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екст
                    I


二 //  云南 植物志  第 十一卷 (种子 植物)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云南省 自然科 学基金 委员会 ^g^Ji^ 日 中国科 学院生 命科学 与生物 技术局 7 、Mj、s  杜  馆 i 书 t 图!  物一 完: 科 一 中;  S5 =4 i 一? A "s  o o 2  27:78 
内 容简介 《云 南植 物志》 系记 载云南 地区野 生及习 见栽培 的高等 植物的 专著。 共 分苔藓 植物、 蕨 类植物 和种子 植物三 大类。 本卷共 记载种 子植物 13 个 科 95 属 813 种。 对科、 属、 种 的名称 (含正 名及别 名)、 形态、 产地、 分 布等 均作了 扼要的 记述。 对现在 已知有 经济价 值的种 类及其 用途, 也作了 简要的 记述。 大部分 种类附 有形态 特征比 较图或 植株全 貌图, 共 168 幅。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业、 园艺、 药学等 教学、 科 研和生 产单位 的工作 者 参考。  图书在 版编目 (CIP) 数据 云南植 物志: 第 十一卷 /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 北京: 科学出 版社, 2000 ISBN 7-03-008217-6 I . 云… n. 中… ni. 植物志 -云南 iy.Q948.527.4 中 国版本 图书馆 CIP 数 据核字 (1999) 第 77223 号  ^ ^ H Ifi^ itt- 出版 北京 东黄城 根北街 16 号 邮政 编码: 100717 •*i 奮印 刷厂印 刷 科 学出版 社发行 各地 新华书 店经销 2000 年 9 月第 一 版 开本: 787x 1092 1/16 2000 年 9 月第一 次印刷 印张 :48 印数 :1— 1 000 字数: 1 117 000 定价: 120. 00 元 (如 有印 装质量 问题, 我社负 责调换 〈新 欣〉) 
FLORA YUNNANICA  Tomus 11 ( SPERMATOPHYTA)  INSTT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the Yunnan Province , the Bureau of Life Sciences and Biotechn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cience Press  2 00 
《云 南植 物志》 项目领 导小组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Project) 组 长 (Chairman): 吴征溢 (Wu Zhengyi, Wu Chengyih) 副组长 (Vice Chairman): 张敖罗 ( Zhang Aoluo ) , 林文兰 (LinWenlan), 柊凤勤 (Tong Fengqin) 成 员 (Members): 刘诗嵩 ( Liu Shisong ) , 郝小江 ( Hao Xiaojiang) , 李村生 (Li Cunsheng) , 陈书坤 (Chen Shukun) 秘 书 (Secretary): 李村生 (Li Cunsheng) (兼) 《云 南植 物志》 编辑 委员会  ( Editorial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主 编 (Editor-in-Chief) : 吴征溢 (Wu Zhengyi) 副主编 (Vice Editor- in-Chief): 陈书坤 (Chen Shukun) 委 员 (Members): 吴征溢 (Wu Zhengyi), 陈书坤 ( Chen Shukun ) , 李锡文 (Li Hsiwen) , 朱维明 (Zhu Weiming, Chu Weiming) , 闲天禄 (Ming Tienlu) , 李 德铢 (LiDezhu), 孙 航 (Sun Hang), 彭 华 (PengHua), 樊国盛 (Fan Guosheng) 顾 问 (Advisors) 王文采 (Wang Wencai, Wang Wentsai) , 胡启明 (Hu Qiming, Hu Chiming) , 孙必兴 (Sun Bixing, Sun Bisin), 薛纪如 (Xue Jiru, Hsueh Chiju), 陈 介 (Chen Jie, Chen Cheih) 《云 南植 物志》 编辑 委员会 办公室  (Office of Editorial Committee of Flora Yunnanica)  主 任 (Director): 陈书坤 (Chen Shukun) (兼) 成 员 (Members): 李 瑛 (LiYing), 马晓青 (Ma Xiaoqing) 
本卷 编辑: 白佩瑜 编 著者: 刘 玉壶、 吴 容芬、 林 祁 (中 国科学 院华南 植物研 究所) 王 文采、 李良千 (中国 科学院 植物研 究所) 费 勇、 丁 托舰、 陶 德定、 白佩瑜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 李朝蛮 (中 国科学 院成都 生物研 究所) 绘 图者: 肖 溶、 吴锡麟 、杨 建昆、 王 凌、 邓盈丰 、顾 健、 张春方 、冯金 环  Redoctor: Bai Peiyu (Pai Peiyu) Auctores : Law Yuhwu , Wu Youngfeng, Ling Qi (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Scademy of Sciences) Wang Wentsai , Li Liangqian (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Fei Yong, Ding Touya, Tao Deding , Bai Peiyu ( 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Li Chaoluang ( Chengdu Institute of Bi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 ences) Delineatores: Xiao Rong, Wu Xilin, Yang Jiankun, Wang Ling, Deng Yingfeng, Gu Jian, Zhang Chunfan, Feng Jinhuan 
\ 
编写 分工表  八角科 林 祁 五 味子科 刘 玉壶、 吴容芬 毛 茛科: 翠 雀属、 唐松 草属、 银莲 花属、 铁线 莲属、 毛 赏属、 水毛莫 属、 碱 毛蔑属 王文采 乌头属 李良千 驴蹄 草属、 鸡爪 草属、 金莲 花属、 铁破 接属、 黄三 七属、 升麻 属、 类升 麻属、 星果 草属、 拟耧斗 菜属、 耧斗 菜属、 人字果 属、 黄 连属、 罂粟莲 花属、 白头 翁属、 毛莫莲 花属、 锡兰莲 属、 独叶 草属、 美花 草属、 侧金盖 花属、 鸦 跖花属 费 勇 $ 药科 费 勇 马齿 克科、 黎科、 克科、 亚 麻科、 败 酱科、 粘木科 陶德定 蓼 科 丁托娅 葡萄科 李朝筌 龙胆科 , 白佩瑜  Tabula Auctorum lUiciaceae Ling Qi Schisandraceae Law Yuhwu, Wu Youngfeng Ranunculaceae: Delphinium L. , Thalictrum L. , Anemone L. , Clematis L. , Ranunculus L. , Batrachium (DC) S. F. Gray, Halerpestes Greene Wang Wentsai Aconitum L. , Li Liangqian Caltha L. , Calathodes Hook. f. et Thorns. , TroUius L. , Beesia Half. f. et W. W. Smith, Souliea Franch. , Cimi- ' cifuga L. , Actaea L. , Asteropyrum Drumm. et Hutch. , Paraquilegia Drumm. et Hutch. , Aquilegia L. , Di- chocarpum W. T. Wang et Hsiao, Coptis Salisb. , Anemoclema (Franch. ) W. T. Wang, Pulsatilla Adans. , Metanemone W. T. Wang, Naravelia DC. , Kingdonia BaJf. f. et W. W. Smith, Callianthemum C. A. Mey, Adonis L. , Oxygraphis Bunge Fei Yong 
Paeoniaceae Fei Yong Portulaceae, Chenopodiaceae , Amaranthaceae , Linaceae , Valerianaceae , Ixonanthaceae Tao Deding Polygonaceae Ding Touya Vitaceae Li Chaoluang Gentianaceae Bai Peiyu 
刖 g  云 南素有 "植物 王国" 之称, 据 不完全 统计, 云 南有高 等植物 17 000 — 18 000 种左 右, 占全 国种类 的半数 以上, 这不但 是全国 之冠, 在全 世界也 是十分 引人注 目的。 云南 不但 植物种 类丰富 多样, 区 系成分 复杂, 可 供开发 利用的 潜在种 类多, 且门类 齐全丰 富, 因而 《云 南植 物志》 作为摸 清云南 植物资 源家底 的基础 资料, 既具有 重要的 学术价 值, 也对 合理保 护和持 续利用 云南植 物资源 具有不 可低估 的现实 意义。 早在 1973 年, 在 云南省 科学技 术委员 会的支 持下,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在 吴征镒 教授的 油印本 《云 南植物 名录》 的基 础上, 就 开始了 《云 南植 物志》 的 编写工 作。 《云 南植 物志》 第 1 卷已于 1977 年由科 学出版 社出版 发行, 是 全国最 早出版 的地方 植物志 之一。 第 2 — 6 卷也 分别于 1979, 1983, 1986, 1991 和 1995 年 出版。 《云 南植物 志》 第 1 一 5 卷的 出版, 为完 成全书 22 — 23 卷的 编写, 迈出了 可喜的 一步。 但使 人担忧 的是, 至 1993 年 5 月只 完成了 7 卷 的编写 任务, 仅出版 5 卷。 照 此速度 下去, 其余的 17 卷 至少要 50 年才能 完成, 68 年才能 出齐。 在基础 理论研 究受到 市场经 济严重 影响的 形 势下, 情 况更为 严峻。 有鉴 于此,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植 物分类 与植物 地理研 究室领 导向云 南省科 学技术 委员会 应用基 础基金 委员会 发出了 呼吁。 当时 任云南 省科学 技术委 员会主 任的张 敖罗 研究员 和副主 任林文 兰教授 十分重 视这一 问题, 亲临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调 查 研究, 认 为应该 趁老一 辈科学 家精力 充沛, 青年 学者已 逐步成 长起来 的这一 关键时 刻, 加速 《云 南植 物志》 的 编研和 出版。 要 求有关 方面写 出更为 详尽的 报告。 在 充分调 研的基 础上,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植物分 类与植 物地理 研究室 完成了 "云 南省应 用基础 研究重 大项目 —— 《云 南植 物志》 编 研建议 书", 该 建议书 在专家 论证会 上也得 到 了高度 重视, 并 一致建 议尽快 立项, 在 2000 年 前高质 量完成 《云 南植 物志》 的 编研, 使这 一植物 学巨著 完稿和 出版。 云南省 科学技 术委员 会还于 1993 年 6 月 16 日发出 "云 科 基金委 (1993) 04 号" 文, 正 式将本 项目立 为重大 项目, 安排 总经费 410 万元 (含 出版费 ), 其中 云南省 科学技 术委员 会资助 300 万元, 中国 科学院 110 万元, 以 保证和 加 速项目 的顺利 实施和 出版。 并成 立了吴 征溢任 组长, 张敖 罗任副 组长, 由林 文兰、 孙 汉董、 陈 书坤任 成员, 刘昌 荣任秘 书的项 目领导 小组; 以吴 征镒任 主编, 陈书坤 任副主 编, 李 锡文、 朱 维明、 闽 天禄、 李 德铢、 诸 葛仁为 编委的 《云 南植 物志》 编审 委员会 (行使 项目学 术委员 会职责 ); 同时 聘请王 文采、 胡 启明、 孙 必兴、 薛 纪如、 陈介 任编委 会 顾问; 陈 书坤、 李 德铢、 张 燕组成 项目办 公室。 当 时任昆 明植物 所所长 的孙汉 董研究 员也 十分重 视这一 项目的 实施, 表示 一定要 尽力解 决在实 施过程 中出现 的有关 问题。 本 项目时 间紧, 任 务重, 编委会 为保证 顺利完 成任务 制定了 一系列 措施和 办法, 包 括整 个项目 的管理 细则, 通过与 作者签 订协议 书等方 法以保 证项目 按质按 量按时 完成。 1996 年通过 "省 院" 合作 项目的 形式, 解 决了项 目全部 经费等 问题。 19% 年 10 月, 增 
云 南植物 志  补林 文兰、 侈凤勤 为领导 小组副 组长, 刘 诗嵩、 郝 小江、 李 村生为 项目领 导小组 成员, 孙航为 编委。 《云 南植 物志》 第 8 卷是本 项目作 为重大 项目出 版的第 一卷, 我们借 此机会 感谢云 南 省科学 技术委 员会、 云 南省自 然科学 基金委 员会、 中国科 学院生 命科学 与生物 技术局 对 本项目 的及时 资助, 感 谢主持 单位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 协作单 位云南 大学、 西南 林学院 和中国 科学院 植物研 究所、 华南 植物研 究所、 成都 生物研 究所、 沈阳 应用生 态研究 所等有 关领导 和部门 的大力 支持。 本书 实际上 汇集了 全国各 地植物 学家的 贡献和 几代 学者的 积累。 没有 这些, 就 没有我 们手中 的这本 《云 南植物 志》。  《云 南植 物志》 编委会 1997 年 3 月 24 日 于昆明 黑龙潭 
目 录  前 言 各 论 2a. 八角科 Illiciaceae 1 3 . 五味 子禾斗 Schisandraceae 12 15. 毛黄科 Ranunculaceae 29 15a. 苟 药禾斗 Paeoniaceae 291 56. 马 齿觅科 Pdrtulaceae • 296 57. 麥科 Polygonaceae 301 61 . 藜禾斗 Chenopodiaceae 390 63. 觅科 Amaranthaceae 401 65. 亚麻科 Linaceae 425 135a. 粘 木禾斗 Ixonanthaceae 431 193. 葡萄科 Vitaceae 432 235.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527 239. 龙胆科 Gentianaceae 538 索 引 中 名索引 696 经济植 物索引 717 拉丁 名索引 720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748 《云 南植 物志》 已 出版各 科拉丁 名索引 752 
2a. 八 角禾斗 Illici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全株 无毛, 有芳香 气味。 具 顶芽, 芽鳞 覆瓦状 排列。 叶为 单叶, 互生, 常 于枝顶 或节上 聚生, 革 质至厚 纸质, 全缘; 边缘稍 外卷; 具羽 状脉; 有 叶柄; 无 托叶。 花 两性, 单生或 2 — 3 朵 簇生, 腋生、 腋 上生、 近顶 生或茎 生花; 花梗 基部常 具 1 至数枚 苞片; 花被片 7 — 55 枚, 覆瓦状 排列成 数轮, 外轮 及内轮 较小; 雄蕊 4 一 50 枚, 1 至 数轮, 离生, 花丝 粗短, 花药 基着, 2 室, 内侧向 纵裂; 心皮 5 — 21 枚, 离生, 单轮 (稀 2 轮) 排列 于一隆 起的花 托上, 侧向 压扁, 渐狭 成细长 或粗短 的钻状 柱头, 柱 头面在 腹面, 无 花柱, 子房 1 室, 有胚珠 1 颗, 倒 生或半 倒生。 果实 由数至 10 余枚单 轮 (稀 2 轮)、 放射状 排列的 瞢荚所 组成, 瞢荚 木质, 长卵形 至阔椭 圆形, 侧向 压扁, 腹缝 开裂, 顶端 喙状。 种子卵 状或椭 圆状, 侧向 压扁, 腹 面有一 凸起的 纵棱, 具 光泽, 种脐 下凹; 胚乳 丰富。 胚 微小。 1 属, 35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部至东 南部和 北美东 南部。 我国有 25 种, 产 西南、 华 南、 华中、 华东 和西北 地区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50 — 4000 米 的山地 沟谷或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少数种 生于沿 海岛屿 或针阔 叶混交 林中。 云南有 12 种。 1. 八角属 lUicium Linn. 属的 特征与 科同。 本属 植物经 济价值 较大。 其 中八角 Illicium verumHook. f. 是 我国南 方很有 价值的 经济 树种, 果实 为调味 香料, 叶和 果实可 提取芳 香油, 称 八角茴 香油, 为 重要香 料和出 口 物质。 地枫皮 I. difengpi K. I. B. et K. I. M. ex B. N. Chang 是华南 石灰岩 地区的 药用 植物, 树皮 及枝皮 入药, 能祛风 除湿, 治风 湿性关 节痛、 腰 肌劳损 等症。 除 栽培八 角外, 其他 种类的 果实均 有毒, 应注意 鉴别。 分种 检索表 1 (8) 花蕾 卵状; 花被片 长形, 扁平, 薄 肉质, 淡 黄色、 白色, 稀淡 红色。 种子淡 黄色, 稀棕褐 色。 2 (3) 中脉 在叶面 凸起, 宽 2 — 2. 5 毫米 1. 华 中八角 I. fargesii 3 (2)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4 (5) 乔木。 心皮 12 — 14 枚。 朞荚果 12 — 14 枚 2. 中 缅八角 I. burmanicum 5 (4) 灌木, 稀小 乔木。 心皮 7 — 9 枚, 稀同 一植株 上可达 12 枚。 朞荚果 7 — 9 枚, 稀同一 植株上 可达 12 枚。 6 (7) 小枝粗 2 — 4 毫米。 花淡 黄色, 雄蕊 15 — 25 枚, 心皮 8 — 12 枚 •••••• 3. 野八角 I. simonsii 7 (6) 小 枝粗约 2 毫米。 花 白色, 雄蕊 10 — 15 枚, 心皮 7 — 8 枚 4. 文 山八角 I. tsaii 
2  云南 植物志  8 (1) 花蕾圆 球状; 花 被片圆 形或卵 圆形, 下凹, 肉质, 红色。 种子棕 褐色。 9 (14) 心皮 11—14 枚。 瞢荚果 11 一 14 枚。 10 (13) 叶 革质, 叶背无 油点或 不显。 11 (12) 花梗长 25 — 60 毫米, 稀 同一植 株上有 20 毫 米长的 花梗; 柱头长 2 — 3 毫米。 瞢荚果 顶端喙 长 3 ― 7 毫米 5. 大八角 I. —us 12 (11) 花梗长 8 — 20 毫米; 柱头长 0.5 — 1.2 毫米。 瞢 突果顶 端喙长 1 一 3 毫米 6. 匙叶 八角 I. spathulatum 13 (10) 叶厚 革质, 叶 背油点 多而密 7. 地讽皮 I. difengpi 14 (9) 心皮 4 一 9 枚, 稀同一 植株上 8 — 12 枚。 瞢荚果 2 — 8 枚, 稀同一 植株上 8 — 11 枚。 15 (16) 花梗长 2 — 5 毫米; 心皮 8 — 12 枚。 朞荚果 8 — 11 枚 8. 假 野八角 I. pseudosimonsii 16 (15) 花梗长 5 — 45 毫米; 心皮 4 一 9 枚。 朞荚果 2 — 8 枚。 17 (22) 叶背无 油点, 或具细 小淡黄 色而不 明显的 油点, 叶先端 渐尖或 圆钝。 18 (21) 花梗粗 1一2.5 毫米。 朞荚果 7 — 8 枚。 19 (20) 叶 面干时 褐色。 聚合 果直径 2 — 3 厘米, 瞢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4 一 7 毫米 9. 滇 西八角 I. merrillianum 20 (19) 叶面干 时通常 淡黄色 C 聚合 果直径 3. 5 — 4 厘米, 瞢荚 顶端喙 圆钝, 喙长约 2 毫米 10. 八角 I. vemm 21 (18) 花梗和 果梗均 纤细, 粗 0.5 — 0.7 毫米。 瞢荚果 2_7枚 11. 少 果八角 I. petelotii 22 (17) 叶 背油点 褐色, 多 而密, 叶先端 通常尾 状渐尖 12. 小 花八角 I. micranthum 1. 华 中八角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 1—2 Illicium fargesii Finet et Gagnep. (1905) * ; 林祁 (1995). /. simonsii auct. non Maxim. : 湖北 植物志 (1976); 贵州 植物志 (1989), p. p. quoad specim. Mt. Leigong et Mt. Fanjing. 乔木, 高 4 一 15 米。 叶长椭 圆形、 披针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11 一 16 厘 米, 宽 3 — 5.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叶片干 时通常 叶面灰 褐色, 叶背褐 色至红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凸起, 宽 2 — 2. 5 毫米, 侧脉 6 — 10 对。 花蕾 卵状; 花淡 黄色, 腋生、 近 顶生或 老茎 生花; 花梗长 5 — 15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花被片 17 — 25 枚, 狭椭 圆形、 披针形 或 舌状, 扁平, 薄 肉质; 雄蕊 18 — 25 枚, 2 轮, 药 隔顶端 凸出或 平截; 心皮 12 — 13 枚, 长约 4 毫米, 柱 头长约 1.5 毫米。 果梗长 10 — 20 毫米, 粗 2 毫米, 果径 2. 5 — 3. 5 厘米; 瞢荚 11 一 13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8—12 毫米。 种子淡 黄色, 长 6 — 8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大关、 彝良和 镇雄; 生 于海拔 870 — 225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 边或山 坡常绿 阔叶林 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北和 湖南。 2. 中 缅八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 3 Illicium burmanicum Wils. ( 1926 ); A. C. Smith ( 194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林祁 (1996). /. macranthum A. C. Smith (194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云南 树木图 志 (1988)*; /. xvardii auct. non A. C. Smith: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乔木, 高 5 — 25 米。 叶厚 纸质至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倒卵 状长圆 形或卵 状椭圆 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2.5~6 厘米, 先端 骤尖、 短急 尖或短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暗橄 
图 版 1 1—2. 华 中八角 Illicium fargesii Finet et Gagnep. , 1 . 花枝, 2. 果实; 3. 中 缅八角 I. burmanicum Wils. , 花枝。 (邓盈 丰绘) 
4  云南 植物志  榄 色至棕 褐色, 叶背棕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四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7 — 12 对。 花 蕾 卵状; 花白 色或淡 红色, 芳香, 腋生、 近顶生 或老茎 生花, 单生或 2 — 3 朵 簇生; 花 梗长 3 — 10 毫米, 粗 2 — 3 毫米; 花被片 20 — 32 枚, 椭 圆形、 长圆 状椭圆 形至披 针形, 扁平, 薄 肉质; 雄蕊 20 — 26 枚, 2 轮, 药隔 顶端截 形或稍 凸出; 心皮 12 — 14 枚, 长 4 一 5. 5 毫米, 柱头长 2 — 3 毫米。 果梗长 5 — 20 毫米, 粗. 2 — 3 毫米; 果径 2. 5 — 4 厘 米; 朞荚 12 — 14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3 — 6 毫米。 种 子淡黄 色或灰 棕色, 长 6 — 8 毫 米。 花期 2 — 4 月 和 10 — 11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和 6 — 8 月。 产 贡山、 碧江、 泸水、 云龙、 永平、 马关、 麻 栗坡、 屏边、 金平、 绿春、 景东、 普 洱、 凤庆、 双江、 腾冲和 龙陵; 生 于海拔 1800 — 280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 边或山 坡湿润 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西藏。 缅 甸北部 也有。 根、 叶和 果实可 入药: 煮水可 杀虫、 灭 蚤虱; 碾粉 末摔人 食物中 可诱杀 野兽; 有镇 呕、 行气 止痛、 生肌 接骨的 作用, 可 治胃寒 作呕、 膀胱 ^ 气、 胸前 胀痛、 疮疖。 有大 毒, 要 注意用 药量。 3. 野八角 (云 南经济 植物) 图版 2: 1 Illiciumsimonsii Maxim. (1888); King (1891); A. C. Smith (1947)*; 图鉴补 编 1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云南树 木图志 (1988)*; 贵州 植物志 (1989广; 林祁 (1996). I . griffithii var yunnanense Franch. (1886), (1889); I . yunnanense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1905); Levi. (1916); Wils. (1926); Hand. -Maz. (1931); /. ma- nipurense Watt ex King (1891) .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8 米, 小枝粗 2 — 4 毫米。 叶 革质, 披针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暗绿 色或棕 灰色, 叶 背灰 绿色、 淡褐 色或棕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6 — 9 对。 花 蕾 卵状; 花淡 黄色, 芳香, 腋生, 常密集 聚生于 枝顶, 稀老茎 生花; 花梗长 2 — 8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花被片 14 一 24 枚,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舌形, 扁平, 薄肉 质; 雄蕊 15 — 25 枚, 2 轮, 药 隔顶端 凸出或 平截; 心皮 8 -" 9 枚, 或同 一植株 上可达 12 枚, 长 3 — 4. 5 毫米, 柱头长 1.5 — 2. 5 毫米。 果梗长 5 — 10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果 径 2. 5 — 3 厘米; 朞獎 8 — 9 枚, 或同 一植株 上可达 12 枚, 顶端喙 细尖, 嫁长 3 — 7 毫 米。 种 子淡黄 色或灰 棕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2 — 4 月 和 10 — 11 月 , 果期 8 — 10 月 和 6 — 8 月 。 产 镇雄、 昭通、 巧家、 会泽、 寻甸、 马龙、 东川、 贡山、 福贡、 碧江、 兰坪、 泸 水、 云龙、 洱源、 永平、 漾濞、 大理、 宾川、 禄劝、 嵩明、 富民、 昆明、 大姚、 武定、 楚雄、 双柏、 新平、 玉溪、 弥勒、 开远、 绿春、 元阳、 金平和 腾冲; 生 于海拔 1300— 400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边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四川和 贵州。 缅甸 北部和 印度东 北部 也有。 有毒。 叶和 果实可 人药, 用途 和功效 同中缅 八角。 4. 文 山八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llicium tsaii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八角科  5  图版 2 1. 野八角 Illicium simonsii Maxim. , 花枝; 2—3. 假 野八角 I. pseudosimonsii Q. Lin, 2. 花枝, 3. 雌 蕊群。 (邓盈 丰绘) 
6  云 南植物 志  灌木, 稀小 乔木, 高 2 — 5 米; 小枝 纤细, 粗约 2 毫米。 叶近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至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叶片干 时叶面 暗橄榄 绿色, 叶背 棕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6 — 8 对, 常不 明显。 花蕾 卵状。 花 白色, 芳香, 腋 生或近 顶生, 单生或 2 — 3 朵 簇生; 花梗长 2 — 4 毫米, 粗 1 一 1.2 毫 米; 花被片 15 — 20 枚; 长 圆形、 狭长 圆状椭 圆形、 披针状 舌形, 扁平, 薄 肉质; 雄蕊 10 — 15 枚, 常 单轮。 药隔 顶端稍 凸出或 截形; 心皮 7 — 8 枚, 长 3 — 4. 5 毫米, 柱头长 2 — 3 毫米。 果梗长 8— 10 毫米, 粗 2 — 2. 5 毫米; 果径 2.5—3.5 厘米; 瞢荚 6 — 8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淡 棕色, 长约 7 毫米。 花期 2 — 3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广南、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和 金平; 生 于海拔 1800 — 2500 米的 沟谷、 溪 边或石 灰岩 山地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文山。 5. 大八角 (广 西植物 名录) 图版 3: 1 — 2 神仙果 (河口 ) Illicium majus Hook. f. et Thorns. ( 1872); Kurz (1874), (1877); Maxim. (1888); King (1891)*; A. C. Smith (1947); 广西植 物名录 (1971); 图 鉴补编 1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湖南植 物名录 (1987); 云 南树 木图志 (1988);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西 植物志 (1991); 广东 植物志 (1991); 林祁 (1995). / . majus Hook. f. et Thorns, ex Prantl ( 1888); Badianifera major Kuntze (1891); Glochidion cavaleriei Levi. (1913), (1914); Illicium cavaleriei ( Levi. ) Levi. (1916) ; /. griffithii auct. non Hook. f. et Thorns. : Rehder (1936) ; /. henryi auct. non Diels: 峨眉植 物图志 (1942) * ; /. ternstroemioides auct. non A. C. Smith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云南树 木图志 (1988)*. 乔木, 高 5 — 20 米; 小枝 粗壮, 直 径可达 6 毫米。 叶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长 8 — 10 毫米, 叶 片干时 叶面暗 橄榄 色至黄 褐色, 叶背棕 褐色、 红 褐色或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 1 一 1.5 毫 米, 侧脉 6~9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生、 近 顶生, 稀老茎 生花; 花梗长 20~60 毫米, 粗 1.2 — 2 毫米; 花被片 15 — 21 枚, 圆 形或卵 圆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12 — 21 枚, 1 一 2 轮, 药 隔顶端 截形或 微凹; 心皮 11 一 14 枚, 长 4 一 5. 5 毫米, 柱头长 2 — 3 毫 米。 果梗长 25 — 60 毫米, 粗 2 毫米; 果径 4 一 4. 5 厘米; 瞢菱 11 一 14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3 — 7 毫米。 种 子淡棕 色或棕 褐色, 长 6 — 10 毫米。 花期 4~6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新平、 元阳、 广南、 富宁、 西畴、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金平、 河口、 耿 马、 龙陵、 瑞丽; 生 于海拔 300 — 2500 米 的山地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 州、 广东、 广西、 湖北和 湖南。 越 南北部 和缅甸 也有。 根、 树皮、 叶 和果实 入药: 煮水可 作杀虫 农药; 有 镇呕、 行气 止痛、 生肌 接骨之 效, 可 治胃寒 呕吐、 膀胱 疝气、 胸前 胀痛; 外用可 治风湿 骨痛、 跌打 损伤。 有毒, 应注 意用 药量。 木材纹 理直, 结 构细, 可作 雕刻、 家具、 建筑、 室内 装修等 用材。 
八 角 科  图版 3 1—2. 大八角 miciummajus Hook. f. et Thorns. , 1. 果枝, 2. 花; 3— 4. 地讽皮 I. difengpi K. I. B. et K. I. M. exB. N. Chang. 3. 果枝, 4. 叶背一 部分, 放 大观, 示 油点。 (邓盈 丰绘) 
8  云南 植物志  6. 匙 叶八角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短 柱八角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Illicium spathulatum Y. C. Wu (1940); 广东 植物志 (1991); 林祁 (1995), (1996). /. brevistylum A. C. Smith ( 1947); 图 鉴补编 1 (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湖南植 物名录 (1987); 广西 植物志 (1991)*; /. leiophyllum A. C. Smith (1947).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15 米。 叶薄 革质至 革质, 狭倒 卵形、 狭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褐绿 色或褐 色。 叶背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6 — 9 对, 常不 明显。 花蕾 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 生或近 顶生; 花梗长 8 — 20 毫米, 粗 1 一 2 毫米; 花被片 9 一 23 枚, 圆形、 宽卵 形或倒 卵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14 一 30 枚, 1 一 2 轮, 药 隔顶端 截形; 心皮 11— 13 枚, 长 2.3—3.5 毫米, 柱头长 0.5— 1.2 毫米。 果梗长 15 — 35 毫米, 粗 2 毫 米; 果径 2. 5 — 3. 5 厘米, 瞢荬 11 一 13 枚, 顶端喙 短尖, 喙长 1 一 3 毫米。 种子 淡褐绿 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和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和 4 一 5 月。 产 屏边、 马关和 富宁; 生 于海拔 400— 150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边湿 润常绿 阔叶林 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湖南和 福建。 7. 地枫皮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 3-4 Illicium difengpi K. I. B. et K. I. M. ex B. N. Chang (1977)* ; 图 鉴补编 1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广西 植物志 (1991 广; 林祁 (1995).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幼枝 粗壮, 直径 3 — 5 毫米。 叶厚 革质, 倒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或近 圆钝, 叶片 干时叶 面淡褐 绿色, 叶背 栗 色或红 褐色, 密布褐 色细小 油点;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6 — 8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红 色或紫 红色, 腋 生或近 顶生; 花梗长 12 — 15 毫米, 粗 2 — 4 毫 米; 花被片 11 一 21 枚, 圆 形或宽 卵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14 一 28 枚, 1 一 2 轮, 药隔 顶端 截形或 微凹; 心皮 12 — 13 枚, 长 4. 5 — 5. 5 毫米, 柱头长 2. 5 — 3 毫米。 果梗长 10 — 40 毫米, 粗 2 — 5 毫米; 果径 2. 5 — 3. 5 厘米; 瞢荬 11 一 13 枚, 顶端喙 细尖, 常内 弯, 长 3 — 5 毫米。 种子棕 黄色, 长 6 — 7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富宁、 西畴、 麻 栗坡和 河口; 生 于海拔 120 — 1700 米的石 灰岩山 地常绿 阔叶林 中。 分布于 广西。 树皮或 枝皮供 药用, 有祛风 除湿、 行气 止痛的 功能, 主治风 湿性关 节痛、 腰 肌劳损 等症。 8. 假野 八角 (中 国科 学院华 南植物 研究所 集刊) 图版 2: 2-3 Illicium pseudosimonsii Q. Lin (1995) * .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米; 幼枝粗 3 — 6 毫米。 叶薄 革质至 革质, 披针形 至椭圆 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叶 片干时 叶面黄 绿色, 叶 背褐色 或褐黄 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7 — 10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生 或近 顶生; 花梗长 2 — 5 毫米, 粗 1.5—1.8 毫米; 花被片 18 — 23 枚, 圆 形或宽 卵形, 
八角科  9  下凹, 肉质; 雄蕊 17 — 21 枚, 1一2 轮, 药 隔顶端 微凹; 心皮 在同一 植株上 8— 12 枚, 长 3 — 4 毫米, 柱头长 1.5 毫米。 果梗长 8 — 10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果径 2 — 2. 5 厘 米; 瞢荚 8 — 12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5 — 7 毫米。 种子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10 月 。 产 大姚和 宾川; 生 于海拔 1700— 270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边常 绿阔叶 林中或 针阔叶 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9. 滇 西八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llicium merrillianum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叶 革质,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2 — 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褐橄 榄色或 褐色, 叶背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 约 1 毫米, 侧脉 6 — 10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 生或近 顶生; 花梗长 20 — 40 毫米, 粗 0.8— 1.5 毫米; 花被片 15 — 20 枚, 圆形、 宽卵形 或近三 角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14 一 19 枚, 1 一 2 轮, 药隔 顶端近 截形; 心皮 7 — 8 枚, 长 3. 5 — 4. 5 毫米, 柱头长 1.8 — 2. 5 毫米。 果梗长 25 — 45 毫米, 粗 1.2 — 2 毫米, 果径 2 — 3 厘米; 朞荚 7 — 8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4 一 7 毫米。 种 子黄棕 色或棕 褐色, 长 4~6 毫米。 花期 3 — 4 月 , 果期 8 — 9 月 。 产 腾冲、 双江和 勐海;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的 山涧、 沟谷 或山坡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缅 甸北部 也有。 10. 八角 (本草 求原) 图版 4: 1—2 八 角茴香 《本草 纲目》 Illicium venim Hook. f. (1888)*; 陈嵘 (1937)*; A. C. Smith (1947); 图鉴 (1972)*; 中药 大辞典 (1977); 图 鉴补编 1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福建 植物志 (1985)*; 安徽 植物志 (1986); 湖南植 物名录 (1987); 云南树 木图志 (1988)*; 贵州 植物志 (1989)*; 广西 植物志 (1991)'; 广东 植物志 (1991 广. Badianifera officinarum Kuntze (1891) ; Illicium linnaei Nakai (1922). 乔木, 高 10 — 25 米, 树冠 塔形。 叶 革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5—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骤尖至 渐尖, 叶片干 时叶面 通常淡 黄色, 叶背黄 橙色; 中脉在 叶面下 凹呈沟 状或近 平坦, 侧脉 4"6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 生或近 顶生, 单生; 花梗长 15 — 40 毫米, 粗 1 一 2. 5 毫米; 花被片 7 — 12 枚, 圆形、 宽 卵圆形 至宽椭 圆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11 一 20 枚, 1 一 2 轮, 药 隔顶端 截形; 心皮 7 — 8 枚, 长 3— 4.5 毫米, 柱头长 1.2 — 2 毫米。 果梗长 20 — 55 毫米, 粗 2 — 2.5 毫米; 果径 3. 5 — 4 厘 米; 瞢荚 7 — 8 枚, 顶端喙 圆钝, 长约 2 毫米。 种子棕 褐色, 长 7 — 9 毫米。 花期 3 — 5 月和 8—10 月 , 果期 3 — 4 月 和 9—10 月 。 昆明、 玉溪、 新平、 丘北、 广南、 富宁、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金平、 河口 等地有 野生或 栽培, 滇东 南偶有 野生, 滇 中多为 栽培; 生 于海拔 200 — 2100 米的 山地湿 润常绿 阔叶 林中。 贵州、 广东、 广西、 湖南、 安徽、 江西、 福建等 省区有 栽培或 仅广西 野生。 越 南北部 也有。 
1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 1—2. 八角 niicium verum Hook. f. , 1. 果枝, 2. 果实; 3 — 4. 小 花八角 I. micranthum Dunn, 3. 花枝' 4. 果实。 (邓盈 丰绘) 
八 角 科  11  木材结 构细, 纹 理直, 有 香气, 可供细 木工、 家具、 箱板 等用。 鲜果、 种子、 叶含 芳 香油, 俗 称茴香 油或八 角油, 可 作化妆 品香料 和食用 香料, 也 是畅销 的出口 物质。 果 实通 称八角 茴香或 大料, 为调味 香料, 也供 药用, 能祛风 理气, 和胃 调中。 同属 其他种 类的 果实多 有毒, 其果实 发育不 规则, 不为八 角形, 瞢 荚顶端 细尖, 味酸、 麻、 淡等, 应注意 鉴别。 11. 少 果八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llicium petelotii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6 米。 叶薄革 质或厚 纸质, 长圆状 椭圆形 至狭倒 卵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褐黑 色或灰 黑色, 叶背红 褐色;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约 1 毫米, 侧脉 4 一 6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生, 单 生; 花梗 纤细, 长 5 — 45 毫米, 粗 0.5 —" 0.7 毫米; 花被片 9 一 14 枚, 宽 卵形、 圆形或 长 圆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9 一 14 枚, 常 单轮, 药隔 顶端圆 钝或微 下凹; 心皮 4 一 8 枚, 长 2.3—3.2 毫米, 柱头长 1—1.5 毫米。 果梗长 10 — 45 毫米, 粗不及 1 毫米; 果径 2— 2.5 厘米; 瞢荚 2 — 7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约 3 毫米。 种子淡 褐色, 长约 6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西畴、 屏边和 河口;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的山 地湿润 林中。 越南 北部有 分布。 模式产 地为河 口对面 的越南 黄连山 (沙坝 )。 12. 小 花八角 (广 西植物 名录) 图版 4: 3 — 4 小八角 (拉汉 种子植 物名称 ), 滇 南八角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Illicium micranthum Dunn ( 1901 ) * ; A. C. Smith ( 1947 ) * ; 广西植 物名录 (1971); 图 鉴补编 1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湖南 植 物名录 (1987); 云南树 木图志 (1988)、 广西 植物志 (1991 广; 林祁 (1995). /. vuangii Hu (1940); /. modestum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10 米, 幼枝粗 1 一 2 毫米。 叶 革质,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圆状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叶片 干时叶 面暗绿 色或橄 榄色, 叶 背橄榄 色或棕 褐色, 具 多而密 的褐色 油点; 中脉 在叶面 下凹呈 沟状, 宽 约 1 毫米, 侧脉 5 — 10 对。 花蕾圆 球状; 花 红色, 腋 生或近 顶生, 单生, 花径 常不及 8 毫米; 花梗长 7 — 28 毫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花被片 14 一 21 枚, 三 角形、 宽卵 形或圆 形, 下凹, 肉质; 雄蕊 8 — 18 枚, 常 单轮, 药 隔顶端 截形或 微凹; 心皮 7 — 8 枚, 长 2. 3 — 3. 2 毫米, 柱头长 1—1.5 毫米。 果梗长 25— 35 毫米, 粗 1.5 毫米; 果径 1.5 — 2 厘米; 朞荚 6 — 8 枚, 顶端喙 细尖, 喙长 1 一 3 毫米。 种 子棕灰 色或褐 灰色, 长 4. 5 — 5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镇雄、 会泽、 双柏、 新平、 元江、 文山、 广南、 马关、 西畴、 麻 栗坡、 蒙自、 绿 春、 金平、 景东、 镇源、 思茅、 澜沧、 勐连、 景洪、 勐海、 临沧、 耿马和 双江; 生于海 拔 500 — 2600 米 的山地 沟谷、 溪边 或山坡 湿润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 东、 广西、 湖北和 湖南。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根、 树皮、 叶和 果实可 人药: 煮水可 作杀虫 农药; 树皮 外用可 治风湿 骨痛、 跌打损 
12  云南 植物志  伤; 有祛风 解表、 行气 止痛, 止吐汚 之效, 可 治感冒 风寒、 呕 吐腹? ¥、 胸 腹气痛 等症。 有毒, 注意用 药量。 3. 五 味子科 Schisandraceae nom . conserv . 木质 藤本; 单叶 互生, 常 有透明 腺点; 叶柄 细长, 无 托叶。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通 常 单生于 叶腋, 有时 数朵聚 生于叶 腋或短 枝上; 花被片 6 — 24, 排成 2 至 多轮, 或外轮 和 内轮的 较小, 中轮的 最大, 质 地上有 变化, 但 不成萼 片状, 雄花: 雄蕊 120 枚, 少有 4 或 5 枚, 分离或 部分或 全部合 生成肉 质的雄 蕊群, 花丝短 或无; 花 药小, 2 室, 纵裂; 雌花: 雌蕊 12 — 300 枚, 离生, 数至 多轮排 成球形 或椭圆 形的雌 蕊群, 每 心皮有 倒生的 胚珠 2 — 5 颗, 很少 11 颗, 开花 时聚生 于短的 肉质花 托上, 果期时 聚生于 不伸长 的花托 上而成 球状聚 合果, 或 散生于 伸长的 花托上 而成穗 状的聚 合果。 种子 1 一 5 颗, 稀 较多, 胚乳 丰富, 油质, 胚小。 2 属, 约 50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南部和 北美东 南部。 我国有 2 属, 约 29 种, 产于中 南 部和西 南部; 北 部及东 北部较 少见。 云南有 2 属, 18 种。 分属 检索表 1 (2) 雌蕊 群的花 托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发 育时不 伸长; 聚合果 球状或 椭圆状 1. 南五 味子属 Kadsura 2 (1) 雌蕊 群的花 托圆柱 形或圆 锥形, 发育 时明显 伸长; 聚合果 长穗状 2. 五 味子属 Schisandra 1. 南五 味子属 Kadsura Juss.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干 后具纵 条纹; 芽麟 纸质或 革质, 很少宿 存于小 枝基部 C 叶 纸质, 很少 革质, 全缘 或具胼 胝质的 锅齿, 具透 明或不 透明的 腺体, 叶 缘膜质 下延至 叶柄; 叶面中 脉及侧 脉常不 明显。 花 单性, 雌 雄同株 或有时 异株, 单生于 叶腋, 少有 2 — 4 朵聚生 于新枝 叶腋, 很少数 朵聚生 于短侧 枝上; 花 梗常具 1 一 10 枚 分散小 苞片; 花被片 雌花及 雄花的 形态、 大 小基本 相同, 7 — 24 片, 覆瓦状 排列成 数轮, 中轮 的通常 最大, 具 明显的 脉纹, 最外轮 及最内 轮退化 变小。 雄花: 雄蕊 12 — 80 枚, 其形 态有: 1. 花托圆 柱形, 顶端 伸长具 分枝或 具数至 20 条 分枝的 钻状附 属体, 花丝 与药隔 连成细 棍 棒状, 顶 端为靠 合的两 药室所 包围, 雄蕊 倾斜, 螺 旋状排 列于花 托上, 形成疏 散长圆 锥形 或卵球 形的雄 蕊群; 2. 花 托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伸 长成圆 柱状, 凸出或 不凸出 于雄蕊 群外, 或 顶端不 伸长不 凸出, 花 丝与药 隔连成 扁平方 形或倒 梯形, 药隔顶 端横长 圆形, 两 药室隔 开于两 侧边, 与相邻 雄蕊的 药室相 靠接, 雄蕊螺 旋状排 列于花 托上, 形 成紧 密椭圆 形或球 形的雄 蕊群; 3. 花托椭 圆形, 雄 蕊的药 隔陀螺 状或倒 卵形, 顶端不 规则五 角形, 药室 为狭窄 的药隔 基部分 隔开, 不 与相邻 雄蕊的 药室相 靠接, 排成 球形或 
五 味子科  13  扁球 形的雄 蕊群; 雌花: 雌蕊 20 — 300 枚, 螺旋状 排列于 倒卵形 或椭圆 形的花 托上, 花 柱 钻形或 侧向平 扁为盾 形的柱 头冠, 或 形状不 规则, 雌蕊的 子房壁 厚薄不 均句, 顶端宽 厚, 子房室 被挤向 基部, 胚珠 2 — 5 (11), 叠生于 腹缝线 或从子 房顶端 悬垂; 果 时花托 不 伸长。 小紫果 肉质, 顶端 宽厚, 常 形成革 质的外 果皮, 基 部插人 果轴, 排成密 集球形 或椭圆 形的聚 合果; 种子 2 — 5 颗, 两侧 压扁, 椭 圆形、 肾形或 卵形, 种脐 凹入, 明显 或不 明显, 侧生或 顶生, 种 皮通常 褐色, 光滑, 脆 壳质, 易碎。 约 28 种, 主产于 亚洲东 部和东 南部, 我国有 10 种, 产 于东南 部至西 南部。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雄花的 花托圆 柱形、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顶端具 附属体 或无附 属体; 雄 蕊的花 丝与药 隔连成 细棍 棒状, 药 隔顶端 圆钝; 雌花的 花托近 球形; 胚珠自 子房顶 端下垂 (1. 离 蕊南五 味子亚 属 Subgen. Cosbacea ) 2 (3) 叶坚 纸质, 椭 圆形; 雄 花的花 托顶端 伸长, 具分 枝的附 属体; 花被片 黄绿色 1. 中泰南 五味子 K. ananosma 3 (2) 叶 革质, 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雄花 的花托 顶端具 1 至 20 条 分枝的 钻状附 属体; 花 被片红 色 2. 黑老虎 coccinea 4 (1) 雄花的 花托椭 圆形, 顶端 伸长, 圆锥状 凸出或 不凸出 于雄蕊 群外, 或 顶端不 伸长, 不 凸出; 雄蕊 的花丝 与药隔 连成宽 扁四方 形或倒 梯形; 药隔顶 端横长 圆形; 雌 花的花 托近球 形或椭 圆形; 胚珠叠 生于腹 缝线上 (2. 南五味 子亚属 Subgen. Kadsura) 5 (12) 雄花的 花托狭 卵圆形 或椭圆 体形, 顶 端凸出 于雄蕊 群之外 C 6 (7) 小枝、 叶柄、 叶 背及花 梗被褐 色多节 柔毛; 花被 片被褐 色平伏 细毛; 雄蕊群 具雄蕊 70~80 枚 3. 毛南 五味子 K. induta 7 (6) 植物 体各部 无毛; 雄蕊群 具雄蕊 不超过 70 枚 C 8(9) 雄蕊群 具雄蕊 30~35 枚 4. 狭叶南 五味子 K. angustifolia 9 (8) 雄蕊群 具雄蕊 50~^5 枚 10 (11) 雄蕊 的花丝 与药隔 连成倒 梯形, 药室长 约为雄 蕊长的 2/3, 具明显 花丝; 叶 干时两 面近同 色, 叶 柄具明 显狭翅 5. 顺宁 鸡血藤 K. interior 11 (10) 雄蕊 的花丝 与药隔 连成近 宽扁四 方形, 药 室长约 与雄蕊 等长, 具 极短的 花丝。 叶干 时叶面 黑 褐色, 叶背浅 褐色; 叶 柄狭翅 不明显 • 6. 异形南 五味子 K. heteroclita 12 (5) 雄花的 花托椭 圆形, 顶端不 凸出于 雄蕊群 之外; 聚合果 球形, 直径 1.5 — 3. 5 厘米; 果梗长 3 — 17 厘米; 小莱 果倒卵 圆形, 外 果皮薄 革质, 干时显 出种子 7. 南 五味子 K. longipedunculata 1. 中泰南 五味子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 1-5 菠 罗香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Kadsura ananosma Kerr (1936);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全 株各部 无毛; 幼枝 褐色, 老 枝变灰 褐色, 芽憐 早落; 当年 生枝具 3 — 7 片叶。 叶 纸质, 椭 圆形, 长 9 一 17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骤狭短 钝实, 基 部阔楔 形, 全缘, 侧 脉每边 8 — 10 条, 叶面 干时榄 绿色, 叶背 褐色, 密 布凸起 腺点; 叶柄粗 
14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5 1 一 5. 中 泰南亚 五味子 KadsuraananosmaKerr. , 1. 叶, 2. 花, 3. 雄蕊, 4. 花药和 药隔, 5. 雄蕊 群及花 托顶端 的附 属体; 6 — 20. 黑老虎 K. coccinea (Lem. ) A. C. Smith, 6. 花枝, 7. 花, 8 — 9. 雄蕊 群及花 托顶端 的附属 体, 10. 雄蕊' U. 雌 蕊群, 12. 雌蕊, 13. 雌蕊纵 切面, 14. 聚 合果, 15. 小 浆果, 16. 小 紫果纵 切面, 17 — 19. 种子, 20. 胚。 (邓盈 丰绘) 
五 味子科  15  壮, 长 1.5 — 3. 5 厘米。 花 单独生 于小枝 近基部 叶腋, 雄花: 花 被片黄 绿色, 14 一 16 片, 中 轮最大 1 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0.5 — 3 厘米, 宽 1 厘米; 花托圆 柱形, 长 3 — 3. 5 厘米, 顶端 伸长具 8 — 18 条 钻状附 属体; 雄蕊 群长圆 柱形, 长 2. 5 — 3 厘米, 具雄蕊 60 — 70 枚, 雄蕊长 2 — 3 毫米, 两药室 包围着 花丝的 顶端, 基 部的花 丝短, 渐向 上部的 花丝 渐长; 雌 花及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 景洪; 生于密 林中, 海拔 1000 米。 泰国清 迈西部 也有。 2. 黑老虎 (中 国树 木志) 图版 5: 6-20 冷饭团 (图鉴 ), 臭饭团 (海 南植 物志) Kadsura coccinea (Lem. ) A. C. Smith (1947); Lauener & Green (1961); 海南植 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东植 物志 (1987). Cosbaea , coccinea . Lem. (1855) ; Kadsura chinensis Hance ex Benth (1861); K . cavaleriei Levi. ( 1911 ) ; K . hainanensis Merr ( 1923) . 藤本, 全株 无毛。 叶 革质, 长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钝或短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侧 脉每边 6 — 7 条, 网脉不 明显; 叶柄 长 1 一 2. 5 厘米。 花 单生于 叶腋, 稀 成对, 雌雄 异株; 雄花: 花被片 红色, 10 — 16 片, 中 轮最大 1 片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约 14 毫米, 最内轮 3 片明显 增厚, 肉质; 花 托长圆 锥形, 长 7 — 10 毫米, 顶端具 1 一 20 条 分枝的 钻状附 属体; 雄蕊群 椭圆形 或近圆 形, 径 6 — 7 毫米, 具雄蕊 14 一 48 枚; 花丝顶 端为两 药室包 围着;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雌花: 花被片 与雄花 相似, 花 柱短, 钻状, 顶端无 盾状柱 头冠, 心皮长 圆形, 50 — 80 枚,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聚 合果近 球形, 红 色或暗 紫色, 径 6 — 10 厘米或 更大; 小架果 倒 卵形, 长达 4 厘米, 外果皮 革质, 不显出 种子。 种 子心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1 一 1.5 厘 米, 宽 0.8—1 厘米。 花期 4 一 7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屏边、 河口、 金平、 蒙自、 文山、 思茅、 景东; 生于 林中, 海拔 450" — 2000 米。 分布于 江西、 湖南、 广东、 海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越南 也有。 根 药用; 果 成熟后 味甜, 可食。 3. 毛南 五味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中国植 物志) Kadsura induta A. C. Smith (1947); 图 鉴补编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木质 藤本, 当年 生枝被 绒毛。 叶 纸质, 5~6 片生 于当年 生枝, 卵状椭 圆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4. 5 — 6.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具长 5 — 12 毫米的 尖头, 基部 钝圆, 边缘 具不 明显的 胼胝质 锯齿, 叶面有 光泽, 无毛, 叶背被 绒毛, 侧 脉每边 7 — 13 条。 花雌雄 异株, 单生 叶腋; 雄花: 花被片 17 — 19, 具透明 腺点, 外密 被毛, 边缘有 缘毛, 中轮 最大 1 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宽 6 — 8 毫米; 花托狭 卵形, 顶端 伸长, 稍凸出 于雄蕊 群外; 雄蕊群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径约 8 毫米, 具雄蕊 73 — 80 枚; 螺旋 状排列 紧密, 几 与花托 垂直; 雄 蕊长约 2. 5 — 3 毫米, 花 丝与药 隔连成 宽扁四 方形, 药 隔顶 端横长 圆状椭 圆形, 药室分 隔开在 两侧, 几与 雄蕊近 等长, 花 丝短, 长约 1 毫米; 花梗长 12 — 17 毫米, 具 3 或 4 片卵状 膜质小 苞片, 长约 2 毫米。 雌花 未见; 聚 合果近 
16  云南 植物志  球形, 径约 4 厘米。 花期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屏边 (模 式产地 ); 生于 林中, 海拔 1300 — 1500 米。 4. 狭叶南 五味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小血藤 (文山 ) Kadsura angustifolia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嫩枝深 褐色, 稍有 角棱, 具纵 条纹, 径 1 一 4 毫米, 老 株近圆 柱形, 径 6 毫米, 基部 宿存有 三角状 芽鎮。 叶 纸质, 干时 褐色或 深橄榄 绿色, 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3 — 3. 5 厘米, 基部 狭尖, 先端具 5 — 10 毫米 长的狭 长钝渐 尖头, 边 缘有远 离而不 明显的 小齿; 中脉 在叶面 凹下, 侧 脉每边 8 — 12 条。 花雌雄 异株; 雌花单 生于叶 腋, 花柄长 10 — 18 毫米; 苞片 2 或 3 片, 三 角形, 有 缘毛, 长 2 毫米, 宽 1.7 毫米; 花被片 15 片, 外轮 纸质, 具不 明显的 腺体, 内轮 肉质, 无 腺体, 最外面 的宽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宽 2. 5 — 4. 5 毫米, 外 面的椭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宽 6 — 7 毫米, 内面 的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3. 5 — 5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雌蕊椭 圆形, 长 4.5 毫米; 心皮 5 — 7 轮, 75 — 80 枚, 子房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 毫米, 宽 0.5"0.7 毫米; 胚珠 2 粒。 雄 花: 雄蕊 35 枚或 更多。 产 屏边、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生于 林中, 海拔 1280 — 2250 米。 (Typus- Poilane 12624, 越北, 沙巴 )。 藤 茎入药 C 5. 顺宁 鸡血藤 (植 物名实 图考) 鸡血藤 (本 草纲目 拾遗) Kadsura interior A. C. Smith (1947); 图 鉴补编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常 绿木质 藤本, 无毛, 新枝暗 绿色, 基部宿 存数枚 芽鳞。 茎暗紫 绿色, 有灰 白色皮 孔。 叶 纸质,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骤狭短 急尖或 渐尖, 基部阔 楔形或 圆钝, 全 缘或有 疏离的 小齿; 侧 脉每边 7 — 10 条, 干后两 面近同 色。 叶背 面具极 细的白 腺点。 花单性 同株, 雄花: 花 被片乳 黄色, 14 一 18 片, 具透明 细 腺点及 缘毛, 中轮 的最大 1 片,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17 毫米, 宽 8 — 10 毫米; 花 托椭 圆形, 顶端 伸长, 圆 柱形, 圆锥 状凸出 于雄蕊 群外; 雄蕊 群椭圆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具 雄蕊约 60 枚; 雄蕊长 0.8 — 1.5 毫米, 花 丝与药 隔连成 宽扁倒 梯形, 顶 端 横长椭 圆形, 药室 长为雄 蕊长的 2/3, 具明显 花丝; 花梗长 7 — 15 毫米。 雌花: 花被 片与 雄花的 相似而 较大; 雌 蕊群卵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具雌蕊 60 — 70 枚, 花柱顶 端具盾 状的短 头冠, 中 部向下 延长至 基部, 胚珠 3 — 5 枚, 叠生 于腹缝 线上。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5 — 10 厘米, 成熟 心皮倒 卵形, 顶端厚 革质, 具 4 一 5 角。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月。 产 保山、 凤庆、 澜沧、 耿马; 生于密 林中, 海拔 1800 米 以下。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根及茎 药用。 著 名中药 "云南 鸡血藤 膏"。 是用本 种茎叶 汁煎制 而成。 6. 异形南 五味子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6: 8-15 
五 味子科  17  吹风散 (文山 ), 绣球香 (思茅 ) Kadsura heteroclita (Koxb. ) Craib (1925); A. C. Smith (1947)*; 海南 植物志 (1964); 湖北 植物志 (1976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东 植物志 (1987). Uvaria heteroclita Roxb. ( 1814) ; com. nud. ; (1832), rdeser. Kadsura roctueghi- ana Am. (1838). 常绿 木质大 藤本, 无毛; 小枝 褐色, 干时 黑色, 有 明显深 入的纵 条纹, 具椭 圆形点 状 皮孔, 老 茎木栓 层厚, 块状 纵裂。 叶卵状 椭圆形 至阔椭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钝, 全缘 或上半 部边缘 有疏离 的小 锯齿, 侧 脉每边 7— 11 条,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0.6—2.5 厘米。 花 单生于 叶腋, 雌雄 异株, 花 被片白 色或浅 黄色, 11 一 15 片, 外轮和 内轮的 较小, 中轮 的最大 1 片, 椭圆形 至倒卵 形, 长 8^16 毫米, 宽 5 — 12 毫米; 雄花: 花托椭 圆形, 顶端 伸长圆 柱状, 圆锥 状凸出 于雄蕊 群外; 雄 蕊群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径约 5 毫米, 具雄蕊 50 — 65 枚; 雄蕊长 0.8 — 1.8 毫米; 花丝 与药隔 连成近 宽扁四 方形, 药隔顶 端横长 圆形, 药 室约与 雄蕊等 长, 花丝 极短; 花梗长 3 — 20 毫米, 具 数枚小 苞片。 雌花: 雌 蕊群近 球形, 径 6 — 8 毫 米, 具雌蕊 30 — 55 枚, 子房长 圆状倒 卵形, 花柱顶 端具盾 状的柱 头冠; 花梗约 30 毫 米。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2. 5 — 4 厘米; 成熟 心皮倒 卵形, 长 10 — 22 毫米; 干时 革质而 不显出 种子; 种子 2 — 3 粒, 少有 4 一 5 粒, 长圆状 肾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期 5 — 8 月, 果期 8— 12 月。 产 屏边、 文山、 蒙自、 思茅、 勐海、 勐腊; 生于 山谷、 溪边、 密 林中, 海拔 400— 900 米。 分布于 湖北、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锡金、 孟加 拉国、 越南、 老挝、 缅 甸、 泰国、 印度、 斯里 兰卡、 苏 门答腊 岛等地 也有。 藤及根 药用。 7. 南 五味子 (本草 纲目) 图版 6: 1 — 7 紫 金皮、 内风消 (植 物名实 图考) Kadsura longipedunculata Finer et Gagnep. (1905); A. C. Smith (1947); 湖北植 物志 (1976); 中国 树木志 (1983); 广东 植物志 (1987 广. K. peltigera Rehd. et Wils, (1913); Hand.-Mazz. (1931); Fang (1944)*. 藤本, 各部 无毛。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倒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6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尖, 基 部狭楔 形或宽 楔形, 边缘有 疏齿。 侧 脉每边 5 — 7 条; 叶背 具淡褐 色透明 腺点; 叶柄长 0.6 — 2. 5 厘米。 花 单生于 叶腋, 雌雄 异株。 雄花: 花 被片白 色或淡 黄色, 8 — 17 片, 中 轮最大 1 片, 椭 圆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4 一 10 毫 米, 花托椭 圆形, 顶端 伸长圆 柱状, 不凸 出雄蕊 群外; 雄蕊群 球形, 直径 8 — 9 毫米, 具雄蕊 30 — 70 枚; 雄蕊长 1 一 2 毫米, 药隔与 花丝连 成扁四 方形, 药隔顶 端横长 圆形, 药室几 与雄蕊 等长, 花丝 极短。 花梗长 0.7 — 4. 5 毫米; 雌花: 花被片 与雄花 相似, 雌 蕊群椭 圆形或 球形, 直径约 10 毫米, 具雌蕊 40 — 60 枚; 子 房宽卵 圆形, 花柱具 盾状心 形的柱 头冠, 胚珠 3 — 5 叠生 于腹缝 线上。 花梗长 3 — 13 厘米。 聚合果 球形, 径 1.5— 3.5 厘米; 小 浆果倒 卵形, 长 8 — 14 毫米, 外 果皮薄 革质, 干 时显出 种子。 种子 2 — 3 粒, 稀 4 一 5 粒, 肾形或 肾状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花期 6 — 9 月, 果 
图版 6 1 一 7. 南 五叶子 KadsuralongipedunculataFinetetGagnep. 1. 果枝, 2. 雄花, 3. 雄 蕊群, 4. 雄 蕊群纵 切面, 5. 雄蕊, 6. 雌 蕊群, 7. 雌蕊; 8 — 15. 异形南 五味子 K. heteroclita (Roxb. ) Craib. 8. 果枝, 9. 花, 10 — 13. 花被 片, 14. 雄 蕊群, 15. 雄 蕊群纵 切面。 (邓盈 丰绘) 
五 味子科  19  期 9—12 月 。 产 云南; 生于 山坡、 林中, 海拔 1000 米以下 (标 本未见 )。 分布于 江苏、 安徽、 浙 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云 南记录 (昆 明, 云 南省, Cava- lerie 3336, 7112, 7113) 应为贵 州兴义 一带, Cavalerie 本人未 在昆明 附近采 集过。 ' 根、 茎、 叶、 种 子均可 入药; 种 子为滋 补强壮 剂和镇 咳药, 治神经 衰弱; 支 气管炎 等症; 茎、 叶、 果实可 提取芳 香油; 茎 皮可作 绳索。 2. 五 味子属 Schisandra Michx. 木质 藤本, 小枝 具叶柄 的基部 两侧下 延而成 纵条纹 状或有 时呈狭 翅状; 有长 枝和由 长枝 上的腋 芽长出 的距状 短枝。 芽单独 腋生或 二枚并 生或多 枚集生 于叶腋 或短枝 顶端; 芽娥 6 — 8 枚, 覆瓦状 排列, 外 芽鎮三 角状半 圆形, 常 宿存, 内 芽鳞长 圆形或 圆形, 通 常 早落, 有时 宿存。 叶 纸质, 边缘 膜质, 下延至 叶柄成 狭翅, 叶 肉具透 明点; 叶痕圆 形, 稍 隆起, 维 管束痕 3 点。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少有 同株, 单 生于叶 腋或苞 片腋, 常 在短 枝上, 由于节 间密, 呈 数朵簇 生状, 少 有同一 花梗有 2 — 8 朵花呈 聚伞状 花序; 花 被片 5 — 12 (20), 通常 中轮的 最大, 外轮和 内轮的 较小; 雄花: 雄蕊 5 — 60 枚, 花丝 细长 或短, 或贴生 于花托 上而无 花丝; 药隔 狭窄或 稍宽, 两 药室平 行或稍 分开; 雄蕊群 长圆 柱形、 短圆 柱形、 卵 圆形、 球形 或肉质 球形、 扁 球形: 很少 花丝与 药隔均 宽阔, 放 射 状排列 成扁平 五角星 形的雄 蕊群。 雌花: 雌蕊 12 — 120 枚, 离生, 螺旋 状紧密 排列于 花 托上, 受粉 后花托 逐渐伸 长而变 稀疏; 柱头 侧生于 心皮近 轴面, 末端钻 状或形 成扁平 的柱 头冠, 柱头 基部下 延成附 属体; 胚 珠每室 2 (3) 颗, 叠生 于腹缝 线上。 成 熟心皮 为小 架果, 排列 于下垂 肉质果 托上, 形 成疏散 或紧密 的长穗 状的聚 合果。 种子 2 (3) 粒或 有时仅 1 粒 发育, 肾形, 扁椭圆 形或扁 球形, 种脐 明显, 通常 U 形, 种皮淡 褐色, 脆 壳质, 光滑或 具被纹 或瘤状 凸起; 胚小, 弯曲, 胚乳 丰富, 油质。 约 30 种, 主产于 亚洲东 部和东 南部, 仅 1 种产 美国东 南部。 我 国约有 19 种, 南北 各地 均有。 云 南约有 11 种。 本属多 数种类 药用, 茎 皮纤维 柔铺, 可作 绳索。 茎、 叶、 果实可 提取芳 香油。 分种 检索表 1 (18) 雄 花托不 膨大, 不 压扁; 雄蕊螺 旋状排 列形成 与花托 近似, 而较 大的雄 蕊群。 2 (5) 雄花托 顶端不 伸长, 无附 属物。 3 (4) 花被片 白色; 果托长 15 — 22 厘米 1. 大花 五味子 S. grandinora 4 (3) 花 被片红 色或粉 红色; 果托 粗壮, 径 6 — 10 毫米 2. 红花 五味子 S. nibrmora 5 (2) 雄花 托顶端 伸长, 形成不 规则头 状或盾 状的附 属体; 雄 蕊螺旋 状排列 成球形 或扁球 形的雄 蕊群。 6 (7) 内芽^ 紫 红色, 最大的 一片长 15 — 20 毫米, 宽 15 毫米, 宿 存至幼 果时; 幼 枝有纵 狭翅或 锐棱; 药隔 宽扁, 伸长超 出花药 3.S 梗 五味子 S. henryi 
20  云 南植物 志  7 (6) 内 芽鳞褐 色或灰 褐色, 较小, 最大的 一片长 不超过 10 毫米, 早落, 很少 宿存; 幼枝 无棱和 翅; 药隔 与花药 等长或 稍长。 8 (15) 花 较大, 最 大的花 被片长 6 — 12 毫米, 宽 6 — 11 毫米, 雄蕊 10 — 35 枚, 雌花 的雌蕊 20~ . 75。 聚 合果长 5 — 17 厘米。 9 (10) 叶下 面明显 具白粉 • 4. 马 耳山庆 五味子 S. wilsoniana 10 (9) 叶下 面不具 白粉, 淡绿色 或两面 同色。 11 (14) 花药 内侧向 开裂, 两药室 倾斜; 顶端 分开。 雌花 具雌蕊 25 — 60。 12 (13) 种皮 平滑, 或仅背 面微皴 5. 华中 五味子 S. sphenanthera 13(12) 种皮 有明显 的被纹 或小瘤 状突起 6. 滇藏 五味子 S. neglecta 14 (11) 花 药侧向 开裂, 两药 室近于 平行, 雌花 具雌蕊 15 — 25; 叶 卵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两 面绿色 7. 绿叶 五味子 S. viridis 15 (8) 花 较小, 最 大的花 被片长 3. 5 — 6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16 (17)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 8. 狭叶 五味子 S. lancifolia 17 (16) 叶片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9. 小花 五味子 S. micrantha 18 (1) 雄花托 膨大, 肉质 或不膨 大为压 扁状, 形成与 花托同 形和同 大的雄 蕊群。 19 (20) 雄花 的花托 肉质, 近 球形, 雄蕊 12 — 16, 每雄, 蕊 饼入花 托表面 凹入的 穴内, 形成球 形的雄 蕊群 10. 合蕊 五味子 S. propinqua 20 (19) 雄花 的花托 肉质膨 大成倒 卵形, 雄蕊 3 — 8 枚, 两 个药室 对生于 花托表 面突起 的孔穴 内壁。 花丝 和药隔 与花托 愈合, 形成倒 卵形的 雄蕊群 11. 复瓣 五味子 S. plena 1. 大花 五味子 图版 7:1— 9 Schisandra grandiflora (Wall.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 1872); 陈蝶 (1937); 图鉴 (补编 ) (1982); 中国 树木志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6).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小 枝直径 3 — lOmm, 紫 色或紫 褐色, 老枝常 灰色。 叶 纸质, 狭椭 圆形, 椭 圆形, 狭倒 卵状椭 圆形, 卵形, 长 (5) 8—14 (16) 厘米, 宽 (1.8) 3-5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稀疏 腺质小 齿或近 全缘, 上面深 绿色, 下 面稍苍 白色; 侧 脉每边 5 — 8 条, 网脉 稀疏, 在叶 面稍! ^下; 叶柄长 10 — 35 毫米。 雄花: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渐向顶 端膨大 增粗; 花被 片白色 / 7 — 10 片, 3 轮, 近 相似,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具 明显的 腺点, 外 轮的长 13 — 20 毫米, 宽 9 一 14 毫 米, 内 轮的较 狭小; 雄 蕊群卵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雄蕊 30~60, 分离, 花药长 1.5 — 3 毫米, 两药室 分离, 外侧向 纵裂, 顶端的 雄蕊无 花丝, 下部 雄蕊的 花丝长 2 — 5 毫米, 具 透明细 腺点, 药隔 平或稍 凹下; 雄花: 花梗长 1.7 — 6 厘米, 花 被片与 雄花相 似, 雌 蕊群卵 圆形、 长圆 状椭圆 体形, 长 6 — 12 毫米, 雌蕊 70 — 120; 心皮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具 外弯、 柱 头面鸡 冠状, 长 0.5~0.7 毫米的 花柱。 聚合 果柄长 2. 5 — 8 厘米, 花托 在果时 粗壮, 直径 5""6 毫米, 长 12 — 21 厘米; 成熟 小浆果 倒卵状 椭圆体 形, 长 7 — 9 毫米, 种子宽 肾形, 长 3. 8 — 4. 2 毫米, 种皮 光滑, 种脐 V 形, 稍 凹人。 花期 4~6 月, 果期 8 — 9 月 。 产西 南部; 生 于海拔 1800 — 3100 米 的山坡 林下灌 丛中。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印度 北部、 缅甸、 泰国 也有。 2. 红花 五味子 图版 7:10 — 15 
五 味子科  21  图版 7 1 一 9. 大花 五味子 Schisandragrandiflora (Wall. ) Hook. f. et Thorns. 1. 花枝, 2. 雌花, 3. 雌 蕊群, 4 一 5. 雌蕊, 6. 聚 合果' 7. 小 紫果' 8. 雄 蕊群, 9. 雄蕊; 10~15. 红花 五味子 S. rubriflora (French.) Rehd. et Wils. 10. 花 枝' 11. 雄花, 12. 雄蕊, 13. 雄^ 背面, 14. 雌 蕊群, 15. 小 衆果。 (邓盈 丰绘) 
22  云 南植物 志  Schisandra rubiflora (Franch.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6). Schisandra cliinensis (Turcz. ) Baill. var. rubri flora (1886).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小枝紫 褐色, 后 变黑, 直径 5 — 10 毫米, 具节间 密的距 状 短枝。 叶 纸质, 倒 卵形, 椭圆状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很 少为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渐狭 楔形, 边缘具 胼胝质 齿尖的 鋸齿, 上 面中脉 凹入, 侧 脉每边 5 — 8 条。 中脉 及侧脉 在叶下 面带淡 红色。 花 红色, 雄花: 花梗长 2 — 5 厘米, 花被片 5 — 8, 外花 被片有 缘毛, 大小近 相似,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最 大的长 10 — 17 毫米, 宽 6 — 16 毫米, 最外及 最内的 较小; 雄蕊群 椭圆状 倒卵圆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约 1 厘米; 雄蕊 40 — 60 枚, 花药长 1.5 — 2 毫米, 外向 开裂, 药隔与 药室近 等长, 有腺 点, 下部 雄蕊的 花丝长 2 — 4 毫米; 雌花: 花 梗及花 被片与 雄花的 相似, 雌蕊群 长圆状 椭圆 体形, 长 8 — 10 毫米, 心皮 60—100 枚, 倒卵 圆形, 长 1.5 — 2. 3 毫米, 柱头长 3 — 8 毫米, 具明显 鸡冠状 凸起, 基部下 延成长 3 — 8 毫米 长的附 属体。 聚 合果轴 粗壮, 直径 6 — 10 毫米, 长 9 一 18 厘来; 小架果 红色, 椭圆体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8 — 11 毫米, 有 短柄; 种子淡 褐色, 肾形, 长 3 — 4.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厚约 2 毫米; 种 皮暗褐 色, 平滑, 微 波状, 不 起被, 种脐 尖长, 斜 V 形, 深达 1/3。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7—10 月 。 产 西部及 西南部 (大 姚、 大理、 丽江、 维西、 德钦、 贡山 ); 生 于海拔 (200) 2500 — 3500 米的 河谷、 山坡 林中。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湖北、 四川、 西藏东 南部。 本 种为亚 高山针 叶林内 常见。 花红色 较大, 可供 观赏。 根、 藤、 果均供 药用。 常易 与大花 五味子 混淆, 但 该种花 白色, 果托更 细长。 3. 翼梗 五味子 (图鉴 ) 铁箍散 (蒙 自, 据 A. Henrg) Schisandra henryi C. B. Clarke. (1905), et (1907); 陈嵘 (1937); 方 文培, 峨眉 植 物图志 (1944);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6). ' 3a. 翼梗 五味子 (原 变种) var. henryi 落 叶木质 藤本, 当年 生枝淡 绿色, 小枝紫 褐色, 具宽近 1 一 25 毫米的 翅棱, 被白 粉; 内 芽鳞紫 红色,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5 毫米, 宿存 于新枝 基部。 叶宽 卵形、 长 圆状 卵形, 或近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或短 急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上部 边缘具 胼胝齿 尖的浅 锯齿或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侧 脉每边 4 - " 6 条, 侧脉和 网脉在 两面稍 凸起; 叶柄 红色, 长 2. 5 — 5 厘米, 具叶基 下延的 薄翅。 雄花: 花柄长 4 一 6 厘米, 花被片 黄色, 8 — 10 片, 近 圆形, 最大一 片直径 9 一 12 毫米, 最外与 最内的 1 一 2 片稍 较小, 雄蕊 群倒卵 圆形, 直径约 5 毫米; 花托圆 柱形, 顶端具 近 圆形的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30 — 40 枚, 花药长 1 一 2. 5 毫米, 内侧向 开裂, 药隔 倒卵形 或椭 圆形, 具 凹人的 腺点, 顶端平 或圆, 稍长于 花药, 近基部 雄蕊的 花丝长 1 一 2 毫米, 贴生 于盾状 附属的 雄蕊无 花丝; 雌花: 花梗长 7 — 8 厘米, 花 被片与 雄花的 相似; 雌蕊 群长 圆状卵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具 雌蕊约 50 枚, 子 房狭椭 圆形, 花柱长 0.3 -" 0.5 毫 
五 味子科  23  米。 小紫果 红色,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具长约 1 毫米的 果柄, 顶端的 花柱附 属物白 色, 种子褐 黄色, 扁 球形, 或扁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高 2 — 2. 5 毫米, 种皮淡 褐色, 具乳 头状凸 起或皱 凸起, 以 背面极 明显, 种脐斜 V 形, 长 为宽的 1/4 一 1/3。 花期 5—7 月, 果期 8— 9 月。 产 东南部 (昆 B 月、 蒙自、 红河、 金平、 河口 ); 生 于海拔 500 — 1500 米的河 谷边、 山坡林 下或灌 丛中。 分布于 浙江、 江西、 福建、 河 南南部 (信阳 )、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中部、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红 河州。 药用。 3b. 云南 铁箱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yunnanesis A. C. Smith (1947). 与原 变种区 别在于 叶背无 白粉, 两面近 同色; 小枝的 棱翅狭 而厚, 不为薄 翅状; 最 外面雄 蕊几无 花丝; 种 皮明显 被纹近 似瘤状 凸起。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月 下旬至 9 月。 产 南部至 东南部 (思 茅、 凤庆、 临沧、 勐海、 屏边 )。 生 于海拔 1000 — 2500 米的沟 谷、 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药用。 4. 马耳山 五味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Schisandra wilsoniana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6).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当年 生枝暗 紫色, 有短纵 被纹, 上 年生枝 灰色。 芽鳞宽 圆 球形, 早落。 叶 3 — 5 集生于 当年生 枝上, 近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5—3.5 (6) 厘米, 先 端尖长 5 — 10 毫米, 基部 楔形, 边缘 的胼胝 质齿不 明显, 侧脉 每边 4 一 5; 叶柄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雄花: 花梗长 1.5 — 3. 5 厘米, 花被片 9, 肉质, 外 6 片近 圆形, 最 大的长 11 一 12 毫米, 宽约 8 毫米, 具干膜 边缘, 内 3 片倒 卵形, 长 约 6.5 毫米, 宽约 4.5 毫米; 雄蕊 群倒卵 圆形, 花托 伸长, 近基 部分离 雄蕊约 25 枚, 基部 雄蕊的 花丝长 0.5 毫米; 药室 内侧向 开裂, 花 药长约 1 毫米, 倾斜, 顶端 分开, 基 部 接近, 药隔近 棒状, 顶端 与花药 等长; 上部 2 — 3 雄蕊贴 生于花 托顶端 盾状附 属物, 无 花丝; 雌花: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花被片 6 — 7, 肉质, 最 大的近 圆形, 长 11 一 12 毫 米, 宽 10 — 11 毫米, 边缘干 膜质; 雌蕊 群近卵 球形, 直径 5~6 毫米, 雌蕊 60 — 75, 子 房椭圆 体形, 柱头鸡 冠状, 长不及 1 毫米, 下 部延长 成长圆 形的附 属体。 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 西北部 (大 理、 邓川、 鹤庆、 丽江 ); 生 于海拔 1800 — 2600 米的 丛林中 或溪沟 边。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马 耳山。 5. 华中 五味子 (经 济植 物志, 图鉴) 图版 8: 1—9 香石藤 (云南 )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 in Sargent , (1913); Rehd. (1924); 陈嵘 (1937); A. C. Smith ( 1947); 图鉴 ( 1972); 秦岭 植物志 ( 1974);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图版 8 1 一 9. 华中 五味子 SchisandrasphenantheraRehd. et Wils. , 1. 果枝, 1. 雄花, 3. 雄 蕊群, 4—5. 雄蕊, 6. 雌蕊 群, 7. 雌蕊, 8. 小 架果, 9. 种子; 10 — 18. 滇藏 五味子 S. neglecta A. C. Smith 10. 花, 11. 花, 12. 雄 蕊群, 13 — 14. 雄蕊, 15. 雌 蕊群, 16. 雌蕊, 17. 小 紫果, 18. 种子。 (邓盈 丰绘) 
五 味子科  25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很少 在叶背 脉上有 稀疏细 柔毛。 冬芽、 芽 憐具长 缘毛, 先端无 硬尖, 小枝红 褐色, 距状 短枝或 伸长, 具 颇密而 凸起的 皮孔。 叶 纸质, 倒 卵形、 宽倒 卵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有叶 圆形, 很少椭 圆形, 长 (3) 5 — 11 厘米, 宽 (1.5) 3 — 7 厘米, 先端短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干膜质 边缘至 叶柄成 狭翅, 上面深 绿色, 下 面淡灰 绿色, 有白 色点, 1/2 — 2/3 以上 边缘具 疏离、 胼 胝质齿 尖的波 状齿, 上面 中脉稍 凹入,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网脉 密致, 干 时两面 不明显 凸起; 叶柄红 色, 长 1 一 3 厘米。 花生于 近基部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2 — 4. 5 厘米, 基 部具长 3 — 4 毫 米 的膜质 苞片, 花被片 5 — 9, 橙 黄色, 近 相似, 椭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中 轮的长 6 — 12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具 缘毛, 背面有 腺点。 雄花: 雄蕊 群倒卵 圆形, 径 4 一 6 毫米; 花托圆 柱形, 顶端 伸长, 无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11 一 19 (23), 基 部的长 1.6 — 2. 5 毫米, 药室 内侧向 开裂, 药隔倒 卵形, 两药 室向外 倾斜, 顶端 分开, 基部近 邻接, 花 丝长约 1 毫米, 上部 1 一 4 雄蕊与 花托顶 贴生, 无 花丝; 雌花: 雌 蕊群卵 球形, 直径 5 — 5. 5 毫 米, 雌蕊 30 — 60 枚, 子 房近镰 刀状橢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冠 狭窄, 仅 花柱长 0.1~0.2 毫米, 下延 成不规 则的附 属体。 聚合果 果托长 6 — 17 厘米, 径约 4 毫米, 果 梗长 3 — 10 厘米, 成熟 小紫果 红色, 长 8 — 12 毫米, 宽 6 — 9 毫米, 具 短柄; 种 子长圆 体形或 肾形, 长约 4 毫米, 宽 3 — 3. 8 毫米, 高 2. 5 — 3 毫米, 种脐斜 V 字形, 长约为 种 子宽约 1/3; 种 皮褐色 光滑, 或 仅背面 微敏。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中部至 东北部 (昆 明、 昭通、 嵩明 ); 生 于海拔 600 — 3000 米的湿 润山坡 边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山西、 陕西、 甘肃、 山东、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河南、 湖 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 根、 叶、 果 人药。 6. 滇藏 五味子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8: 10—18 小血藤 (云南 ) Schisandra neglecta A. C. Smith , Griezs. & Long (1986); (194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当年 生枝紫 红色, 内芽 鳞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径约 1 厘 米。 叶 纸质, 狭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6.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下延至 叶柄成 极狭的 膜翅, 边缘具 胼胝质 齿尖的 浅齿, 或近 全缘, 上面干 时榄 褐色, 有凸 起的树 脂点, 下面 灰绿色 或带苍 白色,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侧脉 和网脉 干 时在叶 背面稍 凸起;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花 黄色, 生于 新枝叶 腋或苞 片腋。 雄花: 花梗长 3. 5 — 5 厘米, 花被片 6 — 8, 大小近 相似, 宽椭 圆形、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外面的 近 纸质, 中 轮最大 1 片 直径约 7 — 9 毫米, 最内 面的近 肉质, 较小; 雄蕊 群倒卵 圆形或 近 球形, 直径约 3 — 5 毫米, 花托 椭圆状 卵形, 顶端 伸长, 柱状, 具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20 — 35 枚, 药室长 0.7—1.5 毫米, 内侧向 开裂, 药隔倒 卵形, 顶 端宽, 宽 0.5—1 毫 米, 有 腺点, 花丝长 0.2~0.8 毫米; 上 部雄蕊 贴生于 盾状附 属物, 无 花丝。 雌花: 花 梗长 3 — 6 厘米, 花被片 与雄花 相似; 雌 蕊群近 球形, 直径 5~6 毫米, 雌蕊 25 — 40 枚, 斜椭圆 体形, 长 1.5 — 2. 5 毫米, 柱头长 0.3~0.9 毫米, 下延伸 长成长 圆形、 长 0.7 毫 米的附 属体。 小紫果 红色, 长圆 状椭圆 体形, 长 5 — 8 毫米, 具 短梗。 聚合 果托长 
26  云 南植物 志  6. 5 — U. 5 厘米, 宽 2—3 毫米; 种子 椭圆状 肾形, 长 3. 5 — 4. 5 毫米, 种皮 褐色, 具明 显的 被纹, 种脐 凹入, 长约为 种子的 1/2。 花期 5~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昆 明、 玉溪、 大理、 丽江、 腾冲、 维西、 凤庆、 建水、 勐海 ); 生 于海拔 1200 — 3000 米 的山谷 丛林或 林间。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西藏 南部。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玉溪。 藤茎 药用。 7. 绿 五味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chisandra viridis A. C. Smith (1947); 中国 树木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东 植物志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96).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小 枝具稀 疏细纵 条纹, 当年 生枝紫 褐色, 短枝间 疏离; 二年生 枝变灰 褐色。 叶 纸质。 卵状椭 圆形, 通常 最宽处 在中部 以下, 长 4 一 16 厘米, 宽 2—4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或阔 模形, 中上 部边缘 有胼胝 质齿尖 的粗锯 齿或波 状 疏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干时榄 绿色, 侧 脉每边 3 — 6 条, 网脉 稀疏而 明显。 雄花: 花梗长 1.5 — 5 厘米, 花 被片黄 绿色或 绿色, 6 — 8 片, 大小 相似, 阔椭 圆形、 倒 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最 内轮的 较小。 雄 蕊群倒 卵圆形 或近球 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花托椭 圆状圆 柱形, 顶端 伸长具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10 — 20 枚, 基 部 雄蕊长 1.2 — 2. 2 毫米, 药长 0.7 — 1.5 毫米, 内侧向 开裂, 药隔 棒状长 圆形, 长 1— 2 毫米, 稍长于 药室, 有微细 腺点, 花丝长 0.6 毫米, 上部 雄蕊贴 生于花 托顶端 附属物 无 花丝; 雌花: 花梗长 4 一 7 厘米, 花被片 与雄花 相似, 雌 蕊群近 球形, 直径 5- "6 毫 米, 心皮 15 — 25 枚, 斜倒 卵圆形 或椭圆 体形, 长 1.8 — 2. 5 毫米, 柱头下 延的附 属体长 约 0.2 毫米。 聚合果 果柄长 3. 5 — 9. 5 厘米, 聚合 果托长 7 — 12 厘米, 成 熟心皮 红色, 排成 两行, 果皮 具黄色 腺点, 顶 端的花 柱基部 宿存, 基部具 短柄。 种子 肾形, 长 3. 5 — 4.5 毫米, 种 皮具维 纹或小 瘤点。 花期 4 一 6 月 , 果熟期 7 — 9 月 。 产 文山; 生 于海拔 200 — 1500 米的 山沟、 溪谷 丛林或 林间。 分布于 安徽、 浙江、 江 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8. 狭叶 五味子 Schisandra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 Schisandra sphenanthera var. lancifoli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陈嵘 (1937) ; S. sphenanthera auct. non Rehd. et Wils. : Wils. (1926).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小枝 褐色, 具 纵细条 凸起。 当年生 幼枝伸 长或不 伸长成 短枝。 芽麟 纸质, 内芽憐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短 硬尖, 早落。 叶纸质 1' 狭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阔楔 形或狭 楔形, 下延至 叶柄成 狭翅, 上 半部边 缘具不 明显的 胼胝质 浅齿, 两面 绿色, 中脉 及侧脉 凹下,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花 1 一 2 朵, 腋生于 当年短 枝上, 花梗 基部有 叶状小 苞片; 雄花: 花 梗长 2 — 5 厘米, 花被片 6 — 8, 淡 黄色, 薄肉质 具干膜 边缘,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中间最 大的 一片, 长 3. 5 — 5. 5 毫米, 雄蕊 群倒卵 圆形, 高 2. 5 — 3. 5 毫米, 花 托椭圆 状卵圆 形, 顶端伸 长短圆 柱形, 具圆形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10 — 15 枚, 花 托上部 的雄蕊 贴生于 
五 味子科  27  花托 顶端无 花丝, 下部 的具长 0.2~0.5 的 花丝, 花药长 0.6 — 1.3 毫米, 两药 室近平 行, 内侧向 开裂, 药隔 宽阔, 近 圆形, 约 与花药 等长, 具不 明显的 腺点; 雌花: 花梗和 花 被片与 雄花的 相同; 雌蕊 群近卵 圆形, 长 1.5 — 3. 5 毫米, 雌蕊 15 — 25 枚, 子 房椭圆 体 形或卵 圆形, 稍弯, 长 1.7 — 3 毫米, 花柱长 0.5 — 1 毫米, 紧接 向下伸 长成平 的附属 体。 聚 合果柄 纤细, 长 3 — 8 厘米, 成熟 小紫果 红色, 椭圆 体形, 长 6 — 9 毫米, 种子扁 椭圆 体形, 长 3. 5 — 3. 9 毫米, 种 皮有不 明显的 被纹, 种脐稍 凹人。 花期 5 — 7 月, 果 期 8 — 9 月。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丽 江、 维西、 大理、 镇康 );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 水边、 林 下。 分布于 四川中 南部。 全株 入药。 9. 小花 五味子 (中 国植 物志) 大伸筋 (云南 ) Schisandra micrantha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6). 落叶细 弱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小枝 纤细, 一 年生枝 紫色或 灰色, 叶 柄基部 下延成 细纵 条纹。 叶薄 纸质,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 阔楔形 或圆, 下 延至叶 柄成极 狭翅。 2/3 以 上边缘 具疏浅 锯齿, 齿尖胼 胝质, 上面绿 色; 中脉及 侧脉稍 凸起, 下面灰 绿色; 侧 脉每边 3 — 5 条; 叶柄长 5 — 20 毫米, 上面具 狭 纵沟。 花 黄色, 单生 于当年 生小枝 的叶腋 或苞片 腋间, 雄花 花柄长 1.5 — 3 厘米, 花 被片 7 — 8 片, 肉质, 近 相似, 圆形 或宽椭 圆形, 最大的 一片长 4 一 6 毫米, 最里面 2 片 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雄花: 雄 蕊群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花托 卵状圆 柱形, 顶端伸 长, 具圆形 盾状附 属物; 雄蕊 8 — 12 枚, 排成 2 — 3 轮, 集中 在花托 顶端, 花药 内侧向 开裂, 长 0.5 — 1 毫米, 药隔倒 卵形, 长 0.7 — 1 毫米, 顶端 宽平, 与 药室近 等长, 具不 明显的 腺体; 雌花: 花 梗和花 被片与 雄花的 相似, 雌 蕊群近 球形, 直径 2. 5 — 4 毫米, 雌蕊 16 — 35 枚, 子 房狭卵 圆形, 长 1.2 — 2 毫米, 花柱长 0.3 — 0.6 毫米。 聚合 果柄长 2 — 5 厘米, 聚合 果轴长 1.5 — 4 厘米, 小架 果椭圆 状长圆 体形, 长 6 — 8 毫米, 外果皮 具 不明显 腺体, 种子 扁椭圆 体形, 长 3. 3 — 4 毫米, 种皮 具明显 被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 产 中部、 东南部 (昆 明、 会泽 者海、 玉溪、 红河、 澄江、 蒙自、 文山、 屏边 ); 生 于海拔 1000 — 3000 米的 山谷、 溪边、 林间。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屏 边。 根 人药。 10. 合蕊 五味子 (图鉴 ) 黄龙藤 (植 物名实 图考) 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 Baill. (1868—1869); Hook. f. et Thorns. (1872); A. C. Smith (1947); 中国 树木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6). Kadsura propinqua Wall. (1824); 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 ) Baill. var. inter- media /K. C. Smith (1947); 陈蠑 (1937); 图鉴 (1972). 
28  云 南植物 志  落 叶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当年生 枝褐色 或变灰 褐色, 有银 白色角 质层。 叶坚纸 质, 卵形、 长 圆状卵 形或狭 长圆状 卵形, 长 7 — 11 (17) 厘米, 宽 2 — 3. 5 (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圆或阔 契形, 下延至 叶柄, 上 面干时 褐色, 下 面带苍 白色, 具 疏离 的胼胝 质齿, 有时近 全缘, 侧 脉每边 4 一 8 条, 网脉 稀疏, 干时 两面均 凸起。 花橙 黄色, 常 单生或 2 — 3 朵 聚生于 叶腋, 或 1 花梗 具数花 的总状 花序: 花梗长 6 — 16 毫米, 具约 2 小 苞片。 雄花: 花被片 9 (15), 外轮 3 片 绿色, 最 小的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3 — 5 毫米, 中轮 的最大 一片近 圆形、 倒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5 (9) —9 (15) 毫米, 宽 4 (7) —9 (11) 毫米, 最 内轮的 较小; 雄蕊群 黄色, 近球 形的肉 质花托 直径约 6 毫米, 雄蕊 12 — 16, 每雄蕊 钳人横 列的凹 穴内, 花丝 甚短, 药 室内向 纵裂; 雌花: 花 被片与 雄花 相似, 雌 蕊群卵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心皮 25 — 45 枚, 倒卵 圆形, 长 1.7 — 2.1 毫米, 密生 腺点, 花 柱长约 1 毫米。 聚合 果的果 托干时 黑色, 长 3 — 15 厘米, 直径 1 一 2 毫米, 具 10 — 45 成熟 心皮, 成 熟心皮 近球形 或椭圆 体形, 直径 6 — 9 毫米, 具 短柄; 种子 近球形 或椭圆 体形, 长 3. 5 — 5.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种 皮浅灰 褐色, 光滑, 种脐 狭长, 长约 为宽的 1/3, 稍 凹人。 花期 6 — 7 月。 产 中部至 西部、 南部 (昆 明、 大姚、 维西、 腾冲、 思茅、 蒙自、 凤庆 ); 生 于海拔 1500 — 2800 米的 河谷、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11. 复瓣 黄龙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重瓣 五味子 (中 国植 物志) Schisandra plena A. C. Smith (194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6). 常 绿木质 藤本, 全株 无毛。 当年 生枝暗 紫色, 有细纵 被纹。 叶坚 纸质, 干 时榄绿 色,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 — 10 (17) 厘米, 宽 3 — 8.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短 急尖, 基 部钝或 宽圆, 全 缘或具 远离的 胼胝质 小齿, 上面 中脉平 或凹, 侧 脉每边 5 — 7, 网 脉细密 而两面 凸起。 花 腋生, 或生于 当年生 枝下部 叶腋, 单生, 两朵成 对生, 或 有时 3 — 8 朵聚 生于短 枝上成 总状花 序状; 雄花: 花梗长 4 一 10 毫米; 花被片 11 一 17, 淡黄、 内 面的基 部稍淡 红色, 纸质、 在内 轮的近 肉质, 常具 不明显 的透明 腺点, 外轮的 三角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6 毫米, 宽 2 — 5 毫米, 中轮最 大的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5 — 11 毫米, 宽 3~6 毫米, 最 内轮的 稍退化 变小; 雄蕊 群倒卵 圆形, 长 4.5~6 毫 米, 宽 3 — 4 毫米, 向基部 渐狭, 雄蕊 3 — 8, 两个花 药对生 于花托 表面突 出的近 圆形孔 穴 内壁。 药室长 0.6 — 1 毫米, 花丝 和药隔 与花托 愈合; 雌花: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花被 片与 雌花的 近似; 雌蕊 群近球 形或卵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心皮 26 — 33。 果梗长 10 — 15 毫米, 纤细, 稍弯。 成熟 小紫果 红色, 球形 或椭圆 体形, 长 8 — 11 毫米, 直径 6 — 10 毫米; 种子 扁椭圆 体形, 长 7 — 7. 5 毫米, 宽 5. 5 — 6 毫米, 种皮 光滑, 具凹入 的细腺 点。 花期 4一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南部、 西 南部的 思茅、 景洪、 耿马; 生 于海拔 600 — 1500 米的密 林中。 印 度东北 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本种 叶网脉 细密, 错综 缠结, 干 时两面 凸起。 雄, 蕊 的花托 肉质、 倒 卵形、 雄 蕊无花 丝等特 征易于 识别。 
毛茛科  29  15. 毛 M 禾斗 Ranunculaceae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少 有灌木 或木质 藤本。 叶通常 互生或 基生, 少数 对生, 单叶 或 复叶, 通 常掌状 分裂, 无或有 托叶; 叶脉 掌状, 偶尔 羽状, 网状 连结, 少有开 放地两 叉状 分枝。 花 两性, 少有 单性, 雌 雄同株 或雌雄 异株, 辐射 对称, 稀 为左右 对称, 单生 或组成 各种聚 伞花序 或总状 花序; 萼片 下位, 3 — 5, 或 较多, 绿色, 在花 瓣不存 在或特 化 成分泌 器官时 常呈花 瓣状, 有多种 颜色; 花瓣存 在或不 存在, 下位, 4 一 5, 或 较多, 常 有蜜腺 并特化 成分泌 器官; 雄蕊 下位, 多数, 稀 少数, 花药 2 室, 纵裂, 退化 雄蕊有 时 存在; 心皮 分生, 少有 合生, 多数或 少数, 在多少 隆起的 花托上 螺旋状 排列或 轮生, 沿花 柱腹面 生柱头 组织, 柱头不 明显或 明显, 胚珠 多数、 少数至 1 颗, 倒生。 果 实为朞 荚或 瘦果, 少数为 蒴果或 架果。 种 子有小 的胚和 丰富的 胚乳。 约 59 属, 2500 种, 在世 界各洲 广布,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39 属, 约 800 种, 在全国 广布, 大多 数属、 种 分布于 西南部 山地; 云南有 28 属, 约 309 种。 毛茛 科植物 含有多 种化学 成分, 许 多种植 物可供 药用, 如 黄连、 附子、 升麻、 白头 翁等; 因为所 含化学 成分, 如二 萜类生 物碱、 毛茛 甙等多 有毒, 所 以不少 种类, 如乌 头、 毛貧、 打破碗 花花、 天 葵等均 可作土 农药, 防治一 些农作 物的病 虫害; 毛茛 科不少 植物, 如乌 头属、 翠 雀属、 银莲 花属、 耧斗 菜属、 铁 线莲属 的不少 种类以 及偏翅 唐松草 有美丽 的花, 早已在 欧洲一 带庭园 中引种 栽培成 了著名 的观赏 植物。 分属 检索表  1 (28) 子房 有数颗 至多颗 胚珠; 果实为 瞢荚, 稀为 架果。 2 (5) 花左右 对称; 花瓣 存在。 3 (4) 上萼片 无距; 花瓣 有爪; 退化雄 蕊通常 不存在 8. 乌头属 Aconitum 4 (3) 上萼片 有距; 花瓣 无爪; 退 化雄蕊 2, 常呈 花瓣状 9. 翠雀属 Delphinium 5 (2) 花竊射 对称。 6 (13) 花多数 组成圆 锥状的 复聚伞 花序、 总 状花序 或穗状 花序。 7 (8) 花雜或 退化雄 蕊均不 存在; 叶为 不分裂 的单叶 4. 铁 破接属 Beesia  8 (7) 花 瓣或退 化雄蕊 存在, 叶 为二回 以上三 出复叶 或羽状 复叶。 9 (12) 瞢 荚果; 基生叶 正常发 育或呈 鞘状。 10 (11) 基生 叶和最 下部茎 生叶呈 鞘状; 花瓣 存在; 退化 雄蕊不 存在; 朞荚 线形, 有 细长柄 5. HH-fcJS Souliea 11 (10) 基生 叶正常 发育; 花瓣不 存在; 退 化雄蕊 存在; 脊突长 圆形, 有短柄  6. 升麻属 Cimicifuga 12 (9) 莱果; 基生叶^^片状 7. 类叶 升麻属 Actaea 13 (6) 花单生 或少数 组成单 歧聚伞 花序。 14 (17) 花雜不 存在。 15 (16) 单叶不 分裂; 朞荚 无突起 1. 妒 蹄草属 Caltha 
30  云南 植物志  15: 14: [23: [12] [IV. 〔20) :19: [21] :26] ;25; :24〕 :1) [31] :31: 〔30〕 [19] :44: ;39) :36) :35; :38〕 :37] :34〕 〔43; :42〕 〔41: 〔40〕 :33〕 〔46: 〔45: 〔48〕 〔47〕 :50) ;49) :52〕  单 叶掌状 全裂; 瞢荚 在背缝 线上有 1 突起 (云 南种) 花瓣 存在, 具 蜜腺。 叶为 单叶: 心皮 无柄; 染色 体基数 x = 8c 花瓣有 短爪, 瓣片 线形; 叶掌状 深裂或 全裂, 基部不 为盾形 … 花 瓣有细 长爪, 辦片圆 球形; 叶 不分裂 或掌状 浅裂, 基部盾 形-  2. 鸡 爪草属 Calathodes  3. 金 莲花属 Trollhis  10. 星 果草属 Asteropynim 心皮有 细柄; 叶掌状 全裂; 染色 体基数 x = 9 15. 黄连属 Coptis 叶为 二回以 上三出 复叶或 鸟足状 复叶。 心皮 5, 分生; 花辦 无爪; 叶为 二回以 上三出 复叶; 染色 体基数 x = 7c 叶均 基生; 花瓣比 萼片小 得多, 基部 囊状, 无距; 退 化雄蕊 不存在 • 11. 拟漏 斗菜属 Paraquilegia 叶 基生并 茎生; 花瓣 发育, 与 萼片近 等大, 基 部下延 成距; 退化雄 蕊存在 12. 漏 斗菜属 Aquilegia 心皮 2, 基部 合生; 花瓣有 长爪; 叶为 鸟足状 复叶; 退化 雄蕊不 存在; 染色 体基数 x=6 — 14. 人 字果属 Dichocarpuin 子房有 1 颗 胚珠; 果实 为瘦果 C 叶 对生; 花柱 通常在 果期伸 展呈羽 毛状- 花瓣 不存在 20. 铁 线莲属 Clematis 花 辦存在 21. 锡 兰莲属 Naravelia 叶互生 或基生 C 花瓣不 存在。 花序 无总苞 C 叶为 复叶; 瘦果两 侧均有 (1 一) 3 条 纵肋; 退 化雄蕊 不存在 …… 13. 唐 松草属 Thalictrum 叶为 单叶; 瘦 果两侧 平滑, 无 纵肋。 基生叶 不分裂 或掌状 浅裂, 叶 脉网状 连结; 退 化雄蕊 不存在 19. 毛 M 莲花属 Metanemone 基生 叶掌状 全裂, 叶脉 开放地 两叉状 分枝, 不 网结; 退化雄 蕊存在 22. 独 叶草属 Kingdonia 花 序有由 3 枚或 数枚轮 生苞片 形成的 总苞。 叶 脉掌状 C 花柱在 果期不 增长呈 羽毛状 16. 银 莲花属 Anemone 花柱 在果期 增长呈 羽毛状 18. 白 头翁属 Pulsatilla 叶 脉羽状 17. 罂粟 莲花属 Anemoclema 花辦 存在。 花辦 无蜜槽 和蜜腺 24. 侧金 盖花属 Adonis 花雜有 蜜槽和 蜜腺。 基生叶 二回羽 状细裂 ;胚珠 自子房 室顶部 下垂, 有 2 层珠被 … 23. 美 花草属 Callianthemum 基生叶 不羽状 细裂; 胚 珠生于 子房室 底部, 有 1 层 珠被。 瘦果平 滑或有 小瘤状 突起, 无横敏 或纵肋 25. 毛茛属 Ranunculus 瘦果 有横皴 或纵肋 C 瘦 果有横 18^ 无纵肋 26. 水 毛茛属 Batrachium 
毛茛科 31  52 (51) 瘦果有 纵肋, 无橫被 C 53 (54) 瘦果 每侧有 1 条纵叻 27. 鸦 妬花属 Oxygraphis 54 (53) 瘦果 每侧有 3 条纵肋 28. 喊 毛茛属 Halerpestes  1. 驴 蹄草属 Caltha L. 多年生 草本, 具 须根。 茎不 分枝或 具少数 分枝。 单叶, 全 部基生 或同时 茎生, 茎生 叶 互生, 叶片不 分裂, 稀 茎上部 叶掌状 分裂, 心形或 肾形, 有齿或 全缘; 叶柄 基部具 鞘。 花 单生于 茎顶端 或数朵 组成单 歧聚伞 花序; 萼片 5 或 更多, 花 瓣状, 黄色, 稀白色 或 红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脱落; 花瓣不 存在; 雄蕊 多数, 花药椭 圆形,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少数至 多数, 无 柄或具 短柄, 顶端渐 狭成短 花柱; 胚珠 多数, 成二列 生于子 房的腹 缝 线上。 瞢 荚果, 开裂 或稀不 开裂; 种 子椭圆 球形, 种皮光 滑或具 少数纵 皱纹。 约 20 种, 分布 于南、 北 两半球 的温带 或寒温 带地区 C 我 国约有 4 种和 5 个 变种, 产 西南、 西北、 华北和 东北及 浙江。 云南有 3 种, 2 变种。 本属有 2 种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8) 心皮 无柄。 2 (7) 叶 基生并 茎生; 花序 通常有 3 — 5 或更多 的花。 3 (6) 叶和 苞片不 分裂。 4 (5) 茎 实心, 高 50 厘米, 粗 6 毫米; 花 序下之 叶通常 比基生 叶小; 叶圆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有牙齿 la. 驴蹄草 C. palustris var. palustris 5 (4) 茎 中空, 高 120 厘米, 粗 12 毫米; 花序下 之叶与 基生叶 等大; 花 序分枝 较多, 常有 多数花 lb. 空茎 驴蹄草 C. palustris var. barthei 6 (3) 茎 最上部 叶和花 序下部 苞片掌 状分裂 Ic. 掌裂 驴蹄草 C. palustris var. umbrosa 7 (2) 叶全部 基生, 较小; 花单生 茎顶端 2. 细茎 驴蹄草 C. sinogracilis 8 (1) 心皮 有短柄 3. 花草 驴蹄草 C. scaposa 1. 驴蹄草 (分类 学报) 图版 9: 1-5 金莲花 (中 甸、 垆水 ), 蕊蹄草 (贡山 ), 四 季海棠 (泸水 ), 立金花 (泸水 ), 马蹄 叶 (四川 ), 马蹄草 (浙江 ) Caltha palustris Linn. ( 1753); DC ( 1824); Hemsl. ( 1886); Finet et Gagnep. (1904); Gertz (1913); Hulten (1950); 四川 中药志 (1960); 图鉴 (1972)*; 秦岭植 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la. 驴蹄草 (原 变种) var. palustris 多年生 草本, 具多 数肉质 须根。 茎高 20 — 50 厘米, 粗 3~6 毫米, 实心, 具细纵 沟, 在中 部或中 部以上 分枝, 稀不 分枝。 基生叶 3 — 7; 叶片 圆形, 肾形或 心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3 — 9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 部深心 形或基 部二裂 片互相 覆压, 边 缘密生 
3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 1—5. 驴蹄草 CalthapalustrisL. , 1. 植株, 2. 种子, 3. 雄蕊, 4. 聚 合果, 5. 心皮; 6 — 10. 花葶 驴蹄草 C. scaposa Hook. f. et Thorns. , 6. 结果的 植株, 7. 花, 8. 雄蕊, 9. 瞢突, 10. 种子; 11. 掌裂 驴蹄草 C. palustris var. umbrosa Diels, 果序。 (张春 方抄自 中国植 物志) 
毛茛科  33  三 角形小 牙齿; 柄长 3 — 30 厘米。 苞片 三角状 心形, 边缘生 牙齿; 花梗长 2 — 7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顶端 圆形; 雄, 蕊 长 3 —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1.6 毫米, 花粉 三沟,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5 — 12, 与 雄蕊近 等长, 无柄, 有短 花柱。 瞢 荚果长 0.6 — 1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具 横脉, 喙长 1 毫米; 种 子狭卵 球形, 长 1.5 — 2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有少数纵5^纹。 花期 5 — 9 月, 果期 6— 10 月。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大 理、 漾濞、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泸水、 维西、 贡山、 德 欽); 生于 水边、 草地及 林下, 海拔 3100 — 37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浙江西 部、 甘肃 南部、 陕西、 河南 西部、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新疆。 在 北半球 温带及 寒温带 地区 广布。 全草 含白头 翁素和 其他植 物碱, 有毒, 可制土 农药; 全 草可供 药用, 有 除风、 散寒 之效。 lb. 空茎 驴蹄草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var. barthei Hance (18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fistulosa Schipcz. (1921); Lauener et Green (1962); Wang et Hsiao (1965);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palustris var. multi flora Kom. ex Schipcz. (1965); C. barthei (Hance) Koidz. (1930); Ohwi (1965).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茎 中空, 常较 高大、 粗壮, 高达 120 厘米, 粗达 12 毫米; 花 序下之 叶与茎 生叶近 等大, 形状也 相似。 花 序分枝 较多, 常有多 数花。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鹤 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维西、 贡山 ); 生于 林下、 草地、 沟 边, 海拔 2700 — 38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和 甘肃西 南部。 日本、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Ic. 掌裂 驴蹄草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图版 9: 11 var. umbrosa Diels (1912); Smit. (197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palustris var. sibirica Kegel subvar. palmata Takeda (1912).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茎 最上部 和花序 下部苞 片掌状 分裂。 产 中部、 西部和 西北部 (昆 明、 嵩明、 洱源、 丽江、 福贡、 贡山、 中甸、 维西、 德 饮); 生于 沟边、 草地 和沼泽 草甸, 海拔 26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南 部和四 川西南 部。 模式 标本采 丽江。 2. 细茎 驴蹄草 (分类 学报) Caltha sinogracilis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gracilis Hand.-Mazz. (1924)* , 匪 Nakai (1922). 小 草本, 具多 数肉质 须根。 茎高 4 一 10 厘米, 粗 1 毫米, 不 分枝。 叶通常 全部基 生, 叶片 草质, 圆肾形 或肾状 心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深 心形, 边缘生 浅圆牙 齿或在 下部生 宽卵形 牙齿; 叶柄长 1 一 6 厘米, 基部 具鞘。 花单 生茎 顶端, 萼片 5, 黄色, 狭椭 圆形, 长 0.5 — 1.4 厘米, 宽 4. 5 — 10 毫米, 顶端 圆形, 
34  云 南植物 志  自基 部生出 3 条脉; 雄蕊约 20, 长约 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5 — 10, 比雄蕊 稍长, 有短 花柱。 朞 荚果长 5 — 9 毫米, 宽 2—3 毫米, 具不 明显的 横脉, 喙长 0.8 毫米; 种子 狭椭圆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暗 褐色, 多少有 光泽, 光滑或 具 少数纵 被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月。 产 西北部 (泸 水、 贡山、 德钦 ); 生于水 边潮湿 草地, 海拔 3500 — 38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3. 花葶 驴蹄草 (图鉴 ) 图版 9: 6-10 Caltha scaposa Hook. f. et Thorns. (1855); in Hook. f. (1872); Franch. (1886); Fedde (1922); Ulbr. (1929); Hand.-Mazz. (1931); Hara (1968); 图鉴 (1972)*; Smit (197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 palustris L. var. scaposa Maxim . ( 1889); Finet et Gagnep. ( 1904); C • scaposa Hook, f . et Thorns, var. smith ii Ulbr. (1929); Hand.-Mazz. (1939); C . scaposa Hook, f . et Thorns, var. paniassioides Ulbr. (1905); Hand. -Mazz. ( 1939) .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具多 数肉质 须根。 茎 单一或 数条, 有 时多达 10 条, 直立 或有时 渐升, 高 3 — 18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通 常只在 顶端生 1 朵花, 无 叶或有 时在中 部或上 部生 1 个叶, 稀生 2 个叶。 基生叶 3 — 10, 叶 片心状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有时 肾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深 心形, 边缘全 缘或带 波形, 有时疏 生小牙 齿; 叶柄长 2. 5 — 15 厘米, 基 部具膜 质鞘。 茎 生叶如 存在时 极小, 具短柄 或有时 无柄, 叶 片长在 1.2 厘米 以下。 花单独 生于茎 顶部或 2 朵 形成简 单的单 歧聚伞 花序; 花梗长 2— 16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倒 卵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0.6 — 1.5 厘米, 宽 0.5 — 1.4 厘米, 顶端 圆形; 雄蕊长 3. 5 —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心 皮 5 — 11, 与 雄蕊近 等长, 具短 柄和短 花柱。 瞢 荚果长 0.6—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具 明显的 横脉, 柄长 1.8 — 3 毫米, 喙长约 1 毫米, 种子 黑色, 肾状椭 球形, 稍扁, 长 1.2 — 1.5 毫米, 光滑, 有少数 纵肋。 花期 6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大 理、 丽江、 、庐 水、 贡山、 中甸、 德钦 ); 生于 水边、 山坡 草地, 海拔 31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青 海南部 和甘肃 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 丹及印 度北部 也有。 在四川 西部民 间用全 草治筋 骨疼痛 等症, 用 花治化 脓创伤 等症; 在西 藏民间 用全草 治 刀伤。 2. 鸡 爪草属 Calathodes Hook. f. et Thorns. 多年生 草本, 有 须根。 单叶, 基生并 茎生, 有 长柄, 掌状三 全裂。 花 单生于 茎或枝 端, 辐射 对称。 萼片 5, 花 瓣状, 黄色或 白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覆瓦状 排列。 无花 瓣。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花粉 三沟, 条 纹状,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7 — 50 枚, 斜披针 形, 顶端渐 狭成短 花柱, 基部 常稍呈 囊状; 胚珠 8 — 10, 排成 2 列 着生于 子房室 下部的 腹缝 线上。 瞢 荚果近 革质, 在背 面常有 突起。 种 子倒卵 球形, 光滑。 
毛茛科  35  3 种, 1 种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和我国 西藏; 另外 2 种为 我国特 有种, 1 种分 布于台 湾, 另 1 种 分布于 云南、 贵州和 湖北。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萼片 白色; 心皮 7 — 15 枚; 朞荚果 的背部 突起位 于果的 中部, 正 三角形 1. 鸡爪草 C« oxycarpa 2 (1) 萼片 黄色; 心皮 35 — 50 枚; 朞突果 的背部 突起位 于果的 下部, 狭三 角形, 并向 下弧状 变曲, 多 少呈钩 2. 钩突 鸡爪草 C. unciformis 1. 鸡爪草 (四 川中 药志) 图版 10: 1—5 Calathodes oxycarpa Sprague (191.9); 图鉴 (1972)*; W. T. Wang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palmata auct. non Hook. f. et Thorns. : Oliv. in Hook (1935), quoad f. ram. fruct. (1890); Finet et Gagnep. (1904), p. p.; Hand.-Mazz. (1931); C. palmata Hook. f. et Thorns, var. appendiculata Bruhl (1896) * ; Trollius palmata (Hook. f. et Thorns. ) Baill ( 1876); T. yunnanensis auct. non ( Franch. ) Ulbr: 四川 中药志 (I960)' . 多年生 草本, 须根 细长,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茎高 20 — 45 厘米,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约 3 个, 花期 之后多 枯萎; 叶柄长 6— 11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叶片五 角形, 长 2 — 3 厘米, 宽 3. 2 —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在 中部三 深裂, 边缘 有小 裂片和 锯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近 基部。 茎 生叶约 4 枚, 下部 的有长 柄, 似基 生叶, 叶片 较大, 长 5.5~6 厘米, 宽 6 — 9 厘米, 上部的 变小, 有 短柄。 花单 生, 直径约 1.8 厘米; 萼片 5, 白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4~6 毫米, 顶端圆 或钝; 雄蕊长 3. 5 — 7. 5 毫米, 花药长 1 一 2 毫米; 心皮 7 — 15, 长 5~6 毫米, 背面基 部稍呈 囊状,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朞 荚果长 7 — 14 毫米, 宽约 4.5 毫米, 喙长 1 一 1.7 毫米, 突 起位于 果背面 纵肋近 中部, 正三 角形; 种 子长约 2 毫米, 黑色, 有光 泽。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西部 (大理 ); 生于 山地林 下草坡 阴处。 海拔 2400 — 3200 米。 四川 和湖北 西部也 有。 全草供 药用, 治风湿 麻木、 鸡 爪风、 瘰 病等症 (四川 中药志 )。 2. 钩突 鸡爪草 (植物 研究) 图版 10: 6—8 Calathodes unciformis W. T. Wang (1996). C. poLycarpa auct. non Ohwi: Wang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Xi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40 厘米, 在中 部以上 有少数 分枝。 茎 生叶五 角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中 央全裂 片和侧 全裂片 顶端渐 尖或长 渐尖, 上面 沿脉有 短毛; 叶 柄长 5 — 10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花 单生, 直径约 2.5 厘米; 萼片 5, 黄色, 狭倒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 蕊长约 6.5 毫米, 花 药长约 2.2 毫米, 顶 端有小 
3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0 1—5. 鸡爪草 CakthodesoxycarpaSprague, 1. 开花的 植株, 2. 萼片, 3. 心皮' 4. 雄蕊, 5. 聚 合果; 6 — 8. 钩突 鸡爪草 C. uncifonnisW. T. Wang, 6. 聚 合果, 7. 朞荚, 8. 种子。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37  尖头; 心皮 35—50, 长约 4.5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瞢 奏果长 4— 18 毫米, 喙长约 0.8 毫米, 突起 位于果 背面纵 肋的近 基部, 狭三 角形, 长 3 — 3. 5 毫米, 向 下弧状 变曲, 多少呈 钩状。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东北部 (镇雄 ); 生 于山地 林中或 山谷中 沟边, 海拔 1800 米。 贵州 西部和 湖北西 南 部也有 分布。 3. 金 莲花属 Tromus L. 多年生 草本。 单叶, 全 部基生 或同时 在茎上 互生, 掌状 分裂。 花单独 顶生或 少数组 成聚伞 花序; 花托稍 隆起。 萼片 5 至 多数, 花 瓣状, 倒 卵形, 通常 黄色, 稀淡 紫色, 通 常脱落 ,稀 宿存; 花瓣 5 至 多数, 线 形或窄 条形, 具 短爪, 在 接近基 部处有 蜜槽; 雄蕊 多数, 螺旋状 排列, 花 药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在侧面 开裂,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5 至 多数, 无柄; 胚珠 多数, 成二列 着生于 子房室 的腹缝 线上。 瞢荚果 开裂, 具 脉网及 短喙; 种子 近 球形, 种皮 光滑。 约 25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温 带及寒 温带。 我国有 16 种及 7 个 变种, 分布于 西藏、 云 南、 四川、 青海、 新疆、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南、 河北、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 江及 台湾。 云南有 6 种 3 变种。 , 毛茛状 金莲花 T. ranunculoides 等种 类可供 药用。 本 属的花 美丽, 可供 观赏。 分种 检索表 1 (10) 叶掌状 深裂。 2 (7) 植株高 30 厘米 左右, 叶 基生并 茎生; 花 2 朵 形成单 歧聚伞 花序; 萼 片长约 2 厘米。 3 (6) 花瓣 线形, 宽 1 毫米 左右。 4 (5) 花瓣比 雄蕊稍 短或近 等长, 长在 8 毫米 以下; 萼 片宽在 2.8 厘 米以下 la. 云南 金莲花 T. yunnanensis 5 (4) 花 瓣比雄 蕊长, 长 12 — 17 毫米; 萼片宽 1.7 — 4 厘米 lb. 长 瓣云南 金莲花 T. yunnanensis var. peltatus 6 (3) 花瓣宽 条形, 宽 3 — 4 毫米 Ic. 宽 瓣云南 金莲花 T. yunnanensis var. latilobus 7 (2) 植株高 10 厘米 左右, 叶全部 基生或 近全部 基生; 花葶有 1 花; 萼 片长在 1 厘米 以下。 8 (9) 叶的中 央裂片 菱状倒 梯形, 齿宽 卵形; 萼片 脱落, 黄色, 干后 变绿色 2a. 青藏 金莲花 T. pumilus var. tanguticus 9 (8) 叶的中 央裂片 楔形, 齿三 角形; 萼片 宿存, 外面 暗紫色 3a. 矮 金莲花 T. farreri 10 (1) 叶掌状 全裂。 11 (12) 萼 片狭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宿存 4. 小花 金莲花 T. micranthus 12 (11) 萼片宽 倒卵形 ,长 10 毫米 以上。 13 (14) 叶 全裂片 2 — 3 回 细裂, 各回 裂片近 相邻; 萼片 黄色, 干时变 绿色, 脱落 5. 毛莨状 金莲花 1\ ranunculoides 14 (13) 叶 全裂片 细裂, 各回裂 片多少 分开; 萼片 外面紫 红色, 干 时不变 绿色, 宿存。 15 (18) 叶的分 裂程度 较小, 中央裂 片三浅 裂至近 中部, 浅 裂片有 三角形 锐齿。 
38  云 南植物 志  16 (17) 叶宽 1.4 厘米, 中央裂 片楔形 3a. 矮 金莲花 T. farreri 17 (16) 叶宽 3.5 厘米, 中央裂 片菱状 倒梯形 3b. 大叶矮 金莲花 T. farreri var. m^or 18 (15) 叶的分 裂程度 较大, 中 央裂片 深裂近 基部, 二回裂 片细裂 …… 6. 鞘柄 金莲花 T. vaginatus 1. 云南 金莲花 (分类 学报) 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 ) Ulbr. (1922) , p. p.; Schipc. (1923) ; Stapfin Cur- tis (1928)* ; Hand. -Mazz. (1931); Fedde (1932); Lauener et Green (1961); Wang et Hsiao (196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pumilus var.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Huth (1892); Mottet (1918); T. pumilus ssp. normalis Bruhl var. yu7inanensis Bruhl (1896); T. saniculifolius Levi. (1915); T. yunnanensis f. ubera Stapf (1928); Hand. -Mazz. (1931). la. 云南 金莲花 (原 变种) var. yunnanensis 茎高 30 — 80 厘米, 疏生 1 一 2 叶, 不分枝 或在中 部以上 分枝, 基生叶 2—3。 叶片 五 角形, 长 3. 5 — 12 厘米, 宽 4. 8 — 9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三深 裂至离 基部约 3 毫 米处, 深裂 片彼此 分开, 稀稍 覆压, 中央裂 片菱状 卵形或 菱形, 三裂至 中部, 二 回裂片 互相分 开或近 邻接, 具少 数缺刻 状小裂 片和三 角形锐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深 裂稍超 过 中部; 叶柄长 5 — 25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但叶柄 稍短, 上部茎 生叶 较小, 几 无柄。 花 单生茎 顶端或 2 — 3 朵 组成顶 生聚伞 花序, 直径 3. 5 — 5. 5 厘米; 花梗长 4 一 9. 5 厘米; 萼片 黄色, 干时 多少变 绿色, 5 (-7) 片, 完全 展开, 倒 卵形, 顶端 圆形或 截形, 长 1.7 — 2. 5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花瓣 线形, 比雄 蕊稍短 或近等 长, 长 5 — 7 毫米, 顶端 匙形, 宽 1.2 — 1.3 毫米; 雄 蕊长达 10 毫米; 心皮 7 — 25, 朞 突果长 9 一 11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光滑, 喙长约 1.5 毫米, 具不 明显的 4 条 纵棱, 光 滑。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东 北部、 歯部、 西 北部和 西南部 (巧 家、 丽江、 兰坪、 维西、 中甸、 德钦、 洱 源、 鹤庆、 镇康 ); 生 于海拔 3000 — 3800 米 的草坡 和溪边 草地。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及 鹤庆。 lb. 长 辦云南 金莲花 (分类 学报) var. eupelatus (Stapf)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 yunnanensis f . eupetala Stapf (1928) .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为萼片 较宽, 长 2. 2 — 2. 4 厘米, 宽 1.7 — 4 厘米。 花瓣 较长, 比雄 蕊长, 狭 线形, 长 12 — 17 毫米, 宽 0.5 — 0.7 毫米。 产云南 西北部 (德 饮、 贡山 ); 生 于海拔 2500 — 3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Ic. 宽 辩云南 金莲花 (新 变种) var. latilobus Y. Fei, var. no v. A var. yunnanensi differt petalis majoribus usque ad 2 ― 2.5 cm longis, 3 ― 4 mm latis. 
毛茛科  39  图版 11 1—3. 云南 金莲花 Trolliusyunnanensis (Franch. ) Ulbr. , 1. 植株, 2. 花維, 3. 雄蕊; 4~6. 矮 金莲花 T. farreri Siapf. , 4. 植株, 5. 花維, 6. 雄蕊; 7—9. 毛茛状 金莲花 T. ranunculoides Hemsl. , 7. 植株, 8. 花維, 9. 雄 蕊。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40  云 南植物 志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为花瓣 宽大, 宽 带状, 长 2 — 2. 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质地与 萼 片相似 C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海拔 3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云南 (Yunnan): 中甸, 城 东南, 海拔 3400 米, 1962 年 8 月 16 日, 中甸队 (Ex- ped. Zhongdian) 941 (模式 Typus! KUN)。 2. 小 金莲花 Trollius pumilus D. Don (1825); Franch. (1886); Hook. f. et Thorns. (1872); Schipcz (1923), p. p. ; Hand.-Mazz. (1939); Hara (1966); 图鉴 (197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原 变种分 布于尼 泊尔、 锡 金和我 国西藏 南部。 2a. 青藏 金莲花 (中 国植 物志) 唐古特 金莲花 (分类 学报) var. tanguticus Bmhl (189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 pumilus var. alpmus Ulbr. (1929); T . farreri auct. non Stapf : Hand.-Mazz. (1939), p. p. ; T. tanguticus (Bruhl) W. T. Wang (1965); 秦岭 植物志 (1974)*. 茎 1 条, 高 7 — 18 厘米, 光滑, 不 分枝。 叶 3 — 6 生茎 基部, 干时 多少变 绿色; 叶 片五 角形或 五角状 卵形, 长达 2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三 深裂至 离基部 1 一 1.5 毫 米处, 深裂 片互相 邻接, 中央 裂片倒 卵形或 扇状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三 浅裂, 浅 裂 片互相 邻接, 具 2 — 3 小 裂片, 牙齿卵 形或近 圆形, 有不明 显的小 尖头, 稀有锐 尖头; 脉上面 下陷, 下 面平或 不明显 隆起, 侧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深裂 稍超过 中部; 叶柄长 2 — 4 厘米, 基部 具鞘。 花单独 顶生, 直径 2 — 3. 5 厘米; 萼片 5, 干时 多少变 绿色, 长 达 1.5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顶端 圆形; 花 瓣比雄 蕊短, 匙状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5~0.8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长 3. 5 —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心皮 6 — 16。 瞢荚 果长约 1 厘米, 喙直, 长 1.3 — 2 毫米; 种 子椭圆 球形, 稍扁, 长约 1 毫 米, 光滑, 黑色, 有 光泽。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丽江 ); 生 于海拔 2850 米的山 坡草地 或沼泽 草地。 分布于 西藏东 北部、 四川西 北部、 青海 南部及 东部、 甘肃西 南部。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茎 较高; 叶 片干时 多少变 绿色, 常 较大, 牙齿卵 形或近 圆形; 萼 片干时 多少变 绿色, 常 较大; 瞢 荚果的 喙直。 3. 矮 金莲花 (分类 学报) 图版 11: 4-6 Trollius farreri Stapf (1928);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pumilus ssp. normal is var. kansuansis Bruhl. (1896)*; T. pumilus var. lo- batus Schipcz. (1924). 3a. 矮 金莲花 (原 变种) var. farreri 根状 茎短。 茎高 6 — 20 厘米, 不 分枝。 叶 3 — 4, 全部基 生或近 基生; 叶片五 角形, 
毛茛科  41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全 裂达基 部或近 基部, 中 央全裂 片菱状 倒 卵形或 楔形, 与 侧生全 裂片常 分开, 三 浅裂, 小裂 片互相 分开, 生 2 — 3 不规 则三角 形 牙齿, 侧全裂 片不等 二裂达 中部, 二回 裂片生 稀疏小 裂片及 三角形 牙齿; 叶柄长 1.5 — 7 厘米, 基部具 宽鞘。 花单独 顶生, 直径 1.8 — 3. 4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外面常 暗 紫色, 宽倒卵 形或近 截形, 宿存; 花 瓣匙状 线形, 比雄蕊 稍短, 长约 5 毫米, 宽 0.5~0.8 毫米, 顶端稍 变宽, 圆形; 雄蕊约 7 毫米; 心皮 6 — 9。 瞢 荚果长 0.9 — 1.2 毫 米, 喙直, 长约 2 毫米; 种 子椭圆 球形, 长约 1 毫米, 具 4 条不 明显的 纵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西北部 (维 西、 中甸、 德钦 )。 生 于海拔 3250 — 45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北部、 青海 南部和 东部、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全草供 药用, 主治 伤风、 感冒。 3b. 大叶矮 金莲花 (分类 学报) var. m^or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 pumilus auct. non D. Don: Hand. -Mazz. (1931 )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为叶 较大, 宽 2 — 4. 5 厘米, 基生或 1 一 2 叶生 茎中部 附近, 中央裂 片宽 菱形, 密生小 裂片。 产 西北部 (德钦 )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5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4. 小花 金莲花 (中 国植 物志) TroIIius micranthus Hand. -Mazz. ( 1931 ) * ; Doros. ( 1974 )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 单生, 高 5 — 24 厘米, 不分 枝或在 基部有 1 分枝, 在近基 部处生 1 一 3 个叶。 基 生叶 4 一 5; 叶片五 角形, 宽 1.3 — 3. 5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全裂, 全裂 片多少 分开, 中 央 裂片宽 菱形或 楔形, 三 浅裂, 浅 裂片有 牙齿或 全缘, 三 角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二深 裂超过 中部, 二 回裂片 互相稍 分开, 与中 央全裂 近似; 叶柄长 2 — 3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花单独 顶生, 直径 1.2 — 1.5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干时带 紫色, 狭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先 端纯, 有时具 少数小 牙齿; 花 瓣比雄 蕊短, 长 2 — 3 毫米; 雄蕊长 3. 5 — 5 毫米, 花丝 稍长于 线形的 花药。 朞荚果 7, 与萼片 等长, 宽约 2 毫米, 顶 端截状 圆形, 喙直, 长 0.7 毫米; 种 子椭圆 球形, 长 1 毫米, 橄 榄色, 光滑。 花期 7 月, 果 期 8 月。 产 西北部 (德钦 )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900 — 42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于 西藏 东部。 5. 毛茛状 金莲花 (图鉴 ) 图版 11: 7-9 TroIIius ranunculoides Hemsl. (1893); 图鉴 (1972)*; Doros. (1974);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pumilus ssp. normal is Bruhl var. ranujiculoides Bruhl (1898); T. buddae 
42  云 南植物 志  Scipcz. (1923) , p. p. 茎 1 一 3 条, 高 6 — 20 厘米, 不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茎生叶 1 一 3, 较小, 常 生茎下 部或, 有时 达中部 以上; 叶片 圆五角 形或五 角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基 部深 心形, 三 全裂, 全 裂片近 邻接或 上部多 少互相 覆压, 中 央全裂 片宽菱 形或菱 状倒卵 形, 三 深裂至 中部, 深裂片 倒梯形 或斜倒 梯形, 二或 三裂, 小 裂片近 邻接, 具 1 一 2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锐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比 中央裂 片宽约 2 倍, 不 等二深 裂近基 部; 叶柄长 3 — 10 厘米, 基部 具鞘。 花单独 顶生, 直径 1.5 — 2. 5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干时 多少变 绿色, 倒 卵形, 长 0.8 — 1.5 厘米, 顶端圆 形或近 截形, 脱落; 花瓣 比雄蕊 稍短, 匙状 线形, 3 — 5 毫米, 宽 0.8_1 毫米, 上部稍 变宽, 顶 端钝或 圆形; 雄蕊长 5 — 7 毫米, 花丝长 4 一 4. 5 毫米,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心皮 7 — 9。 瞢荚果 长 0.7 — 11 厘米, 喙直, 长约 1 毫米; 种 子椭圆 球形, 长约 1 毫米, 有 光泽。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东北部 (东川 ) 和 西北部 (维 西、 中甸、 德钦 ); 生 于海拔 2900 — 4300 米的草 坡 或水边 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 青海 南部和 东部、 甘肃 南部。 在四川 西北部 民间用 全草治 风湿、 淋 巴结核 等症, 用 花治化 脓创伤 等症。 6. 鞘柄 金莲花 (中 国植 物志) Trollius vaginatus Hand. -Mazz. ( 1931 ) ; Doros.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须根 多数, 长约 7 厘米。 茎 低矮, 高 3~6 厘米, 生 1 一 2 个叶。 基生叶 1 一 2; 五 角状 肾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三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三 深裂近 基部, 深 裂片彼 此多少 分开, 中央全 裂片三 深裂达 中部, 三回 小裂片 彼此分 开, 有 1 一 2 个三角 形的锐 牙齿, 侧三回 小裂片 与中脉 成锐角 展出, 披 针状三 角形, 宽 达 1 毫米, 侧深 裂片斜 菱形, 具稀疏 的狭三 角形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深裂 近 基部, 上下 二深裂 片多少 分开; 叶柄长 1.5 — 4 厘米, 基部 具鞘。 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从茎下 部到上 部等距 排列或 集中在 下部, 但具 长柄。 花单独 生于茎 顶端, 直径 1.5 — 3 厘米; 萼片 5, 黄色, 干 时外面 常带紫 褐色, 不 变绿色 或仅顶 端稍变 绿色, 倒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1 一 2 厘米, 顶端 圆形, 稍呈齿 蚀状, 宿存; 花瓣约 12 个, 与 花丝等 长或稍 短, 匙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顶端稍 变宽, 圆 形或近 扇形; 雄蕊长 5 — 7 毫米,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丝 下部狭 线形, 上部近 丝形; 心皮 4~6, 与花丝 等长。 瞢荚 果长约 9 毫米, 喙长约 1 毫米。 花期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3600 — 41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 4. 铁 破罗属 BeesiaBalf. f. et W. W. Smith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茎。 单叶, 基生, 有 长柄, 心形或 心状三 角形。 花葶不 分枝; 聚伞 花序无 柄或几 无柄, 含少 数花, 稀 疏排列 形成的 貌似总 状花序 的复杂 花序; 苞片及 小苞片 钻形; 花辐射 对称; 萼片 5, 花 瓣状, 白色, 椭 圆形; 无 花瓣; 雄蕊 多数, 花药 
毛茛科  43  图版 12 1—4. 铁破罗 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 Ulbr. 1. 开花的 植株, 2. 果序, 3. 雄蕊, 4. 种子。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44  云 南植物 志  近 球形, 花丝近 丝形; 心皮 1, 胚珠约 10 颗, 排成二 列着生 于腹缝 线上。 瞢荚果 狭长, 扁, 具 橫脉; 种子 少数, 卵 球形, 种皮具 被褶。 2 种, 1 种 分布于 西藏; 另 1 种 分布于 云南、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陕西、 甘 肃; 缅甸。 云南有 1 种。 根状茎 药用。 1. 铁破接 (图鉴 ) 图版 12: 1—4 山 豆根、 滇 豆根、 细辛 (丽江 ), 苕叶 细辛、 胡卢叶 细辛、 九 龙台、 杜衡、 咬菜、 单 叶升麻 (四川 ), 土黄连 (甘肃 ), 葫芦七 (陕西 ), 定木香 Beesia calthifolia (Maxim. ) Ulbr. (1929); Hand. -Mazz. (193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imicifuga calthae folia Maxim, ex Oliv. in Hook ( 1888) * ; Beesia cordata Balf . f . etW. W. Smith (1915)* ; B. elongata Hand. -Mazz. (1922). 根状茎 斜升, 长约 10 厘米, 粗 3 — 7 毫米, 叶 2 — 3; 叶片 肾形、 心形 或心状 卵形, 长 4 一 18 厘米, 宽 4. 5 — 16 厘米, 顶端 圆形, 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深 心形, 边缘 密生圆 鋸齿, 鋸齿 顶端具 短尖; 叶柄长 10 — 30 厘米, 具 纵沟, 基部稍 变宽。 花葶高 20~65 厘 米, 具 纵沟, 上 部被开 展的短 柔毛; 花序 长为花 葶长的 1/6 — 1/4, 宽 1.5 — 2. 5 厘米; 苞片 钻形、 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1 一 5 毫米;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萼 片 白色, 偶带粉 红色,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8 — 2. 5 毫米, 顶端 急尖或 钝;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药 直径约 0.3 毫米; 心皮长 2. 5 — 3. 5 毫米, 基部 疏被短 柔毛。 瞢 荚果长 1 一 1.5 厘米, 扁, 披针状 线形, 中部稍 弯曲, 下部宽 3 — 4 毫米, 基部 疏被短 柔毛, 约具 8 条斜 横脉, 喙长 1 一 2 毫米; 种 子长约 2.5 毫米, 种皮具 斜的纵 敏褶。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10 月。 产 西部、 西 北部和 东北部 (漾 濞、 沪水、 丽江、 维西、 德钦、 昭通、 大关、 彝良 ); 生于常 绿阔叶 林下或 高山杜 鹃冷杉 林下, 海拔 2200 — 345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 西 北部、 湖南 西部、 湖北 西部、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缅 甸北部 也有。 根状茎 入药, 治风湿 感冒、 风湿 骨痛、 目 赤肿痛 等症。 5. 黄 三七属 Souliea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叶 具柄, 二至三 回三出 全裂。 花辐射 对称, 数朵 排列成 总状 花序; 萼片 5, 花 瓣状, 白色, 倒卵形 或倒卵 状长椭 圆形; 花瓣 5, 长为萼 片之半 或 更短, 扇状倒 卵形, 先 端具小 牙齿; 雄蕊 多数, 花 药宽椭 圆形;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1—3, 狭长 圆形, 花 柱短。 朞 荚果宽 线形, 基部 渐狭成 细柄, 顶端具 短喙, 表面 有明显 的 网脉; 种子 多数, 狭卵 球形, 黑色, 具 网状的 洼陷。 1 种, 分布 于我国 西南和 秦岭; 锡金、 不丹、 缅甸。 云南有 1 种。 根状莲 药用。 
毛茛科  45  1. 黄三七 (甘肃 ) 土升麻 (中甸 ), 长 果升麻 (四川 ), 十. 黄连、 太 白黄连 (陕西 ) Souliea vaginata (Maxim. ) Franch , (1898); Finet. el Gagnep. (1904); Drumm. et Hutch. (1920)*; Hand.-Mazz. (1931); Hara (1968);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广;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Isopyrum vagmatum Maxim. (1889) * ; Franch . (1898) ; Coptis ospirocarpa Briihl (1896)* .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粗 0.4 — 0.7 厘米, 分枝, 下 面疏生 纤维状 的根。 茎高 25 — 75 厘米。 叶 二至三 回三出 全裂; 叶片三 角形; 一回 裂片具 长柄, 卵形至 卵圆形 ,中 央二回 裂片 具较长 的柄, 比侧 生的二 回裂片 稍大, 轮廓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7. 5 厘米, 宽 3. 5 -" 6. 5 厘米, 中央三 回裂片 菱形, 再 一至二 回羽状 分裂, 边缘具 不等的 锯齿, 侧生 三回裂 片似中 央三回 裂片, 但略 狭小, 并 稍斜; 叶柄长 5 — 20 厘米。 总状 花序有 4 一 6 花; 苞片 卵形, 膜质; 花先叶 开放, 直径 1.1 一 1.5 厘米; 萼片长 8 — 11 毫米, 宽 4— 7 毫米, 具 3 脉, 顶 端圆, 呈不 规则浅 波状; 花 瓣长为 萼片的 1/2 — 1/3, 具多 条脉, 顶 部 稍平或 略圆; 雄蕊长 4 一 7 毫米, 心皮 7 — 9 毫米, 柱头面 中央微 洼陷。 瞢荬果 1 一 2, 长 3 — 7 厘米; 种子 12 — 16 粒, 长 3 — 4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表 面密生 网状的 洼陷。 花期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西北部 (漾 濞、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及 东北部 (巧家 ); 生 于林中 或 石缝, 海拔 2800 — 4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缅甸 北部、 不丹、 锡金 也有。 根状茎 药用, 治眼结 膜炎、 口 腔炎、 咽炎、 肠炎、 铜疾 等症。 6. 升麻属 Cimicifuga 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外皮 黑色, 生多数 细根。 茎 单一, 常 高大, 直立, 通常 在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 为一回 至三回 或羽状 复叶, 有 长柄; 小叶 卵形、 菱形至 狭椭圆 形, 边 缘具粗 锯齿。 花小, 密生, 两性或 罕单性 并雌雄 异株; 常 2 — 30 条 总状花 序排列 成圆 锥状; 花序 轴密被 腺毛和 柔毛; 苞 片小, 钻形 至狭三 角形; 萼片 4 一 5, 白色, 花 瓣状, 倒卵状 圆形, 早落; 无 花瓣; 退化雄 蕊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顶 端常有 膜质附 属物, 全缘、 微缺 或为叉 状二深 裂而带 二枚空 花药, 稀具 蜜腺。 雄蕊 多数, 花药 宽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黄色, 花丝狭 线形至 丝形; 心皮 1 一 8。 瞢荚果 长椭圆 形至近 圆形, 顶端 具外弯 的喙, 表面 有隆起 的脉; 种子 少数, 椭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黄 褐色, 通常具 膜质的 麟翅。 约 18 种, 分布于 北半球 温带。 我国有 8 种, 分布于 西藏、 云南、 四川、 贵州、 广 东、 湖南、 江西、 浙江、 安徽、 河南、 青海、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北、 内蒙 古及东 北。 云南有 4 种。 本属植 物的根 状茎供 药用。 
46  云 南植物 志  分种 检索表 . 1 (4) 花序不 分枝, 或下 部有少 数极短 的分枝 2 (3) 植株高 100 — 150 厘米; 顶生小 叶表面 无毛; 花 梗明显 1. 单 穗升麻 C. simplex 3 (2) 植株高 40~90 厘米; 顶生小 叶表面 疏被短 柔毛; 花 梗通常 不存在 2. 云南升 麻 C\ yunnanensis 4 (1) 花序有 4 一 20 条分枝 5 (6) 心皮 无毛; 朞荚近 圆形; 种子周 围有膜 质麟翅 3. 短 果升麻 C. brachycarpa 6 (5) 心皮密 被灰色 柔毛; 瞢荚长 圆形; 种子周 围无膜 质憐翅 4. 升麻 C. foetida 1. 单 穗升麻 (中 国植 物志) 野 菜升麻 (经 济植物 手册) Cimicifuga simplex Wormsk. ( 1824); Kom. (1903); Sugawara ( 1939); 图鉴 (1972)* ;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C. foetida var. racemosa , intermedia et simplex Regel (1861); Huth (1893); C. foetida var. racemosa Yabe (1912) ; C. ussuriensis Oettigen (1905) ; Nakai (1943).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外皮带 黑色。 茎 单一, 高 1 一 1.5 米。 下部茎 生叶有 长柄, 为 二至三 回三出 近羽状 复叶; 叶片 卵状三 角形, 宽达 30 厘米; 顶 生小叶 有柄, 宽 披针形 至 菱形, 长 4. 5 — 8. 5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常 3 裂或 浅裂, 边缘有 锅齿, 侧生 小叶通 常 无柄, 狭斜 卵形, 比 顶生小 叶小, 背面沿 脉疏生 白色长 柔毛; 叶 柄长达 26 厘米; 蓬 上部叶 较小, 一至二 回羽状 三出。 总状花 序长达 35 厘米, 不分枝 或有时 在基部 有少数 分枝; 苞片 钻形; 花梗长 5 — 8 毫米, 密 被灰色 腺毛及 柔毛; 萼 片宽椭 圆形, 长约 4 毫 米; 退化 雄蕊椭 圆形, 顶端 膜质, 2 浅裂; 花药黄 白色, 长约 1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长 5 — 8 毫米, 中央有 1 脉; 心皮 2 — 7, 密被 灰色短 絨毛, 具柄。 瞢荚长 7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被贴 伏的短 柔毛, 柄长达 5 毫米; 种子 4 一 8, 椭 圆形, 长约 3.5 毫米, 四 周被膜 质翼状 鳞翅。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镇雄、 彝良; 生 于海拔 1900 — 2000 米 的碎石 堆中。 分布于 四川、 甘肃、 陕西、 河北、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俄 罗斯、 蒙古、 日本 也有。 根茎 药用。 发表驱 风寒, 清热 解毒。 2. 云 南升麻 (分类 学报) Cimicifuga yunnanensis Hsiao ( 1965)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茎 粗壮, 带 木质, 外皮灰 褐色, 生多 条根。 茎高 40 — 90 厘米, 下部 疏被短 柔毛, 上 部的毛 较密。 中下 部的茎 生叶为 三回三 出羽状 复叶; 叶片 纸质, 三 角形, 长宽均 12 — 40 厘米; 顶生 小叶卵 形或宽 菱形, 长 2—3.7 厘米, 宽 1.5 — 3. 2 厘米, 不裂或 3 深裂,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锯齿, 两面 均被短 柔毛, 侧生 小叶斜 卵形; 叶柄长 5. 5 — 17 厘 米, 被短 柔毛, 基部 变宽呈 鞘状; 茎上 部叶为 一至三 回三出 复叶。 总状 花序长 5 — 13 厘 米, 不 分枝或 有时在 下部具 1 一 3 条 分枝; 花梗和 轴密被 灰色或 锈色的 腺毛和 柔毛; 花^ 
毛茛科  47  梗长 1 一 4 毫米 或有时 极短; 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5 — 14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萼片 4—5,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3 — 4. 5 毫米, 宽 2.5—3.2 毫米; 退 化雄蕊 椭圆形 或近 圆形, 长 3. 7 —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 截形, 白色, 近 膜质, 2 浅裂; 雄蕊长 达 8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长 0.6 — 1 毫米; 心皮 3—5, 密 被灰色 柔毛, 具 短柄。 朞奏狭 倒 卵形, 长 12 — 1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被贴 伏的短 柔毛; 种子 4—5, 长 3 毫米, 背 面被 横向的 憐翅, 四周 有膜质 憐翅。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 德饮、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900 — 4100 米 的山地 林边或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C 3. 短 果升麻 (分类 学报) 图版 13: 6-7 Cimicifuga brachycarpa Hsiao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 根状茎 粗壮, 带 木质, 生多数 须根。 茎高约 1.5 米, 下部近 无毛, 中 部以上 被短柔 毛。 茎下部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叶片 纸质, 三 角形, 长达 26 厘米; 顶 生小叶 菱形, 长 约 8.5 厘米, 宽约 6.3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宽 契形, 边缘有 锯齿, 侧生 小叶卵 状椭圆 形, 长 5.4—7.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背面 沿脉被 柔毛; 叶柄长 3— 15 厘米, 基部具 鞘; 茎 上部的 叶具长 3 毫米的 短柄, 为一 回三出 复叶。 花序具 4 一 6 个 分枝; 轴 和花梗 密 被灰色 贴伏的 腺毛和 柔毛; 苞片 钻形, 长 1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心皮 2 — 3, 具 柄。 瞢葵近 圆形, 长及 宽均约 3 毫米, 具 2 — 3 条 凸起的 横脉, 喙长 1.5 毫米; 种子 2—3, 卵状椭 圆形, 长 2. 5 — 2. 8 毫米, 宽 1.5 毫米, 被膜质 横向的 鳞翅。 果期 9 月。 产 镇雄、 会泽; 生 于海拔 1700 — 3300 米 的林中 湿处。 模式标 本采自 镇雄。 根治 黄疸、 白带。 4. 升麻 (神 农本 草经) 绿升麻 (云 南、 四川、 湖北 ), 狗 尾升麻 (湖北 ), 类 叶升麻 (吉林 ) Cimicifuga foetida Linn. (1767); Franch. (1889); Huth (1893), p. p.; Finet et Gagnep. (1904); Hand.-Mazz. (1931), (1939); 中药志 (1959)*; Lauener et Green (1961); Hara (197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ctea cimicifuga Linn • (1753) ; Cimicifuga frigida Royle (1833)*, C. mairei Levi. (1915). 4a. 升麻 (原 变种) 图版 13: 1-5 var. foetida 根状茎 粗壮, 表面 黑色, 有 许多内 陷老茎 残迹。 茎高 1 一 2 米, 基 部粗达 1.4 厘米, 微 具槽, 分枝, 被短 柔毛。 叶 为二至 三回三 出羽状 复叶; 茎 下部的 叶片三 角形, 宽达 30 厘米; 顶生 小叶具 长柄, 菱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常 浅裂, 边 缘有锅 齿, 侧生 小叶具 短柄或 无柄, 斜 卵形, 背面 沿脉疏 被白色 柔毛;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上 部的 茎生叶 较小。 花序 3 — 20 条 分枝, 长达 45 厘米, 下 部的分 枝长达 15 厘米; 轴密被 灰色或 锈色的 腺毛及 短毛; 苞片 钻形; 萼片 倒卵状 圆形, 白 色或绿 白色, 长 3 — 4 毫米; 退化雄 蕊宽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端 微缺或 2 浅裂, 近 膜质; 雄蕊长 4 一 7 毫米, 花 
图版 13 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 1 . 花序, 2. 叶, 3. 瞢莢, 4. 种子, 5. 退化 雄蕊; 6 — 7. 短 果升麻 C. brachycarpa Hsio ex Wang et Hsio , 6. 朞奏, 7. 种子。 (引 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49  药黄 色或黄 白色; 心皮 2 — 5, 密被灰 色毛。 瞢荚长 圆形, 长 8— 14 亳米, 宽 2. 5 — 5 毫 米, 有 伏毛, 基部渐 狭成长 2 — 3 毫米 的柄, 顶端有 短喙; 种子椭 圆形, 褐色, 长 2.5— 3 毫米, 有横向 的膜质 憐翅。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10 月。 产 德饮、 中甸、 贡山、 泸水、 丽江、 鹤庆、 大理、 腾冲、 镇康、 禄劝、 嵩明、 彝 良、 巧家; 生 于海拔 2200 — 4100 米的 林内、 草地或 山坡。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南。 蒙 古和俄 罗斯西 伯利亚 也有。 升麻在 《神 农本 草经》 中列为 上品, 用根 状茎, 治风热 头痛、 咽喉 肿痛、 斑 疹不透 发等症 (中药 志)。 也 可作土 农药, 消灭 马铃薯 块茎、 蝇蛆等 (中国 土农药 志)。 4b. 长 苞升麻 (变种 ) var. longibracteata Hsiao (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苞片 线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0.5 — 2 毫米。 产 德欽、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39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4c. 毛 叶升麻 (变种 ) var. velutina Franch. ex Gagnep. (190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叶背 密被短 柔毛。 产 洱源、 宾川; 生 于海拔 2600 — 3500 米的 山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7. 类叶 升麻属 Actaea 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生多数 须根。 茎 单一, 直立。 基 生叶鳞 片状, 茎 生叶互 生, 为 2 — 3 回三出 复叶, 有 长柄。 总状 花序。 花小, 辐射 对称; 萼 片通常 4 片, 白色, 花 瓣状, 早落; 花瓣 1~6。 偶而不 存在, 匙形, 比萼 片小, 黄色; 雄蕊 多数, 花药卵 圆形, 黄 白色, 花丝 狭线状 丝形, 有时 在上部 增宽; 心皮 1, 子房卵 形或椭 圆形, 柱头 扁 球形。 果实架 果状, 近 球形, 成 熟后紫 黑色、 红色或 白色; 种子 多数, 卵形 并具三 棱, 褐色或 黑色, 干后表 面微粗 糙状。 约 8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2 种, 分布于 西南、 西北、 华北、 东北 等地。 云南 有 1 种。 1. 类 叶升麻 图版 14: 1—6 绿升麻 (四 川、 湖北 ), 升麻 (湖北 ), 红升麻 (湖北 ) Actaea asiatica Hara ( 1939); Ohwi ( 1956); 图鉴 (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spicata auct. non L. : Franch . (1883) ; Finet et Gagnep. (1904) ; Hand. -Mazz (1939); A. acuminata auct. non Wall. : Kom (1903);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北京 植物志 ( 1962); A. spicata L. var. asiatica (Hara) S. H. Li et Y. H. Huang (1975) . 
5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14 1~6. 类升麻 Actaeaasiatica Hara, 1. 果枝, 2. 花, 3. 花瓣, 4. 雄蕊, 5. 紫果, 6. 果序。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舂 方绘) 
毛茛科  51  根状茎 横走, 质 坚实, 外皮黑 揭色, 生多 数细长 的根。 茎高 40 — 90 厘米, 圆 柱形, 粗 3 — 8 毫米, 微具 纵棱, 下部 无毛, 中部 以上被 白色短 柔毛, 不分枝 。叶 2 — 3, 茎下 部的 叶为三 回三出 近羽状 复叶; 叶片三 角形, 宽达 25 厘米; 顶生 小叶卵 形至宽 卵状菱 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7 厘米, 三裂边 缘有锐 锯齿, 侧生 小叶卵 形至斜 卵形, 表面 近 无毛, 背面变 无毛; 叶柄长 10 — 17 厘米。 茎 上部叶 的形状 似茎下 部叶, 但 较小, 具 短柄。 总状 花序长 2. 5 — 6 厘米; 轴和花 梗密被 白色或 灰色短 柔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花梗长 5 — 8 毫米; 萼片倒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花瓣 匙形, 长 2 — 2. 5 毫 米, 下 部渐狭 成爪; 花 药长约 0.7 毫米, 花丝长 3 — 5 毫米; 心皮与 花瓣近 等长。 果序 长 5 — 17 厘米; 果 梗粗约 1 毫米; 果实紫 黑色, 直径约 6 毫米; 种子约 6 粒, 卵形, 有 3 纵棱,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深 褐色。 花期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西部、 西 北部和 东北部 (鹤 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德欽、 彝良、 大关、 绥江 ); 生于 林下或 河边, 海拔 1800 — 30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 西、 湖北、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 药用, 治感冒 头痛, 根治百 日咳, 叶 治疯狗 咬伤。 8. 乌头属 Aconitum L. * 多 年生, 二年 生草本 植物。 根为 直根或 块根。 茎 直立或 缠绕。 叶 基生或 茎生, 为单 叶, 掌状 分裂, 稀不 分裂。 花序 通常总 状或伞 房状, 或只有 1 朵花; 花梗有 2 个小苞 片; 花 两性, 左右 对称; 萼片 5, 花 瓣状, 紫色、 蓝色或 黄色, 上萼片 1, 船形、 盗形 或圆 筒形, 侧萼片 2, 近 圆形, 下萼片 2, 较小, 近长 圆形; 花瓣 2 枚, 有 长爪, 瓣片 通 常有唇 和距, 通常 在距的 顶部、 偶尔 在瓣片 的外缘 生分泌 组织。 退化 雄蕊通 常不存 在; 雄蕊 多数, 花 药椭圆 球形, 花丝 线状披 针形, 有一条 纵脉; 心皮 3 — 5( — 6 — 9), 花 柱短, 朞 荚果, 种 子四面 体形。 约有 400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中 国有约 208 种; 云 南有约 66 种, 25 变种, 4 变型。  分种 检索表 1 (10) 根为多 年生直 根具根 状茎; 上萼片 圆筒形 (亚属 1. 牛 扁亚属 Subgen. Lycoctonum) 2 (5) 花梗 (花 序最 下部的 除外) 长 1.5 — 5 毫米, 花 密集; 小苞片 线形, 花瓣 无距或 有长达 4 一 5 毫米 的短距 1. 短 距乌头 A. brevicalcaratum 3 (4) 花維有 4 一 5 毫米 的短距 la. 短 距乌头 var. brevicalcaratum 4 (3) 花 辩无距 lb. 无 距乌头 var. paniflonim 5 (2) 花序 下部的 花梗长 1.2 — 3. 5 厘米, 上 部的长 0.5 — 2 厘米; 小 苞片狭 卵形; 花辩的 距与唇 等长, 或 比唇长 2 — 3 倍。  在 本属的 编写过 程中, 参 考了杨 亲二教 授的博 士论文 —— 云 南乌头 属系统 分类的 研究。 作 者深表 感谢。 
52  云南 植物志  6 (9) 7 (8) 8 (7) 9 (6)  ;1) :12) ;11) ;46) :19) :16) :15) :18) ;17) :14) :25) [11) ;21) :24) ;23) :20) ;43) :34) 〔31) :30) ;29) :28) ;31) :30) :25)  花 序下部 花梗长 2. 2 — 3 厘米, 中部以 上的长 1.4 一 2 厘米; 上萼 片粗约 3 毫米; 花 瓣的距 比唇长 2 — 3 倍。 基生叶 1 一 2,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生叶 3 — 4, 在茎上 等距地 排列, 均 有发育 的叶片 2a. 等叶花 葶乌头 A. scaposum var. hupehanum 茎生叶 3 — 5, 最 下部的 茎生叶 距基部 6 — 20 厘米, 其 他茎生 叶在花 序之下 密集, 有 发育的 叶鞘 2b. 聚叶花 葶乌头 var. vaginatum 花序 下部的 花梗长 1.2 — 3. 5 厘米, 上 部的长 0.5 — 1.2 厘米, 上 萼片粗 4 一 7 毫米; 花瓣的 距 与唇近 等长, 直 3. 粗 花乌头 A. crassiflorum 根由 2 个块根 组成; 上萼片 盗形、 高盗形 或船形 (乌 头亚属 Subgen. Aconituin)。 花 瓣的瓣 片小, 无距, 沿前缘 生分泌 组织, 唇不 明显; 花丝密 被毛, 下部 有翅, 近长 方形; 心皮 7 — 9; 叶掌 状深裂 66. 多 果乌头 A. polycarpum 花 瓣的瓣 片通常 较大, 顶部 有分泌 组织, 常伸 长向后 或向前 弯曲, 唇通常 明显; 花 丝无毛 或有 疏毛, 中 部以下 有翅, 线状披 针形; 心皮 3 — 5, 偶尔 较多。  46. 土官 村乌头 A. tuguancunense  花梗 被开展 的毛或 无毛。 花 梗无毛 花梗 被开展 的毛。 萼片 白色,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小 苞片疏 被毛; 心皮 3 37. 维 西乌头 A. weixiense 萼片蓝 紫色,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 1.7 — 1.8 厘米; 小苞片 无毛; 心皮 5 45. 西南乌 头 A« episcopate 花 梗被反 曲和贴 伏的短 柔毛或 无毛。 小 苞片椭 圆形、 倒 卵形或 匙形, 或与叶 相似, 掌状 深裂。 叶 片掌状 三全裂 30. 苍 山乌头 A. contortum 叶 片掌状 深裂。 叶 分裂至 距基部 1 厘米 以上, 中央深 裂片三 浅裂, 上 部有少 数牙齿 35. 弯 果马头 A. refracticarpum 叶 分裂至 距基部 5 — 7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羽 状分裂 38. 碧 江乌头 A. tsaii 小苞片 线形或 钻形。 叶掌状 深裂。 叶 分裂至 距基部 6 毫米以 上处。 上萼片 盗形。 叶 的中深 裂片卵 状菱形 或梯状 菱形, 几不 分裂, 上 部边缘 有少数 牙齿; 花瓣的 距长约 1.5 毫米, 向后弯 36. 粗 茎乌头 A. crassicaule 叶的中 深裂片 菱形, 近羽状 浅裂; 花瓣的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43*拟玉 龙乌头 A. pseudostapflanum 上 萼片高 盗形。 叶 分裂近 基部, 中 深裂片 菱形, 基部 楔形, 三 深裂或 近羽状 分裂, 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41 . 滇 南乌头 austroyunnanense 叶分裂 稍超过 中部, 中深 裂片卵 状菱形 或梯状 菱形, 不 明显三 浅裂, 花梗被 贴伏的 短柔毛 或无毛 34b. 拳距瓜 叶乌头 A. hemsleyanuin var. circinatmn 叶 分裂至 距基部 1 .5 — 5 毫 米处。 
毛茛科  53  41. S 南乌头 A. austrayunnanense 44a. 玉 龙乌头 A. stapflanum 44b. 毛梗玉 龙乌头 A. stapflanum var. pubipes  35 (36) 上萼片 高盗形 36 (35) 上萼 片盗形 c 37 (38) 花梗和 萼片外 面无毛 38 (37) 花 梗和萼 片外面 有毛, 或 仅花梗 有毛。 39 (40) 花梗 有毛, 萼片 外面无 40 (39) 花梗 和萼片 外面均 被毛。 41 (40) 花梗长 7 — 26 毫米; 花瓣爪 的顶部 不膝状 弯曲; 叶 的中深 裂片分 裂不超 过中部 40. 拟哈 巴乌头 A. chuianum 42 (41) 花梗长 2. 2 — 7 厘米; 花辦 爪的顶 部膝状 弯曲; 叶的中 深裂片 分裂超 过中部 39. 哈 巴乌头 A. habaense 43 (26) 叶掌 状全裂 42. 黄草乌 A. vilmorinianum 44 (45) 轴和 花梗密 被淡黄 色反曲 短柔毛 42a. 黄草乌 var. vilmorinianum 45 (44) 花 序轴和 花梗密 被开展 的柔毛 42b. 展毛 黄草乌 var. patentipilum 46 (13) 茎 直立。 47 (82) 叶 基生或 聚集在 茎基部 附近, 茎生 叶通常 少数。 48 (65) 叶 较大, 宽 8. 5 — 30 厘米, 掌状 全裂。 49 (52) 叶近 细裂, 末回裂 片狭披 针形至 线形; 萼片 蓝紫色 10. 宾 川乌头 A. duclouxii 50 (51) 花辦 有长约 1 毫米 的短距 10a. 宾 川乌头 var. duclouxii 51 (50) 花 辦无距 • 10b. 无距宾 川乌头 var. ecalcaratum 52 (49) 叶片分 裂程度 较小, 末回裂 片三角 形至披 针形。 53 (54) 叶的各 回裂片 邻接或 稍互相 覆压; 萼片 黄绿色 8. 厚 叶乌头 A. coriophylliun 54 (53) 叶的 各回裂 片互相 分开; 萼片 蓝紫色 9. 保 山乌头 A. naganun 55 (60) 花 序只有 反曲的 白色短 柔毛; 子房 有毛。 56 (59) 雄 蕊无毛 9a. 保 山乌头 var. naganun 57 (58) 花維 有短距 9ai. 保 山乌头 f. naganun 58 (57) 花 瓣无距 9aH. 无距保 山乌头 f. ecalcaratum 59 (56) 花丝 有毛; 花瓣 有短距 9c. 宣 威乌头 var. lasiandruin 60 (55) 花序 除了被 反曲的 白色毛 外还有 开展的 黄腺毛 9b. 小白撑 var. heterotrichom 61 (64) 心皮 被毛。 62 (63) 花 辦有距 9bi. 小白撑 r heterotrichum 63 (62) 花 瓣无距 9bii. 无距 小白撑 f. dielsianom 64 (61) 心 皮无毛 9biH. 光果 小白撑 f. leiocarpum 65 (48) 叶 较小, 宽在 7 厘米 以下。 66 (75) 叶掌状 全裂, 多少 细裂。 67 (68) 茎生叶 6-"9; 花 序有约 20 花; 上 萼片镰 状船形 60. 剑 川乌头 A. handelianum 68 (67) 茎生叶 1 一 2; 花序有 1 一 "9 花; 上萼片 船形。 69 (74) 花瓣 有正常 发育的 辦片, 有 唇和距 的分化 6. 美 丽乌头 A. pulchellum 70 (71) 花 辩无毛 6a. 美 丽乌头 var. pulchellum 71 (70) 花辦 有毛。 72 (73) 茎 无毛; 总状花 序仅有 1 一 4 花; 雄 蕊无毛 6b. 毛辨美 丽乌头 var. hispidum 73 (72) 茎被开 展的短 柔毛; 总 状花序 狭长, 有 5 — 9 花; 雄蕊 有疏毛 6c. 长序美 丽乌头 var. racemosum 
54  云南 植物志  74 (69) 花瓣 的辦片 退化成 小钩状 75 (66) 叶掌状 深裂。 76 (79) 77 (78) 心 皮无毛 78 (77) 心 皮有毛 79 (76) 花序 被开展 的毛。 80 (81) 叶片 两面疏 被黄色 柔毛; 深裂片 浅裂; 粤片 黄色或 白绿色 …… 5. 滇 北乌头 A. iochanicum 81 (80) 叶 片两面 无毛, 深裂片 深裂, 粤片 蓝紫色 …- 6. 美 丽乌头 A. pulchellum 82 (47) 基生 通常不 存在,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83 (136) 叶掌状 深裂, 深裂 片通常 浅裂或 有时不 分裂。 84 (85) 茎中 部叶的 中深裂 片不分 裂或不 明显三 浅裂, 侧深 裂片不 分裂或 不等二 浅裂, 此时 二回裂 片不 分裂, 茎上 部叶不 分裂, 菱状 卵形; 花序 无毛; 上 萼片近 圆筒形 85 (84) 叶的 中深裂 片和侧 深裂片 都明显 分裂; 上 萼片高 盗形、 盗 形至镰 刀形。 86 (87) 花小, 侧 萼片长 6. 5 — 8. 5 毫米, 蓝色 87 (86) 花 较大, 侧萼 片长在 10 毫米 以上。 88 (98) 花 序轴、 花梗和 心皮均 无毛。 89 (90) 小苞片 叶状, 3 裂 17. 普 格乌头 A. pukeense 90 (89) 小 苞片不 分裂。 91 (92) 小 苞片狭 倒卵形 或匙形 13. 匙 苞乌头 A. spathulathum 92 (89) 小苞片 线形椭 圆形或 钻形。 93 (94) 花瓣 爪的顶 部不膝 状弯曲 12. 滇 西乌头 A. bulleyanum 94 (93) 花瓣 爪的顶 部膝状 弯曲。 95 (96) 茎 无毛, 上萼片 无爪, 高盗形 14a. 膝 辦乌头 A. geniculatum 96 (95) 茎被短 柔毛。 97 (98) 茎被淡 黄色开 展的短 柔毛; 上萼 片盜形 …… 14b. 爪盔膝 瓣乌头 var. unguiculatum 98 (97) 茎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上萼 片船形 20. 云 岭乌头 A. yunlingense 99 (88) 花序轴 和花梗 被毛。 100 (111) 花梗和 花序轴 被反曲 的毛。  101 (106) 上 萼片高 盗形。 102 (103) 小苞片 疏被短 柔毛; 心皮 3, 密被 贴伏的 短柔毛 16. 竞 生乌头 A. yangii 103 (102) 小苞片 无毛; 心皮 3 — 5, 被短 柔毛。 104 (105) 叶 的小裂 片顶端 微钝; 花 斜展, 花 序约有 10 花, 稀疏; 上 萼片的 喙长达 7 毫米 15. 长 嫁乌头 A. georgei 105 (104) 叶 的小裂 片顶端 急尖; 花 直展, 花序 有密集 的花; 上 萼片有 1 一 2 毫米 的短噪 仏乌头 carmichaeli 106 (101) 上萼片 盗形。 107 (108) 萼片 淡黄色 26. 淡 黄乌头 A. alboflavidum 108 (107) 萼片淡 蓝色。 109 (110) 花辦的 距长约 1.6 毫米, 向后 弯曲; 子 房密被 贴伏的 短柔毛 31. 直 缘乌头 A. transsectum 
毛茛科  55  110 (109) 花擗 的距长 3. 5 — 4 毫米, 拳卷; 子 房密被 短柔毛 27a. 长距垂 果乌头 A. pendulicarpum var. circinatum 111 (100) 花梗 被开展 的毛。 112 (115) 萼片 黄色, 或带 绿色。 113 (114) 花 序轴密 被开展 的毛; 子房密 被柔毛 23. 茨 开乌头 A. souliei 114 (113) 花序轴 和心皮 均无毛 25. 草 黄乌头 A. stramininoniin 115 (112) 萼片蓝 紫色, 很少 白色。 116 (123) 上萼片 船形。 117 (120) 小苞 片叶状 19. 显 柱乌头 A. stylosum 118 (119) 花瓣 爪的顶 端不膝 状弯曲 19a. 显 柱乌头 var. stylosum 119 (118) 花 瓣爪的 顶端膝 状弯曲 19b. 膝爪显 柱乌头 var. geniculatum 120 (117) 小 苞片不 分裂, 长 圆形、 线形或 钻形。 121 (122) 茎高 30~35 厘米; 叶 片上面 无毛, 背 面仅沿 叶脉被 短柔毛 24. 疏 叶乌头 A. parcifolium 122 (121) 茎高 74 — 80 厘米; 叶片 两面被 淡黄色 糙伏毛 22. 贡 山乌头 A. kungshanense 123 (116) 上 萼片盗 形或高 盜形。 124 (125) 花辦、 花 丝及子 房均被 疏柔毛 49b. 疏毛中 甸乌头 piepunense var. pilosum 125 (124) 花丝 无毛。 126 (133) 心皮 无毛; 花瓣 无毛。 ' 127 (128) 花 序轴和 花梗密 被开展 的白色 短柔毛 29. 长 柱乌头 A. dolichorhynchum 128 (127) 花序轴 和花梗 均被开 展的淡 黄色短 柔毛。 129 (130) 花瓣的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28b. 石膏 山乌头 var. fengii 130 (129) 花瓣 的距长 1—1.2 毫米, 不 拳卷。 131 (132) 萼片外 面被短 柔毛; 叶背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盗形 18. 丽 江乌头 A. forrestii 132 (131) 萼 片外面 无毛; 叶背面 无毛; 上萼片 盗形或 高盗形 49a. 中 甸乌头 A. piepunense 133 (126) 子 房密被 柔毛。 134 (135) 叶的中 深裂片 菱状倒 卵形, 顶 端钝, 三 浅裂, 小 裂片顶 端钝; 上 萼片外 面有毛 21. 独龙 乌头 A. taronense 135 (134) 叶的中 深裂片 菱形,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小裂 片顶端 微尖; 上 萼片外 面无毛 28a. 拟康 定乌头 A. rockii 136 (83) 叶掌状 全裂。 137 (142) 叶 的一回 裂片分 裂程度 较小, 末回 裂片三 角形或 卵形。 138 (139) 叶 的中全 裂片二 回羽状 深裂, 各回裂 片互相 分开; 上萼片 盗形; 花 序有反 曲的短 柔毛… 48. 缺 刻乌头 A. incisofldum 139 (138) 叶 的中全 裂片分 裂程度 较小, 二 回裂片 浅裂, 各 回裂片 多少近 邻接; 上 萼片髙 盗形。 140 (141) 花 序疏生 3 — 5 花, 无毛; 萼片外 面无毛 30. 苍 山乌头 A. contortum 141 (140) 花 序有较 多密集 的花, 连同 萼片外 面都被 反曲的 短柔毛 47. 乌头 A. carmichaeli 142 (137) 叶的一 回裂片 细裂, 末回 裂片线 形或狭 线形。 143 (148) 茎中 部以上 叶多少 密集, 有极短 柄或近 无柄。 144 (145) 上萼片 镰刀状 船形; 花 序有开 展的毛 65. 铁棒键 A. pendulum 145 (144) 上萼 片盗形 64. 短 柄乌头 A. brachypodum 146 (147) 花 序有反 曲的毛 64a. 短 柄乌头 var. brachypodum 
56  云南 植物志  :146) 花 序有开 展的毛 64b. 展毛短 柄乌头 var. laxiflonim :143) 茎 中部以 上叶多 少稀疏 排列,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向上渐 变短。 :152) 侧 萼片菱 状斜倒 卵形, 顶端 急尖。 :151) 花序长 3 — 7 厘米, 有 5 花, 被 伏毛; 萼 片淡绿 白色; 上萼片 自基部 到喙长 1.4 厘米; 花 辦 较小, 长约 6 毫米, 无距; 心皮 3, 无毛 59. 短 辩乌头 A. brevipetalum :150) 花 序长达 45 厘米, 有多 数花; 萼片 紫色, 上萼片 自基部 至喙长 1.6 — 1.8 厘米; 花瓣长 1.5 — 1.9 厘米, 有距; 心皮 5, 子 房被毛 56. 尖 萼乌头 A. acutiusculum ;153) 花序 只有反 曲的白 色短毛 56a. 尖 萼乌头 var. acutiusculum :152) 花序除 有少数 反曲的 白色短 毛外, 还 密被开 展的黄 色柔毛 56b. 展毛尖 萼乌头 var. aureopilosum :149)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顶端圆 形或圆 截形。 :170) 花序 轴被反 曲的短 柔毛。 :157) 上 萼片高 盗形; 花瓣的 辦片向 外弯; 小苞 片大, 通 常叶状 50. 多 枝乌头 A. ramulosum ;156) 上萼片 盗形、 船 形或镰 刀形; 花 瓣的辦 片不向 外弯。 :163) 上萼片 盗形。 :165) 萼 片外面 密被短 柔毛; 花 辩疏被 短柔毛 52b. 多果工 布乌头 A. kongboense var. polycarpuin :159) 萼 片外面 无毛; 花瓣 无毛。 ;162) 心皮 3, 子 房密被 短柔毛 58. 迪 庆乌头 A. diqingens :161) 心皮 3 或 4, 无毛。 :164) 茎高 100 厘米 以上, 上部 疏被弯 曲的短 柔毛; 小 苞片狭 线形; 侧萼 片无毛 48. 缺 刻乌头 A. incisondum ;163) 莲高在 40 厘米 以下, 上部 疏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下部 小苞片 叶状; 侧 萼片内 面疏被 黄色绢 状毛 63. 卡卡 波乌头 A. kagerpuense :158) 上萼片 船形, 船状盗 形或嫌 刀形。 ;169) 子 房被短 柔毛。 :168) 花梗有 反曲的 短柔毛 62. 新都 桥乌头 A. tongolense ; 167) 花梗 上部有 开展的 短柔毛 57b. 展 毛拟缺 刻乌头 sinonapelloides var. weisiense ;166) 心 皮无毛 57a. 拟缺 刻乌头 A. sinonapelloides :155) 花序 轴被开 展的短 柔毛。 :178) 上咢 片高盗 形或^ 形。 :177) 上 萼片高 盗形; 花瓣 的距不 拳卷。 :174) 茎高 40~70 厘米; 花 序长达 15 厘米; 萼片外 面有黄 色柔毛 51. 马耳 山乌头 A. delavayi ;173) 茎高 110~180 厘米; 花序长 38 — 70 厘米; 萼 片外面 无毛… 49. 中 甸乌头 A. piepunense 176) ■、 雄 蕊和心 皮无毛 49a. 中 甸乌头 var. piepunense 175) 花辦、 雄蕊 和心皮 均有毛 49b. 疏毛中 甸乌头 var. pilosiim :172) 上萼片 盜形; 花瓣的 距拳卷 33. 光 茎乌头 A. laevicaule ; 171) 上萼片 船形。 180) 萼片外 面被毛 54. 格 咱乌头 A. gazaense :179) 萼 片外面 无毛。 
毛茛科  57  181 (182) 心 皮无毛 61. 显 苞乌头 A. bracteolosum 182 (181) 子房 被毛。 183 (184) 花辩的 爪疏被 短柔毛 53b. 毛爪德 钦乌头 var. pilopes 184 (183) 花瓣 无毛。 185 (186) 茎高 85 — 100 厘米; 叶片 较大, 长 4. 7 — 7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花序长 25— 35 厘米, 有 15— 20 花; 花梗长 2 — 9 厘米; 小 苞片与 花分开 53a. 德 钦乌头 A. ouvrardianum 186 (185) 茎高 7 — 21 厘米; 叶片 较小, 长 1.7 — 2. 2 厘米, 宽 1.7 — 4 厘米; 花序长 1 一 4 厘米, 具 3 — 7 花; 花梗长 0.5 — 1.1 厘米; 小苞 片与花 近邻接 55. 细 茎乌头 A. tenuicaule 1. 短 距乌头 Aconitum brevicalcaratum ( Finet et Gagnep. ) Diels ( 1912) ; Hand. -Mazz. ( 1939) ;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杨亲二 (1994). A . lauenerianum Fletcher (1950) ; A . brevicalcaratum var. lauenerianum (Fletch- er)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Tamura et Uuener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A . lycocto7ium var. vulparium auct. non (Reichb. ) Kegel (1889). la. 短 距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15:1 — 4 var. brevicalcaratum 根斜, 圆 柱形, 粗约 1.1 厘米。 茎高 48 — 100 厘米, 中 部以下 密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约生 4 叶。 基生叶 3 — 4, 与 下部茎 生叶有 长柄; 叶柄长 14 一 20( — 28) 厘米, 被 反 曲的短 柔毛; 叶片 肾形, 长 4. 8 — 9. 2 厘米, 宽 7. 5 — 13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约 至本身 长度的 3/4, 深 裂片互 相稍分 开或稍 覆压, 两面被 稍密的 紧贴短 柔毛, 中 裂片楔 状倒 梯形, 三 深裂, 侧裂片 扇形, 不等 二裂。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20 — 40 厘米, 具 密集的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伸 展的淡 黄色短 柔毛; 基部苞 片近三 全裂, 长达 1.6 厘米, 裂片 披 针形, 其他 苞片渐 变小, 长 圆形至 线状长 圆形, 长 0.6 — 1.2 厘米; 花梗长 1.5 — 20 毫米; 小苞片 生花梗 基部,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蓝 色或蓝 紫色, 外 面稍密 被伸展 的短 柔毛, 上 萼片高 1.3 — 1.5 厘米, 圆 筒形, 侧萼 片长约 10 毫米, 下萼 片长约 9 毫 米; 花瓣 无毛, 有 4 一 5 毫米的 明显向 后弯的 短距;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子 房被 绢状短 柔毛。 脊 荚长约 1.4 厘米, 被短 柔毛; 种 子约长 2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产 西北部 (鹤 庆、 洱源、 大理、 剑川、 丽江、 维西、 中甸 ); 生 于林间 草甸, 山坡、 冷杉林 下海拔 2800 — 380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木里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lb. 无 距乌头 (变种 )( 新拟) var. parvinorum Chen & Liu( 1941 ) ; 杨亲二 (1994) . A . lycoctonum var. brevicalcaratum f. bracteatum Finet et Gagnep. (1904) ; A . bre- vicalcaratum f . bracteatum ( Finet et Gagnep. ) Hand. -Mazz. ( 1939 ) ; A . brevicalcaratum auct non ( Finet et Gagnep. ) Diels (1912, p. p. ) ; Hand. -Mazz. ( 1931 et 1939, p. p. ) ;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 王文采 ( 1965)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p. p. ); Tamura et Lauener (1979, p. p.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p. p. 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本变 种花瓣 无距。 产 西北部 (洱 源、 丽江 ); 生于山 坡沟边 草地, 海拔 2400 — 3500 米。 四 川西部 (木 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5 .1—4. 短 距乌头 Aconitumbrevicalcaratum (Finet et Gagnep. ) Diels, 1. 花序 和叶, 2. 花維, 3. 朞荚, 4, 种子; 5 — 7. 花 葶乌头 A. scaposum Franch. , 5. 植株, 6. 花, 7. 花辦; 8 — 10. 聚叶花 葶乌头 A. scaposum var. vagi- natum (Pritg. ) Rapaics, 8. 茎 生叶, 9. 花, 10. 花辦; 11—12. 粗 花乌头 A. crassiflorum Hand.-Mazz. , 11. 花, 12. 花瓣。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59  2. 花 葶乌头 Aconitum scaposiim Franch. (1894);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2a. 花 莩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15: 5-7 var. scaposuin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北部、 湖北、 江西 东部、 陕西 南部、 河南西 南部。 云南 不产。 2b. 等叶花 葶乌头 (变种 ) var. hupehanum Rapaics (190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lycoctonum var. circinatum Levi. (1909). A . jucundum Diels ( 1912) ; 秦岭植 物志 (1974). A . chlorarithum Hand. -Mazz. (1923). A . jucundum var. chloranthum (Hand.-Mazz. ) Hand. -Mazz. (1931). 根近圆 柱形, 长约 10 厘米。 茎高 35 — 67 厘米, 稍密 被反曲 (偶而 开展) 的 淡黄色 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1 一 2, 具 长柄, 叶柄长 13 — 40 厘米, 基部 具鞘, 在开 花时 枯萎。 叶片 肾状五 角形, 长 5. 5 — 11 厘米, 宽 8. 5 — 22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裂超过 中部, 中裂片 倒梯状 菱形, 急尖, 稀 渐尖, 不明显 浅裂, 两 面有短 伏毛。 茎生叶 3 — 4, 小, 在茎上 等距地 排列, 并均 发育成 叶片。 总状 花序长 (20) 25 — 40 厘米, 有 15 — 40 花; 苞 片披针 形或长 圆形; 花梗长 1.4 一 3. 4 厘米, 被 开展的 淡黄色 长毛; 小苞 片生花 梗 基部, 形似 苞片, 但 较短; 萼片蓝 紫色, 偶尔 黄色或 绿色, 外面 疏被开 展的微 糙毛, 上 萼片圆 筒形, 高 1.3 — 1.8 厘米, 外缘 近直, 具 尖喙; 花瓣的 距疏被 短毛或 无毛, 比 瓣片长 2 — 3 倍,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子 房疏被 长毛。 瞢英不 等大; 种子倒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白色, 密生横 狭翅。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兰 坪、 维西、 贡山、 中甸、 德欽 ); 生 于云杉 林缘, 林下、 山坡 草地, 海拔 2100 — 3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湖南 北部、 江西西 北部、 湖北、 甘肃 南部、 陕西南 部。 尼 泊尔、 不丹、 缅甸北 部也有 分布。 2c. 聚叶花 莩乌头 (变种 ) 图版 15: 8—10 var. vaginatum ( Pritg. ) Rapaics ( 1907 )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vaginatum Pritz. ( 1900 ) ; 图鉴 ( 1972 ) ; 秦岭 植物志 ( 1974 ); A. scaposum var. pseiidovaginatum Rapaics( 1907) . A . vaginatum var. xanthanthum Hand. -Mazz. ( 1939) . 与 等叶花 葶乌头 的区别 在于聚 叶花葶 乌头的 茎生叶 3 — 5, 最 下部的 茎生叶 距茎基 部 6 — 20 厘米, 其 他茎生 叶在花 序之下 密集, 有 发育的 叶销, 最 上部的 1 一 3 叶 的叶片 极小, 长 0.5 — 2 厘米 或完全 退化。 萼片 紫色, 偶尔 黄色。 产 东北部 (彝良 ); 生 于山坡 沟边草 丛中, 海拔 1750 米。 3. 粗 花乌头 图版 15: 11-12 Aconitum crassinonim Hand . - Mazz • ( 1 93 1 , 1 939 ) ; 图鉴 ( 1 972 ) ;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wardii Fletcher et Lauener ( 1950 )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60  云南 植物志  (1993). A. xjuardii f . flavidum Fletcher et Lauenet(l950) . 块 根长约 7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 48 — 75( — 100) 厘米, 生 2 — 3( — 5) 枚叶, 中部 以下 疏被反 曲的淡 黄色短 糙毛, 不 分枝或 在花序 之下有 1 条 分枝。 基生叶 2 — 3, 与茎 下 部叶有 长柄,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叶片圆 肾形或 肾状五 角形, 长 3. 6 — 15 厘米, 宽 7. 6 — 20 厘米, 三 至七深 裂超过 中部, 中央 深裂片 楔状倒 梯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或 三裂, 两面疏 被短糙 伏毛。 总状 花序长 14 一 20( — 36) 厘米, 具稀 疏排列 的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伸展的 短毛; 基部 苞片三 深裂, 其他 的苞片 较小, 不裂, 线形; 花梗长 5 — 35( — 55) 毫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之下或 基部, 偶尔生 中部, 线形; 萼片蓝 紫色, 疏被 短毛, 上 萼片圆 筒形, 高 1.6 — 2( — 2. 3)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0.9 — 1.2 厘米,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9 一 12 毫米, 下萼片 8 — 11 毫米; 花瓣 无毛, 距通 常比唇 稍长, 稍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子 房疏被 短毛。 花期 7 — 8 月。 西北部 (丽 江、 维西、 中甸 ); 生 于冷杉 林下、 林缘、 草坡, 海拔 3600 — 4100 米。 四川 西南部 (稻 城、 木里) 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4. 甘 青乌头 Aconitum tanguticiim( Maxim. )Stapf( 1905 ) ; Hand. -Mazz. (1939) ; 图鉴 (1972)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rotundifolium var. tanguticum Maxim. ( 1889 ) . A. tanguticum f . viriduLum W.T.Wang(1965). 4a. 甘 青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16: 1—4 var. tanguticum 块 根小, 坊锤形 或倒圆 锥形, 长约 2 厘米。 茎高 8 — 50 厘米, 疏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 毛或几 无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7 — 9 枚, 有 长柄, 叶柄长 3. 5 — 14 厘米, 无毛, 基部 具鞘; 叶片圆 形或圆 肾形, 长 1.1 一 3 厘米, 宽 2 — 6. 8 厘米, 三深裂 至中部 或中部 之下, 深裂片 互相稍 覆压, 浅裂, 边 缘有圆 牙齿, 两面 无毛; 茎生叶 1 一 2( — 4) 枚, 稀 疏 排列, 较小, 通常具 短柄。 顶 生总状 花序有 3 — 5 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多 少密被 反曲的 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或有 时最下 部苞片 三裂;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与花近 邻接, 卵形至 宽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偶尔淡 绿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船形, 宽 6 — 8 毫米, 下缘长 1.4 一 2. 2 厘米, 侧 萼片长 1.1 一 2.1 厘米, 下 萼片宽 椭圆形 或椭圆 状 卵形; 花瓣 无毛, 稍弯, 瓣片 极小, 长 0.6 — 1.5 毫米, 唇不 明显, 微凹, 距短, 直; 花 丝疏被 柔毛, 全 缘或有 2 小齿; 心皮 5, 无毛。 瞢 荚长约 1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德钦 ); 生 多砾石 山坡, 高山 草地, 山顶草 甸中, 海拔 4200 — 49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 肃南部 及陕西 秦岭。 4b. 毛果甘 青乌头 (变种 ) var. trichocarpum Hand. -Mazz. ( 1939 )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iochanicum var. robustum Chen et Liu (1941, p. p. ) ; A . tanguticum var. tri- chocarpum f. robustum {Onon et Liu) W. T. Wang( 1965) . 
毛茛科  61  图版 16 1—4. 甘 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 (Maxim.) Stapf, 1. 植株, 2. 花辦, 3. 朞荚, 4. 种子; 5~6. 美 丽乌头 A. pulchellum Hand. -Mazz. , 5. 植株, 6. 花維; 7—8. 钩 辦乌头 A. hamatipetalum W. T. Wang, 7. 花, 8. 花 瓣。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62  云南 植物志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本 变种子 房被短 柔毛。 萼片蓝 紫色, 偶尔淡 绿色。 产 西北部 (中 甸、 德钦 ); 生于 高山草 甸中, 海拔 3500 — 43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南部。 5. 滇 北乌头 图版 18: 1—3 Aconitum iochanicum Ulbr. (1931); Hand.-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近球 形或圆 柱形, 长 8 — 25 毫米, 粗 3. 5 — 5 毫米。 茎高 10 — 30 厘米, 下部疏 被反曲 而紧贴 的短柔 毛或变 无毛, 上部密 被毛, 生 2 — 5 叶, 不 分枝。 基 生叶约 2 枚, 与 茎下部 叶均有 长柄;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1.2 — 2 厘 米, 宽 2 — 3. 4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2 — 4 毫 米处, 深 裂片近 邻接, 中央 深裂片 宽菱形 或扇状 菱形, 三 浅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近 中部, 两面疏 被黄色 柔毛。 花序有 1 一 4 花; 下 部苞片 三裂, 上部的 极小, 钻形;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伸展和 反曲的 黄色柔 毛; 花梗近 直展, 长 1.2 — 4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或 中部, 线形, 长约 0.8 毫米; 萼片 黄色, 外 面疏被 黄色短 柔毛, 上萼 片盗形 或船状 盗形, 自基部 至橡长 1.8 — 2 厘米, 喙短, 侧 萼片长 1.3 — 1.5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8 毫米, 唇先端 微凹, 距长 1.2 — 2. 5 毫米, 向后 伸展;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有 2 个 小齿; 心皮 3 或 5, 子 房密被 黄 色长、 柔毛。 花期 8 — 10 月。 产 贡山、 巧家;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3700 — 38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东 北部。 6. 美 丽乌头 Aconitum pulchellum Hand. -Mazz. (192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6a. 美 丽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16: 5—6 var. pulchellum 块 根小, 倒圆 锥形, 长约 7 毫米。 茎 下部埋 在土或 石砥中 的部分 白色, 长 2. 3 — 3.7 厘米, 地 面部分 绿色, 高 6.5 — 30( — 50) 厘米, 无毛, 生 1 一 2 枚叶, 不 分枝。 基生 叶 2 — 3 枚, 有 长柄; 叶柄长 2. 5 — 14. 5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短鞘;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三全裂 或三深 裂至近 基部, 未回裂 片狭卵 形或长 圆状线 形, 宽 1 一 3 毫米, 两面 无毛; 茎生叶 1 一 2 枚, 较小, 生茎 下部或 中部, 具较 短柄。 总 状 花序伞 房状, 有 1 一 4 花; 基 部苞片 叶状, 上部的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疏 被短柔 毛或几 无毛, 上萼 片盗状 船形或 盗形, 自基部 至喙长 1.7 — 2 厘米, 侧萼片 长 1.3 — 1.6 厘米; 花瓣 无毛, 唇 细长, 长约 3 毫米, 距长约 1.5 毫米, 反曲; 雄蕊无 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 被伸展 的黄色 柔毛。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德钦 ); 生于山 坡草地 及多石 砾处, 海拔 3500 — 45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 锡金、 不 丹及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多克 拉)。 6b. 毛瓣美 丽乌头 (变种 ) var.hispidum Lauener(193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本变 种花瓣 的距有 疏毛。 
毛茛科  63  产 西北部 (中甸 哈巴雪 山); 生于 山地矮 杜鹃灌 丛中, 海拔 4000 — 462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6c. 长序美 丽乌头 (变种 ) var. racemose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本变种 茎被开 展的短 柔毛; 总 状花序 狭长, 长达 22 厘米, 有 5~9 花; 花瓣与 雄蕊有 疏毛。 产 西北部 (德 饮, 模式标 本产地 ); 生于山 坡灌丛 草地, 海拔 4200 — 44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7. 钩 瓣乌头 图版 16: 7—8 Aconitum hamatipetal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小, 胡 萝卜形 或倒圆 锥形, 长达 1.5 厘米。 茎高 13—36, 无毛。 基生叶 1 一 3, 具 长柄; 叶柄长 4 一 14 厘米;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2 — 4 厘米, 三全裂 或三深 裂至近 基部, 末回裂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宽 1.5 — 4 毫米。 总状 花序有 2 — 3 花; 苞片宽 线形; 花梗长 1 一 5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 线形; 萼片蓝 紫色, 上萼 片船状 盗形, 下缘长 2 — 2. 5 厘米, 侧 萼片长 1.3 — 1.6 厘米, 下萼 片宽椭 圆形、 稍斜; 花瓣长 9 一 10 毫米, 无毛, 爪顶端 渐变狭 并呈小 钩状向 外下方 弯曲; 花 丝被短 柔毛; 心皮 5, 子房 密被开 展的短 柔毛, 花 柱长约 为子房 之半, 无毛, 顶端近 二裂。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碧江 ); 生 于山顶 草地, 海拔 4000 米。 8. 厚 叶乌头 Aconitum coriophyllum Hand. -Mazz. (1925, 1931);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 23 — 9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疏生 1 一 2 枚叶或 无叶, 不分 枝或在 花序之 下生短 分枝。 基生叶 1 一 3 枚, 具 长柄; 叶柄长 15 — 21 厘米; 叶片近 革质, 近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10 — 21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三 深裂 至近基 部处, 渐裂 片互相 覆压, 中 央深裂 片宽倒 梯形, 三 浅裂, 浅 裂片有 粗齿, 侧 深裂片 扇形, 二裂 至中部 附近, 两面变 无毛。 茎生 叶小, 具 短柄。 总状花 序长约 15 厘 米, 花 稀疏; 苞 片小, 下部的 三裂, 上 部的披 针形; 花梗 2 — 4 厘米; 小 苞片生 花梗中 部 附近, 小, 线状披 针形; 萼片绿 黄色, 两面被 伸展的 柔毛, 上萼 片向上 斜展, 盗状船 形, 下缘长 2. 2 — 2. 4 厘米; 花瓣的 爪长, 疏被 柔毛, 唇小, 微凹, 距 囊状, 短, 向后 弯;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 及花柱 均密被 硬毛。 朞 荚直, 长约 2 厘米; 种 子宽 3 — 3. 5 毫米, 密 生膜质 鳞状。 花期 10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于 山地, 海拔 2600 米。 9. 保 山乌头 Aconitum nagarum Stapf( 1905); Hand . -Mazz . ( 1 939 ) ; 云南经 济植物 ( 1 972 ) ;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renetorium Diels(1912); A . bid lati folium var. homotrichum W. T. Wang ex 曾 
64  云南 植物志  育麟 (1963)nom. und. 9ai. 保 山乌头 (原 变型) var. nagarum f. nagamin 块 根近圆 柱形。 ^高 70 — 100 厘米, 下部变 无毛, 上部 疏被弯 曲并紧 贴的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及生于 茎基部 的茎生 叶均具 长柄; 叶 柄长达 48 厘米, 几 无毛, 有 短鞘; 叶片 纸质或 革质, 五角状 肾形, 长 5 — 8. 5 厘米, 宽 10 — 15 厘米, 三全 裂达或 近 基部, 中央 全裂片 菱形或 倒卵状 菱形, 三裂, 未回 小裂片 狭卵形 至狭披 针形, 侧全裂 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面几 无毛, 背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其它 茎生叶 1 一 3, 渐 变小。 总 状花序 狭长, 长 12 — 30 厘米, 有 6 — 25 花; 下 部苞片 三裂, 上部 苞片狭 卵形;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弯曲并 紧贴的 白色短 柔毛; 花梗长 2 — 4.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的基 部或 下部, 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面有 白色短 柔毛, 上萼 片船状 盗形, 下 缘长约 1.8 米, 侧萼 片圆倒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7 毫米, 唇长 约 2.5 毫米, 距长约 1.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 密被白 色短 柔毛。 花期 10 月。 产西部 (泸 水、 保山、 云龙、 腾冲、 施甸 ); 生于 山地草 坡或灌 丛中, 海拔 1830 — 3000 米。 缅甸 北部、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9aii. 无距保 山乌头 (变型 ) f. ecalcaratum (Airy-Shaw)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venatorium var. ecalcaratum Airy-Shaw (1932) ; A . nagarum var. ecalcaratum (Airy-Shaw) Airy-Shaw (1935). 与保山 乌头的 区别在 于本变 型花瓣 无距。 产西部 (未见 标本, 根据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生于 山地林 边划草 坡上, 海拔 2100 — 2700 米。 缅 甸北部 也有。 9b. 小白撑 (变种 ) 图版 17: 1-3 var. heterotrichum Fletcher et Lauener ( 1950) ; 中 国 植物志 ( 1972)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bullatifolium Levi. (1917); 图鉴 (197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 9bi. 小白撑 (原 变型) f . heterotrichum 与保山 乌头的 区别在 于本变 型的花 序轴和 花梗除 了被弯 曲的白 色短柔 毛外还 有开展 的黄色 腺毛; 子 房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叶片 草质、 纸质, 稀 革质, 长 (2.5 — )5. 5 — 6. 8 (― 13) 厘米, 宽 (4.5— )8. 5 — 13( — 20) 厘米; 花 瓣有向 后弯的 短距; 雄蕊 无毛。 产 邓川、 贡山、 巧家、 碧江、 维西; 生于高 山山坡 草地, 海拔 2550 — 3800 米。 块根有 剧毒, 可 药用, 治腰肌 劳损, 风 湿关节 痛等病 (云南 中草药 )。 9bii. 无距 小白撑 (变型 ) 图版 17: 4 f.dielsianiim( Airy-Shaw) W. T. Wang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3) . A . acaule Diels( 1912) ; A . dielsianum Airy- Shaw ( 1932 ) ; A . bullatifolium var. di- ielsianum (Airy-shaw)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毛茛科  65  图版 17 1 ― 3. 小白撑 Aconitum nagarum var. heterotrichum Fletcher et Lauener, 1. 植株, 2. 花維, 3. 种子; 4. 无距 小白撑 A. nagarum var. heterotrichum f. dielsisnum (Airy-Shaw) W. T. Wang, 花簾; 5 ~ 6. 贡 山乌头 A. kungshanense W. T. Wang, 5. 花, 6. 叶。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66  云南 植物志  本 变型与 小白撑 的区别 在于: 花瓣 无距; 子 房密被 淡黄色 柔毛。 产西部 (腾 冲、 大理、 丽江、 贡山 ); 生 于山地 草坡或 林边, 海拔 3500 — 3800 米。 块根有 剧毒, 供 药用, 可祛 风湿、 镇痛 (云南 经济植 物)。 9biii. 光果 小白撑 (变型 ) f. leiocarpum (W. T. Wang)W. T. Wang (1979). A . bullatifolium var. leiocarpum W. T. Wang( 1965) . 与 小白撑 的区别 在于: 本变 型心皮 无毛; 花瓣有 短距。 产 景东。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2500 — 3100 米。 9c. 宣 威乌头 图版 18: 4—6 var. lasiandrum W. T. Wang (1979) . A . subrosuLatum Hand . -Mazz . (1939). 与保 山乌头 的区别 在于本 变种花 丝上部 被黄色 短毛; 子房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块根 胡萝 卜形, 长约 5 厘米; 茎高约 50 厘米; 花序 轴和花 梗只被 弯曲并 紧贴的 白色短 柔毛; 花瓣有 短距。 产宣威 一带; 生 于海拔 2800 米。 块 根可供 药用。 10. 宾 川乌头 Aconitum duclouxii Levi. ( 1909)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napellus var. acaule Finet et Gagnep. (1904) . lOa. 宾 川乌头 (原 变种) var. duclouxii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6 厘米, 粗约 2 厘米。 茎高 50 — 100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部疏 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茎下 部叶约 3 枚, 生于 近茎基 部处, 有 长柄; 叶柄长 36 — 40 厘米, 粗壮, 几 无毛, 具 短鞘; 叶片 草质, 肾状五 角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16 — 30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具 长柄, 正三 角形, 末 回小裂 片线状 披针形 或狭三 角形, 表面被 极为稀 疏的小 柔毛, 背面 无毛; 茎中 部叶约 1 枚, 较小, 具较 短柄。 总状 花序 狭长, 约 40 厘米, 有多 数密集 的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密 被反曲 的白色 短柔毛 和伸展 的 黄色短 柔毛; 基部苞 片掌状 分裂, 其他 苞片不 分裂, 卵形; 花梗长 2 — 4. 5 厘米; 小 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0.8 — 1.4 厘米, 宽 4 一 4. 5 毫米; 萼 片 蓝色, 外 面被白 色和黄 色的短 柔毛, 上萼 片船状 盗形, 自基部 至喙长 1.8 — 2 厘米, 侧萼 片长约 1.5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10 毫米, 唇长约 5 毫米, 距长约 1 毫米;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枚 小齿; 心皮 5, 子房有 淡黄色 柔毛。 花期 9 月。 产 宾川、 剑川、 碧江; 生于 山地林 边或竹 林下, 海拔 3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10b. 无距宾 川乌头 (变种 ) var. ecalcar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宾 川乌头 的区别 在于: 本变种 的花瓣 无距。 产西部 (剑川 ); 生 于山地 多石砾 山坡或 林边, 海拔 3200 — 4000 米。 
毛茛科  67  图版 18 1—3. 滇 北乌头 Aconitum iochanicum Ulbr. , 1. 茎 生叶, 2. 花, 3. 花 維; 4—6. 宣 威乌头 A. nagarum var. lasiandrum W. T. Wang, 4. 植株 下部, 5. 花序, 6. 花維; 7—9. 丽 江乌头 A. forrestii Stapf , 7. 茎上 部叶, 8. 部分 花序, 9. 花 辦。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68  云南 植物志  11. 小 花乌头 Aconitum pseudobrimneum W. T. Wang (198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倒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粗约 5 毫米。 茎高约 50 厘米, 不 分枝, 无毛。 茎生 叶约 10 枚, 生 于近基 部处, 有 长柄; 叶柄长 3. 5 — 13 厘米; 叶片 纸质, 圆肾形 或五角 形, 长 3. 2 — 3. 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两面 无毛,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楔状 菱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约 14 厘米, 约有 15 朵花; 花序 轴 和花梗 密被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3 裂, 长 7 — 10 毫米, 下部的 线形, 长 2. 5 — 4 毫米; 花梗长 3 — 7 毫米, 具有 2 枚小 苞片生 花梗基 部或近 基部,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无毛;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紧 贴的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高 7 — 11 毫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1 毫 米, 侧萼 片斜宽 卵形, 长 6. 5 — 8. 5 毫米, 宽 5— 7 毫米, 下萼 片长椭 圆形; 花瓣长 8— 12 毫米, 瓣片长 7 — 7. 5 毫米, 无距, 唇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2 浅裂, 基 部被稀 疏短柔 毛, 爪长 6. 5 — 8 毫米, 顶端被 稀疏短 柔毛;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溪边 草地, 海拔 415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部 (乡城 )。 12. 滇 西乌头 图版 20: 4—5 Aconitum bulleyanum Diels(1912); Hand.-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3.5 厘米。 茎高约 1.2 米, 上 部有时 扭曲, 下部 疏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等距地 生叶, 上部 分枝。 茎中 部叶具 长柄; 叶柄 无毛, 长 7 — 12 厘米, 无鞘; 叶片五 角形, 长 9— 11 厘米, 宽 13 — 18 厘米, 三深 裂至距 基部约 1.5 厘 米处,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裂 稍超过 中部, 表 面疏被 短毛, 变 无毛, 背面 无毛; 顶生 总状花 序约有 10 花, 稀疏; 花 序轴和 花梗均 无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 苞片披 针形; 花梗长 3 — 7 厘米; 最 下部花 梗的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 1.8 厘米, 其他的 线状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6 — 14 毫米, 宽 0.6 — 2. 5 毫米, 无毛; 萼片 紫色, 外面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高 1.6 — 2 厘米, 下缘长 1.7 — 2.1 厘米, 近直, 向上 斜展, 外 缘近 直立, 喙长约 3 毫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8 毫米, 唇长约 3 毫米, 距长约 1.8 毫 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花期 7 — 9 月。 产西部 (大 理、 丽江、 维西 ); 生 于山地 林边或 溪边, 海拔 3200 — 3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3. 匙 苞乌头 图版 21: 3—5 Aconitum spathulatum W. T. Wang(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 狭倒圆 锥形, 长约 6.8 厘米, 粗约 2.2 厘米。 茎高约 1 米, 无毛, 等 距地生 叶, 上部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 部叶具 长柄; 叶柄长 5. 2 — 10 厘米, 无毛; 叶片 肾状五 角形, 长约 11 厘米, 宽约 14 厘米, 三裂至 距基部 7 — 14 毫 米处, 中 央深裂 片 菱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14 一 18 厘米, 有 8 — 12 花; 花 序轴的 花梗均 无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 苞片椭 圆形; 花梗长 2 — 5. 2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中部, 无毛, 下部 花梗的 小苞片 较大, 
毛良科  69  宽 卵形, 长 6 — 12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在 下部三 浅裂, 其 他的多 为倒卵 状椭圆 形或匙 形; 萼片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高 2 — 2. 7 厘米, 下缘 稍向上 斜展, 近直, 长 2 — 2. 5 厘米, 与外 缘形成 短喙, 花瓣 无毛, 与上 萼片近 等长, 唇长约 6 毫米, 先端微 m, 距长约 3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枚 小齿; 心皮 (3 —) 5, 无毛。 花期 8 — 9 月 。 产 西北部 (鹤庆 马耳山 ); 生 于杂木 林下, 海拔 3700 米。 14. 膝 辦乌头 Aconitum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14a. 膝 瓣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2: 4—5 var. geniculatum 茎高约 1 米, 具 分枝, 无毛。 茎中部 叶具较 长柄; 叶柄长 3 — 5 厘米, 无毛, 基部 具鞘;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及 宽均为 6 —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5 — 10 毫米 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渐尖, 三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二深 裂超过 中部, 表面只 沿脉疏 被 紧贴的 短毛, 背面 无毛; 花序总 状或近 伞房状 ,长 3 — 8. 5 厘米, 有 2 — 8 花; 花序轴 和 花梗均 无毛;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 — 4 厘米, 无毛; 萼片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近 对称, 高约 1.6 厘米, 下缘长 1.5 — 1.8 厘米, 外缘近 垂直, 与 下缘形 成不明 显的短 喙或几 无喙,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 1.3 — 1.4 厘米, 内面 疏被短 柔毛, 下 萼片长 圆形; 花瓣 无毛, 爪在顶 端膝状 弯曲, 瓣 片长约 1.1 厘米, 唇长约 4.5 毫米, 末 端二浅 裂, 距长约 2.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具 2 枚小 牙齿; 心皮 5, 无 毛。 花期 7 月。 产 东北部 (会泽 ); 生 于海拔 3200 米的 山地。 14b. 爪盜膝 瓣乌头 (变种 ) 图版 22: 6—8 var. unguiculat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本 变种的 茎被淡 黄色开 展的短 柔毛, 在 茎下部 稍密; 上萼片 有 短爪, 盗形。 产禄劝 (乌蒙 山); 生于 山坡草 地或多 石处, 海拔 3500 — 3600 米。 15. 长 喙乌头 Aconitum georgei Comber (1934) ;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longtoueme T • L. Ming( 1 985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8 — 11 厘米, 粗约 1.8 厘米。 茎高 60 — 150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 部 疏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茎中部 叶的叶 片圆五 角形, 长约 6 厘米, 宽约 8 厘米, 三 深裂, 中深 裂片近 菱形, 近羽状 线裂, 边缘 具不整 齐的缺 刻状粗 牙齿。 顶 生花序 直立或 下垂, 疏生 5 — 10 朵花, 下部有 少数短 分枝,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 的 大多数 三裂; 花梗与 花序轴 成钝角 斜展, 长 2. 5 —. 3.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线状披 针形;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紧 贴的短 柔毛, 上 萼片高 盔形, 高 2 — 3 厘米, 下缘 
70  云 南植物 志  稍向上 斜展, 长约 2 厘米, 外缘近 垂直, 凹, 嫁长 5 — 8 毫米, 近 平展, 侧萼 片长约 1.8 厘米, 下 萼片约 1.6 厘米; 花 瓣长约 2.2 厘米, 瓣 片长约 1 厘米, 唇二 浅裂, 距极 短, 无毛 或顶部 疏被短 柔毛;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4 一 5,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7 — 9 月 。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山地 林边灌 丛中, 海拔 3700 — 4000 米。 16. 竞 生乌头 Aconitum yangii W. T. Wang et L. Q. Li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16a. 竞 生乌头 (原 变种) var. yangii 块 根胡萝 卜状。 茎高约 80 厘米, 具短 分枝, 下部 无毛, 上部 疏被反 曲而贴 伏的短 柔毛。 茎中 部叶有 短柄; 叶柄长 2 — 3 厘米, 被贴 伏的短 柔毛; 叶片 革质, 圆五 角形, 长约 6 厘米, 宽 6 — 8 厘米, 上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下面 无毛, 基部宽 心形或 截状心 形, 三 深裂至 近基部 2 — 7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顶端 渐尖, 在中部 三裂, 二回裂 片有 少数小 裂片或 全缘,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深 裂至近 基部。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24 厘米; 花序轴 和花梗 均被反 曲而贴 伏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的 条形; 花梗 长 2~6.5 厘米, 中部 附近有 2 个小 苞片; 小苞片 条形, 长 5 — 7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萼 片 蓝色, 外 面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 2 — 2. 2 厘米, 自基 部至喙 顶端长 1.6 — 2 厘米, 下 缘弧状 弯曲, 具 4 一 5 毫米 的喙;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6 厘米, 宽约 1.9 厘米, 内 面疏被 柔毛; 下 萼片不 等大,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3 — 7 毫米, 花 瓣长约 2.5 厘米, 无毛, 瓣 片长约 1.3 厘米, 唇长约 6 毫米, 末 端二浅 裂, 距长约 1.3 厘米, 稍 拳卷, 爪长约 2 厘米;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子房密 被贴 伏的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海拔 3100 米。 16b. 展毛竞 生乌头 (变种 ) var.villosulum W. T. Wang et L. Q. Li(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茎被开 展的短 柔毛; 萼片 外面被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具爪。 花期 7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海拔 3800 米。 17. 普 格乌头 图版 19: 7—9 Aconitum pukeense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茎高约 1 米, 无毛, 等距地 生叶, 在花 序之下 具少数 分枝。 茎上 部叶具 短柄, 无 毛; 叶 柄长约 3 厘米;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8 厘米, 宽约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6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裂 稍超过 中部。 顶 生总状 花 序长约 18 厘米, 有 10 花, 稀疏 排列; 花 序轴和 花梗均 无毛; 苞片 叶状, 渐 变小; 下 部花 梗长达 8 厘米, 上部 花梗长 2 — 3. 5 厘米, 开展;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之上, 下部花 梗的 小苞片 叶状, 具 短梗, 三 深裂长 0.7 — 1.7 厘米, 宽 1.1—1.7 厘米, 上部 花梗的 小, 不 分裂, 椭 圆形, 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无毛; 萼片暗 
毛茛科  71  图版 19 1~6. 多 果乌头 Aconitum polycarpum Chang ex W. T. Wang. 1. 花序, 2. 茎中 部叶, 3. 花辦, 4. 雄蕊, 5. 心皮, 6. 块根; 7 — 9. 普 格乌头 A. pukeense W. T. Wang, 7. 茎中 部叶, 8. 花, 9. 花辩。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72  云 南植物 志  紫 红色,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2 厘米, 宽约 1.2 厘米, 无毛, 下缘 近直, 斜 上展, 长约 2 厘米, 喙短; 花瓣长 2 厘米, 无毛, 爪的顶 部膝状 弯曲, 瓣 片长约 1.1 厘米, 宽约 3 毫 米, 唇长 5 毫米, 舌形, 末端 微凹,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有 1 一 2 小齿; 心皮 5, 无毛。 花期 8 月。 产 东北部 (会泽 ); 生 于山地 谷中或 林边, 海拔 3400 —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普格 )。 18. 丽 江乌头 图版 18: 7—9 Aconitum forrestii Stapf(1910); Airy-Shaw( 1935)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likiangense Chen et Liu( 1941 ) .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5.5 厘米, 粗约 1.6 厘米。 茎高 70 — 100 厘米, 被反曲 的短柔 毛, 等 距地密 生叶, 上部 分枝, 有时不 分枝。 茎下 部叶稀 疏具稍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 部以上 叶具短 柄或几 无柄; 叶柄长 2 — 10 毫米; 叶片坚 纸质, 宽卵 形或五 角状卵 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基 部宽心 形或浅 心形, 三深裂 稍超过 中部或 至本身 长度的 4/5 处, 深 裂片近 邻接, 两 面被短 柔毛。 顶生 总状花 序多少 狭长, 长 20 — 40 厘 米, 具多 数密集 的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伸 展的浅 黄色短 柔毛并 混生反 曲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中 部以上 的苞片 长圆状 线形, 具 短柄, 长 1.8 — 2. 8 厘米;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下 部花梗 的小苞 片大, 椭 圆形, 长 0.7 — 1.1 厘米, 宽 3. 5 — 5 毫米, 边 缘具牙 齿, 中部的 小苞片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在 1 厘米 以下, 全缘, 上部的 小苞片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在中 部之上 最宽, 宽 0.9 — 1.1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1.7 — 2 厘米, 喙短; 花瓣 无毛, 顶端向 外弯, 唇长约 5 毫米, 二 浅裂, 距长约 1 毫米, 半 圆形, 稍向 后弯;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花 期 9 月。 产 西北部 (丽江 );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边, 海拔 3100 米。 分布 干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在 丽江用 全草杀 虱子。 19. 显 柱乌头 Aconitum stylosuin Stapf(1910)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euryanthum Hand. -Mazz. (1925) ; A . stylosum f. alhidum Chen et Liu(1941 ) . 19a. 显 柱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1: 1—2 var. stylosum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6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 70 — 90 厘米, 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等距地 生叶, 不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宽 8. 5 — 12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6 — 8 毫 米处, 深 裂片互 相多少 覆压,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裂 稍超过 中部,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或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背面几 无毛。 总状 花序长 17 — 25 厘米, 有 7 — 20 朵花; 花 序轴下 部密被 反 曲的淡 黄色短 柔毛, 上 部被伸 展的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具柄, 向 上逐渐 变小; 花梗长 
毛茛科  73  图版 20 1—3. 独 龙乌头 Aconitum taronense (Hand.-Mazz. ) Fletcher et Lauener, 1. 茎生 叶, 2. 花, 3. 花維; 4 ― 5. 滇 西乌头 A. bulleyanum Diels, 4. 茎生叶 和腋生 花序, 5. 花辯; 6 — 8. 茨 开乌头 A. souliei Finet et Gagnep. , 6. 茎 生叶, 7. 腋生 花序, 8. 花維。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74  云南 植物志  3 — 12 厘米,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 下部 花梗的 叶状或 三裂, 长 1.5 — 3. 5 厘米, 上部 的多不 分裂, 长 圆形、 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0.5 — 1.6 厘米, 萼片蓝 紫色或 白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上萼 片盜形 或船状 盗形, 稍向 上斜, 自基 部至喙 长 2 — 3 厘米, 喙短, 侧 萼片圆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1.7 — 2. 3 厘米, 花 瓣的爪 中部以 上被短 柔毛, 唇长约 5.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距 无毛, 长约 2.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有 2 枚 小齿; 心皮 5, 子 房密被 淡黄色 柔毛。 花期 8 — 10 月。 产 西北部 (德 钦、 贡山一 带); 生山 地草坡 或多石 砾地, 海拔 3400 — 4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茨开。 19b. 膝爪显 柱乌头 (变种 ) var. geniculatum Fletcher et Lauener (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本变 种花瓣 爪的顶 端膝状 弯曲。 产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海拔 4170 — 445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察瓦 龙)。 20. 云 岭乌头 图版 30: 8—10 Aconitum yunlingense Q. E. Yang et Z. D. Fang (1990) .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5 厘米, 粗约 1.2 厘米。 茎高约 60 厘米, 不 分枝, 疏 被反曲 的短 柔毛, 等距地 生叶。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3 — 5.5 厘米, 无毛; 叶片五 角形, 长 5. 5 — 6. 5 厘米, 宽 5 — 8 厘米, 上面 疏被短 柔毛, 基 部 心形, 三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顶端 渐尖, 侧 深裂片 扇形, 不等 二裂。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10 厘米, 疏生 6 朵花,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 — 5 厘米; 具有 2 枚小 苞片生 于花梗 顶部, 无毛, 长 3 —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萼片 蓝色, 上萼片 船形, 高约 1.5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2. 5 — 3 厘米, 无毛,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和 宽均约 2.2 厘米, 外面 无毛, 内面 疏被短 柔毛, 下 萼片倒 卵形; 花瓣 无毛, 爪的顶 部膝状 弯曲, 瓣 片长约 1.2 厘米, 唇长约 4 毫米, 顶端 稍凹, 距长约 2.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枚 小齿; 心皮 5, 无毛。 产 西北部 (维 西, 模式产 地);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4100 米。 21. 独 龙乌头 图版 20: 1—3 Aconitum taronense(Hand. -Mazz. ) Fletcher et Lauener (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bisma var. taronense Hand. -Mazz. ( 1931) .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4 厘米, 宽约 1 厘米。 茎高 85 — 110 厘米, 被反 曲或稍 伸展的 短 柔毛, 中部以 下常变 无毛, 等距地 生叶, 不 分枝。 基下 部叶具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柄长 2 — 5 厘米; 叶片五 角形, 长 5. 5 — 7. 5 厘米, 宽约 9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6 — 10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通常宽 菱形, 间或 菱形, 两面 无毛, 侧深裂 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总状花 序多少 狭长, 长 15 — 37 厘米, 有 8 — 35 花; 花 序轴被 反曲或 混生伸 展的淡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 5 — 7 厘米, 密被 伸展的 淡黄色 短 柔毛;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至 上部, 通常 线形, 长 2. 5 — 4 毫米, 有时最 下面花 梗的小 苞片 稍大, 三裂; 萼片 紫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盔形, 具 短爪, 高约 2 厘米, 自 
毛莨科  75  版 21 1 一 2. 显 柱乌头 Aconitum stylosum Stapf, 1. 花序, 2. 花維; 3 — 5. 匙 包乌头 A. spathulatum W. T. Wang, 茎 生叶, 4. 花, 5. 花港; 6 — 8. 直 喙乌头 A. transsectum Diels, 6. 茎 生叶, 7. 花, 8. 花維。 (引 自中 国植物 志, 张春 方绘) 
76  云南 植物志  基部 至喙长 1.5 — 1.8 厘米; 花瓣无 毛或几 无毛, 唇长约 4.5 毫米, 距长约 2 毫米, 向 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有 2 枚 小齿; 心皮 5 或 4, 子房 多少密 被淡黄 色短柔 毛。 瞢荚长 1 一 1.8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具 三棱, 生 横翅。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贡山 );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2600 — 3600 米。 22. 贡 山乌头 图版 17: 5—6 Aconitum kungshanense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3 厘米, 粗 6 — 10 毫米。 茎高 74 — 80 厘米, 被紧 贴的短 柔毛, 等距 地约生 8 叶, 在花序 之下有 1 一 2 条短 分枝。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 中 部叶具 长柄, 叶柄长 3 — 7 厘米;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8 厘米, 宽约 9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1 厘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顶端 渐尖,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 两 面被淡 黄色糙 伏毛。 总状 花序长 5 — 18 厘米, 有 7 — 20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伸 展的黄 色短柔 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苞片 线形; 花梗长 0.8 — 2. 2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 钻形, 长 2 — 3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上萼 片船形 或镰状 船形, 稍向上 斜展, 具 短喙,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2 厘米, 两 面均被 黄色短 柔毛, 下缘 稍凹; 花 瓣长约 0.9 毫米, 无毛, 瓣片长 约 7 毫米, 唇长 5 毫米, 距长约 1.2 毫米, 向后 伸展;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 房密被 黄色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碧 江、 贡山 );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3400 — 4100 米。 23. 茨 开乌头 图版 20: 6—8 Aconitum souliei Finet et Gagnep . (1904);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souliei var. pumilujn Finet et Gagnep. (1904).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 1 一 1.4 厘米, 直径 4 一 6 毫米。 茎高 25 — 50( — 70) 厘米, 下部变 无毛, 上部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或混 生少数 伸展的 柔毛。 基生叶 1 枚, 与 茎最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具 长柄,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叶 片五角 形或五 角状肾 形, 长 2. 4 — 5 厘米, 宽 4. 5 — 7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5 — 8 毫 米处, 中 央深裂 片宽菱 形或 倒梯状 菱形,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比 中深裂 片宽约 2 倍, 不 等二或 三裂, 表面 被短伏 毛, 背面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总状花 序生茎 或分枝 顶端, 长 3 — 5 厘米, 有 3 — 5 花; 花 序 轴和花 梗密被 伸展的 淡黄色 短柔毛 或同时 混生反 曲的短 柔毛; 最下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苞片 线形; 花梗近 直展, 长 0.5 — 1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 狭 线形, 长 2. 5 — 5 毫 米; 萼片 黄色, 外面稍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上萼 片盗形 或船状 盔形, 自基部 至喙长 1.6 — 1.9 厘米, 喙短; 花瓣 的爪多 少密被 柔毛, 唇长约 5 毫米, 疏被 柔毛, 距长约 1 毫米, 球形, 向 后弯; 无毛; 花丝无 毛或上 部疏被 柔毛, 全缘; 心皮 5, 子房密 被褐黄 色长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德 钦、 贡山 )。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3800 — 39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茨开 )。 24. 疏 叶乌头 图版 30: 11—12 Aconitum parcifolium Q. E. Yang et Z. D. Fang (1990). 
