Текст
                    Digitized by the Internet Archive
in 2011 with funding from
Institute of Botany, CAS and Internet Archive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yunnanzhiwuzhi04wuzh


1 
J <r」 、乇 广 : a  南 植物志  第四卷 (种 子 植 m) 中国科 学院昆 明植物 研究所 编著  杜 
% 内容简 介, Ik I 云 南植物 志系记 载云南 地区野 生及习 见栽培 的高等 植物的 专志。 共分 笞藓 植物、 蕨 类植物 和种子 植物三 大类。 本卷为 种子植 物的第 四卷, 共记载 种 子植物 33 科 121 属 818 种。 对科、 属、 种 的名称 (包 括正名 及别名 )、 形 态、 产地、 分布等 均作了 要的 记述。 对现在 已知有 经济价 值的种 类及其 用 途也摘 要加以 介绍。 大部分 种类均 附形态 特征比 较图或 植株全 貌图, 共 214 幅。 本书 可供植 物学、 农、 林、 园艺、 药学 等工作 者及有 关部门 参考。  云南 植物志 第四卷 (种子 植物)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1究~ 编著 责 任编辑 曾建飞 刘^ 4^ ^ ii" 出 版 北京 朗阳门 内大街 137 (S4#$ftef 4Jjr 印刷 新华 书店; i'fe^ 发行 所发行 各地 新华书 店经售 ' * 1986 年 11 月第 一' —-眠 开本: 787X 1092 1/16 1 986 年 U 月 第 一3*: 印刷 印张 : 52 描 页 : 2 印 S : 0001—2,300 字教 : ; ,190,000 统一书 S- : 1303; • 33M *8i 书号 : 4294 • 13—8 定 价: 13.10 元 
FLORA YUNNANICA  Tomus 4 (SPERMATOPHYTA)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IAE SINICAE EDITA  Science Press  19 8 6 
主编 吴征镒 副主编 陈 介 陈书坤 编著者 火树华 (北 京林 学院) 李恒 包士英 李雅茄 陶德定 陈书坤 方瑞征 闽天禄 徐廷志 白佩瑜 庄^ (中 国科学 院昆明 植物研 究所) 黄素华 (云南 大学生 物系)  Redactores Wu Cheng-yih et Chen Cheih Chen Shu-kun Aoctores Huo Shu-hua (Collegium Silvicuhurae Pekingense) Li Hen Bao Shih- ying Li Ya-rii Tao De-ding Chen Shu- kun Fang Rhui-zheng Ming Ticn-lu Hsu Ting-zhi Pai Pei-yu Chuang Hsuan (Institutum Botanicum Kunmingense Academtae Sinicae) Huang Shu-hm (Univcrsitas Yunnencnsis) 
i  录  各论 裸 子植物 Gymnospermae 1 1 . 苏 铁禾斗 Cycadaceae 5 2- 银杏科 Ginkgoaceae 11 3. 南 洋杉科 Araucariaceae 12 4. 松科 Pinaceae 15 5* 杉科 Taxodiaceae 62 柏科 Cupressaceae 74 7. 罗 汉松科 Podocarpaceae 99 8. 三 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109 9. 红 豆杉科 Taxaceae 116 10. 麻黄科 Ephederaceae 125 11- 买 麻藤科 Gnetaceae 128 被 子植物 Angiospermae 134 17. 金 鱼藻科 Ceratophyllaceae 134 18. 睡莲科 Nymphacaceae 137 48. 茅 膏菜科 Droseraceae 145 "-柳 叶菜科 Onagraceae 148 77a. 菱禾斗 Trapaceae 1 87 78. 小二 仙草科 Haloragidaceae 190 78a. 杉叶 藻科 Hippuridaceae 195 94. 天 料木科 Samydaceae 195 119a. 金 刀木科 Barringtoniaceae 204 171.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206 178. 翅 子藤科 Hippocrateaceae 277 186. 檀香科 Santalaceae 286 201. 清 风藤科 Sabiaceae 300 2 15. 杜 II 花科 Ericaceae 336 ^ 229. 木樨科 Oleaceae 602 239a. 睡菜科 Menyanthaceae 6/1 249. 紫草科 Boraginaceae 675 254. 狸藻科 Lentibulariaceae 736 265. 花麵斗 Butomaceae 745 
云南 植物志  266. 水鳖科 Hydrochariuceae 748 267. 泽、 7^ 科 Alismataceae 761 276. 目艮 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769 碰 780 索引 中 名索引 782 经济 植物索 795 拉丁 名索引 '• 798 
裸 子植物 Gymnospermae  乔木, 少灌木 ,稀为 木质藤 本;^ 的维管 束排列 成环, 有形 成层, 次生木 质部几 全部由 管胞 组成, 稀具 导管; 在 轫皮部 中没有 伴胞。 叶多为 针形、 条形或 鳞形, 稀为 扇形、 椭 圆形、 卵形、 披针形 或退化 为膜质 鞘状。 球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雄蕊 (小孢 子叶) 无 柄或有 柄, 排列 疏松或 紧密, 组成雄 球花, 每 雄蕊具 多数至 2 个 (很少 1 个) 花药, 多 为风媒 传粉, 稀虫媒 传粉, 花粉 (小抱 子囊) 有气 囊或无 气囊; 雌蕊 (大孢 子叶) 不形成 子房, 无柱头 ,成组 或成束 着生, 形成或 不形成 雌球花 ,胚珠 裸露, 多数至 1 个生于 大抱子 叶上; 胚珠直 立或倒 生, 珠被 1 层, 稀 2 层。 种子有 胚乳; 胚具 2 或多数 子叶。 - 裸子 植物发 生发展 的历史 悠久, 最早出 现约在 '34,500 万 年前至 39,500 万年之 间的古 生代泥 盆纪, 历经古 生代的 石炭纪 、二 叠纪, 中生 代的三 叠纪、 侏罗纪 、白 垩纪, 新生 代的第 三纪、 第 四纪。 经 过地史 气候多 次重大 变化, 裸 子植物 种类也 随之多 次演变 更替, 老的种 类相继 灭绝, 新的 种类陆 续演化 出来, 繁衍 至今。 现 存的裸 子植物 中有些 种类, 如 我国的 银杏、 金钱松 、杉木 、水杉 、水松 、红 豆杉、 榧树 等都是 第三纪 的孑遗 植物。 裸子植 物现存 12 科 71 属近 800 种, 广 泛分布 于世界 各地, 主 要在北 半球, 常 组成大 面积 森林。 我国是 裸子植 物资源 丰富, 种类 较多的 国家, 共 11 科 41 属 239 种 47 变种, 其 中 引种栽 培的有 1 科 7 属 51 种 2 变种。 云南有 11 科 33 属 92 种, 11 变种或 变型, 11 栽 培种。 大 多数种 类是各 地组成 针叶林 或针阔 混交林 的主要 树种, 同时, 也是极 重要的 用材林 和纤维 、树脂 、单宁 、油料 等原料 树种; 有些 种类的 枝叶、 花粉、 种子、 根等供 药用, 是 很有经 济 价值的 类群, 一般在 庭园中 常栽培 作绿化 的观赏 植物。  分科 检索表 1(18) 花^ 假花被 ,胚 珠无细 长的珠 被管, 花期吋 胚珠完 全裸露 或珠孔 裸露: 次生木 质部无 导管; 叶片 羽伏分裂或^&叶针状至卵形或扇形等;叶脉并列。 2(3) 叶大形 ,长 75 厘米 以上, 羽状 分裂; 集生 于树干 顶端; 树千 粗短, 通常 不分枝 1 • 苏铁科 Cycadaceae 3(2) 叶形 较小, 长不及 25 厘米, 不集生 于树干 顶端; 树干 分枝。 4(5) 叶扇形 ,具多 数叉状 并列的 细脉, 具 长柄, 柄长达 10 厘米 2. 银杏科 Ginkgoaceae 5(4) 叶不为 扇形, 也 无叉状 并列的 细脉, 柄短, 长不及 2 厘米。 6(13) 胚珠生 于珠憐 腹面的 基部, 珠鳞背 部着生 苞鳞, 3 枚至多 数珠鳞 组成雌 球花; 雌 球花发 育成球 果; 种子无 肉质假 种皮。 7(8)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雄蕊具 4 一 20 个悬垂 的花药 ;球 果大, 珠憐常 不发育 ,苟 隣腹面 仅一粒 种子; 种 子与苞 合生或 分离, 两 侧有翅 或无翅 3. 南 洋杉科 Araucariaceae 8(7) 雌雄 同株, 稀异株 ;雄^ 具 2 — 9 个背腹 排列的 花药; 球 果种鳞 腹面具 2 至多 数种子 (仅 柏科有 
2  云南 植物志  单种子 的)。 9 (10) 种鳞 和苞憐 离生, 每 种鱗具 2 粒 种子; 种子上 端具翅 ,稀 无翅; 种鳞 与叶均 螺旋状 排列; 维蕊具 2 个花药 4. 松科 Pinaceae 10( 9 ) 种 鳞和苞 鳞部分 (先端 分离) 或全部 合生, 每 种憐具 1 至多拉 种子, 种子 两侧具 窄翅或 元翅, 或 , 下部 具翅, 或上 部具一 长一短 的翅; 种 鳞与叶 螺旋状 排列或 对生或 轮生; 雄蕊具 2 — 9 个 花药。 11(12) 种鳞 ■ ^叶均 螺旋状 排列, 稀交 叉对生 (水 杉属 Metasequ。ia), 每 种鳞具 2 — 9 粒种子 5, 杉科 Taxodiaeeae 12(11) 种憐与 叶交叉 对生或 轮生, 每 种鱗具 1 至多 粒种子 6. 柏科 CupreMaceae 13(16) 胚珠 1 一 2 枚生 于花梗 上部或 顶端的 苞腋, 具辐射 对称或 近福射 对称的 套被或 珠托; 种 子核果 状或坚 果状, 具 肉质假 种皮。 14(15) 雄蕊具 2 个花药 ,花 粉常有 气囊; 胚珠 通常倒 生或丰 倒生, 1 一 2 枚生于 花梗上 部或顶 端的苞 腋, 具囊状 或杯状 套被; 种子核 果状, 全部 为肉质 假种皮 所包, 着生于 肉质种 托上; 或种 子坚果  状, 生于 杯状肉 质或较 薄而干 的假种 皮中, 无肉 质种托 7. 罗 汉松科 Podocan>acea«» 15(14) 雄蕊具 3 — 9 个 花药, 花粉无 气囊; 胚珠 直生。 16(17) 雌球花 生于小 枝基部 的苞腋 ,花 轴具数 对交叉 对生的 苞片, 每苞 腋生有 2 枚 胚珠, 具辐 射对称 的囊状 珠托; 种子核 果状, 全 部为肉 质假种 皮所包 8. 三 尖杉科 Cephalotaxaceae  17(16) 雌球 花仅有 1 枚 胚珠, 生于花 轴顶端 或侧生 于短轴 顶端的 苞腋, 具辐射 对称的 盘状或 漏斗状 珠托; 假种皮 杯状、 囊伏, 种 子尖头 露出, 或少数 种子全 部包于 肉质假 种皮中 9. 红 豆杉科 Taxaceaa 18(1) 花具假 花被, 胚珠 的珠被 顶端伸 长成细 长的珠 被管; 次生木 质部有 导管; 叶 退化为 膜质, 通常为 鳞片状 ,或叶 片宽阔 ,具羽 状脉。 19(20) 落叶 灌木、 亚灌 木或草 本状; 小枝 绿色, 有节; 叶 退化为 膜质, 在节上 对生或 轮生, 2 — 3 片合生 成鞘状 ,先端 具三角 状裂齿 10. 麻黄科 Ephedraceae 20(19) 常 绿木质 藤本; 叶对生 ,楠圆 形或矩 圆形, 绿色 11. 买 麻藤科 Gnetaceae 根据 枝叶特 征分属 检索表  1 (44) 叶 互生。 2 (33) 叶扁平 、条形 、扇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3(8) 叶形大 ,不为 条形, 具羽状 脉或多 数并列 细脉。 4(5) 叶羽状 深裂, 长 75 厘米 以上, 具羽 状脉, 裂片长 条形; 叶柄两 侧有剌 苏铁厲 CycM 5(4) 叶不 为羽状 深裂, 具多 数并列 细脉; 叶柄 无刺。 6(7) 叶扇形 ,具 多数叉 状并列 细脉, 有长柄 银杏属 Ginkgo  7(6) 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并列细 脉不为 叉状, 同一树 或同一 枝上的 叶形及 大小有 变异, 元柄… 南 洋杉属 Araucaria (大叶 南洋杉 A. bidwillii) 3(3) 叶 形小, 条形, 只有 1 条 中脉。 9 (24) 叶坚硬 革质, 常绿。 10(15) 叶 面中脉 凹下或 微回。 11(12) 叶脱落 后在小 枝上留 有圆形 、微 回的叶 痕,^ 叶枕; 叶内树 脂道位 于维管 束鞘的 两侧, 中 生或边 >^^m Abie. 12(11) 小枝有 隆起或 微隆起 的叶枕 ;叶有 短柄。 
裸 子植物  13(14) 叶 较短, 通常在 2 厘米 以下, 具 曲膝状 短柄; 叶内维 管束銷 下具一 树脂道 ;叶 枕隆起 铁杉 JS T.uga 14(13) 叶 较长, 通常长 2 厘米 以上, 多为 2 — 2. 5 厘米, 短柄 不为曲 膝状; 叶内 具二个 边生树 脂道; 叶枕  微隆起 黄杉 JS P«ejdot.uga 15(10) 叶 面中脉 隆起。 16(17) 小 枝具明 显隆起 的叶枕 云杉属 Picea 17(16) 小枝无 叶枕或 元明显 叶枕。 18(19) 叶缘有 据齿, 叶条状 披针形 杉木 Jg Cunning hamia 19(18) 叶 全缘。  20(23) 叶在侧 枝上排 成两列 ,条形 、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1.2 — 4. 7 厘米, 宽 2~4.5 毫米 (云 南油 杉 K. evelyniana 的叶 长可达 6 . 5 厘米, 但叶 上面有 气孔线 )。 21(22) 叶 条形, 直伸, 基;^ 两侧 对称, 先端 钝尖, 圆或微 M; 叶内 有二个 边生树 脂道; 小枝 基部具 宿存芽 m 油杉厲 Keteleeria 22(21) 叶条形 、条 状披针 形或拔 针形, 多呈弯 镰伏, 基 部两侧 歪斜, 上部 通常渐 窄或微 渐窄, 先 端渐尖 或微 急尖; 叶内无 树脂道 ;小枝 基部无 宿存芽 鳞或部 分宿存 红 豆杉属 T*xu« 23(20) 叶 螺旋伏 排列, 集生枝 顶不成 两列, 披针形 、条状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5 厘米 以上, 宽 2~4 毫 米, 上面元 气孔线 (小叶 罗汉松 P. brcvifohus 叶长 1.5 — 4 厘米, 但 为窄椭 圆形) 罗 汉松属 Podocarpu* 24(9) 叶质 柔软, 落叶, 稀 常绿。 25(28) 叶全 为扁平 条形, 枝分 长枝与 短枝; 叶在 长枝上 螺旋状 排列, 在 短枝顶 端成族 生伏。 26(27) 叶形窄 而较短 ,宽 1 一 1.8 亳米, 在短枝 顶端不 呈轮伏 平展, 芽憐 先端钝 落 叶松属 Lari* 27(26) 叶较长 而宽, 通常宽 2 — 4 毫米, 长 3 — 7 厘米, 短枝 较长, 叶在短 枝顶端 呈轮状 平展; 芽 鳞先端 尖 金钱松 JS P-udolarix 28(25) 叶异型 ;幼树 及大树 小枝顶 端的叶 条形; 老树及 果枝的 叶常呈 憐形、 钻形。 同一 树或同 一株上 常 兼有二 型叶。 29(30) 条形叶 排成羽 状两列 ,连叶 小枝两 端窄中 间宽, 呈鸡 毛伏, 冬季不 脱落; 叶长 6 — 12 毫米, 先端 具 向上微 弯的微 急尖的 长尖头 罗 汉松属 Podocarpu* (鸡 毛松 imbricatus) 30(29) 条形 叶排成 羽伏, 连叶小 枝下宽 上窄, 侧生小 枝无芽 ,冬季 脱落。 31(32) 同一枝 上常兼 有条形 、鳞 形或钻 形叶, 条形叶 呈不规 则两列 水松 JS Glyptctroboide. 32(31) 条形 叶整齐 羽状, 排列较 稀疏, 常仅 于小枝 下部有 少数钻 形叶, 钻形 叶不排 成两列 ^m^m Taxodium  33(2) 叶为 针形、 四棱形 、扁棱 伏条形 、钻 形或^ 状 钻形。 34(37) 叶 针形, 2 针、 3 针或 5 针 一束, 在长枝 上散生 ,在 短枝上 族生。 35(36) 叶 2 — 5 针一束 ,生于 苞片状 鳞叶的 腋部, 基部包 有叶鞘 ,叶 鞘宿存 或早落 松属 Pinu« 36(35) 叶不为 束生, 枝有长 短枝, 叶在 长枝上 散生, 在短 枝上成 族生状 雪松厲 Cedrus 37(34) 叶不为 针形, 螺旋状 排列, 全部 散生。 38(39) 小枝 具明显 叶枕; 叶四 梭形或 扁四棱 伏条形 云杉属 Picea 39(38) 小 枝不具 叶枕; 叶钻形 或憐伏 钻形。 40(41) 大树 的叶^ 状钻形 ,长 3. 5 — 6 亳米, 厚革质 ,棱脊 明显, 先端短 钝尖, 内曲, 排列 紧密, 幼 树及萌 枝的 叶两侧 压扁, 直伸或 内曲, 先端 渐尖, 较窄, 叶长 1.2 — 厘米 台湾杉 JS Taiwani. 41(40) 大 树的叶 钻形, 较长, 长 6 毫米 以上。  42(43) 叶长 1 一 1.5 厘米, 斜展, 螺旋 伏排成 5 列; 幼 树及萌 枝的叶 似台湾 杉但叶 较窄, 不为^ 平, 先端 
云南 植物志  较短 柳杉属 Cryptomeria 43(42) 叶紧贴 小枝, 排列 紧密, 螺旋 状排成 多行, 同 一树上 叶的形 状及大 小变异 性大, 有 呈卵形 或三角 状的 南 洋杉属 AraucarU 44(1) 叶对生 、近 对生或 轮生。 45(74) 叶对 生或近 对生。 , 46(47) 缠绕 藤本, 茎节部 膨大呈 关节状 ;叶片 宽阔, 全缘, 叶脉 羽伏, 极 似双子 叶植物 买 麻藤厲 Gnetum 47(46) 不为 藤本; 叶 脉不为 羽状。 48(49) 叶 退化为 膜质, 鳞形, 2-3 片合生 成鞘状 ;小枝 绿色, 圆筒形 ,节 间长, 有 多数细 纵槽; 灌木、 亚 灌木或 草本状 麻黄属 Ephedra 49(48) 叶绿色 ,不为 鞘状。 50(51) 叶扁平 条形, 柔软, 冬 季脱落 水杉属 M«t««equoi* 51(50) 叶 革质, 常绿。 52(59) 叶不为 憐状, 也不紧 貼复盖 小枝。 53(54) 叶无 中脉, 有多 数平行 细脉, 卵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2. 2 — 4. 5 厘米 罗 汉松厲 Podocarpiw (竹柏 P. nagi、 长 叶竹柏 P. fleuryi) 54(53) 叶只 有一条 明显的 中脉。 55(56) 叶交叉 对生, 叶 形大, 条形、 椭圆状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宽达 1.5 厘米 穗 花杉厲 Amentotaxu* 56(55) 叶螺旋 状着生 或交叉 对生, 因基 部扭转 在侧枝 上排成 两列; 叶形小 ,宽 0.5 厘米 以下。 57(58) 叶面 拱圆, 中脉不 明显或 微明显 ,呈亮 绿色; 小 枝基部 无宿存 芽鳞, 或有部 分宿存 者芽鳞 数少, 且交 叉对生 榧树属 Torreya 58(57) 叶 面中脉 明显, 不为亮 绿色; 小 枝基部 具宿存 螺旋状 互生的 芽鳞; 枝髓呈 褐色或 为中空 三 尖杉属 Cephalotazus 59(52) 叶全为 憐状, 形小, 基部下 延生长 ,紧贴 小枝, 或兼有 鳞叶与 刺叶, 或 仅幼龄 植株的 叶全为 刺叶。 60(63) 生鳞 叶的小 枝圆柱 形或四 棱形。 61(62) 连叶小 枝细圆 ,直径 0.6 毫米 柏木厲 Cuprewu* (干 香柏 ducJouxiana ) 62(61) 连叶小 枝较粗 ,直径 10 — 12 毫米, 呈四棱 形或近 圆柱形 圆柏厲 S«bin« 63(60)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64(71) 连叶 小枝上 下二面 异型, 下面有 白粉带 ,鳞叶 背部无 腺点。 65(70) 交叉对 生的两 对鳞叶 近等长 ,明显 成节, 憐叶 节宽。 66(69) 两侧 的叶紧 贴中央 的叶, 先端直 而斜展 (幼龄 树的叶 更为明 显), 或 微内曲 (成龄 树的叶 )。 67(68) 鳞叶 节上宽 下窄, 中央 的叶较 两侧的 叶短窄 (幼龄 树的叶 更为明 显), 或 近等宽 (成龄 树的叶 ), 先端三 角形, 常 有凸尖 福建柏 8 Fokienia 68(67) 鳞叶节 上下几 等宽, 或上部 稍宽, 中央的 叶较两 侧的叶 稍宽, 先端 急尖… •• 翠柏属 Calocedrus 69(66) 两侧的 叶不紧 贴中央 的叶, 中上部 渐窄且 斜展, 先端 明显向 内弯曲 罗 汉柏属 Thujop«i» 70(65) 鳞叶排 列紧密 ,中央 的叶高 于两侧 的叶, 不成 节状, 先端三 角状或 圆钝, 有 棱脊, 连叶小 枝窄… 扁柏属 Chamaecyparis 71(64) 连叶 小枝上 下二面 同型, 绿色, 下面无 白粉带 ,鳞叶 背部有 腺点。 72(73) 小 枝细柔 下垂, 鳞叶先 端锐尖 ,长 1—1.5 毫米 柏木属 Cuprewu* (柏木 C. funebris) 73(72) 小枝 较袓, 直展或 斜展, 憐叶先 端微钝 ,长 1 一 3 毫米 側柏属 Platycladu* 
苏铁科  74(45) 叶 轮生。 75(76) 叶 退化为 膜质, 憐形, 基部 合生成 銷伏, 小枝 绿色, 节间 有多数 细纵槽 76(75) 叶 刺形或 同一树 上兼有 憐叶。 77(78) 叶全部 刺形, 基部有 关节, 不下延 生长; 冬 芽显著 78(77) 叶刺形 或兼有 叶, 刺叶基 部下延 生长, 无关节 ;冬芽 不显著  1 . 苏铁科 Cycadaceae 常绿, 树干 粗壮, 圆柱形 ,常不 分枝, 通常密 布明显 的叶柄 残痕; 叶集生 于树干 顶部, 呈 捺 楠状。 叶螺旋 状排列 ,有鳞 叶及营 养叶, 二者相 互成环 着生; 鳞叶小 ,密被 褐色粗 縫的结 毛; 营养 叶大, 革质, 羽状 深裂呈 羽状复 叶状, 稀再 次二回 深裂, 裂片 窄长, 条 形或条 状披针 形, 全缘, 中脉 显著, 叶轴基 部裂片 逐渐缩 短变窄 直至呈 刺状, 有 短柄, 脱落 后通常 叶柄基 部 残存。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雄 球花单 生树干 顶部, 直立, 长卵圆 形或圆 柱形, 小 抱子叶 扁平, 模形, 下面着 生多数 单室的 花药, 花药 无柄, 常 3 — 5 个聚生 ,花 粉萌发 时产生 二个有 纤毛、 能游动 的精子 ;大 抱子叶 叶状, 扁平, 密生 茸毛, 上部羽 状分裂 ,裂片 坚硬, 先端 锐尖, 或几不 分裂, 下部 柄状, 生于树 干顶部 羽状叶 与鳞状 叶之间 ,胚珠 2 — 10 枚, 生于大 抱子叶 柄的 两侧, 不形成 球花。 种子 形大, 核 果状, 外种皮 肉质, 中种皮 木质, 常具 2 棱, 内 种皮膜 质; 胚乳 丰富; 子叶 2 枚, 发 芽时不 出土。 本 科现有 10 属约 110 种, 分布于 南北两 半球的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国仅 1 属。 苏铁属 Cycas Linn. 属 的形态 特征与 科同。 本属约 17 种, 分布于 亚洲东 部及东 南部、 大 洋洲及 马达加 斯加等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0 种, 产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及 四川等 省区。 云南有 3 种。 本 属各种 都可作 庭园及 盆栽观 赏树; 髓部大 ,含 淀粉, 可供 食用; 嫩叶及 种子的 外种皮 可食; 大抱 子叶及 种子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4) 树干 高大, 基部不 膨大; 羽状 裂片厚 革质, 中部的 裂片宽 1 厘米 以下。 2(3) 叶中部 的羽状 裂片宽 0.4—0. 6 厘米, 边缘显 著向下 反卷, 叶面 中脉的 中央无 凹槽; 叶柄 两侧有 齿 状刺, 刺间距 0.5 厘米 左右; 大 抱子叶 的顶片 长较宽 为大, 为宽 卵形至 长卵形 1 . 苏铁 C. revoluta 3(2) 叶中部 的羽伏 裂片宽 0.6 — 0.8 厘米, 边缘稍 向下反 卷或不 反卷, 叶 面中脉 的中央 有一条 凹槽; 叶柄两 侧疏生 小刺, 刺 间相距 2 厘米 以上; 大 抱子叶 的顶片 长较宽 为短, 为斜方 状扁圆 形至扁 圆形 3 . 瑰 齿苏铁 C. pectinata 4(1) 树干 矮小, 高 30 — 180 厘米, 基部显 著膨大 呈盘伏 ;羽状 裂片薄 革质, 中部的 裂片宽 1.5 — 2 .2  - 麻黄属 Ephedra ■ 刺柏厲 Juniperu' ••• la 柏 S Sabina 
6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大 抱子叶 的顶片 长较宽 为大或 长宽近 相等, 为长卵 形至菱 状卵形 2. 云 南苏铁 C. siamenti* 1. 苏铁 图版 1,1 一 6 铁树 (我国 北方俗 名), a 尾蕉 (植物 名实图 考), 凤尾松 (中国 种子植 物科属 辞典) ,避 火蕉 (俗称 ), 番蕉 (本 草纲 目 拾遗) Cycas revoluta Thunb. (1784); J. E. Smith (1802)*; Hook. (1830)*; Miq. (1845)*, (1861)*; DC. (1868); PUger in Engler u. Prantl (1926)*; Yumamoto( 1928 )*; Groff (1930); 郑万钩 (1931); Leandri in Lecte. (1931); 陈嵘 (1937)*; Metcalf(1942); 郝景盛 (1945),(1951);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ycas inermis Lour. (1790), excl . syn.; C. revoluta var. inermis Miq. (1851)*, (1861); C. inermis Oudem. (1867)*. 树 干高达 8 米, 通常 1 一 3 米, 圆 柱形, 粗糙, 基 部有明 显的菱 形叶柄 残痕。 羽 状叶长 75 — 200 厘米, 叶柄两 侧有齿 状刺, 刺间距 4 一 5 毫米, 刺长 2—3 毫米; 裂片达 100 对 以上, 条形, 厚革质 ,长 9一18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向上斜 展微成 "V" 形, 边缘显 著地向 下反卷 ,上, 部微 渐窄, 先端 锐尖, 有刺状 尖头, 基 部下延 生长, 两侧不 对称, 叶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中央 微凹, 回槽 内有微 隆起的 中脉, 背面浅 绿色。 雄球花 圆柱形 ,长 30 — 70 厘米, 径 8 — 15 厘 米, 小抱 子叶窄 披针状 楔形, 长 3.5 — 6 厘米, 顶端 宽平, 其 两角近 圆形, 宽 1.7 — 2.5 厘米, 先端有 急尖头 ,上 面光滑 无毛, 有 龙骨状 突起, 下面中 肋至顶 端密生 黄褐色 绒毛, 花药 通常, 3 个聚生 ;大孢 子叶密 被淡黄 色或淡 灰黄色 绒毛, 上 部的顶 片宽卵 形至长 卵形, 边 缘羽状 深裂, 裂片 12 — 18 对, 条状 钻形, 长 2.5 — 6 厘米, 先端 有刺状 尖头, 胚珠 2-6 枚, 生于大 孢子 叶柄的 中上部 两侧, 亦密生 绒毛。 种 子红褐 色或梧 红色, 倒卵圆 形或卵 圆形, 稍扁, 顶 端四, 长 2 — 4 厘米, 径 1.5 — 3 厘米, 密生灰 黄色短 絨毛, 后渐 脱落, 中种皮 木质, 两 侧有两 条 棱脊。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月。 云南 常见于 栽培; 四川 (东部 )、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等 亦有, 为 庭园中 常见的 观 赏树。 长江 流域及 华北各 省区冬 季需移 入温室 越冬。 日本南 部及琉 球群岛 、菲 律宾和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除观 赏外, 茎内含 丰富淀 粉可供 食用; 种子有 微毒, 含油和 丰富的 淀粉, 供食 用和药 用, 药 用治高 血压; 叶有收 敛止血 ,解毒 止痛的 作用; 花理气 止痛、 益肾 固精; 根祛风 活络, 补肾。 - 2. 云 南苏铁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7 — 9 孔雀 抱蛋、 象尾菜 (西双 版纳) Cycas siamensis Miq. (1863); DC. (1868); Kurz (1877); Dyer in Hook. f. (1888), (1902); Brandis (1906); Ridl. (1925); Leandn in Lecte. (1931);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45), (1951); 中国 植物志 (1978)*. Cycas intermedia Hort. ex B. S. Williams (1878); C. immersa Craib (1912); C. rumphii auct. non Miq.: S. Y. Hu ( 1964), quoad plant. Yunnan. 树干 低矮, 高 30 — 180 厘米, 基 部显著 膨大呈 盘状, 上部渐 窄成圆 柱形或 卵状圆 柱形。 
图 版 1 1一6. 苏铁 Cycas revoluta Thunb., 1 . 大孢 子叶及 种子, 2. 羽 状叶的 一段, 3. 羽伏 裂片的 一段樓 切, 4 一 5. 小抱 T" 叶的背 腹面, 6. 聚生的 花药; 7 — 9. 云 南苏铁 C. siamcnsis Miq., 7. 羽伏 叶的一 段, 8. 叶柄上 部的一 段, 9. 大抱 子叶及 种子。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 篦 齿苏铁 Cycas pectinata Griff., 1 . 羽状叶 的一段 ,2 . 叶 柄上部 及羽状 叶下部 一段, 3. 大 孢子叶 及种子 ,4 一 5. 小抱子 叶的背 腹面, 6. 聚生的 花药。 
苏铁科  9  羽 状叶长 120 — 250 厘米或 更长, 叶 柄两侧 具刺, 刺间距 2 — 3. 5 厘米 不等, 也有为 0.5 或 5 毫米的 ,直或 微弯, 刺长 2 — 3 毫米; 裂片 40 — 120 对或 更多, 排列较 稀疏, 中 部的羽 状裂片 间距约 2 厘米, 披针状 条形, 薄革质 ,长 25 — 33 厘米, 宽 1.5 — 2.2 厘米, 边缘 稍厚, 微向下 反曲, 上部 微窄,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中下 部裂片 基部的 两侧常 对称, 不下延 生长, 两 面中脉 隆起, 平滑有 光泽, 叶面深 绿色, 中脉的 中央无 回槽, 背面色 较浅。 雄 球花卵 状圆柱 形或圆 柱形, 长达 30 厘米, 径 6 — 8 厘米, 小抱子 叶楔形 ,长 2 — 3 厘米, 顶部近 菱形, 密生 黄色绒 毛, 后渐 脱落, 两角呈 三角形 ,先 端向上 反曲, 具 1 个易折 的钻形 尖头; 大孢 子叶密 被红褐 色绒毛 ,成 熟后渐 脱落, 上部 的顶片 长卵形 至菱状 卵形, 长 较宽为 大或近 相等, 长 4 一 6 厘 米, 边缘 篦齿状 深裂, 裂片约 10 对, 条状 钻形, 长 1.5 — 3.5 厘米, 胚珠 2 — 4 枚生于 大孢子 叶柄的 中部或 中上部 两侧, 无毛。 种子黄 褐色或 浅褐色 ,卵 圆形或 宽倒卵 圆形, 长约 2 — 3 厘米, 径 1.8 — 2.5 厘米, 外种皮 质硬, 平滑, 有光泽 ,俗称 "凤凰 蛋"。 花期 2 — 3 月 ,果期 8 — 9 月。 产潞西 、勐海 、镇康 、思茅 、润沧 、小 勐养、 景洪、 勐腊、 河口 等地; 生 于海拔 800 — 1200 米 的热带 雨林内 或沟底 阳处; 广西、 广东有 栽培。 缅甸、 泰国、 越南 也有。 观赏 植物。 种子 可食, 并入药 治肠炎 、痢疾 、消化 不良、 呃逆、 气管炎 ;髓 部含淀 粉可供 食用。 根、 茎、 叶、 球 花均可 入药。 3. 旌 齿苏铁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 凤尾蕉 (拾遗 ), 凤凰蛋 (西双 版纳) Cycas pectinata Griff. (1854)*; Brandis (1921); Dyer in Hook. f. (1888); Lc- andri in Lecte. (1931)*; S. Y. Hu (1964); 郑 万钩等 (1975)*; 中 国植物志(1978)*. Cycas circinatis Linn, subsp. vera Schuster var. pectinata (Griff.) Schuster in Engl. (1932). 树 干高达 3 米, 圆 柱形。 羽 状叶长 120 — 150 厘米, 叶 柄两侧 有疏生 小刺, 刺 间相距 1-2.5 厘米 不等, 剌长 1 一 1.5 毫米, 直伸或 上弯; 裂片 80 — 120 对,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厚 革质, 坚硬, 边缘稍 反卷或 不反卷 ,先端 渐尖, 基部两 侧常不 对称, 下延 生长, 叶 面深绿 色, 中脉 隆起, 其中央 有一条 回槽, 背面 绿色, 有散生 短柔毛 或渐变 无毛, 中部的 裂片长 15 -20 厘米, 宽 6 — 8 毫米。 雄球 花长圆 锥状圆 柱形, 长约 40 厘米, 径 10 — 15 厘米, 小孢子 叶 楔形, 长 3.5 — 4.5 厘米, 顶部三 角状或 斜方形 ,先端 具钻状 长尖头 ,密生 褐黄色 绒毛, 花 药 3 — 5 (多为 4) 个 聚生; 大孢 子叶长 14 一 22 厘米, 密被 褐黄色 绒毛, 上部 的顶片 斜方状 扁圆 形或扁 圆形, 长短 于宽或 长宽几 相等, 长 6 — 8 厘米, 边缘有 15 对以 上钻形 裂片, 裂 片长 3 — 3.5 厘米, 先端尖 ,通常 无毛, 胚珠 2 — 4 枚生 于大抱 子叶柄 的上部 两侧。 种子黄 褐 色或红 褐色, 卵圆形 或楠圆 状倒卵 圆形, 长 4.5 — 5 厘米, 有 光泽。 花期 7 — 8 月 (昆明 )。 产 普洱、 思茅、 普文、 勐养 等地, 海拔 800 — 1300 米疏林 或灌木 丛中, 昆明有 栽培。 印度、 尼泊尔 、锡金 、缅甸 、泰国 、柬 埔寨、 老挝、 越南 也有。 用途 与苏铁 相近。 
银杏科  11  2. 1 艮 杏禾斗 Ginkgoaceae nom. conserv. 落叶 乔木, 树干 挺直; 枝具 长枝与 短枝。 叶扇形 ,有多 数叉状 并列的 细脉, 在长 枝上螺 旋状 散生, 在 短枝上 族生。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生于短 枝顶部 叶腋; 雄球花 下垂, 棻荑花 序状, 雄蕊 多数, 螺旋状 着生, 常具 2 花药, 萌发 时产生 二个有 纤毛、 能 游动的 精子; 雌球花 具长梗 ,梗端 分两叉 (很少 分多叉 ), 叉顶 具盘状 珠座, 其上 各着生 1 枚直立 胚珠, 通常仅 1 枚 发育成 种子。 种子核 果状, 外种皮 肉质, 中种皮 骨质, 内种皮 膜质; 胚乳 丰富, 子叶 2 枚, 发 芽时不 出土。 仅 1 属 1 种, 为我国 特产, 是中生 代孑遗 的稀有 树种, 现 各地栽 培很广 e 银杏属 Ginkgo Linn. 属的 形态特 征与科 相同。 银杏 (本草 纲目) 图版 3 白果 (植物 名实图 考), 公孙树 (汝 南圃史 ), 鸭脚子 (本 草纲目 ), 鸭掌树 (北京 ) Ginkgo biloba Linn. (1771); Thunb. (1784); Pari, in DC. (1868); Sprechcr (190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Rehd. (1923), (1927), (1940), (1949); Pilger in Engler u. Prantl (1926)*; Wils. (1927), (1928); Groff (1930); 郑万钧 (1931), (1932);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45)*, (1951)*; Metcalf (1942); S. Y. Hu (1945), (1964); 方 文培 (1945); 刘玉壸 (1947);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 7 8). Salisburia adiantifolia Smith (1797); Saltsburia biloba Hoffmagg. (1824). 大 乔木, 高可达 40 米, 胸径 4 米; 树皮灰 褐色, 深纵裂 ;幼年 及壮年 树冠圆 锥形, 老则 广 卵形; 大枝近 轮生, 斜上 伸展, 雌 株的大 枝常较 雄株的 开展或 下垂。 叶 扇形, 顶端宽 5 — 8 厘米, 边缘浅 波状, 或在萌 枝及幼 树之叶 的中央 浅裂或 深裂为 2, 基部 楔形, 叶柄长 3 — 10 (多为 5 — 8) 厘米。 球花 小而不 明显, 与 叶同时 开放。 种子椭 圆形、 倒卵 形或近 球形, 长 2.5 — 3.5 厘米, 外种皮 熟时有 臭味, 淡黄 色或桔 黄色, 被 白粉; 中种皮 白色, 骨质, 具 2 — 3 条 纵脊; 内种皮 膜质, 淡红 褐色; 胚乳 肉质, 味甘 略苦。 花期 3 月 下旬至 4 月中旬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丽江 、腾冲 、昆明 、广南 等地, 海拔 1600 — 2100 米 地带有 栽培, 多见于 寺庙及 庭园。 朝鲜、 日本、 欧美各 国均有 栽培。 本种 为现存 种子植 物中最 古老的 种类, 原产 我国, 现广泛 栽培于 我国沈 阳以南 地区, 各地常 保存有 数百年 至千年 以上的 老树。 在气候 冬春温 寒干燥 或温凉 湿润、 夏 秋温暖 多雨, 土 层深厚 的条件 下生长 良好; 在高 温 多雨条 件下虽 能适应 但生长 缓慢。 种子、 嫁 接或分 株繁殖 均可, 由于 是雌雄 异株, 以收 取种 子为目 的的多 用嫁接 繁殖, 可 提前结 籽和选 择适宜 的优良 品种。 树形 优美, 常 栽于古 刹庭园 之中。 材质 轻软, 富 弹性, 易加工 ,有 光泽, 不 易幵裂 反烧, 
12  云南 植物志  是 极好的 建筑、 雕刻、 绘 图版等 用材。 种子即 白果, 可供 食用和 药用, 有润肺 益气、 定喘 咳、 利尿等 功效; 民间用 菜子油 浸白果 ,对 结核菌 有抑制 作用; 叶 及外种 皮可作 农药。 3. 南洋 杉禾斗 Araucariaceae 常绿 乔木, 髓部 较大, 皮层具 树脂; 大枝 平展或 斜展, 规则或 不规则 轮生, 树冠尖 塔形。 叶 螺旋状 排列或 对生, 钻形、 披针形 、卵形 、鳞形 至三角 状卵形 ,基部 下延。 球花 单性, 雌 雄异株 ,稀 同株; 雄球 花单生 或族生 叶腋, 或生 枝顶, 雄蕊 多数, 具 4 一 20 个 悬垂的 花药, 常排 成内外 两行, 花粉无 气囊;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由多 数螺旋 状着生 的苞鳞 组成, 珠 鳞不发 育或在 苞憐腹 (上) 面有 一相互 合生, 仅先 端分离 的舌状 珠鳞; 苞鳞先 端具向 外反曲 的锐尖 头, 或 尖头不 明显; 每珠鳞 或苞鳞 的腹面 基部具 1 枚倒生 胚珠, 胚珠 与珠鳞 基部结 合而生 或分离 或珠鱗 退化而 与苞憐 离生。 球 果大, 直立, 2 — 3 年 成熟; 苞鳞木 质或厚 革质, 扁平, 先端 延长成 三角状 或尾状 尖头, 尖头向 外反曲 或向上 弯曲, 或不具 尖头, 熟时苞 鳞脱落 ,发 育的 苞鳞腹 面仅具 1 粒 种子。 种子 与苞鳞 合生或 离生, 扁平, 无翅 或两侧 具翅, 或 顶端具 翅。 2 属约 40 种, 分 布于南 半球的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国引 入栽培 2 属 4 种, 为极好 的观赏 植物, 云南 1 属 3 种。 南 洋杉属 Araucaria Juss. 常绿 乔木; 枝条轮 生或近 轮生, 树冠尖 塔形; 冬 芽小。 叶鳞形 、钻形 、针状 镰形、 披针形 或卵状 三角形 ,叶 的形状 及大小 往往在 同一树 上也有 变异。 雄 球花圆 柱形, 雌球花 櫛圆形 或近 球形, 舌状珠 鳞位于 苞鳞腹 (上) 面的中 下部, 合生, 仅先端 分离, 有时 肥厚, 外露, 胚珠 与 珠鳞基 部结合 而生; 苞鎖先 端常具 三角状 或尾状 尖头。 果大, 直立, 椭圆 形或近 球形, 苞 鳞 宽大, 木质, 先端厚 ,上部 边缘具 锐利的 横脊, 中央有 三角状 或尾状 尖头, 尖头向 外反曲 或向上 弯曲; 舌状 种鳞位 于苞鳞 的腹面 中央, 下部 合生, 仅先端 分离, 有时 先端肥 厚而外 露。 种子生 于舌状 种憐的 下部, 扁平, 合生, 无翅或 两侧有 与苞鳞 结合而 生的翅 。子叶 2, 稀 为 4, 发 芽时出 土或不 出土。 约 18 种, 分布于 南美洲 、大 洋洲及 太平洋 群岛。 我 国引入 3 种, 常 见栽于 广州、 福州、 厦门 及台湾 等地, 生长 良好; 北方各 大城市 则栽于 盆中, 冬 天需置 于温室 越冬。 云南 3 种 均有 引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形大 ,最长 者长达 6.5 厘米, 扁平,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具多 数并列 细脉; 球 果的苞 鳞先端 具 急尖的 长尾状 尖头, 尖 头向外 反曲, 两侧边 缘厚, 不呈 翅状; 舌 伏珠鱗 的先端 肥大而 外露; 种 子无翅 ,子 叶发芽 吋出土 1. 大叶 南洋杉 k. bidwiUil 2(1) 叶 形小, 最长者 长不及 12 毫米, 鱗形、 钻形、 卵 形或三 角状, 具明显 或不明 显的中 脉,^ 并列细 
南 洋杉科  13  脉; 苞麟 两侧具 薄翅; 种 子两鲍 具翅, 子叶发 芽吋不 出土。 3(4) 叶 卵形、 三角状 卵形或 三角状 钻形, 上下扁 ,或背 (下) 面具 纵脊; 果 椭圆状 卵形; 苞麟先 端有急 尖的 长尾状 尖头, 尖头显 著地向 下反曲 2 . 南洋杉 A. cunninghamii 4(3) 叶钻形 ,通常 两侧扁 ,四 菱状; 果 较大, 近球形 ;苞燐 先端有 三角状 尖头, 尖头向 上弯曲 3. 异叶 南洋杉 A. heterophylla 1. 大叶 南洋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4, 10 洋刺杉 (福州 ), 澳州 南洋杉 (经济 植物手 册), 披针叶 南洋杉 (华 北经 济植物 志要) Araucaria bidwillii Hook. (1843)*; Pilger in Engler u. Prantl (1926); Bailey (1933); Clinton-Baker et Jackson (1935)*; Metcalf (1942);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5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厚 ,暗灰 褐色, 成薄条 片脱落 ;大枝 平展, 树 冠塔形 ,侧 生小枝 密生, 下垂, 小枝 绿色, 光滑 无毛。 叶辐射 伸展, 卵状披 针形、 披针 形或三 角状 卵形, 扁 平或微 内曲, 坚硬, 厚 革质, 光绿色 ,无 主脉, 具多 数并列 细脉; 先端有 渐尖或 微尖 的刺状 尖头; 同年 小枝上 的叶不 等长, 叶 形也有 变异; 幼 树及营 养枝上 的叶较 花果枝 及老 树的叶 均长, 排列 较疏, 小枝 中部的 叶较两 端的叶 为大且 稀疏, 长 2 .5 — 6.5 厘米; 花 果枝、 老树 及小枝 两端的 叶排列 较密, 长 0.7 — 2.8 厘米。 果大, 宽椭圆 形或近 球形, 长达 3 厘米, 直径 22 厘米, 中部的 苞鳞矩 圆状椭 圆形或 长圆状 卵形, 先端 肥厚, 具 明显的 锐脊, 中央 有急尖 的三角 状向外 反曲的 尖头, 两侧较 厚不呈 翅状; 舌 状种鳞 的先端 肥大而 外露。 种子长 椭圆形 ,无翅 ,先端 肥厚, 与种鳞 分离而 外露。 花期 6 月 ,种 子第三 年秋后 成熟。 云南有 栽培。 福 州等地 栽培的 巳开花 结实, 生长 良好, 为 庭园观 赏树; 我国中 部及北 部 各大城 市仅见 盆栽。 原 产大洋 洲沿海 地区。 木材可 供建筑 等用。 2» 南洋杉 (广州 ) 图版 4 ,1 一 9 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 1 830): Pilger in Engler u. Prantl (1926); Bailey (1933); Clinton -Baker et Jackson (1935)*; Dallimore et Jackson (1931), (1948), rev. Harrison (1966);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国 树木学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60 — 70 米, 胸径 1 米以上 ;树 皮灰褐 色或暗 灰色, 粗糙; 大 枝平展 或斜伸 ,幼 树冠尖 塔形, 老则成 平顶状 ;侧 生小枝 密生, 下垂, 近羽状 排列。 叶 二型, 幼树 和 侧枝的 叶排列 疏松, 开展, 钻状、 针状、 镰状或 三角状 ,长 7 — 17 毫米, 基 部宽约 2.5 毫米, 微弯, 微具四 棱或上 (腹) 面的 棱脊不 明显; 大树 及花果 枝上的 叶排列 紧密而 叠盖, 不 开展, 微向 上弯, 卵形, 三角状 卵形或 三角状 ,无 明显的 背脊或 下面有 纵脊, 长 6 — 10 毫米, 宽约 4 毫米。 果卵 形或棉 圆形, 长 6—10 厘米, 直径 4.5—7.5 厘米; 苞鳞 楔状倒 卵形, 两 侧具薄 翅, 先端 宽厚, 具 锐脊, 中央有 急尖的 长尾状 尖头, 尖 头显著 的向后 反曲; 舌 状种麟 的先端 薄, 不 肥厚。 种子椭 圆形, 两侧 具膜质 宽翅, 先端不 肥厚, 与种鳞 微分离 ,外 露出。 花期 6 月。 原产大 洋洲东 南沿海 地区。 云南有 栽培。 广州、 海南岛 、厦门 等地有 栽培, 生长快 ;长 
1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4 1—9. 南洋杉 Araucaria cunninghamii Sweet, I — 3. 小枝, 4. 球果, 5—9. 种 fe? 背 腹面、 侧面及 俯视; 10. 大叶 南洋杉 A. bidwiUii Hook. 小枝。 
松 科 15  江以 北仅见 盆栽。 - 木 材可供 建筑、 器具、 家具等 用材。 3. 异叶 南洋杉 (中 国植 物志) 诺和克 南洋杉 (经济 植物手 册), 锥叶杉 (江 苏植 物志) Araucaria heterophylla (Salisb. ) Franco (1952);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4^ 国 植物志 (1978). Euiassa heterophylla Salisb. ( 1 807); Araucana excelsa auct. non R. Br.: Dallimore et Jackson (1931), (1948)*; Clinton-Baker ei Jackson (1935)*; Metcalf (1942); 胡先 (1955);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50 米以上 ,胸径 1.5 米; 树干' 通直, 树冠 塔形; 侧生 小枝常 成羽状 排列, 密生, 下垂。 叶 二型, 幼树 及侧生 小枝的 叶排列 疏松, 开展, 钻形, 光 绿色, 向上弯 曲, 通常两 侧扁, 具 3 — 4 棱, 长 6 — 12 毫米; 大树 及花果 枝上的 叶排列 较密, 微 开展, 宽卵 形或 三角状 卵形, 多少 弯曲, 长 5 — 9 毫米, 基部宽 ,先端 钝圆, 中脉隆 起或不 明显。 果近球 形或 櫛圆状 球形, 通常长 8 — 12 厘米, 径 7 — 11 厘米, 有 时径大 于长; 苞鳞厚 ,上部 肥厚, 边 缘具 锐脊, 先端具 扁平的 三角状 尖头, 尖 头向上 弯曲。 种子椭 圆形, 稍扁, 两 侧具结 合生长 的 宽翅。 原 产大洋 洲诺福 克岛。 昆明、 勐 仑等地 栽培。 福州、 广 州等地 也有; 上海、 南京、 北京 等 地仅见 盆栽。 4. 松科 Pin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或落叶 乔木, 稀 灌木; 具 规则或 不规则 的轮生 枝条, 常形成 尖塔形 树冠。 叶螺旋 状排列 ,条形 或针形 ,条形 叶扁平 ,稀四 棱形, 在长枝 上螺旋 状排列 ,在短 枝上成 簇生状 ;针 形叶常 2 针、 3 针或 5 针成 一束, 生于极 端退化 的短枝 顶端, 基 部包有 叶鞘。 球花 单性, 雌 雄 同株; 雄球花 腋生, 或单 生至数 个族生 枝顶, 圆柱形 或穗状 ,雄蕊 多数, 螺旋状 排列, 每雄 蕊具 2 花药; 雌球花 由多数 螺旋状 排列的 珠鳞与 苞轔所 组成, 每珠鳞 的腹面 基部有 两枚倒 生 胚珠, 背面托 以一片 分离的 苞麟, 花 后珠鳞 发育成 种鳞。 果当 年或第 二年、 稀第 三年成 熟, 熟时 张开, 稀不 张开; 种鳞 扁平, 木质或 革质, 宿存或 脱落; 苞鳞 露出而 显著, 或 短小而 不外露 ;种鎮 与苞錄 离生, 每 种鳞有 2 粒 种子; 种子顶 端常具 长翅, 稀无 翅或几 无翅; 胚具 胚乳, 子叶 2—6 枚, 发芽时 出土, 稀 不出土 (油 杉属 Ketdeeria)。 本科共 10 属, 约 230 余种, 分布 全球, 以北半 球属种 较多, 为 森林中 的常见 树种。 我 国有 10 属 116 种 29 变种, 其中 31 种栽培 24 种、 2 变种, 分 布几遍 全国; 云南产 9 属 35 种 3 变种。 除东 北高山 上部产 的偃松 (Pinus pumila Reg.) 外, 其 余的全 为高大 乔木, 绝 大多数 都是优 良的用 材树种 ,为 优良的 建筑、 桥梁、 枕木、 电杆、 家具等 材用。 大多 数的种 类是主 要 的造林 树种。 不少 种类树 皮可提 单宁, 木材、 根皮、 干皮及 针叶富 树脂, 可提取 松脂, 松 节油等 工业上 的重要 原料, 亦可供 药用; 有些 种类的 种子可 食或供 药用。 很 多种是 庭园中 极 好的观 赏绿化 植物。 
16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 (16) 叶条形 或针形 ,螺旋 状排列 ,或在 短枝上 端成簇 生状, 而都不 成束。 2 (11) 叶条形 扁平或 具四棱 、质硬 ,常 绿性; 枝仅一 种类型 ;球 果当年 成熟。 3(4) 球果 成熟后 (或 干后) 种鳞自 宿存的 中轴上 脱落, 直立; 叶扁平 ,上 面中脉 凹下; 枝具 圆形, 微 M 的叶痕 2, 冷杉 JS Abie. 4(3) 球果 成熟后 (或 干后) 种憐 宿存。 5(6) 球果 直立, 形大; 种子连 同种翅 几与种 鳞等长 ;叶 扁平, 上 面中脉 隆起; 雄 球花簾 生枝顶 1 . 油杉属 Keteleeria 6(5) 球果通 常下垂 ,很少 直立, 形小; 种子连 同种翅 较种鱗 为短; 叶扁平 ,上面 中脉回 下或微 [Ml 下, 稀 平或微 隆起, 间 或四棱 伏条形 或扁菱 状条形 (云 杉属 Picea);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7 (10) 小枝有 微隆起 的叶枕 或叶枕 不明显 ;叶 扁平, 有短柄 ,上面 中脉凹 下或微 M, 稀 平或微 隆起, 仅  下 面有气 孔线, 或稀上 面有气 孔线。 8(9) 球果 较大, 苞鳞仲 出于种 鳞之外 ,先端 3 裂; 叶 较长, 通常长 2 厘米 以上, 短柄 不为曲 膝状, 叶内 具两个 边生树 脂道; 小枝不 具或微 具叶枕 3. 黄杉属 P»eudot«i8r« 9(8) 球果 较小, 苞鳞不 露出, 稀微 露出, 先端 不裂或 2 裂; 叶 较短, 通常在 2 厘米 以下, 具曲 膝状短 柄, 叶 内维管 束銷下 有一树 脂道; 小枝有 隆起或 微隆起 的叶枕 4. 铁杉厲 T«nr« 10( 7 ) 小枝 有显著 隆起的 叶枕; 叶四 棱伏或 扁菱状 条形, 或条形 扁平, 无柄, 四面 有气孔 线或仅 上面有  ll( 2 ) 叶条形 扁平, 柔软, 或 针状, 坚硬; 枝分 长枝与 短枝, 叶在 长枝上 螺旋伏 排列, 在短 枝上端 成簇生 状; 球果 当年或 第二年 成熟。 12(15) 叶 扁平, 柔软, 倒 披针状 条形或 条形, 落叶性 ;球 果当年 成熟。 13(14) 雄球 花单生 于短枝 顶端; 种鳞 革质, 成熟后 (或 干后) 不 脱落; 芽鳞先 端钝; 叶窄而 较短, 宽 1 一  1.8 毫米 6 . 落 叶松農 Larix 14(13) 雄球花 数个族 生于短 枝顶端 ;种鱗 本质, 成熟后 (或 干后) 脱落; 芽憐先 端尖; 叶较长 而宽, 通常 宽 2 — 4 毫米, 长 3 — 7 厘米, 在 短枝顶 端呈轮 状平展 7. 金 钱松厲 P-udoUtrix 15(12) 叶 针伏, 坚硬, 常具 三棱, 或背腹 明显而 呈四棱 伏针形 ,常 绿性; 球果 第二年 成熟, 熟后种 憐自宿 存 的中轴 上脱落 8. 雪松 JS Cedru.  16( 1 ) 叶针形 ,通常 2、 3 或 5 针一束 ,生于 苞片状 鳞叶的 腋部, 着生于 极端退 化的短 枝顶端 ,基 部包有 叶銷, 叶銷 宿存或 脱落; 球果 第二年 成熟, 种憐 宿存, 背 部上方 具鳞盾 与鳞挤 …… 9. 松属 Pim»  1. 油杉属 Keteleeria Carr. 常绿 乔木; 大枝 不规则 轮生, 斜伸或 平展; 小 枝基部 具宿存 芽鱗, 叶脱落 后在枝 上留有 圆形或 卵圆形 叶痕; 冬芽无 树脂。 叶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扁平, 螺旋状 着生, 在侧枝 上排成 两列, 两 面中脉 隆起, 上面有 或无气 孔线, 下面 有两条 白色气 孔带; 萌 枝与幼 枝上的 叶通常 具刺状 尖头, 大树的 叶先端 圆钝或 微回, 或 具微急 尖的钝 尖头; 叶内两 侧各有 1 个 边生树 脂道。 雄球花 4 一 8 个族生 枝顶;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直立, 有多数 珠鳞与 苞鳞, 苞娥 大而显 著, 先端 二裂; 珠麟 形小, 生 于苞鳞 的腹面 基部, 其上着 生两个 胚珠。 果当年 成熟, 直立, 圆 
