形, 长 4 一 5 厘米, 粗 2 厘米, 花 多数, 排列 密集, 花绿 色; 每花 有苞片 2, 托住花 被筒, 花 下方的 大苞片 与花近 等长, 绿 白色, 宽 卵形, 长 5 毫 米, 宽 8 毫米, 先 端骤狭 急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有 微齿, 小的一 枚苞片 白色宽 卵形, 长 2 — 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在 花的右 上侧。 花被阔 钟状, 浅 杯状, 长 6 毫米, 径 8 毫米, 肉质, 花 被筒长 4. 5 毫米, 淡 绿色, 裂片宽 卵形, 深 绿色, 稍薄, 近 圆形, 近 相等, 长 1 一 2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白色膜 质的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齿, 裂 片蕾时 内扩; 花 时, 直立, 稍 外展; 花 丝几不 分离, 花药 黄色, 着生 于裂片 基部; 子房淡 绿色, 近 球形, 长 2 毫米, 花 柱粗三 棱形, 长 2 毫米, 柱头 顶部三 角形。 花期 3 月底。 产 景东、 昭通 等地, 生 于海拔 2 400 米处 的混交 林下; 贵州、 四川、 湖北、 湖南 也有。 模 式标本 Delavay s. n. 采自 昭通 五寨。 8- 须瓣 开口箭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29 Tupistra fimbriata Hand. Mazz. (1922), (1936);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et H. Li (1990), Liang in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多年 生上升 草本, 根状茎 直立, 高 20 — 30 厘米, 粗 0.3 — 2 厘米, 黄色, 节间 1 一 2 
图 版 229 1 — 10. 须» 开口箭 Tupistra fimbriata Hand, -Mazz. ,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花冠 展开. 4. 雌蕊. 5- 子房横 切面' 6 . 胚珠, 7 . 苞片, S. 小 苞片. 9 . 果, 10. 种子。 (李锡 畴绘) 
714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每芽 有鳞叶 2 — 4, 鳞叶淡 绿色, 长圆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叶 2 — 4, 基部 抱茎, 叶 柄长约 10 厘米, 对褶, 展平宽 2 厘米, 向 上逐渐 过渡为 叶片, 叶片倒 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24 — 40 厘米, 宽 6 — 7 厘米, 锐尖, 绿色, 背淡。 花序 生最后 1 叶的 叶腋, 基部 有鳞片 状苞片 4; 总 花梗长 13 — 14 厘米, 绿色, 扁, 中 部以上 两侧有 狭翅, 穗 状花 序圆柱 形或圆 锥形, 长 6 厘米, 连花粗 2 — 3 厘米; 花 无梗, 每花 有苞片 2, 远花的 1 枚近 匙形, 长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膜质, 背面 绿色, 腹面 白色, 边 缘白色 透明, 流 苏状, 近花的 1 枚宽三 角形, 长、 宽 4 毫米, 白色 透明, 流 苏状。 花被 筒长约 6 毫米, 粗 2 毫米, 暗 绿色, 淡 黄色, 裂片 6, 暗绿 色至桔 黄色, 边 缘白色 透明, 流 苏状, 向外 反卷, 长、 宽约 4 毫米; 雄 蕊花丝 白色, 长 2 毫米, 直 立于花 被裂片 中央, 花药 2 室, 纵裂; 子 房上位 , 花柱 与花被 筒等长 或短, 柱头 3 裂成星 芒状, 白色。 果橙 红色, 椭 圆形, 卵状 圆 锥形, 长 1.5 厘米, 粗 1.3 厘米。 种子常 1 枚, 半 卵形, 长 1 厘米, 粗 8 毫米; 腹面 种脐近 圆形, 褐色, 稍 下凹, 径 3 毫米, 胚孔 在下方 底部。 花期 4 月, 果第二 年花期 成熟。 产 维西、 贡山、 镇康、 景东、 腾冲、 漾濞、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 600 — 2 800 米的常 绿阔 叶林、 沟 疏林、 灌 丛中;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白 汉洛。 根状茎 含开口 箭素。 入药、 功效同 橙花开 口箭。 9- 开口箭 (九江 ) 斩蛇箭 (植物 名实图 考), 心 不干、 牛 尾七、 竹根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upistra chinensis Baker in Hook. (1889)* ; Franch. (1896); C. H. Wright ( 1903);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 97 8)'; 神农 架植物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H. Li et al. (1989)" ; J. L. Huang et H. Li (199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T. fargesii Baill. (1893); T. lorifolia (1896); T. viridi flora Franch. (1S9 6) ; Rohdea xvatanabet Hayata (1915) ; Campylandra watanabei Hayata(1915) ; Dandy (1933) ;C. viridi- flora (Franch. ) Hand. -Mazz. (1936) ; C. kwangtungensis Dandy (1933) ; C. xvatanabet (Hayata) Wang et Tang "图 鉴,, (1976)*. 根状茎 伸长, 地 下部分 直立或 匍匐, 长达 30 厘米, 粗 7 — 8 毫米, 地 上部分 直立, 高 达 30 厘米, 绿色; 节 褐色, 节间长 5 — 6 厘米, 或 0.1 — 1 厘米, 疏密 相间; 节间 常有绿 色圆形 芽眼, 顶 芽每芽 有鳞叶 2, 叶 7 — 8; 鳞叶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叶 密集, 基部套 迭, 绿色, 背 稍淡, 椭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渐尖, 基部 略狭, 长 16 — 30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边缘 稍波状 起伏, 无齿。 叶柄不 明显。 花序 直立, 总花 梗半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淡 绿色, 总 苞片鳞 片状; 花序具 10 余花, 长 3 — 4 厘米, 粗 1. 5 — 2 厘米, 顶 部无苞 片簇; 花 绿色, 橙 黄色; 苞片 2, 大的在 下方, 长披 针形, 长 2. 5 厘米, 宽 6 毫米, 全缘, 淡绿 白色, 远长 于花, 小的 1 枚长 10 毫米, 先端 尾尖; 花 杯状, 径 1.2 厘米, 筒长 3 — 4 毫 米, 裂片 卵形, 先 端具细 尖凸, 边缘近 膜质, 长、 宽 4 一 5 毫米, 近 直立, 先端外 展或反 折; 花丝下 部明显 扩大, 贴生, 扩 大部分 边缘不 贴生, 几乎 联合, 分离 部分长 1. 5 _2毫 米, 绿色 内弯; 花药 黄色, 卵 形垂向 柱头; 子房 绿色, 球形, 径约 3 毫米, 花柱 明显, 三 棱形, 长 1 毫米, 柱 头分裂 为星状 3 肢。 果长圆 球形, 黄 红色, 长 1.5 厘米, 粗 1.2 厘 
百合科  715  米, 卵 圆形, 稍扁, 腹 面平, 种 脐大, 圆形, 径约 4 毫米, 褐色, 平, 在腹面 上方, 珠 孔在 下端。 产 贡山、 景东、 思茅、 双柏, 生 于海拔 1 100 — 2 600 米的 竹林、 混 交林、 山 谷疏林 中; 分布 于四川 (泸定 ), 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安徽、 河南、 陕西。 根状茎 人药, 功效同 橙花开 口箭。 10. 剑叶 开口箭 (中 国植 物志) 白 马分鬃 (云南 ) Tupistra ensifolia Wang et Tang (1936) ;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J. L. Huang et H. Li (199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 状茎圆 柱形, 淡黄 色或绿 白色。 茎长达 10 厘米, 多节。 叶 多数, 明显成 两列, 纸 质, 带形, 长 35 — 50 厘米, 宽 5 — 1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扩大, 抱茎, 套叠, 干时 边缘稍 反卷。 穗状花 序密生 多花, 长 3 — 4. 5 厘米, 粗 1 一 1. 5 厘米; 总 花梗长 3. 5-15 厘 米, 近 白色, 光滑 无毛, 具棱 及翅, 苞片 皆淡黄 绿色, 总苞片 (在 花序 基部) 线 状披针 形, 长 2. 5 厘米, 基部宽 3 毫米, 长 渐尖, 全缘, 花 苞片长 于花,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1.3 厘米, 具长 尾尖, 边缘有 细齿, 生 于每花 下方, 花 序顶部 聚生一 束不育 苞片。 花 鲜时乳 黄色, 后变 褐色, 顶部砚 盘状, 直径 6 — 7 毫米, 花被筒 钟状, 长 2. 5 — 3.0 毫米, 外具 6 棱, 裂片 卵形, 几 平展, 长 2 — 3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肉质, 边缘白 膜质, 啮 蚀状, 先端具 外弯的 尖突; 花 丝基部 扩大而 有皱褶 (鲜 花不 明显) 贴生 于花被 筒上, 分 离部分 粗短, 长约 1 毫米, 花药 卵形, 药室 分离, 内向 纵裂, 柱头钝 3 棱形, 顶端 3 裂; 子房 圆 筒形, 长 1. 5 毫米, 3 室, 每 室胚珠 1 一 2, 直 立于室 基部。 浆果 (未见 活的) 直径 5 — 8 毫米, 红 黑色。 花期 4 一 6 月。 果 10 月 成熟。 产 福贡、 碧江、 丽江、 龙陵、 富宁, 生 于海拔 (1 000) 1 700 — 3 200 米的 林下。 模 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根状茎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散 瘀止痛 功能。 11 尾萼 开口箭 Tupistra urotepala (Hand. -Mazz. ) Wang et Tang (1978); J. L. Huang et H. Li (1990). Rohdea urotepala Hand. -Mazz. (1936). 根 状茎圆 柱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叶 5 — 7 枚 生于短 茎上, 纸 质或近 纸质, 披 针形, 长 30 — 4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皱 波状; 鳞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 鞘状, 膜质, 黄 色或黄 绿色。 穗 状花序 直立, 长 3 — 4. 5 厘米, 粗 1 一 1.5 厘 米, 总 花梗长 1 一 6 厘米, 宽 3 — 4 毫米; 苞片 卵形, 长 3. 5 — 6. 5 毫米, 宽 3. 5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膜质, 白 色或淡 绿色; 花被长 5 — 10 毫米, 花 被喉部 向内扩 展成环 状体, 环 状 体表面 平滑; 花 被筒长 2 — 5 毫米; 裂片稍 平展,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宽 3 — 4. 5 毫米, 肉质, 黄色, 边缘 较薄,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环状体 里面, 花丝 极短, 花药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花 柱短, 长约 1 毫米, 柱头 3 裂, 浆果 
716  云南 植物志  球形。 花期 5 — 6 月。 产 昭通、 彝良 (朝天 马至燕 子洞口 )、 大关, 生 于海拔 1 800 — 3 000 米 的杂木 林下; 分布 于四川 (马 边、 峨边、 雷波、 南川一 带)。 本种是 云南新 记录。 《中 国植 物志》 (15 : 16) 云本 种苞片 "长 3 — 6. 5 厘 米", 应为 3. 5—6. 5 毫米 之误, 昆 明 植物所 标本室 所藏本 种标本 吴征镒 79、 熊济华 91001 两号的 苞片都 很小, 远远 短于花 被 或几不 存在, 而 Hand.- Mazz. (Symbolae Sinicae 7 : 1212、 1936) 也说苞 片不超 过花, 昆明植 物园的 栽培植 物的花 序上, 苞片 也是很 小的;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16. 万 年青属 Rohdea Roth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具 许多纤 维根, 根上密 生白色 棉毛。 叶 基生, 近 两列套 迭、 成簇、 向下部 渐狭, 但柄不 明显, 基部稍 扩大。 花葶 侧生, 于叶腋 抽出, 直 立或稍 弯曲; 穗状 花序多 肉质, 密生 多花; 苞片 膜质, 卵形; 花 被球状 钟形, 顶端 6 浅裂; 裂 片短, 内弯, 肉质; 雄蕊 6, 由于花 丝大部 分贴生 于花被 筒上, 离 生部分 很短, 故 似着生 于 花被筒 上端, 花药 背着, 内向 开裂; 子房 球形, 3 室, 每室 2 个 胚珠;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 3 裂。 浆果 球形, 具单颗 种子。 仅 1 种, 分布于 我国和 日本。 本属现 多归于 Convallariaceae, 并 有人主 张并人 Tupistra Ker-Gawl. 1. 万年青 (花镜 ) 蒽 (花镜 ) Rohdea japonica (Thunb. ) Roth (1821); Kunth (1850); Baker (1875);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Makean (1986). Orontium japonicum Thunb. (1784) ; Rohdea esquirolii Levi. (1907) , (1914) ; Rohdea sinensis Levi. (1907) , (1914). 根 状茎粗 1. 5-2. 5 厘米。 叶 3 — 6 枚, 厚 纸质, 长 圆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5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稍狭, 绿色, 纵 脉明显 浮凸; 鳞叶披 针形, 长 5-12 厘米。 花葶短 于叶, 长 2. 5-4 厘米; 穗状 花序长 3 — 4 厘米, 宽 1. 2 — 1. 7 厘米; 具 几十 朵密集 的花; 苞片 卵形, 膜质, 短 于花, 长 2. 5 — 6 毫米, 宽 2 — 4 毫米;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宽 6 毫米, 淡 黄色, 裂 片厚; 花药 卵形, 长 1.4 一 1.5 毫米。 浆果 直径约 8 毫米, 熟时 红色。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多 栽培于 昆明庭 园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 江苏、 山东; 野生 于海拔 750 — 1 700 米的 林下潮 湿处或 草地。 日本 也有。 为传 统的岁 朝供物 之一, 船上人 家亦多 盆栽, 与 吉祥草 同为吉 祥物。 根状 茎含万 年青甙 (rhodexin) A, B, C; 种 子含万 年青甙 A, C。 根 状茎或 全草人 药, 有毒。 有强心 利尿、 消热 解毒、 止血 功能。 
百合科  717  17- 球子 草属 Peliosanthes Andr. 多年生 草本; 茎匍 匐状, 短或 明显。 叶 2 — 5、 基生、 或 簇生于 茎上, 披 针形或 条形, 具褶扇 状主脉 5 — 7 条, 横脉 明显; 叶 柄长, 基部通 常有膜 质鞘。 花葶长 10 — 35 厘米, 总 状 花序通 常短于 叶片; 花 单生或 2 — 5 朵 簇生于 1 枚苞片 腋内, 苞片之 内常有 1 一 5 枚小 苞片, 较 少缺; 花 梗短于 或长于 苞片, 顶端具 关节; 花 被片下 部合生 成筒, 上部 离生; 裂 片 6, 占花被 全长的 1/3 — 2/3; 雄蕊 6, 花药 基着, 基 部有时 2 裂, 内向 开裂; 花 丝短, 合 生成肉 质内弯 的环, 贴生于 花被筒 喉部; 子房 与花被 筒合生 或部分 分离, 半 下位, 3 室, 每室具 1 一 5 个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短 3 裂。 蒴果具 1 一 3 颗小 核果状 种子。 种子 椭圆形 或近 圆形, 具 肉质外 种皮, 蓝 绿色或 绿色, 发育后 迅速推 出果皮 顶部, 貌似 桨果。 约 12 (10-15)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与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产 8 种, 云南有 7 种。 球子草 属现亦 多归于 Convallariaceae, 其分 类问题 存在着 不同的 观点, 如 J. P. Jessop (Blumea 22: 141 一 159. 1976) 认 为这是 1 个单 种属, 只能根 据花单 生或簇 生下分 2 个亚 种, 《中 国植 物志》 又 另立了 3 个 新种, 认 为本属 可分出 10 个种。 我们对 本属的 生态习 性, 生物 学特性 还认识 不足, 未作 详细的 观察, 仅根 据现有 干标本 的形态 差异作 一些处 理, 不尽 合理, 将通过 栽培观 察和细 胞学的 研究进 一步解 决本属 的分类 问题。 分种 检索表 1 (12) 花 单朵生 于苞片 腋内。 2 (9) 花 明显具 花梗。 3 (4) 茎 匍匐. 叶 簇间距 5. 5 — 18. 5 厘米; 花葶长 7 — 15 厘米, 花 密生; 苞片披 针形, 花 时反折 1. 匍匐 球子草 P. sinica 4 (3) 茎短, 近 直立, 叶 簇间距 2 — 3 厘米; 花葶长 15 — 30 厘米; 花 散生, 较 远离。 5 (6) 花 连同花 梗短于 苞片; 叶 上横脉 歪斜, 不明显 2. 长苞 球子草 P. ophiopogonoides 6 (5) 花 连同花 梗长于 苞片; 叶 上横脉 与平行 主脉近 垂直, 较 明显。 7 (8) 花葶长 15—35 厘米 3. 大叶 球子草 p. macrophylla 8 (7) 花葶长 7—15 厘米 4. 绿春 球子草 P. labroyana 9 (2) 花无 花梗; 茎 匍匐; 苞片长 于花。 10 (11) 叶通常 2, 大, 长 30 厘米, 宽达 9 厘米; 花葶长 21 厘米, 具 30 余花; 穗状 花序长 13 厘米, 花疏; 苞片花 时斜举 5. 滇西 球子草 P. dehongensis 11 (10) 叶 3 枚, 小, 长 13 — 14 厘米, 宽 4 一 4. 5 厘米; 花 葶长仅 1.3 厘米, 近 无柄, 花 8 朵, 排成 密 穗状; 苞片花 时反折 6. 无柄 球子草 P. sessilis 12 (1) 花 2—5 朵簇生 于苞片 腋内; 叶 4一8 枚簇生 7. 簇花 球子草 P. teta 1. 匍匐 球子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30, 1-5 Peliosanthes sinica Wang et Tang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ai et Liang (1991). 茎 匍匐. 叶 3 — 4 枚 在节上 簇生或 轮生, 叶簇 远离, 间距 5. 5 — 18. 5 厘米 (即 叶簇间 的茎长 ), 茎上具 3 — 7 个节, 节 间长短 不一, 此类节 上仅有 残存膜 质鳞片 但不生 真叶, 也 
图 版 230 1 — 5. 匍匍 球子草 Peliosanthessinica Wang et Tang. 1. 植株' 2. 花' 3. 花尖 部分花 被片及 雄蕊' 4 ' 苞 片, 5. 露 出种子 的果; 6 — 9. 大叶 球子草 P.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 6. 植株' 7. 花' 8. 苞片' 9. 露 出种子 的果。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719  不 生根, 根 生在具 叶簇的 节上, 近 肉质, 外被 灰白色 绵毛。 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11 一 17 厘米, 宽 3 — 6 厘米, 1 级 平行脉 7 条, 其中有 1 条 I 级脉, 平 行脉间 横脉稍 明显; 叶柄长 (2 —) 7 — 20 厘米。 总状 花序从 叶簇中 抽出; 花序 柄长 1 一 4 厘米, 花序长 6 — 11 厘米; 苞片 纸质, 披 针形, 长 1 一 0.5 厘米, 先端 尾尖, 从 基部 反折, 果后 宿存, 小苞 片缺; 花 单生苞 片腋; 花 紫色, 直径 6 — 7 毫米; 花被 片近基 部 合生, 筒长 1 毫米, 部分 与子房 合生; 裂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花梗 细弱, 长 3 — 4 毫 米, 顶部有 关节; 花药长 0.5 毫米, 花丝 合生成 厚的肉 质环; 子房 每室具 4 枚 胚珠; 花 柱 粗短, 柱头短 3 裂。 种子椭 圆形, 绿色, 长 0.7 — 1.5 厘米, 绿色, 长 0.7 — 1.5 厘米, 种皮 肉质。 花期 4 一 5 月, 种子 9 一 10 月 出露。 产滇 南至滇 东南: 沧源、 思茅、 勐海、 景洪、 勐腊、 金平、 西畴、 富宁, 常 生于海 拔 500 — 1 400 米的 山谷季 雨林内 或次生 灌丛、 疏 林中; 广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云南 队 8178) 采自 思茅阿 土寨。 2. 长苞 球子草 (中 国植 物志) Peliosanthes ophiopogonoides Wang et Tang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Dai et Liang (1996). 多年生 草本, 茎长 2 — 3 厘米, 直立, 节 上生肉 质根, 叶 5 — 6 枚, 线状披 针形, 先 端 尾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长 17 — 3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I 级 平行脉 5 — 7 条, 与 I 级 平行脉 相间, 横脉 细弱,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花葶长 15 — 3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8 — 15 厘 米: 花单生 苞腋; 苞片 草质, 披 针形, 长 15 — 7 毫米; 花时 斜举, 果期 反折; 小苞片 1 枚, 披 针形, 长 5 — 3 毫米, 花后 脱落; 花 冠直径 6 — 8 毫米, 外被 白色灰 柔毛; 半 下垂, 阔 钟形, 花 被筒长 3 — 4 毫米, 仅基部 与子房 合生;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3 毫米, 宽 2. 5 毫 米, 先 端钝;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 连同花 梗短于 苞片; 花药长 1 毫米, 花 丝合生 为肉质 的环, 环径约 1.5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3 室, 每 室胚珠 4; 花柱 粗短, 长约 1 毫米, 柱头 不明显 3 裂。 种子蓝 绿色, 长 1 一 1.2 厘米。 花期 10 月, 种 子次年 6 — 10 月 露出。 特产 滇东南 屏边, 生 于海拔 1 300 — 1 400 米的密 林下。 模 式标本 (冯 国楣 4807) 采 自 屏边。 本种 与大叶 球子草 (P.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 相近, 不同的 是苞片 较长, 叶 上横 脉稀疏 斜行, 花 被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钝; 苞 片果期 反折。 3- 大叶 球子草 图版 230, 6-9 大盖 球子草 (中 国植 物志) Peliosanthes macrophylla Wall, ex Baker (1879); Baker in Hook. f. (L892); Hand. - Mazz.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77)*; Rodriguez in Lecomte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8), in note;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pro syn. P. teta Andr. ssp. humilis (Andr. ) Jessop. (1976); H. Koba et al. (1994). P. macrostegia Hance (188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P. delavayi Franch , (1896); P. arisanensts Hayata (1916); P. tashiroi Hayata (1916) ; P. yunnanensis Wang et T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syn. nov. 
720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长 4 一 5 厘米, 多节, 节 上生肉 质根, 埋藏于 地下, 叶 3 — 6 枚, 集于 根状茎 上部的 节上, 每叶外 围鳞叶 膜质, 长达 15 厘米, 叶片 绿色, 背 淡绿, 椭 圆形, 两头 渐狭; 长 15 — 35 厘米, 宽 3—6 厘米; 基出 I 级 平行脉 5 — 9 条, 其间有 2 — 3 条 1 级平 行脉, 横脉极 细密, 较 明显; 叶柄长 15 — 50 厘米。 花葶长 15 — 35 厘米; 中 上部散 生 3 — 4 枚不 育膜质 苞片; 总状 花序长 3 — 15 厘米; 花单生 苞腋, 花梗长 1 一 6 毫米, 苞 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0.5 厘米, 果期 反折; 小苞片 1 枚, 长 3 — 5 毫米; 花 紫色, 直径 6 — 16 毫米; 浅 钟状; 花 被筒长 1.5 — 2 毫米, 部分 与子房 合生; 裂片披 针形,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急尖或 稍钝, 花药长 0.5 — 2 毫米, 稍 外露; 花丝合 生的肉 质胚径 达 3 毫米, 子房扁 球形, 每室 有胚珠 3 — 4; 花柱 粗短, 柱头 不明显 3 浅裂。 种子 绿色, 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花期 11 一 4 月, 果 5 — 6 月 开裂。 产 泸水、 耿马、 金平、 蒙自、 河口、 西畴、 麻栗坡 ,生 于海拔 240 — 1 800 米 的河谷 季雨 林或灌 丛内; 西藏 东南部 (米 什米山 )、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台湾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老挝。 根 入药, 可以治 疮毒。 4- 绿春 球子草 Peliosanthus labroyana Pierrre ex Rodrig. (1934) ; Pierre in Lecomte (1934) * . 根状茎 横走, 粗 3 — 4 毫米, 节 上生肉 质根。 新芽 含鳞叶 多数, 叶 1 一 3 枚和 1 个花 序, 鳞 叶多数 (10 枚以上 ), 膜质、 淡 白色, 最 基部的 最短, 卵状三 角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12 毫米, 最上的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10 厘米。 叶 簇生, 常 3 枚, 但因隔 年的叶 簇宿存 并 与新芽 紧靠, 因而 叶簇常 多数。 叶片 绿色, 背淡 绿色, 长 圆形,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先 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17 — 21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平行脉 9 条, 横脉 细弱, 极 多数; 叶柄长 8 — 27 厘米, 具 纵槽。 花葶长 7 — 15 厘米, 上部 2/3 具花, 基部有 若干青 紫色不 育 苞片。 花单生 苞腋, 苞片长 1 厘米, 三 角形, 先端长 渐尖, 内 面常有 1 枚细小 的小苞 片; 花被 肉质, 暗青 紫色, 直径约 1 厘米, 裂片 6, 披 针形, 外轮 3 枚 稍大, 内轮 的狭; 雄蕊 6, 花丝 着生在 花被片 内面, 弓形, 长约 5 毫米; 花药 6, 内藏; 子房半 下位, 圆锥 形; 花柱 很短, 基部 周围有 6 个 乳头状 突起; 子房 3 室, 每 室胚珠 4 一 6; 浆果状 种子淡 绿色, 卵形,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果期 10 月。 产绿 春县老 边乡, 生 于海拔 1 500 — 1 6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越南北 部地区 附近。 5. 滇西 球子草 (新种 ) Peliosanthus dehongensis H. Li , sp. no v. P. macro phyllae Wall, ex Baker similis , a qua foliis 1 ― 2 , membranaceis ad 30 cm longis recedit. 茎 横卧, 伸长, 两个 叶丛间 的茎长 17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散生约 10 枚 鳞叶; 鳞叶 白色, 膜质, 披 针形, 长达 4. 5 厘米; 新芽 顶生, 每 芽含叶 (1 一) 2 枚和 1 花序, 围以 4 枚以上 的膜质 鱗叶, 萌发 后不形 成直立 的茎。 叶 2 枚, 常绿具 长柄, 叶片 膜质, 绿色, 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30 厘米, 宽达 9 厘米, 先端骤 狭具长 1 一 2 厘米的 尾尖, 基部长 渐狭、 楔形, 平 行主脉 13 条, 各主 脉间有 3 — 5 条平行 细脉, 横脉 细弱, 远离, 极不明 
百合科  721  显; 叶柄长 33 — 35 厘米。 花 葶从两 叶之间 伸出, 长约 21 厘米, 具 30 余 朵花, 穗 状花序 长 13 厘米, 每一 苞片内 着生花 1 朵。 花 苞片披 针形, 两侧 膜质, 长达 1.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内侧的 小苞片 膜质,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花蕾 绿色, 球形, 无梗; 花被 裂片卵 形, 比花被 筒长, 花药长 圆形, 合生的 花丝环 肉质, 子房半 下位, 花 柱短, 柱头 3 裂。 花蕾期 11 月。 产 德宏, 生 于海拔 1 000 米 的潮湿 林缘。 模式 标本: 陶国达 (G. D. Tao) 13108 (Typus Kun) 。 本种 与大叶 球子草 />. m^r />/o^a 相近, 但叶仅 (1 一) 2 枚, 膜质, 长达 30 厘米, 根状茎 伸长, 长达 17 厘 米等特 征可以 区别。 6- 无柄 球子草 (新种 ) Peliosanthes sessilis H. Li. sp. nov. P. macro phyllae similis , sed differt foliis minoribus , 13 ― 14 cm longis et 4 ― 4. 5 cm latis, inflorescentia spicata , 1. 3 cm longa , bracteis ref lexis , floribus 8, sessilibus, perianthii segmentis lanceolatis apice revolutis. 匍匐 草本, 根状 茎长约 20 厘米, 粗 3 — 4 毫米, 每两叶 丛间的 茎段长 1 一 4 厘米, 含 3 — 4 个具膜 质鳞叶 的节, 新芽 顶生, 每芽 圆以数 枚膜质 鳞叶, 通常含 3 叶及 1 花序。 叶 3 枚, 椭 圆形, 纸质, 绿色, 长 13 — 14 厘米, 宽 4 一 4.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平 行主脉 7 条, 每 2 条主 脉间有 1 条 稍弱的 I 级平 行脉, 均 在两面 隆起并 具软骨 状的短 毛, 横脉细 脉密稍 明显。 花序近 无柄, 长仅 1.3 厘米, 密 穗状; 花 8 朵, 无梗, 绿 白色, 每苞片 内含花 1 朵; 苞片 白色, 膜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从基 部向下 反折, 无 小 苞片; 花冠幅 8 — 9 毫米, 花被长 4. 5 毫米, 花被 管长约 1.5 毫米; 花被裂 片狭、 披针 形, 长约 3 毫米, 展开成 辐状, 先端 反卷, 花丝管 坛状, 花药 6, 黄色, 卵形, 长约 1 毫 米, 内藏 于花丝 管内; 雌蕊 内藏, 未 露出花 丝管, 子房 卵形, 花柱 粗短, 柱 头小, 不裂。 花期 4 月。 产 芒市南 天门下 箐沟、 小 石潭, 生 于海拔 1 200 米 的阴湿 山坡。 模式 标本: 周铉 (H. Zhou) 510 (Typus Kun) 本种与 大叶球 子草凡 mwro/^^/a 相近, 但 叶小, 长 13 — 14 厘米, 宽 4 一 4. 5 厘米; 花序近 无柄, 穗状, 长仅 1.3 厘米; 花 8 朵, 苞片 反折, 花 无梗, 花被 裂片披 针形, 先 端 反卷, 可以 区别。 7- 簇花 球子草 Peliosanthes teta Andr. (1810); et in Curtis's (1810) * ; Hook. f. (1892) ; Rodrig. in Lecte. (1934); Jessop (1976); K. Larsen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78); Dai et Liang (1991). P. tcmkinensis Wang et Tang (1936); P. minor Yamamoto (1943);" 图鉴" (1976)* ; 海南 植物志 (1977) . 根状 茎短。 叶 丛生, 4 一 8 枚, 披 针形, 线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12 —) 16 — 23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具 5 条 主脉, 叶柄长 (13 —) 20 — 30 厘米, 有时仅 5 — 8 厘米。 花葶长 13 — 3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10 — 15 厘米, 每 一苞片 内簇生 3 — 5 
722  云南 植物志  朵花; 苞片披 针形, 膜质, 长 3 — 7 毫米; 小苞片 2 — 5 枚, 长约 1 毫米; 花紫色 ,直径 6 — 8 毫 米, 花 被筒长 2 — 3 毫米, 大部分 与子房 合生;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形, 外轮 稍长于 筒部; 花梗长 (3-)5-8 毫米, 短于 或长于 苞片; 花药长 0.5 毫米; 花丝环 肉质, 紫色; 子房每 室胚珠 2 — 4; 花柱 粗短, 柱头 3 裂不 明显。 种子近 圆形, 长 5 — 7 毫米。 花期 1 月。 产 思茅, 生于 林下; 分布 于广西 (龙州 )、 海南。 锡金、 孟 加拉、 印度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南、 马 来半岛 均有。 云 南标本 未见。 据 J. P. Jessop (1976), 思 茅标本 Henry 9402 B (E) 就是 本种。 18. 扭 柄花属 Streptopus Michx.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茎 直立, 不分 枝或中 部以上 分枝。 叶 互生、 薄 纸质、 卵 形、 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无柄, 通常基 部心形 抱茎。 花 1 一 2 朵, 腋生, 由于总 花梗与 邻 近的茎 愈合, 常貌 似与叶 对生或 出自叶 下面, 有时 3 — 4 朵排成 在茎, 枝 顶端着 生的花 序; 花被片 离生; 雄蕊 6, 贴生 于花被 片基部 或中部 以下; 花药近 基着, 内向 纵裂, 顶端 具小 尖头, 花 丝扁, 基部 变宽; 子房近 球形, 3 室, 通 常每室 有胚珠 6 — 8, 较少 2 — 3, 花 柱存在 或几不 存在, 柱头圆 盾状或 3 裂。 浆果 球形, 熟时 红色。 种子 数颗或 多颗, 球形 或椭 圆形, 具 沟槽。 约 4 一 10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但 欧洲 西部缺 分布, 北美 则达美 国南部 )。 我国产 5 种, 云南有 3 种。 本 属亦归 Convallariaceae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边 缘有睫 毛状细 锯齿; 花梗 中部以 上具膝 状关节 1. 扭柄花 S. obtusatus 2 (1) 叶 全缘, 无 睫毛状 裾齿; 花梗无 关节。 3 (4) 花 1 一 2 朵, 貌 似与叶 对生或 出自叶 下面; 花 药短于 花丝; 花 白色, 较小, 长 4 一 8 毫米 … 3. 小花 扭柄花 S. parviflorus 4 (3) 花 单生, 出自 叶腋; 花 药长于 花丝; 花粉 红色、 白色, 内面 具紫色 斑点, 较大, 长 8 — 12 毫米 2. 腋花 扭抦花 S. simplex 1. 扭抦花 钝叶 算盘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treptopus obtusatus Fassett (1935);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 geniculatus Wang et Tang (1948) ; S. amplexifolius auct. non DC. : C. H. Wright (1903), K. Krause (1926). 植株高 15 — 45 厘米。 根状茎 纤细, 粗 1 一 2 毫米。 茎 直立, 不分 枝或中 部以上 分枝, 光滑 无毛。 叶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渐 尖, 基部 心形, 抱茎, 边 缘具有 睫毛状 细齿。 花单生 于上部 叶腋, 貌似 从叶下 生出, 淡 
百合科  723  黄色, 内 面有时 带紫色 斑点, 下垂; 花梗出 2 — 2. 5 厘米, 中部以 上具有 关节, 关 节处呈 膝状 弯曲, 具一 腺体; 花 被片近 离生, 长 8 — 9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上 部呈镰 刀状; 雄 蕊短, 花药长 箭形, 长 3 — 4 毫米; 花丝 粗短, 稍扁, 呈三 角形; 子房 球形, 无棱;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3 裂 至中部 以下。 浆 果直径 6 — 8 毫米。 种子 椭 圆形。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和西部 (大理 ), 生 于海拔 2 000 — 3 600 米的山 坡针叶 林下;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及西 北部、 青海 (互 助、 民和 )、 陕西 (太 白山) 和甘肃 (南部 )。 我们 见到的 云南标 本仅有 Delavay 279, 1889 年 6 月 15 采 自大理 苍山, 过去 一直被 定名 为腋花 扭柄花 S. simplex, 但 标本上 花小, 花梗 有膝状 关节, 可以 确认为 本种。 2. 腋花 扭柄花 图版 231, 1-5 慈竹根 (四 川茂汶 )、 算盘七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七" 误为 "花" ) Streptopus simplex D. Don (1825); Hook. f. (1892); Fassett (1935); Hand. -Mazz. (1936); Hara (1966), (1971). (1978): Hara et Ohashi (1973), in Ohashi (197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 9 8 7 )'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植株 15 — 5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系念 珠状的 合轴, 节 (茎 基膨大 部分) 圆 锥状, 高 4 毫米, 粗 3 毫米, 生根, 具 侧芽, 节间短 或长, 粗 0.5 毫米, 采 集时极 易断落 (青 藏队 81 - 922), 因而 干标本 通常仅 留存当 年生的 节段。 茎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常呈 紫色, 叶 5-10 余枚, 纸质, 淡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5-8 厘米, 宽 1. 5- 3 厘米, 上 部的叶 稍小,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或 圆形, 作 穿茎状 抱茎, 全缘, 无柄。 花 单生于 叶腋; 花梗 紫色, 丝状无 关节, 长 2. 5 — 4. 5 厘米, 下垂; 花大, 长达 1 厘米, 直 径 1.2 厘米, 白 色或粉 红色, 内面具 紫红色 斑点; 花被片 6, 分离, 外 轮的宽 3 毫米, 内 轮椭 圆形, 较宽, 宽约 4 毫米; 雄蕊 6, 生 花被片 基部, 花丝淡 白色, 长 1.5 毫米, 花药 紫色, 长 2.5 毫米; 子房 绿色, 近 球形, 具 3 条 浅槽, 直径约 1 毫米; 花柱 白色, 长 3.5 毫米, 柱头 3 深裂, 裂肢长 0. 6 毫米, 果 成熟时 红色, 直径 5 — 6 毫米。 花期 5 — 7 月 , 果 8 — 9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景东、 德钦、 中甸、 兰坪、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漾濞、 昭通, 生 于海拔 1 700 (昭通 ) 一 2 700 — 4 0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铁 杉林、 云杉冷 杉林、 杜鹃 林或灌 丛以及 高山松 林中, 也见于 竹箐、 草坡中 草坝; 分布 于四川 (泸 定、 城 口、 南川、 茂汶等 地)、 西 藏南部 (吉 隆、 定结、 聂 拉木、 亚东、 林芝、 米林、 波 密和察 隅)。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北 部和印 度北部 也有。 腾 冲标本 武素功 6752, 花 单生或 1 朵排成 花序, 具长 1 一 4 厘米的 总梗, 花被 片长达 1.2 厘米, 淡红 色内面 具红色 斑点, 柱头 3 深裂, 我们认 为应是 本种。 碧 江标本 (碧 江队 1095) 大都是 2 朵 花束生 叶腋, 无总 花梗, 花 粉红色 (未 记载内 面是否 有紫斑 ); 花被片 长 1.1 厘米, 柱头 3 深裂, 主要 特征与 武素功 6752 无异, 也应是 腋花扭 柄花。 3- 小花 扭柄花 图版 231, 6-11 小花 算盘七 Streptopus parviflorus Franch. (1888) ; Hand. -Mazz. (193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图 版 231 1—5. 腋花 扭柄花 Streptopus simplex D. Don,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花瓣及 雄蕊' 4. 雌蕊' 5. 雄蕊; 6—11. 小花 扭柄花 S. parviflorus Franch. , 6. 花枝, 7. 根' 8. 花 外形' 9. 花辦及 雄蕊, 10. 雌蕊' 11. 雄蕊。 (肖 溶绘) 
百合科  72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 mairei Levi. (1915). 植株高 30 — 5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或 斜伸, 长 3 — 5 厘米, 圆柱 状或结 节状, 节环状 增大, 粗 7 — 8 毫米, 周围密 生稂, 节间长 5 — 10 毫米, 粗达 5 毫米 (冯 国楣 1438)。 茎 直立, 光滑, 上部分 枝或不 分枝。 叶 绿色, 背淡 绿色,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心形 抱茎, 全缘, 无 叶柄。 花 1 (一 2 朵), 腋生, 花梗 丝状, 长 2. 5 — 4. 5 厘米, 常从与 叶相对 的方向 外倾或 下垂; 花小, 白 色, 基部 红色, 长 6 — 7 毫米, 花被片 6, 披 针形,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 丝短, 花药近 箭形, 长 3. 5 — 4 毫米; 子房倒 卵形, 花 柱长, 长达 2. 5 毫米, 比子房 稍长; 柱头 3 裂。 浆果近 球形, 红色, 直径 5 — 8 毫米; 种子 多数, 长 圆形。 花期 7 月, 果 8 成熟。 产 贡山、 中甸、 德钦、 维西、 大理, 生 于海拔 3 000 — 3 700 米的 云杉、 冷杉 林中或 林缘; 据 《中 国植 物志》 和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广布 于四川 西部, 自 冕宁、 泸定、 北 至 康定、 汶川, 但标本 未见。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亦有 记录。 19- 黄精属 Polygonatum Mil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圆 柱状、 连 珠状、 结 节状或 块状。 茎 直立, 有时 上部弯 曲 或作攀 援状, 不 分枝, 基部 具膜质 的鞘。 叶 互生, 对生或 轮生, 纸质、 近 革质或 革质, 先端 平直、 弯 曲或成 勾状, 全缘,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花生 叶腋, 单生或 集生成 伞形、 伞 房、 总状 花序; 花序常 下垂, 苞片常 微小、 膜质, 少有大 而呈叶 状的, 宿存或 脱落; 花 被常合 生成圆 锥状、 圆 筒状或 坛状, 裂片 6; 雄蕊 6, 内藏, 着生 在花被 筒上; 花 丝下部 贴生 在花被 筒上, 上部 分离, 丝 状或两 侧扁, 光滑、 具 乳头状 突起或 绵毛; 花药 条形或 长 圆形, 基部 2 裂; 子房 上位, 3 室, 中轴 胎座, 每室具 2 — 6 颗 胚珠; 花柱 丝状, 柱头 小。 浆果成 熟时橘 红色、 红 色或黑 紫色, 球形, 具 几颗至 10 余颗 种子; 种 子淡红 褐色或 黄 褐色, 球形。 全 属约有 40 (-55) 余种, 广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31 种, 南北各 省都有 分布; 云南 产 10 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本属近 亦归于 Convallamceae。 某些种 类的根 状茎可 人药或 腌制供 食用, 为 中药的 "玉 竹"、 "黄 精", 前者的 功用为 养阴 润燥, 生津 止渴; 后者 的功用 为滋润 心肺、 生津 养胃、 补 精髓。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被长 (13 —) 15 — 30 毫米。 2 (3) 叶 互生, 花 被管近 圆锥形 3 (2) 叶大 部分为 轮生或 对生. 花 被管圆 筒形。 4 (5) 植株 髙大, 通常髙 1 米 以上, 叶先 端拳卷 5 (4) 植株 矮小, 髙 7 — 12 (—25) 厘米, 叶先端 不拳卷 6 (1) 花被长 4 一】 2 (-15) 毫米。  1- 节 根黄精 P. nodosum 2- 漠黄精 P. kingianum 3- 独 花黄精 P. hookeri 
726  云南 植物志  7 (10) 叶大 部分为 互生。 8 (9) 根 状茎圆 柱状; 茎高 3 — 20 (-38) 厘米; 叶多为 互生, 但 顶端一 轮常为 轮生; 花被 管圆筒 状 8. 康 定玉竹 P. prattii 9 (8) 根状 茎连珠 状或结 块状; 茎高 (11 一) 40 — 100 厘 米;. 叶 互生; 花被 管坛状 4. 点 花黄精 P. punctatum 10 (7) 叶大 部分为 轮生或 对生。 11 (12) 叶 对生, 下部少 有互生 5. 棒 丝黄精 P. cathcartii 12 (11) 叶 轮生。 13 (14) 花 不集成 花序; 果 梗成熟 时上举 6. 格 脉黄精 P. tessel latum 14 (13) 花 1 一 4 朵集成 花序; 果梗 成熟时 下垂。 15 (16) 叶在花 开后向 下俯垂 9. 垂 叶黄精 P. curvistylum 16 (15) 叶 平展或 上举。 17 (18) 叶 先端直 7. 轮 叶黄精 P. verticil latum 18 (17) 叶先 端弯曲 成钩状 或拳卷 10. 卷 叶黄精 P. cirrhifolium 1. 节 根黄精 Polygonatum nodosum Hua (1892); C. H. Wright (1903);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 国 植物志 (1978); C. Jeffrey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mairei Levi. (1912) ; P. yunnanense Levi. (1916) ; C. J. Jeffrey (1980) ; McKean (1986); P. leveilleanum Fedde (1930). 根状茎 细长, 圆柱 状或节 间多少 膨大而 略呈连 珠状, 直径 3 — 5 (-8) 毫米。 茎高 15 — 45 厘米, 常具 紫红色 斑点。 叶 互生, 4 一 9 枚卵状 椭圆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5 — 8. 5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 端尖或 渐尖, 叶背 中脉稍 隆起, 横胖 明显。 花序具 1 一 2 朵 花, 总 花梗长 0.8 — 3 厘米, 花梗长 0.8 — 1 厘米; 苞片 微小, 着生在 花梗基 部或中 下部, 早落; 花 被淡绿 色或黄 绿色, 上部稍 扩大而 略呈圆 锥状, 口部 有时稍 缢缩, 全长 1. 8-2. 5 厘米, 花被 裂片长 4 一 7 毫米; 花被筒 内面有 时具短 柔毛; 雄蕊着 生于花 被筒中 上部, 花 丝两 侧扁, 具短 柔毛, 稍弯曲 上举, 长 2 — 3 毫米, 花药 黄色, 条形, 长 3 — 4 毫米; 子 房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柱 远长于 子房, 长 1.2 — 20 毫米, 达 花药中 上部, 柱头小 头状。 浆果 球形, 直径约 0.8 厘米, 具 4 一 8 颗 种子; 种子红 褐色, 球形, 直径约 2. 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东川、 巧家、 大关, 生 于海拔 1 700 — 2 000 米之 林下、 沟 谷阴湿 地或岩 石上; 四 川、 湖北 (西部 )、 甘肃 (南部 ) 也有。 L6vl. Fedde 的种模 式采自 东川。 全草 入药, 补 血虚, 治跌打 损伤。 2- 滇黄精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32, 1-3 节节高 (文 山、 西畴 )、 马尾根 (景东 )、 牛 尾巴薯 (师宗 )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1890)*; Hook. f. (1892) ;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omte (1934);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植 物志 (1978)* ; Jeffrey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an (1986); Liang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P. agglutinatum Hua (1892); C. H. Wright (1903); P. huanum Levi. (1906), 
图 版 232 1—3. 滇黄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 , 1. 植株的 —- 部分' 2. 根茎 部分' 3. 花 被展开 (示 雄蕊及 雌恋) s 4—5. 点 花黄精 P- punctatum Royle ex Kunth. 4. 植株, 5. 花 被展开 (不 雄蓝 与雌蕊 )。 (李锡 畴绘) 
728  云南 植物志  (1907), (1916); P. cavaleriei Levi. (1906), (1907); P. ericoideum Levi. (1909), (1916) ; P. esquirolii Levi. (1910) , (1914) ; P. darrisii Levi. (1913) , (1914) ; P. kingianum var. cavaleriei et var. ericoideum C. Jeffrey , et McKean (1980). 根状茎 肥厚, 连 珠状, 块状 或近圆 柱状, 直径 1 一 7 厘米。 植株 高大, 茎高 1 一 3 米, 顶端 常作攀 援状。 叶 3 — 6 (-10) 枚 轮生, 条形, 条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25 厘米, 宽 3 — 30 毫米, 先端 拳卷,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花 序轮生 叶腋, 具 2 — 3 朵花, 少 4 一 6 朵 花, 总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下垂, 花梗长 0.5 — 1.5 厘 米苞片 微小, 膜质,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着生于 花梗下 部或中 下部; 花被紫 红色、 绿色、 黄绿 色或黄 白色, 圆 筒状, 全长 16-25 毫米, 直径 7 — 10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3 — 7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筒 上部, 花丝丝 状或两 侧扁, 长 3 — 4 毫米, 花药 黄色, 条形, 长 6 — 7 毫米, 近中部 着生; 子房 卵形, 长 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 柱长于 子房, 长 8 — 9 毫米, 达 花药中 上部。 浆 果紫红 色或黑 紫色, 球形, 直径 0.7 — 1.8 厘米, 具 5 — 10 颗 种子; 种子黄 褐色, 球形, 直径 2 . 5 — 3 毫 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勐腊、 景洪、 思茅、 绿春、 金平、 麻 栗坡、 蒙自、 文山、 西畴、 双江、 临沧、 凤 庆、 景东、 双柏、 楚雄、 师宗、 昆明、 嵩明、 大理、 漾濞、 云龙、 福贡、 中甸、 盐津, 生 于海拔 620 — 3 65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 竹 林下、 林缘、 山坡阴 湿处、 水沟 边或岩 石上; 四 川、 贵州 也有。 分布于 缅甸、 越南。 根茎 入药, 作 "黄 精" 用。 3- 独 花黄精 Polygonatum hookeri Baker (1875); Hook. f. (1892); Oliv. in Hook. (1892)*; C. H. Wright (1903);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1978);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Jeffrey (1979), (1982);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 7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 4 ); H. Koba et al. (1994). P. pumUum Hua (1892). 根 状茎圆 柱形, 结 节处稍 增粗, "节 间" 长 2 — 3 . 5 厘米, 直径 2 — 4 (-7) 毫米。 植 株常 矮小, 高 7 — 12 (-25) 厘米。 叶 几枚至 10 余枚, 轮生或 对生, 排列 紧密, 中下部 有时 互生, 条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钝尖, 长 1.7 — 3 (-4.5) 厘米, 宽 3 — 5 (一 8) 毫米, 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多数植 株仅具 1 朵花, 生下部 叶腋, 少数具 2 — 5 朵花, 极少 2 朵生于 一总花 梗上, 花 梗短, 长 (1 一) 2 — 10 毫米, 苞片 微小, 膜质, 早落; 花 被紫 色或蓝 紫色, 圆 筒状, 中部稍 缢縮, 全长 I. 3 — 1. 9 ( 一 2. 5 ) 厘米, 花被 筒直径 3 — 5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5 — 8 (-10) 毫米; 雄蕊着 生于花 被筒中 上部, 花丝 极短, 长不足 1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2 —) 3 — 3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 柱短于 子房, 长 1 一 I. 5 毫米。 浆果 红色, 球形, 直径 4 一 7 毫米, 具 1 一 7 颗 种子, 种子 红 褐色, 球形, 直径约 2. 5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800 — 4 70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草 地上; 西藏 (南部 和东南 部)、 四 川西部 (广布 )、 甘肃 (东南 部)、 青海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尼 泊尔。 4- 点 花黄精 图版 232 , 4-5 
百合科  729  葳 参玉术 (滇 南本草 )、 滇钩吻 (植 物名实 图考, 附 图一) Polygonatum punctatum Royle (1839), nom. nud. , ex Kunth (1850) ; Hook, in Curtis's (1858) * ; Hook. f. (1892) ; Gagnep. in Lecomte (1934);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1978);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Jeffrey (1979), (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Mckoan (1986) ;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P. anomalum Hua (1892) ;C.H. Wright (1903) ; Jeffrey (1979) , (1982) ; P. marmora- tum Levi. (1909); (1916) Merr et Chun (1934); 海南志 (1977)*; Jeffrey (1979); (1982) Disporopsis mairei Levi, in Fedde (1912) , (1916) ; P. sinomairei Wang et Tang (1936); P. mengtzense Wang et Tang (1936) ; Jeffrey (1979), (1982). 根状 茎连珠 状或结 块状, 直径 0.6 — 2. 5 厘米, 具多数 须根。 茎高 (11 一) 40-100 厘米, 通常具 紫红色 斑点, 有时上 部生有 乳头状 突起。 叶 互生, 少有 对生, 幼时稍 肉质, 老 时厚纸 质或近 革质, 常有 光泽,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3 — 15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花 序常呈 总状, 具 1 一 5 (-10) 朵花, 总 花梗长 3 — 15 (— 25) 毫米, 近 直立, 花梗长 2 — 15 (-40) 毫米, 苞片早 落或不 存在; 花被淡 黄色、 绿白 色或 白色, 花被筒 口部常 稍缢缩 而略呈 坛状, 花 被全长 7 — 12 毫米, 裂片长 1. 5-2 毫米; 雄蕊着 生在花 被筒中 部或中 上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药长约 0.5 毫米; 子房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2 — 2. 5 (— 4) 毫米, 宽约 1.8 毫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达花药 中部, 柱头小 头状。 桨 果棕黄 色或紫 红色, 球形, 直径 4 一 8 毫米, 具 2 — 18 颗 种子; 种 子淡黄 褐色,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期 4 一 7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绿春、 金平、 石屏、 文山、 西畴、 镇康、 景东、 新平、 昆明、 安宁、 大姚、 维西、 贡山、 泸水、 葬良、 大关; 多生 于海拔 1 100 — 2 85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下, 岩石上 或附生 于 树上; 西藏 (南部 )、 四川、 贵州、 广西、 (西南 部)、 广东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和 越南。 全草 人药, 可解毒 消肿。 5- 棒 丝黄精 Polygonatum cathcartii Baker (1875); Hook. f. (1892); Hand. -Mazz. (1936); 中 国 植物志 (1978); Jeffrey (1979).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根状 茎连珠 状或结 块状, 直径 0.8 — 3. 2 厘米。 茎高 0.4 — 2 米。 叶多为 对生, 下部 少有 互生, 纸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3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具 短 柄或近 无柄, 叶面 绿色, 叶背灰 白色。 花序具 2 — 3 朵花, 总 花梗长 1 一 3. 5 厘米, 下 垂, 花梗长 0.6 — 3. 5 厘米; 苞片 微小, 膜质, 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着 生于花 梗中部 或 上部, 早落; 花被淡 黄色或 白色, 圆 筒状, 全长 11 一 15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3 — 5 毫米; 雄蕊着 生于花 被筒中 下部或 中部, 向上 弯曲, 顶端 膨大呈 囊状, 长 (2 —) 4 一 5 毫米, 花 药 黄色, 长 3 — 4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柱和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小 头状。 浆果橘 红色, 直径 4 一 7 毫米, 具 2 — 6 颗 种子, 种 子淡红 褐色, 球形, 直径 
730  云南 植物志  3 — 4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腾冲、 永胜、 贡山、 德钦, 生 于海拔 2 400 — 3 5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草地、 河谷或 岩石缝 隙中; 西藏 (东部 )、 四川 (西部 )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尼 泊尔。 6- 格 脉黄精 Polygonatum tessel latum Wang et Tang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8)*; Jeffrey (1979),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 状茎连 珠状、 结节状 或近圆 柱形, 节间长 1. 5-3 厘米, 直径 1 一 3 厘米。 茎高 30 — 100 厘米。 叶 3 — 5 枚 轮生, 极 少间有 对生, 厚纸 质或近 革质, 横脉 明显, 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4. 5 — 11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花 单 朵轮生 叶腋, 每轮 (1 一) 3 — 12 朵花, 不集成 花序, 花梗长 1 一 3. 5 厘米, 苞片 小或不 存在; 花被淡 黄色, 圆 筒状, 全长 9 一 12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2 — 3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花被 筒 中部, 花 丝长约 3 毫米, 花药 条形, 长 3. 5 — 4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3.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柱长 3. 5 — 4 毫米, 达花药 中部, 柱头小 头状。 浆果橙 红色, 球形, 直径 0.6 — 2. 3 厘米, 具 2 — 10 枚 种子, 种 子淡黄 褐色, 球形, 直径 2 — 7 毫米。 花期 5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腾冲、 福贡、 贡山, 生 于海拔 1 600 — 2 200 (一 3 600) 米的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林 缘、 灌丛、 草地 或岩石 缝隙。 分布于 缅甸。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福贡。 根状茎 人药, 舒 筋络, 祛 风寒, 补虚。 7. 轮 叶黄精 图版 233 , 1-4 Polygonatum verticil latum (L. ) All. (1785); Baker (1875), (1879); Maxim. (1884);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1978); "图 鉴" (1976)* ; 秦岭 植物志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Jeffrey (1979),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la et al. (1994). Convallaria verticillata L. (1753) ; P. Kansuense Maxim. (1891) ; Jeffrey (1979) ; P. erythocarpum Hua (1892); P. bulbosum Levi, in Fedde (1912) ; P. minutiflorum Levi. (1915). 根状 茎连珠 状或结 节状, 常 因结节 膨大, 节间一 头粗, 一 头细, 粗的一 头有短 分枝, 节 间长达 4 厘米, 直径 0.4 — 1. 5 厘米。 茎高 (11 一) 30 — 100 厘米。 叶 3 — 4 枚 轮生, 或 间有 少数对 生或互 生的, 纸质, 长 圆形、 条形、 条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尖或 渐尖, 长 2 — 14 厘米, 宽 0.4 — 2. 5 (-3.5) 厘米, 叶面 绿色, 叶背淡 绿色。 花序具 2 — 3 (—4) 朵 花, 总 花梗长 0.3 — 1.5 (— 3) 厘米, 下垂, 花梗长 0.4 — 1.5 (-2.6) 厘米; 苞片 膜质, 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生 于花梗 中部或 上部, 早落; 花被淡 紫色、 黄 绿色、 淡黄 色或灰 白色, 圆 筒状, 全长 6 — 12 (-15)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1.5 — 3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筒 中部, 花丝长 0.5 — 2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约 2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 米, 花 柱长约 2. 5 毫米, 柱头小 头状。 浆果红 色或蓝 紫色, 球形, 直径 5 — 8 毫米, 具 2 — 9 颗 种子; 种 子淡黄 褐色, 球形, 直径 2 — 3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福贡、 丽江、 宁蒗、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1 900 — 3 SOO (-4 500) 米的 
图 版 233 1—4. 轮 叶黄精 Polygonatuiii verticillatum (L. ) All. , 1. 植株 上部. 2. 根茎 部分' S. 花外观 (放大 ), 4- 花 被展开 (示雄 蕊与雌 蕊); 5-7. 康 定玉竹 P, prattii Baker. 5. 植株, 6. 花外观 (放大 ), 7. 花 被展开 (示雄 蕊与雌 蕊)。 (李锡 畴绘) 