毛茛科  77  T. Wang, 6. 茎 生叶, 7. 花, 8. 花辩。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78  云南 植物志  茎高 30 — 35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部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1, 连同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柄长 3 — 5 厘米;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 叶片五 角形, 基部 心形, 下面 无毛, 上 面沿脉 疏被短 柔毛, 长 2. 5 — 3 厘米, 宽 3 — 4 厘 米, 三深裂 近基部 5 — 10 毫 米处, 中 深裂片 菱形或 扇形, 小裂片 具齿, 侧深裂 片斜扇 形, 不等 2 或 3 裂达 中部。 总状 花序长 5 — 7 厘米, 具 4~6 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开 展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的披 针形;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小苞 片着生 于花梗 中部,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两 面被短 柔毛;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船形, 高 7 — 10 毫米, 自基部 至喙长 1.6 — 2. 5 厘米; 下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5 — 8 毫 米; 花 瓣长约 3 厘米, 爪 无毛, 瓣片长 5 毫米, 无毛, 唇长约 1.5 毫米, 距长约 1 毫 米, 向 后弯; 雄蕊 被稀疏 的毛或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 密被贴 伏的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德钦 康普, 模式产 地); 生 于高山 灌丛, 海拔 3900 米。 .25. 草 黄乌头 图版 23: 1—2 Aconitum stramineinorum Chang ex W. T. Wang(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上部 直径约 1.2 厘米。 茎高约 1.5 米, 下部 叶被短 柔毛, 上部无 毛, 具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上 部叶有 短柄; 中部 柄长约 2 厘米, 无毛; 叶 片五 角形, 长约 8 厘米, 宽约 12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9 一 10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菱 形或狭 菱形, 渐尖,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20 厘米, 约有 11 花; 花序轴 无毛; 苞 片多为 叶状, 上 部苞片 线形; 花梗长 2 — 6. 5 厘米, 在中 部以上 密被伸 展的淡 黄色短 柔毛;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长圆 形至狭 线形, 长 4.5—10 毫米, 宽 0.5 — 1.5 毫米; 萼片草 黄色, 无 毛或几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具 短爪, 高 1.4—1.9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1.3—1.5 厘米, 下缘稍 向上斜 展, 凹, 喙短, 稍向 上弯; 花瓣 无毛, 长约 1.9 厘米, 弯曲, 唇长约 3 毫米, 微凹, 距 与唇约 等长, 近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维西 ); 生于山 坡上。 海拔 3600 米。 26. 淡 黄乌头 图版 23: 3-5 Aconitum albonavidum W. T. Wang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 狭倒圆 锥形, 长约 3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约 80 厘米, 下部 疏被短 柔毛, 上部 及叶柄 稍密被 反曲短 柔毛。 茎上 部叶具 短柄; 叶 柄长约 2 厘米; 叶 片草质 或薄纸 质, 五 角形, 长约 7 厘米, 宽约 9 厘米, 基部宽 心形, 三深 裂至距 基部约 8 毫 米处, 中 深裂片 菱形, 顶端长 渐尖, 羽状 分裂, 裂片三 角形, 有 少数尖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上面疏 被短伏 柔毛, 下面 只沿脉 被短疏 柔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35 — 50 厘 米, 有 14 一 22 花; 轴及花 梗被短 曲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苞片 狭披针 形或狭 条形, 长 1 一 2 厘米; 花梗长 1.8 — 10 厘米, 中部 或中部 之上有 2 小 苞片; 小苞 片狭条 形或钻 形, 长 3 — 9 毫米, 被短 柔毛; 萼片淡 黄色, 外 面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高 1.7 — 1.9 厘米, 自基 部至喙 (长约 3 毫米) 长 1.5 厘米, 下 缘凹,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4 厘米, 宽 1.2 厘米, 下萼片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9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毛茛科  79  图版 23 1 ― 2. 草 黄乌头 Aconitum strmineiflorum Chang, 1. 花, 2. 花維; 3 ― 5. 淡 黄乌头 A. alboflavidum W. T. Wang, 3. 花序, 4. 茎 生叶, 5. 花辩; 6—7. 垂 果乌头 A. pendulicarpum Chang, 6. 花, 7. 花辩; 8—9. 拟康 定乌头 A. rokii Fletcher et Uuener, 8. 茎中 部叶, 9. 花; 10 — 12. 光 茎乌头 A. laecicaule W. T. Wang, 10. 花序, 11. 茎 中 部叶, 12. 花維。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80  云 南植物 志  花 瓣长约 1.9 厘米, 瓣片长 7 毫米, 唇长约 3.8 毫米, 有疏 柔毛, 顶端 2 裂;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无毛; 爪长 1.5 厘米, 上 部有疏 柔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4 一 5, 子房被 贴 伏的短 伏毛。 产 西北部 (德 饮、 云 岭乡, 明永, 模式产 地); 生于冷 杉林边 草地。 海拔 3400 — 3800 米。 27. 垂 果乌头 图版 23: 6—7 Aconitum pendulicarpum Chang ex W. T. Wang(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原变 种分布 于西藏 (察隅 )。 27a. 长距垂 果乌头 (云 南植物 研究) var. circinatum W. T. Wang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茎疏被 反曲的 短毛, 等距 地生约 16 叶, 在花序 之下有 少数短 分枝。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在 开花的 枯萎, 茎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柄长 4. 5 — 6 厘米, 疏 被伸展 的短 柔毛; 叶 片圆肾 形或五 角形, 长 8— 10 厘米, 宽 10 — 14 厘米, 基部宽 心形, 三深 裂至 距基部 5 — 8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渐尖;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表 面疏被 紧贴的 短 柔毛, 背面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22 — 28 厘米; 花序轴 和花梗 稍密被 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中 部以下 的苞片 叶状, 上部 的小, 线 形或狭 丝形; 花梗长 1.5 —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下部 或近基 部处, 线状 钻形; 萼片淡 蓝色, 上萼 片船状 盗形, 高 1.5 — 1.7 厘米, 外面几 无毛, 自基部 至喙长 1.5 — 2 厘米, 具长约 4 毫米 的喙; 花瓣长 约 1.7 厘米, 爪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唇长约 3 毫米, 无毛, 距长 3. 5 — 4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 4,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德钦 ); 生于 林中灌 丛内。 海拔 3600 — 3800 米。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原变种 花瓣的 距长约 1.2 毫米, 向 后弯, 心皮 疏被柔 毛。 28. 拟康 定乌头 Aconitum rockii Fletcher et Lauener(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conitum rockii var. ramosum W. T. Wang (1965) . 28a. 拟康 定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3: 8-9 var. rockii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6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 50 — 100 厘米, 密 被伸展 的短柔 毛, 等距 地生约 15 枚叶, 不 分枝或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 部叶有 长柄; 叶柄长 4. 5 — 6. 5 厘米, 被伸 展的短 柔毛, 基部具 狭鞘; 叶片五 角形, 长 6. 5 — 7. 5 厘 米, 宽 8 — 12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5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三裂 稍超过 中部, 侧 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 面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总 状花序 长约 25 厘米; 中 部以下 的苞片 叶状, 上 部的苞 片小, 长 圆形至 线形, 长约 1.2 厘米; 花梗长 1.4 一 5. 5 厘米, 与 花序轴 同被淡 黄色短 柔毛;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下部, 线形 或 钻形, 稀 卵形, 长 3 — 6. 5( — 10)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上萼 片盔形 或船状 盗形, 下缘长 1.5 — 1.8 厘米, 稍向上 斜展, 直或 稍凹, 喙不 明显, 外面 无毛, 侧萼片 外面疏 被短柔 
毛茛科  81  毛;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9 毫米, 唇长约 4.5 毫米, 二 浅裂,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枚 小齿或 全缘; 心皮 5, 子房被 柔毛。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于 山地矮 杜鹃灌 丛中或 路边草 丛中, 海拔 3700 — 4100 米。 28b. 石裔 山乌头 (变种 ) var. fengii(W. T. Wang)W. T. Wang(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Aconitum feiigii W. T. Wang( 1965) .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本变种 的花序 轴被短 伏毛; 花序 下部花 梗长达 10 — 12 厘米, 上部 的长约 3.5 厘米; 心皮 无毛。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于山 地杜鹃 林中, 海拔 3800 米。 29. 长 柱乌头 Aconitum dolichorhynch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7 厘米, 粗约 7 毫米。 茎高约 1 米, 下部 密被反 曲和开 展的短 柔毛, 中 部以上 无毛。 茎最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 部柄长 5 — 9 厘米, 几 无毛, 中部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7 — 8. 2 厘米, 宽 11 一 12 厘米, 三深 裂达距 基部约 4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 片楔状 菱形, 三 浅裂, 浅裂 片有小 裂片或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两 面沿脉 有极稀 疏的短 柔毛。 总状花 序长约 6 厘米, 约有 6 花; 花序 轴上部 和花梗 有较密 的白色 开展短 柔毛; 苞 片多为 叶状;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向上 斜展;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 钻形, 长约 5 毫米; 萼 片外面 无毛, 上萼片 有长爪 (爪 长约 9 毫米 ), 船状 盜形, 自基 部至 喙长约 2.5 厘米, 下 缘凹, 嫁长约 5 毫米, 水平 展出,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7 厘米, 下萼 片狭长 圆形或 线形, 长约 9 毫米;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4, 无毛, 花 柱长约 4 毫米, 子房长 3.2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德 钦, 模式产 地)。 30. 苍 山乌头 图版 22: 1—3 Aconitum contort um Finet et Gagnep. ( 1904) ; Contr. (1905);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杨亲二 (1990); 王文采 (1993). Aconitum delavayi var. leiocarpum Finet et Gagnep. ( 1905) ; A . delavayi auct. non Fromch. tHand-Mazz. ( 1939) .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5 — 9 厘米, 粗 1.1—1.9 厘米。 茎高 45 — 85 厘米, 直立 或上部 缠绕, 初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变 无毛, 等距地 生叶, 中 部以上 分枝。 茎下部 叶在开 花时大 多 枯萎, 与茎中 部叶有 长柄; 叶柄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几 无鞘; 叶片五 角形, 长 4. 5 — 7.6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顶 端多少 渐尖, 侧全裂 片斜扇 形, 不等二 深裂, 两面 疏被短 柔毛或 背面几 无毛。 总状 花序有 2 — 5 花; 花序轴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花梗 粗状, 无毛, 斜展, 常弧状 弯曲, 长 2. 2 — 4 厘米; 小苞 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中部,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间 或狭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1.6 — 3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约 2.1 厘米, 下 缘稍向 上斜, 近直, 长约 2 厘米, 喙短; 花瓣 无毛, 唇长约 3.5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1.5 毫米, 球 
82  云南 植物志  形,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通常有 2 小齿, 稀 全缘; 心皮 3 — 5, 无毛。 长 1.4 一 1.8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只有一 面生横 膜翅, 其他二 面生横 皱裙。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西北部 (大 理、 云龙 ); 生于 山地, 海拔 3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31. 直 缘乌头 图版 21: 6—8 Aconitum transsectum Diels( 1912) ; 药 物学报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王文采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6 — 8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茎高达 1 米, 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 距 地生密 生叶, 分枝。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其他叶 柄长约 为叶片 之半; 茎 中 部叶的 叶片五 角形, 长 4. 5 — 8. 5 厘米, 宽 6. 5 — 11 厘米, 三裂达 基部或 距基部 3 毫 米处,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近羽状 分裂,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近 基部, 表 面疏被 紧 贴的短 柔毛, 背 面只沿 脉被短 柔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30 — 45 厘米, 有多 数花, 上部 花 密集; 花序轴 及花梗 密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苞片 变小, 三裂 或长 圆形; 花梗长 1 一 10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中部, 下 部花梗 的小苞 片大, 有短 柄, 三裂, 中 部以上 花梗的 变小, 不 分裂, 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4 一 10 毫米; 萼 片浅蓝 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下缘长 2 — 2. 2 厘米, 顶 端向外 弯曲; 花瓣的 爪被短 柔毛, 顶端 稍膝状 弯曲, 唇长约 4.5 毫米, 二 浅裂, 距长约 1.6 毫米, 向 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小齿; 心皮 5, 子房 密被紧 贴的短 柔毛。 瞢 荚长约 1 厘 米; 种子三 棱形, 长 2. 5 — 3 毫米, 只一 面生横 膜翅。 花期 8~9 月。 产 西北部 (丽江 玉龙山 ); 生 于山地 草坡或 灌丛中 或冷杉 林中, 海拔 2800 — 39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盐源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有 大毒, 可 药用, 治风湿 等症。 32. 岩乌头 Aconitum racemulosum Franch. (1894)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Aconitum coriaceum Levi. (1904) ; A . sczuvinii var. pauciflorum Rapaics( 1907) .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 2. 3 — 3. 6 厘米, 粗 9 一 11 毫米, 或近圆 柱形, 长约 7 厘米, 粗 约 5 毫米。 茎高 40~65 厘米, 无毛, 等距地 生叶;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 中部叶 有 长柄; 叶柄长 2. 3 — 3 厘米, 圆 柱形, 无毛; 叶片 革质, 五 角形, 有时圆 菱形, 长 5.5~9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有时 圆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1.5 — 2 厘 米处, 中 央深裂 片卵状 菱形, 长 渐尖, 边 缘疏生 三角形 牙齿, 叶 脉多少 隆起形 成明显 的 脉网; 茎 上部叶 变小, 宽 卵形或 菱形, 三裂 稍超过 中部, 有时狭 卵形, 几不 分裂。 花 序长 2. 2 — 3 厘米, 有 1 一 "6 朵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均 无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稍 向下弯 曲; 小 苞片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长 3 — 8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几 无毛; 萼片 蓝色, 上 萼片圆 筒状盔 形或高 盗形, 高 2. 4 — 3. 2 厘米, 中部粗 5 — 10(—15) 毫米, 无毛, 下缘 稍 长 1.5 — 2. 4 厘米, 花瓣具 长爪, 无毛, 瓣 片大, 唇长约 6 毫米, 距长 5 — 7 毫 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小齿或 全缘; 心皮 3, 无毛。 朞荚长 1.6 — 1.8 厘 米; 种 子倒圆 锥状三 棱形, 长约 2 毫米, 只有一 面生横 膜翅。 花期 9 一 11 月。 
毛 良 科  83  产 东北部 (镇雄 ); 生于 山谷崖 石上或 林中, 海拔 1620 — 2280 米。 分布 于四川 (天 全、 南川 )、 贵州 及湖北 西部。 根 有毒, 可 药用, 治跌打 损伤、 止痛 (贵 州草药 )。 33. 光 茎乌头 图版 23: 10—12 Aconitum laevicaule W. T. Wang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约 80 厘米, 无毛。 茎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片 草质, 轮廓五 角形, 长约 11 厘 米, 宽 14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三 全裂, 中 全裂片 菱形, 顶端长 渐尖, 近羽状 分裂, 二 回小 裂片三 角形, 具 缺刻状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上面 疏被贴 伏短柔 毛, 下面 无毛; 叶 柄长约 4 厘米, 无毛。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28 厘米, 约有 15 花; 轴无 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具 短柄, 长 3 — 8. 5 厘米, 上 部的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边缘 有齿; 花梗长 0.6 — 2. 5 厘米, 上 部被开 展的淡 褐色短 柔毛, 中部 或中部 之上有 2 小 苞片; 小 苞片 膜质, 条形, 长 3. 5 — 8 毫米, 无毛。 花尚 未充分 发育。 萼片 紫色, 外面下 部疏被 短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7 毫米, 自 基部至 嫁长约 8 毫米, 下 缘凹, 侧 萼片近 圆形, 长约 7 毫米, 下萼 片狭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7 毫米, 唇长约 2.5 毫米, 距长约 2 毫米, 拳卷, 爪长约 9 毫米;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小 齿; 心皮 3, 无毛。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林中 草地, 海拔 3700 — 3900 米。 34. 瓜 叶乌头 Aconitum hemsleyanum Pritz. (1990);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声岭 植物志 (1974). 34a. 爪 叶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4: 1—4 var. hemsleyanum 原变种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湖南 北部、 江西 北部、 浙江西 北部、 安徽 西部、 陕西南 部、 河南 西部。 云南 不产。 34b. 拳距瓜 叶乌头 (变种 ) 图版 24: 5 var. circinat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圆 锥形, 长 1.6 — 3 厘米, 粗达 1.6 厘米。 茎 缠绕, 无毛, 常带 紫色, 稀疏地 生叶, 分枝。 茎中 部叶的 叶片五 角形或 卵状五 角形, 长 6. 5 — 12 厘米, 宽 8 — 13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0.9 — 3. 2 厘 米处, 中央深 裂片梯 状菱形 或卵状 菱形, 短渐 尖, 不 明显三 浅裂, 浅 裂片具 少数小 裂片或 卵形粗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浅 裂; 叶柄 比叶片 稍短, 疏 被短柔 毛或几 无毛。 总状花 序生茎 或分枝 顶端, 有 2 — 6( — 12) 朵花; 轴和花 梗无毛 或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或不 分裂而 为宽椭 圆形, 上部 苞 片小, 线形; 花梗常 下垂, 弧状 弯曲, 长 2. 2 — 6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或 上部,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无毛; 萼片深 蓝色, 外面无 毛或变 无毛, 上萼片 高 盗形或 圆筒状 盗形, 几 无爪, 高 2 — 2. 4 厘米, 下缘长 1.7 — 1.8 厘米, 直 或凹, 喙不 明显, 侧 萼片近 圆形, 长 1.5 — 1.6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10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唇长 5 毫米, 距长 4 一 6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小齿或 全缘; 心皮 5, 无毛 
8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4 1— 4. 瓜 叶乌头 AconitumhemskyanumPritz., 1. 部分 植株, 2. 花維, 3. 瞢荚, 4. 种子; 5. 拳距瓜 叶乌头 A. hemsleyanum var. circinatum W. T. Wang 的花; 6 — 7. 粗 茎乌头 A. crassicaule W. T. Wang, 6. 花' 7. 花辩; 8 — 9. 土官 村乌头 A. tuguancunense Q. E. Ynag, 8. 茎 生叶, 9. 花維。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85  或偶而 子房有 柔毛; 瞢 荚直, 长 1.2 — 1.5 厘米, 喙长约 2.5 毫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沿棱 有狭翅 并有横 膜翅。 花期 8 — 10 月。 产 西北部 (剑 川、 维西、 中甸 ); 生 于山坡 林下, 灌 丛中, 沟边 草地, 海拔 2400 — 3200 米。 四川 西部、 贵州西 部也有 分布。 34c. 截基瓜 叶乌头 (变种 ) var. chingtungense (W. T. Wang)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拳 距瓜叶 乌头的 区别: 叶 基部近 截形; 瞢荚 的喙长 5 — 5. 5 毫米。 产 景东; 生于 山地, 海拔 3100 米。 34d. 爪盔瓜 叶乌头 (变种 ) var. unguiculat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拳 距瓜叶 乌头的 区别: 花梗被 开展的 柔毛, 上萼片 (高 盗形) 有明显 的爪。 产 西北部 (维西 ); 生山地 林边, 海拔 3100 米。 34e. 毛萼瓜 叶乌头 (变种 ) var. lasianthum W. T. Wang et L. Q. Li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拳 距瓜叶 乌头的 区别: 萼片 外面被 柔毛, 花 稍小。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生于 沟边、 林中, 海拔 3000 米。 35. 弯 果乌头 图版 25: 1—2 Aconitum refracticarpum Chang ex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 缠绕, 无毛, 光滑, 分枝。 茎上 部叶的 叶片五 角形或 卵状五 角形, 长 5 — 5. 5 厘 米, 宽 7 — 9 厘米,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叶柄长 6 — 9 厘米, 无毛。 花序 有 2 — 3 花, 稀疏;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苞片 具柄, 宽 菱形, 三浅 裂或不 分裂, 卵形; 花梗长 5 — 14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有短 柄或几 无柄, 椭 圆形或 匙形, 长 3. 5 — 25 毫米, 宽 1.5 — 10 毫米; 萼片 绿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高 盔形, 高约 2.5 厘 米, 下 缘向上 斜展, 近直, 长约 1.9 厘米, 与直 立的外 缘形成 短喙,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花 瓣长约 1.8 厘米, 爪疏被 短毛, 瓣片 无毛, 唇长约 4.5 厘米, 微四, 距长约 2.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 5, 无毛。 弧状 弯曲, 长 1.5 厘米; 种子倒 卵状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沿棱生 狭翅, 密生横 膜翅。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碧 江, 模式产 地); 生 于山地 林中, 海拔 3200 米。 36. 粗 茎乌头 图版 24: 6—7 Aconitum crassicaule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 倒卵圆 锥形, 长达 5.5 厘米, 粗达 1.6 厘米。 茎 缠绕, 长约 3 米, 基部粗 1.2 — 2. 4 厘米, 中 部以上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分枝。 茎中 部叶五 角形或 卵状五 角形, 长 7 — 8. 5 厘米, 宽约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1.8 — 3 厘 米处, 中 央深裂 片卵 状菱形 或梯状 菱形, 短 渐尖, 两面变 无毛; 叶柄 比叶片 稍短, 有少 数反曲 的短柔 
8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25 1 一 2. 弯 果乌头 Aconitum refracticarpum Chang, 1. 茎 生叶和 花序, 2. 花辦; 3—5. 哈 巴乌头 A. habaense W. T. Wang, 3. 茎 生叶, 4. 花, 5. 花辩; 6—8. 黄草乌 A. vilmorinianum Kom, 6. 茎 生叶, 7. 花, 8. 花瓣; 9 一 11. 拟玉 龙乌头 A. pseudostapfianum W. T. Wang, 9. 茎 生叶, 10. 花, 11. 聚 合果。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87  毛。 总状 花序有 5 — 10 花; 花 序轴和 花梗无 毛或几 无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卵形 或 线形; 花梗常 平展, 长 1.6 — 3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 线形 或线状 钻形, 长约 3 毫米, 常 无毛, 萼片蓝 紫色, 外面 无毛, 上萼 片盗形 或船状 盗形, 自基部 至喙长 1 一 1.6 厘米, 中 部宽约 0.9 厘米, 下缘 斜向上 开展, 外缘近 垂直, 嫁长 2. 5 — 4 毫米, 近 平展, 侧 萼片长 1 一 1.5 厘米; 花瓣 无毛, 爪的 顶部有 时膝状 弯曲, 唇长约 4.5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1.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朞 英直, 长 约 1.3 厘米, 喙长约 2.2 毫乎;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1.5 毫米, 只沿腹 面生横 膜翅。 花 期 8 — 9 月。 ' 产 西北部 (贡 山, 模式产 地); 生于 沟边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 37. 维 西乌头 Aconitum weixiense W. T. Wang (198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 缠绕, 分枝, 小 枝疏被 反曲的 白色短 柔毛。 茎 生叶有 长柄; 叶 柄长约 5.5 厘米, 疏被反 曲和开 展的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22 厘米, 上 面疏被 贴伏 的短柔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仅沿 脉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近 基部,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顶端长 渐尖,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总状花 序长约 10 厘米, 有 少 数花; 花 序轴和 花梗被 开展的 柔毛, 苞片 3 裂, 花梗长 2 — 2. 5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 或中部 以上, 线形, 被 柔毛。 萼片 白色,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具 短爪, 爪 长约 3 毫米, 从基部 至喙长 1.5 — 1.6 厘米, 喙长约 1.5 毫米,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 约 1.4 厘米, 背 面疏被 柔毛, 下 萼片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背 面疏被 柔毛; 花 瓣长约 2.1 厘米, 无毛, 爪长 1.5 厘米, 瓣片长 9 毫米, 唇长 4 毫米, 先端 2 浅裂, 距 3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具 2 小齿; 心皮 3, 无毛。 特产 西北部 (维 西, 模式产 地); 生于山 顶部。 38. 碧 江乌头 图版 27: 2 Aconitum tsaii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conitum tsaii f. geniculatum W. T. Wang ( 1965) . 38ai. 碧 江乌头 (原 变种) var. tsaii f. tsaii (原 变型) 图版 27: 2 茎 缠绕, 无毛, 分枝。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片五 角形, 长 5 — 9 厘米, 宽 6. 5 — 14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5 — 7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菱 形或宽 菱形, 短渐 尖, 近羽状 浅裂, 二回裂 片斜三 角形, 具少 数小裂 片及锐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 表面 疏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背面 无毛; 叶 柄比叶 片短, 无毛。 总状 花序长 15 — 20 厘米, 约有. 10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 苞片长 圆形, 有 短柄; 花梗长 1.6 — 3. 5 厘米, 多 少弧状 弯曲;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具 短柄, 倒卵 形或匙 形, 顶端圆 或钝, 有时椭 圆形, 全缘, 有时 生少数 小齿, 长 7 — 4 毫米, 宽 2.6~6 毫 米, 无毛; 萼片 绿色, 外面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具 短爪, 高 1.8 — 2. 3 厘米, 自 基部至 
88  云南 植物志  喙长约 1.8 厘米, 下缘向 斜上方 伸展, 凹, 喙稍向 上弯; 花瓣 无毛, 爪顶 端直或 膝状弯 曲, 唇长约 4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3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 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碧 江, 模式产 地); 生 于山顶 草坡, 海拔 4000 米。 38aii. 紫花碧 江乌头 (变型 ) f. purpure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 型与碧 江乌头 的区别 在于: 萼片 紫色; 花瓣爪 的顶端 不膝状 弯曲。 产 西北部 (碧 江, 模式产 地);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3200 米。 38b. 毛茎碧 江乌头 (变种 ) var. puberul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本变 种与碧 江乌头 的区别 在于: 茎 有开展 的和反 曲的短 柔毛; 花序轴 和花梗 有反曲 的短 柔毛; 萼片 蓝色。 花瓣爪 的顶端 不膝状 弯曲。 产 西北部 (碧 江, 模式产 地); 生于山 坡灌丛 草地, 海拔 4100 米。 39. 哈 巴乌头 图版 25: 3—5 Aconitum habaense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4.5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茎长 1.5 — 2. 4 米, 缠绕, 疏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柄 与叶片 近 等长或 稍短; 叶片五 角形, 长 5. 5 — 8 厘米, 宽 10 — 11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4~6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渐 尖或长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深 裂, 表 面疏被 紧贴短 柔毛, 背面几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50 — 85 厘米, 有 16 — 19 朵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反 曲的淡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大多数 叶状, 只 上部苞 片小, 线形; 花梗长 2. 2 — 7 厘米, 斜展;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至 上部,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0.4—1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面稍 密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盔形, 高约 2.2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2 — 2. 2 厘米, 下缘 稍凹, 喙短; 花瓣 无毛, 爪顶 部膝状 弯曲, 瓣 片长约 8 毫米, 唇长约 5 毫米, 末端二 浅裂, 距长约 3 毫米, 近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稀有 1 一 2 枚 小齿; 心皮 5, 无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哈 巴山, 模式产 地); 生于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3600 米。 40. 拟哈 巴乌头 Aconitum chuianum W. T. Wna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 狭倒圆 锥形, 长 4.5~6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茎长 1.2 — 1.6 米, 下部 直立, 上部 缠绕,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距离 生叶, 上部 分枝。 茎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 柄长约 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7.8 厘米, 宽约 11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深裂 至 距基部 2 — 3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渐尖, 三裂, 二 回裂片 具少数 卵形小 裂片,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两 面沿脉 疏被短 伏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12 — 14 厘米, 
毛茛科  89  约有 11 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的 线形; 花梗 粗壮, 与轴 成钝角 斜展, 长 1 一 3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之上,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萼片 深 紫色, 外面稍 密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7 厘米, 下缘近 平展, 稍凹, 喙短,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约 1.4 厘米; 花 瓣长约 1.8 厘米, 无 毛, 瓣 片长约 8.5 毫米, 宽约 3.2 毫米, 唇长约 4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1.5 毫米, 向后 弯;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哈 巴山, 模式产 地); 生于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3800 米。 41. 滇 南草乌 (云南 省药品 标准) 图版 26: 1—6 小黑牛 (云南 景东) Aconitum austroyunnanense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6 — 7 厘米, 粗 0.7 — 1.3 厘米, 有 时近细 柱状, 长达 12 厘米。 茎 缠绕, 被弯 曲的短 柔毛, 等距地 生叶, 分枝。 茎中 部叶有 长柄; 叶柄长 5. 5 — 7. 5 厘 米, 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叶片五 角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9 一 14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6. 5 — 8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菱 形或宽 菱形, 渐尖, 在中部 三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 二裂, 表面 疏被短 柔毛, 背面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花序长 4 一 12 厘米, 有 2 — 6 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多少 密被反 曲的短 柔毛; 花梗长 2. 5 — 3.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3 — 7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 粤片高 盜形, 高 2. 3 — 2. 6 厘米, 中部粗 0.9 — 1.3 厘米, 自基部 至嫁长 1.8 — 2.1 厘米, 下 缘凹, 外缘 近 垂直, 嫁长 2 — 6 毫米, 侧萼 片斜, 长约 1.6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1.1 厘米, 宽约 4 毫米, 唇长约 6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3 毫米, 向后 反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无毛; 瞢葵长 2 — 2. 2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3.5 毫米, 只在 一面密 生横膜 翅。 花果期 10 月。 产 景东及 新平; 生于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1700 — 2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块 根可供 药用, 治风寒 湿痹, 中风 雍痪, 跌打损 伤等症 (云 南省药 品标准 )。 42. 黄草乌 图版 25: 6—8 草乌、 大 草乌、 昆 明堵喇 (云南 ), 昆 明乌头 Aconitum vilmorinianum Kom. ( 1909 ) ; Hand. -Mazz. ( 1939 ) ; 云南 中草药 ( 1971 )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conitum mairei Levi. ( 1914) . 42a. 黄草乌 (原 变种) var. vilmorinianum 块根椭 圆球形 或胡萝 卜形, 长 2. 5 — 7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 缠绕, 长达 4 米, 疏 被反曲 的短柔 毛或几 无毛, 分枝。 叶片坚 纸质, 五 角形, 长 5— 10 厘米, 宽 8—15.5 厘 米, 基部宽 心形, 三全裂 达或近 基部,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急尖, 或短 渐尖, 侧 全裂片 斜 扇形, 不 等二裂 稍超过 中部,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叶柄 与 叶片近 等长。 花序有 3 — 6 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淡黄色 反曲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花 梗长 2 — 4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狭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3 -" 0.5 毫米, 
90  云南 植物志 
毛茛科  91  密被短 柔毛; 萼片紫 蓝色,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 1.7 — 2 厘米, 中部粗 7— 11 毫米, 下缘长 1.5— 1.6 厘米, 与外 缘形成 向下展 的喙, 侧 萼片长 1.3 — 1.4 厘 米; 花瓣 无毛, 唇长约 6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3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 丝全缘 或有 2 枚 小齿; 心皮 5, 无毛或 子房上 部疏生 短毛。 瞢 荚直, 无毛, 长 1.6 — 1.8 厘米; 种 子长约 3 毫米, 三 棱形, 只在一 面密生 膜翅。 花期 8 — 10 月。 产中部 和西部 (昆 明、 嵩明、 玉溪、 禄劝、 寻甸、 马龙、 罗平、 、庐 西、 巧家、 大 理、 施甸、 保山 ); 生于 山地灌 丛中, 海拔 2100 — 2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会理 ) 及贵州 西部。 根有 剧毒, 可 药用, 治跌打 损伤、 风 湿等症 (云南 中草药 )。 42b. 展毛 黄草乌 (变种 ) var. patentipilum W. T. Wang ( 1965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开展的 柔毛。 产 中部至 东北部 (嵩 明、 禄劝、 寻甸、 巧家 ); 生于 山地, 海拔 2300 — 3000 米。 分 布 于四川 (会东 )。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 43. 拟玉 龙乌头 图版 25: 9—11 Aconitum pseudostapfianum W . T .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 缠绕, 疏 被反曲 的短柔 毛或几 无毛, 分枝。 茎中 部叶有 长柄; 叶柄长 7. 5 — 10 厘 米, 有疏 柔毛;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7 — 9. 5 厘米, 宽 12 — 14 厘米, 三 深裂达 距基部 5 — 7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在中部 三裂, 二回 裂片近 邻接, 浅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面 疏被糙 伏毛, 背 面只沿 脉有疏 柔毛; 花 序长达 9 厘米, 有 3 — 10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苞片狭 线形, 长约 4 毫米; 花 梗长达 3.8 厘米, 向下 弯曲;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萼片 蓝 堇色, 外面 无毛, 上萼片 盗形, 高 1.8 — 2. 2 厘米, 有 短喙, 下 缘凹, 侧 萼片长 1.1 一 1.6 厘米; 花 瓣长约 1.8 厘米, 无毛, 瓣 片长约 1 厘米, 唇长约 5 毫米, 二 浅裂, 距长约 3.5 毫米, 拳卷;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_10), 无毛。 瞢 荚直, 长 1— 2.4 厘米, 噪长 2.5 毫米; 种 子狭三 角状圆 锥形, 长约 3 毫米, 只 在一面 有鳞状 横翅。 花期 9 月。 产 西北部 (丽 江, 模式产 地); 生于 山地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000 米。 44. 玉 龙乌头 黑心鲜 (云南 丽江) Aconitum stapfianum Hand. 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44a. 玉 龙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7:3 — 5 var. stapfianum 块 根狭倒 圆锥形 或胡萝 卜形, 长 3 — 7. 5 厘米, 粗 1 一 1.8 厘米。 茎缠绕 ,长约 3 米, 变 无毛, 分枝。 茎中 部叶的 叶片五 角形, 长 4.5 — 8. 5( — 11. 5) 厘米, 宽 5.2 — 10( — 14) 厘米, 
92  云南 植物志  基部宽 心形, 三裂达 到或近 基部, 中 央深裂 片卵状 菱形,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侧 深裂片 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面 有极稀 疏的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几无毛 或 疏被短 柔毛。 花序有 3 — 8 花; 花序轴 无毛或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长圆状 线形或 线形; 花梗 无毛, 长 2 — 6 厘米, 顶端 弯曲;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狭 线形, 长 2. 5 — 5 毫米; 萼片 蓝色, 上萼片 盗形, 高 1.9 一 2. 2 厘米, 外面无 毛, 下缘长 1.5 — 1.8 厘米, 稍向上 斜展, 侧萼 片圆倒 卵形, 长 1.3—1.5 厘米; 花瓣无 毛, 瓣 片长约 1 厘米, 唇长约 5.5 毫米, 距长约 4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具 2 枚 小齿; 心皮 5, 无毛。 瞢 荚直, 长约 1.8 厘米。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西北部 (丽江 玉龙山 一带, 模式产 地); 生于 山地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400 米。 44b. 毛梗玉 龙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pubipes W. T. Wang (1993). Aconitum stapfianum auct. non Hand. -Mazz. :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 本变 种与玉 龙乌头 的区别 在于: 花梗 被开展 的毛。 产 西北部 (丽 江, 模式产 地); 海拔 2800 米。 45. 西 南乌头 紫乌头 堵喇 (云 南鹤庆 ), 紫草乌 Aconitum episcopale Levi. (191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45a. 西 南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7: 1 • - var. episcopale A . delavavi auct. non Franch. :Finet et Gagnep. (1904) ; Hand. -Mazz. (1939) ; A . delavayi var. leiocarpum auct. non Finet et Gagnep. :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 A . xnl- morinianum var. altifidum W. T. Wang ( 1965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贵 州植物 志 (1986).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5 厘米, 粗约 1.8 厘米。 茎 缠绕, 上部疏 被伸展 的或反 曲的短 柔毛, 分枝。 茎中部 叶的叶 片圆五 角形, 长达 7.5 厘米, 宽达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裂 达基部 或至距 基部约 1.5 毫 米处, 中 央全裂 片菱形 或卵状 菱形,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二 回裂片 3 — 4 对, 斜三角 形或近 线形, 全 缘或具 1 一 3 小 裂片, 两 面疏被 短柔毛 或几无 毛;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被反曲 的短柔 毛或几 无毛, 无鞘。 总状 花序有 4 一 8 花; 花梗 被贴 伏的白 色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苞片 线形; 花梗 斜展, 长 1.5 — 3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线形, 长 3 — 8 毫米, 宽 0.3~0.5 毫米,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萼 片蓝紫 色, 外面被 贴伏的 白色短 柔毛, 上 萼片高 盗形或 圆筒状 盗形, 高 2 — 2. 4 厘米, 自基部 至喙长 1.4 一 1.6 厘米, 下缘 稍凹, 外缘 直或在 下部稍 溢缩, 并与下 缘形成 短喙, 侧萼 片长 1.2 — 1.4 厘米; 花瓣 无毛, 唇长约 4.5 毫米, 距长约 3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无 毛, 花丝全 缘或有 2 枚 小齿; 心皮 (3-) 5, 子房被 淡黄色 柔毛或 无毛。 朞荚长 1.1 一 1.4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2.5 毫米, 密生横 膜翅。 花期 7 — 11 月。 产北部 (丽 江、 巧家、 中甸、 镇雄 ); 生 山地, 海拔 240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西部。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Tan-gui-tsin)。 
毛茛科  93  图版 27 1. 西 南乌头 Aconitum episcopale Uvl. , 部分 植株; 2. 碧 江乌头 A. tsaii W. T. Wang 的花; 3 — 5. 玉 龙乌头 A. stapfianumHand.-Mazz. , 3. 茎 生叶, 4. 花, 5. 花雜。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94  云 南植物 志  块根供 药用, 可解草 乌中毒 (云 南鹤庆 )。 从块 根中提 出的紫 草乌碱 有较好 的局部 麻 醉作用 (药学 学报, 5 卷 1 期, 1957 年)。 45b. 紫乌头 (变种 ) var. villosulipes W. T. Wang (1993). A . volubile var. teniiisectum auct. non RegehFranch. (1888) ; A . volubile var. vil- losum auct . non (Rchb. )Regel: Franch . 1. c. , p. p. quoad Delavay 10; A . villosum var. flexuosuf/i auct. non Rchb. : Finet et Gagnep . I. c. ; A .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1. c. , p. p. quoad Delavay 1848; Hand. -Mazz. (1939), p. p. quoad Forrest 984, 4371, Ducloux 5664, 5858;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Iconogr. (1972); A. delavayi var. Leiocarpum auct. non Finet et Gagnep . : Hand. -Mazz. 1. c. , p. p. quoad Delavay 10; A . episcopale auct. non Levi. : W. T. Wang ( 1979) . 本变 种与西 南乌头 的区别 在于: 本 变种的 花梗和 萼片外 面被开 展的淡 黄色短 腺毛。 产 大理、 宾川、 漾濞、 邓川、 鹤庆、 丽江、 巧家; 生于 山地, 海拔 2400 — 3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46. 土官 村乌头 图版 24: 8—9 Aconitum tuguancunense Q. E. Yang ( 1995) .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约 5 厘米, 粗约 2 厘米。 莲 缠绕, 长约 2 米, 上部变 紫色, 几无 毛, 等距离 生叶, 分枝; 茎 下部叶 在开花 时通常 枯萎;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叶片五 角形, 两面疏 生短柔 毛或变 无毛, 长 4. 5 — 1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基部宽 心形, 三裂达 近基部 2. 5 — 3 毫 米处, 中 央全裂 片菱形 或卵状 菱形, 基部 楔形, 顶端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二 回裂片 2 — 3 浅裂或 全缘, 侧全裂 片斜三 角形或 扇形, 不等 二 深裂。 顶 生圆锥 花序, 疏生 10 朵以上 的花, 分 枝上的 花序有 5 花; 轴和 花梗均 无毛; 花梗长 3 — 4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线形; 花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 1.5 — 2 厘米, 下缘 稍凹, 自基部 至噪长 2. 5 — 3 厘米, 外缘 在中部 附近稍 缢缩, 并与 下缘 形成长 3 — 4 毫米 的喙,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1—1.4 厘米, 内 面疏被 柔毛, 下萼 片狭椭 圆形, 长 0.7 — 1.2 厘米, 宽约 3.5 毫米; 花瓣 无毛, 瓣片长 约 1 厘米, 唇长约 5 毫米, 二 浅裂, 距长约 5 毫米, 向后 拳卷, 爪长约 1.5 厘米;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具 2 枚 小齿; 心皮 5, 无毛。 果实 和种子 不详。 产 西北部 (中 甸土 官村, 模式产 地); 生 于海拔 2800 米。 47. 乌头 图版 29: 1—5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1879); Hand. -Mazz. (1939); Munz ( 1945 ) ; 中药志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bodinieri Levi, et Vant. (1902); A. kusnezoffii var. bodinieri (Levi, et Vant. ) Finet et Gagnep. ( 1904) ; A. wilsonii Stapf ex Veitch ( 1903) , nom. nud. ; A . lushanense Migo (1934). 块 根倒圆 锥形, 长 2 — 4 厘米, 粗 1 一 1.6 厘米。 茎高 60 — 150 (—200) 厘米, 中 部之上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距离 生叶,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有长 柄; 叶柄长 1—2.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叶片薄 革质或 纸质, 五 角形, 长 6 — 11 厘米, 
毛茛科  95  宽 9 一 15 厘米, 基部浅 心形, 三裂 达或近 基部,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有时 倒卵状 菱形或 菱形, 急尖, 有时短 渐尖, 近羽状 分裂, 二回 裂片约 2 对, 斜三 角形, 生 1 一 3 枚 牙齿, 间或 全缘, 侧 全裂片 不等二 深裂, 表面 疏被短 伏毛, 背 面通常 只沿脉 疏被短 柔毛。 顶生 总状 花序长 6 — 10 (-25) 厘米; 花序 轴和花 梗多少 密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下部苞 片 三裂, 其他 的狭卵 形至披 针形; 花梗长 1.5 — 3( — 5. 5) 厘米; 小 苞片生 花梗的 中部或 下部, 长 3 — 5( — 10) 毫米, 宽 0.2 — 0.8( — 2)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高 盗形, 高 2 — 2. 6 厘米, 自基部 至橡长 1.7 — 2. 2 厘米; 下缘 稍凹, 喙不 明显, 侧萼片 长 1.5 — 2 厘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1.1 厘米, 唇长约 6 毫米, 微凹, 距长 (1 一) 2 — 2. 5 毫米, 通常 拳卷; 雄 蕊无毛 或疏被 短毛, 花丝有 2 小齿或 全缘; 心皮 3 — 5, 子 房疏或 密被短 柔毛, 稀 无毛。 瞢荚长 1.5 — 1.8 厘米; 种子长 3—3.2 毫米, 三棱形 ,只 在二面 密生模 膜翅。 花期 9 一 10 月 。 本种在 昆明、 大理、 丽江、 中甸、 个旧、 文山等 地广泛 栽培; 生于山 地草坡 或灌丛 中, 海拔 100 — 215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 广西 北部、 广东 北部、 江 西、 浙江、 江苏、 安徽、 陕西 南部、 河南 南部、 山东 东部、 辽宁 南部。 越 南北部 也有。 本 种是我 国乌头 属中分 布最广 的种, 也 是利用 和栽培 历史均 很悠久 的种。 如 著名的 中药, "附子 "就是 本种。 但本 种的形 态变异 极大。 其 利用和 栽培历 史以及 变异, 王文 采教授 在中国 植物志 (27: 264—268) 中已有 详尽的 论述。 48. 缺 刻乌头 图版 28: 1—3 Aconitum incisofid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达 6.5 厘米, 粗约 1.2 厘米。 茎高 100— 180 厘米, 只 在上部 疏被弯 曲的短 柔毛, 不 分枝, 等距 离约生 14 叶,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 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柄长 3 — 7. 5 厘米。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9 一 16 厘米, 三 全裂近 基部, 中央全 裂片菱 形或宽 菱形, 渐尖, 二回 近羽状 深裂, 小裂 片狭三 角形或 披 针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或三 深裂, 表 面被短 伏毛, 背面几 无毛。 顶生 总状花 序长达 38 厘米;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的狭 线形, 花 梗长 1 一 5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下部至 上部, 狭 线形, 长 1.5 — 5 毫米; 萼片堇 蓝色, 外 面无 毛或有 短毛, 上 萼片低 盔形, 高约 1.8 厘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5 厘米, 下 缘斜上 展, 回, 侧萼 片长约 1.4 厘米; 花瓣 无毛, 爪 顶部有 时膝状 弯曲, 唇 舌状, 长约 4.5 毫 米, 微凹, 距长约 2.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有 2 小齿或 全缘; 心皮 3, 无 毛。 朞荚长 1.1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 1.5 — 2 毫米, 有鳞状 膜翅。 花期 8 — 9 月。 产 西北部 (丽 江、 中甸 ); 生 于山坡 林下、 沟边 或林边 草地, 海拔 3700 — 46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49. 中 甸乌头 Aconitum piepunense Hand. 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49a. 中 甸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9: 6—8 var. piepunense 
9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8 1一3. 缺 刻乌头 Aconitum incisofidum W. T. Wang, 1. 茎中 部叶, 2. 花, 3. 花辦; 4—5. 马耳 山乌头 A. delavayi Franch. , 4. 茎中 部叶, 5. 花; 6—9. 新都 桥乌头 A. tongolense Ulbr. , 6. 块根, 7. 花序, 8. 茎中 部叶, 9. 花辩。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97  图版 29 1 一 5. 乌头 AcomtumcarmichaeliDebx. , 1. 块根, 2. 花序, 3. 茎中 部叶, 4. 花辩, 5. 雄蕊; 6 — 8. 中 甸乌头 A. piepunenseHand.-Mazz. , 6. 茎 生叶; 7. 花序 上部, 8. 花擗; 9—11. 德 钦乌头 A. ouvrardianum Hand. -Mazz. . 9. 茎 生叶, 10. 部分 花序, 11. 花維; 12. 展毛尖 萼乌头 A. acutiusculum var. aureopilosum W. T. Wang 的花。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98  云南 植物志  块 根斜圆 锥形, 长约 6 厘米, 粗约 1.2 厘米。 茎高 1.1 一 1.8 米, 下部变 无毛, 上 部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距离 生叶, 分 枝或不 分枝。 茎下部 叶在开 花时多 枯萎, 有 长柄; ^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 柄比叶 片短, 疏被 反曲的 短毛;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6.8 厘米, 宽 约 10 厘米, 基部宽 心形,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3 — 4 毫米 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基部 狭楔形 或 楔形, 自中 部向上 近羽状 深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表面疏 被紧贴 的短柔 毛, 背面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38 — 70 厘米, 有多 数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伸 展的淡 黄色短 柔毛, 并 混生有 反曲的 小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的 线形; 花梗长 1.5 — 7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或 中部, 狭 线形, 长 3. 5 — 7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盗 形或高 盗形, 高 1.5 — 2 厘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6 厘米, 下缘 稍凹, 喙短; 花瓣 无毛, 唇长约 4 毫米, 距长约 1.2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多 全缘, 有时生 2 小齿; 心皮 5, 无毛; 瞢荚长 1 一 1.5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背 部密生 横翅。 花 期 7 — 8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3000 — 3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稻城 )。 模 式标 本采自 中甸。 49b. 疏毛中 甸乌头 (变种 ) var. pilosum Comber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花瓣、 花丝 及子房 均被疏 柔毛。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生于 草地边 或杂木 林下, 海拔 3100 — 3500 米。 50. 多 枝乌头 (中 国植 物志) Aconitum ramulos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4.5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茎高 1 米 以上, 稍扁, 基 部粗约 5 毫 米, 下部 无毛, 中部 以上有 稀疏开 展和反 曲的短 柔毛, 自下 部至花 序之下 有长为 12 — 28 厘米的 细枝。 茎 生叶约 14 个, 最下 部的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 柄长约 4.5 厘米;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约 6 厘米, 宽约 7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近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宽约 2.5 毫米,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深 裂近基 部, 表 面沿稍 下陷的 脉有疏 柔毛, 背面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约 28 厘米, 约有 10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反 曲并贴 伏的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下部 花梗长 6. 5 — 11 厘米, 上 部 的长约 1.5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 多呈 叶状, 长 1 一 2. 2 厘米, 只 上部花 的小苞 片小, 狭 线形; 萼片蓝 紫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高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有向斜 下方展 出 的喙, 下缘 近直,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下萼片 椭圆形 或狭长 圆形; 花瓣 无毛, 距近球 形, 向 后展, 唇末端 微凹;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7 —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模式产 地)。 51. 马耳 山乌头 图版 28: 4—5 Aconitum delavayi Franch. (1888); 中国 植物志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圆 锥形, 长约 2 厘米。 茎高 40 — 70( — 90) 厘米, 被反 曲的短 柔毛, 分枝 或不分 
毛良科  99  枝。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开 花时多 枯萎, 中 部叶有 长柄; 叶柄长 4 一 14 厘米; 叶片 圆五角 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二回 细裂, 末回小 裂片线 形, 宽 1.8 — 3 毫米,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近 基部,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有 4 一 11 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密 被开展 的黄色 柔毛和 反曲的 白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的苞片 三裂或 线形; 花梗长 2 — 5.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附近, 长 圆形至 线形, 长 5— 12 毫米, 宽 0.4—5 毫米, 有时 最下部 花梗的 小苞片 二裂; 萼片 蓝 紫色, 外面 有黄色 柔毛, 上 萼片高 盔形, 高 1.7 — 2. 4 厘米, 下缘长 1.5 — 2 厘米, 喙 短, 侧 萼片长 1.5 — 2 厘米, 下 萼片长 1.2 — 1.5 厘米; 花瓣的 爪有少 数毛, 唇长 4 一 5 毫米, 微凹, 距长约 4 毫米, 向内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密 被黄色 柔毛。 花期 8 — 10 月。 产 西北部 (洱 源与 鹤庆之 间的马 耳山, 模式产 地); 生于 高山草 地或丛 林中, 海拔 3700 — 3800 米。 52. 工 布乌头 Aconitum kongboense Lauener (1963);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52a. 工 布乌头 (原 变种) var. kongboense 原变 种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部和东 南部。 52b. 多果工 布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Aconitum kongboense Lauener var. polycarpum W. T. Wang et L. Q. Li (1987) ;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近 圆柱形 ,茎 直立, 上部与 花序均 密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 片心状 卵形, 多少带 五角形 ,长及 宽均达 15 厘米, 三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自中部 向上近 羽状深 裂, 深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近 基部, 两面 无毛或 沿脉疏 被短 柔毛;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或 较短; 总状花 序有多 数花; 下部苞 片叶状 ,其 他的苞 片披针 形或 钻形; 花梗长 1 一 10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之 上或中 部附近 ,下 部花梗 的小苞 片大, 似叶, 上 部花梗 的小, 线形; 萼片白 色带紫 色或淡 紫色, 外面 无毛, 上萼片 船形, 自 基部至 It 长 1.5 — 2 厘米, 侧萼 片长约 1.5 厘米, 下萼 片长约 1.3 厘米; 花瓣疏 被短毛 ,瓣 片长约 8 毫米, 唇长约 3.5 毫米, 末端 微凹, 距长约 2 毫米, 向后 反曲;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或有 2 小 齿; 心皮 6 — 11。 花期 8 月。 特产 中甸。 53. 德 钦乌头 Aconitum ouvrardianiim Hand. -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53a. 德 钦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29: 9—11 var. ouvrardianum 块根 胡萝卜 形或圆 柱形, 长 4 一 10 厘米。 茎高 85 — 100 厘米, 被伸展 的淡黄 色短柔 毛, 等距离 生叶, 不分枝 或有短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 
100  云南 植物志  柄约 为叶片 之半, 疏被伸 展的短 柔毛;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4. 7 — 7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三裂至 距基部 1.5 — 2. 5( — 6) 毫 米处,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二 回裂片 稀疏 排列, 线形或 披针状 线形, 宽 2 — 3 毫米, 间 或狭三 角形并 稍宽, 全 缘或具 1 一 3 枚 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近 基部, 表面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背面变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25 — 35 厘米, 有 15 — 20 朵花; 花 序轴和 花梗密 被淡黄 色的伸 展短柔 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中部 以上的 变小, 线形, 花梗长 2 — 9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上部, 大多丝 形或狭 线形, 长 2. 5 — 4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上萼 片盗形 或船状 盗形, 外 面 无毛, 自基部 至喙长 1.6 — 2. 3 厘米, 下缘 稍凹, 具 短喙; 花瓣 无毛, 唇长约 3 毫米, 距长约 1.5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 5, 子房 疏被伸 展短柔 毛。 花期 7 — 8 月。 产 西北部 (贡 山、 中甸、 德钦 ); 生于山 坡林缘 草地, 海拔 3000 — 4050 米。 分布于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附近。 贡山 一带的 居民用 德钦乌 头的块 根制作 毒箭, 用于 捕猎。 53b. 毛爪德 钦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pilopes W. T. Wang et L. Q. Li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茎高约 40 厘米, 在茎的 中部有 少数的 分枝, 花 序短, 长约 10 厘米, 花 瓣的爪 疏被短 柔毛。 特 产中甸 (模 式产地 ); 海拔 3900 米。 54. 格 咱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Aconitiimgezaense W. T. Wang et L. Q. Li(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约 32 厘米, 几无毛 或有极 稀疏的 贴伏短 柔毛, 自中部 至花序 之下, 有长 10 — 20 厘米的 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 部叶具 长柄;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被短 柔毛;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全裂; 中央全 裂片 菱形, 近羽状 深裂近 中脉, 末回 裂片条 形或狭 卵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深裂 近 基部, 上面被 贴伏短 柔毛, 下面 疏被短 柔毛, 沿脉 较密。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8 厘米, 约有 7 朵花; 花序 轴的花 梗被反 曲的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 — 4. 5 厘米; 小苞片 叶状, 生花梗 中部或 下部, 被与 叶片相 同的短 柔毛。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上萼片 盗形, 高约 1.5 厘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6 厘米, 具 短爪,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4 厘米, 宽 1.3 厘米, 下 萼片不 等长, 斜倒 卵形或 条形, 长约 1.1 厘米, 宽 2 — 5 毫米; 花 瓣长约 2.1 厘米, 瓣 片长约 9 毫米, 唇长约 5 毫米, 末端二 浅裂, 距长约 2 毫米, 稍 拳卷, 爪长约 1.5 厘米, 顶 端膝状 弯曲, 疏被棕 黄色短 柔毛;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8 — 9 月 开花。 特 产中甸 (格咱 ) (模 式产地 ); 海拔 4300 米。 55. 细 茎乌头 (中 国植 物志) Aconitum tenuicaule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倒圆 锥形或 狭倒圆 锥形, 长 1.3 — 2 厘米, 粗 4 一力 毫米。 茎高 17 — 21 厘米, 粗约 2.5 毫米, 呈紫 红色, 不 分枝, 有开 展的短 柔毛。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上部叶 
毛茛科  101  约 4 个, 有较 长柄, 叶柄长 0.8 — 4 厘米;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1.7 — 2. 2 厘米, 宽 1.7 一 4 厘米, 掌状三 全裂, 全 裂片二 至三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宽约 1 毫米, 表面 有稀 疏的短 伏毛, 背面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 1 一 4 厘米, 有 3 — 7 花; 花序轴 和花梗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0.5 — 1.1 厘米; 小苞 片距花 1 一 2 毫米, 钻形或 狭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萼 片深紫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萼 片船状 盗形或 船形, 自 基部至 喙长 1.3 — 1.5 厘米, 下缘稍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1 厘米, 下萼 片近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花瓣 无毛, 瓣 片长约 6.5 毫米, 唇长约 3.5 毫米; 距长约 1.2 毫米, 近球 形, 向 后展;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4 一 5, 下部 有稀疏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花 期 8 月。 特产 德钦;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4000 米。 56. 尖 萼乌头 Aconitum acutiuscutum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56a. 尖 萼乌头 (原 变种) var. acutiuscutum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6 厘米, 粗约 7 毫米。 茎高 75 — 120 厘米, 上部 与花序 均密被 弯曲的 白色短 柔毛, 分枝。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掌状 全裂, 末回裂 片狭披 针形或 线形, 两 面被短 柔毛, 脉上面 下陷; 叶柄长 1.5 — 10 厘米。 顶生总 状花 序长达 45 厘米, 具多 数花; 下部苞 片三至 五裂, 上 部苞片 不裂, 披 针形, 花梗 1 一 11. 5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之上, 线形; 萼片紫 蓝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片 船状 盔形, 侧面 观呈宽 卵形, 高 0.8 — 1 厘米, 在中 部之下 最宽, 下 缘长约 1.8 厘米, 外 缘斜, 喙尖, 侧 萼片长 1.7 — 2 厘米, 无毛, 爪顶 部膝状 弯曲, 唇长 圆形, 距 向内弯 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5, 子房有 娟状短 柔毛。 花期 8 月 开花。 特 产德铁 (白 马雪山 ); 生 于山地 松林边 草地, 海拔 4000 米。 56b. 展毛尖 萼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图版 29: 12 var. aureopilos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茎上部 和花序 均被开 展的淡 黄色短 腺毛和 柔毛。 产 西北部 (德钦 ); 生 于山地 草坡, 海拔 4000 米。 57. 拟缺 刻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Aconitum sinonapelloides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napelloides Hand. -Mazz. (1931). 57a. 拟缺 刻乌头 (原 变种) var. sinonapelloides 块根 胡萝卜 形或坊 錘形, 长 3~6 厘米, 粗 6 — 10 毫米。 茎高 30~50 厘米, 几无 毛, 在上部 疏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距离 生叶, 不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的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2 — 9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裂至 距基部 1 一 4 毫 
102  云 南植物 志  米处,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羽状 深裂, 二 回裂片 狭长, 下 部的具 1 一 2 枚小 裂片, 上部的 全缘, 狭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二 深裂近 基部, 表面 疏被短 柔毛, 背 面几 无毛; 叶柄比 叶片稍 长或近 等长。 总状 花序长 为茎的 1/4 一 1/2; 花 序轴和 花梗被 稍密的 反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的披 针形; 花梗长 0.5 — 2 厘米;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4 毫米, 生于 花梗的 上部; 萼片 蓝色, 外面 无毛或 有少数 短毛, 上萼 片船状 盗形或 船形, 自基部 至喙长 2. 7 — 3.1 厘米, 喙短,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长 1.4 一 1.5 厘米; 花瓣 的 爪细, 无 毛或被 短毛, 瓣 片长约 7 毫米, 无 毛或在 唇的下 部疏生 短毛, 距长 1.5- — 3 毫米, 向后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4 一 5,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永宁 ); 生于山 地矮灌 丛中, 海拔 4475 — 514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57b. 展 毛拟缺 刻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weisiense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变种 与拟缺 刻乌头 的区别 在于: 花梗上 部有开 展的短 柔毛; 子房表 面全部 密被短 柔毛。 特产 维西; 生 于山地 沟边, 海拔 3500 米。 58. 迪 庆乌头 图版 30: 1—4 Aconitum diqingens Q. E. Yaing et Z. P. Fang (1990) . 茎高约 70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 部疏被 反曲短 柔毛, 等距地 生叶, 不 分枝或 花序之 下有细 分枝。 下部茎 生叶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茎 生叶的 叶柄长 2 — 4 厘米, 上 部的 变短; 叶片五 角形, 长和 宽均为 3 — 4 厘米, 上 面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下面 无毛, 基 部 心形,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近羽状 深裂, 顶端 渐尖;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总 状花序 8 — 14 厘米;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的披 针形; 花梗长 1.2 — 3 厘米, 小苞 片生于 中部或 下部; 小苞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萼片 蓝 紫色, 上萼 片盗形 或船状 盗形, 高约 7 毫米, 从基部 至喙长 1 一 1.5 厘米, 喙长 1一 1.5 毫米, 侧萼 片宽倒 卵形, 顶端近 圆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外面近 无毛, 内 面疏被 柔毛; 花 瓣长约 1.7 厘米, 爪细, 无毛, 长 1.3 厘米, 瓣 片长约 7 毫米, 无 毛, 距长 1 一 1.5 毫米, 向内 弯曲, 唇长约 3 毫米, 顶端 微凹;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期 9 月。 产 西北部 (德 钦, 模式产 地); 生 于高山 灌丛, 海拔 4250 米。 59. 短 瓣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0: 5—7 Aconitum brevipetal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2 — 3. 4 厘米, 粗约 4.5 毫米。 茎高 40 — 45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 部 疏被反 曲而紧 贴的短 柔毛, 等 距地生 6 — 7 枚叶, 不 分枝。 茎最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或 较短; 叶 片圆五 角形, 长 4. 2 — 5. 5 厘米, 宽 6. 5 — 9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或 菱形, 渐尖, 羽状 深裂, 表面 疏被短 伏毛, 背面 无毛。 总状 花序长 3 — 7 厘米, 约有 5 花; 花 序轴和 花梗长 0.6 — 3. 4 厘米; 小苞片 
毛茛科  103  图版 30 1— 4. 迪 庆乌头 AconitumdiqingenseQ. E. Yang et Z. D. Fang, 1. 部分 花序, 2. 茎 生叶, 3. 花維, 4. 雌蕊; 5 — 7. 短 辦乌头 A. brevipetalum W. T. Wang, 5. 植株 外形, 6. 花难, 7. 雄蕊; 8—10. 云 岭乌头 A. yunlin- gense Q. E. Yang et Z. D. Fang, 8. 茎 中部叶 和花, 9. 花 10. 雌蕊; 1 1—12. 疏叶" ^头 A. parcifolium Q. E. Yang et Z. D. Fang, 11. 茎中 部叶, 12. 花維。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舂 方绘) 
104  云南 植物志  距花约 3 毫米, 线形, 长 5 — 8. 5 毫米, 宽 0.6 — 1 毫米, 无毛; 萼片淡 绿色, 外面无 毛, 上萼片 船形, 宽约 5.5 毫米,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1.4 厘米, 下缘 稍凹, 外 缘斜, 侧萼 片长约 1 厘米, 顶端 微尖; 花 瓣长约 6 毫米, 无毛, 爪长约 4.6 毫米, 顶 端膝状 弯曲, 唇长约 2 毫米, 距短, 半 球形;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7 月。 特产 维西; 生 于山地 溪边, 海拔 4000 米。 60. 剑 川乌头 Aconitum handelianum Comber (1934); Hand . -Mazz . (1939); 中国 植物志 ( 1 97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4 厘米, 粗约 7 毫米。 茎高 40~60 厘米, 基 部细, 密 被短柔 毛。 茎下 部叶聚 集在茎 基部, 具 长柄, 无毛; 叶 柄细, 长 6 — 12 厘米; 茎 基部以 上叶具 短柄, 稍 密被短 柔毛; 叶 片宽心 形或近 肾形, 长达 4.5 厘米, 宽达 7 厘米, 掌 状五全 裂, 全 裂片近 等大, 二 或三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宽 0.5 — 2. 5 毫米, 顶端 急尖。 顶 生 总状花 序长约 16 厘米, 约有 20 花, 被伸展 的黄色 短腺毛 及少数 弯曲的 白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的不 分裂, 线状披 针形; 花梗长 0.5 — 3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中部, 披针状 线形; 萼片深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船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9 毫米, 下 缘凹, 喙短, 向下 弯曲, 侧 萼片长 及宽约 1.5 厘米; 花 辦长约 2.7 厘米, 爪 弯曲, 疏被 短毛, 瓣 片长约 7 毫米, 唇 较小, 微凹, 距短, 粗, 向后 弯曲; 花丝长 5 — 7 毫米, 被 短 柔毛, 全缘; 心皮 5, 子 房密被 黄色短 柔毛; 朞荚长 1.2 厘米; 种 子近卵 球形, 具 棱, 灰 褐色, 密生多 数波状 横翅。 花期 9 月。 产 西北部 (剑川 ); 生 于山地 林边灌 丛或草 丛中, 海拔 4000 米。 61. 显 苞乌头 Aconitum bracteolos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 管植物 (1993).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5.5 厘米, 粗约 7 毫米。 茎高 35 — 40 厘米, 基 部粗约 7 毫米, 连同 叶柄及 花序轴 均被极 稀疏的 开展短 柔毛, 不 分枝, 或在 基部有 2 条细长 分枝。 茎中 部叶有 长柄; 叶 柄长约 5.5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和 宽均约 5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近羽状 全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深裂 近 基部, 表 面有稀 疏的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总 状花序 顶生, 长约 22 厘米, 约有 17 花; 苞片 叶状; 下部 花梗长 4~6 厘米, 下部 疏被开 展的短 柔毛, 上部 有较密 的开展 和贴伏 的 短毛, 上部 花梗长 0.7 — 1.5 厘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 下 部花的 叶状, 长 2. 5 — 3 厘 米, 上 部花的 线形, 长达 10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上萼片 船形, 外面 无毛, 自基 部至嫁 长约 2 厘米, 下 缘弧状 弯曲, 有 短喙,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2 厘米, 外面有 稀疏短 伏毛, 下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花 瓣的瓣 片长约 9 毫米, 唇长约 4 毫米, 末端微 凹, 内缘有 疏毛, 距长约 1.8 毫米, 近 球形, 向 后展, 爪有较 密的短 柔毛, 顶端 膝状弯 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7 月 开花。 特产 中甸; 海拔 4800 米。 62. 新都 桥乌头 图版 28: 6~9 东俄 洛乌头 
毛黄科  105  Aconitum tongolense Vlbr. (191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chenianum W. T. Wang (1965).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约 3 厘米, 粗 4 一 6 毫米。 茎高 36— 120 厘米, 疏 被反曲 的短柔 毛,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5.5 厘米, 宽约 8 厘米, 基部 心形, 三 全裂, 中 央全裂 片卵状 菱形, 渐尖, 近羽状 深裂, 末 回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2 — 2. 8 毫米, 顶端具 短尖,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近 基部, 两 面疏被 紧贴的 小柔毛 或背面 无毛; 叶柄 被与茎 相同的 毛茸, 无鞘。 总状花 序狭, 长达 25 厘米, 有 10 — 13 花; 花序 轴和花 梗被反 曲的短 柔毛; 苞 片大部 叶状; 花梗长 0.7 — 4 厘米; 下部 花梗的 小苞片 叶状, 其他花 梗的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3 — 5 毫米; 萼片堇 蓝色, 外 面无毛 或疏被 短毛, 上 萼片镰 刀形, 宽约 5 毫米, 自基部 至喙长 1.5 — 2. 3 厘米, 下 缘 稍凹, 侧 萼片长 1 一 1.5 厘米, 下萼 片狭椭 圆形; 花瓣的 爪密生 短毛, 顶部常 膝状弯 曲, 瓣 片长约 6 毫米, 唇长约 3.5 毫米, 微凹, 距长 1 一 1.5 毫米; 雄蕊 无毛, 花丝全 缘; 心皮 3, 子 房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花期 7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德钦 ); 生于高 山灌丛 草甸、 林 缘及灌 丛中, 海拔 3800 — 46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及西 南部, 西藏 东部。 63. 卡卡 波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7: 7-8 Aconitum kagerpuense W. T. Wang (1993). A . baicalense auct. non Turcz. ex Rapaics: Hand. -Mazz. (1939), p. p. quoad For- rest 14652;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茎高 36 — 40 厘米, 近 中部有 1 一 2 条短 细枝, 上部 疏被贴 伏的短 柔毛, 中部 无毛。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茎中部 叶有稍 长柄;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小, 柄短, 疏被小 柔毛; 叶片五 角形, 长约 4.2 厘米, 宽约 5.2 厘米, 三 全裂, 全裂片 细裂, 末回 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1.5 — 3 毫米, 两面 疏被贴 伏的小 柔毛; 脉上面 下陷。 总状 花序 顶生, 长 15 — 17 厘米, 有多 数花; 花序轴 密被反 曲的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长 2 — 4 厘米, 具 短柄, 上部的 线形; 下部 花梗长 1.5 — 4 厘米, 中 部以上 被稍开 展的柔 毛, 上部的 较短, 长 3 — 7 毫米, 被贴 伏的小 柔毛; 上部具 2 枚小 苞片; 小苞片 叶状, 长约 10 毫米, 或 线形, 长约 2. 5 — 7 毫米; 萼片深 蓝色, 外面 无毛, 上 萼片低 盗形, 自 基部至 喙长约 2.2 厘米, 下缘 稍凹, 侧萼片 斜宽倒 卵形, 长约 1.8 厘米, 宽约 1.5 厘 米, 内 面疏被 黄色絹 状毛, 下萼 片斜长 圆形, 长约 1.3 厘米, 宽约 4 毫米, 无毛; 花瓣 长约 1.9 厘米, 爪长约 1.8 厘米, 顶部 近膝状 弯曲, 瓣 片长约 9 毫米, 唇长约 3 毫米, 2 裂, 距长约 1.8 毫米, 向内 弯曲; 雄蕊 无毛, 花丝 全缘; 心皮 3, 无毛。 花期 8 月。 特产 德饮; 生于 林下, 海拔 4000 米。 64. 短 柄乌头 Aconitum brachypodum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1); 肖 培根等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64a. 短 柄乌头 (原 变种) 图版 31: 1—3 var. brachypodum 
10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1 1— 3. 短 柄乌头 AconitumbrachypodumDiels, 1. 花序, 2. 茎 生叶, 3. 花辦; 4— 7. 铁棒键 A. pendulum Busch, 4. 植株 下部, 5. 茎中 部叶, 6. 花序, 7. 花維。 (引自 中国植 物志, 张春 方绘) 
毛 茛 科  107  块 根胡萝 卜形, 长 5. 5 — 7 厘米, 粗 5~6.5 毫米。 茎高 40 — 80 厘米, 疏被 反曲而 紧 贴的短 柔毛, 密 生叶, 不 分枝或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 部叶有 短柄; 叶柄 长 0.8 — 3. 2 厘米; 叶片卵 形或三 角状宽 卵形, 长 3. 5 — 5. 8 厘米, 宽 3. 6 — 8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基部突 变狭成 长柄, 二回 近羽状 细裂, 小裂片 线形, 宽 (1— ) 1.5 — 3 毫米, 边缘 干时稍 反卷, 侧全 裂片斜 菱形, 不等 二裂至 基部, 两 面无毛 或 背面沿 脉疏被 短毛。 总状 花序有 7 至多 朵密集 的花; 花序 轴和花 梗密被 弯曲而 紧贴的 短 柔毛; 苞片 叶状; 花梗近 直展, 下部 的长达 1.5 厘米, 中 部以上 的长约 1 厘米; 小苞 片 生花梗 中部或 上部, 二或三 浅裂, 有时不 分裂, 宽 线形, 长 5 — 9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盗形 或盗状 船形, 具爪, 高 2 — 3 厘米, 下 缘向 斜上方 伸展, 橡短, 侧 萼片长 1.5 — 1.8 厘米; 花瓣 无毛, 上部 弯曲, 瓣 片长约 7 毫米, 距短, 向后 弯曲; 花 丝疏被 短毛, 全 缘或有 2 小齿; 心皮 5, 子房 密被斜 展的黄 色长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丽江 ); 生 于山地 草坡或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700 米。 分布 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在丽 江用本 植物的 块根治 感冒和 头痛。 64b. 展毛短 柄乌头 (变种 ) 雪山 一支蒿 (云南 ) , var. laxiflorum Fletcher et Lauener (1950);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花序 轴被伸 展的短 柔毛。 产北部 (禄劝 ) 及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山地 草坡、 多石 山坡, 海拔 2700 — 425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块根有 剧毒, 供 药用, 治 风湿关 节痛、 跌打 损伤、 外伤出 血等症 (云南 中草药 )。 65. 铁棒锤 图版 31: 4—7 Aconitum pendulum Busch (190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conitum szechenyianum G'ay. (1909); Hand.-Mazz. (1939); 甘 肃中草 药手册 (197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块 根倒圆 锥形。 茎高 26 — 100 厘米, 无毛, 或只 在上部 疏被短 柔毛, 中部以 上密生 叶 (间或 叶较疏 生), 不 分枝或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 部叶有 短柄; 叶柄长 约 4 一 5 毫米; 叶片宽 卵形, 长 3. 4 — 5. 5 厘米, 宽 4. 5 — 5. 5 厘米, 小裂片 线形, 宽 1 一 2. 2 毫米, 两面 无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约为茎 长度的 1/4 一 1/5, 有 8 — 35 朵花; 花 序 轴和花 梗密被 伸展的 黄色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或 三裂, 上 部苞片 线形; 花 梗短而 粗, 长 2 — 6 毫米; 小苞片 生花梗 上部,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黄色, 常带 绿色, 有时 蓝色, 外面 被近伸 展的短 柔毛, 上 萼片船 状镰刀 形或镰 刀形, 具 爪, 下缘长 1.6 — 2 厘米, 弧状 弯曲, 外 缘斜, 侧萼 片圆倒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下 萼 片斜长 圆形; 花瓣无 毛或有 疏毛, 瓣 片长约 8 毫米, 唇长 1.5 — 4 毫米, 距 长不到 1 毫米, 向后 弯曲; 花丝 全缘, 无毛 或疏被 短毛; 心皮 5, 无 毛或子 房被伸 展的短 柔毛。 
108  云南 植物志  瞢荚长 1.1 一 1.4 厘米; 种子倒 卵状三 棱形, 长约 3 毫米, 光滑, 沿 棱具不 明显的 狭翅。 花期 7 — 9 月 。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 于高山 草地, 云、 冷杉林 缘或灌 丛中, 海拔 3100 — 47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青海、 甘肃 南部、 陕 西南部 及河南 西部。 块根有 剧毒, 供 药用, 治跌打 损伤、 骨折、 风湿 腰痛、 冻 疮等症 (陕西 中草药 )。 66. 多 果乌头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9: 1-6 Aconitum polycarpum Chang ex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块根纺 锤形, 长约 5 厘米。 茎高 55 — 9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上部稍 密被、 下部疏 被反 曲的短 柔毛, 等距地 生叶, 不 分枝, 茎下 部叶具 长柄, 在开花 时大多 枯萎, 基中部 叶具稍 长柄; 叶柄长 3 — 5. 5 厘米, 疏被紧 贴的短 柔毛, 几 无鞘; 叶片五 角形, 长 4. 5 — 7 厘米, 宽 6 — 8. 5 厘米, 三 深裂至 距基部 5 — 8 毫 米处, 中央深 裂超过 中部, 两 面只沿 脉疏被 紧贴的 短毛。 总状 花序具 3 — 7 朵花; 花序 轴和花 梗被反 曲的短 柔毛; 苞 片 叶状; 花梗长 3 — 6 厘米; 小苞 片生花 梗中部 之上, 下 部花梗 的小苞 片多少 叶状, 中 部花梗 的倒卵 形或椭 圆形, 上部 花梗的 线状披 针形,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绿色, 边 缘暗紫 色,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片 船形, 宽 9 一 13 毫米, 具 有明显 的喙, 下缘长 2. 2 — 2. 9 厘米, 侧 萼片长 1.8 — 2 厘米, 顶端啮 蚀状, 下 萼片长 8. 5 — 9. 5 毫米; 花 瓣长约 2.5 厘 米, 爪细,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瓣 片小, 无毛, 斧形, 长 3.5 毫米, 宽 2 毫米, 唇长约 0.8 毫米, 近三 角形, 全缘; 花药 球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 丝常具 2 枚小 牙齿, 上 部 密被伸 展的短 柔毛; 心皮 7 — 9, 子 房密被 淡黄色 柔毛。 花期 9 月。 产西北 部碧江 (模 式产地 );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4000 米。 • 9. 翠雀属 Delphinium L. 多 年生、 稀二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叶基生 或同时 在茎上 互生, 通常为 单叶, 掌状分 裂, 稀 为羽状 复叶。 花 序通常 总状, 稀 伞房状 或只具 1 花; 花梗有 2 枚小 苞片。 花两 性, 左右 对称; 萼片 5, 花 瓣状, 蓝 紫色、 白色或 黄色, 上萼片 有距, 距圆 锥状、 细圆 筒形或 钻形; 花瓣 2, 黑 褐色或 与萼片 同色, 基 部有距 伸人萼 距中, 距有 蜜腺; 退化雄 蕊 2, 黑 褐色或 与萼片 同色, 分化 为瓣片 和爪, 在瓣 片腹面 中央常 有一簇 黄色或 白色髯 毛; 雄蕊 多数, 花丝 披针状 线形, 有 1 条 纵脉; 心皮 3 (-5-7), 子房 有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瞢荚 果狭长 圆形, 有 脉网和 短宿存 花柱。 种子近 四面体 形或近 球形, 沿 棱有狭 翅、 有 横皱、 密 生鳞状 横翅、 或有 同心横 膜翅。 约有 350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地区, 少数 分布于 非洲。 中 国约有 165 种, 除 台湾、 海 南外, 广布 其他各 省区。 云南有 49 种, 13 变种。 本属植 物含有 翠雀碱 delphinin 等生 物碱, 有些种 类可供 药用。 本属植 物的花 美丽, 可供 观赏。 
毛茛科  109  分种 检索表  1 (116) 多年生 草本, 具根 状茎; 叶 为掌状 分裂的 单叶; 花 瓣辦片 上部不 变宽; 种子 多少四 面体形 或 狭倒卵 球形, 沿棱有 狭翅或 密生購 状横翅 (亚属 1. 翠 雀亚属 Subgen. Delphiniastrum) 2 (17) 花辦 和退化 雄蕊黑 揭色。 3 (6) 花序 总状; 退 化雄蕊 的瓣片 和爪的 分化不 明显, 瓣 片小, 狭 卵形, 腹面 无毛, 基部 渐狭变 成较 宽的爪 (组 1. 短距翠 雀花组 Sect. Aconitoides W. T. Wang)。 4 (5) 茎无 腺毛; 花极 密集, 近 直立, 与花 序轴近 平行, 距下垂 …… 1. 短距 翠雀花 D. forrestii 5 (4) 茎有 黄色短 腺毛; 花 稀疏, 平展, 距 也水平 开展, 与 花序轴 成直角 … 2. 粗 距狭序 翠雀花 D. wrightii var. subtubulosum 6 (3) 花序 多少伞 房状, 有 '(1 一) 2 — 5 花; 退 化雄蕊 的瓣片 明显, 卵形, 基部 突变狭 成爪, 腹 面基 部之上 有一簇 11 毛 (组 2. 密花翠 雀花组 Sect. ElatopsisHuth)o 7 (8) 心皮 4 或 5; 叶 三全裂 4. 磨顶山 翠雀花 D. motingshanicum 8 (7) 心皮 3。 9 (10) 萼距 圆锥状 或细圆 锥状, 比萼 片短, 基部粗 4. 5 — 5 毫米; 叶 3 深裂 3> 察瓦龙 翠雀花 EK chrysotrichum var. tsarongense 10 (9) 萼 距细圆 筒形或 钻形, 比萼片 长或与 萼片近 等长, 基部粗 2 — 4 (—4.5) 毫米。 11 (16) 叶 3 深裂 C 12(15) 退化雄 蕊瓣片 2 浅裂或 2 裂至 中部。 13 (14) 萼片长 2 — 2. 4 厘米, 边 缘不呈 白色, 距与 萼片近 等长, 细圆 筒形, 基部粗 4 毫米 5. 宝兴 翠雀花 D. smithianum 14 (13) 萼片长 1.4 一 1.8 厘米, 侧萼片 和下萼 片边缘 白色, 距 比萼片 稍长, 钻形, 基部粗 2 — 3 毫 米 6. 白缘 翠雀花 D. chenii 15 (12) 退 化雄蕊 瓣片顶 端微凹 7. 竞生 翠雀花 D. yangii 16 (11) 叶 3 全裂 8. 巴塘 翠雀花 D. batangense 17 (2) 花 瓣和退 化雄蕊 与萼片 同色, 呈 蓝紫色 或白色 (组 3. 翠省组 Sect. Delphiniastrum DC. )。 18 (83) 叶 3 深裂; 花 序总状 c 19 (20) 心皮 4~6 9. 乡城 翠雀花 D. humilius 20 (19) 心皮 3。 21 (22) 茎生叶 的鞘宽 8 — 15 毫米 37. 銷柄 翠雀花 D. coleopodum 22 (21) 莲 生叶的 鞘宽在 5 毫米 以下。 23 (24) 萼片背 面近顶 端有长 1 .5 — 2 毫 米的角 状突起 30. 角萼 翠雀花 D. ceratophonun 24 (23) 萼 片背面 顶端无 角状突 起或有 极短的 突起。 25 (30) 萼 距呈马 蹄状或 螺旋状 弯曲。 26 (27) 茎和叶 柄无毛 22. 拟螺距 翠雀花 D. bulleyanum 27 (26) 莲和叶 柄有毛 C 28 (29) 茎下 部被糙 硬毛; 叶 片宽达 10 (—14) 厘米 20. 螺距 翠雀花 D. spirocentrum 29 (28) 茎下 部疏被 柔毛; 叶 片宽达 5.4 厘米 21. 狭菱形 翠雀花 D. angustirhombicum 30 (25) 萼距 不呈马 蹄状或 螺旋状 弯曲。 31 (44)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110  云南 植物志  ;33) 萼 距比萼 片短或 近等长 10. 小瓣 翠雀花 D. micropetalum :32) 萼 距比萼 片长。 :39) 基生 叶在开 花时不 存在, 茎生叶 3 — 5 枚或 更多, 在茎上 等距地 排列。 〔38)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37) 花 序轴和 花梗被 白色伏 毛和黄 色腺毛 11. 滇川 翠雀花 D. delavayi :36) 花 序轴和 花梗只 被白色 伏毛, 无腺毛 •• 12. 保山 翠雀花 D. baoshanense 〔35) 小苞片 狭线形 13. 阴地 翠雀花 D. umbrosum :34) 基生叶 4 一 8 枚, 在开 花时仍 存在, 茎生叶 少数, 通常 生于茎 下部。 :43) 茎高 32 — 80 厘米; 总状 花序有 6 — 22 花; 萼片长 1 .3 — 1 .8 厘米。 :42) 叶 的中央 深裂片 3 深 裂几达 中脉; 花序 轴被白 色反曲 毛和黄 色开展 腺毛; 茎高 54 — 80 厘 米; 花序有 6 — 22 花 14. 永宁 翠雀花 D. yongningense :41) 叶 的中央 深裂片 3 浅裂; 花序轴 无毛; 茎高 32~65 厘米; 花序有 9 一 16 花 30. 角萼 翠雀花 D. ceratophomm ;40) 茎高约 28 厘米; 总状 花序有 3 — 4 花; 萼片长 0.7 — 1.2 厘米 32. 短萼 翠雀花 D. brevisepalum :31) 小苞 片与花 分开。 :48) 叶片 3 浅裂或 3 裂至中 部附近 C :47) 花序轴 和花梗 有毛; 种 子有密 鳞状翅 25. 会泽 翠雀花 D. hueizeense :46)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种子 只沿棱 有狭翅 26. 钩距 翠雀花 D. hamatiun :45) 叶片 3 深裂 远超过 中部。 :68) 叶片 3 深裂至 距基部 5 毫米以 上处。 :57) 茎 无毛。 ;52) 花 梗无毛 23. 大理 翠雀花 D. taliense ;51) 花梗 有毛。 ;54) 叶片的 中央深 裂片不 分裂或 不明显 3 浅裂 16. 淡紫 翠雀花 D. handelianum :53) 叶 片的中 央深裂 片明显 3 浅裂至 3 深裂。 :56) 叶片的 中央深 裂片浅 f; 花梗密 被黄色 腺毛和 少数反 曲白色 柔毛; 萼片长 1.4 一 1.7 厘米' 19. 川西 翠雀花 D. tongolense :55) 叶片 的中央 深裂片 深裂; 花 梗密被 白色柔 毛和少 数黄色 腺毛; 萼片长 1 一 1.5 厘米 22. 拟螺距 翠雀花 D. bulleyanum :50) 茎 有毛。 :59) 花 梗无毛 23. 大理 翠雀花 D. taliense :58) 花梗 有毛。 〔61) 叶片的 中央深 裂片不 分裂或 不明显 3 浅裂 16. 淡紫 翠雀花 D. handelianum :60) 叶 片的中 央深裂 片明显 3 浅裂至 3 深裂。 :63) 茎被 贴伏毛 18. 岩瓦 翠雀花 D. yanwaense :62) 茎被开 展毛。 :65) 茎下部 无毛, 上部 被开展 腺毛, 毛长 1 毫 米以下 •••••• 15. 宽菱形 翠雀花 D. latirhombicum [64) 茎下 部被糙 硬毛, 毛长 1.2 — 2. 5 毫米。 〔67) 茎 的毛淡 黄色, 长 1.2 — 2. 5 毫米 17. 峨眉 翠雀花 D. omeiense 〔66) 茎的毛 白色, 长达 1.2 毫米 23. 大理 翠雀花 D. taliense :49) 叶片 3 深裂至 距基部 5 毫米以 下处。 
毛茛科  111  69 (76) 花梗 有毛。 70 (73) 花序轴 无毛。 71 (72) 茎高约 30 厘米; 总状 花序有 3 — 5 花; 萼片长 7. 5 — 9 毫米, 距长 19 毫米; 退化雄 蕊辦片 2 深裂 18. 岩瓦 翠雀花 D. yanwaense 72 (71) 茎高 11 一 18 厘米; 总状 花序有 1 一 2 花; 萼片长 16 — 17 毫米, 距长 2J< 毫米; 退化 雄蕊辦 片 不分裂 27. 宁蒗 翠雀花 D. pseudohamatum 73 (70) 花序轴 有毛。 74 (75) 花 梗有黄 色腺毛 29. 纸叶 翠雀花 1). pergameneum 75 (74) 花梗 无腺毛 31. 玉龙山 翠雀花 D. yulongshanicum 76 (69) 花梗 无毛。 77 (78) 叶片分 裂程度 较小, 末 回裂片 三角形 23. 大理 翠雀花 D. taliense 78 (77) 叶片分 裂程度 较大, 末回 裂片披 针形至 线形。 79 (80) 中部 茎生叶 的一回 深裂片 互相成 90° 角 分开, 中 央深裂 片狭披 针形, 常不分 裂或有 1 一 2 小 裂片 34. 云南 翠雀花 D. yunnanense 80 (79) 叶的一 回深裂 片互相 以锐角 分开, 常 互相近 邻接,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明显 3 裂。 81 (82) 萼 片长约 1.8 厘米, 距长 2. 6 — 3 厘米; 退 化雄蕊 瓣片顶 端全缘 24. 凉山 翠雀花 D. liangshanense 82 (81) 萼片长 1 一 1.4 厘米, 距长 1.8 — 2. 5 厘米; 退化雄 蕊瓣片 顶端微 四 • 33. 长距 翠雀花 D. tenii 83 (18) 叶 3 全裂。 84 (89) 叶的 全裂片 浅裂, 末 回裂片 卵形、 三角形 或狭三 角形。 85 (88)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86 (87) 茎被 反曲短 柔毛, 常变 无毛; 叶 背面近 无毛; 花 序轴和 花梗被 反曲短 柔毛, 并常混 生黄色 腺毛; 子房只 在上部 有疏毛 39. 澜沧 翠雀花 D. thibeticum 87 (86) 茎 被开展 硬毛; 叶背面 密被檢 伏毛; 花序轴 和花梗 疏被短 硬毛, 无黄色 腺毛; 子房 密被柔 毛 40. 拟簾沧 翠雀花 D. pseudothibeticum 88 (85) . 小 苞片与 花分开 42. 金沙 翠雀花 D. majus 89 (84) 叶的 全裂片 细裂, 末回 裂片披 针形、 狭披 针形、 狭长 圆形或 线形。 90 (99) 花序全 部或上 部伞房 状或近 伞形, 或只有 1 花。 91 (94) 心皮 5c 92 (93) 萼距 细圆筒 形或细 圆筒状 钻形, 基部粗 3 — 4. 5 毫米 45. 宽距 翠雀花 D. beesianum 93 (92) 萼距 钻形, 基部粗 3 毫米 46. 蓝 翠雀花 D. caenileum 94 (91) 心皮 3。 95 (96)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长圆状 卵形; 花 闭合; 萼距比 萼片短 … 41. 丽江 翠雀花 D. likiangense 96 (95) 小苞 片与花 分开, 钻形; 花 打开; 萼 距比萼 片长。 97 (98) 茎高 30 — 80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花序有 3 — 12 花; 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上 萼片长 1.1 一 1.4 厘米, 宽 6 — 7 毫米;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6 — 8 毫米 47. 康定 翠雀花 D. tatsienense 98 (97) 茎高 12 — 22 厘米, 只 在近基 部处被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花序有 1 一 2 花; 花梗只 在顶部 被开展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上 萼片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1 厘米; 退 化雄蕊 难片长 1.3 厘米 48. 硕片 翠雀花 D. grandilimbum 99 (90) 花序 总状。 
112  云南 植物志  41. 丽江 翠雀花 D. likiangense  36. 中甸 翠雀花 D. yuanum  39. 澜沧 翠雀花 D. thibeticum  28. 秋 翠雀花 D. autumnale  100 (101) 萼距比 萼片短 101 (100) 萼距 比萼片 长或与 萼片近 等长。 102 (103) 萼距 稍向上 弯曲, 长 1 一 1.4 厘米 103 (102) 萼距水 平伸展 或向下 弯曲, 长 1.5 — 2. 5 厘米。 104 (105) 小 苞片与 花邻接 105 (104) 小苞 片与花 分开。 106 (113) 花序轴 有很稀 疏的短 柔毛或 无毛。 107 (108) 退化 雄蕊瓣 片全缘 108 (107) 退化雄 蕊瓣片 顶端微 四 或 2 浅裂。 109 (112) 花序 密集; 子 房被疏 柔毛。 110 (111) 花序有 18 — 30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小 苞片长 5 — 9 毫米; 萼距长 1.3 — 1.5 厘米; 花丝有 疏毛 35* 拟云南 翠雀花 D, pseudoyunnanense 111 (110) 花序有 3 — 10 花, 轴 和花梗 疏被短 柔毛; 小 苞片长 3 — 4 毫米; 萼距长 1.8 — 2 厘米; 花 丝无毛 38. 密距 翠雀花 D. pycnocentrum 112 (109) 花序 稀疏; 子 房密被 柔毛; 萼片长 1.2 — 1.6 厘米 44. 展毛 翠雀花 IK kamaonense var. glabrescens 113 (106) 花序 轴密被 贴伏短 柔毛。 114 (115) 叶分 裂程度 较小, 末回 裂片披 针形或 披针状 线形, 宽 2 — 4 毫米; 退化雄 蕊瓣片 倒卵形 42. 金沙 翠雀花 D. majus 115 (114) 叶分 裂程度 较大, 末回 裂片线 形或狭 线形, 宽1一2.5 (— 4) 毫米; 退化 雄蕊瓣 片宽倒 卵形 43. 裂 瓣翠雀 D. grandiflonim var. mosoynense 116 (1) 一年生 草本, 具 直根; 叶为 二至三 回羽状 复叶; 花 瓣瓣片 上部稍 变宽; 种 子有同 心横膜 翅 (亚属 2 还亮 草亚属 Subgen. Delphinium) 49. 还亮草 D. anthriscifolinm 1. 短距 翠雀花 图版 32: 1-6 Delphinium forrestii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mairei Ulbr. (1913); 图鉴 (1972); D. aconitioides Chen (1948); R. fengii W. T. Wang (1957); D . trichophorum auct. non Franch . : Munz (1967), p. p. la. 短距 翠雀花 (原 变种) var. forrestii 多年生 草本。 茎 粗壮, 高 18 — 35 厘米, 被反曲 硬毛, 不 分枝。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 肾形, 长 2.3~6 厘米, 宽 4. 7 —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裂片 邻接或 互相稍 覆压, 中央 深裂片 倒卵状 楔形或 倒卵状 菱形, 3 浅裂, 边缘有 不等大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 3 裂, 两面 疏被槠 伏毛; 叶柄长 5 — 17 厘米, 被 硬毛。 总状 花序长 (5 —) 10 — 15 厘米, 有密集 的花; 轴 和花梗 被反曲 硬毛; 苞 片叶状 或不分 裂,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花梗长 1.5 — 2 (—5) 厘米, 上 部或顶 端具小 苞片;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9 一 12 毫米; 萼 片灰蓝 色或有 时带淡 绿色, 外面 有糙毛 (长 1.2 — 2 毫米) 和 黄色短 腺毛, 上萼片 船状倒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4 一 1.6 厘米, 距 通常比 萼片稍 短, 圆锥状 钻形, 基部粗 3 毫米, 其 他萼片 1.2 — 1.5 厘米; 花瓣 微凹, 无毛; 退化雄 蕊 在先端 微凹, 无毛, 偶 尔被疏 睫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毛良科  113  图版 32 1—6. 短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forrestiiDiels,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雄, 4. 退化 雄蕊, 5. 雄蕊, 6. 雌 蕊群; 7~9. 竞生 翠雀花 D. yangii W. T. Wang, 7. 花序, 8. 下部茎 生叶的 叶片, 9. 退化 雄蕊。 (杨建 昆绘) 
114  云 南植物 志  花期 8 — 10 月 。 产 丽江、 中甸、 德欽; 生于陡 崖上, 多石山 坡上, 或 杜鹃灌 丛边, 海拔 3800 — 4100 米。 分 布于在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lb. 光 茎短距 翠雀花 (变种 ) var. viride (W. T. Wang)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viride Chen ( 1 948 ) , non Watson , 1888 ; D. maire Ulbr. var. viride W. T. Wang (1962).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莲上部 无毛, 下部 疏被短 柔毛, 常变 无毛; 萼 片全为 绿色, 外面 的糙毛 较短, 长 0.1"0.2 毫米。 产德钦 (模 式产地 ); 生草 坡上或 林边, 海拔 31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察 隅察瓦 龙。 2. 狭序 翠雀花 Delphinium wrighUi Chen (1948);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 原 变种特 产四川 木里。 2b. 粗 距狭序 翠雀花 (变种 ) var. subtubulosum W. T. Wang (1996)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2 — 35 厘米, 被开展 硬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约 2, 具长 柄; 叶片 革质, 肾形, 长 1.2 — 2. 2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 菱状倒 卵形, 3 浅 裂或有 3 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裂超过 中部, 两 面被硬 毛; 叶柄长 8. 5 — 9 厘米, 被开展 硬毛。 茎生叶 1 或不 存在, 似基 生叶, 具稍 长柄, 长 2. 5 — 4 厘米, 宽 4. 6 — 6. 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9— 15 厘米, 有 5—10 花; 轴和花 梗密被 短硬 毛和短 柔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形; 花梗长 1.5 — 9 厘米; 小苞片 与花邻 接, 线形, 长 0.8 — 1.2 厘米, 密被糙 伏毛; 萼片暗 紫色, 外面被 硬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9 一 2. 2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距圆锥 状钻形 或细圆 锥形, 长 1.2 — 1.5 厘米, 基 部粗 4 一 5 毫米, 直, 其他 萼片长 1.3 — 1.4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狭 卵形, 2 浅裂, 无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巧家 (模 式产地 )。 3. 黄毛 翠雀花 Delphinium chrysotrichum Finet et Gagnep. (1904); 中国 植物志 (1979). 原 变种分 布于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部。 3b. 察瓦龙 翠雀花 (变种 ) 图版 34: 4-5 var. tsarongense (Hand. -Mazz. )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tsarongense Hand. -Mazz. ( 1922) , (193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p. p. ; D . brunonianum auct. non Royle:W. W. Smith ( 1924)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8 — 12 厘米, 与花 梗均密 被贴伏 弯曲短 柔毛, 自基部 分枝。 基生 叶约 3, 与茎生 叶均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 肾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基 
毛茛科  115  部 心形, 3 深裂, 深裂片 互相邻 接或稍 覆压, 中央 深裂片 倒卵状 菱形, 3 浅裂, 浅裂片 有 少数小 裂片或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二裂至 中部, 两面被 贴伏短 柔毛; 叶柄长 4 一 8. 5 厘米。 花序长 4 一 6 厘米, 有 1 一 2 花;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6.5 厘米, 在中部 有小 苞片; 小 苞片叶 状或不 分裂, 椭 圆形; 萼片蓝 堇色, 外面被 柔毛, 有明 显脉, 上萼 片 船状近 圆形, 长和 宽均约 2 厘米, 距圆 锥状或 圆锥状 钻形, 长 1 一 1.8 厘米, 基部粗 4. 5 —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8 — 2. 2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2 裂至 中部, 腹 面基部 之上被 淡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 期 8 月。 产 德饮多 克拉; 生于草 坡或多 石砑、 山 坡上, 海拔 3000 — 4600 米。 分 布于西 藏察隅 察 瓦龙。 4. 磨顶山 翠雀花 Delphinium motingshanicum W. T. Wang et M. J. Wamock (1997) . D . hamatum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5 厘米, 下部 密被、 上 部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自基 部之上 分枝。 基 生叶和 茎生叶 不详。 顶生 总状花 序长约 25 厘米, 约有 8 花; 下 部苞片 叶状, 有柄 (柄长 1.5 — 2.6 厘米 ), 叶片 纸质, 轮廓五 角形, 长 1.8 — 2. 2 厘米, 宽约 4 厘米, 3 全 裂, 中央 全裂片 狭倒披 针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回 2 深 裂几达 基部, 末回 裂片长 圆状 线形, 上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背面脉 上有短 柔毛; 轴疏被 贴伏短 柔毛; 下部 花梗长 7. 2 — 11. 4 厘米, 下部 疏被、 上 部密被 贴伏短 柔毛, 上部还 混生少 数开展 柔毛, 在中部 以 上有小 苞片; 小 苞片有 短柄,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2 — 2. 5 毫米; 萼 片深紫 蓝色, 外面 被贴伏 短柔毛 和较长 柔毛, 基 部有长 柔毛, 上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7 毫米, 距 圆筒状 钻形, 长 2.2 厘米, 直, 基部粗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4 一 1.6 厘米; 花瓣 全缘,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近 圆形, 顶端 微凹, 腹 面基部 之上被 黄色 霄毛; 雄蕊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4 或 5,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期 6 月。 产德饮 磨顶山 (Mt. Motingshan) (模 式产地 ); 生多 石砾山 坡上, 海拔 4600 米。 5. 宝兴 翠雀花 Delphinium smithianum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不分 枝或有 1 条 分枝。 基生叶 和茎生 叶均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肾 形或五 角形, 长 1.2 — 3. 3 厘米, 宽 2. 8 — 4.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中裂, 叶 面在脉 上被短 柔毛, 叶背近 无毛; 叶柄长 2 — 8. 8 厘米。 伞房花 序长约 4 厘米, 有 2 — 4 花;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3 — 8 厘米, 上 部密被 反曲短 柔毛, 在中部 或上部 有小苞 片; 小苞片 3 裂或不 分裂, 披 针形, 长 0.9 — 1.3 厘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 宽椭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2 — 2. 4 厘米, 宽 1.4 一 2. 2 厘米, 距细圆 筒形, 长 2 — 2. 3 厘米, 基部粗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2 — 2. 3 厘米; 花瓣 微凹,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长圆 形, 2 浅裂, 腹面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种 子四面 体形, 无翅。 花期 7 — 8 月。 
116  云 南植物 志  产 中甸; 生 多石烁 山坡, 海拔约 4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6. 白缘 翠雀花 Delphinium chenii W. T. Wang (1957) ,( 1962)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albo- marginatum Chen (1948) ,non Simonova (1924)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4 一 38 厘米, 被短 柔毛, 有时变 无毛, 有 少数分 枝或不 分枝。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最下 部的在 开花时 枯萎;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1.3 — 3. 5 厘米, 宽 2. 2 —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楔状 菱形, 3 中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中裂, 叶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叶背近 无毛; 叶柄长 3 — 8 厘米。 上部茎 生叶渐 变小。 伞房 花序长 3. 5 — 7 厘米, 有 2 — 4 花;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4— 3.8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上部 或在顶 端有小 苞片; 小 苞片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4~6毫 米; 萼 片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 萼片淡 蓝色,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6 — 2. 2 厘米,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 他萼片 也为淡 蓝色, 但 在边缘 白色, 长 1.4 一 1.8 厘米; 花 瓣钝或 微凹,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2 中裂, 腹面 有黄色 髯毛; 雄 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种子具 三棱, 沿 纵棱有 狭翅。 花期 8 月。 产 中甸; 生高山 草甸, 海拔约 4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稻城。 7. 竞生 翠雀花 图版 32: 7—9 Delphinium yangii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9 厘米, 被贴伏 反曲短 柔毛, 分枝。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上部 茎 生叶渐 变小; 叶片 革质, 五 角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2 — 3.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或 倒卵状 菱形, 3 浅裂, 有 少数小 裂片,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 2 深裂, 叶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叶背脉 上被疏 柔毛; 叶 柄长达 6 厘米。 伞房 花序长 3~6 厘米, 有 1 一 3 朵花;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3. 2 — 7 厘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上 部具小 苞片; 小苞片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上 萼片圆 卵形, 长 1.7 — 1.9 厘米, 宽约 1.2 厘米, 距细圆 筒形, 长 1.9 一 2.1 厘米, 直, 基部粗 3 — 4.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2.1 — 2. 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狭倒 卵形, 微凹, 有白色 臂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7 — 8 月。 产中甸 (模 式产地 );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4200 — 4500 米。 8. 巴塘 翠雀花 图版 33: 1—2 Delphinium batangense Finet et Gagnep. (1904) ; Munz(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pulcherrimum W. T. Wang (1957),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3 — 35 厘米,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通常有 1 分枝。 基生 叶不存 在。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上 部的具 短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2 — 3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近 基部, 全 裂片常 互相稍 覆压,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先 端长渐 尖, 3 中裂, 裂片有 少数三 角形或 线形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通常 2 — 3 深裂, 两 面被短 柔毛; 叶柄长 1.5 — 9. 5 厘米。 伞房 花序长 4—9 厘米, 有 2 — 4 花; 苞片 叶状; 花梗长 4 一 8 厘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披 针形, 长 8 — 12 毫米; 萼片蓝 
毛茛科  117  图版 33 . 巴塘 翠雀花 Delphinium batangense Finet et Gagnep. , 1. 开花 植株, 2. 退化 雄蕊; 3 — 5. 狭菱形 翠雀花 D- angustirhombicum W. T. Wang, 3. 植株 下部, 4. 花序, 5. 退化 雄蕊。 (杨建 昆绘) 
118  云南 植物志  紫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 片近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1.7 — 2. 2 厘米, 宽 1.6 — 1.8 厘 米, 距 钻形, 长 2.1 — 2. 4 厘米, 基部粗 2. 5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8 — 2. 3 厘米; 花 瓣 微凹,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椭 圆形, 2 中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 柔毛。 花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生草 坡上, 海拔 34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9. 乡城 翠雀花 Delphinium humilius W. T. Wang (1996) . D . pachycentriun Hand. -Mazz. var. humilius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 生草本 C 茎高 20—28 厘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不分 枝或有 1 一 2 分枝。 基 生叶不 存在。 茎生叶 4 一 6; 叶片亚 革质, 五 角形, 长 2. 7 — 4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狭 菱形或 菱形,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均 疏被短 柔毛; 叶柄长 3 — 9 厘米, 疏被 贴伏短 柔毛。 总状 花序长 3. 5 — 8 厘米, 有 3 — 6 花; 轴与花 梗密被 贴伏短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 部苞片 线形; 花梗长 1.5 — 4. 2 厘米, 近顶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形, 长 8 — 14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面被 柔毛, 上萼片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0.9 厘米, 距细圆 筒形, 长 1.5—1.8 厘米, 稍向下 弯曲, 基部粗 3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5 — 1.8 厘米; 花 瓣 2 浅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2 深裂, 被黄色 髯毛; 雄 蕊无毛 或花丝 边缘有 少 数毛; 心皮 4 一 6,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期 7 — 8 月。 产 中甸; 生于草 坡或多 石砾山 坡上, 海拔 4600 — 4800 米。 分布 于四川 乡城。 10. 小瓣 翠雀花 图版 35: 5—9 Delphinium micropetalum Finet et Gagnep. (1904) ;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jugorum Hand. -Mazz. ( 1931 ) ; D. micropetalum f . album W. T. Wang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5 — 60 厘米, 被糙 伏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6. 8 — 1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深 裂片互 相常稍 覆压, 中央 深裂片 菱形或 菱状倒 梯形, 3 中裂, 边缘有 缺刻和 牙齿, 侧 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中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19 一 3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8 — 20 厘米, 有 8 — 13 花; 轴 和花梗 被反曲 短柔毛 和稀疏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披 针形; 花梗长 1.5~6 厘米, 接近 或在顶 端有小 苞片;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4 一 15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稀 白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 片狭倒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距 圆锥状 钻形, 长 1 一 1.6 厘米, 基部粗 3 —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雄 蕊瓣片 卵形, 微凹或 全缘, 被黄色 髯毛; 雄蕊无 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种 子四面 体形, 密 被横憐 状翅。 花期 8 — 10 月。 产 碧江、 贡山、 德铁、 维西; 生于草 坡上, 海拔 3300 — 4200 米。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1. 滇川 翠雀花 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 (1886); Hand.-Msazz. (1931); 王文采 (1962), p. m. 
毛茛科  119  p. ; Munz (1968); 云南 中草药 (1970);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delavayi var. acuminatum Franch. (1884); D. trichocarpum Franch . var. la- siostylum Levi. f. breviungue Levi. (1917); D . delavayi f. aureum W. T. Wang (1962). ; D. glabricaule auct. non W. T. Wang: Munz ( 1968) , p. p. quoad Ching 21418; D. hirticaule auct. non Franch. : Munz ( 1968) , p. p. , quoad Ching 21945; D. mnbrosum auct . non Hand.-Mazz. : Mum (1968) , p. p. , quoad Feng 1776. 11a. 滇川 翠雀花 (原 变种) 图版 35: 1-4 var. delavayi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0 — 100 厘米, 被反曲 短硬毛 (毛长 0.5 — 2 毫米 ), 分枝。 基生 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4. 5 — 6 厘米, 宽 7.5—11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浅裂, 边缘有 缺刻或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中裂, 两面 疏被糙 伏毛; 叶柄长 6. 5 — 23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2 — 40 厘米, 有 5 — 15 花; 轴 和花梗 密被糙 伏毛和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状披 针形; 花梗长 1.2 — 3. 5 厘米, 接近 或在顶 端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1 一 1.4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6 — 2.1 厘米,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5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有白 或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种 子倒卵 球形, 密 被麟状 横翅。 花期 7 — 11 月。 产 永善、 会泽、 江川、 嵩明、 大理、 保山、 洱源、 剑川、 兰坪、 维西、 丽江、 中甸、 永 胜、 鹤庆、 文山; 生 于草坡 上或疏 林中, 海拔 2600 — 3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lib. 须花 翠雀花 (变种 ) var. pogonanthum (Hand.-Mazz. )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pogonanthum Hand.-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贵 州草药 (1976) ; D. xvrightii auct. non Chen: Munz (1967) , p. p. quoad Tsai 52020.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茎 被较长 的开展 硬毛, 毛长 2 — 3 毫米。 产 镇雄、 巧家、 会泽、 东川、 禄劝、 富民、 中甸; 生于灌 丛中或 林中, 或草 坡上, 海拔 2600 — 36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和 四川西 南部。 11c. 毛蕊 翠雀花 (变种 ) var. lasiandrum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pogonanthum auct. non Hand. -Mazz. : 王文采 (1962) ,p. p.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茎 被较长 的开展 硬毛, 毛长 2 — 3 毫米; 雄 蕊花丝 每侧有 1_2根 毛; 叶的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产丽江 (模 式产地 ); 生于 林边或 林中, 海拔 3500 — 3800 米。 12. 保山 翠雀花 Delphinium baoshanense W. 丁. Wang (1986).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60 厘米, 被 反曲短 硬毛, 分枝。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纸 
120  云南 植物志 
毛茛科  121  图版 35 1 一 4. 澳川 翠雀花 Delphinium delavayi Franch. var. dekvayi, 1. 开花 植株, 2. 退化 雄蕊, 3. 齊 突果, 4. 种子; 5 — 9. 小雜 翠雀花 D. micropetalum Finet et Gagnep. . 5. 花序, 6. 基生叶 叶片, 7. 退化 雄蕊, 8. 齊 葵果, 9. 种 子。 (杨建 昆抄自 中国植 物志) 
122  云 南植物 志  质, 五 角形, 长约 4.8 厘米, 宽 9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 疏被糙 伏毛, 叶背 在脉上 有短硬 毛; 叶 柄长约 11 厘米。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 3 深裂或 3 全裂。 总状 花序长 18 — 25 厘 米, 有 5 — 8 花; 轴和花 梗被槌 伏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形; 花梗长 2. 2 — 7 厘 米, 接近 或在顶 端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4 一 6. 5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宽 卵形, 长 1.2 — 1.3 厘米, 宽 0.9 厘米, 距 钻形, 长 1.9 一 2.1 厘米, 基部粗 2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1 一 1.2 厘米; 花瓣 顶端啮 蚀状, 被 睫毛; 退化雄 蕊瓣 片狭长 圆形, 2 中裂, 疏 被白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种子倒 卵球 形或近 球形, 有 密鳞状 横翅。 花期 8 — 9 月。 产保山 (模 式产地 ); 生草 坡上, 海拔 2000 — 2400 米。 13. 阴地 翠雀花 Delphinium umbrosum Hand. -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p. p. excl. pi. Sichuan. ; Munz(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13a. 阴地 翠雀花 (原 变种) 图版 36: 1-4 var. umbrosum D . delavayi auct. non Franch. :Munz (1968) , p. p. , quoad Rock 614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110 厘米, 被短 糙伏毛 (毛长 0.1~0.9 毫米 ), 分枝 或不分 枝。 中 部茎生 叶具稍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4. 5 — 10. 5 厘米, 宽 6 — 20 厘米, 宽 6 — 20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近 基部, 中央深 裂片狭 菱形或 菱形, 3 浅裂, 边 缘有缺 刻和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叶柄长 6 — 1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0 — 30 厘米, 有 6 — 15 花; 轴和花 梗有糙 伏毛和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小, 线形; 花 梗长达 6 — 8 厘米;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线形 或线状 钻形, 长 0.8 — 1.6 厘米; 萼 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0.9 — 1.5 厘米, 宽 0.6~0.9 厘 米, 距 钻形, 长 2 — 2. 4 厘米, 向下 弯曲, 基部粗 2. 5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0.8 — 1.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雄 蕊瓣片 卵形, 2 浅裂, 有白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种 子倒卵 球形, 密 被横鳞 状翅。 花期 8 月。 产 中甸、 福贡、 德钦; 生于 草坡上 或山谷 林下, 海拔 3500 — 39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 中甸。 13b. 展 毛阴地 翠雀花 (变种 ) var. hispidum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王文采 (1997). D. hirticaule auct. non Franch. :Munz (1968), p. p. quoad Rock 17317.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茎被 开展的 硬毛, 毛长 1 一 2 毫米。 产 东川、 丽江; 生于疏 林下, 海拔 3200 — 3300 米。 也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14. 永宁 翠雀花 Delphinium yongningense W. T. Wang et M. J. Warnock (1997). D. hirticaule auct. non Franch. rMunz (1968),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4 — 80 厘米, 被 开展长 硬毛, 不分 枝或有 1 条 分枝。 基 生叶约 
毛良枓  123  4 枚,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约 3.5 厘米, 宽约 7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达 基 部之上 2.5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裂几达 中脉, 边缘有 缺刻状 牙齿, 侧 深裂片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 疏被糙 伏毛; 叶柄长 10 — 12. 5 厘米, 疏被长 硬毛。 茎生叶 1 一 3 枚, 似基 生叶。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38 — 68 厘米, 有稀疏 排列的 6 — 22 花; 轴 被白色 反曲短 毛和黄 色开展 腺毛; 苞片 叶状或 3 全裂, 有时不 分裂, 线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花梗直 上展, 长 0.6 — 1.2 厘米, 被反 曲硬毛 和稀疏 腺毛, 顶 端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形, 长 6—14 毫米; 萼片 紫色, 外面 疏被糙 伏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8— 10 毫米, 距 钻形, 长 1.7 — 2 厘米, 直或稍 弯曲, 基部粗 3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3 — 1.7 厘米; 花瓣 全缘,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顶端微 2 裂, 腹面基 部之上 有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期 5 — 6 月。 产丽 江永宁 (模 式产地 )。 15. 宽菱形 翠雀花 图版 34: 1 — 3 Delphinium latirhombicum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4 — 65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 部近花 序处被 黄色短 腺毛, 有 1 条 分枝。 基 生叶约 5 枚, 具 长柄; 叶片 革质, 五 角形, 长 2 — 8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基 部深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3 浅裂, 二回 裂片有 缺刻或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叶 面被糙 伏毛, 叶背近 无毛; 叶柄长 7 — 22 厘米。 茎生叶 2, 小, 具 短柄。 总状 花序长 5 — 24 厘米, 有 5 — 15 花; 轴和花 梗被短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苞片 披针状 线形, 有时基 部苞片 叶状; 花梗长 0.6~6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4.5~6.5 毫米; 萼片 紫色, 外 面疏被 黄色短 腺毛, 上萼 片宽倒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4 一 1.7 厘米, 直或 稍向下 弯曲, 基部粗 2 — 2.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0.9 — 1.1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三 角形, 2 中裂, 疏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无毛。 花期 7 月。 产洱源 (模 式产地 ); 生于 林边, 海拔 2900 米。 16. 淡紫 翠雀花 Delphinium handelianum W. T. Wang (1957),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lilacinum Hand-Mazz. (1931), Munz (1968), non Willd. ex Huth (18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50 — 78 厘米, 有糙 硬毛或 无毛,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5 — 7 厘米, 宽 7 — 1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 菱形, 微 3 裂 或近不 分裂, 边^ 下部 全缘, 上部 有整齐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 2 中裂, 叶 背被糙 伏毛, 叶背近 ^毛; 叶 柄长达 17 厘米。 总状花 序长约 18 厘米, 约 有 10 花; 轴和花 梗被糙 伏毛和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苞片披 针形或 钻形; 花梗长 1 一 7 厘米, 近或在 中部之 上有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5 — 8 毫米; 萼片 淡 紫色或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狭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5 — 1.7 厘米, 基部粗 2. 5 — 3 毫米, 其他萼 片长约 1.2 厘米; 花瓣 2 浅裂, 被睫 毛; 退化雄 蕊瓣片 卵形, 2 中裂, 有白 或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无毛或 子房被 短 柔毛。 花期 7 — 8 月。 
124  云南 植物志  产 大姚、 永胜; 生山坡 上或疏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姚 盐丰。 17. 峨眉 翠雀花 Delphinium omeiense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1984); 王文采 (1997). D. xLTightii auct. non Chen: Munz (1967) , p. p. , quoad Tsai 52020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0 — 95 厘米, 和 叶柄有 硬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5 — 6. 4 厘米, 宽 7. 5 — 11 厘米, 基 部深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 边缘 上部有 少数小 裂片或 牙齿, 侧深裂 片斜 扇形, 不等 2 或 3 深裂, 两面 疏被糙 伏毛; 叶 柄长达 2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2 — 30 厘米, 有 8 — 12 花; 轴和 花梗被 反曲糙 伏毛和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苞片线 状披 针形或 线形;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近或在 中部之 上有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或 线形, 长 6 — 7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或 黄色短 腺毛, 上 萼片狭 卵形, 长 1.2— 1.6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 2. 6 厘米,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萼 片长 1.2 — 1.5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近长 圆形, 2 浅裂, 被 黄色髯 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种 子倒卵 球形, 密 被横麟 状翅。 花期 8 — 9 月。 产 巧家、 会泽、 禄劝; 生于 草坡或 林中, 海拔约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18. 岩瓦 翠雀花 Delphinium yanwaense W. T. Wang (189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30 厘米, 下部被 反曲短 柔毛, 上部 无毛, 分枝。 基 生叶约 3, 与下 部茎生 叶均有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3. 5 — 4. 5 厘米, 宽 4. 5 — 5. 5 厘米, 基 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浅裂, 小 裂片狭 卵形, 有 1 一 2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总状花 序长约 16 厘米, 有稀疏 3 — 5 花; 轴 无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苞 片狭长 圆形; 花梗长 3. 5 — 10 厘米, 只 在近顶 端处有 贴伏短 柔毛, 上部 有小苞 片; 小 苞片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5 — 18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上萼片 圆 卵形, 长约 9 毫米, 宽 5.5 毫米, 距 钻形, 长 1.9 厘米, 直, 基部粗 2 毫米, 其他萼 片长 7. 5 — 9 毫米; 花瓣 2 浅裂, 有疏 睫毛; 退化 雄蕊瓣 片近倒 卵形, 2 中裂, 有黄色 髯毛; 雄蕊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花斯 7 月。 产维 西岩瓦 (模 式产地 ); 生 于山谷 石上, 海拔 2700 米。 19. 川西 翠雀花 Delphinium tongolense Franch. (1893); Hand.-Mazz. (1939);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植物。 茎高 50 — 160 厘米, 无毛, 上部 分枝。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 部茎生 叶具稍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7 — 9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 边缘上 部有小 裂片和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疏 被糙伏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5 — 10 厘米。 上部茎 生叶渐 变小。 总状 花序长 12 — 28 厘米, 有 8 — 25 花; 轴和 花梗有 黄色短 腺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形或 丝形; 花梗长 1.8 — 7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近 丝形, 长 4 一 7 毫米; 萼 片蓝紫 
毛茛科  125  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 片宽椭 圆形, 长 1.3—1.7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5—2.4 厘米, 基部粗 3—3.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1 一 1.8 厘米; 花瓣 微凹,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近长 圆形, 2 中裂, 有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疏被短 柔毛。 种 子倒卵 球形, 密 被横憐 状翅。 花期 7 — 8 月。 产 嵩明; 生于草 坡上或 林中, 海拔 2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20. 螺距 翠雀花 图版 36: 5—7 Delpinium spirocentnim Hand. 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 pediforme Comber (1934); D. spirocentrum var. hirsutum Chen (1948); D. spirocentrum var. pediforme (Comber) W. T. Wang et var. gra ndibracteolatu m W. T. Wang; D. hamatum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p. p. , quoad Yu 12702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5 — 90 厘米, 与叶 柄被糙 硬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和下部 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2. 7 — 4. 8 厘米, 宽 4_10 (—14) 厘米, 基部 深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浅裂, 边 缘下部 全缘, 上部有 少数小 裂片和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10 — 24 厘米。 上部 茎生叶 变小。 总 状花序 8 — 25 厘米, 有 4 一 25 花; 轴和花 梗被短 硬毛和 黄色短 腺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线形 或线状 钻形; 花梗长 1.5 — 5. 5 厘米, 下 部或上 部具小 苞片; 小苞 片通常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1.4— 1.9 厘米, 宽 0.8—1 厘米, 距 钻形, 长约 2.3 厘米, 马 蹄状或 螺旋状 弯曲, 基部 粗 3 —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6 — 2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近长 圆形, 微凹至 2 中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被 黄色糙 伏毛。 花期 7 —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于草 坡上或 林边、 灌 丛中, 海拔 34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21. 狭菱形 翠雀花 图版 33: 3 — 5 Delphinium angustirhombicuin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42 厘米, 疏被 开展短 柔毛, 下部有 数条短 枝条。 基生 叶在开 花时 枯萎。 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约 3.5 厘米, 宽 5.4 厘米, 基部心 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狭 菱形, 3 浅裂, 小 裂片三 角形, 有 1 或少数 牙齿, 侧 深裂片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被 贴伏短 柔毛; 叶柄长 5 — 7 厘米。 总状花 序长约 29 厘米, 约有 19 花; 轴下部 无毛, 上 部以及 花梗被 反曲短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下 部苞片 叶状, 上部 苞片线 形或狭 线形; 花梗长 1.5 — 5. 8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线 形或狭 线形, 长 5— 10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面被 贴伏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2—1.3 厘米, 宽 0.7 — "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9 一 2. 2 厘米, 向下呈 U 字形 弯曲,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3 — 1.5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梯形, 2 中裂, 被黄 色 霄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J; 部被短 柔毛。 花期 7 月。 产中甸 (模 式产地 )。 
12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6 1—4. 阴地 翠雀花 Deplhinium umbrosum Hand. -Mazz. var. umbrosum, 1. 基 生叶, 2. 花序, 3. 小 苞片, 4. 退化雄 蕊; 5—7. 螺距 翠雀花 D. spirocentrum Hand. -Mazz. , 5. 花序, 6. 基 生叶' 7. 退化 雄蕊。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127  22. 拟螺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bulleyanum Forrest ex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spirocentrum Hand. -Mazz. var. pauciflorum Chen (1948); D. polyanthum W. T. Wang (1961); Munz (1968).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5 — 180 厘米, 无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生 叶在开 花时枯 萎。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4. 8 — 7. 2 厘米, 宽 7. 5 — 12 厘米, 基 部深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 边缘有 少数小 裂片和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总状 花序长 9 一 14 厘米, 有 6— 16 花, 常数 个形成 顶生复 总状花 序; 轴和 花梗被 反曲短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小, 披针状 线形或 丝形; 花梗长 1 一 4. 8 厘米, 近中 部或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形或 丝形, 长 1.5 — 4 毫 米; 萼片 蓝色,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1.4 厘米, 宽 0.6~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8 — 2. 4 厘米, 向下马 蹄状或 螺旋状 弯曲, 基部粗 2. 8 — 3. 5 毫米, 其 他萼片 长 1.1 一 1.5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狭倒 卵形, 2 深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种子 倒金字 塔形, 密 被横憐 状翅。 花期 8—9 月 。 产 丽江、 中甸、 德饮; 生 于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拔 3100 — 3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3. 大理 翠雀花 图版 37: 3—5 Delphinium taliense Franch (1893);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georgei Comber (1934); D. taliense var. glabrum W. T. Wang (1962)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5 — 130 厘米, 无 毛或下 部疏被 硬毛, 分枝, 有 3 — 5 叶。 基生 叶 1 或 少数, 常在 开花时 枯萎, 与下 部茎生 ^ 具长 柄; 叶片 纸质, 五角形 或圆五 角形, 长 4.5—10 厘米, 宽 6.2—10 厘米, 基部深 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 有 少数三 角形或 披针形 小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有糙 伏毛; 叶 柄长达 20 — 25 厘米, 无 毛或下 部有短 硬毛。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有 短柄。 总状 花序长 6 — 15 (一 30) 厘米, 有 6 — 12 (—17) 花; 轴 无毛; 基 部苞片 3 深 裂或不 分裂, 其他苞 片均不 分裂, 线状 钻形; 花梗长 2 — 7 厘米, 无毛 或在顶 部有短 柔毛, 在 中部或 中部之 上有小 苞片; 小苞片 钻形, 长 4. 5 — 9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面被 贴伏短 柔毛, 上萼片 椭圆状 卵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0.6 —" 0.9 厘米, 距 钻形, 稀细 圆筒状 钻形, 比萼片 稍长, 长 1.3 — 2. 4 厘米, 稍向 下弯,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4 厘米; 花瓣 2 浅 裂, 无毛 或顶端 有稀疏 睫毛; 退化雄 蕊瓣片 2 浅裂, 有时 微凹或 2 深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无 毛或子 房被短 柔毛。 朞 荚长约 1.5 厘米。 种子塔 状四面 体形, 只 沿纵棱 有狭翅 C 花期 8 — 11 月。 产 富民、 禄劝、 大理、 永仁; 生 于高山 草地或 林边, 海拔 2800 — 35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28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37 1—2. 丽江 翠雀花 Delphinium likiangense Franch. , 1. 开花 植株, 2. 退化 雄蕊; 3—5. 大理 翠雀花 D. taliense Franch. , 3. 植株 上部, 4. 基 生叶, 5. 退化 雄蕊。 (李锡 畴绘) 
毛莫科  129  24. 凉山 翠雀花 Delphinium liangshanense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5 厘米, 基 部附近 被反曲 贴伏短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有少 数 分枝, 约有 2 叶。 基 生叶与 下部茎 生叶有 长柄; 叶片 革质, 五 角形, 长 3. 5 — 3. 8 厘 米, 宽约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至 距基部 3.5 毫 米处,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裂至中 部, 二回 裂片有 1 一 2 狭三 角形小 裂片,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末回小 裂片狭 三 角形至 线形, 叶面 被贴伏 短毛, 叶背 被少数 槌毛; 叶柄长 7 — 10 厘米, 下部被 反曲短 糙毛。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具 短柄, 中央深 裂片不 分裂, 线形, 侧 深裂片 2 裂近 基部, 二 回裂片 线形。 总状 花序长 5 — 7 厘米, 约有 4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苞片 线形; 花梗长 3 — 4 厘米, 在中 部或下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7 — 8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0.8 厘米, 距 钻形, 长约 2.1 厘米, 稍 向 下弧状 弯曲, 基部粗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4 一 1.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狭倒 卵形, 不 分裂, 顶端浅 波状, 被 淡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密 被贴伏 柔毛。 花期 8 月。 产 巧家; 生草 坡上, 海拔约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布拖。 25. 会泽 翠雀花 图版 39: 6—8 Delphinium hueizeense W. T. Wang ( 1986)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2 — 20 厘米, 被反曲 硬毛, 不 分枝。 基 生叶约 5, 具 长柄; 叶 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2 — 5. 2 厘米, 宽 3. 8 — 8. 2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宽 菱形或 菱形, 3 浅裂, 二回 裂片有 1 一 2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叶 面被贴 伏毛, 叶背在 脉上有 稀疏糙 伏毛; 叶柄长 7 — 15 厘米。 茎生叶 1, 小。 总 状花序 长约 17 厘米, 有 6 花; 轴 和花梗 被反曲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下 部苞片 叶状或 3 全裂, 上部 苞片不 分裂, 线形; 花梗长 2 — 7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狭 线形, 长 7 — 9 毫 米; 萼片紫 蓝色, 外面 被贴伏 黄色短 腺毛和 硬毛, 上 萼片宽 卵形, 长 1.3 — 1.6 厘米, 宽 0.8—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 2. 2 厘米, 直, 基部粗 2. 5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3 — 1.5 厘米; 花瓣 2 浅裂, 无 毛或近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2 浅裂, 被 黄色髯 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被 柔毛。 种 子倒圆 锥状, 密 被横憐 状翅。 花期 8 — 9 月。 产会泽 (模 式产地 ); 生 溪边丛 林边或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350 米。 26. 钩距 翠雀花 图版 38: 1—2 Delphinium hamatum Franch. (1889); 王文采 (1962) ; Munz (1968)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32 厘米, 下部被 硬毛, 上部 无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约 5 枚, 全部基 生或近 于全部 基生; 叶片 革质, 肾状五 角形, 长 (1.4 一) 2. 6 — 3 厘米, 宽 (2.8-) 5 — 5.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浅裂或 稍超过 中部, 中 央浅裂 片楔形 或菱状 楔形, 又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浅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中裂, 两面 疏被糙 伏毛; 叶柄长 6 — 13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2 — 9 厘米, 有 1 一 5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苞 片小, 线形; 花梗 长 1.5 — 5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 2 — 5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面疏 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3 — 1.5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距细 圆筒状 钻形, 长 
13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8 I 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hamatum Franch. , 1. 基 生叶, 2. 花; 3—4. 宁范 翠雀花 D. pseudohamatum W. Wang3. 开花 植株, 4. 退化 雄蕊; 5 — 6. 纸叶 翠雀花 D. pergameneum W. T. Wang5. 开花 植株, 6. 退化 雄蕊。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131  1.2 — 1.5 厘米, 向下弯 曲或呈 U 字形 弯曲, 基部粗 3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5— 1.7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狭倒 卵形, 微凹或 2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无 毛或花 丝有疏 柔毛; 心皮 3, 子房被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生草坡 上或多 石砾山 坡上, 海拔 2900 — 38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 洱源。 27. 宁蒗 翠雀花 图版 38: 3-4 Delphinium pseudohamatum W. T. Wang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1 一 18 厘米, 下部疏 被开展 柔毛, 上部 无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约 4,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宽 2. 2 — 2.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或 菱形, 3 浅裂, 浅 裂片三 角形, 有 1 牙齿或 全缘, 侧 深裂片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背被疏 柔毛; 叶柄长 4. 2 — 9 厘米。 茎生 叶 1, 似基 生叶。 总状 花序长 3 — 5 厘米, 有 1—2 花; 轴 无毛; 苞片不 分裂, 线形, 或 3 全裂; 花 梗长约 3.5 厘米, 只 在近顶 端处疏 被黄色 柔毛, 在中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线 形, 长 5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面被 黄色短 柔毛, 上萼 片狭椭 圆形, 长约 1.6 厘米, 宽 0.5 厘米, 距 钻形, 长 2.8 厘米, 近直, 基部粗 2 毫米, 其他萼 片长约 1.7 厘米; 花瓣 不 分裂, 疏被 睫毛; 雄^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长 柔毛。 花期 9 月。 产宁范 (模 式产地 ); 生于 高山草 原上, 海拔 3790 米。 28. 秋 翠雀花 Delphinium autumnale Hand. -Mazz. ( 1931 ) ; Munz (196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kamaonense Huth var. autumnale (Hand. -Mazz. )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6 — 45 厘米, 无毛或 下部有 少数糙 硬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有 1 一 3 叶, 或 无叶。 基 生叶约 3, 与下 部茎生 叶均具 长柄; 叶片 革质, 圆五 角形, 长 1.8 — 3. 8 厘米, 宽 3. 2 — 5. 5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二回 细裂, 末回裂 片狭三 角形至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近 基部, 二 回裂片 细裂, 叶面 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背被疏 柔毛; 叶柄长 6 — 14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小, 具 短柄。 总状花 序长 5~6 厘米, 有 2— 5 花; 轴 无毛或 有极稀 柔毛; 苞片 线形; 花梗长 2 — 5 厘米, 无 毛或 在顶端 有疏黄 色毛, 下部 或至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钻形, 长 4 一 10 毫米; 萼片蓝 色, 外面 被白色 贴伏短 柔毛和 疏黄色 柔毛, 上 萼片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6 — 1.8 厘米, 宽 0.6~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5 — 1.8 厘米, 稍向下 弯曲, 基部粗 3 毫米, 其 他萼片 长 1.5 — 1.8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 毛或顶 端有疏 睫毛; 退 化雄蕊 瓣片近 圆形, 不 分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或花 丝边缘 有少数 柔毛; 心皮 3, 子 房密被 淡黄色 柔毛。 花 期 9 月。 产 宁范;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600 — 39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盐源。 29. 纸叶 翠雀花 图版 38: 5—6 Delphinium pergameneum W. T. Wang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1 一 30 厘米, 被 开展短 柔毛,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基 生叶约 4 
132  云 南植物 志  枚, 具 长柄; 叶片纸 质或亚 革质, 五 角形, 长 2 — 3. 8 厘米, 宽 3. 6 — 6. 5 厘米, 基部心 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菱形 或菱状 楔形, 3 浅裂, 浅 裂片有 I 一 3 齿, 侧深裂 片斜扇 形, 2 中裂,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5 — 5. 5 厘米。 茎生叶 1, 似基 生叶, 但 较小, 具短 柄。 总状 花序长 6. 5 — 16 厘米, 有 3 — 4 花; 轴和 花梗被 黄色短 腺毛或 反曲短 柔毛; 苞 片披 针形; 花梗长 2. 5 — 5 厘米, 近中 部或在 中部之 上具小 苞片; 小苞片 狭线形 或披针 状 线形, 长 4 一 9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疏 柔毛, 上 萼片狭 卵形, 长约 1.7 厘米, 宽 0.7 厘米, 距 钻形, 长 2.2 厘米, 直或 稍向下 弯曲, 基部粗 3 毫米, 其他萼 片长约 1.5 厘米; 花瓣 2 浅裂, 被 睫毛; 退 化雄蕊 瓣片狭 卵形, 疏 被白色 髯毛; 雄蕊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8 月。 产德钦 (模 式产地 ); 生林间 草地, 海拔 3400 — 3600 米。 30. 角萼 翠雀花 Delphinium ceratophorum Franch. (1886) ; Hand. -Mazz . (1939); 王文采 (1962); Munz(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 spirocentrum auct. non Hand. -Mazz. : Munz (1968), p. p. , quoad Rock 23080 . 30a. 角萼 翠雀花 (原 变种) 图版 40: 1-3 var. ceratophorum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65 厘米, 下部 疏被糙 硬毛, 中 部以上 无毛, 分枝。 基生叶 约 5 枚,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3 — "6. 5 厘米, 宽 3. 2 — 10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菱形 或菱状 楔形, 3 浅裂,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10 — 33 厘米。 茎生叶 1 一 2 (—3) 枚。 总状 花序长 7 — 18 (-30) 厘米, 有 5 — 10 (-17) 花; 轴 无毛; 下 部苞片 3 深裂, 其他 苞片不 分裂, 长 圆形或 线形; 花 梗长 1.7 — 8 厘米, 无毛, 稀 在上部 有少数 硬毛;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披针状 线形或 钻形, 长 5— 10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糙伏毛 (毛 长达 0.5 毫米) 并在 顶部之 下有长 1.5 — 2 毫米 的角状 突起, 上 萼片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3 — 1.8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距 细禽状 钻形, 长 1.9 一 2. 3 厘米, 稍 向下或 向下呈 U 字形 弯曲, 基部粗 2. 5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2 — 1.9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2 裂或 微凹,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密被 柔毛。 瞢葵长 1 一 1.2 厘米。 种子倒 金字塔 状四面 体形, 沿 纵棱有 狭翅。 花期 8 — 10 月。 产 洱源、 鹤庆、 兰坪、 丽江、 贡山、 德饮; 生草 坡上或 林边, 海拔 2800 — 3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30b. 短角萼 翠雀花 (变种 ) var. brevicorniculatum W. T. Wang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ceratophorum var. brevicorniculatum f . Lobatum W. T. Wang (1962); D. hamatum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 p. p. , quoad Yu 9832.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萼 片的角 状突起 较短, 长 1 毫米 以下。 特产 德欽; 生草 坡上或 林中, 海拔 3950 — 4150 米。 
毛茛科  133  30c. 毛角萼 翠雀花 (变种 ) var. hirsutum W. 丁. Wang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萼片外 面被长 硬毛, 毛长达 3.5 毫米。 特产 维西; 生山 坡上, 海拔 3600 米。 30d. 粗 壮角萼 翠雀花 (变种 ) var. robstum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 较大, 叶 片长达 10 厘米, 宽达 19 厘米, 分 裂程度 较大, 中央 深裂片 3 裂超过 中部, 末回裂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小苞片 不与花 邻接。 特产中 甸哈巴 雪山; 生去南 松林中 石上, 海拔 2800 — 3000 米。 31. 玉龙 翠雀花 图版 39: 4—5 Delphinium yulungshanicum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莲高 15 — 17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2 — 5, 具 长柄; 叶片 革质, 五 角形, 长 1.1 一 2. 2 厘米, 宽 2. 7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近 基部, 中 央深 裂片宽 菱形, 3 中裂, 二回 裂片三 角形, 有 1 一 2 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 裂, 叶 面被糙 伏毛, 叶背 有长糙 伏毛; 叶柄长 7. 5 — 11. 8 厘米。 茎 生叶约 3 枚, 似基生 叶, 但 较小。 总状 花序长 5— 10 厘米, 有 2 — 5 花; 轴和花 梗被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或 基 部苞片 叶状; 花梗长 (2 —) 3 — 10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狭 线形, 长 (5 —) 7. 5 — 9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9 一 2.1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6 —) 2. 2 — 2. 9 厘米, 直, 基部粗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8 — 2.1 厘米; 花瓣 微凹,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椭 圆状卵 形或近 圆形, 微凹或 2 浅裂, 被 黄色髯 毛; 雄蕊花 丝有疏 柔毛; 心皮 3, 子 房密被 贴伏长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特产 丽江玉 龙雪山 (模 式产地 );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700 米。 32. 短萼 翠雀花 图版 39: 1—3 Delphinium brevisepalum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hirticaule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p. p. , quoad Ching 2194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8 厘米, 近基 部疏被 反曲檢 伏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分枝。 基 生叶约 8 枚, 与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4. 8 — "6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近 基部,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或 近羽状 深裂, 裂片 有缺刻 或小 裂片或 不等大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茎生叶 1 或 2 枚。 总状 花序长 约 6 厘米, 有 3 — 4 花; 轴 无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长椭 圆形或 线形; 花梗长 1 一 5. 8 厘米, 上部 被黄色 短腺毛 和反曲 硬毛;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线形, 长 4.5~6.5 毫 米; 萼片 蓝色, 外面 被短糙 伏毛, 上萼 片狭倒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4 — 2. 6 厘米, 直, 基部粗 2 — 2.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0.8 — 1 .2 厘米; 花 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形, 2 中裂, 被白色 霄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10 月。 特产 丽江玉 龙雪山 (模 式产地 ); 生 林中。 
134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39 1—3. 短萼 翠雀花 Delphinium brevisepalum W. T. Wang, 1. 基生叶 叶片, 2. 花序, 3. 退化 雄蕊; 4 一 5. 玉龙山 翠雀花 D. yulongshanicum W. T. Wang, 4. 开花 植株, 5. 退化 雄蕊; 6—8. 会泽 翠雀花 D. hueizeense W. T. Wang, 6. 基生叶 叶片, 7. 花序, 8. 退化 雄蕊。 (杨建 昆绘) 
毛茛科  135  33. 长距 翠雀花 图版 41: 1—3 Delphinium tenii Levi. (1909); Lauener et Green (1961); Munz (1967); 中 国植物 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dolichocefitrum W. T. Wang (1962); D. maximoxviczii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7), p. p. , quoad Yu 10504 et Rock 2324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5 —) 40 — 75 厘米, 无毛,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达或近 基部, 中央全 裂片菱 形, 3 深裂, 深 裂片三 角形至 披针状 线形, 有 1 小 裂片或 全缘,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3 深裂,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叶 背脉上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叶柄长 3. 5 — 7 厘米。 茎生叶 变小。 总状 花序长 (5—) 8 — 22 厘米, 有 (2—) 6 — 15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形; 花梗长 2. 5 — 9. 5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钻 形或披 针状线 形, 长 4 一 5 (-12)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1.2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8 — 2. 5 厘米, 直, 基部粗 2. 5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0.7 — 1.5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密被 柔毛。 种子 四面体 形, 密被横 狭翅。 花期 7 — 10 月。 产 兰坪、 维西、 中甸、 德钦、 洱源 (邓川 ); 生于草 坡上或 林边, 海拔 1850 — 34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邓川。 34. 云南 翠雀花 图版 40: 6 — 9 月下参 (图考 )、 小草乌 (景东 )、 米 草乌、 鸡 脚草乌 (昆明 ) Delphinium yunnanense ( Franch . ) Franch , (1893) ; Huth (1895) ; Lauener et Greene (196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昆明民 间草药 (1970);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denudatum Wall. var. yunnanense Franch. ( 1886); D. esquirolii Levi. (1906).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40—) 60 — 90 厘米, 下部被 反曲短 柔毛, 上部 无毛, 分枝。 最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其他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3. 6 — 5.8 厘米, 宽 5. 5 — 10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深裂近 基部, 中 央深裂 片菱形 或菱状 楔形, 又 3 深裂, 二回裂 片狭三 角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不分 裂或有 1 一 2 小 裂片, 侧深裂 片斜倒 卵形, 不等 2 深裂, 叶 面被短 柔毛, 叶 背疏被 柔毛; 叶柄长 8. 8 — 13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8 — 38 厘米, 有 3 — 12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基部 苞片叶 状或不 分裂, 披针状 线形, 其他 苞片 钻形; 花梗长 1.2 — 5. 5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钻形, 长 3. 5 — 4. 5 毫米; 萼 片蓝 紫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距钻 形, 长 1.7 — 2. 4 厘米, 直, 基部粗 3 —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7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2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或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种 子金字 塔形, 在 纵棱有 狭翅。 花期 8 — 10 月。 产 巧家、 哦山、 施甸、 鲁甸、 昆明、 嵩明、 禄劝、 双柏、 楚雄、 江川、 景东、 鹤 庆、 洱源、 砚山、 文山、 元江; 生 于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拔 1000 — 2400 米。 分 布于贵 州 西部和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图版 40 1—3. 角萼 翠雀花 Delphinium ceratophorum Franch. var. ceratophorum, 1. 开花 植株, 2. 退化 雄蕊, 3. 种子; 4-5. 销柄 翠雀花 D. coleopodum Hand. -Mazz. , 4. 叶, 5. 花; 6 — 9. 云南 翠雀花 D. yunnanense Franch. , 6. ^中 部叶. 1. 花序, 8. 退化 雄蕊, 9. 种子。 (李锡 畴绘)  coieopoaum nana, -ivicizz. , ,."i, 工 t^, " ,.一,"1 6. 茎中 部叶, 7. 花序, 8. 退化 雄蕊, 9. 种子。 (李锡 
毛茛科  137  根供 药用, 治跌 打损伤 等症。 35. 拟云南 翠雀花 Delphinium pseudoyunnanense W. T. Wang et M. J. Warnock (1996). D. yunnanense auct. non (Franch. ) Franch. : Munz (1967) ,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1 米多, 上部 无毛, 分枝。 上部茎 生叶有 较长或 短柄; 叶片薄 革质, 五 角形, 长和 宽均约 7.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披针状 线形, 宽 约 6.5 毫米, 侧全裂 片不等 2 深裂, 二回裂 片披针 状线形 或狭披 针形, 或 叶片不 分裂,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6 厘米, 宽 6 毫米, 上 面近边 缘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背面 疏被贴 伏短柔 毛; 叶柄长 1.4 一 7. 8 厘米,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和 顶生, 长 25 — 45 厘米, 有 18—30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苞片狭 披针状 线形, 或 钻形, 长 6 — 23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花梗长 0.25 — 3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狭 披针状 线形, 长 5 — 9 毫米; 萼片 紫色, 外面 密被 贴伏短 柔毛, 上 萼片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1 一 14 毫米, 宽 6 — 8 毫米, 距 钻形, 长 13— 15 毫米, 直, 基部粗 1.8 — 2. 2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0— 12 毫米; 花瓣 2 浅裂, 有 捷毛; 雄蕊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 顶部有 疏毛。 瞢荚 果狭长 圆形, 长 12 — 16 毫米, 近 无毛。 种 子四面 体形, 长约 1.2 毫米, 沿 纵棱有 狭翅。 花期 8 — 9 月。 特 产腾冲 与龙陵 之间; 生 于路边 草地。 36. 中甸 翠雀花 Delphinium yunanum Chen ( 1948 ) ;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0 厘米, 无毛, 上部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 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3. 5 — 5. 2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全裂, 全 裂片互 相多少 覆压,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3 深裂, 深裂片 有少数 狭卵形 至狭披 针形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 3 深裂, 叶 面被短 柔毛, 叶背 有疏柔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19 一 24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14 一 22 厘米, 有 12 — 15 花; 轴 和花梗 无毛; 基 部苞片 3 深裂, 其他 苞片 线形或 钻形; 花梗长 2. 5 —" 6 厘米,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4 一" 6 毫 米; 萼片深 蓝色,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0.9 — 1.2 厘米, 宽 0.6—{).9 厘 米, 距 细筒状 钻形, 长 1 一 1.4 厘米, 稍向上 弯曲,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0.9 — 1.2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微凹或 2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近 无毛。 花期 7 月。 特产 中甸;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000 米。 37. 鞘柄 翠雀花 图版 40: 4-5 Delphinium coleopoduin Hand. -Mazz. (1931 ) ;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35 厘米, 下部被 反曲短 柔毛, 上部变 无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革质, 圆五 角形, 长 3. 5 — 5 厘米, 宽 6. 2 — 10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深裂近 基部, 深裂片 互相稍 覆压,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中裂, 二回 裂片有 1 一 2 三角形 或狭披 针形小 裂片,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 3 深裂, 叶 面被短 柔毛, 叶 背被疏 柔毛; 叶柄长 18 — 27 厘米。 茎生叶 较小, 叶柄有 宽鞘。 总状 花序长 10 — 20 厘米, 有 3 — 7 花; 
138  云南 植物志  轴近 无毛; 苞片披 针形或 丝形; 花梗长 1.5 — 4 厘米, 上 部疏被 短柔毛 并有小 苞片; 小 苞片披 针形或 丝形, 长 4. 5 — 7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狭卵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2. 2 — 2. 4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 2. 5 厘米, 直或稍 向下弯 曲, 基部粗 3 —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2 — 2. 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不 分裂或 微凹,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花丝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被 柔毛。 花期 9—10 月 。 特产 丽江; 生草 坡上, 海拔 3000 — 3700 米。 38. 密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pycnocentrum Franch. (1886);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lankongense Franch. (1889); D . pycnocentrum var. la?ikangense ( Franch. ) Huth (18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8 — 70 厘米, 下部被 反曲短 柔毛和 硬毛, 上部 无毛, 不 分枝或 有 1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近圆 形或五 角形, 长 26. 5 — 5 厘 米, 宽 4 一 8.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或 分裂近 基部,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二或 三回细 裂, 末回 裂片披 针形至 披针状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被槌 伏毛; 叶 柄长 10 — 35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小, 具 短柄。 总状 花序长 5 — 12 厘米, 有 3 — 10 花; 轴 和 花梗全 部或仅 在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苞片 线形或 钻形; 花梗长 1.2 — 2. 5 厘米, 中部之 上有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状 线形或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约 0.6 厘米, 距 钻形, 长 1.8 — 2 厘米, 稍向下 弯曲或 直,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1 一 1.2 厘米; 花瓣 微凹, 无毛; 退化雄 蕊瓣片 倒 卵形, 微凹,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疏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大理、 漾濞、 洱源;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39. 澜沧 翠雀花 图版 41: 4—6 Delphinium thibeticum Finet et Gagnep. (1904);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 thibeticum var. subintegrum Finet et Gagnep. (1904); D. thibeticum var. schizophyllum Hand. -Mazz. (1931) ; D. pycnocentroides W. T. Wang cum var. latisecto W. T. Wang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8 — 70 (—85)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通常不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3. 3 — 8. 5 厘米, 宽 8 — 1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3 深裂, 深 裂片一 至二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少数, 狭卵 形至披 针状线 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在 脉上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背 无毛; 叶柄 长 8 — 24 厘米。 茎生叶 1, 小。 总状 花序长 10 — 30 厘米, 有 5 — 17 花; 轴和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有时混 生少数 黄色短 腺毛; 苞片披 针形; 花梗长 2 — 6 厘米;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披 针形, 长 5 — 11 毫米; 萼片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9 一 2. 5 厘米, 直或 稍向下 弯曲, 基部粗 2. 5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雄 蕊瓣片 卵形, 2 
毛茛科  139  [^版 41 1—3. 长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tenii L^vl. , 1. 开花 植株, 2. 退化雄 ^^, 3. 种子; 4 一 6. 湖沧 翠雀花 D. thibeticum Finet etGagnep. , 4. 开花 植株, 5. 退化 雄蕊, 6. 种子。 (李锡 畴绘) 
140  云 南植物 志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花 丝被疏 柔毛; 心皮 3, 子房 疏被短 柔毛。 种 子四面 体形, 沿 纵棱 有狭翅 C 花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草坡 上或疏 林中, 海拔 2800 — 380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南 部和西 藏东 南部。 40. 拟澜沧 翠雀花 Delphinium pseudothibeticum W. T. Wang et M. J. Wamock (1997). D . hamatujn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3 — 30 (?) 厘米, 被白色 硬毛,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约 4 枚, 有 长柄, 在 开花时 枯萎。 茎 生叶有 长柄; 叶片 纸质, 轮廓五 角形, 长约 1.2 厘 米, 宽约 2.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顶^ 急尖, 3 裂, 边 缘有少 数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末回 裂片狭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两面密 被白色 糙 伏毛; 叶 柄长约 5.5 厘米, 疏被 硬毛。 顶 生总状 花序长 2.5—13 厘米, 有 (1 一) 3— 7 花; 轴 疏被短 硬毛; 苞片不 分裂, 线形, 或 3 全裂, 全裂片 线形;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疏被短 硬毛, 顶端 或近顶 端有小 苞片; 小苞片 线形, 长 7 — 8 毫米; 萼 片深紫 蓝色, 外 面被犍 伏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7 — 9 毫米, 距 圆筒状 钻形, 长 2 — 2. 4 厘米, 向 下弧状 或钩状 弯曲, 基部粗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6 — 1.7 厘米; 花瓣全 缘,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2 浅裂, 腹面基 部之上 有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密 被褐色 柔毛。 花期 6 月。 特 产德钦 磨顶山 (Mt. Motingshan); 生于 多石砾 山坡, 海拔 4600 米。 41. 丽江 翠雀花 图版 37: 1—2 Delphinium likiangense Franch. (1893); Hand. -Mazz. (1931); 王文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oligandrum Franch. (1889) , non Boiss. (1867)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25 (—50)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和茎生 叶多少 密集,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2 — 3 厘米, 宽 3. 6 — 6 厘米, 基 部深心 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3 中裂, 中裂 片有三 角形、 披 针形或 线形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 裂片, 深裂片 细裂,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6 — 13 厘米。 总 状 花序长 3 — 17 厘米, 有 1 一 4 花; 轴和花 梗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苞 片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线形; 花梗长 2. 6 — 10 厘米; 小苞 片与花 邻接, 狭卵 形或长 圆状卵 形, 长 0.9 — 2 厘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船 状宽椭 圆形, 长 2. 3 — 3 厘 米, 宽 1.4 一 2 厘米, 距圆 锥状细 筒形, 长 1.1 一 1.8 厘米, 基部粗 3. 5 —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2. 2 — 3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近长 圆形, 2 浅裂, 被 黄色髯 色;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 房被短 柔毛。 花期 8 — 9 月。 特产 丽江、 中甸; 生草 坡或多 石烁山 坡上, 海拔 3400 — 4500 米。 42. 金沙 翠雀花 图版 43: 4—5 Delphinium majus (W. T. Wang) W. T. Wang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毛茛科  141  图版 42 1 一 4. 康定 翠雀花 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ench. , 1. 植株 上部, 2. 基 生叶, 3. 退化 雄蕊, 4. 种子; 5 — 7. 宽距 翠雀花 D. beesianum W. W. Smith var. beesianum. 5. 开花 植株, 6. 基 生叶, 7. 退 化雄蕊 (李锡 畴绘) 
14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43 1—3. 裂 維翠雀 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 var. mosoynense (Franch. ) Huth, 1 . 开花 植株, 2. 茎 近基部 处放大 3. 退化 雄蕊; 4—5. 金沙 翠雀花 D. majus (W. T. Wang) W. T. Wang, 4. 基 生叶, 5. 花。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143  D . grand if lor um L. var. majus W. 丁. Wang (1962), p. p. , excl. paraty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6 — 65 厘米, 疏被 反曲短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1 一 5, 常 在幵花 时 枯萎,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3 — 6. 5 厘米, 宽 6. 5 — 11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3 深裂, 深 裂片有 1 一 2 三角 形或披 针形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二 深裂, 两 面被短 柔毛; 叶柄长 6 — 26 厘米。 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但 较小。 总 状花序 7 — 12 厘米, 有 2 — 7 花; 轴和花 梗密被 反曲短 柔毛; 苞片 3 全 裂或不 分裂, 线 形; 花梗长 3 — 5. 5 厘米, 近中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狭 线形或 钻形, 长 2. 5 — 6 毫米; 萼 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宽椭 圆形, 长 1.1 一 1.6 厘米, 宽 0.7~0.8 厘米, 距 钻形, 长 1.6 — 2. 2 厘米, 基部粗 2 — 2. 8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2 — 1.8 厘米; 花 瓣不分 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微凹,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8 — 9 月。 • 产 丽江、 中甸; 生于金 沙江河 谷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拔 1600 — 180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 南部。 43. 翠雀 Delphinium grandiflorum L. (1753); 王文采 (1962), p. p.; 中国 植物志 (1979). 原 变种自 四川西 北部、 青海东 部向东 北经华 北分布 达东北 及俄罗 斯西伯 利亚。 43a. 裂 瓣翠雀 (变种 ) 图版 4 3: 1-3 var. mosoynense (Franch. ) Huth (189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 mosoynense Franch . (1893); D . honatii Levi. (1909); D • grandiflorum var. robustum W. T. Wang cum f. gLanduLifero W. T. Wang et var. viUosum W. T. Wang cum f . heterotricho W. T. Wang (1965); D. grandiflorum auct. non L. : Franch . ( 1889 ) ; 王文采 ( 1962), p. p. quoad specim . Yunnan, ; D. chefoense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7), p. p. , quoad Feng 2714; D. pseudograndi florum auct. non W. T. Wang: Munz (1967), p. p. , quoad Forrest 6538 , Schneider 3250; D . tatsienense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7), p. p. , quoad Forrest 22378 , Rock 10686.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50 厘米, 与叶柄 被反曲 短柔毛 (毛 长达 0.5 毫米) 和少数 向下 斜展较 长柔毛 (毛 长达 1.5 — 2 毫米 ),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与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2. 2 — 6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全 裂片菱 形, 一 至二回 三裂达 中脉,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 裂, 深裂 片二回 细裂,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5 — 18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20 厘米, 有 3 — 10 花; 轴和 花梗被 反曲短 柔毛, 稀混 生黄色 短腺毛 (丽 江和 中甸居 群); 下 部苞片 叶状, 其 他苞片 线形;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近中 部或上 部有小 苞片; 小 苞片 线形或 钻形, 长 3. 5 — 7 毫米; 萼片紫 蓝色或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或 圆 卵形, 长 1 一 1.6 厘米, 宽 0.7—1.1 厘米, 距 钻形, 长 1.5 — 2 厘米, 直, 基部粗 2. 5 — 3. 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9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近 圆形或 宽倒 卵形, 微凹或 2 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稀 花丝被 疏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7 — 11 月。 
144  云南 植物志  特产 昆明、 富民、 大姚、 宾川、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 拔 1900 — 3000 米。 44. 光序 翠雀花 Delphinium kamaonense Huth (1893);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原 变种分 布于我 国西藏 南部及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44a. 展毛 翠雀花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W. T. Wang) W. T. Wang 于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sordidecaerulescens Ulbr. (1935); D. pseudogra ndi floru m W. T. Wang cum var. glabrescente W. T. Wang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50 厘米, 有 稀疏的 开展短 柔毛。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具长 柄; 叶片 纸质, 近圆形 或圆五 角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全 裂, 全 裂片一 至三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两面疏 被近贴 伏的短 柔毛; 叶柄长 6. 5 — 1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8 — 12 厘米, 有 3 — 10 花; 轴被极 稀疏的 开展短 柔毛; 下部 苞片叶 状, 上部 苞片披 针形或 条形; 花梗长 2. 5 — 5. 5 厘米, 顶部 被反曲 柔毛, 其他部 分有很 稀疏 的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近中 部或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3 — 4. 5 毫米; 萼片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 萼片圆 卵形, 长 1.1—1.4 厘米, 宽 0.7—1 厘米, 距钻 形, 长 1.8 — 2. 2 厘米, 直,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2 — 1.7 厘米, 花 瓣不分 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3, 子房密 被 柔毛。 瞢 荚长约 1.2 厘米。 种子长 1.6 — 2 毫米, 有 3 棱, 沿棱有 狭翅。 花期 7 — 8 月。 产 德欽; 生草 坡上, 海拔 3500 米。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青海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 45. 宽距 翠雀花 Delphinium beesianum W. W. Smith ( 1913); Hand. -Mazz. (1931); 陈封怀 (1948); 王文采 (1962); Muru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D. calcicola W. W. Smith (1913) ; D. beesianum f. calcicola (W. W. Smith) W. T. Wang ( 1962) ; D . mosoyniense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7), p. p. , quoad Feng 2514. 45a. 宽距 翠雀花 (原 变种) 图版 42: 5—7 var. beesianum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8 — 28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 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1.5 — 4. 5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全裂, 中全裂 片狭 菱形, 3 深裂, 具 披针形 或线形 深裂片 (宽 2 — 3.5 毫米 ), 或不 分裂, 线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深 裂片又 2 深 裂或不 分裂, 叶 面被短 柔毛; 叶背被 柔毛; 叶 柄长 7 — 13. 5 厘米。 茎生叶 较小。 伞房 花序长 3~6 厘米, 有 1 一 5 花; 轴 和花梗 被反曲 短 柔毛; 叶片 叶状, 具 短柄; 花梗长 3 — 6 厘米, 近中 部有小 苞片; 小苞 片披针 形或披 
毛茛科  145  针状 线形, 长 5—12 毫米; 萼片蓝 色或蓝 紫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片 卵形, 长 1.5— 2.4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距 钻状细 筒形, 长 2. 4 — 2. 8 (—3.2) 厘米, 基部粗 3— 4.5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7 — 2. 7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狭倒 卵形, 顶端啮 蚀状、 微凹或 2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花 丝被疏 柔毛; 心皮 5, 子房 密被柔 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欽; 生草 坡或多 石跞山 坡上, 海拔 3500 — 46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稻城。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5b. 粗 裂宽距 翠雀花 (变种 ) var. latisectum W. T. Wang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 的末回 小裂片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宽 3 — 7 毫米。 产 贡山、 德饮; 生山 坡上, 海拔 3500 — 4700 米。 分布 于西藏 昌都。 46. 蓝 翠雀花 Delphinium caenileum J acq. ex Camb. ex Jacl (1844); 王女采 (1962); Munz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7). 46a. 蓝 翠雀花 (原 变种) var. caeruleuin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8 厘米, 密被 贴伏短 柔毛, 自基 部之上 分枝。 叶约 6 枚, 基生 或近 基生,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圆五 角形, 长 0.9 — 1.2 厘米, 宽 1.6 — 2 厘米, 基部心 形, 3 全裂, 中全 裂片宽 菱形, 3 深裂近 中脉, 中深 裂片不 分裂, 披针状 线形, 侧深裂 片有 1 小 裂片,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二回 2 深裂, 末 回裂片 披针状 线形, 叶面 密被贴 伏短 柔毛, 叶背 无毛; 叶柄长 1.6 — 3 厘米。 伞房 花序长 5.5~6.5 厘米, 有 1 一 2 花; 花梗长 5 — 5. 8 厘米, 密 被反曲 贴伏短 柔毛, 无或在 中部有 2 小 苞片; 小 苞片叶 状或线 形, 长 0.9 厘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狭倒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0.9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5 — 2. 6 厘米, 基部粗 3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5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 化雄蕊 瓣片倒 卵形, 2 浅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 无毛; 心皮 5, 子房密 被淡黄 色贴伏 柔毛。 花期 7 月。 产中甸 东旺;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35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甘肃。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46b. 粗距蓝 翠雀花 (变种 ) var. crassicalcaratum W. T. Wang et M. J. Wamock (1997). D. hamatum auct. non Franch. : Munz (1968) , p. p. 与蓝翠 雀花的 区别: 萼距 圆筒状 钻形, 稍长, 长约 2.8 厘米, 基部粗 3 — 4 毫米; 茎 除短柔 毛外还 混生长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茎高 5 — 9 厘米, 不分 枝或有 1 条 分枝。 基 生叶 少数, 有 长柄, 叶片 肾形, 长 7— 11 毫米, 宽 15— 19 毫米。 花 单生茎 顶端; 上萼 片 卵形, 长约 1.8 厘米, 宽 8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1.8 — 2 厘米。 花期 6 月。 特 产德饮 磨顶山 (Mt. Motingshan) ; 生于 多石砾 山坡, 海拔 4600 米。 47. 康定 翠雀花 图版 42: 1—4 
146  云南 植物志  Delphinium tatsienense Franch. ( 1893); Hand. -Mazz. (1939);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D. soo7imi7igense Chen (1948) .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80 厘米, 被 反曲短 柔毛, 上部 分枝。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具 长柄; 叶片 纸质, 五 角形, 长 3. 2 — 6. 2 厘米, 宽 4. 5 — 8. 5 厘米, 基部深 心形, 3 全 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二 至三回 细裂,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近 基部, 深 裂片二 至三回 细裂, 末回裂 片狭三 角形至 线形, 叶 面被短 柔毛, 叶 背被疏 柔毛; 叶柄长 5. 5 — 17 厘米。 上部 茎生叶 较小。 伞房 花序长 3 — 15 厘米, 有 3 — 12 花; 轴和 花梗密 被反曲 短 柔毛, 常混生 黄色短 腺毛; 苞片 线形; 花梗长 3 — 7. 5 厘米, 近 中部或 中部之 上有小 苞片; 小苞片 钻形, 长 3 — 3. 5 毫米; 萼片紫 蓝色, 外 面被短 柔毛, 上萼 片卵形 或椭圆 形, 长 1.1 一 1.4 厘米, 宽 0.6~0.7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 2. 5 厘米, 基部粗 2 — 3. 5 毫 米, 其他 萼片长 1 一 1.6 厘米; 花瓣不 分裂,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宽倒 卵形, 不 分裂、 微 凹或微 2 裂, 被黄色 髯毛; 雄蕊无 毛或花 丝被疏 柔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种 子 倒卵球 状四面 体形, 沿 纵棱有 狭翅。 花期 7 — 9 月。 产 巧家、 富民、 嵩明、 昆明、 丽江、 中甸; 生草 坡上, 海拔 2000 — 27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48. 硕片 翠雀花 Delphinium grandilimbum W. T. Wang et M. J. Wamock (1997). D. beesianum auct. non W. W. Smith : Munz ( 1967) , p. p.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2 — 22 厘米, 近 基部处 有反曲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1 一 2 枚, 具 长柄; 叶片薄 革质, 五 角形, 长 1.5 — 2. 7 厘米, 宽 3 — 5.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线形, 全 缘或每 侧各有 1 齿, 侧深裂 片不等 2 中裂, 小 裂片三 角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侧全裂 片不等 2 深裂, 1 一 2 回 细裂, 末回裂 片线形 或狭三 角形, 上面被 贴伏短 柔毛, 背 面有疏 柔毛; 叶柄长 3 — 13 厘米, 近 基部处 有反曲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茎生叶 1 一 2 枚, 较小。 伞房状 花序有 1 一 2 花; 苞片暗 紫色, 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顶端 长钻状 渐尖; 花梗长 2 — 6 厘米, 近 顶端处 有开展 柔毛和 黄色短 腺毛, 上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钻形, 长 5~6 毫米; 萼片 紫 蓝色, 外 面有疏 柔毛, 上 萼片狭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1.1 厘米, 距 钻形, 长 2. 5 — 3.1 厘米, 直, 基部粗 2.1 — 3 (—4) 毫米, 其他 萼片长 2. 4 — 3. 6 厘米; 花瓣全 缘, 无毛; 退化 雄蕊瓣 片斜倒 卵形, 长约 1.3 厘米, 顶端 微凹, 腹 面基部 之上密 被黄色 长 髯毛; 雄 蕊花丝 上部有 疏毛; 心皮 3, 子房 密被淡 黄色长 柔毛。 花期 8 — 9 月。 特 产丽江 Mt. Dyinaloko; 生于 莽子多 Muang-Nze- to —带的 高山草 地上。 49. 还亮草 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Hance (1868); 王文采 (1962); Munz (1967). 49a. 还亮草 (原 变种) 图版 44: 1—5 var. anthriscifolium D. caUeryi Franch . (1882); D. anthriscifolium var. calleryi (Franch. ) Finet et 
毛茛科  147  图版 44 1—5. 还亮草 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Hance var. anthriscifolium, 1. 蓬 下部和 直根, 2. 植株 上部, 3. 花鬼, 4. 退化 雄^, 5. 种子; 6—7. 卵箱 还亮草 D. anthriscifolium var. savatieri (Franch. ) Munz, 6. 退化 雄蕊, 7. 果序。 (李锡 畴绘) 
148  云 南植物 志  Gagnep. (1904). 一年生 草本。 茎高 25~60 厘米, 无 毛或上 部疏被 反曲短 柔毛, 分枝。 叶通 常为二 或三 回羽状 复叶, 最下部 茎生叶 在开花 时通常 枯萎; 叶片 草质, 菱状卵 形或三 角状卵 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羽片 2 — 4 对, 通常 对生, 狭 卵形, 羽状深 裂或近 全裂, 末回裂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叶背无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 15 厘米, 有 3 — 7 花; 轴和 花梗被 反曲短 柔毛; 基 部苞片 叶状, 其他 苞片披 针形或 披针状 钻形; 花梗被 0.4 — 1.2 厘米, 中 部有小 苞片; 小苞片 披针状 钻形, 长 2. 5 — 4. 5 毫米; 萼片 堇色或 紫色,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上 萼片狭 卵形, 长 0.6 — 1.2 厘米, 宽 0.2~0.4 厘米, 距 钻形, 长 0.5 — 2 厘米, 基部粗 2 — 3 毫米, 其他 萼片 0.6 — 1.5 厘米; 花瓣 无毛; 退化雄 蕊瓣片 斧形, 基部 截形, 2 裂; 雄蕊 无毛; 心 皮 3, 子房 被疏柔 毛或近 无毛。 种子 球形, 中部之 上有螺 旋状、 下 部有同 心的横 膜翅。 花期 3 — 5 月 。 产 盐津、 广南; 生于 草坡或 溪边, 海拔 560 — 1000 米。 自 广西、 广东 至河南 和山西 南部 广布。 全草供 药用, 治风 湿骨痛 等症。 49b. 卵瓣 还亮草 (变种 ) 图版 44: 6 — 7 var. savatieri (Franch. ) Munz (1967); 王文采 (1993). D . savatieri Franch. (1882) ; D. anth riscifolium var. caLLeryi auct. non ( Franch . ) Finet et Gagnep. : 王文采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退化雄 蕊瓣片 卵形,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2 浅裂 或近不 分裂。 产 镇雄、 大关、 文山、 西畴; 生于 灌丛、 林 边或疏 林中, 海拔 1400 — 1700 米。 自 广西、 广 东至陕 西南部 广布。 越 南北部 也有。 10. 星 果草属 Asteropyrum Drumm. et Hutch. 多 年生小 草本。 根状茎 很短, 生多数 细根。 叶为 单叶, 全部 基生, 有 长柄; 叶片圆 形或五 角形; 叶 柄盾状 着生, 基部 具鞘。 花茎 1 一 3; 苞片 对生或 轮生, 卵 形至宽 卵形。 花辐射 对称, 单生 于花葶 顶端; 萼片 5, 白色, 花 瓣状, 倒 卵形; 花瓣 5, 长约 为萼片 之半, 金 黄色,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下部具 细爪; 雄蕊 多数, 花 药宽椭 圆形, 花 粉散沟 型, 花丝狭 线形, 中部 以下微 变宽; 心皮 5 — 8, 离生, 完全 闭合。 瞢荚 果成熟 时星状 展开, 卵形, 几 革质, 顶端有 尖喙; 种子 多数, 小, 宽椭圆 球形, 棕 黄色。 2 种, 特产 于我国 云南、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及 广西。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片五 角形, 宽 4 一 14 厘米, 三 至五浅 裂或近 深裂, 叶柄通 常无毛 1. 裂叶 星果草 A. cavaleriei 2 (1) 叶片 圆形或 稍呈五 角形, 宽 2 — 3 厘米, 不分 裂或五 浅裂, 叶柄 密被倒 向柔毛 2. 草 A. peltatum 
毛茛科  149  1. 裂叶 星果草 五 角连, 鸭 脚黄连 (广西 ) Asteropynim cavaleriei ( Levi . et Vant. ) Drumm. et Hutch. (1920); Hand. -Mazz. (1939); 广西 中药志 (1959)*; Lauener et Green (1961);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Isopyrum cavaleriei Levi, et Vant. (1904); A . hederaefolium Schipcz. (1924) .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密生 许多黄 褐色的 细根。 叶 6 — 8; 叶片五 角形, 宽 4 一 14 厘米, 三 至五浅 裂或近 深裂, 顶端 急尖, 基部近 截形, 并常 在中央 具一浅 圆缺, 裂片三 角形,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浅波状 圆缺, 表面 绿色, 稀被 贴伏的 黄色短 硬毛, 背面淡 绿色, 叶柄长 9 一 15 厘米, 基 部具膜 质鞘。 花葶 2 — 4 条, 高 11 一 23 厘米; 苞 片生于 花下的 5 — 8 毫米处 ,卵形 至宽卵 形,' 长约 3 毫米, 近 互生或 轮生; 花直径 1.3 — 1.6 厘米; 萼 片椭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花瓣 长约为 萼片的 1/2, 瓣片近 圆形, 下部具 细爪; 雄蕊 比花瓣 稍长, 花药 黄色, 长约 1 毫米; 心皮 5 — 8。 瞢 荚果 卵形, 长达 8 毫米; 种 子椭圆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径约 1 毫米, 棕 黄色。 花期 5~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 东南部 (文山 ); 生林下 水边, 海拔 2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湖南西 部、 湖北 西南部 和广西 北部。 根 入药, 治 黄疸、 水肿。 2. 星果草 (图鉴 ) 图版 45: 1—7 Asteropynim peltatum (Franch. ) Drumm. et Hutch. ( 1920) ; Hand. -Mazz. (1931 ) ; 图鉴 (1972 广; 湖北 植物志 (197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Isopyrum peltatum Franch. (1885) * , (1888) . 多 年生小 草本。 根状 茎短, 生多条 细根。 叶 2 — 7 枚; 叶 片圆形 或近五 角形, 宽 1-3 (一 5) 厘米, 不分 裂或五 浅裂, 边缘具 波状浅 锯齿, 表面 绿色, 疏 被紧贴 的短硬 毛, 背面浅 绿色; 叶柄长 2 — 10 厘米, 密被倒 向的长 柔毛。 花葶 1—3 条, 高 2 — 12 厘 米, 基部粗 1 一 1.3 毫米, 疏被倒 向的长 柔毛; 苞片生 于花下 3 — 8 毫 米处, 卵形 至宽卵 形, 长约 3 毫米, 对生或 轮生; 花直径 1.2 — 1.5 厘米; 萼片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端 圆形, 具 明显的 3 — 5 条脉; 花 瓣长约 为萼片 之半, 瓣片 倒卵形 或近圆 形, 下部具 细爪; 雄蕊 11—18, 比花瓣 稍长, 花 药宽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心皮 5 — 8, 长椭 圆形, 顶端 渐狭成 花柱。 瞢荚果 卵形, 长达 8 毫米, 顶 端有一 尖喙; 种子 多数, 宽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棕 黄色, 具不 明显的 条纹, 边 缘近龙 骨状。 花期 4~6 月, 果期 6 — 7 月 。 产 西北部 (德 饮、 贡山、 维西 )、 西部 (景东 ) 和 东北部 (昭 通、 大关、 舞良、 缓 江); 生 林下阴 湿处、 岩 石上, 海拔 1500 — 36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和湖北 西部。 緬甸北 部、 不丹 也有。 
图版 45 星果草 Asteropyrum peltatum (Franch. ) Drumm. et Hutch. , 1 . 植株, 2. 花, 6. 心皮, 7. 聚 合果。 (王 凌绘)  粤片, 4. 花維, 5. 雄蕊, 
毛茛科  151  11. 拟楼 斗菜属 Paraquilegia Drumm. et Hutch. 多年生 草本。 根 状茎较 粗壮, 外皮黑 褐色。 叶 多数, 全部 基生, 为一 至二回 三出复 叶, 有 长柄, 叶 柄基部 扩大成 叶销, 其外围 有数层 老叶柄 残基; 叶 柄残基 密集呈 枯草丛 状, 质较 坚硬。 花葶 1 一 3 条, 直立; 苞片 对生或 互生, 倒披针 形至线 状倒披 针形。 花 单生, 辐射 对生。 萼片 5, 淡蓝 紫色或 白色, 花 瓣状, 椭 圆形; 花瓣 5, 小, 黄色, 倒 卵形 至长椭 圆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四, 基部浅 囊状; 雄蕊 多数,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花丝 丝形; 心皮 5, 花柱 长约为 子房之 半或近 等长, 胚珠 多数, 排成 二列。 瞢 荚果直 立或稍 展开, 顶端具 细喙, 表面有 网脉; 种子椭 圆状卵 球形, 褐 色或灰 褐色, 一侧生 狭翅, 光 滑 或有乳 突状的 突起。 约 3 种, 分布 于我国 西部; 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至 不丹、 蒙古、 中 亚及俄 罗斯西 伯利亚 地区。 我国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拟 楼斗菜 P. microphylla 可供 药用。 1. 拟 耧斗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6: 1—5 "龙木 丢律" (藏语 ), 巴 的朵蒿 (青海 ), 假 耧斗菜 Paraquilegia microphylla (Royle) Drumm. et Hutch. (1920) ; Ulbr. (1925) ; Hand. - Mazz. (1931); Mukerjee (1960); Hara (1966), (197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Isopyrum microphylla Royle ( 1839) * ; Franch. (1866); I . grandiflorum var. mi- crophylla (Royle) Finet et Gagnep. (1904). 根状茎 细圆柱 形至近 缍形, 粗 2 — "6 毫米。 叶 多数, 通 常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叶片轮 廓 三角状 卵形, 宽 2~6 厘米, 中央 小叶宽 菱形至 肾状宽 菱形, 长 5 — 8 毫米, 宽 5 — 11 毫米, 三 深裂, 每深 裂片再 2 — 3 深, 小裂片 披针形 至椭圆 状倒披 针形, 通常宽 1.5 — 2 毫米, 表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叶柄 细长, 长 2 — 13 厘米。 花葶 直立, 通常比 叶长, 长 3 — 15 厘米; 苞片 2, 生于 花下, 对生或 互生, 倒披 针形, 长 4 一 12 毫米, 基部 有膜质 的鞘; 花直径 1.3 — 4 厘米; 萼片蓝 紫色、 粉 紫色或 白色, 倒卵 形至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顶端近 圆形; 花 瓣倒卵 形至卵 状长椭 圆形, 长约 5 毫 米, 顶端 微凹, 下部浅 囊状; 花药长 0.8 — 1 毫米, 花丝长 5 — 8. 5 毫米; 心皮 5 ( — 8)。 朞荚果 直立, 连同 2 毫米 长的短 喙共长 10 — 14 毫米, 宽约 3 — 4 毫米; 种 子狭卵 球形, 长 1.3 — 1.8 毫米, 褐色, 一侧生 狭翅, 光滑。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月。 产西 北部、 中部及 东北部 (德 饮、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禄劝、 巧家 ); 生于 山坡岩 石上, 海拔 2600 — 39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甘肃西 南部、 青海、 新疆 西部。 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俄罗斯 西伯利 亚地区 也有。 枝、 叶 药用, 治 子宫出 血等症 (西 藏常用 中草药 ); 在 四川西 北部民 间用根 和种子 治乳 腺炎、 恶 疮痈疽 等症。 
15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6 1—5. 拟 楼斗菜 Paraquilegia microphyUum (Royle) Drumm. et Hutch. , 1. 植株 全形, 2. 花辦, 3. 雄蕊, 4. 聚 合果, 5. 种子。 (王 凌绘) 
毛茛科  153  12. 楼 斗菜属 Aquilegia L. 多年生 草本。 基 生叶为 二至三 回三出 复叶, 有 长柄, 叶 柄基部 具鞘; 小叶倒 卵形或 近 圆形, 中 央小叶 三裂, 侧面 小叶常 二裂; 茎生 叶通常 存在, 比基生 叶小, 有短 柄或近 无柄。 单 歧或二 歧聚伞 花序。 花辐射 对称, 中 等大或 较大, 美丽; 萼片 5, 花 瓣状, 紫 色、 堇色、 黄 绿色或 白色; 花瓣 5, 与萼片 同色或 异色, 瓣 片宽倒 卵形、 长方形 或近方 形, 罕近 缺如, 下部常 下延长 成距, 距直 或末端 弯曲呈 钩状, 稀 呈囊状 或近不 存在; 雄 蕊 多数, 花药椭 圆形, 黄 色或近 黑色, 花丝狭 线形, 上部 丝形, 中央有 1 脉; 退 化雄蕊 多数, 线 形至披 针形, 白 膜质, 位 于雄蕊 内侧; 心皮 5 (-10), 花 柱长约 为子房 之半, 胚珠 多数。 瞢荚 果多少 直立, 顶端有 细橡, 表面有 明显的 网脉; 种子 多数, 通常 黑色, 光滑, 狭倒 卵形, 有 光泽。 约 70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13 种, 分布于 西南、 西北、 华北及 东北。 云南有 1 种。 本 属有的 种类供 药用。 有的种 类根含 糖类。 本属植 物的花 美丽, 可供 观赏。 1. 直距 楼斗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47: 1-6 Aquilegia rockii Munz (1946)*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圆 柱形, 粗 1 厘米 左右, 分 枝或不 分枝, 外皮黑 褐色。 茎高 40 — 80 厘米, 径 3 — 4 毫米, 基 部被稀 疏的短 柔毛, 上 部密被 腺毛, 常 分枝。 基生叶 少数, 为 2 回三出 复叶; 叶 片宽达 20 厘米, 中央 小叶具 8 — 20 毫米的 细柄, 楔状倒 卵形, 长 2 — 3. 5 厘 米, 宽近 相等, 三裂近 中部, 侧 面小叶 的柄比 中央的 稍短, 小叶 片略不 对称, 二 深裂近 中 部处, 表面近 无毛, 基面只 近基部 处被短 柔毛; 叶柄长 6 — 20 厘米, 基 部变宽 成鞘。 茎生叶 2 — 3 枚或 更多。 花序含 1 一 3 花, 花下垂 或水平 展出; 苞片三 深裂; 花梗长 5 — 13 厘米, 密被 腺毛; 萼 片紫红 色或蓝 紫色, 开展, 长椭 圆状狭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7— 10 毫米, 顶端 渐尖; 花瓣 与萼片 同色, 瓣片长 1.5 — 3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顶端 圆 截形, 距长 1.6 — 2 厘米, 直 或末端 弯曲, 被短 柔毛; 雄 蕊比瓣 片短, 花药黄 褐色或 黑色, 长药 1 毫米; 退化 雄蕊白 膜质, 线 状长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心皮 直立, 密被 短 腺毛。 瞢 荚果长 1.5 — 2.1 厘米, 先端有 5 — 7 毫米 的宿存 花柱; 种子 黑色, 长约 2 毫 米, 具棱。 花期 5 — 8 月 , 果期 8 — 11 月 。 产 西部和 西北部 (大 理、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德钦 ); 生于林 中或山 坡 草地, 海拔 2700 — 36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和 四川西 南部。 13. 唐 松草属 Thalictnim L. 多年生 草本。 叶 为一至 数回三 出复叶 或羽状 复叶, 小叶常 3 裂, 稀不 分裂, 叶柄基 部展宽 成鞘, 常 具膜质 托叶。 花 序为简 单或复 杂的单 歧聚伞 花序, 复杂时 常呈伞 房状或 圆 锥状, 稀 为总状 花序, 或 花单生 于叶腋 并向顶 发育。 花 两性, 稀 单性; 萼片 4 一 5, 
154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47 1~6. 直距 楼斗菜 AquilegiarockiiMunz. ,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萼片, 4. 花辩, 5. 退化 雄蕊, 6. 聚 合果。 (王 凌绘) 
毛茛科  155  淡黄 绿色、 白色、 粉 红色或 紫色, 通常 早落, 稀 迟落; 雄, 蕊 多数, 稀 少数, 花 丝狭线 形、 丝形、 或上部 变宽呈 狭倒披 针形或 变粗呈 棒状, 花药 顶端钝 或有短 尖头; 心皮 2 — 20 (—68), 子房有 1 颗 胚珠, 花柱短 或长, 腹面有 不明显 的柱头 组织, 或柱头 组织明 显, 形成 明显的 柱头, 心 皮柄不 存在或 存在。 瘦果 无柄或 有柄, 卵 球形或 多少两 侧扁, 每侧 通常有 3 条 纵肋, 沿腹、 背缝 线有时 具翅。 约 200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 北 美洲、 南 美洲、 非洲。 我 国约有 70 种, 在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多数种 分布于 西南部 山区, 云 南约有 35 种, 6 变种, 2 变型。 金丝马 尾连、 多叶唐 松草、 高原唐 松草、 滇川唐 松草的 根含小 檗碱, 均可代 替黄连 药用。 偏翅唐 松草有 较大的 圆锥花 序和紫 色花, 早已 在欧洲 栽培供 观赏。 分种 检索表 1 (26) 花柱顶 部钩状 弯曲或 拳卷, 在腹面 有不明 显柱头 组织, 未形成 明显的 柱头。 2 (13) 茎 和小叶 背面有 短柔毛 (在 T. rostellatum, 小叶 背面近 无毛; 在 T. lecoyeri, 小叶 背面有 时近无 毛)。 3 (12) 小叶 纸质, 脉 在背面 隆起, 形成 明显的 脉网; 花 丝上部 狭倒披 针形, 比花 药宽或 稍窄。 4(5) 心皮 和瘦果 有短柄 • 9. 弯柱 唐松草 T. uncinulatum 5 (4) 心皮 和瘦果 无柄。 6 (7) 宿存花 柱长约 2.5 毫米 7. 微毛 唐松草 T. lecoyeri 7 (6) 宿 存花柱 较短, 长 0.7 — 1.2 毫米。 8 (9) 小 叶背面 被絹状 短柔毛 8. 須毛 唐松草 T. brevisericeum 9 (8) 小叶背 面被短 硬毛。 10 (11) 小 叶近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3. 5 — 5 厘米, 宽 3. 6 — 6. 2 厘米 3. 链叶 唐松草 T. scabrifolium 11 (10) 小叶正 三角状 卵形、 宽菱 形或近 圆形, 较小, 长 1.3 — 2. 2 厘米, 宽 1.5 — 2. 8 厘米 4. 云南 唐松草 T. yunnanense 12 (3) 小叶 草质,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花丝上 部近狭 线形, 比花药 明显窄 13. 小喙 唐松草 T. rostellatum 13 (2) 植 株全部 无毛。 14 (19) 花丝上 部狭披 针形, 比花 药宽或 等宽, 下部 丝形。 15 (16) 小叶宽 2. 2 — 4. 6 厘米; 心皮 3 — 5; 宿存 花柱长 0.3 — 0.6 毫米 •••••• 2. 鹤庆 唐松草 T. leve 16 (15) 小叶宽 1 一 2.2 (—2.9) 厘米; 心皮 (5 —) 8—15 (—22) ; 宿存 花柱长 0.6 — 2 毫米。 17 (18) 萼片长 2. 5 — 3 毫米; 瘦果 无柄, 斜椭 圆形, 宿存 花柱长 0.6 — 1 毫米 5. 爪哇 唐松草 T. javanicum 18 (17) 萼片长 3. 7 — 4. 2 毫米; 瘦果有 短柄、 纺 锤形, 宿存 花柱长 1.6 — 2 毫米 6. 澜沧 唐松草 T. lancangense 19 (14) 花 丝比花 药窄。 20 (23) 花 序多少 两叉状 分枝, 多 少呈伞 房状, 有稀疏 的花。 21 (22)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25—68 1. 叉枝 唐松草 T. saniculi forme 22 (21) 花丝 丝形, 顶部稍 变粗; 心皮 10~13 12. 思茅 唐松草 T. simaoense 
156  云南 植物志  :20) 花序 狭长, 似总状 花序。 〔25) 花柱 向腹面 弯曲; 瘦果 扁平, 新 月形, 心 皮柄长 1 一 2 毫米 … 14. 钩柱 唐松草 T. uncatum 〔24) 花柱 向背面 弯曲; 瘦 果稍两 侧扁, 近椭圆 球形, 心 皮柄不 存在, 如存 在时长 0.1~0.3 毫米 15. 狭序 唐松草 T. atriplex :1) 花柱 顶部不 钩状或 拳卷状 弯曲, 常在 腹面形 成明显 柱头, 或有时 花柱近 不存在 C :30) 花向顶 发育, 或 单生于 叶腋, 或组 成狭长 的总状 花序; 花 柱近不 存在, 柱 头极为 发育, 呈 箭头状 或宽三 角形; 花丝 丝形。 ;29) 花单生 于茎上 部叶腋 33. 石碌 唐松草 T. squamifenim :28) 花 组成顶 生的狭 长总状 花序, 苞 片小, 狭卵形 34. 高山 唐松草 T. alpinum [21) 花离顶 发育, 组成简 单或复 杂的单 歧聚伞 花序, 当为 复杂类 型时, 常 呈伞房 状或圆 锥状。 ;50) 茎、 小叶 或心皮 被毛。 ' ;33) 茎 和小叶 无毛, 心皮被 短腺毛 10. 矮 唐松草 T. pumilum ;32) 茎和小 叶有毛 (在 T. smithii, 茎 无毛; 在 T. wangii, 小叶背 面有时 近无毛 )。 :35) 小 叶背面 被灰白 色分枝 的短毛 31. 星毛 唐松草 T. cirrhosum :34) 小 叶背面 的毛不 分枝。 :39) 小 叶两面 有毛, 上面有 极短的 腺毛。 :38) 枝 条和叶 轴上的 毛长达 0.05 毫米; 心皮 1 一 3, 柱头细 钻形, 无翅 24. 粘 唐松草 T. viscosum :37) 枝 条和叶 轴上的 毛长约 0.2 毫米; 心皮 4 一 8, 柱头 狭三角 形或三 角形, 有狭翅 25. 金丝 马尾连 T. glandulosissimum ;36) 小 叶上面 无毛, 背面 有毛。 ;41) 花单性 35. 鞭柱 唐松草 T. smithii :40) 花 两性。 〔43) 花序有 1 一 2 朵稀 疏的花 16. 丽江 唐松草 T. wangii :42) 花序圆 锥状, 有较 多花。 . :45) 叶 鞘有宽 2. 5 — 5 毫 米的膜 质翅; 花柱 细钻形 或鞭形 35. 鞭柱 唐松草 T. smithii :44) 叶鞘有 狭翅或 无翅; 柱 头三角 形或长 圆形。 :47) 柱头有 宽翅, 呈正三 角形; 瘦果 扁平, 无翅, 有短毛 32. 腺毛 唐松草 T. foetidam ;46) 柱头无 翅或有 狭翅。 :49) 柱 头狭长 圆形, 无翅; 瘦果 扁平, 沿腹、 背 缝线有 狭翅, 有 短毛; 小叶 草质, 背面无 白粉, 脉平 29. 滇川 唐松草 T. finetii :48) 柱 头狭三 角形, 有 狭翅; 瘦 果稍两 侧扁, 无翅, 无毛; 小叶薄 革质, 背面有 白粉, 脉在上 面 下陷, 在下 面隆起 30. 高原 唐松草 T. cultratum :31) 植 株全部 无毛。 :54)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狭长, 似总状 花序; 小叶 草质, 脉平。 :53) 萼 片长约 1.5 毫米; 宿存花 柱和柱 头长约 0.3 毫米, 柱头 无翅; 果梗向 下反曲 20. 芸香叶 唐松草 T. rutifolium :52) 萼片长 3 — 4 毫米; 花 柱近不 存在, 宿存柱 头长约 1.2 毫米, 有 狭翅; 果梗 近直展 21. 白茎 唐松草 T. leuconotum :51) 复 单歧聚 花序伞 房状, 似 伞形花 序或圆 锥状。 :62) 花 丝上部 狭倒披 针形, 比花 药宽或 等宽。 :59) 心皮 和瘦果 无柄。 
毛茛科  157  57 (58) 心皮 有明显 花柱, 无柱头 2. 鹤庆 唐松草 T. leve 58 (57) 心 皮几无 花柱, 有明 显柱头 17. 网脉 唐松草 T. reticulatum 59 (56) 心皮和 瘦果有 细柄, 花 柱近不 存在, 柱头 明显。 60 (61) 小叶 盾形; 花序伞 房状; 瘦 果长约 4.5 毫米 18. 盾叶 唐松草 T. ichangense 61 (60) 小 叶不为 盾形; 花序 似伞形 花序; 瘦 果长约 1.8 毫米 …… 19. 小果 唐松草 T. microgynum 62 (55) 花丝狭 线形或 丝形, 比花 药窄。 63 (64) 叶均 茎生, 为具 3 枚 小叶的 一回三 出复叶 22. 帯枝 唐松草 T. virgatum  64 (63) 叶通常 基生并 茎生, 为三 或四回 近羽状 复叶, 有多 数小叶 C 65 (66) 小叶长 1.5 — 4 毫米; 瘦果 扁平, 每侧有 1 条 纵肋, 沿腹、 背缝线 有狭翅 23. 小叶 唐松草 T. elegans 66 (65) 小 叶长在 6 毫米 以上; 瘦 果稍两 侧扁, 在偏翅 唐松草 明显两 侧扁, 但 也未达 扁平的 程度, 在 每侧有 3 条纵肋 (只在 T. tenuisubulauim, 瘦果特 征尚不 详)。 67 (68) 花单性 35. 鞭柱 唐松草 T. smithii 68 (67) 花 两性。 69 (70) 萼片 紫色, 长 6 — 11 毫米, 通常 迟落; 瘦果 沿腹、 背缝线 有狭翅 26. 偏翅 唐松草 T. delavayi 70 (69) 萼片 白色、 绿白色 或淡黄 绿色, 长 3 — 4. 5 (-8) 毫米, 通 常早落 。 71 (74) 花药顶 端钝, 无短 尖头; 小叶 草质。 72 (73) 花梗长 1.4 一 1.6 厘米; 萼片长 7 — 8 毫米; 心 皮有长 2.2 毫 米的细 钻形长 花柱, 无 柱头… 11. 钻柱 唐松草 T. tenuisubulatum 73 (72) 花 梗长达 3.5 厘米, 丝形; 萼片长 3 — 4 毫米; 心皮 的花柱 极短, 长约 0.2 毫米, 柱 头狭长 圆形, 长 0.4—0.8 毫米 27. 毛发 唐松草 T. trichopus 74 (71) 花药顶 端有短 尖头。 75 (76) 小叶 草质, 背面无 白粉, 脉在上 面平, 在背面 不明显 隆起; 瘦果 无柄, 纺達形 28. 多叶 唐松草 T. foliolosum 76 (75) 小叶薄 革质, 背面有 白粉, 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瘦 果常有 短柄, 半 倒卵形 30. 高原 唐松草 T. cultratum 1. 叉枝 唐松草 Thalictrum saniculiforme DC. (1824); Lecoy. (1885); 王文采 (1957);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18 — 32 厘米, 自 下部或 中部近 两叉状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为 二至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宽倒卵 形或菱 状宽倒 卵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3 — 2. 3 厘米,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偶尔浅 心形, 3 浅裂, 边 缘有少 数圆或 钝齿, 脉 在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4. 5 — 13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花 序二至 三回不 等叉状 分枝, 有少 数花; 苞 片小, 椭 圆形; 花梗长 1.5 — 2. 3 厘米; 萼片 4, 白色, 脱落, 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3 — 4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 有小短 尖头; 心皮 25 — 68。 瘦果 无柄, 两 侧扁, 长椭 圆形, 长约 4.8 毫米, 每侧 有 3 条 纵肋, 宿 存花柱 钻形, 长约 2.2 毫米, 近顶 端钩状 弯曲。 花期 7 月。 产 凤庆; 生于草 坡上或 林中, 海拔 2300 — 2500 米。 分布 于我国 西藏南 部和东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158  云 南植物 志  2. 鹤庆 唐松草 Thalictrum leve (Franch. ) W. T. Wang (1993). T. scabri folium Franch. var leve Franch.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约 60 厘米, 自 中部起 分枝。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为二 或三回 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肾形、 近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1.7 — 2. 8 厘米, 宽 2. 2 — 4. 6 厘米, 基部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 缘有粗 圆齿, 脉 在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6 — 10 厘 米, 基部有 狭鞘。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伞 房状,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2 — 6 毫米; 萼片 4, 白色, 长 圆形, 长约 2.6 毫米, 早落; 雄蕊长 3 — 4. 2 毫米, 花 丝上部 倒披针 形, 比花 药宽, 下部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0.7~0.9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3 — 5。 瘦 果 无柄, 纺 锤形, 长 2. 6 — 3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 花柱长 0.3"0.6 毫米, 直或 顶 端钩状 弯曲。 花期 7 — 8 月。 特产 鹤庆; 生于松 栎林间 草地, 海拔 1900 米。 3. 糙叶 唐松草 Thalictrum scabrifolium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茎高约 70 厘米, 和 叶柄、 小 叶柄均 被极短 的柔毛 (毛 长约 0.1 毫米 ), 上部 分枝。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近圆 形或圆 卵形, 长 3. 5 — 5 厘米, 宽 3. 6 — 6. 2 厘米, 基部浅 心形或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 有圆或 钝齿, 上面 被极短 的毛 (毛 长约 0.1 毫米 ), 下 面在隆 起的脉 网上被 微硬毛 (毛长 0.1"0.4 毫米 ); 叶柄 长 8 — 13 厘米, 基部具 狭鞘。 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2.5~6 毫米, 有 极短的 柔毛; 萼片 4, 圆倒 卵形, 长 2 — 2. 2 毫米, 外面 近顶端 处有短 柔毛, 早落; 雄蕊 多数, 长 1.9 一 3. 6 毫米, 无毛, 花丝上 部倒披 针形, 比花 药宽, 下部 丝形, 花药 长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10 — 15。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纺 锤形, 长 2. 2 — 2. 8 毫米, 被 极短的 柔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花 柱长约 0.7 毫米, 上 部钩状 弯曲。 花期 8 — 9 月。 特产 鹤庆。 4. 云南 唐松草 图版 48: 4 — 6 Thalictrum yunnanense W. T. Wang (1994). 4a. 云南 唐松草 (原 变种) var. yunnanense T. scabrifolium auct. non Franch. : 中国 植物志 (1979). 基高 25 — 40 厘米, 疏被 极短的 柔毛, 变 无毛, 上部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为 二或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或 草质, 正 三角状 卵形、 宽菱 形或近 圆形, 长 1.3 — 2. 2 厘米, 宽 1.5 — 2. 8 厘米, 基 部浅心 形或宽 模形,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圆齿, 两 面在脉 网上 有长约 0.1 毫 米的微 硬毛, 背面在 隆起的 基出脉 上有长 0.2~0. 3 毫米的 硬毛; 叶 柄长 5. 5 — 7 厘米, 与小叶 柄均被 极短的 柔毛。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伞 房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0.7 — 2 厘米, 有短 腺毛; 萼片 4, 白 绿色, 早落, 长 圆形, 长约 3.5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花 丝上部 狭倒披 针形, 比花药 稍窄, 下部 
毛茛科  159  图版 48 1—3. 销毛 唐松草 Thalictrum brevisericeum W. T. Wang et S. H. Wang, 1. 花枝, 2. 雄蕊, 3. 瘦果; 4~6. 云南 唐松草 T. yunnanense W. T. Wang, 4. 花枝, 5. 雄蕊, 6. 瘦果。 (王 凌绘) 
160  云 南 植 物 志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有 极小的 尖头; 心皮 11 一 40, 花柱长 0.6 —" 0.8 毫米, 拳 卷状。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长椭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疏被短 腺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 花柱长 0.8—1 毫米, 顶端 拳卷。 花期 7 — 8 月。 特 产云南 宾川和 昆明; 生山地 草坡, 海拔约 2000 米。 4b. 滇南 唐松草 (变种 ) var. austroyunnanense Y. Y. Qian (1997).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花柱 较长, 长 0.8 — 1.3 毫米, 直, 只在顶 端钩状 弯曲。 小叶宽 菱 形或近 圆形, 长达 2.9 厘米, 宽达 4 厘米。 特产 澜沧; 生 于山坡 林下, 海拔 2000 米。 5. 爪哇 唐松草 Thalictrum javanicum Bl. (1825);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 Lecoy. (1885);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1931) ; Lauener et Green (1961);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20 —) 50 — 100 厘米, 中 部以上 分枝。 茎生叶 为三至 四回三 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倒 卵形、 椭 圆形、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8 — 2. 5 厘米, 宽1一2.2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 脉在 背面隆 起, 脉网 明显; 叶 柄长达 5.5 厘米。 花序近 二歧状 分枝, 伞房 状或圆 锥状, 有少 数至多 数花; 花梗长 3 — 7 (—10) 毫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雄 蕊 多数, 长 2 — 5 毫米, 花丝上 部倒披 针形, 比花药 稍宽,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0.6—1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8 — 15 (— 22)。 瘦果 无柄, 两 侧扁, 斜椭 圆形, 长 2 — 3 毫 米, 每侧有 2 — 3 条 纵肋, 宿存 花柱长 0.6 — 1 毫米, 顶端 拳卷。 花期 4 一 7 月。 产 镇康、 、庐 水、 剑川、 维西、 碧江、 德钦、 中甸、 丽江、 永善、 巧家、 屏边; 生林 边、 灌 丛中、 草 坡上或 溪边, 海拔 1500 — 36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甘肃 南部、 湖北 西部、 贵州、 江西、 浙江 西部、 台湾、 广西和 广东的 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 斯 里兰卡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6. 澜沧 唐松草 Thalictrum lancangense Y. Y. Qian (1997).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17 — 70 厘米, 分枝。 基 生叶有 长柄, 为 一至二 回三出 复叶, 茎中 部叶有 短柄, 为 二至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近 圆形, 稀倒 卵形, 长 0.7 — 2. 2 厘米, 宽 0.7 — 2. 9 厘米,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稀宽 楔形, 3 浅裂, 边缘有 圆齿, 脉在 两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具多 数花; 花梗长 4. 5 — 15 毫米; 萼片 4, 白色, 脱落, 倒 卵形, 长 3. 7 — 4. 2 毫米; 雄蕊 多数, 花 丝上部 倒披 针形, 与花药 等宽,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1 一 1.2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5 —) 9 一 15。 瘦果有 短柄, 纺 锤形, 长 2 — 3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 花柱长 1.6 — 2 毫米, 顶端 钩状 弯曲。 花期 7 月。 特产 澜沧; 生 山坡疏 林下, 海拔 2000 米。 
毛茛科  161  7. 微毛 唐松草 Thalictrum lecoyeri Franch. (1889); 王文采 (1993). T. javanicum Bl. var. puberulum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30 — 100 厘米, 与 叶柄、 小 叶柄均 被极短 的柔毛 (毛 长约 0.1 毫米 ), 分枝。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为二或 三回三 出或三 出羽状 复叶; 小叶 纸质, 圆倒 卵形、 圆 菱形、 倒卵 形或扁 圆形, 长 0.6 — 2. 2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基部浅 心形、 圆 形或宽 楔形, 明显或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圆齿, 上面 无毛, 背面在 隆起的 脉网上 疏被短 毛或近 无毛; 叶 柄长达 7.5 厘米, 有 狭鞘。 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通常有 极短的 柔毛; 萼片 4, 淡 绿色, 早落, 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外 面有稀 疏极短 的毛; 雄蕊 多数, 长 4 一 6. 5 毫米, 无毛, 花 丝上部 狭倒披 针形, 比花药 宽,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0.6- "0.8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9 一 28。 瘦果 无柄, 两 侧扁, 新 月形, 长约 4 毫米, 有极短 的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花 柱长约 2.5 毫米, 无毛, 顶端 拳卷。 花期 7 — 8 月。 产 凤庆、 洱源、 维西、 德钦、 中甸、 丽江、 鹤庆、 昆明、 巧家; 生于 林边、 草坡 上、 灌 丛中或 沟边, 海拔 200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西部。 8. 捐毛 唐松草 图版 48: 1—3 Thalictrum brevisericeum W. T. Wang et S. H. Wang (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70 — 100 厘米, 被短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中 部茎生 叶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近 圆形或 菱状宽 卵形, 长 1 一 4. 4 厘米, 宽 0.8 — 4. 8 厘米, 基部圆 形、 宽楔 形或浅 心形, 3 浅裂, 边 缘有小 牙齿, 上面几 无毛, 背面 在隆起 的脉网 上被短 柔毛; 叶柄长 3. 5 — 6. 5 厘米, 与 小叶柄 和花梗 均被短 柔毛。 复单 歧聚伞 花序圆 锥状, 不等 二叉状 分枝,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4 一 7 毫米, 被短 柔毛; 萼片 4, 淡 紫色, 早落,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多数, 长 2. 5 — 5 毫米, 无毛, 花 丝上部 狭倒披 针形, 比花药 稍窄, 下部近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顶端 钝; 心皮 8 — 16。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狭椭 圆形, 长约 3.2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1.2 毫米, 顶端 拳卷。 花期 6 月。 产 维西; 生 于山地 林边, 海拔 1900 — 2300 米。 分布于 甘肃和 陕西的 秦岭。 9. 弯柱 唐松草 Thalictrum uncinulatum Franch. (1885); Finet et Gagnep. (1903);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植 物志;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 陵山地 区维管 植物检 索表 (1995). 茎高 50 — 80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上部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下 部茎生 叶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形或 菱状倒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7 — 3. 4 厘米, 基部心 形或 圆形,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 上面近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并有 隆起的 明显脉 网; 叶 柄长达 7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复单 歧聚伞 花序圆 锥状,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1.5 — 3.5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白色, 早落, 椭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外面有 少数短 
162  云 南植物 志  毛或近 无毛; 雄蕊 多数, 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丝 上部倒 披针状 线形, 与 花药等 宽或稍 窄,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 端纯; 心皮 6 — 8。 瘦果有 短柄, 稍两侧 扁, 狭椭 圆形, 长 2 — 2. 2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拳 卷。 花期 7 月。 产 大关; 生 于山坡 石上。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西部、 湖北 西部、 陕西和 甘肃的 南部。 10. 矮 唐松草 Thalictrum pumilum Ulbr. (1913). 茎高约 20 厘米, 在基 部之上 有少数 分枝, 无毛。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无毛; 小叶 薄 纸质或 草质, 心状宽 卵形, 长 0.9 — 1.5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基部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 缘有少 数圆齿 (齿 顶端截 形或截 状圆形 ), 脉上面 隆起, 背面 隆起, 形 成明显 脉网, 小 叶柄长 5. 5 — 16 毫米, 纤细; 叶 柄长约 1.8 厘米。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1— 2 花, 无毛; 萼片 5,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近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毫米, 顶端 急尖, 有 3 条脉; 雄蕊 10 — 12, 花丝 棒状, 花 药狭长 圆形, 顶 端钝; 心皮 6, 有短柄 和长花 柱。 瘦果 有柄, 斜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每侧有 3 条细 纵肋, 疏被 白色短 腺毛, 宿 存花 柱长约 2 毫米, 稍 弯曲, 柄长 1 毫米。 特产 东川。 11. 钻柱 唐松草 Thalictrum tenuisubulatum W. T. Wang (1982).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约 40 厘米, 分枝。 叶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倒 卵形、 宽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6—1.8 厘米, 宽 0.7—1.4 厘米,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3 浅 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或 全缘, 脉平; 叶柄 基部有 短鞘。 单 歧聚伞 花序有 1 一 2 花; 花梗 长 1.4 一 1.6 厘米; 萼片 4, 白色, 脱落, 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雄蕊 多数, 花 丝狭线 形或近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1.8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5, 子房紡 锤形, 长约 1.8 毫米, 花柱细 钻形, 长约 2.2 毫米, 直。 花期 6 月。 特产 腾冲, 狼 牙山; 生于针 阔混交 林中, 海拔 3350 米。 ' 12. 思茅 唐松草 Thalictrum simaoense W. T. Wang et G. Zhu (1996).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9 一 15 厘米, 在基 部之上 或近中 部叉状 分枝。 基 生叶为 二回三 出 复叶; 小叶薄 纸质, 圆 卵形、 肾 形或近 心形, 长 0.9 — 1.8 厘米, 宽 1 一 2. 8 厘米, 基 部心 形或浅 心形, 不明显 3 — 5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圆齿, 脉 在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 柄长 1.8 — 3. 8 厘米。 茎生叶 1 一 2, 似基 生叶, 较小。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2 (—3) 花; 花梗长 1.7 — 2. 2 厘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宽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4. 2 — 5 毫 米; 雄蕊 9 一 15, 长 3. 5 — 4 毫米, 花丝 丝形, 顶端稍 变粗,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 米, 顶 端有不 明显短 尖头; 心皮 10 — 13。 瘦果 无柄, 两 侧扁, 坊 键形, 长约 1.9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花 柱长约 1.2 毫米, 顶 端钩状 弯曲。 特产 思茅; 生于 山地陡 崖上, 海拔 2000 米。 13. 小喙 唐松草 Thalictrum rostellatum Hook. f. et Thorns. (1855); Finet et Gagnep. (1903); 中国 
毛 茛 科  163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40 — 60 厘米, 有极短 的柔毛 (毛 长约 0.1 毫米 ), 分枝。 基生叶 和最下 部茎生 叶在 开花时 枯萎。 其 他茎生 叶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5 — 1.2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圆截 形或浅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有 少数 圆齿, 上面 无毛, 背面近 无毛,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3. 3 厘米, 基部有 短鞘。 复单歧 聚伞花 序有少 数稀疏 的花; 花梗长 3 — 12 毫米, 有 极短的 柔毛, 或变无 毛; 萼片 4, 白色, 早落,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雄蕊 8—12, 长 2.5— 3 毫米, 无毛, 花丝 丝形, 上部稍 变宽,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4 一 7。 瘦果有 短柄, 两 侧扁, 斜 长椭圆 形或新 月形, 长约 4.5 毫米, 两端 渐狭, 有 稀疏极 短 的毛, 变 无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皮 柄长约 0.6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2.5 毫米, 顶 部钩状 弯曲。 花期 5 — 8 月。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生 于山地 林中或 沟边。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14. 钩柱 唐松草 Thalictriim uncatum Maxim. (1890);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45 — 90 厘米, 上部 分枝。 下部茎 生叶为 四或五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楔 状倒卵 形或宽 菱形, 长 0.9 — 1.3 厘米, 宽 5 — 7 (—10) 毫米, 基 部宽楔 形或 圆形, 3 浅 裂或有 3 齿,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柄 长约达 7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狭长, 似总状 花序; 花梗长 2 — 4 毫米, 果期稍 增长; 萼片 4, 淡 紫色, 早落,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雄蕊约 10, 长约 7 毫米, 花丝 上部狭 线形,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1.8 — 2. 2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6 — 12。 瘦果 有柄, 扁平, 半 月形, 长 4 一 5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 皮柄长 1 一 2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2 毫米, 顶端 拳卷。 花期 5 — 7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石上、 灌 丛中或 林下, 海拔 3500 — 37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1^. 狭序 唐松草 Thalictriim atriplex Finet et Gagnep. (1903);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40 — 80 厘米, 上部 分枝。 下部茎 生叶有 长柄, 为四回 三出复 叶; 小叶 草质, 楔状倒 卵形、 宽菱 形或近 圆形, 长 0.8 — 2. 2 厘米, 宽 0.8 — 3 厘米, 基 部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3 浅裂或 深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脉 近平, 脉网不 明显; 叶 柄长约 12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中部 以上茎 生叶渐 变小, 具 短柄。 花序 顶生, 狭长, 似 总状 花序, 有稍密 的花;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萼片 4, 白色 或带黄 绿色, 早落, 椭 圆形, 长 2.5_3.5 毫米; 雄蕊 7—10, 长约 4 毫米, 花丝 上部细 棒状, 比花 药窄, 下部 丝形, 花 药宽长 圆形, 长约 0.7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4 一 5 (— 8)。 瘦果 无柄或 有极短 
164  云 南植物 志  柄, 扁卵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每侧有 2 — 3 条钝 纵肋, 心 皮柄存 在时长 0.1"0.3 毫 米, 宿存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拳卷。 花期 6 — 7 月。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 丛中、 林 边或疏 林中, 海拔 2500 — 38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16. 丽江 唐松草 图版 49: 1 一 3 Thalictrum wangii Boivin ( 1945); 中国 植物志 (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30 — 58 厘米, 有极短 腺毛, 分枝。 中 部茎生 叶有稍 短柄, 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圆 卵形、 圆菱 形或菱 状宽倒 卵形, 长 9一11 毫米, 宽 7 — 13 毫米, 基 部宽楔 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全 缘或有 1 一 2 圆齿, 上面 无毛, 背面 有极短 腺 毛或近 无毛, 脉在 背面稍 隆起, 脉网稍 明显; 叶柄长 0.8 — 3 厘米。 单 歧聚伞 花序顶 生, 有 1 一 2 花; 花梗长 7— 14 毫米, 有短 腺毛; 萼片 4, 白色, 早落, 狭椭 圆形, 长 约 5 毫米, 无毛; 雄蕊 多数, 长约 5.5 毫米, 无毛, 花丝 上部狭 线形或 狭倒披 针形, 比 花 药窄, 下部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4 一 7。 瘦果 有柄, 两 侧扁, 新 月形, 长约 4.5 毫米, 有极 短毛, 变 无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皮 柄长约 0.5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2 毫米, 直, 细 钻形, 腹 面上部 有宿存 狭线形 柱头。 花期 6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于山 地溪边 或松栎 林中, 海拔 2500 — 3700 米。 在 西藏察 隅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察瓦龙 唐松草 Thalictrum tsawarungense W. T. Wang et S. H. Wang 特产德 钦之北 的 西藏察 隅县察 瓦龙, 在亲 缘关系 上与丽 江唐松 草极为 相近, 但其 花只有 2 枚 心皮, 柱 头小, 椭 圆形, 瘦果 扁椭圆 球形, 不 扁平, 纵肋不 明显, 可 与丽江 唐松草 区别。 17. 网脉 唐松草 Thalictrum reticulatum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1931);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26 — 40 厘米, 分枝。 基生 叶为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宽倒 卵形、 宽菱 形或宽 卵形, 长 0.5 — 1.8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3 浅裂, 边缘 全缘或 有少数 圆齿, 脉 在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5. 5 — 7. 5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茎生叶 2 — 3, 较小, 具较 短柄。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伞 房状; 花梗长 3 — 7 毫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宽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3 — 4 毫米, 花丝上 部倒披 针形, 比花药 宽或近 等宽,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0.7 — 1 毫 米, 顶 端钝; 心皮 4—13。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狭椭圆 球形, 长 2 — 2. 7 毫米, 每侧 有 3 条 纵肋, 近无 花柱, 宿存柱 头小。 花期 6 — 8 月。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中 或松栎 林中, 海拔 1800 — 27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8. 盾叶 唐松草 Thalictrum ichangense Lecoy. ex Oliver (1888); Finet et Gagnep. ( 1903) ; Hand. 
毛茛科  165  图版 49 1—3. 丽江 唐松草 Thalictrum wangii Boivin, 1. 开 花植株 上部, 2. 雄蕊, 3. 瘦果; 4—8. 金丝 马尾莲 T. glandu- losissimum ( Finet et Gagnep. ) W. T. Wang et S. H. Wang var. glandulosissimum , 4. 植株 下部, 5. 花枝, 6. 粤 片, 7. 雄蕊, 8. 心皮。 (王 凌绘) 
166  云南 植物志  -Mazz.(1931); 图鉴 U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王文采 (1986); 广 西植物 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植 株全部 无毛。 根状 茎斜, 密生 须根, 须 根有纺 锤形小 块根。 茎高 20 — 30 厘米, 通常 分枝。 基 生叶为 二至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卵形、 宽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2 — 3.5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基部 盾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有 少数圆 钝齿, 脉平; 叶 柄长 5 — 12 厘米。 茎生叶 1 一 3, 渐 变小。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伞 房状, 有稀疏 分枝; 花梗长 0.3 — 2 厘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狭 卵形, 长约 3 毫米; 雄蕊约 14, 长 毫米, 花丝上 部倒披 针形, 比花 药宽, 下部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顶端 钝; 心皮 5 — 12。 瘦果有 细柄, 两 侧扁, 近镰 刀形, 长约 4.5 毫米, 每侧有 3 条细纵 肋, 心皮 柄长约 1.5 毫米, 近无 花柱, 宿存 柱头扁 球形, 小。 花期 8 — 9 月。 产 屏边、 砚山; 生于 山地林 下或石 崖上, 海拔 1300 — 1600 米。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浙江。 越 南北部 也有。 19. 小果 唐松草 Thalictrum microgynum Lecoy. ex Oliver (1886) ; Finet et Gagnep. (1903); 中国植 物志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T . scaposum W. E. Evans (1921) . 植 株全部 无毛。 须根有 斜倒圆 锥形小 块根。 茎高约 30 厘米, 上部 分枝。 基 生叶为 二或三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 楔状倒 卵形、 菱形倒 卵形或 菱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圆齿,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8 — 15 厘米。 茎生叶 1 一 2, 较小。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似 复伞形 花序, 有密集 的花; 花 梗长达 1.5 厘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狭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雄 蕊 15 — 20, 长 3. 5 — 6. 5 毫米, 花丝上 部倒披 针形, 比花 药宽, 下部 丝形, 花 药长圆 形, 长约 1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6 — 15。 瘦果有 细柄, 下垂, 稍两 侧扁, 近长 圆形, 长 约 1.8 毫米, 每侧有 3 条细 纵肋, 心皮 柄长约 1.2 毫米, 近无 花柱, 宿存 柱头扁 球形, 小。 花期 7 月。 产 福贡; 生于 石崖上 或多石 砾山坡 阴处, 海拔约 33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湖南西 北部。 缅 甸北部 也有。 20. 芸香叶 唐松草 Thalictrum rutifolium Hook. f. et Thorns. (1855); Finet et Gagnep. (1903);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25 — 50 厘米, 上部 分枝。 基生叶 和茎生 叶为三 至四回 近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楔状倒 卵形、 菱形、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3 — 8 毫米, 宽 2 — 7 毫米,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3 裂或不 分裂, 通常 全缘,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6 厘米, 基 部有 短鞘。 花序 狭长, 似总状 花序, 有多 少密集 的花; 花梗长 2 — 7 毫米; 萼片 4, 淡 紫色, 早落, 狭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雄蕊 4 一 18, 长 2— 3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 0.5 — 1.5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3 — 5。 瘦果 有柄, 倒垂, 稍两 侧扁, 半 
毛茛科  167  月形, 长约 5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皮 柄长约 1 毫米, 宿存花 柱和柱 头长约 0.3 毫 米, 反曲。 花期 6 月。 过去文 献记载 本种在 云南西 北部有 分布, 但 我们还 未看到 标本。 本种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甘肃, 在四 川西部 广布, 西南 达木里 一带。 锡金 也有, 据此猜 测在中 甸 可能有 分布。 21. 白茎 唐松草 Thalictrum leuconotum Franch.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1931);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 mairei Levi. (1909); Boivin (1945), p. p. excl. Yu 11686 et 14355.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50 — 100 厘米, 分枝, 多少被 白粉。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为三 回 三出或 近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圆 菱形、 楔 状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宽 4. 5 — 12 毫米,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全 缘或有 1 一 2 齿, 多少被 白粉,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10 厘米, 基部 具鞘。 花序 狭长, 似 总状花 序; 花梗长 3 — 10 毫米; 萼片 4, 淡黄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早落, 狭 卵形, 长 3 — 4 毫 米; 雄蕊 多数, 长 6 — 7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2 — 6。 瘦果 有柄, 两 侧扁, 狭倒 卵形, 长约 8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 皮柄长 约 1.2 毫米, 花 柱近不 存在, 宿 存狭长 圆形柱 头长约 1.2 毫米, 反曲。 花期 5 — 6 月。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会泽; 生于 山地草 坡上, 海拔 2500 —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青海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2. 帚枝 唐松草 图版 50: 1-5 Thalictrum virgatum Hook. f. et Thorns. (1855) ; Franch. ( 1889) ;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 1931 ) ; Lauener et Green ( 1961 )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virgatum var. stipitatum Franch. (1886); T. verticillatum Levi. (1909); T. englerianum Ulbr. (191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20"60 厘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均 茎生, 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小叶纸 质或薄 革质, 菱状 宽三角 形或宽 菱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8 — 2. 4 厘米, 基部 宽 楔形、 圆 形或浅 心形,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 脉 在两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1 一 5 毫 米或不 存在。 单 歧聚伞 花序顶 生或生 茎上部 叶腋, 有少 数花; 花梗长 0.8 — 1.8 厘米; 萼片 4 一 5,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脱落, 狭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雄蕊 10—16, 长 4 一 7 毫米, 花丝狭 线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8 — 2. 2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10 — 25。 瘦果有 短柄, 稍两 侧扁, 椭圆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每侧有 2 — 3 条 纵肋, 心 皮 柄长约 0.4 毫米, 花柱均 不存在 ,宿存 柱头狭 椭圆形 ,长约 0.3 毫米。 花期 6 — 8 月 。 产 镇康、 洱源、 宾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兰坪; 生 于林下 或林边 石上。 分 布于四 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23. 小叶 唐松草 Thalictrum elegans Wall, ex Royle (1838);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Finet et Gagnep. (190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168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50 1—5. 帚枝 唐松草 Thalictrum virgatum Hook. f. et Thorns. , 1. 植株, 2. 雄蕊, 3. 雌 蕊群, 4. 心皮, 5. 瘦果; 6—9. 毛发 唐松草 T. trichopus Franch. , 6. 果枝, 7. 雄蕊, 8. 心皮, 9. 瘦果。 (王 凌绘) 
毛茛科  169  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 '厂. samariferurn Boivin (1945). 茎高 20 — 90 厘米, 疏被极 短的毛 (毛 长约 0.1 毫米 ),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 叶在开 花 时通常 枯萎。 下部和 中部茎 生叶为 三至四 回羽状 复叶; 小 叶小, 纸质, 近 圆形、 圆卵 形、 倒 卵形或 菱状倒 卵形, 长和 宽均为 1.5 — 4 毫米, 基部 圆形、 浅 心形或 楔形, 3 浅 裂至 3 全裂, 有时不 分裂, 边缘 全缘, 无毛, 脉 在背面 平或稍 隆起; 叶柄长 5 — 15 毫 米, 疏被极 短毛, 变 无毛。 花序 顶生, 圆 锥状; 花梗长 3. 5 -" 6. 5 毫米; 萼片 4,. 早落, 椭 圆形, 长约 2.6 毫米, 无毛; 雄蕊 6 — 12, 长 2. 8 — 4. 5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长圆 形, 长 0.8 — 1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6 — 20。 瘦果有 细柄, 扁平, 斜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无毛, 每侧中 央各有 1 条 纵肋, 沿背、 腹缝 线均有 狭翅, 心 皮柄长 3 — 4 毫 米, 花 柱近不 存在, 宿 存柱头 钻形, 长约 1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于 山地林 边或草 坡上, 海拔 3000 — 4000 米 C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24. 粘 唐松草 Thalictrum viscosum C. Y. Wu ex W. T. Wang et S. H.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约 60 厘米, 上部和 叶柄、 叶轴均 被极短 的腺毛 (毛 长约 0.05 毫米 ), 多 分枝。 中部 茎生叶 为三回 近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宽 卵形或 宽菱状 卵形, 长和 宽均为 6 — 11 毫 米, 基部 心形, 3 浅裂, 边缘全 缘或有 2 — 3 钝齿, 上面密 被极短 腺毛, 背 面有短 柔毛, 脉平, 不 明显; 叶 柄长约 2 厘米, 有 狭鞘。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3 — 4 花; 花梗长 3 — 14 毫米, 密 被极短 腺毛; 萼片 4, 白 色或淡 紫色, 脱落,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外 面有疏 柔毛; 雄蕊约 14, 长约 4 毫米, 无毛, 花丝狭 线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1 一 3。 瘦果无 柄或近 无柄, 狭卵 球形或 狭椭圆 球形, 长约 3 毫米, 密被 极短 腺毛, 宿存花 柱长约 1.2 毫米, 在其腹 面有钻 形宿存 柱头。 花期 7 — 8 月。 特 产丽江 虎跳涧 (模 式产地 ); 生于 河岸草 丛中, 海拔 1800 米。 25. 金丝 马尾莲 马尾连 (宾川 ) Thalictrum glandulosissimum ( Finet et Gagnep. ) W. T. Wang et S. H.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 • foetidum L. var. glandulosissimum Finet et Gagnep. (1903). 25a. 金丝 马尾连 (原 变种) 图版 49: 4—8 var. glandulosissimum 根状 茎短, 有 多数粗 须根。 茎高 60 — 85 厘米, 上部 有腺毛 (毛 长约 0.2 毫米 ), 分 枝。 叶为三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宽倒 卵形、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和 宽均为 0.7 — 1.6 厘米,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3 浅裂, 边缘 全缘或 有少数 钝齿, 表面密 被极短 腺毛, 背 面在脉 上背短 柔毛, 脉平, 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4 厘米, 基部有 短鞘。 花序圆 锥状, 分 枝有少 数花; 花 梗细, 长 0.3 — 2 厘米, 密被短 腺毛; 萼片黄 白色, 早落, 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外面 有少数 短毛; 雄蕊 多数, 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丝狭 线形或 丝形, 比 花 药窄,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有小短 尖头; 心皮 4 一 5。 瘦果 无柄, 稍两侧 
170  云 南植物 志  扁, 纺棰形 或狭卵 球形, 长约 3 毫米, 密被 短毛, 每 侧各有 2 — 3 条 纵肋, 花柱 近不存 在, 宿存柱 头狭三 角形, 长 1.2 毫米。 花期 6 — 8 月。 特产 大理、 宾川、 洱源;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2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须根深 黄色, 含小 檗碱, 在宾 川一带 当作马 尾黄连 收购, 可治 痢疾、 肠炎 等症。 25b. 昭通 唐松草 (变种 ) var. chaotungense W. T. Wang et S. H.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叶轴 上的毛 较长, 长达 0.4 毫米; 小叶 较大, 长和 宽均为 1.5 — 2. 5 厘米。 花药顶 端钝; 柱头 较宽, 三 角形。 特产 昭通; 生于 山地疏 林中, 海拔 1600 米。 根含小 檗碱, 可代 替黄连 药用, 在昭 通一带 当作马 尾黄连 收购。 26. 偏翅 唐松草 Thalictrum delavayi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1931); Laueneret Green (1961);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3). T . dipterocarpum Franch. ( 1886); T . delavayi var. parviflorum Franch. (1886); T. duclouxii Levi. (1909). 26a. 偏翅 唐松草 (原 变种) 图版 51: 1—6 var. delavayi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60 — 200 厘米, 分枝。 基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下 部和中 部茎生 叶为 三至四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圆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0.5 — 3 厘米, 宽 0.3 — 2. 5 厘米,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边缘 全缘或 有少数 牙齿, 脉 平或在 背面稍 隆起,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1.4 一 8 厘米, 基部 有鞘。 花序圆 锥状,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0.8 — 2. 5 厘米; 萼片 4 (一 5), 淡 紫色或 紫色, 迟落, 长椭 圆形、 椭圆 形或卵 形, 长 6 — 11 毫米, 宽 2. 2 — 5 毫米, 顶端 急尖或 微钝; 雄蕊 多数, 长 5 — 7 毫米, 花丝 近 丝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顶端有 短尖头 (长 0.1 — "0.4 毫米 ); 心皮 15 — 22。 瘦果具 短柄, 两 侧扁, 斜倒 卵形, 有时 稍镰状 弯曲, 长 5 — 8 毫米, 每侧有 3 条纵 肋, 沿背、 腹 缝线有 狭翅, 心 皮柄长 1 一 3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1 毫米, 腹面有 不明显 宿存 柱头。 花期 6 — 9 月。 产 镇康、 景东、 大理、 洱源、 剑川、 兰坪、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楚 雄、 昆明、 禄劝、 嵩明、 屏边; 生山地 林边、 沟边、 灌 丛或疏 林中, 海拔 1400 — 34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6b. 渐 尖偏翅 唐松草 (变种 ) var. acuminatum Franch. (188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王文采 (1993). 萼片 长椭圆 形或狭 卵形, 长 9.5—14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项端骤 渐尖。 花 药顶端 的 尖头长 0.1 — "0.2 毫米。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贡山;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中, 海拔 2000 — 3000 米。 分布于 
毛茛科  171  图版 51 1—6. 偏翅 唐松草 Thalictrum delavayi French, var. delavayi, 1. 基 生叶一 部分, 2. 花序, 3. 雄蕊, 4. 心皮, 5. 聚 合果, 6. 瘦果; 7 — 9. 角 药偏翅 唐松草 T. delavayi var. mucronatum (Finer et Gagnep. ) W. T. Wang et S. H. Wang. 7. 花, 8. 雄蕊, 9. 瘦果。 (王 凌绘) 
172  云南 植物志  四川 木里。 26c. 宽 萼偏翅 唐松草 (变种 ) var. decorum Franch. (1889); Hoof. f. in Curtis (1890);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 女 采 (1993). 萼片宽 卵形, 长 7 — 11 毫米, 宽 4. 8 — 7 毫米, 顶端 微钝。 花药 顶端的 尖头长 0.01—0.04 毫米。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 丛或疏 林中, 海拔 2500 —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稻城。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花 美丽, 可供 观赏, 已在欧 洲广为 栽培。 26d. 角 药偏翅 唐松草 (变种 ) 图版 51: 7—9 var. mucronatum ( Finet et Gagnep. ) W. T. Wang et S. H.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王文采 (1993). 萼片椭 圆形, 宽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6 — 9 毫米, 宽 3 — 7 毫米, 顶端 微钝。 花 药顶端 的 尖头长 0.9 — 1.5 毫米。 产 砚山; 生山地 林中, 海拔 10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27. 毛发 唐松草 图版 50: 6—9 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Boivin (1945); Laueneret Green (1961);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tenii Levi. (1909).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达 120 厘米, 上 部有长 分枝。 基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下 部茎生 叶为三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菱状 卵形、 卵形、 椭 圆形或 楔状倒 卵形, 长 0.8 — 2.1 厘米, 宽 0.6 — 1.6 厘米, 基部 圆形、 宽楔 形或浅 心形, 3 浅裂, 稀不 分裂, 边缘 全缘, 脉平, 脉网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8 厘米, 基部 有鞘。 花序圆 锥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1.4 一 3. 5 厘米; 萼片 4, 白色, 早落, 倒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雄 蕊长约 4.5 毫米, 花丝狭 线形或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3 — 2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2 — 5。 瘦果 无 柄或近 无柄, 椭圆球 形或新 月形, 长 3 — 3. 5 毫米, 每 侧约有 4 条 纵肋, 宿存 花柱长 约 0.2 毫米, 宿存柱 头狭长 圆形, 长 0.4~0.8 毫米。 花期 6 — 7 月。 产 凤庆、 漾濞、 宾川、 鹤庆; 生 山地灌 丛中, 海拔 1900 — 25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8. 多叶 唐松草 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 1818 ) , ( 1824 )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Finet et Gagnep. (1903);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高 90 — 200 厘米, 上 部有长 分枝。 中 部茎生 叶为三 回三出 或近羽 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菱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基 部浅心 形或 圆形,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 脉 平或在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有 狭鞘。 花序圆 锥状, 有多 数花;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萼片 4, 淡黄 绿色, 早落, 狭椭圆 
毛茛科  173  形, 长 3 — 4. 5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6 — 7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5 毫 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4~"6。 瘦果 无柄, 坊 锤形, 长约 3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花 柱长约 2.5 毫米, 腹面 有狭线 形宿存 柱头。 花期 8 — 9 月。 产 漾濞、 福贡、 碧江、 贡山、 屏边、 蒙自、 普洱、 思茅、 澜沧; 生 山地草 坡上、 林 边、 灌丛或 林中, 海拔 135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 根含小 檗碱, 可治 肝炎、 病疾 等症。 29. 滇川 唐松草 Thalictrum finetii Boivin (194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50 — 200 厘米, 变 无毛, 分枝。 基生 叶和最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茎 生 叶为三 或四回 三出或 近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菱状倒 卵形、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9 — 2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圆 形或圆 截形, 3 浅裂, 边 缘有少 数钝齿 或 全缘, 上面 无毛, 背面在 脉上有 短毛, 脉 在背面 稍隆起 或平; 叶 柄长约 2 厘米, 有 鞘。 花序圆 锥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0.4 — 1.8 厘米, 疏被 极短的 柔毛; 萼片 4 一 5, 白色 或淡绿 黄色, 脱落, 椭圆状 卵形, 长 4. 2 — 5 毫米, 外 面疏被 极短的 柔毛; 雄蕊多 数, 长约 6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7 — 14。 瘦果有 短柄, 扁平, 斜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有稀 疏极短 的毛, 每 侧各有 3 条 细 纵肋, 周围有 狭翅, 心皮 柄长约 0.4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1.1 毫米, 腹 面有狭 长圆形 宿存 柱头。 花期 7 — 8 月。 产 镇康、 大理、 维西、 碧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山地 草坡、 林边或 林中。 分 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根含小 檗碱, 可作黄 连的代 用品。 30. 高原 唐松草 Thalictrum cultratum Wall. (1831); Lecoy. (1885); Franch. (1889); Hand. -Mazz. (1931);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 deciternatum Boivin (1945); T • yiii Boivin (1945) . 植 株全部 无毛, 或茎上 部和叶 片背面 有稀疏 短毛。 茎高 35 — 80 厘米, 常多 分枝。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茎 生叶为 三至四 回羽状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稍 肉质, 菱状倒 卵形、 宽菱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4 毫米, 宽 3 — 14 毫米,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3 浅裂, 边缘 全缘或 有少数 牙齿, 上面脉 下陷, 背面有 白粉, 脉 隆起, 脉 网 明显;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花序圆 锥状; 花 梗细, 长 4 一 14 毫米; 萼片 4, 绿 白色, 脱落, 狭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雄蕊 多数, 长 6 — 8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2. 6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4 一 9。 瘦果无 柄或有 短柄, 稍两 侧扁, 半 倒卵球 形, 长约 3.5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心皮 柄存在 时长达 1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1.2 毫 米, 腹面有 狭三角 形宿存 柱头。 花期 6 — 7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维西、 碧江、 德饮; 生 于山地 草坡、 石上、 溪 边或疏 林中。 
174  云 南植物 志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根含小 檗碱, 可作 黄连代 用品。 31. 星毛 唐松草 Thalictnim cirrhosum Levi. (1909); Boivin (1945); Lauener et Green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王文采 (1984). 茎高 28 — 55 厘米, 上部 有极短 腺毛, 分枝。 茎下 部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中部 莲生叶 为三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纸质, 圆 菱形、 宽 菱形或 菱状倒 卵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基 部圆截 形或浅 心形, 3 浅裂, 边缘 全缘或 有少数 钝齿, 上面 无毛, 脉 下陷, 背 面在稍 隆的脉 网上密 被灰白 色短分 枝毛; 叶柄长 0.5 — 1 厘米。 花序圆 锥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5 — 10 毫米, 无毛; 萼片 4, 淡 黄色, 早落, 狭椭 圆形, 长约 4 毫 米, 外 面疏被 短毛; 雄蕊 多数, 长约 5.5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3 — 5。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斜椭圆 状倒卵 球形, 长约 3 毫 米, 无毛, 每侧有 3 条 纵肋, 宿存花 柱长约 1.2 毫米, 腹 面有钻 形宿存 柱头。 花期 6— 7 月。 产 大理、 昆明; 生 山坡灌 丛或多 石处, 海拔 2200 — 2400 米。 分布 于贵州 (威宁 )、 四川 (普格 )。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32. 腺毛 唐松草 Thalictnim foetidum L. (1753); Lecoy. (1885); Finet et Gagnep. (1903);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植 物志 (1985); 河北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30 — 90 厘米, 无 毛或幼 时有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分枝。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在开 花时枯 萎或不 发育。 中部 茎生叶 为三回 近羽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菱状宽 卵形、 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4 一 15 毫米, 宽 3. 5 — 15 毫米,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有时浅 心形, 明显 或 不明显 3 浅裂, 边缘全 缘或有 疏齿, 上面 无毛, 背 面在稍 隆起的 脉网上 有短柔 毛和短 腺毛; 叶 柄短, 有鞘。 花序圆 锥状, 有稀疏 的花; 花梗长 5 — 12 毫米, 通 常有短 柔毛和 短 腺毛; 萼片 5, 淡黄 绿色, 早落, 狭 卵形, 长 2. 5 — 4 毫米, 外面 常有疏 柔毛; 雄蕊 12—18, 长 4.5~6.5 毫米, 花丝 上部狭 线形, 下部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5—3.5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4 一 8。 瘦果 无柄, 两侧 扁平, 斜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有 短毛, 每 侧各有 3 条 纵肋, 近无 花柱, 宿存三 角状柱 头长约 1 毫米, 常 反卷。 花期 7 月。 产 德钦; 生 于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拔约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新疆、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蒙古、 亚洲 西部、 欧洲 也有。 33. 石砾 唐松草 Thalictnim squamifemm Lecoy. (1880), (188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cultratum Wall. var. tsangense Briihl (1896); T . glareosum Hand. -Mazz. (1925), (1931); Schlagint-weitella fumarioides Ulbr. (1929); S. gl areosa (Hand. - Mazz. )Ulbr. (1935). 