松  科  17  柱形, 成熟 时种鳞 张开; 种鳞 木质, 宿存; 苞憐不 露出或 微露出 ,先端 三裂; 种翅 宽大, 厚膜 质, 有光泽 ,连同 种子几 与种鳞 等长; 子叶 2 — 4 , 发 芽时不 出土。 本属 12 种, 分布于 东亚。 我国有 10 种, 产 于秦岭 及长江 流域以 南温暖 地区。 云南有 3 种。 木材 纹理直 或斜, 结构细 ,硬度 适中, 耐久用 ,是 建筑、 枕木、 家具 及纤维 工业原 料等用 材;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在 分布区 内可选 为造林 树种。 分种 检索表 1(4) 叶较 窄长, 长达 6. 5 — 8.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纯尖, 上面 中脉两 侧各有 2 — 10 条气 孔线, 稀^ 气孔 线; 球果 中部种 麟的上 部或边 缘向外 反曲, 具 明显细 缺齿。 2(3) 叶质厚 ,边缘 不向下 反曲; 一年 生小枝 有毛; 果大, 长 9 一 20 厘米, 直径 4 一 6. 5 厘米, 中部 种雜卵 状斜 方形, 上部 渐窄, 向外 反曲; 种 翅较种 子为长 1. 云 南油杉 K. evelynian. 3(2) 叶质 较薄, 边缘向 下反曲 ;一 年生小 枝通常 无毛; 果较小 ,长 7 — 11 厘米, 直径 3.5 - ~4 厘米, 中部 种燐 斜方状 圆形, 憐背 拱凸, 上部 圆形, 边缘向 外反卷 2. 旱 地油杉 K. xerophila 4(1) 叶较 宽短, 长 1.5 — 4 厘米, 先端 圆钝, 常微凹 ,上 面无气 孔线; 果 中部种 饑的上 部宽圆 而窄, 边缘 向内曲 ,无明 显缺齿 • • 3. 江 南油杉 K. cyclolepii 1. 云 南油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图版 5 杉松、 云 南杉松 (中国 树木学 ), 杉树 (昆明 ), 黑杉松 (景东 、广南 ), 松 壳洛树 (思 茅)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1903)*; Wils. (1926); Flous (1936)*; 郝景盛 (1945), (1951); Rehd. (1949);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Keteleeria delavOyi Van Tiegh. (1891), notn seminud.; K. esquirolii L^vl. (1910), (1914); K. davidiana auct. non Beissn.: Pax (1922); Wils. (1926), p. p.; Hand.-Mazz. (1929), p. p.; Rehd. (1929); Orr (1933), p. p. 乔木, 高达 40 米, 胸 径可达 1 米; 树皮 粗槌, 暗灰 褐色, 不规则 深纵裂 ;枝条 粗壮, 一年 生枝 粉红色 或淡褐 红色, 有毛; 二年生 以上的 小枝成 不规则 薄片状 开裂至 剥落, 灰 褐色或 红 褐色, 无毛。 叶条形 ,长 2 — 6 . 5 厘米, 宽 2 — 3( — 3.5) 毫米, 先端具 微凸的 钝尖头 (幼 树或 萌枝的 叶具剌 状长尖 头), 基部 楔形, 渐 窄成短 柄状; 上面光 绿色, 中脉 两侧每 边各有 2 — 10 条完全 或不完 全的气 孔线, 稀无气 孔线; 下面 中脉两 侧各有 14 一 19 条 白色气 孔线。 果 圆柱形 ,长 9 一 20 厘米, 直径约 4 一 6.5 厘米, 熟时灰 褐色, 中 部的种 鳞卵状 斜方形 或斜方 状卵形 ,长 3 — 4 厘米, 宽 2.5 — 3 厘米, 上部 较窄, 向外 反曲, 边缘 有细小 据齿; 苞鳞 先端呈 不 规则的 三裂, 中裂片 明显, 侧裂近 圆形; 种翅 中下部 较宽, 上部 渐窄。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11 月。 产西 北部、 中 部至南 部海拔 1200 — 1600 米的 地带, 在 昆明附 近常与 云南松 (Pimis yunnanensis)、 华山松 (P. armandi)、 旱冬瓜 (Alnus nephalcnsis) 、 麻烁 (Quercus acutissi- niO、 栓皮栎 (Q. variabilis) 或壳斗 科的一 些常 绿种类 组成混 交林, 或 成小片 纯林。 为我 
图 版 5 ^ 南油杉 Keteleeria evelyniana Mast., 1. 果枝, 2. 种 t^J 背面及 苞燐, 3. 种燐 腹面, 4— —5. 种子背 腹面, 6. 雌球 花枝, 7. 雄球 花枝, 8 — 9. 叶的上 下面, 10. 叶的横 切面。 
松 科 19  国特有 树种, 贵州西 部及西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安宁河 流域至 西部大 渡河流 域海拔 700 — 2600 米 的地带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树 干通直 高大, 木材富 树脂, 结构 细致, 耐 水湿, 抗腐性 较强; 可供 建筑、 桥梁、 家具等 用。 喜光, 不耐 庇荫, 较抗旱 ,在 土层深 厚湿润 处生长 旺盛, 分布区 内可用 作造林 树种。 用 种子 繁殖。 2. 旱 地油杉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6 杉老树 (新平 ) 丫、 夢 c、 Keteleeria xerophila Hsueh et S. H. Huo (1981)*.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90 厘米; 树皮褐 灰色至 灰色, 呈不 规则矩 形块状 开裂; 枝条较 稀疏, 平展或 斜展, 树冠广 圆形; 一年 生枝干 后淡红 褐色、 红褐 色或黄 褐色, 通常 无毛, 或稀 有稀疏 短柔毛 ;二、 三年生 枝薄片 状开裂 ,淡灰 褐色或 灰褐色 ,无毛 ;冬 芽卵圆 形或近 球形, 无毛。 叶条形 ,长 3 — 8.2 厘米, 多为 4 .5 — 6 厘米, 宽 2 — 3(—3.5) 毫米, 直伸 或有时 微弯, 先 端急尖 ,幼 树及萌 枝的叶 条状披 针形, 中上部 渐尖, 先端具 刺状长 尖头, 叶质 较薄, 边缘向 下 反曲, 上面光 绿色, 中脉两 侧各有 2 — 4 ( 一 6 ) 条完 全或不 完全气 孔线, 下 面中脉 两侧各 有 10 — 20 条气 孔线。 果圆 柱形, 长 7 — 11 厘米, 直径 3.5 — 4 厘米, 中 部种鳞 斜方状 圆形, 长 宽均为 2 — 2.4 厘米, 或 宽略大 于长, 憐背 拱凸, 露 出部分 无毛, 上部 圆形, 先端 向外反 卷, 边 缘具细 锯齿; 苞鳞 带状, 长约为 种鳞的 一半, 中上部 微收缩 ,色 较浅, 成微隆 起的横 带, 上部扩 展为近 圆形, 具细 缺齿, 先端 明显或 不明显 三裂, 中裂片 窄长, 有突 尖头, 侧裂片 钝圆; 种子连 翅长约 2 厘米, 种翅 与种子 等长或 稍短, 中部或 中下部 较宽。 产新 平水塘 公社, 海拔 800 — 1000 米红河 上游河 谷地带 或干燥 阳坡, 这 一地区 由于受 焚风影 响以旱 生灌丛 为主, 本种 则散生 其间, 常 见伴生 树种有 余甘子 (Phyllanthus emblica), 算盘子 (Glochidion puberum),, 7 乂锦树 (Wendlandia sp.)、 木荷 (Schima wallichii)、 黄 (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清香木 (Pistacia weinmannifolia) 等, 其上界 1000 米以上 南松成 片分布 ,海拔 1800 米 左右则 云南油 杉大量 出现。 模式标 本采于 新平。 材质 坚实, 为干热 河谷地 带唯一 能成材 的针叶 树种, 干热河 谷可选 为造林 树种。 旱地油 杉近云 南油杉 (K. evelyniana) 及江 南油杉 (K. cydolepis), 与 前者的 区别在 于球果 较小, 长 7 — 11 厘米, 中部 的种饑 斜方状 圆形, 鳞背 拱凸, 上部 圆形, 先 端向外 反卷; 种翅与 种子近 等长或 稍短; 小枝通 常无毛 ;幼 树及萌 枝的叶 条状披 针形, 长达 8.2 厘米, 微 弯。 与后 者的区 别为叶 较长, 常长 4.5 — 6 厘米, 上 面中脉 两侧有 2 — 4 (- 6 ) 条气 孔线, 先端 急尖; 小枝通 常无毛 ;种鳞 的上部 圆形, 先 端向外 反卷。 3. 江 南油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7 浙 江油杉 (中 国树 木学) Keteleeria cyclolepis Flous (1936)*; 植物分 类学报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Keteleeria che}^iangensis Cheng et L. K. Fu, nom. cum descrip. Chinen.,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K. davidiana auct. non Beissn.: 郑万钧 (1931), quoad Y. Tsiang 7294; K. iortunei auct. non Carr.: 郑万钧 (1933), p. p.; Flous (1936)*, quoad S. Chen 3513; K. esquirolii auct non Uvl.: Flous (1936)*, quoad T. Tsiang 7294 et R. C. Ching 
2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6 旱 地油杉 Keteleeria xerophila Hsueh et S. H. Huo, 1. 果枝, 2. 种錢 腹面, 3. 种娥背 面及苞 m, 4 一 5. 种子背 腹面, 6 — 7. 叶的上 下面, 8. 幼树 的叶。 
松 科 21  7244.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6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不规则 纵裂; 一年生 枝干后 红褐色 、褐色 或淡紫 褐色, 常有或 多或少 的毛, 稀 无毛; 二、 三年生 枝淡褐 黄色、 淡褐 灰色、 灰褐 色或灰 色。 叶条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圆钝或 微凹, 稀微 急尖, 叶质 较薄, 边缘常 向下 反卷; 上面无 气孔线 ,稀沿 中脉两 侧各有 1 一 5 条气 孔线, 或仅顶 端或中 上部有 少数气 孔线; 下 面沿中 脉两侧 每边有 10 — 20 条气 孔线, 被 白粉或 白粉不 明显; 幼 树及萌 枝有密 毛, 叶较长 ,宽达 4.5 毫米, 先端 具刺状 渐尖。 果圆柱 形或摘 圆状圆 柱形, 顶端或 上部渐 窄, 长 7 — 15 厘米, 直径 3.5 — 6 厘米, 中部 的种鳞 常呈斜 方形或 斜方状 圆形, 稀近 圆形, 或 上部宽 圆而窄 ,长 1.8 — 3.0 厘米, 宽与长 近相等 ,边 缘微向 内曲, 稀微向 外曲, 无明显 缺齿; 苞鳞先 端三裂 ,中裂 片窄长 ,先端 渐尖, 侧裂片 钝圆或 微尖, 边 缘有细 缺齿; 种翅中 部或中 下部 较宽。 果期 10 月。 产云南 东南部 及南部 ,海拔 700 — 1600 米 山地;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贵州、 广西 西北部 及东部 、广东 北部、 湖南 南部、 江西西 南部、 浙江 西南部 常生于 340 — 1400 米 地带, 成纯林 或与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混生, 生长 较快, 可作 分布区 的造林 树种。 木材可 作建筑 用材。 江南油 杉的外 部形态 与油杉 [Ketdeeria fortunei (Murr.) Carr.] 接近, 其主要 区别在 江南 油杉的 种鳞斜 方形或 斜方状 圆形; 种 翅通常 中部或 中下部 较宽; 一年 生枝色 较深, 呈 红褐色 、褐 色或紫 褐色; 叶较 宽薄, 边缘 常向下 反卷。 2. 冷杉属 Abies Mill. 常绿 乔木, 树干 端直; 枝条 轮生, 树冠尖 塔形; 小 枝平滑 或有浅 纵槽, 叶 脱落后 枝上留 有 圆形、 微回的 叶痕; 冬芽被 树脂, 稀无 树脂。 叶条形 ,扁平 ,螺旋 状着生 ,在 侧枝上 排成两 歹 U, 或位于 枝条上 面的叶 斜上辐 射伸展 ,枝条 下部的 叶排成 两列; 上面光 绿色, 中脉 回下, 下面中 脉隆起 ',两 侧各有 1 条气 孔带, 白粉 显著, 稀不 显著; 叶先 端钝或 锐尖, 有凹 缺或两 裂; 叶 内维管 束两侧 通常具 2 个树 脂道, 稀 4 个, 边生或 中生。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长 稱圆形 或圆 柱形, 下垂;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直立, 有多数 珠鎮与 苞鳞, 苞鎮 较珠鳞 为长。 球 果当年 成熟, 直立, 长卵形 、圆柱 形或长 圆形; 种鳞 木质, 排列 紧密; 苞隣露 出或不 露出, 成 熟时种 鳞自宿 存的中 轴上与 种子一 同脱 落; 种子 上部具 宽翅; 子叶 3 — 10 ( 通常 4 一 8), 发芽时 出土。 约 50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 北非、 北美 及中美 的高山 地带。 我国 21 种, 3 变种, 分布 于东北 、华北 、西北 、中部 、西部 、西南 及台湾 等省区 的高山 上部, 多 为耐寒 耐荫性 树种, 常 组成 大面积 纯林, 为今后 开发利 用的主 要森林 资源, 也是森 林更新 的主要 树种。 云南有 6 种, 1 变种。 木材淡 黄白色 或淡黄 褐色, 心边材 区别不 明显, 无 树脂道 及树脂 细胞, 无 气味, 纹理 '直, 结构细 ,质 轻软, 易 加工。 可供 建筑、 电杆、 家具、 造纸等 用材, 树皮含 树脂; 皮及 叶含干 性油, 供医药 及固着 生物切 片用。 
图 版  江 南油杉 Kctcleeria cyclolepis Flous 1. 果枝, 2. 种憐 腹面, 3. 种鳞 背面及 苞娥, 4 一 5. 种 子背 腹面, 6 — 8. 叶的上 下面, 9. 叶的横 切面。 
松  科  23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的 树脂道 中生; 一年 生枝有 密毛, 红揭 色或暗 褐色; 球 果成熟 前紫黑 色或蓝 黑色, 苞鳞 外露并 反曲 1中 旬冷杉 A. ferreana 2(1) 叶的 树脂道 边生。 3(10) 球果的 苞憐上 端露出 ,或 仅先端 的尖头 露出; 一年生 枝褐色 、红 褐色、 锈褐 色或带 紫色。 4(5) 叶的边 缘向下 反卷极 显著, 横切 面的两 端急尖 或尖; 小枝 无毛, 稀嫩 枝被毛 2,苍 山冷杉 A. delavayi 5(4) 叶的边 缘不向 下反卷 ,稀稍 反卷, 横切面 的两端 钝圆或 钝尖。 小枝有 密毛。 6(9) 小枝 有密毛 3 . 长 苞冷杉 A. georgei 7(8) 苞鳞 较种鳞 为长, 上部明 显外露 ,三 角伏, 先端 渐尖, 有 长尖头 3a. 长 苞冷杉 (原变 种乂、 A. georgei var. gewgd 8(7) 苞憐 与种鳞 等长, 或稍 较种鳞 为长, 先 端圆而 微回, 中央有 急尖头 3b. 急尖长 苞冷杉 (变种 ) A. georgei var. smithii 9(6) 小枝无 毛或凹 槽间有 疏毛; 苞鳞较 种鎮为 长或近 等长, 先 端圆, 中央有 急尖头 4. 川'; 真冷杉 A. forrestii 10(3) 球果 的苞鳞 较短, 不 外露。 11(12) 一年 生枝红 褐色或 褐色, 密生 短毛或 凹槽间 有较密 的毛; 叶 通常长 1.8 — 3. 2 厘米, 边缘 显著向 下反卷 5.怒 江冷杉 A. nukiangenais 12(11) 一年生 枝淡黄 色或淡 灰黄色 ,无 毛或仅 凹槽间 有毛; 果枝 的叶长 4 一 7 厘米, 边缘 不反卷 6. 云南黄 果冷杉 (变种 ) A. ernestii var. 8aloaeaen»is 1. 中 旬冷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白樟 (洱源 ) Abies ferreana Hord^res-Rey et Gaussen (1947)*; Dallimore and Jackson, rev. Har- mon (1966); 植物分 类学报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Abies roll! Bord^res-Rey et Gaussen (1948)*;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A. yuan a Borderes-Rcy et Gaussen (1947)*;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A. gtorga auct. non Orr: S. Y. Hu (1964), quoad H. T. Tsai 59293, C. W. Wang 68575, 68640 et T. T. Yu 12070, 13087, 12326.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达 1 米; 树 皮灰褐 色或灰 黑色, 纵裂成 鳞状; 小枝 密生綉 褐色或 暗褐 色毛, 一年生 枝红褐 色或暗 褐色, 二、 三 年生枝 呈暗褐 色或黑 褐色; 冬芽圆 球形, 有树 脂。 叶条形 ,基部 渐窄, 直或 微弯, 边缘不 反卷, 长 1 一 23 厘米, 宽 2 — 2.5 毫米, 先 端有凹 缺, 间或果 枝的叶 先端钝 或有短 尖头; 横 切面有 2 个中 生的树 脂道。 母果短 圆柱形 或圆柱 状卵 圆形, 长约 7 厘米, 直径 3.5 — 4 厘米, 熟时紫 黑色或 蓝黑色 ,不被 白粉; 中部种 鳞扇状 四 边形, 长 1.6 — 2 厘米, 宽 1.6 — 2.2 厘米; 苞鳞 露出, 上部 较宽, 下 部渐窄 或收缩 后再增 宽, 先 端微圆 或近三 角状, 两侧边 缘有细 缺齿, 中 央有急 尖或微 急尖的 尖头, 外露部 分常向 外 反曲; 种子长 7 — 10 毫米, 种 翅淡紫 褐色, 楔形, 连同 种子长 I. 4 一 1.8 厘米。 花期 6—7 月, 果期 10 — 11 月 成熟。 
24  云南 植物志  产西 北部, 海拔 3300 — 3400 米高山 地带, 多 组成单 纯林, 或与 其它针 叶树种 混生; 为 我 国特有 树种。 四川西 南部木 里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M. Y. Orr (Not. Bot. Card. Edinb. 18: 147—148. 1933) 鉴定为 Abies faxoniana Rehd. et Wils. 的云 南标本 可能系 本种。 2. 苍 山冷杉 (经 济植物 手册) 高山枞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枞 (群芳 谱), 白泡树 (宾川 ) Abies delavayi Franch. ( 1899); Mast. (1906), excl. plant. Szechuan . et fig. 8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quoad plant. Yunnan.; Craib (1919)*; Chun (1921), quoad plant . Yunnan. , excl. syn. et fig.; Wils. (1926), excl. syn.; Rehd. ( 1927》 p. p., (1940), (1949); Viguie et Gaussen (1929)*, excl. syn. et fig.; Hand. -Mazz. (1929); Orr ( 1933) ,p.p.; Clinton-Baker et Jackson (1935), p.p.; 陈蝶 (1937), quoad plant. Yun- nan. 郝景盛 (1945), (1951), excl. syn. et plant Szechuan.; 中国 树木学 (1961); Matz. (1964), excl. syn.; S. Y. Hu ( 1964), excl. syn.;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excl. syn.; T. S. Liu (1971)*, excl. syn.;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褐色, 粗糙 纵裂; 小枝 无毛, 稀嫩枝 有毛; 一 年生枝 红褐色 或褐色 ;二、 三年 生枝暗 褐色、 褐色 或暗灰 褐色, 微有 回槽; 冬芽圆 球形, 有 树脂。 叶 较短, 在枝 上排列 紧密, 条形, 通常微 呈镰状 ,长 0.8 — 3.2 (多为 1.5 — 2.0) 厘米, 宽 1.7 — 2.5 毫米, 先端有 回缺, 边 缘向下 反卷极 显著, 常遮盖 白粉带 ;橫切 面两侧 卷曲, 两端 急尖, 有 二个边 生的树 脂道。 球果圆 柱形或 卵状圆 柱形, 熟时 黑色, 被 白粉, 长 6 — 11 厘米, 直径 3-4 厘米; 中部 的种鳞 扇状四 边形, 长 1.3 — 1.5 厘米, 宽 1.4 一 1.8 厘米; 苞鳞长 于种鳞 ,先 端露 出或微 露出, 中 央有凸 尖的长 尖头, 尖头长 3 — 5 毫米, 通 常向外 反卷; 种子通 常较种 翅 为长, 种翅淡 褐色或 褐色。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中甸、 鹤庆、 大理、 宾川、 云龙、 剑川、 碧江 及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2800 — 4000 米 的高山 地带, 多成 纯林;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木材淡 黄白色 ,质轻 软细致 ,纹 理直, 比重 0.50。 可作 建筑、 板材、 家具、 电杆、 火柴杆 及造纸 原料等 用材。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可为 分布区 内的造 林与森 林更新 树种。 3. 长 苞冷杉 (经 济植物 手册) 图版 8 , 1-8 西 康冷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Abies georgei Orr (1933)*, (1935); Clinton-Baker et Jackson (1935)*; 陈嵘 (1937); Rehd.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48);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p. p.;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Abies delavayi Franch . var. georgei (Orr) Melville ( 1958);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3a. 长 苞冷杉 (原 变种) var. georgei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暗 灰色, 裂 成块状 脱落; 小枝密 生褐色 或绣褐 色毛, 一年 生枝红 褐色或 褐色, 二、 三年 生枝褐 色或暗 褐色; 冬芽圆 球形, 有 树脂。 叶 条形, 边缘 不反 卷或微 反卷,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 2.5 毫米, 先端有 凹缺, 稀尖 或钝; 横切面 有两个 
松 科 25  边 生的树 脂道。 球果 卵状圆 柱形, 顶端圆 ,长 7 — 11 厘米, 直径 4 一 5. 5 厘米, 熟时 黑色; 中 部的种 鳞扇状 四边形 ,长 1.9 一 2.1 厘米, 宽 1.8 — 2.3 厘米, 上 部宽圆 较厚, 边缘 内曲, 中部 楔形, 下 部两侧 耳形, 基部窄 成短柄 ;苞鳞 窄长, 显著 露出, 长 2.3 —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外露 部分三 角状, 先端有 渐尖的 长尖头 ,尖 头长约 6 毫米, 直 伸或微 反曲; 种 子长楠 圆形, 种翅 褐色, 宽短, 连同 种子长 1.7 — 1.9 厘米。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甸、 维西、 丽江、 兰坪 及中部 (禄劝 ) 海拔 2500 — 4200 米地带 ,常组 成单纯 林或与 川 滇冷杉 (Abies forrestii) 、中 甸冷杉 (A. ferreana)、 急尖长 苞冷杉 (A. georgei var. smithii), 丽 江云杉 (Picea Hkiangensis)、 怒江 落叶松 (Larix speciosa) 等 针叶树 组成混 交林, 森林 面积大 ,木 材蓄积 量多。 模式标 本采自 兰坪。 木材 白色, 质较 轻软, 可作 建筑、 器具等 用材。 可作 分布区 内的森 林更新 树种。 3b. 急尖长 苞冷杉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种) 乌 蒙冷杉 (中 国树 木学) var. smithu (Vigui6 et Gaussen) Cheng et L. K. Fu (1961),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Abies jorrestii Craib var. smithii Viguie et Gaussen ( 1929)*; A. delavayi Franch . var. smithu ( Viguie et Gaussen) Liu (1971)*, excl. syn. A. forrestti C. C. Rogers; A. jaxoniana auct. non Rehd. et Wils.: S. Y. Hu (1964), quoad C. W. Wang 65256; A. forrestti auct. non C. C. Rogers: S. Y. Hu (1964), quoad C. W. Wang 64420; A. georgei auct. non Orr: S. Y. Hu (1964), quoad T. T. Yu 1720, 8682, 10628, 11496, 11769, K. M. Feng 2519, 3032. 本变 种与长 苞冷杉 (原 变种) 的 区别在 于苞鳞 较短, 与种鳞 等长或 稍较种 鳞为长 ,先端 圆而常 微回, 中 央有较 短的急 尖头。 产德铁 、贡山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及云龙 等地, 海拔 2600 — 4100 米的高 山地, 成纯 林或 与长苞 冷杉、 川滇 冷杉、 中甸 冷杉等 组成混 交林; 四川西 南部、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玉 龙山。 木 材性质 与用途 同长苞 冷杉。 4. 川 滇冷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8, 9 — 13 毛 枝冷杉 (经济 植物手 册), 云南枞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黑纳 (丽江 ) Abies forrestii C. C. Rogers ( 1919), nom. seminud., (1926)*; Craib (1919)*; Rchd. (1927),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Wils. (1926); Stapf (1927)*; Vigui<§ et Gaussen (1929)*; Hand.-Mazz. (1929); Orr (1933); 郝景盛 (1945), (1951), excl. syn.;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p. p.; 中国 植物志 (1978)*. Abies delavayi Franch. var. forresiii (C. C. Rogers ) Jackson in Chittenden ( 1932)*; Clinton-Baker et Jackson ( 1935)*; 陈蝶 ( 1937);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A. chensiensis auct. non Van Tiegh.: S. Y. Hu (1964), quoad C. W. Wang 70901, K. M. Feng 307; A. jargesii auct . non Franch.: S. Y. Hu ( 1964), quoad C. W. Wang 70901, K. M. Feng 3031; A. gtorgei auct. non Orr: S. Y. Hu (1964), quoad T. T. Yu 
26  云南 植物志  8  图 版 8 1—8. 长 苞冷杉 Abies georgei Orr, 1. 果枝, 2. 种燐 背面及 苞锁, 3. 种稱及 苞锁的 侧面, 4. 种镇 腹面 及苞稱 先端, 5. 种子背 腹面, 6. 叶的上 下面, 7. 叶的横 切面, 8. 芽及 小枝; 9 一 13. 川 漠冷杉 A. forrestii C. C. Rogers, 9— 10 • 种憐背 面及苞 1 1 . 叶的 下面, 12. 叶的横 切面, 13. 芽及 小枝。 
松 科 27  5040. 乔木, 高达 20 米; 树皮暗 灰色, 裂成块 片状; 一年 生枝红 褐色或 褐色, 无 毛或仅 M 槽内 有疏生 短毛, 二、 三年生 枝呈暗 褐色或 暗灰色 ;冬芽 圆球形 或倒卵 圆形, 有 树脂。 叶 条形, 直或 微弯, 长 1.5—4 (多为 2 — 3) 厘米, 宽 2 — 2.5 毫米, 先端有 回 缺, 稀钝 或尖, 边 缘平展 或微向 下反卷 ;横 切面有 两个边 生的树 脂道。 球果卵 状圆柱 形或长 圆形, 长 7—12 厘米, 直径 3.5—6 厘米, 熟时 深褐紫 色或黑 褐色, 中部种 鳞扇状 四边形 ,长 1.3 — 2 厘米, 宽 1.3— 2.3 厘米, 上部 宽厚, 边缘 内曲, 中部两 侧楔形 ,下部 耳形, 基部窄 成短柄 ;苞鳞 外露, 上部宽 圆或稍 较下部 为宽, 先端有 急尖的 刺芒状 尖头, 尖头长 4 一 7 毫米, 直立或 向后反 卷曲; 种 子长约 1 厘米, 种翅 宽大, 楔形, 淡褐 色或褐 红色, 包袠 种子外 侧的翅 先端有 三角状 突起。 花期 4—5 月, 果期 10—11 月。 产 西北部 德饮、 维西、 贡山、 中甸、 丽江及 禄劝等 地海拔 2 8 0() — 3 4 00 米地带 ,常 与其他 种冷杉 、丽江 云杉、 云南 铁杉、 大果 红杉等 组成混 交林, 或成单 纯林; 四川西 南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木材 性质及 用途与 长苞冷 杉同;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为 分布区 内的森 林更新 树种。 5. 怒江 冷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 1 一 7 ' Abies nukiangensis Cheng et L. K. Fu (1975)*; 中国 植物志 ( 1978)*.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1 米; 一年生 小枝红 褐色或 褐色, 密生短 毛或凹 槽内有 较密的 短毛, 二、 三年 生枝暗 褐色; 冬芽 球形, 微有 树脂。 叶条形 ,通常 微弯, 长 1.2 — 4.3 ( 多为 1.8 -3.2) 厘米, 宽 1.5 — 2.5 毫米, 先端有 凹缺, 边缘 显著地 向下反 卷或微 反卷; 横切面 的两端 尖, 有 两个边 生的树 脂道。 球果圆 柱形, 上部 微窄, 长 7 — 10 厘米, 直径 3.7 — 4.5 厘米, 熟 时黑色 ,微被 白粉, 中 部种鳞 扇状四 边形, 长 1.7—2 厘米, 宽 1.8 — 2.2 厘米, 上部 较厚, 边 缘内卷 ,中部 楔形, 下部两 侧耳形 ,基部 窄成短 柄状; 苞鳞 较短, 长 1.3 — 1.7 厘米, 不 外露, 顶 端圆或 宽圆, 边缘有 细缺齿 ,中 央有急 尖头, 尖 头长约 2 毫米; 种子 较种翅 为长, 种翅淡 黑褐 色或红 褐色, 连同 种子长 1.6 — 1.9 厘米。 产贡山 、维西 、大 理及澜 沧江、 怒江 流域, 海拔. 2500 — 2900 米的 地带, 组 成单纯 林或与 其它 树种混 生于沟 边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木材性 质及用 途与苍 山冷杉 相同。 两 者形态 相近, 区别 在于怒 江冷杉 的一年 生小枝 有毛; 叶较 宽长, 通常长 1.8 — 3.2 厘米; 球 果种鳞 较大, 宽 1.8 — 2.2 厘米, 苞鳞 较短, 不外 露。 M. Y. Orr (Not. Bot. Card. Edinb. 18:143. 1933.) 鉴定为 Abies fabri (Mast.) Craib 的云 南标本 可能系 本种。 6. 云南黄 果冷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9 ,8-13 澜 沧冷杉 (中国 树木学 ), 白泡 (丽江 ) Abies ernestii Rehd. var. salouenensis (Borderes-Rey et Gaussen) Cheng et L. K. Fu (1978). Abies salouenensis Border es-Rey el Gaussen (1947)*; 中国 树木学 (1961); A. beissne- riana auct. non Mott.: Wils. (1926); A. chetisiensis auct. non Van Tiegh.: Hand. -Mazz. (1929), quoad plant. Yunnan.; Orr (1933); S. Y. Hu (1964), quoad R. C. Ching 30606, 
1 一 7. 怒 江冷杉 Abies nukiangensis Cheng et L. K. Fu, 1. 球果, 2. 种錄 背面及 苟憐, 3. 种憐 腹面, 4— 5. 种子背 腹面, 6. 叶的 下面, 7. 叶的横 切面; 8 — 13. 云南黄 果冷杉 A. ernestii Rehd. var. salouen- ensis (Borddres-Rey et Gaussen) Cheng et L, K. Fu, 8. 果枝, 9. 叶的上 下面, 10. 种憐 背面及 苞蝶, 11. 种稱 腹面, 12. 种子背 腹面, 13. 叶的横 切面。 ' 
松 m T. T. Yu 7953 (type of A. salouenensis Borderes-Rey et Gaussen) 11184, 15050, Hand.- Mazz. 7913. 乔木, 高达 60 米, 胸径 2 米; 树皮暗 灰色, 不规 则辚状 开裂; 一年生 枝色浅 ,淡褐 黄色、 黄 色或黄 灰色, 无毛或 凹槽间 有疏生 短柔毛 ,二、 三年生 枝呈黄 灰色、 灰色或 灰褐色 ;冬芽 卵圆 形或圆 锥状卵 圆形, 有 树脂。 叶在 枝条下 面排成 两列, 上部的 叶直立 或斜上 伸展, 条 形, 弯 镰状或 直伸, 边缘不 反卷; 果枝的 叶长达 4 一 7 厘米, 果 枝及营 养枝的 叶先端 有凹缺 或二裂 ,很 少尖; 橫 切面有 2 个边 生的树 脂道。 球 果圆柱 形或卵 状圆柱 形,、 通常长 10 — I 4 厘米, 直径 5 厘米, 成熟前 绿色、 淡 黄绿色 或淡褐 紫色, 稀紫褐 黑色, 熟时淡 褐黄色 或淡褐 色, 稀紫褐 黑色; 中部种 鳞宽倒 三角状 卵形、 扇状四 边形或 肾状四 边形, 上 部宽圆 较薄, 边 缘内曲 ,两 侧薄常 突出, 鳞背露 出部分 密生短 柔毛; 苞鳞不 外露, 长为 种鳞的 1/3 — 1/ 2 , 上 部圆、 微凹 或平, 边缘有 细缺齿 ,先 端有急 尖的短 尖头, 尖头长 1 一 2 毫米; 种 子斜三 角形, 长 7 — 9 毫米, 种翅褐 色或紫 黑色, 边缘有 波状细 缺齿, 连同 种子长 1.5 — 2.7 厘米。 花期 4-5 月, 果期 10 月。 产德钦 、丽江 、维西 、六 库及澜 沧江、 怒江分 水岭, 海拔 2200 — 3200 米的 地带, 与其它 针-阔 叶树种 组成混 交林;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澜 沧江、 怒江分 水岭。 材质 轻软, 可 作一般 建筑、 板材及 造纸等 用材。 E. H. Wilson 认 为云南 西北部 的黄果 冷杉与 四川西 部的黄 果冷杉 (Abies ernestii Rehd.) 同属 一种, 而 H. Gaussen 与 0. Bord^es-Rey 则认为 两者属 不同的 种群, 并根据 俞德浚 7952 号标本 (采自 德饮) 鉴定为 新种, 定名 A. salouenensis Bord^res-Rey et Gaussen, 两者的 区别在 于后者 的叶一 般较长 较厚, 上面中 脉凹下 明显, 果枝叶 的先端 多二裂 ;球果 较大, 种 憐与苞 鳞也较 宽长。 他们还 认为过 去曾被 鉴定为 A. chensiensis Van Tieghem 或 A. beis- sneriana Mott. 的云南 西北部 的冷杉 标本, 可能均 属这一 新种。 经郑 万钧、 傅 立国研 究采自 云南西 北部、 四 川西部 及北部 的大量 标本与 A. salouenensis 的同 号模式 标本, 认为 虽因这 类冷杉 较当地 的其它 几种冷 杉的垂 直分布 较低, 其小枝 的颜色 、毛的 有无及 凹槽内 毛的疏 密; 球果 的形状 大小; 种鳞与 苞鳞的 形状与 长短等 形态性 状均有 一定的 变异, 但其 基本形 态特 征是一 致的。 除 A. salouenensis 的叶 较厚, 通常 较长, 果枝的 叶长达 4 一 7 厘米, 上面 中脉 回下较 明显; 球 果通常 较大, 长达 10 — 14 厘米, 径 5 厘米外 ,两 者没有 其它性 状的差 异,. 应 视为同 一种群 的两个 类型, 因此, 在中国 植物志 第七卷 中将云 南黄果 冷杉改 为黄果 冷杉的 变种。 3. 黄杉属 Pseudotsuga Carr. 常绿 乔木, 树干 端直; 大枝 不规则 轮生, 斜伸或 平展; 小枝近 平滑, 具微 隆起的 叶枕, 叶 脱落 后枝上 留有近 圆形的 叶痕, 小枝 基部无 宿存芽 麟或有 少数向 外反卷 的宿存 芽鳞; 冬芽 卵 形或纺 锤形, 先端尖 ,芽鳞 光褐色 ,无 树脂。 叶条形 ,扁平 ,螺旋 状着生 ,在 侧枝上 排成两 列, 叶先端 圆钝、 尖或有 回缺, 上面中 脉凹下 ,无气 孔线, 下面中 脉隆起 ,有两 条白色 或灰绿 色气 孔带; 叶 横切面 具一个 维管束 和两个 边生树 脂道, 柔组织 中有不 规则骨 针状石 细胞。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圆 柱形; 雌球花 单生侧 枝顶端 ,下垂 ,卵 圆形, 有多数 珠憐和 苞鳞, 苞鳞显 
30  云南 植物志  著, 直伸 或向下 反卷, 先端 三裂, 珠鳞小 ,生 于苞講 基部, 其上 着生两 枚侧生 胚珠。 球果当 年 成熟, 下垂, 卵圆形 ,长卵 圆形或 圆锥状 卵形, 熟时种 鳞张开 ;种鳞 木质, 坚硬, 蚌壳状 ,宿 存; 苞憐显 著露出 ,先端 三裂, 中裂 片窄长 渐尖, 侧裂片 较短, 先端 钝尖或 钝圆; 种子 连翅较 种鳞 为短, 种翅先 端圆或 钟尖; 子叶 6 — 8( — 12) 枚, 发芽时 出土。 约 18 种, 分布 亚洲东 部及北 美洲。 我国有 5 种, 分布 台湾、 浙江、 安徽、 福建、 湖南、 湖 北、 四川、 西藏、 云南、 贵州、 广西 等省区 的温暖 山区; 另引人 2 种。 云南有 2 种。 木材具 树脂道 及树脂 细胞, 材质 坚韧, 纹理 细致, 有弹性 ,可作 建筑、 车辆、 枕木、 家具、 农 具及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窄长 ,长 3 — 5. 5 厘米, 宽 1.5 — 2.0 毫米; 球果 的中部 种鳞近 圆形或 斜方状 圆形, 娥背露 出部分 无毛; 苞憐的 中裂片 长渐尖 ,长 0.6 — 1.2 厘米; 种鳞 连翅长 为种麟 的一半 或稍长 1. 满 沧黄杉 P. forre.tii 2(1) 叶较短 ,长 1.3 — 3 厘米, 宽 2 毫米 左右; 球果的 中部种 鳞扇状 斜方形 或扇形 ,鎮背 露出部 分密被 褐色 短毛; 苞鳞中 裂片窄 三角形 ,长 0.2 — 0.5 厘米; 种 子连翅 长超过 种憐的 1/2 或 接近上 部边缘 黄杉 P. sineasis- 沧黄杉 (图鉴 ) 图版 10, 1—6 湄 公黄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长片 花旗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Pseudotsuga forrestii Craib (1919)*;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35)*; 陈蝶 ( 1937); Rehd.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p. p.;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seudotsuga wilsoniana auct. non Hayata: Wils. ( 1926), 乔木, 高达 40 米, 胸径 80 厘米; 树皮 黑褐色 至深褐 灰色, 深 纵裂; 大枝近 平展, 一年生 枝淡 黄色或 绿黄色 (干时 红褐色 ), 通常 主枝无 毛或近 无毛, 侧枝多 少有短 柔毛, 二、 三年生 枝 淡褐色 或淡褐 灰色。 叶 条形, 较长, 直或 微弯, 长 2.5 — 5.5 厘米, 宽 1.2 — 2.0 毫米, 先端 钝, 有凹缺 ,基部 楔形, 扭转, 近 无柄, 上面光 绿色, 下 面气孔 带灰白 色或灰 绿色。 球 果卵圆 形或长 卵圆形 ,长 5 — 8 厘米, 直径 4.0 — 5.5 厘米; 中部 种鳞近 圆形或 斜方状 圆形, 长 2.5 — 3.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上部 圆或宽 三角状 圆形, 基 部近圆 形或楔 圆形, 无 凹缺, 鳞 背露出 部分 无毛; 苞鳞露 出部分 反卷, 中裂 片窄长 渐尖, 长 0.6 — 1.2 厘米, 侧裂片 三角状 ,长约 0.3 厘米, 边缘 常有细 缺齿; 种子三 角状卵 圆形, 稍扁, 长约 7 毫米, 腹面 无毛, 下 面有不 规则的 细小 斑纹, 种翅 长约为 种子的 两倍, 中部宽 ,先端 钝圆, 种子 连翅长 约为种 鳞的一 半或稍 长。 果期 10 月。 产 德饮、 贡山、 维西、 丽江、 兰坪, 海拔 2100 — 3200 米山 坡及沟 边松林 或松栎 林中; 西 藏东 南部及 四川西 南部, 海拔 2400 — 3000 米 高山地 带也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北部澜 沧江 流域。 木材 坚初, 材质 细致, 有 弹性。 可作 建筑、 桥梁、 车辆、 家具等 用材。 为 产区内 宜保护 与发展 的树种 ,在 土壤深 厚湿润 的山坡 上生长 旺盛。 用种子 繁殖。 
图版 10  1—6. 湖 沧黄杉 Pseudotsuga forrestii Craib, 1 . 果枝, 2. 种 背面 及苞蛾 ,3 • 种 麟腹面 4. 种子背 腹面, 5—6. 叶的上 下面; 7—14. 黄杉 P. sinensis Dode. 7. 果枝 , 8. 种镇 背面& 苞鳞, 9.种« 腹面, 10. 种 錄和苞 «1 的 侧面, 11. 种子背 腹面, 12. 雌球 花枝, 13. 雄球 花枝, 14. 叶 (背面 )。 
32  云南 植物志  2. 黄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0, 7 — 14 短片 花旗松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罗汉松 (嵩明 ), 杉松 (宣威 ) Pseudotsuga sinensis Dode (1912); Craib (1919)*; Chun (1921); Rehd. (1923), (1927), (1940);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Wils. (1926), excl. plant. Chekiang. et Anhwei.; 胡 先骑、 陈焕镛 ( 1927)* , excl. plant. Chekiang. Anhwei. et Taiwan.; Flous (1936)*, (1937)*; 陈蠑 (1937)*, excl. fig. et plant Chekiang. et Anhwei.; 方文培 (1942)*; Orr (1948); 郝景盛 (1951) excl. plant. Anhwei. (Huangs- han);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高可达 5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色或深 灰色, 裂成不 规则厚 块片; 一年生 枝淡黄 色或淡 黄灰色 (干时 褐色) ,通 常主枝 无毛, 侧枝被 灰褐色 短毛, 二 年生枝 灰色。 叶条形 ,宽 而短, 长 1.3 — 3 (多为 2 — 2.5)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凹缺, 上面绿 色或淡 绿色, 下面 气孔带 白色。 球 果卵圆 形或稲 圆状卵 圆形, 近中 部宽, 两端 微窄, 长 4.5 — 8 厘米, 径 3.5-4.5 厘米; 中部 种憐扇 状斜方 形或近 扇形, 长约 2.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上部 宽圆, 基部 宽 楔形, 两侧有 凹缺, 鳞背露 出部分 被褐色 短毛; 苞鳞 露出部 分向后 反卷, 中裂片 窄三角 形, 长约 3 毫米, 侧裂片 三角状 微圆, 较中裂 片短, 边 缘常有 缺齿; 种子三 角状卵 圆形, 微 扁, 长约 9 毫米, 上面密 被褐色 短毛, 下面具 不规则 的褐色 斑纹; 种翅 较种子 为长, 先端 圆,' 种子 连翅仅 稍短于 种麟。 花期 4 月 ,果期 10 月。 产 中部及 嵩明、 东川、 宣威等 处海拔 1800 — 2100 米的 地带; 湖北 西部、 贵州东 北部、 湖 南西 北部、 四 川东南 部也有 分布。 常见 于温暧 湿润、 夏季 多雨、 冬春干 旱条件 的多生 的针- 阔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边材淡 褐色, 心材红 褐色, 纹理直 ,结构 细致, 比重 0.60。 可作 建筑、 桥梁、 电杆、 家具、 文具 及纤维 原料等 用材。 黄杉 的适应 性强, 生长 较快, 木材 优良, 可选 为分布 区内高 山中、 上部 的造林 树种。 4. 铁杉属 Tsuga Can. 常绿 乔木, 树皮 粗糙, 深 纵裂; 分枝不 规则, 大枝 平展或 斜伸, 枝梢稍 下垂; 小枝 有隆起 或微 隆起的 叶枕, 基部 有宿存 芽鳞; 冬芽卵 圆形或 球形, 无 树脂。 叶 条形, 扁平, 辐 射伸展 或基部 扭转排 成两列 ;先 端尖、 钝或有 回缺, 基部有 短柄, 常呈曲 膝状, 边全缘 或有细 锯齿; 上面中 脉凹下 、平或 微隆起 ,无 或有气 孔线, 下 面中脉 隆起, 有两条 灰白色 或灰绿 色气孔 带; 叶横 切面维 管束鞘 的下方 有一树 脂道, 叶 内柔组 织中有 石细胞 或无石 细胞。 雄 球花单 生叶腋 ,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雌球 花单生 于去年 的侧枝 顶端, 花期 时珠鳞 较苞鳞 为大或 较小。 球果当 年成熟 ,直立 或下垂 ,或初 直立后 下垂, 卵形、 长卵圆 形或圆 柱形; 种鳞薄 木质, 成熟 后 张开, 宿存; 苟鳞 短小, 不露出 ,稀微 露出, 先端 不裂或 二裂; 种子上 部有膜 质翅, 种子连 翅较种 鳞为短 ;子叶 3 — 6 枚, 发芽时 出土。 约 14 种, 分 布于亚 洲东部 和美洲 北部。 我国有 5 种, 3 变种, 分 布于秦 岭及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均为珍 贵用材 树种。 云南有 3 种。 木材纹 理直而 均匀, 材质 细致, 较 坚靭, 硬 度较其 它针叶 树大, 故名 "铁 杉"。 可作建 
松  科  33  筑、 家具、 器具、 船舰、 桥梁 及木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为 产区内 高山地 带森 林更新 和造林 的主要 树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先端 钝尖或 微尖, 稀 微凹, 通常中 上部边 缘有细 锯齿或 全缘; 球果中 部种! S|!H 力缘 较薄, 上 部微反 卷 1,云 南铁杉 dumoM 2(1) 叶先 端纯圆 或钝, 有 凹缺; 种燐质 地稍厚 ,上部 边缘微 内卷。 3(4) 中部种 憐露出 部分微 增厚, 成 熟后沿 边缘常 有微隆 起的弧 伏脊; 球果 较大, 长 2 — 4 厘米, 径 1.5 —3 厘米; 小枝 红褐色 2. 丽江 铁杉 T. forreitii 4(3) 中部种 燐露出 部分不 增厚, 成熟 后无隆 起的弧 伏脊; 球果 较小, 长 1.5 — 2. 5 厘米, 径 1.2 — 1.6 厘 米; 小枝 色浅, 淡 黄色、 淡褐黄 色至淡 灰黄色 …… 3. 南 方铁杉 T«i»a ehinensis var. tchekiangeasi. 1. 云 南铁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1, 1 一 7 云 南栂、 硬栂、 高山栂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落 花松、 莎松、 岩柏 (景东 ), 狗尾松 (维西 ), 水粟子 (会泽 ), 水子树 (丽江 ) Tsuga dumosa (D. Don) Eichler in Engler u. Prantl (1887); Rehd. (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Hara (1966); 中 国植物 志 (1978)*. Pinus dumosa D. Don ( 1825); P. brunoniana Wall. (1832)*; Tsuga brunontanO (Wall.) Carr. ( 1855); Hook. f. (1888); Clinton-Baker (1909)*; Flous (1936)*; Abies yunnanensis Franch. (1899); T. yunnanensis (Franch. ) Pritz. (1901):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 1948)*,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 鉴" (1972)*; T. wardtt Downie ( 1923)*; 郝景盛 (1945), (1951); T. calcarea Downie (1923)*; 郝景盛 (1945), (1951); T. dura Downie (1923)*; 郝景盛 (1945), (1951); T. intermedia Hand. -Mazz. ( 1924), ( 1929); T. leptophylla Hand. -Mazz. ( 1924); A. dumosa var. sinensis Franch. ( 1899), quoad specim. e Delavay.; T. dumosa Loud. var. ehinensis (Franch. ) Pritz. (1901), quoad plant. Yunnan. 乔木, 高达 40 米, 胸径 2.7 米; 树皮 粗糙, 褐灰色 或暗灰 褐色、 黑 褐色, 纵裂成 块片脱 落; 大枝平 展或微 下垂, 枝梢细 、稍 下垂, 树冠 浓密, 尖 塔形; 一年 生枝黄 褐色、 淡红 褐色或 淡 褐色, 回槽内 有毛或 密被褐 色短毛 ;二、 三 年枝淡 褐色、 淡灰褐 色或深 灰色。 叶 条形, 稀 上部 渐窄成 披针状 条形, 排成 两列, 长 1 一 2. 4 厘米, 稀达 3.5 厘米, 宽 1.5 — 3 毫米, 先端微 尖或 钝尖, 无回缺 ,稀 微凹, 边 缘有细 据齿或 全缘, 细齿通 常位于 叶缘中 上部, 稀达中 下部; 上面光 绿色, 下面有 两条绿 白色气 孔带; 横切 面上下 面中部 及两端 有一层 皮下层 细胞。 球 果卵圆 形或长 卵圆形 ,长 1.5 — 3 厘米, 直径 1 一 2 厘米, 熟时淡 褐色; 中部 种蛸长 圆形,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卵形 ,长 1 一 I. 4 厘米, 宽 0.7 — 1.2 厘米, 上部边 缘薄, 微 反卷, 基部 两侧耳 状; 苞 鳞斜方 形或近 楔形, 上部边 缘有细 缺齿, 先端 二裂; 种子 卵圆形 或长卵 圆形, 连翅长 8-12 毫米, 下 表面有 油点。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10—11 月。 产德钦 、贡山 、中^ 、维 、福 贡、 丽江、 碧江、 兰坪、 水、 鹤庆、 洱源、 大理、 永平、 禄劝、 
图版 11  1 一 7. 云 南铁杉 Tsuga dumosa (D. Don) Ekhler, 1 — 2. 果枝, 3. 种 背面及 苞饑, 4. 种憐 腹面, 5. 种子背 腹面, 6. 叶的 下面, 7. 叶的橫 切面; 8 —14. 丽 江铁杉 T. forrestii Downie, 8. 果枝, 9. 球 果, 10. 种燐 背面及 苞鳞, U. 种錄背 腹面, 12. 种子背 腹面, 13. 叶的 下面, 14. 叶的橫 切面。 