732  云南 植物志  山 坡常绿 栎林、 云 杉林、 冷 杉林、 竹 林下及 林缘、 灌 丛中、 草甸或 山坡草 丛中; 西藏 (东部 和南部 )、 四川 (西部 ), 青海 (东北 部)、 甘肃 (东南 部)、 陕西 (南部 )、 山西 (西部 ) 也有。 分布于 欧洲、 西南 亚至尼 泊尔、 不丹。 根茎 入药, 用途同 滇黄精 P. kingi anU m。 8. 康 定玉竹 图版 233, 5—7 达科 (碧 江、 福贡 )、 玉竹参 (丽江 )、 玉竹 (丽江 ) Polygonatum prattii Baker (1892); Hua (1892);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78)* ; Jeffrey (1979) ,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McK- eon (1986);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P. delavayi Hua (1892); Jeffrey (1979); P. gentUianum Levi. (1913), (1916); P. minutiflorum Levi. (1915), (1916); 中国 植物志 (1978); pro syn. in P. verticillatum. 根 状茎圆 柱状, 细长, 长达 15 厘米, 直径 2 — 4 毫米。 茎 纤细, 高 3 — 20 (-38) 厘 米, 直径 1.5 — 3. 5 毫米。 叶 3 — 15 枚, 除 顶端一 轮常为 3 枚轮 生外, 其他 多为互 生或间 有 对生, 卵 圆形、 长 圆形或 条形, 先 端稍钝 或尖, 长 2 — 4 (-6)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叶面 绿色, 叶 背淡绿 色或苍 白色。 花 序常具 2 (-3) 朵花, 总 花梗长 2 — 6 (-12) 毫米, 下垂, 花梗长 3 — 6 (-10) 毫米, 苞片 小或不 存在; 花 被粉红 色或淡 紫色, 花被 裂片或 花 被筒口 部颜色 稍深, 圆 筒状, 花 被全长 5 — 9 毫米, 裂片长 1.5 — 3 毫米; 雄蕊 着生在 花被筒 中部, 花丝 极短, 长不足 1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1. 5-2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长 1. 5 — 2 毫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或 稍短于 花柱, 柱头小 头状。 浆 果紫红 色或红 褐色, 直径 4 一 8 毫米, 具 3 — 5 枚 种子; 种子红 褐色, 直径约 1. 5 毫米。 花期 5 — 7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产 大理、 漾濞、 碧江、 兰坪、 维西、 剑川、 华坪、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禄劝、 东川、 巧家、 永善, 生 于海拔 2 000 — 3 500 米的 林下、 草 丛中、 山坡、 路边、 岩 石缝隙 或火烧 迹地; 四川 (西部 )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有养阴 润燥、 生 津止渴 功能。 9- 垂 叶黄精 图版 234, 1 Polygonatum curvistylum Hua (1892); Wright in Forbes &. Hemsl. (1903) ; Hara (1975), (1978);" 图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 Jeffrey (1979), (1982);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 4 ). 根 状茎圆 柱形, 常有短 分枝, 粗 2 — 10 毫米。 茎高 13 — 50 厘米。 叶常 3 — 4 (一 6) 枚 轮生, 纸质, 条形、 条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1.8 — 7 厘米, 宽 1.5 — 8 毫米, 叶面 绿色, 叶背淡 绿色, 叶初时 上举, 花后 下垂。 花序具 1 一 2 朵花, 总 花梗长 1 一 5 毫 米, 下垂, 花梗长 3 — 12 毫米; 苞片 微小, 膜质,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生于花 梗中部 或中 上部, 早落; 花被淡 紫色, 花被裂 片及花 被筒上 部颜色 较深, 圆 筒形, 全长 4 一 10 毫 米, 花被 裂片长 1 一 2 毫米; 雄蕊着 生于花 被筒中 上部, 花丝 极短, 长不足 1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约 1. 5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2. 5 毫米, 宽约 1. 8 毫米, 花柱和 子房近 等长。 桨 果枣 红色, 球形, 直径 4 一 9 毫米, 具 2 — 8 颗 种子, 种 子淡黄 褐色, 球形, 直径约 3 毫 米。 产 大理、 泸水、 剑川、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 700 — 3 900 米的 林下或 草地; 
图 版 234 1. 垂 叶黄精 Polygonatum curvistylum Hua, 植株 上部; 2—4. 卷 叶黄精 P. cirrhifolium (Wall. ) Royle, 2. 植株 上部, 3. 根茎 部分. 4. 花 被展开 (示雄 蕊与雌 蕊)。 (李锡 畴绘) 
734  云南 植物志  西藏 (东南 部)、 四川 (西部 九龙至 松潘)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燕 子岩。 10. 卷 叶黄精 图版 234, 2—4 大黄精 (碧江 )、 黄七 (丽江 )、 阿 里卜薯 (彝 语、 中甸 )、 滇钩吻 (植 物名实 图考, 附 图二) Polygonatum cirrhifolium (Wall. ) Royle (1839); Maxim. (1884); Hook. f. (1892); Hua (1892); Hand. -Mazz. (1936) ;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8);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Jeffrey (1979),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Convallaria cirrhifolia Wall. (1820) * ; D Don (1825) ; P. souliei Hua (1892) ; P. fuscum Hua (1892); Jeffrey (1980); P. trinerve Hua (1892); P. fargesii Hua (1892); P. stew- artianum Diels (1912); Jeffrey (1979) ; P. lebrunii Levi, in Felle (1913) ; P. Kalapanum Hand. -Mazz. (1936)*. 根 状茎连 球状, 结节状 或近圆 柱状, 直径 0.7 — 3 厘米。 茎高 50 — 150 厘米。 叶通常 3 — 5 枚 轮生, 下 部少有 少数散 生的, 薄 纸质、 纸 质或近 革质,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先端 拳卷或 弯曲成 钩状。 花序 轮生, 常具 2 朵花, 总 花梗长 1 一 10 毫米, 下垂, 花梗长 3_8 毫米; 苞片 膜质, 披 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位 于花梗 基部或 中部, 或不 存在; 花被淡 绿色、 黄 绿色、 淡 黄色,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花被裂 片或花 被筒口 部颜色 稍深, 圆 筒形, 有时口 部稍 缢缩, 全长 6 — 12 毫米, 裂 片长约 2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筒 中部, 花丝 极短, 长 不足 1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花 ft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小 头状。 幼果 绿色, 有时具 黑褐色 斑点, 成熟 时紫红 色或蓝 紫色, 近 球形, 直径 5 — 10 毫米, 具 4 一 9 颗 种子; 种 子淡红 褐色, 直径约 3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耿马、 腾冲、 保山、 安宁、 昆明、 禄劝、 大理、 泸水、 大姚、 洱源、 碧江、 兰坪、 剑川、 鹤庆、 丽江、 维西、 宁蒗、 中甸、 贡山、 德钦、 东川、 昭通、 彝良、 镇康, 生于 海拔 1 750 — 4 1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针阔混 交林、 杜 鹃林、 栎林、 松林、 油 杉林、 云杉 林、 冷杉 林下、 灌 丛中、 山坡、 草地、 河谷、 溪 边或岩 石上; 西藏 (东部 和南部 )、 四川 (西部 )、 甘肃 (东南 部)、 青海 (东部 和南部 )、 宁夏、 陕西 (南部 ) 也有 《横断 山区维 管 植物》 仅载 (广布 ) 四川 西部。 分 布于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根茎 人药, 有润肺 养阴、 健脾 益气、 祛痰 止血、 消肿、 解毒 功能。 20- 竹根七 属 Disporopsis Hance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肉质, 园柱 状或连 珠状, 横走。 茎 直立, 无毛。 叶 互生, 具弧 形脉, 有 短柄, 通常 下延。 花 两性, 单朵 或几朵 簇生于 叶腋, 通常 俯垂; 花梗在 顶端具 关节; 花 被片下 部合生 成筒, 上部 离生, 通常合 生部分 占花被 全长的 1/3 — 2/5; 近花被 筒口部 具一副 花冠, 副花 冠裂片 6, 与花 被裂片 对生或 互生, 肉质或 膜质, 线形, 披针形 近 卵形, 先端 2 浅裂或 2 深裂; 雄蕊 6. 与花 被裂片 对生; 花 药线形 或基部 稍宽, 背着, 
百合科  735  内向 纵裂; 花丝 极短, 生于 副花冠 片先端 凹缺上 或位于 两裂片 之间; 子房圆 锥形、 卵形 或近 球形, 3 室; 花 柱短, 具头状 柱头。 浆果 具几颗 种子。 约有 4 (-5) 种, 分 布我国 长江以 南及中 南半岛 (越 南、 老挝 和泰国 ), 云南 均产。 近亦归 Convallariaceae. i^^^^h 分种 ^索表 ^yyf^^^ f ] 1 (2) 花 5 — 10 朵簇生 叶腋, 副 花冠裂 片不高 出花药 之上; 根 状茎连 珠状; 叶大, 长 10 — 27 厘米 1. 长叶 竹根七 D. longifolia 2 (1) 花 1 一 2 (-3) 朵生 叶腋; 副 花冠高 出花药 之上; 根 状茎圆 柱状; 叶 较小, 长 3 — 13 厘米。 3 (4) 副花冠 裂片与 花被片 对生, 先端 2 深裂, 花 筒状, 长 1.3 — 1.5 厘米, 上部稍 狭缩, 叶 片披针 形, 长 7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3. 深裂 竹根七 D. pernyi 4 (3) 副花冠 裂片与 花被片 互生, 花 较大, 淡 绿色, 钟状 上部不 缢縮。 5 (6) 花冠宽 钟状, 长 10 — 15 毫米, 裂片内 面散布 紫斑; 根 状茎粗 5 — 6 毫米。 2. 散斑 竹根七 D. aspersa 6 (5) 花冠筒 状或狭 针形, 长 12 — 15 (-20) 毫米; 裂片内 面密布 紫斑, 花 后两面 变为青 紫色; 根状 茎粗达 1 厘米 4. 竹根七 D. fuscopicta 1. 长叶 竹根七 图版 235, 1—4 长叶假 万寿竹 Disporopsis longifolia Craib (1913); Kai Larsen (1961)* ; "图 鉴,, (1976)* ; 中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olygonatum laotkum Gagnep. in Lecte. (1934) ; P. tonkinense Gagnep. in Lecte. (1934).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逢 珠状, 粗 1 一 2 厘米。 茎高 60 — 100 厘米。 叶 纸质, 椭 圆形,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0 — 20 (-27) 厘米, 宽 2. 5 — 6 (-10)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或稍 尾状, 两面 无毛, 具 短柄。 花 5 — 10 朵 簇生于 叶腋, 白色, 近 直立或 平展; 花梗 长 12 — 15 毫米, 无毛; 花被长 8 — 10 毫米, 由于花 被筒口 缢缩而 略成葫 芦形; 裂 片狭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副花 冠裂片 肉质, 与花 被裂片 对生,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a 8 毫 米, 先端 微缺;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基部 叉开, 背 部以极 短的花 丝着生 于副花 冠裂片 先端凹 缺处; 子房卵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2 毫米, 基 部有一 缢痕。 浆 果卵状 球形, 直径 12 — 15 毫米, 熟时 白色, 具 2 — 5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云南南 部至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160 — 1 72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中或 林缘; 广西 南部和 西南部 也有。 分布于 越南、 老挝和 泰国。 根状茎 入药。 有补中 益气、 润 心肺、 填 精髓的 功能。 2- 散斑 竹根七 图版 236, 1-5 散斑假 万寿竹 Disporopsis aspersa (Hua) Engl, ex Krause in Engl. (1930) ; "图 鉴,, (1976) * ; S. C. Chen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 ISI 版 -4. 长叶 竹根七 DisporopsislongifoliaCraib. 1. 花枝, 2. 根 状茎, 3. 花冠 展开, 4 . 雌蕊: 5 — 9. 竹根 七 D. fuscopicta Hance, 5. 花枝, 6. 根 状茎, 7. 花 外形, 8. 花冠 展开, 9. 雌蕊。 (肖 溶绘) 
百合科  737  物 (1994) ; (sphalm. ut "aspera"). Aulisconema as persa Hua (1892) * .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粗 5 — 6 毫米, 淡 黄色, 黄 绿色, 常 分枝, 具节, 节间长 0.5 — 4 厘 米, 节上 生根, 鳞叶 2, 长 圆形, 钝尖, 长 3 — 4 厘米, 淡 青色, 有微小 的青紫 斑点, 茎 高 15 — 30 厘米, 直立, 下部 1/2 无叶, 圆 柱形, 粗 3 — 4 毫米, 绿色, 散布 青紫色 斑点, 具 叶部分 绿色, 多少 之字形 弯曲, 半圆 柱形, 有棱; 叶 互生, 4 一 9 枚, 具长 2 — 4 毫米的 柄, 叶柄 槽状, 背 面常有 紫斑, 叶片厚 纸质, 绿色 背淡,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上 部的较 小先端 渐尖, 骤狭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基 出 侧叶脉 3 — 5 条, 背面 隆起, 弧形近 平行, 其间 I 级 2 — 3 条, 基出 侧叶脉 3 — 5 条, 基 出 较细, 花单朵 (稀 2 朵), 腋生, 或 4 一 5 朵, 花枝 绿色, 长约 1 一 1.3 厘米, 下垂, 花 被淡 绿色, 钟状, 花 被筒长 3 — 5 毫米, 口部 展开广 钟状, 不 缢缩。 花被片 6, 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内面 分离部 分散生 紫斑, 近 肉质, 宽 4 一 5. 5 毫米, 内面有 紫斑, 副 花冠白 色, 生 花被片 下部远 比花被 片短, 靠合成 锥状, 裂 片狭三 角形、 线形, 长 5 毫米, 先端 2 深裂或 2 浅裂, 宽约 1 毫米; 花药 黄色, 无 花丝, 生附 于副花 冠两个 裂片之 间的凹 丫处; 子房绿 白色, 卵形, 连 柱头长 5 毫米, 顶部 渐狭为 长柱, 柱头 3 浅裂, 青 紫色。 花期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滇西 (漾濞 ) 和 滇西北 (丽江 ), 生 于海拔 1 100 — 2 550 (-2 900) 米的 林下、 山 谷、 溪旁; 四川西 南部至 东部、 广西东 北部、 湖北 西部、 湖南 也有。 本种花 白色, 花 冠钟状 展开, 根 状茎圆 柱形, 分枝, 可以和 D. tacopicta Hance 区别。 3. 深裂 竹根七 图版 2 3 6, 6-10 竹根假 万寿竹 (图鉴 ) Disporopsis pernyi (Hua) Diels (1901);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 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on (1986). Aulisconema pernyi Hua (1892); Polygonatum ensifolium Levi. (1903), fide Hand. -Mazz. e tyro (1905); C. Jeffrey (1980), pro syn. Disporopsis sp. (1903), (1905); D. ensifolium Levi. var. didymocarpum Levi. (1906); Mckron (1986); Disporopsis arisanensis Hay. (1915).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 状茎圆 柱形, 粗 5 — 10 厘米, 淡 黄色, 呈环节 (鳞片 痕), 节上 生根, 根细圆 柱形, 极少 分枝, 每株根 茎常具 2 个 以上直 立茎, 一茎不 同龄, 二年生 的与当 年生的 并存, 成丛 生状, 具叶 和花, 基部有 一膜质 鳞片, 茎圆 柱形, 绿色具 紫斑, 下部 15 — 25 厘米 无叶, 光滑, 叶 7 — 9 枚, 生之 字形曲 折的茎 上部, 互生, 多少 二列, 叶 片两面 绿色, 披 针形, 长 7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中 部以上 渐尖, 基部 圆形, 具长约 0.5 毫米 的柄, 全缘 无毛, 茎出脉 3 条, 近 平行, 上面 下凹, 背面 隆起, 脉 间有 I 级 平行脉 3 — 4 条, 较 细弱, 花 1 一 2 朵生 叶腋, 白色或 上部淡 绿色, 下垂, 花梗 长 0.5 — 0.8 厘米, 淡绿色 无毛, 下弯, 花被近 筒状, 上部稍 缢缩, 口部 稍开, 全长 1.3 — 1.5 厘米, 管长 5 — 7 厘米, 粗 5 — 6 厘米, 花被 裂片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内面 绿色, 稍 外弯, 副花冠 白色, 与花 被裂片 对生, 下部与 花被片 合生, 上 半部 分裂, 镊合成 锥形, 裂片 膜质, 披 针形, 花药 4 毫米, 2 深裂, 花丝 极短, 花药 白色, 
图 版 236 1—5. 散斑 竹根七 Disporopsisaspersa (Hua) Engl, ex Krause, 1. 植株, 2. 花 外形, 3. 花冠 展开, 4. 雌蕊. 5. 子房横 切面; 6 — 10. 深裂 竹根七 D. pernyi (Hua) Diels, 6. 植株, 7. 花 外形. 8. 花冠 展开' 9. 雌 蕊, 10. 子房横 切面。 (肖 溶绘) 
百合科  739  长约 3 毫米, 生副 花冠裂 片裂口 基部, 子房淡 绿色, 卵形, 长 6 — 7 毫米, 粗 4 毫米, 无 毛,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柱头 全缘, 点状, 和花药 平齐。 花期 5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陆良 ) 至中部 (路南 ), 生 于海拔 2 500 米的 石山、 林下 或山谷 水旁; 四川 南部、 贵州西 南部, 湖南西 部和东 北部、 广西、 广东 (北部 )、 江西、 浙江南 部和台 湾 也有。 根状茎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清热 解毒的 功能。 4. 竹根七 图版 23 5 , 5-9 滇玉竹 (植物 名实图 考)、 假 万寿竹 Disporopsis f uscopicta Hance (1883); Baker (1893); C. H. Wright (1903) ; excl. syn. ;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8)* ; Jessop in Van Steenis (1977); Komar et Brandham (1984) ; Hara in Ohba et Malla (1988) in nota. Disporam luzoniensa Meii. (1910).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绿色或 白色, 圆 柱形, 长 15 — 20 厘 米粗达 2 厘米, 常因 侧芽而 分枝, 节密 或疏, 节上 生根, 茎 直立, 常数 枚形成 疏丛, 绿色, 圆 柱形, 密布紫 色 斑点, 高 25 — 40 厘米, 粗达 6 毫米, 叶 互生, 9 一 11 枚, 叶片绿 色背面 淡绿、 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5 厘米, 先端渐 尖稍成 尾状, 基部宽 楔形至 圆形, 基出脉 3 条, 在背面 隆起, 脉间 I 级 基出脉 3 — 5 条, 近 平行; 叶柄长 8 — 12 毫米, 绿色, 布 以紫色 斑点。 花 3 — 1 朵生 叶腋, 花梗淡 绿色, 或布以 紫斑, 长达 2 厘米, 下弯。 花被 筒状狭 钟形, 下垂, 淡绿 色花后 上部变 紫色, 长 12 — 15 (-20) 毫米, 花 被筒长 5 — 6. 5 毫米, 粗约 7 毫米, 花冠 裂片近 肉质, 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稍 内弯或 外张, 内面 密生紫 色 斑点。 副花冠 在花冠 后部上 升后合 成短圆 锥状, 裂 片与花 冠裂片 互生披 针形, 先端深 2 裂成狭 叉状, 花丝 极短, 先于副 花冠裂 片的分 叉处,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白色, 卵形, 长 约 4 毫米, 粗 4 毫米, 花柱带 紫色, 长约 2. 5 毫米, 柱头微 3 裂。 浆果近 球形, 直径 7 — 14 毫米, 具 2 — 8 颗 种子。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云南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500 —) 1 250 — 2 400 米的 林下; 四川东 南部、 贵州、 广 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福建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祛痰 止咳、 止血 功能。 21. 鹿药属 Maianthemum G. H. Weber ex Wiggers (1780),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或 伸长, 直立或 匐匍。 茎 单生, 直立, 基部有 膜质鞘 (鳞 叶); 叶 互生, 2-4 枚或 多数,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具柄或 无柄。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顶生; 花小, 两性或 单性, 如 为单性 则雌雄 异株; 花被片 6, 4, 离生或 作不同 程度的 合生, 有 的合生 成高脚 碟状; 雄蕊 6, 4, 花 丝常不 同程度 地贴生 于花被 片上, 分离部 分长或 极短; 花药球 形或椭 圆形, 基着, 内向 纵裂; 子房 3 室或 2 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3 颗, 着 生于中 轴胎 座上; 花柱长 或短, 柱头 3 — 2 浅裂或 深裂。 浆果近 球形, 具 1 至数颗 种子。 约 35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自欧 洲阿尔 卑斯至 东亚、 西伯利 亚以及 北美至 中美。 我国 
740  云南 植物志  有 18 种, 除新 疆外, 全 国各省 区都有 分布。 云南有 11 种。 近代大 多数著 作都将 舞鹤草 Maianthemum G. H. Weber ex Wiggers (in Prim. Fl. Hols. 14:29. 1780) 与鹿药 Smilacina Desf 保特为 两个独 立属, 二数花 (花 被片 4, 雄 蕊 4, 心皮 2) 的种属 于舞鹤 草属, 三数花 (花 被片 6, 雄蕊 6, 心皮 3) 的 种属于 Smilacina Desfontaines (in Ann. Mus. Natl. Hist. Nat. 9 : 51. 1807), 《中 国植 物志》 (第十 五卷, 19-41, 1978) 也按 两属处 理中国 的种, 但是 二数花 种和三 数花种 的性状 存在大 量的交 叉或 重叠, 如: 1- 花序皆 顶生, 2. 花药均 内向, 3. 蜜腺均 在花萼 (外 轮花 被片) 上, 4. 成熟的 果均为 红色具 斑点, 5. 染 色体数 目均为 18, 染色体 兼有长 型和短 型的, 等等。 此 两属唯 一的区 别在于 花基数 不同。 事 实上, 二数 花在百 合科也 是罕见 现象, 通常 被认为 是三数 花演化 的结果 。据此 种种, James V. LaFrankie [Transfer of the Species of Smilacina to Maianthemum (Liliaceae) , Taxon 35 (3) : 584 — 589. 1986] 将上 述两属 进行了 合并。 作者 赞同并 采用这 一处理 方法。 按 此二属 现均归 Convallariaceae, 但 二属合 并这一 处理并 不一定 合理。 舞鹤草 为矮小 草本, 叶 基部深 心形, 具 长柄, 仅 2 (3) 片; 花序 总状不 分枝, 花部 2 数而且 稳定, 特 别它是 具新、 旧大 陆对应 种的寡 种属, 存 在于欧 洲而与 东亚、 北美 分布的 Smilacina Desf 不同, 而且是 严格的 具指示 性的北 方泰加 林林下 的典型 地被, 我 认为与 Smilacina Desf 合 并, 仍属单 立一项 (不论 级别如 何), 且合并 后分布 规律模 糊了, 又添许 多新名 (中 名是 否用舞 鹤草? ), 均 是不可 取的。 (吴征 镒注) 分种 检索表 1 (18) 花被片 离生或 仅基部 合生。 2 (9) 总状 花序。 3 (8) 植株 有毛。 4 (7) 植株 高大, 高 30 厘米 以上, 叶长 6 厘米 以上。 5 (6) 花被 片完全 离生; 花深 紫色, 稀 白色, 淡 紫色或 花被片 内面绿 白色、 外面淡 紫色; 花 被片卵 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1. 紫 花鹿药 M. purpurum 6 (5) 花被片 基部稍 合生; 花淡黄 绿色; 花被片 长圆披 针形, 长 7 毫米, 外轮宽 3. 2 毫米 2. 中 甸鹿药 M. zhongdienense 7 (4) 植株 矮小, 连 花序高 17 厘米 以下; 叶 4 一 6,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 一 1. 5 厘米 9. 独 龙鹿药 M. dulongense 8 (3) 植株 无毛; 花青 紫色, 稀淡 绿色; 花被 片基部 合生, 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2. 5 — 5 毫米, 宽不及 1 毫米; 花序常 为圆锥 花序, 有 时为总 状花序 3 . 窄 瓣鹿药 M. tatsienense 9 (2) 圆锥 花序。 10 (15) 植株 有毛。 11 (14) 叶 4 枚 以上; 花 10 枚 以上。 12 (13) 叶长圆 状卵, 长 圆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2 — 21 厘米, 先端长 尾状; 花柱 明显长 2 — 2. 5 毫米 4- 长 柱鹿药 M. oleraceum 13 (12) 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13 厘米, 先端急 尖不具 长尾; 花 柱短, 长约 1.2 毫米 …… 1. 紫 花鹿药 M. purpureum 
百合科 741  14 (11) 叶 2 枚; 小 草本, 髙 5 — 20 厘米; 叶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两 面 疏生短 柔毛; 花 1—4 朵 11. 贡 山鹿药 M. gongshanense 15 (10) 植株 无毛。 16 (17)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花被 片近椭 圆形, 玫 红色, 长 3 — 4 毫米; 柱头 3 浅裂 5. 西 南鹿药 M. fuscum 17 (16) 叶 柄短, 长不及 1 厘米; 花被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 3. 窄 瓣鹿药 M. tatsienense 18 (1) 花被 片明显 合生。  19 (20) 花高脚 碟状, 淡 黄色, 花 被管长 8 — 10 毫米; 茎、 叶 和花被 被柔毛  6- 管 花鹿药 M. henryi 20 (19) 花 钟状、 筒状、 杯状或 盆状。 21 (22) 叶基部 心形, 无柄, 作 穿茎状 抱茎; 花黄绿 带紫色 7 . 抱 茎鹿药 M. forrestii 22 (21) 叶基部 圆形, 无 柄或近 无柄, 不 抱茎; 花白 色或紫 红色。 23 (24) 髙大 草本, 高 80 — 150 厘米, 叶 5 — 9 枚; 根状茎 粗厚, 粗 1 厘米 以上; 圆锥 花序; 花 柱长不 及 1 毫米 8. 离 大鹿药 M. atropurpureum 24 (23) 矮小 草本, 高 7 — 20 厘米, 叶 2 — 4 枚; 根状茎 纤细, 线形, 粗 2 — 3 毫米; 花 柱长约 1. 5 毫 米; 总 状花序 10. 丽 江鹿药 M. lichiangense 1. 紫 花鹿药 竹 叶菜、 野 竹叶菜 (中甸 ) Maianthemum purpureum (Wall. ) LaFrankie (1986), H. Li (1990). SmUacina purpurea Wall. (1830), nom. nud. ; (1831)*; "图 鉴" (1976)*; 中国植  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S. C. Chen in 西藏 植物志 (1980) * albiflo- ra Wall. (1830) ,(1831); S. purpurea Wall. var. albida Wall. (1830) , (1831) ; Liang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S. pallida Royle, 111. Bot. Himal (1839); Jocaste purpurea (Wall. ) Kunth (1850); J. purpurea (Wall. ) Kunth , p albi flora Kunth (1850) ; Tavaria pallida Baker (1875) ; T. purpurea Baker et T. oligophylla Baker (1875); SmUacina pallida auct. non Royle: Hook. f. (1892). 植株高 (20 —) 30 — 60 厘米 有时达 150 厘米; 根状 茎近块 状或不 规则圆 柱状, 节膨 大粗 1 一 1. 5 厘米, 节间 较细长 (可达 1. 5 厘米) , 通常密 生多数 须根。 茎 绿色变 紫色, 下 部 光滑, 上 部被灰 白色短 柔毛。 叶 5 — 9, 稀多达 11 枚 绿色、 纸质,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或具短 尖头, 全缘, 上面 疏被, 背面 较密被 灰 白色短 柔毛,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通常 为总状 花序, 有 时为具 1 一 2 个 短侧枝 的圆锥 花序, 花序长 5 — 10 厘米, 和花梗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花 单生, 白色 带紫色 边缘, 或淡 紫色, 紫 色; 花梗 纤细, 长 2 — 4 毫米; 花被 片完全 离生, 卵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 丝 扁平, 离生 部分长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近 球形; 子房 绿色, 长约 1. 2 毫米, 花柱长 1.2 — 1.5 毫米, 柱头浅 3 裂。 浆果近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熟时 红色, 有 深色小 斑点, 内 有种子 1 一 4 颗。 花期 5 — 7 月, 果 9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腾冲、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 200 — 4 000 米 的阔 叶林、 铁 杉林、 云冷 杉林、 黄 栎林、 杜鹃 灌丛、 竹箐、 灌丛草 地或草 坝中; 西藏南 
742  云南 植物志  部及东 南部、 四川 西部及 西南部 (松 潘、 稻城、 泸定、 木里、 盐源) 也有。 分布 于尼泊 尔、 锡金、 印度库 茂恩至 印度东 北部。 幼 嫩茎、 叶可作 蔬食。 根状 茎和根 入药, 祛 风湿, 止痛 消炎。 2. 中 甸鹿药 图版 237, 8—11 Maianthemum zhongdianense (H. Li et Y. Chen) H. Li (1990). Smilacina zhongdianensis H. Li et Y. Chen in Acta Bot. Yunnan. 5 (1) : 77, fig. 1. 1983. 植株高 40 — 50 厘米, 根状 茎近圆 柱形, 粗约 7 毫米, 根 多数, 生 节上。 茎 直立、 淡 绿色, 无毛, 中 上部具 8 — 10 叶, 叶片薄 纸质, 上面 绿色, 背淡 绿色, 卵状椭 圆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6 — 7. 5 厘米, 先端骤 狭具尖 凸至急 渐尖,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上面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脉上 较密; 基 出侧脉 3 对, 两面 平坦; 叶柄带 紫色, 长 4 一 5 毫米, 被毛。 总状花 序有花 7 — 10 朵, 长 6 — 7 厘米, 具棱, 被 柔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小 苞片披 针形, 短于 花梗; 花淡黄 绿色, 展开, 直径 1 一 2 厘米, 花被片 基部稍 合生, 长圆 披 针形, 外轮长 7 毫米, 宽 3. 2 毫米, 内轮 略狭; 雄蕊 6, 远 短于花 被片, 花丝淡 黄色, 基部 1/2 合生, 分 离部分 扁平, 三 角形, 花药 卵形, 淡 黄色;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肉质透 明, 3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 反卷, 子房 绿色, 近 球形, 径约 2. 2 毫米, 3 室, 每 室胚珠 2,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期 6 月。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 650 米 的冷杉 林中。 模 式标本 (地 植物组 35 -18) 采自 中甸小 中甸。 3- 窄 瓣鹿药 黑 竹节菜 (禄劝 )、 竹叶菜 (中 甸、 丽江 )、 滚龙草 (四 川阿坝 )、 山生草 (冕宁 ) Maianthemum tatsienense (Franch. ) LaFrankie (1986) ; H. Li (1990). Tovaria tatsienensis Franch. (1986) ; Streptopus paniculatus Baker in Hook. (1890) ; Smilacina pankulata (Baker) Wang et Tang (1978); "图 鉴,, (1976); Comb. nud. non Mart, et al. (1849)*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Tot^r^ delavayi Franch. (1896); T. yunnanensis Franch. ( 1896 ); T. yunnanensis var. rigida Franch. (1896); Smilacina tatsiensis (Franch. ) Wehnhahr (1929); Hand. -Mazz. (1936) (En. ) Wang et Tang (1937); S. yunnanensis (Franch. ) Hand. -Mazz. (1936);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 S. tatsienensis (Franch. ) Wang et Tang var. pankulata (Baker) Wang et Tang (1936). 3a. 窄 瓣鹿药 (原 变种) var. tatsienense 植株高 (20 —) 50-80 (-115) 厘米, 根 状茎淡 黄色, 褐色, 近 肉质, 圆 柱形, 长 达 20 厘米, 粗 3 — 5 毫米,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近 等粗, 生少 数根, 节稍 膨大, 密 生极多 数 细根, 常 分出长 1 一 2 厘米 的枝, 盘结, 植 株从此 分枝顶 端伸出 地面; 也 有成姜 状的, 曲折, 粗达 1 厘米, 每节长 1.5 厘米, 之字形 相连, 顶部遗 有明显 的圆形 茎基; 有的为 较紧 密的结 节状, 粗约 1.3 厘米。 茎 直立, 绿色带 紫色、 青 紫色, 圆 柱形, 无毛, 基部 具 3 枚 鳞叶, 中 部无膜 质鞘, 中 部以上 生叶、 具 叶茎段 有时呈 之字形 曲折。 叶 ( 4 一) 8 — 
图 版 237 1一4. 抱 茎鹿药 Maianthemum forrestii (W. W. Smith) LaFrankie,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花, 4. 花冠 展开; 5 — 7. 管 花鹿药 M. henryi (Baker) LaFrankie var. henryi, 5. 植株 上部, 6. 植株 下部. 7. 花 展开; 8 _ n . 中 甸鹿药 M. zhongdianense (H. L. et Y. Chen) H. Lu 8- 花枝, 9. 花, 10. 花冠 展开, 11. 子房纵 切面。 (曾孝 濂绘) 
744  云南 植物志  9 (-11) 枚,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椭 圆形, 长圆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9 (-19) 厘米, 宽 2 — 5 (-6.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成 尾状, 基部 圆形, 叶脉 背面较 明显, 两 面 无毛; 近无柄 或具长 3 — 6 毫米的 短柄, 柄 扁宽, 常呈青 紫色。 圆锥 花序, 较小 为总状 花序, 长 5 — 10 (-20) 厘米, 分枝多 或少, 侧枝长 8 — 15 厘米, 无毛; 花 单生, 多数; 花梗青 紫色, 长 2 — 5 毫米; 花被 钟状, 青 紫色、 淡 绿色、 黄 绿色或 白色, 长 3 — 5 毫米, 基部 合生部 分长约 0.5 毫米; 花 被裂片 6, 狭披 针形, 长 2. 5 — 4. 5 毫米, 下 部宽约 1 毫 米, 先端 细尖, 平展;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管 喉部, 花 丝扁, 淡青 紫色, 长约 1 毫米, 花 药 卵形、 淡 黄色, 长约 1 毫米; 子房淡 绿色, 近 球形, 花柱 极短, 黄 绿色, 柱头 3 深裂, 约 与花药 平齐。 浆果 球形, 火 红色、 橙 红色, 直经 6 — 7 毫米, 内 有种子 1 一 3 颗。 花 期 (3 —) 5 — 6 月, 果 9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景东、 镇康、 中甸、 维西、 丽江、 大理、 洱源、 大姚、 禄劝、 昭通、 葬良、 镇雄, 生 于海拔 1 200 — 3 880 米的阔 叶林、 云杉、 冷 杉林、 林窗、 灌丛、 高山草 甸; 四川 (西 部广布 )、 贵州、 广西 (东北 部)、 湖北西 部也有 分布。 印 度也有 (? )。 幼嫩茎 叶可供 蔬食。 根状茎 入药, 有 消炎、 收敛的 功效。 本 种无花 时与紫 花鹿药 (M. purpureum) 十分 近似, 但本 种植株 无毛; 根状 茎圆柱 状, 疏结节 状等特 征亦可 区别。 3b. 少叶窄 瓣鹿药 (变种 ) var. stenoloba (Franch. ) H. Li, Comb. nov. Tauaria stenolobum Franc h. in Bull. Soc. Franch. 43: 47. 1896 ; Smilacina stenoloba (Franch. ) Diels (1900) ; S. paniculata (Baker ) Wang et Tang var. stenoloba (Franch. ) Wang et Tang ex G. Y. Chang (1978);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 植株较 矮小, 高 13 — 17 厘米; 根状 茎节间 细长, 长 1 一 2 厘米, 粗约 2 毫米; 叶少, 通常 4 一 6 枚, 长 5 — 6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通 常为总 状 花序, 花 较少, 常 3 — 5 朵。 ' 产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 800 — 3 500 米 的山坡 林下或 沟边; 分布 于湖北 西部、 四 川 东部、 北部 (南坪 ) 和甘肃 南部。 云南新 记录。 4- 长 柱鹿药 Maianthemum oleraceum (Baker) LaFrankie (1986) ; H. Li (1990). Tauaria oleracea Baker (1875) ; in Curtis's (1877) ; Smilacina mientiensis Wang et Tang (1937); S. oleracea (Baker) Hook. f. (1892); Hand. -Mazz. (1936) Hara (1966), (1971),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 Chen, Fl. Xizang. (1987) "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H. Koba et al. (1994) ; S. oleracea (Baker) Hook. f. et Thorns, var. acuminata Wang et Tang (1937) : S. crassifolia Kawano (1966). 植株高 45 — 120 厘米。 根状茎 斜伸, 略呈姜 块状, 或念 珠状, 粗达 2. 4 厘米, 节密, 全面 满布肉 质根; 根粗达 3 毫米, 几不 分枝, 密 被灰色 绒毛, 茎 直立, 无毛、 常 有紫色 小 斑纹, 有 时具稀 疏的白 色硬毛 (青 藏队 82 - 7256), 或下部 无毛, 上 部有疏 柔毛。 叶 8 — 15 枚, 长圆状 卵形、 长 圆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2 — 21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先 端长渐 
百合科  745  尖, 常具长 2 — 3 厘米 的线形 长尾, 基部 圆形, 两面无 毛或背 面叶脉 密被、 余 疏被短 柔毛, 或背面 无毛, 但 上面疏 被白色 硬毛; 叶柄长 3 — 7 毫米。 圆锥 花序多 分枝, 长 5 — 15 厘米, 密部短 柔毛, 具长 3 — 8 厘 米的总 花梗; 在总梗 的中部 或上部 有苞片 1 (一 2) 枚, 苞片线 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侧枝 (下 部的) 长 7 — 10 厘米, 平展或 下垂, 果 期 伸长; 花 单生, 下 部的侧 枝具花 10 余朵; 花 梗细长 或短, 长 1 一 7 毫米, 被毛; 花白 色, 粉红 色至紫 红色, 钟状, 长 5 — 8 毫米, 基部合 生长约 1 一 1.5 毫米, 裂片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筒 喉部, 花 丝长约 0.7 毫米, 花药 黄色,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 绿色, 长约 1. 5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柱头 3 裂。 果序 伸长, 长 I 5 — 25 厘米, 主轴 之字形 曲折。 果梗 红色, 长达 2. 3 厘米; 浆果近 球形, 红色, 直径 5 — 6 毫 米, 具 1 一 3 颗种 子。 花期 5 — 7 月, 果 9 一 10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腾冲、 云龙, 生 于海拔 (1 500—) 2 600—3 0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和 铁杉 林下; 分 布于西 藏南部 (吉 隆、 定结、 亚东、 墨脱、 林芝 )、 四川 (泸定 )、 贵州 (印江 ) (据 中国植 物志, 印江标 本未见 )。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 度东北 部和缅 甸北部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有补 中益气 之效。 茎、 叶幼嫩 时亦可 蔬食。 本种 具大型 的圆锥 花序, 叶长披 针形, 长 为宽的 3 — 5 倍, 先端 具线形 长尾, 在滇产 鹿药种 类中, 特征 鲜明, 易于 鉴别。 5- 西 南鹿药 竹叶菜 (碧江 )、 "独 不加" (僳僳 族语) Maianthemum fuscum (Wall. ) LaFrankie (1986). H. Li (1990). SmUacina fusca Wall. (1832)* ; Hook. f. (1892); Hara (1966) , (1971) ,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S. C. Chen, Fl. Xizang. (1987)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H. Koba et al. (1994) ; S. bootanensis Griff. (1847)*; Medora divaricata Kunth (1850); Tavaria fusca (Wall. ) Baker (1875); T. finitima W. W. Smith (1920); SmUacina finitima ( W. W. Smith ) Wang et Tang (1937). 植株高 25 — 50 (-8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念 珠状, 不规则 的圆柱 状或近 块状, 长 达 12 厘米, 粗达 1.5 厘米, 曲折, 节 间多少 缩缢, 节 卵形、 圆 锥形, 每节具 3 — 4 个鱗 叶环, 1 个径约 3. 5 毫米 的盘状 茎痕, 生肉 质圆柱 状根, 根 有少量 分枝的 侧根。 茎 绿色、 青 紫色, 圆 柱形, 无毛, 叶 3 — 5, 也有 6 — 9 枚的, 生 于茎的 上部, 无毛; 叶片 纸质, 绿 色, 背面淡 绿色, 长圆披 针形,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骤狭, 具长 1 一 1.5 厘米的 长尾, 基部 圆形, 或浅 心形;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圆锥 花序无 毛, 长 4 一 15 厘米, 侧枝长 5 — 6 厘米, 花序轴 和分枝 常呈折 回状, 果期 尤甚; 总 花梗长 2-4 厘米, 无 毛也无 苞片; 侧枝基 部和每 1 花 梗的基 部都有 1 枚长 1. 5-2 毫米的 三角形 苞片; 侧枝具 3 — 10 余花; 花梗 丝状, 斜伸, 长 4 一 8 (-13) 毫米, 无毛, 果期 伸长。 花 被玫 红色、 青 紫色或 白色, 长 3 — 4 毫米, 几 全部离 生或基 部合生 1/4, 裂片 6, 卵 圆形, 先 端钝, 长宽 2. 5 — 3. 5 毫米; 雄蕊 6, 淡 黄色, 花 丝扁, 方形, 着 生在花 被片近 基部, 花 约 卵形, 黄色; 子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粗短, 锥形, 长约 0.5 毫米, 柱头浅 3 
746  云南 植物志  裂, 约 与花柱 平齐; 胚 珠每室 4 颗,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浆果近 球形或 稍扁, 绿色、 淡 绿色, 布以 褐色或 紫色小 斑点, 成熟 红色, 直径 3 — 8 毫米, 内 含种子 1 一 3 颗; 种子淡 褐色, 扁 球形, 径约 3 毫米。 花期 5 月, 果 9 一 11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腾冲、 景东, 生 于海拔 (1 300—) 1 900-2 500 (—3 100) 米 的 常绿阔 叶林、 落叶阔 叶林、 冷 杉林、 灌 丛中, 有时 附生在 林下或 沟边的 石面上 或树干 上; 分 布于西 藏南部 定结、 聂 拉木、 亚东、 墨脱、 察隅。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 部和緬 甸北部 也有。 幼嫩茎 叶可供 蔬食。 本种 全株无 毛或近 无毛, 叶具长 1 一 3 厘米的 长柄, 果序圆 锥状, 果梗 丝状, 果序轴 和 侧枝折 回状, 极易 区别。 6- 管 花鹿药 Maianthemum henryi (Baker) LaFrankie (1986) ; H. Li (1990). Oligobotrya henryi Baker in Hook. (1886) * ;C. H. Wright (1903) ; Gagnep. in Lecomte (1934)* ; Hand. -Mazz. (1936) ; O. henryi var. violacea C. H. Wright in Curtis's (1909) * ; O. limprkhtii Lingelsh. in Fedde (1922) ; Smilacina henryi (Baker) Wang et Tang (1945);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S. C. Chen in 西藏 植物志 (1 9 8 7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6a. 管 花鹿药 (原 变种) 图版 239 , 5-7 竹节菜 (丽 江、 维西 )、 白 竹叶菜 (禄劝 ) var. henryi 植株高 30 — 80 厘米。 根 状茎念 珠状, 长达 15 厘米, 粗 0.5 — 1.5 厘米, 有时达 3 厘 米, 横卧 于腐殖 层中, 15 — 20 节; 节 卵形, 圆 锥形, 肉质, 高 5 — 13 厘米, 基部粗 8 — 13 厘米, 密布 近肉质 的圆柱 形根和 残存的 纤维状 鳞叶, 顶部具 1 一 2 个直径 3 — 6 毫米的 圆形 茎痕, 当年 生的节 肉质, 较 粗厚, 生 1 一 2 茎和 1 一 2 个 顶芽; 节 间短或 极短, 强烈 缢縮, 粗 2 — 4 毫米。 茎 直立, 淡 绿色, 粗 5 — 6 毫米, 中 部以下 无毛, 上 部被稍 弯曲的 透明 柔毛。 叶 6 — 8 枚, 2 列, 纸质,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卵形、 卵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或 长 圆形, 长 7. 5 — 14 厘米, 宽 (3 —) 4. 5 — 9 厘米, 先端 骤狭、 急尖、 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 圆形、 浅 心形、 稀阔 楔形, 两面和 边缘被 白色短 硬毛; 叶柄长 — 5 毫米, 扁宽, 绿色 或青 紫色, 半 抱茎, 被柔 毛或近 无毛。 总状 花序, 有 时为具 1 一 2 个分枝 的圆锥 花序, 长 9 一 13 厘米, 密 生白色 硬毛, 分枝 (如有 ) 长1一2.5 (— 6) 厘米。 花 单生, 偶有 2 个成 对 束生的 (青 藏队 81 — 1889), 通常 15 — 30 朵; 小苞片 绿色, 鲜时近 肉质, 三 角形, 长 约 1 毫米, 脱落; 花梗 绿色, 长 0.5 — 3 毫米, 稀达 4 毫米, 果时 伸长, 被毛; 花淡 黄色、 黄色、 黄 绿色、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被长 8 — 10 毫米, 高脚 碟状, 花被管 筒状, 基 部稍膨 大, 长 6 — 7 毫米, 裂片 6, 长 圆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具 1 脉, 脉 绿色, 下延到 冠管的 基部; 雄蕊 6, 花丝 极短, 生冠管 喉部, 花药 黄色, 卵形; 子房 绿色, 圆 锥形, 长 约 1.5 毫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淡 黄色, 柱头 3 裂, 裂片 外翻, 远低于 花药, 内藏。 浆 果圆 球形, 绿色, 具紫色 斑点, 直径 6 — 7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 8 — 9 月 成熟。 
百合科  747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大理、 漾濞、 禄劝, 生 于海拔 2 580 (维西 ) - 3 900 米的 落叶阔 叶林、 黄 栎林、 高山 松林、 云 杉林、 冷 杉林、 红 杉林、 箭 竹林、 杜鹃灌 丛、 高山 草甸、 流石 滩上, 在高 山针叶 林带的 采伐迹 地及沟 边湿地 常成片 生长; 西藏南 部、 东 南部、 四川 (西 部广布 )、 甘肃东 南部、 湖南 西部、 湖北 西部、 河南西 南部、 陕西 南部、 山西南 部均有 分布, 在北 方生长 海拔可 下降到 1 300 米。 6b. 四 川鹿药 (变种 ) var. szechuanica (Wang et Tang) H. Li, comb, no v. Oligobotrya szechuanica Wang et Tang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 Bot, 7 s 289. 1937; Smilacina szechuanica (Wang et Tang ) Wang et Tang (1978); M aianthemum szechuanica (Wang et Tang) H. Li (1990).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 花被 管短, 长 3 — 4 毫米, 裂片长 3 — 4 毫米; 花丝 较长,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长 2. 5 — 4 毫米, 伸 出花被 管外。 产 滇东北 (永 善一带 ), 生 于海拔 2 000 — 2 600 米的 林下、 河边或 路旁; 四川 西部也 有。 管花 鹿药和 四川鹿 药均供 食用, 通称竹 叶菜, 5 — 6 月开花 前割取 全株, 鲜炒或 作羹, 也可晒 干储存 备用。 根状 茎遗留 原处, 明 年仍可 抽芽长 新苗。 根状 茎和根 入药。 有温阳 补肾、 祛风 除湿的 功能。 从形 态和分 布看, Oligobotrya Oliv. 应 该处理 为中国 特有, 以华 中为分 布中心 的单种 属, 管状花 被管和 着生于 管上几 无花丝 的雄蕊 都是特 异的, 决不 宜于和 Maianthemum s. stn. 合并。 (吴征 缢注) 7. 抱 茎鹿药 图版 237, 1—4 哥伯属 (中 甸彝 族语) Maianthemum forrestii (W. W. Smith) LaFrankie (1986). Tauaria forrestii W. W. Smith (1914) ; Smilacina forrestii (W. W. Smoth ) Hand. - Mazz. (1936); C. Y. Ch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植株高 4 — 120 厘米。 根 状茎念 珠状, 长达 30 厘米, 粗 1 一 2 厘米, 含 40 余节, 蜿 蜓平卧 于腐殖 层中, 节 膨大为 卵形、 扁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生 多数线 形根, 顶部冠 以直径 3 — 4 毫米 的浅盘 状茎痕 (青 藏队 81 — 1542 及现场 记录) , 顶 生一节 具残存 纤维状 鳞叶, 生 1 一 2 茎、 前 方孕育 新芽; 节间极 缢缩, 粗 3 — 5 毫米, 也 有粗达 1.3 厘米的 (中 甸队 63 — 2472)。 茎 直立, 绿色变 紫色, 基部具 2 枚 鳞叶, 中、 下部 无叶、 无毛, 而 具 1 枚膜 质鞘, 鞘青 紫色, 内面 绿色, 长 5 厘米, 裹茎, 上部 分离、 急尖, 茎上部 具叶, 叶 4 一 6, 无柄, 淡 绿色、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薄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10 (-18) 厘米, 宽 3. 5 — 6. 5 (-8) 厘米, 先端 渐狭, 基部深 心形作 穿茎状 抱茎; 两面 无毛。 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长 8 — I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 12 至数 十朵; 花梗 紫色, 长 3 — 4 毫米, 被短 硬毛, 斜举; 花被 钟状, 长 5 毫米, 紫色、 淡 黄色、 淡 紫色, 基部合 生成浅 柄状, 深约 1 毫米, 喉宽 1.5 毫米, 裂片 6, 长圆披 针形, 长 4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略钝, 展平; 雄蕊 6, 生冠管 喉部, 花丝淡 绿色, 长不及 1 毫米, 花药淡 黄色, 
748  云南 植物志  卵 球形; 子房近 球形, 淡 绿色, 直径 1.2 毫米, 花柱淡 绿色, 三棱 柱形, 短于 子房, 柱 头 3 浅裂, 稍低于 花药。 成熟果 未见。 花期 6 月至 7 月 上旬。 产 中旬、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针 叶落叶 阔叶混 交林、 冷 杉苔藓 林和 高山灌 丛中, 有时 见于竹 箐中。 模 式标本 (Forrest 2066) 采自 丽江。 本种丽 江的分 布除模 式外, 尚有 王启无 71175; 《中 国植 物志》 载 大理有 分布, 但未 见 标本。 昆 明植物 所标本 室所藏 抱茎鹿 药大部 分是中 甸的, 有两 号标本 (冯 国楣 4649, 4705) 是维 西的, 系 1940 年 所采。 近 40 年来只 是在中 旬哈巴 雪山、 天宝 山的过 熟冷杉 林 下才能 发现, 可见本 来分布 区很狭 的抱茎 鹿药, 随 着原始 森林的 砍伐和 生境的 破坏, 正 处 于严重 的濒危 之中。 8- 高 大鹿药 竹叶菜 (碧 江、 昭通 )、 野 竹叶菜 (中甸 ) Maianthemum atropupureum (Franch. ) LaFrankie (1986) ; H. Li (1990). Tavaria atropurpurea Franch. (1896); T. prattii Franch. (1986) cum var. robusta Franch. (1896); C. H. Wright (1903); T. voardii W. W. Smith (1920); SmUacina smithii Krause (1926); S. prattii (Franch. ) Wehrh. (1929); S. robusta (Franch. ) Wang et Tang (1937) ; S. atropurpurea (Franch. ) Wang et Tang (1937) ; G. Y. Ch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植株高 (40 —) 80 — 15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黄 褐色, 粗 1 一 1.5 厘米, 结 节状, 节 粗大; 节间稍 细狭长 5 — 6 毫米, 粗约 1 厘米。 茎 直立, 绿色、 红色, 无毛, 或 仅上部 (具叶 部分) 有疏 柔毛, 基 部有膜 质鳞叶 3 — 4 枚, 中下部 无叶。 叶 5 — 9 枚, 绿色, 背面 淡 绿色,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 — 7. 5 厘米, 先端 短尖, 基部 圆形, 两面 疏被或 背面较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边缘有 睫毛、 果期 变为无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 5 (-6) 毫米, 宽而 扁平, 被短 柔毛。 圆 锥花序 或总状 花序, 长 (5 —) 8 — 20 厘米, 下 部的 侧枝长 6 — 10 厘米, 花 序轴、 侧枝 和花梗 均密被 灰白色 柔毛, 或近 无毛, 果 期毛被 大都 脱落; 总 花梗长 2 — 4 厘米, 无总 苞片, 花苞 片小, 卵形, 长约 1. 5 毫米; 花梗长 3 — 5 毫米, 花后 伸长; 花 白色、 黄 绿色、 黄色、 淡红 色或深 紫色, 宽 钟状或 辐状, 直径 5 — 7 毫米; 花被 片基部 合生成 杯状, 深 1 一 2 毫米; 裂片 6, 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展开; 雄蕊, 着生于 花被管 喉部, 花丝 极短, 粗, 花药 卵形, 黄色, 长约 0. 5 毫 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花 柱短, 圆 锥形, 长约 0. 5 毫米, 柱头 3 浅裂。 桨果红 色,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内有 1 一 3 颗 种子; 种子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开花期 6 月 , 果 9 一 11 月 成熟。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腾 冲、 镇康、 景东、 德钦、 中甸、 维西、 兰坪、 丽江、 鹤庆、 大理、 漾濞、 昭通、 彝良、 大关, 生 于海拔 1 850 — 4 1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刺竹 林、 竹箐、 红 杉林、 冷杉杜 鹃林、 亚高山 草地;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广布 ) 和西 南部、 西 藏南部 (定结 )、 湖 南西部 (桑植 )。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幼嫩茎 叶可供 蔬食。 9. 独 龙鹿药 图版 238, 7-9 
百合科  749  Maianthemum dulongense H. Li (1990) * . 植株高 3 — 20 厘米。 根 状茎念 珠状, 横走或 盘结, 长 3 — 4 厘米, 粗 4 一 8 毫米, 节 卵状或 球状, 倾伏, 粗 4 一 8 毫米, 顶部具 圆形的 茎痕, 周围密 生根, 具 2 圈不明 显的鳞 片 痕迹, 节间 缢縮, 粗 2 — 3 毫米, 长 1 一 2 毫米。 茎 直立, 常 2 枚 并生或 4 一 5 枚 丛生, 青 紫色, 密被 柔毛。 叶 4 一 6, 绿色, 光亮, 卵形, 长 2. 5 — 3. 5 (-6) 厘米, 宽 1 一 2 (- 3.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浅 心形, 两面 无毛, 弧形 脉多达 15 对, 密集, 稍 明显; 无 叶 柄或有 长不及 1 毫米的 短柄。 总状花 序连总 花梗长 6 — 8 厘米, 紫色, 和 花梗均 密被柔 毛; 总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中 下部具 1 枚长约 1 毫米 的卵形 苞片; 花 (3 —) 6 — 15 朵, 单 生; 花梗不 等长, 长 2 — 4 毫米, 花 苞片三 角形, 微小, 着生 于花梗 基部; 花三 基数, 花 被淡 紫色, 辐状, 径约 7 — 8 毫米, 花被片 基部短 合生, 裂片长 圆形、 卵形, 外轮宽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宽 2. 5 毫米, 内轮长 圆形, 宽约 1 毫米; 雄蕊 6, 花 丝短, 长约 1 毫米, 花 药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1.5 毫米, 向 上渐狭 过渡为 花柱, 3 室, 每室 胚珠 2 颗,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柱 粗壮、 短, 柱头稍 膨大, 浅 3 裂。 幼果 绿色, 圆球 形。 开花期 7 月。 产 贡山高 黎贡山 西坡、 独龙江 东岸, 生 于海拔 2 200 — 3 6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灌林 草 地中; 西 藏察隅 也有。 本种 界于丽 江鹿药 M. lichiangensis 与紫 花鹿药 M. purpureum 之间, 与前者 的区别 在 于花柱 极短; 叶多达 5 — 6 枚, 无毛, 光亮, 根状茎 粗壮, 念 珠状, 长 3 — 4 厘米, 粗 4-8 毫米; 与 后者的 区别在 于植株 矮小, 高 3 — 20 厘米, 叶 无柄, 两面 无毛, 小、 长 2. 5- 6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10. 丽 江鹿药 图版 238, 1—3 Maianthemum lichiangense (W. W. Smith) LaFrankie (1986); H. Li (1990). Tcrvaria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1914) ; Smilacina lichiangensis (W. W. Smith) W. W. Smith (1929); Hand. -Mazz. (1936) e typo; 秦岭 植物志 (1976)* ; G. Y. Che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植株 9 一 22 厘米。 根状 茎匍匐 于腐殖 层中, 白色, 细长, 长 10 余 厘米, 粗约 1.5 毫 米, 节间长 2 — 6 厘米, 节稍 膨大, 节上生 多数根 及新的 匍匐茎 2 — 3 条, 新匍匐 茎顶端 生地 上茎。 茎 直立, 常数 枚同出 而形成 疏离的 植丛, 下 半部通 常埋藏 于苔藓 层中, 白色、 无叶, 具少 数膜质 鳞叶, 无毛, 上 半部绿 白色, 淡 绿色, 被 灰白色 硬毛。 叶 3 — 4, 也有 1 枚或 2 枚的,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卵形、 宽 卵形, 长 2. 5 — 5. 5 厘米, 宽 1.6 — 3.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两面 散生矮 粗毛, 边缘具 较密的 睫毛; 叶柄长 3 — 15 毫米, 无毛。 总状 花序长 4 一 6 厘米, 密被灰 白色短 硬毛; 花 3 基数, 白色, 偶 有黄白 色的, (1 一) 2-4 (一 5) 朵; 花梗 绿色, 长 3 毫米, 上举, 被灰 白色短 粗毛; 花被 钟状, 长 7 — 8 毫米, 基部 合生呈 坛状, 深 2 — 3 毫米, 花被 裂片长 圆形、 长圆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雄蕊 5, 着 生于花 被筒的 喉部, 花丝 白色, 扁, 三 角状披 针形, 内弯, 长约 3 毫米, 花药淡 黄色; 子房 绿色, 卵状圆 锥形, 长 1.5 毫米, 花柱 白色, 与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 3 浅裂。 浆果 球形, 下垂, 直径 5 — 6 毫米, 绿色 具红色 斑点, 成熟后 红色, 具 1 一 2 颗 
图 版 238 1 — 3. 丽 江鹿药 Maianthemum lichiangense (W. W. Smith) LaFrankie , 1. 植株' 2. 花' 3- 子房; 4—6. 贡 山鹿药 M. gongshanense (S. Y. Liang) H. Li, 4. 植株. 5. 花' 6. 花被 片放大 (示缘 毛); 7—9. 独 龙鹿药 M. dulongense H. Li, 7. 植株, 8. 幼果纵 切面, 9 . 幼果。 (曾孝 濂绘) 
百合科  751  种子。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550 米的云 杉林、 冷 杉林、 白 桦林下 的苔藓 层中、 潮湿石 面上和 树干上 的苔藓 丛中; 四川 (盐 源、 木里 )、 西藏 (察隅 ) 也有, 生于 2 800 — 3 500 米 的冷杉 林下。 模 式标本 (Forrest 5801) 采自 丽江, 但近 50 年来却 未从丽 江采到 本种 标本。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记录了 维西、 贡山有 本种。 11 贡 山鹿药 图版 238, 4-6 Maianthemum gongshanense (S. Y. Liang) H. Li (1990) * . Smilacina gongshanensis S. Y. Liang (1985) * . 植株高 3 — 20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长 7 — 8 厘米, 粗 1.5 — 2. 2 毫米, 分枝, 节上生 根束, 不 膨大, 节间长 1 一 5 厘米, 光滑, 有 1 一 2 个不明 显的鳞 片环。 根 多数, 线形, 长 达 10 厘米。 茎近 直立, 下部 无毛, 上部被 白色长 柔毛。 叶 2 枚,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5 厘米, 宽 1. 5-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两 面散生 短毛或 无毛, 边 缘具短 睫毛;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3. 5-5 厘米, 其 中总花 梗长约 1 厘米, 花 序 和花梗 无毛; 总 花梗被 柔毛, 其 上部具 1 枚线形 苞片, 花 3 — 4 朵, 白色, 干后 变淡青 紫色, 单生,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长不及 1 毫米; 花被片 6, 基部稍 合生, 外 轮的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具 1 一 3 脉, 内轮的 较大, 倒 卵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具 1 脉, 先端均 圆形, 边 缘具短 睫毛; 雄蕊 6, 花丝长 0.5 — 0.8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扁平, 基部稍 合生,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 0.8 毫米; 子房 球形, 3 室, 每室具 2 个 胚珠, 柱头 无柄, 3 深裂。 花期 7 月。 产 贡山县 独龙江 东岸, 生 于海拔 3 400 — 3 600 米的山 坡灌丛 草地。 模 式标本 (青藏 队 82 - 8487) 采自 贡山。 本 种与丽 江鹿药 M. lichianense 近缘, 但花 被片内 外轮不 等大, 花柱不 存在, 叶片无 毛或近 无毛而 与后者 不同。 22. 万 寿竹属 Disporum Salisb.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根状 茎短或 伸长、 匍匐、 分叉; 纤维 根多少 肉质。 直 立茎常 丛生, 下部各 节无叶 而具鞘 (鳞叶 ), 上部 具叶, 常 分枝。 叶 互生, 无 柄或具 短柄、 卵形、 披针 形或椭 圆形, 有 3 — 7 条 明显的 主脉。 花 1 或 数朵组 成顶生 的伞形 花序, 伞 形花序 具总花 梗 或否, 着 生于茎 和分枝 顶端, 或着生 于茎中 上部与 叶对生 的短枝 顶端, 无 苞片; 花梗 细长, 花 被狭钟 形或近 筒状, 常 俯垂; 花被片 6, 离生, 基 部具囊 或距, 脱落;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基着, 半外向 开裂; 子房 3 室, 每 室有倒 生胚珠 2 — 6 枚, 从室顶 胚座上 悬垂。 浆果 通常近 球形, 熟 时常为 黑色, 多汁, 有种子 2 — 3 (一 6) 颗。 种子近 球形, 种皮 具点状 皱纹。 约 (10 —) 20 种, 主要 分布于 北美、 喜马拉 雅地区 (南 至印度 )、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爪哇、 日本和 中国。 我国有 10 种, 云南有 8 种。 本属 现均归 Convallaraceac 