毛茛科  175  植 株全部 无毛。 茎 渐升或 直立, 长 6 — 20 厘米, 下部 埋在石 砾中, 在节处 有小鳞 片, 自露出 地面处 分枝。 中部茎 生叶有 短柄, 为 三至四 回羽状 复叶, 上 部茎生 叶渐变 小; 小叶近 无柄, 互 相多少 覆压, 薄 革质, 卵形、 三角状 卵形或 心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约 0.6 毫米, 边缘 全缘, 干时 反卷, 脉平, 不 明显; 叶柄 3 — 15 毫米, 有 狭鞘。 花单 生于上 部茎上 叶腋, 向顶 发育; 花梗长 1.5 — 20 毫米; 萼片 4, 淡黄 绿色, 脱落, 椭圆 状 卵形, 长 2.1 — 3 毫米; 雄蕊 10 — 20, 长约 6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8 — 2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4 一 6。 瘦果 无柄, 稍两 侧扁, 宽椭 圆形, 长约 3 毫 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无 花柱, 宿存箭 头状柱 头长约 0.8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德欽; 生山地 多石轹 山坡、 流 石滩、 河岸 砂地或 林边, 海拔 3700 — 44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青海 南部、 西藏 南部。 锡金 也有。 34. 高山 唐松草 Thalictnim alpinum L. (1753); Lecoy. (1885); 中国 植物志 (1979). 原变种 分布于 西藏、 新疆, 以 及亚洲 北部和 西部、 欧洲、 北 美洲。 34b. 直 梗高山 唐松草 (变种 ) 图版 52 var. datum Ulbr. (1929);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河北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esquirolii Levi, et Van. (1907); Hand.-Mazz. (1931); 昆明 民间常 用草药 (1970) ; T. tofieldioides Diels ( 1912 ) ; T. nudum Levi, et Van. ex Hand. -Mazz. (1931). 34bi. f. datum (原 变型) 植 株全部 无毛。 花葶高 (10 —) 20 — 30 厘米, 不 分枝, 有时具 1 分枝。 叶 数枚, 均 基生, 通 常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菱 状宽倒 卵形、 宽菱 形或扁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3 — 11 毫米,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3 浅裂, 边缘全 缘或有 疏齿, 背面粉 绿色, 脉在 上面稍 隆起, 在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1. 5 厘米, 基部有 狭鞘。 花序总 状, 长 8 — 14 厘米; 苞 片小, 狭 卵形; 花梗长 3 — 17 毫米, 斜上 展或上 部稍向 下弯, 在 果期直 上展; 萼片 4, 淡黄 褐色, 脱落,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雄蕊约 9, 长 8 — 11 毫 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 3 — 5。 瘦果无 柄, 稍两 侧扁, 长椭圆 球形, 长约 2.2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无 花柱, 宿存宽 三角形 柱 头长约 1 毫米。 产 丽江、 中甸、 碧江、 德欽; 生 于高山 草地、 陆 崖上、 林边或 林中, 海拔 2500 — 35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南部、 宁夏、 陕西 南部、 山西、 河北西 北部。 印度 北部、 锡金 也有。 34bii. 毛 叶高山 唐松草 (变型 ) f. puberulum W. T. Wang et S. H.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小叶 背面和 小叶柄 均被短 柔毛。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生草 坡上, 海拔 2500 — 3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图版 52 直 梗髙山 唐松草 Thalicmim alpinum L. var. datum Ulbr, 1. 开花 直株, 2. 雄^, 3. 心皮。 (王 凌绘)  志 云  6 7 
毛茛科  177  34c. 柄 果高山 唐松草 (变种 ) var. microphyllum ( Royle) Hand. -Mazz. (1931);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T. microphyllum Royle (1831). 花 梗在花 期和果 期均向 下弧状 弯曲。 心皮和 瘦果均 有短心 皮柄。 植 株全部 无毛。 花 葶不 分枝。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27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南 部。 锡 金一带 也有。 35. 鞭柱 唐松草 Thalictnim smithii Boivin ( 1945 ) ; 中国 植物志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茎高 30 — 90 厘米, 无毛, 通常 分枝。 基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下部莲 生叶为 三回羽 状 复叶; 小叶 草质, 宽菱 形或宽 卵形, 长和 宽均为 0.6 — 1.6 厘米,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3 裂, 边 缘有缺 刻状小 裂片或 少数小 牙齿, 上面 无毛, 脉稍 下陷, 背面沿 稍隆起 的中脉 和 侧脉有 稀疏短 毛或变 无毛;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无毛。 花序圆 锥状。 有多 数花; 花 两性或 单性, 雄 花和雌 花生于 不同植 株上; 萼片 4, 无毛, 脱落, 两性花 和雄花 的萼片 淡 绿色, 长椭 圆形, 长 2. 2 — 3 毫米, 雌 花萼片 较小, 带暗 紫色, 卵形, 长约 1.6 毫米; 雄蕊 10 — 16, 长约 6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2. 2 毫米, 顶端 有短尖 头; 两性花 的心皮 6 — 9 枚, 雌花 的心皮 10 — 20 枚, 均有细 钻形或 鞭形长 柱头。 瘦果无 柄, 卵 球形或 斜椭圆 球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每侧有 3 条钝 纵肋, 宿存 细钻形 花柱长 达 1.5 毫米。 花期 5 — 7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地 草坡或 林边, 海拔 2100 — 2400 米。 14. 人 字果属 Dichocarpum W. T. Wang et Hsiao 多年 生或一 般二年 生柔弱 草本, 具根 状茎。 叶 基生及 茎生, 或全部 基生, 为 鸟足状 复 叶或一 回三出 复叶, 具 叶鞘。 简 单或复 杂的单 歧或二 歧聚伞 花序; 苞片 三浅裂 至三全 裂。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萼片 5, 花 瓣状, 通常 白色, 罕淡黄 色或粉 红色,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花瓣 5, 金 黄色, 远比萼 片小, 具细长 的爪, 瓣片圆 形或倒 卵形, 罕为二 唇形或 漏 斗形, 顶 端全缘 微凹, 偶 三至四 浅裂。 雄蕊 5 — 25, 花丝 黄色, 狭 线形, 有一 条脉, 花粉 卵球形 或宽椭 圆形, 三沟 或散沟 花粉, 心皮 2, 长椭 圆形, 直立, 基部 合生, 胚珠 多数, 排成二 列着生 于腹缝 线上。 朞荚果 2, 倒卵状 线形至 狭长椭 圆形, 顶端具 细喙, 两 叉状或 水平状 展开; 种子圆 球形, 种皮 褐色, 具 网穴状 纹饰。 约有 16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部和喜 马拉雅 山区。 我国有 9 种, 分布于 秦岭以 南的亚 热带 地区。 云南有 5 种。 本属 中蕨叶 人字果 D. dalzielii 等数 种植物 在民间 药用。 
178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2) 茎生叶 存在, 对生, 下 部常有 1 单独着 生的叶 3 (4) 根状 茎短, 约 1 一 2 厘 米长; 小叶近 圆形或 扇形; 腺体 较小, 球形; 种 皮具网 状纹饰 1. 铁 线蕨叶 人字果 D. adiantifolium 4 (3) 根状茎 较长, 约 2 — 5 厘 米长或 更长; 小叶 卵形; 腺体圆 柱形, 并 向叶背 反折; 种皮 近光滑 2. 耳状叶 人字果 D. auriculatum 2 (1) 叶全部 基生; 叶 状苞片 几无柄 5 (6) 叶 3 枚 以上; 长 葶长, 15 — 28 厘米 7 (8) 腺体生 齿缘, 种 皮光滑 3. 蕨叶 人字果 D. dalzielii 8 (7) 腺 体生叶 背近齿 端处; 种 皮具规 则的疣 状突起 4. 粉背叶 人字果 D. hypoglaucum 6(5) 叶 1 枚; 花 葶短, 4~6 厘米 5. 麻栗坡 人字果 D. malipoense 1. 铁 线蕨叶 人字果 (分类 学报) 小花 人字果 (中 国植 物志、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台湾 人字果 Dichocarpum adiantifolium (Hook. f. et Thorns. ) W. T. Wang et Hsiao (1964); Tamura et Lauener (1968); D. Z. Fu (1988).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Isopyrum adiantifolium Hook, f . et Thorns. (1855), (1872); Drumm. et Hutch. (1920); Hara (1966) ; I . auriculatum Franch. (1897), non 1886; I . franchetii Finet et Gagnep. (1904)*; Drumn. et Hutch. (1920); /. adiantifolium var. arisanense Hayata (1911) ; I . arisanense ( Hayata ) Ohwi (1932); Liu et Hsieh (1976); D. franchetii (Finet et Gagnep. ) W. T. Wang et Hsiao (1964); Tamura et Lauener (1968);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arisanense (Hayata) W. T. Wang et Hsiao ( 1964) ; Tamura et Lauener (1968) ; 中 国植物 志 (1979). 根状茎 横走, 密 生多数 细根。 茎 1 一 5 条, 直立, 高 9 一 30 厘米。 茎生叶 少数, 在 花、 果 期存在 或有时 枯萎, 鸟足状 复叶; 叶片 草质, 长 1.5 — 4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中央指 片近扇 形或近 圆形, 长 6— 12 毫米, 宽 9一14 毫米, 中部 以上有 5 个圆 牙齿, 牙 齿顶端 微凹, 侧生 指片有 4 或 6 小叶, 不 等大, 近 扇形, 斜卵 形或近 圆形, 最大 的小叶 比中 央指片 略小; 叶柄长 2 — 7 厘米。 茎生叶 1 或不 存在, 似基 生叶, 有长达 4.5 厘米 的 叶柄。 复单 歧聚伞 花序长 5 — 11 厘米, 有 3 — 7 花; 花梗 纤细; 下 部苞片 叶状, 具细 柄, 上部 苞片无 柄或具 短柄, 3 至 5 全裂; 花小, 直径 4.2~6 毫米; 萼片 白色, 倒卵 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顶 端钝; 花瓣金 黄色, 长 1 一 1.2 毫米, 近 圆形, 顶端 微凹或 全缘, 爪与 瓣片近 等长或 略长; 雄蕊长 2 — 3 毫米, 花 药长约 0.3 毫米; 心 皮长约 3 毫米。 朞 荚果长 7 — 10 毫米, 倒人 字状广 叉开, 喙长约 0.5 毫米; 种子 7 — 8 粒, 圆 球形, 淡黄 褐色, 径约 1 毫米, 光滑。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 8 月。 产高黎 贡山、 景东、 镇康、 蒙自、 屏边、 广南、 永善、 绥江。 生 林下或 草地。 海拔 133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福建、 台湾。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北部 也有。 
毛茛科  179  2. 耳状叶 人子果 (分类 学报) 母猪草 (四川 ) Dichocarpum auriculatum ( Franch. ) W. T. Wang et Hsiao (1964); Tamura et Lauener (1968);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D. Z. Fu (1988). hopyrum auriculatum Franch. (1886); Finet et Gagnep. (1904)*; Drumm. et Hutch. (1920)* ; Hand.-Mazz . (1931); /. delavayi Franch. (1897); /. limprichtii Ulbr. (1922); Hand.-Mazz. (1939). 根状茎 横走, 黑 褐色, 质 坚硬, 生许多 细根。 基生叶 少数, 在 果期常 枯萎, 为二回 鸟足状 复叶; 叶片 革质, 长 4 一 7 厘米, 宽 3 — 4 厘米; 中央 一回指 片菱形 至等边 菱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2 — 2. 3 厘米, 中部以 上有浅 牙齿, 侧 指片有 2 小叶, 小叶不 等大, 上面 小叶斜 卵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1.1 一 1.5 厘米, 下面小 叶斜卵 圆形, 长 1 一 1.1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叶柄长 3 — 5 厘米。 茎生叶 2, 通常不 存在, 似基 生叶, 叶柄长 2 — 3 厘米。 复单 歧聚伞 花序长 5 — 12 厘米, 有 1 一 5 花; 下 部苞片 叶状, 最上部 的苞片 无柄, 小, 长约 3 毫米, 三 全裂; 花梗长 3 — 5 厘米; 花直径 1 一 1.7 厘米; 萼片 白色,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9 毫米, 宽 3 — 5. 5 毫米, 顶 端钝; 花瓣金 黄色, 长约 4 毫米, 宽 倒卵状 圆形, 长及 宽均约 1.5 毫米, 顶端 微缺或 全缘, 下部 有细长 的爪; 雄蕊约 20, 长 5~6 毫米, 花 药宽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瞢荚 果狭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 米, 顶端 急尖, 具长约 2 毫米的 细喙; 种子 8 — 9 粒, 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黄 褐色, 光滑。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月。 产 滇东北 (彝 良、 大关、 绥江 )。 生 于林下 水边或 石上, 海拔 1500 — 2050 米。 分布 于 四川、 湖北。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东 北部。 全草 药用, 止咳 化痰, 治母 猪疯。 3. 蕨叶 人字果 (分类 学报) 岩 黄连、 水黄连 Dichocarpum dalzielii (Drumm. et Hutch. ) W. T. Wang et Hsiao (1964) ; Tamura et Lauener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D. Z. Fu (1988); 广西 植物志 (1991)*. Isopyrom dalzielii Drumm. et Hutch. (1920); I. flaccidum Ulbr. (1922); I. pteridi folium Hand. -Mazz. ( 1931 ) ; 海南 植物志 (1964). 根状 茎短, 密生 多数黄 褐色的 须根。 叶 3"6, 全部 基生, 为 鸟足状 复叶; 叶片革 质, 宽 2 — 3 厘米; 中 央指片 菱形, 长 1.5 — 1.7 厘米, 宽 1 厘米, 中 部以上 浅裂, 边缘 有 银齿, 侧 生指片 5 — 7, 大小 不等, 斜菱 形或斜 卵形, 最大 的比中 央指片 略小, 最小 的仅 5 毫米, 宽仅 3 毫米; 叶柄长 5 — 25 厘米。 花葶 5, 高 15 — 19 厘米; 复单 聚伞花 序, 有花 3 — 4 朵; 花梗长 3 — 4 厘米; 苞片常 无柄, 下 部的长 1 一 2 厘米, 最上 部的长 2 — 3 毫米, 三 全裂; 花直径 1.3— 1.5 厘米; 萼片 白色,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10 毫 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 钝尖; 花瓣金 黄色, 长 2. 8 — 4. 5 毫米, 近 圆形, 顶端微 凹或全 缘, 常在 微凹处 中央具 1 小 短尖; 雄蕊 多数, 长 3. 5 — 4. 5 毫米, 花 药宽椭 圆形, 长约 
180  云南 植物志  0.8 毫米; 子 房狭倒 卵形。 瞢 葵果倒 人字状 叉开, 狭倒 卵状披 针形, 连同 2 毫米 长的细 喙共长 13 — 15 毫米; 种子约 8 粒, 近圆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褐色, 光滑。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6 月。 产 东北部 (绥江 )。 生于林 下沟边 湿处, 海拔 1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江西、 福建、 安徽、 浙江。 根供 药用, 治红 肿瘀毒 (贵 州草药 )。 4. 粉背叶 人字果 (分类 学报) 小乌头 (西畴 ) Dichocarpum hypoglaucum W. T. Wang et Hsiao (1964)*; Tamura et Lauener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Z. Fu (1988). 叶约 4, 均 基生, 为二 至三回 鸟足状 复叶, 有 长柄; 叶片五 角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宽 10 — 16 厘米, 中央一 回指片 具长约 4 厘米 的柄, 菱状 卵形, 长 10 — 12 厘米, 宽 5 — 5.6 厘米, 基 部圆形 顶端短 渐尖, 边缘在 基部以 上生浅 牙齿, 牙齿短 梯形, 顶端 微凹, 侧 生一回 指片有 2 — 2. 4 厘米的 细柄, 一 至二回 分裂, 有小叶 3 — 4, 小叶不 等大, 顶生 小叶 最大, 具 短柄, 菱状 卵形, 长 8 — 9 厘米, 宽 3. 8 — 4. 5 厘米, 边 缘具浅 牙齿, 侧生 小叶形 似顶生 小叶, 但 较小, 长 3. 5 — 5. 2 厘米; 叶柄长 20 — 26 厘米, 基部的 鞘不明 显。 花茎 直立, 高约 28 厘米, 下 部粗约 3 毫米; 复单歧 聚伞花 序长约 12 厘米, 疏松; 下部 苞片具 短柄, 长 2. 4 — 3. 2 厘米, 一回 三出, 顶 生小叶 倒卵状 菱形, 三 浅裂, 侧生 小叶 较小, 上 部苞片 无柄, 长 4 一 9 毫米, 三全 裂或三 深裂, 裂片 菱形; 花 不详。 朞荚 果 两叉状 分开, 倒 披针状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2.5 毫米, 喙长约 2 毫米; 种 子近球 形, 直径约 1 毫米, 深 紫色, 种皮 具疣状 突起。 果期 5 月。 产 东南部 (西畴 )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石灰山 地林内 湿处, 海拔 1460 米。 5. 麻栗坡 人字果 Dichocarpum malipoense D. D. Tao (1989) . 根 茎短, 长 2 — 3 厘米, 茎 10 — 18 毫米, 密生 须根。 叶 1 枚, 基生, 二回三 出鸟足 状 复叶, 中 央指片 倒卵状 菱形, 长 14.5 厘米, 宽 3. 5 — 4 厘米, 基部 圆形, 边缘 具浅牙 齿; 侧 生小叶 3 — 8, 不 等大, 斜 倒卵状 菱形, 长 8 — 9 厘米, 宽 3. 5 — 4 厘米, 边缘具 浅 牙齿; 叶柄长 15 — 18 厘米。 花葶 2, 高 4 一 6 厘米; 二 歧聚伞 花序, 有花 3 朵; 总苞 具长 2.3 毫米 的柄, 倒卵状 菱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萼片 5, 白色, 倒卵 形, 长宽均 4 一 5 毫米; 花瓣 圆形, 花丝 线形; 心皮 2 枚。 朞荚果 2, 两叉状 分开, 狭 长 圆形, 具 细喙。 花期 6 月。 产 东南部 (麻 栗坡)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林下 溪边, 海拔 1300 米。 15. 黄连属 CopUs Salisb.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黄色, 生多数 须根。 叶 基生, 为掌状 全裂的 单叶或 1 一 3 回三 出 复叶。 花葶 1 一 2, 直立; 花序为 单歧、 二 歧或多 歧聚伞 花序, 或只含 单花; 花小, 辐射 对称; 苞片披 针形, 通 常羽状 分裂; 萼片 5, 黄 绿色或 白色, 花 瓣状; 花瓣 比萼片 
毛茛科  181  短, 倒披 针形或 匙形, 基部有 时下延 成爪, 中央具 或不具 蜜槽; 雄蕊 多数, 花 药椭圆 形, 黄色, 花丝丝 状心皮 5 — 14, 基部 具明显 的柄, 花柱 微弯。 朞荚果 具柄, 柄被短 毛, 在花托 顶端作 伞形状 排列; 种子 少数, 长椭圆 球形, 褐色, 有 光泽, 具不明 显的条 纹。 约 16 种; 分 布于北 温带, 多 数集中 在亚洲 东部。 我国有 6 种, 分布于 西南、 中南、 华东和 台湾。 云南有 3 种。 本属 植物的 地下部 分含小 檗碱, 供 药用, 其中黄 连是我 国著名 的中药 之一。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 掌状三 全裂。 2 (3) 叶 片狭卵 形或披 针形, 中 全裂片 比侧全 裂片长 3 — 3.5 倍; 萼片 线形; 花瓣 狭线形 1 . 娥眉黄连(;^ omeiensis 3 (2) 叶片 卵状三 角形, 中全裂 片比侧 全裂片 稍长; 萼片长 椭圆状 卵形; 花瓣 椭圆形 2. 南黄 C. teeta 4 (1) 叶 掌状五 全裂, 中全裂 片羽状 深裂, 顶端 渐尖或 长渐尖 3. 五 裂黄连 C. quinquesecta 1. 峨 眉黄连 (中 药志) 野 黄连、 崖 黄连、 凤尾连 (四川 ) Coptis omeiensis (Chen) C. Y. Cheng (1965)' ; 中国 植物志 (1979)*. C. chinemis var. omeiensis Chen (1943)* ; 四川 中药志 (I960)* . 根状茎 黄色, 圆 柱形, 极少 分歧, 节 间短。 叶片稍 革质, 披针 形或窄 卵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3. 5 — 5. 5 厘米, 三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3 — 4. 5 厘米, 顶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具 0.5—1.5 厘米的 细柄, 8— 10 对羽状 深裂; 侧全 裂片长 仅为中 央全裂 片长的 1/3 — 1/4, 斜 卵形, 不等 二深裂 或近二 全裂, 两面的 叶脉均 隆起, 除表 面沿脉 被微柔 毛外, 其 他部分 无毛; 叶柄长 8 — 12 厘米。 花葶 通常单 一, 直立, 高 20 厘米; 多 歧聚伞 花序, 最下面 2 条花梗 常成对 着生; 苞片披 针形, 边 缘具 It? 齿状 细齿; 花梗长 3 — 4 厘米; 萼片黄 绿色, 狭披 针形, 长 7. 5 — 10 毫米, 宽 0.7 — 1.2 毫米, 顶端 渐尖; 花瓣 9 一 12, 线状披 针形, 长约为 萼片的 1/2, 中 央有蜜 槽; 雄蕊 16 — 32, 花药 黄色, 花 丝长约 4 毫米; 心皮 8 — 10。 朞荚 果与心 皮柄近 等长, 长 4~6 毫米, 宽约 2 — 3 毫米; 种子 3 — 4 粒, 黄 褐色, 长椭 圆形, 长约 1.8 毫米, 宽 约 0.6 毫米, 光滑。 5 月 结果。 产 东北部 (绥江 ); 生于 林下阴 湿处, 海拔 1600 米。 四 川西部 也有。 根状 茎含小 檗碱、 黄 连碱、 甲基黄 连碱、 掌 叶防己 碱等生 物碱, 可治 急性结 膜炎、 急性 细菌性 痢疾、 急性肠 胃炎、 吐血、 痈?^疮疡等症。 2. 云 南黄连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53: 1-5 云连, 鸡 脚黄连 (滕 冲、 丽江) Coptisjt^ta Wall. (1838); Hook. f. et Thorns. (185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 植物^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18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3 1—5. 云 南黄连 CoptisteetaWall., 1. 植株 外形, 2. 苞片, 3. 萼片' 4. 花維' 5. 雄^。 (王 凌绘) 
毛茛科  183  C. teetoides C. Y. Cheng (1965)* • 根状茎 黄色, 节 间密, 生多数 须根。 叶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5 — 9 厘 米, 三 全裂, 中 央全裂 片卵状 菱形, 宽 3 — 6 厘米, 基部 有长达 1.4 厘米的 细柄, 顶端 长 渐尖, 3"6 对羽状 深裂, 深裂 片斜长 椭圆状 卵形, 顶端 急尖, 彼此 的距离 稀疏, 相 距最 宽可达 1.5 厘米, 边缘具 带细刺 的尖锐 据齿, 侧全裂 片无柄 或具长 1~6 毫 米的细 柄, 斜 卵形, 比中 央全裂 片短, 长 3. 3 — 7 厘米, 二深 裂至距 基部约 4 毫 米处, 两面的 叶脉 隆起, 除表 面沿脉 被短柔 毛外, 其余均 无毛; 叶柄长 8 — 19 厘米。 花葶 1 一 2 条, 在果 期时高 15 — 25 厘米; 多 歧聚伞 花序, 具 3 — 4 朵花; 苞片椭 圆形, 三 深裂或 羽状深 裂; 萼片黄 绿色, 椭 圆形, 长 7. 5 — 8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花瓣 匙形, 长 5. 4 — 5. 9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顶端圆 或钝, 中 部以下 变狭成 为细长 的爪, 中央有 蜜槽; 花药 长约 0.8 毫米, 花丝长 2 — 2.5 毫米; 心皮 11 一 14, 花柱 外弯。 朞 荚果长 7 — 9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5 — 7 月。 产 贡山、 福贡、 泸水、 腾冲; 常生 于阔叶 林下, 海拔 2000 — 24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 南部。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用途 同峨眉 黄连。 3. 五 裂黄连 (植 物分类 学报) Coptis quinquesecta W. T. Wang (1957)*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根状茎 黄色, 具多数 须根。 叶 5~6; 叶片近 革质, 卵形, 长 7 — 15. 5 厘米, 宽 5.5— 12 厘米, 五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状椭 圆形至 菱状披 针形, 长 5.5—12 厘米, 宽 2. 8 — 5 厘. 米, 顶端渐 尖至长 渐尖, 羽状 浅裂或 深裂, 边 缘具极 尖的锐 鋸齿; 侧 全裂片 形状似 中央全 裂片, 但 较小, 长 4. 5 — 10 厘米; 最 外面的 全裂片 斜卵形 至斜卵 状椭圆 形, 长 2. 8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不等 的二中 裂或二 深裂, 两面 的叶脉 隆起, 除 表 面沿脉 被短柔 毛外, 其余均 无毛; 叶柄长 13. 5 — 25 厘米。 花葶在 果期时 最长, 长 23 — 28 厘米; 多 歧聚伞 花序, 有花约 6 朵; 下部 苞片长 圆形, 中部三 裂或几 fi? 形, 长 约 1.4 厘米, 宽 3 — 5 毫米, 上 部苞片 披针状 线形, 具尖 鋸齿, 长 6 — 7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聚合果 稀疏; 果梗长 2. 3 — 7 厘米; 瞢荚果 3~6,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心 皮柄约 与朞荚 等长, 被微 柔毛。 5 月 结果。 产 东南部 (金平 ) (模 式产地 ); 生 密林下 阴处, 海拔 1700 — 2500 米。 16. 银 莲花属 Anemone L. 多年生 草本, 具根 状茎。 叶均 基生, 单叶, 掌状 分裂, 稀不 分裂, 或 为三出 复叶。 花葶 直立或 渐升; 花序 顶生, 聚伞 状或近 伞形, 总苞由 2 至数个 轮生苞 片组成 C 花辐射 对称; 萼片 5 至 多数, 花 瓣状, 呈白、 蓝、 紫、 黄 等色; 花瓣不 存在; 雄 蕊通常 多数, 花丝 丝形或 线形, 有 1 条 纵脉; 心皮 多数或 少数, 分生, 子房有 1 颗下垂 胚珠。 瘦果卵 球 形或两 侧扁。 约 150 种, 世界各 洲均有 分布。 我 国约有 57 种, 全国 广布, 多数分 布于西 南部。 
184  云南 植物志  云南有 25 种。 本 属植物 有美丽 的花, 可供 观赏, 多含白 头翁素 等化学 成分, 有些 种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6) 心皮 被绵毛 (组 5. 打破碗 花花组 Sect. Anemone)  2 (5) 苞片 有柄; 心皮约 400 枚。 3 (4) 基生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背 面疏被 短柔毛 12. 打破 碗花花 A. hapehensis 4 (3) 基 生叶为 单叶, 背 面有白 色絨毛 13. 野棉花 A. vitifolia 5 (2) 苞片 无柄; 心皮在 120 枚以下 14. 岩生 银莲花 A. rupicola 6 (1) 心皮 无毛, 或被 柔毛, 不被 绵毛。 7 (16) 苞片 有柄-  8 (13) 苞片柄 细长, 不呈 鞘状; 萼片顶 端不被 霄毛; 花 柱短, 顶端不 呈钩状 (组 1. 西南银 莲花组 Sect. AnenKHianth. DC.)。 9 (12) 苞片 3 全裂。 10 (11) 苞片长 6 — 11 厘米, 全裂片 深裂; 萼片长 1 一 2. 4 厘米; 花药顶 端钝; 心皮 25 — 70 1. 西南 银莲花 A. davidii 11 (10) 苞片长 1.2 — 2. 4 厘米, 全裂片 浅裂; 萼片长 5~6 毫米; 花药顶 端有短 尖头; 心皮约 14 …  2. 链叶 银莲花 scabriuscnla 12 (9) 苞片 3 深裂 3. 小 银莲花 A. exigua 13 (8) 苞片柄 鞘状; 萼片背 面顶端 密被短 髯毛; 花柱 细长, 顶端钩 状弯曲 (组 3. 草 玉梅组 Sect. Rivularidium Jancz. )。 14 (15) 叶的全 裂片不 细裂, 末 回裂片 卵形; 萼片 5 — 10 7. 草玉酶 A. rivularis 15 (14) 叶的 全裂片 3 — 4 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形; 萼片 4 8. 细裂 银莲花 A. filisecta 16 (7) 苞片 无柄。 17 (22) 瘦果 背面有 1 条 纵肋, 无毛 (组 4. 卵叶银 莲花组 Sect. Begoniifolia (Ulbr.) Tamura)c 18 (19) 基生叶 3 深裂达 或超过 中部; 花粉具 3 沟 9. 拟卵叶 银莲花 A. howellii 19 (18) 基生叶 不明显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花粉具 散沟。  20 (21) 花葶 有开展 柔毛; 叶片背 面有长 柔毛, 脉平; 萼片 白色; 花药 顶端端 10. 卵叶 银莲花 A. begoniifolia 21 (20) 花葶 有贴伏 短毛; 叶片 背面有 贴伏短 柔毛, 脉 隆起; 萼片 紫色; 花药 顶端有 小尖头 11. 河口 银莲花 hokouensis 22 (17) 瘦果 背面无 纵肋, 无毛或 被毛。 23 (28) 花丝 丝形, 无脉; 花粉有 5 — 10 沟; 柱头近 球形; 基生叶 1 一 3 或 不存在 (组 2. 截 拿草组  Sect. Stolonifera (Ulbr. ) Juz. )。 24 (27) 根状茎 粗壮, 节 间强烈 縮短, 节 密集。 25 (26) 叶的 全裂片 浅裂, 末 回裂片 互相近 邻接; 无 匍匐茎 4. 截掌草 A. naccida 26 (25) 叶的 全裂片 深裂, 末回裂 片互相 分开; 有时具 匍匐茎 5. 川西 银莲花 A. prattii 27 (24) 根状茎 细长, 节间 明显, 节互 相分开 6. 滇川 银莲花 A. delavayi  28 (23) 花丝 线形, 扁平, 有 1 条 纵脉; 花粉具 3 沟; 柱头不 明显; 基生 叶通常 数枚或 更多。 29 (48) 瘦果卵 球形, 无边缘 (组 6. 纯裂银 莲花组 Sect. Himalayicae (Ulbr. ) Juz. )。 
毛茛科  185  30 (35) 基生 叶基部 渐狭、 楔 形或宽 楔形。 31 (32) 基生叶 3 深裂近 基部或 3 全裂, 基部宽 楔形; 萼片 (5 —) 6—8 ISciii. 多 萼疏齿 银莲花 A.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polysepala 32 (31) 基生叶 3 浅裂或 3 裂 稍超过 中部。 33 (34) 基生叶 3 裂 稍超过 中部, 基部宽 楔形; 粤片 5 34 (33) 基生叶 3 浅 裂或不 分裂, 基部 渐狭或 楔形; 萼片 5 (-7)  18. 鲁甸 银莲花 A. lutienensis 19. 匙叶 银莲花 A. tnillifolia  15. 钝裂 银莲花 A. obtusiloba  35 (30) 基生 叶基部 心形, 有 时或为 截形或 圆形。 36 (47) 基生叶 3 浅裂至 3 全裂。 37 (40) 基生叶 3 浅裂至 3 深裂 C 38 (39) 叶的中 央裂片 3 裂至中 部或超 过中部 39 (38) 叶的中 央裂片 3 浅裂或 不分裂 16. 玉龙山 银莲花 A. yulongshanica 40 (37) 基生叶 3 全裂。 41 (46) 基生叶 1 回 3 全裂 C 42 (43) 心皮 40~80, 花柱钩 状弯曲 17b. 多果 银莲花 A. rupestris ssp. polycarpa 43 (42) 心皮在 25 枚 以下, 花柱 直或稍 弯曲, 但不 呈钩状 弯曲。 44 (45) 叶的 2 回裂片 浅裂, 末 回裂片 彼此多 少邻接 15. #6 裂 银莲花 A. obtusiloba 45 (44) 叶的 2 回裂 片多少 细裂, 末 回裂片 彼此多 少分开 17. 湿地 银莲花 A. rupestris 46 (41) 基生叶 2 回 3 全裂 17. 湿地 银莲花 A. rupestris 47 (36) 基 生叶不 分裂或 不明显 3 浅裂 20. 微裂 银莲花 A. subindivisa 48 (29) 瘦果 强烈两 侧扁, 扁平, 沿背 缝线和 腹缝线 有边缘 (组 7. 银 莲花组 Sect. Omalocarpus DC.)o 49 (50) 基生叶 3 回 3 全裂; 萼 片黄色 24. 多裂 银莲花 A. multilobulata 50 (49) 基生叶 1 回 3 全裂; 萼片 白色或 蓝色。 51 (52) 花葶 和叶柄 近无毛 或无毛 22. 粗壮 银莲花 A. robusta 52 (51) 花 葶和叶 柄多少 密被长 柔毛。 53 (54) 果梗 反曲; 心皮和 瘦果有 长柔毛 23. 垂花 银莲花 A. nutantiHora 54 (53) 果 梗直; 心皮 和瘦果 无毛。 55 (56) 萼片顶 端圆形 21. 展毛 银莲花 A. demissa 56 (55) 萼片顶 端渐尖 25. 腾冲 银莲花 A. tengchongensis 1. 西南 银莲花 图版 54: 1—3 Anemone davidii Franch. ( 1886); Ulbr. ( 1906); Hand.-Mazz. (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stolonifera Maxim, var. davidii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根状茎 横走, 直径 0.6 — 1 厘米, 具 缩短的 节间。 基生叶 1 一 3;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7 — 18 厘米, 基部 心形,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顶端 渐尖, 3 深裂, 边缘 有不 等大小 裂片和 牙齿, 侧 全裂片 较大,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叶柄 长 13 — 35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花葶高 20 — 50 厘米; 花序有 1 一 3 花; 苞片 3, 似基 生叶, 叶 片长达 10 厘米, 叶柄长 1.4— 3. 5 厘米; 花梗长 5—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倒 卵形, 长 1 一 2 (—3.5) 厘米, 宽 0.6 — 1.3 (— 2)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雄蕊长 5 — 9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药长 1—1.2 毫米; 心皮 45 — 70, 
18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4 1 一 3. 西南 银莲花 Anemone davidii Franch. , 1. 开花 植株, 2. 雄^, 3. 心皮; T. Wang 开花 植株; 5 — 8. 小 银莲花 A. exigua Maxim. , 5. 开花 植株, 6. 花,  i. 椅叶 银莲花 A. scabriuscula W. 7. 雄蓝, 8. 心皮。 (杨建 昆绘) 
毛茛科  187  无毛, 花 柱短, 柱 头小。 瘦果卵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有 短宿存 花柱。 花期 5— 6 月。 产 大关、 宜良、 大理、 腾冲、 丽江、 维西。 生山 谷疏林 或灌丛 中或草 坡上, 海拔 1700 — 3400 米 C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湖北 西部、 湖南西 北部和 南部。 2. 链叶 银莲花 图版 54: 4 Anemone scabriuscula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茎 垂直或 斜生, 圆 柱形, 直径 8 毫米, 有极 缩短的 节间。 基生叶 2 — 4; 叶片 五 角形或 五角状 卵形, 长 2. 2 -" 6. 5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 菱形, 顶端长 渐尖, 3 浅裂, 边缘有 缺刻和 锯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有 短槌伏 毛和小 凹孔; 叶柄长 3. 5 — 9. 5 厘米, 近无毛 或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花葶长 4.5~6 厘米; 花序有 1 花; 苞片 3, 似基 生叶, 叶片长 1.2 — 2. 4 厘米,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 梗长约 1.7 厘米, 密 被短糙 伏毛; 萼片 5, 白色, 倒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有短 柔毛;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 药长约 0.8 毫米, 顶端 有小短 尖头; 心皮约 14,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花 柱短。 花期 9 月。 特 产丽江 县巨甸 (模 式产地 ); 生山 坡杂木 林中, 海拔 2900 米。 3. 小 银莲花 图版 54: 5 — 8 小 双瓶梅 Anemone exigua Maxim. (1877); Hand. -Mazz ( 1931 )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斜生, 细长, 直径约 0.5 毫米, 节间长 0.8 — 1 厘米。 基生叶 2 — 5; 叶片心 状五 角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7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顶端 微钝, 3 浅裂, 边缘中 部之上 有少数 钝齿, 侧 全裂片 较小, 不等 2 浅裂,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叶 柄长 4 一 10 厘米。 花葶高 10 — 20 厘米,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花序有 1 一 4 花; 苞片 3, 叶 片 三角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0.7 — 1.5 厘米, 3 深裂, 叶柄长 0.4—1.5 厘米; 花梗长 1_3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5. 5 — 9 毫米, 宽 2 — 5 毫米, 顶 端 圆形, 背 面被短 柔毛;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药长 0.8 — 1 毫米; 心皮 5 — 15, 子房 疏被短 柔毛, 花 柱短。 瘦果 近椭圆 球形, 长约 2.6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花期 5~6 月。 产 丽江; 生 山坡草 地或灌 丛下, 海拔 3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南部、 陕西和 山西的 南部。 4. 截掌草 图版 56: 1-3 Anemone Haccida Fr. Schmidt (1868); Forb. et Hemsl. (1886);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斜生, 圆 柱形, 直径 5 — 10 毫米, 节间极 缩短。 基生叶 1 一 2; 叶片五 角形, 长 3. 5 — 7. 5 厘米, 宽 6. 5 — 1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形, 顶端 渐尖, 3 浅裂, 边 缘有不 等大的 缺刻和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疏被 贴伏柔 毛; 叶柄长 10 — 25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葶高 15 — 35 厘米,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花序 
188  云南 植物志  有 2 — 3 花; 苞片 3, 无柄, 不 等大, 菱状三 角形或 菱形, 3 深裂;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6. 5 — 10 毫米, 宽 3 — 5. 5 毫米, 顶 端 圆形,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雄蕊比 萼片短 1 倍, 花 药长约 0.8 毫米; 心皮约 8, 子房密 被淡 黄色短 柔毛, 无 花柱, 柱头近 球形。 花期 6 — 8 月。 产 大理、 兰坪、 鹤庆、 丽江、 维西; 生山坡 草地或 石上, 海拔 3000 — 3200 米。 分 布于 贵州、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南部、 江苏 南部、 浙江西 北部。 日 本和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5. 川西 银莲花 Anemone prattii Huth ex Ulbr. (1905); Hand.-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 茎近圆 柱形, 直径 5 — 7 毫米, 节间 极短, 有 时自顶 部生出 细长匍 匐茎。 基生 叶 1 一 2 (—3);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3 — 3. 6 厘米, 宽 4. 8 — 5.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 裂, 中央 深裂片 菱形, 3 裂至 中部, 2 回裂片 近羽状 分裂, 末回 裂片披 针形、 狭 卵形或 卵形, 互 相多少 分离,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背面近 无毛; 叶柄长 5 — 16 厘米, 无毛。 花葶高 11 一 30 厘米, 上 部有疏 柔毛; 花序有 1 一 2 花; 苞片 3, 无柄, 不 等大, 宽菱 形或狭 菱形, 3 浅裂或 稍超过 中部; 叶柄长 3. 6 — 7. 7 厘米, 有 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椭圆 状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3.5~6.5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长 为萼片 之半, 花 药长约 0.8 毫米; 心皮 4 一 7,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花 柱不 存在, 柱头近 球形。 花期 4 一 5 月。 产 巧家、 德钦 (茨开 ); 生山谷 林下阴 湿处, 海拔约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H. Handel-Mazzetti 于 1931 和 1939 先 后报道 了本种 在云南 茨开和 巧家的 分布, 但 我们至 今尚未 见到采 自云南 的本种 标本, 上 面的描 述是根 据四川 西部的 标本写 出的。 6. 滇川 银莲花 图版 55: 7—9 滇川 双瓶梅 Anemone delavayi Franch. (1886); Ulbr. (1906); Hand.-Mazz . (193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细长, 直径约 0.8 毫米。 基生叶 1; 叶片近 心形或 心状五 角形, 长 2 — 4 厘 米, 宽 1.8 — 5.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 央全裂 片菱状 卵形或 菱形,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边 缘有不 等大的 钝齿, 侧全裂 片不等 2 深裂,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叶柄长 3. 5 — 15 (—24) 厘米, 上 部被短 柔毛。 花葶高 7 — 20 厘米, 上 部被短 柔毛; 花序有 1 一 2 花; 苞 片 3, 无柄, 2 较大, 菱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1.8 — 3. 5 (—5) 厘米, 3 浅裂, 1 较小, 菱 形或椭 圆形,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边缘 有少数 小齿或 全缘; 花梗长 2. 8 — 5. 7 厘米, 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3. 5 — 7 毫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有疏 柔毛; 雄蕊长 3 — 7 毫米, 花丝 丝形, 花药 顶端钝 或有不 明显小 尖头; 心皮 9—14,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无 花柱, 柱头陀 螺形。 花期 5 — 7 月。 产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碧江、 贡山; 生 于山谷 林中或 林边、 或草 坡上, 海拔 2500 — 3200 米。 在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察 隅的察 瓦龙) 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 鹤庆。 
毛茛科  189  7. 草玉梅 虎 掌草、 白花舌 头草、 江 虎掌、 见 风青、 见 风黄、 野鸡菜 Anemone rivularis Buch. -Ham. ex DC. (1818); Franch. (1887); Hand.- Mazz. (1931); Lauener & Green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saniculi folia Levi. (1909). , 根状茎 粗壮, 垂直或 斜生, 直径 0.8 — 1.4 厘米。 基生叶 3 — 5; 叶片肾 状五角 '形, 长 2. 5 — 7. 5 厘米, 宽 4. 5 — 1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或 菱状卵 形, 3 深裂, 边缘有 少数小 裂片和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面 有糙伏 毛; 叶柄长 5 — 20 厘米。 花葶高 15— 120 厘米; 聚伞 花序长 10 — 30 厘米, (1—) 2—3 回 分枝, 有少 数或多 数花; 苞片 3 (— 4), 有鞘 状柄, 叶片宽 菱形, 长 3.2~9 厘米, 3 深裂; 花梗长 2—12 厘米; 萼片 5 — 8 (-10), 白色, 椭圆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0.6 — 1.4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背 面有短 柔毛, 顶 端密被 髯毛; 雄蕊比 萼片短 2 倍, 花药长 0.8 — 1.5 毫米; 心皮 30 — 60, 无毛, 花 柱钩状 弯曲。 瘦 果狭卵 球形, 长 7— 8 毫米, 无毛, 具钩 状宿存 花柱。 花期 5 — 8 月。 产 永善、 昆明、 姚安、 大姚、 大理、 漾濞、 丽江、 中甸、 德饮、 贡山、 维西、 福 贡、 沪水、 广南、 峨山、 景东、 凤庆、 镇康; 生 草坡、 沟 边或疏 林中, 海拔 1800— 3100 花。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青海东 南部、 甘肃西 南部、 四川、 湖北西 南部、 贵州、 广 西 西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 斯 里兰卡 也有。 根状茎 和叶供 药用, 治 喉炎、 扁 桃腺炎 等症; 全草 可作土 农药。 8. 细裂 银莲花 细裂 草玉梅 Anemone filisecta C. Y. Wu et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斜生, 直径约 5 毫米。 基 生叶约 3; 叶 片心状 圆形或 肾形, 长 1.8 — 4. 4 厘 米, 宽 2. 6 — 7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具 短柄, 近三 角形, 2 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宽 0.8 — 1 毫米, 侧 全裂片 无柄, 斜 扇形, 不等 2 深 裂片, 深裂片 细裂, 叶面 无毛, 背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叶柄长 4. 4 一 20 厘米, 被 疏柔毛 或近无 毛。 花葶长 28—38 厘米; 聚伞 花序长 8 — 21 厘米, 1 一 2 回 分枝, 有 2— 5 花; 苞片 2, 有鞘状 短柄, 叶片 菱形, 长 3 — 4. 8 厘米, 掌状 细裂; 花梗长 2 — 5. 2 厘米, 无毛; 萼片 4, 白色,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6. 5 — 7. 5 毫米, 宽 3 毫米, 顶端 圆形, 有 髯毛, 背面 被疏 柔毛; 雄蕊长 1.8 — 2. 5 毫米, 花 药椭圆 球形; 心皮 3 — 10,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瘦 果狭卵 球形, 包括钩 状宿存 花柱长 6 毫米。 花期 10 — 11 月。 产 景洪、 勐仑; 生河边 草地, 海拔 600 米。 9. 拟卵叶 银莲花 腾冲 秋牡丹 Anemone howellii J . F. Jeff, et W. W. Smith (191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190  云南 植物志  A . begoniifolioides W. T. Wang (1974). 根状 莲长约 5 厘米, 直径 0.6 厘米。 基 生叶约 4; 叶 片心状 卵形或 心形, 长 3. 8 — 7.3 厘米, 宽 5. 6 — 8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3 浅裂, 叶 脉平, 不明 显, 两面 疏被槌 伏毛; 叶柄长 8 — 15 厘米。 花葶高 20 — 30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伞形花 序有 3 — 5 花; 苞片约 5, 无柄, 菱形或 匙形, 长 0.5 — 1.2 厘米, 不 分裂或 3 浅裂; 伞 幅长 1.3 — 1.8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宽 0.7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雄蕊长 2 — 5 毫米, 花药长 0.8 — 1 毫米; 心皮 多数, 无毛, 花 柱短。 花期 3 — 8 月 。 产 西畴、 文山、 马关、 屏边、 腾冲; 生于 山谷沟 边阴湿 处或疏 林中, 海拔 1200 — 2300 米。 分布于 贵州西 南部、 广西西 北部。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0. 卵叶 银莲花 图版 57: 1—5 卵叶双 瓶梅、 米 杳规羽 (红河 少数民 族语) Anemone begoniifolia Levi, et Van. ( 1902); Finet et Gagnep. (1904); Ulbr. (1906);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斜生, 直径 3 — 6 毫米。 基生叶 3 — 9; 叶片 心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2. 8 — 8 厘米, 宽 2. 2 — 8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不 分裂或 不明显 3 — 5 浅裂, 边缘 有不 等大的 牙齿, 两面被 稀疏长 柔毛; 叶柄长 3 — 20 厘米。 花葶高 15 — 35 厘米, 疏被 长柔 毛或近 无毛; 伞形 花序有 3 — 7 花; 苞片 3, 无柄, 长 圆形, 长 0.6 — 1.4 厘米, 不 分裂或 3 浅裂; 伞幅长 1.5 — 4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5, 白色, 倒 卵形, 长 0.5 — 1.3 厘米, 宽 2 — 8 毫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被疏 柔毛; 雄蕊长 2 — 3 毫米, 花 药长约 0.8 毫米; 心皮 多数, 无毛, 花 柱短。 瘦果背 腹扁, 菱状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背面 和腹面 各有 1 条 纵肋, 无毛。 花期 2 — 4 月。 产 富宁、 文山、 麻 栗坡; 生石 山林下 石上, 海拔 1000 米。 分布 于广西 西部、 贵州、 四川东 南部。 11. 河口 银莲花 河口 双瓶梅 Anemone hokouensis C. Y. Wu ex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茎 斜生, 长约 10 厘米, 直径 1 厘米。 基 生叶约 2; 叶 片心状 卵形或 心形, 长 10 — 14 厘米, 宽 8.8—14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 渐尖, 不明显 3 浅裂, 边 缘有小 牙齿, 叶面有 稀疏糙 伏毛, 背面 在隆起 的脉上 有短糙 伏毛; 叶柄长 14 一 31 厘米。 花葶高 40 — 59 厘米, 近顶 部密被 弯曲短 柔毛; 伞形 花序有 4 一 5 花; 苞片约 9, 无柄, 菱形 或倒卵 形, 长 1 一 1.4 厘米, 不 分裂或 3 浅裂; 伞幅长 1.2 — 2 厘米, 密被 贴伏短 柔毛; 萼片 5, 紫色,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面基 部有短 柔毛; 雄蕊长 2 — 5.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2 毫米, 顶 端有小 尖头; 心皮 多数, 无 毛, 花 柱短。 花期 5 — "6 月。 产河口 (模 式产地 ); 生海拔 1200 米一带 山地。 
毛茛科  191  12. 打破 碗花花 野 棉花、 老鼠 棉花衣 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 1910) ; Bowles et Steam ( 1947) ; 图鉴 ( 1972)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12ai. 打破 碗花花 (原 变种, 原 变型) 图版 55: 1—3 var. hupehensis f. hupehensis 根状茎 斜生或 垂直, 长约 10 厘米, 直径 4 一 7 毫米。 基生叶 3 — 5, 通常为 三出复 叶, 有时 1 一 2 为 单叶; 中央 小叶有 长柄,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3—10 厘 米,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不 分裂或 3 浅裂, 边缘有 锅齿, 两面 有疏糙 毛, 侧 生小叶 较小, 具较 短柄; 叶柄长 3 — 30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葶高 30— 100 厘米, 被疏 柔毛; 聚 伞花序 2 — 3 回 分枝, 有较 多花, 偶尔有 3 花; 苞片 3, 有柄, 为 三出复 叶, 似基 生叶, 但 较小; 花梗长 3 — 10 厘米; 萼片 5, 紫红 色或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外 面有短 绒毛; 雄 蕊长约 为萼片 长度的 1/4, 花药 椭圆球 形; 心皮约 400, 长约 1.5 毫米, 有 绒毛, 子房有 长柄。 聚合果 球形, 直径约 1.5 厘 米; 瘦 果长约 3.5 毫米, 有 细柄, 密被 绵毛。 花期 7 — 10 月。 产 西畴; 生石 山山坡 田边, 海拔 15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贵 州、 广西 北部、 广东 北部、 江西、 浙江。 根状茎 药用, 治热性 痢疾、 胃炎、 疟疾 等症。 全草 用作土 农药, 水浸 液可防 治稻苞 虫、 稻螟、 棉 !^、 菜 青虫、 蝇 蛆等。 12aii. 水棉花 (变型 ) 野 棉花、 满 天星; 绿 升麻、 花 升麻、 白花 秋牡丹 f. alba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原 变型的 区别: 萼片 白色或 带淡粉 红色。 产 盐津、 镇雄、 大关、 东川、 嵩明、 昆明、 富民、 禄劝、 大理、 漾濞、 洱源、 鹤 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维西、 福贡、 碧江、 兰坪、 沪水、 宜良、 西畴、 文山、 屏边、 蒙自、 景东; 生山地 林边、 草坡 或沟边 草地, 海拔 1400 — 3000 米。 在四川 西部、 贵州西 南部、 台 湾也有 分布。 根状茎 药用, 治 痢疾、 风湿 关节痛 等症。 12b. 秋牡丹 (变种 ) var. japonica (Thunb. ) Bowles et Steam ( 1947) ; Lauener et Green ( 1961 )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tragene japonica Thunb. (1784); Anemone japonica ( Thunb. ) Sieb. et Zucc. (1835), non Houtt. (1778); A . viti folia Buch. -Ham. var. japonica Finet et Gagnep . (1904) , p. p. ; Eriocapitella japonica (Thunb. ) Nakai (1941).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花 重瓣, 萼片约 20, 紫 色或紫 红色。 在 昆明、 景东、 邓川 等地的 寺庙中 栽培, 或逸出 呈野生 状态, 如在 维西、 碧江、 西 畴等 地海拔 1400 — 2700 米的草 坡上有 发现。 在 广东、 江西、 福建、 浙江、 江苏、 安徽, 以及 日本有 栽培或 逸出。 
19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5 1 一 3. 打破 碗花花 Anemone hupehensis Lemoine var. hupehensis, 1. 开花 植株, 2. 心皮, 3. 聚 合果; 4~6. 野棉 花 A. vitifolia Buch. -Ham. ex DC. , 4. 基 生叶, 5. 雄蕊, 6. 心皮; 7 — 9. 滇川 银莲花 A. delavayi Franch. , 7. 开 花 植株, 8. 雄蕊, 9. 心皮。 (杨建 昆绘) 
毛茛科  193  为著 名观赏 植物。 根 状茎供 药用, 治重 感冒、 体癣 等症。 13. 野棉花 图版 55: 4—6 野牡丹 Anemone vitifolia Buch.-Ham. ex DC. ( 1818); Franch. (1890); Hand. -Mazz. (193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rioca pitella vitifolia (Buch. -Ham. ex DC. ) Nakai. 根状茎 斜生, 直径 0.8 — 1.5 厘米。 基生叶 2 — 5; 叶片 心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0 — 32 厘米, 宽 12 — 26 厘米, 基部 心形, 顶端 急尖, 边缘有 小齿, 3 — 5 浅裂, 叶面 疏被糙 伏毛, 背面被 白色短 绒毛, 有 时毛渐 脱落; 叶柄长 20 — 60 厘米, 被 柔毛。 花葶高 60 — 100 厘米, 被 柔毛; 聚伞 花序长 20 — 60 厘米, 2 — 4 回 分枝; 苞片 3, 有柄, 似基 生叶, 但 较小; 花梗长 3. 5 — 5. 5 厘米, 被短 绒毛; 萼片 5,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倒 卵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宽 0.8 — 1.3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被短 绒毛; 雄蕊长 2 — 4.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1 毫米; 心皮约 400, 子房被 绵毛。 瘦 果长约 3.5 毫米, 有 细柄, 被 绵毛。 花期 7—10 月 。 产 昆明、 楚雄、 大理、 德钦、 贡山、 泸水、 宜良、 西畴、 文山、 屏边; 生于 山地草 坡上、 沟 边或疏 林中, 海拔 1200 — 24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 缅甸 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根 状茎供 药用, 治 痢疾、 跌打 损伤、 肠炎 等症, 也 可作土 农药, 灭蝇 蛆等。 14. 岩生 银莲花 岩 秋牡丹 Anemone rupicola Camb. (1838); Hook. f. et Thorns. (1872); Franch. (1889); Ul- br. (1906);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rupicola var. glabriuscula Hook, f . et Thorns. (1972); Hand. -Mazz. ( 1931 ) . 根状茎 垂直或 斜升, 长 4 一 10 厘米, 直径 0.25~0.4 厘米。 基生叶 3 — 4; 叶片心 状五 角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2. 4 — 11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具 短柄, 菱形, 3 浅裂, 边 缘有少 数小裂 片和尖 牙齿, 侧 全裂片 无柄, 斜 菱形, 不等 2 深裂, 叶 面近 无毛, 背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常带 紫色; 叶柄长 3 — 10 厘米。 花葶高 6 — 30 厘 米, 上部被 柔毛; 花序有 1 (一 2) 花; 苞片 2 (-3), 无柄, 菱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5 — 4. 5 厘米, 3 深裂; 花梗长 2. 5 — 7 厘米, 被 柔毛; 萼片 5, 白色, 倒 卵形, 长 1.8-2.5 (—3.3) 厘米, 宽 1.2 — 1.7 (—2.5)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密被 柔毛; 雄 蕊长 2 —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 毫米; 心皮约 100, 长约 1.5 毫米, 子房有 绵毛, 花 柱短, 柱头扁 球形。 瘦 果小, 近椭圆 球形, 腹 面被长 绵毛。 花期 7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山谷 草甸、 沟边、 河 滩上, 海拔 2800 — 4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15. 钝裂 银莲花 Anemone obtusiloba D. Don (1825); Lauener (1960); 中国 植物志 (1980). 原亚种 ssp. obtusiloba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西部, 以及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北 部。 在云南 不产。 基生叶 肾状五 角形, 有时宽 卵形, 宽 1.7 — 5.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194  云南 植物志  全裂或 3 深裂, 裂 片彼此 间不相 覆压, 侧全 裂片与 中央全 裂片近 等大, 有较多 牙齿, 两 面多 少密被 柔毛, 脉不 隆起; 花序有 1 (一 2) 花; 萼片 白色、 蓝色或 黄色。 15a. 镇康 银莲花 (亚种 ) ssp. megaphylla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根状 茎短, 粗。 基 生叶约 4;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3. 5 — 6. 2 厘米, 宽 6 — 9. 8 厘 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深裂片 互相稍 覆压, 中央深 裂片倒 卵状菱 形或宽 菱形, 3 裂至 中部, 边 缘有少 数小裂 片和粗 牙齿,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裂至 中部, 两面被 柔毛; 叶柄长 17 — 32 厘米。 花葶约 2 条, 高 24 — 37 厘米, 与叶 柄均被 柔毛; 花序有 2 花; 苞 片 3, 无柄, 不 等大, 倒卵 形或宽 菱形, 长 2. 2 — 3. 5 厘米, 3 浅裂或 3 深裂; 花梗长 3 — 7 厘米, 密被 柔毛; 萼片 5, 蓝色, 倒 卵形, 长 1—1.7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顶 端 圆形, 外面 被贴伏 柔毛; 雄蕊长 3. 5 — 5 毫米, 花药长 1.1 一 2 毫米; 心皮约 10, 子 房密 被淡黄 色贴伏 柔毛。 瘦 果狭卵 球形, 长约 4.5 毫米, 密被 淡黄色 柔毛, 宿存 花柱长 1.5 毫米。 花期 7 — 8 月。 特 产镇康 (模 式产地 ); 生草 坡上, 海拔 3400 米。 15b. 光叶 银莲花 (亚种 ) ssp. leiophylla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亚种的 区别: 叶 面疏被 柔毛, 背面近 无毛或 无毛, 脉两 面多少 隆起。 基生叶 4— 7, 叶片 肾状五 角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7 — 6 厘米, 3 全裂, 全 裂片近 等大, 有较 多小 裂片和 牙齿, 花葶高 7. 5 — 34 厘米; 花序有 1 (一 2) 花; 萼片 5 (-7), 白色, 长 0.7— 1.2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花期 5 — 7 月。 特产 贡山; 生草 坡上或 林缘, 海拔 2900 — 3000 米。 15c. 疏齿 银莲花 (亚种 ) ssp . ovalifolia Briihl (1896); Lauener ( 1 960 ) ; 秦岭 植物志 ( 1974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geocharis Briihl et var. orthocaulon Briihl (1896) ; A. rupestris var. lobata Briihl (1896); A. geum Levi. (1915);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A. bonatiana Levi. var. geum Levi. (1917); A. ovalifolia (Briihl) Hand. -Mazz. (1931) ; A. geum ssp. ovalifolia (Briihl) Chaudhary (1988). 15c I . 疏齿 银莲花 (变种 ) 图版 56: 4—6 var. ovalifolia 与原 亚种的 区别: 基生叶 较小, 卵形, 有时宽 卵形,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侧 全裂斜 卵形, 明 显小于 中央全 裂片, 有较少 牙齿。 基生叶 5 — 15; 叶片长 0.8 — 2. 2 厘米, 宽 1 一 2. 4 厘米,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3 浅 裂或不 分裂, 两 面有密 柔毛; 花葶高 3. 5 — 15 厘 米; 花序有 1 花; 花梗长 0.8 — 7. 5 厘米; 萼片 5, 白色、 蓝色或 黄色, 长 0.5—1 厘 米, 宽 0.35 — 0.7 厘米。 花期 5 —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钦、 贡山; 生高山 草地、 灌 丛中或 林边, 海拔 29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 新疆 南部、 青海、 四川 西部、 甘肃、 陕西西 南部、 宁夏、 
毛莫科  195  图版 56 1—3. 搏掌草 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 1. 开花 植株, 2. 雄蕊, 3. 心皮; 4—6. 疏齿 银莲花 A. obtusiloba D. Donssp. ovalifolia Briihl var. ovalifolia, 4. 开花 植株, 5. 雄蕊, 6. 心皮; 7—8. 微裂 银莲花 A. subindivisa W. T. Wang, 7. 基 生叶, 8. 心 皮,, (杨建 昆绘) 
196  云南 植物志  山西、 河北 西部。 IScii. 多 萼疏齿 银莲花 (变种 ) var. polysepala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 疏齿银 莲花的 区别: 叶基 部截状 心形、 近截 形或宽 楔形, 3 深裂近 基部或 3 全 裂; 萼片 (5_) 6 — 8。 基生叶 5 — 9; 叶片长 0.9 — 2. 2 厘米, 宽 1.1 一 2. 8 厘米, 中央 深 裂片宽 菱形, 3 裂达 中部, 两 面有密 柔毛; 花葶高 4. 5 — 8 厘米; 花序有 1 花; 花梗 长 0.3—1.5 厘米; 萼片 白色或 蓝色, 长 1.1—1.3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花期 5~6 月。 特产 维西; 生 高山草 地上, 海拔 3100 — 3500 米。 钝裂 银裂花 A. obtusiloba 是一个 极为多 型的复 合体, 在 四川西 部和云 南西部 出现了 多种 类型, 不少 类型有 很大的 变异, 其 中疏齿 银莲花 ssp. ovalifolia 尤甚。 这个 复合体 值 得进行 深人的 研究。 16. 玉龙山 银莲花 Anemone yulongshanica W. T. Wang (1996). 16a. 玉龙山 银莲花 (原 变种) var. yulongshanica 根 状茎短 而粗。 基 生叶约 9; 叶片 草质, 五 角形, 长 2. 8 — 5. 4 厘米, 宽 4 一 5. 8 厘 米, 基部浅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菱状倒 卵形, 3 浅裂, 浅 裂片有 1 一 2 齿, 侧深裂 片 斜宽楔 形或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两面疏 被贴伏 柔毛或 上面变 无毛; 叶柄长 6 — 13 厘 米, 被 柔毛。 花葶约 9 条, 高 7 — 15 厘米, 有长 柔毛或 柔毛; 花序有 1 花; 萼片 3, 无 柄, 不 等大, 狭菱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4 厘米, 3 浅 裂或不 分裂, 有 3 齿或 全缘; 花梗长 3 — 7 厘米; 萼片 6, 白色, 狭倒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1.6 厘米, 宽 0.5~0.9 厘米, 顶 端钝, 背 面被疏 柔毛; 雄 蕊长约 3 毫米, 花药长 约 1 毫米; 心皮 18 — 40, 长约 3 毫米, 子房 被娟状 柔毛, 花柱 钻形, 与子房 等长, 无 毛。 花期 6 — 7 月。 产 丽江, 玉 龙山, 母 猪沟; 生山 谷溪边 石上。 16b. 截基 银莲花 (变种 ) var. trimcata (Comber) W. T. Wang (1996) . A . trullifolia var. campestris Diels (1912), nom. nud. ; A . coelestina var. trunca- ta Comber (1934); A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Bruhl X A . trullifolia Hook, f . et Thoms. (1961); A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tvuncata ( Comber )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基生叶 较小, 叶片 较厚, 纸质, 长 1 一 3. 4 厘米, 宽 1 一 3. 8 厘 米, 基 部截状 心形、 浅 心形、 截形、 圆 形或宽 楔形, 两 面被长 柔毛, 叶柄 密被长 柔毛; 花葶较 低矮, 高 2 — 8 厘米, 常 密被长 柔毛;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 柱比子 房短。 产 丽江、 中甸; 生山 地草坡 或冷杉 林下, 海拔 2600 — 3350 米。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17. 湿地 银莲花 
毛茛科  197  图版 57 1—5. 卵叶 银莲花 Anemone begoniifolia L^vl. et Van. , 1. 开花 植株, 2. 雄蕊, 3. 心皮, 4. 聚 合果, 5. 瘦果; 6—9. 匙叶 银莲花 A. trullifolia Hook. f. et Thorns, var. trullifolia, 6—7. 基 生叶, 8. 雄蕊, 9. 心皮; 10—12. 拟 条叶 银莲花 A. trullifolia var. holophyUa Diels, 10. 基 生叶, 11. 雄^, 12. 心皮; 13 — 15. 条叶 银莲花 A. trullifo- lia var. linearis (Bruhl) Hand.-Mazz. , 13. 开花 植株, 14. 雄蕊, 15. 心皮; 16 — 18. 鲁甸 银莲花 A. lutienensis W. T. Wang, 16. 基 生叶, 17. 雄蕊, 18. 心皮。 (杨建 昆绘) 
198  云南 植物志  Anemone nipestris Hook. f. et Thorns. ( 1855); Lauener ( 1960); 中国 植物志 (1980). A . obtusiloba ssp. saxicola Bruhl ( 1896) . - 17a. 湿地 银莲花 (原 亚种) 图版 58: 1—3 ssp. nipestris 根状茎 垂直, 短, 粗 5 — 6 毫米。 基生叶 4 一 6; 叶片 卵形, 长 0.9 — 2. 3 厘米, 宽 1 一 2.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有 短柄, 宽 菱形, 常又 3 全裂, 有时 3 深 裂或 3 浅裂, 末回 裂片狭 卵形或 线状披 针形, 侧 全裂片 较小, 无柄, 1 一 2 回 3 裂, 两 面 有疏柔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1.5 — 7 厘米, 近 无毛。 花葶 1 一 3 条, 高 5 — 18 厘米, 近 无毛; 花序有 1 花; 苞片 3, 无柄, 长圆 状倒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5 — 1.1 厘米, 3 浅 裂或不 分裂; 花梗长 2—7.4 厘米; 萼片 5 (— 7), 白色或 紫色, 倒 卵形, 长 0.7 — 1.1 厘米, 宽 4~6 毫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雄蕊长 3 — 4.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 毫米; 心 皮 5 — 12, 子 房有疏 柔毛或 无毛, 花 柱短, 直。 花期 6 — 8 月。 产 洱源、 丽江、 中甸; 生山地 草坡或 溪边, 海拔 2300 — 30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17b. 多果 银莲花 (亚种 ) 图版 58: 4—7 ssp. polycarpa (Evans)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polycarpa Evans ( 1921 ) . 与原 亚种的 区别: 萼 片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心皮 40 — 80, 花柱约 与子房 等长, 顶端 钩状 弯曲。 基生叶 叶片长 (1 一) 2 — 4. 5 厘米, 宽 (1.2—) 1.9 — 5. 3 厘米; 花序有 1-2 (-3) 花; 苞片 菱形或 菱状倒 卵形, 长 1 一 2. 2 厘米, 3 深裂, 有时 3 浅裂或 3 全 裂。 产 德欽、 贡山; 生山地 草坡, 海拔 3600 — 4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米林 )。 17c. 冻地 银莲花 (亚种 ) 图版 58: 8—9 ssp. gelida (Maxim. ) Lauener (1960), p. p.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gelida Maxim. (1890); Ulbr. (1906); Hand. -Mazz. (1931) . 与原 亚种的 区别: 叶 较小, 叶片长 0.7 — 1.5 厘米, 宽 0.9 — 2. 2 厘米, 中央 全裂片 有 长柄, 更 细裂, 末回小 裂片宽 卵形。 花 葶高达 12 厘米; 苞 片长达 1.2 厘米; 萼片 5-8, 白色; 花 柱短, 直。 产 丽江、 中甸; 生高山 草地, 海拔约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18. 鲁甸 银莲花 图版 57: 16—18 Anemone lutienensis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 状茎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0.5 — 1.2 厘米。 基生叶 4~6; 叶片宽 菱形或 菱形, 长 1.5 — 4. 7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3 深 裂达或 稍超过 中部, 中央 深裂片 倒卵状 楔形, 3 浅裂, 浅 裂片有 2 — 3 齿或 全缘, 侧深裂 片狭, 3 浅 裂或不 分裂, 叶面近 
毛茛科  199  图版 58 1 ― 3. 湿地 银莲花 Anemone rupestris Hook. f. et Thorns, ssp. rupestris, 1. 开花 植株, 2. 雄恶, 3. 心皮; 4 ― 7 多果 银莲花 A. rupestris ssp. polycarpa (Evans) W. T. Wang, 4. 开花 植株. 5. 雌 蕊群, 6 — 7. 心皮; 8 — 9. 冻 地 银莲花 A. rupestris ssp. gelida (Maxim. ) Lauener, 8. 幵花 植株, 9. 心皮。 (杨建 昆绘) 
200  云南 植物志  无毛, 背面 无毛; 叶柄长 3. 5 — 8 厘米, 近 无毛。 花葶 1 一 3 条, 高 15 — 21 厘米, 近无 毛; 花序有 1 花; 苞片 3, 无柄, 近 等大, 宽披 针形, 长 1 一 1.6 厘米, 有 3 齿或 全缘; 花梗长 1.5 — 6. 2 厘米, 上部 被贴伏 柔毛; 萼片 5, 白色或 蓝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0.9 — 1.3 厘米, 宽 0.4~0.8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有疏 柔毛; 雄蕊长 2 — 4. 5 毫米, 花药长 1 毫米; 心皮 15 — 22,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 柱比子 房短。 花期 5 — 6 月。 产丽江 (鲁甸 ) (模 式产地 )、 泸水; 生高山 草地, 海拔 3100 米。 19. 匙叶 银莲花 Anemone tnillifolia Hook. f. et Thorns. (1855); Ulbr. (1906); Uuener (1960); 中 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coelestina Franch. (1886); Hand. -Mazz. ( 1931 , 1939) ; A. obtusiloba ssp. coelestina (Franch. ) Bruhl et ssp. trullifolia var. spathulata Bruhl (1896); A . bona- tiana Levi. (1909) ; A . trullifolia var. coelestina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190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coelesWia var. polygyria Comber (1934) . 19a. 匙叶 银莲花 (原 变种) 图版 57: 6—9 var. trullifolia 根 状茎粗 0.8 — 1.8 厘米。 基生叶 5 — 10; 叶片 菱状倒 卵形、 匙 形或宽 菱形, 长 2— 6.5 厘米, 宽 1.8 — 3. 8 厘米,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3 浅裂, 浅裂片 边缘有 牙齿, 两面被 长 柔毛; 叶柄 不明显 或长达 5 — 7 厘米。 花葶 1 一 4 条, 高 10 — 20 厘米, 有 柔毛; 花序 有 1 花; 苞片 3, 无柄, 狭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0.8 — 1.5 厘米, 有 3 牙齿或 全缘; 花 梗长 0.5 — 9 厘米; 萼片 5 (— 7), 蓝色 白色, 或 黄色, 倒 卵形, 长 0.7 — 1.4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顶端 圆形, 背面有 柔毛; 雄蕊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1 毫米; 心皮 8 — 40, 子 房密被 柔毛。 花期 7 — 9 月。 产 洱源、 剑川、 丽江、 中甸; 生 草坡或 多石轹 山坡, 海拔 25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 不丹、 锡金 也有。 在云南 西北部 居群的 叶多为 菱状倒 卵形或 匙形, 萼片呈 蓝色或 白色。 19b. 条叶 银莲花 (变种 ) 图版 57: 13—15 var. linearis (Briihl) Hand. -Mazz. (1939) ; Lauener (1960); 图鉴 (1972); 中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obtusiloba ssp. trullifolia var. linearis Briihl (1896) ; A . trullifolia var. souliei Finet et Gagnep. (190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 狭长, 线 状倒披 针形、 倒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1.5 — 7. 5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基部 渐狭, 不 分裂, 边缘 上部有 3_5 (-7) 尖齿。 萼片 白色、 蓝色 或 黄色。 产 中甸、 德饮; 生 高山草 地或灌 丛中, 海拔 33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南 部和东 部、 四川 西部、 青海南 部和东 南部、 甘肃西 南部。 19c. 拟条叶 银莲花 (变种 ) 图版 57: 10—12 var. holophylla Diels (1912); Lauener (1960);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物 
毛茛科  201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 coelestina f . holophylla (Diels) Comber (193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 狭长, 匙 状倒披 针形或 匙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0.9 — 2 厘米, 基部 渐狭, 不 分裂, 顶部 边缘有 5 — 9 圆或 钝齿。 萼片 白色或 黄色。 花期 5 — 7 月。 产 丽江; 生沟 边或草 坡上, 海拔 2500 —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20. 微裂 银莲花 图版 56: 7-8 Anemone subindivisa W. T. Wang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茎 垂直, 长 0.8 — 2 厘米, 直径 0.5 — 1 厘米。 基 生叶约 5; 叶片 宽卵形 或圆卵 形, 长 1.7 — 3. 8 厘米, 宽 1.4 一 3. 2 厘米, 基部 圆形或 截形, 顶端 圆形, 不分裂 或不明 显 3 浅裂, 边缘 在基部 或中部 之上有 少数纯 牙齿, 两 面被长 柔毛; 叶柄长 2. 7 — 3. 8 厘 米, 密被长 柔毛。 花葶高 4 一 15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序有 1 花; 苞片 3, 无柄, 卵形 或倒 卵形, 长 0.8 — 1.1 厘米, 有 3 齿或 全缘, 密被长 柔毛; 花梗长 0.4 — 1.2 厘米; 萼 片 5, 白色, 宽椭 圆形, 长 0.8 — 1.1 厘米, 宽 0.5~0.8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 面有柔 毛; 雄蕊长 2. 5 — 5 毫米, 花药长 1 毫米; 心皮 10 — 22, 子房被 柔毛。 花期 5 — 7 月。 产 邓川、 洱源、 丽江; 生 草坡上 或松栎 林下, 海拔 2800 — 3100 米。 分布 于四川 木里。 21. 展毛 银莲花 Anemone demissa Hook. f. et Thorns. (1855) ; Bruhl (1896), cum var. umbellata ; Ulbr. (190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narcissiflora L. var. demissa (Hook. f. et Thorns. ) Finet et Gagnep. (1904), p. p. 21a. 展毛 银莲花 (原 变种) var. demissa 根状茎 粗壮, 垂直。 基生叶 5 — 10; 叶片 卵形, 长 3 — 4 厘米, 宽 3. 2 — 4. 5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 全裂片 菱状宽 卵形, 基部宽 楔形, 突缩成 短柄, 3 深裂, 深裂 片 浅裂, 末回 小裂片 卵形, 顶 端尖, 侧 全裂片 较小, 无柄, 斜菱状 卵形, 不等 3 深裂, 叶面变 无毛, 背 面有长 柔毛; 叶柄长 9 一 15 厘米, 与花 葶均被 开展长 柔毛; 花葶 1 一 2 条, 高 20 — 40 厘米; 伞 形花序 通常有 3 花; 苞片 3, 无柄, 狭 菱形, 长 1.5 — 2 厘米, 3 裂; 伞幅长 2"6 厘米, 有 柔毛; 萼片 5 (— 6), 蓝色或 白色, 倒 卵形, 长约 1.5 厘 米, 宽 1 厘米, 顶端 圆形, 背面有 疏毛; 雄蕊长 2. 5 —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2 毫米; 心 皮约 20, 无毛。 瘦果 扁平,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5. 5 — 7 毫米, 宽约 5 毫米, 无毛, 有 边缘。 花期 7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高 山草地 或冷杉 林下, 海拔 3400 — 40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和 东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南部、 甘肃西 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21b. 云南 银莲花 (变种 ) 图版 59: 1—2 var.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188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 bicoLor Levi. (1915). 
20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9 1 ― 2. 云南 银莲花 Anemone demissa Hook. f. et Thorns, var. yunnanensis Franch. , 1. 开花 植株, 2. 瘦果; 3. 宽 叶展毛 银莲花 A. demissa var. major W. T. Wang 基 生叶。 (李锡 畴绘) 
毛莨科  20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的 末回小 裂片顶 端钝或 圆形; 萼片 5 — 8, 白色。 产 巧家、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草坡 上或灌 丛中, 海拔 3000 — 39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1c. 宽叶 展毛 银莲花 (变种 ) 图版 59: 3 var. m^or W. T. W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基生叶 较大, 叶 片心状 圆形或 心状五 角形, 长 3. 5 — 7. 5 厘米, 宽 4. 8 — 11 厘米, 两 面被疏 柔毛。 萼片 5 (—6), 白色、 粉 红色或 红色。 产 福贡、 碧江、 维西、 中甸、 德欽、 贡山; 生高山 草甸或 杜鹃灌 丛中, 海拔 3200 — 4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21d. 密毛 银莲花 var. villosissimaBruhl (1896); Hand. -Mazz.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A . demissa var. villosa Ulbr. (1906); Hand. -Mazz. ( 1931 ) ; A . demissa ssp. vil- losissima ( Bruhl) Chaudhary (1988).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背 面密被 柔毛; 花 葶和叶 柄有极 密的开 展长柔 毛。 萼片 白色。 产 丽江、 沪水、 碧江、 维西、 中甸; 生草 坡上, 灌 丛或松 林中, 海拔 2600 — 37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甘肃 南部、 西藏 南部。 锡金 也有。 本变 种和上 面的宽 叶展毛 银莲花 var. major 的叶 片均呈 心状五 角形, 而与叶 片呈卵 形的 原变种 不同, 却 与欧亚 广布的 A. narcissiflora L. 相似, 可能 与后者 有相近 的亲缘 关系, 关于这 一点, 值 得进行 深入的 研究。 22. 粗壮 银莲花 Anemone robusta W. T. Wang ( 1974)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 茎长约 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基 生叶具 长柄; 叶片圆 卵形, 长 3 — 7 厘 米, 宽 4 一 9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无 柄或有 短柄, 菱形, 3 深裂, 裂片 浅裂, 边 缘有疏 牙齿, 侧全 裂片近 无柄,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被 贴伏短 柔毛, 背 面 无毛; 叶柄长 14. 5 — 31 厘米, 近 无毛。 花葶高 95 — 118 厘米, 近 无毛; 伞形 花序有 5 — 11 花; 苞片 3, 无柄, 倒卵 状菱形 或长倒 卵形, 长 2. 5 — 5. 3 厘米, 3 深裂, 两面被 疏 柔毛; 伞幅长 4. 5 — 12 厘米, 被疏 柔毛; 萼片 6 — 7, 白色,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 毛或近 无毛; 雄蕊长 3~6 毫米, 花药长 1 一 1.5 毫米; 心皮 16 — 23, 无毛。 瘦果 扁平, 卵形, 长 6 毫米, 有 边缘,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1 毫米。 花期 7 — 8 月。 特 产维西 (模 式产地 ); 生山 谷中, 海拔 2500 — 3000 米。 23. 垂花 银莲花 Anemone nutantiHora W. T. Wang et L. Q. Li(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 茎长约 3 厘米, 直径 1.2 厘米。 基 生叶约 10; 叶 片近五 角形, 长 3 — 4. 5 厘 
204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4 一 7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3 裂达 中部, 裂片有 2 — 3 小 裂片或 2 — 3 枚 牙齿, 侧生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被长 柔毛; 叶柄长 8 — 15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葶约 4 条, 高 13 — 2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伞形 花序有 4 一 5 花; 苞片 3, 无柄, 宽 菱形, 长 2. 8 — 3. 8 厘米, 3 深裂。 聚合果 下垂; 果 梗长约 4 厘 米, 被长 柔毛, 顶 端向下 弯曲; 瘦果约 15, 扁平,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有宽 边缘, 有长 柔毛, 宿存花 柱长约 1.1 毫米。 果期 8 月。 特产、 庐水 (模 式产地 ); 生 山谷竹 林中, 海拔 3200 米。 . 24. 多裂 银莲花 Anemone multilobulata W. T. Wang et L. Q. Li(1986)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根状 茎长约 4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长卵形 或近五 角形, 长 3.5— 11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回 3 全裂, 一回 中央全 裂片具 长柄, 2 回 细裂, 末回 小裂片 线形, 披 针状线 形或狭 卵形, 一回侧 全裂片 较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斜 卵形, 一回 和二回 裂片互 相多少 覆压, 两 面被长 柔毛; 叶柄长 10 — 24 厘米, 密 被长柔 毛。 花葶 2~6 条, 高 13 — 28 厘米, 被长 柔毛; 伞形 花序有 1 一 3 花; 苞片 3, 无柄, 近 等大, 宽 菱形, 长约 4 厘米, 3 深裂; 伞幅长 2 — 8 厘米, 被长 柔毛; 萼片 5, 黄色,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8 — 14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顶端 圆形, 背面有 柔毛; 雄 蕊长约 5 毫米, 花 药长约 1 毫米; 心皮约 25, 无毛。 幼果 扁平, 椭 圆形, 有宽 边缘, 无毛。 花期 7 月。 特 产碧江 (模 式产地 ); 生 高山草 原上, 海拔 3500 — 3800 米。 25. 腾冲 银莲花 Anemone tengchongensis W. T. Wang (1996). 根 状茎短 而粗。 基 生叶约 6; 叶片 肾状五 角形, 长 2. 5 — 3 厘米, 宽 4.5~6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央全 裂片宽 菱形, 3 裂近 中部, 裂片有 少数小 裂片和 牙齿,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深 裂片斜 菱状倒 卵形, 不等 2 裂, 两 面被短 柔毛; 叶柄长 8.5—12 厘米, 被长 柔毛。 花葶约 2 条, 高 23 — 26. 5 厘米, 被长 柔毛; 伞形 花序有 3 — 4 花; 苞片约 3, 无柄, 不 等大, 宽 菱形, 长 1.2 — 2 厘米, 3 深裂, 叶面 疏被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伞幅长 1.3 — 1.5 厘米, 被 柔毛; 萼片 5 — 7, 白色, 狭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1.8 — 2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无毛; 雄蕊长 3 — 4. 5 毫米, 花药 长约 0.8 毫米; 心皮约 9, 无毛。 花期 6 月。 特产 腾冲; 生 山坡竹 林中, 海拔 3900 — 4000 米。 17. 磐粟 莲花属 Anemoclema (Franch. ) W. T. Wang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茎。 基生叶 4 一 7, 有 短柄, 大 头羽状 深裂或 全裂, 叶脉 羽状。 花葶 直立。 聚伞花 序有少 数花; 总苞由 3 苞片 组成, 苞片 轮生, 分生, 羽状 浅裂。 花规 则, 大型, 美丽。 萼片 5, 花 瓣状, 倒 卵形, 蓝 紫色; 无 花瓣; 雄蕊 多数, 花丝 扁平, 披针状 线形, 有 1 条 中脉, 花药椭 圆形, 有 短尖, 花粉 有刺; 心皮 多数, 无柄, 子房被 密 柔毛, 花柱 细长。 瘦果 近椭圆 球形, 有长 柔毛, 宿存 花柱与 瘦果近 等长或 稍长, 被短 
毛茛科  205  图版 60 密粟 莲花 Anemoclema glaucifolium (Franch. ) W. T. Wang, 1. 开花 植株, 2. 雄蕊, 3. 心皮, 4. 聚合果 5. 瘦果。 (杨建 昆绘) 
206  云南 植物志  柔毛。 1 种, 特 产我国 云南西 北部和 四川西 南部。 1. 習 粟莲花 (分类 学报) 图版 60: 1-5 Anemoclema glaucifolium (Franch. ) W. T. Wang (1964)*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nemone glaucifolium Franch. (1886), (1889)*; Ulbr. (1906); Stapf ( 1926) * ; Hand. -Mazz. (1931) ; Pulsatilla glaucifolium (Franch. ) Hutch (1898). 植株高 45 — 80 厘米。 根 状茎直 或斜, 粗 0.6 — 1.8 厘米。 叶 片匙状 长圆形 或长圆 形, 长 5. 5 — 17 厘米, 宽 2. 8 — 7 厘米, 顶 端圆形 或钝, 基部近 截形, 一 回裂片 3 — 8 对, 近 对生或 互生, 近平展 或稍斜 上展, 中 部的近 菱形, 基 部通常 沿羽轴 下延, 顶端 钝, 有 短尖, 羽状 分裂, 有 1 一 2 对 裂片, 表 面疏被 柔毛, 背面 沿羽轴 密被长 柔毛; 叶 柄扁, 有时具 狭翅, 长 3. 5 — 8. 5 厘米, 基部 渐变宽 成鞘, 有长 柔毛。 花葶近 无毛, 圆 柱形, 粗 3~6 毫米; 聚伞 花序有 2 — 4 花, 长 15 — 25 厘米; 苞片长 2. 4 — 4. 4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披 针状卵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羽状 浅裂; 小总苞 的苞片 对生, 宽披 针形, 长 1.3 — 1.7 厘米; 顶生花 梗长达 16.5 厘米, 花序 分枝的 花梗长 2 — 6 厘米; 萼片长 1.6 — 4. 4 厘米, 宽 1.1 一 3. 5 厘米, 背 面有短 柔毛; 雄蕊长 6 — 9 毫米, 花药长 2 — 3 毫 米; 心皮 60 — 70, 长约 5 毫米, 子 房密被 绢状长 柔毛, 花 柱比子 房长约 6 倍, 下部密 被长 柔毛, 上 部被短 柔毛。 瘦 果长约 1.2 厘米, 稍扁, 密被长 柔毛。 花期 7 — 9 月。 产 西北部 (中 甸、 丽江、 永胜、 洱源 )。 生于 山坡草 地或灌 丛下, 海拔 1700 —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8. 白 头翁属 Pulsatilla Adans.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茎, 常有长 柔毛。 叶均 基生, 有 长柄, 掌状 或羽状 分裂, 有掌 状脉。 花葶有 总苞; 苞片 3, 分生, 基部合 成筒, 掌状 细裂。 花单 生花葶 顶端, 两性; 花托近 球形; 萼片 5 或 6, 花 瓣状, 卵形、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蓝 紫色或 黄色; 雄蕊多 数, 花药椭 圆形, 花丝狭 线形, 有 1 条 纵脉, 雄蕊全 部发育 或最外 层的转 变成小 的退化 雄蕊; 心皮 多数, 子房有 1 颗 胚珠, 花 柱长, 丝形, 有 柔毛。 聚合果 球形; 瘦 果小, 近 坊 锤形, 有 柔毛, 宿存花 柱强烈 增长, 羽 毛状。 本属约 43 种, 主要 分布于 欧洲和 亚洲。 我 国约有 11 种, 分布于 云南东 北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新疆、 甘肃、 陕西、 江苏、 安徽、 河南、 山西、 山东、 河北、 内 蒙古、 辽 宁、 吉林、 黑 龙江等 省区。 云南有 1 种。 本属植 物多含 白头翁 素等化 合物, 可供 药用, 治痢疾 等症, 也 可作土 农药。 1. 西南 白头翁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61: 1—3 千叶 白头翁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ulsatilla millefolium (Hemsl. et Wils. ) Ulbr. (1906); Hand. -Mazz. (1931); 中国 植物志 (1980r;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nemone millefolium Hemsl. et Wils. (1906); Hemsl. in Hook. (1907); Ulbr. 
图版 61 1—3. 西南 白头翁 Pulsatilla millefolium (Hemsl. et Wils. ) Ulbr. , 1. 植株, 2. 退化 雄蕊, 3. 雄蕊; 4 一 8. 毛茛莲 花 Metanemone ranunculoides W. T. Wang, 4. 植株, 5. 雄蕊, 6. 心皮, 7. 心皮 纵切, 8. 零片。 (王 凌绘) 
208  云南 植物志  (1913). 植株高 3. 5 — 20 厘米。 根 状茎粗 7 — 9 毫米。 基生叶 5 — 14, 有 短柄, 为三 回羽状 复叶; 叶片 卵状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8. 5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羽片 5~6 对, 有 短柄或 无柄, 卵形、 狭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二 回羽状 细裂, 末 回裂片 三角形 或狭卵 形, 顶端 锐尖, 表面近 无毛, 背面有 稀疏长 柔毛; 叶柄长 1.9 一 6. 5 厘米, 有长 柔毛。 花葶 1, 直立, 有 柔毛; 纵苞 钟状, 长 0.9 — 2. 2 毫米, 筒长 2 — 2. 5 毫米, 苞片 细裂, 末 回裂片 披针状 线形, 宽 0.5 — 1 毫米, 有 稀疏长 柔毛; 花梗长 0.5 — 2. 4 厘米, 密被柔 毛; 花 直立; 萼 片淡黄 绿色、 黄 色或紫 红色, 卵状椭 圆形, 长 0.9 — 2 厘米, 宽 4 一 8 毫 米, 外 面有密 柔毛; 雄 蕊长约 为萼片 之半。 聚合果 直径约 7 厘米; 瘦果约 4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3 — 3. 5 厘米, 下 部有斜 展的长 柔毛, 上 部有贴 生的短 柔毛。 花期 5 — 7 月。 产云南 东北部 (巧家 ); 生 于海拔 2500 米的灌 丛中。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19. 毛茛 莲花属 Metanemone W. T. Wang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粗, 垂直。 下 部密生 须根。 叶均 基生, 有 长柄, 单叶, 不 分裂 或掌状 三裂。 花葶 直立, 无叶; 花 1 朵 顶生; 萼片约 19, 花 瓣状, 狭倒 卵形; 雄 蕊约 50,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线形, 有 1 纵脉; 心皮约 18, 子房 密被长 柔毛, 有 1 颗下 垂 的倒生 胚珠, 花柱 钻形, 柱 头小。 1 种, 特 产我国 云南西 北部。 1. 毛 茛莲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61: 1-8 Metanemone ranunculoides W. T. Wang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叶均 基生, 有 长柄; 叶片 革质, 或不 分裂, 卵形, 长 2. 2 — 2. 4 厘米, 宽 1.7 — 1.9 厘米, 顶端 微钝, 基部 圆形, 边缘有 1 一 2 粗 牙齿, 或狭椭 圆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9 一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近 全缘, 或掌状 分裂, 楔形, 长约 1.8 厘米, 宽约 9 毫米, 三 浅裂, 或近五 角形,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3.2 厘米, 基部近 截形, 三 深裂, 中央一 回裂片 较大, 楔状倒 梯形, 三 浅裂, 浅 裂片有 1 一 2 小齿或 全缘, 侧生一 回裂片 较小, 斜 楔形, 两面 有稀疏 短毛;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扁, 有 开展疏 柔毛。 花 葶高约 15 厘米, 上部 和下部 有稀疏 短毛; 花 1 朵 顶生, 直径约 2.2 厘米; 萼片约 19, 淡蓝白 色, 倒 披针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4~6 毫米, 顶 端常有 3 齿或微 凹或全 缘, 内面 无毛, 外 面有稀 疏绢状 柔毛; 雄蕊约 50, 长 3. 5 —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丝 线形, 有 1 条 纵脉; 心皮约 18, 子 房椭圆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密 被黄色 长 柔毛, 花柱 钻形, 长约 1.2 毫米, 柱 头小。 产 西北部 (维西 ) (模 式产地 )。 生山 坡上, 海拔 3500 米。 20. 铁 线莲属 Clematis L. 多年 生木质 或草质 藤本, 少数 为直立 灌木或 草本。 叶 对生, 有时幼 苗的叶 互生, 为 
毛茛科  209  单叶或 复叶, 具掌 状脉, 无 托叶。 花 两性或 单性, 组 成聚伞 花序或 单生; 萼片 4 或 5 — 8, 水 平开展 或斜上 展或直 上展, 花 蕾时期 镊合状 排列, 稀 覆瓦状 排列; 花瓣不 存在; 雄蕊 多数, 无毛或 有毛, 药隔不 突出或 突出, 有时 花药退 化成线 形退化 雄蕊, 有 时增大 成花瓣 状退化 雄蕊; 心皮 多数, 通 常密被 柔毛, 子房有 1 颗下垂 胚珠, 花柱 宿存, 在果 期通常 强烈伸 长呈羽 毛状, 稀不 伸长。 约 300 种, 广布 世界各 大洲。 我 国约有 133 种, 广布 全国各 省区; 云南有 56 种。 本属植物多含毛貧!^ 三萜皇 甙等化 合物, 不少 种如威 灵仙、 小 木通、 甘青 铁线莲 均 为药用 植物, 有 些植物 可作土 农药, 还有些 种类如 绣球藤 等可供 观赏。 分种 检索表 1 (66) 雄蕊 无毛; 花萼 辑状, 萼片水 平开展 (但 C. fasciculiflora 和 C. napaulensis 的花萼 钟状, 萼片近 直上展 )。 2 (59) 花药 药隔顶 端不突 出成小 尖头, 偶尔稍 突出, 其 小尖头 极小, 长约 0.1 毫米。 3 (6) 直立 小灌木 (组 1 . 灌木铁 线莲组 Sect. Fruticella Tamura)。 4 (5) 叶 为单叶 1. 披针叶 铁线莲 C. lancifolia 5 (4) 叶为 一回羽 状复叶 2. 银叶 铁线莲 C. delavayi 6 (3) 木 质藤本 (C. chrysocoma 的茎 有时近 直立, 此时其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萼片倒 卵形, 宽 达 2 厘米 )。 7 (44) 萼 片宽在 1 厘米 以下, 通常长 圆形、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无明显 边缘, 水平开 展; 花 序自当 年生枝 的叶腋 生出, 稀自 老枝腋 芽生出 (C. amiandii) (组 3. 威 灵仙组 Sect. Clematis) o 8 (17)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9 (10) 小叶革 质或厚 革质; 花 序自老 枝腋芽 中生出 17. 小木通 C. armandii 10 (9) 小叶薄 革质或 纸质; 花 序自当 年生枝 的叶腋 生出。 11 (12) 小叶 纸质, 边 缘有粗 牙齿; 腋生 花序有 多数花 3. 纯齿 铁线莲 C. apiifolia var. argentilucida 12 (11) 小叶薄 革质, 边缘 全缘。 13 (14) 花序有 1 花; 药 隔顶端 突出成 小尖头 14. 细梗 铁线莲 C. tenuipes 14 (13) 花序有 3 或 更多花 C 15 (16) 小叶 脉网不 明显; 腋生 花序有 3 花; 萼片长 13 毫米, 内面 有毛; 药隔 不突出 15. 云贵 铁线莲 C. vaniotii 16 (15) 小 叶脉网 明显; 腋生花 序有多 数花; 萼片长 7 — "9. 5 毫米, 内面 无毛; 药隔 顶端突 出成小 尖头 16. 毛柱 铁线莲 C. meyeniana 17 (8) 叶为一 或二回 羽状复 叶或二 回三出 复叶。 18 (19) 茎、 叶均 无毛; 瘦 果近圆 柱形, 无毛; 叶 为一或 二回羽 状复叶 20. 柱果 铁线莲 C. uncinata 19 (18) 茎、 叶多少 被毛; 瘦果卵 形或纺 锤形等 形状, 不为圆 柱状, 有毛或 无毛。 20 (35)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21 (26) 小 叶边缘 有齿。 22 (23) 腋生 花序有 3 — 7 花; 小叶 边缘有 粗牙齿 4. 粗齿 铁线莲 C. grandidentata 
210  云南 植物志  23 (22) 腋生花 序有多 数花。 24 (25) 小叶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有 少数小 牙齿; 萼 片内面 有疏毛 5. 钝萼 铁线莲 C. peterae 25 (24) 小叶两 面密被 柔毛, 边缘有 少数粗 牙齿; 萼片内 面无毛 7. 两广 铁线莲 C. chingii 26 (21) 小叶边 缘全缘 (在 C. gouriana 偶尔有 1 一 2 小齿 )。 27 (28) 小叶背 面密被 短柔毛 8. 福贡 铁线莲 C. tsaii 28 (27) 小叶 背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29 (30) 瘦 果纺锤 形或狭 披针形 6. 小 蓑衣藤 C. gouriana 30 (29) 瘦果卵 形或楠 圆形。 31 (32) 植 株干后 变黑色 19. 威灵仙 C. chinensis 32 (31) 植株干 后不变 黑色。 33 (34) 小叶 纸质, 卵形 或椭圆 状卵形 5. 钝萼 铁线莲 C. peterae 34 (33) 小叶薄 革质, 线状 披针形 18. 五叶 铁线莲 C. quinquefoliolata 35 (20) 叶 为二回 羽状复 叶或二 回三出 复叶, 有多于 5 个以上 的小叶 (茎上 部叶常 为一回 羽状复 叶或 一回三 出复叶 )。 36 (37) 子 房和瘦 果无毛 11. 扬子 铁线莲 C. ganpiniana 37 (36) 子房 和瘦果 有毛。 38 (41) 花序 小苞片 明显, 卵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39 (40) 枝 和花序 梗被短 柔毛; 萼片薄 9. 裂叶 铁线莲 C. paniloba 40 (39) 枝 和花序 梗被短 级毛; 萼片厚 10. 厚萼 铁线莲 C. wissmanniana 41 (38) 花 序小苞 片小, 钻形, 不 明显。 42 (43) 小 叶边缘 有齿, 背面有 疏毛; 瘦 果椭圆 状卵形 12. 短尾 铁线莲 C. brevicaadata 43 (42) 小 叶边缘 全缘,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瘦果纺 键形或 狭卵形 …… 13. 细木通 C. subumbellata 44 (7) 萼 片宽达 1.3 — 2. 5 厘米,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有明显 边缘, 水 平开展 (但在 C. fasciculiflora 和 C. napaulensis, 萼 片宽在 8.5 毫米 以下, 近直上 开展, 无边缘 )。 45 (46) 花序生 于当年 生枝的 叶腋, 有 1 花; 苞片 明显, 卵形或 椭圆形 (组 3. 铁 线莲组 Sect. Viti- cella DC. ) ; 叶通 常为二 回三出 复叶; 萼片 6; 所有雄 蕊均变 态为披 针形花 瓣状退 化雄蕊 21. 重辩 铁线莲 C. florida var. plena 46 (45) 花 序与数 叶同自 一老枝 腋芽中 生出, 偶尔 花序生 于当年 生枝的 叶腋, 此时具 3 花; 退化雄 蕊 不存在 (组 4. 绣 球藤组 Sect. Cheiropsis DC. )。 47 (48) 花序生 于当年 生枝的 叶腋, 有 3 花; 叶为二 回羽状 复叶; 萼片 5~6 (— 7) 28. 美花 铁线莲 C. potaninii 48 (47) 花 序与数 叶同自 一老枝 腋芽中 生出, 有 1 花; 叶 为一回 三出复 叶或一 回羽状 复叶; 萼片 4o 49 (50) 花 序有花 序梗和 一杯状 总苞; 萼片直 上展, 宽 6 — 8. 5 毫米; 叶为 一回三 出复叶 27. 合萏 铁线莲 C. napaulensis 50 (49) 花 序无花 序梗和 总苞。 51 (52) 萼 片直上 开展, 倒 卵状长 圆形, 宽 5 — 8 毫米; 瘦果披 针形,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1 一 1.6 厘 米; 叶为 一回三 出复叶 26. 滑叶藤 C. fasciculiflora 52 (51) 萼 片水平 开展,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宽达 1.3 — 2. 5 厘米 (在 C. montana var. sterilis 宽 0.7—1.2厘米); 瘦果卵 形或圆 卵形, 无毛或 有毛, 宿存 花柱长 2 — 4 厘米。 53 (54) 叶通 常为具 5 小 叶的一 回羽状 复叶; 瘦 果无毛 23. 薄叶 铁线莲 C. gracilifolia 
毛茛科  211  54 (53)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55 (56) 小叶 披针形 25. 丽叶 铁线莲 C. venusta 56 (55) 小叶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57 (58) 小枝、 叶柄、 花 梗和小 叶背面 疏被短 柔毛; 瘦果 无毛或 被毛, 宿存 花柱的 毛白色 22. 绣球藤 C. montana 58 (57) 小枝、 叶柄、 花梗和 小叶背 面密被 黄色短 柔毛; 瘦果 被毛, 宿存花 柱的毛 褐黄色 24. 金毛 铁线莲 C. chrysocoma 59 (2) 花药 药隔顶 端突出 部分长 0.4 — 2. 8 毫米 (组 5. 丝铁 线莲组 Sect. Naraveliopsis Hand.- Mazz. )。 60 (63) 叶为二 回或一 回羽状 复叶; 萼片 4。 61 (62) 叶为二 回或一 回羽状 复叶; 萼 片长约 8 毫米,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花药 顶端小 尖头长 0.4 毫 米; 子 房无毛 29. 勐腊 铁线莲 C. menglaensis 62 (61)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萼片长 2. 7 — 3. 5 厘米, 外 面被淡 黄色短 绒毛; 药隔顶 端突出 部分长 2. 2 — 2. 8 毫米; 子房上 部有毛 30. 片马 铁线莲 C. pianmaensis 63 (60) 叶为 单叶; 萼片 外面被 绣色短 絨毛。 64 (65) 叶 片两面 有明显 脉网; 萼片 6, 内面被 褐色短 绒毛; 药 隔顶端 突出部 分长约 1.5 毫米… 31. 滇南 铁线莲 C. fulvicoma 65 (64) 叶片 无明显 脉网; 萼片 4 一 5, 内面 无毛; 药隔顶 端突出 部分长 1 一 2 毫米 32. 接葜叶 铁线莲 C. loureiriana 66 (1) 雄蕊 有毛; 花萼 钟状, 萼片 4, 直上方 开展或 斜上方 开展。 67 (68) 萼片斜 上展, 淡绿 黄色; 花丝 的毛较 稀疏, 长 0.2~0.5 毫米 (组 6. 黄花铁 线莲组 Sect. Meclatis (Spach) Tamura) , 叶 通常为 二回羽 状复叶 33. 甘川 铁线莲 C. akebioides 68 (67) 萼片 通常直 上展; 花丝的 毛密并 较长, 长 1 一 4 毫米 (组 7. 尾叶铁 线莲组 Sect. Campanel- la Tamura) 。 69 (76) 萼片 外面有 3 条 狭纵翅 c 70 (71) 直 立小亚 灌木; 茎被短 绒毛; 叶为 单叶, 背面被 短续毛 或密被 短柔毛 48. 宾川 铁线莲 C. pinchuanensis 71 (70) 藤本; 茎和 叶背面 均多少 疏被短 柔毛。 72 (75) 小叶 纸质或 草质, 宽 卵形、 卵 形或狭 卵形, 边 缘有多 少规则 的齿。 73 (74)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一或二 回羽状 复叶, 或 有时为 单叶; 小 叶通常 分裂, 叶脉背 面稍隆 起; 萼片 外面被 短柔毛 49. 毛茛 铁线莲 C. ranunculoides 74 (73)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小叶不 分裂, 叶脉背 面平; 萼片外 面无毛 50. 思茅 铁线莲 C. pterantha 75 (72) 小叶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不 分裂, 边缘 全缘或 每侧有 1 小齿;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51 . 元江 铁线莲 C. yuatyiangensis 76 (69) 萼 片外面 无翅。 . 、* 77 (86) 叶 为单叶 (在 C. henryi ,偶 尔有少 数叶为 一回三 出复叶 )。 ' 78 (79) 叶片背 面密短 柔毛, 边缘有 粗牙齿 34. 丘北 铁线莲 C. chiupehensis 79 (78) 叶片 背面无 毛或有 疏毛。 80 (83) 萼 片内面 有毛。 81 (82) 叶片 较厚, 薄 革质, 边缘全 缘或有 疏齿; 花序有 1 花,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萼片比 雄蕊稍 长; 花 药药隔 顶端不 突出或 突出成 不明显 小尖头 …… 35. 贵州 铁线莲 C. kweichowensis 
212  云南 植物志  82 (81) 叶片 纸质, 边缘 全缘; 花 单生于 短的当 年生枝 顶端或 同时自 当年生 枝叶腋 生出具 1 花的 花序; 萼 片比雄 蕊长近 2 倍; 花药药 隔顶端 突出成 小尖头 36. 俞氏 铁线莲 C. yui 83 (80) 萼 片内面 无毛。 84 (85) 叶片长 3 — 7 厘米, 边缘有 疏牙齿 37. 曲柄 铁线莲 C. repens 85 (84) 叶片长 9~16 厘米, 边缘 有不明 显小齿 38. 单叶 铁线莲 C. henryi 86 (77) 叶 为复叶 (在 C. jingdungensis,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偶尔 少数叶 为单叶 )。 87 (104) 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88 (91) 茎和叶 无毛。 89 (90) 小叶长 8 — 13 厘米, 小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花序有 9 或更 多花, 花 序梗长 3~6 厘米 …… 40. 锡金 铁线莲 C. sikkimensis 90 (89) 小叶长 5 — 8 厘米, 小叶 柄长约 2 毫米; 花序有 1 花, 花序 梗长约 2 毫米 或近不 存在… 44. 怒江 铁线莲 C. nukiangensis 91 (88) 茎和 叶多少 有毛。 92 (95) 茎 和叶密 被开展 柔毛, 萼片外 面被短 绒毛。 93 (94) 毛褐色 或锈色 46. 绣毛 铁线莲 C. leschenaultiana 94 (93) 毛 淡黄色 47. 莓叶 铁线莲 C. rubifolia 95 (92) 茎和 叶以及 萼片外 面均被 贴伏短 柔毛。 96 (97) 小叶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45. 云南 铁线莲 C. yunnanensis 97 (96) 小叶 卵形、 椭 圆形、 狭卵形 或宽披 针形。 98 (99) 花序梗 和花梗 无毛; 小叶狭 卵形, 顶端长 尾状, 边 缘全缘 41. 尾尖 铁线莲 C. acuminata var. longicaodata 99 (98) 花序 梗和花 梗多少 被毛。 100 (101) 萼片比 雄蕊长 2 倍 43. 尾叶 铁线莲 C. urophylla 101 (100) 萼片与 雄蕊近 等长。 102 (105) 小叶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边缘 全缘或 有稀疏 小齿; 花序有 (3 —) 6 — 25 花; 萼 片内面 上部有 短柔毛 39. 多花 铁线莲 C. jingdungensis 103 (102) 小叶 宽披针 形或狭 卵形, 边缘有 规则小 牙齿; 花序有 1 一 7 花; 萼片内 面无毛 42. 滇川 铁线莲 C. kockiana 104 (87) 叶为一 回或二 回羽状 复叶, 或为二 回三出 复叶。 105 (108) 同 一对叶 的叶柄 合生。 106 (107) 木质 藤本;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同 一对叶 的叶柄 合生呈 盘状; 萼片 黄白色 54. 合柄 铁线莲 C. connata 107 (106) 草质 藤本; 叶 多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同一 对叶的 叶柄基 部稍增 宽并合 生在枝 的节部 膨大呈 粗 棱状; 萼片 紫红色 55. 毛蕊 铁线莲 C. lasiandra 108 (105) 叶柄不 合生。 109 (112) 花序单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萼片白 色或淡 黄色; 花药无 毛或药 隔背面 有稀疏 短毛。 110 (111)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小叶宽 4 一 10 厘米, 背 面及花 序梗、 花梗 均密被 柔毛; 萼 片长 2 — 3 厘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6 — 5 毫米, 无毛 52. 毛木通 C. buchananiana 111 (110)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 7 小叶, 或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宽 3 — 5. 8 厘米, 背面 及花序 梗、 花梗被 较疏短 柔毛; 萼片长 1.4 一 1.9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8 — 2 毫米, 药 隔背面 有短毛 53. 长花 铁线莲 C. rehderiana 
毛茛科  213  112 (109) 花与 叶自同 一老枝 腋芽中 生出; 萼 片紫红 色或暗 紫色, 长 2. 2 — 4 厘米; 花 药药隔 背面被 长 柔毛; 叶为 二回三 出复叶 56. 西南 铁线莲 C. pseudopogonandra 1. 披针叶 铁线莲 Clematis lancifolia Bur. et Franch. (1891) ; Finet et Gagnep. (1903) ; Hand. -Mazz. (1939); Laueneret Green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duclouxii Levi. (1909); C. iochanica Ulbr. (1913). 直立小 灌木。 茎高约 40 厘米, 不 分枝,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为 单叶; 叶片革 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5 — 10 厘米, 宽 1.6 — 2. 2 厘米, 顶端 微钝, 基部宽 楔形, 全 缘,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1.2 — 2 厘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3 — 4 花; 花梗 长 2 — 4 厘米; 萼片约 5, 平展, 白 色或外 面带淡 红色, 狭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3 毫米, 外面 无毛, 边 缘有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3. 2 — 5. 5 毫米, 顶端有 不明显 小尖头 或钝。 瘦果 卵形, 长约 4.5 毫米, 有 柔毛, 羽 毛状宿 存花柱 长约 2.5 厘米。 花期 7 — 8 月。 产 元谋; 生阳坡 云南松 林中, 海拔 18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2. 银叶 铁线莲 Clematis delavayi Franch. (1880) ; Finet et Gagnep. (1903)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Mazz. (1931),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2a. 银叶 铁线莲 (原 变种) 图版 62: 6—10; 图版 63: 3 var. delavayi 直立小 灌木。 茎高达 1.5 米, 和 枝条、 叶柄、 叶轴、 花序 均密被 绢状短 柔毛。 叶为 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7 — 13 小叶; 小叶厚 纸质, 卵形或 狭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0.8 — 4 厘 米, 宽 0.4 — 1.6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通常 全缘, 上面 疏被短 柔毛或 变 无毛, 背面 被银白 色娟状 毡毛, 毛被将 背面表 皮完全 遮盖。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 多数或 少 数花; 萼片 4 一 "6, 平展,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4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2. 8 毫米, 顶 端有不 明显小 尖头。 瘦果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2.5 厘米。 花期 7 — 8 月。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生于 山谷灌 丛中或 多石山 坡上, 海拔 1800 —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2b. 疏 毛银叶 铁线莲 (变种 ) var. calvescens Schneid. (1917);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 银叶铁 线莲的 区别: 小叶 下面被 稍密的 贴伏短 柔毛, 呈灰 绿色, 不呈银 白色, 不 完全 遮住整 个小叶 背面, 长 0.8 — 2 厘米。 与刺铁 线莲的 区别: 茎 较高, 分枝 较少, 顶 端不呈 刺状; 小叶 较大。 产丽 江及中 甸南部 一带; 生于 坡上。 分 布于四 川木里 等地。 
21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62 1 一 5. 甘川 铁线莲 Clematis akebbides (Maxim. ) Veitch, 1. 花枝一 部分, 2. 萼片, 内 面观, 3. 萼片, 外 面观, 4. 雄蕊, 5. 心皮; 6 — 10. 银叶 铁线莲 C.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6. 茎 上部, 7. 萼片, 内面, 8. 萼片, 外面, 9. 雄蕊, 10. 心皮。 (王 凌绘) 
毛茛科  215  2c. 刺 铁线莲 (变种 ) var. spinescens Balf . f. ex Diels (1912);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小叶 背面有 稀疏或 稍密的 贴伏短 柔毛, 呈灰 绿色, 不呈银 白色, 而近 似疏毛 银叶铁 线莲, 与后者 的区别 在于: 茎常 低矮, 高 30 — 90 厘米, 多 分枝, 小枝 顶端呈 刺状; 小 叶 较小, 长 2 — 7 毫米。 产 中甸、 德钦; 生于金 沙江一 带河谷 山坡上 或多石 跞处, 海拔 2000 — 3800 米。 分 布 于西藏 (芒康 )、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d. 裂银叶 铁线莲 (变 flO var.limprichtii(Ulbr. )M. C. Ch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limprichtii Ulbr. (1922); Hand. -Mazz. (1939). 小叶背 面密被 银白色 毡毛, 毛 被将整 个背面 遮盖, 在这 点上似 银叶铁 线莲, 但侧生 小叶 2 — 3 裂, 可以 区别。 产 邓川、 元谋; 生草坡 上或丛 林中, 海拔 1800 — 2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3. 女萎 Clematis apiifolia DC. (1818), (1824); 中国 植物志 (1980). 3a. 女赛 (原 变种) var. apiifolia 分布 于华东 诸省。 朝鲜、 日本 也有。 3b. 钝齿 铁线莲 (变种 ) var. argentilucida (Levi, et Van. ) W. T. Wang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vitaLba L. var. argentilucida Levi, et Van. (1902); C. apiifolia DC. var. ob- tusident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Mazz. (1929), (1939); Pei (1936), (1940); C. Y. Wu et W. T. Wang (195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grata Wall. var. argentilucida (Levi, et Van. ) Rehd. (1936), p. p. excl. syn. C. grata var. grandidentata Rehd. et Wils. ; Laueneret Green (1961); C. obtusidentata (Rehd. et Wils. ) Hj. Eichler (1958);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河南 植物志 (1981). 木质 藤本。 枝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菱 状卵形 或狭卵 形, 长 5 — 11. 5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截状 心形或 圆形, 常三 浅裂, 稀 不裂, 边缘有 少数粗 牙齿, 稀 全缘, 上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背面 通常密 被短柔 毛, 有 时被短 绒毛; 叶柄长 3 — 12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和 顶生, 通 常具多 数花; 花序梗 长 (2 —) 4 一 9 厘米; 苞片 为三出 复叶, 或为 单叶, 卵形, 3 裂; 花梗长 0.8—1.8 厘 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宽 2. 8 — 3 毫米, 顶端 微钝, 外面 密被短 绒毛, 内面被 贴伏短 柔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长圆 形, 长约 1.2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长 卵形, 长约 4.5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 毛状宿 存花柱 
216  云南 植物志  长约 2.5 厘米。 花期 7 月。 产 文山; 生 山坡灌 丛中, 海拔 1500 — 1700 米。 在秦 岭以南 广布: 四川、 甘 肃和陕 西、 河南 南部、 湖北、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北部、 江西、 浙江、 江苏 和安徽 南部。 茎供 药用, 治尿路 感染、 小 便不利 等症。 4. 粗齿 铁线莲 图版 63: 2 Clematis grandidentata (Rehd. et Wils. ) W. T. Wang (1993); 武陵山 区维管 植物检 索表 (1993). C . grata Wall. var. grandident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C . grata Wall, var. argentilucida auct. non (Levi, et Van. ) Rehd. : Hand.- Mazz. (1939); C. argen- tilucida W. T. Wang (1957), non C • vitalba L. var. argentilucida Levi, et Van.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河南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河北 植物志 (1986);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argentilucida Hj. Eichler (1958) , non C. vitalba L. var. argentilucida Levi, et Van. 4a. 粗齿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grandidentata 本质 藤本。 枝条 密被短 柔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有 (3 —) 5 小叶;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 摘圆状 卵形, 长 4 一 8. 5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宽楔 形或浅 心形, 常 3 浅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上面 疏被短 柔毛, 背 面通常 密被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5 — 6. 5 厘米。 腋 生聚伞 花序有 3 — 7 花, 顶 生花序 常有较 多花; 花 序梗长 2 — 3.5 厘米; 花梗长 0.8 — 2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近长 圆形, 长 6—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顶 端钝,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顶 端钝。 瘦 果扁,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被柔 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3 厘米。 花期 5- "6 月。 产 绥江、 永善、 宜良、 昆明、 丽江; 生于 山坡或 沟边灌 丛中, 海拔 1400 — 31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浙江、 安徽、 湖北、 甘肃 和陕西 南部、 河南 西部、 山西南 部、 河北西 南部。 根 药用, 有行气 活血、 祛 风湿等 作用; 茎藤 药用, 有杀虫 解毒等 作用。 4b. 丽江 铁线莲 (变种 ) var. likiangensis (Rehd. ) W. T. Wang (1993). C. grata Wall. var. likiangensis Rehd. (1933); Hand. -Mazz. ( 1939) ; C . argen- tilucida W. T. Wang var. likiangensis (Rehd. ) W. T. Wang (195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浙江 植物志 (1992). 子房和 瘦果均 无毛。 产 嵩明、 漾濞、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欽; 生山坡 林中, 海拔 2000 — 3200 米。 分 布于 贵州、 四川、 湖北 西部、 浙江西 北部、 河北西 南部。 5. 铊萼 铁线莲 Clematis peterae Hand. -Mazz. (1939) ; 王文采 (195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毛茛科  217  图版 63 1. 钝萼 铁线莲 Clematis peterae Hand. -Mazz. , 叶 和腋生 花序; 1. 粗齿 铁线莲 C. grandidentata (Rehd. et Wils. ) 叶 和腋生 花序; 3. 银叶 铁线莲 C. delavayi Franch. 叶。 (张春 方绘) 
218  云南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河北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vitalba L. var. microcarpa Franch . (1889); C. vitalba P. gouriana Finet et Gagnep . (1903), p. p. ; C. gouriana Roxb. var. fineti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Mazz. (1931); Pei (1936); C. peterae var. mollis W. T. Wang (1957). 5a. 钝萼 铁线莲 (原 变种) 图版 63: 1 var. peterae 木质 藤本。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通常有 5 小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椭 圆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每 侧有 1 或 少数小 牙齿或 全缘,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稀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5 — 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多 数花;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苞叶卵 形, 长达 1 厘米, 或 钻形, 长约 4 毫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约 8 毫米, 宽 3 毫米, 顶 端钝, 两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有短 绒毛; 雄蕊 无毛, 花药 狭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 稍扁, 卵形, 长约 4 毫米, 无毛, 羽毛 状宿存 花 柱长达 3 厘米。 花期 6 — 9 月。 产 昭通、 东川、 嵩明、 宜良、 昆明、 安宁、 富民、 禄劝、 双柏、 宾川、 巍山、 大 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剑川、 兰坪、 维西、 中甸、 德欽、 文山; 生山坡 草地、 林边或 灌 丛中, 海拔 1650 — 34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湖北 西部、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河 南 西部、 山西 南部、 河北西 南部。 全株 入药, 有 清热、 利尿等 作用。 5b. 毛果 铁线莲 (变种 ) • var. trichocarpa W. T. Wang (195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植 物志 (1980); 江苏 植物志 (1982); 安徽 植物志 (1986);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山 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子房和 瘦果有 柔毛。 产 安宁、 文山; 生 丘陵灌 丛中。 也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湖南、 江西、 浙江、 江苏、 安徽、 甘肃、 陕西、 河南、 山西 南部。 6. 小 蓑衣藤 图版 64: 1—4 Clematis gouriana Roxb. ex. DC. ( 1818) ; Roxb. ( 1832) ;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Rehd. (1929), (1936); Hand.-Mazz. (1939);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vitalba L. ssp. gouriana (Roxb. ) Kuntze (1885); C. vitalba L. var. micran- tha Levi, et Van. (1902) ; C. vitalba L. (3. gouriana (Roxb. ) Finet et Gagnep. (1903), p. p. ; C . martinii Levi. (1907) . 木质 藤本。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通常有 5 小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长卵形 或披针 
毛 茛 科  219  图版 64 小 蓑衣藤 Clematis gouriana Roxb. ex DC. , 1. 果序, 2. ^ 片, 3. 心皮, 4. 瘦果。 (王 凌绘) 
220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2 — 3. 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渐狭,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全 缘, 偶尔有 1 一 2 小齿, 两面无 毛或近 无毛, 有 时背面 疏被短 柔毛, 脉网稍 明显; 叶柄 长 2. 5 — 6.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圆 锥状, 具多 数花; 花 序梗长 1.2 — 4 厘米; 花梗长 5 — 14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平展, 白色,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两面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 端钝。 瘦 果坊锤 形或狭 卵形, 长 3 — 5 毫米, 被 柔毛, 羽 毛状宿 存花柱 长达 3 厘米。 花期 7 — 9 月。 产 昆明、 弥勒、 砚山、 蒙自、 思茅、 盈江; 生 于山林 边或疏 林中, 海拔 1300 — 18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菲 律宾、 缅甸、 印度、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茎 和根供 药用, 有行气 活血、 祛 风湿、 止痛等 作用, 治跌打 损伤、 风 湿性筋 骨痛等 症。 7. 两广 铁线莲 Clematis chingii W. T. Wang (1957);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西 植物志 (1991);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木质 藤本。 小枝和 叶柄、 花序 梗均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5. 5 — 10 厘米, 宽 4~6.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1 一 2 牙齿, 隅尔 3 浅裂, 上面有 较密糙 伏毛, 背面密 被短 柔毛, 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圆 锥状, 有多数 花; 花 序梗长 4. 5 — 9. 5 厘米; 苞片 卵形;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7 — 8. 5 毫米, 宽约 3.5 毫米, 顶端 钝或近 截形, 外面 被淡黄 色短绒 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6 毫米, 顶 端钝。 花期 7 — 9 月。 产 巧家、 麻 栗坡; 生山地 林中, 海拔 1400 — 1700 米。 分布于 贵州西 南部、 广西、 广东西 北部、 湖 南南部 和西部 (凤凰 )。 8. 福贡 铁线莲 图版 65: 1 Clematis tsaii W. T. Wang (195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王文采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木质 藤本。 小枝密 被褐色 贴伏短 柔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通常有 5 小叶; 小叶纸 质, 椭 圆状卵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偶尔斜 菱形, 长 7 — 13. 5 厘米, 宽 3.2—6.2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浅 心形, 全缘, 上面被 稀疏糙 伏毛,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脉网两 面稍 明显; 叶柄长 4.2~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圆 锥状, 有多 数花; 花 序梗长 3. 2 — 7 厘米, 与花梗 均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苞 片线状 匙形;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倒卵状 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外 面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内 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宽 卵形, 长约 2.2 毫 米, 有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3.5 厘米。 花期 7 — 9 月。 产 景东、 福贡; 生 山谷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1500 — 2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福贡。 9. 裂叶 铁线莲 图版 65: 3 Clematis parviloba Gardn. et Champ. (1849); Benth. (1861); Forbes et Hemsl. 
图版 65 1. 福贡 铁线莲 Clematis tsaiiW. T. Wang 叶; 2. 细木通 C. subumbellata Kur^ 叶 和腋生 花序; 3. 裂叶 铁线莲 C. parviloba Gardn. et Champ. 叶。 (张春 方绘) 
222  云南 植物志  (1886); Finet et Gagnep. (1903); Pei (1936), (1940); Hand. -Mazz. ( 1939) ; 中 国植物 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 江 植物志 (1992);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木质 藤本, 干时 多少变 黑色。 枝有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二 回羽状 复叶。 茎上部 叶有时 为 一回羽 状复叶 或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长 卵形、 宽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5~6.8 厘米, 宽 0.7 — 4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全缘, 有时 每侧有 1 一 2 小 齿, 不 分裂或 3 裂, 上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密 被贴伏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 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 3 至多 数花; 花 序梗长 2 — 10 厘米; 苞片 狭卵形 或长椭 圆形; 小 苞片似 苞片, 明显, 但 较小; 花梗长 2 — 4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8 — 1.6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顶端 微飩,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4 厘米。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昆明、 楚雄、 宾川、 漾濞、 丽江、 碧江、 福贡、 维西、 中甸、 贡山、 景东、 砚山、 文 山、 西畴、 麻 栗坡、 蒙自、 双江; 生 山坡灌 丛中或 林中或 林边, 海拔 1000 — 3000 米。 分布 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香港、 江西 南部、 浙江 南部、 台湾。 日本 也有。 10. 厚萼 线线莲 Clematis wissmaimiana Hand . -Mazz . (1939); 中国 植物志 ( 1 980 )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C. gratopsis W. T. Wang var. integriloba W. T. Wang (1957). 木质 藤本。 枝有 纵棱, 与 叶柄、 花序梗 和花梗 均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为二回 或一回 羽状 复叶; 小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 边缘多 全缘, 有时具 1 一 2 粗 钝齿, 稀不等 2 — 3 裂。 两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叶柄长 5 — 8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 9 一 20 花; 花 序梗长 5 — 10 厘米; 苞片狭 卵形、 卵形 或长椭 圆形。 不 分裂或 3 裂; 花梗长 1.2 — 6 厘米; 萼片 4, 白色, 开展, 长圆形 或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无 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 端钝;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特产 元江、 蒙自; 生于山 地灌丛 中或疏 林中, 海拔 1200 — 1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11. 扬子 铁线莲 Clematis ganpiniana (Levi, et Van. ) Tamura (1953);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王文采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vitalba L. var. ganpiniana Levi, et Van. (1902); C . parviloba Gardn. et Champ, var. glabrescens Finet et Gagnep. (1903); C • brevicaudata DC. var. lissocarp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Rehd. (1927); C . parviloba var. ganpiniana (Levi, et Van. ) Rehd. (1936) ; C . brevicaudata var. leiophylLa Hand. -Mazz. ( 1939) ; C • brevi- caudata var. ganpiniana ( Levi, et Van. ) Hand. -Mazz. ( 1939); Lauener et Green 
毛茛科  223  (1961); 湖北 植物志 (1976). 11a. 扬子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ganpiniana 藤本, 干时 多少变 黑色。 小枝近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叶 为一至 二回羽 状复叶 或二回 三出 复叶; 小叶薄 纸质, 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1.8 — 8. 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宽楔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有少数 小齿或 全缘, 不 分裂或 3 裂, 两 面近无 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脉 近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 3 至多 数花; 苞片卵 形或椭 圆形, 长达 4 厘米, 或 线形, 长约 4 毫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9 一 13 毫 米, 宽 2. 5 — 4 毫米, 顶 端钝, 外面 无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 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顶 端钝。 瘦 果扁卵 圆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3 厘米。 ? 期 7 — 9 月。 产 昆明、 大理、 邓川、 兰坪、 鹤庆、 丽江、 德钦、 屏边; 生丘陵 或山地 林边、 林中 或灌 丛中, 海拔 1400 — 33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陕西 南部、 湖北、 贵州、 广西 北部、 广 东 西部、 湖南、 江西、 浙江、 安徽 南部。 lib. 毛 叶扬子 铁线莲 (变种 ) var. subsericea (Rehd. et Wils, ) Ti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brevicaudata DC. var. subserice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Hand. -Mazz. (1939). 与 扬子铁 线莲的 区别: 小叶 背面密 被網状 柔毛。 《中 国植 物志》 第 28 卷 (1980) 记 载本变 种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和四川 西部, 但我们 还 未见到 云南的 标本。 12. 短尾 铁线莲 Clematis brevicaudata DC. (1818), (1824); Maxim. (1876); Franch. (1884); Forbes et Hemsl. (1886); Diels (1900); Finet et Gagnep. (1903); Rehd. (1923); Kung et Wang (1934); Hand. -Mazz. (1939);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河北 植物志 (1986); 内 蒙古植 物志, 第二版 (1990). C. vitalba L. ssp. brevicaudata (DC. ) Kuntze (1885) . 藤本。 小枝 有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通 常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或狭卵 形, 长 1 一 3. 3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有少 数小牙 齿,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脉 近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少 数或多 数花; 苞片似 小叶或 线形; 花梗长 1—1.5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7— 11 毫米, 宽 2. 5 — 5 毫米, 顶端 微钝, 外被 贴伏短 柔毛, 内 面有疏 柔毛或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狭 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 椭圆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 柱长约 2 厘米。 花期 8 — 9 月。 -产. 丽江、 德饮; 生山地 林中, 海拔 2600 — 3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宁夏、 陕西、 河南、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朝 
224  云南 植物志  鲜、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13. 细木通 图版 65: 2 Clematis subumbellata Kurz (1877); Tamura (1980); 王文采 (1998). C. kerriana Drumm. et Craib (1914); Hand.-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laxipaniculata Pei (1936). 木质 藤本。 枝条与 叶柄、 花序 梗和花 梗均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7. 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全缘, 隅尔有 1 一 2 小齿或 2 — 3 裂, 上面 疏被短 柔毛或 近 无毛,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脉网不 明显。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常有多 数花, 圆 锥状; 萼片 4, 平展, 白色, 近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8 — 3 毫米, 顶端微 钝, 两面 密被短 柔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 坊锤形 或狭 卵形, 长 4. 5 — 5 毫米, 被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4 厘米。 花期自 11 月至第 二年 1 月。 产 元江、 普洱、 勐腊、 景洪、 思茅、 景东、 潞西; 生丘陵 或山地 草坡、 灌丛 中或林 中, 海拔 720— 1600 米。 缅甸、 泰国、 老挝、 越南 也有。 根可供 药用, 治疟疾 等症。 14. 细梗 铁线莲 Clematis tenuipes W. T. Wang (1957); (1998). C. parviloba Gardn. et Champ, var. tenuipes ( W. T. Wang) Ti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p. p. quoad typum tantum;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被 贴伏短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椭圆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4.2~6.8 厘米, 宽 1.6 — 3 厘米, 顶端 急尖、 渐 尖或短 尾状,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 全缘, 两 面只在 基出脉 上被糙 伏毛, 脉上面 下陷,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花序 腋生, 有 1 花; 花序梗 纤细, 长 1 一 2. 5 厘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 3 — 4 毫米, 密被 柔毛; 花梗长 1.8 — 2. 2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5 — 7 毫米, 顶 端钝, 外 面密被 绢状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无 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心 皮密被 褐色长 柔毛。 花期 5 月。 特产 富宁; 生山地 林中, 海拔 700 — 1000 米。 《中 国植 物志》 第 28 卷将 本种和 四川一 未详类 型混为 一个类 型作为 Clematis parviloba 的 变种。 本 种的叶 全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小叶背 面只基 出脉被 伏毛, 花 序只有 1 花, 花序梗 纤细, 苞片 很小, 花药顶 端有小 尖头, 而与 C. parviloba (见前 ) 有 明显区 别。 上 述的四 川未详 类型, 虽然在 小叶背 面有少 数毛, 花序有 1 花 等特征 上近似 本种, 但叶为 一至二 回羽状 复叶, 花序梗 较长、 较 粗壮, 苞 片大, 长约 2 厘米, 狭长 圆形, 花 较大, 萼 片长约 2.5 厘米, 花药 顶端无 尖头, 也 与本种 有明显 区别。 15. 云贵 铁线莲 粗糠藤 (西畴 ) - Clematis vaniotii Levi, et Port. (1910); Rehd. (1929); Hand.-Mazz. (1939); 
毛茛科  225  Lauener et Green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 州植物 志 (1986). - C. phaseolifolia W. T. Wang (1957). 木质 藤本。 小枝近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椭圆 状卵形 或长圆 状椭圆 形,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全缘, 稀具 1 一 2 小齿, 两 面被疏 柔毛, 变 无毛, 脉 上面稍 下陷,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3.5"6.5 厘米。 腋 生聚伞 花序有 3 花; 花序 梗细, 长 4. 5 — 5 厘米, 无毛; 苞片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5 毫米; 花 梗细, 长 3. 5 — 5 毫米, 无毛; 萼片 4, 平展, 淡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宽 5 毫米, 顶端 急尖, 外面 无毛, 只边 缘被短 绒毛, 内 面有短 柔毛; 雄蕊无 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2.6 毫米, 顶 端钝; 心皮 密被长 柔毛。 花期 4 月。 产 广南、 富宁; 生山地 林边, 海拔 1000 — 1550 米。 分布于 贵州。 采自 广南、 富宁的 二号标 本的叶 均为一 回三出 复叶。 本 种在贵 州的居 群同时 具一回 三出复 叶和具 5 小 叶的一 回羽状 复叶。 16. 毛柱 铁线莲 Clematis meyeniana Walp. (1843); Benth. (1861); Maxim. (1876); Forbes et Hem- si. (1886); Franch. (1886);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 1939); Pei (1940); 图鉴 (1972); Fl. Taiwan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oreophila Hance (1851); C . meyeniana f . major et f . retusa Sprague (1916); Hand. -Mazz. (1939). 16a. 毛柱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meyeniana 木质 藤本。 枝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卵形、 宽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7. 5 — 13 厘米, 宽 3. 5 — 5. 3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2 — 7 厘米。 聚 伞花序 常有多 数花, 圆 锥状, 腋 生或 顶生; 苞 片小, 钻形; 萼片 4, 平展, 白色, 长 圆形, 长 7 — 9. 5 毫米, 宽 2 — 3. 8 毫米, 顶端 微尖或 微钝, 两面 无毛, 外面边 缘有短 绒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6 — 3. 6 毫米, 顶 端有小 尖头。 瘦 果狭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被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2.5 厘米。 花期 8 月至 第二年 1 月。 产 富宁、 蒙自、 金屏、 思茅、 双江、 镇康; 生山 地灌丛 中或丛 林中, 海拔 1100 — 18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广西、 海南、 香港、 广东、 江西、 福建、 浙江、 台湾。 越南、 日本 也有。 全株供 药用, 治风寒 感冒, 风 湿麻木 等症。 茎皮 纤维供 造纸、 搓 绳等的 原料。 16b. 沙叶 铁线莲 (变种 ) var. granulata Finet et Gagnep. ( 1903 ) ; Sprague ( 1916) ; Chun ( 1934 ) ; Hand. -Mazz. (1939);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西 植物志 (1991). 
226  云南 植物志  C . granuLata ( Finet et Gagnep. ) Ohwi (1937). 与 毛柱铁 线莲的 区别: 小叶 两面均 有细被 网纹。 产 河口; 生山谷 阴处, 海拔 160 米。 分布于 广西、 海南、 广东。 越南、 老挝 也有。 山木通 Clematis finetiana l^vl. et Van. 与毛柱 铁线莲 接近, 但腋 生花序 有较少 (1—7) 花, 宿 存花柱 的毛黄 褐色而 不同, 《中 国植 物志》 (1980) 等文献 记载山 木通分 布于 云南, 但 我们还 未见到 此种的 标本。 17. 小木通 图版 66: 1 Clematis armandii Franch. (1885); Finet et Gagnep. (1903); Pamp. (1910); Rehd. et Wils. inSarg. (1913); Pei (1935); Hand. -Mazz. ( 1939)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biondiana Pavol. (1907); Pei (1935); C. ornithopus Ulbr. (1922); C. ar- mandii var. biondiana (Pavol. ) Rehd. (1939). 木质 藤本。 枝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革质, 狭 卵形、 椭圆 状卵形 或 卵形, 长 4 一 13 厘米, 宽 2. 6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基出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聚伞 花序自 老枝的 腋芽生 出, 通 常具多 数花, 呈圆 锥状, 有短 或长花 序梗; 苞 片狭长 圆形, 有时 3 浅裂; 萼片 4, 开展, 白色,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0.9—1.7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或 线形, 长 2. 2 — 4 毫米, 顶端有 短 尖头。 瘦果狭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5 厘米。 花期 2 — 4 月。 产 昭通、 沾益、 嵩明、 路南、 昆明、 禄丰、 易门、 双柏、 凤仪、 漾濞、 丽江、 、庐 水、 马 关、 镇康; 生 于山谷 溪边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1300 — 24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甘肃 和陕西 南部、 湖北、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浙江。 缅 甸北部 也有。 茎藤供 药用, 治尿路 感染, 小便 不利, 风湿 等症。 全草 可制土 农药, 防治造 桥虫、 菜青 虫等。 18. 五叶 铁线莲 Clematis quinquefoliolata Hutch. (1907)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 Mazz. (1939);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 木质 藤本。 枝有 纵棱, 有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为具 5 小 叶的一 回羽状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8.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顶端 渐狭,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全 缘, 两 面无毛 或背面 有稀疏 柔毛; 叶柄长 5 — 6.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3 — 9 花; 花序 梗长 3. 5 — 5 厘米;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4 毫米; 花梗长 2 — 2. 5 厘米; 萼片 4, 白色, 开展, 近长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瘦 果狭椭 圆形, 长 约 4.5 毫米, 被 柔毛, 宿存羽 毛状花 柱长约 3 厘米。 花期 6 —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嵩明; 生 路边疏 林中, 海拔 198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西部。 
毛茛科  227  19. 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 1757) ; Bretschneid. (1881); Rehd. (1933); Merr. (1935); Hand. -Mazz.( 1939); Pei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U980);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 1986); 安徽 植物志 (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chmensis Retz. (1781); Finet et Gagnep. (1903) , p. p.; C. sinensis Lour. (1790); C. mi 膨 Lour. (1790); C. funebris Levi, et Van. (1902); C. oligocarpa Levi, et Van. (1902); C. cavaleriei Levi, et Port. (1910). 木质 藤本, 干后变 黑色。 枝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通常有 5 小 叶;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2 — 6. 5 厘米, 宽 0.6 — 2. 8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狭,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近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脉 背面微 隆起; 叶 柄长 1.8 — 5. 5 厘米。 聚伞 花序通 常具多 数花, 圆 锥状, 腋生或 顶生; 萼片 4, 平展, 白色,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宽 3 毫米, 顶 端尖, 外面 顶部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顶 端有不 明显小 尖头。 瘦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3 厘米。 春季开 花。 产 勐罕; 生 河岸树 上或灌 丛中, 海拔 540 米。 在我国 秦岭以 南亚热 带地区 广为分 布, 南达 越南。 根 人药, 治风 寒湿热 等症; 鲜株 可治急 性扁桃 体炎、 咽喉炎 等症; 全 株可作 农药, 防治造 桥虫、 菜青 虫等。 20. 柱果 铁线莲 Clematis uncinata Champ. (1851); Benth. (1861); Finet et Gagnep. (1903), p. p.;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p. p. ; Rehd. (1927); Pei (1936), (1940); W. T. Wang (1957);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江 苏植物 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广 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recta L. ssp. chinensis uncinata (Champ. ) Kuntze (1885); C . drakeana Levi, et Van. (1902) ; C. gagnepainiana Levi, et Van. (1904) ; C . uncinata var. floribunda Hayata (1911); Fl. Taiwan (1976); C. floribunda (Hayata) Yamamoto (1932); C. uncinata var. biternata W. T. Wang (1957) - 木质 藤本, 干 时常变 黑色。 茎 和枝条 无毛。 叶为 一或二 回羽状 复叶, 无毛; 小叶纸 质或薄 革质, 卵形、 宽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3. 8 厘米, 顶端渐 尖或急 尖,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圆 截形, 背面粉 绿色, 脉 网两面 明显; 叶柄长 2 — 6. 5 厘米。 聚伞 花序通 常有多 数花, 圆 锥状, 腋生或 顶生, 无毛; 萼片 4, 平展, 白色, 线 状披针 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约 13 毫米, 宽约 2.8 毫米, 顶 端尖, 两面 无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蕊 无毛, 花药 线形, 长约 3 毫米, 顶 端有短 尖头。 瘦 果近圆 柱形, 长约 6 毫米, 无 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1.5 厘米。 花期 6 — 7 月。 
228  云南 植物志  产 富宁、 广南、 西畴、 文山、 蒙自; 生山地 溪边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300 — 700 米。 分布于 四川、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湖北、 贵州、 广西、 广东、 香港、 湖南、 江西、 福 建、 台湾、 浙江、 安徽和 江苏的 南部。 越南 也有。 根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舒筋 活络等 作用。 21. 铁线莲 Clematis florida Thunb. (1784); 中国 植物志 (1980)。 21a.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florida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在 日本有 栽培。 21b. 重瓣 铁线莲 (变种 ) 图版 66: 2 var. plena D. Don (183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福 建 植物志 (1985); 浙江 植物志 (1992). 草质 藤本。 枝有细 纵棱, 疏被短 柔毛。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枝 上部有 时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小叶狭 卵形、 卵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宽楔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全缘, 通常不 分裂, 有时 2 — 3 浅裂, 叶脉 近平; 叶柄长 2. 5 — 7 厘米 C 花序 腋生, 有 1 花; 花 序梗长 1.8 — 4 厘米; 苞片 无柄, 对 生, 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全缘; 花梗长 7. 5 — 8. 5 厘米; ^片 6, 平展, 绿 白色, 宽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2 — 2. 6 厘米, 宽 0.7 — 1.4 厘米, 外 面中央 密被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多数雄 蕊均变 成狭披 针形, 花瓣状 的退化 雄蕊, 比萼 片 稍短。 花期 5~6 月。 产 凤庆, 在 昆明、 大理有 栽培; 生丛 林中, 海拔 1700 米。 分布于 浙江。 22. 绣球藤 Clematis montana Buch.-Ham. ex DC. (1818);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3); Rehd. (1927); Pei (1935); Tsoong (1936); Hand. -Mazz. (1939) ; 王 文采 (195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F1. Taiwan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kuntziana Levi, et Van. (1902) ; C. insulari-alpina Hayata (1913). 22a. 绣球藤 (原 变种) 图版 66: 3 var. montana 木质 藤本。 枝 条有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或 数叶与 花同自 老枝的 腋芽生 出, 或 在当年 生枝上 对生; 小叶 草质或 纸质,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 有稀疏 牙齿, 偶尔 全缘, 不分裂 或 2 — 3 浅裂, 两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叶脉 近平; 叶柄长 2.5~9 厘米; 花通常 2 — 4 朵 与数 叶同自 一老枝 腋叶中 生出; 花梗长 3 — 10 厘米; 萼片 4, 白 色或外 面带淡 红色, 长 圆 状倒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1.3 — 3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 长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顶 端钝。 瘦 果扁,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羽 
毛茛科  229  图版 66 1. 小木通 Clematis armandii Franch. 叶和 自腋芽 生出的 花序; 2. 重維 铁线莲 C. Florida Thunb. var. plena D. C 腋生 花序; 3. 绣球藤 C. montanaBuch.-Ham.exDC. var. montana 自老枝 腋芽生 出的叶 和花。 (张春 方绘) 
230  云 南植物 志  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2.5 厘米。 花期 4 一 7 月 。 产 大关、 镇雄、 昭通、 巧家、 会泽、 嵩明、 昆明、 禄劝、 大姚、 大理、 漾濞、 鹤 庆、 剑川、 丽江、 兰坪、 碧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饮、 蒙自; 生山 地林中 或灌丛 中, 海拔 1900 — 40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河南 西部、 湖 北 西部、 贵州、 湖南、 广西 北部、 江西、 福建西 北部、 台湾、 浙江、 安徽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茎藤 入药, 治肾炎 水肿、 月 经不调 等症。 花 美丽, 欧洲一 些国家 引种供 观赏。 22b. 长梗 绣球藤 (变种 ) var. longipes W. T. Wang (2000). C • montana DC. var. grand i flora Hook, in Curtis 's (1844);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与绣 球藤的 区别: 花梗 较长, 长 (10 —) 12 — 20 厘米; 花 较大, 萼片长 2. 6 — 4. 2 厘米, 宽 1.3 — 3. 5 厘米, 顶 端常短 渐尖, 外 面沿两 侧边缘 密被短 柔毛, 中央无 毛或近 无毛 部分椭 圆形。 小叶长 3 — 6. 5 (—8.5) 厘米。 子房 和瘦果 无毛。 产 兰坪、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生 于山地 林边、 杂 林中、 灌丛中 或多石 山坡, 海拔 2600 — 39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贵州、 湖南西 北部、 湖北 西部、 甘肃 和陕西 南部。 印 度北部 也有。 . 晚花 绣球藤 C. montana var. wilsonii Sprague 接近本 变种, 但萼片 顶端常 微凹, 外 面中 央无毛 或近无 毛部分 较狭。 据 《中 国植 物志》 (1980) 记载此 变种分 布于云 南和四 川 西部, 但 我们还 未见到 此变种 的云南 标本。 22c. 小叶 绣球藤 (变种 ) var. sterilis Hand. -Mazz. (1931) ,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绣 球藤的 区别: 小叶 较小, 狭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2 — 3 (— 4) 厘米, 边缘全 缘 或有时 每侧有 1 齿;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花 较小, 萼片长 7 — 12 毫米, 宽 3 — 9 毫米。 子房 和瘦果 无毛。 产 巧家、 禄劝、 大理、 鹤庆、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于 山地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2300 — 28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本 变种的 小叶偶 尔呈披 针形, 而近 似丽叶 铁线莲 C. venusta, 因此, 本变 种似为 var. montana 和丽叶 铁线莲 之间的 类型。 22d. 毛果 绣球藤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Comber) W. T. Wang et M. C. Chang (1993) . C . chrysocoma Franch. var. glabrescens Comber (1934); Hand. -Mazz. (1939) ; C. montana var. trkhogyna M. C. Chang,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绣 球藤的 区别: 小叶 较大, 长 3. 5 — 14 厘米; 花梗 较长, 长 16 — 24 厘米; 花较 大, 萼片长 2. 5 — 4 厘米, 宽 1.4 一 3. 2 厘米; 子房 和瘦果 有毛。 
毛良科  231  产 滕冲、 剑川、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饮、 贡山; 生 于山地 林边、 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2400 — 35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23. 薄叶 铁线莲 Clematis gracilifoli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Rehd. (1923), (1928), p. p.; Hand. -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mojitana Buch. -Ham. ex DC. var. pentaphylla Maxim. (1890); Rehd. (1923); Hand. -Mazz. (1939) ; C. gracilifolia var. pentaphylla (Maxim. ) W. T. Wang (1957); 秦岭 植物志 (1974). 木质 藤本。 枝 条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通 常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如有 3 小 叶时, 顶 生小叶 3 深裂近 基部, 数叶 与花同 时自老 枝腋芽 中生出 或在当 年枝上 对生; 小 叶 纸质, 菱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2. 2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常 2—3 裂, 两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1 一 3. 5 厘 米。 花 2 — 3 朵与数 叶同自 一老枝 腋芽中 生出; 花梗长 3 — 6 厘米; 萼片 4, 平展, 白色 或外 面带淡 红色, 倒卵形 或圆倒 卵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宽 1—1.3 厘米, 外面 被短柔 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8 毫米, 顶 端钝。 瘦 果扁, 卵形, 长 约 4 毫米, 无毛, 羽 毛状花 柱长约 2 厘米。 花期 4 一 6 月。 产 兰坪、 丽江、 德饮; 生于 山地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2800 — 38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南部。 24. 金毛 铁线莲 图版 67: 1 Clematis chrysocoma Franch. (1886), (1889) ; Finet et Gagnep. (1903); Sprague in Curtis (1911); Pei (1936); Hand. -Mazz. ( 1939)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montana Buch. -Ham. ex DC. var. sericea Franch. ex Finet et Gagnep. (1903) ; C. spooner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C . chrysocoma var. sericea (Franch. ex Finet et Gagnep. ) Schneid. 木质 藤本, 有时近 直立。 枝 条密被 黄色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数 叶与花 同自老 枝腋芽 生出或 在当年 生枝上 对生; 小叶纸 质或薄 革质, 菱状 倒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2~6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两 面被淡 黄 色娟状 柔毛, 在 背面毛 较密; 叶柄长 1"6.5 厘米。 花 1~6 朵与 数叶自 同一老 枝腋芽 中 生出, 或单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花梗长 4. 5 — 8. 5 (-20)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平展, 白 色或粉 红色, 倒卵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1.6 — 3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外面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3 — 4 毫 米, 顶 端钝。 瘦 果扁,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被娟状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4 厘米, 毛褐 黄色。 花期 4 一 7 月。 产 沾益、 嵩明、 昆明、 禄劝、 普朋、 宾川、 大理、 漾澳、 洱源、 兰坪、 剑川、 鹤 庆、 丽江、 中甸、 广南; 生于 沟边灌 丛中、 草坡或 干山坡 或多石 山坡、 或 林边, 海拔 1000 — 30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32  云 南植物 志  全株供 药用, 有清热 利尿等 作用。 25. 丽叶 铁线莲 Clematis venusta M. C. Ch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木质 藤本。 茎和枝 条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数叶 与花同 自老枝 腋芽生 出; 小叶 纸质, 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顶端 渐狭, 基部楔 形、 宽 楔形或 圆形, 边缘全 缘或有 1 一 2 小 牙齿, 上面被 极疏短 柔毛, 常变 无毛, 背面 被贴伏 销状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 5. 2 厘米。 花 1 一 3 朵与数 叶自同 一老枝 腋芽生 出; 花梗长 4 一 1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4, 平展, 白色, 外面带 紫色, 椭 圆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顶 端钝或 微凹, 外面疏 被贴伏 柔毛, 边缘密 被短柔 毛, 内面 无毛; 雄^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顶 端钝; 子 房无毛 或有疏 柔毛, 花 柱密被 柔毛。 花期 5 月。 特产 维西、 丽江 (鲁甸 ); 生沟边 杂木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2300 — 2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26. 滑叶藤 三 叶五香 血藤、 小粘药 Clematis fasciculiflora Franch. (1889); Levi, et Van. (1902); Finet et Gagnep. (190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Pei (1936); Hand. -Mazz.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广西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 mcmtcnm Buch. -Ham. ex DC. var. fasciculiflora (Franch. ) Briihl (1896). 26a. 滑叶藤 (变种 ) 图版 67: 2—3 var. fasciculiflora 木质 藤本。 枝 疏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对生, 有 时数叶 与花同 自老枝 腋芽中 生出; 小叶薄 革质, 狭 卵形、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 — 8. 5 (-11) 厘米, 宽 0.8-3.5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通常 全缘, 上面 无毛, 背 面有疏 柔毛或 无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 3 (—6) 厘米。 花通常 2 — 4 朵自 腋芽中 生出, 有时 还伴有 2 或 数叶; 花梗长 0.5 — 2. 4 厘米, 被淡 黄色短 绒毛; 萼片 4, 斜 上展, 白 色, 长 1.2 — 2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外 面被淡 黄色短 絨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稍短 于 萼片,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3 — 3. 2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披 针形, 长 5. 5 — 8 毫米, 无 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1 一 1.6 厘米。 花期 12 月至 第二年 3 月。 产 巧家、 镇雄、 会泽、 嵩明、 昆明、 禄劝、 禄丰、 宾川、 洱源、 大理、 保山、 片 马、 剑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西畴、 屏边、 蒙自、 建水、 元江、 思茅、 镇康、 激西; 生 于山谷 溪边、 山坡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1500 — 2500 米 C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西 南部、 广西 西部。 缅甸 北部、 越 南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根、 茎皮、 叶可供 药用, 有祛风 除湿等 作用。 26b. 狭叶 滑叶藤 (变种 ) var. angustifolia Comber (1934);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与滑 叶藤的 区别: 小叶 线状披 针形, 宽 3 — 6 (—10) 毫米; 瘦果 卵形。 
毛良枓  233  图版 67 1 • 金毛 铁线莲 Clematis chrysocoma French. 叶 和花; 2 ― 3. 滑叶藤 C. fasciculiflora Franch. var. fasciculiflora, 2. 叶 和由腋 芽生出 的花, 3. 瘦果; 4. 後獎叶 铁线莲 C. smilacifolia Wall. var. smilacifolia 叶。 5—7. 片马 铁线莲 C. pianmaensis W. T. Wang. 5. 叶, 6. 花, 7. 雄蕊。 (张春 方绘) 
234  云南 植物志  特产 丽江、 中甸; 生 多石砾 山坡, 海拔 2300 — 3300 米。 27. 合苞 铁线莲 图版 68 Clematis napaulensis DC. (1818), ( 1824);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Stapf in Curtis (1924); Pei (1936); Hand. -Mazz.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 cirrhosa L. oc nepalensis Kuntze (1885). 木质 藤本。 老枝有 纵纹,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数叶 与花同 自老枝 腋芽中 生出; 小 叶 草质,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7. 5 厘米, 宽 1.2 — 2. 6 厘米, 顶端 渐狭, 基部 宽楔形 或 圆形, 边缘 下部有 少数小 牙齿或 全缘, 两 面无毛 或背面 疏被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3 — 7. 5 厘米。 花序有 1 花, 1 一 3 条与数 叶自同 一老枝 腋芽中 生出; 花 序梗长 2 — 4 厘 米, 有 疏毛; 总苞 杯状, 长 4 一 7 毫米, 2 裂, 裂 片宽三 角形, 外面 疏被短 柔毛; 花梗 长 2 — 12 毫米; 花萼 钟状; 萼片 4, 近 直展, 绿 白色, 长 圆形, 长 1.6 — 2. 3 厘米, 宽 6 — 8. 5 毫米, 外 面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3. 8 毫米, 顶 端 有极小 尖头。 瘦 果扁, 倒卵 形或近 菱形, 长约 4 毫米, 有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4. 5 — 5 厘米。 花期 11—12 月。 . 产 广南、 景东、 漾濞、 腾冲; 生 于山地 林中, 海拔 1550 — 23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部、 贵州西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 度北部 也有。 28. 美花 铁线莲 Clematis potaninii Maxim. (1890); Diels (1900); Rehd. (1923);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fargesii Franch. (1894); Finet et Gagnep. (190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Mazz. (1931); C . montana Buch. -Ham. ex DC. var. potaninii (Max- im. ) Finet et Gagnep. (1913) ; C. fargesii var. souliei Finet et Gagnep. (1903)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Hutch, in Curtis (1917) ; C. souliei Franch. ex Finet et Gag- nep. (1913) , pro syn. ; C. potaninii var. fargesii (Franch. ) Hand. -Mazz. ( 1939) . 木质 藤本。 茎和 枝条被 贴伏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草 质或薄 纸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2~6 厘米, 宽 0.8 — 3.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近截 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不 分裂或 3 裂, 两 面疏被 贴伏短 柔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3 — 5 厘米。 聚伞花 序生当 年生枝 叶腋, 有 (1 一) 3 花; 花序 梗长达 15 厘米; 苞片为 单叶, 3 裂, 或 为三出 复叶; 花梗长 4 一 8. 5 厘米; 萼片 5 (—6), 平展, 白色, 狭倒 卵形, 长 2 — 3.8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顶 端钝。 瘦果 扁平, 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羽毛 状宿存 花 柱长达 3 厘米。 花期 6 — 8 月。 产 中甸; 生 山地灌 丛中, 海拔约 29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及 北部、 甘 肃和 陕西的 南部。 29. 勐腊 铁线莲 图版 69 Clematis menglaensis M. C. Ch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毛莨科  235  图版 68 合苞 铁线莲 Clematis napaulensis DC. , 1. 花枝一 部分, 2. 芩片, 内 面观, 3. 萼片, 外 面观, 4. 雄蕊, 5. 心皮。 (王 凌 抄图) 
236  云南 植物志  (1984). 木质 藤本。 茎 无毛。 叶为一 或二回 羽状复 叶或二 回三出 复叶, 无毛;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截- 形或浅 心形, 边缘 全缘, 基出脉 5 条, 近平; 叶柄长 6 — 10.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7 — 14 花, 常呈圆 锥状, 无毛; 花 序梗长 4 一 7. 5 厘米; 苞 片小, 钻形; 花梗长 1.2 — 2 厘米; 萼片 4, 开展, 白色,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宽 4 毫米, 外面疏 被短 柔毛, 边 缘有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有长 约 0.4 毫米的 尖头; 子房 无毛, 花柱 密被长 柔毛。 花期 10 — 11 月。 特产 勐腊、 屏边; 生山 坡灌丛 中或疏 林中, 海拔 850 — 1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勐腊。 30. 片马 铁线莲 图版 67: 5-7 Clematis pianmaensis W. T. Wang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木质 藤本。 茎有 10 条浅 纵沟, 无毛 5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无毛; 小叶 纸质, 狭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7. 8 厘米, 宽 1.4 一 3. 2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宽 楔形, 稀 圆形, 边缘 全缘, 有 离基三 出脉;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稀疏 5 — 9 花, 似总状 花序, 无毛; 花序 梗长约 10 厘米; 苞片叶 状或为 单叶; 花梗长 6. 5 — 9 厘米; 萼片 4, 平展, 黄色,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7 — 3. 5 厘米, 宽 8 — 10 毫米, 顶端 微尖, 外面 密被淡 黄色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萃 无毛, 外面 的雄' 蕊长 18 — 24 毫米, 花药长 1.6 — 2 毫米, 顶 端突出 的钻形 尖头长 0.7 — 1.5 毫米, 内面 雄蕊长 8 — 11 毫米, 花药长 2 — 2. 8 毫米, 顶端 突出的 狭线形 尖头长 2. 2 — 2. 8 毫米; 心皮长 0.8 — 1 .5 厘米, 子房 上部被 柔毛, 花柱 密被长 柔毛。 花期 9 月。 特 产片马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200 米一带 山地。 31. 滇南 铁线莲 Clematis fulvicom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Mazz. (1939); 王文采 (195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茎长 4 一 5 米, 被短 绒毛, 后渐变 无毛。 叶为 单叶; 叶片亚 革质, 卵状 圆形。 心形或 卵形, 长 10— 17 厘米, 宽 9 一 14.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圆形 或浅 心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基出脉 5 — 7 条, 脉 网两面 明显; 叶柄长 6 — 11 厘米。 聚伞 花序圆 锥状; 花序 轴和花 梗均被 锈色短 绒毛; 萼片 6, 开展或 反卷, 倒披 针状线 形, 长约 3.7 厘米, 宽约 4.5 毫米, 顶 端钝, 外 面密被 锈色短 绒毛, 内 面被褐 色短绒 毛; 雄蕊 无毛, 长 9 一 14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顶 端突出 的舌状 尖头长 1.5 毫米。 瘦果 菱状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被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4 一 5 厘米, 有 淡 黄色长 柔毛。 花期 10 — 12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蒙自、 沪西; 生山地 溪边, 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1000 — 1550 米。 老挝 也有。 32. 接葜叶 铁线莲 C. smilacifolia Wall. (1820); Hook, in Curtis (1846);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Finet et Gagnep. (1903); C. subpeltata Wall. (1830); C. smilacifolia Wall, var. subpeltata (Wall. ) Kuntze (1855); C . loureiriana DC. var. subpeltata (Wall. ) 
毛茛科  237  图版 69 勐腊 铁线莲 Clematis menglaensisM. C. Chang, 1. 叶, 2. 花序, 3. 花, 尚 未完全 开放, 4. 萼片, 内 面观, 5. 尊片, 外 面观, 6 — 7. 雄蕊, 8. 心皮。 (王 凌绘) 
238  云 南植物 志  Hand. -Mazz. (1939). C. loureiriana auct non DC. : Merr. (1935); Hand. -Mazz. ( 1939) ; Pei ( 1940) ; 海 南 植物志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8%); 广西 植物志 (1991). 32a. 接葜叶 铁线莲 (原 变种) 图版 67: 4 var. smilacifolia 木质 藤本。 茎有 纵纹, 无毛。 叶为 单叶; 叶片 革质,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8 — 16.5 厘米, 宽 6. 5 — 11 厘米, 顶端 微钝或 微尖,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常稍 盾状,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基出脉 5 — 7 条, 背面稍 隆起,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3.5~6 厘米。 花 序圆 锥状, 腋生, 有稀疏 的花; 花 序梗长 1 一 11 厘米; 苞 片小, 线形; 花梗长 4 一 7 厘 米; 萼片 4 一 5, 常 反卷, 蓝 紫色, 狭长 圆形, 长 16 — 18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外面被 锈色短 絨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无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顶 端突出 的尖头 长 1 一 2 毫米。 瘦果狭 卵形, 长约 6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5 — 8 厘米。 花期 11— 12 月。 产 屏边、 思茅、 普洱、 云县、 景东; 生于 山谷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980 — 2300 米。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南部、 广东 南部、 海南。 尼 泊尔、 印度、 泰国、 越南、 印度尼 西亚、 菲律宾 也有。 32b. 盾叶 铁线莲 (变种 ) var. peltata (W. T. Wang) W. T. Wang (2000). C. loureiriana DC. var. peltata W. T. Wang (1957); 中国 植物志 (1980); 广西 植物志 (1991). 叶基 部明显 盾形, 叶柄 着生处 距基部 0.2 — 1.5 厘米。 产 弥勒、 西畴、 屏边、 元阳; 生 于山谷 林边, 海拔 1200 — 1600 米。 分布于 广西。 丝 铁线莲 Clematis fUamentosa Dunn 与 接葜叶 铁线莲 接近, 但叶 为三出 复叶, 药隔 突起 较长, 少数雄 蕊的花 药完全 退化而 不同, 《中 国植 物志》 (1980) 记载 丝铁线 莲在云 南 东部有 分布, 但 我们还 未看到 标本。 33. 甘川 铁线莲 图版 62: 1—5 Clematis akebioides ( Maxim. ) Veitch ( 1912 ) ;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 西藏 植物志 (1985);Grey-Wilson(198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内 蒙古植 物志, 第二版 (1990). C. orientalis L. var. akebioides Maxim. (1890); C. glauca Willd. var. akebioides (Maxim.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 -Mazz. ( 1939) . 木质 藤本。 茎有 纵棱, 无毛。 叶为 二或一 回羽状 复叶, 无毛; 小叶 草质, 椭 圆形或 倒 卵形, 长 1.2 — 4 厘米, 宽 0.6 — 2. 5 厘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不分 裂或 2 — 3 裂, 边缘 有少数 小牙, 背面 粉绿, 脉 近平; 叶柄长 3 — 7. 8 厘米。 花序 腋生, 有 1 一 2 花; 花 序梗长 0.2 — 1.2 厘米; 苞片似 小叶, 不 分裂或 2 — 3 浅裂; 花梗长 3.2~6.5 厘米; 萼片 4, 斜 上展, 淡绿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1.6 — 2. 7 厘米, 宽 7 — 11 毫米, 顶端 急尖, 外面 无毛, 只在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花丝 披针状 线形, 被 短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2. 8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果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毛良科  239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3 厘米。 花期 7 — 9 月。 - 产 丽江、 中甸、 德饮; 生于草 坡上, 丘陵灌 丛中, 或河边 或沟边 林中, 海拔 2000 — 3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向 东北稍 间断地 分 布达贺 兰山。 甘青 铁线莲 Clematis tangutica (Maxim. ) Korsh. 与甘川 铁线莲 相近, 但小叶 顶端锐 尖, 边 缘有较 规则小 牙齿, 萼片 黄色而 不同,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记载 甘青铁 线莲在 云南西 北部有 分布, 但 我们还 未看到 标本。 34. 丘北 铁线莲 图版 70: 2 Clematis chiupehensis M. Y. F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木质 藤本。 茎有纵 条纹, 被 开展淡 黄色短 柔毛。 叶为 单叶; 叶片 纸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8 — 11. 8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楔形或 截形, 边 缘有不 等 牙齿, 上面 被疏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顶生, 有 1 一 11 花; 花 序梗长 1 一 4. 3 厘米, 被 开展短 柔毛; 苞 片线状 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绿色, 长 椭圆形 或卵状 披 针形, 长约 1.2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 仅在顶 端被疏 柔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丝被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 果狭卵 形, 长 3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2 — 2. 5 厘米。 12 月 开花。 特产 双柏、 丘北; 生 山地疏 林中, 海拔 1500 — 20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丘北。 35. 贵州 铁线莲 Clematis kweichowensis Pei (1934), (1936); Hand.-Mazz. (1939);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贵州 植物志 (1986). 木质 藤本。 茎近 无毛。 叶为 单叶; 叶片薄 革质, 椭 圆状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7.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楔形, 边缘全 缘或有 小齿, 两面 无毛, 背面灰 白色, 脉 背面微 隆起; 叶柄长 0.8 — 3. 5 厘米, 通 常被短 柔毛。 花序有 1 花; 花 序梗长 0.4 — 3. 5 厘米; 苞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3.5 毫米; 花梗长 3. 5 — 8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淡黄 绿色, 长 圆形, 长 1.8 — 2. 5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顶端 微尖, 外面 无毛, 内面被 密被短 柔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丝上 部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顶端钝 或有极 小的 尖头, 有 柔毛。 瘦果坊 锤形, 长约 4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5 厘 米。 花期 9 月。 产 大关、 镇雄; 生山谷 林中, 海拔 1560 — 20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南部。 本种 与俞氏 铁线莲 C. yui W. T. Wang 极为 相近, 但后 者的叶 较薄, 边缘均 全缘, 花常 单生短 的小枝 顶端, 雄 蕊比萼 片近短 2 倍, 花药 顶端有 明显小 尖头, 只在药 隔有长 柔毛而 不同。 本种也 与曲柄 铁线莲 C. repens Finet et Gagnep. 接近; 后 者的叶 较薄, 有 时 3 裂或为 3 出 复叶, 边缘通 常有小 牙齿, 萼 片内面 无毛, 花药 顶端有 明显小 尖头, 只 在药隔 被长柔 毛而相 区别。 36. 俞氏 铁线莲 图版 70: 3—5 Clematis yui W. T. Wang (1991). 
240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70 -单叶 铁线莲 Clematis hemyiOliv., 叶 和腋生 花序; 2. 丘北 铁线莲 C. chiupehensis M. Y. Fang 叶 和腋生 花序; 3 — 5. 俞氏 铁线莲 C. yui W. T. Wang, 3. 叶, 4. 具花 小枝, 5. 雄蕊。 (张春 方绘) 
毛莨科  241  木质 藤本。 枝 无毛。 叶为 单叶, 无毛; 叶片 纸质,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4. 9 一 9 厘米, 宽 1.9 一 5.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全缘, 基出脉 5 条, 近平; 叶 柄长 1 一 3. 5 厘米。 花单生 于小枝 顶端或 叶腋; 花梗长 3~6 厘米, 无毛, 腋生花 梗基部 有 钻形, 长 2.5 毫米的 苞片; 萼片 4, 斜 上展, 绿 黄色, 宽披 针形, 长 1.8 — 3. 3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顶端 尖锐, 外面 无毛, 内 面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边缘 密被短 柔毛; 雄蕊比 萼短达 2 倍, 花 丝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6 — 4 毫米, 顶 端具小 尖头, 药隔被 长 柔毛;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11 月。 产贡山 独龙江 流域; 生山地 林中, 海拔 16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墨脱。 37. 曲抦 铁线莲 Clematis repens Finet et Gagnep. (1903)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Hand. - Mazz. (1939) ; Pei (1940);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小木质 藤本, 常攀 于树上 或伏于 石上。 幼枝被 柔毛, 变 无毛。 叶为 单叶, 无毛; 叶 片纸 质或薄 纸质, 卵状长 圆形、 狭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基出脉 3 — 5 条,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花 序具 1 花; 花 序梗长 2 — 12 毫米; 苞 片小, 钻形; 花梗长 2. 5 — 4 厘米, 无毛; 萼片 4, 斜 上展,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 厘米, 宽约 7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 蕊比萼 片短,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顶 端有小 尖头, 药 隔被长 柔毛。 瘦果纺 锤形, 长约 5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3.5 厘米。 花期 7— 8 月。 产 巧家; 生林下 石上, 海拔 27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广 西和广 东的北 部。 我 们见到 的巧家 标本的 叶均为 单叶, 不 分裂; 在四 川等地 的本种 居群的 叶有时 3 深 裂或 3 全裂或 为三出 复叶。 38. 单叶 铁线莲 图版 70: 1 Clematis henryi Oliver in Hook. (1889) ; Finet et Gagnep. (1903)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Pei (1936);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徽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木质 藤本。 主 根下部 膨大。 叶为 单叶; 叶片 纸质, 狭 卵形, 长 9 一 16 厘米, 宽 3— 7.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边缘有 不明显 小齿, 两 面无毛 或背面 脉上幼 时被短 柔毛, 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2 — 6. 5 厘米; 偶尔约 2 叶 为三出 复叶。 聚伞 花序有 1 (—4) 花; 花 序梗长 4—15 毫米; 苞 片小, 钻形;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萼片 4, 白色 或淡 黄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1.3 — 1.6 厘米, 宽 4. 5 — 6 毫米, 顶端 微尖, 外面疏 被贴伏 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 丝有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5 — 2. 8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果狭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 柱长约 4 厘米。 花期自 10 月 到第 二年的 1 一 2 月 。 
242  云南 植物志  产 镇雄、 宜良、 漾濞、 维西、 中甸、 文山、 蒙自、 墨江、 思茅; 生山 地林中 或灌丛 中, 海拔 1700 — 2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贵州、 广西、 广东 北部、 湖南、 江西、 浙江、 江苏 南部、 安徽 南部。 缅甸 北部、 越 南北部 也有。 根供 药用, 治 胃痛、 跌 打损伤 等症。 39. 多花 铁线莲 图版 71: 2-3 Clematis jingdungensis W. T, Wang (1982). C. acuminata DC. var. jtiulti flora Comber (193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C. acuminata DC. var. hirtella Hand.-Mazz. (1939); C. multi- flora (Comber) W. T. Wang (1993); C . minggangiana W. T. Wang (1996). 木质 藤本。 枝有浅 纵棱, 被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一 回三出 复叶, 稀为 单叶; 小 叶厚纸 质, 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6 — 10. 8 厘米, 宽 (1.7 —) 3. 5 — 7. 2 厘米, 顶端 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浅心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全缘或 有稀疏 小齿, 上 面只在 脉上疏 被 短毛, 背 面多少 密被短 柔毛, 基出脉 5 条, 隆起, 细 脉两面 隆起, 形成 明显的 脉网, 叶 如为单 叶时, 叶 片心状 卵形, 长 10. 5 — 12. 5 厘米, 宽 7. 8 — 8. 8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 心形; 叶柄长 0.8"6.8 厘米, 与小 叶柄均 密被短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3 —) 6 — 25 花; 花 序梗长 1 一 8. 2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苞 片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1 一 3. 3 厘 米, 或 较小, 线形或 钻形, 长 2. 5 — 8 毫米; 花梗长 0.5 — 2. 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直 上展, 白色, 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8 厘米, 宽 2.5—5 毫米, 顶端 反曲, 外面 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内 面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絨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 丝密被 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3. 8 — 4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心皮 密被长 柔毛。 特产 思茅、 景东、 凤庆、 腾冲、 瑞丽; 生于 山地林 边或灌 丛中, 海拔 1700 — 2200 米。 40. 锡金 铁线莲 Clematis sikkimensis ( Hook. f. et Thorns. ) Drumm. ex Burkill (1925); Hara (1966), in Hara & Williams (1979); 王文采 (1993). C. acuminata DC. var. sikkimensis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 (1872); Hand.-Mazz. (1939), p. p.; Gupta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 acuminata ssp. sikkimensis (Hook, f . et Thorns. ) Briihl (1896) . 木质 藤本。 枝疏被 贴伏短 柔毛或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椭 圆状卵 形, 长 7. 5 — 13 厘米, 宽 3 — 7.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圆 截形, 边缘有 稀疏小 齿或 全缘, 上 面只在 中脉上 有稀疏 短毛, 背面 无毛, 基出 脉和细 脉背面 隆起, 脉网明 显; 叶柄长 4 一 5.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9 或更 多花; 花 序梗长 3 — 6 厘米, 无毛; 甚 片小, 三 角形; 花梗长 1.5 — 1.8 厘米, 无毛; 萼片 4, 直 上展, 白色, 长圆 状披针 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端 微钝, 外面 无毛, 内面只 在顶端 有少数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顶端钝 ,无毛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12 月。 产 景东、 镇康; 生山谷 沟边丛 林中, 海拔 1500 米。 缅甸 北部、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毛茛科  243  图版 71 1. 云南 铁线莲 Clematis yunnanensis French. , 2—3. 多花 铁线莲 C. jingdungensis W. T. Wang, 2. 叶 和腋生 花序, 3. 雄蕊; 4. 尾尖 铁线莲 C. acuminata DC. var. longicaudaia W. T. Wang 叶。 (张春 方绘) 
244  云南 植物志  41. 渐尖 铁线莲 Clematis acuminata DC. (1818), (1824);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41a. 渐尖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acuminata 分布 于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不丹。 41b. 尾尖 铁线莲 (变种 ) 图版 71: 4 var. longicaudata W. T. Wang (1989) . C. clarkeana auct. non Levi, et Van.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p. p. , excl. pi. 27. 木质 藤本。 茎 疏被短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薄 革质, 卵 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尾 状或长 尾状, 基部 圆形, 边缘 全缘, 两面近 无毛, 基出 脉和细 脉背面 隆起, 脉网 明显; 叶柄长 4 一 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约有 3 花;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苞片 钻形, 小;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黄色,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5 毫米, 外面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仅 顶端疏 被短柔 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被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无毛;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12 月。 特产 宾川。 42. 滇川 铁线莲 图版 72: 1 Clematis kockiana Schneid. (1917). C . yunnanensis var. ch ingtungensis M. Y. Fang (1980); C . yunnanensis var. bre- vipedunculata W. T. Wang ( 1982) ; C. yunnanensis auct. non Franch . :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M. Johnson (1997). 木质 藤本。 茎有 纵纹, 被短 柔毛, 常变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狭 卵形或 宽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两 面 疏被短 柔毛, 基出脉 3 条,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2"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7 花; 花 序梗长 0.2 — 3. 5 厘米, 被 紧贴短 柔毛; 苞 片狭三 角形或 线形, 长 3 — 8 毫米; 花 梗长 1—3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白 色或淡 黄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1.2 — 1.7 厘米, 宽 4~6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 无毛; 雄蕊 与萼片 等长, 花 丝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 果长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被 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达 3 厘米。 花期 10 — 11 月。 产 嵩明、 禄劝、 武定、 宾川、 大理、 沪水、 兰坪、 剑川、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 山、 德饮、 景东、 腾冲、 镇康; 生于 山坡、 沟边、 林边或 林中, 海拔 1600 — 31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西 南部、 广西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至 大理。 43. 尾叶 铁线莲 Clematis urophylla Franch. (1884); Forbes et Hemsl. ( 1886) ; Finet et Gagnep. (1903); Chun (1924); Hand. -Mazz. (1939) ;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毛茛科  245  C. japonica Thunb- var. urophylla Kunlze (1885). 本 质藤小 枝被短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5J:ii 米, 顷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基出 11,](3—5 条, 背面稍 隆起,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2.5—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3 花;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花 梗长约 2 厘米; 萼片 4, 斜 上展, 白色,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7 毫米, 外面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只 在顶端 被短柔 t; 雄; 长约 为萼片 之半, 花 丝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 无 li< 瘦果纺 錘形, 长约 3.5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4.5 厘米。 花期 11 月。 产镇雄 ;生沟 边疏林 中,. 海拔 16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西部、 湖南、 广 西和 广东的 北部。 ' 我们只 看到一 张云南 尾叶铁 线莲的 标本。 即采自 镇雄的 禹平华 1134 号 标本, 这个 标 本采于 1957 年 10 月, 只具 花蕾, 其小 叶狭椭 圆形, 很像 四川、 贵州等 地的尾 叶铁线 莲 标本, 但也 有些像 云南铁 线莲, 根 据镇雄 一带具 有与贵 州和四 川相同 的植物 区系, 我 们暂 时将上 述标本 鉴定为 尾叶铁 线莲, 待以后 得到开 花标本 时加以 确定。 本文 的花、 果 实 等特征 描述, 系根 据有关 四川尾 叶铁线 莲标本 写出。 关 于小齿 铁线莲 C. urophylla Franch. var. obtusiuscula Schneid. , 有 关文献 曾记载 在 云南有 分布, 但我 们还未 看到此 变种的 标本。 44. 怒江 铁线莲 Clematis nukiangensis M. Y. F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木质 藤本。 茎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革质, 长椭 圆形、 狭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卵状 长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全缘, 上面无 毛, 背面仅 在中脉 上有疏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中脉和 侧脉上 面平, 背面 隆起;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无毛。 花序有 1 花; 花序 梗近不 存在; 苞片鳞 片状, 小; 花梗长 2 — 3 厘 米, 无毛; 萼片 4, 直 上展, 白色, 基 部带紫 红色,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5 厘米, 宽 5 毫米, 顶端 微尖,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边 缘有短 绒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12 月。 特产 碧江; 生山地 阴坡灌 丛中, 海拔 2700 米。 45. 云南 铁线莲 图版 71: 1 Clematis yunnanensis P ranch. (1886); Finet et Gagnep. (1903), p. p. excl. pi. Guizhou . C. acuminata DC. subsp. yuixnanensis ( Franch. ) Bruhl (1896); C. clarkeana Levi, et Van. var. stenophylla Hand. -Mazz.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C. subfalca- ta Pei ex M. Y. Fang (1980); C. angustifoliola W. T. Wang (1997); C. subfalcata var. stenophylla (Hand. -Mazz. ) W. T. Wang (1998) ; C. subfalcata var. pubipes W. T. Wang (1998); C. clarkeana auct. non Levi, et Van. : M. Y. Fang (1980), p. p. 
246  云 南植物 志  quoad pi. 27. 木质 藤本。 茎及枝 无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条状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有少 数刺状 小齿, 偶尔 全缘, 无毛, 基 出脉在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4 一 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5 花; 花 序梗近 不 存在; 苞 片小。 钻形, 长约 2.5 毫米; 花梗长 1.5 — 2 厘米, 无毛; 萼片 4, 直 上展, 淡 绿色, 长 圆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3. 6 — 5. 5 毫米, 外 面被疏 柔毛, 内面 无毛, 边 缘被短 柔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心皮密 被柔毛 C 花期 2 月。 产 开远、 武定、 禄劝、 宾川; 生山谷 林下, 海拔 23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46. 锈毛 铁线莲 Clematis leschenaultiana DC. (1818), (1824); Finet et Gagnep. ( 1903 ) ; Hand. - Mazz.(1939); 图鉴 (1972); Steenis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福建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C • caesariata Hance (1870); Forbes et Hemsl. (1886); C • acumiimta DC. var. leschenaukicuia Kuntze (1885) ; C. acuminata ssp. leschenaultiana Briihl ( 1896) . 木质 藤本。 茎密被 褐黄色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狭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1.8 厘米, 宽 2. 2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上部有 小齿, 上 面疏被 伏毛, 背 面密被 柔毛; 叶柄长 3. 5 — 11 厘米, 密被 褐黄色 柔毛。 聚伞 花序腋 生, 有 3 或稍 多花; 花 序梗长 0.8 — 2. 5 厘米, 与花 梗密被 柔毛; 苞片披 针形或 卵形; 花梗长 2 — 4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黄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1.8 — 2. 5 厘米, 宽 9 毫 米, 外面 密被褐 黄色短 绒毛, 内面只 顶部被 稀疏短 柔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果纺 锤形, 长约 5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3.5 厘米。 花期 1 一 2 月。 产 广南、 河口、 蒙自、 勐养; 生 于山谷 林中, 海拔 720 — 1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 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越南、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叶供 药用, 治 疮毒。 47. 莓叶 铁线莲 Clematis rubifolia C. H. Wright (1896); Prain in Hook. (1886—87); Finet et Gag- nep. (1903);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spLendens Levi, et Van. ( 1902) ; C. Leschenaultiana DC. var. rubifolia (C. H. Wright) W. T. Wang (1991). 木质 藤本。 枝 被开展 淡黄色 柔毛。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椭圆状 卵形或 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边缘 有小 牙齿, 上面疏 被贴伏 柔毛, 背 面密被 淡黄色 柔毛, 基出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6 — 8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3 — 12 花; 花 序梗长 2 — 3. 5 厘米, 与花 梗密被 柔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花梗长 1.5 — 2. 2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狭长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约 4 毫米, 顶端 渐狭, 外面 密被淡 黄色短 绒毛, 边 缘被短 絨毛, 内面只 在顶部 被贴伏 
图版 72 1. 滇川 铁线莲 Clematis kockianaSchneid. 叶 和腋生 花序。 2—3. 毛茛 铁线莲 C. ranunculoides Franch. , 2. 茎生叶 和腋生 花序, 3. 茎上 部叶; 4. 宾川 铁线莲 C. pinchuanensis W. T. Wang et M. Y. Fang 茎 生叶。 (张春 方绘) 
248  云 南植物 志  短 柔毛; 雄蕊 比萼片 稍短, 花丝 密被淡 褐色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顶端 钝, 药隔 背面疏 被贴伏 短毛; 心 皮密被 柔毛。 花期 11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西畴、 砚山、 屏边、 蒙自、 永平、 漾漠; 生 于山谷 坡地、 林边和 溪边, 海拔 1400 — 20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西部。 48. 宾川 铁线莲 图版 72: 4 Clematis pinchuanensis W. T. Wang et M. Y. Fang (1980). 小亚 灌木。 茎 直立, 密被短 绒毛。 叶为 单叶; 叶片 纸质, 三 角状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3"6 厘米, 宽 3~6 厘米, 顶端 微尖,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边缘有 牙齿, 常 3 浅裂, 上 面被短 伏毛, 背面密 被短柔 毛或短 绒毛; 叶柄长 2 — 3 厘米。 聚伞花 序有少 数花; 花 序 梗短;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绒毛; 萼片 4, 直 上展, 卵 状长圆 形, 长约 1 厘米, 宽 6 毫米, 顶端 微尖, 外 面被短 绒毛, 有 3 条狭 纵翅, 内面只 在顶端 有 贴伏短 柔毛, 其 他部分 无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顶 端钝, 药 隔有长 柔毛。 瘦 果近纺 锤形, 长约 3.2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约 1 厘米。 花期 12 月。 特 产宾川 (模 式产地 )。 49. 毛茛 铁线莲 图版 72: 2—3 Clematis ranunculoides Franch. (1886) , (1889) ; Finet et Gagnep. (1903) ; Stapf in Curtis (1933) ; Hand. -Mazz. (1931) ,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 philippiana Levi. (1902); C. ranunculoides var. tomentosa Finet et Gagnep. (1903); Rehd. (1936); Hand. -Mazz. (1939); C. urophylla Franch. var. heterophylla Levi. (1907); C. lasiandra Maxim, var. duclouxii Finet (1908); C . pterantha Dunn var. grossedent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 C. ranunculoides var. grossedentata (Rehd. et Wils. ) Hand. -Mazz. (1939) ; C. acutangula Hook. f. et Thorns, f . major W. T. Wang (1993) ; C. acutangula ssp. ranunculoides (Franch. ) W. T. Wang (1993) . 多年 生草质 藤本, 幼 时有时 直立。 茎 和枝有 4 一 6 条锐 纵棱, 疏被 柔毛, 常 变无毛 C 基 生叶具 长柄, 为一 回三出 复叶或 单叶, 下部茎 生叶为 一回三 出复叶 或羽状 复叶, 上部 莲 生叶为 羽状复 叶或二 回三出 复叶, 偶 尔为一 回三出 复叶; 小叶片 纸质, 形状变 异大, 宽 卵形、 五 角形、 卵形或 菱形, 单 叶叶片 通常五 角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1 一 6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通常 3 浅裂, 边缘有 少数牙 齿或小 牙齿, 两 面疏被 柔毛; 叶柄长 4 一 11 厘米。 腋生聚 伞花序 通常有 1 一 3 花, 顶 生聚伞 花序有 3 — 7 花; 花 序梗长 0.1 — 1 (—3.5) 厘米; 苞片披 针形或 卵形, 0.5—1.5 厘米; 花梗长 0.6—5 厘米, 向下 弯曲, 被短 柔毛; 萼片 4, 直 上展, 紫 红色,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0.7 — 1.4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内面无 毛或被 疏毛, 外面有 疏毛和 2 — 3 条狭 纵翅;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2 毫米, 无毛。 瘦果 纺錘形 或狭椭 圆形, 长约 3 毫 米, 被短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1.5 — 2. 5 厘米。 花期 8 — 10 月。 产 东川、 嵩明、 禄劝、 昆明、 大理、 兰坪、 剑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蒙自、 麻栗 
毛莨科  249  坡、 景东、 临沧; 生 于山地 沟边、 草地、 灌 丛中或 林中, 海拔 1500 —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西 南部和 广西西 北部。 50. 思茅 铁线莲 Clematis pterantha Dunn (1901); Finet et Gagnep. (1903), p. p. ; Rehd. et Wils. inSarg. (1913). C. ranwiculoides Franch. var. pterantha (Dunn) M. Y. Fang,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藤本。 茎、 枝均 无毛, 有锐 纵棱。 叶 为三出 复叶, 无毛; 小叶 纸质, 狭卵形 或三角 状 卵形, 长 9. 5 — 13 厘米, 宽 4. 5 -" 6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圆 截形, 边缘 中部有 牙齿, 脉 近平; 叶 柄长约 8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7 — 14 花; 花 序梗长 2 — 3. 6 厘米; 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1.4 一 2. 2 厘米, 边缘有 小齿; 花梗长 0.6 — 1.5 厘 米, 有 疏毛; 萼片 4, 直 上展, 白色,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9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外面无 毛, 有 3 条狭 纵翅,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被 柔毛;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花 丝密被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顶 端钝; 心 皮密被 柔毛。 特产 思茅; 生 于山地 林中, 海拔 1600 米。 51. 元江 铁线莲 图版 73: 1—3 Clematis yuanjiangensis W. T. Wang (1993). 草质 藤本。 茎粗 2 毫米, 有 4 条 纵棱, 被 贴伏短 柔毛, 分枝。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狭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7 — 8 厘米, 宽 1 一 2. 8 厘米, 顶端急 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每 侧中部 之上有 1 小 牙齿或 全缘, 上面 疏被糙 伏毛, 背面 疏被短 糙 伏毛, 基出脉 背面稍 隆起, 脉网不 明显; 叶柄长 5. 5 — 6. 4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3 花; 花 序梗长 0.25 — 1.3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苞 片狭椭 圆形, 长 0.6 — 2 厘米; 花 梗长 2. 5 — 7 厘米, 稍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直 上展, 近长 圆形, 长约 1.8 厘米, 宽 4.2 毫米, 顶 端钝, 外面 稍密被 贴伏短 柔毛, 有 3 条狭 纵翅, 边 缘被短 絨毛, 内面只 在顶端 被短 柔毛; 雄 蕊长约 为萼片 之半,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8 — 2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心皮 密被长 柔毛。 特产 元江; 生 于海拔 1650 米一带 山地。 52. 毛木通 图版 73: 4—5 Clematis buchananiana DC. (1818), (1824); Hook. f. et Thorns. (1855); et in Hook. f. (1872); Finet et Gagnep. (1903); Hand. -Mazz. ( 1939) ; Tamura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贵州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木质 藤本。 茎有浅 纵沟, 被 淡黄色 柔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小叶; 小叶纸 质, 圆 卵形、 宽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4— 10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 部浅心 形、 圆 形或圆 截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明显或 不明显 3 浅 裂或不 分裂, 上 面被贴 伏疏柔 毛, 背面通 常密被 淡黄色 柔毛; 叶柄长 4. 5 — 9 厘米。 聚 伞花序 常有较 多花, 呈圆 锥状; 花 序梗长 2 — 20 厘米, 与花梗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苞片或 似叶, 或为 单叶, 卵形; 花梗 长 1 一 3. 5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白 色或淡 黄色, 披 针状长 圆形, 上部有 扩展的 边缘, 
25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73 1 一 3. 元江 铁线莲 Clematis yuanjiangensisW. T. Wang, 1. 叶, 2. 花, 3. 雄蕊; 4 一 5. 毛木通 C. buchananiana DC. , 4. 叶, 5. 花; 6 — 7. 长花 铁线莲 C. rchderiana Craib, 6. 叶 和腋生 花序, 7. 花。 (张春 方绘) 
毛茛科  251  长 2 — 3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内面中 部以上 疏被短 柔毛; 雄蕊比 萼 片短, 花 丝密被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6 — 5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瘦果 菱状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被贴伏 柔毛, 羽毛 状宿存 花柱长 3. 5 — 5 厘米。 花期 10 月至第 二年 1 月。 产 嵩明、 禄劝、 昆明、 路南、 富民、 武定、 易门、 双柏、 下关、 大理、 漾濞、 兰 坪、 福贡、 贡山、 广南、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蒙自、 屏边、 景东、 凤庆、 临沧、 沧 源、 龙陵、 腾冲; 生 于山谷 坡地、 溪边、 林 中或灌 丛中, 海拔 1100 — 28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州西 南部、 广西 西部。 尼 泊尔、 印度、 细甸、 越南 北部也 有。 53. 长花 铁线莲 图版 73: 6—7 Clematis rehderiana Craib (1914) ;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7); Hand. -Mazz. (1939); Rehd. (1956); Jeffrey in Curtis (1968);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nutans Royle var. thyrsoide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C. veitchiana Craib (1914);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7); Hand. -Mazz. (1939); Rehd. (1956). 木质 藤本。 茎长 2 — 3 米, 有浅 纵纹, 被 稀疏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 7 小叶, 有 时为二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纸质, 卵形 或长五 角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3 — 5.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截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有小 牙齿, 常 3 浅裂, 两 面均被 贴伏短 柔毛, 叶脉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2.8~6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4 一 11 花; 花 序梗长 7 — 12 厘米; 苞片长 0.8 — 1.2 厘米, 3 裂; 萼片 4, 直 上展, 淡 黄色, 长 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4 一 1.9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外 面密被 贴伏短 柔毛, 边缘 被短绒 毛, 内面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雄 蕊比萼 片短,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8 — 2 毫米, 顶 端钝, 药隔背 面有短 柔毛。 瘦果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 毛状宿 存花 柱长约 2.5 厘米。 花期 7 — 10 月 。 产 剑川、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山 谷或丘 陵沟边 灌丛或 林中, 海拔 2700 — 3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南部。 尼泊尔 也有。 54. 合柄 铁线莲 Clematis coimata DC. (1824); Hook. f. et Thorns. (1855); et in Hook. f. (1872); Finet et Gagnep. (1903);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buchananiana DC. ssp. connata Kuntze (1885) . 54a. 合柄 铁线莲 (原 变种) var. connata 木质 藤本。 茎有浅 纵沟, 无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 5 — 7 小叶; 小叶 纸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 5 — 7.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状长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边缘有 牙齿, 上面近 无毛, 背面 在脉上 疏被短 柔毛, 基 出脉在 背面稍 隆起; 叶柄长 3 — 8 厘米, 基 部增宽 与对生 的叶柄 合生呈 盘状, 无毛, 常被 白粉。 聚 伞花序 常有多 数花, 呈圆 锥状; 花 序梗长 3 — 14 厘米,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花梗长 1.5 — 4 厘米, 无毛; 萼 
252  云 南植物 志  片 4, 直 上展, 黄 白色, 狭长 圆形, 长 1.6 — 1.9 厘米, 宽 3. 5 — 4. 5 毫米, 两面 被贴伏 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 蕊比萼 片短,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8 — 3 毫米, 顶 端钝, 药 隔无毛 或基部 有稀疏 短毛。 瘦果宽 卵形, 长约 3 毫米, 被短 柔毛, 羽 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2.5 厘米。 花期 8 — 9 月 。 产 宾川、 丽江、 德钦; 生于 沟边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0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四川 西部。 印度 北部、 尼泊尔 也有。 54b. 杯柄 铁线莲 (变种 ) var, trullifera (Franch. ) W. T. Wang, comb. nov. C . buchananiana DC. var. trullifera Franch. PI. Delav. 3. 1889; C . trullifera (Franch. ) V'met et Gagnep. ( 1903) ; Rehd. et Wils. in Sarg. ( 1913) ; Hand. -Mazz.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80); 贵州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coriigera Levi. (1913); C. connata DC. var. sublanata W. T. Wang (1957);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与合柄 铁线的 区别: 小叶 常在中 部之下 3 浅裂, 背面常 有稍密 的绢状 柔毛; 药隔背 面自 基部至 顶端有 短毛。 产 宾川、 鹤庆。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西部。 合柄 铁线莲 与杯抦 铁线莲 有一定 区别, 但区别 不大, 在本 志中我 们赞同 《云 南种子 植物 名录》 的 分类学 处理, 将 杯柄铁 线莲作 为变种 看待。 按照 《国 际植 物命名 法规》 的 第 60 条的 规定, 在杯 柄铁线 莲的情 况下, 在变种 的等级 方面, 以 C. buchananiana DC. var. trullifera Franch. 发表的 最早, 因此, 需以此 变种名 为基名 做出新 组合。 55. 毛蕊 铁线莲 Clematis lasiandra Maxim. ( 1876 ) ; Kuntze ( 1885 ) ; Finet et Gagnep. ( 1903 ) ; Hand. -Mazz. (1939); 王文采 (1957);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 北植物 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86); 安 徽 植物志 (1986); 广西 植物志 (1991); 浙江 植物志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 山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草质 藤本。 莲长达 5 米, 分枝, 疏被短 柔毛。 叶通 常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小叶 草质或 薄 纸质,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5~6.5 厘米、 宽 1.4 一 3 厘米, 顶端长 渐尖或 渐尖, 基 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有小 牙齿或 锯齿, 不 分裂或 3 裂, 上面疏 被贴伏 短柔毛 或近无 毛, 背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2 — 8 厘米, 基部膨 大并稍 增宽, 与对 生的叶 柄 合生。 聚 伞花序 腋生, 有 1 一 9 花; 花 序梗长 1 一 6 厘米; 苞片 或为三 出复叶 或为单 叶; 花梗长 1.5 — 2. 5 厘米; 萼片 4, 直 上展, 紫 红色, 长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4 一 5. 8 毫米, 外面 无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内面上 部疏. 被贴伏 柔毛; 雄蕊 稍短于 萼片, 花丝密 被长柔 '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药 隔背面 被毛。 瘦果卵 形, 长约 3 毫米,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3 厘米。 花期 9 一 11 月。 产 镇雄、 禄劝、 兰坪、 剑川、 福贡、 维西、 贡山、 丽江; 生山 谷或平 坝灌丛 中或林 中, 海拔 2000_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河南西 南部、 湖北、 贵州、 湖南、 广西和 广东的 北部、 江西、 浙江 西部、 台湾、 安徽 西部和 南部。 缅甸 北部、 日本 
毛茛科  253  也有。 56. 西南 铁线莲 Clematis pseudopogonandra Finet et Gagnep. ( 1903) ; Hand. -Mazz. ( 1939) ; 中国植 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 pseudopogona ndra var. paucidentata Finet et Gagnep. (1903)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木质 藤本。 枝有浅 纵沟, 疏被 柔毛, 变 无毛。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数 叶与花 同自老 枝腋芽 生出; 小叶 纸质, 卵形、 狭 卵形、 宽 卵形或 菱形, 长 1.2 — 4 厘米, 宽 0.6 — 3 厘 米, 顶端急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 有少数 小齿或 全缘, 3 裂或不 分裂,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变 无毛, 脉 近平; 叶柄长 1.4 一 6. 5 厘米。 花 1 一 2 朵与 数叶自 同一老 枝 腋芽中 生出; 花梗长 3. 5 — 6. 5 厘米; 萼片 4, 斜 上展, 紫红 色或暗 紫色, 宽 披针形 或长 圆形, 长 2. 2 — 4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顶端 渐尖, 两面被 贴伏短 柔毛, 边 缘被短 绒毛; 雄蕊长 为萼片 之半, 花丝 密被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顶 端钝, 药隔背 面被长 柔毛。 瘦果近 菱形, 长约 5 毫米, 被 柔毛, 羽毛状 宿存花 柱长约 4 厘米。 花期 8 — 9 月 。 产 洱源、 鹤庆、 剑川、 维西、 丽江、 中甸、 德饮; 生 于山谷 林边、 林 中或岩 壁上, 海拔 2700 — 36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茎供 药用, 有清热 利尿的 作用。 21. 锡 兰莲属 Naravelia DC. 木质 藤本。 羽状 复叶, 顶端 3 小 叶变成 3 条 卷须, 仅 有基部 2 小叶 存在。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萼片 4 一 5; 花瓣 6 — 12, 窄狭, 线形或 棒状, 较萼 片长; 雄蕊 多数, 花药 内向; 心皮 多数, 被毛, 每 心皮有 1 颗 悬垂的 胚珠。 瘦果 狭长, 具 短柄, 有宿存 的羽毛 状 花柱。 约 8 种 分布于 亚洲南 部及东 南部。 我国有 1 种及 1 变种, 分布于 广西、 广东和 云南。 云南有 1 变种。 1. 两广 锡兰莲 (图鉴 ) Naravelia pilulifera Hance ( 1868 ) ; Chun (1940); 图鉴 ( 1972 )* ; 中国 植物志 (1980) . la. 两广 锡兰莲 (原 变种) var. pilulifera 原变种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云南 不产。 lb. 云南 锡兰莲 (新 变种) 图版 74: 1-3 var. yunnanensis Y. Fei (1998). N. zeylanica auct. non (L. ) DC: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茎圆 柱形, 有纵 沟纹。 小 叶片卵 圆形, 近于 圆形或 心形, 长 6 — 11 厘 
图版 74 s 南 锡兰莲 Naravelia pilulifera Hance var. yunnanensis Y. Fei, 1. 花枝, 2. 花辯, 3. 雄蕊。 (王 凌绘) 
毛茛科  255  米, 宽 6 — 10 厘米, 顶端 钝尖,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 被曲柔 毛或近 于 无毛, 基 出一级 脉通常 5 条, 在上面 平坦, 在下 面显著 隆起; 侧生小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叶柄长 3 — 7 厘米, 上面有 浅沟。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长达 40 厘米, 被紧 贴的浅 柔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中 部常有 1 对 鳞状小 苞片; 花 开展, 直径 1 厘米; 萼片 4, 淡黄 绿色, 窄 倒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毫米,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边 缘密被 绒毛; 花瓣 8—10, 顶端 匙形, 长 5 — 7 毫米, 顶端宽 1—1.5 毫米; 雄蕊条 形, 长近 为萼片 之半, 花药 黄色, 线形, 内向 着生, 顶端药 隔凸起 圆形; 心皮 条形, 被 鍋状长 柔毛。 瘦果纺 锤形, 长 4 毫米, 有 短柄, 被稀疏 柔毛, 宿存羽 毛状花 柱长达 3 厘 米。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产南部 (勐 腊、 景洪) 和 西南部 (勐 连、 永德 )。 生于 山坡林 下,, 海拔 800 — 1200 米。 22. 独 叶草属 Kingdonia Balf . f. et W. W. Smith. 多 年生小 草本, 有细 长的根 状茎。 叶 1, 基生, 有 长柄, 掌状 全裂, 叶脉二 叉状分 枝。 花草生 于花葶 顶端, 两性; 萼片 5; 无 花瓣; 退 化雄蕊 8 — 13, 圆 柱状, 顶 端头状 膨大; 雄蕊 5 — 8,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线形, 有 1 条 纵脉; 心皮 3 — 7, 子房有 1 颗下垂 的 胚珠, 花柱 钻形。 瘦果 狭倒披 针形。 我国 特有单 种属, 分布于 川藏高 原东缘 至秦岭 西部。 1. 独叶草 (科 属检 索表) 图版 75: 9—13 Kingdonia uniflora Balf. f. et W. W. Smith. (1914); W. T. Wang (1957); Foster (1959), (196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 年生小 草本。 根状茎 细长, 自 顶端芽 中生出 1 叶和 1 条 花葶; 芽鳞约 3 个, 膜 质,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叶 基生, 有 长柄; 叶 片心状 圆形, 宽 3. 5 — 7 厘米, 五 全裂, 中、 侧全 裂片三 浅裂, 最 下面的 全裂片 不等二 深裂, 顶端边 缘有小 牙齿, 背面粉 绿色; 叶柄长 5— 11 厘米。 花葶高 3— 12 厘米。 花 直径约 8 毫米; 萼片 5 — "6, 淡 绿色, 卵形, 长 5 — 7. 5 毫米, 顶端 渐尖; 退化 雄蕊长 1.6 — 2.1 毫米; 雄蕊长 2 — 3 毫米, 花 药长约 0.3 毫米; 心 皮长约 1.4 毫米,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瘦 果扁, 狭倒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约 2.2 毫米, 宿存 花柱长 3. 5 — 4 毫米, 向下 反曲; 种子 狭椭圆 球形, 长约 3 毫米。 花期 5~6 月。 产 西北部 (德钦 )。 生于山 地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下, 海拔 39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部、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德欽。 23. 美 花草属 Camanthemum C. A. Mey. 多年生 草本, 有根 状莲。 茎不 分枝或 分枝。 叶均 基生或 基生或 茎生, 为二至 三回羽 状 复叶。 花单 生于茎 或分枝 顶端, 两性; 萼片 5, 椭 圆形, 淡绿色 或带淡 紫色; 花瓣 5-16, 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白色 或带淡 紫色, 基部橙 黄色, 并有 密槽; 雄蕊 多数, 
25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75 1_5. 短柱侧 金盖花 Adonis brevistyla Franch. ,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花維, 4. 雄蕊, 5. 聚 合果; 6 — 8. 美花草 Camanthemum pimpinelloides (D. Don ex Royle) Hook. f. et Thorns. , 6. 开花 植株, 7. 花港, 8. 雄蕊; 9~13. 独叶草 Kingdonia unifloraBalf. f. et W. W. Smith, 9. 结果 植株, 10. 花, 11. 雄蕊, 12. 退化 雄蕊, 13. 心皮。 (杨建 昆绘) 
毛莨科  257  花药椭 圆形, 花丝 披针状 线形; 心皮 多数, 子房 有一颗 下垂的 胚珠, 花 柱短。 聚 合果近 球形; 瘦果卵 球形, 有 短宿存 花柱。 约 12 种, 分布 于亚洲 和欧洲 温带。 我国有 5 种, 分布于 新疆、 青海、 西藏、 云南 西 北部、 四川 西部、 甘肃、 陕西、 山西。 云南有 1 种。 1. 美花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5: 6-8 纤细 立金花 (丽江 ) Callianthemum pimpinelloides ( D. Don ex Royle ) Hook. f. et Thorns ( 1855); Hand. -Mazz. (1931); Lauener et Green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80 广;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anunculus pimpinnelloides D. Don ex Royle (1839), (1840); C. cashmiriajium Camb. in Jacquem. (1844)*, in Hook. f. ( 1872) ; Franch. ( 1889) ; Finet et Gagnep. (1904); C. tibeticum Witasek (1899); C. imbricatum Hand. -Mazz. ( 1939) . 根状 茎短。 茎 2 — 3 条, 直立或 渐升, 高 3 — 7 厘米, 不分 枝或有 1 一 2 分枝, 无叶 或有 1 一 2 叶。 基生叶 与茎近 等长, 有 长柄, 为一 回羽状 复叶;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在 开花时 未完全 发育,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4 一 1.8 厘米, 羽片 2 对, 近 无柄, 斜卵形 或宽 菱形, 掌状 深裂, 边缘 有少数 钝齿, 顶生羽 片扇状 菱形; 叶柄长 1.5 — 6 厘米, 基 部 有鞘。 花直径 1.1 一 1.4 厘米;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3 — 6 毫米, 宽 1.8 — 3. 5 毫米, 顶 端钝或 微尖, 基部 囊状; 花瓣 5 — 7, 白 色或淡 紫色, 倒卵 状长圆 形或宽 线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下部橙 黄色; 雄 蕊长约 为花瓣 之半, 花 药椭圆 形, 花丝 披针状 线形; 心皮 8 — 14。 聚合果 直径约 6 毫米; 瘦果卵 球形, 长约 2.8 毫 米, 表 面皱, 宿存花 柱短。 花期 4 月。 产 西北部 (德 欽、 中甸、 丽江、 鹤庆 ); 生 林下, 海拔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和 东部、 青海。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克什 米尔、 阿富汗 也有。 24. 侧金 盏花属 Adonis L.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莲不 分枝或 分枝。 复叶 基生并 茎生, 基 生叶和 茎下部 叶常退 化成蛾 片状, 茎生叶 互生, 数 回掌状 或羽状 细裂。 花单 生于茎 或分枝 顶端, 两性; 萼片 5 片或 稍多, 淡黄绿 色或带 紫色, 卵形 或菱状 卵形; 花瓣 8 — 22, 红色, 有时 黄色, 倒 卵形、 倒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 药长圆 形或椭 圆形, 花 丝狭线 形或近 丝形; 花 粉具 3 沟, 多 为球形 或椭圆 球形; 心皮 多数, 螺旋 状着生 于圆锥 状的花 托上, 子房卵 形, 有 1 颗 胚珠。 花 柱短, 柱 头小。 聚合果 或瘦果 倒卵球 形或卵 球形, 通 常有隆 起的网 脉, 宿存花 柱短。 染色 体基数 x = 8, 较大, 属于 R 型染 色体。 约有 30 种, 主 要分布 于亚洲 和欧洲 的温带 地区, 只有 4 个种 从亚洲 西南部 向西南 分布到 非洲北 部沿地 中海的 边缘地 区和西 北部近 大陆的 加那利 群岛。 我国有 12 种, 分 布于 西南、 西北、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和 东北。 云南有 1 种。 1. 短柱侧 金盖花 (图鉴 ) 图版 75: 1—5 Adonis brevistyla Franch. (1886), (1889); Finet et Gagnep. (1904); Hand. -Mazz. 
258  云南 植物志  ( 1931 ) ; Sealy in Curtis's ( 1948 ) * ; Hara (1968), (197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W. T. Wang (1994)* .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粗达 8 毫米。 茎高 10 — 40 厘米, 常 从下部 分枝, 基部 有膜质 鳞片。 茎下 部叶有 长柄, 上 部叶有 短柄或 无柄; 叶片五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3. 5 — 9 厘米, 宽 3. 5 — 10 厘米, 三 全裂, 全裂片 有长或 短柄, 二 回羽状 全裂或 深裂, 末 回裂片 狭 卵形, 有 锐齿; 叶 柄长达 7 厘米, 鞘顶部 有叶状 裂片。 花直径 1.8 — 2. 8 厘米; 萼片 5—7, 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无毛, 偶有 缘毛; 花瓣 5 — 7, 白色, 有 时带淡 紫色, 倒 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14 毫米, 顶端 圆形或 微尖; 雄蕊与 萼片近 等长; 心皮多 数, 子房 卵形, 有疏 柔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球形。 瘦果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疏被短 柔毛, 有宿存 花柱。 花期 4 一 8 月。 产 西北部 及西部 (贡 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洱源、 鹤庆、 镇康 ); 生 于海拔 2800 — 3300 米的林 中或草 坡上。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甘肃、 陕西 南部、 山 西 南部。 不丹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5. 毛黄属 Ranunculus L. 多年生 或一年 生草本 植物。 茎通常 有叶。 叶 基生和 茎生, 为单 叶或一 至二回 三出复 叶。 花与叶 对生, 或 单生茎 顶端, 或 组成顶 生的单 歧聚伞 花序, 两性; 萼 片通常 5 片, 稀具附 属物; 花瓣 5 (6—10) 片, 黄色, 有 短爪, 在爪 上有一 蜜槽, 后 者有时 被一小 憐片 覆盖; 雄蕊 多数, 稀 少数, 花丝狭 线形; 心皮 多数, 螺旋状 排列于 圆锥状 的花托 上, 子房有 1 枚 胚珠, 花柱存 在或不 存在, 柱头 通常不 存在。 聚合果 球形、 卵球 形或长 圆形; 瘦 果两侧 面多少 鼓起, 无边 缘或两 侧强烈 扁压, 扁平, 沿背、 腹 缝线有 边缘或 翅, 表 面平滑 或有瘤 状突起 或刺。 约有 600 种, 广布 世界各 大洲。 中 国约有 120 种, 除海 南外, 广布 其他各 省区。 云 南有 34 种。 毛 茛属植 物含毛 黄甙、 原白头 翁素、 白 头翁素 等化学 成分, 可供 药用, 如 茴茴蒜 R. chinensis 和毛茛 R. japonicus 的全 草外敷 可引赤 发泡, 有 消炎、 退肿、 截疟 等效, 禺 毛莫 R. cantoniensis 的全 草擒烂 外擦, 可治跌 打损伤 等症, 扬 子毛莫 R. sieboldii 的全草 捣烂 外敷, 治 肿毒、 疮 毒等, 高 原毛茛 R. tanguticus 的 全草治 感冒, 止咳, 外 用治牛 皮癣。 本属 植物均 属有毒 植物, 可 用作土 农药, 杀蚊、 蝇等的 幼虫。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辩 蜜槽无 鳞片; 瘦果两 侧多少 鼓起, 无 边缘。 2 (3) 瘦果有 小瘤状 突起; 叶为 单叶, 不分裂 (组 3. 西南 毛茛组 Sect. Ficariifolium L. Liou) … 23. 西 南毛茛 R. ficariifolium 3 (2) 瘦果无 小瘤状 突起。 
毛茛科  259  4 (5) 一年或 二年生 草本; 心皮无 花柱, 有小的 柱头; 瘦果 沿背、 腹缝 线多少 膨胀, 两侧有 不明短 横皴 (组 2. 石 龙芮组 Sea. Hecatonia (Lour. ) DC. ) 22. 石 龙?? R. sceleratus 5 (4) 多年生 草本; 心 皮有短 花柱, 无 柱头; 瘦果沿 缝线不 膨胀, 平滑, 无横皱 (组 1. 美 丽毛茛 组 Sect. Auricomus (Spach) Schur)o 6 (11) 基生 叶为不 分裂的 单叶。 7 (8) 基生叶 全缘; 心 皮和瘦 果无毛 18. 云 生毛茛 R. nephelogenes 8(7) 基生叶 边缘有 3 枚或更 多齿; 心皮 和瘦果 有毛。 9 (10) 基生 叶扁圆 形或近 扇形, 基部宽 楔形、 近 截形、 或 浅心形 19. 扇 叶毛茛 R. felixii 10 (9) 基 生叶匙 形或椭 圆形, 基 部楔形 20. 云 南毛茛 R. yunnanensis 11 (6) 基生叶 分裂。 12 (23) 基生叶 3 浅裂。 , 13 (16) 须 根基部 加粗, 向下突 变细; 心皮 和瘦果 有毛。 14 (15) 基 生叶近 扇形, 基部宽 楔形或 近截形 19. 扇 叶毛茛 R. felixii 15 (14) 基 生叶五 角形或 肾形, 基 部心形 17. 康 定毛茛 R. dielsianus 16 (13) 须根不 加粗; 心皮 和瘦果 无毛。 17 (18) 基生叶 背面被 淡黄色 伏毛, 基 部心形 • 16. 中 甸毛茛 R. zhungdianensis 18 (17) 基生 叶两面 无毛, 基部 模形、 近 截形, 稀浅 心形。 19 (20) 茎 下部着 地生根 •••• 18b. 曲 升毛苠 R. nephelogenes var. geniculatus 20 (19) 茎 直立, 不着地 生根。 21 (22) 基生 叶明显 3 裂近 中部, 基部 宽楔形 12. 深 齿毛茛 R. popovii var. stracheyanus 22 (21) 基生叶 不明显 3 浅裂, 基部近 截形或 浅心形 21. 圆 裂毛茛 R. dongrergensis 23 (12) 基生 叶掌状 深裂或 全裂, 或 为三出 复叶。 24 (27) 基生叶 为三出 复叶。 25 (26) 无匍 匐茎; 基 生叶末 回裂片 丝形; 心 皮和瘦 果有毛 14. 丝 叶毛茛 R. nematolobus 26 (25) 有 地上匍 匐茎; 基生叶 的末回 裂片狭 卵形; 心 皮和瘦 果无毛 15. 砚 山毛茛 R. yanshanensis 27 (24) 基 生叶为 单叶, 3 深裂或 3 全裂。 28 ( 29) 须 根基部 加粗, 向下 突变细 2. 矮毛茛 R. pseudopygmaeas 29 ( 28) 须根不 加粗, 向下渐 变细。 30 (31) 叶均 基生, 花葶 无叶, 长仅 5 毫米; 花瓣 6 4. 梅里 山毛茛 R. meilixueshanicus 31 (30) 叶 基生并 茎生; 花辯 5 (在 R. nephelogenes, 花瓣有 时多达 6 或 7)。 32 (33) 茎 纤细, 平卧, 在节 上生根 6. 爬 地毛茛 R. pegaeus 33 (32) 茎 直立, 不 在节上 生根。 34 (35) 叶 片革质 3. 砑 地毛茛 R. glareosus 35 (34) 叶 片纸质 或草质 C 36 (37) 花托 被揭黄 色毛; 萼 片宿存 8. 宿 尊毛茛 R. glacialiformis 37 (36) 花 托无毛 或被白 色毛; 萼片 脱落。 38 (47) 基生 叶掌状 全裂。 39 (40) 茎下 部着地 生根; 基 生叶的 全裂片 线形, 不分裂 18b. 曲升毛 SR« nephelogenes var. genkulatus 40 (39) 茎 直立, 不着地 生根; 基生叶 的全裂 片不呈 线形, 通常 分裂。 41 (42) 基生叶 基部宽 楔形或 近截形 9. 川 漢毛茛 R. potaninii 
260  云 南植物 志  ;41) 基生 叶基部 心形。 【44) 基 生叶的 全裂片 1 一 3 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披针状 线形; 花 2 — 3 朵组 成顶生 花序; 茎高 10 — 25 厘米 • 13. 高 原毛茛 R. tanguticus 〔43) 茎生叶 分裂程 度小, 末回 裂片卵 形或狭 卵形; 花 单生茎 顶端。 ;46) 茎高 0.6 — 1.5 厘米; 叶片长 1.5 — 3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无毛; 花 瓣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2 毫米, 宽 1.4—2 毫米 5. 窄 瓣毛茛 R. micronivalis ;45) 茎高 4. 5 — 10 厘米; 叶片长 5 — 14 毫米, 宽 8 — 20 毫米, 背面被 撻伏毛 7. 三 裂毛茛 R. hirtellus var. orientalis :38) 基生 叶掌状 深裂。 ;49) 须 根基部 加粗, 向下突 变细; 瘦 果有毛 19. 扇 叶毛茛 R. felixii 〔48) 须根 基部不 加粗, 向下渐 变细; 瘦果 无毛。 :55) 基生 叶基部 心形。 ;52) 花瓣长 椭圆形 5. 窄 瓣毛茛 R. micronivalis :51) 花瓣倒 卵形。 ;54) 基生 叶无毛 1. 宽 瓣毛茛 R. platypetalus ;53) 基生叶 背面被 犍伏毛 7. 三 裂毛茛 R. hirtellus var. orientalis ;50) 基生叶 基部楔 形或近 截形。 ;57) 基生 叶基部 楔形; 茎生叶 不分裂 18. 云 生毛茛 R. nephelogenes :56) 基生 叶宽楔 形或近 截形; 莲生叶 3 深裂或 3 全裂。 :59) 花 托有毛 11. 叉 裂毛茛 R. furcatifidus :58) 花托 无毛。 ;61) 基 生叶五 角形, 基部宽 楔形或 近截形 9. 川 滇毛茛 R. potaninii :60) 基生叶 菱形, 基部 宽楔形 10. 苍 山毛茛 R. cangshanicus 1) 花瓣 蜜槽有 鳞片; 瘦果强 烈两侧 扁压, 沿背、 腹 缝线有 狭边缘 (组 4. 毛茛组 Sect. Ranuncu- lus) 〔66) 花 1 朵与叶 )(f 生; 茎 渐升或 铺地, 被开展 柔毛。 ;65) 基生叶 为三出 复叶或 单叶; 萼 片平展 29. 铺 散毛茛 R. diffusus :64) 基 生叶均 为三出 复叶; 萼 片反折 30. 扬 子毛茛 R. siebokUi :63) 花 单生蓬 顶端, 或 2 朵以 上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78) 基 生叶为 3 深裂的 单叶。 ; 69) 花 托有毛 27. 稜 喙毛茛 R. trigonus 〔68) 花托 无毛。 :71) 基生 叶基部 截形、 心状 截形、 或 宽楔形 26. 昆 明毛茛 R. kunmingensis ;70) 基生 叶基部 心形。 〔73) 根状茎 明显, 长 2 厘 米以上 25. 黄毛茛 R. laetus ;72) 根状茎 极短, 不 明显。 :75) 茎和基 生叶叶 柄被开 展槌毛 24a. 毛茛 R. japonicus var. japonicus :74) 茎和基 生叶叶 柄被糙 伏毛。 ;77) 茎和 叶柄的 毛白色 或带淡 褐色; 基生 叶叶片 3 裂至 距基部 2 — 4 毫米处 24b. 伏 毛毛黄 R. japonicus var. propinquus 77 (76) 茎 和叶柄 的毛棕 褐色; 基生 叶叶片 3 裂至 距基部 10 — 12 毫米处 26. 昆 明毛莨 R. kunmingensis 
毛茛科  261  78 (67) 基 生叶为 3 全裂的 单叶或 为三出 复叶。 79 (82) 基 生叶为 3 全裂的 单叶。 80 (81) 花 2 朵 以上组 成花序 27. 棱 喙毛茛 R. trigonus 81 (80) 花单生 茎顶端 28. 褐 銷毛茛 R. sinovaginatus 82 (79) 基生叶 为三出 复叶。 83 (84) 茎 无毛; 萼 片平展 33. 11 枝毛茛 R. repens 84 (83) 茎 被幵展 糙毛; 萼片 反折。 85 (86) 花单生 茎顶端 28. 褐 鞘毛茛 R. sinovaginatus 86 (85) 花 2 朵以 上组成 花序。 87 (88) 花柱钩 状弯曲 32. 钩 柱毛茛 R. silerifolius 88 (87) 花 柱直或 顶端稍 弯曲, 但不 呈钩状 变曲。 89 (90) 基 生叶的 小叶近 无柄, 分 裂程度 较大, 2 — 3 深裂 27. 棱 喙毛茛 R. trigonus 90 (89) 基生叶 的小叶 具明显 的柄, 分 裂程度 较小, 浅裂 31. 禺毛茛 R. cantoniensis 1. 宽 瓣毛茛  Ranunculus platypetalus (Hand. -Mazz. )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p. p. R . micronivalis Hand. -Mazz. var. platypetalus Hand. -Mazz. ( 1931 ) . la. 宽 辦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76: 3 var. platypetalus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高 6. 5 — 10 厘米, 近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2—5; 叶片五 角形, 长 0.5~0.8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 片倒卵 形或宽 菱形, 3 浅 裂或具 3 齿, 小裂片 全缘, 侧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无毛 或疏被 睫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茎生叶 1 一 3, 具 短柄或 无柄, 3 深裂或 3 全裂, 稀 不裂。 花通常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1 一 1.8 厘米; 花托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5 (— 6), 长 椭 圆形, 长 4. 5 — 7 毫米, 无毛 或背面 有少数 柔毛; 花瓣 5, 宽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5 — 7 毫米, 顶端近 截形或 圆形, 常 微凹;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心皮 无毛, 花 柱 比子房 稍短。 花期 6 — 8 月。 产 中甸; 生 高山草 甸上, 海拔 41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lb. 硕花宽 瓣毛茛 (变种 ) var. macranthus W. T. Wang (1996). 与宽瓣 毛茛的 区别: 花 较大, 直径 1.9 一 2. 2 厘米; 花托 无毛; 花瓣长 8 — 10 毫米, 宽 7—12 毫米。 茎高 5.5—12 厘米。 产德钦 (多克 拉); 生山地 草坡, 海拔 3800 — 4100 米。 2. 矮毛茛 图版 77: 5—6 Ranunculus pseudopygmaeus Hand. -Mazz.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多 年生小 草本。 须 根基部 变粗, 向 下突然 变细。 茎高 0.8 — 5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3 — 5; 叶片 形状变 异大, 五角 形或宽 卵形, 长 2 — "6 毫 米, 宽 3 — 8 毫米, 基部 心形, 稀圆 截形, 3 深裂或 3 浅裂, 稀不 分裂或 3 浅裂, 中央 
26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76 1—2. 圆 裂毛茛 Ranunculus dongrergensis Hand. -Mazz. , 1. 开花 植株, 2. 花維; 3. 宽 辦毛茛 R. platypetalus (Hand.-Mazz. ) Hand. -Mazz. var. platypetalus, 开花 植株; 4—5. 宿 萼毛茛 R. glacialiformis Hand. -Mazz. , 4. 开花 植株, 5. 瘦果。 (李锡 畴绘) 
毛茛 科  263  一回 裂片倒 卵形或 菱形, 顶 端钝, 全 缘或有 3 齿, 侧 生一回 裂片不 等二深 裂或二 浅裂, 二回 裂片再 2 浅 裂或不 分裂, 无 毛或叶 面被疏 柔毛; 叶柄长 0.8 — 3 厘米。 茎生叶 1 一 2, 似基 生叶, 但具 短柄或 无柄。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4~6 毫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无 毛或背 面被疏 柔毛; 花瓣 5, 狭 倒卵形 或近椭 圆形, 长 2 — 3.6 毫米, 宽 1.2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8 — 16, 花 药长椭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 约 4 毫米; 瘦 果斜倒 卵球,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3 毫米。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饮、 贡山; 生高上 草甸或 多石跞 草坡, 海拔 3000 — 4100 米。 分 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尼泊尔 也有。 3. 碌 地毛茛 图版 77: 7—8 Ranunculus glareosus Hand. -Mazz. ( 1931 ) ,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 斜升, 长 3. 5 — 15 厘米, 下部常 在节处 生根, 疏被短 柔毛, 不分枝 或 分枝。 基生叶 1—3; 叶片 革质, 卵 形或五 角形, 0.4 — 2 厘米, 宽 0.6—1.8 厘米, 基 部 心形, 3 全裂, 有时 3 深裂, 中央一 回裂片 卵形或 菱形, 顶 端钝, 不 分裂或 3 浅裂, 侧生 一回裂 片不等 2 深裂, 无毛或 叶面被 柔毛; 叶柄长 1.2 — 7. 5 厘米。 茎 生叶约 2, 具 短柄或 无柄, 常 3 全裂。 花 单生或 2 朵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直径 1 一 2 厘米; 花 梗长 1 一 4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楠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背 面被柔 毛或近 无毛; 花 辦 5, 倒 卵形, 长 5— 10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顶端圆 形或近 截形; 雄蕊约 30,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约 8 毫米; 瘦果斜 卵球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约 0.5 毫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月。 产 德饮; 生高山 草甸或 多石砾 山坡, 海拔 4200~4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东 北部、 青海 南部和 东部。 4. 梅里 山毛茛 Ranunculus meilixueshanicus Kadota et T. L. Ming (1995). 多 年生小 草本。 须根 数条, 不 加粗。 叶 3 — 5, 均 基生, 无毛; 叶片 五角形 或宽卵 形, 长 2 — 5 毫米, 宽 3~6 毫米, 基部浅 心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狭菱 状倒卵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顶端 微钝, 边缘 全缘, 侧深裂 片斜狭 卵形, 不分 裂或有 时不等 2 浅裂; 叶 柄长 0.7 — 2 厘米, 基 部具膜 质鞘。 花 葶长约 5 毫米, 有极疏 柔毛; 花单 生花葶 顶端, 直径约 7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瓣 6, 长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顶端 圆钝; 雄 蕊长约 1.8 毫米, 花 药宽长 圆形; 心皮 无毛。 花期 9—10 月 。 特产 德饮;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4000 米。 5. 窄 辨毛茛 图版 77: 1—2 Ranunculus micronivalis Hand. -Mazz. (1920) , (193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longipetalus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264  云 南植物 志 
毛茛科  265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高 0.6 — 1.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3—5; 叶片五 角形, 长 1.8 — 3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3 深裂或 3 全裂, 中 央一回 裂片菱 形或倒 卵形, 顶 端钝, 全缘, 侧生一 回裂片 斜扇形 或斜倒 卵形, 不等 2 浅 裂, 无毛; 叶柄长 0.4 — 2. 2 厘米。 茎生叶 1 或不 存在。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6 — 8 毫 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椭 圆形, 长 4— 5.2 毫米, 宽 1.4 一 2 毫米, 顶 端钝; 雄蕊 3 — 7, 花药长 圆形; 心皮 无毛, 子房 比花柱 稍短。 花期 7 — 8 月。 产 中甸; 生草 坡上, 海拔 3700 — 44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6. 爬 地毛茛 图版 78: 6—7 Ranunculus pegaeus Hand. -Mazz. (1939) ; Hara (1975)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 小 草本。 茎 平卧, 长达 20 厘米, 粗 0.6 — 1 毫米, 无毛, 分枝, 常 在节上 生根。 基 生叶约 10; 叶片五 角形, 长 3 — 6 (—10) 毫米, 宽 5 — 9 (—15) 毫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或 3 深裂, 稀 3 裂至 中部, 中央 一回裂 片菱形 或狭长 圆形, 通常 全缘, 侧生 一回裂 片斜 扇形, 一至二 回不等 2 裂, 无毛; 叶柄长 2 — 2. 6 厘米。 茎生 叶似基 生叶, 具 短柄。 花单 生茎或 枝端, 直径 5 — 7 毫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花瓣 5, 长 瓣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2. 8 — 3. 6 毫米, 宽 1 一 1.8 毫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雄 蕊 6 — 7,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瘦果 狭倒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宿存花 柱长约 0.2 毫米。 花果期 6 — 9 月 。 产 漾濞、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草 坡上、 湖边或 杜鹃灌 丛下, 海拔 3500 — 41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和 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7. 吉 隆毛茛 Ranunculus hirtellus Royle (1839); 王文采 (1995). 原变种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巴基斯 坦北部 也有。 7b. 三 裂毛茛 (变种 ) 图版 81: 3 var. orientalis W . T. Wang (1995). R • stenorhynchus auct. non Franch. (1885): Franch. ( 1886) p. p. quoad Delavay 103; R. hirtellus auct. non Royle: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 platypetalus auct. non (Hand. - Mazz. ) Hand. -Mazz.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quoad Yu 12205.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高 4. 5 — 10 厘米, 疏被短 伏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肾 形或圆 卵形, 长 0.5 — 1.4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或 3 全裂, 中 央一回 裂片楔 状倒卵 形或倒 卵形, 3 浅 裂或有 3 齿, 稀 全缘, 侧 生一回 裂片斜 扇形, 不 等 2 裂, 两面被 淡黄色 伏毛, 常变 无毛;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茎生叶 2 — 3, 下部 叶具长 柄, 上 部叶近 无柄, 3 全裂, 全 裂片长 圆形。 花单生 茎或枝 顶端, 直径 0.9 — 1.2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圆状 卵形, 长 2. 5 — 4 毫米, 背面被 柔毛; 花瓣 5,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2_5.5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长 圆形, 长 5 — 7 毫米; 瘦果 圆倒卵 球形, 长约 1.8 毫米,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0.6 — 1 毫 
266  云南 植物志  . 图版 78 1. 云 生毛茛 Ranunculus nephelogenes Edgew. var. nephelogenes, 植株 全形; 2—5. 云 南毛茛 R. yunnanensis Franch. , 2. 开花 植株, 3. 花, 4. 雄蕊, 5. 瘦果; 6 — 7. 爬 地毛茛 R. pegaeus Hand. -Mazz. , 6. 开花 植株' 7. 瘦果。 (李锡 畴绘) 
毛莫科  267  米。 花期 6 — 8 月。 产 巧家、 禄劝、 大理、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饮、 贡山; 生高山 草甸、 草坡、 水边 或 石上, 海拔 2800 — 40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和 南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8. 宿 萼毛茛 图版 76: 4—5 Ranunculus glacialiformis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王文采 (1986), (1995); Riedl (1991);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6 — 10 厘米, 被 淡褐色 柔毛, 不 分枝。 基生叶 2 — 4; 叶 片圆肾 形或圆 卵形, 长 0.75 — 1.5 厘米, 宽 1.1 一 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或 3 深裂近 基部, 中 央一回 裂片倒 卵形, 3 浅裂 或裂至 中部, 侧生 一回裂 片不等 2 深裂, 无毛; 叶柄长 1.8 — 5 厘米。 茎生叶 2, 似基 生叶, 但 较小, 近 无柄。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1.2 — 1.8 厘米; 花托 被黄色 柔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背面被 黄褐色 柔毛, 宿存; 花瓣 5, 宽倒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宽 5 — 8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 长 圆形。 聚合 果狭卵 球形, 长约 6 毫米; 瘦果卵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宿 存花柱 长 0.5~0.8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中甸 (东旺 ); 生高山 草甸, 海拔 48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克 什米尔 也有。 9. 川 滇毛茛 Ranunculus potaninii Kom. (1911); 王文采 (1987), (199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 . puLchellus C. A. Mey. var. potaninii (Kom.) Hand. -Mazz. ( 1939) ; Hara in Hara & Williams (1979).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0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分枝。 基 生叶约 5; 叶 片菱状 卵形、 宽菱形 或近五 角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2.1 — 4. 4 厘米,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截形, 3 全裂 或近 基部, 中 央全裂 片长椭 圆形, 不裂, 稀 3 浅裂, 侧全 裂片斜 楔形, 不等 2 深裂, 深 裂片 不分裂 或不等 2 浅裂, 叶面 无毛, 背 面疏被 柔毛或 无毛; 叶柄长 4. 5 — 12 厘米。 茎 生 叶似基 生叶, 上 部的近 无柄。 花 单生或 2 朵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直径 1 一 1.8 厘 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宽 卵形, 长 2. 8 — 5. 5 毫米, 背 面被伏 柔毛; 花瓣 5, 椭 圆状倒 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2. 2 — 8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 果狭卵 球形, 长 6 — 8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0.5 — 0.7 毫米。 花期 6 — 8 月。 产 中甸; 生沼 泽边, 海拔 3800 米。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不 丹、 尼泊尔 也有。 10. 苍 山毛茛 Ranunculus cangshanicus W. T. Wang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36 厘米,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7 — 12; 叶片楔 状 菱形、 菱形或 楔形, 长 2. 2 — 4. 5 厘米, 宽 0.8 — 3. 3 厘米, 基部 楔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披针状 线形, 全缘, 侧深 裂片披 针状线 形或狭 襖形, 不等 2 浅裂, 无毛或 背面有 极稀 柔毛; 叶柄长 7 — 14 厘米。 茎生叶 1 一 2, 具 短柄或 无柄。 单 歧聚伞 花序顶 生并腋 生, 有 1 一 3 花; 苞片 线形; 花直径 1.2 — 1.5 厘米; 花梗长 2 — 5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 
268  云 南植物 志  片 5, 船状椭 圆形, 长 4. 5 — 5 毫米, 背面被 柔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5. 5 — 7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14 一 23,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约 5.5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1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大理、 中甸; 生 山地水 中或草 坡上, 海拔 2000 — 3400 米 C 11. 叉 裂毛茛 Ranunculus furcatifidus W. T. Wang (1994),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18 厘米, 被短 柔毛, 分枝。 基 生叶约 5; 叶片 通常宽 菱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长圆 状倒披 针形或 条形, 通常不 分裂, 侧深裂 片斜披 针形, 不裂, 叶面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叶柄长 4. 5 — 7 厘米。 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约 1.2 厘米;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长圆状 椭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背面被 柔毛; 花瓣 5, 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约 12,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长 圆状卵 球形, 长 4 一 7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4 毫米。 花期 7—8 月 。 ' 产 德欽; 生沼 泽边, 海拔 37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新疆 南部、 内 蒙古西 南部、 河北西 北部。 12. 天 山毛茛 Ranunculus popovii Ovcz. in Kom. (1937); 王文采 (1995). 原变 种分布 于新疆 中部和 哈萨克 斯坦。 12b. 深 齿毛茛 (变种 ) var. stracheyanus (Maxim. ) W. T. Wang (1995) . R . af finis R. Br. var. stracheyanus Maxim. (1889); R . pulchellus C. A. Mey. var stracheyanus (Maxim. ) Hand. -Mazz. (1939); Hara (1966), et in Hara & Williams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0); R. pulchellus auct. non C. A. Mey. :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華高 6 — 13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2 — 3; 叶片椭 圆形或 近扁 圆形, 长 1.1 一 2. 2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顶端 微钝,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3 浅裂 近 中部, 中央浅 裂片狭 卵形, 全缘, 侧浅 裂片斜 卵形, 有 1 小齿或 1 小 裂片, 边 缘有疏 睫毛,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3. 5 — 7. 5 厘米。 茎 生叶约 2, 下部 的具较 长柄, 3 深裂, 上部 的具 短柄, 3 全裂, 全裂片 线形。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7 — 9 毫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2 — 4 毫米, 背 面被疏 柔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3 — 3. 5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10 — 15,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 4 一 6 毫米; 瘦 果斜倒 卵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0.5 毫米。 花期 9 一 11 月 C 产 贡山; 生山谷 溪边, 海拔 37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西 南部、 甘肃西 南部、 青 海、 新疆 南部。 尼 泊尔、 印度 西北部 也有。 13. 高 原毛茛 Ranunculus tanguticus (Maxim. ) Ovcz. in Kom.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毛茛科  269 
270  云 南植物 志  R . af finis R. Br. var. taiiguticus lus. leiocarpus Maxim. (1889); R . af finis var. ternatus Franch . (1889), p. p. ; R . brotherusii Freyn var. tanguticus (Maxim. ) Tamu- ra (1968) ; Hara in Hara & Williams ( 1979) , p. p. ; 西藏 植物志 ( 1985) ; R. brotherusii auct. non Freyn: Hand. -Mazz. ( 1939) ;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13a. 高 原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79: 1—2 var. tanguticu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25 厘米,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5 — 10; 叶片五 角 形或宽 卵形, 长 0.8 — 1.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 心形, 3 全裂, 中 央全裂 片菱形 或楔状 菱形, 侧全 裂片斜 扇形, 二 至三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两 面或只 在背 面被伏 柔毛; 叶柄长 1.5-5.5 厘米。 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3 或 5 全裂。 花通常 2 — 3 朵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直径 0.8 — 1.9 厘米; 苞片 叶状;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狭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背面被 柔毛; 花瓣 5,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宽 2 — 6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合 果狭卵 球形, 长 3 — 6. 5 毫米; 瘦果 狭倒卵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8 毫米。 花期 6 — 7 月。 产 巧家、 禄劝、 丽江、 永宁、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 于高山 草甸、 溪边, 海拔 25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陕西 (太白 山)、 山西 (五 台山 )、 宁夏、 内蒙古 (贺兰 山)。 尼泊尔 也有。 13b. 毛果高 原毛茛 (变种 ) var. dasycarpus ( Maxim. ) L. Liou,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 af finis R. Br. var. tanguticus lus. dasycarpus Maxim. (1889); R . brotherusii Freyn var. dasycarpus (Maxim. ) Hand. -Mazz. (1939) ; R. brotherusii var. tanguticus f . dasycarpus (Maxim. ) L. Liou,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瘦 果被短 柔毛。 产 中甸、 维西、 德钦; 生 草坡或 沟边, 海拔 3200 — 39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西 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中部。 尼泊尔 也有。 14. 丝 叶毛茛 图版 79: 7 Ranunculus nematolobus Hand. -Mazz. (1939); Tamura ( 1967 ) ; 王文采 ( 1986 ) , (199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 . af finis R. Br. var. capillaceus Franch. (1889); R . af finis var. filiformis Finet et Gagnep. (1904) ; R . tanguticus var. capillaceus (Franch. ) L. Liou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30 厘米, 无毛, 分枝。 基生叶 1 一 4; 叶片 倒卵状 扇形, 长 2. 5 — 3. 2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3 全裂, 全裂片 具柄, 二 至三回 二叉状 细裂, 末回裂 片狭 线形或 丝形, 无毛; 叶柄长 3 — 7 厘米。 茎生 叶具短 柄或近 无柄。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有 3 — 4 花; 苞片 叶状; 花直径 7 — 11 毫米; 花梗长 0.6 — 2 厘米; 花托有 短 柔毛; 萼片 5,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3. 5 毫米, 背 面有疏 柔毛, 变 无毛; 花瓣 5, 
毛 茛 科  271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3 — 6. 2 毫米, 宽 1.6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 药长圆 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 3 — 4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被短 柔毛, 宿存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花期 7 — 9 月 。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生于 山谷湿 草地或 溪边, 海拔 2500 — 2900 米。 15. 砚 山毛茛 Ranunculus yanshanensis W. T. Wang (1996). 多年生 草本。 茎高约 20 厘米, 被糙 伏毛, 上部有 1 分枝; 地 上匍匐 茎长约 20 厘 米, 被槠 伏毛。 基 生叶约 4, 为三出 复叶; 叶片 卵形, 长 2. 5 — 4. 4 厘米, 宽 4 一 5 厘 米, 中 央小叶 具长柄 (小 叶柄长 0.7 — 1.3 厘米 ), 宽 菱形, 3 深裂, 深裂 片有缺 刻和小 牙齿, 侧生小 叶具短 柄或近 无柄, 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深裂片 2 — 3 浅裂, 有 少数小 牙齿, 叶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3. 5 — 7 厘米。 茎 生叶约 2, 下部的 具 短柄, 三出 复叶, 上 部的近 无柄, 3 全裂。 花 2 朵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直径约 7 毫米; 苞片 3 全裂, 裂片 线形; 花梗长 1.4 一 3 厘米, 被槌 伏毛; 花托被 短毛; 萼片 5, 长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背面被 伏毛; 花瓣 5, 长 圆形, 长约 4.2 毫米, 宽 2 毫米, 顶 端 圆形; 雄蕊约 15, 花药长 圆形; 心皮 多数, 长约 0.8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0.35 毫 米。 花期 10 月。 产 砚山; 生河边 湿地, 海拔 1200 米。 16. 中 甸毛茛 Ranunculus zhungdianensis W. T. Wang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 采 (1995). R . suprasericeus L. Liou, 中国 植物志 (1980) , quoad pi. descr.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高 5. 5 — 8. 5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 生叶约 3;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5 — 9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基部 心形, 5 (-7) 浅 裂, 叶面 无毛, 背面被 淡黄色 伏毛; 叶柄长 2 — 2. 6 厘米。 茎生叶 2 — 3, 无柄, 3 全裂, 全裂片 2 裂或 不裂, 条状披 针形。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1.5 — 1.9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 片 5, 宽卵 形或圆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背面有 疏毛; 花瓣 5 (—6), 扇形, 圆倒卵 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6 — 7. 5 毫米, 宽 6 — 9. 5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约 17, 花 药长圆 形; 心皮 多数, 长约 1.1 毫米, 无毛, 花柱 比子房 稍短。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生草 坡上, 海拔 3600 米。 17. 康 定毛茛 Ranunculus dielsianus Ulbr. (1913);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 17a. 康 定毛茛 (原 变种) var. dielsianus 多 年生小 草本。 须 根基部 加粗, 向下渐 变细。 茎高约 7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1 一 3; 叶片肾 形或五 角形, 长 0.9 — 1 厘米, 宽 1.2—1.6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浅裂, 中裂 片宽倒 卵形或 菱状倒 卵形, 3 浅 裂或有 3 齿, 侧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无毛 或叶面 无毛, 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茎生叶 较小, 具 
272  云南 植物志  短柄或 无柄, 3 全裂。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约 1 厘米; 花托 有短毛 (毛长 0.1 毫米 ); 萼片 5,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背 面被伏 柔毛; 花瓣 5, 倒卵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约 20,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约 5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被短 柔毛, 宿存 花柱长 0.6 — 1 毫米。 花期 8 月。 产 巧家、 永宁; 生 海拔约 2900 米 山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17b. 毛叶康 定毛茛 (变种 ) var. suprasericeus Hand. -Mazz. (1939);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 suprasericeus L. Liou, 中国 植物志 (1980), quoad nom. tantum , excl. pi. de- scr. 与康定 毛莫的 区别: 叶 片有时 3 深裂, 叶 面被短 柔毛, 背面 无毛。 产 丽江、 德欽; 生 河边湿 处或灌 丛中, 海拔 3500 — 4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得荣 )。 17c. 长毛康 定毛茛 (变种 ) var. longipilosus W. T. Wang (1996) . 与康定 毛赏的 区别: 叶 面被短 柔毛; 花 托的毛 较长, 长约 0.4 毫米; 心皮和 瘦果无 毛。 产 巧家; 生 山顶草 甸上, 海拔 3800 米。 18. 云 生毛茛 Ranunculus nephelogenes Edgew. (1846);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87), (199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 . longicaulis C. A. Mey. var. nephelogenes (Edgew. ) L. Liou (1980);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R. pulchellus auct. non C. A, Mey. : Hand. -Mazz. (1939) . 18a. 云 生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78: 1 var. nephelogene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20 (—30) 厘米,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 生叶约 5; 叶片 卵形,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顶端 微钝,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全缘, 稀有 1 齿, 无毛; 叶柄长 1.5 — 10 厘 米。 茎生叶 具柄或 无柄, 披 针形至 披针状 条形, 不 分裂, 全缘, 稀有 2 齿。 花单 生茎顶 端, 直径 1 一 1.6 厘米; 花 托通常 有少数 短毛; 萼片 5, 宽 卵形, 长 3. 5 — 5 毫米, 背面 被 柔毛; 花瓣 5 (—7), 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3. 5 — 6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多 数, 花药长 圆形。 聚合 果狭卵 球形, 长 4 一 7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 1.2 — 1.5 毫 米, 无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6 毫米。 花期 5 — 7 月。 产 丽江、 永宁、 中甸、 德钦; 生 高山草 甸或沼 泽边, 海拔 26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新疆 南部、 甘肃、 山西 (五台 山)。 尼 泊尔、 巴 基斯坦 北部也 有。 18b. 曲 升毛茛 (变种 ) var. geniculatus (Hand. -Mazz. ) W. T. Wang (1987);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毛茛科  273  王文采 (1995). R. pulchellus C. A. Mey. var. geniculatus Hand.-Mazz. (1931), (1939); R. longicaulis C. A. Mey. var. geniculatus (Hand. -Mazz. ) L. Liou (1980)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与云生 毛黄的 区别: 茎下部 着地在 节上生 根和簇 生的基 生叶; 基生叶 披针状 线形, 不 分裂, 有时长 圆形, 3 浅裂或 3 全裂; 茎 生叶不 分裂, 有时 3 全裂。 产 洱源、 鹤庆、 丽江、 宁范、 中甸、 维西; 生山间 草地、 溪边沼 泽边, 海拔 2500— 3200 米。 19. 扇 叶毛茛 Ranunculus felixii Levi. (1913); 中国 植物志 (1980), p. p.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D. affinis R. Br. var. flabellatus Franch. (1889). 19a. 扇 叶毛茛 (原 变种) var. felixii 多年生 草本。 须 根基部 变粗, 向下突 变细。 茎高 15 — 25 厘米, 被 柔毛, 不 分枝或 上部有 1—2 条 分枝。 基 生叶约 2; 叶 片扁圆 卵形或 扇形, 长 1.2 — 2. 6 厘米, 宽 1.6— 3.8 厘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基 部截状 楔形或 截形, 不 分裂, 有约 7 个 粗齿, 以 3 浅裂, 或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倒披 针状长 圆形, 侧深 裂片斜 楔形, 不等 2 裂, 无 毛或背 面疏被 短 柔毛; 叶柄长 3 — 8. 5 厘米。 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3 全裂。 花 1 朵 顶生, 或 2 朵组 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花托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5,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背面 被疏 柔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17 — 22, 花 药长 圆形。 聚合 果椭圆 球形, 长约 5 毫米; 瘦 果椭圆 球形, 长约 1.8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 宿存花 柱长约 1 毫米。 花期 6 — 8 月 。 产 巧家、 大理、 丽江、 永宁、 中甸、 碧江; 生 云杉或 高山栋 林中、 草 坡上, 海拔 2800—3200 ^0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19b. 心基扇 叶毛茛 (变种 ) var. forrestii Hand. -Mazz. (1939) ; 橫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与扇叶 毛莫的 区别: 基生 叶基部 心形。 产 鹤庆、 丽江; 生山谷 沟边或 林边, 海拔 2400 — 2900 米。 20. 云 南毛茛 图版 78: 2—5 Ranunculus yiinnanensis Franch. (1885); Hand.-Mazz.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mairei Levi. (1913). 多年生 草本。 须 根基部 变粗, 向下突 变细。 茎高 7 — 15 厘米, 无毛, 常有 少数分 枝。 基生叶 3 — 8; 叶片 楔状倒 卵形、 倒 卵形、 匙形、 或近 梯形, 长 (0.7) 1.2 — 4. 6 厘 米, 宽 (0.5) 0.9 — 2. 5 厘米, 顶 端钝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或 模形, 边缘 中部以 上或在 顶 部有浅 圆齿或 牙齿, 有 睫毛,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7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以基 生叶, 
274  云南 植物志  但具 短柄, 上部 茎生叶 无柄, 3 深裂或 3 全裂。 花 2 — 3 朵组成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 直 径 1.2 — 2.1 厘米; 花梗长 1.5 — 8. 5 厘米; 花托 疏被短 柔毛; 萼片 5, 櫥 圆形, 长 3.5~^ 毫米, 背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6), 倒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卵 球形, 长 3. 5 — 5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 1.5 — 2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宿存花 柱长约 0.8 毫米。 花期 6 — 9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会泽、 禄劝、 大姚、 漾濞、 洱源、 鹤庆、 丽江、 中甸、 维西; 生 草坡、 林 边或冷 杉 林中, 海拔 2800 —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21. 圆 裂毛茛 图版 76: 1—2 Ranunculus dongrergensis Hand. -Mazz. ( 1939);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0 — 25 厘米, 无毛 或疏被 短毛, 不分枝 或分枝 C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圆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基 部近截 形或浅 心形, 不 明显或 明显 3 浅裂, 裂片 卵形, 顶端 圆形或 圆钝, 全 缘或侧 裂片有 1 齿, 有 睫毛,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11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3 浅裂至 全裂。 花 单生茎 顶端, 直径 1 一 1.8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无毛或 背 面被伏 柔毛; 花瓣 5, 倒卵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6. 5 毫米, 顶 端圆形 或 微凹; 雄蕊 11 一 12, 花药长 圆形。 聚合 果狭卵 球形, 长约 7 毫米; 瘦 果倒卵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0.3"0.7 毫米。 花期 7 — 8 月。 产 德饮; 生 草坡上 或多石 草地, 海拔 32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北部 (松潘 )。 22. 石龙苒 Ranunculus sceleratus L. (1753); Hand. -Mazz. (1939)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一年生 草本。 茎高 15 — 50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上部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五 角形或 肾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基部浅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楔 形 或菱状 楔形, 3 浅裂, 浅 裂片全 缘或有 1 一 2 牙齿, 侧生 深裂片 斜宽倒 卵形, 不等 2 裂, 无毛 或背面 疏被短 柔毛; 叶柄长 5 — 15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 3 全裂。 复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 伞 房状; 苞片 叶状; 花 梗长达 1.5 厘米; 花托有 疏 柔毛; 萼片 5,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背 面有疏 柔毛或 无毛; 花瓣 5, 倒 卵形或 狭倒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 2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10 — 19,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宿存柱 头长约 0.1 毫米。 花期 3 月。 产 昆明、 安宁、 嵩明、 下关、 永胜、 丽江、 维西; 生 沟边、 湖边、 沼 泽边, 海拔 1900—2300 米。 在我国 海南以 外的其 他省区 及北温 带地区 广布。 23. 西 南毛茛 图版 77: 3—4 Ranunculus ficariifolius Levi, et Van. (1904); Hand. -Mazz. ( 1931 ) , (193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毛莫科  275  R . flaccidus Hook. f. et Thorns. (1855) , non Pers. (1795) ; R . ficariifolius var. ovalif alius Levi . et Van. (1909); R . mairei Levi. (1914); R . re pens var. lopouensis Levi. ( 1915); R. vaniotii Levi. ( 1917); R. microphyllus Hand.-Mazz. ( 1931 ),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草本 (? )。 茎 渐升或 直立, 有时 卧地, 长 4 一 40 厘米, 疏被 短柔毛 或近无 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叶 1 至 数枚; 叶 片菱状 卵形、 扁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顶端, 基部宽 楔形或 截形, 稀 心形, 边缘有 疏齿, 无毛; 叶柄 长 1.2~6.5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有稍 长柄,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 肾 状卵形 或菱状 卵形。 花与叶 对生, 直径 5 — 10 毫米; 花梗长 0.5 — 2. 5 厘米, 被 贴伏短 柔毛;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无 毛或背 面有疏 柔毛; 花瓣 5, 狭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4. 5 毫米, 宽 1.6 — 2.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5 — 15, 花 药椭圆 球形。 聚合 果宽卵 球形, 直径 3 — 4. 5 毫米; 瘦 果椭圆 球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有少数 小瘤状 突起, 宿存花 柱长 0.2~0.8 毫米。 花期 3~"6 月 。 产 绥江、 奕良、 镇雄、 嵩明、 大理、 丽江、 贡山、 维西、 兰坪、 金平; 生 沟边、 林 下、 河滩、 沼 泽或水 田边, 海拔 140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西部、 湖南 (新宁 )、 江 西西部 (井闪 山)。 泰国 北部、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24. 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1794); Hand. -Mazz. ( 1939) ; 图鉴 (1972); 中国植 物志 (1980),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24a. 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80: 1—5 var. japonicu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30 — 50 厘米, 中 部之下 被开展 淡黄色 糙毛,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3 — 6 厘米, 宽 4. 5 —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 央深裂 片楔状 菱 形或宽 菱形, 3 浅裂, 边缘有 不等大 牙齿, 侧生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裂近 中部,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5 — 18 厘米, 被开展 糙毛。 茎 生叶渐 变小, 具 短柄, 最 上部的 3 全 裂。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有 3 — 15 花; 花梗长 1.5 — 7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背 面被短 伏毛; 花辦 5, 倒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6. 5 — 7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瘦 果扁, 斜宽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0.3 毫米。 花期 3 — 5 月。 产 镇雄、 威信; 生草 坡或湿 草地, 海拔 1460 — 1950 米。 在 我国除 海南、 西藏、 青 海、 新 疆以外 的其他 省区, 以及 朝鲜、 日本、 俄 罗斯西 伯利亚 广布。 24b. 伏 毛毛茛 (变种 ) var. propinquus (C. A. Mey. ) W. T. Wang (1995). R. propinquus C. A. Mey. in Ledeb. (1830); Ovcz. in Kom. ( 1937); Hand.- Mazz. (1931), (1939); 北京 植物志 (1%2). 与 毛莫的 区别: 茎 和基生 叶叶柄 均被糙 伏毛。 产 绥江、 丽江、 中甸; 生 山谷沟 边或草 坡上, 海拔 1000 — 2400 米。 分布于 贵州西 
27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80 1—5. 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var. japonicus,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花辦, 4. 聚合果 , 5. 瘦 果; 6. 变 叶三裂 滅毛茛 Halerpestes tricuspis (Maxim. ) Hand. -Mazz. var. variifolia (Tamura) W. T. Wang 开花植 株。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277  部、 四川、 青海 东部、 甘肃、 陕西、 河南 西部、 山西、 山东 (蒙 山、 泰山 )、 河北、 内 蒙古、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俄 罗斯西 伯利亚 也有。 25. 黄毛茛 Ranunculus laetus Wall, ex Royle (1839);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 pseudo-Laetus Tamura (1963).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长约 2cm。 茎高 25 — 65 厘米, 中 部之下 被开展 糙毛, 上部被 贴伏 柔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基生叶 1 一 3; 叶片 心状五 角形, 长 1.2 — 4. 8 厘米, 宽 1.7 — 7. 8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 中央深 裂片宽 菱形, 顶端 急尖, 3 浅裂, 边 缘有不 整齐 牙齿, 侧生深 裂片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4 一 19 厘米。 下部 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 部茎生 叶小, 近 无柄或 无柄。 花通常 2 — 4 朵 组成顶 生单歧 聚伞花 序, 直径 1 一 2. 5 厘米; 花梗长 1 一 4. 5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5 (—7) 毫米, 外 面被糙 伏毛; 花瓣 5, 宽倒 卵形, 长 4. 5 — 10 (—14) 毫米, 宽 3 — 7. 8 (—12)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合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瘦果 扁平, 斜倒 卵形, 长约 2.2 毫米, 无毛, 有不 明显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0.6 毫米。 花期 6—10 月 。 产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维西、 碧江、 德钦、 贡山; 生山坡 草地或 溪边, 海拔 2000 — 35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和 南部、 新疆 西部。 不丹、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北部、 阿 富汗、 吉 尔吉斯 斯坦、 哈萨 克斯坦 也有。 26. 昆 明毛茛 Ranunculus kimmingensis W. T. Wang (1995). 26a. 昆明 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81: 1—2 var. kimmingensi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45 厘米, 被褐 色短糙 伏毛, 分枝。 基生叶 2 — 3; 叶 片五角 形, 长 1.3 — 4 厘米, 宽 1.8 — 4. 5 厘米, 基 部截形 或截状 心形, 有时圆 形或宽 楔形, 稀 心形, 3 深裂, 中央 深裂片 楔状倒 卵形或 楔形, 顶端 急尖, 3 浅裂, 小 裂片三 角形, 有 1 一 2 小齿或 全缘, 侧生深 裂片斜 扇状倒 卵形, 不等 2 浅裂, 稀不 分裂, 两面均 被短糙 伏毛; 叶柄长 4 一 12. 5 厘米, 被褐 色短糙 伏毛。 茎生叶 较小, 具 短柄。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有 3 — 4 花; 花梗长 1.5 — 6. 5 厘米; 花托 无毛; 萼片 5, 船状椭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背面 被短檢 伏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4.5""6 毫米, 顶 端截状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瘦 果扁, 斜宽倒 昨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有不 明显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0.2 毫米。 花期 4 一 8 月 产 巧家、 禄劝、 楚雄、 嵩明、 昆明、 江川、 富源、 师宗、 罗平、 广南、 砚山、 蒙 自; 生山坡 草地, 溪边, 灌丛 中或疏 林中, 海拔 1000— 2600 米。 26b. 展毛昆 明毛茛 (变种 ) var. hispidus W. T. Wang (1995). 与昆明 毛蔑的 区别: 茎 和基生 叶叶柄 均被褐 色开展 糙毛。 产 镇雄、 会泽、 富民、 洱源、 景东;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边, 海拔 1900 — 3400 米。 
27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1 1 ― 2. 昆 明毛莫 Ranunculus kunmingensis W. T. Wang var. kunmingensis, 1. 开花 植株, 2. 瘦果; 3. 三 裂毛貧 R. hirtellus Royle var. orientalis W. T. Wang 开花 植株。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279  分 布于贵 州西部 (纳雍 )。 27. 棱 喙毛茛 Ranunculus trigonus Hand. -Mazz. ( 1931 ) ,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27a. 棱 喙毛茛 (原 变种) 图版 82: 1-3 var. trigonu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17 — 48 厘米, 被开展 淡褐色 柔毛, 有时上 部被伏 柔毛, 通常多 分枝。 基生叶 3~6; 叶 片五角 形或宽 卵形, 长 1.2 — 4. 5 厘米, 宽 1.5 — 4. 6 厘米, 基 部截形 或心状 截形, 稀宽 楔形, 3 深裂或 3 全裂, 中 央深裂 片菱状 楔形或 菱状倒 卵形, 3 浅裂, 边缘 有不整 齐牙齿 ,侧 生深裂 片斜菱 形或斜 扇形, 不等 2 浅裂或 2 深裂, 偶尔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具柄, 中央 小叶宽 菱形, 3 深裂, 侧生小 叶不等 2 深裂, 两面 均被糙 伏毛; 叶柄长 2 — 18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部茎 生叶具 短柄或 无柄。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有 2 (-3) 花;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背面被 柔毛; 花瓣 3 — 5, 长 圆状倒 卵形, 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2 — 6 毫 米, 宽 1.6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约 15,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4. 5 — 7 毫米; 瘦 果扁, 斜宽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 花柱长 0.5~0.8 毫米。 花期 4 一 8 月 。 产 昆明、 嵩明、 禄劝、 宾川、 大理、 漾濞、 洱源、 鹤庆、 永胜、 宁蒗、 丽江、 中 甸、 维西、 师宗、 广南、 富宁、 砚山、 易门、 景东、 M 庆、 镇康、 双江、 勐遮; 生草坡 上、 溪边、 田 中或杂 林中, 海拔 1200 — 3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稻城 )、 西 藏 东南部 (察隅 )。 27b. 伏毛棱 喙毛茛 (变种 ) var. strigosus W. T. Wang (1996). 与棱喙 毛莫的 区别: 茎 和叶柄 密被糙 伏毛; 花 较大, 花瓣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 米。 产 耿马; 生 山谷灌 丛中, 海拔 1670 米。 28. 褐 銷毛茛 Ranunculus sinovaginatus W. T. Wang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 采 (簡 ). R. vaginatus Hand. -Mazz. ( 1931 ) , (1939), non Sommerauer (1833);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 渐升或 直立, 长 5 — 20 厘米, 被 开展或 近贴伏 糙毛, 分枝 或不分 枝。 基生叶 为三出 复叶; 叶片五 角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1.4 一 7. 6 厘米, 小叶有 短柄, 有时 无柄, 中央 小叶菱 形或宽 菱形, 急尖, 3 裂, 边缘 有少数 牙齿, 侧生 小叶斜 扇形, 不等 2 深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3 — 9. 5 厘米。 茎生 叶似基 生叶, 具稍 短柄。 花单 生茎 顶端, 直径 1.1 一 1.5 厘米; 花 托疏被 短毛; 萼片 5, 反折, 狭 卵形, 长 4~6 毫 米, 背面被 檢毛; 花瓣 5, 狭 倒卵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6. 5 — 11 毫米, 宽 3 — 4. 2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瘦 果扁, 斜宽倒 
28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2 1 一 3. 棱 喙毛茛 Ranunculus trigonus Hand. -Mazz.var. trigonus, 1. 植株 全形, 2. 花, 3. 瘦果; 4—7. 茴茴蒜 R. chinensis Bunge. 4. 植株 上部, 5. 基 生叶, 6. 花辦, 7. 瘦果。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281  卵形, 长 2. 2 — 3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 花柱长 1.7 — 2 毫米。 花期 5 — 7 月。 产 丽江、 永宁; 生山坡 草地或 林边, 海拔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和 北部、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29. 铺 散毛茛 图版 83: 4—6 Ranunculus diffusus DC. (1824);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R . diffusus f. mollis Diels (1912) ; R . pseudoparvi florus Levi. ( 1913) . 多年生 草本。 茎 渐升或 卧地, 长 10 — 40 厘米, 被开展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1 一 3; 或为 单叶, 叶片五 角形, 长 1.4 一 2. 6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基部 心形, 3 深裂或 3 全 裂, 中央 深裂片 菱状倒 卵形或 楔状倒 卵形, 3 浅裂, 侧 生深裂 片斜穿 3 形, 不等 2 浅裂, 或 为三出 复叶, 叶片长 2. 8 — 4. 5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小叶具 短柄, 中 央小叶 卵形, 3 浅裂, 边缘 有不等 牙齿, 侧生小 叶不等 2 裂, 两 面被短 伏毛;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 部茎生 叶具较 短柄, 3 全裂或 3 深裂。 花与叶 对生, 直径 0.8 — 1.5 厘米; 花梗长 1 一 5. 5 厘米; 花 托有短 柔毛; 萼片 5, 平展, 椭圆状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背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6), 狭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合果 近球形 或宽卵 球形, 直径 4 一 9 毫 米; 瘦 果扁,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0.8 毫米。 花期 3-"6 月。 产 东川、 昆明、 嵩明、 禄劝、 贡山、 碧江、 庐水、 腾冲、 大理、 景东、 凤庆、 镇 康、 耿马; 生山坡 草地、 林边、 溪边, 海拔 1100 — 3100 米。 分布于 西藏南 部和东 南部。 不丹、 尼泊 尔、 印度 北部、 巴 基斯坦 北部、 阿富汗 也有。 30. 扬 子毛茛 图版 79: 3—6 Ranunculus sieboldii Miq. (1876); Hand. -Mazz. (1939); 图鉴 (1972); 中 国植物 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王文采 (1995). R . sardous Crantz var. monanthos Finet et Gagnep. (1904). 多年生 草本。 茎 渐升或 平卧, 长 10 — 30 厘米, 被开展 糙毛, 通常 分枝。 基 生叶约 5, 为三出 复叶; 叶片 卵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小叶 具柄, 中央 小叶宽 菱形或 宽菱状 卵形, 3 浅裂, 边缘有 牙齿, 侧 生小叶 斜宽倒 卵形, 不等 2 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3 — 10 厘米。 茎 生叶渐 变小。 花与叶 对生, 直径 0.9—1.8 厘米; 花梗长 0.7 — 4 厘米;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反折, 狭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背面被 糙毛; 花 辦 5, 狭 倒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9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 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瘦 果扁, 斜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有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1 毫米。 花期 3"6 月。 产 盐津、 镇雄、 昆明、 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生 水田边 或林边 草地, 海拔 750 — 1900 米。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四川、 甘肃和 陕西的 南部、 湖北、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江苏、 安徽。 日本 也有。 31. 禺毛茛 图版 83: 1—3 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1824); Hand. -Mazz. (1939), p. p.; 图鉴 (1972), 
282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83 1 一 3. 禺毛茛 Ranunculus cantoniensis DC. , 1. 植株 全形, 2. 花辩, 3. 瘦果; 4 一 6. 铺 散毛良 R. diffusus DC. 4. 开花 植株, 5. 花鶴' 6. 瘦果。 (李锡 畴绘) 
毛茛科  283  p. p. ; 中国 植物志 (1980), p. p.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 横断山 区维管 植物 (1993), P. p.; 王文采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40 厘米, 被开展 糙毛,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为三出 复叶; 叶片宽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4 一 12 厘米, 小叶 有柄, 中 央小叶 菱状卵 形或宽 卵形, 基部宽 楔形, 3 裂, 边 缘有小 牙齿, 侧生小 叶斜宽 卵形, 不等 2 深裂或 2 全裂, 两面疏 被糙 伏毛;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茎 生叶渐 变小。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伞 房状, 有 4 一 10 花; 苞片 叶状; 花直径 0.9 — 1.3 厘米;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花 托被短 糙毛; 萼片 5, 反 折, 狭 卵形, 长 3 — 4 毫米, 背面被 糙毛; 花瓣 5, 狭倒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7 — 9 毫米; 瘦 果扁, 斜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约 1 毫 米,、 直或 顶端稍 弯曲。 花期 3~6 月。 产 盐津、 漾濞; 生湿 草地或 溪边, 海拔 500 — 2500 米。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湖南、 贵州、 四川、 陕西和 河南的 南部、 湖北、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江、 江苏、 安徽。 不 丹、 朝鲜、 日本 也有。 32. 钩 柱毛茛 图版 84: 1—3 Ranunculus silerifolius Levi. (1909); Tamura (1978); 王文采 (1995). R. cantoniensis auct. non DC: Hand. -Mazz. (1939), p. p.; 图鉴 (1972), p. p.; 中国 植物志 (1980), p. p.;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p. 32a. 钩 柱毛茛 (原 变种) var. silerifolius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28 — 95 厘米, 下部 被开展 槌毛, 上 部被糙 伏毛, 分枝。 基生叶 数枚, 为三出 复叶; 叶片五 角形, 长 2. 6 — 5 厘米, 宽 2. 6 — 7 厘米, 小叶 具柄, 中央小 叶 菱状宽 卵形或 卵形,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3 裂, 边 缘有小 牙齿, 侧生小 叶斜宽 卵形, 不等 2 — 3 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7 — 30 厘米。 茎 生叶渐 变小。 顶生 复单歧 聚伞花 序伞 房状, 有 4 至多 数花; 苞片 叶状; 花 直径约 9 毫米; 花梗长 0.5 — 3 厘米; 花托被 短毛; 萼片 5, 反折, 椭圆状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背 面被糙 伏毛; 花瓣 5, 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 5 — 8 毫米; 瘦 果扁, 斜倒 卵形, 长 2 — 2. 8 毫米, 无毛, 有狭 边缘, 宿存花 柱长达 1.2 毫米, 顶 端钩状 弯曲。 花期 4 一 10 月。 产 大关、 东川、 昆明、 富民、 宜良、 庐水、 腾冲、 凤庆、 景东、 峨山、 师宗、 罗 平、 富宁、 西畴、 文山、 麻 栗坡、 河口、 屏边、 蒙自、 绿春、 金平、 元江、 普洱、 思 茅、 江城、 勐养、 易武、 勐腊、 勐海、 孟连、 耿马; 生 溪边、 林 边或湿 草地, 海拔 850 — 2500 米。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湖南、 四川、 贵州、 湖北、 江西、 福建、 台湾、 浙 江。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朝鲜、 日本 也有。 32b. 长 花毛茛 (变种 ) var. dolicanthus L. Liao (1997). 与钩柱 毛茛的 区别: 须根 较粗或 有明显 的短根 状茎; 基生 叶常为 单叶, 3 深裂; 花 瓣 较大, 长 6 — 10 毫米。 
28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4 钩 柱毛茛 Ranunculus silerifolius Uvl. , 1. 植株 全形, 2. 雌 蕊群, 3. 瘦果。 (李锡 畴绘) 
毛良科  285  特产 思茅; 生山地 草坡, 近 农田, 海拔 1200—1300 米。 33. 匐 枝毛茛 Ranunculus repens L (1753); Hand. -Mazz. ( 1939) ; 中国 植物志 (1980); 王文采 (1985), (199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渐升, 有时下 部着地 在节上 生根, 长 6 — 36 厘米, 无 毛或中 部上疏 被贴伏 柔毛, 分枝。 基生叶 1 一 4, 与下 部茎生 叶均具 长柄, 为三出 复叶; 叶片 卵形, 长 2. 5 — 5. 2 厘米, 宽 3 — 4. 4 厘米, 中 央小叶 具长或 短柄, 宽 菱形, 3 深裂, 深 裂 片不等 2 — 3 裂, 有 少数小 裂片或 牙齿, 侧 生小叶 较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斜 扇形或 斜倒 卵形, 不等 2 深裂, 叶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脉上 疏被短 伏毛; 叶柄长 3. 5 — 10 厘 米。 顶生单 歧聚伞 花序有 2~^4 花; 苞片 叶状或 条形。 花直径 1.6 — 2.1 厘米; 花梗长 1.5 — 7. 5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托被 疏毛; 萼片 5, 狭 卵形, 长 7 — 8 毫米, 背面 疏被伏 柔毛; 花瓣 5 — 8, 倒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 长 圆形。 聚合 果宽卵 球形, 长约 5 毫米; 瘦 果扁, 近 圆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有狭边 缘, 宿存 花柱长 0.5"0.8 毫米。 花期 5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高山 草甸或 溪边, 海拔 2700 — 3300 米 C 广布于 东北、 内 蒙古、 新疆。 俄罗 斯西伯 利亚、 亚洲 西部、 欧洲 广布。 34. 茴茴蒜 图版 82: 4—7 Ranunculus chinensis Bunge ( 1831 ) ; Hand. -Mazz. ( 1939) ; 图鉴 (1972); 中 国植物 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王文采 (1995).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草本。 茎高 20 — 40 厘米, 被开展 糙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 生叶数 枚, 为三出 复叶; 叶片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小叶 具柄, 中央小 叶菱形 或宽 菱形, 3 深裂, 深裂 片菱状 楔形, 2 — 3 浅裂, 侧 生小叶 较小, 斜 扇形, 不等 2 深 裂, 两 面被糙 伏毛;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下 部茎生 叶似基 生叶, 上部 茎生叶 变小, 具短 柄, 3 全裂。 顶 生复单 歧聚伞 花序有 3 至 数花; 花直径 0.7 — 1.2 厘米;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花 托被短 柔毛; 萼片 5, 反折,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5 毫米, 背 面被糙 伏毛; 花 辦 5, 倒 卵形, 长 5~6 毫米, 宽 2. 8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雄蕊 多数, 花药长 圆形。 聚 合果 通常长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瘦 果扁, 斜倒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无毛, 有狭边 缘, 宿存花 柱长约 0.2 毫米。 花期 2 — 5 月。 产 嵩明、 富民、 宜良、 昆明、 易门、 宾川、 洱源、 鹤庆、 丽江、 泸水、 凤庆、 景东、 江 川、 广南、 砚山、 蒙自、 石屏、 墨江、 江城; 生 山谷湿 草地、 溪边或 田边, 海拔 1000 — 2500 米。 广布于 西藏、 四川、 湖南、 浙江、 安徽、 华北、 东北、 西北各 省区。 不丹、 印度 北部、 巴 基斯坦 北部、 哈萨克 斯坦、 俄罗 斯西伯 利亚、 蒙古、 朝鲜、 日本 也有。 26. 水 毛茛属 BatracWum (DC. ) S. F. Gray 多 年生或 一年生 水生或 半陆生 草本。 茎 和叶通 常沉入 水中。 叶 互生, 为 单叶, 具短 或 长柄, 或近 无柄, 浮 在水面 时掌状 浅裂, 沉水 时掌状 全裂, 全裂片 1 一 5 回 细裂, 末 回 裂水狭 线形或 丝形。 花 1 朵与叶 对生, 具梗, 两性。 花托圆 锥状或 钻形; 萼片 (4 一) 
286  云 南植物 志  5, 速落; 花瓣 (4 一) 5, 白色, 基部 黄色, 稀 全部呈 黄色, 倒 卵形, 具 短爪, 在腹面 基部有 1 蜜槽; 雄蕊 多数或 少数; 心皮 多数, 子房有 1 胚珠, 花柱 腹面有 明显或 不明显 柱头 组织。 聚 合果卵 球形或 球形; 瘦 果倒卵 球形, 稍两 侧扁, 有数条 横皴。 分布于 北温带 地区、 非 洲和南 美洲。 中国有 8 种, 除 海南、 广东、 福建、 台 湾外, 广布 其他各 省区。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的末 回裂片 柔软, 出水 时多少 收拢, 叶片 扇形或 半圆形 1. 水毛茛 B. bungei 2(1) 叶的末 回裂片 较硬, 出 水时仍 二歧状 开展。 3(4) 生于 湖边浅 水中, 茎有 时多少 直立; 叶片 扇形, 叶柄长 5 — 16 毫米 2. 小 水毛茛 B. eradicatum 4(3) 沉水 草本; 叶片 圆形, 叶柄长 2 — 4 毫米 3. 硬叶 水毛茛 B. foeniculaceum 1. 水毛茛 图版 83: 7—10 Batrachium bungei ( Steud . ) L. Liou , 中国 植物志 ( 1980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Ranunculus hydrophilus Bunge (1833), non Gaudich. (1825) ; R . bungei Steud. la. 水毛茛 (原 变种) var. bungei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茎长约 30 厘米, 无毛或 在节上 疏被短 柔毛, 分枝。 叶片 扇形或 半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1.8 — 3. 5 厘米, 3 全裂, 全裂片 4 一 5 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丝形, 无毛, 出水 时多少 收拢; 叶柄长 4 一 12 毫米。 花直径 1—1.8 厘米; 花梗长 2. 2 — 3 厘米, 无毛; 花托圆 锥状, 有短 柔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无毛; 花瓣 5, 白色, 基部 黄色, 倒 卵形, 长 5 — 9 毫米, 宽 4. 5 — 7 毫米; 雄蕊 (11—) 15— 20, 花 药长约 1 毫米。 聚合果 近球形 或宽卵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 1.2— 1.4 毫米, 无毛, 约有 6 条 横被, 宿存花 柱长约 0.1 毫米。 花期 5 —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钦; 生山谷 溪中、 湖 中或水 塘中, 海拔 23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湖北、 山西、 河北、 辽宁。 lb. 小花 水毛茛 var. micranthum W. T. Wang (1995).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花 较小, 直径 5 — 6 毫米; 萼片长 1.6 — 2. 4 毫米; 花瓣长 2. 5 — 3.5 毫米, 宽 1.4 一 2. 2 毫米, 雄蕊 较少, 5 — 7 枚。 花期 4~6 月。 产 丽江; 生 湖中, 海拔 2300 米。 分布于 湖南、 江西。 2. 小 水毛茛 Batrachium eradicatum (Laest. ) Fries (1843); 中国 植物志 (1980). Ranunculus aquitilis L. var. eradicatus Laest. (1839); R . trichophyllus Chaix ex Villars b. terrestris Gren. et Godr. (1848); Batrachium trichophylLum var. paucis- tamimum ( Tausch ) Hand. -Mazz. f . terrestre (Gren. et Godr. ) Hand. -Mazz. ( 1939) . 