松 科 35  会泽、 腾冲、 景东、 临沧 等地, 习见 于海拔 2200 — 3500 米的 山地, 常 形成大 面积的 纯林, 有 时亦 与其他 针叶树 混交; 西藏 南部、 四川 西南部 大渡河 流域、 蝦 江流域 上游、 青衣江 流域及 马边河 流域亦 常见。 印度、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亦有。 本种 分布地 区广、 森林面 积大, 蓄积 量高、 在雨量 充沛、 常 年气温 较高、 云雾多 空气相 对湿 度较大 且排水 良好的 高山地 带生长 旺盛, 为这 些分布 区内的 森林主 要更新 树种。 木材纹 理通直 ,坚实 细致, 耐 水湿。 供 建筑、 飞机、 家具、 舟车、 矿 柱及纤 维工业 原料。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树干 可割取 树脂, 提炼松 香和松 节油; 树根、 树干 及枝叶 均可提 取芳香 油。 2. 丽 江铁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11, 8 — 14 掠枝栂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Tsuga forrestii Downie (1923)*; Orr (1933); Flous (1936)*; 郝景盛 ( 1945)*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Tsuga chinensis auct. non Pritz.: Wils. ( 1926), p. p..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 粗糙, 灰褐色 ,深 纵裂; 小枝 有毛, 稀几 无毛, 一、 二年 生枝红 褐色, 三、 四年 生枝淡 褐色、 灰褐色 或淡黄 灰色, 裂成 片状; 冬芽 圆形, 芽鳞背 部具纵 脊。 叶条形 ,排成 两列, 全缘, 稀上部 边缘具 鋸齿, 先 端钝, 有 回缺, 长 1 一 2.5 (多为 1.5 — 2.2)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具 短柄, 上面光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中脉隆 起常有 凹槽, 气孔 带灰白 色或粉 白色; 横切 面上面 至下面 两端边 缘有一 层连续 排列的 皮下层 细胞, 下面中 部有一 层。 球果 较大, 圆锥状 卵圆形 或长卵 圆形, 长 2 — 4 厘米, 径 1.5 — 3 厘米, 种 鳞多, 可达 47 枚, 熟时黄 褐色或 淡褐色 ;中部 种鳞长 圆形、 方圆形 或扁方 圆形, 先端 宽圆, 基部 耳形, 种憐 靠近 上部边 缘处微 加厚, 常 有微隆 起的弧 状脊, 边 缘薄, 微向 内曲, 鳞背露 出部分 具细条 槽, 无毛; 苞鳞倒 三角状 斜方形 ,上 部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缺齿, 先端 二裂; 种子 连翅长 9 一 12 毫米, 下面有 小油点 ,种 翅上部 稍窄。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 西北部 (丽江 、中甸 ), 海拔 2400 — 3000 米的 地区, 多与 其它针 叶树种 或栎类 树种组 成混 交林;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四 川西南 部海拔 2000 — 3000 米, 贵 州梵净 山海拔 1850 — 2300 米 及湖北 西部巴 东海拔 2100 米地 带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木材性 质及用 途与云 南铁杉 略同。 3. 南 方铁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浙 江铁杉 (庐 山植 物园栽 培植物 手册) Tsuga chinensis (Franch. ) Pritz. var. tchekiangensis (Flous) Cheng et L. K. Fu (1978). Tsuga tchektangensis Flous (1936)*; Metcalf (1942); 中国 树木学 (1961); T. chinensis auct. non Pritz.: Rehd. et Wils. (1927); 钱崇樹 (1927); 郑万钩 (1933), quoad specim. e Chckiang. et Anhwei.; Metcalf (1942), p. p.; 刘玉臺 (1947), p. p.; T. cuneijormis Cheng et L. K. Fu, nom. cum descrip. chinen. 中国 树木学 (1961). 乔木, 高达 50 米, 胸径 1.6 米; 树皮暗 深灰色 ,纵裂 成块状 脱落; 大枝 平展, 枝稍 下垂; 一年生 枝细, 淡黄色 ,淡 褐黄色 或淡灰 黄色, 回 槽内有 短毛; 冬芽卵 圆形或 球形, 芽 鳞背部 平圆 或基部 芽鳞有 纵脊。 叶条形 ,排成 两列, 长 1.2 — 2.7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钝圆, 有 
36  云南 植物志  M 缺, 上面光 绿色, 下面中 脉隆起 无回槽 ,有粉 白色气 孔带, 边 全缘; 橫切面 上面及 两端边 缘 皮下细 胞一层 不连续 排列, 下 面中部 一层。 球果 卵圆形 或长卵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1.2 — 1.6 厘米; 中部 种鳞圆 楔形、 方楔 形或楔 状短长 圆形, 稀近圆 形或近 方形, 上 部圆或 近截形 ,边 缘薄, 微向 内曲, 基 部两侧 耳状, 鳞背露 出部分 无毛, 有光泽 ;苞鳞 倒三角 状楔形 或斜 方形, 上部边 缘有细 缺齿, 先端 二裂; 种子 连翅长 7 — 9 毫米, 下 表面有 油点。 花期 4 月, 果期约 10 月。 ' 产麻 栗坡, 海拔 1000 — 2000 米 的 地区, 生于石 山混交 林内, 为 常见的 树种; 浙江、 安徽 黄山、 福建武 夷山、 江西武 功山、 湖南 莽山、 广东 乳源、 广西 兴安, 海拔 600 — 2100 米 的地区 均有 分布。 木 材纹理 细致, 可作 建筑、 家具、 枕 木及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树皮 含单宁 10.5 — 15.5%。 本变种 与铁杉 (原 变种) (Tsug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本变 种的叶 下 面具粉 白色气 孔带; 球果中 部种鳞 常呈圆 楔形、 方 楔形或 楔状长 圆形, 稀 近圆形 或近方 形。 5. 云杉属 Picea Dietr. 常绿 乔木; 树皮常 裂成鳞 状块片 ;枝条 轮生, 小枝 有显著 隆起的 叶枕, 粗槌, 基 部有宿 存 芽鳞; 冬芽卵 圆形或 圆锥形 ,顶 端的芽 鳞向外 反曲或 微反曲 或紧密 排列。 叶四棱 状条形 或 条形, 无柄; 横切面 方形、 菱形, 四面 都有气 孔线; 或 横切面 扁平, 上下两 面中脉 隆起, 下 (背) 面无气 孔线, 仅上 (叶) 面 中脉两 边有气 孔线; 树脂 道通常 2 个, 边生, 稀无树 脂道。 雄球 花椭圆 形或圆 柱形, 单生 叶腋, 稀单生 枝顶, 常生 于小枝 下方, 下垂, 黄色或 深红色 ;雌 球 花单生 枝顶, 绿色或 红紫色 ,珠鳞 多数, 苞鳞 极小。 球 果当年 成熟, 下垂, 卵状圆 柱形或 圆柱形 ;种鎖 宿存, 木质 较薄, 或近 革质, 苞鳞 短小, 不 露出; 种子上 部有膜 质长翅 ,有 光泽; 子叶 4 一 9( 一 15), 发芽时 出土。 约 40 种, 分布北 半球。 我国有 16 种, 9, 变种, 分布 东北、 华北、 西北、 西 南及台 湾高山 地带, 常组成 大面积 纯林, 或与其 它针- 阔叶树 种混生 ,木材 蓄积量 丰富, 材质 优良, 为今后 开发利 用的主 要森林 资源; 另引 人栽培 2 种。 云南有 2 种, 1 变种. 材质 坚籾, 轻软, 纹理 通直, 结构 细致, 有弹性 ,易 加工, 可作 建筑、 桥梁、 造船、 乐器、 火 柴 杆及纤 维工业 原料, 为优 良用材 树种; 树皮含 单宁, 可提取 栲胶. 本属树 种亦常 栽培作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2) 叶 四棱伏 条形, 横切面 菱形或 稍扁, 叶下 (背) 面 中脉两 侧各有 1 一 2 条气 孔线, 或个 别的叶 无气孔 线或有 3 — 4 条不完 整的气 孔线; 一年生 枝通常 较细, 毛 较少; 球果 较大, 中 部种鳞 斜方状 至菱状 卵形, 露 出部分 三角状 la. 丽 江云杉 (原 变种) P. likiangensi. var. likiangen... 2(1) 叶较 扁平, 下 面无气 孔线, 或个别 的叶有 1 一 2 条不完 整的气 孔线。 
松 科 37  3(4) 叶 扁棱状 条形, 橫切面 菱形或 扁平, 下 (背) 面元气 孔线, 或个别 的叶有 1 一 2 条不完 整的气 孔线; 球果形 态特征 同丽江 云杉, 区 别在本 变种球 果成熟 前为淡 紫红色 (丽江 云杉为 褐色或 黑紫色 ), 小 枝 不下垂 lb. 林 芝云杉 (变种 ) P. likianarensis var. linzhiensif 4(3) 叶扁平 条形, 下 (背) 面无气 孔线; 球果 中部种 憐倒卵 形至斜 方状倒 卵形, 露出部 分多数 呈圆形 ,徘 列紧密 ,也有 的呈三 角形, 排列较 疏松; 小 枝下垂 2- 油麦 吊云杉 P.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 1. 丽 江云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丽江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铁皮 子树、 忍子 (丽江 ) Picea 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 (1901);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21);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Abies likiangensis Franch. (1899); P. yunnanensis Hort. ex Wils. ( 1926), pro syn.; Lacassagne (1934)*; P. alcochiana auct. non Carr. : Mast. (1906); P. montigena auct. non Mast.: Wils. (1926), la. 丽 江云杉 (原 变种) 图版 12 var. likiangensis 乔木, 高达 50 米, 胸径 2.6 米; 树皮深 灰色或 灰褐色 ,深裂 成不规 则的厚 块片; 枝条平 展, 树冠 塔形; 小枝常 有疏生 短柔毛 ,稀几 无毛, 一年生 枝淡黄 色或淡 褐黄色 ,二、 三 年生枝 灰色 或微带 黄色; 冬芽圆 锥形、 卵状圆 锥形或 球形, 有树脂 ,芽鳞 褐色, 排列 紧密, 小 枝基部 宿存芽 鳞的先 端不反 卷或微 开展。 小枝上 部的叶 近直伸 或向前 伸展, 小枝 下部及 两侧的 叶向上 弯伸, 叶棱 状条形 或扁四 棱形, 直或 微弯, 长 0.6—1.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先端尖 或 钝尖, 横切面 菱形或 微扁, 上 (腹) 面每边 有白色 气孔线 4 一 7 条, 下 (背) 面 每边有 1 一 2 条气 孔线, 稀 个别的 叶无气 孔线, 或有 3 — 4 条极不 完整的 气孔线 (每 条只 有极少 的气孔 点)。 球果卵 状长圆 形或圆 柱形, 成熟 前红褐 色或黑 紫色, 熟时 褐色, 淡红 褐色、 紫 褐色或 黑紫色 ,长 7_12 厘米, 径 3.5 — 5 厘米; 中部种 鳞菱状 卵形, 长 1.5 — 2.6 厘米, 宽 1 一 1.7 厘 米, 中部 或中下 部宽, 中上部 渐窄, 上部成 三角形 或钝三 角形, 边 缘有细 缺齿, 稀呈微 波状; 种子灰 褐色, 近卵 圆形, 连翅长 0.7 — 1.4 厘米, 种翅倒 卵状椭 圆形, 有 光泽, 常具疏 生的紫 色小 斑点。 花期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德铁、 中甸、 丽江、 永宁等 地海拔 2300 — 3800 米的 地区, 组成 大面积 单纯林 或与其 它针 叶树种 组成混 交林; 四川西 南部高 山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木材 坚韧, 纹 理致密 通直, 易加工 ,可作 建筑、 桥梁、 舟车、 器具、 家具及 纤维工 业等原 料 用材。 材质 优良, 生长 较快, 为分布 区内森 林更新 与造林 树种。 常栽培 作庭园 观赏树 种。 lb. 林 芝云杉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种) var. linzhiensis Cheng et L. K. Fu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本变 种与丽 江云杉 (原 变种) [P. likiangensis (Franch.) Pritz. var. likiangensis] 的主 要区别 在叶较 扁平, 下 面无气 孔线, 或个别 的叶有 1 一 2 条不完 全的气 孔线; 一年生 小枝常 有腺 头毛; 球果长 5 — 10 厘米, 成熟 前淡紫 红色。 产德铁 、中甸 、丽江 ,海拔 2900 — 地 带的森 林中;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南部也 
松 科 39  有。 木 材性质 与用途 同丽江 云杉。 ' 2. 油麦 吊云杉 (中 国植 物志) 美条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油 麦吊杉 (中国 树木学 ), 狗尾松 (丽江 ), 米 条云杉 (中甸 ) Picea brachytyla (Franch.) Pritz. var. complanata (Mast. ) Cheng ex Rehd. ( 1940), (1949); Dallimorc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cca complanata Mast. ( 1906)*, excl. strobio; Rehd. et Wils. in Sarg. ( 1914); Chun (1921) ; WiU. (1926), (1927); Hand. -Mazz. (1929); Lacassagne (1934)*; 郝景盛 (1945),(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P. brachytyla (Franch. ) Pritz. f. latisquama Stapf (1922)*, p. p.; P. brachytyla (Franch. ) Pritz. f. rhombi squama Stapf (1922) *, p. p.; P. lil^iangensis (Franch.) Pretz. var. linzhiensis Cheng et L. K. Fu f. bicolor Cheng et L. K. Fu (1975); P. brachytyla auct. non Pritz.: Stapf (1922)*; Orr (1933).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5 米; 树皮灰 色或淡 灰色, 裂成 不规则 较薄鳞 状块片 脱落; 大 枝平展 ,小枝 细长而 下垂, 一 年生枝 淡黄色 或淡褐 黄色, 有毛或 无毛, 二、 三 年生枝 揭黄色 或 褐色, 渐变成 灰色; 冬芽 卵圆形 或扁卵 圆形, 间或 顶芽圆 锥形, 侧芽卵 圆形, 芽麟 排列紧 密, 小枝 基部的 宿存芽 麟紧贴 小枝, 不向外 开展。 小枝 上面的 叶覆瓦 状向前 伸展, 下部及 两侧的 叶排成 两列; 叶 条形, 扁平, 微弯 或直, 长 1 一 2( — 2.5) 厘米, 宽 1 一 I. 5 毫米, 先端尖 或微尖 ,上 (腹) 面 有两条 白粉气 孔带, 每带有 气孔线 5 — 7 条, 下 (背) 面光 绿色, 无气 孔线。 球果长 圆状圆 柱形或 圆柱形 ,成 熟前红 褐色、 深褐 色或紫 褐色,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3.8 厘米; 中部种 鳞倒卵 形或斜 方状倒 卵形, 长 1.4 一 2.2 厘米, 宽 1.1 一 1.3 厘米, 上部圆 形排列 紧密, 或有的 上部宽 三角形 排列较 疏松。 种子连 翅长约 I. 2 厘米。 花期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铁、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等 地海拔 2400 — 3600 米的 地带, 成单纯 林或与 其它针 叶树种 组成混 交林; 四川 西部、 西南 部及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可作 分布区 内的造 林树种 木材纹 理细致 ,籾性 大, 耐久用 ,可作 建筑、 家具、 造纸等 用材。 油 麦吊云 杉与麦 吊云杉 (原 变种) [Picea brachytyla (Franch.) Pritz. var. brachytyla] 的区 别在于 树皮灰 色或淡 灰色, 裂 成薄鳞 状块片 脱落; 球果成 熟前红 褐色、 紫褐色 或深褐 色。 至 于小枝 颜色的 深浅, 有毛或 无毛, 冬芽卵 圆形或 圆锥形 ,球果 大小, 种 鳞上部 圆或微 尖 或呈三 角形, 先端尖 或截形 等形态 性状均 有或多 或少的 变异。 6. 落 叶松属 Larix Mill. 落叶 乔木; 树皮纵 裂成较 厚块片 ;大枝 平展, 树冠尖 塔形或 圆锥形 ,枝叶 稀疏。 枝分长 枝与 短枝, 枝梢下 垂或不 下垂; 冬芽 形小, 近圆 球形, 芽憐先 端钝, 排列 紧密。 叶 条形, 柔 软, 淡绿色 ,上面 平或中 脉隆起 ,下 面中脉 隆起, 两侧有 气孔线 或无; 叶橫 切面具 树脂道 2 
40  云南 植物志  个, 边生, 稀 中生。 雌雄球 花均单 生短枝 顶端, 春 季与叶 同放; 雄球 花近球 形或长 圆形, 黄 色; 雌球花 近球形 ,苞鳞 显著, 红 色或绿 紫色。 球 果当年 成熟, 直立, 形小或 较大, 圆 柱形、 卵状圆 柱形、 卵圆 形或近 球形、 种鳞 革质, 宿存; 苞鳞露 出或不 露出; 种子 形小, 上部 具膜质 长翅; 子 叶通常 6 — 8 枚, 发芽时 出土。 约 18 种, 分布北 半球的 亚洲。 欧洲及 北美洲 的温带 高山及 温带、 寒带 地区。 我国有 10 种, 1 变种, 分布东 北大小 兴安岭 、老 爷岭、 长白山 、辽宁 西北部 、河北 北部、 山西、 陕西秦 岭、 甘肃 南部、 四川 北部、 西部与 西南部 、云南 西北部 、西藏 南部及 东部、 新疆 阿尔泰 山及天 山东部 ;常 组成大 面积单 纯林, 或与其 它针阔 叶树种 混生, 均 为优良 的用材 树种。 能耐严 寒, 喜光 性强, 多为浅 根性, 生长 较快, 是 各产区 森林更 新及荒 山造林 的重要 树种。 另引入 栽培 2 种, 作造林 树与庭 园树。 云南有 2 种。 木材有 树脂道 ,心边 材区别 明显, 质坚初 ,结构 细致, 纹理 通直, 耐 水湿, 抗腐烛 性强。 可供 建筑、 桥梁、 舟车、 电杆、 家具、 器 具及木 纤维工 业原料 等用。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种子可 搾油。 亦可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2) 雌球花 与球果 的苞憐 窄长, 中部不 溢缩, 先端渐 尖或微 急尖, 具长 尖头, 向后 反折或 弯曲; 球果一 般较窄 ,径 2 — 2. 5 厘米, 稀至 3 厘米; 种鳞 较小, 倒卵伏 长圆形 或近长 圆形, 宽 S — 9 毫米, 质地 薄, 先 端通常 微回; 短枝上 宿存有 历年的 芽鳞, 芽隣向 后反卷 1. 怒江 落叶松 L* .peciosa 2(1) 雌球花 与球果 的苞鳞 直伸或 微向外 反卷, 中 部常微 窄缩, 先端具 渐尖的 尖头; 种鳞 较厚, 近 方形或 方圆形 ,宽 12 — 14 毫米, 先端 平截或 微圆, 稀 微回; 球果径 2. 5 — 3. 5 厘米; 短枝不 宿存历 年的芽 鳞, 有吋 留有极 短的芽 鳞残基 2. 大 果红杉 L potaninii var. macrocarpa 1. 怒 江红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13, 1—6 怒江 落叶松 (植 物分类 学报) Larix speciosa Cheng et Law, nom. 中国 树木志 (1961); cum descrip., Chinen., (1975)*, descrip. latin.; 中国 植物志 ( 1978)*. Larix grifjithii auct. non Hook, f.: Orr ( 1933)*; 陈蝶 (1937) , tanturn plant. Yunrnn. 乔木, 高达 25 米; 树皮暗 红褐色 ,鳞状 开裂。 小枝 下垂, 一、 二年生 长枝淡 紫褐色 、红褐 色或淡 褐色, 无毛, 有光泽 ,间 或微具 白粉; 短枝 粗壮, 具一至 数环向 外反卷 的宿存 芽鳞, 顶 端叶 枕之间 无毛; 冬芽卵 圆形或 圆锥形 ,芽鳞 膜质, 红褐 色或紫 红色, 近圆形 ,边具 缘毛, 外 部芽 鳞的缘 毛常不 明显。 叶倒披 针状窄 条形, 长 2.5 — 5.5 厘米, 宽 1.2 — 2.0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上面 平或下 部中脉 隆起, 无气 孔线, 下面 中脉两 侧各有 3 — 5 条 白色气 孔线。 雄球花 圆柱形 ,长 1.6 — 2.2 厘米; 雌 球花圆 柱状椭 圆形, 淡紫褐 色或淡 红紫色 ,珠 鳞小, 苞鳞 显著, 斜展 并向后 弯曲, 膜质, 披 针形, 先端 具渐尖 或微急 尖的长 尖头。 球果圆 柱形, 长 5 — 8 厘 米, 直径 2 — 3 厘米, 梗长 5 — 7 毫米, 熟 时红褐 色或紫 褐色, 种鳞约 100 枚; 中部种 鳞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截形而 微凹, 中 下部微 渐窄, 背部有 密生细 小疣状 突起和 短毛; 苞 鳞显著 外露, 披针形 ,向外 弯曲, 长 2 — 2.4 厘米, 基部宽 3 — 3.5 毫米, 中部不 收缩, 先端具 渐尖 或微急 尖的长 尖头; 种子白 色或灰 白色, 具不 规则的 黄褐色 斑纹, 斜倒卵 圆形, 长约 5 
松  科  41  图版 13 1—6. 怒 江江杉 Larix speciosa Cheng et Law, 1. 雌球 花枝, 2. 果枝, 3. 种娥背 面及哲 li$,4. 种喊腹 面及苞 W 上端, 5 — 6. 种子背 腹面; 7— 12. 大 果红杉 L. potaninii Batalin var. macrocarpa Law, 7. 雌球 花枝, 8. 果, 9. 种锁 背面及 苞麟, 10. 种 接腹面 及苞^ 上端, 11 一 12. 种子背 腹面。 
42  云南 植物志  亳米, 连翅长 1 一 1.2 厘米。 花期 4 — 5 月 ,果期 9—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云龙、 剑川 及西藏 墨脱、 波密、 察隅 等地, 海拔 2600 一 4100 米的 山地。 缅 甸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木材纹 理通直 ,结构 细致, 质轻软 ,坚实 耐用, 耐 水湿。 可作 建筑、 桥梁、 造船、 枕木等 用材。 本种 与西藏 落叶松 [Larix griffithiana (Lindl. et Gord.) Hort. ex Carr. ] 近似, 区别 在本 种雌球 花的苞 鳞斜展 并向后 弯曲, 披 针形, 先端具 渐尖或 微急尖 的尖头 ;一、 二 年生枝 红褐色 、褐色 或淡紫 褐色, 无毛; 短枝 上有' 一至数 环反卷 的宿存 芽鳞, 顶端叶 枕之间 无毛; 叶较宽 ;宽约 1.5 — 2 毫米; 球果中 部的种 鳞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苞鳞披 针形, 基部宽 3.5-4.5 毫米, 先 端具渐 尖或微 急尖的 尖头而 与后种 不同。 2. 大 果红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13, 7 — 12 Larix potaninii Batalin var. macrocarpa Law, 植物分 类学报 (1975)*; 中 国植物 志 (1978)*. Larix potaninii auct. non Batalin: Wils . ( 1926), p. p.; Hand.-Mazz. (1929), p. p.- Orr (1933), p. p.. 乔木, 高达 5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色或灰 褐色, 深纵裂 粗糙; 枝 平展, 树冠圆 锥形; 小 枝下垂 ,一 年生枝 红褐色 或淡紫 褐色, 很少淡 黄褐色 ,有 光泽, 通常 无毛, 稀 叶枕之 间凹槽 内有 短毛; 短枝 粗壮, 径 4 一 8 毫米, 无宿存 芽鳞, 或仅 于基部 有极短 的芽鳞 残基, 顶 端叶沈 之间 通常无 毛或近 无毛, 稀具 密毛; 冬芽卵 圆形, 揭 色或深 褐色, 有光泽 ,外层 芽鳞先 端尖, 微开展 ,边具 缘毛。 叶倒披 针状窄 条形, 长 1.2 — 3.5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上 面中脉 隆起, 每边有 1 一 3 条气 孔线, 下面 中脉两 侧各有 3 — 5 条气 孔线, 表皮有 乳头状 突起。 雄 球花长 5 — 7 毫米, 径约 4 毫米; 雌 球花紫 红色或 红色, 着生短 枝顶端 ,短 枝无正 常叶, 仅有 十余枚 变 型叶, 苞鱗通 常直, 间 或上端 微向外 反卷。 球 果长圆 状圆柱 形或圆 柱形, 近基部 较宽, 上 部微 渐窄, 长 5 — 7.5 厘米, 直径 2.5 — 3.5 厘米, 熟时 紫褐色 或淡灰 褐色; 种鳞约 75 枚, 中 部种 鳞近方 形或方 圆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宽 1.2 — 1.4 厘米, 质较厚 ,先端 平截或 微圆, 稀 微凹, 边缘稍 内卷, 背 部有淡 褐色细 小疣状 突起和 短毛; 苟鱗长 圆状披 针形, 紫 褐色, 通常 直伸, 长 1.7 — 2.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中 部常微 收縮, 先端渐 尖或微 急尖, 稀 急尖, 直伸或 微向外 反卷; 种子淡 褐色, 具 不规则 的紫色 斑纹, 斜倒卵 圆形, 长约 5 毫米, 连翅长 I. 2 — 1.4 厘米, 种 翅宽约 5 毫米。 花期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德钦 、中甸 、维西 、丽江 ,海拔 2500 — 4150 米的 地区及 四川西 南部、 西 藏东南 部海拔 3200-4395 米的 山地, 常 组成纯 林或与 其它针 叶树种 混交。 木材 性质、 用途与 怒江红 杉相似 ,可作 分布区 内的森 林更新 和造林 树种。 本变种 与红杉 (原 变种) (L. potaninii Batalin var. potaninii) 的 主要区 别在红 杉的球 果较小 ,长 3 —5 厘米, 径 1.5 — 2. 5 厘米; 种鳞 35 — 65 枚, 长 0.8 — 1.3 厘米, 质 较薄; 短枝较 细, 径 3 — 4 毫米, 顶端叶 枕之间 有密生 黄褐色 柔毛; 着生 雌球花 的短枝 生有正 常叶。 红杉 分布甘 肃南部 、四川 北部及 西部。 
松  科  43  7. 金 钱松属 Pseudolarix Gord 落叶 乔木, 树干 端直; 大枝 平展, 树冠尖 塔形, 枝叶 稀疏; 枝分 长枝与 短枝; 冬芽 卵形, 先端尖 ,芽 鳞先端 长尖。 叶条形 ,柔软 ,较落 叶松属 (Larix) 的叶 为长, 亦 较宽。 雄球 花数个 接生短 枝顶端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球 果当年 成熟, 直立; 种孃 木质, 卵状披 针形, 熟 后或干 后 自宿存 的中轴 脱落; 苞憐不 露出; 种子上 部具翅 ,种子 连翅几 与种镇 等长。 子叶 4 一 6 枚, 发芽时 出土。 仅 1 种, 为我 国特产 树种; 云南有 栽培。 1. 金钱松 (浙江 ) 金松 (浙江 杭州) ,水树 (浙江 湖州) 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 (1919), (1927), (1940), (1949); 钱崇尉 (1927); 胡 先骑、 陈焕镛 (1927)*; 郑万钧 (1933); 陈喋 (1937)*; Dallimore c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 1978)*. Abies l^aempjeri Lindl (1854)*, excl. basonym.; Pinus \aempjeri Lamb, non Lindl. (1833); Pseudolarix kaempferi (Lindl.) Gord. (1858), excl. syn. P. {aempferi Lamb.; Clinton-Baker (1909)*; Chun (1921)*; 钱崇澍 (1937)*; 刘玉壸 (1947)*; 郝景盛 (1951)*; "图 鉴" (1972)*; Larix amabilis Nelson (1866); Ps. foriunei Mayr (1890); Hemsl; (1908)*;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Laricopsis {aempferi (Lindl.) Kent (1900)*. Ps. pourteti Ferrd ( 1944)*;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Chrysolarix amabilis (Nelson) Moore ( 1965); P. {aempferi auct. non Lamb.: Pari, in DC. (1868). 乔木, 高达 40 米, 胸径 1.5 米; 树皮深 褐色, 深裂 成鳞状 块片, 枝叶 稀疏。 叶长 2 — 5.5 厘米, 宽 1.5—4 毫米 (幼 树及 萌枝之 叶长达 7 厘米, 宽 5 毫米 ), 在 短枝上 15—30 枚轮状 平展, 呈圆 盘状, 在长枝 上稀疏 互生。 球果卵 圆形, 长 6 — 8 厘米, 径 4 一 5 厘米, 有短梗 ;中 部 种鳞长 2.8 — 3.5 厘米, 卵状披 针形, 上部 渐窄, 先端有 回缺, 基部心 脏形; 苞鳞长 约为种 孃的 1/2 或 更短; 种子倒 卵形或 卵圆形 ,长约 6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约 10 月。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作庭 园观赏 树种。 产江苏 南部、 浙江、 安徽 南部、 福建 北部、 江西、 湖 • 南、 湖 北西部 和四川 东部。 树姿 优美, 秋叶 金黄, 城市庭 园常培 栽作观 赏树。 木 材可作 建筑、 桥梁等 用材。 种子 可 梓油; 根皮可 入药。 8. 雪松厲 Cedrus Trew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 树干 端直; 大枝 平展或 斜展, 树冠尖 塔形; 枝分 长枝与 短枝, 基部有 宿存芽 錄。 叶 针形, 坚硬, 通常三 棱形, 或背 脊明显 而呈四 棱形, 叶在 长枝上 螺旋状 排列, 在短枝 上呈簇 生状。 球 花单生 枝顶, 直立。 球果第 二年, 稀第三 年成熟 ,直立 ,卵形 或宽楠 圆形; 种銹 木质, 宽大, 扇状三 角形, 排列 紧密, 燐背 密生短 续毛; 苞餽 短小, 不露出 , 成 熟时与 种銹 及种子 一起自 宿存的 中轴上 脱落; 种子三 角形, 种 翅上部 宽大, 膜质; 子叶 6 — 10 枚, 
44  云南 植物志  发芽时 出土。 4 种, 分布 北非、 亚洲 西部、 喜马 拉雅山 西部。 我国引 种栽培 2 种, 云 南引种 1 祌。 1. 雪松 (通 用名) 图版 I 4 香柏 (北京 ) Cedrus deodara (Roxb.) G. Don ( 1830), (1838)*; Brandis ( 187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Pilger in Engl. u. Prantl (1926)*; Rehd. (1927), (1940), (1949); 陈嵘 (I 937 )*; 郝景盛 (1 95 1)*;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deodara Roxb. (1814), nom. nud., ( 1832) descrip.; Endl. (1847); Pari, in DC. (1868); C. libani var. deodara (Roxb.) Hook. f. (1854), (1888). 乔木, 高可达 50 米, 胸径 3 米; 树皮 深灰, 裂成 不规则 的鳞状 块片; 大枝 不规则 轮生, 平展, 其顶 部与小 枝常微 下垂, 枝下高 极低, 树冠尖 塔形; 一年生 枝淡灰 黄色, 密生短 絨毛, 微有 白粉; 二、 三年 生枝灰 色或深 灰色。 叶长 2.5 — 5 厘米, 横切 面常三 角形, 幼时有 白粉呈 灰 绿色, 每面各 有气孔 线数条 ,老 则呈深 绿色。 雄球花 长卵圆 形或卵 圆形, 成熟时 黄色, 长 2 — 3 厘米; 雌球花 卵圆形 ,长约 8 毫米, 初为紫 红色, 后呈淡 绿色, 微具 白粉。 球 果卵圆 形或椭 圆状卵 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径 5 — 9 厘米, 顶 端平, 熟时深 褐色; 中部 种鳞扇 状倒三 角形, 长 2.5 — 4.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上部 宽圆, 边缘向 内卷, 鳞 背密生 锈色短 绒毛; 苞鳞 短小, 不 外露; 种子三 角形, 种翅 宽大, 较种子 为长, 种子 连翅长 2.2 — 3.7 厘米。 南 京花期 2 -3 月, 果期 翌年约 10 月。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为庭园 常见的 树种。 产喜马 拉雅山 区西部 ,从阿 富汗至 印度。 垂直 分布 在海拔 1200 — 3300 米 地带。 树形 美观, 现北京 、旅顺 、大连 、青岛 、上海 、南京 、汉 114、 长沙等 地巳广 泛栽培 ,生长 良好。 可 用种子 或扦插 繁殖。 木材 坚实, 纹理 致密, 比重 0.56, 有树脂 具香气 ,少 饶裂, 耐 久用。 供 建筑、 桥梁、 枕木、 造船 等用。 种 子含油 25f 。,供 工业 用油。 雪松 对大气 中的氟 化氢及 二氧化 硫有较 强的敏 感性, 可 作为大 气污染 的监测 植物。 9. 松属 Pinus Linn. 常绿 乔木, 稀 灌木; 树皮深 裂成不 规则较 厚的鳞 状块片 ,稀浅 裂成薄 片剥落 ;大枝 轮生, 每年生 一节或 几节; 冬芽 显著, 芽鳞 多数, 覆瓦状 排列。 叶有 两型: 鳞叶 (原 生叶) 螺旋状 排列, 在幼 苗时期 为扁平 条形, 绿色, 后随 苗木长 大逐渐 退化为 膜质苞 片状; 针叶 (次 生叶) 2 针、 3, 针或 5 针一束 ,生于 苞片状 鳞叶的 腋部, 着 生于极 不发育 的短枝 顶端, 每束 针叶基 部有由 8 — 12 枚芽 鳞组成 的叶鞘 包围, 宿存或 早落; 针叶橫 切面具 1 或 2 个维 管束与 2 至 多个中 生或边 生的树 脂道, 稀树 脂道为 内生。 雄球花 多数, 集生 于新枝 下部的 苞腋; 雌球 花 单生或 2 — 4 个集主 新枝近 顶端, 珠鳞 多数, 螺旋状 排列, 腹面 基部有 2 个倒生 胚珠, 背 面 基部有 一短小 苟鳞。 球果 第二年 成熟, 卵形、 长 卵形、 近圆 形或圆 柱形, 直立或 下垂; 种鳞 木质, 宿存, 下面露 出部分 为憐盾 ,通常 肥厚, 斜方状 、宽三 角形或 多角形 ,具明 显横脊 或不具 横脊, 憐盾 中央或 顶端多 具疣状 凸起或 微凹的 憐脐, 有刺或 无刺; 苞^ 小; 成 熟后种 
松  科  45  图版 H 雪松 Cedms dcodara (Roxb.) G. Don, 1. 果枝, 2. 种稱背 面及苞 3. 种镇 腹面, 4 背 腹面, 6. 雄球 花枝, 7 — 8. 雄蕊背 腹面, 9. 叶。 
46  云南 植物志  鳞张开 ,种子 散开, 稀不 张开; 种子 上部具 长翅, 种 翅与种 子结合 而生, 或有 关节易 与种子 分离, 稀具 短翅或 无翅。 子叶 3 — 18 枚, 发芽时 出土。 本属约 80 余种, 除南 极外, 几遍 全球各 大陆, 为世 界上木 材和松 脂生产 的主要 树种。 我国有 22 种, 10 变种, 引 人栽培 16 种, 2 变种。 分布几 遍全国 ,多 数组成 大面积 纯林, 为 各地区 主要森 林组成 与造林 树种。 云南有 15 种, 1 变种, 引 人栽培 7 种。 木材有 松脂, 耐腐, 易 施工。 可作 建筑、 电杆、 枕木、 矿柱、 桥梁、 舟车、 板料及 家具用 材, 亦 可作纤 维工业 原料。 多 种树种 的树干 可采收 松脂供 工业和 医药工 业用; 树皮、 针叶、 根部等 可综合 利用, 加工成 多种化 工品; 雄球 花的花 粉采收 后称松 花粉, 能 收敛、 止血; 树 皮、 针叶、 松子仁 等都可 入药; 多数五 针松类 树种有 较大的 种子, 可供 食用。 很多树 种均可 作庭 园观赏 及绿化 树种。 分种 检索表 1(8) 针叶 5 针一束 ,叶鞘 早落; 球 果种鳞 的鳞哜 顶生。 2(5) 小枝 无毛, 微被 白粉; 针叶长 7 — 2 厘米; 球果 大形, 长 10 — 2 5 厘米。 3 (4) 针叶 较粗, 径 1 一 1.5 毫米, 不下垂 ;种 子无翅 或两端 及顶端 具棱脊 …… 1. 华山松 P« ai'mandi 4(3) 针叶 细柔, 径约 1 毫米, 下垂; 种子 具结合 而生的 长翅, 翅长 2 厘米 2. 乔松 griffithii 5(2) 小 枝密生 褐色或 淡黄色 柔毛; 针叶长 6 厘米 以下; 球果 较小, 长不及 9 厘米。 6(7) 小枝暗 红褐色 ;针叶 较粗, 宽 1 一 1.5 毫米, 长 2. 5 — 6 厘米; 横 切面的 树脂道 3 个, 中生, 稀边生 3. 毛枝 五针松 P. wangii 7(6) 小枝 色浅, 黄褐色 ;针叶 较细, 宽 0.7 毫米, 长 3. 5 — 5. 5 厘米; 横 切面的 树脂道 2 个, 边生 …… 4. 日本 五针松 P. parviflora 8(1) 针叶 2 — 3 针一束 ;球 果种鱗 的憐脐 背生。 9 (10) 叶鞘 早落, 针叶 基部的 憐叶不 下延, 叶横 切面具 1 条维 管束; 小 枝深灰 绿色, 无毛; 树皮灰 绿色, 裂成薄 片剥落 ,内皮 白色, 老 树的树 皮白色 S. 白皮松 P* bungeana 10 (9) 叶鞘 宿存, 针叶基 部的鳞 叶下延 ,叶橫 切面具 2 条维 管束; 小枝 及树皮 不具上 述形态 特征。 11(28) 针叶每 年生长 一轮, 一年生 小球果 生于近 枝顶。 12(19) 针叶 3 针 一束。 13(14) 球果长 10 — 20 厘米, 憐 盾明显 隆起, 横脊 明显, 鱗脐 具刺; 种子 基部无 关节, 种翅 与种子 结合而 生; 针叶长 20— 35 厘米 6. 西蔵 长叶松 P. roxburghu 14(13) 球果 较小, 长 8 厘米 以内, 鳞盾隆 起或微 隆起, 憐脐 具短刺 或近于 无剌; 种子 基部具 关节, 易与 种子 分离。 15(18) 球 果成熟 后种憐 张开; 乔木。 16(17) 球果卵 圆形, 稀长卵 圆形或 圆锥状 卵圆形 ;针叶 粗硬, 长 6 — 15 厘米, 径 1.2—1.5 毫米, 微扭曲 7. 高山松 P. daa»ata 17(16) 球果圆 锥状卵 圆形, 针叶较 柔软, 长可达 30 厘米, 径约 1.2 毫米, 稍下垂 8a. 云南松 (原 变种) yunnanensis var, yunnaneosis 18(15) 球果长 4 一 5 厘米, 宿存 树上, 成熟 后三年 种憐不 张开; 针叶 粗短, 长 5 — 10 厘米; 灌木伏 8b. 地 S 松 (变种 ) P. yunnanensia var. pygrniaea 19(12) 针叶 2 针一束 ,稀 3 针 一束。 
松 ? 4 ^ 20(23 ) 针叶细 ,径 1 毫米 或不足 1 毫米, 通常 2 针一束 ,稀 3 针一束 并存。 21(22) 针叶 2 针一束 ,稀 3 针一束 ,长 10 — 2 厘米, 横切面 树脂道 边生; 球果长 4 一 7 厘米, 径 2 ' 5 ~4 厘米 10, 马尾松 P. ma««oniana 22(21) 针叶 2 针一 束, 长 5 — I 3 厘米, 横切面 树脂道 中生; 球果长 3 — 5 厘米, 径 2. 5 — 4 厘米 11. 黄山松 P, taiwaneiwi 骞 23(20 ) 针叶 较粗, 径 I. 2 毫米或 I. 2 毫米 以上, 2 针一束 ,稀 3 针 一束或 2 、 3 针一束 并存, 以及 3 针一 束, 稀 2 针 一束。 24(27) 球果长 8 厘米 以内, 卵 圆形, 种憐的 憐盾隆 起或微 隆起。 25(26) 乔木; 球果成 熟后种 憐张开 7. 高山松 P. «ien.ata 26(25) 灌 木状, 球果宿 存树上 ,成熟 后种鳞 不张开 Sb. 地盘松 (变种 ) P. y^nnanensia var. pygrmaea 27(24) 球果 较大, 长 9_18 厘米, 卵状圆 锥形, 鳞盾强 隆起; 针叶长 10 — 2 G 厘米, 径 2 毫米, 刚硬, 常扭 曲 12. 海岸松 P. Pina.ter 28(11) 枝条每 年生长 2 至数轮 ;一 年生小 球果生 于小枝 侧面。 29(32) 针叶 3 针一束 ,很少 2 针一束 ,径 0.7 — 1.5 毫米。 30(31) 针叶 细柔, 径 0.7—1 亳米, 树脂道 边生; 球果卵 圆形, 长 4 . 5 — 6 厘米, 具短梗 9, 思茅松 P. kesiya var. langbianen'i 蘑 31(30) 针叶较 粗硬, 径 1.5 毫米, 树脂 道通常 2 个 (有 吋多至 4 个), 中生, 间或 1 个 内生; 球果 卵伏圆 柱形 或窄圆 维形, 长 5 — 15 厘米, 无梗, 鳞 盾沿横 脊明显 隆起, 麟挤宽 5 — 6 毫米, 具渐尖 的锐尖 剌 13. 火炬松 P. taeda 32(29) 针叶 3 针及 2 针一束 并存, 或 3 针一束 ,很少 4—5 针一束 ,更少 2 针一束 ,径 1 .5 — 2 毫米。 33(34) 针叶 3.2 针一 束并存 ,长 18 — 30 厘米, 径 2 毫米, 鳞叶深 绿色, 有 光泽, 树脂道 2 — 10 个, 内生, 有吋 1 一 2 个 中生; 球果卵 状圆锥 形或圆 柱伏圆 锥形, 长 7. 5 — 15 厘米, 种鳞 的憐盾 肥厚, 憐脐 瘤伏, 宽 5—6 毫米, 急尖头 长不及 1 毫米; 种子 黑色并 有灰色 斑点, 种翅 易脱落 • 14. 湿地松 P. eUiottii 34(33) 针叶 3 针一束 ,少有 4 一 5 针 一束, 更少有 2 针 一束; 鳞叶鲜 绿色, 树脂道 2 — 9 个, 内生; 球果圆 柱伏圆 锥形, 种 憐的鱗 盾上部 肥厚, 麟脐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有 锐尖头 ;种子 色淡, 有灰 色或淡 褐色 斑点, 种 翅不易 脱落或 易脱落 IS. 加 勒比松 P, caribaea 1. 华山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5 果松、 青松、 吃松 (云南 ), 五叶松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白松 (河南 ), 五须松 (四川 ), 马 袋松, 葫芦松 (陕西 ) Pinus armandi Franch. (1884)*, (1899); Mast. ( 1902), ( 1903)*; Clinton-Baker (1909)*; Stapf (1910)*; Mott. (1910)*; Shaw in Sarg. (1911), (1914)*, excl. plant. Taiwan.: Chun (1921)*, excl. plant. Taiwan.; Rehd. (1923), ( 1929), ( 1940), excl. plant. Taiwan, et Chosen.,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excl. plant. Taiwan.; Wils. (1926), (1928), excl. plant. Taiwan, et Chosen.; Orr (1933), excl. syn. P. mastersiana Hayata; 陈噪 ( 1937)*, excl. syn. P. master siana Hayata; Florin (1948), excl. plant. Taiwan.; 郝景盛 (1950), excl. plant. Taiwan.; 吴中伦 ( 1956); 中国树 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qutnquejolta David (1875), nom nud.; P. scipiomjormis Mast. (1898); P. Uvis 
• 松 科 49 Lcm^e et L^vl. (1910); P. excelsa Wall. var. chinensis Patschke ( 19 13);P. I^omai'ovii Ldvl. (1914). 乔木, 高达 35 米, 胸径 1 米; 幼树树 皮平滑 ,灰绿 色或淡 灰色, 老则呈 灰色, 开 裂成方 形或 长方形 厚块片 固着于 树干; 树冠 圆锥形 或柱状 塔形; 一 年生枝 绿色或 灰绿色 (干 后呈 褐色) ,无毛 ,微被 白粉; 冬 芽近圆 柱形, 褐色, 微具 树脂, 芽 鳞排列 疏松。 针叶 5 针 一束, 稀 6 — 7 针一束 ,长 8 — 15 厘米, 径 1 一 1.5 亳米; 横切面 三角形 ,具 1 条维 管束, 树脂 道通常 3 个, 中生 或背面 2 个边生 ,腹面 1 个 中生; 叶鞘 早落。 球 果圆锥 状长卵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径 5 — 8 厘米, 梗长 2 — 3 厘米, 熟时 褐黄色 或淡黄 褐色, 种鳞 张开, 銕 盾斜方 形或宽 三角状 斜方形 ,先端 钝圆或 钝尖, 不反 曲或微 反曲; 講哜 顶生, 微小, 不 显著; 种子卵 形或卵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径 6 — 10 毫米, 无翅或 两侧及 顶端具 棱脊, 稀具极 短的木 质翅。 滇 中地 区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 德铁、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碧江、 洱源、 漾濞、 大理、 凤庆、 景东、 禄劝、 富民、 嵩明、 昆明、 安宁、 路南、 文山 等地, 海拔 1600 — 3300 米, 而以 2100 — 2800 米 地带分 布比较 集中, 生长也 较好, 组成 单纯林 或与其 它针叶 树种、 栋类树 种成混 交林; 山西 南部、 河南西 南部、 陕西秦 岭以南 、甘肃 南部、 四川、 湖北 西部、 贵州中 部及西 北部、 西藏 雅鲁藏 布江下 游都有 分布。 本种 喜温凉 湿润的 环境, 天 然分布 常见于 阴坡、 半阴 坡或沟 谷土壤 深厚湿 润处, 稍耐 干旱 瘠薄, 在条 件适宜 处生长 速度往 往超过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是 分布区 内今后 发 展造林 的主要 树种。 边材淡 黄色, 心材淡 红褐色 ,纹理 通直, 材质 轻软, 很少烧 曲开裂 ,树脂 较多, 耐用。 为优 良家具 及工艺 用材, 亦可作 建筑、 桥梁、 枕木、 舟船及 造纸、 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树 皮可提 取栲胶 ;种子 食用, 亦 可搾油 供食用 及工业 用油; 针叶可 提制芳 香油; 树干可 割取松 脂。 2« 乔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16 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 in Griff. (1854), nom. event et ( 1854)*; Rehd. ( 1940), (1949);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excelsa Wall, ex D. Don (1824)*, nom. Lam. (1778); Hook. f. ( 1885);Clinton- Baker (1909)*; Brandis (1911); Shaw (191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Hand.- Mazz. (1929); Marquand (1929); 陈蝾 (1937); P. chylla Lodd. (1836), nom. nud.; Pari, in DC. (1868), pro syn.; P. nepalensis De Chambray (1845), non Forbes (1839); P. wallichiana A. B. Jackson (1938); 吴中伦 (1956)*;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866)*, Moore (1966). 乔木, 高达 70 米, 胸径 1 米 以上; 树皮暗 灰褐色 ,裂成 小块片 脱落; 树冠宽 塔形; 一年 生 枝绿色 (干后 红褐色 ), 无毛, 微被 白粉; 冬芽 圆柱状 倒卵圆 形或圆 柱状圆 锥形, 红 褐色, 微具 树脂, 芽憐 先端微 分离。 针叶 5 针 一束, 细柔 下垂, 长 10 — 2 0( — 2 6 ) 厘米, 径约 1 毫 米; 橫切面 三角形 ,具 1 条维 管束, 树脂道 3 个, 边生, 稀腹 面一个 中生; 叶鞘 早落。 球果圆 柱形, 中下部 稍宽, 上部 微窄, 两 端钝, 具树脂 ,长 15 — 25 厘米, 径 5 — 9 厘米, 梗长 2.5 — 4 厘米, 熟时淡 褐色, 锬盾 菱形, 微成 鲜壳状 隆起, 有 光泽, 常有 白粉; 鳞脐暗 褐色, 薄, 微隆 
50  云南 植物志  fS 16  乔松 Pinus griffithti McClelland, 1. 果, 2 — 3. 种燐背 腹面, 4- 7. 针叶 上端的 腹面, 8. 针 叶的橫 切面。  ;. 种子背 腹面, 6. 枝叶, 
松 科 51  起, 先端钝 ,显著 内曲; 种子有 长翅, 棉圆状 倒卵形 ,长 7 — 8 亳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连翅长 2 — 3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翌年 秋季。 产贡山 、独 龙区, 海拔 1600 — 2600 米, 生于针 -阔叶 树混交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海拔可 达 4000 米, 南 部海拔 2500 — 3000 米地带 。缅甸 、不丹 、锡金 、尼 泊尔、 印度、 巴基 斯坦、 阿富 汗 也有。 树干高 大通直 ,材质 优良, 纹理直 ,质 轻柔。 可作 建筑、 器具、 枕木等 用材, 亦可 提取松 脂。 生长 较快, 可选 作分布 区的主 要造林 树种。 本 种的名 称虽有 A. B. Jackson, S. G. Harrison, 吴 中伦及 H. E. Moore 等认为 J. McClelland 命名的 Pinus griffithii 原是暂 拟名, 而在正 式绘图 时却是 另一种 植物, 所以主 张用 P. wallichiana A. B. Jackson 为 乔松的 学名。 但 经査核 该地区 所产五 针松仅 乔松一 种, 虽然 J. McClelland 所绘之 图较粗 (如 将针 叶绘成 3 — 4 针一束 ), 但其基 本形态 ,特别 是球果 与种鳞 的形态 与乔松 一致, 应属 有效, 故乔 松的学 名应是 Pinus griffithii McClellando 3. 毛枝 五针松 (中 国树 木学) 云南 五针松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滇南松 (经济 植物手 册), 箐松、 岩龙松 (西畴 ) Pinus wangii Hu et Cheng (1948); 郝景盛 (1951); 陈嵘 (1953);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高约 20 米, 胸径 60 厘米; 一年生 枝暗红 褐色, 密生褐 色柔毛 ;二、 三年生 枝暗灰 揭色, 毛渐 脱落; 冬芽褐 色或淡 揭色, 无 树脂, 芽 鳞排列 疏松。 针叶 5 针 一束, 粗硬, 稍内 弯, 先端 急尖, 长 2.5 — 6 厘米, 径 1 一 1.5 毫米; 橫 切面三 角形, 树脂道 3 个, 中生; 叶鞘早 落。 球果 长圆状 椭圆形 或圆柱 状长卵 圆形, 长 4.5 — 9 厘米, 直径 2 — 4.5 厘米, 梗长 1.5—2 厘米, 熟时淡 黄褐色 、褐色 或暗灰 褐色, 鳞盾扁 菱形, 边缘薄 ,微向 内曲; 鳞挤不 肥大, 凹下; 种子棉 圆状卵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直径约 6 毫米, 种翅 偏斜, 长约 1.6 厘米。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产 西畴, 麻 栗坡, 海拔 1100 — 20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 疏生或 与栎类 树种 组成混 交林。 喜温 和湿润 气候和 深厚、 排水 良好的 土壤。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材质 坚重, 纹理 通直。 可作 建筑、 枕木、 矿柱、 家具等 材用。 又树干 可割取 松脂。 4. 曰本 五针松 (中 国树 木学) 曰本 五须松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五铁松 (经 济植物 手册) Pinas parviflora Sieb. et Zucc. (1842)*; Mayr. (1890)*; Sarg. (1894); Shiras. (1908)*; Clinton-Baker (1909)*; Shaw (1914)*, cxcl. syn.: P. morrisonicola Hayata et P. jormosana Hayata; Wils. ( 1916)*;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quoad plant. Jap. ct ( 1948), quoad plant. Jap" rev. Harrison (1966), quoad plant. Jap.; Rehd. ( 1927), (1940), (1949); 陈噪 (1937); 东北 木本植 物图志 (1955); Ohwi (1956), (1965); 江苏南 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25 米; 树 皮不规 则鳞状 开裂; 小枝黄 褐色, 密生 淡黄色 柔毛; 冬芽 褐色。 针叶 5 针 一束, 较短, 长 3.5 — 5.5 厘米, 径不足 1 毫米; 橫 切面的 树脂道 2 个, 边生。 球果 卵形或 卵状棉 圆形, 几无梗 ,长 4 一 7.5 厘米, 直径 3.5 — 4.5 厘米, 淡 褐色; 燐盾 近斜方 状, 鳞脐 凹下, 先端微 内曲; 种子倒 卵形, 长约 1 厘米, 翅 长不及 1 厘米。 原产 日本。 昆明有 栽培, 通 常呈灌 木状, 生长慢 ,常 用作盆 景材料 或栽于 庭园; 我国长 