752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 (8) 花 序顶生 (与茎 和分枝 顶端的 1 枚叶对 生); 花被片 基部有 短距, 距长 1 (一 2) 毫米。 2 (7) 叶 纸质, 主脉 间的横 脉不明 显或不 存在。 3 (4) 雄 蕊和花 柱伸出 花被片 之外; 花 被长达 1.5 厘米; 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12 厘米, 宽达 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成尾状 1. 长蕊 万寿竹 D. longistylum 4 (3) 雄蕊 和花柱 内藏, 不 伸出于 花被片 之外。 5 (6) 花 2 — 6 朵, 小, 花被长 7 — 13 毫米; 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急尖; 茎分枝 2. 短蕊 万寿竹 D. bodinieri 6 (5) 花 1 一 3 朵, 大, 花被长 20 — 38 毫米; 叶长 圆形、 卵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达 11 厘米, 宽 达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植株高 20 — 50 厘米, 常 不分枝 …… 3. 单花 宝铎草 D. uniflorum 7 (2) 叶近 革质, 主脉间 的横脉 密集而 明显; 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达 16 厘米, 宽达 8 厘米, 先端骤 狭具达 2 厘米的 尖尾; 浆果 直径达 1.8 厘米 4. 横脉 万寿竹 D. trabeculatum 8(1) 花序腋 生或生 于茎、 枝中 上部与 叶对生 的短枝 的顶端 而貌似 腋生; 花 被片基 部有长 3 — 5 毫米 的 长距。 9 (12) 花 序貌似 腋生, 生于茎 枝中、 上部与 叶对生 的短枝 顶端, 无总 梗或总 梗短。 10 (11) 叶披 针形至 长圆披 针形; 分枝 繁多; 花被 片基部 的距长 2 — 3 毫米 5- 万寿竹 D. cantoniense 11 (10) 叶 卵状椭 圆形; 分枝较 少或不 分枝; 花 被片基 部距长 4 一 5 毫米 6- 距花 万寿竹 D. calcaratum 12 (9) 花序 腋生, 生分枝 下部和 中部的 叶腋; 总花梗 明显, 长 1 一 1.5 厘米; 花序含 (1 一) 3 (一 4) 花 7- 总梗 万寿竹 D. pedunculatum 1- 长森 万寿竹 Disporum longistylum (Levi, et Van. ) Hara (1984) * , in Ohba et Malla (1988)*. Tavaria Ion gist y la Levi, et Van. (1905) ; Levi. (1914); K. Krause (1932); pro syn. excl D. pullum Salisb; "图 鉴" (1976)*; L. Liou in 中国植 物志 (1978), pso syn. sub D. bodineri ( Levi, et Van. ) Lang et Fang; D. cavaleriei Levi, in Fedde (1909); (1914); K. Krause (1932). D. bodinieri auct non (Levi et Vaon. ) Wang et Tang; Liang in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4)。 根状茎 横走, 节密, 粗 7 — 8 毫米。 根 肉质, 密集, 粗 1 一 2 毫米, 具灰 白色的 根毛。 茎高 30 — 70 (-200) 厘米, 下部 20 — 40 厘 米无叶 而仅有 散生抱 茎的膜 质鞘, 具 鞘部分 节 间长达 12 厘米; 通常 在茎中 部以上 分枝, 分枝 侧生, 通 常在第 1 叶或 稀从第 2 叶叶腋 中开始 分出, 每叶 1 个 分枝, 分 枝短于 主茎, 长 8 — 10 余 厘米, 有时分 枝的第 1 叶叶腋 又出小 分枝。 叶 膜质、 果期变 纸质, 主 茎上的 卵形、 卵状 披针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6 — 12 厘 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成 尾状, 基部 圆形, 主脉 3 条, 在 两面稍 隆起, 主 脉间平 行脉 多条, 细弱, 无 横脉; 叶柄长 2 — 5 毫米; 分 枝上的 叶明显 变小, 披针 形或长 圆披针 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2 — 6 朵, 生于 主茎和 侧枝的 顶端, 无总 花梗; 花梗长 5 — 25 毫米, 同一 花序的 花梗不 等长; 花 白色、 黄 绿色或 紫色, 长 10 — 16 
百合科  753  毫米, 展 开成阔 钟状, 花 被片倒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有长 1 (一 2) 毫米 的囊状 短距; 花丝长 10 — 12 毫米, 比 花被片 略短或 略长,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常 外露; 子房 连花柱 长]. 6 — 18 毫米, 子房 绿色, 长 1.5 — 2 毫米; 花柱长 14 一 16 毫米, 柱头 3 深 裂, 伸出 于花被 之上。 浆果近 球形, 成熟时 蓝色、 黑 色或紫 黑色, 直径 8 — 10 毫米, 具 种子 2 — 3 颗; 种子黑 棕色, 长 圆形, 腹面 楔形, 长 6 毫米, 宽 4 毫米, 表 面布以 纲状细 小 疣凸。 花期 4 一 7 月, 果 10 — 11 月 成熟。 产 贡山、 碧江、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漾濞、 耿马、 孟连、 嵩明、 盐津、 文山, 生 于海拔 (700 —) 1 800 — 3 100 米的杂 木林、 落叶 阔叶林 或阴湿 草坡; 四川 (米 易、 泸 定至松 潘)、 贵州、 西藏、 甘肃 (南部 )、 陕西 (秦 岭以南 )、 湖北、 湖南、 江西 均有。 Disporum Cavaleriei L6vl 的 模式标 本采自 Longki (滇 东北盐 津龙溪 ), 700 米 (e. e. Mairel05)。 2- 短蕊 万寿竹 图版 239, 4—6 宝铎草 (大姚 )、 牛 尾巴薯 (师宗 ) Disporum bodinieri (Levi, et Van. ) Wang et Tang (1949)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P. P. , quoud typo tantum , excl. syn. Tovaria longistyla , Tovaria cavaleriei Arela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Tovaria bodinieri Levi, et Van. (1905) ; Disporum pullum Salisb. var. avalifolium Levi, in Fedde (1909) ; D. brack ystemen Wang et Tang (1949) ; L. Liou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根状茎 横走, 节密, 密 生近肉 质根。 根 细长, 粗 1 一 2 毫米, 土 黄色。 茎常 2 — 3 株 并 立成丛 生状, 高 15 — 100 厘米, 暗 绿色、 紫色, 埋藏 于土中 的部分 白色, 中、 下部无 叶而具 7 — 8 枚膜 质鞘; 鞘淡青 紫色, 长 2. 2 — 3 厘米, 2/3 — 4/5 为 筒状, 上部 分离, 三 角形, 先端 锐尖, 具鞘 部分节 间长达 13 厘米; 中、 上部 具叶并 分枝, 分枝从 最上的 1 枚 鞘腋 或最下 1 枚叶 腋开始 伸出, 每叶 具分枝 1 条, 分枝 伸长, 长达 18 厘米, 向上的 渐短, 具 5 — 6 叶。 主茎 上的叶 6 — 8 枚,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3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急 尖, 基部 圆形, 主脉 3 条, 不显, 无 横脉; 叶柄长 — 2 毫米。 分枝 上的叶 稍小, 常为长 圆状椭 圆形。 伞形 花序生 主茎和 分枝的 顶端, 有花 (2 —) 4 一 6 朵, 无总 花梗; 花 梗不等 长, 长 4 一 17 (-30) 毫米, 花后 伸长, 多少 下弯; 花 白色、 绿 白色、 黄 绿色或 紫色, 展 开为狭 钟状, 长 7 — 13 毫米, 花 被片椭 圆形、 披 针状椭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具长 0. 5-1 毫米的 钝距, 外轮宽 3 — 4 毫米, 内轮宽 2. 5-3 毫米; 花丝淡 绿色, 长 4 毫米, 花 药 黄色, 长 2 — 2. 5 毫米, 内藏; 子房淡 绿色, 圆 柱形, 长 2 — 3 毫米, 花柱 绿色, 长 4. 5- 5 毫米, 先 端柱头 3 深裂, 不 伸出花 被外。 果绿色 (未见 成熟果 ), 直径 6 — 9 毫米; 种色 褐色。 花期 5 — 7 月。 产 碧江、 景东、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漾濞、 大姚、 禄丰、 禄劝、 富民、 师宗、 西畴, 生 于海拔 (1 400—) 1 600—3 000 (—3 800, 碧江队 404) 米的针 阔叶混 交林、 松 林、 灌 丛草地 和高山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攀枝 花至盐 源)、 贵 州南部 也有。 根 入药。 有清热 化痰、 止咳、 健胃 消食、 舒 筋活血 功能。 本种叶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较 宽短; 花通常 4 朵即果 4 枚, 借此可 以识 别果期 植株。 
图 版 239 3. 万寿竹 Disposum cantoniense (Lour. ) Merr. ,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雌蕊; 4 一 6. 短蓝 万寿竹 D. bodinieri (Levi, et Van. ) Wang et Tang, 4. 花枝, 5. 花冠 展开, 6. 雌蕊。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755  3. 单花 宝铎草 Disporum uniflorum Baker in S. Moore (1875), Maxim. (1884); C. H. Wright (1903); Hara (1983)* , in Ohba et Malla (1988)". D. sessile D. Don var. Pachyrrhizum Hand. -Mazz. (1936); D. flavens Kitag. (1934) * ; Migo (1935) (fide Hand. -Mazz. sphalmate ut "flavescens") ; Kitag. (1951) , (1979); D. sessile D. Don var. pachyrrhizum Hand. -Mazz. (1936) ; D. sessile D. Don subsp. flavens (Kitag. ) Kitag. (1939) ; Disporum sessile auct. non D. Don (1825) : Maxim. (1884); Hance (1883); Franch. (1899); C. H. Wright (1903) p. p.; Matsuda (191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excl. syn p. p. 根状茎 横生, 节密; 根 肉质, 密布 于根状 茎上, 粗达 4 毫米。 茎 直立, 高 30 — 50 厘 米, 有时 2 枚并生 或数枚 丛生, 通常不 分枝, 中部以 下无叶 而散生 4 一 5 枚膜 质鞘, 上部 具 4 一 6 叶。 叶 膜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基 部 圆形, 主脉 3 — 5 条, 细弱, 平行纵 脉间有 稀疏的 横脉; 叶柄长 — 3 毫米。 花 1 一 2 (— 3) 朵生 于茎、 枝的 顶部;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较 平滑; 花被近 直出,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2-3 厘米, 上部宽 4 一 7 毫米, 下部 渐狭, 内部有 细毛,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基 部具长 1 一 2 毫米的 短距; 雄蕊 内藏,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长 4 一 6 毫米;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柱 头 3 裂, 外弯。 果 黑色, 直径 6 — 7 毫米, 内 有种子 2 颗; 种子近 球形, 径约 4 毫米, 黑 褐色, 表 皮具细 皱纹。 花期 10 月 (嵩明 ), 果期 8 — 9 月或 10 月。 产 贡山、 福贡、 景东、 楚雄、 嵩明、 文山, 生 于海拔 1 500 — 2 5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沟 边;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浙江、 江苏、 安徽、 江西、 湖南、 山东、 河 南、 河北、 陕西 也有。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云南本 种花标 本仅有 毛品一 134 1 张, 花 2 朵, 花长约 1 厘米, 花药 内藏, 远不如 《中 国植 物志》 所描述 的大, 文 中花的 描述据 《中 国植物 志》。 云南 可定为 本种的 标本, 茎 都不 分枝, 与 《中 国植 物志》 所记载 的也不 相同。 根茎 人药, 有补中 益气、 润 肺止咳 之效。 4- 横脉 万寿竹 图版 240, 1—4 Disporum trabeculatum Gagnep. (1934) in Lecomte (193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ara in Ohba et Malla (1988)* ; H. Li et J. L. Huang (1989)*. ? Tavaria esquirolii Levi, in Fedde ( 1909), non est Disporum esquirolii Levi. (1907).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6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粗达 1 厘米, 节间长 5 — 10 毫米, 分枝, 节上 生多数 分枝的 须根。 茎常 丛生, 分 枝或不 分枝, 节间 伸长, 长达 11 厘米, 下部 4 一 5 节无叶 而具膜 质鞘, 中、 上部 具叶, 叶 互生, 5 — 9 枚, 近 革质,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9. 5 — 16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先 端骤狭 具长达 2 厘米的 尖尾, 全缘, 两面 无毛, 主 脉 3 条, 在背面 隆起, 与主脉 平行的 二级脉 多数, 稍 明显, 脉间具 细密的 横脉;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序 无柄, 花 2 — 6 朵, 排成 伞形, 生 茎和分 枝顶端 (与顶 生叶对 生), 花梗 长 2 — 3 厘米; 花 (末 见, 抄自原 描述) 白色, 长 15 — 18 毫米, 花被片 6, 长 圆形, 钝, 
756  云南 植物志  相似或 相等, 长 13 — 1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具 3 脉, 距长约 3 毫米; 雄蕊 6, 花丝长 7 — 8 毫米, 花药长 5 毫米; 子房倒 卵状纺 锤形, 长 2 毫米, 粗约 0.7 毫米; 花柱长 8 毫米, 柱 头长约 4 毫米。 浆果成 熟时蓝 黑色, 近 球形, 直径 1. 5-1. 8 厘米。 花期 5 月, 果期 8—12 月 。 产 景东、 绿春、 屏边、 金平、 河口、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750-2 3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和苔 藓常绿 林内; 分布 于广西 (大 苗山、 横县、 大融山 )、 贵 州 (榕江 )。 越南 (东 京、 安南) 也有。 本种 叶大, 长达 16 厘米, 各 平行纵 脉间具 明显的 横脉, 花序 顶生, 果大 (径达 1.8 厘米, 较易 识别。 5. 万寿竹 图版 239, 1-3 黄精 (丽江 )、 狗 尾巴参 (景东 )、 倒竹伞 (碧江 )、 倒肚散 (绥江 )、 老 人拐杖 (陇 川)、 打 波打牙 (贡山 ) 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 Merr. (1919); Hand. -Mazz.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8) * ; Jessop in Steenis (1979), p. p. , excl. syn. D. leschenaultianum et D. calcaratum ; Hara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Hara in Ohba et Malla (1988)*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Fritilaria cantoniense Lour. (1790); Ker-Gawl. in Curtis's (1813); Kunth (1849); C. H. Wright (1903); Uvularia chinensis Ker-Gawl in Curtis's (1806) * , (1813); Disporum pullum Salisb. (1812) , nom. illeg. ; D. Don (1841), nom. illeg. ; Baker (1875); Maxim. (1884);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 Gagnep. in Lecomte (1934) ;F1. Taiwan. (1978); Streptopus chinensis (Kar-Cawl. ) Smith in Rees (1818) ; D. chinensis D. Don (1825) ; D. chinense O. Kuntze (1891) ; Uvularia pitsuta (D. Don) Buch. -Ham. ex Spreng. ( 1827 ); Disporum pitsutum D. Don ( 1825 ); D. parviflorum (Wall.) D. Don (1825). 根状茎 横走, 长达 100 厘米, 结间长 或短, 分枝, 根 肉质, 多数。 茎高 50 — 150 厘 米, 粗达 1 厘米, 常丛生 成片, 但 远离, 下部 20 — 40 厘 米无叶 而仅具 7 — 8 枚散 生的膜 质鞘, 从 最上的 1 枚鞘腋 或最大 1 枚 叶腋开 始叉状 分枝, 分枝往 往进行 2 次 分叉, 因而 植株 体态成 伞状, 分枝部 位以上 无明显 主茎。 主 茎生叶 3 — 5 枚, 分枝生 叶常为 9 枚。 叶 膜质至 纸质, 披针形 至狭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2 (-17 台湾标 本), 宽 1.5 — 5 厘米, 先 端 渐尖、 长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主脉 3 — 5 条, 细弱 但在背 面明显 凸起, 其间 平行脉 3 条, 平行脉 间具疏 离而不 明显的 横脉, 叶柄长 2 — 3 毫米。 伞形花 序有花 3 — 10 朵, 着 生于分 枝 下部的 与叶对 生的短 枝的顶 端或与 分枝下 部的叶 对生, 或 生分枝 顶端, 每一分 枝仅有 1 个 花序, 总 花梗长 — 5 毫米; 花梗 下垂, 长 1 一 3 (-4, 果期) 厘米, 稍 粗糙; 花紫 色至黄 白色、 淡 绿色, 长 1.5 — 2. 2 厘米, 花被 片倒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 乳头状 突起, 基 部有长 2 — 3 毫米 的距; 雄蕊 内藏, 花丝长 8 — 12 毫米, 花药长 3 — 4 毫米; 子 房长约 3 毫米, 花柱长 7 — 9 毫米, 柱头 3 深裂。 浆果黄 绿色, 成熟变 深蓝或 紫 黑色, 直径 8 — 10 毫米, 具 2 — 5 颗 种子。 种子暗 棕色, 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百合科  757  开花期 5 — 6 月, 果 9 一 12 月 成熟。 广 布于全 省大部 分地区 (自滇 西北至 滇南、 东南、 东北 ), 生 于海拔 640 — 3 100 米的 原始 或次生 常绿阔 叶林、 松林、 灌丛、 草地、 石灰岩 山灌丛 及火烧 迹地; 西藏、 四川、 贵 州、 陕西、 广西、 广东、 海南、 湖南、 湖北、 安徽, 福建、 台湾 均有。 锡金、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 北部、 缅甸 北部、 泰国 北部和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根状茎 人药, 有祛 风湿、 舒 筋活络 功能。 本 种叉状 分枝, 分枝 以上无 主茎, 花序 生分枝 下部第 1 叶 叶腋, 稀生 于顶生 分枝顶 端, 每一 分枝含 1 个 花序, 叶披针 形等, 可 借以识 别果期 标本。 6. 距花 万寿竹 Disporum calcaratum D. Don (1839), (1841); Kunth (1850); Baker (1875); Hook, f. (1892);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omte (1934); "图 鉴" (1976)* ; Hara (1978),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Hara in Ohba et Malla (1988)*; (With full syn); H. Koba et al. (1994). D. ivallidii D. Don (1839); H. Koba et al. (1994). puo syn. 根状茎 横走, 曲折, 节密, 粗达 1 厘米, 满布肉 质根, 根圆 柱形, 粗达 3 毫米。 茎 高 30 — 100 厘米, 下部无 叶而具 多数膜 质鞘, 从中部 分枝, 从第 1 枚 茎生叶 或最上 1 枚 鞘腋 分出, 侧枝 2 — 3 条, 和顶 枝常又 作叉状 分枝。 叶 膜质或 纸质, 卵形、 椭圆形 或长圆 形, 主茎 上的叶 (萌 生分枝 的叶) 和 侧枝下 部的叶 较小,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分枝上 其他叶 (5 — 8 枚)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骤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和背面 脉上稍 粗糙; 叶柄长 — 5 毫米。 伞形 花序具 6 — 10 余 朵花, 生 分枝 下部和 顶部与 叶对生 的短枝 的顶部 (每 分枝 有花序 1 一 2) , 此短 枝仅具 1 片叶和 1 个 花序, 由于 短枝上 叶多生 于短枝 基部, 与分 枝上的 叶呈假 对生, 因而花 序貌似 腋生; 无 总 花梗, 有 时因短 枝伸长 而呈长 5 — 8 毫米 的假总 花梗;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具棱, 棱上 密生乳 头状小 突起, 果期 下弯。 花 紫色, 钟状, 连距长 2 — 3 厘米, 花被 片倒披 针形,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具直伸 或稍外 弯的狭 漏斗形 长距, 距长 4 一 5 毫米; 花 丝宽而 短, 长约 4 毫米, 宽 2 毫米, 花药长 3 — 4 毫米; 子房长 2 毫米, 花柱长 6 毫米, 柱头 3 裂, 均 内藏。 浆果 绿色, 成熟时 红色, 直径约 8 毫米, 内 有种子 3。 种子 褐色, 球形 稍扁, 径约 3 毫米, 表 面密布 细微的 疣凸。 花期 6 — 10 月, 果 11 月 以后 成熟。 产 耿马、 孟连、 勐海、 景洪、 勐腊、 双柏、 禄春、 蒙自, 生 于海拔 500 — 2 000 米的 河谷季 雨林、 常绿阔 叶林、 次生阔 叶林、 竹林、 灌 丛及荒 地中, 在石 灰岩地 区亦较 常见。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越南和 泰国。 根状茎 人药, 有养阴 益气、 润 肺生津 功能。 本种花 紫色, 具长 4 一 5 毫米 的距, 花序含 多花, 便于 识别。 在果 期可根 据果梗 多数. 种子近 球形, 主 茎上的 叶比侧 枝上的 叶小, 带 果序的 叶常似 对生等 特征来 辨认。 7- 总梗 万寿竹 (新种 ) 图版 240, 5-7 Disporum pedunculatum H. Li et J. L. Huang , sp. no v. Species haec caulo ramoso umbellis axillaribusque Disporo calcarato D. Don similis sed umbellis trifloris, pedunculis 1 — 1. 5 cm longis e foliorum inferiorum mediorumque 
图 版 240 1—4. 横脉 万寿竹 Disporum trabeculatum Gagnep. , 〗. 果枝, 2. 叶部 分放大 (示横 脉明显 )' 3. 果, 4. 果横 切面; 5—7. 总梗 万寿竹 D. peduncutum H. Li et J. L. Huang. 5. 果枝' 6. 果' 7. 果横 切面。 (肖 溶绘) 
百合科  759  axillis ortis differt. Yunnan : Marlipo (麻栗 坡), Tianbao (天宝 ), alt. 300 — 400 m, in sylvis pluvialibus prope rivulos, 28 Jun. 1964, S. Z. Wang (王 守正) 821 (typus , KUN); Maguan (马 关), Gangou (干沟 ), alt. 800 m, 9 Jun. 1956, Exp. Comb. Yunnan. (云 南考 察队) 3284; Hekou (河口 ), Nanxi (南溪 ), alt. 150 m, 8 Jun. 1956, Exp. Comb. Yunnan. 2762. 多年生 草本, 根茎短 (? ), 根近 肉质, 粗约 3 毫米。 茎高 1 一 2 米, 下部 50 — 60 厘 米 无叶, 具 7 — 8 枚膜 质鞘, 鞘 散生, 抱茎, 节 间长达 12 厘米, 上部 分枝; 分枝长 25 — 35 厘米, 具叶, 叶 9 一 12 枚, 薄 纸质、 黄 绿色,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8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先端骤 狭具长 1.5 厘米的 尖尾, 基部 圆形; 主脉 3 条, 在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2 — 4 毫米。 伞形 花序含 (2 —) 3 (一 4) 花, 具长 1 一 1.5 厘 米的总 花梗, 生分枝 下部和 中部的 叶腋; 花梗长 5 — 10 毫米, 稍 下垂; 花 未见。 幼果黄 绿色, 卵 球形, 直径 2 毫米。 花期 5 月。 产 河口、 马关、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50 — 800 米 的雨林 和季雨 林下。 模 式标本 (王守 正 821) 采自 麻栗坡 天宝。 本种茎 分枝, 伞 形花序 腋生, 与距花 万寿竹 Disporum calcaratum D. Don 相似, 但 伞 形花序 通常含 3 朵花, 具长 1 一 1. 5 厘 米的总 花梗, 生分枝 下部和 中部的 叶腋, 又显然 不同。 23. 七 筋姑属 Clintonia Raf.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匍匐。 叶 数片, 基生, 全缘。 花葶 直立; 花通常 几朵, 排 成顶 生的总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 稀具 单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在后 期显著 伸长; 花被片 6 , 离 生;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 丝状, 花药 背着, 半向外 开裂; 子房 3 室, 每室有 多颗 胚珠; 花柱 明显, 柱头浅 3 裂。 果实为 桨果或 多少作 蒴果状 开裂。 种子棕 褐色, 胚 细小。 约有 4 一 6 种, 分布 于亚洲 和北美 洲温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也有。 本属现 多归于 Convallariaceae 。 1- 七筋姑 图版 241, 1-2 Clintonia udensis Trautv. et Mey. (1847), (1856); Maxim. (1859), (1879); Baker (1875); Franch. (1889); C. H. Wright (1903); Diels (1905); Kyzeneva in Komarov (1935); R. H. Wagner (1973);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S. C. Chen in 中国 植物志 (1978)'; Kitagaw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4). Smilacina alpina Royle ( 1839 ), num. nud. ; Clintonia alpina ( Royle ) Kunth (1850) , nom. nud. ; ex Baker (1875) ; Hand. -Mazz. (1936) ; C. alpina Kunth ex Baker var. udensis (Trautv. et Mey. ) Macbride (1918); C. udensis Trautv. et Mey. var. alpina (Kunth ex Baker) Hara (1963), H. Koba et al. (1994) ; C. udensis ssp. alpina 
图版 241 • 1—2. 七筋菇 Cintonia udensis Trautv. et May. , 1. 花枝, 2. 花; 3—6. 山菅兰 Dianella ensifolia (L. ) DC. , 3- 花株, 4. 花, 5. 花内 面观, 6. 雌蕊。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761  (Kunth) Kitamura (1966).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短, 粗 3 — 7 毫米, 老 茎上有 撕裂成 纤维状 的残存 叶基, 一 年生茎 顶端为 叶簇, 为黄褐 色膜质 鳞叶所 包被。 须根 多数, 纤 维状。 叶 3 — 5 枚, 纸质 或厚 纸质, 椭 圆形, 倒 卵形、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先端 骤狭具 尖突, 基部 渐狭, 长 8 — 25 厘米, 宽 3 — 16 厘米, 无毛 或边缘 幼时具 柔毛; 叶柄 下半部 花时鞘 筒状, 果实伸 长成柄 状, 长 3 — 5 厘米, 中肋不 明显, 平行脉 细弱, 极 多数。 花 葶密生 白色短 柔毛, 直立, 花 期长 7 — 30 厘米, 果实 伸长达 70 厘米。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 1 一 2 厘米, 花 3 — 12 朵, 花 时 密集, 花 后花序 明显伸 长竟达 20 厘米; 花 梗密生 白色短 柔毛, 初花 时长约 1 厘米, 至 果期伸 长可达 7 厘米; 花 葶中部 有苞片 1 枚,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5 厘米, 基部宽 7 — 8 毫米, 早落;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早落; 花 白色, 花被片 6 , 长 圆形, 先端 钝尖, 基部 稍狭, 长 7 —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无毛, 5 — 7 脉; 花 丝短于 花被, 长 3 — 5 (-7) 毫米; 花药长 1.5 — 2 毫米; 子房圆 柱状, 长约 3 毫米, 花柱 连同浅 3 裂 的柱头 长 3 — 5 毫米。 果球 形至长 圆形, 蓝 绿至蓝 黑色, 长 7 — 12 毫米、 粗 7 — 10 毫米, 自顶端 至中 部沿背 缝线作 蒴果状 开裂, 每室 有种子 6 — 12 颗。 种子卵 形或长 圆形, 黄 褐色, 长 3 — 4. 2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 9 一 10 月 开裂。 产滇西 北至滇 东北: 德钦、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理、 兰坪至 大关、 彝良, 生 于海拔 (2 000 —) 2 900 — 4 000 米的铁 杉林、 云 杉林、 冷 杉林、 落叶阔 叶林、 高 山杜鹃 灌丛、 林间 草地或 草坡、 竹 林内; 分 布于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河南、 湖 北、 陕西、 甘肃、 四川、 西藏东 南部。 俄罗 斯西伯 利亚、 日本、 朝鲜、 锡金、 不丹、 印 度北部 也有。 全草 人药, 有祛风 败毒、 散 瘀止痛 功能。 24. 山 菅兰属 Dianella Lam. 多年 生常绿 草本。 根茎 匍匐, 通 常分枝 或有匍 匐枝, 茎 直立。 叶近 基生或 茎生, 2 裂, 密集或 稀散, 坚挺, 长 而狭, 叶鞘具 龙骨状 凸起, 基部常 嵌叠。 花淡 黄色、 绿白 色至淡 紫色, 多少 下垂, 组成 顶生聚 伞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梗 近顶部 有节; 花被 凋萎后 迟落, 花 小, 花被片 6 片, 分离, 扩展; 雄蕊 6, 下位, 或内轮 3 枚着 生于花 被片的 基部, 花丝短 而厚, 花药 基着, 顶孔开 裂或短 缝裂; 子房 3 室, 每室 有胚珠 4 一 8 至 多颗, 花柱 丝状, 柱 头小。 浆果 蓝色; 种子 数颗, 卵形, 压扁, 种皮 黑色, 光亮。 约 20 — 30 种, 分布 于马达 加斯加 至热带 亚洲、 澳大 利亚、 波利尼 西亚、 新 西兰。 我 国产 1 种, 云南 也有。 本属 Conquist 归人 Agavaceae, Dahlgren , Brummitt 归人 Phormiaceae, 后者 可能是 合 适的。 1- 山菅兰 图版 241, 3—6 断腰散 (麻栗 坡), 扁竹、 扁竹兰 (临沧 ), 老 鼠砒, 交 剪草, 蛇己修 (广西 ) Dianella ensifolia (Lam. ) Dc. in Redauta (1808) ; Sinre, in Curtis's , (1811) " ; Kunth (1850); Baker (1875) ; Hook. f. (1892) ; Ridley (1924) ; Gagnep. in Lecomte, 
762  云南 植物志  (1934);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Kana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Li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Dracaena ensi folia L. (1767) ; Dianella nemorosa Lam. (1786), nom. illeg. , C. H. Wright (1903). 常绿 草本; 根状茎 葡匐, 分枝, 常形 成直径 1 米的 植丛。 茎 直立, 连同 花序高 1 一 2 米。 叶通常 基生, 2 列, 每 芽出叶 4 一 6 枚, 基 部鞘状 套折; 鞘 绿色, 长 14 一 19 厘米, 扁 平, 宽 1.2 — 1.5 厘米, 向上 渐狭, 内侧 套口长 10 — 13 厘米, 上部 1 一 5 厘米 闭合; 叶片 绿色, 背淡, 线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坚挺, 长 30 — 70 厘米, 宽 1.2 — 3. 7 厘米, 边缘 有向上 的刺, 中肋 上表面 下凹, 背 面脊状 隆起, 脊向下 渐高, 脊背有 1 行 向上的 细刺, 平 行 侧脉极 多数, 细密。 有时叶 5 — 6 枚 在茎上 散生, 较 远离, 此时 叶鞘长 20 — 30 厘米, 基 部 抱茎, 中部 开口, 上 部封闭 部分长 10 — 20 厘米, 叶 片相对 变短, 通常长 20 — 50 厘米。 疏散圆 锥花序 顶生; 花 序柄长 20 — 30 厘米 (从 最后 1 个茎生 叶向上 算), 鞘 状苞片 2 — 3 枚, 远离, 长 3 — 6 厘米, 宽 5 — 6 毫米, 边缘 和中肋 背脊有 短刺;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最下的 分枝长 5 — 10 厘米, 由 若干总 状花序 组成, 向上 的分枝 渐短。 花 3 — 7 朵 聚生; 花 梗长 3 — 7 毫米, 顶端具 关节; 小苞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急尖; 花 被青紫 色或黄 绿色, 外轮花 被片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1. 5-2 毫米; 内轮花 被片与 外轮等 长但较 狭窄, 宽 约 1 毫米; 雄蕊 6, 花丝 粗厚, 长约 0.8 毫米, 花 药长约 3 毫米, 先 端尖; 子房 上位, 卵 形, 绿色, 长约 1.5 毫米, 径约 2 毫米, 花丝长 3 — 4 毫米, 柱 头小, 尖形。 浆果蓝 紫色, 球形, 直径 5 — 8 毫米; 种子 3 — 4 枚, 卵形, 黑色 发亮, 长 3 毫米, 宽 2. 5 毫米, 背腹 面常 扁平。 花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果渐次 成熟。 产云 南西部 (北 至泸水 )、 南 部至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240 — 2 200 (景东 ) 米的 林下、 灌丛或 草地; 广东、 广西、 贵州、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印度 东 北部、 缅甸、 斯里 兰卡、 马 斯卡林 群岛、 马达加 斯加、 中 南半岛 诸国、 马来 半岛、 苏 门答腊 至澳大 利亚。 根茎有 大毒, 可用于 灭鼠; 人药, 消炎 解毒。 25. 嘉兰属 Gloriosa L.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块 茎状; 茎 攀援。 叶 散生, 对生或 3 叶 轮生, 披 针形, 具 中肋, 先端伸 长成卷 须状。 花大, 单生 叶腋, 花梗 反折。 花 被裂片 6, 近 相等, 狭, 展开或 反折, 边缘皱 波状, 宿存; 雄蕊 6, 下位, 花丝 线形, 花药 线形, 背 面丁字 着生, 外向 开裂。 子 房 3 室, 花柱 线形, 反折, 3 裂, 裂肢 钻形, 柱头 向内; 每 室胚珠 多数。 蒴 果大, 革质, 室间 开裂, 种子近 球形, 种皮海 绵质; 胚圆 柱形。 5 种 (或 认为是 1 种), 分 布于热 带非洲 和热带 亚洲, 主要在 非洲。 我国有 1 种, 云 南、 海南 均有。 本属与 丽江山 慈菇属 Iphigenia 近, 多归人 Colchicaceae。 1. 嘉兰 图版 242, 4-7 舒筋散 (思茅 区)、 何发来 (勐 海傣 族语) 
图 版 242 Gloriosa superba L. , 1. 花枝' 2. 根. 3. 雌蕊. 4. 雄蕊; 5 — 7. 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 , 5. 植株' 开裂 的果, 7 . 花 被片和 雄蕊。 (肖 溶绘) 
764  云南 植物志  Gloriosa superba L. (1753) ; Ker-Gowt. (1816);Roxb. (1824);Kunth (1843); Hook, f, (1892); Ridl. , (1924); Gagep. in Lecomte, (1934); "图 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草本 植物, 长 2. 5 米; 根状茎 横生, 肥大, 块状, 肉质。 茎 下部叶 散生, 上 部的互 生, 轮生或 散生, 近 无柄, 叶片披 针形, 长 圆形, 先端长 渐狭, 基部常 圆形, 长 8 — 10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叶 尖具长 4 一 6 厘米 的线形 长尾, 末稍 卷曲; 中肋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隆起, 侧脉极 细密, 与中肋 平行。 花单生 茎上部 叶腋, 花梗长 10 — 15 厘米, 顶部下 弯; 花大, 花被 红色, 裂片 6, 基部带 黄色, 向后 (上) 反折, 线状长 圆形, 长 7 — 8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渐尖, 边缘具 4 一 5 对 皱波; 雄蕊 6, 花丝 紫色, 长 4 一 5 厘米, 稍后 折, 花药 黄色, 长 1.2 厘米, 背 面中下 部丁字 着生; 子房暗 紫色, 圆 柱状, 下垂 (向 下), 长 1.3 厘米, 中部稍 肿胀, 具 6 条 细槽, 花 柱细, 长达 5 厘米。 从 基部向 外折, 裂 肢了, 丝状, 长约 5 毫米。 柱头 细小, 蒴果椭 圆状, 长 4 一 5 厘米, 粗约 2. 5 厘米。 花 期 7 — 8 月。 产西 双版纳 (景 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560 — 1 500 米的 密林或 湿润草 丛中; 海南 亦有, 现我国 热带地 区引种 栽培。 分布 于热带 非洲、 斯里 兰卡、 印度西 北至东 北部、 缅甸、 中 南半岛 至马来 半岛。 根 茎含秋 水仙碱 (0.11% 左右 ), N- 甲 酰去乙 酰秋水 仙碱, B- 光秋水 仙碱, r- 光秋 水 仙碱, 物质 H, 物质 G- 3, 物质 G- 4 等 7 种生 物碱。 人药, 功效 类似秋 水仙, 但有 剧毒, 宜 慎用。 26- 油点 草属 Tricyrtis Wall. ,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或 稍长, 横走。 茎 直立, 圆柱形 ,有时 分枝。 叶互生 于整个 茎上, 卵形,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近 无柄, 抱茎。 花 单生或 簇生, 常 排成顶 生和生 于上部 叶 腋的二 歧聚伞 花序; 花被片 6, 离生, 绿 白色、 黄绿 色或淡 紫色, 开放前 钟状, 开放后 花被片 直立, 斜展或 反折, 通常 早落, 外轮 3 片 基部囊 状或具 短矩; 雄蕊 6, 花丝 扁平, 下 部常多 少靠合 成筒; 花药长 圆形, 背着, 2 室, 外向 开裂; 柱头 3 裂, 裂肢 外弯, 每一 裂 肢又深 2 裂, 密生 腺毛; 子房 3 室, 胚珠 多数。 蒴果 直立或 下垂, 长圆柱 形或圆 锥形, 具 3 棱, 上 部室间 开裂, 种子小 而扁, 卵 形至圆 球形。 约 (10 —) 15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 从 不丹、 锡金至 日本。 我国有 4 种, 2 种在台 湾, 华北 至西南 2 种, 云南有 1 种。 本属近 多归人 Convallariaceae. 1. 黄花 油点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43 Tricyrtis maculata (D. Don) J. F. Macbride (1918); Hara (1971), (1978); Z. H. Fai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McKean (1986); H. Li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etal. (1994). Compsoa maculata D. Don (1825); Tricyrtis pUosa Wall. (1826); Kunth (1850); Hook, in Curtis's (1855)* ; Baker (1879); Franch. (1890); Hook. f. (1892); C. H. 
图 版 243 1—6. 黄花 点油草 Tricyrtis maculata (D. Don. ) J. F. Machr. , 1. 花枝, 2. 根, 3. 雌蕊, 4- 雄蕊, 5. 花 被片, 6. 果。 (肖 溶绘) 
766  云南 植物志  Wright (1903); 秦岭 植物志 (1976)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100 厘米, 无 毛或上 部被微 糙毛。 叶 互生, 无柄, 长 圆形、 椭 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5 — 14 厘米, 顶端 渐尖, 上 部的叶 基常为 心形并 抱茎, 无毛或 疏生微 糙毛。 聚伞 花序生 茎顶或 茎上部 叶腋, 少花, 花黄 色或黄 绿色, 总 花梗和 花梗密 被微柔 毛和 腺毛, 花梗长 1.5 — 2. 5 厘米; 花被片 6, 外层有 紫褐色 斑点, 长 圆形, 长 15 — 18 毫 米, 外 轮花被 片基部 具囊; 雄蕊 6, 花丝稍 长于花 被片, 开花 时顶端 外弯; 子 房长约 8 毫 米, 柱头 3, 具 乳头状 突起, 深 2 裂。 蒴果椟 柱形, 具 3 棱, 长 2. 5 — 3. 5 厘米。 花期 7— 9 月。 产 滇西北 (贡 山、 泸水 ), 生 于海拔 1 100 — 2 300 米的 山坡、 草地、 林下。 四川、 贵 州、 陕西、 甘肃、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都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不丹和 印度东 北部。 全草 药用, 有安神 除烦、 活 血消肿 功能。 McKean 认为 T. maculata (D. Don) J. F. Macbride 与 7\ macropoda Miq. 无法分 开 而采用 较早的 种加词 。 如 用此种 广义解 释则本 种尚应 包括其 他异名 , 如 T. bakeri Koidz. (1924) ; "图 鉴,, (1976) * ; T. puberula Nakai et Kitag. (1934) ; Disporum esquirolii Levi. (1907), (1914), Corchorus polygonatum Levi in Fedde (1912) , (1915) 等均见 Lauener (1966). 27. 藜声属 Veratrum 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短, 根 多数, 成束, 常 粗厚, 稍 肉质, 表 面有横 皱纹。 茎直 立, 圆 柱形, 以基部 至上部 具叶, 基部 为鞘状 鳞叶所 包围, 鳞叶枯 死后变 成棕褐 色纤维 状残 留物。 叶 互生, 椭 圆形, 长 圆形至 带状, 茎下部 的常基 生状, 上部的 远离, 下部的 叶 多具抱 茎的筒 状鞘, 具柄或 无柄, 全缘。 顶 生单一 的圆锥 花序, 分枝多 或少, 分枝和 圆锥花 序分别 具叶状 苞片。 花两性 和雄花 单性, 同株, 或 仅为两 性花; 雄花如 存在, 通 常 仅见于 花序下 部的分 枝上; 小苞片 卵形或 线形; 花被片 6, 离生, 内轮 3 枚 较大但 较狭, 宿存; 雄蕊 6,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花丝 丝状, 通常 短于花 被片, 花药近 肾形, 背着, 汇 合成 1 室, 在顶 部横向 开裂, 开裂 后成圆 盆状, 易 脱落; 子房 有毛或 无毛, 上端稍 3 裂, 3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3, 较短, 多少 外弯, 宿存, 柱 头小, 位 于花柱 顶端与 内侧。 蒴 果椭圆 形或卵 圆形, 多少具 3 钝棱, 直立或 下垂, 室间 开裂, 每室 有多数 种子。 种子 扁 平或圆 柱形, 种 皮薄, 周围具 膜翅。 约 40 — 45 (或 25) 种, 1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或 北美洲 (即 北温带 )。 我国有 I 3 种, 云南有 6 种。 本属 国产种 类多供 药用, 有 催吐、 祛痰、 杀虫之 功效。 近 多归人 Melanthiaceae„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两面 被毛, 叶片 宽大, 宽椭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下部 的长达 26 厘米, 宽达 16 厘米; 花 
百合科  767  被 片边缘 明显具 牙齿; 子房 被绵毛 1. 毛 叶蓼芦 V. grandiflorum 2 (1) 叶无毛 或在叶 背脉上 有乳突 状毛; 子房 无毛; 花被片 全缘。 3 (10) 叶 无柄, 或 仅茎上 部的叶 具柄; 叶带状 或狭长 圆形。 4 (9) 叶背 无乳突 状毛。 5 (6) 花被 片内面 中部具 暗绿色 的密腺 横带; 圆 锥花序 松散, 下部的 侧枝长 6 — 20 厘米, 花梗长 1.3— 1.8 厘米, 花疏 5. 蒙 自藜芦 V. mengtzeanum 6 (5) 花 被片内 面中部 无深色 横带。 7 (8) 花梗 伸长, 长 7—12 毫米 6. 大 理藥芦 V. taliense 8 (7) 花 梗短, 长 1—5 毫米 4. 狭 叶藜芦 V. stenophyllum 9 (4) 叶 背面脉 上具乳 突状毛 4b. 滇 北藜芦 V. stenophyllum var. taronense 10 (3) 叶 具柄。 11 (12) 植株 矮小, 髙 30 — 40 厘米;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宽 1 一 3. 5 厘米; 花 很小, 淡黄 绿色, 花被片 长 2—3 毫米; 蒴 果下垂 2. 小 花藜芦 V. micranthum 12 (11) 植株 高大, 髙达 100 厘米; 花大, 黑 紫色, 深青 紫色或 棕色; 花 被片长 5 — 7 毫米; 蒴果直 立 3. 黑 紫藜芦 V. japonicum 1. 毛 叶藜芦 图版 244, 1-5 大力王 (禄劝 )、 大 花藜芦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人头发 Veratrum grandiflorum (Maxim. ) Loes. f. (1926), (1928); Z. H. Tsi in 中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U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4 ). V. puberulum Loes. f. , (1926). ; "图 鉴,, (1976) * ; V. bracteatum Batal. var. tibetkum Loes. f. (1927) p. p. ; V. album auct. non. L. : C. H. Wright (1903) p. p. quoad specim. Hupeh. et Szechuen. 较高大 草本, 植株高 50 — 150 厘米, 基部围 以棕状 纤维束 (无网 眼); 根 多数, 近肉 质, 粗 2 — 3 毫米。 叶 7 — 11 枚, 宽椭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下部的 较大, 长约 15 厘米, 最长达 26 厘米, 通常宽 6 — 9 (-16) 厘米, 先端钝 圆至长 渐尖, 无柄, 基部 抱茎, 筒状, 上面近 无毛, 背面密 生淡褐 色或淡 灰色短 柔毛。 圆 锥花序 塔形, 长 20 — 50 厘米, 侧生总 状 花序多 集中在 下部, 斜升, 长 5 — 10 (-14) 厘米, 顶生总 状花序 比侧生 的约长 1 倍; 花大, 密集, 黄 绿色、 淡 绿色; 小苞片 卵形, 长 8 — 6 毫米, 先端 渐尖至 芒尖, 边 缘裂齿 状; 花 梗短, 长 2 — 3 (-5) 毫米, 被短 柔毛至 无毛; 花被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1 一 17 毫米, 宽约 6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略 具柄, 边缘具 啮蚀状 牙齿, 外 轮花被 片背面 (特 别是中 下部) 密生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长 8 — 10 毫米, 无毛; 花药 褐色, 近 肾形, 背 着, 顶 部横向 开裂; 心皮 绿色, 长圆 锥状, 与 花丝近 等长, 向上 渐狭, 密生短 柔毛, 柱 头 3, 分离, 外弯, 无毛, 蒴果椭 圆形, 具 3 钝棱,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花期 5 — 7 月 。 产 贡山、 禄劝、 会泽, 生 于海拔 2 900 — 3 700 米 的冷杉 林缘和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湖 北、 湖南、 江西、 浙江和 台湾。 根状 茎及根 入药, 有涌吐 风寒、 杀 虫治疮 功能。 本品 可以降 血压、 治疗 骨折, 但剧 毒, 宜 慎用。 2. 小 花藜芦 图版 244, 6-9 
图 版 244 1 — 5. 毛 叶藜芦 Veratrum grandiflorum (Maxim. ) Loes. f. , 1. 植株 下部. 2. 花序. 3. 花, 4. 花被片 和 雄蕊' 5. 子房; 6—9. 小 花藜芦 V. micranthum Wang et Tang, 6. 叶丛' 7. 果序, 8. 花' 9- 子房。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769  Veratrum micranthum Wang et Tang (1949);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 植株高 30 — 40 厘米, 茎基 连鞘粗 1 一 1.3 厘米, 围 以棕褐 色带网 眼的纤 维网, 根较 细长, 细约 1 毫米, 长 10 余 厘米, 具少数 须根。 叶 3 — 5 枚,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较下部 的宽, 上部 的狭, 两面 无毛,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叶柄 长 2 — 3 厘米。 圆锥 花序长 15 — 25 厘米, 松散, 侧生总 状花序 4 一 5 (— 8) 长 3 — 5 厘米, 下部具 数朵至 10 余朵雄 性花, 每 侧枝具 1 线形 苞片, 苞片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顶生 总状花 序较侧 枝长, 长 10 厘米 以上, 与上 部的侧 枝具两 性花; 花序轴 及花梗 均具短 绵 状毛; 花小, 黄 绿色; 花 梗长约 2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与 花梗近 等长, 被短 绵毛; 花 被片长 圆形, 淡 绿色, 边缘带 红色, 长 2 — 3 毫米, 全缘 多少具 睫毛; 雄蕊 花丝紫 红色, 长 1.5 — 2. 5 毫米, 无毛, 花 药小, 早落; 雄花中 无退化 雌蕊; 两性花 中子房 绿色, 椭圆 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柱 3, 分离; 花后 花被片 宿存并 反折, 花梗 下弯, 因 而蒴果 下垂; 蒴 果椭 圆形, 长 1.4 厘米, 宽 0.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具 宿存花 被片。 花期 8 — 9 月。 产滇 东北的 大关、 镇雄和 彝良, 生 于海拔 1 700 — 2 200 米的山 槺杜鹃 林和常 绿阔叶 林中, 附 生于树 上或岩 石上; 分布 于四川 天全、 峨 眉山和 城口。 本种 因植株 矮小, 花特小 和蒴果 下垂, 明显区 别于国 产其他 种类。 3- 黑 紫藜芦 七厘丹 (江西 南安、 广信, 据 "图 考", 宜春 )、 翻天印 (宜春 ) Veratrum japonicum (Baker) Loes. f. (1926), (1927); Z. H. Tsi in 中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Veratrum nigrum L. ver. japonicum Baker ( 1879 ); V. formosanum Loes. f. (1926); V. atrcwiolaceum Loes. f. (1928); "图 鉴,, (1978) in nota. 植株高 30 — 100 厘米; 茎常 粗壮, 基 部具棕 褐色稍 带网眼 的纤维 束或纤 维网。 叶多 数, 基生和 茎生, 狭带状 或狭长 圆形, 稀 为宽椭 圆形, 长 (15 —) 30-60 厘米, 宽 (0. 5 —) 2 — 5. 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下延为 抱茎的 宽柄, 两面 无毛。 圆锥 花序短 縮或伸 长而扩 张; 花 序轴、 花梗 和小苞 片均密 被白色 绵毛; 雄性 花和两 性花同 株或全 株为两 性花; 侧 生总 状花序 4 一 8, 长 3 — 5 厘米, 散生 数朵至 10 余 朵花,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3 — 13 厘米; 花 梗长 7 — 10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与 花梗近 等长; 花紫 黑色、 紫色或 偶有棕 色的; 花被片 长 圆形或 长圆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全缘, 外轮 的背面 被白 色短柔 毛或全 都两面 无毛; 花 时辐状 展开, 后期 反折并 宿存; 雄 蕊花丝 无毛, 长约 3 毫米; 子房 无毛。 蒴果椭 圆形. 直立, 长 1 一 1. 5 厘米, 宽 1 厘米。 花、 果期 7 — 9 月 。 产滇南 (据 "中 国志" ), 生 于海拔 1 300 — 2 500 米的 山坡林 下或草 地上; 分 布于四 川 (盐源 )、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北、 安徽、 江西、 福建、 浙江和 台湾。 云南本 种标本 未见, 滇南是 否确有 分布, 深为 怀疑。 昆明植 物所藏 有盖着 "云南 省" 印记 标本, 系中山 大学农 林植物 研究所 惠赠, 是 Forrest 27184, 采自 盐源县 西北山 中, 现属四 川省, 《中 国志》 记 载产云 南南部 的依据 可能就 是这张 标本? 本 种花黑 紫色, 花序 被白色 绵毛, 果直 立而具 反折的 宿存花 被片, 显 然与前 述两种 藜芦 不同。 
770  云南 植物志  根状 茎和根 人药, 可治 痨伤、 刀 枪伤、 跌 打损伤 和骨痛 (据 "图考 ")。 4- 狭 叶藜芦 藜芦 (植物 名实图 考), 小棕色 (大 理、 楚雄 ), 棕 包头、 白龙须 (大 理、 东川 ), 大 力王 (富 民、 东川 ), 小天蒜 (龙陵 ), 山棕 (中甸 ) Veratrum stenophyllum Diels (1912); Loes. f. (1928);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 9 8 4 ) ; H. Li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V. yunnanense Loes. f. (1926); Hand. -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4a. 狭 叶藜芦 (原 变种) 图版 245, 1—3 var. stenophyllum 植株高 60 — 100 厘米; 茎白 绿色, 无毛, 基部具 黑棕色 的纤维 束或纤 维网, 有时仅 被白 色的膜 质鞘, 外层膜 质鞘的 上部往 往纤维 网状。 根极 多数, 近 肉质, 圆 柱形, 粗 2 — 3 毫米, 具少量 须根。 叶 5 — 7 枚, 其中 1 一 2 枚 茎生; 叶片 带状、 狭长 圆形、 倒披 针形或 有时为 镰状, 长 30 — 70 厘米, 宽 1.5 — 2. 5( — 8. 5)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收窄为 抱茎的 鞘, 两面 无毛, 全缘。 圆锥 花序长 50 — 70 厘米, 分枝少 或多, 花密 或疏; 各侧枝 具明显 的叶状 苞片, 最 下的长 6 — 8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侧生 总状花 序长达 15 厘 米, 有 的侧枝 再分出 2 — 3 个总状 花序; 顶生 总状花 序长达 30 厘米; 花 序轴, 花 梗和小 苞片均 密被浅 白色或 淡黄色 绒毛;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斜伸; 小 苞片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长于花 梗或近 等长。 花两性 和雄花 单性: 两性 花主要 分布在 顶生总 状花序 (也有 雄花) 上; 雄花分 布在侧 枝上, 也 与两性 花混生 在顶生 总状花 序上。 花淡 黄色, 黄 绿色, 花 被片长 圆形、 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偶有 齿缺, 色 淡白, 具 7 条脉; 花 丝明显 短于花 被片, 淡 黄色, 长 3 — 3. 5 毫米, 花药深 黄色, 肾形, 顶 部横裂 后成圆 盘状, 易落; 子房 绿色, 圆 锥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柱 3, 分离, 外 弯。 果序 伸长, 因侧 枝枯落 而成圆 柱形; 果梗 粗壮, 上举, 长 6 — 7 毫米, 被 绒毛, 基部 具宿存 苞片; 果黄 褐色, 椭 圆形, 直立, 长达 2 厘米, 宽 8 — 9 毫米, 基部 常有反 折的宿 存花 被片, 3 室, 每 室种子 4 一 5 枚, 种子 扁平, 周围具 膜翅, 连 翅为椭 圆形, 长 1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略狭 (禄 劝, 毛品一 1 7 6 4 ); 但 丽江标 本果皮 较厚、 果呈三 棱 柱形, 种子 较小, 周围 的翅狭 而厚。 花期 7 — 8 月, 果 10 — 11 月 成熟。 产 镇康、 龙陵、 中甸、 丽江、 维西、 剑川、 鹤庆、 大理、 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2 500 — 3 900 米的冷 杉林、 云南 松林、 灌丛和 草坡; 分布于 四川的 盐源、 木里、 冕宁 一带。 根 人药、 外用 于跌打 损伤、 风湿 疼痛、 骨折, 内服 致吐, 可治 疯痫, 有 剧毒, 宜慎 用。 兽医 用于牛 马劳伤 体瘦、 肺炎; 全 草用于 灭蛆、 杀 孑孓。 4b. 独 龙藜芦 (变种 ) var. taronense Wang et Tsi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Li 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背 面脉上 有乳突 状毛, 侧生 总状花 序短而 纤弱, 花 较小, 产 贡山、 怒江 和独龙 江的分 水界, 生 于海拔 2 900 — 3 800 米的灌 丛边。 模式 标本俞 
图 版 2化 1—3. 狭 叶藜芦 Veratrum stenophylkim Diels var. stenophyllum , 1. 茎上部 的叶和 花序, 2. 花' 3. 雌 4—9. 蒙 自藜芦 V. mengtzeanum Loes. f. . 4. 楦株 下部' 5. 花序' 6. 花' 7. 花 被片和 雄蕊' 8. 果. 9. 种子。 (李锡 畴绘〉 
772  云南 植物志  德浚 20813。 5- 蒙 自藜芦 图版 245, 4-9 小藜芦 (昆明 ), 翻 天印、 披 麻草、 倒药、 千层皮 (文山 ), 小棕包 (思茅 ), 细毒蒜 (石屏 ), 藜芦 (罗平 ), 九节灵 (永德 ) Veratrum mengtzeanum Loes. f. (1926), (1928);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 Z. H. Tsi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Li.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V. vuilsonii C. H. Wright ex Loes. f. (1926) ; V . maackii auct. non Regel : C. H. Wright (1903) p. p. , quoad pi. Hancock. 植株高 1 一 2 米。 茎基部 4 一 5 厘米 围以棕 褐色带 网眼的 纤维网 或浅白 色的膜 质鞘。 根 多数, 肉质, 圆 柱形, 粗 2 — 3 毫米。 叶 6 — 8 枚, 下部的 5 — 6 枚近 基生, 丛 生状, 上部 的 2 — 3 枚 茎生, 远离; 叶片长 带状,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长 30 — 60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无柄, 下部 的叶具 抱茎的 鞘筒, 茎生叶 基部半 抱茎而 不具鞘 筒, 圆 锥花序 塔状, 长 15 — 50 (—90) 厘米, 宽 8 — 20 (—30) 厘米, 侧生总 状花序 (侧枝 ) 多 或少, 最 下的长 6 — 10 (—20) 厘米, 有花 8 — 20 朵;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7 — 15 厘米; 花 序轴、 花梗 和小苞 片均被 疏或密 的白^ 绒毛; 每一 侧枝下 的叶状 苞片长 9_3厘 米, 无毛。 花两性 和雄花 单性, 雄花常 分布在 侧枝的 上部; 花梗长 1.3 — 1.8 厘米, 斜伸, 常 粗壮; 小苞片 绿色, 卵 舟状,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短于 花梗; 花被阔 钟状、 浅 碟状, 后期为 辐状, 花被片 6, 近 相等, 外面淡 绿色, 内面白 色或绿 白色、 内面中 部具一 段长 1 一 2 毫米的 深黄绿 色横带 (蜜腺 带), 外轮 的倒卵 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达 1.1 厘 米 (鲜时 ), 宽 4 一 5 毫米; 内轮的 线状长 圆形, 宽 3 毫米; 花丝淡 绿色, 无毛, 长 6 — 7 毫米, 花药 黄色, 横 肾形, 背着, 顶部缝 裂后展 开呈圆 盘状, 花粉金 黄色; 子房 绿色, 三 棱 柱形, 长 4. 5 毫米, 花柱 3, 雄花中 无退化 子房。 蒴果黄 绿色, 上举, 压 扁后长 方形; 基部 稍狭, 顶部 平截, 长 2 厘米, 宽 8 毫米; 种 子每室 5, 周围具 不等宽 的白色 膜翅, 连 翅呈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长 7 毫米, 宽 4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 11 月 成熟。 产 中甸、 丽江、 宁蒗、 昆明、 罗平、 砚山、 蒙自、 石屏 (永 德、 思茅 也有? ), 生于 海拔 1 100 — 2 500 (-2 800) 米的石 灰岩山 灌丛、 松林或 草坡; 贵州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Hancock 81) 采自 蒙自。 根 入药, 用 于外伤 出血、 跌打 损伤、 骨痛、 水肿、 疥癣、 截瘫、 癫痫; 全草 用以灭 蛆。 有 大毒, 内服 慎用。 本种 花大, 质 地厚, 外 被内面 中部有 一暗黄 绿色蜜 腺带, 花梗 长等特 征易于 区别。 6- 披麻草 (大理 ) 大 理藜芦 ( 中国 植物志 ), 七 仙草、 七 星草、 接筋 止血草 (南华 ), 小棕包 (楚雄 ) Veratrum taliense Loes. f. (1926), (1928); Hand. -Mazz. (1936); Z. H. Tsi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4 ); H. Li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 4 ). V. cavaleriei Loes. f. (1926). 植株高 60 — 110 厘米。 茎 无毛, 基 部具褐 色或黄 白色膜 质鞘, 鞘上部 枯后变 为具少 数网 眼的纤 维束。 根 肉质, 圆 柱形, 粗 2 — 3 毫米, 土 黄色。 叶 黄绿色 7 — 9 枚, 其中多 
百合科  773  数基 生或近 基生, 2 — 3 枚在茎 中上部 散生并 远离, 叶片 带状, 长 圆状, 长 30 — 50 厘米, 宽度变 化大, 常在 1 一 4. 5 厘米 之间, 先端 渐尖, 基部 无柄, 两面 无毛, 中肋 明显。 圆锥 花序狭 塔形, 长 40 — 50 厘米; 侧生总 状花序 多数, 常近 直立, 也 有近平 展的, 长 I 2 — I 5 厘米, 具 8 — 20 余 朵花, 花疏 或密; 顶生 总状花 序长达 3 厘米, 花 多数, 密 或疏; 花序 轴, 花梗 和小苞 片均被 白色或 污黄色 绵毛。 花 淡黄绿 色或黄 绿色; 花梗短 或长, 长 7 — I 2 毫米; 小 苞片黄 绿色, 长圆披 针形,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短于 花梗; 花两性 和雄花 单性, 花被片 6, 近 相等, 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具 短爪, 长 8 — 9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丝 下弯, 无毛, 长 2 — 3 毫米, 花药黄 绿色, 肾形; 子房 绿色, 无毛, 与 花丝近 等长, 柱头 3, 分离, 下弯; 雄花中 无退化 子房, 两 性花布 置在顶 生总状 花序上 和上部 侧枝的 基部, 雄 花生侧 枝上。 蒴 果淡黄 绿色, 直立, 约 与主轴 平行, 压扁 后为长 卵形、 长 圆形, 长 2- 8 厘米, 宽约 1.2 厘米; 种 子近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两侧具 狭翅, 两头翅 较长, 连翅成 椭 圆形, 两端 较尖,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3. 5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 11 月 成熟。 产 景东、 丽江、 剑川、 大理、 楚雄、 南华至 个旧, 生 于海拔 2 400 — 3 1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昌、 会东、 会理。 模 式标本 (Forrest 11511) 采自 大理。 本 种与蒙 自藜芦 近缘, 但花 较小, 花被片 内面中 部无深 色的蜜 腺横带 而可以 区别。 根 入药, 外用于 骨折、 跌打 损伤、 外伤 出血、 内服 催吐, 有 大毒, 宜 慎用。 28. 贝母属 Fritillaria Linn. 多年生 草本; 鳞茎 具少数 肥厚的 鱗片, 在 鳞茎的 外面有 膜质的 外被。 茎不 分枝, 叶 轮生、 对生或 散生, 或同一 茎上兼 具两种 叶序, 线形, 稀为披 针形或 卵形。 花 单生, 稀 数 朵排列 成总状 花序, 较 大型, 下垂; 花被 钟状, 具 色彩, 花被片 6, 分两轮 排列; 裂片 倒 卵状长 圆形, 内 面基部 或基部 以上有 密腺; 雄蕊 6, 近 周位, 花丝 线形, 稍 扁平, 向下 方 加宽, 基部 最宽, 药基部 着生, 长 圆形; 子房几 无柄, 每室 有多数 胚珠; 花柱 单一, 较 细, 先端 3 裂, 稀 不裂, 在先 端有稍 增大的 柱头。 蒴果倒 卵形或 球形, 有短子 房柄, 呈 六 角状, 室背 开裂。 种子 多数, 扁平, 有 狭翅, 具 褐色薄 种皮。 本 属约有 (60 —) 85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16 种, 各省区 均产。 云南 野生有 3 种, 外 有栽培 1 种。 本属花 被片基 部蜜腺 穴大, 花蕾 直立, 蒴果也 直立, 但盛花 下垂。 分种 检索表 1 (2) 鳞茎 粗大, 粗 2 — 4 厘米; 叶 宽大, 最下 1 对宽达 3 厘米; 花大, 花 被片长 4 一 5 厘米, 内 3 片 宽 1.3 — 1.5 厘米; 果 无宿存 花被, 长 圆形, 长达 4 厘米; 种 子连翅 成方形 1. 粗基贝 母 F. crassicaulis 2 (1) 鳞 茎小, 粗 2 厘 米以下 (浙贝 母经栽 培粗达 4 厘米 ); 叶通常 狭窄; 果 有宿存 花被。 3 (6) 茎 下部叶 对生, 上 部叶尖 卷曲; 果基宿 存花被 反折, 种子倒 卵形。 4 (5) 单花, 花被片 有紫色 斑块, 鳞茎粗 1 一 1.5 厘米; 果 方形, 长 1.5 — 1.9 厘米; 种子周 围有翅 