毛茛科  287  多 年生小 草本, 生 于浅水 中或近 陆生。 茎长 1.5 — 15 厘米, 无毛, 不 分枝或 分枝。 叶片 扇形, 长 4— 13 毫米, 宽 7 — 20 毫米, 3 全裂, 全裂片 2— 3 (— 4) 回 细裂, 末回 裂片 丝形, 出水时 仍叉状 展开, 无毛; 叶柄 5 — 16 毫米, 无毛或 有时叶 鞘背面 有短伏 毛。 花直径 6—12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花托圆 锥状, 有短 柔毛; 萼片 5, 椭 圆形, "^2 — 4 毫米, 无毛; 花瓣 5, 白色, 基部 黄色,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雄蕊 4 一 12, 花药长 0.5~0.9 毫米。 聚合 果宽卵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瘦果斜 狭倒卵 球形, 长 1.2 — 1.5 毫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约有 6 条 横被, 宿 存花 柱长约 0.2 毫米。 花期 5 — 7 月 。 产 东川、 丽江、 德钦; 生于 湖边, 海拔 2000 — 3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新疆、 内 蒙古、 黑 龙江。 西伯 利亚、 亚 洲西部 和欧洲 也有。 、 3. 硬叶 水毛茛 Batrachium foeniculaceum (Gilib. ) Krech.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0); 王文采 (1995). Ranunculus foeniculaceus Gilib. (1782); R . circinatus Sibth. (1794) .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茎长约 40 厘米, 无毛, 分枝。 叶片 圆形, 直径 1.5 — 2. 5 厘米, 3 全裂, 全裂片 2 — 3 回 细裂, 末 回裂片 丝形, 出水时 仍叉状 展开, 无毛; 叶柄长 2 — 4 毫米, 无 毛或叶 鞘背面 疏被短 柔毛。 花 直径约 1 厘米; 花梗长 2. 6 — 4 厘米, 无毛; 花 托圆 锥状, 有短 柔毛; 萼片 5,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无毛; 花瓣 5, 白色, 基部 黄色, 倒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雄蕊约 17, 花 药长约 0.8 毫米。 聚合 果宽卵 球形, 长 3 — 4 毫米; 瘦果 斜倒卵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上部 疏被短 柔毛或 无毛, 约有 7 条横 皱, 宿存花 柱长约 0.2 毫米。 花期 7 月。 产 中甸; 生 湖中, 海拔 2500 米。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山西、 内 蒙古、 黑 龙江、 新 疆。 西伯 利亚、 蒙古、 亚 洲西部 和欧洲 也有。 27. 鸦 跖花属 Oxygraphis Bunge 多 年生小 草本。 茎顶生 一花, 无叶或 具苞片 而呈花 葶状。 叶全部 基生, 不 分裂, 全 缘 或有浅 圆齿; 叶柄基 部扩大 成鞘。 花 单生; 萼片 绿色, 5 — 8, 近 革质, 果期增 大并宿 存, 或质地 较薄而 脱落; 花瓣 黄色, 10 — 15 枚, 基部 有爪, 蜜槽 位于爪 上端呈 点状或 杯状 凹穴; 雄蕊 多数, 花 药小, 卵形, 花 丝细, 2 — 4 倍长于 花药; 心皮 多数, 有 1 颗 直立 胚珠, 螺 旋状密 生于花 托上。 聚 合果近 球形; 瘦 果卵状 或菱状 楔形, 果 皮厚, 每侧 .有1 条纵 肋, 喙短, 直伸, 不 溢缩。 4 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山区 至俄罗 斯西伯 利亚。 4 种我国 均产, 分布于 云南西 北部、 西藏、 四川 西部、 陕西、 甘肃、 青海、 新疆。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5) 萼片近 革质, 果期 增大并 宿存, 紧 包着聚 合果。 
288  云 南植物 志  2(3) 叶片卵 形至长 圆形, 宽 5 — 25 毫米; 花大, 直径 1.5 — 3 厘米; 花瓣长 8 — 15 毫米, 2 倍于萼 片 1. 鸦跖花 0. glacialis 3(2) 叶片 线形, 宽 2 — 3 毫米; 花小, 直径约 1 厘米; 花 瓣长约 5 毫米; 与萼 片等长 或稍长 …… 2. 小 鸦跖花 0. tenuifolia 5(1) 萼 片质地 较薄, 近 纸质, 后期 脱落, 聚合 果因此 裸露; 叶片 肾状圆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有浅圆 齿, 基部 心形; 植株高 5 — 15 厘米; 花瓣 6 — 10 3. 脱萼 鸦跖花 0. delavayi 1. 鸦妬花 (图鉴 ) 图版 85: 1-4 Oxypraphis glacialis (Fisch. ex DC. ) Bunge (1836); Hook, f .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Hand.- Mazz. (1931), (1939); Mukerijee (1960); Hara (1968), (1971); 图 鉴 ( 1972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0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Ficaria glacialis Fisch. ex DC. (1824); Caltha glacialis Spreng. (1825) ; Ranun- culus kamchaticus DC . (1817) . 植株高 2 — 9 厘米, 有短根 状茎; 须根 细长, 簇生。 叶全部 基生, 卵形、 倒 卵形至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0.3 — 3 厘米, 宽 5 — 25 毫米, 全缘, 有 3 出脉, 常有 软骨质 边缘; 叶柄较 宽扁, 长 1 一 4 厘米, 基部 鞘状, 最后 撕裂成 纤维状 残存。 花葶 1 一 3; 花 单生, 直径 1.5 — 3 厘米; 萼片 5, 宽倒 卵形, 长 4 一 10 毫米, 近 革质, 果后 增大, 宿存; 花 瓣 橙黄色 或表面 白色, 10 — 15 枚,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1.5 — 4 毫米, 有 3 — 5 脉, 基 部渐狭 成爪, 蜜槽 呈杯状 凹穴; 花药长 0.5 — 1.2 毫米; 花托较 宽扁。 聚 合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瘦 果楔状 菱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有 4 条 纵肋, 背肋 明显, 喙 顶生, 短 而硬, 基 部两侧 有翼。 花果期 5 — 8 月。 产 西北部 (德 饮、 维西、 中旬、 丽江 ); 生于 草地或 水边, 海拔 2600 — 4000 米。 分 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陕西 南部、 甘肃、 青海、 新疆。 西喜 马拉雅 地区至 中亚和 西伯利 亚地区 也有。 2. 小 鸦妬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5: 6 Oxypraphis tenuifolia W. E. Evans (1921): Hand. -Mazz. (1931 ); 中国 植物志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株高 3 — 5 厘米, 簇生。 须根 纤细。 叶 多数, 全部 基生; 叶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顶 端钝, 基部 渐狭成 1 一 2 厘米的 叶柄, 全缘。 花葶 1 一 3 条, 无 苞片, 顶生 1 花; 花 直径约 1 厘米; 萼片 5, 长 2 — 3 毫米, 椭圆形 或宽卵 形, 果后 增大, 宿存; 花 瓣黄色 或表面 白色, 10 — 12 枚, 狭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有 3 脉, 顶 端尖或 渐尖, 基部渐 狭成约 1.5 毫米 的爪, 爪 上端有 点状蜜 槽; 花 药小, 长约 0.3 毫米。 聚 合果半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瘦果约 15 枚, 卵状 楔形, 长约 2 毫米, 有 4 条 纵肋, 喙长约 1 毫米, 硬 而直。 花期 7 月。 产 西北部 (中甸 ); 生于草 甸上, 海拔 3900 米; 四 川西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 3. 脱萼 鸦跖花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85: 5 滇 鸦跖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毛茛科  289  图版 85 1—4. 鸦拓花 Oxygraphis glacialis (Fisch. ex DC. ) Bunge. 1. 开花 植株, 2. 花燦 ,3. 聚 合果, 4. 瘦果; 5. 脱尊鸦 《5 花 0. delavayi Franch. 开花 植株。 6. 小鸦 K 花 0. tenuifolia W. E. Evans 开花 植株。 7 — 10. 水毛莨 Batrachium bungei (Steud. ) L. Liou. 7. 植株- 部分, 8. 花雜. 9. 聚 合果, 10. 瘦果 。 (杨建 昆绘) 
290  云 南植物 志  Oxypraphis delavayi Franch. ( 1886) , ( 1889) ; Finet et Gagnep. ( 1904) ; Hand. - Mazz. (1931),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植株高 5 — 15 厘米。 须根 褐色, 长。 基生叶 多数, 肾状 圆形、 圆 形至卵 圆形, 长 8 — 20 毫米, 宽 9 一 26 毫米, 基部 心形, 边 缘有钝 圆齿;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 部有褐 色膜质 宽鞘, 枯后撕 裂成纤 维状。 花葶 1 一 3 条, 上 部有曲 柔毛, 顶生 1 花, 或 分枝而 有 2 — 3 花, 下有 1 线形 或卵形 苞片; 花直径 1 一 2 厘米; 萼片 褐色, 近 纸质, 窄长圆 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果期 脱落; 花 瓣黄色 或表面 白色, 6 — 10 枚, 椭圆形 至长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有 3 — 7 脉, 基 部渐狭 成长约 1 毫米 的爪, 蜜 槽 呈杯状 凹穴; 花药长 0.5~0.8 毫米, 花 丝长约 3 毫米。 聚 合果卵 球形, 直径约 5 毫 米; 瘦 果长约 2 毫米, 背 腹及两 侧各有 1 纵肋, 喙长约 0.5 毫米。 花期 5 — 8 月。 产 西北部 (德 钦、 贡山、 维西、 泸水、 大理 ); 生 于高山 草甸, 海拔 35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8. 碱 毛茛属 Halerpestes Green 多年生 草本, 具匍 匐茎。 叶 基生, 具 长柄, 不分裂 或掌状 分裂。 花葶 无或有 苞片。 花 1 朵顶 生或少 数组成 顶生的 单歧聚 花序, 两性; 花托圆 锥状; 萼片 5, 草质, 脱落; 花瓣 5 — 12, 黄色, 基部有 短爪, 在腹面 基部有 1 蜜槽; 雄蕊 多数; 心皮 多数, 子房有 1 胚珠, 花 柱腹面 有柱头 组织。 聚 合果球 形或卵 球形; 瘦 果斜倒 卵形, 稍两 侧扁, 每侧 有 3 (-5) 条 纵肋。 约有 9 种, 多 数分布 于亚洲 和北美 洲温带 地区盐 碱性沼 泽上, 1 种分 布于南 美洲智 利。 中国有 5 种,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西部、 西北、 华北和 东北。 本 属在云 南首次 记录, 有 1 变种, 分布 于云南 西北部 中甸。 1. 三裂 碱毛茛 Halerpestes tricuspis (Maxim. ) Hand. -Mazz. (1939); 中国 植物志 (1980), p. p.; 王文采 (1995). 原变种 分布于 西藏、 新疆 南部、 青海、 甘肃、 宁夏。 lb. 变 叶三裂 碱毛茛 (变种 ) 图版 80: 6 var. variifolia (Tamura) W. T. Wang (1995). H . lancifolia ( Bertol . ) Hand. -Mazz. variifolia Tamura (1978); H . variifolia (Tamura) Tamura (1993; 1995). 多 年生小 草本, 具 须根。 匍匐茎 纤细, 长 4 一 14 厘米, 无毛。 基生叶 5 — 7, 具长 柄, 无毛; 叶片 革质, 五角形 或宽倒 卵形, 长 4 一 7. 5 毫米, 宽 4. 5 — 8 毫米, 基 部截形 或截状 心形, 3 深裂或 3 裂近 中部, 中 央裂片 菱形、 倒卵形 或狭倒 卵形, 顶端 钝或圆 形, 全缘, 侧裂 片斜狭 卵形, 不分裂 或不等 2 浅裂; 叶柄长 1.2 — 2 厘米。 花葶 1 一 2 条, 长 1.4 一 1.7 厘米, 无毛。 花单生 于花葶 顶端, 直径约 7.5 毫米; 萼片 5, 长 圆形, 
芍药科  291  长 3. 2 — 4 毫米, 无毛; 花瓣 5,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1.6 毫米, 顶端近 截形, 基部具 短爪; 雄蕊约 15, 长约 2 毫米, 花 药宽椭 圆形, 心皮 无毛。 瘦果两 侧扁, 斜倒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每侧有 3 条 纵肋, 无毛, 宿存 花柱长 0.2 毫米。 花期 5 月。 产 中甸; 生平坝 小溪边 草地, 海拔 3000 米。 15a. 苟 药禾斗 Paeoniaceae 灌木、 亚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根圆柱 形或具 坊锤形 块根。 当年 生分枝 基部或 茎基部 具数枚 鳞片。 叶 互生, 纸质, 常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小叶片 全缘或 分裂, 裂片常 全缘; 无 毛 或叶背 被毛。 单花 顶生、 数朵生 枝顶或 茎上部 叶腋, 有时 仅顶端 的一朵 开放, 大型, 直径 4 厘米 以上; 苞片 21, 披 针形, 叶状, 大小 不等, 宿存; 萼片 3 — 5, 卵形, 大 小 不等; 花瓣 5 — 13 (栽 培者多 为重瓣 ), 倒 卵形, 红色、 紫色、 黄色或 白色; 雄蕊多 数, 离心 发育, 花丝 线形, 白 色或淡 紫色, 花药 黄色, 纵裂, 花 粉长球 形或近 球形, 具 三 孔沟; 花盘 杯状或 盘状, 革质或 肉质, 完全 包裹、 半包裹 或近包 于心皮 基部; 心皮 2—3, 少数 4 一 6, 离生, 有毛或 无毛, 向 上逐渐 收缩成 极短的 花柱, 柱头 扁平, 向外 反卷, 胚珠 多数, 沿心 皮腹缝 线排成 2 列。 瞢 荚果成 熟时沿 心皮的 腹缝线 开裂; 种子数 颗, 黑 色或深 褐色, 光滑 无毛。 仅 1 属约 35 种, 分布 于欧、 亚大陆 的温带 地区和 北美洲 西部。 我国有 11 种, 主要 分布于 西南、 西北 地区, 少数 种类在 东北、 华 北及长 江中下 游各省 区也有 分布。 云南有 1 属 5 种 2 变种。 本科多 数种类 的根、 根皮供 药用, 有 镇痉、 止痛、 凉血 散瘀等 功效。 牡丹 P. suf- fruticosa. 苟药 P. lactifora 为 我国主 要药材 之一, 不少地 区都有 栽培。 本 科多数 种类又 为著名 花卉。 1 . 苟药属 Paeonia L. 属 的特征 同科。 分种 检索表 1(6) 灌 木或亚 灌木; 花盘 发达, 革质或 肉质, 包 裹心皮 1/3 以上 (1. 牡丹组 Sect. Moutan DC. ) 2(3) 单花生 于当年 生枝的 顶端; 花 盘革质 1. 牡丹 P. suffniticosa 3(2) 数 朵花生 于当年 枝上; 花 盘肉质 4 (5) 花 紫色、 红色 2a. 紫牡丹 P. delavayi var. delavayi 5 (4) 花 黄色, 有 时基部 或边缘 紫红色 2b. 黄牡丹 P. delavayi var. lutea 6(1) 多年生 草本; 花盘不 发达, 肉质, 仅 包裹心 皮基部 (2. 芍药组 Sect. Paeonia L. ) 7 (12) 小叶 不分裂 8 (9) 单花 顶生; 小叶长 圆状卵 形至长 圆状倒 卵形, 顶端尾 状渐尖 3. 美 丽芍药 P. mairei 
292  云 南植物 志  9(8) 花常为 数朵, 但有时 仅顶生 的发育 开放; 小叶狭 卵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边 缘具骨 质细齿 10 (11) 心皮 无毛; 花 白色、 红色, 单辦 或重瓣 4a. 芍药 P. lactiflora var. latiflora 11 (10) 心 皮密生 柔毛; 花 白色, 多 为重瓣 4b. 毛 果芍药 P. lactiflora var. trichocarpa 12(3) 小叶 多数, 裂片 再裂; 根 分枝, 分枝圆 柱形; 花 数朵, 红色; 心皮密 生黄色 柔毛; 叶背、 叶 脉、 叶 柄及萼 片内面 均无毛 5. 川赤芍 P. vetchii 1. 牡丹 (神 农本 草经) 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 1804)*; Rehd. et Wils. in Sarg. ( 1913); 陈蝾 (1937) ^ Stern (1946); 方文培 (1958);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广; 中 国 植物志 (1979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90 广. P . moutan Sims (1808); Backer (1884); Bean (1915); P. yunnanensis Fang (1958)*. 落叶 灌木。 茎高达 2 米; 分枝短 而粗。 叶 常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叶柄长 5 — 11 厘米, 和 叶轴均 无毛; 顶生 小叶宽 卵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5. 5 — 7 厘米, 3 裂至 中部, 裂片 全缘或 2 — 3 浅裂, 正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有时具 白粉, 沿叶脉 疏生短 柔毛或 近 无毛, 小 叶柄长 1.5 — 4 厘米; 侧生 小叶狭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4. 5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不等 2 裂至 3 浅裂或 不裂, 近 无柄。 花单生 枝顶, 直径 10 — 19 厘米; 花 梗长 4 一 12 厘米; 苞片 5, 长椭 圆形, 大小 不等; 萼片 5, 绿色, 宽 卵形, 大小 不等; 花瓣 5, 或为 重瓣, 紫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通 常变异 很大, 倒 卵形, 长 5 — 8 厘米, 宽 4. 2 — 6 厘米, 顶 端呈不 规则的 波状; 雄蕊长 1 一 1.7 厘米, 花 丝紫红 色或粉 红色, 上部 白色, 长 1.3 — 1.6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花盘 革质, 杯状, 紫 红色, 顶端 有数个 锐齿或 裂片, 完 全包住 心皮, 在心皮 成熟时 开裂; 心皮 5, 密生 柔毛。 瞢 荚果长 圆形, 密生 黄褐色 硬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月。 嵩明、 武定、 丽 江等地 栽培。 原产 我国, 有悠久 的栽培 历史, 并早 已引种 国外。 在 栽培类 型中, 主要根 据花的 颜色, 可分成 上百个 品种。 根皮供 药用, 称 "丹 皮"; 为镇 痊药, 有凉 血散瘀 之效, 治 中风、 腹痛 等症。 含芍 药甙、 丹皮 酚和皮 酚甙。 花大而 状观, 为著 名观赏 花卉。 2. 紫牡丹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滇丹皮 (西藏 植物志 ), 白药 (丽江 ), 狗 头赤药 (永善 )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1886); Huth (1892); Com. (1892); Finet et Gagn. (1904); Bean (1922); Hand.-Mazz. (1931); 陈嵘 (1937); Stern (1946); 方文培 (1958);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forrestii R. E. Arnold ( 1929) . P. delavayi var. angustiloba Rehd. et Wils. (1913);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2a. 紫牡丹 (原 变种) 图版 86: 1—4 var. delavayi 亚 灌木, 茎高 0.8 — 1.5 米, 无毛; 当年 生小枝 草质, 小 枝基部 具数枚 鳞片。 叶为 二 回三出 复叶, 叶柄长 4 一 8. 5 厘米; 小 叶片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羽状分 
芍药科  293  图版 86 1—4. 紫牡丹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var. delavayi. 1. 花枝, 2. 叶, 3. 雄蕊, 4. 花药 背面; 5. 黄牡丹 P. delavayi var. luica (Franch. ) Finei et Gagnep. 叶。 (李锡 畴绘) 
294  云南 植物志  裂, 裂 片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宽 0.7 — 2 厘米。 花 2 — 5 朵, 生 枝顶和 叶腋, 直径 5 — 8 厘米, 苞片 3 — 4 (—6), 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长 2. 5 — 4 厘米, 宽 0.5—1.3 厘米; 萼片 3 — 4, 宽 卵形, 大小 不等, 长 1—1.3 厘米, 宽 1.2—1.5 厘米; 花瓣 9 (—12), 红 色或紫 红色, 倒 卵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雄蕊长 0.8 — 1 .8 厘米, 花丝长 5 — 12 毫米, 干时 紫色, 花药长 3 — 5 毫米; 花盘 肉质, 包裹 心皮约 1/3, 顶端 裂片三 角形或 钝圆; 心皮 2 — 5, 无毛。 朞 荚果长 2 — 3. 5 厘米, 直径 1一2 厘米。 花 期 4~6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西部至 西北部 (大 理、 鹤庆、 剑川、 丽江、 宁范、 中甸、 德饮、 贡山 ); 生于山 坡、 草丛 及杂木 林中, 海拔 2700 — 35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供 药用, 含苟 药甙、 丹皮酚 和丹皮 酚甙; 根皮 (赤 丹皮) 可治 吐血、 尿血、 血 痢、 痛经 等症; 去 掉根皮 的部分 (云 白芍) 可治胸 腹胁肋 疼痛、 泻痢 腹痛、 自汗 盗汗等 症。 花供 观赏。 2b. 黄牡丹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86: 5 野牡丹 (丽 江、 昆明 ), 白苟 (曲 靖、 昆明 ), 丹皮 (经 济植 物志) var. lutea (Delavay ex Franch. ) Finet et Gagnep. (1904); 陈嵘 (1937); 中 国植物 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3). P. lutea Delavay ex Franch. (1886); Huth (1892); Henry (1897); Hook. (1901); Finet et Gagnep. (1904); Bean (1915); Hand.-Mazz. (1931), (1939); Stem (1946); 方文培 (195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trollioides Stapf ex Stem ( 1931 ) ; P. potanini Kom. var. trollioides (Stapf ex Stem) Stem (1907) .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在于 花瓣为 黄色, 有时边 缘红色 或基部 有紫色 斑块。 产 中部、 西部和 西北部 (曲 靖、 昆明、 禄劝、 宾川、 洱源、 丽江、 永胜、 维西、 中 甸、 德钦 ); 生于 石山、 草坡和 林下, 海拔 1900 — 35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用 途同原 变种。 3. 美 丽芍药 (植 物分类 学报) 粉丹 (东川 )、 赤苟 (四川 ), 臭牡丹 (四川 ), 苟药 (陕西 ) Paeonia mairei Levi. (1915); Hand. -Mazz. (1939) ; Stem (1946); 方文培 (1958); Lauener et Green (1961);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90 广. P. bifurcata Schipcz. (1920); P. oxypetala Hand.-Mazz. ( 1920); Hein. Von (1931); Stem (1946); P. mairtei Levi. f. oxypetala (Hand.-Mazz. ) Fang (1958).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0.4 — 1 米, 无毛。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叶柄长 4—10 厘米, 无 毛; 顶生 小叶长 圆状卵 形至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1 一 16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常 下延, 全缘, 两面 无毛; 侧生 小叶长 圆状狭 卵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基部 偏斜, 小叶 柄无或 2 — 4 厘米。 花单生 茎顶, 直径 6. 5 — 12 厘 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比花 瓣长; 萼片 5, 倒 卵形, 绿色,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9—1.2 
苟药科  295  厘米; 花瓣 7 — 9, 红色, 倒 卵形, 长 2. 5 — 6. 5 厘米, 宽 1.8 — 4. 5 厘米, 顶端 圆形, 有时 稍具短 尖头; 雄蕊长 5 — 8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2 — 3 毫米, 花丝 无毛; 花 盘浅杯 状, 仅包裹 基部; 心 皮通常 2 — 3, 密生 黄褐色 短毛, 少有 无毛, 花 柱短, 柱头 外弯, 干时紫 红色。 朞 葵果长 2 — 3. 5 厘米, 直径 1—1.2 厘米, 具黄 褐色短 毛或近 无毛, 顶端 外弯 的喙。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8 月。 产 东北部 (东 川、 昭通、 巧家 ); 生 于山坡 林缘阴 湿处, 海拔 1500 — 2700 米。 分布 于贵州 西部、 四川中 南部、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 根 药用, 含苟 药甙, 有行瘀 活血、 止痛 之效。 花供 观赏。 4. 芍药 (神 农本 草经) 白芍 (秦 岭、 山西、 四川、 湖北 ), 川白苟 (四川 ), 赤苟 (湖 北、 河北、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 金苟药 (陕西 ), 山苟药 (河北 ) '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 1776); Schipcz. (1937); Hand. -Mazz. (1939); Stem (1946); 方文培 (1958);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鉴 (1972 广;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贵州 植物志 (1990 广; 广西 植物志 (1991). P. albiflora Pall. (1788); Whitl. (1822); Huth (1862); Kurz (1873); Hance (1880); Baker (1884); Kors. (1892); Palibin (1895); B. Herb. Boiss. (1897); Freyn (1901); Finet (1908); Fedde. (1922); 陈蝶 (1937)* . 4a. 芍药 (原 变种) var. lactiflora 多年生 草本。 根 粗壮, 分枝黑 褐色。 茎高 40 — 80 厘米, 无毛。 下部 茎生叶 为二回 三出 复叶, 上部 茎生叶 为三出 复叶, 长 2. 5 — 6 厘米; 小叶狭 卵形、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契形会 偏斜, 边 缘具白 色骨质 细刺, 叶面 无毛, 背面沿 叶脉疏 生短柔 毛, 小 叶柄长 1.3 — 1.5 厘米。 花 数朵, 生茎顶 和上部 叶腋, 有 时仅顶 端一朵 开放, 而 近顶端 叶腋处 有发育 不好的 花芽, 直径 8 — U. 5 厘米; 苞片 4一5, 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萼片 4,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1.7 厘米; 花瓣 9 一 13 或 更多, 倒卵 形, 长 3. 5 — 6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白色, 有时 基部具 深紫色 斑块; 雄蕊长 6— 15 毫米, 花药长 3二4 毫米, 黄色, 花丝 黄色, 花粉长 球形, 58.1^tmX44.6^tm, 网状雕 纹 明显; 花盘浅 杯状, 仅包 裹心皮 基部, 顶 端裂片 钝圆; 心皮 4 一 5 (— 7), 无毛。 朞 荚果长 2 — 3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顶端 具喙。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8 月。 丽江有 栽培。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及甘肃 南部。 朝鲜、 日本、 蒙 古及俄 罗斯西 伯利亚 也有。 在我 国栽培 甚广, 栽 培者, 花瓣 各色。 根 药用, 含苟 药甙, 为养血 调经、 柔肝止 痛药。 具有收 敛性, 能缓解 肌肉的 紧张。 主 治月经 不调、 行经 腹痛、 崩漏 带下、 胸肋 刺痛、 腹中 急痛、 肝 旺头痛 等症。 并有利 尿、 舒肝、 正气的 效能。 本药反 黎声, 服 用时应 注意。 也可作 农药, 能杀 伤大豆 蚜虫和 防治小 麦秆锈 病等。 根内 含淀粉 19.480/6, 为制 牙膏的 原料。 种子可 搾油, 含 油量为 21.01%, 供制肥 皂和掺 合油漆 内作涂 料用。 叶 含鞣质 19.82%, 可提制 栲胶。 花供观 赏。 
296  云 南植物 志  4b. 毛 果芍药 (图鉴 ) 赤芍 (维西 ) var. trichocarpa (Bunge) Stern (1943); Stern (1946); 图鉴 (1972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albi flora Pall. var. trichocarpa Bunge (1834), (1843); P. yui Fang (1958)*.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心 皮密生 柔毛。 维西、 丽江、 凤庆有 栽培。 分布于 东北、 河北、 山西、 内 蒙古。 在 湖北、 陕西、 浙 江、 河 北等地 栽培。 5. 川赤芍 (植 物分类 学报) 赤苟 (四 川、 经济 植物志 ), 山苟药 (四 川、 甘肃 ), 红芍 (陕西 ), 花 叶红苟 (陕 西), 臭牡丹 (青海 ) Paeonia veitchii Lynch ( 1909), (1933); Fedde ( 1910); Hand.-Mazz. (1931), (1939); Stern (1946); 方文培 (1958)、 中 国经济 植物志 (1961);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P . beresoxvskii Kom. (1921) .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直径 1.5 — 2 厘米。 茎高 30 — 80 厘米, 少有 1 米 以上, 无 毛。 叶为二 回三出 复叶, 叶片宽 卵形, 纸质, 长 7. 5 — 20 厘米, 叶柄长 3 — 13 厘米; 小 叶羽状 分裂, 裂片 窄披针 形至披 针形, 宽 4 一 16 毫米, 顶端 渐尖, 全缘, 表面深 绿色, 沿叶脉 疏生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小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花 2 — 4 朵, 生茎 顶及上 部 叶腋, 有时 仅顶端 一朵花 开放, 而叶腋 有发育 不好的 花芽, 直径 4. 2 — 10 厘米; 苞片 2-3, 分 裂或不 分裂, 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萼片 4, 宽 卵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1— 1.4 厘米; 花瓣 6 — 9, 倒 卵形, 长 2. 3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紫红 色或粉 红色; 雄 蕊长 5 — 10 毫米, 花药长 1.5 — 3 毫米; 花盘 肉质, 仅包 裹心皮 基部; 心皮 2 — 3 (― 5), 密 生黄色 绒毛。 瞢 荚果长 1 一 2 厘米, 密 生黄色 绒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西北部 (永 胜、 宁蒗 ); 生海拔 2500 — 3700 米 的山坡 林下草 丛中及 路旁。 分布于 西藏 东南、 四川 西部、 青海 东部、 甘肃、 陕西 南部、 山西。 根供 药用, 含苟 药戒, 能活血 通经、 凉血 散瘀、 清热 解毒。 主 治血滞 经闭、 热疮肿 毒、 产后 瘀血、 血热 鼻衄、 温 毒斑疹 等症。 本药反 藜芦。 根 含淀粉 56.38%, 可供酿 酒。 花供 观赏。 56. 马齿 宽禾斗 Portulaceae nom. conserv. 肉质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散生, 全缘, 托叶 早落, 叶腋内 常具有 毛状附 属物; 节 明显; 叶常基 生或聚 生于茎 端呈总 苞状。 花 两性, 辐 射对称 稀左右 对称, 单生 或 成多式 聚伞、 圆锥 花序或 头状; 萼片 2,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4 一 5, 稀 更多, 常 早萎, 具 蜜腺; 雄蕊 4 一 5 至 多数, 常 与花瓣 对生, 花药 内向、 纵裂; 子 房上位 或半下 位至下 
马 齿觅科  297  位, 通常由 3 枚合生 的心皮 组成, 1 室, 柱头 3 至数枚 (多至 8 枚), 有胚珠 1 至 多数, 中轴 或基底 胎座。 蒴果, 盖裂或 2 — 3 瓣裂; 种子 1 一 多数, 微小, 圆形, 压扁; 胚弯 生、 圆形、 肉质而 卷曲。 25 — 32 属 380~600 种, 全世界 广布, 但主 要在南 半球, 美洲 最多。 我国有 3 属约 7 种, 产南北 各省。 云 南连归 化种有 2 属 5 种。 本科常 见观赏 庭园植 物有松 叶牡丹 Portulaca grandiflora Hk. 令人 喜爱; 常 见马齿 免 P. oleracea L. 为一 种世界 分布的 杂草, 全草作 野菜并 人药, 民 间夏时 食用, 可消 炎、 解 暑热, 是减 肥的理 想食疗 植物。 在 众多的 分类系 统中, 它 都处于 稳定的 中子目 (或石 竹目) 主干上 的一个 中等家 族。 J. C. Willis (1973) 认为本 科的近 亲是仙 人掌科 Cactaceae、 番帝科 Aizoaceae 及粟 米 草科。 克郎奎 斯特承 袭塔赫 他间将 此科置 于克科 Amaranthaceae 和 落葵科 Basillaceae 之间, 并突 出了中 子目演 化的更 高一级 水平, 即纳 人亚目 的等级 (suborder) 分属 检索表 1 (2) 铺地 或斜生 草本; 子房半 下位; 蒴果圆 锥形, 杯 状盖裂 1. 马 齿宽属 Portullaca 2 (1) 直立草 本或亚 灌木; 子房 上位; 蒴果圆 珠形, 瓣裂, 2 — 3 瓣 2. 土 人参属 Talinum 1. 马 齿宽属 Portulaca Linn. 披散、 肉 质的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互 生稀对 生或螺 旋散生 于肉质 茎上, 叶腋间 具麟片 或腺状 柔毛或 于节上 生有附 属体。 花 单生或 簇生于 顶端, 形 成一个 缩短的 聚伞花 序, 常具 有簇生 的叶状 总苞。 萼片 2, 覆 瓦状, 常 与子房 合生。 花瓣 4 一 6, 周位 或上位 着生, 白色、 黄色、 红色或 紫色, 常 早凋谢 (fugacious)。 雄蕊 5 或 更多; 子房 半下位 或 下位; 花柱 3 — 9 裂, 子房 1 室, 中 央基底 胎座, 胚珠 多数。 蒴果 盖裂; 种子 多数、 细小, 肾形; 胚 弯生, 胚 柄长短 不齐。 40 种, 广布于 热带及 亚热带 至温带 地区。 我国有 5 — 6 种, 各 省均有 分布。 云南 3 种, 栽 培品种 1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 扁平; 花冠冠 幅小, 直约 5~6 毫米 2 (5) 当年 生嫩茎 无毛。 3 (4) 植株 肥大, 肉质 多汁, 高 10"~20 厘米; 叶片 匙状椭 圆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1. 马齿宽 P. oleracea 4 (3) 植株 纤细、 非肉质 多汁, 高不及 8 厘米; 叶十分 微小, 长不足 5 毫米, 宽不及 2 毫米 …… 2. 四裂 马齿宽 P. quadrifida 5 (2) 当年生 嫩茎密 被锈色 长柔毛 3. 日中花 P. pilosa 6 (1) 叶圆 柱状; 花冠冠 幅大, 直径 15 — 25 毫米 4. 大花 马齿宽 P. grandinora 
298  云 南植物 志  1. 马齿苋 (植 物名实 图考、 滇南 本草) 图版 87: 1-2 甲子草 (河口 ), 啪泊柃 (傣名 ), 马異觅 (别 录、 重庆 )、 长命菜 (云南 ), 瓜子菜 (广西 ) Portulaca oleracea L. ( 1753); DC. ( 1825); Dyer in Hook. f. ( 1874) Cooke (1901); Gagnep. in Lecomte (1909); Gamble (1915); Chun (1904); Hara (1966); (1979); Geesink (1969); 图鉴 (1972)* ; G. Murata (1974); Saldanha (1985)* ; 武陵 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铺地。 根 肉质、 圆 柱状, 粗约 5 — 7 毫米。 茎 肉质、 圆 柱形, 嫩柔 多汁。 叶 互生、 轮生, 稀 对生, 常聚集 于嫩茎 之顶, 倒卵形 至倒卵 状长圆 形或 匙状长 圆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顶 端钝或 微凹或 圆形, 肉质, 两面无 毛, 叶面淡 绿色, 背面淡 紫色, 几无 叶柄, 全缘。 花 簇生或 单生于 嫩茎之 顶或腋 生于分 叉的 茎间, 头状, 1 一 10 朵, 具叶状 总苞, 无 花梗; 苞片 2 — 3 枚, 覆瓦状 相镶, 心形, 长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薄 膜状, 脱落 后常留 有一列 腺毛。 花 黄色, 常呈 卷叠闭 合状, 仅在 夏季清 晨及中 午阳光 照耀下 开放; 花瓣 5, 近 圆形, 长、 宽约 3 — 4 毫米; 雄蕊 8 — 12 枚, 花药 2 室, 纵裂; 子房半 下位; 花柱 3 — 6; 花 朵通常 早萎。 蒴果圆 锥状, 盖裂, 直径 3 — 4 毫米, 顶 端常有 宿存的 花冠。 种子 多数, 着生 于中央 基底胎 座上, 20 — 40 枚, 圆形、 压扁, 由 红色转 黑色, 上面密 生细致 稠密的 瘤点, 种子 脱落后 留下长 短不齐 的数条 珠柄于 基底胎 座上。 花、 果期 5 — 6 月。 产 勐腊、 景洪、 勐海、 蒙自、 河口、 泸水、 西畴、 元江、 绿春、 丽江、 鹤庆、 德钦 等地; 生 于海拔 210 — 3000 米的荒 地上。 喜氮 植物常 见成片 杂草。 分布几 遍全国 和世界 上一切 暖地, 有许 多亚种 (由于 多倍性 和自交 系)。 作凉菜 食用。 全 草含丰 富的维 生素。 亦可作 农药, 防治! ^虫。 2. 四裂 马齿苋 (台 湾植 物志,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5: 3-4 Portulaca quadrifida. L. (1771); DC. (1828); Dyer in Hook. f. (1874) Cooke (1901); Hayata (1911); Gagnep. in Lecomte (1909); Craib (1925); Bailey (1949); Chun (1964); Geesink (1969); E. Nasir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aldanha (1985)*. 小 草本, 高 5 — 8 厘米。 茎 纤细、 粗不及 2 毫米, 节 明显, 节 上生有 不定根 及毛状 附 属体。 叶 微小, 互 生或有 对生, 长 圆形, 稍 肉质, 常有表 皮泡状 凸起, 长 5 —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扁平, 两端 微尖, 通常 4 枚簇 生于茎 顶部, 叶脱 落后有 一列毛 状附属 物。 花 黄色, 花瓣 5 或 4, 常闭合 卷叠, 与子房 合生, 通常 1 一 4 朵 聚生于 茎顶, 周围 有密生 柔毛; 苞片 2 — 3, 覆瓦状 相镶、 膜质, 与子房 合生; 雄蕊 6 — 8 枚,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内向, 纵裂; 子房半 下位, 花 柱长, 柱头 3 裂; 基 底中央 胎座, 胚珠 多数。 种子 红色、 圆形、 压扁, 直 径不足 1.5 毫米。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元阳、 元江、 红河 等地; 生 于江边 及田野 阳坡, 海拔 380 — 700 米。 分布于 台湾、 海南。 亚洲热 带地区 (如 越南、 巴基 斯坦) 也有。 3. 曰中花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柔毛马 齿觅, 午时花 (富宁 )、 半枝莲 (植 物学大 辞典) 
马 齿宽科  299  图版 87 1—2. 马齿宽 Portulaca oleracea Linn. , 1 . 果枝 , 2. 果; 3—4, 四裂 马齿克 Portulaca quadhfida Linn. , 3. 花枝 (已 谢), 4. 叶; 5. 土人参 Talinum portulacifolmm (Forssk. ) Aschers & Schweinf. 果枝及 肉质坊 埵根。 (吴锡 麟绘) 
300  云 南植物 志  portulaca pilosa L. (1753); DC. (1828); Hayata (1911); Craib ( 1925); Bailey (1949); Chun (1964); Geosink (1969); Nasir (192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Saldanha (1985" • Portulaca tuberos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 ; W. et A. (1834); P. cyathostyla et P. pachyrrhiza Gagnep . in Lecomte (1909); P . hahicmemis Chun et How (1958); Chun et al. (1964); P. insularis Hosokawa (1932). 一年 生肉质 草本。 茎 平卧、 斜生, 高 10 — 25 厘米, 当年生 嫩茎被 锈色棉 柔毛, 肉 质、 圆 柱状。 叶 线形, 螺 旋排列 于茎上 半部, 常在 茎顶聚 生成总 苞状, 长 6 — 18 毫米, 宽不及 2 毫米, 两端披 针状, 叶腋 内有一 束稠密 的锈色 棉毛, 当叶脱 落后, 柔毛 生长更 密。 花粉 红色、 紫色, 在阴冷 气候下 闭合, 于中 午烈日 下竞相 开放, 3 — 6 朵组 成头状 花序, 在其 周围密 生稠密 的锈色 柔毛; 花瓣 5; 雄蕊 8 — 10 枚。 蒴果, 帽状 盖裂; 中央 基底 胎座。 种子 多数, 约 8 — 20 枚, 黑色、 压扁、 上面具 稠密的 瘤点。 产 勐腊、 景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500 — 700 米 的沙质 地上。 分布 于广西 (贵 县南 山)、 海南、 台湾。 亚洲热 带北至 越南及 巴基斯 坦及中 南美洲 也有。 来源 于南美 北部。 Lemoine & Nancy 1852 培育 出重瓣 品种。 现 常用于 花坛、 花径 和 盆花。 全 株止血 消炎; 治 刀伤、 狗 咬伤、 水火 资伤。 4. 大花 马齿宽 (图鉴 ) 松 叶牡丹 (日本 名), 子 午花、 半支莲 (通称 ), 草杜鹃 Portulaca grandinora Hook. (1828)* ; 图鉴 (1972)*; 武陵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 portula pilosa L. ssp. grandi flora (Hook. ) Geesink (1969); 台 湾植物 志二版 (1996) . 一年 生宿根 草本, 茎 肉质、 平卧 斜举, 高 15 — 30 厘米。 叶细圆 柱形, 线状, 螺旋 状 排列于 茎上, 常 聚生于 茎顶,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毫米, 叶易 脱落, 脱 落后腋 间留有 一束长 柔毛。 花大, 2 — 5 朵 簇生于 当年生 茎顶, 基部具 总苞状 的密生 毛丛; 苞片 2, 阔 卵形, 膜形, 与子房 合生; 花瓣 5, 阔倒 卵形, 顶端有 缺刻, 紫色、 黄色、 白色, 于盛 夏中午 阳光下 开放, 夜间 闭合; 花柱 5 — 9 枚, 反曲; 子 房短圆 锥形, 果 盖裂, 种子多 数, 着生 于中央 基底胎 座上, 肾形; 胚 弯生, 胚乳 丰富。 为 日中花 的栽培 品系, 常 作亚种 处理。 常见 栽培, 用于 花坛、 花径、 盆花, 供观 赏。 花 美丽、 喜光。 据史料 记载, 此 品系源 于南美 北部至 巴西, 于 1844 — 1847 年间传 入 日本, 以 后传人 我国。 1852 年才由 Lemoine 和 Naney 育 出重瓣 品种。 2. 土 人参属 Talinum Adans.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 扁 平或成 刺状; 无 托叶。 花 红色, 排 成总状 花序式 聚散花 序; 萼片 2, 卵 圆形, 草质, 脱 落或稀 宿存; 花瓣 5 (6—7), 白色、 红色; 早谢; 雄蕊 15 — 30 枚; 子房 上位, 圆 球形, 一室, 有胚珠 多数; 中 央基底 胎座; 花柱 3 裂。 蒴果 
蓼 科  301  球形或 卵形, 2 — 3 瓣 开裂。 种子棱 镜状, 光滑。 40 种, 分 布于美 洲温带 (尤 其是墨 西哥) 及南 非洲。 亚洲也 常见。 我 国逸生 1 种。 云南 亦产。 1. 土人参 (通 称,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87: 5 土 高丽参 (拾遗 ), 高 丽参、 土洋参 (蒙自 ), 红参 (绥江 ), 阳参、 飞来参 (云南 各地) Talinuin portulacifolium ( Forssk . ) Aschers. & Schweinf. (18%); Shah (1969); Saldanha (1985). Portulaca paniculaturn J acq. ( 1760); P. patens J acq. ( 1760); Orygia portu- laci folia Forssk. ( 1775 ) ; Portulaca cuneifoLia Vahl ( 1790); Talinum cuneifolium (Vahl) WiUd. (1799); Roxb. (1832); Cooke (1901); Gamble (1915); Hara et Willams (1979); T. paniculatum (Jacq. ) Gaertn. (1791); "图 鉴" (1972)*; T. patens (Jacq. ) Willd ( 1799); Craib (1925); Hand.- Mazz.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直立 草本, 高 10 — 100 厘米, 具 肉质坊 键根及 须根, 似人 参状, 通 常从基 部抽出 1 一 3 枝花葶 C 叶 互生或 对生, 椭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顶端 微尖, 基部 楔尖; 全缘; 薄 肉质, 叶背带 紫色, 叶面 绿色, 微具 光泽; 脉 不显, 干后有 羽状 脉纹。 圆 锥花序 由基部 抽出, 分 叉或不 分叉, 长 10 — 40 厘米, 全部 无毛; 总苞片 常 脱落; 花淡 红色, 具 膜质小 苞片, 长 1.5 — 3 毫米, 披 针形; 苞片 2, 近 圆形、 膜质, 复瓦状 排列; 花瓣 5, 鲜 红色; 雄蕊 5, 子房 上位, 圆 球形, 1 室, 特 立中央 胎座, 胚 珠 20 — 30 枚。 果 浑圆、 球形, 红色、 紫 红色、 黄 褐色, 具 光泽, 十分 美丽, 直径 3 — 8 毫米, 成熟时 不规则 开裂, 果皮薄 而脆, 枯 禾色, 内 有种子 16 — 30 粒。 种子 黑色、 光 亮, 圆形, 细小而 压扁, 黑色。 花、 果期 5 — 6 月。 星 散分布 于全省 各地, 但西 北部较 少见。 喜生 于半阴 半阳的 墙头、 墙脚、 寺 庙房瓦 上及山 坡岩石 缝中或 地边。 似为 逸生, 有时 盆栽。 分布于 西南各 省区, 北 至秦岭 及长江 以南和 台湾。 原产 地可能 是中南 美洲, 但南 非洲、 印度、 阿拉伯 及尼泊 尔等地 也有。 亚 非二 洲分布 是否为 逸生, 尚待 研究。 其 中南美 洲对应 种应作 Talinum fruticosum (L. ) Juss, (T. triangulare (Jacq. ) Willd.), 常 作蔬菜 食用, 味似马 齿苋。 根 入药, 有 安神、 补气、 强身 作用。 57. 蓼禾斗 Polygonaceae 草 本稀灌 木或小 乔木。 茎 直立, 平卧、 攀援或 缠绕, 通 常节部 膨大, 稀 膝曲, 具沟 槽或 条棱, 有时 中空。 叶为 单叶, 互生, 稀 对生或 轮生, 边 缘通常 全缘, 有时分 裂或外 卷, 具叶 柄或近 无柄; 托叶通 常联合 成鞘状 (托叶 鞘), 膜质, 褐色或 白色, 先端 偏斜、 截形或 2 裂, 宿存或 脱落。 花序 穗状、 总状、 头 状或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较小, 两 性, 稀 单性, 雌 雄异株 或雌雄 同株, 辐射 对称; 花梗 通常有 关节; 花被 3 — 5 深裂, 覆 瓦 状或花 被裂片 6 成 2 轮, 宿存, 内裂 片有时 增大, 背部 具翅、 刺或 小瘤; 雄蕊 6 — 9, 
302  云南 植物志  稀 较少或 较多, 花 丝离生 或基部 贴生, 花药 背着, 2 室, 纵裂; 花盘 环状, 腺状 或缺; 子房 上位, 1 室, 心 皮通常 3, 稀 2 — 4, 合生, 花柱 2 — 3, 稀 4, 离生 或下部 合生, 柱 头 头状、 盾 状或画 笔状, 胚珠 1, 直生, 极少 倒生。 瘦果卵 形或椭 圆形, 具 3 棱 或双凸 镜状, 极少具 4 棱, 有 时具翅 或刺, 包于 宿存花 被内或 外露; 胚 直立或 弯曲, 通 常偏于 一侧, 胚乳 丰富, 粉 末状。 约 50 属, 1150 种, 世界 广布, 但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少数 分布于 热带, 云南温 带。 我国有 13 属, 268 种, 39 变种, 分布 于全国 各地。 云南产 9 属 108 种 24 变种。 本科 有多种 经济植 物如: 大黄是 我国传 统的中 药材, 何首乌 是沿用 已久的 中药, 拳 参、 草 血竭、 赤 胫散、 金 荞麦是 民间常 用的中 草药, 荞麦、 苦荞麦 是备荒 的粮食 作物, 麥 蓝可作 染料, 有些种 类还是 蜜源、 观赏 植物。 分属 检索表  I (6) 灌 木或半 灌木。 2(3) 花被片 6; 柱头 画笔状 8. 酸模属 Rumex 3 (2) 花被片 5 稀 4; 柱头 头状。 4 (5) 茎缠绕 3. 蔓蓼属 Fallopia 5 (4) 茎直立 2. 蓼属 Polygonum 6 (1)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7 (10) 瘦果 具翅。 8(9) 花被片 4; 瘦 果双凸 镜状边 缘具翅 7. 山蓼属 Oxyria 9(8) 花被片 6; 瘦果具 3 棱, 沿 棱生翅 9. 大黄属 Rheum 10 (7) 瘦果 无翅。 II (12) 花被片 2 深裂 1. 冰 岛蓼厲 Koenigia 12 (11) 花被片 5~6, 稀 4。 13 (14) 花被片 6; 柱头 画笔状 8. 酸模属 Rumex 14 (13) 花被片 5, 稀 4; 柱头 头状。 15 (16) 花柱 2, 果时 伸长, 硬化, 顶端呈 叉状, 宿存 5. 金 线草属 Antenoron 16 (15) 花柱 3 稀 2, 果时 非上述 情况。 17 (20) 茎 缠绕或 直立, 花被 片外面 3 片果时 增大, 背部 具翅或 龙骨状 突起, 稀不 增大, 无 翅无龙 骨状 突起。 18 (19) 茎 缠绕; 花 两性; 柱 头头状 3. 蔓蓼属 Fallopia 19 (18) 茎 直立;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柱头 流苏状 4. 虎杖属 Reynoutria 20 (17) 茎 直立; 花被 果时不 增大, 稀 增大呈 肉质。 21 (22) 瘦果具 3 棱, 明显比 宿存花 被长, 稀 近等长 6. 养麦属 Fagopynim 22 (21) 瘦果具 3 棱 或双凸 镜状, 比 宿存花 被短, 稀较长 2. 蓼属 Polygonum  1. 冰 岛參属 Koenigia L. 一年生 草本。 茎 细弱, 分枝。 叶 互生, 具 叶柄; 托叶 鞘短, 2 裂。 花 两性, 花被 3 
麥 科  303  深裂; 雌蕊 3, 与花 被裂片 互生; 花柱 2,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双凸 镜状。 本属狭 义者有 1 种, 分布于 北极、 亚北极 及欧、 亚高山 地区, 南至喜 马拉雅 山区。 我 国分布 于西北 至西南 山区。 广 义者含 7 — 8 种, 均见于 我国。 本 志遵从 《中 国植 物志》 意见, 采 用狭义 概念。 1. 冰岛蓼 (西 藏植 物志) Koenigia islandica L. ( 1767);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Steward (198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islandicum (L. ) Hook, f . (1886). 一年生 草本高 3 — 7 厘米, 茎 矮小, 细弱, 通常 簇生, 带 红色, 无毛, 分枝 开展。 叶片 宽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3"6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无毛, 先端通 * 圆钝, 基 部宽楔 形;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托叶 鞘短, 膜质, 褐色; 花簇 腋生或 顶生, 花 被长约 1 毫米, 3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淡 绿色; 雄蕊 3, 比花 被短; 花柱 2,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卵形, 双凸 镜状, 黑 褐色, 具 颗粒状 小点, 无 光泽, 比宿 存花被 稍长。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 据 记载产 于云南 德钦、 宁范; 我们未 见符合 原始记 载产于 云南的 标本。 是否 云南确 有 分布, 有待 进一步 研究。 分布 于山西 (五台 山)、 甘肃、 青海、 新疆、 四川、 西藏。 生山顶 (或 山坡) 草地、 山沟 水边、 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4900 米。 北极 地区、 欧洲 北部、 哈萨克 斯坦、 俄 罗斯、 蒙古、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不丹、 印度西 北部、 克 什米尔 地区 也有。 2. 窭属 Polygonum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 为半灌 木或小 灌木。 茎 直立、 平卧或 上升, 无毛、 被毛或 具倒生 钩刺, 通 常节部 膨大。 叶 互生, 叶片 线形、 披 针形、 卵形、 椭 圆形、 箭 形或戟 形, 全缘, 稀具裂 5, 托叶鞘 膜质或 草质, 筒状, 先端 截形或 偏斜, 全缘或 分裂, 有缘 毛或无 缘毛。 花序 穗状、 总状、 头 状或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稀为 花簇, 生于 叶腋; 花 两性稀 单性, 簇 生稀为 单生; 苞 片及小 苞片为 膜质; 花梗有 关节; 花被 5 深裂稀 薄裂, 宿存; 花盘 腺状、 环状, 有时无 花盘; 雄蕊 8, 稀 4 一 7; 子房 卵形; 花柱 2 — 3, 离生 或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或双凸 镜状, 包于宿 存花被 内或突 出花被 之外。 约 230 种, 广 布于全 世界,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109 种 27 变种, 南 北各省 区 均有; 云南产 64 种 19 变种。 有 些学者 曾将本 属分为 11 个独立 的属, 但因彼 此间的 区别不 明显, 有些学 者仍主 张归为 1 属, 我 们遵从 《中 国植 物志》 的 意见, 除将 荞麦属 Fagopyrum、 金 线草属 An- tenoron 、虎 杖属 Reynoutria 和 蔓蓼属 Fallopia 作为 独立的 属外, 其他 各属仍 归并为 1 属。 
304  云 南植物 志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单生 或数朵 簇生于 叶腋, 叶 基部具 关节, 托叶鞘 2 裂, 以后 撕裂; 花 丝基部 扩大… 篇蓄组 Sect. Avicularia ① 2 (3) 花梗 顶部具 关节; 瘦果 密被由 小点组 成的细 条纹, 无光泽 1. 篇蓄 P. aviculare 3 (2) 花梗 中部具 关节; 瘦果 平滑, 有光泽 2. 习见蓼 P. plebeium 4 (1) 花序 总状, 头 状或圆 锥状; 叶 基部无 关节; 托叶鞘 既不为 2 裂 也不为 撕裂; 花丝基 部无关 节; 花丝 基部不 扩大。 ― 5 (22) 茎, 叶具倒 生皮刺 刺蓼组 Sect. Echinocaulon 6 (13) 托 叶鞘叶 状或边 缘具叶 状翅。 7 (8) 叶 柄盾状 着生; 花 被果时 增大, 肉质 3. 杠板归 P. perfoliatum 8 (7) 叶柄不 为盾状 着生; 花被 果时不 增大, 不为 肉质。 9 (12) 叶戟 形或长 戟形; 托 叶鞘边 缘无叶 状耳。 10 (11) 叶两面 密被星 状毛, 中 部裂片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托叶 鞘边缘 具牙齿 4. 长 戟叶蓼 P. maackianum 11 (10) 叶两 面疏被 刺毛, 中部 裂片卵 形或宽 卵形; 托叶 鞘边缘 近全缘 …… 5. 戟叶蓼 P. thunbergii 12 (9) 叶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托叶 销边缘 具一对 叶状耳 6. 大 箭叶蓼 P. darrisii 13 (6) 托叶 鞘不为 叶状, 边缘无 叶状翅 C 14 (17) 托叶 鞘顶端 偏斜, 顶端具 短缘毛 或无毛 C 15 (16) 苞片漏 斗状, 包围 花序轴 先端具 短缘毛 7. 耳基寥 P. praetermissum 16 (15) 苞片椭 圆形, 不 包围花 序轴, 托叶 鞘先端 无缘毛 8. 箭叶蓼 P. sieboldii 17 (14) 托叶 鞘先端 截形, 具 长缘毛 C 18 (19) 茎 具倒生 皮刺, 皮刺长 1.5 — 2 毫米; 托叶 鞘基部 密被倒 生皮刺 … 9. 链毛蓼 P. strigosum 19 (18) 茎具 倒生短 皮刺, 皮刺长 0.3 — 1 毫米; 托 叶鞘基 部无倒 生皮刺 C 20 (21) 叶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基部 截形, 圆 形或近 心形; 花序圆 锥状; 花 梗比苞 片短; 瘦果长 3 — 4毫# 10. 小蓼花 P. muricatum 21 (20) 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基部箭 形或近 戟形; 花 序二岐 分枝花 梗比苞 片长, 瘦果长 2 — 2. 5 毫 米 11. 长 箭叶蓼 P. hastato-sagittatum 22 (5) 茎, 叶 柄无倒 生皮刺 C 23 (52) 花序 圆锥状 • 分 叉麥组 Sect. Aconogon 24 (35) 半 灌木。 25 (30) 花被长 1.5 — 2 毫米, 果时 增大, 呈 肉质; 花被 裂片椭 圆形。 26 (29) 茎具长 硬毛; 叶下 面疏生 或密被 绢毛。 27 (28) 茎具 长硬毛 12a. 捐毛蓼 P. molle var. molle 28 (27) 茎具 倒生的 长硬毛 12b. 倒毛蕃 P. molle var. rude 29 (26) 茎, 叶无毛 12c. 光叶蓼 P. molle var. frondosum 30 (25) 花被长 2. 5 — 3 毫米, 果时不 增大, 不呈 肉质; 花被 裂片倒 卵形。 31 (32) 茎 分枝呈 叉状; 叶 卵形,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近无柄 13. 叉枝蓼 P. tortuosum  ① 吴征 银注: 此组是 Polygonum 模式, 但中 国语不 是蓼。 
蓼 科  305  32 (31) 33 (34) 34 (33) 35 (24) 36 (39) 37 (38) 38 (37) 39 (36) 40 (41) 41 (40) 42 (43) 43 (42) 44 (45) 45 (44) 46 (49) 47 (48) 48 (47) 49 (46) 50 (51) 51 (50) 52 (23) 53 (92) 54 (79) 55 (56) 56 (55) 57 (64) 58 (63) 59 (60) 60 (59) 61 (62) 62 (61) 63 (58) 64 (57) 65 (68) 66 (67)  67 (66)  茎分 枝不为 叉状; 叶 宽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狭披 针形或 狭长圆 形基部 截形或 近戟形 -- 叶 宽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宽 3 — 7 厘米 … 14a. 多穗蓼 P. polystachyum var. polystachyum 叶狭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宽 1.5 — 3 厘米 14b. 长叶 多穗黎 P. polystachyum var. longifolium 多年生 草本。 茎 匍匐, 丛生; 叶圆形 或肾形 C 叶直径 0.3 — "0.5 厘米, 基部 圆形; 花 被片椭 圆形, 瘦果宽 卵形, 双 凸镜状 15. 铜 钱叶蓼 P. nummularifolium 叶直径 1 一 4 厘米, 基部 心形; 花 被片倒 印形, 瘦果椭 圆形, 具 3 棱 16. 大铜 钱叶蓼 P. forrestii 茎 直立; 叶不为 圆形^ 肾形。 茎不 分枝, 具基 生叶; 花 单性, 雌 雄异株 17. 硬毛蓼 P. hookeri 茎 分枝, 无基 生叶, 花 两性。 叶基 部戟形 18. 西伯 利亚蓼 P. sibiricum 叶 基部不 为戟形 C 叶 下部两 侧通常 收缩, 基 部截形 或楔形 苞片长 1 一 1.5 毫米花 梗被 短柔毛 19. 松林蓼 P. pinetorum 叶下部 两侧不 溢縮, 基部宽 楔形; 苞片长 2 — 3 毫米; 花梗 无毛。 花梗 顶部具 关节; 花 柱长约 2 毫米。 叶 下面疏 生柔毛 20a. 钟花蓼 P. campanulatum 叶 下面密 生黄褐 色级毛 20b. 续毛 钟花蓼 P. campanulatum var. fulvidum 花梗无 关节;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叶下面 密被灰 色绒毛 21. 丽江蓼 P. lichiangense 叶 下面疏 被柔毛 22. 华蓼 P. cathayanum 花序 不为圆 锥状。 花 序头状 头 状蓼组 Sect. Cephalophilon 多年生 草本。 叶掌 状深裂 23. 掌叶蓼 P. palmatum 叶不 为掌状 深裂。 托叶鞘 无毛, 长 1.5 — 3 厘米, 先端 偏斜, 无 缘毛; 花 被果时 增大呈 肉质。 叶两面 无毛; 有时 下面沿 脉疏生 柔毛, 茎, 枝通常 无毛。 叶 披针形 24c. 窄叶 火炭母 P. chinense var. paradoxum 叶 不为披 针形。 叶卵 形或长 卵形宽 2 — 4 厘米 24a. 火炭母 P. chinense var. chinense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宽 6 — 10 厘米 24b. 宽叶 火炭母 P. chinense var. ovalifolium 叶 两被檢 硬毛; 茎, 枝 具倒生 槌硬毛 24d. 硬毛 火炭母 P. chinense var. hispidum 托 叶鞘具 腺毛或 柔毛, 长 不超过 1.2 厘米, 顶端 截形, 具 缘毛, 花被 果花被 果时不 增大。 茎匍匐 或平卧 C 茎基部 木质化 丛生;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叶 柄极短 托叶销 具腺毛 25. 头花蓼 P. capitatum 茎 基不木 质化; 叶心形 或卵状 心形; 叶柄 较长; 托叶销 具柔毛 26. 平卧蕃 P. strindbergii 
306  云南 植物志  94(125 95(100 96 (97 97 (96 98 (99 99 (98 100 (95)  茎 直立或 外倾。 叶羽裂 C 叶具 1 一 3 对侧生 裂片; 头状花 序直径 1 一 1.  叶具 1 对侧生 裂片; 头状花 序直径 5-  28. 荫地蓼 P. umbrosum 29a. 小头蓼 P. microcephalum var. microcephalum 29b. 腺梗 小头蓼 P. microcephalum var. sphaerocephalum 30. 球序蓼 P. wallichii 31 . 矮蓼 P. humile  32. 尼 泊尔蕃 P. nepalense  厘米, 通 常成对 27a. 羽叶蓼 P. nincinatnin var. nincinatum 毫米; 通 常数个 集生成 圆锥状 27b. 赤股散 P. nincinatum var. sinense 叶 全缘。 叶基部 下延, 叶柄 具翅。 叶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长渐尖 叶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花序 梗无毛 花序梗 具腺毛 叶 基部不 下延, 叶 柄无翅 一年生 草本。 叶两 面疏生 长腺毛 叶两面 被其它 种毛或 无毛。 花序梗 上部具 腺毛; 叶柄具 翅或仅 上部具 狭翅。 叶 疏生黄 色透明 腺点; 叶柄 具明显 的翅; 苞 片无毛 叶无 腺点; 叶柄仅 上部具 狭翅; 苞 片疏生 腺毛。 叶 全缘; 瘦果具 3 棱, 长 1 一 1.5 毫米, 密 被颗粒 状小点 • …… 33a. 冰川黎 P. glaciate var. glaciate 叶基部 具一对 裂片稀 全缘; 瘦果 双凸镜 状或具 3 棱, 长 1.8 — 2 毫米, 密 被凹点 33b. 连点蓼 P. glaciale var. przewalskii 花序梗 无腺毛 或无花 序梗; 叶柄 无翅。 叶 卵形, 基部 心形, 长 4 一 8 毫米; 叶 柄短或 近无柄 34. 小叶蓼 P. delicatulum 叶 卵形, 长 卵形或 披针状 卵形, 被毛, 基部楔 形或近 截形; 叶柄长 2 — 10 毫米。 叶两 面被檢 伏毛; 雄蕊 3 — 4 35. 细茎蓼 P. filicaule 叶两面 疏生柔 毛或近 无毛; 雄蕊 8 36. 蓝药蓼 P. cyanandrum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基不 分枝, 稀上部 分枝, 具基 生叶; 根状茎 粗状, 木质; 托叶 鞘先端 偏斜, 无缘毛 拳参组 Sect. Bistorta 多年生 草本。 花序 下部生 珠芽。 基 生叶卵 形或长 卵形, 茎 上部的 叶抱茎 37. 珠芽 支柱蓼 P. suffultoides 基 生叶长 圆形, 卵状披 针形或 线形, 茎上部 的叶不 抱茎。 基 生叶宽 0.5 — 3 厘米 38a. 珠芽蓼 P. vivipanim var viviparum 基 生叶宽 0.2—"0.3 厘米 38b. 细叶 珠芽蓼 P. viviparum var. angustum 花 序不生 珠芽。  101 (104) 基生 叶基部 沿叶柄 下延或 翅或仅 下沿。 102 (103) 根状基 横走, 不 弯曲; 托叶鞘 全部为 揭色, 开 裂至基 部- 103 (102) 根状茎 弯曲; 托叶 鞘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开裂 至中部 • 104 (101) 基生叶 基部不 下延。  39. 翅柄蕃 P. sinomontanum 40. 大海蓼 P. milletii 
蔡 科  307  105 (112) 茎分 枝或不 分枝; 基生叶 卵形。 106 (109) 根状 茎呈念 珠状; 茎 细弱; 叶 边缘不 外卷。 107 (108) 花 序紧密 41a. 支柱蕃 P. suffultum var. suffultum 108 (107) 花序 稀疏, 细弱, 下 部间断 41b. 细穗 支柱蓼 P. suffultum var. pergracile 109 (106) 根状茎 横走, 不为念 珠状; 茎 粗状; 叶边缘 外卷。 110 (111) 花序 紧密, 花被 椭圆形 42a. 抱茎蓼 P. amplexicaule var. amplexicaule 111 (110) 花序 稀疏, 花 被片狭 椭圆形 42b. 中华 抱茎夢 P.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 112 (105) 茎不 分枝; 基生 叶不为 卵形。 113 (114) 根状茎 横走; 花序 稀疏, 俯垂; 花 梗中部 具关节 43. 长梗蓼 P. griffithii 114 (114) 根状茎 弯曲; 花序 紧密, 直立; 花梗 顶部具 关节。 115 (122) 基 生叶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线形; 花被淡 红色或 白色, 花 被片长 2. 5 — 3 毫米。 116 (119) 花序长 1.5 — 2. 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基生叶 基部心 形或狭 楔形。 117 (118) 基 生叶宽 1 一 3 厘米 44a. 圆穗蓼 P. macrophyllum var macrophyllum 118 (117) 基 生叶宽 0.2-~0.5 厘米 44b. 狭叶 圆穗蓼 P. macrophyllum var. stenophyllum 119 (116) 花序长 4~6 厘米, 直径 0.8 — 1.2 厘米; 基生叶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120 (121) 叶两 面无毛 45a. 草血竭 P. paleaceum var. paleacem 121 (120) 叶 下面疏 生卷曲 的柔毛 45b. 毛叶 草血竭 P. paleaceum var. pubifolium 122 (115) 基 生叶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花被紫 红色, 花 被片长 3 — 5 毫米。 123 (124) 叶下面 被黄褐 色绒毛 46. 大理蓼 P. subscaposum 124 (123) 叶下面 无毛或 有时疏 生柔毛 47. 革叶蓼 P. coriaceum 125 (94) 小 灌木。 126 (127) 叶狭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3~0.6 厘米 48a. 葡枝蓼 P. emodi var. emodi 127 (126) 叶宽披 针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48b. 宽叶 葡枝蓼 P. emodi var. dependens 128 (93) 茎 分枝, 无基 生叶; 无 根状茎 或具细 长的非 木质根 状茎; 托叶 鞘先端 截形, 具缘毛 …… 麥组 Sect. Polygonum 129 (134)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130 (131) 水 陆两栖 植物; 水生 者叶长 圆形, 基部近 心形; 陆生 者叶披 针形, 基部 近圆形 49. 两栖赛 P. amphibiuin 131 (130) 陆生 植物; 叶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稀近 圆形。 132 (133) 托叶 鞘疏被 短硬伏 毛或短 柔毛, 缘毛长 1 一 1.2 厘米; 茎无毛 有时疏 被短硬 伏毛; 叶两面 疏 被短硬 伏毛; 雌雄 异株; 瘦果长 2. 5 — 3 毫米 50. 蚕茧蓼 P. japonicum 133 (132) 托叶 鞘密被 长柔毛 及长硬 伏毛, 缘毛长 1.5 — 2 厘米; 茎被 柔毛; 花 两性; 瘦果长 1.5 — 2 毫米 51. 毛蕃 P. barbatum 134 (129) 一年生 草本。 135 (144) 花 序梗被 腺毛或 腺体。 136 (139) 花序 梗被短 腺毛。 137 (138) 花序梗 及茎, 枝密 被短腺 毛及开 展的长 硬毛; 瘦果具 3 棱 52. 香蓼 P. viscosum 138 (137) 花序梗 疏被短 腺毛; 茎, 靶 疏生柔 毛或近 无毛; 瘦 果双凸 镜状, 稀具 3 棱 53. 春 蕃 P. persicaiia 139 (136) 花 序梗被 腺体。 140 (141) 叶下 面被短 硬伏毛 54a. 酸 模叶蓼 P. lapathifolium vai 
308  云南 植物志  54b. 绵毛酸 模叶蓼 P. lapathifoliam var. salicifolium •••• 54c. 密毛酸 模叶寥 P. lapathifolium var. lanatmn  55. 红蓼 P. orientale  56. 蓼蓝 P. tinctorium 57. 阿 萨姆蓼 P. assamicum  - 58. 水蓼 P. hydropiper 59. 伏毛蓼 P. pubescens  60. 丛枝蓼 P. posumbu  140) 叶 下面或 全株被 绵毛。 143) 叶下面 被绵毛 142) 全株 被绵毛 135) 花 序梗无 腺毛或 腺体。 146) 托 叶鞘先 端通常 具绿色 的翅; 叶宽 5 — 12 厘米 - 145) 托叶 鞘先端 无翅; 叶宽 不超过 4 厘米。 150) 叶干后 呈暗蓝 绿色。 149) 叶卵形 或宽椭 圆形, 顶端 圆钝;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148) 叶 椭圆状 或宽披 针形, 顶端 急尖; 瘦果 卵形, 双 凸镜状 147) 叶干后 不为暗 蓝色。 154) 花被 具透明 腺点。 153) 茎 无毛; 花被 上部白 色或淡 红色; 托叶鞘 内通常 具花簇 152)' 茎 被短硬 伏毛, 花 被上部 红色; 托 叶鞘内 无花簇 151) 花被 无透明 腺点。 160) 花序 细弱, 全 部间断 或下部 间断。 157) 叶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宽楔形 …… 156) 叶披 针形, 宽 长卵形 或狭披 针形,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159) 叶基 部楔形 61a. 长鬃蓼 P. longisetiun var. longisetum 158) 叶基部 圆形或 近圆形 61b. 圆基 长髮蓼 P. longisetum var. rotundatum 155) &序 紧密, 不 间断。 162) 叶线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宽 4 一 8 毫米; 瘦果长 1 一 1.5 毫米 62. 柔莲黎 P. tenellum var. karagoeanum 161) 叶披 针形,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宽 1 一 2. 5 厘米; 瘦果长 2 — 2. 5 毫米。 164) 托 叶鞘长 1 一 2 厘米, 缘毛长 0.4 — 3 毫米; 瘦果双 凸镜状 53. 春蓼 P. persicaria 163) 托 叶鞘长 0.5 — 1 厘米, 缘毛长 5 — 11 毫米; 花梗长 毫米; 瘦果具 3 棱。 166) 茎 直立, 叶基部 楔形, 长 6 — 10 厘米 63. 紫苜蓼 P. jucundum 165) 蓥 匍匐, 节部 生根; 叶 基部宽 楔形, 长 3 — 5 厘米 64. 污泥蓼 P. Hmicola 1. 篇蓄 (神 农本 草经) Plygonum aviculare L. (1753); Meisn. in DC. (1857); Hook. f. (1886); 图鉴 (1972)* ;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茎 平卧、 上升或 直立, 自 基部多 分枝, 具 纵棱。 叶 片椭 圆形,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3 — 12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下 面侧脉 明显;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基部有 关节; 托 叶鞘膜 质, 下部 褐色, 上部 白色, 撕裂脉 明显。 花单生 或数朵 簇生于 叶腋, 遍布于 植株; 苞片 薄 膜质; 花 梗细, 顶部有 关节; 花被长 2 — 2.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绿色, 边 缘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花 丝基部 扩展;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密被由 小点组 成的细 条纹, 无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与宿 存花被 近等长 或稍超 过。 花期 3—10 月 , 果期 4—10 月 。 产 德钦、 中甸、 宁范、 丽江、 永胜、 漾濞、 禄劝 、 嵩明、 昆明、 麻 栗坡、 屏边、 
景东、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200 — 3400 米的 山坡、 草地、 路边 等处。 全 国各地 均有分 布。 北温 带广泛 分布。 全草供 药用, 有通经 利尿, 清 热解毒 功效。 2. 习见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版 88: 7—10 铁 马齿苋 (云南 ) Polygonum plebeium R. Br. (1810); Meisn. in DC. (1857); Benth. (1861);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aviculare L. var. minutiforum Franch. (1884); P. parviforum Chang et Li,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 一年生 草本。 茎 平卧, 自基部 分枝, 长 10 — 40 厘米, 具 纵棱, 沿 棱具小 突起, 通 常小 枝的节 间比叶 片短, 叶片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两面 无毛, 侧脉不 明显;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托 叶销膜 质, 白色, 透明,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撕裂, 花 3~6 朵, 簇生于 叶腋, 遍布 于全植 株; 苞片 膜质; 花梗 中部有 关节,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1 一 1.5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绿色, 背部稍 隆起, 边缘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5, 花丝 基部稍 扩展, 比花 被短; 花柱 3, 稀 2,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或双凸 镜状, 长 1.5 — 2 毫米, 黑 褐色, 平滑, 有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1—11 月, 果期 2—11 月。 产 丽江、 鹤庆、 永胜、 庐水、 大理、 下关、 富民、 昆明、 嵩明、 广南、 富宁、 砚 山、 元阳、 绿春、 蒙自、 文山、 麻 栗坡、 屏边、 金平、 景东、 普洱、 澜沧、 景洪、 勐 海、 勐腊、 盈江、 凤庆、 沧源; 生 于海拔 2400 — 3200 米的 河边、 林缘、 路边、 山坡林 中 等处。 除西 藏外, 分 布几遍 全国。 日本、 印度、 欧洲及 非洲、 大洋洲 也有。 3. 杠板归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88: 2 万 病回春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perfoliatum L. 1753; Burm. f. (1768)* ; Franch. (1884); Hook. f.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Kung (1936)* ; 东北草 本 植物志 (1959广;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Echinocaulon perfoliaum ( L. ) Meisn. Ex Hassk. (1842); Persicaria perfoliata (L. ) H. Gross in Beih. (1920) ; Truellum perfoliatum (L. ) Sojak in Perslia (1974). 一年 生攀援 草本。 茎多 分枝, 长 1 一 2 米, 具 纵棱, 沿棱 具稀疏 的倒生 皮刺。 叶片 薄 纸质, 三 角形, 先 端钝或 微尖, 基部截 形或微 心形, 长 3 — 7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面 沿叶 脉疏生 皮刺;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具倒生 皮刺, 盾状着 生于叶 片的近 基部; 托叶鞘 草质, 圆 形或近 圆形, 叶状, 绿色, 直径 1.5—3 厘米。 总状花 序呈短 穗状, 长 1—3 厘 米, 不 分枝, 顶生或 腋生; 苞片卵 圆形, 每苞片 内具花 2 — 4 朵; 花 被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果期 增大, 呈 肉质, 深 蓝色; 雄蕊 8, 略 短于花 被;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球形, 黑色, 有 光泽, 直径 3 — 4 毫米, 包 于宿存 花被内 C 花期 4— 12 月, 果期 5— 12 月。 
31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8 1. 长 戟叶蓼 Polygonum rnaackianumRegel 叶及托 叶销; 2. 杠板归 P. perfoliatum L. 叶 (示 叶形 及叶柄 盾状着 生); 3. 戟叶萝 P.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叶及托 叶销; 4 一 6. 小蓼花 P. muricatum Meisn. , 4. 植株, 5. 花 序, 6. 果; 7 — 10. 习见婆 P. plebeium R. Br. , 7. 带 花簇的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花, 10. 果。 (肖 溶绘) 
蓼 科  311  产 盐津、 葬良、 昭通、 贡山、 福贡、 碧江 、 泸水、 大理、 元阳、 绿春、 蒙自、 西 畴、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 金平、 景东、 思茅、 孟连、 勐海、 勐腊、 腾冲、 陇川、 沧 源; 生 于海拔 500 — 2100 米的 草坡、 山谷 密林、 林缘、 山坡 路边、 河滩、 山谷 灌丛等 处。 '全国 广布。 朝鲜、 日本、 印度尼 西亚、 菲 律宾、 印度及 俄罗斯 (西伯 利亚) 也有。 4. 长 戟叶蓼 (种 子植物 名称) 图版 88: 1 Polygonum maackianum Regel. (1861);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var. maackianum (Rcgel) Maxim, ex Franch. et Sav. (1878) ; Persicaria maackiana (Regel) Nakai ex Mori (1922).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多 分枝, 基部 外倾, 具 纵棱, 疏生 倒生 皮刺, 密被星 状毛。 叶片长 戟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长 3 — 8 厘米, 两面 密被星 状毛, 有 时混生 刺毛, 中 部裂片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宽 0.6 — 2 厘米, 侧生 裂 片向外 开展;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密被星 状毛及 稀疏的 皮刺; 托叶鞘 筒状, 顶 部具叶 状翅, 密被星 状毛, 翅 边缘具 牙齿, 每 牙齿的 顶部具 1 根粗 刺毛。 花序 头状顶 生或腋 生, 花序 梗通常 分枝, 密被星 状毛及 稀疏的 腺毛; 苞片披 针形, 密被星 状毛, 每!: 内具 2 花; 花梗 粗壮, 比苞 片短; 花被 5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深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3.5 毫 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9 月, 果期 3 — 10 月。 产 中甸、 贡山、 丽江、 碧江、 洱源、 大理、 澄江、 广南、 勐海; 生 于海拔 1500— 4120 米的 草坡、 高山 草甸、 林缘、 石坡 等处。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贵州。 朝鲜、 日本、 俄罗斯 (远东 ) 也有。 5. 戟叶蓼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图鉴) 图版 88: 3 水麻芳 (植 物名实 图考) Polygonum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1846); Steward (1930); Kung (1936);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59 广;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 stolon if erum Schmidt ( 1868 ) ; Tracaulon thunbergii ( Sieb. et Zucc. ) Greene (1904 ) ; Persicaria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 H. Gross ( 1913) ; Polygonum steUato-to- mentosum W. W. Smith et Ramas (1913); P. Thunbergii var. stitom (W. W. Smith et Samuelsson. ) Steward {\92>0) \ Persicaria sinica Migo (193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具 纵棱, 沿棱 具倒生 皮刺, 基部外 倾, 节部 生根。 叶片 戟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截 形或近 心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厘 米, 两 面疏生 刺毛, 极 少具稀 疏的星 状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中部 裂片卵 形或宽 卵形, 侧 生裂片 较小, 卵形, 叶柄长 2 — 5 厘米, 具倒生 皮刺, 通常具 狭翅; 托叶鞘 膜质, 边缘 具叶 状翅, 翅近 全缘, 具粗 缘毛。 花序 头状, 顶生或 腋生, 分枝, 花序梗 具腺毛 及短柔 毛; 苞片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边缘具 缘毛,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无毛,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8, 成 2 轮,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无 光泽, 长 3 — 3. 5 
312  云 南植物 志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10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葬良、 楚雄、 新平、 元江、 绿春、 麻 栗坡、 金平、 腾冲; 生 于海拔 1350 — 2400 米的 草坡、 林缘、 山 谷林下 等处。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甘肃、 华东、 华中、 华南 及 四川、 贵州。 朝鲜、 日本、 俄罗斯 (远东 ), 南至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 来西亚 都有。 6. 大 箭叶蓼 (湖 北植 物志) Polygonum darrisii Levi. (1912);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sagitti folium Levi, et Vant. (1902), non O. Kuntze (1891);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P. senticosum var. sagittifolium ( Levi, et Van. ) Park (1986); Truellum darrisii (Levi. ) Sojak (1974). 一 年蔓生 草本。 茎长 1 一 2 米, 暗 红色, 四 棱形, 沿棱 具稀疏 的倒生 皮刺。 叶片长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箭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箭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边 缘疏生 刺状 缘毛; 上面 无毛, 下 面沿中 脉疏生 皮刺; 叶柄长 3~6 厘米, 具倒生 皮刺; 托叶鞘 筒状, 边缘具 1 对 草质叶 状耳, 耳披 针形, 绿色, 长 0.6 — 1.5 厘米。 总 状花序 头状, 顶生或 腋生, 花序硬 通常不 分枝, 无 腺毛, 具 稀疏的 倒生短 皮刺; 苞片长 卵形, 顶端渐 尖, 每苞内 通常具 2 花; 花 梗短, 比苞 片短; 花被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色 或淡红 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5,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近 球形, 微具 3 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7 — 10 月 。 据 记载, 我 们尚未 见产于 云南的 标本。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 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7. 耳基蓼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疏麥 (中 国植 物志) Polygonum praetermissuin Hook, f . (1886); Steward (1930); Forbes et Hemsl. (1891); 湖北 植物志 (1976); Lauener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ark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birmanicum Gage (1903); P. auriculatum Mak. (1903), non Meisn. (1826) ; Tracaulon praetermissum (Hook. f. ) Greene, (1904); Persicaria praetermissum (Hook, f. ) Hara(1966); (1977), (Hook. f. ) Haraldson (1978) ; Griers. et Long (1983); Tru- ellum praetermissum (Hook, f . ) Sojak (197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下部 仰卧, 节部 生根, 上部近 直立或 上升, 分枝, 具稀疏 的倒生 皮刺。 叶片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先端 钝或近 急尖, 基部 箭形, 长 4 一 8 厘 米, 宽 0.5 — 1.5 厘米, 裂片长 圆形, 先 端尖, 长约 1 厘米。 两面 无毛或 疏生短 柔毛, 下 面沿中 脉具短 皮刺, 边缘具 缘毛; 叶 柄短, 长 0.5 — 1 厘米, 具 皮刺, 紧上部 的叶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或沿纵 脉生短 刺毛, 顶端 偏斜, 通常 具短 缘毛, 基部 具倒生 皮刺。 花序 穗状, 花排列 稀疏, 下部 间断, 花序梗 二歧状 分枝, 具 腺毛; 苞片漏 斗状, 包围花 序轴,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梗 无毛, 长 3 — 4 毫米,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4 毫米, 4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4 一 5, 比花 被短; 花 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近 球形, 顶 端微具 3 棱, 黑 褐色, 无 光泽, 长约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9 月, 果期 7 — 9 月。 
蓼 科  313  产 德钦、 景东、 勐海、 盈江; 生 于海拔 140— 1800 米的 湖边、 沼泽 地边、 水 田边等 处。 分布于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北、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贵州、 西藏。 日本、 朝鲜、 菲 律宾、 缅甸、 印度、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8. 箭叶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① 雀翅 (名医 别录) Polygonum sieboldii Meisn. (1856)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湖 北 植物志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sagittatum L. var. sieboldii (Meisn.) Maxim, ex Kom. (1903); Persicaria sieboldii (Meisn. ) Ohwi (1926). 一年生 草本。 莲基部 外倾, 上部近 直立, 有 分枝, 无毛, 四 棱形, 沿棱具 倒生皮 刺。 叶片 宽披针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箭形, 长 2. 5 — 8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下面沿 中脉具 倒生短 皮刺, 边缘 全缘, 无 缘毛; 叶 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倒生 皮刺; 托叶鞘 膜质, 长 0.5 — 1.3 厘米, 偏斜, 无 缘毛。 花序头 状, 通常 成对,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细长, 疏生短 皮刺; 苞片椭 圆形, 顶端 急尖, 背部 绿色, 边缘 膜质,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 梗短, 长 1 一 1.5 毫米, 比苞 片短; 花 被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白色 或淡紫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 下部合 生。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无 光泽, 长约 2.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8— 10 月。 产 葬良、 中甸、 大理、 孟连; 生 于海拔 1650 — 1780 米的 草坡、 沼泽 草甸、 水边等 处。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甘肃、 华东、 华中及 四川、 贵州。 朝鲜、 日本、 俄罗斯 (远东 ) 也有。 全草供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止痒 功效。 9. 糖毛蓼 (中 国植 物志) 刚毛 野赛花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水湿赛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strigosum R. Br. (1810); Meisn. in DC. (1857); Franch. (1884); Dansar (1927);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98)*. P. bodinieri Levi, et Van. (1902); Tracaulon strigosum ( R. Br.) Greene, (1904); Persicaria strigosa (R. Br.) H. Gross (1919), (R. Br. ) Nakai (1926); Har- aldson (1978); Gn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茎 直立或 外倾, 分枝具 纵棱, 沿棱 具倒生 皮刺, 皮 刺长 1.5 — 2 毫米, 叶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近 心形或 截形, 有时 近 箭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边 缘具短 缘毛, 上面无 毛或疏 被短糙 伏毛, 下面 沿中脉 具倒生 皮刺;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倒生 皮刺;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5 — 3 厘米, 先端 截形, 具长 缘毛, 基部密 被倒生 皮刺;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花 序梗分 枝, 密被短 柔毛及 稀疏的 腺毛; 苞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 3 毫米, 通 常被糙 硬毛, 每  吴征 银注: 云南首 次记录 (French. 1884) 以后, 多误为 Polygonum sagitatum L. 
314  云南 植物志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2 — 4 毫米, 5 深裂, 裂 片椭圆 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5 — 7, 比花 被短; 子房宽 卵形, 花柱 2 — 3, 柱头 头状。 瘦果 近 圆形, 具 3 棱或 双凸, 深 褐色, 无 光泽, 长约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屏边; 生 于海拔 1300 米 的溪边 石上。 分布于 福建、 广东、 广西、 西藏。 斯里兰 卡、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 印度尼 西亚及 澳大利 亚 也有。 10. 小蓼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86: 4—6 Polygonum muricatum Meisn. (1826); Hook. f. (1886); Forb. et Hemsl. (1891); Park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 hastatosagittatum Mak. var. lati folium Mak. (1903); Tracaulon muricatum (Meisn. ) Greene (1904) ; P. cavaleriei Levi. (1910); Dunn (1911);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 1984); P. oligenthum Diels (1912); Persicaria muricata (Meisn.) Nemoto (1936) ; Truellum muricatum (Meisn. ) Sqjak (1974). 一年生 草本, 高 80 — 100 厘米。 茎 上升, 多 分枝, 具 纵棱, 棱 上有极 稀疏的 倒生短 皮刺, 皮刺长 0.5 — 1 毫米, 基部近 平卧, 节部 生根。 叶片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渐 尖, 基部宽 截形、 圆 形或近 心形, 长 2. 5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上面 通常无 毛或疏 生短 柔毛, 极少 具稀疏 的短星 状毛, 下 面疏生 短星状 毛及短 柔毛, 沿中脉 具倒生 短皮刺 或糙 伏毛, 边缘 密生短 缘毛; 叶柄长 0.7 — 2 厘米, 疏被 倒生短 皮刺; 托叶鞘 膜质, 筒 状,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具数 条明显 的脉, 顶端 截形, 具长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极短, 由数 个穗状 花序再 组成圆 锥状, 花序梗 密被短 柔毛及 稀疏的 腺毛; 苞片宽 椭圆形 或 卵形, 具 缘毛, 每苞 片内具 2 朵花; 花 梗长约 2 毫米,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白色 或淡紫 红色; 雄 蕊通常 6 — 8,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卵 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平滑,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1 月, 果期 5—11 月。 产 镇雄、 嵩明、 禄丰、 昆明、 澄江、 中甸、 维西、 大理、 砚山、 绿春、 西畴、 景 东、 凤庆; 生 于海拔 850 — 3300 米的密 林下、 林中沼 泽地、 溪边、 山谷 等处。 分 布于吉 林、 黑 龙江、 陕西、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贵州。 朝鲜、 日本、 印度、 尼 泊尔、 泰 国 也有。 11. 长 箭叶寥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hastatosagittatum Makino ( 1903)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Truellum hastato-sagittatum (Mak. ) Sqjak (1974) .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9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下部近 平卧, 分枝, 具 纵棱, 沿棱 具倒生 短 皮刺, 皮刺长 0.3 — 1 毫米。 叶 片披针 形或椭 圆形, 先端急 尖或近 渐尖, 基部箭 形或近 戟形, 长 3 — 7 (10)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上 面无毛 或被短 柔毛, 有时被 短星状 毛, 上 面有时 被短星 状毛, 沿 脉中脉 具倒生 皮刺, 边 缘具短 缘毛;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具倒生 皮刺;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5 — 2 厘米, 顶端 截形, 具长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蓼 科  315  短 穗状, 长 1 一 1.5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序梗 二歧状 分枝, 密被短 柔毛及 腺毛; 苞片 宽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具 缘毛, 每苞内 通常具 2 花; 花梗长 4~6 毫米, 密 被 腺毛,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7 — 8,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深 褐色, 具 光泽。 长 3 — 4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 — 10 月, 果期 4 一 10 月。 产 镇雄、 嵩明、 禄劝、 昆明、 大理、 绿春、 西畴、 潞西、 凤庆、 沧源 ; 生 于海拔 600 — 2300 米的沼 泽地、 溪边、 山谷潮 湿处。 分布于 东北、 河北、 华东、 华中、 华南及 西南。 俄罗斯 (西 伯利亚 )、 朝鲜、 日本 也有。 12. 捐毛蓼 (西 藏植 物志) 锥序 假虎杖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一 Polygonum molle D. Don ( 11 1825); Meisn. in Wall. (1832); Hook. f. (1886); 西 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paniculatum Blume ( M 1825) ; Diels (1912); Steward (1930);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Ampelygonum molle (D. Don) Roerty et Mautier (1964); Aconogonum molle (D. Don) Hara (1966); Griers. et Long (1983). 12a. 绢毛夢 (原 变种) 图版 89: 1 var. molle 半 灌木, 高 90 — 150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具长 硬毛, 有时 无毛, 节部毛 较密。 叶 片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 — 6 厘米, 上 面 绿色, 疏生 娟毛, 下面淡 绿色, 具 絹毛, 有时毛 较密;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密生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深 褐色, 偏斜, 长 2 — 3 厘米, 具 柔毛。 花序圆 锥状, 大型, 开展, 花序 轴密生 柔毛; 苞片 卵形; 花梗 顶部有 关节; 花被长 1.5 — 2 毫米, 直径约 2.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色, 果期 增大呈 肉质以 后变成 黑色; 雄 蕊通常 8; 比 花 被短; 花柱 3, 自基部 分离,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有 光泽, 长 2 — 2.5 毫米, 长 于宿存 的肉质 花被。 花、 果期 7 — 12 月 。 产 中甸、 贡山、 福贡、 碧江、 兰坪、 泸水 、 大理、 玉溪、 元江、 富宁、 砚山、 蒙- 自、 绿春、 屏边、 西畴、 景东、 勐海 、 腾冲、 盈江、 凤庆、 临沧、 耿马、 双江; 生于 海拔 1000 — 3050 米的 草坡、 山谷 林下、 林缘、 路边 等处。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西藏。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12b. 倒毛蓼 (变种 ) 黑酸杆 (云南 ) var. rude (Meisn. ) A. J. Li, 西藏植 物名录 (1980), comb. nud.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rude Meisn. in DC. ( 1856); Gage ( 1903); Diels ( 1912); Samuel 誦. in Hand. -Mazz. (1929); P. esquirolii Levi. (1910); Persicaria rudia (Meisn.) Gross. (1913) ; Polygonum tsangshanicum Lingelsh. et Borza (1914); P . paniculatum Blume var . rude ( Meisn. ) Steward (1930); Aconogonum molle ( D. Don) Hara var . rude (Meisn. ) Hara (1966). Griers. et Long (1983). 
31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89 1. 销毛蓼 Polygonum moUeD. Don 花 序枝; 2. 西伯 利亚萝 P. sibiricum Laxm. 叶形; 3 — 4. 松林萝 P. pinetorum Hemsl. 3. 花 解剖, 4. 叶形; 5. 多穗萝 P. polystachyum Wall, ex Meisn. 叶形。 (冯金 环绘) 
蓼 科  317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 茎具倒 生的长 硬毛。 产 德铁、 贡山、 福贡、 碧江、 ^)^水、 漾濞、 大理、 澄江、 元江、 泸西、 富宁、 砚 山、 蒙自、 文山、 西畴、 屏边、 景东、 勐海、 腾冲、 龙陵、 临沧; 生 于海拔 1000 — 4100 米的 草坡、 林下、 山谷、 溪边 等处。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西藏。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12c. 光叶蓼 (变种 ) var. frondosum (Meisn. ) A.J.Li (1980), comb. nud. (1983) ;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 frondosum Meisn. in DC. (1856); P. paniculatum Blume var. frondosum (Meisn. ) Steward (1930); Aconogonummolle ( D. Don) Hara var. frondosum Hara (1966).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 茎、 叶均 无毛。 产 泸水、 大理、 屏边; 生 于海拔 2180 — 2400 米。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西藏。 印度 西北部 也有。 13. 叉枝蓼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tortuosum D. Don (1825); Hook. f. (1886); 西藏 植物志 (1983) * ; 中 国 植物志 (1998). P. pergrinatoaris Pauls ( 1922) * . 半 灌木。 根 粗壮。 茎 直立, 高 30 — 50 厘米, 红 褐色,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具 叉状分 枝。 叶卵 状或长 卵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近 革质,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上 面叶脉 凹陷, 下 面叶脉 突出, 两 面被短 伏毛,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有时 略 反卷, 呈微 波状, 近 无柄, 托叶鞘 偏斜, 长 1 一 2 厘米, 膜质, 褐色, 具数 条脉, 密 被 柔毛, 开裂, 脱落。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花排列 紧密; 苞片 膜质, 被 柔毛; 花梗粗 壮, 无 关节; 花被长 2. 5 — 3 毫米, 钟形, 5 深裂, 裂片倒 卵形, 白色, 大小 不等; 雄 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 紫色; 花柱 3,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锐 棱长约 3 毫 米, 黄 褐色,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400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于 西藏。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伊朗、 阿 富汗、 巴 基斯坦 也有。 14. 多穗蓼 (西 藏植 物志) 多穗 假虎杖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polystachyum Wall, ex Meisn. in Wall. (1832) ; in DC. (1856); Hook, f. (1886); Diels (1912); Lingelsh. (1922); Samuelsson. inHand.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ersicaria polyatachyum (Wall. ) H. Gross (1913); Reynoutria polystachya (Wall. ) Moldenke 1941) ; Aconogonon palystachyum (Wall, ex Meisn. ) M. Krai (1969); Harald- son (1978); Griers. et Long (1983). 14a. 多穗蓼 (原 变种) 图版 89: 5 var. polystachyum 半 灌木, 高 8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具 柔毛, 有时 无毛, 多 分枝, 具 纵棱。 叶片宽 
318  云南 植物志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戟状心 形或近 截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3 — 7 厘米, 上面 绿色, 疏生短 柔毛, 下面灰 绿色, 密生 白色短 柔毛; 叶柄 粗壮, 长约 1 厘 米, 托叶鞘 膜质, 深 褐色, 长 3 — 4 厘米, 偏斜, 开裂, 无 缘毛, 密生 柔毛。 花 序圆锥 状, 开展, 花 序轴及 分枝具 柔毛; 苞片 膜质, 卵形, 被 柔毛, 顶 端尖; 花梗 纤细, 无毛 或疏被 柔毛, 顶部有 关节, 比苞 片长; 花被 5 深裂, 裂片不 相等, 内部 3 片 较大, 宽倒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外部 2 片 较小, 白 色或淡 红色, 开展, 直径约 4 毫米; 雄 蕊通常 8, 比花 被短, 花药 紫色; 花柱 3, 自期间 离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黄褐 色, 平滑, 长约 2.5 毫米。 花期 5— 10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沪水、 大理; 生 于海拔 2400 — 3200 米 的山谷 林下、 草坡、 开阔山 坡 灌丛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印度、 巴基 斯坦、 阿富汗 也有。 14b. 长叶 多穗蓼 (变种 ) 长叶 假虎杖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longifolium Hook. f. (188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 叶片较 狭窄, 披 针形或 条状长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产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2500 米的 草坡、 沟边 草丛。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锡金也 有。 15. 铜 钱叶夢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0: 4—6 Polygonum nummularifoliuin Meisn. in DC. (1857) ; Hook. f. (1886) ; Samuelsson. inHand.-Mazz.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 P. forrestii Diels var. pumilio Lingelsh. in Fedde (1922) ; Koenigia nummularifo- lia (Meisn. ) Mesicek et Sojak (1973); Haraldson (1978); Hara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 年生矮 小匍匐 草本。 茎 丛生, 节间 较短, 节部 生根。 叶 片圆形 或肾状 圆形, 先端 圆钝, 基部 圆形, 直径 0.3~0.5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 面生疏 柔毛, 边缘近 全缘, 生缘 毛, 中脉 明显; 叶柄长 0.2 — 0.5 厘米, 无毛 或具疏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具疏柔 毛, 偏斜。 花序伞 房状, 顶生, 通常 成对, 花 被长约 1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 大小近 相等; 雄蕊 5,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紫 红色, 花柱 2,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双凸 镜状, 黄 褐色, 稍带 光泽。 长约 1.5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8 — 10。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300 — 4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锡金、 不丹 及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6. 大铜 钱叶蓼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0: 1-3 Polygonum forrestii Diels (19.12) ; Lingelsh. in Fedde ( 1922) ; Samuelsson. in Hand. - Mazz. (1929);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Koenigia forrestii (Diels) Mesicek et Sojak (1973) ; Haraldson (1978) ; Hara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 生匍匐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茎 丛生; 枝 直立, 被长 柔毛。 叶 片近圆 形或肾 
黎 科  319  7  图版 90 1—3. 大铜 钱叶蓼 Polygonum forrestii Diels, 1. 全 植株, 2. 花 解剖. 3. 果; 4 一 6. 铜 钱叶蓼 P. nummularifolium Meisn. , 4. 全 植株, 5. 花 解剖, 6. 果; 7—9. 硬毛蓼 P. hookeri Meisn. , 7. 雌花, 8. 雄花, 9. 全 植株。 (冯金 环绘) 
320  云南 植物志  形, 先端 圆钝, 基部 心形, 直径 1 一 4 厘米, 两面疏 生长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密 生长缘 毛, 叶柄长 3 — 5 厘米, 疏生长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松散, 具 柔毛, 偏斜。 伞房 状聚伞 花序, 顶生, 苞片薄 膜质, 长 圆形; 花梗长 4 一 5 毫米, 顶部有 关节, 无毛, 比 苞 片长;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5 深裂, 稀 4 深裂, 裂 片宽倒 卵形, 白 色或淡 黄色, 不相 等; 雄蕊 6 — 8, 花药 紫色;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 果长椭 圆形, 下部 较窄, 具 3 棱, 黄 褐色, 无 光泽, 长 2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1 月, 果期 5— 11 月。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300 — 4500 米的 草坡、 高山 灌丛、 石坡、 山坡 路边、 林 下水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不丹、 缅甸 北部也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大理。 17. 硬毛蓼 (西 藏植 物志) ® 图版 90: 7—9 假大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hookeri Meisn. ( 1866); Gage ( 1903)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1930);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acaule Hook. f. (1885)*, non Boiss. (1879); Hook. f. (1886); Levi. (1910); Dunn (1911); Rheum hirsutum Maxim, ex Franch. (1895) in obs. , non Polygonum hir- sutum; Rheum nanum Lingelsh. in Fedde (1922) non Siev. ex Pall. (1796); Aconogonum hookeri (Meisn. ) Hara (1966) ;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3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木质。 茎 直立, 不 分枝, 通常 数条自 根状茎 发出, 疏生长 硬毛。 叶 片长椭 圆形或 匙形, 先端 圆钝, 基部狭 楔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两面 疏生长 硬毛, 下面中 脉上毛 较密, 边缘 全缘, 密生 缘毛, 茎生叶 较小; 叶柄长 0.5 — 1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顶端 偏斜, 松散, 密被 长 硬毛。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分枝 稀疏, 花序 轴具长 硬毛; 苞 片狭披 针形, 每 苞内具 1 花, 花梗稍 粗壮, 无 关节,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雌花: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深 紫 红色, 边缘黄 绿色,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圆钝, 具脉, 大小不 相等, 花柱 3, 柱头头 状; 雄花: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紫 红色。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顶 端尖, 基 部溢缩 成 柄状,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稍突 出花被 之外。 花期 3 — 11 月, 果期 4— 11 月。 产 怒江、 德钦、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1000 — 4500 米的 草坡、 高山 草甸、 石坡、 山 谷草地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青海 及甘肃 南部。 喜马拉 雅东部 至不丹 也有。 18. 西伯 利亚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版 89: 2 Polygonum sibiricuin Laxm. (1774) ; Meisn. in DC. (1856)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1930); Steward (1930);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ersicaria sibirica (Laxm.) H. Gross (1913); Griers. et Long (1983); Pleu-  ① 吴征 钹注: 韩 国学者 Suk-PysHong 曾于 (19%) 在 Not. Bot. Gard-Edinb. 发表 了一个 Aconogonon shan- bitepalum (模式 Forrest 25039 采自上 缅), 可 能即是 本种, 但花 两性, 花被 稍长, 菱形, 柄 稍长。 
夢 科  321  ropteropyrum sibiricum ( Laxm. ) Kitag. ( 1934 ) ; ( 1939 ) ; Aconogonum sibiricum (Laxm. ) Hara ( 1966); Knorringia sibirica (Laxm.) Tzvel. (1987); S. P. Hong (1991).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根状茎 细长。 茎外 倾或近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无毛。 叶片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戟形或 楔形, 长 5— 13 厘米, 宽 0.5— 1.5 厘米, 无毛, 边缘 全缘, 叶柄长 8 — 15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上部 偏斜, 开 裂, 无毛, 易 破裂。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花排列 稀疏, 通常 间断; 苞片漏 斗状, 无毛, 通常每 1 苞 片内具 4 一 6 朵花; 花 梗短, 中 上部有 关节; 花 被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 圆形, 黄 绿色, 雄蕊 7 — 8, 稍短于 花被, 花 丝基部 较宽, 花柱 3, 较短, 柱头头 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有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或 凸出。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钦、 中甸; 生 于海拔 1830 — 3350 米 的沼泽 草甸、 路边 草坡、 湖边 等处。 分布 于黑 龙江、 吉林、 辽宁、 内 蒙古、 华北、 陕西、 宁夏、 青海、 新疆、 安徽、 湖北、 江 苏、 四. 川、 贵州、 西藏。 生于湖 水边、 河滩、 沙质盐 碱地。 蒙古、 俄罗斯 (西伯 利亚、 远东 )、 哈萨克 斯坦、 喜 马拉雅 其他地 区也有 分布。 19. 松林蓼 (秦 岭植 物志) 图版 89: 3—4 Polygonum pinetorum Hemsl. (1891)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Steward (1930);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Lauener (1982);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pinetorum (Hemsl.) H. Gross (1913) ; Polygonum gloriosum Levi. (1914), (191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具 明显的 纵棱, 自上部 分枝, 被短 柔毛, 下部毛 常脱落 C 叶片薄 纸质,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通 常下部 两侧收 缩, 基部 截形或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长 7 —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两面疏 生短 柔毛, 边缘 全缘, 密生短 缘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短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褐 色, 偏斜, 长 1 一 2 厘米, 沿脉生 柔毛, 开裂。 花序圆 锥状, 长可达 10 厘米, 顶 生或腋 生, 花 序轴及 分枝具 柔毛; 苞片 卵形, 较小, 长 1 一 1.5 毫米, 每 苞内具 1 花; 花梗细 弱, 长 3 — 4 毫米, 被短 柔毛, 顶部有 关节;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白 色或淡 红色, 外面 2 个 裂片椭 圆形, 较小, 易 自节部 脱落, 里面 3 片倒 卵形;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 柱 3 , 丝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深 褐色, 微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与宿存 花被近 等长。 花期 4~6 月, 果期 5 — 7 月。 产 贡山、 峨山、 巧家 (P. gloriosum 的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700 — 2800 米 的山坡 林下、 山谷 灌丛。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湖北、 四川 (峨眉 ) 有 分布。 20. 钟花蓼 (西 藏植 物志) 神血宁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campanulatum Hook. f. ( 1886) ; Diels ( 1912) ; Stapf. inCurtis's Bot. Mag. (192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p. p.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alpinum All. var. sinicum Damm. ex Diels ( 1900) ; Persicaria duclouxia (Levi. 
322  云南 植物志  et Van. ) Levi. var. hypoleuca Levi. (1915), (1916); Aconogonum campanulatum ( Hook. f. ) Hara 1966; Polygonum campanulatum Hook, f . var. membrani folium Hook. f. (188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Reynoutia campanulata (Hook. f. ) Moldenke (1941). 20a. 钟花蓼 (原 变种) var. campanul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茎近 直立, 分枝, 具 纵棱, 疏生 柔毛, 上部生 絨毛, 通常 基部近 平卧, 平卧 部分附 录节部 生根。 叶片 长卵形 或宽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或呈尾 状,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长 18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两 面疏生 柔毛, 叶脉 上毛较 密, 边缘 疏生短 柔毛; 叶柄长 7 — 10 毫米, 密生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松散, 疏生 柔毛, 顶端 偏斜, 长 7 — 15 毫米。 花序圆 锥状, 小型, 花序 轴密生 绒毛; 苞片薄 膜质, 长 卵形, 无毛, 边 缘疏生 缘毛, 顶 端尖, 长约 3 毫米, 每苞 片内含 2 — 3 花; 花梗长 1.5 — 2 毫米, 顶端有 关节; 花 被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淡 红色或 白色, 裂 片内部 3 片倒 卵形, 外部 2 片椭 圆形, 较小;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 紫色; 花柱 3, 丝状, 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 果宽椭 圆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稍有 光泽, 长约 3.5 毫米, 包于宿 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0 月,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 碧江、 兰坪、 鹤庆、 、泸 水、 云龙、 腾冲; 生 于海拔 2350 — 4200 米的 林缘、 林下、 灌丛、 草坡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缅甸 北部、 锡金、 尼泊尔 也有。 枝叶 药用, 有止血 作用。 20b. 级毛 钟花蓼 (变种 ) var. fulvidum Hook. f. (1886);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98). P. duclouxii Levi, et Van. in Fedde (1908), (1910); Dunn (1911); Levi. (1916); Persicaria duclouxii ( Levi, et Van. ) H. Gross (1913); Aconogoyion campanulatum (Hook, f . ) Hara var. fulvidum (Hook. f. ) Hara (1966) .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在于: 叶片下 面密生 黄褐色 绒毛。 产 彝良、 昭通、 巧家、 会泽、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福贡、 碧江、 兰 坪、 鹤庆、 庐水、 大理、 禄劝、 富民、 澄江; 生 于海拔 800 — 4400 米的 草坡、 林下、 山 谷、 林缘、 溪边、 石缝 等处。 分布 于湖北 西部、 四川、 贵州、 西藏。 尼 泊尔、 锡金也 有。 21. 丽江蕃 (中 国植 物志) 丽江 假虎杖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lichiangense W. W. Smith (1914)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campanulatum Hook, f . var. lichiangense ( W. W. Smith) Steward ( 1930) . Reynoutia lichiangejise (W. W. Smith) Moldenke (1941). 
蓼 科  323  多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具 纵棱, 多 分枝, 密被 刚毛, 以后 毛 脱落。 叶片 纸质, 宽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6 — 12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边缘近 全缘, 有时 反卷, 具 缘毛, 上面 绿色, 疏 被伏生 刚毛, 下面 密被 淡灰色 绒毛, 中脉 明显; 叶柄长 3 — 4 毫米, 密被 刚毛;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长 2 — 3 厘米, 具数条 纵脉, 疏生长 刚毛。 花序圆 锥状, 大型, 花序 轴及分 枝密被 白色柔 毛; 苞片 膜质, 披 针形, 褐色, 长 2 — 2. 5 毫米,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梗 细弱, 长 3 — 3.5 毫米, 无 关节;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5 深裂, 裂 片内面 3 片宽倒 卵形, 外面 2 片椭圆 形, 较小,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 黄色; 花柱 3,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果椭 圆形, 具 3 锐棱, 褐色, 平滑, 无 光泽, 长 3 — 3. 5 毫米。 包藏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11 月, 果期 7 — 11 月。 云南特 有种。 产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4150 米 的高山 草地、 山 坡灌丛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枝叶 药用, 与 神血宁 相似。 22. 华蓼 (中 国植 物志) Polygonum cathayanum A. J. Li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80 厘米。 茎 直立, 上部 分枝, 具 纵棱, 无毛。 叶片卵 状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边 缘具短 缘毛, 上面绿 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被 柔毛; 叶柄长 3 — 4 毫米, 疏生短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开裂, 长 2 — 3 厘米, 具数 条紫褐 色脉, 沿脉被 柔毛。 花序圆 锥状, 长 10 — 15 厘米, 顶 生, 分枝 开展, 花 序轴及 分枝被 柔毛; 苞片 膜质,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被 柔毛,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长 1.5 — 2 毫米, 无 关节,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5 深 裂, 裂 片内部 3 片倒 卵形, 外部 2 片椭 圆形, 较小,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黄 色; 花柱 3,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长约 3.5 毫米, 与 宿存花 被近 等长。 花期 7 — 9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钦; 生 于海拔 2700 — 4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山谷、 山坡、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青海 南部、 西藏 东部。 中国特 有种。 23. 掌叶蓼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palmatum Dunn (1912) ; Steward (1930); Chen (1940)*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meeboldii W. W. Smith (1913); P. pseudopalmatum Hoo (1951).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粗壮, 高可达 1 米, 具 纵棱, 被 糙伏毛 及短星 状毛, 上部多 分枝。 叶 片掌状 深裂, 轮 廓呈圆 形或宽 卵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长 7 — 15 厘米, 宽 8 — 16 厘米, 两面 被短星 状毛稀 疏的糙 伏毛, 边 缘疏生 缘毛, 基 部有时 沿叶柄 下延成 狭翅; 裂片 5 — 7,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溢缩; 叶柄长 5 — 12 厘米, 被糙 伏毛及 短星状 毛; 托叶鞘 膜质, 短 筒状, 偏斜, 疏松, 长 1.5 — 2. 5 厘米, 被糙 伏毛及 星状毛 边缘疏 生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约 1 厘米, 通常 数个再 集成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花序 梗密生 短星状 毛及糙 伏毛; 苞片披 针形, 被星状 毛及稀 疏的糙 伏毛,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无毛,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2. 5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8 — 10, 花 
324  云南 植物志  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长 3 — 3. 5 毫米, 褐色, 具 小点, 无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11 月, 果期 4— 11 月。 产 景东、 普洱、 景洪、 勐腊、 河口; 生 于海拔 200~900 米 的山谷 溪边、 河边 林中、 路 边潮湿 地等潮 湿处。 分布于 安徽、 江西、 湖南、 福建、 广东、 广西。 印度 也有。 24. 火炭母 (图经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Polygonum chinense L. (1753); Meisn. (1826); in DC. ( 1857) ; Hook, in Curtis (1860); Franch. (1882); Diels (1912); Lingelsh. (192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brachiatum Poir. in Lam. (1804); P. chinense L. var. brachiatum ( Poir. ) Meisn. in Wall. (1832); in DC. (1857); Diels (1912); Ampelygonum chinense (L. ) Lindl. (1832); Pericaria chinense ( L. ) H. Gross (1913); Polygonum adenopodu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24a. 火炭母 (原 变种) 图版 91: 1—2 var. chinense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00 厘米。 基部近 木质。 根状茎 粗壮。 茎 直立, 通常 无毛, 具 纵棱, 多 分枝, 斜上。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截 形或宽 心形, 边缘 全^, 两面 无毛, 有 时下面 沿叶脉 疏生短 柔毛, 下部 叶具叶 柄,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通常 基部具 叶耳, 上 部叶近 无柄或 抱茎; 托叶鞘 膜质, 无毛, 1 一 2. 5 厘米, 具 脉纹, 顶端 偏斜, 无 缘毛。 花序 头状, 通 常数个 排成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被 腺毛; 苞片宽 卵形, 每苞内 1 一 3 花; 花被 5 深裂, 白 色或淡 红色, 裂 片 卵形, 果期 增大, 呈 肉质, 蓝 黑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 宽 卵形, 具 3 棱, 长 3 — 4 毫米, 黑色, 无 光泽, 包 于宿存 的被。 花期 1 一 12 月, 果 期 1—12 月 。 产 盐津、 彝良、 德饮、 贡山、 丽江、 福贡、 碧江、 兰坪 、 永胜、 庐水、 漾濞、 大 理、 宾川、 禄劝、 昆明、 峨山、 广南、 丘北 、 砚山、 元阳、 绿春、 蒙自、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金平、 景东、 普洱、 思茅、 澜沧、 孟连、 景洪、 勐海 、 勐腊、 腾冲、 盈江、 陇川、 滌西、 凤庆、 镇康 、 临沧、 耿马、 双江、 沧源; 生 于海拔 115 — 3200 米 的 林中、 林缘、 河滩、 灌丛、 沼泽 地林下 等处。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华东、 华 中、 华南和 西南。 日本、 菲 律宾、 马来 西亚、 印度、 喜马 拉雅其 他地区 也有。 根 状茎供 药用, 清热 解毒、 散瘀 消肿。 24b. 宽叶 火炭母 (变种 ) (西 藏植 物志) 卵叶 火炭母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ovalifolium Meisn. in Wall. (1832); in DC. (185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 auriculatum Meisn. (1826)*; Diels (1912); P. chinense L. var. malaicum (Danser) Steward (1930); Persicaria chinese ( L. ) H. Gross var. ovali folia (Meisn. ) Hara (1966). 
襄 科  325  图版 91 1—2. 火炭母 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chinense, 1. 花 序枝, 2. 果; 3—4. 羽叶 夢 P. runcinatum Buch. -Ham. , 3. 叶形, 4. 头状 花序; 5. 赤胫散 P. runcinatum Buch. -Ham. var. sinense Hemsl. 叶形; 6. 球序寥 P. wallichii Meisn. 植株。 (杨建 昆绘) 
326  云 南植物 志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片宽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6 — 8 厘米。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元江、 沪西、 丘北、 绿春、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 屏 边、 金平、 景东、 普洱、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腾冲、 盈江、 瑞丽、 凤庆、 镇康 、 临沧、 耿马、 双江; 生 于海拔 178 — 2800 米的 草坡、 灌丛、 林下、 林缘、 路边、 河边等 处。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喜马 拉雅其 他地区 也有。 24c. 窄叶 火炭母 (变种 ) var. paradoxum (Levi. ) A. J. Li (1998) * . P. paradoxum Levi. (1909); P. dielsii Levi, in syn. (1916).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1970);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jucun- dum auct. non Meisn. : Diels (1912)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宽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产 寻甸、 嵩明、 德钦、 贡山、 碧江、 鹤庆、 漾濞、 大理、 宾川、 大姚、 武定、 昆 明、 峨山、 元阳、 绿春、 马关、 屏边、 景东、 腾冲、 瑞丽、 潞西、 耿马; 生 于海拔 1200 — 3000 米的 林下、 林缘、 溪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4d. 硬毛火 炭母① (变种 ) var. hispidum Hook. f. (1886);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chinense L. f. hispidum (Hook. f.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片两 面被糙 硬毛; 茎、 枝具 倒生糙 硬毛。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水、 漾濞、 楚雄、 罗平、 峨山、 泸西、 绿春、 蒙自、 文 山、 西畴、 马关、 屏边、 景东、 勐腊、 孟连、 龙陵、 盈江、 瑞丽、 潞西、 双江、 沧源; 生 于海拔 700 — 2500 米的 林下、 石灰岩 山坡、 山谷、 溪边、 灌丛 等处。 分布于 湖南、 四 川、 贵州、 广西。 印度 也有。 25. 头花蓼 (西 藏植 物志) 太阳花 (文山 ), 草石椒 (昆明 ), 酸酱草 (景东 ) Polygonum capitatum Buch. -Ham. ex D. Don ( 1825 ) ; Miesn. ( 1826 ) ; in DC. (1857); Hook. f. (1886);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xicaria capitata (Buch. -Ham. ex D. Don) H. Gross (1913) ; Haraldson (1978);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 生匍匐 草本。 茎 丛生, 基部木 质化, 节部 生根, 节 间比叶 片短, 多 分枝, 疏生 腺 毛或近 无毛, 一年 生枝近 直立, 具 纵棱, 疏生 腺毛, 叶片卵 形或椭 圆形, 先 端尖, 基 部 楔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全缘, 边缘具 腺毛, 两 面疏生 腺毛, 上面有 时具 黑褐色 新月形 斑点; 叶柄长 2 — 3 毫米, 基部 有时具 叶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5 — 8 毫米, 松散, 具 腺毛, 顶端 截形, 有 缘毛。 花序 头状, 6 — 10 毫米, 单生或 成对,  ① 吴征 钹注: 此 变种可 能应用 var. scabrum Meisn. inDC. (185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作为 合格变 种名。 
蔡 科  327  顶生; 花 序梗具 腺毛; 苞片 膜质, 长 卵形, 花梗 极短;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 片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与 花被近 等长; 柱头头 状。 瘦果长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密生 小点, 微有 光泽, 长 1.5 — 2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1—12 月 , 果期 1—12 月 。 产 盐津、 威信、 彝良、 镇雄、 富源、 罗平、 宜良、 路南、 德饮、 中甸、 贡山、 维 西、 丽江、 福贡、 碧江、 鹤庆、 泸水、 漾濞、 大理、 永平、 禄劝、 昆明、 双柏、 易门、 澄江、 玉溪、 江川、 峨山、 元江、 元阳、 蒙自、 文山、 西畴、 屏边、 金平、 景东、 孟 连、 景洪、 勐海、 保山、 腾冲、 龙陵、 凤庆 ; 生 于海拔 450 — 4600 米的 林中、 林缘、 路边、 溪边、 石 山坡、 河 边灌丛 等处。 分布于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西藏。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及越南 也有。 全草 入药, 治尿道 感染、 肾盂 肾炎。 26. 平卧蓼 (中 国植 物志) 蔓寥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strindbergii J . Schust . (1908); Dunn (1911); Steward (1930);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茎 匍匐或 平卧, 节部 生根, 分枝, 具 纵棱, 疏生疏 毛, 枝近 直立。 叶 片心形 或卵状 心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两 面疏生 柔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疏 柔毛, 基部 有时具 叶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5 — 10 毫米, 疏生 柔毛, 顶端 截形, 具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 8 — 10 毫米, 通常 成对, 稀 单生, 顶生或 腋生; 花序 梗密被 腺毛; 苞片 膜质, 长卵 形, 长约 3 毫米,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 片片椭 圆形, 白色 或淡 红色; 雄蕊 6 — 8;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具 颗粒状 小点, 无光 泽, 长 2.5—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 10 月, 果期 3 — 10 月。 产 德钦、 漾濞、 富民、 昆明、 嵩明、 峨山、 双柏、 元江、 广南、 建水、 蒙自、 文 山、 景东、 凤庆; 生 于海拔 1200 — 2850 米的 水边、 林中、 林缘、 沼泽、 路边 湿处等 处。 分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27. 羽叶蓼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nincinatum Buch. -Ham. ex D. Eton (1825); Meisn. (1826); in DC. (1857); Hook. f. (1886); Diels (1912); Lingelsh. in Fedde (1922);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图鉴 (1972) *; 台湾 植物志 (1976); ad. 2 (1996);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morrisonense Hayata (1908)* ; Persicaria runcinata (Buch. -Ham. ex D. Don) H. Gross (1913); Griers. et Long (1983). 27a. 羽叶蓼 (原 变种) 图版 91: 3—4 var. nincina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30~60 厘 米具根 状茎。 茎近 直立或 上升, 具 纵棱, 有 毛或近 无毛, 节 部通常 具倒生 伏毛, 叶片 羽裂,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 生裂片 较大,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侧 生裂片 1 一 3 对, 两面 疏生糙 伏毛, 具短 缘毛, 下部叶 叶柄具 狭翅, 
328  云南 植物志  基部 有耳, 上部叶 叶柄较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松散, 长约 1 厘米, 有柔 毛, 顶端 截形, 具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 1 一 1.5 厘米, 紧密, 顶生, 通常 成对, 花序 梗具 腺毛; 苞 片边缘 膜质, 长 卵形;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短;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5 深 裂, 裂片长 卵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 蕊通常 8, 比花 被短, 花药 紫色;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无 光泽, 长 2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11 月, 果期 2— 11 月。 产 中甸、 贡山、 丽江、 兰坪、 鹤庆、 洱源、 泸水、 漾濞、 大理、 禄劝、 大姚、 会 泽、 昆明、 澄江、 文山、 屏边、 景东、 孟连、 腾冲、 耿马; 生 于海拔 1400 — 3800 米的 路边 草地、 林下、 山谷、 溪边、 亚高山 草地、 林 缘等潮 湿处。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华 东、 台湾、 华南、 华中及 西南。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缅甸、 泰国、 菲 律宾、 马来 西亚 也有。 27b. 赤腔散 (植 物名实 图考) (变种 ) 图版 91: 5 var. sinense Hemsl. (1891) ; Lingelsh. in Fedde (1922) ; Samuelsson (1930); Kung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runcinatum Buch. -Ham. ex D. Don var. exauricuLatum Lingelsh. in Fedde (192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头 状花序 较小, 直径 5 — 7 毫米, 数个再 集成圆 锥状; 叶 片基部 通常具 1 对 裂片, 两面无 毛或疏 生短糙 伏毛。 产 彝良、 镇雄、 昭通、 会泽、 德钦、 中甸、 贡山、 宁范、 维西、 丽江、 福贡、 碧 江、 兰坪、 鹤庆、 ^水、 漾濞、 大理、 宾川、 禄劝、 大姚、 姚安、 昆明、 安宁、 楚雄、 澄江、 峨山、 景东、 勐腊、 腾冲、 龙陵、 凤庆、 临沧; 生 于海拔 210 — 3900 米的 草坡、 林下、 林缘、 石灰 岩山谷 溪边、 竹林 中等潮 湿处。 分布于 河南、 陕西、 甘肃、 浙江、 安 徽、 湖北、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根状茎 及全草 人药, 清热 解毒、 活血 止血。 28. 荫地寥 (中 国植 物志) 林荫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umbrosu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 年蔓生 草本, 茎长 0.7~0.9 (4—5) 米。 茎具 纵棱, 无毛或 疏生短 刺毛, 枝细 弱。 叶片薄 纸质, 卵状长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沿叶柄 下延, 长 7 — 10 厘 米, 宽 2 — 3 厘米, 两面 无毛, 边缘 疏生短 刚毛,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具翅, 上 部叶基 部斜 心形, 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褐色, 长 1 一 1.4 厘米, 疏被 柔毛, 顶端 截形, 具缘 毛。 花序 头状, 由数 个头状 花序再 组成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无 毛或疏 生短腺 毛; 苞片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花 梗比苞 片短; 花被长 2 — 2.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 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6 — 8, 比花 被短, 花药 圆形, 紫色;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不抻 出花 被外。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密生 凹坑, 无 光泽, 长约 2 毫 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10 月; 果期 7—10 月。 
寨 科  329  云南特 有种。 产于 德饮、 福贡、 碧江、 水、 沧源;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独 龙江。 生 于海拔 1700 — 3000 米的 山谷、 林下水 边等潮 湿处。 29. 小头蓼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microcephalum D. Don (1825); Meisn. (1826); in DC. (1857); Hook, f. ( 1886); Gage ( 1903); Steward ( 1930); 湖北 植物志 ( 1976);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microcephala (D. Don) H. Gross (1913). Hara (1982) ; Griers. et Long (1983) . 29a. 小头蓼 (原 变种) var. microcephalum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60 厘米, 具根 状茎。 茎 直立或 外倾, 具 纵棱, 分枝。 叶片宽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沿叶柄 下延,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4 厘 米, 无毛 或疏生 柔毛; 叶柄 具翅; 托叶鞘 筒状, 松散, 长 7 — 10 毫米, 被 柔毛, 顶端截 形, 有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 5 — 7 毫米, 顶生, 通常 成对, 花序梗 无毛; 苞片 卵形, 顶 端尖;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具 小点, 无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花期 1—10 月 , 果期 1—11 月 。 产 贡山、 维西、 丽江、 兰坪、 大理、 富源、 禄劝、 昆明、 峨山 、 金平、 景东、 孟 连、 腾冲、 沧源; 生 于海拔 200 — 3600 米的 草坡、 林下、 林缘、 山 谷密林 中等阴 湿处。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29b. 腺梗 小头蓼 (变种 ) (西 藏植 物志) var. sphaerocephalum (Wall, ex Meisn. ) Murata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sphaerocephalum Wall, ex Meisn. in Wall. (183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ersicaria sphaerocephala (Wall, ex Meisn. ) H. Gross (1913); P. microcephala var . sphaerocephala (Wall. ) Hara (1971).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花 序梗具 腺毛, 花被淡 红色。 产 永善、 德饮、 维西、 福贡、 碧江、 鹤庆、 泸水、 漾濞、 景东; 生 于海拔 1000 — 3600 米的 草坡、 林下、 林缘、 溪边 等处。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湖北、 四川、 西藏。 印度、 尼泊尔 也有。 30. 球序蓼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1: 6 菱叶 拔毒散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wallichii Meisn. (1826)*; in Wall. (1932); in DC. (1857); Hook. f. (1886); Diels (1912);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microcephala (D. Don) H. Gross var. •wallichii (Meisn. ) Hara (1966);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茎 细弱, 近 直立或 上升, 具 纵棱, 无毛, 基 部的节 
330  云南 植物志  部 生根。 叶片宽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心形, 长 3—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边缘全 缘, 具短 缘毛; 叶柄 无翅, 长 1 一 1.5 厘米, 下部叶 叶柄的 基部具 叶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疏生 柔毛, 长 6 — 8 毫米, 被 柔毛, 顶端 截形, 具短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 5 — 8 毫米, 通常 成对, 稀 单生, 花序梗 无毛; 苞片 卵形, 顶 端钝, 无毛;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白色; 雄 蕊通常 8,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卵 形, 具 3 棱, 黑色, 密生 小点, 无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花期 4 一 8 月, 果期 5 — 9 月。 产 贡山、 碧江、 漾濞、 景东、 孟连; 生 于海拔 1900 — 3400 米 的山坡 林缘、 阔叶林 下、 山 谷路边 等处。 分布于 西藏。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31. 矮蓼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humile Meisn. in Wall. (1832); in DC. (1857); Hook. f. (1886); Gage (1903); Diels (1912);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humilis (Meisn. ) Hara (1978).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茎 细弱, 外倾, 分枝, 茎、 枝 疏被长 腺毛。 叶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沿叶 柄下延 成翅, 长 5 — 12 毫米, 宽 3~6 毫米, 两面疏 被长 腺毛, 边缘 全缘, 疏生腺 毛状长 缘毛;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疏生长 腺毛, 边 缘无缘 毛。 花序 头状, 较小, 直径 3 — 5 毫米, 顶生, 花序梗 细长, 疏生长 腺毛; 苞片 宽披针 形, 顶端 急尖, 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边缘 膜质, 无缘毛 ,每 苞内具 1 花; 花 被长约 1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先 端尖, 淡 红色; 雄蕊 5 — 6; 花柱 2,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近 圆形, 双凸 镜状, 黑色, 密生深 凹坑, 直径约 1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会泽、 文山、 景东; 生 于海拔 2312 — 3450 米的 草地、 石边。 印度、 尼 泊尔、 锡 金 也有。 32. 尼 泊尔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鉴) 图版 92: "1—3 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 (1826)* ; in Wall. (1832); in DC. (1857); Hook. f. (1886); Gage (1903); Levi. (1910);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Steward (1930); Kung (1936)* ;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ersicaria nepalensis ( Meisn. ) H. Gross. ( 1913 ) ; Kitag. ( 1939 ) ; Haraldson (1978) ; Griers. et Long (1983) ; Polygonum punctatum Buch. -Ham. ex D. Don (1825) non Ell. (1817) rec Rafin. (182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P. alatum Buch. -Ham. exD. Don (1825), pro syn. ; Hook. f. ( 1886); Forb. et Hemsl. (1891); Diels (1912); Lingelsh. in Fedde (1922);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茎 直立或 斜上, 自 基部多 分枝, 无毛 或在节 部疏生 腺毛, 茎下 部叶片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沿叶 柄下延 成翅, 两 面无毛 或疏被 刺毛, 疏生黄 色透明 腺点, 茎 上部叶 较小, 叶 柄 短或近 无柄, 基部 扩展, 抱茎; 托叶鞘 筒状, 长 5 — 10 毫米, 膜质, 淡 褐色, 顶端斜 
蓼 科  331  图版 92 1—3. 尼 泊尔蓼 Polygonum nepalense Meian. . 1. 花 序枝, 2. 叶形 及叶背 腺点, 3. 花 解剖; 4—5. 小叶蓼 P. deli- catulum Meisn. , 4. 全 植株, 5. 花 解剖; 6 一 7. 挂, g 赛 P. gtaciale (Meisn. ) Hook. f. var. przewaiskii (Skvorts. et Borod) A. J. Li, 6. 剥去 外花被 的果, 7. 包有 外花被 的果; 8 — 9. 冰川蓼 P. glaciale (Meisn. ) Hook. f. 8. 植 株, 9. 果。 (杨建 昆绘) 
332  云南 植物志  截形, 无 缘毛, 基部具 刺毛。 花序 头状, 顶生或 腋生, 基 部常具 1 叶状总 苞片, 花序梗 细长, 上部具 腺毛; 苞片 卵状椭 圆形, 通常 无毛, 边缘 膜质, 每 苞内具 1 花; 花 梗比苞 片短; 花被长 2 — 3 毫米, 通常 4 裂,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圆钝, 淡紫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5-6, 与 花被近 等长, 花药暗 紫色; 花柱 2, 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双凸 镜状, 长 2 — 2. 5 毫米, 黑色, 密生 凹坑, 无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 — 12 月, 果期 4 一 12 月 。 分 布几遍 全省, 产于 镇雄、 德钦、 中甸、 贡山 、 维西、 丽江、 福贡、 兰坪、 剑川、 鹤庆、 垆水、 漾濞、 大理 、 南涧、 会泽、 宜良、 禄劝、 大姚、 富民、 昆明、 楚雄、 双 柏、 澄江、 峨山 、 砚山、 绿春、 蒙自、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金平 、 景 东、 孟连、 勐海、 腾冲、 昌宁、 龙陵、 雜西、 凤庆、 临沧 、 耿马、 双江、 沧源; 生于 海拔 600 — 4100 米的 草坡、 林下、 灌丛、 河边、 沼泽 地边、 山谷、 林缘、 石边 等处。 除 新疆 外的全 国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俄罗斯 (远东 )、 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印 度、 尼 泊尔、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及非洲 也有。 33. 冰川寥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glaciale (Meisn. ) Hook, f . (1886)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1938);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8). P . perforatum y glaciale Meisn. in DC. (1856); Persicaria glacialis (Meisn.) Hara (1966), (1978). 33a. 冰川蓼 (原 变种) 图版 92: 8—9 var. glaciale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茎 细弱, 自基部 分枝, 分枝 极多, 无毛; 铺散。 叶片卵 形或宽 卵形, 先端尖 或钝。 基 部近截 形或宽 楔形, 有时沿 叶柄微 下延, 长 0.8 — 2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无毛, 侧脉不 明显; 叶柄 与叶片 近等长 或比叶 片长, 上 部具狭 翅; 托叶鞘 膜质, 具数 条脉, 无毛, 顶端 截形, 稀 2 裂。 花序 头状, 较小, 直径 5 — 6 毫米, 顶生或 腋生, 无叶状 总苞; 花序梗 上部具 腺毛; 苞片 草质, 卵 形或宽 卵形, 顶端 尖, 边缘 膜质, 背部 绿色, 具 稀疏的 腺毛或 无毛; 花被 5 深裂, 裂片 大小近 相等, 白色 或淡 红色; 雄蕊 5,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无光泽 ,被颗 粒状小 点, 长约 1 一 1.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_10 月, 果期 7— 10 月。 产 会泽、 德欽、 丽江、 富民; 生 于海拔 2350 — 4000 米 的山坡 林下、 山 坡草地 等处。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尼 泊尔、 印度、 阿富汗 也有。 33b. 法点蓼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2: 6-7 var. przewalskii (Skvorts. et Borod. ) A. J. Li (1998) P. przexvalskii Skvorts. et Borod. (1989).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叶片 基部具 1 对 裂片稀 全缘; 瘦果 扁平, 双 凸或具 3 棱, 长 1.8 — 2 毫米, 密被 凹坑; 植株高 15 — 25 厘米。 产 镇雄、 德钦、 鹤庆、 江川、 峨山、 勐海、 腾冲、 凤庆; 生 于海拔 1100 — 3350 米 的 荒坡、 林下、 沼泽 地边、 路边。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m 科  333  34. 小叶蓼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92: 4—5 Polygonum delicatulum Meisn. in DC. (1856); Hook. f. (1886); Gage (1903); Dunn (1911); Diels(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Koenigia delicatula ( Meisn. ) Hara (1966); Haraldson ( 1978) ; Griers. et Long (1983);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8 — 15 厘米。 茎 直立, 细弱, 丛生, 无毛, 具 纵棱。 叶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缘 全缘, 无 缘毛; 叶 柄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黄 褐色,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顶端 2 裂。 花序 头状, 较小, 腋生, 无花 序梗; 苞片 膜质, 卵形; 花 梗短, 顶部有 关节; 花 被长约 1.5 毫米, 5 深裂, 白色, 内面 3 个裂片 较大, 宽 卵形, 先端 急尖, 外面 2 个 较小, 先端圆 钝; 能 育雄蕊 3; 花柱 3, 长约 0.3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卵形, 具 3 锐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比 宿存花 被长。 花期 3 — 11 月,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会泽、 德欽、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水、 大理; 生 于海拔 2600 — 45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沼泽 草甸、 山 坡、' 山谷、 乱石滩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巴基 斯坦、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35. 细茎蓼 (西 藏植 物志) Polygonum filicaule Wall, ex Meisn. in Wall. ( 1832); Hook. f. (1886); Gage (1903);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 国 植物志 (1998). Koenigia nepalensis D. Don (1825) non est 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 ;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Polygonum radicans Hemsl. (1891); Diels (1912).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 细弱, 外倾或 仰卧, 丛生, 多 分枝, 具 纵棱, 疏 生糙 伏毛, 节 部具倒 生毛。 叶片 卵形或 披针状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1 一 3 厘 米, 宽 0.5—1 厘米,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两 面具糙 伏毛, 有时 较密, 叶柄长 2 — 5 毫 米, 具糙 伏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具糙 伏毛, 开裂, 有 缘毛。 花序 头状, 腋 生或顶 生, 花序 梗具糙 伏毛; 苞片 膜质, 长 卵形,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 梗长约 1 毫米, 顶部 有 关节; 花被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内面 3 个裂片 长长约 1.5 毫米, 外 面 2 片 较小; 雄蕊 3 — 4, 药药 紫色; 花柱 3, 较短, 柱头 头状。 瘦果椭 圆形, 具 3 棱, 顶 端尖, 黄 褐色, 微有 光泽, 长约 2 毫米, 稍突出 于花被 之外。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7—10 月 。 产 会泽、 德铁、 中甸、 贡山、 维西、 福贡、 碧江、 鹤庆、 '庐 水、 澄江; 生 于海拔 2800 — 4500 米 的高山 草地、 高 山沼泽 草甸、 乱石滩 溪边、 林缘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 藏、 及台 湾高山 地区。 印度西 北部、 巴基 斯坦、 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36. 蓝药蓼 (西 藏植 物志) 兰蕊 冰岛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cyanandrum Diels (1912)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334  云南 植物志  Koenigia cyananda (Diels) Meisicek et Sojak (1973) ; Haraldson (1.978);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茎 直立或 外倾, 细弱, 具细 纵棱, 自基部 分枝。 叶 片 纸质, 卵 形或长 卵形, 先 端尖, 基部近 截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5 — 10 毫米, 两面疏 生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 全缘, 疏生 柔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松 散, 棕褐色 ,疏生 柔毛, 基 部的毛 较密, 顶部 开裂, 无 缘毛。 花序 头状, 直径 5~6 毫 米, 顶生或 腋生; 苞片 膜质, 长 卵形; 花 被长约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 倒卵形 或椭圆 形, 白 色或淡 绿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 蓝色, 花柱 3,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卵 形, 具 3 棱, 褐色, 无 光泽, 长约 2 毫米, 比宿 存花被 稍长。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6—10 月 。 产 会泽、 德饮、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福贡、 碧江、 水; 生 于海拔 2800 — 4200 米的 草坡、 高 山沼泽 草甸、 林中 湿地、 林下、 山 坡石缝 等处。 分布于 青海、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7. 珠芽 支柱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3: 1-2 Polygonum suffultoides A. J. Li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6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近念 珠状, 直径约 1 厘米, 黑 褐色。 莲 直立, 不 分枝, 1 一 3 条自 根状茎 发出。 基生叶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3 — 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 疏生短 柔毛, 边缘 全缘; 叶柄长 4 一 12 厘米; 茎生叶 叶片长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具 短柄, 最上 部的叶 无柄, 抱茎, 有时 叶腋生 珠芽;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褐色, 长 1.5 — 2. 5 厘 米, 顶端 偏斜, 开裂, 无 缘毛。 总状花 序呈短 穗状, 长 2 — 5 厘米, 顶生, 细弱, 稀疏, 下部生 珠芽; 苞片 膜质, 褐色, 长 卵形, 顶端长 渐尖, 长 2. 5 — 3 毫米,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比苞 片短; 花 被长约 2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白色 或淡 红色; 雄蕊 8, 与 花被近 等长; 子房 卵形, 具 3 棱; 花柱 3, 基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花果期 3 — 10 月 。 云南特 有种。 产于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450 — 4500 米的草 坡、 山坡 林下、 高山 草甸、 开 阔山坡 等处。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飮。 38. 珠芽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Polygonum vivipanim L. (1753); Meisn (1828)*; in DC. ( 1857); Hook. f. (1886); Franch. (1888);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Bistorta vivipara (L. ) S. F. Gray. (1821); Grene ex H. Gross ( 1913) ; Griers. et Long (1983). 38a. 珠芽蓼 (原 变种) var. vivipanim 多年生 草本, 高 15~6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弯曲, 黑 褐色, 直径 1 一 2 厘米。 茎 直立, 不 分枝, 通常 2 — 4 条自 根状茎 发出。 基生叶 叶片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尖 或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两面 无毛, 边 缘脉端 增厚。 
蓼 科  335  图 1 一 2. 珠 芽支柱 15 Polygonum suffultoides A. J. Li, Sam. , 叶及托 叶销; 4—5. 大海蓼 P. milletii  版 93 1. 带 花序的 植株, 2. 珠芽; 3. 翅柄萝 P. sinomontanum (Levi.) Levi. , 4. 基 生叶, 5. 托 叶销。 (肖 溶绘) 
336  云南 植物志  外卷, 具长 叶柄; 茎生 叶叶片 较小, 披 针形, 近 无柄; 托叶销 膜质, 筒状,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偏斜, 开裂,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顶生, 紧密, 下部生 珠芽; 苞片膜 质, 卵形,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梗 细弱;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花丝不 等长;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深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2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1 月,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彝良、 镇雄、 巧家、 会泽、 沾益、 德钦、 中甸、 贡山、 宁范、 维西、 丽江、 福 贡、 碧江、 兰评、 漾濞、 大理、 禄劝、 峨山、 蒙自、 保山、 腾冲、 临沧、 双江 ; 生于 海拔 650 — 4500 米的 草地、 山坡、 林下、 溪边、 沼 泽地、 灌丛 等处。 东北、 华北、 河 南、 西北及 西南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蒙古、 高 加索、 哈萨克 斯坦、 印度、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根状茎 人药, 清热 解毒, 止血 散瘀。 38b. 细叶 珠芽蓼 (变种 ) var. angustum A. J. Li (1991). P. tenuifolium Kung (1935) , non Steph. ex Ledeb. (1850) nom. illegit.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P. viviparum L. var. tenuifolium (Kung) Y. L. Liu (1987) nom. illegit.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叶片 线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2"0.3 厘米。 产 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米 的山谷 草坡。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南部、 青海、 四川。 39. 翅柄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3: 3 滇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称) 石风丹 (植 物名实 图考) Polygonum sinomontanu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bistorta auct. non L. : Steward (1930) , quoad syn. P. sinomontanum Sam.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黑 褐色, 长可达 12 厘米, 直径 1 一 3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 数条, 不 分枝, 有 时下部 分枝, 无毛。 基 部叶近 革质, 宽披 针形, 或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截形, 沿叶柄 下延成 狭翅, 长 6 — 1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面 有时沿 叶脉具 柔毛, 两 面叶脉 明显, 边 缘叶脉 增厚, 外卷; 叶柄长 4 一 14 厘米, 具 狭翅; 茎生 叶叶片 5—7, 披 针形, 较小, 具 短柄, 最上 部的叶 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全部为 褐色, 长 3 — 6 厘米, 顶端 偏斜, 开裂至 基部,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顶生, 长 2~6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苞片 膜质, 卵 状披针 形, 顶端 渐尖, 长 3 — 4 毫米,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长 4 一 5 毫米; 花被长 3 —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长;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宽椭 圆形, 具 3 棱, 褐色, 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 — 12 月, 果期 6 — 12 月 。 产 德欽、 中甸、 维西、 丽江、 福贡、 鹤庆、 洱源、 泸水、 大理、 宾川 ; 生 于海拔 2450 — 3800 米的 草坡、 林下、 石 地草丛 等处。 分布 于四川 (会理 )、 西藏。 模式 标本采 自 洱源。 
蓼 科  337  40. 大海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3: 4—5 大 海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milletii ( Levi. ) Levi, in syn (191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Steward (1930); Uuener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Bistorta milletii Levi. (1913)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弯曲, 黑 褐色, 直径 1.5 — 2 厘米。 茎 直立, 不 分枝, 无毛, 通常 2 — 3 条, 自 根状茎 发出。 基 生叶近 革质, 披 针形或 长披针 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沿叶柄 下延成 狭翅, 长 10 — 2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边缘 全缘, 脉端 增厚, 外卷,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中脉 粗壮; 叶 柄长达 12 厘米; 茎生叶 3 — 4 枚, 披 针形, 较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托叶销 膜质, 筒 状,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顶端 偏斜, 开裂至 中部,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4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顶生, 紧密; 苞片 膜质, 卵状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褐色, 长 3 — 4 毫米; 花梗 细弱, 长 4~6 毫米, 比花 被长;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 椭 圆形, 先 端钝, 紫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长, 雄蕊黑 紫色;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 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褐色, 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11 月, 果期 7— 11 月。 产 会泽、 中甸、 贡山、 丽江、 泸水、 峨山、 景东、 酪西、 临沧、 双江; 生 于海拔 1200 — 4000 米的 草地、 路边、 干 山坡、 沼 泽草甸 等处。 分布于 四川及 陕西西 南部。 印 度 北部、 尼泊尔 及不丹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东川与 会泽交 界处的 大海。 41. 支柱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心 叶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 (1876); Diels (1912); Samuelsson (1927); Steward (1930) ;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 constans Cumm. (1896); P. marretii Levi, in Fedde (1916) ; P. suffultum Maxim, var. rufescens Franch. ( 1888 )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olygonum limprichtii Lingelsh. in Fedde (1922); Bistorta constans (Cumm. ) V. Petr. ( 1928) ; B. franchetiana V. Petr. ( 1928) ; B. majan- themi folium V. Petr. (1928) ; B. suffulta (Maxim. ) Greene ex H. Gross (1913) ; . 41a. 支柱寥 (原 变种) 图版 94: 1—2 var. suffultum 多年生 草本, 高 10~4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通 常呈念 珠状, 黑 褐色, 茎直 立或斜 上, 细弱, 上部分 枝或不 分枝, 通常 数条自 根状茎 发出, 基生叶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先 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全缘, 疏生短 缘毛, 两面无 毛或 疏生短 柔毛,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茎生 叶叶片 卵形, 较小, 具 短柄, 最上部 的叶无 柄, 抱茎;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褐色, 长 2 — 4 厘米; 顶端 偏斜, 开裂,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1 一 2 厘米, 紧密, 顶生或 腋生, 苞片 膜质, 长 卵形, 顶端 渐尖, 长约 3 毫米,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梗 细弱, 长 2 — 2. 5 毫米, 雄蕊 8, 比花 被长; 花柱 3, 
33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4 1—2. 支柱蓼 Polygonum suffultum Maxim, var. suffultum, 1. 植株 外形' 2. 根 状茎' 3 — 4. 大理蓼 P. subs- caposum Diels, 3. 叶 (示叶 形及叶 背黄絨 毛), 4. 花 解剖; 5~"6. 匐枝蓼 P. emodi Meisn, 5. 植株' 6. 叶。 (杨建 昆绘) 
蓼 科  339  基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 果宽椭 圆形, 具 3 锐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3. 5 — 4 毫米, 稍长 于宿存 花被。 花期 5 — 11 月, 果期 5 — U 月。 产 德铁、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澄江 ; 生 于海拔 2540 — 4200 米 的 草坡、 山谷、 林下、 林缘、 沟 边等阴 湿处。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日本、 朝鲜 也有。 根状茎 入药, 活血 止痛, 散瘀 消肿。 41b. 细穗 支柱蓼 (变种 ) var. pergracile (Hemsl.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秦 岭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pergracile Hemsl. ( 1891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Bistorta pergracile (Hemsl. ) H. Gross (1915); B. Pseudosuffulta V. Petrov (1928).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花序 稀疏, 细弱, 下部 间断。 产 德饮、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大理、 彝良、 永善、 寻甸、 昆明; 生于 海拔 2540 — 4200 米的 草坡、 山谷、 林缘、 林 下等阴 湿处。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浙江、 安徽、 湖北、 四川、 贵州及 西藏。 42. 抱茎夢 (西 藏植 物志) ' . 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1825); Lindl. ( 1834) ; Meisn. in DC. (1857); Hook. f. in Curtis (1880)*; Hook. f. (1886);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 . speciosum Meisn. (1826); P. amplexicaule D. Don var. speciosum (Meisn. ) Hook. f. (188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istorta amplexicaulis (D. Don) Greene (1904); H. Gross (1913); Griers. et Long (1983). 42a. 抱茎蓼 (原 变种) var. amplexicaule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6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紫 褐色, 长可达 15 厘米。 茎直 立, 粗壮, 分枝, 通常 数朵。 基生叶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边缘 脉端微 增厚, 稍 外卷,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有 时沿叶 脉具短 柔毛, 叶柄 比叶片 长或近 等长; 茎 生叶长 卵形, 较小, 具 短柄, 上部叶 近 无柄或 抱茎;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褐色, 长 2 — 4 厘米, 开裂至 基部,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4 厘米, 紧密, 顶生或 腋生, 直径 1 一 1.3 厘米; 苞片 膜质, 卵圆 形, 褐色, 每苞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长; 花被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深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雄蕊 8; 花柱 3, 离生, 柱头 头状。 瘦果椭 圆形, 两端 尖,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4 一 5 毫米, 稍突 出花被 之外。 花期 7 — 11 月, 果期 7— 11 月。 产 德铁、 中甸、 维西、 丽江、 碧江、 漾濞、 大理、 澄江、 峨山; 生 于海拔 1300— 4000 米的 草坡、 林中、 灌丛、 沟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湖北。 尼 泊尔、 印度、 不 丹、 巴 基斯坦 也有。 
340  云南 植物志  根 状茎供 药用, 顺气 解痉、 散瘀 止血。 42b. 中华 抱茎蓼 (变种 ) var. sinense Forb. et Hemsl. ex Steward (1930);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amplexicaule var. sinense Oliv. (1743) ; (1887 ― 8) ex Forb et Hemsl. (1891), nom. iUegit.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花序 稀疏, 裂 片狭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 米。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碧江、 洱源、 漾濞、 禄劝、 澄江; 生 于海拔 1700 — 3800 米的 林下、 灌丛。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湖北、 湖南、 四川。 根状茎 用途与 原变种 相同。 43. 长梗蓼 (西 藏植 物志) 美 穗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griffithii Hook. f. (1886) ; Balf. in Curtis' s (1977); 西藏 植物志 (1983) *. P. calostachyum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Bistorta griffithii Griers. (1982);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4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黑 褐色, 直径 1.5 — 3 厘米, 长 可达 20 厘米。 茎 直立, 1 一 2 条自 根状茎 发出, 粗壮, 不 分枝, 无毛。 基生叶 叶片革 质, 椭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叶脉 增厚, 外卷, 上面 无毛, 有 光泽, 下 面中脉 突出, 侧脉 明显, 具黄 褐色柔 毛稀无 毛; 叶柄 粗壮, 长 6 — 10 厘米; 茎生叶 较小, 卵状椭 圆形, 具 短柄, 最 上部的 叶近无 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3~6 厘米, 无毛, 顶端 偏斜,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3 — 5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疏松, 俯垂; 苞片 宽披针 形或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被长 5~6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紫 红色; 花梗 丝状, 长 1 一 1.2 厘米, 中部有 关节;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长椭 圆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4 一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 — 11 月, 果期 5— 11 月。 产 怒江、 德钦、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沪水 ; 生 于海拔 13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山谷、 石 山坡、 林下、 林缘 等处。 分布于 西藏。 不丹、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丽江。 44. IS] 穗蓼 (图鉴 ) Polygonum macrophyllum D. Don (1825)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 sphaerostachyum Meisn. (1826), in DC. (1857); Diels (1912); Lingelsh. (192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1930); 秦岭 植物志 (1974); Bistorta sphaerostachya (Meisn. ) Greene (1904); B . yunnanensis H. Gross ( 1913) ; B . macro- phylla (D. Don) Sojak (1974); Haraldson (1978); Griers. et Long (1983). 
赛 科  341  44a. 圆穗黎 (原 变种) var. macrophyllum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弯曲, 直径 1 一 2 厘米。 茎 直立, 不分 枝, 2 — 3 条自 根状茎 发出。 基 生叶叶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近 心形, 长 3 — 11 厘米,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有 时疏生 柔毛, 边 缘叶脉 增厚, 外 卷; 叶柄长 3 — 8 厘米; 茎生叶 较小, 狭披 针形或 线形,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顶端 偏斜, 开裂, 无 缘毛。 总状花 序呈短 穗状, 长 1.5 — 2.5 厘米, 直径 1 一 1.5 厘米, 顶生; 苞片 膜质, 卵形, 顶端 渐尖, 长 3 — 4 毫米, 每苞 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2. 5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红 色或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长, 花药黑 紫色; 花柱 3, 基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2.5—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1 一 11 月, 果期 2—11 月。 产 德饮、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鹤庆、 洱源、 禄劝、 巧家; 生 于海拔 2700— 4600 米的 草坡、 高山 草地、 石坡、 沼泽地 等处。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青海、 湖北、 四 川、 贵州和 西藏。 印度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44b. 狭叶 圆穗蓼 (变种 ) var. stenophyllum (Meisn. ) A. J. Li.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stenophyllum Meisn. (1826).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叶 片线或 线状披 针形, 宽 2 — 5 毫米。 产 德钦、 维西、 鹤庆;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四川、 西藏; 印 度北部 也有。 资料记 载云南 还产与 此变种 相近的 一种: 极小 珠芽蓼 Polygonum perpusillum Hook. f. (1885)*; (188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但笔者 检査了 云南的 标本未 见有完 全 符合原 始记载 "花被 4 裂" 的 标本。 45. 草血竭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鉴) 回 头草, 弓腰老 (滇) Polygonum paleaceum Wall, ex Hook. f. (1886);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 Mazz. (1929); Kai Larsen (1961);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98). Bistorta chinensis H. Gross (1913) ; B. Yunnanensis H. Gross (1913); Polygonum yunnanense (H. Gross. ) Levi, in syn. (1916) , non Levi. (1908) . 45a. 草血竭 (原 变种) var. paleaceum 多年生 草本, 高 40~60 厘米。 根状莲 肥厚, 弯曲, 直径 2 — 3 厘米, 黑 褐色。 茎直 立, 不 分枝, 无毛, 具细 条棱, 单生或 2 — 3。 基生 叶叶片 革质,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顶急 尖或微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近 圆形, 长 6 — 1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边缘 全缘, 脉 端 增厚, 微 外卷, 上面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5 — 15 厘米; 茎生 叶披针 形, 较小, 具 短柄, 最上部 的叶为 线形;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开 裂。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4 一 "6 厘米, 直径 0.8 — 1.2 厘米, 紧密; 苞片 膜质, 
342  云南 植物志  卵状披 针形, 顶端长 渐尖; 花梗 细弱, 长 4 一 5 毫米, 开展,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2 — 2.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8;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锐棱, 有 光泽, 长约 2.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11 月, 果期 3—11 月。 分 布几遍 全省, 产于 会泽、 富源、 嵩明、 罗平、 师宗、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剑川、 鹤庆、 永胜、 华坪、 漾濞、 大理、 宾川、 弥渡、 禄劝、 大姚、 武定、 昆 明、 楚雄、 澄江、 江川、 元江、 广南、 砚山、 石屏、 蒙自、 文山、 西畴、 景东、 孟连、 勐海、 凤庆、 双江 ; 生 于海拔 1350 — 4200 米的 草坡、 山谷、 沟边、 林中、 林缘、 林下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印 度东北 部喀西 山区、 泰 国北部 也有。 根 状茎供 药用, 有 止血、 止痛, 收敛 止汚之 功效。 45b. 毛叶 草血竭 (变种 ) var. pubifoliu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98).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片下面 疏生卷 曲的短 柔毛。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宁范、 维西、 丽江、 碧江、 剑川、 鹤庆、 永胜、 漾濞、 大 理、 宾川、 大姚、 姚安、 昆明、 澄江、 蒙自、 临沧; 生 于海拔 1500 — 3900 米的 草坡、 高山 草甸、 林下、 林缘、 河边、 路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北部。 46. 大理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4: 3—4 抽 茎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subscaposum Diels ( 1912 ) ; Steward ( 1930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taliense Lingelsh (1922); Bistorta subscaposum (Diels) V. Petr. (1928)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黑 褐色, 直径 2 — 3 厘米; 茎 直立, 通 常 2 — 3, 无毛。 基生 叶叶片 革质, 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4"6 厘米, 上面 粗糙, 无毛, 下面被 黄褐色 绒毛, 边缘叶 脉脉端 增厚, 外卷, 中脉 粗壮, 无毛, 侧脉 细弱; 叶柄 粗壮, 无毛, 长 4~6 厘米; 茎生叶 2 — 3, 较 小, 宽披 针形, 具 短柄, 上 部的叶 线形, 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长 5 — 8 厘米, 开裂, 无 缘毛。 苞片 膜质, 卵形, 褐色, 顶端 渐尖, 长 3 — 4 毫 米; 花梗长 5~6 毫米, 顶端有 关节。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3 厘米, 直径 1.2 — 1.5 厘米, 紧密,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 片狭椭 圆形, 红色, 雄 蕊 8, 比花 被长; 花柱 3, 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卵形, 具 3 锐棱, 褐色, 有光 泽, 长 2. 5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 — 8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3300 — 3500 米 的冷杉 林下。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47. 革叶蓼 (中 国植 物志) 革 叶拳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coriaceii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Steward ( 1930) ; Kung (193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蓼 科  343  P. sphaerostachyu m auct. non Meisn. : Diels ( 1912)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弯曲, 黑 褐色。 茎 直立, 1 一 2 条自根 状茎 发出。 不 分枝, 无毛。 基生 叶叶片 革质, 卵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急 尖或稍 钝, 基部截 形或浅 心形, 长 4 一 14 厘米, 宽 2 — 4. 5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 面有时 疏生柔 毛, 叶脉 明显, 边 缘叶脉 增厚, 外卷, 叶柄长 3 — 8 厘米; 茎生叶 2 — 3, 较小, 叶柄 短;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4 一 5 厘米, 下部 绿色, 上部 褐色, 顶端 偏斜, 开裂, 无缘 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4 一 5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顶生 紧密; 苞片 膜质, 卵形, 顶端 渐尖, 长 3 — 4 毫米; 花梗 细弱, 长 4 一 5 毫米, 比苞 片长, 无 关节, 花被长 4 一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紫 红色; 雄蕊 8, 花药蓝 黑色,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11 月, 果期 7— 11 月。 产 德钦、 中甸、 宁范、 维西、 丽江、 碧江; 生 于海拔 2800 — 4000 米的 疏林流 石滩、 高山 草地、 山坡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8. 甸枝蓼 (西 藏植 物志) 竹 叶舒筋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emodi Meisn. in Wall. (1832)* ; Hook. f.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 Mazz. (1929); Steward (1930);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r. Bistorta emodi (Meisn. ) V. Petr. (1928). 48a. 甸枝蓼 (原 变种) 图版 9 4 : 5—6 var. emodi 小 灌木, 高 10 — 15 厘米, 老枝 匍匐, 多 分枝, 簇生, 树皮黑 褐色, 自节部 生根, 小枝 直立, 不 分枝。 叶 片狭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0.3"0.6 厘米, 边 缘强烈 外卷, 上面 绿色, 中脉 粗壮, 微 下陷, 侧脉 明显, 呈 羽状, 下面灰 绿色, 中脉突 出, 叶 片比节 间长, 下部叶 密集;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2 — 3 厘米。 顶端 急尖, 开裂,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4 厘米, 顶生, 稀疏, 苞片 膜质, 卵形, 顶端 渐尖, 褐色, 每 苞内具 1 一 2 花;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宽 椭 圆形, 紫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 — 11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 丽江、 沪水、 大理、 禄劝、 大姚、 澄江、 景东; 生 于海拔 1300 — 3660 米的 草坡、 路边、 山谷、 悬崖、 草丛 等处。 分布于 西藏。 印度西 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48b. 宽叶 旬 枝蓼 悬垂竹 叶舒筋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dependens Diels (1912)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zigzag Levi, et Van. (1908); Bistorta emodi (Meisn. ) V. Petr. var. depen- dens (Diels) V. Petr. (1928).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植株 较大, 高 15 — 25 厘米; 叶 片宽披 针形, 宽 4 一 15 
344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托 叶鞘长 3 — 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4 一 6 厘米。 产 德钦、 丽江、 永胜、 泸水、 大理、 禄劝、 富民、 澄江; 生 于海拔 2500 — 3660 米 的 草坡、 山谷、 林下、 路 边等背 阴处。 分 布于四 川及西 藏东部 (察隅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9. 两栖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版 95: 1—3 Polygonum amphibium L. ( 1753); Meisn. in DC. (1858); Hook. f.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amphibium L. var. terrestre Leyss. (1761) ; 东北草 植物志 (1959) ; Persicaria amphibia (L. ) S. F. Gray (1821); Griers. et Lo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生于水 中者: 茎 漂浮, 无毛, 节 部生不 定根。 叶 片长圆 形或椭 圆形, 先 端钝或 微尖, 基部近 心形, 浮于 水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无 缘毛; 叶柄长 0.5 — 3 厘米, 自 托叶鞘 近中部 发出; 托 叶鞘薄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截形, 无 缘毛; 生于陆 地者: 茎 直立, 不分 枝或自 基部分 枝, 高 40~60 厘米,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近 圆形, 长 6 — 14 厘 米, 宽 1.5 — 2 厘米, 两面 被短硬 伏毛, 全缘, 具 缘毛; 叶柄 3 — 5 毫米, 自托叶 鞘中部 发出;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5 — 2 厘米。 疏生长 硬毛, 先端 截形, 具短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4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苞 片宽漏 斗状, 具 2 — 3 花; 花被长 3 — 4 毫 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 蕊通常 5, 比花 被短; 花柱 2, 比花被 长, 柱头 头状。 瘦果近 圆形, 双凸 镜状, 黑色, 有 光泽, 直径 2. 5 — 3 毫米, 包 于宿存 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0 月, 果期 4 一 10 月。 产 丽江、 剑川、 洱源、 昆明 ; 生 于海拔 1900 — 2690 米的 山谷、 滩地、 浅 水中。 分 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东、 华中和 西南。 亚洲、 欧洲 和北美 也有。 50. 蚕茧草 (本草 拾遗) 图版 95: 4 — 6 Polygonum japonicum Meisn. in DC. (1856); Franch. (1884);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Kung (1935)* ; 湖北 植物志 (1974);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macranthum Meisn. (1856) ; P. myosurus P>anch. (1888); Persicaria japonica (Meisn. ) Gross ex Nakai (1914)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茎 直立, 节部 膨大, 淡 红色, 无毛有 时 具稀疏 的短硬 伏毛。 叶 片近薄 革质,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坚硬, 长 7 — 1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全缘, 两面疏 生短硬 伏毛, 中 脉上毛 较密, 边缘 具刺状 缘毛; 叶 柄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5 — 2 厘米, 具硬 伏毛, 先端 截形, 缘毛长 1 一 1.2 厘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6—12 厘米, 顶生, 通常 数个再 集成圆 锥状; 苞片 漏 斗状, 绿色, 上部淡 红色, 具 缘毛, 每 苞内具 3""6 花; 花梗长 2. 5 — 3 毫米, 花单 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雄蕊 8, 雄 蕊比花 被长, 雌花: 花柱 2 — 3, 中下部 合生, 花柱比 花 被长。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或双凸 镜状, 黑色, 有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C 花期 3— 11 月, 果期 3— 11 月。 
蓼  科  345  图版 95 1一3.两栖蓼1^017801^«11311^)1111);101111.,1.浮于水面的叶及托叶销' 2. 陆生 叶及托 叶销' 3. 果; 4"6. 蚕苗蓼 P. japonicum Meisn. , 4. 花 序枝, 5. 雄花, 6. 雌花; 7~9. 毛萝 P. barbatum L. ' 7. 叶及托 叶销' 8. 花' 9. 花 展开。 (肖 溶绘) 
346  云南 植物志  产 盐津、 贡山、 鹤庆、 漾濞、 大理、 禄劝、 昆明、 安宁、 元江、 砚山、 蒙自、 景 东、 勐海、 勐腊; 生 于海拔 550 — 1820 米的 草地、 沟边、 路边、 林中、 水边 等处。 分布 于 山东、 河南、 陕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 西藏。 朝鲜、 日本 也有。 全草供 药用, 有 散寒、 活血、 止铜之 功效。 51. 毛蓼 (广州 植物植 物志) 图版 95: 7—9 Polygonum barbatum L. ( 1753); Meisn. inDC. ( 1857); Hook. f. (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barbata (L. ) Hara (1966).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90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茎 直立, 粗壮, 具 柔毛, 不分 枝或上 部 分枝。 叶 片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 楔形, 边缘具 缘毛, 两面 疏被短 柔毛, 下 面沿中 脉具长 柔毛; 叶柄长 5 — 8 毫米, 密 生长 柔毛; 托叶鞘 筒状, 长 1.5 — 2 厘米, 密被 长柔毛 及波纹 状弯曲 的长硬 伏毛, 先端 截形, 缘毛 粗壮, 长 1.5 — 2 厚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4 一 8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紧 密, 直立, 通 常数个 组成圆 锥状, 稀 单生; 苞片漏 斗状, 无毛, 边 缘具粗 缘毛, 每苞内 具 3 — 5 花, 花 梗短; 花被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绿色; 雄蕊 5-8;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有 光泽, 长 1.5 — 2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10 月 , 果期 4 一 11 月 。 产 福贡、 鹤庆、 漾濞、 宾川、 禄劝、 澄江、 富宁、 砚山、 元阳、 绿春、 蒙自、 西 畴、 金平、 景东、 思茅、 孟连、 景洪、 勐海、 勐腊、 双江; 生 于海拔 380 — 1750 米的山 谷、 河边、 沼泽地 边等潮 湿地。 分布于 江西、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印度、 缅甸、 菲律宾 也有。 52. 香蓼 (植 物学大 辞典) 粘毛麥 (图鉴 ) Polygonum viscosum Buch. -Ham. ex D. Don (1825); Meisn. in DC. (1857);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viscosa (Buch. -Ham. ) H. Gross ex Nakai (1914), (1926); Hara (1971); Polygonum kukenthalii Levi, in syn. (1916) .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90 厘米, 植株具 香味。 茎 直立或 上升, 多 分枝, 密被 开展的 长糙 硬毛及 腺毛。 叶片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叶 脉上毛 较密, 边缘 全缘, 密生短 缘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1.2 厘米, 密 生短腺 毛及长 硬毛, 先端 截形, 具长缘 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4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 紧密, 通常 数个再 组成圆 锥状, 花 序梗密 被开展 的长糙 硬毛及 腺毛; 苞片漏 斗状, 具长糙 硬毛及 腺毛, 近缘疏 生长缘 毛, 每 苞内具 3 — 5 花; 花 梗比苞 片长; 花 被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2.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11 月, 果期 5 — 11 月。 
藜 科  347  产 维西、 丽江、 金平、 思茅、 勐腊、 腾冲 、 临沧 ; 生 于海拔 650 — 2300 米的 山谷、 溪边、 水 边等潮 湿处。 分布于 东北、 陕西、 河南、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贵州。 朝 鲜、 日本、 印度、 俄 罗斯远 东地区 也有。 53. 春蓼 (中 国植 物志) 桃叶夢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Polygonum persicaria L. (1753);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台湾 植物志 (二版 )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 dolichopodum Ohwi (1925); P. persicaria L. f. latifoLium Li et Chang 东;] 匕草 本 植物志 (1959); P. persicaria L. f. hamile Li et Chang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分 枝或不 分枝, 疏生柔 毛或近 无毛。 叶 片披针 形或椭 圆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两面疏 生短硬 伏毛, 下面中 脉上毛 较密, 上面 近中部 有时具 黑褐色 斑点, 边缘 具粗缘 毛; 叶柄长 5 — 8 毫米, 被硬 伏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2 厘米, 疏生 柔毛, 先端 截形, 缘毛长 1 一 3 毫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顶生或 腋生, 较 紧密, 通常 数个再 集成圆 锥状, 花 序梗具 腺毛或 无毛; 苞片漏 斗状, 紫 红色, 具 缘毛, 每 苞内含 5 — 7 花; 花梗 长 2. 5 — 3 毫米, 花被长 2~6 毫米, 通常 5 深裂, 紫 红色, 长 2.5 — 3 毫米, 脉 明显; 雄蕊 6 — 7; 花柱 2, 偶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近 圆形或 卵形, 双凸 镜状, 稀具 3 棱, 长 2 — 2. 5 毫米, 黑 褐色, 平滑, 有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 — 9 月, 果期 5 — 9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镇雄、 丽江 ; 生 于海拔 1850 — 2700 米的 湖边、 沼泽地 等处。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华中、 台湾、 广西、 四川、 贵州。 欧洲、 非洲 及北美 也有。 54. 酸 模叶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大马麥 (植 物学大 辞典, 海南 植物志 ), 马麥 (图鉴 )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1753); Steward (193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种 子植物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 nodosum Pers. (1805); Meisn. (1857) in DC. ; 秦岭 植物志 (1974); Persi- caria Lapathi folia (L. ) S. F. Gray (1821); P. lapathifolium L. var. nodosum (Pers. ) Regel. (1869); Hook. f. (1888); Diels (1912); P. vaniotiana Levi, in Fedde (1913); Polygonum vaniotianum (Levi. ) Levi, in syn. ( 1916) . 54a. 酸 模叶蓼 (原 变种) var. lapathifolium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90 厘米。 茎 直立, 具 分枝, 无毛, 节部 膨大。 叶片披 针形或 宽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上面 绿色, 常 有一 个大的 黑褐色 新月形 斑点, 沿中脉 被短硬 伏毛, 全缘, 边 缘具粗 缘毛; 叶 柄短, 具 短硬 伏毛, 托叶销 筒状, 长 1.5 — 3 厘米, 膜质, 淡 褐色, 无毛, 具多 数脉, 先端 截形, 无 缘毛, 稀具短 缘毛。 紧密乌 黑茎。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顶生或 腋生, ^ 直立, 花 紧密, 通常 由数个 花穗再 组成圆 锥状, 花 序梗被 腺体; 苞片漏 斗状, 边缘具 |4 疏短 缘毛; 花被 4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外 面两面 较大, 脉 粗壮, 先端 叉分, 外弯; 
348  云南 植物志  雄 蕊通常 6。 瘦果宽 卵形, 双凹 镜状,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 3 毫米, 包于宿 存花被 内。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10 月。 产 镇雄、 罗平、 师宗、 中甸、 贡山、 维西 、 丽江、 兰坪、 大理、 富民、 昆明、 宜 良、 楚雄、 江川 、 元江、 屏边、 孟连、 勐腊、 潞西、 凤庆 、 临沧、 沧源; 生 于海拔 500 — 3100 米的 草滩、 灌丛、 山谷、 石灰 岩山坡 水边、 溪边 等处。 广布于 我国南 北各省 区。 朝鲜、 日本、 蒙古、 菲 律宾、 印度、 巴 基斯坦 及欧洲 也有。 54b. 绵毛酸 模叶蓼 (变种 ) (中 国植 物志) 柳叶 大马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salicifoliuin Sibth. (1794);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lapathi folium L. var. incanum Ledeb. (1850) .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下面密 生白色 绵毛。 产 嵩明、 宜良、 中甸、 丽江、 漾濞、 大理、 富民、 昆明、 景东、 盈江、 双江; 生于 海拔 1100 — 3280 米的 河边、 路边潮 湿处、 沼泽地 等处。 54c. 密毛酸 模叶寥 (中 国植 物志) (变种 ) 水 红花子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lanatum (Roxb. )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F. lanigerum auct. non R. Br. : Meisn. (1826) p. p. ; P. lanatum Roxb. (1832); 台湾 植物志 (二版 ) (1996); Persicaria lapathi folia L. ssp. Lanata (Roxb. ) Hara (1982).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全 植株密 被白色 绵毛。 产于 嵩明、 昆明、 双江; 生 于海拔 600 — 1100 米的 水边、 潮 湿处。 分布于 福建、 台 湾、 广东、 广西。 印度 北部、 不丹、 缅 甸及马 来西亚 也有。 果 实亦作 水红花 子用。 55. 红夢 (图鉴 ) 图版 96: 1—3 荭草 (名 医别录 )、 东方麥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Polygonum onentale L. (1753); Meisn. in DC. (1857); Franch. (1882); Hook. f. (1886);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1930; Steward (193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orientale L. var. pilosum (Roxb. ) Meisn. (1856) ; Persicaria orientalis (L. ) Spach ( 1841 ) ; Griers. et Long (1983); Amblygonum orientale ( L. ) Nakai (1922), (1926). 一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茎 直立, 粗壮, 上部多 分枝, 密被开 展的长 柔毛。 叶片 宽 卵形, 宽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微 下延, 长 10 — 20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边缘 全缘, 密生 缘毛, 两面 密生短 柔毛, 叶脉上 密生长 柔毛; 叶 柄长 2 — 10 厘米, 具开 展的长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2 厘米, 被长 柔毛, 具 
萝 科  349  长 缘毛, 通常沿 先端具 草质、 绿色 的翅。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3 — 7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 紧密, 微 下垂, 通常 数个再 组成圆 锥状; 苞片 草质, 宽漏 斗状, 绿色, 长 3 — 5 毫米, 被短 柔毛, 边 缘具长 缘毛, 每 苞内具 3 — 5 花; 花 梗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 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7, 比花 被长; 花盘 明显; 花柱 2, 中下部 合生, 比花 被长, 柱头 头状。 瘦果近 圆形, 双凹 镜状, 黑 褐色, 有 光泽, 直径 3 — 3.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12 月, 果期 5— 12 月。 产 德欽、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福贡、 剑川、 下关、 昆明、 蒙自、 屏边、 景 东、 景洪、 勐海、 腾冲、 雜西 ; 生 于海拔 930 — 3200 米的 山谷、 草坡、 沟边、 水边等 处。 广布 于全国 各地, 野生或 栽培。 朝鲜、 日本、 俄 罗斯、 菲 律宾、 印度、 欧洲、 大洋 洲 也有。 果实 人药, 名 "水红 花子" 有 活血、 止痛、 消积、 利尿 功效。 56. 蓼蓝 (植 物名实 图考)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178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98). Persicaria tinctorium (Ait) Spach (1841). 一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 分枝。 叶 片卵形 或宽椭 圆形, 先端圆 純, 基部宽 楔形, 干后 呈暗蓝 绿色, 长 3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边缘 全缘, 具短缘 毛, 上面 无毛, 下面有 时沿叶 脉疏生 伏毛;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稍 松散, 长 1 一 1.5 厘米, 被 伏毛, 先端 截形, 具长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2 — 5 厘米, 顶生 或 腋生; 苞片漏 斗状, 绿色, 有 缘毛, 每苞 内含花 3 — 5; 花 梗细, 与 苞片近 等长; 花 被长 2. 5 — 3 毫米, 5 深裂, 淡 红色, 裂片 卵形; 雄蕊 6 —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下部 合生。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 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禄劝; 生 于海拔 600 米的 山坡潮 湿处。 我 国南北 各省区 有栽培 或为 半野生 状态。 叶供 药用, 清热 解毒; 又可加 工制成 靛青, 作 染料。 57. 阿 life 姆蓼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assamicum Meisn. inDC. (1857); Hook. f. (1886); Gage (1903); Stew- 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茎 上升或 外倾, 无毛。 叶椭圆 状卵形 或宽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乾 后呈蓝 绿色, 长 2.5~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 面 沿叶脉 具短硬 伏毛, 边缘具 缘毛; 叶柄长 3~6 毫米, 疏生硬 伏毛; 托叶鞘 膜质, 筒 状, 沿脉 疏生硬 伏毛, 先端 截形, 具长 缘毛。 总状花 序呈穗 状单生 或数个 组成圆 锥状, 长 2. 5 — 4 厘米, 花 稀疏, 下 部通常 间断; 苞片 草质, 绿色, 具 缘毛, 每 苞内具 1 一 3 花; 花被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红色, 雄蕊 5 — "6; 花柱 2,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双凸 镜状, 长约 2.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月, 果期 7 月。 产 河口、 马关; 生 于海拔 800 米 的山谷 河边。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四川。 印度北 部 及缅甸 也有。 
350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3. 红蓼 Polygonum oriemale L. , 1 . 花 序枝, 2. 花解剖 托叶鞘 及叶, 5. 花 外形; 6—7. 丛枝萝 P. posumbu Buch. P. limicola Sam. , 8. 花 序枝,  96 , 3. 果; 4 一 5. 水夢 P. hydropiper L. , 4. 藏有 花簇的 -Ham. exD. Don, 6. 叶形, 7. 花序; 8—9. 污泥蓼 9. 花 解剖。 (杨建 昆绘) 
蓼 科  351  58. 水蓼 (本草 纲目,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96: 4—5 辣夢 (图鉴 ), 蓼芽菜 (救荒 本草) Polygonum hydropiper L. (1753); Meisn. in DC. (1857); Benth. (1861); Franch. (1884 )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 Steward ( 1930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hydropiper L. var. hispidum ( Hook. f. ) Steward ( 1930); Persicaria hy- dropiper ( L. ) Spach (1841); Griers. et \jong (1983); Polygonum flaccidum Meisn. var. hispidum (Buch.-Ham. ex D. Don) Hook. f. (188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70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无毛, 节部 膨大。 叶片披 针形或 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两面 无毛, 被褐色 小点, 有 时沿中 脉具短 伏毛, 具辛 辣味;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褐色, 长 1 一 1.5 厘米, 疏生短 伏毛, 先端 截形, 具短 缘毛, 通常 托叶鞘 内藏有 花簇。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3 — 8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通常 下垂, 花 稀疏, 下部 间断; 苞片漏 斗状, 绿色, 长 2 — 3 毫米, 边缘 膜质, 疏生短 缘毛, 每 苞内具 3 — 5 花; 花 梗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5 深裂, 稀 4 裂, 裂片椭 圆形, 绿色, 上部 白 色或淡 红色, 被黄褐 色透明 腺点。 雄蕊 6, 稀 8, 比花 被短; 花柱 2 — 3,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双凸镜 状或具 3 棱, 密被小 凹点, 黑 褐色, 无 光泽, 长 2 — 3 毫米, 包于宿 存花 被内。 花期 1—12 月 , 果期 1—12 月 。 产 德钦、 中甸、 贡山、 丽江、 福贡、 碧江、 兰坪、 泸水、 漾濞、 大理、 南涧、 富 民、 昆明、 楚雄、 江川、 峨山、 元江、 泸西、 砚山、 绿春、 蒙自、 西畴、 麻 栗坡、 屏 边、 金平、 景东、 普洱、 思茅、 澜沧、 孟连、 景洪、 勐海、 勐腊、 腾冲、 盈江、 西、 双江、 沧源 ; 生 于海拔 350 — 3300 米的 草地、 山谷 溪边、 河谷、 林中、 沼 泽等潮 湿处。 我国南 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印度尼 西亚、 印度、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全草 人药, 消肿 解毒、 利尿、 止痢。 古代为 常用调 味剂, 自胡椒 传入后 废弃, 但仍 为救荒 野菜。 59. 伏毛蓼 (中 国植 物志) Polygonum pubescens Bl. (1825); Steward (1930); 台湾 植物志 (1976), (二版 )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flaccidum Meisn. in DC. (1856) p. p. non Roxb. (1832); Hook. f. (1886); Forb. et Hemsl. (1891); Dunn (1911); Persicaria flaccida (M eisn. ) H. Gross ex Loe- soa (1920); ( Meisn. ) Nakai ex Sasaki (1928); F. pubescens (Bl. ) Hara (1941), (1966); 一年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茎 直立, 疏 生短硬 伏毛, 带 红色, 中 上部多 分枝, 节 部明显 膨大。 叶 片卵状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上面 绿色, 中部 具黑褐 色斑点 两面密 被短硬 伏毛, 边缘具 缘毛; 叶柄稍 粗壮, 长 4 一 7 毫米, 密生硬 伏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1 一 1.5 厘米, 具硬伏 毛, 先端 截形, 具粗 壮的长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7 — 15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稀 疏, 上部 下垂, 下部 间断; 苞片漏 斗状, 绿色, 边缘近 膜质, 具 缘毛, 每 苞内具 3 — 4 
352  云南 植物志  花;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绿色, 上部 红色, 密 生淡紫 色透明 腺点,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密生小 凹点, 无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 12 月, 果 期 3—12 月。 产 福贡、 漾濞、 富民、 昆明、 元江、 绿春、 蒙自、 西畴、 屏边、 景东、 澜沧、 景 洪、 勐海、 勐腊、 保山、 腾冲、 潞西、 临沧、 耿马、 双江; 生 于海拔 410 — 2200 米的河 边、 林中、 灌 丛中、 沼泽 地等潮 湿地。 分布 于辽宁 (大连 )、 陕西、 甘肃、 华东、 华中、 华南及 西南。 朝鲜、 日本、 印度 尼西亚 及印度 也有。 60. 丛枝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鉴) 图版 96: 6—7 长 尾叶蔡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Polygonum posumbu Buch. -Ham. ex D. Don ( 11 1825) ; Hook. f. (1886); Forb. et Hemsl. (1891);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台湾 植物志 (1976 广, (二版 )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 caespitosum Blume ( M 1825 )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830);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Persfcan'a posumbu (Buch. -Ham. ex D. Don) H. Gross (1913) ; Griers. et Long (1983)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 细弱, 无毛, 具 纵棱, 下部多 分枝, 外倾。 叶片 纸质,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3 — 6 (8)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两面疏 生硬伏 毛或近 无毛, 下面 中脉稍 凸出, 边缘具 缘毛; 叶柄长 5 — 7 毫 米, 具硬 伏毛; 托 叶鞘薄 膜质, 筒状, 长 4 一 6 毫米, 具硬 伏毛, 先端 截形, 缘毛 粗壮, 长 7 — 8 毫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5 — 10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细弱, 花 稀疏, 下部间 断; 苞片漏 斗状, 无毛, 淡 绿色, 边缘具 缘毛, 每苞 片内含 3 — 4 花; 花 梗短, 花被长 2 — 2.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12 月 , 果期 4—12 月 。 产 葬良、 巧家、 鹤庆、 昆明、 富宁、 建水、 元阳、 绿春、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马 关、 屏边、 金平、 景东、 普洱、 思茅、 孟连、 景洪、 勐海、 勐腊、 保山、 腾冲、 潞西、 凤庆、 临沧、 沧源; 生 于海拔 400 — 2600 米的 河边、 水边、 山谷 林中、 灌 丛中、 沼泽地 等潮 湿处。 分布于 吉林东 南部、 辽宁 东部、 华东、 华中、 西 南及陕 西南部 及甘肃 南部。 朝鲜、 日本、 印度 尼西亚 及印度 也有。 61. 长髮蓼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马蓼 (本草 纲目) Polygonum longisetum De Bruyn in Miq. (1854); Meisn. in DC. (1856); 台 湾植物 志 (1976), (二版 ) (1996);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中国 植物志 (1998)*. P. blumei Meisn. ex Miq. (1865) ; 61a. 长髮蓼 (原 变种) 图版 92: 5—7 var. longisetum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茎 直立、 上升或 基部近 平卧, 自基部 分枝, 无毛, 
黎 科  353  节部稍 膨大。 叶片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先端 急尖或 狭尖, 基部 楔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上面近 无毛, 下 面沿叶 脉具短 伏毛, 边缘具 缘毛;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托叶 鞘 筒状, 长 7 — 8 毫米, 疏生 柔毛, 先端 截形, 有 缘毛。 长 6 — 7 毫米。 总状花 序呈穗 状, 长 2 — 4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细弱, 下部 间断, 花排列 稍密, 直立; 苞片漏 斗状, 无毛, 边 缘具长 缘毛, 每 苞内具 5 — 6 花;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与 苞片近 等长; 花被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红 色或紫 红色; 雄蕊 6 — 8;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有 光泽, 长约 2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 11 月, 果期 3— 11 月。 产 盐津、 罗平、 师宗、 贡山、 福贡、 兰坪、 泸水、 漾澳、 大理、 宾川、 嵩明、 禄 劝、 大姚、 江川、 元江、 广南、 砚山、 石屏、 元阳、 绿春、 蒙自、 文山、 屏边、 景东、 孟连、 景洪、 勐腊、 潞西; 生 于海拔 330 — 2500 米的 草坡、 山谷、 水边 灌丛、 溪 边沼泽 等处。 我 国除内 蒙古、 宁夏、 青海、 新 疆和西 藏外, 其他省 区均有 分布。 日本、 朝鲜、 菲 律宾、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缅甸、 印度 也有。 61b. 圆基 长鬃蓼 (变种 ) var. rotundatum A. J. Li (1995) * P. barbatum L. var. gracile (Dan. ) Steward (1930). p. p. quoad specim. chin.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不同 处是: 叶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基部圆 形或近 圆形。 产 昆明; 生 于海拔 1800 米。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甘肃、 河南、 山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湖北、 江西、 福建、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62. 柔茎蓼 (西 藏植 物志) 小夢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Polygonum tenellum Bl. var. karagoeanum (Makino) G. Murata (1974); P. micranthum Meisn. in Miq. ( 1865); P. karagoeanum Makino (1914);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 Steward ( 1930 ); 西藏 植物志 ( 1983 ) ; P. tend- lum Bl. var. micranthum (Meisn. ) ; C. Y. Wu comb, subnud.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 1998 ) . Persicaria tenella (Bl. ) Hara, and var. karagoeana (Mak. ) Hara (1969); Griers. et Long (1983);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茎 细弱, 通常 自基部 分枝, 上升或 外倾, 红 褐色, 无毛, 下部 自节部 生根, 节间长 2 — 3 厘米。 叶 片线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 部通常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两面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沿 中脉被 硬 伏毛, 边 缘具短 缘毛;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8 — 10 毫米, 被稀 疏的硬 伏毛, 缘毛长 2 — 4 毫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直立, 长 2 — 3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 排列 紧密; 苞片漏 斗状, 具粗 缘毛;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花被长 1 一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雄蕊 5 — "6, 花柱 2,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双凸镜 状, 长 1—1.5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3— 11 月, 果期 4— 11 月。 产 贡山、 碧江、 大理、 广南、 砚山、 绿春、 西畴、 屏边、 景东、 澜沧、 孟连、 勐 海、 凤庆、 耿马、 双江; 生 于海拔 800 — 1700 米的 林中、 草地、 沼 泽地、 溪边 等潮湿 
354  云 南植物 志  地。 63. 紫苞寥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愉悦麥 (江苏 南部种 子植物 手册) Polygonum jucundum Meisn. (1826); in DC. (185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湖北 植物志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98). Persicaria jucunda (Meisn. ) Migo ( 1939) . 一生 草本, 高 60 — 90 厘米。 茎 直立, 基部近 平卧, 多 分枝, 无毛。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基部 楔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两 面疏生 硬伏毛 或近无 毛, 边缘 全缘, 具短 缘毛; 叶柄长 3 — 6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淡 褐色, 长 0.5 — 1 厘米, 疏生硬 伏毛, 顶端 截形, 缘毛长 5 — 11 毫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长 3 — 6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花排列 紧密; 苞片漏 斗状, 绿色, 缘毛长 1.5 — 2 毫米, 每 苞内具 3 — 5 花;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明 显比苞 片长;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雄蕊 7—8; 花柱 3, 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色, 有 光泽, 长约 2.5 毫 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2 — 11 月 , 果期 3—11 月 。 产 贡山、 禄劝、 峨山、 砚山、 元阳、 文山、 西畴、 潞西; 生 于海拔 330 — 1600 米的 灌丛、 草丛、 溪边、 林 中等潮 湿处。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 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福建、 广东、 广西。 64. 污泥蓼 (湖 北植 物志) 图版 96: 8—9 Polygonum limicola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湖北 植物志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98). 一年生 草本。 茎 匍匐, 节部 生根, 自 基部多 分枝, 长 40 — 80 厘米; 枝 无毛, 具细 纵棱, 通常不 分枝。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两面疏 生短硬 伏毛, 中 脉上毛 较密, 边 缘具短 缘毛; 叶柄长 2 — 4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长 0.5 — 1 厘米, 顶端 截形, 缘毛长 5 — 8 毫米。 总 状花序 呈 穗状, 长 1.5 — 3 厘米, 顶生, 紧密; 苞片漏 斗状, 顶端斜 截形, 绿色, 长约 3 毫米, 缘毛长 1 一 1.5 毫米; 花梗 细弱, 长 5 — 6 毫米; 花被长 3 — 3.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或 白色; 雄蕊 8, 与花被 等长或 稍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5 月, 果 期标本 未见。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绿春; 生 于海拔 1200 米的 箐沟。 分布于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3. 蔓參属 Fallopia Adans.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半 灌木。 茎 缠绕; 叶 互生、 卵形或 心形, 具 叶柄; 托叶鞘 筒状, 先端 截形或 偏斜。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两性, 花被 5 深裂, 外面 3 片 具翅或 龙骨状 突起, 果期 增大, 稀 无翅无 龙骨状 突起; 雄 蕊通常 8, 花丝 丝状, 花 
黎 科  355  药 卵形; 子房 卵形, 具 3 棱, 花柱 3, 较短,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包 于宿存 花 被内。 本属约 20 种, 主 产于北 温带。 我国 7 种 2 变种。 云南产 6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I (4) 一年生 草本; 花序 总状。 2(3) 花被 片外面 3 片背部 具龙骨 状密起 或狭翅 ,果时 稍增大 1 . 卷茎蓼 F. convolvulus 3 (2) 花被 片外面 3 片背部 具翅, 翅边缘 具齿, 果时 翅增大 2. 齿翅蓼 F. dentato-alata 4 (1) 多 年生草 本或半 灌木, '花序 圆锥状 5 (6) 半 灌木; 叶通 常簇生 3. 木藤蓼 F. aubertii 6 (5) 多年生 草本; 叶 单生。 7 (10) 花被片 外面三 片背部 具翅, 果时 增大。 8 (9) 叶 下面无 小突起 4a. 何首乌 F. muItiHora 9 (8) 叶下面 沿脉具 小突起 4b. 朱砂七 F. multmoravar. cillinervera 10 (7) 花被 片背部 无翅, 果时不 增大。 II (12) 茎 无毛, 疏生小 突起; 叶 卵状三 角形, 边缘具 浅波状 齿或近 全缘; 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 5. 齿 tH" 蓼 F. denticulata 12 (11) 蓥密被 褐色短 柔毛及 稀疏长 硬毛; 叶宽 心形, 边缘 全缘; 花 被片长 1.5 — 2 毫米 • 6. 牛 皮消黎 F. cynanchoides 1. 卷茎蓼 (图鉴 )® 图版 97: 1—2 Fallopia convolvulus (L. ) A. Love (1970);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olygonum convolvulus L. ( 1753 ); Steward ( 1930 ); Kung ( 1936 ); 图鉴 (1972) * ; Bilderdykia convolvulus ( L. ) Dumort. (1827); P. convolvulus L. Steward (193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一年 生缠绕 草本。 茎长 1 一 1.5 米, 具 纵棱, 自基部 分枝, 具小 突起。 叶片 卵形或 心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2~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两面 无毛, 下面沿 叶脉具 小 突起, 边缘 全缘, 具小 突起; 叶柄长 1.5 — 5 厘米, 沿 棱具小 突起; 托叶鞘 膜质: 长 3 — 4 毫米, 偏斜, 无 缘毛。 花序 总状, 腋生或 顶生, 花 稀疏, 下部 间断, 有时成 花簇, 生于 叶腋; 苞片长 卵形, 先 端尖, 每苞具 2 — 4 花; 花梗 细弱, 比苞 片长, 中上 部有关 节; 花被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外面 3 片 背部具 龙骨状 突起或 狭翅, 被小 突起, 果期 稍 增大, 淡 绿色, 边缘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 果椭圆 形, 具 3 棱, 黑色, 密被小 颗粒, 无 光泽, 长 3 — 3.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德饮; 生 于海拔 2400 — 3600 米的 山坡、 河谷。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山东、 江苏 北部、 安徽、 湖北 西部、 四川、 西藏。 日本、 朝鲜、 蒙古、 巴基 斯坦、 阿 富汗、 伊 朗、 高 加索、 俄罗斯 (西伯 利亚、 远东 )、 喜马 拉雅、 欧洲、 非洲北 部及美 洲北部 也有。  ① 吴征 溢注: 云南的 Diels (1912) 记录是 Polygonum aubertii = Fallopia aubertii, 为 误定。 
% 科  357  2. 齿翅蓼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Fallopia dentato-alata (Fr. Schmidt) Holub (1971).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dentato-alatum Fr. Schmidt ( 1859 )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59 ) * ; Tiniaria scandens (L. ) Nakai var. dentato-alata (Fr. Schmidt) Nakai ; Bilderdykia den- tato-alata (Fr. Schmidt) Kitag. (1939). 一年 生缠绕 草本。 茎长 1 一 2 米, 分枝, 无毛, 具 纵棱, 沿棱 密生小 突起。 有时茎 下部 小突起 脱落。 叶片 卵形或 心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 5 — 4 厘 米, 两面 无毛, 沿叶 脉具小 突起, 边缘 全缘, 具小 突起; 叶柄长 2 — 4 厘米, 具 纵棱及 小 突起; 托叶鞘 膜质, 短, 偏斜, 无 缘毛, 长 3 — 4 毫米。 总状 花序, 长 4 一 12 厘米, 腋生或 顶生, 花 排列稀 疏,' 间断, 具 小叶; 菟片漏 斗状, 膜质, 长 2 — 3 毫米, 偏斜, 先端 急尖, 无 缘毛, 每 苞内具 4 一 5 花; 花梗 细弱, 果后 延长, 长可达 6 毫米, 中下部 有 关节; 花被 5 深裂, 红色; 花被 片外面 3 片背部 具翅, 果期 增大, 翅通常 具齿, 基部 沿花 梗明显 下延; 花被 果期外 形呈倒 卵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 5~6 毫米; 雄蕊 8, 比 花 被短; 花柱 3,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椭 圆形, 具 3 棱, 黑色, 密被小 颗粒, 微有光 泽, 长 4 一 4. 5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10 月, 果期 7— 11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2400 — 2700 米 的山谷 林下。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江苏、 安徽、 河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俄罗斯 (远东 )、 朝鲜、 日本 也有。 3. 木藤蓼 (湖 北植 物志) 图版 97: 3—4 Fallopia aubertii(L. Henry)Holub (1971 ) ;Haraldson( 1978) ;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olygonum aubertii L. Henry 1907;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 (1930) ; Steward (1930); Kung (1936)* ;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半 灌木, 缠绕。 茎长 1 一 4 米, 灰 褐色, 无毛。 叶 簇生稀 互生, 叶片长 卵形或 卵形, 长 2. 5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近 革质, 先端 急尖, 基部近 心形, 两面均 无毛; 叶柄 长 1.5 — 2. 5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褐色, 易 破裂。 花序圆 锥状, 少 分枝, 稀疏, 腋生或 顶生, 花序 梗具小 突起; 苞片 膜质, 先端 急尖, 每 苞内具 3~6 花; 花 梗细, 长 3 — 4 毫米, 下部有 关节; 花被 5 深裂, 裂 片外面 3 片 较大, 背部 具翅, 果期 增大, 基 部 下延, 淡 绿色或 白色, 花被 果期外 形呈倒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丝 中下部 较宽, 基部具 柔毛; 花柱 3, 极 短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密被小 颗粒, 微有 光泽, 长 3. 5 — 4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4 一 9 月, 果期 5— 10 月。 产 德钦、 维西、 宾川、 富民、 普洱; 生 于海拔 1300 — 3000 米的 石灰岩 山坡、 山谷 路边、 灌丛、 林下 等处。 分布于 内蒙古 (贺兰 山)、 山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湖北、 四川、 西藏 (察隅 )。 4. 何首乌 (开宝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夜交藤 (图鉴 ) Fallopia multinora (Thunb. ) Haral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1784); Meisn. in DC. (1857); Sumelsson in 
358  云南 植物志  Hand.-Mazz. (1929); Steward (1930); Rung (1936)*; 图鉴 (1972);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 P. multiflorum Thunb. var. angulatum S. Y. Liu (1991). 4a. 何首乌 (原 变种) var. multiflora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块根 肥厚, 长椭 圆形, 黑 褐色。 茎长 2 — 4 米, 多 分枝, 具 纵棱, 无毛, 微 粗糙, 下部木 质化。 叶片卵 形或长 卵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心 形或近 心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两面 粗糙, 边缘 全缘; 叶柄长 1.5 — 3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无毛, 长 3 — 5 毫米。 花序圆 锥状, 顶生或 腋生, 长 10 — 20 厘米, 分枝 开展, 具 细 纵棱, 沿棱 密被小 突起;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具小 突起, 先 端尖,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梗 细弱, 长 2 — 3 毫米, 下部有 关节, 果期 延长; 花被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大小不 相等, 外面 3 片较 大背部 具翅, 果期 增大, 白 色或淡 绿色, 花 被果期 外形近 圆形, 直径 6 — 7 毫米; 雄蕊 8, 花 丝下部 较宽; 花柱 3, 极短,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11 月, 果期 7 — 12 月。 产 巧家、 德钦、 兰坪、 大理、 禄劝、 武定、 富民、 昆明、 楚雄、 澄江、 新平、 元 江、 富宁、 砚山、 蒙自、 文山、 西畴、 屏边、 金平 、 景东、 保山、 瑞丽、 凤庆、 临沧、 耿马; 生 于海拔 300 — 30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下、 林缘、 石坡、 溪边、 河谷 等处。 分 布于陕 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贵州。 日本 也有。 块根 入药, 有 安神、 养血、 活络之 功效。 成 "人" 形者 是过去 方士利 用人们 迷信思 想, 用模具 制成; 现仍 有不法 之徒以 此招摇 撞骗, 应宣传 其伪, 破除 迷信。 ' 4b. 朱砂七 (秦 岭植 物志) (变种 ) 血七, 大红药 (楚雄 ) var. ciliinerve (Nakai) A. J. Li (1998)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 var. ciliinerve (Nakai) Steward (1930); Polygon- um ciliinerve (Nakai) Ohwi (1937); 秦岭 植物志 (1974); 湖北 植物志 (1976). 本变 种与原 变种不 同是叶 下面沿 叶脉具 乳头状 突起。 产 兰坪、 大理、 禄劝、 富民、 澄江、 峨山、 元江、 蒙自、 屏边; 生 于海拔 580 — 2500 米的 山谷、 山坡 灌从、 溪边 等处。 分布 于吉林 南部、 辽宁 南部、 河南、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青海 东部、 湖北、 四川。 块根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抗菌 消炎之 功效。 5. 齿叶蓼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97: 5 — 6 降头 (酱头 ) (滇) Fallopia denticulata (C. C. Huang) A. J. Li (1998). Polygonum denticulatum C. C. Huang (1984).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根状茎 肥厚, 近 球形, 直 径可达 10 厘米。 茎具 纵棱, 疏 生小突 起, 无毛, 中空, 基 部稍木 质化, 长 1 一 3 米, 多 分枝, 小枝 具细纵 棱及小 突起, 叶片 薄 纸质,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心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侧生裂 片 圆钝, 边缘具 浅波齿 状或近 全缘, 两面 无毛, 沿叶 脉具小 突起; 叶柄长 2 — 6 厘米, 疏生小 突起。 托叶鞘 膜质, 带紫 红色, 长 4 一 6 毫米, 偏斜, 先端 急尖; 花序圆 锥状, 
夢 科  359  稀疏, 腋生或 顶生, 长 10 — 15 厘米; 苞片漏 斗状, 偏斜, 长约 2 毫米, 背部具 1 条绿 色 纵脉, 边缘近 膜质, 无毛, 淡 紫色, 每苞 片内具 1 一 2 花, 花梗中 下部有 关节, 花被 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绿色, 雄蕊 8; 花 丝淡紫 红色, 比花被 稍短; 花柱 3, 中下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瘦果 未见。 花期 6 — 8 月。 产 耿马; 生 于海拔 2450 米的 灌丛。 云南特 有种; 模式 标本, 陈宗莲 72009,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植物园 栽培。 根 状茎供 药用, 有 止痢、 消炎之 功效。 6. 牛 皮消蓼 (湖 北植 物志) Fallopia cynanchoides (Hemsl. ) Harald.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cynanchoide's Hemsl . (1891); Dommer et Diels (1905);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湖北 植物志 (1976); Fagopyrum cynanchoides (Hemsl. ) H. Gross (1913). 多年生 草本。 茎 缠绕, 长 1 一 1.5 米, 无 纵棱, 密被褐 色短柔 毛及稀 疏的倒 生长硬 毛。 叶片宽 心形或 宽戟状 心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深 心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侧 生裂片 圆钝, 或 急尖, 边缘 全缘, 具 缘毛, 上面疏 生短糙 伏毛, 下面 密被褐 色长柔 毛; 叶柄长 3— 5 厘米, 密被褐 色短柔 毛及稀 疏的长 硬毛;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先 端尖, 密生 硬毛。 花序圆 锥状, 长 10 — 15 厘米, 腋生或 顶生, 密 被短柔 毛及稀 疏的倒 生长硬 毛; 苞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被 硬毛,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被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 片宽椭 圆形, 淡 绿色; 花梗 粗壮, 长 2 — 2. 5 毫米, 上 中部有 关节, 疏被短 柔毛;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 丝基部 较宽; 花柱 3, 粗壮, 基部 合生; 柱头 头状, 密被小 突起。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长 2 — 2. 5 毫米, 黑色, 有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10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维西、 昆明; 生 于海拔 1900 — 2300 米 的山谷 灌丛、 山坡 林下。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4. 虎杖属 Reynoutria Houtt.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横走。 茎 直立, 中空。 叶 互生,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全缘, 具 叶柄;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早落。 花序圆 锥状, 腋生;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被 5 深 裂; 雄蕊 6 — 8; 花柱 3, 柱头流 苏状。 雌花 裂片, 外面 3 片果期 增大, 背部 具翅。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约 15 种。 产温带 亚洲; 集 中于东 北亚, 我国 1 种 广布, 云南 也有。 1. 虎杖 (名医 别录) ① 图版 98: 1-3 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 1777 ) ; Makino ( 1901 ) ; Danser ( 1926 ) * ; Haraldson (1978); Uuener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98)*.  ① 吴征 错注: 新抽茎 味酸, 可食, 小儿骞 食之; 云南 通称酸 筒笋。 1886 年由 荷兰的 Siebold 苗 圃引人 欧洲, 以后 又传人 北美。 可成 为恶性 杂草。 
360  云南 植物志  R. henryi Nakai (1926); R. yunnanensis (Levi. ) Nakai ex Migo (1935), (1937); Haraldson (1978).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1846) , non Willd. ex Spreng. (1825), nom. nud. ; Meisn. in DC. (1857); Hook, in Curtis (1880)*; Franch. (1884);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图鉴 (1972)*; 台湾植 物志 (1976), (二版 ) (1996); 湖北 植物志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zuccarinii Small. (1895) ; P. yunna?iense Levi, in Fedde (1908); Dunn (1911), non Levi (1916) ; Pleuropterus zuccarinii (Small. ) Small. (1913) ; PI . cuspidatus (Sieb. et Zucc. ) H. Gross (1919).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根状茎 粗壮, 横走。 茎 直立, 粗壮, 空心, 具明 显的纵 棱, 具小 突起, 无毛, 散 生红色 或紫红 斑点。 叶片近 革质, 宽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截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边缘 全缘, 疏生小 突起, 两面 无毛, 沿叶 脉具小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小 突起;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长 3 — 5 毫米, 褐色, 具 纵脉, 无毛, 先端 截形, 无 缘毛, 常 破裂, 早落。 花 单性, 雌 雄 异株, 花序圆 锥状, 长 3 — 8 厘米, 腋生; 苞片漏 斗状,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 缘毛,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梗长 2 — 4 毫米, 中 下部有 关节; 花被 5 深裂, 淡 绿色, 雄花花 被裂片 具绿色 中脉, 无翅, 雄蕊 8, 比花 被长; 雌花 花被裂 片外面 3 片 背部具 翅, 果期 增大, 翅扩展 下延, 花柱 3, 柱头流 苏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长 4 一 5 毫米, 黑 褐色, 有 光泽, 包于 宿存花 被内。 花期 6 — 9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永善、 威信、 昭通、 峨山、 西畴、 屏边、 金平; 生 于海拔 340 — 1500 米的 山谷、 溪边、 路旁。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华东、 华中、 华南、 四川、 贵州。 朝鲜、 曰 本 也有。 根为一 种黄色 染料, 亦可供 药用, 有 活血、 散瘀、 通经、 镇咳等 功效。 5. 金 线草属 Antenoron Rafin.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茎 直立,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叶 互生, 叶 片椭圆 形或倒 卵形; 托叶鞘 膜质。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两性, 花被 4 深裂; 雄蕊 5; 花 柱 2, 果期 伸长, 硬化, 顶端呈 钩状, 宿存。 瘦果 卵形, 双凸 镜状。 中国 1 种 2 变种; 云南产 1 种 2 变种。 分 布于东 亚至菲 律宾、 另一种 在北美 东部。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片 两面具 糙伏毛 2 (3) 叶片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楔形 3 (2) 叶片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狭楔形 4 (1) 叶片两 面具短 椅伏毛 1. 金线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Antenoron filiforme ( Thunb. ) Roberty.  la. 金线草 A. filiforme Ic. 毛叶 红珠七 A. filiforme var. kachinnm ••• lb. 短毛 金线草 A. filiforme var. neoniiforme et Vaut. (1964); Hara (1965); 图鉴 
蓼 科  361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f Hi forme Thunb. (1784); Ohwi (1956) ; P. virginianum L . var . fil- iforme (Thunb. ) Nakai (1909); 台湾 植物志 (1976); Sunania filiformis (Thunb. ) Rafin. (1837); Hara (1962), (1965); Tovara filiforme (Thunb.) Nakai ( 1926); Maskanra (1932); H. L. Li (1952); Hara (1952); T. virginianum (L. ) Rafin. var. filiforme (Thunb. ) Steward (1930) p. p. excl. syn. P. neofiliforme Nakai; la. 金线草 (原 变种) 图版 98: 4—8 var. filiforme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茎 直立, 具粮 伏毛, 有 纵沟, 节部膨 大。 叶片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全缘, 两面 均具檢 伏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糙 伏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褐色, 长 5 — 10 毫米, 具短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通常 数个,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轴延 伸, 花排列 稀疏; 花梗长 3 — 4 毫米; 苞片漏 斗状, 绿色, 边缘 膜质, 有 缘毛; 花被 4 深裂, 裂片 卵形, 红色, 果期稍 增大; 雄蕊 5; 花柱 2, 果期 伸长, 硬化, 长 3. 5 — 4 毫 米, 顶端呈 钩状, 宿存, 伸出花 被之外 C 瘦果 卵形, 双凸 镜状,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3 毫米, 包 于宿存 花被内 C 花期 9 一 11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镇雄、 罗平、 师宗、 德饮、 富宁、 砚山、 文山、 西畴、 盈江; 生 于海拔 650 — 2300 米的 山谷密 林中、 林缘、 石山 灌丛、 路边 等处。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华 东、 华中、 华南 及西南 地区。 朝鲜、 日本、 越南 也有。 lb. 短毛 金线草 (变种 ) var. neofiliforme (Nakai) A. J. Li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neofiliforme Nakai ( 1922) ; A . neofiliforme (Nakai) Hara (1965); 图 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Tovara filiformis (Thunb. ) Nakai var. neofilifor- mis (Nakai) Makino (1930). 本变种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是叶片 先端长 渐尖, 两面疏 生短糙 伏毛。 产于 镇雄、 德铁、 峨山、 富宁、 砚山、 盈江; 生 于海拔 750 — 2300 米的密 林下。 分 布 于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华东、 华中、 华南及 西南。 朝鲜、 日本 也有。 Ic. 毛叶 红珠七 (变种 )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kachinum (Nieuw. ) Hara (1966);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ovara viriginiana ( L. ) Rafin. var. kachina Nieuw. (1912); Stew (1930); T. filiformis (Thunb. ) Nakai var. kachina (Nieuw) H. L. Li (1952) ; Sunania filiformis (Thunb. ) Rafin. var. kachina (Nieuw) Hara (1962), (1965). 与原 变种的 不同处 是叶片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产 西畴、 麻 栗坡、 文山; 生 于海拔 1300 米 的山坡 林下; 缅甸 也有。 全草 入药, 有收敛 作用; 止血, 止痛。 
36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98 1—3. 虎杖 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 1. 果 序枝, 2. 雄花, 3. 雌花; 4 一 8. 金线草 Antenoron filifomie (Thunb. ) Rob. et Vant. var. filifomie, 4. 果期 植株, 5. 花 外形, 6. 花冠 展开, 7. 雄蕊, 8. 果: (吴锡 麟绘) 
萝 科  363  6. 养麦属 Fagopyrum Mil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半 灌木。 茎 直立, 无毛 或具短 柔毛。 叶片三 角形、 心形、 宽 卵形、 箭形或 线形;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先端 急尖或 截形。 花 两性, 花 序总状 或伞房 状; 花被 5 深裂, 果期不 增大; 雄蕊 8, 排成 2 轮, 外轮 5, 内轮 3; 花柱 3, 柱头头 状, 花盘腺 体状。 瘦果具 3 棱, 比 宿存花 被长。 本属约 15 种, 广布 于欧亚 温带。 我国 全有; 其中 2 种为栽 培种。 南北 各省区 均有。 云南产 10 种 1 变种。 - 分种 检索表 1 (6) 半 灌木或 多年生 草本。 2 (3) 半 灌木; 叶箭 形或卵 状长三 角形, 先端长 渐尖或 尾状尖 1. 硬枝 野荞麦 F. urophyllum 3 (2) 多年生 草本; 叶宽卵 形或三 角形, 先 端渐尖 或急尖 C 4 (5) 茎 枝上部 无叶, 叶宽 卵形, 长 2 — 3 厘米; 托叶 鞘先端 急尖; 总状 花序, 花梗 顶部具 关节;  瘦果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2. 长梗 野荞麦 F. statice 5 (4) 茎, 枝上部 具叶, 叶三 角形, 长 4 一 12 厘米; 托叶 鞘先端 截形; 聚伞状 花序, 花梗有 关节; 瘦果宽 卵形, 长 6 — 8 毫米 3. 金荞麦 F. dibotrys 6 (1) 一年生 草本。  7 (8) 瘦果 具三条 纵沟, 上部棱 角锐, 下部 圆钝, 有 时具波 状齿; 花 梗中部 具关节 4. 苦荞麦 F. tataricum 8 (7) 瘦果 平滑, 棱角 锐利; 花梗顶 总具关 节或无 关节。 9 (10) 叶 心形, 花 序头状 5. 岩 野养麦 F. gillesii 10 (9) 叶不为 心形; 花序 总状, 圆锥 状或伞 房状。 11 (14) 茎, 枝上部 无叶。 12 (13) 花 序紧密 6a. 小 野养麦 F. leptopodum 13 (12) 花 序稀疏 6b. 疏穗小 野荞麦 F. leptopodum var. grossii 14 (11) 茎, 枝上部 具叶。 15 (18) 叶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宽 1.5 — 5 厘米; 花序总 状或伞 房状。 16 (17) 花序 稀疏, 间断; 花梗 顶部具 关节; 瘦 果长约 3 毫 米野生 …… 7. 细柄 野荞麦 F. gracilispes 17 (16) 花序 紧密, 不 间断; 花梗无 关节; 瘦果长 5~6 毫米, 栽培 8. 荞麦 F. esculentum 18 (15) 叶 线形, 三 角状箭 形或长 箭形, 宽 0.4 — 1.2 厘米; 花序圆 锥状。 19 (20) 叶 线形, 基 部戟形 9. 线 叶荞麦 F. lineare 20 (19) 叶三 角状箭 形或长 箭形, 基 部箭形 10. 疏穩 野荞麦 F. caudatum 1. 硬枝 野养麦 (中 国植 物志) 硬枝 万年荞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万年荞 (滇) Fagopyrum urophyllum (Bur. et Franch. ) H. Gross (1913); Harald. ( 1978) ;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Polygonum urophyllum Bur. et Franch. (1891); l^vl. (1910); Rehd. (1929), 
364  云 南植物 志  (193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mairei Levi, in Fedde (1909); Dunn (1911); Levi. (1916); Fagopyrum mairei (Levi. ) H. Gross (1913) 半 灌木, 高 60 — 90 厘米。 茎近 直立, 多 分枝, 老枝 木质, 红 褐色, 稍 开裂, 一年 生枝 草质, 绿色, 具 纵棱。 叶片箭 形或卵 状长三 角形, 先 端长渐 尖或尾 状尖, 基 部宽箭 形, 长 2 — 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两侧裂 片先端 圆钝, 或 急尖, 上面 绿色, 下 面淡绿 色, 两 面沿叶 脉具短 柔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沿 棱具短 柔毛; 托叶鞘 膜质, 褐色, 偏 斜, 长 4—6 毫米。 花序圆 锥状, 大型, 长 15 — 20 厘米, 顶生, 分枝 稀疏, 开展, 花排 列 稀疏; 苞 片狭漏 斗状, 淡 绿色, 先端 急尖, 长 2 — 2. 5 毫米, 每 苞内具 3 — 4 花; 花梗 细弱, 长 3 — 3. 5 毫米, 近 顶部有 关节,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色; 雄蕊 8,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黑 褐色, 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比 宿存花 被长。 花期 1—11 月, 果期 2— 11 月。 产 碧江、 剑川、 漾濞、 大理、 下关、 禄劝、 大姚、 富民、 昆明、 安宁、 昭通、 嵩 明、 江川、 峨山、 耿马; 生 于海拔 1150 — 2800 米的 草坡、 石灰 岩山、 山谷、 灌丛 等处。 分布 于甘肃 (文 县、 武都 )、 四川。 块根 入药, 有收 敛作用 (因 含单宁 )。 , 2. 长柄 野养麦 (中 国植 物志) 抽葶 野荞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agopyrum statice (Levi. ) H. Gross (1913); Lauener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statice Levi, in Fedde (1909), (1910), (1915); Dunn (1911); Samuels- 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Rehd. (1936); Haraldson (1978).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50 厘米。 根 粗壮, 木 质化;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具细 纵棱, 无毛, 茎、 枝上部 无叶; 叶 片宽卵 形或三 角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心形或 近截形 ,两面 无毛, 上面 平滑, 下面 叶脉稍 突出, 叶柄 长可达 4 厘 米;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先端 急尖, 无 缘毛。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由 数个总 状花序 再组成 大型。 稀疏的 圆锥状 花序; 苞片漏 斗状, 每 苞内具 23 花; 花梗 细弱, 长 2 — 2. 5 毫米, 顶部有 关节, 比苞 片长; 花被长 1 一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雄蕊 8, 与 花被近 等长。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8— 11 月。 产 昆明、 建水; 生 于海拔 1850 米 的山坡 草地。 分布于 贵州。 3. 金养麦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99: 1-3 赤地利 (唐本 草), 透骨消 (图鉴 ) 金 锁银开 (纲目 拾遗) 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 (196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dibotrys D. Don (1825); P. cymosum Trev. (1826) ; Forb. et Hemsl. (1891);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 in Wall. ( 1832), in DC. ( 1866); Lindl. (1846)*; Hook. f. (1886); H. Gross (1913); Haraldson (1978); Polygonum labordei Levi, et Van. (1902); P. tristachyum Levi, in Fedde (1912). 
蓼 科  365  图版 99 1—3. 金养麦 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 1. 花 序枝, 2. 花, 3. 瘦果; 4. 苦养麦 F. tataricum (L. ) Gaertn. , 花 序枝; 5~6. 心 叶养麦 F. giUesii (Hemsl. ) Hedb. . 5. 花期 植株, 6. 果。 (吴锡 麟绘) 
366  云南 植物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状茎木 质化, 黑 褐色。 茎 直立, 分枝, 具 纵棱, 无毛。 有 时一侧 沿棱被 柔毛。 叶片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截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 — 11 厘米, 边缘 全缘, 两 面具乳 头状突 起或被 柔毛; 叶柄 长可达 10 厘米; 托 叶鞘筒 状, 膜质, 褐色, 长 5 — 10 毫米, 偏斜, 先端 截形, 无 缘毛。 花序伞 房状, 顶 生或腋 生;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尖, 边缘 膜质, 长约 3 毫米, 每 苞内具 2 — 4 花; 花 梗中部 有 关节, 与 苞片近 等长; 花 被长约 2.5 毫米, 5 深裂, 裂 片长椭 圆形, 白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黑 褐色, 无 光泽, 长 6 — 8 毫 米, 超出宿 存花被 2 — 3 倍。 花期 3 — 12 月, 果期 4— 12 月。 分 布几遍 全省; 产于 路南、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 福贡、 碧江、 兰坪、 剑川、 鹤庆、 洱源、 泸水、 大理、 禄劝 、 姚安、 富民、 昆明、 楚雄、 澄江、 元江、 砚 山、 屏边、 景东 、 思茅、 孟连、 景洪、 勐海、 勐腊、 腾冲、 潞西、 凤庆、 耿马; 生于 海拔 600 — 3500 米的 草坡、 林下、 山坡 灌丛、 山谷、 水边 等处。 分布于 陕西、 华东、 华 中、 华南及 西南。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 克 什米尔 地区、 越南、 泰国 也有。 块根供 药用, 有清热 解毒、 排脓 去瘀的 作用。 为喉症 要药, 已制成 成药。 4. 苦荞麦 (本草 纲目) 图版 99: 4 Fagopynim tataricum ( L. ) Gaertn. (1791); Meisn. in DC. (1856); Hook. f. (1886); H. Gross (1913); 图鉴 ( 1972 广;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tataricum L. ( 1753 ) ; Meisn. ( 1824 ) * ; Forb. et Hemsl. ( 1891 )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1930); Steward (1930); Kung (1936)*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绿色 或微呈 紫色, 有细 纵棱, 一侧 具 乳头状 突起, 叶 片宽三 角形, 长 2 — 7 厘米, 两面沿 叶脉具 乳头状 突起, 下部 叶具长 叶柄, 上部叶 较小, 具 短柄; 托叶鞘 偏斜, 膜质, 黄 褐色, 长约 5 毫米。 花序 总状, 顶 生或 腋生, 花排列 稀疏; 苞片 卵形, 每 苞内具 2 — 4 花, 长 2 — 3 毫米, 花梗中 部有关 节; 花 被长约 2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柱 3, 短,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卵形, 具 3 棱及 3 条 纵沟, 上 部棱角 锐利, 下 部圆钝 有时具 波 状齿, 黑 褐色, 无 光泽, 长 5 — 6 毫米, 比 宿存花 被长。 花期 4 一 10 月, 果期 5 — 11 月。 产 嵩明、 德钦、 中甸、 丽江、 禄丰、 绿春、 屏边; 生 于海拔 1500 — 3000 米的 荒坡、 草地、 灌丛。 我国 东北、 华北、 西北、 西南 山区有 栽培, 有 时逸为 野生。 亚洲、 欧洲及 美洲 也有。 种 子供食 用或作 饲料。 根供 药用, 理气 止痛, 健脾 利湿。 5. 岩 野养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99: 5—6 心叶 野荞麦 (中 国植 物志) Fagopynim gilesii (Hemsl. ) Hedb. (1946);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gilesii Hemsl. in Hook. (1888)*; Gage (1903); H. Gross (1913);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蔡 科  367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无毛, 具细 纵棱。 叶片 心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8 —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 面淡绿 色, 沿叶 脉具小 乳头状 突起, 下部 叶叶柄 长可达 5 厘米, 比叶 片长, 上 部叶较 小或无 毛;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长 3 — 5 毫米, 无毛, 先 端尖; 总状 花序呈 头状, 直径 0.6 — 0.8 厘米, 通常 成对; 着生 于二歧 分枝的 先端。 苞片漏 斗状, 先 端尖, 无毛。 长 2. 5 — 3 毫米, 每 苞内含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长 3 — 4 毫米, 顶部有 关节; 花被长 2 — 2.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 雄蕊, 比花 被短;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微有 光泽, 长 3 — 4 毫米, 突出宿 存花被 之外。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9 月。. ' 产 德欽; 生 于海拔 2100 — 2350 米的 石坡、 山谷、 灌丛。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喜马 拉雅 西北部 也有。 6. 小 野养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0: 1—2 "乌 侬盟" (禄 劝, 彝语) Fagopynim leptopodum ( Diels ) Hedb. ( 1946 ) ; Lauener ( 1982 ) ; 中国 植物志 (1998)* . Polygonum leptopodum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p. p.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6a. 小 野养麦 (原 变种) var. leptopodum 一年生 草本, 高 6 — 30 厘米。 茎通常 自下部 分枝, 近 无毛, 细弱, 上部 无叶。 叶片 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先 端尖, 基部箭 形或近 截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 米, 上面 粗糙, 下面 叶脉稍 隆起, 沿 叶脉具 乳头状 突起; 叶柄 细弱, 长 1 一 1.5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白 色或淡 褐色, 先 端尖。 花序 总状, 由 数个总 状花序 再组成 大型圆 锥 花序, 苞片 膜质, 偏斜, 先 端尖,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顶部有 关节, 长约 3 毫米, 比苞 片长; 花被 5 长 1.5 — 2 毫米,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花柱 3, 丝形, 自基部 分离,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长 2 — 2. 5 毫 米, 稍长于 花被。 花期 3 — 12 月, 果期 4 一 12 月。 产 中甸、 丽江、 洱源、 漾漠、 大理、 下关、 禄劝、 石屏; 生 于海拔 960 — 3550 米的 石 灰岩山 路边、 山坡 草地、 疏林下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6b. 疏 穗小野 荞麦① var. grossii (Levi. ) Lauener et Ferguson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grossii Levi. (1912); Fagopyrum grossii ( Levi . ) H. Gross (1913); Polygonum leptopodum Diels var. grossii (Levi.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本变种 的总状 花序极 稀疏。 产 巧家、 嵩明、 德饮、 鹤庆、 永胜、 大理、 元谋; 生 于海拔 830 — 2300 米的 路边、  ① 吴征 溢注: 其实是 极细瘦 的居群 (depauperate population), 宜并人 正种。 
36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0 1—2. 小 野荞麦 Fagopyrum leptopodum (Diels) Hedb. , 1. 全 植株, 2. 果; 3~6. 线叶 野荞麦 F. lineare (Sam. ) Harald. , 3. 花期 植株, 4. 叶形, 5. 花 解剖, 6. 果; 7. 疏穗 野荞麦 F. caudatum (Sam. ) A. J. Li, 叶形。 (冯金 环绘) 
蓼 科  369  林缘、 山坡 草地、 河 滩湿地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7. 细柄 野养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Fagopynim gracilipes (Hemsl. ).Damm. ex Diels (1900) ; ex H. Gross (1913) ; 秦岭 植物志 (1974)*; Haraldson (1978); Lauener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gracilipes Hemsl . (1891) ;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excl. Syn. ; 湖北 植物志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bonatii Levi, in Fedde (1910); Dunn (1911); P. gracilipes (Hemsl.) Damm. var. odono- topterum (H. Gross)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odontopterum ( H. Gross) Kung (1936)*; Fagopyrum bonatii ( Levi. ) H. Gross (1913); F. odontopterum H. Gross (1913);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具 纵棱, 疏 被短糙 伏毛。 叶 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2 — 4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两 面疏生 短糙伏 毛, 下部叶 叶柄长 1.5 — 3 厘米, 具短糙 伏毛, 上部叶 叶柄较 短或近 无梗;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具短檢 伏毛,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尖。 花序梗 细弱, 俯垂; 花序 总状, 长 2 — 4 厘 米, 腋生或 顶生, 极 稀疏, 间断; 苞片上 部近缘 膜质, 中下部 草质, 漏 斗状, 绿色,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长 2 — 3 毫米, 比苞 片长, 顶部具 关节; 花被长 2 — 2. 5 毫 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淡 红色, 背 部具绿 色脉, 果期 花被稍 增大; 雄蕊 8, 比花被 短;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有时 沿棱生 狭翅, 有 光泽, 长约 3 毫 米, 突 出花被 之外。 花期 6 — 11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德铁、 维西、 丽江、 兰坪、 鹤庆、 泸水、 大理、 昆明、 安宁、 嵩明、 路南、 楚 雄、 江川、 砚山、 蒙自、 屏边、 景东; 生 于海拔 1300 — 3400 米的 草坡、 荒坡、 石灰岩 山、 林中、 沼泽 地路边 等处, 常为 杂草。 分布于 河南、 陕西 (秦岭 )、 甘 肃南部 (文 县、 武都 )、 湖北、 四川、 贵州。 8. 养麦 (嘉佑 本草, 本草 纲目) 甜荞 Fagopynim esculentum Moench ( 1794) ; Meisn. in DC. (1856); Hook. f. (1886); H. Gross (1913); 图鉴 (1972)*; 湖北 植物志 (1976)*; 西藏 植物志 1983; 中 国植物 志 (1998)*. Polygonum fagopyrum L. ( 1753)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Steward (1930) ; Kung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 直立, 上部 分枝, 绿色或 红色, 具 纵棱, 无毛或 于 一侧沿 纵棱具 乳头状 突起。 叶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两面沿 叶脉具 乳头状 突起; 下部 叶具长 叶柄, 上部 较小, 近 无梗; 托叶鞘 膜质, 短 筒状, 长约 5 毫米, 先端 偏斜, 无 缘毛, 易破裂 脱落。 花序总 状或伞 房状,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梗一 侧具小 突起; 苞片 卵形, 长约 2.5 毫米, 绿色, 边 缘 膜质, 每 苞内具 3 — 5 花; 花 梗比苞 片长, 无 关节, 花被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 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 被短, 花药淡 红色;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卵 形, 具 3 锐棱, 先端 渐尖, 暗 褐色, 无 光泽, 长 5~6 毫米, 比 宿存花 被长。 花期 3 — 
370  云南 植物志  11 月 , 果期 4 一 11 月。 产 彝良、 罗平、 德饮、 贡山、 维西、 丽江、 泸水、 漾濞、 大理、 大姚、 富民、 绿 春、 孟连、 腾冲; 主 要栽培 或逸为 野生; 生 于海拔 600 — 2820 米 的路边 草丛、 林下、 灌 丛、 田边 等处。 我国 各地有 栽培, 有 时逸为 野生, 生 荒地、 路边。 亚洲、 欧洲有 栽培。 种子 含丰富 淀粉, 为山地 耐瘠备 荒的重 要粮食 作物; 对高血 压患者 适合制 成糕点 (云南 ) 粉条 食用, 开花 很盛也 是重要 的蜜源 植物。 9. 线叶 野养麦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0: 3-6 Fagopyrum lineare (Samuelsson) Haraldson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98). Polygonum Lineare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Steward (1930)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茎 细弱, 直立, 具纵 细棱, 无毛, 自基部 分枝。 叶 线形, 基部 戟形, 两 侧裂片 较小, 长 1.5 — 3 厘米, 宽 0.2~0.5 厘米, 先 端尖, 边缘全 缘, 微向下 反卷, 两面 无毛, 下 面中脉 突出,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托叶鞘 膜质, 偏斜, 先 端尖, 长 2 — 3 毫米。 花序 总状, 紧密, 通常 由数个 总状再 组成圆 锥状; 苞片 偏斜, 长约 1.5 毫米, 通常淡 紫色, 每苞 片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顶部具 关节, 比苞 片长; 花 被长约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白 色或淡 红色; 雄蕊 8, 比花被 短;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 果宽椭 圆形, 具 3 锐棱, 褐色, 有 光泽, 突 出宿存 花被之 外。 花期 8—10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嵩明、 鹤庆、 大理、 宾川、 昆明; 生 于海拔 1700 — 2300 米的 林缘、 溪边 沙地。 云南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弥渡。 10. 疏穗 野养麦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0: 7 Fagopyrum caudatum (Samuelsson) A. J. Li (1998) Polygonum caudatum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茎 自基部 分枝; 枝 外倾或 上升, 有细 纵棱, 节间长 I. 5 — 3 厘米, 上部的 长可达 8 厘米。 叶片三 角状箭 形或长 箭形, 先 端尖,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4~0.6 厘米, 两面 无毛, 下面 中脉微 突出; 叶柄长 0.8 — II. 2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黄 褐色, 偏斜, 先 端尖, 长 4 一 5 毫米。 总状 花序呈 穗状, 极 稀疏, 间断, 长 3~6 厘米, 顶生或 腋生, 由数 个总状 花序再 组成圆 锥状, 苞片 偏斜, 膜质,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黄 褐色, 每 苞内具 2 — 3 花; 花梗 细弱, 长 3 — 4 毫 米, 顶部具 关节; 花 被长约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先 端圆, 白 色或淡 红色, 果期稍 增大; 雄蕊 8, 花药椭 圆形; 花柱 3, 柱头 头状。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稍有 光泽, 长 4 一 5 毫米, 突 出花被 之外。 花期 5 — 10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 贡山、 碧江、 鹤庆、 洱源、 大理、 下关、 富民、 昆明、 安宁、 石屏 文山、 屏边; 生 于海拔 400 — 2400 米的 林缘、 路边、 灌丛、 溪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甘肃 (武都 )。 7. 山蓼属 Oxyria Hill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粗壮。 茎 直立, 少 分枝。 叶肾 形或圆 肾形; 叶柄 较长; 托叶鞘 
黎 科  371  筒状。 花序圆 锥状; 花 两性或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被片 4, 果 期内轮 2 片 增大, 外轮 2 片 反折; 雄蕊 6, 比花被 片短,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扁平; 花柱 2; 柱头画 笔状。 瘦果卵 形, 双凸 镜状, 两 侧边缘 具翅。 本属有 2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及 美洲北 部的高 山区。 我国有 2 种 分布于 东北、 西 北 及西南 山区。 云南 2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茎 无毛, 通常 无叶, 具基 生叶; 叶 纸质, 边缘近 全缘; 花两性 1. 山黎 Oxyriadigyna 1. 茎 密生短 硬毛, 具叶, 无基 生叶; 叶近 肉质, 边缘成 波状; 花 单性, 雌 雄异株 2. 中 华山蕃 Oxyria sinensis 1. 山蓼 (植 物学大 辞典, 秦岭植 物志) ① 肾 叶山蓼 (图鉴 )、 肾 叶酸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Oxyria digyna (L. ) Hill ( 1769) ; Hook, f (1886) ;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0;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Rumex digynus L. ( 1753)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直径 5 — 10 毫米。 茎 直立, 单 生或数 条自 根状茎 发出, 无毛, 具细 纵沟。 基生 叶叶片 纸质, 肾 形或圆 肾形, 先端 圆钝, 基部 宽 心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边缘近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沿 叶脉具 极稀疏 短 硬毛; 叶柄 无毛, 长可达 12 厘米; 无茎 生叶, 极少具 1 一 2 小叶; 托叶鞘 膜质, 短筒 状, 先端 偏斜。 花序圆 锥状, 分枝极 稀疏, 无毛; 苞片 膜质, 每 苞内具 2 — 5 花; 花梗 细长, 中 下部具 关节; 花 两性; 花被片 4, 长 2 — 2. 5 毫米, 成 2 轮, 果 期内轮 2 片增 大, 倒 卵形, 紧贴 果实, 外轮 2 个, 反折; 雄蔬 6,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钻状; 子房扁 平, 花柱 2, 柱头画 笔状。 瘦果 卵形, 双凸 镜状, 长 2. 5 — 3 毫米, 两侧边 缘具膜 质翅, 连翅 外形近 圆形, 先端 凹陷, 基部 心形, 直径 4_5 (6) 毫米; 翅 较宽, 膜质, 淡红 色, 边缘具 小齿。 花期 5—11 月 , 果期 5 — 11 月 。 产 会泽、 德钦、 中甸、 贡山、 维西、 丽江、 大理、 昆明; 生 于海拔 1300 — 4120 米 的 草坡、 石坡、 高山 草地、 山谷、 溪边、 路旁 等处。 分布于 吉林、 陕西、 新疆、 四川、 西藏。 欧洲、 小亚 细亚、 俄罗斯 (西伯 利亚、 远东 )、 哈萨克 斯坦、 蒙古、 日本、 朝鲜、 巴基 斯坦、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北美及 格陵兰 也有。 2. 中 华山蓼 (西 藏植 物志) ② 铜矿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金边莲 (路南 ), 麥子七 (丽江 ) Oxyria sinensis Hemsl . ( 1892) * ; Diels (1912)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Lauener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  ® 吴征 溢注: 山 蓼一名 太泛, 系 从日名 沿用, 故拟改 为肾叶 酸模。 ② 吴征 溢注: 为喜氣 杂草。 常 在新开 撩荒地 上成片 生长, 东 川矿区 亦多, 但作 为铜矿 指示植 物尚待 研究。 
372  云 南植物 志  0. mairei Levi. (1913), (1916) prs syn.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木质, 直径 0.7 — 2 厘米。 茎 直立, 通 常 数条, 自 根状茎 发邮, 具深 纵沟, 密生短 硬毛。 无基 生叶, 茎生叶 叶片近 肉质, 圆心 形或 肾形, 先端 圆钝, 基部宽 心形, 长 3 — 4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边缘呈 波状, 上面无 毛, 下面 沿叶脉 疏生短 硬毛, 具 5 条基 出脉; 叶柄 粗壮, 长 4 一 9 厘米, 密生短 硬毛; 托叶鞘 膜质, 筒状, 松散, 具数条 纵脉。 花序圆 锥状, 分枝 密集, 粗壮; 苞片 膜质, 褐 色, 每 苞内具 5 — 8 花; 花梗 细弱, 长 4 一 6 毫米, 中 下部具 关节;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被片 4, 果 期内轮 2 片 增大, 狭倒 卵形, 紧贴 果实, 外轮 2 个, 反折; 雄花: 雄蕊 6, 花药长 圆形, 花 丝下部 较宽; 雌花: 子房 卵形, 双凸 镜状, 花柱 2, 柱头画 毛状。 瘦果 宽 卵形, 双凸 镜状, 两 侧边缘 具翅, 连翅 外形呈 圆形, 直径 6 — 8 毫米; 翅薄 膜质, 淡 红色,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小齿。 花期 3 — 10 月 , 果期 4 一 11 月 。 产 昭通、 会泽、 德钦、 贡山、 宁范、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永平; 生 于海拔 1600 — 3700 米的石 山坡、 路边 草地、 山 坡沟边 等处。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模式 标本采 自 云南。 8. 酸模属 Rumex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为 灌木。 根通常 粗壮, 有 时具根 状茎。 茎 直立, 通 常具沟 槽, 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叶 基生和 茎生, 茎生叶 互生, 边缘 全缘或 波状,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而 早落。 花序圆 锥状, 多 花簇生 成轮。 花 两性, 有时 杂性, 稀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 梗具 关节; 花被片 6, 成 2 轮, 宿存, 外轮 3 片 果期不 增大, 内轮 3 片果期 增大, 边缘 全缘。 具齿或 针刺, 背 部具小 瘤或无 小瘤; 雄蕊 6, 花药 基着; 子房 卵形, 具 3 棱, 1 室, 含 1 胚珠, 花柱 3, 柱头画 笔状。 瘦果卵 形或椭 圆形, 具 3 锐棱, 包 于增大 的内花 被 片内。 本属约 150 种, 分 布于全 世界, 主产、 北 温带。 我国 26 种, 3 变种。 云南产 11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灌木; 花杂性 1. 戟 叶酸模 R. hastatus 2 (3) 草本; 花 单性或 两性。 3 (16) 多年生 草本。 4 (7)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叶 戟形或 箭形。 5 (6) 基生 叶或茎 下部叶 戟形; 根状茎 横走; 内 花被片 果时不 增大或 稍增大 无小瘤 2. 小酸模 R. acetosella 6 (5) 基生 叶或茎 下部叶 箭形; 无根 状茎; 内花 被片果 时明显 增大, 基部 具极小 的小瘤 3. 酸模 R. acetosa 7 (4) 花 两性; 基生叶 为其它 形态。 8 (9) 内花被 片果时 无小瘤 4. 永 宁酸模 R. yiingningensis 
蓼 科 373  9 (8) 内花被 片果时 一部或 全部具 小瘤。 10 (11) 内花 被片果 时边缘 近全缘 5. 皱 叶酸模 R. crispus 11 (10) 内花被 片果时 边缘具 齿或刺 状齿。 12 (13) 内花被 片果时 边缘具 不整齐 的小齿 6. 羊蹄 R. japonicus 13 (12) 内花 被片果 时具刺 状齿。 14 (15) 刺 状齿长 2 — 3 毫米, 顶 端钩状 7a. 尼泊 尔酸模 R. nepalensis  15 (14) 刺 状齿长 1.5 — 2 毫米, 顶端直 7b. 疏 花酸模 R. nepalensis var. remotinonis 16 (3) 一年生 草本。 17 (22) 内 花被片 果时边 缘具刺 状齿或 针刺。 18 (19) 内 花被片 果时, 仅一片 的边缘 每侧具 2 针刺, 针刺长 3 — 4 毫米, 其他 2 片 的边缘 每侧具 2  个小齿 8. 黑龙 江酸模 R. amurensis 19 (18) 内 花被片 果时, 全 部的边 缘具针 刺或刺 状齿。 20 (21) 内花 被片果 时具针 刺狭三 角形, 宽 1.5 — 2 毫米 (不 包括 针刺) 9. 长 刺酸模 R. trisetifer 21 (20) 内花被 片果时 边缘具 刺状齿 三角状 卵形, 宽 2 — 3 毫米 10. 齿 果酸模 R. dentatus 22 (17) 内 花被片 果时边 缘全缘 11. 小 果酸模 R. microcarpus 1. 戟 叶酸模 (西 藏植 物志) 图版 101: 3-5 酸装草 (禄劝 )  Rumex hastatus D. Don (1825); Meisn. in DC. (1856);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Uuener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R . dissectus Levi. 1912. 灌木, 高 50 — 90 厘米, 老枝 木质, 暗紫 褐色、 具 沟槽; 一 年生枝 草质, 绿色, 具 浅 沟槽, 无毛。 叶近 革质, 互生或 簇生, 戟形, 叶中裂 片线形 或狭三 角形, 先 端尖, 两 侧裂 片向上 弯曲; 长 1.5 — 3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叶 柄与叶 片等长 或比叶 片长。 花序 圆 锥状, 顶生, 分枝 稀疏; 花梗 细弱, 中 下部具 关节; 花 杂性, 花被片 6, 成 2 轮, 雄 花 的雄蕊 6; 雌花 的外花 被片椭 圆形, 果期 反折, 内 花被片 膜质, 果期 增大, 圆 形或肾 状 圆形, 半 透明, 淡 红色, 先端 圆钝或 微凹, 基部深 心形, 边缘近 全缘, 基部具 极小的 小瘤。 瘦果 卵形, 具 3 棱, 长约 2 毫米, 褐色, 有 光泽。 花期 2— 12 月, 果期 2 — 12 月。 产 昭通、 巧家、 寻甸、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 剑川、 永胜、 大理、 宾川、 永 平、 弥渡、 南涧、 永仁、 禄劝、 大姚 、 姚安、 武定、 富民、 昆明、 双柏、 易门、 澄江、 江川、 景东; 生 于海拔 300 — 2700 米 的干热 河谷、 灌丛、 林中、 溪边、 干燥 路边、 石坡 等处; 在 山边撩 荒地或 老城墙 上极为 常见, 且 成大片 生长。 分布于 四川及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巴基 斯坦、 阿富汗 也有。 2. 小酸模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① 图版 101: 1-2 Rumex acetosella L. (1753);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台湾 植物志 (1976), (二  ① 吴征 溢注: 此 种为温 带草甸 中常见 杂草, 但过 去未在 云南采 到过, 恐 系新侵 人者。 
37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1 . 小酸模 Rumex acetosella L. , 1. 全 植株, 2. 雄花; 3—5. 戟 叶酸模 R. hastatus D. Don, 3. 叶形, 4. 雄 花, 5. 果期 花被; 6 — 8. 尼泊 尔酸模 R. nepalensisSpreng, 6. 叶, 7. 果 期内花 被及外 花被, 8. 花序。 (冯金 环绘) 
黎 科  375  版)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Acetosa acetosella ( L. ) Mill. (1768); Rumex acetosella L. var. vulgaris Koch (1837).'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根状茎 横走, 木 质化。 茎 数条自 根状茎 发出, 直立 或 上升, 细弱, 具 沟槽, 通常自 中上部 分枝。 茎 下部叶 戟形, 中裂 片披针 形或线 状披针 形, 先端 急尖, 基部两 侧的裂 片伸展 或向上 弯曲, 长 2 — 4 厘米, 宽 3 —" 6 (10) 毫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茎 上部叶 较小, 叶柄 短或近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白色, 常 破裂。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疏松;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无 关节; 花簇具 2 — 7 花;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 内花 被片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外花 被片披 针形, 较 小, 雄蕊 6; 雌花: 内花 被片长 1.5 — 1.8 毫米, 果 期不增 大或稍 增大, 卵形, 先端急 尖, 基部 圆形, 具 网脉, 无 小瘤, 外花被 片长约 1 毫米, 披 针形, 果期不 反折。 瘦果宽 卵形, 具 3 棱,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1—1.5 毫米。 花期 6—7 月, 果期 7 — 8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会泽; 生 于海拔 3300 — 3400 米的 山坡。 分 布于黑 龙江、 内蒙 古、 新疆、 河北、 山东、 河南、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福建及 台湾。 朝鲜、 日本、 蒙古、 高 加索、 哈萨克 斯坦、 俄罗斯 (欧洲 部分、 西伯 利亚、 远东 )、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3. 酸模 (日华 本草, 本草 纲目) 遏蓝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Rumex acetosa L. (1753); Meisn. in DC. (1857); Forb. et Hemsl. (1891);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29); 图鉴 (197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Acetosa pratensis Mill. 1768.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根为 须根。 茎 直立, 具深 沟槽, 通常不 分枝, 基生 叶和茎 下部叶 箭形, 先端 急尖或 圆钝, 基 部裂片 急尖,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全 缘或微 波状; 叶柄长 2 — 10 厘米; 茎 上部叶 较小, 具短 叶柄或 无柄;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 花 序狭圆 锥状, 顶生, 分枝 稀疏; 花梗 中部有 关节;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被片 6, 成 2 轮, 雄花: 内花 被片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外 花被片 较小, 雄蕊 6; 雌花: 直 径 3. 5 — 4 毫米, 内花被 片果期 增大, 近 圆形, 基部 心形, 全缘, 网脉 明显, 基 部具极 小的 小瘤, 外花 被片椭 圆形, 反折, 瘦果椭 圆形, 具 3 锐棱, 两 端尖, 长约 2 毫米, 黑 褐色, 有 光泽。 花期 5 — 9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会泽、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2500 — 4000 米 的高山 草地、 山谷、 石坡、 林缘、 竹林中 等处。 我国南 北各省 区均有 分布。 朝鲜、 日本、 高 加索、 哈 萨克斯 坦、 俄罗斯 (欧洲 部分、 西伯 利亚、 远东 )、 欧洲 及美洲 也有。 全草供 药用, 有 凉血、 解毒 之效; 嫩茎、 叶可作 蔬菜及 饲料。 4. 永 宁酸模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umex yungningensis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 Rech. f. (1949)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高 7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具深 沟槽, 基部直 径可达 1 厘米, 基 生叶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上面 无毛, 下面 
376  云 南植物 志  沿叶 脉具乳 头状小 突起, 边缘 全缘;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无毛; 托 叶鞘薄 膜质, 黄 褐色, 易 破裂, 脱落。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花序轴 直立; 花梗 丝状, 长 6 — 8 毫米, 近 基部具 关节, 关节 果期不 明显, 花被片 6, 外花被 片长约 2 毫米, 椭 圆形; 内 花被片 果期增 大, 三角状 心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先端 稍钝, 基部深 心形, 边缘近 全缘, 具 网脉, 全部无 小瘤。 瘦果长 卵形, 褐色, 先 端尖, 有 光泽, 长约 2.5 毫米。 花期 7 — 11 月, 果期 7— 11 月。 产宁范 (永 宁, 模式标 本产地 )。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5. 敏 叶酸模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Rumex crispus L. (1753); Meisn. in DC. ( 1857);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秦岭 植物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20 厘米。 根 粗壮, 黄 褐色, 茎 直立,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具 浅 沟槽。 基生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2 — 5 厘 米, 边缘被 波状; 茎生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叶柄长 3 — 10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 花 序狭圆 锥状, 花序 分枝近 直立或 上升; 花 两性; 花 梗细, 中 下部有 关节, 关节 果期稍 膨大; 花被片 6, 淡 绿色; 外花 被片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内花被 片果期 增大, 宽卵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稍钝, 基部近 截形, 网脉 明显, 边缘近 全缘, 全部具 小瘤, 稀 片具 小瘤, 小瘤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瘦果 卵形, 先端 急尖, 具 3 锐棱, 暗 褐色, 有 光泽。 花期 5~6 月, 果期 6 — 7 月。 我们 未见产 于云南 的标本 ®。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山东、 河南、 湖北、 四 川。 生于 河滩、 沟边 湿地。 高 加索、 哈萨克 斯坦、 俄罗斯 (西伯 利亚、 远东 )、 蒙古、 朝鲜、 日本、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6. 羊蹄 (本草 纲目) Rumex japonicus Houtt. (1777); 中国 植物志 (1998)*. R . japonicus Meisn. ap. Miquel ( 1856 ~ 66) ; Ohwi (1956); R . crispus L. var. japonicus (Houtt.) Makino (1894); 台湾 植物志 (二版 ) (1996).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上部 分枝, 具 沟槽。 基生叶 长圆形 或披针 状长 圆形, 长 8 — 25 厘米, 宽 3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微 波状, 下面沿 脉具小 突起; 茎上部 叶狭长 圆形; 叶柄长 2 — 12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 花 序圆 锥状, 花 两性, 多花 轮生; 花梗 细长, 中 下部具 关节; 花被片 6, 淡 绿色, 外花被 片长 1.5 — 2 毫米, 椭 圆形; 内花 被片长 4 一 5 毫米, 果时 增大, 宽 心形, 先端 渐尖, 基 部心 形网脉 明显,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小齿, 齿长 0.3~0.5 毫米, 全部具 小瘤, 小 瘤长卵 形, 长 2 — 2. 5 毫米。 瘦果宽 卵形, 具 3 锐棱, 长约 2.5 毫米, 两 端尖, 暗 褐色, 有光 泽。 花、 果期 5 月。 产 丽江; 此种 云南本 不产; 从标 本采于 县招待 所院内 来看, 估 计是由 旅游者 带人。  ① 吴征 溢注: 据 记载产 丽江、 宁范, 海拔 2700 — 2800 米。 有可能 是前一 种的错 误鉴定 记录。 Forrest 4958 采 自大理 的标本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根 据记载 (Dielsl912) 为 Rumex obtusifolius L. , 疑亦系 本种。 
蓼 科  377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华东、 台湾、 华中、 华南、 及 西南的 四川与 贵州。 日本也 有。 7. 尼泊 尔酸模 (西 藏植 物志) 土大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umex nepalensis Spreng. ( 1825); Meisn. in DC. ( 1857); Hook. f. (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Rech. f. (1932); 秦岭 植物志 (1974); Lauener (1982);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R . ramulosus Meisn. in DC. (1856); R . esquirolii Levi. ( 1913) . 7a. 尼泊尔 酸模. (原 变种) 图版 101: 6 — 8 ' var. nepalensis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 粗壮。 茎 直立, 具 沟槽, 无毛, 上部 分枝。 基生 叶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 毛或下 面沿叶 脉具小 突起;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叶柄长 3 — 10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 花序圆 锥状; 花 两性; 花梗中 下部有 关节; 花被片 6, 成 2 轮, 外 轮花被 片长约 1.5 毫米, 椭 圆形; 内花 被片长 5 — 6 毫米, 果期 增大, 宽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截形, 边缘 每侧具 7 — 8 刺 状齿, 齿长 2 — 3 毫米, 先端成 钩状, 一部或 全部具 小瘤。 瘦果卵 形, 具 3 锐棱, 先端 急尖,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3 毫米。 花期 3—12 月, 果期 3— 12 月。 产 镇雄、 巧家、 会泽、 师宗、 德钦、 中甸、 贡山、 宁范、 维西、 丽江、 剑川、 洱 源、 大理、 永平、 禄劝、 昆明、 绿春、 屏边、 金平、 景东、 凤庆、 镇康; 生 于海拔 820 — 4050 米的 草坡。 分布 于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青海西 南部、 湖南、 湖北、 江西、 四川、 广西、 贵州、 西藏。 伊朗、 阿 富汗、 印度、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缅甸、 越南、 印 度 尼西亚 (爪哇 ) 也有。 根、 叶 人药, 止血、 止痛。 7b. 疏 花酸模 (变种 ) var. remotiflorus (Samuelsson) A. J. Li (1998). R. remotiflorus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Rech. f. (194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与原 变种不 同点是 刺状齿 较短,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直, 有时为 钩状。 云南 特有。 产 于宁范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800 米。 8. 黑龙 江酸模 (东北 草本植 物志) ① 图版 102: 1-3 Rumex amurensis Fr. Schmidt ex Maxim. ( 1859 ) ; Kung ( 1936 ) ; Komarov (1936r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中国 植物志 (1998).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茎下 部叶倒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3 — 12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两面 无毛, 边缘微 波状, 茎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易 破裂而 脱落。 花序 总状, 具  ① 吴征 溢注: 从此种 间断分 布看, 可能 鉴定有 问题。 
378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102 1—3. 黑龙 江酸模 Rumex amurensis Fr. Schm. ex Maxim. , 1. 花 序枝, 2. 有 齿的内 花被, 3. 有 刺的内 花被; 4 一 5. 长 刺酸模 R. tnsetifer Stokes, 4. 果 期内花 被及外 花被, 5. 花 序枝; 6 — 8. 齿 果酸模 R. dentatus L. . 6. 花 序, 7. 果 期内花 被及外 花被, 8. 叶形。 (冯金 环绘) 
蓼 科  379  叶, 由 数个再 组成圆 锥状, 花 两性, 多花 轮生于 叶腋, 上部 较密; 花梗 基部具 关节; 花 被 6, 2 轮, 外花 被片, 椭 圆形, 较小; 内花被 片果时 增大, 三角状 卵形, 全部具 小瘤, 其中 1 片边缘 每侧具 2 个 针刺, 刺先端 直伸或 微弯, 长 3 — 4 毫米, 另 2 片边缘 每侧具 2 个 小齿。 瘦果椭 圆形, 具 3 锐棱, 两 端尖, 淡 褐色, 有 光泽, 长约 1.5 毫米。 花、 果 期 7 — 9 月。 云 南新记 录种。 产于 大理、 下关; 生 于海拔 1700 — 1800 米的洱 海边湿 草地。 分布 于 东北、 河北、 河南、 山东、 江苏及 安徽。 俄罗斯 (远东 地区) 也有。 从标 本记录 来看, 此种很 可能是 由旅游 者带人 云南。 9. 长 刺酸模 (湖 北植 物志) 图版 102: 4—5 ' Rumex trisetifer Stokes (1814) ; Rech. f. (1949); Fr. Schmidt 中国 植物志 (1998). R . chinensis Campd. ( 1819) ; R . nmritimus auct. non L. : Hook. f. (1886). p.p.; Diels (1912); 湖北 植物志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粗壮, 红 褐色。 茎 直立, 褐 色或红 褐色, 具 沟槽, 分枝 开展。 茎下部 叶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长 8 — 2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边缘 波状, 茎上 部&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早落。 花序 总状, 再组 成大型 圆锥状 花序, 顶生和 腋生, 具叶。 花 两性, 多花 轮生, 上 部较 紧密, 下部 稀疏, 间断; 花梗 细长, 近 基部有 关节; 花被片 6, 2 轮, 黄 绿色, 外 花 被片披 针形, 较小; 内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不包 括针刺 ), 果期增 大, 狭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狭窄, 急尖, 基部 截形, 全部具 小瘤, 边缘 每侧具 1 个 针刺, 针刺长 3 — 4 毫米, 直伸或 微弯。 瘦果椭 圆形, 具 3 锐棱, 两 端尖,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1.5 — 2 毫米。 花期 2—12 月 , 果期 3 — 12 月 。 产 大理、 昆明、 金平、 孟连、 勐海、 勐腊、 龙陵、 双江、 沧源; 生 于海拔 360— 1800 米的 山谷、 沼 泽地、 疏 林中、 水边 等处。 分布于 陕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台湾、 福建、 广东、 海南、 广西、 贵州。 越南、 老挝、 泰国、 孟加 拉国、 印度 也有。 10. 齿 果酸模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图版 102: 6—8 Rumex dentatus L. (1771); Campt. (1819); Meisn. in DC. (1857); Hook. f. (1886);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秦岭 植物志 (1974)*;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R , klotzschianus Meisn. in DC. (1856). R. dentatus L. subsp. halacsyi (Rech. ) Rech. f. (1932).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70 厘米。 茎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枝 斜上, 具浅 沟槽。 茎下部 叶 长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先端 圆钝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边缘浅 波状, 茎生叶 较小; 叶柄长 1.5 — 5 厘米。 花序 总状, 长达 35 厘米, 顶 生和 腋生, 具叶, 由数个 再组成 圆锥状 花序, 多花, 轮状 排列, 花轮 间断; 花梗 中下部 有 关节; 外花被 片长约 2 毫米, 椭 圆形; 内花 被片长 3. 5 —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果 期 增大,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急尖, 基部近 圆形, 网纹 明显, 全部具 小瘤, 小瘤长 1.5 — 2 毫米, 边缘 每侧具 2 — 4 个刺 状齿, 齿长 1.5 — 2 毫米。 瘦果 卵形, 具 3 锐棱, 两端 
380  云 南植物 志  尖, 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2 — 2. 5 毫米。 花期 2 — 12 月, 果期 2— 12 月。 产 嵩明、 宜良、 贡山、 丽江、 大理、 永仁、 昆明、 安宁、 澄江、 华宁、 江川、 景 东; 生 于海拔 1350 — 2900 米 的河边 草丛、 溪边、 路 边湖边 等处。 分布于 华北、 西北、 华东、 华中、 四川、 贵州。 印度、 尼 泊尔、 阿 富汗、 哈萨 克斯坦 及欧洲 东南部 也有。 11. 小 果酸模 (中 国植 物志) Rumex microcarpus Campd. (1819); Rech. f. (1949); 中国 植物志 (1998). R . wallichianus Meisn. in Wall. (1832) .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茎 直立, 上部 分枝, 无毛, 具浅 沟槽。 茎下 部叶长 椭 圆形, 先端 急尖或 稍钝, 基部 楔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边缘 全缘, 茎上 部 叶狭椭 圆形, 较小; 叶柄长 2 — 4 厘米; 托叶鞘 膜质, 早落。 花序圆 锥状, 通常 具叶; 多花 轮生, 上部较 紧密, 下部 稀疏, 间断; 花梗 细长, 近 基部有 关节; 花被片 6, 2 轮, 黄 绿色, 外花被 片长约 1 毫米, 披 针形; 内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果期 增大, 狭 三角状 卵形, 先端 狭窄, 急尖, 基部 截形, 边缘 全缘, 全部具 小瘤; 小 瘤长圆 形, 长 1.5 — 2 毫米。 瘦果 卵形, 具 3 锐棱, 褐色, 有 光泽, 边缘 全缘, 长 1 一 2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4 一 6 月。 产 大理、 昆明、 马关; 生 于海拔 800 — 2200 米的 河边、 田边 路旁、 山谷 湿地。 分布 于 辽宁、 河北、 江苏、 广西、 贵州。 孟加 拉国、 印度 及越南 也有。 9. 大黄属 Rheum L.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稀较 矮小。 根 粗壮, 内 部多为 黄色。 根状茎 顶端常 残存有 棕褐色 膜质托 叶鞘, 茎 直立, 中空, 具细 纵棱, 光 滑或被 糙毛, 节明显 膨大稀 无茎。 基 生叶成 密集或 稀疏莲 座状, 茎生叶 互生, 稀无茎 生叶; 托叶鞘 发达, 大型, 稀不 显著; 叶片多 宽大, 全缘, 级波 或不同 深度的 分裂; 主脉掌 状或掌 羽状。 花小, 白绿 色或紫 红色, 通 常排 列成密 或稀疏 的圆锥 花序或 稀为穗 状及圆 头状, 花 在枝上 簇生, 花 梗细弱 丝状, 具 关节; 花被片 6, 排成 二轮, 雄蕊 9, 罕 7 — 8, 花药 背着, 内向, 花 盘薄; 雌蕊 3 心 皮, 1 室, 1 基生 的直生 胚珠; 花柱 3, 较短, 开展 反曲; 柱头多 膨大, 头状、 近盾状 或如 意状。 瘦果三 棱状, 棱缘 具翅, 翅 上各具 1 条明显 纵脉, 宿 存花被 不增大 或稍增 大。 种子 具丰富 胚乳, 胚直, 偏于 一侧, 子叶 平坦。 本属约 30 — 60 种, 我国 29 种, 2 变种, 主要 分布于 西北、 西南 及华北 地区。 云南 产 12 种。 本属具 有重要 的经济 价值, 中药 大黄是 我国特 产的重 要药材 之一, 能 汚肠胃 积热, 下 瘀血, 外敷消 痈肿, 其正 品来源 于掌叶 大黄、 鸡爪 大黄及 大黄。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序为 穗状的 总状, 叶 腋生, 具大型 苞片。 2 (3) 植株 髙大, 高 1 一 2 米, 茎和叶 及苞片 卵圆到 圆形; 果实宽 卵形 1. 塔黄 Rh. nobile 
蓼 科  381  3 (2) 植株 较矮, 高 0.4~0.8 米, 茎 生叶及 苞片卵 形到窄 卵形; 果 实菱状 椭圆形 或菱状 长圆形 2. 水黄 Rh. alexandrae 4 (1)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不 被叶或 苞片所 遮盖, 茎节一 般显著 而多少 隆起, 稀 无茎, 但 花不为 穗状或 头状。 5 (6) 矮小 草本高 0.5 米 以下, 无茎 生叶, 叶片 近革质 3. 漢 边大黄 Rh. delavayi 6 (5) 高大 或中型 草本, 高 0.5 — 2 米, 具茎 生叶, 叶片一 般不为 革质。 7 (18) 高大 草本, 高 0.5 — 2 米, 茎生叶 较多; 叶 片多为 卵形, 卵 形或三 角状卵 形等, 全缘 具皱波 或 浅裂到 深裂, 花 序大圆 锥状, 具 2 次以上 分枝。 8 (15) 叶全缘具强或弱稀极弱1«^波。 9 (12) 叶 缘具强 或较强 被波。 10 (11) 基生叶 通常长 大于宽 ,宽卵 形或卵 圆形, 花紫 红色; 果实卵 状椭圆 形或宽 椭圆形 4. 藏 边大黄 Rh. australe 11 (10) 基 生叶通 常宽大 于长, 肾状心 形或圆 心形, 花黄 白色; 果 实宽椭 圆形或 近圆形 5. 喜马拉 雅大黄 Rh. webbianum 12 (9) 具弱 或极弱 被波。 13 (14) 花被片 窄长, 宽披 针形, 中间具 一条深 绿色并 略隆起 的脉; 叶片卵 形到卵 圆形; 果 实极宽 椭 圆形到 近圆形 6. 牛尾七 Rh. forrestii 14 (13) 花被片 较宽, 宽椭圆 形或椭 圆形, 果实 卵形或 卵圆形 7. 丽 江大黄 Rh. likiangense 15 (8) 叶 浅裂到 半裂, 裂片宽 或窄三 角形。 16 (17) 叶 浅裂, 裂片 大齿形 或宽三 角形; 花 较大, 白色, 花蕾椭 圆形; 果 枝开展 8. 大黄 Rh. offlcinale 17 (16) 叶 浅裂到 半裂, 裂片或 较窄三 角形; 花 较小, 红紫 色或带 红色, 花蕾 倒金字 塔形; 果枝聚 拢 9. 掌 IH" 大!! Rh. palmatum 18 (7) 中型 草本, 高 0.4~0.8 米; 茎生叶 1 一 2 (3) 片, 叶片 心形, 肾状 心形或 三角状 心形, 全 缘无 铍波, 花 稀疏圆 锥状, 具 1 一 2 次 分枝。 19 (20) 植株较 高大, 高 50""80 厘米; 叶 较大, 一般 13 — 28 厘米 X 12 — 25 厘米; 花 序多具 2 次分 枝 10. 心 叶大黄 Rh. acuminatum 20 (19) 植株较 矮小, 高 30~50 厘米; 叶 较小, 长, 宽通常 不超过 10 厘米 花序具 1 一 2 次分枝 C 21 (22) 花大, 花梗长 4 一 7 毫米, 被锈色 短毛, 花 被片长 3 — 4 毫米, 花序具 1 一 (2) 次 分枝, 叶 片 肾状心 形或宽 心形, 果实 较大, 长在 10 毫 米以上 11. 云 南大黄 Rh. yunnanense 22 (21) 花小,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被 片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序, 仅具 3 — 5 条 一次的 分枝; 叶 片卵状 心形到 三角状 心形, 果实 较小长 7 — 8 毫米 12. 蔬 枝大黄 Rh. kialense 1. 塔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Rheum nobile Hook. f. et Thorns. (1855); Meisn. in DC. (1856); Hook, f (1886); Ward (1930)* ; A. Los.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高大 草本, 高 1 一 2 米。 根 状茎及 根长而 粗壮, 直径达 8 厘米。 茎 单生不 分枝, 粗 壮 挺直, 直径 2 — 3 厘米, 光滑 无毛, 具细 纵棱。 基生叶 数片, 呈莲 座状, 具多 数茎生 叶 大型, 近 革质, 圆形, 先 端圆或 极阔钝 尖形,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直径 20 — 30 厘米, 全缘 或稍不 规则, 基出脉 5 — 7 条, 和侧 脉一起 直伸向 叶缘, 于叶下 面显著 凸起, 叶上 面光滑 无毛, 下 面无毛 或有时 在脉上 具稀疏 短毛; 托叶鞘 宽大, 阔披 针形, 长 10 — 15 
382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玫瑰 红色, 两面 均光滑 无毛; 上 部叶及 叶状苞 片向上 渐小, 近 圆形, 直径 5 — 13 厘米 叶柄亦 渐短; 苞 片干后 膜质, 淡 黄色。 花序 总状, 分枝 腋生, 常 5 — 8 枝 成丛, 稀 再具小 分枝, 长 5 — 9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 梗细, 长 2 — 3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或 稍近下 部, 无毛; 花 5 — 9 朵 簇生, 花被片 6 或 较少, 基部 联合, 上部 直而不 外展, 椭 圆形或 长椭 圆形, 内轮 3 片 稍大,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或 稍宽, 外轮 3 片 略小, 黄 绿色; 雄蕊 (8) 9, 花 药扁, 长 圆状椭 圆形, 花 丝扁, 基部 稍宽, 长 3 — 3. 5 毫米, 露出花 被外; 花 盘 薄初时 平展, 以后 翅起, 柱头 头状, 有 凸起。 果宽 卵形或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5~6 毫米, 先 端钝或 稍尖, 基 部近圆 形到微 截形, 翅窄, 一般 宽不及 1 米, 稍厚, 纵 脉靠 近翅的 边缘, 深 褐色。 种 子心状 卵形, 黑 褐色。 花期 7 月, 果期 8 月。 产 贡山、 碧江; 生 于海拔 4100 — 4800 米的 山顶缓 坡乱石 缝中。 分布 于西藏 喜马拉 雅 山麓。 喜马拉 雅山南 麓各国 也有。 2. 水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3: 1-5 苞 叶大黄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 苞大黄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录) Rheum alexandrae Batal. ( 1894); Mottet ( 1920);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Ward (1930); A. Los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中型 草本, 高 40 — 80 厘米。 根 状茎及 根直而 粗壮, 内部黄 褐色。 茎 单生, 不 分枝, 粗壮 挺直, 中空, 无毛, 具细 纵棱, 常为黄 绿色。 基生叶 4"6 片, 茎生 叶及叶 状苞片 多数; 下部叶 卵形倒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圆钝,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6. 5 -" 9 厘米, 稀 稍大, 全缘, 基出脉 5 — 7 条, 一 般中间 3 条特别 粗壮, 两面均 无毛, 稀于主 脉或叶 缘上具 短乳突 状毛;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或 稍长, 半圆 柱状, 无毛; 托叶鞘 干后 膜质, 大, 长约 7 厘米, 内外 两面均 无毛, 棕色, 上部叶 及叶状 苞片较 窄小, 叶片 干后近 膜质, 长 卵形, 一 般为浅 绿色, 叶 柄亦较 短或近 无柄。 花 序直立 总状, 常 2 — 3 枝 成丛或 稍多, 很少 再具小 分枝, 长 3~6 厘米, 无毛, 腋生; 花数朵 簇生, 花 梗细长 丝状, 长 2. 5 — 4 毫米, 关节 位于近 基部, 光滑 无毛; 花被 (4 一 5) 6, 基部合 生成杯 状, 全长 1.5 毫米, 花 被片长 0.7 毫米, 半椭 圆形, 绿色, 雄蕊 7 — 9, 花 丝细长 丝状, 长 2. 5 — 3 毫米, 外露, 着 生于花 被上, 花药长 圆状椭 圆形; 花 盘薄; 子 房略呈 菱状倒 卵形, 常 退化为 2 心皮, 花柱 3 或 2, 短而 反曲, 柱头圆 头状。 果 菱状椭 圆形, 先端微 凹,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光滑, 具 光泽, 深棕 褐色, 长 7 — 8 毫米, 中部最 宽部分 5~6 毫米, 翅 极窄, 宽约 0.5 毫米。 花期 6— 10 月, 果期 6— 11 月。 产 中甸、 丽江、 碧江、 剑川; 生 于海拔 3000 — 4800 米的 草坡、 高山 沼泽、 溪边、 积水草 地等潮 湿处。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西部。 3. 滇 边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3: 6-9 白小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heum delavayi Franch. ( 1895 ) ;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1936); A. Los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Rheum strictum Franch. (1895)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1929). 