52  南 植物志  江 流域各 大城市 及山东 青岛等 地早巳 引种。 用种子 或嫁接 繁殖。 5. 白皮松 (通 用名) 白 骨松、 三针松 (河南 ), 白果松 (北京 ), 虎皮松 (山东 ), 蟠龙松 (河北 ), 蛇皮松 (江苏 ) Pinus bungeana Zucc. ex Endl. (l847);Maxiin. (1859); Fortune (1863)*; Clinton- Baker (1909)*; Shaw in Sarg. (1914)*; 吴 中伦 (1956)*; 竹内亮 (1958)*; 江苏 南部种 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北京 植物志 (1962)*;" 图鉴" (1972)*; 中 国植物 志 (1978)*.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3 米; 幼树树 皮淡灰 绿色, 平滑, 老 则呈褐 灰色, 裂成不 规则鳞 状 薄块片 脱落, 内皮呈 粉白色 ,老 树树皮 白色; 小枝灰 绿色, 无毛; 冬芽 卵形, 褐色。 针叶 3 针一束 ,长 5 — 10 厘米, 径 1.5 — 2 毫米, 粗硬; 横切面 树脂道 6 — 7 个, 边生, 维管束 1 条; 叶鞘 早落。 球果卵 圆形, 长 5 — 7 厘米, 直径 4 一 6 厘米, 熟 时淡黄 褐色; 麟盾宽 ,横脊 隆起; 鳞 fl^ 背生, 有刺; 种子卵 圆形, 长约 1 厘米, 上部有 短翅, 连翅长 1.8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 果 期翌年 10 — 11 月。 昆明有 栽培; 陕西、 山西、 甘肃、 河南、 湖北、 四川、 辽宁 南部、 河北、 山东、 江苏、 浙江、 江 西 也有。 为我 国北方 的特有 树种, 因树形 多姿, 苍翠 挺拔, 树皮 白色, 早已成 为华北 地区庭 园绿 化优良 树种。 • 喜光, 耐瘠薄 土壤乃 较干冷 的气候 ,在深 厚的锊 质土、 黄土 上生长 良好; 对二氧 化硫及 烟尘的 污染有 较强的 抗性。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木材 质脆, 纹 理通直 美观, 有光泽 ,可 供一般 建筑、 家具、 文具等 用材。 种子 可食; 球果 (松塔 ) 入药, 治慢性 气管炎 、哮喘 、咳嗽 痰多。 6. 西藏 长叶松 (中 国植 物志) 喜 马拉雅 长叶松 (植 物分类 学报) Pinus roxburghii Sarg. (189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 1966); Hara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978)*. Pinus longifolia auct. non Salisb.: Roxb. ex Lamb. (1803)*; Shaw (1914)*; Troup (1921); Pilger in Engl. u. Prantl (1926); Gaussen (1960). 乔木, 高达 45 — 54 米, 胸径 1 米 以上; 树皮暗 红褐色 ,深 纵裂成 大块片 剥落; 枝 条每年 生长 一轮; 冬芽小 ,卵 圆形, 褐色, 无 树脂。 针叶 3 针 一束, 纤细, 长 20— 3 5 厘米, 径约 1.5 毫米; 树脂道 2 个, 中生; 叶鞘长 2 — 3 厘米, 宿存。 球 果长卵 圆形, 长 10 — 20 厘米, 直径 6-9 厘米, 具短梗 ;种 鳞厚, 坚硬, 鳞盾强 隆起, 横脊 明显, 鳞脐具 三角状 突起; 种子 较大, 长 8 — 12 毫米, 种 翅与种 子结合 而生, 翅长约 2.5 厘米。 果期 10 — 11 月。 我省于 1964 年引种 栽培; 产西 藏南部 (吉隆 ), 生 于海拔 2100 — 2200 米山地 ,其 分布中 心为喜 马拉雅 山南坡 ,常 在海拔 500 — 1500 米地带 组成大 面积纯 林或与 雪松、 乔松 等混生 成林, 长成高 45 — 54 米, 胸径 1 米以上 大树。 不丹、 锡金、 印度、 尼 泊尔至 阿富汗 亦有。 边材 白色, 心材淡 红褐色 ,硬度 适中, 富 松脂。 可作 建筑、 家具等 用材; 也 可采割 松脂, 在印 度为重 要营林 树种。 7. 高山松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17, 7 — 11 西 康油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西 康赤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54  云南 植物志  Pinus densata Mast. (1906), (1907); Shaw in Sarg. (1911), p. p.; 吴中伦 (1956)*;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promienus Mast. (1906), ( 1907); P. wilsonii Shaw in Sarg. (1911), p. p.; P. sinensis Lamb. var. densa a (Mast.) Shaw in Sarg. ( 19 14)*; Chun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P. iabulaeformis Carr. var. densa a (Mast.) Rehd. (1923); Florin (1927); Orr (1933); 陈噪 (1937); Cheng (193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郝景盛 (1951); P. tabulaeformis auct. non Carr.: Orr (1933); Florin (1948).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3 米; 树干下 部的树 皮暗灰 揭色, 深 裂成厚 块片, 上部 树皮红 色, 裂成薄 片脱落 ;一年 生枝黄 褐色, 粗壮, 有光泽 ,二、 三年生 枝皮逐 渐脱落 ,内皮 红色; 冬 芽卵 状圆维 形或圆 柱形, 栗 褐色, 微被 树脂, 芽鳞披 针形, 先端 散开, 边 缘白色 丝状。 针叶 2 针一束 ,稀 3 针 一束或 2、 3 针 并存, 粗硬, 长 6—15 厘米, 径 1.2 — 1.5 毫米, 微 扭曲, 边 缘锯齿 锐利; 横 切面半 圆形或 扇状半 圆形, 树脂道 3 — 7( — 10) 个, 边生, 稀 角部的 树脂道 中生; 叶銷 宿存。 球果卵 圆形, 长 5 — 6 厘米, 直径约 4 厘米, 有 短梗, 熟时栗 褐色, 常向下 弯曲; 鳞盾肥 厚隆起 ,横脊 显著, 微反 卷或不 反卷; 鳞脐 突起, 多 有明显 的刺状 尖头; 种子 棉 圆状卵 圆形, 微扁, 长 4 一 6 毫米, 连翅长 2.5 厘米。 花期 5 月 ,果 期翌年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丽江、 永宁等 地海拔 2600 — 3500 米 地带, 垂 直分布 较云南 松高, 成单 纯林, 或 在海拔 3000 米以 下与云 南松、 华山松 混生; 为 我国西 部高山 地区的 特有树 种, 四川 西部、 东部, 青海 南部, 西 藏东部 也有, 在康定 以西沿 雅砻江 两岸及 西藏东 部海拔 2600-3500 米 向阳山 坡或河 流两岸 组成单 纯林。 木材较 坚籾, 质较细 ,富 树脂。 可供 建筑、 板材等 用材; 也 可割取 树脂; 种子含 油可食 用, 亦制 肥阜、 润滑 油等;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本种 的地理 分布北 接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Carr.) 分布区 的南缘 (四川 西北部 、青 海南部 ),、 南依 云南松 的北界 (云 南西 北部、 四川西 南部、 西藏东 部), 在形态 特征上 高山松 介于 油松与 云南松 之间, 但更多 地接近 油松, 因此, 有 些植物 分类学 工作者 把高山 松当作 油松 的一个 变种, 甚至 错误地 鉴定为 油松, 实际上 ,高山 松与云 南松、 油松应 为独立 的三个 种, 其 分布区 也互不 相同。 8. 云南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1899); Mast. (1902), (1905)*, (1906); Shaw in Sarg. (1911); 郝景盛 (1951)*; 冯 国楣、 冯汉英 (1954)*;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sinensis Lamb. var. yunnanensis (Franch.) Shaw in Sarg. ( 19 14)*; Chun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P. tabulaeformis Carr. var. yunnanensis (Franch,) Dallimore ct Jachson (1948), rev. Harrison ( 1966); P. tabulaeformis auct. non Carr. Wils. (1926); P. insularis auct. non Endl.: 吴中伦 (1956)*, tantum sya. P. yunnanensis Franch. et P. sinensis var. yunnanensis Shaw cum p. p. specim, 8a. 云南松 (原 变种) 图版 18 青松、 飞松、 吃松、 长毛松 (云南 ) var. yunnanensis 
松 科 55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褐 灰色, 深 裂成不 规则较 厚的憐 状块片 脱落; 一年生 枝粗壮 ,淡红 褐色, 无毛; 二、 三年生 小枝小 的苞片 状鳞叶 常脱落 ,露出 红褐色 内皮; 冬芽圆 雑状卵 圆形, 粗大, 红褐色 ,无 树脂, 芽鳞披 针形, 先端散 开或部 分反卷 ,边缘 有白色 丝状毛 齿。 针 叶通常 3 针一束 ,极少 2 针一束 ,长 10 — 30 厘米, 径约 1.2 毫米, 柔软, 稍 下垂, 常 在枝 上宿存 三年; 橫 切面扇 状三角 形或半 圆形, 树脂道 4 一 5 个, 中 生与边 生并存 (中 生者 通常位 于角部 ); 叶销 宿存。 球果圆 锥状卵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梗长约 5 毫米, 熟 时栗渴 色或黄 褐色; 銹盾通 常肥厚 隆起, 稀反卷 ,有 横脊; 鳞脐微 M 或微 隆起, 有短刺 ;种子 近卵圆 形或倒 卵形, 微扁, 长 4 一 5 毫米, 连翅长 I. 6 — 1.9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翌年 10 — 11 月。 分布 甚广, 东至 富宁、 南至 蒙自及 普洱, 西至 腾冲, 北 至中甸 以北。 其 中以金 沙江中 游、 南 盘江中 下游及 元江上 游最为 密集, 垂 直分布 自海拔 1000 米至 2800 ( — 3000) 米, 多 组成纯 林或与 华山松 ,云南 油杉, 旱冬瓜 (Alnus nepalensis) 及株 类树种 组成混 交林, 生长 良好。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定、 天全 以南, 贵州毕 节以西 ,广西 凌乐、 天峨、 南丹、 上思 等地也 都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大 坪子。 适合 于酸性 红壤或 黄壤, 喜光, 生长 迅速, 耐干旱 瘠薄, 为 荒山荒 地造林 的先锋 树种, 容 易天然 更新。 在强 石灰性 土壤及 排水不 良的地 方生长 不良。 适合 人工造 林或飞 机播种 造林。 树干通 常扭曲 ,心边 材区别 略明显 ,边 材宽, 黄 褐色, 心材黄 褐色, 带红 色或红 褐色, 材 质轻软 细密, 多数纹 理扭曲 ,力 学性质 不均, 易翘裂 变形, 富 松脂; 可作一 般建筑 、家 具或纤 维工业 用材。 树干 可割取 松脂, 松脂 中松香 含量占 70 — 75fc ,松节 油含量 20—23fc; 树 根可培 养茯苓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松针可 提炼松 针油; 木 材干馏 可得多 种化工 产品。 松脂、 松节油 、枝、 叶、 幼果、 松花粉 等均可 药用。 云南松 与菲律 宾所产 的岛松 (Pinus insularis Endl.) 和缅甸 产的卡 西亚松 (P. kesiya Royle ex Gord.) 的针 叶均为 3 针一束 ,球果 外形亦 相似, 有人主 张三者 合并, 或将 岛松与 卡 西亚松 合并用 P. insularis Endl. 学名。 但 云南松 和岛松 的小枝 和针叶 粗细、 球果 大小均 相似, 但岛 松的针 叶腹面 宽扁, 种 鱗的镶 盾横脊 以上部 分隆起 高厚, 橫脊 以下部 分显著 低平, 而与 云南松 不同。 卡西 亚松树 皮深 纵裂, 厚约 3.5 厘米, 小枝 较细、 淡 褐色, 针 叶细柔 等稳定 的形态 特征, 易与云 南松和 岛松相 区别。 思茅松 是卡西 亚松的 一个地 理变种 ,与云 南松的 区别在 于针叶 较细, 小枝较 细, 淡褐 黄色或 黄色, 球果 较短, 成熟 后宿存 树上达 5 — 6 年 之久。 这 二种松 在普洱 以北把 江边 地区常 混生, 但两 者容易 区别。 此外, 本种 种子与 地盘松 (变种 ) 种子极 难区别 ,用 种子造 林应注 意选择 母树, 否则误 用地盘 松种子 ,林 木难以 成材。 8b. 地盘松 (云 南宾川 )( 变种) , var. pygmaea (Hsueh) Hsueh ex Cheng et L. K. Fu,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ygmaea Hsiieh , nom. cum discrip. chinen.; 中 国树木 学 (1961); 桂 跃林、 李正理 (1963)*; P. densa:a Mast. var. pygmaea Hsueh ex Cheng « Law (1975), in clav. 
56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8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1. 果枝, 2. 果, 3 ― 4. 种镇背 腹面, 5 — 6. 种子背 腹面, 7. —束 针叶, 8. 针 叶的横 切面。 
松 科 57  灌木状 ,从基 部分生 多干, 有时 多达十 几枝, 高 4 — 50 厘米至 1—2 米 不等, 无 主根; 三年 生枝上 的苞片 脱落, 光滑。 针叶较 粗硬, 2 至 3 针一束 ,长 7 — 13 厘米; 横切面 树脂道 2 个, 中生或 其中一 个边生 。球 果卵圆 形或楠 圆状卵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宿存 树上, 成熟后 三年 种鳞不 张开; 憐盾灰 褐色, 隆起 较高; 鳞脐 平或稍 突起, 小尖 刺通常 早落, 不 显著。 产西北 部及中 部海拔 2000 — 3100 米 地带, 形 成高山 矮林或 灌丛, 多见 于瘠薄 阳坡及 山脊, 在 模式产 地海拔 2200 — 2800 米山峰 组成小 片纯林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昭觉) 也有分 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宾川。 9. 思茅松 (中 国树 木学) 卡锡松 、喀 西松、 松毛尖 (思茅 ), 白松 (滇南 ) 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 var. langbianensis (A. Chev . ) Gaussen (1960); 中国 植物志 (1978). Pwus langbianensis A. Chev.' (1944); 中国 树木学 ( 196 1 )* ; P. insularis auct. non Endl.: Wils. (1926); 吴中伦 (1956)*, p. p..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60 厘米; 树冠广 圆形; 树皮 褐色, 裂成 龟甲状 薄块片 脱落; 枝条 每 年生长 2 轮或 3、4 轮; 一年生 枝淡褐 色或淡 褐黄色 ,有 光泽; 二、 三 年生枝 上叶之 基部的 苟片逐 渐脱落 ;芽红 褐色, 圆 锥状, 先端尖 ,稍有 树脂, 芽 鳞长披 针形, 外部的 芽鳞稍 反卷, 边 缘白色 丝状。 针叶 3 针一束 ,细长 柔软, 长 10 — 22 厘米, 径 0.7 — 1 毫米, 先 端细, 有长 尖头; 横 切面三 角形, 树脂道 3 — 6 个, 边生; 叶鞘 宿存。 球果卵 圆形, 基部稍 偏斜, 长 5 — 6 厘米, 直径约 3.5 厘米, 单生或 1 个聚生 于小枝 侧面, 宿 存树上 常数年 不落, 具 短梗; 鳞盾 斜 方形, 稍肥厚 隆起, 或显著 隆起呈 圆锥形 ,横脊 显著, 间或有 纵脊; 鳞 脐小, 椭圆形 ,稍凸 起, 顶端常 有向后 紧贴的 短刺; 种子栖 圆形, 黑 褐色, 稍扁, 长 5—6 毫米, 连翅长 1.7 — 2.1 厘米。 产麻 栗坡、 元阳、 景东、 元江、 墨江、 思茅、 景洪、 澜沧、 普洱、 普文、 勐海、 勐混、 勐腊、 猫 西、 临沧、 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600 — 1800 米地带 ,以 思茅、 景东、 镇沉、 景谷、 普洱、 墨江等 县及临 沧地区 的东北 部海拔 700 — 1200 米 地段比 较集中 ,组成 大面积 纯林。 西双 版纳、 润 沧江 及临沧 地区的 东南部 多星状 分布。 经十几 年引种 ,现 已扩大 栽培至 江河、 文山、 曲靖、 楚雄、 大理、 丽江、 东川、 昆明 等地, 从海拔 400 米左 右的干 热河谷 至西部 2000 米上 下的暖 温带 半湿润 地区。 越南 中部、 北部及 老挝等 国也有 分布。 在引种 地区, 思 茅松幼 林生长 比云南 松快, 以幼苗 期尤为 显著, 为云 南松的 2 — 3 倍, 2 年生苗 木已高 出草层 ,不 至被草 "捂死 "或被 割草、 放牧 等人为 活动所 伤害, 因而 很多地 区成 活率都 比云南 松高, 但思 茅松耐 千旱瘠 薄能力 不及云 南松, 向北 部与高 海拔地 区发展 时又因 耐寒力 弱而易 受冻害 ,引 种时必 需予以 注意。 树 干通直 高大, 极少 扭曲, 木材 性质与 用途和 云南松 相似。 思 茅松树 干含丰 富的树 脂, 单株 年产松 脂高达 15 公斤, 一般为 3 — 4 公斤, 而 且松脂 中松节 油含量 较高达 32fo, 一般 20fc, 为我省 主要的 采松脂 树种。 1961 年郑 万钩等 主编的 《中 国树 木学》 一书中 ,曾将 思茅松 鉴定为 Pinus langbianensis A. Chev. 经郑 万钩、 付 立国研 究同意 H. Gaussen 的意见 ,将 思茅松 作为卡 西松的 地理变 种。 
58  云南 植物志  思茅松 与细叶 云南松 (P.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 Cheng et Law 产 贵州、 广西) 极 相似, 它们主 要的区 别是, 思茅 松针叶 较短, 小 枝淡褐 黄色或 黄色, 球 果通常 较小, 基部宽 圆, 在树 上宿存 多年。 10. 马尾松 图版 17, 1 一 6 青松、 山松、 枞树 (广东 、广西 ), 秋柏 (福建 ) Pinus massoniana Lamb. (1803)*, (1828)*, (1932)*; Shaw in Sarg. (1911), (1914)*; Chun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胡 先驗、 陈焕镛 (1927)*; 线崇激 (1927),(1937)*; 陈蝶 (1937), excl. plant. Shantung.; A. Chev. (1944)*; 方文培 (1946)*, excl. plant. Shantung.; 郝景盛 (1951), excl. plant. Shantung.; 广州 植物志 ( 1956)*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 l 9 ^ 9 )* ; 中国 树木学 (1961)*; Li. (1963);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 讓 sinensis Lamb. (1832)*; Benth. (1961); P. canalicular Miq. (1861); P. argyi Lemde et Uvl. (1910); P. argyi Lem^e et Uvl. var. longevagindns L6vl. (1910); P. cav- aleriei Lem^e et Uvl. (1910). 乔木, 高可达 4 5 米, 胸径 I. 5 米; 树皮 下部灰 褐色, 裂成不 规则的 鳞状厚 块片, 上部红 褐色; 枝条 斜展, 小枝微 下垂; 一年 生小枝 红黄色 或淡黄 褐色, 无毛及 白粉, 稀微有 白粉; 冬 芽圆 柱形或 卵状圆 柱形, 褐色, 先端尖 。针叶 2 针一束 ,稀 3 针一束 ,长 I 2 一 2 厘米, 细柔; 横切面 树脂道 6 — 7 个, 边生; 叶鞘 宿存。 球果卵 圆形, 较小, 长 4 一 7 厘米, 直径 2.5 — 4 厘 米, 熟时栗 褐色; 鳞盾 平或微 降起, 微具 横脊; 鳞挤 微凹, 无刺 或生于 干燥环 境者有 微小之 刺; 种子长 4 一 5 毫米, 连翅长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翌年 10 — 12 月。 产 滇东北 (昭 通、 镇雄) 如 东南部 (富宁 ), 生 于低海 拔干燥 山坡, 生长 不良。 主 产长江 流域以 南各地 ,为我 国松树 中分布 最广, 数量 最多的 一种。 越南 北部有 马尾松 纯林。 喜光, 喜温 暖湿润 气候, 耐千 旱瘠薄 条件, 生 长快, 为 荒山造 林先锋 树种, 但在 我省生 长不如 云南松 、思 茅松。 用种子 繁殖。 木材淡 褐黄色 ,纹 理直, 结构粗 ,有 弹性, 富树脂 ,耐腐 力弱。 经防腐 处理可 供建筑 、枕 木、 矿柱、 电杆、 家具等 用材, 又为造 纸和人 造纤维 的主要 原料。 马尾 松是我 国主要 的采脂 树种, 松 脂产量 占全国 总产量 "0 以上; 树干 及根部 可培养 茯苓、 蕈类;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花粉 入药; 松针可 提取松 针油。 11. 黄山松 (通 用名) 台湾松 (经济 植物手 册), 长穗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台湾 二针松 (植 物分类 学报) 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1911); 中国 树木学 (1961)*; Li (1963)*;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Vinus brevtspica Hayata (1913); P. hwangshunensis Hsia (1936)*; P- luchuensts Mayr. var. hwangshanensis (Hsia) Wu (1956). 乔木高 9 米, 可达 SO 米, 胸径 4 — so 厘米; 树皮深 灰褐色 '裂成 不规则 鱗状厚 块片或 簿片; 枝平展 ,老 树树冠 平顶; 一年 生枝淡 黄褐色 或暗红 褐色, 无毛, 无 白粉; 冬芽深 褐色, 卵圆形 或长卵 圆形, 顶端尖 ,略具 树脂, 芽鳞先 端尖, 边缘 薄有细 缺裂。 针叶 2 针一束 ,稍 硬直, 长 5 — U 厘米, 多为 7 — 10 厘米, 边缘有 细锯齿 ,两 面有气 孔线; 横切面 半圆形 ,单层 
松 科 5"  皮下层 细胞, 稀出现 1 一 3 个细胞 宽的第 二层, 树脂道 3 — 7( — 9) 个, 中生, 叶鞘初 呈淡褐 色或 褐色, 后呈 暗褐色 或暗灰 褐色, 宿存。 雄球花 圆柱形 ,淡红 褐色, 长 1 一 1.5 厘米, 聚生 于 新枝下 部呈短 穗状。 球果卵 圆形, 长 3 — 5 厘米, 直径 2.5 — 4 厘米, 几 无梗, 向下 弯垂, 成 熟时褐 色或暗 褐色; 中部种 鳞近矩 圆形, 长 I. 6 — 2 厘米, 宽 8 — 12 毫米, 近鳞盾 下部稍 窄, 基部 楔形, 鳞盾 略厚而 隆起, 近扁 菱形, 横脊 显著, 鳞脐具 短刺; 种子倒 卵状椭 圆形, 具 不规则 的红褐 色斑纹 ,长 4 一 6 毫米, 翅长 1 一 1.2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9 一 10 月。 产马关 (夹寒 箐公社 ), 生于 石灰山 山顶, 杂木 林中, 海拔约 1600 米;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台湾 亦有。 云 南为新 记录。 本种与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 的主要 区别是 ,针叶 较短, 橫 切面树 脂道中 生; 球果亦 短小。 12. 海岸松 (植 物分类 学报) Pinus pinaster Ait. (1789); Beissn. (1909), Shaw (1914)*; Rehd. ( 1927), (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Bailey (1949); 中 国植物 志 (1978). 乔木, 高达 30 米; 树皮 褐色, 深 纵裂, 树冠尖 塔形。 枝条每 年生长 一轮, 有 时生长 多轮; 小枝伸 展或有 时下垂 ,亮红 褐色, 无 白粉; 冬芽长 圆形, 褐色, 无 树脂。 针叶 2 针 一束, 坚 硬, 长 10 — 20 厘米, 径 2 毫米, 常 扭曲; 树脂道 6 个, 中生。 球果 簇生, 圆锥 状卵圆 形或楠 圆状卵 圆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具短梗 ,宿 存或晚 脱落; 鳞盾尖 塔形, 横脊强 隆起, 鳞脐 凸出, 延伸 成刺; 种子 楠圆状 卵形, 长约 0.8 厘米, 种翅长 2.5—3 厘米。 花期 4 月中、 下旬, 果期 约 11 月。 原产 地中海 沿岸。 云南于 1964 年在 昆明白 马山林 场引种 栽培, 幼树 较湿地 松生长 快, 至 1974 年 2 月海 岸松平 均树高 3.5 米, 平 均胸径 5.0 厘米, 与同一 立地条 件下的 云南松 相比, 9 年生的 海岸松 平均树 高是云 南松的 194%, 平均胸 径是云 南松的 238fc 。海 岸松 7 年生 (1971 年) 开始 结实, 结实 量逐年 增多, 种子质 量不断 提高, 千粒重 1974 年是 50.7 克, 1975 年 上升为 55.6 克。 海岸 松幼树 阶段生 长快, 树干 圆满通 直.. 侧枝 较细, 但部分 植株遭 华山松 球蚜虫 危害, 旱季 期间较 严重。 13. 火炬松 (通 用名) 图版 19,1 一 7 火把松 、太 德松、 台大松 (中国 主要树 种造林 技术) ' Pinus taeda Linn. (1753); Sarg. (1897)*; Beissn u. Fitsch. (1930); Shaw (191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Rehd. (1927), (1940) (1949); Bailey (1933), (1949);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60 — 80 厘米; 树皮 暗灰褐 色至淡 褐色, 鳞状 开裂; 枝条 每年生 长 数轮; 冬芽椭 圆状卵 圆形, 淡 褐色, 芽鳞具 反卷的 尖头, 无 树脂。 针叶 3 针 一束, 长 12 — 25 厘米, 径 1.5 亳米, 硬直, 蓝 绿色; 树脂道 2 个, 中生, 稀 4 个; 叶鞘 宿存。 球果卵 圆状圆 錐形 或窄圆 锥形, 淡红 褐色, 长 6 — 15 厘米, 无 梗或几 无梗; 憐盾沿 横脊强 隆起; 鳞 脐延伸 成坚 硬三角 状刺, 尖头 较细, 反卷; 种子卵 圆形, 长 0.6 — 0.7 毫米, 种 翅长约 2 厘米。 滇中 地区于 1973 年一 1974 年 引种栽 培的火 炬松幼 苗生长 迅速, 为 同期云 南松的 5 倍。 原产 北美东 南部, 为南亚 热带速 生树种 。由于 适应性 较强, 生长 迅速, 干形通 直圆满 ,对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9 1一7. 火炬松 Pinus taeda Linn., 1. 果, 2—3. 种憐背 腹面, 4—5. 种子背 腹面, 6.— 束 针叶, 7. 针 叶的横 切面; 8 — 14. 湿地松 P. elliottii Engelm., 8. 果枝, 9 一 10. 种錄背 腹面, 11—12. 种子背 M 面, 13.— 束 针叶, 14. 针 叶的横 切面。 
松 科 61  松毛虫 有一定 抗性, 长江 以南地 区可大 力推广 造林, 引种范 围并可 向北推 移逐渐 扩大。 我 ^解 放前曾 有少量 引种, 现保存 不多, 南京 明孝陵 40 多 年生髙 24 米, 胸径 45 厘米。 1965 年及 1973 年又引 进种子 在长江 以南省 区育苗 造林, 生长 良好。 木材纹 理直、 结构粗 、质 较软、 材质 中等, 经防腐 处理可 供建筑 、船舶 、坑木 、枕木 、电杆 等 用材, 又是纤 维工业 原料。 树 干富含 松脂。 树姿 挺拔, 树冠似 火炬, 主干 端直, 可 作庭园 绿化 树种。 14. 湿地松 (通 用名) 图版 19, 8 — 14 Pinus elliottii Engelm. ( 1880)*;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cartbaea auct. non Morelet: Shaw (1914), p. p.;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1948) p, p.; 中国 树木学 (1961), p. p.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90 厘米; 树皮 灰褐色 或暗红 褐色, 纵裂 成不规 则鳞状 薄片剥 落, 老树 皮沟状 深裂; 枝条每 年生长 3 — 4 轮, 春季生 长的节 间较长 ,夏 秋生长 的节间 较短, 小枝 粗壮; 冬芽圆 柱形, 红 褐色, 具白 色尖细 纤毛的 芽鱗, 无 树脂。 针叶 2 针、 3 针 一束并 存, 长 18 — 2 5( — 30) 厘米, 径约 2 毫米, 较 粗硬, 深 绿色, 有 光泽, 微 下垂; 树脂道 2 — 9( 一 11) 个, 多内生 ;叶鞘 宿存。 球 果通常 2 — 4 个 聚生, 少有 单生, 卵 状或圆 柱状圆 锥形, 长 6.5 — 15 厘米, 径 3 — 5 厘米; 褐色, 有 光泽; 鳞盾扁 菱形, 肥厚 隆起, 有锐 橫脊; 鳞脐瘤 状, 宽 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长不及 1 毫米; 种子卵 圆形, 稍具 棱脊, 长 0.5 — 0.7 厘米, 种翅 长 2 — 3 厘米, 易 脱落。 云南于 196 4 年在 昆明白 马山林 场引种 栽培, 至 197 4 年 2 月, 平 均树高 3 米, 胸径 5 厘米, 为相 似立地 条件下 云南松 树高的 167%, 胸径的 205%, 而景 洪勐旺 试验点 引种的 10 年生 湿地松 平均树 高为云 南松的 3 倍多, 胸径为 2 倍多。 原产美 国东南 部暖带 潮湿的 低海拔 地区, 由于适 应性强 ,早期 生长快 ,木材 质量好 ,松 脂产 量高, 因此, 世界上 亚热带 和部分 热带地 区广为 引种, 我国早 在三十 年代开 始引进 ,以 广东 台山为 最早, 后长江 流域以 南各省 区陆续 引种, 生长 良好。 用种子 繁殖。 湿地松 树干通 直圆满 ,木 材利用 率高, 强度 比马尾 松大, 又生 长快, 生长 期长, 耐干旱 瘠薄, 抗病 虫害, 目前 多推广 造林。 . 15. 加 勒比松 (通 用名) 古巴松 (中 国树 木学) Pinus caribaea Morelet (1851); Shaw (1914)*, excl. syn. Pinus elliottii Engelm., P. heterophylla Sudworth et plant, ex U. S. A.; 中国 树木学 (1961 ) p. p.; Gaussen (1960); Dallimore and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高达 45 米, 胸径 1 米 以上; 树 干通直 少节。 本种与 湿地松 (Pinus elliottii) 接 近, 两者针 叶都是 2 针、 3 针一束 并存, 径约 2 毫米; 球果圆 锥形。 过 去有些 学者曾 把两者 视为 同种, 用加 勒比松 的学名 为正式 学名。 区别在 加勒比 松的针 叶通常 3 针一束 ,稀 2 针 一束, 幼 树多为 4 一 5 针一束 ,长 15 — 30 厘米, 浅绿 色或黄 绿色; 树脂道 2 — 8 (多为 3 — 4) 个, 内生。 球 果通常 较小, 卵状圆 柱形, 长 5 — 10( — 12) 厘米, 鳞脐顶 端具小 而弱的 短刺; 
62  云南 植物志  种子窄 卵圆形 ,长 0.6 — 0.7 毫米, 种翅长 2 — 2.5 厘米。 云南 有少量 引种, 在滇中 地区试 验种生 长缓慢 ,且树 干弯曲 ,枝条 细弱。 属热带 松类, 为世界 上最速 生的针 叶树种 之一, 原产 加勒比 海沿海 国家, 由于 速生高 产, 已在世 界各热 带和亚 热带国 家普遍 引种。 我国于 1963 年到 1964 年间 曾小量 引种古 巴产 的加勒 比松, 1973 年到 1974 年又较 大规模 引种洪 都拉斯 产的加 勒比松 ,前者 在两广 南部生 长良好 ,可为 华南热 带和南 亚热带 低海拔 地区, 营 造速生 用材林 基地的 树种。 引种 应注意 种源, 选择 适宜的 变种。 5. 杉科 Taxodi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或落叶 乔木; 树干 端直, 树皮 常裂成 长条片 脱落; 大枝轮 生或近 轮生; 树冠 尖塔形 或圆 锥形。 叶 互生, 螺旋状 排列, 稀交 叉对生 (水 杉属 Metasequoia); 披 针形、 钻形、 憐形或 条形, 同一树 上的叶 同型或 异型。 球花 单性, 雌雄 同株, 雄蕊和 珠鍵均 螺旋状 排列, 稀对生 (水杉 属); 雄球 花小, 单生 或族生 枝顶, 或排成 圆锥花 序状, 或生 叶腋, 雄蕊 多数, 每 雄蕊具 2-9 (常 3 — 4) 个花药 ,花粉 无气囊 ;雌球 花顶生 或生于 去年生 枝近枝 顶处, 珠鳞与 苞鳞半 合生 (仅 顶端 分离) 或完全 合生, 或珠 鳞甚小 (杉 木属 Cunninghamia), 或苞 憐退化 (台 湾杉 属 Taiwania), 每珠鎮 的腹面 基部具 2 — 9 枚直立 或倒生 胚珠。 球果当 年成熟 ,熟时 种憐张 开; 种鳞 (或 苞鳞) 扁平或 盾形, 木质或 革质, 宿存 或成熟 后逐渐 脱落, 发 育种鳞 (或 苞鳞) 的 腹面有 2 — 9 粒 种子; 种子扁 平或三 棱形, 周围或 两侧有 窄翅, 或下部 具长翅 ;子叶 2 — 9 枚。 本科共 10 属 16 种, 主要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产 5 属 9 种, 引 入栽培 4 属 7 种。 云南 有 6 属, 6 种及 2 栽 培种。 杉木、 柳杉、 水杉为 南方林 区营造 优良速 生用材 林的重 要造林 树种, 深 为产区 群众所 喜爱。 台湾杉 属二种 均系高 大乔木 ,木 材性质 和用途 与柳杉 相似, 惟数量 很少, 宜 加强保 护 繁殖。 落羽松 属三种 及水松 耐水湿 、生 长快、 为良好 的用材 树种。 本科多 种树木 树姿优 美,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分属 检索表 1(10) 叶和种 憐均为 螺旋伏 排列。 2(7) 叶 常绿, 革质。 3(4) 叶 条状披 针形, 叶缘有 据齿, 长 3—6 厘米; 球果的 苞憐大 ,有 据齿; 种 燐小, 发育的 种鳞具 3 粒 种子 1. 杉木属 Cunninsrhamia 4(3) 叶钻形 或憐状 钻形, 全缘, 长 2.5 厘米 以下; 球 果的种 鱗大, 发育的 种鳞具 2 — 5 粒 种子, 苞憐退 化 或与种 憐结合 而生。 5(6) 大树之 叶憐状 钻形, 长 3. 5 — 6 毫米, 排列 紧密; 幼树及 萌枝之 叶钻形 ,长 6 — 14 毫米; 球 果的种 鳞扁平 ,近 全缘, 苞 鳞退化 2. 台 湾杉属 Taiw«ni« 6(5) 大树之 叶钻形 ,长 1 厘米 左右, 排列 疏松; 幼树及 萌枝之 叶钻形 较窄, 长达 2 厘米或 更多; 球果 的种鳞 盾形, 上部有 3 — 7 裂齿, 其背 部或中 下部有 一三角 状分离 的苞憐 尖头, 长 3 — 5 毫米 …… 3, 柳杉厲 Cryptomeri* 
杉 科  7(2) 落叶或 半常绿 ;叶 异型: 有条形 叶的侧 生小枝 连叶于 冬季一 同脱落 ,有錄 形或钻 形叶的 小枝冬 季宿存 ;发育 种錄有 2 粒 种子。 8(9) 条状钻形叶螺旋状成三行排列,叶两侧扁,背有接脊;^|!|形叶排列紧密; 种憐 扁平, 背部 上缘具 6-10 三角伏 裂齿, 近中 部有一 反卷的 尖头; 种子 微扁, 下端 有长翅 t 水松属 Glyptoatrobu* 9(8) 条形 叶排成 两列, 呈羽状 ,同一 枝条上 常无憐 形叶; 种憐 盾形; 种子三 接形, 接脊 上常有 厚翅… S 落 羽杉羼 Taxodium 10(1) 叶 和种憐 均交叉 对生; 叶条形 ,排成 两列, 侧生 小枝^ 芽, 连叶 于冬季 脱落; 种憐 盾形, 木质, 发 育 种燐有 5—9 粒种子 6. 水杉厲 M«ta««quoia 1. 杉木属 Cunninghamia R. Br.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 大 枝平展 或斜上 伸展; 冬芽卵 圆形。 叶 互生, 螺旋状 排列, 条状披 针形, 扁 平, 叶缘有 细锯齿 ,基 部下延 生长, 上 下面中 脉两侧 都有气 孔线。 雄球 花族生 枝顶, 圆维状 长圆形 ,每 雄蕊具 3 花药; 雌球花 单生或 2 — 3 个族生 枝顶; 珠鳞 螺旋状 排列, 形小, 中下部 与苞 鳞结合 而生, 先端 3 裂, 每珠 鳞腹面 基部具 3 胚珠; 苞 鳞大。 球果近 球形或 卵圆形 ;苞 鳞 革质, 扁平, 宽卵形 ,先 端尖, 边缘有 不规则 细锯齿 ;种鳞 形小, 先端 3 裂, 较种子 为短, 腹 面 基部有 3 粒 种子, 苞鳞和 种鳞熟 时宿存 。种子 扁平, 两侧有 窄翅。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有 4 种, 2 栽培 变种, 产于我 国秦岭 、长江 以南温 暖地区 及台湾 山区, 为 重要速 生用材 树种。 云南有 1 种, 2 栽培 变种。 越南 也产。 木材纹 理直, 材质 轻软, 结构 较细, 易 加工, 干后不 易反翘 开裂, 有香气 ,耐腐 力强。 供 建筑、 桥梁、 造船、 枕木、 电杆、 板材、 家具、 用具 及木纤 维工业 原料等 材用, 树皮可 提取栲 胶。 1. 杉木 (通 用名) 图版 20 沙木、 沙树 (西南 各省区 ), 泡杉、 秃杉、 尖顶杉 (西畴 、马关 ), 家杉 (广南 ), 屠杉 (文山 ), 木头树 、刺杉 (江西 、安徽 )、 正杉、 正木 (浙江 ) Cunning 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182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21)*; 郝景盛 (1945), (1951), excl. plant. Taiwan.; 刘玉壸 (194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广州 植物志 ( 1956)* ; 江苏 南部种 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inus lanceolata Lamb. ( 1803)*; Cunninghamia sinensis R. Br. ex Rich. ( 1826)*; Benih. (1861); Mast. (1902); Clinton-Baker (1909)*; Beissn. (1909), excl. plant. Taiwan.; Uc. (1931)*; 陈蝶 (1937)*, C. chinensis C. de Vos. (1867); C. sinensis var. prolijera Lemde et Uvl. (1914). 乔木, 高达 30 米以上 ,胸 径可达 3 米; 树干 端直; 树皮灰 褐色, 裂成 长条片 脱落, 内皮 淡红色 ;大枝 平展, 小枝近 对生或 轮生, 常成两 列状; 幼树 树冠尖 塔形, 大树 树冠圆 锥形; 冬 芽近 圆形, 有小 型叶状 芽鎖。 叶厚 革质, 在主枝 上辐射 伸展, 侧 枝之叶 基部扭 转排成 两列, 披 针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通常 微弯成 镰状, 坚硬, 先端 锐尖, 长 2 — 6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边缘 
6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0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1. 果枝, 2. 苞憐 背面, 3. 苞憐 腹面及 种娥, 4 一 5. 种子背 腹面, 6. 叶, 7. 雄球 花枝, 8. 雄球花 的一段 , 9—10. 雄蕊 ,11. 雌球 花枝, 12. 苞鳞 背面, 13. 苞? I? 腹面及 珠憐、 胚珠。 ' 
杉 科 65  有细 缺齿; 叶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除先端 及基部 时两侧 有窄气 孔带, 微具白 粉或白 粉不明 显; 下面淡 绿色, 沿 中脉两 侧各有 1 条 白粉气 孔带; 老树之 叶通常 较短, 较厚, 上面 无气孔 线。 球果卵 圆形或 近球形 ,长 2.5 — 5 厘米, 径 3 — 4 厘米, 熟时棕 黄色; 苞憐 革质, 三 角状卵 形, 长约 1.7 厘米, 宽 1.5 厘米, 先端 有坚硬 的刺状 尖头,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锯齿, 向 外反卷 或不 反卷; 种鳞 很小, 先端 3 裂, 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据齿, 基 部着生 3 粒种子 ;种子 扁平, 遮 盖着 种鳞, 长卵 形或长 圆形, 暗褐色 ,有 光泽, 两侧 边缘有 窄翅, 长 7—8 毫米, 宽 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红河、 蒙自、 金平、 屏边、 河口、 文山、 西畴、 马关、 广南、 富宁、 腾冲、 景东、 昆明、 禄劝、 大理、 华坪、 会泽、 昭通、 威信、 镇雄 等地, 在滇东 南多分 布海拔 1000 米 以下, 滇中及 以北地 区多分 布海拔 1600 — 2300 米地带 ,最 高可达 2900 米。 杉木 栽培约 有一千 多年的 历史, 为我 国长江 流域、 秦岭 以南地 区栽培 最广, 生长快 ,材 质好、 产量高 、用 途广、 群众 最喜爱 的用材 树种。 栽 培区北 自秦岭 南坡、 河南桐 柏山、 安徽 大别山 ,南 至广东 中部和 广西中 南部; 东 自江苏 南部、 浙江、 福建沿 海山地 及台湾 山区, 西 迄云南 东部、 四川大 渡河及 安宁河 流域。 喜生 于气候 温暖, 空气湿 度较大 ,夏无 酷暑, 年雨量 高而分 布均匀 ,多 云雾的 地方。 要 求土 壤深厚 肥沃、 湿润, 以背风 的山麓 、山 腹生长 较好, 而 又以酸 性或近 中性、 有机 质丰富 而湿 润的土 壤上生 长最为 良好。 树干通 直圆满 ,质 较轻软 细致, 有 香气, 纹理直 ,不翅 不裂, 耐腐 力强, 不 受白蚁 蛀食, 易 施工, 为优良 的建筑 及家具 用材; 并用作 桥梁、 造船、 枕木、 矿 柱及纤 维工业 原料。 树皮 含单宁 ;根、 叶、 树皮、 木材、 球果、 杉 节均可 入药, 祛风 止痛、 散瘀 止血, 治 慢性气 管炎、 胃 痛、 风湿关 节痛, 外用 治跌打 损伤、 烧资伤 、外伤 出血、 过敏性 皮炎。 生长快 ,用 种子或 插条、 嫁接 繁殖, 或 根株萌 芽更新 均可, 在长 江流域 以南温 暖地区 为最重 要的速 生用材 树种。 杉 木的栽 培变种 及类型 较多, 造 林时应 根据当 地条件 选育良 种。 la. 灰 叶杉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栽培 变种) 深绿 叶杉木 (中 国树 木学) CV. 'Glauca',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Cunninghamia sinensis R. Br. ex Rich. var. glauca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陈蝶 (1937) ; C. lanceolata (Lamb. ) Hook. var. glauca (Dallimore et Jackson)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中国 树木学 (1961); C. lanceolata (Lamb.) Hook. f. glauca (Dallimore et Jackson) S. Y. Hu (1964). 灰 叶杉木 与杉木 的区别 为灰叶 杉木的 嫩枝和 叶灰绿 色或蓝 绿色, 两面有 明显的 白粉, 叶片较 长而软 ,木材 色白而 较疏松 ,生长 较快。 , 分布遍 及杉木 各产区 ,散生 于杉木 林中, 以中 心产区 及立地 条件好 的地方 较多。 lb. 软 叶杉木 (中国 植物志 )( 栽培 变种) 柔 叶杉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CV. 'Mollifolia', 植物分 类学报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叶质 地薄而 柔软, 先端 不尖; 枝条 下垂。 
66  云南 植物志  产于 云南、 湖南 等地杉 木林中 ,栽培 较少。 2. 台 湾杉属 Taiwania Hayata 常绿 乔木; 大枝 平展, 小 枝细长 下垂。 叶 二型, 互生, 螺旋状 排列, 基部下 延生长 ;大树 的叶鳞 状钻形 ,排列 紧密, 斜弯 向上, 先端尖 ,横切 面三角 形或四 棱形, 四面 都有气 孔线; 幼 树及萌 枝的叶 钻形, 较大, 两侧 压扁, 先端 稍向上 弯曲。 雄 球花数 个族生 枝顶, 每 雄蕊有 2-4 个 花药;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直立, 珠鳞 螺旋状 排列, 发育 珠鱗具 2 枚 胚珠; 苞鳞 退化。 球 果小, 椭圆形 至短圆 柱形, 直立; 种鱗 革质, 扁平, 倒卵形 ,先 端圆, 近 全缘, 具短 尖头, 宿 存, 发育 种鱗具 2 粒种子 ;苞鳞 退化; 种子 长圆状 卵形, 扁平, 两侧具 窄翅, 上下两 端有缺 口; 子叶 2 枚。 有 2 种, 产我国 云南西 北部及 西部、 湖北、 贵州及 台湾。 云南有 1 种。 缅甸北 部也有 分布。 木材 心边材 明显, 质轻软 ,纹 理直, 结构细 ,易 加工。 可作 建筑、 桥梁、 电杆、 舟车、 家具 及造纸 原料等 用材。 1. 禿杉 (云南 凤庆) 图版 21, 6 — 16 土杉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 柳杉 (凤庆 ), 贡山杉 、滇杉 (云南 ) 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1939); 黄达章 ( 1950); 冯 国楣、 冯汉英 (1954)*; 中国 树木学 G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Taiwania yunnanensis Koidz. (1942), syn. nov.; T. crypto m erioid es auct. non Hayata: Wils. (1926), quoad plant. Yunnan.; Hand.-Mzt. (1929), quoad plant. Yunnan.; Merr. (1941). 乔木, 高可达 75 米, 胸径 2 米; 树皮褐 灰色, 裂成不 规则长 条片, 内皮褐 红色。 叶厚革 质, 全缘; 大 树及球 果枝的 叶棱状 钻形, 长 2 — 3( — 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横切 面四棱 形, 高约等 于宽, 斜上 伸展, 内曲或 直伸, 先端尖 或钝; 幼树 及萌枝 上的叶 钻形, 长 6 — 14 毫 米, 下部两 侧扁平 ,稍向 内曲或 直伸, 先端 锐尖。 球 果小, 圆柱形 或长椭 圆形, 长 1.5 — 2.2 厘米, 径约 1 厘米, 熟时 褐色; 种鱗 21 — 39 枚, 倒 三角状 卵形, 长 6—-8 毫米, 边缘近 膜质, 先端 中央有 突起的 尖头, 尖头下 方常具 腺点, 明显或 不明显 ;种子 长楠圆 形或倒 卵形, 连翅 长 4—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果期 10 —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兰坪、 云龙、 凤仪、 腾冲、 龙陵、 凤庆等 地海拔 1700 — 2800 米; 贵州 (凯里 、雷公 山)。 湖北 (利川 ) 海拔 500 — 800 米 山地。 常 与云南 铁杉、 乔松、 杉木等 针叶树 或常绿 阔叶树 种混生 成林, 有达 2000 年 树龄的 老树。 缅甸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边 材淡红 黄色, 心材淡 紫褐色 ,质 轻软, 结构细 、纹 理直, 易加工 ,耐腐 力不如 杉木。 可 作 建筑、 家具等 用材。 可 作分布 区内高 山中部 的造林 树种。 用种子 或扦插 繁殖。 
图版 21 1—5. 柳杉 Cryptomc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ctr., 1. 果枝, 2. 种 擴背面 及苞镇 上部: 3. 种鳞 背面, 4. 种子, 5. 叶; 6— 16. 禿杉 Taiwania flousiana Gaussen, 6. 果枝, 7- -8. 种镇 背腹面 9 一 10. 种子背 腹面, 11. 枝叶一 段, 12. 雌球 花枝, 13. 雄球 花枝, 14 一 15. 雄蕊背 腹面, 16. 幼树的 枝叶, 
68  云南 植物志  3. 柳杉属 Cryptomeria D. Don 常绿 乔木; 树干端 直高大 ;大 枝斜上 伸展; 冬芽 形小。 叶 互生, 螺 旋状排 列略呈 五行, 钻形, 两 侧扁, 先端尖 ,直伸 或先端 微向内 弯曲, 全缘, 有气 孔线, 基 部下延 生长。 雄 球花单 生 叶腋, 多数集 生枝顶 ,每 雄蕊具 3 — 6 个花药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珠鳞 螺旋状 排列, 与苞憐 结合 而生, 每 珠鳞具 2 — 5 枚 胚珠。 球果近 球形; 种憐 宿存, 木质, 盾形, 上部 肥大, 先端具 3-7 裂齿, 背 面中部 或中下 部有一 个三角 状分离 的苞鳞 尖头, 每 种憐具 2 — 5 粒 种子; 种 子三 角状椭 圆形, 微扁平 ,周围 有极窄 的翅; 子叶 2 — 3 枚, 发芽时 出土。 共 2 种, 我国有 1 种, 另从 日本引 人栽培 1 种, 分布 秦岭及 长江以 南温暖 地区, 为用材 树种, 也常 栽培为 优美的 庭园观 赏树。 云南有 1 种。 1. 柳杉 (通 用名) 图版 21, 1—5 孔雀杉 (昆明 ), 泡杉 (文山 ), 长 叶柳杉 (图鉴 ), 长叶 孔雀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 (1853);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ryptomeria japonica (Linn. f. ) D. Don var. sinensis Sieb. in Sieb. et Zucc. (1870); Rehd. (1927), (1940), (1949); 郝景盛 (1947),(195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S. Y. Hu ( 1964); Cr. japonica (Linn. f. ) D. Don var. fortunei Henry in Elwes and Henry (1906); Cupressus matrei Uvl. (1916); Cr. l^awaii Hayata (1917)*; 郝景盛 (1947), (1951); 陈蝶 (1957); Cr. mairei (Ldvl.) Nakai (1937); Cr. japonica auct. non D. Don;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tantum plant. Chin. 乔木, 高达 40 米, 胸径 2 米多; 树皮红 褐色, 纵裂成 长条片 脱落; 大枝近 轮生, 小枝细 长, 常 下垂。 叶钻形 ,先端 微向内 弯曲, 四边有 气孔线 ,长 1 一 1.5 厘米, 幼树 及萌枝 的叶长 达 2.4 厘米。 雄球 花长椭 圆形, 长约 7 毫米, 集生枝 顶成短 穗状花 序状; 雌球花 淡绿色 ,顶 生于 短枝。 球果近 球形, 径 1.2 — 2 厘米, 多为 1.5 — 1.8 厘米, 熟时深 褐色; 种鳞 20 片左 右, 上部有 4 一 5 (很少 6 — 7), 短 三角形 裂齿, 齿长 2 — 4 毫米, 鳞背 中部或 中下部 的三角 状分离 的苞鳞 尖头长 3 — 5 毫米; 发育 种鱗具 2 粒种子 ;种子 褐色, 近摘 圆形, 稍扁平 ,周围 有窄翅 ,长 4 一 6.5 毫米, 宽 2 — 3.5 毫米。 花期 4 月 ,果 期约 10 月。 丽江、 邓川、 武定、 昆明、 文山、 屏 边均有 栽培, 垂直 分布在 云南中 部海拔 1600 — 2400 米;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在浙江 天目山 ,福建 南屏三 千八百 顷及江 西庐山 等地, 海拔 1100 米 以下地 带有数 百年的 大树, 现江苏 、浙江 及安徽 南部、 河南、 湖北、 湖南、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等 地都有 栽培。 稍 耐荫, 喜温暖 湿润的 气候和 酸性、 肥厚、 排水 良好的 土壤。 在寒凉 较干, 土壤 瘠薄处 生长 不良。 用扦插 或种子 繁殖。 、 边材黄 白色, 心 材淡红 褐色, 材质较 轻软, 强度 中等, 次于 杉木, 纹理 通直, 结构 中等, 易 干燥, 不翘曲 ,少 开裂。 可作一 般建筑 、家具 、器具 及造纸 原料等 用材。 树 姿雄伟 优美, 除作 为庭园 观赏树 种外, 还有净 化空气 ,改 善环境 卫生的 作用; 叶可作 线香的 原料。 