774  云南 植物志  2. 川贝母 F\cirrhosa 5 (4) 花 数朵, 花 被片无 斑块; 鳞茎粗 1.5 — 4 厘米; 果长 圆形, 长 2. 5 厘米; 种子顶 部及两 侧上部 有翅 3- 浙贝母 F. thunbergii 6 (3) 叶 3 — 5 枚, 下 部的不 对生, 叶尖不 卷曲; 果 包藏于 宿存花 被内, 卵 圆形, 长、 宽约 3 厘米; 种 子 楔状圆 锥形, 先端 具细尖 的长翅 4. 梭 沙贝母 F. delavayi 1. 粗 茎贝母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46, 1-3 Fritillaria crassicaulis S. C. Chen (1976)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S. C. Chen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多年生 草本, 植株高 30 — 60 厘米。 鳞茎 卵形, 粗 2 — 4 厘米; 鳞 茎皮厚 膜质, 鳞片 2 — 6 枚, 一年生 2 枚, 二年 生与三 年生的 分别为 4 枚、 6 枚, 4 一 5 年生 的逐年 增加, 新 鳞片顶 端延伸 为一长 披针形 的膜质 附属物 (长 2 — 3 厘米, 宽 1 厘米 ), 鳞 片厚, 近三角 状圆 锥形, 内 面的长 2 . 5-4 厘米, 粗 1 厘米, 外面 的宽三 角形, 宽达 3 厘米。 茎圆 柱形, 绿色, 背淡, 无毛。 叶 绿色, 最下 1 对生茎 中部, 对生, 向上为 散生, 对生或 轮生,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最下 1 对较 宽短; 无柄, 先端 钝至长 渐尖, 不 卷曲, 平行脉 多数。 花 单朵, 稀 2 朵; 苞片 叶状, 1 一 3 枚; 花梗长 4 一 5 厘米, 淡 绿色; 花被 钟状, 黄 绿色, 有 紫褐色 斑点, 浓淡 不一, 长圆状 匙形, 先端 浑圆, 基部 略狭, 长 4-5 厘米, 内 3 片宽 1. 3-1. 5 厘米, 外 3 片宽 1. 1-1. 2 厘米, 蜜 腺窝在 背面稍 凸出; 雄 蕊长 约为花 被片的 一半, 花丝 白色, 长 1.5 厘米, 向下 较宽; 无毛; 有小 乳突; 花药基 着, 线形, 长 7. 5 毫米, 顶部 有锥状 尖凸; 子房 绿色, 圆 柱形, 长 1.2 厘米; 花 柱连柱 头长 2. 3 厘米, 狭 线状漏 斗状, 上部粗 2 — 3 毫米, 柱 头裂片 3, 近 直立, 长 1 一 6 毫米。 蒴果长 圆形, 无宿存 花被, 长 4 厘米, 宽 1.7 厘米, 果 翅狭, 宽约 1 毫米。 种子 褐色, 多 数, 圆形, 连翅成 方形, 扁平, 边缘有 膜翅, 长、 宽 3 — 4 毫米, 叠生。 果 梗长达 7 厘米。 花期 5 月, 果 7 月 成熟。 产 滇西北 (中 甸、 丽江 ), 生 于海拔 3 000 — 3 900 米的 林下或 草地; 四 川冕宁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根据中 甸野生 和栽培 植物的 观察: I- 本 种鳞茎 鳞片每 年增加 2 枚, 3 年 生的有 6 枚, 5 年 生的有 10 枚, 鳞 茎及鳞 片大小 也逐年 不同; 2. 花数并 不限于 1 朵, 2-3 朵的 也较常 见; 3. 叶 状苞片 远非是 稳定的 3 枚, 1 枚的 情况也 很多, 或者说 1 株 1 花 的常有 3 枚叶 状 苞片, 2 — 3 朵 花的, 则各仅 1 枚; 4. 柱头裂 片短长 是不一 定的, 有的确 实长仅 1 毫米, 但同 举模式 俞德浚 15026 (藏昆 明所的 1 张) 上 的柱头 都长达 6 毫米 (按 俞德浚 15026, 据陈 心启在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35 中注 出应为 FritillarieomeiensisS. C. Chen 而非本 种一- 吴征镒 注)。 因此, 原描 述所强 调的特 征都不 稳定, 只 是个别 植株的 现象, 如 把本种 标准作 一系统 分析, 则将 发现, 峨 眉贝母 F. omeiensis S. C. Chen 与本 种极其 相近, 可能 系同物 异名。 鳞茎供 药用, 止咳 化痰、 泄热 散结。 2- 川贝母 图版 246, 4-7 灯笼花 (中甸 )、 小贝 (禄劝 )、 鸡 心贝、 尖贝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 (1825); Baker (1874); Hook. f. (1892); C. H. Wright 
图 版 246  1—3. 粗 茎贝母 Fritillaria crassicaulis S. C. Chen, l. 植株' 2. 外轮花 被片' 3. 内轮花 被片; 4— 贝母 F. cirrhosa D. Don. 4. 花株. 5. 外轮花 被片. 6 . 内轮花 被片' ?• 雄蕊和 雌蕊。 (杨建 昆绘)  川 
776  云南 植物志  (1903); Hand.- Mazz. (1936); 四川 中药志 (I960)*; "图 鉴" (1976)*; 陈 心启等 (1977)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 西藏 植物志 (1987)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H. Koba et al. (1994). Lilium bonatii Levi, in Fedde (1912) ; F. cirrhesa D. Don var. viridiflava S. C. Chen et var. bonatii (Levi) , S. C. Chen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草本, 鳞茎 卵形, 粗 1 一 1.5 厘米, 由 2 或 4 枚肥厚 的鳞片 组成, 如为 2 枚, 则不等 大, 外面 1 枚宽 卵形, 宽约 1 厘米, 腹面有 深槽, 另 1 枚嵌入 其中, 后者 卵状披 针形, 远 小, 宽仅 6 毫米, 但 较长; 如为 4 枚, 外面 2 枚的 较大, 内面 2 枚 较小, 茎高 30 — 40 厘 米, 中、 上部 具叶, 叶 3 对 以上, 最下 2 — 3 对 对生, 上部的 散生或 3 枚 轮生。 叶 片绿色 无柄, 长椭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0.3 厘米, 下部的 宽短, 上部的 狭 长且先 端常卷 曲成卷 须状, 果期 尤甚。 单花 顶生,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果 期明显 伸长。 叶 状苞片 3 枚, 也有 1 枚的, 花 于花期 下垂, 花 被片长 圆形, 色泽多 变异, 黄色、 黄绿 色、 绿色、 淡黄色 以致暗 紫色, 具紫色 斑点; 脉 序通常 紫色, 先 端急尖 而锐, 长 3 — 4. 5 厘米, 外轮宽 1.1 一 1.5 厘米, 内轮宽 1.7 — 1.9 厘米, 基部 上方具 内凹的 蜜穴; 雄蕊 6, 长为 花被片 之半, 花丝黄 绿色, 长 1 一 1.4 厘米, 光滑; 花药近 基着, 长 4 一 7 毫米; 子 房 上位, 黄 绿色, 长 7 — 10 毫米; 花柱和 柱头长 1. 2-1. 5 厘米; 柱头 3 深裂, 裂片长 5 — 6 毫米。 蒴果 直立, 黄 绿色, 压扁 后呈正 方形, 长约 1. 5-1. 9 厘米, 连翅宽 1. 6-2 厘米, 翅宽达 5 毫米; 基部宿 存花被 和雄蕊 反折, 种子 多数, 黄 褐色, 有细 乳凸, 倒 卵形, 连 翅长 5 毫米, 宽 3. 5 毫米, 周围具 厚翅。 花期 5 一 7 月, 果期 8 一 10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贡山、 洱源、 宁蒗、 保山、 景东、 腾冲、 漾濞、 大理、 禄劝、 东川、 巧家, 生 于海拔 3 000 — 4 400 米的 林下、 灌 丛或草 甸中;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和 南部、 青海、 宁夏、 陕西、 山西。 尼泊尔 也有。 鳞茎 人药, 是川贝 的主要 来源, 据赵 承嘏的 研究, 含植 物贝母 素丙。 3-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1867); "中药 志,, (1959); "图 鉴,, (1976)*; 陈 心启等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F. collicola Hance (1870); F. verticillata Willd. var. thunbergii (Miq.) Baker (1874). 草本, 鳞茎 圆形或 卵形, 粗 1.5 — 4 厘米, 由 2 —数 枚鳞片 组成, 鳞片 肥厚, 卵形, 锐 尖, 先端 延长为 1.5 厘米的 膜质附 属体。 茎高 30 — 90 厘米, 光滑, 绿色, 中、 上部 具叶, 最下面 2 枚叶 最常为 对生, 向 上兼有 散生、 对 生和轮 生的。 叶 片两面 绿色, 无柄, 线状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6 — 15 (-20)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先端稍 弯曲至 卷曲, 由下 向上渐 狭、 卷曲 愈甚。 花常 数朵排 成总状 花序, 有时 1 朵, 顶端的 1 花或 顶生的 单花具 3 — 4 枚 散生、 互生 或轮生 的叶状 苞片, 其 余的具 2 枚叶状 苞片。 花梗 绿色, 长 1.5 — 5 厘米。 花 下垂, 花被淡 黄色、 黄 绿色, 无 斑点, 花被片 内外轮 相似, 长 圆形, 长 2. 5 — 3. 2 厘米, 外轮 3 片, 宽约 1 厘米。 内 轮宽约 1.4 厘米, 急尖 或钝, 基部 上方具 蜜腺; 雄蕊 6, 长约 I. 5 厘米, 淡绿 白色有 乳凸, 花药近 基着, 紫色, 长 6 — 7 毫米; 子房 上位, 绿色, 长 9 一 15 毫米; 花 柱超出 雄蕊, 长约 1 厘米, 柱头 裂片长 1.5 — 7 毫米。 蒴果 直立, 长 圆形, 黄 
百合科  777  绿色, 长 2. 5 厘米, 压扁 连翅宽 1.7 厘米, 具 6 条 纵翅, 翅宽达 2 毫米, 翅缘有 波状细 齿, 基部有 短齿; 宿 存花被 反折; 果 梗长达 6. 5 厘米。 种子 极多数 褐色, 倒 卵形, 扁平, 在侧膜 胎座上 叠生, 顶 端及两 侧上缘 有较厚 的翅, 连 翅长达 5 毫米, 顶部宽 3. 5 毫米, 基 部 楔形。 花期 5 月, 果 7 月 成熟。 原 产浙江 北部、 江苏 南部、 云南已 有引种 (中甸 ), 适 生于竹 林下及 稍荫蔽 之处。 日 本也有 分布。 鳞 茎为常 用中药 "浙贝 母", 功 同粗茎 贝母。 据赵 承嘏等 研究, 鳞茎含 植物碱 贝母素 甲, 贝母 素乙, 其 他还发 现多种 别的植 物碱。 4. 梭 沙贝母 阿皮卡 (藏语 )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1898); 四川 中药志 (1960); 西 藏常用 中草药 (1973'); "图 鉴" (1976)'; 陈 心启等 (197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C. Chen in 西藏 植物志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草本, 鳞茎 卵形, 粗 1.5 — 2 厘米, 由 2 或 4 枚鳞片 组成, 茎高 20 — 40 厘米, 粗有 时达 6 毫米, 无毛。 叶 3 — 5 枚, 散 生于茎 中部或 上部。 狭卵形 至卵状 椭圆形 及正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上 部的渐 短狭, 先 端钝, 不 卷曲; 基部 无柄, 抱茎。 花单 生 茎顶, 花时 俯垂,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花被 绿色、 黄 绿色或 黄色, 具深色 的平行 脉纹和 紫色或 红褐色 斑点, 长 圆形, 先 端钝或 圆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内 3 片 比外 3 片稍长 而宽, 基部上 方具长 6 — 10 毫米, 宽约 2 毫米的 蜜穴; 雄蕊 6, 长为 花被片 的 1/2, 花丝长 1 一 2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基着, 长约 5 毫米; 子房 上位, 长 5 — 8 毫米, 花 柱长约 1 厘米 (连柱 头), 稍超出 花药, 柱头 3 裂, 裂 片长约 1 毫米, 蒴 果包藏 于宿存 花 被内, 压 扁时卵 圆形, 长宽约 3 厘米 (包 括长约 7 毫米的 倒圆锥 形子房 柄), 先端 钝圆, 基 部骤狭 成柄, 具 6 条 纵翅, 其中 3 条 翅宽达 5 毫米, 种子 多数, 扁 楔状圆 锥形, 连翅 长达 7 毫米, 先端具 渐尖的 长翅。 花期 6 — 7 月, 果 7 — 8 月 成熟。 产 滇西丽 江玉龙 雪山、 中 甸石膏 雪山, 生 于海拔 3 400 — 4 100 (—4 700) 米 的高山 砂坝或 岩坡、 石 缝中; 西藏 (丁 青、 察隅、 拉萨 至亚东 )、 四 川西部 (木 里、 稻城 )、 青 海南部 (杂 多、 囊谦) 也有 分布。 鳞茎 入药, 具商品 炉贝的 来源; 据朱 任宏的 研究, 含植物 碱贝母 素丁, 有润 肺止咳 化痰的 功能。 29- 洼辦 花属 Lloydia Salisb. ex Reichb.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鱗茎 通常狭 卵形, 上端延 长成圆 柱状。 基生叶 1 至 多枚, 韭叶 状或更 狭, 常 伸长; 茎 (花葶 ) 生叶 较短, 互生, 向 上逐渐 过渡为 苞片。 花 小或中 等大, 单朵 顶生或 2 — 4 朵排成 近二歧 的伞房 花序; 花被片 6, 离生, 相 似或内 花被片 稍宽, 近基部 常有 凹穴、 毛或 褶片; 雄蕊 6, 短于花 被片; 花 丝有时 具毛, 花药 基着, 侧向 开裂; 子房 3 室, 具多数 胚珠;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或 较长; 柱 头近不 裂或短 3 裂。 蒴果 狭倒卵 状长圆 形至近 球形, 室 背上部 开裂, 宿存 花被片 枯萎、 皱缩, 不增 大也不 变厚, 通 常短于 蒴果, 
778  云南 植物志  有时 略长。 种子 多数, 三 角形至 狭卵状 线形, 在 一端有 短翅。 约 10 (—20) 种, 产北 温带。 我国有 6 — 7 种,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 无毛, 或花被 片基部 和花丝 基部被 疏柔毛 (尖果 洼瓣花 L. oxycarpa 有时如 此)。 2 (5) 叶常 2 枚; 花近 直立, 白色 具紫色 斑纹。 3 (4) 果 粗短, 倒 卵形, 短圆 柱形, 长、 宽 5 — 6 毫米; 种 子扁, 斜三 角形, 长 1.5 毫米; 花小, 长 1.2 厘米, 花 被片先 端钝; 雄蕊长 于雌蕊 1. 洼擗花 L. serotina 4 (3) 果 细长, 圆 柱形, 长 1.3 — 1.5 厘米, 粗 3 毫米; 种子 褐色, 不 规则圆 柱形, 长 3 毫米; 花较 大, 长 1.8 — 2 厘米, 1 花被 片先端 急尖; 雄 蕊常短 于雌蕊 ■• 2- 云南连 辦花 L. yunnanensis 5 (2) 叶 3 — 4 枚; 花 黄色, 半 下垂, 长 1.3 厘米,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和花丝 基部有 时被疏 柔毛; 果长 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种子 狭倒卵 状条形 3. 尖果 洼辧花 L. oxycarpa 6 (1) 花丝明 显被长 柔毛; 叶 3 枚 以上。 7 (10) 花 黄色。 8 (9) 小 鳞茎圆 锥形, 长 2 — 3 毫米, 萌发后 先端伸 延为长 3 — 8 厘米的 1 枚硬 针刺, 此针刺 宿存, 外 露; 花被片 内面基 部具毛 4. 黄 洼辧花 L. delavayi 9 (8) 小轔茎 卵形, 长 2 毫米, 萌发后 先端具 长不及 1 厘米 的叶状 鳞叶和 1 一 2 幼 叶束、 内藏 于鳞片 内;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无毛, 但常 有褶片 S. 西藏 洼辧花 L. tibetica 10 (7) 花 白色, 基部 和脉暗 紫色, 大, 长 1.5 — 2. 8 厘米; 花被 片内面 基部有 成行的 柔毛; 小 鳞茎近 圆 柱形, 先 端钝, 萌 发后出 幼叶, 内藏 6. 紫斑 洼辧花 L. ixiolirioides 1- 洼瓣花 Lloydia serotina (L. ) Reichenb. (1830); Hook. f. (1892) p. p. ;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8);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Lloydia alpina Salisb. (1812); L. serotina (L. ) Reichenb. var. uni folia Franch. (1898). 植株高 5 — 20 厘米。 鳞茎圆 柱形, 长圆 锥形, 花时长 1 一 2 厘米, 由 4 枚鳞片 组成。 鳞片棕 褐色, 革质, 卵状披 针形, 长达 2 厘米, 下 部宽达 7 毫米, 长 渐尖, 从外 向内第 1 枚 为鱗叶 (无绿 色叶片 ), 第 2 及第 3 枚延伸 为正常 的叶, 第 4 枚为包 围花葶 的鳞叶 (片 ), 近 肉质, 长约 1 厘米, 内藏; 小鳞 茎侧生 (冯 国楣 1267)。 叶 (1 一) 2, 绿色, 狭 线形, 长 5 — 18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基 部扩大 为革质 鱗片。 花葶 从中央 伸出, 比 叶短或 长, 长 5 — 20 厘米, 具 2 — 4 枚散生 的苞片 状叶。 花单朵 顶生, 稀 2 朵; 花被 白色, 具紫 色 斑纹; 花被片 6, 内 外轮近 相等, 倒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长 1.2 厘米, 宽达 4 毫米, 基出 扇形脉 3 条, 旁侧 的外侧 具羽状 支脉; 内轮 花被片 基部无 毛或有 时被微 柔毛; 雄蕊 长 5 毫米, 花丝 无毛, 长约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子房 绿色, 短圆 柱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柱头浅 3 裂, 低于 花药。 蒴果倒 卵形, 短 柱形, 长、 粗 5 — 6 毫米, 黄 褐色, 顶裂。 种子 多数, 褐色, 扁平, 斜三 角形, 长 1.5 毫米 (冯 国楣 
百 合 科  779  21004)。 花期 6 — 7 月, 果 10 月 开裂。 产中甸 哈巴雪 山和德 钦白马 雪山, 生 于海拔 3 500-4 500 米 的高山 草甸、 流 石滩、 陡 岩上; 分布 于西藏 (土 门、 扎达、 普兰、 拉孜、 察隅 )、 青海 (互助 )、 四川 (泸 定、 乡 城、 稻城至 康定、 德格 )、 新疆、 西北、 华北至 东北。 欧洲、 亚洲 (包括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不丹及 以北地 区)、 北美 等北温 带地域 广布。 西藏用 全草治 眼病。 本种叶 2, 花小, 花被 片先端 钝圆, 蒴 果短, 长、 粗近 相等; 鱗 茎鳞片 为鳞叶 和叶基 的 扩大和 增厚, 较易 区别。 2. 云南 洼瓣花 图版 247, 1-3 Lloydia yunnanensis Franch. (1898) ; Hand. -Mazz. (1936) ; "图 鉴,, (1976) ,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on (1986);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 L. filiform is Franch. , (1898). ; L. melanantha Levi. (1913); L. mairei Levi. (1915), (1916); Hand. -Mazz. (1936). 植株高 8 — 23 厘米。 鳞茎 群生, 单 一鳞茎 果期长 卵形, 长 0.5 — 1 厘米, 粗 3 — 5 毫 米, 外围以 干膜质 鳞叶, 内含 10 余枚 黑褐色 大如芝 麻的小 鳞茎, 1 枚肉质 圆锥形 鳞片, 此 鳞 片长达 1.5 厘米, 径约 4 毫米, 茎和叶 基贴生 于一侧 (蔡 希陶 58188); 花时鳞 茎外围 层层纤 维状老 叶鞘, 内 含数个 植株, 每 一植株 基部是 2 枚硬 膜质的 叶鞘和 不同年 龄及径 级的小 鳞茎, 当 年生的 1 枚 尚未肉 质化的 长卵形 鱗片, 2 枚 叶茎和 1 个花葶 下部, 下生根 簇 (俞 德浚 8653)。 叶 2, 线形, 长 5 — 7 厘米或 13 — 20 厘米, 宽仅 1 毫米。 花葶长 8 — 23 厘米, 散生 2 — 3 枚 线形, 长 1 一 2 厘米 的苞片 状叶。 花 1 (一 2) 朵 顶生, 淡 红色, 花 后变 白色, 具 紫脉; 花被片 6, 近 相等, 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长 渐狭, 长 1.8_2厘 米, 外轮宽 4 毫米, 内轮宽 8 毫米, 均 无毛; 果时 反折, 外 轮的具 5 脉, 近 平行; 内轮 的具 3 脉, 其中 外侧的 1 对 向外侧 分叉; 雄 蕊长达 12 毫米, 花丝 无毛, 长达 8.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子房 绿色, 圆 柱形, 长 3 毫米; 花柱淡 绿色, 长达 9 毫米, 柱 头 与花药 平齐或 伸出, 深 3 裂或浅 3 裂。 蒴果 黄色, 圆 柱形, 长 1.3 — 1.5 厘米, 粗 3 毫 米; 种子 多数, 褐色, 不 规则圆 柱形, 长约 2 毫米, 一端 具狭翅 (王 启无 68992)。 花 期 6 — 7 月, 果 8 月 开裂。 产 碧江、 中甸、 德钦、 维西、 丽江、 腾冲、 洱源、 漾濞、 大理、 大姚、 禄劝、 东川, 生 于海拔 2 350 — 4 0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下、 石灰 岩石缝 岩壁、 流石 滩上; 四川 盐源、 木 里、 乾宁、 茂县、 理县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本种叶 2, 全株 无毛与 洼瓣花 L. serotina 近缘, 但花被 片先端 急尖, 果时 反折; 蒴 果圆 柱形, 种子不 规则圆 柱形, 又与 洼瓣花 不同。 3- 尖果 洼瓣花 Lloydia oxycarpa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2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L. forrestii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6); L. forrestii Die's var. psilnstemon 
图 版 247 1—3. 云南洼 辩 花 Lloydia yunnanensisFranch. , 1. 植株, 2. 花 (除 去部分 花被片 ), 3. 雌蕊; 4 一 8. 西 藏 洼辧花 L. tibetica Baker ex Oliv. , 4. 植株, 5 . 花 (除 去部份 花被片 ), 6. 雌蕊' 1. 雄蕊' 8. 内轮花 被片; 9 一 15. 紫斑 洼瓣花 L. ixioliurioides Baker, 9. 植株' 10. 花序' 11. 花 (除 去部分 花被片 )' 12. 雌蕊, 13. 雄蕊. 14. 内轮花 被片, 15.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示毛 被)。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781  Hand. -Mazz. (1926),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87)*. 植株高 8 — 15 (-26) 厘米。 鱗茎 卵状, 长 1 一 2 厘米, 粗 3 — 4 毫米, 由 2 枚 卵形增 厚 的鳞片 组成; 鳞片长 3 — 4 (一 6) 毫米; 包在 鳞片之 间的叶 柄基部 稍扩大 或增厚 (冯国 楣 1179)。 叶 7 — 4 (一 7) 枚, 线形, 长 7 — 9 (-17) 厘米, 宽约 1 毫米。 花葶从 叶丛中 央 抽出, 长 8 — 19 一 (26) 厘米, 中 上部具 1 一 3 枚苞片 状叶, 长 1 一 3 厘米。 花 黄色、 淡 黄色至 白色, 脉呈 紫色, 常单朵 顶生, 稀 2 朵, 下垂, 阔 钟状, 长 1.2 — 1. 3 厘米, 花被 片 6, 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宽 3 — 4 毫米, 无毛, 具 基出扇 形脉, 外轮脉 5, 内轮的 7 条, 极少分 2 叉; 雄蕊长 8 — 10 毫米, 花丝淡 黄色。 无毛或 疏生短 柔毛, 花药淡 黄色; 子房 淡 绿色, 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紫色。 蒴果倒 卵状圆 柱形, 长 达 1.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种子狭 倒卵状 条形, 有 3 条 纵棱, 长约 2. 5 毫米, 一 端有短 翅。 花期 5 — 7 月, 果 8 月 开裂。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兰坪、 维西、 丽江、 宁蒗、 鹤庆、 大理、 洱源、 禄劝, 生于 海拔 2 800 — 3 500 (-4 600) 米的 草坡、 次生 林下岩 石上、 高 山草地 和流石 滩上; 分布 于四川 (木 里至 西昌、 德格、 广布 )、 西藏 (察隅 ) 和甘肃 南部。 4- 黄 洼瓣花 Lloydia delavayi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植株高 10 — 18 厘米。 鳞 茎密集 成丛, 每一 鳞茎在 花时围 以一层 干膜质 的鳞叶 及数枚 小 鳞茎, 由外向 内有: 1 枚当年 发育的 鳞叶, 鳞 叶长披 针形, 长 7 — 8 厘米, 下部 革质扩 大, 上部长 渐尖, 膜质; 1 枚 鳞片, 鳞 片长圆 锥形, 褐色, 肉质, 长约 1 厘米; 3 — 4 (一 5) 枚叶和 1 个 花葶的 基部; 小 鳞茎黑 褐色, 肉质, 卵形, 长 3 毫米, 先端延 伸为长 3 — 4 (-7) 厘米的 针刺, 因 而植株 丛成竹 刷状, 仅有少 数叶和 花葶散 生于针 束之间 并高于 针束 (Del aV ay92, 金 沙江队 4169)。 叶 3 — 5 枚, 线形, 半圆 柱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不及 1 毫米。 花葶高 8 — 18 厘米, 上部具 1 一 5 枚苞片 状叶。 花 1 一 2 朵, 黄色, 有时具 紫脉, 阔 钟状, 直立, 长 1.5 — 2. 3 厘米, 外轮花 被片长 圆形, 宽 4. 5 毫米, 内轮 的卵状 椭 圆形, 宽 5 — 7 毫米, 先端均 急尖, 均 3 脉, 侧 脉的外 侧具少 数上行 的羽状 支脉, 内轮 花被片 基部, 花丝下 半部和 子房均 有疏柔 毛或长 柔毛; 雄蕊长 10 毫米, 花丝长 9 毫米, 花药长 1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4 毫米, 花柱长 7 毫米, 柱头浅 3 裂, 略高出 花药。 果 未见。 花期 6 — 7 月。 产 碧江、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理、 漾濞 ; 生 于海拔 (3 000- ) 3 200—3 850 米的 苔藓杜 鹃林、 高山 草甸、 石灰 岩山石 缝中。 模 式标本 (Del aV ay95) 采自 洱源黑 山门。 本种植 丛多长 3 — 7 厘米 的直立 针刺, 花大, 黄色, 极 易与国 产其他 种类相 区别。 5. 西藏 洼瓣花 图版 247, 4-8 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 (1892)' ;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西 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 var. lutescens Franch. (1898) ; Giraldiella montana Dammer (1905) ; Huolirion montana (Dammer) Wang et Tang ex P. C. Kuo (1976) : 植株高 10 — 30 厘米。 鱗茎长 1 一 2 厘米, 其组 成是: 外皮 (老 鳞叶) 膜质, 三角状 
782  云南 植物志  披 针形, 长 2. 8 厘米, 基部宽 1. 5 厘米; 1 枚 鳞片, 白色近 透明、 肉质、 对褶, 展平 卵形, 上 部骤狭 后渐尖 为狭三 角形的 尖头, 边缘啮 齿状, 中 部纵向 增厚, 背面 具脊, 脊长 9 毫 米, 高达 4 毫米, 翅状; 1 枚棕褐 色卵状 圆柱形 的褐色 鳞茎, 鳞茎长 7 毫米, 粗 3 毫米, 先 端钝; 当年 生鳞叶 1 枚, 黄 褐色, 长披 针形, 对褶 抱茎、 叶, 长 3 .5 厘米, 下部宽 8 毫 米, 背 面基部 翅囊状 隆起, 翅长 1 厘米, 高 3 — 4 毫米, 上述 肉质鳞 茎埋藏 于此翅 囊内; 花葶 和叶基 包藏于 鳞叶的 内侧; 小鳞 茎小, 椭 圆形, 灰 褐色, 长 2 毫米, 生在老 鳞叶基 部内侧 (傅 坤俊 4449, 太白 山标本 )。 叶 3 — 10 枚, 线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1. 5 — 3 毫 米, 基部不 扩大。 花葶高 7 — 20 厘米, 上部具 3 — 4 枚苞片 状叶, 花 1 一 4 朵, 直 立或稍 下弯, 黄色, 基部和 脉常暗 紫色, 云 南和花 较小, 长约 8 — 10 毫米, 外 轮的长 圆形, 宽 约 3 毫米, 内 轮的卵 圆形, 宽达 7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具 3 — 5 脉, 脉 分叉, 在内面 下部脉 隆起或 平滑, 无毛; 雄蕊 6, 不 等长, 长 2. 5 — 6 毫米,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长 1 一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无毛, 长约 3 毫米;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2 倍, 长 6 毫米, 柱头 头状, 远高于 雄蕊。 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3 700 — 3 800 米 的灌丛 草地和 草坡; 西藏 (吉 隆、 聂 拉木、 亚东、 错那 )、 四川 (稻 城、 盐 源北至 新龙、 甘孜、 理县 )、 甘肃 南部、 陕西太 白山、 湖北 兴山、 山 西垣曲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不丹 至印度 北部。 鳞茎 人药, 称狗 牙贝。 内服 有止咳 化痰、 外 用有消 肿止血 功能。 本 种最大 特点是 鳞茎中 的鳞片 肉质, 对褶, 背 面沿中 肋隆起 成高达 4 毫米的 脊或肉 质 的翅, 翅 内孕有 肉质的 圆锥形 鳞茎, 可以区 别于属 内其他 种类。 6. 紫斑 洼瓣花 图版 247 , 9-15 Loydia ixiolirioides Baker ex Oliv. in Hook. (1892)*;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in nota ; 中国 植物志 0: 柳";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 Liang in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4) • L. longispica auct. non Hook. : Hara (1966), (1978); in Ohashi (1975) ; H. Koba et al. (1994) ; L. tibetica Baker ex Oliver var. purpurascens Franch. (1898) ;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西藏 植物志 (1987)*. 植株高 23 — 35 厘米。 花 时鳞茎 外皮为 鳞叶, 白色, 基部 紫色, 膜质、 背部和 基部近 革质, 长 5 厘米, 基部宽 1.3 厘米, 长 渐尖, 向 上伸延 为线形 的绿叶 (长 7 — 8 厘米 ), 腹 面下 部包藏 1 枚肉质 鳞茎, 鱗茎黄 褐色, 圆 锥形, 长 I. 7 厘米, 粗 5 — 6 毫米, 上部 渐狭; 肉质鳞 茎一侧 为叶丛 和花葶 (冯 国楣 6222); 小鳞茎 卵形, 褐色, 长 2. 5 毫米, 萌 发时延 伸为幼 叶束, 内藏。 叶 4 一 8 枚, 基生, 线形, 绿色, 长 7 — 28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基 部不 扩大, 也不 增厚, 花葶 通常高 于叶, 长达 32 厘米, 上 部散生 3 — 5 枚线 形苞片 状叶。 花 1 一 3 朵, 粉 红色或 白色, 基部和 脉纹暗 紫色。 长 1.5 — 1.8 厘米, 花被 片长圆 形或近 菱形, 宽 5 — 6 毫米, 内面基 部有成 行的长 柔毛, 基出脉 5 — 7, 扇 形排列 两侧的 分叉; 雄 蕊长约 10 毫米, 花丝长 7 毫米, 有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子房 绿色, 无毛, 先 端 渐尖, 长 5 毫米; 花柱淡 绿色, 长 5 毫米, 柱头浅 3 裂。 蒴 果近棒 状或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粗 3. 5 毫米, 常藏于 宿存花 被内, 顶部 开裂。 种子 多数, 狭卵状 条形, 条 2. 5 毫 米, 粗 3 毫米, 有 3 条 纵棱, 一端有 短翅。 花期 6 — 7 月, 果 7 — 8 月 开裂。 
百合科  783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 000 — 3 600 米的 山坡、 草地、 碎 石上; 分 布 于四川 (康 定、 泸定、 雷波 )、 西藏 (吉 隆、 定结、 聂 拉木、 吉隆、 察隅) 尼泊尔 也有。 模 式标本 Delavay 25 采自 丽江。 30. 假 百合属 Notholirion Wall, ex Boiss. 具鳞茎 草本。 鳞茎 窄卵形 或近圆 锥形, 具棕 褐色外 皮或无 外皮, 鳞茎瓣 2 — 3 枚至多 数, 由鳞叶 或叶基 部增厚 而成, 鳞茎 中心的 鳞茎锥 肉质, 围以膜 质或近 肉质的 鳞叶。 鳞 茎 瓣腋内 常孕育 多数小 鳞茎; 小鳞茎 卵形, 幼时白 色藏于 瓣腋, 鳞 瓣干枯 破裂后 外露于 鳞茎基 周围, 成 熟后暗 褐色, 外壳 稍硬, 具 纵棱; 沿棱 开裂为 数瓣, 内具 1 枚卵 形或圆 锥形的 肉质生 长锥, 异 年此生 长锥萌 发成仅 有基生 叶的新 植株; 小鳞具 细丝状 长柄, 易 断落。 根 多数, 须状, 较粗, 多 分枝, 末 端不膨 大成块 根或小 鳞茎。 基生叶 2 — 7 枚, 丛 生, 带状, 花 时枯烂 不见; 地上茎 直立, 仅在开 花植株 中抽出 (小 鳞茎萌 发的植 株在头 1 一 2 年不抽 地上茎 ), 高 20 — 150 厘米, 无毛; 茎生 叶散生 3 — 7 枚或 多数, 线状披 针形, 无柄; 总 状花序 顶生, 有花 2 — 24 朵; 苞片 线形, 叶状; 花梗短 或长, 粗壮, 外弯, 果 时 上举; 花 钟形, 较大, 长 2 厘米 以上, 青 紫色, 红色; 花被片 6, 离生, 内 轮通常 较宽; 雄蕊 6, 花丝 丝状, 背部 着生, 丁 字状; 子房圆 柱形, 3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着生 于中轴 胎 座上, 花柱 细长, 柱头 3 裂, 裂片 钻形, 外弯。 蒴果 短圆柱 形或倒 卵形, 有 钝棱, 顶 部 凹陷, 种子 多数, 叠生, 扁平, 有 狭翅。 共 4 (-5) 种, 分布于 伊朗、 阿 富汗、 克 什米尔 地区、 喜马 拉雅山 区各地 (尼 泊尔、 印度、 锡金、 不丹 )、 斯里 兰卡和 缅甸、 我国西 南部。 中国有 3 种, 均见于 云南。 分种 检索表 1 (4) 总状 花序具 多花, 5 — 13 朵或 更多; 茎生 叶多, 8 — 17 枚; 植株 髙大, 高 60 — 150 厘米; 花期 鳞 茎上无 肉质鳞 茎瓣, 根 茎状。 2 (3) 花淡青 紫色; 花长 3. 5—3. 8 厘米, 花 被片宽 6 — 12 毫米 …… … 1. 假百合 N. bulbiHferum 3 (2) 花 红色、 朱 红色; 花长 4.2—5 厘米, 花 被片宽 11 一 16 毫米 2. 钟花 假百合 N. campanulatum 4 (1) 总 状花序 具少花 1 一 7 朵; 茎生叶 3 — 7 枚; 植株 矮小, 高 35 厘米 以下; 花时鳞 茎有褐 色外皮 及 2 — 4 枚白色 肉质卵 状披针 形的鳞 茎瓣; 花 较小, 长 2. 8 — 3. 2 厘米, 花 被片宽 8 — 12 毫米 3. 少花 假百合 N. macrophyllum 1- 假百合 图版 248, 1-3 九子 不离母 (丽江 ), 百母、 珍珠白 (鹤庆 ), 太白米 (陕西 ) Notholirion bulbuliferum (Lingelsh. ) Steam (1950);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Paradisea bulbilifera Lingelsh , in Fedde ( 1922 ); Lilium hyacinthnium Wils. (1925) ; 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Wilson) Stapf (1934); Hand. -Mazz. (1936) ; "图 
784  云南 植物志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LUiastrum bulbuliferum ( Lingelsh. ) Rothm. (1940); Lilium thomsonianum auct. non Lindl. : Franch. (1892) ; L. rosewn auct. non wall. : C. H. Wright (1903). 具花 植株高 60 — 150 厘米; 鳞茎不 明显, 由于花 茎外围 的基生 叶和鳞 叶鞘枯 死脱落 而呈根 茎状, 茎基 生须根 并围以 多数小 鳞茎。 不具 花茎的 幼鳞茎 卵形, 长约 1 厘米, 粗 1.3 厘米, 鳞茎瓣 2 — 4, 向 上发育 成叶丛 (基生 叶), 基 部鳞腋 内孕育 多数淡 白色小 鳞茎; 小 鱗茎成 熟时黑 褐色,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粗 4 毫米, 基 部具长 1. 5 — 2 厘米的 丝状细 柄, 垂 悬于土 层中, 外皮 稍厚, 壳状, 具 7 — 8 条 凸起的 纵棱, 棱上 和棱间 散生少 数粒状 疣突, 此外 尚有细 密的粒 状线纹 (秦 仁昌 20432), 内含 1 枚 黄褐色 或淡黄 色的圆 锥形至 卵形的 肉质生 长锥, 与外壳 分离。 花株 早期出 基生叶 2 — 5 枚, 带状披 针形, 绿色, 长达 21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无柄, 花 期枯萎 脱落; 花 茎幼期 基部具 3 — 4 枚白色 鳞叶, 鳞叶 长 3 — 4 厘米, 基生叶 枯落后 外露, 然后 脱落; 茎生叶 散生, 8 — 17 枚, 线状披 针形, 长 达 18 厘米, 宽达 1.2 厘米, 向上 渐小, 最上 的长仅 7 厘米, 宽 8 毫米, 无柄, 抱茎。 花 (5-) 10 — 13 朵, 远离, 相距 6 — 2. 5 厘米, 上部的 较密; 苞片 1 (一 2), 线状披 针形, 第 1 朵花 的长达 3. 5 厘米, 宽 4 毫米; 花 梗长达 1.5 厘米, 上举, 上 部外弯 90 度, 果期 直伸 向上。 花 钟状, 绿 白色带 青紫, 青 紫色, 长 3. 5 — 3. 8 厘米; 花被片 6, 倒卵 状披针 形、 倒垓 针形, 外轮宽 6 毫米, 内轮宽 12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雄 蕊和雌 蕊短于 花被, 花丝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 淡绿 白色, 丝状, 长 2. 5 厘米, 上弯, 花药紫 褐色, 长 5 — 6 毫 米, 基部略 叉开; 子房青 紫色, 稀 绿色, 柱状, 具 6 槽, 长 10 毫米, 粗 3 毫米; 花柱白 色 常带青 紫色, 长 2. 5 厘米, 柱头 3 深裂。 蒴果 直立, 倒卵状 柱形或 柱形, 黄 褐色, 具 6 槽, 顶部 凹陷, 长 2 厘米, 粗 1 厘米; 种子 多数, 黄 褐色, 扁, 近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叠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期 7 — 9 月, 果次年 4 一 5 月 开裂。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宁蒗、 碧江、 禄劝, 生 于海拔 3 200 — 4 100 (一 4 350 西藏) 米的红 杉林, 高山 栎林, 冷杉林 和杜鹃 林缘, 以及 竹林、 灌丛、 草甸 和河滩 上; 分布 于西藏 (林 芝、 米林、 工布 江达、 错那、 察隅 )、 四川 (九 龙、 马 尔康、 稻城、 乡城、 木里、 盐源、 冕宁、 美姑、 洪溪、 乾宁、 道孚 )、 甘肃、 陕西 (太白 山)。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也有。 鳞茎 入药, 称太 白米; 有宽胸 理气、 止 咳止痛 功能。 2- 钟花 假百合 图版 248, 4-5 Notholirion campanulatum Cotton et Steam (1934); Hand. -Mazz. (1936) ;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具花植 株高约 1 一 1.5 米; 花期 鱗茎不 明显, 茎基根 茎状, 长达 2 厘米, 粗达 1.5 厘 米, 具节, 围 以数以 百计的 小鳞茎 及多数 稍粗的 须根; 不具 花茎的 幼鱗茎 卵形, 长 3 — 4 厘米, 粗 1.5 厘米, 外皮 褐色, 膜质, 由 4 一 5 枚 鳞叶基 组成, 内为 2 — 3 层白色 膜质的 鳞瓣, 鳞 瓣短于 鳞叶, 中心为 叶基; 小 鳞茎成 熟时黑 褐色, 卵形, 较大, 长 5 — 6 毫米, 粗 4 一 5 毫米, 外皮 壳状, 具 5 — 6 条 纵棱凸 及细密 的点状 线纹, 内含 1 枚 卵形的 肉质生 长锥, 丝状 柄长达 3 厘米。 基生叶 5 — 8 枚, 带状椭 圆形, 绿色, 长达 30 厘米, 宽达 2. 3 厘米, 基部 有先年 宿存的 紫褐色 叶鞘, 花期全 部枯萎 脱落。 花茎 直立, 粗壮; 茎 生叶散 
图 版 248 1 — 3; 假百合 Notholirion bulbiliferum (Lingelsh. ) Steam, L 花枝, 2 果. 3. 种子; 4—5. 钟 花假百 合 N. Campanulatum Cotton et Stearn, 4. 花枝, 5. 花 (除去 部分花 被片及 雄蕊, 示雌、 雄蕊 ), (吴 锡麟 绘) 
786  云南 植物志  生, 10 — 16 枚, 线状披 针形, 中部的 最长, 长达 15 厘米, 宽达 2 厘米。 花 7 — 13 朵, 远 离; 苞片 叶状, 披 针形, 长达 4. 5 厘米, 宽达 8 毫米, 花后 反折; 花梗 短粗, 长 3 — 12 毫 米, 外倾, 花后 上举; 花大, 红色、 紫红 色或朱 红色, 钟状, 长 4. 2 — 4. 5 (-5) 厘米, 外轮椭 圆状披 针形, 宽 1.1 厘米, 内轮倒 卵形, 宽 1.6 厘米, 先端均 钝圆; 花丝长 3. 5 — 4 厘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子 房长约 8 毫米, 花柱长 2. 5 厘米, 柱头 3 深裂。 花期 6 — 8 月。 产 贡山、 德钦、 碧江、 福贡、 泸水、 腾冲、 大理 (? ), 生 于海拔 2 800 — 4 1C0 米的 混交林 林缘、 高山栎 林下岩 石上、 竹 林边、 灌丛、 草坡; 分布 于西藏 (派 区多雄 拉山北 坡、 芒康 )。 斯里 兰卡、 缅甸 也有。 小鳞茎 人药, 用于 胃病。 《中 国植物 志》、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均载本 种分布 于四川 (木 里、 德昌 ), 可能系 假百合 之误定 。《西 藏植 物志》 没 有记载 本种, 但 青藏队 74 - 3737, 76 - 11819 应为 本种。 3. 少花 假百合 (新拟 ) 大叶 假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Notholirion macrophyllum (D. Don)Boiss. (1882) ; T. Hay (1934) , Cotton in Curtis,s (1934) * ; Grove et Cotton (1940" ; Wood" et Stearn (1950) # ; Kitamura ex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H. koba et al. (1994). Fritdlaria macrophylla D. Don (1825); Baker (1874); LUium hookeri Baker (1871); L. macrophyllum (D. Don) Voss. (1885) ; L. roseum auct. non Wall. : Hook. f. (1892) p. p. 具花 植株高 20 — 35 厘米; 鳞茎圆 锥形, 长 3 — 4 厘米, 外皮 褐色, 由 3 — 4 枚 的膜质 鱗瓣 组成, 内包 4 枚 白色的 披针形 鳞瓣, 中央 的肉质 生长锥 发育为 直立的 花茎; 根细, 须 状; 鳞茎内 外均无 小鳞茎 (吉 隆、 青藏队 75 — 6368)。 幼 龄鱗茎 (无 茎、 花) 较小, 长 2. 5 厘米, 形态 结构与 具花植 株同, 但中 央的生 长锥仅 伸长为 1 叶, 此叶 线形, 长达 31 厘米, 宽达 1. 3 厘米, 渐尖, 基部渐 狭为长 3 — 4 厘米的 细柄。 花株 不具基 生叶。 茎 直立, 粗 3 — 3. 5 毫米; 茎生叶 3 — 7 枚, 散生, 长披 针形, 最下 1 枚长达 23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花 1 一 7 朵; 苞片 线形, 长 5 — 0.5 厘米, 宽不及 2 毫米; 花 梗短, 长 3 — 10 毫米, 外倾; 花 被暗青 紫色, 阔 钟状, 长 3 — 4 厘米, 花被 片倒披 针状长 圆形, 宽 6 — 12 毫米, 先端 钝圆, 花 丝长约 2. 5 厘米; 花药长 3 毫米; 子房青 紫色, 长 8 毫米, 粗 3 毫米; 花柱长 1.6 厘 米, 柱头 3 深裂。 花期 7 — 8 月。 产中 甸被怒 至四川 (西康 郎打) 途中 (冯 国楣 1983), 生 于海拔 3 400 米的岩 坡上; 分布 于西藏 吉隆、 四川 木里。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本种 描述根 据西藏 和木里 标本, 主 要特征 是植株 矮小, 花株具 明显的 鳞茎而 无基生 叶和小 鳞茎, 花少, 比 较易于 识别。 云 南标本 冯国楣 1983 (3 张) 植 株高达 40 厘米, 茎 生叶 8 — I 2 枚, 花 7 — 10 朵, 与 西藏、 四川标 本有所 不同, 这些 标本曾 被定作 Notholirion fengii Ching sp. nov. 也 可考虑 成立。 
百合科  787  31- 大百 合属 Cardiocrinum (Endl. ) Lindl. 高大 草本。 鳞茎 由基生 叶的叶 柄基部 膨大后 组成, 花 序长出 后随即 凋萎, 鳞 茎四周 长出小 鳞茎, 具纤维 质的鳞 茎坡, 无鳞 茎瓣, 小鳞茎 卵形。 茎 高大, 无毛, 叶基 生和茎 生, 长圆 状心形 或卵状 心形, 向上 渐小, 叶脉 网状, 具 叶柄。 花序 总状, 有花 3 — 24 朵, 花狭喇 叭形, 白色, 具紫色 条纹, 花被片 6, 条 状倒披 针形; 雄蕊 6, 花丝 扁平, 花药背 部 着生, 丁 字药; 子房圆 柱形, 花柱 伸长, 柱头 头状, 顶端微 3 裂。 蒴果长 圆形, 顶端 有一小 突起, 基部有 一粗短 果梗, 具 6 棱并有 多数细 横纹。 种子 多数、 扁平, 红 棕色, 周 围有 狭翅。 3 种, 分 布于喜 马拉雅 山区、 中 国秦岭 以南各 省区至 日本。 我国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荞麦 叶贝母 (云 南、 四川) 图版 249, 1-5 兜铃 (怒 江、 丽江、 大理 ), 山菠 罗根、 山芋头 (玉溪 ), 喇 叭淀粉 (昭通 ), 假贝母 (大理 ) Cardiocrinum giganteum (Wall. ) Makino (1913); Wood et Stearn (1950);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1)* ; (1978);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Lilium giganteum Wall. (1824) * , excl. syn . ; Hook. f. (1892); Hand. -Mazz. (1936) ; L.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 Leicht. ex Elwes (1916) ; F. T. Wang (1934) ; 秦岭 植物志 (1976) ; Cardiocrinum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 (Leicht. ex Elwes) Stearn (194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小鳞茎 卵形, 生花 茎基部 老鳞瓣 腋间, 高 3 — 4 厘米, 粗达 3 厘米 (果 成熟时 ), 干 时淡 褐色, 鳞瓣 2 — 3 枚, 肉质, 富含 淀粉, 第 2 年发育 为具长 柄的心 形基生 叶丛, 不出 花茎, 基部生 根簇。 具 化植株 有直立 的茎, 茎 中空, 高 1.5 — 3 米, 直径 1.6 — 3 厘米, 无 毛。 叶 纸质, 绿色, 有 时背面 红色, 基生叶 6 — 8 枚, 卵状 心形, 长圆状 心形, 长达 35 厘 米, 宽达 30 厘米, 具 15 — 30 厘米的 长柄; 茎生叶 散生, 卵状 心形, 下部的 15 — 20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向上 渐小, 靠近 花序的 数枚近 舟状。 总状花 序有花 10 — 16 朵, 苞片早 落; 花 下垂, 狭喇 叭形, 白色, 内面具 淡紫色 条纹, 花被 片倒披 针形, 长 11. 5 — 18 厘米, 宽达 2. 3 厘米; 花丝长 7 — 9 厘米; 花药长 5 — 6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2. 3 厘米, 粗达 5 毫米; 花柱长 7 厘米; 花梗 较粗, 长达 1 厘米, 花时 下弯, 花后 上举。 蒴果近 球形, 黄 棕色, 长 4 一 6 厘米, 粗 4 一 5. 5 厘米; 具 6 条 纵棱和 多数细 横纹, 顶端具 短喙, 室背纵 裂。 果梗 粗壮, 长达 3. 5 厘米, 粗达 4 毫米, 上部具 明显的 关节。 种子极 多数, 扁平, 叠 生, 钝三 角形, 红 棕色,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周 围具淡 棕色半 透明的 膜翅。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碧江、 丽江、 维西、 大理、 腾冲、 镇康、 临沧、 镇雄、 彝良、 文山、 广南, 生 于海拔 1 900 — 3 700 米的 沟谷阔 叶林、 灌丛、 山坡 林缘、 草坡、 箐 沟中, 或长 于 潮湿的 石上;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贵州 西部、 甘 肃南部 和陕西 南部, 生长 海拔可 
图 版 249 5. 荞麦 叶百合 Cardiocrinum giganteum (Wall.) Makino, 1. 基 生叶, 2 . 花序' 3 . 花 (除去 部分花 被片及 雄蕊, 示雌蕊 ), 4. 菊果, 5. 种子。 (吴锡 麟绘) 
百合科 789  降至 1 500 米 (贵州 )。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缅 甸北部 也有。 鳞 茎富含 淀粉。 供 食用。 鳞茎 和果实 人药, 鳞 茎用于 肺结核 咳血、 小儿 高烧, 果实 在 云南、 四 川代马 兜铃。 32. 百合属 LiHum L. 鳞茎卵 形或近 球形; 鳞片 多数, 肉质, 卵 形或披 针形、 无节或 有节, 白色, 少有黄 色。 茎圆 柱形, 具 小乳头 状突起 或无, 有的 带紫色 条纹。 叶通常 散生, 较少 轮生, 披针 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椭 圆形或 条形, 无 柄或具 短柄, 全 缘或边 缘有小 乳头状 突起。 花单 生或排 成总状 花序, 少有近 伞形或 伞房状 排列; 苞片 叶状, 但 较小; 花 常 有鲜艳 色彩, 有时有 香气; 花被片 6, 2 轮, 离生, 常 多少靠 合成喇 叭形或 钟形, 有的 强烈 反卷, 通常披 针形或 匙形, 基部有 蜜腺, 蜜 腺两边 有乳头 状突起 或无, 有的 还有鸡 冠状 突起或 流苏状 突起; 雄蕊 6, 花丝 钻形, 有毛或 无毛, 花药椭 圆形, 背着, 丁 字状; 子房圆 柱形, 花柱 一般较 细长, 柱头 膨大, 3 裂。 蒴果长 圆形, 室背 开裂。 种子 多数, 扁 平, 周围 有翅。 约 80 — 100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40 余种, 南 北均有 分布。 云南有 23 种, 其 中 4 种 系引种 栽培。 ^JmMmi^^^^ 分种 检索表 ^ A^k^m^> X 1 (24) 花 叭形或 钟形, 花被 片先端 外弯或 不弯。 2 (11) 花嚷 叭形, 白色、 淡 黄色, 无杂色 斑点, 花被 片先端 外弯, 下部 重叠成 管状; 雄蕊上 部均向 上弯 (组 1. 百合组 Sect. LiUum). 3 (4) 蜜腺 两边有 乳头状 突起; 花 白色, 大, 长 17 — 19 厘米; 叶腋无 珠芽; 叶椭 圆形, 披针 形至狭 线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0.6 — 2 (-3.5) 厘米; 花丝下 部被毛 或无毛 1. 百合 L. brownii 4 (3)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5 (8) 叶腋无 珠芽。 6 (7) 叶狭 线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毫米; 花 较小, 长 10 — 11 厘米, 白色, 内面下 部黄色 2. « 江百合 L. regale 7 (6) 叶披 针形, 长圆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花大, 白色, 长达 19 厘米 (栽  培) 3. 磨 香百合 L longiflorum 8 (5) 茎 上部叶 腋间有 珠芽; 叶宽 0.5 — 2 厘米。 9 (10) 花淡 黄色, 内面 黄色, 长 17 — 19 厘米; 花 丝无毛 4. 淡黄 花百合 L. sulphureum 10 (9) 花 白色, 基部淡 绿色, 长 14 一 16 厘米; 花丝下 部有毛 5. 通 江百合 L. sargentiae  11 (2) 花 钟形, 白色、 红色、 紫色, 有斑 点或无 斑点; 花被 片先端 外弯或 不弯; 雄蕊 围绕花 柱直伸 (组 2- 钟花组 Sect* Lophophorum)„ 12 (15) 内 轮花被 片蜜腺 两边有 流苏状 突起, 花 被片不 外弯, 无杂色 斑点。 13 (14) 花 黄色, 长 3. 8 — 5. 7 厘米, 花 被片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宽 8 — 16 毫米; 叶 4 一 5 枚或 稍多, 集 中于茎 的中部 6. 尖 被百合 L. lophophorum 
790 云 南植物 志 14 (13) 花黄 色至紫 红色, 长 1.6 — 3. 5 厘米, 花被 片宽椭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宽 6 — 18 毫米; 叶 7 — 13 枚, 在茎上 散生, 线形, 长 圆形, 宽 1一4 毫米 7. 小百合 L. nanum 15 (12) 内 轮花被 片蜜腺 两边无 流苏状 突起或 乳头状 突起; 花被 片颜色 种种, 有或 无杂色 斑点。 16 (17) 花 5 — 8 朵; 花被片 白色, 内面 基部深 紫色; 叶较 长大, 长披 针形, 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9 一 14 毫米 9. 怒 江百合 L. henricii 17 (16) 花通常 单朵, 有时 3 — 4 朵; 花被 片颜色 种种, 但内 面基部 不为深 紫色; 叶较 短小。 18 (19) 花 单朵, 暗 紫色、 紫 黑色, 无 斑点, 长 2. 3 — 4 厘米; 叶 5 — 17 枚,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2. 5 一 7 厘米, 宽 3 — 25 毫米 8. 紫 花百合 L. souliei 19 (18) 花 1 一 3 (-5) 朵, 白色、 黄色、 淡 绿色, 红色, 中下部 具紫色 斑点。 20 (21) 花大, 长 7 —' 10 厘米, 花 白色、 金 黄色、 淡 绿色、 红色; 单朵或 3 — 5 朵; 叶缘 或中脉 背面有 乳头 状突起 10. 滇百合 L bakerianum 21 (20) 花小, 花 被片长 2. 9 — 5. 5 厘米; 单朵; 叶缘 和中脉 背面无 乳头状 突起; 叶宽 1.5 — 4 毫米。 22 (23) 花 白色, 花 被片长 3. 5 — 4 厘米, 内面中 下部散 布细小 的紫色 斑点; 叶 16 — 30 枚, 狭 线形, 长 2 — 5. 5 厘米 11. 蒜 头百合 L. sempervivoideum 23 (22) 花紫 红色、 粉 红色, 长 2. 9 — 3. 5 厘米, 花 被片内 面下部 和基部 具细小 的紫色 斑点; 叶 6 — 12 (—20) 枚, 椭圆形 至线形 ,长 1.5— 4 厘米 12. 玫 红百合 L. amoenum 24 (1) 花被 片反卷 360' 或 90'; 花不为 喇叭形 或钟形 (组 3. 卷瓣组 Sect. Sinomartagon) 25 (36) 花被 片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有流苏 状突起 或无。 26 (37) 花被 片蜜腺 两边无 流苏状 突起; 叶上下 同型。 27 (30) 叶椭 圆形、 披 针形、 线形; 花 1 一 3 朵, 有的 8 — 13 朵。 28 (29) 花黄绿 色或淡 黄色, 内 面紫红 色或沿 中肋淡 绿色, 无 斑点; 叶宽 8 — 30 毫米 13. 紫 边百合 L. nepalense 29 (28) 花 白色, 内 面喉部 黄色, 两 侧和上 部散布 紫色或 红色细 斑点; 叶宽 3 — 4 (一 8) 毫米 …… ' 14. 大 理百合 L taliense 30 (27) 叶狭 线形, 宽 1 一 4 (—5) 毫米。 31 (32) 花 单生, 黄绿色 有深红 色斑点 20. 单 花百合 L. stewartianum 32 (31) 花常 2 朵, 稀 单生, 白色、 绿色、 黄 绿色。 33 (34) 叶缘和 背面无 乳头状 突起; 花黄 绿色、 绿色, 布以 紫色小 斑点; 花 被片披 针形, 线形, 长 3. 5 — 4 厘米, 宽 3— 6 毫米 21. 哈 巴百合 L. habaense 34 (33) 叶缘 和背面 脉上有 小乳头 状毛; 花 白色, 有红色 斑点;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约 4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22. 松 叶百合 L. pinifolium 35 (26) 花被 片蜜腺 两边有 流苏状 突起; 叶明显 两型; 中 下部的 长圆披 针形, 长达 14 厘米, 中 上部的 宽椭 圆形、 卵形, 长 3 — 5 厘米; 花 2 — 12 朵, 橙 红色、 橙黄色 … 15. 湖 北百合 L. henryi 36 (25) 花被 片蜜腺 两边有 乳头状 突起。 37 (44) 叶腋无 珠芽。 38 (39) 叶披 针形、 椭 圆形, 长 5 — 6 厘米, 宽 5 — 8 毫米, 有 的长仅 3. 5 — 4. 5 厘米, 宽达 19 毫米; 花 白色、 粉 红色, 具紫色 斑点; 花 被片蜜 腺两边 无流苏 状突起 … 16. 宝 兴百合 L. duchartrei 39 (38) 叶狭 线形, 宽 1 一 4 (—5) 毫米。 40 (41) 花被 片蜜腺 两边有 乳头状 突起, 但无 鸡冠状 突起; 花橙 黄色、 黄色、 土 黄色、 下部散 布紫黑 色 或黑色 斑点, 长 5 — 6. 5 厘米 18. 川百合 L. davidii 41 (42) 花 被片蜜 腺两边 除乳头 状突起 外尚有 鸡冠状 突起。 42 (43) 花紫 红色、 土 红色, 无斑点 17. 乳 头百合 L. papilliferum 
百合科  791  43 (42) 花绿 白色, 密 布紫褐 色斑点 19. 绿 花百合 L. fargesii 44 (37) 茎上部 叶腋有 珠芽; 茎 和叶腋 被白色 绵毛; 花橙 红色, 有紫黑 色斑点 23. 卷丹 L. lancifolium 1. 百合 图版 250, 1-6 山 百合、 植 香百合 (本 草拾遗 ), 百合 (植物 名实图 考), 老鸦蒜 (屏边 ), 白 花百合 (文山 ), 野蒜花 (西畴 ), 野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ex Miellez. (1841) nom. nud. ; ex Spae (1845) * ; Baker (1874), (1885), (1891); Baroni (1897) ;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L. australe Stapf (1921) ; L. brownii var. australe (Stapf ) Steam (1950). 鳞茎近 球形, 白色、 黄 白色, 高 4 厘米, 直径 5 — 6 厘米, 鳞瓣数 十枚, 卵状披 针形, 长 3 厘米, 宽 5 — 8 毫米, 肉质, 茎叶萌 发后, 外 面数层 先后消 耗变为 纸质、 膜质; 鳞茎 基部生 细长的 根束。 茎高 1 一 2 米, 常具 乳头状 短毛, 地 下部分 直立、 根 茎状, 长 3 — 10 厘米, 散生 须根。 叶 散生,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椭 圆形、 披 针形、 狭 线形, 长 7 — 14 厘 米, 宽 0.6 — 3. 5 (江西 标本) 厘米, 通常 中部的 最宽, 上 部的' 狭长, 也有 上下同 形而较 宽的,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具 5 — 7 脉, 全缘, 两面 无毛。 花 单生或 2 — 3 朵排 成顶生 的伞形 花序; 花梗长 3 — 10 厘米, 稍弯; 花大, 芳香, 喇 叭形, 多少 下垂, 白色、 乳白 色, 偶有 外轮外 面染红 色的, 无其他 颜色的 斑点; 花被长 17 — 19 厘米, 下部 筒状, 上部 外翻 展开, 花 被片椭 圆形、 椭圆状 匙形, 先端 急尖, 背面 中肋暗 紫色, 宽达 4 毫米, 突 起; 外轮花 被片宽 3. 5 厘米, 内轮宽 4. 5 厘米, 基 部内面 蜜腺两 侧常有 乳头状 短毛; 花 丝淡 绿色, 均向 上弯, 长 12. 5 — 14 厘米, 基部 渐宽, 中部以 下常被 短毛, 有时 无毛; 花 药 肾状长 圆形, 棕 褐色, 长 8 — 15 毫米, 粗约 3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绿色, 长 3 — 3. 5 厘 米, 粗 4 毫米, 有 6 条 纵槽; 花柱淡 绿色, 长 12 厘米, 具 棱下部 有毛, 柱 头大, 钝三角 形, 绿色, 3 浅裂。 蒴果 上举, 褐色, 圆 柱形, 具 6 棱, 长 3 — 8 厘米, 粗 2. 8 — 3 厘米, 基部骤 狭为长 5 — 15 毫米的 粗柄; 果梗 上弯, 长 3 — 10 厘米, 与 果柄连 接处具 关节。 种 子极 多数, 淡 褐色, 扁平, 倒 卵状长 圆形, 连 同周围 的翅长 7 — 8 毫米, 宽 5 毫米。 花 期 5 — 8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碧江、 泸水、 福贡、 凤庆、 景东、 江川、 昆明、 镇雄、 大关、 屏边、 马关、 西畴、 富宁、 砚山, 生 于海拔 700 — 2 500 米的 草坡、 常绿阔 叶林内 ,石 灰岩山 灌丛; 分 布于青 海、 甘肃、 陕西、 河南、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 建, 生长 可下降 到海拔 100 米。 花大, 芳香, 是美丽 的观赏 植物, 可贵 的香料 植物; 鳞 茎富含 淀粉, 可供 食用, 人 药, 有清 心安神 之效, 也可 作清凉 饮料。 本种 花大, 喇 叭形, 白色 芳香, 果具 果柄, 叶腋无 珠芽, 易于 区别。 栽培的 为变种 var. viridalum Baker (1885). 2- 岷 江百合 Lilium regale Wilson (1912), (1925)* ;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 j in 横 断山区 
图 版 250 1—6. 百合 Lilium brown" F. E. Brown ex Miellez. , 1. 鳞茎, 2. 植株 上部, 3. 内轮花 被片, 4. 雄蕊, 5- 雌蕊' 6. 幼果; 7 — 9. 淡黄 花百合 L. sulphureum Baker ex Hook. f. , 7. 叶和 珠芽, 8. 内轮花 被片, 9. 雄蕊。 (曾孝 濂绘) 
百合科  793  维 管植物 (1994) . Lilium myriophyllum Wilson (1905) * ; non Franch. (1892). 鳞茎暗 紫色, 宽 卵形, 高 5 厘米, 径 6 厘米; 鳞瓣 多数, 长圆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肉质。 茎高 90 — 110 厘米, 有 乳头状 突起, 地下 部分长 10 余 厘米, 生 须根。 叶极 多数, 散生, 狭 线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毫米, 长 渐尖, 脉 1 条, 边缘 和中脉 背白具 乳头状 突起, 叶腋无 珠芽。 花 1 至 数朵, 宽喇 叭形, 极香, 白色, 内面下 部 黄色, 长 10 — 11 厘米, 外轮花 被片长 圆形, 宽 2. 6 厘米, 内轮花 被片倒 卵状披 针形, 宽 3. 5 厘米,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花丝 白色, 长 9 厘米, 向下 增宽, 扁; 花药长 1.2 厘米, 黄色, 无毛; 子房圆 柱形, 长 2 . 6 厘米, 粗 3 — 4 毫米; 花柱长 7 厘米, 柱头 膨大, 径达 5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6 — 7 月。 昆明植 物园曾 经栽培 (袁 淑华 101112) , 分布于 四川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800 — 2 500 米 的 山坡岩 石上和 河旁。 本种 与百合 (Lilium brownii) 的 区别是 花宽喇 叭形, 内 面基部 黄色; 叶 细狭, 宽仅 2- 4 毫米。 3- 麝 香百合 Lilium longiflorum Thunb. (1794);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lium longiflorum Thunb. var. scabrum Masumune (1936). 鳞茎球 形或卵 球形, 高 2. 5 — 5 厘米; 鳞瓣 白色, 肉质。 茎高 45 — 90 厘米, 绿色, 基 部变淡 红色。 叶 多数, 散生,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无毛。 花 1 一 3 朵; 花梗长 3 厘米; 苞片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8 厘米, 宽 1 一 1.4 厘米; 花 芳香, 喇 叭形, 白色, 筒 外略带 绿色, 长达 19 厘米, 外轮花 被片 上端宽 2. 5 — 4 厘米, 内轮的 稍宽,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花丝长 15 厘米, 无毛; 子房圆 柱形, 长 4 厘米, 柱头 3 裂。 蒴果长 圆形, 长 5 — 7 厘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9 月。 原产 台湾, 昆明引 种于庭 园中; 分布 于琉球 群岛。 鳞茎 入药, 有养阴 润肺、 清 心安神 功能。 本种 花大、 极香, 为美丽 的观赏 植物, 又 是香料 资源。 4- 淡黄 花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50, 7-9 硫 色百合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球根 (洱源 )、 野百合 (大姚 ) Lilium sulphureum Baker ex Hook. f. (1892 VE ) " ; Baker in Curtis's (1892 X ) ;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Lilium myriophyllum Franch. ( 1892);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鳞茎近 球形, 阔 卵形, 长 3 — 5 厘米, 直径 1.5 — 7 厘米; 鳞瓣 卵形、 披 针形, 白色, 肉质, 长 1.5 — 3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基 部生肉 质根。 茎高 0.8 — 2 (—3) 米, 地下部 分长 5 — 10 厘米, 生多数 须根; 地上 部分淡 绿色, 后变 紫色, 无毛, 常有小 乳头状 突起。 叶 多数, 散生, 披 针形、 椭 圆形、 线形, 通常 下部的 狭长, 向上变 宽大, 长 7 — 13 厘米, 宽0*5—1.8(—3.2)厘米, 上部 叶腋在 花时显 珠芽. 果时 增大。 苞片 叶状、 卵状披 针形或 
794  云南 植物志  长 圆形, 长达 9 厘米, 宽达 3. 5 厘米。 花 1 一 4 朵; 花梗长 4 一 12 厘米, 上举; 花 芳香, 淡 黄色, 内面 黄色, 喇 叭形, 略 下垂, 芳香, 长 17 — 19 厘米, 花被片 匙形, 先端 外翻, 急尖 或钝, 外轮宽 2. 6 — 4 厘米, 内轮宽 3. 2 — 4. 5 厘米,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花丝 淡 绿色, 长 13 — 15 厘米, 无毛; 花药 棕色, 长 1.4 一 1.5 厘米; 子房淡 绿色, 长 4. 3 — 4. 5 厘米; 花柱黄 绿色, 长 11 一 14 厘米, 柱头黄 绿色, 宽 6 毫米, 浅 3 裂。 蒴果长 梨形、 倒 圆 锥形, 黄 褐色, 长达 6 厘米, 粗 3 厘米, 基部渐 狭为长 1 一 2 厘米 的柄; 果梗长 4 一 12 厘米, 粗壮, 与果 柄间有 明显的 关节。 种子淡 褐色, 扁 而薄, 斜 卵形, 一侧具 宽翅, 连 翅长 6 毫米, 宽 5 毫米。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景东、 洱源、 大姚、 彝良、 文山, 生 于海拔 1 300 — 1 900 米的 落叶阔 叶林、 杂木 林、 石 灰岩山 灌丛及 草坡; 分布于 四川、 贵州和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摩 些营。 鳞茎 人药, 可 以清肺 止咳, 也 可提取 淀粉。 本种 叶腋有 珠芽, 花喇 叭形, 与通 江百合 Lilium sargentiae Wilson 相近, 不同 之点是 后者花 白色, 稍小, 长 14 一 16 厘米, 花丝 下部密 被毛。 5. 泸 定百合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通 江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Lilium sargentiae Wilson (1912), (1913) ; Woodc. et Steam (1950)* ; Liang in 中 国 植物志 (198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lium formosum Franch. (1892); C. H. Wright (1903). 鳞 茎近球 形或宽 卵形, 高 4 一 4. 5 厘米, 径 5 — 6 厘米; 鳞瓣披 针形, 长 3. 5-4 厘米, 宽 1.5 — 1.7 厘米。 茎高 45 — 160 厘米, 有小 乳头状 突起。 叶 散生,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5. 5 — 12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上部 叶腋有 珠芽。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花梗长 5. 5 — 8. 5 厘米; 花 1 一 4 朵, 喇 叭形, 白色, 基部淡 绿色, 先端 外翻, 长 14 一 16 厘米, 外轮花 被片长 圆形, 宽 2 — 2. 8 厘米, 内轮 倒卵状 匙形, 宽 3. 5 厘 米, 蜜腺黄 绿色, 无 乳头状 突起; 花丝长 11 一 12 厘米, 下部 被毛; 花药黄 褐色, 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粗 4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4 厘米, 粗 5 毫米; 花柱长 11 厘米, 上端 稍弯, 柱头 膨大, 径 8 — 10 毫米, 3 裂, 蒴果长 6 — 7 厘米, 粗 3. 5 厘米。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10 月。 产滇中 (昆明 ), 生 于海拔 1 600 — 2 000 米的 林缘; 四川 天全至 峨眉山 也有。 因并不 产于四 川通江 而系泸 定附近 的铜河 (Tung River) 故改名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下册: 2439)。 6- 尖 被百合 Lilium lophophorum (Bur. et Franch. )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 Wilson (192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ang et Zhang (1985)*; 西 藏植物 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 4 ) . Fritillaria lophophora Bur. et Franch. (1891) ; Oliv. in Hook. f. (1892) * ; Namocharis lophophora (Bur. et Franch. ) Balf. f. (1918); W. E. Evans (1925); Hand. -Mazz. (1936) ; Woodc. et Stearn (1950) * ; Nomocharis vuardti Balf. f. (1918) ; N. lophophorum var. wardii (Balf. f. ) W. W. Smith et W. E. Evans (1925); Lilium lophophorum subsp. 