蓼 科  383  图 版 103 1 一 5. 水黄 RheumalexandraeBatal. , 1. 花 序枝, 2. 基 生叶, 3. 花 外形, 4. 子房及 柱头, 5. 果; 6 — 9. 澳边大 黄. Rh. delavayi French. , 6. 植株, 7. 花 外形, 8. 子房及 柱头, 9. 果; 10. 喜马拉 雅大黄 Rh. webbianum Royle. 叶形。 (肖 溶绘) 
384  云 南植物 志  矮小 草本, 高 15 — 28 厘米。 根 常具横 环纹, 黑 褐色, 内部淡 黄色。 茎 直立, 通常 实心无 空腔, 基 部直径 3 — 5 毫米, 常 暗紫, 被稀疏 短毛。 基生叶 2 — 4 片, 叶 片近革 质,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稀 近圆形 或长椭 圆形, 先端 钝圆, 基部 近心形 或近圆 形, 长 3~6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全 缘到不 明显浅 波状, 基出脉 3 — 5 条, 主 脉发达 粗壮, 侧脉 2 — 4 对, 叶 上面暗 绿色, 一 般光滑 无毛或 在主脉 上具短 硬毛, 下面浅 绿色, 脉常 紫色, 被短 硬毛, 毛 多生于 叶脉及 边缘; 叶 柄细, 半圆 柱状, 与叶片 等长或 稍长, 紫色, 被 淡棕色 短毛; 茎生叶 1 一 2 片, 上 部叶脉 常具花 序枝, 叶片 较小, 最上 面者呈 条形; 托叶 鞘干后 膜质, 短, 不 抱茎, 常 破损, 无毛。 圆锥 花序, 窄长, 只一次 分枝, 常 紫色, 被短 硬毛; 花梗 细长, 长 3 — 4. 5 毫米, 关 节位于 下部, 花 3 — 4 簇生, 花较大 而花被 开展, 直径约 5 毫米; 花被片 6, 长椭 圆形, 外轮 3 片 较小, 长 1.5 —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内轮 3 片 较大, 长约 2.5 毫米, 宽 1.5 毫米或 稍宽, 边 缘深红 紫色, 仅外 面中 央部分 绿色; 雄蕊 9, 稀 较少, 花 丝短, 长 1 一 1.5 毫米, 基部 扁阔, 与花盘 粘连, 紫色, 花 药宽椭 圆到近 球状, 亦 紫色; 花 盘薄, 略呈 瓣状; 子房倒 卵形, 绿色, 花柱反 曲, 柱头扁 头状, 紫色。 果心 状圆形 或稍扁 圆形, 直径 8 — 9 毫米, 先端 圆阔, 中间具 "V" 字形 小凹, 基部 心形, 翅宽约 2.5 毫米, 纵 脉在翅 的中部 以内, 靠近 种子。 种子 卵形。 花期 2—11 月 ; 果期 3 — 12 月 。 产 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1500 — 4600 米的 草坡、 高山 草地、 石坡、 河边 石地、 流石滩 等处。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4. 藏 边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Rheum australe D. Don (1825) ; Hara (1982) Rheum emodi Wall ex Meisn (1832) p.p. ;高 作经等 (1975) ; 西藏 植物志 (1983). 高大 草本, 高 0.7 — 2 米, 根状 茎驻根 粗状, 茎粗, 具细 沟棱, 光滑, 只在 节部具 短毛。 基生 叶大, 卵 状椭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18 — 40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钝, 基部 心形, 全缘, 常具弱 被波, 基出脉 5 — 7 条, 叶上 面光滑 无毛, 下面及 叶缘被 柔毛; 叶 柄与叶 片 近等长 或稍长 于叶, 半圆 柱状, 被 短毛或 粗糙; 茎生叶 较窄, 卵形; 托叶 鞘大, 膜质 抱茎, 具短 柔毛。 大 型圆锥 花序, 具 2 — 3 回 分枝, 密被乳 突毛; 花紫 红色, 花被 开展, 直径 3 — 3. 5 毫米, 6 片, 外轮 3 片明显 较小,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长 圆状椭 圆形; 内轮 3 片长约 2.5 毫米, 宽 2 毫米, 极宽椭 圆形或 稀略近 圆形; 雄蕊 9, 花丝锥 状, 基 部扁; 子房 菱状倒 卵形, 花柱 反曲, 柱头扁 盘状, 表面 粗糙; 花 梗具小 突起, 关 节 位于中 下部。 果 实卵状 椭圆形 (幼 果期常 呈三角 状卵形 ), 长 9 一 10 厘米, 宽 7 — 8. 5 厘米, 顶端 微凹或 无明显 凹人, 基部近 心形, 翅红 紫色, 宽约 2.5 毫米, 纵脉在 翅的中 部 偏外, 约位距 边缘的 1/3 处。 种子 卵形。 花期 5 — 8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德欽、 维西、 中甸、 洱源、 丽江 (栽培 ); 生 于海拔 3200 — 4200 米的 草坡、 溪边 草地、 灌丛 等处。 分布 于西藏 中部及 东部。 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也有。 5. 喜马拉 雅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① 图版 103: 10 Rheum webbianum Royle (1839) ; Hook. f. (1886); 高作 经等, (1975); 西 藏植物  ① 吴征 溢注: 本种是 分布于 西喜马 拉雅, 分布不 到德饮 一带, 鉴定 可能有 问题。 
蓼 科  385  志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高大 草本, 高 0.5 — 1.5 米。 茎 粗壮, 中空, 下部 直径约 1.5 厘米, 具细 纵梭, 光 滑 或在上 部及花 序分枝 具乳突 状毛, 近 革质, 基 生叶通 常宽大 于长, 肾 状心形 或圆心 形, 先 端圆钝 或尖, 基部阔 心形, 长 20 — 25 厘米, 宽 25 — 30 厘米, 边 缘具弱 被波, 基 出 脉多为 5 条, 两侧最 下一条 的基部 之外缘 裸露, 叶上面 绿色, 粗糙, 下面淡 绿色, 沿 叶 脉被? L 毛或近 光滑; 叶柄 粗壮, 短于 叶片, 被乳突 状毛; 茎生叶 较小, 卵形。 大型圆 锥 花序, 具 1 一 2 回 分枝; 花梗中 下部有 关节。 花 较小, 花 被片椭 圆形, 黄 白色; 果宽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两端 微凹, 长 10 — 12 毫米, 宽 稍小于 长或近 相等, 翅 较宽, 宽约 3.5 毫米, 纵脉在 外缘的 1/3 处。 种子窄 卵形, 宽约 4 毫米。 花期 5 — 8 月, 果期 5 — 9 月。 产 德钦、 维西、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3200 — 4000 米的 草坡、 林下 等处。 分布于 西藏 西部及 中部。 喜马拉 雅山南 麓各国 也有。 6. 牛尾七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4: 8—10 小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heum forrestii Diels ( 1912 ) ; Samuelsson in Hand. -Mazz. ( 1929 ); 高作 经等,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 较高 草本, 高 60 — 80 厘米。 根较 粗壮, 直径 3 — 4 厘米, 内部土 黄色; 茎 直立, 中 空, 基 部直径 0.8 — 1.4 厘米, 下部 无毛, 上部 及花序 分枝具 黄白色 短毛, 在节部 较密。 基生叶 3 — 5 片, 叶 片宽卵 形或卵 圆形, 先端 圆阔, 基部 心形, 长 12 — 20 厘米, 宽 10 — 28 厘米, 全缘, 具 不明显 被波, 基出脉 5 — 9 条, 在叶下 面明显 凸出, 通常 两面浅 绿色, 叶上面 具稀疏 短毛, 多 生于叶 脉处, 或逐 渐光滑 无毛, 下 面密被 黄白色 硬毛; 叶 柄半圆 柱状, 约为 叶片的 1/2 到近 等长, 被极短 硬毛; 茎生叶 1 一 2 片, 叶片 较小, 卵 形或长 卵形, 叶柄 较短; 托叶鞘 短而不 完整, 干后 膜质。 圆锥花 序窄尖 塔形, 自 中部以 上 分枝, 花密集 簇生, 花蕾倒 卵形, 黄 绿色; 花梗 细长, 中 下部有 关节, 长 2 — 3 毫米; 花被不 开展, 花被 片宽披 针形, 外轮 3 片 稍小, 长 1.8 毫米, 宽不及 1 毫米, 内轮 3 片 较大,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每片中 央有一 条深绿 色_ 纵脉, 并略 隆起; 雄蕊 8 — 9, 短于 花被, 花丝 锥状, 长约 1 毫米, 基部 外侧与 花盘略 粘连,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淡紫 红色, 在背 面中部 成椭圆 形瘤状 凸起; 子 房略倒 卵形, 花柱 棒状, 向下 反曲, 柱头稍 增大。 果极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先 端圆, 基部圆 心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8— 9.5 毫米, 翅 很窄, 宽约 1.5 毫米或 稍强, 棕色, 较厚, 非 膜质, 纵脉 在翅的 中部。 种 子宽 卵状椭 圆形, 宽达 6 — 7 毫米, 黄 棕色。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800— 3400 米 的高山 林缘、 烁石 草坡混 交林中 等处。 分 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根茎 入药, 舒筋 活血, 清热。 7. 丽 江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① 黑七、 雪三七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① 吴征 溢注: Diels (1912) 误定作 Rh. emodi Wall. 。 
、 图 版 104 1—4. 心 叶大黄 Rheum acuminatum Hook. f. , 1. 基 生叶, 2. 花, 3. 子房及 柱头, 4. 果; 5—7 云 南大黄 Rh yunnanenseSamuelsson. 5. 叶形, 6. 花, 7. 果; 8 — 10. 牛尾七 Rh. forrestii Diels. 8. 基 生叶, 9. 花, 10. 子房' 及 柱头。 (肖 溶绘) 
Rheum likiangense Sam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横断山 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Rheum ovatum C. Y. Cheng et Kao (1975) * . 中型 草本, 高 40 — 70 (90) 厘米, 茎基 部直径 7—12 毫米, 密 被白色 硬毛, 近节 处 尤密, 果期 常渐稀 疏或近 无毛。 茎生叶 2 — 4 片, 近 革质, 叶片 宽阔, 宽 卵形、 卵圆 形 或几近 圆形, 较少为 卵形, 先端钝 圆或钝 急尖, 基部心 形到浅 心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8— 14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7 条, 粗壮, 于叶下 面强烈 凸起, 叶上 面光滑 无毛或 仅 在脉上 具粗糙 短毛, 下 面常暗 紫色, 密 被白色 粗毛; 叶柄 扁半圆 柱状, 粗壮, 短于叶 片, 长 2. 5 — 8 厘米, 被短 粗毛; 茎生 叶少, 通常 1 一 3 片, 一般只 最下部 的一片 腋部不 具花 序枝, 叶 片较窄 而小, 卵形。 圆锥 花序, 分枝 1 一 2 次, 被白色 粗毛, 花数朵 族生, 苞 片窄长 条形, 长 3 — 5 毫米, 干后近 膜质; 花梗 细长, 长 2. 5 — 3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 被片白 绿色, 外轮 3 片略 窄小, 宽椭 圆形; 内轮 3 片较 宽大, 宽 2 — 2. 2 毫米, 近 圆形或 极宽椭 圆形; 雄蕊 9, 与 花被近 等长; 子 房菱状 圆形, 花 柱细, 横展, 柱头扁 盘状, 先端有 凸起。 果卵 形或卵 圆形, 顶端略 圆形, 基部浅 心形, 长 8. 5 — 9 毫米, 宽 7 — 7. 5 毫米, 翅宽约 2 毫米, 纵脉 在翅的 中部。 种子 卵形, 宽约 3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8 月。 .、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2800 — 3000 米的 山谷、 山坡。 分布于 西藏最 东部、 四川 西部。 入药, 治跌打 损伤, 止铜。 8. 大黄 (植 物名实 图考) 药 用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Rheum officinale Baill. (1871); Hook. f. in Curtis (1874) * ; Samuelsson in Hand. - Mazz. (1929), (1936); A. Los. (1936); Rung (1936); 高作 经等, (1975)*;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高大 草本, 高 1.5 — 2 米。 根及 根状茎 粗壮, 内部 黄色。 茎 粗壮, 基 部直径 2 — 4 厘 米, 中空, 具细 沟棱, 被白色 短毛, 上部 及节部 较密。 基生叶 大型, 叶片近 圆形, 稀极 宽卵 圆形, 直径 30 — 50 厘米, 或 长稍大 于宽, 先 端近急 尖形, 基部近 心形, 掌状 浅裂, 裂片大 齿状三 角形, 基出脉 5 — 7 条, 叶上 面光滑 无毛, 偶在脉 上有疏 短毛, 下 面具淡 掠色 短毛; 叶 柄粗圆 柱状, 与叶片 等长或 稍短, 具榜 棱线, 被 短毛; 茎生 叶向上 逐渐变 小, 上 部叶腋 具花序 分枝; 托叶鞘 宽大, 长可达 15 厘米, 初时 抱茎, 后 开裂, 内面光 滑 无毛, 外 面密被 短毛。 大 型圆锥 花序, 分枝 开展, 花 4 一 10 朵成簇 互生, 花梗 细长, 长 3 — 3. 5 毫米, 关节 位于中 下部; 花被片 6, 内 外轮近 等大, 长 2 — 2. 5 毫米, 宽 11. 2 — 1.5 毫米, 椭 圆形或 稍窄椭 圆形, 绿 色到黄 白色; 边 缘稍不 整齐; 雄蕊 9, 不外 露; 花 盘簿, 辦状; 子房卵 形或卵 圆形, 花柱 反曲, 柱头圆 头状。 果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7~9 毫米, 先 端圆, 中央微 下凹, 基部浅 心形, 翅宽约 3 毫米, 纵脉 靠 近翅的 边缘。 种子宽 卵形。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中甸、 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 3600 米 的山坡 草地、 高山 河滩。 分布于 陕西、 四 川、 湖 北等省 及河南 西南部 与湖北 交界处 均有野 生种。 此 种为大 黄正品 之一, 现 多为栽 
388  云 南植物 志  培。 9. 掌 叶大黄 (图鉴 ) Rheum palmatuin L. (1759) , (1762) ; Meisn. in DC. (1856) ; Samuelsson in Hand. - Mazz. (1929); A. Los. (1936); 图鉴 (1972)*; 高 作经等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高 大粗壮 草本, 高 1.5 — 2 米, 根 及根状 茎粗壮 木质。 茎直立 中空; 叶片长 宽近相 等, 有时 长稍大 于宽, 先 端窄渐 尖或窄 急尖, 基部近 心形, 长达 40 — 60 厘米, 通常成 掌状半 5 裂, 每一 大裂片 又分为 近羽状 的窄三 角形小 裂片, 基出 脉多为 5 条, 叶 上面粗 糙到 具乳突 状毛, 下 面及边 缘密被 短毛; 叶柄 粗壮, 圆 柱状, 与 叶片近 等长, 密 被锈乳 突 状毛; 茎生 叶向上 渐小, 柄亦 渐短; 托叶 鞘大, 长达 15 厘米, 内面 光滑, 外表 粗糙。 大 型圆锥 花序, 分枝较 聚拢, 密 被粗糙 短毛;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关节位 于中部 以下; 花小, 花被片 6, 外轮 3 片 较大, 长 1 一 1.5 毫米, 宽椭圆 形到近 圆形, 通 常为紫 红色, 有时黄 白色; 雄蕊 9, 不 外露; 花 盘薄, 与花 丝基部 粘连; 子房 菱状宽 卵形, 花 柱略反 曲, 柱头 头状。 果 实长圆 状椭圆 形到长 圆形, 两端均 下凹, 长 8 — 9 毫米, 宽 7 — 7. 5 毫 米, 翅脉靠 近翅的 边缘。 种子宽 卵形, 棕 黑色。 花期 6 月, 果期 8 月。 果期果 序的分 枝直而 聚拢。 据 记载, 我们 未见产 于云南 的标本 ®。 分布于 甘肃、 四川、 青海、 西藏 东部; 现在 甘 肃及陕 西栽培 较广。 10. 心 叶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4: 1—4 红 马蹄乌 (四川 ) Rheum acuminatum Hook. f. et Thorns, ex Hook, in Curtis's (1885) ; Meisn. in DC. (1856) nom. nud. ; Hook. f. (1886); Samuelsson (1936); A. Los. (1936); 高作经 等, (1975)*; 西藏 植物志 (1983)*; Griers. et Long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中型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较 细长, 内部橙 黄色, 杂 有白色 斑纹。 茎 直立, 中 空, 基部 有时在 花期以 前具疏 短毛, 通常 为暗紫 红色。 基生叶 1 一 3 片, 叶片宽 心形或 心形,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稀 短钝, 基部深 心形, 长 13 — 20 厘米, 宽 12 — 19 厘米, 全 缘, 基出 脉多为 5 条, 两 侧最下 一条脉 基部的 外缘常 裸露, 叶 上面暗 绿色, 光滑 无毛, 下面紫 红色, 具 短毛; 叶柄 与叶片 约等长 (幼 株可比 叶片长 1 倍), 半圆 柱状, 光滑无 毛或 近叶片 处具稀 短毛, 紫 红色; 茎生叶 1 一 3 片, 通常 上部的 1 一 2 片叶 腋有花 序枝, 叶片 较小, 成宽 卵形到 心形, 向上 渐小, 柄亦 渐短; 托叶鞘 抱茎, 干后 膜质, 长约 2 厘 米, 表面无 毛或略 粗糙。 圆 锥花序 自中部 分枝, 一般 为二次 分枝, 排列 稀疏, 通常无 毛, 花近 10 朵 簇生, 簇间 较疏, 紫 红色; 花 梗细, 长约 3 毫米, 关 节位于 下部; 花被 开展, 直径约 5 毫米, 花被片 6, 外轮 3 片 稍小, 长约 1.8 毫米, 宽约 1.3 毫米, 宽椭 圆形; 内轮 3 片 较大, 长 2 — 2. 5 毫米, 圆形 或宽卵 圆形, 具较 清晰疏 网脉; 雄蕊 9, 不 外露, 花丝紫 红色, 长约 2 毫米, 基 部连接 成环, 花药黑 紫色; 花 盘略呈 瓣状; 子房  ① 吴征 溢注: 滇 西北有 栽培。 常作为 正品大 黄的代 用品。 
蓼 科  389  菱状椭 圆形, 花 柱短, 稍 外倾, 柱头大 而扁, 顶面不 平滑。 果长圆 状卵形 或宽卵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6. 5 — 7 毫米, 上端 圆钝或 略呈倒 心形, 基部浅 心形, 翅 较窄, 纵脉在 翅 的中部 以外, 鲜时紫 红色, 干后紫 褐色。 种子卵 形或窄 卵形, 下部宽 2. 5 — 3 毫米, 土 掠色。 花期 5 — 8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德钛、 中甸、 维西、 丽江、 洱源; 生 于海拔 2800 — 4100 米的 草坡、 林下、 路边 灌丛、 石坡 等处。 分布 于甘肃 南部、 四川、 西藏。 喜马拉 雅山南 麓各国 也有。 11. 云 南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04: 5-7 滇大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heum yunnanense Samuelsson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矮 小细瘦 草本, 高 30~60 厘米, 茎基 部直径 3"6 毫米, 被 短毛, 下 半部较 短或为 长乳突 状毛。 基生叶 1 一 3 片, 叶片 肾状心 形或宽 心形,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 部心形 到深 心形, 长 5 — 7 厘米, 宽 6 — 8. 5 厘米, 偶 稍大, 全缘, 基出脉 5 条, 叶上面 光滑无 毛, 下面具 短毛, 多生于 叶脉及 叶缘; 叶柄 细长, 长 5 — 8 厘米, 被锈 色毛; 茎生叶 2 — 3 片, 有 时最下 部一片 腋部无 花枝, 叶片 较小, 近 心形, 叶柄亦 较短; 托叶 鞘干后 膜质, 长 1.5 — 2. 5 厘米, 常 破裂。 圆锥 花序, 1 一 2 次 分枝, 稀 疏而稍 开展, 被毛; 花 梗长 4 一 7 毫米, 关节 位于中 下部, 上 部被短 硬毛; 花 较大, 1 一 3 (4) 朵 成簇, 簇间排 列 较疏; 花被片 6, 紫 红色, 卵圆形 或宽椭 圆形, 花被较 开展, 直径 5 — 7 毫米, 外轮 3 片 稍小, 长 3 — 3. 5 毫米, 内轮 3 片 较大, 长约 4 毫米, 脉纹较 明显, 花 被片外 侧下部 被 短硬毛 或长乳 突毛; 雄蕊 9, 不 外露, 花丝长 1.5 — 2 毫米, 花药近 球形, 紫 红色; 子 房长椭 圆形; 花 盘薄。 果紫 红色,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13 毫米, 宽约 10 毫米, 翅 稍宽, 纵脉靠 近翅的 边缘。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福贡、 碧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500 — 4300 米 的高山 草地、 杜鹃灌 丛下。 云南特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2. 疏 枝大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康 定大黄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Rheum kialense Franch. (1895); Samuelsson (1936); A. Los. (1936); 高 作经等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 Rheum micranthum Sam. (1936); Rumex cacalii folia Levi. (1914)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细弱 草本, 高 25 — 55 厘米。 根 细长, 直径约 1 厘米, 少 分枝, 黑 褐色。 茎 细而中 空, 直径 3. 5 — 5 毫米, 节间 极长, 不 分枝, 略 粗糙, 稀具有 稀疏短 硬毛。 基生叶 1 一 3 片, 叶片 纸质, 卵状 心形、 三角状 卵形或 三角状 心形, 先端略 渐尖, 基 部心形 到深心 形, 长 6 — 11 厘米, 基部宽 4 一 8. 5 厘米, 全缘, 基出脉 5, 中 脉粗壮 明显, 叶 上面绿 色, 叶脉处 具疏短 硬毛, 下面浅 绿色, 密 被黄锈 色毛, 并 多生于 边缘; 叶 柄与叶 片等长 或为其 2 倍, 纤细, 直径约 3 毫米, 具 黄色短 硬毛, 多生 于上端 近叶片 部分; 茎生叶 1 一 2 片, 疏离, 近 顶部的 1 (2) 片叶 腋有花 序枝, 叶片 较小, 叶柄亦 较短, 托 叶鞘近 
390  云 南植物 志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开裂, 外面 被白色 短毛, 干后 膜质。 圆锥 花序, 少 分枝, 一般 仅具 3 — 5 条一次 分枝, 被 黄锈色 短毛; 花小, 2 — 5 朵成簇 互生, 花梗 丝状, 长 2 — 3 毫米, 关 节位于 中部或 偏下; 花被片 6, 白 绿色, 有时淡 紫色, 小而不 开展, 外轮 3 片 较小, 近椭 圆形, 内轮 3 片 较大, 长约 1.5 毫米, 宽椭 圆形, 有时近 圆形; 雄蕊 9 或较 少, 稍 外露, 花 丝长短 不一, 花药紫 红色; 子 房近菱 状楠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花柱较 短, 不 反曲, 柱头 头状; 花 盘薄, 近薄 环状。 果 宽卵形 或近卵 圆形, 顶部 下凹, 基近心 形, 长 6. 5 — 8 毫米, 基部宽 5.5~6.5 毫米, 翅 较窄, 宽约 1.5 毫米, 红色, 纵 脉在翅 的 中部。 种子长 卵形, 基 部宽约 3 毫米, 黄 棕色, 中 央具有 披针形 黑褐色 条纹, 宽不及 1 毫米。 花期 6—11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4000 米 的高山 林下。 四 川及甘 肃与四 川交界 一带有 分布。 61. 藜禾斗 Chenopodiaceae nom. conserv. 草本、 半 灌木、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扁平, 或圆 柱状、 半圆 柱状, 稀退 化成餓 片状, 无 托叶。 花为单 被花, 两性, 稀 单性, 雌雄 同株, 极少 为雌雄 异株, 单生 或密集 成簇, 组 成穗状 或圆锥 花序, 具苞 片或小 苞片, 有 时缺; 花被 革质、 肉质、 纸质或 膜质, 3 — 5 深裂或 全裂, 稀 1 一 2 裂, 花被片 (1 一) 5 (6) 覆瓦状 排列, 稀为 2 轮, 果时 常增大 变硬、 变厚, 或在背 面生出 翅状、 刺状或 疣状附 属物; 雄 蕊与花 被片同 数而 对生或 较少, 着生于 花被基 部或花 盘上, 花 药背部 着生, 2 室、 纵向 开裂, 顶端钝 或花 药突出 形成附 属物; 子房 上位, 由 2 — 5 心皮 合成, 1 室, 花柱 顶生, 极短, 柱头 通常 2, 稀为 3 — 5; 胚珠 1, 弯生。 果实为 胞果, 稀为 盖果, 果皮 膜质或 肉质, 与种子 贴生或 附生。 种子 直立或 横生; 种皮 壳质、 革质或 膜质; 胚马 蹄形、 环 形或螺 旋形, 具 胚 乳或无 胚乳。 x = 6~9, 常为 9。 约 102 (—130) 属, 1400 余种, 世界 广布: 主 要分布 于地中 海区至 中亚、 荒漠及 半荒漠 尤多, 其次是 各类盐 碱地。 南半球 各荒漠 也有。 我国有 45 属约 218 种, 主要分 布于 西北、 内 蒙古、 东北, 尤以新 疆最为 丰富。 云南有 7 属 13 种。 黎 科无疑 是]^ 科的姊 妹科, 同属 于中子 目中一 个平行 演化的 侧枝。 它 们的共 同特征 为: 单 被花; 子房 生于特 化的苞 片内; 雌蕊由 2 至 多数心 皮合生 而成; 子房 1 室。 它们 的区 别在于 藜科处 于原始 状态, 即苞片 及花被 通常为 草质、 肉质 而非干 膜质; 雄 蕊通常 分 裂而非 联合成 杯状, 无退化 雄蕊; 果实为 胞果、 稀为 盖果; 在生 境上, 有很强 的旱生 适应 能力。 Ulbrich (1934) 系 统现已 过时, 现 多分为 4 亚科 12 族, 中国除 I. Chenopcxlioides 第 5 组和 IE. Salisoloideae 第 一组外 全有。 本 科植物 化学成 分比较 复杂, 含 有含氮 的花青 素成分 (anthocyan) 和甜 菜黄素 (betaxanthine), 黄酮类 化合物 和肉桂 酸衍生 物如槲 皮素、 山 柰酌、 阿魏 酸等化 合物。 藜科只 有极少 数种类 含有挥 发油, 如土荆 芥油, 其 主要成 分为具 有驱虫 作用的 驱蛔素 (ascarklole)。 其 次还含 有大量 酸盐, 如草 酸纳、 草酸^^; 糖类 和营养 物质, 如 果糖、 棉 子糖、 水苏 糖等。 种 子含脂 肪油。 
m 科  391  分属 检索表 - I (4) 半灌 木或木 质茎老 缩成瘤 状肥大 茎基。 2(3) 花序 1 一 3 花, 腋 生於苞 片中, 花具 舟状小 苞片; 花 被在果 期倒圆 锥状、 增厚, 花时 膜质无 毛 1 . 猪 毛菜属 Salsola 3(2) 花序穗 状至圆 锥状; 花无小 苞片, 花近 球形、 花被 草质, 多 少有毛 …… 2. 地肤属 Kochia 4(1)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5 (8) 植物 体多少 有毛。 6(7) 毛分 枝状或 星状;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种 子直立 3. 轴藜属 Axyris 7(6) 毛不 分枝; 花 两性; 种子 橫生, 稀直立 或斜生 2. 地肤属 Kochia 8(5) 植物 体光滑 无毛, 或有 糠秕状 被覆物 (粉 ), 如为腺 毛或短 柔毛则 植物体 有强烈 气味。 9 (10) 花 单性; 雌花 无花被 或花被 不显, 子房 由苞片 所包被 4. 疲菜属 Spinacia 10(9) 花 两性, 或兼有 雌性, 具 花被。 II (12) 果为 盖果; 花 序最末 端分枝 针刺状 5. 千 针宽属 Acroglochin 12 (11) 果为 胞果; 花序 无上述 针刺状 分枝。 13 (14) 子房与 花被下 部合生 ,合 生的部 分果时 硬化; 花被 裂片向 内拱曲 6. 甜菜属 Beta 14 (13) 子房 与花被 离生, 不硬化 7. 藜属 Chenopodium 1. 猪 毛菜属 Salsola L. 一年生 草本, 稀 为半灌 木或小 灌木, 无毛或 具毛。 叶 互生、 稀 对生, 圆柱形 或半圆 柱形, 稀为 线形。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花 两性, 单生或 成簇, 有苞 片及小 苞片; 花被片 5, 果时背 面横生 翅状附 属物, 极少 具瘤状 突起; 花被片 在翅以 上部分 内折, 通 常顶部 聚 集成圆 锥体; 雄蕊 5; 子房宽 卵形或 球形。 胞果 球形, 包 藏于花 被内。 种子 横生, 稀 直立; 胚螺 旋状, 无 胚乳。 2n=18, 36, 54, 72。 约 116 种, 世界 广布, 主产 地中海 (延至 北非) 至 中亚, 中 亚荒漠 尤多。 有 少数种 分布于 澳大利 亚中部 荒漠及 美洲荒 漠或海 滨盐土 环境。 我国有 36 种, 1 变种。 云南产 1 种。 1. 猪毛菜 图版 105: 1—3 北蓬棵 (通称 ), 猪毛缕 (河南 ), 哈 木呼勒 (蒙药 名), 大策尔 (藏名 ) Salsola collina Pall. (1803); J. D. Hook. ( 1890); Blom (1927); Hand. -Mazz. (1929);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3).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110 厘米。 茎 直立, 莲枝 绿色, 有白色 或紫色 条纹, 有 短硬毛 或近于 无毛。 叶 片细圆 柱形, 长 1.5 — 4. 5 厘米, 宽 0.5—1.5 毫米, 生短 硬毛, 顶端有 刺 状尖, 基部稍 扩展而 下延。 花序 穗状, 常 生枝条 上部; 苞片 卵形, 顶部 延伸, 有刺状 尖, 近缘 膜质、 背部 有白色 隆脊;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顶 端有刺 状尖, 贴于花 序轴; 花被 片 卵状披 针形、 膜质, 顶 端尖, 果时 变硬、 自 背面中 上部生 鸡冠状 突起; 花被片 在突起 
392  云南 植物志  以上 部分近 革质, 向中央 折曲成 平面, 紧贴 果实; 花药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丝状, 长 为 花柱的 1 .5 — 2 倍。 种子 横生或 斜生。 花期 7~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元谋、 丽江、 中甸、 德钦、 永胜; 生于 河谷边 灌丛、 荒宪地 或低丘 沙滩, 以金沙 江干 热至干 暖河谷 为主, 海拔 800 — 1850 米。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 西南及 河南、 山东、 江苏, 多在干 旱生境 或盐碱 地上。 朝鲜、 日本、 蒙古、 原 苏联、 巴 基斯坦 及印度 也有。 全 草含生 物碱、 多糖、 有 机酸。 入药, 主治高 血压、 头 痛等。 嫩茎叶 食用。 2. 地肤属 Kochia Roth.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很 少为半 灌木, 被毛, 稀 无毛。 叶 互生、 圆柱 形或披 针形, 稀为平 面叶, 全缘。 花 两性, 有 时兼有 雌性, 单生或 2 — 3 朵 簇生于 叶腋; 在枝 上部排 成穗状 花序, 无小 苞片; 花被片 5, 在 果时背 面横生 翅状附 属物; 雄蕊 5, 伸出花 被外; 柱头 2 — 3, 子房 卵形。 胞果扁 球形, 果皮 膜质。 种子 横生, 胚 环形, 具 胚乳。 约 16 — 21 种, 广布 于南北 温带。 我国有 7 种。 云南有 1 种。 1. 地肤 (本 草经,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05: 4—7 扫 帚菜、 扫帚苗 (通称 ), 落帚、 独帚 (山西 ), 铁 扫帚、 观音帚 (四川 ), 竹 扫帚、 老 扫帚、 地肤子 (云南 ), 舒 古日一 乌布斯 (蒙语 ), 苦草 (广东 ), 地虎 (河南 )。 Kochia scoparia (L. ) Schrad. (1809); Moq. in DC. (1849); Franch. (1884); Hook. f. (1886); Ulbr. (1934);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一年 生旱生 草本、 高 50 — 110 厘米。 根呈纺 锤形, 根深而 扭曲, 固着 力强。 茎圆柱 形, 半木 质化, 具 条棱, 中心海 绵状, 幼时 被毛后 无毛; 小枝 稀疏、 斜伸。 叶 为平面 叶, 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7 — 60 毫米, 宽 3 — 10 毫米, 无 毛或稍 被毛, 先 端短渐 尖, 基部狭 楔形, 具 短柄, 通常有 3 条 明显的 主脉, 边 缘有疏 生的锈 色絹状 缘毛; 茎上 部的叶 较小, 无柄, 具 中脉。 花 两性或 雌性, 通常 1 一 3 朵生 于上部 叶腋, 组成 疏散穗 状圆锥 花序, 被锈色 柔毛; 花 被近扁 球形, 淡 绿色, 花被裂 片近三 角形, 无毛 或稍被 毛, 翅 端附属 物三角 形至倒 卵形, 有时近 扇形, 膜质, 边 缘微波 状或具 缺刻; 花丝丝 状, 花药淡 黄色; 柱头 2, 丝状, 紫 褐色, 花柱 极短。 胞果扁 球形, 果皮 膜质, 与种子 离生。 种子 卵形, 黑 褐色, 长 1.5 — 2 毫米, 稍具 光泽。 花期 6 — 9 月, 果期 7— 10 月。 产 澂江、 蒙自、 大理 等地; 生 于海拔 600 — 2100 米村 旁荒山 草坡、 河 滩石堆 及盐碱 地。 常见 栽培。 分布 于我国 各地。 南欧 至日本 也有。 胞果 为中药 "地肤 子", 人药。 有清 湿热、 利尿 功能。 种子 含三萜 阜武; 地 上部分 含生 物碱。 本 属现多 并入雾 冰黎属 BassiaAll. 如采 用后一 概念, 则本 种应用 B. scoparia (L.) Voss 一名 
m 科  393  图 版 105 1 一 3. 猪毛菜 Salsola collina Pall. , 1. 果枝, 2. 果及 宿存的 花被; 3. —段 小枝, 示叶片 (放大 ); 4 一 7. 地肤 Kochiascoparia(L. ) Schrad. . 4. 果枝, 5. 果及 花被, 6. 雌蕊 (示柱 头), 7; 叶, 8~9. 杂配轴 11 Axyris hybrida L. 8. 果枝, 9. 果。 (吴锡 麟绘) 
394  云南 植物志  3. 轴藜属 Axyris L. 一年生 草本, 茎 直立或 平卧, 被星状 毛或近 无毛。 叶 互生, 披 针形或 卵形, 具柄。 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 花数朵 簇生, 在 小枝顶 部密集 成穗状 花序, 无苞 片和小 苞片; 花 被片 3 — 5, 膜质; 雄蕊 2 — 5; 雌花通 常数朵 排成紧 密的二 歧聚伞 花序, 腋生, 具苞片 及 2 个小 苞片; 花被片 3 — 4, 膜质, 被毛; 子房 卵形; 花 柱短, 柱头 2。 胞果倒 卵形或 椭 圆形, 顶端通 常具附 属物。 种子 直立; 胚马 蹄形, 胚乳 丰富。 6 — 7 种, 分布 于亚洲 中部及 北部至 欧洲东 南部。 我国有 3 种,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西北及 西藏。 云南有 1 种, 过去未 记录。 1. 杂 配轴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5: 8—9 Axyris hybrida L. (1753); Iljin (1936); Grubov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 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直立 草本, 高 5 — 40 厘米。 茎、 枝 平卧, 密被 锈色星 状毛, 老 时逐渐 脱落。 叶互 生, 叶片椭 圆形、 卵圆形 或近矩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2 — 10 毫米, 顶 端渐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全缘; 脉 不显, 两 面均被 锈色星 状毛。 雌雄 同株, 雄花序 穗状, 细而 短, 生 于花穗 顶部, 雄花 花被片 3 — 4, 干 膜质, 矩 圆形, 被毛; 雄蕊 (2 —) 3, 与花 被片 对生, 伸 出花被 片外, 花药 卵形, 淡 黄色, 花丝 白色, 干 膜质, 弯曲; 雌花 着生于 雄花序 下面、 具 苞片; 花被片 3 — 4, 干 膜质, 被毛, 结果时 增大, 包被 果实; 子房卵 形, 背腹 压扁, 花 柱短, 柱头 2。 果实宽 椭圆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两 侧 压扁, 黑色 至淡绿 红色, 顶 端具附 属物。 花、 果期 8 — 9 月。 产 德钦; 生 于田边 山坡、 河滩 草地。 分 布于黑 龙江、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河南、 甘肃、 青海、 新疆、 及西藏 等地。 原 苏联、 蒙古 也有。 4. 疲菜属 Spinacia L.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无毛。 叶 互生, 三角状 卵形或 戟形, 全缘或 有齿, 具 叶柄。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花通 常组成 顶生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 被片 4 一 5; 雄蕊 4 一 5, 伸 出于花 被外; 雌花无 花被, 数朵 成簇, 腋生, 具 小苞片 2 #-4); 小苞片 果时 增大, 变硬, 合生, 包被 果实, 背部具 棘刺或 无刺; 子房 球形; 柱头 4 一 5。 胞果 圆形。 种子 直立; 胚 球形, 胚乳 丰富, 粉质。 3 种, 分布于 北非、 西 南亚。 我国 有疲菜 Spinacia oleraceal 种, 各地有 栽培。 原产 西南亚 (? )。 1. 菠菜 (通称 ) 菠薩 (嘉 祐本草 ), 菠薩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Spinacia oleracea L. (1753); Moq. (1849); Hook. f. (1886); 中国 北部植 物图考 (1935);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图鉴 (197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m 科  3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100) 厘米, 无粉, 根细圆 锥状, 淡 红色, 细嫩 可食。 茎 直立、 中空, 嫩弱 多汁, 一般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叶 互生, 戟形至 卵形、 匙形, 稍 厚, 嫩柔 多汁, 全 缘或有 少数羽 裂片。 雄花 集成球 形团伞 花序, 常 于枝和 茎的上 部排列 成有间 断的穗 状圆锥 花序; 花被 片通常 4; 花丝稍 扁平、 丝状; 花药 不具附 属物; 雌花 团集于 叶腋; 小苞 片两侧 压扁, 顶端 2 小齿, 背面通 常各具 1 枚附 属物; 子房 球形, 柱 头 4 或 5, 外伸。 胞果卵 形或近 圆形, 直径约 2.5 毫米, 两侧 压扁、 褐色。 全省各 地普遍 栽培作 蔬菜。 我国 南北各 地均有 栽培。 唐代经 尼泊尔 (尼 波罗) 传人 中国。 运自波 陵国, 故称菠 薩菜, 后省称 菠菜。 公元 1000 年 后传入 欧洲。 富含 维生素 A、 B、 C、 E、 K, 但所含 草酸和 植物碱 亦多, 而铁 质又不 能被人 体同化 吸收, 以致营 养 价值不 如宣传 之盛。 5. 千 针宽属 Acroglochin Schrad. ex Schultes 一年生 草本, 无毛。 叶 互生、 卵形, 具 长柄,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锯齿。 聚伞 花序腋 生, 最 末端的 分枝针 刺状。 花 两性, 无苞 片和小 苞片; 花被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边缘 膜质; 雄蕊 1 一 3、 花 丝下部 扩展; 子房近 球形, 顶 基扁; 花 柱短; 柱头 2, 钻状; 胞果 圆形, 顶 基扁, 盖裂。 种子 横生; 胚 环形, 具 胚乳。 2 种, 分布 于东亚 (中 国- 喜马拉 雅区系 为主) 至 中亚。 我国 2 种, 产中部 和西南 部。 云南 也产。 分种 检索表 1(2) 种子 黑色, 具 光泽、 光滑, 无 网纹, 微小, 一年 生纤细 草本, 茎 单一, 高 20 — 70 厘米; 叶片 卵 形至狭 卵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全缘或 具疏齿 1. 千针宽 A. persicarioides 2(1) 种子黑 色不具 光泽, 布 满网状 细密的 点纹, 较大, 3 毫米 X3 毫米; 二年 生粗大 草本, 高 80~120 厘米, 分 枝多; 叶片菱 形至披 针形, 具粗 锯齿, 齿尖长 3 毫米 2. 点纹 千针宽 A. punctatum 1. 千针宽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6: 1—3 野麻 (四 川、 南川) Acroglochin persicarioides ( Poir. ) Moq. in DC (1849); G. Volkens ( 1892)* ; Hand. -Mazz.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Lauener (1982),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maranthus persicarioides Poir. ( 1810 ) ; Acroglochin chenopodioides Schrad . ex Schultes f . (1824); Hook. f. (1890); Forbs et Hemsl. (1891); Acroglochin obtusi folia Blom (1927) ; Boehmeria amarant Levi. ( 1913) . 直立 草本, 高 10 — 80 厘米。 茎 通常不 分枝, 具绿色 条纹及 条棱, 茎 中央为 白色海 绵质, 茎上 部小枝 斜伸。 叶片三 角状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2 — 8 厘米, 宽 2~6 厘米, 先端 
396  云 南植物 志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缘 具有不 规则粗 锯齿, 齿尖 针状; 具 叶柄, 长 1 一 5 厘米, 上部叶 片 较小, 有时 全缘。 二歧聚 伞花序 腋生, 长 1 一 3 厘米, 末回分 枝呈针 刺状。 花 密集, 常有不 育花; 花 被裂片 4 一 5, 镊 合状, 干 膜质, 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顶 端尖, 边缘薄 膜质, 背 部增厚 并脊状 隆起; 雄 蕊通常 1 一 3 枚,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药背 部 着生; 子房 上位, 球形, 花 柱短, 柱头 2 浅裂, 均 藏于花 被内。 果实为 盖果, 成熟时 从中部 盖裂。 种子 一枚, 横生, 双凸透 镜状, 圆形或 肾形, 黑色, 具 光泽。 花果期 9— 11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800 — 3400 米的 道旁、 村边、 山坡 农田、 荒地 河边。 分布于 甘肃东 南部、 陕西 南部、 河南、 湖北、 湖南、 贵州、 四川西 南部及 西藏。 印度 北部、 克 什米 尔地区 及西巴 基斯坦 也有。 嫩尖 部分可 作蔬菜 食用。 2. 点纹 千针宽 Acroglochin punctatum D. D. Tao (1994). 草本、 直立, 高 80— 120 厘米。 茎圆 柱形, 具棱 条纹、 蓬秆中 心为海 绵质。 叶互 生, 椭圆形 或菱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叶缘具 有不规 则的锐 锯齿; 羽 状脉; 具 叶柄, 长 2 — 3 厘米; 两面 无毛。 二 歧聚伞 花序, 腋生,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 未见。 胞果半 球形, 直径 1.5 — 2 毫米, 顶端 具宿存 的 花柱、 果皮 与种皮 分离。 种 子直径 略大于 1.5 毫米, 双凸透 镜形, 密布 稠密的 网纹斑 点。 黑色、 无 光泽。 果期 10 月。 产云南 罗茨, 角窝坪 大竹箐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海拔 2700 米的 山谷水 沟边、 杂 木林下 本 种植株 高大, 多 年生; 种 子具有 细密点 纹易于 识别。 6. 甜菜属 Beta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全株 无毛。 叶 互生, 卵 形或长 椭圆状 卵形, 近 全缘, 具长 柄。 花 两性, 单生或 2 — 3 朵簇 生于叶 腋内, 组成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被片 5, 周 位, 基部 连合, 果时 变硬, 背面具 纵脊; 雄蕊 5 — 2; 子房半 下位; 柱头 2 — 3。 胞果下 部 与花被 的基部 合生; 种子 横生、 顶基 压扁; 胚 环形、 胚乳 丰富。 10 — 13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及非洲 北部。 其 中甜菜 Beta vulgaris 广植于 世界各 地, 品种 甚多; 原 种的根 肥厚、 肉质, 供制 糖用, 我国 北方各 地均有 栽培; 云南 也有。 1. 甜菜 (植 物名实 图考) 慕菜 (名 医别录 ), 宭迭菜 (嘉 祐本草 ), 牛皮菜 (滇南 本草、 四川、 贵州 ), 石菜 (本 草求原 ), 厚 皮菜、 光菜 (中 国蔬菜 栽培学 ), 海白菜 (陕西 ), 杓菜、 猪乸菜 (广州 )。 Beta vulgaris L. (1753), var. cicia L. (1753); [Moq. in DC. (1849); Hook. f. (1890); A. Steward (1958)*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二年生 草本, 高 60 — 100 厘米。 根圆锥 状至坊 锤状、 多汁, 含 糖分。 茎 直立, 少有 分枝, 具 棱纹, 紫 色或浅 绿色。 基生 叶椭圆 形或矩 圆形, 长 20 — 35 厘米, 宽 10—15 厘 
m 科'  397  米, 厚 肉质, 上 面被缩 不平, 略具 光泽, 下面 有粗壮 凸出的 叶脉, 全缘 或略呈 波状,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截 形或微 心形; 叶柄 粗壮而 扁平, 具 沟槽, 肉质, 多汁; 茎 生叶互 生, 较小, 卵圆形 或狭矩 圆形,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 短柄。 花 2 — 3 朵 簇生, 排列 成 穗状; 果时 花被基 部彼此 合生; 花被 片条形 或狭矩 圆形, 果时变 为革质 并向内 拱曲。 胞 果下部 陷在硬 化的花 被内, 上部稍 肉质。 种子 双凸透 镜形, 直径 2 — 3 毫米, 红 褐色, 有 光泽; 胚 环形, 苍 白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云 南普遍 栽培, 多作 词料, 少量入 菜市作 蔬食, 可 减肥。 我国 栽培品 种多, 引种来 源 不清, 但 常见有 4 个栽培 变种。 1. 厚甜菜 var. cicia L. 根不 肥大, 有 分枝。 我国南 方栽培 较多。 叶 供蔬菜 食用。 2. 糖萝卜 var. saccharifera Alef. 根纺 锤形, 肥厚, 白 色, 富含 糖分。 以 北方栽 培面积 最大。 根供 制糖, 叶 可作蔬 菜或青 饲料。 3. 紫 菜头, 北京叫 紫萝卜 var. rosea Moq. 根紡键 形至近 球形, 肥厚, 紫 红色。 北京一 带栽培 较多。 根供 蔬菜, 常用 于西餐 配菜。 4. 词 用甜菜 var. lutea DC. 根 肥大, 浅澄 黄色。 甘肃、 内 蒙古 一带栽 培多, 根供饲 料用。 此为 var. cicla, 均为 Beta vulgaris 广义。 7. 藜属 Chenopodium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为半 灌木, 被 粉粒或 腺毛, 稀 无毛。 叶 互生, 全缘 或具不 整齐 锅齿或 浅裂。 花两性 或兼有 雌性, 无苞 片和小 苞片, 簇生 或团伞 花序, 排成 腋生的 穗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花被 5, 稀 3 — 4; 雄蕊 5 或 较少; 子房 球形, 顶 基扁; 花 柱短; 柱 头 2 — (5); 胞果扁 球形, 果皮 膜质; 种子 横生, 稀 直立; 胚环 形或马 蹄形, 胚乳丰 富、 粉质。 100 (—150) 种, 广布 于世界 各地。 我国约 19 种, 2 亚种。 云南有 6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复二 歧式聚 伞花序 1. 菊 叶香藜 C. foetidum 2(1) 非二歧 式聚伞 花序。 3 (4) 叶下面 具黄色 腺点, 有强 烈香味 2. 土荆芥 C. ambrosioides 4 (3) 叶下 面不具 腺点, 无 气味。 5(6) 叶 呈掌状 浅裂; 种子直 径通常 2 — 4 毫米, 表 面有明 显的圆 形深洼 或呈凹 凸不平 3. 杂配藜 C. hybridum 6(5) 叶 非掌状 浅裂; 种 子直径 不超过 2 毫米, 表面 非上述 形状。 7(8) 植物体 高可达 2 — 3 米; 下部 叶长达 20 厘米; 花 序下垂 (栽培 ) …… 4. 杖黎 C. giganteum 8(7) 植物 体通常 较矮; 叶长 不超过 8 厘米; 花序 挺直。 9 (10) 叶明 显呈三 裂状, 中裂片 及侧裂 片都有 锯齿; 种子 表面有 清晰的 六角形 细洼; 花被裂 片镊合 状、 闭合 5. 小蔘 C. serotinus 10(9) 叶非三 裂状; 种子表 面有浅 沟纹; 花被 裂片覆 瓦状, 展幵 或闭合 6. 藜 C. album 1. 菊 叶香藜 (中 国植 物志) 土 荆芥、 蒿子草 
398  云南 植物志  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 (1808); Rehd. (1909)*; Iljin (1936); Grubov (1966); 图鉴 (1972)*; Kung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79); 西藏 植物志 (1983);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 subsp. tibetanum Murr. (1904) Teloxys foetida Kitag. (1936); Chenopodium botrys auct. non Linn : Forbes et Hemsl . (1891); Hand . - Mazz. (1929);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Guiezs. & Long (1983).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有强烈 气味, 全 株被有 具节的 疏生短 柔毛。 茎 直立, 具绿色 条棱, 通常 分枝。 叶片短 圆形, 长 2 — 6 厘米, 边缘羽 状浅裂 至羽状 深裂, 先端 钝或 渐尖, 有 时具短 尖头, 基部 渐狭, 上面无 毛或幼 嫩时稍 有毛, 下面被 有具节 的短柔 毛并兼 有黄色 腺体, 稀 无毛; 叶柄长 2 — 10 毫米。 二歧聚 伞花序 腋生; 花 两性; 花被直 径 1 一 1.5 毫米, 5 深裂; 裂片卵 形至狭 卵形, 有 狭膜质 边缘, 背 面通常 具有刺 状突起 的 纵隆脊 并有短 柔毛和 颗粒状 腺体, 果时 开展; 雄蕊 5, 花丝 扁平, 花药近 球形。 胞果 扁 球形, 果皮 膜质。 种子 横生、 周 边钝, 直径约 1 毫米, 红 褐色或 黑色, 有 光泽, 具细 网纹; 胚半 环形, 围绕 胚乳。 花期 7~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昆明、 大理、 丽江、 中甸、 德饮、 贡山、 兰评、 维西; 生 于海拔 1500 — 2700 米 的林缘 草地、 沟岸、 农地、 住宅 附近, 为农 田常见 杂草。 分布于 辽宁、 内 蒙古、 山西、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藏。 亚洲、 欧洲 及非洲 也有。 全草可 提取土 荆芥油 人药, 驱蛔。 2. 土荆芥 (生 草药性 备要) 图版 106: 4—6 臭草、 臭蒿 (通称 ), 鹅脚草 (和 汗药考 ), 臭冲蒿 (江西 ), 狗 咬癀、 红泽兰 (福 建), II 子草、 碎 米臭草 (湖南 ), 杀 虫芥、 钩 虫草、 臭艾 (广东 ), 沙塘 香艾、 蚊子艾 (广西 ), 汽油草 (墨江 ), 千果甲 (碧江 )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1753); Moq. in DC. (1849); Wight. (1852); Hook. f. (1886); Forb. et Hemsl. (1891); E. Nasir (1972); 图鉴 (1972)*;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G. Long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有强烈 香味; 茎 直立, 上部分 枝多, 有沟 纹, 淡绿 色或淡 紫色; 小枝 细瘦, 具短 柔毛并 兼有具 节的长 柔毛, 有 时近于 无毛。 叶片 矩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生于 下部的 叶长达 15 厘米、 宽达 5 厘米, 生于 上部的 叶渐小 而近 全缘;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具 短柄, 叶 缘具稀 疏不整 齐的大 锯齿, 叶 面平滑 无毛, 下 面有散 生淡黄 色油点 并沿叶 脉有微 柔毛; 叶脉 羽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两 性及 单性, 通常 3 — 6 朵 簇生组 成穗状 花序, 生于 上部叶 腋内; 花被片 5, 稀为 3, 淡绿 色, 常 闭合, 膜质; 雄蕊 5, 花 丝下部 增宽, 白色, 花药淡 黄色, 长约 0.5 毫米; 花柱 不 明显, 柱 头通常 2 — 3, 稀为 4, 丝状, 伸出花 被外。 胞果扁 球形, 包于花 被内。 种子 黑色或 褐色、 平滑、 具 光泽, 直径约 0.7 毫米。 花、 果期 6 — 12 月。 产 路南、 元江、 墨江、 碧江; 生 于海拔 320 — 900 米的 江边、 农田、 公路旁 向阳山 坡, 为常见 杂草。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江苏、 浙江、 山东、 江西、 湖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北方有 栽培。 原 产热带 美洲, 现 作为杂 草广布 于世界 热带至 温带地 
黎 科  399  图 版 106 1—3. 千针克 Acroglochina persicarioides (Poir. ) Moq. , 1. 果枝' 2. 果, 3. 种子; 4~6. 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 4. 花枝, 5. 叶, 6. 叶 背面, 示 毛被及 腺体; 7 — 10 * Chenopodium album L. , 7. 花枝' 8. 叶' 9. 花被, 10. 种子。 (吴锡 麟绘) 
400  云南 植物志  区。 全 草含挥 发油及 土荆芥 甙等。 云有 祛风、 杀虫、 通经、 止痛 功能, 但主要 用于驱 蛔。 3. 杂配藜 (中 国植 物志) 大叶藜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血见愁 (东北 ), 大 回回菜 (河北 ), 八 角灰菜 (吉 林), 依合 一卓力 (内 蒙古) Chenopodium hybridum L. (1753); Moq. in DC. (1849); Maxim. (1859); Franch. (1884); Hook. f. (1886); Gagnep. in Lecomte (1910);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5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1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具 浅绿色 或紫色 条棱, 无 粉或上 部稍 有粉。 叶片阔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5 — 1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或 圆形、 微 心形, 边 缘掌状 浅裂; 上 部叶片 渐小, 呈 三角状 戟形、 叶 缘有锐 锯齿, 有时几 全缘, 两面 无粉, 淡 绿色; 具 叶柄, 长 2 — 7 厘米。 花 两性或 单性, 4 一 8 朵簇生 于叶腋 内组成 圆锥状 的穗状 花序; 花被片 5, 淡 绿色, 狭 卵形, 顶 端钝, 背 面具 纵脊、 边缘 膜质; 雄蕊 5, 开展,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 膜质, 花药淡 黄色。 胞果, 果皮 膜质, 有白色 斑点; 种 子密布 蜂窝状 斑点, 双凸透 镜状, 直径 2 — 3 毫米、 黑色, 无 光泽。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700 — 3900 米的 林缘及 农地、 荒坡。 分布于 东北、 内蒙 古、 华北、 陕西、 宁夏、 甘肃、 四川、 西藏、 青海、 新疆。 北美、 欧洲、 中亚、 蒙古、 朝鲜、 日本、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全草 入药, 能调经 止血。 4. 杖藜 (辞海 ) 红盐菜 (广西 ), 红 心灰菜 Chenopodium giganteum D. Don (1825); Moq. in DC. (1849); Hand.-Mazz. (1936); 秦岭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D. G. Long (1984). Chenopodium amaranticoLor Coste et Reyn. (1907) ; Bailey (1949) * ; Chenopodium mairei Levi. (1915-1916). 一年 生大型 草本, 高可达 3 米。 茎 直立、 粗壮, 基部 直径达 5 厘米, 具条棱 及绿色 或紫色 条纹, 上部多 分枝, 幼嫩 时顶端 的嫩叶 有彩色 密粉而 呈现紫 红色。 叶片菱 形至卵 形, 长可达 20 厘米, 宽可达 16 厘米, 先端通 常钝, 基部宽 楔形, 上 面深绿 色.、 无粉, 下面浅 绿色, 有粉或 无粉, 叶缘 为不整 齐的浅 波状钝 锯齿, 上部 分枝上 的叶片 渐小, 卵 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有齿或 全缘; 叶柄长 5 — 8 厘米。 花 序为顶 生大型 圆锥状 花序, 多粉、 开展, 果 时通常 下垂; 花 两性, 在花序 中数个 团集或 单生; 花 被裂片 5, 卵形, 绿色或 暗紫 红色, 边缘 膜质; 雄蕊 5。 胞果 双凸透 镜形, 果皮 膜质。 种子 横生, 直径约 1.5 毫 米, 黑 色或红 黑色, 边 缘钝, 表 面具浅 网纹。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昆明 栽培。 我国 甘肃、 陕西、 辽宁、 河南、 湖南、 湖北、 贵州、 四川 西南部 及广西 等省 区常有 栽培并 已成为 半野生 状态。 世 界各国 也普遍 栽培, 其来源 不明。 幼苗做 蔬菜; 种子 代粮; 茎杆古 人用作 手杖, 轻 而坚。 
宽 科  401  5. 小藜 (植 物学大 辞典) 水落藜 (救 荒本草 ), 小藜 (上海 ), 灰宽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 (1756), p. p.; Moq. in DC. (1849); 中 国北部 植物图 志 (1935)*; 东北 草本志 (195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广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Chenopodium fici folium Smith (1800); Forb. et Hemsl . (1891); Hand. -Mazz. (1929).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茎 直立, 具红色 或绿色 条棱。 叶片 卵状矩 圆形, 长 2. 5 — 5. 5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通常三 浅裂, 先端钝 或急尖 并具短 尖头, 叶 缘具波 状齿; 侧 裂片位 于中部 以下, 通 常各具 2 浅裂。 花 两性, 数 朵团聚 于枝的 上部, 组成开 展的顶 生圆锥 花序; 花被近 球形, 5 深裂, 裂片宽 卵形、 不 开裂, 背面具 纵隆脊 并有密 粉; 雄蕊 5, 开花时 外伸; 柱头 2, 丝形。 胞果, 果皮 与种子 贴生。 种子 双凸透 镜状, 黑色, 有 光泽, 直径约 1 毫米, 边缘 微钝, 表面具 六角形 细洼; 胚 环形。 花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丽江、 中甸, 普 遍分布 的田间 杂草, 生于 荒坡、 路旁、 垃圾 堆处。 我国除 西 藏外, 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全草古 代用作 蔬菜, 人药, 性凉有 去湿、 解毒的 功能。 6. 藜 (礼记 ) 图版 106: 7—10 灰藿 (本 草拾遗 ), 灰菜、 红 落藜、 舜芒谷 (救 荒本草 ), 灰条 (菜) (昆 明、 陕 西), 灰觅菜 (四川 ), 回回菜 (河北 ), 绿藜 (河南 ), 蓬子菜 (山东 ), 猪 灰头菜 (上 海), 粉籽菜 (广东 ), 格气太 (内 蒙古) Chenopodium album L. (1753); Moq. in DC. (1849); Franch. (1884); Hook. f. (1886); Hand. -Mazz. (1929);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横 断山区 维管植 物 (1993).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0 — 150 (30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具 条棱、 紫色或 绿色, 基部 有时木 质化; 上部多 分枝; 枝条 斜升。 叶片 菱状卵 形至宽 卵状披 针形, 长 1.5—6 (7)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上 面通常 无毛, 无粉, 有 时嫩叶 上面呈 紫红色 粉被, 下 面多少 有粉或 无粉, 叶缘具 不整齐 锯齿; 叶柄与 叶片近 等长 或短。 花 两性, 花 簇生枝 上部叶 柄内, 排 列成或 大或小 的狭穗 状圆锥 花序或 穗状花 序; 花 被裂片 5, 卵圆 形至椭 圆形, 背 面具纵 隆脊、 被粉、 顶 端尖或 微凹, 边缘 膜质; 雄蕊 5, 花药 伸出花 被外; 柱头 2。 果皮 与种子 贴生。 种子 双凸透 镜状、 横生, 直径约 1.5 毫米, 边 缘钝, 黑色, 平滑具 光泽, 表 面具浅 沟纹。 花、 果期 4 一 10 月。 - 分 布几遍 全省。 产 昆明、 嵩明、 江川、 突良、 镇雄、 丽江、 大理、 景东、 中甸、 德 欽、 贡山、 文山、 砚山、 元阳、 绿春、 西 双版纳 等地。 海 拔可达 3500 米。 多为 农田杂 草。 我 国各省 区均有 分布。 广布于 世界各 大洲。 嫩苗 可作蔬 菜用; 茎叶可 喂猪。 全草 入药, 可代 "地 肤子" 药用。 63. 宽禾斗 Amaranthaceae nom. conserv.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稀为 藤本或 乔木。 叶 对生或 互生, 稀 螺旋状 
402  云 南植物 志  排列, 单叶、 全缘, 稀有 少数具 微齿; 无 托叶。 花小, 两性 或单性 同株或 异株, 或杂 性, 稀退 化为不 育花; 花 簇生、 组 成密集 或疏散 的穗状 花序、 头状 花序、 聚伞花 序或圆 锥 花序; 苞片 1 及 小苞片 2, 干 膜质, 绿色或 无色; 花被片 3 — 5, 干 膜质, 覆 瓦状排 列, 常和果 实一起 脱落, 稀 宿存; 雄 蕊常和 花被片 同数并 对生, 稀 较少, 花丝 分离, 或 基部 合生成 浅杯或 管状, 花药 2 室或 1 室; 纵向 开裂; 有或 无退化 雄蕊; 花盘常 存在; 子房 上位, 1 室, 基生 胎座, 胚珠 1 个或 多数、 珠 柄短或 伸长; 花柱 1 一 3, 宿存, 柱头 头状或 2 — 3 (—4) 裂, 稀为 4 的 倍数、 钻形。 果实为 胞果或 坚果, 少数为 紫果, 果皮 薄 膜质, 不裂 或不规 则开裂 或顶端 盖裂。 种子 1 枚或 多数, 凸透镜 状或近 肾形, 光滑或 有小 瘤点; 胚 环状, 胚乳 粉质。 x = 6 — 13, 17。 69 — 71 属, 750 — 1000 种, 广布 全世界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产 14 属约 40 种。 云南产 11 属, 25 种及 1 变种。 塔 赫他间 (Takhtajan) 1966 在处理 觅科的 系统位 置时, 虽然没 有采用 中子目 Cen- trospermae 的概 念来处 理该科 的系统 位置, 而采 用了石 竹亚纲 Caryophyllidae, 但 仍未改 变 苋科、 藜 科平行 演化, 其起源 宗仍脱 离不了 商陆科 Phytolacaceae, 归人 扩大的 石竹目 Caryophyllales 内。 (见 A. Cronquist, 1981)。 克 科科内 处理较 稳定, 据 Sehing, H. 系统 (1934), 将苋 科分为 2 亚科, 4 族。 即 (一) 觅亚科 Amaranthoideae: 包括 1 . 青葙族 Cebseeae; 2. 觅族 Amarantheae, 有牛膝 属 Achyranthes、 白 花宽属 Aerva、 觅属 Ainaramhus、 杯苋属 Cyathula。 (二) 千 日红亚 科 Gomphrenoideae: 包括 3 . Pseudoplantageae 族: 共 2 属 (中 国不产 )。 4. 千 日红族 Gomphreneae : 有莲 子菜属 Akemanthera; 千 日红属 Gomphrena; 血觅属 Iresine。 觅科资 源较为 丰富, 有 供人类 观赏及 药用的 鸡冠花 Celosiacristata、 锦绣宽 Alter- nanthera ssp. , 有 营养丰 富的老 枪谷、 雁 来红等 植物, 有供药 材用的 牛膝、 白 花觅、 莲 子草、 苋、 青葙、 鸡 冠花、 杯苋、 装 果觅、 千 日红、 血 宽等。 觅 科植物 含多种 化学成 分, 特有一 类含氮 的花色 素成分 (anthocyanin)、 甜 菜黄素 ( betaxanthine ) 和 甜菜碱 (betaine), 三萜 • ^素如 蜕 皮留酮 (ecdysterone) 、 牛 膝甾酮 (inokosterone) 和大 量的草 酸!^ 结晶。 种子含 糊粉粒 (aleuron) 和 脂肪。 分属 检索表  1 (8) 叶 互生。 2(3) 攀援 灌木; 总状 花序、 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浆果 1. 装 果宽属 Deeringia 3(2) 直立 灌木或 草本。 4(7) 胚珠 或种子 2 个至 数个, 种 子少有 1 个。 5(6) 紫果; 花 柱很短 或几无 1. 浆 果宽属 Deeringia 6(5) 胞果 盖裂; 花 柱伸长 5. 青箱属 Celosia 7 (4) 胚珠 或种子 1 个 2. 宽属 Amaranthus 8(1) 叶 对生或 茎上部 互生。 9 (10) 在苟片 腋部有 2 朵 或更多 朵花, 其 中能育 两性花 1 至 数朵, 常有 退化成 钩状的 不育花 1 至 数朵 C 10. 杯宽属 Cyathula 
宽 科  403  10(9) 在苞片 腋部有 1 朵花, 无退 化的不 育花。 11 (18) 雄 蕊花药 2 室。 12(17) 有退化 雄蕊。 13 (16) 花 微小, 常有绵 毛或短 柔毛; 花在花 期后仍 向上, 不贴近 总梗; 苞片 无刺, 基 部不成 翅状, 在花 期后不 外折。 14 (15) 叶 对生或 互生; 一年生 草本或 多年生 草本; 花 单性或 两性; 果; H 裂 …… 3. 白 花宽属 Aerva  15(14) 叶全部 对生; 巨 大木质 藤本; 花 两性; 胞果 不开裂 7. 巨 宽藤属 Stilbanthus 16 (13) 花小, 无毛, 在花 期后向 下折, 贴近 伸长的 总梗; 小苞片 有刺, 基部 翅状, 在花期 后外折 11. 牛膝属 Achyranthes 17 (12) 无退化 雄蕊; 花无毛 4. 林 地宽属 Psilotrichum 18 (11) 雄 蕊花药 1 室。 19 (22) 花 两性, 成头状 花序。 20 (21) 有退化 雄蕊; 柱头 1, 头状 9. 莲 子草属 Alternanthera 21 (20) 无退化 雄蕊; 柱头 2—3, 或 2 裂 8. 千 日红属 Gomphrema 22 (19) 花 单性或 两性, 成穗状 花序, 再 排成圆 锥花序 6. 血宽属 Iresine  1. 奖 果宽属 Deeringia R. Br.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 花 两性或 单性, 单 生于苞 片内, 组成 腋生或 顶生的 圆锥状 总 状花序 及穗状 花序。 花被片 (4 一) 5, 直 立后外 反折, 分离。 雄蕊 (4 一) 5, 伸展, 下部 连合, 退 化雄蕊 存在; 子房 一室, 具多数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 钻状, 2 — 3 (— 4) 枚。 紫果, 球 形至椭 圆形。 11 一 12 种, 分布于 热带亚 洲至大 洋洲、 马达加 斯加。 我国产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桨果宽 图版 107: 1—3 地苓觅 (中 国种子 植物科 属词典 ), 野苋 菜藤, 山碱菜 (砚山 ) 聂香 (景东 ), % 茅蒴 (景洪 ) Deeringia amaranthoides (Lamk. ) Merr. (1917); Gagnep. in Lecomte (1936): D. G. Long (1984); K. Larsen (1989), (1992)*. Achyranthes amaranthoides Lamk. ( 1785 ); Celosia baccata Retz. ( 1789 ); Deeringia celosioides R. Br. (1810) ; HK. f. (1885); Deeringia baccata (Retz. ) Moq. in DC. ( 1849); Hand. -Mazz. ( 1829); Cladostachys frutescens D. Don ( 1825 ) ; 中 国植物 志 (1979) ; Mallotus neocavalariei Levi. (1914) ; fide Lauener ( 1 982 ) ; Cladostachys a- maranthoides (Lam. ) Kuan (1983); 西藏 植物志 (1983);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83). 攀援 灌木, 长 2 — 7 米; 茎 下垂, 多 分枝, 幼时 被贴生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 卵状披 针形, 花 5 — 15 厘米, 宽 2 — 9 厘米, 常不 对称, 基部平 截至微 心形; 叶柄长 1 一 5 厘 米。 总状花 序组成 大型顶 生圆锥 花序, 长可达 100 厘米, 花序轴 及分枝 被贴生 柔毛; 苞 片狭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被片 5, 近 圆形至 卵形, 长 约 2, 毫米, 反折, 开 放时有 恶臭; 雄蕊 5, 分 离或在 基部稍 连合; 子房 球形, 内 有胚珠 数 枚'; 柱头 3, 近 无柄。 果 红色、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具 2 — 9 枚 种子, 种子 圆形, 
404  云南 植物志  黑色, 光亮, 具 网纹, 直径约 1 毫米。 产 景洪、 勐腊、 勐海、 屏边、 砚山、 西畴、 麻 栗坡、 瑞丽、 陇川、 芒市、 临沧、 双江、 沧源、 勐连、 永平、 保山、 景东、 凤庆、 龙陵、 峨山、 元江、 绿春、 沪水、 绿澂 江、 通海、 漾濞、 大理、 邓川、 宾川、 福贡、 贡山、 昭通、 盐津; 生 于海拔 340 — 2800 米山 坡灌丛 林缘。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及 台湾。 喜马拉 雅山区 各国、 印度、 中南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马来 西亚及 大洋洲 均有。 2. 宽属 Amaranthus Linn. 一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全缘或 具稀波 状齿。 由聚伞 花序组 成稠密 或稀疏 的聚 伞圆锥 花序、 腋生或 在上面 成簇生 花束、 花团 或穗状 花序。 花 单性, 雌雄同 株或异 株。 花被片 5, 或 1 一 3; 雄蕊 1 一 5, 分离; 退化雄 蕊缺; 子房 压扁, 有胚珠 1 颗; 柱 头 2 — 3; 果为一 压扁、 不 开裂或 盖裂的 胞果。 40~60 种, 分布于 新旧大 陆热带 及温带 地区。 我国有 13 种, 分布 甚广。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I (2) 叶腋有 2 刺 ; 苞片常 变形成 2 锐刺 , 少数具 1 刺 或无刺 1 . 刺宽 A. spinosus 2(1) 叶腋 无刺; 苟片 不变形 成刺。 3 (8) 花被片 5; 雄蕊 5。 4(5) 圆 锥花序 下垂, 中 央花穗 尾状, 花穗顶 端钝; 苞片 及花被 片顶端 芒刺不 明显; 花被片 比胞果 M 2. 老枪 S A. caudatus 5(4) 圆 锥花序 直立, 花穗顶 端尖; 苞 片及花 被片顶 端芒刺 明显; 花被片 和胞果 等长。 6(7) 雌花苞 片为花 被片长 的二倍 ;花 被片顶 端急尖 或渐尖 3. 千穗谷 A. hypochondriacus 7 (6) 雌 花被片 为花被 片的一 倍半; 花 被片顶 端圆钝 4. 西方谷 A. cnientus 8 (3) 花被片 3; 雄蕊 3。 9 (10) 叶片 绿色或 红色、 紫色或 黄色, 或部分 绿色; 穗 状花序 下垂; 花 簇直径 5 — 15 毫米, 有多数 密 生花; 果 实橫裂 5. 苋 A. tricolor 10(9) 叶片 绿色; 穗 状或圆 锥花序 直立; 花簇 较细, 花 少数; 果实 不裂。 II (12) 茎 直立, 稍 分枝; 胞 果皴縮 6. 敏果宽 A. viridis 12 (11) 茎 常伏卧 上升, 从基部 分枝; 胞果 近平滑 7. 凹头宽 A. lividos 1. 刺宽 (中 国植 物志) 職菜 (岭南 采药录 ), 野 簕刺宽 (通称 ), 酸酸宽 (浙江 ), 土 宽菜、 刺刺菜 (福 建), 猪食菜 (广东 ), 假觅菜 (广西 ), 刺酒米 (云南 ) Amaranthus spinosus Linn. (1753); Moq. in DC. (1849); Thell. in Archers, et Graebn. (191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D. G. Long (1984)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新华本 草纲要 (1992).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多 分枝, 具 绿色纵 条纹, 近 无毛或 稍有微 柔毛。 叶 片卵状 披针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5. 5 厘米, 顶 端钝, 具微 
宽 科  405  芒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叶柄长 1 一 8 厘米, 近 无毛, 在叶 柄旁有 2 刺, 刺长 5 — 10 毫米。 圆 锥花序 腋生及 顶生, 长 3 — 25 厘米, 有时 下部穗 状花序 全为雄 花; 苞片 在花簇 及顶生 花穗基 部者变 成尖锐 直刺; 在上部 者狭披 针形, 长 1.5 毫米; 小 苞 片狭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花被片 绿色, 顶端 急尖, 具 凸尖, 边缘 透明, 在雄花 中, 3 (— 5),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在雌 花中, 匙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雄蕊 5, 与花被 片 等长或 略短; 柱头 (2 —) 3。 胞果矩 圆形, 与花 被片近 等长, 盖 裂或不 开裂。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黑色。 花、 果期 7 — 11 月。 产 沧源、 耿马、 勐腊、 景洪、 金平、 元阳、 马关、 富宁及 景东, 生 于海拔 550" - 1700 米 的撂荒 农田; 分布于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 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日本、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西亚、 菲 律宾均 有。 热 带美洲 原产。 粗 壮茎叶 枢臭, 用以 浸制臭 豆腐和 豆豉。 2. 老枪谷 (^沙 记略) 红 米克、 细谷 (云南 ), 璲冠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仁仙 (河南 ), 观音柳 (陕西 ), 尾穗宽 (中 国植 物志) Amaranthus caudatus Linn. (1753); Moq. in DC. (1849); Thell. in Aschers. et Graebn. (1914); 中国 北方植 物图志 (193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K. Larsen (1992).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80 厘米, 稀可达 1.5 米; 茎 直立、 粗壮, 具 棱角, 在上 部多少 被 有开展 的毛, 分 枝常淡 红色。 叶片 卵形、 菱形, 长 5 — 16 厘米, 宽 2 — 8 厘米, 顶端 I 短 渐尖或 圆钝, 具 芒尖, 基部 楔形, 稍不 对称, 全 缘或波 状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常 下垂, 有多数 分枝, 其中 央分枝 特长, 由多 数穗状 花序 形成。 花密集 成团; 苞 片及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3 毫米, 红色, 顶 端尖, 边 缘有疏 齿, 背面有 1 中脉; 花被片 5, 长 2 — 2. 5 毫米; 雄花的 花被片 卵状长 圆形, 具短 尖头, 紫色; 雌花 花被片 卵状至 匙形; 雄蕊 外露; 柱头 3, 长不及 1 毫米。 胞果近 球形, 直径 约 3 毫米。 种子近 球形, 直径 1 毫米, 淡棕黄 色至棕 黑色、 淡红 色或淡 黄色, 具 光泽。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昆 明及附 近县区 常零星 栽培, 时 有逸为 野生, 我国各 地常见 栽培。 原产 热带。 本种近 似于繁 穗克, 区别 在于: 本 种花穗 下垂, 中 央分枝 特长, 顶 端芒刺 不显, 花 被 片比胞 果短, 叶 片顶端 较钝。 本种叶含甜菜碱及草酸!^, 可作 饲料。 种 子富含 植物凝 集素、 脂肪 油和蛋 白质, 一 度 被推荐 为营养 食物, 云南常 用来洒 在糕点 面上, 类似 芝麻, 有滋补 强壮的 功能。 3. 千穗谷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07: 4—5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inn. (1763); Moq. in DC. (1849); Hand. -Mazz. (1929);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maranthus hybridus Linn. var. hypochondriacus (Linn.) Robinson ( 1908) Bailey (1929);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1953); D. G. Long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茎 绿色, 分枝, 无 毛或上 部微有 柔毛。 叶片 菱状卵 
406  云南 植物志  形或矩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具 凸尖, 基部 楔形, 全 缘或波 状缘, 无毛, 叶 面常带 紫色; 叶柄长 1 一 7. 5 厘米, 无毛。 圆锥 花序顶 生, 直立, 近圆 柱形, 长达 25 厘米, 直径约 2.5 厘米, 分 枝或不 分枝, 由多数 穗状花 序 形成, 侧生穗 较短, 花簇 在花序 上排列 密集; 苞片 及小苞 片卵状 钻形, 长约 5 毫米, 为花 被长的 2 倍, 绿色, 具 中脉, 延长成 1 芒尖; 柱头 2 — 3。 胞果 近菱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环状 横裂, 淡 绿色, 露出花 被外。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白色。 花期 7—8 月 , 果期 8 — 9 月 。 昆 明零星 栽培, 东川、 大理、 维 西均有 记录。 内 蒙古、 河北、 四川等 地亦栽 培供观 赏。 原产 北美。 本 种苞片 长为花 被片的 2 倍, 花被 片顶端 急尖或 渐尖。 与 西方谷 (A. emeritus L. =A. paniculatus L. 栽培 起源) 极易 区别。 本 种的野 生原型 A. hybridus L. (1753); Breana (1961), 亦称野 田谷、 西风谷 (中 国植 物志作 绿穗觅 ), 在大姚 (盐丰 ) 也有 记录, 但我 们未见 标本, 故未 列入。 4. 西方谷 (东北 地区) 天 雪米、 鸦谷 (四川 ), 红 粘谷、 云香菜 (陕西 ), 白克菜 (云 南腾冲 ), 麦色 (丽 江), 青克 (江西 ), 天汗 (陕西 ), 繁穗苋 (中 国北 方植物 图志) Amaranthus cruentus L. (1759) , (1763) ; Steward (1958); Amaranthus panicula- tus L. (1763); Moq. in DC. (1849); 中国 北方植 物图志 (1935)*;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A. hybridus L. ssp. cruentus (L. ) Thell. var. paniculatus (L. ) Thell. in Aschers. et Graebn. (1914);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一年生 草本, 高 1 一 1.5 米, 全体 无毛; 茎杆 粗壮。 叶菱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2 毫 米, 宽 6 — 7 毫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脉 5 — 7 条; 具 叶柄。 圆 锥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具 苞片; 雄 花少, 苞片 于果期 伸长, 花被片 5, 披 针形, 长约 2.5 毫米; 雄蕊 5, 花药 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柱头 3。 胞果, 卵状圆 锥形, 沿中线 盖裂, 长 2 毫米, 光滑; 种子 直径约 1 毫米, 黑色或 灰色, 边缘 增厚或 渐狭。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腾冲、 丽江、 贡山、 大理、 宜良; 生 于海拔 1700 米 左右的 荒山、 农 地旁。 我国 各地 栽培或 野生。 全世 界广泛 分布。 本种学 名应用 A. cruentus L. (1759) 而 非一般 通用的 A. paniculatus L. (1763)。 茎 叶可作 蔬菜; 栽培供 观赏; 种子 为粮食 作物, 食用或 酿酒。 在大理 农家用 种子磨 面 食用, 亦可洒 于糕点 面上。 本种和 老枪谷 A. caudatus L. 相近, 区 别为圆 锥花序 直立或 仅果期 下垂; 苞片及 花 被片顶 端芒刺 显明; 花被片 和胞果 等长。 又和 千穗谷 A. hypochondriacus 相近, 区别 为雌花 苞片为 花被片 长的一 倍半, 花被 片顶端 圆钝。 它 们都是 野生种 西风谷 (绿 穗克 —— 中国 植物志 )。 Amaranthus cv. Qzidus Linn. 的栽培 品种, 都 有可食 的叶和 种子, 但品质 或以老 枪谷为 最佳。 本种 栽培品 为红穗 的变种 var. erythrostachys Moq. 与绿穗 
宽 科  407  的野生 种亦易 区别。 5. 宽 (神 农本 草经) 雁来红 (救 荒本草 ), 老少年 (盛 京通志 ), 老 来少、 三色觅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 小米菜 (河 北、 云南 ), 红觅菜 (四川 ), 青香觅 (湖南 ) Amaranthus tricolor Linn. (1753); Bailey (1949); 华北 经济植 物志要 (1953); 东 北 草本志 (1959 广; 图鉴 (1972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Amaranthus mangostanus Linn. (1753) ; A . gangeticus Linn. (1759); (1763) ; Hook. f. (1886); Bailey (1920);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北京 植物志 (1962); A . melancholicus Linn. var. tricolor Moq. in DC. (1849) 一年生 草本, 高 40 — 150 厘米, 绿色或 红色, 常 分枝, 幼时近 无毛。 叶片卵 状披针 形 或菱状 卵形及 卵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绿色 或常为 红色、 紫红色 或加杂 其他 颜色, 先端 圆钝或 尖凹, 具 凸尖, 基部窄 楔形, 全 缘或波 状缘, 无毛, 纸质; 叶柄 长 2~6 厘米, 绿色或 红色。 花簇 腋生或 顶生, 组 成下垂 的穗状 花序; 花簇 球形, 直径 约 15 毫米, 雌、 雄花 混生; 苞片及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半 透明, 顶端有 1 长 芒尖, 背面具 1 绿 色或红 色隆起 中脉; 花 被片矩 圆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或黄绿 色, 顶端有 1 长 芒尖, 背面具 1 绿 色或紫 色隆起 中脉; 雄 蕊比花 被片长 或短。 胞 果卵状 矩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环状 横裂, 包 裹在宿 存花被 片内。 种 子近圆 形或倒 卵形, 直 径约 1 毫米, 黑 色或黑 棕色, 边 缘钝, 具 光泽。 花期 5 — 8 月, 果期 7 — 9 月。 全 省均有 栽培, 有 时为半 野生; 全国各 地均有 栽培。 原产 印度, 分布 于亚洲 南部、 中亚、 日本 等地。 茎叶 通常作 为蔬菜 食用, 速生 易长。 有 些品种 的叶杂 有各种 颜色, 供 观赏, 称雁来 红, 老 来少, 老少 年等; 根、 果实 及全草 人药, 有 明目、 利尿、 去 寒湿的 功效。 叶 含大量 维生素 C 及觅 色素 (amaranthin)。 种 子油含 多种脂 肪酸。 6. 级果范 图版 107: 6—9 绿觅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 克菜 (河口 ) Amaranthus viridis Linn. (1763);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Euxolus viridis (Linn. ) Moq. in DC. (1849); Nakai (1921); Kitag. (1939); A. blitum auct. non Linn. : Kom. (1903);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p. p. —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全部 无毛; 茎 直立, 少 分枝, 绿 色或带 紫色。 叶片 卵形、 卵状矩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5~6 厘米, 顶 端尖或 凹缺, 少数 圆钝, 有 1 芒尖,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微呈波 状缘; 叶柄长 3 — 7 厘米, 绿 色或紫 红色。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6_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具 分枝, 由穗 状花序 形成, 圆 柱形, 细长、 直立, 顶生 花穗比 侧生花 序长; 总 花梗长 2 — 2. 5 厘米; 苞 片及小 苞片披 针形, 长不及 1 毫米, 顶端具 凸尖; 花 被片矩 圆形或 宽倒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内曲, 顶端 急尖, 背部有 1 绿 色隆起 中脉; 雄 蕊比花 被短; 柱头 3 或 2。 胞果扁 球形, 直径约 
40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7 1—3. 莱果觅 Deeringia amaranthoides (Lamk) Merr. , 1 - 果枝, 2. 花, 3. 果; 4—5. 千穗谷 Amaranthus hypoch- ondriacusLinn. ,4. 花枝, 5. 花; 6~9. 皱果觅 A. viridis Linn. ,6. 果枝, 7. 雌花, 8. 果, 9. 种 f 。 (肖 溶绘) 
宽 科  409  2 毫米, 绿色, 不裂, 满布 级缩, 外露。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黑 色或黑 褐色, 具薄而 锐的环 状边缘 C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沧源、 耿马、 绿春、 元阳、 河口、 元江、 富宁、 勐腊, 生 于低山 林缘、 村 寨处, 海拔 600 — 1200 米。 分布于 东北、 华北、 陕西、 华东、 华南。 原 产热带 非洲, 广 泛见于 两半球 温带、 亚热带 和热带 地区。 嫩 茎叶可 作野菜 食用, 也可作 饲料; 全草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利尿 止痛的 功效。 7. 凹头宽 野觅 (植物 名实图 考), 野苋菜 (滇南 本草、 江苏) Amaranthus lividus Linn. (1753); Townsend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79);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 (1840); Merr. (1956); 东北 草本志 (1959)*; 图鉴 (1972)*; Euxolus ascendem (Loisel.) Hara (1938); Kitag. (1939).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全部 无毛; 茎 平卧而 上升, 从基部 分枝, 淡 绿色或 紫 红色。 叶 片卵形 或菱状 卵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顶端 凹缺, 有 1 芒尖, 基 部宽 楔形, 全缘 或稍呈 波状;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由腋生 花簇组 成顶生 直立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苞 片及小 苞片矩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花被 片矩圆 形或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淡 绿色, 顶端 急尖, 边缘 内曲, 背部有 1 隆起 中脉; 雄蕊 比花被 片短; 柱头 3 或 2, 果期 脱落。 胞果扁 卵形, 长 3 毫米, 不裂, 微皴 缩而近 平滑, 超出 宿存花 被片。 种子环 形, 直径约 12 毫米, 黑 色至黑 褐色, 边 缘具环 状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昆明、 元江、 大理、 贡山、 河口; 生 于海拔 1800 — 2900 米的 阳处、 田埂、 河边。 全 国除内 蒙古、 宁夏、 西藏 外均有 分布。 日本、 欧洲、 非 洲北部 及南美 也有。 茎叶 可作猪 饲料; 全草 入药, 有缓和 心痛、 收敛、 利尿、 解热 功效; 种子有 明目、 利大 小便、 去 寒热的 功效; 鲜 根有清 热解毒 作用。 本种和 级果克 相近, 但本 种的茎 伏卧而 上升, 由基部 分枝; 胞 果微被 缩而近 平滑, 可以 区别。 3. 白 花宽属 Aerva Forsk. 多 年生, 稀 一年生 草本; 茎 匍旬至 直立, 有时 攀援。 叶 互生或 对生。 花单 性或两 性, 或稀为 杂性, 花束组 成腋生 或顶生 的穗状 花序。 花被片 5, 被毛, 具绿色 条纹, 具 苞片; 雄蕊 5; 在雌 花中具 有退化 雄蕊; 与退 化雄蕊 互生, 下部 分离; 子房 一室, 胚珠 一颗; 花柱 极短而 纤细; 柱头 2, 或长 或短。 薪果, 果: H2。 约 10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 我国产 2 — 4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序 有白色 或紫色 绢毛; 苞片、 小苞片 及花被 片外面 毛较多 …… 1. 白花宽 A. sanguinolenta 2(1) 花序 有灰色 绵毛; 苞片、 小苞片 及花被 片外面 毛较少 2. 少毛 白花宽 A. glabrata 
410  云 南植物 志  1. 白花宽 白牛膝 (贵州 ), 絹毛克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烂 脚蒿、 土 牛膝、 怀牛膝 (云南 ) Aerva sanguinolenta (Linn. ) Blume (1825); Moq. in DC. (1849); Merr. (1917);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茎直 立或稍 匍匐, 圆柱 形或具 棱角, 基部带 木质, 分枝或 单一, 嫩时 具白色 绵毛, 下部变 无毛。 叶 对生或 互生, 叶片 卵状椭 圆形、 矩圆形 或披 针形, 长 1.5 — 8 厘米, 宽 5 — 35 毫米; 具微 柔毛。 花序有 白色或 带紫色 绢毛, 小 苞片 及花被 片外面 有白色 绵毛, 毛 较多; 花 被片白 色或粉 红色。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10 月 。 产麻 栗坡、 富宁、 西畴、 文山、 景洪、 勐腊、 屏边、 景东、 禄劝、 豁西、 沧源、 耿 马、 巧家、 峨山; 生 于海拔 700—1900 米, 山坡 路旁, 林缘 草坡;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及 贵州、 广东、 海南。 越南、 印度、 菲 律宾、 马 来西亚 也有。 本种的 根及花 入药, 有 散瘀、 止痛、 除湿、 调经、 止咳、 止痢的 功效。 2. 少毛 白花苋 图版 108: 1—4 Aerva glabrata Hook. f. (1885);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茎 直立或 匍匐, 具 棱角, 基部稍 木质, 具 分枝, 嫩时具 白色 绵毛, 下部变 无毛。 叶 对生或 互生, 叶 纸质、 卵形、 矩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7 厘 米, 宽 5 — 30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芒尖, 基部 楔形, 两面有 柔毛及 缘毛, 叶柄长 10 毫 米, 有 柔毛。 穗 状花序 腋生及 顶生, 长 1 一 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具灰色 绵毛, 再组成 顶 生圆锥 花序; 花 多数, 密生、 长 2 毫米;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外面 具 灰色疏 柔毛; 花 被片矩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白色, 顶端 渐尖, 外 面被微 绵毛, 中 脉 明显; 雄 蕊长约 1 毫米; 退化 雄蕊三 角形。 胞果 卵形, 长 2 毫米, 无毛。 种子 肾形, 长约 1 毫米, 黑色。 花、 果期 4 一 10 月。 产 勐腊、 文山、 砚山; 生于石 灰岩上 及混交 林下;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 川。 印度 也有。 4. 林 地宽属 Psilotrichum Blume 草本或 灌木。 叶 对生。 花 两性、 白 色或淡 绿色, 为 单生或 圆锥花 序式、 稠密 的花束 或穗状 花序; 花被片 5, 质硬, 外面为 舟状, 有棱, 基部 肿胀; 雄蕊 5, 不 相等, 下部 合生成 杯状;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长椭圆 形或近 球形, 花柱 纤细。 胞果 球形或 压扁, 不开 裂, 有垂生 种子。 约 15 — 18 种, 分布于 非洲及 东南亚 至印度 一马来 西亚, 我国有 2 — 3 种。 云南产 1 (—2) 种, 均为新 记录。 1. 云南 林地宽 图版 108: 5 — 7 Psilotrichum yunnanensis D. D. Tao (1997) . 
宽 科  411  纤细半 灌木, 高 40 — 70 厘米; 茎分 枝多, 稍 木质, 坚硬, 具节, 被稀疏 纤毛。 叶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基部 楔形, 稍 偏斜, 顶端锐 尖或突 尖; 羽 状脉, 叶 背及羽 脉上被 稀疏长 柔毛, 其余 无毛; 具 叶柄, 长 3 — 6 毫米。 穗状花 序、 腋生, 并 成对, 具总 花梗, 长 6 — 16 毫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苞片近 线形或 窄披针 形, 上弯, 长 1 一 2 毫米, 常 宿存; 小 苞片半 圆形, 顶端 披尖, 宽 1 一 2 毫米, 长 2 毫 米, 和 花被片 及果实 同落; 花枯 禾色, 常 闭合, 花被片 4, 覆瓦状 排列, 披 针形, 谷壳 状, 外 被毛, 内部 光滑, 花期 变硬; 雄蕊 5"6, 长约 2.5 毫米, 达 花被的 2/3, 长约 2.5 毫米, 花丝 下半部 增宽, 基部稍 联合。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针状, 无毛。 胞果 近椭圆 形或 球形。 种子 1 枚, 长约 1.5 毫米, 肉色。 花、 果期 6 — 8 月。 产大关 (模 式产地 )、 景东、 金屏; 生海拔 800 米河 谷灌丛 (孙 必兴 0699 号, 主模 式)。 本 种近于 林地觅 P. ferrugineum, 但 花被片 被毛; 苞片 线形, 小苞片 圆形, 尾尖; 叶 昨状披 针形; 穗 状花序 腋生, 成对; 总花梗 明显、 体态为 半灌木 而易于 区别。 据 文献, 此属 可能尚 有西盟 林地克 (植 物研究 )。 钱 泳义采 自西盟 (1205), 钱 泳义把 它定为 新变种 var. ximengense Y. Y. Qian。 因 未 见 标本, 暂不 列入。 5. 青葙属 Celosia Linn. 一 年生及 多年生 亚灌木 或稀攀 援状。 叶 互生、 单一或 分裂。 花 成疏散 或紧密 的聚伞 圆 锥花序 或穗状 花序; 两性; 花被片 5, 光滑或 具稀疏 柔毛; 雄蕊 5, 花丝 伸展, 基部 连合成 杯状, 很少在 花被间 有极短 的齿; 子房 (1 一) 2 室, 花柱短 至长, 柱 头通常 2 — 3 丝状 分裂。 胞果, 周裂, 有时 在上面 增厚。 种 子无假 种皮, 2 至 多颗。 约 45 种, 广 布于泛 热带, 直 至温带 地区, 我国产 3 种。 云南产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穗 状花序 圆柱状 或金字 塔形, 无 分枝; 花被片 白色或 粉红色 (广布 ) …… 1. 青葙 C. argentea 2(1) 穗状花 序轴部 压扁、 鸡 冠状, 卷冠 状或多 分枝羽 毛状, 分 枝呈圆 锥状、 矩 圆形; 花 被片红 色、 紫色、 黄色、 橙红色 (栽培 ) 2. 鸡冠花 C. cristate 1. 青箱 (神 农本 草经) 图版 108: 8—9 野 鸡冠花 (通称 ), 百 日红、 狗尾草 (海南 ), 千日红 (绥江 ), 野克菜 (文山 ), 鸡 冠觅、 红牛膝 (大理 ) Celosia argentea Linn. (1753); Hook. f. (1885);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 ; Gag- nep. in Lecomte. (1936);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 1964) ; 图鉴 ( 1972广 ; 中国植 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89), (1992).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全株 无毛、 少有 分枝, 高可达 1 米。 叶披 针形至 线形, 茎 上部叶 
41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8 1 一 4. 少毛 白花觅 Aerva glabrata Hook. f. , 1. 花枝, 2. 花, 3. 雄蕊, 4. 果; 5—7. 云南 林地克 Psilotrichum yunnanensis D. D. Tao, 5. 花枝, 6. 花, 7. 去花 被片, 示雌 雄蕊; 8 — 9. 青箱 Celosia argentea Linn. , 8. 花枝, 9. 花。 (肖 溶绘) 
宽 科  413  几 无柄, 下 部叶, 柄长 1 一 4 厘米, 叶长 5 — 15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到 花期常 伸长。 花 密集, 在 茎端或 枝端成 单一、 无分 枝的金 字塔形 或圆柱 状穗状 花序, 长 4 一 10 厘米; 苞 片及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白色, 顶端 渐尖, 延 长成细 芒尖, 具一 中脉, 在背 部 隆起, 干 膜质; 花被片 5,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淡 红色, 顶 端尖, 具一中 脉, 在背部 凸起; 花丝长 毫米, 基部 连合成 杯状, 连 合部长 1.5 — 2 毫米, 花丛分 裂部分 较长, 2. 5 — 3 毫米, 假雄蕊 很小, 近三 角形。 子房 卵形、 有 短柄, 花柱 紫色, 长 3 — 5 毫米。 胞果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包 裹在宿 存花被 片内。 种子凸 透镜状 肾形。 直径约 1.5 毫米。 花期 5 — 8 月, 果期 6 — 10 月。 - 分 布几遍 全省; 产 景洪、 勐海、 勐腊、 普洱、 景东、 元阳、 绿春、 沧源、 耿马、 临 沧、 金平、 河口、 蒙自、 大关、 盐津、 绥江。 荒地、 坡地田 野上的 杂草。 海拔 600 — 1650 米。 分布 于全国 各地。 朝鲜、 日本、 俄 罗斯、 印度、 越南、 细甸、 泰国、 菲 律宾、 马来 西亚及 热带非 洲都有 分布。 大部是 4 一 8 倍体。 本 种茎及 叶在东 非和斯 里兰卡 如疲菜 食用, 我国仅 入药, 利尿、 解毒; 种子 明目; 根治关 节炎。 2. 鸡冠花 (嘉祐 本草、 植物名 实图考 通称) 鸡 公花、 鸡 米花、 鸡角枪 (福建 ), 鸡 骨子花 (广东 ), 老来少 (云南 ) Celosia cristata L. (17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 argentea L. var. cristata (L. ) 〇. Ktze (1891);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海南 植物志 (1964); G. D. Long (1984). 本种 和前种 相近, 区别在 于植株 粗大, 茎带 红色; 叶片 稍大,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宽 2 — "6 厘米; 穗状 花序、 压扁、 肉质鸡 冠状、 卷冠 状或多 分枝羽 毛状; 花被片 红色、 紫色、 黄色、 橙 黄色。 花果期 7~9 月。 大理、 腾冲、 勐腊、 砚 山常见 栽培。 我国 南北各 温暖地 亦常见 栽培。 明 显是从 C. argentea 衍 生的四 倍体栽 培种。 供 观赏, 花及种 子也供 药用, 为收 敛剂、 有 止血、 凉血、 止?^ 功效。 具多分 枝羽毛 状花序 的或系 《植 物名实 图考》 记载的 "穗冠 花"。 6. 血宽属 Iresine P. Br. , nom. conserv. 草 本或亚 灌木, 稀藤 本或小 乔木。 叶 对生, 稀轮生 或部分 互生, 通常 卵形, 有时紫 红色。 花 两性或 单性, 为腋生 和顶生 的穗状 花序, 并由 此等花 序复结 成圆锥 花序; 花被 片 5, 分离; 有时被 柔毛或 绵毛, 有时 增宽; 雄蕊 5, 与 假雄蕊 互生; 柱头 2 或 3, 纤 细, 头 状或短 2 裂, 花柱 短或不 存在, 子房 内胚珠 1 枚。 果 为一不 开裂的 胞果, 有种子 1 颗。 70~80 种, 主要 分布于 新大陆 热带、 温 带及大 洋洲。 我国 江苏、 广东、 广西、 云 南等地 有栽培 一种。 1. 血宽 图版 109: 1—3 
414  云 南植物 志  红叶克 (经济 植物手 册), 红 洋苋、 红木耳 (福建 ), 一口红 (云南 ) Iresine herbstii Hook. f. ex Lindl. (1864), in Curtis (1865) * ; Merr. (1927); Bai- ley (1949);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中国 植物志 (1979).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米; 茎带 红色, 分枝, 幼时 被毛, 后除 节外几 无毛, 具 细 棱纹。 叶 纸质、 阔 卵形至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红色或 绿色, 直径 2 — 6 厘米, 先端凹 缺或 2 浅裂、 基部近 平截或 楔形, 全缘, 两 面具平 贴的短 柔毛, 紫 红色, 具有 5~6 对 弧形脉 或黄色 叶脉; 叶柄长 2 — 3 厘米, 被 贴生短 毛或近 无毛。 雌雄 异株, 花组 成顶生 及腋生 的圆锥 花序, 幼时被 黄色微 柔毛; 苞片及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 十分微 小, 长约 1 毫米, 几 无梗; 雌花花 被片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淡 黄色, 基 部被淡 黄色短 柔毛; 不 育雄蕊 微小。 子房 球形, 稍 压扁, 直径约 1 毫米; 花柱 极短, 2 叉 分裂, 羽毛 状。 雄花 未见。 胞果, 有种子 一颗。 花期 9 月 至翌年 3 月。 元阳、 金平、 盈江、 瑞 丽常见 栽培, 时有 逸生。 我国 江苏、 广东、 海南、 广 西等地 也 栽培。 原产 巴西。 为一盆 栽赏叶 植物, 可装饰 花坛。 茎、 叶 入药, 治 吐血; 广西 农家有 用其叶 染红糯 米 饭的。 7. 巨 苋藤属 * Stilbanthus Hook. f. 攀援 灌木。 叶 对生, 具柄。 花 两性, 具苞片 1 和 小苞片 2, 组 成腋生 和顶生 圆锥状 穗状 花序。 花被片 5, 干 膜质, 背 面近先 端被长 柔毛。 雄蕊 5, 与 花被片 对生, 花丝基 部 合生, 花药 2 室; 退 化雄蕊 5, 和雄蕊 间生, 与花丝 等长或 较长。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1 颗, 花柱 1, 柱头 头状。 果实为 胞果。 单 种属, 分布 于喜马 拉雅东 部至云 南中部 和广西 西部。 1. 巨宽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09: 4—8 大猪草 (潞西 ) Stilbanthus scandens Hook. f. in Hook. (1879), Hook. f. (1885); Suesseng. (194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G. Long (1984)* ; D. Fang et al. (1995)* ; F. Du et D. D. Tao (1997). 木质大 藤本, 茎 攀援, 近基部 直径约 20 厘米, 小枝 下垂。 叶 对生,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 叶柄, 叶 背密被 白色长 柔毛, 叶面毛 疏少, 具 缘毛。 穗状 花序顶 生或腋 生于小 枝顶部 节内, 长 5 — 8 厘米, 花 序轴被 柔毛, 常 呈圆锥 状, 着 生于下 垂的总 梗上, 总梗长 3 — 5 厘米, 被密 柔毛。 花被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于果期 增大, 先 端外具 白色软 毛束; 雄蕊 5, 花 丝短, 基部 连合, 与 梳苏状 的 假雄蕊 互生, 花药 2 室; 子房长 圆形、 压扁, 花柱 纤细, 柱头 不显; 胞果长 圆形, 长 约 3.5 毫米, 顶端 被毛, 内 有种子 1 颗, 不 开裂。 苞片 宿存, 5 枚、 卵状披 针形、 长宽 约 3 毫米, 外 2 枚 较大, 内 3 枚 较小。  • 巨觅属 (拉 汉植 物学名 辞典) 
宽 科  415  图 版 109 1 ― 3. 血宽 Iresine herbstii Hook. f. ex Lindl. , 1. 花枝, 2. 花, 3. 退化 雄涯; 4 ― 8. 巨宽藤 Stilbanthus scandems Hook. f. , 4. 花, 5. 花被片 背面, 示 毛被, 6. 雌蕊, 示子 房上部 毛被, 7. 雄^, 8. 去花被 的雌雄 器官, 示流苏 状退 化雄蕊 (亦可 见图版 6, 各细部 ); 9~11. 千日红 Gomphrenaglobosa Linn. , 9. 花枝, 10. 花, 11. 果。 (肖 溶绘) 
416  云南 植物志  产景东 (太平 村)、 潞西 (勐戛 至象塘 ), 生于 石灰岩 林缘, 海拔 900 — 2100 米的湿 性常 绿阔叶 林内; 分 布于广 西西部 (那坡 )。 锡金、 不丹 也有。 全株 可作猪 饲料, 故云 南潞西 当地土 名为大 猪草。 8. 千 曰红属 * Gomphrena Linn.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对生, 少数 互生。 花 两性, 白色或 紫色, 为具柄 的头状 花序; 花 被片 5, 披 针形; 雄蕊 5, 花丝合 生成一 长管; 无退化 雄蕊; 子房 1 室, 有垂 生胚珠 1 颗; 果为一 胞果, 不 开裂。 100 — 120 种, 大部 分布于 热带美 洲及大 洋洲; 部分引 入或归 化于旧 大陆。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千日红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09: 9—11 百日红 (广州 ), 火球花 (北京 ), 龙帕棒 (云 南傣 族名) Gomphrena globosa. (1753); Moq. in DC. (1849); Hook. f. (1885);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 Gagnep. in Lecomte (1936)*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D. G. Long (1984); K. Larsen (1992). 一年生 草本, 高 30~60 厘米; 茎 直立, 分枝, 圆形, 略具 棱纹, 无毛 或嫩时 被毛, 节 明显。 叶 纸质, 狭椭圆 形或近 矩圆状 倒卵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 — 8 (13) 厘米, 宽 9 一 40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具 凸尖, 基部 渐狭, 两面有 平贴长 柔毛及 缘毛, 叶柄长 1.5 厘米, 具 有平贴 柔毛。 头 状花序 顶生、 多花、 密生, 直径 3 — 2 厘米, 常淡 红色, 有时 淡 紫色或 白色或 红色; 小 苞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 厘米, 内面 下凹, 呈 舟状, 顶端渐 尖, 外面密 生白色 绵毛; 雄蕊 5, 花丝 连合成 管状, 顶端 5 浅裂; 花柱 条形, 比 雄蕊管 短, 柱头 2, 叉状 分裂。 胞果近 球形; 种子 肾形, 棕色, 光亮。 花期 6~9 月, 果期 10 月。 产 勐海、 勐腊、 景洪, 常 在傣村 栽培, 我国南 北各省 区均有 栽培。 供庭园 观赏, 花 序 药用。 原产 旧大陆 热带。 头状花 序干膜 质经久 不衰, 还可染 以各种 颜色, 通常作 瓶花、 盆景、 花篮、 花牌 楼、 花龙 等各式 各样装 饰品。 花序 人药, 有止咳 定喘、 平肝 明目之 功效。 9. 莲子 草属" Altemanthera Forssk. 匍 匐或披 散草本 或浮于 水面。 叶 对生。 花小、 两性、 白色, 为无 柄或近 无柄、 腋生 的头状 花序。 花被片 (4—) 5, 不等; 分离 或基部 愈合; 雄蕊 2 — 5, 花 丝下部 合生成  • 常 包括安 旱觅属 Philoxeus R. Br. 在 内中国 植物志 (1979) 和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都 记录的 安旱觅 Philoxeus wrightii Hook. f. in. Hook. f. et Thorns ( 1880) : Maxin. (1886) cum desc; 台湾 植物志 (1974)', 二版 (1993)', 也有 栽培。 " 侯宽昭 1958: 奸 甜菜属 
宽 科  417  一 短杯, 退化 雄蕊有 或无; 子房 1 室,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有垂 生胚珠 1 颗; 胞果压 扁, 果 皮薄或 增厚, 不 开裂。 80—100 种, 广 布于泛 热带, 但 主产新 大陆热 带及亚 热带。 我国有 4 种。 云南均 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片绿色 或红色 或部分 绿色, 杂 以红色 或黄色 斑纹, 栽 培植物 … 1. 锦续宽 A. bettzickiana 2(1) 叶片 绿色; 野生 植物, . 偶有 逸生。 3(4) 苞片 及外花 被片顶 端有刺 •• 2. 刺花 莲子草 A. pungens 4(3) 苞片 及花被 片顶端 无刺。 5(6) 头 状花序 1 一 4 个, 腋生, 无 总花梗 6(5) 头 状花序 单一, 有 总花硬 4. 喜旱 莲子草 A. philoxeroides  1. 锦绣宽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10: 1-4 五色草 (北京 ), 红草 (广东 ), 红节 节草、 红 莲子草 (福建 ) 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Regel) Nichols. ( 1884) ; Thell. in Aschers. et Graebn. (1914); Bailey (1949); 北京 植物志 (1962); D. G.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elanthera bettzickiana Regel (1862) ; Alternanthea ficoides (L. ) Beau v. 或 R. Br. var. versicolor Lam. ( 1815) * ; A. versicolor (Lam. ) Hort. ex Regel (1869); Bailey (1949); 海南 植物志 (1964); A. ficoides (L. ) R. Br. var. bettzickiana ( Nichols. )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多年生 匍匐、 分枝 草本, 高 40 — 50 厘米; 茎 上部四 棱形, 下部圆 柱形, 在 顶端及 节 上贴生 柔毛。 叶片矩 圆形或 匙形, 长 1.5 - "6.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圆 钝, 有 芒尖, 基部 楔形, 绿色 或红色 或杂以 红色或 黄斑; 叶抦长 1.5 — 4 厘米, 稍有微 柔毛。 头 状花序 顶生及 腋生, 2 — 5 个 丛生, 长约 10 毫米, 无总 花梗; 苞 片及小 苞片卵 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或 脊部有 柔毛; 花被片 卵状矩 圆形, 白色, 半 膜质, 外 面 2 片长 3 — 4 毫米, 背部下 半部密 生开展 柔毛; 中间 1 片 较短, 疏生 柔毛或 无毛, 内 面两 片稍短 而窄; 雄蕊 5, 花丝长 1 一 2 毫米, 花药 条形; 退 化雄蕊 带状, 高可 达花药 的 中部或 顶部, 顶 端撕裂 3 — 5 条,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果实 不育。 花期 8 — 9 月。 为 野生种 Alterantheraficoidea(L. ) Beauv. 的常 见栽培 品系; 原产 南美洲 巴西。 现 各大城 市均有 栽培。 由 于本种 叶片具 有各种 颜色, 可用作 花坛, 布 置成各 种彩色 图案。 全草云 有清热 解毒、 凉血 止血、 消积 逐瘀的 功能。 2. 刺花 莲子草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110: 5-7 Alternanthera pungens Kunth in H. B. K. (1818); & Eur.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9); D. G. Long (1984); K. Larsen (1992)* ;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Achyranthes repens L. ( 1753) ; Alternanthera repens ( L. ) Link (1821), nom. il- leg. , non Gmelin (1791); Alternanthea repens (L. ) Steud. (1840); O. Ktze. (1891); 
图 版 no 1—4. 锦绣草 Ahemanthera bettzickiana (Regel) Nichols. , 1. 花枝, 2. 花, 3. 去掉 花被, 示雌雄 器官, 4. 雌蕊, 示 子房及 柱头; 5—7. 刺花 莲子草 A. pungens Kunth. 5. 花枝, 6. 花, 7. 叶片。 (肖 溶绘) 
宽 科  419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 nom. illeg. 一年生 草本; 茎 匍匐, 分 枝密, 高 10 — 30 厘米, 密 生白色 硬毛。 叶片 纸质, 椭圆 倒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6 — 5 厘米, 宽约 15 毫米, 对生, 大小 不等, 先端 圆钝, 具芒 尖, 基部 渐狭, 两面 无毛或 疏生平 贴毛; 叶柄长 3 — 10 毫米, 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生于叶 腋内, 无总 花梗, 1 一 3 个, 白色, 球形, 长 5 — 10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顶 端尖;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顶 端尖; 花被 片大小 不等, 两枚 外部花 被片较 大, 长约 5 毫米, 下 半部有 3 条脉, 近基部 左右有 毛丛, 中脉 伸出成 锐刺; 中部 花被片 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近顶端 有齿, 近基 部左右 两侧有 毛丛; 内部两 枚花被 片小, 环包 子房, 在背部 被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0.6 毫米; 退化雄 蕊短, 全缘, 具有不 规则撕 裂; 花柱 极短。 胞 果宽椭 圆形, 长 2 毫米, 褐色、 压扁, 顶 端截形 或凹。 花期 5 月, 果期 7 月。 产 大理、 元谋、 德饮、 丽江 (金沙 江江边 )、 宾川、 大姚、 庐水、 元阳、 红河; 生 于海拔 900 — 2100 米 河谷、 坡地及 林缘路 边呈杂 草状。 逸生于 四川、 福建。 为一 归化植 物, 原产 南美, 也逸生 于澳大 利亚。 3. 莲子草 (救荒 本草) 满天星 (植物 名实图 考), 奸 钳菜、 白花仔 (广州 ), 水牛膝 (四川 ), 红丝线 (广西 ) Alteraanthera sessilis (L. ) R. Br (1810); Roem. & Schuly (1819); D. G. Long (1984); Larsen (1992);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台湾 植物志 (1976)*, 二版 (1996). Gomphrena sessilis L. (1763); ALternanthera sessilis ( L. ) A. DC. (1813); Merr. (1927);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rier & Long ( 1984) based on lllecabrum sessile (L. ) L. (1762)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茎 匍匐, 绿 色或带 紫色, 具 沟纹, 在 节处有 一环生 毛。 叶厚 纸质, 形状及 大小有 变化, 条状披 针形、 矩 圆形, 卵状矩 圆形, 长 1 一 8 厘米, 宽 2 — 20 毫米, 顶端 急尖或 圆钝, 基部 渐狭, 全缘, 两面近 无毛;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或有微 柔毛。 头 状花序 1 一 4 个, 腋生, 无总 花梗, 球 形或圆 柱形; 花 密生, 花轴 密 生白色 柔毛; 苞片及 小苞片 白色, 顶端短 渐尖, 无毛;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毫 米, 小苞片 钻形, 长 1.5 毫米; 花被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白色, 顶 端有一 芒尖, 无 毛, 具 1 中脉; 雄蕊 3, 花 丝长约 1 毫米, 基 部连合 杯状, 花药矩 圆形; 退化雄 蕊三角 状 钻形, 全缘; 花柱 极短, 柱头 短裂。 胞果倒 心形, 长 2 — 2. 5 毫米, 压扁, 翅状, 深 掠色, 包在宿 存花被 片内。 种子卵 球形。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月。 产 昆明、 禄丰、 楚雄、 景洪、 勐腊、 勐海、 澜沧、 沧源、 临沧、 孟连、 元阳、 绿 春、 凤庆、 景东、 马关、 麻 栗坡、 文山 等地; 生 于村边 草塘、 水沟、 田边或 池塘、 河 埂, 海拔 420 — 2400 米。 分布 于长江 流域以 南的各 省区。 印度、 缅甸、 越南、 马来西 亚、 菲律宾 也有。 按 莲子草 一名是 日本、 台 湾学者 误释救 荒本草 所致。 《救荒 本草》 云: "耐 惊菜, -名莲 子草, 以 其花朞 突状, 似小莲 蓬样, 故 名。" 此 名 无其先 名为耐 惊草, 其 文和图 均系菊 科鳢肠 Ecliptaalba (L. ) Hassk. ( = Ecl. prostra- 
420  云南 植物志  ta), 并非 本种, 但沿用 已久, 亦 不予以 改动。 4. 喜旱 莲子草 (中 国植 物志) 空心觅 (福建 ), 水 蕹菜、 革命草 (江苏 ), 水花生 (北京 ) Altem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 Griseb. (1879);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 华东 水生维 管束植 物手册 (1952); 图鉴 (1972)*; 台湾 植物志 (1976); 二版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Bucholzia ph iloxeroides Mart . (1825) . 多年生 草本; 茎 管状, 匍匐, 具 4 棱, 长 55— 120 厘米, 嫩茎部 分具微 柔毛, 老时 近 无毛。 叶 纸质, 矩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7 — 20 毫米, 顶端 急尖或 圆钝, 具 芒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两面无 毛或上 面有贴 生毛及 缘毛, 下 面有颗 粒状突 起; 叶柄长 3 — 10 毫米, 近 无毛。 头 状花序 单生于 叶腋, 花 密集、 近 球形; 苞片 及小苞 片 白色, 顶端 渐尖; 苞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小 苞片披 针形, 长 2 毫米; 花被 片矩圆 形, 长 5 - "6 毫米, 白色, 薄 膜质, 光亮, 无毛, 顶端 急尖, 背部 压扁; 花丝长 3 毫米, 基部 连合成 杯状; 退 化雄蕊 矩圆状 条形, 顶端撕 裂状; 子房倒 卵形, 具 短柄, 背面压 扁, 顶端 圆形。 果实不 发育。 花期 4 一 11 月。 昆明、 彝良、 江川、 澂 江逸为 野生。 原产 巴西。 北京、 重庆、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福建逸 为野生 杂草。 生于半 沼泽、 水 池内, 伴可 饲鱼, 但壅塞 沟泽, 恶性 不减于 凤 眼莲。 全草有 清热、 凉血、 利尿、 解毒的 功效。 局部 已制成 成药。 10. 杯宽属 Cyathula Linn.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对生。 花 簇生; 花 束呈穗 状花序 或头状 花序, 果期 下弯; 两性花 在每一 花束上 1 一 2 朵, 每侧为 一束钩 状芒刺 (由 不育花 的花被 片退化 而成) 所 围绕; 花被片 5; 雄蕊 5, 合生, 下部和 2 裂的退 化雄蕊 连结; 果 为一不 开裂的 胞果。 约 25 种, 产新 旧大陆 热带。 我国产 4 种。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 上升或 直立, 基 部具不 定根; 叶片 菱形或 菱状矩 圆形; 花丛 排成总 状花序 1. 杯宽 €:• prostrata 2(1) 茎 直立; 叶片非 菱形; 花丛成 球形花 球团, 排 成穗状 花序。 3(4) 叶 片宽卵 形或倒 卵状矩 圆形; 花 干后黑 灰色; 退 化雄蕊 0.6 — 1 毫米, 顶端深 裂或流 苏状… 2. 千把勾 C. capitata 4(3) 叶片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少数倒 卵形; 花 干后近 白色; 退化 雄蕊长 0.3~0.4 毫米, 顶 端齿状 浅裂 3. 川牛膝 C. officinalis 1. 杯宽 蛇 见怕、 蛇 惊慌、 镜面草 (海南 ), 牛奶藤 (云南 ), 小 马鞭草 (广西 ), 夏猛 (禄 
宽 科  421  春、 哈 尼语) Cyathula prostrata (L. ) Blume (1825); Moq. in DC. (1849); Hook. f. (1885); Merr. (1927); Gagnep. in Lecomte (1936)* ;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 海 南植物 志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9);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Achyranthus prostrata L. ( 1753) . 多年生 草本, 高 20~80 厘米; 茎 直立、 圆 柱形, 具 分枝, 被 褐色平 贴或开 展的柔 毛; 节 明显, 淡 红色, 基 部节上 生有不 定根, 根 细长。 叶片 菱状倒 卵形或 菱状矩 圆形或 阔椭 圆形至 菱形, 长 1~6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基部 圆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两面 被疏长 柔毛, 具 缘毛, 无 柄或具 短柄。 由多数 花丛组 成总状 花序或 假穗状 花序顶 生或腋 生上部 叶 腋内, 直立, 长达 35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总梗 于果期 延伸、 不 分枝, 密被 灰色柔 毛; 花丛在 花序下 部距离 较远, 愈向 上距离 越近, 初 直立, 后 反折, 下部 花丛由 2 — 3 朵 两性花 及数朵 不育花 而成, 顶部花 丛仅有 1 朵两 性花, 而 不育花 变形成 尖锐硬 钩毛, 在 果实成 熟时整 个花丛 脱落; 苞片长 1 一 2 毫米, 授粉后 反折; 两 性花的 花被片 卵状矩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具 凸尖, 外面被 白色长 柔毛, 具 3 — 5 脉; 雄蕊 花丝长 3 — 4 毫米, 基部 连合部 分仅长 1 毫米; 退化 雄蕊长 方形, 长 0.5 毫米, 顶端 平截, 具 2 浅 裂或凹 缺。 胞果 球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种子 卵状矩 圆形、 极小、 褐色, 具 光泽。 花 期 6—11 月。 产 元阳、 禄春、 河口、 勐腊、 景洪、 勐海 等地; 生于 平坝、 低山林 缘或路 边草丛 中。 分布于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江西。 越南、 泰国、 缅甸、 不丹、 印度、 马来西 亚、 菲 律宾、 非洲、 大洋洲 也有。 全株 含促蜕 皮留酮 (ecdysterone)。 全草 人药, 有 止痢、 止咳、 消肿、 止痛 功能。 2. 千把勾 (云南 ) 图版 111: 1—3 斗长草 (保山 ), 麻牛膝 (云 南、 四川 ), 白牛膝 (云南 ), 川牛膝 (四川 ), 头花杯 宽 (中 国植 物志) Cyathula capitata Moq. in DC. (1849); Wight (1852)* ; Hook. f. (1885); Gagnep. in Lecomte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79); Launer (1982);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U984); K. Larsen (1992). Achyranthes hamata Levi, et Van in Levi. (1914)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茎近四 棱形, 分枝, 全 部被灰 色长柔 毛后近 无毛; 根 粗壮, 表皮棕 黄色, 苦湿。 叶 片宽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3 — 7 厘 米, 先端 尾尖, 尖长 6 — 15 毫米, 全缘, 两面 被疏长 柔毛, 具 缘毛; 叶柄长 5 — 15 毫 米。 头 状花序 单生或 分枝, 由多 数花簇 组成; 总花梗 被黄褐 绒毛; 苞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淡 褐色; 不育花 花被片 披针状 钻形, 淡 黄色, 顶端 钩状; 退化 雄蕊长 方形, 顶端 深 裂或流 苏状。 胞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3 毫米, 灰 黄色; 种子椭 圆形, 长 2 毫米, 淡红 色。 花果期 ,一 9 月 。 产 潞西、 保山、 腾冲、 泸水、 贡山、 景东、 盈江、 耿马、 宾川、 红河、 玉溪、 曲 靖、 蒙自; 生 于海拔 1100— 1900 米 的河谷 灌丛。 分布于 贵州、 四川西 南部及 西藏。 克 
422  云南 植物志  1—3.  千把勾 Cyathula capitata Moq. asper Linn. , 4. 花枝, :  图 版 111 1. 花枝, 2. 花, 3. 去掉 花被, 示雌雄 器官; 4—7. 土牛膝 Achyranthus 未开展 的花被 外形, 6. 将成熟 的果, 7. 雄蕊。 (肖 溶绘) 
宽 科  423  什 米尔至 锡金、 中 南半岛 也有。 根 含多种 留酮, 入 药有祛 风湿、 祛瘀 通经、 强 筋壮骨 功效。 3. 川牛膝 牛膝 (德铁 ), 拐牛膝 (屯冲 )、 甜 牛膝, 大牛膝 (贵州 ), 肉 牛膝、 米 心牛膝 (四 川), 杨梅花 (江西 ) 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独 龙江地 区植物 (1993). Cyathula capitata auct. non Moq. (1849): 中药志 (1959)*; C. tomentosa auct. non (Roth) Moq. ( 1849): Hand.-Mazz. (1929); 图 鉴 (1972)* . 多年 草本、 高 60 — 110 厘米; 茎 直立、 近四 棱形, 分枝, 疏生长 糙毛; 根圆 柱形, 鲜时 表面近 白色, 干后灰 褐色, 扭曲、 味甘 略苦。 叶片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稀 为倒卵 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楔形, 或宽 楔形, 全缘, 两 面密被 贴生长 糙毛; 叶柄长 5 — 16 毫米, 密生长 糙毛。 二 歧聚伞 花序密 集成花 球团, 花 球团 直径约 2 厘米, 干后 无色, 多数在 花序轴 上交互 对生, 在 枝顶端 成穗状 排列, 密集 或相距 2 — 3 厘米; 在花 球内, 两 性花在 中央, 不 育花在 两侧; 苞片长 4 一 5 毫米, 光 亮, 顶 端刺芒 状或倒 钩状; 不育花 的花被 片常为 4, 变 成具钩 的坚硬 芒刺; 两 性花长 3 — 5 毫米, 花 被片披 针形, 顶端刺 尖头, 内侧 3 片 较窄; 雄 蕊花丝 基部密 生节状 囊毛; 退化 雄蕊长 方形, 长约 0.4 毫米, 顶 端齿状 浅裂; 子 房圆筒 形或倒 卵形, 长 1.3 — 2 毫 米, 花 柱长约 2 毫米。 胞 果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淡 黄色。 种 子椭 圆形, 凸透 镜状, 长 1.5 — 2 毫米, 光亮。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贡山、 福贡、 德钦、 腾冲、 大理、 保山、 临沧、 屏边、 砚山、 蒙自、 昆明、 富 民、 蒿明; 生 于海拔 1900 — 3200 米 的灌丛 草坡、 林缘、 河边。 分布于 四川及 贵州。 少 有 栽培。 根含 g 醇类。 有祛 风湿、 活 血通经 和破血 行瘀的 功能。 11. 牛膝属 Achyranthes L. 粗壮 草本; 叶 对生, 有 叶柄。 花 两性, 为单生 或分枝 的穗状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在 花期 直立, 花后 反折; 苞片和 小苞片 刺状; 花被 4 或 5, 干 膜质, 顶端 芒尖, 花后变 硬, 包裹 果实; 雄蕊 5, 稀为 4 或 2, 远 短于花 被片, 花丝 基部连 合成一 短杯, 和 5 枚 短退 化雄蕊 互生; 退化 雄蕊四 方形, 有 齿或有 睫毛; 子房长 椭圆形 1 室 有胚珠 1 颗; 花 柱 丝状, 宿存, 柱头 头状, 果为一 长椭圆 形或阔 卵形的 胞果, 内 有种子 1 粒, 和 花萼及 小苞 片同时 脱落。 种子矩 圆形, 凸透 镜状。 约 8 种, 分布于 旧大陆 热带、 亚热带 至温带 地区。 我国 3 — 4 种, 广布。 云南 2 种、 1 变种。 
424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2) 退 化雄蕊 顶端无 缘毛, 有缺 刻状细 据齿; 小 苞片短 刺状, 基部有 2 卵 形膜质 小裂片 1. 4^11 A. bidentata 2(1) 退化雄 蕊顶端 具有分 枝流苏 状的长 缘毛; 小 苞片长 刺状, 基部有 2 薄 膜质翅 2. 土牛膝 A. asper 1. 牛膝 (神 农本 草经) 牛 疏膝、 牛筋、 山觅菜 (山西 ), 怀 牛膝、 接骨丹 (河南 ), 透 骨草、 喉 白草、 喉痺 草 (江苏 ), 白 牛膝、 对 节草、 鼓槌草 (浙 江、 江西、 湖南 ), 疔疮草 (福建 ), 索路曲 孜 (藏名 )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1825); Moq. in DC. (1894); Wight (1852)* ; Hook, f. (1885); Hand. -Mazz. (1929);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5)*; Gagnep. in Lectomte (1936); 中 国药用 植物志 (1939)*; 图鉴 (1972 广; 中国 植物志 (1979)*; Long in Griere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K. Larsen (1992). 多 年生、 直立 或上升 草本, 高 70 — 200 厘米; 茎呈四 方形、 具 沟纹, 多少被 平贴、 白色 柔毛。 叶片 椭圆形 至阔披 针形, 长 5— 15 厘米, 宽 2 — 11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或钝, 两面 有贴生 或开展 柔毛; 叶柄长 6 — 30 毫米, 有 柔毛。 穗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连总梗 长可达 45 厘米, 一般长 18 — 20 厘米; 花序轴 纤细, 常被有 卷曲, 平贴的 白色柔 毛; 花 多数、 密集, 长 6 毫米; 苞片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顶端长 渐尖, 花后 开展或 反折; 小苞片 刺状, 长 3- 5 毫米, 基部两 侧各有 1 卵形 膜质小 裂片, 长约 1 毫米; 花 被片披 针形, 长 3 — 7 毫米, 光滑, 顶端 极尖, 背有一 中脉; 雄蕊长 2 — 3 毫米, 退化雄 蕊顶端 平截, 稍有缺 刻状细 锯齿。 子房 卵形; 花柱 1 一 2 毫米。 胞果, 光滑, 倒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褐色。 种子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光滑, 黄 褐色。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维西、 文山、 景洪、 昆明; 生 于海拔 200 — 3300 米的 山坡林 下、 路边; 除东 北外, 全国有 分布。 朝鲜、 俄罗斯 远东、 印度、 越南、 泰国、 菲 律宾、 马 来西亚 也有。 2. 土牛膝 (植 物名实 图考) 土牛膝 (中国 志), 粗 毛牛膝 (中药 大辞典 ), 倒 钩草、 倒 扣草、 倒 梗草、 倒勒草 (广东 ), 破布粘 (广 西、 福建 ), 鸡 骨草、 鸡骨癀 (福建 ), 红马鞭 (广西 ), 山 觅菜、 对节草 (四川 ), 红 牛膝、 倒挂刺 (云南 ), 土牛膝 (罗平 ) Achyranthes asper Linn. (1753); Moq. in DC. (1849); Wight (1852)*; Hook. f. (1885); Gagnep. in Lecomte (1936); Backer in van Steenis (1949); 图鉴 (1972)* ; 中 国 植物志 (1979)* ; Long in Griers. & Long (198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K. Ursen (1992). Achyranthes asper Linn. var. rubro — fusca (Wight) Hook. f. (1885); 中国 植物志 (1979); K. Larsen (1992). 2a. 土牛膝 (原 变种) 图版 111: 4—7 
亚麻科  425  var. asper 多年生 草本, 高达 1 米, 体态 多式, 偶有 更高; 茎具不 明显的 四棱, 上部 节间膨 大, 基部分 枝密, 在新枝 上密被 柔毛。 叶椭圆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圆形, 基部 楔形、 多少被 柔毛, 后变 无毛; 叶柄长 0.5 — 1.5 厘 米。 花序 直立, 穗 状花序 顶生或 侧生, 顶 生者远 较长, 初花 稠密, 尔后花 稀疏, 花梗长 约 50 厘米; 花轴 具棱, 被平贴 柔毛。 苟片干 膜质, 卵状 渐尖、 宿存, 长 2 — 3 毫米, 在 花期前 直立, 于 果期后 反折; 小苞 片紧贴 于花被 背面, 伸长至 3 — 4 毫米, 刺状。 花被 片近 等长,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具 斑点, 光滑; 退 化雄蕊 平截, 背 部具有 长的流 苏状、 长 缘毛, 比雄 蕊长; 子房倒 卵状。 胞果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种子 卵形, 不扁 压, 长约 2 毫米, 棕色。 花期 6 — 8 月, 果期 10 月。 产 洱源、 马关、 文山、 屏边、 耿马、 临沧、 思茅、 勐腊、 勐海、 景洪、 孟连、 丽江、 屯 冲、 贡山、 维西、 兰坪、 福贡、 泸水、 大理、 沧 漾濞、 双柏、 禄劝、 嵩明、 蒙自、 绿春; 生 于山 坡疏林 或村庄 附近空 旷地, 海拔 800 — 2300 米。 分布于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 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印度、 不丹、 越南、 泰国、 菲 律宾、 马 来西亚 也有。 全草 特别是 根部含 留酮、 植物 碱和阜 甙等, 有清热 解表、 利尿 通淋的 功效。 2b. ft 叶 土牛膝 (变种 ) 倒挂刺 (禄劝 ), 牛建膝 (大关 ) var. indica L. ( 1753); Moq. in DC. (1849); 台湾 植物志 (1976)*, 二版 (1996)* ; 中国 植物志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Achyranthes obtusifolia Lam. (1783) ; Yamamoto (1927) ; Okuyama (1934) * . \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茎密生 白色或 黄色长 柔毛。 叶 片为倒 卵形, 顶端 圆钝, 常有凸 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波状, 两 面密生 柔毛。 产 元阳、 富宁、 元江、 禄劝、 鹤庆、 宾川、 大关、 镇雄。 分布于 台湾、 广东、 四 川。 生于 田梗、 路边、 河旁。 海拔 960 — 1 200 米 的干热 河谷。 印度、 斯 里兰卡 也有。 另外柳 叶牛膝 (红 牛膝) A. longifolia (Maxim. ) Makino (1914); O. Okuyama (1934)* ; Makino (1949)*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和紫穗 土牛膝 A. as- pera var. porphyristachya (Wall. ) Hook. f. (1885); Hand. -Mazz. (1929) ;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在云 南均有 记录, 但 尚未能 确认。 65. 亚麻科 Linaceae 草本 或稀为 灌木。 单叶, 全缘, 互生或 对生, 托 叶存在 或缺, 有时变 为腺状 或生于 叶 柄内。 花序 为聚伞 花序、 二歧聚 伞花序 或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4 一 5 数; 萼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分离 或部分 连合; 花 瓣辐射 对称, 螺 旋状、 早落, 分离或 基部 合生, 常 具爪; 雄 蕊与花 瓣同数 或为其 2 — 4 倍而 互生, 有 时与退 化雄蕊 互生; 花 丝基部 扩展, 合 生成筒 或环; 药 二室, 纵裂; 子房 上位, 2 — 3 (5) 室, 心皮常 由中脉 处延 伸成假 隔膜, 但隔膜 不与中 柱胎座 联合, 每 室胚珠 1 一 2 枚; 花柱 与心皮 同数, 分 离或 合生, 柱头 各式。 蒴果, 室 间或室 背开裂 或为含 1 粒 种子的 核果。 种 子具微 弱发育 
426  云南 植物志  的 胚乳, 胚 直立。 本科 8 — 14 属, 250 余种, 南 北温带 广布, 我国产 4 属, 15 种, 南北 均产, 但木本 类群 主要分 布于亚 热带, 草本类 群主要 分布于 温带, 特别 是干旱 和高寒 地区。 云南产 4 属 6 种。 亚麻科 的药用 植物、 经济植 物较为 丰富, 计有 3 属 6 种。 亚麻属 Linum 我国约 7 种, 其 中亚麻 Linumusitatissimum 在北 方广为 栽培, 工业 上剥其 表皮纤 维供纺 织用, 其 种 子自古 以来作 药用和 油用。 石 海椒属 Reinwardtia. 青 篱柴属 Tirpitzia 均为我 国民间 草药。 本科的 系统位 置在近 100 年的 分类历 史中, 均处于 稳定。 一般 将亚麻 科纳人 據牛儿 苗 巨 Geranialeso 分属 检索表 1 (2) 花 组成顶 生总状 花序; 花 白色或 红色; 萼具 有腺状 刚毛; 蒴果无 假隔膜 1. 异 腺草属 Anisadenia 2(1) 花组 成聚伞 花序, 或 单生; 花 黄色、 蓝色稀 白色; 萼 片背面 仅有细 腺毛; 菊果 有完全 或不完 全的假 隔膜。 3(6)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较宽,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具 叶柄; 叶脉 羽状, 托叶刚 毛状。 4(5) 花 黄色, 花辦 具爪; 花丝 筒短; 蒴 果裂成 6 — 8 个分 果辦, 种 子无翅 2. 石 海椒属 Reinwardtia 5(4) 花 白色, 花 瓣基部 线形; 花丝筒 较长; 蒴 果裂成 4 一 5 果瓣; 种 子具翅 3«青 第柴属 Tirpitzia 6(3) — 年生至 多年生 草本, 稀为半 灌木; 叶狭条 形或披 针形; 叶脉 3 基 出或仅 1 脉; 托叶 腺状或 不存在 4. Linum 1. 异 腺草属 Anisadenia Wall, ex Meissn. 多年生 草本。 叶互 生或近 轮生于 茎顶, 革质、 有 锯齿; 托叶 存在。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梗 于花后 下弯; 萼片 5, 披 针形, 外面 3 片具 有腺状 刚毛; 花瓣 5, 早凋; 雄蕊 5, 花丝 合生, 有互 生的退 化雄蕊 5 枚; 腺体 3, 与 花丝管 合生, 其一 极大; 子房 3 室, 每 室 有胚珠 2 枚; 花柱 3。 蒴果 膜质, 有种子 1 颗。 2 种, 产喜马 拉雅和 我国。 分布于 云南、 贵州、 西藏。 云南 记载有 2 种 (实常 见一种 )。 分种 检索表 1(2) 茎被微 柔毛, 纤细 直立、 多 分枝; 叶 上面被 平展微 柔毛, 背面 具丝状 領毛; 总状 花序, 总梗 被毛; 花 白色, 冠幅直 径大、 约 1.2 厘米 1. 异腺草 A. pubescens 2(1) 茎光滑 无毛, 粗壮, 基部 弯曲、 斜伸; 叶上面 光滑, 背 面被微 柔毛或 无毛。 总状 花序, 单 一; 花粉 红色, 冠幅直 径小, 6 — 7 毫米 2. 石生 异腺草 A. saxatHis 
亚麻科  427  1. 异腺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2: 4-5 Anisadenia pubescens Griff. ( 1854 ) ;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 多年生 草本, 基 部稍木 质化, 稍 偃卧, 茎高达 40 厘米, 具 柔毛, 全部 有叶。 叶片 椭 圆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顶 端尖, 基部宽 楔形, 两面 被毛, 下面 毛被 较密而 色淡, 叶柄长 1 一 5 毫米; 托叶 1 对, 长 4 毫米, 具多 条隆起 的脉, 干 膜质。 花序 总状, 长达 8 厘米; 萼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外面 3 枚 质地干 膜质, 较 厚, 具有显 著隆起 的脉, 两 侧各具 1 行张 开的、 有 腺头的 刚毛; 花瓣 白色, 长约 12 毫 米, 花冠 直径约 12 毫米; 花 丝长约 6 毫米, 基部 合生, 各花丝 间具一 小齿; 花柱 3, 长约 6 毫米, 柱头近 头状。 花期 6~9 月。 产 峨山、 楚雄、 大理、 漾濞、 丽江、 中甸、 维西、 贡山、 福贡、 德钦、 垆水、 碧 江、 景东、 临沧、 蒙自、 建水; 生 于海拔 1600 — 2800 米松林 下及林 缘灌丛 草坡, 路边 湿 润处。 分布 于西藏 (墨脱 )。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2. 石 异腺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Anisadenia saxatilis Wall. ( 1829), nom. nud. , ex Meisn. (1838); Hook. f. (1874); Bemardi (1963); J. R. Press in Hara etc.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rierset Long (1987); 中国 植物志 (1998). Anisadenia khasyana Griff. (1854). (1854) * . 多年生 草本, 茎基部 偃卧, 粗壮, 上部 伸展, 高 30 — 40 厘米, 光滑 无毛。 叶椭圆 状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顶部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表 面光滑 无毛, 背面 被疏柔 毛或无 毛, 灰色。 总 状花序 顶生, 花序长 5 — 14 厘米。 花粉 红色, 花 冠直径 6 — 8 毫米; 花梗 极短; 花萼长 4 一 5 毫米, 果 不详。 据记载 滇南及 西南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1800 — 2400 米 山坡。 喜 马拉雅 东部及 中部、 尼 泊尔、 锡 金及印 度也有 (Forrest 1848, 标本 未见, 产云 南近缅 甸地区 )。 2. 石 海椒属 ' Reinwardtia Dum. 灌木。 叶 互生; 托叶 早落。 花 黄色,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或 单生; 萼片 5, 全缘, 宿 存; 花辦 4 一 5, 旋转 排列, 早萎; 雄蕊 5, 下 部合生 成环, 退 化雄蕊 5, 锥尖, 与雄蕊 互生; 腺体 2 — 5 枚, 与 雄蕊鞘 合生; 子房 3 — 4 室, 每室有 2 小室, 小室内 有胚珠 1 枚; 花柱 3 — 4 枚。 蒴果 球形, 有完 全的假 隔膜, 室背 开裂成 6 或 8 瓣, 种子 肾形。 2 种。 其中 1 种 分布于 我国至 印度、 巴基 斯坦、 锡金、 不丹、 尼 泊尔、 缅甸、 泰国 至 印度尼 西亚; 另 1 种 分布于 尼泊尔 和印度 北部。 我国 (云南 ) 产 1 种。 1. 石海椒 (图鉴 ) 图版 112: 6—9 迎 春柳、 过 山青、 黄 花香草 (云南 ) Reinwardtia indica Dumort. (1822); Hara (1966); J. R. Press in Hara etc. (1979);  吴 征银, 1991, 迎春 柳厲。 
42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2 1-3. 越 南粘木 Ixonanthes cochinchinensis Pierre, 1. 花枝, 2. 果, 3. 种子; 4—5. 异腺草 Anisadenia pubes« Griff. , 4. 花枝, 5. 花萼, 示头状 腺毛; 6 — 7. 石海椒 Reinwardtia indica Dumort. , 6. 花枝, 7. 花。 (吴锡 麟绘) 
亚麻科  42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中国 植物志 (1998)*. Linum trigynum Roxb. (1799), non. Linn. (1753); Sims ( 1808 ) * ; Benth. in LindL (1836); French. ( 1889); Rehrwardtia trigyna (Roxb.) Planch, in Hook. (1848); Hook. f. (1874); BurkiU (1910); Wiskl. in Engl. (1931); Hand. -Mazz. (1933); 图鉴 (1972)*. 小 灌木, 直立, 高 0.5 — 1 米, 无毛。 叶 互生, 倒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顶 端圆或 锐尖, 顶具 凸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具细 钝齿; 叶柄 短; 托叶刚 毛状, 早落。 花单生 或数朵 丛生于 叶腋或 枝顶, 径 2 — 2. 5 厘米; 萼片 5, 宿存; 花瓣 5 或 4, 黄色; 雄蕊 10, 5 枚 退化, 花 丝下部 合生; 子房 3 室, 花柱 3。 蒴 果较萼 片短, 球形, 红 褐色, 种子 肾形。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昆明、 禄丰、 双柏、 师宗、 大理、 丽江、 鹤庆、 景东、 西畴、 麻 栗坡、 孟连、 西 双 版纳、 镇康; 生于 600 — 2700 米的 山坡、 河边、 石山。 分布于 湖北、 福建、 广东、 广 西、 四川、 贵州。 印度、 巴基 斯坦、 尼 泊尔、 不丹、 缅甸、 泰国 北部、 越 南及印 度尼西 亚 也有。 嫩枝、 莲 和叶供 药用, 有清 热利尿 功能。 3. 青 篱柴属 Tirpkzia Hallier 灌 木至小 乔木; 叶 互生, 具 短柄, 长 椭圆形 至倒卵 状长椭 圆形, 全缘, 先端 浑圆, 基部 楔尖。 花 白色, 具柄, 数 朵排成 顶生或 近顶生 的聚伞 花序; 萼 片狭披 针形, 钝头,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有长达 2 厘米的 瓣柄, 圆形; 雄蕊 5, 花 丝基部 合生, 有 互生、 齿状 的退 化雄蕊 5 枚; 子房 秃净, 4 室, 花柱约 与雄蕊 等长; 蒴 果卵状 或长椭 圆形, 有不完 全的 隔膜, 裂成 4 瓣; 种 子上端 有翅。 2 种, 分布 于越南 至我国 广东、 广西、 贵州、 湖北 西部和 云南。 云南东 南部有 1 种 1. 青篱柴 白豆 瓣草, 石 海椒, 青皮柴 (云南 ) Tirpitzia sinensis (Hemsl. ) Hall. f. (1921); Hand. -Mazz. (1933)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武陵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Rein-axirdtia sinensis Hemsl. (1898) ; Tirpitzia Candida Hand. -Mazz. ( 1922) 。 小 乔木; 小枝具 沟纹、 无毛; 高 1 一 4 米。 小枝 伸长, 灰色, 纤细, 褐 灰色。 叶互 生, 全缘, 叶基 楔形, 顶端 圆形无 齿尖。 常 多型, 卵形、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5 — 5.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革质; 羽状脉 6 — 7 对, 不 明显, 在 两面仍 可见, 叶柄长 1 厘米。 聚伞 花序、 密集, 稀为 总状; 花 白色。 萼 片小, 针 尖状。 花辦 爪状, 冠簷圆 形, 平展。 雄蕊 5, 基 部连合 成管, 具有 5 枚互 生的假 雄蕊, 基部 也连合 成管。 子房光 滑, 4 一 5 室; 花柱 4 一 5, 无毛, 与子房 等长。 果 直立, 具梗, 而 且具有 宿存的 花萼,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纵向 开展; 蒴果 卵形, 4 果; H, 稀 5; 沿隔膜 开裂; 种子具 胚乳, 具翅。 
430  云南 植物志  产 蒙自、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砚山、 富宁、 马关、 罗平; 生 石灰岩 灌丛, 海拔 650 米一 9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北。 越南 也有。 4. 亚麻属 Linum L. 一年生 草本, 稀为 灌木。 叶 互生或 散生, 无柄 而狭, 通常 全缘。 花 红色、 黄色、 蓝 色或 白色, 排成顶 生或腋 生的总 状花序 或聚伞 花序; 萼片 5; 花瓣 5, 易 凋落; 雄蕊 5; 子房 5 室或 10 室 而具假 隔膜,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花柱 5; 蒴果开 裂或不 开裂。 种子压 扁; 胚 乳缺, 胚直。 约 230 种, 主 产欧洲 地中海 地区, 为北 温带分 布型。 我国有 6~9 种, 产西 南部、 西北 部及东 北部、 华北。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基 复出; 花小, 直径约 2 厘米, 柱头 近头状 2. 豆麻 L. pereraie 2(1) —年生 草本; 茎 单生; 花大, 直 径约在 2.5 厘 米以上 2. 亚麻 L. usitatissimum 1. 豆麻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野胡麻 (甘肃 ), 胡麻 (河北 ), 宿 根亚麻 (植 物学大 辞典) Linus perenne L. (1753); Hook. f. (1874) Franch. (1889); G. Forrest. (1912); Hu (1929); Hand. -Mazz. (193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横断 山区维 管植物 (1993); 武陵山 地区维 管植物 检索表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广.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从根部 抽出多 数茎。 茎高 25 — 75 厘米。 叶 互生、 披针形 或在下 部呈椭 圆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聚伞 花序, 少花; 花小, 花瓣 蓝色、 全 缘; 萼片 5, 卵圆 形或倒 卵形, 具 3 — 5 条脉; 花柱 5, 分离、 柱头 头状。 蒴果近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草 黄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洱源; 生 于海拔 2700 — 3500 (4100) 米的 开阔阳 坡或房 前屋后 栽培。 分布于 河北、 山西、 内 蒙古、 西北 和西南 等地。 广布 于俄罗 斯西伯 利亚至 欧洲和 西亚。 2. 亚麻 (通称 ) 胡麻 (华 北通称 )、 山 脂麻, 壁 II 胡麻 (本 草纲目 ), 山 西胡麻 (植物 名实图 考), 鸦麻 (图经 本草) Linum usitatissimum L. (1753); D. Don (1823); Roxb. (1832); Hook. f. (1874); Hand. -Mazz.( 1933); 图鉴 (1972)*; J. R. Press in Har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新华本 草纲要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茎 直立, 仅 在上部 分枝, 基部稍 木质, 无毛, 翻皮 部 纤维强 顿弹性 如棉。 叶 互生, 几 无柄, 披 针形至 条状披 针形, 长 1.8 — 3. 2 厘米, 宽 1 一 5 毫米, 顶端 锐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叶 脉通常 3 (5) 出。 花 单生于 枝顶端 及上部 叶腋, 组 成聚伞 花序, 花柄长 2 — 3 厘米; 萼片 5, 卵形, 宿存, 边缘 无黑色 腺体; 花 瓣 5, 倒 卵形, 蓝色或 红色, 长 7 — 12 毫米, 易 调谢; 雄蕊 5, 花 丝基部 合生; 退 化雄蕊 
粘木科  431  5, 与雄蕊 互生; 子房 5 室, 花柱 5, 分离, 柱头 条形。 蒴果 球形, 长 6 — 8 毫米, 顶端 5 瓣 开裂; 种子 10 枚, 扁平、 短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棕 褐色。 花、 果期 6 — 10 月。 全省及 全国各 地皆有 栽培, 但以 北方和 西南地 区较为 普遍; 有 时逸为 野生。 原产地 中海 地区。 现 欧亚温 带多有 栽培。 为 重要的 纤维、 油料 和药用 植物。 135a. 粘木科 * Ixonanthaceae nom. conser. 灌木或 乔木。 叶 互生; 托叶 早落, 生叶 柄内侧 极少生 于叶柄 外侧。 花 簇生或 聚伞花 序, 两性, 稀单性 雌雄异 株,. 福射 对称; 萼 钟状, 近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5 裂; 花辦 5-6, 脱落; 雄蕊 10, 2 列, 基 部多少 合生; 雌蕊由 3 — 5 心 皮合生 组成; 子房 3 — 5 室, 上位,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颗; 胚珠 悬垂; 花柱 3 — 1 或 5 枚, 柱头 头状或 棒状; 核果 或 蒴果。 4 属, 21 — 23 种。 全球热 带至亚 热带有 分布。 1 属 产热带 非洲; 1 属 产喜马 拉雅; 东亚及 热带美 洲各产 一属。 我国有 1 属 2 种。 云南 均产。 粘木 科在恩 格勒系 统人古 柯科, 本志按 哈钦松 系统, 将 该科从 古柯科 移出。 其亲缘 关 系无疑 是古柯 科的姊 妹科。 其区 别为无 异长花 柱花; 子房 5 室; 花柱 单生; 蒴果。 粘木属 Ixonanthes Jack 小 乔木; 叶 互生; 花小, 为 腋生、 多花 的伞房 花序; 萼 5 — 6; 花瓣 5—~6; 雄蕊 10—20, 着 生于花 盘外; 子房 5 — 6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蒴果 2 颗, 卵状椭 圆形, 室 间 开裂; 种 子有翅 或顶部 冠以僧 帽状假 种皮, 胚乳 肉质、 胚 侧生。 本属约 3 种, 分布 于热带 亚洲。 我国产 2 种, 云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革质, 侧脉 12— 17 对 1. 越 南粘木 I. cochinchinensis 2(1) 叶 纸质, 侧脉 5—12 对 2. 粘木 I. chinensis 1. 越南粘 木''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2: 1-3 Ixonanthes cochinchinensis Pierre (1892—1895); Guill (1911); 吴 征镒、 王文采 (195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乔木, 高 20 — 30 米, 胸 高直径 8 — 10 米。 小枝 具棱、 灰 褐色、 光亮, 无毛。 叶互 生, 革质; 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先端 骤狭成 偏于一 侧的镰 刀形、 尾 状或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侧脉 12 — 17 对, 脉纹 隆起; 叶柄 长 1.5 — 2 厘米, 两侧具 不明显 的翅; 托叶长 圆形, 长 4 毫米、 宿存。 二 歧或三 歧聚伞  » 粘 木科在 《中 国植 物志》 43 (1) 人 古柯科 Erythoxylaceae。 * 《中 国植 物志》 作云南 粘木。 
432  云南 植物志  花序着 生于小 枝上部 叶腋, 与叶近 等长; 花梗长 5 — 8 毫米, 具长约 1 毫米 的钻状 苞片; 萼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 被疏长 柔毛, 近 革质; 花小, 3 — 5 朵, 花瓣白 色或淡 绿色, 阔 卵形, 长 于萼片 1 一 1.5 倍, 先端 钝圆, 基部宽 楔形; 雄蕊 10 — 20 枚, 花丝极 细长, 为 花萼的 5~6 倍, 在内部 弯曲; 花药 微小, 椭 圆形, 背部 着生;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稍长于 雄蕊, 柱头 头状。 蒴 果狭长 圆形, 褐 棕色, 长 2. 5 — 3 厘米, 粗 1.2 — 1.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楔形, 室间 开裂为 5 果瓣, 花被 宿存。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一端 具膜质 种翅, 翅长达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杲期 6 — 9 月。 金平、 河口、 景洪、 勐海、 勐腊 (近 越南、 老挝、 缅甸等 国地区 ); 生 于海拔 300—1000 米以下 的平坝 或低山 热带常 绿阔叶 林中。 越南 也有。 为 热区用 材林; 属 渐危, 国家三 级保护 植物。 2. 粘木 (中 国植 物志) Ixonanthea chinensis Champ. (1850) ; Hance (1882) ; Dunn et Tutch. (1912) ; Merr. (1927); Hu (1929); 海南 植物志 (1965);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1972); 福建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98 广. 乔木, 高约 20 米; 树枝 顶端压 扁状。 叶 互生, 纸质, 无毛,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16 厘米, 宽 2 — 8 厘米, 亮 绿色, 干后茶 褐色, 顶部 急尖、 镰刀状 或圆而 微凹, 基 部圆或 楔尖, 表 面中脉 凹陷, 侧脉 5 — 12 对; 叶柄长 1 至 3 厘米。 二歧 或三歧 聚伞花 序, 生 于枝近 顶部叶 腋内; 花梗长 5 — 7 毫米; 花 白色; 萼片 5, 基部 合生, 卵 状长圆 形或三 角状, 长 2 — 3 毫米, 宿存; 花瓣 5, 卵 状椭圆 形或阔 圆形, 比 萼片长 1 一 1.5 倍; 花盘 杯状; 雄蕊 10, 花蕾 期花丝 内卷, 包于花 瓣内, 花期 伸出花 冠外, 长约 2 厘 米; 子房近 球形; 花柱 稍长于 雄蕊, 柱头 头状。 蒴果卵 状圆锥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顶部短 锐尖, 黑 褐色, 室间 开裂为 5 果瓣, 室背 有较宽 的纵纹 凹陷。 种子长 圆形, 长 8— 10 毫米, 一 端有膜 质翅, 翅长 10— 1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6 — 10 月 。 勐 腊西双 版纳热 带植物 园引种 栽培; 分布于 福建、 广东、 广西、 湖南和 贵州, 尤以 海南中 部最为 常见。 生 于海拔 30 — 750 米的 热带、 亚 热带丛 林和灌 丛中。 越南 也有。 可作热 区用材 树种。 本种属 渐危, 国家三 级保护 植物。 193. 葡萄科 Vitaceae 攀 援木质 藤本, 稀草质 藤本, 具有 卷须, 或直立 灌木, 无 卷须。 单叶、 羽状 或掌状 复叶, 互生; 托叶通 常小而 脱落, 稀大而 宿存。 花小, 两性 或杂性 同株或 异株, 排列成 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复二歧 聚伞花 序或圆 锥状多 歧聚伞 花序, 4 一 5 基数; 萼 呈碟形 或浅 杯状, 萼片 细小;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分离 或凋谢 时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与 花瓣对 生, 在两性 花中雄 蕊发育 良好, 在单性 花雌花 中雄蕊 常较小 或极不 发展, 败育; 花盘呈 环状或 分裂, 稀极不 明显; 子房 上位, 通常 2 室, 每室有 2 颗 胚珠, 或 多室而 每室有 1 颗 胚珠; 果实为 紫果, 有种子 1 至 数颗。 胚小, 胚 乳形状 各异, W 形、 T 形或 呈嚼烂 状。 x= 10—20。 
葡萄科  433  本科有 16 属, 700 余种, 主要分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少 数种类 分布于 温带。 我国 有 9 属 150 余种, 南 北各省 均产, 野生 种类主 要集中 分布于 华中、 华南及 西南各 省区, 东北、 华 北各省 区种类 较少, 新疆 和青海 迄今未 发现有 野生; 云南有 9 属, 96 种, 18 变种。 本科 植物种 子的形 态结构 在分类 上比较 重要。 一般 胚珠受 精后, 通过 珠脊和 合点的 维管 束周围 组织, 变成异 常活跃 的分生 组织, 在 发育过 程中经 历了下 述系列 变化; 1) 在 胚珠外 珠被一 端产生 一块状 组织, 并迅 速生长 完全包 围了内 珠孔, 胚珠 基部外 珠被中 层 维管束 一侧, 局 部分生 组织活 动异常 加剧, 向 内突出 生长, 形成 不同程 度的嚼 烂状胚 乳, 在 成熟种 子横切 面上形 成了不 同类型 的凹陷 构型, 如 T 型, W 型和 其他复 杂的嚼 烂状 类型; 2) 合点 沿胚珠 背面居 中向下 生长, 其间 形成背 棱脊, 在成熟 种子中 合点变 成 种脐, 不同属 植物其 位置可 能有所 不同, 在种 子背面 中部或 基部, 其形 状可能 为圆形 阔大, 比 种子背 棱脊宽 或与呈 带形的 背棱脊 等阔, 背 棱脊越 过种子 顶端, 通过腹 面达基 部 即为腹 部的中 棱脊; 3) 种子腹 面两侧 桂穴, 由胚珠 的外珠 被向内 突出生 长凹陷 而成, 呈沟 状或倒 卵形, 从 种子基 部向上 达种子 中部或 顶端。 上述种 子背部 种脐、 背棱 脊和腹 部洼穴 等的形 状和位 置的变 异在葡 萄科植 物的分 类学上 有重要 价值。 本 科葡萄 Vitis. vinifera L. 是著名 的水果 和酿酒 原料, 若干野 生种类 是重要 的种质 资源, 地锦属 Parthenocissus Planch. 等是重 要的垂 直绿化 植物, 其他属 内有的 种供药 用。 分属 检索表 1 (2) 直立 灌木, 无 卷须; 花 辦基部 合生, 与不育 雄蕊管 贴生, 并使这 种雄蕊 管形成 上下两 部分; 能育 的雄蕊 插生在 顶端浅 裂的不 育雄蕊 管外面 1. 火 筒树属 Leea 2 (1) 攀援 灌木, 通 常具分 枝或不 分枝的 卷须; 花 辩离生 或粘合 呈帽状 脱落; 雄蕊 分离, 插 生在花 盘 外面, 无 不育的 雄蕊管 结构。 3 (16) 花辯 分离, 调谢时 不粘合 呈帽状 脱落; 树皮有 皮孔, 髓 白色。 4 (15) 花序 为疏散 的复二 歧聚伞 花序、 伞房 状多歧 聚伞花 序或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基部无 卷须, 花柱 纤细, 稀短而 不明显 C 5 (10) 花通常 5 数。 6 (7) 卷须为 4 一 7 总状 分枝, 顶端遇 附着物 扩大成 吸盘; 花盘 发育不 明显; 花序顶 生或假 顶生; 果 梗顶端 增粗, 多少 有瘤状 突起; 种 子腹面 两侧洼 穴达种 子顶端 2. 地锦厲 Parthenocissus 7 (6) 卷 须多为 2 (-3) 叉状分 枝或不 分枝, 通常 顶端不 扩大为 吸盘; 花 序与叶 对生; 果 梗不增  粗, 无瘤状 突起; 种子腹 面两侧 洼穴不 达种子 顶部。 8 (9) 花盘 发育不 明显; 花 序为复 二歧聚 伞花序 3. 俞藤属 Yua 9 (8) 花盘 发达, 5 浅裂; 花序为 伞房状 多歧聚 伞花序 4. 蛇 葡萄属 Ampelopsis 10(5) 花 4 数。 11 (12) 花 序与叶 对生, 种 子腹侧 极短, 仅 处于种 子基部 5. 白 粉藤厲 Cissus 12 (11) 花序腋 生或假 腋生; 种 子腹侧 明显, 与 种子近 等长。 13 (14) 花柱 明显, 柱头 不分裂 6. 乌 蔹毒属 Cayratia 
434  云南 植物志  14 (13) 花柱不 明显或 极短, 柱 头通常 4 裂, 稀不规 则分裂 7. 崖 爬藤属 Tetrastigma 15 (4) 花 序为疏 散的圆 锥状多 歧聚伞 花序, 基部有 卷须; 花柱呈 锥状, 约有 10 棱 8. 酸 鼓藤属 Ampelocissus 16 (3) 花瓣 粘合, 凋谢时 呈帽状 脱落; 树皮无 皮孔, 褐色; 花序呈 典型的 聚伞圆 锥花序 9. M^M Vitis 1. 火 筒树属 Leea van Royen ex Linn. 直立 灌木。 叶为 1 一 4 回羽状 复叶, 稀 单叶或 3 小叶, 互生。 花 4 一 5 数, 两性, 组 成 复二歧 聚伞花 序或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花 瓣基部 合生, 与不育 的雄' 密、 管贴生 形成花 冠雄 蕊管, 并使其 管分成 上下两 部分, 成熟 时分离 脱落; 不育的 雄蕊由 较薄的 组织连 结, 形成顶 部浅裂 的管; 能育的 雄蕊插 生在不 育的雄 蕊管的 基部, 花丝沿 不育雄 蕊管的 薄组织 上伸, 花药在 不育雄 蕊管裂 片凹处 插人, 内向; 子房 盘状, 4 一 6 (—10) 室, 每 室一个 胚珠,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裝果扁 球形, 有种子 4 一 6 (-10) 颗; 胚 乳呈嚼 烂状。 30 余种, 旧大 陆热带 分布, 主 产印度 和马来 西亚。 我国有 10 种, 分布于 广东、 广 西、 海南和 贵州等 省区。 云南有 7 种。 本属 宜独立 成科, 即 Leeaceae。 分种 检索表 1(4) 叶为 1 一 4 回羽状 复叶, 叶 片下面 无毛。 2 (2) 花序 疏散, 苞片 狭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小 叶边缘 有较浅 的不整 齐锯齿 1. 火筒树 L. indica 3 (2) 花序 团集, 苞片较 宽大, 卵 圆形, 长 (3.5) 4 —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叶边缘 有较深 的不整 齐 牙齿。 2. 光叶 火筒树 L. glabra 4 (1) 叶为 单叶或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少下 面被短 柔毛。 5 (12) 叶 片下面 仅被短 柔毛。 6 (7) 叶 为单叶 (在我 国), 大型, 阔 卵圆形 3. 大叶 火筒树 L. macrophylla 7 (6) 叶 为羽状 复叶。 8 (11) 小 叶片边 缘锅齿 急尖。 9 (10) 小叶 片上面 无毛, 下 面被短 柔毛; 小苞 片显著 宽大, 椭圆 形或卵 椭圆形 4. 密花 火筒树 L compactiflora 10 (9) 小 叶片两 面伏生 稀疏小 刺毛; 小苞片 狭窄, 三角 状钻形 5. 槌毛 火筒树 L. setulifera 11 (8) 小叶片 边缘有 粗圆钝 锯齿, 上面无 毛或脉 上疏生 檢毛, 下面脉 上显著 被糙毛 6. 单羽 火筒树 L. crispa 12 (5) 叶片 下面被 短柔毛 和圆盘 状腺体 7. 圆腺 火筒树 L. aequata 1. 火筒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13: 1—6 祖 公柴, 五指枫 (海南 ) Leea indica (Burm. f. ) Merr. (1919); 陈嵘 (1937); Ridsdale (1974)* p. p. ; 图 
葡萄科  435  鉴补编 2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Staph ylea hidica Burm. f. (1768)* ; L . umbraculifera Clarke (1881); Momiyama in Hara (1971); L. acuminata auct. non Wall, ex Clarke (1881): Momiyama in Ohashi (1975); L. guineensis auct. non G. Don (183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直立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纵棱 纹钝, 无毛。 叶为 2 — 3 回羽状 复叶, 叶轴长 14 一 30 厘米, 无毛, 小叶椭 圆形、 长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6 — 32 厘米, 宽 2. 5 — 8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尾尖, 基部 圆形, 稀阔 楔形, 边缘 有不整 齐或微 不整齐 银齿, 齿 急尖,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11 对, 网脉 下面明 显但不 突出; 叶柄长 13 — 23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2 — 5 厘米, 侧生 小叶柄 较短, 长 0.2~0.5 厘米, 无毛; 托叶 阔倒卵 圆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与叶柄 合生。 花 序与叶 对生, 复二歧 聚伞花 序或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总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褐色 柔毛; 小 总苞片 椭圆披 针形, 长 0.8 — 1.3 厘米, 宽 0.3 — "0.8 厘米, 顶端 渐尖, 几无 毛; 苞 片卵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顶短 急尖或 渐尖, 无毛, 花 后 脱落;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 褐色短 柔毛; 花蕾扁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 端近圆 形; 萼筒 坛状, 萼片三 角形, 外面 无毛;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高 1.8 — 2. 5 毫米, 无毛; 花冠雄 蕊管长 0.5 — 1 毫米, 下部 管长约 0.1 毫米, 上 部管长 0.3 — 0.7 毫米, 裂片长 0.1 — "0.2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0.5- "0.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8 — 1.5 毫米, 宽 0.4~0.8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花柱长 0.5~0.7 毫米, 柱头微 扩大。 果实扁 球形, 高 0.8—1毫米; 有种子 4 一" 6 颗。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河口、 景洪、 勐海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 — 1300 米 热带林 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等 省区。 南 亚到大 洋洲北 部亦有 分布。 2. 光叶 火筒树 图版 113, 7—10 Leea glabra C. L. Li (1996). L. parallela auct. non Laws. (18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直立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2 回羽状 复叶, 小叶 卵状长 椭圆形 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5 — 17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或阔 楔形, 边 缘有极 不整齐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14 对, 网脉 下面明 显但不 突出, 叶柄长 7 — 21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2. 3 厘米, 侧生 小 叶柄长 1.5 — 4 厘米, 无毛; 托叶 宽阔, 倒卵 圆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基部分 枝或不 分枝, 总花梗 极短, 被 锈色短 柔毛; 苞 片卵 圆形, 长 3. 5 —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无毛; 花 梗长约 1 毫 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蕾扁 球形, 高约 2 — 2. 5 毫米, 顶 端截平 或钝; 萼 杯形, 有 5 个 三角状 浅齿, 外面 无毛; 花瓣 5, 花瓣 裂片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丝长 1.3 — 1.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黄色, 长约 0.8—1.2 毫米; 花冠雄 蕊管长 0.7—1 毫米, 下部 分管长 0.25 — 0.35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花柱长 0.6~0.9 毫米, 基部 略粗, 柱头不 扩大。 花期 5 月。 产 景洪、 绿春、 金平 等地; 生 于海拔 500—1200 米的 山坡、 山 谷热带 林中; 分布于 
43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3 1—6. 火筒树 Leea indica (Bum. f. ) Merr. , 1. 花枝, 2. 花蕾, 3. 花蕾纵 切面, 4. 雄蕊, 5. 种子 腹面, 6. 种 子 背面; 7 — 10. 光叶 火筒树 L. glabra C. L. Li, 7. 羽 叶片, 8. 花蕾, 9. 花蕾纵 切面, 10. 雄蕊; 11_13. 密花 火筒树 L. compactiflora Kurz, 11. 羽 叶片, 12. 种子 腹面, 13. 种子 背面。 (顾 健绘) 
葡萄科  437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本种 与密花 火筒树 (L. compactiflora Kurz) 比较, 叶片、 苞片 和花瓣 均光滑 无毛, 托叶 宽阔, 椭 圆形, 很不 相同。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中 把本种 鉴定为 L. parallela Laws., 该 种植株 无毛, 锯齿 尖锐, 但本 种花梗 及总梗 均被短 柔毛, 有 不整齐 牙齿, 齿 较钝, 可以 区别; 又与 火筒树 (L. indica (Burm. f. ) Merr. ) 比较, 本 种花序 团集, 小 叶边 缘牙齿 深而不 整齐, 很好 区别。 3. 大叶 火筒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eea macrophylla Roxb. ex Homem. ( 1813) ; Laws, in Hook. f. ( 1875) ; C. B. Clarke (1881); Gagnep. in Lecomte (1912); Ridsdale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L. robusta Roxb. (1824); Laws, in Hook. f. (1875) p. p. ; 图 鉴补编 2 (1983), in clavi ; L - as pern Wall, ex G. Don (1831); Ampelocissus sikkimensis auct. non Planch. (188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嫩 枝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 叶为单 叶、 3 小叶或 1 一 3 回羽状 复叶, 单 叶者, 叶阔卵 圆形, 长 40~65 厘米, 宽 35 — "60 厘 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被短 柔毛; 侧脉 12 — 15 对, 网脉 两面均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15 — 20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脱落几 无毛; 托 叶 宽大, 倒卵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6 厘米, 早落。 伞 房状复 二歧聚 伞花序 与叶对 生, 总 花梗长 20 — 2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状椭圆 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有 5 个 三角状 小齿, 外 面被短 柔毛, 裂 片椭圆 形, 高 2. 5 — 4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5, 花药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药长 1.4— 1.8 毫米; 花冠雄 蕊管长 2 — 2. 2 毫米, 下部长 0.3"0.5 毫米, 上部长 1.4—1.7 毫米, 裂片长 1.3 — 1.6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花柱长 1.2 — 1.5 毫米, 柱头 扩大不 明显。 果实扁 球形, 高 0.8—1.3 厘米, 有种子 6 颗。 产 景洪、 盈江。 生 于热带 林中。 老挝、 柬 埔寨、 缅甸、 泰国、 印度、 尼泊尔 和不丹 也有。 4. 密花 火筒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3: 11—13 Leea compactiflora Kurz (1873); C. B. Clarke (1881); Ridsdale (1974)* ; Whitmore inHaraet Wil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L. trifoliata Laws, in Hook. f. (1875); 图鉴 补编 2 (1983) in clavi; L. bracteata C. B. Clarke (1881); Gagnep. in Lecomte (1912), in Humbert (1950); 图鉴 补编 2 (1983) in clavi; L . robusta auct. non Roxb. (1824) : Laws, in Hook. f. (1875) p. p. 直立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纵棱 纹钝, 嫩时密 被锈色 柔毛, 以后 脱落。 叶为 1 一 2 回 羽状 复叶, 小 叶长椭 圆形或 椭圆披 针形, 通常长 12 — 23 厘米, 宽 3 — 9.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 尾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有 不整齐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被 锈色 柔毛, 侧脉 5 — 14 对,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 面显著 突出; 叶柄长 8— 15 厘米, 中央 小 叶柄长 2 — 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3 — 1.5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托 叶呈狭 翅状, 长 3.5 — 6. 7 厘米, 宽 2~6 厘米, 与叶柄 合生, 密 被锈色 柔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密集, 常 
438  云 南植物 志  于基部 分叉, 花序 上部常 3 — 5 分枝集 生成假 伞状, 总 花梗长 1.5 — 4 厘米, 密被 锈色柔 毛; 总小苞 片大, 椭圆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被锈 色 柔毛; 苞片 显著, 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顶端 尖, 被锈色 柔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4 毫米, 顶端圆 形; 萼 坛状, 高 2 — 3 毫米, 萼片三 角形, 长 0.8 — 1.2 毫米, 顶 端尖, 外 面密被 柔毛;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高 3. 2 — 3. 5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花冠雄 蕊管长 2 — 2. 5 毫米, 管 下 部分长 1.5 — 2 毫米, 上 部分长 0.7 — 1.2 毫米, 上部 裂片长 0.2~0.3 毫米; 雄蕊 5, 花丝长 1.6 — 1.8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0.6~0.8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高 0.5 — "0.7 毫米, 花柱长 1.3 — 1.5 毫米, 柱头 扩大不 明显。 果扁 球形, 高 0.8—1厘米, 有种子 4 一 6 颗。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绿春、 河口、 金平、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陇川、 瑞丽、 沧源、 双江 等地; 生 于海拔 600 — 2200 米的山 坡热带 林中、 林缘 或河谷 灌丛。 分布于 西藏。 越南、 老挝、 缅甸、 孟加 拉国、 印度 和不丹 也有。 5. 糙毛 火筒树 Leea setulifera C. B. Clarke (1881); Cooke (1902); Santapau ( 1953); Ridsdale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98). L • mastersii C. B. Clarke (1881); Gagnep. in Humbert (1950); L . mastersii Clarke var. siamensis Craib (1926) ; Gagnep. in Humbert ( 1950) ; L . tenui folia Craib (1926); Gagnep. in Humbert (1950). 直立 灌木或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叶轴长 12 — 20 厘米, 无毛, 小叶 卵状椭 圆形、 阔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15 厘米, 宽 2— 8.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边 缘有微 不整齐 锯齿, 上面 绿色, 散生小 刺毛, 下面浅 绿色, 脉上 疏生小 刺毛; 侧脉 6 — 8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7. 5 — 18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3. 5 厘米, 侧生 小叶柄 较短, 长 — 1.2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花 序与叶 对生, 复二歧 聚伞花 序或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状; 总 花梗长 2 — 9. 5 厘米, 几 无毛; 小 总苞片 和苞片 较小; 早落; 花梗长 1 一 4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 蕾卵圆 形, 高 1 一 2 毫米, 顶端近 圆形; 萼 杯形, 萼 片卵三 角形, 顶 端钝或 急尖, 外面 无毛;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长 0.8 — 1.8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5 —" 6 毫米; 花冠 雄 蕊管长 0.8 — 1.8 毫米, 下部 分管长 0.15 — 0.2 毫米, 上部 分管长 0.5 — 1 毫米, 裂片 长 0.15~0.2 毫米; 子房卵 圆形, 高 0.2 — ~0.3 毫米, 花柱长 0.5~0.7 毫米, 柱 头不显 著 扩大。 果实扁 圆形, 高 0.4~0.5 毫米, 有种子 4 一 6 颗。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9 月。 产 耿马、 勐海; 生 于海拔 1300 — 1500 米的路 边或灌 丛中。 印度 和泰国 也有。 6. 单羽 火筒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4: 1-3 九子 不离母 (思茅 ), 山孛笄 (梁河 ), 猴背 (临沧 ) Leea crispa Van Royen ex L. (1767); Laws, in Hook, f (1875); C. B. Clarke (1881); Ridsdale (1974)* ; 图鉴 补编 2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葡萄科  439  L . herbacea Buch. -Ham. (1823); C. B. Clarke (1881); Gagnep. in Humbert ( 1950) ; Momiyama in Hara ( 1966) ; Whitmore in Hara et Williams ( 1979) ; L . edgewor- thii Santapau ( 1953) ; L . aspera auct. non Wall, ex Don (1831); Edgew. ( 1846); Momiyama in Ohashi (1975); L . robusta auct. non Roxb. (1824); Momiyama in Hara (1966).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疏生短 柔毛。 叶为 1 回羽状 复叶或 3 小叶, 小 叶长椭 圆形、 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8 — 22 厘米, 宽 4 一 13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 尾尖, 稀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有圆钝 粗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或脉上 被稀疏 刺毛, 下面浅 绿色, 脉 上疏生 糙毛; 侧脉 11 一 15 对, 网脉下 面明显 突出; 叶柄长 3 — 7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3 — 6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7 — 2. 5 厘米, 被短柔 毛或脱 落几无 毛; 托叶 早落。 花 序与叶 对生, 基部常 分枝,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总 花梗长 1.2 — 2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小 总苞片 狭窄, 三角状 钻形, 长 0.3 — "0.5 厘米; 苞 片小, 钻形或 长三角 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0.4~0.6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1—2 毫米, 被乳突 状毛; 花蕾 卵状椭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 端 圆形; 萼 杯状, 边 缘波状 浅裂;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高 1.5 — 2. 5 毫米, 外面 无毛; 花冠雄 蕊管长 1.2— 1.5 毫米, 下 部分长 0.2—0.25 毫米, 上 部分长 1 一 1.2 毫米, 裂片长 0.5~0.7 毫米; 雄蕊 5, 花药椭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宽 0.4 — 0.5 毫米, 花丝长 0.8—1.2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花柱长 0.8—1 毫米, 柱头扩 大不 明显。 果扁 球形, 高 0.5"0.7 厘米, 有种子 4 一 6 颗。 花期 4— 7 月, 果期 8— 12 月。 产 金平、 红河、 绿春、 孟连、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梁河、 镇康、 耿 马、 沧源、 临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500 — 1800 米的 河谷热 带林下 或溪边 林缘。 越南、 老 挝、 柬 埔寨、 泰国、 孟加 拉国、 印度、 不丹、 尼泊尔 和锡金 也有。 7. 圆腺 火筒树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4: 4—7 Leea aequata L. ( 1767); C. B. Clarke (1881); Gagnep. in Lecomte (1912); Momiyama (1966) ; Ridsdale (1974) * ; Whitmore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 图鉴 补编 2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8). L . hispida Gagnep. in Lecomte (1910) .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叶为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叶轴长 20 — 35 厘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小 叶长椭 圆伏生 短毛, 下面浅 绿色, 被短 柔毛和 圆盘状 腺体; 侧脉 6 — 14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7 — 15 厘米, 中央 小叶柄 长 2~6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 2 厘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托叶楔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4 — 0.6 厘米, 早落。 花 序与叶 对生, 基部常 分枝; 总 花梗长 1 一 4 厘米, 密 被褐色 柔毛; 花梗长 1"6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3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杯状, 萼片三 角形, 顶 端钝或 急尖, 外面密 被盘状 腺体; 花冠 裂片桷 圆形, 长 3 — 3.5 毫米, 外面 无毛; 花冠雄 蕊管长 1.7 — 2. 5 厘米, 下部 分管长 1.5 — 2. 3 毫米, 上部 分管长 0.4~0.6 毫米, 裂片长 0.3~0.4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雄蕊 5, 花药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花丝长 2 — 3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高 0.5~0.7 毫米, 花柱长 0.5~0.8 毫米, 柱头微 扩大。 果实扁 圆形, 高 0.5~0.7 厘米, 有种子 4 一 6 颗。 
440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14 1 一 3. 单羽 火筒树 LeeacrispaL. , 1. 果枝, 2. 花蕾, 3. 花蕾纵 切面; 4— 7. 圆腺 火筒树 L. aequata L. , 4. 羽叶 片, 5. 羽 叶片下 面部分 放大, 6. 花蕾, 7. 花蕾纵 切面。 (顾 健绘) 
葡 萄 科  441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耿马、 景洪、 勐腊、 绿春、 金平、 河口; 生 于海拔 200 — 1100 米的 河谷灌 丛或热 带 林中。 越南、 柬 埔寨、 缅甸、 泰国、 印度、 尼 泊尔、 不 丹和马 来西亚 也有。 2. 地锦属 Parthenocissus Planch. 木质 藤本。 卷须 总状多 分枝, 嫩时 顶端膨 大或细 尖微卷 曲而不 膨大, 后遇附 着物扩 大成 吸盘。 叶为 单叶、 3 小叶 或掌状 5 小叶, 互生。 花 5 数, 两性; 组成 圆锥状 或伞房 状 疏散多 歧聚伞 花序; 花瓣 展开, 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 5; 花盘 不明显 或偶有 5 个蜜腺 状的 花盘; 花柱 明显; 子房 2 室, 每室有 2 个 胚珠。 莱果 球形,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子 倒卵 圆形, 种脐 在背面 中部呈 圆形,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从 基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胚乳横 切面呈 W 形。 地 锦属约 12 个种, 分布于 亚洲和 北美。 我国有 10 种, 其中 1 种由北 美引人 栽培。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 序主轴 明显, 为典 型的圆 锥状多 歧聚伞 花序, 花序下 部大多 3 — 5 叶, 着生在 较为伸 长的枝 条 顶端; 花瓣内 面顶端 常有显 著的舌 片状附 属物; 卷 须顶端 嫩时微 膨大为 拳头状 1. 长 柄地锦 P. feddei 2 (1) 花序 主轴不 明显, 构成 疏散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卷须顶 端嫩时 细尖而 微卷曲 或膨大 呈圆珠 状。 3 (4) 花序下 大多有 3 — 5 叶, 着 生在较 为伸长 的枝条 顶端; 花辦 内顶端 有舌状 附属物 2. 毛 脉地锦 P. cuspidifera var. pubifolia 4 (3) 花 序为疏 散的多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下部 大多仅 1 一 2 (3) 叶, 着 生在极 为縮短 的短枝 顶端; 花 雜内 面顶端 无舌状 附属物 C 5 (6) 小枝、 叶柄和 叶片下 面沿中 脉和侧 脉被疏 柔毛; 小叶 较大, 长 5 — 13 厘米, 宽通常 3 — 6. 5 厘 米, 中央小 叶边缘 每侧有 6 — 11 个急尖 据齿; 叶柄 较长, 长 3.5—15 厘米, 花 序通常 较长, 长 4 一 9 厘米, 基部叶 较多, 通常有 3 — 5 片叶 3. 三 叶地锦 P. semicordata 6 (5) 小枝、 叶柄 和叶片 下面无 毛或叶 片下面 沿中脉 微被短 柔毛; 小叶 较小, 长 2. 5 — 5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中 央小叶 边缘有 3 — 5 个粗純 锯齿; 叶柄 较短, 长 1 一 3 (4) 厘米; 花序 较短, 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 通常有 1 一 2 (3) 片叶 4. 小 叶地锦 P. chinensis 1. 长 柄地锦 图版 115: 1—4 Parthenocissus feddei (Uvl. )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feddei Levi. ( 1909); Parthenocissus heterophylLa auct. non ( Bl. ) Merr. (1916): Rehd. (1934); Lauener (1967) p. p.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几 无毛。 卷 须总状 6 — 11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卷须 顶端嫩 时微膨 大呈拳 头形, 后遇 附着物 扩大成 吸盘。 叶为 3 小叶, 稀 在细小 长枝上 有小 型单叶 3 裂者,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侧生小 叶卵椭 圆形, 长 6 — 17 厘米, 宽 3— 
44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15 1—4. 长 柄地锦 Parthenocissus feddei (Levi. ) C. L. Li, 1. 花枝, 2. 花蕾, 3. 花蕾纵 切面, 4. 去花辩 的花; 5—7. 小 叶地锦 P. chinensis C. L. Li, 5. 花枝, 6. 花蕾, 7. 去花維 的花, 8. 卷须。 (顾 健绘) 
葡萄科  443  7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骤 尾尖, 基部 圆钝, 侧生小 叶基部 倾斜不 对称, 中央 小叶上 半部边 缘有 6""9 个粗钝 据齿, 侧 生小叶 外侧有 11 一 15 个钝 据齿, 内侧上 半部有 5 — 7 个钝银 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7 对, 从中脉 直出几 平行, 于顶端 弧曲状 连结, 网脉 两面微 突出; 叶柄长 7. 5 — 15 厘米, 小叶柄 明显, 长 0.5 — 2. 5 厘米, 无毛。 花序顶 生或假 顶生, 主轴 明显, 形成多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 蕾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高 2. 5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波状 5 裂, 无毛; 花瓣 5, 长椭 圆形, 高 2. 3 — 2. 8 毫米, 顶 端内缘 粘合处 有一向 下 生长的 舌状附 属物, 顶部 2 — 3 裂,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长 0.7 — 1.1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 0.5 -" 0.9 毫米; 花盘不 明显; 子房卵 圆形, 花柱 明显, 基部 略粗, 柱头不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 急尖成 短喙, 种 脐在背 面中呈 圆形,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呈沟 状, 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8 — 10 月 。 产 西畴; 生于 海拔约 1400 米的 石灰岩 林下。 分布于 湖北、 湖南、 广东、 贵州。 本种与 印度、 马来半 岛和爪 哇产的 P. heterophylla (B1. ) Merr. 近缘, 叶为三 小叶, 萼边 缘明显 呈波状 浅裂, 花 瓣内面 顶端有 明显的 舌状附 属物, 但本 种花序 主轴和 二级轴 明显, 呈典型 的圆锥 状的多 歧聚伞 花序, 侧脉 直出, 几 平行, 网 脉两面 突出, 可 以相区 别。 本 种生长 粗壮, 多垂 直向上 生长, 少横向 分枝, 吸盘附 着能力 很强, 是很好 的城市 高 层绿化 植物。 2. 毛 脉地锦 Parthenocissus cuspidifera (Miq. ) Planch, var. pubifolia C. L. Li (1996) ; 中国植 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叶为 3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长 11 一 11. 5 厘米, 宽 6. 5 — 7. 5 厘米, 顶端骤 尾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16 — 19 个 锯齿, 侧生小 叶椭 圆形, 基部微 心形, 极不 对称,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沿中 脉和侧 脉伏生 疏 柔毛; 侧脉 6— 11 对, 网脉 两面微 突出; 叶柄长 2.5—11 厘米, 小叶柄 明显, 长 0.5 — 2. 5 厘米, 无毛。 多歧 聚伞花 序呈伞 房状; 花 序梗长 3 — 4. 5 厘米, 无毛; 果实倒 卵 圆形, 长 0.5~0.6 厘米, 宽 0.4~0.5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 端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呈椭 圆形, 周围有 钝棱,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果期 8 — 10 月。 产 西畴、 屏边; 生 于海拔 1500- - 1700 米的 林中或 灌丛。 越 南和泰 国北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屏边。 本 变种与 印度、 马来半 岛和爪 哇产的 原变种 P. heterophylla (Bl. ) Merr. 区别 在于, 叶 下面中 脉和侧 脉被疏 柔毛, 网脉 较明显 突出, 可以相 区别。 3. 三 叶地锦 三叶 爬山虎 (经济 植物手 册), 大血藤 (曲靖 ), 三角风 (峨山 ), 三 爪金龙 (华宁 ) 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 (Wall.) Planch, in DC. (1887); Naizim. et Qaiser in Nasiret Ali (1982);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semicordata Wall, in Roxb. (1824); Vitis himalayana ( Royle ) Brandis var. 
444  云南 植物志  semicordata (Wall.) Laws, in Hook, f . (1875); Parthenocissus himalayana ( Royle ) Planch, in DC. (1887); 胡 先骑, 经济 植物手 册下册 (195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P. hi- malayana (Royle) Planch . var. vestitus Hand. -Mazz. (1933); Ampelopsis himalayana Royle ( 1835); Psedera himalayana (Royle) Schneid . ( 1909)*; Vitis himalayana (Royle) Brandis (187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嫩 时被疏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卷 须总状 4~6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顶端嫩 时尖细 卷曲, 后遇 附着物 扩大成 吸盘。 叶为 3 小叶, 着 生在短 枝上, 中央小 叶倒卵 椭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顶端 骤 尾尖, 基部 楔形, 最 宽处在 上部, 边缘中 部以上 每侧有 6 — 11 个 锯齿, 侧生小 叶卵椭 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3 — 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不 对称, 近圆 形, 外侧 边缘有 7 — 15 个 锯齿, 内侧 边缘上 半部有 4 一 6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 面浅绿 色, 下 面中脉 和侧脉 上被短 柔毛; 侧脉 4 一 7 对, 网脉两 面不明 显或微 突出; 叶柄长 3. 5 — 1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小叶几 无柄。 多 歧聚伞 花序着 生在短 枝上, 花序 基部分 枝, 主轴不 明显; 花 序梗长 1.5 — 3. 5 厘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 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辦 5, 卵椭 圆形, 高 1.8 — 2. 8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长 0.6~0.9 毫米, 花 药卵椭 圆形, 长 0.4"0.6 毫米; 花盘不 明显; 子房扁 球形, 花 柱短, 柱头不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6"0.8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急尖成 短喙, 种 脐在背 面 中部呈 圆形,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 基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花 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C 产 大关、 镇雄、 禄劝、 昆明、 峨山、 嵩明、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 理、 泸水、 麻 栗坡、 文山、 屏边、 腾冲、 镇康; 生 于海拔 1500 — 2900 米 的山坡 林中或 灌丛。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西藏。 缅甸、 泰国、 锡金 和印度 也有。 在标本 馆中, 本种 常与异 叶地锦 P. dalzielii Gagnep. 相混, 但 本种嫩 枝卷须 顶短细 尖微弯 曲而不 膨大, 小叶边 缘锯齿 粗大, 叶 下面脉 上被短 柔毛, 可以 区别。 在栽 培条件 下 观察本 种春季 抽出绿 色芽, 与其他 3 小叶 类具有 红色或 淡红色 芽的种 类大不 相同。 4. 小 叶地锦 图版 115: 5—8 Parthenocissus chin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 质藤本 c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卷须常 5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卷 须顶端 尖细微 弯曲, 遇 附着物 扩大成 吸盘。 叶为 3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长 2. 5 — 5 厘 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边缘上 半部有 3 — 5 个 粗钝锅 齿, 侧小 叶卵椭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2 — 2.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不对 称, 近 圆形, 外侧 边缘有 3 — 7 个钝 锯齿, 内侧 边缘有 1 一 3 个钝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 毛, 下面浅 绿色, 无 毛或沿 中脉微 被毛; 侧脉 3 — 5 对,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在 下面明 显但不 突出;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小 叶有短 柄或近 无柄, 无毛。 花序着 生在短 枝上, 假 顶生, 长 1 一 2 厘米, 分 枝简化 形成少 花的多 歧聚伞 花序; 花序梗 无或长 0.2 — "0.7 厘 米, 无毛; 花梗长 0.1 — 0.15 毫米, 无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1.2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葡萄科  445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瓣 5, 长卵椭 圆形, 高 1 一 1.8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丝 长约 0.7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约 0.9 毫米, 花盘不 明显; 子房卵 锥形, 渐狭 至花柱 顶端, 花柱 与子房 界线不 明显, 柱头不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约 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圆钝, 喙 极小,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菱 状卵圆 形, 周围有 辅射状 沟纹, 上 部中棱 脊凹陷 成沟, 腹部中 棱脊微 突出, 侧面 洼穴呈 沟状从 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边缘 有沟状 肋纹。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 大关、 中甸; 生 于海拔 1300 — 2300 米 的河谷 灌丛。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和西 南部。 3. 俞藤属 YuaC. L. Li 木质 藤本, 树皮有 皮孔, 髓 白色。 卷须 2 叉 分枝。 叶 互生, 掌状 5 小叶。 复 二歧聚 伞花 序与叶 对生, 最后一 分枝顶 端近乎 集生成 伞形, 花 两性; 萼 杯形, 边缘 全缘; 花瓣 通常 5, 花蕾时 粘合, 以 后展开 脱落; 雄 蕊通常 5 枚, 花盘 发育不 明显; 雌蕊 1, 花柱 明显, 柱头 扩大不 明显; 子房 2 室, 每 室胚珠 2 颗, 胚乳横 切面呈 M 形。 紫果圆 球形, 多 肉质, 味 甜酸。 种子呈 梨形, 背腹 侧扁,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腹面 洼穴从 基部向 上 达种子 2/3 处, 背 面种脐 在种子 中部。 染色 体基数 x = 20。 本属有 3 种 和一个 变种, 产中国 亚热带 地区、 印 度阿萨 姆卡西 山区和 尼泊尔 中部;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植株 无毛或 在变种 中叶柄 和叶下 面中脉 上被短 柔毛; 早 春芽红 色或淡 红色; 叶 背面中 脉和侧 脉 淡红色 1. 俞藤 Y. thomsonii 2 (1) 小枝、 叶 柄和叶 片下面 中脉、 侧脉和 网脉上 均被短 柔毛; 早春芽 绿色; 叶背面 中脉和 侧脉均 为绿色 2. 绿 芽俞藤 Y. chinensis 1. 俞藤 (云 南植物 研究) 粉 叶地锦 (经 济植物 手册) Yua thomsonii (Laws. ) C. L. Li (1990);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thomsoni Laws. (1875); Parthenocissus thomsoni (Laws.) Planch, in DC. (1887). P. ? thomsmii comb, tentat. ; 胡 先骑, 经 济植物 手册, 下册 p. p. (1957); 图 鉴 (1972) p. p.; Cayratia thomsonii (Laws.) Suesseng. (1953); Cissus thomsonii (Laws. ) Planch. (1887) ; Psedera thomsoni (Laws. ) Stuntz (1915). la. 俞藤 (原 变种) var. thomsonii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嫩 枝略有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草质, 小叶 披针形 或卵披 针形, 长 2. 5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半部 每侧有 4 一 7 个细锐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常 被白色 粉霜, 无毛或 脉上被 稀疏短 柔毛, 纲脉 不明显 
446  云南 植物志  突出, 侧脉 4 一 6 对; 小 叶柄长 2 — 10 厘米, 有 时侧生 小叶近 无柄; 无毛; 叶柄长 2.5—6 厘米, 无毛。 花序 为复二 歧聚伞 花序, 与叶 对生, 无毛;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瓣 5, 稀 4, 高 3 — 3. 5 毫米, 无毛, 花蕾时 粘合, 以 后展开 脱落; 雄蕊 5, 稀 4, 长约 2.5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雌 蕊长约 3 毫米, 花 柱细, 柱头不 明显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1 一 1.3 厘米, 紫 黑色, 味 淡甜。 种子 梨形, 长 5~6 毫 米, 宽约 4 毫米, 顶端 微凹, 背 面种脐 达种子 中部, 腹面两 侧洼穴 从基部 达种子 2/3 处, 周围无 明显横 肋纹, 胚乳横 切面呈 M 形。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北、 广西、 贵州东 南部、 湖南、 福建 西南部 和四川 东 南部; 生山坡 林中, 攀援 树上, 海拔 250 — 1300 米。 印度 阿萨姆 喀西山 区和尼 泊尔中 部 也有。 本省仅 有下列 变种。 lb. 华 西俞藤 (云 南植物 研究) (变种 ) 图版 116: 1—3 var. glaucescens (Diels et Gilg)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Parthenocissus henryana ( Hemsl . ) Diels et Gilg var. glaucescens Diels et Gilg ( 1900) ; P. thomsonii (Laws.) auct. non Planch. (1887): Gagnep. (1913), p. p. ; Metcalf (1948) p. p.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叶 柄和叶 下面脉 上有短 柔毛。 果期 9 月。 产 贡山。 生 于海拔 1700 — 2000 米 的山坡 林缘或 林中。 分布于 河南、 湖北、 贵州、 四川。 2. 绿 芽俞藤 图版 116: 4—8 Yua chin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Yua thomsomii (Laws. ) C. L. Li var. glaucescens ( Diels et Gilg) C. L. Li 1990, p. P- 木质 藤本, 茎略 侧扁。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疏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隔 2 节 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草质, 小 叶卵椭 圆形或 倒卵椭 圆形, 长 4 一 8. 5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状,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9 个尖锐 锯齿, 上面绿 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被 锈色短 柔毛, 侧脉 5 — 7 对, 网脉 明显, 但不 突出; 叶柄长 2. 5 — 5 厘米, 被 锈色疏 柔毛; 托叶 早落。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1.8 — 2.5 厘米, 被 诱色短 柔毛; 花梗长 2 — 3. 5 厘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或 倒卵椭 圆形, 高 3 — 5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瓣 5, 倒卵长 圆形, 高 1.8 — 3. 2 毫米;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4 一 2. 7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椭 圆形, 长 0.8 — 1.8 毫 米, 子房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不 扩大。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有种子 3 — 4 颗; 种子卵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呈 圆形, 基部有 短嫁, 表面 光滑, 腹面中 棱脊微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圆形, 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2/3 处。 花期 5 — 7 月, 果 期 7 — 9 月。 产 碧江、 泸水、 峨山、 文山; 生 于海拔 1800 — 2700 米的 山坡林 下或灌 丛中。 分布 于 广西、 四川。 
葡萄科  447  图 版 116 1—3. 华 西俞藤 Yua thomsonii (Laws. ) C. L. Li var. glaucescens (Diels & Gilg) C. L. Li. 1. 果枝, 2. 花费, 3. 去花辦 的花; 4 一 8. 绿 芽俞藤 Y. chinensis C. L. Li, 4. 花枝, 5. 花费, 6. 去花辦 的花, 7. 雄蕊, 8. 卷须。 (顾 健绘) 
448  云南 植物志  4. 蛇 葡萄属 Ampelopsis Michaux 木质 藤本。 卷须 2 — 3 分枝。 叶为 单叶、 羽 状复叶 或掌状 复叶, 互生。 花 5 数, 两 性 或杂性 同株, 组成 伞房状 多歧聚 伞花序 或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瓣 5, 展开, 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 5, 花盘 发达, 边 缘波状 浅裂; 花柱 明显,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子房 2 室, 每 室有 2 个 胚珠。 莱果 球形,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或 带形, 两侧洼 穴呈倒 卵形或 狭窄, 从基部 向上达 种子近 中部; 胚乳横 切面呈 W 形。 本属约 25 种, 分布 亚洲、 北美 洲和中 美洲。 我国有 17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有 10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叶为 单叶, 叶片不 裂或不 同程度 3 — 5 裂, 但不深 裂至基 部成全 裂片。  2 (5) 叶 缘锯齿 急尖或 渐尖。 3 (4) 叶缘 齿 较浅, 三角 形或阔 三角形 1. 蓝果 蛇葡萄 A. bodinieiri 4 (3) 叶 缘有极 不整齐 牙齿, 通常 较深, 最深 者可达 1 厘米, 齿长椭 圆形、 三角形 或长三 角形… 2. 尖齿 蛇葡萄 A. acutidentata 5 (2) 叶缘锯 齿圆钝 3. 续毛 蛇葡萄 A. tomentosa 6 (1) 叶为掌 状复叶 或羽状 复叶。 7 (8) 叶为 3—7 掌 状复叶 4. 三裂 蛇葡萄 A. delavayana 8 (7) 叶为羽 状复叶 C 9 (13) 小枝、 叶柄和 花序均 无毛。 8 (12) 叶干 时两面 同色, 小叶 边缘有 明显粗 锯齿。  10 (11) 卷须 3 分枝; 小叶片 较大,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6 厘米 5. 大叶 蛇葡萄 A. megalophylla 11 (10) 卷须 2 叉 分枝; 小叶片 较小,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10. 显齿 蛇葡萄 A« grossedentata 12 (8) 叶干时 两面不 同色, 上深 下浅, 小叶边 缘全缘 或有细 锅齿。  8. 羽叶 蛇葡萄 A. chaffaivjoni 13 (9) 小枝、 叶柄和 花序轴 被长柔 毛或短 柔毛。 14 (15) 小枝、 叶 柄和花 序轴被 灰色短 柔毛; 小枝圆 柱形。 7. 广东 蛇葡萄 A. cantoniensis 15 (14) 小枝、 叶柄、 花轴、 花梗 叶下面 被锈色 柔毛, 小枝 明显呈 4 一 6 棱形。 16 (17) 叶 较大, 长 3. 5 — 14 厘米, 宽 2~6.5 厘米, 边缘有 5 — 15 个 锯齿, 下面密 被诱色 柔毛; 果 实 较大, 直径 0.8 — 1.5 厘米, 种子腹 面洼穴 不明显 6. 毛枝 蛇葡萄 A. rubifolia 17 (16) 叶 较小, 长 3 —士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边缘全 缘或有 1 一数 个不明 显锅齿 下面仅 中脉上  被稀疏 柔毛; 果实 较小, 直径 0.5~0.7 厘米, 种子 腹面洼 穴明显 9. 贡山 蛇葡萄 A. gongshanensis 1. 蓝果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闪光 蛇葡萄 (经济 植物手 册), 蛇葡萄 (秦 岭植 物志) 
葡 萄 科  449  Ampelopsis bodinieri ( Levi et Vant . ) Rehd ( 1934); Lauener ( 196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bodinieri Levi, et Vant. (1905); Ampelopsis micans Rehd. (1912); VitLs mi- cam (Rehd. ) Bean (1933); A . heterophil la Sieb. et Zucc. var. amurensis auct. non Planch. (1887): Gagnep. (1911); V. heterophylla auct. non Thunb. (1784): Levi. (1914), p. p.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 间断与 叶对. 生。 叶片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不 分裂或 上部微 3 浅裂, 长 7 — 12. 5 厘米, 宽 5— 12 厘 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心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每侧有 9 一 19 个急尖 鋸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 一 6 对, 网脉 两面均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2~6 厘米, 无毛。 花序 为复二 歧聚伞 花序, 疏散, 花 序梗长 2. 5 — 6 厘米, 无 毛; 花梗长 2. 5 — 3 毫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2. 5 — 3 毫米; 萼浅 碟形, 萼 齿不明 显,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无毛, 花瓣 5, 长椭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雄蕊 5,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花盘 明显, 5 浅裂; 子房圆 堆形, 花柱 明显, 基部 略粗, 柱 头不明 显 扩大。 果 实近球 圆形, 直径 0.6 — 0.8 厘米, 有种子 3 — 4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 圆钝, 基部有 短喙, 急尖, 表面 光滑, 背腹微 侧扁,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向上呈 带状渐 狭,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上部 略宽, 向 上达种 子中部 以上。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德钦; 生于 海拔约 2200 米的 林中。 分布于 陕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福建、 广 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全株 入药, 清热 解毒, 强 筋骨, 止血 止痛。 茎皮 含鞣质 190/0. 2. 尖齿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7: 1-6 Ampelopsis acutidentata W. T. Wang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8). Ampelopsis humuli folia auct. non Bge. (1835)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卵 圆形, 长 2. 5 — 7. 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截 形或近 截形, 边 缘有 多数不 整齐锐 锯齿, 齿常 较深,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5, 中央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1.5 — 4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为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假顶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1.3 — 3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5, 卵椭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药卵 圆形, 长 宽近相 等; 花盘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7 -" 0.8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 脐 在背面 中部呈 带状椭 圆形, 表面无 肋纹, 上 部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呈 倒卵椭 圆形, 从基部 向上达 种子近 中部。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德钦 (模 式产地 ); 生于 2000 — 25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岩边流 石坡。 分布于 四川、 云南、 西藏。 
450  云南 植物志  本种 与蓝果 蛇葡萄 A. bodinieri (Levi, et Vant. ) Rehd. 接近, 但本种 叶缘有 不整齐 深 锯齿, 叶 基部截 形或近 截形, 显然 不同。 3. 续毛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Ampolopsis tomentosa Planch . in DC. (1887); Franch. ( 1890); Hand. -Mazz. (1933);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3a. 绒毛 蛇葡萄 (原 变种) var. tomentosa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 灰色或 灰褐色 槌毛。 叶为 单叶, 长 2 — 5. 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常 3 浅裂, 基 部近截 形或阔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8 — 10 个圆钝 锯齿, 上面 绿色, 伏生 糙毛, 下面灰 绿色, 密 被灰色 糙毛, 基出脉 3, 中央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 极短, 长约 2 毫米, 密被 糙毛; 托叶 褐色, 膜质, 早 落。 复聚 伞花序 与叶叶 对生或 顶生, 总 花梗长 2 — 5 厘米, 密 被灰色 糙毛; 花梗长 1— 1.2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3 — 1.6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蝶形, 无毛; 花瓣 5, 花丝 扁平,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花盘 发达, 边缘 5 浅裂; 花 柱短,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紫果 球形,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 呈倒三 角状卵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表面 有钝棱 突起, 腹部 两侧洼 穴短, 种脊 在背面 显著。 花期 7 月, 果期 9 月。 产 宾川、 鹤庆; 生于 草地或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本种 Planchon (1887) 在 发表时 描述: "除 花和花 梗外全 株被灰 色或红 灰色绒 毛", 经作者 核对存 于巴黎 自然历 史博物 馆模式 标本, 并非绒 毛而是 糙毛, 特此 更正。 3b. 脱绒 蛇葡萄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区别, 在于植 株完全 无毛。 果期 6 月。 产宾川 (模 式产地 ); 海拔约 1710 米。 4. 三裂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德氏 蛇葡萄 (经济 植物手 册), 三裂叶 蛇葡萄 (江苏 植物志 ), 赤木通 (植物 名实图 考) Ampelopsis delavayana Planch, in DC. ( 1887); Franch. (1890); Diels et Gilg (1900); Schenid. (1909)* ; Hand. -Mazz. (1933) ; Rehd. (1934); Lauener (1967); 图鉴 (1972)* ;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rigida Levi, et Vant. (1905), (1914) ; Ampelopsis heterophylla Sieb. et Zucc. var. delavayana (Planch. ) Gagnep. (1911 )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疏生短 柔毛, 以后 脱落。 卷须 2 — 3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中央 小叶披 针形或 椭圆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侧生 小叶卵 椭圆形 或卵披 针形, 长 4. 5 — 11.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基部不 对称, 近 截形, 边 缘有粗 锯齿, 齿 端通常 尖细, 上面 绿色, 嫩时 被稀疏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侧脉 5 — 7 对, 网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3 — 10 厘米, 中 央小叶 有柄或 无柄, 侧 生小叶 无柄, 被稀疏 柔毛。 多歧聚 伞花序 
葡萄科  451  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5 毫米, 伏生短 柔毛; 花蕾卵 形, 高 1.5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5, 卵椭圆 形, 高 1.3 — 2. 3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5,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5 浅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明显,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8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向上 渐狭 呈卵椭 圆形, 顶 端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呈沟状 楔形, 上 部宽, 斜 向上 展达种 子中部 以上。 花期 6—8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广 布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300 — 2200 米的山 谷林中 或山坡 灌丛或 林中。 分 布于福 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根、 茎、 叶均 入药, 有消炎 镇痛, 接 骨止血 功效。 5. 大叶 蛇葡萄 (经 济植物 手册) 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 ( 1 900 ) ; Schneid . (1909) * ; Gagnep. (1911 ) ; Prain (1914)*; Rehd. et Wils. (1927); Chien (192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卷须 3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二回羽 状 复叶, 基部 一对小 叶常为 3 小 叶或稀 为羽状 复叶, 小叶长 椭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微 心形、 圆 形或近 截形, 边缘 每侧有 3 — 15 个 粗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粉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4 一 7 对, 网脉微 突出; 叶柄长 3 — 8 厘米, 无毛,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 1 厘米, 无毛。 花序为 伞房状 多歧聚 伞花序 或复二 歧聚伞 花序, 顶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3. 5 — 6 厘米, 无 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顶端 较粗, 无毛; 花蕾近 球形, 高 1—1.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浅 裂或裂 片呈三 角形, 无毛; 花瓣 5, 椭 圆形, 高 0.7 — 1.2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药椭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房 下部与 花盘合 生, 花柱 钻形,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实微 呈倒卵 圆形, 直径 0.6 — 1 厘米,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基部喙 尖锐,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上部 种脊突 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种子 基部向 上达种 子上部 1/3 处。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10 月。 产 大关、 镇雄; 生 于海拔 1800 — 1900 米 的山坡 林中。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6. 毛枝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蔗、 叶 牛果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mpelopsis nibifolia (Wall. ) Planch, in DC. (188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rubi folia Wall, in Roxl. (1824); Laws, in Hook. f. (1875); 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 var. puberula W. T. Wang (1979); 福建 植物志 (1988). 木质 藤本。 小 枝显著 5 — 7 棱形,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卷须 2 叉分 枝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 对生。 叶为 一或二 回羽状 复叶, 二回羽 状复叶 者基部 一对为 3 小叶, 小叶卵 椭圆形 或卵 圆形, 长 3. 5 — 14 厘米, 宽 2 — 6. 5 厘米, 顶端 急尖、 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微心形 
452  云 南植物 志  或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5 个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嫩 时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 下 面绿褐 色, 密 被锈色 柔毛, 以后 脱落变 稀疏; 侧脉 5 — 7 对,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叶 柄长 1 一 8 厘米,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小 叶柄长 — 1.5 厘米。 花序 为伞房 状多歧 聚伞花 序, 假顶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花梗长 1 一 1.5 毫 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浅 裂, 几 无毛; 花瓣 5, 卵 状长椭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5, 花药 卵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不 明显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8 — 1.5 厘米,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圆 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上 部种脊 突出, 表面 有突出 的钝肋 纹,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外观不 明显, 边 缘有突 出的钝 肋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10 月 。 产 双江; 生 于海拔 1100 — 1200 米的疏 林中。 分布于 江西、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 州。 印度 阿萨姆 也有。 本种 与大叶 蛇葡萄 A.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 相近, 但 本种小 枝显著 5 — 7 棱形, 小枝、 叶柄、 叶片、 花梗 和花瓣 外面密 被锈色 柔毛, 种子 表面有 明显突 出的钝 肋纹, 很 不 相同。 7. 广东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田浦茶 (广东 ), 粤 蛇葡萄 (广州 植物志 ), 牛果藤 (云南 )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 Hook, et Am. ) K. Koch. ( 1853); ( Hook, et Am. ) Planch, in DC. (1887), p. p.; Rehd. (1937), p. p.;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98). Ampelopsis leeoides (Maxim. ) Planch, in DC. (1887); Cissus cantoniensis Hook, et Am. (1833), p. p. Waep. (1843); Vitis leeoides Maxim. (1873); Veitch (1904); V'l- tis multijugata Levi, et Vant. (1905); Levi. (1914); Leea theifera Levi. (1910), (1914) ; Cissus diversifolia Walp. (1843) non DC. (1825); Vitis cantonieyisis auct. non Seem. (1857): Hemsl. (1886) exel. syn p. p. ; Gagnep. (1912)* ; Lauener (1967);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excl. syn. p. p.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嫩枝 或多或 少被短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二回羽 状复叶 或小枝 上部着 生有一 回羽状 复叶, 二回羽 状复叶 者基部 一对小 叶常为 3 小叶, 侧 生小叶 和顶生 小叶大 多形状 各异, 侧生小 叶大小 和叶型 变化 较大, 通常 卵形、 卵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5~6 厘米, 顶端急 尖、 渐 尖或骤 尾尖, 基部 多为阔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在扩大 镜下常 可见有 浅色小 圆点, 下面 浅黄褐 绿色, 常在 脉基部 疏生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侧脉 4 一 7 对, 下 面最后 一级 网脉显 著但不 突出; 叶柄长 2 — 8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 2. 5 厘米, 嫩时被 稀疏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花 序为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顶 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嫩 时或多 或少被 稀疏短 柔毛, 花 轴被短 柔毛; 花 梗长 1 一 3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呈波 状, 无毛; 花瓣 5, 卵椭 圆形, 高 1.7 — 2. 7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药卵椭 圆形, 长略 
葡萄科  453  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边缘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明显, 柱头 扩大不 明显。 果 实近 球形, 直径 0.6~0.8 厘米, 有种子 2 —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橡尖 锐, 种脐在 种子背 面的中 部呈椭 圆形, 背部的 中棱脊 突出, 表面 有肋纹 突起, 腹 部中棱 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外观不 明显, 微 下凹, 周围 有肋纹 突出。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富宁; 生于 海拔约 700 米的 林中。 分布于 安徽、 广东、 广西、 浙江、 福建、 台 湾、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西藏。 本种 叶形、 大 小变化 甚大, 甚 至有时 在同一 植株上 部小枝 上小叶 较小, 下部 小枝的 小叶 较大, 因此 过去一 些学者 在标本 室中把 具有大 叶的标 本鉴定 为羽叶 蛇葡萄 A. chaf- fanjoni(L^vl.)Rehcl. ,把 小叶者 鉴定为 本种, 但不同 于前者 在于, 花 轴被短 柔毛, 叶下 面浅黄 褐色, 最 后一级 网脉清 晰可见 但并不 突出, 叶 片上面 在扩大 镜下有 浅色小 圆点, 顶生 小叶大 多比侧 小叶宽 且为倒 卵形, 种子 洼穴不 明显, 仅微 下凹。 全株 药用, 清热 解毒, 祛 风湿, 强 筋骨。 8. 羽叶 蛇葡萄 (经 济植物 手册) Ampelopsis chaffanjoni (Levi, et Vant. ) Rehd. (1934); Hand. -Mazz. (1934); Lauener (196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V ids chaffanjoni Levi, et Vant. (1905); Leea dielsi Levi. (1910), (1914); Melios- ma ? cavaleriei Levi. (1911), (1915) ; Vitis megalophylla Levi. (1914) nom. nud. ; A . watsoniana Wils. (1916), nom. nud. ; Rehd. et Wils. (1917).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通常 有小叶 2 — 3 对, 小叶长 椭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7 — 15 厘 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有 5 — 11 个 尖锐细 锯齿, 上面绿 色或深 绿色, 下面 浅绿色 或带粉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7 对, 网脉 两面微 突出; 叶柄长 2 — 4. 5 厘米, 顶生小 叶柄长 2. 5 — 4.5 厘 米, 侧生小 叶柄长 — 1 .8 厘米, 无毛。 花 序为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顶生 或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3 — 5 厘米, 无毛; 花 梗长 1.5 — 2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萼 片阔三 角形, 无毛; 花瓣 5, 卵椭 圆形, 高 1.2—1.7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 药卵椭 圆形, 长 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 实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基部喙 短尖,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两 侧有突 出的钝 肋纹, 背 部棱脊 突出,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向上略 为扩大 达种子 上部, 周围有 钝肋纹 突出。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9 月 。 产 绥江、 富宁、 西畴、 文山、 屏边; 生 于海拔 1400 — 1900 米 的山坡 疏林或 沟谷灌 丛。 分布于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西、 四川、 贵州。 过去 本种与 大叶型 的广东 蛇葡萄 A. cantoniensis (Hook, et Am. ) Planch. 相混, 但 本种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小 叶长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甚于宽 2 倍 以上, 网脉 在下面 略为 突出, 花序 无毛, 种子 腹部洼 穴分化 明显, 可以 区别。 全株 药用, 清热 解毒。 
454  云南 植物志  9. 贡山 蛇葡萄 图版 117: 7—10 Ampelopsis gongshan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o 木质 藤本。 小枝近 方形, 被锈色 柔毛。 叶为一 回羽状 复叶, 有小叶 3 对, 小 叶卵圆 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3"6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全 缘或有 1 一 数个不 明显细 锯齿,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仅 中脉上 被稀疏 柔毛; 侧脉 5 — 7 对, 网脉 上面微 下陷, 下面明 显但不 突出; 叶柄长 2 — 2.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1~0.3 厘米, 被锈色 柔毛。 花序 为疏散 的复二 歧聚伞 花序, 与 叶 对生。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5 - "0.7 厘米, 有种子 3 —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圆 钝, 基部喙 尖锐,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周围有 明显突 出的钝 肋纹, 腹 部中棱 脊 突出, 两侧 洼上宽 下狭, 从基部 向上扩 大达种 子上部 1/3, 两侧有 突出钝 肋纹。 果 期 11 月。 产贡山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1250 米的 林中。 10. 显齿 蛇葡萄 (植 物分类 学报) 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 -Mazz. ) W. T. Wang (1979);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补编 (1983 广;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Ampelopsis cantoniensis ( Hook, et Am. ) Planch . var. grossedentata Hand. -Mazz. (1922); Merr. (193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显著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1 一 2 回羽状 复叶, 2 回羽 状复叶 者基部 一对为 3 小叶, 小叶卵 圆形, 卵椭 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阔楔形 或近圆 形, 边缘 每侧有 2 — 5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3 — 5 对, 网 脉微 突出, 最 后一级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花序为 伞房状 多 歧聚伞 花序, 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1.5 — 3.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5 — 2 毫米, 无 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无毛; 萼 碟形, 边 缘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5, 卵椭 圆形, 高 1.2 — 1.7 毫米, 无毛; 雄蕊 5, 花药卵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近 球形, 直径 0.6—1厘米, 有种子 2 —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 部呈楠 圆形, 上 部棱脊 突出, 表面有 钝肋纹 突起,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呈倒 卵形, 从基部 向上达 种子近 中部。 花期 5 — 8 月 , 果期 8—12 月 。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蒙自、 屏边、 河口、 富宁、 文山、 麻 栗坡、 西畴; 生 于海拔 500 — 1300 米的沟 谷林中 或山坡 灌丛。 分布于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本种齿 形变异 较大, 从典 型的锅 齿到边 缘略呈 波状的 锅齿。 本种 与粉叶 蛇葡萄 A. hypoglauca (Hance) C. L. Li 相近, 但本种 小枝有 显著纵 棱纹, 叶 缘锅齿 显著, 叶片干 时上 下两面 同色, 可以 区别。 全株 入药, 清热 解毒。 
葡萄科  455  图 版 117 1—6. 尖齿 蛇葡萄 AmpelopsisacutidentataW. T. Wang. 1. 花枝, 2. 花臂' 3. 去花解 的花' 4. 种子 腹面' 5. 种 子 背面, 6. 种子横 切面; 7 — 10. 贡山 蛇葡萄 A. gongshanensis C. L. Li, 7. 果枝, 8. 种子腹 iS, 9. 种 f 背面, 10. 种子横 切面。 (顾 健绘) 
456  云 南植物 志  5. 白 粉藤属 Cissus L. 木质或 半木质 藤本。 卷须不 分枝或 2 叉 分枝, 稀 总状多 分枝。 单叶 或掌状 复叶, 互 生。 花 4 数, 两性 或杂性 同株, 花序为 复二歧 聚伞花 序或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与叶对 生; 花瓣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 4; 花盘 发达, 边 缘呈波 状或微 4 裂; 花柱 明显, 柱头不 分裂或 2 裂; 子房 2 室, 每室有 2 个 胚珠。 果实为 一肉质 装果,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 倒 卵椭圆 形或椭 圆形,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基 部或近 基部, 外 形与种 脊比较 没有特 别的分 化, 种 子腹侧 极短, 仅处 于种子 基部或 下部, 胚乳横 切面呈 W 形。 染色 体基数 x= 11, 12, 13. 本属有 200 余种, 泛热带 分布。 我国有 15 种, 主 要分布 南部各 省区。 云南有 14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6) 叶为 单叶; 种子 较小, 长 不超过 1 厘米。 2 (25) 小枝 圆柱形 或微呈 4 棱形, 但 无翅。 3 (8) 叶 缘锯齿 较少, 每侧有 5 — 12 个。 4 (5) 叶 椭圆形 或三角 状长椭 圆形, 长 甚于宽 2 倍 以上, 基部近 截形; 卷须不 分枝; 花序为 复二歧 聚伞 花序, 花序梗 被稀疏 柔毛; 种子 光滑, 不 具棱纹 1. 四棱 白粉藤 C. subtetragona 5 (4) 叶三 角形或 心状卵 圆形, 基部 心形; 卷须 2 叉 分枝; 花 序二级 分枝呈 伞状, 无毛; 种 子表面 有稀疏 的突出 棱纹。 6 (7) 小 枝微圆 柱形, 干 节部皱 缩并易 折断, 叶 片心状 卵形, 长略甚 于宽, 但 不超过 2 倍 2. &藝 C. repens 7 (6) 小 枝微呈 4 棱形, 干时不 皱缩, 节 部不易 折断; 叶片 戟形, 长 甚于宽 2 倍以上 3* 粉藤果 C luzoniensis 8 (3) 叶 缘锯齿 较多, 每侧有 15 — 44 个。 9 (12) 种 子表面 光滑, 不具 棱纹; 卷须不 分枝; 花序 为复二 歧聚伞 花序; 叶 有不分 裂或有 3 — 5 裂 叶 混生。 10 (11) 叶有 3 — 5 浅 裂或有 不分裂 叶混生 4. 鸡心藤 C. kerrii 11 (12) 叶有 3 — 5 深 裂或有 不分裂 叶混生 5. 箪叶 白粉藤 C. triloba 12 (9) 种 子表面 有稀疏 的突出 棱纹; 卷须 2 — 3 分枝或 总状多 分枝, 花 序二级 分枝呈 伞状; 叶不分 裂。 13 (14) 叶干 时两面 同色, 叶缘呈 波状, 细牙 齿着生 于近波 凹处; 种子表 面无明 显突出 棱纹; 植株或 多或少 有丁字 着生长 柔毛; 卷 须总状 多分枝 7. 大叶 白粉藤 C. repanda 14 (13) 叶干时 两面不 同色,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边缘锯 齿状, 齿着生 在脉端 凸处; 种 子表面 有明 显突出 棱纹, 棱钝或 尖锐; 卷须不 分枝或 2 — 3 分枝。 15 (16) 叶戟形 或卵状 戟形, 通常长 甚于宽 2 倍 以上; 种子 表面有 钝棱纹 9. 青紫葛 C. javana 16 (15) 叶卵 圆形或 心状卵 圆形, 长不 超过宽 2 倍; 种子 表棱纹 尖锐。 17 (18) 叶 片下面 无毛; 花 梗无毛 10. 文山 青紫葛 C. wenshanensis 
葡萄科  457  18 (17) 叶 片下面 被毛或 至少叶 脉两侧 被柔毛 或丁字 形着生 的毛。 19 (22) 叶下面 满被褐 色丛卷 毛或仅 脉上被 橫展疏 柔毛。 20 (21) 叶 下面脉 上被横 展毛; 花梗 无毛; 子 房无毛 11. 滇南 白粉藤 C. austro-yunnanensis 21 (20) 叶下面 满被丛 卷毛; 花梗被 褐色丛 卷毛; 子房被 疏柔毛 12. 贴生 白粉藤 C. adnata 22 (19) 叶下面 满被或 中脉两 侧或多 或少被 丁字长 柔毛; 子房 无毛。 23 (24) 叶下面 中脉两 侧或多 或少被 丁字长 柔毛; 花 瓣无毛 13. 苦郎藤 C. assamica 24 (23) 叶下面 满被被 丁字长 柔毛; 花辦密 被柔毛 14. 毛叶 苦郎藤 Cissus aristata 25 (2) 小枝有 4 翅状 棱纹或 狭翅, 干时不 皱縮且 茎节不 收縮; 卷须 2 叉 分枝; 叶卵 圆形或 长卵圆 形, 基 部心形 8. 翼茎 白粉藤 C. pteroclada 26 (1)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卷须 ^ 分枝; 花序 为复二 歧聚伞 花序; 种子 较大, 长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表面 光滑, 无棱纹 6. 五叶 白粉藤 C. elongate 1. 四棱 白粉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18: 1—5 Cissus subtetragona Planch, in DC. (1887)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1912), in Humbert, (195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 枝近圆 柱形, 上部近 方形, 纵 棱纹不 明显,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长 椭圆形 或三角 状长椭 圆形, 长 6 — 19 厘米, 宽 2 — 7 厘米, 顶 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近 截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1 个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3, 中脉 有侧脉 4~6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0.8 — 3. 5 厘米, 无 毛; 托叶 早落。 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或 微 被乳突 状毛; 花梗长 3 — 10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 锥状椭 圆形, 高 3 — 4 毫米, 顶 端钝; 萼 杯形, 全缘, 外面 无毛; 花瓣 4, 三 角状长 圆形, 高 2 — 3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药 卵椭 圆形; 花盘 明显,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 实近球 形, 直径 0.8 — 1.2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近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嫁 极短, 表面平 滑, 种脐在 种子背 面基部 与种脊 无异, 背 部棱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在种 子基部 极短。 花期 9—10 月 , 果期 10 — 12 月 。 产麻 栗坡、 金平、 河口、 屏边、 绿春、 红河、 景洪、 勐海、 勐腊; 生 于海拔 130 — 1300 米的 山谷热 带林中 或山坡 灌丛。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老挝 和越南 亦有。 2. 白粉藤 (海 南植 物志) Cissus repens Lamk. (1783); Planch, in DC. (188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cordata Roxb. (1832) Benth. (1861); Vitis repens Wight et Am. (1834).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常被 白粉,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心状卵 圆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心 形, 边缘 每侧有 9 一 12 个细锐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3 — 5,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5 — 7 厘米, 无毛; 托叶 褐色, 膜质, 肾形, 长 5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无毛。 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4—5 集生 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约 4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 杯形, 边缘全 缘或呈 波状, 无毛; 花瓣 4, 状三 角形, 高约 3 毫 米, 无毛; 雄蕊 4, 花 药卵椭 圆形, 长略甚 于宽或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微 4 裂; 子 
458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18 -5. 四棱 白粉藤 Cissussubtetragona Planch. ,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辦 的花, 4. 种子 腹面, 5. 种子 背面; -12. 五叶 白粉藤 C. elongata Roxb. , 6. 花枝, 7. 花蕾, 8. 去花維 的花, 9. 雄蕊, 10. 种子 腹面, 11. 种子背 面, 12. 种子横 切面。 (顾 健绘) 
葡萄科  459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近 钻形,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 实倒卵 圆形, 长 0.8 — 1.2 厘米, 宽 0.4-"0.8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橡, 表面 有稀疏 突出 棱纹,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1/4 处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向上 达种 子上部 1/3 处,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达种子 上部。 花期 7 — 10 月, 果期 11 一翌年 5 月。 产 西畴、 屏边、 河口、 景东、 景洪、 孟连、 勐腊、 绿春、 临沧; 生 于海拔 130— 1300 米的山 谷林中 或山坡 灌丛; 分布于 台湾、 广东、 香港、 广西、 贵州。 越南、 菲律 宾、 马来西 亚和澳 大利亚 也有。 3. 粉藤果 (海 南植 物志) Cissus luzoniensis (Merr. )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repens Lamk. var. luzoniensis Merr. (1916); C. glaberrima auct. non (Wall. ) Planch. (1887): Merr. (1927), excl. pi. Kwangsi;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草质 藤本。 小枝 纤细, 有纵 棱纹, 横切 面微呈 4 棱形, 通常被 白粉,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常其中 一个分 枝发育 不良, 较短,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戟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长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基 缺凹成 钝角, 在 小枝顶 部有时 叶基近 截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0 个 锯齿, 齿前 伸或微 反折,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 面均 无毛; 基出脉 3 — 5,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3 厘米, 无 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近 肾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无毛。 花序 顶生或 与叶对 生, 二 级分枝 3 — 5 集生成 伞形, 极稀二 歧状;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5 — 3. 5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 杯形, 边缘 全缘或 波状 浅裂, 几 无毛; 花瓣 4, 三 角状长 圆形, 高 0.8 — 1.8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 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 头微扩 大。 果 实倒卵 圆形, 直径约 1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表 面有稀 疏突出 棱纹, 种 挤外形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从下部 2/3 处 到上部 2/3 处突 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下部有 呈弧形 沟状不 明显的 洼穴。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8 月。 产 富宁; 生于 海拔约 700 米 的山坡 林中。 分布于 海南。 菲律宾 (吕宋 ) 亦有。 本种与 白粉藤 (C. repens Lamk. ) 是近 缘种, 区别 在于后 者小枝 圆形, 粗壮, 卷 须 两叉均 发达, 叶片通 常为阔 心形, 长宽近 相等或 长略甚 于宽, 但 不超过 1 倍长, 顶端 短 尾尖或 急尖, 可以 区别。 过 去中国 学者在 〈海 南植 物志〉 中 或鉴定 海南植 物时, 曾把 翼茎 白粉藤 (C. pteroclada Hayata) 误定为 本种, 而 把本种 的植物 标本鉴 定为光 叶白粉 藤 (C. glaberrima (Wall.) Planch. )。 本 变种模 式标本 采自菲 律宾吕 宋岛, 与模 式标本 采自 印度尼 西亚的 苏门答 纳西部 地区, 并普 遍分布 印度支 那各国 的原变 种戟叶 白粉藤 C. hastata (Miq. ) Planch. 仅在于 本种茎 微呈四 棱形, 但无 狭翅。 4. 鸡心藤 (海 南植 物志) Cissus kerrii Craib (1911);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460  云 南植物 志  Cissus modeccoides Planch, var. kerrii Craib (1926) ; 海南 植物 (1974) ; C . modec- 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 (1912); Marr. (1927); 图 鉴 (1972". 草质 藤本。 小枝钝 4 棱形, 有纵 棱纹, 被 白粉,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 叶对生 C 叶 心形, 长 5 — U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每侧有 18 — 32 个细 鋸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基出脉 5, 有时 侧出脉 基部合 生,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7. 5 厘米, 无毛; 托叶 膜质, 淡褐 色, 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无毛。 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二级 分枝通 常 3,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0.7 — 2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 蕾卵圆 形, 高 1—1.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0.7— 1.2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波状 4 浅裂; 子房下 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基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面 中棱脊 突出, 腹侧基 部两侧 凹陷为 种子之 洼穴。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景洪。 生 地边; 约 860 米 以下。 分布于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海南。 印度、 越南、 泰国、 印 度尼西 亚和澳 大利亚 也有。 5. 掌叶 白粉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Cissus triloba (Lour. ) Merr. (1935);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Callicarpa triloba Lour. (1790); Cissus modeccoides Phanch . in DC. (1887); Gag- nap. (1911), in Lecomte (1912); in Hook. (1950); Marr. (1927)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常被 白粉, 节部 干时易 脆断。 卷 须不分 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异形, 不裂叶 叶片卵 圆形, 长 7 — 7. 5 厘米, 宽 5 — 5.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基缺 张开呈 钝角, 边缘 每侧有 20 — 30 个尖锐 鋸齿, 分裂 叶者为 3 — 5 深裂, 阔 卵形, 基部深 心形, 基缺狭 窄或两 侧部分 重叠, 裂片披 针形, 顶端 渐尖, 两面 绿色, 无毛; 基出脉 3 — 5, 中脉 有侧脉 5 — 7 对, 网脉微 突出; 叶柄长 2. 5 — 8 厘米, 无毛; 托叶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无毛。 花序顶 生或与 叶 对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5.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6 毫米, 无毛; 花 蕾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4,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高 1.7 — 2. 7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5~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短嫁, 表面 平滑, 种脐 在 种子背 面基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在 基部微 凹陷。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8— 11 月。 产 景洪、 勐海; 生 于海拔 900 — 1400 米 的山坡 或溪边 林中。 越南 也有。 6. 五叶 白粉藤 图版 118: 6—12 Cissus eiongata Roxb. (1820), (1832);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elongata (Roxb.) Wall. ( 1831 ― 32); Cayratia elmigata (Roxb.) Suesseng. 