杉 科 69  4. 水松属 Glyptostrobus Endl. 落叶或 半常绿 乔木; 树皮纵 裂成不 规则长 条片, 树干基 部通常 膨大, 有曲 膝状呼 吸根; 冬 芽小。 枝叶 稀疏, 叶 三型: 条状 钻形叶 及条形 叶大, 柔软, 冬 季与无 芽的小 枝一同 脱落, 条形 叶常排 成羽状 二列, 条状钻 形叶排 成三列 ;鳞形 叶小, 贴近 小枝, 排列 紧密, 冬季 宿存。 球花单 生枝顶 ;雄 球花椭 圆形, 雄蕊、 多数, 各具 2 — 9 (多为 5 — 7) 个花药 ;雌 球花卵 状椭圆 形, 苞憐 多数, 珠鳞小 而薄, 中部 珠鳞具 2 胚珠, 受精 后珠鳞 增厚, 苞鳞与 珠鳞结 合而生 。球 果倒卵 圆形, 直立, 种鳞 多数, 木质, 扁平 肥厚, 背部 上缘具 6 — 10 微 向外反 卷的三 角状裂 齿, 近中 部有一 反卷的 尖头, 发育的 种鳞具 2 粒 种子, 成熟后 脱落; 种 子椭圆 形或倒 卵形, 微扁, 基部有 向下的 长翅; 子叶 4 一 5 枚, 发芽时 出土。 仅 1 种,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分 布于南 部及东 南部各 省区。 1. 水松 (广东 ) 图版 22 Glyptostrobus pensUis (Staunt. ) Koch (1873); Rehd. ( 1927), (1940), ( 1949); 胡 先繍, 陈焕镛 (1929)*; 陈嵘 (1937)*; Metcalf (1942); 刘玉壸 (1948);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广州 植物志 ( 1956)* ;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Thuja pensilis Staunt. (1797), nom. nud; D. Don in Lamb. ( 1828), Juniperus aqua- tica Roxb. ( 1814), nom. nud" ( 1 833), nom. subnud., Taxodium japonicum var. hetero- phyllum Brongn. ( 1 833); T. heterophyllum Brongn (1832), pro syn. ; T. sinensis Forbes (1839); Glyptostrobus heterophyUus (Brongn.) Endl. (1847); Chun (1921); 郝景盛 (1947)* , (1951 )*; G. sinensis Henry ex Loder (1919)*; G. aquaticus (Roxb. ) Parker (1925); G. lineaius auct. non Druce: Franco C 1952 ); Moore (1966);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乔木, 高 8 — 10 米, 稀可达 25 米, 生于湿 润环境 者树干 基部膨 大成柱 槽状, 柱 槽高达 70 余 厘米, 并有 伸出土 面或水 面的吸 收根。 条状钻 形叶长 4 一 11 毫米, 两侧扁 ,背 部有棱 脊., 先端 渐尖或 尖钝, 微向 外弯; 条形 叶扁平 而薄, 长 1 一 3 厘米; 鳞叶长 2 — 4 亳米, 先端钝 尖, 基部 下延。 球果倒 卵圆形 ,长 2 — 2.5 厘米, 径 1.3 — 1.5 厘米, 具 1.3 — 1.9 厘米长 的梗, 种 鳞大小 不等; 种子椭 圆形, 褐色, 微扁, 长 5—7 毫米, 宽 3 — 4 毫米, 种翅长 4 一 7 毫米。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屏边大 围山、 富宁, 昆明有 栽培。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水 松主要 分布在 广东珠 江三角 洲、 福建 中部及 闽江下 游海拔 1000 米以下 地区, 在分 布区内 几无天 然林, 多 系人工 栽培的 树木, 南京、 上海、 杭州等 地均有 栽培。 喜光, 喜温暖 湿润的 气候和 水湿的 环境, 耐 水湿, 不耐 低温, 对土壤 的适应 性较强 ,除 盐碱 土外, 其它 各种土 壤都能 生长, 以水分 较多的 冲积土 上生长 良好。 用种子 繁殖。 木材淡 红黄色 ,材质 轻软, 纹 理细, 耐水湿 ,比重 0.39 — 0.42。 供建筑 、桥梁 、家 具等用 材。 根部木 质松软 ,浮 力大, 可做救 生圈、 瓶塞 等软木 用具; 球果、 树皮含 单宁, 可 提取栲 胶; 枝、 叶及球 果入药 ,有祛 风湿、 收敛 止痛的 效用。 根系 发达, 可栽于 河边、 堤旁或 田埂作 
杉科 71  固 堤护岸 和防风 之用。 树形 优美, 可 作庭园 树种。 5. 落 羽杉属 (落羽 松属) Taxodium Rich. 落叶或 半常绿 乔木; 树干 纵裂成 长条片 或鳞状 开裂; 根系 发达, 树干基 部常有 圆锥状 或瓶 状凸起 的呼吸 根或通 气根; 冬芽 形小, 近圆 球形。 叶 条形或 钻形, 螺旋状 排列, 钻形叶 着 生有芽 小枝上 的冬季 宿存; 条形 叶在无 芽小枝 上排成 两列, 冬 季与小 枝一同 脱落。 雄 球花 多数, 集 生于下 垂的枝 梢上, 排列成 圆锥花 序状, 雄球花 有雄蕊 6 — 8 或多数 ,各具 4-9 个 花药; 雌球 花单生 枝顶, 珠鳞 数个, 螺旋状 排列, 盾状 隆起, 每 珠鳞具 2 枚胚珠 ,苞 鳞 与珠鳞 几全部 合生。 球果 近圆球 形或倒 卵形, 具短 梗或几 无梗; 种鳞 木质, 盾状, 苞鳞与 种麟 仅先端 分离, 向外凸 起呈三 角状小 尖头, 发育的 种鳞有 2 粒 种子; 种孑不 规则三 角形, 有 3 个锐 棱脊; 子叶 4 一 9, 发芽时 出土。 3 种, 原产北 美及墨 西哥, 与水杉 、水松 、北美 红杉等 同为古 老的子 遗树种 ,云 南引种 栽培 1 种。 1. 落羽杉 (英拉 汉植物 名称) 图版 23 落羽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Taxodium distichum (Linn.) Rich. (1810);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X 1948)*, rev. Harrison (1966)*; Pilger in Engl. u. Prand (1926)*; Rehd. ( 1927), (1940), (1949); Bailey (1933)*; 陈嵘 (1937)*; 广州 植物志 (1956);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Cupressus disticha Linn. ( 1753), 落叶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50 米, 胸径达 2 米; 树 干尖削 度大, 干基通 常膨大 ,有 屈膝状 凸起的 呼吸根 ;树 皮裂成 长条片 脱落。 叶 条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1 毫米, 排成 两列, 淡 绿色, 冬季与 无芽的 侧生小 枝一同 脱落。 球 果近圆 球形, 径约 2.5 厘米, 淡 褐色; 种子长 1.2-1.8 厘米, 褐色, 有 3 个锐 棱脊, 棱脊有 厚翅。 花期 春季, 果期约 10 月。 昆明有 栽培。 原产 北美东 南部, 生 于亚热 带温暖 地区, 耐水湿 ,能 生于排 水不良 沼泽化 的土 壤上。 我国引 种巳有 50 — 60 年的 历史, 广州、 南京、 上海、 庐山、 武汉等 地也有 栽培。 本种树 形美观 ,为 很好的 庭园观 赏树。 木材 轻软, 纹 理致密 通直, 并 耐腐, 可作 建筑、 枕木、 电杆、 家具等 用材。 6. 7jC 杉属 Metasequoia Miki ex Hu et Cheng 落叶 乔木; 小枝 对生, 冬芽卵 形或楠 圆形, 显著, 芽鳞 12 — 16 枚, 交互 对生。 叶 交互对 生, 基部扭 转排成 两列, 羽状, 冬季与 侧生无 芽的小 枝一同 脱落, 条形, 柔软, 浅 绿色, 上面 中脉 回下, 背面 隆起, 两 侧各有 4 一 8 条气孔 线雄球 花单生 叶腋, 排成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状, 雄蕊约 20, 交叉 对生, 每雄 蕊各具 3 个 花药。 雌球花 单生, 去年生 枝顶或 近枝顶 ,珠鳞 11-14 对, 交叉 对生, 每 珠憐具 5—8(2—9) 枚 胚珠。 球果具 长梗, 下垂, 近 四棱状 球形或 圆形, 微具 四棱, 稀短圆 柱形; 种鳞 木质, 盾形, 顶部宽 ,有 凹槽, 基部 楔形, 宿存了 发育的 
7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3 落羽杉 Taxodium distichum (Linn.) Rich. ,球 果枝, 2. 叶枝 一段, 3. 种躲 顶部。 (杨建 昆绘〕 
杉  料  73 
74  云南 植物志  种鳞有 5 — 9 粒 种子; 种子倒 卵形, 稀长 圆形, 扁平, 周围有 窄翅, 先端有 凹缺; 子叶 2 枚, 发 芽时 出土。 本属在 中生代 白堅纪 及新生 代约有 10 种, 广布于 北美、 日本、 我国 东北、 苏联 西伯利 亚、 欧洲及 格陵兰 ,北 达北讳 82% 第四纪 冰期后 几全部 绝灭, 现仅有 1 孑 遗种, 产 于我国 四川 东部、 湖北西 南部、 湖南 西北部 山区。 1. 水杉 (湖北 利川) 图版 2 4 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1948)*; 郝景盛 (1951)*; 陈嵘 (1957);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 1978)*. 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et Cheng) Weide in Fedde ( 1962), 大乔木 ,高达 39 米, 胸径 2.5 米; 树干 基部常 膨大; 树皮灰 色或灰 褐色, 浅裂成 长条片 脱落; 大枝 斜展, 小枝 下垂; 幼树 树冠尖 塔形, 老 则呈扁 圆形; 枝叶 稀疏, 侧生 小枝无 腋芽, 排成 羽状, 长 4 一 15 厘米, 冬季 凋落; 主枝 上的冬 芽卵圆 形或椭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叶条 形, 柔软, 长 0.8—3.5( 多为 1.3—2.0) 厘米, 宽 1—2.5 (多为 1.5 — 2.0) 毫米。 球果长 1.8 — 2.5 厘米, 径 1.6 — 2.5 厘米, 梗长 2 — 4 厘米, 熟时深 褐色。 种 子长约 5 毫米, 宽 4 毫米; 子 叶 2 枚, 出土。 花期 2 月 下旬至 3 月, 果期 10 — 11 月。 昆明 等地有 栽培; 为 我国特 有的古 老稀有 的珍贵 树种, 有 活化石 之称, 天然分 布仅见 于 四川石 柱县、 湖北利 川县磨 刀溪、 水杉 坝一带 及湖南 西北部 龙山及 桑植等 地海拔 750 — 1500 米, 气候 温和、 夏秋 多雨、 酸性 黄壤土 地区。 为喜 光性强 的速生 树种, 病虫害 较少, 对 环境 条件的 适应性 较强, 在土 壤深厚 湿润、 肥 沃的沟 谷中生 长迅速 旺盛, 不 耐瘠薄 干旱及 低湿排 水不良 条件, 但能 耐轻度 盐碱。 建 国以来 各地普 遍引种 栽培, 北至 辽宁草 河口、 辽 东半岛 ,南至 广州, 东至 江苏、 浙江, 西南至 昆明、 成都, 已成为 各地庭 园中常 见的绿 化和观 赏树种 之一。 水杉在 国外引 种遍及 亚洲、 非洲、 欧美等 50 多个 国家和 地区。 树干 通直, 材质次 于杉木 ,边材 白色, 心材褐 红色, 质 轻软, 纹 理直, 结构 稍粗, 早晚衬 硬 度区别 不大, 易加工 ,可供 建筑、 板料、 电杆、 家 具及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6. 柏禾斗 Cupressaceae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树皮通 常裂成 较窄的 长条片 脱落。 叶交叉 对生或 轮生, 鳞 形或剌 形, 或同一 树上兼 有鳞叶 或刺叶 ;鳞叶 形小, 交叉 对生, 基部下 延生长 ,与小 枝紧密 贴生; 刺 叶 3 — 4 枚 轮生。 球花 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单生 枝顶或 叶腋; 雄 球花具 3 — 8 对 交叉对 生的 雄蕊, 每 雄蕊具 2 — 6 个 花药, 花药无 气囊; 雌 球花具 3 — 16 枚交叉 对生或 3 — 4 枚轮 生的 珠鳞, 全 部或部 分珠鳞 的腹面 基部有 1 至多 数直立 胚珠, 稀胚珠 单生于 两珠鳞 之间, 苞鎮与 珠禱完 全合生 ,仅苞 鳞尖头 分离。 球果 球形、 卵圆 形或圆 柱形, 种講薄 或厚, 扁平或 盾形, 木质或 近革质 ,熟时 张开, 或 肉质合 生呈楽 果状, 熟时不 裂或仅 顶端微 开裂, 发育种 鱗具 1 至多粒 种子; 种子 周围具 窄翅或 无翅; 或上 端具一 长一短 的翅; 子叶 2, 稀 5 — 6 枚。 22 属约 150 种, 分布于 南北两 半球。 我国有 8 属 30 种 8 变种, 引种 栽培有 1 属 15 种 1 变种, 分 布几遍 全国; 云南有 8 厲 19 种, 1 变种, 9 栽培 变种。 
柏科 75 木材 具树脂 细胞, 无树 脂道, 纹理直 或斜, 结构 细密, 材质轻 至重, 坚初 耐用, 有 香气, 多为优 良用材 树种。 可供 建筑、 桥梁、 枕木、 舟车、 器具、 家具等 用材。 叶可 提取芳 香油; 树 皮可提 单宁。 多数种 类在今 后营造 用材林 及水土 保持林 等方面 占重要 地位, 不少 种类的 树姿 优美, 叶 翠绿或 浓绿,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分属 检索表 1(12) 球果的 种鱗木 质或近 革质, 熟吋 张开; 种子通 常有翅 ,稀 无翅。 2 (7) 种憐扁 平或鱗 背隆起 ,薄或 较厚, 但不为 盾形; 球 果当年 成熟。 3 (4) 憐叶 较大, 两侧的 憐叶长 4 一 7 毫米, 下 (背) 面 有明显 的宽白 粉带; 球果近 球形, 发育的 种鳞各 具 3 — 5 粒 种子; 种子两 侧具翅 1. 罗 汉柏属 Thujop»i, 4 (3) 鳞叶 较小, 长不及 4 毫米, 下 (背) 面无明 显的白 粉带; 球果卵 圆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发育的 种鳞各 具 2 粒 种子。 5 (6) 憐叶长 1 一 2 毫米; 种憐 4 对, 厚, 憐背有 一弯曲 的钩状 尖头, 中间的 2 对种憐 发育, 各具 1 一 2 粒种子 ;种 子无翅 2. 側柏属 Platycladu* 6 (5) 憐叶长 2 — 4 毫米, 明显 成节; 种鳞 3 对, 鳞 背有短 尖头, 仅 中间的 1 对种鳞 发育, 各具 2 粒种 子; 种 ?上 部具两 个不等 长的翅 3. 翠柏属 CaIocedn« 7 (2) 种憐 盾形; 球果 第二年 或当年 成熟。 8(11) 鎮 叶小, 长 2 毫米 以内; 球果具 4 一 8 对种鳞 ;种子 两侧具 窄翅。 9(10) 生 憐叶的 小枝不 排列成 平面, 或很少 排列成 平面; 球 果第二 年夏初 成熟; 发 育的种 憐各具 5 至 多 粒种子 4. 柏木属 Cupres*u, 10(9) 生鱗叶 的小枝 平展, 排列成 平面, 或某 些栽培 种子不 排列成 平面; 球果 $1 年 成熟; 发育的 种憐各 具 2—5 (通常 3) 粒种子 S. 扁柏属 Chamaecypari* 11(8) 麟叶 较大, 两侧的 憐叶长 3 — 6( — 10) 毫米; 球果近 球形, 种鳞 6 — 8 对, 每 种憐具 2 粒种子 ;种子 上部具 2 个 大小不 等的翅 6. 禧 建柏属 FokierJa 12(1) 球果 肉质, 球 形或卵 圆形, 由 3 — 8 片种 鳞结合 而成, 熟吋不 张开, 或仅 顶端微 张开; 每 球果具 1—6 粒无翅 种子。 13(14) 叶全为 刺叶或 鳞叶, 或 同一树 上兼有 刺叶及 鳞叶, 刺叶 基部无 关节, 下延 生长; 冬芽不 显著; 球 花单生 枝顶, 雌 球花具 3 — 8 片轮生 或交叉 对生的 珠鳞, 胚珠 生于珠 鳞腹面 的基部 圆 柏属 Sabina 14(13) 叶全为 刺叶, 基部有 关节, 不下延 生长; 冬芽 显著; 球花单 生叶腋 ,雌 球花具 3 片轮生 的珠鳞 ,胚 珠 生于珠 憐之间 8. 剌柏属 Juniperu* 1. 罗汉 柏属 Thujopsis Sieb. et Zucc. 常绿 乔木;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上下两 面异型 ,下 (背) 面有 明显的 粉白色 宽气 孔带。 大树的 叶全为 憐形, 交叉 对生, 排成 四列; 鳞叶 较大, 两侧 的鳞叶 对折呈 船形, 覆 压中央 之叶的 边缘, 先端微 内曲, 中央的 叶近橢 圆形。 雌雄 同株, 球 花单生 枝顶; 雄球花 具 6 — 8 对 雄蕊; 雌 球花具 3 — 4 对 珠鱗, 仅中间 2 对 珠鳞的 腹面基 部各具 3—5 胚珠。 球 果近 球形, 种憐 木质, 扁平, 在顶端 的下方 有一短 尖头, 中间的 2 对发 育种^ 各具 3 — 5 粒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两侧具 窄翅。 子叶 2 枚。 仅 1 种, 原产 日本。 我国有 栽培, 昆明、 青岛 等地都 引种作 庭园观 赏树。 1. 罗汉柏 (青岛 ) 图版 25 ,9—11 蜈松柏 (科学 杂志) Thujopsis dolabrata (Linn, f.) Sieb. et Zucc. (1842-70)*; Clinton-Baker (1913)*; Wils. (1916); Rehd. (1927), (1940), (1949); Bailey (1933)*; 陈崃 (193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Ohwi (1965); 中国 植物志 (1978)*. Thuja dolabrata Linn. f. (1781); Platycladus dolabrata (Linn, f.) Spach (1842); Thujopsis dolabrata (Linn, f.) Sieb. et Zucc. var. australis Henry (1907). 乔木, 高达 15 米; 树 皮薄, 灰色或 红褐色 ,裂成 长条片 脱落; 枝条 斜伸, 树冠尖 塔形。 鳞 叶较大 ,中 央叶的 露出部 分倒卵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圆 或近三 角状, 上面深 绿色, 下面具 两条明 显的粉 白色气 孔带; 两侧的 叶对折 呈船形 ,卵状 披针形 ,长 4 一 7 毫米, 宽 1.5 — 2.2 毫米, 中上部 斜展, 渐窄, 先端通 常微钝 ,内曲 ,下 面具一 条较宽 的粉白 色气孔 带。 球果近 球形, 直径 1.2 — 1.5 厘米; 发育种 鳞的基 部着生 3 — 5 粒 种子; 种子近 圆形, 两 侧具 窄翅。 昆明有 栽培。 青岛、 庐山、 井 同山、 南京、 上海、 杭州、 福州、 武汉等 地均有 引种, 多栽培 作庭园 观赏树 ,生长 良好。 原产 日本。 罗汉柏 的小枝 排列, 叶的 形状、 大小 及白粉 带等与 福建柏 相似, 在 没有球 果的情 况下, 两 者容易 相混。 其区别 在福建 柏的鳞 叶质地 较薄, 在枝 上明显 成节, 两侧之 叶的边 缘紧贴 中央 之叶的 两侧, 中 上部不 渐窄, 先端钝 尖或微 急尖, 微向 内曲; 中 央之叶 的露出 部分楔 形, 较 两侧之 叶为窄 或近于 等宽, 先端三 角状, 常有 凸尖。 而罗汉 柏的鳞 叶质地 较厚, 排列 较密, 不 成明显 的节; 两侧之 叶的边 缘不紧 贴中央 之叶, 中上部 斜展, 渐窄, 明显地 向内弯 曲; 中央 之叶较 宽长, 先端圆 、钝 或近三 角状。 2. 侧柏属 Platycladus Spach ■ 常绿 乔木; 树干 端直, 大枝 上伸, 斜展; 生鳞叶 的小枝 直展,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上下两 面 同型。 大树的 叶全为 鳞形, 较罗汉 柏属的 叶为小 ,交叉 对生, 排成 四列, 基 部下延 生长, 背面 有条状 腺点。 雌雄 同株, 球 花单生 枝顶; 雄 球花具 6 对 雄蕊, 每 雄蕊具 2 — 4 花药; 雌 球花具 4 对珠鳞 ,仅 中间的 2 对珠 鳞各具 1 一 2 枚直立 胚珠, 最下一 对珠鳞 短小, 有 时退化 不 显著。 球果当 年成熟 ,熟时 开裂, 种鳞 木质, 较厚, 近 扁平, 背部近 顶端的 下方有 一弯曲 的钩状 尖头, 中间的 2 对 发育种 鳞各有 1 一 2 粒种子 ;种 子长卵 圆形, 无翅; 子叶 2 枚, 发芽 时 出土。 仅 1 种,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分布几 遍全国 各地, 并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云南 1 种, 3 栽 培 变种。 朝 鲜也有 分布。 1. 侧柏 (通 用名) 图版 2 5,7 — 8 扁柏 (浙江 、安徽 ), 香柏 (河北 ), 扁桧 (江苏 扬州) ,黄柏 (华北 )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 (1949); Moore (1966); 中国 植物志 
'li 图版 25 1 一 3. 翠柏 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1 . 果吋稱 叶枝, 2 . 种子, 3 . 幼 树的憐 叶枝; 4 一 6.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Dunn) Henry ct Thomas, 4. 果吋喊 叶枝, 5. 种子, 6. 幼 树的喊 叶枝; 7 — 8. 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 (Linn.) Franco, 7. 果 吋條叶 枝, 8. 种子; 9— 11. 罗汉柏 Thujopsis dolabraca (Linn, f.) Sieb. « Zucc, 9. 果吋憐 叶枝, 10. 种子, 11. 憐 叶枝。 
78  云南 植物志  (1978)*. Platycladus stricta Spach (1842); Thu]a orientalis Linn. (1753), (1763); Rehd. et WLls. in Sarg. (191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刘玉壸 (1947)*; 钱 崇澍、 杨衔晋 (1950)*; 郝景盛 (1951)*; 广州 植物志 (1956)*; Ohwi (1965); Biota onentodis (Linn. ) Endl. (1847); 竹内亮 (1958)*;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 鉴" (1972)*; Thuja orientalis Linn. var. argyi L6vl. et Lcme^ (1915); T. chengii Gauss en ( 1939). 乔木, 高达 20 多米, 胸径 1 米; 树皮 淡灰褐 色或深 灰色, 纵裂成 薄的长 条片; 幼 树树冠 卵状尖 塔形, 老 则呈扁 圆形;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向上 直展或 斜展。 鳞叶 形小, 中央 的叶的 露出部 分为倒 卵状菱 形或斜 方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微钝, 背 面中间 有条状 腺槽; 两侧 的叶 对折呈 船形, 近斜 三角状 卵形, 长 1.5—3 毫米, 先端微 内曲, 背部有 棱脊。 雄 球花卵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雌球花 近球形 ,径约 2 毫米, 蓝绿色 ,被 白粉, 常向下 弯曲。 球果 近卵圆 形, 长 1.5 — 2.0( — 2.5) 厘米, 成熟前 近肉质 ,蓝 绿色, 被白粉 ,成熟 时木质 ,干 后转紅 褐色或 褐色, 开裂, 中间的 2 对种 鳞倒卵 形或橢 圆形, 上部较 肥厚, 鳞 背顶端 下方有 一向外 反卷的 钩状 尖头; 上部的 1 对种鳞 窄长, 近 柱形, 顶端有 向上的 尖头; 基部的 1 对种憐 极小, 长约 3 毫米, 有时退 化而不 显著; 种子 卵圆形 或近椭 圆形, 顶端 微尖, 灰褐 色或紫 褐色, 微有 棱脊, 长 4 一 8 毫米, 无 翅或稀 有极窄 的翅。 花期 3 — 4 月 ,果 期约 10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丽江、 大理、 凤仪、 漾濞、 禄劝、 嵩明、 昆明、 易门, 海拔 1800—3400 米地 带, 往南至 峨山、 蒙自、 金平、 砚山、 文山、 麻 栗坡、 广 南及西 双版纳 勐海, 海拔 1000 米地带 均有 分布, 在 金平可 见生于 360 米处。 内蒙古 南部、 吉林、 辽宁、 河北、 山西、 山东、 江苏、 浙 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河南、 陕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湖北、 湖南至 广东、 广西 北部等 省区; 西 藏堆龙 德庆、 达孜等 地都有 栽培; 各地 庭园及 寺庙、 墓地常 习见, 有的 树龄达 500 年 以上。 干冷及 暖湿气 候均能 适应, 对土壤 条件要 求不苛 ,微酸 性土、 酸 性土、 中 性土、 微碱性 土、 石灰性 土上均 能生长 ,以石 灰性土 上最为 良好, 能耐干 旱瘠薄 条件, 惟生长 较慢。 淮河 以北、 华北、 西北石 灰岩山 地及黄 土高原 多选用 造林。 木 材淡黄 褐色, 富树脂 ,材 质致密 坚重, 纹理直 或斜, 不翅 不裂, 有 香气, 耐 腐朽, 比重 0.58。 可作 建筑、 桥梁、 枕木、 家具、 细木工 及文具 等用。 枝叶 提取芳 香油, 可作 香料; 种子 搾油供 食用, 入药名 柏子仁 ,治 心悸、 神经 衰弱、 便秘, 生鱗 叶小枝 味苦, 人药有 凉血、 止血、 清肺、 止咳 功效。 树姿 优美, 耐 修剪,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也可用 为繁殖 龙柏之 砧木。 本种栽 培历史 悠久, 在 园林绿 化中培 育的栽 培品种 较多, 常见栽 为庭园 观赏树 或绿篱 的 有以下 几种: la. 千头柏 (南京 、镇江 、扬州 )( 栽培 变种) 子孙柏 (杭州 ), 凤尾柏 (河南 ), 扫帚柏 (山东 ) CV. 'Sieboldii' ,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Biota orientalis (Linn.) Endl. var. sieboldii Endl. (1847); Thuja orientalis Linn. var. sieboldii (Endl.) Laws. (1851); Rehd. (1940); B. orientalis var. nana Carr. (1855); T. orientalis Linn. var. vana Schneid. (1913); 陈蝶 (1937); T. orientalis Linn. f. sieboldii (Endl.) Rehd. (1949); B. orientalis (Lion.) Endl-f. sieboldii (Endl.) Cheng et W. T. Wang (1961). 
柏 科 79  丛生 灌木, 无 主干; 枝密, 上伸; 树冠卵 圆形或 球形; 叶 绿色。 lb. 金 黄球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栽培 变种) CV. 'Semperaurescens',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 Bio/a orientalis (Linn.) Endl . var. semperaurescens Lemoine ex Gord. (1875); Thuja orientalis Linn. var. semperaurescens (Gord.) Nichols. (1889); Rehd. (1940); T. orientalis Linn. f. semperaurescens (Gord.) Schneid. ( 1913), "var. a urea f."; Rehd. ( 1949). 矮型 灌木; 树冠 球形; 叶全 年为金 黄色。 Ic. 金塔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栽培 变种) CV. 'Beverleyen8i8% 中国 植物志 (1978)。 Thuja beverleycnsis Hort. ex Rehd. in Bailey (1917), pro syn.; T. orientalis Linn. var. beverleyensis Rehd. ( 1940); T. orientalis Linn. f. beverleyensis (Rehd.) Rehd. ( 1949); Biota orientalis (Linn.) Endl, var. beverleyensis (Rehd.) Hu ( 1955). 树冠 塔形; 叶金 黄色。 3. 翠柏属 Calocedrus Kurz 常绿 乔木, 大枝 平展; 生鳞叶 的小枝 直展,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上下两 面异型 ,下 面的鱗 叶微凹 ,有气 孔点, 白 粉带不 明显。 大树的 叶全为 鳞形, 交叉 对生, 明显 成节, 两侧 的鳞叶 对折, 长 2 — 4 毫米。 雌雄 同株, 球花单 生枝顶 ;雄 球花具 6 — 8 对雄蕊 ,每 雄蕊具 2 — 5 个下 垂的 花药; 雌 球花具 3 对珠鳞 ,珠鳞 的腹面 基部具 2 枚 胚珠。 球果当 年成熟 ,长 圆形、 椭圆 柱形或 长卵状 圆柱形 ,种鳞 3 对, 木质, 扁平, 外部顶 端的下 方有短 尖头, 熟时 张开, 仅中间 的 1 对种 鳞各具 2 粒 种子; 种子上 部具一 长一短 之翅;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2 种, 我国 均产, 分布 于北美 及我国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海南岛 及台湾 等地。 为用 材 树种。 云南有 1 种。 1. 翠柏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2 5 ,1 — 3 大 鳞肖楠 (经济 植物手 册), 长 柄翠柏 (图鉴 ) 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1873)*; Wils. (1926); Florin (1956);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Libocedrus macrolepis (Kurz) Bcnth. in Benth. et Hook, f . (1880); Thuja macrolepis (Kurz) Voss (1907); Heyderia macrolepis (Kurz) Viss (1907); H. macrolepis (Kurz) Li ( 1953); 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var. longipes Cheng et L. K. Fu nom. cum discrip. chinen.; "图鉴 "(1972); C. formosana auct. non Florin: 海南 植物志 (1964). 乔木, 高达 30 — 35 米, 胸径 1 一 1.2 米; 树皮红 褐色、 灰褐 色或褐 灰色, 幼时 平滑, 老则 纵裂; 大枝 斜展, 幼树 树冠尖 塔形, 老 则呈扁 圆形。 麟 叶交叉 对生, 明显 成节, 小枝 上部的 錄叶节 较下部 的稍宽 ,或 上下几 等宽; 中央的 叶的露 出部分 楔形, 先端 急尖, 长 3 — 4 毫米, 较两 侧的叶 稍宽; 两侧的 叶对折 ,覆压 着中央 之叶的 侧边及 下部, 与中 央叶的 长度几 相等, 先端 有微急 尖的渐 尖头, 直 伸或微 内曲; 小枝下 面之叶 微被白 粉或无 白粉, 有气 孔点。 雄 
80  云南 植物志  球花长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3 — 5 毫米, 每 1 雄蕊具 3 — 5( 通常 4) 个花药 ;着生 雌球花 及球果 的小 枝近圆 形或四 棱形, 长 3 — 17 毫米, 其 上着生 6 — 24 对交叉 对生的 鳞叶, 鳞叶 背部拱 圆或具 纵脊。 球果长 圆形、 椭圆柱 形或长 卵状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成 熟前被 白粉, 熟时 红褐色 ,裂成 二瓣, 种鳞 3 对, 最下一 对形小 ,长约 3 毫米, 最上一 对结合 而生, 仅中 间一对 各有 2 粒种子 ;种子 近卵圆 形或橢 圆形, 微扁, 长约 6 毫米, 暗 褐色, 上部有 两个大 小不等 的膜 质翅, 长 翅长卵 形或长 圆形, 短翅 线状长 圆形, 长翅连 同种子 几与中 部种鳞 等长。 花 期 3 月, 果期约 10 月。 产 昆明、 易门、 禄丰、 龙陵、 石屏、 元江、 墨江、 思茅、 景洪等 地海拔 1000 — 2100 米地带 C 滇南为 1000 — 1400 米地带 ), 常见于 山谷坡 脚湿润 疏林中 ,公路 两旁、 村庄 及墓地 附近有 散生 树木, 石屏、 墨 江等地 有小面 积人工 纯林, 贵州 (三都 )、 广西 (靖西 ) 及广东 海南岛 (五 指山佳 西岭) 都 有散生 林木。 此外, 越南、 缅 甸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于 勐戛。 边 材淡黄 褐色, 心材黄 褐色, 纹理 通直, 结构 细密, 有 光泽及 香气, 但质 稍脆, 易 开裂, 可作 建筑、 桥梁、 家具等 用材。 种子 搾油, 供 制漆、 ifl 及硬化 油等, 又 入药有 润肺、 止咳、 消 积 之效。 为生长 较快的 优良用 材树种 ,其生 长速度 与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相似, 云 南中部 、南 部海拔 1000 — 2000 米地 带可选 为造林 树种。 又可作 庭园观 赏树。 可用 种子或 扦插 繁殖。 翠 柏的小 枝排列 和鳞叶 的着生 情况与 福建柏 [Fokienia hodginsii (Dunn) Henry et Thomas] 相似, 在没有 球果的 情况下 ,两 者容易 相混, 其区别 在福建 柏的" 鳞叶节 "下 部窄, 上 部宽, 幼树鳞 叶节的 中央之 叶较两 侧之叶 短窄, 两侧之 叶的先 端呈三 角状, 或上部 渐窄, 先端 渐尖, 尖头的 内侧直 ,背 侧稍拱 或直; 成龄树 上小枝 之叶的 先端钝 尖或微 急尖, 中央之 叶较两 侧之叶 稍宽或 等宽。 而翠 柏的" 鳞叶节 "上下 几等宽 或上部 稍宽, 中央 之叶较 两侧之 叶为宽 (幼树 之叶更 为明显 ), 先 端急尖 (幼树 之叶的 尖头较 长), 两 侧之叶 的先端 有微急 尖的 渐尖头 (幼树 之叶成 尾状渐 尖)。 翠柏 (Calocedrus macrolepis Kurz) 为 S. Kurz 根据 J. Anderson 1868 年在 云南南 部 勐戛南 16 里的 Hoiha 地 方采的 标本建 立的, 引证的 标本仅 一号。 S. Kurz 在原 记载中 未描述 着生球 果的小 枝长度 ,从附 图可看 出球果 的小枝 长度仅 3 — 4 毫米, 其上有 6 对鳞 叶。 经郑 万钩、 傅 立国查 核采自 云南、 贵州、 广 西及广 东海南 岛的大 量标本 (其 中包括 Henry 采 自云南 思茅的 H 566A 号标本 ) , 看 到翠柏 鳞叶的 大小, 先端 尖钝或 直曲, 着生雌 球花 及球果 的小枝 长度, 圆 形或四 棱形, 其 上鳞叶 的着生 对数, 鳞叶 背部是 否有脊 以及球 果的 大小, 形状等 形态性 状均有 连续性 变异, 因此, 取消 了原" 图鉴" (1972 年) 上记 载的变 种长 柄翠柏 (var. longipes Cheng et L. K. Fu)o 4. 柏木属 Cupressus Linn. 常绿 乔木; 生鳞叶 的小枝 不排成 平面, 稀扁平 而排成 平面, 同型或 异型。 叶全为 鳞形, 交叉 对生, 仅 幼苗或 萌枝上 的叶为 剌形。 雌雄 同株, 球 花单生 枝顶; 雄球花 具多数 雄蕊, 每 雄蕊具 2 — 6 个花药 ;雌 球花具 4 一 8 对盾形 珠鳞, 部分珠 鳞的基 部着生 5 至多数 胚珠, 胚 
柏 科 81  珠排成 一行或 数行。 球 果第二 年夏初 成熟, 球形或 近球形 ,种憐 术质, 盾形, 顶端中 部常具 凸起的 短尖头 ,熟时 张开, 发育的 种鳞具 5 至多粒 种子; 种子 微扁, 有 棱脊, 两侧具 窄翅; 子 叶 2 — 5 枚。 约 20 种, 分布 于北美 南部、 亚洲 东部、 喜马 拉雅山 区及地 中海等 温带及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6 种, 引种 栽培有 4 种, 分 布秦岭 及长江 流域以 南温暖 地区, 均为 优良的 用材树 种; 云南有 3 种。 木材纹 理细致 ,结构 均勾, 有香气 ,耐腐 性强。 可作 建筑、 桥梁、 造船、 家具等 用材。 枝 叶可提 芳香油 ,或作 线香。 常栽 培为庭 园观赏 及绿化 树种。 分种 检索表 1(4) 生鳞 叶的小 枝画柱 形或四 棱形, 不为 扁平; 球果 较大, 径 1.2 厘米 以上, 发育 的种鳞 具多数 种子。 2(3) 鳞叶背 部隆起 ,有 纵脊; 一年生 小枝四 棱形, 不 下垂; 球果径 1.6 — 3 .0 厘米 1. 干香柏 dudouxiana 3(2) 鳞叶背 部扁平 ,无 纵脊; 一年生 小枝圆 柱形, 微下 垂或不 下垂; 球果径 1.2 — 1.6 厘米 (栽培 ) …… 2 . 西 藏柏木 C. torulosa 4(1)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排成 平面, 下垂; 球 果小, 径 0.8 — 1.2 厘米, 发育的 种憐具 5 — 6 粒种子 …… • 3.4d:t^ C. funebri. 1. 千香柏 (云南 ) 图版 26, 1—4 冲 天柏、 干柏杉 (云南 ), 云南柏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滇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Cupressus dudouxiana Hickel in A. Camus (191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 rev. Harrison (1966); WUs. (1926), quoad plant. Yunnan.; Rehd. ( 1927),( 1940), (1949) ; Hand.-Mazz. (1929); Orr (1937); 陈碟 (1937), quoad plant. Yunnan, et occ. Szechuan.; 钱 崇澍, 杨衔晋 (1950); 郝景盛 (1951); 中国 树木学 ( 1961)*, quoad plant. Yunnan, et aust.-occ. Szechuan.; S. Y. Hu ( 1964); " 图鉴" ( 1972)* , quoad plant. Yunnan, ct aust.-occ. Szechuan.; 中国 植物志 ( 1978)*, Cupressus sempervirens auct. non Linn.: F ranch. (1899); C. torulosa auct. aon D. Don: Chun (1921)*, p. p.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80 厘米; 树干 端直, 树皮灰 褐色, 裂成 长条片 脱落; 树冠 近圆形 或扁 圆形, 枝条 密集, 斜展; 一年生 小枝四 棱形, 径约 1 毫米, 末端分 枝径约 0.8 毫米, 不下 垂; 二年生 枝上部 稍弯, 向上 斜展, 近 圆形, 径约 2.5 亳米, 褐 紫色。 鳞叶 密生, 近斜 方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 微钝, 背部有 纵脊及 腺槽, 蓝 绿色, 微 被蜡质 白粉, 无 明显的 腺点。 雄 球花近 球形或 卵圆形 ,长约 3 毫米, 雄, 蕊 6-8 对。 球果 球形, 径 1.6 — 3 厘米, 生 于长约 1 毫米 的粗壮 短枝的 顶端, 种憐 4-5 对, 熟 时暗褐 色或紫 褐色, 被 白粉, 顶部 五角形 或近方 形, 中央平 或稍回 ,有短 尖头, 具不规 则向四 周放射 的继纹 ,发育 的种鳞 有多数 种子; 种子 近卵形 ,长 3 — 4.5 毫米, 褐 色或紫 褐色, 两侧有 窄翅。 花期 2 月,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丽江、 剑川、 凤仪、 洱源、 宾川、 魏山、 永仁、 东川、 禄劝、 武定、 嵩明、 昆明、 盈江、 凤庆、 景东、 蒙自、 西畴 等地, 垂直 分布在 西北部 自海拔 2000 米, 可达 3400 米, 蒙自、 
8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26 1一4. 干香柏 Cupressus ducloiixiana Hickel, 1. 果枝, 2. 雄 花枝, 3. 果, 4. 小枝示 稱叶; 5 — 6. 柏木 C. funcbris Endl., 5. 果枝, 6. 小枝示 據叶。 (吴彰 枠绘) 
柏 科 83  西畴 等地则 在海拔 1300 米 左右, 散生 于干热 或干燥 山坡, 成 小片纯 林或与 栎类、 松树混 生;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模式标 本采于 昆明。 喜生 于气候 温和, 夏秋 多雨、 冬春 干旱的 山区, 在深 厚湿润 的石灰 性土壤 上生长 迅速。 村庄、 寺庙 及坟地 附近常 见成片 栽培。 木材 淡褐黄 色或淡 揭色, 致密 坚硬, 有香气 ,耐 久用, 易加工 ,可作 建筑、 桥梁、 造船、 电 杆、 器具、 家具等 用材。 干香柏 与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同为 生长较 快的优 良用材 树种, 用 于当地 造林已 有悠久 历史, 干香 柏较耐 干燥, 为 绿化荒 山和石 灰岩地 区造林 较好的 树种。 2. 西 蔵柏木 (中 国树 木学) 喜马 拉雅柏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干柏杉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喜马拉 雅柏木 (植 物分类 学报) Cupressus torulosa D. Don (1825); Brandis (1874), (1906); Hook. f. (1888); Mast. (1896); Clinton-Baker (1913)*; Troup.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植物分 类学报 (1975); Hara (1966); 中国 植物志 ( 1978)*. 乔木, 高约 20 米; 生 憐叶的 小枝圆 柱形, 较 细长, 径约 1.2 毫米, 微下 垂或不 下垂, 排 列 较疏。 鳞叶排 列紧密 ,近斜 方形,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通 常微钝 ,背 部平, 无纵脊 ,中央 有短 腺槽。 球果 宽卵圆 形或近 球形, 径 1.2 — 1.6 厘米, 生 于长约 4 毫米 的短枝 顶端, 种鳞 5-6 对, 熟时深 灰褐色 ,顶部 五角形 ,有放 射状的 条纹; 发育 的种鱗 具多数 种子; 种 子两侧 具 窄翅。 昆明有 栽培。 产西藏 东部及 南部, 生于 石灰岩 山地。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锡金 也有分 布。 木材 性质和 用途与 干香柏 相似。 西藏以 种子作 柏子仁 人药, 治神经 衰弱、 心悸、 失眠、 便秘。 3. 柏木 (通 用名) 图版 26 , 5 —6 宋柏 (昆明 ), 香柏 (威信 ), 垂丝柏 、香 扁柏、 黄柏 (四川 ), 扫帚柏 (湖南 ), 柏 木树、 柏香 树 (湖北 ), 柏树 (浙江 ), 密密柏 (河南 ) Cupressus funebris Endl. (1847); Pari, in DC. (1868); Hook. f. ( 1888); Clinton- Baker (1913)*; 广州 植物志 (19 56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 鉴" ( 1972 )* ; 中国 植物志 ( 1978)*. Cupressus pendula Abel in Staunton (1797), nom. nud., non Thunb. nec. L'Heritier; C. funebris gracilis Carr. ( 1867); 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 (1941); Moore (1966). 乔木, 高达 3 5 米, 胸径 2 米; 树皮淡 褐灰色 ,裂 成窄长 条片; 小 枝细长 下垂, 生 鳞叶的 小枝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上 下两面 同型, 较 老的小 枝为圆 柱形, 暗紫 褐色。 鳞 叶先端 锐尖, 长 1 一 I. 5 毫米, 中 央之叶 的背部 有条状 腺点, 两 侧之叶 对折。 雄球 花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2.5-3 毫米, 雄 蕊通常 6 对; 雌球花 近球形 ,径约 3.5 毫米。 球果 球形, 直径 0.8 — 1.2 厘米, 熟时暗 揭色, 种鳞 4 对, 发育的 种鳞有 5 — 6 拉 种子; 种 子宽倒 卵状菱 形或近 圆形, 熟时淡 
84  云南 植物志  褐色, 有光泽 ,长约 2.5 毫米, 两侧有 窄翅。 花期 3 — 5 月 ,果 期翌年 5 — 6 月。 产凤庆 、昆明 、威信 、砚山 、麻 栗坡、 西畴、 广南 等地, 在滇 中分布 于海拔 2000 米, 滇东 南则在 1000 — 1500 米左右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长江 流域以 南温暖 多雨地 区分布 很广, 以四 川、 湖北 西部、 贵 州栽培 最多, 多成高 大乔木 ,生长 极佳。 喜光, 适 生于温 暖湿润 地区的 中性、 微 酸性及 石灰性 土壤, 以石 灰岩山 地钙质 土上生 长最为 旺盛, 各 地都有 数百龄 的古老 大树。 昆明黑 龙潭寺 *^ 内栽的 一株, 人称" 宋 柏", 相 传栽于 宋朝。 心材黄 褐色, 边材褐 黄色或 淡黄色 ,纹 理直, 结构细 ,质 稍脆, 耐 水湿, 抗腐 性强, 有香 气, 比重 0.44 — 0.59, 可作 建筑、 造船、 家具、 水桶等 用材; 枝干、 根、 叶、 种子 均可提 取芳香 油; 种 子含油 9.38%, 可制 肥皂, 油漆、 润 滑油; 球果、 根、' 枝 叶均可 人药, 果治风 寒感冒 、胃 痛 及虚弱 吐血, 根治跌 打损伤 ,叶治 资伤。 在温暖 湿润的 条件下 ,生长 迅速, 以 石灰岩 山地生 长更为 良好, 为石灰 岩山地 较好的 造林 树种。 树冠 浓密、 小枝 下垂, 亦 常作为 庭园观 赏树。 柏木 (Cupressus funebm Endl.) 生鎮叶 的小枝 扁平, 排列成 一平面 ,下垂 ;球果 较小, 每种 鳞的种 子数目 较少, 仅 5 — 6 粒, 与 本属的 其它种 有所不 同而比 较接近 扁柏属 (Cha- maecyparis)。1914 年 J. A. Franco 将柏木 改归扁 柏属, 定名为 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 但是, 柏木的 小枝下 垂而不 平展, 两面 同型, 与扁柏 属种类 不同; 而 球果第 二年夏 初成熟 这一形 态性状 又与柏 木属其 它种类 一致, 所以, 仍把 柏木归 于柏木 属中。  常绿 乔木;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排成一 平面, 上下两 面通常 异型, 下面 的叶有 白粉; 稀 两 面同型 (一些 栽培变 种)。 叶全为 鳞形, 只 有些变 种具剌 形叶。 雌雄 同株, 球花 单生枝 顶; 雄球花 具雄蕊 3 — 4 对, 每 雄蕊具 3 — 5 个花药 ;雌 球花圆 球形, 具珠鱗 3 — 6 对, 每珠鳞 具 1 一 5 枚直立 胚珠。 球 果当年 成熟, 圆球形 ,稀长 圆形; 种鳞 木质, 盾形, 顶 部有苞 鳞的尖 头, 发育的 种憐具 1 一 5 (通常 3) 粒种子 ;种子 形小, 微扁, 有 棱脊, 两侧具 窄翅;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约 6 种, 分布于 北美、 日本及 我国。 我国 台湾有 1 种及 1 变种, 为台湾 当地主 要森林 树 种或庭 园观赏 树种。 另引 入栽培 4 种。 昆明 常见栽 培的有 3 种及 4 栽培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小枝 下面的 鱗叶无 白粉, 憐叶先 端锐尖 2(1) 小枝 下面的 叶有 显著的 白粉。 3(4) 鳞叶先 端锐尖 ;球果 直径约 6 毫米; 种憐 5-6 对… 4(3) 鳞叶先端钝,肥厚;球果直径8—10毫米;种|^|4对 1. 美国尖 叶扁柏 (植 物分类 学报)  1. 美国尖 叶扁柏 C. thyoide.  2. 曰 本花柏 C. pisifera ••3. 日 本扁柏 C. obtusa  塔 形花柏 (云南 ) 
柏 科. 85 Chamaecyparis thyoides (Linn. ) Britton, Stems et Poggenburg (1888); Rehd. (1927),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 1966)*; 植物分 类学报 ( 1975). Cupressus thyoides Linn. ( 1753); Sarg. (1896)*.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25 米; 树冠尖 塔形; 树皮红 褐色。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小 枝下面 的 鳞叶无 白粉; 鳞叶先 端锐尖 ,多数 叶的背 部有明 显的油 腺点。 雄球花 形小, 暗 褐色。 球 果圆 球形, 径约 6 毫米, 种鳞 3 对, 背部中 央各具 一卵形 ,通常 反折的 突起; 每 种鳞具 1 一 2 粒种子 ;种子 褐色, 长约 2.5 毫米, 两侧具 窄翅。 昆明有 栽培, 常见于 庭园; 庐山、 杭州、 南京等 地也有 引种。 原产 美国东 部及东 南部, 生于沼 泽地。 2. 曰 本花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五彩松 (广东 ) 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1847); Shiras. (1900)*; Wils. (1916)*; Rehd. (1927), (1940), (1949); 郑万钧 (1932); 陈噪 (193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郝景盛 ( 195 1); 广州 植物志 (1956); 中 国树木 学 (1961)*; S. Y. Hu (1964); Ohwi (1965); 中国 植物志 ( 1978)*. Retinispora pisifera Sieb. et Zucc. (1844)*; Cupressus pisifera (Sieb. et Zucc.) Koch (1873); Clinton-Baker (1913)*; Thuja pisifera (Sieb. et Zucc.) Mast. (1881). 乔木, 在原产 地高达 50 米, 胸径 1 米; 树冠尖 塔形; 树皮红 揭色, 裂成 薄条片 脱落; 生 錄叶 的小枝 扁平, 小 枝下面 的鳞叶 有显著 白粉。 鳞 叶先端 锐尖。 球果 球形, 径约 0.6 厘米, 种錄 5-6 对; 种子三 角状卵 圆形, 有 棱脊, 两侧有 宽翅, 直径约 2 — 3 毫米。 昆明有 栽培; 上海、 青岛、 杭州、 南京、 庐山 等地有 引种, 多作 庭园观 赏树, 生长 较慢。 原 产 日本。 用种子 或扦插 繁殖。 2a. 线柏 (中 国树 木学) (栽培 变种) CV. 'Filifera,,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Chambecyparis filifera Veitch ex Sdn^cl. (1868); Ch.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var. filifera (Veitch) Hartwig et Rumpler (1875); Rehd. (1940); 中国 树木学 (1961); Cupressu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var. filifera (Veitch) Lav. (1877); Ch.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f. filifera (Sdn^cl.) Voss (1896). 灌 木或小 乔木; 树冠 卵状球 形或近 球形, 通常宽 大于高 ;枝叶 浓密, 绿色 或淡绿 色纠、 枝细长 下垂; 鳞叶 形小, 先端 锐尖。 昆明 有少量 栽培; 庐山、 南京、 杭州等 地也有 引种, 生长 良好。 原产 日本, 栽培供 观赏, 为 优美风 景树。 2b. 狨柏 (中国 树木学 )( 栽培 变种) CV. 'Squarrosa', Ohwi (1965);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中 国 植物志 ( 1978). Retinispora squarrosa Zucc. in Sieb. et Zucc. (1844)*; Chamaecyparis squarrosa (Zucc.) Endl. (1847); Ch.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var. squarrosa (Zucc.) Beissn. et Hochst. 