百合科  795  typvcum Sealy. vuardii (Balf. f. )Sealy (1950) * ; L. lophophorum subsp. typkum f. latijolium Sealy (1950)*. 6a. 尖 被百合 (原 变种) 图版 25 3 , 4-8 var lophophorum 鳞茎 卵状圆 锥形, 高 4 一 4. 5 厘米, 直径 1 一 4 厘米, 鳞瓣 6 — 7 枚, 肉质, 松散, 淡 黄色, 披 针形, 长 3. 5 — 4 厘米, 宽 7 — 8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生 6 — 7 系肉质 圆柱形 粗根, 根 不分叉 但密生 根毛。 茎长 10 — 45 厘米, 地下 部分匍 茎状, 白色, 埋藏于 苔藓层 内, 长 10 — 15 厘米, 无叶, 也不 生根, 具 2 — 3 枚远离 的鳞片 状叶; 地上 部分茎 直立或 上升, 绿 白色, 无毛, 具 4 一 5 叶 或更多 的叶。 叶 散生, 或聚 生于茎 中部, 绿色或 背面淡 绿色, 披 针形、 长 圆形、 椭 圆形、 线状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0.3 — 2 厘米, 先 端钝、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背面和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3 — 5 脉。 花 单生, 或 2 — 3 朵, 狭钟 状, 下垂; 花梗长 9 一 15 厘米; 花 芳香, 淡黄 绿色、 淡 黄色或 黄色, 无杂色 斑点, 稀散 布 极稀疏 的红色 斑点, 花被 片狭披 针形、 长圆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长 3. 8 — 5. 7 厘米, 外轮宽 8 — 9 毫米, 内轮宽 9 一 16 毫米, 其基部 边缘和 内面蜜 腺两旁 有流苏 状的透 明膜质 突起; 雄 蕊环绕 花柱, 花丝 绿色, 长 1.5 — 2 厘米, 钻形, 无毛; 花药 棕色, 椭 圆形, 长 5. 5 — 10 毫米; 子房 绿色, 圆 柱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有 6 条 纵槽, 粗 3 — 4 毫米; 花柱长 7 — 10 毫米, 三 棱形; 柱 头三角 星状。 蒴果紫 褐色, 短 柱状, 长 2 — 3. 5 厘米, 粗 1.5 — 2 厘米。 种子 褐色, 扁平, 叠生, 钝三角 形或倒 卵形, 连 翅长、 宽 3 — 4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10 月。 产 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鹤庆、 宁蒗、 大理, 生 于海拔 2 700 — 4 600 米 的黄 栎林、 冷 杉林、 云 杉林、 高山灌 丛及草 地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 川西部 及西南 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放 羊场。 本种 植物花 幽香, 色美, 为高 山观赏 植物。 6b. 线 叶百合 (变种 ) var. linearifolium (Sealy) Li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L. lophophorum (Bur. et F ranch. ) Franch. subsp. linearifolium sealy (1950) * . 本 变种的 特点是 叶多达 30 枚, 散生, 线形, 狭长, 长达 6. 5 厘米, 宽仅 2 — 2. 5 毫 米, 花 紫色, 内面 白色, 多 紫色小 斑点。 特产丽 江玉龙 雪山, 维 西也有 (据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 7- 小百合 图版 251, 1-3 Lilium nanum Klotz. ex Klotz. et Garcke (1862) ; Hook. f. (1892); Sealy in Curtis' s (1950)* ; Hara (1968), in Ohashi (1975); "图 鉴,, (1976);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et Zhang (1985); 西藏 植物志 (1987)*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etal. (1994). Fritillaria flavida Rendle (1906) ; Lilium nanum var. flavidium (Rendle) Sealy in Cur- tis's (1950)* ; "图 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80); 石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 syn. nov. ; Nomocharis euxantha W. W. 
图 版 251 1—3. 小百合 Lilium nanum Klotz. ex Klotz. et Garcke, 1. 花株, 2. 外轮花 被片, 3. 内轮 花被片 内面; 4 ― 8. 尖被 百合 L. lophophorum (Bur. et Franch. ) Franch. var. lophophorum , 4. 花株, 5. 内轮花 被片 内面, 6. 外轮 花被片 内面, 7 — 8. 不同的 叶形。 (李锡 畴绘) 
百合科  797  Smith et W. E. Evans (1925) * ; Lilium euxanthum (W. W. Smith et W. E. Evans) Sealy (1950) " ; Nomocharis nana ( Klotzsch et Garcke ) Wilson ( 1925), non Franch. (1894); LUium nanum f. flavidum (Rendle) Hara (1978); H. Koba et al. (1994). syn. nov. 鳞茎 白色、 紫色, 卵球, 径约 2 — 3 厘米; 鳞瓣 10 余枚或 较少, 肉质, 长 2 — 3 厘米, 宽 5 — 8 毫米。 茎高 10 — 40 厘米, 地下 部分长 1 一 5 厘米, 不 生根, 具 1 一 2 枚鳞片 状叶, 鳞叶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白色、 绿 白色, 如 在地上 茎上, 则为 绿色; 叶 7 — 13 枚, 散生, 绿色, 线形、 狭长 圆形, 长 4 . 5 — 10 厘米, 宽 1 一 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3 — 5 条脉。 花 1 朵, 下垂; 花 黄色、 黄 绿色、 淡 黄色、 红色 或紫红 色, 基 部外面 紫色, 内面暗 紫色, 阔 钟状, 大小多 变异, 长 I. 6 — 3 . 5 厘米, 花被 片宽椭 圆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外轮宽 6 — 13 毫米, 内轮宽 7 — 18 毫米, 蜜腺 两边具 流苏状 突起; 雄 蕊辐状 展开, 花丝长 10 — 12 毫米, 花药长 4 一 5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7 — 10 毫米, 花 柱长 3 — 12 毫米, 柱头 膨大。 蒴 果小, 黄 褐色, 倒 卵形, 梨形, 长 2. 8 — 3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具棱, 棱间 紫色, 基部 骤狭成 短柄。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 500 — 4 800 (西藏 ) 米的 岩壁、 灌丛 草地、 红杉 林缘; 分 布 于西藏 (察 隅、 米林、 林芝、 亚东、 聂 拉木、 吉隆 )、 四川。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 甸 也有。 鳞茎 入药, 可代 贝母。 本种花 色由黄 到紫, 花柱由 短到长 (3 — 4 毫米到 12 毫米, 是一个 发育过 程), 在干 标 本上花 都是紫 色的, 同一号 标本, 花柱有 长短, 叶 和果则 无任何 区别, 因此本 志中的 小百 合不分 变种或 变型。 8. 紫 花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5 2 , 4-8; 图版 257 , 1-5 土贝母 (福贡 ) Lilium souliei (Franch. ) Sealy (1950);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4) . Fritilaria souliei Franch. (1898) , C. H. Wright (1903) ; Nomocharis souliei (Franch. ) W. W. Smith et W. E. Evans (1925); Hand. -Mazz. (1936). 鳞茎 卵形, 高 1.5 — 3. 5 厘米, 粗 1 一 1.8 厘米; 鱗瓣 6 — 10, 白色, 卵状披 针形, 肉 质, 长 1.5 — 3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长 渐尖; 基部根 8 — 10 条, 肉质, 粗 2 — 3 毫米, 下 部分 枝呈须 根状。 茎高 10 — 55 厘米, 下部 深埋于 地下, 白色, 不 生根, 无叶, 上 部淡绿 色, 无毛, 有青 紫色小 斑点。 叶 5 — 11 枚, 散生, 远离, 椭 圆形, 狭长 圆形, 卵 形或倒 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3 — 2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无毛。 单花 顶生, 阔 钟形, 下垂, 极香, 暗 紫色, 紫 褐色, 黑 紫色, 内面 茎部淡 绿色, 无 斑点, 长 2. 3 — 4 厘米, 花 被片椭 圆形, 基部 外凸呈 囊状, 外轮宽 8 — 15 毫米, 内轮宽 10 — 20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蜜腺无 乳头状 突起; 雄 蕊辐状 外层, 花丝 绿色, 长 1.2 — 1.4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暗 紫色, 长 5 — 8 毫米; 子房淡 绿色, 长 3 — 9 毫米, 花柱淡 绿色, 上部青 紫色并 增粗, 长 1.2 厘 米, 柱头 白色, 三角 星状。 蒴果倒 卵形, 近 球形, 黄 褐色, 棱间带 紫色, 长、 粗 1 一 1.5 厘米。 种子 黄色, 扁, 近 圆形, 连 翅宽约 3 毫米。 花期 4 一 8 月, 果期 8 — 11 月。 
798  云南 植物志  产 贡山、 碧江、 福贡、 德钦、 中甸、 丽江 : 维西、 洱源,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米 的高山 草甸、 杜鹃灌 丛中; 分布 于西藏 察隅。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茨开。 本 种果期 易与尖 瓣百合 混淆, 但本种 果小, 通 常长仅 1 厘米, 叶 散生、 远离, 可以 区别。 本种花 香极, 在 贡山、 德 钦草甸 上分布 较多, 可作香 料资源 开发。 9- 怒 江百合 图版 252, 1-3 墨 江百合 (中 国志 误称) Lilium henricii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Wood" et Stearn (1950);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Nomocharis henrici (Franch. ) Wilson (1925) p. p. ; W. W. Smith et W. E. Evans (1-925). 鳞 茎卵圆 形或近 球形, 高 3. 5 — 5 厘米. 直径 4 一 6 厘米; 鳞瓣披 针形, 紫色, 肉质, 长 2. 5 — 4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茎高 1 一 2 米, 无毛, 地下 部分长 3 — 5 厘米, 粗达 1. 5 厘米, 密生 须根; 地 上部分 直立, 渐细。 叶 多数, 散生, 长披 针形、 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9 一 14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无毛, 具 3 脉。 花 5 — 8 朵, 排 成松散 的总状 花序; 花梗长 4 一 9 厘米, 无毛, 平伸或 斜举; 花阔 钟状, 下垂, 白色, 芳香, 内 面基部 有明显 的深 紫色大 斑块; 花 被片长 3. 5 — 5 厘米, 长圆披 针形, 外 轮宽达 1.5 厘米, 内 轮宽达 3 厘米, 蜜腺 绿色, 无 乳头状 突起; 雄蕊 向花柱 靠拢; 花丝长 2 厘米, 花药长 1 厘米; 子 房圆 柱形, 长 9 一 13 毫米, 粗 2 — 3 毫米; 花柱长 1.5 — 2. 2 厘米, 柱头 膨大, 3 裂。 蒴果 栗 褐色, 上举, 圆 柱形, 长 2. 8 厘米, 宽 2 厘米, 基 部具长 2 — 3 毫米的 果柄。 种 子淡褐 色, 卵状长 圆形, 周围具 膜翅, 翅上 部宽, 两 侧狭, 连翅长 6 毫米, 宽 4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碧江、 维西、 兰坪, 生 于海拔 2 800 — 4 000 (2 600—3 400) 米 的杂木 林下、 草坡; 四 川西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怒 江边。 本种 花被片 基部深 紫色. 余 白色, 与豹 子花属 植物较 一致, 可以按 W. W. smith et W. E. Evans 的 意见, 归 入豹子 花属。 10. 滇百合 (图鉴 ) 红百合 (植物 名实图 考), 红花 百合、 野百合 (曲靖 ), 山百合 (东川 ) Lilium bakerianum Coll. et Hemsl. (1890) * ;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Baehni et al. (1931); "图 鉴" (1976)*; Stearn in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cKean (1986); Ren et Li (199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10a. 滇百合 (原 变种) 图版 253, 1-5 var. bakerianum 鳞 茎宽卵 形至近 球形. 高 2 — 3. 5 厘米, 径 3. 5 — 4 厘米, 由 10 余枚至 数十枚 鳞片组 成; 鳞片 白色,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肉质, 富含 淀粉, 长 2 — 3. 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基部具 10 余 条肉质 粗根。 茎从鳞 茎中央 抽出, 直立, 地下 部分长 5 — 15 厘米, 散 生须根 或仅 在近地 面部分 生根; 地上 部分高 50 — 150 (-200) 厘米, 粗 3 — 8 毫米, 被乳 突或乳 
图 版 252 1-3. 怒 江百合 Lilium henricii Franch. . 1. 花株 上部. 2. 外轮花 被片. 3. 内轮花 被片; 4-8. 紫 花百合 L. souliei (Franch. ) Sealy. 4. 花株, 5. 外轮花 被片. 6. 内轮花 被片. 7. 雄蕊. 8. 雌蕊。 (肖 溶绘) 
800  云南 植物志  突 状毛, 下部 ] / 3 无叶, 中上部 具叶。 叶多至 50 余枚, 散生, 绿色, 背面绿 白色, 坚纸 质, 椭 圆形、 狭椭 圆形、 卵形、 倒披针 形至狭 线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2 — 15 毫米, 通 常 下部的 宽短, 向 上渐变 细长, 主脉 1 (一 3) 条, 叶缘、 背 面或仅 于脉上 被细小 乳突或 乳突状 短毛。 花通常 1 朵, 或 2 — 3 朵, 也有 4 一 5 朵的 (绿 春标本 )。 花 白色、 黄 白色, 钟状, 下垂, 内有 紫红色 斑点, 花 被片椭 圆形, 上部 外翻, 先端 渐尖, 长 7 — 10 厘米, 外 轮宽 1.3 — 2 厘米, 内轮宽 1.6 — 2. 8 厘米,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花丝长 2 — 3 厘米, 绿 白色; 花药 黄色、 紫色, 长 9 一 15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具 6 条 浅槽, 长 1.7 — 2 厘米, 粗 2 — 3 . 5 毫米, 花柱淡 绿色, 长 2. 3 — 4 厘米, 柱头 馒状, 紫色, 3 浅裂。 蒴果 上举, 压 扁 后呈长 圆形, 长 3. 5 厘米, 宽 2. 5 厘米, 室背 开裂。 种子淡 棕色, 扁平, 叠生, 近圆 形, 连 翅径约 3 毫米。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永胜、 昆明、 思茅, 生 于海拔 1 800 — 2 800 米的 林缘、 草坡; 分布 于四川 (泸定 )。 尼 泊尔、 缅 甸北部 也有。 本 种根据 花色的 不同, 分 为下列 变种。 10b. 金黄 滇百合 (变种 ) var. aureum Grove et Cotton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花淡 黄色、 黄色、 深 黄色, 内部 具紫色 斑点。 产 中甸、 丽江、 绿春, 生 于海拔 1 700 — 3 100 米的 灌丛、 草坡;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九龙、 泸定 )。_ 10c. 黄绿 滇百合 (变种 ) var. delavayi (Franch. ) Wilson (1925);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lium delavayi Franch. (1892);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L. pseud otigrinum auct. non Carr. : C. H. Wright (1903). 花黄 绿色、 淡 绿色, 具紫 红色或 鲜红色 斑点。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剑川、 洱源、 鹤庆、 宾川、 昆明、 文山、 砚山、 西畴, 生 于海拔 2 500 — 3 8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分布 于四川 (盐 源、 稻城、 米易) 和 贵州。 模 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0d. 紫红 滇百合 (变种 ) var. rubrum Grove et Steam (1948); "图鉴 ,,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花淡 红色、 红色、 玫红 色或紫 红色, 具 深紫色 斑点。 产 丽江、 大理、 宾川、 凤庆、 兰坪、 景东、 腾冲、 昆明、 安宁, 生 于海拔 1 700 — 2 360 米的 栎林、 杂 木林、 云南 松林、 草坡或 石坡;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稻城至 雅江也 有)。 10e. 细斑 滇百合 (变种 ) 图版 253, 6-8 无斑 滇百合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var. yunnanense (Franch.) Sealy (1950); "图 鉴,, (1976) in nota;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图 版 253 1 — 5. 滇百合 Lilium bakerianum Coll. et Hemsl. var. bakerianum . 1. 花株 上部, 2. 叶背 面一段 放大' 3: 械 茎, 4. 内轮花 被片, 5 . 雄蕊和 雌蕊; 6 — 8 ' 细斑 滇百合 L. bakerianum var. yunnanense (Franch. ) Sealy. 6. 叶, 7. 叶背 面一段 放大, 8 . 内轮花 被片。 (李锡 畴绘) 
802  云南 植物志  Lilium yunnanense Franch, (1892); C. H. Wright (1903) p. p. 花 白色、 淡玫 红色, 具细小 的红色 斑点; 茎和 叶两面 有白色 短毛。 产 丽江、 中甸、 鹤庆、 巧家, 生 于海拔 2 000 — 2 800 米 的云南 松林、 松栎混 交林、 河 谷 灌丛、 石灰岩 山坡;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大坪子 。 除细 斑滇百 合外, 上述各 变种在 干标本 上花的 颜色并 无明显 差别, 毛被也 相同, 在 果 期无法 区分, 野外花 色的记 录往往 是各有 标准, 所以前 4 个变种 的划分 具有很 大的主 观性。 原变种 花应为 白色, 但本种 标本除 袁淑华 101291 外都无 白花的 记载, 原变 种所定 的标本 都是果 标本, 所以, 真正的 滇百合 实应为 《图 考》 所 载的红 百合。 各变 种的花 和鱗茎 人药, 花有 止咳、 利尿、 安神、 宁心、 定志的 功能, 鳞茎有 滋补、 镇咳 作用。 11- 蒜 头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254, 1-4 百合 (滇 南本草 )、 野百合 (昆明 ) Lilium sempervivoideum Levi. (1915). (1917) * , nec alior; Sealy (1949) in nota; Woode. et Steam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茎卵 圆形, 高 2. 5 — 4 厘米, 径约 3. 5 厘米, 鳞瓣 20 — 30 枚, 黄 白色, 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外层的 膜质, 内面的 肉质; 基部生 较粗短 的肉质 根。 茎高 40 — 150 厘米, 地下 部分长 5 — 8 厘米, 生 须根, 地 上部分 绿色, 无毛, 有时具 紫色小 斑点, 下部 无叶。 叶 16 — 30 枚, 散 生于茎 中部, 狭 线形, 绿色, 长 2 — 5. 5 厘米, 宽 1.5 — 4 毫米, 无毛, 3 脉, 全缘。 花 单生, 阔 钟形, 白色、 粉 红色、 黄 白色, 蕾时淡 黄色, 内面中 下部散 布紫色 的细小 斑点; 花 被片椭 圆形、 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3. 5 — 4 厘 米, 先端 急尖, 不 外翻, 外 轮的宽 5 — 10 毫米, 内轮宽 12 — 15 毫米,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雄蕊 向花柱 靠拢, 花丝黄 绿色, 长 1.2 — 1.5 厘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黄 绿色至 紫 褐色, 长 5. 5 — 6. 5 毫米, 粗达 4 毫米; 子房黄 绿色, 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粗 2 毫 米, 有 6 条 纵槽; 花柱绿 白色, 长 1.5 厘米, 柱 头三角 盘状, 宽 3 — 4 毫米, 3 浅裂。 花 梗长 6 — 8 厘米, 稍 下弯。 果 未见。 花期 6 — 8 月。 产 禄劝、 昭通, 生 于海拔 1 400 — 2 600 米的 灌丛和 草坡; 分布 于四川 (会 东、 米易、 西昌、 冕宁, 100 — 2 3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昭通小 乌龙。 鳞茎富 含淀粉 * 可以 食用。 入 药有润 肺止咳 之效。 松 叶百合 (亚种 )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ssp. pinifoteim (L. J. Peng) S. H. Liang in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41 (1994). Lilium pinefoliam L. J. Peng in Act. Bot. Yunnan. 7 (3) : 317 (1985). 叶缘 具乳头 突起, 子 房绿色 而非紫 黑色。 产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 300 — 3 400 米的 林下。 h2. 玫 红百合 图版 254, 5-8 Lilium amoenum Wilson (1920), nom. nud. ; W. W. Smith (1922), pro syn. , ex -^udy in Curtis's (194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图 版 254 1-4. 蒜 头百合 Lilium sempervivoideum Uvl. , 1. 花株. 2. 鳞茎, 3. 外轮花 被片, 4. 内轮花 被片; 5_8. 玫 红百合 L. amoenum Wilson et Sealy. 5. 花株, 6. 鳞茎, 7. 外轮花 被片. 8. 内轮花 被片。 (李锡 畴绘) 
804  云南 植物志  Lilium sempervivoideum auct. non Levi. (1915); W. W. Smith (1922) ; Wilson (1925) ; Steam (1932) p. p. ; Hand. - Mazz. (1936) ; L. yunnanense Baker (1901) C. H. Wright (1903) p. p. quoad pi. mengtzeana , non Franch. ; L. amoemum Wilson in Kew (1925) pro syn. 鳞茎 白色, 卵 圆形, 高 2 — 2. 5 厘米, 直径 2 — 3 厘米, 基 部生稍 粗的肉 质根; 鳞瓣 8 — 20 枚, 卵形、 椭 圆形, 宽 7 — 8 毫米, 长 1.5 — 2 厘米, 肉质。 茎高 20 — 60 厘米, 地 下部 分长约 5 厘米, 生根; 地 上部分 无毛, 中上部 具叶。 叶 6 — 20 枚, 散生, 绿色, 有 的 边缘紫 红色, 背面淡 绿色, 椭 圆形、 长 圆形、 线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5 — 4 毫米, 下 部的叶 有宽达 5 毫 米的, 无毛, 先 端渐尖 或钝, 中 肋在背 面明显 隆起。 花 1 一 2 朵, 有 甜 香气; 花梗长 2 — 4 厘米、 下弯; 花紫 红色、 粉 红色, 钟状, 下垂, 径约 4 . 5 — 5. 5 厘 米, 花被长 2. 9 — 3. 5 厘米, 花 被片椭 圆形, 外轮宽 8 — 10 毫米, 内轮宽 1.4 一 1.5 厘米, 先端 钝具小 尖头, 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内轮花 被片内 面下部 和基部 紫色或 具细小 紫色斑 点, 外 轮花被 片内面 基部常 具细小 紫斑,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雄蕊围 绕花柱 或稍展 开, 花丝 丝状, 长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6 毫米; 花柱长 I. 2 — 1.5 厘米, 柱头 膨大, 浅 3 裂。 花期 5 — 6 月。 产 大理、 禄劝、 昆明、 富民、 蒙自、 金平、 文山, 生 于海拔 1 900 — 2 5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草坡、 路旁。 云 南特有 植物。 本种花 钟形, 花被片 具紫色 斑点, 植株矮 小等特 点与蒜 头百合 相近, 但 后者花 白色、 黄 白色, 较大 (长 3. 5 — 4 厘米 ), 易于 区别。 玫红百 合花香 而美, 可 作观赏 植物; 但因 分布区 狭窄, 生 境累遭 破坏, 现存 资源不 多, 宜加以 保护。 13. 紫 斑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山百合 (大理 )、 老鸦花 (文山 )、 百合 (景东 )、 玉甫 (维西 ) Lilium nepalense D. Don (1821), (1825); Wall. (1832)* ; Baker (1874); Elwes (1877-1880)* ; Hook. f. in Curtis' s (1889)^, (1892); C. H. Wright (1903); Grove et Cotton (1937); Kitamura in Kihara (1955); Hara (1966),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H. Koba et al. (1994). 13a. 紫 斑百合 (原 变种) 图版 255, 1-6 var. nepalense 鳞茎 黄色、 淡 红色, 出 土部分 常为紫 红色, 圆 锥形、 卵形, 高 4 厘米, 粗 2. 5 厘米; 鳞瓣 卵形, 厚, 肉质, 长 3 — 3. 3 厘米, 宽 5 — I 2 毫米, 茎高 4 — 200 厘米, 地下 部分长 8 厘米, 生根, 地上 部分常 紫色, 有小 乳头状 突起, 下部 犯 厘米 左右无 叶或具 2 — 3 枚鱗 片 状叶。 叶 多数, 散生, 椭 圆形、 长圆状 线形, 长达 11 一 13 厘米, 宽达 3 厘米, 有时达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成 尾状, 边缘具 乳头状 突起, 具 5 条脉, 无毛。 花 单生或 3 — 8 朵排 列 成总状 花序; 苞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5 — 10 厘米, 叶状; 花梗长 9 一 I 5 厘米; 花下 垂, 黄绿 色或淡 黄色, 内 面紫红 色或沿 中肋淡 绿色, 无 斑点; 花被片 反卷, 长 圆形, 先 端钝, 展平长 6 — 9 厘米, 外轮宽 1. 6—1. 8 厘米, 内轮宽 1. 8—2 厘米, 基部 内面淡 绿色, 
百合科  805  蜜腺暗 绿色, 光滑, 无 乳头状 突起; 花 丝上部 散开, 淡 绿色, 长 5 — 5. 5 厘米, 无毛, 花 药黄 褐色, 长达 1 厘米, 子房淡 绿色, 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花柱长 4 一 5 厘米, 绿 色, 柱头 馒状, 径约 4 毫米。 蒴果倒 卵形, 直立, 黄 褐色, 基部具 短柄, 长 5 厘米, 粗 3. 5 厘米。 种子 褐色, 长 圆形, 具 狭翅, 顶部翅 较宽, 渐尖, 连翅长 7 毫米, 宽 5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泸水、 沧源、 临沧, 生 于海拔 1 500 — 2 9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南烛 林下; 分布于 西 藏南部 (吉 隆、 聂拉木 )。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13b. 窄 叶百合 (变种 ) var. birmanicum W. W. Smith (1922);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ut "barmanicum"). 本 变种叶 狭长, 线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产 贡山、 碧江、 陇川、 瑞丽、 腾冲、 景东、 临沧、 洱源、 元江、 绿春、 昆明、 姚安、 镇雄、 彝良、 个旧、 屏边、 西畴、 文山, 生海拔 1 500 — 2 200 米 草坡、 林缘、 灌丛、 松 栎 林中;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 缅甸、 泰国 也有。 此变种 或宜归 下——种 的另—— 变种, 即 Lilium primulinum Baker var. birmanicum (W. W. Smith) Stearn (1948); Kai Larsen (1961)。 临 沧专区 至缅甸 掸邦, 泰 国北部 及老挝 有 分布。 (吴征 鎰注) 13c 披针 叶百合 (变种 ) var. ochraceum (Franch. ) Liang ,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ang in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4). Lilium ochraceum Franch. (1892); C. H. Wright (1903); Wilson (1925); Gagnep. in Lecomte (1934); Hand. - Mazz. (1936). L. tenii Levi. (1909), (1916); W. W. Smith (1923)* ; Gnoue (1923)* ; Woode. et Stearn (1950); L. duclouxii Levi. (); L. majaewle Levi, in Fedde (1909); (1914). 本 变种叶 较少, 椭 圆形、 卵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8 — 10 (-14) 毫米。 产 镇康、 德钦、 中甸、 丽江、 剑川、 洱源、 大理、 昆明, 生 于海拔 2 000 — 4 000 米 的 松林、 杜 鹃林、 云 杉林、 草坡、 石 灰岩山 灌丛; 分 布于四 川西昌 地区。 原 变种和 各变种 的鳞茎 入药, 润肺 止咳。 本变种 学名或 宜应用 Lilium pimulinum Baker (1892* ) var. ochrceum (Franch.) Stearn (1948); Woole et Stearn (1950) (吴征 镒注) 14. 大 理百合 图版 255, 7-12 Lilium taliense Franch. (1892) ; C. H. Wright (1903) ; Hand. -Hazz . (1936) ; Woodc. et Stearn. (1950)* ;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McKean (1986); 西 藏植物 志 (1 9 8 7 )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 feddei Levi. (1912). 鳞茎 白色、 淡 黄色, 卵 圆形, 高达 4 厘米, 直径 2 — 3 厘米; 鱗瓣 多数, 披 针形, 可 食。 茎高 1 一 2 米, 地下 部分长 7 — 8 厘米, 生根; 地 上部分 绿色, 有小 乳头状 突起, 具 紫色 斑点或 渐变成 紫色, 下部 30 厘 米左右 无叶, 具 2 枚或 3 枚鳞片 状叶。 叶 多数, 散生, 
图 版 255 1—6. 紫 斑百合 Lilium nepalense D. Don var. nepalense. 1. 鳞茎, 2. 花株 上部, 3. 外轮花 被片, 4 . 内轮 花 被片. 5. 雌蕊. 6. 雄蕊; 7 — 12. 大 理百合 L. taliense Franch. , 7. 花株 上部, 8. 茎的 一部分 放大, 9- 外轮花 被片, 10. 内轮花 被片, 】1. 雄蕊, 12. 雌蕊。 (曾孝 濂绘) 
百合科  807  薄 纸质或 膜质, 绿色, 狭 线形, 狭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3 — 4 毫米, 有 的长达 10 厘米, 宽 5 — 6 (— 8 杨竞生 63 - 188 3 ) 毫米, 在同一 茎上 的叶, 居 中部的 最长, 两头 的 较短, 无毛,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具 1 一 3 条脉。 花 3 — 7 朵, 少有达 13 朵的; 苞片叶 状, 长圆披 针形、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 6) 厘米, 宽 6 — 8 毫米; 花梗 绿色, 斜伸后 下弯, 长 4. 5 — 14 厘米; 花 下垂, 芳香, 长 4 一 6. 5 厘米 (展平 时), 花被片 反卷, 白色, 内 面喉部 黄色、 两 侧和上 部散布 紫色或 红色细 斑点, 外轮花 被片长 圆形, 宽 10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内轮的 长圆披 针形, 宽 1.3 — 2. 2 厘米, 先 端钝; 蜜腺 绿色, 两 边无流 苏状突 起也 无毛; 花丝 绿色, 长 3 — 4 厘米, 无毛, 花药淡 黄色、 褐色, 长达 10 毫米; 子房绿 色, 圆 柱形, 具 6 槽, 长 1.5 厘米, 花柱淡 绿色, 长 2. 2 — 3.5 厘米, 柱头 头状, 3 裂。 果 梗斜 向上, 花 后顶部 上弯; 蒴果 直立, 褐色, 柱形, 长 3. 5 厘米, 直径 2 厘米。 种子极 多数, 淡 褐色, 长 圆形, 扁, 具翅。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腾冲、 贡山、 中甸、 丽江、 洱源、 鹤庆、 维西、 剑川、 大理, 生 于海拔 2 600 — 3 300 (一 3 600) 米 的云南 松林、 冷 杉林、 红杉 林中及 林缘、 草坝; 分布 于四川 (木 里、 金川 )、 西藏 (米林 )。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摩 些营。 鳞茎可 食用。 花香 而美, 可供 观赏。 15- 湖 北百合 Lilium henryi Baker (1888), (1890); in Curtis's (1891)* ; Hu et Chun (1927); Woode. et Steam (1950); "图 鉴" (1976广;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鳞茎黑 紫色, 近 球形, 直径 5 — 6 厘米; 鳞瓣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长 3. 5 — 5 厘米, 宽 1.4 一 2 厘米。 茎高 1 一 2 米, 常 具紫色 条纹, 无毛; 地下 部分长 5 — 10 厘米, 生 须根。 叶 两型, 散生, 中 下部的 长圆披 针形. 长达 14 厘米, 宽达 2. 8 厘米, 具 3- - 5 条脉; 中上 部宽椭 圆形、 卵形, 长 5 厘米, 宽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具 尖头, 基部 圆形, 叶均 无毛。 总 状 花序具 2 — 12 朵花; 苞片卵 圆形, 叶状, 长 2. 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花梗长 5 — 9 厘 米, 平展; 花略 下倾, 反卷, 橙 红色、 橙 黄色, 有 紫色小 斑点, 干后亦 清晰; 花 被片展 平时长 7 — 8 厘米, 披 针形, 先端长 渐狭, 外轮宽 1.5 厘米, 内 轮宽达 2 厘米, 蜜 腺两旁 具多数 流苏状 突起; 雄 蕊辐状 展开, 花 丝长达 6. 5 厘米, 无毛; 花 药深桔 红色; 子房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花柱长 5 厘米, 柱头浅 3 裂。 蒴果圆 柱形, 长 4 一 4. 5 厘米, 粗约 3. 5 厘米, 褐色。 花期 7 月 (昆明 )。 原 产湖北 西部, 昆明有 栽培。 16. 宝 兴百合 图版 256, 1-3 Lilium duchartrei Franch. (1887), (1892); C, H. Wright (1903); Woode. et Steam ( 1950)';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 lankongense Franch. (1892). L. duchartrei var. lankongense (Franch. ) K. Krause (1906) et var. farreri K. Krause (1906); L. forrestii W. W. Smith (1914); L. farreri Turrill (1919), in Curtis's (1920). 
808  云南 植物志  鳞茎 白色, 卵 圆形, 高 1.5 — 3 厘米, 直径 1.5 — 4 厘米; 鳞瓣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 5-1. 8 厘米。 茎高 40 — 90 厘米, 有 淡紫色 条纹; 地下 部分长 4 一 8 厘米, 生 根。 叶 散生, 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 纸质, 长 5 — 6 厘米, 宽 5 — 8 毫米, 有 时为椭 圆形, 长 3. 5 — 4. 5 厘米, 宽达 1.9 厘米, 具 3 — 5 脉, 无毛, 有时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花单生 或 2 — 3 (— 8) 朵排 成总状 花序, 也 有集中 于枝顶 排成假 伞形花 序的; 苞片 叶状, 披 针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有时 花梗上 部或中 部另有 1 枚小 苞片, 但比 较狭小 得多; 花梗 伸长, 长 10 — 22 厘米; 花香, 下垂, 白 色或粉 红色, 有 紫色小 斑点; 花被片 反卷, 长 4. 5 — 6 厘米, 长 圆形、 长圆披 针形, 外轮宽 5 — 6 毫米, 内轮宽 10 毫米, 蜜腺 两边有 小乳头 状毛; 花丝长 2. 5 — 3. 5 厘米, 花药 线形, 黄色, 长 12 — 13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粗 2 — 3 毫米; 花柱长 2. 7 — 3. 5 厘米, 柱头稍 膨大。 蒴果椭 圆形, 长 2. 5 — 3 厘米, 粗 2. 2 厘米。 种子 扁平, 具宽 1 一 2 毫米的 膜翅。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2 月 。 产 贡山、 福贡、 兰坪、 临沧、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鹤庆、 大理、 昭通, 生于 海拔 2 700 — 3 800 (2 000—3 500) 米的针 阔叶混 交林、 云南 松林、 灌 木林、 刺栎 灌丛、 草地、 箐 沟旁;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北至 松潘、 南坪 )、 西南部 和南部 (南川 ), 西藏 (米 林、 波密、 察隅) 和甘肃 南部。 本种 体态、 叶形、 花 序都近 似于紫 边百合 L. nepalense, 但花白 色或粉 红色, 具紫色 斑点, 花 梗特长 (10 — 22 厘米 ), 可以 识别。 17. 乳 头百合 图版 256, 8-9 Lilium papilliferum Franch. (1892) ; C. H. Wright (1903) excl. syn. ; Woode. et Stearn (1950)';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茎 卵形, 高 2 — 3 厘米, 直径 1.5 — 2. 5 厘米; 鳞瓣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白色, 肉 质, 长 1.5 — 2 厘米, 宽 7 — 8 毫米。 茎高 30 — 60 厘米, 绿色 变紫, 密生小 乳头状 突起, 地下 部分长 3 — 5 厘米, 生根。 叶 多数, 散生, 多集中 于茎的 中部, 狭 线形, 长 5 — 7. 5 厘 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细狭, 中脉 1 条, 无毛。 总状花 序有花 (1 一) 3- 5 朵; 苞片 叶状但 较宽, 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花梗长 3 — 5 厘米。 花 下垂, 土 红色、 紫 红色, 无暗色 斑点, 芳香; 花被片 反卷, 展 平时长 圆形、 椭 圆形, 长 4 厘米, 外 轮宽 8 毫米, 内轮宽 L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稍狭, 蜜腺 两边有 龙骨状 突起并 具乳头 状毛; 花丝长 1.5 厘米, 花药淡 褐色, 长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1.2 厘 米, 花柱长 1.2 厘米, 柱 头直径 2 毫米。 幼果圆 柱形, 长 1.7 厘米, 粗 1.5 厘米。 花 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丽江 白麦子 雪山, 生 于海拔 2 300 米的草 地上;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木 里、 乡城、 江 油)、 陕 西南部 (秦岭 南坡, 海拔 1 000 — 1 300 米)。 本种花 反卷, 紫 红色, 无深色 斑点, 蜜 腺两侧 有龙骨 状突起 及乳头 状毛; 叶狭 线形, 宽仅 2 — 4 毫米, 易与 卷瓣型 百合其 他种相 区别。 川百合 Lilium davidii 因叶 亦细长 (长 7 — 12 厘米, 宽 2 — 3 (— 6) 毫米 ), 易 与本种 混淆, 但 川百合 的花橙 黄色, 中 部以下 布有紫 黑色 斑点, 果 较大, 长达 3. 5 厘米, 叶腋 有白色 绵毛, 亦可 与本种 区别。 18. 川百合 图版 256, 4—7 
图 版 256 1-3. 宝 兴百合 Lilium duchartrei Franch. , 1. 花株 上部. 2. 外轮花 被片. 3 . 内轮花 被片; 4 一 7 . 川百合 L- davidii Duchartre, 4- 植株 上部. 5 . 植 株中部 的叶. 6. 内轮花 被片, 1. 外轮花 被片, 8 — 9. 乳 头百合 L. papilliferum Franch. , 8. 外轮花 被片, 9. 内轮花 被片。 (吴锡 麟绘) 
810  云南 植物志  药百合 (四川 ) Lilium davidii Duchartre in Elwes (1877), (1880)* ; Wilson (1925)* ;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5); L. thayerae Wilson (1913). 鱗茎卵 球形, 宽 卵形, 高 2 — 4 厘米, 直径 2 — 4. 5 厘米; 鱗瓣 白色, 肉质, 宽卵形 至 卵形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茎高 0.5 — 1.5 米, 地 下部分 白色, 长 6 — 7 厘米, 生根; 地 上部分 绿色, 有时变 紫色, 具小 乳头状 突起。 叶 多数, 散生, 主要 集中 于茎的 中部, 绿色, 线形, 薄 纸质、 膜质, 不 同植株 叶的长 短变异 较大, 大 都是长 3 — 7 厘米, 宽 2 — 5 毫米, 位于茎 中部的 最长; 有的 植株, 叶长 12 — 16 厘米, 宽仅 2 — 3 毫米, 叶脉 1 条, 明显, 叶腋 有白色 绵毛, 有时 白绵不 明显。 花 1 一 12 朵, 排成 总状花 序; 花梗长 4 一 11 厘米, 斜伸、 顶端 下弯, 基部和 中部或 上部均 具叶状 苞片; 基 部的苞 片披 针形, 长 4 一 7. 5 厘米, 宽 3 — 7 毫米, 梗 中部的 苞片较 狭小, 披 针形、 线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 下垂, 花被片 反卷, 橙 黄色、 黄色、 土黄 色或桔 红色, 内 面中、 下 部散布 黑色或 黑紫色 斑点, 椭 圆形, 展平长 5 — 6. 5 厘米, 外 轮宽达 15 毫米, 内轮的 宽达 20 毫米, 蜜 腺两边 有乳头 状突起 及少数 流苏状 乳突; 花丝长 4. 5 — 5. 5 厘米, 无毛, 花药长 1.4 一 1.6 厘米; 子房长 1.3 厘米, 花柱长 4 厘米, 柱头 膨大, 3 浅裂。 蒴果 上举, 圆 柱形、 梨形、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 2. 8 厘米, 直径 2 厘米; 种子 连翅披 针形, 长 5 毫米, 宽 3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临沧、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剑川、 洱源、 大理、 昆明, 生 于海拔 1 700 — 3 100 米的 疏林、 云南 松林、 山谷阔 叶林、 灌丛、 路边、 山坡乱 石堆、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广布 )、 甘肃、 陕西、 河南、 山西、 湖北。 鳞 茎富含 淀粉, 质优, 高产, 可供 食用。 花 人药, 有 止咳、 利尿、 安神 功能。 本种 体态、 叶、 果等 均与大 理百合 L. taliense 相似, 但 后者花 白色, 叶腋无 绵毛, 细 察即可 区别。 19. 绿 花百合 ( "图鉴 ") Lilium fargesii Franch. (1892); C. H. Wright (1903); Woode. et Stearn (1950); "图 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 cupreum Levi. (1915). 鳞茎 卵形, 高 2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鳞瓣黄 白色, 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6 毫米, 茎高 20 — 70 厘米, 粗 2—4 毫米, 具小 乳头状 突起。 叶 散生, 线形, 生于 茎的中 上部, 长 10 — 14 厘米, 宽 2. 5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反卷, 两面 无毛。 花单 生或数 朵排 成总状 花序; 苞片 叶状, 长 2. 3 — 2. 5 厘米, 顶端不 加厚; 花梗长 4 一 5. 5 厘米, 先 端 稍弯; 花 下垂, 绿 白色, 有 稠密的 紫褐色 斑点; 花 被片披 针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反卷, 蜜腺 两边有 鸡冠状 突起; 花丝长 2 — 2. 2 厘米, 无毛, 花药长 7 — 9 毫米, 宽 2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毫米, 花柱长 1.2 — 1.5 厘米, 柱 头稍膨 大, 3 裂。 蒴果长 圆形, 长 2 厘米, 粗 1.5 厘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百合科  811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2 600 — 3 200 米的松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湖北和 陕西。 云南 花标本 未见, 描 述抄自 《中 国植物 志》。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引 证本种 标本是 冯国楣 20985 (误作 2098)。 此标本 具果, 全身无 乳头状 突起, 叶较 短小, 长仅 4. 5 — 6 厘 米, 宽 1.5 — 2. 5 毫米, 颇似哈 巴百合 (Lilium habae nS e)。 因此 《中 国植 物志》 载 绿花百 合 分布于 云南, 有待 研究。 又 梁松筠 I 986 年 鉴定贡 山标本 青藏队 82 - 7 81 5 ( 2 ), 系远未 发育的 花蕾, 原 记载" 花蕾绿 色", 当 不能断 空花为 绿色。 该标 本叶长 圆形, 线状长 圆形, 长 4. 5 — 6. 5 厘米, 宽 8 — 10 毫米, 花 2 朵, 酷似宝 兴百合 (L. duchartrei), 而非 绿花百 合。' ri. 20. 单 花百合 Lilium stewartianum Balf. f. (1922)* ; Woodc. et Steam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 4 ). 鳞茎卵 圆形, 高 2 厘米, 直径 2 厘米; 鳞瓣 卵状披 针形, 白色。 茎高 20 — 50 厘米, 绿色, 有 时具紫 红色小 斑点, 无毛。 叶 散生, 线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3 — 4 毫米, 中 脉稍 明显, 边 缘有稀 疏的小 乳头状 突起。 花 单生, 芳香 下垂, 绿 黄色, 有 深红色 斑点; 花 被 片倒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4. 5 — 5 厘米, 宽 7 — 9 毫米, 反卷, 蜜腺 两边无 流苏状 突起; 花 丝 钻状, 长 3 厘米, 无毛; 子房圆 柱形, 长 2 — 2. 2 厘米, 粗约 3 毫米, 紫色; 花柱长 2 — 2. 2 厘米, 柱头 ^ 状。 蒴 果长圆 形或椭 圆形, 褐色, 长 2 — 2. 5 厘米, 粗 1.5 — 2 厘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滇西北 (丽 江、 中甸 ), 生 于海拔 3 600 — 4 300 米 的石灰 岩上、 多石 空旷草 地或林 缘; 西 藏察隅 也有。 原描述 和标本 未见, 据 《中 国植 物志》 记述。 在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所 所藏标 本中, 只有西 藏察瓦 龙标本 王启无 65989 曾被汪 发缵定 为单花 百合, 标本 具果, 《中 国植 物志》 和 《西 藏植 物志》 均未提 及本种 的西藏 分布, 所云 分布于 "云 南西 北部" 大概就 是把本 标本误 为云南 所产。 根据 王启无 65989 的鳞茎 和果期 体态, 可以 认定它 是单花 百合。 比较 单花百 合与哈 巴百合 (L. habaense Wang et Tang ex Liang) 的 鱗茎、 叶、 花形 态描述 之后, 除 本种花 稍大 (花 被片长 4. 5 — 5 厘米, 哈巴百 合花长 3. 5 — 4 厘米) 外, 大部分 特征均 相同, 或 可认 为哈巴 百合即 为单花 百合之 异名。 21- 哈 巴百合 Lilium habaense Wang et Tang ex Li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茎 卵形, 高 2. 2 — 2. 5 厘米, 直径 1.5 — 2. 2 厘米; 鳞瓣 卵形, 披 针形, 肉质, 长 2 — 2. 5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先 端具长 5 毫米 的膜质 三角形 尖头, 外层 2 — 3 片黄 绿色, 质 较薄。 茎高 45 — 60 厘米, 平滑, 下部 10 — 17 厘米 无叶, 具 2 — 3 枚鳞片 状叶。 叶 10 余 枚, 散生, 线形, 长 5. 5 — 9. 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毛。 花 单生或 2 朵排 成总状 花序; 苞片 叶状, 长 5 — 6 厘米; 花梗长 3 — 8 厘米, 顶部 下弯。 花 下垂, 黄 绿色、 绿色, 布以 紫色小 斑点; 花被片 反卷, 长 3. 5 — 4 厘米, 狭披 针形、 线形, 外轮宽 3 — 4 毫 米, 内轮宽 5 — 6 毫米. 先 端钝, 蜜腺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或 鸡冠状 突起; 花丝长 1 一 3 厘 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6 — 10 毫米, 花柱长 10 — 15 毫 
812  云南 植物志  米, 柱头 馒状, 浅 3 裂。 花期 7 — 8 月。 产中 甸东旺 和哈巴 雪山, 生于石 山坡、 草地。 模 式标本 (冯 国楣 1229) 采自 哈巴雪 山。 梁 松筠所 描述的 模式标 本花尚 未完全 发育, 花 被片、 花 丝和花 柱都比 正常盛 花期的 短, "花 绿色" 也是 花蕾期 现象。 杨竞生 7487, 8405 采 自中甸 东旺, 标本 处于盛 花期, 除 花 较大, 花被片 明显反 卷外, 其他均 与模式 相同, 可以 确认亦 为哈巴 百合。 本种 因叶形 狭长, 花被 片较狭 (宽 3 — 6 毫米 ), 与绿 花百合 (Lilium fargesii) 相似, 但花 被片蜜 腺两侧 无乳头 状突起 和鸡冠 状突起 , 茎平 滑而相 区别 。 22. 松 叶百合 Lilium pinifolium L. J. Peng (1985) * - 鳞茎卵 球形, 高 3 — 3. 5 厘米, 直径 3 — 3. 5 厘米; 鳞瓣 白色, 肉质, 卵形, 长 2. 5 — 3.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茎高 69 — 80 厘米, 地下 部分长 2 — 3 厘米, 多 须根。 叶 多数、 散生, 狭 线形, 扁, 纸质,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2 (-3) 毫米, 背 面脉上 和边缘 有小乳 头 状毛, 边缘 反卷, 脉 1 条。 花常 2 朵, 俯垂; 苞片 叶状, 稍宽; 花梗长 2. 5 — 3 厘米; 花被片 反卷, 白色, 有红色 斑点, 基部 绿色, 长 圆形, 外 轮花被 片长约 4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内轮宽 6 — 8 毫米; 蜜腺黑 绿色, 两边无 乳头状 突起; 雄蕊 花丝绿 白色, 长 2. 4 厘 米, 花药淡 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子房 绿色, 长 5 毫米, 花柱长 1. 5 厘米。 花期 5 — 6 月 。 产丽江 (玉 龙雪山 ) , 生 于海拔 3 300 米的 林下。 模 式标本 彭隆金 27 采自 昆明植 物园, 引 自玉龙 雪山。 从 模式标 本看, 本 种与哈 巴百合 L. habaense 十分 相似, 唯叶更 为狭窄 而短, 长 3 — 4 厘米, 宽 1 一 3 毫米, 如果不 是因栽 培于低 海拔而 产生的 变异, 可 以把本 种视为 哈巴百 合的 变种。 本种发 表时被 列人卷 瓣组的 类群, 但描 述时将 本种与 钟花组 的蒜头 百合相 比较, 从 标本 上看, 模 式虽是 处于初 花时, 花 被片向 外反卷 的趋势 仍是明 显的, 至 少花非 钟形, 应 是卷 瓣组的 成分。 23. 卷丹 (植 物名实 图考) 百合 (本 草衍羹 ), 黄 百合、 珍珠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虎 皮百合 (本草 拾遗) 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1794); Hand. -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L. tigrinum Ker-Gawl. in Curtis's (1810) * ; Redoute (1816) ; Baker (1874) ; Maxim. (1879); E. Elwes (1877-1890) " ; Franch. (1884), (1892); C. H. Wright (1903); 秦岭 植物志 (1976)'. 鳞茎宽 卵形, 高约 3. 5 厘米, 直径 4 一 8 厘米; 鳞片 白色, 肉质, 宽 卵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1.4 一 2. 5 厘米。 茎高 1 一. 1.5 米, 带紫色 条纹, 具白色 绵毛, 地下 部分高 10 余 厘米, 生根。 叶 多数, 散生, 长圆披 针形、 披 针形, 长 6. 5 — 9 厘米, 宽 1 一 1.8 厘米, 两面近 无毛, 先端 渐尖, 具 白毛, 边缘有 乳头状 突起, 5 — 7 条脉, 上部 叶腋有 珠芽。 花 3 — 6 朵或 更多; 苞片 叶状,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钝, 有白 绵毛; 花梗长 6. 5 — 9 厘米, 紫色, 有白色 绵毛; 花 下垂, 花 被片披 针形, 反卷, 橙 红色, 
百合科  813  有 紫黑色 斑点; 外轮花 被片长 6 — 10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内轮 花被片 稍宽, 蜜腺 两边有 乳 头状及 流苏状 突起; 雄蕊 外展, 花丝淡 红色, 长 5 — 7 厘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花柱长 4. 5 — 6. 5 厘米, 柱 头稍膨 大, 3 裂。 蒴 果狭长 卵形, 长 3 — 4 厘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云南东 北部、 中部、 北部常 栽培, 分布于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广 西、 四川、 青海、 西藏、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南、 河北、 山东、 吉林等 省区, 生于海 拔 400 — 2 500 米 的灌木 林下、 草地、 路边、 水旁。 朝鲜、 日本 也有。 各 地普遍 栽培。 花含芳 香油, 可作 香料。 鳞茎 人药, 有清热 安神、 润肺 止咳的 功能。 33. 豹子 花属 Nomocharis Franch. 鳞茎 卵形, 卵圆形 或卵状 球形, 由多 数鳞片 组成, 白色, 干时 褐色。 茎高 25 — 100 (— 150) 厘米, 无 毛或有 乳头状 突起。 叶 散生或 轮生,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花 单生或 数朵排 成总状 花序, 张开, 粉 红色、 红色、 白 色或淡 黄色; 花被片 6, 离生, 外 轮 的一般 较狭, 有 细点或 斑块, 全缘, 内轮较 宽大, 有 斑块或 斑点, 全缘 或边缘 为流苏 状 或具不 整齐的 锯齿, 内面 基部具 紫红色 的肉质 的垫状 隆起; 雄蕊 6, 花丝 下部呈 肉质的 圆筒 状的膨 大或不 膨大, 上部 丝状; 花药椭 圆形, 背着, 丁 字状; 子房圆 柱形, 花柱向 上渐 膨大, 柱头 头状, 3 浅裂。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褐色。 约 (7 —) 8 种, 分 布于我 国西南 部横断 山区、 缅甸 北部、 东 南亚。 我国有 7 种, 见 于西 南部。 云南 西北部 7 种 都有。 本属植 物与百 合属的 主要区 别是: 内轮花 被片基 部有暗 紫色肉 质垫状 隆起, 边缘常 为流苏 状或具 锯齿; 内、 外 轮花被 片都具 斑块或 斑点。 - 分种 检索表 叶 散生; 内轮 花被片 全缘, 基部深 紫色, 无鸡冠 状的附 属体; 花丝 扁平, 下部稍 扩宽。 花白 色或淡 黄色; 花 被片内 面下部 散布三 两紫色 小斑点 • 1. 开瓣 豹子花 N. aperta 花红 色或粉 红色; 花被 片具多 数紫色 斑点。 花丝 黄色; 子房与 花柱近 等长, 长 5 — 12 毫米 2. 怒江 豹子花 N. saluenensis 花丝 紫色; 子房明 显短于 花柱, 长 7 毫米, 花柱长 10 毫米 …… 3. 滇蜀 豹子花 N. forrestii 叶 散生和 轮生, 或 散生、 对生和 轮生; 内轮 花被片 边缘流 苏状、 具齿, 稀 波状或 全缘, 内面 基 部具鸡 冠状隆 起的附 属体; 花丝下 半部膨 大为肉 质的圆 柱体, 上部 丝状, 插 生于圆 柱体的 顶部。 叶 线形, 狭长, 宽 3 — 7 (-10) 毫米。 花无紫 色斑点 4. 美丽 豹子花 N. basil issa 花 被片内 面基部 有紫色 斑点; 内 轮花被 片边缘 波状、 全缘或 具浅齿 S. 滇西 豹子花 N. farreri 叶长 圆形, 披 针形, 卵状长 圆形, 较 宽大宽 (7 —) 13 — 25 毫米。 花红 色或青 紫色, 具疏 或密的 紫斑; 内 轮花被 片宽卵 形至卵 圆形, 长、 宽 几相等  1 (6) 2 (3) 3 (2) 4 (5) 5 (4) 6 (1)  7 (10) 8 (9) 9 (8) 10 (7) 11 (12) 
图 版 257 1 — 5. 紫 花百合 Liliumsouliei (Franch. ) Sealy, 1. 花株, 2. 幼株' 3. 外轮 花被片 内面, 4. 内轮 花被片 内面, 5. 雄蕊和 雌蕊; 6 — 12. 开瓣 豹子花 Nomocharis aperta (Franch. ) Wilson, 6. 植株 下部和 鳞茎' 7. 植 株 上部; 8. 茎 叶一段 (示叶 腋毛被 ), 9. 外轮花 被片外 fij, 10. 内轮 花被片 内面, 11. 雄蕊和 雌蕊' 12. 雌蕊纵 切面。 (曾孝 濂绘) 
百合科  815  6. 豹子花 N. pardanthina 12 (11) 花 白色, 稀粉 红色; 全面具 紫斑; 内轮花 被片椭 圆形、 卵 形稀卵 圆形, 全缘, 稀具疏 浅齿, 长 大 于宽, 长 3—5 厘米, 宽 2. 3—3. 5 厘米 7. 珠 鸡斑花 N. meleagrina 1. 开辧 豹子花 图版 25 7 , 6-12 开 瓣百合 (中 国植 物志) Nomocharis aperta (Franch. ) Wilson ( I . 1925), (VI. 1925) , descr. ; N. E. Evans (1925)* ; Hand. -Mazz. (1936); S. Y. Liang (1984) et W. X. Zhang (1985)* ;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Lilium apertum Franch. (1898), excl. thibeticum ; C. H. Wright (1903); 中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 oxypetalum Franch. (1892), non Vaker. (1874). 鳞茎 卵形, 高达 4 厘米, 粗达 4 厘米; 鳞片 白色, 8 — 18 枚, 披 针形, 长达 3.5 厘米, 宽达 2 厘米, 有时小 得多, 肥厚, 腹面 内凹, 背面隆 起成高 丘状。 茎高 30 — 70 厘米, 绿 色, 具棱线 (由叶 柄两侧 基部下 延而成 ), 光滑, 无毛。 叶 散生, 上 部的常 对生, 狭椭圆 形、 线状披 针形,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长 2. 5 — 3. 2 (-5.5) 厘米, 宽 6 — 8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略狭, 无柄, 无毛, 但叶腋 两侧有 簇生的 绒毛。 花 1 一 5 朵, 单生 叶腋; 花梗 绿色, 长达 1.4 厘米, 下弯, 无毛。 花 下垂, 白色, 淡 黄色。 内 面近基 部有 三两紫 色的小 斑点, 花 被片张 开成覆 盆状, 外轮 花被片 卵形, 先端急 尖或浑 圆具小 尖头, 长 2. 2 — 2. 5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背 面中肋 呈线状 隆起, 基 部散布 4 一 6 个紫 色小 斑点; 内轮 花被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2. 5 厘米, 宽达 1.8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圆形 具 1 一 2 个 紫点, 最下 部为暗 紫色, 全缘。 雄蕊 6, 直立, 围绕 着雌蕊 * 低于 柱头, 花丝 绿色, 长 9 毫米, 无毛; 花药 紫色, 长 4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绿色, 长 6 毫米, 有 纵槽, 花柱淡 绿色. 长 9 毫米, 柱头乳 白色, 三角 星状; 子房 3 室, 每室 有胚珠 9 一 10 枚, 叠 生于 中轴胎 座上。 果为 蒴果, 淡 褐色, 长 圆形, 长 1 厘米, 宽 1.5 厘米, 从顶部 开始室 间 开裂。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兰坪、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2 800—) 3 000—3 200 (一 4 000) 米 的 箐边杂 木林、 铁 杉林、 草 地中。 云南特 有种。 模 式标本 (Delavay 4138) 采自邓 川点苍 山。 模式产 地标本 秦仁昌 22872 (4 张) 的花 较贡山 标本大 得多, 长达 4. 5 厘米, 内轮宽 达 2 厘米, 基部 紫色斑 点多达 40 余个 (内轮 花被片 ), 叶亦较 宽大, 长达 8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叶 腋两侧 无毛, 在大 理标本 和贡山 标本之 间存在 一定的 差别。 本 种描述 主要根 据刘宪 章引自 高黎贡 山西坡 的栽培 植物, 贡山 的干标 本形态 也基本 一致。 根 据细胞 学研究 (吴 征镒、 李 恒等, 1994), 本 种核型 K 2n = 24 = 4m+10st + 10t, 与 产地 相同的 Lilium davidii 等 5 种百合 接近, 但与 Nomocharis 属各种 的核型 (均为 2n = 2m + 2sm + 6st + 10t) 都不 相同, 建 议恢复 原来的 属性, 仍作 Lilium apertum Franchet. 2- 怒江 豹子花 图版 258, 5-8 碟 花百合 (中国 志), 云南豹 子花、 云 南百合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Nomocharis saluenensis Balf. f. (1915) ; Stapf in Curtis's (1933) * ; Hand. -Mazz. 