葡萄科  461  (1953). 木质 藤本。 小 枝近圆 柱形, 显 著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叶 倒卵披 针形或 倒卵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骤 尾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半部 每侧有 7 — 9 个细 牙齿, 下 半部几 全缘,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9 (12)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6 — 10 厘米, 小 叶无 柄或有 短柄, 无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假顶生 或与叶 对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序梗 长 1.5 — 2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近 圆形; 萼 杯形, 边缘呈 波状, 无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高 1.5 — 2. 5 毫米, 无毛; 雄 蕊 4,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甚 于宽;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 头略微 扩大。 果实椭 圆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长 1.5 —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或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表面 平滑,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基 部 与种脊 无异, 背部 种脊微 突出, 腹部中 棱脊不 明显, 两 侧洼穴 在基部 凹陷。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11 月。 产 勐腊; 生于 海拔约 700 米的溪 边热带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海南。 越南、 印度、 不 丹 和锡金 也有。 7. 大叶 白粉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9: 1-4 Cissus repanda Vahl ( 1794) ; Planch, in DC. (1887); Gagnep. in Lecomte (1911), (191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repanda (Vahl. ) Wight et Am. (1834); Laws, in Hook. f. (1875) p. p.; V. pallida Wight et Am. (1834). 木质大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密被丁 字着生 柔毛。 卷 须总状 5 — 7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卵 圆形, 不分裂 或微浅 3 裂, 长 9 一 24 厘米, 宽 8 — 20 厘米, 顶端渐 尖、 短 尾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边 缘有不 整齐鋸 齿或呈 波状, 上面 绿色, 幼时被 丁字着 生疏长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疏生 丁字着 生毛; 基出脉 5 — 7, 中脉有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或 下面微 突出; 叶柄长 1.5 — 9 厘米, 密 被丁字 着长柔 毛; 托叶 卵椭圆 形或卵 圆形, 草质, 长 2 — 3 毫米, 顶端 圆钝, 被短 柔毛。 花序 顶生或 与叶 对生, 集生成 复伞形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3. 5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6 毫 米, 密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7 — 2. 7 毫米, 外 面密被 锈色长 柔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花 内雄蕊 退化; 花盘 明显, 波状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顶端 被稀疏 柔毛, 花柱 钻形, 基部 略粗, 柱头微 扩大。 果实 倒卵椭 圆形, 长约 0.8 厘米, 宽约 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喙 短钝, 表面有 微突起 钝棱, 种 脐在种 子背 面基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基 部棱脊 两侧微 下陷。 花期 5 月, 果期 6 月。 产 蒙自、 金平、 屏边、 河口; 生于 海拔约 500 米的沟 边热带 林中; 分 布于四 川西南 部。 泰国、 印 度和斯 里兰卡 也有。 8. 翼茎 白粉藤 (台 湾植 物志) 山 老鸿藤 (云南 ) 
图 版 119 1 一 4. 大叶 白粉藤 Cissusrepanda Vahl, 1 •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維 的花' 4. 雄^; 5 — 8. 青紫葛 DC. , 5. 花枝, 6. 花蕾, 7. 去花維 的花, 8. 雄蕊。 (顾 健绘) 
葡萄科  463  Cissus pteroclada Hayata (1912) , (1913); 台湾 植物志 (1977); 二版 (1993); 中 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pteroclada ( Hayata ) Hayata (1916); Cissus hastata auct. non Planch . 188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草质 藤本。 小枝 4 棱形, 棱 有翅, 棱 间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 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卵圆形 或长卵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顶 端短尾 尖或急 尖, 基部 心形, 基缺 张开呈 钝角, 小 枝上部 叶有时 基部近 截形, 边缘 每侧有 6~9 个细 牙齿,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网脉 在下面 常明显 突出; 叶柄长 2 — 7 厘米, 无毛; 托叶 草质, 褐色, 卵 圆形, 长约 1.5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顶 端钝, 无毛。 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集生 成伞形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3 毫米, 顶端 钝或 圆形; 萼 杯形,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瓣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实 倒卵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倒 卵长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喙显 著, 表 面棱纹 尖锐,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下部, 外形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 侧洼穴 倒卵长 圆形, 从基部 向上达 种子上 部或近 中部。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12 月 。 产 屏边、 勐腊; 生 于海拔 750— 1100 米的沟 谷热带 林缘。 分布于 台湾、 福建、 广 东、 广西、 海南。 中南 半岛、 马 来半岛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9. 青紫葛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19: 5-8 抽 筋散, 花 斑叶; 花 脸叶, 下 面红, 哈妈藤 (云南 ) Cissus javana DC. (1824); Suesoang in Engl, u Prantl (1953) ; Momiyama in Hana (1966), (1971), (1975);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discolor Blume (1825); (Dalz. ) Vent ex Planch, in DC. (1887); Gagnep. in Lecomte (1911), (1912), in Humbert (1950); Vitis discolor (Blume) Dalz. in Hook. (1830); Laws, in Hook. f. (1875). 草质 藤本。 小枝近 4 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或 微被疏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戟形 或卵状 戟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每侧有 15 — 34 个尖锐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干时 两面 显著不 同色;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 一 6 对, 网 脉下面 明显; 叶柄长 2 — 4. 5 厘 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托叶 草质,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无 毛 或被疏 柔毛。 花 序顶生 或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4 一 5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0.6 — 4 厘 米, 被 稀疏短 柔毛; 花梗长 2 — 15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2. 5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全缘 或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约 2.5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 药卵椭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明显,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钻 形, 柱 头略微 扩大。 果实 倒卵椭 圆形, 长约 0.6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 卵长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尖锐, 表面 有显著 钝棱,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基 
464  云 南植物 志  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 突出, 腹部中 棱脊在 种子中 部以上 突出, 两 侧洼穴 显著。 花期 6 — 10 月, 果期 11—12 月。 产麻 栗坡、 金平、 河口、 屏边、 绿春、 红河、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盈 江、 瑞丽、 临沧; 生 于海拔 600 — 2000 米的 山坡热 带至南 亚热带 林中、 草 丛或灌 丛中。 尼 泊尔、 锡金、 印度、 缅甸、 越南、 泰 国和马 来西亚 也有。 10. 文山 青紫葛 Cissus wenshanensis C. L. Li (1997);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单叶, 心状卵 圆形, 长 5 — 8. 5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心 形, 基缺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20 — 27 个尖锐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无 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无毛; 叶柄长 2. 5 — 4. 5 厘米, 无毛; 托叶卵 膜质, 卵 圆形。 花 序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3 — 5,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无毛; 花梗 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浅 裂, 外面 无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药瓶 圆形; 花盘 微 4 裂, 与子房 合生; 子房 无毛, 花柱 锥尖,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花期 8 月。 产文山 (模 式产地 ); 生 林中, 海拔约 1500 米。 11. 滇南 青紫葛 Cissus austro-yunnanensis Y. H. Li et Y. Zhang (1989);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javana DC. var. pubescens C. L. Li ( 1996)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 褐色短 柔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 间断与 叶 对生。 叶为 单叶, 心状卵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心 形, 基缺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35 — 40 个尖锐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被微 硬毛, 下面浅 绿色, 脉间 无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3 — 4 对, 沿 脉被横 展毛; 叶柄长 1.5 — 3. 5 厘米, 密 被 褐色微 硬毛; 托叶卵 膜质, 长 圆形。 花 序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3 — 5,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1 一 2. 7 厘米, 疏生微 硬毛; 花梗长 1.5 — 3 毫米, 无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 端圆形 或钝;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面 无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约 2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药椭 圆形; 花盘微 4 裂, 与子房 合生; 子房 无毛, 花柱 锥尖,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花期 7 — 8 月。 产 禄劝、 昆明、 峨山、 普洱、 景洪、 文山; 生 于海拔 1500 — 2000 米 的山坡 亚热带 林中 或石山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12. 贴生 白粉藤 (图 鉴,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0: 1-3 锈毛 白粉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issus adnata Roxb. (1820); Wight (1839); Planch, in DC. (1887), p. p.; Gag- mep. in Lecomte (1911), in Humbert (1950); 图鉴 (1972)*; 王文采 ( 1 979 ) , in clavi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adnata (Roxb. ) Wall. (1831—1832); Laws, in Hook. f. (1875), p. p.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密被 锈色卷 曲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单叶, 干 时两面 同色, 心状卵 圆形, 长 6 — 11. 5 厘米, 宽 5. 5 — 8. 5 
葡萄科  465  图 版 120 . 贴生 白粉藤 Cissus adnata Roxb.,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辩 的花; 4 一 6 苦郎藤 C. assamica (Laws.) Craib, 4. 花枝, 5. 花莆, 6. 去花 » 的花。 (顾 健绘) 
466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稀 急尖, 基部 心形, 基缺 圆形或 张开呈 钝角, 边缘 每侧有 35 — 40 个尖锐 锅齿, 上面深 绿色, 幼 时被短 柔毛, 以 后脱落 仅脉上 被毛, 下面浅 绿色,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基出脉 3 — 5, 中脉 有侧脉 5 — 6 对, 网脉在 下面毛 变稀疏 时明显 可见; 叶 柄长 1.5 — 7 厘米, 密 被卷曲 柔毛; 托 叶卵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1.5 毫米, 顶 端钝, 几 无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3 — 5,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1.5 — 4. 5 厘 米,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花梗长 1.5 — 2. 5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 米, 顶 端圆形 或钝;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3 — 1.7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4, 子 房被疏 柔毛, 花柱 钻形, 柱头 头状。 果实卵 椭 圆形, 长 0.6~<).7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 端近圆 形, 基 部渐狭 成喙, 表 面棱纹 尖锐,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下 部外形 无特别 分化, 与 种脊相 似,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洼 穴短, 呈 沟状, 从种子 下部斜 向上展 达种子 中部。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景洪、 勐海、 勐腊、 沧源; 生 于海拔 500 — 1550 米 的热带 林中、 林缘或 灌丛。 老 挝、 柬 埔寨、 泰国 和印度 也有。 13. 苦郎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0: 4-6 毛叶 白粉藤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红 毛粉藤 (台 湾植 物志) Cissus assamica (Uws. ) Craib ( 1911 ) ;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assamica Laws, in Hook, f . (1875); V. adnata Laws, in Hook, f . (1875), p. p.; Cissus adnata auct. non Roxb. (1820): Planch, in DC. (1887), p. p. ; 台湾植 物志 (1977), 二版 (1993).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伏 生稀疏 丁字着 毛或近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阔 心形或 心状卵 圆形, 长 5 — 7 厘米, 宽 4 一 14 厘米, 顶端 短 尾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 基缺呈 圆形或 张开成 钝角, 边缘 每侧有 20 — 44 个尖锐 锅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脉上伏 生丁字 着毛或 脱落几 无毛, 干时上 面颜色 较深;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6 对, 网脉 下面较 明显; 叶柄长 2 — 9 厘米, 伏 生稀疏 丁字着 毛或近 无毛; 托叶 草质, 卵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顶端 圆钝, 几 无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2 — 2. 5 厘米, 被 稀疏丁 字着毛 或近无 毛; 花 梗长约 2.5 毫米, 伏生稀 疏丁字 着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 端钝; 萼 碟形, 边缘全 缘或呈 波状, 近 无毛; 花瓣 4, 三角状 卵形, 高 1.5 — 2 毫米, 无毛; 雄 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 实倒卵 圆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长 0.7 — 1 厘米, 宽 0.6 — 0.7 厘米, 有种 子 1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尖锐, 表 面有突 出尖锐 棱纹,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基 部外形 无特别 分化,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向 上达种 子上部 1/3 处。 花 期 5 — 6 月, 果期 7—10 月 。 产麻 栗坡、 西畴、 文山、 屏边、 河口; 生 于海拔 900 — 1400 米的山 谷溪边 林中、 林 缘或山 坡灌。 分布于 台湾、 江西、 福建、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越 南、 柬 埔寨、 泰国 和印度 东北部 也有。 
葡萄科  467  14. 毛叶 苦郎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Cissus aristata Bl. (1825) Cissus assamica (Laws.) Craib var. pilosissima Gagnep. (1911), in Lecomte (1912) ; W. T. Wang (1979); C. assamica auct. non (Laws. ) Craib (1911); 海 南植物 志 (1974).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伏生稀 疏丁字 着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 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心状卵 圆形, 长 4. 5 — 7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部 近截形 或 心形, 基 部心形 者基缺 张开成 钝角, 边缘 每侧有 16 — 24 个 锅齿, 上面 绿色, 几 无毛, 下面灰 绿色, 伏生 丁字着 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6 对, 网脉 下面不 明显; 叶柄 长 3 — 7 厘米, 伏 生丁字 着毛; 托叶 草质, 疏生 柔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2 — 3 厘米, 被丁字 着毛;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伏生 稀疏丁 字毛; 花蕾 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疏生 柔毛; 花瓣 4, 三 角状卵 形, 高约 2.5 毫米, 疏生短 柔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钻形, 柱头微 扩大。 果 实倒卵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宽 0.6~"0.7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尖锐, 表面 有突出 棱纹,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基 部外形 无特别 分化,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向上 达种子 上部 1/3 处。 花期 5 — 11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1 月 。 产 盈江; 生于 海拔约 240 米的潮 湿热带 林中。 分布于 海南。 菲 律宾、 缅甸、 泰国、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和新几 内亚岛 也有。 本种与 苦郎藤 C. assamica (Laws.) Craib 近缘, 不 同在于 小枝、 叶片 下面、 花序密 被 丁字着 生毛, 花瓣 外面疏 被毛, 可以 区别。 6. 乌 鼓莓属 Cayratia J uss. 木质 藤本。 卷 须通常 2 — 3 叉 分枝, 稀 总状多 分枝。 叶为 3 小叶或 鸟足状 5 小叶, 互生。 花 4 数, 两性 或杂性 同株, 伞房状 多歧聚 伞花序 或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瓣 展开, 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 5; 花盘 发达, 边缘 4 浅裂 或波状 浅裂; 花 柱短, 柱 头微扩 大或不 明显 扩大; 子房 2 室, 每室有 2 个 胚珠。 紫果球 形或近 球形,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子呈 半 球形, 背面 凸起, 腹 部平, 有一 近圆形 孔被膜 封闭, 或种 子倒卵 圆形,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侧洼 穴呈倒 卵形、 半 月形或 沟状, 种 脐与种 脊一体 成带形 或在种 子中部 呈椭圆 形; 胚 乳橫切 面呈半 月形或 T 形。 本属有 45 — 50 种, 分布于 亚洲、 大 洋洲和 非洲。 我国有 15 种, 南 北均有 分布; 云 南有 12 种, 4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8) 花 序梗中 部以下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种 子呈半 球形, 背面 光滑, 腹 部平, 有一 被薄膜 所封闭 的 圆孔。 
468  云南 植物志  2 (5) 叶为 3 小叶。 3 (4) 侧 生小叶 长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边 缘有明 显细齿 1. 膝曲 乌蔹莓 C. geniculate 4 (3) 侧生 小叶阔 卵形或 菱状楠 圆形, 中 央小叶 基部微 心形, 边 缘全缘 或不明 显锯齿 2. 心叶 乌鼓莓 C. cordifolia 5 (2) 叶为 鸟足状 5 — 9 小叶。 6 (7) 小枝、 叶柄和 花序梗 无毛; 除叶片 下面中 伏生极 稀疏柔 毛外, 叶 片两面 无毛, 中央小 叶缘每 侧 有锯齿 14 一 15 个 3. 勐腊 乌鼓莓 C. menglaensis 7 (6) 小枝、 叶柄 和花序 梗被疏 柔毛; 叶 片两面 被毛, 中 央小叶 缘每侧 有锯齿 28 — 35 个 4. 鸟足 乌薮莓 C. pedata 8 (1) 花 序梗中 部以下 无节和 苞片; 种子倒 卵椭圆 形或三 角状倒 卵形,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各有 一不 同程度 宽窄的 洼穴。 9 (14) 叶为 3 小叶 C 10 (11) 卷须 为总状 3 — 5 分枝; 小 叶卵圆 形或近 圆形, 边 缘有圆 银齿, 下面被 短柔毛 5. 三叶 乌蔽莓 C. trifolia 11 (10) 卷须 2 (— 3) 叉 分枝; 小 叶长椭 圆形、 卵形 或卵状 菱形, 边 缘有钝 据齿, 下 面仅脉 上被疏 柔 毛或近 无毛。 12 (13) 卷须 3 分枝; 小 叶卵状 菱形, 长 7. 5 — 14. 5 厘米, 宽 5. 5 — 8 厘米。 6. 南亚 乌鼓毒 C\ timoriensis 13 (12) 卷须 2 叉 分枝; 小叶 长椭圆 形或斜 卵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7b. 尖叶 乌鼓莓 C. japonica var. pseudotrifolia 14 (9)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稀 混生有 3 小叶。 15 (16) 叶两 面无毛 7a. 乌蔹莓 C. japonica 16 (15) 叶至 少下面 或多或 少被短 柔毛。 17 (26) 小枝、 花 序梗、 叶柄 和叶片 或多或 少被短 柔毛。 18 (23) 小枝、 叶柄和 叶片下 面仅脉 上被疏 柔毛。 19 (22) 叶仅有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椭 圆形至 椭圆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小 叶片不 再分裂 C 20 (21) 小叶椭 圆形至 楠圆披 针形, 最宽 处在近 中部, 脉在 干时呈 褐色, 小叶片 下面脉 上有稀 疏柔毛 7. 乌蔽毒 C, japonica 21 (20) 小叶 卵状披 针形, 最宽 处于近 基部, 两面 1 一 3 级脉 干时呈 白色且 被稀疏 短柔毛 8. 大理 乌鼓莓 C. daliensis 22 (19) 叶 鸟足状 3 — 5 — 7~9 小叶 混生, 小叶片 有时再 深裂, 小叶片 或深裂 片狭披 针形、 倒 卵长椭 圆形 或狭椭 圆形; 叶柄 较短, 长 0.3 — 1 厘米, 稀 更长; 种子 背面有 突起钝 肋纹, 种 脐在中 部呈椭 圆形, 上部种 脊呈线 形突出 12. 短柄 乌蔽莓 C. cardiospermoides 23 (18) 小枝、 叶柄和 叶片下 面密被 柔毛。 24 (25) 小叶下 面被褐 色或灰 褐色短 柔毛, 边缘 每侧有 4 一 11 个锯齿 7c. 毛 乌蔽赛 C. japonica var. mollis 25 (24) 小叶下 面密被 灰白色 柔毛, 边 缘每侧 有锯齿 20~28 个 9. 白毛 乌鼓莓 C. albifolia 26 (17) 小枝、 花 序梗、 叶 柄和叶 片下面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27 (28) 中央 小叶边 缘通常 有锯齿 7 — 14 个, 侧脉 6 — 9 对;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与种脊 无异, 种 脊呈带 形; 腹面 洼穴呈 倒卵长 椭圆形 10. 华中 乌蔽莓 C. oligocarpa 
葡萄科  469  28 (27) 中央 小叶边 缘通常 有据齿 19~21 个, 侧脉 13 — 15 对; 背面种 脐和腹 面洼穴 不明显 11. 福贡 乌薮莓 C. fugongensis 1. 膝曲 乌蔽莓 (海 南植 物志) 大 麻藤果 (云南 ) Cayratia geniculata (Bl.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1912); 图鉴 (1972)*; 海 南 植物志 (1974);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geniculata Bl . (1825); Planch . in DC . (1887) ; Columella geniculata ( Bl . ) Merr . (1916); Tetrastigma obovatum auct . non Gagnep . (1910): 西藏 植物志 (1986).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略 扁压, 被短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3 小叶, 中 央小叶 菱状椭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5 — 9 厘米, 顶端尾 尖或渐 尖, 稀 急尖, 基部 楔形, 侧生 小叶阔 卵形, 长 9 一 17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顶端 尾尖或 渐尖, 基部不 对称, 斜 圆形, 边缘有 疏离细 鋸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密被 短 柔毛或 脱落几 无毛; 侧脉 7 — 9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9 一 18 厘米, 被短 柔毛, 小 叶几无 柄或有 短柄; 托叶 早落。 花序 腋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3 — 14 厘米, 被 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 蕾卵圆 形或近 球形, 高约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杯状,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略甚 于宽或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发达, 波状 4 浅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 头略为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2 — 4 颗; 种子半 球形, 顶端近 圆形或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种挤在 种子背 面下部 略比种 脊宽, 向上 渐狭, 种脊微 突出, 腹 孔直径 2 — 4 毫米, 边缘 有突起 肋纹。 花期 1 一 5 月, 果期 5— 11 月。 产麻 栗坡、 屏边、 勐腊; 生 于海拔 300 — 750 米的山 谷热带 林中。 分布于 广东、 广 西、 海南、 西藏东 南部。 越南、 菲 律宾、 马 来西亚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2. 心叶 乌鼓莓 Cayratia cordifolia C. Y. Wu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密被短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 间断与 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侧生小 叶阔椭 圆形或 菱状椭 圆形, 长 12 — 25 厘米, 宽 8 — 16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微 心形, 边 缘全缘 或有不 明显锯 齿, 上面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下面浅 绿色, 密 被灰色 柔毛; 侧脉 9 一 12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8. 5 — 16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6 — 7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2 — 3. 5 厘米, 密 被短 柔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腋生, 呈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花序 梗长约 11 厘米, 中部 有节; 花梗长 1 一 2. 5 毫米, 密被 灰色短 柔毛; 花 蕾近球 形或卵 球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无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高 1.8 — 2. 3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发达, 4 浅裂; 花柱微 扩大。 果 实扁球 形, 直径约 1.3 厘米; 种子半 球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梭 形, 上 部种脊 狭窄, 腹孔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花期 6 月, 果期 10 至 
470  云南 植物志  翌年 1 月。 产 屏边、 河口、 金平; 生 于海拔 100 — 1100 米 的山谷 或山坡 热带疏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 自云南 屏边。 3. 勐腊 乌蔽莓 Cayratia menglaensis C. L. Li (1997)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鸟足状 7 小叶, 中央 小叶倒 卵椭圆 形,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5.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14 一 15 个锯 齿, 侧生 小叶椭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5. 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 近圆形 或微心 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3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仅 脉上伏 生极稀 柔毛; 侧脉 4~9 对,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下面不 突起; 叶 柄长约 10 厘米, 中 央小叶 柄长约 4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1 一 2. 5 厘米, 侧 生小叶 柄长常 0.5 — 2 厘米, 被 极稀疏 柔毛。 花 序 腋生, 长约 5 厘米, 花序总 梗长约 2 厘米, 无毛, 顶端有 3 — 4 个复二 歧聚伞 花序组 成复合 花序, 每个花 序下部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花数 朵在分 枝末端 集生成 伞形; 花序梗 长 2 — 3 厘米, 被 稀疏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乳突 状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萼齿不 明显, 外稀 疏乳突 状毛或 上部近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 一 1.5 毫米, 顶端 圆形,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 略甚于 宽; 花盘 在雄花 中明显 4 裂; 子 房在雄 花中不 发达。 花期 7 月。 产 勐腊; 生于 海拔约 800 米的石 山崖。 模式 标本采 自勐腊 易武。 4. 鸟足 乌薮莓 图版 121: 1—4 龙州 乌鼓莓 (广 西植物 ), 七叶 大麻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ayratia pedata (Lamk. ) Juss. ex Gagnep. in Lecomte (1910) , in Lecomte (191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pedata Lamk. (1783); Cayratia longzhouensis W. T. Wang (1988) *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疏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长 10 — 22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顶端 尾状 渐尖, 基 部近截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每侧有 28 — 35 个 锯齿, 侧 生小叶 椭圆形 或倒卵 形, 长 2. 5 — 16 厘米, 宽 3—6.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近 圆形或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7 — 27 个 锅齿, 上面 绿色, 伏 生疏短 柔毛, 下面浅 绿色, 被疏 柔毛; 侧脉 6 — 11 对, 网 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5. 5 — 16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2 — 4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1 一 3. 5 厘米, 被疏 柔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卵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被稀疏 柔毛。 花序 腋生, 长 19 一 21 厘米, 下部 有节, 为 伞房状 多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5 — 16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 蕾卵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碟形 ,边缘 全缘,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高 1.7 — 2. 2 毫米, 外面几 无毛; 雄蕊 4, 花 药卵椭 圆形, 在 雌花内 雄蕊完 全 退化; 花盘 明显, 边缘呈 波状;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细,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在 雄 花内雌 蕊退化 呈短圆 柱状。 果实倒 肾形, 直径 1.2 — 1.5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 半 球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 圆钝, 喙不 明显,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下部呈 带形, 上部 种脊较 狭, 表面 光滑, 腹孔扁 圆形, 直径 3—5 毫米。 花期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图 版 121 1 一 4. 鸟足 乌鼓莓 Cayratia pedata (Lamk. ) Juss. ex Gagnep. , 1 . 花枝, 2. 小叶 片部分 放大, 3. 花曹, 4. 去花 »的 花; 5 — 7. 短柄 乌蔹莓 C. cardiospermoides (Planch. ) Gagnep. ,5. 花枝, 6. 花着, 7. 去花雜 的花。 (顾 健绘) 
472  云 南植物 志  产 漾澳、 西畴、 麻 栗坡、 峨山、 景东、 临沧; 生 于海拔 800 — 2200 米 的山坡 亚热带 林中、 灌木 或岩石 缝中。 分布于 广西。 越南、 泰国、 马 来半岛 和印度 也有。 5. 三叶 乌鼓莓 (海 南植 物志) 狗 脚迹, 三爪龙 (思茅 ) Cayratia trifolia (L. ) Domin (1927); Marr. & Chan (1940) ; Momiyama in Hara (1966); 海南 植物志 (1974) ;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trifolia L. (1753); Cissus carnosa Lamk. (1783); Planch, in DC. (1887); Vitis carnosa Wall, ex Laws, in Hook, f . (1875)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疏生短 柔毛。 卷须 3 — 5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小叶卵 圆形, 长 3~6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圆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8 — 11 个圆钝 锯齿, 上面 绿色, 伏生短 柔毛, 下面浅 绿色, 被疏 柔毛; 侧脉 7 — 8 对, 网 脉上面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2.5~6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4~0.8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序 腋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7. 5 厘米, 被疏 柔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 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或 全缘, 外面 疏生短 柔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外 面被灰 色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细, 柱头微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7 — "0.8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倒三 角状, 顶端 圆形, 种脐 在种子 背面近 中部呈 带形, 上 部种脊 突出, 表面肋 纹钝,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 倒卵椭 圆形, 从 种子基 部向上 达上部 1/3, 周围有 钝肋纹 突起。 花、 果期 6 — 12 月。 产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500 — 1000 米的 山坡、 溪 边热带 林缘或 林中。 越南、 老 挝、 柬 埔寨、 泰国、 孟加 拉国、 印度、 马 来西亚 和印度 尼西亚 也有。 6. 南亚 乌鼓莓 Cayratia timoriensis (DC. )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timoriensis DC. (1824). 6a. 南亚 乌薮莓 (原 变种) var. timoriensis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显著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3 分枝, 有时下 部一分 枝顶端 可 见有败 育花序 残迹,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小 叶卵状 菱形或 菱形, 长 5. 5 — 14. 5 厘米, 宽 5. 5 — 8 厘米, 顶端 急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侧 小叶基 部不对 称, 边缘 每侧有 12 — 17 个圆钝 鋸齿, 上面 绿色, 脉上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下面浅 绿色, 无毛; 侧脉 6 — 8 对, 网 脉两面 明显; 叶柄长 3. 5 — 12.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3 厘 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3~0.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腋生, 复二歧 聚伞花 序; 花 序梗长 4 一 9 厘米, 几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乳突 状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7 — 2. 7 毫米, 外面密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边缘呈 波状浅 4 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 径 0.6 — 0. 8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三 角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基 部渐狭 成喙, 种 
葡萄科  473  脐与 种脊一 体在种 子背面 中部呈 带形, 表面有 突出的 横肋,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在 种子中 部略呈 圆形, 外侧 有突出 肋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云南; 生于地 边或山 谷热带 林中, 海拔 900 — 1200 米。 泰国、 马来 西亚及 印度尼 西亚 也有。 6b. 澜沧 乌蔽莓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mekongensis (C. Y. Wu ex W. T. Wang)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Cayratia mekongensis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小 叶背面 沿脉被 稀疏短 柔毛。 花期 7 — 8 月。 产 孟连、 景洪、 勐腊、 双江; 生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的山 谷热带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 景洪大 勐笼。 " 7. 乌蔽莓 (唐 本草) 五爪龙 (广东 )、 虎葛 (台 湾植 物志) Cayratia japonica (Thunb.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1912); Hand. -Mazz. (1933); Cheng ( 1934); Rehd. (1940); 胡先 1^, 经济植 物手册 ( 195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MomiyamainHaraet Wiliams (1979); 秦岭植 物志; 江苏 植物志 (1982)*; 北京 植物志 (1984)*; 福建 植物志 (1988) . 河南 植物志 (1988)* ; 河北 植物志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japonica Thunb. (1784); Cissus japonica (Thunb. ) Willd. (1798); Planch, in DC. (1887); Cissus leucocar pa Blume ( 1825) ; Cissus tenui folia Heyne in Wall. (1831); Causonia japonica Raf . (1838) ; V. tenui folia auct. non Wight et Am. (1834); Laws, in Hook, f . (1875) p. p. ; V. leucocar pa ( Blume ) Hayata (1913) ; Columella japonica (Thunb. ) Merr. (1918) ; Columella tenui folia (Heyne)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H. L. Li (1963) ; Cayratia trifolia (1.) Domin var. quinque folia W. T. Wang (1979) ;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7a. 乌鼓莓 (原 变种) var. japonica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或 微被疏 柔毛。 卷须 2 — 3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央小 叶长椭 圆形或 椭圆披 针形, 长 2. 5 — 4. 5 厘米, 宽 1.5 — 4.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侧 生小叶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 一 7 厘米, 宽 0.5 — 3.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圆形,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6 — 15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无 毛或微 被毛; 侧脉 5 — 9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10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 — 2. 5 厘米, 侧生 小叶无 柄或有 短柄,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5 — 1.5 厘米, 无 毛或微 被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腋生, 复二歧 聚伞花 序; 花 序梗长 1 一 13 厘米, 无 毛或微 被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几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 一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全缘 或波状 浅裂, 外面被 乳突状 毛或几 无毛; 花瓣 4, 三 角状卵 圆形, 高 1 一 1.5 毫米,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 近 相等; 花盘发 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 实近球 形, 直径约 1 厘 米,, 有种子 2 — 4 颗; 种子三 角状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种 
474  云南 植物志  脐 在种子 背面近 中部呈 带状椭 圆形, 上 部种脊 突出, 表面 有突出 肋纹,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侧洼 穴呈半 月形, 从 近基部 向上达 种子近 顶端。 花期 3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金平、 文山、 麻 栗坡、 马关、 贡山、 昆明、 绿春、 元阳、 孟连、 耿马、 沧源; 生 于海拔 800 — 2200 米的山 谷林中 或山坡 灌丛。 分布于 陕西、 河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北、 湖南、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日本、 菲 律宾、 越 南、 缅甸、 印度、 印 度尼西 亚和澳 大利亚 也有。 全草 入药, 有凉血 解毒、 利尿 消肿之 功效。 7b. 尖叶 乌蔽莓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pseudotrifolia (W. T. Wang)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Cnyratia pseudotrifolia W. T. Wang (1979), in clavi; 秦岭 植物志 (198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多为 3 小叶。 花期 5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永善。 生于 海拔约 1300 米的 山地岩 石边; 分布于 陕西、 甘肃、 江西、 浙江、 湖 北、 湖南、 广东、 四川、 贵州。 本变种 在华中 有些地 区植物 3 小叶和 5 小叶 均有, 不易 区别, 其他无 任何可 靠特征 区别, 作变种 为宜。 7c. 毛 乌蔽莓 (变种 ) var. mollis (Wall. ) Momiyama in Hara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98). Cayratia mollis (Wall. )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in clavi;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Vitis mollis Wall. (1932) nom. nud; Laws, in Hook. f. (1875); Cissus japonica (Thunb. ) Willd. var. mollis (Wall. ) Planch, in DC. (1887) ; Vitis tenui folia auct. non Wight et Am. (1834): Laws, in Hook. f. (1875) p. p. ; C. tenui folia (Heyne) Gagnep . var. cinerea Gagnep. in Lecomte (1911); C . japonica (Thunb. ) var. pubi folia Merr. et Chun ( 1940) * ;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海南 植物志 (1974); C. japonica (thunb. ) Gagnep. var. canescens W. T. Wang ( 1979)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C. japonica (Thunb. ) Gagnep. var. ferruginea W. T. Wang (1979)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叶下面 满被或 仅脉上 密被疏 柔毛。 花期 5 — 7 月, 果 期 7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马关、 金平、 元阳、 屏边、 河口、 思茅、 景洪、 勐海、 澜沧; 生 于海拔 300 — 2200 米的山 谷林中 或山坡 灌丛。 分布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印度 也有。 过去一 些植物 学者曾 将我国 云南和 海南产 的这一 变种植 物发表 为若干 变种, 比较了 广东、 广 西和贵 州的标 本后, 发 现仅只 叶形或 叶片下 面被毛 的颜色 略有些 变化, 但划分 不开, 实际上 系种内 一连续 分布区 的不同 地区的 变异。 8. 大理 乌蔽莓 Cayratia daliensis C. L. Li (1997); 中国 植物志 (1998).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3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央小 叶卵披 针形, 长 6. 5 — 9 厘米, 宽 1.8 — 3. 2 厘米, 顶端 
葡萄科  475  长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阔 楔形, 侧生 小叶卵 披形, 长 3 -" 6. 5 厘米, 宽 1.6 — 3 厘米, 顶 端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呈 波状, 每侧有 12 — 19 个 细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1 一 3 级 脉干时 突出呈 白色, 沿脉被 稀疏短 柔毛; 侧脉 6 — 9 对, 最后 一级网 脉不明 显 突出; 叶柄长 3 — 5.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 — 2 厘米, 侧生 小叶无 柄或有 短柄,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2~0.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托叶 早落。 花序 腋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0.8 — 2 厘米, 无 毛或微 被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被 稀疏短 柔毛; 花 蕾卵圆 形, 高 1 一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全缘,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卵圆 形, 高 0.8 — 1.5 毫米,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发 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 花期? 月。 产大理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2600 米的灌 丛中。 9. 白毛 乌鼓莓 大叶 乌效莓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少果乌 蔹莓、 野葡萄 (湖南 ) Cayratia albifolia C. L. Li (1995). Cayratia oligocarpa auct. non ( Levi . et Vant. ) Gagnep. (1911): Gagnep . in Sarg. (1911); Hand. -Mazz. ( 1933); Rehd. (1934), (1940); 陈嵘 (1937)*; 胡先骑 (1957); Lauener (196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福建 植物志 (1988). 9a. 白毛 乌蔽莓 (原 变种) var. albifolia 半木质 或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灰色 柔毛。 卷须 3 分枝, 相隔 2 节 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长 椭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5— 17 厘米, 宽 2 — 9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侧 生小叶 基部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20 — 28 个锯 齿, 齿钝或 急尖, 上面 绿色, 无毛或 中脉上 被稀短 柔毛, 下面灰 白色, 密被灰 色短柔 毛, 脉上毛 较密而 平展; 侧脉 6_10 对,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5—12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3 — 5 厘米, 侧 小叶无 柄或有 短柄,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8 — 1.5 厘米, 被灰 色疏柔 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披针形 或卵披 针形, 长 3 — 4.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顶端 渐尖, 被 稀疏短 柔毛。 花序 腋生, 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2. 5 — 5 厘米, 被灰 色疏柔 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浅碟 形, 萼齿不 明显, 外面被 乳突状 柔毛; 花瓣 4,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高 1 一 1.5 毫米,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房 下部与 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实 球形, 直径 I 一 1.2 厘米, 有种子 2 — 4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 圆形或 微回,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突 出呈窄 带形, 表面有 锐肋纹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宽阔, 倒 卵长椭 圆形, 边 缘窄, 有突出 肋纹。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昆明; 生于 林中。 分布于 江西、 浙江、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9b. 脱毛 乌蔽莓 (变种 ) 樱叶 乌鼓莓 (植物 分类学 报), 光 叶少果 乌效莓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476  云南 植物志  var. glabra (Gagnep. )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Cayratia oligocarpa (Levi, et Vant. ) Gagnep. f. glabra Gagnep. (1911) ; Lauener (1967); W. T. Wang (1979); 云南种 子植物 (1984); C. oligocarpa (Levi, et Vant. ) var. glabra (Gagnep. ) Rehd. (1934); 福建 植物志 (1988); Vitis mairei Levi. (1909).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 片下面 绿色, 无毛 或脉上 疏被短 柔毛。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地在本 省具体 不详, 上 世纪法 国人曾 在云南 (会泽 ) 采 到过, 作者 在国内 未见云 南的 标本。 分布 安徽、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生 山坡灌 丛 或沟谷 林中, 海拔 1000 — 16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具体 地点不 详)。 10. 华中 乌薮莓 Cayratia oligocarpa ( Levi, et Vant.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oligocarpa Levi, et Vant. (1905), (1914) ; Cissus oligocarpa (Levi, et Vant. ) Bailey (1914); Columella oligocarpa (Levi, et Vant. ) Rehd. (1921).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毛长 1 一 1.5 毫米。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 央小叶 长椭圆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4. 5 — 10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5) 7— 14 (17) 个 锯齿, 侧 生小叶 卵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1.3 — 3. 5 厘米, 顶 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0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伏生 疏柔毛 或近 无毛, 下 面浅绿 褐色, 密被节 状毛, 在中 脉上毛 平展; 侧脉 4 一 9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5 — 7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3 厘米, 侧生 小叶有 短柄,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5 — 1.5 厘米, 密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狭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几 无毛。 花序 腋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1 一 4. 5 厘米, 密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花梗长 1.5 — 2 毫米, 密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 米, 顶端截 圆形; 萼浅 碟形, 萼齿不 明显, 外面被 褐色节 状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 一 1.5 毫米, 外 面被节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发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细小, 柱 头略为 扩大。 果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 子 2 — 4 颗; 种子倒 卵长椭 圆形, 顶端 圆形或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与种脊 无异, 种脊呈 带形, 突出, 表面 横肋微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宽阔, 呈倒 卵长椭 圆形, 从 下部达 种子近 顶端。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大关、 威信、 镇雄; 生 于海拔 1450 — 1900 米 的山谷 或山坡 林中。 分布于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本 种毛与 海南产 的节毛 乌效莓 C. dlifera(Merr.) Chun 植 株的毛 相似, 但本 种小叶 柄 明显, 中央小 叶片顶 端尾状 渐尖, 最宽 出在小 叶片近 中部, 花 瓣顶端 无角状 突起, 种 子 表面横 肋仅微 突出, 背部种 脊略微 宽阔呈 带形, 可以 区别。 11. 福贡 乌蔽莓 Cayratia fugongensis C. L. Li (1997); 中国 植物志 (1998). 半木质 或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卷须 3 分枝, 相 
葡萄科  477  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3. 5 — 11. 5 厘 米, 宽 2. 5 — 6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楔 形或侧 生小叶 基部近 圆形, 边 缘每侧 通常有 16 — 21 个 锯齿, 齿钝或 急尖, 上面暗 绿色, 伏生 稀短疏 短毛, 以 后脱落 无毛, 下面 绿色, 被 褐色疏 柔毛, 脉上 较密; 侧脉 11 一 15 对,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中央小 叶抦长 1 一 1.8 厘米, 侧 小叶无 柄或有 短柄,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2 — 0.8 厘米,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托叶 草质,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宽约 2 毫 米, 端 渐尖, 外面被 稀疏短 柔毛。 花序 腋生, 伞 房状多 歧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2. 5 — 5.5 厘米, 被褐色 节状长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疏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浅 碟形, 萼齿不 明显, 外 面被疏 柔毛; 花瓣 4, 卵 圆形或 卵椭圆 形, 高 1 一 1.5 毫米, 外 面被疏 柔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有种 子 2 — 4 颗; 种子 倒卵三 角形, 顶端 微凹, 基部喙 显著, 种脐 和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不 明显, 表面有 锐肋纹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不 明显, 肋 纹突出 尖锐。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产福贡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300 — 1800 米 的山坡 林中。 12. 短柄 乌蔽莓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1: 5 — 7 牛 角天麻 (丽江 ) Cayratia cardiospermoides ( Planch.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Hand. -Mazz. (1933); 王文采 (1979), in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Ampelopsis cardiospermoides Planch, in DC. (1887); Franch . (1890); Vitis car- diospermoides Franch. (1890), in syn.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嫩时 疏生短 柔毛, 以 后脱落 无毛。 卷 须不分 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3 — 5 小叶, 小叶 不裂或 3 深裂, 裂片 或小叶 条状披 针形、 倒卵 长椭圆 形或椭 圆形, 中央 小叶长 3 — 8 厘米, 宽 0.5 — 4 厘米, 顶端渐 尖、 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侧生 小叶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3 厘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基 部阔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9 个圆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脉 上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侧脉 4 一 7 对, 网脉不 明显, 无毛; 叶柄长 0.3 — 1.5 厘米, 中 央小叶 柄长 0.5 — 2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3~0.6 厘米, 侧生 小叶几 无柄, 嫩 时被疏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顶端急 尖, 无毛。 花序 为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腋生; 花 序梗长 1 一 3 毫米, 疏 生乳突 状毛; 花蕾 近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 波状或 小齿状 浅裂,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 宽近 相等; 花盘 发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果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或 微凹, 基 部有短 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两侧有 突出的 横肋, 横 肋钝, 上 部种脊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明显,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基部 向上微 斜展, 达种 子顶端 1/4。 花期 7 月, 果 期 8 — 9 月。 产 丽江、 洱源、 鹤庆、 宾川、 大姚; 生于 海拔约 16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草地。 分布 
478  云南 植物志  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7. 崖 爬藤属 Tetrastigma (Miq. ) Planch. 木质 稀草质 藤本。 卷须不 分枝或 2 叉 分枝。 叶通 常掌状 3 — 5 小叶或 鸟足状 5 — 7 小 叶, 稀 单叶, 互生。 花 4 数, 通 常杂性 异株, 组成 多歧聚 伞花, 抑或伞 形或复 伞形花 序; 花瓣 展开, 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在 雌花中 败育, 形态上 退化, 短小或 仅残存 呈龟头 形; 在雄花 中花盘 发达, 在雌 花中较 小或不 明显; 花柱明 显或不 明显, 柱 头通常 4 裂, 稀 不规则 分裂, 子房 2 室, 每室有 2 胚株。 装果 球形、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子椭 圆形、 倒卵 椭圆形 或倒三 角形, 表面 光滑、 有 被纹、 瘤状 突起或 锐棱, 种脐 通常 在种子 背面下 部与种 脊一体 呈带形 或在中 部呈椭 圆形, 腹 面两侧 洼穴自 基部、 中部 或 上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抑 或平行 与中棱 脊几不 分离; 胚乳 T 形、 W 形或 呈嚼烂 状。 本属 90 — 100 种, 分布亚 洲至大 洋洲。 我国有 46 — 49 种, 主 要分布 在我国 长江流 域 以南各 省区, 大多 集中在 广东、 广西和 云南等 省区。 云南有 32 种和 11 变种。 -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为 单叶, 稀 混生有 2 — 3 小叶。 2 (3) 嫩枝 和叶柄 无毛; 下面 网脉或 多或少 突出; 萼齿不 明显; 花瓣 无毛, 顶端小 角短, 急尖… 8b. 单 叶红枝 崖爬藤 T. erubescens var. monophyllum 3 (2) 嫩枝 和叶柄 或多或 少被短 柔毛; 叶 草质, 叶片下 面网脉 不明显 突出; 萼齿 显著呈 钻形, 长达 花瓣的 一半; 花 瓣顶端 小角长 渐尖, 被短 柔毛; 果实 近球形 11. 红花 崖爬藤 T. subtetragonum 4 (1) 叶为 掌状或 鸟足状 复叶。 5 (46) 叶 为掌状 3 — 5 小叶。 6 (29) 叶 为掌状 3 小叶。 7(28) 卷须 2 叉分 枝或不 分枝。 8 (27) 叶 片下面 无毛。 9 (12) 花梗 无毛。 10 (11) 叶边缘 有锅齿 2. 草崖藤 T. apiculatum 11 (10) 叶边 缘全缘 3. 易武 崖爬藤 T. yiwuense 12 (9) 花 梗或多 或少被 短柔毛 或乳突 状毛。 13 (26) 叶 草质或 纸质, 网脉 不明显 突起。 14 (17) 花辩顶 端呈风 帽状, 无角状 突起。 15 (16) 小叶呈 菱状卵 圆形, 下面 显著被 白粉; 大 型疏散 的伞房 状聚伞 花序, 花瓣内 面被白 色柔毛 5. ^花^ 爬藤 L campylocarpum 16 (15) 小 叶长椭 圆形、 长 椭圆披 针形或 倒卵椭 圆形, 下面 绿色, 不被 白粉; 花 序二级 分枝呈 伞状, 花 辦内面 无毛。 6. 富宁 崖爬藤 T. funingense 17 (14) 花 瓣顶端 有显著 展开的 小角状 突起。 
葡萄科  479  ;25) 萼齿 小而不 明显。 ;24) 植株 粗状, 木质 藤本; 种子 表面有 皱纹。 :23) 枝条 光滑, 散 生稀疏 皮孔; 花序 疏散, 花柱 明显。 ;22) 小叶边 缘据齿 较少, 每侧 3 — 8 个, 叶片下 面网脉 明显, 突出或 不突出 8a. 红枝 崖爬藤 T. erubescens ;21) 小叶边 缘锯齿 较多, 通 常每侧 12 — 24 个, 叶片下 面网脉 明显, 但 不突出 9. 马关 崖爬藤 T. venulosum ;20) 枝条 有瘤状 突起; 花序 团集, 花柱 不明显 7. 十字 崖爬藤 T. cruciatum :19) 植物 纤细, 草质 藤本; 种子表 面光滑 C 26. 三叶 崖爬藤 T. hemsleyanum 18) 萼齿 明显, 呈 钻形, 长约为 花辩的 1/2 10a. 蒙自 崖爬藤 T. henryi :13) 叶革 质或亚 革质, 叶片下 面或两 面网脉 突出; 花 辦项端 无小角 状突起 4. 柔 毛网脉 崖爬藤 T. retinervium var. pubescens ;8) 叶片 下面全 部或仅 中脉和 侧脉被 短柔毛 10b. 柔毛 崖爬藤 T. henryi var mollifolium '、,、 卷须 呈伞状 多分枝 • …" 30. 菱叶 崖爬藤 T. triphyllum :6) 叶掌状 5 小叶。 (43) 卷须 2 叉分 枝或不 分枝。 〔40) 叶片下 面无毛 C ' ;39) 枝条 粗壮, 直径 3~6 毫米; 花序 复杂, 呈复 二歧聚 伞花序 或二级 分枝呈 伞形。 :38) 花序 着生在 当年生 枝上。 :37) 花顶 端呈风 帽状, 无 小角状 突起。 :36) 中央 小叶披 针形、 长圆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近中部 最宽, 通 常边缘 锅齿不 明显, 齿 较细, 稀 较粗; 花柱 不明显 12. 扁担藤 T. planicaule ;35) 中央 小叶倒 卵椭圆 形或倒 卵长椭 圆形, 最宽出 在中部 以上, 边缘通 常锅齿 显著, 齿 粗大; 花 柱明显 14b. 大 果西畴 崖爬藤 T. sichouense var. megalocarpum :34) 花辦顶 端有显 著小角 状突起 8a. 红枝 崖爬藤 T. erubescens :33) 花序 着生在 老茎上 13. 茎花 崖爬藤 T. cauimonmi :32) 枝条 纤细, 直径 1.5 — 2 毫米; 花序呈 单伞形 27. 叉须 崖爬藤 T. hypoglaucum :31) 叶片 下面密 被短柔 毛或长 硬毛, 老后变 稀疏。 ;42) 小枝、 叶柄、 花轴 和叶片 下面被 锈色短 柔毛, 毛长 0.2 — "0.4 毫米 14a. 西畴 崖爬藤 T. sichouense :41) 小枝、 叶柄、 花轴 和叶片 下面被 褐色长 硬长, 毛长 2 — 3 毫米 15. 毛枝 崖爬藤 T. obovatum :30) 卷须呈 伞状多 分枝。 :45) 复 伞花序 31. 云南 崖爬藤 T. yunnanense ;44) 单 伞花序 32. 崖爬藤 T. obtectum ;5) 叶为 鸟足状 5 — 7 小叶 C :74) 叶 片下面 无毛。 ;61) 花 梗无毛 C :56) 花維顶 端呈风 帽状, 无明 的 小角状 突起。 ;55)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C ;54) 小枝 绿色; 种子 呈倒三 角形, 表面 有棱状 突起。 
480  云 南植物 志  :53; ;52; ;51; ;50) 〔49〕 〔58〕 :57〕 :60〕 :59; :48: 〔73〕 [11] ; 71; 〔70〕 :67) :66〕 [69] ; 68] :65; 'M] :63; :62〕 'AD 〔80〕 ;79) ; 78)  78 (77)  侧生 小叶倒 卵长椭 圆形,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顶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中 央小叶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呈锯齿 状或为 细牙齿 19. 显孔 崖爬藤 T. lenticellatum 侧生 小叶和 中央小 叶倒卵 披针形 或倒卵 圆形, 顶端 尾状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细 牙 齿延长 呈芒状 20a. 喜 马拉雅 崖爬藤 T. nimicispermum 小枝 灰色; 种子呈 圆形, 表面有 皴纹。 18. 西 双版纳 崖爬藤 T. xishuangbannaense 叶为 鸟足状 7 小趾 23. 景东 崖爬藤 T. jingdongense 花 瓣顶端 有明显 小角状 突起。 老枝 灰色, 有瘤状 突起; 果时叶 变成革 质或亚 革质, 小叶边 缘呈锯 齿状, 齿 急尖; 种 子倒三 角形, 表 面有突 出棱纹 21. 角花 崖爬藤 T. ceratopetalum 老枝绿 褐色, 无瘤状 突起, 果时 叶仍为 草质, 小叶 边缘呈 波状, 牙齿 细而呈 钻状; 种子球 形, 表 面有细 敏纹, 不明显 突出。 卷须 2 叉 分枝; 种脐在 种子背 面近中 部呈卵 圆形, 腹面洼 穴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1/3 处, 下部 呈 沟状, 上 部呈狭 椭圆形 28a. 细齿 崖爬藤 T. napaulense 卷须不 分枝;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下 部呈龟 头状, 腹 面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 基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29a. 狭叶 崖爬藤 T. semilatum 花梗被 短柔毛 或乳突 状毛。 花瓣顶 端呈风 帽状, 无 小角状 突起。 萼齿 不明显 C 中央小 叶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叶 缘银齿 间距长 1 一 2. 5 厘米, 有齿 4 一 10 个; 萼筒 较浅, 呈 碟状。 ' 子房 无毛。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稀 4 或 6 小叶 16. 临沧 崖爬藤 T. lincangense 叶为 鸟足状 7 小叶。 果 实大, 直径 2. 5 — 3 厘米; 种子椭 圆形, 表面 有被纹 •••••• 17. 景洪 崖爬藤 T. jinghongense 果 实小, 直径 0.8 — 1.5 厘米; 种 子倒三 角形; 表 面有锐 棱突起 24. 七小叶 崖爬藤 T. delavayi 子房被 锈色短 柔毛; 种 子倒三 角形, 表 面有锐 棱突起 22. 伞花 崖爬藤 1\ macrocorymbum 中央小 叶倒披 针形, 叶 齿间距 较短, 间距 0.5~0.8 厘米, 有锯齿 12 — 16 个; 萼筒 较深, 呈 杯形 25. 蔡氏 崖爬藤 T. tsaianum 萼齿 明显, 约为 花瓣的 1/2 长; 小叶片 披针形 1. 条叶 崖爬藤 T. lineare 花瓣顶 端明显 有小角 状突起 10a. 蒙自 崖爬藤 T. henryi 叶片 下面脉 上或全 部被疏 柔毛。 中 央小叶 边缘锯 齿少, 每侧 有锯齿 4 一 9 个; 种子椭 圆形或 倒卵椭 圆形, 表面 有皴纹 或微具 钝棱。 萼齿 小而不 明显。 小叶 菱形,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稀钝; 种子椭 圆形, 种 脐在背 面中部 呈狭椭 圆形, 腹部 洼穴下 部呈 沟状, 上部 呈狭椭 圆形, 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1/3 出, 外 侧表面 有钝棱 28b. 毛细齿 崖爬藤 T. nepaulense var. puberulum 小叶披 针形, 顶端长 尾尖;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背面 种脐在 下部向 上呈狭 带形, 腹面两 侧洼穴 呈 沟状, 从基部 斜向上 展直达 顶端, 表面 有皴纹 29b. 毛狭叶 崖爬藤 T. semilatum var. puberulum 
葡萄科  481  79 (76) 萼齿呈 钻状, 显著 较长, 长达 花瓣的 1/2 10b. 柔毛 崖爬藤 T. henryi var mollifolium 80 (75) 中央 小叶边 缘锯齿 较多, 每侧 12 — 24 个; 种子 倒卵三 角形, 表 面有尖 锐棱纹 20b. 绣毛喜 马拉雅 崖爬藤 T. rumicispennuin var. lasiogynum 1. 条叶 崖爬藤 图版 122: 1—3 Tetrastigma lineare W. T. Wang ex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 纤细, 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央 小叶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3 —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侧 小叶长 7 — 12 厘 米, 宽 2 — 2. 4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骤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边缘 有波状 鋸齿, 齿细 小,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7 对, 网脉不 明显, 无毛; 叶柄长 1~6 厘米, 无毛, 中央小 叶柄长 1.3— 1.5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5 — 1.5 厘米, 侧 小叶柄 极短, 无毛。 花序 腋生,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1.5 — 2.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1.2 毫米, 疏生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8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有 小齿, 齿 钻形, 长约为 花瓣的 1/2, 外 面被疏 柔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6 — 1.8 毫米, 顶端头 盗状, 无毛; 雄蕊 4,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而 败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4 浅裂。 花期 3 月。 产 怒江、 金平、 沧源; 生 于海拔 450 — 1150 米的 山坡或 河谷潮 湿热带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本 种种子 形态上 与越南 崖爬藤 T. tonkinense Gagnep. 相近, 但本种 小枝、 叶柄、 叶 片和花 瓣完全 无毛, 花瓣顶 端为头 盗状, 无 小角状 突起, 显然 不同。 2. 草崖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etrastigma apiculatum Gagnep. in Lecomte (1911), in Humbert (1950) ;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王文采 (1988); 李 朝銮, 吴征镒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chapaense auct. non Merr. (1942) :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2a. 草崖藤 (原 变种) 图版 122: 4-7 var. apiculatum 矮 小直立 灌木, 高 0.4 — 1 米。 小枝圆 柱形, 有 纵棱, 无毛。 叶为 3 小叶, 稀基部 有 单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侧 生小叶 卵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26. 5 厘米, 宽 (3) 4 一 11 厘米,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侧生小 叶基部 偏斜, 近 圆形, 顶端骤 尾尖, 边 缘每侧 疏生 6~9 个锯 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8 对, 无毛; 叶柄长 5 — 8 厘米, 中央小 叶柄比 侧生小 叶柄长 1 一 2 倍, 无毛。 花序长 8 — 15 厘米, 与 叶柄近 等 长或比 叶柄长 1 倍, 与叶对 生或假 顶生, 花 序梗长 2. 5 — 3 厘米, 无毛或 微被短 柔毛, 二 级分枝 4, 呈 伞状, 三级 以上分 枝呈伞 状或二 歧状; 花梗长 2 — 10 毫米, 无毛; 花蕾 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高 1.5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小齿, 无毛; 花 辦 4, 长 圆形, 高 1.3 — 2. 3 毫米, 顶 端有直 立的小 角或呈 风帽状 突起, 几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略甚 于宽, 花盘 发达, 浅 4 裂, 雌 蕊在雄 花中完 全 退化。 花期 4 一 5 月 。 产 勐罕; 生 于海拔 540 米的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越南 和老挝 也有。 本 种为矮 小直立 灌木, 全身 无毛, 花瓣 顶端微 呈小角 状或呈 风帽状 突起, 而 本属其 
48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2 1—3. 条叶 崖爬藤 Tetrastigma lineare W. T. Wang ex G. L. Li,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辦 的花; 4—7. 草崖 藤 T. apiculatum Gagnep. var. apicutalum, 4. 花枝, 5. 花蕾, 6. 去花辦 的花, 7. 雄蕊。 (顾 健绘) 
葡萄科  483  他 种为显 著藤状 灌木。 2b. 柔毛 草崖藤 (变种 ) var. pubescens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本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花 梗和花 萼被短 柔毛。 花期 4 月。 产金平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500 米的密 林中。 分布于 海南。 3. 易武 崖爬藤 图版 123: 1—2 Tetrastigma yiwu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梭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叶为 3 小叶, 中央 小叶倒 卵长椭 圆形, 最宽 处在上 部,. 侧生小 叶长椭 圆形, 长 11 一 15. 5 厘米, 宽 4. 5 — 7 厘米, 顶端骤 尾尖, 中 央小叶 基部阔 楔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缘 全缘, 上面绿 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无毛; 侧脉有 4 一 5 对, 网 脉两面 突出, 最 后一级 细脉不 明显; 叶柄长 8.5—10.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3— 1.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7 — 1.5 厘米, 无毛。 花 序为复 二歧聚 伞状; 花梗 无毛。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5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椭 球形,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表面有 级纹, 种 脐在背 面呈狭 带形, 腹面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从种 子中部 斜向上 伸展, 几 达种子 顶端。 果期 11 月。 产 勐腊; 生 于海拔 700 米的 沟谷雨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勐腊 易武。 4. 柔 毛网脉 崖爬藤 图版 123: 3 — 5 网脉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retinervium Planch, var. pubescens C. L. Li (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retinervium auct. non Planch, in DC. (1887.): 王文采 (1979), (198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3 小叶, 小叶卵 圆形、 卵 椭圆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7—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尾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圆形, 有 时中央 小叶阔 楔形,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 缘 每侧有 4 一 9 个 粗或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8 对, 网 脉两 面明显 突出; 叶柄长 (3) 4 — 9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8) 1.5 — 3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3) 1 — 1.5 厘米, 无毛。 花序 腋生, 复二 歧聚伞 状或二 级分枝 4, 集 生成伞 形; 花 序梗长 3 — 5. 5 厘米, 下部几 无毛, 上部 疏被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短柔 毛, 稀几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有 波状小 齿, 外面疏 被乳突 状毛, 稀几 无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高 1.3 — 2. 3 毫米, 顶 端呈帽 状,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稀几 无毛; 雄蕊 4,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而 败育; 花盘在 雌花中 不 明显, 呈 环状;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4 裂。 果实椭 球形, 长 0.6~0.7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椭 球形, 种 脐在背 面呈狭 带形, 从基部 向上接 近种子 顶端, 两侧 有钝的 横肋, 腹面 中棱脊 凹陷,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接近 中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富宁、 西畴; 生 于海拔 700 — 1300 米的石 灰岩山 坡热带 林下。 分布于 广西。 过去 我国有 的学者 曾将本 变种定 为原变 种网脉 崖爬藤 T. retinervium Planch. , 但本 
484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23 1 一 2. 易武 崖爬藤 Tetrastigma yiwuense C. L. Li, 1. 果枝, 2. 种子 背面和 侧面; 3 — 5. 柔 毛网脉 崖爬藤 T. retinervumPanch. var. pubescens C. L. Li. 3. 花枝, 4. 花蕾, 5. 去花維 的花; 6—9. 多花 崖爬藤 T. campylc carpum (Kurz) Planch. , 6. 花枝, 7. 花蕾, 8. 去花辦 的花, 9. 雄蕊。 (顾 健绘) 
葡萄科  485  变种 不同于 原变种 在于, 花序 梗和花 梗被短 柔毛、 萼和花 瓣乳突 状毛, 稀 脱落几 无毛, 可以 区别。 5. 多花 崖爬藤 图版 123: 6—9 Tetrastigma campylocarpiim ( Kurz ) Planch, in DC. ( 1887); 李 朝蛮; 吴征溢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campylocarpum Kurz ( 1872)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纹棱,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稀下 部叶有 4 一 5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5 — 8. 5 厘米, 顶端 骤尖, 基部阔 楔形, 侧 生小叶 棱状卵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5 — 7 厘米,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3 — 5 个细小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无 毛; 侧脉 5 — 6 对,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8 — 11 厘米, 无毛, 中央小 叶柄长 2.5— 4.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无毛。 花序腋 生或假 顶生, 疏散, 多花, 二 级分枝 总状, 三级后 分枝二 歧状, 稀伞状 分枝; 总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5 毫米, 疏生短 柔毛; 花蕾椭 圆形或 倒卵椭 圆形, 高 1 一 1.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萼齿不 明显, 边缘 波状,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顶 端呈风 帽状, 内外 均被短 柔毛; 雄 蕊 4,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 雌花内 雄蕊不 发育; 花盘 发达, 微 4 裂, 在 雌 花中花 盘与子 房基部 合生; 子房 柱状, 上部 略比下 部小, 无 花柱, 柱头 截形, 微呈 4 角状 浅裂。 果实椭 圆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长 1—1.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有种子 1一 2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背腹 侧扁, 种 脐在背 面呈狭 带形, 从基部 达种子 顶端, 腹 部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几平行 向上, 达种子 顶端时 略向外 伸展。 花期 10—12 月, 果期 2 — 4 月。 产 金平、 景东、 墨江、 普洱、 景洪 (勐养 )、 勐腊、 耿马、 临沧; 生 于海拔 500— 1100 米的 灌丛、 林缘或 林中。 泰国 也有。 ' 本 种小叶 数变化 较大, 见于 同一植 株上, 有 3 — 4 或 5 小叶, 花序呈 大型疏 散圆锥 花序, 腋 生或假 顶生, 二级 分枝呈 总状, 花 瓣内外 均被短 柔毛, 在本属 中甚为 特别。 6. 富宁 崖爬藤 图版 124: 1—3 Tetrastigma funing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纵 棱纹微 显著,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3 小叶, 小叶 长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8 个疏 锯齿, 上 下两面 绿色, 无毛; 侧脉 7 — 8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5 — 5 厘米, 小 叶柄长 0.6 — 1.3 厘米, 中央小 叶柄比 侧生小 叶 柄长, 无毛; 托叶卵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4 毫米, 顶端 急尖, 无毛; 花 序在侧 枝上与 叶 对生, 2 — 3 级分枝 3 — 4, 集生成 伞状; 花序 梗长约 1.5 厘米, 疏生短 柔毛;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1.8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微 具乳突 状毛; 萼碟 形, 边 缘齿不 明显,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辦 4, 顶 端呈风 帽状, 边缘微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在雌 蕊花中 退化, 很小, 花丝 极短, 花 药呈龟 头状, 花盘在 雌花中 较薄, 与 子房下 部 合生; 雌蕊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4 裂。 花期 4 月。 
48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4 1-3. 富宁 崖爬藤 TctrastigmafumngenseC. L. Li,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瓣 的花; 4—7. 十字 崖爬, cruciatumCraib & Gagnep. , 4. 花枝, 5. 花蕾, 6. 去花維 的花, 7. 雄蕊。 (顾 健绘) 
葡萄科  487  产富宁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1000 米德 石山。 7. 十字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4: 4-7 Tetrastigma cniciatiim Craib et Gagnep . (1911); 王文采 ( 1 979 ) , in clavi ; 图鉴补 编 2 (1983), in clavi; 云声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李 朝蛮, 吴征溢 (1995); 中 国植物 志 (1998). 木质 藤本。 茎 扁压,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有坚硬 的瘤状 突起,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中 央小叶 椭圆披 针形或 倒卵披 针形, 长 11. 5 — 13 厘米, 宽 2. 5 — 5 厘米, 最宽处 在小叶 上部,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5 个波状 锅齿, 齿 细小, 侧生小 叶卵披 针形或 长卵椭 圆形, 长 6. 5 — 10. 5 厘 米, 宽 2. 5 — 4. 5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斜 楔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 面均 无毛, 侧脉有 4 一 8 对, 网脉 上下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3 — 4. 5 厘米, 小 叶柄长 0.2~0.4 厘米, 中央小 叶柄与 侧生小 叶柄近 相等, 无毛。 花 序短, 长 0.5 — 1.5 厘米, 比 叶柄短 2 倍 以上, 2 — 3 集生 或单生 叶腋, 基部 有节和 苞片, 二 级分枝 4, 集 生成伞 形, 小花数 朵着生 于分枝 末端, 呈小 伞形; 花 序梗长 0.5 — 1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乳突 状毛; 花蕾椭 圆形, 高约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 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顶端有 短角, 向外 伸展,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 雌花中 短小, 败育; 花盘在 雄花中 显著; 子房 锥形, 几无 花柱, 柱头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2 毫米, 有种子 2 颗; 种子 平凸, 倒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背 面凸, 中间微 四 陷, 种胼 在种子 背面基 部和带 形背棱 脊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腹 面平或 微凹,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沟状 洼穴从 中部开 始向顶 端两侧 分开达 种子 顶端。 花期 4 一 8 月 , 果期 7 — 11 月 。 产 碧江、 金平、 孟连、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澜沧、 耿马、 沧源; 生于 海拔 600 — 16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溪边 林下。 越南 和泰国 也有。 8. 红枝 崖爬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红脉 崖爬藤 (海 南植 物志) Tetrastigma erubescens Planch, in DC. (1887); Gagnep. in Lecomte (1911), in Humbert (1950);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erubescens planch, var. monospermum Gagnep . in Lecomte (1912); Chun etHow (1958); 王文采 (1979) , in clavi (ut "rubescens") ; 图 鉴补编 (1983);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 henryi auct. non Gagnep. in Lecomte (1910): Merr. et Chun (1934). 8a. 红枝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25: 1—5 var. erubescens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叶为 3 小叶, 中央 小叶长 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5 — 5. 5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7 — 8 个 疏齿, 齿 细小, 侧小 叶椭圆 形或卵 状长椭 圆形, 顶端短 尾尖或 急尖, 基部 圆形, 微不 对称, 边缘 外侧有 5 — 7 个 细齿, 上面深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4 一 7 对,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叶柄长 0.5 — 1 厘米, 无毛, 中央小 叶柄长 
488  云南 植物志 
葡萄科  489  1 一 3 厘米, 侧生 小叶柄 较短, 无毛。 花序 腋生, 下部有 2 — 3 节, 节上有 苞片, 二级分 枝 4, 集生成 伞形, 花呈伞 状着生 在分枝 末端; 花 序梗长 2 — 3. 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 梗长 2 — 3 毫米, 被淡红 褐色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近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 缘齿不 明显,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2 — 1.8 毫米, 顶 端有小 角, 外展, 无毛或 几毛; 雌花 中雄蕊 4, 极为 短小,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渐狭至 柱头, 柱头 4 裂。 果 实长椭 圆形, 长 1.3 — 1.5 厘米, 宽 0.6"0.7 厘米, 有种子 2 颗; 种子椭 圆形, 两端近 圆形, 背面 凸出, 种脐在 背面部 呈带状 楔形, 向上 渐狭, 为 种子 长度的 1/3, 中棱脊 突出, 腹部中 棱脊微 突出, 两侧 洼穴不 明显。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翌年 4— 5 月。 产 西畴、 文山、 屏边、 金平、 河口; 生 于海拔 100 — 1450 米的 山坡、 山谷 热带林 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越南和 柬埔寨 也有。 本种 过去植 物学者 将果实 仅有单 一种子 者定为 变种, 检查分 布区内 的标本 表明, 本 特点不 能在本 种内区 分出另 一类群 植物。 在 本属内 各种植 物果实 常具有 1 一 2 或 3 — 4 颗 种 子者, 视胚胎 到种子 发育过 程中不 同个体 或同一 个体不 同花和 果的发 育状况 而定。 本 种 在我国 叶形、 锯齿粗 细和厚 薄变化 较大, 特 别是向 北分部 到广西 西北部 一带, 叶片较 宽大, 锯 齿也较 粗大, 但 3 小叶的 中央小 叶柄比 侧小叶 柄长约 3 倍 及上述 种子各 部的特 点, 易识别 为同种 植物。 8b. 单 叶红枝 崖爬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变种 ) var. monophyllum Gagnep. in Lecomte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monophyllum (Gagnep. )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in clavi; 王文采 (1988).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多为 单叶, 稀 (2) 3 小叶, 叶 质地常 较厚, 有时 带淡 紫色, 可以 区别。 产 西畴、 麻 栗坡、 河口、 勐腊; 生 于海拔 100 — 1450 米的石 山热带 林中。 越南也 有。 9. 马关 崖爬藤 图版 125: 6—8 Tetrastigma venulosum C. Y. Wu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细瘦, 显 著具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3 小叶, 小叶卵 状长椭 圆形, 最宽处 在叶片 下部, 长 14. 5 — 15. 5 厘米, 宽 5. 5 — 6 厘米, 顶端骤 尾尖, 基部圆 形,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9 一 10 对, 网 脉上面 突出, 下面 明显但 不 突出; 叶柄长 5. 5 — 7 厘米, 中 央小叶 柄长约 2.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复 二歧聚 伞花序 腋生, 长约 3 厘米; 花 序梗长 1.7 厘米, 微被 乳突状 柔毛;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被 乳突状 柔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萼 杯形, 萼齿不 整齐, 外面被 乳突状 柔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顶端有 外展的 小角状 突起, 无毛; 雄蕊 4, 在雌花 内花丝 退化, 残存 小型不 发育的 花药; 花盘在 雌花中 发达, 波状 浅裂; 子房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微 4 裂。 花期 6 月。 产马关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1600 米的 林中。 
490  云南 植物志  10. 蒙自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henry i Gagnep. in Lecomte (1910), (1911);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tenue Craib (1926); Craib et al. (1931); Gagnep. in Humbert ( 1950) ; T. Iu7ig-li7igense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in clavi. 10a. 蒙自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26: 1—4 var. henryi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或 微被疏 柔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通常为 3 小叶, 稀 鸟足状 5 小叶, 小 叶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5. 5 — 14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侧小 叶基部 不 对称, 阔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6 — 8 个 粗或细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8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5 — 10.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花序长 2~6 厘米, 通常 比叶柄 短, 腋生,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状; 花 序梗长 1.5 — 3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萼 碟形, 萼 齿狭披 针形, 长约 为花辦 的 1/2,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高 1.7 — 2. 2 毫米, 顶端有 丝线状 小角; 雄蕊 4, 在雌 花 内花丝 极短, 花 药呈龟 头状, 败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短, 柱头 4 裂。 果实圆 球形, 直径 0.6~0.8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卵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尖, 有 短喙, 种脐 在背面 近基部 向上达 种子顶 端呈狭 带形, 下部略 比上部 宽, 腹面 中棱脊 明显,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近种 子中部 斜向上 伸展, 直 达种子 顶端。 花 期 4 月, 果期 9 月。 产 泸水、 绿春、 元阳、 蒙自、 屏边、 金平、 马关、 景东、 景洪、 勐海、 勐腊、 龙 陵、 麵、 瑞丽、 耿马、 临沧; 生 于海拔 600— 19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路旁。 分 布于西 藏、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叶 形变异 较大, 过去 中外学 者曾划 分成若 干种, 比 较了产 于印度 支那和 喜马拉 雅各 地区标 本后, 发现 本种与 喜马拉 雅各地 区产的 T. dubium(Laws.) Planch. 很 近似, 仅本种 花瓣外 面被的 短柔毛 较密, 花瓣顶 端小角 长而呈 丝状。 作者 把产于 我国及 中南半 岛各 国分布 区内的 这类植 物订为 本种, 其 他营养 器官, 特别 是叶的 形状、 大小、 小叶边 缘的锯 齿数目 没有一 定变异 规律, 难于 使用这 些特征 把他们 在划分 成不同 的种。 10b. 柔毛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mollifolium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本变 种与原 变种区 别于, 叶下面 密被短 柔毛。 花期 4 月, 果期 6 月。 产 建水、 、庐 水; 生 于海拔 900 — 1500 米 的沟谷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建水。 11. 红花 崖爬藤 图版 126: 5 Tetrastigma subtetragonum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subtetragonum auct. non Planch, in DC. ( 1887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短 柔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m 版 126 1—4. 蒙自 崖爬藤 Tetrastignw hcnryi (; agnep. ,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雜 的花, 4. 花 SB; 5. 红花 崖爬藤 T. subtctragonum C. L. Li. 5. 果枝。 (顾 健绘) 
492  云 南植物 志  生。 叶为 单叶, 草质, 长椭圆 形或长 椭圆披 针形, 长 6. 5 — 14 厘米, 宽 3. 5 — 6. 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8 — 19 个 据齿, 齿粗 或有时 较细,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脉上 被稀疏 柔毛, 以后 脱落; 侧脉 8 — 9 对, 常基部 2 — 3 对较 靠近, 网脉 不 明显; 叶柄长 0.8 — 3 厘米, 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花序 腋生,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或 分枝不 发育者 数朵小 花集生 在花序 顶端;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短柔 毛; 花梗长 1.5 — 3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 杯状,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显著呈 钻形, 长约为 花瓣的 1/2;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3—1.8 毫米, 顶 端有长 而细的 小角, 外展,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雄蕊 4, 在 雌花内 雄蕊花 丝显着 退化, 有小 而呈近 圆形的 花药;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房 下部下 陷在花 盘中, 花 柱短, 柱头不 显著 扩大, 微 4 裂。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1 一 1.2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 端 圆形, 基部 圆钝, 种 脐在背 面下部 1/4 处向上 渐狭,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洼 穴在下 部 1/3 处呈 沟状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3 月, 果期 6 — 7 月。 产屏边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000 — 1400 米 的山谷 林中。 本种在 过去标 本室中 有的学 者鉴定 为单叶 崖爬藤 T. erubescens Planch, var. mono- phyllum Gagnep. , 但本 种嫩枝 和叶柄 密被短 柔毛, 萼 片长为 花瓣的 一半, 花瓣 顶端有 较长 而细的 小角,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显然 不同。 12. 扁担藤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127: 1—4 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1912); Hand. -Mazz. (1933); 图鉴 (1972);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1998). Vitis plajiicaule Hook. (1868). 木质大 藤本, 茎 扁压, 深 褐色。 小枝圆 柱形或 微扁,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 须不分 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叶 长圆披 针形、 披 针形、 卵披 针形, . 长 (6) 9 — 16 厘米, 宽 (2.5) 3-6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每 侧有 5 — 9 个 锯齿, 锯齿不 明显或 细小, 稀 较粗,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5 — 6 对, 网脉 突出; 叶柄长 3 — 11 厘米, 无毛, 小 叶柄长 0.5 — 3 厘米, 中 央小叶 柄比 侧生小 叶柄长 2 — 4 倍, 无毛。 花序 腋生, 长 15 — 17 厘米, 比 叶柄长 1 一 1.5 倍, 下部 有节, 节上 有褐色 苞片, 稀与 叶对生 而基部 无节和 苞片, 二 级和三 级分枝 4 (3), I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3 — 4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3 — 10 毫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花 I 蕾卵 圆形, 高 2. 5 — 3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浅 碟形, 齿不 明显, 外面上 被乳突 状毛; 花 , 瓣 4, 卵状三 角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外面 顶部疏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 近相等 或长甚 于宽,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 花药呈 龟 头形, 败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在雌花 内不明 显且呈 环状, 子 房阔圆 锥形, 基部被 I 扁 平乳突 状毛,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4 裂, 裂片 外折。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2 — 3 厘米, 多 肉质, 有种子 1 一 2 (3)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急尖, 种脐 在背面 中部呈 带形, 达种子 顶端, 腹部 中棱脊 扁平,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 基部向 上接近 中部时 斜向外 伸展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 富宁、 麻 栗坡、 西畴、 马关、 屏边、 金平、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400 — 1550 米 
葡萄科  493  图 版 127 1—4. 扁扞! 藤 Tetrastigma planicaule (Hook. ) Gagnep. , 1 . 花枝, 2. 花哲, 3. 去花辩 的花, 4. 雄蕊; 5—6. 茎花 崖爬藤 T. caulinorum Merr. . 5. 花枝, 6. 种 子腹、 背面。 (顾 健绘) 
494  云南 植物志  的山谷 热带亚 热带林 中或山 坡岩石 缝中。 分布于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西 藏东南 部。 老挝、 越南、 印 度和斯 里兰卡 也有。 藤茎供 药用, 有 祛风湿 之效。 13. 茎花 崖爬藤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27: 5 — 6 Tetrastigma cauliflorum Merr. ( 1932 ) ; Gagnep. in Humbert ( 1950 ); 王文采 (1979), in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membranaceum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木质大 藤本, 茎 扁压, 灰 褐色。 小枝 微扁,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 叶长椭 圆形、 椭圆披 针形或 倒卵长 椭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5~9 个锯 齿, 通常齿 粗大, 伸展,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6 — 8 对, 网脉上 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无毛; 叶柄长 10 — 15 厘米, 小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中央小 叶柄比 侧生小 叶柄长 2 — 3 倍, 无毛。 花序长 9 一 11 厘米, 着 生在老 茎上, 基部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三 级分枝 4, 集 生成伞 形或二 歧状多 分枝, 花 数朵呈 小 伞形集 生于末 级分枝 顶端; 总梗长 2. 5 — 8 厘米,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8 毫 米, 被短 柔毛; 花 蕾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高 1 一 3 毫米, 顶 端钝或 圆形; 萼 碟形, 齿不明 显, 被短 柔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0.8 — 2. 5 毫米, 顶 端呈头 盗状,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花 内雄蕊 短小, 花药 扁平呈 龟 头形, 败育; 花盘在 雄花内 发达, 浅 4 裂, 在雌 花内不 明显; 雌蕊在 雄花内 完全退 化, 在 雌花内 子房卵 圆形, 花柱不 明显, 柱头浅 4 裂。 果 实椭圆 形或卵 球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干时 被缩, 种子 1 一 4 颗。 种子椭 圆形, 两端近 圆形, 背腹侧 扁,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基部向 上呈狭 带形, 达种子 顶端, 腹面 中棱脊 狭窄, 两侧洼 穴呈沟 状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于上 部向外 伸展。 花期 4 月, 果期 6 — 12 月。 产 屏边、 河口; 生 于海拔 150 — 5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越 南 和老挝 也有。 本种与 扁担藤 T. planicaule (Hook.) Gagnep. 在 叶形上 相似, 但本 种叶顶 端骤尾 尖, 叶 缘锯齿 粗大, 向前 伸展, 花序着 生在老 枝上, 花 梗被短 柔毛, 花瓣 顶端有 向外伸 展的 小角, 果 实干时 皱缩, 可以 区别。 14. 西畴 崖爬藤 Tetrastigma sichou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voinierianum auct. non (Ball. ) Pierre ex Gagnep. in Lecomte (191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14a. 西畴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28: 1—4 var. sichouense 木质大 藤本, 茎 扁平。 小 枝微扁 或呈圆 柱形,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叶倒 卵椭圆 形或倒 卵长椭 圆形, 长 6 — 20 厘 米, 宽 3. 5 — 10 厘米, 顶端 尾状渐 尖或骤 尾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外侧 小叶基 部不对 
葡萄科  495  图 版 128 1—4. 西畴 崖爬藤 Tetrastigma sichouense C. L. Li var. sichouense, 1. 花枝, 2. 花曹, 3. 去花辦 的花, 4. 雄蕊; 5~6. 毛枝 崖爬藤 T. obovatum (Laws. ) Gagnep. , 5. 小枝, 6. 小叶。 (顾 健绘) 
496  云南 植物志  称, 近 圆形, 边缘有 8 (6) 一 13 个 锯齿, 上面暗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密 被锈色 短 柔毛, 老后变 稀疏; 侧脉 6 — 8 对,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叶柄长 5 — 20 厘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小 叶柄长 1.5 — 5 厘米, 中 央小叶 柄常比 侧小叶 柄长, 密被锈 色短柔 毛。 花序 腋生, 下部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三级 以后分 枝呈二 歧状;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花蕾卵 状长 圆形, 高 3 — 4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长 圆形, 高 2. 5 — 3. 5 毫米, 顶 端呈头 盗状, 外面被 乳突状 突毛; 雌花 内雄蕊 4, 花丝 纤细, 花药 极小, 败育; 花 盘在雌 花中不 明显, 在子 房基部 呈环状 着生; 子房 锥形, 渐 狭至 基部, 被 乳突状 毛或几 无毛, 柱头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2 — 3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C 种 子长椭 圆形, 背复 侧扁, 两端 圆钝, 种脐在 种子基 部向上 呈带形 达种子 顶端, 腹 部 中棱脊 显著,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几平 行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5 月, 果期 9—10 月 。 产 富宁、 西畴、 屏边、 绿春、 景东; 生 于海拔 1000 — 2400 米 的灌丛 或山谷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越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本种 与毛枝 崖爬藤 T. obovatum(Laws. ) Gagnep. 相近, 但后者 小枝、 花梗、 叶柄 和叶 片下面 密被黄 褐色糙 硬毛, 毛长 2 — 3 毫米, 很好 区别。 14b. 大 果西畴 崖爬藤 (变种 ) var. megalocarpum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planicaule auct. non Gagnep. in Lecomte (1911): 西藏 植物志 (1986), p. p. 本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叶柄和 叶片均 无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 富宁、 西畴、 屏边、 绿春; 生 于海拔 600 — 21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山坡岩 石或灌 丛。 分布于 贵州、 西藏。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畴。 15. 毛枝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28: 5-6 Tetrastigma obovatum (Laws. ) Gagnep. in Lecomte (1910);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obovatum Laws. ( 1875) . 木质大 藤本, 茎略 扁压。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密被黄 褐色糙 硬毛, 毛长达 2 — 3 毫米。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中央 小叶倒 卵椭圆 形, 外侧 小叶椭 圆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顶端骤 尾尖, 基部阔 楔形, 外侧 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每侧有 6 — 15 个 牙齿, 齿粗、 细或 有时不 明显, 上面 绿色, 脉上 伏生疏 柔毛或 脱落几 无毛, 下 面浅绿 褐色, 被 黄色糙 硬毛; 侧脉 6 — 8 对,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0 — 16 厘米, 小 叶柄长 0.8 — 3 厘米, 密被黄 褐色糙 硬毛。 花序 腋生, 长 4 一 6 厘米, 比 叶柄短 2 倍 以上, 二级分 枝通常 4,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4 一 5 厘米, 被黄 色糙 硬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顶 端钝; 萼 碟形, 有 4 个短 三角状 小齿, 外面被 柔毛状 绒毛; 花瓣 4, 卵 圆形, 顶端头 盔状, 被 绒毛状 柔毛; 雄蕊 4, 花 丝基部 扩大, 花药 黄色, 心状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 花内' 雄蕊 短而败 育; 花 盘在雌 花中不 明显; 子房圆 锥形, 顶端被 糙毛, 花柱 明显, 基部 略粗, 柱头 4 
葡萄科  497  裂。 果实 球形, 桔 黄色, 直径 2 — 3 厘米, 有种子 (1) 2 — 3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背 腹凹,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在基部 向上呈 带形, 渐狭 到种子 顶端, 两 侧有 横肋, 肋钝, 腹面中 棱脊不 明显,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中部 或近中 部向上 斜展, 达 种子 顶端, 中棱 脊与洼 穴之间 有钝的 横肋。 花期 6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 金平、 元江、 景东、 景洪、 勐海、 勐腊、 盈江; 生于 250 — 1500 米的 山谷、 山坡 林中、 林 缘或灌 丛中。 越南、 老挝、 泰国和 印度卡 西山区 也有。 16. 临沧 崖爬藤 图版 129: 1—4 Tetrastigma lincang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 Tetrastigma crassipes auct. non Planch, in DC. (188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 椭圆或 倒卵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7 厘米, 顶 端急尖 或骤 尾尖, 基部 楔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中 部以上 每侧有 5 — 7 个细 牙齿, 上 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无毛; 侧脉 5 — 8 对, 网脉在 上面微 突出, 在下 面明显 突出; 叶 柄长 3. 5 — 7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侧生 小叶总 柄与中 央小叶 柄近等 长或略 短, 侧生小 叶柄长 0.4—1 厘米, 无毛。 花 序团集 腋生, 长 1.2—1.5 厘米, 比 叶柄短 2 倍 以上, 直径 1.5 — 2 厘米, 基部 2 叉 分枝, 三 级分枝 4, 呈 伞形; 花序 梗长约 0.2 厘 米, 被短 柔毛; 花梗 极短, 或近 无柄; 花 蕾倒卵 圆形, 高约 1.5 毫米, 顶端近 截形; 萼 碟形, 有 4 个 三角状 小齿, 外面被 灰色短 柔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约 1.2 毫米, 顶端 呈风 帽状, 被 灰色短 柔毛; 雄蕊 4, 花 丝短, 长约 0.3 毫米,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长宽近 相等; 花盘不 显著, 呈 环状; 子 房呈圆 锥状, 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 不 明显, 柱头 4 裂。 果 实椭圆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骤尖, 种脐在 种子背 面呈狭 带形, 两侧有 横肋, 腹面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种子 上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两侧横 肋钝。 花期 3 月, 果期 6 — 9 月。 产 临沧、 镇康; 生 于海拔 1300 — 21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本种过 去有的 学者曾 鉴定为 T. crassipe Planch. 但本 种花序 2 级 分枝呈 伞状, 果实 仅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椭 圆形, 上 下近相 等阔, 而非三 角形, 大不 相同。 17. 景洪 崖爬藤 图版 129: 5-7 Tetrastigma jinghong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megalocarpum W. T. Wang ( 1979) . excl. fr. specimens ( = Spondias pinna ta (L. ) Kurz. ) ; T . cambodianum auct. non Gagnep. in Lecomte (1910):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木质 藤本, 茎 扁平。 小枝圆 柱形, 有 圆钝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鸟足状 7 小叶, 小叶 长椭圆 披针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5 — 18 厘米, 宽 3 — 7 厘米, 顶端渐 尖或骤 尾尖, 基部楔 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呈 波状, 每侧有 4 一 10 个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 面浅绿 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4 -" 9 对, 网脉两 面明显 突出; 叶柄长 12 — 1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2. 5 — 4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与 中央小 叶柄近 等长, 侧 生小叶 柄短, 无毛。 花序 腋生, 
49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9 1—4. 临沧 崖爬藤 TetrastigmalincangenseC. L. Li,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維 的花, 4. 雄蕊; 5_' 爬藤 T. jinghongense C. L. Li, 5. 花枝, 6. 花蕾, 7. 去花辩 的花。 (顾 健绘)  景洪崖 
葡萄科  499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三级 以后分 枝成二 歧状;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锥形, 高 2. 6 — 3 毫米, 在中 部以上 缢缩, 顶端圆 钝;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被乳突 状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高 2. 5 — 2. 8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被乳突 状毛, 雄蕊在 雌花内 退化; 花盘 在雌花 中薄; 子房 锥形,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2. 5 — 3 厘米, 棕 黄色,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椭圆 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圆纯, 种脐 在种子 背面呈 带形, 从基部 向上达 顶端, 两侧有 钝的横 肋,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有时 上面不 明显,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在 下部几 平行, 近中 部向上 斜展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3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景洪、 勐腊、 龙陵、 沧、 沧源; 生 于海拔 700 — 1150 米的山 坡溪边 林中。 模式 标 本采自 景洪。 本种 过去曾 误定为 柬埔寨 崖爬藤 T. cambordianum Gagnep. , 但后者 网脉两 面不明 显 突出, 花序梗 和花梗 无毛, 苞 片厚而 宿存, 大不 相同。 18. 西 双版纳 崖爬藤 Tetrastigma xishuangbannaense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 p. p.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灰色, 干时纵 摺被, 老时 呈片状 剥落, 无毛。 卷须 2 叉分 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 7 小叶, 小叶椭 圆形或 倒卵椭 圆形, 长 7— 13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中央小 叶与侧 生小叶 近相等 或略短 于中央 小叶, 顶端急 尖或骤 尾尖,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3 — 5 个 锯齿或 牙齿, 齿 细小, 有时极 不 明显, 上面 绿色, 干时灰 褐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3 — 5 对, 网 脉不明 显; 叶柄长 6. 5 — 9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2 — 4. 5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2 — 4 厘米, 无毛。 花 序为二 歧聚伞 花序, 长约 7 厘米, 腋生, 总梗长 约 2.8 厘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2. 5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浅 裂, 外面 无毛; 花瓣 4, 长椭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外面 无毛; 雄花 中雄蕊 4, 花 药长椭 圆形; 花盘在 雄花中 明显, 微 4 裂。 果近 球形或 梨形, 直径 0.8 — 1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表面 有网状 被纹, 背面 中脊下 凹呈沟 状横贯 种子, 腹 面中棱 脊中部 以上呈 沟状, 下部微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从 中部斜 向两侧 伸展。 花期 8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600 — 1100 米 的沟谷 或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19. 显孔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lenticellatum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p. p.;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p. p.;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 绿色, 圆 柱形, 有 纵棱纹 和显著 气孔,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稀 7 小叶, 中央小 叶片倒 卵长椭 圆形, 长 11 一 18.5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最宽处 在中部 以上, 顶端短 尾尖或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 每侧有 细牙齿 14 一 16 个, 或 有时齿 粗呈锯 齿状, 侧脉 8 — 10 对, 侧生 小叶椭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5 — 7. 5 厘米, 外 侧小叶 最宽处 常在近 中部, 内侧小 叶最宽 处常在 中部 以上,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外侧 小叶基 部常不 对称, 边缘 外侧有 5 — 14 
500  云南 植物志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8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 长 7 — 16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4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1 一 4 厘米, 侧小 叶柄较 短, 长 0.2 — 1 厘米, 无毛。 花序 腋生, 长 (3) 7 — 12 厘米, 与 叶柄近 等长或 比叶柄 短, 二 级分枝 3 — 4,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4 一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1.3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无毛; 花 瓣 4, 椭 圆形, 高 1 一 1.8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约 0.6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花盘在 雄花中 发达,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0.8—1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倒三 角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急尖,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 部以下 1/3 处呈椭 圆形, 两侧有 棱角状 突起,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近 基部 斜向上 展开接 近种子 顶端。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10 — 12 月 。 产 景东、 思茅、 景洪、 勐海、 澜沧; 生 于海拔 850 — 13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灌丛。 模 式标 本采自 勐海。 20. 喜 马拉雅 崖爬藤 Tetrastigma rumicispermum (Laws.) Planch, in DC. (1887); Momiyama in Hara (1966) , in Kara et Williams (1979) ;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ts rumicisperma Laws. (1875); Cayratia kiujiangense C. Y. Wu ex W. T. Wang (1986), (1993). 20a. 喜 马拉雅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30: 1—6 var. nimicispermum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老 枝有显 著瘤状 突起,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中 央小叶 倒卵椭 圆形, 长 4 一 17 厘米, 宽 3 — 8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每侧有 7 — 16 个细 牙齿, 上 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 面均无 毛或嫩 叶时中 脉上微 被毛; 侧脉 7 — 19 对, 网 脉不明 显; 叶柄长 3 — 14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5 — 1.8 厘米, 侧 生小 叶柄长 0.5 — 1.8 厘米, 无毛。 花 序腋生 或侧枝 上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3 — 8 厘米, 被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乳 突状柔 毛或几 无毛; 花蕾 椭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8 — 2. 3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无毛; 雄蕊 4, 花药黄 色,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而 败育; 花盘在 雄花中 发达, 4 浅裂, 在 雌花中 较薄; 子房圆 锥形, 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4 裂。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倒三 角形, 顶 端凹, 基 部渐狭 成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上下呈 带形, 两 侧横肋 凸出, 尖锐,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中部 向上斜 展达种 子上部 1/3 处, 周 围有突 出短横 肋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月 至翌年 5 月。 产 中甸、 鹤庆、 宾川、 思茅、 勐腊; 生 于海拔 500 — 2450 米的 山坡、 河谷 林中。 分 布于 西藏。 越南、 老挝、 泰国、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和锡金 也有。 在西 藏察隅 采集的 标本近 年曾被 放到乌 蔹莓属 Cayratia Juss. 植 物中作 为新种 发表, 作 者检査 了藏于 英国邱 园标本 馆本种 模式标 本和本 种分布 区植物 的变异 之后, 发 现上述 我国 西藏产 的植物 应属崖 爬藤属 植物, 并仅是 本种广 布区域 范围内 的群体 变异, 其主侧 
葡萄科  501  图 版 130 1 ~ 6. 喜马 拉雅 崖爬藤 Tetrastigma rumicispermum (Laws. ) Planch, var. rumicispemum, 1. 雌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 »的 雌花, 4. 雄 花枝, 5. 去 花維的 雄花, 6. 雄蕊; 7 — 10, 角花 崖爬藤 T. ceratopetalum C. Y. Wu, 7. 花 枝, 8. 花蕾, 9. 去花維 的花, 10. 雄蕊。 (顾 健绘) 
502  云南 植物志  脉间小 侧脉有 时较长 或有时 较短, 似乎形 成多脉 少脉的 区分, 但这 种特点 无明显 的间断 以 将上述 植物区 分成两 个植物 类群, 更 难于划 分成两 个种。 20b. 锈毛喜 马拉雅 崖爬藤 (变种 ) var. lasiogynum (W. T. Wang)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var. Lasiogynum W. T. Wang (1979). 本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子房 有锈色 柔毛。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碧江、 建水、 文山、 马关、 屏边、 河口、 金平、 绿春、 景东、 双江、 龙 陵、 沧源; 生 于海拔 850 — 23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21. 角花 崖爬藤 图版 130: 7_10 Tetrastigma ceratopetaliim C. Y. Wu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瘤状 突起,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对 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 倒卵椭 圆形或 倒卵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5 — 5 厘 米, 顶端短 尾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每侧有 4 一 9 个 锯齿, 齿 尖锐,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8 对, 网 脉上面 突出, 下 面不明 显; 叶柄长 3 — 7.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1.5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5 — 1.8 厘 米, 侧生小 叶有短 柄或近 无柄, 无毛。 花 序着生 于侧枝 顶端、 腋 生或假 顶生, 腋 生者下 部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呈 复二歧 聚伞状 花序; 总 花梗长 1 一 6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蕾 瓶状, 高 1.5 — 2 毫米, 顶端近 截形; 萼 杯状, 边缘呈 波形,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3 — 1.5 毫米, 顶端有 小角, 外展,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长 约 1 毫米, 花药 黄色, 卵椭 圆形, 长约 0.9 毫米, 宽约 0.7 毫米, 在雌花 内雄蕊 较短而 败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在雌 花内不 显著, 呈 环状; 子房卵 锥形, 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4 裂。 果 实倒卵 球形, 直径 1 一 2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有种子 2 — 3 颗; 种子三 角状倒 卵形, 顶端 圆形或 微凹, 基部 急尖, 背面中 棱脊不 明显,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 向上呈 带状坊 缍形, 两端 渐狭, 边缘 有尖锐 肋纹, 腹 面中棱 脊尖锐 突出, 两 则洼穴 明显, 呈狭 带形, 从基部 向上斜 展达种 子上部 2/3 处, 上宽 下窄, 周围 有突出 横肋。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9 一 12 月 。 , 产 漾濞、 富宁、 麻 栗坡、 西畴、 屏边;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米的山 坡岩石 灌丛或 混交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22. 伞花 崖爬藤 图版 131: 1—4 Tetrastigma macrocorymbiun Gagnep. in Humbert (1950) ;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柱 圆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皮孔 显著。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倒 卵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顶端骤 尾尖或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宽 楔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有波状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 面均无 毛; 侧脉 6 — 7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 一 2. 5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7 — 2 厘米, 侧小 叶柄长 0.4 — 1 厘米, 无毛。 花序 腋生, 为二 歧状分 枝大 型聚伞 花序; 花 序梗长 2 — 3 厘米, 被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疏生短 柔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钝; 萼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萼齿不 明显,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4, 长椭 圆形, 高 1.8 — 2. 8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外 面被短 柔毛; 
葡萄科  503  图 版 131 1—4. 伞花 崖爬藤 Tetrastigma macrocorymbum Gagnep. , 1. 果枝, 2. 花臂, 3. 去花 的花, 4. 雄蕊; 5 — 7. 七 小叶 崖爬藤 T. delavayi Gagnep. . 5. 花枝, 6. 花臂, 7. 去花維 的花。 (顾 健绘) 
504 云 南植物 志  雄蕊 4,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而 败育; 花 盘在雌 花中不 明显; 子房圆 锥形, 被短 柔毛, 花 柱短, 柱头深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1 一 1.3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倒三 角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渐狭, 橡 尖锐,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向 上呈带 状长椭 圆形, 渐狭 达种子 顶端, 两侧横 肋尖锐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达 中部时 向上斜 展达种 子 顶端, 两 侧横肋 突出。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腾冲、 瑞丽、 临沧、 景东、 勐腊;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 山坡、 河岸 灌丛或 林中。 越南 北部河 内地区 也有。 过 去本种 在标本 室中我 国有的 学者曾 鉴定为 T. crassipes Planch. 但 经作者 检查了 巴 黎自然 历史博 物馆藏 模式标 本后, 发现 本种为 我国新 记录。 本种 特点为 疏散的 聚伞花 序, 直径达 8 — 12 厘米, 花瓣 顶端无 小角, 子房被 锈色短 柔毛, 很好 识别。 23. 景东 崖爬藤 Tetrastigma jingdongense C. L. Li;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稀疏 皮孔, 纵棱纹 明显, 无毛。 叶为鸟 下面浅 绿色, 两 面均 无毛; 侧脉 4 一 9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8. 5 厘米, 中央 小叶柄 0.5 —" 0.8 厘 米, 侧生小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侧生小 叶总柄 0.3"~0.8 厘米, 无毛。 花 序长约 5 厘米, 腋生, 在侧 枝上通 常与叶 对生, 二 级分枝 3, 成伞状 集生, 三级 以后分 枝成近 伞状; 花 序 梗长约 3.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蕾椭 圆形, 高 0.5 — 1 毫米; 花 瓣 4, 长椭 圆形, 高 1 一 2 毫米, 顶 端圆形 或钝, 无毛; 雌 花内退 化雄蕊 4, 与雌 蕊近等 长或 微短; 花盘 在雌雄 花中不 发达; 花柱不 明显, 柱头浅 4 裂。 花期 6 月。 产景东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000 — 2100 米 的沟谷 林中。 24. 七小叶 崖爬藤 图版 131: 5—7 Tetrastigma delavayi Gagnep. in Lecomte (1911); 王文采 (1979) , in clavi, 图鉴补 编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delavayi Gagnep. f. majus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茎 多瘤状 突起。 小枝圆 柱形, 皮孔 明显,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二叉分 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7 — 8 小叶, 中央小 叶倒卵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稀长达 21 厘米, 宽 2 — 7 厘米, 侧生 小叶长 2. 5 — 15 厘米, 每侧 边缘有 5 — 15 个 锯齿, 上面暗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9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10 (18)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8 — 2 厘米, 侧生小 叶柄极 短或近 无柄, 侧 生小叶 总柄与 中央小 叶柄近 等长, 稀有 时或长 或短, 无毛。 花序长 4 一 1.3 厘米, 比叶 柄短、 近等长 或长于 叶柄, 腋生, 在侧枝 上通常 与叶对 生或假 顶生, 二 级分枝 4, 成伞 状 集生, 三级 以后分 枝成二 歧状; 花 序梗长 5 — 8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脱落几 无毛; 花梗 ^ 长 1 一 3 毫米, 被稀 疏短柔 毛或几 无毛; 花瓣 4, 长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高 1.3 — 1.7 毫 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 花内 败育; 花盘 在雌雄 花中均 发达, 4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扩大, 浅 4 裂。 果实 成熟时 紫色, 球形, 直径 0.8 — 1.5 厘米, 有种子 3 — 4 颗; 种子倒 卵三 角形, 顶 端凹, 基 部渐狭 成喙, 背面 凸起,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1/3 处向上 呈带形 
葡萄科  505  渐 狭到顶 端接近 凹处, 两侧横 肋明显 突出, 腹 面中棱 脊突出 使腹部 成两个 侧面, 两侧洼 穴接近 种子基 部或从 中部呈 沟状斜 向上伸 展达种 子上部 1/3 处, 外侧横 肋显著 突出。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月 。 产 贡山、 漾濞、 潞西、 沧源、 景东、 思茅、 景洪、 双江、 元江、 建水、 屏边、 金 平、 西畴; 生 于海拔 1000 — 2500 米的 山谷林 中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缅甸和 越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 本种 花序上 毛变化 较大, 典型的 标本花 序分枝 上被短 柔毛, 以 后脱落 几无毛 或完全 无毛。 本 种与喜 马拉雅 崖爬藤 T. rumicispermum (Laws. ) Planch. 相近, 但后者 为鸟足 状 5 小叶, 叶 缘具细 牙齿, 显著 区别。 25. 蔡氏 崖爬藤 图版 132: 1—4 Tetrastigma tsaianum C. Y. Wu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显著 皮孔, 无毛。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 叶倒卵 长椭圆 形, 长 6. 5 — 9. 5 厘米, 宽 3 — 3. 7 厘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 楔形, 外侧 小叶基 部不对 称, 边缘 每侧有 12 — 13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4 一 7 对, 网 脉不 明显; 叶柄长 5 — 8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1.5 — 2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1—1.5 厘 米, 侧小 叶有短 柄或几 无柄, 无毛。 花序 腋生, 二 级分枝 4,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0.5 — 2 厘米, 被短 柔毛, 以后 脱落;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蕾卵 球形, 高约 1 一 1.2 毫米; 萼筒呈 杯状, 外 面被短 柔毛, 边缘有 不规则 裂齿, 具 缘毛; 花瓣 4, 椭圆 形, 顶 端呈风 帽状, 外 面被短 柔毛; 雄蕊 4, 花药 黄色, 卵椭 圆形, 花 丝短; 花 盘不明 显; 雄 花中雌 蕊小, 着生 于萼筒 基部, 子房圆 球形, 花 柱短, 柱头 4 裂。 花期 5 月。 产潞西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1750 米的 林中。 26. 三叶 崖爬藤 (图鉴 ) - 三 叶青、 石 老鼠、 石猴子 (图鉴 ); 蛇附子 (植 物名实 图鉴)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 in Engler's (1900); Gagnep. in Lecomte (1911); Merr. (1932); Rehd. (1934); Lauener (1967); 图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王文采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福 建 植物志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labordei Levi, et Vant. (1905), (1906); Levi. (1914); V. esquirolii Levi, et Vant. (1906); Levi. (1914), p. p. quoad Cavalerie 1051, (1915); T. alatum Li (1963); 台湾 植物志 (1977), 二版 (1993) 草质 藤本。 小枝 纤细, 有纵 棱纹,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 间断与 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小叶披 针形、 长椭圆 披针形 或卵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稀 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侧 生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4 一 6 个 锯齿, 锯齿细 或有时 较粗,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6 对,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无毛; 叶柄长 2 — 7.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 — 1.8 厘米, iw 生 小叶柄 较短, 长 0.3~0.5 厘米,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花序 腋生, 长 1 一 5 厘 米, 比叶 柄短、 近等长 或较叶 柄长, 下部 有节, 节上有 苞片, 或假 顶生而 基部无 节和苞 片, 二级分 枝通常 4, 集生成 伞形, 花二歧 状着生 在分枝 末端; 花 序梗长 1.2 — 2. 5 厘 
50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2 1 一 4. 蔡氏 崖爬藤 TetrastigmatsianumC. Y. Wu, 1. 花枝, 2. 花蕾, 3. 去花瓣 的花, 4. 雄蕊; 5_7. 狭 叶崖爬 藤 T.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var. serrulatum, 5. 花枝, 6. 花蕾, 7. 去花辦 的花。 (顾 健绘) 
葡萄科  507  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5 毫米, 通常被 灰色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毫 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萼齿 细小, 卵状三 角形; 花瓣 4, 卵 圆形, 高 1.3 — 1.8 毫米, 顶端有 小角, 外展, 无毛; 雄蕊 4, 花药 黄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子房 陷在花 盘中呈 短圆 锥状, 花 柱短, 柱头 4 裂。 果实 近球形 或倒卵 球形, 直径约 0.6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圆钝, 表面有 皴纹,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向上呈 椭 圆形, 腹 面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 下部近 1/4 处向上 斜展直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11 月。 产 西畴、 文山; 生 山谷。 分布于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湖 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西藏。 作者 检查了 存放在 英国邱 园标本 室的同 号模式 标本, 发 现部分 叶柄或 有时花 梗有狭 窄翼翅 属偶然 变异, 这 在台湾 崖爬藤 T. formosanum (Hemsl. ) Gagnep. 某些个 体植株 上 也有此 现象, 依据 作者考 察花和 其他营 养器官 特点, 应属 本种。 全株供 药用, 有活血 散瘀、 解毒、 化痰的 作用, 临床 上用于 治疗病 毒性脑 膜炎、 乙 型 脑炎、 病毒性 肺炎、 黄 疸性肝 炎等, 特别 是块茎 对小儿 高烧有 特效。 27. 叉须 崖爬藤 (植物 研究) Tetrastigma hypoglaucum Planch, ex Franch. (1886); Planch, in DC. (1887); Franch. (1889);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sinodichotomum W. T. Wang (1993); T. obtectum (Wall.) Planch, subsp. dichotomum W. T. Wang ( 1986) . 木质 藤本。 小枝 纤细, 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中央 小叶披 针形, 外侧 小叶椭 圆形, 长 1.5 — 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3~6 个 鋸齿, 齿 尖锐,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3. 5 厘米, 小 叶柄极 短或几 无柄, 无毛; 托叶显 著, 褐色, 卵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宿存; 花序 腋生或 在侧枝 J; 与叶 对生, 单 伞形; 花 序梗长 1.5 — 3 厘米, 无毛; 花梗在 果时长 3 — 5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约 1.5 毫米; 花 萼外面 无毛, 边缘呈 波状; 花 瓣椭圆 卵形, 顶 端呈头 盗状, 无 毛; 雄 蕊在雌 花中不 发达, 长约为 雌蕊的 1/2; 子房圆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 4 裂, 裂片 钝; 果实圆 球形, 直径 0.6"0.8 厘米, 有种子 1 一 3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 部喙 极短,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呈狭长 圆形, 两侧 有数条 横肋, 腹面 中棱脊 显著, 显两 侧 洼穴呈 沟状, 几平 行并在 上部微 向两侧 伸展。 花期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2300 — 25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灌丛。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过去在 中国各 植物志 书或文 献中, 误将 鸟足状 5 小叶 的细齿 崖爬藤 T.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鉴定为 本种, 作者 检査了 存放在 巴黎自 然博物 馆本种 模式标 本后, 发 现 王文采 分别在 1986 和 1993 年发表 的亚种 (T. obtectum (Wall.) Planch, subsp. di- chotomum W. T. Wang) 和种 ( T. sinodichotomum W. T. Wang) 即为 本种。 本 种夕卜 形与崖 爬藤: r. obtectum (Wall. ) PUnch. 相似, 但本 种卷须 2 叉 分枝, 种子背 面合点 
508  云南 植物志  狭长 圆形, 周围 有数条 较窄的 横肋, 腹 部两侧 洼穴呈 沟状并 与中棱 脊明显 分离, 其余表 面较 光滑, 显然 与后者 不同。 28. 细齿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napaulense (DC)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napauLensis DC. ( 1824) ; T .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in DC. (1887), p. p. ; Tetrastigma serrulatum auct. non (Roxb.) Planch . in DC. (1887): Gagnep. in Sarg. (1913); Craib et al. (1931); Hand. -Mazz. (1933) ; Rehd. (1934), (1940); Gag- nep. in Humbert (1950); 胡先骑 (1957); Momiyama in Hara (1966), (1971), (1975); Momiyama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1988);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28a. 细齿 崖爬藤 (原 变种) var. napaulense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细瘦,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 间断与 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叶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外侧小 叶顶端 急尖, 稀钝, 基 部通常 楔形, 外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 缘每侧 有 5 — 15 个 波状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5 — 8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5.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3""0.8 厘米, 侧生 小总柄 与中央 小叶柄 近 等长, 侧生 小叶几 无柄, 无毛。 花序长 3 — 9 厘米, 比叶柄 长或近 等长, 在主 枝上腋 生, 在侧 枝上假 顶生, 二 级分枝 4, 集 生成伞 形或二 歧状, 花 序梗长 2 — 4. 5 厘米, 无 毛;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蕾 椭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近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 缘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4, 长椭 圆形, 在雌 花内显 着短而 败育; 花盘发 达, 4 浅裂, 在雌 花中不 发达, 薄而呈 环状;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4 裂。 果实 球形, 成 熟时紫 红色, 直径 1 一 1.3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阔椭 圆形, 顶端 微凹, 基部 圆形,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呈 带状椭 圆形, 两 侧有钝 的横肋 突出,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从 种子基 部向上 达种子 1/3 处, 洼穴 周围横 肋显著 突出。 花期 5— 10 月, 果 期翌年 1 一 4 月。 产 泸水、 瑞丽、 龙陵、 潞西、 沧源、 景东、 景洪、 勐腊、 屏边、 河口、 金平、 西 畴、 文山; 生 于海拔 900 — 2400 米的 山谷林 中或坡 灌丛。 分布于 广西、 四川、 贵州、 西 藏。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和泰国 也有。 28b. 毛细齿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pubenilum (W. T. Wang)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var. puberulum W. T. Wang (1979) .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花序 轴与花 梗被微 柔毛。 花期 10 月, 果期 11 月至翌 年 2 月。 产 瑞丽、 景东、 勐海、 绿春、 蒙自、 屏边、 金平、 文山、 西畴、 富宁; 生 于海拔 1250 — 2400 米 的溪边 灌丛或 林中。 分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29. 狭叶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serrulatum (Roxb. ) Planch, in DC. (1887) p. p.; Franch. (1890); 
葡萄科  509  Gagnep. in Ucomte (1911); 中国 植物志 (1998). Cissus serrulata Roxb. (1820); T. hypoglaucum auct. non Planch, ex Franch . (1886):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vai, (1988); 图 鉴补编 (1972),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29a. 狭叶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32: 5—7 var. sernilatum 草质 藤本。 小枝 纤细, 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不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鸟足状 5 小叶, 小 叶卵披 针形或 倒卵披 针形, 长 1.5 — 9 厘米, 宽 0.5 — 3 厘 米, 顶端 尾尖、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 缘常呈 波状, 边缘 每侧有 5 — 8 个细 锯齿, 齿长约 1 毫米, 常着 生波形 凹处,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4 一 8 对, 网脉两 面明显 突出; 叶柄长 1 一 5.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 — 1.3 厘米, 侧 生小叶 总柄长 0.2 — 1 厘米, 侧 小叶柄 短或近 无柄, 无毛。 花序腋 生, 长 1 一 8 厘米, 比叶 柄短、 近等长 或较叶 柄长, 下部 有节和 苞片, 或 在侧枝 上与叶 对生, 下部 无节和 苞片, 二 级分枝 4 一 5, 集生成 伞形; 花 序梗长 1 一 5 厘米, 无毛; 花 梗长 2 — 4 毫米, 无 毛或几 无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 2 — 4 毫米; 萼 细小, 齿不 明显, 无 毛; 花瓣 4, 卵椭 圆形, 顶端有 小角, 外展,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而 败育; 花盘在 雄花中 明显, 4 浅裂, 在雌化 中呈 环状;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 柱短, 柱头 呈盘形 扩大, 边缘 不规则 分裂。 果实圆 球形, 紫 黑色, 直径 0.8 — 1.2 厘米, 有种子 2 颗;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 部 渐狭成 短嫁,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下部向 上呈狭 带形, 下端 略呈龟 头状,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 基部向 上斜展 达种子 顶端, 两侧 边缘有 横肋。 花期 3~6 月, 果期 7—10 月 。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泸水、 中甸、 维西、 漾濞、 丽江、 洱源、 宾川、 大理、 腾 冲、 潞西、 镇康、 龙陵、 景东、 思茅、 景洪、 绿春、 元阳、 富民、 昆明、 嵩明、 葬良、 屏边、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1400 — 29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山坡 灌 丛岩石 缝中。 分布于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29b. 毛狭叶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pubenilum (W. T. Wang et Cao)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nia hypoglaucum Planch, var. puberulum W. T. Wang et Cao (1979) ;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小枝、 花 序梗、 花梗、 叶 柄及叶 下面脉 上被短 柔毛。 花期 6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贡山、 维西、 福贡、 猫西; 生 于海拔 2300 — 26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分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潞西。 30. 菱叶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Tetrastigma triphyllum (Gagnep. )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 var. triphyllum Gagnep. in Lecomte (1910) ; Diels 
510  云南 植物志  ( 1912 ) ; T. yunnanense Gagnep. var. triphyllum Gagnep. f . glabrum Gagnep. in Lecomte (1910); Hand. -Mazz. ( 1933) . 30a. 菱叶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33: 1-3 var. triphyllum 草质或 半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4 一 7 掌状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小叶菱 状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11 厘米, 宽 1.5 — 7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中央小 叶基部 楔形, 外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近 圆形, 边 缘每侧 有 6 — 7 个 牙齿, 齿 尖细,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6 — 7 对, 网 脉不明 显; 叶柄长 1.5 — 9. 5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5~0.6 厘米, 侧生小 叶柄长 0.3~0.4 厘 米, 无毛。 花序为 复伞形 花序, 长 2. 5 — 5. 5 厘米, 比叶柄 长或与 叶柄近 等长, 在侧枝 上假 顶生, 下部有 1 一 2 片叶, 花 序梗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蕾卵 圆形, 高 1.5 — 2. 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有 4 个 小齿, 外面 无毛; 花瓣 4, 椭 圆形, 高 1.5 — 2. 3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 药 黄色, 长椭 圆形, 长 甚于宽 2 倍,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著短而 败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在雌 花内中 较薄, 呈 环状; 子房 锥形, 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扩大, 4 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0.7 — 1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有短 橡,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呈狭椭 圆形,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横肋 突起, 腹部 中棱脊 呈线状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种 子基部 斜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2 — 4 月, 果期 6 — 11 月。 • 产 贡山、 临沧、 龙陵、 景东、 勐海、 昆明、 蒿明、 易门、 双柏、 建水、 文山; 生于 海拔 1100 — 2000 米的 山坡、 山谷 林中。 分布 于四川 (冕宁 )。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30b. 毛菱叶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hirtum (Gagnep. )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 . var. triphyllum Gagnep. f . hirtum Gagnep. in Lecomte (1910).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小枝、 叶柄、 叶 片和花 梗密被 柔毛。 花期 3 — 4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福贡、 碧江、 漾濞、 大理、 景东、 思茅、 勐海、 元谋、 禄劝、 富民、 禄丰、 昆 明、 嵩明、 路南、 双柏、 易门、 建水、 砚山、 文山; 生于山 坡岩石 缝或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31. 云南 崖爬藤 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 in Lecomte (1910); W. T. Wang (1979) , in clavi ;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Tetrastigma yunnanense Gagnep. var. pubipes W. T. Wang (1979) . 31a. 云南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原 变种) 图版 133: 4—6 var. yunnanense 草质或 半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疏被 柔毛, 不久 脱落几 无毛。 卷须 
葡萄科  511  图 版 133 1—3. 菱叶崖 爬藤. Tetrastigmatriphyllum (Gagnep. ) W. T. Wang var. triphyllum, 1. 花枝, 2. 花曹, 3. 去 花維的 花; 4~6. 云南 崖爬藤 T. yunnanense Gagnep. var. yunnanense, 4. 花枝, 5. 花費, 6. 去花雜 的花; 7 — 9. 崖爬藤 T. obtectum (Wall. ) Planch, var. obtectum, 7. 花、 果枝, 8. 花 IT, 9. 去花辦 的花。 (顾 健绘) 
512  云南 植物志  4~9 集生成 伞形,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叶 倒卵椭 圆形、 菱状 卵形、 倒 卵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10 厘米, 宽 1 一 5 厘米, 顶端 渐尖、 急尖稀 圆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6 — 8 个 锯齿或 牙齿, 齿 顶端细 长并着 生在粗 齿缘者 边缘呈 波状, 齿 顶端急 尖者边 缘呈锯 齿状, 上面 绿色, 光滑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无毛; 侧脉 6 — 7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9 (-11) 厘米, 无毛 或疏被 柔毛; 托叶 显著, 卵 圆形, 褐色, 宿存。 花序为 复伞形 花序, 假顶 生或与 叶相对 着生于 侧枝近 顶端, 稀 腋生, 长 2 — 8 厘 米, 比叶 柄长、 近等长 或较叶 柄短; 花梗长 1.5 — 4 毫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花蕾卵 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无毛; 花瓣 4,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高 1.8 — 2. 7 毫米, 顶 端呈风 帽状, 无毛; 雄蕊 4, 花 药卵圆 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 花中不 发达; 花盘在 雄花中 发达, 在 雌花中 较薄, 与子房 下部合 生; 子房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 4 浅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背面 微凹, 种脐在 种子中 部呈椭 圆形, 上 部 略狭, 中棱脊 突出, 腹 侧扁,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网 纹状, 主沟不 明显。 花期 4 月 , 果期 10 — 11 月。 产 西畴、 龙陵、 沧源、 贡山、 中甸、 丽江、 洱源、 大理、 宾川、 鹤庆; 生 于海拔 1200 — 2500 米 的溪边 林中。 分布于 西藏。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31b. 贡山 崖爬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mollisimum C. Y. Wu ex W. T. Wang (1979); 图 鉴补编 (1983);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小枝、 叶柄 和花序 被锈色 柔毛。 花期 5 月, 果期 9—10 月 。 产 贡山、 碧江、 漾濞、 下关、 龙陵; 生 于海拔 1500 — 2600 米 的山坡 崖石或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32. 崖爬藤 (植 物学 名词审 查本) 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 Planch, in DC. (1887); Franch. (1890); Gagnep. in Lecomte (1911), in Sarg. (1913); Rehd. (1940); 陈嵘 (1937); Gagnep. in Humbert (1950); 胡先 (1957); Chun et How (1958) p. p. ; 图鉴 (1972); Momiyama (1975) , in Haraet Williams (1979); 王文采 (1979) ,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河南 植物志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ts obtecta Wall, ex Laws, in Hook, f . (1875); T. burmanicum Momiyama in Hara (1971) , p. p. excl. basionym. 32a. 崖爬藤 (原 变种) 图版 133: 7—9 var. obtectum 草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卷须 4 一 7 呈伞状 集生, 相隔 2 节间断 与叶 对生。 叶 为掌状 5 小叶, 小叶 菱状椭 圆形或 椭圆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2 厘米, 顶端 渐尖、 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外 侧小叶 基部不 对称, 边缘 每侧有 3 — 8 个锯 齿或细 牙齿,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 长 1 一 4 厘米, 小 叶柄极 短或几 无柄,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托叶 褐色, 膜质, 卵 圆形, 常 
葡萄科  513  宿存。 花序长 1.5 — 4 厘米, 比叶 柄短、 近等长 或较叶 柄长, 顶生或 假顶生 于具有 1 一 2 片 叶的短 枝上, 多 数花集 生成单 伞形; 花 序梗长 1 一 4 厘米, 无毛或 被稀疏 柔毛; 花蕾 椭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高 1.5 — 3 毫米, 顶 端近截 形或近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浅 裂, 外 面无毛 或稀疏 柔毛; 花瓣 4, 长椭 圆形, 高 1.3 — 2. 7 毫米, 顶端有 短角, 外面 无毛; 雄蕊 4, 花丝 丝状,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在雌 花内雄 蕊显着 短而败 育; 花盘 明显, 4 浅裂, 在雌 花中不 发达; 子房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呈 碟形, 边缘 不规则 分裂。 果实 球形, 直径 0.5 — 1 厘米, 有种子 1 颗; 种子椭 圆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下部 1/3 处呈长 卵形, 两侧有 棱纹和 凹陷, 腹部中 棱脊突 出, 两 侧洼穴 呈沟状 向上斜 展达种 子顶端 1/4 处。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富民、 昆明、 西畴、 建水、 绿春、 贡山、 中甸、 维西、 大理、 景东、 腾冲; 生于 海拔 1250 — 2400 米 的山坡 岩石或 林下石 壁上。 分布于 甘肃、 湖南、 福建、 台湾、 广西、 四川、 贵州。 全草 入药, 有祛 风湿的 功效。 32b. 毛叶 崖爬藤 (变种 ) var. pilosum Gagnep. in Lecomte (1911); Hand. -Mazz. (1933); Rehd. (1940); 图 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河南 植物志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potentilla Levi, et Vant. (1905); T . obtectum (Wall. ) Planch, var. potentilla (Levi, et Vant.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 T. obtectum (Wall. ) Planch, var. trichopcarpum Gagnep in Lecomte (1911); Vitis obtecta Wall. var. potentilla ( Levi, et Vant. ) Levi, f . pilosum (Planch.) Levi. (1914). 本变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小枝、 叶柄、 叶片和 花梗下 面被疏 柔毛。 花期 5~6 月, 果期 9_11 月。 产 维西、 大理、 禄劝。 生海拔 1300 — 2550 米的 林下或 山坡崖 石上。 分布于 河南、 湖北、 湖南、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 32c. 无毛 崖爬藤 (变种 ) var. glabrum (Levi, et Vant. ) Gagnep. in Lecomte (1911) ; Rehd. (1934) , (1937) ; Chun etHow (1958);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 in clavi; 图 鉴补编 (1983);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福建 植物志 (1988);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umbel lata Hemsl. (1886); Vitis umbel lata Hemsl. var. arisanensis Hayata (1913); Vitis potentilla Levi, et Vant. var. glabra Levi. (1906); Vitis arisanensis (Hayata) Hayata ( 1915) ; Tetrastigma umbellatum (Hemsl. ) Nakai (1922); 台湾 植物志 (1977); 二版 (1993). 本变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 本 变种植 株完全 无毛。 花期 3— 5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中甸、 维西; 生于 1900 — 2400 米的 山坡或 沟谷林 下或崖 石上。 分布于 江西、 福 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514  云南 植物志  8. 酸 鼓藤属 Ampelocissus Planch. 木质 或草质 藤本。 卷须不 分枝或 2 叉 分枝。 叶为 单叶或 复叶, 互生。 花两性 或杂性 异株, 组成圆 锥花序 或复二 歧聚伞 花序; 花瓣 4 一 5, 展开, 各 自分离 脱落; 雄蕊 4 一 5; 花盘 发达; 花柱通 常短, 呈 锥形, 约有 10 棱, 柱头 不明显 扩大; 子房 2 室, 每室 2 个 胚珠。 紫果球 形或椭 圆形, 有种子 1 一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近圆 形或椭 圆形, 种脐在 种子 背面中 部呈圆 形或椭 圆形,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基部 斜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胚 乳横切 面呈 T 形。 染色 体基数 x = 20。 酸 薮藤属 90 余种, 分布 于亚洲 南部、 非洲、 大洋 洲和中 美洲。 我国有 5 种, 产云 南和 西藏。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叶为 单叶。 2 (3) 小 枝和叶 柄无毛 1. 锡金 酸蔹藤 A. sikkimensis 3 (2) 小 枝和叶 柄被绒 毛和紫 色刚毛 2. 红河 酸蔽藤 A. hoabinhensis 4 (1) 叶 为三出 复叶, 小叶 羽状中 裂至深 裂或混 生有不 裂者, 叶下面 密被白 色蛛丝 状绒毛 3. 酸蔽藤 artemisiaefolia 1. 锡金 酸蔽藤 单叶 酸鼓藤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Ampelocissus sikkimensis (Laws.) Planch, in DC. (1887); Momiyama in Hara (1966), in Ohashi (1975); Whitemore in Hara et Wiliams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sikkimensis Laws, in Hook, f . (1875).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 叶为 单叶, 心状卵 圆形, 长 19 一 21 厘 米, 宽 15 — 16 厘米, 顶短 尾尖, 基部 心形, 基缺 狭窄呈 锐角, 边 缘有细 牙齿, 上面绿 色, 无毛, 下面 微呈浅 绿色, 无毛; 基出脉 5, 中央脉 有侧脉 5 — 6 对, 网脉上 面不明 显, 下面微 突出; 叶柄长 6 — 6. 5 厘米, 无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基部 分 枝为一 卷须, 2 叉状 分枝; 果序 梗长约 8 厘米, 无毛; 果梗长 2 — 4 毫米, 几 无毛。 果实 圆形, 直径约 1 厘米, 红色, 有种子 1 一 2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 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延长 呈狭椭 圆形, 表面有 钝棱微 突起, 腹部 中棱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几 平行, 从基 部向上 达种子 顶端。 果期 11 月。 产 勐腊。 生 海拔约 1100 米的 林下。 锡 金也有 分布。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根据 Henry 9593 作此 记录, 并非 王文采 所定。 2. 红河 酸鼓藤 图版 134: 1 — 3 Ampelocissus hoapinhensis C. L. Li (1997);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显著纵 棱纹, 密被白 色或褐 色蛛丝 状绒毛 和紫色 刚毛。 
葡萄科  515  图 版 134 1—3. 红河 酸兹藤 Ampelocissus hoapinhensis C. L. Li. 1. 小枝, 2. 小枝 放大, 3. 叶片背 面基部 放大; 4 一 9. 酸 效藤 A. artemisiaefolia Planch. , 4. 花枝, 5. 花莆, 6. 去花辦 的花, 7. 种子 腹面, 8. 种子 背面, 9. 种子横 切面。 (顾 健绘) 
516  云南 植物志  卷须 3 分枝。 叶为 单叶, 阔卵 圆形, 长 18 — 22. 5 厘米, 宽 15. 5 — 18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短 尾尖, 基部深 心形, 基缺 狭窄, 两侧 靠近或 重叠, 边 缘锯齿 细锐, 上面暗 绿色, 无 毛, 下面浅 绿色, 被 珠丝状 絨毛, 基出脉 5 — 7, 中央脉 有侧脉 4"6 对, 脉上被 褐色蛛 丝状 绒毛,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下面 突出; 叶柄长 10 — 13 厘米, 被 蛛丝状 绒毛和 紫色刚 毛; 托叶 早落。 圆锥花 序与叶 对生, 疏散, 被褐色 珠丝状 绒毛; 花梗长 1.8 — 2 毫米, 无毛; 花 蕾卵椭 圆形, 高约 2 毫米, 顶端 急尖;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面 无毛; 花瓣 5, 椭 圆形, 高约 2 毫米, 无毛; 雄蓝 5,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为 5 个分离 的扁平 腺体; 子房 锥形, 花 柱比子 房长, 柱头 明显, 扩大, 5 裂。 产 河口; 生 于海拔 600 — 800 米的灌 丛中。 越南 也有。 3. 酸鼓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4: 4-9 大 九节铃 (中甸 ), 铜 皮铁箍 (丽江 ) Ampelocissus artemisiaefolia Planch, ex Franch. (1886); Planch, in DC. (1887); Franch. (1890); W. T. Wang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块根串 铃状。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密 被白色 绒毛。 卷须 2 叉 分枝, 相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为 3 小叶, 中央 小叶卵 圆形或 菱形, 长 3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每侧有 5 — 14 个圆純 锯齿, 有时 中裂或 深裂, 裂缺 圆钝, 侧生 小叶卵 圆形, 长 2 — 5. 5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圆钝, 基部 常极不 对称, 边 缘 外侧有 5 — 11 个圆钝 鋸齿, 上面 绿色, 被稀疏 蛛丝状 绒毛, 下 面密被 白色蛛 丝状绒 毛, 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5 — 4 厘米, 中央小 叶柄长 0~0.5 厘米, 侧 生小叶 无柄或 有极短 的柄, 被白色 蛛丝状 絨毛。 花 序与叶 对生, 复二 歧聚伞 花序, 基部 分 枝为一 卷须; 花 序梗长 6 — 7 厘米, 密 被白色 蛛丝状 绒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蕾近 球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外面 无毛; 花瓣 5, 长卵 圆形, 高 1.4 一 1.8 毫米, 外面 无毛; 雄蕊 5, 花药卵 圆形, 长宽近 相等; 花盘 明显, 波状 浅裂; 子 房下部 与花盘 合生, 花柱呈 锥形, 约有 10 条 纵棱, 柱头不 明显扩 大。 果实近 球形, 直径 0.7"0.8 厘米, 有种子 2 — 3 颗; 种 子长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近 圆形, 表面 有钝棱 突起, 上 面种脊 突出, 腹 部中棱 脊 突出, 两侧 洼穴呈 沟状, 从基部 斜向上 达种子 顶端。 花期 6 月, 果期 8 月。 产 禄劝、 宾川、 丽江; 生 山地、 山谷疏 林中, 海拔 1600 — 2800 米。 四 川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9. 葡萄属 VitisL. 木质 藤本, 有 卷须。 叶为 单叶、 掌状 或羽状 复叶; 有 托叶, 通常 早落。 花 5 数, 通 常杂性 异株, 稀 两性, 排成聚 伞圆锥 花序; 萼呈 碟状, 萼片 细小; 花瓣凋 谢时呈 帽状粘 合 脱落; 花盘 明显, 5 裂; 雄蕊 与花瓣 对生, 在雌 花中不 发达, 败育; 子房 2 室, 每室 有 2 颗 胚珠; 花柱 纤细, 柱头微 扩大。 果实为 一肉质 装果, 有种子 2 — 4 颗。 种 子倒卵 圆形, 或 倒卵椭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部呈圆 形或近 圆形, 腹 面两侧 洼穴狭 
葡萄科  517  窄呈 沟状或 较阔呈 倒卵长 圆形, 从种子 基部向 上通常 达种子 1/3 处; 胚乳呈 M 形。 葡萄 属约有 65 种, 分布于 世界温 带或亚 热带。 我国有 34 — 39 种, 迄今 为止, 在新 疆、 青海、 内 蒙古和 宁夏等 省区, 尚未 发现野 生葡萄 种类。 云南 有野生 12 种, 栽培种 1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小枝有 皮刺, 老茎上 皮刺变 成瘤状 突起。 1. 刺葡萄 V. davidH 2 (1) 小枝无 皮刺, 老茎上 也无瘤 状突起 C 3 (20) . 叶下面 绿色或 淡绿色 ,'稀 紫红色 或淡紫 红色, 无 毛或被 柔毛, 抑或 被稀疏 蛛丝状 级毛, 但决 不为 绒毛所 遮盖。 4 (9) 叶下面 完全无 毛或仅 脉腋有 簇毛, 若幼时 被绒毛 者老后 脱落。  5(6) 花序 轴密被 短柔毛 2. 云 南葡萄 V. yunnanensis 6 (5) 花序 轴被稀 疏珠丝 状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但决不 被直毛 C 7 (8) 叶卵 圆形, 基部 显著心 形或深 心形, 两 侧靠近 或部分 重叠, 叶缘 上部两 侧常有 一粗大 牙齿突 出形 成小角 状裂片 5. 蒙 自葡萄 V. mengziensis  8 (7) 叶卵 形或卵 圆形,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叶缘 上部两 侧无粗 大牙齿 突出形 成小角 状裂片 …… 8. 葛葡萄 V. flexuosa 9 (4) 叶下面 或多或 少被柔 毛或至 少在脉 上被短 柔毛或 蛛丝状 绒毛。 . 10 (13) 叶显著 3 — 5 浅裂 或混生 有不分 裂叶。 11 (12) 叶基部 心形, 基 缺凹成 钝角, 叶 缘锯齿 较浅。 野生种 3. 梓 叶葡萄 V. betulifolia 12 (11) 叶 基部深 心形, 基部 狭窄, 两 侧靠近 或部分 重叠, 叶 缘有粗 牙齿, 较深。 栽培种 9. 葡萄 V. vinifera 13 (10) 叶不 分裂, 稀 不明显 3 — 5 浅裂。 14 (17) 叶下 面至少 脉上被 蛛丝状 绒毛, 稀老后 脱落几 无毛, 决不被 直毛。 15 (16) 花序 轴或多 或少被 蛛丝状 絨毛, 决不被 直毛; 叶缘 上部无 牙齿突 出成一 小角状 4. 网 脉葡萄 V. wilsonae 16 (15) 花序 轴被短 柔毛并 混生有 蛛丝状 绒毛; 叶缘有 不整齐 锯齿, 常 有一大 齿突出 成一小 角状… &凤 庆葡萄 V', fengqingensis  17 (14) 叶下面 至少在 脉上被 直毛, 有时 混生有 蛛丝状 绒毛。 18 (19) 叶 基部深 心形, 两 侧靠近 7. 河 口葡萄 V. hekouensis 19 (18) 叶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稀 圆形, 两侧 不靠近 3. 桦 叶葡萄 V'. betulifolia 20 (3) 叶下面 为密集 的白色 或锈色 蛛丝状 或毡状 绒毛所 遮盖。 21 (22) 叶明显 3 — 5 裂或为 两型叶 者同时 混生有 不裂叶 12. 葵奥 V'. bryoniaefolia 22 (21) 叶不 分裂或 不明显 3 — 5 浅裂。 23 (24) 叶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有 时下部 混生有 显著心 形叶者 10. 毛葡萄 V. heyneana 24 (23) 叶 基部深 心形, 基 缺凹成 圆形或 锐角, 两 侧接近 或靠合  11. 勒 海葡萄 V. menghaiensis 1. 刺葡萄 (亨 利氏中 国植物 名录) Vitis davidii (Roman, du Caill. ) Foex. (1910); 胡先骑 (1957); 图鉴 (1972)*; 俞德浚 (1979)*;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518  云南 植物志  (1998). Spinovitis davidii Roman . du CaiU . (1881), (1883); Carr .(1885)*, (1890)* ; Planch, in DC. (1887) ; Vitis armata Diels et Gilg in Engler's (1900) ; Gagnep. in Sarg. (1911); V. prunisapida Levi, et Vant. in Fedde (1907), (1914). la. 刺葡萄 (原 变种) var. davidii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纵棱纹 幼时不 明显, 被 皮刺,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16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短 尾尖, 基部 心形, 基 缺凹成 钝角, 边 缘每侧 有据齿 12 — 33 个, 齿端 尖锐, 不 分裂或 微三 浅裂,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无毛, 基生脉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5 对, 网脉 明显, 下面 比上面 突出, 无毛常 疏生小 皮刺; 托叶近 草质, 绿 褐色, 卵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无毛, 早落。 花杂性 异株; 圆锥 花序基 部分枝 发达, 长 7 — 24 厘米, 与叶 对生, 花 序梗长 1 一 2. 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花蕾倒 卵 圆形, 高 1.2 — 1.5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萼片不 明显; 花瓣 5, 呈 帽状粘 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1.4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 0.6~0.7 毫米, 在雌 花内雄 蕊短,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雌蕊 1, 子房圆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 果实 球形, 成 熟时紫 红色, 直径 1.2 — 2. 5 厘米;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 圆钝, 基部有 短喙,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呈 圆形, 腹面 中棱脊 突起, 两 侧洼穴 狭窄, 向上 达种子 3/4 处。 花期 4 一 6 月 , 果期 7—10 月 。 产 镇雄、 嵩明、 大理、 西畴、 砚山。 生 于海拔 1200 — 2100 米的 林中。 本 种小枝 无毛, 有 皮刺, 很好 区别于 本属其 他种。 适 应高温 多湿的 条件, 并 具有一 定的 抗病并 能力; 根供 药用, 可 治筋骨 伤痛。 lb. 蓝果 刺葡萄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变种 ) 瘤葡萄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var. cyanocarpa (Gagnep. ) Gagnep. in Sarg. (1911), in nota; 陈嵘 ( 1937) ; 俞德 浚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armata Diels et Gilg var. cyanocarpa Gagenp. in Sarg. (1911) . 本变种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 老 枝皮刺 呈瘤状 突起, 嫩 枝无皮 刺或有 极稀疏 皮刺, 果 实成熟 时变蓝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镇雄、 大理、 富宁。 生 于海拔 1100 — 21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本 变种过 去我国 植物学 志书中 记载, 主要 以其果 实成熟 时为变 蓝黑为 依据, 但这并 非 本变种 主要区 别于原 变种的 特点, 在 原变种 及其近 缘种中 也有此 性状, 因而在 标本室 中常 不能正 确鉴订 本变种 标本。 作者研 究存放 在欧美 标本馆 中本变 种的模 式及同 号模式 标 本后, 发 现本变 种区别 于原变 种主要 表现在 其嫩枝 大多无 皮刺或 极稀有 皮刺, 而老枝 上皮刺 呈瘤状 突起。 2. 云 南葡萄 图版 135: 1—3 Vitis yunnanensis C. L. Li (1997);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显著纵 棱纹,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葡萄科  519  图 版 135 1 一 3. 云 南葡萄 VitisyunnanensisC. L. Li, 1. 果枝, 2. 种子 腹面, 3. 种子 背面; 4 一 8, 葛葡萄 V. flexuosa Thunb. , 4. 花枝, 5. 花营, 6. 去花港 的花, 7. 种子 腹面, 8. 种子 背面。 (顾 健绘) 
520  云南 植物志  对生。 叶卵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4 一 7. 5 厘米, 顶端急 尖或短 尾尖, 基部 心形, 每 侧边 缘鋸齿 15 — 17 个, 齿 急尖,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几 无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通常约 4 对, 网 脉两微 突出; 叶柄长 1.5 — 4 厘米, 无毛; 托叶 早落。 圆锥 花序 疏散, 与叶 对生, 下 部分枝 发达, 花轴 密被短 柔毛; 花梗 无毛。 果实圆 球形, 成熟 时 直径约 1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基 部明显 具嫁,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呈椭圆 形, 腹面中 棱脊微 突起, 两 则洼穴 狭窄呈 条形, 向上达 种子近 顶端。 果期 8 月。 产 景洪、 景东, 生 于海拔 500 — 180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3. 梓 叶葡萄 (经 济植物 手册) Vitis betulifolia Diels et Gilg in Engler's (1990) ; Gagnep. in Sarg. (1911 ) ; Rohd. in Sarg. (1917); 图鉴 (1972)*; 俞德浚 (1979), p. p.;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tricholada Diels et Gilg (1900); V. hexamera Gagenp. (1947); V. shime- nensis W. T. Wang (1989)* .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显著纵 棱纹, 嫩时小 枝疏被 蛛丝状 绒毛, 以后 脱落无 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3. 5 — 9 厘米, 不 分裂或 3 浅裂,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心 形或近 截形, 稀上部 叶基部 近 圆形, 每侧边 缘锯齿 15 — 25 个, 齿 急尖, 上面 绿色, 初 时疏被 蛛丝状 绒毛和 被短柔 毛, 以后落 无毛, 下面灰 绿色或 绿色, 初 时密被 绒毛, 以后 脱落仅 脉上被 短柔毛 或几无 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 一 6 对, 网脉 下面微 突出; 叶柄长 2 — 6. 5 厘米, 嫩 时被蛛 丝状 绒毛, 以 后脱落 无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条状披 针形, 长 2. 5 — 6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顶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全缘, 无毛。 圆 锥花序 疏散, 与叶 对生, 下 部分枝 发达, 长 4 一 15 厘米, 初时被 蛛丝状 绒毛, 以后 脱落几 无毛; 花梗长 1.5 — 3 毫米, 无毛; 花蕾 倒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 膜质, 全缘, 高约 0.2 毫米; 花 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子 房在雌 花中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实圆 球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直径 0.8 — 1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圆 形或椭 圆形, 腹面 中棱脊 突起, 两 侧洼穴 狭窄呈 条形, 向上 达种子 2/3 — 3/4。 花期 3 — 6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 嵩明、 鹤庆、 维西、 丽江、 昆明、 砚山、 西畴、 金平; 生 于海拔 350 — 2500 米的 山坡、 沟谷 灌丛或 林中。 本 种在形 态学上 的变异 主要表 现在叶 的分裂 与否和 叶下毛 密被程 度上。 4. 网 脉葡萄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图版 136: 1—5 威 氏葡萄 (经济 植物手 册), 川 鄂葡萄 (拉 汉种 子植物 名称) Vitis wilsonae Veitch (1909)*; 胡先骑 (195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reticulata Pamp. (1910)*; V . marchandii Levi, in Fedde , (1913); V. flexuosa auct. non Thunb. (1793); Levi. (191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稀 疏褐色 蛛丝状 绒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葡萄科  521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心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5— 12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基缺顶 端凹成 钝角, 每侧 边缘有 16 — 20 牙齿, 或基 部呈锯 齿状, 上 面 绿色, 无 毛或近 无毛, 下 面沿脉 被褐色 蛛丝状 绒毛; 基生脉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 在成熟 叶片上 突出;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几 无毛; 托叶 早落。 圆 锥花序 疏散, 与叶 对生, 基 部分枝 发达, 长 4 一 16 厘米, 花 序梗长 1.5 — 3. 5 厘米, 被 稀疏蛛 丝状绒 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蕾 倒卵椭 圆形, 高 1.5 — 3 毫米, 顶近 截形; 萼浅碟 形, 边 缘波状 浅裂;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2 — 1.6 毫米, 花药 黄色, 卵椭 圆形, 长 0.8 — 1.2 毫米, 在 雌花内 短小,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雌 蕊 1, 在雌花 中完全 退化, 子房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 果实圆 球形, 直径 0.7 — 1.5 厘米;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中部呈 长椭圆 形, 种脊微 突出, 表面 光滑, 腹面 中棱脊 突起, 两侧洼 穴呈宽 沟状, 向上 达种子 1/4 处。 花期 5 — 7 月, 果期 6 月 至翌年 1 月 。 产 绥江、 镇雄; 生 于海拔 1300 — 1750 米的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浙江、 福建、 江苏、 安徽、 河南、 陕西、 甘肃。 5. 蒙 自葡萄 Vitis mengzi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楦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被 白粉。 叶卵 圆形, 长 11—13 厘米, 宽 7— 11 厘 米, 顶端短 尾尖, 基部深 心形, 基缺 狭窄, 凹成 锐角, 两侧 靠近, 边缘 每侧有 31 — 39 个 不整齐 牙齿, 前 部常有 一齿较 大并突 出呈小 角状,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浅 绿色, 无 毛; 基出脉 6 — 7, 中脉 有侧脉 5~6 对, 网脉在 下面微 突出; 叶柄长 4. 5 — 10 厘米, 无 毛; 托叶 早落。 圆锥花 序长约 12 厘米, 与叶 对生, 花 序梗几 无毛; 花梗长 2 — 2. 5 厘 米, 无毛; 花蕾 倒卵长 圆形, 高 2 — 2. 5 毫米; 萼外面 无毛, 边缘呈 波状; 花瓣 5, 长 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微 扁平, 宽 1 一 1.5 毫 米, 花药 黄色, 长椭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子房卵 锥形,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产蒙自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1600 的 林中。 6. 凤 庆葡萄 Vitis fengqing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被稀 疏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叶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4 一 9.5 厘米, 宽 3. 5 — 7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部心 形或浅 心形, 基缺 张开成 钝角, 边缘 每侧有 17 — 29 (—32) 个 不整齐 牙齿, 上半 部时有 一牙齿 较大突 出呈小 角状, 上 面 绿色, 沿脉疏 被白色 蛛丝状 绒毛, 下面浅 绿色, 脉 上被稀 疏白色 蛛丝状 绒毛, 基出脉 5, 中脉 有侧脉 4 一 5 对, 网 脉两面 突出; 叶柄长 2~6 厘米, 被稀 疏白色 蛛丝状 绒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8 — 2 毫米, 顶端 渐尖, 疏被 白色絨 毛。 圆 锥花序 疏散, 基 部分枝 发达, 花 序梗长 2 — 6 厘米, 被稀 疏白色 蛛丝状 絨毛, 花 序轴 被稀疏 蛛丝状 绒毛和 极短的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蕾 倒卵椭 圆形, 高 1.8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3 —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雌蕊在 雄花中 退化。 花期 6 月。 产凤庆 (模 式产地 ); 生于 海拔约 20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522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与蒙 自葡萄 V. mengziensis C. L. Li 相近, 但本种 小枝、 花序、 叶柄和 叶两面 沿脉 被稀疏 蛛丝状 绒毛, 花 序轴被 极短的 柔毛和 蛛丝状 绒毛, 叶 缘牙齿 较少, 每侧有 17—29 (—32) 个, 叶基缺 较浅, 张开成 钝角, 可以 区别。 7. 河口 葡萄 Vitis hekouensis C. L. Li (1996);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retordii auct. non Roman, du Caill. ex Planch. (188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小枝密 被锈色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密 被锈色 柔毛, 或 有稀疏 绒毛,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卵 圆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5. 5 — 11.5 厘米, 顶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心形, 基缺 狭窄, 顶 端凹成 锐角, 稀 靠合, 每 侧边缘 有 22 — 26 个细锐 锯齿, 上面 绿色, 被 锈色短 柔毛, 下面淡 绿色,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基 生脉 7 出, 中脉 有侧脉 5"6 对, 密被横 展锈色 柔毛, 网 脉两面 突出; 叶柄长 3 — 7 厘 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托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 急尖, 边缘 全缘, 被 疏 柔毛。 花杂性 异株, 圆锥花 序与叶 对生, 狭窄, 长 4. 5 —" 6. 5 厘米, 下部 分枝不 发达, 最下一 分枝形 成长约 1 厘米的 卷须, 花 序梗长 2 — 2. 5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蕾陀 螺形, 高约 1 毫米, 顶端 近截形 或有时 微凹; 萼 碟形, 几全 缘, 高约 1 毫米;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0.6 毫米, 花药黄 色, 椭 圆形, 长约 0.4 毫米; 花盘 发达, 微 5 裂; 子房 在雄花 中退化 形成小 突起。 果实 圆 球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直径 0.8 — 1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基 部显著 有喙, 种 脐在种 子背面 不明显 突出, 近 圆形, 两侧有 5 条钝 横肋, 腹面 中棱脊 突起, 两 侧洼穴 狭倒 卵形, 向上 达种子 1/4 处, 两侧 钝棱微 明显。 花期 5 月, 果期 7 月。 产河口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240 米的 沟边。 本种 外形似 毛葡萄 V. heyneana Roem. etSchult 小枝、 叶柄、 叶片两 面及花 序梗被 锈色 柔毛, 叶下 面不被 绒毛所 覆盖, 叶基部 狭窄, 凹成 锐角, 很好 区别。 8. 葛葡萄 (中国 果树分 类学) 图版 135: 4-8 葛蠤 (诗经 ), 千岁蠤 (植物 名实图 考), 宪 (名 医别录 ), 光 叶葡萄 (台 湾植物 志), 野葡萄 (河南 ) Vitis nexuosa Thunb. (1793); Planch, in DC. (1887); 陈嵘 (1937)*; 图鉴 (1972)* ; 俞德浚 (1979);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wallkhii DC. (1824); V. purani Don (1825); V. parvifolia Roxb. (1832) ; Momiyama in Hara et Williams (1979); V. vulpina L. y. parvifolia Kegel (1873); V. flexuosa Thunb. f. typica Planch, in DC. (1887); V. flexuosa Thunb. f. parvifolia Planch, in DC. (1887); V . flexuosa Thunb. f. malayana auct. non Planch. (188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 flexuosa Thunb. var. chinensis Veitch. (1904) . nom. subnud. ; V . cavaleriei Levi. ( 1905) ; V. flexuosa Thunb. var. parvi- folia (Roxb. ) Gagnep. in Sarg. (1911); 陈嵘 (1937)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葡萄科  523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嫩 枝疏被 蛛丝状 绒毛, 以 后脱落 无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 卵形、 三角状 卵形、 卵圆形 或卵椭 圆形, 长 2. 5 — 12 厘米, 宽 2. 3 — 10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浅心 形或近 截形, 心 形者基 缺顶端 凹成 钝角, 边缘每 侧有微 不整齐 5 — 12 个 锯齿,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初 时疏被 蛛丝状 绒毛, 以后 脱落; 基生脉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7 厘 米, 被 稀疏蛛 丝状绒 毛或几 无毛; 托叶 早落。 圆 锥花序 疏散, 与叶 对生, 基部分 枝发达 或细长 而短, 长 4 一 12 厘米, 花 序梗长 2 — 5 厘米, 被蛛 丝状绒 毛或几 无毛; 花梗长 1.1 一 2. 5 毫米, 无毛; 花 蕾倒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圆 形或近 截形; 萼浅 碟形, 边缘 呈波状 浅裂, 无毛;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0.7 — 1.3 毫 米,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 0.4 — 0.6 毫米, 在 雌花内 短小,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雌蕊 1, 在 雄花中 退化, 子房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实 球形, 直径 0.8 — 1 厘米;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端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背 面中部 呈狭长 圆形, 种脊微 突出, 表面 光滑, 腹面中 棱脊微 突起, 两侧 洼穴宽 沟状, 向上 达种子 1/4 处。 花期 3 — 5 月, 果期 7— 11 月。 产 绥江、 师宗、 大姚、 大理、 漾濞、 鹤庆、 贡山、 丽江、 双柏、 文山; 生于 1000 — 2300 米的 山坡、 沟 谷灌丛 草地或 林中。 甘肃、 陕西、 河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100 米以上 地区到 2300 米都有 分布。 日本 也有。 本种分 布广、 生境 多样, 变 异大, 主 要表现 在叶的 大小、 叶 形和毛 被上。 过 去曾将 叶 片较小 者划分 为种或 变种, 然而很 难用这 一特点 把许多 地方采 集的标 本加以 鉴定。 但 从 这种植 物在叶 形和毛 被的多 样化上 表明, 它是 一个多 形的复 合种, 需要 进一步 研究。 根、 茎和 果实供 药用, 可 治关节 酸痛, 种子可 榨油。 9. 葡萄 (神 农本 草经) 蒲陶 (汉书 ), 草龙珠 (本 草纲目 ), 赐 紫樱桃 (群芳 谱), 菩提子 (亨 利氏 植物名 录), 山萌芦 (山东 ) Vitis vinifera L. ( 1753); Planch, in DC. ( 1887); 图鉴 ( 1972)*; 俞德浚 (1979);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无毛或 被稀疏 柔毛。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 间 断与叶 对生。 叶卵 圆形, 显著 3 — 5 浅裂或 中裂, 长 7 — 18 厘米, 宽 6 — 16 厘米, 中 裂 片顶端 急尖, 裂片常 靠合, 基部常 溢缩, 裂缺 狭窄, 间或 宽阔, 基部深 心形, 基缺四 成 圆形, 两侧常 靠合, 边缘有 22 — 27 个 锯齿, 齿深而 粗大, 不 整齐, 齿端 急尖, 上面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基生脉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 一 5 对, 网脉 不明显 突出; 叶柄长 4 一 9 厘米, 几 无毛; 托叶 早落。 圆 锥花序 密集或 疏散, 多花, 与叶 对生, 基 部分枝 发达, 长 10 — 20 厘米, 花 序梗长 2 — 4 厘米, 几无毛 或疏生 蛛丝状 绒毛; 花梗 长 1.5 — 2. 5 毫米, 无毛; 花 蕾倒卵 圆形, 高 2 — 3 毫米, 顶端 圆形近 楔形; 萼浅 碟形, 边缘呈 波状, 外面 无毛;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0.6 — 1 毫 米, 花药 黄色, 卵 圆形, 长 0.4 — "0.8 毫米, 在 雌花内 显着短 而败育 或完全 退化; 花盘 发达, 5 浅裂; 雌蕊 1, 在雄花 中完全 退化, 子房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 扩大。 果实球 
524  云南 植物志  形或椭 圆形、 直径 1.5 — 2 厘米; 种子 倒卵椭 圆形, 顶短近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在 种子 背面中 部呈椭 圆形, 种脊微 突出, 腹面 中棱脊 突起, 两侧 洼穴宽 沟状, 向上 达种子 1/4 处。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云南部 分地区 栽培。 原 产亚洲 西部, 现世 界各地 栽培, 为著名 水果, 根和藤 药用能 止呕、 安胎。 10. 毛葡萄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绒 毛葡萄 (植物 分类学 报), 五角 叶葡萄 (中 国果树 分类学 ), 野葡萄 (师宗 ) Vitis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 1820 ) ; Balakrishnan ( 1981 );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lanata Roxb. (1824); Planch, in DC. (1887); Hand.-Mazz. (1933);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V. thun- bergii Sieb et Zucc. var. yunnanensis Planch, ex Franch. ( 1886 ) ; Planch, in DC. (1887); Franch. (1890): V. ficifolia Bge. var. pentagona Pamp. (1910); V. pen- tagona Diels et Gilg var. honanensis Rehd. (1920); V . kelungensis Momiyama (1935); 台湾 植物志 ( 1977), 二版 ( 1993); V. quinquangularis Rehd. ( 1945); 图鉴 (1972)* ; 俞德浚 (1979);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 pe?itagona Diels et Gilg in Engler's (1900) ; 图鉴 (1972) ; V. coignetiae auct. non Pulli- ae ex Planch. (1883) : Diels et Gilg in Engler's (1900) ; V . betuLi folia auct. non Diels et Gilg (1900): 西藏 植物志 (1986).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纵 棱纹, 被灰色 或褐色 蛛丝状 绒毛。 卷须 2 叉 分枝, 密 被 绒毛,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卵 圆形、 长卵椭 圆形或 卵状五 角形, 长 4 一 12 厘 米, 宽 3 — 8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心 形或微 心形, 基缺顶 端凹成 钝角, 稀成锐 角, 边缘 每侧有 9 一 19 个尖锐 锯齿, 上面 绿色, 初 时疏被 蛛丝状 绒毛, 以 后脱落 无毛, 下面密 被灰色 或褐色 绒毛, 稀 脱落变 稀疏, 基生脉 3 —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6 对, 上面 脉 上无毛 或有时 疏被短 柔毛, 下面脉 上密被 绒毛, 有 时短柔 毛或稀 绒毛状 柔毛; 叶柄长 2.5~6 厘米, 密被 蛛丝状 绒毛; 托叶 膜质, 褐色, 卵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 渐尖, 稀钝, 边缘 全缘, 无毛。 花杂性 异株; 圆 锥花序 疏散, 与叶 对生, 分 枝 发达, 长 4 一 14 厘米; 花 序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灰色 或褐色 蛛丝状 绒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无毛; 花蕾 倒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 缘近全 缘, 高约 1 毫米;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1.2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圆形 或阔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在 雌花内 雄蕊显 着短,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雌蕊 1, 子房卵 圆形, 花 柱短, 柱头微 扩大。 果实圆 球形, 成 熟时紫 黑色, 直径 1 一 1.3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圆形,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背面 中部呈 圆形, 腹面中 棱脊 突起, 两 侧洼穴 狭窄呈 条形, 向上 达种子 1/4 处。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绥江、 师宗、 大姚、 大理、 漾濞、 鹤庆、 贡山、 丽江、 双柏、 文山。 生于 1000 — 2300 米的 山坡、 沟 谷灌丛 草地或 林中。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和印度 也有。 本种过 去有的 植物学 者在标 本室大 多将产 于喜马 拉雅山 区和我 国西藏 及云南 部分地 区 的本种 植物定 为一种 (V. lanata Roxb. ), 而将分 布于我 国华中 至西南 一带者 定为另 
葡萄科  525  一种 (V. qinquangularisRehd.), 产于 华北地 区其叶 片时有 分裂者 定为不 同的种 (V. ficifoliaBge.), 也有早 期学者 分别将 上述植 物定为 变种。 作 者研究 了早期 植物学 者的文 献 记载、 国内 外主要 标本馆 的标本 和部分 重要地 区野外 观察, 发现 我国华 东至秦 岭这一 地区 为过渡 地带, 有 若干植 物不易 区分, 因 此将其 划分为 亚种。 果可 生食。 11. 勒 海葡萄 Vitis menghaiensis C. L. Li (1995); 中国 植物志 (1998).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密 被绣色 柔毛。 叶近 圆形或 五角状 圆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顶端 急尖或 圆形, 稀 下凹, 基部深 心形, 基缺 狭窄, 两侧 边缘靠 合或重 叠, 叶缘有 28 — 47 个细 牙齿, 齿端 尖锐, 上面深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下面绿 褐色, 密 被绣色 蛛丝状 缄毛; 基出脉 5 — 7, 中脉 有侧脉 5 — 6 对, 脉上密 被横展 柔毛, 网 脉在扩 大镜下 可见有 横展短 柔毛; 叶柄长 3 — 5. 5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托叶 膜质, 卵椭 圆形, 长 4~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顶 端钝。 圆锥花 序长约 12 厘米, 基部 分枝不 发达, 花序 梗长约 2.5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几 无毛; 花 蕾倒卵 圆形, 高 1.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边缘近 波状, 高约 0.2 毫米; 花瓣 5, 呈帽状 粘合脱 落, 无毛; 雄蕊 5, 花丝 丝状, 略 扁平, 花药 黄色, 卵状矩 圆形; 花盘 发达, 微 5 裂; 雄花 内子房 退化。 花期 5 月。 产勐海 (模 式产地 ); 生 于海拔 1550 米 的混交 林内。 本种与 毛葡萄 V. heyneana Roem. et Schult 的区别 在于, 本种 小枝、 叶柄、 花梗和 花 序轴密 被锈色 柔毛, 叶基部 侧缘几 靠合或 重叠, 可以 区别。 12. 蓰奠 (尔雅 ) 图版 136: 6—8 野 葡萄、 华 北葡萄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奠 奠葡萄 (中 国植 物志) Vitis bryoniaefolia Bge. (1835); Planch. (1887); 图鉴 (1972)*; 王文采 (1979) in clavi. ; 中国 植物志 (1998). Vitis adstricta Hance (1882); Planch, in DC. ( 1887); Diels (1912); 图鉴 (1972) * ; 王文采 ( 1979) in clavi; V. flexuosa Thunb. var. niairei Levi, in Fedde (1909) , (1915); V.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var. adstricta (Hance) Gagnep. (1911); Levi. (1915); 俞德浚 (1979); V. novisinensis Vass. (1957)* ; V. thunbergii Sieb. et Zucc. var. mairei (Levi. ) Lauener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V. bryoni- aefolia Bge. var. muLtilobata S. Y. Wang et Y. H. Hu 河南 植物志 (1988); V. vinifera auct. non L. (1753) : Hemsl. ( 1886) p. p. ; V. thunbergii auct. non Sieb. et Zucc. (1845): Franch. (1890); Gagnep. (1911) excl. p. p. syn. ; 胡先骑 (1957); 俞 德浚 (1979)'. 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有 棱纹, 嫩 枝密被 蛛丝状 绒毛或 柔毛, 以后 脱落变 稀疏。 卷须 2 叉 分枝, 每隔 2 节间 断与叶 对生。 叶长圆 卵形, 长 2. 5 — 8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叶片 3 — 5 (7) 深裂或 浅裂, 稀混生 有不裂 叶者, 中裂 片顶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常溢缩 凹成 圆形, 边缘 每侧有 9 一 16 缺刻 粗齿或 成羽状 分裂, 基部心 形或深 心形, 基缺 凹成圆 -形, 下 面密被 蛛丝状 绒毛和 柔毛, 以后 脱落变 稀疏; 基生脉 5 出, 中脉 有侧脉 4 一 "6 对, 上面网 脉不明 显或微 突出, 下 面有时 绒毛脱 落后柔 毛明显 可见; 叶柄长 0.5 — 4. 5 厘米, 
云南 植物志  1/  6 
败酱科  527  初 时密被 蛛丝状 绒毛或 级毛和 柔毛, 以后 脱落变 稀疏; 托叶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圆披 针形, 膜质, 褐色, 长 3. 5 — 8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顶 端钝, 边缘 全缘,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 杂性 异株, 圆锥花 序与叶 对生, 基 部分枝 发达或 有时退 化成一 卷须, 稀狭 窄而基 部分枝 不 发达; 花 序梗长 0.5 — 2. 5 厘米, 初时被 蛛状丝 绒毛, 以后变 稀疏; 花梗长 1.5 — 3 毫 米, 无毛; 花蕾倒 卵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高 1.5 — 2.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萼 碟形, 高约 0.2 毫米, 近 全缘, 无毛; 花瓣 5, 呈帽 状粘合 脱落; 雄蕊 5, 花丝 丝状, 长 1.5 — 1.8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 0.4~0.5 毫米, 在雌花 内雄蕊 短而不 发达, 败育; 花盘 发达, 5 裂; 雌蕊 1, 子 房椭圆 卵形, 花柱 细短, 柱头 扩大。 果实 球形, 成 熟时紫 红色, 直径 0.5 —" 0.8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顶端 微凹, 基部有 短喙, 种脐 在种子 背面中 部呈圆 形或椭 圆形, 腹面 中棱脊 突出, 两 侧洼穴 狭窄, 向上 达种子 3/4 处。 花期 4 一 8 月, 果期 6—10 月 。 产 绥江、 马龙、 师宗、 禄劝、 昆明、 大姚、 大理、 漾濞、 鹤庆、 贡山、 丽江、 双 柏、 文山、 富宁、 腾冲; 生于 1600 — 2600 米 的山坡 或山谷 林中。 北京、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广布。 本 种变异 主要表 现在叶 分裂式 样极为 多变, 植株 毛被种 类变异 不定, 有时多 为绒毛 或 混生有 柔毛, 稀绒 毛脱落 变稀疏 而柔毛 较多。 此外, 过去 的学者 仅依据 绒毛颜 色相异 和南 北分布 不同而 定为不 同的种 (V. adstricta Hance) 或变种 (V. bryoniifolia Bge. var. mairei (Levi. ) W. T. Wang) , 据作者 研究, 这 种绒毛 颜色的 变化从 北到南 有一定 的 规律, 在华中 和华东 一带两 种颜色 都有, 实不 能作为 分类的 依据。 由 于本种 分布广 泛, 南北 气候跨 度大, 垂直分 部可从 低海拔 到较高 海拔, 因此表 现种内 多形, 但 本种叶 多 深裂, 叶片 下面被 蛛丝状 绒毛, 与本属 其他种 类很好 区别。 产于 华北的 群体有 较强的 抗寒 和抗霜 霉病的 能力; 全株供 药用, 能祛 风湿、 消 肿痛, 藤可 造纸, 果可酿 果酒。 235. 败普科 Valerianaceae nom. conserv. 草本, 稀 灌木, 常 具多细 胞棒状 腺毛。 叶对生 (有时 全部基 生)、 单叶, 全 缘至羽 状分裂 或羽状 复叶; 叶柄近 基部有 3 维 管束; 托 叶缺。 花成 二歧聚 伞花序 或单歧 聚伞花 序或聚 伞圆锥 花序, 或成 各式开 展或聚 生伞房 花序, 但不具 副萼; 花两性 或有时 单性, 上位; 花萼 5, 十 分发育 (在 甘松属 Nardostachys), 而在其 他属十 分退化 或分裂 或不发 育, 有 时存在 不明显 的齿, 在花期 内卷, 在果期 伸展成 环状、 开展、 刚 毛质、 羽 毛状及 冠 毛状; 花冠 合瓣, 对称 或稍不 对称, 有时二 唇形, 花冠 管球形 或基部 具囊状 腺体; 花 冠裂片 (3 —) 5; 雄蕊 4, 常为 3, 有时仅 1 枚或 2 枚,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花药 丁字着 生, 2 室, 纵向 开裂; 胞粉粒 三核; 3 (4 —) 沟, 某 些属具 单沟; 子房 下位, 3 室, 但 仅 1 室 发育; 胚珠 单生, 由室顶 倒垂; 果为 瘦果, 有种子 1 颗。 x = 7 — 12。 通常为 x = 9o 13 属, 300 — 400 种, 大部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3 属 30 余种, 分布 于全国 各地。 云南产 3 属 12 种。 CandoUe 和 Engler 曾将囊 苞花属 (双 参属) (Triplostegia) 归属败 酱科, 而 现今多 
528  云南 植物志  数学者 将该属 归人川 续断科 (Dipsacaceae 或独立 成单属 科)。 败酱 科各属 之间一 向具有 明显的 界限和 位置, 但在种 间区分 困难, 尤以 甘松属 Nardostachys 为最。 败酱科 植物供 药用的 颇多, 约 3 属 12 种。 一 般具有 强壮、 镇静、 解瘦、 降压、 健 胃、 消炎 水解毒 作用。 缬 草碱、 缬 草三酯 有镇静 作用、 孅草酮 有抗心 律不齐 作用; 缀草 酯 有解痉 活性, 二氛缬 草酷有 抗肿瘤 作用。 甘 松属、 缬草 属植物 还可作 香料, 有 些种为 我国民 间传统 中药。 1833 年 Lindley 首先 建立川 续断目 Order Dipsacales 至今 仍被克 林奎斯 克采用 (A. Cronquist 1981)。 该 目包括 4 个科, 近 1000 种。 败酱科 Valerianaceae 无 疑与忍 冬科、 五福花 科及川 续断科 近缘。 Airy-Shaw (1973) 曾认 为忍冬 科通过 荚莲属 Viburnum 与败 酱科相 联系; 其中 忍冬科 双盾属 Dipelta 的 花冠筒 基部一 侧是囊 肿大; 果 实与增 大成圆 翅状 小苞片 贴生, 与 败酱属 Patrinia 颇为 相似, 它 与川续 断科有 着平行 演化的 关系; 其 区 别在于 花不具 附萼, 子房 1 室或多 室且总 苞形状 不同。 还 可以通 过川续 断科的 翼首花 属 Pteracephalus 及败 酱科的 缬草属 Valeriana 将两 科连系 起来, 这表 现在它 们的共 同点: 花萼 多裂并 于果期 伸长、 外展 成羽毛 状或针 刺状。 分属 检索表 1 (4) 雄蕊 4, 极少 退化至 1 一 3 枚; 萼齿 5, 直立或 外展, 果时 不为冠 毛状。 2 (3) 花 序通常 疏散;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萼齿 5, 常不 明显; 小苞片 果熟时 常增大 成翅; 根 茎有陈 腐酱味 1. 败普属 Patrinia 3 (2) 花序 密集; 花 冠淡紫 红色; 萼齿 5, 明显; 小苞 片在果 时不增 大成翅 果状; 根莲有 松香味 2. 甘松属 Nardostachys 4 (1) 雄蕊 3; 花萼 多裂, 开花时 内卷, 不 明显, 果期 伸长并 外展, 成羽毛 状冠毛 3. 缀草 JS Valeriana 1. 败普属 Patrinia Juss.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稀为二 年生; 根状 茎具有 强烈腐 臭味。 叶 对生, 为 一回或 二回羽 状 分裂或 全裂, 或不 分裂, 稀 全缘。 花 黄色, 组成二 歧聚伞 花序式 的伞房 花序或 圆锥花 序; 萼齿 5 或 截平、 宿存, 稀果期 增大; 花冠 合瓣, 箱射 对称, 5 裂, 花 冠管基 部一侧 常 膨大, 其 内密生 腺体; 雄蕊 4, 稀 3 或 1 一 2, 着生于 花冠筒 基部; 花 药丁字 着生; 子 房 下位, 3 室中仅 1 室 发育; 胚珠 1、 悬垂, 花 柱一, 柱头 头状。 瘦果, 扁椭 圆形, 胚 直立, 无 胚乳。 15 — 20 种, 分布 于欧洲 (1 种)、 亚洲 东部至 中部。 北美洲 西北部 逸生。 我国有 10 — 13 种, 南北 均产。 云南产 4 种。 -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 无翅状 苞片; 花序梗 仅上方 一侧被 开展的 白色粗 精毛; 花 冠黄色 
败酱科  529  1. 败酱 P. scabiosaefolia 2 (1) 果 有增大 的翅状 苞片; 花序 梗四周 被毛或 仅两侧 具毛; 花冠 黄色、 淡黄色 或白色 C 3 (4) 翅状果 苞常具 3 条 主脉, 极少具 2 条或多 条主脉 2. 秀 巷败酱 P. speciosa 4 (3) 翅状果 苞常具 2 条 主脉, 极少具 3 条 主脉。 5 (6) 茎 生叶常 羽状分 裂或不 分裂; 雄蕊 4; 花多 为白色 3. 墓头回 P. heterophylla 6 (5) 茎生 叶常不 分裂或 有时具 1 一 2 (—3) 对侧生 裂片; 雄蕊 1 一 2 (—3) 枚, 极少为 4 枚; 花 • 多 为黄色 • 4. 少 蕊败普 P. monandra 1. 败酱 (本草 图经) 图版 137: 1—2 败酱草 (北方 各省、 云南 ), 野 青菜、 黄 花香、 豆渣菜 (云南 ), 黄 花龙牙 (植 物名 实 图考、 江苏 ), 苦菜 (江西 、'湖 南), 山芝麻 (山东 ), 麻 鸡婆、 苦猪菜 (江西 ), 将军 草 (江苏 ), 大 吊黄、 假苦菜 (广西 )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Trev. ( 1820); Hand. -Mazz. ( 1936); Steward (1958); 图鉴 (1975)*; KaoetDevol 台湾 植物志 (1979); 中国 植物志 (1986 广.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 (1821); DC. (183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 Fedia scabiosaefolia Trev. (1826) ; Patrinia parvi flora Sieb. et Zucc. (1846);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var. hispida Bunge (1835) ;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 hisp- ida (Bunge. ) Komar. (1907).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根 横走或 斜生, 节上丛 生细根 C 茎 直立; 基 部常被 脱落 性倒生 白色粗 毛或几 无毛, 上部 被倒生 糙毛或 2 列 纵向短 粗毛。 叶 对生, 基 生叶卵 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不分裂 或羽状 分裂或 全裂, 边 缘具粗 锅齿, 两面被 毛或几 无毛, 叶柄长 4 一 10 厘米; 茎生 叶宽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14 厘米, 常羽状 深裂或 全裂, 具 2 — 5 对侧 裂片, 具粗 鋸齿, 两 面被糙 毛或几 无毛; 无柄。 聚 伞花序 组成大 型伞房 花序、 顶生, 具 5~6 级分 枝; 花序 梗上方 一侧被 开展白 色 或黄色 檢毛; 总苞 线形; 苞片 微小; 花冠 钟状, 淡 黄色, 冠 筒长约 2 毫米, 上部宽 1.5 毫米, 基 部一侧 囊肿, 内部具 白色长 柔毛; 花 冠裂片 5, 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1.3 毫米; 雄蕊 4, 花丝不 等长, 下部被 柔毛, 另两枚 稍长,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花柱 单一, 长 2 — 3 毫米, 柱 头平截 头状或 盾状。 瘦果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具 3 棱; 2 不 育 子室稍 隆起, 棒状; 能育 子室略 扁平, 两侧 延展, 内含 1 种子。 花期 7 — 9 月, 果 期 10 月。 产 昆明、 嵩明、 宜良、 罗平、 大理、 德钦、 蒙自、 屏边、 砚山、 文山、 西 畴及元 江; 生 于海拔 2600 — 4000 米 的山坡 林缘、 灌丛、 路边。 分布 甚广, 除 宁夏、 青海、 新 疆外, 全国 各地。 俄 罗斯、 蒙古、 朝鲜 和日本 也有。 ' 根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消肿, 排脓 功效, 并 可提芳 香油。 2. 秀 苞败酱 (图鉴 ) Patrinia speciosa Hand. -Mazz. ( 1924) , (193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C 根细圆 柱形, 细 而长。 叶 基生, 对生, 叶片 长圆状 倒披 针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羽状 深裂,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无毛或 上面被 槌毛, 
53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7 1—2. 败修 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Trev. , 1. 植株 (盛花 期), 2. 花; 3 — 4. 甘松香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 , 3. 植株, 4. 花。 (吴锡 麟绘) 
败釐科  531  侧 生裂片 3 — 5 对, 顶 生裂片 较大, 边 缘有少 数缺刻 状粗大 据齿, 基部下 延至叶 柄呈翼 状;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 扩大成 鞘状。 聚 伞花序 组成顶 生伞房 花序, 花小, 密集, 花序宽 3 — 10 厘米, 花序梗 疏生长 糙毛; 具 总苞; 小苞片 卵形、 长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萼齿果 期常有 1 一 2 枚明显 增大,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6 毫 米; 花冠 黄色、 钟状, 长约 6 毫米, 基部一 侧囊状 肿大, 花冠管 内部有 柔毛, 花 冠裂片 椭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3 毫米; 雄 蕊和花 柱伸出 冠外; 花药 圆形, 花丝长 7.5 毫米, 下部有 柔毛。 瘦 果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达 3 毫米, 宽 0.8 — 1 厘米, 具 网脉及 3 条 主脉, 稀为 4 一 5 条 主脉。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德欽、 中甸 及怒江 流域; 生 于冷杉 林缘、 江边沙 地灌丛 及高山 草地。 分布 于西 藏东南 部察隅 地区。 中国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3. 墓头回 (本草 纲目植 物名实 图考) 异 叶败酱 (图鉴 ), 追 风箭、 摆子草 (河北 )、 老虎草 (陕西 ) Patrinia heterophylla Bunge (1833) , (1835); Steward (1958);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广.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80 厘米; 根近 横生。 叶 对生, 茎下 部叶卵 形或宽 卵形, 稀为 线状披 针形, 常 2 — 3 对羽状 全裂, 长 7 — 9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中部 叶常具 1 一 -2 对侧 裂片, 卵 状披针 形或近 菱形, 具 圆齿, 疏被短 槌毛; 叶柄长 1 厘 米, 上部叶 较窄, 近 无柄。 花 黄色, 组成顶 生年房 状聚伞 花序, 被短糙 毛或微 檢毛, 苞 片常具 1 或 2 对线形 裂片; 萼齿 5, 甚小, 波状, 长约 0.2 毫米; 花冠 钟形, 长约 2 毫 米, 基部一 侧具浅 囊肿; 裂片 5,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8 毫米; 雄蕊 4, 2 长 2 短, 插生 于花冠 管上, 花药长 圆形; 子 房倒卵 形或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柱稍 弯曲, 柱头 头状。 瘦果长 圆形, 被微糙 毛或几 无毛; 翅状 果苞干 膜质, 倒 卵形, 顶端 钝圆, 或微 3 浅裂, 长约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网状脉 明显, 常有 2 主脉, 稀 3 主脉。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10 月。 产 西畴、 丘北、 贡山、 德饮、 昭通、 彝良、 大关; 生 于海拔 800 — 3000 米的 山地、 林缘 或灌草 丛中、 岩 缝中及 沙质土 坡上。 分布于 辽宁、 内 蒙古、 河北、 山西、 山东、 河 南、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安徽和 浙江。 本种 根含挥 发油, 全草 入药、 名曰 "墓头 回", 有 收敛、 燥湿、 止血 功能。 4. 少 蕊败酱 (图鉴 ) 介头草 (四川 ), 山芥花 (河北 ), 败酱 (云南 ) 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5)、 Hara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Patrinia monandra C. B. Clarke var. sinensis Batal . (1894).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80 — 120 厘米。 根 斜生或 横生。 茎基部 空心、 粗壮, 上 部密被 倒生糙 伏毛。 叶 对生, 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不分 裂或大 头羽状 深裂, 边 缘具粗 圆齿或 钝齿, 两面被 糙毛;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茎 上部渐 短至近 无柄。 聚 伞圆锥 花序 顶生, 常聚 生成宽 大的伞 房状, 宽达 20 — 25 厘米, 花序梗 密被长 檢毛; 总 苞线状 披 针形, 长约 8 厘米, 顶端尾 状尖, 或有 时羽状 3 — 5 裂。 花小, 具小 苞片, 卵形, 长 
532  云南 植物志  1 一 2 毫米; 花 萼小, 5 齿状; 花冠漏 斗形, 淡 黄色或 白色, 冠筒长 1.2 — 1.8 毫米, 花 冠裂片 5, 稍不 等大,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雄蕊 1 或 2 — 3 枚, 常 有一枚 最长, 稀 4 枚, 中 下部有 时疏生 柔毛; 子房 卵形, 长 1.8 毫米,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瘦果、 卵 圆形, 无毛或 被毛, 扁平; 果苟薄 膜质, 近 圆形至 阔 卵形, 长 7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具 2 条 主脉, 稀 3 条, 网 脉细而 明显。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镇雄、 彝良、 盐津、 昭通、 贡山、 维西、 德钦、 福贡、 兰评、 西畴、 砚山、 屏 边、 盈江; 生 于海拔 500 — 24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林缘、 水 沟边; 分布于 辽宁、 河北、 山 东、 河南、 陕西、 甘肃、 江苏、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西、 贵州、 四川。 全草 代败酱 人药, 有清热 解毒、 祛 瘀排浓 功能。 2. 甘松属 Nardostachys DC.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根具 松香芳 香味。 叶 全缘, 基 生叶长 匙状, 茎生叶 稀少。 花排成 聚伞 花序式 的头状 花序; 苞 片长椭 圆形; 萼 5 裂, 结果时 扩大、 革质、 有脉; 花冠红 色, 管状 钟形; 雄蕊 4; 子房 3 室, 有胚珠 1 颗。 果倒 卵形、 压扁、 3 室, 有种子 1 颗, 其中 2 室不 发育。 单种 多型, 分布喜 马拉雅 各国至 我国西 南部。 云南 也产。 1. 甘松香 (开宝 本草) 图版 137: 3—4 匙 叶甘松 (图鉴 ), 宽 叶甘松 (中药 大辞典 ), 榜欠 (西藏 藏语)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 Don) DC. (183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5); F. Weberling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Patrinia jatamansi D. Don (1825) ; Valeriana jatamansi auct. non Jones : D. Don in Namb. (1821) nom. illeg. ; Nardostachys grandi flora DC. (1830); Wall. (1832); N. chinensis Batalin. (1894); 图鉴 (1975); F. Weberling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8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0 厘米。 根状茎 粗壮, 斜伸, 并 具有粗 而长的 主根, 基部密 被 叶鞘残 存的枯 纤维, 并有强 烈的嗅 香味。 基生叶 丛生, 长 匙形, 长 4 一 30 厘米, 宽 0.5 — 2. 5 厘米, 主 脉平行 2 — 3 出, 无毛 或具微 柔毛, 全缘。 顶 生聚伞 花序、 头状, 花 后主轴 及侧轴 常明显 伸长; 花序 基部有 4 一 6 片 披针状 总苞, 每 花基部 有窄卵 形苞片 1 枚, 小苞片 2、 较小。 花萼 5 齿裂, 宽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喉部 具白色 柔毛, 雄蕊 4, 与花冠 裂片近 等长, 花 丝具疏 棉毛; 子房 下位, 花柱 与雄蕊 近等, 柱头 头状。 瘦 果倒卵 形, 长约 4 毫米, 被毛; 宿萼 5 裂, 三 角形至 卵形, 具 明显的 网脉, 被短纤 硬毛。 花 期 6 — 8 月。 产 大理至 中甸、 德欽 等地; 生 于高山 灌丛、 草坡、 海拔 2500 — 3900 (—5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青海、 西藏。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也有。 根含 角型香 豆素甘 松素、 甘 松醇、 山 芹醇、 当 归素、 榄 香醇、 缬 草酮、 桉叶 油醇、 甘 松酸、 广藿 香烁。 根 味甘、 性温, 有理气 止痛、 开 郁醒脾 功能。 用 于胸腹 胀痛、 呕 
败酱科  533  吐、 食欲 不振; 外治 牙痛、 脚肿。 过去 以果实 光秃、 无纤 硬毛分 出甘松 (N. chinensis Ratal.), 实为本 种为多 型变化 种, 应 归并。 3. 缬草属 Valeriana L. 多年生 草本、 亚 灌木或 灌木, 直 立或攀 援状; 根有 强烈的 气味。 叶 对生, 羽 状分裂 或稀 不裂, 基 生叶全 缘或有 锯齿, 茎 生叶为 一至三 回羽状 复叶。 聚伞花 序有花 数朵、 顶 生、 或为裯 密或间 断的穗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小, 白色 或玫瑰 红色, 两性, 有时杂 性; 花 萼裂片 5 — 15, 裂片于 花期不 明显内 卷曲, 结 果时冠 毛状; 花冠管 纤弱, 顶端 5 裂, 基部 一侧偏 突成中 距状; 雄蕊 3, 少有 1 或 2 枚; 子房 下位, 3 室, 但仅有 1 室发 育而 有胚珠 1 枚。 果为 扁平的 瘦果, 前面 3 脉, 后面 1 脉, 顶端 有冠毛 状宿存 花萼, 200 — 250 种, 大 部分分 布于欧 亚温带 大陆, 及 南美洲 和北美 中部。 我国产 17 种。 云南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根状茎 块茎状 •• 1. 马蹄香 V. jatamansi 2 (1) 根状茎 不为块 茎状。 3 (6) 花 序开花 后向上 延伸; 果 序长而 疏展。 4 (5) 植株较 粗壮; 根茎短 缩呈圆 柱状; 在成 熟的植 株上, 果序 长可达 50~70 厘米; 花冠 白色; 果 常具毛 2. 岩参 V. hardwickii 5 (4) 植株较 柔细; 根茎细 柱状, 具 明显的 环节; 花冠 红色; 果 常光秃 3. 柔 垂嬢草 V. naccidissima 6 (3) 花 序开花 向四周 疏展。 7 (8) 高大 草本, 高常在 40 厘米 以上; 根茎 粗短呈 头状, 须根 带状, 簇生; 叶羽状 分裂, 裂片形 状, 大小变 异极大 4. 缀草 V. officinalis 8 (7) 植 株较矮 小或为 纤细小 草本, 高不过 40 厘米。 9 (10) 花冠筒 狭长, 向 上几不 扩展, 长度常 为花冠 裂片的 4 一 5 倍 … 5. 瑞香 缝草 V. daphninora 10 (9) 花 冠筒长 不超过 裂片的 3 倍。 11 (12) 茎生 叶羽状 分裂, 顶端 裂片与 侧裂片 近同形 同大, 小羽 裂片线 形至狭 披针形 6. 窄 裂缀草 V. stenoptera 12 (11) 茎生 叶羽状 分裂, 顶 裂片比 侧裂片 为大。 羽裂片 3 出 或最多 分裂为 5 裂, 有时 为单叶 …… 7. 细 须嬢草 V. barbulata 1. 马蹄香 (云南 通称、 滇南 本草) 蜘蛛香 (本 草纲目 拾遗、 图鉴 ), 连香草 (陕西 ), 珍珠香 (湖北 ), 臭药 (四川 ), 雷公七 (贵州 ), 鬼 见愁、 狗 嗅药、 磨脚花 (云南 ) 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 (1790) * ; Roxb. (1795), excl. rhizom. , (1820); Hand. -Mazz. ( 1934), (1936) cum var. frondosa & var. hygrobia; E. Nasir ( 1972) ; Hara 
534  云南 植物志  (1971), (1979);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cum var. hygnobia (Briq. ) Hand. -Mazz. var. frondosa Hand. -Mazz. ;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unllichii rC. (1830), (1932); C. D. Clarke in Hook. f. (1889); V. hygrobia Briq. (1914) ; V. mairei Briq. (1914). 多年 生宿根 草本, 高 20 — 70 厘米; 根 块状, 具密 节环, 并 有浓郁 香气; 茎 单一至 数枚。 基生叶 发达, 叶片心 状圆形 至卵状 心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边缘具 缘毛, 浅波 状齿, 被短毛 或有时 无毛, 叶柄长 4 一 25 厘米; 茎 生叶不 发达, 2 — 3 对, 下部叶 片心状 圆形, 近 无柄; 上部 叶片为 羽裂, 无柄。 花白 色或淡 红色, 杂性, 雌花 小, 长约 2 毫米, 不 育花丝 极短, 着生 于花冠 喉部; 雌花 伸长, 柱头 3 深裂; 两 性花较 大, 长 3 — 4 毫米, 雌雄 外露。 瘦果, 长 卵形, 两面 无毛。 花期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会泽 (大海 V. mairei Briq. 的模 式产地 )、 东川 (V. hygrobia Briq. 的 模式产 地)、 昆明、 鹤庆、 富民、 嵩明、 元谋、 大姚、 师宗、 大理、 永胜、 维西、 贡山、 漾濞、 巧家、 昭通、 广南、 富宁、 文山、 镇康、 凤庆、 蒙自、 盈江、 马龙、 景东、 耿马、 思 茅, 生 山坡、 路旁 草丛, 海拔 2000 — 2800 米。 分布于 河南、 陕西、 湖北、 四川、 贵州、 西藏。 印度、 巴 基斯坦 和喜马 拉雅山 区诸国 也有。 本种植 株形态 随生态 环境的 不同而 有相当 辐度的 变异, 果实和 植株被 毛程度 也一样 无规律 可寻。 故 Hand. -Mazz. 所划分 的两个 变种均 并人正 种中。 根含挥 发油。 入药, 具 有行气 止痛、 消 炎止? ¥、 祛 风除湿 功效。 2. 岩参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38: 1—3 长 序缬草 (图鉴 ), 老君须 (四川 ) Valeriana hardwickii Wall, in Roxb. (1820); D. Don (1825); Wall. (1829), (1832)*;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1); Hand. -Mazz. (1934), (1936); Backer in van Steenid (1951); E. Nasir (1972); Hara (1966), (1975);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udicola Briq. (1914) .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00 厘米。 根状 茎近念 珠状、 根细圆 柱形、 多条。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具纵 棱槽, 被 疏毛, 后变 无毛。 基生 叶羽状 全裂或 浅裂, 稀 不分裂 而为心 形叶, 长 3. 5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长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边缘 具齿或 全缘, 具细长 的柄;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相似, 向上叶 渐小, 柄 渐短; 全部叶 多少、 被 短毛。 圆锥 状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苞片 线形; 小 苞片窄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花小, 白色, 花冠长 1.5 — 2. 5 毫米, 漏 斗状, 花 冠裂片 5, 卵形, 常 为花冠 长度的 1/2; 雄蕊 3, 插 生 干花冠 管上, 与花冠 等长或 伸出。 果 序极度 延展, 常达 70 厘米。 瘦果宽 卵形至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常被白 色粗毛 或光秃 无毛。 花期 6 — 8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贡山、 腾冲、 大理、 景东、 中甸、 丽江、 碧江、 镇康、 凤庆、 昆明、 禄劝、 巧家 (野 马川 V. erdicola 的模 式产地 ), 会泽、 通海; 生 于海拔 1000 — 3500 米的 溪边、 沟 旁、 林缘、 草坡;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江西、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西藏。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缅甸、 巴基 斯坦、 印度尼 西亚苏 门答腊 和爪哇 也有。 
败普科  535  图 版 138 1—3. 岩参 Valeriana hardwicldi Wall. , 1. 花枝, 2. 花, 3. 果实; 4—5. 柔 垂缬草 Valeriana flaccidissima Maxim. , 4. 带花序 植株, 5. 花。 (吴锡 麟绘) 
536  云南 植物志  3. 柔 垂缀草 (图鉴 ) 图版 138: 4-5 Valeriana naccidissama Maxim. (1868); Hand.- Mazz. (1934); 图鉴 (1975); K. T. KaoetC. E. Devol. 台湾 植物志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faberi Graebn . (1898); V. nokozanensis Yamamoto ( 1932) . 柔弱 草本, 高 30 — 100 厘米。 根细圆 柱形; 匍枝细 而长。 基生叶 心形或 卵形, 有时 3 裂, 具波状 圆齿或 全缘。 茎生叶 卵形, 羽状 全裂, 裂片 3 — 7 枚, 疏离; 顶生 裂片与 侧裂片 同形或 渐小, 长 2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钝头或 渐尖, 全 缘或具 疏齿。 伞房状 聚伞 花序、 顶生, 或有 时自上 部叶腋 抽出, 分枝 细长, 果期 更甚; 苞片和 小苞片 线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淡 红色, 花冠漏 斗形, 长 25 — 35 毫米, 花冠 裂片长 圆形至 卵状长 圆形, 较冠筒 为短; 雌雄 蕊常伸 出花冠 之外。 瘦 果线状 卵形, 长约 3 毫米, 秃净 或有时 被白色 粗毛。 产 昆明、 大理、 中甸、 维西、 镇雄、 镇康 及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800 — 3600 米的林 缘、 路边, 阴湿水 沟边; 分布于 台湾、 陕西、 湖北、 四川。 日本 也有。 本种与 前种有 过渡, 尤其 是果期 标本, 是否有 误定, 尚待 进一步 研究。 4. 缬草 (中 国植 物志) 天 山缬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大救驾 (四 川、 陕西 ), 拔地麻 (中 国经 济植物 志、 东北各 省), 满坡香 (湖南 ) 珍珠香 (陕西 ), 香草 (河 北、 甘肃 ), 猫食菜 (新疆 ) Valeriana officinalis L. (1753); DC. (1830); Turcz. (1842); Hock. (1897); Grub. (1958); 图鉴 (1975 广;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tianschanica Kreyer ex Hand- Mazz. (1934),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150 厘米。 根 短粗呈 头状, 须根 簇生、 密集, 长约 10 厘米。 茎 中空, 具 纵棱, 被 疏毛, 老时 毛少。 基 出叶在 果期常 调萎; 茎 生叶卵 形至宽 卵形, 羽 状 深裂至 全裂, 裂片 7 — 9 (—11), 裂 片近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先端芒 突尖, 边缘有 疏 据齿, 两面 脉上被 疏毛。 伞房状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小苞片 纸质或 膜质, 长圆 形或线 状披 针形, 边 缘具疏 缘毛。 花 稠密, 花 冠浅紫 红色, 稀 白色, 漏 斗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 冠裂片 5, 椭 圆形, 雄蕊 3, 外露, 与 雌蕊近 等长; 柱头 3 裂。 瘦果长 卵形, 稍 压扁, 长 4.5 毫米, 光秃 或两面 被毛。 花期 5 — 7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昆明;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水 沟边, 海拔 1900 — 4000 米。 分布 于我国 东北至 西 南广大 地区。 欧 洲及亚 洲也有 分布。 本种分 布范围 极广, 形 态变异 极大, 罕有相 对稳定 的形态 特征。 根含 挥发油 0.5% — 2%, 根、 叶 入药, 具有 安神、 镇静、 祛风 解痉、 生 肌止血 功能。 本 志依照 《中 国植 物志》 采取 最宽的 概念。 它 和欧洲 的缬草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用 狭义的 V. officinalis L. 称欧缬 草), 是 否为同 一种, 抑或 将它和 亚洲种 (《云 南种子 植物 名录》 将用 狭义的 V. tianschanica Keeyer, 作天山 缬草) 分开, 须待 有更多 省外、 国 外材料 进一步 研究。 总之 此二种 是很相 近的。 5. 瑞 香缬草 (图鉴 ) Valeriana daphniflora Hand. Mazz. (1934), (1936); 图鉴 (1975)*; 西藏 植物志 
败酱科  537  (198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delavayi Franch. ; 图鉴 (1975) , nom. seminud. 纤细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 簇生, 细圆 柱形; 茎具 纵棱, 纤细、 微被 疏毛。 基 生 叶圆形 至阔椭 圆形, 不裂或 基部有 一对小 裂片, 全缘或 顶部有 疏齿; 茎生叶 羽状分 裂, 裂片 3 — 5, 中 裂片长 1 一 1.2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裂 片菱状 卵形至 线形, 有 疏齿, 两 面被疏 毛或近 无毛, 具细长 叶柄。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 通 常二歧 分枝, 花疏, 漏斗 形, 长 5~6 毫米; 雄蕊 3, 伸出 于花冠 之外, 柱头 头状, 外露。 果 卵状椭 圆形、 压扁, 长 2 — 3 毫米, 宽 1 毫米, 有 时被疏 柔毛, 具棱 2 — 3 条。 花期 8 月, 果期 7 月。 产 鹤庆、 丽江、 昭通、 大. 姚; 生 于林下 山坡草 丛中, 海拔 2000 —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南、 西藏。 中国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姚白 盐井。 6. 窄 裂缴草 Valeriana stenoptera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4), (1936); 图鉴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广 6a. 窄 裂缴草 (原 变种) var. stenoptera 纤细小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须根簇 生', 具 纤细匍 匐枝; 茎 单一、 直立, 下部微 被短 疏毛, 上部除 节外, 光滑 无毛。 基 生叶不 发达, 倒 卵形至 卵形, 长宽约 1 一 2 厘米, 不 分裂, 边缘具 浅齿, 柄长 2 — 3 厘米; 茎 生叶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羽状 全裂, 裂片 5 — 15, 线形, 全 缘或有 缺刻, 长 1.2 — 2 厘米, 宽 10 — 20 毫米, 被疏 微 柔毛或 无毛。 聚 伞花序 密集, 果期常 疏展,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8 厘米。 苞 片线状 披 针形, 基部 被白色 毛丛及 缘毛。 花淡 红色, 漏 斗状, 花 冠筒长 2 — 3 毫米, 宽 1.2 毫 米, 内 侧被长 柔毛, 花冠 裂片椭 圆形, 长 1.2 — 2 毫米, 宽 1 毫米, 雌雄蕊 均伸出 花冠。 瘦果, 卵 状长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具 2 — 3 棱, 常被 疏毛。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德饮、 维西、 大姚; 生 于山坡 草丛、 林缘、 水 沟边, 海拔 2600 —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西藏东 南部。 中国特 有种。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6b. 碎米 缀草 (变种 ) 细花窄 裂缬草 (中 国植 物志) var. cardaminea Hand. -Mazz. (1934),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本变 种与原 变种主 要区别 在于花 及果均 较小; 花 小一般 不超过 3 毫米。 产 中甸、 德饮; 生于灌 丛草地 及山坡 林缘, 海拔 2700 — 330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南 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7. 细 须缬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髯 毛缬草 (中 国植 物志) Valeriana barbulata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4), (1936); Hara (1979);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barbulata Diels var. gymnostoma Hand. -Mazz. (1934), (1936)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538  云南 植物志  纤细小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根 簇生, 细 圆形, 稍 肉质, 具匍 匐枝。 基生叶 椭圆形 至宽 卵形, 全缘或 有波状 疏齿,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厘米,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茎生叶 2 — 3 对, 3 裂 或羽状 分裂, 顶 裂片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叶柄长 1 一 1.2 厘米, 基部 鞘状, 被毛, 向上 逐渐变 短至: 3^ 柄。 头 状聚伞 花序、 顶生, 宽幅约 1.5 厘米。 苞片线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近 膜质, 长乡 毫米, 被 疏毛, 边缘具 缘毛。 花 淡 红色, 花冠 管状, 长 3 — 4 毫米, 花 冠裂片 5, 阔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喉 部有长 柔毛或 无毛; 雄蕊 3, 与 花冠近 等长。 瘦果, 卵形 至长椭 圆形, 具毛或 净秃。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3600 — 4200 米 的高山 草坡、 石砾灌 丛 和潮湿 草甸。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本 种的变 种与正 种很难 区别, 邱 莲卿在 中国植 物志中 存疑, 此处做 了正式 归并。 存疑种 昭 通缬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leriana briquetiana Levi. (1917); Hand. -Mazz. (1934); Lauener (1972);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6). Valeriana mairei Levi. ("VI , 1914) , non Briq. (IV, 1914). 本种 模式由 Maire, 1, 1913 采 自昭通 岔河。 应存于 E. Hand. -Mazz. (1934), Lauener (1982) 都 见过, 予以 承认, 未 作任何 归并或 转移, 应是成 立的。 但我 们尚未 掌握 标本, 暂仍 存疑。 239. 龙月 旦禾斗 Gentianaceae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或缠绕 草本, 稀为灌 木至小 乔木。 单叶 对生, 稀 互生或 轮生, 全缘, 基 部常合 生或为 一横线 相连, 托 叶缺。 花 序通常 为聚伞 花序或 复聚伞 花序, 有时 减退为 单花; 花 两性, 稀 单性, 辐射 对称, 稀左右 对称, 4 一 5 数, 稀 6 — 10 数; 花萼 筒状、 钟状或 辐状, 覆瓦状 排列; 花冠 筒状、 漏 斗状或 辐状, 裂 片在蕾 中右向 旋转排 列, 稀 镊合状 排列, 基部 全缘, 稀 有距; 雄 蕊与花 冠裂片 同数, 并与之 互生, 着 生于花 冠 筒上, 等 长或不 等长或 部分不 发育, 花药 背着或 基着, 二室, 内向, 纵裂; 子房上 位, 1 室, 侧膜 胎座, 2 室, 柱头 全缘或 2 裂, 胚珠 多数; 腺体或 腺窝着 生于子 房基部 或花 冠上。 蒴果 2 瓣裂, 稀 浆果; 种 子小, 多数, 有丰富 的胚乳 和微小 的胚。 约 80 属, 700 种, 广布全 世界, 主要分 布于北 半球温 带和寒 温带。 我国有 20 属, 420 种, 绝 大多数 的属和 种集中 于西南 山区。 云南有 17 属 202 种, 以西 北部种 类最为 丰富。 本科一 些属如 龙胆属 Gentiana L. 、 大 钟花属 Megacodon (Hemsl. ) H. Smith 、 扁蕾 属 GemianopsisMa 等, 花大而 美丽, 是很 有价值 的观赏 植物。 本科 植物的 化学成 分有四 大类, 即 龙胆苦 味素、 Pllj 酮 戒类、 生物 碱类、 三 萜类, 此 
龙胆科  539  外, 还含挥 发油, 因此 是寻找 抗炎、 镇痛 及中枢 镇静药 等方面 的主要 来源。 本 科各属 种中名 凡采用 《中 国植 物志》 及 《中 国植 物志》 英文版 Flora of China 者, 均不再 赞注。 分属 检索表 (一) 1 (6) 子 房完全 2 室, 中央具 隔膜; 花粉粒 极小, 外 壁与内 壁不能 区分, 表面 光滑。 2 (5) 花冠 竊状, 深裂, 冠管 远短于 裂片; 花 药顶孔 开裂。 , 3 (4) 自养 莩本; 叶 绿色, 大型; 圆锥状 复聚伞 花序; 花药有 2 个完 全的室 1. 藻 百年属 Exacum 4 (3) 寄生 草本, 叶退 化为麟 片状, 膜质, 无叶 绿素; 单花 顶生; 花药有 2 个不完 全的室  2. 杯 ^ 草 Cotylanthera 5 (2) 花冠 筒状, 分裂至 中部, 冠管与 裂片近 等长; 花 药纵裂 3. 小 黄管属 Sebaea 6(1) 子房 1 室, 中央无 隔膜, 稀半 2 室, 中 央具不 完全的 隔膜。 7 (8) 花 粉粒中 等大, 外壁 与内壁 分离, 表面 平滑或 疏生细 斑点; 花序为 复聚伞 花序, 呈 假二叉 分枝; 雄蕊 1 一 2 个 发育; 花柱 细长, 线形 4. 穿 心草属 Canscora  8 (7) 花粉 粒大, 外壁 与内壁 极明显 分离, 表面 具瘤状 突起, 组成 条纹或 网纹; 聚伞 花序或 单花, 花 柱细长 或短。 9 (18) 腺体轮 状着生 于子房 基部。 10 (15) 花 冠通常 浅裂, 冠 筒长, 裂片 间具褶 C 11(12) 茎四 棱形, 直立 或斜升 5. 龙胆属 Gentiana 12 (11) 茎圆 柱形, 缠绕。 13 (14) 花萼具 5 条维 管束; 腺体 发达, 形 成杯状 花盘, 围绕 子房柄 基部; 雄蕊不 等长, 顶 端一侧 下弯, 花丝 线形, 向下不 增粗; 紫果 或蒴果 6. 双 糊蝶属 Tripterospermum 14 (13) 花萼具 10 条维 管束; 腺 体小, 裸出, 不 成杯状 花盘; 雄蕊 等长, 直立, 花丝 向下部 逐渐增 粗; 蒴果 7. 蔓 龙胆属 Crawfurdia 15 (10) 花冠 深裂, 冠 管短, 裂片间 无褶。 16 (17)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裂片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菊果 上半部 扭曲; 花 小型; 矮 小草本 8. 匙 IH "草 Latouchea 17 (16)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 菊果不 扭曲; 花 大型, 粗 大草本 9. 大 钟花属 Megacodon 18 (9) 腺 体着生 于花冠 管或裂 片上, 稀无 腺体。 19 (20) 花冠裂 片基部 有距, 腺体藏 于距中 10. 花铺属 Halenia 20 (19) 花冠裂 片基部 无距, 腺 体着生 于花冠 管或裂 片上。 21 (28) 花冠 筒形、 浅裂, 冠 管长于 裂片。 22 (23) 花蕾稍 扁压, 具 四棱; 花萼裂 片通常 1 对较 宽短, 另 1 对较 狭长, 裂 片间弯 缺下有 三角形 萼 内膜; 种子表 面具指 状突起 11. 扁曹属 Gentianopsis 23 (22) 花蕾非 扁压; 花 萼裂片 整齐, 裂片 间弯缺 下无萼 内膜; 种 子表面 近光滑 C 24 (25) 花冠喉 部具多 数无维 管束的 流苏状 副花冠 12. 喉 毛花厲 Comastoma 25 (24) 花 冠喉部 光裸, 稀具 有维管 束的流 苏状副 花冠。 26 (27) 缠绕 草本; 花 1 一 3 朵 腋生; 花萼具 4 条翼状 突起; 种 子周缘 有不整 齐的翅 13. 翼 萼蔓厲 Pterygocalyx 
540  云南 植物志  27 (26) 直立小 草本; 花 1 一 3 朵 顶生及 腋生, 花丝 极长; 种 子无翅 •••••• 14. 假 龙胆属 Gentiandla 28 (21) 花冠 幅状, 分裂至 基部; 冠管 远短于 裂片。 29 (30)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蕊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 片互生 …-" 15. 黄 秦究属 Veratrilla 30 (29) 花 两性; 雄蕊着 生于冠 管上。 31 (32) 无 花柱, 柱头沿 子房的 缝合线 下延; 花开 放时, 花 冠明显 呈二色 16. 肋 柱花属 Lomatogonium 32 (31) 具 花柱, 柱 头绝不 沿子房 缝合线 下延; 花开 放时, 花冠不 呈二色 …… 17. 獲 牙菜属 Swertia 分属 检索表 (二) 1 (20) 花冠 筒形、 漏 斗形或 钟形, 浅裂或 分裂至 中部, 花冠 管长于 或等于 裂片。 2 (7) 花冠 裂片间 具褶。 3 (4) 茎 直立或 斜升, 四棱形 5. 龙胆属 Gentiana 4 (3) 茎 缠绕, 圆 柱形。 5 (6) 花萼具 5 条维 管束; 腺体 发达, 形 成杯状 花盘, 围 绕子房 基部; 雄蕊不 等长, 顶部 向一侧 下弯, 花丝 线形, 向下不 增粗; 紫果 或菊果 6. 双 糊蝶属 Tripterospermum 6 (5) 花萼具 10 条维 管束; 腺 体小, 裸出, 不形 成杯状 花盘; 雄蕊 等长, 直立, 花 丝向下 部逐渐 增粗; 菊果 7. 蔓 龙胆属 Crawfunlia 7 (2) 花冠 裂片间 无褶。 8 (11) 雄蕊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9 (10) 多年 生粗大 草本; 叶 片大, 通常 基生, 匙形; 蒴 果上半 部扭曲 …… 8. 匙 叶草属 Latouchea 10 (9) 一 年生小 草本; 叶 片小, 全部 茎生; 菊果不 扭曲, 顶 部具极 长的宿 存花柱 3. /MI'g'jS Sebaea 11 (8)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上。 12 (13) 复 聚伞花 序呈假 二叉分 枝或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冠 筒形或 钟形, 花柱 细长, 线形 ……  4. 穿心 草属 Canscora 13 (12) 聚伞花 序绝不 作二叉 分枝; 花柱 粗短, 圆 柱形。 14 (15) 缠绕 草本; 花萼具 4 条翼状 突起; 种 子周围 有不整 齐的翅 …… 13. 翼 萼菱属 Pterygocalyx 15 (14) 直立 草本; 花萼 无翼状 突起; 种子 无翅。 16 (17) 花蕾稍 压扁, 具 四棱; 花萼裂 片通常 一对较 宽短, 另 一对较 狭长, 裂 片间弯 缺下有 三角形 萼 内膜; 种子表 面有指 状突起 11. 扁曹属 Gentianopsis 17 (16) 花蕾非 压扁; 花萼裂 片通常 整齐, 裂片 间弯缺 下无萼 内膜; 种子 表面近 平滑。 18 (19) 花 冠喉部 具极多 数无维 管束的 流苏状 副花冠 12. 喉 花草属 Comastoma 19 (18) 花冠喉 部通常 光滑, 稀具维 管束的 流苏状 副花冠 14. 假 龙胆属 Gentianella 20 (1) 花冠 辅状, 分裂至 基部或 下部, 冠 管短于 裂片。 21 (22) 花冠 裂片基 部具距 10. 花锚属 Halenia 22 (21) 花冠 无距。 23 (28) 雄蕊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24 (25)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 冠裂片 基部具 2 个异色 腺斑; 花 药纵裂 …… 15. 黄 秦艽属 VeratriHa 25 (24) 花 两性; 花 冠裂片 基部无 腺斑; 花 药顶孔 开裂。 
龙 胆 科  541  26 (27) 自养 草本, 叶 绿色, 大型; 圆锥状 复聚伞 花序; 花药有 2 个完 全的室 1 . 藻 百年属 Exacum 27 (26) 寄生 草本; 叶退 化为^ 片形, 膜质, 无叶 绿素; 单花 顶生, 花药有 2 个不完 全的室 2. 杯 药草属 Cotylanthera 28 (23)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上。 29 (30) 花大, 直径 4 一 5 厘米, 花冠黄 绿色, 具绿色 网脉, 腺体 轮状着 生于子 房基部 9. 大 钟花厲 Megacodon 30 (29) 花 较小, 直径 0.8 — 2 厘米; 花冠 蓝色、 紫 色或黄 绿色, 具纵 脉纹, 腺 体着生 于花冠 管或裂 片上。 31 (32) 无 花柱, 柱 头沿着 子房的 缝合线 下延, 花冠 裂片在 蕾中或 在花闭 合时深 深地向 右旋转 排列, 开放时 裂片呈 明显的 二色, 基部 有明显 的腺窝 16. 肋 柱花属 Lomatogonhim 32 (31) 具 花柱, 柱头 绝不沿 着子房 缝合线 下延; 花冠裂 片开放 时不呈 二色, 基部或 中部具 明显的 腺窝 或腺斑 17. 揮 牙菜属 Swertia 1. 藻 百年属 Exacum L. 一年生 草本。 茎 分枝。 叶 对生, 无柄, 抱 茎或具 短柄。 花 紫色、 红色或 白色, 组成 聚伞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萼 4 一 5 深裂, 裂片 具龙骨 状突起 或翅, 或 平而具 3 脉; 花 冠近 球形或 辐状, 4 一 5 深裂, 裂 片旋状 排列; 雄蕊 4 一 5, 着生花 冠裂片 喉部,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短, 花 药大, 2 室, 顶孔 开裂; 子房 2 室, 花 柱长, 线形, 柱 头小。 蒴果为 2 瓣裂; 种子 多数, 细小, 表面具 小瘤状 突起。 约 40 种, 分布 于亚洲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马达 加斯加 和非洲 热带。 我国有 2 种, 云南 也产。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四 棱形, 具 狭翅; 花萼长 5~6 毫米; 花 冠紫蓝 色至淡 紫色; 花药长 5.5~6.5 毫米 1 . 藻百年 E. tetragon 細 2 (1) 茎圆 柱形; 花萼长 7 — 10 毫米; 花冠亮 蓝色, 干 时带紫 红色; 花药长 8 — 10 毫米 2. 圆茎 藻百年 E. teres 1. 藻百年 图版 139: 1—4 Exacum tetragonum Roxb. (1814) nom. nud. et (1832), descr. ; D. Don ( 1837) ; DC. (1846); Benth. (1861);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Marq. (1937); Hara (1966); 图鉴 (1974);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 具翅, 上部有 分枝。 叶 纸质, 宽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抱茎, 无柄, 具基出 3 — 5 脉, 中脉 与侧脉 于叶面 平坦, 背面微 凸出。 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总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花萼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54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9 1—4. 藻百年 Exacum tetragonum Roxb. ,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雌蕊, 4. 花萼 展开; 5—8. 杯药草 Cotylanthera paucisquama C. B. Clarke, 5. 植株, 6. 花 纵剖, 7. 雌蕊, 8. 花萼 裂片。 (肖 溶绘) 
龙 胆 科  543  毫米, 先端 尾尖, 中脉于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边 缘具宽 膜质; 花冠蓝 色或紫 蓝色, 深 裂, 裂片 4, 宽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先端 尾尖; 雄蕊 4, 着生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细,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花 药长圆 柱形, 长 5. 5 — 6.5 毫米, 顶孔 开裂; 子房 2 室, 花柱 极长,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柱 头小, 浅 2 裂。 蒴果近 球形, 直径 4~6 毫米, 果皮 膜质, 2 瓣裂; 种子 多数, 表面 具瘤状 突起。 花期 8 — 9 月, 果 期 10 — 11 月。 产 楚雄、 景东、 思茅、 镇康、 瑞丽、 麻 栗坡; 生山坡 疏林, 海拔 800— 1500 米。 分 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江西。 尼 泊尔、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不丹、 缅甸、 菲 律宾、 马 来西亚 也有。 2. 圆茎 藻百年 (新拟 ) 云南 藻百年 (T. N. Ho et S. P. James) Exacum teres Wall, in Roxb. (182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茎圆 柱形, 直立, 光滑。 叶 纸质,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抱茎,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黄绿 色, 两面 无毛, 具基出 3 脉, 中脉 与侧脉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突出。 聚伞 花序腋 生及顶 生; 花 序梗长 1.5 — 2 厘米 (果时 可长达 3 厘米 ); 苞 片通常 线形, 有时为 叶状;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 6 — 9 毫米, 先端 尾尖, 中 脉于背 面呈绿 色并隆 起成 窄翅, 边 缘具宽 膜质; 花冠 蓝色或 紫色, 深裂, 裂片 4,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6~0.7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雄蕊 4, 着生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短, 长 2 — 3 毫米, 花药圆 柱形, 长 8 — 10 毫米, 顶孔 开裂; 子房 2 室, 花柱 线形, 长 10— 15 毫米, 柱 头小, 浅 2 裂。 蒴果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5 — 8 毫米, 果皮膜 质, 2 瓣裂; 种子 多数, 表面具 海绵状 突起。 花、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龙陵、 腾冲、 梁河; 生 路边潮 湿地及 林下, 海拔 1000 — 1650 米。 孟加 拉国、 不 丹、 印度、 缅甸、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本种的 中名, 何 廷农先 生命为 云南藻 百年, 笔者认 为这样 易引起 误解, 认为 该种模 式产云 南或只 限云南 分布。 而 Wallich 在 1820 年发表 该种时 是根据 印度及 尼泊尔 的植物 而 定的。 后来有 的学者 还发现 本种在 不丹、 锡金、 孟加 拉国、 细 甸也有 分布。 云 南的分 布是何 廷农先 生看了 Forrest 1904 年在大 盈江流 域采的 标本而 定的。 笔者 在作云 南植物 志过 程中, 也发现 龙陵、 腾冲、 梁河有 分布。 因此, 笔者用 它的主 要特征 (茎 圆柱形 ), 命为 圆茎藻 百年。 2. 杯 药草属 Cotylanthera Blume 寄生小 草本。 叶退 化成憐 片状, 对生。 花单生 茎顶, 萼 4 深裂, 裂片 膜质, 卵形, 具肋; 花冠 辐状, 分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4, 旋状 排列; 雄蕊 4, 着生 花冠裂 片间湾 缺处, 花丝 丝状, 花药有 2 个 不完全 的室, 药 室上部 连通, 顶孔 开裂; 子房 2 室, 花柱 极长, 线形,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球形, 2 瓣裂; 种子极 多数。 
544  云南 植物志  约 4 种,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部 (阿萨 姆地区 )、 缅甸、 泰国、 印度尼 西亚。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也产。 1. 杯药草 (图鉴 ) 图版 139: 5—8 寄 生龙胆 (科 属辞典 )、 杯蕊寄 生龙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Cotylanthera paucisquama C. B. Clarke (1883); Hara (197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otylanthera yunnanensis W. W. Smith (1921); 图鉴 (1974). 寄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茎不 分枝, 光滑。 叶麟 片状, 对生, 通常 2 — 5 对, 膜 质, 卵形, 长 1.5 — 3. 5 毫米, 宽 0.7 —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连合。 花单生 茎顶, 花 梗圆 柱形, 光滑, 长 5 — 8 毫米; 花萼 膜质, 4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中脉 明显; 花冠 白色, 蓝 色或淡 紫色, 4 深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 8 — 1.5 厘米, 先端 圆钝; 雄蕊 4,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花丝线 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 黄色, 箭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具 2 个 不完全 的室, 药室 下部贯 通, 顶孔 开裂; 子房 2 室, 无柄, 花柱长 5 — 8 毫米,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球形, 2 瓣 裂; 种 子小, 极 多数。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孟连、 镇康、 腾冲、 碧江、 贡山; 生 山坡常 绿阔叶 林下, 海拔 2000 — 235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锡金 也有。 3. 小 黄管属 Sebaea Sol. ex R. Br. 一 年生小 草本。 叶 细小, 对生, 无柄或 抱茎。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 5 数, 花萼 开展, 深 裂至近 基部, 背面 中脉呈 龙骨状 突起; 花冠 深裂, 裂片与 冠管近 等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裂 片间弯 缺处, 花 丝短, 线形, 花药椭 圆形, 纵裂; 子房 2 室, 花柱 极长, 柱头 2 裂, 裂片 圆形, 蒴 果矩圆 形或近 球形, 2 瓣裂; 种子 细小, 多数, 表面具 蜂窝状 网纹。 约 60 种, 分布 于非洲 温带、 马达加 斯加、 斯里 兰卡、 印度、 尼 泊尔、 大 洋洲。 我 国有 1 种, 分布于 云南。 1. 小黄管 (图鉴 ) 图版 140: 1-3 Sebaea microphylla (Edgew. ) Knobl. (1894); C. Y. Wu et H. W. Li (1964); 图鉴 (1974);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icendia microphylla Edgew. (1846); Sebaea khasiana C. B. Clarke (1875 ) et in Hook. f. (1883); A. S. Rao et P. K. Hajra (1973).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 单一, 纤细, 直立, 光滑。 叶 对生, 鳞片 形至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0.4"0.7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合生, 无柄。 花 1 一 3 朵, 组 成顶 生聚伞 花序; 花梗 纤细, 长 6 — 16 毫米; 花萼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边缘 膜质, 中脉在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花冠 黄色, 筒状, 长 8 — 10 毫米, 5 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花丝 丝状,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上位, 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无柄, 花柱 线形, 长 
龙胆科  545  图 版 140 1—3. 小黄管 Sebaea tnicrophylla (Edgew. ) Knobl. 1 . 植株, 2. 花冠 纵剖, 3. 花粤 展开, 4~6. 罗星草 Canscora andrographioides Griff, ex C. B. Clarke, 4. 植株, 5. 花, 6. 花尊 纵剖。 (吴锡 R 绘) 
546  云南 植物志  3. 5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长圆 形或圆 球形, 长 2. 5 — 3 毫米; 种子 圆球形 或长圆 形, 成 熟时深 褐色, 有 光泽,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 果期 10 — 12 月。 产滇 中地区 (昆明 ); 生于松 林下, 海拔 1900 — 2200 米 C 不丹、 印度、 尼 泊尔也 有。 4. 穿心 草属 Canscora Lam. 一年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茎 不分枝 或二歧 分枝, 有棱。 叶 对生, 无柄或 有柄, 或为 圆 形的贯 穿叶。 复聚伞 花序呈 假二歧 分枝, 或聚伞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 稍两侧 对称, 4 一 5 数; 花萼圆 筒状, 深裂; 花冠 筒状或 钟形, 浅裂, 花冠管 与花萼 等长或 稍长; 雄 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与裂片 互生, 1 或 2 枚 发育, 具 较长的 花丝, 其余 2 — 3 枚不发 育, 花丝短 或无; 子房 1 室, 无柄, 花柱 线形, 柱头 2 裂。 蒴果 2 瓣裂, 或因果 皮极薄 而呈不 规则的 破裂; 种子 多数, 极小, 扁平, 近 圆形, 表现具 网纹。 约 30 种, 分布于 非洲、 亚洲及 大洋洲 的热带 和亚热 带地区 C 我国有 3 种, 云南现 知 1 种。 1. 罗星草 图版 140: 4—6 假 须药草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白 花田草 (海 南植 物志) Canscora andrographioides Griff, ex C. B. Clarke (1875); Merr. (1929); 海 南植物 志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H. W. Li (1991);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anscora melastomacea Hand. -Mazz. (1932); Merr. et Chun (1935);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光滑。 叶 膜质, 椭 圆状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4~0.6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有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面 光滑; 三基 出脉, 中脉 及侧脉 于背面 微凸, 叶面 不显; 无 叶柄。 复 聚伞花 序呈假 二歧分 枝 或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纤细, 四 棱形, 长 5 — 8 毫米, 小苞 片披针 形, 长约 1 毫米; 花 4 数, 花萼圆 柱形, 长 6 — 8 毫米, 有 条纹而 无翅,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锐尖; 花冠 白色、 淡 黄色、 粉 红色, 管状, 长 10 — 12 毫米, 裂片椭 圆形至 长圆状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边 全缘, 先 端纯; 雄蕊 4,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其 中 3 枚不 发育, 花 丝短, 长仅 0.4~0.5 毫米, 1 枚 发育, 花丝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1—1.2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5 — 7 毫米, 1 室, 无柄, 花柱长 8— 10 毫米, 丝状, 柱头 2 裂。 菊果 膜质, 长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种 子小, 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花、 果期 11— 12 月。 产 澜沧、 勐腊、 景东、 云县、 元阳; 生于 草坡、 灌丛 草坡、 林缘, 海拔 380 — 1600 米。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海南。 柬 埔寨、 老挝、 印度、 泰国、 越南、 马 来西亚 也有。 《Flora of China) 记 载云南 有铺地 穿心草 Canscora diffusa (Vahl) R. Brown ex Roe- mer & Schultes 分布。 目前 尚未见 到此种 标本, 暂 将名列 于此。 
龙胆科  547  5. 龙胆属 Gentian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四 棱形。 单叶 对生, 稀 轮生, 在多年 生的种 类中, 不育茎 或营养 枝的叶 常呈莲 座状。 花 两性, 4 一 5 数, 稀 6 — 8 数, 单花, 聚伞 花序; 花 萼 钟形或 筒形, 浅裂, 萼管内 面具萼 内膜, 萼内 膜十分 发育呈 筒形或 退化, 仅保 留在裂 片间 呈三角 袋状; 花冠 筒形、 漏 斗形或 钟形, 通常 浅裂, 稀 深裂, 裂片间 具褶, 裂片在 蕾 中右向 旋转; 雄蕊着 生于冠 管上,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基部 略增宽 并向冠 管下延 成翅, 花药 背着; 子房 1 室, 花柱 明显, 通常 较短, 有时 较长呈 丝状; 腺 体小, 多达 10 个, 轮 状着生 于子房 基部。 蒴果 2 裂, 种 子小, 多数, 表面 具多种 纹饰, 常 无翅, 稀 有翅或 幼时 具翅, 老时翅 消失。 约 360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澳大 利亚北 部及新 西兰, 整个 北美洲 沿安第 斯山脉 达合 恩角, 非洲 北部。 我国有 248 种, 全国各 地均有 分布, 大多 数种类 集中在 西南山 区。 云南有 119 种, 6 变种, 以西北 部种类 最多。 本属植 物大多 生长在 高山及 亚高山 地区, 是高山 灌丛和 高山草 甸的重 要组成 成分。 且花色 鲜艳, 是 高山三 大名花 之一。 分组 检索表 1 (12) 多年生 草本, 具 略肉质 的根及 莲座状 叶丛。 2 (7) 单轴 分枝, 叶密 集呈莲 座状, 包围着 中心的 顶芽。 3 (4) 主根 粗大, 圆 柱形; 花冠 深裂, 冠 管短于 裂片, 稀 浅裂, 褶 甚小, 耳形; 种 子表面 具细网 纹 组 1 . 耳褶 龙胆组 Sect. Otophora 4 (3) 须根; 花冠 浅裂, 冠管 远长于 裂片, 褶大, 非 耳形,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 5 (6) 须 根粘合 或扭结 成一个 粗大、 圆 锥形的 直根; 植 株基部 被枯存 的纤维 状叶鞘 包裹; 种子表 面具 细网纹 组 2. 秦充组 Sect. Cruciata 6 (5) 须根 松散, 不粘合 扭结, 稀为 直根; 植 株基部 被多年 生残茎 包裹; 种 子表面 具蜂窝 状网隙 组 3. 多枝组 Sect. Kudoa 7 (2) 合轴 分枝。 植 物顶芽 死亡, 侧芽 发育, 不断 更新。 8 (9) 根 状茎; 种 子表面 具海绵 状网隙 组 4. 高山组 Sect. Frigida 9 (8) 匍 匐茎; 种子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10 (11) 花柱 柱状, 柱头不 膨大; 种子周 缘无翅 组 5. 匐茎组 Sect. Isomeria 11 (10) 花柱 线形, 柱头 膨大; 种子周 缘具翅 组 6. 叶萼组 Sect. Phyllocalyx 12 (1) 一年生 草本, 具细 瘦木质 主根; 无 莲座状 叶丛。 13 (18) 菊果大 而狭, 无翅; 茎生叶 愈向上 愈大, 基生 叶小。 14 (17) 花 柱长, 丝状或 线形, 较子 房长或 稍短; 花多 大型, 花 冠褶多 偏斜。 15 (16) 种子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无翅; 花萼裂 片的中 脉不呈 龙骨状 突起, 也不 向萼管 下延; 雄蕊 直立 组 "7. 微子组 Sect. Microsperma 16 (15) 种子 表面具 细网纹 或增粗 网纹, 周缘常 有翅; 花 萼裂片 中脉突 起呈龙 骨状并 向萼管 下延成 翅; 雄蕊顶 端下弯 组 8. 狭蕊组 Sect. Stenogyne 
548  云 南植物 志  17 (14) 花 柱短, 柱状或 线形, 远较子 房短; 花 小型, 花冠褶 整齐; 种子 表面具 细网纹 组 9* 柱果组 Sect. Dolichocarpa 18 (13) 菊果倒 卵形, 顶端具 宽翅; 基生叶 发达, 茎 生叶近 等大。 19 (20) 花冠喉 部无毛 组 10. 小 龙胆组 Sect. ChondrophyUa 20 (19) 花冠喉 部具毛 组 11. 喉毛组 Sect. Fimbrioorona 组 1. 耳褶 龙胆组 Sect. Otophora Kusnez, (1894) 多年生 草本。 主根略 肉质, 圆 柱形。 植株为 单轴分 枝型。 花 小型, 花冠常 深裂, 冠 管短于 裂片, 稀 浅裂, 冠 管长于 裂片; 褶小, 耳形, 附 生于一 侧的裂 片上。 菊果 内藏;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稀为 蜂窝状 网隙。 本组有 12 种, 分布于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我国有 9 种。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12) 花冠 深裂, 冠管 短于或 等于裂 片长。 2 (5) 无 莲座状 叶丛, 茎生叶 多数;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稀 黄色。 3 (4) 叶与花 萼裂片 先端均 具芒尖 • 1. 石竹 叶龙胆 G. Caryophyllea 4 (3) 叶与 花萼裂 片先端 无芒尖 1. 美龙胆 G. decorata 5 (2) 具 莲座状 叶丛, 茎生 叶少, 通常 2 — 5 对; 花 冠白色 或白黄 色具有 白蓝色 条纹。 6 (7) 基生叶 较大, 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聚伞花 序顶生 或腋生 3. 耳 權龙胆 G. otophora 7 (6) 基生叶 较小,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2 — 1.2 厘米; 单花 顶生, 稀 为聚伞 花序。  8 (9) 花冠长 2. 5 — 3 厘米, 裂片 与冠管 近等长 4. 类耳 褶龙胆 G. otophoroides 9 (8) 花冠长 1.5 — 2 厘米, 裂 片长于 冠管。 10 (11) 基生叶 片线形 至倒披 针形; 茎生 叶线状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5. 深裂龙 胆€1« damyonensis 11 (10) 基生叶 匙形至 长圆状 匙形; 茎生叶 卵形至 近圆形 6. 短 管龙胆 G. sichitoensis 12 (1) 花冠 浅裂, 裂片长 于冠管 7. 小耳 權龙胆 G. infelix 1. 石竹 叶龙胆 图版 141: 4—7  Gentiana caryophylle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4);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5 厘米。 主根 粗壮, 略 肉质, 黄 褐色, 具环 状纹。 枝多数 丛生, 平卧, 有时 密集呈 塾状, 斜升。 茎生叶 多数, 密集, 卵形, 匙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8 毫 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长达 1 毫米的 尖头, 基部 渐狭, 具 3 脉, 中 脉于叶 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 连合成 筒状, 长 1 一 2 毫米。 单花 顶生;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 萼 杯状, 萼筒长 3 — 4 毫米, 裂片长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芒尖, 基部 渐狭; 花冠深 蓝色, 筒状 钟形, 中裂, 冠筒 微长于 裂片, 裂片 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褶小, 耳状, 长 0.5 — 1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 7 — 9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约 10 
龙胆科  549  图 版 141 1 一 3. 耳 裙龙胆 GentianaotophoraFranch. ex Hemsl.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筹 展开; 4—7. 石竹 叶龙胆 G. caryophyllea H. Smith. 4. 植株, 5. 花冠 纵剖, 6. 花尊 展开, 7. 叶片 (放大 ); 8—10. 粗茎秦 ^ G. crassi- caulisDuthieex Burk. , 8. 花枝, 9. 花冠 展开, 10. 花等 展开。 (肖 溶绘) 
550  云 南植物 志  毫米, 两端 渐狭, 近 无柄, 花柱极 短或不 明显, 柱头 2 裂。 蒴果 内藏, 长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宽 2 毫米, 具 短柄, 柄长约 1 毫米; 种子 褐色, 纺 锤形,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11 月。 产 碧江、 贡山, 生山坡 草地, 海拔 3700 — 4300 米。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贡山。 2. 美龙胆 装 饰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decorata Diels (1912)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4);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tsarongemis R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 1928) (1937). -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2 — 5 厘米。 根 粗壮, 直径达 3 毫米, 深 棕色或 黑色。 枝 丛生, 平卧或 斜伸, 从基部 分枝, 无基生 叶丛。 茎生叶 多数, 密集, 卵形, 倒 卵形, 椭 圆形或 匙形, 长 3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渐尖 或钝, 基部 渐狭, 叶脉 1 一 3 条, 中脉于 叶面凹 陷背面 凸起, 叶柄 极短, 连合成 1 一 2 毫米长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极 短, 长 2 — 4 毫米; 花萼 杯状, 萼 筒长约 4 毫米, 裂 片大小 不等,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渐尖或 圆钝, 弯缺狭 圆形; 花 冠深蓝 色或紫 色, 钟形, 长 1.5 — 2 毫米, 中裂至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褶小, 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下部, 花丝 线形, 长 6 — 10 毫米, 花药 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无明显 花柱, 柱头 线形, 长约 2 毫米, 2 裂。 蒴果 内藏, 无柄, 长椭 圆形, 扁平, 长约 15 毫米, 两端渐 狭; 种子椭 圆形或 卵形,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8—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大理、 碧江、 贡山、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800 — 47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3. 耳 褶龙胆 图版 141: 1—3 具 耳龙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Gentiana otophor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898); Diels (1912);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西藏 植物志 (1986);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otophora var. ovatisepala Marq. (1938).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25 厘米, 主茎 粗壮, 外面密 被残存 叶柄。 主根 粗壮, 侧 根少。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 矩圆状 倒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脉 3 — 5 条, 呈 弧形, 仅叶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扁; 茎 生叶常 2 — 4 对, 椭 圆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叶脉 3 — 5 条, 上面 凹入, 下面 突出; 叶 柄短, 长不及 1 厘米, 基部 呈短鞘 抱茎。 聚 伞花序 顶生, 多花; 花 梗长短 不等; 花萼 杯状, 萼筒长 4 一 5 毫米, 裂片长 圆形、 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圆钝或 急尖; 花冠 钟形, 淡黄 绿色, 有 紫褐色 斑点, 长约 2 厘米,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 13 — 15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 端钝、 
龙 胆 科  551  褶长三 角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中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3 — 10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两端 渐狭, 长约 8 毫米, 宽 约 0.4 毫米; 果实椭 圆形; 种子 纺键状 卵形, 长约 2 毫米, 种皮灰 棕色, 具细 网纹。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碧江、 维西、 贡山、 中甸、 大理;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下, 海拔 28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4. 类耳 褶龙胆 假具 耳龙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 Gentiana otophoroides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主莲 粗壮, 直 径可达 8 毫米, 具环状 横纹, 外 面密被 掠黑 色残存 叶柄。 花枝 纤细, 常 丛生, 不 分枝。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或倒卵 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具 3 条弧形 脉, 仅中脉 明显; 柄 扁宽, 长 0.5 — 2 厘米; 茎生叶 稀疏, 常 2 — 3 对, 叶片椭 圆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抱茎; 叶脉 1 一 3 条,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2 — 10 毫米; 花萼 钟形, 萼筒长 4 一 5 毫 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圆钝, 有 弯缺; 花冠白 色, 有紫色 条纹, 筒形, 长 2 — 3 厘米, 中裂, 冠筒 裂片与 等长, 裂片 卵形, 先端 钝圆, 褶长三 角形, 长约 4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中部, 整齐, 有长短 二型, 在长雄 蕊的花 中, 花丝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在短 雄蕊的 花中, 花丝极 短, 长仅 2 — 3 毫米, 两边具 狭翅, 花药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9 毫米, 扁平, 两端 渐狭, 具 短柄, 柄长约 2 毫米, 花柱 极短, 线形, 柱头 2 裂, 反卷。 蒴果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4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4000 — 45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 甸东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5. 深 裂龙胆 Gentiana damyonensis Marq. (1928) (1932); (1937);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植 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主茎 发达、 匍 匐状、 其 上密被 暗褐色 的残存 叶柄, 上 部 有叉状 分枝。 主根略 肉质较 粗大, 圆 柱形, 具少数 细根。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线 状披针 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25~0.3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三 出脉, 中 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 柄扁, 长达 1 厘米, 基部 连合成 筒或全 部连合 成筒; 茎生 叶 狭披针 形或狭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仅中脉 明显, 其 余叶脉 不显。 花单生 枝顶, 无花 梗或具 短梗, 长 不超过 5 毫米; 花萼 杯状, 萼 筒长约 4 毫米, 裂片 披针形 或狭矩 圆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绿色, 有少数 紫色或 暗绿色 斑点,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15 — 18 毫 米, 宽 4~6 毫米, 褶小, 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雄蕊着 生于冠 筒下部 
552  云南 植物志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4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1 厘 米, 具 短柄, 柄长约 1 毫米, 无 花柱, 柱头 线形, 2 裂。 花期 6 — 8 月, 果 未见。 产 贡山。 生于山 坡灌丛 草地, 海拔 39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南。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6. 短 管龙胆 四季 桶龙胆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Gentiana sichitoensis Marq. (1928)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 藏植物 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主根 较粗, 黄 褐色。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片匙 形或长 椭 圆形, 长 1一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 部渐狭 呈柄, 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弧形 3 — 5 脉, 仅中脉 明显; 茎生 叶少, 3 — 4 对,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近圆 形或宽 楔形; 叶 柄短, 长 2 — 3 毫米, 具 3 脉, 侧脉不 显。 单花, 稀 2 — 3 朵 顶生;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花萼 杯状, 萼筒长 4~6 毫米, 裂片 椭 圆形、 圆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大小 不等, 先端 圆钝、 基 部狭; 花冠黄 绿色, 内 面有蓝 紫色 斑点, 钟形, 长 2 — 2. 5 厘米,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 15 — 17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先 端钝、 褶小、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中部, 整齐, 有长短 二型, 在长 雄蕊的 花中, 花丝 线形, 长约 10 毫米, 与 花柱近 等长, 花药 矩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在短 雄蕊的 花中, 花 丝两边 具翅, 呈披 针形, 长 3.5 毫米, 较 花 柱短,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药隔 向上延 伸呈三 角形; 子房椭 圆形, 两端 渐狭, 长约 10 毫米, 柄长约 4 毫米, 无明显 花柱, 柱头 2 裂。 蒴果 成熟时 棕色, 长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2 瓣裂, 具 短柄, 柄长约 4 毫米; 种子纺 锤形, 长 1.5 — 2 毫米, 表面具 细 网纹。 花期 9 一 10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贡山 等地。 生于 山坡草 地及灌 丛中, 海拔 3 000 — 4 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产 贡山四 季桶。 7. 小耳 褶龙胆 Gentiana infelix C. B. Clarke (1883);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中 国植物 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Gentiana microtophora Marq. (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5 厘米。 根 粗壮。 茎 丛生, 斜升或 铺地, 纤细。 茎生叶 多数, 密集, 卵状披 针形,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侧脉不 显, 仅中脉 于背面 微突; 叶柄 极短, 连合 成长约 1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 梗短, 长 约 3 毫米, 基部具 1 对叶状 苞片; 花萼 钟形, 萼管长 2 — 2. 5 毫米, 果时 增长, 裂片卵 形、 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弯缺 圆形; 花冠 蓝色, 钟状筒 形, 浅裂, 冠管长 4 一 5 毫米, 裂片卵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摺小, 长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先端 钝尖;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丝 状, 长约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4.5 毫米, 两端渐 狭, 近 无柄, 花柱 近无, 柱头 线形, 2 裂, 反卷。 蒴果 内藏, 长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无柄; 种子紡 锤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8 — 9 月。 
龙胆科  553  产西部 地区。 生 于高山 草甸, 海拔 4100 — 45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 锡 金、 尼泊尔 也有。 组 2. 秦充组 Sect. Cruciata Gaudin (1828) 多年生 草本, 根略 肉质, 须状, 扭结或 粘合成 1 粗大, 圆锥 状或圆 柱状的 主根; 植 株基部 被枯存 的纤维 状叶鞘 包围。 具 发达的 莲座状 叶丛。 花 大型或 中型; 褶整 齐或偏 斜。 蒴果 内藏;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21 种, 分布于 亚洲及 欧洲。 中国 19 种。 云南有 2 种。 -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 较小, 长 2 — 2. 2 厘米, 花冠 壶状, 檐 部深蓝 色或蓝 紫色, 内面 有斑点 8. 粗 基秦究 G* crassicaulis 2 (1) 花 较大, 长 2. 5 — 2. 8 厘米, 花冠宽 筒形, 冠檐 外面带 紫褐色 9. 西 藏秦究 G. tibetica 8. 粗 茎秦究 图版 141: 8—10 萝 卜秦充 粗 茎龙胆 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 (1906); Levi. (1916); Marq. (1932);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四川 中药志 (1960); Ma (1964);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新 华本草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tibetica auct. non King: Forbes et Hemsl. (1890); Levi. (1916); Ma (1964), p. p.; 图鉴 (1974).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基部 被枯存 的纤维 状叶鞘 包裹。 须 根多, 扭 结或粘 结 成一个 粗根, 枝 少数, 丛生, 粗壮, 黄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 卵状椭 圆形 或狭櫥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叶脉 5 — 7 条, 两面均 明显, 叶柄长 5 — 8 厘米, 包于枯 存的纤 维状叶 鞘中; 茎 生叶卵 状椭圆 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6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钝至 急尖, 基 部钝, 叶脉 3 — 5 条, 于两面 明显, 叶 柄近无 或长达 3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柄 愈短, 至上部 密集成 叶 状包被 花序。 花 多数, 在 茎顶端 簇生呈 头状, 稀 腋生; 花萼筒 膜质, 长 4"6 毫米, 一 侧开裂 呈佛焰 苞状, 萼齿 1 一 5, 小, 锥形, 长 0.5 — 1 毫米; 花冠 壶形, 长约 2 厘 米, 筒部黄 白色, 冠 檐蓝紫 色或深 蓝色, 内面有 斑点,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偏斜, 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 于冠筒 中部, 整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7 — 8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5 — 2. 5 毫 米; 子房 无柄, 狭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柱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 渐尖, 花柱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内藏 无柄, 椭 圆形, 长 18 — 20 毫 米; 种子矩 圆形, 有 光泽,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林下, 海拔 2800 — 43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贵州西 北部、 青海东 南部、 甘肃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554  云 南植物 志  根可 入药, 有祛风 除湿、 和血 舒筋、 清热、 利尿的 功效。 用于关 节炎、 小儿 疳热、 小便不 利等。 9. 西 藏秦究 Gentiana tibetica King ex Hook. f. (1883); C. B. Clarke (1885); Kusnez. (1904); 高等植 物图鉴 (1974);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brevidens Regel (1887) .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全株 光滑。 根 黄色, 圆 柱形。 茎 粗壮, 直立, 基部 密被 纤维状 叶鞘。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 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连合, 边缘微 粗糙、 5 — 7 脉, 脉于叶 面明显 凹陷, 背面 突起; 茎 生叶 卵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截形, 叶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 无或长 3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叶柄 愈短, 至最 上部, 叶密 集呈苞 叶状。 聚伞花 序顶生 或簇生 叶腋, 花 多数, 无梗; 花 萼 膜质, 一侧 开裂, 具 5 — 6 短齿, 齿 锥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内 面淡黄 色或黄 绿色, 宽 筒形,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淡紫 褐色,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偏斜、 三 角形, 长 0.5 — 1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6 — 8 毫 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无柄,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椭 圆形, 内藏, 长 15 — 20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30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 锡金、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组 3. 多枝组 Sect. Kudoa (Masamune) Satake & Toyokuni ex Toyokuni (1960) 多年生 草本。 须根 疏松, 不扭结 粘合。 植株基 部常被 枯残的 茎或膜 质叶鞘 包围, 稀 光裸。 一年 枝单轴 分枝。 花多 大型, 少 中型; 花冠 浅裂, 褶大, 整齐或 偏斜。 蒴果内 藏, 稀 外露; 种子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无翅。 本组 39 种, 全产 亚洲。 我国有 30 种。 云南有 17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植株具 粗大、 短缩、 圆 柱形的 主根; 莲座 状叶丛 的叶片 较宽, 叶及花 萼裂片 边缘具 明显的 软 骨质; 中脉突 起呈龙 骨状。 2 (3) 花冠 白色, 具 蓝色条 纹和绿 色斑点 10. 大 花龙胆 G. szechenyii 3 (2) 花冠紫 红色, 基部 白色, 无条纹 和斑点 11. 滇 西龙胆 G. georgei 4 (1) 植株具 多数略 肉质的 须根; 莲座 状叶丛 的叶片 较窄; 叶 及花萼 裂片边 缘无软 骨质; 中脉不 突起。 5 (14) 花 萼裂片 与茎上 部叶不 同形; 花 冠褶不 对称。 6 (9) 花 多数; 雄蕊 等长。 7 (8) 基生叶 丛无; 莲 基部的 叶呈憐 片状, 腠质 …" 12. 滇 龙胆草 G. rigescens 
龙胆科  555  8 (7) 基 生叶丛 发达; 茎 基部叶 不呈鳞 片状; 13. 头 花龙胆 G. cephalantha 9 (6) 花 1 一 3 朵; 雄蕊不 等长。 10 (11) 花 4 数; 花 冠筒形 14. 景 东龙胆 G. jingdongensis 11 (10) 花 5 数; 花冠漏 斗形。 12 (13) 基 生莲座 状叶片 卵状题 形或倒 卵形; 花 冠蓝色 15. 女娄 叶龙胆 G. melandriifolia 13 (12) 基生莲 座状叶 片狭匙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花冠 玫瑰色 16. 昆 明龙胆 G. duclouxii 14 (5) 花萼裂 片与茎 上部叶 同形; 花冠 褶对称 15 (20) 茎生叶 3 — 8 枚 轮生。 16 (19) 花 冠裂片 先端无 尾尖。 ' 17 (18) 叶及 花萼裂 片边缘 具刚毛 17. 无尾 尖龙胆 G. ecaudata 18 (17) 叶及 花萼裂 片边缘 平滑; 茎生叶 3 枚轮生 18. 三 叶龙胆 G. temifolia 19 (16) 花冠裂 片先端 具明显 尾尖; 莲 生叶密 集通常 7 枚轮生 19. 七 叶龙胆 G, arethusae var. delicatula 20 (15) 茎生叶 对生。 21 (22) 花冠长 1.5 — 2 厘米; 花萼裂 片开展 20. 捕 叶龙胆 G. altigena 22 (21) 花冠长 2. 5 — 6 厘米; 花 萼裂片 直立。 23 (24) 莲座 状叶丛 发达; 茎具 乳突; 花 冠狭漏 斗形, 长 4~"6 厘米  21. 蓝玉 S 龙胆 G. veitchiorum 24 (23) 莲座状 叶丛不 发达。 25 (28) 基 生叶椭 圆形、 卵形。 26 (27) 茎 生叶全 部为狭 椭圆形 22. 道 孚龙胆 G. altoruin 27 (26) 茎生叶 下部为 卵形, 上部 为线形 23. 天 蓝龙胆 G. caelestis 28 (25) 茎生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29 ( 30) 花冠长 3 — 4 厘米, 裂片长 3 — 4 毫米; 褶 1.5 — 2 毫米长 24. 山 景龙胆 G. oreodoxa 30 ( 29) 花冠长 5 — 7. 5 厘米, 裂片长 6 — 9 毫米, 褶 2 — 5 毫 米长; 花 无梗。 31 (32) 花冠长 7 — 7. 5 厘米, 具蓝 色条纹 25. 喜 湿龙胆 G. helophila  32 (31) 花冠长 5~6 厘米, 淡 蓝色, 无 斑点; 叶 密集, 线状 披针形 … 26. 华 丽龙胆 G. sino-ornata 10. 大 花龙胆 图版 142: 4—6 Gentiana szechenyii Kanitz. (1891); Kusnez. (1898);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excl. syn. G. calliantha Diels et Gilg. ;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rosularis Franch. ( 1891 ) ; Levi. (1916) ; Maro ( 1932) ; Gentianodes szechenyii (Kanitz) A. et D. Love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7 厘米, 基部 被枯存 的叶鞘 包围。 主根 粗大, 圆 柱形, 具多数 略 肉质的 须根。 茎不 分枝, 光滑, 营养 枝上的 叶呈莲 座状, 叶片披 针形, 近 革质, 长 3 — 5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 端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密被 乳突;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于 两面 明显; 茎生 叶交互 对生,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先 端尖, 基部连 合包围 住茎。 花 单生茎 顶端; 花萼 筒白色 膜质, 长 1.5 — 2 厘米, 5 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7 — 17 毫米, 具 乳突; 花冠 白色, 具 蓝色条 纹和绿 色 斑点, 钟状, 长 4 一 6 厘米, 5 裂, 裂 片卵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钝圆, 
556  云 南植物 志  具短小 尖头, 边 全缘、 權 整齐,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全缘; 雄蕊 5, 着生于 冠筒中 部, 花丝 钻形, 长 15— 17 毫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4—5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1 一 I. 5 厘米, 柄长 1.5 — 2 厘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3 厘米, 柱头 2 裂, 裂三 角形。 蒴果 内藏, 狭椭 圆形, 具粗壮 的柄, 长达 2 厘米; 种 子成熟 时为深 褐色, 长 圆形,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贡山、 德钦; 生 于高山 草地、 草甸、 流 石滩, 海拔 3000 — 44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青海 南部。 II. 滇 西龙胆 密 叶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georgei Diels (1912); Marq. (1932) (10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T. N. HoetP. S.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7 厘米。 主 根短, 粗壮, 具 略肉质 须根。 茎 直立, 斜升, 光滑, 基 部被枯 存的膜 质叶鞘 包围。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片披 针形, 剑 状披针 形或卵 状三角 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3 — 1.3 厘米, 先端 渐尖, 叶面 光滑, 背 面沿中 脉密被 乳突, 边 缘白色 膜质, 密被 乳突;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茎生叶 2 — 4 对,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3~0.8 厘米。 花单生 枝顶, 基部包 于上部 叶 丛中, 无 花梗; 花萼倒 锥形, 膜质, 1 一 2 厘 米长, 裂片披 针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三 角形, 长 0.7 — 1.7 厘米, 不 整齐,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边缘软 骨质, 具 乳突, 中肋白 色软 骨质, 于背面 突起, 光 滑或具 乳突; 花冠紫 红色, 基部 白色, 通常无 条纹和 斑点, 钟状, 长 4"6 厘米, 裂片宽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圆钝或 急尖, 边 全缘;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1.5 — 1.7 厘米,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子房球 状椭圆 形, 长 1.3 — 1.5 厘米,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长 1 一 2 厘米; 柱头 裂片三 角形。 果实未 见。 花期 8 — 9 月。 产 宁范、 丽江、 漾濞、 保山;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500 — 4000 米。 分布于 甘肃、 青海、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2. 滇 龙胆草 (滇南 本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42: 1-3 坚龙胆 (高 等植物 图鉴) 苦草 青鱼胆 小秦充 (云南 ) 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 (1890) ; Forrest (1907) ; Levi. (1916) ; Marq. (1932), (1937);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L. A. Lauen. ( 1978—1979 ) , excl. syn. G. esquirolii Levi. ; 云南 种子植 物图鉴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vaniotii Levi. (1913) p. p. quoad Esquirol; G. rigenscens var. stictantha Marq. (1937) ; Gentianodes rigescens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G. esquirolii H. Levi. (1913), (1914—1915).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须根 肉质。 主茎 粗壮, 有 分枝, 枝 多数, 丛生, 直 立, 木 质化, 近圆 柱形, 中空, 幼时具 乳突, 老时变 光滑。 无莲座 状基生 叶丛; 茎生叶 多对, 下部 2 — 4 对小, 錄 片形, 中 上部叶 卵状长 圆形, 倒 卵形或 卵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具 乳突或 光滑, 叶面深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叶脉 
龙胆科  557  图 版 142 1—3. 滇 龙胆草 Gemiana rigescens Franch. ex Hemsl.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 展开; 4~6. 大 花龙胆 G. szechenyii Kanitz. , 4. 植株, 5. 花冠 纵剖, 6. 花蒡 展开; 7~9. 景 东龙胆 G. jingdongensis T. N. Ho, 7.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花尊 展开。 (肖 溶绘) 
558  云南 植物志  1 一 3 条, 上面 不显, 下面 凸起, 叶柄长 5 — 8 毫米, 边缘具 乳突。 花多 数簇生 枝顶, 稀 腋生、 无梗; 花萼 锥形, 长 10 — 12 毫米, 萼管 膜质, 裂片 绿色, 不 整齐, 2 大, 3 小, 大 者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 部狭缩 成爪, 中脉 明显, 小者线 形或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不 狭缩; 花冠漏 斗形或 钟形, 蓝 紫色, 冠檐 具多数 深蓝色 或绿色 斑点, 长 2. 5 — 3 厘米,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具 尾尖, 全缘 或边缘 下部有 细齿, 權 偏斜, 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 缘;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13 — 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卷。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尖 或钝, 基 部钝, 柄长 15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有 蜂窝状 网隙。 花 期 7 — "9 月, 果期 10—12 月 。 产 中部、 西部 各县;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灌 丛中, 海拔 1000 — 28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根 或全草 入药, 有清 肝火、 除 湿热、 健胃的 功效, 用 于目赤 头痛、 耳葺 耳肿、 胁 痛、 口苦、 咽喉肿 痛等。 13. 头 花龙胆 龙胆 (滇南 本草) Gentiana cephalanth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898); Marq. (193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melandriifolia X rigenscens Kusnez. (1893) ; G. rigescens var. violacea H. Smith I . c. ; Marq. (1936) 1. c. ; G. vaniotii Levi. (1913) p. p. quoad Bodinier 31 ; H. Smith 1. c. ; Marq. 1. c. pro. syn. sub. G. rigescens Franch. ; S. Nilsson 1. c. ; Gentianodes cephalantha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 G. vaniotii (Levi. ) A. et D. Love 1. c. 13a. 头 花龙胆 (原 变种) var. cephalantha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须根略 肉质。 主茎 粗壮, 平 卧呈匍 匐状, 分 枝多; 枝 多数, 丛生, 带紫 色或黄 绿色、 圆 柱形、 中空、 光 滑或上 部密被 紫红色 乳突。 基生莲 座状叶 丛的叶 片狭椭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0.8 — 2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外卷, 有 乳突或 光滑, 叶脉 1 一 3 条, 叶面 微凹, 背面 凸出; 叶柄 膜质, 长 0.7 — 3 厘米; 茎生叶 多对, 下中 部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最上部 叶倒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叶柄长 0.5 — 1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柄 愈短。 花 多数, 簇生枝 顶呈头 状, 稀有 腋生, 无枝, 花萼倒 锥形, 长约 2 厘米, 萼筒 膜质、 全缘, 不 开裂, 裂片绿 色, 不 整齐, 2 大, 3 小, 大者 椭圆状 匙形, 长 6 — 8 毫米, 小者为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基 部狭縮 成爪, 裂片 间弯缺 截形; 花冠漏 斗形, 蓝色 或蓝紫 色, 冠檐 具多数 深蓝色 斑点, 长 2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具 尾尖, 褶 偏斜, 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12— 1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 线状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 
龙胆科  559  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5 —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 卷。 蒴果内 藏或微 外露, 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1.5 厘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大理、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欽、 贡山; 生于灌 丛边、 草地, 海拔 1800 — 33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3b. 腺龙胆 (变种 ) var. vaniotii (H. Levi,) T. N. Ho (1994);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vaniotii H. Levi. (1913). 与 原变种 不同为 茎顶端 有很多 腺毛。 产昆明 地区。 14. 景 东龙胆 图版 142: 7—9 Gentiana jingdongensis T. N. Ho (1985);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1 一 2 厘米。 根 少数, 纤细, 须状。 主 茎无或 极短。 枝 单一或 数个 丛生, 细瘦、 光滑。 叶密 集呈莲 座状, 叶片 卵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钝, 向 下延至 叶柄, 光滑, 中 脉上面 微凹, 下面 凸起, 倒脉 不显, 叶柄 纤细, 长 5—12 毫米; 茎生叶 极小, 苞 片状, 长 2—3 毫米; 花 1 一 2 朵 顶生, 4 数, 无梗; 花萼 钟形, 长 6 — 7 毫米, 裂 片小, 整齐,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弯 缺宽, 圆形; 花冠 筒形, 蓝色, 无 斑点和 条纹, 长 1.5 — 2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摺 偏斜, 截形,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粗,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明显,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卷。 花期 4 一 5 月, 果实 未见。 产 景东; 生于山 坡阔叶 林下及 路旁, 海拔 2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15. 女娄 叶龙胆 图版 143: 1—3 Gentiana melandriifoli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898); Levi, (191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odes melandriifolia ( Franch . ) A. et D. Love (1972)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7 厘米。 须根略 肉质, 粗 而长。 主茎 粗壮, 平 卧呈匍 匐状, 黄 褐色; 枝 多数, 丛生, 下部 光滑, 上部具 乳突。 基生 莲座丛 叶卵状 匙形, 长 1.5 — 3 厘 米, 宽 0.6 — 1.8 厘米, 先端 圆钝, 叶脉 1 一 3 条, 在 两面均 明显, 基部 渐狭缩 成柄, 柄 长 0.8 — 2 厘米; 基生叶 4 一 "6 对, 卵形 或卵状 匙形, 长 7 — 13 毫米, 宽 3 —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钝, 狭缩 成柄, 柄长 5 — 10 毫米。 花 1 一 3 朵, 顶生, 无梗; 花萼倒 锥形, 长 1.2 — 1.5 厘米, 裂 片小, 狭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有时 膜质; 花冠 漏 斗形, 蓝色, 冠檐 具多数 深蓝色 斑点, 长 3 — 4. 5 厘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下部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齿, 褶 偏斜,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 整齐的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 10 —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560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43 1—3. 女类菜 叶龙胆 GentianamelandriifoHaexHemsl. , 1. 植株, 1. 花冠 纵剖, 3. 花萼 展开; 4 一 6. 蓝玉 簪龙胆 G. veitchiorum Hemsl. , 4. 植株, 5. 花冠 展开, 6. 花粤 展开; 7 — 9. 昆 明龙胆 G. duclouxii Franch. , 7.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花萼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561  1 一 1.5 毫米, 子房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0— 1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达 17 毫米; 种子近 圆形, 直 径不及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5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大理 等地; 生于 山坡草 地或岩 石上, 海拔 22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16. 昆 明龙胆 图版 143: 7—9 Gentiana duclouxii Franch. (1899); Forrest (1907); Levi. (1916);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entianodes duclouxii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须根 肉质。 主茎 直立或 平卧, 淡 黄色, 有 分枝, 枝多 数 丛生, 低矮, 光滑。 叶 大多基 生呈莲 座状, 叶片匙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部渐 狭缩成 叶柄,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微 凸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具 狭翅; 茎生叶 稀少, 2 — 3 对, 形状与 基生叶 相同, 长 8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叶柄长 7 — 10 毫米。 花 1 一 3 朵生 枝顶, 无梗; 花 萼狭倒 锥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裂 片小, 整齐, 三 角形或 钻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冠漏 斗形, 玫瑰 色, 冠 檐具多 数蓝色 斑点, 长 3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全 缘, 褶 偏斜,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规则的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子房 线状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8 厘米,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2 厘米; 种子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中部 地区;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路边, 海拔 1800 — 19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昆 明。 17. 无尾 尖龙胆 Gentiana ecaudata Marq. (1928)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James (1995). G. setulifolia Marq. (1928) et in Hook. (1932); Marq.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基 生叶无 或不发 i^, 有 时为三 角形, 长 3 — 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茎生叶 4 一 7 枚 轮生, 下部 叶小, 愈向 茎上叶 愈大 密集, 常为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边缘具 刚毛。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 萼筒倒 锥形, 长 6 — 8 毫米, 裂片 叶状, 与上 部的叶 同形, 长 8 — 10 毫米; 花冠常 闭合, 淡 蓝色, 外面有 深蓝色 条纹, 长 3 — 5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先端无 尾尖, 边 缘有细 锅齿, 褶 整齐, 宽三 角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純, 边全 缘或有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冠筒中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线 形,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 钝, 柄 长可达 12 毫米; 种 子成熟 时为深 褐色, 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蜂 窝状网 
562  云南 植物志  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贡山; 生于 沼泽地 ,海拔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18. 三 叶龙胆 Gentiana ternifolia Franch. (1884);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898); Levi. (191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基生叶 缺或具 少数, 叶片三 角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茎生叶 3 枚 轮生,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下部 叶小, 长 5 — 8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中上部 叶大, 具 密集, 长 8 — 1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脉 不显。 花单生 枝顶, 5 数, 无梗; 花 萼筒倒 锥形, 长 12 — 14 毫米, 裂片 叶状, 与 上部叶 同形; 花冠漏 斗形, 蓝 色或蓝 紫色, 具 深蓝色 条纹, 长 4 一 6 毫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6 毫 米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褶 整齐,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细齿;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中部, 花丝 钻形, 长 10 — 12 毫 米, 花药矩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1 一 1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7 — 20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未见。 产 洱源; 生于 草地, 海拔 3000 —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9. 七 叶龙胆 Gentiana arethusae Burk. var. delicatula Marq. (1931)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Gentiana heptaphylla Balf. f. et Forrest (1907); Levi. (191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G. subccula Marq. (1931) (1937); S. Nilsson (1967); G. arethusae var. rotundato-lobata Marq. (1931) (1937); G . heptaphylla var. mixta H. Smith (1936) ; G. hexaphylla var. pentaphylLa H. Smith (1936) ; Marq. (1938) ; Gentianodes suboccuta (Marq. ) A. et Love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根 须状, 多数, 略 肉质。 枝多数 丛生, 铺散, 斜升, 具 乳突。 基生的 莲座状 叶丛缺 或极不 发达; 茎生叶 7 枚、 稀 6 枚, 轮生, 密集, 下部叶 小, 在 花期常 枯萎,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中上部 叶大, 线形, 长 10 — 17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平滑, 叶 脉于两 面均不 明显。 花单生 枝顶, 基部 包围于 上部叶 丛中, 6 — 7 数, 稀 5 数; 花 梗无; 花萼管 常带紫 红色, 倒锥 状 筒形, 长 10 — 13 毫米。 裂片 绿色, 叶状, 线形, 长 10 — 14 毫米, 弯缺狭 截形; 花冠 淡 蓝色, 钟状漏 斗形, 长 3. 5 — 5 厘米, 喉 部直径 1.7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具约 2.5 毫 米长的 尾尖, 边 全缘, 摺 整齐, 截 形或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5 — 20 毫米, 下 部连 合成短 筒包围 子房, 花药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2 毫 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0 毫米; 花柱 较短,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 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 2. 5 — 3 厘米; 种子成 熟时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4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陕西。 
龙胆科  563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20. 椭 叶龙胆 Gentiana altigen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横 断山维 管植物 (1994);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7 厘米。 须根, 少, 纤细。 茎多数 丛生, 纤细, 密被 乳突。 无 基生 莲座状 叶丛; 茎生叶 多对, 下、 中 上部叶 的大小 不同, 中下部 叶小, 密集, 卵圆形 或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上部叶 较大, 稀疏, 狭椭 圆形, 长 5 — 9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叶 均为先 端圆, 基 部钝, 边 缘密生 睫毛, 叶脉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 余脉均 不显;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长 4 一 5 毫米, 裂片 开展, 绿色,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边 缘具短 睫毛; 花冠 蓝色, 具 深蓝色 细 条纹, 筒形, 长 1.5 — 1.8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整 齐,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 丝线状 锥形, 长 5~6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 5~6 毫米, 花 柱短、 圆柱 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卷。 蒴果 内藏, 卵状 椭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两 端钝, 具 8 毫米长 的柄; 种子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表 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9—11 月 。 产 贡山、 中甸; 生 于高山 草地及 草甸, 海拔 3700 — 4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21. 蓝玉 替龙胆 图版 143: 4 — 6 Gentiana veitchionim Hemsl. (1909); Marq. (1929); D. Wilkie (1936);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ornata var. obtusi folia Franch. (1896); G. ornata var. acumifolia Franch. (1896) ; Gentianodes veitchiorum (Hemsl. ) A. et D. Love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茎多数 丛生, 铺散, 黄 绿色, 具乳 突。 基 生叶莲 座状, 线状披 针形, 长 30 — 35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 边缘 粗糙, 叶脉 不显, 叶柄具 乳突; 茎生叶 多对, 愈向茎 上部愈 密集, 愈长, 下部 叶 卵形, 长 3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中部叶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 米, 宽 3 — 5 毫米, 上部叶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单花顶 生, 无梗;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3— 1/2, 萼管 筒形, 紫 红色, 长 1.2 — 1.4 厘米, 裂片与 上部叶 同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漏 斗形, 上部深 蓝色, 下 部黄 绿色, 具 深蓝色 条纹和 斑点, 稀淡 黄色, 长 4 一 6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或 边缘啮 蚀状;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筒中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9 一 13 毫米, 基部连 合成短 筒包围 子房, 花药 长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先 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细, 长达 2.5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564  云南 植物志  产 贡山、 丽江; 生高山 草甸, 海拔 2000 — 30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甘肃。 尼 泊尔 也有。 22. 道 孚龙胆 Gentiana altorum H. Smith ex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Gentiana veitchiorum var. altorum (H. Smith) Marq. (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4"6 厘米。 根 须状, 略 肉质。 枝 丛生, 铺散, 斜升。 基生 叶不呈 莲 座状, 叶片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茎生叶 多对, 愈 向枝上 部叶愈 密集、 愈长, 中 下部叶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上 部叶狭 椭圆形 或披针 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 边缘 粗糙; 叶 脉两面 均不明 显, 或 仅中脉 于背面 突出; 叶柄 背面被 乳突。 花单生 枝顶, 基部 包围于 上部叶 丛中; 无 花梗;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8 — 12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倒 锥形, 长 3 — 4. 5 厘米, 喉部直 径可达 1.5 厘米, 上部淡 蓝色, 下部 黄 绿色, 具 深蓝色 条纹, 有时具 斑点,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不整齐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钻形, 长 8 — 9 毫米, 基部连 合成短 筒包围 子房;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 线形, 长 9 一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8 — 1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反卷。 蒴果 内藏,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4 毫米, 先 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长 12 — 15 毫米; 种子成 熟时黄 褐色, 有 光泽, 长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 果期 8— 10 月。 产 中甸哈 巴雪山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3500 — 4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 川 西部。 23. 天 蓝龙胆 Gentiana caelestis (Marq.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veitchiorum var. caelestis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G. am- pla H. Smith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8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茎多数 丛生, 铺散, 黄 绿色, 具 乳突。 莲座状 叶丛不 发达, 叶片披 针形, 长 4 一 30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粗糙,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余 叶脉均 不显, 叶柄 背面具 乳突; 茎生叶 多对, 密集, 愈 向茎上 部叶 愈长, 中 下部叶 卵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3 — 4. 5 毫米, 上部叶 线形, 长 10 — 16 毫 米, 宽 2— 3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无梗;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 1/3, 萼管倒 锥形, 长 10 — 13 毫米, 裂片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花 冠上部 钟状, 淡 蓝色, 下部黄 绿色, 具蓝色 条纹和 斑点, 长 4 一 5 厘米, 花萼以 上突然 膨大, 喉 部直径 1.5 — 2 厘米, 裂片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全缘, 摺 整齐, 宽三角 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冠管中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10 — 13 毫 米, 基部连 合成短 管包围 子房,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细, 长 15 — 18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龙 胆 科  565  花期 7 — 9 月, 果 未见。 产 贡山、 中甸、 丽江;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600 — 4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4. 山 景龙胆 Gentiana oreodoxa H. Smith (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7); Marq. (1937);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sino-ornata var. punctata Marq. (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茎 丛生, 铺散。 基生叶 不发达 或有少 数, 叶片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8 — 2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平或 粗糙, 叶脉不 显, 叶柄 背面具 乳突; 茎生叶 多对, 密集,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1.5 — 2 毫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花单生 枝顶, 无梗;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2/5, 萼 筒黄绿 色或紫 红色, 钟状 筒形, 长 5 — 7 毫米, 裂片与 上部叶 同型, 长 6 — 13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冠倒 锥形, 上部淡 黄色, 下部黄 绿色, 有 蓝色条 纹和不 明显的 斑点, 长 3 — 4. 5 厘米, 喉 部直径 1.3 — 2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褶 整齐, 截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中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8 — 9 毫米, 基部连 合成短 筒包围 子房,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长 11 一 1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1 一 13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1.5 — 3 毫 米, 柱 头小, 2 裂; 果 内藏,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17 毫米, 先端 渐狭, 基 部钝, 具 柄, 柄长达 25 毫米; 种子有 光泽, 长 圆形, 长 1—1.2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 期 7~9 月, 果期 9一11 月。 产 德饮、 贡山; 生于 草地, 海拔 4000 — 47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 贡山。 25. 喜 湿龙胆 Gentiana helophila B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1928),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6 — 12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花 枝多数 丛生, 铺散, 斜升, 黄绿 色。 基生莲 座状叶 丛极不 发达。 叶 线形披 针形, 长 20 — 3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生 叶 多数, 疏离, 上部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中部 以上的 叶线状 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25 — 4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 无梗, 单生 枝顶; 花 萼筒倒 锥状筒 形, 长 16 — 18 毫米, 裂 片与叶 同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冠倒 锥状筒 形, 上部蓝 紫色, 下部黄 绿色, 具 蓝色条 纹和不 明显的 斑点, 长 7 — 7. 5 厘米, 喉部直 径约 2.5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8 — 9 毫米, 先端 急尖, 摺三 角形, 长 2. 5 — 3 毫 米, 先端 急尖;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12 — 14 毫米, 基部 连合成 筒包围 子房,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1.5 — 1.7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3 毫米, 花柱 线形, 柱头 2 裂。 花期 6 — 9 月。 果 未见。 产 中甸、 丽江;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900 — 3100 米。 模式产 地在滇 西北。 26. 华 丽龙胆 天 蓝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566  云南 植物志  Gentiana sino-omata Balf. f. (1918); Stapf. (1931);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 ornata var. veitchii Iving (1915); Gentianodes sinoornata (Balf. f . ) A. et D. Love ( 1972) ; Gentiana ornata auct. non Wall. : Forrest (1907) ; Limpr. (1922). 26a. 华 丽龙胆 (原 变种) var. sino-ornata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须根, 略 肉质。 茎多数 丛生, 铺散, 斜升, 光滑。 莲 座状基 生叶不 发达, 叶片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微 粗糙, 叶 脉仅中 脉 于背面 明显, 其余 叶脉均 不显, 叶柄 背面具 乳突; 茎生叶 多对, 密集, 内弯, 愈向茎 上部 愈长, 中下 部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上部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30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无梗;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 3/5, 萼 管倒锥 状 筒形, 长 12 — 15 毫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12 — 14 毫米; 花冠倒 锥形, 淡 蓝色, 具 黄绿色 条纹, 无 斑点, 稀 黄色至 白色, 长 5 — 6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钝, 全缘,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中部, 花丝 钻形, 长 10 — 12 毫米, 基部连 合成短 管包围 子房,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11 一 1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 纤细, 长 18 — 2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5 — 6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先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长 2 — 2. 5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10 月。 产 丽江、 维西、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500 — 3800 米。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 采自滇 西北。 26b. 痩华 丽龙胆 var. gloriosa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与 原变种 不同, 为茎 细瘦, 叶宽, 椭 圆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冠 倒锥状 筒形。 产 宁蒗; 生 于高山 草甸, 海拔 30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组 4. 高山 龙胆组 Sect. Frigida Kusnez. (1893) 多年生 草本。 根长 或短, 略 肉质。 根茎 短缩。 侧芽包 被于发 达的莲 座状叶 丛中。 茎 生叶 同型, 叶质。 花 大型或 中型; 花冠 浅裂, 摺大, 偏斜。 蒴果 内藏, 稀 外露; 种子表 面具 海绵状 网隙, 无翅。 19 种, 产 北美、 亚洲、 欧洲。 我国产 17 种。 云南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萼裂 片反折 或至少 张开, 不 整齐。 2 (3) 花冠 黄色, 有多 数蓝色 斑点; 基生 叶宽, 狭椭 圆形; 花枝 具乳突 27. 斑 点龙胆 G. handeliana 
龙胆科  567  3 (2) 花冠 蓝色, 无蓝色 斑点。 4 (5) 基生 叶窄, 线状披 针形; 茎 光滑; 花萼裂 片线形 28. 川 西龙胆 G. wilsonii 5 (4) 基生 叶宽,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茎密被 乳突; 花 萼裂片 披针形 29. 阿墩 子龙胆 G. atuntsiensis 6 (1) 花 萼裂片 直立, 整齐; 花萼裂 片小, 钻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 萼管一 侧开裂 呈佛焰 苞状。 7 (8) 花冠 黄色, 具 多数蓝 色斑点 30. 叶 柄龙胆 G. phyllopoda 8 (7) 花冠 蓝色, 无 斑点; 茎密 生乳突 31. 小 齿龙胆 G. microdonta 27. 斑 点龙胆 Gentiana handelian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stictantha Marq. (1928); vuilkie (1937); G • handeliana var. brevisepala Marq. (1931).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15 厘米, 基部被 有枯老 的膜质 叶鞘。 枝 丛生, 其中 营养枝 2 — 5 个, 花枝 1 一 2 个, 花枝 直立, 紫 红色, 圆 柱形, 中空, 具 乳突。 基生叶 多数, 丛生, 长条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延至 叶柄, 叶 脉通常 3 条, 中脉于 叶面微 凹陷, 背面 突起, 其余 脉于叶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微凸, 叶柄 膜质、 扁, 长 1.5 — 3. 5 厘米; 茎生叶 2 — 3 对, 与 基生叶 同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0.6—1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钝或 渐狭, 叶脉 3, 弧形, 于下面 微凸, 叶柄长 0.5 — 1 厘 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柄 愈短, 至茎 顶端叶 无柄。 花多数 ,组 成近头 状或轮 伞状花 序, 无梗; 花萼 筒状, 长 8 — 10 毫米, 萼管 膜质, 不开裂 或一侧 开裂, 外面被 乳突, 裂 片 反折或 开展, 不 整齐, 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乳 突或短 睫毛, 弯缺 圆形; 花冠黄 绿色, 具多数 蓝色斑 点及细 条纹, 漏 斗形, 长 2. 5 — 3 厘米, 裂片宽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全 缘或有 不规则 细齿、 褶 偏斜、 截 形或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 米, 边具波 状齿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10 — 12 毫 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0 — 12 毫米, 花 柱粗,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7— 10 毫米, 柄粗, 长达 15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2~9 月, 果 期 10 — 11 月。 产禄劝 (乌蒙 山)、 德钦、 贡山; 生于 草地。 海拔 3800 — 42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28. 川 西龙胆 Gentiana wilsonii Marq. (1928)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5 厘米, 基部被 黑褐枯 老膜质 叶鞘。 根 茎长或 短缩。 须根多 数, 略 肉质。 枝 丛生, 直立, 黄绿 色或紫 红色, 中空, 近圆 柱形, 光滑。 叶大部 基生, 叶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状椭 圆形, 长 2.5—11 厘米, 宽 0.5 — 1.4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 叶脉 1 一 3 条, 于 两面均 明显, 并 在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膜质; 茎生叶 1 一 3. 对,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3 —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基 
568  云 南植物 志  部 渐狭, 叶脉 1 一 3 条, 于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叶柄 长可达 2 厘米, 愈 向茎上 部叶愈 小, 柄 愈短至 无柄。 花 多数, 聚成头 状或轮 伞状, 顶生和 腋生; 花 梗无; 花萼筒 形或倒 锥状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萼管 膜质, 一侧开 裂或不 开裂, 裂片 反折或 开展, 不 整齐, 线形, 长 3 — 6 毫米, 弯 缺窄, 截形; 花冠 蓝色, 无 条纹和 斑点, 狭漏 斗形, 长 3 — 3.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摺 偏斜, 三 角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3 毫米, 花药线 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0 — 13 毫米, 花 柱粗,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反折。 蒴果 内藏, 狭 椭圆形 或披 针形, 长 1.5 — 1.7 厘米, 柄 可长达 2 厘米; 种子黄 褐色, 具 光泽, 宽矩 圆形, 长 1—1.2 毫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 果期 7 — 9 月。 产西 北部;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2800 — 40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部及西 南部。 29. 阿墩 子龙胆 图版 144: 1—3 Gentiana atuntsiensis W. W. Smith (1913);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trichotoma Kusnez. var. brevicaulis Marq. (1931),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基 部被有 枯落膜 质叶鞘 包围; 枝 丛生, 直立, 黄绿色 或紫 红色, 圆 柱形, 具 乳突。 基生叶 多数, 成丛, 条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先 端圆, 基 部狭, 叶脉 1 一 3 条, 于两面 明显; 叶柄 膜质, 长 2 — 7 厘 茎生叶 3 — 4 对, 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钝,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愈向莲 上部叶 愈小, 柄 愈短至 无柄。 花 多数, 组成 头状或 三歧 分枝, 顶生或 腋生; 总 花梗长 4 一 6 厘米, 花深 蓝色, 有时 具蓝色 斑点, 无梗; 花 萼倒 锥形或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外面有 乳突, 萼管 膜质, 不 开裂或 开裂, 裂 片不整 齐, 反折, 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弯 缺狭, 截形; 花冠漏 斗形, 长 2. 5 — 3.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齿, 摺 偏斜, 截形 或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花 冠管中 下部, 花丝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2 毫米, 两端渐 狭, 柄长 9 一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卵形。 蒴果 内藏,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柄细, 长 0.8 — 1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高山 灌丛及 草地, 海拔 4200 — 45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 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0. 叶 柄龙胆 Gentiana phyllopoda Levi. (1915); Marq. (1937); pro. syn. G. microdonta Franch. ex Hemsl. ; L. A. Lauen. ( 1978 ― 1979); pro. syn. sub. G. microdonta Franch. ex Hemsl. ;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基部 被枯老 的叶鞘 包围。 根 茎长, 平卧, 具 多数略 肉质 须根。 茎 3 — 4 枝 丛生, 下部黄 绿色, 上部紫 红色, 光滑, 圆 柱形, 中空。 基生叶 多数, 狭椭 圆形至 线状椭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龙胆科  569  图 版 144 1-3 阿嫩 子龙胆 GentianaatuntsiensisW. W. Smith.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筹 展开; 4 一 6. 小 齿龙胆 G. m.crodontaMarq., 4. 植株, 5. 花冠 展开, 6. 花尊 展开; 7 — 9. 叶 筹龙胆 G. phyllocalyx C. B. Clarke. 7.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花尊 展开。 (肖 溶绘) 
570  云南 植物志  具 3 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叶柄 膜质, 长 3~6 厘米; 茎生 叶少, 3 — 5 对, 狭椭 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0.5 — 2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叶柄 愈短。 花 多数, 组成 轮伞状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无梗; 花萼倒 锥形, 长 8 — 10 毫米, 背 面具乳 突, 萼管 膜质, 一 侧开裂 呈佛焰 苞状, 萼 齿小, 直立, 稍不 整齐, 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弯 缺窄, 截形; 花冠 钟形, 淡 黄色, 具多 数蓝色 斑点, 长 2 — 3 厘米, 裂片宽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钝圆, 全缘, 褶 偏斜, 戟 形或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 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不整齐 细齿;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9 一 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 粗短,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内 藏,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0 — 12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巧家 (药山 );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600 米 左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 式标本 采自 巧家。 31. 小 齿龙胆 图版 144: 4—6 ' Gentiana microdonta Franch. ex Hemsl. (1890) , p. p. quoad Delavay s. n. ; Kusnez. (1898) p. p. quoad spec. Tali; Diels (1912)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excl. syn. G. phyllopoda Levi. ; 高等植 物图鉴 (1974); L. A. Lauen. (1978— 1979) , pro syn. G. phyllopoda Levi. ;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trichotoma var. albescens Marq. (1928); Gentianodes microdonta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基 部被枯 萎叶鞘 包围。 枝 丛生,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基生叶 多数,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5—1.5 厘米, 先 端钝, 叶脉 '1一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凸出, 叶柄 膜质, 长 2 — 2. 5 厘米; 茎生 叶卵状 椭圆形 至长条 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4 — 1.5 厘米, 先 端钝至 渐尖, 基部 渐狭,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 面 不显, 背面微 凸出,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柄 愈短。 花 多数组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总花 梗长达 4 厘米; 花 梗常带 紫色, 不 等长, 长从 0.5 — 2. 5 厘米, 密被 乳突; 花萼 筒形, 长 6 — 10 毫米, 萼管 草质, 一侧 开裂成 佛焰苞 状, 萼 齿小、 直立, 不 整齐, 线状 钻形, 长 0.5 — 1.5 毫米, 弯缺 圆形, 花冠漏 斗形, 深 蓝色, 无 条纹和 斑点,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摺 偏斜, 戟 形或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齿;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5 — 10 毫米, 花柱 粗短,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 果— 内藏, 长椭 圆形, 长 9— 12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 6—10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11 月。 产 大理、 丽江、 中甸; 生 于冷杉 林下、 草地, 海拔 2600 — 43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龙胆科  571  组 5. 匍茎组 Sect. Isomeria Kusnez. (1894) 多年生 草本。 具匍 匐茎及 须根。 茎合轴 分枝。 叶常密 集呈莲 座状。 花多 中型, 花冠 浅裂, 褶大, 整齐或 偏斜。 蒴果 内藏, 稀 外露, 种子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稀为海 绵状网 隙, 无翅。 18 种, 分布于 北美、 亚洲。 我国有 16 种, 云南产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叶 及花萼 裂片边 缘具白 色膜质 或骨质 边缘; 花冠淡 蓝色; 雄蕊 不等长 32. 密 叶龙胆 G. confertifolia 2 (1) 叶及 花萼裂 片边缘 不具白 色膜质 或骨质 边缘。 3 (8) 花 3 — 8 朵簇 枝顶呈 头状, 稀 单生; 叶柄 扁平, 上部 者多少 增宽; 褶 偏斜。 4 (5) 叶柄 较细, 愈向 茎上部 无明显 增宽; 雄 蕊与冠 管等长 33. 中 国龙胆 G. chinensis 5 (4) 叶 柄细, 愈向 茎上部 愈宽; 雄蕊 短于花 冠管。 6 (7) 头状 花序全 部包被 于茎生 叶中; 花冠 筒形; 茎中 上部叶 柄长于 或稍短 于叶片 34*锡 金龙胆 G* sikkimensis 7 (6) 头状花 序仅基 部包围 于茎生 叶中; 茎 生叶柄 远较叶 片短; 花 萼管一 侧开裂 35. 扭 果龙胆 G. harrowiana 8 (3) 花单生 枝顶; 稀 2 — 3 朵 簇生; 叶 柄细, 不 增宽。 9 (12) 花萼 裂片圆 匙形, 基 部渐狭 成爪。 10 (11) 花冠 筒形长 4 一 5. 5 厘米, 无斑点 和条纹 36. 匙 尊龙胆 G. stragulata 11 (10) 花冠漏 斗形, 长 3 — 4. 5 厘米, 具黄 绿色条 纹和蓝 色斑点 37. 黄条 纹龙胆 G. gilvo-striata 12 (9) 花 萼裂片 狭椭圆 形或三 角形, 基部 绝不渐 狭成爪 C 13 (14) 花 柱极长 丝状; 叶匙形 或倒卵 状匙形 38. 丝 柱龙胆 G. filistyla 14 (13) 花柱 较短, 通 常短于 子房; 花单生 枝顶; 叶 片倒卵 状匙形 或匙形 … 39. 矮龙胆 G. wardii 32. 密 叶龙胆 Gentiana confertifolia Marq. (1928),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仅 2 厘米, 基 部被枯 存叶鞘 包围。 花 枝密集 丛生。 叶 革质, 线状 披 针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3~0.5 厘米, 先端 急尖, 无 叶柄。 花 单花或 2 — 3 朵 顶生, 基 部被上 部叶丛 包围; 花萼 筒长约 1 厘米, 裂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约 1.4 厘米, 宽 0.3 厘米, 先端 急尖, 微 外弯, 弯缺 狭窄; 花冠淡 紫色, 漏 斗形, 长 3. 5 — 4 厘米, 裂 片宽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宽 8 毫米, 先 端有小 尖头, 无 花梗, 褶宽于 裂片, 长 3.5 毫 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与冠筒 等长, 花丝 丝状, 长约 25 毫米, 花药长 3.5 毫米; 子 房有 短柄, 花 柱长约 1 厘米, 胚珠 表面有 网纹。 花期 4 月, 果 未见。 产 西北部 (宁范 ); 生于 山坡, 海拔 3000 — 3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范。 33. 中 国龙胆 Gentiana chinensis Kusnez. (1894), (1898); Diels (1900); Marq. (1937); 中国植 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572  云南 植物志  Gentianodes chinemis (Kusnez. ) A. et D. Love (1972)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具长匍 匐茎。 须根, 细瘦。 枝 直立或 斜生, 具棱, 棱 上有 乳突。 基生叶 近无; 叶 疏离、 椭圆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钝, 边缘具 乳突, 仅中脉 于背面 突起, 其余脉 不显, 但 叶柄不 但宽, 叶 柄 扁平, 长 3 — 4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花 1 一 3 朵生于 枝顶, 无 花梗; 花 萼管膜 质, 黄 绿色, 筒状, 长 6 — 10 毫米, 裂 片小, 不 整齐, 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或钝, 边缘具 乳突, 弯缺 截形; 花冠 蓝色, 筒形, 长 3 — 3. 5 厘米, 裂片卵 形或卵 状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偏斜, 宽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急 尖, 边全 缘或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与冠管 等长, 达花冠 裂片基 部, 花丝 丝状, 长 8—10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8—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花柱 线形, 长 3 — 3.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内 藏或先 端 外露, 长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 8 — 10 毫米; 种 子椭圆 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大理、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及 路旁, 海拔 2500 — 43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34. 锡 金龙胆 图版 145: 1—3 Gentiana sikkimensis C. B. Clarke (1883);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898); Marq. (1929), (1932);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Hara (1966);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pseudo- sikkimensis Marq. ex Wilkie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40 厘米, 具长匍 匐茎。 须 根少, 细长。 枝 直立, 黄绿色 或带紫 红色, 具细 条纹, 基部 有褐黑 色枯存 残叶。 基 部叶近 圆形, 直径 6 — 10 毫米, 先端钝 圆,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乳突或 平滑。 中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凸出; 中 下部叶 疏离, 最上 部叶 密集, 椭 圆形至 匙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叶脉 仅中脉 明显, 其 余叶脉 不显, 叶柄 扁平, 膜质,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柄 愈宽。 花 3 — 8 朵簇生 枝顶, 包被于 上部叶 丛中,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长 6 — 8 毫米, 裂片 小, 绿色, 不 整齐, 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1.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具乳突 或否, 弯 缺 圆形;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有 深蓝色 条纹, 筒状,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偏斜, 截形 或宽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 不整齐 细齿或 全缘; 雄 蕊着生 于冠管 中部, 较冠 管低, 达冠管 上部, 花丝 钻形, 长 4 一 7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两 端钝, 柄 长 6 — 9 毫米, 花 柱短, 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外反。 蒴果 内藏 或先端 外露, 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 端钝, 柄细, 长达 10 毫米; 种 子近球 形, 直径约 1 毫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德钦、 贡山、 大理、 碧江、 丽江; 生 于高山 草地、 冷杉 林下、 林缘、 山坡 石隙, 海拔 36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尼泊尔 东部、 锡金、 不丹 也有。 35. 扭 果龙胆 Gentiana harrowiana Diels (1912); Marq. (1938);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图 版 145 1 一 3. 锡 金龙胆 GemianasikkimensisC. B. Clarke, 1. 植株, 2. 花冠 纵剖, 3. 花萼 展开; 4 一 6. 丝 柱龙胆 G. filistyla B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 4. 植株, 5. 花冠 展开, 6. 花粤 展开; 7 — 9. 匙 萼龙胆 G. stragulata B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 7. 植株, 8. 花冠 展开, 9. 花粤 展开。 (肖 溶绘) 
574  云 南植物 志  et S. P. James (1995). G. streptopoda B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1928)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6 厘米, 具 木质化 的长匍 匐茎, 须根 纤细、 少数。 枝极 低矮, 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基 部被残 叶柄。 茎中 下部叶 疏离,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8 — 13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钝, 基部 渐狭, 边具 乳突,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余 叶脉均 不显, 叶柄 扁平, 膜质, 长 3 —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柄 愈宽; 茎 上部叶 密集, 椭圆状 卵形或 匙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7 — 12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延 至 叶柄。 花 1 一 4 朵簇生 枝顶。 下部包 围于叶 丛中, 无 花梗; 花萼管 倒锥状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裂片不 整齐, 三 角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具 乳突, 弯缺 楔形; 花冠 筒状, 蓝色, 长 2. 5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边 全缘或 具不规 则 细齿, 摺 偏斜, 截形, 边缘具 不整齐 细齿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线 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果 外露, 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3 厘米; 种子黄 褐色, 长 圆形, 长不及 1 毫 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大理、 贡山、 碧江; 生于山 地草坡 或岩石 坡上, 海拔 3600 — 4300 米。 缅 甸东北 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36. 匙 萼龙胆 图版 145: 7—9 缩 喉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stragulata Balf. f. et Forrest ex Marq. (1928), (1932);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10 厘米, 匍笥茎 发达, 木 质化。 须根 多数, 细长。 枝 直立, 常 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叶在 茎下部 疏离, 上部密 集呈莲 座状, 叶片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乳突, 两面 光滑, 有 时上面 具 乳突, 叶脉 通常不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 3"6 毫米, 边缘及 下面具 乳突。 单花或 2 — 3 朵簇生 枝顶, 基部包 围于叶 丛中, 无 花梗; 花萼 管状, 带紫 红色, 长 1.5 — 1.8 厘米, 外面 具稀疏 乳突, 裂片 倒卵状 匙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狭缩 成爪, 边 缘具紫 红色 乳突, 弯缺 圆形; 花冠 筒状, 蓝色, 无 斑点和 条纹, 长 4 一 5 厘米, 裂片椭 圆状卵 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细齿,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具 细齿; 雄 蕊着生 于冠筒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5 — 2 厘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1.8 厘米, 花 柱 线形, 长 5 — 7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椭 圆形, 内藏或 微露, 长 1.5 — 2 厘米, 两端 钝; 种子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德钦、 碧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37. 黄条 纹龙胆 Gentiana gilvo-striata Marq. (1931),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龙 胆 科  575  P. James (1995). G. gilvostriata wax. stricta Marq. (1937) .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7 厘米。 匍匐茎 发达, 木 质化。 须根 细长, 多数。 枝 直立, 带 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下 部节间 疏离, 叶常 凋落, 上 部节间 短缩, 叶密集 呈簇。 叶 片卵状 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楔形 下延至 叶柄, 边具 乳突或 光滑, 中 脉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3 — 8 毫米, 边缘及 背面具 乳突。 花 单生或 2 — 3 朵簇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光滑 或具 乳突, 裂片 绿色, 匙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钝, 基 部狭缩 成爪, 边具 乳突, 弯缺 圆形; 花 冠漏斗 ?^, 淡蓝 紫色, 下部具 黄绿色 条纹和 紫蓝色 斑点, 长 2. 5 — 3.5 厘米。 裂片宽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细齿,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8 — 1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0 — 1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6 — 8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线形 外反。 蒴果 内藏, 卵 状椭 圆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细, 长达 2 厘米, 直立或 扭曲; 种 子 黄色, 长 圆形,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39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北 部 也有。 38. 丝 柱龙胆 图版 145: 4—6 Gentiana filistyla Balf . f. et Forrest ex Marq. (1928),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filistyla var. parvi flora Marq. (1937) ; Gentianodes filistyla (Balf. f . et Forrest) A. & D. Love (1972) . 多年生 草本, 高 2 — 5 厘米, 匍匐 茎短。 须根 少数, 细长, 枝少数 单生或 丛生, 直 立, 基部被 残叶。 叶密 集呈莲 座状, 叶片 匙形, 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6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并 下延至 叶柄, 叶脉 1 一 3, 通常 明显或 不显, 叶柄 扁平, 宽、 膜质, 长 1.5 — 3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基部被 包围于 上部叶 丛中; 花梗长 0.5 — 5 毫米; 花萼管 倒锥状 筒形, 长 8 — 10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钝, 弯缺 楔形; 花冠 蓝色, 漏 斗形, 长 2. 5 — 3. 5 厘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圆, 边 全缘, 摺 偏斜, 截形, 边缘具 不规则 小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1 一 1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子房狭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 6— 7 毫米, 花柱 细长, 丝状、 长 10— 14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10 毫米; 种子 褐色, 扁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月 以后。 产 德欽、 贡山; 生 于山坡 草地, 岩石 缝中, 海拔 3 900 — 4 4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澜沧 江一怒 江分水 岭)。 39. 矮龙胆 Gentiana wardii W. W. Smith (1913); Marq. (1937);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576  云南 植物志  39a. 矮龙胆 (原 变种) var. wardii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2 — 3 厘米。 具匍 匐茎。 须根 纤细, 少数。 枝 多数、 直立、 基 部有枯 存叶。 叶密 集呈莲 座状, 叶片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长 3 — 8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并 下延至 叶柄, 叶脉 1 一 3 条, 通常不 明显, 叶柄 扁平、 膜质、 长 1 一 3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基 部被上 部叶丛 包围;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长 6 — 8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缘 平滑, 弯缺 楔形; 蓝色, 花 冠 钟形, 上 部突然 膨大, 长 2 — 2. 5 厘米, 裂 片半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钝 圆, 全缘, 褶 偏斜, 宽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边全 缘或具 细齿;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筒 下部, 整 齐或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长 卵形, 长 9 一 11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7 — 8 毫米, 花 柱短, 长约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先端 外露,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可长 达 1.5 厘米; 种子成 熟时黄 褐色, 近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面具 海绵状 网隙。 花 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德欽; 生 于高山 草甸, 海拔 35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39b. 露 萼龙胆 var. emergens (Marq. ) T. N. Ho (1994). Gentiana emergens Marq. (1931). 与 原变种 不同为 花冠, 长 3 — 3. 5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2 — 2. 5 毫米。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甸、 流 石滩, 海拔 3800 — 43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组 6. 叶萼组 Sect. Phyllocalyx (Kusnez. ) T. N. Ho (1985). 多年生 草本。 匍 匐茎不 发达。 花 中型, 单生, 稀 2 — 3 朵簇生 枝顶; 褶 整齐; 花柱 长, 线形, 短于 子房, 柱头 扩大, 在花期 粘合成 盘状, 以后 分离。 蒴果 外露; 种 子表面 具浅 蜂窝状 网隙, 周缘具 宽翅。 本组仅 1 种, 产 印度、 尼 泊尔、 不 丹'、 锡金 等地。 我国 也产, 云南有 分布。 40. 叶 萼龙胆 图版 144: 7—9 Gentiana phyllocalyx C. B. Clarke (1883);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898); Forrest ( 1907); Diels ( 1912);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具 根茎。 须根, 纤细。 枝少数 丛生或 单生, 直立, 基 部被枯 残叶。 叶 大部为 基生, 密 集呈莲 座状, 茎生叶 少数, 常为 2 — 3 对, 倒卵 形或倒 卵状 圆形, 长 8— 15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 钝圆, 微凹, 基部 渐狭,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于两面 明显; 叶柄 近无。 花通常 单生, 稀 2 — 3 朵簇 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 萼小, 膜质, 全被最 上一对 茎生叶 包围, 花 萼管宽 筒形, 长 3 — 4 毫米, 裂片不 整齐, 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弯缺窄 楔形; 花冠 钟形, 蓝色, 有 深蓝色 
龙胆科  577  条纹, 长 2. 5 — 3.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全 缘或有 不规则 细齿, 褶 整齐, 截形,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下部, 花丝 线形, 花 10 — 12 毫 米, 花药 线形, 长 2 — 4 毫米; 子房长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钝, 柄 长 5 — 7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柱头 膨大, 2 裂, 蒴 果外露 或部分 外露, 长卵 形, 长 2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达 4 厘米; 种子 扁平, 近 圆形, 直径 1 一 1.5 毫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边缘具 宽翅。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11 月。 产 大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贡山; 生 于高山 草甸、 草地、 岩石 缝中, 海拔 3300 — 44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 甸北部 也有。 组 7. 微籽组 Sect. Microsperma T. N. Ho (1985) 一年生 草本。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生叶 愈向上 愈大。 花 大型或 小型, 褶小整 齐或偏 斜; 花柱 等长于 或短于 子房。 菊果 圆柱状 至狭椭 圆形, 无翅; 种子 甚小,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10 种, 分布于 不丹、 尼 泊尔。 我国有 9 种。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 4 数; 花 萼裂片 的中脉 于背面 十分突 起呈龙 骨状, 并 向萼管 下延成 宽翅。  2 (3) 花 较小, 长 2 — 3. 5 厘米; 雄蕊生 于花冠 管基部 41. 四 数龙胆 G.lineolata 3 (2) 花 较大, 长 3.5~6 厘米;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中部 42. 脊 萼龙胆 G. praeclara 4 (1) 花 5 数; 花萼裂 片的中 脉不呈 龙骨状 突起。 5 (8) 叶及花 萼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6 (7) 植 株密被 紫红色 乳突; 花簇庄 枝顶, 花冠蓝 紫色, 无条纹 43. 微 籽龙胆 G. delavayi  7 (6) 植株 光滑, 花 1 一 3 朵着 生小枝 顶端及 叶腋; 花冠 蓝色, 具深蓝 灰色短 细条纹 44. 着 色龙胆 G. picta 8 (5) 叶 及花粤 裂片, 匙形、 近 圆形或 肾形。 9 (12) 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等长。  10 (11) 花萼 裂片不 等大, 3 大, 匙形, 2 小, 狭 椭圆形 45. 云 南龙胆 G. yunnanensis 11 (10) 花 萼裂片 等大, 圆匙形 46. 圆 萼龙胆 G. suborbisepala 12 (9) 花单生 枝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等长。 13 (14) 花冠 管状, 紫 黑色, 无 斑点, 褶整齐 47. 紫 黑龙胆 G. atropurpurea 14 (13) 花 冠高脚 碟状, 淡 黄色, 上 部具蓝 色斑点 48. 东俄 洛龙胆 G. tongolensis 41. 四 数龙胆 图版 146: 4—6  Gentiana lineolata Franch. (1884); Kusnez. ( 1890);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S. P. James (1995). Gentianodes lineolata (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Gentiana lineolata var. verticillaris Forbes et Hemsl (1890). —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密被 乳突,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 
57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6 1 ― 3. 云 南龙胆 Gentiana yunnanensis Franch.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萼 展开; 4 一 "6. 四 数龙胆 G. lileolata Franch. , 4. 植株, 5. 花冠 展开, 6. 花萼 展开; 微 杼龙胆 G. delavayi Franch. ' 7. 植株' 8. 花粤 展开' 9. 花萼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579  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叶 疏离, 最上部 2 对叶密 集似苞 叶状, 叶片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6~9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密生乳 突,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并具 乳突,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边缘 和背面 具 乳突。 花单生 枝顶, 4 数, 近 无梗; 花萼 筒状, 长 1.2 — 1.5 厘米, 为 花冠的 1/2, 裂 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具 尾尖, 边 缘密生 乳突, 中脉 在背面 高高隆 起呈龙 骨状, 并 向萼管 下延成 宽翅, 弯缺 极窄; 花冠紫 红色或 紫色, 具 深紫色 条纹, 漏 斗形, 长 2. 5 — 3 厘米, 裂片长 卵形, 长 4 一 5 厘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整齐, 卵形, 长 2 — 2.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齿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2 长 2 短, 花丝 线形, 长 者长为 10— 12 毫米, 短 者长为 6 — 8 毫米,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狭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 3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 7 — 8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 狭披 针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细, 常 扭曲, 长 9 一 10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5 — "0.8 毫米, 成熟 时为黑 褐色,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昆明、 东川、 洱源、 鹤庆; 生 于山坡 草地及 林下, 海拔 1900 — 32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2. 脊 萼龙胆 辉 耀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praeclara Marq. (1928) ( 1932 );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Gentianodes praeclara (Marq. ) A. et D. Love (1972).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10 厘米。 茎 直立, 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自基 部起分 枝,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或 凋落; 茎生叶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8 毫 米, 宽 2 — 8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最上部 1 一 2 对叶密 集呈苞 叶状, 先 端钝,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叶面 光滑, 背 面沿中 脉密生 乳突, 侧脉 不显;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连 合成长 1 一 2 毫米 的管。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下部包 被于叶 丛中, 4 数; 花梗 近无; 花萼宽 筒形,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8 — 10 毫 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中脉 于下面 十分突 起呈龙 骨状, 并向 萼管下 延成宽 翅, 弯缺 极窄; 花冠蓝 紫色, 筒形或 筒状漏 斗形, 长 5 — 6 厘米,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褶 整齐, 截形或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边缘蚀 齿形;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2 长 2 短,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者 12 — 14 毫 米长, 短者 8 — 10 毫 米长,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房 线状椭 圆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两 端 渐狭, 柄长 0.7 — "0.8 厘米, 花柱 丝状, 长 1 一 1.3 厘米, 柱头 2 裂, 裂片狭 矩圆形 。蒴 果 内藏, 线状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先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长 0.9 — 1 厘米; 种 子成熟 时深 褐色,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蜂窝状 网隙。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宁范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4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43. 微 子龙胆 图版 146: 7—9 Gentiana delavayi Franch. (1884); Kusnez. (1904); Marq. (1932) (1937); H. 