86  云南 植物志  ex Hochst. (1882), p. p.; Rehd. (1940); 中国 树木学 (1961); Ch.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f. squarrosa (Zucc.) Beissn. et Hochst. ex Beissn. (1887), (1909)*; Cupre ssu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f. squarrosa (Zucc.) Mast. (1892); C.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var. squarrosa (Zucc.) Kent (1900)*. 灌木或 小乔木 ,大枝 斜展, 枝叶 浓密; 叶条状 刺形, '.4 一 5 枚 轮生, 柔软, 长 6 — 8 毫米, 先端尖 ,小 枝下面 之叶的 中脉两 侧有白 粉带。 昆明有 栽培; 庐山、 南京、 杭州 等地有 引种, 供 观赏。 原产 日本。 2c. 羽 叶花柏 (中国 植物志 )( 栽培 变种) 细 叶花柏 (云南 ) CV. 'Phimosa,, Ohwi (1965);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 国植物 志 (1978). Chamaecyparis obtusa var. plumosa Carr. (1867); Ch. pisifera var. plumosa Otto (1868); Rehd. (1940); Cupressu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 var. plumosa Lav. (1877); Ch. pisifera (Sieb. et Zucc. ) Endl. f. plumosa (Carr.) Beissn. (1887). 灌 木或小 乔木, 树冠圆 锥形, 枝叶 浓密。 鱗叶 钻形, 柔软, 开展呈 羽毛状 ,长 3 — 4 亳 米。 整个形 态特征 介于日 本花柏 与绒柏 之间。 昆明有 栽培, 生长 良好; 长 江流域 以南各 城市常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原产 日本。 3. 日 本扁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钝叶 扁柏、 扁柏 (台湾 ), 白柏 (青岛 ) ' Chamaecyparis obtusa (Sieb. et Zucc.) Endl. (1847); Shiras (1900)*; Wils. (1916)*; Rehd. (1927). (1940), (1949); 陈蝶 (193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48)*,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树木学 ( 1961)* ; S. Y. Hu (1964); Ohwi (1965); 中 国植物 志 (1978)*. Retinispora obtusa Sieb. et Zucc. (1844)*; Cupressus obtusa (Sieb. et Zucc.) Koch (1873); Clinton-Baker (1913)*; Thuja obtusa (Sieb. etZucc.) Mast. (1881)*, non Moeach (1794). ' 乔木, 高可达 4 米; 树冠尖 塔形; 树皮红 褐色, 光滑, 裂成 薄条片 脱落。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小 枝下面 的鳞叶 有显著 白粉。 鳞叶 肥厚, 先 端钝, 小枝 上面中 央之叶 的露出 部分近 方形, 长 1 一 1.5 毫米, 绿色, 背部具 纵脊, 通常无 腺点; 侧 面之叶 对折呈 倒卵状 菱形, 长^ 3 毫米。 果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开 裂后达 I 2 毫米; 种鳞 4 对; 种子近 圆形, 长 2.6 — 3 毫 米, 两侧有 窄翅。 花期 4 月, 果期 10 — 11 月。 昆明有 栽培, 常 见于庭 园中; 青岛、 南京、 上海、 庐山、 杭州、 广州、 台湾等 地也有 引种, 江西庐 山海拔 1000 米处用 于造林 ,生长 极好。 用种子 或扦插 繁殖。 原 产于' 日本。 边材 淡红黄 白色, 心材淡 黄褐色 ,有 光泽, 有香气 ,材质 强韧, 比重 0'5 4 。 可作 建筑, 家 具 及木纤 维工业 原料等 用材。 也是 极好的 庭园观 赏树。 3a. 云片柏 (通 用名) (栽培 变种) CV. 'Breviramea,,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Chamaecyparis breviramea Maxim. (1866); Ch. obtusa (Sieb. et Zucc.) Endl. f. brev- 
柏 科 87  iramea (Maxim.) Rehd. (1949). 小 乔木, 树冠窄 塔形, 枝短; 生 鳞叶的 小枝薄 片状, 有 规则地 排列, 侧生 片状小 枝盖住 顶生片 状小枝 ,如层 云状; 球果 较小。 昆明有 栽培; 庐山、 南京、 上海、 杭州等 地亦引 种作观 赏树。 原产 日本。 6. 福 建柏厲 Fokienia Henry et Thomas 常绿 乔木。 生鳞叶 的小枝 扁平, 三 出羽状 分枝, 排成一 平面, 上下两 面异型 ,下 面有粉 白色气 孔带。 鳞叶 较大, 交叉 对生, 明显 成节, 两侧的 鳞叶长 3 — 6( — 10) 毫米。 雌雄同 株, 球花单 生枝顶 ;雄 球花具 6 — 8 对雄蕊 ,每 雄蕊具 2 — 4 花药; 雌 球花具 6—8 对 交叉对 生的 珠鳞, 每 珠鳞的 基部有 2 枚 胚珠。 球果近 球形, 第二年 成熟, 熟时 开裂, 种鳞 6 — 8 对, 木质, 盾形, 顶部中 央微! MI, 有一凸 起的小 尖头, 发 育的种 鳞各具 2 粒种子 ;种子 卵形, 上部 有 2 个大 小不等 的翅。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仅 1 种, 产中南 、华南 至西南 各地。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1. 福建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图版 25, 4 一 6 建柏、 滇柏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阴沉木 (西畴 ), 广柏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滇 福建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Fokienia hodsrinsii (Dunn) Henry et Thomas (1911)*; Chun (1921), ( 193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胡 先骑、 陈焕镛 (1927)*; Hickel (1930), (1931)*; 郑万钩 (1931), (1933); 陈嵘 (1937)*; Metcalf (1942); 刘玉壸 (1947)*; Orr ( 1948); 郝景盛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upressus hodginsii Dunn ( 1908); Fokienia l^awaii Hayata (1917)*; Dallimore et Ja- ckson (1931), (1948), rev. Harrison (1966);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51); F. madurei Merr. (1922)*; Groff (1930); 郝景盛 (1951).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80 厘米; 树皮紫 褐色, 平滑。 鳞叶 较大, 幼树及 萌枝上 中央的 叶呈楔 状倒披 针形, 通常长 4 一 7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先端 急尖, 上面蓝 绿色, 下 面具两 条 凹陷的 白色气 孔带; 两侧的 叶近长 椭圆形 ,多少 斜展, 先 端呈三 角状, 渐尖或 微急尖 ,尖 头的内 侧直, 背侧稍 拱或直 ,较中 央之叶 为长, 通常长 5 — 10 毫米, 下 面有一 回陷的 白色气 孔带; 果枝 或成龄 树上的 叶较小 (相 差可达 1 一 2 倍), 两侧 之叶长 2 — 7 毫米, 先端稍 内曲, 急尖或 微钝, 常较 中央之 叶稍长 或近于 等长。 球 果熟时 褐色, 径 2 — 2.5 厘米, 种鳞 顶部多 角形, 表面级 缩稍有 凹陷, 中央 有一凸 起的小 尖头; 种 子长约 4 毫米, 具 3 — 4 棱, 种 翅一大 —小, 大翅近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小翅 窄小, 长约 1.5 毫米。 花期 3 — 4 月 ,果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安宁 、威信 、镇雄 、金平 、屏边 、文山 、马关 、西畴 等地, 海拔 800 — 1800 米 地带; 浙江 南部、 福建、 江西井 闪山、 湖南 南部、 广东 北部、 广西、 四川、 贵州等 地也有 分布, 多生 于温暖 湿润的 山地, 散生 于常绿 润叶林 内或成 小面积 纯林。 越 南北部 也有。 木 材淡红 褐色, 纹理细 致美观 ,有 弹性, 坚 f] 耐用, 为优 良家具 用材。 又可作 建筑、 桥 
88  云南 植物志  樑、 水桶、 扁担等 用材。 材质 优良, 生长 较快, 可选 为分布 区内湿 润地带 的造林 树种。 用种 子 繁殖。 本种 叶的形 状与大 小变异 很大, 不仅 成龄树 的叶与 萌枝、 幼树及 幼嫩枝 上的叶 不同, 同时, 与立地 条件也 有关, 通常 生于土 壤条件 较好而 又是壮 枝的叶 较大; 生 于土壤 较干旱 瘠 薄而又 是老枝 的叶则 较小, 白粉 带也不 明显。 1917 年 B. Hayata 建立的 F. kawaii Hayata 与 1922 年 E. D. Merrill 建立的 F. maclurei Merr. 均系根 据上述 变异性 状的标 本建 立的, 故不能 成立, 予以 归并。 7. 圆柏属 Sabina Spach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直立或 匍匐; 树皮纵 裂成薄 条片, 间 或成麟 片状; 枝叶 密集, 冬芽不 显著, 有叶 小枝不 排成一 平面。 叶全为 刺形或 辚形, 或 同一树 上兼有 刺叶及 鳞叶; 剌叶通 常 3 枚交叉 轮生, 基 部下延 生长, 无关节 ;鳞 叶交叉 对生, 间 或三叶 轮生, 下 (背) 面 常具腺 体。 雌雄 异株或 同株, 球 花单生 枝顶; 雄 球花具 4 一 8 对雄蕊 ;雌 球花具 4 一 8 枚交 叉对生 或 3 枚轮生 的珠鳞 ,胚珠 1 一 2 枚生 于珠鱗 腹面的 基部。 球果 肉质, 浆 果状, 球形 或卵圆 形, 通常 第二年 成熟, 稀当年 或第三 年成熟 ;苞 鳞和种 麟结合 而生, 仅顶 端尖头 分离, 熟时 不 开裂; 种子 1 一 6 粒, 卵 圆形、 锥状球 形至近 球形, 无翅, 常有树 脂沟, 有时有 棱脊。 子 叶 2 — 6 枚。 约 50 种, 分 布于北 半球, 北自北 极圈, 南至 亚热带 高山。 我国有 15 种, 5 变种, 另 引 入栽培 2 种, 多 数能适 应干旱 严寒的 气候, 分 布于西 北部、 西部及 西南部 的高山 地区。 云南有 8 种, 1 变种及 2 栽培 变种。 木材紋 理直, 结构细 ,坚籾 耐用, 有 香气; 是建筑 、家具 、室内 装饰、 文具 等优良 用材。 不 少种 类为分 布区的 主要森 林组成 树种, 生于高 山干旱 严寒地 带或一 些沙漠 地区, 可 为水土 保持及 固沙造 林树种 ,不少 种类是 常见的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14) 叶全为 刺叶, 三叶交 叉轮生 ;球果 具一粒 种子, 稀 2 — 3 粒 种子。 2(13) 小枝上 部的叶 与下部 的叶近 等长。 3(10) 球果 具单粒 种子。 4(7) 叶背拱 圆或具 钝脊, 沿脊有 细纵槽 ,或中 下部有 细槽。 5( 6 ) 小枝 下垂; 叶背 仅中下 部有细 纵槽, 叶长 3 — 6 毫米 1. 小果 垂枝柏 S. recurva var. eoxii 6( 5 ) 小枝不 下垂; 叶背沿 脊有细 纵槽, 叶长 5_10 毫米 2 . 高山柏 S. squamata 7(4.) 叶背 具明显 棱脊, 叶长 3 — 4 毫米, 排列密 ,叶面 无绿色 中脉。 8(9 ) 有叶 的小枝 下垂, 通常 较细; 乔木 3 a. 垂 枝香柏 (原 变种) S. piofirn var. pinflrii 9( 8 ) 有叶的 小枝不 下垂, 通常 较粗, 斜展或 直伸, 枝梢常 俯垂; 常 成匍匐 灌木, 或为直 立灌木 或小乔 木 但枝条 不下垂 3b. 香柏 (变种 ) S. pinflrii var. wUsonii 10(3) 球果具 2— 3 粒 种子。 11(12) 匍匐 灌木, 枝条 近地面 扩展, 密生 小枝, 枝 条及小 枝向上 斜展; 叶全为 刺形, 长 6 — 8 毫米; 球果 
m f4 熟 吋黑色 4 铺地柏 S. procumben. 12(11) 直立 乔木, 叶两型 ,幼 树之叶 刺形, 疏生, 长 6 — I 2 毫米; 球 果熟吋 暗揭色 6,0 柏5, ehinensis 13( 2 ) 小枝 上部的 叶较小 枝下部 的叶长 1 倍 左右; 球果 通常具 1 一 3 粒 种子; 乔木 S, 昆明柏 S. ffaussenii 14( 1 ) 叶全为 喊形, 或兼有 憐叶与 刺叶。 15(18) 生憐叶 的小枝 呈明显 四棱形 ;球果 具单粒 种子。 16(17) 雌雄 球花生 于同一 枝上; 鳞叶背 部的腺 体常呈 圆形, 位 于中下 部或近 基部; 乔木 7. 方枝柏 S' wJtuwin 17(16)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鳞叶背 部的腺 体窄椭 圆形或 椭圆伏 条形, 位于中 部或中 下部; 匍匐 灌木, 稀 乔木 8. 漢蔵 方枝柏 S. wallichian. 18(15) 生^ 叶的 小枝圆 柱形或 微呈四 棱形; 球果具 1 一 4 ( 通常 2 — 3 ) 粒种子 …… 6 . 圆柏 S* chineiwi*  1. 小果 垂枝柏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27, 3-5 香刺柏 (维西 ), 醉柏 (昆明 ) Sabina recurva (Buch.-Hamilt.) Ant. var. coxii (A. B. Jackson) Cheng et L. K. Fu (1978)*. Juniperus coxii A. B. Jackson ( 1932)*; Clinton-Baker et Jackson ( 1935);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48); Rehd. (1948), (1949); J. recurva Buch.-Hamilt. var. coxii (A. B. Jack- son) Melville; J . recurva auct. non Buch.-Hamilt.: Wils. (1926); Hand.-Mazz. (1929); Orr (1933). 常为 灌木, 稀可达 15 — 20 米; 树皮浅 灰褐色 、褐 灰色或 褐色, 裂成薄 片脱落 ;下 部枝条 平展, 上 部枝条 斜伸, 枝梢 与小枝 弯曲而 下垂, 外貌 俯垂。 叶短 刺形, 三叶交 叉轮生 ,排列 较疏, 近直伸 ,微 内曲, 上部 渐窄, 先端 锐尖, 长 3 — 6 (幼树 之叶达 12 毫米)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上 (腹) 面回, 有 两条绿 白色气 孔带, 绿色中 脉明显 ,下 (背) 面 拱圆, 中下 部沿脉 有细纵 槽。 雌雄 同株, 稀 异株; 雄 球花卵 状长圆 形或楠 圆状卵 圆形, 长 2.5 — 5 毫米; 雌球 花近球 形, 径约 2 毫米, 珠鳞 近顶端 的分离 部分三 角形。 球果卵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径约 5 毫米, 幼 时微具 白粉, 熟后紫 黑色, 无白粉 ,只具 1 粒 种子; 种 子常成 锥状卵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径 3 — 4 毫米, 有不规 则的树 脂沟, 基部 圆或有 凸尖, 上 部常具 3 条 纵脊。 产德饮 、贡山 、维西 、丽江 、碧江 、云 龙、^ 水、 鹤庆、 漾濞, 海拔 2500 — 3800 米, 生于向 阳山顶 草坡、 岩壁、 林缘或 云杉林 、冷 杉林、 杂木 林内, 分布 普遍。 缅甸北 部也有 分布。 木材结 构细致 ,可作 建筑、 家具等 用材, 树形 美观, 小枝 下垂, 刺叶翠 绿色, 昆明 等地亦 常栽培 为庭园 树种。 小果垂 枝柏与 垂枝柏 [S. recurva (Buch.-Hamilt.) Ant.] 的区别 在球果 及种子 较小; 叶上 (腹) 面有 两条绿 白色气 孔带, 绿 色中脉 明显。 后者仅 分布于 西藏喜 马拉雅 山区。 Juniperus coxii A. B. Jackson 这一 学名系 A. B. Jackson 根 据英国 Exbury 城 栽培的 幼 龄植物 (种 子采 自缅甸 北部) 建立, 认为与 产于喜 马拉雅 山区的 垂枝柏 [Sabina recurva (Buch.-Hamilt.) Ant.] 极 相似, 不同之 处在于 前者小 枝较长 而明显 下垂, 叶较长 (长约 10 毫米) ,先端 长渐尖 ,上 (腹) 面有 两条绿 白色气 孔带, 中脉 明显。 经郑 万钩、 傅 立国研 究采自 
图版 27 1—2. 高山柏 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 1 . 果枝, 2 . 果; 3—5 • 小果 垂枝柏 S. rccurva (Buch.- Hamilt.) Ant. var. coxii (A. B. Jackson) Cheng et L. K. Fu, 3 — 4. 果枝, 5. 果; 6 — 8. 圆柏 S. chinensis (L.) Ant., 6. 果枝, 7. 幼树 叶枝, 8. 老树 叶枝, 示 蝶叶。 (吴彰 绘) 
柏科 ,1  喜马拉 雅山区 、缅甸 北部及 云南西 北部和 昆明栽 培的大 量标本 ,认为 A. B. Jackson 记载 的区别 特征, 除 叶的上 (腹) 面有 两条绿 白色气 孔带, 中脉 明显稳 定外, 其它 特征与 垂枝柏 的幼树 特征完 全是一 致的。 同时, 它们 的许多 形态特 征在壮 龄至老 龄树上 也是一 致的, 只有 球果、 种子的 大小、 形状有 显著而 稳定的 差异, 因此将 Jimiperus coxii A. B. Jackson 改为垂 枝柏的 变种。 2. 高山柏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2 7 ,1一2 柏香、 铺地柏 (丽江 ), 刺柏 (禄劝 ), 岩刺柏 (峨眉 植物图 谱), 大香桧 (中 国树 木分类 学), 陇桧、 鳞桧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山柏、 藏柏、 香青、 刺柏、 团香 (四川 ), 浪柏、 柏香 (西藏 ) 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Ant. (1857)*;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squan ata Buch.-Hamilt. a pud Lamb. (1824); Endl. (1847); Brandis (1921); Clinton-Baker (1913)*; Rehd. (1927),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 (1966); Kom. ( 1924); Wils. (1926), (1928); Hand.-Mazz.( 1929 ); 金 平亮三 (1936)*;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45), (1951); Hara (1966); ;. recurva Buch.- Hamilt. var. squamata (Buch.-Hamilt.) Pari, in DC. (1868); Hook. f. (1888); J. mor- risonicola Hayata (1908)*, (1911); ] . squamata Buch.-Hamilt. var. fargesi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Rehd. (1936), (1940), (1949); 陈嵘 (1937); 方文培 (1946)*; 郝景盛 (1945), (1951);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mon (1966); 】. lemeeana UvL et Blin. (1914); Hand.-Mazz. (1929); Cheng (1939); ;. jranchetiana "vl. (1916), nom. nud.; Rehd. (1927), (1940), (1949); 】. fargesii (Rehd. et Wils.) Kom. (1924); J . I{ansuensis Kom. ( 1924); J . squamata Buch.-Hamilt. var. morrisonicola (Hayata) Li et Keng (1954)*; Li (1963); Sabina lemeeana (Uvl. et Blin.) Cheng et W. T. Wang,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squamata (Buch.-Hamilt.) Ant. var, fargesii (Rehd, et Wils.) Cheng f. et L. K. Fu "图鉴 "(1972)*. 直立或 匍葡小 灌木, 高 0.3 — 3 米, 稀成高 5 — 10 米的小 乔木; 枝条 斜伸或 平展, 暗褐 色或微 带紫色 或黄色 ,成 不规则 的薄片 脱落; 小 枝直伸 或弧状 弯曲, 枝梢 俯垂或 伸展。 刺 -叶三 枚交叉 轮生, 排列 疏松, 通常 斜伸或 平展, 下 延部分 露出; 叶 披针形 或窄披 针形, 直或 微曲, 先端 具渐尖 或急尖 的刺状 尖头, 长 5 — 10 毫米, 宽 1 一 1.3 毫米, 上 (腹) 面 稍凹, 具白 粉带, 绿色中 脉不明 显或较 明显, 下 (背) 面拱 凸具钝 纵脊, 沿 脊有细 纵槽。 雌雄 异株; 雄球 花卵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具雄蕊 4 一 7 对。 球果卵 圆形或 近球形 ,幼时 绿色或 黄绿色 ,熟后 黑 色或蓝 黑色, 无白粉 ,稍有 光泽, 内只 具一粒 种子; 种子 卵圆形 或锥状 球形, 长 4 一 8 毫 米, 径 3 — 7 毫米, 有树 脂沟, 上部 常有明 显或微 明显的 2 — 3 钝 纵脊。 产 德铁、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碧江、 永宁、 剑川、 鹤庆、 漾濞、 大理、 宾川、 景东、 禄劝 海拔 2500 — 4400 米, 多在 3000 米 以上; 西藏、 贵州、 四川、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湖北 西部、 安徽 黄山、 福建及 台湾等 省区也 有分布 ,多见 于髙山 地带, 在上段 组成灌 木丛, 常在 阳坡形 成密丛 ,在下 段生于 冷杉林 、落叶 松林、 栎 林或杂 木林、 灌木 丛中, 或成 小面积 纯林。 缅甸 北 部也有 分布。 为高山 上部水 土保持 的重要 树种, 藏 族人民 用枝条 作焚香 材料, 也作薪 柴用。 
本 种与垂 枝香柏 [Sabina pingu (Cheng) Cheng et W. T. Wang] 及香柏 (变种 ) [S. pingU var. wUsonii (Rehd.) Cheng et L. K. Fu] 的亲 缘关系 密切, 其主要 区别是 本种的 连叶小 枝不呈 柱状六 棱形; 剌 叶通常 较长, 背面沿 脊具细 纵槽。 本种分 布广泛 ,多 型性表 现特别 明显, 无论 从习性 为匍匐 灌木至 乔木, 叶的长 短与开 展的 角度到 球果及 种子的 形状, 大小等 形态特 性均有 变异, 这种 变异在 我国西 南地区 特!! 明显 过去, A. Rehder、 H. Uveill 夂 V. L. Komarov. B. Hayata 等人曾 将采自 四川城 口、 i 州安顺 、甘 肃渭源 和舟曲 (原 西固) 及台湾 高山的 标本, 分别 鉴定为 人 一" var. f—t Rehd. et WUs" J. lemeeana Uvl. et Blin., 〗. ―纏" Kom. 及 】. mornsomcola Hayatao 经郑 万钧、 傅立国 研究认 为上述 各人列 举的主 要特征 并非稳 定的形 态性状 ,故作 了 合并。 ' 3. 垂 枝香柏 (植 物分类 学报) Sabina pingii (Cheng ex FcrrO Cheng et W. T. Wang (1978)*. jumperus Cheng (1939), sine descrip. lat. et apud FerrS ( 194 1 ); 郑万钧 ( 1947). 3a. 垂 枝香柏 (原 变种) 图版 2 8,1一 3 香柏 (经 济植物 手册) var. pingfii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 径可达 1 米 以上; 树皮褐 灰色, 裂 成条片 脱落; 上部 的枝条 斜伸, 下部的 枝条近 平展, 小枝常 成弧状 弯曲, 下垂; 枝 皮灰紫 褐色, 裂成不 规则薄 片脱落 ;下 ^ 之叶 的先端 常瓦覆 于上面 之叶的 基部, 使 生叶的 小枝呈 柱状六 棱形, 下垂, 通 常较? j,i 或弧状 弯曲。 叶 3 叶交叉 轮生, 排 列密, 三角 状长卵 形或三 角状披 针形, 长 3 一 4 毫米, 微 曲, 或幼 树之叶 较直, 先端急 尖至近 渐尖, 有刺状 尖头, 上 (腹) 面回, 有 白粉, 无绿色 5: = , 下 (背) 面有 明显的 纵脊, 沿脊无 纵槽。 雌雄 异株; 雄球 花椭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3 一 4 毫米。 球果卵 圆形或 近球形 ,长 7 — 9 毫米, 熟时 黑色, 有光泽 ,内只 具一粒 种子; 种 子卵圆 形或近 球形, 具明 显的树 脂沟, 长 5 — 7 毫米, 先端 钝尖, 基 部圆。 产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禄劝; 分 布海拔 26 00 — 44 00 米, 多在 3 000 米以上 地带,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常与云 杉类、 落叶 松类、 栎类树 种混生 ,常见 者多呈 ' 、 木。 材结构 细致, 有 芳香, 耐久用 ,可作 建筑、 器具、 家具等 用材, 为 分布区 内森林 更新及 荒山造 林树种 ,亦常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 T ^ 本种小 枝下垂 与小果 垂枝柏 [Sabina recurva var. coxu(A. B. Jackson) Cheng et L. K. Fu] 相似。 其区 别在于 后者的 叶上面 有绿色 中脉, 下^ 拱凸无 棱脊, 并在其 中下部 有细纵 槽; 有叶小 枝不呈 明显的 六棱形 ;种子 较小, 上部常 有三条 纵脊。 3b. 香桕 (中国 树木学 )( 变种) 图版 28, 4 铺地柏 (丽江 ), 小 果香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小果 f 桧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var. wUsonii (Rehd.) Cheng et L. K. Fu (1978)*. Juruperus s.uamata Buch. Hamih. var. « ^"辦 Rehd. (1920), (1927), (1940 , (1949). Wils (1926), (1928); Hand.-Mazz. (1929); 陈嵘 (1937); 郝景盛 (1945), (1951); Dallimore and Jackson (1948); Sabtna srno-alp.na Cheng et W. T. Wang, 中国 
图版 28 1— 3.垂 枝香柏 Sabina pingii (Cheng ex Ferr^) Cheng et W. T. Wang. var. pingii, 1. 果枝, 2— 3. 果, 4. 香柏 S. pingii var. wilsonii (Rehd.) Cheng ct L. K. Fu, 果枝; 5-7. 滇藏 方枝柏 S. willichiana (Hook. f. et Thorns.) Kom., 5. 果枝, 6. 果, 7. 小枝, 示 條叶; 8. 昆明柏 S. gaussenii (Cheng) Cheng ft W. T. Wang. 果枝。 (吴彰 禅绘) 
94  云 南 植 物 志  树木学 (1961), nom. cum descrip. chinen.; J . squamata Buch.-Hamilt. cv. ^WilsoniV, Dal- 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S. squamata (Buch.-Hamilt. ) Ant. var. wilsortii (Rehd.) Cheng et L. K. Fu, "图鉴 "(1972); ;. recurva auct. non Buch.-Hamilt.: F ranch. (1884). , 本变种 与垂枝 香柏的 区别在 于它常 为匍匐 灌木, 枝条不 下垂, 直伸或 斜展, 较粗壮 ,仅 枝梢 常向下 俯垂; 若成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枝 条也不 下垂。 产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 大理、 会泽、 禄劝至 东南部 (砚山 ), 海拔 2200 — 4150 米, 多生于 3000 米以 上高山 地带; 湖北西 北部、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及 西藏等 省区高 山也有 分布。 常生于 高山阳 坡荒地 ,与高 山栎、 杜鹃花 等类树 种组成 灌丛, 生长 普遍, 或见 于云 杉林、 冷杉林 边缘。 耐干 旱瘠薄 条件, 可为分 布区内 高山上 部的水 土保持 树种。 本 变种原 隶属于 高山柏 [Sabina squamata (Buch.-Hamilt. ) Ant.], 惟叶 较短, 背部有 明显的 纵脊, 沿脊无 细槽, 排列 紧密, 下面之 叶的先 端常瓦 覆于上 面之叶 的下部 ,生 叶小枝 呈柱状 六棱形 等形态 特征, 而更接 近于垂 枝香柏 [S. pingii (Cheng ex FerrO Cheng et W. T. Wang], 因此, 将此 变种归 为垂枝 香柏的 变种。 4. 铺地柏 (庐 山植 物园栽 培植物 手册) 偃柏 (中国 树木学 ), 匍地柏 、矮桧 (江 苏、 浙江) Sabina procumbens (Endl. ) Iwata et Kusaka (1954)*; 中国 树木学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chinensis Linn. var. procumbens Endl. ( 1 847); J. procumbens (Endl.) Miq. in Sieb. et Zucc. (1842-70)*;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Rehd. (1927), (1940), (1949); 陈封怀 (1958). 匍匐 灌木, 高达 75 厘米; 枝条 延地面 扩展, 褐色, 密生 小枝, 枝 条及小 枝向上 斜展。 叶 全部 刺形, 三叶交 叉轮生 ,小 枝上部 与下部 的叶近 等长, 条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成角 质锐尖 头, 长 6 — 8 毫米, 上 (腹) 面回, 具两条 白色气 孔带, 气孔带 常在上 部汇合 ,绿 色中脉 仅下部 明显, 不达叶 之先端 ,下 (背) 面 凸起, 蓝绿色 ,沿中 脉有细 纵槽。 球果近 球形, 被白粉 ,成熟 时黑色 ,径 8 — 9 毫米, 有 2 — 3 粒种子 ;种 子长约 4 亳米, 有 棱脊。 昆明有 栽培; 旅大、 青岛、 庐山 及华东 地区各 大城市 均引种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原产 日本。 5. 昆明柏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2 8,8 Sabina gaussenii (Cheng) Cheng et W. T. Wang (1961);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gaussenii Cheng ( 1940); Dallimore et Jackson , rev. Harrison (1966). 小乔木 ,高约 8 米, 或为 灌木; 枝直伸 或斜展 ,圆 柱形, 树皮暗 褐色, 裂 成薄片 剥落。 叶 全为 刺形, 长短 不一; 生于 小枝下 部的叶 较短, 交叉对 生或三 叶交叉 轮生, 鳞状 刺形, 近直 伸或上 部斜展 ,长 2 — 4.5 毫米, 先端 渐尖成 角质锐 尖头, 下 (背) 面常有 棱脊, 有的 叶近基 部处 回陷, 有 斜方状 k 长圆形 的腺体 ;生于 小枝上 部的叶 较长, 三 叶交叉 轮生, 刺形, 通常 斜展, 长 6 — 8 毫米, 下 (背) 面上部 有棱脊 ,中下 部常沿 中脉凹 下成细 纵槽。 球果 形小, 生 于直 或弯曲 的小枝 顶端, 卵 圆形, 顶端圆 或微呈 叉状, 长约 6 毫米, 常被 白粉, 熟时蓝 黑色, 有 1 一 2( — 3) 粒 种子; 种子卵 圆形, 两 端钝, 或先 端尖, 基部圆 ,长约 5 毫米, 具少数 浅树脂 
柏 科 95  槽, 上 部有不 明显的 棱脊。 产昆明 、玉溪 、西畴 等地, 海拔 1200 — 2000 米地带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模式标 本采自 昆明。 常见 栽培为 绿蓠或 庭园观 赏树。 木 材可作 农具、 家具及 文具等 用材。 6. 圆柏 (通 用名) 图版 27, 6 — 8 桧 (诗经 ), 桧柏、 红 心桧、 红心柏 (北京 ), 珍珠柏 (云南 ) Sabina chinensis (Linn.) Ant. (1857)*;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78)*. Jumperus chinensis Linn. (1767); Clinton-Baker (1909)*;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hun (1921); Rehd. (1927), (1940), (1949);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Hand.-Mazz. (1929); 郑万钧 (1931), (1939); 陈蠑 (1937)*; 郝景盛 (19 4 5), (1951); 刘玉壸 (1947); 东北 木本植 物图志 ( 1955)*; 广州 植物志 (1956)*; 竹内亮 (1958);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J. thunbergii Hook, et Am. (1939); y. fortunei Hort. ex Carr. (1855), pro syn.; J. sinensis Hort. ex Carr. ( 1867), pro syn.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达 3.5 米; 树皮深 灰色, 纵裂 成窄长 条片; 幼树 树冠尖 塔形, 老 则呈广 圆形; 生鳞叶 的小枝 圆柱形 或微呈 四棱形 ,径 1 一 1.2 毫米。 叶 二型: 刺叶 生于幼 树, 老齡 树全为 憐叶, 壮齡树 则兼有 剌叶及 鳞叶; 生于 一年生 小枝的 一回分 枝的憐 叶三叶 轮生, 直伸而 紧密, 近披 针形, 先端微 渐尖, 长 2.5 — 5 毫米, 下 (背) 面 近中部 有椭圆 形微凹 的腺体 i 生于二 回及三 回小枝 的鳞叶 较小, 交叉 对生, 菱状卵 形或斜 方形, 先 端钝或 微尖, 长 I. 5 — 2 毫米; 刺叶三 叶交叉 轮生, 斜展, 疏松, 披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6 — 12 毫米, 上 (腹) 面 微回, 绿 色中脉 两侧有 两条白 粉带。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雄 球花椭 圆形, 长 2.5 — 3.5 毫 米, 雄蕊 5 — 7 对, 各具 3 — 4 花药。 球果近 球形, 径 6 — 8 毫米, 两年 成熟, 熟时暗 揭色, 被白 粉或白 粉脱落 ,具 I 一 4 粒 种子; 种子卵 圆形, 扁, 顶 端钝, 有棱脊 及少数 树脂沟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昆明有 栽培; 主 要产内 蒙古乌 拉山、 河北、 山西、 山东、 河南、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江 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北 西部、 湖南、 贵州、 四川、 广东 及广西 等地, 西 藏也有 栽培。 垂直 分 布在华 北及长 江下游 为海拔 500 米 以下, 中 上游达 1000 米, 西北 南部及 西南地 区则可 达 2000 米。 朝鲜、 日 本也有 分布。 喜光、 喜温凉 及温暖 气候; 中性土 、石灰 性土及 微酸性 土都可 生长; 耐干旱 ,生长 较慢。 心材淡 褐红色 ,边 材淡黄 褐色, 有香气 ,坚韧 致密, 耐腐 力强; 可作 建筑、 家具、 文具及 工 艺品等 用材; 树根、 树干及 枝叶可 提取柏 木脑及 柏木油 ;枝叶 入药; 种子可 提取润 滑油。 各 地普遍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各大 城市庭 园常见 栽培的 栽培变 种有: 6a. 龙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栽培 变种) CV. 'Kaizuca',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chinensis Linn. var. I^aizuca Hort. 陈噪 (1937); Sabina chinensis (Linn.} Ant. var. l^aizuca Cheng et W. T. Wang, 中国 树木学 (1961). 