816  云南 植物志  (1936); "图 鉴,, (1976广; S. Y. Liang et W. X. Zhang (1985) * ; Liangin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4). Lilium saluenense ( Balf. f . ) Liang in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7). 鳞茎 卵形, 扁 球形, 高 1.5 — 3. 5 厘米, 直径 1. 5 — 4 厘米, 鳞片披 针形, 卵形, 白 色或淡 黄色, 7 — 8 枚至 10 余枚。 茎高 3 — 100 厘米, 无毛。 叶 11 一 2 1 枚, 散生, 在茎 下部 的相互 远离, 中 部的较 密集, 上 部的较 疏离; 叶片 绿色, 椭 圆形、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8 厘米, 宽 2 — 1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全缘, 无毛, 无柄。 花通常 1 一 2 朵, 也有 5 — 7 朵的; 花梗 斜伸, 顶部稍 下弯, 长 4 一 9 厘米, 花稍 低垂, 红色、 粉 红色, 碟状, 阔 钟状, 冠幅 4 一 8 厘米, 外轮 花被片 椭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3 — 4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内 面下部 具多数 青紫色 斑点, 基 部青紫 色或暗 紫色; 内 轮花被 片椭 圆形、 宽椭 圆形, 稀为 菱形, 长 3 — 4. 5 厘米, 宽 1.7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内面下 部具 明显的 深紫色 斑点, 基部 全为深 紫色; 雄蕊 6, 花丝淡 黄色, 长 钻形, 长 8 — 12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5 — 10 毫米; 子房青 紫色, 圆 柱形, 上部稍 增粗, 长 5 — 10 毫米, 粗约 2 .5 毫米; 花 柱倒圆 锥状, 长 5 — 15 毫米, 柱头 膨大成 盘状, 3 浅裂。 蒴果淡 褐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上举, 长 2 — 3 厘米, 粗 2 — 2. 5 厘米, 3 室, 每 室种子 多数。 种子 扁平, 卵形, 周 围具 膜翅, 连翅长 7 毫米, 宽达 6 毫米。 花期 5 — 8 月, 果 10 — 11 月 成熟。 产 贡山、 碧江、 腾冲、 德钦、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2 500 — 3 800 (—3 900) 米的 原始云 杉林、 冷 杉林、 沙地 疏林、 采伐 迹地和 高山草 甸上, 有时附 生在大 树上; 西藏东 南部 (Rock 22985) 也有。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模 式标本 (Soulie 10 3 1) 采 自德钦 夕拉。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中亦 分布于 四川, 可能 误定。 3. 滇蜀 豹子花 图版 258, 1-4 Nomocharis forrestii Balf. f. (1915);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Y. Liang et W. X. Zhang (1985)* ;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茎长 卵形, 深埋于 地下, 高 3 厘米, 粗 1 一 1.5 厘米, 鳞片 6 — 10 余枚, 淡 黄色,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易 分散, 宽 8 — 12 毫米, 厚 2 — 3 毫米。 茎高 30 — 100 厘米, 直立, 淡 绿色, 无毛, 地下 部分长 10 — 15 厘米, 白色。 叶 散生, 披 针形、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4.5 (一 6) 厘米, 宽 0.7 — 1.2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截 圆形; 无柄, 无毛, 全 缘。 花通常 1 朵, 也有 2 朵或 4 一 6 朵的, 单生于 茎上部 叶腋; 花梗 淡绿色 染紫色 斑点, 无毛, 长 2 — 2. 5 厘米; 花 被片粉 红色至 红色, 展开为 碟状, 内轮花 被片内 面常散 布或密 布深 紫色小 斑点; 外 轮的花 被片椭 圆形, 长约 3. 5 厘米, 宽约 1.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全 缘; 内轮 的宽椭 圆形, 长 2. 8 厘米, 宽 2 厘米, 内 面基部 有两枚 暗紫色 的丘状 隆起, 全 缘; 雄蕊 6, 花丝紫 黑色, 丝状, 长 8 — 9 毫米, 基部稍 扩大,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 4. 5 毫米, 侧向 开裂; 子房紫 黑色, 圆 柱状具 3 条 纵槽, 长 7 毫米, 粗约 2 毫米, 3 室, 花柱 锥形, 长约 10 毫米, 淡 绿色, 基部暗 紫色. 柱头棒 头状, 顶 面呈三 角形, 具 乳头状 突起。 幼果 绿色。 花期 6 — 7 月。 产 中甸、 丽江、 维西、 洱源, 生 于海拔 3 000 — 3 850 米 的云南 松林、 高山 松林、 针 
图 版 258 4- 滇蜀 豹子花 Nomocharis forrestii Balf. f. . 1. 植株. 2. 内轮花 被片, 3. 雌蕊, 4. 雄 蕊和花 被片; 8. 怒江 豹子花 N. saluenensis Balf. f. , 5. 花株, 6. 内轮花 被片. 1. 雄蕊, 8. 雌蕊。 (杨建 昆绘) 
818  云南 植物志  阔 叶混交 林下, 也见 于采伐 迹地、 杜鹃 栎林、 高山 草地;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4- 美丽 豹子花 Nomocharis basilissa Farrer ex W. E. Evans (1925)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 茎小, 卵形; 鳞片 疏松,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茎高 35 — 95 厘米。 叶在同 一植株 上 兼具散 生与轮 生的,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5. 5 — 9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上面深 绿色, 背面蓝 灰色。 花 单生或 2 — 5 朵排成 疏松的 总状花 序式, 下垂, 红色 或基部 带 紫色; 外轮花 被片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4 厘米, 宽 1.6 — 2 厘米; 内轮花 被片 较外轮 的宽, 宽 2 — 2. 5 厘米, 基部具 2 个 深紫色 的垫状 隆起, 上 部为鸡 冠状; 花丝 下部膨 大呈肉 质的圆 柱状, 紫色, 上 部细, 花 药长约 3 毫米; 子房长 6 — 7 毫米, 花柱倒 圆 锥形, 长 8 — 10 毫米, 柱 头大, 3 裂。 产 西北部 (Farrer 1738, 当系 滇缅交 界一卷 ), 生 于海拔 3 900 — 4 300 米的竹 林下或 高山草 甸上。 缅 甸北部 也有。 5. 滇西 豹子花 图版 259, 6-12 片马 豹子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Nomocharis farreri (W. E. Evans) Harrow (1928), Sealy in Curtis's (1939) * ; "图 鉴" (1976) in nota; 去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na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N. pardanthina auct. non Franch. ; Farrer (1919), (1920) ; N. pardanthina var. farreri (Cox ) W. E. Evans (1925) ; Cox ( 1924) nom. seminudum. ; 中国 植物志 (1980). 鳞茎 卵形或 圆形, 高和 直径达 3 厘米, 也 有高仅 1.5 厘米, 直径仅 8 毫米的 小鳞茎 (具 鳞片 5 — 6 枚) 并 可同样 开花结 果的。 鳞片 多数, 常在 15 枚 以上, 黄 白色, 卵 状披针 形, 长达 3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茎高 30 — 80 厘米, 无毛。 叶散生 或兼有 散生或 轮生, 通常茎 下部具 2 — 3 枚远 离的散 生叶, 中部具 2 — 4 轮轮 生叶, 最上部 2 — 3 轮为对 生或散 生 (稀 轮生) 叶; 轮生 者每轮 3 — 4 枚, 多者达 9 枚。 叶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狭长, 长 (2 —) 4 一 8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细狭, 基部 无柄, 两面 无毛。 花 1 一 5 朵, 单生 叶腋, 花梗 斜伸, 先端 下弯, 长 2. 5 — 4 厘米, 花被 红色、 粉 红色, 半 下垂, 外轮花 被片椭 圆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1.2 —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部有 少数深 紫色斑 点或 斑点不 明显, 基部暗 紫色、 增厚; 内轮花 被片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1.2 — 2. 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齿或 波状, 或 全缘, 下部 具多数 紫斑, 基部暗 紫色, 具 少数鸡 冠状附 属体; 雄蕊 6, 花丝 紫色或 黄色, 下部膨 大为圆 柱形, 肉质, 长约 5 毫米, 上部 丝状, 长药 5 毫米, 花药 黄色,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子 房近圆 柱形, 暗 紫色, 长 5 — 10 毫米, 顶部粗 2 — 3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3 厘米, 倒圆 锥形, 柱头扁 球形, 3 浅裂, 宽 达 5 毫米。 蒴果倒 卵形, 长 2 厘米, 宽 1.3 厘米。 花期 7 月。 产泸 水片马 地区、 贡山 独龙江 流域, 生 于海拔 2 800 — 3 600 米 的山坡 草丛、 灌丛草 地、 竹林 边缘和 高山草 甸中。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根据 Sealy (1939) 的图和 模式产 地标本 (武 素功 10389, 碧江队 1753, 怒江队 1857), 可 以确认 本种与 豹子花 N. pardanthina 近缘, 但叶片 狭长, 宽仅 4 一 7 (-10) 毫 
百合科  819  米, 先端长 渐尖成 尾状; 叶 散生现 象比较 明显; 内轮 花被片 仅具浅 齿或常 全缘又 与豹子 花明显 区别。 因此, 滇西 豹子花 仍应保 留种的 等级, 即 不应处 理为豹 子花的 变种。 又根 据叶片 狭长, 叶 散生和 轮生的 特征, 本种 与美丽 豹子花 N. basilissa 更为 相似, 所不同 的是 后者花 被片色 较深, 没 有紫色 斑点。 6- 豹子花 米百合 (四 川雷波 )、 宽瓣 豹子花 (中 国植 物志) Nomocharis pardanthina Franch. (1889)* ; C. H. Wright (1903); "图 鉴,, (1976)*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 Y. Liang (1984), et W. X. Zhang (1985)';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Nomocharis mairci Levi. (1913) ;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鳞茎 卵形, 高 2. 5 — 3. 5 厘米, 直径 2 — 3. 5 厘米, 鳞片 白色, 15 — 20 余枚, 披 针形, 肉质。 茎高 20 — 40 厘米, 有时达 90 厘米, 无毛。 叶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茎 下部的 1 一 2 叶 散生, 或 1 一 2 对 对生, 中 上部的 3 — 4 轮 轮生, 每轮 5 — 8 枚, 通常第 1 轮和最 上生花 的 一轮叶 数少, 居中的 1 一 2 轮叶 最多; 叶片披 针形或 长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 7-1.4 厘米, 先端 钝或长 渐尖, 无毛, 但 边缘有 细小的 乳突状 睫毛。 花 1 一 7 朵, 单生 叶腋。 花 梗 斜伸、 上部 下弯, 长 3 — 6 厘米, 无毛; 花 红色、 青 紫色, 具密 或疏的 暗紫色 斑点, 半 下垂; 外轮 花被片 卵形, 长 2. 5 — 4 . 5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全缘; 内轮花 被 片宽卵 形至卵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急尖具 三角形 尖头, 边 缘流苏 状, 基 部具暗 紫色的 鸡冠状 的垫状 隆起; 雄蕊 6, 花丝暗 紫色, 下部膨 大呈肉 质的圆 柱状, 长 5 — 7 毫米, 上部 丝状, 白色,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暗 紫色, 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圆 柱状, 长 6 — 8 毫米; 花 柱和柱 头狭漏 斗状, 长 6 — 8 毫米, 柱头 3 浅裂。 蒴果倒 卵状长 圆形, 淡 褐色, 长 3 厘米, 宽 2. 5 厘米, 3 室, 每 室种子 30 — 40 枚, 着生 于中轴 胎 座上。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贡山、 碧江、 兰坪、 德钦、 中甸、 丽江、 宁蒗 (华坪 )、 鹤庆、 大理、 漾濞、 东川, 生 于海拔 2 800 — 3 500 米的杂 木林、 云南 松林、 地盘 松林、 云杉冷 杉林或 草坡; 四川木 里、 盐源、 米易、 德昌、 雷波 也有。 模 式标本 Delavay 257 采自 鹤庆瓜 拉坡; N. mairei 的 模式 (Maire 无号) 采自 东川。 本 种的显 著特点 是内轮 花被片 边缘啮 齿状, 雄 蕊花丝 下部膨 大为肉 质的圆 柱状, 内 轮 花被片 有鸡冠 状的垫 状物, 叶 大部分 轮生。 这 些特点 与宽瓣 豹子花 (N. mairei) 和珠 鸡斑花 (N. meleagrina) 完全 一致。 后二 者仅具 轮生叶 而无散 生叶的 问题, 值得 商榷, 据 对珠鸡 斑花模 式产地 标本的 观察, 茎下部 往往是 既有散 生叶又 有对生 叶的, 只因 下部的 叶易于 早落, 到盛 花期或 果期, 在 干标本 上往往 只能见 到轮生 叶了, 此时 茎上部 的散生 叶 或对生 叶仍然 可见, 所以还 不能说 "叶 全部轮 生"。 宽 瓣豹子 花的情 况也是 如此, 很可 能 N. mairei 和 N. meleagrina 都是豹 子花的 异名。 Sealy (1978) 还分出 f. punctulata Sealy,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46, 说分布 于 洱源、 丽江、 中甸, 本志 未予以 分列。 
图 版 259 一 5. 珠 鸡斑花 Nomocharis meleagrina Franch. , 1. 花株一 部分, 2 . 内轮花 被片, 3. 外轮花 被片, 4. 雄蕊, '• 雌蕊; 6 — 10. 滇西 豹子花 N. farreri (W. E. Evans) Harrow, 6. 植株, 7. 外轮花 被片, 8. 内 轮花被 片' 9 . 雄蕊, 10. 雌蕊。 (杨建 昆绘) 
百合科  821  此 处似应 列聚叶 豹子花 N. georgei W. W. Smith (1925?),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分 布于贡 山一带 3 000 米处。 此种在 《中 国植 物志》 中亦未 交待。 又碧罗 豹子花 Nomocharis biluoensis S. Y. Liang in Bull . Bot. Research 4 (2) : 169 (1984);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下册: 2445, 产维 西冷杉 林中, 3 400 米处, 植 物所横 断山队 (485), 不知 是否为 本种。 (吴征 镒注) 7. 珠 鸡斑花 图版 259, 1—5 多斑 豹子花 (中 国植 物志) Nomocharis meleagrina Franch. (1898); C. H. Wright (1903);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7);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鳞茎 卵形, 高 3 厘米, 宽 2.5 厘米, 鳞片 白色, 多数 (达 20 余枚 ), 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达 1 厘米。 茎高 30 — 120 厘米, 无毛, 下半部 无叶。 叶 轮生, 通常 6 — 7 轮, 最下的 1 一 2 轮 对生, 其 余各轮 3 — 11 枚 轮生, 叶片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形 状和大 小殊多 变异, 椭 圆形, 卵状披 针形,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3 —) 13 — 25 毫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 无柄, 边缘有 细微的 睫毛。 花 1 一 6 朵, 单生 叶腋。 花梗 绿色, 长 2 — 6 厘 米, 斜伸, 上部 下弯, 无毛。 花 白色, 稀粉 红色, 下垂; 外 轮花被 片长圆 形至卵 状椭圆 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8 — 2. 8 厘米, 先端 急尖, 满布 紫红色 斑点, 基部暗 紫色, 全缘; 内轮花 被片椭 圆形、 卵 形至卵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3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 满布 紫红色 斑点, 基 部具暗 紫色, 鸡 冠状、 垫状 凸起, 边缘 具不整 齐的锯 齿或流 苏状; 雄蕊 6, 花丝暗 紫色, 下部圆 柱形, 肉质, 长 5 — 6 毫米, 上部 丝状,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黄 色, 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子房暗 紫色, 圆 筒形, 长 2 — 3 毫米; 花 柱向上 变粗, 长 7 — 9 毫米, 柱头 头状, 3 浅裂。 蒴果淡 褐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2 厘米, 顶 部 截平, 3 室。 种子淡 褐色, 每室 15 — 18 枚, 扁平、 卵形, 周围有 狭翅, 连翅长 7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叠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福贡、 德钦、 维西、 丽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生 于海拔 2 100 — 3 900 米 的杂 木林、 落叶阔 叶林、 冷 杉林、 竹箐、 灌 丛边、 草地; 西 藏察隅 (Rock 23213) 也有。 模 式标本 (Soulie 1032) 采 自贡山 夕拉, C. H. Wright (1903) 误 以夕拉 在四川 境内, 据 此, 《中 国植 物志》 (15 : 164. 1980) 亦云 分布于 四川, 但 《横 断山 区维管 植物》 已予以 删除。 34. 绵 枣儿属 Scilla L. 鳞茎具 膜质鳞 茎皮和 多数鳞 (茎) 瓣。 叶 基生, 线形或 卵形。 花葶 无苞片 状叶, 直 立、 不 分枝, 具顶 生总状 花序; 花 小或中 等大; 苞 片小, 线形; 花梗 具关节 或否; 花被 片 6, 离生或 基部稍 合生; 雄蕊 6, 花 丝扁, 着生于 花被片 基部或 中部; 花 药卵形 至长圆 形, 背着, 内向 开裂; 子房 3 室, 每室具 1 一 2 颗 胚珠, 也有 8 — 10 颗的; 花柱 丝状, 柱 头小。 蒴 果室背 开裂, 倒 卵形、 近 球形; 种子黑 褐色, 圆 柱形。 约 80 — 90 种, 广布 于欧、 亚、 非洲 的温带 地区, 少 数种见 于热带 山地。 我国产 1 种 
822  云南 植物志  1 变种, 也见于 云南。 本 属近多 归于风 信子科 Hyacinthaceae。 1. 绵枣儿 石枣儿 (植物 名实图 考), 地枣、 催生草 (福州 ), 山天蒜 (江苏 ), 山茨菇 (江西 ) Scilla scilloides (Lindl. ) Druce (191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Bamardia scilloides Lindl. (1826) * ; Hook, in Curtis 's (1840) * ; Ornithogalum sinensis Lour. (1790) (typus nut extent) ; O. japonicum Thunb. (1783), non est Scilla japonica Thunb. (1784) ; Scilla chinensis Benth. (1861); Baker (1872); Franch. (1882), (1884) ; C. H. Wright (1903); S. japonica Baker (1873), non S. japonica Thunb. (1784); C. H. Wright (1903); S. sinensis (Lour. ) Merr. (1919); Hand. -Mazz. (1936) : Kitag. (1979) ; S. thunbergii Miyabe et Kudo (1921) ; S. bispatha Hand. -Mazz. (1936); S. thunbergii var. pulchella Kitag. (1938), (1939). la. 绵枣儿 (原 变种) var. scilloides 鳞茎 卵形, 长 3 — 7 厘米, 粗 1.8 — 3. 5 厘米; 外皮黑 褐色, 膜质, 卵形, 3 — 4 枚; 鳞 茎 1 一 3 个, 包含于 同一外 皮内; 鳞瓣 8 — 9 枚, 膜质、 近 革质至 肉质, 系 3 年宿 存叶柄 的总和 (包 括外皮 ), 鳞瓣 与叶片 之间有 关节, 叶 片从关 节以上 断落; 生 长锥淡 黄色, 肉 质, 圆 锥形, 长约 4 毫米, 果成 熟后在 鳞茎内 分化为 鳞瓣, 此鱗瓣 于次年 伸长, 发育成 叶片。 具 花鳞茎 基部常 有长达 1 厘 米的根 状茎; 根 多数, 略粗, 不 分枝。 叶 基生, 4 一 5 枚, 绿色, 线形, 长达 15 厘米, 宽 4 毫米 左右, 也 有宽达 10 毫米的 (俞 德浚 7379, 秦 仁昌 23294)。 花茎 直立, 长 24 — 30 厘米, 无苞片 状叶, 总状花 序长达 14 厘米; 花数十 朵, 粉 红色、 紫 红色或 红色; 苞 片小, 线形, 长 3 — 4 毫米, 短于 花梗; 花梗长 5 — 12 毫 米, 斜伸, 近顶 部具不 明显的 关节; 花被 片近椭 圆形、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5 — 4 毫 米, 宽约 1.2 毫米, 基 部稍合 生而成 盘状, 先 端钝或 增厚; 雄 蕊生于 花被片 基部, 稍短 于花 被片; 花 丝近披 针形, 青 紫色, 边缘 和背面 多少具 乳突, 基部稍 合生,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基部有 短柄, 表面 多少具 乳突, 3 室, 每室 1 个 胚珠;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蒴果倒 卵形, 长 4. 5 毫米, 具 6 棱, 从顶部 室背开 裂; 果梗长 10 — 8 毫米。 种子 3, 常 1 一 2 颗 发育, 黄 褐色, 长圆 锥形、 近 圆柱形 或狭纺 缍形, 长 2. 2 — 4 毫米。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旬、 丽江、 洱源、 鹤庆、 东川 (叉河 ), 生 于海拔 1 600 — 2 600 米的 林缘、 江边 岩石 坡上;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东 至华南 (至粤 北)、 四川 (木里 至雅江 )。 朝 鲜、 日本 和俄罗 斯远东 也有。 鳞茎 和全草 入药, 有 小毒。 用于 心脏病 水肿, 跌打 痨伤, 无名 肿毒, 毒蛇 咬伤, 疔 疮, 乳 腺炎, 血崩, 催产。 lb. 白绿 绵枣儿 (变种 ) var. albo-viridis (Hand. -Mazz. ) Wang et Y. C. T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Liang in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百合科  823  Scilla albo-viridis Hand. -Mazz. (1936) * . 与 绵枣儿 的主要 区别在 于子房 每室具 2 个 胚珠, 花 被常为 白色, 花 丝几无 乳突。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 600 — 3 000 米的江 边山坡 草地;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松 潘、 黑水、 茂县、 大金、 丹巴、 道孚 )。 35. 虎眼万 年青属 Ornithogalum L. 鳞茎卵 球形, 绿色, 具 膜质鳞 茎皮。 叶 数枚, 基生, 带状或 条形, 有 时稍带 肉质。 花 葶长 或短; 花 多数, 排成顶 生的总 状花序 或伞房 花序, 具 苞片; 花被片 6, 离生, 宿存; 雄蕊 6, 花丝 扁平, 基部 扩大, 花药 背着, 内向 开裂; 子房 2 — 3 室, 胚珠 多数, 花柱短 圆 柱状或 丝状, 柱头不 裂或浅 3 裂。 蒴果 倒卵状 球形, 具 3 棱或 3 浅裂。 种子几 颗至多 数, 具黑色 种皮。 约 100 — 150 种, 主 产非洲 至欧洲 的地中 海区, 有些种 类广泛 栽培。 云南常 见栽培 1 种。 1. 虎眼 万年青 Ornithogalum caudatum Jacq. (1788), (1793)*; "图 鉴"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雜茎 绿色, 卵 球形, 直 径可达 10 厘米。 叶 5 — 6 枚, 带状或 带状披 针形, 长 30 — 60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尾状并 扭转, 常绿, 近 革质。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高 45 — 100 厘米, 常稍 弯曲; 总状 花序长 15 — 30 厘米, 具多 数密集 的花;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绿色, 迅速 枯萎, 但不 脱落; 花 白色, 花 被片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中央有 绿脊; 雄蕊 比花被 稍短, 花丝下 半部极 扩大。 花期 7 — 8 月。 原 产非洲 南部。 昆明庭 园常有 盆栽, 供 观赏。 36- 丽江山 慈薛属 Iphigenia Kunth, nom. conserv. 球 茎小, 具膜质 外皮。 茎 直立, 生少 数叶。 叶小, 散生、 线形, 上 部的苞 片状。 花 小, 直立, 单 生或组 成伞房 花序。 花梗 较长, 花被片 6, 离生, 一般 较狭, 裂片近 相等, 狭, 具爪, 扩展, 凋落。 雄蕊 6, 下位, 花 丝短, 花药长 圆形, 内向 纵裂。 子房 无柄, 3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花 柱小, 线形, 基部 合生, 上部 3 裂, 裂肢 外卷, 柱头 向内; 蒴果 室背 开裂。 种子近 球形; 种 皮薄, 褐色, 紧贴。 9 一 10 种, 分布 于热带 非洲及 南非、 马达加 斯加、 印度、 中国西 南部、 菲律宾 和澳大 利亚、 新 西兰。 我国 云南、 四川有 1 种。 1. 丽江 山慈菇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242, 1-3 山 慈菇、 土 贝母、 草 贝母, 益辟坚 (译名 ) • Iphigenia indica (L. ) Kunth (1843); Baker (1880); Hook. f. (1892); "图 鉴" ( 1976)'; Hara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Li in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4) (ut "Iphygenia"). 
824  云南 植物志  Melanthium indicum L. (1771); Anguillaria indica (L. ) R. Br. (1810); Wall. (1832) ; Lloydia melanantha Levi. (1913).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有 时高达 30 厘米。 地下鳞 茎小, 卵 球形, 直径 0.6 — 1 厘米, 鳞瓣单 1, 白色, 锐尖, 外被棕 褐色膜 质鳞片 (表皮 具乳突 )。 茎单 1, 从 鳞茎顶 部 伸出, 直立。 叶 3 — 5 枚, 散生, 基 部筒状 抱茎, 上部 线形, 扁平, 长 渐尖, 绿色, 背 淡,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 — 8 毫米, 中 肋表面 下凹, 背面 隆起, 平 行侧脉 1 一 3 对, 较细 弱。 花葶从 叶丛中 抽出, 直立, 绿色, 三 棱形, 有 纵纹, 长 1.3 — 5 厘米, 苞片狭 线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5 — 1 毫米, 向上的 短小, 叶状 无柄。 花 2 — 10 朵, 排成 总状; 花 梗 绿色, 具棱, 长 1.5 — 3 厘米; 花被片 6, 几 平展成 星状, 黑 紫色, 线形、 线状 披针形 或线 状倒披 针形, 先端 细尖, 基部狭 楔形至 丝状,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果期 脱落。 雄蕊 6, 紫 黑色,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长 2 — 3 毫米, 具 腺毛, 花药近 基着, 长圆 形, 长约 1 毫米, 2 室内向 纵裂; 子房 上位, 倒圆 锥形, 长 2 毫米, 径 1.5 — 2 毫米, 有 3 条 纵槽, 3 室, 花 柱短, 柱头 3, 紫 黑色, 星状 外展。 蒴果棒 锤状, 成 熟时黄 褐色, 长 约 1 厘米, 径约 5 毫米, 3 室, 室间有 深槽, 室背有 浅槽, 上 有宿存 柱头, 室背由 上向下 开裂, 每 室种子 多数, 棕色, 圆形, 径约 1.5 毫米, 有明显 的线形 种脐, 着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昆明、 曲靖、 玉溪、 楚雄、 大理、 丽江、 保山、 鹤庆、 宾川, 多生 于海拔 1 900 — 3 300 米的 云南松 林下或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西北部 (库 茂恩) 至 东北部 (喀西 山)、 缅甸 北部、 斯里 兰卡、 菲 律宾、 澳大 利亚。 全株为 提取' 秋水 仙碱的 原料。 秋水 仙碱对 肝癌, 乳 腺癌, 食 道癌, 皮 肤癌, 淋巴肉 瘤及 W- 256 均 有抑制 作用。 球茎 人药, 有毒。 民 间用于 痈肿、 疮疡、 瘰疬、 皮肤 肿块。 秋水 仙碱在 农业上 用于培 育无籽 番茄, 无籽 棉花, 无籽 西瓜。 近年来 用以与 核苷酸 喷洒, 可使 水稻等 农作物 增产。 
一、 中 名索引  一 画 一支林 252 一把伞 5 一步 三道桥 699 一碗水 4, 7 二画 二色 棱子芹 429 , 437, 438 二 管独活 618, 622, 625 十 二锎锤 699 十大 功劳属 1, 12 十年果 123 七仙星 m 七厘丹 769 七星草 772 七筋姑 759, 760 七 筋姑属 642, 759 九子 不离母 783 九节风 231 九节灵 770 九节莲 646, 699 九节铃 699 九龙盘 701, 702, 703 九对叶 矮泽芹 399, 400 九股牛 334 八 角金盘 5 八角莲 4, 6 八 角莲属 1, 2 八角盘 4 八宝茶 151 八宝 镇心丹 669 八卦莲 4 八 金刚草 154 八家妙 114 八棱马 325  八楞麻 325 人头发 767 三画 丫蕊花 643, 644, 645 丫 蕊花属 641, 643 三元麻 356 三 爪黄连 71 三叶七 378 三叶 粗子芹 423 三叶 瘤果芹 4 22, 423, 424 三角 叶荨麻 175, 176, 177 三 位蒲桃 116 三枝 九叶草 9 三脉 冷水花 21 9 三裂 楼梯草 258, 286 三腺 金丝桃 165, 166 三腺金 丝桃属 134, 164 三颗针 35, 49, 55, 65, 67 小 元宝草 154 小天蒜 770 小贝 774 小 毛小檗 32, 78 小化血 159 小叶 三颗针 71 小叶 冷水花 201, 235 小叶 冷水麻 235 小叶金 花小檗 " 小叶 楼梯草 256, 270 小 叶薄荷 154 小 付心草 154 小 对叶草 154 小百合 789, 795, 796 小还魂 154 小连翘 154, 159 小赤麻 211 
826  云南 植物志  小芹属 455, 518 小 花小檗 28, 41, 42, 43 小花 扭柄花 722, 723, 724 小 花荨麻 182 小花 算盘七 723 小 花藜芦 767, 768 小苏麻 340 小定药 9 小窃衣 391, 392 小 沿阶草 668 小 拔毒散 334 小 果荨麻 175, 177 小齿 冷水花 216 小 金丝桃 154 小 扁竹参 646 小郎根 334 小活麻 180 小荨麻 175 小览 334 小 蚁药草 154 小 肺筋草 653 小疳药 159 小柴胡 456, 469, 468 小铁箍 334 小麻子 328 小 麻枥果 123 小粘榔 328 小 黄花香 159 小黄连 71 小提药 695 小棕包 769, 770, 772 小黑药 378 小 矮泽芹 400 小榨树 124 小檗科 1 小檗属 1 小藜芦 770 小蘖药 334 小霸王 154 土贝母 797, 823 土升麻 328 土白芷 568  土当归 397 土麦冬 663, 686 土参 695 土洋参 658 土茴香 558 土黄柏 23 大力王 767 , 769 大毛叶 323 大叶山 胡萝卜 391 大 叶小檗 29, 48, 49, 51 大叶 牛心菜 153 大 叶吊兰 657, 658 大叶 冷水花 198, 212, 213 大 叶赤车 241, 249, 250 大叶 沿阶草 667, 675, 677, 678 大叶 金丝桃 151 大叶 球子草 717, 718, 719 大叶桉 104 大 叶粗角 楼梯草 259, 298 大叶 假百合 786 大 叶猪食 307 大包药 222 大 百合属 643, 786 大托叶 冷水花 197, 204 大 冷水麻 219 大 花小檗 28, 35, 36, 37 大花 沿阶草 668, 683 大花粉 条儿菜 649, 652 大花蜘 蛛抱蛋 701 大 花藜芦 767 大 沿阶草 667, 677, 678 大苞 矮泽芹 399 大 果小檗 28, 38, 40 大罗叶 5 大金雀 153 大 海藁本 567, 589 大前麻 195 大 树火麻 185 大树果 118 大茶叶 153 大钱麻 180 I 大盖 球子草 719 
中 名索引 827  大粘叶 328 川贝母 773, 774, 775 大粘药 328 川 白苞芹 S14 大麻 316 川芎 566, 573, 575 大 理小檗 31, 63, 69, 70 川百合 790, 808, 809 大 理百合 790, 805, 806 川防风 570 大 理藜芦 772 . 川 滇小檗 33, 79, 80 大黄连 23 川滇 变豆菜 373, 378, 379 大 黄连刺 55 川滇 金丝桃 136, 149 大黄精 734 川 滇柴胡 455, 458, 459 大接骨 325 川滇 薬 本 566, 572, 574, 584 大 萼小檗 28, 37 山天蒜 821 大 蝎子草 195 山毛柳 328 大 穗小檗 85 山生草 742 大糯叶 325 山白芷 622 下奶药 695 山芋头 787 下延 棱子芹 441 山百合 790, 799, 804 万丈深 607 山地 独活 619, 626, 627 万年青 716 山 冷水花 197, 201, 203 万 年青属 642, 716 山麦冬 662, 663, 664 万寿竹 752, 754, 756 山 麦冬属 641, 662 万 寿竹属 642, 751 山芹属 595, 600 寸八节 702 山芹菜 584 寸冬 687 山苤菜 695 马六 甲蒲桃 109, 114 山狗菜 167 马尾根 726 山美豆 201 马窝果 114 山 类白芷 626 马蹄叶 493 山桅子 136, 150 马蹄芹 370, 371 山茨茹 821 马 蹄芹属 358, 371 山茵陈 154 弓翅芹 603, 604 山韭菜 684 弓 翅芹属 602 山荷叶 4 叉序 楼梯草 255, 267 山 荷叶属 1, 7 叉柱 岩菖蒲 646 山荷花 5 飞 天蜈蚣 702 山麻 354 子 楝树属 129 山 菠罗根 787 子棟属 97 山菅兰 760, 761 上天楼 154 山 菅兰属 642, 761 千 叶独活 628 山黄芪 12 千层皮 770 山黄连 12 千垂楼 154 山棕 770 千道节 699 山慈菇 823 川 八角莲 4, 5, 6 山蒲桃 123 
828  云南 植物志  山稳 129 云归 595 山辣椒 151 防风 543 四画 南/ V 角莲 4 f 蕊花 644, 645 六月寒 495 南 小连通 136, 164 六安茶 153 云 南小檗 28, 35, 36, 41 六角莲 4, 5 云南 开口箭 705, 709, 711 六棱 冷水花 197, 204 南 东俄芹 415, 416 文 山蒲桃 110, 120 云南 四带序 637, 639 心不干 714 云 南百合 815 心叶 棱子芹 430, 443 南连逸 145 心托 冷水花 198, 211 云 南亦车 241, 249, 250 心果 囊瓣芹 528, 539 石 南沿 阶草 666, 668 火麻 176, 179, 331 zr 南独活 637 火麻树 185 ~~ • T-*-f 山 ^fr c a c 南石 菖蒲 646 火焰叉 10 石 南细裂 斥 511, 512 少 毛全缘 叶紫麻 346, 347 南前胡 417 少 毛荫生 冷水花 232 ■S 南 洼瓣花 778, 779, 780 少 毛荫地 冷水花 200, 232 南酉斤 487, 491* 492 少叶窄 瓣鹿药 744 石 南荨麻 180 少花老 挝蒲桃 109, 113 z? 南柴胡 455, 457, 458 少花茴 斧 488, 503, 504 ; s 南豹 子花 815 少花粉 条儿菜 '649, 650, 655 云南 野当归 397 少花 假百合 783, 786 南假 楼梯草 236, 237, 239 少裂 凹乳序 396, 397, 398 石 南棱子 芽 429, 439, 440 少 裂前胡 610, 616, 617 7? 南蒲桃 109, 117 少 辐小序 519, 522, 523 南瘤果 序 422, 423 少鳞 冷水花 199, 218 五匹青 527, 532 开口箭 706, 714 五匹青 囊瓣芹 532 开 口箭属 642, 705 五朵云 5 开 展藁本 566, 568 五 琴冷水 花 197, 202, 203 开瓣 豹子花 813, 814 五瓣 子楝树 130 天竹子 12 无毛长 柄赤车 240, 242, 243 天竹黄 12 无毛粉 条儿菜 649, 650 天宝 山小檗 28, 39, 41 无毛锡 金小檗 34, 88 天胡荽 358, 362, 361 无刺 茎荨麻 175 天胡 荽亚科 357 无柱十 大功劳 20 天 胡荽属 357, 358 无柄 金丝桃 134, 137 天蓝 变豆菜 372, 375, 376 无柄 球子草 717, 721 元宝草 136, 152, 161 无粉 刺红珠 35 兀麻 316 无斑 滇百合 800 巨序 楼梯草 258, 291, 292 无量 山小檗 29, 49, 50 
无腺 金丝桃 154 四 角蒲桃 118 木 里小檗 28, 37 木 里茴芹 488, 501 木里荫 湿小檗 33, 82, 84 木根 沿阶草 667, 675 长 小叶十 大功劳 15, 20, 21 长 叶水麻 340, 342 长叶 竹根七 735, 736 长 叶苎麻 313, 326, 327 长叶 柄当归 600 长叶假 万寿竹 735 长丝 沿阶草 668, 686 长序 冷水花 199, 219, 220 长尾 叶当归 598 长 角骤尖 楼梯草 259, 302 长苞十 大功劳 15, 18, 19 长 苞山芹 602 长苞 沿阶草 668, 683 长苞 球子草 717, 719 长苞 楼梯草 257, 277, 278 长 茎赤车 240, 247 长茎 沿阶草 667, 676, 678 长茎 薬 本 566, 567, 569 长果 棱子芹 430, 444, 445 长柱十 大功劳 16, 24 长柱 开口箭 705, 707, 708 长柱 金丝桃 153 长 柱鹿药 740, 744 长 柄小芹 519, 524, 525 长 柄当归 600 长柄 冷水花 199, 224 长药 沿阶草 666, 670, 672 长圆 叶荨麻 175, 182 长梗 开口箭 705, 709, 711 长葶 沿阶草 684 长辐 薬 本 567, 578, 579 长蕊 万寿竹 752 长 鞘薦本 566, 572, 574 长瓣 金丝桃 136, 157, 158 325 双 尖苎麻 312, 319, 320  太白米 783 书带草 687 中华 天胡荽 358, 363, 366 中华 沿阶草 666, 673 中华 独尾草 655 中甸十 大功劳 23 中甸 东俄芹 415, 417 中 甸白芷 632 中甸 丝瓣芹 478, 479, 481 中 甸独活 619, 632, 633 中 甸茴芹 488, 499, 500 中 甸鹿药 740, 742, 743 中缅 天胡荽 358, 363 见 血封口 706 贝母属 643, 773 凤庆十 大功劳 25 凤 庆小檗 30, 61, 62 凤尾 一枝蒿 695 水火麻 318 水石榴 110 水丝条 244 水丝麻 354, 155 水 丝麻属 171, 354 水赤麻 211 水杧果 167 水苎麻 313, 318, 319, 320 水苋菜 238 水芹 548, 550 水芹属 542, 546 水花菜 238 水岩板 244 水苏麻 318 水细麻 327 水荨麻 328 水茯苓 378 水珠麻 340 水桃树 110 水翁 128 水翁花 128 水翁属 97, 128 水麻 327, 340, 343 水麻叶 318 
830  云南 植物志  水麻杆 340 水麻柳 343 水麻树 347 水麻秧 333, 334 水麻属 171, 340 水粘药 334 水黄花 151 水悬麻 327 水猪食 201 水葡桃 110 水蜜桃 130 水. 榕 128 介尔巴 35 分筋草 699 公草 94 牛丁角 168 牛心菜 151 牛 肋巴刺 20, 23 牛尾七 714 牛 尾巴薯 726, 753 牛 尾独活 628 毛叶 五匹青 527, 533 毛叶桉 98 毛叶 楼梯草 258, 291, 293 毛叶 锥头麻 173, 174 毛 叶藜芦 766, 767, 768 毛 虫猪食 318 毛里竹 叶防风 545 毛 枝光叶 楼梯草 255, 264 毛 枝细尾 楼梯草 256, 268 毛 茎多脉 楼梯草 260, 308 毛茎 冷水花 198, 208, 209 毛果 蝎子草 192, 194 毛前胡 610, 613, 614 毛 脉蒲桃 109, 116 毛梗 楼梯草 259, 302 毛藁本 567, 579, 581 乌七 696 乌 蒙小檗 28, 41, 43 乌 蒙茴芹 488, 500, 502 乌楣 123 乌墨 110, 123  五画 玄麻 318 永 宁白芷 629 永 宁独活 619, 629 礼花草 235 节节花 167 节节高 726 节 根黄精 725, 726 兰凤竹 699 兰皮叶 325 兰花生 699 兰花草 699 半 354 半边伞 286 巧 家小檗 28, 42, 43 打 波打牙 756 艾麻 185, 189, 190 ^麻属 170, 184 东 川小檗 30, 60 东 川当归 595, 596, 597 东川 金丝桃 164 东 川茴芹 488, 505, 506 东 俄芹属 395, 414 石山 天胡荽 362 石 生蒲桃 110, 126 石防风 513 石枣儿 821 石胡荽 362 石葛蒲 684 石筋草 199, 222 布氏桉 98, 102 玉龙 山小檗 28, 42 玉龙 II 本 567, 584, 587 玉竹 732 玉竹参 732 玉甫 804 玉带草 699 玉簪 689, 690 玉簪花 691 玉簪属 641, 689 平 滑小檗 29, 52, 53  ,01 
中  名 索  引  831  古宗金 花小檗 72 四 川鹿药 747 可 爱小檗 30, 60 四方草 154 龙灯碗 362 四 角蒲桃 109, 118 龙血树 沿阶草 669 四 带序属 618, 637 电树 185 丛 林小檗 31, 63 对月草 153 丛枝 囊辦芹 528, 539 对叶草 159 禾叶 山麦冬 662, 664 对叶 楼梯草 256, 275 六画 对虾草 154 尼泊尔 四带芹 637, 639 衣也失 681 尼泊 尔白: E 637 交桃 131 白 八角莲 5 江边 一碗水 4 白马 小檗 28, 38, 39 江西囊 瓣芹 528, 540 白 马分鬃 715 冲果 124 白千层 106 羊齿 囊瓣芹 527, 535 白千 层属 106, 97 羊屎果 123 白云花 620 羊蒿爪 2 白玉簪 689 羊藤 328 白龙须 769 羊膻七 495 白龙 II 本 566, 576, 577 羊膻臭 493 白 竹草菜 746 灯笼花 774 白宪活 620 米百合 818 白; j£ 448, 607 米西 327 白 花百合 790 地马桑 146, 159 白苞芹 513 地叶 702 白 苞芹属 454, 513 地耳草 136, 154, 155, 1 白 亮独活 618, 620, 621 地苦胆 699 白绿 绵枣儿 822 地^ : 821 白麻 316 地弹花 363 白鹤仙 689 地蜈松 699, 702 片马 豹子花 818 吉祥草 699, 700 印 度独活 624 吉 祥草属 642, 697 归叶 梭子^ 1 430, 444, 445 吉 隆藁本 567, 586, 588 归 叶嵩本 567, 586 9 588 老 人拐杖 756 丝辦序 478, 479, 480 老母猪 五爪根 325 丝辦^ 1 属 454, 477 老母猪 加米树 325 叶下花 5 老 母猪耳 朵叶树 325 叶叶红 123 老母 猪构皮 325 田基黄 154 老母 猪挂面 325 凹乳芹 396, 398 老鸦花 804 凹 乳芹属 395 老鸦蒜 790 四川 沿阶草 667, 681, 682 托叶 冷水花 201 
832  云南 植物志  仏化迷说 酋 0^7 9Q9 弁口 t 楼梯草 256, 271, 274 # 被 冷水花 212 亡 W 化 丄 40 异 被赤车 240, 245, 246 苗共 t- 7 o 弓^ f D" 弁 株寻麻 175, 179 UEili /1、 辟 9Q ±n 415, 419 四 W 斤置跌 404 ♦ D^l 羽 寇薬本 567, 584, 585 Tffi 芒 閣 SAi 斤偶 1 34^ 羽 裂寻麻 175, 178 四 |ArJ oyo 羽裂 楼梯草 256, 272 四曰/ J 、栄 47 观音草 699 四, 牛禾 丄" 防风 543 rffi tit' "r*? C -1 O CC 1 CCO 四 照 斤 04o » 551, OOZ 阴 地芒麻 312, 318 四 闲币二 00/ , 658, DOU 过节莲 699 四闲 &承化 LtL 过细草 699 M 闲? 口 F9I 早 00/ ? o7V 地路黄 143, 162 达科 732 尖贝 774 四 啤 丁入^ /J 万 ID, 25 尖 叶白止 634 而睡 迷说酋 9c;7 ^na 977 尖叶沿 阶草 668, 684 嗽口 孔斤 aVO , oyo 头叶 楼梯草 264 而 蔬、? ^繊龙 77C 7ft n TQ1 尖 叶薬本 567, 589 微 饮丁斤 , 4j/ , 4oo 尖 齿赤车 240, 247 TO 蔬疏里 芒 /199 尖果 洼辦花 778, 779 尖 被百合 789, 794, 801 S 其) ^+龙 1 Oft -^rSiT /N4u 丄! ^0, 力丄 O 失被 楼梯草 260, 310 尖棍菜 238 £p cb -Jdi ^ ^ic 尖萼 芒种花 150 尖萼 金丝桃 135, 141, 142 W 石 饮丁厅 ^L\i » *\oL , 4o4 y|、 .1、 "±tr c"rt 八 ^=iS/Jw 519, 520 /A.=^/J^-__! W 丄 0, Oil 、l/. nJ- ,|、 Qfic a an 光叶 小栗 34, 86, 87 wffl^f 求儿采 o^y » om 、!/ rt I - i * rrr* ; ate T~ c\ r-j 光叶 五匹青 527, 532 石^ r 苗 fiQQ 、Ia n 1 -M- n*** 1 O A 光 11 麻 312, 314 光叶 肺筋草 651 "八 70Q 70n 7Q 1 RA9 CHyl Ol 9 光叶 楼梯旱 255, 263 "5* ^A. @ ca 70*7 口脾 040 , /?$ / 光 枝苎麻 312, 314 日怀多 00U 9 DOO 当归 396, 595 日 mm. 4yo 当 归亚族 595 业大^,』 、菜 oU, 54 当归属 S95 on 1 1 1 vAs. -fL^ ortA ik M.imll](^ /N4fc ZW, 226 当梨 129 有 柴胡 456, 460, 461 吐烟花 240, 242 异叶 冷水花 200, 232 吊兰 657 异叶 冷水草 232 吊兰属 641, 657 异 叶茴芹 488, 495 吃鸡 153 
中 名 索 引 同 色小檗 32, 73 多叶 五匹青 527, 533 团 花蒲桃 110, 126 多序 楼梯草 258, 292 肉被麻 354 多花大 黄连刺 31, 64 肉 被麻属 171, 353 多花 沿阶草 666, 672, 673 网 脉小檗 34 多花桉 98, 102 网 脉蒲桃 115 多岐 楼梯草 255, 261 曲毛 楼梯草 259, 290, 302 多变 丝瓣芹 478, 484, 485 曲前 598 多苞 冷水花 198, 214 壮 刺小檗 29, 45, 46 多苞 冷水草 214 虫蚁草 337 多 苞藁本 566, 568, 569 血升麻 328 多枝川 滇柴胡 460 舟 雉芹属 395, 446 多 枝柴胡 456, 464, 465 全 缘小檗 61 多齿 楼梯草 265 全缘叶 火麻树 187 多齿 微柱麻 338, 339 全缘 叶紫麻 346, 347, 348 多斑 豹子花 820 全 缘赤车 240, 241, 243 多裂 叶水芹 548, 554, 555 全缘堆 花小檗 33, 81, 84 多 管藁本 567, 580, 582 全缘 楼梯草 255, 264, 266 多蕊 金丝桃 135, 146 伞形科 356 多 穗苎麻 323 伞柱 开口箭 705, 709, 710 华中 冷水花 199, 224 会 泽前胡 610, 611 华 西小檗 33, 78, 79 创枝灵 699 华 南赤车 241, 251 竹节参 699 华南 楼梯草 258, 293 竹节草 699 华 夏蒲桃 109, 115 竹节菜 746 华 囊瓣芹 528, 537, 538 竹 叶兰花 680 红 八角莲 5 竹 叶防风 543 红小麻 190, 191 竹叶 西风芹 543, 544 红 小麻属 170, 189 竹叶草 668 红 马蹄草 358, 359, 360 竹 叶柴胡 456, 470, 471 红千层 105, 106 竹叶根 702 红 千层属 97, 105 竹叶菜 673, 741, 742, 745, 748 红火麻 192, 196 竹叶盘 702 红水麻 328 竹 叶蒲桃 110, 123 红毛七 10, 13 竹参七 10 红 毛七属 1, 10 竹根七 714, 735, 736, 739 红 毛细辛 10 竹 根七属 642, 734 红头带 334 竹根虎 702 红 叶蒲桃 127 竹根莲 699 红百合 799 竹根假 万寿竹 737 红 色蒲桃 116 竹麻 316 红芽木 167, 168, 169 多毛 西风芹 543, 545, 547 红 花百合 799 
834  云南 植物志  红 花蒲桃 114 红旱莲 153 红 法罗海 619 红 齿紫麻 349 红果仔 108 红果 楼梯草 260, 305, 307 红活麻 196 红前胡 610, 614, 615 红胶木 107 红 胶木属 97, 107 红麻 195 红眼树 168 红紫麻 346, 347, 348 红腺 天胡荽 367 红 雾水葛 328, 330 纤 花蒲桃 109, 116 纤枝 金丝桃 135, 142 纤茎 金丝桃 136, 156, 158 纤细 冷水花 199, 225 纤 细柴胡 456, 466, 468 七画 序 叶苎麻 312, 318 间型 沿阶草 668, 684, 685 ?云 山当归 598 沙糖果 114 沙 糖树果 126 沧源 冷水花 198, 213, 214 冷 水花属 171, 196 冷 水花假 楼梯草 236 连柱 金丝桃 135, 139, 141 连药 沿阶草 667, 680, 682 连珠炮 695 连翘 153 近无柄 金丝桃 135, 140 近光 滑小檗 29, 44 近 全缘叶 冷水花 199, 222 近直 立小檗 34, 88 近缘 叶小檗 32, 72 贡 山小檗 33, 81 贡 山白芷 622 贡 山独活 618, 622, 623  贡 山鹿药 741, 751, 754 贡山 楼梯草 257, 283 贡 山蒲桃 109, 115 贡巴 拉小檗 85 丽叶 沿阶草 667, 674 丽 江小檗 31, 67, 70 丽江 万丈深 607 丽江 山慈菇 763, 823 丽江山 慈菇属 642, 643, 823 丽江 东俄芹 415, 419, 421 丽江 丝瓣芹 478, 480  丽 江当归 595, 598, 599 丽江拟 囊瓣芹 410 丽 江前胡 610, 612 丽 江茴芹 487, 489, 490 丽 江独活 619, 635, 636 丽 江柴胡 456, 464, 465 丽 江鹿药 741, 749, 750  丽江 棱子芹 429, 433, 434, 439 丽 江滇芎 408, 410, 413 丽江 瘤果芹 422, 425, 427 丽 江藁本 567, 576, 577 豆草科 9 两头生 699 拟 冷水花 197, 205, 206 拟骤尖 楼梯草 259, 298 杨子 小连翘 136, 162, 163 杨柳果 111 杨 柳蒲桃 123 赤车 冷水花 200, 233, 234 赤桉 98, 100 赤车属 171, 238 杏 叶防风 493 杏 叶茴芹 488, 493, 494 麦门冬 687 麦冬 663, 668, 680, 684, 686, 687 麦冬 叶柴胡 458 块根 丝瓣芹 478, 481, 482 走马胎 699 走石马 702 走茎异 叶茴芹 488, 496 扭柄花 722 
中 名索引 835  扭 柄花属 642, 722 折听藤 327 曰 rt-l- ,1、 ffli 1 r £.c P# 696 尾 失面斥 489, 507 戸会厲 o41 ♦ 696 尾等 开口前 ,。b, 715 ^ 麻 312, 314, 316 t±3 vtt: ^tr /? n 申连早 boy 苎麻属 171 , 311 罕 珠书冷 7K 花 200, 232 芳香棱 子;^ 430 卞 7JC 斤 548, 5oU JhL- ,A1 OA jI 元要 393, 394 卵 叶水麻 340, 341 兀耍族 382, 393 W|591wJB» /0丄 , /Ud, 704 兀妥属 393 正叶 狡于斤 430, 443 充 圣寻淋 175 -±t* rm 4>l O CI 1 , 斤业科 oo / » 3o2 1 口 J 友禾 7dZ 斤菜 472 角极 1r 俊棵旱 236, 237 斤厲 454, 472 在 維 被 说 occ id oco 用等 校饰早 ^oo * 261 « Zb^ "K: 1 1 . 4db "^: -±t- j oft 5 山狡 于;^ 439 用 * 翠 S^TK 花 197, 201 苍 婢旱 159 肝红 162 -ff~ rvL n*r i nc 花叶 估麻 176 杀 1 弓翅斤 603, 606 花点早 183 杀口 t 东俄斤 415, 419» 420 花 点旱属 170, 183 杀参 693 r^r -tf- nV 010 Hff 00^ iRrf' — W 325 , 6Zb 1 甲筋敢 699 旱芹 472, 473 针 果芹族 382 早何 t mJ^-^M J", 323 妈心贝 774 八画 玛爪 萸運 1< 变 S 果 357, 372 7!*; r£L tf3C 1 a 变 a 果厲 372 鸡宙花 151 宜艮 曩辦^ 1 533 码脚连 ", 38 S 兴白合 790, 807, 809 鸡 脚夢 oyo 宝兴 羊霍 9, 11 Tib fttfl c c 鸡脚刺 o5 宝兴 梭于斤 429, 441 , 442 71b Mil vjfc >i Q r c 宝译旱 753 Trt; Bin 苗 *H coc 玛 脚易很 oyo 2 心旱 495 玛窝饭 699 闹鱼旱 359 M 反卞 777 单叶西 风^ : 543, 545 W 术斤族 382, 454 单叶瘤 果^ 1 422, 424 IfJiT 4471 ilZ \\~\ C\ C\ poj 观当归 619 单花 百合 790, 811 阿里 卜薯 734 单花 宝铎草 752, 753 阿萨姆 天胡荽 358, 367, 368 单球芹 558, 560 阿墩 粗子芹 423 单蕊麻 253, 311 阿 魏亚族 595, 602 单 蕊麻属 171, 311 
836  云南 植物志  羌活 620 羌活属 395, 448 河口 楼梯草 260, 301, 304 法罗海 618, 619, 623 浅齿 楼梯草 257, 285 泸水 沿阶草 667, 679 泸 西柴胡 455, 460, 461 泸 定百合 789, 794 泡木里 118 泡果 冷水花 199, 220, 221 波 叶吊兰 658 波 棱滇芎 408, 410 波 缘赤车 240, 245 沼 生茴芹 489, 505, 506 沿阶草 668, 686, 688 沿 阶草属 641, 665 油 点草属 642, 764 油葱 696 卷丹 790, 812 卷 叶小檗 30, 63 卷 叶黄精 726, 732, 733 卷瓣 沿阶草 668, 683, 685 青麻 316 青蛇莲 702 环根芹 451, 452 环 根芹属 395, 450 环翅 芹亚族 595, 618 玫 红百合 790, 802, 803 斩蛇箭 714 软 三股筋 222 软雀花 373, 378, 379 轮 叶黄精 726, 730, 731 轮 叶蒲桃 122 拐仗七 286 抽 葶藁本 567, 580, 581 抽筋草 699 披针 叶百合 805 披麻草 767, 770, 772 抱 茎柴胡 456, 464, 467 抱 茎鹿药 741, 743, 747 松 叶防风 546 松叶 西风芹 543, 546, 547  松 叶百合 790, 802, 813 松叶芹 546 松寿兰 699 松潘 矮泽芹 399, 400, 402 林 地峨参 387 林 地藁本 567, 590 刺芫荽 380, 381 刺 芫荽属 372, 380 刺 果峨参 385, 387, 388 直 立茴芹 488, 501, 502 直 杆蓝桉 98, 102 直刺 变豆菜 372, 375, 376 苦丁 153 苦丁茶 168 苦连翘 143 苦沉茶 168 苦爹菜 495 茎 花苎麻 312, 317 苤 菜跌打 695 苔间 丝瓣芹 478, 482, 483 帚 序苎麻 312, 315, 317 具苞十 大功劳 22 具苞 糙果芹 474, 475 具 苞藁本 568 具 梗小檗 60 昆明十 大功劳 24 昆 明小檗 29, 48, 50 昆明芹 406 易 门小檗 55, 57 果马根 114 果伴 316 虎 皮百合 812 虎羊七 495 虎须草 650 虎眼 万年青 823 虎眼万 年青属 643, 822 虎 掌前麻 193 罗帏花 696 罗帏草 696 肾叶 天胡荽 358, 365, 366 肾叶 变豆菜 373 齿 叶荨麻 175, 178 
中 名索引 837  161 ^BC^tL ' 令珠冷 水 花 199, 225 石 X* ' uo 细叶 东俄存 415, 418, 420 细叶禾 鹏是草 154 石! =1111 "丄 细叶 耒久 662 苗昔法 12 细叶芽 383, 384 ^"苜 蒲 64fi, 647, 648 细叶 斧雇 382, 383 尝 苜蒲属 fiAl , 646 细 叶防风 154, 579 细叶 金丝桃 136, 155, 156 细叶 専蛇床 563, 564, 565 PIP^ < 1 - 口口 1 KJ J 9 I 7 it 细叶桉 98, 100 diffvT-^^M 135 • 146 i-L. •nr *-*-. 170 丄 u o , x ,w 细叶 道前胡 565 细叶 毫撤萍 540 SI 4</|、 壁 34, 85 细米草 267 泰 tH "苗接 72fi, 712 • 733 细 打苴菓 130 i 奥 /1、 壁 33, 78, 79 细序 A 麻 313, 322 2S7 , 278, 279 细尾 楼梯草 256, 267, 269 flP 法首 208 细 软商斧 488, 503 愤: JT/I、 壁 31, 66, 68 细 苟薬本 567, 582, 583 防 M 493 细齿 +t 功劳 16, 26 龟公草 255, 265 1 266 细齿 冷水花 198, 215, 217 ft 脂奥冷 太龙 222 细齿 棱子序 429, 439 > 440 狗赛太 167 细 齿紫麻 346, 349, 351 狗摩 P 参 756 细羞芸 770 狗岩泰 222 细柄 功劳 16, 17, 25 拘骨节 222 细 fi5 沿盼首 666, 674 全平 楼梯首 260, 306 细柄 粉叶 /1、 壁 55 ^ih—^syk 7 }C± TinS ZJ、 ' 细 Sff 道 石会 800, 801 全仂七 7 细 蓄缕子 518 金丝桃 129, 143, 151 细 梨斧厪 454, 511 金 丝桃科 133 细 势前胡 610, 615, 616 全玆桃 雇 134 细动 墓太 567, 586, 587 全 丝泡堂 143 细 咎蒲桃 116 B 7 re 丄丄 u 全^ 蛇 & 5 线 叶水芹 548, 551, 552 会 丝幽蝶 151 全汀 /1、 壁 32, 77 錄型接 子^ 1 429, 435, 436 全;^ /1、 壁 31 . 71 ^frf-Taf^ 510, 511 *:— j H 1 |M| *lO J > \J J ^ M. X 全 瑰纳树 99 九画 会针 fiQ? 金线 吊白米 653 亮蛇床 563, 564 金柴胡 469 亮 蛇床属 542, 563 金黄 滇百合 800 弯柱 刺红珠 35 金盘 5 弯萼 金丝桃 136, 148 
838  南 植物志  杳恋 开口箭 705, 706, 707 威 信小檗 30, 57 桥奥冷 太花 198, 207, 209 垫状 棱子芹 428, 430 轿 关 楼梯草 256, 273, 274 挺茎 遍地金 136, 159, 160 统 果 楼梯草 257, 284 柿 叶蒲桃 127 窃衣 391, 392 柠檬桉 98, 99 窃衣属 383, 389 柄花 天胡荽 359, 367, 368 神差养 470 树火麻 184, 185, 186 扁仆冷 7k;ff 224 柳 叶小檗 29, 52, 53 扁竹兰 706 柳叶 红千层 ios 定 tft 316 革 叶茴芹 487, 489, 490 洋吐参 222 草贝母 823 . 洋草果 99, 123 草麦冬 686 洋商番 558 草 甸阿魏 60 7 , 608, 609 洋蒲桃 109, 111 , 114 草 甸藁本 567, 590 v*igit 778 草莓 番石榴 131 法 維花属 643, 777 XjC 7/Kr ^Mj /PS v w 7 ' * ' 茴香 556, 557 洱 源小檗 29, 44, 45 茴芹属 4 54, 487 洱源 It 瓣芹 527, 530, 531, 537 茴香属 5 4 2, 556 活麻 179 荨麻 175, 179, 180, 181, 单 球斧属 542, 558 荨麻树 340 美启列 167 荨麻属 170, 173 美 丽小檗 32, 75, 76 药百合 808 美丽 金丝桃 135, 138, 147 药芹 472 美丽 豹子花 814, 816 荫地 冷水花 200, 231 美丽 棱子芹 429, 431, 432 荞麦 叶贝母 787, 788 美 味芹族 382, 395 茶咯桌 167 美脉 薬 本 566, 570, 571 带叶 东客芹 419 姜状 沿阶草 667, 681 带 叶蒲桃 118 总梗 万寿竹 252, 257, 258 南方 山荷叶 7, 8 前胡族 382, 595 南天竹 12, 14 前胡属 602, 608 南 天竹属 1, 12 送子草 154 南 芒种花 137 类 叶牡丹 10 南竹子 12 春小檗 49 南竹叶 环根芹 251, 253 毒芹 477 南竹根 12 毒芹属 454, 475 南美稔 133 珍珠白 783 南 美稔属 97, 133 珍珠花 812 南 屏蒲桃 127 珍珠 盖凉伞 12 南密花 蜂巢草 335 城口 东俄芹 "5, 418 胡荽 393 厚叶 楼梯草 256, 269, 275 胡萝 卜 640 厚 檐小檗 28, 38, 40 胡萝 卜族 382, 638 
中 名索引  839  胡 萝卜属 638 胡椒草 219 哈 巴百合 790, 811 刺红珠 28, 34, 36, 41 刺齿十 大功劳 27 刺黄连 23, 55, 71 刺黄岭 71 刺黄树 55 点 状小檗 55 点 花黄精 726, 727, 728 点乳 冷水花 198, 216, 217 星叶 丝辦芹 478, 481, 482 星叶草 91, 92 星 叶草属 90 星 叶草科 90 星花粉 条儿菜 649, 652, 654 星粟草 93, 94, 95 星 粟草属 93, 94 显 脉小檗 31, 69, 74 显脉 金丝桃 146 显脉 楼梯草 258, 259, 294, 296, 303 贵 州小檗 29, 42, 15 蚁药 159 虾公菜 252 蚂蚁草 159 思 茅乌楣 122 思 茅茴芹 487, 491, 492 思 茅独活 619, 634, 636 思 茅蒲桃 110, 122 韭 叶柴胡 456, 470, 471 韭菜 过节莲 699 韭菜草 687 秕鳞 八角莲 4 鬼臼 2 鬼臼科 2 急 心解药 699 肺筋草 653 盈 江苎麻 325 钝叶 沿阶草 666, 670, 671 钝 叶独活 618, 621, 622 钝叶 楼梯草 258, 287, 289 钝叶 算盘七 722  钝齿 冷水花 200, 233, 234 钝 瓣小芹 519, 520 钙 原小檗 10, 34, 89 钟花 假百合 783, 784, 785 钩钩节 222 重 波茴芹 488, 497, 499 重 瓣萱草 693 香石榴 131 香叶芹 383 香白芷 619, 620, 624, -625 香芹菜 472 香针树 142 香菜 393 香 根芹属 382, 389 香胶 328 香 胶蒲桃 109, 117 香 棱子芹 429, 430, 431 香 锥头麻 172 香 膏蒲桃 117 香櫻桃 108 匍枝 金丝桃 134, 139 匍 枝柴胡 455, 456, 457 匍茎 沿阶草 666, 669, 671 匍匐 球子草 717, 718 须瓣 开口箭 705, 712, 713 保歪溜 702 狮 定草科 12 独不加 679, 745 独龙十 大功劳 15, 16, 17 独 龙鹿药 740, 748, 750 独龙 楼梯草 259, 300 独 龙藜芦 767, 770 独叶 一枝花 5 独 花黄精 725, 728 独角莲 4 独尾草 655, 656 独 尾草属 641, 655 独活 629 独活属 618 独荷莲 4 独脚莲 4 狭 叶吊兰 657, 659, 660 
840  云南 植物志  狭叶 沿阶草 667, 679, 684 窄 叶百合 804 狭 叶神麦 472 窄竹 叶柴胡 456, 472 狭叶香 胶蒲桃 117 窄 瓣鹿药 740, 742 狭叶 楼梯草 265 浙贝母 773, 776 狭 叶藜卢 767, 769, 770, 771 浙麦冬 687 狭叶 糯米团 334, 335, 336 消疝草 646 狭迭叶 楼梯草 257, 280 海 南蒲桃 123 狭 翅独活 619, 628, 631 海漆 129 狭瓣粉 条儿菜 649, 653, 654 海椒七 10 剑叶 开口箭 706, 715 益辟坚 823 俞疏 楼梯草 259, 297 粉 叶小檗 30, 55, 56 叙 永小檗 31, 66, 70 粉状强 萼小檗 88 怒江十 大功劳 16, 26 粉 条儿菜 649, 653 怒江 天胡荽 359, 367, 368 粉条 儿菜属 641, 649 怒 江百合 789, 797, 798 粉 果小檗 32, 73, 76 怒江 冷水花 200, 231 粉背十 大功劳 27 怒江 豹子花 814, 815 粉 管蒲桃 122 怒 江蒲桃 110, 118 破子草 391 屏 边小檗 30, 58, 59 哥伯属 747 併辺? hKl 早 obo» 674, 672 珠 芽艾麻 185, 188, 1 结实兰 699 珠 鸡斑花 814, 819, 8 结核草 702 桉 98, 104 桉树 99 桉属 97 高 大鹿药 741, 748 格 脉黄精 726, 730 高 山水芹 548, 553, 555 桤叶 楼梯草 260, 307 高 山羌活 450 通 江百合 794 高山粉 条儿菜 649, 650 栽秧花 151, 693 高山 棱子芹 437 秦归 406, 595 高山 囊瓣芹 528, 540 桃儿七 2 高 变豆菜 378 桃 儿七属 1 高 原滇芎 408, 411, 413 桃金娘 129 高 檐蒲桃 110, 127 桃 金娘科 96 离 花小檗 32, 73 桃 金娘属 97, 128 唐松叶 弓翅芹 603, 605, 606 莳萝 558, 559 宽 叶羌活 448, 449 莳萝属 542, 556 宽 叶荨麻 175, 177, 178 赶山鞭 702 宽 叶紫麻 346, 350 都念子 129 宽叶 楼梯草 258, 288, 291 夏须草 697, 698 宽角 楼梯草 259, 298 夏 须草属 642, 697 宽萼 金丝桃 135, 147 真金花 695 宽瓣 豹子花 818 翅茎 冷水花 198, 210 
由 & * HI 翅苞 楼梯草 257, 279, 284 絹毛 楼梯草 259, 303 展萼 金丝桃 136, 148 H "一 画 勐海 冷水花 198, 212, 213 圆 叶茴芹 488, 494, 495 麻力咖 131 圆齿 火麻树 185, 186, 187 麻叶树 340 圆 齿艾麻 187 麻里果 126 圆齿 囊辧芹 527, 530, 531 麻柳叶 340 圆基叶 树火麻 185, 186 麻栗 坡小檗 30, 61, 62 圆锥 丝瓣芹 478, 485, 486 栗果 123 圆瓣 冷水花 199, 223 康 定玉竹 726, 731, 732 鸭儿芹 514, 515 鹿角七 286 鸭 儿芹属 454, 514 鹿含草 222 鸭 脚黄连 15, 23 鹿药属 642, 739 柴胡属 454, 455 鹿葱 693, 695 贼骨草 222 望北京 252 峨参 385, 388 密 毛苎麻 312, 323, 324 哦参属 382, 385 密叶十 大功劳 15, 18, 21 峨眉十 大功劳 15, 19, 22 密伞 天胡荽 358, 359, 361 积雪草 369, 370 密疣果 蝎子草 192, 193, 194 积 雪草属 357, 369 淡 色小檗 32, 73, 74 透茎 冷水花 200, 230, 227 淡黄 花百合 789, 791, 793 透明草 235 渐尖叶 小檗 30, 49, 56, 57, 笕麦冬 687 渐尖 叶独活 619, 634 兜铃 787 渐尖 楼梯草 255, 256, 264, 钻石黄 12 深 绿小檗 33, 80 钻地风 316 深裂竹 根七 735, 737, 738 铁丝草 676 深 紫茴芹 488, 503, 504 铁韭菜 676 淫 羊藿属 1, 7 铁箍散 328 粘 巴巴叶 328 豹子花 814, 818 粘药根 328 豹 子花属 643, 814 粗毛 淫羊藿 9, 11 倒毛 楼梯草 258, 289, 290 粗毛 瘤果芹 428 倒竹伞 756 粗壮 迭叶楼 梯草 257, 280 倒肚散 756 粗角楼 梯草 259, 297 倒卵 叶柴麻 346, 353 粗 莲贝母 773, 774, 775 倒披针 叶蒲桃 110, 120 粗茎 棱子芹 429, 435 倒药 770 粗 齿冷水 花 199, 224 倒稔子 129 粗 根荨麻 175, 179, 181 倒黏子 129 雪 山当归 598 臭 法罗海 619 雪 lli/l、® 31 . 69 JE^ U4 / i ' 。丄, o, 臭 棱子芹 433 雪毡 雾水葛 328, 331, 332 降龙草 153 球 子草属 642, 717 