580  云 南植物 志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delavayi f. caulescens Franch ex H. Smith (1936) nom. nud. ; Gentianodes delavayi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具木质 主根, 细瘦, 直, 须根 少数, 茎 直立不 分枝或 少 分枝, 紫红 色密被 紫红色 乳突。 无 莲座状 叶丛, 基部叶 在花期 宿存或 凋落, 狭 椭圆形 或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叶柄 扁平, 长 3 — 5 毫米, 膜质, 背 面及边 缘被 乳突; 中 上部叶 条状披 针形, 长 20 — 45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 面沿叶 脉被细 乳突, 其余 光滑, 具 3 — 5 脉, 中 脉及侧 脉上面 凹陷, 下面 凸出,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 5 数, 多 数簇生 枝顶呈 头状,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白色或 有时上 部带紫 红色, 倒锥状 筒形, 长 7 — 10 毫米, 裂 片稍不 整齐, 绿色或 微带紫 红色, 披 针形, f 长 8 —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楔形, 两面 密被极 细 乳突, 边缘 具密短 睫毛, 中脉在 背面不 突起, 被密生 乳突, 弯缺 截形; 花冠蓝 紫色, 具黑 紫色宽 条纹, 无短细 条纹, 漏 斗形, 长 2. 5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6 毫 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褶 整齐, 卵 圆形或 截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有不 整齐 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或稍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10 — 16 毫米, 花 药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渐 狭尖, 柄长 5 — 8 毫 米, 花 柱长, 丝状, 长 8 — 10 毫米, 柱 头小, 2 裂, 裂片三 角形。 蒴果 内藏, 狭椭圆 形, 长 1.5 — 1.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或 渐狭, 柄 长可达 1.6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0.5 — "0.7 毫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东川、 昆明、 洱源、 鹤庆、 剑川、 丽江; 生于 山坡草 地及灌 丛中, 海拔 2100 — 335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4. 着 色龙胆 Gentiana pict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898); H. Smith in Hand. - Mazz. (1936); Marq. (1932) (1937);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odes picta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须根, 多数。 茎 直立,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紫 红色或 黄 绿色, 光 滑或具 乳突, 无 莲座状 叶丛, 基部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叶 线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截形, 边缘 平滑, 叶脉 不显, 叶柄长 2 — 3 毫米, 扩大并 连合成 环状。 花 1 一 3 朵 着生小 枝顶, 5 数,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黄绿 色具蓝 灰色 斑点, 倒 锥形, 长 5 — 8 毫米, 裂片 叶质, 线形, 不 整齐, 长 6 — 10 毫米, 先端急 尖, 边缘 平滑, 弯缺 圆形; 花冠 蓝色, 具 深蓝灰 色短细 条纹, 宽 筒形, 长 2. 5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褶 整齐, 宽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8 — 15 毫米, 花 药小,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7 — 8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6 — 8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4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0.5 —" 0.7 毫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 
龙胆科  581  期 8 — 9, 果期 10—11 月。 产 洱源、 丽江、 剑川、 维西、 漾濞、 保山、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2000— 28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5. 云 南龙胆 图版 146: 1—3 Gentiana yunnanensis Franch - (1884); Kusnez. (1898);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7);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blinii Levi. (1915) (1916); Marq. (1937); L. A. Lauen (1978—1979); G. yunnanensis var. kialensis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Gentianodes yunnanensis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一年生 草本, 高 7 — 20 厘米。 主根 明显。 茎常从 下部或 基部起 分枝, 直立, 密被乳 突。 无基生 叶丛, 叶片匙 形或倒 卵形, 长 10 — 30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粗糙或 平滑,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纤细, 叶柄扁 平, 与叶片 等长或 稍长。 花极 多数, 常 1 一 3 朵, 生于小 枝顶或 叶腋, 无 花梗; 花萼管 倒形, 长 5 — 7 毫米, 裂片不 整齐, 3 大 2 小, 大者, 匙形, 长 8 — 10 毫米, 小 的长椭 圆形, 长 4~6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弯缺 圆形; 花 冠黄绿 色或淡 蓝色、 具蓝灰 色 斑点, 管形, 长 1.5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整齐, 宽卵 形, 长 1 毫米 左右, 先端具 细齿或 2 浅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内藏, 不 整齐, 3 枚长, 2 枚短, 长者 10—12 毫米, 短者 7 — 9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宽 线形, 长 7 — 9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长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 柄长 10 — 13 毫米, 稀达 30 毫米; 种 子近圆 球形, 直径 0.5 — 0.7 毫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11 月。 产 昭通、 巧家、 东川、 宾川、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高山 草甸、 林下、 灌 丛中, 海拔 2500 — 35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6. 圆 萼龙胆 Gentiana suborbisepala Marq. (1928) (1937); S. Nilsson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46a. 圆 萼龙胆 (原 变种) var. suborbisepala 一年生 草本, 高 6 — 13 厘米。 须根 多数。 茎多 分枝, 直立或 铺散, 具 乳突。 无基生 叶。 叶片匙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具 1_3 脉, 中脉 于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侧脉 纤细, 两面均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5 — 14 毫米。 花 多数, 1 一 3 朵生 于小枝 顶端和 叶腋; 无 花梗; 花萼管 筒形, 长 6 — 9 毫米, 裂片整 齐, 圆 匙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狭縮 成爪, 弯缺 截形; 花冠 淡黄色 或淡蓝 色, 常具 蓝灰色 斑点, 稀无 斑点, 筒状, 长 2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钝, 全缘, 褶 整齐, 宽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具 细齿或 2 浅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582  云 南植物 志  中部, 不 整齐, 3 枚长, 2 枚短, 花丝 线形, 长 5 —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 米; 子房宽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5 — 8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5 — 4 毫 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 柄细, 长可达 3 厘米, 种 子近圆 球形, 直径 0.5~<).7 毫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11 月 。 产 禄劝, 东川; 生 于山坡 草地、 岩石 坡上, 海拔 4200 — 4400 米。 分 布于四 川西南 部、 贵州西 北部。 46b. 卡 拉龙胆 (变种 ) var. kialensis (Marq. ) T. N. Ho (1994). Gentiana yumianemis Franch var. kialensis Marq. (1937); G . binii Levi. (1915), (1916). 与 原变种 不同, 花 冠短于 1.5 (— 2) 厘米。 产 寻甸、 东川; 生于 草地, 海拔约 3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47. 紫 黑龙胆 Gentiana atropurpurea T. N. Ho (1984)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3 厘米, 主根 明显, 须根 少数。 茎紫 红色, 具 乳突, 在基部 多 分枝, 铺散。 叶片略 肉质, 圆形或 肾形, 长 1.5 — 3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圆钝, 基部宽 楔形突 然收缩 成柄, 叶脉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 2 — 5 毫米, 中部 扩大并 连合成 环状。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 萼管紫 色或淡 绿色, 长 5 — 7 毫米, 裂片略 肉质, 绿色, 开展, 近 圆形或 肾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 部突然 收狭缩 成爪, 边缘 平滑, 弯缺 截形; 花 冠黑深 紫色, 稀 蓝色, 无 斑点, 管状, 长 6 — 14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整齐、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钝圆, 长 0.3"0.5 毫米, 先端 钝圆, 边缘有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整齐, 内藏,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2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内藏, 狭椭 圆形, 长 6 — 7 毫 米, 两 端钝, 柄长达 3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 期 6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200 — 38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48. 东俄 洛龙胆 I Gentiana tongolensis Franch. (1890);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Marq. I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odes tongolensis (Franch. ) A. et D. Love (1972).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6 厘米。 主根 明显, 须根 少数。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紫 红色, I 具 乳突。 基生 叶小,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略 肉质, 近 圆形, 直径 3 — 5 毫米, 愈 向茎上 部叶 愈大, 基 部狭缩 成柄,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侧脉不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 3 — 6 毫米, 背面具 乳突或 光滑, 基部 扩大并 连合成 环状。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管 膜质, 管 状, 长 5 — 9 毫米, 外面光 滑或具 乳突, 裂片略 肉质, 绿色, 圆形, 直径 2 — 4 毫米, 先 
龙 胆 科  583  端 圆形, 基 部钝、 突 然收縮 成爪, 边缘具 窄的软 骨质,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黄色, 上部具 蓝色 斑点, 高脚 碟状, 稀 筒状, 长 1.5 — 2 厘米,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钝, 全缘, 褶小, 极 偏斜, 耳形或 2 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中部, 通常 伸出花 冠外, 稀 内藏,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6 — 1 毫 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柄长 3 — 4 毫米, 花柱 线形, 通常 伸 出花冠 之外, 稀 内藏, 长 3 — 6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长椭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 柄长达 7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 面具浅 蜂窝状 网隙。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高山 草坡、 山坡 草地, 海拔 3200 — 395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四川 西部。 组 8 . 狭蕊组 Sect . Stenogyne Franch . (1884). 一 年生稀 多年生 草本,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生叶 愈向上 愈大。 花 大型或 中型; 花萼裂 片的 中脉于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并向萼 管下延 成翅; 褶极 偏斜; 雄 蕊顶端 向一侧 下弯; 花柱 极长, 丝状, 长于 子房。 蒴果圆 柱状, 无翅, 内藏;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周缘有 翅, 稀 无翅。 本组 14 种, 分布于 亚洲。 我国有 12 种。 云南有 10 种。 '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冠褶 具长流 苏或短 流苏。 2 (5) 花冠 褶具长 流苏, 萼管具 宽翅或 狭翅。 3 (4) 一年生 草本; 萼管具 宽翅; 花冠 蓝紫色 49. 翅 萼龙胆 G. alata 4 (3) 多年生 草本; 萼管具 狭翅; 花冠 淡红色 50. 红 花龙胆 G. rhodantha 5 (2) 花冠 褶具短 流苏; 萼 管无翅 51. 蔓 枝龙胆 G. leptoclada 6 (1) 花 冠褶无 流苏, 先端 齿裂, 啮蚀 状或呈 波状。 7 (8) 花 冠管外 面沿脉 密被短 柔毛; 花黄色 或绿色 52. 毛 脉龙胆 G. souliei 8 (7) 花冠 管外面 无毛;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9 (12) 花萼管 无翅。  10 (11) 花 萼裂片 钻形; 褶三 角形, 长 2. 5 — 3 毫米, 边缘 啮烛状 53. 报春 花龙胆 G. primuimora 11 (10) 花萼裂 片狭卵 形至三 角形; 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边缘 具细齿 54. 盐 丰龙胆 G. expanse 12 (9) 花萼 管明显 具翅。 13 (16) 花冠长 3 — 4. 5 厘米; 花萼裂 片狭椭 圆形,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14 (15) 叶片长 1.3 — 2. 5 厘米; 节间长 3 — 8 厘米; 萼管具 宽翅; 花冠 裂片先 端钝; 种子具 宽翅… 55. 真 尊龙胆 G. pterocalyx 15 (14) 叶片长 0.7 — 1.2 厘米; 节间长 1 一 2. 5 厘米; 萼管具 狭翅; 花冠裂 片先端 渐尖; 种子 具窄狭 或无翅 56. 滇 东龙胆 G. eurycolpa 16 (13) 花冠长 2 — 3 厘米; 花 萼裂片 线形至 钻形。 
584  云 南植物 志  17 (18) 茎生叶 片上面 密被短 檢毛; 种 子具翅 57. 高 贵龙胆 G. gentilis 18 (17) 茎生叶 片上面 无毛; 种 子无翅 58. 据 齿龙胆 G. serra 49. 翅 萼龙胆 Gentiana alata T. N. Ho (1993);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kusnezawii Franch. (Nov. 1896); Marq. ( 193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non Gilg (May 1896)。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具短 直根, 侧 根少, 茎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常带 紫色, 有明显 条棱。 无基 生叶, ^生叶 心形, 长 3 — 7 毫米, 宽 3~6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形 (心形 ), 边缘具 不规则 小齿, 中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脉 上有短 檢毛, 侧脉 不显; 叶 柄无。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 筒状, 长 1.6 — 2 厘米, 裂片线 状三角 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背面中 脉十分 突起并 向萼管 下延成 宽翅; 花冠宽 筒形上 部 开展, 蓝 紫色,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钝, 褶 偏斜, 三角 形, 长 1.5 — 2 毫米先 端具长 流苏, 流苏长 1.5 — 2 毫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极不 整齐, 2 长 3 短, 花丝 线形, 长者 12 — 15 毫米, 短者 5"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2.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端 渐狭、 无柄, 花柱 线形, 长约 10 毫 米, 柱头 膨大, 长 圆形, 2 裂, 裂片 外反。 花期 6 — 8 月, 果 未见。 产 昆明、 弥勒、 蒙自、 金平; 生于 草地及 林下, 海拔 1600 — 2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 昆明。 50. 红 花龙胆 图版 147: 1—4 星 秀花, 细 龙胆, 凤 凰花, 小雪 里梅, 寒 风草, 小 青鱼胆 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 ex Hemsl . ( 1890) ; Forrest f. ( 1907)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rhodantha var. unlsoni Marq. (1928); G • jankae Kanit.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具短 根茎。 须根 纤细, 黄色。 茎 直立, 单生 或数个 丛生, 常带 紫色, 具棱, 上部多 分枝。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椭 圆形, 倒 卵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并 渐狭至 叶柄, 边缘 膜质, 浅波 状, 叶柄长 0.5—1 厘米; 茎 生叶卵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1.5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两 面光滑 或有时 沿脉被 疏毛, 边缘浅 波状, 具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于 两面微 明显, 叶柄近 无或具 1 一 2 毫米 长的扁 平柄, 花单生 枝顶或 腋生, 无 花梗; 花萼 管状, 膜质, 长 5 — 10 毫米, 中 脉于背 面稍突 起呈 狭翅,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边缘有 时疏生 睫毛, 弯缺 圆形; 花 冠粉红 色, 上部有 紫色纵 条纹, 筒形, 长 2 — 4 厘米, 裂片 开展、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尖, 褶宽三 角形, 长 3 — 7 毫米, 先端 具细长 流苏; 雄 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短 不等、 长者约 12 毫米, 短者仅 5 毫米, 花药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具 短柄、 柄长 4 一 5 毫 米, 花柱 丝状, 长 4~6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裂片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长 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柄长约 1.5 厘米;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周缘 具翅。 
龙胆科  585  nobellaMarq. , 9. 植株, 10. 花冠 展开, 11. 叶 (放大 ), 12. 花尊 展开。 (肖 溶绘) 
586  云 南植物 志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1 月。 产 中部、 西 北部、 东 北部; 生于 山坡草 地及灌 丛中, 海拔 1300 — 26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甘肃、 陕西、 河南、 湖北、 广西。 全草 人药、 有清热 利湿、 凉 血解毒 功效。 用 于治疗 肝炎、 支气 管炎、 小便 不利等 症。 51. 蔓 枝龙胆 Gentiana leptoclada Balf. f. et Forr. (1907); Marq. ( 193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hapalocaula Marq. (1928) (1937).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须根, 纤细。 茎 蔓生, 多 分枝, 枝 纤细, 圆 柱形, 具棱, 无毛, 基 生叶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浅 波状; 茎生叶 宽卵形 或卵状 心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5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浅 波状, 上面 无毛, 下 面沿脉 疏被粗 糙毛或 无毛, 具 3 — 5 脉, 中 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叶柄 扁平, 极短, 长 1 一 2 毫米。 花 单一, 顶生, 近 无梗, 花萼倒 锥形, 萼管长 8 — 10 毫米, 中脉 不突起 呈翅,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弯缺 圆形; 花冠 蓝色狭 钟形, 长 2. 5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7 — 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褶 截形, 宽 3 — 4 毫米, 先 端具短 流苏;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 房细圆 柱形, 长 10 — 11 毫 米, 柄长 5 — 6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7 — 9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 果长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表 面具粗 网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11 月。 产 禄劝; 生于 林下及 草坡, 海拔 1600 — 27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北部。 52. 毛 脉龙胆 Gentiana souliei Franch. (189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souliei var. flavo-viridis ( Marq. )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G. pterocalyx Franch. var. flavoviridis Marq. (1928) .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须根 较粗。 茎 直立, 其分枝 常带 紫色, 上部 弯曲, 无毛, 具棱。 无基 生叶;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被长 柔毛, 叶面 光滑, 背面 沿脉被 稀疏长 柔毛, 边缘 粗糙, 具 乳突, 具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无 叶柄。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钟 形, 萼管长 1 一 1.2 厘米, 外面 上部具 宽翅, 里面先 端具萼 内膜, 裂片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中 脉突起 成翅并 向萼筒 下延, 边缘 及翅上 密被长 柔毛; 弯缺圆 形; 花冠黄 色或黄 绿色, 长 3 — 4 厘米, 钟形, 花 冠管长 2. 5 — 3 厘米, 外 面沿脉 密被短 柔毛, 裂片 卵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褶 截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在不同 花中其 长短各 不等, 长者 12 — 18 毫米, 短者长 7 — 10 毫米, 下部具 狭翅,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两端 渐狭, 长 1 一 1.2 厘米, 无 柄或具 短柄,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3 厘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蒴果内 藏或微 
龙 胆 科  587  露出, 狭长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柄长约 0.5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2 毫米, 沿 棱 具翅, 表 面具粗 网纹。 花期 8—10 月, 果期 10—12 月。 产丽江 等地; 生于山 坡草地 及冷杉 林下, 海拔 3400 — 38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53. 报春 花龙胆 图版 147: 5—8 Gentiana primuliflora Franch. (1884); Kusnez. (1898);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20 厘米。 须根, 纤细。 茎 直立, 粗 糙或被 短毛, 多 分枝, 四棱 形, 棱上具 狭翅。 基生叶 少数, 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无柄; 茎生叶 心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2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 边缘浅 波状, 具 3 — 5 脉,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叶柄 极短, 柄边 缘及背 面被短 柔毛。 花 单生枝 顶,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 膜质, 萼管长 5 — 7 毫米, 无翅,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锐尖, 弯缺 圆形; 花冠粉 红色或 蓝色, 高脚 蝶状, 长 1.5 — 1.8 厘米, 冠管长 9—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褶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5 — 6 毫米, 花 药椭圆 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扁平, 两端 渐狭, 长 5""6 毫米, 具极 短柄或 无柄; 花柱 线形, 长 5~6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 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柄 极短, 长 1 一 2 毫米; 种子 成熟时 红褐, 长 卵形, 长 0.1 — 1 毫米, 表面具 细 网纹。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 产 昆明、 禄劝、 大理、 鹤庆; 生 于山坡 草地及 林下, 海拔 1600 — 2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54. 盐 丰龙胆 Gentiana expansa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铺散状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须根 纤细。 茎 下部多 分枝, 纤细, 平 铺或平 斜升, 圆 柱形。 基生叶 及茎基 部叶椭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宽 0.4—0.5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波状, 无柄; 茎 生叶心 形或宽 卵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5 — 10 毫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心 形或圆 形上面 无毛, 下面 沿脉被 稀疏短 糙毛或 乳突, 边 缘浅波 状,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扁平, 基部 连合成 短鞘, 边 缘及背 面被短 糙毛。 花单生 枝顶, 无 花梗; 花萼 钟形, 膜质, 萼管长 6 — 10 毫米, 具 狭翅, 沿翅被 短毛, 裂片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尖, 基部 渐狭, 中脉 突起并 下延至 萼管成 狭翅, 边缘被 短 糙毛或 乳突, 弯缺 圆形, 花冠紫 色或蓝 紫色, 狭 钟形, 上部 开展, 长 2 — 3 厘米, 冠 管长 1.5 — 2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6 — 8 毫米, 摺椭 圆形, 偏斜, 长 1.5 — 2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具 细齿或 浅裂;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 8 — 10 毫 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1—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3 — 4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7 — 9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 狭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扁平, 柄 较粗, 长 8 — 10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宽 0.5 毫米, 无翅, 表 面具粗 网纹。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11 月。 
588  云南 植物志  产 大姚、 宾川; 生于 林缘、 草地, 海拔 1100 — 21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姚 (盐 丰)。 55. 翼 萼龙胆 Gentiana pterocalyx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898); Marq. (1932)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茎较 粗壮, 直立, 具 分枝, 4 棱形, 棱明显 成翅, 基生叶 匙形, 长 1—1.5 厘米, 先 端钝; 茎生叶 心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1.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有 细齿, 密被 短柔毛 及粗糙 乳突, 上面光 滑, 下面 沿脉被 柔毛, 具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叶柄 宽扁, 长仅 1 一 2 毫米。 边缘及 下面被 柔毛。 花单生 枝顶, 无柄; 花萼 钟形, 萼管长 1 一 1.2 厘米, 上部具 宽翅, 沿 翅密生 紫色及 白色分 节长柔 毛和短 柔毛, 常具 膜质透 明的萼 内膜, 裂片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中 脉突起 呈翅, 并 下延至 萼管, 弯缺宽 圆形;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狭 钟形, 长 3 — 4 厘米, 冠管 长 3—3.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7—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尖、 褶 偏斜、 半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具 不整齐 齿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线形, 长 15 — 17 毫米, 顶端 弯曲,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两端 渐狭、 长 10 — 15 毫米, 具柄、 柄长 2 —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0.5 厘米, 柄长 0.5 — 1.5 厘米; 种子 近 圆形, 呈三 棱状,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 毫米, 沿棱 具翅、 表 面具粗 网纹。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洱源、 鹤庆;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300 — 3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贵州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56. 滇 东龙胆 宽 鞘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eurycolpa Marq. (1931)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2);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茎 紫色, 斜升或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节间 长 1 一 2. 5 厘米。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生叶 无柄, 心形, 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0.5 — 1.2 厘 米, 宽 0.7 — 1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心 形或近 圆形, 叶面绿 色或带 紫色, 无毛, 背面 白 绿色, 沿 叶脉被 柔毛, 边缘细 齿状, 密被短 柔毛及 乳突, 3 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突 起; 叶 柄宽, 极短, 长约 1 毫米, 背面及 两边被 柔毛。 花单生 枝顶, 无梗, 基部有 1 对 叶状 苞叶; 花萼 钟状, 带紫 红色, 萼管长 1 一 1.3 厘米, 裂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中肋 于背面 突起, 下延至 萼管成 狭翅, 沿翅 密生紫 色或白 色长柔 毛和短 柔毛, 弯缺宽 圆形, 有 膜质透 明的萼 内膜; 花冠 蓝 色或蓝 紫色, 狭 钟形, 冠管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0.8—1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渐尖, 褶 偏斜、 半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先端具 齿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顶端 弯曲, 花药长 圆形, 
龙胆科  589  长 2.5—3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两端 渐狭, 长 10— 15 毫米, 具 短柄, 花柱 线形, 长 8 — 11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蒴果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柄长 1 一 1.5 厘米; 种子 成熟时 褐色, 椭 圆形, 呈三 棱状, 沿棱具 狭翅或 无翅, 表 面具粗 网纹。 花、 果期 8—10 月。 产 富民、 镇雄 等地; 生于 草地及 林缘, 海拔 1800 — 2000 米。 分布于 贵州。 57. 高 贵龙胆 Gentiana gentilis Franch. (1898);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须根, 纤细, 土 黄色。 茎黄绿 色或带 紫色, 纤细, 直立、 多 分枝, 具 细棱, 棱上常 具毛。 茎 生叶宽 卵形或 心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3~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叶面 密被短 糙毛, 背面 沿叶脉 被毛, 边缘被 短 纤毛, 具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叶柄 近无、 基部 抱茎, 外 面沿脉 被短 柔毛。 花单生 枝顶; 花萼狭 钟形, 萼管长 7 — 10 毫米, 被短 糙毛, 具 狭翅,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沿 翅及边 缘密被 紫色或 白色, 有节长 柔毛, 弯缺 圆形; 花 冠 蓝色或 紫色, 筒形,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褶偏 斜, 半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短 不等, 通常长 8 — 16 毫米, 顶端 弯曲,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狭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柄长 5~6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2 厘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柄长约 1 厘米; 种子长 圆状三 棱形, 长约 1.5 毫米, 沿棱 具翅。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滇 中地区 (昆 明等地 ); 生 于山坡 林缘及 林下, 海拔 2000 — 3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 昆明。 58. 银 齿龙胆 Gentiana serra Franch. (1884);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898);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N.Hoet S. P. James(1995) . G. pulchra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根 纤细, 须根, 淡 黄色。 茎 直立或 斜升, 开展, 从 基 部起多 分枝, 具细 条棱。 茎生叶 卵形或 心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急 尖, 基 部圆或 心形, 上面 无毛, 下面沿 脉被短 糙毛, 边缘浅 波状, 具 缘毛, 叶脉 3, 于 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叶柄 极短或 近无。 花单生 枝顶、 具 短梗, 梗长约 1 毫米; 花萼钟 状, 萼管长 8 — 10 毫米, 具翅, 翅边 缘被短 柔毛或 腺毛, 裂片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尖, 基部 渐狭, 中 脉突起 并下延 成翅, 弯缺 圆形; 花 冠紫色 或 蓝色, 狭 钟形, 长 2. 5 — 3 厘米, 冠管长 1.5—2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褶长 圆形, 偏斜, 长 2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浅 齿裂或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6—1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2 毫米; 子 房长狭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具柄, 柄长 0.5~0.7 厘米, 花柱 线形, 长约 1 厘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 长圆 柱形, 长 1.2 — 1.5 厘米, 柄长 0.5~0.7 厘米; 种子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具棱, 无翅, 表面 具增粗 网纹。 花期 
590  云南 植物志  8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东川、 禄劝、 昆明、 洱源;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2200 — 3300 米。 缅甸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组 9. 柱果组 Sect. Dolichocarpa T. N. Ho (1985) 一年生 草本。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 生叶愈 向上部 愈大。 花 小型, 单生 枝顶; 花 萼裂片 的 中脉于 背面隆 起呈龙 骨状, 并向萼 管下延 成翅; 花柱 远短于 子房。 蒴果 圆柱状 至狭长 椭 圆形, 先 端钝, 无翅;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有的种 子幼时 具翅, 老时翅 消失。 本组有 14 种, 分布于 美洲、 亚洲、 欧洲。 我国有 12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茎 光滑; 茎 生叶线 状钻形 59. 钻 叶龙胆 G. haynaldii 2 (1) 茎密 被乳突 (老 时脱落 ); 茎 生叶卵 形至卵 状匙形 60. 钟 花龙胆 G. nannobella 59. 钻 叶龙胆 Gentiana haynaldii Kunitz. (1891); Kusnez. (1894); S. Nilsson (1967); 中 国植物 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rockhilii Hemsl. ( 1895); Kusnez. (1904); G. sorarcula (1906); Marq. (1937); G. scariosa Balf. f. et Forrest (1907);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 G. micans auct. non C. B. Clarke : Limpr (1922) .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8 厘米。 茎 光滑,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叶 革质, 坚硬,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基生 叶小,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 至宽披 针形, 长 2. 5 — 7 毫 米, 宽 1.5 — 2. 5 毫米, 叶柄 膜质, 连 合成长 0.5 毫米 的筒; 茎生 叶大, 线状 钻形, 长 7 — 2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长, 叶柄 膜质, 通常 背面被 乳突, 稀光 滑、 连 合成长 1 一 2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近 无梗;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10 — 15 毫 米, 萼管 膜质, 裂片 革质、 亮 绿色、 坚硬, 线状 钻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两面 光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筒 下延, 弯 缺窄, 截形, 花冠淡 蓝色, 喉 部具蓝 灰色 斑纹, 筒形, 长 15 — 25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具 短小尖 头, 全缘 或有微 圆齿、 褶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啮 蚀状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钻形, 长 2 — 4 毫米, 花药 直立, 狭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 3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卵 圆形。 蒴果 外露, 长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两 端钝, 边缘具 狭翅, 柄 细、 直立, 长达 3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5~0.7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 /£期7 — 9 月, 果期 10— 11 月。 产西 北部、 中甸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部、 青海 及湖北 西部。 60. 钟 花龙胆 图版 147: 9—12 Gentiana nannobella Marq. (1928); et (1937); S. Nilsson (196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龙 胆 科  591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aphrosperma H. Smith ex Marq. (1937) .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茎短, 黄 绿色, 幼时 密被细 乳突, 老时 脱落, 从 下 部起多 分枝, 枝 铺散。 具基 生叶, 少,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 叶 卵形至 倒卵状 匙形, 长 5 — 8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叶愈向 茎上部 愈大,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截形, 两 面 光滑, 边缘 平滑或 有极细 乳突, 仅中脉 明显,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出; 叶柄 扁平, 长 2 — 2. 5 毫米, 边 缘具短 睫毛, 背面 密被细 乳突, 连合 成筒; 花单生 枝顶, 具 花梗, 梗 长 6 — 8 毫米, 被细 乳突或 光滑; 花 萼狭漏 斗形, 长 10 — 12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中 脉在背 面十分 突起呈 龙骨状 并向萼 管下延 成翅, 弯缺 截形; 花冠宽 筒形, 蓝 色或蓝 紫色, 喉部具 深蓝色 斑点,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啮 蚀状;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5~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 狭椭圆 形, 长 8—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长 5 — 6 毫米, 花柱 粗短, 长 1 一 1.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外露, 狭椭 圆形长 10 — 1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边缘 无翅, 柄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有不规 则狭翅 或一端 具翅,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以后。 产贡山 等地; 生于山 坡沟谷 林下, 海拔 2700 — 4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澜沧 江一怒 江分 水岭。 组 10. 小 龙胆组 Sect. Chondrophyllae Bunge (1829) 一 年生稀 多年生 草本。 基生叶 发达, - 茎生叶 向上部 不变。 花 小型, 稀 中型; 花萼裂 片 的中脉 于背面 明显, 通常 不呈龙 骨状^ 起, 褶 整齐; 雄蕊 直立, 稀 下弯; 花柱 远短于 子房。 蒴果 外露, 倒 卵形、 匙 状矩图 形或矩 圆形, 稀狭椭 圆形, 先端 圆形、 截 形或渐 尖,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本 组有约 156 种, 分布 于非洲 北部、 美洲、 亚洲、 澳大 利亚、 欧洲。 我国有 117 种。 云南有 57 种。  1 (106) 一年生 草本, 极 少数为 多年生 草本; 主根 纤细。 2 (29) 花萼裂 片常极 狭窄, 丝状 或丝状 锥形。 3 (26) 花冠 褶下部 片状, 上部流 苏状, 稀 齿形; 叶 及花萼 密被细 乳突。 4 (5) 植 株具匍 匐茎, 节下 生根; 花大, 长 2. 2 — 2. 6 厘米, 花 冠高脚 碟状; 權先 端具线 状流苏  分种 检索表  61. 体 江龙胆 G. qii^iangensis  5 (4) 6 (23) 7 (20) 8 (9)  植株 不具匍 匐茎, 花小, 长在 1.5 厘米 以下。 花冠 褶流苏 状或为 不整齐 条裂。 流苏或 条裂, 先端 渐尖, 绝不 膨大。 花冠褶 极短, 长 为花冠 裂片的 1/3;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上部  62. 蘇 生龙胆 G. muscicola 
592  云 南植物 志  63. 丝 瓣龙胆 G. equisita  9 (8) 花冠褶 较长, 与花冠 裂片近 等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11) 花冠 具多数 深蓝色 斑点, 裂片 线形, 较褶窄 3 倍 10) 花冠 无异色 斑点, 裂片卵 形或卵 圆形, 与褶 等宽。 15) 莲生 叶明显 具柄, 叶片 卵形, 基部不 抱茎。 :14) 花萼裂 片狭三 角形; 花冠漏 斗形, 裂片先 端钝, 有短小 尖头, 基部 不收縮 64. 缅 甸龙胆 €!• burmensis 13) 花 萼裂片 锥形; 花冠 倒锥状 筒形, 裂 片先端 圆形, 无小 尖头, 基部 微收缩 65. 美 丽龙胆 G. formosa :12) 茎生叶 无柄, 叶 片线状 披针形 至卵状 三角形 或狭椭 圆形, 基部 抱茎。 ;17) 多年生 草本; 花 萼短, 长为 花冠的 1/4 一 1/3 66. 长流 苏龙胆 G. grata ;16) 一年生 草本; 花萼 较长, 为 花冠的 1/2。 19) 花 冠喉部 无蓝灰 色短细 条纹, 流 苏多, 通常 15 — 20 条, 丝状 67. 流 苏龙胆 G. panthaica :18) 花冠喉 部具蓝 灰色细 条纹, 流 苏少, 通常 8 — 10 条, 条裂状 …… 68. 寡流 苏龙胆 G. mairei :7) 流苏棍 棒状, 先端 膨大。 [22) 叶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花 冠裂片 边缘有 细据齿 69. 三角 叶龙胆 G. deltoidea ;21) 叶边 缘光滑 或微具 乳突; 花冠 裂片边 缘全缘 70. 外 弯龙胆 G. recurvata (6) 花冠褶 不为流 苏状, 边 缘具不 整齐的 齿牙。 ;25) 花大, 长 9~12 毫米; 花冠黄 绿色, 外面 有蓝灰 色条纹 … 71. 齿 褶龙胆 G. epichysantha ;24) 花小, 长 5. 5 — 6. 5 毫米; 花 冠内面 白色, 外面具 蓝灰色 宽条纹 72. 星 状龙胆 G. stellulata ;3) 花冠褶 卵形, 不具 流苏, 全 缘或具 小齿; 叶 及花萼 光滑。 :28) 茎 直立, 基部 单一, 主茎 明显; 花 柱短, 花冠 紫红色 73. 深 红龙胆 G. rubicunda [21) 茎 铺散,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主茎不 明显; 花冠黄 白色, 喉部 淡蓝色 74. 舞 良龙胆 €;• yiliangensis [2) 花 萼裂片 较宽, 三 角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 〔69)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似 丛生, 主茎不 明显。 〔40) 茎生叶 线形, 叶 柄的连 合部分 愈向上 愈长。 :33) 花萼裂 片星状 展开, 基部 收缩; 花冠 蓝紫色 75. 星 萼龙胆 G. asterocalyx ;32) 花 萼裂片 直立, 基部不 收縮。 :35) 花冠倒 锥形, 花药 弯曲呈 弓形或 肾形, 花冠 褶先端 有不整 齐条裂 76. 刺 芒龙胆 G. aristata :34) 花冠筒 形或漏 斗形, 花药 直立。 ;39) 叶及花 萼裂片 边缘明 显具宽 膜质。 ;38) 花冠长 1.7 — 2. 2 厘米, 裂 片先端 具长约 1 毫 米的小 尖头; 雄蕊 不等长 77, 中 甸龙胆 G. chungtienensis 〔37) 花冠长 1.3 — 1.5 厘米, 裂片先 端无小 尖头; 雄 蕊等长 •••••• 78. 大 颈龙胆 G. macrauchena :36) 叶及 花萼裂 片边缘 为不明 显的窄 膜质; 花萼 裂片长 于萼管 79, 天冬龙 胆(5« asparagoides ;31) 茎 生叶非 线形, 叶 柄的连 合部分 愈向上 愈短。 :52) 花 萼裂片 外反或 直立, 卵形, 基部 收缩。 :49) 花 萼裂片 反折。 
龙胆科  593  (46)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仅 在基部 分枝, 小枝 单一。 ; 45) 叶及 花萼裂 片先端 圆形, 萼管 膜质, 无 脉纹, 花冠喉 部光滑 … 80. 景 天龙胆 G. crassula :44) 叶及 花萼裂 片先端 急尖, 萼 管白色 膜质, 具 绿色细 脉纹, 花 冠喉部 14 极细 乳突 81. 弯 叶龙胆 G. curviphylla (43) 基生叶 发达, 茎不仅 基部多 分枝, 且 中上部 作二歧 分枝。 〔48) 花冠 稍长于 花萼; 种子 黑褐色 82. 1^1 叶龙胆 G. squarrosa [47) 花冠较 花萼长 一倍, 花冠深 蓝色; 种子 淡褐色 83. 假蛾 叶龙胆 G. pseudosquarrosa [42) 花 萼裂片 直立, 稀 开展。 ;51) 茎 上部的 叶及花 萼裂片 肾形, 先端 圆形或 截形, 花冠较 花萼长 2 — 3 倍 84. 肾 叶龙胆 G. crassuloides :50) 茎 上部的 叶及花 萼裂片 绝不为 肾形, 先端 急尖; 花冠较 花萼长 一倍, 喉部 无异色 短条纹 85. 厚 边龙胆 G. simulatrix (41) 花 萼裂片 直立,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基部不 收缩。 :64) 叶及花 萼不具 柔毛。 ;57) 花 极小, 长仅 4 一 5 毫米。 ;56) 花 萼裂片 开展; 花冠 白色, 喉 部有黑 色环纹 86. 纤 细龙胆 G. pluviarum :55) 花 萼裂片 直立, 花 冠蓝色 87. 微 形龙胆 G. microphyta :54) 花 较大, 长 8 — 20 毫米。 〔61) 茎 生叶椭 圆形; 基 生叶不 发达。 〔60) 叶及 花萼裂 片具较 明显的 软骨质 或膜质 边缘; 种子表 面的网 纹非念 珠状; 花冠黄 绿色… 88. 黄 白龙胆 G. prattii ;59) 叶 及花萼 裂片不 具膜质 边缘; 种子 表面具 念珠状 网纹; 花冠白 色至淡 蓝色, 具深蓝 灰色宽 条纹, 喉 部具蓝 色斑点 89. 蓝 白龙胆 G. leucomelae :58) 茎生叶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基生叶 发达。 〔63) 茎分枝 单一; 花大, 长 10 — 20 毫米, 花冠紫 色或蓝 紫色, 喉 部具多 数黑紫 色斑点 90. 秀 丽龙胆 G. bella 〔62) 茎二歧 分枝; 花小, 长 10~13 毫米; 花冠淡 蓝色, 喉部 有深蓝 色斑点 91. 苍 白龙胆 G. forrestii :53) 叶及 花萼被 柔毛。 :66) 茎 密被小 硬毛; 花冠黄 绿色, 外面被 小柔毛 92. 毛 花龙胆 G. pubinora 【65) 茎 光滑; 花冠淡 蓝色, 外面 无毛。 :68) 茎生叶 下部为 匙形, 中 上部为 椭圆形 至线状 披针形 93. 宁 蒗龙胆 G. ninglangensis :67) 茎生 叶全部 为倒卵 状匙形 94. 柔 毛龙胆 G. pubigera :30) 茎 直立, 上部多 分枝, 主茎明 M。 :75) 茎下部 单一, 裸露 无叶, 具毛 或翅状 条纹, 顶部 密集着 叶和多 数极短 小枝, 而成 头状。 ;72) 叶及花 萼外面 密被小 柔毛; 雄蕊 不等长 95. 鸟 足龙胆 G. pedata (71) 叶及花 萼外面 无毛; 雄蕊 等长。 (74) 叶及 花萼裂 片具极 宽的白 色膜质 边缘, 叶 革质; 花冠 淡蓝色 力 6. 膜边龙 胆€;, albo-marginata :73) 叶 及花萼 裂片厚 革质, 具软骨 质边缘 97. 革 叶龙胆 G. scytophylla :70) 莲 下部不 裸露, 从 基部或 中部起 呈帚状 分枝, 枝平行 斜升, 在 顶端排 列成伞 房状。 ;87) 花 冠裂片 反折或 开展, 卵形, 稀披 针形。 
594  云 南植物 志  80) 茎从 中部起 分枝, 枝密集 并密被 紫红色 乳突; 茎上部 叶的叶 柄长于 叶片。 79) 花冠紫 红色, 较 花萼长 一倍; 花 4 一 10 朵 组成伞 房花序 98. 假帚 枝龙胆 G. subintricata 78) 花冠淡 蓝色, 稍长于 花萼; 花极 多数, 密集 呈头状 99. 帚 枝龙胆 G. intricata 77) 茎从 基部至 上部多 分枝, 枝 疏松; 叶 柄短于 叶片。 84) 叶 及花萼 裂片边 缘具短 睫毛; 种子 表面具 念珠状 网纹。 83) 花冠 蓝色, 较花萼 长一倍 100. 链 毛龙胆 G. pedicellata 82) 花冠 里面淡 蓝色, 外面黄 绿色, 稍长 于花萼 101. 念珠 脊龙胆 G. moniliformis 81) 叶及花 萼裂片 边缘具 乳突; 种子表 面的网 纹非念 珠状。 86) 叶略 肉质, 先端 具长约 0.7 毫 米的小 尖头; 花萼 裂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微收缩 102. 四 川龙胆 G. sutchonensis 85) 叶 革质, 先端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花 萼裂片 卵形, 基部不 收缩;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下部 103. 繁缕 状龙胆 G. alsinoides 76) 花 萼裂片 直立,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97) 雄蕊不 等长。 92) 叶 及花萼 裂片具 宽的白 色膜质 边缘。 91) 茎不分 枝或从 中上部 有少数 分枝; 花冠蓝 紫色或 紫色, 外 面有黄 绿色宽 条纹、 宽筒形 104. 亚麻 状龙胆 G. linoides 90)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花冠蓝 紫色, 无 条纹, 漏斗形 105. 异 药龙胆 G. anisostemon 89) 叶及花 萼片具 软骨质 边缘。 94)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花 冠蓝色 106. 弱 小龙胆 G. exigua 93) 茎 生叶匙 形或倒 卵形。 96) 叶 片两面 及花萼 裂片外 面密被 柔毛; 花冠 白黄色 107. 昆明 小龙胆 G. kunmingensis 95) 叶 及花萼 裂片均 光滑; 花冠淡 蓝色, 外面有 蓝灰色 宽条纹 108. 马耳 山龙胆 G. maeulchanensis 88) 雄蕊 等长。 101) 茎 生叶卵 形至披 针形; 叶及 花萼裂 片两面 光滑。 100) 花冠黄 绿色; 叶及花 萼裂片 边缘疏 生睫毛 109. 密 枝龙胆 G. franchetiana (99) 花冠 蓝色或 白色; 叶及 花萼裂 片边缘 具乳突 110. 大 理龙胆 G. taliensis (98) 茎 生叶倒 卵状匙 形或卵 圆形。 103) 叶大 部分密 集于茎 上部, 下部叶 疏离, 远短于 节间; 叶 及花萼 裂片边 缘及中 肋上被 极不整 齐的长 睫毛; 花冠 淡紫色 111. 脊 突龙胆 G. cristata 102) 叶比较 均勾地 排列于 茎上; 叶及花 萼裂片 的边缘 和中肋 均被整 齐的短 睫毛。 105) 全植 株被小 柔毛; 花冠淡 黄色, 稍长 于花萼 112. 小黄 花龙胆 G. xanthonannos 104) 全 植株被 乳突; 花冠 蓝色, 较萼 长一倍 113. 乳 突龙胆 G. papulosa (1) 多年生 草本; 根略 肉质, 肥大, 纺 锤形。 108) 叶 坚硬,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花冠 淡蓝色 114. 菊花参 G. sarcorrhiza 107) 叶 柔软, 草质,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110) 花 2 — 3 朵 簇生于 最上部 2 — 3 对叶 腋中, 密集, 花 冠蓝色 …… 115. 草 甸龙胆 G. praticola 109)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112) 花 冠里面 蓝色, 外面 黄绿色 116. 菔 根龙胆 G. napulifera 111) 花 冠紫色 117. 华 南龙胆 G. loureirii 
龙胆科  595  61. 俅 江龙胆 Gentiana qiujiangensis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4 一 8 厘米。 具匍 匐茎。 茎 直立或 斜升, 光滑。 叶椭圆 状匙形 或近 圆形, 长 6 — 9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叶面密 生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具 1 一 3 脉, 脉 纤细于 两面均 明显; 叶柄长 2 — 3 毫米, 基部 连合; 叶 大部分 基 生呈莲 座状; 茎生叶 少数。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15 毫米, 光滑; 花萼 筒形, 长 8 — 9 毫米, 外面 光滑, 裂片狭 锥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 膜质, 狭窄, 光滑, 弯 缺窄, 截形或 圆形; 花冠蓝 紫色, 高脚 蝶状, 长 20 — 25 毫米, 裂片长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钝圆, 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上部 具线状 流苏, 下部成 片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两端 渐狭, 花柱圆 柱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果 未见。 花期 8 月。 产贡山 (模 式产地 ); 生 于高山 草地, 高山沼 泽地, 海拔 3900 米。 62. 薛 生龙胆 Gentiana muscicola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2 — 5 厘米。 茎 直立, 纤细, 光滑。 无基 生叶; 茎生叶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钝 或圆, 上面 密被细 乳突, 下面光 滑, 边缘 膜质, 光 滑或具 乳突,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与侧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 长 1 一 1.5 毫米, 光滑。 花单生 枝顶; 梗长 2 — 3 毫米, 光滑; 花萼 筒状, 长 4 一 5 毫米, 光滑, 裂 片线状 锥形, 稍不 整齐, 长 1.5 — 2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具小 尖头, 边 缘狭膜 质, 光滑, 中脉 于两面 明显并 在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弯缺 楔形, 花冠淡 紫色, 狭漏 斗形, 长 9 一 12 毫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卵形, 长 0.7—1 毫米, 先 端钝, 有 少数不 整齐的 条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上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0.8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细长, 线形, 长 2. 5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 卷。 花 7 月, 果 未见。 产西 北部; 生于山 坡苔藓 林下, 海拔 2700 — 3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也 有。 63. 丝 瓣龙胆 图版 148: 5—8 Gentiana exquisita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F.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18 厘米。 基 直立或 斜升, 光滑,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基生 叶少, 与 茎生叶 同形,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柄 光滑, 长 1.5 — 2 毫米, 花期 枯萎或 宿存; 茎生叶 平展,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6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狭微 连合成 筒, 上 面具细 乳突、 边缘 无软骨 质也无 膜质, 光滑, 下面 光滑, 叶脉 1 一 3 条, 中脉与 侧脉于 两面均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毫米, 筒状。 花单生 枝顶, 具梗, 梗长 1 一 3 厘米, 
59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8 1 一 4. 流 苏龙胆 GentianapanthakaPrainetBurk.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褶及 流苏' 4. 花萼 展开; 5—8. 丝 維龙胆 G. exquisita H. Smith, 5. 植株, 6. 花冠 展开, 7. 流苏, 8. 花萼 展开; 9 "一 10. 齿 權龙胆 G. epichysantha Hand.-Mazz. , 9. 植株, 10. 花冠 展开, 11. 花萼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597  光滑;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5""6 毫米, 光滑, 萼管 膜质, 裂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光滑, 中脉在 背面成 龙骨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 缺宽, 圆 形; 花冠深 紫色, 具蓝色 斑点、 倒 锥形, 长 10 — 15 毫米, 喉 部宽约 10 毫米, 裂片线 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钝, 褶宽 椭圆形 与裂片 等长, 较 裂片宽 4 倍, 宽约 4 毫米, 先端 截形, 浅 2 — 3 裂, 上部具 短丝状 流苏;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 丝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 粗壮,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1 毫米 左右, 柱头 2 裂。 花期 8 — 9 月, 果 未见。 产贡山 ;生于 高山草 甸及沼 泽边, 海拔 30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怒江一 独龙江 分水岭 (可能 为贡山 )。 64. 缅 甸龙胆 Gentiana burmensis Marq. (1928) ( 1937);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6 厘米。 茎 直立, 光滑,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基生 叶小, 花期枯 萎, 宿存, 茎 生叶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4~6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铼, 具小尖 头, 基部 圆形, 叶 面密生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 膜质, 狭窄, 密生 乳突,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微突, 侧 脉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毫米, 光滑, 愈向茎 上部, 叶愈大 C 花单生 枝顶, 具梗, 梗长 4~6 毫米, 光滑; 花萼 筒形, 长 3 — 4 毫米, 光滑, 裂 片稍不 整齐, 狭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狭窄, 光滑, 中脉 在 背面成 龙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楔形; 花冠紫 红色, 漏 斗形, 长 10 — 15 毫 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有小 尖头, 基部不 收缩, 褶长 卵形, 与裂片 等长, 下部 片状, 上部深 2 裂, 小裂 片先端 具不整 齐的短 流苏;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 中部, 花丝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7 -" 0.9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具柄, 柄粗长 3.5 毫米, 花柱 极长, 线形,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花期 7 — 8 月, 果 未见。 产 泸水、 碧江; 生于山 坡草地 及冷杉 林下, 海拔 3400 — 43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65. 美 丽龙胆 Gentiana formos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 ames ( 1 995 ) . 多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8 厘米。 茎 光滑,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枝 铺散。 基生 叶小, 在 花期 枯萎、 宿存; 茎 生叶, 基部 者为椭 圆形, 以 上者为 卵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3 — 5 毫 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圆形, 叶面 具不明 显的小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无 软骨质 及 膜质,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 连合成 0.5— 1 毫米 的 短筒, 茎生叶 愈向上 愈大。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6 毫米, 光滑;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光滑, 裂片 锥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长 渐尖, 边缘 膜质, 狭窄, 中脉在 背面隆 起呈龙 骨状,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楔形; 花 冠淡紫 色或淡 蓝色, 倒锥状 筒形, 长 10 — 15 毫米, 喉 部直径 5— 7 毫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1.5—2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598  云南 植物志  钝或 圆形、 基部稍 收缩, 褶宽椭 圆形, 与 裂片近 等长, 先端 截形具 流苏, 下部 片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 直立, 长 4~6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2 毫 米。 花期 7 — 9 月, 果 未见。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海拔 27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6. 长流 苏龙胆 可 爱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grat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7 — 14 厘米。 具 根茎, 茎 直立, 纤细、 光滑、 有多数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具 1 一 3 脉, 脉 纤细; 茎生 叶 开展, 卵状 椭圆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3 — 7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叶脉 不显, 叶柄 近无。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15 毫米, 光滑; 花萼 管状, 长 3 — 4 毫米, 光滑、 裂片 整齐、 锥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无软骨 质也无 膜质, 密生细 乳突, 脉在 腹面不 明显, 在背面 稍突起 或否, 不 向萼筒 下延; 弯缺 圆形; 花冠蓝 色或淡 蓝色, 漏 斗形、 长 12 — 14 毫米, 裂片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 3 毫米, 下部 片状, 深 2 裂, 小裂 片先端 具丝状 流苏;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2 — 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子 房椭圆 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3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外反。 蒴果 内藏或 外露,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具 宽翅, 两侧边 缘具狭 翅, 柄细、 长达 12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贡山、 景东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高山沼 泽地, 海拔 2900 — 40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 南部。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7. 流 苏龙胆 图版 148: 1—4 Gentiana panthaica Prain ( 1906) ;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 1937) ;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L. A. Lauen. (1978—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p. p. excl. var. ;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robustior Burk. ex Diels (1912); G. regnieri Levi. (1915) (1916).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黄 绿色, 光滑, 从基 部起呈 二歧式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 叶大,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9 一 20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在花期 枯萎, 宿 存; 茎生叶 平展, 卵状三 角形, 长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半 抱^,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 无软骨 质及膜 质, 光 滑或被 乳突, 具 1 一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稍 突起, 叶柄边 缘及背 面具 乳突,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3 — 10 毫米, 光滑; 花萼 钟形, 长为 花冠的 1/2, 光滑, 裂片 针形, 长 1.5 — 3 毫米, 光滑或 密被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 缺宽, 圆形; 花冠淡 蓝色, 外 面具蓝 
龙 胆 科  599  灰色宽 条纹, 狭 钟形, 长 8 — 13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全 缘或有 不 明显的 细齿, 摺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下部 片状, 中部具 15 — 20 条 不整齐 丝状流 苏; 雄蕊 着生于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6 —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粗, 长 2 — 2. 5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 部狭缩 成柄, 柄 长可达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 具密细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东川、 巧家、 鹤庆、 洱源、 丽江、 大理、 弥勒;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林下, 海 拔 2500 — 365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江西。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68. 寡流 苏龙胆 药 山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mairei Levi. (1915) (191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8 — 14 厘米。 茎 光滑, 紫红色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直立或 铺散。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14 毫米, 宽 3 — 7 毫米; 茎 生叶 平展, 卵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2 — 4 毫米, 与 基生叶 均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半 抱茎,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 缘无软 骨质及 膜质, 叶脉 1 一 3 条, 于 叶面不 明显, 背面微 突起, 叶柄边 缘及背 面密被 乳突,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10 毫米, 紫 红色、 光滑; 花萼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裂 片线状 锥形, 长 2 — 2. 5 毫米, 边缘 平滑与 腹面均 密被细 乳突, 中脉在 背面突 起呈 脊状,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 缺宽, 圆形; 花冠 钟形, 里面淡 蓝色, 外面黄 绿色, 有蓝 灰色 条纹, 喉部有 蓝灰色 的短细 条纹, 长 8 — 11 毫米, 直径约 4 毫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钝, 具细 尖头, 全缘, 褶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下部 片状, 2 裂, 先端 具条状 流苏, 流苏 8 — 10 条;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丝状, 长 3 — 3.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 端钝, 具粗 短柄, 柄长仅 1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果 通常外 露, 稀 内藏,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钝圆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柄长达 13 亳 米, 直立;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具 细密的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9 月。 产东北 部巧家 一带; 生 于高山 草甸、 灌 丛中, 海拔 3 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 自巧家 药山。 69. 三角 叶龙胆 Gentiana deltoidea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4 一 5 厘米。 茎黄 绿色, 光滑, 自基部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不 分 枝或再 作二歧 分枝。 基生 叶大, 卵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茎 生叶三 角形, 长 2. 5 —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半抱 茎,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面 沿叶脉 密被短 睫毛, 边 缘无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叶脉 1 一 
600  云 南植物 志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 面细而 明显;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 面密被 乳突, 基部 连合成 长 1—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黄 绿色, 光滑, 长 9 一 12 毫米; 花萼 钟状, 长 约 6 毫米, 裂 片丝状 钻形, 长 2. 5 — 3 毫米, 基部宽 1 一 1.5 毫米, 外面 光滑, 腹 面密生 细 乳突, 中肋 于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弯缺宽 圆形; 花冠 白色, 喉部外 面具蓝 灰色宽 条纹, 钟状, 长 9 一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卵 圆形, 长 2. 5 — 3. 5 毫米, 先端 钝圆, 边缘 具不整 齐 细齿; 摺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下部 片状, 上部具 棍棒状 流苏;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 3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0.7 毫米; 子 房椭圆 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具柄, 柄长约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约 0.7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具 狭翅, 柄长约 4 毫米; 种子成 熟时为 褐色, 长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7 — 9 月 。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3000 — 3500 米。 分布于 四川。 70. 外 弯龙胆 Gentiana recurvata C. B. Clarke (1883);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9 一 20 厘米。 茎 斜升或 直立, 自基起 分枝, 光滑。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叶柄长 2 — 4 毫米, 叶片 卵状椭 圆形至 卵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3 — 7 毫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边 缘具细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纤细; 茎生叶 平展,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11 毫米, 宽 1.5 — 4 毫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中 脉 明显。 花 少数至 多数, 顶生; 花梗长 0.7 — 1.6 厘米, 光滑。 花 萼狭倒 锥形, 长 4— 5.5 毫米。 裂 片丝状 钻形, 长 1.5 — 2 毫米, 基 部宽约 1 毫米, 先端 渐尖, 中肋 于背面 突起; 花冠蓝 紫色, 倒锥形 至狭倒 锥形, 长 1 一 1.4 厘米, 裂片 卵状椭 圆形至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全缘, 先 端钝,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摺具 棍棒状 流苏; 雄 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长 1.5 — 2.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7~0.9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裂片长 圆形。 蒴果 狭卵球 形至卵 球形, 长 4 一 5 毫米, 柄长达 1.4 厘米; 种子 褐色, 光亮, 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花、 果期 8— 10 月。 产 鹤庆、 维西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4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71. 齿 褶龙胆 图版 148: 9—11 Gentiana epichysantha Hand. -Mazz. ( 1920) ; 4^ 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panthaica var. epichysantha (Hand. -Mazz.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L. A. Lauen. (1978—1979); G. dentiformis T. N. Ho (1984). —年生 草本, 高 6 — 8 厘米。 茎 光滑, 紫 红色, 二歧式 分枝, 枝 柔弱, 铺散。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形状与 茎生叶 相同, 长 6— 10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茎生 叶 卵状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半 抱茎,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 缘无软 骨质及 膜质, 具 1 一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微 突起, 叶柄 边缘及 背面被 乳突, 连合成 1 一 1.5 毫米长 的筒。 
龙胆科  601  花 单生小 枝顶; 花梗紫 红色, 光滑, 长 5 — 15 毫米; 花萼 钟状, 长 4 一 5 毫米, 外面光 滑, 裂 片线状 锥形, 长 2 — 3 毫米, 中 脉在背 面突起 并向萼 管下延 成脊, 弯 缺宽, 圆形; 花冠黄 绿色, 外 面具蓝 灰色宽 条纹,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圆钝、 具 细尖, 褶 卵形, 长 1 一 1.6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疏生 不整齐 小齿;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丝 线状, 长 2 — 3.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0.7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5—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 粗壮,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_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伸出,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圆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达 6 毫米, 直立; 种子椭 圆状三 棱形, 长 1 一 1.5 毫^, 表 面具由 粗网纹 构成的 极致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 期 8 — 9 月。 产 中甸、 鹤庆 等地; 生于松 林下, 海拔 3500 — 3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72. 星 状龙胆 Gentiana stellulata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 72a. 星 状龙胆 (原 变种) var. stellulata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 二歧式 分枝, 光滑,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 存, 卵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0 — 13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 端钝, 叶 面密生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 缘有短 睫毛, 3— 5 脉, 于叶面 微显, 背 面明显 突出, 叶 柄宽, 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 乳突, 茎生 叶小、 外弯、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 急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半 抱茎, 叶 面密被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 缘具短 睫毛,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微凸、 叶柄 背面被 乳突, 基部联 合成约 0.5 毫米 的筒。 花 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10 毫米, 光滑; 花萼 钟形, 长 3 — 3. 5 毫米, 外面被 乳突或 光滑, 裂 片线状 锥形, 长 1.5 — 2 毫米, 弯缺宽 圆形; 花 冠里面 白色, 外 面有蓝 灰色宽 条纹, 筒状 钟形, 长 6 — 6. 5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1.3 毫米, 先 端钝, 有 细尖, 褶 整齐, 卵 形, 长 0.8 — 1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锅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等长, 花丝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子房椭 圆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 渐狭, 柄长约 1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不及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矩 圆形。 蒴果外 露或 内藏, 矩圆状 匙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圆钝, 边缘 有翅, 基部 渐狭, 柄 长可达 6 毫 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致密细 网纹。 花、 果期 6 — 9 月。 产 中甸、 贡山; 生 于高山 草甸、 山坡 草地, 海拔 3300 — 395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贡 山 (澜沧 江一怒 江分水 岭)。 72b. 歧伞星 状龙胆 (变种 ) 两歧小 星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var. dichotoma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与原 变种不 同为: 基 生叶莲 座状, 椭 圆形, 长约 14 毫米, 宽 8 毫米, 先 端钝, 有 极 短的翅 状柄; 花大, 长达 7.5 毫米; 花冠淡 蓝色, 褶先端 2 裂。 
602  云 南植物 志  产贡山 (模 式产地 ); 出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200 — 3300 米。 73. 深 红龙胆 图版 149: 1—3 Gentiana rubicunda Franch. (1884); (1888);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904);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bodinieri H. Levi. (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6 — 15 厘米。 茎 直立, 不分枝 或中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数枚或 缺,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4 一 10 毫米; 茎 生叶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或倒 卵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与 基生叶 同型, 先端 钝圆, 基部宽 楔形, 叶 面 具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具 乳突, 具 1 一 3 脉, 脉 纤细, 仅于背 面明显 可见。 叶 柄长 1 一 5 毫米, 背面被 乳突。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4 一 12 毫米, 光滑; 花萼倒 锥形, 长 8 — 13 毫米, 萼管外 面被细 乳突, 裂片 丝状, 长 3 — 6 毫米, 边缘 光滑, 基部 向萼管 下延 成脊, 弯缺 截形; 花冠倒 锥形, 长 2 — 3 毫米, 紫色, 有时冠 管上具 黑紫色 的短细 条纹和 斑点, 裂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摺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啮 蚀形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7 — 8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5 — 6.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 7 — 8.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线形 外反。 蒴 果通常 外露, 稀 内藏, 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 部钝, 柄粗, 长达 30 毫米; 种 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3 — 7 月, 果期 8—10 月。 产 巧家、 大关、 威信、 盐津; 生于 林下, 路边 草地、 沟边, 海拔 1800 — 25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甘肃东 南部、 湖北、 湖南。 模式 标本采 自盐津 (成凤 山)。 74. 彝 良龙胆 图版 149: 7—9 Gentiana yiliangensis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7 — 12 厘米。 茎 直立, 近 光滑, 从基部 二歧多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与 茎生叶 同形, 茎 生叶披 针形, 长 6 — 11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先端急 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钝, 两面 光滑, 边 缘无软 骨质和 膜质, 密被细 乳突, 侧脉 不显, 仅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及背 面具细 乳突, 连合成 1 一 1.5 毫米长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7 毫米, 近 光滑; 花萼 钟状, 长 5"6 毫米, 裂 片丝状 钻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具窄 膜质, 中脉 于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宽 楔形; 花冠 黄 白色, 喉部淡 蓝色, 漏 斗形, 长 8 —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有短小 尖头, 摺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1.5 —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5~0.9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0.8 毫米, 裂片 2, 长 圆形, 外反。 蒴果 外露, 稀 内藏, 倒 卵形或 长圆状 匙形, 长 3 — 4. 5 毫米, 先端 截形, 具 宽翅, 两侧具 狭翅, 柄长达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0.9 — 10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龙胆科  603  图 版 149 1—3. 深 红龙胆 Gentiana rubicunda Fraiich.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粤 展开; 4一~6. 星 粤龙胆 G. asteroca- lyx Diels. 4. 植株, 5. 花冠 展开, 6. 花粤 展开; 7—9. * 良龙胆 G. yiliangensis T. N. Ho, 7. 植株, 8. 花冠展 开, 9. 花粤 展开。 (肖 溶绘) 
604  云南 植物志  产彝良 等地; 生于 林下, 海拔 185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彝良。 75. 星 萼龙胆 图版 149: 4—6 Gentiana asterocalyx Diels (1912);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7 — 15 厘米。 茎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基生 叶在花 期 枯萎, 宿存, 与 茎生叶 同形; 茎生叶 密集、 革质、 披 针形至 钻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愈向 茎上部 愈长, 先端 急尖, 两面 光滑,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叶柄 膜质, 背 面密生 乳突, 连合 成筒, 筒长 1.5 — 2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花梗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长约 1 毫米; 花萼 筒状, 膜质, 长 7 — 9 毫米, 有 15 条突起 纵纹, 裂片 钻形, 星状 展开, 与萼管 等长, 先端 急尖, 基部 微 收缩, 两面 光滑, 边缘具 乳突, 具 3 脉, 在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宽, 截形, 花冠漏 斗形, 长 18 — 20 毫米, 上部蓝 紫色, 下部黄 绿色, 外 面具黄 绿色宽 条纹, 两 面密被 乳突, 裂片长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褶长 圆形, 长 2. 5 — 3 毫 米, 先端 截形,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细 钻形, 长 3 — 3. 5 毫米, 花药 直立, 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两 端 渐狭, 柄 粗壮、 长约 1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翅有 不整齐 细齿, 柄粗, 长约 2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丽江 等地; 生于山 坡灌丛 草地, 海拔 2900 — 3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76. 刺 芒龙胆 尖 叶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aristata Maxim. (1880); Forbes et Hemsl. (1890); Kusnez. (1904); Marq. (1937); K. S. Hao (1938);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9 厘米。 茎 直立, 细弱, 光滑, 自基部 分枝, 枝 铺散, 斜 上升。 基生叶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端具 芒尖, 两面 光滑, 边 缘 膜质, 叶柄连 合成长 0.5 毫米 的管; 茎生叶 对生,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长, 先端具 芒尖, 两面 光滑, 边缘 膜质, 光滑, 中脉在 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叶柄 膜质, 连 合成长 1 一 2. 5 毫米 的管。 花 单生茎 顶端, 花梗长 5 — 18 毫米; 花萼漏 斗状, 长 7 — 10 毫米,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渐 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光滑, 中脉 于下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筒 下延, 弯 缺宽, 截 形或 圆形; 花冠倒 锥形, 上部黄 绿色, 上部 蓝色、 深蓝 色或紫 红色, 喉部 具蓝灰 色宽条 纹, 长 12 — 15 毫米, 裂片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褶宽矩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截形, 具短 条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至 肾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长 圆形。 蒴 果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龙胆科  605  长 5~6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宽翅, 两侧具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10 — 20 毫米, 粗 壮;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 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6 — 9 月。 产维西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500 米 左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四川 北部、 青 海、 甘肃。 全草 入药, 有解毒 去湿的 功效。 77. 中 甸龙胆 Gentiana chungtienensis Marq. (1928)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 光滑、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 叶大, 在 花期不 枯萎、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5 — 8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密生 乳突, 叶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 膜质, 光滑, 长 3 — 5 毫米; 茎生 叶贴生 茎上,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9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 缘具宽 膜质、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 面 突起, 叶柄 膜质、 光滑、 连 合成长 1.5 — 2 毫米长 的筒。 花 多数生 枝顶; 花梗 光滑、 长 4~9 毫米; 花萼 筒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光滑,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微 收缩, 膜质边 缘宽、 光滑,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截形, 为 裂片所 覆盖; 花冠淡 蓝色、 背 面具黄 绿色宽 条纹, 筒形, 长 17 — 22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具长约 1 毫 米的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 2 — 2. 5 亳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4 一 5. 5 毫米, 花 药 直立, 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6. 5 — 7.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 成柄, 柄长 4. 5 —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 果通常 外露, 稀 内藏, 长 圆形, 长 8 — 9 毫米, 先端 钝圆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柄 细、 直立、 长达 17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表面 具细密 网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月 以后。 产中甸 (模 式产地 );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3000 — 3700 米。 78. 大 颈龙胆 无 柱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macrauchena Marq. ( 1931 ) "macraucena" ( 1937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高 2 — 5 厘米。 茎 光滑, 在 下部多 分枝, 枝 铺散。 基 生叶不 枯萎、 卵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其余脉 不显, 叶柄 光滑, 连 合成长 1 一 2 毫米 的筒; 茎生 叶贴生 基上,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 膜质, 具 尖头或 光滑。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3"6 毫 米, 光滑; 花萼漏 斗形, 长 7 — 8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尖 头, 边缘 膜质, 光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并 向萼管 下延或 不延, 弯缺 截形; 花冠筒 形, 长 13 — 15 毫米, 淡 蓝色, 裂片卵 圆形, 长 2—2.5 毫米, 先端 渐尖, 褶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约 3 毫 
606  云 南植物 志  米, 花药 直立, 细长 圆形, 长 1.3—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两端渐 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或 外露, 长圆状 匙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达 15 毫米; 种子 褐子,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具密细 网纹。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潮湿 草地, 海拔 3600 — 3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79. 天 冬龙胆 Gentiana asparagoides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7 厘米。 茎 光滑, 纤细, 有少数 分枝, 基生 叶大、 卵形 或卵状 椭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仅下 部被短 睫毛, 中 部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叶柄 膜质, 光滑, 连合 成长约 0.5 毫米 的筒; 茎生叶 开展,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2. 5 — 4. 5 毫米, 宽 0.7 — 1.2 毫米, 先 端 渐尖, 有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 缘具狭 膜质, 仅下缘 疏被短 睫毛, 叶脉 在两面 均不明 显或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叶柄 膜质, 光滑,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2 — 12 毫米, 光滑;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7"9 毫米, 光滑,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两面 光滑、 边缘狭 膜质、 光滑, 叶脉于 两面均 不明显 或中脉 于 下面微 突起, 弯 缺狭, 截形或 楔形; 花冠漏 斗形, 长 10 — 14 毫米, 上部蓝 紫色, 下 部黄 绿色, 外 面具蓝 灰色宽 条纹,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摺 卵形, 长 1.2 — 1.8 毫米, 先 端钝, 全 缘或有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3 — 4 毫米, 花 药小, 近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5 — 4 毫米, 两端渐 狭, 柄粗, 长 1.5 — 4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7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光端 钝圆, 边缘 有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5 — 5. 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月 以后。 产贡山 (模式 产地) 等地; 生于 高山沼 泽地, 海拔 3500— 3800 米。 80. 景 天龙胆 Gentiana crassul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10 厘米。 茎 常带紫 红色, 疏被 乳突, 在 基部多 分枝。 叶略肉 质,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有 乳突, 叶脉不 明显 或仅中 脉于背 面明显 突起,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叶柄 背面具 乳突, 边 缘具短 睫毛, 连 合成 1 一 1.5 毫米 的筒; 基生叶 卵形, 长 5 — 7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茎生 叶小, 卵形 或卵状 匙形, 长 3~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柄长 0.5 — 1.5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疏生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7 — 13 毫米, 萼管 膜质, 裂片 肉质, 叶 状、 外反、 卵 圆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小 尖头, 基部圆 形明显 溢缩, 边缘 软 骨质, 疏生 乳突, 两面 光滑, 中脉在 背面稍 突起, 弯 缺狭, 截形; 花冠 筒形, 长 12— 15 毫米, 蓝 紫色, 裂片 卵形, 长 2—2.5 毫米, 先 端钝, 摺 对称, 卵形, 长约 1.2 
龙胆科  607  毫米, 先 端钝、 全 缘或浅 2 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稍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2.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5~0.7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1 毫米。 蒴果 外露, 稀 内藏, 圆柱 形或倒 卵状圆 柱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钝 圆,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柄粗, 长 5 — 22 毫米; 种子黄 褐色, 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面 具细密 网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月 以后。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贡山、 德饮;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3000 — 4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81. 弯 叶龙胆 Gentiana curviphylla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7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细 乳突, 常自 基部多 分枝。 叶 外反, 先 端 三角状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圆形、 心形或 楔形、 边 缘厚软 骨质, 被短 睹毛, 两面光 滑,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于背面 突出; 基生 叶大, 狭三 角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6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叶柄 膜质, 边 缘具短 睫毛, 背 面具细 乳突; 茎生 叶小, 外反, 疏离, 匙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叶柄 膜质, 边 缘具短 睫毛, 背 面具细 乳突。 花单 生 枝顶, 花 梗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4.5~6 毫米, 萼管 膜质, 具 15 条绿色 叶质宽 脉纹, 裂片 绿色, 反折, 卵状三 角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狭缩, 边 缘厚软 骨质,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在 背面突 起并向 萼管下 延成短 脊', 弯 缺狭, 截形; 花冠 上部蓝 色或紫 蓝色, 下部 黄 绿色, 高脚 蝶状, 长 10 — 12 毫米, 外面 光滑, 内面檐 部有细 乳突, 冠管 筒形, 檐部 突然 膨大, 直径 4 一 6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药 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渐狭, 基 部钝, 柄 粗短,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长 圆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先 端圆, 有 宽翅, 两侧有 狭翅, 柄 直立, 长达 8 毫米; 种子成 熟时深 褐色, 三 棱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致 密的细 网纹。 花、 果期 6 — 9 月。 产宁蒗 (永宁 );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800 米。 分布于 四川。 82. 鳞 叶龙胆 图版 150: 1—3 Gentiana squarrosa Ledeb. (1812); Kusnez. (1904); Marq. (1937); 图鉴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Erica la squarrosa G. Don (1838).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7 厘米。 茎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自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叶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叶面 光滑, 背 面沿中 脉密被 细 乳突, 边 缘厚软 骨质, 密生 乳突,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叶 柄白色 膜质, 边 缘具短 捷毛, 背 面具细 乳突, 仅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卵形, 卵圆形 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5 - "9 毫米; 茎生 叶小, 外反,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7 — 3 毫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2 — 8 毫米, 密被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5 — 8 毫米, 外 面具细 乳突, 萼 管具白 色膜质 和绿色 叶质相 同的宽 条纹, 
图 版 150 1—3. 麟 叶龙胆 Gentiana squarrosa Ledeb. , 1. 植株, 2. 花弯 展开, 3. 花冠 展开; 4 一 6. 肾 叶龙胆 G. crassuloides Bureau, et Franch. , 4. 植株, 5. 花粤 展开, 6. 花冠 展开; 7—9. 纤 细龙胆 G. pluviarum W. W. Smith, 7. 植 株, 8. 花萼 展开, 9. 花冠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609  裂片 叶状, 卵 圆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短小 尖头, 基部 圆形, 突 然收缩 成爪, 边 缘厚软 骨质, 密生细 乳突, 弯 缺宽, 截形; 花冠 蓝色, 筒状漏 斗形, 长 7 — 10 毫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无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或 边缘有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子 房宽椭 圆形, 长 2 — 3. 5 毫米, 先端钝 圆,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粗, 长 0.5 — 1 毫米, 花柱 柱状, 长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半 圆形, 外反。 蒴果 外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5.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 侧 边缘有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 粗壮、 直立, 长至 8 毫米; 种子黑 褐色,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白色光 亮的细 网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中甸 等地; 生于山 坡灌丛 草地, 海拔 2300 — 3300 米。 分布 于西南 (除西 藏)、 西 北、 华北、 及东北 等地。 锡金、 原 苏联、 蒙古、 日本、 朝鲜 也有。 83. 假锁 叶龙胆 Gentiana pseudosquarrosa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中国植 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6 厘米。 茎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叶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具短小 尖头, 基部 渐狭或 圆形、 叶面 光滑, 背 面沿中 脉被细 乳突, 边缘白 色厚软 骨质, 密 生细乳 突或近 平滑,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边 缘具短 睫毛, 背面 密生细 乳突, 连 合成长 0.7 — 1.5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 花期枯 萎, 宿存、 卵状披 针形,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茎生 叶小, 外反, 匙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7 毫米, 宽 1.5 — 2. 2 毫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1~6 毫米,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4 一 6 毫米, 萼 管外有 时密生 细 乳突, 裂片 绿色、 外反、 整齐、 卵 圆形或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基部 圆形、 急缩 成爪, 边缘 白色软 骨质, 密生 乳突, 两面 光滑, 中 脉白色 厚软骨 质, 在背面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常具 乳突、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深 蓝色, 漏 斗形, 长 10 — 12 毫米, 裂片 卵形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纯, 无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 1.5 — 2 毫 米, 先 端钝, 全 缘或浅 2 裂;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3 — 3. 5 毫 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外反。 蒴果 外露、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柄粗, 长至 12 毫米; 种 子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0.5 — 1 毫米, 表 面具致 密的细 网纹。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维西、 丽江;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84. 肾 叶龙胆 图版 150: 4—6 假景 天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crassuloides Bureau et Franch. (1891); Kusnez (1904); Marq. (1929); S. Nilsson ( 1967) ; Hara Ohater et Williams ( 1982)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植物 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6 厘米。 茎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在 基部多 分枝。 叶 基部心 
610  云南 植物志  形或 圆形, 突 然收缩 成柄, 边 缘厚软 骨质, 仅基 部边缘 疏生短 睫毛, 两面 光滑, 中脉白 色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叶柄 背面被 乳突, 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 花期 枯萎, 宿存, 长 3 — 10 毫米, 宽 1.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茎生 叶近直 立, 中、 下部为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 3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至 圆形, 具 小 尖头, 上部 者为肾 形或宽 圆形, 长 1.5 — 4 毫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圆形至 截形, 具 小 尖头。 花单生 于小枝 顶端; 花梗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长 1.5 — 3 毫米; 花 萼宽筒 形或 倒锥状 筒形, 长 5 — 12 毫米, 萼管 膜质, 裂片 绿色, 通常 直立, 稀 外反, 肾 形或宽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截形, 具小 尖头, 尖头 外反, 基 部 心形或 圆形, 突然 收缩成 短爪, 两面 光滑, 边 缘厚软 骨质, 仅基部 疏生短 睫毛, 中脉 白色, 在背面 突起, 并向萼 管下延 成脊,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 上部蓝 色或蓝 紫色, 下 部黄 绿色, 高脚 蝶状, 长 9 一 20 毫米, 喉 部直径 1.5 — 5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钝圆, 褶宽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啮 蚀形;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中 上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1 一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3 — 7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粗, 长 1 一 3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3 毫 米, 柱头 2 裂, 裂片宽 线形, 外反。 蒴果 内藏或 外露、 长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钝 圆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至 18 毫米;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表面具 致密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海拔 3600 — 44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西、 湖北 西部。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也有。 85. 厚 边龙胆 Gentiana simulatrix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5 厘米。 茎密被 乳突, 自基 部起作 二歧分 枝或不 分枝。 叶近革 质,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面 光滑, 边缘白 色厚软 骨质, 疏生乳 突, 中脉 白色,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密生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茎生 叶小, 密集, 卵状 匙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窄。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0.5 — 2 毫米, 密被 乳突; 花萼倒 锥形, 长 4. 5 — 7 毫米, 萼管 膜质, 黄 绿色, 裂片 绿色, 近 直立, 卵形, 长 1.5 — 3 毫 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收縮, 边缘 白色软 骨质, 疏生 乳突, 两面 光滑、 中脉 白色, 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并向萼 管下延 成脊, 弯 缺狭, 截形; 花冠 蓝色, 筒 形, 长 7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或 有少数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1.5 — 2. 5 毫 米、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 粗壮, 长仅 0.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不及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果 未见。 产中甸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3200 — 3600 米。 分布 于西藏 南部、 青海。 86. 纤 细龙胆 图版 150: 7—9 Gentiana pluviarum W. W. Smith subsp. subtilis (H. Smith) T. N. Ho (1994). 
龙胆科  611  Gentiana subtilis H. Smith (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 一 4 厘米。 茎 光滑, 在 基部多 分枝, 枝 纤细。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或 脱落, 卵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2. 5 — 6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光滑, 具 1 一 3 脉, 脉细,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微突, 叶柄 膜质, 光滑, 长 1 一 1.2 毫米; 茎生叶 开展、 外反、 卵形, 椭 圆形至 匙形, 长 1 一 2.2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 缘无软 骨质及 膜质, 叶 脉 不显或 仅中脉 于背面 微凸, 叶柄 光滑, 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 光滑, 长 0.2 — 1.5 毫米; 花萼 钟形, 长约 3 毫米, 裂片 开展, 三角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短小 尖头, 光滑, 中脉 不显或 有时于 背面微 凸出, 弯 缺宽、 圆形或 截形; 花冠 白色, 喉部有 黑紫色 斑纹,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裂 片三角 形, 长 0.4~0.6 毫米, 先端 急尖, 褶宽三 角形, 长 0.3 —" 0.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0.7 — 0.9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3 — 0.4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长 0.5 毫米, 花柱线 形, 长约 0.3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蒴 果内藏 或部分 外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部 渐狭, 抦长至 2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月 以后。 产 贡山、 德饮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200 — 40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一 怒江分 水岭。 87. 微 形龙胆 ' Gentiana microphyt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1904);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低矮、 纤细。 茎光 滑不分 枝或有 分枝。 叶 先端有 芒尖; 基生叶 较大, 矩 圆形; 茎生叶 少数、 卵形, 长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茎 上部叶 多为憐 片形。 花 梗短, 丝 状; 花萼分 裂至近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有 芒尖; 花冠 蓝色, 较花萼 长近两 倍, 长约 4 毫米, 直径 1 毫米, 裂 片先端 圆钝, 具 芒尖、 摺 卵形, 全缘 (未见 标本, 摘 自原描 述)。 产大理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 4000 米。 88. 黄 白龙胆 Gentiana prattii Kusnez. (1904); Marq.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4 厘米。 茎 密被细 乳突, 在 基部多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短 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具小 睫毛, 中脉 于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叶 柄宽, 长 1 一 1.5 毫米; 茎生叶 小通常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或稀疏 与节间 等长, 卵 形至椭 圆形, 稀下 部为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边缘 密生小 睫毛, 下部 边缘软 骨质, 中、 上部 叶边缘 膜质, 两面 光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叶柄边 缘密生 小 睫毛、 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密 生细乳 
612  云 南植物 志  突; 花萼 筒状漏 斗形, 长 5 — 5. 5 毫米, 裂片卵 状披针 形或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或 渐尖, 有小 尖头, 边缘窄 膜质, 密生小 睫毛,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下延至 萼管, 弯 缺窄、 截形; 花冠黄 绿色, 外 面有黑 绿色宽 条纹, 筒形, 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啮 蚀形;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 中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1.5 —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1 毫米, 花柱 线形, 柱 头长约 1 毫米、 2 裂, 裂片线 形。 蒴果 内藏或 外露, 长圆状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圆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柄长至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面有 致密细 网纹。 花期 6 — 8 月, 果 期 8—10 月 。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地, 海拔 3000 — 4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青海、 陕西。 89. 蓝 白龙胆 图版 151: 1—3 Gentiana leucomelaena Maxim. (1891) (1892); Kusnez (1904); Marq. (1937); Grossh. in Kom. Fl. Orss (1952); 图鉴 (1974);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中 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humilis var. evolutior C. B. Clarke (1883) ; G • leucomelaena var. alba Kus- nez. (1894) (1904); G. aquatica auct. non L. : C. B. Clarke (1875) (1883) p. p. ; G. humilis auct. non Stev. : C. B. Clarke (1875) (1883) ; G. prostrata auct. non Haenke: C. B. Clarke (187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5 厘米。 茎 光滑, 在 基部多 分枝, 枝 铺散, 斜升。 基生叶 稍大, 卵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钝圆, 两面 光滑、 边缘 有不明 显的 膜质, 叶脉 1 一 3 条, 纤 细或不 明显, 叶 柄宽, 光滑, 长 1 一 2 毫米; 茎生 叶小, 疏 离,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稀茎 下部叶 为卵状 匙形, 长 3 —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 纯圆, 边缘 膜质狭 窄或不 明显、 叶柄 光滑, 连合成 1.5 — 3 毫米长 的筒, 愈向 茎上部 筒 愈长。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 光滑, 长 4 一 35 毫米; 花萼 钟形, 长 4 一 5 毫米, 裂片 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膜质 狭窄,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 冠白色 或浅蓝 色, 稀 蓝色, 外 面具蓝 灰色宽 条纹, 喉部 具蓝色 斑点, 钟形, 长 8 — 12 毫米, 裂片卵 形, 长 2— 3 毫米, 先 端纯, 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截形具 不规则 条裂;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锥形, 长 2 — 3. 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长 1.5 — 2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粗 短, 长不及 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蒴 果全部 或部分 外露、 倒卵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窄、 基部 渐狭, 柄长至 1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5~0.8 毫米, 表面具 念珠状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中甸 东部;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600 — 44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 肃、 新疆。 印度、 尼 泊尔、 原 苏联、 蒙古 也有。 90. 秀 丽龙胆 图版 151: 4—6 美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bella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mez. (1904);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龙胆科  613  图 版 151 1—3. 蓝。 龙胆 Gentiana leucomclaena Maxim. , 1. 植株, 1. 花冠 展开, 3. 花萼 展开; 4~6. 秀 BH 龙胆 G. bella French . ex Hemd. , 4. 植抹, 5.花5t^展开, 6. 花粤 纵剖; 7— 9. 柔 毛龙胆 G. pubigera Marq. . 7. 植株, 8. 花 冠 展开, 9. 花萼 展开。 (« 溶绘) 
614  云 南植物 志  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3 厘米。 茎 光滑, 在 基部多 分枝, 似 丛生。 基生叶 甚大, 在花 期 枯萎, 宿存, 卵 圆形, 长 10 — 29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 圆钝, 具小 尖头, 尖头 外反,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叶脉 3 — 5 条, 纤细; 于 两面均 明显, 叶柄 扁宽, 长 1 一 2 毫米; 茎生 叶小, 1 一 3 对、 倒卵状 匙形至 匙形, 长 4~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 钝圆, 具外 反的小 尖头, 下 部叶边 缘无软 骨质及 膜质, 具细 乳突, 上部 叶边缘 膜质、 平滑, 两面 光滑、 叶柄 不显, 叶柄 光滑, 连 合成长 1 一 2 毫米 的筒。 花 单生小 枝顶, 花 梗长 3 — 4 毫米, 光滑; 花萼漏 斗形, 长 6 — 7 毫 米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有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平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弯 缺狭、 楔形;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外 面具蓝 灰色宽 条纹, 喉部具 黑紫色 斑点, 漏 斗形, 长 13 — 20 毫米, 裂 片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纯、 边 缘有不 明显细 齿或近 全缘;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 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 果内蒴 长圆状 匙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 粗壮, 长达 4.5 毫米; 种 子黑褐 色,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洱源、 维西、 贡山、 中甸; 生 于高山 草地、 林下, 海拔 3Q00 — 4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91. 苍 白龙胆 Gentiana forrestii Marq. (1928) (193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 pallescens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errore typographico "G. pallida") ; Marq. (1937) , 匪 Sesse et Moc (1894).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 光滑, 在 基部多 分枝, 似 丛生, 再作 2 — 3 次 二歧式 分枝。 基生叶 较大, 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圆形 或倒卵 圆形, 长 7 — 17 毫米, 宽 7— 13 毫 米, 先端 圆形, 具外 反短小 尖头, 边缘 有不明 显的软 骨质, 光滑,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 面 不显, 背面微 凸出, 叶 柄宽, 扁平, 光滑, 长 1 一 2 毫米; 茎生叶 3 — 6 对, 匙形, 倒 卵状 匙形至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愈向莲 上部叶 愈窄, 先 端钝至 渐尖, 有 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 膜质不 明显, 光 滑或生 乳突,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稍凸, 侧脉 纤细, 叶柄 光滑, 连 合成长 1.5 — 2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长 5 — 25 毫米 光滑;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5 — 7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急 尖, 有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窄、 光滑、 中 脉细、 于背面 明显, 弯缺 楔形; 花冠漏 斗形, 长 10 — 13 毫米, 内面淡 蓝色或 白色, 外 面有深 蓝色宽 条纹, 喉部有 深蓝色 斑点, 裂片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钝, 摺卵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或 截形, 全 缘或边 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2. 5 — 4 毫米, 花 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i 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1 毫米,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果 外露, 稀 内藏, 长圆 形或长 圆状 匙形, 长 3. 5 — 4. 5 毫米, 先端 圆钝,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 部钝, 柄 粗壮, 
龙胆科  615  长达 30 毫米; 种子三 棱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具增粗 网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9 月。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高山 草甸, 海拔 3000 — 4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92. 毛 花龙胆 Gentiana pubinora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puberula Franch. ex Hemsl. (1890), p. p.; excl. type G. pubigera Marq. (1928) p. p. (1937), p. p. , non Michx. (1803)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紫 红色, 密生小 硬毛, 从 下部起 分枝。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5 — 9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短小 尖头, 叶面 光滑, 背面幼 时被小 硬毛, 老时 脱落, 叶脉 1 一 3 条, 细, 于背面 明显, 叶 柄宽, 长 0.5 — 0.7 毫米; 茎生 叶小, 疏离或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宽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5 — 8 毫 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尾尖, 上面 光滑, 下面幼 时被小 硬毛, 老时 脱落, 边 缘 密生长 睫毛, 中脉, 在 背面稍 突起,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 面密被 硬毛, 连 合成长 0.5~0.7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紫 红色, 长 2 — 4 毫米, 密被小 硬毛; 花 萼倒锥 状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外 面有小 硬毛, 后渐 脱落、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 米, 先端 急尖, 具尾 尖或小 尖头, 边 缘初时 密生长 睫毛、 后渐 脱落, 中 脉在背 面稍突 起, 并 向弯管 下延,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漏 斗形, 长 18 — 20 毫米, 黄 绿色, 有时内 面淡 蓝色, 初时外 面具小 柔毛, 以 后逐渐 脱落, 裂片卵 圆形, 长 4. 5 — 5.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毛 尾尖, 褶宽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稀 细齿或 全缘;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3. 5 - "6.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左 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5 — 2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7 — 8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宽翅, 两侧边 缘具 狭翅, 柄长约 4 毫米; 种子三 棱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月 以后。 产 洱源、 丽江; 生于 山坡灌 丛中、 草地, 海拔 2600 — 3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93. 宁 蒗龙胆 - Gentiana ninglangensis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3. 5 厘米。 茎黄 绿色, 光滑, 在 基部多 分枝。 基生 叶大, 在花 期 枯萎, 宿存, 狭椭 圆形、 稀 卵形, 长 5 — 20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上面 光滑, 下面 幼时被 柔毛, 老时 脱落变 无毛, 叶脉 1 一 3 条, 细,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明显, 叶 柄宽, 长 1 一 1.5 毫米; 茎生 叶小, 密集 或疏, 覆瓦状 排列, 下部叶 匙形, 先端 圆钝, 中上部 叶 椭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密生 睫毛, 叶面 光滑, 背面 幼时被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密生 睫毛, 背面 具小 柔毛,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梗 光滑, 长 3 — 5 毫米; 花萼倒 锥状 筒形, 长 6 — 9 毫米, 外面 初时被 柔毛, 后 脱落,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 缘密生 睫毛, 中脉 绿色, 在 背面稍 突起, 并 向萼筒 下延, 弯缺截 
616  云 南植物 志  形; 花冠筒 形或漏 斗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浅 蓝色, 外 面具黄 绿色宽 条纹, 裂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褶 圆形, 长 1—1.5 毫米, 先端 钝圆, 全缘 或边缘 有少数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3 — 6.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两 端钝, 柄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蒴果 外露或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5 — 6. 5 毫 米, 先端 圆形,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达 16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5 月。 产宁范 等地; 生于湿 草地, 海拔 25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范。 94. 柔 毛龙胆 图版 151: 7—9 Gentiana pubigera Marq. (1928) p. p. , (1937) , p. p.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puberula Franch. ex Hemsl. (1890) p. p. non Michx (1803); Kusnez. (1904); G. pubigera var. glabrescens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3. 5 厘米, 具纤 细木质 主根, 须根 少数。 茎黄 绿色, 光滑, 在 基部 分枝, 叶先端 圆形, 边缘 密生长 硬毛, 叶面 光滑, 背面 初时被 柔毛、 后脱 落变无 毛,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凹人, 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生长 睫毛, 连 合成长 0.5~0.7 毫 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 圆形, 长 9 一 12 毫米, 宽 4. 5 — 8 毫米; 茎 生 叶小, 密集, 倒卵状 匙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花单生 枝顶; 花 梗黄绿 色, 光滑, 长 2 — 4 毫米; 花萼宽 筒形, 长 7 — 11 毫米, 外面 初时被 柔毛, 后弯 无毛,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密生长 睫毛, 中脉 于背面 通常 明显, 有时具 柔毛,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蓝色, 外 面具黄 绿色宽 条纹, 漏 斗形, 长 14 一 19 毫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短 尾尖, 摺宽卵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边缘 有不明 显波状 浅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6 — 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 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5 — 4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宽线 形。 蒴果 外露或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8 — 9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边 缘具狭 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达 13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5 月。 产 洱源、 丽江、 宁范、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600 — 36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95. 鸟 足龙胆 Gentiana pedata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8 厘米。 茎 直立, 下部 单一, 完全 无叶, 具翅状 条棱, 上部节 间极 短缩, 密集 着叶和 丰富的 小枝, 聚呈 头状, 包被于 呈苞叶 状的最 外方的 叶中。 叶近 革质, 密集, 覆瓦状 排裂; 外方的 叶大, 苞 叶状, 狭椭圆 形或狭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龙胆科  617  22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有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纤细, 仅 于背面 明显; 内方叶 对折, 外弯, 匙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3 毫 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尖头, 边缘软 骨质, 有细 睫毛, 叶面 光滑, 背面 密被小 柔毛,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叶柄 膜质, 边缘及 背面被 乳突, 长 1.5 — 2. 5 毫米, 最 内方的 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2. 5 — 3.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小 尖头, 七面 光滑, 下 面 密被小 柔毛, 边缘具 膜质, 宽 0.5 毫米, 有极细 睫毛, 中脉在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叶 柄 膜质, 边缘及 背面具 乳突, 长 1.5 — 2 毫米。 花 单生小 枝顶, 无 花梗; 花 萼筒状 钟形, 长 8 — 9 毫米, 外面密 被极小 柔毛, 内面 光滑,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 尖头, 边 缘具宽 0.5 毫米的 膜质, 并具细 睫毛, 中脉软 骨质、 在背面 呈龙骨 状 突起, 具小 柔毛, 弯 缺狭, 截形, 为 裂片所 覆盖; 花冠 筒形, 蓝色, 长 12 — 14 毫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3~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2. 5 — 3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外反。 蒴果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约 5 毫米, 先端 圆钝,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由上至 下渐狭 的翅; 种子椭 圆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3 — 5 月。 产东川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900 — 2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贵州。 模式 标 本采自 东川。 96. 膜 边龙胆 图版 152: 1—3 白 边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albo-marginata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8 厘米。 茎 直立, 具翅状 条棱, 棱上 密被黄 褐色疏 柔毛, 下部 单一、 上部 节间极 短缩, 密集着 叶和多 数的极 短枝, 聚呈 头状, 包 被于呈 苞叶状 的最外 方的 叶中, 稀 不聚呈 头状。 叶 革质,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先端 钝有小 尖头, 叶面 光滑, 背面 密被细 乳突, 叶柄 膜质, 长 1 一 1.5 毫米; 外方叶 甚大, 苞 叶状, 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边缘 软骨质 或上部 边缘软 骨质, 其余 膜质、 宽, 叶 脉不 明显; 内方 叶小, 倒披 针形, 狭椭 圆形, 长 7 — 9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边缘 白色膜 质, 宽约 0.7 毫米, 密 被极细 睫毛, 中脉 在背面 十分突 起呈龙 骨状。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近 无柄; 花萼 钟形, 长 7 — 8. 5 毫米,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尖 头, 边 缘白色 膜质, 宽约 0.7 毫米, 密 生极细 睫毛, 中脉在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稍向萼 管 下延, 弯缺 极狭, 截形, 被裂片 覆盖; 花 冠淡蓝 紫色, 宽 筒形, 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0.7 — 1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0.5~0.8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 蕊着生 于 花冠筒 下部, 整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 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长圆 形。 蒴果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由上向 下渐狭 的翅, 柄 粗短, 长仅 1.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6—<).7 毫米, 表面具 致密的 细 网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7 月。 
618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52 1—3. 膜 边龙胆 Gemiana albomarginata Marq.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萼 纵剖; 4~6. 帚 枝龙胆 G. intri- caia Marq. , 4. 植株, 5. 花冠 纵剖, 6. 花萼 展开; 7—9. 繁缕 状龙胆 G. alsinoides Franch. ' 7. 植株' 8. 花冠纵 剖, 9. 花萼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619  产 昆明、 禄劝、 大姚、 洱源、 丽江;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2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97. 革 叶龙胆 Gentiana scytophylla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7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 具翅, 并密 被黄褐 色分节 柔毛, 上 部节间 缩短, 有极多 分枝。 叶密集 着生, 聚呈 头状, 稀 节间伸 长不呈 头状。 叶 坚硬, 革质、 外弯、 覆瓦状 排列、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9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 急尖, 有短小 尖头, 两面 米滑, 中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 膜质, 光滑, 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外方叶 甚大, 苞 n+ 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边缘软 骨质, 平滑, 内方的 叶小, 边缘 具极细 睫毛, 中 部以下 膜质, 其余软 骨质。 花单 生于小 枝 顶端; 近 无梗; 花 萼筒状 钟形, 长 6 — 6. 5 毫米, 光滑、 萼管 膜质、 裂 片卵状 三角形 或 卵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边缘 具极细 睫毛, 先端软 骨质, 基 部为宽 膜质, 中脉 于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并稍 向萼管 下延, 弯 缺狭、 截形、 为裂 片所覆 盖; 花冠淡 蓝色, 筒形, 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摺 卵形, 长 0.7 — 1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中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1.5 — 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1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狭长 圆形。 蒴果 内藏、 长圆 状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柄 极短,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由上至 下渐狭 的翅; 种子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0.7~0.8 毫米, 表 面有细 网纹。 花、 果期 2 月。 产禄劝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于 山谷干 燥山坡 草地, 海拔 2700 米。 98. 假帚 枝龙胆 Gentiana subintricata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7 厘米。 茎紫 红色, 直立, 密被 紫红色 乳突, 下部 单一, 从 中部起 分枝, 稀不 分枝。 叶近 革质, 外弯, 倒卵状 匙形或 矩圆状 匙形, 连柄长 4 一 6 毫 米, 宽 1.5 — 3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大, 柄 愈长, 先端 钝圆, 具短小 尖头, 尖头 外反, 基部 渐狭, 两面 光滑, 边缘 白色软 骨质, 平滑, 中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侧脉不 显, 叶柄 膜质、 常带 紫色, 边 缘具短 睫毛, 背 面密被 乳突, 基 部连合 成长约 1 毫米的 筒。 花 单生小 枝顶, 小枝密 集呈伞 房状; 近 无柄; 花萼 筒形, 长 6 — 8 毫米, 萼管 膜质, 常带 紫色, 外面 光滑, 裂片 绿色, 卵形 或卵状 匙形, 长 1.5 — 2 毫米, 外反, 先端 钝圆, 具短小 尖头, 基部狭 微縮, 两面 光滑, 边缘 白色软 骨质, 平滑, 中脉在 背面微 突起, 弯 缺 较宽, 截形; 花冠内 面淡紫 红色, 外 面具黑 紫色宽 条纹, 漏 斗形, 长 10 — 14 毫米,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具 不整齐 细齿; 雄 蕊着生 于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钻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与花丝 等长; 子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柄细, 长约 1.5 毫米, 直立, 花柱 线形, 长 0.5—1 毫米, 柱头半 圆形。 花期 7—8 月, 果 未见。 产中甸 (模 式标本 采集地 );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400 — 3700 米。 
620  云 南植物 志  99. 帚 枝龙胆 图版 152: 4—6 小 帚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intricata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fastigiata Franch. (1884). Forbes & Hemsl. (1890); Lusnez. (1904);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non. Benth. (1844)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3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紫红色 乳突, 下部单 --, 从 中部起 分枝。 叶近 革质, 倒 卵状匙 形或圆 匙形, 先 端圆, 具短 硬尖, 硬尖 外反, 基 部渐狭 成柄, 两面 光滑, 中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 扁宽,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 面密生 乳突; 基生 叶小,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长 7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叶 柄短于 叶片; 茎 生叶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5. 5 毫米, 主 茎上的 叶大, 小 枝上的 叶小, 叶 柄长于 叶片。 花极 多数, 单生 于小枝 顶端, 密集呈 头状; 近无 花梗; 花萼倒 锥形, 长 3. 5 — 5 毫米, 光滑, 裂片 绿色, 外反,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短小 尖头, 基部微 狭缩,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平 滑或具 乳突, 中脉在 背面稍 突起, 弯缺 宽, 圆形; 花冠淡 蓝色, 外面带 绿色, 筒形, 长 6 — 7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1.4 毫 米, 先 端钝、 摺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纯、 全 缘或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5 — 3.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 0.6 毫米; 子 房矩圆 形, 长 2.5—3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柄长约 1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 果先端 外露, 矩圆 形或倒 卵状矩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截形,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柄 较粗, 长达 6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表 面具致 密的细 网纹。 花期 5 — 7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鹤庆、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及 林下, 海拔 2275 — 3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00. 糙 毛龙胆 Gentiana pedicellata (D. Don) Wall, ex Griseb. (1838) (1845); Marq. (1937);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Ericala pedicellata D. Don (1836) (1837) ; Gentiana qiiadrifaria var. pilosula C. B. Clarke (1883). 一 年生小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 直立, 常带紫 红色, 密被 紫红色 乳突, 自 基部起 多 分枝。 叶先 端急尖 或钝, 具长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软 骨质, 狭窄, 密生短 睫毛, 两面 密生细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微 突起, 密生短 睫毛, 叶柄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的 短筒,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面 密生细 乳突; 基生 叶大, 椭 圆形或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茎生叶 开展, 狭匙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 单生于 枝顶; 花梗长 2 — 15 毫米, 密被 紫红色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3 — 5 毫米, 裂片 叶状,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 钝, 具小 尖头, 边 软骨质 狭窄, 密生短 睫毛, 两面 密被细 乳突,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并向 萼管 下延成 长而狭 的脊, 脊上 密生短 睫毛, 弯 缺窄, 截形;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漏斗 
龙胆科  621  形, 长 6 —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长小 尖头, 褶宽 卵形, 长 0.9 — 1.1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1 毫米, 花柱圆 柱状, 长约 1 毫米。 葫 果圆球 形或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具 狭翅; 种子 极小, 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表面具 念 珠状细 网纹。 花、 果期 6 — 8 月。 产西部 地区;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100 — 34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 印度、 锡金、 不丹、 缅甸、 斯 里兰卡 也有。 ' 101. 念珠 脊龙胆 念珠 根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moniliformis Marq. (1931); (1932)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6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紫红色 乳突,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叶先端 钝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面 密被细 乳突, 边缘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中脉于 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具短 睫毛, 背 面具细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2 毫米的 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倒卵 状匙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0.8 — 17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茎生 叶小, 疏离, 披 针形, 长 3. 5 — 8 毫米, 宽 1—3 毫米, 愈 向茎上 部叶愈 大。 花 多数, 单生小 枝顶; 花梗长 0.5 — 2 毫米, 密生 紫红色 乳突; 花萼漏 斗形, 长 4.5~^ 毫米, 裂片 绿色, 开展, 狭卵形 或狭三 角形, 长 1.5 — 2. 5 毫米, 先端 钝或急 尖,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两面 密生细 乳突, 中脉在 背面稍 突起, 并 向萼筒 下延呈 脊状,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 筒形, 长 7 — 9 毫米, 喉 部直径 2. 5 — 3 毫 米, 内面淡 蓝色, 外面黄 绿色, 裂片 卵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约 0.7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约 2.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 0.6~0.8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3 — 1.5 毫米, 两端渐 狭、 花柱 线形, 花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外露或 内藏、 矩 圆形, 长 3. 5 — 4 毫 米, 先端 圆钝、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柄 粗壮, 长达 5.5 亳米; 种子 极小, 矩圆 形, 长约 0.5 毫米, 表面 具白色 光亮的 念珠状 网纹。 花、 果期 5 月。 产腾冲 (模式 标本产 地); 海拔 2100 米。 102. 四 川龙胆 Gentiana sutchuenensis Franch. ex Hemsl. (1900); Kusnez ( 1940) ;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 tigidifolia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Marq. (1937) ; pro. syn. sub. G . yokusai Burk. ; G . agrorum H. Smith 1. c. quoad spec yunnan; G . decipiens H. Smith. 一年生 草本, 高 3. 5 — 8 厘米。 茎 直立, 黄 绿色, 疏被 乳突, 自基 部起多 分枝。 叶 略 肉质, 先 端渐尖 或钝, 具长约 0.7 毫米的 尖头, 基部 渐狭, 两 面光滑 或沿脉 被毛, 边 缘软 骨质, 密生 乳突,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于背面 突起或 平坦, 叶柄边 缘具短 睫毛, 背面 光滑 或有细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的 短筒; 基生叶 较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椭 圆形或 线状椭 圆形, 稀 卵形, 长 14 一 45 毫米, 宽 5 — 9 毫米; 茎生 叶小, 卵形 至披针 
622  云南 植物志  形, 稀 匙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2. 5 — 6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愈 狭窄。 花 单生小 枝顶端 (小 枝密集 ), 花梗长 2 — 10 毫米, 疏生 乳突; 花萼倒 锥形, 长 5 — 7 毫米, 裂片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长约 0.7 毫米的 尖头。 基 部微收 缩, 两 面具不 明显细 乳突, 边缘软 骨质, 密生 乳突, 中脉 白色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成 脊状, 弯 缺宽, 截形; 花冠 上部蓝 色或紫 蓝色, 下部黄 绿色, 漏 斗形, 长 9— 12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无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 1—1.5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或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5 — 3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蒴果 外露或 内藏, 矩 圆形或 卵状矩 圆形, 长 3. 5 — 5 毫米, 先端 圆形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 粗壮, 长达 12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月 以后。 产 昆明、 禄劝、 宾川、 大关; 生 于山坡 林下, 海拔 116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陕西 南部。 103. 繁缕 状龙胆 图版 152: 7 — 9 Gentiana alsinoides Franch. (1884); Forbes et Hemsl. (1890); Maxim. (1893); Kusnez. (1904);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7 毫米。 茎 直立, 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从 基部起 分枝。 叶 坚硬, 革质、 开展,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具 乳突或 否,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平滑 或有细 乳突, 叶柄背 面具细 乳突, 基部 连合成 长的约 1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长 9 一 11 毫米, 宽 2 — 4 毫米; 茎生 叶小, 长 2 — 8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 极短或 近无, 密被 乳突; 花 萼宽筒 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 管常带 紫色, 裂片 革质,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基部不 收缩, 边缘软 骨质, 平滑 或具细 乳突, 中脉软 骨质, 在下面 突起, 弯缺 狭、 截形; 花冠蓝 色或淡 蓝色, 筒形, 长 7 — 8 毫米,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 米, 先 端钝, 摺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啮 蚀形;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 齐、 花 丝线状 钻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 0.6~0.8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0.5""0.7 毫米, 柱头 2 裂, 裂 片狭椭 圆形。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 3. 5 — 4 毫米, 先端 截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由上至 下渐狭 的翅、 柄 粗短, 长仅 1.5 毫米; 种子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具细网 纹。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洱源、 丽江、 宁蒗;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4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04. 亚麻 状龙胆 图版 153: 1—3 Gentiana linoides Franch. ex Hemsl. (1890); Kusnez ( 1904) ; excl. syn. G. hay- naldii Kanitz. ;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茎 直立, 密生细 乳突, 不 分枝或 从中上 部起有 少数分 
龙胆科  623  图 版 153 1 一 3. 亚麻 状龙胆 Gentiana linoides Franch. , 1. 植株, 2. 花粤 展开, 3. 花冠 展幵; 4~6. 异 药龙胆 G. anisost monMarq. , 4. 植株' 5. 花筹 展开, 6. 花冠 展开; 7 — 9. 脊 突龙胆 (;. cristata H. Smith, 7. 植株, 8. 花粤展 开, 9. 花冠 展开。 (肖 溶绘) 
624  云 南植物 志  枝。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叶脉 1 一 3 条,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叶柄背 面密生 乳突, 茎部 连合成 长不及 1 毫米长 的筒;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边缘软 骨质, 仅 基部密 生细短 睫毛; 茎生 叶边缘 膜质, 宽、 愈向 茎上部 膜质边 愈宽, 下缘密 生短细 睫毛。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2 — 4 毫米, 密生细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光滑, 裂片 内拱,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收缩, 裂 片彼此 邻接, 覆盖着 弯缺, 边缘 膜质, 宽, 平滑; 花冠蓝 紫色或 紫色, 外 面有黄 绿色宽 条纹, 宽 筒形, 长 15 — 18 毫米, 裂片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钝, 边全 缘或有 不规则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3 —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成 柄, 柄长 2 — 3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长 圆形, 外反。 蒴 果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8 — 9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 宽翅, 两侧边 缘有由 上至下 渐狭的 翅,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 粗壮, 直立, 长 3 — 4 毫米; 种子矩 圆形, 长 1 毫米 左右, 表面 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7 — 8 月。 产 洱源、 丽江、 鹤庆、 维西、 宁浪、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700 — 4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05. 异 药龙胆 图版 153: 4—6 Gentiana anisostemon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7 厘米。 茎 坚硬, 直立, 被细 乳突或 光滑, 自 基部起 分枝。 基 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宽 卵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5 — 8 毫米, • 先端 钝圆, 有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具 乳突, 中 脉细,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微凸, 叶 柄宽, 长 0.3 -" 0.5 毫米; 茎生叶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长 圆形,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9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宽, 微啮 蚀状, 两面 光滑, 叶 脉不明 显, 叶抦背 面具细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 米的筒 C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花梗长 2 — 4 毫米, 密被细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7 — 10 毫米, 裂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短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宽, 微啮 蚀状、 脉不 明显, 弯 缺狭, 楔形 或 截形; 花冠 蓝色、 漏 斗形, 长 13 — 20 毫米, 裂片卵 圆形, 长 3 — 4. 5 毫米, 先端钝 圆, 褶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先 端有不 整齐细 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3 —" 6 毫米, 花药狭 圆形, 长 1.5 — 1.7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5 毫米、 柱 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内藏, 椭圆状 匙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至 7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4— 5 月。 产丽江 (模 式标本 产地) 等地; 生于 草坡、 林下, 海拔 3600 — 4300 米。 106. 弱 小龙胆 贫 弱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exiqua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龙胆科  625  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6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乳突, 自 中上部 分枝。 叶 革质, 先端急 尖至 渐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上缘具 乳突, 下 缘疏生 睫毛, 中 脉软骨 质, 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疏生 睫毛, 背 面密被 乳突,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5 毫米, 宽 3 — 9 毫米; 茎生叶 密集, 覆 瓦状 排列、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愈 向茎上 部叶愈 窄。 花单生 于小枝 顶端, 密集; 花梗紫 红色, 密被 乳突, 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筒 状漏斗 形, 长 5~6.5 毫米, 萼筒 膜质, 裂片 坚硬,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软 骨质, 疏生 乳突, 中脉软 骨质, 在背面 突起, 疏生 乳突、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 蓝色, 筒状漏 斗形, 长 9 一 10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钝, 褶 圆形、 长 0.7 —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或 边缘有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5 —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外反。 蒴果 内藏, 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柄细, 长 3 — 4 毫米, 先端截 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细, 长至 4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6 — 0.8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5 — 9 月。 产 丽江、 维西; 生 于山坡 草地、 路旁, 海拔 2700 —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 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07. 昆明 小龙胆 (新拟 ) Gentiana kunmingensis S. W. Liu (1994); T. N. Ho et P. S. James (1995).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 直立, 具 乳突, 在基 部成簇 生长, 自中部 以上多 分枝, 分枝 密集成 头状。 基生 叶大, 莲 座状, 匙形、 倒披针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22 毫米, 宽 3 — 13 毫米, 先端 圆钝, 边 缘白质 膜质, 密被乳 突及短 柔毛,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茎生叶 密集, 匙形、 倒 卵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5 — 11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长约 1 毫米的 尖头, 基部 楔形, 两面 密被 乳突, 边 缘白色 膜质, 密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中 脉上面 四 陷, 下面 突出。 单 花顶生 或 腋生; 花梗 近无; 花 萼狭倒 锥形, 长 7 — 8 毫米, 外 面被短 柔毛,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密被短 柔毛, 中肋 明显; 花冠倒 锥形, 白黄 色, 冠管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摺 卵形, 长约 1 毫 米, 边全缘 或具细 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长 0.4~0.6 毫米; 花柱长 1 一 1.2 毫米, 柱 头裂片 线形,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具 柄, 柄长约 5 毫米。 蒴果匙 形至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具 宽翅, 两侧具 狭翅; 种 子 褐色, 长圆 形或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4 一 5 月。 产 昆明、 嵩明; 生 于杂木 林中, 海拔 1900 — 2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108. 马耳 山龙胆 Gentiana maeulchanensis Franch. ( 1896); Diels (1912); Levi. (191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626  云南 植物志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10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细 乳突, 从 基部起 分枝。 基生 叶大, 在 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 长 7 — 25 毫米, 宽 5 — 14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两面光 滑、 边缘软 骨质, 有不 明显细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纤细, 背面微 凸出, 叶柄扁 平, 长 1 一 2 毫米; 茎生叶 4~6 对, 外反, 疏离,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5 — 5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短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有不明 显的细 乳突, 中 脉细、 在下面 明显, 叶柄背 面具细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 单生于 小枝 顶端, 常 2 — 5 小枝 密集呈 伞形; 花梗 极短, 密被 乳突; 花萼 筒形, 长 6~6.5 毫 米,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短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狭窄, 平滑, 中 脉细, 在背面 明显,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淡 蓝色, 外 面有蓝 灰色宽 条纹, 宽 筒形, 长 10—12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有短小 尖头, 褶 卵形, 长 1— 1.5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2 长 3 短,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者 2. 5 — 3 毫米, 短者 1.5 — 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线 形, 外反。 蒴果 外露或 内藏, 宽椭 圆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钝圆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至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8 —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4— 7 月。 产 丽江、 鹤庆、 维西、 福贡、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500 — 3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09. 密 枝龙胆 假 黑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franchetiana Kusnez. (1904);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pulla Franch. ex Hemsl. (1890), non Griseb. (1874).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4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乳突、 自中 上部起 分枝或 基部起 分枝。 叶近 革质,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疏生 睫毛、 中 脉于叶 面 凹陷,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叶柄边 缘疏生 睫毛, 背 面密被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0.3 — 0.7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2.5~6 毫米; 茎生叶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卵状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9 毫米, 宽 1 一 3 毫 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密集; 花 梗紫红 色密被 乳突, 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 筒状漏 斗形, 长 5 — 6 毫米, 裂片近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软 骨质, 疏生 睫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并稍 向萼管 下延, 具 乳突, 弯缺 楔形, 花 冠黄色 或黄 绿色, 漏 斗形, 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 0.6 — 0.8 毫米, 先端 纯圆,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 3 毫米,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子房 线状矩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 端钝, 柄 粗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蒴果内 藏或先 端 外露, 倒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翅有 不规则 细齿,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 部钝, 柄长至 6 毫米; 种子卵 球形, 直径 0.5 —" 0.7 毫米, 表面 具极细 致密细 
龙胆科  627  网纹。 花、 果期 4 一 9 月。 产 昆明、 大姚、 洱源;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900 — 2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 式标 本采自 洱源。 110. 大 理龙胆 Gentiana taliensis Balf . f. et Forrest (1907);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 heterostemcm H. Smith (1936).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4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 乳突, 从 基部起 分枝。 叶先 端钝, 渐尖, 具小长 尖头, 叶面 光滑, 背 ffi 沿中 脉被 乳突, 边缘软 骨质, 上缘具 乳突, 下缘具 睫毛,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起; 叶柄 边缘具 睫毛, 背 面密生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0.5 — 1 毫米 的筒;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 一 3. 5 毫米, 宽 6 — 13 毫米; 茎生 叶小,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卵状椭 圆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 多数, 单 生小枝 顶端, 密集; 花梗长 2 — 2. 5 毫米, 密被 乳突; 花萼筒 状漏 斗形, 长 6 — 7 毫米, 萼筒 膜质, 外面 密被细 乳突,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长小 尖头, 边缘软 骨质, 密被 乳突, 中脉 在背面 突起呈 脊状, 并微向 萼管下 延、 具 乳突, 弯缺 膜质, 截形; 花冠 蓝色或 白色, 漏斗 形或宽 筒形, 长 9 一 11 毫米, 裂 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硬尖, 褶近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边 缘有不 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5 — 3 毫米, 花 药椭圆 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1 毫-, 花柱 线形, 长 0.5 —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蒴果 内藏, 倒 卵形, 先 端圆、 有 宽翅, 两 侧 边缘有 狭翅, 柄短; 种子纺 锤形,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3 — 4 月。 产西 部大理 (模 式标本 产地)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900 — 2700 米。 111. 脊 突龙胆 图版 153: 7—9 鸡 冠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cristata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4 厘米。 茎 直立, 坚硬, 密被 糙毛, 自 基部起 分枝。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具短小 尖头, 上面 光滑, 下面 沿中脉 密生长 睫毛, 边缘软 骨质、 密生长 睫毛, 中 脉于叶 面 凹人, 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叶柄长 1 一 1.5 毫米,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中 下部叶 疏离, 上 部叶 密集, 覆瓦状 排列, 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3 — 7 毫米, 先端 圆钝, 具小 尖头, 叶面光 滑, 背面 沿中脉 密被长 瞎毛,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基 部连合 成长约 1 毫米 的筒。 花 多数, 单生 于小枝 顶端、 数 小花枝 密集呈 头状; 花 梗紫红 色, 密被 乳突, 长不及 1 毫米;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8 — 9 毫米,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51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狭窄、 密生 睫毛, 中脉在 背面呈 脊状突 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密生 捷毛, 弯 缺狭, 截形; 花冠淡 紫色, 筒形, 长 10 — 12 毫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摺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628  云南 植物志  长 0.5~0.8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0.5""<).7 毫米, 花 柱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状椭 圆形, 蒴果 内藏, 长圆状 匙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 粗短, 长仅 1.5 毫米; 种 子长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6 月。 产德钦 (模 式标本 产地)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112. 小黄 花龙胆 黄 毛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xanthonannos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2 — 5 厘米。 茎 坚硬、 直立, 下部 光滑, 上部 具极细 乳突, 自基 部起多 分枝。 基生 叶大, 花期 枯萎, 宿存、 倒卵 状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20 毫 米, 宽 3 — 13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尖头, 两面 密被小 柔毛,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叶柄边 缘 密生短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茎生 叶下部 疏离, 倒卵 状匙形 或倒披 针形, 上部叶 密集, 椭 圆形, 长 5 — 11 毫米, 宽 1.5 — 3. 5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先端钝 圆有小 尖头, 两面 密生小 柔毛, 下部叶 边缘软 骨质, 上部 叶边缘 膜质, 均 密被短 睫毛, 中脉 上面凹 入、 下面 突起,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基 部连合 成长约 1 毫米 的筒。 花多 数, 单 生小枝 顶端, 多 个小枝 密集呈 头状; 花 梗长约 1 毫米, 具极细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7 — 8 毫米, 外面 被极小 柔毛,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3 — 3. 5 毫米, 先端急 尖, 具短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密生短 睫毛, 中脉于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部分下 延, 密生短 睫毛,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黄色, 宽 筒形, 长 8 — 9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钝圆, 全 缘或具 不明显 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钻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6 — ~0.7 毫 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 端纯, 基部 渐狭, 花柱圆 柱形, 长 0.5 — 0.8 毫 米, 柱头圆 球形, 2 裂。 蒴 果先端 外露,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 5 毫米; 种子 卵状椭 圆形, 长不及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4 一 6 月。 产 昆明、 永胜 等地; 生于 林下, 海拔 1900 — 2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113. 乳 突龙胆 Gentiana papillosa Franch. ( 1884); Kusnez. ( 1904)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 一 5 毫米。 茎 直立, 密被 乳突, 自 基部起 分枝。 叶先端 钝圆, 具 小 尖头, 叶面 密被细 乳突, 背面仅 沿中脉 密被短 睫毛, 余部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密被短 睫毛, 中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稍 凸出, 叶柄 边缘及 背面均 密被短 睫毛, 基部连 合成长 1—1.5 毫米 的筒;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状披 针形, 长 7— 10 毫米, 宽 2 — 5 毫 米; 茎生叶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1.5 — 4 毫米, 有时最 上部叶 狭椭圆 形, 长 3 — 5 毫米, 宽 0.8 — 1.2 毫米。 花单 生小枝 顶端, 密集或 疏松; 花梗长 2 — 5 毫 米, 密被 乳突; 花萼 筒状漏 斗形, 长 6 — 7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渐 
龙胆科  629  尖, 具长小 尖头, 上面 密被细 乳突, 下面 仅沿中 脉密被 乳突, 余部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密被短 睫毛, 中 脉上面 凹入, 下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狭窄, 截形; 花冠 蓝色, 筒状漏 斗形, 长 9 一 12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 端钝, 摺 卵形, 长 0.8 — 1.2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啮 蚀形;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丝状钻 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0.5~0.7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两 端 渐狭、 柄细、 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外露, 倒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至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昆明、 大姚、 鹤庆; 生. 于山坡 草地、 路边, 海拔 2300 — 2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14. 菊花参 (滇南 本草) 金 钱参、 小菊 花参、 一棵参 (云南 ) Gentiana sarcorrhiza Ling et Ma ex T. N. Ho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多年生 草本, 高 1 一 2 厘米。 根纺 缍形, 粗壮、 略 肉质、 长 1.5 — 4. 5 厘米, 径 0.4 厘米。 茎少数 丛生, 直立, 密被 乳突, 不分枝 或上部 有少数 分枝。 叶 密集, 丛生 呈莲座 状, 近 革质,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6 毫米, 宽 1.5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小 尖头, 叶 面密 被极细 乳突, 背面 沿中脉 密生刺 状毛, 余部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密生 小刺状 睫毛,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起、 叶柄边 缘密生 小刺状 睫毛, 背 面具小 柔毛, 基部连 合成长 约 1 毫米 的筒。 花 1 一 3 朵 顶生, 近 无梗;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外 面具小 柔毛, 裂 片线状 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小 尖头, 边缘软 骨质, 密生 小刺状 睫毛, 腹面具 极细 乳突,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密生 小刺状 睫毛, 弯 缺狭, 截形; 花 冠淡紫 蓝色, 漏斗 形, 长 10 — 12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 毫 米, 先端 截形, 边缘有 不整齐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2. 5 — 3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5 —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1.5 毫米, 花柱短 而粗, 圆 柱形, 长约 1 毫米,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 外露或 仅先端 外露, 椭圆状 匙形, 长 2. 5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基 部 渐狭, 柄长至 7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4 一 7 月。 产 中部、 昆明 地区;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900 — 2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式 标 本采自 昆明。 115. 草 甸龙胆 图版 154: 1—3 草 地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praticola Franch. (1896);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根略 肉质, 粗壮。 茎 直立, 紫色, 密被 乳突, 自基部 起作多 次二歧 分枝。 基生 叶缺或 发达, 在 花期不 枯萎, 椭圆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长 15 — 25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钝圆, 叶面密 被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具 不明显 
龙胆科  631  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中脉 纤细,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微凸; 叶 柄宽,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长 3 — 5 毫米; 茎生 叶小, 疏离, 最上部 2 — 3 对 密集, 呈苞 叶状,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5 — 13 毫米, 宽 0.3 — 8 毫米, 先 端钝, 叶面密 被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有 不明显 软 骨质, 密生短 眭毛, 中脉仅 于背面 明显, 叶 柄宽, 近 离生。 花 多数, 2 — 3 朵 簇生于 最上部 2 — 3 对叶 腋中, 密集, 近 无梗; 花萼 钟形, 长 6 — 7. 5 毫米, 萼管 膜质, 裂片革 质、 叶状, 外反,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 有不明 显的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弯缺宽 截形; 花冠 蓝色, 外面有 深色宽 条纹、 宽 筒形, 长 10 — 15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褶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圆形,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细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 丝丝状 钻形, 长 2 — 3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1—1.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2— 3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 长约 1.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外反。 蒴果 内藏或 先端 外露, 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翅上有 不整齐 小齿, 两 侧边缘 有 狭翅, 基 部钝, 柄长达 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7~0.8 毫米, 表面 有极致 密的细 网纹。 花、 果期 6— 10 月。 产 昆明、 呈贡、 思茅、 蒙自、 镇雄; 生 于山地 草地、 林下, 海拔 1900 — 25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模式 标本采 自呈贡 (梁王 山)。 116. 菔 根龙胆 小块 根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Gentiana napulifera Franch. ( 1896) ;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 loureirii auct. non (G. Don) Griseb; 高等植 物图鉴 (1974) p. p. , (D. Don) Griseb.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具长达 2.5 厘 米的匍 匐茎。 根略 肉质、 肥大、 纺 锤形。 茎疏稀 丛生, 短缩, 密被 乳突, 不分枝 或下部 有少数 分枝。 基生叶 发达, 稀缺, 椭圆 形, 线状椭 圆形或 匙形, 长 10 — 5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叶面密 被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中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或 于背面 明显, 叶柄长 5 — 8 毫米,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基生 叶小, 疏离, 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叶面密 生极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叶 脉 不显, 叶 柄边缘 密生短 睦毛, 背面具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 顶端, 花梗长 4一6 毫米, 密被 乳突; 花萼漏 斗形, 长 5 — 6. 5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2. 5 — 4 毫^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边缘 膜质、 狭窄、 密生短 睹毛, 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密 生短睫 毛', 弯缺 截形; 花 冠内面 蓝色, 外面黄 绿色, 漏 斗形, 长 12 — 14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褶卵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先端 圆形, 全缘或 边缘稍 呈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3 — 3. 5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 2. 5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 线形。 蒴果 外露, 稀 内藏, 矩圆状 匙形, 长 4 一 5. 5 毫 米, 先端 钝圆, 边缘有 宽翅, 基部 渐狭, 柄长达 18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7~0.8 毫 
632  云南 植物志  米, 表 面具细 网纹。 花、 果期 5~6 月。 产 宾川、 永胜、 鹤庆、 蒙自、 景东;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海拔 1600 — 2400 米。 分布于 福建、 广西。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17. 华 南龙胆 图版 154: 4—6 Gentiana loureirii (G. Don) Griseb. (1845); Kusnez (1904); Marq.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鉴 (1974); p. p.;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Ericala loureirii G. Don (1837) ; Gentiana indica Stevd . (1840) ; G. humilis auct. non Stev. : Hayata (1908). 多年生 草本, 高 3 — 8 厘米。 根略 肉质, 粗状, 茎少数 丛生、 直立, 密被 乳突, 有 少数 分枝。 基生叶 缺或发 达呈莲 座状, 狭椭 圆形, 长 15 — 3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钝, 边缘 有不明 显的软 骨质, 密生短 睫毛, 叶 面具细 乳突, 背面 光滑, 中 脉细, 在背面 明显; 叶 柄宽, 边缘 密生短 睫毛, 长 4 一 7 毫米; 茎生叶 疏离,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1 一 2. 5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有不 明显的 软骨质 , 密生短 睫毛, 上面 密 生极细 乳突, 下面 光滑; 叶柄边 缘具短 睫毛, 背面具 乳突, 基部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 米 的筒。 花 数朵, 单生 于小枝 顶端; 花梗长 5 — 12 毫米, 密被 乳突; 花萼 钟形长 5 — 6 毫米,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钟, 具小 尖头, 边缘有 不 明显的 膜质, 密生短 睫毛, 中 脉细不 明显, 弯 缺狭、 楔形; 花冠 紫色, 漏 斗形, 长 12 — 14 毫米, 裂片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先 端钝, 褶 卵状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截形, 边 缘有不 整齐的 细齿;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丝状, 长 4 一 5.5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1.8 —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2. 5 — 3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约 2.5 毫米, 柱头 2 裂, 裂片椭 圆形。 蒴果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有 宽翅, 两侧 边缘有 狭翅; 种子 未见。 花、 果期 2 — 9 月。 产 景东、 屏边; 生于 林下, 海拔 1200 — 2300 米。 分布于 江西、 湖南、 浙江、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越南 也有。 组 11. 喉毛组 Sect. Fimbricorona T. N. Ho (1990). 一年生 草本。 基生叶 发达; 茎生叶 向上部 不变。 花 小型, 花冠 喉部具 多数髯 毛或小 柔毛。 蒴果倒 卵形, 先 端纯,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种子表 面具细 网纹。 本组有 4 种, 分布于 不丹、 克什 米尔、 缅甸。 我国有 2 种。 云南 2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冠 喉部具 5 束长 而密的 髯毛; 花 柱长, 丝状, 长 4 一 5 毫米 118. 髯 毛龙胆 G. cuneibarba 2 (1) 花冠 喉部具 散生小 柔毛; 花 柱短, 圆 柱形, 长 1 一 2 毫米 119. 毛 喉龙胆 G. faucipilosa 118. 髯 毛龙胆 图版 154: 7—9 楔 须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龙胆科  633  Gentiana cuneibarb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7 厘米。 茎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具 乳突, 在 基部多 呈单一 分枝。 基生叶 较大, 近 革质,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卵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宽 2 — 4 毫 米, 先端 急尖, 具长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基部 疏生短 睫毛, 余部平 滑或疏 生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凸出; 叶柄 光滑, 连合 成长约 0.5 毫米 的筒; 茎生叶 由下至 上为椭 圆形, 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长, 先端 渐尖, 具长 尖头, 两面 光滑, 下部叶 边缘软 骨质, 基部 疏生睫 毛, 余 部平滑 或疏生 乳突, 中部 及上部 叶愈向 茎上部 具有由 基部至 先端逐 渐增和 增长的 膜 质边, 疏生 睫毛, 并 有软骨 质边, 中脉软 骨质,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叶柄 背面具 乳突, 连 合成长 0.5 —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 梗黄绿 色或紫 红色, 具 乳突, 长 1 一 4 毫米; 花萼 筒状, 长 9 一 10 毫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6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长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 缘下部 膜质, 疏生 睫毛, 余部软 骨质, 疏生 乳突, 稀全部 光滑; 中脉于 背面呈 龙骨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 缺狭、 楔形; 花冠蓝 紫色, 喉部有 一圈深 蓝色 斑点, 筒形, 长 15 — 20 毫米, 喉 部内有 5 束 髯毛, 髯毛 多数, 长约 2 毫米, 白色,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全缘, 褶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 米, 先 端钝或 截形, 边缘有 不规则 小齿;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两端 渐狭, 柄粗, 长 1.5 — 2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内藏, 长 圆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 钝圆有 宽翅, 边缘有 窄翅, 柄粗长 3 — 4. 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表面有 细密 网纹。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中甸、 德欽; 生 于山地 草地、 云杉 林下, 海拔 3200 — 40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19. 毛 喉龙胆 Gentiana faucipilos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 Marq. (1937);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119a. 毛 喉龙胆 (原 变种) var. faucipilosa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0 厘米。 茎具 乳突, 在 基部为 单茎或 分枝。 基生 叶大, 在花期 枯萎, 宿存, 近 革质、 卵 状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边缘软 骨质, 基部 疏生短 睫毛, 叶脉 1 一 3 条, 于叶面 微凹, 背 面 突出; 叶柄 膜质, 光滑, 连 合成长 0.5 毫米 的筒; 茎生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长, 先 端渐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两面光 滑, 下 部叶的 边缘软 骨质、 中 上部叶 的边缘 膜质, 疏生 睫毛, 中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突 起, 余脉 不显, 叶柄 膜质, 背面具 乳突, 连 合成长 1 一 1.5 毫米 的筒。 花单生 枝顶, 花 梗长 2~6 毫米, 具 乳突; 花萼 倒锥状 筒形, 长 7 — 9 毫米,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两面 光滑, 中脉 在背面 呈脊状 突起, 并 向萼管 下延, 弯缺 模形; 花冠 倒锥状 筒形或 筒形, 长 10 — 14 毫米, 上部 蓝色, 下部黄 绿色, 外面光 
634  云南 植物志  滑, 喉部内 散生小 柔毛,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全 缘或有 2 — 3 细 齿, 褶 卵形, 长 2 — 3 毫米, 先 端钝, 边缘有 细齿或 全缘;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下部,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3 —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3 — 4 毫 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1.5 — 2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0.5 — 1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外露, 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纯圆, 具 宽翅, 两侧 边缘具 狭翅, 柄粗, 长达 15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具细密 网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林下, 海拔 32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119b. 尾尖毛 喉龙胆 (变种 ) var. caudata Marq. (193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与原变 种不同 为花冠 裂片具 尾尖。 产贡山 等地; 生于 林下。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6. 双糊 蝶属 Tripterospermum Blume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茎圆 柱形, 螺旋状 缠绕。 单叶 对生。 聚伞 花序或 单花, 腋 生及顶 生, 花 5 数; 花萼管 钟形, 具 5 脉, 脉通 常突起 呈翅, 稀 无翅; 花 冠钟形 或筒状 钟形, 裂片间 有褶; 雄蕊着 生于冠 管上, 花丝 丝状, 不 等长, 顶端 向一侧 弯曲, 通常下 部不增 宽; 子房 一室, 具多数 胚珠, 子房 柄基部 具环状 花盘。 果为 紫果或 蒴果, 2 瓣裂; 种子 多数, 三 棱形, 无翅 或为扁 平状, 具盘状 宽翅。 约 25 种, 分布 于亚洲 南部。 我国有 19 种、 1 变种。 分布于 西南、 华南、 华东、 西 北 等地, 但多 数种类 分布于 云南、 四川、 贵 州等省 的高山 地区。 云南有 8 种。 本属花 萼管具 5 脉、 雄蕊不 对称、 花丝 丝状不 等长、 顶端 向一侧 弯曲、 子房 柄基部 具环状 花盘、 果为 蒴果或 紫果等 特征, 而与蔓 龙胆属 Crawfurdia Wall. 及 龙胆属 Gen- tiana L. 相 区别。 分种 检索表  1 (2) 果为 菊果; 种子 扁平, 具翅; 叶 厚革质 1. 双蝴蝶 T. chinense 2 (1) 果为 紫果; 种子三 棱状, 边缘 具棱, 无翅。 - 3 (4) 花萼 管具簇 生间断 硬毛; 花萼 裂片较 萼管短 1 一 2 倍 2. 毛萼 双蝴蝶 T. hirticalyx 4 (3) 花萼管 无毛。 5 (6) 花萼管 无翅, 裂片 线形, 与萼管 近等长 或稍长 3. 屏边 双蝴蝶 T. pingbianense 6 (5) 花萼管 具翅。 7 (8) 茎 蔓生, 不 缠绕; 花萼 裂片披 针形, 较 萼管短 4. 心叶 双蝴蝶 T. cordifolioides 8 (7) 茎 缠绕。 9 (10) 果实圆 球形; 花白色 5. 白花 双蝴蝶 T. paliidium 10 (9) 果实 椭圆形 或狭椭 圆形。 
龙胆科  635  11 (12) 花冠白 色或黄 绿色, 果 时宿存 6. 尼 泊尔双 蚴蝶 T. volubile 12 (11) 花冠 蓝色、 紫色, 果时 脱落。 13 (14) 叶 纸质; 花冠 紫色; 子房 与萼管 近等长 7. 蛾眉 双蝴蝶 T. cordatum 14 (13) 叶 膜质; 花冠 蓝色; 子房较 萼管长 8. 膜叶 双糊蝶 T. membranaceum 1. 双蝴蝶 (植 物名实 图考) Tripterospemium chinense (Migo) H. Smith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Craivfu rdia ch i?iensis Migo (1939); Tripterosperm u m carlesii H. Smith (1965); Gentiana fasciculata auct. non Marq. ( 1937) p. p. quoad . spec. ; T . a ffine auct. non (Wall. ) H. Smith: 图鉴 (1974), p. p. quoad, spec, orientali-sirenses.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茎 绿色, 圆 柱形, 具细 条棱, 上部 螺旋状 扭转。 叶厚 革质, 通常 卵状披 针形, 少为 卵形, 向 上部变 小呈披 针形, 长 4. 5 — 9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心 形或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浅, 两面 无毛, 边缘 波状, 叶脉 3 — 5 条, 于上面 平坦, 下面 突起; 叶柄 8— 12 毫 米长。 花 2 — 4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稀单 花, 腋生; 花 梗短, 长 4"6 毫米, 具 1 一 3 对 小苞片 或否; 花萼 钟状, 萼管长 8 — 14 毫 米, 具 狭翅,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蓝 紫色,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褶半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浅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2 — 1.8 厘米, 花药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1.2—1.6 厘米, 柄长 6 —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反卷。 蒴果 内藏, 椭 圆形, 扁平, 长 2 — 2. 5 厘米, 宽 0.5"0.7 厘米, 顶 端 有宿存 花柱; 种子近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具盘 状翅。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豁西、 腾冲 等地; 生 于山坡 林下, 海拔 1600 — 1800 米。 分布于 安徽、 福建、 江 苏、 浙江、 江西、 广西。 J. Murata (1989) 将本种 及屏边 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pingbianense C. Y. Wu et C. J. Wu 并 入玉山 双蝴蝶 T. lancedatum(Hayata) HaraexSatake 作 异名。 编者 不赞成 这样 处理。 2. 毛萼 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hirticalyx C. Y. Wu ex C. J.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茎圆 柱形, 具细 条棱, 无 毛或沿 棱具簇 生毛。 叶 卵状披 针形、 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光 滑或有 时背面 被稀疏 乳突, 边缘 膜质, 细 波状; 叶 3 — 5 条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 扁平, 长 0.5 — 1.5 厘米。 单花或 2"6 朵组成 聚伞花 序, 腋生; 花梗 极短, 通常长 2 — 5 毫米, 稀达 10 毫米, 被短 硬毛; 苞 片披针 形或卵 形, 长 5 — 20 毫米; 花萼圆 筒形, 萼管长 1 一 1.4 厘米, 不 开裂, 稀一侧 浅裂, 无翅或 上部 沿脉具 狭翅, 具细 纵纹, 沿纵纹 有间断 成簇的 硬毛,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向外 倾斜,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紫色或 蓝色, 狭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尾尖, 褶半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边 
636  云南 植物志  缘微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线形, 长 1.8 — 2 厘米, 花药 白色,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1.3 厘米, 近无 柄或具 1 一 3 毫 米长的 短柄, 基部具 花盘, 花盘 5 浅裂 1 花柱 线形, 长约 2 厘米, 柱头 线形, 2 裂。 紫果成 熟时紫 红色, 纺 锤形, 近 无柄, 内藏, 长 1.4 一 2 厘米,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种子椭 圆形, 三 棱状, 边缘 无翅, 具棱。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文山、 西畴、 金平、 河口、 禄春; 生于林 下及灌 丛中, 海拔 1300 — 2000 米。 分 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北 西部。 3. 屏边 双蝴蝶 Tripterospermum pingbianense C. Y. Wu et C. J.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缠绕, 具细 条棱, 节间长 4 一 10 厘米。 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7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截形, 稍 偏斜, 叶面深 绿色, 背面浅 绿, 两面均 无毛, 边缘细 波状; 具 3 脉, 中 脉与侧 脉叶面 凹人, 背面 突起; 叶 柄细, 稍 扁平, 长 5 — 10 毫米。 单花或 2 — 3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腋生; 花梗长 5 — 15 毫米, 具苞 片 或无; 花萼狭 钟形, 萼管长 1—1.2 厘米, 具 5 脉, 无翅, 裂片 线形, 长 1—1.2 厘 米, 弯缺 截形; 花冠 紫色, 圆筒 形或狭 钟形, 长 3. 5 — 4 厘米, 裂片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 米, 摺半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5 — 1.8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柄细, 长约 9 毫米, 基部具 花盘, 花 盘高约 1 毫米, 5 浅裂, 花柱 线形, 长约 1.5 厘米, 柱头 线形, 2 裂, 反卷。 莱果 内藏, 椭 圆形, 长约 2 厘米, 柄长约 1.5 厘米; 种子成 熟时暗 紫色, 椭 圆形或 卵形, 三 棱状,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边缘具 棱或 具极狭 的翅。 花期 9—10 月 , 果期 11—12 月 。 产屏边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山坡 疏林或 峡谷, 海拔 1400 — 2700 米。 4. 心叶 双蝴蝶 图版 155: 1 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oides Murata (1989) ;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须根, 纤细, 淡 黄色。 茎圆 柱形, 铺 匐状, 不 缠绕, 无翅。 叶 草质, 卵形至 三角状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8 —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上 面深 绿色, 下面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边缘浅 波状, 具 3 脉, 脉 纤细, 于背面 微突, 叶面 不显; 叶脉长 2 — 3 厘米。 单花, 腋生, 通 常每节 1 朵; 花梗长 1 一 1.3 厘米; 小 苞片饑 片状; 花萼管 钟状, 长 7 — 10 毫米, 具 5 脉, 脉微突 起呈龙 骨状, 裂 片线状 钻形, 与萼 管近 等长,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蓝色, 狭 钟形, 长 3 — 4 厘米, 在 果时不 宿存, 裂 片卵状 三 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褶半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偏斜; 雄蕊着 生花冠 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2. 5 — 3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狭披 针形, 长 0.8 — 1.2 厘米, 近 无柄。 果实 未见。 花期 8 — 9 月。 产 永善; 生 于山坡 常绿阔 叶林, 海拔 2000 米。 分布于 湖北、 四川、 贵州。 5. 白花 双蝴蝶 图版 155: 2—4 Tripterospermum pallidum H. Smith (1965);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Murata (1989);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龙胆科  637  图 版 155 1. 心叶 双糊蝶 Tripterospermum cordifolioides Murata 花枝; 2—4. 白花 双糊蝶 T. pallidum H. Smith, 2. 花枝 3. 花冠 纵剖, 4. 花尊 展开。 (吴锡 麟绘) 
638  云南 植物志  Crawfurdia fascicuLata Wall, forma 2 Franch . (1899); C. luteo-viridis auct. non C. B. Clarke :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Gentiana luteo-viridis auct. non (C. B. Clarke) Marq. : Marq. (1937).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莲圆 柱形, 具 纵棱, 节间长 8 — 12 厘米。 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6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截 心至微 心形, 叶面 绿色, 背面稍 浅, 两面 无毛, 边缘微 波状, 具 3 脉, 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 扁平, 长 0.8 — 1.5 厘米。 花单生 叶腋, 花梗 极短, 长仅 1 一 3 毫米, 小苞片 1 一 2 对, 披 针形, 长约 5 毫米; 花萼近 钟形, 萼管长 6 — 8 毫米, 具翅, 裂片 线状披 针形或 线形, 长 5 — 9 毫米, 基部 向下延 呈翅, 弯缺 截形; 花冠 白色, 狭 钟形, 长 3. 5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5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摺半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微 偏斜, 边缘 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 线形, 长 12 — 16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0.8 — 1 厘米, 基部 具环状 花盘, 花盘高 1—1.5 毫米, 5 浅裂, 花柱 线形, 长 2 — 2. 5 厘米。 紫果卵 球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6 -" 0.8 厘米, 种子三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花、 果期 9— 11 月。 产 盐津、 彝良; 生于常 绿阔叶 林下, 海拔 1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盐津。 6. 尼泊尔 双蝴蝶 黄绿 双蝴蝶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 Tripterospermum volubile (D. Don) Hara (1965); H. Smith (1965); Hara (1966); S. Nilsson (1967); Hara, Chateret William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植 物志 (1988); Murata (1989);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volubilis D. Don (1825) ; J. R. Sealy (1949); Crawfurdia luteo-viridis C. B. Clarke (1875); C. japonica var. luteo-viridis ( C. B. Clarke ) C. B. Clarke (1883); Gentiana luteo-viridis (C. B. Clarke) Marq. (1931). 多年生 草本。 须根, 纤细, 淡 黄色。 茎圆 柱形, 缠绕, 具纵 条棱, 节间长 5 — 12 厘 米。 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9 厘米, 宽 2 — 2. 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两面 无毛, 边全 缘或有 时呈微 波状, 叶脉 3 — 5 条, 于背 面明显 突起, 叶面 微突,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花 腋生及 顶生, 单一 或成对 着生, 花 梗短, 长 4 一 7 毫米, 小 苞片披 针形, S 8 — 10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萼 钟形, 萼 管长 6 — 10 毫米, 具 5 脉, 脉 突起呈 宽翅, 裂片披 针形, 长 7 — 12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 冠黄 绿色, 在果期 宿存, 筒状 钟形, 长 2 — 3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褶半 圆形, 宽 2 — 3 毫米, 先端偏 斜呈浅 波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不整 齐, 花丝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0.8—1厘米, 两端 渐狭, 花柱 线形, 长 6 — 9 毫米, 柱头 2 裂。 紫 果成熟 时红色 或紫红 色, 长椭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0.8 — 1.2 厘米, 先端 有宿存 花柱, 果柄长 1 一 2 厘 米; 种 子扁三 棱状, 长 1.5 — 2 毫米, 宽 1—1.5 毫米, 棱上具 狭翅。 花、 果期 9— 10 月。 . 产 禄劝、 漾濞、 丽江、 中甸、 德钦、 贡山、 凤庆 等地; 生于 林下、 灌 丛中或 路边, 海拔 2700 —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龙胆科  639  7. 峨眉 双蝴蝶 心叶 双蝴蝶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Tripterospermuiii cordatum (Marq. ) H. Smith (1965); S. Nilsson (1967);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J. Murata (1989);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rawfurdia fasciculata Wall, f . 1. Franch. ( 1899); Gentiana cordata Marq. (1931) (1937); Cra-wfurdia cordata (Marq. ) Hand. -Mazz. (1937); C. fasciculata auct. non Wall. : Hemsl . (1890), p. p. quoad spec. ; Gentiana goLoxvninia var. oblonga auct. non Marq. (1937), p. p. quoad Y. Tsiang 4637; Tripteros per mum affine auct. non (Wall. ) H. Smith: 图鉴 (1974) p. p. spec. ; T. fasciculatum (Wall. ) Chater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缠绕, 通常黄 绿色, 稀 紫色或 具紫色 条纹, 节间 长短不 一, 下 部短, 长 4 一 5 厘米, 上部长 10 — 17 厘米。 叶 心形、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短尾状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 面淡绿 色或带 紫色, 两面 无毛, 边缘 膜质, 浅 波状, 具 3 — 5 脉, 中 脉及侧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花 单生或 成对, 有时 2~6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生 叶腋; 花 梗长 0.5 — 1 厘米, 具 小苞片 或无; 花萼 钟形, 萼管长 1—1.3 厘米, 通常不 开裂, 稀一 侧 开裂, 明显 具翅,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0.7 — 1.5 厘米, 弯缺 截形或 圆形; 花冠 紫色、 蓝 紫色, 果时 脱落,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 3 — 4 毫 米, 褶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微 波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不 整齐, 花丝线 形, 下部稍 增宽, 长 15 — 18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通常无 柄或具 短柄, 其长 不超过 5 毫米, 基部具 花盘, 花盘高 1 一 2 毫米, 5 浅 裂, 花柱 纤细, 长 1.5 — 2 厘米, 柱头 线形, 2 裂。 浆果, 内藏, 成 熟时紫 红色, 长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7—<).8 厘米, 两端 狭缩, 近无 柄或具 短柄; 种子三 棱状, 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 2. 5 毫米, 边缘 无翅, 具棱。 花期 8~9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西畴、 富宁、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元阳、 河口、 屏边、 腾冲、 龙陵、 景东、 孟 连、 景洪; 生于林 下或灌 丛中, 海拔 600 — 1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陕西、 湖北、 贵州、 湖南。 8. 膀叶 双蝴蝶 Tripterospernium membranaceuin (Marq. )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murata (1989);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membranacea Marq. (1931 ) (1937). 多年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螺旋 状卷曲 缠绕。 叶片 膜质,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边 缘具细 圆齿, 基出 3 脉, 中 脉及 侧脉于 背面微 突起, 叶面 不显; 叶柄长 0.8 — 1.2 厘米。 花 1 一 2 朵, 腋生; 花总梗 长 0.5 — 1 厘米, 苞片 叶状, 卵形至 卵状三 角形; 花梗长 3 — 5 毫米; 花萼 钟状, 萼管长 7 — 10 毫米, 具 细翅, 裂片线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花冠 紫色, 狭 钟形, 长 3. 5 — 4. 2 厘米,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褶半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顶端微 
640  云 南植物 志  偏斜, 具 细齿; 花丝 线形, 长 2 — 2. 5 厘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狭椭圆 形, 长 1.8 — 2. 5 厘米, 近 无柄, 花柱长 1.2— 1.7 厘米。 浆果 红色, 狭椭 圆形, 长 3— 4 厘米, 宽约 0.7 厘米; 种子 黑色, 扁平, 无翅。 花、 果期 6 — 7 月。 产 贡山、 德钦; 生于 杂木林 林缘, 海拔 2800 — 31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印度、 缅甸 也有。 7. 蔓 龙胆属 Crawfurdia Wall. 多年生 草本。 茎 草质, 缠绕 (极 少数种 不缠绕 )。 叶 对生。 通常 为聚伞 花序, 稀单 花, 腋生或 顶生, 花 5 数; 花萼 钟形, 萼管具 10 脉, 脉 不突起 呈翅; 花冠漏 斗形、 钟 形或长 筒形, 裂片间 具褶;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上, 直立, 花丝 等长, 顶端不 弯曲, 向下 逐 渐加宽 成翅; 子房 一室, 具多数 胚珠, 子房柄 基部有 5 个小 腺体, 腺体 裸露。 蒴果; 种子 多数, 扁平, 盘状, 具 宽翅。 约 16 种, 主要 分布于 中国、 印度、 细甸、 锡金。 我国有 14 种, 1 变种, 分 布于西 南、 华南、 华东。 云南有 8 种及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萼裂 片近基 部合生 呈杯状 檐部。 2 (3) 花 萼裂片 卵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5~6 毫米; 叶 具柄, 柄长 1 一 3 厘米 1. 云南 蔓龙胆 C. campanulacea 3 (2)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叶 近无柄 2. 苍山 蔓龙胆 C. tsangshanensis  4 (1) 花萼裂 片基部 分离, 无 檐部。 5 (6) 茎有 青紫色 斑点; 萼 筒先端 腹面具 膜质的 萼内膜 3. 斑茎 蔓龙胆 C. maculaticaulis 6 (5) 茎无 青紫色 斑点; 萼筒 先端腹 面无萼 内膜。 7 (8) 花冠漏 斗形, 长 6 — 8 厘米 4. 大花 蔓龙胆 C. angustata 8 (7) 花冠 钟形, 长 不超过 5 厘米。 9 (12) 花长 2 — 3. 5 厘米。  10 (11) 茎上部 的叶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约 1 厘米; 花长 3 — 3. 5 厘米, 花萼裂 片短于 萼管… 5. 披针叶 蔓龙胆 C. delavayi 11 (10) 茎上 部的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花长 2 — 2. 5 厘米; 花 萼裂片 与萼 管等长 6. 细柄 蔓龙胆 C. gracillipes 12 (19) 花长 3. 5 — 5 厘米。 13 (14) 叶下面 无毛, 具柄, 柄长 1 一 2 厘米 7. 半侧 蔓龙胆 C. dimidiate 14 (13) 叶 下面沿 脉被短 硬毛, 无柄或 近无柄 8. 裂萼 蔓龙胆 C. crawfurdioides 1. 云南 蔓龙胆 图版 156: 1 — 4 贡 山百部 (云南 ) Crawfurdia campanulacea Wall, et Griff,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H. Smith (1965); S. NUsson (1967); "图 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龙胆科  641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rawfurdia bulleyana Forrest (1907) ; Gentiana huLleyana (Forrest) Marq. ( 1931) (1937); Tripterospermum campanulacea ( Wall, et Griff, ex C. B. Clarke ) Raiz. (1968); T. bulleyana (Forrest) Raiz. (1968).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肉质 须根, 黄色, 粗 2 — 3 毫米。 茎 粗壮, 圆 柱形, 上部 螺旋状 扭曲, 节间长 10 — 20 厘米。 叶宽 卵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短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缘细 波状, 叶脉 5 — 7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叶柄 扁平, 长 1 一 3 厘米。 花成 对着生 叶腋或 3 — 5 朵 呈聚伞 花序, 腋生及 顶生, 稀 单花; 花梗长 2 — 9 厘米, 纤细, 无 苞片, 稀有 1 一 3 对 叶状小 苞片; 花萼 筒状, 萼管 不 开裂, 长 1.2—1.6 厘米, 先 端具膜 质的萼 内膜, 裂片 卵形, 长 6— 10 毫米, 宽 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近基部 合生呈 杯状的 檐部; 花冠 紫色或 蓝色,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下部狭 筒状, 上部 扩展, 裂片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褶 截形, 长约 1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啮 蚀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下部, 花丝 钻形, 长 12 — 15 毫 米, 两 侧具膜 质翅, 花药 箭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坊 锤形, 长 1.5 — 2. 2 厘米, 具柄, 长 1.7 — 2 厘米, 基部具 5 个卵形 腺体, 花 柱短, 长约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内藏 或 外露, 扁平, 椭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 3 厘米, 基部 渐狭, 柄长 2 — 2. 5 厘米; 种子深 褐色,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具 宽翅。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碧江、 福贡、 贡山、 维西、 泸水、 龙陵、 腾冲、 景东; 生 于山坡 灌丛及 杂木林 内, 海拔 1900 — 2800 米。 印度、 缅甸 也有。 2. 苍山 蔓龙胆 Crawfurdia tsangshanensis C. J.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具短 根茎。 茎黄 绿色或 紫色, 圆 柱形, 具 纵棱或 膜质的 狭翅, 节 间长 5 — 14 厘米。 茎 下部叶 多对, 鳞 片状, 其长 不超过 1 厘米, 中 部以上 的叶卵 形或宽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具 缘毛, 叶 面深绿 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脉被 稀疏短 硬毛, 叶脉 5 — 7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叶 柄近无 或具极 短柄, 其长约 2 毫米。 聚伞花 序有花 3 — 5 朵, 腋生或 顶生;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8 厘米; 苞片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花萼 钟形, 基部 膨大, 萼 管长约 1 厘米, 一侧 开裂, 脉 10 条, 稍 突起呈 狭翅, 裂 片长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基部宽 1.5 毫米, 先端 尾尖, 稍 弯曲, 近基部 合生成 杯状的 檐部, 弯缺半 圆形; 花 冠淡蓝 紫色, 钟形, 长约 3 厘米, 裂片宽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褶 截形, 偏斜, 宽约 2 毫米, 先端全 缘或啮 蚀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下部, 花 丝长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具翅, 花药 箭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约 1.2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长约 7 毫米, 粗 壮。 基部有 5 个 椭圆形 腺体, 花 柱短, 长约 2 毫米, 柱头 2 裂, 向外 反卷。 蒴果 内藏, 扁平。 椭 圆形, 长约 1.6 厘米, 宽 7 毫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具 宽翅。 花期 9—10 月 , 果期 10 — 1 1 月 。 产大理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900 — 33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642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56  1 一 4. ZS 南 蔓龙胆 Crawfurdia campanukcea Wall, et Griff, ex C. B. Clarke, 1. 花枝, 2. 花冠 纵剖, 3. 花 萼背面 观, 4. 花萼腹 面观; 5—7. 披针叶 蔓龙胆 C. delavayi Franch. 5. 花枝, 6. 花冠 纵剖, 7. 花萼 展开。 (肖 溶绘) 
龙胆科  643  3. 斑茎 蔓龙胆 断肠草 (西畴 ) Crawfurdia maculaticaulis C. Y. Wu et C. J.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茎黄 绿色, 具 青紫色 斑点, 四 棱形, 棱上有 狭翅, 螺旋状 扭曲, 节间 长 12 — 20 厘米。 叶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5 — 11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边缘细 波状,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光滑; 叶脉 3 — 5 条, 于 叶面平 坦, 背面 突出; 叶柄 扁平, 长 0.7—1.5 厘米。 聚 伞花序 腋生, 总 花梗长 1—1.3 厘米; 花梗长 1 一 1.2 厘米; 花 萼黄绿 色或带 紫色, 钟形, 萼管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具 膜质的 萼 内膜,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13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弯缺半 圆形; 花冠 紫色, 钟形, 长 3. 5 — 5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 — 7 毫米, 褶半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3 毫米, 边 缘浅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具翅, 花药长 卵形, 长 3 — 3. 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1—1.2 厘米, 两端 渐狭, 柄长 1 一 2 厘米, 基部具 5 个卵形 腺体, 花 柱短, 长约 4 毫米, 柱头 线形, 2 裂。 蒴果椭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果 梗长约 2 厘米; 种子淡 褐色, 圆形, 具盘 状翅。 花期 9 一 11 月, 果期 至翌年 5 月。 产 西畴、 麻 栗坡; 生于 山坡林 缘或灌 丛中, 海拔 1400 — 1750 米。 分布 于广西 西部。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4. 大花 蔓龙胆 腾冲 蔓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awfurdia angustat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H. Smith (1965); S. Nils- 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Crawfurdia trail liana Forrest (1907); Marq. (1929); Gentiana helenii Marq. (1931) (1937); G . angustata (C. B. Clarke) Marq. (1931); Tripterspermum angusta- tum (C. B. Clarke) Raiz. (1968); T. traillianum (Forrest) Raiz. (1968). 多年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光滑, 呈 螺旋状 扭曲, 节间长 6 — 17 厘米。 叶 革质, 椭圆 形或 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基出 3 — 5 脉, 于叶面 平坦,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聚伞 花 序有花 2 — 3 朵或为 单花, 腋生; 花梗长 1.5 — 15 厘米, 具 1 一 3 对小 苞片, 小 苞片披 针形; 花萼绿 色或淡 紫色, 筒状, 萼管长 2 — 2. 5 厘米, 不 开裂, 稀一侧 撕裂, 裂片长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冠淡 紫色, 漏 斗形, 长 5 — 8 厘 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6 — 1 厘米, 褶宽三 角形, 长 2 — 4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偏斜, 浅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状, 长 1.5 — 1.8 厘 米, 具 狭翅, 花药 箭形, 长 5 — 7 毫米; 子 房长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基部 具腺体 5 枚, 花柱 线形, 长 2 — 3 厘米, 柱头 白色, 2 裂。 蒴果 内藏, 长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 米, 宽 1—1.2 厘米, 柄长 0.8 — 1 厘米; 种子黄 褐色,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具盘状 翅。 花期 10 — 12 月 , 果 期翌年 1 一 3 月 。 产 贡山、 福贡、 梁河; 生 于山坡 草地、 路边 灌丛, 海拔 1500 — 3200 米。 分 布于西 
644  云南 植物志  藏东 南部。 印度、 缅甸 也有。 5. 披针叶 蔓龙胆 图版 156: 5—7 苍山 蔓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awfurdia delavayi Franch. (1899);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et (1965); 5.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fratris Marq. (1931) (1937). 多年生 草本。 茎圆 柱形, 缠绕, 节间长 5 — 14 厘米。 叶 大小、 形状 不同, 在 茎的下 部为 卵形鳞 片叶, 由下向 上逐渐 增大, 长 1 一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上 部为披 针形, 长 3. 5 — 7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白 绿色, 两面 无毛, 边缘 膜质, 微 反卷; 基出 5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微凹, 背面 突出; 叶柄 近无或 极短, 其长 不超过 5 毫米; 花单 生或成 对着生 叶腋,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3 厘 米, 具 小苞片 或无; 花 萼常为 紫色, 狭 钟形, 长 1 一 1.2 厘米, 萼管不 开裂, 稀 一侧开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淡 紫色、 紫 色或淡 蓝色, 钟形, 长 3 — 3. 6 厘米,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宽约 4 毫米, 褶截 形或半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先 端微啮 蚀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8 — 10 毫米, 具翅, 花药 白色, 箭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纺 锤形, 长 1.2 — 1.5 厘米, 柄长 1—1.3 厘米, 花 柱短, 长约 4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内藏 或先端 外露, 椭 圆形, 长 2 — 2. 5 厘米, 两 端 渐狭, 先端 具宿存 花柱; 果梗长 1.5 — 2 厘米; 种子 成熟时 褐色, 近 圆形, 直径 2 — 2.5 毫米, 具翅。 花期 9—10 月 , 果期 10—11 月 。 产 大理、 邓川、 景东、 丽江、 德钦、 贡山; 生于 山坡灌 丛及杂 木林, 海拔 2800 — 3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6. 细柄 蔓龙胆 Crawfurdia gracillipes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 生缠绕 草本。 茎 纤细, 圆 柱形, 螺旋状 扭曲, 节间长 5 — 12 厘米。 茎下 部的叶 3 至 多对, 卵形, 麟 片状, 长达 1 厘米, 中部以 上的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 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 叶脉 被疏短 硬毛或 乳突; 具基出 3 — 5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平坦或 微凹, 背面微 突出, 叶柄近 无或具 短柄, 其长 不超过 3 毫米, 背 面被短 硬毛。 花单生 叶腋, 稀成对 着生; 花 梗 纤细, 长 3 — 9 厘米, 小苞 片极小 或无; 花萼绿 色或淡 紫色, 钟形, 长 6 — 8 毫米, 不 开裂 或一侧 开裂, 裂片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蓝 紫色或 蓝色, 钟形, 长 2 — 2. 5 厘米, 裂 片宽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2. 5 — 3 毫米, 褶截 形或半 圆形, 偏 斜, 长约 1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蚀 啮状;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9 一 10 毫米, 具翅,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纺 锤形, 长 0.8 — 1 厘米, 柄长 1—1.3 厘米, 基部具 腺体,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蒴果 外露, 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5""6 毫 米, 具 长柄, 其长 2 — 2. 5 厘米, 先端 具宿存 花柱; 种子成 熟时黄 褐色, 卵圆形 或椭圆 形, 长 2 — 2. 5 毫米, 宽 1.6 — 2 毫米, 具翅。 花、 果期 8 — 10 月。 
龙胆科  645  产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下, 海拔 2800 — 3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模 式标 本采自 贡山。 7. 半侧 蔓龙胆 裂管 蔓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awfurdia dimidiata (Marq. ) H. Smith (1965); S. Nilsson (196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莲黄 绿色或 紫色, 圆 柱形, 螺旋状 扭曲, 节间长 10 — 13 厘米。 叶卵 状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渐 尖呈短 尾状, 基部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 背面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边缘 膜质, 基出 3 — 5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平坦, 背 面微 突出; 叶柄 扁平, 长 1 一 2 厘米。 花 成对或 3 — 6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 梗长 0.5—3.5 厘米; 花萼 钟形, 长 1_1.4 厘米, 萼管 膜质, 一侧 开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4~6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花冠淡 紫色或 蓝色,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裂片 宽三角 形, 长 3 — 4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褶半 圆形或 截形, 偏斜, 宽 3 — 4 毫米, 先端 微啮蚀 状; 雄^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10 — 15 毫米, 具翅, 花药 箭形, 长 3 — 4 毫米; 子 房椭 圆形, 长 1—1.2 厘米, 具柄, 柄长 0.8—1 厘米, 基部 有卵形 腺体。 果实 未见。 花期 9 月。 产 西北部 (贡 山等地 ); 生于 山坡草 地或灌 丛中, 海拔 3000 — 34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 南部。 缅甸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瑞 丽江与 怒江分 水岭。 8. 裂萼 蔓龙胆 假 蔓龙胆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rawfurdia crawfurdioides (Marq. )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yitiana cravufurdioides Marq. (1931) (1937); Cravufurdia forrestii H. Smith (1965) ; C. cra-wfurdioides var. macrophylla Marq. (193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8a. 裂萼 蔓龙胆 (原 变种) var. crawfurdioides 多年生 草本。 须根黄 褐色, 略 肉质。 茎黄绿 色或暗 紫色, 下部 直立, 上部 缠绕, 四 棱形, 沿 棱被短 硬毛, 节间 由下向 上逐渐 增长, 长 4 一 12 厘米。 叶 心形或 卵形, 最下部 叶常为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平 截或浅 心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沿叶 脉被短 硬毛, 叶脉 3 — 5 条, 于叶面 平坦, 背面微 突出; 叶 柄短, 长 2 — 3 毫米, 密被短 硬毛和 腺毛, 有时 无柄。 单花, 腋 生及顶 生; 花梗长 2 — 6 厘米; 花萼暗 紫色、 钟形, 萼管长 10 — 14 毫米, 一侧 开裂, 稀不开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弯缺 截形; 花冠紫 色或红 紫色,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3 — 4 毫米, 褶 截形, 宽 2 — 3 毫 米, 先端细 波状;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10 — 12 毫米, 两侧 具翅, 花 药矩圆 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纺 锤形, 长 8 — 12 毫米, 具长 1.5 厘米 的柄, 基部有 5 个卵状 腺体, 花 柱短,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椭 圆形, 扁平, 长 1.8 — 2 厘米, 具柄, 
646  云南 植物志  柄长 1—1.5 厘米; 种子近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四周 具翅。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大理、 碧江、 贡山、 德饮; 生 于高山 草地、 冷杉 林下, 海拔 2100 — 4100 米。 分 布于 西藏东 南部。 8b. 根茎 蔓龙胆 (变种 ) var. iochroa (Marq. ) C. J. Wu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Gentiana iochroa Marq. (1931) (1937); Craxvfurdia iochroa (Marq. ) Hand. -Mazz. (1936); H. Smith (1965); "H. Smith" superfluous comb. ; S. Nilsson (1967);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 植物志 (1986). 与原 变种不 同为花 近无梗 或具极 短梗, 其长 不超过 5 毫米。 产 贡山、 、泸 水; 生 于山坡 草地或 林缘, 海拔 2000 — 36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8. 匙 叶草属 Latouchea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叶 基生, 匙形, 有淡白 色脉; 叶柄具 宽翅。 轮 生聚伞 花序、 每 轮花序 下有 2 枚 苞片; 花 4 数; 花萼 深裂, 萼 管短; 花冠 钟状, 半裂, 裂片间 无褶; 雄 蕊着生 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短; 子房 不完全 2 室, 花 柱明显 而短, 腺体轮 状着生 于子房 基部。 蒴果, 上部 弯曲, 具宿存 的喙状 花柱; 种子 多数, 表 面具纵 脊状突 起。 本 属只有 1 种, 特产我 国西南 部至东 南部, 沿南岭 分布。 1. 匙叶草 图版 157: 1—3 Latouchea fokiensis Franch . (1899); 图鉴 ( 1974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1984 ) ;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叶 基生, 平铺 地面; 叶 片卵状 匙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3.5—6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 部渐狭 下延成 叶柄,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 宽翅; 边缘具 波 状齿; 羽 状脉, 于叶面 微凹, 呈淡 白色, 背面 凸出。 花 葶从基 生叶中 抽出, 中 部具一 对叶状 苞片, 苞片 匙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抱茎, 边缘有 浅波 状齿。 轮伞 状聚伞 花序, 每 轮有花 5 — 8 朵,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小苞片 2 枚, 线状 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花萼 4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花冠淡 绿色, 钟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半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5~6 毫米, 先端 渐尖;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裂片弯 缺处, 花丝 线形, 短, 长仅 1 毫米; 子房 不完全 2 室, 花柱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卵状 锥形, 长 1 一 1.5 厘米, 上端 扭曲, 花柱 宿存呈 喙状; 种子 少数, 矩 圆形, 表面具 龙骨状 突起。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威信大 雪山; 成片 生于山 坡阴湿 林下, 海拔 1400 — 17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广东、 广西、 福建。 全草 入药, 有活血 祛瘀、 清热、 止咳之 功效。 用于 治劳伤 咳嗽、 腹 内瘀血 成块。 
龙胆科  647  图 版 157 1—3. 匙叶草 Latouchea fokiensis Franch. . 1. 植株, 2. 花 纵剖, 3. 果; 4 一 8. 大钟花 Megacodon stylophorus (C. B. Clarke) H. Smith, 4. 叶, 5. 花枝, 6. 花冠 纵剖' 7. 花冠 裂片' 8. 花尊 裂片。 (肖 溶绘) 
648  云南 植物志  9. 大 钟花属 Megacodon (Hemsl. ) H. Smith 多年 生高大 草本。 根系 发达, 须根 肉质。 茎 直立, 中空, 圆 柱形。 叶 对生, 基部叶 小, 膜质, 上部叶 较大, 草质。 花大型 5 数, 单一或 为聚伞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萼钟 状, 无萼 内膜; 花冠 钟形, 冠 管短, 裂片间 无褶, 裂片 有明显 网脉;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 上部, 与裂片 互生, 花丝 扁平; 子房 一室, 花柱 粗短, 柱头 2 裂, 腺体 轮状着 生于子 房 基部。 蒴果 2 瓣裂; 种子 多数, 表面 具脊状 突起或 密网隙 与瘤状 突起。 2 种, 主 要分布 于喜马 拉雅和 我国西 南部。 我 国两种 均有。 云南产 1 种, 主 要分布 于西 北部。 1. 大钟花 图版 157: 4—8 鸡脚参 (漾濞 ) Megacodon stylophonis (C. B. Clarke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4); H. Smith ex Chater in Hara et al.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西藏植 物志 (198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stylophoru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Forbes et Hemsl. (1912) ; Skan in Hook. (1913); Hara ( 1966) (1971); G . venosa auct. non Hemsl. : Forrest (1907).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具粗短 根茎。 根系 发达, 须根略 肉质, 浅 黄色。 茎 直立, 粗壮, 基 部直径 1 一 1.5 厘米, 近圆 柱形, 中空, 不 分枝。 叶 对生, 基部 2 — 4 对 叶小, 膜质, 卵形, 长 2 — 4.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抱茎; 中 部叶较 大, 草纸, 卵 状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7 — 21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半 抱茎; 叶脉 7 — 9 条, 弧形, 中脉 与侧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上部叶 较小,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无柄。 花 2 — 6 朵, 顶生及 腋生, 组成聚 伞 花序; 花 较大, 直 径可达 10 厘米; 花梗长 3~6 厘米, 微 弯垂; 苞片 2, 披 针形; 花 萼 钟形, 5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3 — 5 脉, 脉于 背面明 显; 花冠黄 绿色, 有绿色 和褐色 网脉, 钟形, 5 深裂, 裂片 倒卵状 匙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 端钝, 全缘;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 与裂片 互生, 花丝 白色, 扁 平, 长 10— 12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子房 无柄, 锥形, 长 1—1.5 厘米, 花柱 粗壮, 长 13 — 15 毫米, 柱头不 膨大, 2 裂, 裂片椭 圆形。 蒴 果长椭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2 瓣裂, 基 部具宿 存萼; 种子 多数, 黄 褐色, 椭 圆形, 表 面具纵 的脊状 突起。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漾澳、 大理、 丽江、 德钦、 维西、 中甸、 贡山、 碧江; 生于冷 杉林、 杜鹃 灌丛及 山坡 草地, 海拔 3100 — 44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藏东 南部。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 锡 金、 不丹 也有。 为美丽 的观赏 植物。 
龙胆科  649  10. 花锚属 Halenia Borkh. 一年生 或多年 生直立 草本。 叶 对生, 具 3 — 5 弧 形脉。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形成一 顶生、 疏散 的圆锥 花序。 花 4 数, 花萼 深裂, 萼 筒短; 花冠 钟形, 深裂, 裂片 基部有 窝孔, 延 伸成一 长距;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近 基部, 花 药丁字 着生; 子房 一室, 胚珠 多数, 花柱短 或无。 蒴 果室间 开裂, 种子 多数。 . 约 100 种, 分 布于北 美洲西 南部、 中 美洲西 北部, 少 数种类 分布于 亚洲及 欧洲东 部。 我国有 2 种及 1 变种, 分布于 西南、 西北、 华北 及东北 地区。 云南有 1 种及 1 变 种 1. 椭圆 叶花铺 龙胆草 (丽江 ) Halenia elliptica D. Don (1836) (1837); Griseb. in DC. (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Franch. (1899); Ling (1933);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Ki- tam(1955); Banerji (1958) (1966); Hara (1966);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Halenia vaniotii Levi, la. 椭圆 叶花锚 (原 变种) 图版 158: 1-3 var. elliptica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50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上部 分枝。 叶 对生, 卵形 至椭圆 形, 先 1.5~6 厘米, 宽 0.8 — 3 厘米, 先端 圆钝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叶 柄近无 或 抱茎, 叶脉 5, 弧形,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 蓝色, 直径 约 1.5 厘米, 具梗, 梗长 0.5 — 3 厘米; 花萼 4 深裂,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顶端 渐尖, 具 小 尖头; 花冠 4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端具 尖头, 基部具 一平展 的距, 距长 5~6 毫米; 雄蕊 4, 内藏 着生于 花冠管 基部, 花丝长 3 — 5 毫米; 子 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蒴果宽 卵形, 直径 3 — 4 毫米, 上部 渐狭; 种 子小, 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昆明、 禄劝、 玉溪、 双柏、 元江、 大理、 凤庆、 丽江、 鹤庆、 中甸、 维西、 碧 江、 砚山、 屏边、 昭通、 镇雄、 巧家、 东川 等地; 生 于山坡 林下、 草 地及灌 丛中, 海拔 1800 —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青海、 新疆、 陕西、 甘肃、 山西、 内 蒙古、 辽宁、 湖南、 湖北。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原苏联 也有。 全草可 人药, 味苦, 性寒。 有清热 利湿, 平肝 利胆之 功效, 可 治急性 黄疸型 肝炎、 胆 囊炎、 胃炎、 牙 痛等。 lb. 大 花花锚 (变种 ) var. grandiflora Hemsl. (1890);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与 原变种 不同为 花大, 直径达 2.5 厘米, 距水平 开展, 但 稍向上 弯曲。 产东 北部;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000— 23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青海、 陕西、 
65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8 1—3. 椭圆 叶花铺 Halenia elliptica D. Don var. elliptica, 1. 花枝, 2. 花 外形, 3. 花冠 纵剖; 4 一 7. 黄秦充 Vera- triUa baiUonii Franch. , 4. 花枝, 5. 花, 6. 花冠 展开, 7. 果实。 (吴锡 麟绘) 
龙胆科  651  甘肃、 湖北。 11 . 扁蕾属 Gentianopsis Ma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光滑, 近四 棱形。 叶 对生, 无柄, 半 抱茎。 单花, 顶生, 花梗 在花时 伸长; 花蕾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稍 扁且具 四棱, 棱 的颜色 较深; 花 4 数, 大形, 花萼 圆柱状 钟形, 4 裂, 裂片 2 对, 等长 或极不 等长, 异形, 内对宽 而短, 外面 1 对狭 而长,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萼 内膜三 角形, 袋状, 上 部边缘 具毛; 花冠圆 柱状钟 形或漏 斗形, 4 裂, 片下部 两侧边 缘具细 条裂齿 (剪割 或全缘 ), 裂片间 无褶; 腺体 4 枚,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与雄蕊 互生;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子房 紡锤形 或圆柱 形, 具柄, 花柱 极短或 较长, 柱头 2 裂。 蒴果 2 裂, 具柄。 种 子小, 多数, 表面 密被指 状 突起。 约 24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 洲和北 美洲。 我国有 5 种, 除华 南外, 大部 地区有 分布。 云南 5 种 均有。 分种 检索表 1 (6) 花 萼与花 冠管近 等长或 稍短, 裂片 2 对, 近 等长; 茎 生叶长 圆形, 卵状披 针形, 椭圆 状披针 形, 三 角状披 针形。 2 (3)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花 冠裂片 下部两 侧有明 显的细 条裂齿 1. 湿 生扁蕾 G. paludosa 3(2)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2/3 或与之 等长; 花 冠裂片 下部两 侧无或 极少有 不明显 的细条 裂齿。 4 (5) 花冠 蓝色; 茎 生叶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基 部楔形 2. 回 旋扁曹 G. contorta 5 (4) 花冠 黄色; 茎 生叶长 圆形, 基部 近抱茎 3. 黄 花扁曹 G. lutea 6 (1) 花萼 长于花 冠管, 裂片 2 对, 极不 等长; 茎生 叶线形 至狭披 针形。 7 (8) 花大, 长 5 — 10 厘米, 花冠 裂片长 2 — 3 厘米宽 1 一 1.5 厘米, 下 部两侧 具长细 条裂齿 4. 大 花扁蕾 G. grandis 8 (7) 花中 等大, 长 2. 5 — 5 厘米, 花冠 裂片长 0.6 — 1.2 厘米, 宽 0.6~0.8 厘米, 下 部两侧 具短的 细 条裂齿 5. 扁曹 G. barbata 1. 湿 生扁蕾 图版 159: 1—3 Gentianopsis paludosa (Hook. f. ) Ma (1951);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detoyisa var paludosa Hook, f . (1852); G • paludosa Munro MS ex Hook, f . ( 1852) pro syn. ; G . detonsa var. stracheyi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3); Diels (1900); W. W. Smith et C. H. Cave (1911); Gentianella paludosa (Hook. f.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Gentiana detonsa var. nana Ling (1922) ; Gentianopsis nana (Ling) Ma (1951); G . longistyla (1951). la. 湿 生扁曹 (原 变种) var. paludosa 一年生 草本, 高 4 一 40 厘米。 茎近圆 柱形, 直立或 斜升, 不 分枝或 在基部 分枝。 基 
图 版 159 . 湿 生扁费 Gentianopsis paludosa (Hook. f. ) Ma, 1. 植株, 2. 花冠 纵剖, 3. 花萼 展开; 4—5. 大 花扁曹 G. grandis (H. Smith) Ma, 4. 花枝, 5. 花冠 纵剖。 (吴锡 麟绘) 
龙胆科  653  生叶 匙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狭縮, 边缘具 乳突, 叶脉 1 一 3 条, 于两面 明显, 叶柄长 5~6 毫米; 茎生 叶长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5 — 1.3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截形, 边缘具 乳突。 花 单一, 顶生; 花梗长 1.5— 18 厘米; 花萼圆 筒形, 长 1 一 3 厘米, 长为 花冠的 1/2, 裂片近 等长, 外对 狭三角 形, 长 5— 12 毫米, 内对 卵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先 端均为 急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中肋于 下面 明显, 并向萼 管下延 成翅; 花冠蓝 色或上 部蓝色 下部黄 白色, 宽 筒形, 长 2-~6 厘 米, 裂 片宽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圆形, 有 微齿, 下 部两侧 边缘有 剪割状 裂齿; 腺体近 球形, 下垂;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 房长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花柱长 3 — 4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具 长柄。 种子成 熟时黑 褐色, 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密 被指状 突起。 产 大理、 洱源、 中甸、 德钦、 会泽、 东川;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2500— 33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西、 宁夏、 内 蒙古、 山西、 河北。 尼泊 尔、 印度、 锡金、 不丹 也有。 lb. 卵 叶扁蕾 (变种 ) var. ovato-deltoidea (Burk. ) Ma ex T. N. Ho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eyitiana deltonsa var. ovato-deltoidea Burk. (1906);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3); K. S. Hao (1938); Gentianella scabromarginata H. Smith in Hand,-Mazz. ( 1936) nom nud. ; Gentianopsis scabromarginata (H. Smith) Ma (1951) , nom. illegit. ; G. barbata var. ovato-deltoidea (Burk. ) Ma (1980).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茎 生叶卵 状披针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茎上部 分枝。 产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潮 湿地, 海拔 2700 — 3800 米。 分布 于 四川、 青海、 甘肃、 陕西、 内 蒙古、 山西、 河北、 湖北 西部。 2. 回 旋扁蕾 Gentianopsis contorta ( Royle ) Ma (1951); Ohwi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entiana contorta Royle (1835); D. Don (1837); Griseb. (183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 G . yamatsutae Kitag (1936) ; Gentianella contorta (Royle)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S. Nilsson (1967) ;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Gentianop- sis contorta var. vi'ui Ma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单 一或有 分枝。 基生叶 早落, 匙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边缘具 乳突; 茎 生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1.5 厘米, 宽 0.4 —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楔 形, 半 抱茎, 边缘具 乳突, 中 脉于背 面明显 突出, 叶柄 近无。 花 单一, 顶生; 花梗长 2 — 5 厘米, 四 棱形; 花萼 钟形, 长 2 — 2. 5 厘米, 裂片 2 对, 内 对三角 形或卵 状三角 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 缘白色 膜质, 外对披 针形, 长 5 — 11 毫米, 先端渐 尖; 花冠蓝 色或深 蓝色, 漏斗状 筒形, 长 2 — 4 厘米, 裂片椭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654  云南 植物志  3 — 7 毫米, 先 端圆, 有 微齿, 下部 两侧边 全缘;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12 —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纺 錘形, 长 1.5 — 3 厘米, 具柄, 柄长 6 — 8 毫米, 花 柱短, 长 1.5 — 2 毫米。 蒴果纺 錘形, 长 3 — 4 厘米, 具柄, 柄长 1 一 1 .3 厘米。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 果期 7—10 月 。 产 宾川、 大理、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海拔 2100 — 32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西藏、 青海、 辽宁。 日本、 尼泊尔 也有。 3. 黄 花扁蕾 Gentianopsis lutea (Burk. ) Ma (195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entiana detonsa var. lutea Burk. (1906) . 一年生 草本, 高 9 一 30 厘米。 茎四 棱形, 单一或 上部有 分枝。 基生叶 早落, 匙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先端 圆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茎 生叶长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半 抱茎; 中脉于 上面凹 陷下面 突起。 单花, 顶生; 花梗长 2 — 4 厘米; 花萼 圆柱状 钟形, 长 2 — 2. 5 厘 米; 裂片近 等长, 长 6 — 7 毫米, 背面有 明显的 龙骨状 突起, 内 对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 端钝, 外对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花冠淡 黄色, 筒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宽 约 1 厘米, 裂片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先端 圆形, 有 微齿, 下部 两侧边 全缘; 雄蕊 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 花丝 扁平, 长 8 — 13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子 房坊 锤形, 长 1.8 — 2 厘米, 柄长 0.4""0.5 厘米; 花 柱长约 0.2 厘米, 柱头 球形, 2 裂。 蒴果纺 锤形, 长约 2 厘米。 种子椭 圆形, 长 0.5 毫米。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滇中 地区; 生 于石山 阴处, 海拔 1900 — 2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4. 大 花扁蕾 图版 159: 4—5 Gentianopsis grandis (H. Smith) Ma (1951);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Gentiana grandis H. Smith (1926) ; Gentianella grandis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茎 直立, 粗壮, 多 分枝。 基生叶 密集, 匙 形或椭 圆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5"0.8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中 脉于叶 面凹 人背面 突出; 茎生 叶狭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先 端 急尖或 渐尖, 中脉 于下面 明显, 无柄。 单花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5 — 15 厘米; 花大, 长 5 — 10 厘米, 口部宽 1 一 1.7 厘米; 花 萼狭漏 斗形, 长 3 — 6 厘米, 萼片 2 对, 不等 长, 外对 线状披 针形, 长 2. 5 — 5 厘米, 先端 尾尖, 内对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 米, 先端 急尖, 具 宽的白 色膜质 边缘; 花冠蓝 紫色, 漏 斗形, 裂片椭 圆形, 长 2 — 3 厘 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钝, 边缘 具不整 齐的波 状齿, 下 部两侧 边缘深 剪裂, 腺体近 球形, 下垂; 雄 蕊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1.5 — 2 厘米, 花药 黄色, 狭长 圆形, 长 0.2 — 《. 3 厘米; 子 房披针 状长圆 柱形, 长 3 — 4 厘米, 柄长 8 — 10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柱头半 圆形, 2 裂。 蒴 果狭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 密被褐 色指状 突起。 花期 7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龙胆科  655  产 兰坪、 丽江、 维西、 中甸、 永善、 巧家; 生 于山坡 草地、 潮 湿地、 林缘, 海拔 2800 — 37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5 • 1& Gentianopsis barbata (Froel) Ma (1951); 图鉴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 直立, 近四 棱形, 上部有 分枝。 基生叶 多对, 匙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边缘具 乳突,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余 脉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4 — 0.5 厘米; 茎 生叶线 状披 针形, 长 1.5"6 厘 米,. 宽 0.2~0.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边缘具 乳突, 稍反 卷,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 余脉均 不显。 单花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5 — 15 厘米 (果 时更 长); 花 萼管状 钟形, 长 2 — 4 厘米, 裂片 2 对, 不 等长, 外对 线状披 针形, 长 0.8 — 2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内对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边 缘均为 白色膜 质; 花冠 管部黄 白色, 檐部蓝 色或淡 黄色, 钟形, 长 3 — 4 厘米, 裂片椭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5~6 毫米, 先 端圆, 有小 尖头, 边缘有 小齿, 下部两 侧边缘 有短的 细条裂 齿; 腺体近 球形, 下垂;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 花丝 线形, 长 7 — 10 毫米, 花药黄 色, 狭长 圆形, 长 2—3 毫米; 子房纺 锤状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柄长 2 — 4 毫米, 花 柱短,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裂。 蒴 果狭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种子 多数, 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褐 色指状 突起。 花、 果期 7 — 10 月。 产 昆明、 嵩明、 富民、 大理、 丽江、 中甸、 巧家;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林缘, 海 拔 2400 — 37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西藏、 甘肃、 青海、 陕西、 宁夏、 内 蒙古、 山 西、 山东、 辽宁、 吉林、 黑 龙江。 日本、 蒙古、 原苏联 也有。 12. 喉 毛花属 Comastoma (Wettst. ) Toyokuni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不 分枝或 分枝, 直立或 斜升。 叶 对生, 基生叶 早落; 茎生 叶 无柄。 花 4 一 5 数; 单花 或聚伞 花序, 顶生; 花萼 深裂, 萼管 极短, 无萼 内膜, 裂片 4—5, 稀 2, 通 常较花 冠短; 花冠 钟形、 筒形 或高脚 碟状, 4 一 5 裂, 裂片间 无褶, 裂片 基部有 白色流 苏状副 花冠, 流 苏无维 管束, 常呈 1 一 2 束, 开 花时全 部向内 弯曲, 封盖 冠管 口部, 冠筒基 部有小 腺体; 雄 蕊着生 于花冠 管上, 花丝 无毛或 有毛, 柱头 2 裂。 蒴 果, 2 裂; 种 子小, 光滑。 本属约 15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 洲及北 美洲。 我国有 11 种。 云南有 6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2) 花萼 2 裂, 包被花 冠管; 植株 纤细, 矮小 1. 二尊 喉毛花 C. disepalum 2 (1) 花萼 4 一 5 裂, 不 包被花 冠管。 3 (6) 多年生 草本; 茎基部 被黑揭 色残存 叶柄。 4 (5) 基生叶 发达; 花大, 长 14 一 25 毫米, 副花冠 10 束 2. 蓝钟 喉毛花 C. cyananthinonim 
656  云 南植物 志  5 (4) 基生叶 不发达 或无; 花小, 长 4 一 6 毫米, 副花冠 5 束 …… 3. 纤枝 喉毛花 C. stellariifolium 6 (3) 一年生 草本, 基部 无黑褐 色残存 叶柄。 7 (8) 花 冠高脚 碟状, 花丝基 部具毛 4. 高杯 喉毛花 C. traillianum 8 (7) 花冠 筒状。 9 (10)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基部半 抱茎; 花 冠浅裂 5. 喉毛花 C. pulmonariimi 10 (9) 茎 生叶椭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 部钝, 不 抱茎; 花 冠深裂 6. 长梗 喉毛花 C. pedunculatum 1. 二萼 喉毛花 图版 160: 1—3 Comastoma disepalum H. W. Li ex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7 厘米。 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下部 叶匙形 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3 — 6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狭缩 成柄, 边缘 带紫红 色, 网脉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可达 30 毫米; 茎中上 部叶, 长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3 — 9 毫 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近 圆形, 网脉 于两面 明显, 无 叶柄。 花单生 茎顶, 花梗 直立, 长 0.7 — 4 厘米; 花萼 叶状, 长为 花冠的 2/3, 包被 冠管, 2 全裂, 裂片对 生, 分离, 宽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 端圆, 边 缘带紫 红色; 花冠淡 蓝色, 筒状, 长 7 — 10 毫米, 5 浅裂, 裂片 宽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喉部有 5 束白 色流苏 状的副 花冠, 冠管 基部有 10 个 褐色小 腺体; 雄 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基部 下延成 狭翅, 花药 蓝色, 长圆 形, 长 0.5~0.7 毫米; 子房 无柄, 长 5 — 6. 5 毫米, 无 花柱, 柱头 2 裂。 果实 未见。 花期 8 — 9 月 。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湖边 及河边 草地, 海拔 4000 — 42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 中甸。 2. 蓝钟 喉毛花 兰花 喉花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omastoma cyananthiflorum (Franch. ex Hemsl. ) Holub. (1967) ;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cyananthiflora Franch. ex Hemsl. ( 1890); Limpr. ( 1922); Marq. (1929); Gentianella cyananthiflora ( Franch.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 1967) ; G . maclarenii H. Smith (1965); Comastoma madarenii (H. Smith) Holub.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2a. 蓝钟 喉毛花 (原 变种) var. cyananthiflorum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根 茎短, 被有褐 色残存 叶柄。 茎 自基部 分枝, 斜升。 基生叶 发达, 倒卵状 匙形, 长 10 — 20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骤缩, 下 延 成柄, 中 脉叶面 凹人, 背面 突起, 边缘 平滑; 叶 柄细, 扁平, 长 10 — 15 毫米; 茎生 叶 倒卵状 匙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基 部钝, 下延 成柄。 花单 生 枝顶, 5 数; 花 梗近四 棱形, 长可达 4.5 厘米; 花萼 绿色, 通 常长为 花冠的 1/3, 深 
龙胆科  657 
658  云南 植物志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脉 于背面 明显; 花冠 蓝色, 高脚 碟状, 长 1.2 — 2 厘米, 花 冠管宽 筒形, 喉 部突然 膨大, 裂至 中部, 裂 片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0.8 — 1.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具 2 束 白色副 花冠, 流苏长 2. 5 — 3 毫米, 基部 片状, 上部呈 流苏状 条裂, 冠管 基部有 10 个小 腺体; 雄蕊着 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基部 下延成 狭翅, 并具少 数白色 长毛, 稀 无毛,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 1 一 1.2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近 无柄, 花 柱无。 蒴果披 针形, 长 9 一 10 毫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 0.5~0.7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6—10 月。 产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生 于高山 草甸、 山坡 草地, 海拔 3100 — 4200 米。 分 布于 四川、 西藏、 青海。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b. 尖叶 喉毛花 (变种 ) var. acutifolium Ma et H. W. Li (1982).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茎生叶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先端 急尖。 产 丽江、 贡山; 生于草 地及岩 坡上, 海拔 3500 — 3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3. 纤枝 喉毛花 繁缕叶 喉花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omastoma stellariifoliuin (Franch. ex Hemsl. ) Holub (196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stelLariifoLia Franch . ex Hemsl . ( 1890 ); Gentianella stellariifolia (Franch. ) H. Smith apud S. Nilsson (1967);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0 厘米。 茎 丛生, 从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纤细。 基生 叶无; 茎生 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2. 5 — 4.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急尖, 有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脉 不显; 近无 叶柄。 花 5 数, 单生 枝顶; 花梗 纤细, 近四 棱形, 长 4~6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 3~6 毫米,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花冠蓝 色, 高脚 碟状, 喉部稍 膨大, 长 6 — 12 毫米, 裂至 中部, 裂片狭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倒卵 形, 长 3 — 4. 5 毫米, 先端 钝圆; 副花冠 5 束, 长 1 一 1.5 毫米, 上部 流苏状 条裂, 冠管 基部有 10 个小 腺体;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或 中部, 花丝 白色, 长 1 一 1.3 毫米, 基 部 下延成 狭翅, 翅上有 少数长 柔毛; 子房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近 无柄, 花 柱无, 柱头 2 裂。 蒴果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无柄; 种子长 圆形, 长 0.4 — 0.5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期 8 — 9 月 , 果期 10 — 11 月 。 产 洱源、 贡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林下、 沼泽 边缘; 海拔 2800 — 4100 米。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 高杯 喉毛花 图版 160: 4—6 中甸 喉花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omastoma traillianum (Forrest) Holub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trailliana Forrest (1905); Marq. (1929); G . beesiana W. W. Smith (1914) ; G. trailliana var. minima Marq. (1928); Gentianella trailliana ( Forrest ) H. 