96  云南 植物志  高大 乔木; 树冠 圆柱形 或柱状 塔形; 枝条向 上伸展 ,具扭 转上升 之势; 小 枝密, 在枝端 形 成几相 等长的 密族; 鳞叶排 列紧密 ,幼嫩 时淡黄 绿色, 后呈翠 绿色; 球果 蓝色, 微被白 Wo 昆明有 大树, 生长 良好; 长江 流域及 华北各 大城市 普遍栽 培作庭 园树。 6b. 塔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栽培 变种) 三仙柏 (云南 ) CV. *Pyramidali8%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fttperus chinensis Linn. var. pyramidalis Carr. ( 1 867); J . chinensis Linn. f. pyrami- dal is (Carr. ) Bcissn. (1887); Sabina chinensis (Linn.) Ant. f . pyramidalis (Carr. ) Cheng et W. T. Wang, 中国 树木学 (1961); J • chinensis Linn. cv. 'Pyramidalis', Dallimore et Jackson , rev. Harrison ( 1966). 直立 乔木; 树冠圆 柱形或 圆柱状 尖塔形 ;枝 条向上 伸展, 密生; 叶多为 刺形, 长 4 — 10 毫米, 稀间有 鳞叶。 昆明有 大树, 生长 良好; 华北及 长江流 域各地 多栽为 庭园观 赏树。 7. 方枝柏 (中 国高 等植物 图鉴) 、 方香柏 (四川 ), 方枝桧 (经济 植物手 册), 木香 (甘肃 舟曲) Sabina saltuaria (Rehd. et Wils.) Cheng et W. T. Wang, 中国 树木学 (1961);"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saltuari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Rehd. (1923), (1927), (1940);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陈嵘 (1937); Cheng( 1939); J . wallichiana Hook, f . var. meinocarpa auct. non Hand.-Mazz. : Florin ( 1948);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乔木, 高达 15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褐色, 裂成 薄片状 脱落; 枝 条平展 或向上 斜展; 树冠尖 塔形; 生鳞 叶的二 至三回 分枝呈 明显四 棱形; 通常稍 成弧状 弯曲, 径 1 一 1.2 毫米。 叶全为 鱗形, 或幼 树之叶 剌形; 鳞叶深 绿色, 二回分 枝上的 叶交叉 对生, 成四列 排列, 紧密, 菱状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先端 钝尖或 微钝, 微向 内曲, 下 (背) 面 微圆或 上部有 钝脊, 腺体位 于中下 部或近 基部, 圆形或 卵形, 微凹下 ,常不 明显; 一回分 枝上的 叶为三 叶交叉 轮生, 先 端急尖 或渐尖 ,长 2 — 4 毫米, 下 (背) 面 腺体较 窄长, 小枝呈 圆柱形 ;幼 树之叶 剌形, 三叶交 叉轮生 ,长 4.5 — 6 毫米, 上部渐 窄成锐 尖头, 上 (腹) 面 回下, 微被 白粉, 下 (背) 面有 纵脊。 雌雄 球花生 于同一 枝上; 雄 球花近 球形, 径约 2 毫米。 球 果卵圆 形或近 球形, 长 5 — 8 毫 米, 熟时黑 色或蓝 黑色, 无白粉 ,有 光泽, 内只具 1 粒 种子; 种子卵 圆形, 上部 稍扁, 两端钝 尖或基 部圆, 长 4 一 6 毫米, 直径 3 — 5 毫米。 产德 钦海拔 3700 — 4500 米高山 地带, 生阳坡 ,分布 普遍, 甘肃 南部、 四 川西南 部及西 藏东部 地区也 有分布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木材结 构细致 ,坚实 耐用。 可作 建筑、 家具、 器具等 用材, 亦可作 分布区 内干旱 阳坡的 造林 树种。 8. 滇藏 方枝柏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28, 5 — 7 喜马拉 雅圆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小果 方枝柏 (图鉴 ) 
柏科 97  Sabina wallichiana (Hook. f. ct Thorns.) Kom. (1924); 中国 树木学 ( 196 1 ) ;"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 us wallichiana Hook. f. et Thoms. ex Pari, in DC. ( 1 868); Clinton-Baker, (1913)*; Brandi,!^( 1921);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 1948)*, rev. Harrison (1966)*; Kom. (1924); Wils. ( 1926); Rehd. (1927), (1940); Hand.-Mazz. (1929); Orr (1933); 陈噪 (1937)*^ Hara ( 1966); J . wallichiana Hook. f. et Thoms. var, meinocarpa Hand.- Mazz. ( 1924); Sabina wallichiana (Hook, f . et Thomas. ) Kom. var. meinocarpa (Hand.- Mazz. ) Cheng et L. K. Fu ( 1972); J. pseudosabina auct. non Fisch. et Mey.: Pari. (1868), p. p.: Hook. f. (1890).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常成 t] 匐状, 稀为小 乔木; 枝条灰 褐色, 裂 成不规 则薄片 脱落; 生鳞 叶的二 、三回 分枝密 ,四 棱形, 通常微 成弧状 弯曲, 直径 1 一 1.2 毫米; 一回分 枝近圆 柱形, 直径约 2 毫米。 叶全为 鳞形, 或幼 树之叶 刺形; 二、 三回分 枝上的 叶交叉 对生, 排列 紧密, 菱状 卵形, 长 1.2 — 1.8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尖, 稍 内弯, 下 (背) 面 上部有 钝脊或 棱脊不 明显, 腺体位 于下部 或中部 ,窄椭 圆形、 长圆 状卵形 或菱状 卵形, 先端尖 或钝, 稍内弯 ,长约 2.5 毫 米; 幼 树之叶 刺形, 三叶交 叉轮生 ,斜展 ,长 4 一 7 毫米, 先端 有渐尖 的刺状 尖头, 上 (腹) 面 淡灰 绿色, 中下部 有隆起 的中脉 ,下 (背) 面有 钝脊。 雌雄 异株; 雄球 花近球 形或卵 圆形, 长 1.5-2 毫米。 球果近 球形或 卵圆形 ,长 6 — 9 毫米, 径 5 — 7( — 10) 毫米, 熟时黑 褐色; 种子 1 粒, 稀为 2 粒, 卵圆形 或锥状 球形, 稍扁, 顶 端钝或 有短钝 尖头, 基部圆 ,长 5 — 6 毫米, 直 径约 4 毫米, 有不 明显的 纵脊, 侧 面具浅 槽纹。 产德铁 、中甸 、维 西等地 和西藏 南部及 东部, 海拔 3000 — 4300 米 地带, 多见于 3600 米 以 上高山 阳坡的 匍匐灌 丛中。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锡 金也有 分布。 耐干 旱瘠薄 条件, 常生于 岩坡, 可作 分布区 高山上 部的水 土保持 树种。 本 种近似 方枝柏 [Sabina saltura (Rehd. et Wils.) Cheng et W. T. Wang] ,但 方枝柏 为乔木 ,雌雄 同株; 球果与 种子均 较小; 叶背腺 体常为 圆形, 生于中 下部或 近基部 ,不 明显。 8. 剌柏属 Juniperus Linn.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树皮纵 裂成薄 条片; 小枝 近圆柱 形或三 棱形; 冬芽 显著。 叶 全为剌 形, 三 叶交叉 轮生, 基部有 关节, 不下延 生长; 披针 形或近 条形, 上 (腹) 面平或 凹下, 有 1 一 2 条气 孔带, 下 (背) 面具 隆起的 纵脊。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球花单 生叶腋 ;雄 球花具 5 对 雄蕊; 雌球花 近球形 ,有 3 枚轮生 的珠鳞 ,胚珠 3 枚, 生 于珠鳞 之间。 球果 肉质, 装果状 ,近 球形, 二年 或三年 成熟; 种鳞 3 枚, 合生, 肉质, 苞鳞和 种鳞结 合而生 ,仅顶 端尖头 分离, 成 熟时不 张开或 仅顶端 微张开 ;种 子通常 3 粒, 卵圆形 ,具棱 脊及树 脂槽, 无翅。 约 10 余种, 分布 亚洲、 欧 洲及北 美洲。 我国有 3 种, 引 入栽培 1 种。 云南有 1 种。 1. 剌柏 (通 用名) 图版 29 山刺柏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台检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刺松 (安徽 ), 山杉 (福建 ), 台湾 柏 (北京 植物志 ), 矮柏木 (湖南 兴山)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 1908)*, (191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29 刺柏 Juniperus forinosana Hayata, 果吋刺 叶枝, 2. 刺形叶 。 
罗 汉 松 科  99  (1927); 金 平亮三 (1936)*; 陈噪 (1937); 刘玉壸 (1947); 郝景盛 (1951); Li etKeng(l954)*; 广州 植物志 (195 6 );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国 树木学 (1961); Li (1963);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Juniperus mairei Lem^e et L^vl. (1904); ] . jormosana Hayata var. cone ol or Hayata (1918)*; J . che/^iangensis Nakai ( 1938); J . taxifolia auct. non Hook, ct Arn. Pari, in DC. (1868), p. p.; Mast, (1902), (1906); Matsum. et Hayata (1906); J. rigida auct. non Sieb, et Zucc: Franch. (1899); Mast. (1902), (1906); Hayata (1905); J, communis auct. non Linn,: Franch. (1899). 乔木, 高达 12 米; 树冠塔 形或圆 柱形; 大枝 斜展或 直展, 小枝 下垂, 三 棱形。 三叶轮 生, 条状 刺形或 条状披 针形, 先端渐 尖有锐 尖头, 长 1.2 — 2.0 厘米, 宽 1.2 — 2.0 毫米, 上 (腹) 面稍凹 ,中脉 绿色, 两侧 各有一 条白色 (稀紫 色或淡 绿色) 气 孔带, 气孔 带较绿 色边带 为宽, 在叶 的先端 汇合为 一条, 下 (背) 面 绿色, 有 光泽, 具纵 钝脊。 球果近 球形或 宽卵圆 形, 长 6 — 10 毫米, 直径 6 — 9 毫米, 熟 时淡红 褐色, 被白粉 或白粉 脱落, 顶端有 3 条 辐射状 的 继纹及 3 个钝头 ,间或 顶部微 张开, 常有 3 种子; 种子半 月圆形 ,具 3 — 4 棱脊, 顶 端尖, 近 基部有 3 — 4 树 脂槽。 产德饮 、丽 d:、 剑川、 鹤庆、 洱源、 漾濞、 宾川、 东川、 禄劝、 寻甸、 安宁、 昆明 等地, 海拔 1800-2800 米, 喜光, 耐干燥 ,多散 生杂木 林中, 分布 普遍。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台湾 中央山 脉, 江苏 南部、 安徽 南部、 浙江、 福建 西部、 江西、 湖北 西部、 湖南 南部、 陕西 南部、 青 海东北 部、 甘肃 东部、 四川、 贵 州等地 都有。 边材淡 黄色, 心材红 褐色, 纹理直 ,材质 致密, 有 香气, 比重 0.54, 极耐 水湿, 可作船 底、 桥柱、 桩木、 小工 艺品、 铅 笔杆及 家具等 用材。 刺柏小 枝下垂 ,树形 美观, 在长江 流域各 大城 市多栽 培作观 赏树, 也可作 水土保 持造林 树种。 7. 罗 汉松科 Podoca rp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叶条形 、披 针形、 椭 圆形、 钻形或 錄形, 螺旋状 排列, 稀对生 或近对 生。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稀同株 ;雄球 花单生 或族生 叶腋, 或顶生 ,雄蕊 多数, 各具 2 个花 药, 花 药常有 气囊; 雌球花 腋生或 顶生, 有梗或 无梗, 基部 有数枚 苟片, 胚珠 1 一 2 枚, 倒生 或半 倒生, 由辖射 对称或 近于辐 射对称 的襄状 或杯状 的套被 所包围 ,稀无 套被。 种 子核果 状或坚 果状, 全部 或部分 为肉质 或较薄 而干的 假种皮 所包, 或 基部由 不孕性 苞片和 种梗的 顶端结 合而生 ,发育 成肉质 或非肉 质干瘦 的种托 ;胚具 胚乳,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8 属约 130 种, 分布于 热带、 亚 热带及 南温带 地区, 以 南半球 为分布 中心。 我国有 2 属 14 种 3 变种, 分 布长江 流域以 南温暖 地区。 多栽 为观赏 树种。 云南有 1 属 8 种, 1 变 种。 1. 罗汉 松属 Podocarpus L'Her. ex Persoon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叶形及 大小变 异大, 全缘, 螺旋状 排列, 近对生 或交叉 对生, 有时基 
100  云南 植物志  部扭 转排成 两列。 雄球花 穗状, 单生 或簇生 叶腋, 或成分 枝状, 稀顶生 ,基部 有少数 螺旋状 排列的 苞片; 雌球花 常单生 叶腋或 苞腋, 稀顶生 ,基部 有数枚 苞片, 最上部 有一套 被着生 1 枚倒生 胚珠, 花后套 被增厚 成肉质 假种皮 ,苞片 发育成 微肥厚 的肉质 种托, 或 苞片不 增厚。 种子核 果状, 当年 成熟, 全部 为肉质 假种皮 所包, 着生 于肉质 或非肉 质的种 托上. 约 100 种, 分布亚 热带, 热 带及南 温带, 主要分 布于南 半球. 我国 B 种, 3 变种, 分 布于 长江以 南各省 及台湾 等地. 云南有 8 种, 1 变种。 木材材 质坚实 细致, 硬度 中等, 易加工 ,能耐 水湿; 可作 建筑、 家具、 文具、 乐器 及雕刻 等 用材; 亦常作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 2 )  2(1) 3(8) 4(5)  叶 异型, 幼树、 萌枝 及大树 小枝顶 端的叶 为扁平 条形, 排成 两列; 老树及 果枝的 叶为憐 形或钻 形, 形小, 螺旋伏 排列, 先端向 上弯曲 ;种子 顶生, 无梗, 着 生于微 肥厚、 表 面多乳 头伏凸 起的肉 质 种托上 1 鸡毛松 P' imbricatu, 叶同型 ,大, 卵形, 披 针形, 线状披 针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种子 腋生, 有梗。 叶无 中脉, 具多 数平行 细脉, 对生或 近对生 ,排成 两列; 种托 不发育 或肥厚 肉质, 种子 有梗。 叶大, 卵形或 卵伏披 针形, 长 9 一 I 4 厘米, 宽 2. 5~4. 5 厘米, 两 面有气 孔线; 种托肥 厚肉质 …… 2. 肉 托竹柏 P- waUichiana 5(4) 叶仅下 面有气 孔线; 种托不 发育, 不 肥厚或 稍粗。 ' 6(7) 叶 通常长 3.5—9 厘米, 宽 1.5—2.5 厘米; 雄 球花单 生叶腋 3. 竹柏 P. nagi 7( 6 ) 叶大, 通常长 8 — IS 厘米, 宽 2 . 2 — 4 . 2 厘米; 雄球花 3 一 6 穗族生 叶腋… 4 ' 长 叶竹柏 P' fl*"""yi 8( 3 ) 叶 具明显 中脉, 螺旋伏 排列; 种托肉 质肥厚 ;种子 通常具 长梗。 9(12) 叶 通常长 7 厘米 以上, 宽 7 毫米 以上。 10(11) 叶披 针形, 上部 渐窄, 先端具 渐尖的 长尖头 ,散生 于小枝 上部; 种梗长 9 毫米 S ,百 日靑 P* neriifolius 11(10) 叶 条形至 条状披 针形, 上部微 渐窄, 先端 短渐尖 或尖, 集生 于小枝 上部; 种梗长 1 一 1.5 厘米 6a. 罗汉松 (原 变种) P' macrophyUut var. macrophyUut 12( 9 ) 叶小, 长 7 厘米 以下。 、 13(16) 叶长 3.5—7 厘米。 14(15) 叶长 2. 5 — 7 厘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钝 ;叶 上面中 脉狭而 明显; 小乔木 至灌木 6b. 短叶 罗汉松 (变种 ) P' macrophyUu. var. maid 15(14) 叶较短 而宽, 叶上面 中脉宽 而明显 或平; 植株较 矮壮, 灌木, 高 米 7. 大理 罗汉松 P. fowestii 16(13) Pi:;'.3— 3.5(~4) 厘米 8. 小叶 罗汉松 P. brevifoliu, 1. 鸡毛松 (海南 ) 图版 30 爪 哇松、 假柏木 (屏边 ), 酸柏木 (马关 ), 竹 叶松、 白松、 猛松 (海南 ), 岭南 罗汉松 (中国 树木学 ), 异叶 罗汉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爪哇 罗汉松 (中 国植物 图谱) Podocarpus imbricatus Bl. (182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rev. Harrison (1966); Hickel in Ldcte. (1931); A. Chev. ( 1944)*; 郝景盛 (1945), (1951); 中国树 木学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4)*; S. Y. Hu ( 1964); "图 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罗 汉 松 科  101  图版 30 鸡毛松 Podocarpus imbricatus Bl., 1. 种果及 枝叶, 2. 种 子及燐 叶枝, 3 — 4.»{形 叶的上 下面, 5. 条 形叶, 
102  云南 植物志  (1978)*. Podocarpus javanicus Merr. ( 192 1 ),( 1923), (1927-28); 胡 先騸、 陈焕镛 ( 1929)*; 陈 焕镛 (1934); 陈嵘 (1937);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48); P. l^awae Hayata (1917); 郝景 盛 (1945), (1951).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2 米; 树干 通直, 树皮灰 褐色, 粗糙; 枝条开 展或微 向下垂 ;小枝 密生, 纤细, 下垂或 伸展。 叶小, 异型, 螺旋状 排列, 往 往在同 一树, 甚至同 --枝 条上 生有两 种类型 的叶: 老树及 果枝的 叶鳞形 或钻形 ,排列 紧密, 形小, 长 2 — 3 毫米, 先 端向上 弯曲, 有急 尖的长 尖头; 幼树、 萌枝 或大树 小枝顶 端的叶 为扁平 条形, 质软, 排成 两列, 长 6 — 12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两面有 气孔线 ,先 端向上 微弯, 有微急 尖的刺 芒状长 尖头。 雄 球花穗 状, 生于小 枝顶端 ,长约 1 厘米; 雌球花 单生, 或 成对生 于小枝 顶端, 通常仅 1 个 发育。 种 子无梗 ,卵 圆形, 长 5 — 6 毫米, 有 光泽, 成熟时 假种皮 红色, 着 生于微 肥厚, 表面多 乳头状 凸起 的肉质 红色种 托上。 花期 4 月, 果期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勐腊 )、 屏边、 文山、 麻栗坡 、马关 等地, 海拔 800 — 1500 米山地 ,多 生于山 谷溪涧 潮湿密 林中, 与常 绿阔叶 树组成 混交林 或成单 纯林; 广东信 宜及海 南岛、 广 西大瑶 山 有栽培 或天然 分布。 越南、 菲律宾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心材 黄色, 边材淡 黄带灰 ,材质 致密, 纹理 均勾, 有光泽 ,比重 0.64, 耐腐 力强。 可作建 筑、 家具、 器具、 桥梁、 造船 等优良 用材。 为 产区森 林更新 和造林 树种。 2. 肉 托竹柏 (植 物分类 学报) 大 叶竹柏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大叶 罗汉松 (中 国植 物志) Podocarpus wallichiana Presl (1844);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Hickel in Lecte (1931); 陈嵘 (1937), excl. plant. Kwangtung.; 郝景盛 (1951)*; 中国 植物志 (1978). Nageia wallichiana O. Ktzc. ( 1891); Podocarpus la'i folia auct. non R. Br.: Wall. (1830)*. 乔木, 树皮浅 裂成条 片状。 叶大, 对生或 近对生 ,排成 两列, 厚 革质, 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具多 数平行 细脉, 长 8 — 14 厘米, 宽 2.5 — 4 .5 厘米, 上部 渐窄,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楔 形, 具短柄 ,叶 上面光 绿色, 下面灰 绿色, 两面 均有气 孔线, 幼 叶更为 明显。 雄球花 穗状, 腋 生, 常 3 — 5 个族生 于总梗 ,长 0.5 — 1 厘米, 总梗长 L2 — 1.7 厘米;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有总 梗, 梗端通 常着生 2 个胚珠 ,仅 1 个 发育。 种子近 球形, 径约 1.7 厘米, 成熟 时假种 皮蓝紫 色或紫 红色, 着生 于肥厚 肉质种 托上, 成熟时 ,种托 绿色, 长约 8 毫米, 径 4 一 5 毫米, 有短 梗。 产西 双版纳 (景 洪、 勐腊) 等地, 海拔 500 — 600 米 山地及 河谷阴 湿处。 越南、 缅甸、 印 度 也有。 3. 竹柏 (本草 纲目) 图版 31 大 果竹柏 (经济 植物手 册), 铁甲树 、宝芳 (海南 岛), 椰树 (浙 江平阳 ), 罗汉柴 (福 建南 平)、 猪肝树 (广 西临桂 ), 桜树、 山杉 (台湾 ) Podocarpus nagi (Thunb.) Zoll. et Mor. ex ZoU. (1854); 郑万钧 (1933), (1961)*; 陈 11^(1937)*; 海南 植物志 (1964); S. Y. Hu (1964); Ohwi(1965); "图鉴 "(1972)*; 中 
104  云南 植物志  国 植物志 (1978)*. Myrica nagi Thunb. (1784); Podocarpus nageia R. Br. ex Mirb. (1825); Nageia nagi O. Ktze. (1891); P. nagi (Thunb.) Pilger in Engler ( 1903); 陈焕镛 (1934); Metcalf (1935), (1942); P.nagt Makino (1903); Dae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 rrison (1966); 刘玉壸 (1947).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50 厘米; 幼树皮 平滑, 老则裂 成薄片 ,红褐 色或暗 紫紅色 ;枝叶 浓密, 树冠圆 锥形。 叶对生 ,排成 两列, 革质, 长卵形 、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具多数 平行 细脉, 长 3.5—9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上部 渐窄,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向下 窄成柄 状, 叶上面 深绿色 ,有 光泽, 下面浅 绿色, 有气 孔线。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成分枝 的穗状 花序, 长 1.8 — 2.5 厘米, 总梗 粗短;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花 后苞片 不肥大 成肉质 种托。 种子圆 球形, 径 1.2 — 1.5 厘米, 成 熟时假 种皮暗 紫色, 有 白粉, 梗长 7 — 13 毫米, 其上具 苞片脱 落的痕 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云南有 栽培;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亦有, 分布 于低丘 陵地区 至海拔 1600 米的 山地。 喜阴湿 、肥润 条件, 常 与常绿 阔叶树 组成混 交林。 日 本也有 分布。 木材 细致, 硬度 适中, 易加工 ,耐 久用。 为优良 的建筑 、家具 、造船 及工艺 用材; 种仁可 棒油, 可 供食用 及工业 用油。 也作 庭园观 赏树。 4. 长 叶竹柏 (植 物分类 学报) 桐木树 (广东 ) Podocarpus fleuryi Hickel ( 1930), ( 1931)*; 中国 植物志 (1978)*. Podocarpus wallichiana auct. non Presl: Merr. (1934); Metcalf (1935); 陈噪 (1937), quoad plant Kwungtung.; 郝景盛 (1951), quoad plant Kwungtung; S. Y. Hu (1964).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37 厘米。 叶交叉 对生, 质厚, 宽披 针形, 有多 数并行 细脉, 长 8-18 厘米, 宽 2.2 — 4.2 厘米, 上部 渐窄,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窄成 扁平的 短柄, 叶 上面无 气 孔线。 雄球花 3 — 6 穗簇生 叶腋, 长 1.5 — 6.5 厘米, 总梗长 2 — 5 毫米。 雌球花 单生叶 腋, 有梗, 梗端苞 腋着生 1 一 2( — 3) 枚胚珠 ,仅 1 枚发育 ,上 部苞片 不发育 成肉质 种托。 种 子球形 ,直径 1.5 — 1.8 厘米, 成 熟时假 种皮蓝 紫色, 梗长约 2 厘米。 产蒙自 、屏 边大围 山区, 常生 于山坡 岭顶密 林中, 与常绿 阔叶树 混生; 亦分布 于广西 (合浦 ) 及广东 (高 要、 增城、 龙门) 等地。 越南、 柬埔寨 也有。 本种 的叶形 近似肉 托竹柏 (P.wallichiana Presl) 其 主要区 别是本 种叶较 窄长, 呈宽披 针形, 叶上 面无气 孔线; 雄球花 的总梗 较短, 球花穗 较长; 雌 球花的 苞片不 发育成 肉质总 托。 5. 百日青 (江 苏植物 名录) 图版 32,1 — 3 脉叶 罗汉松 (静生 汇报) ,紫柏 (西畴 、麻栗 坡), 竹柏松 、大 叶竹柏 (海南 岛), 桃柏松 (上 海), 璎洛柏 (江苏 南通) Podocarpus neriifolius D. Don in Lamb. ( 1824), p. p., ( 1828), p. p.; Endl., (1847); Hook. (1852)*; Hook. f. (1888); Brandis (1906); Rehd. et Wils. in Sarg. (I9I 4 ); 方文培 (1946)*; 刘玉壹 (1947); 郝景盛 (1951); N. E. Gray (1958); 中国 树木学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4); S. Y. Hu (1964), excl. Specim. F. C. How 73776; Hara 
罗 汉松科  105  图版 32 1— S.gHW Podocarpus oeriifolius D.Don, 1. 维球 花枝, 2— 3. 果; -5. 罗汉松 P.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4. 果枝, 5. 雄球 花枝, 
106  云南 植物志  (1966);"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Podocarpus discolor Bl. (1847); P. neglec/a Bl. (1847); P. leptostachya Bl. (1847); P. macrophylla var. acuminatissima Pritz. (1901); Myrica esquirolii lAv\. (1913); P. braieata Bl. (1927); P. macrophyllus i. grandifolius auct. non Pilger: S. Y. Hu(l964).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50 厘米; 树皮灰 褐色, 条片状 纵裂。 叶大, 螺旋状 排列, 厚革 质, 披 针形, 常微弯 ,长 7 — 15 厘米, 宽 9 一 13 毫米, 上部 渐窄, 先端 渐尖, 萌枝的 叶稍宽 ,有 短的 尖头, 基部 楔形, 有 短柄, 叶上面 具明显 隆起的 中脉, 仅叶下 面有气 孔线。 雄球 花单生 或 2 — 3 穗族生 叶腋, 长 2.5 — 5 厘米, 具短梗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梗长 3 — 24 毫米。 种子球 形至卵 圆形, 直径 1 一 1.6 厘米, 熟时 肉质假 种皮紫 红色, 肉质 种托桔 红色, 长约 11 毫米, 梗 长 9 一 22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双江及 勐海、 景洪, 海拔 500 — 1800 米 地带, 多生 于混交 林中; 浙江 南部、 福建、 &湾、 江西、 湖南、 贵州、 四川、 西藏, 南至 广东、 广 西等地 均产。 印度 尼西亚 、越南 、缅甸 、老挝 、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马来 西亚的 沙捞越 也有。 木 材淡黄 褐色, 纹理直 、结构 细密、 比重 0.54—0.62, 耐腐 力强, 易 加工, 可作 家具、 乐 器、 文具、 雕刻等 用材; 枝叶、 根可 入药。 又常作 庭园观 赏树。 6. 罗汉松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32, 4 一 5 罗汉杉 (中山 传信录 ), 土杉 (台湾 )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in Lamb. (1824), (1828); Wils. (1916)*, (1927);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Metcalf (1940), p.p.; 刘玉壹 (1947); N. E. Gray (1958); 中国 树木学 (1961)*; Ohwi (196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Taxus macrophylla Thunb. (1784). 6a. 罗汉松 (原 变种) var. macrophyllus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60 厘米; 树 皮深灰 色至灰 褐色, 薄片状 脱落。 叶 条形至 条状披 针形, 微弯, 螺旋状 排列, 常集生 于小枝 上部, 长 7 — 12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上部微 渐窄, 先端 短渐尖 或尖, 基部 楔形, 两 面中脉 隆起; 叶 上面光 绿色, 下面淡 绿色。 雄 球花常 3 — 5( — 7) 穗 簇生极 短的总 梗上。 种子卵 圆形, 径约 1 厘米, 假 种皮熟 时紫红 色或紫 黑色, 被 白粉。 肉质 种托圆 柱形, 红 色或紫 红色, 种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屏边、 麻栗坡 岭顶密 林中, 少见;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湖南、 四川、 贵州、 广 西、 广东等 省区都 有分布 ,常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日本 也有。 用种子 繁殖, 亦 可扦插 繁殖。 木材多 树脂, 耐水湿 ;可作 农具、 家具、 建筑等 用材, 种子、 树皮、 根皮可 入药。 6b. 短叶 罗汉松 (中国 树木学 )( 变种) 小叶 罗汉松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短 叶土杉 (图鉴 ), 小 罗汉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var. maki Endl. (1847); Wils. (1916)*;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23), ( 1948), rev. Harrison (1966); Rehd. (1927), (1940), (1949); 陈嵘 (1937); Metcalf (1942); 中国树 木学 (1961); S. Y. Hu (1964); Ohwi (1965);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罗 汉 松 科  107  Taxus chinensis Roxb. (1914), nom. nud.; Podocarpus chinensis Sweet (1826), nom. nud.', P. macrophylla ssp. ma\i Pilger in Engler (1903); Nageia macrophylla var. ma\i (Endl.) Voss ( 1907); P. chinensis Sweet var. maj^t (Sieb.) Hao (1945), (1951). 本 变种与 罗汉松 (原 变种) 的区 别在于 植株为 小乔木 或成灌 木状; 枝 条密, 向上 斜展; 叶短而 密生, 长 2 . 5 — 7 厘米, 宽 3 — 7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叶 上面中 脉狭而 明显。 昆明有 栽培;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湖南、 湖北、 陕西、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等省区 也均有 栽培, 为 庭园观 赏树。 原产 日本。 7. 大理 罗汉松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33, 1-2 Podocarpus forrestii Craib et W. W. Smith ( 1920);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Wils. (1926); Orr (1933); 陈蝶 (1937); N. E. Gray (1958);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8)*. Podocarpus mocrophyllus auct. non D. Don: Diels. (1912). 灌木, 高 1 一 3. 5 米, 小 枝粗壮 而短。 叶较 宽短, 窄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条形, 稀椭 圆状披 针形, 革质, 长 4 一 8 厘米, 宽 9 一 13 毫米, 先 端钝或 微圆, 稀尖, 基 部狭, 叶 上面深 绿色, 中 脉宽 而明显 或平, 叶下 面微具 白粉; 雄球 花穗细 而短, 长约 1.5 — 2.2 厘米; 雌球花 单生叶 腋, 梗长 8 毫米。 种子 球形, 有白粉 ,直径 7 毫米, 种托 肉质, 圆 柱形, 长约 8 毫米, 梗长约 1 厘米。 花期 8 月。 产大理 苍山, 海拔 2200 — 2600 米半阴 坡或半 阳坡灌 丛间; 邓川、 大理、 昆明、 楚雄、 文 山等地 多栽培 于庭园 或寺院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8. 小叶 罗汉松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3, 3-8 短叶 罗汉松 (经济 植物手 册), 小叶 竹柏松 (海 南岛) . '\.v'、/ Podocarpus brevifohus (Stapf) Foxw. (1911)*; 陈焕镛 (1940); Merr. et Chun (1940); N.E. Gray (1958); 海南 植物志 (1964); S. Y. H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8)*. Podocarpus neriiiolius D. Don var. brevifoltus Stapf (1894); P.wangii Chang (1941)*. 乔木, 高达 15 米, 胸径 30 厘米; 树皮 不规则 纵裂, 枝条 密生, 小 枝向上 伸展。 叶小, 常 密生小 枝上部 ,窄椭 圆形、 条状椭 圆形至 条状披 针形, 长 I. 5 — 3 . 5 ( — 4.0) 厘米, 宽 3 — 8 毫 米, 多在 6.5 毫米 以下, 先端钝 、微圆 或渐尖 ,基部 渐窄、 柄短、 长 1.5 — 4 毫米, 叶上 面光绿 色, 中脉微 隆起, 下面 色淡, 干后淡 褐色, 边 缘向下 卷曲。 雄球花 单生或 2 — 3 穗族生 叶腋, 长 1 一 1.5 厘米, 近无梗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种子楠 圆状球 形或卵 圆形, 长 7 — 8 亳 米或 稍长, 种托 肉质, 圆柱形 ,长达 8 亳米, 直径 3 — 4 毫米, 种梗长 5 — 15 毫米。 _ 产富宁 、西畴 、麻 栗坡, 海拔 1100 — 2 000 米地带 阴湿的 环境, 常 散生于 常绿阔 叶林或 髙山矮 林内, 亦见于 石山; 广西大 瑶山、 广 东东南 部及海 南等地 700 — 1200 米山地 均有。 菲 律宾、 印度 尼西亚 也有。 木材结 构细, 纹理直 ,坚硬 ,比重 0.63 — 0.73, 干后 不裂, 易 加工, 可作 家具、 器具、 雕 刻、 农具、 车辆等 用材。 
10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33 1 一 2. 大理 罗汉松 Podocarpus forrestii Craib et W.W. Smith, 1. 果枝, 2. 雄球 花枝; 3—8. 小叶 罗汉松 P. brevifolius (Stanf) Foxw., 3. 果枝, 4. 雄球 花球, 5— 6. 雄蕊, 7—8. 叶的上 下面。 
8. 三尖杉 禾斗 Cephalotax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髓心中 部具树 脂道; 小枝对 生或不 对生, 基部 具宿存 芽镇。 叶 革质,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常多 少呈镰 刀状, 对 生或近 对生, 在侧枝 上排成 两列; 上面深 绿色, 中 脉隆起 ;下面 有两条 宽的灰 白色气 孔带; 维管束 的下方 有一树 脂道。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雄球花 6 — 11 聚生 成头状 花序, 单生 叶腋, 有梗或 几无梗 ,基 部有多 数螺旋 状排列 的 苞片, 每 一雄球 花基部 有一枚 卵形或 三角状 卵形的 苞片, 雄蕊 4 一 16, 各具 2 — 4 (多为 3) 个花药 ;雌 球花具 长梗, 生于小 枝基部 苞片的 腋部, 稀近 枝顶, 花梗 上有几 对交叉 对生的 苟片, 每 苞片的 腋部有 2 枚直 立胚珠 ,胚 珠基部 具囊状 珠托。 种子核 果状, 第二年 成熟, 全 部包被 于由珠 托发育 成的肉 质假种 皮内, 常数个 (稀 1 个) 生于膨 大的花 轴上, 卵圆形 、椭 圆状卵 圆形或 球形, 顶 端具突 起的小 尖头, 基部有 宿存的 苞片, 外种皮 坚硬, 内种 皮薄膜 质; 胚具 胚乳,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1 属 9 种, 产亚洲 东部至 南亚次 大陆, 我国 为分布 中心。 我国有 7 种, 3 变种, 分布于 秦 岭至山 东鲁山 以南各 省区及 台湾, 另引种 1 栽培 变种; 云南有 6 种, 1 变种。 木材结 构细致 ,材质 优良, 宜作 器具、 家具、 农具、 工艺及 细木工 用材。 近年来 在有些 种的 枝叶、 根、 种子 中提取 多种植 物滅, 对 治疗白 血病、 淋巴肉 瘤及某 些恶性 肿瘤等 有一定 的疗效 ;树皮 可提取 栲胶; 种子 掉油; 也可作 庭园观 赏树。 1. 三 尖杉属 Cephalotaxus Sieb. et Zucc. 属 特征、 分布、 用途与 科同。  分种 检索表 1(6) 叶大, 长 4—13 厘米。 2( 3 ) 叶披 针形, 基部 最宽, 圆形; 种子长 3.5~4.5 厘米 1. 贡山 三尖杉 C. laneeolata 3( 2 ) 叶 条形或 披针状 条形, 中部或 中下部 最宽,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种 子长约 2.5 厘米 2, 三尖杉 C. fortunei 4( 5 ) 叶宽 3 — 4. 5 毫米; 雄球花 总梗长 6 — 8 毫米 (稀 有长 2 — 3 毫 米者) 一 2a. 三尖杉 (原 变种) C. fortunei var. fortunei 5(4) 叶 较窄, 通常宽 3.5 毫米 以下; 雄球花 几元梗 或仅长 1 一 2 毫米 2b. 离山 三尖杉 (;变 种;) C. fortunei var. alpiaa 6(1) 叶较小 ,长 1.5 — 5 厘米, 通常在 4 厘米 以下。 7(12) 叶 下面有 明显的 白色气 孔带。 8(11) 叶上 面平, 中脉 明显, 基部圆 形或圆 截形, 排列 较疏或 稍密。 9(10) 叶 窄长, 质地 较厚, 边缘 不向下 反卷, 先端短 渐尖; 种子卵 圆形、 椭圆伏 卵圆形 或球形 ;灌 木或小 乔木 3. 粗樓 C. sinensis 10( 9 ) 叶 较宽, 质地 较薄, 边缘 常向下 反卷, 先端急 尖或微 急尖; 种 子倒卵 伏椭圆 形或倒 卵圆形 …… 
110  云南 植物志  4. 海 南粗榧 C. hainanenais 11( 8 ) 叶 上面拱 P ,中脉 稍隆起 ,不明 显或仅 中下部 明显, 基部截 形或微 呈心形 ,排 列紧密 成篦形 …… 6. 掩 子 三尖杉 C. oliveri 12(7) 叶下面 淡绿色 ,气孔 带微具 白粉, 干后 脱落,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5. 西双版 纳粗榧 C* mannii 1. 贡 01 三尖杉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4,1 Cephalotaxns lanceolata K. M. Feng ex Cheng et L. K. Fu, 植物分 类学报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40 厘米; 树皮 紫色, 平滑; 小枝 下垂。 叶薄 革质, 排成 两列, 披 针形, 微弯 或直, 长 4.5 — 10 厘米, 宽 4 一 7 毫米, 先端渐 尖或长 尖头, 基部 最宽, 圆形; 叶面 深绿色 ,中脉 隆起, 叶下面 气孔带 白色, 绿 色中脉 明显。 种子倒 卵状楠 圆形, 长 3.5 — 4.5 厘 米, 假 种皮成 熟时绿 褐色, 种梗长 1.5 — 2.0 厘米。 果期 11 月。 产贡 山独龙 江上游 沿岸, 海拔 1900 米 的阔叶 林中, 散生 少见。 缩 甸也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贡山。 木材 性质、 用途与 三尖杉 (C. fortunei Hook, f.) 相同。 本种 近似三 尖杉, 但后 者的叶 革质, 披针状 条形, 基部 楔形, 叶的 中下部 最宽; 种子较 小, 椭圆状 卵圆形 ,长约 2.5 厘米, 易于 区别。 2. 三尖杉 (通 用名) 头形杉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明油果 (丽江 ), 硬头松 (彝良 ), 水油松 、水 油子果 (红河 、大 姚); 桫松 (石屏 )、 岩松 (镇雄 ), 三 尖松、 狗尾松 (湖北 ), 藏杉、 桃松 (四川 ), 山榧树 (浙江 ) Cephalotaxns fortunei Hook. f. (1850)*; Clinton-Baker (191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讪玉壸 (1948), p.p.; 郝景盛 (1951), excl. syn. C, griff ithii Hook.f. ei C. fortunei Hook. f. var. concolor Franch.; 江 苏南部 种子植 物手册 (1959)*; 中 国树木 学 (1961)*;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ephaloiaxus \aempfeei Anon. (1958); C.filiformis Knight ex Gord. (1958), in $yn.; C . fortunei Hook. f. var. longifolia Hort. ex Dallimore et Jackson ( 1948); C . joitunct Hook. f. var. globosa S. Y. Hu (1964); C .fortunei cv. ' Bret/if olia' ,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C. fortunei cv. 'Longifolia, ,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2a. 三尖杉 (原 变种) 图版 34,2—6 var. fortunei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40 厘米; 树皮褐 色或红 褐色, 成不规 则片状 脱落; 枝条较 细长, 稍 下垂。 叶排成 两列, 披针状 条形, 通常 微弯, 长 4 一 13( 多为 5 — 10) 厘米, 宽 3 — 4.5 (多为 3.5-4.0 毫米) ,自中 部向上 渐窄, 先 端为渐 尖的长 尖头,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叶下面 有两条 白色气 孔带, 较绿色 边带宽 3 — 4 倍, 边缘不 反曲或 微向下 反卷。 雄 球花的 总 梗粗, 通常长 6 — 8 毫米, 每一雄 球花有 6 — 16 雄蕊, 各 具花药 3 个; 雌球花 的胚珠 3 — 8 枚发育 成种子 ,种子 椭圆状 卵形或 近球形 ,长约 2.5 厘米, 假种皮 熟时紫 色或红 紫色, 顶端 有小 尖头, 种 梗长约 2 厘米。 花期 4 月, 果 期翌年 10 — 11 月。 产 鹤庆、 舞良、 镇雄、 禄劝、 富民、 石屏、 文山, 海拔 2000 — 2900 米及 邱北、 广南、 麻栗 
尖 杉 科  111  图版 34 1. 贡山 三尖杉 CephalotMUS lanceolata K.M. Feng, 果枝; 2 — 6. 三尖杉 C, fortune! Hook, f., 2. fit 球 花枝, 3. 維 球花, 4. 雎 球花的 苞片与 胚珠, 5. 果 及雌球 花枝, 6. 雄球 巧枝。 
112  云南 植物志  坡, 海拔 1200 — 1500 米地带 ,多见 于针- 阔混交 林内;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浙江、 安徽 南部、 福 建、 江西、 湖南、 湖北、 河南 南部、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 贵州、 广 西及广 东等省 区都有 分布, 在东部 各省生 于海拔 2 00 — 1000 米 地带, 西部各 省可达 2700 — 3000 米。 用 种子繁 殖, 也 可扦插 繁殖。 木材黄 褐色, 坚韧, 纹理 细致, 富弹性 ,比重 0. 59 — 0.77; 可作 建筑、 桥梁、 舟车、 农具柄 及 器具等 用材, 枝叶、 种子、 根 可提取 多种植 物碱, 对治疗 淋巴肉 瘤等有 一定的 疗效; 种子 含油 30% 以上, 供制 油漆、 猎烛、 还可制 硬化油 、肥皇 、鞋 油等。 2b. 高山 三尖杉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种) 密油果 (维西 ), 明油果 (丽江 ) var. alpina Li (1953); S. Y. Hu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8). 本 变种与 三尖杉 (原 变种) 的区 别是,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2 — 12 米。 叶较 短窄, 通常长 4-9 厘米, 宽 3 — 3.5 毫米, 稀长达 11 厘米, 宽达 4.5 毫米; 雄 球花几 无总梗 或仅长 2 毫 米, 有时后 期增长 加粗, 长达 4 一 6 毫米。 花期 4 月。 产维西 、丽江 、鹤 庆海拔 2300 — 2700 米, 腾冲、 大姚、 寻甸、 禄 劝海拔 3500 — 3700 米地 带, 常见于 沟谷针 -阔混 交林或 灌丛、 杂木 林内; 四川 西部、 北部和 甘肃南 部海拔 1800 — 33Q0 米地带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木 材性质 和用途 与三尖 杉同。 3. 粗榧 (浙江 ) 图版 35, 2 中华 粗榧、 粗榧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鄂 西粗榧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竹叶 粗榧、 红壳松 (海南 ), 中 国粗榧 (中 国树 木学) 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 et Wils.) Li (1953);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Hu (1964);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ephalotaxus drupa:ca Sieb. et Zucc. var. sinensis Rehd. et Wiis. in Sarg. (1914), (1924); Rehd. (1923), (1927), (1940), (1949); 胡先骑 (1926); Wils. ( 1926), ( 1927); Merr. ( 1927); 郑万钩 (1933); Orr (1933); 陈嵘 (1937); Metcalf (1942); 刘玉壸 (1947); 郝景盛 (1951); C, drupacea var. sinensis f. globos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 harringtonia (Forbes) Koch var. sinensis (Rehd. et Wils.) Rehd. (1941); Florin ( 1948); C . sinensis (Rehd. et Wils.) Li f. globosa (Rehd. et Wils.) Li ( 1953); C . drupacea auct- non Sieb. et Zucc: Rehd. et Wils. in Sarg. ( 1914), quoad plant. Hupeh.; 陈蝶 (1937) quoad plant. Chin.; 郝景盛 (1951) quoad plant. Chin.; S.Y.Hu (1964), p.p. 、. 灌木或 小乔木 ,高达 10 米 ^ 树皮灰 色或灰 褐色, 成 薄片状 脱落。 叶条形 ,通常 直伸, 稀 微弯, 边缘 不向下 反卷, 长 1.8 — 5 厘米, 多为 2.5 — 3.5 厘米, 宽约 3 毫米, 上 部通常 与中下 部 等宽或 微窄, 先端微 急尖或 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圆截形 ,叶 上面深 绿色, 中脉明 显,' 下面 有两条 白色气 孔带, 较绿色 边带宽 3 — 4 倍。 雄 球花卵 圆形, 6 — 7 个 聚生成 头状, 径约 6 毫米, 总 梗长约 3 毫米, 每一雄 球花有 4 一 11 枚雄蕊 ,花药 2 — 4 (多为 3) 个; 雌球花 头状, 通常 2 — 5 个胚珠 发育成 种子, 总柄长 5 — 9 毫米。 种子卵 圆形、 橢 圆状卵 圆形或 球形, 长 1.8 — 3.0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西畴、 普洱、 腾冲、 龙陵、 临沧、 景东、 云龙、 东川 等地, 垂 直分布 
• 图 1- 海 南粗栖 Cephalotaxus 2. 粗榧 C. sinensis (Rehd.  版 35 hainanensis Li 的果枝 J ci Wils.) Li 的 果枝。 
114  云南 植物志  南部 为海拔 1000 — 1600 米; 北 部可达 2800 米,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分布 很广, 江苏 南部、 浙 江、 安徽 南部、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 贵州、 广西 及广东 亦有, 多数生 于海拔 600 — 2200 米的花 岗岩、 砂岩或 石灰岩 山地。 用种子 繁殖, 也 可扦插 木材 坚实, 质轻软 ;可作 农具、 细木工 及工艺 等用材 ;叶、 枝、 种子、 根可 提取多 种植物 碱, 对治疗 白血病 及淋巴 肉瘤等 有一定 疗效; 种子 搾油, 供制 肥皂、 润滑 油等; 亦可 栽培为 庭园观 赏树。 4. 海 南粗榧 (通 用名) 图版 35 ,1 薄叶 三尖杉 (海南 植物志 ), 红壳松 (海 南岛) Cephalotaxus halnanensis Li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64);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中国 植物志 (1978)*. Cephalotaxus drupacea Sieb. et Zucc. var. sinensis auct. non Rehd. et Wils. : Merr (1927); Masam. (1943); C.harringtonia auct. non Koch: S.Y.Hu (1964), p.p. 乔木或 灌木, 高 4 一 20 米, 胸 径可达 30 — 50 厘米; 小枝对 生或不 对生, 细柔, 水 平伸展 或 下垂。 叶条形 ,排列 紧密, 成两列 ,质地 较薄, 通常直 或向上 微弯, 长 2 — 4 厘米, 宽 2.5_ 3.5 毫米, 先端 具微急 尖或急 尖的短 尖头, 基部圆 形或圆 截形, 干后 边缘常 稍向下 反卷, 叶 面深绿 ,中脉 隆起, 下面 有两条 白色气 孔带, 绿 色边带 较宽。 雄球 花的总 梗长约 4 毫米。 种 子倒卵 状楠圆 形或倒 卵圆形 ,通常 微扁, 长 2.2 — 2.8 厘米, 顶端有 凸起的 小尖头 ,假 种皮熟 时常呈 红色。 产富宁 、广南 、麻 栗坡及 龙陵, 海拔 1000 — 1900 米地带 ,多 生于山 谷或山 脊杂木 林中, 能长成 胸径达 1 米 以上的 大树。 广东信 宜及海 南岛、 广西容 县及西 藏东南 部墨脱 也有。 木材 性质、 用途 与粗榧 相同。 本 种接近 粗榧, 区别是 本种的 叶质地 较薄, 边缘 微向下 反卷, 基部 多呈圆 截形, 先端通 常微 急尖或 急尖; 种 子通常 微扁,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倒卵 圆形。 植物 碱的成 分也与 粗榧不 同。 - 5. 西双版 纳粗榧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36, 1-2 印度 三尖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藏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Cephalotaxus mannn Hook. f. in Hook. (1886)*, (1888);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Hickel in Lecte. (1931); 陈噪 (1937); 郝景盛 (1945), (1951)*, excl. plant. Szechuan.; 中国 植物志 (1978)*. 小乔木 或灌木 ,高达 8 米。 叶 披针状 条形, 排成 两列, 通常 直伸, 稀 微弯, 长 3 — 4 厘 米, 宽 2.5 — 4.0 毫米, 下部 稍宽, 上部 渐窄,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近圆 形或圆 截形, 叶面深 绿色, 中脉 隆起, 下面 中脉微 明显, 两 侧气孔 带微具 白粉, 干后 脱落。 雄球花 总梗长 4 一 5 毫米, 每一 雄球花 有雄蕊 7 — 13, 各具 3 — 4 个 花药。 种 子倒卵 圆形, 长约 3 厘米。 花期 3 — 4 月,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地区, 在 景洪分 布海拔 740 — 800 米杂 木林中 ,少 见。 越南、 缅甸、 印度也 有 分布。 用 途与粗 榧同。 ' 6. & 子 三尖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36 , 3 — 7 
116  云南 植物志  阿里杉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梳叶头 形杉、 花枝杉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油杉 (龙陵 ), 梳叶 圆头杉 (峨 眉植 物志) Cephalotaxus oUveri Mast. (1898), (190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rev. Harrison (1966); Rehd. (1927), (1940), (1949); 陈噪 (1937); A. Chev. (1944); 方文培 (1946)*; 郝景盛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Cephalotaxus grifjithii auct. non Hook. f. : Oliv. in Hook. (1890)*, excl. specim. e Griff, et Watt. CoUectis.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5 米。 叶条形 ,排列 紧密, 成篦形 ,质 较厚, 通常中 部以上 向上方 - 微弯, 稀直伸 ,长 1.5 — 3.2( 多为 1.7 — 2.5) 厘米, 宽 3—4.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微 急尖, 基部 宽, 截形或 微呈心 形则两 端向后 反曲, 稍 压枝, 叶 上面微 拱圆, 中脉 不明显 或中下 部稍明 显, 下面 气孔带 白色, 较绿色 边带宽 1 一 2 倍。 雄 球花的 总梗长 3.5 — 4 毫米, 每一 雄球花 有雄蕊 6 — 10, 各具 3 — 4 个花药 ;雌球 花的胚 珠通常 1 一 2 枚 发育成 种子。 种子卵 圆形或 近 球形, 长 2.3 — 3 厘米, 径约 1.8 厘米, 顶 端有小 凸尖。 花期 3 月中旬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屏边 、云龙 、龙陵 ,海拔 1500 — 2000 米地带 ,常 混生于 阔叶林 或针叶 林内。 亦 分布于 广东东 北部、 江西 东部、 湖南、 湖北西 北部、 四川 南部及 西部、 贵 州海拔 300 — 1800 米 地带。 越南 也有。 - 用 途与粗 榧同。 9. 红 豆杉科 Tax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有 树脂。 叶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螺旋 状排列 或交叉 对生, 基 部常扭 转排成 两列, 下面 中脉两 侧各有 一条气 孔带; 叶内有 树脂道 或无。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稀 同株; 雄球 花单生 叶腋或 苞腋, 或组成 穗状花 序集生 枝顶, 雄蕊 多数, 各具 3 — 9 个花药 ,花 药无 气囊; 雌 球花单 生或成 对生于 叶腋或 苞腋, 有梗或 无梗, 基部有 多数覆 瓦状排 列或交 叉对生 的苞片 ,胚珠 直立, 1 枚, 生于花 轴顶端 或侧生 于短轴 顶端的 苞腋, 基 部具盘 状或漏 斗状 珠托。 种子核 果状, 无梗 者全部 为肉质 假种皮 所包, 如有 长梗, 则种子 包于囊 状肉质 假种 皮中, 仅顶 端尖头 露出; 或 种子坚 果状, 包于 杯状肉 质假种 皮中, 有短 梗或几 无梗; 胚 乳丰富 ,子叶 2, 发芽 时出土 (仅榧 树属出 土)。 5 属约 23 种, 除 Amentotaxus spicata Campton 1 种分布 于南半 球外, 其 它属种 均分布 于北 半球。 我国有 4 属, 12 种, 1 变种及 1 栽培种 ,南 北各地 均有。 云南有 3 属 5 种 1 变 种。 本科有 的种类 是优良 的用材 树种, 有的 种子是 著名的 干果, 还有 不少种 类可作 庭园观 赏树。 、 
红 豆 科  117  分属 检索表 1(4) 叶上面 有明显 的中脉 ;雌球 花单生 叶腋或 苞腋; 假种皮 杯状或 襄状, 种子上 部或顶 端尖头 露出, 当 年 成熟。 2(3) 叶螺旋 伏排列 ,叶 内无树 脂道;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不组 成穗状 花序; 雌球 花单生 叶腋, 有短 梗或几 元梗; 假种皮 杯伏, 上 部露出 1. 红 豆杉属 TaxiM 3(2) 叶交叉 对生, 叶 内有树 脂道; 雄球花 多数, 组 成穗伏 花序, 2 — 6 个集生 枝顶; 雌球花 生于新 枝的苞 腋或 叶腋, 有 长梗; 假种皮 囊状, 仅 顶端尖 头露出 2. 穩 花杉属 Amentotax« 4(1) 叶 上面中 脉不明 显或微 明显, 叶交叉 对生, 有树 脂道; 雌球花 两个成 对生于 叶腋, 无梗; 种 子全部 包于 肉质假 种皮中 3. 榧树属 Torrey* 1. 红 豆杉属 Taxus Linn.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树皮 裂成窄 长薄片 或鳞片 脱落; 大枝 斜展, 小枝 不规则 互生; 芽鳞多 数, 覆瓦状 排列。 叶 螺旋状 排列, 条形, 直伸或 微弯, 下延 生长, 上面中 脉隆起 ,下面 中脉两 侧各 有一条 淡黄色 或淡灰 绿色气 孔带; 叶 内无树 脂道。 雌雄 异株, 雌 雄球花 均单生 叶腋; 雄球花 有雄蕊 6 — 14, 每 雄蕊具 2 — 9 个 花药; 雌球花 总花轴 上部的 侧生花 轴顶端 的苞腋 单生 1 枚 胚珠, 胚珠基 部托以 圆盘状 珠托。 种 子当年 成熟, 卵形或 倒卵形 ,坚 果状, 种皮坚 硬, 革质, 微有 棱脊, 种脐 显著, 着生于 红色、 肉质杯 状的假 种皮中 ,胚乳 不皱; 子叶 2, 发芽 时 出土。 11 种, 分布北 半球。 我国有 4 种, 1 变种; 云南有 2 种, 1 变种。 均为耐 荫树种 ,生长 缓慢, 常散 生于沟 边杂木 林中。 本属 各种木 材坚实 美观, 无树脂 道 及树脂 细胞; 可供细 木工、 船奖、 雕刻、 乐器及 箱板等 ,为优 良用材 树种; 又 常栽为 庭园观 赏树。  分种 检索表 1(2) 叶质地 较薄, 边缘 向下反 曲或微 反曲, 叶上部 渐窄, 基部偏 斜成弯 镰状, 披 针伏条 形至条 状披针 形, 干后 通常色 泽变深 1. 云南 红豆杉 T. yunnanensi. 2(1) 叶质地 稍厚, 边缘不 反曲, 间或微 反曲。 3(4) 叶较短 而窄, 通常 直伸, 长 1.5 — 3. 2 厘米, 宽 2 — 4 毫米, 上部微 渐窄, 先端 具微急 尖或急 尖头, 中 脉带常 与气孔 带色泽 相同, 两者都 密生均 勾而微 小圆形 、角质 乳头伏 突起; 种子 多呈卵 圆形、 稀倒 卵圆形 2a. 红豆杉 (原 变种) T.cUneiMi, var. chinensis 4(3) 叶较 宽长, 常呈弯 镰伏, 长 2 — 3. 5 厘米, 宽 3 — 4. 5 毫米, 上部渐 窄或微 渐窄, 先端通 常渐尖 ,中脉 带 色泽与 气孔带 不同, 上尤角 质乳头 状突起 ,或 与气孔 带相邻 的中脉 带两边 有一至 数条或 成片状 分布的 角质乳 头状突 起点; 种子 多呈倒 卵圆形 2b. 南方 红豆杉 T\chine«i' var. ma.rei 1. 云南 红豆杉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37, 6 — 9 西南 红豆杉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紫金杉 (维西 、中甸 ), 冷子 (丽江 ), 矮柏 (景东 ) 
118  云南 植物志  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 中国 树木学 (1961)*, nom. cum. descrip. chinen.,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Taxus chinensis auct. non Rehd. : Wils. (1929); Orr (1933); T. wallkhiana auct. non Zucc! Hand.-Mazz. (1929); Orr (1933); 陈 ll^(1937), quoad plant. Yunnan. ; 郝景盛 (1945), (1951), quoad plant. Yunnan.; S. Y. Hu (1964), quoad plant. Yunnan. ; "图 鉴" (1972)*.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褐色、 灰紫色 或淡紫 褐色, 成鱗 状薄片 脱落; 大枝 开展; 冬 芽金绿 黄色, 芽鳞窄 ,先端 渐尖, 背部有 纵脊, 脱 落或部 分宿存 于小枝 基部。 叶质 地 较薄, 披针状 条形至 条状披 针形, 通 常呈弯 镰状, 排列 较疏, 成 两列, 长 1.5 — 4.7 (通常 2.5 — 3) 厘米, 宽 2 — 3 毫米, 边缘 向下反 曲或微 反曲, 中上部 渐窄, 先 端有渐 尖或微 急尖的 刺状 尖头, 基部 偏斜; 叶面深 绿色或 绿色, 有 光泽; 下面色 较浅, 中脉 与两侧 的淡黄 色气孔 带均 密生均 勾微小 的角质 乳头状 突起, 叶 干后通 常颜色 变深。 雄球 花淡褐 黄色, 长 5 — 6 毫米, 径约 3 毫米, 雄蕊 9 一 11, 每 雄蕊有 5 个 花药。 种子卵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径 4 毫米, 微扁, 通常上 部渐窄 ,先 端有小 突尖, 生于肉 质杯状 的假种 皮中, 成 熟时假 种皮鲜 红色。 花 期 3 — 4 月, 果 期翌年 8 —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中甸、 维西、 宁范、 丽江、 鶴庆、 云龙、 景东、 镇康 等地, 生 于海拔 2000 — 3500 米 地带, 在沟边 杂木林 中生长 普遍; 亦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与西藏 东部。 不丹 及缅甸 北部 亦有。 木材 细致, 纹理 均匀, 硬 度大, 性强, 干后少 烧裂, 为 优良的 建筑、 桥梁、 家具、 器具、 车辆等 用材, 可 作产区 的造林 树种。 本种 曾误定 为西藏 红豆杉 (T. wallichiana Zucc), 其主 要区别 在于西 藏红豆 杉的叶 条形, 较 密地排 成彼此 重叠的 不规则 两列, 质地 较厚, 上下几 等宽, 先端具 凸起的 刺状尖 头, 基部两 侧对称 ,不 偏斜; 种子柱 状长圆 形或上 部稍宽 ,长约 6.5 毫米, 径 4.5 — 5 毫米。 西 藏 红豆杉 仅分布 于西藏 南部喜 马拉雅 山区。 2« 红豆杉 (通 用名) 卷柏 (四川 峨眉) ,扁柏 (四川 宝兴) ,红 豆树、 观音杉 (湖北 )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1919), p.p., (I927)p.p., (1940), p. p., (1949) excl. syn. Tsuga mat ret Lemee et L^vl.;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p.p., (1948), p.p.; 钱崇樹 (1927), p.p.; 胡 先繍、 陈焕镛 (1927)*, p.p.; 陈蝶 (1937), p.p.; 郝景盛 (1945), p.p., (1951), p. p.;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1964), p. p.; "图鉴 "(1972)*; 中 国 植物志 (1978)*. Taxus toccata Linn, subsp. cuspidate Sieb. et Zucc. var. chinensis Pilger in Engl. ( 1903); T. baccata Linn. var. sinensis Henry in El wee et Henry (1906); T. cuspidata Sieb. et Zucc. var. chinensis (Pilger) Schneid. ex Silva Tarouca (1913);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T. wallichiana Zucc. var. chinensis (Pilger) Florin (1948)*;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 1966); T. baccata auct. non Linn.: Franch. (1884)^ (1889); T. cuspidata auct. non Sieb. et Zucc.: Chun (1921)*, p. p.; T. wallichiana auct. non Zucc.: S. Y. Hu ( 1964), quoad specim. c Szechuan. et Sikang. 