842  云南 植物志  球根 793 喇 叭淀粉 787 接 心解草 699 啜脓膏 333 接骨木 329 距花 万寿竹 752, 757 接筋 止血草 77 2 野 冬青果 123, 126 描绘 冷水花 215 野百合 790, 793, 799, 802 梗麻 195 野 竹叶菜 741, 748 梅低优 167 野麦冬 686 梭 沙贝母 773, 777 野芫荽 362 菱叶 楼梯草 257, 279, 281 野苤菜 695 菱叶 雾水葛 328, 329 • 野 金针菜 692, 693, 694 萝 卜参 433 野茴香 558 黄七 734 野荨麻 354 黄牛木 167, 169 野 胡萝卜 638 黄 牛木属 134, 165 野麻 316, 343, 354 黄牛茶 167 野麻公 328 黄包袱 7 野麻叶 331 黄百合 812 野蒜花 790 黄爷麻 356 眼晴草 252 黄芽木 167 蛇床 561, 562 黄花 油点草 764, 765 蛇床属 5 4 2, 561 黄花刺 67 蛇毒草 159 黄花香 136, 142, 151 蛇莲 702 黄花菜 692 蛇退 702 黄花鸭 跖柴胡 4 56, 462, 463 蛇踝节 222 黄金草 154 蛆儿草 653 黄 洼瓣花 778, 781 蛆芽草 653 黄 茎小檗 29, 52 雀舌草 154 黄柏 38 雀笼木 167 黄 背小檗 30, 61 隆脉 冷水花 198, 208 黄香面 146 隆 萼当归 595, 596, 597 黄香棵 146 隆缘桉 98, 104 黄海棠 136, 151, 152 梨子草 5 黄浆果 168 梨序 楼梯草 260, 305, 309 黄绿 滇百合 800 掣头草 154 黄精 756 匐枝异 叶茴芹 496 黄脚刺 55 脱节草 699 黄精属 642, 725 豚叶 糙果芹 474, 475, 476 黄薬木 406, 600 铜筷子 2 黄檗 67 铜锤 玉带草 699 菊海啃 646 铜钱草 363 救牛草 151 银叶 雾水葛 328, 331, 332 救命王 154 银盘 5 
中 名索引  843  假 万寿竹 739 假小檗 31, 65, 68 假贝母 787 假乌墨 110, 122 假百合 783, 785 假 百合属 643, 782 假多 辦蒲桃 109, 111 假 香叶芹 385 假香荽 380 假狭 翅独活 629 假 密伞花 天胡荽 359 假 楼梯草 236, 238, 239 假楼 梯草属 171, 236 假 藏小檗 33, 78 盘龙七 702 盘托 楼梯草 260, 306 猫儿伞 12 猪仔生 709 猪草 238 猪食叶 313, 352 猪嗓管 709 绿赤车 240, 244, 246 绿 叶小檗 55, 57 绿 花百俣 790, 810 绿花 矮泽芹 399, 403, 404 绿茎 楼梯草 256, 268, 269 绿春 球子草 717, 720 绿翠草 653 绣墩草 687 绵枣儿 821, 822 绵 枣儿属 643, 821 维 西小檗 34, 59, 89 十二画 富 宁赤车 241, 248 富宁 沿阶草 667, 676, 678 窝儿七 7 阔 叶小檗 34, 87, 89 阔叶 土麦冬 663 阔叶 山麦冬 662, 663 阔 叶麦冬 663 阔叶 假小檗 66  阔 叶蒲桃 109, 113 阔 鞘小芹 519, 520, 522 遍地金 136, 159, 160 道 孚小檗 33, 82, 84 湖 北百合 790, 807 湖 南连翘 153 滑水树 347 滑 叶小檗 29, 46 湄 公小檗 32, 76, 77 普渡 天胡荽 358, 365, 361 锨麻 180 斑鸠窝 12, 154 越 南苎麻 313, 322 喜马拉 雅荨麻 175, 182 喜峰芹 594 喜 峰芹属 543, 594 提 心吊胆 693 搜山猫 10 棕包头 769 棕包叶 702, 704 棱 子芹属 395, 428 棱枝 冷水草 223 棱果 蝎子草 192, 194, 195 棒 丝黄精 726, 729 椭圆 叶水麻 340, 343, 344 椭圆叶 金丝桃 134, 136, 138 萱草 692, 693 萱草属 641, 692 葳严仙 10 葳 参玉术 728 散血草 375 散斑 竹根七 735, 738 散斑假 万寿竹 735 葛缕子 516, 517 葛缕 子亚族 454 葛 缕子属 455, 516 粟米草 94, 95 粟 米草属 93, 94 粟 米草科 91 硫 色百合 793 景东十 大功劳 15, 16 斯特 尼小檗 33, 83 
844  云南 植物志  硬 毛赤车 241, 248 帽 瓣蒲桃 127 硬 叶蒲桃 110, 118 稀齿 楼梯草 256, 271 裂 叶荨麻 180 腋 序苎麻 313 裂 叶独活 619, 628, 630 腋花 扭柄花 722, 723, 724 裂叶 囊瓣芹 527, 532 腋 球苎麻 312, 313, 314 裂苞 舟瓣芹 446, 447 筒花 开口箭 705, 712 裂苞 瘤果芹 422, 425, 426 短 毛托叶 楼梯草 257T 281 裂齿 冷水花 200, 228 短 片藁本 566, 570, 571 裂 瓣小芹 519, 521, 523 短尖 楼梯草 259, 295, 296 强 萼小檗 34, 86 短 序蒲桃 110, 126 雅致 雾水葛 328, 329, 330 短角 冷水花 198, 210 紫玉簪 691 短角 冷水麻 210 紫伞芹 406, 407 短柱 金丝桃 135, 143 紫 伞芹属 395, 406 短柄 小连翘 136, 162, 163 紫 色藁本 567, 583, 585 短药 沿阶草 667, 680, 682 紫红川 滇柴胡 455, 460 短 药蒲桃 109, 114 紫红 滇百合 800 短梗 楼梯草 255, 260, 262 紫 花百合 789, 797, 798 短 棒蒲桃 109, 116 紫花 沿阶草 684 短辐 水芹 546, 549, 550 紫花鸭 跖柴胡 456, 462, 463 短喙 冷水花 200, 230 紫 花鹿药 740, 741 短蕊 万寿竹 752, 753, 754 紫 茎小芹 519, 522, 523 鹅 不食草 362 紫茎芹 513 鹅脚板 495 紫 脉滇芎 408, 409 锐 叶茴芹 489, 509 紫 袍玉带 699 - 锐 齿小檗 31, 47, 64 紫麻 346, 351, 352 锐齿 楼梯草 259, 295 紫麻属 171, 346 锐裂 齿顶叶 冷水花 228 紫麻 楼梯草 256, 268 锈毛 楼梯草 256, 272 紫 斑百合 790, 804, 806 锈茎 楼梯草 260, 310 紫斑 洼瓣花 778, 780, 782 奥勒 莫色罗 麻琼瓦 2 紫萼 689, 690, 691 番头里 131 紫 瓣茴芹 489, 509, 510 番石榴 131 喇叭果 131 番 石榴属 130, 97 黑水 薬 本 573 番桃果 131 黑长 叶蒲桃 110, 124 番 櫻桃属 97, 108 黑 叶蒲桃 110, 124, 126, 127 象 耳朵草 229 黑 竹节菜 742 象胆 696 黑 果小檗 31, 65, 68 象募莲 696 黑果树 124 象鼻草 696 黑 紫藜芦 767, 769 疏 毛山芹 600, 601 黑 鹅脚板 375 疏毛 水苎麻 313, 321 黑 II 本 591 疏毛 楼梯草 260, 305, 308 
中 名索引 845  疏叶 香根芹 389, 390 滇蜀 豹子花 814, 816, 817 疏 齿小檗 29, 48, 50 滇黔 楼梯草 257, 276, 277 疏晶 楼梯草 256, 273, 274 滇藏 细叶芹 385, 386 舒筋散 762 滇藏细 叶芹属 382, 383 筋骨草 699 滇 藏荨麻 175, 180 缅芫荽 380 滇藏 粗子芹 425 缅甸 天胡荽 358, 363, 364 滇 藏紫麻 346, 353 缅桃 131 满天红 167 缘叶十 大功劳 24 满天星 362 十三 三画 雾水葛 328, 330, 333 雾 水葛属 171, 328 福 贡小檗 67 瑞 丽蒲桃 120 裸茎 囊瓣芹 527, 534, 535 碎米叶 130 滚龙草 742 碎米果 130 滇东南 冷水花 229 碎米树 130 滇玉竹 739 楼梯草 258, 282, 286 滇 边蒲桃 110, 120 楼 梯草属 171, 254 滇白芷 626 楔 叶滇芎 408, 411, 412 滇芎 408, 409, 414 楔叶 囊瓣芹 527, 528, 529 滇芎属 395, 408 禁官花 153 滇 西小檗 30, 58 榄 绿阿魏 607, 609 滇西 北小檗 33, 83 蒲桃 109, 110, 123 滇西 沿阶草 667, 675 蒲桃属 97 滇西 球子草 717, 720 蓍 叶茴芹 489, 507, 458 滇西 豹子花 814, 818, 819 蒜 头百合 790, 802, 803 滇 西蒲桃 110, 122 蓝果十 大功劳 15, 20 滇西 囊瓣芹 527, 533, 534 蓝 果小檗 32, 72 滇百合 790, 799, 801 蓝桉 98, 99 滇羌活 443 蒙 自水芹 548, 553 滇赤车 249 蒙 自白芷 634 滇钓吻 728, 734 蒙自 金丝桃 135, 145 滇 金丝桃 159 蒙 自藜芦 767, 770, 771 滇前胡 563 隔山七 5 滇南十 大功劳 16, 24 路塞莫 71 滇 南赤车 241, 246, 251 蜂巢草 334 滇南 星粟草 93 蜈蚣草 699, 702 滇 南蒲桃 109, 114 赖 蛤蟆棵 318 滇独活 620 腾 冲独活 619, 629, 631 滇桂 楼梯草 257, 281 锥头麻 172, 174 滇黄精 725, 726, 727 锥 头麻属 170, 172 滇 银柴胡 469 锥序 冷水花 200, 227, 229 滇緬 天胡荽 363 锥 序茴芹 488, 497, 498 
846  云南 植物志  锯叶 变豆菜 372, 373, 374 锡金 丝瓣芹 478, 483, 484 稔子 129 鼠舌草 208 催生草 821 矮小 丝瓣芹 478, 479, 480 矮 小柴胡 456, 469 矮泽芹 399, 401, 402 矮 泽芹属 395, 3»)7 矮 棱子芹 429, 433, 436 矮萱草 692, 694, 695 微 毛小檗 32, 77 微毛 楼梯草 260, 304, 305 微齿 楼梯草 255, 261 微 柱草属 171, 337 微柱麻 337, 339 微 绿苎麻 312, 316 微鳞 楼梯草 257, 282, 283 十四画 蜜油果 130 蜜味桉 98, 105 察瓦 龙小檗 33, 83, 86 褐鞘 沿阶草 666, 669, 701 漾濞 楼梯草 259, 299, 301 碧 江小芹 521 碧江 楼梯草 258, 285 墙草 338, 339 墙草属 171, 338 嘉兰 762, 763 嘉兰属 642, 762 摺 叶萱草 692, 694, 695 模铺铺 334 酸味味 71 酸浆树 168 酸 腌菜果 23 碟 花百合 815 碟花 金丝桃 135, 144 蜘 蛛抱蛋 701, 702 蜘蛛 抱蛋属 642, 701 翠茎 冷水花 197, 201, 203 翠屏草 229  鼻虫窝 124 膜 叶紫麻 346, 350 膜 叶蘿本 567, 576, 578 膜蕨 囊瓣芹 528, 540, 541 鲜 黄小檗 31, 67 疑 似小檗 32, 72 管 花鹿药 741, 746 , 十五画 摩顶 山小檗 32, 75 瘤果 冷水花 197, 205, 206 瘤 果芹属 395, 422 瘤果 棱子芹 429, 432 澜 沧羌活 448, 449, 450 澜沧 沿阶草 666, 668 澜沧 囊瓣芹 528, 537, 538 撑骨散 699 樟叶 楼梯草 258, 288, 289 横脉 万寿竹 752, 755, 758 蕨 叶小芹 519, 524, 525 蕨 叶薬本 567, 591, 592 飘带草 458 墨 江百合 797 蝎 子草属 170, 192 蝎麻 180, 196 鹤庆十 大功劳 15, 22 鹤 庆独活 619, 632, 233 鹤庆 矮泽芹 399, 401, 404 镇心丹 693, 695 德 欽茴芹 488, 497, 498 德 饮独活 619, 629, 630 十六画 鹧鸪木 167 潞西 楼梯草 260, 304 糙叶 水苎麻 313, 321 糙果芹 474, 475 糙 果芹属 454, 474 糙果 囊瓣芹 527, 535, 536 糙独活 619, 626, 627 橙花 开口箭 705, 706, 707 薄片 变豆菜 373, 377, 379 
薄叶 楼梯草 260, 307 懒皮棍 353 镜面草 200, 204, 229 十七画 植 香百合 790 藁本 513, 567, 591, 592 戴本属 543, 566 藏小檗 34, 85 藏当归 620, 628 藏茴芹 488, 493 藏 香叶芹 403, 405 藏香 叶芹属 395, 403 翼叶 棱子芹 4 29, 441, 442 骤尖 楼梯草 259, 300, 301 簇叶 沿阶草 667, 675 簇花 球子草 717, 721 . 簇 花蒲桃 110, 124 黏子 129 穗花粉 条儿菜 651 十八画 鹰嘴尊 冷水花 200, 226, 227 藤麻 252, 253 藤麻属 171, 252 藜芦 769, 770 藜芦属 641, 642, 766 鹭鸶兰 660, 661  鹭 鸶兰属 641, 661 翻天印 770 翻白叶 354 镰叶 冷水花 199, 219, 220 十九画 舞良 囊瓣芹 527, 533, 534 二十画 糯米团 334 糯 米团属 171, 334 糯米根 334 糯米藤 334 巍 山茴芹 488, 496 二 H "— 画 磨 香百合 789, 793 霸王鞭 222 露 扫美多 10 轔 叶小檗 33, 81 鳞 片水麻 340, 344, 345 鱗片 冷水花 199, 218 鳞果 变豆菜 372, 373, 374 二 十二画 囊瓣芹 527, 528, 529 囊 瓣芹属 45 5, 526 
二、 经济植 物索引  (一) 淀粉及 食用类 大 理百合 805 马六 甲蒲桃 114 川百合 808 长 叶水麻 340 长 柱鹿药 744 水芹 548 水翁 128 水麻 343 西 南鹿药 745 百合 790 红果仔 108 洋蒲桃 111 草莓 番石榴 131 茴香 556 荞麦 叶贝母 787 香白芷 624 南美稔 133 高 大鹿药 748 桃金娘 129 黄花菜 692 假 楼梯草 238 紫 花鹿药 741 番石榴 131 蒲桃 no 蒜 头百合 802 (二) 药用类 二 管独活 622 七筋姑 759 九龙盘 702 八角莲 4 小百合 795 大 叶小檗 49 大叶 球子草 719 大花蜘 蛛抱蛋 701 万年青 716  叉柱 岩菖蒲 646 川 八角莲 5 川贝母 774 川芎 573 川百合 808 川滇 变豆菜 378 川 滇柴胡 458 山 冷水花 201 山麦冬 663 山菅兰 761 开口箭 714 天胡荽 362 云南 八角莲 4 无毛粉 条儿菜 650 无柄 金丝桃 137 无粉 刺红珠 35 长 叶水麻 340 长叶 竹根七 735 长 叶苎麻 327 长茎 沿阶草 676 长 柱鹿药 744 中华 天胡荽 363 水翁 128 水麻 343 长 叶藜芦 767 乌墨 110 永 宁独活 629 节 根黄精 726 石筋草 222 玉簪 689 白 亮独活 620 归 叶藁本 586 四 川鹿药 747 四 角蒲桃 118 禾叶 山麦冬 662 地耳草 154 吉祥草 699 西藏 洼瓣花 781 百合 790 
经济植 物索引  849  异 叶茴芹 495 剑叶开 口箭 715 当归 595 sir" rri /n if rj e 浙贝母 776 吊兰 657 粉 叶小檗 55 竹叶 西风芹 543 格 脉黄精 730 竹根七 739 桃金娘 129 多毛 西风芹 545 鸭 脚黄连 23 红 马蹄草 359 积雪草 369 红毛七 10 康 定玉竹 732 序 叶苎麻 318 淡黄 花白百 793 间型 沿阶草 684 深裂 竹根七 737 连药 沿阶草 680 Jen -r" -V- r> 粗毛 淫羊楚 9 杏 叶茴芹 493 粗 茎贝母 774 麦冬 687 梭 沙贝母 777 -Id U-* /» /\ /* 芦荟 696 黄牛木 167 苎麻 314 黄花 油点草 764 束 序苎麻 325 黄花菜 692 卵叶蜘 蛛抱蛋 704 黄海棠 151 单花 宝铎草 753 距花 万寿竹 757 波 缘赤车 245 蛇床 561 沿阶草 686 隆脉 冷水花 208 卷丹 812 假百合 783 卷 叶黄精 732 绵零儿 821 轮 叶黄精 730 阔叶 山麦冬 663 披麻草 770 萱草 693 松叶 西风芹 546 紫 花鹿药 741 刺元荽 380 紫麻 352 直刺变 fi 菜 375 紫萼 691 齿 叶荨麻 178 黑 紫藜芦 769 石菖蒲 647 短片 薬 本 570 细斑 滇百合 800 短 序蒲桃 126 弯蕊 开口箭 706 短 药蒲桃 I" 抚果 冷水花 207 番石榴 131 洼辦花 778 滇黄精 726 荞麦 叶贝母 787 雾水葛 333 南方 山荷叶 7 楼梯草 286 南美稔 133 榄 绿阿魏 607 刺红珠 34 蒲桃 no 点 花黄精 728 蒜 头百合 802 钟花 假百合 784 蒙 自藜芦 770 须瓣 开口箭 712 微柱麻 337 狭 叶藜芦 769 嘉兰 762 狭 翅独活 628 摺 叶萱草 695 
850  云南 植物志  蕨 叶藁本 591 糙独活 626 橙花 开口箭 706 薄片 变豆菜 371 镜面草 229 薬 本 591 藏 香叶芹 403 穗花粉 条儿菜 651 鹭鸶兰 661 糯米团 334 磨 香百合 793  (三) 观赏类  玉簪 689 百合 790 尖 被百合 794 玫 红百合 802 南天竹 12 紫萼 691  大叶桉 104 贝母 823 白千层 106 百合 790 赤桉 100 芫荽 393 卷丹 812 直 杆蓝桉 102 细叶桉 100 柠檬桉 99 莳萝 558 黄牛木 167 隆缘桉 104 葛缕子 516 蜜味桉 105  (四) 芳 香油类  (五) 糅料类  阔 叶蒲桃 113  (六) 树脂 树胶类  乌墨 110  黄海棠 151  (七) 纤维类  少 毛全缘 叶紫麻 347 长 叶水麻 340 长 叶苎麻 327 水麻 343 艾麻 189 全缘 叶紫麻 347 红 齿紫麻 349 红紫麻 347 红 雾水葛 328 苎麻 314 齿 叶荨麻 178 荨麻 180 宽 叶紫麻 350 珠 芽艾麻 188 粗 根荨麻 179 棱果 蝎子草 195 紫麻 352 糯米团 334 鳞 片水麻 345  (八) 用材类  大叶桉 104 红胶木 107 赤桉 100 直 杆蓝桉 102 细叶桉 100 黄牛木 167 蓝桉 99 蜜味桉 105  小叶 冷水花 235 山麦冬 663 中 甸独活 632 吐烟花 242 吊兰 657 红千层 106 红胶木 107  (九) 其他 
三、 拉丁 名索引  A  Acalypha brack y stack y a auct. non 230 Achudemia insignis 202 A, japonica 202 Acronema 454 » 477 A. astrantiifolium 478, 481, 482 A. chienii 487 A. commutatum 478, 484, 485 A. forrestii 478, 479 A. handelii 478, 481, 482 A. hookeri 478, 483, 484 A. muscicolum 478 , 482 , 483 A. paniculatum 478, 485, 486 A. schneideri 478, 480 A. szechuanense 487 A. tenerum 478, 479, 480 A. tenerum auct. non 483 A. wolffianum 478, 479, 480 Aletris 641, 649 A. alpestris 649, 650 A. cinerascens 649 , 652 A. delavayi 650 A. dielsii 650 A. foliosa var. sikkimensis 650 A . formosana 650 A. glabra 649, 650 A . gracilipes 652 A. japonica 653 A, khasiana 651 A . lanuginosa 651 A. lanuginosa var. khasiana 651 i4. mairei 651 A. megalantha 649, 652 A. nepalensis 651 A. nepalensis var. delavayi 651  A. pauciflora 649 , 650 A. pauciflora var. pauciflora 651, 653 A. pauciflora var. khasiana 651 A. pauciflora farminuscula 651 A, sikkimensis 650 A. spicata 649, 653 A. spicata var. fargesii 653 A. stelliflora 649, 652, 653 A. stenoloba 649, 653, 654 Aloe 641, 696 A. barbadensis var. chinensis 696 A. chinensis 696 A. perfoliata var. vera 696 A. vera var, chinensis 696 Ammineae 382, 454 Ancistrolobus ligustrinum 167 Anethum 542, 556  A. foeniculum 556 A. graveolens 558, 559 A. sawa 558 Angelica 595 A. apaensis 619 A. candollei 565 A. daucoides 573, 584 A. duclouxii 595, 596, 597 A. forrestii 598 A. likiangensis 595, 598, 599 A. longicaudata 598 A. longipedicellata 600 A. longipes 600 A. miqueliana auct. non 596 A. oncosepala 595, 596, 597 A. rivulorum 443 A. scaberula 600 A. sinensis 595, 596  Anguillaria indica 823 Anthericum comosum 657 
852  云南 植物志  A. nepalense 658 Angelicinae 595 Anthriscus 382, 385 A. boissieui 383 A. nemorosa 385, 387, 388 A. sylvestris 385, 387, 388 A. yunnanensis 387 Apium 454, 472 A. graveolens 472, 473 A. involucratum 475 Arcuatopterus 602 A. filipedicellus 603, 604 A. linearifolius 603, 606 A. thalictroideus 603, 605, 606 Arracacia delavayi 414 Ascyrum filicaule 156 Asparagus graminifoltus 663 Aspidistra 642, 701 A. elatior 701, 702 A . kouy-tchensis 702 A. kouy-tchensis var. aucubaemaculata 703 A. lurida 701, 702, 703 A. punctata 702 A. punctata var. albomactdata 702 A. tonkinensis 701 A. typica 701, 703, 704 Athamantha chinensis 561 Atdisconema aspersa 737 A. pernyi 737 B Balansae phytum tonkinense 172 Barnardia scilloides 821 Berberidaceae 1 Berberis 1, 27 B. acuminata 30, 49, 56, 57, 58, 63 B. aemulens 90 B. aggregata var. integrifolia 33, 81, 84 B. amabilis 30, 60 B. amabilis var. holophylla 61 B. ambigua 32, 72 B. amoena 32, 75, 76  D amoena var. umbelli flora 75 T> Ij, ap proximata 9 r> S3, approximata var. cam pylogyna Q C 00 T> O. crq CO o. atrocarpa 31 , 65 , 68 D £>. atrocarpa var. suijiangensis 47 TJ atroprasina 33 , 80 B. ber gmanniae var. acamthophylla 60 B. calcipratorum 34 , 89 B. ca pillaris 3 7 T> O. caudatiiolia 3 丄, t)8 , bZ » 65 B. cavaleriei 29, 42, 45 r>. centitlora 61 ♦ 64 B. chrysosphaera 90 B. concolor 32, 75 B. coryi 66 , ol B. crassilimba Zo * 38, 4U B. D. dawoensis 33, 82, 84 r> D. deinacantha 29 , 45 , 46 B. deinacantha var. valida 46 Jt>. delavayi 31, 71 o £>, delavayi var. wachinensis 69 D densa 54 ■D D. diaphana 31, 67 B. dictyophylla 28, 34, 36, 41 B. dictyophylla var. campylogyna 35 T> £>. dictyophylla var. epruinosa 35 B. dolichostemon 42 B. dumicola 31, 63 ±L elegans 75 IS. emilii 42 D. fallase 31, 54, 65, 68 r> fallase var. latifolia 66 B. fengii 28, 38, 40 B. ferdinandi-coburgii 29, 48 , 49 , 51 B. ferdinandi-coburgii var. vernalis 49, 51 B. forrestii 32, 77 B. franchetiana 33, 83 B. franc hetiana var. glabripes 83 B. franchetiana var. gombalana 85 B. franchetiana var. macrobotrys 85 
拉丁 名索引  853  B. gagnepanii var. lanceifolia 32 , 72 B. nummularia var. sinica 80 B. gracilipes 25 B. nutanticarpa 33, 78, 79 B. graminea 90 B. pallens 32, 73, 74 B. griffithiana 90 B. papillifera 34 , 85 B. grodtmannia var. flavoremea 29, 52 B. paraspecta 28, 38 B. hibbardiana 55 B. pectinocraspedon 29, 48, 50 B. holocraspedon 30, 61, 62 B. petrogena 31, 63 B. hsuyunensis 31, 66 « 70 B. phanera 31, 69, 74 B. humido-umbrosa var. inornata 33, 82, 84 B. pingbienensis 30, 58, 59 B. hypoxantha 30, 61 B. platyphylla 34, 87, 89 B. incrassata var. bucahwangensis 31, 66, 68 B. praecipus var. major 42 B. incrassata var. fugongensis 67 B. prainiana 46 B. insolita 29, 47 B. pruinocarpa 32, 73, 76 B. integerrima 80 B. pruinosa 30, 55, 56, 60 B. iteophylla 29, 52, 53 B. pruinosa var. barresiana 55, . B. jamesiana 33, 79, 80 B. pruinosa var. brevipes 55 B. jamesiana var. leucocarpa 80 B. pruinosa var. centiflora 64 B. kunmingensis 29, 48, 50 B. pruinosa var. punctata 55 B. lecomtei 34, 86, 87 B. pruinosa var. tenuipes 55 , 60 B. lepidifolia 33, 81 B. pruinosa var. viridifolia 47 , 5 B. leptoclada 75 B. pseudo-tibetica 33 , 78 B. leucocarpa 80 B. qiaojiaensis 28, 42, 43 B. levis 29, 44, 52, 53 B. replicata 30, 63 B. levis var. brachyphylla 52 B. rockii 32, 75 B. Hjiangensis 31, 67, 69, 70 B. schneideri 75 B. liophylla 29, 44, 46 B. sch neideriana 4 7 B. liophylla var. conglobata 42 B. sikkimensis var. vglabramea ; B. ludlowii 28, 36, 37 B. silva-taroncana 33, 79, 80 B. ludlcrwii var. capillaris 37 B. silvicola 63 B. ludlowii var. deleica 28, 37 B. sinensis, var. elegans 75 B. ludlcruhi var. saxiclivicola 37 B. sinensis, var. typica 86 B. macrosepala var. deleica 37 B. solutiflora 32, 73 B. mairei 30, 60 B. spraguei 30, 58 B. malipoensis 30, 61, 62 B. spraguei var. pedunculata 60 B. mekongensis 32, 76, 77 B. stearnii 33, 83 B. microtricha 32, 78 B. stiebriziana 28, 35, 36, 41 B. minutiflora 28, 41, 42, 43 B. subacuminata 30, 54 B. minutiflora var. yulungshanensis 28, 42 B. subcoriacea 69 B. muliensis 28, 37 B. suberecta 34, 88 B. muliensis var. atuntzeana 37 B. subholophylla 32, 72 B. muliensis var. beimanica 28, 38 B. sublevis 29 , 44 B. nepalensis 20 B. sublevis var. exquista 44, 46 
854  云南 植物志  B. sublevis var. grand i folia 44 B. sublevis var. microcarpa 46 B, subtriplinervis 25 B. taliensis 31, 63, 69, 70 B. taronensis 90 B. thibetica 34, 86 B. thunbergii var. glabra 86 B* thunbergii var. pa pillifera 85 B. tianbaoshanensis 28, 39, 41 B. tomentulosa 32, 77 B. tsarongensis 33, 83, 86 B. valida 46 B. validisepala 34, 86 B. validisepala var. primoglauca 88 B. veitchiorum 22 B. vemalis 49, 52 B. ivcdlichiana var. gracilipes 46 B. wallkhiana var. microcarpa 46 B. wallichiana f. arguta 64 B. wallichiana f. parvifolia 54 B. wangii 29, 47 B. weisiensis 34, 59, 89 B, weixinensis 30, 57 B. willeana 29, 44, 45 B. imlleana var. serrulata 44 B. wilsonae 31, 71, 74 B. wilsonae var. guhtsanica 72 B. wilsonae var. parvifolia 71 B. woomungensis 28, 41, 43 B, wuliangshanensis 29, 49 , 50 B. yunnanensis 30, 58, 59 B. yunnanensis var. platyphylla 89 B. zanlanscianensis 47 Boehmeria 171, 311 B. bicuspis 312, 319, 320 B. canescens 321 B • cavaleriei 219 B. clidemioides 317 B. clidemioides var. clidemioides 321, 317 B. clidemioides var. diffusa 312, 318, 320 B, clidemioides var. umbrosa 312, 318, 319 B. comosa 318  diffusa 318 diffusa auct. non 329 diversifolia 317 elegantula 331 esquirolii 356 frondosa 329, 352 frutescens 352 frutescens var. viridula 316 frutescens auct. non 356 glomerulifera 313 glomerulifera var. glomerulifera 312, 314, 315 glomerulifera var. leioclada 312, 314 hamiltoniana 313, 322 heteroidea 317 ing jianensis 325 leiophylla 312, 314 macrophylla 319, 327 macrophylla var. macrophylla 313, 319, 320 macrophylla var. canescens 313, 321 macrophylla var. scabrella 313, 321 macrophylla var. tomentosa 323 martinii 212 maugertii 318 nivea 316 nivea var. nivea 312, 316, 324 nivea var. crassifolia 356 nivea var . viridula 312, 316 pauci flora 311 penduliflora 313, 326, 327 pilosiuscula 313, 321 platyphylla 319 platyphylla var. canescens 321 hamiltoniana 322 macrostachya 319 pilosiuscula 322 scabrella 321 tomentosa 323  platyphylla var. platyphylla var. platyphylla var. platyphylla var. platyphylla var. polystachya 313 , 323 pseudotricus pis 318 puya 356 sanguinea 329 scabrella 321 
拉丁 名索引  855  B. siamensis 313 , 325 , 326 B • sidae folia 317 B. spirei 325 B. squamigera 337 B. tomentosa 312, 323, 324 B. tonkinensis 313 , 322 B. umbrosa 318 J5. vimineus 329 B. zollingeriana 312 , 315 , 317 Brathys japontca 154 Bryocles ventricosa 691 Bupleurum 454, 455 B. candollei 458 B. candollei auct. non 466 B. candollei var. candollei 455, 458, 459 B. candollei var. atropurpureum 455, 460 B. candollei var. virgatissimum 460 B. commelynoideum 462 B. commelynoideum var. commelynoideum 456 , 462, 463 B, commelynoideum var. flaviflorum 456, 462, 463 B, dalhousieanum 455, 456, 457 B. falcatum subsp. eu falcatum var. gracillimum 466 B. falcatum subsp. 2. marginatum 470 B. falcatum subsp. marginatum var. stenophyllum 472 B. falcatum var. 1. marginatum 470 B. falcatum var. stenophyllum 472 B. gracillimum 456, 466, 468 B, hamiltonii 469 B. hamiltonii var. hamiltonii 456, 468, 469 B. hamiltonii var. humile 456, 469 B. handelii 466 B. kunmingense 456, 470, 471 B. langicaule auct. non 466 B. longicaule var. amplexicaule 456 , 464, 467 B. longicaule var. dalhousienum 456 B. longicaule var. franchetii 456, 466, 467 B. longicaule var. tibetanicum 462 B. luxiense 455, 460, 461  B, marginatum 470 B. marginatum var. marginatum 456 ♦ 470, 471 c Callistemon 97, 105 C. rigidus 105, 106 C, salignus 105 Cam pylandra aurantiaca 706 C. kxvangtungensis 714 C. longibracteata 706 C. viridiflora 714 C, rvatanabei 714 C. xvattii 706 Cardiocrinum 643 , 786 C. giganteum 787, 788 C.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 787 Carinae 454 Carum 455, 516 C. baniculatum 485 C. cardiocar pum 539 C. carvi var. gracile 518 C. carvi f. carvi 516, 517 C. carvi f. gracile 518 C. caudatum 507 C. coriaceum 489 C. cruciatum var. linearilobum 519 C. delavayi 537 C. dissectum 511 C, dolicho podum 524 C. filicinum 537 C. forrestii 519 C. franchetii 511 C. gracile 518 C. hookeri 483 C. loloense 415 C. mairei 537 C. molle 530 C. purpurea 509 C. scaberula 474 C, scaberulum var, ambrosii folium 475 C. schizopetalum 521 C. sinense 537 
856  云南 植物志  C. tenerum 479 C. vaginatum 524 C. yunnanense 491 Caryophyllus malaccensis 115 Caucalis japonica 391 C. scabra 391 Caulophyllum 1 , 10 C. robustum 10, 13 Centella 357, 369 C. asiatica 369, 370 C. rubescens 503 Chaerophyllopsis 382, 383 C. huai 385, 386 C. huai auct. non 386 Chaerophyllum 382, 383 C. nemerosum 387 C. scabrum 391 C. sylvestre 387 C. villosum 383, 384 Chamabainia 171, 337 C. cuspidata 337 C. cuspidata var. cupidata 337, 339 C. cuspidata var. denticulosa 338, 339 C. squamigera 337 Chamaesium 395, 397 C. delavayi 399, 401, 404 C. frigidum 403 C. novem-jugum 399, 400, 401 C. paradoxum 399, 401, 402 C. spatuliferum 399 C. spatuliferum var. minor 399, 400 C. spatuliferum var. spatuliferum 399 C. thalictrifolium 399, 400, 402 C. viridiflorum 399, 403, 404 Chlorophytum 641 , 657 C. catdiferum 658 C. chinense 657, 659, 660 C. comosum 657 C. flaccidum 659 C. khasianum 659 C. malayense 657, 658 C. mekongense 659  C. nepalense 657, 658, 659 C, orchidastrum auct. non 658 C . oreogenes 659 C. platystemon 659 C. undulatum 659 Cicuta 454, 475 C. virosa 477 Circaeaster 90 C. agrestis 91, 92 Circaeasteraceae 90 Cleistocalyx 97, 128 C. operculatus 128 Clintonia 642, 759 C. alptna 759 C. alpina var. udensis 759 C. udensis 759, 760 C. udensis var. alpina 759 C. udensis ssp. alpina 759 Cnidium 542, 561 C. monnieri 561, 562 Colania tonkinensis 701 Compsoa mactdata 764 Conocephalus lanceolatum 173 C • naucleiflorus 172 C. sinensis 172 C. suaveolens auct. non 172, 173 C. subtrinervius 173 Convallaria cirrhifolia 734 C. japonica 687 C. japonica var. minor 687 C. s pic at a 663 C. verticillata 730 Corchorus pelygonetum 766 Coriandreae 382 , 393 Coridandrum 393 C. sativum 393, 394 Cortia 543, 594 C. depressa 594 C. xvallichiana 565 Cortiella hedinii 430 Cot y Ionia bracteata 371 Cratoxylon dasyphyllum 168 
拉丁 名索弓  857  C. pruniflorum 168 Cratoxylum 134, 165 C. chinense 167 C. cochinchinense 167, 169 C. formosum subsp. pruniflorum 167, 168, 169 C, ligustrinum 167 C. polyanthum 1 67 C. polyanthum var. ligustrinum 167 Cryptotaenia 454 , 514 C, canadensis auct. non 514 C. canadensis subsp. japonica 514 C. canadensis var. japonica 514 C. japonica 514, 515 Cry ptotaenio psis a f finis 530 C, cardiocar pa 539 C. cuneifolia 528 C. decipiens 540 C. delavayi 537 C. kiangsiense 540 C. mairei 537 C. mollis 530 C. nudicaidis 535 C. sinensis 537 C. trichomani folium 540 C, vulgaris 532 C. zvolffiana 533 Cyolorhiza 395, 450 C. edosmoides 451 , 453 C. waltonii 451, 452 C. waltonii var. major 451 D Dactylaea schizopetala 521 Dauceae 382, 638 Daucus 638 D. carota 638 D. carota yar. carota 638 D. carota var. sativa 640 Debregeasia 171, 340 D. edulis auct. non 343 D. elliptica 340, 344, 345 D. japonica 343  D. libera 340, 341 D. longifolia 340, 342 D. obovata 353 D. orientalis 340, 342, 343 D. saicifolia auct. non 341 D. spiculifera 345 D. squamata 340, 344. 345 D. squanata 343 Z). velutina 341 D. wallichicna 343 » 345 Decaspermum 97, 129 D. albociliatum 130 D. austo-hainanicum 130 D. cambod ianum 130 D. esquirolii 130 D. fruticosum auct. non 130 D. glabrum 130 D. gracilentum 1 30 D. montanum 130 Z). paniculatum 130 D. parviflorum 130 Dendrocnide basirotunda 187 Z). sinuata 187 D, urentissima 185 Dentariodeae 527 Dianella 642, 761 D. ensifolia 760, 761 D. nemorosa 761 Dickinsia 358, 371 D. hydrocotyloides 370, 371 Diphylleia 1 , 7 D. cymosa 7 Z). cynosa ssp. sinensis 7 D. grayi 7 D. sinensis 7, 8 Disporopsis 642, 734 D* arisanensis 737 D. aspersa 735, 738 D. fuscopicta 735, 736, 739 D. longifolia 735, 736 D. mairei 729 Disporum 642, 751 
858  云南 植物志  D. bodinieri 752, 753, 754 D. bodini^rsi auct. non 752 D. brachystemen 753 D. caicaratum 752, 757, 759 D. cantoniense 752, 754, 756 D • cavaleriei 752 D. chinensis 756 D. esquirolii 766 D. flavens 753 Z). flavens subsp. flavens 755 D. longistylum 752 D. parviflorum 756 D. pedunculalum 752, 757, 758 D. pitsutum 756 D. pullum 756 D. pullum var. avali folium 753 D. sessille auct. non 755 D. sessile var. pachyrrhizum 753, 755 D. trabeculatum 752, 755, 758 D. uniflorum 752, 753 D. wallidii 757 Diuranthera 641 , 661 D. major 611 Dracaena ensifolia 761 £). gramini folia 663 Droguetia 171, 311 D. diffusa 311 D, pauciflora 311 Dubrueilia microphylla 235 Dysosma 1 , 2 D. aurantiocaulis 4 D. delavayi 2 D. furfuracea 4 D. pleiantha 5 D, pliantha 2 D. veitchii 4 , 5 , 6 D. versipellis 2, 4, 5, 6 E Elatostema 171, 254 E. acuminatum 255 , 264 E. acuminatum var. striolotum 264  E. acutitepalum 260, 310 E. albopilosum 260, 305, 308 E. aliferum 257, 279, 284 E. ansutum 280 E. ansutum var. nasutum 257, 280, 282 E. ansutum var. puberulum 257, 281 £. ap proximatum 271 E. atropurpureum 260, 305, 307 E. attenuatum 256, 270 E. auriculatum 258, 290 E. backeri 257, 276, 277 E. backeri var. villosulum 276 E. balansae 258, 294 E. biglomeratum 255 , 267 E. bijiangense 258 , 285 E. bodinieri 300 E. breviacuminatum 259 , 295 , 296 E . brevipedunculatum 255, 260 , 262 E. corniculatum 255 , 261 , 262 E. crassiusculum 256 , 269 , 275 E. crenatum 257, 285 E. crispulum 259 , 302 E. cuneatum 256 , 271 E. cuspidatum 300 E. cuspidatum var. cuspidatum 259, 300, E. cuspidatum var. dolichoceras 259, 302 E. cyrtandraefolium 259, 295 £. dissectoides 306 E. dissectum 260, 306 E. dulongense 259, 300 E, ferrugineum 260 , 310 E. ficoides 260, 306, 309 E. ficoides auct. non 280 E. grif fithianum auct. non 251 E. gungshanense 257, 283 E. hekouense 260, 304, 305 E. henry anum 245 E. henry anum var. oligodontum 251 E. herbacei folium 295 E . heyneanum 241 E. hookerianum 256 , 273 , 274 E . ichangense 254 
拉丁 名索引  859  E. integrifolium 264 E. integrifolium var. integrifolium 255, 265, 266 E. integrifolium var. tomentosum 255, 265 E. involucratum 258, 286, 283 E. jingpingense 260, 306 E. laevigatum auct. non 252 E. laevissimum 263 E. laevissimum var. laevissimum 255, 263 E. laevissimum var. puberulum 255, 264 E. lanifolium 260, 307 E. laxisericeum 259, 303 E. lihengianum 264 E. lineolatum 255, 265, 266 E, lineolatum var. majus auct. non 263 E. longibracteatum 257, 277, 278 E. longipetiolatum 298 E. longistipulum 258, 294, 296 E. luxiense 260, 304 E. mabienense var. sexbracteatum 258, 286 E. macintyrei 258, 292 E. megacephalum 258, 291, 292 E. microdontum 255, 261 E. microtrichum 260, 304, 305 E. mimutifurfuraceum 257, 282, 283 E. minutum 270 E. mollifolium 258, 291, 293 E. monandrum 271 E. monandrum f. monandrum 256, 272, 274 E. monandrum f. ciliatum 256, 272 E. monandrum f. pinnatifidum 256, 272 E. muscicola 272 E. myrtillus 256, 273, 274 E. obtusum 258, 287, 289 E. oreocnidioides 256 , 268 E. pachyceras 297 E. pachyceras var. pachyceras 259, 297 E. pachyceras var. majus 259, 298 E. papillosum 254 E. par acuminatum 264 E. paragungshanense 283 E. parvum 256, 270 E. paucidentatum 251  E. petelotii 258, 288, 289 E. platyceras 259, 299 E. platyphyllum 258, 288, 291 E. platyphyllum var. bolansae 294 E. platyphyllum auct. non 309 E. polystachyoides 255, 261, 262 E. pseudocuspidatum 259 , 298 E. pseudodissectum 257, 281 E. pseudoficoides var. pubicaule 260 , 308 E. pubipes 259, 302 E. radicans var. grande 247 E. re pens 244 E. re pens var. pulchrum 244 E. retrohirtum 258, 289, 290 E. rhombiforme 257, 279, 281 E. rupestre auct. non 292 E. rupestre var. salici folium auct. non 294 E. salyinioides 278 E. salvinioides var. salvinioides 257, 278, 279 E. salvinioides var. angustius 257, 280 E. salvinioides var. robustum 257, 280 E* sesqui folium 264 E, sesqui folium var. tomentosum 265 E. sessile var. cuspidatum 300 E. sessile var. cyrtand rae folium 295 E. sessile var. pubescens 295 E. sessile var. ulmifolium 295 E. sinense 256, 275 E. sinense var. longecornutum 275 E. sinense var. trilobatum 275 E. stigmatosum 259 , 303 E. stipulosum 280 E. stipulosum var. puberulum 281 E. strache yanum 270 E. subtrich otom a m 263 E. suhtrichotomum var. corniculatwn 261 E. surculosum var. ciliatum 272 E, surculosum var. pinnatifidum 272 E. tenuicaudatum 267 E. tenuicaudatum var. tenuicaudatum 256 , 267 , 269 E. tenuicaudatum var. lasiocladum 256 , 268 
860  云南 植物志  E. tenuicaudatoides. var . orientalis 267 E. tenuifolium 260, 307 E. trichocarpum 257, 284 E. umbellatum var. ma jus 286 E. umbellatum auct. non 267 E. viride 244 E. viridicaule 256, 268, 269 E. xichouense 257 , 276 , 277 E. yangbiense 259, 299, 301 E. yui 259, 297 E. yunnanense 249 Epimedium 1 , 7 E. acuminatum 10, 11 E. davidii 9, 11 E . komarovii 1 E. membranaceum 9 Eremurus 641 , 655 E. chinensis 655, 656 Eryngium 372, 380 E. foetidum 380, 381 Eucalyptus 97 E. blakelyi 98, 102 E. camaldulensis 98, 100, 101 E. citriodora 98, 99 E. exserta 98, 104 E. globulus 98, 99, 101 E. maculata var. citriodora 99 E. maideni 98, 102, 103 E, melliodora 98, 105 E. multiflora 104 E. polyanthemos 98 , 102 E. robusta 98, 103, 104 E' rostrata 100 E. tereticornis 98, 100 E. torelliana 98 Eugenia 97, 108 E . balsameum 117 E. baviensis 116 E* esquirolii 130 E . fluviatilis 120 E , fruticosa 124 E . jambolana 123  E , jambos 111 E. laosense var. quocensis 113 E. latilimba 113 E. leptantha 116 E . malaccensis 115 E. myrsini folia 123 E. oblatum 127 E. operculata 128 E • parviflora 130 tetragona 118 E. thumra 127 E. uniflora 108 F Fanctia argyi 691 F. cvata 691 F. legandre 691 Feijoa 97, 133 F. sellowiana 133 Ferula 602, 605 F. kingdon-wardii 607, 608, 609 F. olivacea 607, 609 Ferulinae 595, 602 Fleurva 170, 189 F. interrupta 190, 191 Flueggea dracaenoides 669 F. ja ponica 687 F. japonica var. intermedius 684 F. japanicus var. wallichiana 686 F . wallichana 684 Foeniculum 542, 556 F. o fficinale 556 F, vulgare 556, 557 Forskohlea urticaides 311 Fritillaria 643, 773 F. cantoniense 756 F. cirrhosa 773, 774, 775 F. cirrhosa var. bonatii 774 F. cirrhosa var. viridiflava 774 F. collicola 776 F. crassicaulis 773, 774, 775 F. delavayi 773, 777 
拉丁 名索引  861  E. flavida 795 F. lophophora 794 F. macro phylla 786 F. omeiemacs 774 F. souliet 797 F. thunbergii 773, 776 F. verticillata var. thunbergii 776 G Geophila yunnanensis 362 Giraldiella montana 781 Girardinia 170, 192 G. chingiana 195 G. condensata auct. non 195 G. cuspidata 196 G. cuspidata ssp. grammata 195 G. cuspidata auct. non 195 G. diversifolia 192, 193, 194 G. diversifolia ssp. ciliata 193 G. hetero phylla 193 G. longis pica 193 G. longispica ssp. conferta 192, 193, 194 G. polmata 192, 193 G. polmata ssp. ciliata 193 G. polmata auct. non 192, 195, 196 G. suborbiculata 192, 196 G. suborbiculata ssp. grammata 192 , 194 , 195 G. vitifolia auct. non 192 Glinus 93 G. herniarioides 93 G. lotoides 94, 95 Gloriosa 642, 762 G. superba 762, 763 Gonostegia hirta 335 G. pentandra var. hyper id folia 335. H Haplosphaera 542, 558 H. phaea 560, 561 Harrysmithia 454, 511 H. dissecta 511, 512 H eliosciadium tenerum 479  Hemerocallis 641 , 692 H. citrina 692 H. forrestii 692, 693, 694 H. fulva 692, 693 H. fulva var. fulva 693 H. fulva var. kwanso 693 H. fulva var. maculata 693 H. lilio-as phodelus y9 fulva 693 H. nana 692, 694, 695 H. plantaginea 689 H. plicata 692, 694, 695 Heracleum 618 H. acuminatum 634 H. apaense 618, 619, 623 H. barmanicum 619, 624, 625 H. barmanicum auct. non 634 H. bivittatum 618, 622, 625 H. candicans 618, 620, 621, 635 H. canescens 635 H. deqenense 619, 629, 630 H. forrestii 619, 632, 633 H. franchetii 619, 634 H. henryi 619, 634, 636 H. kingdoni 618, 622, 623 H. lanatum auct. non 620 H. likiangense 619, 635, 636 H. mille folio 629 H. millefolium 619, 628, 630 H. nepalense 637 H. obtusifolium 618, 621, 622 H. oreocharis 619, 626, 627 H. rapula 619, 632, 633 H. scabridum 619, $26, 627 H. smithii 628 H. stenopteroides 619, 629, 631 H. stenopterum 619, 628, 631 H. yungningense 619, 629 Hnningia chinensis 655 Hosta 641, 689 H. coerulea 691 H. plantaginea 689, 690 H. ventricosa 689, 690, 691 
862  云' 南 植 物 志  Huolirion mantana 781 H. l 11 1_ „ L 11 1 o r 1 o o -t At bellum subsp. bellum loo » loo» 147 H yarocotyle rubescens 503 H. bellum subsp. latisepalum loo » 14o Hydrocotyle 357, 358 H. bodinieri 159 H. asiatica 369 H, bonatei 164 H. burmanica 363 H. breviflorum 165 H. burmanica ssp* burmanica 358, 363, 364 H, cavaleriei 154 H. burmanica ssp. chinensis 358, 363, 366 H. centiflorum 164 H. burmanica ssp. forrestii 358, 363 H. chinense 154» 167 H. burmarica ssp. handelii 358, 361, 365 H. choisianum 135, 146 H. calcicola 362 H. cochinchinense 167 H. chinensis 363 H. 1 -IOC t t A t cohaerens 135, 139, 141 • H. con ferta auct. non 359 H. curvisepalum 136 , 148 H * forrestii 363 H. delavayi 159 H. handelii 365 H. electrocar pum 161 H. himalaica ssp. himalaica 359, 369 H. elliptitolium 丄 34, 137, 丄 38 H. himalaica ssp. salwinica 359, 367, 368 H. elodeoides loo» 159 » lt>U tt 1 1 o r" o o z? o H. hookeri 358, 367, 368 IT ri • elodeoides auct. non 159 H. javanica auct. non 359 TT hi. taben 丄 db> 162 9 丄 t)d H • javanica var. hookeri 367 T T H. iincaule 丄 dt>, 156, 丄 58 H. javanica var. poaantna ooy TT rl. torrestn 丄; 14V H. nepalensis 358, 359, 360 H. garrettti 143, 丄 4t> H. pod ant ha auct. non 369 H . garrettii var. ovatum 145 H , polycephala 359 H. gramineum 136, 155, 156 H. pseudo- conferta 358, 359, 361 H. hemsleyanum 153 H . rotundi folia 362 H. I t AC henryi 145 H , salminica 367 H. 1 l_— IOC t AC henryi subsp. henryi 135, 145 H. sibthorpioides 358, 361, 362 H. 1 l_ 1 八 1- 二 IOC t AC henryi subsp. hancockn 丄 db, 145 H. sibthorpioides var. sibthorpioides 361, 362 TT H. henryi subsp. uraloides 135, 146 H. sibthorpioides var. calcicola 362 T T H. hookerianum 135 , 143 H. wilfordi 358, 365, 366 H . hookerianum var. leschenaultii 146 Hydrocotyloideae 357 H . hookerianum auct. non 142, 149 H ymenolaena angelicoides 444 H, japonicum 136, 154, 155 H . obtusiuscula 410 H • japonicum var. calyculatum 154 Hypericaceae 1 33 7 J japonicum var. cavaleriei 154 Hypericum 134 H. japonicum var. kainantense 154 H. acmosepalum 135, 141, 142, 143 TT ti , japonicum var. lanceolatutn 154 H. addingtonii 135, 144 H. 1 1 1 IOC -t lagarocladum 135 , 142 H. ascyron 136, 152, 153 H. lalandii auct. non 156 H. augustini 134, 137 H. lancasteri 136, 148 H. bachii 157 H. laxum 154 H. beanii 136, 151 H、 leschenaultii 146 H. bellum 147 H. mairei 157, 164 
拉丁 名索引  863  H. monanthemum 136 , 157, 158 H * monanthemum var. brachypetalum 157 H. monanthemum var. nigro- punctatum 157 H • monanthemum auct. non 159 H . mutilum auct. non 154 H, napaulense 161 H. napaulense auct. non 159 H. patulum 145 H. patulum var. forrestii 149 H. patulum var. henryi 151 H. patulum var. henryi auct. non 150 H. patulum f. forrestii 149 H. patulum subsp. r. hookerianum 143 H. patulum auct. non 150, 151 H . petiolatum 162 H. petiolulatum 136, 162 H . petiolulatum var. orbiculatum 162 H. petiolulatum subsp. petiolulatum 136, 163, 164 H. petiolulatum subsp. yunnanense 136, 163, 164 H. pseudohenryi 136, 150 H. reptans 134, 139 H. sampsonii 136, 152, 161 H. subsessile 135, 140 H • thotnsonii 163 H • trigonum 157 H • uraloides 146 H. wightianum 136, 159, 160 H. yunnanense 164 Hypoxis spicata 653 H yrtanandra hirta 335  Iphigenia 642, 823 I. indica 823  I  J  Jambosa malaccensis 115 Jocaste purpurea 741  L  Laportea 170, 184  L. basirotunda 185, 186 L. bulbifera 185, 188, 190 L. bulbifera var. sinensis 188 L. bulbifera ssp. latiuscula 188 L. bulbifera ssp. rugosa 188 L. chingiana 185 L. crenulata 187 L. cuspidata 189 L. dielsii 188 L. evittata 188 L. forrestii 189 L. giraldiana 189 L, grossedentata 189 L. interru pta 191 L. longis pica 189 L. macrostachya 185, 189, 190 L. oleracea 188 L. sinensis 188 L. sinuata 185, 186, 187 L, terminalis 188 L. urentissima 184, 185, 186 Lecanthus 171 , 236 L. corniculatus 237 L. corniculatus var. corniculatus 236 , 237 L. corniculatus var. yunnanensis 236 , 237 , 239 L. peduncularis 236, 238, 239 L, petelotii var. yunnanensis 237 L. pileoides 236 L, ivightii 238 I^eontice robustum 10 Leucococcus vimineus 329 Ligusticopsis acuminata 589 L. angelici folia 589 L. capillaceum 583 L. francheti 583 L. modesta 586 L. multivittata 580 L. pteridophylla 591 I" rechingerana 584 L . sea pi form is 580 Ligusticum 543 , 566 L. acuminatum 567, 589 