龙胆科  659  Smith (1936); S. Nilsson (1967); G. trailliana v^r. beesiana (W. W. Smith) H. Smith (1936) ; G. beesiana (W. W. Smith) H. Smith apud S. Nilsson (1967); Comastoma beesianum (W. W. Smith) Holub (1968).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30 厘米。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常带紫 红色。 基 生叶在 花期凋 落; 茎生 叶宽卵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半抱 茎, 边 全缘, 具 1 一 3 脉, 中脉 及侧脉 于叶面 凹人, 背面 突出; 叶柄 近无。 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顶生和 腋生; 花 5 数; 花梗 常带紫 红色, 长 2 — 5 厘米; 花萼 绿色, 长 5 — 7 毫 米, 为 花冠的 1/4 一 1/3, 宽 4 一 5 毫米,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不 整齐, 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4~6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纯, 具 1 一 3 脉, 脉细而 明显, 背 面沿中 脉被短 柔毛或 光滑; 花冠 蓝色, 高脚 碟状, 长 1.5 — 2. 5 厘米, 冠管宽 筒形, 宽 4~6 毫米, 喉 部 膨大, 裂至 中部, 裂 片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宽 5—6 毫米, 先端 钝圆, 副花冠 10 束, 白色, 长 3 — 4 毫米, 上部 流苏状 条裂; 裂片先 端急尖 或钝; 冠管 基部有 10 个小 腺体;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基部 下延成 狭翅, 翅 的两侧 疏生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 米, 无柄,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2 裂。 果实 未见。 花期 8 — 10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海拔 30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5. 喉毛花 喉花草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Comastoma pulmonarium ( Turcz. ) Toyok. ( 1961 ) ; 图鉴 ( 1974 ) ; Ohwi ( 1978 )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Gentiana pulmonaria Turcz. (1849); Limpr. (1922); Marq. (1929); K. S. Hao (1938); Grossh. (1952); G. arrecta Franch. ex Hemsl. (1890); G. holdereriana Diels et Gilg. (1903) ; GentianelLa pulmonaria (Turcz. ) H. Smith (1936) ; S. Nilsson (1967); Comastoma pulmonarium subsp. arrectum (Franch. ) Toyok. (1961); Gen- tianelLa arrecta ( Franch. ) H. Smith apud S. Nilsson (1967); Comastoma arrectum (Franch. ) Holub. (1968).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茎 直立, 近四 棱形, 分枝, 稀不 分枝。 基生 叶椭圆 形或 长圆状 匙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0.5 —" 0.7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无柄;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1 厘米, 先端钝 或 急尖, 基部半 抱茎, 叶脉 1 一 3 条, 中 脉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无柄; 单 花 或聚伞 花序, 顶生; 花梗不 等长; 花 5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披针 形或狭 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具 糙毛; 花冠淡 蓝色, 具 深蓝色 条纹, 筒形或 宽 筒形, 长 15 — 20 毫米, 直径 6 — 7 毫米, 浅裂, 裂片椭 圆状三 角形、 卵 状椭圆 形或卵 状三 角形, 长 5 — 6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有 5 束 白色副 花冠, 副冠长 3 — 4 毫米, 上部 流苏状 条裂, 裂 片先端 急尖, 冠管 基部有 10 小 腺体; 雄蕊着 生于花 冠管中 上部, 花丝 线形, 长约 3 毫米, 具 狭翅, 翅 上疏被 柔毛, 花 药狭长 圆形, 长 0.5 — 1 毫米; 子 房狭长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无柄, 花 柱无, 柱头 2 裂。 菊果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660  云南 植物志  2.5 厘米; 种子圆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11 月。 产 洱源、 中甸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800 — 4000 米。 分布于 四川、 青海、 甘 肃、 陕西、 山西。 日本、 原苏联 也有。 6. 长梗 喉毛花 Comastoma pedunculatum (Royle ex D. Don) Holub. (1968);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Eurythalia peduncuLata Royle ex D. Don ( 1836) (1837); Gentiana pedunculata Royle ex G. Don (1837); Gent ianel la pedunculata (Royle) H. Smith (1967); Hara, Chateret Williams (1982); Gentiana tenella auct. non Rottb. : C. B. Clarke (1883); W. W. Smith et G. H. Cave (1911); Marq. (1930); K. S. Hao (1938); G. borealis auct. non Bunge : C. B. Clarke ( 1883); Comastoma tenellum auct. non ( Rottb. ) Toyok: 图鉴 (1974), p. p.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四 棱形, 从 基部起 多枝。 基生 叶少, 长圆状 匙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3. 5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叶脉 不显; 茎生 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1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尖; 叶脉 不显, 无 叶柄。 花 5 数, 单生 枝顶, 大小 不等; 花梗 长可达 15 厘米; 花萼 绿色, 长 3 — 8 毫米, 深裂, 裂片不 整齐,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 5 — 6 毫米, 宽 1 一 4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浅 囊状; 花冠上 部深蓝 色或蓝 紫色, 下部黄 绿色, 具 深蓝色 脉纹, 筒状, 长 6 — 10 毫米, 宽 4 毫米, 中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10 毫米, 先端 钝圆, 副花冠 白色, 5 束, 长 2 — 2. 5 毫米, 上部呈 流苏状 条裂, 冠管 基部有 10 个小 腺体;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2 — 3 毫米, 近基部 下延成 狭翅, 花 药宽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近 无柄, 花柱 不显, 柱头 2 裂。 蒴果椭 圆形, 长 7 — 10 毫 米; 种子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7 — 9 月。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甸, 海拔 3200 — 42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青海、 甘 肃。 克什 米尔地 区至不 丹也有 分布。 13. 翼 萼蔓属 Pterygocalyx Maxim. 一年生 草本。 茎 纤细, 缠绕。 单叶 对生, 边 全缘, 叶脉 1 一 3 条, 具 短柄。 单花或 聚伞 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萼 钟状, 4 裂, 萼管具 4 条翼状 突起; 花冠 筒状, 4 裂, 裂 片间 无裙; 雄蕊 4,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与裂片 互生; 雌蕊 具柄; 子房 一室, 胚珠多 数。 蒴果 2 瓣裂; 种子 多数, 盘状, 具不规 则翅。 仅 1 种, 分布于 亚洲。 我国有 分布。 1. 翼萼蔓 图版 161: 1—4 Pterygocalyx volubilis Maxim. (1858); 图鉴 (1974); Ohwi (1978);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Cra-wfurdia perygocalyx Hemsl. (1890);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3); C. volu- bilis (Maxim. ) Makino (1890); Grossh. (1952);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龙胆科  661  一年生 草本。 茎 线状, 缠绕, 通常无 分枝。 叶 对生, 叶片 膜质, 披 针形、 卵 状披针 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3"6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 全缘, 具 3 出脉,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侧脉 纤细; 叶 柄扁, 长 2 — 4 毫米, 基部 抱茎。 花 单一或 3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腋生及 顶生; 花梗 纤细, 长 0.3 — 4 厘米; 花萼 膜质, 钟形, 萼管长 1 厘米, 沿脉具 4 条翼状 突起, 裂片披 针形, 长 4~6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花 冠 蓝色, 筒状, 花 冠管长 1 一 1.5 厘米, 裂片矩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宽 2— 3 毫米, 先 端 圆形; 雄蕊 内藏,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丝状,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 卵形, 丁字形 着生; 子房椭 圆形, 压扁, 长 7 — 8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柄长 2 — 3 毫米, 花柱长 1.5 — 2 毫 米,.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4~0.6 厘 米, 具 短柄, 柄长 4 一 5 毫米; 种 子小, 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宽 0.7 毫米, 边 缘具宽 翅, 表面具 蜂窝状 网纹。 花、 果期 8 — 9 月。 产德钦 (茨中 ); 生于 林下, 海拔 21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湖北、 河 南、 陕西、 山西、 河北、 内 蒙古、 吉林、 黑 龙江。 原 苏联、 朝鲜、 日本 也有。 14. 假 龙胆属 Gentianella Moench 一年生 草本。 茎 单一或 分枝。 叶 对生;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有柄或 无柄。 花 4 一 5 数, 单生 或聚伞 花序; 花萼 深裂, 裂片 同形或 异形, 裂片 间无萼 内膜; 花 冠筒状 或漏斗 状, 浅裂或 深裂, 裂片间 无摺, 基部常 秃裸, 稀具 柔毛状 流苏; 花冠管 上着生 有小腺 体; 雄蕊着 生于冠 管上; 子房 1 室, 有 花柱, 柱 头小, 2 裂。 蒴果 自顶端 开裂; 种子多 数, 表面 光滑或 有疣状 突起。 约 125 种, 分布 于南北 温带。 我国有 9 种, 云南有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 (4) 花 5 数; 花 萼裂片 同形。 2 (3) 花药 蓝色; 花粤裂 片边缘 黑色; 茎光滑 1. 黑边 假龙胆 G. azurea 3 (2) 花药 黄色; 花萼 裂片边 缘不为 黑色; 茎上 密被紫 色乳突 …… 2. 密花 假龙胆 G. gentianoides 4 (1) 花 4 数; 花 萼裂片 异形; 花 冠裂片 背面密 被乳突 3. 异萼 假龙胆 G. anomala 1. 黑边 假龙胆 Gentianella azurea ( Bunge ) Holub. ( 1967 ) ; S. Nilsson (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Jamess (1995). Gentiana azurea Bunge (1829); Griseb. in DC. (1845); Grossh. in Fl. URSS (1952); G. azurea auct. nom L.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15 厘米。 茎 直立, 紫 红色, 分枝 开展。 基生叶 早落; 茎 生叶椭 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楔形, 无柄; 中 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不显。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稀单花 顶生; 花梗 带紫红 色, 不 等长, 花蓝 色或淡 蓝色, 漏 斗形, 5 数; 花萼 绿色, 深裂, 裂片卵 状椭圆 形至披 
662  云 南植物 志  针形,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及 背面中 脉明显 黑色; 花冠 中裂, 裂片椭 圆形, 长 2 — 5 毫 米, 先 端钝, 冠管 基部有 10 个 腺体;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2 — 4 毫 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蒴 果狭椭 圆形, 无柄; 种子长 圆形, 长 1—1.2 毫米, 表面 具极细 网纹。 花、 果期 7~9 月。 产德钦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地及 草甸, 海拔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北部、 西藏、 青 海、 甘肃、 新疆。 不丹东 北部、 蒙古、 原苏联 也有。 2. 密花 假龙胆 图版 161: 5—7 Gentianella gentianoides (Franch.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James (1995). Sxvertia gentianoides Franch. (1899); Geritiana scabratopes W. W. Smith (1914) .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8 厘米。 茎 直立, 密被紫 色乳突 状毛, 从 下部起 分枝。 无基生 叶; 茎生 叶常紫 褐色, 卵形, 长 0.8 — 1.2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钝 或圆, 渐狭 成柄, 边 缘 粗糙, 3 出脉,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凸出, 侧脉 于上面 不显, 下面微 凸出; 叶柄扁 平, 长 4 一 6 毫米, 边缘 具乳突 状毛。 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花多, 密集; 花梗 纤细, 长 2 — 15 毫米; 花萼 深裂, 长为 花冠的 1/2, 裂片 5, 紫色, 狭椭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尾尖, 具 1 一 3 脉; 花 冠上部 蓝色, 下部 白色, 漏 斗形, 长 6 — 12 毫米, 分 裂达中 部, 裂片 5, 长 圆形, 先 端钝, 具 芒尖, 冠管 部基有 10 个 绿色小 腺体;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白色,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基部 下延成 狭翅; 子房披 针形, 长 6 — 12 毫米, 无柄, 花柱 线形, 长 3 — 5 毫米, 柱头 2 裂。 蒴果 卵形, 长 6 — 8 毫米, 无柄; 种子近 球形, 直径约 0.7 毫米, 成 熟时淡 褐色, 表面具 极细的 网纹。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禄劝、 洱源、 宾川、 丽江;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下, 海拔 2900 — 3600 米。 分布于 四川 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黑山 门)。 3. 异萼 假龙胆 Gentianella anomala (Marq. )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emas (1995). Gentiana anomala Marq. (1928) .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5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 从基部 分枝, 有时不 分枝。 基生叶 早落; 茎生 叶宽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2~6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圆钝, 基部狭 楔形; 叶柄扁 平, 长 2 — 3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及 腋生, 稀 单花; 花梗 纤细, 常 弯曲, 长 1 一 2. 5 厘 米; 花 4 数, 大 小极不 相等, 上部 者较基 部分枝 上者大 2 — 4 倍; 花萼 深裂, 裂片 异形, 1 对为 卵状椭 圆形, 宽约 2 毫米, 1 对 为狭披 针形, 宽约 1 毫米; 花 冠淡紫 红色, 筒状, 分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背 面密被 乳突, 花冠管 基部有 10 个 长圆形 腺体;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丝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具短 尖头; 子房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先端 渐尖, 无柄, 花 柱不明 显, 柱头 2 裂。 果 未见。 花期 9 一 10 月。 产德欽 等地; 生 于高山 草坡, 海拔 3200 —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南 部和西 北部。 
龙胆科  663  图 版 161 1—4. 翼萼蔓 Pterygocalyx volubilis Maxim. 1. 花枝, 2. 花冠 纵剖, 3. 花萼 展开, 4. 雌蕊; 5—7. 密花 假龙胆 Gentianella gentianoides (Franch. ) H. Smith , 5. 植株, 6. 花冠 纵剖, 7. 花萼 展开。 (吴锡 麟绘) 
664  云南 植物志  15. 黄 秦究属 Veratrilla Baill. ex Franch. 多年生 草本。 叶 对生, 基 部呈莲 座状。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 密集, 单性 异株, 4 数; 花萼分 裂至近 基部; 花冠黄 绿色, 辐状, 深裂, 每裂片 基部有 2 个异色 腺斑; 雄蕊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花丝 极短; 子房 1 室,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蒴 果 卵形, 2 瓣裂; 种子 多数, 周缘具 宽翅, 表面有 网纹或 网隙。 本属有 2 种, 产 喜马拉 雅东部 地区。 我国 2 种 均有。 云南产 1 种。 1. 黄秦究 图版 158: 4—7 滇黄岑 (图鉴 ), 金不换 (大理 ), 黄 龙胆, 大 苦参, 丽江 金不换 ' 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 ( 1898); Diels ( 1912);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zvertia mekongensis Balf. f . et Forr. (1907) ; Forr. (1910). 多年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圆 锥状, 黄色, 粗壮。 茎 直立, 粗壮, 圆 柱形, 中 空, 不 分枝, 基部有 枯存的 残叶。 基生 叶呈莲 座状, 叶片 长圆状 匙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圆钝或 短尖, 基部 楔形; 叶脉 3 — 5 条, 弧形,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3 — 8 厘米; 茎 生叶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愈向上 愈小, 先 端钝, 基部半 抱茎; 叶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人, 背面 突出。 圆 锥状复 聚伞 花序;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雌 株花序 狭窄, 花 较少, 疏松, 雄 株花序 宽大, 花密 集; 花萼 绿色, 深裂, 雌花 的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雄花 的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冠黄 绿色, 有紫色 脉纹, 深裂, 裂片 长圆状 匙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凹或 钝圆, 基部具 2 个紫色 腺斑; 雄蕊 着生于 花冠裂 片间弯 缺处, 与裂片 互生, 雌花 的雄蕊 退化, 甚小, 雄 花的雄 蕊花丝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 卵形, 先端 渐尖, 花 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2 裂。 蒴果卵 圆形, 长 6 — 7 毫米; 种子深 褐色, 宽 肾形, 周围具 宽翅。 花、 果期 7 — 9 月。 产 大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碧江; 生于高 山沼泽 草甸, 海拔 3600 — 48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根 可入药 , 但有 微毒。 有 清热、 消炎、 杀虫的 功效, 用于 治肺热 咳嗽、 阿 米巴痢 疾、 黄疸型 肝炎、 蛔 虫病、 痈疮 肿毒。 16. 肋 柱花属 Lomatogonium A. Br.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具 肉质细 长根莲 或木质 主根。 茎 直立或 铺散, 分枝 或不分 枝。 叶 对生, 基 生叶早 落或存 在呈莲 座状。 圆 锥状聚 伞花序 或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花辐 状, 5 基数, 有时 3 — 4 基数, 稀 6 — 8 或 10 基数; 花萼 深裂, 裂片 3 — 5; 花冠 分裂至 近 基部, 冠管 短或不 明显, 裂片 3 — 5, 花 蕾期向 右旋转 排列, 明显呈 二色, 一侧 色深, 一侧 色浅, 基部具 2 个 腺窝, 稀 1 个, 腺窝 管形或 片状, 稀为腺 斑状, 管 形腺窝 的基部 
龙胆科  665  浅 囊状, 一侧 开裂, 顶端具 裂片状 流苏, 片 状腺窝 基部不 合生, 平展, 边 缘具裂 片状流 苏, 腺斑无 流苏; 雄蕊 5, 有时 3 — 4, 着 生于冠 管上, 与裂片 互生, 花丝常 蓝色, 扁 平, 花药 蓝色或 黄色; 子房常 蓝色, 倒披 针形、 剑形、 圆 柱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无 花柱, 柱头沿 子房两 侧缝线 下延。 蒴果 与子房 同形, 2 裂; 种 子小, 多数, 圆形, 表面 光滑。 本属 18 种。 亚洲全 部产, 欧洲 2 种, 北美 1 种。 我国 16 种。 云南有 8 种 2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 (14) 花萼 管及花 冠管不 明琴, 长 不超过 1 毫米; 腺窝 2, 管状。 2 (7) 多年生 草本, 具 根茎; 茎基部 有枯萎 叶柄; 基生叶 发达; 子房圆 柱形。 3 (4) 花冠裂 片宽倒 卵形, 宽 10 毫米, 先 端圆; 花萼 裂片近 圆形; 茎生 叶圆形 或楔形 1 . 圆叶 助柱花 L oreocharia 4 (3) 花冠裂 片狭长 圆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5 (6) 花冠深 蓝色, 无明显 条纹, 裂 片狭长 圆形, 先 端钝; 茎生叶 长圆形 2. 宿根 肋柱花 L. perenne 6 (5) 花冠淡 蓝色, 具明显 条纹, 裂片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茎生 叶宽披 针形, 基部 半抱茎 3. 长叶 肋柱花 L. longifolium 7 (2) —年生 草本; 基生叶 早落; 子 房倒披 针形或 剑形。 8 (11) 茎生叶 卵状椭 圆形、 披 针形、 椭 圆形、 先 端钝。 9 (10) 花萼 裂片卵 形或椭 圆形, 先 端钝, 稀为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花冠长 6 — 14 毫米 4. 肋柱花 L. carinthiacum 10 (9) 花萼 裂片披 针形至 线形,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花冠长 15 — 20 毫米 5. 大花 助柱花 L, macranthum 11 (8) 茎生叶 线形、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12 (13) 茎密被 乳突; 叶线形 6. 丽江 肋柱花 L. luiangense 13 (12) 茎 光滑; 叶 椭圆形 7. 云南 肋柱花 L. forrestii 14 (1) 花 萼管及 花冠管 明显, 长 1.5 — 3 毫米; 腺窝 2, 片状; 基 生叶及 花萼裂 片线形 8. 中甸 肋柱花 L. zhongdianense 1. 圆叶 肋柱花 图版 162: 1—3 大 花侧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omatogonium oreocharia (Diels) Marq. (1929)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PLeurogyne oreocharis Diels (1912); Lomatogonium cuneifolium H. Smith (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根茎多 分枝, 发出不 育枝和 花枝。 不育 枝的叶 呈莲座 状, 叶片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钝, 急缩 成柄, 边缘微 粗糙, 具 3 脉, 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微 突出; 叶柄 扁平, 长 5 — 10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花枝上 部的叶 匙形, 长 10—18 毫米, 宽 4 一 12 毫米, 先 端圆, 基部 楔形,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侧脉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出; 花 枝下部 的叶与 
666  云 南植物 志  图 版 162 1—3. 圆叶 肋柱花 Lomatogonium oreocharia (Diels ) Marq. ,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腺窝; 4 一: L. lijiangense T. N. Ho, 4. 植株, 5. 花冠 纵剖。 (吴锡 麟绘)  丽江 肋柱花 
龙胆科  667  不育 枝的叶 同形。 花 5 数, 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顶生及 腋生; 花梗 直立或 斜升, 长 1.5 — 4 厘米; 花萼宽 钟形, 长 8 — 10 毫米, 裂片倒 卵形或 匙形, 长 6 — 8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圆, 基 部狭縮 成爪;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具 深蓝色 脉纹, 宽 钟形, 直径 2 — 2.5 厘米, 裂片倒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先 端圆, 基部两 侧各具 1 个腺 窝, 腺窝 管状, 上部具 细长的 裂片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8 — 12 毫米, 花药 蓝色, 长圆 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米, 无柄, 柱头 下延。 蒴果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种子 圆形, 直径 0.6~0.8 毫米,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欽; 生于流 石滩、 草坡、 灌丛及 林下, 海拔 3000 — 43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宿根 肋柱花 Lomatogonium perenne T. N. Ho et S. W. Liu ex J. X. Yang (1983);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Lomatogonium caespitosum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根 茎短, 有时 分枝, 发出不 育枝和 花枝。 不 育枝的 叶呈莲 座状, 叶片 匙形或 长圆形 匙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 成柄; 3 — 5 脉, 仅中脉 明显; 花 茎中部 的叶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匙形, 稀为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半 抱茎, 边缘具 乳突; 茎下 部的叶 与不育 枝的叶 同形。 花 5 数, 聚伞 花序, 稀为 单花; 花 梗细, 直立, 长 2. 5 — 5 厘米; 花萼长 为 花冠的 1/2 — 1/3, 裂 片狭椭 圆形、 线状 长圆形 至线状 匙形, 长 5 — 8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狭缩; 花冠蓝 色或蓝 紫色, 冠 管长约 1 毫米, 裂片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4~6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 窝大, 管状, 上部 具宽的 裂片状 流苏, 花丝浅 蓝色, 线形, 长 5 — 7 毫米,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 2 — 3 毫 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9 一 12 毫米, 柱 头下延 至子房 中部。 蒴果圆 柱形, 长 10 — 15 毫米; 种 子小, 长 圆形。 花、 果期 7 — 9 月。 产德饮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高山 草甸, 海拔 4000 — 41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青海、 陕西。 3. 长叶 肋柱花 长 叶侧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omatogonium longifolium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0 厘米。 茎从 基部起 呈帚状 分枝。 基生叶 及茎下 部的叶 匙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5~0.8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渐狭 成柄, 仅中脉 于两面 明显, 侧 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扁平, 具 狭翅; 茎 中上部 的叶, 披 针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2.5— 3. 5 厘米, 宽 0.6— 1 厘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花梗 直立, 长 2 — 6 厘米; 花 5 数, 直径 2 — 2. 5 厘米;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3/5, 萼管长 1.5 — 2 毫米, 裂片 线形, 长 6 — 8 毫 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冠 蓝色, 裂 片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0 — 15 毫 米, 宽 5~6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管状, 大, 上部边 缘具裂 片状短 
668  云南 植物志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8 — 10 毫米, 花药 蓝色, 狭长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柱 头小, 下延至 子房。 蒴果披 针状圆 柱形, 长 10 — 14 毫米; 种子近 球形, 直径 0.6 — 0.8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贡山、 中甸、 德欽、 维西。 生于高 山灌丛 草地、 草甸, 海拔 3400 — 3900 米。 分 布于 西藏、 四川。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一 怒江分 水岭。 4. 肋柱花 侧蕊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加 地侧蕊 (中 国北 部植物 图志) Lx)matogonium carinthiacum ( Wulf. ) Reich . (1831); S. Nilsson (1967); Ohwi (1978);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wertia carinthiaca Wulf. (1781); Makino (1979); Gentiana carinthiaca Froel (1796); Pleurogyne carinthiaca Griseb. (1838); 中国 北部植 物图志 (1933); H. Smith (1938); H. Hartm. (1966); P. carinata Edgew. (1846); Lomatogonium carinthi- acum var. cordi folium (Franch.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L. cordifolium (Franch.) H. W. Li ex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25 厘米。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枝 纤细, 四 棱形, 节间 较长。 基 生叶 在花期 凋落, 莲 座状, 叶片 匙形, 长 12 — 20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狭 缩 成柄; 茎 生叶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 稀披 针形, 长 5 — 20 毫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 钝或 急尖, 基部钝 , 半 抱茎, 中脉 于背面 明显, 侧脉 不显。 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顶生; 花梗长 2— 5 厘米; 花 5 数, 大小 不等, 直径 8 — 15 毫米; 花萼长 4 一 6 毫米, 萼 管长不 及 1 毫米, 裂片卵 形或椭 圆形, 稀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边缘微 粗糙, 具 1 一 3 条 不明显 的脉; 花冠 蓝色, 裂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4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 管形, 下部浅 囊状, 上 部具裂 片状流 苏; 花丝 线形, 长 5 — 6 毫米,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柱 头下延 至子房 中部。 蒴果圆 柱形, 长 10 — 15 毫米; 种子近 齒形。 花期 8~9 月, 果期 10— 11 月。 产 中甸、 德欽、 贡山; 生 于海拔 2900 — 4100 米 的山坡 灌丛、 草地 及高山 草甸。 分 布于 四川、 西藏、 青海、 甘肃、 新疆、 山西、 河北。 欧洲、 亚洲温 带地区 也有。 5. 大花 肋柱花 Lomatogonium macranthum (Diels et Gilg) Fern. (1919);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Pleurogyne macrantha Diels et Gilg (1903); S-wertia deltoidea Burk. (1906); Lo- matogonium deltoideum (Burk. ) Marq. (1929) .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茎分 枝少而 稀疏。 基生 叶无; 茎生叶 卵状三 角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5 — 1.2 厘米 (茎上 部及小 枝上的 叶较小 ), 先 端急尖 或钝; 叶脉 仅中脉 于背面 明显, 其余 叶脉均 不显; 无 叶柄。 花 5 数, 单 花或聚 伞 花序, 顶生; 花常不 等大, 直径 2 — 2. 5 厘米; 花 梗细, 微 弯垂, 长 3 — 9 厘米; 花萼 
龙胆科  669  长为 花冠的 1/2 — 2/3, 裂 片狭披 针形至 线形, 稍不 整齐, 先端 急尖, 边缘微 粗檢, 中 脉 于背面 明显; 花冠蓝 紫色, 具深色 纵纹, 裂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10 — 18 毫 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管状, 基部 合生, 边缘 具长流 苏; 花丝 线形, 下部稍 增宽, 长 6 — 10 毫米, 花药 蓝色,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3 毫米; 子 房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15 毫米, 柱 头小, 下延子 房部, 无 柄。 蒴果 与子房 同形, 长 15 — 20 毫米, 种子成 熟时深 褐色, 长 圆形, 长 0.7 — 0.9 毫 米, 表面有 光泽, 微 粗糙。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中甸 等地; 生 于高山 灌丛、 林缘; 海拔 3800 —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西藏、 青 海、 甘肃。 6. 丽江 肋柱花 图版 162: 4—5 Lomatogonium lijiangense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主根 明显, 黄色。 茎 直立, 常带 紫色, 密被 現突, 中 部以下 分枝。 基生叶 早落; 茎生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5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半 抱茎, 边缘具 乳突, 中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多 花; 花梗长 8 — 20 毫米, 被稀疏 乳突; 花 5 数, 花萼长 8 — 12 毫米, 深裂, 萼管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裂片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花冠 蓝色, 辐状, 冠管 长不及 1 毫米, 裂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8 毫 米, 宽 3.5~6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 窝小, 管状, 顶端具 裂片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 蓝色,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无 花柱。 蒴果披 针形, 长 13 — 19 毫米; 种 子小, 褐色,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丽江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雪 松村。 7. 云南 肋柱花 高 原侧蕊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Lamatogonium forrestii ( Balf . f. ) Fern. (1919);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Lauener (197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Pleurogyne forrestii Balf. f. (1909); Forrest (1910); P. patens Levi. (1914) (1016); Lomatogonium saccatum H. Smith (1936); 中国 植物志 (1988). 7a. 云南 肋柱花 (原 变种) var. forrestii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30 厘米。 茎从基 部起多 分枝, 铺 散状。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凋 落; 茎生 叶狭椭 圆形至 线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0.2 — 0.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 中脉 于叶面 凹入,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多花; 花梗 纤细, 长 0.5 — 3 厘米; 花 5 数,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 2/3, 裂片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5 — 8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冠淡 蓝色, 裂片椭 圆形, 长 8 — 14 毫米, 宽 3- "6 毫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两 侧各具 1 个 腺窝, 腺窝 管状, 上部 边缘具 裂片状 流苏, 流苏长 
670  云南 植物志  2 — 3 毫米; 花丝 线形, 长 5~6 毫米,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 狭长圆 形, 长 5 — 10 毫米。 蒴果长 圆形, 长 8 — 14 毫米; 种子 球形, 直径 0.3~0.5 毫米。 花期 8 — 10 月, 果期 10— 11 月。 产 昆明、 寻甸、 禄劝、 武定、 大理、 丽江、 洱源、 漾濞、 维西、 宁蒗、 德钦。 生于 草坡、 灌丛及 林下, 海拔 2200 — 3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7b. 云贵 肋柱花 (变种 ) var. bonatianum (Burk. )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Pleurogyne rotata var. floribunda Franch . (1899); p. p. quoad pi. Yunnan ; Sxver- tia bonatiana Burk. (1911) ; P. patens Levi. (1914). 本变 种的特 征为: 花梗 较粗; 花大, 白色带 蓝色, 花冠裂 片宽椭 圆形, 长 14 一 16 毫米。 产 昆明、 武定、 禄劝、 东川、 大理。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海拔 1900 — 2400 米。 分布 于贵州 (威 宁、 水城 )。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7c. 苍山 肋柱花 (变种 ) var. densiflorum S. W. Liu et T. N. Ho (1992);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为茎高 3 — 6 厘米, 多 分枝, 花常 多数; 多达 30 朵, 密集, 稀少 数。 产大 理苍山 (模 式产地 );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100 米。 ― 8. 中甸 肋柱花 Lomatogonium zhongdianense S. W. Liu et T. N. Ho (1992) ;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17 厘米。 茎 铺散, 分枝, 枝 纤细, 四 棱形, 光滑。 茎 下部叶 线状椭 圆形, 上部叶 线形, 长 10 — 16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略 狭缩, 两 面 光滑。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多花; 花梗长 (0.5) 2—4 (6) 厘米, 纤细, 光滑; 花 5 数, 花萼 杯状, 长 7 — 10 毫米, 萼管长 2 — 3 毫米, 裂片 线形, 长 5 — 7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弯缺三 角形; 花冠蓝 灰色, 长 9 一 13 毫米, 冠管长 2 — 3 毫米, 裂片 5, 卵形, 长 至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面 2 色, 裂片 基部两 侧各具 1 个片状 腺窝, 雄蕊 5, 花丝扁 平, 长 5 — 6 毫米,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 房狭披 针形, 长约 10 毫米, 先 端近 渐尖, 柱 头下延 至子房 上部。 果实 未见。 花期 9 月。 产中甸 (模式 标本产 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300 米。 17. 獐 牙菜属 Swertia L.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叶 对生, 稀互 生或轮 生呈莲 座状。 聚伞 花序、 复聚 伞 花序或 单花; 花 4 数或 5 数, 在 少数种 类中, 两者 兼有; 花萼 深裂, 仅基部 联合; 花 冠 辐状,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基 部或中 部具裸 露或被 解片所 覆盖的 腺窝或 腺斑; 雄蕊 
龙胆科  671  4-5,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与裂片 互生, 花 丝多为 线形, 少 有基部 扩大, 连合成 短筒或 否; 花药卵 状披针 形或箭 头形, 丁字形 着生; 子房 一室,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蒴果无 柄, 常包 被于宿 存的花 萼中, 成熟 时由顶 端向基 分裂为 2 瓣。 种子 多数, 小, 稀少而 大, 表面 平滑, 有折被 状突起 或翅。 约 150 种, 主要 分布于 亚洲、 非 洲和北 美洲, 少 数种类 分布于 欧洲。 我 国现有 75 种。 云南有 35 种, 2 变种。  本属 一些种 类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 矮! SI 牙菜 S. handeliana  1 (28) 多年生 草本。 2 (3) 花冠 裂片基 部有一 个腺斑 3 (2) 花 冠裂片 基部有 2 个 腺窝。 4 (11) 植株 具直根 (川 东獐牙 菜除外 ); 花 4 数。 5 (8) 花序 多花。 6 (7) 花萼裂 片狭椭 圆形, 与花冠 等长, 花冠紫 红色, 腺 窝由两 个膜片 闭合成 杯状, 顶端具 短柔毛 状 流苏; 茎生叶 发达, 大小 不等, 茎生 叶卵形 2. 片马 猿牙菜 S. pianmanensis 7 (6) 花 萼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为 花冠的 1/2 — 2/3; 花冠 蓝色, 具 蓝紫色 脉纹, 腺窝 沟状; 基生 叶 等大; 茎生 叶线状 椭圆形 或线状 披针形 3. 川东 猜牙菜 S. davidii 8 (5) 花序 少花。 9 (10) 基生叶 狭匙形 至倒披 针形; 花 萼裂片 苞叶状 4. 斜茎 揮牙菜 S. patens 10 (9) 基生叶 线状长 圆形; 花萼裂 片不为 苞叶状 5. 禄劝 猜牙菜 S. luquanensis 11 (4) 植株具 根茎; 花 5 数。 12 (13) 腺窝 突出, 裸露 6. 叉序 锋牙菜 S. divaricata 13 (12) 腺窝 凹陷, 边缘具 柔毛状 流苏。 14 (17) 茎生叶 互生, 至 少下部 互生, 稀全部 对生; 花萼 裂片苞 叶状; 种 子周缘 有宽翅 或两端 具翅。 15 (16) 花 冠黄色 7. 叶尊 猿牙菜 S. calycina 16 (15) 花 冠蓝色 8. 紫尊 3* 牙菜 S. forrestii 17 (14) 茎生叶 对生; 花 萼裂片 不为苞 叶状; 种 子无翅 或稀有 不整齐 狭翅。 18 (25) 基生 叶宽, 椭 圆形、 圆形、 卵形至 匙形, 基 部钝或 楔形。 19 (20) 基 生叶近 圆形,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花萼长 于花冠 9. 细辛叶 猜 牙菜 S. asarifolia 20 (19) 基 生叶椭 圆形, 基部 楔形;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 2/3。 21 (22) 花大, 直径 2. 5 — 3 厘米, 黑 紫色, 裂片披 针形; 腺窝 生裂片 基部, 疏离, « 状, 流苏 直立, 长达 5 毫米 10. 直毛 猿牙菜 S. endotrica 22 (21) 花小, 直径 1.2 — 1.5 厘米, 裂片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腺窝 生裂片 中部, 靠近, 盘状, 流 苏 弯曲, 长 1 一 2 毫米。 23 (24) 花冠黄 绿色, 具紫色 斑点, 裂片 倒卵形 11. 圆腺 鎵牙菜 S. rotundifglandula 24 (23) 花冠黑 紫色,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基 部无爪 12. 黑紫 » 牙菜 S. atroviolacea 25 (18) 基生 叶窄, 线状椭 圆形, 基 部渐狭 成爪。 26 (27) 花小, 直径 1 一 1.3 厘米, 花冠黄 绿色, 具密集 的蓝色 短条纹 13. 髙 猿牙菜 S. elata 
672  云南 植物志  27 (26) 花大, 直径 2. 5 — 3. 5 厘米, 花冠黄 绿色, 无异色 条纹, 聚伞花 序少花 (5 — 9 朵) 14. 大药 獐牙菜 S. tibetica :1) 一年生 草本, 主根 明显; 基生叶 在花期 凋落。 〔66) 花丝 基部不 扩大, 线形 或稍呈 钻形, 离生, 花花 裂片具 1 一 2 个 腺窝或 腺斑。 :33) 花冠 裂片具 1 一 2 个 腺斑。 〔32) 花冠裂 片各具 1 个 腺斑; 叶卵 状心形 15. 心叶 揮牙菜 S. cordata 〔31) 花冠裂 片各具 2 个 腺斑; 叶宽 椭圆形 至卵状 披针形 16. 獐牙菜 S. bimaculata :30) 花冠裂 片各具 1 一 2 个 腺窝。 ;37) 花冠裂 片各具 1 个 腺窝。 ;36) 花萼 裂片明 显长于 花冠; 花冠黄 绿色, 中部以 上具紫 色网脉 …… 17. 显脉 蘀牙菜 S. nervosa :35) 花萼裂 片短于 花冠或 等长于 花冠;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具紫 色斑点 18. 狭叶 獐牙菜 S. angustifolia ;34) 花冠裂 片各具 2 个 腺窝。 ;45) 花大, 直径 2 — 3 厘米。 〔40) 花 萼裂片 异形, 3 大, 2 小, 包被 花冠, 背面 有突出 的网脉 …… 19. 丽江 猪牙菜 S. delavayi ;39) 花 萼裂片 同大, 背面无 网脉。 ;44) 花 5 数。 ;43) 单花, 花冠紫 蓝色或 紫红色 20. 观赏 獐牙菜 S. decora 〔42) 聚伞 花序, 多花, 花冠 淡蓝色 21. 云南 獐牙菜 S. yunnanensis 〔41) 花 4 数, 花冠白 色或淡 紫色, 具紫 色脉纹 22. 开展 獐牙菜 S. patula 〔38) 花 较小, 直径 不超过 1.5 厘米。 〔51) 花 冠裂片 先端无 芒尖。 :48) 花冠淡 蓝色; 叶 披针形 或线形 23. 细痩 獐牙菜 S. tenuis 〔47) 花 冠白色 或黄绿 色或淡 蓝色; 叶长 圆形、 匙形或 卵状披 针形。 :50) 花冠白 色或淡 蓝色; 蒴果仅 含种子 3 — 4 粒, 种 子大, 直径 1 一 2 毫米; 叶纸质 24. 大狩 接牙菜 S. macrosperma :49) 花冠黄 绿色; 种子 多数, 小, 直 径不及 1 毫米; 叶膜质 25. 膜叶 蘀牙菜 S. membranifolia :46) 花冠裂 片先端 具明显 芒尖。 :57) 花 4 数 (侧 花偶有 5 数)。 :56) 植株从 基部起 呈塔形 分枝。 ;55) 花冠淡 蓝色; 叶片基 部楔形 26. 青叶胆 S. mileensis :54) 花 冠暗紫 红色; 叶 片基部 心形, 半抱茎 27. 川西 猿牙菜 S. mussotii :53) 植株 斜升; 花冠 黄白色 28. 贵州 獐牙菜 S. kouitchensis 〔52) 花 5 数。 :59) 单花, 花 冠蓝色 29. 蒙自 揮牙菜 S. leducii :58) 花 簇生或 为聚伞 花序。 、 〔63) 花冠 暗紫红 色或淡 蓝色。 〔62) 聚伞 花序, 花暗紫 红色, 大小不 相等, 侧 枝及茎 下部的 花较小 30. 紫红 獐牙菜 S. punicea 〔61) 花 簇生, 淡 蓝色, 大 小相等 31. 续花 獐牙菜 S. fasciculate ; 60) 花 黄色或 白色。 
龙胆科  673  64 (65) 花 白色, 花冠 裂片长 4 一 "6 毫米; 腺窝具 短流苏 32. 白花 镡牙菜 S. alba 65 (64) 花 黄色, 花冠 裂片长 10 — 13 毫米; 腺窝具 长流苏 33. 宾川 鎵牙菜 S. binchuanensis 66 (29) 花丝基 部扩大 或极度 扩大, 连合成 筒状或 分离; 花冠 裂片基 部各具 1 个 半圆形 或马蹄 形裸露 的 腺窝, 腺窝 之上具 2 个深 色斑点 C 67 (68) 花 丝基部 联合成 短筒, 包围 子房; 花冠 黄绿色 34. 圈纹 獐牙菜 S. cincta 68 (67) 花丝 分离; 花 白色, 裂片 边缘撕 裂状; 植株被 短柔毛 35. 毛 捧牙菜 S. pubescens 1. 矮 獐牙菜 图版 163: 5-7 贡山 獐牙菜 (云南 ) Swertia handeliana H. Smith (1926); in Hand. -Mazz. (1936) ; S. Nilsson (1967);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仅 2 — 4 厘米; 主根 纤细, 伸长 5 — 7 厘米, 黑 褐色。 茎 2 — 5 丛生, 稀 单一, 直立, 圆 柱形, 有 营养茎 和花茎 之分。 叶 大部分 基生, 呈莲 座状, 叶片 卵形至 近 圆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3 — 5.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楔 形渐狭 成柄、 中脉 背面明 显、 叶面 不显、 叶柄 扁平, 长 8 — 18 毫米; 茎 生叶匙 形或倒 卵形, 长 4 -" 6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截形。 花单生 茎顶, 直径 8 — 10 毫米; 花梗 直立, 长 5 — 13 毫米; 果时 伸长达 20 毫米; 花萼 绿色, 叶状, 长为 花冠的 1/2, 裂片 4, 椭 圆状卵 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具 3 — 5 脉, 于背面 明显, 花冠淡 蓝色、 裂片 4、 矩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有一个 腺斑、 腺斑 圆形; 花丝 线形, 长约 5 毫 米, 花 药小, 宽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约 7 毫米, 具 短柄; 花 柱不明 显, 柱头 2 裂, 外反。 蒴果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种子淡 褐色, 宽椭 圆形, 表面近 光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贡山; 生 于山坡 草地、 高山 草甸, 海拔 3500 — 4200 米。 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2. 片马 獐牙菜 Swertia pianmaensis T. N. Ho et S. W. Liu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粗, 黑 褐色。 茎多 从基部 分枝, 枝 纤细、 斜升、 具 细棱。 叶 大部分 基生, 大 小极不 相等, 具 短柄, 叶片矩 圆形, 宽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5 — "6. 5 厘米, 宽 1 一 3. 5 厘米, 先 端钝至 圆形, 基 部渐狭 至柄, 叶脉 3 — 5 条, 弧形, 叶面 不显, 背面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 0.3 — 1 厘米; 茎生叶 卵形, 长 1.3 — 2 厘米, 宽 0.6 — 1.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叶脉 1 一 3 条, 叶面 不显、 背 面明显 突起。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多花; 花梗 纤细, 不 等长; 花直径 7 — 12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于 花冠, 裂 片 4, 狭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具 不明显 3 脉; 花冠紫 红色, 裂片 4,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尾尖,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杯状, 顶端具 短柔毛 状 流苏; 花 丝线状 锥形, 长 4 一 4. 5 毫米; 花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子房卵 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柱 线形, 长约 2 毫米, 柱 头小, 头状, 二裂。 果 未见。 花期 7 月。 产 水 (片马 )。 生于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片马。 
67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3 1 一 4. 大药 獐牙菜 Swertia tibetica Batal.,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花 外形, 4. 腺窝; 5 — 7. 矮 獐牙菜 S. handeliana H. Smith, 5. 植株, 6. 花 外形, 7. 腺窝。 (肖 溶绘) 
龙胆科  675  3. 川东 獐牙菜 Swertia davidii Franch. (1890); Diels (1900); S. Nilsson (1967);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Swertia longipes Franch. (189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厘米, 根 茎粗, 主根 明显, 根黑 褐色; 茎多 从基部 分枝, 稀上部 分枝, 直立, 具 四棱, 枝 斜伸。 基生 叶狭椭 圆形, 连柄长 1 一 6 厘米, 宽 0.1 — 0.4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叶脉 1 一 3 条, 背面 突起, 叶面 不显; 茎 生叶, 下 部的具 长柄, 中上 部的具 短柄, 线状椭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1 — "0.3 厘米, 圆锥 状聚伞 花序具 少花, 长达 36 厘米; 花梗 纤细, 直立, 长 0.5 — 3. 5 厘米, 花后期 伸长, 花直径 1.5 厘米; 花萼 绿色,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钝尖, 具 1 一 3 脉, 于下 面明显 突起, 上面 不显; 花冠淡 蓝色, 具 蓝紫色 脉纹, 裂 片 4,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1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沟状, 边 缘有长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5 — 6. 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2 裂, 果 未见。 花期 9 一 11 月。 产 景东; 生 于混交 林下, 海拔 1200 米。 分布 于四川 东部、 湖北 西部、 湖南 西部。 4. 斜茎 獐牙菜 小儿 腹痛草 金沙 獐叶菜 Swertia patens Burk. (1911), (1912);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S. Nils- son (1967); L. A. Lauen. (1978) (1979);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Pleurogyne mairei Levi. ( 1914) ; P. mairei var. rubropunctata Levi. (1914), (1916); P. vaniotii Levi. (1915).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5 厘米。 根 木质, 黄 褐色; 茎 多数, 丛生, 铺 散状, 四 棱形, 棱上具 乳突状 短毛; 基生 叶对折 狭匙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5 — "6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中 脉于背 面明显 突起; 茎生叶 对折, 狭 匙形或 狭椭圆 形至线 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2~0.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 部渐狭 成柄,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花单生 枝顶, 大, 直 径可达 3 厘米; 花梗 直立, 长 1 一 2 厘米, 花萼 绿色, 长于 花冠, 裂片 4, 不 等大, 外面 2 枚大,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2. 5 厘米, 宽 0.5 — 0.9 厘 米, 内面 2 枚 较小, 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0.5 厘米, 先端均 渐尖, 基部 心形或 近 圆形, 有不 明显的 3 — 7 脉; 花冠 白色, 有紫色 脉纹, 裂片 4, 卵状矩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宽 0.5 厘米, 先 端钝, 有短 尖头, 下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杯状, 其顶 部边缘 有短 流苏; 花 丝线状 锥形, 长约 0.7 厘米; 花药 蓝色, 矩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子房卵 形, 长 8 — 10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果 未见。 花期 7 — 8 月。 产 东川、 巧家、 路南;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100 — 25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 式标 本采自 巧家。 全草 入药: 有 解痉、 止痛、 安眠之 功效。 用 于小儿 功能性 腹痛。 5. 禄劝 獐牙菜 Swertia luquanensis S. W. Liu (1994); T. N. HoetS. P. J ames ( 1995) . 
676  云 南植物 志  多年生 草本, 高 5 — 18 厘米。 须根 粗状, 直径 3 — 4 毫米。 茎 丛生, 铺散至 上升, 近 四棱形 窄狭, 沿棱上 被毛。 基生叶 多数, 密集, 具 短柄;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2 —" 0.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狭, 中脉 明显; 茎生叶 无柄, 线形, 长约 3 厘米, 宽 0.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狭, 中脉 明显。 聚伞 花序, 少花, 花 4 数, 直径约 1.5 厘米; 花梗 直立, 长 7 — 12 毫米。 花 萼长于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长 8 — 11 毫米, 宽 2 — 3 毫米, 两 端钝, 边缘 粗糙, 微 外卷, 叶脉 3, 不 明显; 花冠淡 黄色, 管长约 1 毫 米, 裂片 卵形, 先端 急尖, 裂 片各具 2 个 腺窝, 腺窝 囊状, 具短 流苏, 花 丝长约 5 毫 米,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花 柱短, 明 显; 柱 头裂片 头状。 蒴果卵 球形, 长约 8 毫米。 种子 褐色, 近圆 球形, 表面 光滑。 花、 果期 9 一 10 月。 产禄劝 (模 式产地 ); 生于 山边, 海拔 2450 米。 6. 叉序 獐牙菜 Swertia divaricata H. Smith (1965);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多年生 草本, 高 50 — 70 厘米。 茎 粗状。 无 莲座状 叶丛; 茎生叶 对生, 椭 圆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4 一 5. 5 厘米, 先 端钝, 具 7 脉, 中部 叶小, 稍狭 略钝, 苞 叶状, 三角 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圆锥状 复聚伞 花序, 叉状 分枝, 花梗长 2 — 2. 5 厘米, 弧曲 斜伸; 花 5 数, 长 1.2 厘米, 直立; 花 萼管长 1.5 毫米, 裂 片窄披 针形, 质 地厚, 长约 5 毫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不超过 2 毫米; 宽, 具 3 脉; 花冠黑 紫色, 管长 2 毫米, 具 细的绿 色 斑点,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毫米, 宽 4.5 毫米, 先 端钝, 中部具 2 个 邻近的 腺窝, 腺窝矩 圆形, 完全 裸露; 雄蕊 生花冠 管上, 花 丝分离 较粗, 长 6 毫米; 基 部背面 具短的 流苏状 髯毛, 花 药长约 2 毫米; 子 房宽椭 圆形, 长约 8 毫米, 宽 4 毫米, 具 短柄, 柄长 约 1 毫米, 无明显 花柱, 柱头 2 裂; 种子长 圆形, 长 1.2 — 2 毫米, 宽 0.3~0.5 毫米, 有不 整齐的 纵棱, 棱上有 狭翅, 种 皮有细 网纹。 花、 果期 9 月 (未 见标本 )。 产西 部腾冲 一带; 海拔 24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恩梅 开江一 怒江分 水岭; 北讳 25° 30')。 7. 叶萼 獐牙菜 图版 164: 1-4 草黄连 (丽江 ) 大萼 獐牙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wertia calycina Franch. ( 1899 ) ;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S. P. James (1995). S. calycina var. major Diels (191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8 — 25 (30) 厘米, 具短 根茎。 茎 直立, 不 分枝。 基 生叶线 状长圆 形, 长 3~6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4 一 6 厘米, 叶脉 3 — 7 条; 茎生叶 互生, 半 抱茎, 下部的 叶形与 基生叶 相同, 中部 以上的 叶长圆 形至卵 形, 长 2. 5 — 4 厘米, 宽 0.7—1.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 叶脉 5 — 7 条, 于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聚伞 花序, 有花 5 至 多朵; 花 梗粗, 黄绿 色或紫 红色, 长 3 — 5 厘米; 花淡 黄色, 直径 1.5 — 2 (—3) 厘米; 花萼 绿色, 叶质, 裂片 5, 苞 叶状, 卵形 或卵状 披 针形, 稀披 针形, 长 1 一 1.6 (2.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或 圆形, 具 
龙 胆 科  677  图 版 164 1—4. 叶萼獐牙菜SwertiacalycinaFranch., 1. 植株, 2. 花, 3.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4. 花粤 裂片; 5—8. 髙捧牙 菜 S. elata H. Smith, 5. 植株 下部, 6. 植株 上部, 7. 花 外形, 8. 腺窝。 (肖 溶绘) 
678  云南 植物志  1 一 3 脉, 在背 面明显 突起; 花冠 5 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5—1 厘米, 先 端钝, 全 缘或具 微齿; 腺窝 2, 生裂片 基部, 囊状, 边 缘具柔 毛状长 流苏, 流 苏长 2 — 2. 5 毫米; 雄蕊 5, 花丝 线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基部 背面具 流苏状 柔毛, 花药 蓝色, 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9— 10 毫米, 花柱长 1—1.5 毫 米, 柱头 2 裂, 蒴果 无柄,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渐尖; 种子红 褐色, 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仅棱 上具不 整齐的 狭翅。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东川, 生于 山坡草 地或荒 草坡, 海拔 2600 — 4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 紫萼 獐牙菜 紫黑 獐牙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Swertia forrestii H. Smith ( 1965 ) ; S. Nilsson ( 1967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25 厘米, 具短 根茎; 基生 叶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1.5 — 5. 5 厘米; 叶脉 3 — 7 条, 于上 面 明显, 下面 突起, 顶端 呈弧形 连结; 茎生叶 互生, 卵 状披针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1.5 — 2.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无柄。 聚伞 花序, 长 6 — 20 厘米, 花 4 至 多朵; 花梗 长 1 一 3 厘米; 花深蓝 色或蓝 紫色, 直径 1.5 — 2 厘米; 花萼 绿色, 5 深裂, 裂片 呈苞叶 状,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4~0.5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 冠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1.8 厘米, 宽 0.5~<).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有 2 枚 腺窝, 腺窝 基部囊 状, 上 缘具流 苏状长 柔毛, 毛长约 2.5 毫米; 雄蕊 5, 着 生花冠 筒部, 花丝 线形, 长 7 — 8 毫米, 基部背 面具短 流苏状 柔毛, 花药淡 蓝色, 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狭 卵形, 长 8 — 10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2 裂; 种子两 端及棱 上有不 整齐的 狭翅。 花期 8~9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丽江、 维西、 宁范、 中甸 等地; 生于高 山草地 和杜鹃 灌丛, 海拔 3400 — 4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稻城 )。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北部 的澜沧 江与怒 江的分 水岭。 9. 细辛叶 獐牙菜 Swertia asarifolia Franch. in Bull. Soc. Bot. France 46: 311, 1899;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15 厘米, 具 根茎。 莲单 1。 基 生叶近 圆形, 直径 2 — 3 厘米,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叶柄长 2.5 厘米; 茎生叶 对生, 疏离, 下 部叶卵 圆形, 具柄, 上部 叶 卵形, 基部 耳形, 半 抱茎, 无柄。 花序 顶生, 少花; 花 萼长于 花冠, 裂片卵 状长圆 形, 长 7 — 8 毫米, 内 面基部 有不明 显的小 鳞片; 花冠 白色, 裂片 卵形, 先 端钝, 基部 有腺窝 2 个, 腺窝 边缘有 流苏, 花柱无 (未 见标本 )。 产 西部。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大龙坪 (Ta-long-ping)。 10. 直毛 嫜牙菜 Swertia endotricha H. Smith in Notes R. B. G. Endinb. 26: 256, (1965); 云 南种子 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厘米。 茎从 中部起 分枝, 基生 叶少, 椭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龙胆科  679  I. 7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獐, 叶脉 3 — 5 条, 具长 叶柄, 其长 与叶片 相等; 茎生叶 3 — 4 对, 狭 卵形, 愈向茎 上部, 叶 渐小, 先 端钝, 无 叶柄。 聚伞 花序, 花 5 数, 直径 2. 5 — 3 厘米;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2/3 或近 等长,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达 12 毫米, 基 部宽不 及 2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明显 3 脉; 花冠黑 紫色, 裂片披 针形, 长 12 — 14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囊状, 宽 2.5 毫米, 疏离, 边缘具 长柔毛 状 流苏, 流苏 直立, 长约 5 毫米; 花丝 线形, 长 7.5 毫米, 基部背 面有长 2~6 毫米的 流苏状 长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子房 卵状椭 圆形; 花柱 粗短, 长约 1 毫米, 柱 头近 圆形。 花期 8 月 (未见 标本, 描述摘 自原记 载)。 产金沙 江流域 (27°45'.N, 丽江地 区为模 式产地 ); 生于 山坡。 II. 圆腺 獰牙菜 Swertia rotundiglandula T. N. Ho et S. W. Liu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18 厘米, 茎 直立或 斜升, 近圆 柱形, 中空, 不 分枝。 基生叶 大, 卵形, 长 3 — 3.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宽 楔形; 叶柄长 2 — 2. 5 厘米, 扁平; 茎中下 部叶与 基生叶 同形, 长 2 — 3 厘米, 宽 0.6 — 2. 3 厘米, 无叶 柄或有 短柄; 茎上 部叶苞 叶状, 椭圆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0.4 — 0.5 厘米, 无 柄。 聚伞 花序, 有花 2 — 5 朵, 稀 单花; 花梗 斜伸, 长 2 — 4 厘米,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 3 脉, 脉细而 明显; 花冠黄 绿色, 具 紫色斑 点, 裂片倒 卵形, 具 宽爪, 长 12 — 1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 盘状, 常靠 近, 边 缘具长 1 一 2 毫米的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5~6 毫米, 基部有 少数流 苏状短 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5 — 7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花、 果期 5 — 8 月。 产中甸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3100 — 33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与西 藏交接 处大雪 山地区 (中甸 东旺, 杨竞生 8410)。 12. 黑紫 獐牙菜 图版 165: 4—6 Swertia atroviolace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云 南种子 植物名 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多年生 草本, 高 12 — 30 厘米。 茎 单一,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基部 常被黑 褐色枯 叶柄。 基部叶 匙形或 矩圆状 匙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叶脉 5 — 7 条, 弧形, 于叶背 面明显 凸出, 叶面 平坦; 茎中上 部叶片 卵 形或矩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最上部 叶小, 苞片 状长仅 1.5 — 2. 5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圆形半 抱茎, 叶脉 3 — 5 条。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有 花 3 至 多朵; 花 梗粗, 弯垂, 常紫 红色, 长 1.8 — 5 厘米; 花 大直径 1.5 — 2 厘米, 花萼 长为 花冠的 2/3, 裂片 5, 狭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面有 3— 5 脉, 不明 显; 花冠黑 紫色, 裂片 5, 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先 端全圆 或钝, 具疏 齿, 中 下部具 2 腺窝, 腺窝 靠近或 疏离, 盘状或 圆形, 边缘具 流苏, 流苏长 1 一 2 毫米; 花丝 线形, 长约 7 毫米, 基部 背面具 短流苏 状毛; 花药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 卵状椭 圆形近 无柄,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2 裂。 花期 8 — 10 月。 
680  云南 植物志  产 德钦、 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 4180 米的 山坡草 地及石 缝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白 马雪山 )。 注: 何 廷农等 学者, 将此 种并人 细辛叶 璋牙菜 S. asarifolia Franch. 作者因 未见到 前者 标本, 暂保留 此种, 不作 归并。 13. 高 獐牙菜 图版 164: 5—8 Swertia elata H. Smith (1926) et in Hand. -Mazz. (193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多年生 草本, 高 40 — 100 厘米。 茎 直立, 黄 绿色, 有时 下部带 紫色, 圆 柱形, 中 空, 不 分枝, 基部 常被黑 褐色枯 叶柄。 基生叶 多数, 线状 椭圆形 或狭披 针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柄长 5 — 10 厘米, 叶脉 5 — 7 条 明显; 莲生叶 与基生 叶形状 相似, 但 较小, 长 7 — 12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先 端急尖 基部渐 狭 成柄, 柄长 2 — 4 厘米, 连合成 筒状半 抱茎; 最上部 的叶苞 叶状,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1—3 厘米, 宽 0.7—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分离, 叶脉 1 一 3 条, 弧形, 明显。 圆锥 状聚伞 花序, 长 20 — 45 厘米, 多花, 常 间断, 花梗 弯垂或 直立, 紫 色或黄 绿色, 不 等长, 一 般长约 2 厘米, 具棱。 花直径 1 一 1.3 厘米, 花萼 钟形, 长为 花冠的 2/3, 裂片 5,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背 面有不 明显的 1 一 3 脉; 花 冠黄 绿色, 具蓝 紫色细 条纹, 裂片 5,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1 毫米, 先端 截形, 边缘 齿 蚀状,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 窝基部 囊状, 顶端具 柔毛状 流苏, 流苏长 1.2 — 2 毫米, 基部 背面具 流苏状 短毛, 花药 蓝色, 狭椭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无柄, 先端 渐尖,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 卵形, 长 9 一 10 毫米, 下部包 藏于宿 存的花 冠内, 种子深 褐色, 卵形、 宽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具 3 — 5 棱, 棱上具 狭翅, 一端 较宽。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大理、 贡山、 中甸; 生 于冷杉 林山坡 草甸、 灌丛 及山坡 草地, 海拔 3000 — 41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四川 (木里 )。 14. 大药 獐牙菜 图版 163: 1 — 4 西藏 獐牙菜 (图鉴 ) Swertia tibetica Batal. (1895); Franch. (1899);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S. Nilsson in Grana Palyn. (1967); 图鉴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pauciflora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non Humb. et Bonpl. ex Schult;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茎 直立, 黄 绿色, 圆形, 中空, 单一, 基部 被黑褐 色枯 叶柄。 基生叶 狭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成柄, 叶脉 5 — 7 条, 弧形, 于两面 突起; 叶柄 扁平, 长 4 一 7 厘米; 茎生叶 下部的 形状与 基生叶 相同, 长 5 — 13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叶柄长 2 — 5 厘米, 连合成 筒状抱 茎; 上 部的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圆形, 半 抱茎。 聚 伞花序 常呈假 总状, 稀伞 房状, 具 5 — 9 朵花; 花梗 直立, 黄 绿色, 长 2 — 8 厘米; 花萼 钟状, 长为 花冠的 2/3, 裂片 5,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先端 渐尖, 
龙胆科  681  有膜质 边缘, 具 3 脉, 于背面 明显; 花冠黄 绿色, 基部 稍带浅 蓝色, 直径 2. 5 — 3. 5 厘 米, 裂片 5, 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先 端钝, 啮 齿状,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 基部囊 状, 边 缘具长 3 — 4 毫米的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10 — 15 毫米, 花药 蓝色, 矩圆 形, 长 4 一 5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1—1.5 厘米, 先 端钝, 无柄;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小,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椭 圆形, 长 2 — 3 厘米; 种子 褐色, 近 圆形, 具条状 突起。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中甸、 德钦、 东川; 生于高 山坡草 甸及山 坡流石 滩上, 海拔 3000 — 4200 米。 分 布 于四川 西部。 15. 心叶 獐牙菜 图版 165: 1—3 Swertia cordata (G. Don) Wall, ex C. B. Clarke (1883); Forr. (1907); S. Ethelbert Blatter (1928); B. L. Burtt (1965); Hara etc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cordata Wall. (1831) nom nud. ; Ophelia cordata D. Don (1836) , nom. illegit, ; G. Don (1837); D. Don (1837); Griseb. (1838) et in DC. Prodr. (184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从基部 或中部 分枝。 根黄 褐色, 茎四 棱形, 棱上有 窄翅, 下 部常带 紫色。 基 生叶不 发达, 常 在花期 枯萎; 茎生 叶卵状 心形, 长 8 — 23 毫 米, 宽 5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边缘 粗糙, 无柄, 半 抱茎, 具 3 — 5 脉, 于 叶面 四陷, 背面 突起。 圆 锥状聚 伞花序 紧密, 多花, 长 13 — 40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3— 10 毫米, 具 条棱; 花直径 1—1.5 厘米; 花萼 绿色, 裂片 5,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略不 等大, 长 5 — 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 3 脉, 中脉 于下面 突起, 上面凹 陷; 花冠淡 紫色, 具深色 脉纹, 裂片 4, 狭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9 毫米, 先 端 急尖, 基部有 一腺斑 ,腺斑 圆形或 菱形; 花丝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药 蓝色, 矩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花柱短 ,柱 头小, 2 裂。 果 未见。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临沧、 景东、 腾冲;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木 丛中, 海拔 1700 — 2400 米。 分 布于西 藏。 克 什米尔 地区、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也有。 16. 獐牙菜 图版 166: 1—3 大疮药 (广南 ), 将军令 (德宏 ), 牙痛草 (洱源 ), 凉荞, 绿茎 牙痛草 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1875), (1883); Forbes et Hemsl. (1890); Franch. (1899); Diels (1900); Forr. (1907);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Hara (1966), (1968); S. Nilsson (1967); R. Geesink (1973); 图鉴 (1974); J. Ohwi (1978); A. Lauen. (1978—1979); Makino (1979); Hara etc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Ophel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 1845) ; Silene esquirolii Levi. ( 1914 ― 1915) ; Swertia mairei Levi. (1915) ; S . biauriculata Levi. (1916) ; p. nom. nud. ; S. bimac- ulata var. microcarpa Nakai (1933); S . pLatyphylla Merri ( 1936) . 一年生 草本, 高 0.4 — 1 米。 根细, 棕 黄色。 茎 直立, 圆 柱形, 中空, 中部 以上分 枝。 基 生叶不 发达,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4 
龙 胆 科  68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几 无柄; 叶脉 3 — 5 条, 于叶面 凹陷, 叶背 突起。 聚伞 花序, 稀 单花, 生 于小枝 顶端或 叶腋, 花梗 粗状, 直立或 斜伸, 长 6 — 30 毫米; 苞片 与叶同 形, 但变, 花大, 直 径可达 3 厘米; 花萼 绿色, 裂片 5, 狭披 针形, 长 4~6 毫米, 先 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窄 的白色 膜质, 常 反卷, 具 3 — 5 不明显 的肋; 花冠 黄色, 上部 具多数 紫色小 斑点, 裂片 5, 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中部具 2 个 腺斑, 腺斑, 黄色, 较大, 半 圆形; 雄蕊 5, 花丝 线形, 无毛, 长 5~6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约 8 毫米, 花 柱短; 柱头 小, 头状, 2 裂。 蒴果狭 卵形, 长 2 厘米; 种子 圆形, 褐色, 表面 具瘤状 突起。 染色体 2n=18, 24c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11 月。 产 葬良、 澜沧、 南涧、 大理、 漾濞、 洱源、 碧江、 邓川、 潞西、 腾冲、 广南、 文 山; 生 于灌丛 草地、 林缘、 林下, 海拔 1200— 1400 米 (2700 米)。 分布于 西藏、 贵州、 四川、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 建、 广东、 广西。 印度、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越南、 马来 西亚、 日本 也有。 全草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舒肝 利胆之 功效。 用于治 急慢性 肝炎、 胆 囊炎、 牙痛。 17. 显脉 獐牙菜 Swertia nervosa (G. Don) Wall, ex C. B. Clarke (1883) (1889); Franch. (1899); Burk. (1906); Levi. (1914—1915); Marq. (1932);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B. L. Bum (1965); Hara (1966); L. A. Lauen. (1978—1979); Hara etc. (1982); 云 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 nervosa Wall. (1831) nom. nud. ; Agathotes nervosa G. Don (1837); Ophelia nervosa Griseb. (1838); Sxa^nia cavaleriei Levi. (1913) (1914—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上部有 分枝。 根 木质, 黄 褐色。 茎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有 宽翅; 叶 片狭椭 圆形至 披形, 长 1.5 — 7 厘米, 宽 0.4 — 2 厘米, 愈 向茎上 部叶愈 小,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1 一 3 条脉, 于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聚伞花 序生于 小枝顶 端或 叶腋, 花少, 一般 3 花, 稀 单花;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花萼 绿色, 叶状, 长于花 冠,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中肋 于下面 突起; 花 冠黄 绿色, 直径 1.5 厘米, 裂片 4, 椭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中部 以上具 紫红色 网纹, 下部 具一个 腺窝, 腺窝 深陷, 半 圆形, 上 半部边 缘具短 流苏, 基部 有一半 圆形膜 片盖于 其上, 膜片 (可 以自由 启合) 活动; 花丝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 药 黄色, 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 卵形,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蒴果卵 形, 长 5 — 8 毫米; 种子深 褐色, 椭 圆形, 表面泡 沫状。 花期 10 月,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 昆明、 峨山、 富民、 呈贡、 丽江、 大理、 贡山、 宁范、 景东、 砚 山等;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 松 林中、 江边 沙地, 海拔 1800 — 27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部、 贵州、 四川、 甘肃 南部、 陕西西 南部、 广西。 尼 泊尔、 印度、 锡 金也有 分布。 18. 狭叶 獐牙菜 美丽 獐牙菜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 獐牙菜 (新平 ) Swertia angustifolia Buch. -Ham. ex D. Don ( 1825); Forbes et Hemsl. (1890); Franch. (1899); Diels (1900); Burk. (1906); Beaut (1928); B. L. Burtt (1965); Hara 
684  云南 植物志  (1966); Hara etc.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Ophelia angusti folia D. Don (1836). nom. illegit. et ex G. Don (1837) et (1837); Griseb. (1836) et in Dc. (1845); Hook. f. (1868); C. B. Clarke (1875); Swertia an- gusti folia var. hamiltoniana Burk (1906). 18a. 狭叶 獐牙菜 (原 变种) var. angustifolia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上部有 分枝。 茎 直立, 紫 红色, 四 棱形, 棱 上有狭 翅。 叶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两面 光滑,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上面 下陷, 下面 凸起。 聚 伞花序 多花; 花 梗细, 直 立, 长 4 一 10 毫米; 花萼 绿色,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 3 脉, 于下面 突起; 花 4 数, 直径 8 — 10 毫米, 花冠 裂片白 色或淡 黄色, 中上 部具紫 色 斑点,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先端 圆钝, 有小 尖头, 基部有 1 腺窝, 腺窝圆 形, 深陷, 上 半部边 缘具短 流苏, 基部具 1 个圆形 膜片, 盖于腺 窝上, 膜 片可以 开合, 其上部 边缘有 微齿; 花丝 线形, 光滑, 长 3 — 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子房狭 卵形, 长约 5 毫米, 花 柱短, 明显, 柱头 2 裂。 蒴果宽 卵形; 种子 多数, 褐色, 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 果期 10 — 12 月 。 产 富民、 大理、 凤庆、 新平、 元江、 景洪、 砚山; 生 于山坡 草地、 杂 木林下 或路边 灌丛, 海拔 1200 — 2400 米。 分布于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广西、 广东、 福建。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 越南 也有。 18b. 美丽 獐牙菜 (变种 ) 青叶胆 肝 炎草、 小青 鱼胆、 土疸药 var. pulchella (D. Don) Burk. (190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B. L. Burtt ( 1965); 图鉴 (1974); A. Lauen. (1978—1979);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James (1995). Swertia pulchella Buch. -Ham. ex Wall. (1831 ) nom. nud;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3); Forbes et Hemsl (1890); Franch. (1899); Marq. (1911); Levi. (1914); 海南 棺物志 (1979); Ophelia pulchella D. Don (1836), nom. illegit et (1837); Griseb. (1838) et in DC. (1845); C. B. Clarke (1875); Franch. (1884); Suuertia vacillans Maxim. (1881); Hance (1885); 广州 植物志 (1956); S-wertia affinis C. B. Clarke (1883); Svi'ertia esquirolii Levi. (1913). 与 原变种 不同, 为 花萼裂 片比花 冠短, 花 冠裂片 卵状矩 圆形。 产 14 庆、 盈江、 双柏、 元江、 景东、 蒙自、 屏边、 砚山;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200 — 2000 米。 分布于 贵州、 四川、 湖南、 湖北、 广东、 广西、 福建。 克 什米尔 地区、 印度、 A£ 泊尔、 锡金、 不丹 也有。 全草 味苦、 性寒, 人药 有清热 利湿的 功能。 用于治 肝炎、 胆囊炎 (新 华本草 )。 
龙胆科  685  19. 丽江 猜牙菜 图版 167: 1—4 Swertia delavayi Franch. (1899); Forr. (1907);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高等植 物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呈帚状 分枝。 茎 直立, 具 狭翅, 下 部常带 紫色。 基 生叶不 发达, 花期 枯萎, 叶片 匙形或 椭圆状 匙形, 长 15 — 30 毫米, 宽 6 — 7 毫米, 先端 钝, 基部 渐狭至 叶柄; 基生 叶狭椭 圆形至 线形, 长 15— 30 毫米, 宽 1.5 — "6 毫米, 愈向 茎 上部叶 愈小,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成 短柄, 具 1 一 3 脉,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花 单一顶 生; 花 梗粗, 直立, 长 1.5 — 4 厘米, 果时略 伸长; 花萼 绿色, 具紫色 脉纹, 包被 花冠, 裂片 5, 不 等大, 外面 3 枚大, 卵形, 长 10—25 毫米, 宽 5—10 毫米, 基部宽 心形, 内面 2 枚小,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下面网 脉 突起; 花冠蓝 紫色, 裂片 5,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矩 圆形, 沟状, 基部有 浅囊, 边缘 有密的 绒毛状 流苏; 花 丝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花 柱短、 柱 头头状 2 裂, 裂片半 圆形。 果 未见。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鹤庆、 中甸; 生 于山坡 草地、 山坡 石隙、 松 林中, 海拔. 2400 — 28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0. 观赏 獐牙菜 图版 166: 4—6 Swertia decora Franch. (1899);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L. A. Lauen. (1978—1979) excl. syn. Pleurogyne bodinieri Levi. ;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rosea Burk. (1911). 一年生 草本, 高 2 — 15 厘米, 塔形 分枝。 主根 明显。 茎 直立, 四 棱形, 下 部带紫 色。 基 生叶椭 圆形或 匙形, 长 2 — 13 毫米, 宽 2. 5 —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钝,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具 短柄; 茎生叶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6 — 18 毫米, 宽 1 一 3. 5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中脉 于背面 突起。 花大, 直 径可达 3 厘米, 单生 枝顶; 花梗 长 1 一 5 厘米, 直立; 花萼 绿色, 与花冠 等长, 裂片 5, 线状披 针形, 长 8 — 16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具明显 中肋; 花冠紫 蓝色、 玫瑰 色有紫 条纹, 裂片 5, 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 端圆, 具 短尖,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矩 圆形, 基部 浅 囊状, 边缘具 密的线 毛状短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子房椭 圆形, 花柱 明显, 长约 2 毫米, 柱头 头状。 花期 6 — 7 月, 果 未见。 产 昆明、 富民、 嵩明、 禄劝、 寻甸、 丽江、 鹤庆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砾 石地, 海 拔 1900 — 30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21. 云南 獐牙菜 小苦 胆草、 紫花苦 胆草、 苦草、 荞 杆草、 小龙 胆草、 青叶胆 (图鉴 ) Swertia yunnanensis Burk. ( 1906);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图鉴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68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6 3. 獐牙菜 Swertia bimaculata (Sieb. et Zucc. ) Hook. f. et Thorns ex C. B. Clarke, 1 . 花枝, 2. 花, 3. 花冠裂 片及 腺斑; 4 一 6. 观赏 獐牙菜 S. decora Franch. , 4. 植株, 5. 花, 6.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肖 溶绘) 
龙胆科  687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40 厘米。 主根 明显, 从基部 分枝, 茎具 4 棱。 基 生叶披 针形或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2 毫米, 宽 2 — 3.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茎 生叶线 状披针 形或 线形, 长 3 — 17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尖, 基部 渐狭, 中 脉于背 面 明显。 聚 伞花序 腋生, 花大, 直径 1.5 — 2 厘米; 花梗 纤细, 丝状, 长 6 — 13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为 花冠的 2/3, 裂片 5, 线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 冠 蓝色, 裂片 5, 椭 圆形, 长 7 — 12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小 尖头,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 窝不 明显, 沟状, 长 条形, 边缘 有少数 裂片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5 — 6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1.5 毫米; 子 房狭椭 圆形, 花 柱短, 不 明显, 柱头 2 裂。 花期 7 — 9 月, 果 未见。 产 蒙自、 师宗、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400— 3000 米。 分 布于四 川、 贵州 西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22. 开展 獐牙菜 图版 167: 5-7 Swertia patula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S. Nilsson (1967); 云南种 子植物 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一年生 草本, 高 5 — 15 厘米。 主根 明显, 从 基部多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匙形 或匙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25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具 1 一 3 脉; 茎生叶 线状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7 — 18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具 1 脉。 花单生 枝顶, 直径达 2.5 厘米; 花梗 直立, 长 1.5 — 2 厘米, 基部具 1 对 苞片; 花萼 绿色,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 长 10 — 18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中肋 于背面 突起; 花 冠白色 具紫色 脉纹或 淡紫色 具紫色 脉纹, 裂片 4, 匙 状矩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尖头, 基部 狭缩, 下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黄 绿色, 杯状, 仅顶 端具短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6 — 8 毫米, 花药 蓝色, 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子房狭 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花 柱短, 明显, 柱头 头状。 花期 7 — 9 月, 果 未见。 产 丽江、 中甸 等地; 生于 云南松 林下, 海拔 2100 — 3400 米。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3. 细痩 獐牙菜 Swertia tenuis T. N. Ho et S. W. Liu (1980);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gracilis Franch. (1899);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non H. B. K. (1818);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一年生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主根 明显, 多 从基部 分枝, 稀 从基部 分枝, 茎 纤细。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 下部的 为椭圆 形或矩 圆形, 长 9 一 15 毫米, 宽 1.5 — 2. 5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 中脉 于背面 凸起, 中上 部的为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12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楔形, 中脉 于背面 明显。 聚 伞花序 腋生; 花梗 纤细、 丝状, 长 4 一 12 毫米, 花小, 直径 3 — 5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为 花冠的 2/3, 裂片 5 线 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肋不 明显; 花冠淡 蓝色, 裂片 5, 卵 状披针 形至矩 圆状 卵形, 长 4~6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 下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不 明显, 边缘具 少数长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丝状, 长约 3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3 毫米; 子房 卵形, 花柱短 
688  云南 植物志  图 1—4. 丽江 獐牙菜 Swertia delavayi Franch. , 1 . 植株, 牙菜 S. patula H. Smith, 5. 植株,  版 167 2. 花, 3.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4. 花萼 裂片; 5 — 7. 开展獐 6. 花, 7.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肖 溶绘) 
龙胆科  689  而 明显, 柱头 2 裂。 蒴果 卵形, 先端 渐尖; 种子圆 球形, 黄 褐色。 花、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欽、 洱源;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700 米。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模 式标本 采自洱 源。 24. 大狩 獐牙菜 Swertia macrosperma ( C. B. Clarke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Franch. (1899); Diels (1900) (1912); Forrest (1907);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Hara (1966); 图鉴 (1974); L. A. Lauen. (1978—1979); Hara. Chater et Williams (1982);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Ophelia macrosperma C. B. Clarke (1875); Sxvertia randaiensis Hayata (1911); Mori (1936); Satake (1947); 台湾 植物志 (1978); Sxvertia sccmdens Levi. (1913) (1914—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80 厘米。 根 粗状, 黄 褐色, 从中 部以上 分枝, 茎 直立, 四棱 形。 基生叶 不发达 与茎下 部的叶 在花期 枯萎, 叶片 匙形, 长 2~6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 渐狭至 叶柄, 边全缘 或有不 整齐的 小齿; 茎 中部叶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 稀 倒 卵形, 长 0.5 — 4 厘米, 宽 0.3 — 1.5 厘米, 愈向茎 上部叶 愈小,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 基出 3 — 5 脉, 于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聚伞花 序有花 1 一 3 朵, 腋生或 顶生; 花梗纤 细、 长 4 一 15 毫米; 通常 5 数, 稀 4 数, 花小, 直径 4 一 8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 为花冠 的 1/2; 裂片 卵状椭 圆形, 长 2. 5 — 4 毫米, 先 端钝, 中肋 于背面 明显; 花冠白 色或淡 蓝色, 裂片椭 圆形, 长 4 一 8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 囊状, 矩 圆形, 边 缘 具数根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卵 状披 针形, 柱 头短, 明显, 头状。 蒴果 卵形, 长 5 -" 6 毫米; 种子 3 — 4 个, 较大, 矩圆 形, 长 1.5 — 2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沪水、 大理、 丽江、 碧江、 腾冲、 景东、 元江、 永善、 大关、 彝良 等地; 生于山 坡 草地、 水边、 路边 灌丛、 林下, 海拔 2000 — 315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 北、 台湾、 广西。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也有。 25. 膜叶 獐牙菜 Swertia membranifolia Franch. (1899) ;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 云南种 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40~60 厘米。 从 基部起 分枝, 茎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有 窄翅。 基 生叶 及茎生 叶均为 膜质, 基生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渐狭, 5 脉, 于背 面明显 突出; 叶 柄长达 3 厘米, 在花期 叶片枯 萎; 茎 生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8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 狭缩, 具基出 3 — 5 脉, 侧脉 网状均 于背面 明显, 半 抱茎。 聚 伞花序 腋生及 顶生, 有 花 数朵, 花梗 纤细, 长 3 — 15 毫米, 稀达 25 毫米; 花小, 4 数; 花 萼长为 花冠的 1/2, 果时略 伸长, 裂片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黄冠黄 绿色, 裂片 宽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 2. 5 毫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 囊状, 仅 顶端具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扁平, 长约 2 毫米, 花药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690  云 南植物 志  子房 卵形, 长 2 — 3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 头小, 蒴果 卵形, 长 7 — 9 毫米, 先 端尖; 种 子 多数, 圆 球形, 黄 褐色, 直径 0.7 厘米, 表面 光滑。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洱源、 德欽;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25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26. 青叶胆 Swertia mileensis T. N. Ho et W. L. Shi (1976);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 国 植物志 (1988).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45 厘米。 主根 明显, 棕 黄色, 从 基部起 呈塔形 分枝; 茎 直立, 四 棱形, 具 窄翅。 基 生叶不 发达。 叶 片狭矩 圆形, 披 针形至 线形, 长 4 一 40 毫米, 宽 1.5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基出 3 脉。 聚伞 花序; 花 梗细长 0.4 — 3 厘米, 果时略 伸长, 基部具 1 对 苞片; 花萼 绿色, 叶状, 裂片 4,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 米, 先端 急尖, 中肋 于下面 明显; 花冠淡 蓝色, 直径约 1 厘米, 裂片 4, 矩圆形 或卵状 披 针形, 长 7 —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下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 杯状, 仅 顶端具 短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扁平, 长 4. 5 — 6 毫米, 花药 蓝色, 椭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子房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毫米, 花柱 明显, 柱 头小。 蒴 果椭圆 状卵形 或长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种子棕 褐色, 卵形, 直径 0.5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弥勒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海拔 16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弥勒。 全草 入药, 治急性 黄胆型 肝炎。 注: 何廷农 等学者 (1995) 将 此种并 入蒙自 獐牙菜 S. leducii Franch. , 作者 认为这 两个种 是有区 别的, 如: 该种花 4 数 (非 5 数), 为聚 伞花序 (非单 花), 较大, 花冠蓝 色, 不 为紫红 色等。 不宜 归并。 27. 川西 獐牙菜 Swertia mussotii Franch. (1899);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T. N. Ho et W. L. Shi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从 基部起 呈塔形 或帚状 分枝。 主根 明显, 淡 黄色; 茎四 棱形, 棱上有 窄翅; 基 生叶不 发达; 茎生 叶卵状 披针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8 — 35 毫 米, 宽 3 —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 部略呈 心形, 中 脉于背 面明显 突起无 叶柄。 聚伞 花序, 有花 1 一 3 朵, 腋生和 顶生; 花梗 纤细, 四 棱形, 长 1.5 — 4 厘米; 花 4 数, 直径 8 — 13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为 花冠的 1/2 — 2/3, 裂片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先 端 急尖, 具 3 肋, 于背 面明显 突起; 花 冠略紫 红色, 裂片披 针形, 长 7 — 9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沟状, 狭椭 圆形, 深陷, 边缘具 柔毛状 流苏; 子 房矩 圆形, 花柱 粗短, 柱头 头状, 2 裂。 蒴果矩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4 毫米, 先 端尖; 种 子深 褐色, 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细网状 突起。 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 产 德钦; 生 于山坡 灌丛, 海拔 2500 — 30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西 北部、 青海西 南部。 28. 贵州 獐牙菜 Swertia kouitchensis Franch. (1899); Levi. (1914—1915);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tetragona auct. non C. B. Clarke; Forbes et Hemsl. (1890); Franch. ( 1899) ; 
龙胆科  691  Diels (1900).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50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棱上具 窄翅, 分 枝多。 叶披 针形, 长约 5 厘米, 宽 1.5 厘米, 茎 及枝上 部的叶 较小, 两端 渐狭, 具 1 一 3 脉, 于背 面明显 突起。 聚伞 花序; 花梗 直立, 四 棱形, 花时长 4 一 15 毫米, 果时 伸长达 6 厘米; 花 4 数, 但 侧枝上 的花有 5 数, 直径达 1 厘米; 花萼 绿色, 叶状, 花时 与花冠 等长, 果时长 于 花冠, 裂 片狭椭 圆形, 长 7 — 20 毫米, 先端 急尖, 中肋 于下面 突起; 花冠黄 白色, 黄 绿色, 裂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2 毫米, 果时略 增长, 先端 渐尖, 具长 尖头,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 窝狭椭 圆形, 沟状, 边缘具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达 8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8 毫 米;.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花 柱短, 不 明显, 柱头 头状, 2 裂, 裂 片半 圆形。 蒴果 卵形, 长 1 一 1.3 厘米; 种子黄 褐色, 圆 球形, 长 0.7 —" 0.9 毫米, 表面 近 平滑。 花期 7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滇东北 (彝 良等地 ); 生于 林缘、 林下、 海拔 2000 米。 分 布于四 川东部 及东南 部、 贵州、 湖北、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29. 蒙自 獐牙菜 Swertia leducii Franch. (1899);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约 15 厘米, 从 基部起 呈塔形 分枝, 茎四 棱形, 棱上有 窄翅。 叶披 针形, 上 部叶呈 短的矩 圆形或 线形。 花 5 数、 单生 枝顶; 花梗比 花长; 花 萼与花 冠近等 长, 裂片 线形, 先端 急尖; 花 冠裂片 急尖, 腺窝 2, 卵形, 杯状, 顶端 有短绒 毛状流 苏。 产蒙自 (模 式产地 ), 标本 未见, 描述 摘自原 记载。 30. 紫红 獐牙菜 Swertia piinicea Hemsl. (1890); Franch. (1899); Diels (1900); Forrest (1907); Levi. (1914—1915);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duclouxii Burk (1911);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30a. 紫红 獐牙菜 (原 变种) var. punicea 一年生 草本, 高 20~60 厘米, 中 部以上 分枝。 主根 明显, 淡 黄色。 茎 直立, 四棱 形, 棱上具 窄翅。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厚 革质, 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或 狭椭圆 形, 长 3~6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茎上部 及侧枝 上的叶 较小,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狭缩, 具基出 1 一 3 脉, 于背面 凸出。 聚 伞花序 开展, 腋生及 顶生; 花大小 不等, 顶生 者 较大, 侧生 者小, 5 数, 稀 4 数 (生 小枝上 ); 花萼 绿色, 长为 花冠的 1/2 — 2/3, 稀 近 等长或 稍长, 裂片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中 肋于下 面明显 突出; 花 冠暗紫 红色, 裂片披 针形, 长 5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有腺窝 2 个, 腺窝矩 圆形, 沟状, 深 凹陷, 边 缘具长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线形, 长 4~6 毫米, 花' 药椭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花 柱短, 明显, 柱头 头状, 2 裂, 裂 片半圆 形。 蒴果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先端 渐狭; 种子矩 圆形, 黄 褐色, 表 面有小 
692  云南 植物志  疣状 突起。 花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昆明、 楚雄、 中甸、 德铁、 贡山、 维西、 宁范、 洱源、 邓川、 富民、 永仁、 景 东、 砚山 等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 丛中, 海拔 2100 — 2900 米。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贵 州、 湖北 西部、 湖南。 30b. 淡黄 獐牙菜 var. lutescens Franch. ex T. N. Ho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xvertia punicea var. lutescens Franch. ex H. Smith in Hand. -Mazz. ( 1936) . nom. nud.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花为 黄色。 产 昆明和 兰坪、 景东; 生于 山坡及 河边、 海拔 1900 —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31. 簇花 獐牙菜 Swertia fasciculata T. N. Ho et S. W. Liu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hypericoides Diels (1912);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non H. B. K. (1818).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主根 明显, 茎 直立, 有 分枝, 枝 斜生。 基生 叶花期 枯萎; 茎生叶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2. 5 厘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狭 缩, 基出 3 脉, 脉 于两面 均明显 突起; 无 叶柄。 聚伞 花序, 多花, 花梗细 而短, 通常长 3 — 5 毫米; 花 5 数, 簇生; 花 萼比花 冠短, 裂片 披针形 或狭矩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 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边缘 反卷, 具细 乳突, 中肋 于背面 明显; 花冠淡 蓝色, 裂片 狭卵状 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成 尾尖, 具 芒尖,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短 圆形, 沟状, 边 缘具长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扁平, 长约 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约 1 毫 米长; 子 房披针 形, 长约 3 毫米, 花柱 不显, 柱头 头状, 裂片半 圆形。 蒴果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 米; 种子 多数, 黄 褐色, 圆 球形, 直径约 0.5 毫米, 表面 光滑。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德钦; 生 于山坡 草地、 林缘, 海拔 2500 — 35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2. 白花 獐牙菜 Swertia alba T. N. Ho et S. W. Liu (1982);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生 叶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15 — 20 毫米, 宽 5 — 10 毫米, 先端 圆钝或 急尖, 叶两面 均被细 乳突, 基 部半 抱茎, 基出 3 脉, 均于背 面明显 突起, 叶面 不显。 聚 伞花序 少花; 花梗 纤细, 长 2 — 15 毫米, 四 棱形, 花小, 直径 6 — 8 毫米, 5 数; 花萼 绿色,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狭缩, 边 缘及背 面具细 乳突, 中肋 于下面 明显; 花冠 白色,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4~6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尖头, 基部有 2 个 腺窝, 腺窝 沟状, 边 缘具 流苏, 流 苏长约 1 毫米; 花丝 线形,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矩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2 裂, 裂片半 圆形, 胚珠 多数。 花期 
龙胆科  693  8— 9 月。 产中甸 等地; 生于 山坡, 海拔 2500 米。 分 布于四 川木里 (模 式产地 )。 33. 宾川 獐牙菜 Swertia binchuanensis T. N. Ho et S. W. Liu (1980)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5 厘米, 茎 直立, 四 棱形, 上部有 分枝。 基生叶 在花期 枯萎; 茎 生叶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20 — 30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狭缩, 边缘 外卷, 具细 乳突, 近 无柄, 具基出 3 脉, 脉于背 面明显 突起, 叶面 不显。 聚伞花 序, 多花; 花梗长 5 — 25 毫米, 四 棱形; 花 5 数, 直径约 1.7 厘米; 花萼 绿色, 稍短于 花冠,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小尖头 (芒尖 ), 边缘粗 粮, 具细乳 突, 具 3 肋, 中肋 明显; 花冠 黄色,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3 毫米, 先端 渐尖, 具 芒尖, 基部具 2 个 腺窝, 腺窝长 圆形, 沟状, 边 缘具长 柔毛状 流苏; 花丝 扁平,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披 针形, 长 5 — 8 毫米,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头状, 裂片半 圆形, 胚珠 多数。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宾川; 生 于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34. 圈纹 獐牙菜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图版 168: 1—3 西南 獐牙菜 (中 国植 物志) Swertia cincta Burkill (1906);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4); 中 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S. purpurascens var. vioLaceo-cincta (1899); Forrest (1907); S. albo-vioLacea Levi. (191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茎 直立, 圆形, 中空, 中 上部有 分枝, 基生 叶在花 期 洞谢; 茎生 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5 — 7. 5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具基出 3 脉, 上面 光滑, 下面 除脉上 被短柔 毛外, 余部 光滑, 叶 柄短, 长约 0.5 毫米, 具短 柔毛。 聚 伞花序 多花, 下 部花序 分枝, 长达 30 厘米; 花梗 具棱, 棱上有 短毛, 长 3 — 18 毫米, 果时略 伸长; 花 5 数, 下垂; 花萼 稍长于 花冠, 裂 片稍不 等大,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5 毫米, 宽 3~6 毫米, 先端短 尾尖, 边 缘具长 睫毛, 具 1 一 3 肋, 肋 于背面 明显; 花冠黄 绿色, 基部 有一圈 紫晕,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4 毫米, 先端 尾尖, 边 缘具短 睫毛, 基部有 1 个 腺窝, 腺窝马 蹄形, 裸露, 上部有 2 个黑 紫色 斑点; 花丝长 5 — 7 毫米, 向下 部逐渐 加宽, 至 基部极 度扩大 并连合 成短筒 包围子 房, 外部具 乳头状 短毛, 花 药狭椭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0 毫 米, 花 柱长, 柱头 2 裂。 蒴果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 3 厘米; 种子矩 圆形, 长约 1 毫 米, 黄色, 表面具 细网状 突起。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嵩明、 富民、 景东、 麻 栗坡、 漾澳、 大理、 丽江、 鹤庆、 中甸、 永善、 昭通等 地;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丛或 林下, 海拔 1700 — 3500 米。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模 式标本 采自 鹤庆。 35. 毛 猜牙菜 图版 168: 4—6 Swertia pubescens Franch. ( 1899); H. Smith in Hand. -Mazz. (1936); 图鉴 
69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68 • 1—3. 圈纹 獐牙菜 SwertiacinctaBurkill, 1. 花枝, 2. 花 展开, 3.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4~6. 毛 獐牙菜 S. pubescens Franch. , 4. 花枝, 5. 花冠 纵剖, 6. 花冠 裂片及 腺窝。 (肖 溶绘) 
龙胆科  695  (1974); 云南 种子植 物名录 (1984); 中国 植物志 (1988); T. N. Ho et S. P. James (1995). 一年生 草本, 高 30 — 90 厘米, 全 株被短 柔毛。 茎 直立, 中空, 具 条棱, 上 部有分 枝。 基生 叶花期 枯萎, 茎生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0.4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心形, 无 叶柄, 半 抱莲, 具基出 3 — 5 脉, 脉 于背面 明显, 叶面 凹陷。 聚伞 花序腋 生及 顶生, 有花 1 一 5 朵; 花梗长 0.5 — 2 厘米, 果时 伸长; 花大, 5 数, 直径达 2.5 厘 米, 下垂; 花 萼长于 花冠, 裂片苞 叶状, 不 等大, 外面 2 枚 较大, 卵状披 针形或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1.5 厘米, 内面 3 枚 较小, 线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宽 0.5 厘米, 果时 增大, 全部裂 片先端 急尖, 有小 尖头, 具 3 — 5 肋, 于下面 明显, 被短 柔毛; 花冠 白色, 基部有 紫色环 状晕, 裂片 卵状矩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先 端钝, 边 缘流苏 状, 基部有 1 个 腺窝, 腺窝半 圆形, 裸露, 上部有 2 个紫色 斑点, 花 丝长约 7.5 毫米, 锥形, 下 部极度 扩大, 背面具 乳突状 短毛, 基部 离生, 花 药狭椭 圆形, 紫色, 长约 2 毫 米; 子房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8. 5 毫米, 疏生 短毛, 花 柱长, 柱头 2 裂。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大理、 洱源、 丽江、 鹤庆; 生 于山坡 草地、 灌 丛中, 海拔 2800 — 3500 米。 模式 标 本采自 洱源。 注: 1. 《中 国植 物志》 记 载多茎 璋牙菜 Swertia multicaulis D. Don 根据 记载, 产德 钦, 何 廷农写 《中 国植 物志》 时 亦未见 标本, 恐系 误定。 2. 《云 南种 子植物 名录》 上记 载 Swertia petiolata Royle ex D. Don, 《中 国植 物志》 未 列云南 为其分 布区, 并 未见标 本, 应系 误定。 
中 名索引  一 画 大花 五味子 19, 20 大 花花错 649 一口红 414 大 花龙胆 554, 555 一棵参 629 大花 肋柱花 665, 668 二画 大 花侧蕊 665 大 花扁蕾 651, 654 九子 不离母 438 大花 蔓龙胆 640, 643 七小叶 崖爬藤 408, 504 大伸筋 27 七叶 大麻藤 470 大 苞大黄 382 七 叶龙胆 555, 562 大 果西畴 崖爬藤 478, 496 九龙台 44 大苦参 664 十字 崖爬藤 479, 487 大草乌 89 人 字果属 30, 177 大钟花 648 八角 2, 9 大 钟花属 538, 539, 541, 648 八 角灰菜 400 大疮药 681 八 角茴香 9 大籽 璋牙菜 672, 689 八角科 1 大药 捧牙菜 672, 680 八角属 1 大黄 381, 387 飞来参 301 大黄属 302, 380 二萼 喉毛花 655, 656 大理 乌蔹莓 468, 474 三画 大 理龙胆 594, 627 大理蔡 307, 342 大八角 2, 6 大理 翠雀花 110, 111, 127 大 九节铃 516 大猪草 414 大马蓼 347 大海蓼 306, 337 大牛藤 423 大铜 钱叶蓼 305, 318 大叶 火筒树 434, 437 大雪米 406 大叶 白粉藤 456, 461 大策尔 391 大叶 乌蔹莓 475 大 箭叶夢 304, 312 大叶 蛇葡萄 448, 451 大 颈龙胆 592, 605 大叶矮 金莲花 38, 41 大救驾 536 大叶藜 400 大 麻藤果 469 大 回回菜 400 大萼 獐牙菜 676 大红药 538 小八角 11 大吊黄 529 小儿 腹痛草 675 大血藤 443 小 马鞭草 420 大花 马齿览 297, 300 小木通 209, 226 
中 名索引  697  小 双瓶梅 187 小 叶地锦 441, 444 小 龙胆组 548, 591 小 龙胆草 685 小叶 绣球藤 230 小叶 唐松草 157, 167 小叶 银莲花 184 小叶蓼 306, 333 小头蓼 306, 329 小白撑 53, 64 小米菜 407 小耳 褶龙胆 548, 552 小血藤 16, 25 小花 人字果 178 小 花八角 2, 11 小花 水毛茛 286 小 花乌头 54, 68 小花 五味子 20, 27 小花 金莲花 37, 41 小 水毛茛 286 小乌头 180 小块 根龙胆 631 小 齿龙胆 567, 570 小 苦胆草 685 小 帚龙胆 620 小 青鱼胆 584, 684 小果 唐松草 157, 166 小 果酸模 373, 380 小咸菜 403 小 鸦妬花 288 小黄 385 小黄 花龙胆 594, 628 小黄管 544 小 黄管属 539, 540, 544 小 菊花参 629 小 雪里梅 584 小 野荞麦 363, 367 小黑牛 89 小粘药 232 小 银莲花 187 小蓁宄 556 小 蓑衣藤 210, 218  小嫁 唐松草 155, 162 小爹 353 小蓼花 304, 314 小酸模 372, 373 小黎 397, 401 小瓣 翠雀花 110, 118 土人参 301 土 人参属 297, 300 土大黄 377 土介麻 45 土牛藤 410, 424 山豆根 44 土克菜 404 土官 村乌头 52, 94 土洋参 301 土荆芥 397, 398 土 高丽参 301 土疸药 684 土黄连 44, 45 三爪龙 472 三 爪金龙 443 三叶 五香藤 232 三叶 乌薮莓 468, 470 三 叶龙胆 555, 562 三 叶地锦 441, 443 三叶青 505 三叶 爬山虎 443 三叶 崖爬藤 479, 505 三色宽 407 三角风 443 三角 叶龙胆 592, 599 三 裂毛茛 260, 265 三裂叶 蛇葡萄 450 三裂 碱毛茛 290 三裂 蛇葡萄 448, 450 千日红 411, 416 千日 红亚科 402 千 日红属 402, 403, 416 千叶 白头翁 206 千岁蠤 522 千把勾 420, 421 千针宽 395 
698  云 南植物 志  千 针宽属 391, 395 千果甲 398 千穗谷 404, 405 子午花 300 习见蓼 304, 309 川牛膝 420, 421, 423 川白苟 295 川 西龙胆 567 川西 银莲花 184, 188 川西 獐牙菜 672, 690 川西 翠雀花 110, 124 川赤药 292, 296 川东 獐牙菜 671, 675 川 鄂葡萄 520 川 滇毛貧 259, 260, 267 广东 蛇葡萄 448, 452, 453 工 布乌头 99 山芝麻 529 山 西胡麻 430 山苟药 295, 296 山 老鸿藤 531 山芥花 531 山孛笄 438 山宽菜 424 山脂麻 430 山 景龙胆 555, 565 山萌芦 523 山蓼 371 山蓼属 302, 370 马耳 山乌头 56, 98 马耳山 五味子 23 马耳 山龙胆 594, 625 马尾连 169 马齿觅 297, 298 马 齿宽科 296 马齿龍 297 马猪草 179 马类觅 298 马婆 352 马蹄香 533 叉序 獐牙菜 671, 676 叉枝 唐松草 155, 157  叉枝蔡 304, 317 叉须 崖爬藤 479, 507 叉 裂毛茛 260, 268 女娄 叶龙胆 555, 559 女萎菱 215 乡城 翠雀花 109, 118 下面红 463 弓腰老 341 四画 文 山八角 1, 4 文山 青紫葛 456, 464 ' 片马 铁线莲 211, 236 片马 獐牙菜 671, 673 分叉 蓼组, 304 天 山毛茛 268 天 山缬草 536 天 冬龙胆 592, 606 天汗 406 天 蓝龙胆 555, 564, 565 见风青 189 见风黄 189 仁仙 405 五爪龙 473 五叶 白粉藤 457, 460 五叶 铁线莲 210, 226 五角连 149 五色草 417 五角 叶葡萄 524 五 味子科 12 五 味子属 12, 19 五指枫 434 五 裂黄连 181, 183 日中花 297, 298 斗长草 421 内风消 17 毛木通 212, 249 毛 乌藪莓 468, 474 毛爪德 欽乌头 57, 100 毛 叶升麻 49 毛 叶扬子 铁线莲 223 毛叶 红珠七 360, 361 
中 名索引  699  毛叶 白粉藤 466 毛叶 苦郎藤 457, 467 毛叶 草血竭 307, 342 毛 叶高山 唐松草 175 毛叶康 定毛茛 272 毛叶 崖爬藤 513 毛发 唐松草 157, 172 毛 花龙胆 586, 615 毛角萼 翠雀花 133 毛果甘 青乌头 54, 60 毛 果芍药 292, 296 毛细齿 崖爬藤 508 毛果 铁线莲 218 毛果高 原毛赏 270 毛果 绣球藤 230 毛枝 蛇葡萄 448, 451 毛枝 崖爬藤 479, 496 毛茎碧 江乌头 88 毛茛 260, 275 毛南 五味子 13, 15 毛 脉龙胆 583, 586 毛狭叶 崖爬藤 480, 509 毛 脉地锦 44, 443 毛茛状 金莲花 37, 41 毛茛组 260 毛茛科 29 毛 茛莲花 208 毛茛 莲花属 30, 208 毛茛 铁线莲 211, 248 毛柱 铁线莲 209, 225 毛茛属 30, 258 毛梗玉 龙乌头 53, 92 毛菱叶 崖爬藤 510 毛萼 双蝴蝶 634, 635 毛萼瓜 叶乌头 85 毛 喉龙胆 633 毛葡萄 517, 524, 525 毛 獐牙菜 673, 695 毛蕃 307, 346 毛蕊 铁线莲 212, 252 毛蕊 翠雀花 119 毛辦美 丽乌头 53, 62  少毛 白花宽 409, 410 少 果八角 2, 11 少果 乌蔽莓 475 少 蕊败酱 529, 531 无毛 崖爬藤 513 无尾 尖龙胆 555, 561 无 柱龙胆 605 无距 小白撑 53, 64 无 距乌头 51, 57 无距保 山乌头 53, 64 无距宾 川乌头 53, 66 水毛度 286 水 毛茛属 30, 285 水牛膝 419 水 红花子 348 水花生 420 水麻 311 水黄连 179 水黄 381, 382 水棉花 191 水湿蓼 313 水落藜 401 水蔡 308, 351 水蕹菜 420 丹皮 294 心 叶大黄 381, 388 心叶 乌鼓莓 468, 469 心叶 双蝴蝶 634, 636, 639 心 叶拳参 337 心叶 野荞麦 366 心叶 獐牙菜 672, 681 心基扇 叶毛茛 273 长毛康 定毛茛 272 长叶 多穗蓼 305, 318 长叶 肋柱花 665, 667 长 叶侧蕊 667 长叶 假虎杖 318 长 花毛茛 283 长 尾叶蓼 352 长序美 丽乌头 53, 63 长花 铁线莲 212, 251 长梗 绣球藤 230 
700  云南 植物志  长 果升麻 45 长 苞升麻 49 长命菜 298 长 刺酸模 373, 379 长 柱乌头 55, 81 长 柄地锦 441 长柄 野荞麦 364 长流 苏龙胆 592, 598 长距垂 果乌头 55, 80 长梗 野荞麦 363 长梗 喉毛花 656, 660 长梗蓼 307, 340 长距 翠雀花 111, 135 长 戟叶蓼 304, 311 长 喙乌头 54, 69 长 箭叶蓼 304, 314 长 辩云南 金莲花 37, 38 长集蓼 308, 352 介头草 531 牛 皮消蓼 355, 359 牛皮菜 3% 牛奶藤 420 牛尾七 381, 385 牛 扁亚属 51 牛著 424 牛膝 423, 424, 425 牛膝属 402, 403, 423 牛磕膝 424 乌头 54, 55, 94 乌头属 29, 51 乌依盟 367 乌薮莓 468, 473 乌 蔹莓属 433, 467 中 华山蓼 371 中华 抱茎蓼 307 , 340 中 甸乌头 55, 56, 95 中 甸毛茛 259, 271 中 甸龙胆 592, 605 中甸 肋柱花 665, 670 中甸 喉花草 658 中甸 翠雀花 112, 137 中 国龙胆 571  中泰南 五味子 13 中 缅八角 1, 2 太阳花 326 元江 铁线莲 211, 249 马关 崖爬藤 479, 489 凤 庆葡萄 517, 521 凤尾连 181 凤凰花 584 午时花 298 巴 的朵蒿 151 巴塘 翠雀花 109, 116 爪哇 唐松草 155, 160 爪盗瓜 叶乌头 85 爪盗膝 瓣乌头 54, 69 双盾属 528 云 生毛赏 259, 260, 272 云 岭乌头 54, 74 云 南大黄 381, 389 云 南毛茛 259, 273 云 南升麻 46 云 南龙胆 577, 581 云南 肋柱花 655, 669 云南 林地宽 410 云南 金莲花 37, 38 云南 铁缩散 23 云南 唐松草 155, 158 云南 铁线莲 212, 245 云南 崖爬藤 479, 510' 云 南黄连 181 云南 银莲花 185, 201 云 南葡萄 517, 518 云南 锡兰莲 253 云南 獐牙菜 672, 685 云南 翠雀花 111, 135 云南 曼龙胆 640 云南 藻百年 543 云贵 肋柱花 670 云贵 铁线莲 209, 224 云连 181 云香菜 406 火炭母 305, 324 火球花 416 
中 名索引  701  火筒树 434, 437 火筒属 433, 434 支柱蓼 307, 337 升麻 46, 47, 49 升麻属 29, 45 开展 獐牙菜 672, 687 木藤夢 355, 357 双糊蝶 634, 635 双 糊蝶属 539, 540, 634 五画 仙 人掌科 297 甲子草 298 玉山 双蝴蝶 635 玉龙山 银莲花 185, 196 玉龙山 翠雀花 111, 133 玉 龙乌头 53, 91 四 川龙胆 594, 621 四 数龙胆 577 白小黄 382 白牛膝 410, 421, 424 白毛 乌蔹莓 468, 475 白 边龙胆 617 白 头翁属 30, 206 白芍 294, 295 白花 双蝴蝶 634, 636 白 花田草 546 白花 舌头草 189 白花 秋牡丹 191 白花仔 419 白花宽 409, 410 白 花克属 402, 403, 409 白花 獐牙菜 673, 692 白宽菜 406 白 豆辩草 429 白茎 唐松草 156, 167 白粉藤 456, 457 白 粉藤属 433, 456 白缘 翠雀花 109, 116 瓜子菜 298 瓜 叶乌头 63 龙 木丢律 151  半支莲 300 东方蓼 348 东俄 洛乌头 104 东俄 洛龙胆 577, 582 凹头觅 404, 409 对节草 424 永宁 翠雀花 110, 122 永 宁酸模 372, 375 石生 异腺草 426 石龙芮 259, 274 石 龙芮组 259 石竹目 402 石竹 叶龙胆 548 石老鼠 505 石 异腺草 427 石菜 396 石砾 唐松草 156, 174 石海椒 427 , 429 石 海椒属 426, 427 石猴子 505 石膏 山乌头 55, 81 龙州 乌鼓每 470 鸟 足龙胆 593, 616 鸟足 乌薮每 468, 470 加 地侧蕊 668 闪光 蛇葡萄 448 头 花龙胆 555, 558 头 花杯觅 421 头花麥 305, 326 头 状蓼组 305 兰花 喉毛花 656 兰蕊 冰岛黎 333 巨觅藤 414 巨 苋藤属 403, 414 尼泊尔 双蝴蝶 635, 638 尼泊 尔酸模 373, 377 尼 泊尔蓼 330 卡卡 波乌头 56, 105 卡 拉龙胆 582 甘川 铁线莲 211, 238 甘 青乌头 5, 60 甘松草 532 
702  云南 植物志  甘松属 528, 532 半枝莲 298 半侧 曼龙胆 640, 645 四季 桶龙胆 552 四裂 马齿觅 297, 298 四棱 白粉藤 456, 457 丛枝寥 308, 352 龙胆 558 龙胆草 649 龙胆科 538 龙胆属 538, 539, 540, 547 龙帕棒 416 外 弯龙胆 592, 600 丝 叶毛茛 259, 270 丝 柱龙胆 571, 575 丝 铁线莲 238 丝铁 线莲组 211 丝 瓣龙胆 592, 595 叶 柄龙胆 567, 568 叶萼组 547, 576 叶 萼龙胆 576 可 爱龙胆 598 叶萼 猜牙菜 671, 676 田浦茶 452 平卧蓼 305, 327 台湾 人字果 178 宁 范龙胆 593, 615 宁蒗 翠雀花 111, 131 北蓬棵 391 打破 碗花花 184, 191 找破碗 花花组 184 丘北 铁线莲 211, 239 六画 血七 358 血觅 413 血宽属 402, 403, 413 血见愁 400 过山青 427 扬 子毛茛 260, 281 扬子 铁线莲 210, 222 红 马蹄乌 388  红马鞭 424 红木耳 414 红 心灰菜 400 红升麻 49 红牛膝 424 红 节节草 417 红丝线 419 红米宽 405 红克菜 407 红叶宽 414 红芍 296 红花 五味子 19, 20 红 花龙胆 583, 584 红花 崖爬藤 478, 490 红参 301 红泽兰 398 红枝 崖爬藤 479, 487 红河 酸兹藤 514 红洋宽 414 红草 417 红 莲子草 417 红盐菜 400 红粘谷 406 红落黎 401 红蓼 308, 348 冰川蓼 306, 332 冰岛夢 303 冰 岛黎属 302 牡丹 291, 292 曲 升毛茛 259, 272 曲柄 铁线莲 241 米 心牛膝 423 米 杳规羽 190 肉牛膝 423 华 中八角 1, 2 华中 五味子 20, 23 华中 乌藪莓 468, 476 华 北葡萄 525 华 西俞藤 446 华 丽龙胆 555, 565 华 南龙胆 594, 632 华蔡 305, 323 
中 名 索 引 百日红 411, 416 羽叶麥 305, 327 老少年 407 竹 叶舒筋 343 老扫帚 392 竹扫帚 392 老来少 407, 413 异 叶地锦 444 老虎草 531 异 叶败酱 531 老枪谷 404, 406 异形南 五味子 13, 16 老鼠 棉花衣 191 异 药龙胆 594, 624 西方谷 404, 406 异萼 假龙胆 662 西 双版纳 崖爬藤 480, 499 异腺草 426, 427 西伯 利亚蓼 305, 320 异 腺草属 426 西 南乌头 52, 92 杀虫芥 398 西 南毛茛 258, 274 回回菜 401 西南 毛茛组 258 阴地 翠雀花 110, 122 西南 白头翁 206 耳状叶 人字果 178 西南 铁线莲 213, 253 耳基蓼 304, 312 西南 银莲花 184, 185 耳 褶龙胆 548, 550 西南银 莲花组 184 耳褶 龙胆组 547, 548 西南 獐牙菜 693 灰条菜 401 西畴 崖爬藤 479, 494 灰宽菜 401 西 藏蓁充 553, 554 灰菜 401 西藏 獐牙菜 680 多叶 唐松草 157, 172 刚毛 野蓼花 313 多花 铁线莲 212, 242 伏 毛毛茛 260, 275 多花 崖爬藤 478, 485 伏毛棱 喙毛茛 279 多果工 布乌头 56, 59 伏毛蕃 308, 351 多 果乌头 52, 108 光 叶少果 乌效莓 475 多果 银莲花 185, 198 光叶 火筒树 434, 435 多 枝乌头 56, 98 光叶 银莲花 194 多枝组 547, 554 光 叶葡萄 522 多裂 银莲花 185, 204 光叶蔡 304, 317 多 萼疏齿 银莲花 185, 196 光序 翠雀花 144 多穗 假虎杖 317 光果 小白撑 53, 66 多穗蓼 305, 317 光 茎乌头 56, 83 地苓宽 403 光 茎短距 翠雀花 114 地虎 392 光菜 3% 地肤 392 尖叶 乌药苺 468, 474 地肤子 392 尖 叶龙胆 604 地肤属 391, 392 尖叶 喉毛花 658 地讽皮 2, 8 尖齿 蛇葡萄 448 地锦属 433, 441 尖 萼乌头 56, 101 伞花 崖爬藤 480, 502 回头草 341 阳参 301 羽叶 蛇葡萄 448, 453 纤细 立金花 257 
704  云南 植物志  纤 细龙胆 593, 610 纤枝 喉毛花 656, 658 尖齿 蛇葡萄 449 扫帚菜 392 扫帚苗 392 污泥蓼 308 , 354 朱砂七 355, 358 观音帚 392 观音柳 405 观赏 獐牙菜 672 , 685 杂 配轴黎 394 杂配藜 397, 400 苟药 292, 294, 295 芍药科 291 苟药属 291 肋柱花 665, 668 肋 柱花属 540 , 541, 664 网脉 唐松草 157, 164 网脉 崖爬藤 483 网 脉葡萄 517, 520 回 旋扁蕾 651, 653 亚麻 430 亚麻科 425 亚麻属 426, 430 亚麻 状龙胆 594, 622 合蕊 五味子 20, 27 合苞 铁线莲 210, 234 合柄 铁线莲 212, 251 羊蹄 373, 376 庆藿 401 江虎掌 189 会泽 翠雀花 110, 129 吉 隆毛茛 265 七画 两广 锡兰莲 253 两广 铁线莲 210, 220 两栖蔡 307, 344 宽 404, 407 宽亚科 402 宽茅菊 403 宽科 297, 401  宽属 402, 404 克菜 407 宽簇 402 芫 522 苍 山乌头 52, 55, 81 苍 山毛茛 260 , 267 苍山 肋柱花 670 苍山 蔓龙胆 640, 641, 644 苍 白龙胆 593, 614 贡 山乌头 55, 76 贡山 崖爬藤 512 贡山 蛇葡萄 448, 454 贡山 璋牙菜 673 河 口葡萄 522 鸡公花 413 鸡爪草 35 鸡 爪草属 30, 34 鸡心藤 456, 459 鸡米花 413 鸡血藤 16 鸡角枪 413 鸡骨广 424 鸡 骨子花 413 鸡骨草 424 鸡 冠龙胆 627 鸡冠花 402, 411, 413 鸡脚参 648 鸡 脚黄连 181 赤木通 450 赤芍 294, 295, 296 赤地利 364 赤胫散 306 , 328 怀牛膝 410, 424 吹风散 17 花升麻 191 花 叶红苟 296 花脸叶 463 花 葶乌头 59 花锚属 539, 540, 649 花葶 驴蹄草 31, 34 坚龙胆 556 卵叶 火炭母 324 
中 名 索 引 卵 叶扁蕾 653 豆渣菜 529 卵叶 银莲花 184, 190 杨梅花 423 卵叶银 莲花组 184 阿 萨姆蓼 308, 349 卵叶 双瓶梅 190 阿墩 子龙胆 567, 568 卵瓣 还亮草 148 败酱 529 , 531 条叶 崖爬藤 480, 481 败酱草 529 条叶 银莲花 200 败酱科 527 麦色 406 败酱属 528 丽叶 铁线莲 211, 232 沙叶 铁线莲 225 丽 江大黄 381, 385 沙 塘香艾 398 丽 江乌头 55, 72 拟云南 翠雀花 137 丽江 肋柱花 665, 669 拟玉 龙乌头 52, 91 丽江 金不换 664 拟卵叶 银莲花 184, 189 丽江 唐松草 156, 164 拟条叶 银莲花 200 丽江 铁线莲 216 拟哈 巴乌头 53, 88 丽江 假虎杖 322 拟缺 刻乌头 56, 101 丽江蓼 305, 322 拟康 定乌头 55, 80 丽江 獐牙菜 672, 685 拟 楼斗菜 30, 151 丽江 翠雀花 111, 140 拟楼 斗菜属 151 尾叶 铁线莲 212, 244 拟澜沧 翠雀花 111, 140 尾叶铁 线莲组 211 拟螺距 翠雀花 109, 110, 尾尖毛 喉龙胆 634 杜衡 44 尾尖 铁线莲 212, 244 驴蹄草 31 尾穗免 405 驴 蹄草属 29, 31 秀 丽龙胆 593, 612 杖黎 397, 400 秀 苞败酱 529 纸叶 翠雀花 111, 131 角花 崖爬藤 480, 502 冻地 银莲花 198 角 药偏翅 唐松草 172 还亮草 146 角萼 翠雀花 109, 110, 132 芸香叶 唐松草 156, 166 冷饭团 15 八画 岩参 534 杠板归 304 , 309 歧小 星龙胆 601 扭 果龙胆 571, 572 变 叶三裂 械毛茛 290 肝炎草 684 虱子草 398 汽油草 398 定木香 44 抱茎蓼 307 金不换 664 何首乌 355, 357 金毛 铁线莲 211, 231 报春 花龙胆 583, 587 金丝 马尾莲 156, 169 迎春柳 427 金边莲 371 疔疮草 424 金苟药 295 杓菜 396 金沙 獐牙菜 675 豆麻 430 金沙 翠雀花 111, 140 
706  云 南植物 志  金 线草属 302, 303, 360 细龙胆 584 金荞麦 363, 364 细叶 珠芽藝 306, 336 金 莲花属 30, 37 细辛 44 金钱参 629 细谷 405 金 锁银开 364 细辛叶 獐牙菜 671, 678 河口 双瓶梅 190 细 茎乌头 57, 100 河口 银莲花 184, 190 细茎 驴蹄草 31, 33 河 口葡萄 517 细茎夢 306, 333 空心克 420 细 须领草 533, 537 直毛 獐牙菜 671, 678 细齿 崖爬藤 480, 508 直 梗高山 唐松草 175 细柄 野荞麦 363, 369 直距 耧斗菜 153 细柄 蔓龙胆 640, 644 直 缘乌头 54, 82 细梗 铁线莲 209, 224 拐牛膝 423 细裂 草玉梅 189 降头 358 细裂 银莲花 184, 189 苞 叶大黄 382 细瘦 獐牙菜 672, 687 松 叶牡丹 297, 300 细穗 支柱藝 307, 339 松林蓼 305, 321 单 叶升麻 44 肾 叶龙胆 593, 609 单 叶红枝 崖爬藤 478, 48 肾 叶酸模 371 单叶 铁线莲 212, 241 肾 叶山蓼 371 单叶 崖爬藤 492 线 叶荞麦 363 单羽 火桐树 434, 438 青叶胆 672, 684, 685, 690 单 穗升麻 46 青皮柴 429 林 地克属 403, 410 青苋 406 林荫蓼 328 青鱼胆 556 拔地麻 536 青香克 407 刺 芒龙胆 592, 604 青箱 411 刺宽 404 青箱属 402 , 411 刺花 莲子草 417 青紫葛 456, '463 刺刺菜 404 青 篱柴属 426, 429 刺酒米 404 青篱柴 429 刺 铁线莲 215 青藏 金莲花 37, 40 刺葡萄 517 苕 叶细辛 44 刺蓼组 304 伺 用甜菜 397 披针叶 蔓龙胆 640, 644 齿叶夢 355, 358 虎杖 359 齿 果酸模 373, 379 虎杖属 302, 303, 359 齿翅黎 355, 357 虎葛 473 齿 褶龙胆 592, 600 虎掌草 189 具 耳龙胆 550 茎花 崖爬藤 479, 494 夜交藤 357 狗 尾升麻 47 细木通 210, 224 狗尾草 411 
中 名索引  707  狗咬癀 398 爬 地毛茛 259, 265 狗脚迹 472 ^兴 翠雀花 109, 115 杯免 420 * ^ /t 1 ftS mi 港化, R :!^ 化 lo3 , ZVO 杯宽属 402, 420 垂 果乌头 80 杯 药草属 539, 541, 543 披针叶 铁线莲 209, 213 杯柄 铁线莲 252 九画 苦郎藤 457, 466 苦草 392 556, 685 药 山龙胆 599 苦荞麦 363, 366 柔毛 马齿宽 298 苦猪草 529 . 柔 毛龙胆 593, 616 苦菜 529 柔 毛网脉 崖爬藤 479, 483 岩乌头 54, 82 柔毛 草崖藤 483 岩瓦 翠雀花 110, 111, 124 柔毛 崖爬藤 479, 481, 490 岩生 银莲花 184, 193 柔茎寥 308, 353 岩参 533 柔 垂缀草 533, 536 岩 秋牡丹 193 南 五味子 13, 17 昆明 小龙胆 594, 625 南五味 子亚属 13 昆 明乌头 89 南五 味子属 12 昆 明毛茛 260, 277 南亚 乌兹莓 468, 472 昆 明龙胆 555, 561 哈 巴乌头 53, 88 昆 明堵喇 89 哈 木呼勒 391 空茎 驴蹄草 31, 33 绒毛 钟花蓼 305, 322 侧 金盞属 30, 257 绒毛 蛇葡萄 450 抽 茎拳参 342 级 毛葡萄 448, 524 抽葶 野荞麦 364 穿 心草属 539. 546 抽筋散 463 碱 毛茛属 290 乳 突龙胆 594, 628 祖公柴 434 罗星草 546 显孔 崖爬藤 480, 499 杯药草 544 显 苍乌头 57, 104 帚 枝龙胆 594, 620 显齿 蛇葡萄 448, 454 帚枝 唐松草 157, 167 显 柱乌头 55, 72 易武 崖爬藤 478, 483 显脉 镜牙菜 672, 683 卷茎蓼 355 威 氏葡萄 520 抱茎襄 339 威灵仙 210, 227 贫 弱龙胆 624 追风箭 531 念珠 根龙胆 621 柳叶 大马蓼 348 念珠 脊龙胆 594, 621 柳 叶牛膝 425 岩黄连 179 药 用大黄 387 岩 野荞麦 363, 366 钝叶 土牛膝 425 侧蕊 668 钝叶 银莲花 185 禺毛莨 261, 281 钝齿 铁线莲 209, 210, 215 迪 庆乌头 56, 102 钝萼 铁线莲 210, 216 
708  云南 植物志  钝裂 银莲花 193 独 叶草属 30, 255 钝裂银 莲花组 184 草乌 89 狭叶 五味子 20, 26 草龙珠 523 狭叶南 五味子 13, 16 草玉梅 184, 189 狭叶 圆穗蓼 307, 341 草玉 梅组, 184 狭叶 崖爬藤 480, 508 草石椒 326 狭叶 滑叶藤 232 草 地龙胆 629 狭叶 獐牙菜 672, 683 草血竭 307, 341 狭序 唐松草 156, 163 草 甸龙胆 594, 629 狭序 翠雀花 114 草杜鹃 300 狭菱形 翠雀花 109, 125 草 黄乌头 55, 78 狭蕊组 547, 583 草黄莲 676 类 叶升麻 47, 49 草崖藤 478, 481 类叶 升麻属 49 香石藤 23 屏边 双蝴蝶 634, 635, 636 香草 536 弯 叶龙胆 593, 607 香夢 307, 346 弯 果乌头 52, 85 俅 江龙胆 591, 595 弯柱 唐松草 155, 161 钩虫草 398 厚 叶乌头 53, 63 将军草 529 厚 边龙胆 593, 610 荫地蓼 306, 328 厚皮菜 396 钩 柱毛茛 261, 283 厚甜菜 397 钩柱 唐松草 156, 163 厚萼 铁线莲 210, 222 钩距 翠雀花 110, 129 贴生 白粉藤 457, 464 钩 瓣乌头 54, 63 革 叶龙胆 593, 619 贵州 獐牙菜 672, 690 革 叶拳参 342 类耳 褶龙胆 548, 551 革叶蓼 307, 342 荞麦 363, 369 革命草 420 荞麦属 302, 303, 363 顺宁 鸡血藤 13, 16 养杆草 685 神仙果 6 点纹 千针宽 395, 396 神血宁 321 珠芽 支柱蓼 302, 334 美龙胆 548, 550, 612 珠芽蓼 334 美 丽乌头 53, 54, 62 星毛 唐松草 156, 174 美丽 毛茛组 259 星 状龙胆 592, 601 美 丽龙胆 592, 597 星秀花 584 美 丽芍药 291, 294 星果草 148, 149 美丽 獐牙菜 683, 684 星 果草属 30, 149 美花 铁线莲 210, 234 星 萼龙胆 592, 604 美花草 257 钟 花龙胆 590 美 花草属 30, 255 钟花夢 305, 321 美 穗拳参 340 临沧 崖爬藤 480, 497 独叶草 255 鸦谷 406 
中 名索引  709  鸦麻 430 独 龙乌头 55, 74 独帚 392 柱果组 548, 590 柱果 铁线莲 209, 227 甸茎组 571 甸枝黎 307 奸钳菜 419 扁担藤 479, 492, 494 赶草 348 钩突 鸡爪草 35 洼点蓼 306, 332 翅柄蓼 336 哈妈藤 463 珍珠香 536 昭通 唐松草 170 昭 通缬草 538 柬埔寨 崖爬藤 499 胡芦 叶细辛 44 胡麻 430 咬菜 44 烂脚蒿 410 鸦 K 花 31, 288 鸦 拓花属 287 荚莲属 528 春蓼 307, 308, 347 扁蕾 651, 655 扁蕾属 538, 539, 540, 651 俞氏 铁线莲 212, 239 俞藤 445 俞藤属 433, 445 复辦 五味子 20, 28 重辩 铁线莲 210, 228 轴赛属 391, 394 保 山乌头 53, 63 保山 翠雀花 110, 119 砚 山毛茛 259, 271 茨 开乌头 55, 76 盾叶 唐松草 157, 164 盾叶 铁线莲 238 怒江 铁线莲 212, 245 须花 翠雀花 119  秋牡丹 191 秋 翠雀花 131 柄 果高山 唐松草 177 思茅 唐松草 155, 162 思茅 铁线莲 211, 249 贵州 铁线莲 211, 239 茵茵蒜 285 宣 威乌头 53, 66 剑 川乌头 53, 104 十画 弱 小龙胆 594, 624 高山 龙胆组 566 高山组 547 髙山 唐松草 156, 175 高丽参 301 高杯 喉毛花 656, 658 高 贵龙胆 584 , 589 高 原毛茛 260, 268 高 原侧蕊 669 高原 唐松草 156, 157, 173 高 獐牙菜 671, 680 宾 川乌头 53, 66 宾川 铁线莲 211, 248 宾川 獐牙菜 673, 693 蚊子艾 398 铁 马齿克 309 铁扫帶 392 铁线莲 228 铁 线莲组 210 铁 线莲属 30, 208 铁 线藏叶 人字果 178 铁 破罗属 29, 42 铁破接 44 铁棒锤 55, 107 莲子草 417, 419 莲 子草属 403, 416 莲 子菜属 402 秦充组 547, 553 唐古特 金莲花 40 唐 松草属 30, 153 粉丹 294 
710  云南 植物志  粉 叶地锦 445 粉叶 蛇葡萄 454 粉背叶 人字果 178, 180 粉籽菜 401 粉藤果 456, 459 格气太 401 盐 丰龙胆 583, 587 絹毛觅 410 绢毛 唐松草 155, 161 娟毛蓼 304 , 315 倒毛蓼 304 , 315 倒扣草 424 倒钩草 424 倒挂刺 424, 425 倒梗草 424 倒勒草 424 臭艾 398 臭牡丹 294, 296 臭冲蒿 398 臭饭团 15 臭草 398 臭蒿 398 宽叶 火炭母 305, 324 宽 叶甘松 532 宽叶 匍枝寥 307, 343 宽叶 银莲花 203 宽菱形 翠雀花 110, 123 宽距 翠雀花 111, 144 宽 萼偏翅 唐松草 172 宽 鞘龙胆 588 宽 辦毛茛 260, 261 宽 瓣云南 金莲花 37, 38 窄叶 火炭母 305, 326 窄 裂缬草 533, 537 窄 辩毛茛 260 , 263 匙叶草 646 匙 叶草属 646 圆叶 肋柱花 665 圆叶 獐牙菜 671 圆茎 藻百年 541, 543 圆基 长鬃蓼 308, 353 圆 裂毛茛 259, 274  圆 萼龙胆 577, 581 圆腺 火筒树 434, 439 圆腺 獐牙菜 679 圆穗夢 307, 340 海白菜 396 破布粘 424 钻 叶龙胆 590 钻柱 唐松草 157, 162 梓 叶葡萄 517, 520 桃叶麥 347 被 叶酸模 373, 376 皱果觅 404, 407 流 苏龙胆 592, 598 珠芽蓼 306 珠芽 支柱黎 306 球序蓼 329 浆 果觅属 402, 403 装果宽 403 拳参组 306 拳距瓜 叶乌头 52, 83 根茎 蔓龙胆 646 聂香 403 峨眉 双蝴蝶 635, 639 哦 眉黄连 181 峨眉 翠雀花 110, 124 脊 突龙胆 594, 627 脊 萼龙胆 577, 579 透骨消 364 宭莲菜 3% 蚕苗蓼 307 蚕虽草 344 勐 海葡萄 517, 525 勐腊 乌蔽莓 468, 470 勐腊 铁线莲 211, 234 翅柄蓼 306 翅 萼龙胆 583, 584 夏猛 420 绣球香 17 绣球藤 211, 228 绣 球藤组 210 鸭 脚黄连 149 索 路曲孜 424 
中 名索引  711  离蕊 南五味 子亚属 13 展 毛阴地 翠雀花 122 展毛尖 萼乌头 56, 101 展 毛拟缺 刻乌头 56, 102 展毛昆 明毛莨 277 展毛竞 生乌头 70 展毛 黄草乌 53, 91 展毛 银莲花 185, 201 展毛短 柄乌头 56, 107 展毛 翠雀花 144 凉山 翠雀花 111, 129 竞 生乌头 54, 70 竞生 翠雀花 109, 116 扇 叶毛茛 259, 273 莓叶 铁线莲 212, 246 砾 地毛茛 259, 263 缺 刻乌头 55, 56, 95 格 咱乌头 65, 100 H "一 画 野八角 1, 4 野牡丹 193, 294 , 野觅 409 野 鸡冠花 411 野宽菜 409, 411 野 觅菜藤 403 野鸡菜 189 野青菜 529 野麻 395 野黄连 181 野棉花 184, 191, 193 野葡萄 475, 522, 524, 525 野 簕刺] 404 萝 卜蓁艽 553 假大黄 320 假 龙胆属 540, 661 假宽菜 404 假具 耳龙胆 551 假帚 枝龙胆 594, 619 假苦菜 529 假 须药草 546 假景 天龙胆 609  假 黑龙胆 626 假 野八角 2, 8 假 蔓龙胆 645 假 耧斗菜 151 假麟 叶龙胆 593, 609 雪三七 385 脱毛 乌效莓 475 脱绒 蛇葡萄 450 脱萼 鸦跖花 288 粗 毛牛膝 424 粗 壮角萼 翠雀花 133 粗壮 银莲花 185, 203 粗 茎乌头 52, 85 粗 花乌头 52, 59 粗 茎龙胆 553 粗齿 铁线莲 209, 216 粗 茎蓁充 553 粗 距狭序 翠雀花 109, 114 粗距蓝 翠雀花 145 粗 裂宽距 翠雀花 145 粗糠藤 224 黄三七 45 黄 三七属 29, 44 黄 毛龙胆 628 黄毛茛 260, 277 黄毛 翠雀花 114 黄 白龙胆 593, 611 黄龙胆 664 黄龙藤 27 黄牡丹 291, 294 黄 花龙牙 529 黄条 纹龙胆 571, 574 黄花香 529 黄 花香草 427 黄 花扁蕾 651, 654 黄花铁 线莲组 211 黄连属 180 黄草乌 53, 89 黄秦充 664 黄 秦充属 664 黄绿 双糊蝶 638 猪 毛菜属 391 
712  云南 植物志  猪毛续 391 猪 灰头菜 401 猪毛菜 391 猪食菜 404 猪乸菜 396 蛇见怕 420 蛇惊慌 420 蛇葡萄 448 蛇 葡萄属 433, 448 粘木科 431 粘木属 431 粘毛蓼 346 粘 唐松草 156, 169 密毛 银莲花 203 密毛酸 模叶蓼 308, 348 密 叶龙胆 556, 571 密花 火筒树 434, 437 密花 假龙胆 662 密花翠 雀花组 109 密 枝龙胆 594, 626 密距 翠雀花 138 绵毛酸 模叶夢 308, 348 麻牛膝 421 匙 叶八角 2, 8 匙 叶甘松 532 匙 叶草属 539, 540 匙叶 银莲花 185, 200 匙 苞乌头 54, 68 匙 萼龙胆 571, 574 绿升麻 47, 49, 191 绿叶 五味子 20, 26 绿觅 407 绿 芽俞藤 445, 446 绿藜 401 着 色龙胆 577, 580 菊 叶香黎 397 菊花参 594, 629 深 红龙胆 592, 602 深 齿毛茛 259, 268 深 裂龙胆 548, 551 商陆科 402 菱叶 崖爬藤 479, 509  菱叶 拔毒散 329 F 铜 皮铁維 516 铜矿草 371 铜 钱叶黎 305, 318 断肠草 643 球序蓼 366 圈纹 獐牙菜 673, 693 康 定大黄 389 康 定毛茛 259, 271 康定 翠雀花 111, 145 悬垂竹 叶舒筋 343 啪泊柃 298 麻栗坡 人字果 178, 180 麻鸡婆 529 疲 罗香藤 13 菠菜属 391, 394 疲薩菜 394 崖爬藤 479, 507, 512 崖 爬藤属 434, 478 崖黄连 181 菔 根龙胆 594, 631 宿根 肋柱花 665, 667 宿 萼毛赏 259, 267 匐 枝毛茛 261, 285 匐茎组 547 匐枝蓼 343 斜茎 獐牙菜 671, 675 猫食菜 536 接骨草 424 雀翅 313 慕菜 396 银 莲花属 30 甜荞 369 甜菜 396 甜菜属 391, 396 粤 蛇葡萄 452 淡黄 獐牙菜 692 齄奠 517, 525 藝 奠葡萄 525 硕毛宽 瓣毛茛 261 硕片 翠雀花 111, 146 
滑叶藤 232 银叶 铁线莲 209, 213 银 莲花组 185 银 莲花属 183 渐尖 铁线莲 344 渐 尖偏翅 唐松草 170 维 西乌头 52, 87 梅里 山毛茛 259, 263 晚花 绣球藤 230 偏翅 唐松草 157, 170 淡 黄乌头 54. 78 淡紫 翠雀花 110, 123 堵! *1 92 菩提子 523 菝葜叶 铁线莲 211, 236 十二画 黑七 385 黑心鲜 91 黑龙 江酸模 373, 377 黑边 假龙胆 661 黑老虎 13, 15 黑紫 獐牙菜 671, 679 黑酸杆 315 喜马拉 雅大黄 381, 384 喜 马拉雅 崖爬藤 480, 500 喜旱 莲子草 417, 420 喜 湿龙胆 555, 565 疏毛中 甸乌头 55, 56, 98 疏 毛银叶 铁线莲 213 疏 叶乌头 55, 76 疏 花酸模 373, 377 疏 枝大黄 389 疏齿 银莲花 194 疏穗小 野荞麦 363, 367 疏穗 野荞麦 363, 370 疏蓼 312 硬毛 火炭母 305, 326 硬毛蓼 305, 320 硬叶 水毛茛 286, 287 硬枝 野荞麦 363 紫乌头 92, 94  紫花 苦胆草 685 紫花碧 江乌头 88 紫红 獐牙菜 672, 691 紫苞蓼 308, 354 紫草乌 92 紫菜头 397 紫牡丹 291, 292 紫金皮 17 紫 黑龙胆 577, 582 紫黑 璋牙菜 678 紫萼 獰牙菜 671, 678 诱毛 白粉藤 464 锈毛 铁线莲 212, 246 诱毛喜 马拉雅 崖爬藤 481, 短毛 金线草 360, 361 短尾 铁线莲 210, 223 短角萼 翠雀花 132 短 柱八角 8 短柱 側金花 257 短 果升麻 46, 47 短 柄乌头 55, 105 短柄 乌蔹莓 468, 477 短 距乌头 51, 57 短距 翠雀花 109, 112 短距翠 雀花组 109 短萼 翠雀花 110, 133 短 管龙胆 548, 552 短 瓣乌头 56, 102 喉毛花 656, 659 喉 毛花属 539, 540, 655 喉毛组 548, 632 喉白草 424 喉花草 659 喉俾草 424 猴背 438 景 天龙胆 593, 606 景 东龙胆 555, 559 景东 崖爬藤 480, 504 景洪 崖爬藤 480, 504 等叶花 葶乌头 52, 59 湿 生扁蕾 651 滑叶藤 210 
714  云南 植物志  湿地 银莲花 185, 196 寒风草 584 禄劝 獐牙菜 671 掌 叶大黄 381, 388 掌叶 白粉藤 456, 460 掌叶蓼 305, 323 掌裂 驴蹄草 31, 33 戟叶 白粉藤 459 戟 叶酸模 372, 373 戟叶蓼 304, 311 舒 古日一 乌布斯 392 裂叶 星果草 148, 149 裂叶 铁线莲 210, 220 裂银叶 铁线莲 215 裂萼 蔓龙胆 640, 645 裂管 蔓龙胆 645 裂 瓣翠雀 143 富宁 崖爬藤 478, 485 萌芦七 44 道 孚龙胆 555, 564 椭 叶龙胆 555, 563 椭圆 叶花锚 649 缅 甸龙胆 592, 597 鲁甸 银莲花 185, 198 雁来红 407 番杏科 297 落帚 392 斑茎 蔓龙胆 640, 643 斑 点龙胆 566, 567 装 饰龙胆 550 蓝药夢 306, 333 普 格乌头 54, 70 愉悦蓼 354 塔黄 380, 381 葡萄 433, 517, 523 葡萄科 432 葡萄属 434, 516 葡蠤 522 铺 散毛茛 260, 281 鹅脚草 398 鹅掌草 184, 187 鹤 掌草组 184  落葵科 297 葛葡萄 517, 522 赐 紫樱桃 523 篇蓄 304, 308 篇蓄组 304 棱 喙毛茛 260, 261, 279 遏蓝菜 375 辉 耀龙胆 579 十三画 滇川 双瓶梅 188 滇川 唐松草 156, 173 滇川 铁线莲 221, 244 滇川 银莲花 184, 188 滇川 翠雀花 110, 118 滇大黄 389 摆子草 531 蒿子草 397 蓬子草 401 满天星 191, 419 微子组 547, 577 微 形龙胆 593, 611 微毛 唐松草 155, 161 微 籽龙胆 577, 579 微裂 银莲花 185, 201 腺毛 唐松草 156, 174 腺龙胆 559 腺梗 小头寥 306, 329 蔡氏 崖爬藤 480, 505 滇 边大黄 381, 382 滇 北乌头 54, 62 滇 龙胆草 554, 556 滇 东龙胆 583, 588 滇 西八角 9 滇 西乌头 54, 68 滇 西龙胆 554, 556 滇豆根 44 滇 南八角 11 滇 南乌头 52 滇南 白粉藤 457 滇 南草乌 89 
中 名 索 引 滇南 青紫葛 464 越 南粘木 431 滇南 铁线莲 211, 236 越南 崖爬藤 481 滇南 唐松草 160 瑞 香織草 533, 536 滇鸦 K 花 288 蒲陶 523 滇拳参 336 新 都乌头 56, 104 慎黄芩 664 锦绣觅 402, 417 滇 缅八角 2 + 四 函 滇藏 五味子 20, 25 察瓦龙 翠雀花 109, 114 榜欠 532 蝥头 358 . 蓼子七 371 蓝 白龙胆 593, 612 蓼组 307 蓝玉 簪龙胆 555, 563 蓼科 301 蓝果 刺葡萄 518 蔡属 302, 303 蓝果 蛇葡萄 448 , 450 蓼芽菜 351 蓝钟 喉毛花 655, 656 蔡蓝 308, 349 蓝 翠雀花 111, 145 漏 斗菜属 30 墓头回 529, 531 碱 毛赏属 31 矮毛茛 259, 261 獐牙菜 672, 681, 683 矮龙胆 571, 575 獐 牙菜属 540, 541, 670 矮 金莲花 37, 40 膜叶 双蝴蝶 635, 639 矮 唐松草 156, 162 膜叶 獐牙菜 672, 689 矮 獐牙菜 671, 673 膜 边龙胆 593, 617 矮爹 306, 330 蔓 龙胆属 539, 540, 640 锡 兰莲属 30, 253 蔓 枝龙胆 583, 586 锡 金龙胆 571, 572 蔓蔡 327 锡金 铁线莲 212, 242 蔓赛属 302, 303, 354 锡金 酸鼓藤 514 瘦华 丽龙胆 566 腾冲 秋牡丹 189 粹 米缬草 537 腾冲 银莲花 185, 204 福贡 乌鼓莓 469, 476 腾冲 蔓龙胆 643 寡流 苏龙胆 592, 599 舜芒谷 401 翠雀 143 碎 米臭草 398 翠 雀亚属 109 雾 冰藜属 392 翠雀组 109 蒙自 崖爬藤 479, 480, 490 翠雀属 29, 108 蒙 自葡萄 517, 521 缩 喉龙胆 574 蒙自 獐牙菜 672, 691 罂栗 莲花属 30, 204 福贡 铁线莲 210, 220 罂 栗莲花 206 锥序 假虎杖 315 瘤葡萄 518 楔 须龙胆 632 酸條草 326 锅 齿龙胆 584, 589 酸浆草 373 满坡香 536 酸模 372, 375 鼓槌草 424 酸 模叶黎 307, 347 
716  云南 植物志  酸模属 302, 372 酸酸宽 404 酸蔹藤 514, 516 酸 蔹藤属 434, 514 辣蓼 351 聚叶花 葶乌头 52, 59 碧 江乌头 52, 87 截基 银莲花 85, 196 鹤庆 五味子 20, 23  十五画 鹤庆 唐松草 155, 158 澜沧 乌鼓莓 473 润沧 唐松草 155, 160 润沧 翠雀花 111, 138 蔬 枝大黄 381 缬草 533, 536 缬草属 528, 533 德氏 蛇葡萄 450 德 钦乌头 57, 99 鞘柄 金莲花 38, 42 镇康 银莲花 194 膝爪显 柱乌头 55, 74 膝曲 乌兹苺 468, 469 膝 辦乌头 54, 69 髯 毛龙胆 632 髯 毛缬草 537 箭叶蔡 304, 313 櫻叶 乌效莓 475 十六画 椅毛 火筒树 434, 438 精 毛龙胆 594, 620 植毛麥 304, 313 椅叶 唐松草 155, 158 糙叶 银莲花 184, 187 耧 斗菜属 153 蕨叶 人字果 178, 179 薄叶 铁线莲 210, 231 磨顶山 翠雀花 109, 115 壁 虱胡麻 430  镜面草 420 鞘柄 翠雀花 109, 137 糖萝 卜 397 褐 鞘毛莫 261, 279  十七画  藏 边大黄 381, 384 藓 生龙胆 591, 595 翼茎 白粉藤 457, 461 翼梗 五味子 19, 22. 翼 萼蔓属 539, 540 翼 粤龙胆 583, 588 翼萼蔓 660 翼 萼蔓属 660 螺距 翠雀花 109, 125 簕克菜 404 续花 捧牙菜 672, 692 璲冠花 405 繁缕 状龙胆 594, 622 繁缕叶 喉花草 658 繁穗克 406  十八画  藜 397, 401 赛科 390 黎属 391, 397 灌木铁 线莲组 209 鞭柱 唐松草 156, 177 十九画 藻百年 541 藻 百年属 539, 541 赛 良龙胆 592, 602 二十画 鳞 叶龙胆 593, 607 二 H " — 画 囊 苞花属 527 露 萼龙胆 576 
(-) 淀粉 及食用 小藜 401 川赤药 296 千针克 405 千穗谷 405 中泰南 五味子 13 • 水蓼 351 毛葡萄 524 老枪谷 405 西方谷 406 凹头宽 409 枚藜 400 克 407 青箱 411 刺觅 404 苦荞麦 366 厚甜菜 397 荞麦 369 皱果觅 407 疲薩菜 394 葡萄 523 甜菜 396 紫菜头 397 蓊蓄 308 酸模 375 婴奥 525 糖萝 卜 397 (二) 纤维类 毛柱 铁线莲 225 亚麻 430 525 (三) 油脂类 马蹄香 533 亚麻 430 苟药 295  经济植 物索引 墓头回 531 葛葡萄 522 缬草 536 (四) 鞣料类 芍药 295 蓝果 蛇葡萄 448 (五) 芳 香油类 八角 9 甘松香 532 败普 529 南 五味子 17 (六) 药用类  广东 蛇葡萄 452 三叶 崖爬藤 505 三裂 蛇葡萄 450 小木通 226 小白撑 64 小 花八角 11 小 蓑衣藤 220 小花 五味子 27 土人参 301 土牛膝 424 土荆芥 398 大黄 387 大八角 6 马齿觅 298 马蹄香 533 川牛膝 423 川赤芍 296 千日红 416 千把勾 421 云 南升麻 46 云 南黄连 181 云南 铁箱散 23 云南 翠雀花 135 
718  云南 植物志  火炭母 324 鸡爪草 35 马头 94 鸡冠花 413 乌蔽莓 473 驴蹄草 31 尤跑 小白撑 64 觅 407 尼泪 尔酸模 377 花葶 驴蹄草 34 少器 败暂 531 何首乌 357 门 i-f-t -++- '^nci H 中花 298 牡丹 292 rh 化 -Wn ^ 翁 n Af\ * 甲华 fS 圣翏 340 单 穗升麻 46 水蓼 351 单叶 铁线莲 241 水棉花 191 青箱 411 千尾七 385 直 缘乌头 82 ^;叶红珠七 361 杯觅 421 毛枉 铁线莲 225 刺葡萄 518 毛茛状 金莲花 41 刺 芒龙胆 604 -ri rfr ^ n 升麻 47 苦荞麦 366 々i -ft- 1 r 头花翏 326 抱茎蔡 340 +T nt rjir -*f- ^ -5 ?環 两花花 43 岩乌头 82 々/9 椒 427 败酱 529 甘松杳 532 虎杖 359 曰花兑 410 齿叶寥 358 地跃 392 金荞麦 364 地讽反 8 金毛 铁线莲 231 四 雨马头 92 金丝 马尾莲 169 四雨 铁线莲 253 细木通 224 ■R* ^l-P- n4- 1 r±y 田 , -«7f\ 斗仏^^^子采 179 美 丽芍药 294 <PWfB 匍甸 453 美丽 獐牙菜 684 B lE^ 7±r or ftt ^21 1 a 并形兩 iL 味于 16 扁担藤 492 nn <j| AC\c\ IHJ^JE 409 柱果 铁线莲 227 巧约 295 昭通 唐松草 169 5^0c# 400 显齿 蛇葡萄 454 禾妙七 358 草玉梅 189 血宽 413 草血竭 341 华中 五味于 23 威灵仙 227 少 rvl- ^ -t/v 1 ,勺 多^^唐松旱 172 顺宁 鸡血藤 16 a 麥 348 钟花蓼 321 红花 龙胆 584 秋牡丹 191 亦股敢 328 狭叶 五味子 26 拟稷 fik 采 151 狭叶南 五味子 16 丽江蓼 322 高原 唐松草 173 丽 江大黄 385 珠芽蓼 334 丽 江乌头 72 蚕茧草 344 还亮草 146 展毛短 柄乌头 107 
经济植 物索引  峨 眉黄连 181 皱果觅 407 钝齿 铁线莲 215 钝萼 铁线莲 218 铁破^ 44 铁棒键 107 锈毛 铁线莲 246 绣球藤 228 粗 茎蓁充 553 粗齿 铁线莲 216 黑老虎 15 野八角 4 野棉花 193 黄三七 45 黄牡丹 294 黄草乌 89 黄秦充 664 菊 叶香黎 397 葡萄 523 崖爬藤 512 猪毛菜 391 斜茎 獐牙菜 675 喜旱 莲子草 420 椭圆 叶花铺 649 紫牡丹 292 硬枝 野荞麦 363 裂叶 星果草 149 短 柄乌头 105 短 果升麻 47 缅八角 2 滇川 唐松草 173 滇 龙胆草 556 滇 南草乌 89 滇藏 五味子 25 滑叶藤 232 蓝果 蛇葡萄 448 墓头回 531 葛葡萄 522  酸模 375 蔡蓝 349 矮 金莲花 40 獐牙菜 681 蕨叶 人字果 179 藝萸 525 箭叶蓼 313 德 铁乌头 99 缀草 536 (七) 观赏类 大花 马齿宽 300 川赤芍 2% 千日红 416 芍药 295 血克 413 鸡冠花 413 觅 407 牡丹 292 美 丽牡丹 294 秋牡丹 191 宽 萼偏翅 唐松草 172 绣球藤 228 紫牡丹 294 锦绣克 417 (八) 其他类 千日红 (染料 ) 416 巨克藤 (词料 ) 414 血觅 (染料 ) 413 虎杖 (染料 ) 359 词 用甜菜 397 荞麦 (蜜源 ) 369 猪毛菜 (伺料 ) 391 喜旱 莲子草 (伺料 ) 420 密毛酸 模叶蓼 (染料 ) 348 曹蓝 (染料 ) 349 藜 (词料 ) 400 
拉丁 名索引  A A. acutiusculum Do, 101 A. acutiuscutum var. aureopilosum JO, 嘗 A1 101 A ctaea 49 A. alboflavirum 54 , 78 A . acuminata 49 A. austroyunnanense 52, 89 A. asiatica 49 A . bakalense 105 A • cimicifuga 47 A. bisma var. taronense 74 A • spicataa 49 A. bodinieri 94 A . spicata var . asiatica 49 A. brachypodum 55 , 105 Acetosa acetosella 375 A. brachypodum var. laxiflorum 56, 107 A . pratensis 375 A. bracteolosum 57, 104 Achyranthes 402, 403, 423 A. brevicalcaratum 51, 57 A . amaranthoides 403 A . brevicalcaratum f. brecteatum 57 A. asper 424 A . brevicalcaratum var. lauenerianum 57 A. asper var. indica 425 A. brevicalcaratum var. parv i florum 51, 57 A. asper var. rubrofusca 423 A. bre V i petal um 56, 102 A. bidentata 424 A A . tYttl in ft frill fiTyi UU.LLU,LL J Ut, 114 ff I A. hamata 421 A A , hullctifoliuTtt var. diwlsKXtitint 64 寸 1 1 < A . bullutifoliwnt var. hortiot rich u tti 63 A. obtusifolia 425 A . bu Hut ifoL iuTTi var. leioccifpuTTi A. prostrata 421 A A. bulleyanum 54, 68 A. repens 417 A. carmichaeli 54, 55, 94 Aconogonum campanulatum 322 A A • chenianum 105 A . campanulatum var. fulvidum 322 A . chloranthum 59 A. hookeri 320 A A. chuianum 53, 88 A . molle 315 A A. contort um 52, 55, 81 A . molle var. frondosnm 317 A A . coviaceum 82 A . molle var. rude 315 A A. coriophyllum 53, 63 A . palystachyum 317 A. crassicaule 52 , 85 A . sibiricum 321 A. crassi florum 52, 59 Acroglochin 391, 395 A. delavayi 56, 92, 94, 98 A . chenopodioides 395 A. delavayi var. leiocarpum 81 , 92, 94 A . obyusifolia 395 A. dielsianum 64 A. persicarioides 395 A. diqingense 56, 102 A. punctatum 395, 396 A. dolichorhynchum 55, 81 Aconitum 29, 51 A. duclouxii 53, 66 Subgen. Aconitum 52 A. duclouxii var. ecalcaratum 53, 66 Subgen . Lycoctonum 5 1 A. episcopale 52, 92 , 94 Acomnitum acaule 64 A. episcopale var. villosulipes 94 
拉丁 名索引  721  A . euryanthum 72 A . fengii 81 A. forrestii 55, 72 A. gazaense 56, 100 A. geniculatum 54, 69 A. geniculatum var. unguiculatum 54, 69 A. georgei 54, 69 A. habaense 53, 88 A. hamatipetalum 54, 63 A. handelianum 53 , 104 A . hemsleyanum 83 A. hemsleyanum var. chingtumgense 85 A. hemsleyanum var. circinatum 52, 83 A. hemsleyanum var. lasianthum 85 A. hemsleyanum van. unguiculatum 85 A. incisofidum 55, 56, 95 A. iochanicum 54, 62 A . iochanicum var. rcbustum 60 A • jucundum 59 A - jucundum var. chloranthum 59 A. kagerpuense 56, 105 A. kongboense 99 A. kongboense var. polycarpum 56, 99 A. kungshanense 55, 76 A. ktisnezoffii var. bodinieri 94 A. laevicaule 56, 83 A . lauenerianum 57 A , likiangense 72 A . longtouense 69 A • lushanense 94 A . Lycoctonum var. breuicalcaratum f. brae tea- turn 57 A . lycoctonum var. circinatum 59 A • mairei 89 A. nagarum 63 A . nagarum var. ecalcaratum 64 A. nagarum var. heterotrichum f. dielsianum 53, 64 A. nagarum var. heterotrichum f. heterotrichum 53, 64 A. nagarum var. heterotrichum f. leiocarpum 53, 66  A. nagarum var. lasiandum 53, 66 A. nagarum var. nagarum f. ecalcaratum 53 64 A. nagarum var. nagarum f. nagarum 53, 64 A . napellus var, acauLe 66 A • napelloides 101 A. ouvardianum 57, 99 A. ouvardianum var. pi lopes 57, 100 A. parcifolium 55, 76 A. pendulicarpum 80 A. pendulicanpum var. circinatum 55, 80 A. pendulum 55, 107 A. piepunense 55, 56, 95 A. piepunense var. pilosum 55, 56, 98 A. polycarpum 52 , 108 A. pseudobrunneum 54, 68 A. pseudostapfianum 52, 91 A. pukeense 54, 70 A. pulchellum 53, 54, 62 A. pulchellum var. hispidum 53, 62 A. pulchellum var. racemosuni 53, 63 V A. racemulosum 56, 82 A. ramulosum 54, 98 A. refracticarpum 52, 85 A . renetorium 63 A. rockii 55, 80 A. rockii var. fengii 55, 81 A . rotundifolium var. tanguticum 60 A. saposum var, vaginatum 52 A. scaposum 59 A. scaposum var. hupehanum 52, 59 A . scaposum var. psendovaginatum 59 A. scaposum var. vaginatum 52, 59 A . sczuvinii var. pauciflorum 82 A. sinonapelloides 56 , 101 A. sinonapelloides var. weisiense 56, 102 A. spathulatum 54, 68 A. souliei 55, 76 A. stapfianum 53, 91 A. stapfianum var. pubipes 53, 92 A. stramineiflorum 55, 78 A. stylosum 55, 72 
722  云南 植物志  A. stylosum var. geniculatum 55, 74 A . subrosuLatum 66 A . szechenpianum 107 A. languticum 54, 60 A. tanguticum var. trichocarpum 54, 60 A . tanguticum var. trichocarpum f. robust um 60 A . tanguticum var. trichocarpum f. viridulum 60 A. taronense 55, 74 A. tenuicaule 57, 100 A. tongolense 56 , 105 A. transsectum 54, 82 A. tsaii 52, 87 A. tsaii var. puberulum 88 A. tsaii var. geniculatum 87 A . tsaii var. tsaii f . geniculatum 87 A. tsaii var. tsaii f. purpureum 88 A. tuguancunense 52, 94 A . vaginatum 59 A . vaginatum var. xanthanthum 59 A . venatorium var. ecalcaratum 64 A. villosum var. flexuosum 94 A. vilmorinianum 53, 89 A. vHmorinianum var. altifidum 92 A. vilmorinianum var. patentipilum 53, 91 A . volubile var. tenuisectum 94 A . volubile var. villosum 94 A . vuardii 59 A . vuardii f. flavidum 59 A . weixiense 52, 87 A . milsonii 94 A. yangii 54, 70 A. yangii var. villosulum 70 A. yunlingense 54, 74 Adonis 30, 257 A. brevistyla 257 Aerva 402, 403, 409 •A. glabrata 409, 410 A. sanguinolenta 409, 410 Agathotes nervosa 683 Aizoaceae 297  Altemanthera 403, 416 A. bettzickiana 417 A . ficoides var. bettzickiana 417 A. ficoides var. versicolor 417 A. philoxeroides 417, 420 A. pungens 417 A . repens 417 A. sessilis 417, 419 Amarantheae 402 Amaranthaceae 279 , 401 Amaranthoideae 402 Amaranthus 402, 404 A . ascendens 409 A . blit 醒 407 A. caudatus 404, 405 A. cruentus 404, 406 A . gangeticus 407 A . hybridus var. hypochondriacus 405 A. hybridus ssp. cruentus var. paniculatus 406, 409 A. hypochondriadus 404, 405 A. lividus 404, 409 A . mangostanus 407 A. melanchoLicus var. tricolor 407 A . paniculatus 406 A . persicarioides 395 A. spinosus 404 A. tricolor 404, 407 A. viridis 404, 407 Ampelocissus 434, 514 A. artemisiaefolia 514, 516 A. hoapinhensis 514 A. sikkimensis 437, 514 Ampelopsis 433, 448 A. acutidemtata 448, 449 A. bodinieri 448, 449, 450 A. cantoniensis 448, 452, 453 A. cantoniensis var. grossedentata 445 A . cardiospermoides 477 A. chaffanjoni 448, 453 A. delavayana 448, 450 A. gongshanensis 448, 454 
拉丁 名索引  723  A. grossedentata 448, 454 A. i^Yi cr\ la 1 X J, A • fi€t€rophyllci var. ci77iu,r€7isis 449 1 1 IIOCa, Id 羞 , A . himalayajia 444 A r\. 1 量 dHICld 1 0"T , 187 A . humulifolia 449 4 oW,W,j 1QR A. hypc^lauca 454 A t\ , geum 194 A . leeoides 452 A r\ . geum ssp. ovc difoLia 194 A. megalopnylla 44o , 4M \ r\ • glaucifolium 206 A . Tnegulophyllci var. puberulla 451 A hokuensis 184, 190 A. . Tnicans 449 A. howellii 184, 189 A. ruuiiolia 44o , 4D1 A /A. hupehensis 184, 191 A. tomentosa 448, 450 A t\. hupehensis f. alba 191 A. tomentosa var. glabrescens 450 A A.. hupehensis var. japonica 191 A • xtutsoniana 453 \ r\ • japonica 191 Am pelygonum chinense 324 A r\. lutienensis 185 , 198 /i . molle 丄〕 A r\ • jnilLefolium 206 A . orientale 348 A r\. multilobulata 185, 204 Anemoclema , ZU4 A /i • narcissiflora v ar. demissa 201 A. glaucifolium 206 A rx. nutantiflora 185, 203 Anemone 30 , 183 A r\. obtusiloba 185, 196, 193 Sect . Anenone 1 84 A rx . obtusiloba ssp. coelestina 200 Sect . Anemonanth 1 84 A /1 . obtusiloba ssp trullifolia var. spathuLata Sect . Begoniifolia 1 84 200 Sect. Himalayicae 184 A /\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196 Sect • Omalocarpus 1 85 A /\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ovalifoL Sect . Rivulandium 184 194 Sect . stolonifera 1 84 A A. obtusiloba ssp. leiphylla 194 Anemone b^onifolia 184, 190 A Pi.. obtusiloba ssp. megaphylla 194 A . begon i i foL ioicl^s 190 A /i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geocharis 194 /i . OlCOLOr ZXj 1 A /i -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orthocaulon A . botiutiuTUi 200 194 A . boTuituiTicL var. g€u.Tn 194 A r\.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w ir. polysepala 185, A . coelestina 200 196 A . coelestina f . holophyllu 201 A obtusiloba ssp. ovalifolia var. truficata 196 A . coclcstitio. V3T. polygyno. 200 A r\ • obtusiloba ssp. trullifolia var. linear sis 200 iA, . cfxlcstiTiQ. V3T. trunccitQ. 1 96 A /\ . obtusiloba ssp. saxicola 198 A r^avir4ii 1 IfiC /V. LlaVlUll lOH , lO^ A ovalifolia 194 /\. daiavayi lc54 , loo A A. oxigua 187 r\. aemissa i oj , ^ui polycarpa 198 A. demissa var. major 203 A. prattii 184, 188 A . demissa var. villosa 203 A. rivularis 184, 189 A. demissa var. villosissima 203 A. robusla 185, 203 A. demissa var. yunnanensis 201 A. rupestris 185, 198 
724  云南 植物志  A. rupestris ssp. gelida 198 A . rupestris var. lobata 194 A. rupestris ssp. polycarpa 185, 198 A. rupestris ssp. rupestris 198 A. rupicola 184, 193 A . rupicola var. glabriuscula 193 A . saniculifolia 189 A. scabriuscula 184, 187 A . stolonifera var. davidii 185 A. subindivisa 185, 201 A . tengchongensis 1 85 , 204 A. truUifolia 185, 196, 200 A . tndli folia var. cam pest ris 196 A . truUifolia var. coelestina 200 A . trullifolia var. holophylla 200 A. trullifolia var. linearis 200 A , trullifolia var. souliei 200 A. vitifolia 184, 193 , A . vitifolia var. japonica 191 A . yulongshanica 185, 196 A. yulongshanica var. truncata 196 Anisadenia 426 A . khasyana 427 A. pubescens 426, 427 A. saxatilis 426, 427 Antenoron 302, 303, 360 A. filiforme 360 A. filiforme var. kachinum 360, 361 A. filiforme var. neofiliforme 360, 361 A . neofiliforme 361 Aquil^a 30, 153 A. rockii 153 Asteropynom 30, 148 A. cavaleriei 148, 149 A . hederaefoLium 149 A. peltatum 148, 149 Atragene japonica 191 Axyris 391, 394 A. hgbrida 394  B  Badianifera major 6  B . offici na ru m 9 Basillaceae 297 Bassia 392 Batrachium 30, 285 B. bungei 286 B. bungei var. micranthum 286 B. eradicatum 286 B. foeniculaceum 286, 287 B. trichophyllum var. paucistamineum f . ter- restre 286 Beesia 29, 42 B. calthifolia 44 B . cordata 44 B • elongata 44 Beta 391, 396 B . vulgaris 396 B. vulgaris var. cicla 397 B . vulgaris var. lutea 397 B. vulgaris var. rosea 397 B. vulgaris var. saccharifera 397 Bilderdykia convolvulus 355 B . dentato-alata 357 Bistorta amplexicaulis 339 B . chinensis 341 B . constans 337 B . emodi 343 B. emodir var. dependens 343 B . franchetiana 337 B. griffithii 340 B . macrophylla 340 B . maja nthem ifol i u m 337 B . milletii 337 B . pergracile 339 B. pseudosuffulta 339 B • spheerostachya 340 B. subscaposum 342 B • vivipara 334 B. yunnanensis 340 Boehmeria amarant 395 Bucholzia phihxeroides 420  c  Caclaceae 297 
拉丁 名索引  Calathodes 30, 35 C. oxycarpa 35 C. palmata 35 C. palmata var. appendkuLata 35 C. polycarpa 35 C. unciformis 35 Callianthemum 30, 255 C. cashmirianum 257 C. imbricatum 257 C. pimpinelloides 257 C. tibeticum 257 Callicarpa trilolia 460 Caltha 29, 31 C. fistulosa 33 C. glacialis 288 C . gracilis 33 C. palustris 31 C palustris var. barthei 31 , 33 C. palustris var. multiflora 33 C. palustris var. scaposa 34 C. palustris var. umbrosa 31 , 33 C. palustris var. sibirica subvar. palmata 33 C. scaposa 31 , 34 C. scaposa var. parnassioides 34 C. scaposa var. smithii 34 C. sinogracillis 31, 33 Canscora 539, 540, 546 C. andrographioides 546 C melastomacea 546 Caryophyllales 402 Cayratia 433, 467 C. albifolia 468, 475 C albifolia var. glabra 476 C. cardiospermoides 468, 477 C. cordifolia 468, 469 C. daliensis 468, 474 C. elongataa 460 C. fugongensis 469, 476 C. geniculata 468, 469 C. japonica 468, 473 C. japonica var. mollis 468, 474 C. japonica var. pseudotrifolia 468, 474  C . kiujiangerisis 500 C . longzhouensis 470 C. mekongensis 473 C. menglaensis 468 , 470 C. mollis 474 C. oligocarpa 468, 475, 476 C. oligocarpa var. glabra 476 C. pedata 468, 470 C. pseudotrifolia 474 C . thomsonii 445 C. timoriensis 468, 472 C. timoriensis var. mekongensis 473 C. trifolia 468, 472 C. trifolia var. quinquefolia 473 Cansonia japonica 473 Celosia 420, 411 C. argentea 411 C argentea var. cristata 413 C. baccata 403 C. cristata 402, 411, 413 Chenopodiaceae 390 Chenopodium 391 , 397 C. album 397, 401 C . amaranticolor 400 C. ambrosioides 397, 398 C. botrys 398 C. ficifolium 401 C, foetidum 397, 398 C. foetidum subsp. tibetanum 398 C. giganteum 397, 400 C. hybridum 397, 400 C • rnairei 400 C. serotinum 397, 401 Cicendia microphylla 544 Cimicifuga 29, 45 C. brachycarpa 46, 47 C. calthaefolia 44 C. foetida 46, 47 C. foetida var. longibracteata 49 C. foetida var. raceuiosa 46 C. foetida var. velutina 49 C. frigida 47 
726  云南 植物志  C . mairei 47 C. simplex 46 C . ussuriensis 46 C. yunnanensis 46 Cissus 433, 456 C. adnata 457, 464, 466 C. aristata 457, 467 C. assamica 457, 466, 467 C. asamica var. pilosissima 467 C. austro yunanensis 457, 464 C . cantoniensis 452 C. camosa 472 C. cordataa 457 C . discolor 463 C . diversifolia 452 C. elongata 457, 460 C . geniculata 469 C . glaberrima 459 C. hastata 459, 463 C . japonka 473 C. japonica var. canescens 474 C . japonka var. ferruginea 474 C. japonica var. mollis 474 C. japonica var. pubi folia 474 C. javana 456, 463 C . javana var. pubescens 464 C. kerrii 456, 459 C. leucocarpa 473 C. luzoniensis 456, 459 C . modeccoides 460 C. modeccoides var. subintegra 460 C. napaulensis 508 C. oligocarpa 476 C. pedataa 470 C. ptenxlada 457, 459, 463 C. repanda 456, 461 C. repens 456, 457 C. repeals var. luzoniensis 459 C . serruLata 509 C. subtetragona 456, 457, 490 C. tenui folia 473 C . tenuifolia var. cinerea 474  C . thomsonii 445 C . timoriensis 472 C. triloba 456, 460 C. wenshanensis 456, 464 Cladostachys amar anthoides 403 Clematis 30, 208 Sect . campanella 211 Sect. Cheiropsis 210 Sect • Clematis 209 Sect. Fruticella 209 Sect. Meclatis 211 Sect . Naraveliopsis 211 Sect. Viticelle 210 Clematis acuminata 210, 244 C. acuminata var. hirtella 242 C . acuminata ssp. LeschenauLtiana 246 C. acuminata ssp. yunnanensis 245 C. acuminata var. leschenaulttana 246 C. acuminata var. longicaudata 212, 244 C. acuminata var. sikkimensis 242 C. acutangula f. major 248 C. acutangula ssp. ranunculoides 248 C . akebioides 211, 238 C . angusti foliola 245 C. apiifolia 209, 215 C. apiifolia var. argentilucida 209, 215 C. apiifolia var. obtusidentata 215 C. argentilucida 216 C. argentilucida var. likiangensis 216 C. armandii 209, 226 C. armandii var. biondiana 226 C • biondiana 226 C. brevicaudata 210, 223 C. brevkandata var. ganpiniana 222 C. brevicaudata var. leiophylLa 222 C. brevicaudata var. lissocarpa 222 C. brevicaudata var. subsericea 223 C. buchananiana 21 , 249 C . buchananiana ssp. connata 251 C. buchananiana var. trullifera 252 C • caesariata 246 C . cavaleriei 227 
拉丁 名索引  727  C. chinensis 210, 227 C. chingii 210, 220 C. chiupehensis 211, 239 C. chrysocoma 211, 231 C. chrysocoma var. glabrescens 230 C. chrysocoma var. sericea 230 C. cirrhosa a nepalensis 234 C. clarkeana 244 C. clarkeana var. stenophylla 245 C. connata 212, 251 C. connata var. sublanata 252 C. connata var. trillifera 252 C. delavayi 209, 213 C. delavayi var. calvescens 213 C. delavayi vatr. limprichtii 215 C. delavayi var. spinescens 215 C. drekeana 227 C . duclouxii 213 C. fargesii 234 C. fargesii var. souliei 234 C. fasciculiflora 210, 232 C. fasciculiflora var. angustifolia 232 C. finetiana 226 C. filamentosa 238 C. florida 210, 228 C. florida var. plena 210, 228 C. fulvicoma 211, 236 C . funebris 227 C. ganpiniana 210, 222 C. ganpiniana var. subscericea 223 C. glauca var. aketnoides 238 C. glouriana 210, 218 C . gouriana var. finetii 218 C. gracilifolia 210, 231 C, gracilifolia var. pentaphylla 231 C. grandidentata 209, 216 C. grandidentata var. likiangensis 216 C. granulata 226 C. grata var. argentUucida 216 C. grata var. grandidentata 215, 216 C. gratopsis var. integriloba 222 C. he— 212, 241  C . insulari - alpina 228 C. iochanka 213 C. japonka var. urophylla 245 C. jingdungensis 212 , 242 C . kerriana 224 C. kockiana 212, 244 C . kuntziana 228 C. kweichowensis 211, 239 C. lancifolia 209, 213 C. lasiandra 212, 252 C . laxipaniculata 224 C. leschenautiana 212 , 246 C. leschenaultiana var. rubi folia 246 C. lasiandra var. duclouxii 248 C . limprichtii 215 C . loureiriana 211, 238 C, Loureiriana var. peltata 238 C. loureiriana var. subpeltata 238 C. martinii 218 C. menglaensis 211, 234 C . meyeniaua 209 , 225 C • meyeniana var . granulata 225 C. meyeniana f. major 225 C. meyeniana f. retusa 225 C . minggangiana 242 C. minor 227 C. montana 211, 228 C. montana var. fasciculiflora 232 C. montana var. glabrescens 230 C . montana var. grandiflora 230 C. montana var. longipes 230 C. montana var. pentaphylla 231 C. montana var. potaninii 234 C . montana var. sericea 231 C. montana var. sterilis 230 C , montana var. trichogyna 230 C. montana var. xvilsonii 230 C . multi flora 242 C, napaulensis 210, 234 C. nukiangensis 212, 245 C. nutans var. thyrsoidea 251 C . obtusidentata 215 
728  云南 植物志  C . oligqcarpa 227 C. oreophila 225 C . orientalis 238 C . omithopus 226 C. paiviloba 210, 224, 220 C. parviloba var. ganpiniana 222 C. parviloba var. glabrescens 222 C. parviloba var. tenuipes 224 C. peterae 210, 216 C. peterae var. mollis 218 C. peterae var. trichocarpa 218 C. phaseolifoLia 224 C • philippiana 248 C. pianmaensis 211, 236 C . pinchuanensis 211, 248 C. potaninii 210, 234 C. potaninii var. fargesii 234 C. pseudc^XDgonandra 213, 253 C. pseudopogonandra var. paucidentata 253 C. pterantha 211, 249 C. pterantha var. grossedentata 248 C. qunquefoliolata 210, 226 C • ranunculoides 211 , 248 C. ranunculoides var. grossedentata 248 C. ranunculoides var. pterantha 249 C. ranunculoides var. tomentosa 248 C. recta ssp. chinensis 227 C. rehderiana 212, 251 C. repens 212, 241 C. rubifdia 212, 246 C. sikkimensis 212, 242 C. sinensis 227 C. smilacifcJia 238 C. smilacifolia var. peltata 238 C. smilacifolia var. subpeltata 238 C • sotdiei 234 C • splendens 246 C. subfalcata 253 C. subfalcata var. pubipes 245 C. subfalcata var. stenophylla 245 C. subumbellata 210, 224 C. tenuipes 209, 224  c. trullifera 252 c. tsaii 210, 220 c. uncinata 209, 227 c. urophylla 212, 244 c. urophylla var. heterophylla 248 c. vaniotii 209, 224 c. veitchiana 251 c. venusta 211, 232 c. vitalba ssp. brevkaudata 223 c. vitcdba ssp. gouriana 218 c. vitalba var. argentilucida 215, 216 c. vitalba var. ganpiniana 222 c. vitalba var. micrantha 218 c. vitalba var. microcarpa 218 c. ■vitalba /?. gouriana 218 c. wissmanniana 210, 222 c. yuanjiangensis 211, 249 c. yui 212, 239 c. yunnanensis 212, 245 c. yunnanensis var. c/i ingtungensis 244 Columella geniculata 469 C. japonica 473 C. tenui folia 473 c. oligocarpa 467 Qxnastoma 539, 540, 655 C. arrectum 659 c. beesianum 659 c. cyananthiflorum 655, 656 c. cyananthiflorum var. acutifolium 658 c. disepalum 655, 656 c. maclarenii 656 c. pedunculatum 656, 660 c. pulmonarium 656 , 659 c. pulmonarium subsp . arrectum 659 c. stellariifolium 656, 658 c. tenellum 660 c. traillianum 656, 658 Coptis 180 C. chinensis var. omeiensis 181 C. omeiensis 181 C. ospirocarpa 45 c. quinquesecta 181 , 183 
拉丁 名索引  729  C. leeta 181 ^ C . teetoides 183 Cosbaea coccinea 15 Cotylanthera 539, 541, 543 C. paucisquama 544 C . yunnanensis 544 Craufurdia 539, 640 C. angustata 640, 643 C. bulleyana 641 C . campanulacea 640 C. chinensis 635 C. cordata 639 C. crawfurdioides 640, 645 C. crawfurdioides var. iochroa 646 C . crawfurdioides var. macrophylla 645 C. delavayi 640, 644 C, dimidiata 640, 645 C. fasciculata 638, 639 C . forrestii 645 C. gracillipes 640, 644 C . japonka var. luteo - viridis 638 C . luteo - viridis 638 C. maculaticaulis 640, 643 C • perygocalyx 660 C. trailLiana 643 C. tsangshanensis 640, 641 C . volubilis 660 Cyathula 402, 420 C. capitata 420, 421, 423 C. officinalis 420, 423 C. prostrata 42, 421 C . tcmentosa 423 D Deeringia 402, 403 D. amarathoides 403 D . baccata 403 D . celosioides 403 Delphinium 29, 108 Sect. Aconitoides 109 Sect. Delphiniastrum 109 Sect • Elatopsis 109  subgen . Delphiniastrum 1 09 Subgen . Delphinium 112 D . aconitioides 112 D . albo - marginatum 1 16 D. angustirhombicum 109 , 125 D. anthriscifolium 146 D . anthriscifolium var. caller yi 146 , 148 D. anthriscifolium var. savatieri 148 D. autumnale 131 D. baoshanense 110, 119 D. batangense 109 , 116 D. beesianum 111 , 144, 146 D. beesianum f . calcicola 144 D. beesianum var. latisectum 145 D. brevisepalum 110 , 133 D. buUeyanum 109, 110, 127 D. calcicola 144 D. caeruleum 111 , 145 D. caeruleum var. crassicalcaratum 145 D. calleryi 146 D. ceratophonim 109, 110, 132 D. ceratophonim var. brevicomiculatum 132 D. ceratophonim var. brevicomiculatum f. lo- batum 132 D. ceratophorum var. hirsutum 133 D. ceratophorum var. robustum 133 D. chefoense 143 D. chenii 109, 116 D. chrysotrichum 114 D. chrysotrichum var. tsarongense 109, 114 D. coleopodum 109, 137 D. delavayi 110, 118 D . delavayi f. aureum 119 D. delavayi var. lasiandrum 119 D. delavayi var. lasiostylum f. brevungue 119 D. delavayi var. pogonanthum 119 D. dentidatum var. yunnanense 135 D . dolichocentum 135 D. esquirolii 135 D. forrestii 109, 112 D. forrestii var. viride 114 D. georgei 127 
730  云 南植物 志  D . glabricaule 119 D. grandilimbum 111 , 146 D . grandi florum 1 43 '"). grandiflorum var. majus 143 D. grandiflorum var. mosoynense 143 D. grandiflorum var. robustum f. glandulifero 143 D. grandiflorum var. villosum f. heterotricho 143 D. hamatum 110, 115, 129, 132, 140, 145 D. handelianum 110, 123 D. hirticaule 119. 122 D. hirticaule 133 D. hueizeense 110, 129 D. humilius 109, 118 D. jugorum 118 D. kamaonense 144 D . kamaonense var. autumnale 131 D. kamaonense var. glabrescns 144 D . la nkongense 1 38 D. latirhombicum 123 D • liangshanense 111, 129 D. likiangense 111, 140 D. lilac inum 123 D . mairei 112 D. ? naire var. viride 114 D. majus 111, 140 D . maximawezii 135 D. micropetalum 110, 118 D. micropetalum f . album 118 D , mosoynense 143 , 144 D. motingshanicum 109 , 115 D . oligandrum 140 D. omeiense 110, 124 D. pachycentrum var. humilius 118 D . pediforme 125 D. pergameneum 111, 131 D. pogonanthum 119 D . polyanthum 1 27 D. pseudohamatum 111, 131 D . pseudograndi florum 1 43 D . pseiuiogra ndifloru m var. glabrescente 144  D. pseudothibeticum 111 , 140 D • pseudoyunnanense 1 37 D. pulcherrimum 116 D. pycnocentrum 138 D. pycnocentrum var. Lankongense 138 D. pycrwcentroides var. latisecto 138 D . savatieri 148 D. smithianum 109, 115 D . sordidecaerulescens 1 44 D • soonmingense 146 D. spirocentrum 109, 125, 132 D. spirocentrum var. pediforme 125 D . spirocentrum var. grandibracteolatum 125 D . spirocentrum var. pauciflorum 127 D. taliense 110, 111, 127 D . taliense var. glabrum 127 D. tatsienense 111, 143, 146 D. tenii 111, 135 D. thibeticum 111, 138 D. thideticum var. schizophyllum 138 D. thibeticum var. subintegrum 138 D. tongolense 110, 124 , D . tsarongense 114 D. trichocarpum var. lasiostylum f . brevungue 119 D. umbrosum 110, 119, 122 D. umbrosum var. hispidum 122 D. viride 114 D. wrightii 114, 119, 124 D. wrightii var. subtubulosum 109, 114 D. yangii 109, 116 D. yanwaense 110, 111, 124 D. yongningense 110, 122 D. yulongshanicum 111, 133 D. yuanum 1 12 , 137 D. yunnanense 111 , 135, 137 Dichocarpum 30 , 177 D. adiantifolium 178 D. auriculatum 178, 179 D. dalzielii 178, 179 D. franchetii 178 D. hypoglaucum 178, 180 
D. malipoense 178, 180 \/ Dipelia 528 E Echinocaulon perfolianum 309 Ericala loureirii 632 E. pedicellata 620 E . squarrosa 607 Eriocapitella japonica 191 E. vitifoLia 193 . Eurythalia pedunculata 660 Euxolus ascendens 409 £ . viridis 407 Exacum 539, 541 E. teres 543 E. tetrgonum 541 F Fagopyrum 302, 303, 363 F, bonatii 369 F. caudatum 363, 370 F. cymosum 364 F. cynanchoides 359 F. dibotrys 363, 364 F. esculentum 363, 369 F. gilesii 363, 366 F. gracilipes 363, 369 F . grossii 367 F. leptopodum 363, 367 F. leptopodum var. grossii 363, 367 F, lineare 363, 370 F. mairei 364 F . cxiontopterum 369 F. stalice 363, 364 F. lataricum 363, 364 F. urophyllum 363 Fallopia 302, 303, 354 F. aubertii 355, 357 F . convolvulus 355 F. cynanchoides 355, 359 F. dentato - alata 355, 357 F. deniiculata 355, 358  F. multiflora 355, 357 F. multiflora var. ciliinerve 355 , 358 Fedia scabiosae folia 529 Fkaria glacialis 288 G Gentiana 538, 539, 540, 547 Sect, chondrophyllae 548, 591 Sect, cruciata 547, 553 Sect. Dolichocarpa 548, 590 Sect . Fimbricorona 548 , 632 Sect. Frigida 547, 566 Sect. Isomeria 547, 571 Sect. Kudoa 547, 554 Sect. Microsperma 547, 577 Sect, otophora 547, 548 Sect, phyllocalyx 547, 576 Sect . stenogyne 547 , 583 Gentiana agrorum 621 G. alata 583, 584 G. albo 一 marginata 593 , 617 G. alsinoides 594, 622 G. altigena 555, 563 G. altorum 555, 564 G . ampla 564 G . angustata 643 G. anisostemon 594, 624 G . anoniala 662 G . aph rosperma 59 1 G . aquatica 612 G. arethusae var. delicatula 555, 562 G . arethusae var. rotundato - lobata G. aristata 592, 604 、 G . ar recta 659 G. asparagoides 592, 606 G. asterocalyx 592, 604 G. atropurpurea 577, 582 G . atuntsiensis 567 , 568 G . azurea 661 G . beesiana 658 G. Bella 593, 612 
732  云南 植物志  G. blinii 581 G. exiqua 594, 624 G. bodinieri 602 G. exquisita 592, 595 G. borealis 660 G. expansa 583, 587 G. brevidens 554 G. fasckulata 635 G. bulleyana 641 G. fastigiata 620 G. burmensis 592 , 597 G. faucipilosa 633 G. caelestis 555, 564 G. faucipilosa var. caudata 634 G. cariuthiaca 668 G. filistyla 571, 575 G. caryophyllea 548 G. filistyla var. parviflora 575 G. cephalantha 555, 558 G. formosa 592, 597 G. cephalantha var. vaniotii 559 G. forrestii 593, 614 G. chinensis 571 G. franchetiana 594, 626 G. chungtienensis 592, 605 G. fratris 644 G. confertifolia 571 G. gentilis 584, 589 G. contorta 653 G. georgei 554, 556 G. cordata 639 G. gilvo - striata 571, 574 G. crassicaulis 553 G. gilvostriata var. stricta 575 G. crassula 593 , 606 G. golouminia var. oblonga 639 G. crassuloides 593, 609 G. grandis 654 G. cravufurdioides 645 G. grata 592, 598 G. cristata 594, 627 G. handeliana 566, 567 G. cuneibarba 633 G. handeliana var. brevisepala 567 G. curviphylla 593, 607 G. hapalocaula 586 G. cyananthiflora 656 G. haynaldii 590 G, damynensis 548, 551 G. harrowiana 571 , 572 G. decipiens 621 G. helenii 643 G. decorata 548, 550 G. helophila 555, 565 G. delavayi 577, 579 G. heptaphylla 562 G. delavayi f. caulescens 580 G. heptaphylla var. mixta 562 G. deltoidea 592, 599 G. hexaphylla var. pentaphyLLa 562 G. dentiformis 600 G. heterostemon 627 G. detonsa var. ovato - deltoidea 653 G. holdereriana 659 G. detonsa var. lutea 654 G. humilis 612, 632 G. detonsa var. nana 651 G. humilis var. evolutior 612 G. detonsa var. paludosa 651 G. infelix 548, 552 G. detonsa var. stracheyi 651 G. intricata 594, 620 G. duclouxii 555, 561 G. jingdongensis 555, 559 G. ecaudata 555, 561 G. kunmingensis 594, 625 G. emergens 576 G. kusnezowii 584 G. epichysantha 592, 600 G. leptoclada 583, 586 G. esquirolii 556 G. leucomelaena 593 , 612 G. eurycolpa 583, 588 G. leucomelaena var. alba 612 
拉丁 名索引  733  G. linoides 594, 622 G. lineolata 577 G. lineolata var. versticillaris 577 G. loureirii 594, 632 G . luteo ― viridis 638 G. macrauchena 592, 605 G. maeulchanensis 594, 625 G. mairei 592, 599 G . membranacm 639 G . micans 590 G. microdcHita 567, 570 G. microphyta 593, 611 G . microtophora 552 G. melandriifolia 555, 559 G. melandriifolia x rigenscens 558 G. moniliformis 594, 621 G. muscioola 591, 595 G. nannobella 590 G. napulifera 594, 631 G. ninglangensis 593, 615 G. oreodoxa 555, 565 G . omata 566 G . omata var. acumifolia 563 G . omata var. obtusi folia 563 G . omata var. veitchii 566 G. otophora 548, 550 G . otophora var. ovatisepala 550 G. otophorides 548, 551 G . pallescens 614 G . paludosa 651 G. panthaica 592, 598 G . panthaica var. epichysantha 600 G. papillosa 594, 628 G. pedata 593, 616 G. pedicellata 594, 620 G . pedunculata 660 G. picta 577, 580 G. pluviarum 593, 610 G. phyllocalyx 576 G. phyllopoda 567, 568 G. praechara 577, 579 G. praticola 594, 629  G. prattii 593, 611 G. primuli flora 583, 587 G. prostrata 612 G, pseudo ― sikkimensis 572 G. pseudosquarrosa 593 , 609 G. pterocalyx 583, 588 G. ptertKalyx var. flavoviridis 586 G. puberula 615, 616 G. pubiflora 593, 615 G. pubigera 593, 616 G. pubigera var. glabrescens 616 G. pulchra 589 G. pulla 626 G. pulmonaria 659 G. qiujiangensis 591 , 595 G. quadrifaria var. pilosula 620 G. recurvata 554, 592, 600 G. rigenscens 558, 556 G. rigenscens var. stictantha 556 G. rigenscana var. violacea 558 G. reynieri 598 G. rhodantha 583, 584 G. rhodantha var. wilsonii 584 G. robustior 598 G. rockhilii 590 G. rosularis 555 G. rubicunda 592, 602 G. sarcorrhiza 594, 629 G. scabralepes 662 G. scariosa 590 G. scytophylla 593, 619 G. serra 584, 589 G. setuli folia 561 G. sichitoensis 548, 552 G. sikkimensis 57 1 , 572 G. stmulatrix 593, 610 G. sino 一 omata 555 , 566 G. sino - omata var. gloriosa 566 G. sino ― omata var. punctata 565 G. sorarcula 590 G. souliei 583, 586 G. souliei var. flavo-viridis 586 
734  云南 植物志  G. squarrosa 593, 607 G . stellariifolia 658 G. stellulata 592, 601 G. stellulata var. dichotoma 601 G . stictantha 567 G. stragulata 571, 574 G . streptopoda 574 G . stylophorus 648 G • suboccuta 562 G. subintricata 594, 619 G. suborbisepala 577, 581 G. suborbisepala var. kialensis 582 G. subtilis 621 G. sutchuenensis 594 , 621 G. szechenyii 554, 555 G. taliensis 594, 627 G . tenelUi 660 G. temifolia 555 , 562 、 G. tibetica 553, 554 G . tigidifolia 621 G . tongolensis 577 , 582 G . trichotoma var. albescens 570 G . trichotoma var. brevicaulis 568 G . trailliana 658 G. trailliana var. minima 658 G . tsarongensis 550 G . vaniotii 556 , 558 G. veichiorum 555, 563 G . veitchiorum var. altorum 564 G . veitchiorum var. caelestis 564 G . venosa 648 G . volubilis 638 G. wardii 571, 575 G. wardii var. emergens 576 G. wilsonii 567 G. xanthonannos 594, 628 G . yamatsutae 653 G. yiliangensis 592, 602 G . yokusai 621 G. yunnanensis 577, 581 G . yunnanensis var. kialensis 581 Gentianaceae 538  Gentianella 540, 661 G. anomala 661, 662 G . arrecta 659 G. azurea 661 G . beesiana 659 G . contorta 653 • G . cyanant hi flora 656 G. gentianoides 661, 662 G . grandis 654 G . niacLarenii 656 G . pedunculata 660 G . pulmonaria 659 G . scabronarginata 653 G . stellarii folia 658 G . trailliana 658 G. trailliana var. beesiana 659 Gentianodes chinensis 572 G . deavayi 580 G . duclonxii 561 G • lineolata 577 G . melandriifolia 559 G . microdonta 570 G. picta 580 G . praeclara 579 G . rigescens 556 G • suboccuta 562 G . szechenyii 555 G . yunnanensis 581 Gentianopsis 538, 539, 540, 651  G. barbate 651, 655 G. barbata var. ovato-deltoidea 653 G. contorta 65 1 , 653 G. contorta var. unii 653 G. grandis 651 , 654 G. longistyla 651 G. lutea 651, 654 G. nana 651 G. paludosa 651 G. paludosa var. ovato-deltoides 653 G. scabromarginata 653  Glochidion cavaleriei 6 Gomphrena 402, 403, 416 
拉丁 名索引  735  G. globosa 416 G • sessilis 419 Gomphrenoideae 402 H Halenia 539, 540, 649 H. elliptica 649 H. elliptica var. grandiflora 649 H . vaniotii 649 Halerpestes 31, 290 H. lancifolia 290 H. tricuspis 290 H. tricuspis var. variifolia 290 I Illiciaceae 1 lUicium 1 / . brevistylum 8 I . burmanicum 1 , 2 / • cavaleriei 6 I. difengpi 1, 2, 8 I. fargesii 1 , 2 /. griffithii 6 /. griffithii var. yunnanense 4 / . henryi 6 J . leiophyllum 8 / . linnaei 9 /• macranthum 2 I. majus 2, 4 / . nianipurense 4 I. merrillianum 2, 9 I . micranthum 2 , 11 /. modest um 1 1 I. petelotii 2, 11 I. pseudosimonsii 2, 8 I. simonsii 1,2,4 I. spathulatum 2, 8 /. temstroemioides 6 I . tsaii 1 , 4 I . verum 1,2,9 I . xvangii 1 1 I . zvardii 2  I . yunnanense 4 Iresine 402, 413 I. herbstii 414 Isopyrum adiantifolum 178 /• adiantifolium var. arisanense 178 I • arisanense 178 I . auricuLatum 178, 179 /• cavaleriei 149 /. dalzielii 179 /. delavayi 179 I . flax:cidum 179 I . franchetii 178 I . grandiflorum var • microphylla 151 / . limprichtii 179 I . m icrophylla 151 /. peltatum 149 I . pteridifolium 179 I . vaginatum 45 Ixonanthaceae 431 Ixonanthes 431 I. cochinchinensis 431 K Kadsura 12 K. ananosma 13 K. angustifolia 13, 16 K . cavaleriei 15 K . chinensis 15 K. coccinea 13, 15 K • hainanensis 15 K. heteroclita 13, 17 K. induta 13, 15 K. interior 13, 16 K . longipedunculata 13, 17 K . roctueghiana 1 7 K . peltigera 17 Kingdonia 30, 255 K. uniflora 255 \ Knorringia sibirica 321 Kochia 391, 392 K. solaria 392 Koenigia 302 
736  云 南植物 志  K . cyana ndra 334 K . delicatula 333 K. islandica 303 K . nepalensis 333 K. nummulari folia 318 K. forrestii 318 L Latouchea 539, 540, 646 L. fokiensis 646 V Leea 433, 434 L . acuminata 435 L. aequata 434, 439 L . aspera 439 L . bracteata 437 L. compactiflora 434, 437 L. crispa 434, 438 L . dielsi 453 L. edgeworthii 439 L. glabra 434, 435 L . guinensis 434 L . herbacca 438 L. hispida 439 L. indica 434, 437 L. macrophylla 434, 437 L . mastersii 438 L . mastersii var. siamensis 438 L. parallela 435, 436 L. robsta 437, 439 L. setulifera 434, 438 L . tenui folia 438 L. theifera 452 L. trifdiata 437 L • umbracuLifera 435 Linaceae 425 Linum 426, 430 L. perenne 430 L . trigymum 429 L. usitatissimum 430 Lomatogonium 540, 541, 664 L • caespitosum 667 L. carinthiacum 665, 668  L. carinthianu77i var. cordifolium 668 L. coraijoium ooo L. cunei joLium ooj L. deltoideum 668 L. forrestii 665 , 669 L. forrestii var. bonatianum 670 L. forrestii var. densiflorum L. lij langense 665, 669 L. longiiolium ooD , oo7 L. macranthum 665, 668 L. oreocharia 665 L. perenne 665 , 667 L. saccatum 669 L. zhongdianense 670  M  MaLlotus neocavalariei 403 Megacodon 538, 539, 541, 648 M. stylophorus 648 Metanemone 30, 208 M . ranunculoides 208 N Naravelia 30, 253 N. pilulifera 253 N. pilulifera var. yunnanensis 253 N . zeyLanica 253 Nardostachys 528, 532 N . chinensis 532 , 533 N. grandiflora 532 N. jatamansi 532 o Ophelia angustifolia 684 O . bimaculata 681 O. cordata 681 O . nervosa 683 O • macrosperma 689 O. puLchelLa 684 Oxygraphis 31 , 287 O. delavayi 290 O. glacialis 288 
拉丁 名索引  737  0. tenuifolia 288 Oxyria 302, 370 O. digyha 371 O. mairei 372 O . portuLaci folia 30 1 O. sinensis 371 P Paeonia 291 Paeoniaceae 291 Paeoria albi flora 295, 296 P. albi flora var. trichocarpa 296 P . beresaivskii 296 P. bifurcata 294 P. delavayi 291, 292 P. delavayi var. angustiloba 292 P. delavayi var. lutea 291 , 294 P. forrestii 292 P. lactiflora 292, 295 P. lactiflora var. trichocarpa 292, 296 P. lutea 294 P. mairei 291, 294 P. mairei f. oxypetala 294 P . moutan 292 P. oxypetala 294 P. potanini var. trollioides 294 P. suffrutioosa 291, 292 P. trollioides 294 P. veitchii 292, 296 P • yunnanensis 292 Paraquilegia 30 , 151 P. microphylla 151 Parthenocissus 433, 441 P. chinensis 441, 444 P. cuspidifera var. pubifolia 441, 443 P . dalzielii 444 P. feddei 441 P. henryana var. glaucescem 446 P. heterophylla 441 P . himalayana 443 P. himalayana var. vestitus 444 P. semicordata 441, 443  P. thomsonii 445, 446 Patrinia 528 P. heterophylla 529, 531 P . jatamansi 532 P. monandra 529, 531 P. monandra var. sinensis 531 P. parvi flora 529 P. scabiosaefolia 529 P. scabiosaefolia var. hispida 529 P. scabiosaefolia f. hispida 529 P. speciosa 529 Perskaria amphibia 344 P. barbata 346 P. capitata 326 P . chinense 324 P. chinense var. ovaLi folia 324 P . ducknixii 322 P. ducknixii var. hypoleuca 322 P. flaccida 351 P. hydropiper 351 F . humilis 330 P. japonica 344 P. jucunda 354 P. lapathifolia 347 P . lapathifolia ssp . lanata 348 P. lapathifoLium var. nodosum 347 P. maackiana 311 P • microcephala 329 P. microcephala var. vuallichii 329 P. murkata 314 F . nepalensis 330 P . orientalis 348 P. perfoliata 309 P. pinetorum 321 P. polystachyum 317 P . posumbu 352 F . praetermissum 312 P. pubescens 351 F. rudia 315 P. sibirica 321 F. sieboldii 313 P . sphaerocephalum 329 
738  云 南植物 志  P , strigosci 313 P. barbatum var. gracile 353 P . t€Tl€llci VcIT . kci VCl^Ot^Cl 7XQ. 35 3 ■p. TTHQ, 71 ICU 7)1 312 P , thu,lt)€7~gil 311 p. bistorta 336 P . tiiictonui}} 349 P. hlujiiei 352 P • vuniotiufiu 347 P. bodinicri 313 p • viscosQ 346 P. boiiatii 369 Phytolacaceae 402 P. hrachiatum 324 Pl€u Togyne ccirituitci 668 P. caespitosum 352 P . carinthiaca 668 P. calostachyum 340 P . for rest ii 669 P. campanulatum 305, 321 P . TyiucfUTitfio, 668 P. campanulatum var. fulvidum 305, 322 P . T7iairei 675 P. cam pa?iu latum var. lichiangense 322 p . nidirei vcir. Kubfoputictcito. 675 p. campanulatum var. membra n ifol ium 322 p « or€ochciT~is 665 p. capitatum 305 , 326 p. patens 669, 670 P. cathayanum 305 , 323 p . rotcitcL var. floribiiiidci 670 P. cavaleriei 314 P . vuniotii 675 P. caudatum 370 PLcu T'opt€T'o Pyrii tn sihtrtcuTTi 321 P. chinense 305, 324 1;^ Plcu ToptBrus xuccQ. Titiii 360 p. chinense var. hrachiatum 324 Polygonaccse 301 P. chinense var. hispidum 305, 326 Polvmnum 3fP 303 p. chinense var. inalaicum 324 Sect . Aconc^on 304 P. chinense var. ovalifolium 305, 324 、 Sect. AviculsriB 304 p. chinense var. paradoxum 326 Sect . Bistorta 306 P. constans 337 Sect . Cephalophilon 305 P. convolvulus 355 Sect • Kchinocaulon 304 P. coriaceum 307 , 342 Sect. Polygonum 307 P. cuspidatuni 360 p. acaule 320 P. cyanandrum 306, 333 p - cui^TU)pcxiii7yi 324 p. cymosum 364 P. alatwn 330 P. cyaniKhoides 359 P . alpiTXUTTl VcLT. SI 71 tCli 772 322 p. darrisii 304, 312 P • amphibium 307 , 344 P. dielsii 326 P . uTHphibium var. terrestre 344 P. delicatulum 306 , 333 P. amplexicaule 307, 339, 340 P. dentato ― alatum 357 P. cimplcxicHulc V3T. sincnsc 307, 340 p. denticulatum 358 * • H/fl L/l-C^ tC C* Mt-C VoJ, . o L^i, it/J Clffl p. dibotrys 364 P . gissami cum 308 349 p. dolichopodu77i 347 P. aubertii 357 P. ducloiLxii 322 P . CLuytciiLcitiny'i 312, 324 P emodi 307, 343 p. aviculare 304, 308 P. emodi var. dependens 307, 343 P. aviculare var. minuti forum 309 P. esquirolii 315 P. barbatum 307, 346 P. fagopyrum 369 
拉丁 名索引  739  P. filicaule 306, 333 P. filiforme 361 P . jlaccidurn 35 1 P. Jlaccidum var. hispid u??i 351 P. forrestii 305, 318 P. forrestii var. pumilio 318 P . fnmdosu m 317 P. gilesii 366 P. glaciale 306, 332 P. glaciale var. przewalskii 306, 332 P . gracilipes 369 P. gracilipes var. odonotopterum 369 P. griffithii 307, 340 P. grossii 367 P. hastatosagittatum 304, 314 P. hastatosagittatum var. luti folium 314 P. hirsutum 320 P. hookeri 305, 320 P. humile 306, 330 P. hydropiper 308, 351 P. hydropiper var. hispidum 351 P. islandicum 303 P. japonicum 307, 344 P. jucundum 308, 326, 354 P . karagoeanum 353 P. kukenthalii 346 P. labordei 364 P. Lanatum 348 P . lanigerum 348 P. lapathifolium 307, 347 P. lapathifolium var. lanatum 308, 348 P. lapathifolium var. salicifolium 308, 348 P . leptopodurn 367 P. leptopodum var. grossii 367 P. lichiangense 305, 322 P. limioola 308, 354 P. limprichii 337 P. longisetum 308, 352 P. longisetum var. rotundalum 308, 353 P. maackianum 304, 311 P. macrophyllum 307, 340 P. macrophyllum var. stenophyllum 307, 341  P. mairei 364 P. meeboldii 323 P . micranthum 344 , 353 P . microcephalum 306 , 329 P . microcephalum var . sphaerocephalum 306 329 P. milletii 306, 337 P. molle 304, 315 P. molle var. frondosum 304, 317 P. molle var. rude 304, 315 P . morrisonense 327 P. multiflorum 357 P. multiflorum var. angulatum 358 P. multiflorum var. ciliinerve 358 P . myosurus 344 P. muricatum 304, 314 P . neofili forme 361 P. nepalense 330 P. nodosum 347 P. nummularifolium 305, 318 P . oligenth um 314 P. orientale 308, 348 P. orientale var. pilosum 348 P . odontopterum 269 P. paleaceum 307, 341 P. paleaceum var. pubifolium 307, 342 P. palmatum 305, 323 P . panicuLatum 315 P. pariculatum var. frondosum 317 P. paniculatum var. rude 315 P. paradoxum 326 P . parviforum 309 P. perfoliatum 304, 309 P . pergracile 339 P . pergrinatoaris 317 P. persicaria 307, 308, 347 P. persicaria f. hamile 347 F. persicaria f. latifoLium 347 P. pinetonum 305, 321 P. plebeium 304, 309 P. polystachyum 305, 317 P. polystachyum var. longifolium 305, 318 
740  云南 植物志  P. posumbu 308, 352 P. praetermissum 304, 312 P . przevualskii 332 P. pseudopalmatwn 323 P. pubescens 308, 351 P. punctatum 330 P. rude 315 P. runcinatum 306, 327 P. runcinatum var. sinense 306, 328 P. runcinatum var. exauriculatum 328 P . sagittifoLium 312 P. sagittatum var. sieboldii 313 P. sentiosum var. sagittifolium 312 P. sibiricum 305, 320 P. sieboldii 304, 313 P. sinomontanum 306, 336 P . shaerocephalum 329 P. speciosum 339 P . sphaerostachyum 343 P. statice 364 P . stellato- tomentosum 311 P . stenophyllum 34 1 P . stolon i feru m 311 P. strigosum 304, 313 P. strindbergii 305, 327 P. subscaposum 307, 342 P. suffultoides 306, 334 P. suffultum 307, 337 P. suffultum var. pergracile 307, 339 P. suffultum var. rufescens 337 P. taliense 342 P . tataricum 366 P. tenellum var. karagoeanum 308, 353 P. tenellum var. micranthum 353 P, tenuifoLium 336 P. thunbergii 304, 311 P. thunbergii var. maackianum 311 P. thunbergii var. stilom 311 P. tinctorium 308, 349 P. tortuosum 304, 317 P. tristachyum 364 P. tsangshanicum 315  umbrosum JUo , oZo uropnyllum Jo3 p vaniottanutn j4 / p Virginia num var. fili forme D r. viscosum 307 , 346 D viviparum JUo , J34 r. vivipara var. angustum 306, P vivipunxTH var. tenui foliufn p. wallichii 306, 329 p. yunnanense 341 p. zigzag 343 p. zuccarinii 360  Portulaca 297 Portulaca cunei folia 301 P , cyathostyla 300 P. grandiflora 297, 300 F. hainanensis 300 P. insuLaris 300 P. oleracea 297, 298 P . pachyrrhiza 300 F . pariculatum 301 F. patens 301 P. pilosa 297, 300 P . pilosa ssp . grandi flora 300 P. quadrifida 297, 298 P . tuberosa 300 Portulacaceae 296 Psedera himalayana 444 P . thomsoni 445 Psilotrichum 403, 410 P. yunnanensis 410 Pterygocalyx 539, 540, 660 P. volubilis 660 Pulsatilla 30, 206 P. glaucifolium 206 P. millefolium 206 R Ranunculaceae 29 Ranunculus 30, 258 sect . Auricomus 259 sect. Ficariifolium 258 
拉丁 名索引  741  sect . Hecatonia 259 sect. Ranunculus 260 <3 f finis var. capillaceus 270 af finis var. filiformis 270 af finis var. flabellatus 273 af finis var. stracheyanus 268 a j finis var. tanguticus lus. dasycarpus 270 af finis var. tanguticus lus. leiocarpus 270 af finis var. tematus 270 R . aguitilis var. eradicatus 28,6 i? . brothernsii var. dasycarpus 270 brotherusii var. tanguticus 270 brothernsii var. tanguticus f. dasycarpus 270 bungei var. micranthum 286 R. cangshanicus 260, 267 R. cantoniensis 261 , 281, 283 R. chinensis 285 R. dielsianus 259, 271 R. dielsianus var. longipilosus 272 R. dielsianus var. suprasericeus 272 R. diffusus 260, 281 R . diffusus f. mollis 281 R. dongrergensis 259, 374 R. felixii 259, 273 R. felixii var. forrestii 273 R. ficariifolius 258, 274 J?. JJaccidus 275 R . ficariifolius var. ovalifolius 275 R. furcatifidus 260, 268 R . glacialiformis 267 R. glareosus 259, 263 R. hirtellus 265 R. hirtellus var. orientalis 260, 265 R. japonicus 260, 275 R. japonicus var. propinquus 260, 275 R. hydrophilus 286 R . kamchaticus 288 R . kunmingensis 260 , 277 R. kunmingensis var. hispidus 277 R. laetus 260, 277 R . longipetalus 263  R . longicaulis var. genicuLatus 273 R . longicaulis var. nephelogenes 272 R . ? nariei 273 , 275 R . meilixueshanicus 259 , 263 R. micronivalis 260 , 263 R . micronivalis var. platypetalus 261 R • microphylLus 275 R . nematolobus 259 R. nematolobus 270 R. nephelogenes 259, 260, 272 R. nephelogenes var. geniculatus 259, 272 R . pegaeus 259 , 265 R . pimpinnelloides 257 R. platypetalus 260, 261, 265 R. platypetalus var. macranthus 261 R. popovii 268 R. popovii var. strecheyanus 259, 268 R. potaninii 259, 260, 267 . R . propinquus 275 R . pseudo laetus 277 R . psendoparui florus 281 R. pseudopygmaeus 259, 261 R. pukhellus 268 R . pukhellus var. geniculetus 273 R . pukhellus var. potaninii 267 R • pukhellus var. stracheyanus 268 R. repens 261, 285 R . repens var. lopouensis 275 R . sardous var. monanthos 281 R. sceleratus 259, 274 R. sieboldii 260, 281 R. silerifolius 261, 283 R. silerifolius var. dolicanthus 283 R. sinovaginatus 261 , 279 R . stenorhyrchus 265 R . suprasericeus 271 , 272 R. tanguticus 260, 268 R . tanguticus var. capillaceus 270 R. tanguticus var. dasycarpus 270 R . trichophyllus var. paucistamineum f. ter- restre 286 R . trichopfiylius b . terrestris 286 
742  云南 植物志  R. trigonus 260, 261, 279 R. trigonus var. strigosus 279 R . vaniotii 275 R . vaginatus 279 R. yanshanensis 259 , 271 R. yunnanensis 259, 273 R. zhungdianensis 259, 271 Reinwardtia 426, 427 R. indica 427 R . sinensis 429 R • trigyna 429 Reynoutria 302, 303, 359 R . campanulata 322 R. henryi 360 R. japonica 359 R . lichiangense 323 R . polystachya 317 R . yunnanemis 360 Rheum 302, 380 R. acuminatum 388 R. alexandrae 381, 382 R. australe 381, 384 R. delavayi 381, 382 R. emodi 384 R. forrestii 381, 385 R. kialense 381, 389 R. likiangense 381, 387 R . micranthum 389 R . nanum 320 R. nobile 380, 381 R. officinale 381, 387 R . ovatum 387 R. palmatum 388 R . striatum 382 R. webbianum 381, 382 R. yunnanense 389 Rumex 302, 372 R. acetosa 372, 375 R. acetosella 372, 373 R . acetosella var. vulgaris 375 R. amurensis 373, 377 R . cacaLii folia 389  R . chinensis 379 R. crispus 373, 376 R - crispus var. japnnicus 376 R. dentatus 373, 379 R . dentatus subsp. halacsyi 379 R . digyna 371 R . dissectus 373 R . esquirolii 377 R. hastatus 372, 373 R. japonicus 373, 376 R . klotzschianus 379 R . jnaritimus 379 R. microcarpus 373, 380 R . nepalensis 373 , 377 R. nepalensis var. remotiflorus 373, 377 R . ramulosus 377 R . remotiflorus 377 R. trisetifer 373, 379 R. wallichianus 380 R. yungningensis 372, 375 s Salsola 391 S. coUina 391 Schisandra 19, 12 Subgen. cosbacea 13 Subgen. kadsunra 13 S . chinensis var. rubri flora 22 S. grandiflora 19, 20 S. henryi 19, 22 S. henryi var. yunnanensis 23 S. lancifolia 20, 26 S. micrantha 20, 27 S. neglecta 20, 25 S. plena 20, 28 S. propinqua 20, 27 S . propinqua var. intermedia 27 S. rubiflora 19, 22 S. sphenanthera 20, 23 S • sphenanthera var. lancifolia 26 S. viridis 20, 26 S. wilsoniana 20, 23 
拉丁 名索引  743  Schisandraceae 1 2 Sch lagintivei tel la glareosa 174 S. fumarioides 174 Sebaea 539, 540, 544 S . khasiana 544 S. microphylla 544 Silene esquirolii 681 Souliea 29, 44 S. vaginata 45 Spinacia 391, 394 S. oleracea 394 Spinovitis davidii 518 Staphylea indica 435 Stilbanthus 402, 414 S. scandens 414 Sunania filiformis 361 S . filiformis var. kachina 361 Swertia 540, 541, 670 S. alba 673, 692 S . albo-violacea 693 S. angustifolia 672, 684 S . angustifolia var. hamiltoniana 684 S. angustifolia var. pulchelia 684 S. asarifolia 671 , 678 S. atroviolacea 671 , 679 S . biauriculata 68 1 S. bimaculata 672, 681 S . bimaculata var. microcarpa 681 S. binchuanensis 673, 693 S . bonatiana 670 S. calycina 671 , 676 S • calycina var. major 676 S . cavaLeriei 683 S. carinihiaca 668 S. cincta 673, 693 S. cordata 672, 681 S. davidii 671, 675 S. decora 672, 685 S. delavayi 672, 685 S. deltoidea 668 S. divaricaia 671, 676 S. ducUmxii 691  S. elaia 671, 680 S. endotrica 671, 678 S . esquirolii 684 S. fasciculata 672, 692 S. forresiii 671, 678 S. gentianoides 662 S , gracilis 687 S. handeliana 671 , 673 S . hypericoides 692 S. kouitchensis 672, 690 S. leducii 672, 691 S . longipes 675 S. luquanensis 671, 675 S. macrosperma 672, 689 S. marirei 681 S . mekongensis 664 S. membrani folia 672, 689 S. mileensis 672, 690 S. mussotii 672, 690 S. nervosa 672, 683 S. patens 671 , 675 S. patula 672, 687 S • pa ucifLora 680 S. pianmaensis 671 , 673 S. platyphylla 681 S. pubescens 673, 695 S. pulchelia 684 S. punicea 672, 691 S. punicea var. lutescens 692 S . purpurascens var. vioLaceo-cincta 693 S . randaiensis 689 S . rosea 685 S. rotundiglandula 671 , 679 S . scandens 689 S. tenuis 672, 687 S. tibetica 672, 680 S . tetragona 591 S . vacillans 684 S. yunnanensis 672, 685 T Talinum 297, 300 
744  云南 植物志  T . cunei folium 301 T. fruticosum 301 T. paniculatum 301 T, patens 301 T. portulacifolium 301 T. triangulare 301 Telanthera bettzickiana 417 Tetrastigma 434, 478 T. alatum 505 T. apiculatum 478, 481 T. apiculatum var. pubescens 483 T. burmanicum 512 T . cambodianum 497 T. campylocarpum 478, 485 T. cauliflorum 479, 494 T. ceratopetalum 48, 502 T . cha poetise 48 1 T . crassipes 497, 504 T. cruciatum 479, 487 T. delavayi 480, 504 T. delavayi f. majus 504 T. erubescens 479, 487 T. erudescens var. monopnyllum 478 , 489 492 T. erubescens var. monospermum 487 T. funingense 478, 485 T . hemsleyanum 479 , 505 丁. henryi 479, 480, 487, 490 T. henryi var. mollifolium 479, 481, 490 T. hypoglaucum 479, 507, 509 T . hypoglaucum var. puberulum 509 T. jingdongense 480, 504 T. jinghongense 479, 480 J T. lenticellatum 480, 499 T. lincangense 480, 497 T. lineare 480, 481 T . lumg-lingense 490 T. macrocorymbum 480, 502 T. megalocarpum 497 T. membranaceum 494 T. monophyllum 489 T. napaulense 480, 508  T. napaulense var. puberulum 480, 508 T, obovatum 469, 496 T. obtectum 479, 507, 512 T. obtectum subsp. dichotomum 507 T. obtectum var. glabrum 513 T. obtectum var. pilosum 513 T. obtectum var. potentiLla 513 T. obtectum var. trichopcarpum 513 T. planicaule 479, 492, 496 T. retinervium 483 T. retinervium var. pubescens 479, 483 T. rumicispermum 480, 500 T. rumicispermum vax. lasiogynum 481, 502 T. serrulatum 480, 508 V T. serrulatum var. lasiogynum 502 T. serrulatum var. puberulum 480, 508, 509 T. sichouense 479 , 494 T. sichouense var. megalocarpum 479, 496 T. sinodichotomum 507 T. subtetragonum 478, 490 T. tenue 490 T. tonkinense 481 T. triphyllum 479, 509 T. triphyllum var. hirtum 510 T. tsaianum 480, 505 T. venulosum 479, 489 T. voinierianum 494 T. xishuangbannaense 480, 499 T. yiwuense 483 T. yunnanense 478, 479, 510 T. yunnanense var. mallisimum 512 T. yunnanense var. pubipes 510 T. yunnanense var. triphyllum 509 T. yunnanense var. triphyllum f. glabrum  510 T. yunnanense var. triphyllum f. hirtum 510 ThaJictrum 30, 153 T. alpinum 156, 175 T. alpinum var. elatum 175 T. alpinum var. elatum f. puberulum 175 T. alpinum var. microphyllum 177 T. atriplex 156, 163 
拉丁 名索引  T. brevisericeum 155 , 161 T . cirrhosum 156, 174 T. cultratum 156, 157, 173 T. cultratum var. tsangense 174 T • decitematum 1 73 T. delavayi 157, 170 T. delavayi var. acuminatum 170 T. delavayi var. decorum 172 T. delavayi var. mucronatum 172 T. delavayi var. parviflorum 170 T • dipterocarpum 1 70 T . ducloiLxii 170 T. englerianum 167 T. cleans 157, 167 T. esquirolii 175 T. finelii 156, 173 T. foetidum 156, 174 T . foetidum var, glandulosissimum 169 T. foliolosum 157, 172 T. glandulosissimum 157, 169 T. glandulosissimum var. chaotungense 170 T. glareosum 174 T. ichangense 157, 164 T. javanicum 155, 160 T. lancangense 155, 160 T. lecoyeri 155, 161 T. leuconotum 156 , 167 T. leve 155, 158 T. mairei 167 T. microgynum 157, 166 T . microphylLum 177 T. nudum 175 T. pumilum 1 56 , 162 T. retioJatum 157 , 164 T. rostellatum 155, 162 T . rutifolium 1 56 , 166 T . samariferum 169 T. saniculiforme 155, 157 T. scabrifolium 155 , 158 T. scabrifolium var. leve 158 T. scaposum 166 T. simaoense 155 , 162  T. smthii 156, 177 T. squamiferum 156 , 174 T. tenii 172 T. lenuisubulatum 1 57 , 162 T • to fieldioides 1 75 T. trichopus 157, 172 T. uncatum 156, 163 T. uncinulatum 155 , 161 T . vertkillatum 167 T. virgatum 157 , 167 T. virgatum var. stipitatum 167 T. viscosum 156, 169 T. wangii 156, 164 T. yui 173 T. yunnanense 155 , 158 T. yunnanvar. austroyunnanense 160 Tiniaria scandens var. dentato-alata 357 Tirpitzia 426, 429 T. Candida 429 T . sinensis 429 Tovara fili forme 36 1 T. filiformis var. neofiLiformis 361 T. virginianum var. fili forme 361 T. viriginiana var. kachina 361 Tracaulon muricatum 314 T . praeterm issum 312 T . strigosum 313 T. thunbergii 311 Triplostegia 527 Tripterospermum 539, 540, 634 T. affine 639 T . angustatum 643 T . bulleyana 641 T. campanulacea 641 T . carlesii 635 T. chinense 634, 635 T. cordatum 635, 639 T. cordifolioides 634, 636 T. fasciculatum 639 T. hirticalyx 634, 635 T. lanceolatum 635 T. membranaceum 635, 639 
746  云 南植物 志  T. pallidum 634, 636 T. pingbianense 634, 636 T . traillianum 643 T. volubile 635, 638 Trollius 30, 37 T. farreri 37, 40 T. farreri var. major 38, 41 T. micranthus 37, 41 T. pumilus var. tanguticus 37, 40 T. paLmata 35 T . pumilus ssp. normalis var. kansuansis 40 T. pumilus ssp. normalis var. ranunculoides 42 T. pumilus var. alpinus 40 T. pumilus var. lobatus 40 T. ranunculoides 37, 41 T. vaginatus 38, 42 T. yunnanensis 35, 37, 38 T. yunnanensis var. latrlobus 37, 38 T. yunnanensis var. pellatus 37, 38 T . yunnanensis f. eupetala 38 Truellum darrisii 312 T . hastata-sagit latum 314 T . muricatum 314 T . perforatum 309 T . praetermissum 312  Uvaria heteroclita 17  u  V  Valeriana 528, 533 V. barbulata 533, 537 V . barbulata var. gymnostoma 537 V. briquetiana 538 V. daphni flora 533, 536 V . delavayi 537 V. faberi 536 V. flaccidissama 533, 536 V. hardwickii 533, 534 V . hygrobia 534 V. jatamansi 532, 533  V. mairei 534, 538 V . nokozanensis 536 V. officinalis 533, 536 V. stenoptera 533, 537 V. stenoptera var. cardaminea 537 V . tianschanica 533 , 536 V. udicola 534 V. uxillkhii 534 Valerianaceae 5 27 Veratrilla 664 V. baillonii 664 Viburnum 528 Vitaceae 432 Vitis 434, 516 V. adnata 466 V. adstricta 525, 527 V. arisanensis 513 V . armata 518 V. armata var, cyanocarpa 518 V. assamica 466 V. betulifolia 517, 520, 524 V . bodinieri 449 V. bryoniaefolia 517, 525 V. bryoniaefolia var. muLtilobata 525 V. bryoniaefolia var. mairei 527 V . cantoniensis 452 V. campylocarfnim 485 V . ca rdiosperrTzoides 477 V. carnosa 472 V. cavaleriei 522 V . cha ffanjoni 453 V . coignetiae 524 V. davidii 517 V. davidii var. cyanocarpa 518 V. discolor 463 V. elongata 460 V. esquirolii 505 V. feddei 441 V. fengqingensis 517, 521 V. flex 隱 517, 520, 522 V . flexuosa var. chinensis 522 V. flexuosa var. mairei 525 
拉丁 名索引  747  V. flexuosa f. malayana 522 V. flexuosa var. parui folia 522 V. fici folia var. pentogona 524 V. flexuosa f. typica 522 V. hekouensis 517, 522 V. heterophylla 449 V. hexamera 520 V. heyneana 517, 524, 525 V . himalayana 444 V. himalayana var. semicordata 443 V. japonica 473 V. kelungensis 524 V. labordei 505 V. lanata 524 V. leeoides 452 V. lencocarpa 473 V. mairei 476 V. marchandii 520 V. megalophylla 453 V. menghaiensis 517, 525 V. mengziensis 517, 521 V. micans 449 V. mollis 474 V. multijugata 452 V. novisinensis 525 V. obtecta 512 V. obtecta var. potentilla f. pilosum 513 V. oLigqcarpQ 476 V*. obovatum 496 V. pallida 461 V. parvi folia 522 V. pentagona 524 V. pentagona var. honanensis 524 V. plankaule 492 V. potentilla 513  V. potentilla var. glabra 513 V. prunisapida 518 V. pteroclada 463 V. purani 522 V . qinquangularis 524 , 525 V. re panda 461 V. repens 457 V. reticulata 520 V. retordii 522 V. rubifolia 451 V. rumicisperma 500 V. semicordata 443 V. shimenensis 520 V • sikkimensis 514 V. tenui folia 473, 474 V. thomsonii 445 V . thunbergii 525 V. thunbergii var. adstricta 525 V. thunbergii var. mairei 525 V. thunbergii var. yunnanensis 524 V. trkholada 520 V. trifolia 472 V. umbellata 513 V. umbellata var. arisanensis 513 V. vinifera 433, 517, 524, 525 V. vulpina r. paruifolia 522 V . uxillichii 522 V. wilsonae 517, 520 V. yunnanensis 517, 518 Y Yua 433, 445 Y. chinensis 445, 446 Y. thomsonii 445 Y. thomsonii var. glaucescens 446 
《云 南植 物志》 已出版 各科中 名索引 (按 汉语 拼音字 母次序 排列)  科名 卷数 B 八角科 9 色蕉科 2 百部科 5 百合科 7 柏科 4 半 边莲科 ' 2 败酱科 11 C 茶 茱萸科 1 柽柳科 8 赤 苍藤科 6 翅 子藤科 4 川草科 5 川 续断科 8 唇形科 1 茨藻科 5 酢 紫草科 5 D 大 风子科 6 大 花草科 2 大麻科 1 大 血藤科 1 冬青科 4 杜 鹃花科 4 杜英科 6 毒 鼠子科 8 椴树科 6 F  番 荔枝科  科名 卷数 番 木瓜科 5 防己科 3 浮萍科 5 G 橄榄科 1 沟 繁缕科 6 珙桐科 1 H 海桑科 8 海 桐花科 3 黑 三棱科 5 红 豆杉科 4 红树科 1 胡椒科 8 萌芦科 6 胡麻科 5 虎 皮楠科 8 花蔺科 4 花慈科 2 桦木科 5 黄 谷精科 5 黄杨科 1 黄 叶树科 3 J 夹 竹桃科 3 假兰科 6 假 叶树科 6 箭 根薯科 6 姜科 8 
科 名 索 引 角 果藻科 M 角 胡麻科 桔梗科 马 鞭草科 1 金 刀木科 4 马 齿觅科 11 金 虎尾科 8 马 兜铃科 8 金 缕梅科 1 马钱科 3 金 丝桃科 7 马桑科 8 金 粟兰科 1 麻黄科 4 金 鱼藻科 4 买 麻藤科 4 锦葵科 2 徙牛 儿苗科 旌 节花科 3 茅 膏菜科 4 景天科 8 毛茛科 11 九 子母科 2 猕 猴桃科 K 木棉科 3 木通科 2 壳斗科 2 木樨科 A 4 苦 苣苔科 N 苦木科 L 1 南 洋杉科 4 蓝雪科 1 P 肋 果茶科 8 葡萄科 11 黎科 11 Q 狸藻科 4 楝科 1 漆树科 2 连 香树科 槭树科 莲 叶桐科 3 格 叶树科 2 领 春木科 千 屈菜科 3 菱科 4 荨麻科 蓼科 11 鞘 柄木科 六 苞藤科 1 縦斗 2 柳 叶菜科 4 清 风藤科 4 龙胆科 11 R 龙 脑香科 鹿 蹄草科 8 忍冬科 罗 汉松科 4 肉 豆蔻科 1 萝犛科 瑞香科 8 
750  云南 植物志  S  二 白草科 二 尖杉科 4 伞形科 ~r* n 桑科 桑 寄生科 山树科 2 山茶科 g 山榄科 山 龙眼科 *-M HJV I I 1 山 柚子科 •-■-1 1 W -J 「1 6 山 茱英科 杉科 4 杉 叶藻科 4 商陆科 铺# 11 蛇菰科 3 省 沽油科 口 1 M 1 M-J 1 1 2 使 君子科 1 柿树科 1 'P r -J 1 1 3 石榴科 8 8 石竹科 6 十 字花科 6 鼠刺科 1 薯蓣科 水螯科 zj、 j^xT A 水晶^ 科 ,J 、口口 — - 1 1 fi 水 马齿科 ,J、 J TT o 水 麦久科 水 青树科 Tk 不魅 小 卫哲竹  睡菜科 4 睡莲科 4 四 角果科 四 数木科 3 松科 4  粟 米草科 7 苏木科 8 苏铁科 4 T 檀香科 4 桃 金娘科 7 藤黄科 5 铁 青树科 6 田 基麻科 2 天 料木科 4 天 南星科 2 透 骨草科 1 菟 丝子科 2 W 五 福花科 3 五 隔草科 5 五加科 2 五 列木科 8 五 味子科 11 五 桠果科 5 无 患子科 1 无 叶莲科 5 梧桐科 2 X 西 番莲科 1 觅科 11 仙茅科 6 香蒲科 5 小檗科 7 小二 仙草科 4 楔 瓣花科 5 心 翼果科 1 星 叶草科 7 旋花科 2 
科 名索引  751  Y  ^淋科 -It- rrr XT 11 鸭 ffi 草科 3 延 龄草科 8 岩栴科 8 眼 子菜科 4 杨柳科 6 杨梅科 i? 茱莉科 J=J /T'J TT 3 L 银杏科 4 罂粟科 2 隐翼科 8 雨 久花科 鸢尾科  远志科 3 越桔科 5 芸香科 6 Z 泽?^ 科 4 粘木科 U 樟科 3 榛科 5 竹芋科 • 6 紫草科 ' 4 紫 金牛科 1 紫堇科 8 紫 茉莉科 8 紫树科 1 紫葳科 2 
Index familiaruin Fl. Yunnan. Olim editarum  Name faitiiliam Tomus 1 Adoxaceae 3 All sm^tarp/ip 4 Ama.rantha.ceae 11 I uiicu. y iiiuoi\^v^<i^ g A pQpQ rrii QppQp 2 3 Apostasiaceae 6 Aquifoliaceae 4 Araceae 2 JVI CU. iCll^C-OVl. 2 Ax3uc3n accsc 4 8 3 Balanophoraceae 3 4 Rptl il PPPflP 2 Bombaceae 3 4 Burni3.nni3.ccHC 6 3utornaccflc 4 Buxaccsic Caesalpiniaceae 8 Callitrichaceae 8 Campanulaceae Cannabinaceae 1 Capparidaceae 2 Caprifoliaceae  Name familiam Tomus Cardiopteridaceae 1 Caricaceae l^Q-rvQrinvl lap^ip*^ vl 4 (*prQ tonn vl 1 ppji p 4 (! PrPlHl Dnvl IplPPflP 5 I npnorwii flpp^p v^i ly^i iv-' I-A_/V4 i civ, tat; 11 1 Clethraceae 2 ComiTicl inEcc3.6 3 Convolvulaceae 2 8 CorylscG3c 5 Crassu laceae 8 Cruci ferae 6 Crypt6ronia.cc3.c 8 Cucurbi taceae 6 Cupressa.cea6 4 Cuscu ta.cc36 2 Cycsdsccsc 4 Daphniphyllaceae 8 David iaceae Diapensiaceae Q O Dichapetalaceae 8 Dilleniaceae Dioscoreaceae 3 Dipsacaceae 8 Dipterocarpaceae Droseraceae 4 
科 名索引  753  Ebenaceae 3 Klaeocarpaceae 6 Elatinaceae 6 Ephederaceae 4 Ericaceae 4 Krythropalaceae 6 Kupteleaceaie 2 Flacourtiaceaie 6 Fl umari aceae 8 Genfianaceae 11 Geraniaceac Gcsneriaceac Ginkgoaceae 4 Gnetaceae 4 Guttiferae Haloragidaceae 4 Hamamelidaceae Hemandiaceae 3 Hippocrateaceae 4 Hippuridaceae 4 Hydrochari taceae 4 Hydrophy 1 1 acene 2 Hypoxidaccflie 6 Icacinaceae Illiciaceae 11 Iridaceae Iteaceae I xonan t haceae 11 J uncagi naccae 2 Lauraceae 3 L<t:IIlIlaLca.c Lentibulariaceae 4 Liliaceae Linaceae 11  Lobeliaceae 2 Loganiaceae 3 Loranthaceae 3 Lythraceae 3 Magnoliaceae 11 Malpighiaceae 8 Malvaceae 2 Marantaceae 6 Martyniaceae 5 Melastomataceae 2 Meliaceae 1 Menispermaceae 3 Menyanthaceae 4 Molluginaceae Monotropaceae 8 Moraceae 6 Musaceae 2 Myricaceae 5 Myristicaceae Myrsinaceae Myrtaceae 7 Najadaceae 5 Nyctaginaceae 8 Nymphacaceae 4 Nyssaceae Oiacaceae 6 Oleaceae 4 Onagraceae 4 Opiliaceae 6 Oxalidaceae Paeoniaceae 11 Papaveraceae 2 Passifloraceae Pdealiaceae Pendaphragmataceae Pentaphyllacaceae 8 Petrosaviaceae Phrymaceae 1 
754  云南 植物志  Phytolaccaceae 1 Sonneratiaceae 8 Pinaceae 4 Sparganiaceae Piperaceae 8 Sphenocleaceae Pittosporaceae 3 Stachyuraceae 3 Plumbagi naceae Staphyleaceae 2 Podoaceae 2 Stemonaceae Podocarpaceae 4 Sterculiaceae 2 Podostemaceae 2 Styraceae 3 Polemoniaceae 2 Symphoremataceae 1 Polygalaceae 3 Taccaceae 6 Polggonaceae 11 Tamaricaceae 8 Pontederiaceae Taxaceae 4 Potamogetonaceae 4 Taxodiaceae 4 Portulacaceae 11 Tetracentraceae 5 Proteaceae 1 Tetramelaceae 3 Punicaceae 8 Theaceae 8 Pyrolaceae 8 Thymelaeaceae 8 Rafflesiaceae 2 Tiliaceae 6 Ranunculaceae 11 Toricelliaceae Rhizophoraceae Trapaceae 4 Rutaceae 6 Trilliaceae 8 Sabiaceae 4 Typhaceae Salicaceae 6 Umbelliferae . , Samydaceae 4 Urticaceae Santalaceae 4 Vacciniaceae Sapindaceae Valerianaceae 11 Sapotaceae 1 Verbenaceae 1 Sargentoxaceae 1 Vitaueae 11 Saururaceae 5 Xanthophyllaceae 3 Schisandraceae 11 Xyridaceae Simarubaceae 1 Zannichelliaceae Sladeniaceae 8 Zingberaceae 8 Solanaceae 2 
S0001445  II. 碎. 
I :11 - , —- ― 1^ ■ ― ' ' 琉麵、 第 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