864  云南 植物志  L. angelicifolium 567, 586, 588 L • angelicoid es 444 L . brack yloba 572 L. brachylobum 566, 570, 571 L. calophlebicum 566, 570, 571 L. capillaceum 567, 582, 583 L. changii 567, 578, 579 L. chuanxiong 566, 573, 575 L. daucoides 567, 584, 585 L. daucoides var. souliei 572, 576 L, daucoides auct. non 573 L. delavayi 563, 576, 577 L, delavayi auct. non L. dielsianum 567, 589 L. falcarioides 593 L. foeniculum 556 L. francheti 567, 583, 585 L. glaucescens 593 L. glauci folium 593 L. gyirongense 567, 586, 588 L, hispidum 567, 579, 581 L. integri folium 570 L. involucratum 566, 568 , 569 L. kingdon-wardii 567, 590 L. leoistifolium 594 L . lim prichtii 565 L. mairei 566, 576, 577 L. markgro fianum 591 L. maxonianum 566 , 573, 574 L. modestum 567 , 586 , 587 L. multivittatum 567, 580, 582 L, multivittatum auct. non 524 L. oliverianum 567, 576, 578 L. pseudo-modestum 580 L. pteridophyllum 567, 591, 592 L. rechingeranum 567 , 584, 587 L. scapiforme 567, 580, 581 L. sikiangenses 566, 572, 574 L. silvaticum 567, 590 L . sim plici folium 423 L. sinense 567, 573, 591, 592 L. tenuisectum 594  L. thomsonii 568 L. thomsonii var. thomsonii 566, 568, 569 L. thomsonii var. evolutior 566, 568 L. xvallichii auct. non 573 L. xvaltonii 451 L. weberbauerianum 591 Liliaceae 640 Liliastrum bulbuliferum 783 Lilium 643, 787 L. amoenum 790, 802, 803 />. apertum 814 L. australe 792 L. bakerianum 790, 799 L. bakerianum var. bakerianum 799, 801 L. bakerianum var. aureum 800 L. bakerianum var. delavayi 800 L. bakerianum var. rubrum 800 L. bakerianum var. yunnanense 800 L. bonatii 774 L. brownii 789, 790, 791, 793 L. cavaleriel 808 L. cu preum 810 L. davidii 790, 808, 809 L. duchartrei 790, 807, 809 L. duchartrei var. farreri 807 L. lankongense 807 L, euxanthum 795 L. fargesii 790, 810 L. farreri 807 L. feddei 805 L. formosum 794 L. forrestii 807 L. giganteum 787 L. giganteum var. yunnanense 787 L. habaense 790, 811 L. henricii 789, 797, 798 L. henryi 790, 807 L. hookeri 786 L. hyacinthnium 783 L. lancifolium 790, 812 L • lankongense 807 L. longiflorum 789, 793 
拉丁 名索引  865  L. longiflorum var. scabrum 793 L. lophophorum 789, 794 L. lophophorum var. lophophorum 794 L. lophophorum var. linearifolium 795 L. lo pho phorum su bsp • linearifolium 795 L, lophophorum subsp. ty picum f. ivardii L、 lophophorum subsp. ty picum f. latifolium 7 L. macro phyllum 786 L, majaewle 805 L . mirio phyllum 792 L, myriophyllum 793 L. nanum 789, 795, 796 L, nanum var. flavidium 795 L. nepalense 790, 804 L. nepalense var. nepalense 804, 806 L. nepalense var. birmanicum 805 L. nepalense var. ochraceum 805 L. ochraceum 805 L. papilliferum 790, 808, 809 L. pimulinum var. ochraceum 805 L. pine foteim 802 L. pinifolium 790, 812 L. pseudotigrinum auct. non 800 L. regale 789, 792 I" roseum auct. non 783, 786 L. saluenense 815 L. sargentiae 789, 794 L. sempervivoideum 790, 802, 803 L. sempervivoideum ssp. pinifoteim 790, 802 L. sem pervivoideum auct. non 802 L. souliei 789, 797, 798 L. stewartianum 790, 811 L. sulphureum 789, 791, 793 L. taliense 790, 805, 806 L, thayerae 808 L. thomsomianum auct. non 783 L. tigrinum 812 L. yunnanense 802 Liriope 641, 662 L. graminifolia 662, 663, 664 L. graminifolia var. densifolia 665 L. graminifolia auct. non 663  L. platyphylla 662, 663, 664 L. spicata 662 , 663 , 664 L, spicata var. densiflara 665 L, 5 picata var. latifolia 665 L. spicata auct. non 663 Lirus bodinieri 130 Lloydia 643, 777 L. alpina 778 L. delavayi 778, 781 L. jiliformis 779 L. forrestii 779 L. forrestii var. psilostemon 779 L. ixiolirioides 778, 780, 782 L. longispica auct. non 782 L. mairei 779 L. melanantha 779, 823 L. oxycarpa 778, 779 L. serotina 778 L. serotina var. unifolia 778 L. tibetica 778, 781 L. tibetica var. lutescens 781 L. tibetkaa var. purpurascens 782 L. yunnanensis 778, 779, 780 M Macrogyne convallarie folia 702 Mahonia 1, 12  M. alexandri 20 M. bracteolata 15, 22, 23 M. bracteolata var. zhongdianensis 23 M. caelicolor 15, 20 M. caesia 22, 23 M. conferta 15, 18, 21 M. dolichostylis 24 M. duclouxiana 16, 24 M. duclouxiana var. hilaica 25 M. flavida 15, 23 M. flavida var. integrifoliola 24 M. gracilipes 16, 17, 25 M. hancockiana 16, 24 M. hypoleuca 27 M. ja panic a 1 8 
866  云南 植物志  M. leptcxlonta 16, 26 M. lomariifolia 15, 20, 21 M. lomariifolia var. estylis 20 M. longibracteata 15, 18, 19 M. mairei 23 M. na paulensis 26 M • nivea 27 M . ovwakensis 2 M. paucijuga 15, 16 M. polyodonta 15, 19, 22 M . reticulinervia 16, 26 M. salweenensis 16 , 26 M. setosa 27 M. stamensis 24 M . sitbtrilinervis 2 5 M. taronensis 15, 16, 17 M. veitchiorum 22 Maianthemum 642, 739 M. atropupureum 741, 748 M. dulongense 740, 748, 750 M. forrestii 741, 743, 747 M, fuscum 741, 745 M. gongshanense 741, 750, 751 M. henryi 741, 746 M. henryi var. henryi 746 M. henryi var, szechuanica 747 M. lichiangense 741, 749, 750 M. oleraceum 740, 744 M. purpureum 740, 741 M. szechuanica 747 M. tatsienense 741, 742 M. tatsienense var. tatsienense 742 M. tatsienense var. stenoloba 744 M. zhongdianense 740, 742, 743 Maoutia 171, 354 M. puya 356 Margarocarpus vimineus 329 Med or a divaricata 745 Meeboldia 395, 403 M. yunnanensis 405, 406 Melaleuca 97, 106 M. leucadendron 106  Melanosciadium 395 , 406 M. pimpinelloideum 406, 407 Melanthium indicum 823 Memorialis 171, 334 M. hirta 334 M. pentandra var. hypericifolia 334, 335, 336 Metanarthecium formosanum 650 Missiessya vuallichiana 343 Molluginaceae 9 1 Mollugo 93, 94 M . herniarioides 9 3 M. hirta 94 M. lotoides 94 M. pentaphylla 94, 95, 96 M. pentaphylla var. stricta 96 M. stricta 96 M. triphylla 96 Mondo cernua 687 M . dracaenoides 669 M . intermedins 686 M . japonicus 687 Morocarpus edulis 343 M. japonicus 343 M. microce phalus 352 Myrrhis sylvestris 387 Myrrhodes sylvestris 387 Myrtaceae 96 Myrtus canescens 129 M • cumini 123 M. leucadendra 1 07 M. samarangesis 113 M , tomentosa 129 N Nandina 1, 12 N. domestica 12, 14 Nanocnide 170, 183 N. closii 202 N. japonica 183 Nomocharis 643, 814 N. aperta 813, 814 N. basilissa 814, 816 
拉丁 名索引  867  N. biluoensis 820 N. euxantha 795 N. farreri 814, 818, 819 N. forrestii 814, 816, 817 N. henrici 799 N. lophophora 194 N . lophophrum var. wardii 794 N. mairei 820 N. meleagrina 814, 820 N. nana 795 N. pardanthina 814, 818 N. pardanthina var. farreri 818 N. pardanthina auct. non 818 N. saluenensis 814, 815, 817 N. souliei 797 N. wardii 794 Norysca hookeriana 143 N. hookeriana var. leschenaultii 146 Notholirion 643, 782 N. bulbuliferum 783, 785 N. campanulatum 783, 784, 785 N. hyacinthinum 783 N. macrophyllum 783, 786 Nothosmyrnium 454, 513 N. japonicum 513 N. japonicum var. japonicum 513 N. japonicum var. sutchuensis 514 Notopterygium 395, 448 N. forbesii 448, 449 N. forrestii 448, 449, 450 N. franchetii 448 o Oenanthe 542, 546 O. cdatinervis 549 O. benghalensis 546, 549, 550 O. dielsii 548, 551, 552 O. dielsii ssp. thomsonii 554 O. hookeri 548, 553, 555 O. javanica 549, 550 O. javanica subsp. linearis 551 O. linearis 548, 551, 552  O. linearis ssp. rivularis 553 (). rivularis 548, 553 O. rosthornii 548, 550 O . stolonifera 548 O. thomsonii 548, 554, 555 Oligobotrya henryi 746 O. henryi var. violacea 746 O, limprichtii 746 O, szechuanica 747 Ophiopogon 641, 665 O. aciformis 668, 684 O. amblyphyllus 666, 670, 671 O. angustifoliatus 667, 680, 682 O. bockianus 667, 680, 682 O. bockianus var. angustifoliatus 680 O. bodineri var. pygmaeus 687 O. bodinieri 668, 686, 688, 689 O. chingii 667, 676, 678 O. clarkei 668, 686 O, dracaenoides 666, 669, 671 O . filiformis 686 O. fooningensis 667, 676, 678 O. formosanus 686 • O. grandis 667, 677, 678 O. griffithii 666, 674 O. intermedius 668, 684, 685, 686 O. japonicus 668, 687, 688 O. japonicus var. intermedius 684 O. lancangensis 666, 669 O, latifolius 667, 677, 678 O. longibracteatus 668 , 684 O. lushuiensis 667 , 679 O. mairei 667, 679, 680 O. marmoratus 667 » 674 O. megalanthus 668 , 683 O. pallidus 697 O. peliosanthoides 666, 670, 672 O. pingbienensis 666, 672, 674 O. revolutus 668, 683, 685 O. sarmentosus 666, 669* 671 O. scaber 686 O. sinensis 666, 673 
868  云南 植物志  O. spicatus 663 O. spicatus var. communis 665 O. spicatus auct. non 663, 665 O. stenophyllus 667, 679 O. stolonifer 686, 687 O. szechuanensis 667, 681, 682 O. tienensis 666, 668 O. tonkinensis 666, 672, 673 O. tsaii 667, 675 O. wallichiana 686 O. xylorrhizus 667, 675 O. yunnanensis 667, 675 O. zingiberaceus 667, 683 Oreochorte yunnanensis 387 Oreocnide 171, 346 O. acuminata 347 O. boniana 346, 350 O. frutescens - 352 ()• frutescens ssp. frutescens 346, 351, 352 O. frutescens ssp. occidentals 346, 353 O. frutescens auct. non 353 O. fruticosa 352 O. integrifolia 346, 347 O. integrifolia ssp. integrifolia 346, 347, 348 O. integrifolia ssp. subglabra 346, 347 (). obovata 346, 353 O. rubescens 346, 347, 348 O. rubescens auct. non 347 O. serrulata 346, 349, 351 O. sylvatica 349 O. sylvatica auet. non 347 O . tonkinensis 350 Ornithogalum 643 , 822 O. caudatum 823 O . japonicum 821 O. sinensis 821 Orcmtium japonicum 716 Osmorhiza 382, 389 O. aristata 389, 390 O. claytonii 389 O. laxa 389 Ostericum 595, 600  O. scaberulum 600 O. scaberulum var. scaberulum 600, 601 O. scaberulum var. longiinvolucellatum 602 P Paradisea bulbilifera 783 Parietaria 171, 338 P. debilis var. micrantha 338 P. debilis auct. non 338 P. indica 333 P. lusitanica ssp. chersonensis var. micrantha 338 P. micrantha 338, 339 P. zeylanica 333 Peliosanthes 642, 717 P. arisanensis 719 P. dehongensis 717, 720 P. labroyana 717, 720 P. macrophylla 717, 718, 719 P. macro phyllae 720, 721 P. macrostegia 719 P. minor 721 P. ophiopogonoides 717, 719 P. sessilis 717, 721 P. sinica 717, 718 P. stenophylla 679 P. tashiroi 719 P. teta 717, 721 P. tonkinensis 721 P. yunnanensis 719 Pellionis 171, 238 P. acutidentata 240, 247 P. crispulihirtella 241, 248 P. daveanana 242 P. esquirolii 270 P. funingensis 241, 248 ? P. grif fithiana 251 P. grijsii 241, 251 P. heteroloba 240, 245, 246 P. heyneana 240, 241, 243 P. kettaoensis 245 P. macrophylla 241, 249, 250 P. myrtillus 273 
拉丁 名索引  869  P, paucidentata 241, 246, 251 P. radicans var. grandis 240, 247 P. radicans f. grandis 247 P. repens 240, 242 P. subundulata 240, 245 P. tsoongii 240, 242, 243 P. tsoongii auct. non 242 P. viridis 240, 244, 246 P. yunnanensis 241, 249, 250 Peucedaneae 382 , 595 Peucedanum 602, 608 P. acaule 610, 611 P. angelicoides 610, 612, 613 P. bupleuri forme 543 P. bupleuroides 543 P. delavayi 610, 612 P. graueolens 558 P. hetero phyllum 617 P . kingdon-zuard it 608 P. macilentum 610, 615, 616 P , olivaceum 607 P. paucipartitum 610, 616, 617 P. pubescens 610, 613, 614 P. rubricaule 610, 614, 615 P. tvallichianum 565 P. yunnanense 617 Phalangium nepalense 658 Phellandrium stoloniferum 548 Physospermopsis 395 , 408 P. cruciata 406 P. cuneata 408, 411, 412 P. delavayi 408, 409, 414 P. forrestii 406, 410 P. kingdon-wardii 423 P. obtusiuscula 408, 410 P. rubrinervis 408, 409 P. shaniana 408, 410, 413 Pilea 171, 196 P. alongensis auct. non 202 P. amplistipulata 197, 204 P. angulata 223 P* angulata ssp. angulata 223  P. angulata ssp. latiuscula 199, 224 P. angulata ssp. petiolaris 199, 224 P. anisophylla 200, 232 P. anisophylla var. robusta 233 P. anisophylla auct. non 216, 219, 222 P. approximata var. inciso-serrata 200, 228 P. aquarum ssp. breviconuta 198, 210 P. auricularis 198, 216 P. baviensis 204 P. baviensis var. serrata 202 P. blinii 222 P. boniana 197, 202, 203 P. bracteosa 198, 214 P. bracteosa var. * striolata 214 P. bracteosam 223 P . brevicornuta 210 P. cangyuanensis 198 , 213 , 215 P. cordifolia 215 P. cordifolia auct. non 214, 215 P. cordistipulata 198, 211 P. cuneatifolia 210, 219 P. dielsiana 222 P. dolichocarpa 197, 205, 206 P • elegantissima 222 P. fasciata 224 P. glaberrima 198, 216, 217 P. goglado 216 P. gracilis 199, 225 P. hamaoi auct. non 230 P. hexagona 197, 204 P. hilliana 201 P. hilliana var. hilliana 197, 201, 203 P. hilliana var. corniculata 197, 201 P. hookeriana auct. non 212 P. howelliana 221 P. howelliana var. howelliana 199, 220, 221 P. howelliana var . denticulata 219, 221 P. howelliana var. longipedunculata 1 99 , 222 P. japonica 197, 202, 203 P. kankaoensis 222 P • langsomensis 222 P. lomatogramma 198, 208 
870  云南 植物志  P. longipedunculata 219, 222 P. martinii 198, 212, 213 P. media 222 P. melastomoides 199, 219, 220 P. menghaiensis 198, 212, 213 P. microphylla 201, 234, 235 P . minor 210 P, minute- pilosa 222 P. monilifera 199, 225 P. monsolica 230 P. multicellularis 200, 232 P. muscosa 235 P. nokozanensis 224 P. notata auct. non 207 P. obesa 232 P. obliqua 214 P. ovatinucula 219 P. oxyodon auct. non 208 P. paniculigera 200, 227, 229 P. pellionioides 200, 233, 234 P. penninervis 200, 233, 234 P. pentasepala 202 P. peperomioides 200, 229 P. peploides auct. non 202, 228 P. petelotii 222 P. petiolaris 224 P. plataniflora 199, 222 P. prodtccta 231 P. producta auct. non 212, 224 P. pseudonotata 197, 206, 207 P , pterocatdis 211 P. pumila 200, 227, 230 P. racemosa 200, 226 P. rostellata 200, 230 P. salwinensis 200, 231 P. scripta 198, 215, 217 P. secunda 233 P. semisessilis 199, 219, 220 P. sinofasciata 199, 224 P. smilacij olia 216 P. smilaci folia var. glaberrima 216 P. squamosa 218  P. squamosa var. squamosa 199, 218 P. squamosa var. sparsa 199, 218 尸. stipulosa 223 P . strangulata 224 P. striolata 214 P • subalpina 228 P. subcoriacea 198 , 211 P. symmeria var. pterocatdis 211 P. symmeria var. salxjuinensis 231 P. symmeria var. subcoriacea 211 P. symmeria var. subcoriacea f. stenobasia 207 P. symmeria auct. non 219, 212, 224 P. taitoensis 222 P. trineruia 219 P. trineruia auct. non 211, 222 P. umbrosa 231, 231 P. umbrosa var. umbrosa 200, 231 P. umbrosa var. obesa 200, 232 P. umbrosa auct. non 212 P. unciformis 200, 226, 227 P. verrucosa 198, 207, 209 P. villicaulis 208 P. villicaulis var. villicaulis 198, 208, 209 P. villicaulis var. subglabra 198, 208 P • viridissima 230 P. mightii var. ? roylei 227 P. voightii auct. non 232 Pimpinella 454, 487 P. achilleifolia 489, 507, 508 P. arguta 489, 509 P. asianensis 496 P . astrantiifolia 481 P. atropurpurea 488, 503, 504 P, bisinuata 488, 499, 500 P. candolleana 488, 493 P. candolleana var. candolleana 488, 493, 494 P. candolleana var. rotundifolia 488, 494, 495 P. caudata 489, 507 P. chungdianensis 488, 499, 500 P. commutata 485 P. coriacea 487, 489, 490 P. crispulifolia 489, 510, 511 
拉丁 名索引  871  P. diversifolia 495 - P. diversifolia var. diversifolia 488, 495 P, diversifolia var. stolonifera 488, 496 P. duclouxii 488, 505, 506 P. edosmoides 451 P . engleriana 496 P. feddeana 481 P. fUicina 537 P. flaccida 488, 503 P. flaccidum 503 P. flaceida auct. non 503 P. forrestii 479 P. fortunatii 422 P. grisea 488, 496 P. handelii 481 P. helosciadia 489, 505, 506 P. hookeri 483 P. kingdon-Wardii 488, 497, 498 P. liiana 489, 507 P . likiangensis 418 P. loloensis 415 P • markgra fiana 509 P. monoica auct. non 496 P. muscicola 483 P . peucedani folia 422 P. pseudocandolleana 491 P. purpurea 489, 509, 510 P. refracta 488, 501 P. rockii 487, 489, 490 P. rubescens 488, 503, 504 P. scaberula 474 P. scabendum var. ambrosii folium 475 P. schn^ideri 478 P. sUaifolia 418 P. silvatica 488, 501 P. smith" 488, 501, 502 P. striata 501 P. taeniophylla 419 P. tenera 479 P, tenui folia 418 P. thyrsiflora 488, 497, 498 P. tibetanica 488, 493  P. tilia 419 P, trichomani folia 540 P. urbaniana 488, 500, 502 P. weishanensis 488, 496 P. wolffiana 487, 491, 492 P . yangtzensis 419 P. yunnanensis 487, 491, 492 Plectogyne variegata 702 Pleurospermum 395 , 428 P. a/fine 437 P. amabile 429, 431, 432 P. angelicoides 430 , 444 , 445 P. aromaticum 429, 430, 431 P. atistriacum auct. non 441 P. benthami auct. non 570 P. calcareum 429, 432, 434 P. ca pillaceum 583 P. cavalerii 411 P . cnidiifolium 435 P. crassicaule 429 , 435 P. davidii 429, 441, 442 P. decurrens 429, 441, 442 P. delavayi 414 P. dielsianum 435 P. dochenense 437 P. foetens 429, 433, 434 P. franchetianum 446 P. govanianum auct. non 437 P. govanianum var. bicolor 429, 437, 438 P. handelii 446 P. hedinii 428, 430 P. heracleifolium 430, 443 P. heterosciadiurn 446 P. hookeri var. thomsonii 429, 437, 438 P. kingdo-ivard it 423 P. lecomtianum 435 P. likiangense 429, 439, 440 P. linearilobum 429, 435, 436 P. longicarpum 430, 444, 445 P . langicatde 568 P. markgra fianum 437 P. nanum 429, 433, 436 
872  云南 植物志  P. pseudoinvducratum 437 P. psendoyunnanense 439 P. pulspkgi 446 P. rivulorum 430, 443 P • rubrinerue 410 P. tanaceti folium 435 P. tibetanicum 437 P. wrightianum 429, 432 P. yulungense 439 P. yunnanense 429, 439, 440 Podophyllum 2 P. aurantiocaule 4 P . cavaleriei 229 P. chengii 5 P. delavayi 2 P. emodi 2 P. emodi var. chinensis 2 P. esquirolii 5 P. hexandrum 2 P. mairei 4 P. onzoi 5 P. pispidum 5 P. sikkimensis 2 P, veitchii 5 P. versipelle 4 Poikilospermum 1 70 , 172 P. lanceolatum 172, 173, 174 P. naucleiflorum 172, 174 P. sinense 172 P . tonkinense 172 Polychroa re pens 242 Polygonatum 642 , 725 P. agglutinatum 726 P. anomalum 729 P. bodinieri 737 P. bulbosum 730 P. cathcartii 726, 729 P . cavaleriei 726 P. cirrhifolium 726, 733, 734 P. curvistylum 726, 732, 733 P. darrisii 728 P. delavayi 732  P . ensifolium 737 P. ericoideum 726 P. erythocarpum 730 P. esquirolii 728 P. fargesii 734 P. fuscum 734 P. gentilianum 732 P. hookeri 725, 728 huanum 726 P. kalapanum 734 P. kansuense 730 P. kingianum 725, 726, 727 P. kingianum var. cavaleriei 728 P* laoticum 735 P. lebrunii 734 P. leveilleanum 726 P. mairei 726 P* marmoratum 729 P . mengtzense 729 P. minutiflorum 730, 732 P. nodosum 725, 726 P. prattii 726, 731, 732 P. pumilum 728 P. punctatum 726, 727, 729 P. sinomairei 729 P. sauliei 734 P. stewartianum 734 P. tessellatum 726, 730 ■P. tonkinense 735 P. trinerve 734 P. verticillatum 726, 730, 731 •P. yunnanense 726 Por phyroscias longiped icellata 600 Pouzolzia 171, 328 P. argenteonitida 328, 331, 332 P. elegans 328, 329, 330 P. elegantula 328, 331 P. hirta 334 P. indica 333 P. niveotomentosa 328 , 331 , 332 P. 麵 lis 329 P. avails var. fulgens 331 
拉丁 名索引  873  P • pauci flora 311 P. sanguinea 328 , 330 P. sanguinea var. fulgens 331 P. viminea 329 P. zeylanica 328, 330, 333 Procris 171, 252 P. acuminatum 264 P. crenata 252, 253 P , cyrtand rae folia 295 P. ficoides 309 P. heyneana 241 P. integri folium 264 P. laevigata auct. non 252 P. obtusa 238 P. parvum 270 P . peduncularis 238 P, racemosa 226 P. sesqui folium 264 P. unghtiana 252 Psidium 97, 130 P. cattleianum 、 131 P. guajava 131, 132 P. litorale 131 P. pomiferum 131 P, pyriferum 131 Pternopetalum 455 , 526 P. affine 527, 530, 531 P. caespitosum 528, 539 P. cardiocarpum 528, 539 P. carttlagineum 528 P. cuneifolium 527, 528, 529 P. davidii 527, 528, 529 P . decipiens 540 P. delavayi 528, 537, 538 P. filicinum 527, 535 P. kiangsiense 528, 540, 541 P. longicaule auct. non 537 P. mairei 537 P. molle 530 P. molle var. molle 527, 530, 531 P. molle var. crenulatum 528 P. molle var. dissectum 527, 532  P. nudicaule 527, 534, 535 P. sinense 528, 537, 538 P. subalpinum 528, 540 P. trachycarpum 527, 535, 536 P. trichomanifolium 528, 540, 541 P. vulgare 532 P. vulgare var. vulgare 527, 532 P. vulgare var. acuminatum 527, 532 P. vulgare var. foliosum 527, 533 P. vulgare var. strigosum 527, 533 P. wolffiana 527, 533, 534 P. yiliangense 527, 533, 534 Pterocyclus angelicoides 444 P. rivulorum 443 P. rvol ffianus 444  R  Ramium nivea 316 Reineckia 642, 697 R. carnea 699, 700 R. yunnanensis 699 Rhodomyrtus 97, 128 R. tomentosa 129 Rohdea 642, 716 R. esquirolii 716 R. ja ponica 716 R • urotepala 715 R . rvatanabet 714 s Sanicula 372 S. astrantiifolia 373, 378, 379 S. coerulescens 372, 375, 376 S. costata 375 5. dielsiana 375 S. elata 373, 378, 379 5. elata var. acaulis 373 5. erythro phylla 375 S, europaea var. elata 378 S. hacquetioides 372, 373, 374 5. herma phrod ita 378 S. ichangensis 377 
874  云南 植物志  S. lamelligera 373, 377, 379 S. montana 378 5. nanchuanensis 375 S. orthacantha 372, 375, 376 5. orthacantha var. longispina 377 S . satsumana 377 S. serrata 372, 373, 374 S, sta pfiana 375 5. yunnanensis 377 Saniculoideae 357 , 372 Sanseviera carwea 699 5. sessiliflora 699 Sarcohlamys 171 , 353 S. pulcherrima 354 Sarothra graminea 156 5. japonica 154 5. laxa 154 S . sagtnoides 156 Scandicineae 382 Sceptrocnide macrostachya 189, 196 Scilla 643, 821 5. alba-viridis 822 5. bis pat ha 822 S. chinensis 821 S. japonica 821, 822 S. scilloides 821 S. ecilloides var. scilloides 822 S. ecilloides var albo-viridis 822 S, sinensis 822 S. thunbergii 822 S. thunbergii var. pulchella 822 Selinum 542, 563 S. candollei 563, 564, 565 S. cryptotaenium 563, 564 S. monnieri 561 S. olivertanum 567 S . tenui folium 565 S, tvallichianum 565 Seseli 542, 543 5. benghalensis 549 S. delavayi 543, 545, 547 5. delavayi auct. non 543  S. mairei 543 S. mairei var. mairei 543, 544 S. mairei var. simplicifolia 543, 545 S. yunnanense 543, 546, 547 Seselinae 454 , 542 Sinocarum 455, 518  s. bijiangense 521 s. caes fntosum 519 s. caespitosum var. linearilobum 519, 520 s. chinense 524 s. coloratum 519, 522, 523 s. cruciatum var. cruciatum 519 , 520 s. dolichopodum 519, 524, 525 s. filicinum 519, 524, 525 s. pauciradiatum 519, 522, 523 s. schizopetalum 521  S. schizopetalum var. schizopetalum 519, 521, 524 S. schizopetalum var. bijiangense 521 S. vaginatum 519, 520, 524 Sinodielsia yunnanensis 406 Sinolimprichtia 395, 446 S. alpina var. dissecta 446, 447 Sinopodophyllum 1 S. emodi 2 S. hexandrum 2 , 3 Sison ? caniifolium 396 Sium javanicum 548 Slateria japonica 687 Smilacina albiflora 741 5. alpina 759 S. atro purpurea 748 S . bootanensis 745 5. camusii 545 5. crassifolia 744 5. finitima 745 5. forrestii 747 S. fusca 745 S. gongshanensis 751 S. henry i 746 5. lichtangensis 749 5, mientiensis 744 S. oleracea 744 
拉丁 名索引  875  5. oleracea var. acuminata 744 5. pallida 741 S, pallida auct. non 741 5. paniculata 742 5. paniculata var. stenoloba 744 5. prattii 748 S. purpurea 741 5. purpurea var. albida 741 5. robusta 748 S. smithii 748 S, stenoloba 744 S . szech uanica 747 5. tatsienensis var. paniculata 742 5. tatsiensis 742 5. yunnanensis 742 S. zhongdianensis 742 Smyrnieae 382, 395 5 phaerostylos medogensis 354 5 phallerocar pus conii folia 396 Splitgebera macrostachya 319 Stachyo pogon pauciflorus 651 5. s pic at a 651 Streptopus 722 5. am plexifolius auct. non 722 5. chinensis 756 5. genkulatus 722 S. mairei 725 S. obtusatus 722 5 • paniculat us 742 S. parviflorus 722, 723, 724 S. simplex 722, 723, 724 Syzygium 97, 108 S. augustinii 110, 122 S. austo-yunnanense 109, 114 S. balsameum 109, 117 S. baviense 109, 116 S. brachyomtherum 109, 114 S. brachythyrsum 110, 126 S. cathayense 109, 1 15 S. aff, cathayense 115 S. congest if lor um 110, 126 S. cumini 110, 123, 125  S - dios pyrifolium 127 S. forrestii 110, 120 S. fruticosum 110, 124, 125 S. gonshanense 109, 115 S. grijsii 122 S. halsameum var. angusti folium 117 S . jambolanum 123 S. jambos 109, 111 S. jambos var. jambos 111 S. jambos var, linearilimbum 111 S. laosense var. quocense 109, 113 S. latilimbum 109, 113 S. leptanthum 109, 116 S. malaccense 109 , 114 S. melanophyllum 110, 124 S. myrsinifolium 110, 123 S • nan ptngense 127 5. nienkui 118 S. oblancilimbum 110, 120 S. oblatum 110, 127 S. operculata 128 S. polypetaloideum 109, 111, 112 S. rockii 110, 121, 122 S. salwiense 110, 118 S. samarangense 109, 111 S. saxatile 110, 126 S. sterrophyllum 110, 118 S. szemaoense 110, 122 S. tetragonum 109, 118, 120 S. thumra 110, 126, 127 S. vestitum 109, 116 S. wenshanense 110, 120, 121 S. yunnanense 109 , 117 T Tetrataenium 618, 637 T. nepalense 637, 639 T. yunnanense 637, 638, 639 Theropogon 642, 697 T. pallidus 697, 698 Tofieldia 641, 646 T. brevisiyla 647 
876  云南 植物志  T. divergens 646 , 656 T. esquirolii 647 T. iridacea 647 T. labordei 647 T . palensis 651 T. setchuenensis 647 T. tenella 647 T. thibetica 646, 647, 648 T. thiletica 647 T. yunnanensis 647 Tongoloa 395, 414 T. gracilis 415, 419 T. loloensis 415, 416 T. peucedanifolia 422 T, rockii 415, 419, 421 T. silaifolia 415, 418 T. taeniophylla 415, 419, 420 T. tenuifolia 415, 418, 420 T, ivol ffiana 396 T, zhongdianensis 415, 417 Tordyliinae 595, 618 Tardy Hum anthriscus 391 Torilis 383, 389 T. anthriscus B japonica 391 T. japonica 391, 392 T. scabra 391, 392 Tavari atro purpurea 748 T. bodinieri 753 T . delavayi 742 ? T. esquirolii 755 T , finitima 745 T. forrestii 747 T. fusca 745 T . Itch tangensis 749 T . Ion gist y la 752 T. oleracea 744 T. pallida 741 T. prattii var. robusta 748 T. purpurea 741 T. stenolobum 744 T. war dii 748 T. yunnanensis 742  T. yunnanensis var. rigida 742 Trachydium 395 , 422 T. chinense 428 T. chlorolencum 437 T. dizucoides 584 T . delavayi 401 T. forrestii 410 T. hispidum 428, 579 T. involucellatum 422, 425, 426 T. kindon-wardii 422 » 423 T. lichiangense 428 T. loloense 415 T. obtusiusculum 410 T. paradoxum 401 T. purpurascens 433 , 446 T. rockii 422, 425, 427 T . rubrinerve 410 T. simpicifolium 422, 423, 424 T. 5 patuliferum 399 T. thai 400 T. tibetanicum 422, 425 T. trifoliatum 422, 423, 424 T . viridiflorum 403 T. yunnanensis 401 Trachyspermum 454 , 474 T. involucratum 474, 475 T. roxbur ghianum 475 T. scaberulum 474 T. scaberulum var. scaberulum 475, 476 T. scaberulum var. ambrosiifolium 475, 476 Triadenum 134, 164 T. breviflorum 165, 166 Tricyrtis 642, 764 T. bakeri 766 T. macropola 766 T. maculata 764, 765, 766 T. pilosa 764 T. puberula 766 Tridesmis pruni flora 168 Tristania 97, 107 T. conferta 107 Tupistra 642, 705 
拉丁 名索引  877  T. allfewa 708 U. himalayensis 182 T. aurantiaca 705, 706, 707 U. hirta 334 T. chinensis 706 , 714 U. interrupta 191 T. delavayi 705, 712 U. laetevirens 178 T. 卜 "tfi U. laetevirens. ssp. dentata 175, 178 T. fargesii 714 U. laetevirens ssp, laetevirens 175, 177, 178 T. timbnata 705 , 712, 71o U. longifolia 341 T. tungilhtormis 705 , 709 , / 丄 U u. macrorrhiza 175, 179, 181 T. grandistigma /Uo » /U/ , 70o u. mairei 180 T. liangshanensis 706 u. mairei var. mairei 175, 181, 182 T. longipedunculata /Uo 9 7UV ? /丄丄 u. mairei var. oblongifolia 175, 182 T. lorifolia 714 u. mairei auct. non 180 T. tonkinensis 706 u. melastomoides 219 T. urotepala 706, 715 u. micro phylla 235 T. viridiflora 714 u. nanclei flora 172 T. wattii 705, 706, 707 u. nivea 316 T. yunnanensis 705, 709, 711 u. obesa 232 u u. pachyrrhachis 178 u. parviflora 182, 183 Umbelliferae 356 u. penduli flora 327 Urtica 170, 173 u. petiolaris 224 U. acuminata 347 u. pUosiussida 322 U. angulata 223 u. pinfaensis 180 U. angustifolia auct. non 176 u. polystachya 323 U. anisophylla 233 u. pulcherrima 354 u. ardens 175, 182, 183 u. pumila 230 u. atrichocaulis 175, 176, 177 u. puya 356 u. bulbifera 188 u. rubescens 349 u. buraei 192 u. sanguinea 329 u. cannabina auct. non 178 u. scabra 349 u. crenulata 187 u. scabrella 321 u. dentata 179 u. scripta 215 u. a. o" u. silvatica 178 u. dioica var. angustifolia auct. non 179 u. squamigera 337 u. dioica var. atrichocaulis 176 u. stipulosa 223 u. dioica var. vulgaris 179 u. sylvatica 349 u. diver si folia 192, 193 u. thunbergiana auct. non 178, 179, 180 u. evittata 188 u. triangularis 176 u. fissa 175, 180, 181 u. triangularis ssp. triangularis 175 , 176, 177 u. frutescens 352 u. triangularis ssp. pinnatifida 175, 178 u. glaberrima 216 u. triangularis f. pinnatifida 178 u. hamiltoniana 322 u. trinervia 219 
878  云南 植物志  U • umbrosa 231 U. urophylla et appendiculata 347 U. viminea 329 U . virulenta 182 U . zayuensis 183 Urticaceae 170 U vularia chinensis 756 U. pitsuta 756 V Veratrum 642, 766 V, album auct. non 767 V . atrauiolaceum 769 V. bracteatum var. tibeticum 767 y. cavaleriei 772 V. formosanum 769 V. grandiflorum 766, 767, 768 V. japonicum 767, 769 V. maackii auct. non 772 V. mengtzeanum 767, 771, 772 V. micranthum 767, 768 V, nigrum var, japonicum 769 V. pubertdum 767 V. stenophyllum 767, 770 V. stenophyllum var. stenophyllum 770 V. stenophyllum var. taronense 770 V. taliense 767, 772 V. uuUsonu 772  V. yunnanense 770 Vicatia 395 V. bipinnata 396, 397, 398 V. coniifolia 396, 398 V. millefolia 396 V. thibetica 396, 398 Villebrunea appendiculata 347 V. boniana 350 V. frutescens 352, 353 y. frutescens var. hirsuta 352 V . frutescens var. nivea 352 V . integri folia 347 V. integri folia var. sylvatica 349 V. integri folia auct. non 347 V. petelotii 353 V. rubescens var. integri folia 349 y. sylvatica var. integri folia 347 V . tonkinensis 350 Y Yspilandra 641, 643 Y. alpina 644, 646 Y. thibetica 643, 644, 645 y. thibetica var. angustifolia 644 Y. yunnanensis 644, 645 Y t yunnanensis var. micrantha 644 Yuolirion yunnanense 652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科 名索引 (按 汉语 拼音字 母次序 排列)  科 名  芭蕉科 百部科 柏科 半 边莲科  茶 茱萸科 赤 苞藤科 翅 子藤科 川草科 唇形科 茨藻科 酢 浆草科  大 风子科 大 花草科 大麻科 大 血藤科 冬青科 杜 鹃花科 杜英科 椴树科  番 荔枝科 番 木瓜科 防己科 浮萍科  B  C  D  卷 数  G  科 名 橄榄科 珙顿科 沟 繁缕科  海 桐花科 黑 三棱科 红 豆杉科 红树科 葫芦科 胡麻科 花蔺科 花惹科 哗木科 黄 谷精科 黄杨科 黄 叶树科  假兰科 假 叶树科 夹 竹桃科 箭 根薯科 角 果藻科 角 胡麻科 桔梗科 金 刀木科 锦葵科 金 缕梅科 金 粟兰科 金 鱼藻科 旌 节花科 
880  云南 植物志  九 子母科  苦 苣苔科 苦木科  蓝雪科 狸藻科 楝科 连 香树科 莲 叶桐科 领 春木科  K  六 苟藤科 柳 叶菜科 龙 脑香科 罗 汉松科 萝麄科  马 鞭草科 麻黄科 马钱科 买 麻藤科 櫞牛 儿苗科 茅 膏菜科 猕 猴桃科 木棉科 木通科 木樨科  南 洋杉科  漆树科 槭树科  L  M  N  Q  桤 叶树科 千 屈菜科 鞘 柄木科 壳斗科 楔 瓣花科 莉科 清 风藤科  忍冬科 肉 豆蔻科  三 白草科 三 尖杉科 桑 寄生科 桑科 山柑科 山榄科 山 龙眼科 山 柚子科 山 茱萸科 杉科 杉 叶藻科 商陆科 蛇菰科 省 沽油科 使 君子科 柿树科 石竹科 十 字花科 鼠刺科 薯蓣科 水鳖科 水 麦冬科 水 青树科 水 玉簪科 睡菜科  R  5 4 3 6 2 1 6 5 4 4 1 3 2 1 3 6 6 3 4 5 5 6 4 
科 名索引  881  睡莲科 四 角果科 四 数木科 松科 苏铁科  植香科 藤黄科 田 基麻科 天 料木科 天 南星科 铁 青树科 透 骨草科 菟 丝子科  五 福花科 五 隔草科 五加科 无 患子科 五 桠果科 梧桐科 无 叶莲科  西 番莲科 仙茅科 香蒲科  T  W  X  小二 仙草科 心 翼果科 旋花科  鸭 跖草科 眼 子菜科 杨柳科 杨梅科 野 茉莉科 野 牡丹科 银杏科 罂粟科 雨 久花科 鸢尾科 远志科 越桔科 芸香科  泽泻科 樟科 榛科 竹芋科 紫草科 紫 金牛科 紫树科 紫葳科  Y  Z 
Index familiarum Fl. Y. N. olim editarum  Name familiam Tom us Name familiam lomus Accraceac  Chloranthaceae 1 丄 Actinidiaceae Clethraceae o 9 Adoxaceae  Combretaceae Alismataceae A 4 Commelinaceae O Anacardiaceae  Convolvulaceae Annonaceae c Cornaceae r Apocynaceae  Corylaceae c Aposta.siacc3.c c Cruciferae D Aquifoliaceae A 4 Cucurbitaceae a D Araceae 9 vyUprcMd.Ct:d.c Araliaceae L Cuscutaceae L Araucariaceae A 4 Cycadaceae A 4 Asclcpi3.da.cc3c  Davidiaceae Balanophoraceae Q O Dilleniaceae D Barringtoniaceae A 4 Dioscorea.cea.c 6 Betulaceae n Dipterocarpaceae c Bignoniaceae O L Droseraccae yl 4 Bom bac3.ee 3.6  Boraginaceae ' A 4 Klaeocarpaceae  Burmanniaceae D Elatinaceae D Burscraccac 1 丄 Ephederaceae Butomacese A JZyl lCd.UCd.C Buxaceae 1 丄 Erythrop3.i3.cc3.c  Campanulaceae r Eupteleaceae  Cannabacecic Fagaceae O L Capparidaceae O L Flacourtiaceae a D Caprifoliaceae D Gcraniaccac r D Cardioptendaceae Gesnenaceae 5 Caricaceae 5 Ginkgoaceae 4 Carlemanniaceae 5 Gnetaceae 4 Caryophyllaceae 6 Guttiferae 5 Cephalotaxaceae 4 Haloragidaceae 4 Ceratophyllaceae 4 Hamamelidaceae 1 Cercidiphyllaceae 5 Hernandiaceae 3 
科 名索引  Hipoxidaceae 6 Oxalidaceae Hippocrateaceae 4 Papaveraceae Hippuridaceae 4 Passifloraceae Hydrocharitaceae 4 、c 了 Pedaliaceae Hydrophyllaceae Pentaphragmataceae Hypoxidaceae 6 Petrosaviaceae Icacinaceae Phrymaceae Iridaceae 5 Phytolaccaceae Iteaceae Pinaceae Juncaginaceae v 5 Pittosporaceae Labiatae Plumbaginaceae Lardizabalaceae 2 Podoaceae Lauraceae 3 Podocarpaceae Lemnaceae 5 Podostemaceae Lentibulariaceae 4 Podostemaceae Lobeliaceae 2 Polemoniaceae Loganiaceae 3 Polygalaceae Loranthaceae . / I.. ,,3,. ,、 Pontederiaceae Lythraceae 3 Potamogetonaceae Malvaceae 2 Proteaceae Marantaceae 6 Rafflesiaceae Martyniaceae 5 Rhizophoraceae Melastomataceae 2 Ruscaceae Meliaceae Rutaceae Menispermaceae 3 Sabiaceae Menyanthaceae 4 Salicaceae Moraceae 6 Samydaceae Musaceae 2 Santalaceae Myricaceae 5 Sapindaceae Myristicaceae Sapotaceae Myrsinaceae 1 Sargentodoxaceae Najadaceae 5 Saururaceae Nymphacaceae 4 Simaroubaceae Nyssaceae 1 Solanaceae Oleaceae 4 Sphenocleaceae Onagraceae 4 Stachyuraceae Opiliaceae 6 Staphyleaceae 
884  云南 植物志  Stemonaceae 5 Sterculiaceae 2 Styracaceae 3 Symphoremataceae 1 Taccaceae 6 Taxaceae 4 Taxodiaceae 4 Tetracentraceae 5 Tetramelaceae 3  Tiliaceae 6 Toricelliaceae 5 Trapaceae 4 Typhaceae 5 Vacciniaceae 5 Verbenaceae 1 Xanthophyllaceae 3 Xyridaceae 5 Zannichelliaceae 5 
编写 分工表  小 檗科、 星 叶草科 粟 米草科 桃 金娘科 金丝 桃科、 荨麻科  包士英 陶德定 白佩瑜 李锡文  伞 形科: 滇 藏细叶 芹属、 紫伞 芹属、 羌 活属、 环根 芹属、 柴 胡属、 细裂 芹属、 泽 芹属、 莳 萝属、 蛇 床属、 亮蛇 床属、 業 本属、 弓翅 芹属、 阿 魏属、 前胡属 佘孟兰 天胡 荽属、 变豆 菜属、 刺芫 荽属、 细叶 芹属、 峨 参属、 香根 芹属、 窃 衣属、 芫荽 属、 矮泽 芹属、 藏香叶 芹属、 滇 芎属、 东俄 芹属、 舟瓣 芹属、 芹属、 糙果 芹属、 丝瓣 芹属、 茴 芹属、 鸭儿 芹属、 单球 芹属、 胡萝 卜属 刘守炉 瘤果 芹属、 棱子 芹属、 囊瓣 芹属、 西风 芹属、 茴 芹属、 当 归属、 山 芹属、 独 活属、 四 带芹属 潘泽惠 马蹄 芹属、 凹乳 芹属、 小芹属 刘心恬 积雪 草属、 葛缕 子属、 水芹属 盛 宁 百 合科: 丫蕊 花属、 岩菖 蒲属、 独尾 草属、 吊 兰属、 鹭鸶 兰属、 玉 簪属、 萱 草属、 芦荟 属、 夏须 草属、 吉祥 草属、 蜘蛛抱 蛋属、 开口 箭属、 万年 青属、 扭柄 花属、 竹 根 七属、 鹿 药属、 万寿 竹属、 七筋 姑属、 山菅 兰属、 嘉 兰属、 油点 草属、 藜芦 属、 贝 母属、 洼瓣 花属、 假百 合属、 大百 合属、 百 合属、 绵枣 儿属、 虎 眼万年  青属、 丽江山 茨菇属 粉条儿 菜属、 山麦 冬属、 沿阶 草属、 球 子草属  李 恒 杨永平 黄锦岭  Tabula Auctorum Berberidaceae , Circaesteraceae Bao Shiying Molluginaceae Tao Deding Myrtaceae Pai Peiyu Hypericaceae , Urticaceae Li Hsiwen Umbelliferae : Chaerophyllopsis de Boiss. , Melanosciadium de Boiss. , Notopterygium de Boiss. , Cyclorhiza Sheh et Shan , Bupleurum L. , Harrysmithia Wolff , Sium L. , Anethum L. , Cnidium Cuss. , Selinum L. , Ligusticum L. , Arcu- atopterus Sheh et Shan, Ferula L. , Peucedanum L. She Menglan Hydrocotyle L. , Sanicula L. , Eryngium L. , Chaerophyllum L. , Anthriscus ( Pers. ) Hoffm. , Osmorhiza Rafin. , Torilis Adans. , Coriandrum L. , 
886  云南 植物志  Chamaesium Wolff , Meeboldia Wolff, Physospermopsis Wolff, Tongoloa Wolff, Sinolimprichtia Wolff, Apium L. , Trachyspermum Link. , Acronema Edgew. , Pimpinella L. , Cryptotaenia DC. , Haplosphaera Hand. -Mazz. , Daucus L. Liou Shoulu Trachydium Lindl. , Pleurospermum Hoffm. , Pternopetalum Franch. , Seseli L. , Foeniculum Mill. , Angelica L. , Ostericum Hoffm. , Heracleum L. , Te- trataenium (DC. ) Manden. Pan Zehui Dickinsia Franch. , Vicatia DC. , Sinocarum Wolff Liu Xintian Centella L. , Carum L. , Oenanthe L. Sheng Ning Liliaceae : Yspilandra Franch. , Tof ieldia Huds. , Eremurus Beib. , Chlorophytom Ker-Gawl. , Diuranthera HemsL , Hosta Tratt. , Hemerocallis L. , Aloe L. , Theropogon Max- im. ,Reineckia Kunth , Aspidistra Ker-GawL , Tupistra Ker-Gawl. , Rohdea Roth, Streptopus Michx. , Disporopsis Hance, Maianthemum G, H. Weber ex Wiggers, Disporum Salisb. , Clintonia Raf. , Dianella Lam. , Gloriosa L. , Tricyrtis Wall. , Veratrum L. , Fritillaria L. , Lloydia Salisb. , Notholirion Wall, ex Boiss. , Car- diocrinum (Endl. ) Lindl. , Lilium L. , Nomnocharis Franch. , Scilla L. , Or- nithogalum L. , Iphigenia Kunth Li Hen Aletris L. , Liriope Lour. , Ophiopogon Ker-Gawl. , Peliosanthes Andr. Yang Yongping Polygonatum Mill. Huang Jinling 
说 明 第六卷 编写 分工表  十 字花科 李锡文 沟繁 缕科、 石竹科 庄 璇 大 风子科 樊 国盛、 徐永椿 葫芦科 盒子 草属、 土贝 母属、 锥形 果属、 棒锤 瓜属、 翅子 瓜属、 赤 瓞属、 罗汉 果属、 马瓞 儿属、 帽儿 瓜属、 茅 瓜属、 裂 瓜属、 苦 瓜属、 丝 瓜属、 冬 瓜属、 西 瓜属、 黄 瓜属、 三 裂 瓜属、 波棱 瓜属、 金 瓜属、 葫 芦属、 栝 楼属、 油渣 果属、 南 瓜属、 红 瓜属、 绞股  蓝属、 佛手 瓜属、 刺 瓜属、 小 雀瓜属  椴树科 杜英科 杨柳科 桑科 铁青 树科、 赤苍 藤科、 山 柚子科 芸香科 竹 芋科、 假叶 树科、 仙 茅科、 假 兰科、 箭根 薯科、 水 玉簪科  陈书坤 陈宗莲 诸 葛仁、 徐永椿 唐 亚、 徐永椿 毛 品一、 何 丕绪、 李文政 张秀实 李文政 陶德定 李 恒  Tabula Auctorum (Tomorum 6)  Li Xiwen Zhuang Xuan Fan Guosheng , Xu Yongchun  Cruciferae Elatinaceae , Caryophyllaceae Flacourtiaceae Cucurbitaceae Actinostemma , Bolbostemma , Gomphogyne , Neoalsomitra , Zanonia , Thladiantha , Sir- aitia , Zehneria , Mukia , Solena , Schizopenon , Momordica , Luffa , Benincasa , Citrullus , Cucumis , Biswarea , Herpetospermum , Gymnopetalum , Lagenaria , Trichosanthes , Hodg- sonia, Cucurbita, Coccinia , Gynostemma , Sechium , Sicyos , Cyclanthera Chen Shukun Hemsleya Chen Zonglian Tiliaceae Zhuge Ren , Xu Yongchun 
888  云南 植物志  Elaeocarpaceae Tang Ya, Xu Yongchun Salicaceae Mao Pinyi , He Pixu , Li Wenzheng Moraceae Zhang Xiushi Olacaceae , Erythropalaceae , Opiliaceae Li Wenzheng Rutaceae Tao Deding Marantaceae , Ruscaceae , Hypoxidaceae , Apostasiaceae 9 Taccaceae » Burmanniaceae Li Hen 
中科院 植物所 图书馆  S0001442  n /'、". 购于辦 ai 綠  %、2 j 
26705  58.8664 132 — r7—  J 者单位 借 者姓名 〗 借 出日期 i 还 书日期  58.8664 132 :7  注 意 借书到 期请即 送还, 请 勿在书 上批改 圈点, 折角。 借 去图书 如有污 损遗失 等情形 须照章 赔偿。 26705  京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