红 豆杉科  图版 37 1 一 5. 南方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 var. mairei (Lemie et Livl.) Cheng et L. K.-Fu 1. 果枝, 2. 雄球 花枝, 3. 叶, 4. 雄 球花, 5. 雄蕊; 6 — 9. 云南 红豆杉 T. yunnancnsis Cheng et L. K. l a 6. 果枝, 7. 叶, 8 — 9. 去假 种皮的 种子。 
120  云南 植物志  2a. 红豆杉 (原 变种) var. chinensis 乔木, 高达 30 米, 胸径 1 米; 树皮灰 褐色、 红褐 色或暗 褐色, 成条片 脱落; 大枝 开展; 冬 芽黄 褐色、 淡褐 色或红 褐色, 有光泽 ,芽鱗 三角状 卵形, 背部无 脊或有 纵脊, 脱落或 少数宿 存于 小枝的 基部。 叶质地 较厚, 条形, 微弯或 较直, 排成 两列, 长 1 一 3( 多为 1.5 — 2.2) 厘米, 宽 2 — 4 (多为 3 ) 毫米, 上部微 渐窄, 先端 具微急 尖头, 稀 急尖或 渐尖; 叶面深 绿色, 下面淡 黄绿色 ,有 两条气 孔带, 中 脉带色 泽常与 气孔带 相同, 两者均 密生均 勾而微 小的圆 形角质 乳 头状突 起点。 雄球花 淡黄色 ,雄蕊 8 — I 4 , 每雄蕊 有花药 4 一 8 ( 多为 5 — 6) 个。 种子常 呈卵 圆形, 上部 渐窄, 稀倒 卵状, 长 5—7 毫米, 径 3.5—5 毫米, 微扁 或圆, 上部具 二钝棱 脊, 稀具三 条棱脊 ,先端 有突起 的短钝 尖头, 生于杯 状红色 肉质假 种皮中 ,间 或生于 膜质盘 状 的种托 (即未 发育成 肉质假 种皮的 珠托) 上。 产西畴 、麻 栗坡, 常见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石 山杂木 林中; 甘肃 南部、 陕西 南部、 四 川、 贵州西 部及东 南部、 湖北 西部、 湖南东 北部, 广西北 部及安 徽南部 亦有, 常生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以上 的高山 上部。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心材桔 红色, 边 材淡黄 褐色, 纹理直 ,结 构细, 比重 0.55 — 0.76, 坚实 耐用, 干 后少幵 裂; 可作 建筑、 车辆、 家具、 器具、 农具 及文具 等优良 用材; 种子可 入药, 含油量 67% , 供制 肥阜 及润滑 油用。 2b. 南方 红豆杉 (中国 树木学 )( 变种) 图版 37,1 — 5 美丽 红豆杉 (经济 植物手 册), 紫金杉 (中甸 ), 雪柏 (镇雄 ) var. mairei (Lem^e et Cheng et L.K. Fu, 中国 植物志 (1978). Taxus mairei Lem^e et L^vl. (1914); T. speciosa Florin (1948)*; Li et Keng (1954)*; 中国 树木学 (1961); T. mairet (Lem^e et Ldvl.) S. Y. Hu ex Liu (i960)*, (1964);" 图 鉴" (1972)*; T. cuspidaia auct. non Sieb. et Zucc: 金 平亮三 ( 1917);Uvl. (1914); Chun (1921), p.p.; T. chinensis auct. non Rehd.: Rehd. (1919), p.p., (1923), (1936); Rehd. et Wils. (1927); 郑万钧 (1931),(1933); Kanehina et Sasaki (1932); 金 平亮三 (1936); Metcalf (1942); 文 U 玉壹 (1943), p.p.; T. wallichiana auct. non Zucc: Yamamoto (1938)*. 本 变种与 红豆杉 (原 变种) 的主 要区别 是叶较 宽长, 常呈弯 镰状, 通常长 2 — 3.5( — 4.5) 厘米, 宽 3 — 4( 一 5) 毫米, 上部常 渐窄或 微渐窄 ,先端 渐尖, 下 面中脉 带上无 角质乳 头状突 起点, 或局部 有成片 或零星 分布的 角质乳 头状突 起点, 或与气 孔带相 邻的中 脉带两 边有一 至数条 角质乳 头状突 起点, 中脉 带明晰 可见, 其 色泽与 气孔带 相异, 呈淡黄 绿色或 绿色, 绿 色边带 较宽而 明显; 种 子通常 较大, 微扁, 多呈倒 卵圆形 ,上部 较宽, 稀长 圆形, 长 7 — 8 毫 米, 径 5 毫米, 种脐 常呈楠 圆形。 产德饮 i 贡山、 中甸、 维西、 丽江、 云龙、 昭通、 镇雄、 东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000 — 3500 米 地带; 安徽 南部、 浙江、 台湾、 福建、 江西、 广东 北部、 广西北 部及东 北部、 湖南、 湖北 西部、 河 南西部 、陕西 南部、 甘肃 南部、 四川、 贵州 也有, 多数省 (区) 常生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以下 沟 谷或石 山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木材性 质与用 途同红 豆杉。 
红 豆杉科  121  2. 穗 花杉属 Amentotaxus Pilger 乔木或 灌木状 ;大 枝斜展 或向上 伸展, 小枝对 生或近 对生, 基部无 宿存的 芽鳞; 冬芽的 芽 憐交叉 对生。 叶交叉 对生, 排成 两列, 条状披 针形、 披 针形或 楠圆状 条形, 直或 微弯, 边 缘 微向下 反曲, 上面中 脉明显 ,下面 有二条 白色气 孔带; 叶 内有树 脂道。 雌雄 异株, 雄球花 多数, 组 成穗状 花序, 2-6 个集生 枝顶, 雄蕊 多数, 每 雄蕊有 2 — 8 个 花药; 雌球花 单生于 新枝的 苞腋或 叶腋, 有 长梗, 顶 部着生 1 枚 胚珠, 胚珠基 部托以 漏斗状 珠托。 种子 当年成 熟, 有长梗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几 全为鲜 红色、 肉质 囊状的 假种皮 所见, 仅顶 端尖头 露出。 3 种, 均为我 国特有 树种, 分布于 南部、 中部、 西部 及台湾 南部。 云南有 1 种。 本属 植物木 材细致 均勾, 易加工 ,耐腐 力强, 是 门窗、 家具、 雕刻、 模型 及小工 艺品等 用材, 也是 长江以 南地区 常见的 庭园观 赏树。 1. 云南 穗花杉 (南 京大 学校庆 会报告 提纲) 图版 38 箐松 硬头虫 (麻 栗坡) Amentotaxus yunnanensis Li (1952); 中国 树木学 ( 1961 )*; S. Y. Hu (1964); Dallimore et Jackson, rev. Harrison (1966); "图鉴 ,,( 1972)*;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A 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ger var. yunnanensis (Li) Keng f. ( 1975); A. argotaenia auct. non Pilger: Hu (1935); 陈蝶 (1937), quoad plant. Yunnan., excl. fig. 8; A. Chev. (1944).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 25 厘米; 大枝 开展, 小枝 粗壮。 叶交叉 对生, 基 部扭转 排成两 列, 椭圆状 条形、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通 常直, 稀上部 微弯, 长 3.5 — 10 厘米, 稀达 15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多为 1 厘米, 节 间相距 1.2 — 2.0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钝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边缘向 下反曲 ,叶面 深绿色 ,中 脉显著 隆起, 下面淡 绿色, 中 脉带宽 1 一 2 毫米, 两侧 的气孔 带干后 淡褐色 或淡黄 白色, 较绿色 边带宽 1 倍或 稍宽。 雄球 花通常 4 穗集生 枝顶, 下垂, 长 10 — 16 厘米; 雌球 花单生 枝侧。 种子椭 圆形, 假种 皮成熟 时鲜扛 色或江 紫色, 微 被白粉 ,长 2.2 — 3 厘米, 径约 1.4 厘米, 顶端 有小尖 头露出 , 种梗长 1.5 — 2 厘米, 下部扁 平, 上 部扁四 稜形。 花期 4 月, 果 期翌年 10 月。 产富宁 、西畴 、屏边 、马关 、麻 栗坡, 海拔 1000 — 1800 米的 石灰岩 山地杂 木林中 或组成 纯林。 越 南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 木材纹 理均勾 ,结构 细致。 可供 建筑、 家具、 农具及 雕刻等 用材, 又可作 庭园观 赏树。 3. 榧树属 Torreya Arn. nom. conserv. 常绿 乔木; 树皮 纵裂; 小 枝近对 生或近 轮生, 基部 无宿存 芽鳞; 冬 芽的芽 鳞交叉 对生。 叶 交叉对 生或近 对生,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坚硬, 先端 有刺状 尖头, 基部 下延, 上面 微圆, 中 脉不明 显或微 明显, 下面 有两条 较窄的 微白色 或微褐 色的气 孔带; 叶 内有树 脂道。 雌雄异 株, 稀同株 ;雄球 花单生 叶腋; 雌球花 无梗, 两个成 对生于 叶腋, 基部 有两对 交叉对 生的^ 
红 豆杉科  123  片及外 侧的一 小片共 5 个 苞片, 每一雌 球花具 1 枚胚珠 ,直 生于漏 斗状珠 托上。 种 子第二 年秋季 成熟, 核 果状, 形大, 卵圆形 、圆形 、倒 卵圆形 或长楠 圆形, 全部 包于肉 质假种 皮中; 胚乳 皱缩; 子叶 2 枚, 发 芽时不 出土。 7 种, 分布北 半球。 我国有 4 种, 引 入栽培 1 种; 云南有 2 种。 木材纹 理细致 ,坚实 耐用, 耐水湿 ,抗腐 性强, 可作 建筑、 桥梁等 用材; 种 仁是著 名的干 果。 分种 检索表 1(2) 叶面 有二条 纵回槽 (干后 明显) ,叶长 2 — 3 . 6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基部宽 枚形; 种 子的胚 乳周围 向 内深皱 1. 云 南榧树 T. yunnanensi, 2(1) 叶面无 纵槽, 叶长 1.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或 微圆; 种子 的胚乳 周围向 内微皴 2.^1^ T. grandis 1. 云 南榧树 (中 国树 木学) 图版 39 木榧、 杉松果 (丽 江、 维西) Torreya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 (1975)*. Torreya fargesii auct. non Franch.: Wils. (1926), excl. syn.; Hand.-Mazz. ( 1929); Orr ( 1933); 陈嵘 (1937), quoad plant. Yunnan.; 中国 植物志 ( 1978)*.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径达 2 米; 树皮淡 褐色或 灰褐色 ,不规 则纵裂 或鳞状 开裂; 冬芽长 圆锥 形或卵 圆形, 具明 显的四 稜脊, 芽 鳞淡褐 黄色或 黄色, 质厚, 有光泽 ,交叉 对生, 排成四 行。 叶 螺旋状 排列, 基部扭 转排成 两列, 条形、 披针状 条形或 条状披 针形, 长 2 — 3.6 厘米, 宽 3 — 4 毫米, 中上部 常向上 方稍弯 ,微呈 镰状, 先端 渐尖, 具 刺状长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叶 面光 绿色, 微 拱圆, 无明显 隆起的 中脉, 有 两条常 达中上 部的纵 回槽; 下面中 脉平或 下凹, 气孔 带窄, 干时呈 淡褐色 ,边带 较宽, 约为气 孔带的 2 — 3 倍。 雄 球花卵 圆形, 长 1.2 厘米; 雌球花 成对生 于叶腋 ,通 常只一 枚发育 成熟。 种子 连同假 种皮近 球形, 径约 2 — 2.4 厘米, 顶 端具凸 起的短 尖头, 种皮 木质或 骨质, 外部 平滑, 内壁 有两条 对生的 纵脊, 胚乳周 围向内 深皱, 两侧各 有一条 纵凹槽 ,并与 种皮内 壁两侧 凸起的 纵脊相 嵌合, 顶端 有长楠 圆形、 深褐 色 凹痕, 中央有 极小的 尖头。 花期 4 月, 果 期翌年 9 一 10 月.。 产于 丽江、 维西、 贡山、 中甸、 兰坪 等地, 海拔 2 000 — 3400 米的 山地, 为 习见的 森林树 种, 喜生沟 谷杂木 林中, 能长 成胸径 60 — 70 厘米的 大树, 为云 南西北 部森林 更新和 造林树 种。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木材 坚实, 纹理细 致均勾 ,耐腐 性强; 可作 建筑、 桥操、 家具、 器具、 农具等 用材, 种子可 食, 亦可 梓油供 食用、 药 用及工 业用。 2. 榧树 (本草 纲目) 香榧、 圆榧、 羊角榧 (浙江 )、 野杉 (江西 、浙江 ), 钝 叶榧树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回 叶榧、 小果榧 (中 国裸子 植物志 ), Torreya grandis Fort, ex Lindl. (1857), ( 1858)*, ( 1884); Clinton-Baker (1913)*; Chun (1921), p.p.; Dallimore et Jackson (1923), (1948)*, p.p., rev. Harrison (1966)*, 
124  云南 植物志  银种皮 及外种 皮的种 子侧视 与俯视 ,6. 具膜质 内种皮 的种子 横切面 ,7 — 8. 叶的上 下面, 9. 雄球 花枝, 10 — 12. 雄恋。 
麻黄科  125  p.p.; 胡先骑 (1927)*; 钱崇尉 (1927)*; 陈碟 ( 1937)*; 刘玉壸 (1947)*; 郝景盛 (1945)*, (1951)*; 中国 树木学 (1961)*; S. Y. Hu ( 1964 );" 图鉴" ( 1972)*; 中国 植物志 ( 1978 )*. Caryotaxus grandis Henkel el Hochst. (1865); Tumion grandis Greene in Pittonia (1891); Torreya nudfera (Linn. ) Sieb. et Zucc. var. grandis (Fort. ) Pilger in Engler (1903); Tor. grandis Fort. f. majus Hu (1927)*; Tor. grandis Fort. var. dielsa Hu (1927)*; Tor. grandis Fort. var. chingii Hu (1927)*; Tor. grandis Fort. var. sargenttt Hu (1927)*. 乔木, 高达 25 米, 胸径 5 5 厘米; 树 皮淡黄 灰色, 纵裂。 叶 条形, 直伸, 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刺状 锐尖头 ,基部 圆形或 微圆, 叶面 拱圆, 绿色, 有 光泽, 干后常 无纵 槽或有 时有不 明显的 1 一 2 条 凹槽, 下面淡 绿色, 中 脉带与 气孔带 等宽或 稍宽。 种子 大, 长 2.5 — 4.5 厘米, 大 小及形 状随各 地栽培 的品种 不同而 有很大 差异, 成 熟时假 种皮淡 紫 褐色, 有白粉 ,胚 乳的周 围向内 微皴。 花期 4 月, 果 期翌年 10 月。 昆明有 栽培, 浙江 各地栽 培历史 悠久, 江苏 南部、 安徽 南部、 福建、 江西、 湖南、 贵州也 有; 为我 国特有 树种。 榧 树是木 本油料 树种, 又是优 良用材 树种。 种子" 香榧" 为著名 干果, 可食用 和人药 用, 亦可 搾取食 用油; 假 种皮及 叶含芳 香油, 可作优 质香精 原料。 在 分布区 内可大 量栽培 作油料 植物, 亦可作 用材林 树种。 10. 麻黄科 Ephederaceae nom. conserv. 灌木、 亚灌 木或草 本状, 稀为缠 绕灌木 ,高 5 厘米至 2.5 米; 茎直立 或匍匐 ,分 枝多, 小 枝对生 或轮生 ,绿色 ,圆 筒形, 具节, 节间有 多条细 槽纹, 横切 面常有 棕红色 髓心; 次 生木质 部常具 导管, 无树 脂道。 叶退化 为膜质 ,小形 ,通 常为鳞 片状, 在节上 对生或 轮生, 2-3 片 合生成 鞘状, 先端具 三角状 裂齿, 通常 褐黄色 或淡黄 白色, 裂 片中央 色深, 有 两条平 行脉。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稀同株 ;雄球 花单生 或数个 簇生, 或几个 成一复 穗花序 ,具 2 — 8 对交 叉 对生或 2 — 8 轮 (每轮 3 片) 苞片, 每苞片 内生一 雄花, 雄花具 膜质, 圆形 或倒卵 形假花 被, 大 部合生 仅顶端 2 裂, 雄蕊 2 — 8, 花丝 合生成 一束或 二束, 先 端有时 分离, 花药 1 一 3 室, 花粉桶 圆形, 具 5 — 10 条纵肋 ,肋下 有曲折 线状萌 发孔; 雌球花 对生或 轮生, 具 2 — 8 对 交叉 对生或 2 — 8 轮 (每轮 3 片) 苞片, 仅顶端 1 一 3 枚苞 片生有 雌花, 雌花具 顶端开 口的囊 状假 花被, 胚珠 1, 直立, 有一 层膜质 珠被, 珠被 上部延 长成珠 被管, 自假花 被管口 伸出, 珠 被 管直或 弯曲; 雌球花 上部的 4 一 6 枚苞片 随胚珠 发育而 增厚成 肉质, 红色 或桔红 色假种 皮, 稀 为干燥 膜质、 淡褐色 假花被 发育成 革质假 种皮。 种子 1 一 3 粒, 当年 成熟, 胚乳 丰富, 肉质或 粉质; 子叶 2 枚, 发芽时 出土。 仅 1 属, 约 40 种, 分布于 亚洲、 美洲、 欧洲东 南部及 非洲北 部等干 旱沙漠 、荒漠 及多岩 石 地区, 为典型 的旱生 植物。 我国有 12 种 4 变种, 除长江 下游及 珠江流 域各省 区外, 其它 各 地皆有 分布, 以西北 各省及 四川等 地种类 较多, 常生于 干旱山 坡及荒 漠中。 云南有 2 种, 1 变型。 多数种 类含生 物碱, 为重要 的药用 植物。 药 用麻黄 所指为 草麻黄 (E. sinica StapO 、木 
126  云南 植物志  贼麻黄 (E. equisetina Bunge) 和 中麻黄 (E. intermedia Schrenk ex Mey.) 三种, 实 际上各 地都把 本地区 的本属 植物当 麻黄作 药用, 各种 的理化 成份, 疗 效是否 一致, 尚待进 一步研 究。 耐干 旱瘠薄 环境, 生于荒 漠荒坡 ,有固 沙保持 水土的 作用。 麻黄 雌球花 的苞片 熟时肉 质多汁 可食, 俗称" 麻黄 果"。 1. 麻黄属 Ephedra Tourn. et Linn. 属 的形态 特征、 分布、 用途与 科同。 分种 检索表 1(2) 植株较 高大, 通常在 15 厘米 以上, 地 上绿色 小枝具 3 节 以上, 直立或 斜展, 径 1.5 — 2. 5 毫米, 纵 槽 纹明显 1. 丽 江麻黄 E. likiangensi. 2(1) 植株 塾状, 高 5—15 厘米, 绿色小 枝弧曲 ,径 1.2 — 2 毫米 2 .塾 状山 岭麻黄 E. srerardiana var. congesta 1. 丽 江麻黄 (中国 裸子植 物志) 麻黄 (丽 江、 中甸) 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 (1933)*; 郝景盛 (1945), (1951); 中国 植物志 (1978)*. la. 丽 江麻黄 (原 变型) 图版 40, 1-5 f. likiangensis 灌木, 高 20 — 60( — 150) 厘米, 茎 粗壮, 直立, 绿 色小枝 较粗, 多直伸 向上, 稍 平展, 成轮 生状, 节间长 2 — 4 厘米, 径 1.5 — 2.5 毫米, 纵槽 纹粗深 明显。 叶 2 裂, 稀 3 裂, 鳞状三 角形, 基部 合生成 銷状, 裂片 窄尖, 稀较 短钝。 雄球花 密生于 节上成 环状, 无梗或 有细短 梗, 苞 片通常 4 一 5 对, 稀 6 对, 基部 合生, 假 花被倒 卵状长 圆形, 雄蕊 5 — 8, 花丝 全部合 生, 微外 露或不 外露; 雌球花 常单个 对生于 节上, 具 短梗, 苞 片通常 3 对, 下面 2 对 的合生 部分 均不及 1/2, 最 上一对 则大部 合生, 雌花 1 一 2, 珠被管 短直, 长不及 1 毫米。 雌球花 成熟时 宽摘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8 — 11 毫米, 径 6 — 10 毫米; 苞 片肉质 红色, 包 围种子 1 一 2 粒。 种子成 熟时黑 褐色, 椭圆状 卵形或 披针状 卵圆形 ,长 6 — 8 毫米, 径 g — 4 毫米。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德饮 、中甸 、宁蒗 、丽江 及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2300—4100 米的 高山及 亚高山 地带, 耐干旱 ,多生 于干旱 的石灰 岩山地 、草坡 、石滩 地区灌 丛中。 贵州 西部,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部及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株供 药用, 在原 产地当 麻黄作 药用。 lb. 匍枝丽 江麻黄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型) 麻黄 (东川 、昭通 ), 昭 通麻黄 (滇 东北) f. mairei (Florin) C. Y. Cheng, 中国 植物志 (1978). Ephedra saxaiilis Royle ex Florin var. mairei Florin ( 1933); E, gerardiana Wall. var. 
麻黄科  127  图版 40 1 一 5. 丽 江麻黄 Ephedra likiangensis Florin 1. 雄球 花枝, 2. 成熟 的維球 花枝, 3. 雄 球花, 4. 成 熟的維 球花, 5. 种子; 6—10. |& 伏山 岭麻黄 E. gerardiana Wall. var. congesta C.Y. Cheng, 6. 成熟的 雌球花 植株, 7 • 成 熟的維 球花, 8. 雌 球花顶 端的一 对苞片 ,9. 种子, 10. 种子 顶端的 珠被管 顶部。 
128  云南 植物志  siWimensis auct. non Stapf: Hand.-Mazz. (1929). 草本状 小灌木 ,高仅 15 — 25 厘米; 木 质茎匍 匐地面 或埋于 土中, 地上无 显著的 主茎; 小 枝匍匐 斜展或 铺散。 花期 7 月。 产于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 鹤庆及 东川、 昭通 等地; 生 于海拔 3200 — 4100 米 高山地 带的石 山或草 坡上。 昆明有 栽培。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全株可 人药, 在原 产地当 麻黄作 药用。 K Florin 把本变 型作为 藏麻黄 (E. saxatalis Royle ex Florin) 的 变种, 定名为 (E. saxatalis var. mairei Florin )o 因其外 形似丽 江麻黄 ,雌 球花有 短梗, 成熟时 最上一 对苞片 包围 种子, 雄球花 苞片对 数较少 (2 — 5 对) 也与丽 江麻黄 相同, 所以改 为丽江 麻黄的 变型。 2. 垫状山 岭麻黄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0, 6 — 10 Ephedra gerardiana Wall. var. congesta C. Y. Cheng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垫状 灌木, 高 4 一 15 厘米; 木质茎 常横卧 埋于土 中如根 状茎, 每隔 5 — 15 厘米; 生一植 株, 先端有 少数短 的分枝 ,伸出 地面成 粗大节 结状; 地上小 枝绿色 ,短, 通 常仅具 1 一 3 个节 间, 弧曲成 团状, 纵 槽纹较 细浅, 节间长 1 一 1.5 厘米, 径 1.5 — 2 毫米。 叶 2 裂, 裂片 三角形 或扁 圆形, 下部约 2/3 合生。 雄球 花单生 于小枝 中部的 节上, 形 较小, 长 2—3 毫米, 径约 2 毫米, 苞片 2 — 3( 多为 2) 对, 雄蕊 8, 花 丝全部 合生, 约 1/2 伸出 假花被 之外, 雌 球花单 生, 无梗或 有梗, 苞片 2 — 3 对, 约 1/4 一 1/3 合生, 雌花 1 一 2, 珠被 管短, 长不及 1 毫米。 雌 球花成 熟时近 球形, 长 5 — 7 毫米, 苞片肉 质红色 ,包 围种子 1 一 2 粒, 种 子先端 外露, 形较 小, 长 4 一 5 毫米,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花期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西 北部;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南部及 东南部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于产 区亦当 作麻黄 入药。 本变 种与山 岭麻黄 (原 变种) (E. gerardiana Wall.) 的 区别为 山岭麻 黄的植 株非塾 状, 高 5 — 15 厘米, 小枝 直伸, 纵槽纹 很明显 ,山岭 麻黄仅 见于西 藏南部 高山。 11. 买 麻藤科 Gnetaceae 常绿 木质大 藤本, 具缠 绕莲, 稀 为直立 灌木或 乔木; 茎通常 圆柱形 ,有节 ,节部 膨大。 单 叶, 交叉 对生, 有叶柄 ,无 托叶; 叶片 扁平, 全缘, 革质或 近革质 ,羽 状脉, 细脉 网状, 似双子 叶 植物。 球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稀同株 ,球花 穗状, 具多轮 合生环 状总苞 (由 多数轮 生苞片 癒合而 成), 环节 叠生似 塔形, 通常排 列紧密 (国产 种), 稀开花 后总苞 之间有 花序轴 露出; 雄球花 穗单生 或数穗 组成顶 生及腋 生聚伞 花序, 每轮 总苞内 有多数 雄花, 排成 2 — 4 轮, 雄 花具杯 状肉质 假花被 ,雄 蕊通常 2, 稀 1, 伸出 花被管 之外, 花丝 合生, 上端 有时稍 分离, 雄 花穗 顶端常 有一轮 不育的 雌花; 雌球花 穗单生 或数穗 组成聚 伞状圆 锥花序 ,1 通常侧 生于老 枝, 每轮 总苞内 有雌花 4 一 12, 雌花的 假花被 管状或 囊状, 紧包 于胚珠 之外, 珠具 两层珠 被, 内 珠被的 顶端延 长成珠 被管, 自假花 被顶端 开口处 伸出, 外珠被 成熟时 分化为 肉质外 层 与骨质 内层, 肉质外 层与假 花被合 生并发 育成假 种皮。 种子核 果状, 包于 红色或 桔红色 肉质假 花被中 ,胚乳 丰富, 肉质; 子叶 2, 发芽时 出土。 
买 麻藤科  129  仅 1 属, 共 30 余种, 分布于 亚洲、 非 洲及南 美洲的 热带及 亚热带 地区, 以亚洲 大陆南 部, 经马 来群岛 至菲律 宾群岛 为分布 中心。 我国有 8 种, 分布于 福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 南和 江西、 湖南两 省的极 南端, 主要生 长于发 育较好 的热带 林中。 最 北分布 在福建 约北讳 26°6' 处的 地区, 这是 现在世 界已知 的最北 记录。 云南有 4 种, 3 变型。 基 皮富含 纤维, 可作织 麻袋、 渔网及 缆索等 原料; 种子可 炒食, 亦 可榨油 供食用 或作机 器润 滑油。 1. 买 麻藤属 Gnetum Linn. 属 的形态 特征、 分布、 用途与 科同。 分种 检索表 1(2) 灌木 或攀援 灌木, 高约 1 米或 略高; 雄球花 穗有环 伏总苞 6—7 轮, 雌球花 穗有环 状总苞 5 — 7 轮 1, 少哲 买麻藤 G« brunonianum 2(1) 大 藤本; 雄球花 穗有环 伏总苞 13 轮 以上, 雌球花 穗有环 状总苞 10 轮 以上。 i(.6) 球 花穗的 总苞在 开花吋 多向外 开展, 维球 花穗具 13 — 20 轮 总苞, 每 轮总苞 有雄蕊 25 — 70, 不育 雌花 5 — 16; 成 熟种子 常有明 显的种 子柄。 . 4(5) 成熟种 子较小 ,长 1.5 — 2 厘米, 径 1 一 1.2 厘米, 种柄长 2 — 5 毫米; 雄球 花穗每 轮总苞 有雄花 25 -45, 不 育雌花 5 — S (种 子长 ?一 3 厘米, 径 1.2 — 2.0 厘米的 为大子 变型) 2_ 买麻藤 G. montanum 5(4) 成熟 种子长 3 — 4 厘米, 径 1.8 厘米, 种柄长 2 — 3 厘米, 由种子 基部向 下弯曲 使种子 下垂; 雄球花 穗每 轮总苞 有雄花 45 — 7 0, 不 育雌花 H — I 6 ( 本 种下根 据种柄 长短的 变异, 分短 柄与^ 柄二变 型, 变型之 其它特 征同原 变型) 3. 垂子 买麻藤 G. pendulum 6(3) 球花穗 的总苞 在开花 吋直立 紧闭, 雄球花 穗的总 苞多达 24 轮, 每 轮总苞 有雄花 65 — 80, 不育雌 花多达 30 4. 闭葸 买麻藤 G. eleistostaehjrum . 1. 少苞 买麻藤 (新拟 ) ,1 Gnetum brunonianum Griff. (1846), (1872)*; Kurz( 1872); Ridl. (1925)*; Mgf. ( 1926). Gnetum gnemon Linn. var. brunonianum (Griff. ) Mgf. ( 1930), (1951 )*. 灌木 或攀援 灌木, 高约 1 米或 略高; 小枝 纤细, 圆形或 略扁, 无毛。 叶片 纸质, 形状变 异 较大, 通 常为椭 圆形, 长 I 5 — 2 1 厘米, 宽 7 — 10 厘米, 或为长 圆形或 披针状 长圆形 ,长 9-18.5 厘米, 宽 3 — 4 厘米, 稀为 卵状披 针形, 顶 端骤然 渐尖或 近尾状 渐尖, 基部钝 或宽楔 形, 稀楔形 ,两面 无毛, 侧脉 8 — 12 对; 叶柄长 0.6 — 2 厘米。 雄球 花穗单 1 顶生或 腋生, 排 列 疏松, 单生时 基部具 1 对 苞片, 苞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穗长 1.8」3 厘米, 直径 3 — 4 毫米, 梗长约 5 毫米, 具 6 — 7 环状 总苞, 每轮总 苞内有 雄花约 70, 雄花基 部被短 毛或鳞 片, 假花 被倒圆 锥形, 顶端 平截, 花丝 合生, 每轮 上端有 1 轮不 育雌花 6 — 7 朵; 雌球 花穗单 1 顶生, 基部具 1 对 苞片, 或腋生 成对, 穗长 2 — 2.3 厘米, 宽约 4 毫米, 梗长 0.5 — 1 厘米, 
130  云南 植物志  有 5 — 7 环状 总苞, 每轮 总苞内 有雌花 6 — 8 朵, 雌花 基部具 密的淡 黄色腺 柔毛。 种 子未详 (据上 述文献 记载种 子椭圆 形或近 倒卵形 ,几无 柄)。 花期约 4 月。 产盈江 ,习见 于海拔 350 米 的阔叶 林下, 湿润、 土质 肥厚的 地方。 缅甸 至马来 半岛均 有。 云南及 我国新 记录。 2. 买麻藤 (通 用名) 倪藤 (通用 名), 老熊果 、接 骨藤、 藤 子苦楝 (思茅 ), 藤子果 (屏 边、 金平) Gnetum montanum Markgr. (1930)*; Leandri in Ucte. (1931)*;"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8)*. Gnetum indicum Merr. (1917), nom. rej.; 广州 植物志 (1956), p. p., excl. fig.; G. scan dens auct. non Roxb. : Hook. f.( 1890); Skan ( 1902), p.p.; Markgr. in Engl. u. Prantl (1926); 郝景盛 (1951), excl. plant. Fukien. 2a. 买麻藤 (原 变型) 图版 41 f. montanum 大藤本 ,长达 10 米以上 ;小 枝圆或 扁圆, 光滑, 稀 具细纵 槽纹。 叶形 及大小 多变, 通常 呈长 圆形, 稀 呈长圆 状披针 形或桶 圆形, 革质或 近革质 ,长 10 — 25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先 端具短 钩尖头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侧咏 8 — 13 对; 叶柄长 8 — 15 毫米。 雄 球花序 1 一 2 回三 出分枝 ,排列 疏松, 组 成腋生 或顶生 的圆锥 花序, 总梗长 6—12 毫米, 雄球 花穗圆 柱形, 长 2-3 厘米, 径 2.5 — 3 毫米, 具 13 — 17 轮环状 总苞, 每 轮环状 总苞内 有雄花 25 — 45, 排成 两行, 雄花基 部有密 生短毛 ,假花 被稍肥 厚成盾 形筒, 顶 端平, 成不 规则的 多角形 或扁圆 形, 花丝 合生, 约 1/3 自假在 被顶端 伸出, 花穗上 端具少 数不育 雌花排 成一轮 ;雌球 花序侧 生老 枝上, 单生 或数序 丛生, 总梗长 2 — 3 厘米, 主轴 细长, 有 3 — 4 对分枝 ,雌球 花穗长 2 — 3 厘米, 径约 4 毫米, 每 轮环状 总苞内 有雌花 5 — 8, 胚珠 先端具 短的珠 被管, 管口 深裂成 条状 裂片, 基部 有少量 短毛; 雌球花 穗成熟 时长约 10 厘米。 种子 较小, 长圆 状卵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径 1 一 1.2 厘米, 具 短柄, 柄长 2 — 5 毫米, 熟时黄 褐色或 红褐色 ,光 滑, 有时被 亮银色 鳞斑。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双柏、 西、 临沧、 耿马、 思茅、 景东、 勐海、 景洪、 勐腊、 金平、 文山、 屏边、 马关、 麻栗 坡、 西畴、 富宁 等地, 海拔 500 — 2200 米 地带的 森林、 灌丛中 及沟谷 潮湿处 缠绕于 树上, 喜 阴湿 环境。 亦 分布于 广西及 广东东 南部及 海南岛 等地。 印度、 锡金、 缅甸、 泰国、 老 挝及越 南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茎皮 含籾性 纤维, 可织 麻袋、 渔网、 绳 索等, 又可作 人造棉 原料。 种子可 榨油或 炒食, 亦可 酿酒。 树液 为清凉 饮料。 藤根和 叶可入 药能祛 风活血 ,消肿 止痛, 化痰 止咳, 可治风 湿性关 节炎、 腰肌 劳损、 筋骨 酸软、 跌打 损伤、 支气 管炎、 溃疡病 出血、 蛇 咬伤、 外用治 骨折。 买麻 藤曾被 鉴定为 G. scandens Roxb. 及 G. indicum (Lour.) Merr. 。 F. Markgraf 在 属志 中废除 G. scandens Roxb. 一名, 另 命新名 G. montanum Markgr., 其理 由在于 G. scandens Roxb. 的模式 标本已 经毁掉 ,而 原记载 写得不 准确, 既似 G. montanum Markgr. 又似 G. oblongum Markgr. 。 F. Markgraf 的 G. montanum 包括我 国云南 (思 茅、 西双版 纳) 及广西 等地产 的种子 小而具 短柄的 种类。 又 E. D. Merrill 于 1917 年曾将 J. Loureiro 的 Abmua indica 转人本 属改为 G. indicum (Lour.) Merr. , 并将我 国所产 买麻藤 标本鉴 
买 麻藤科  131 
132  云南 植物志  定为 该种。 据 F. Markgraf 记载, 在英国 博物馆 保存的 Abutua indica Lour. 模式 标本, 仅系 一无花 无种子 的叶枝 标本, 不能判 断属于 何种, 所以 G. indicum (Lour.) Merr. 究竟 代 表何种 也不能 确定。 因此, 这 里根据 F. Markgraf 意见, 用 G. montanum Markgr. 作 为 本种的 学名。 2b. 大子 买麻藤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型) 糯米果 (西畴 ) (. megalocarpus Markgr. (1930)*; 中国 植物志 ( 1978)*, 本 变型与 买麻藤 (原 变型) 的区别 在于种 子较大 ,长 2 — 3 厘米, 直径 1.2 — 2.0 厘米。 产地与 用途和 卖麻藤 相同。 3. 垂子 买麻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藤 子果、 老熊果 (屏边 ), 糯米果 (西畴 ) Gnetum pendulum C. Y. Cheng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3a. 垂子 买麻藤 (原 变型) 图版 42,4一5 ^ f. pendulum 大 藤本; 老枝皮 灰褐色 、皮孔 突起, 密生而 明显。 叶窄长 圆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革质, 长 10 — 18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或宽 楔形, 侧脉 8 — 10 对; 叶柄长 达 1.5 厘米。 雄 球花序 3 — 4 回分枝 ,成 顶生疏 松的大 形圆锥 花序, 雄球 花穗长 1 一 1.5 厘 米, 径 3 — 4 毫米, 具 16 — 20 轮环状 总苞, 每轮 总苞内 有雄花 45 — 70, 雄花的 基部仅 有极少 的 短毛, 假 花被倒 圆锥状 盾形, 顶 端平, 成不 规则的 四或五 角形, 花丝 合生, 花穗 上端具 14 一 16 不育雌 花排成 一轮; 雌球花 序一次 分枝, 稀不 分枝, 花 穗有环 状总苞 12 — 21 轮, 每 轮 有雌花 10 — 12; 雌 球花穗 成熟时 各轮之 间相距 1.5 — 2.5 厘米, 轴粗壮 ,径 3 — 4 毫米; 种 子倒 卵状长 楠圆形 或长橢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径达 1.8 厘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基 部逐渐 窄缩 而下延 成柄, 柄长 2 — 3 厘米, 径 2 — 3 毫米, 基部常 弯曲, 下垂, 成 熟时桔 红色。 花期 5-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龙陵、 芒市、 镇康、 临沧、 景东、 金平、 屏边、 西畴、 润沧、 景洪、 勐海 等地, 习见 于海拔 600 — 1800 米 地带, 沟谷潮 湿的森 林内。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用途与 买麻藤 G. montanum 相同。 本种接 近印度 、缅 甸等地 所产的 G. oblongum Markgr., 但后 者的雌 花序不 分枝, 成 熟种子 长圆形 或近卵 圆形, 种柄 较短, 长 8 — 15 毫米, 不下垂 ,而 与本种 不同。 在枝 叶外形 上本 种与同 地区所 产的买 麻藤很 近似, 但后者 成熟种 子小, 柄短, 每轮总 苞内雄 花数小 ,与 本 种可以 区别。 3b. 短 柄垂子 买麻藤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型) f. intermedium C. Y. Cheng (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本变型 与垂子 买麻藤 (原 变型) 的区 别在于 种子柄 较短, 长 1.5 厘米 以下, 种子 平伸或 稍下垂 ,不明 显下弯 C 分布 区及生 境与垂 子买麻 藤大致 相同, 但本 变型向 东延伸 至广西 (龙津 ), 和贵州 (望 漠、 安龙) 等地, 向 西延伸 至西藏 (墨脱 )。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3c. 无 柄垂子 买麻藤 (植 物分 类学报 )( 变型) 
图版 42 1 一 3. 闭苞 买麻藤 Gnetum cleistostachyu m C. Y. Cheng, 1 . 雄球花 序枝, 2 . 雄球花 德的一 段, 3 . 雌球 花秘的 一段; 4一5. 垂子 买麻藤 G. pendulum C. Y. Cheng, 4. 枝及叶 ,5. 成熟 雌球花 德的一 段。 
134  云南 植物志  f. subsessile C. Y. Cheng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本变型 与垂子 买麻藤 (原 变型) 在叶、 花、 种子 大小、 形状等 方面都 相同, 仅种 子基部 下延 极短, 长仅 1 一 3 毫米, 呈无 柄状。 产腾冲 ,海拔 1880 — 1980 米 林内。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4. 闭苞 买麻藤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42,1 — 3 Gnetum cleistostachyum C. Y. Cheng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8)*. 大 藤本。 叶长 圆状椭 圆形, 革质, 长 15 — 30 厘米, 宽 6 — 13 厘米, 侧脉 10 — 12 对, 细 脉成疏 网状, 在叶背 稍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2 厘米。 雄 球花序 1 一 2 回三出 聚伞状 排列, 顶生 者常基 部两侧 各有一 枝较短 的三出 分枝, 总 花梗长 1-- 2 厘米, 雄球花 穗有环 状总苞 12 — 24 轮, 总苞 在开花 时直立 紧闭, 不向外 开展, 每轮 总苞内 有雄花 65 — 80, 花丝 全部合 生, 雄蕊 2, 不育雌 花多达 30; 雌球花 排成三 出聚伞 花序侧 生于老 枝上, 雌球 花穗有 环状总 苞 10 — 14 轮, 总苞直 立紧包 雌花, 每轮 总苞内 有雌花 8 — 11, 珠被 管短, 不 外露。 成熟种 子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河口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 山坡的 阴湿森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本种 外形与 垂子买 麻藤的 主要区 别是, 雌、 雄球花 穗的总 苞在开 花吋均 紧闭不 开放, 雄球花 穗每轮 总苞内 有雄花 65 — 80,, 不 育雌花 亦较多 (约 30)。 被 子植物 Angiospermae 17. 金鱼 藻禾斗 Ceratophyllaceae nom. conserv. 沉水 草本, 无根, 但在^ 或 分枝节 上常有 假根。 叶 (3 —) 6-8 (-10) 枚 轮生, 2-4 次 分叉, 裂片 线形, 两侧 或一侧 具齿, 质硬 易脆。 花无梗 ,单生 于轮生 叶中的 1 个叶腋 ,单 性, 雌雄 同株, 异节 着生, 福射 对称; 总苞有 8 — 10 个苞片 ,先 端有带 色毛, 镊合状 排列, 无 花被。 雄花: 雄蕊 10 — 20, 生于下 凹的花 托上; 花丝几 不存在 ,花药 伸长, 较宽, 药 隔尖, 药室 2, 外向 纵裂, 通 常冠以 刚毛; 无残遗 子房。 雌花: 雌蕊 有心皮 1, 上位, 无柄, 1 室; 胚珠 1 ,直 生, 下垂, 具单层 珠被; 花柱 侧生, 宿存, 钻形, 先端 具槽; 无残遗 雄蕊。 痩 果长圆 形或 卵形, 压扁, 具瘤或 平滑, 不 开裂, 基部有 2 枚直伸 或弯的 软刺, 或 无刺。 种子 1 枚, 具 单层 种皮, 胚 乳极少 或无。 水媒 植物, 花药开 裂时浮 出水面 ,花粉 在水面 浮动, 可 随时附 着于柱 头上。 1 属, 约 7 种, 广布 于世界 各淡水 水域。 我国约 5 种; 云南 2 种。 1. 金 鱼藻属 Ceratophyllum L. 特征 同科。 2 种或 30 个极 为相近 的种。 由于本 属各种 的变异 很大, 确定 分类单 位十分 困难, 主 要特征 是果的 性状。 金鱼藻 (C. demersum) 和细 金鱼藻 (C. submersum) 除寒 带外, 全 球都有 发现, 其它 种局部 分布, 但都 可能是 金鱼藻 和细金 鱼藻的 地方性 变种, 我国产 5 种, 
金 鱼藻科  135  云南产 2 种。 全部 的种都 是沉水 植物, 随水 体悬浮 漫泳, 或以假 根附着 于静水 游泥中 ,成丛 生长, 有 时形 成密厚 的单优 群落。 本属植 物是金 鱼饵料 ,也是 猪和家 禽饲料 ;常 用作水 族箱内 的观赏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2) 叶常 2 次分叉 ,裂片 4, 稀 2 、 3 或 5 ; 果有 1 个顶 生的和 2 个基生 的软刺 1 . 金鱼藻 C* demersuin 2(1; 叶常 3 — 4 次分叉 ,裂片 7— I 2 ; 果仅有 1 个顶 生的刺 2. 细 金鱼藻 C. .ubmersui. 1. 金鱼藻 图版 43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1753); Franch. (1884); Hook. i. (1888); Skan (1899); K. Sch. et Laut. (1905); Val. (1907); Merr. (1921, 1923); Heyne (1927); Leandri in Lecte. (1931)*; Back, et Bakh. f. (1941); van Steen. (1949)*; 裴鉴、 单人辨 (1952)*; 广州 植物志 ( 1956); 北京 植物志 (196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中国植 物志 (1979)*. 沉水 植物。 多 分枝, 长可达 3 米, 平滑, 大都呈 红色, 节间长 1 一 3 厘米。 叶每轮 7-12 枚, 暗 绿色, 长 1 一 4 厘米, 1一2 次 分叉, 裂片丝 状或狭 线形, 宽 0.1 — 0.5 毫米, 先 端带 白色软 骨质, 边缘 1 侧 有数枚 细齿。 花苞片 9 一 12, 线形, 绿白色 透明, 具短的 褐色线 纹, 先端附 近有少 数细刚 毛', 长 1.5 — 2 毫米, 雄花 苞片 线形, 绿色, 雄蕊 10 — 16, 淡 绿色。 雌花: 子房 卵形, 花柱 钻状。 成熟果 黑褐色 ,长 4 一 5 毫米, 具 3 条刺, 顶 生的刺 (宿 存花 柱), 长 11 一 12 毫米, 基生 的刺长 9 一 11 毫米, 展开, 略 下倾。 花期 4 一 7 月。 产 全省, 在海拔 2700 米 以下的 水塘、 水沟及 湖泊内 常见。 能 在水深 1 一 3 米以 内的水 域形 成密集 的水下 群落, 但对 农药、 工业废 水比较 敏感; 我国南 北各地 广布。 也广 布于全 球寒带 以外的 淡水湖 、塘、 池、 沟。 全草作 鱼饵、 饲料, 人 药可治 吐血。 2. 细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submersum L. (1763); Hayata (L91 8)*; Kuzeneva in Kom. (1937)*; Hand.-Mazz. (1936); van Steen. (1949)*; 中国 植物志 (1979). 沉水 草本。 茎细 且软,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分枝。 叶鲜 绿色, 5 — 8 枚 轮生, 3 — 4 次分 叉, 裂片 丝状, 长 2 — 4 厘米, 边缘 一侧有 极疏生 细齿。 雄花: 苞片 12, 雄蕊 8 — 12。 雌花: 苞片 9 — 10, 雌蕊 6 — 16。 成 熟果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黑色, 有细疣 状突起 、边缘 无翅, 顶生 刺长约 1 毫米, 直生, 基部 无刺, 有时 具极短 果梗。 花期 6 — 7 月。 产全省 各淡水 水域; 福建、 台湾 也有。 欧洲、 亚洲、 非洲北 部均有 分布。 本种比 金鱼藻 (C. demersum) 细软, 叶 3— 4 次分叉 ,果有 疣突, 仅 有顶生 1 短刺, 仅 长 1 毫米, 可以 区别。 
13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43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L., 1. 植株, 2 果, 3 雄蕊, 4. 雄花, 5. 叶, 6 雌花。 (杨建 昆绘) 
睡莲科  137  18. 睡 莲禾斗 Nymphacaceae nom. conserv. 浮 叶植物 或挺水 植物, 多年生 ,稀为 一年生 ,具根 状茎。 叶 大都具 长柄和 托叶; 叶片盾 状或 心形, 浮于水 面或挺 出水上 ,芽时 内卷; 个 别属叶 二型; 有浮水 叶及细 裂的沉 水叶。 花 两性, 单生, 大而 美丽, 浮 于水面 或高于 水面, 具延长 的花梗 ,花萼 (3 —) 4-6 (-13), 绿 色或花 瓣状, 离 生或下 部多少 与花托 愈合; 花瓣 3 至 多数, 分离, 覆瓦状 或螺旋 状排列 ,有 时 渐变为 雄蕊; 雄蕊 6 至 多数, 花药 内向、 侧向或 外向, 纵裂; 心皮 3 ,8 至多数 ,合 生为一 个 多室的 子房, 或分 离而内 藏于扩 大的花 托中; 子房 上位、 半下位 或下位 ;胚珠 1 至 多数, 着生 于子房 内壁上 或从子 房顶部 垂生。 果为 坚果或 浆果, 不裂或 不规则 开裂; 种子 具假种 皮 或无; 胚乳粉 质或缺 ,胚 劲直, 有肉质 子叶。 8 属约 10Q 种, 产世 界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6 属 16 种, 分布 于南北 各地; 云南有 5 属 9 种, 其中 4 种系 栽培。 在 Hutchinson 1959 年的 《有 花植物 科志》 第二 版的系 统中, 睡 莲科包 括下列 7 属: 芡 属 (Euryale Salisb.)、 王莲属 (Victoria Schomb.)、 睡莲属 (Nymphaea L.)、 萍 蓬草属 (Nuphar Smith) ^ 莲属 (Ndumbo Adans.), 东南亚 特有的 Barclaya Wall., 澳大利 亚西部 的 Ondinea Hartog; 把莼属 (Brasenia Schreb) 和美 洲产的 Cabomba Aubl. 归属于 同一目 (毛 茛目) 的莼科 (Cabombaceae A. Rich.). Caspary 在恩格 勒和培 兰特的 《植物 科志》 (Engl. U. Prantl. Nat. Pflanzenfam. 2 ( 1 ): 1 — 1 . 1 891 ) 中 编写的 睡莲科 则包括 上述两 科 各属, 科 下分为 3 个 亚科: 莲亚科 [Nelumboideae (Nelumbo)]、 苑亚科 [Cabom- boideae (Cabomba, Brasenia)] 、 睡莲 亚禾斗 [Nymphaeoideae (Victoria, Euryale, Nymphaea, Nuphar, Barclaya) ]o 更 有细分 为下歹 ll 不同 科的: Euryalaceae J. G. Ag. (Eurayale, Victo- ria), Cabombaceae A. Rich. (Brasenia, Cabomba ), Nymphacaceae Salisb. (Nymphaea, Nu- phar, Ondinea), Nelumbonaceae Dum (Nelumbo), Barclayaceae (Endl.) Li (Barclaya), 这 里 我们采 用的是 Hutchinson 系统睡 莲科的 概念. 分属 检索表 1(4) 子房 上位; 心皮 离生, 不和花 托愈合 ,每 心皮有 1 一 3 胚珠; 雄蕊 少数至 多数, 具外向 药或侧 向药; 坚果 不裂, 1 室, 有 1 种子。 2(3) 萼片 4 一 5, 花瓣 多数, 二者不 同形, 皆脱落 ;雄蕊 多数, 具外 向药; 心皮 嵌生在 花托的 穴内, 每心皮 有 1 一 2 胚珠; 种子无 胚乳; 叶 圆形, 叶柄及 花梗常 有刺; 花大形 1. 莲属 Nelumbo 3(2) 萼片及 花瓣皆 3 — 4, 花瓣状 ,均 宿存; 雄蕊 12 — 18, 具侧 向药; 心皮 不生在 花托的 穴内, 每心皮 有 2 — 3 胚珠; 种子 有内胚 乳及外 胚乳; 叶椭 圆形, 叶柄 及花梗 无刺; 花小形 一2. 莼 S Brasenia 4(1) 子房半 下位或 下位; 心皮 合生, 和花托 愈合, 每心皮 有多数 胚珠; 雄^ 多数, 具内 向药; 装果 开裂, 多室, 种子 多数。 5(8) 萼片 4, 绿色, 不成花 辦伏; 心 皮多少 生在花 托内。 6(7) 子房 下位; 叶背、 叶柄 多刺, 叶片 圆形, 基部无 湾缺, 边 缘上折 成边围 3. 王莲 厲 Victoria 7(6) 子房半 下位; 叶背, 叶柄 无刺, 叶 片基部 有湾缺 4. 睡莲属 Nymphaea 
138  云南 植物志  8(5) 萼片常 5 — 6 ( — 12), 黄 色或桔 黄色, 花瓣状 ;花瓣 多数; 心皮 生在花 托上; 叶片 基部有 湾缺… S. 萍 蓬草属 NuphM 1. 莲 属 Nelumbo A dans. 多 年生挺 水草本 植物。 根茎 横生, 粗壮, 叶大, 盾状着 生于粗 壮的叶 柄上, 近圆形 ,全 缘, 叶脉放 射状。 花大, 美丽, 花梗常 比叶高 ;萼片 4 一 5; 花 瓣大, 多数, 红色, 粉红 色或白 色, 数轮, 内轮的 常渐变 成雄蕊 ;雄蕊 多数, 下位, 多轮 排列, 药 隔顶端 伸长为 一内曲 的附属 体; 花 托大, 陀 螺状, 平顶, 海绵质 ;心皮 多数, 分离, 1 室, 深陷于 花托内 ,每 一心皮 顶端有 一个 大孔; 胚珠 1 一 2 颗, 倒悬。 坚果 卵形、 矩圆形 或球形 ,果皮 革质, 光滑; 种子无 胚乳, 种 皮海 绵质, 子叶 肥厚。 • 本属有 2 种, 1 种产亚 洲及大 洋洲, 1 种产 美洲。 我国有 1 种, 云南 亦产。 1. 莲 (本草 纲目) 图版 44, 1—5 莲花 (本草 纲目) ,芙蕖 (尔雅 ), 芙蓉 (古今 注), 荷、 荷花 (通称 ).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1788); Caspary in Miq. (1866); Franch. et Sav. (1875); Ohwi (1953); 广州 植物志 (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4)*;" 图鉴" (1972)*;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75)*: H. L. Li (1976); 中国 植物志 (1979)*. Nymphaea nelumbo (1753); Nelumbium nucijerum Gaertn. (1788); Kom. (1937); Nel. speciosum Willd. (1799);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Forb. et Hemsl. (1886); Kom. (1903) Kom. et Alis. (1931)*.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茎 肥厚, 横走 泥中, 外皮黄 白色, 节部 溢缩, 生有憐 叶及不 定根, 节间 膨大, 内部 白色, 中空并 具多条 纵管。 叶基生 ,叶 柄长, 圆柱形 ,中空 ,长达 1 一 2 米, 表 面散生 刺毛; 叶片圆 盾形, 直径 30 — 90 厘米, 挺出 水面, 波状 全缘, 上面暗 绿色, 光 滑具白 粉, 背面淡 绿色, 叶脉放 射状。 花梗 基生, 与叶柄 等高或 较高, 顶生 一花; 花大形 ,直径 10-23 厘米, 粉 红色或 白色, 具芳香 ;萼片 4 一 5 枚, 绿色, 小形, 早落; 花瓣 多数, 长 圆状椭 圆 形至倒 卵形, 先 端钝, 由外 层向内 渐小; 雄蕊 多数, 早落, 花丝 细长, 着生 于花托 基部周 围; 花药 线形, 黄色, 药隔 先端具 棒状附 属物; 心皮 多数, 埋 藏于花 托内; 花托倒 圆维形 ,顶 部 截平, 具 20 — 30 个 小孔, 各 孔内藏 1 椭圆形 子房, 花 柱短。 果期花 托逐渐 增大, 内呈海 绵状, 直径 5 — 10 厘米。 坚 果橢圆 形或卵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灰棕 色或灰 黑色, 被灰白 色粉霜 ,果皮 坚硬; 种 子椭圆 形或卵 圆形, 种皮红 棕色。 花期 8 — 9 月。 云 南各地 (特 别是 湖区) 栽 培于池 塘或水 田中; 我国南 北各省 栽培或 野生。 原产 我国, 印度、 伊朗、 大洋洲 ,世界 各地有 栽培。 果皮 坚硬, 埋 在地下 数百年 仍不丧 失其发 芽力。 各部均 可入药 ,莲子 (果实 ) 及莲须 (雄蕊 ) 为 滋补强 壮剂, 主治慢 性肺炎 、神经 衰弱、 遗 精、 失 眠等; 莲子芯 (胚) 有清 热解毒 作用; 花 可消食 解暑; 鲜花搓 揉后敷 肿毒, 有排 浓消肿 之 功效。 荷梗、 荷叶可 用于消 暑散热 、止血 解毒, 又可 治久痢 出血、 妇女 血崩、 产后 恶血、 男 子遗精 、夜尿 等症。 藕 及藕节 (根茎 ) 可解 酒毒、 止血; 莲蓬 (花托 ) 治血尿 、止 血崩。 荷花可 供蔬食 ;藕可 作水果 生食或 煮熟作 蔬菜; 莲子 亦可作 甜食; 叶可 代茶。 
图版 44 1—5. 莲 Nelumbo nucifcra Gaertn. 1. 叶, 2. 花, 3. 果, 4. 根吝, 5. 雄窓; 6—8. 王莲 Victoria amazonica (P5pp.) Sowcrby. 6. 叶, 7. 幼叶, 8. 花蕾 和花。 (曾孝 嫌 绘) 
140  云南 植物志  2. 药 属 Brasenia Schreb. 细 弱水生 草本, 具 匍匐地 下茎。 茎具 分枝; 叶 互生, 盾形, 飘浮 水面; 叶 柄和花 梗被有 胶质; 花小, 红色, 单生于 叶腋; 花萼 3 片, 宿存; 花瓣 3; 线形, 宿存; 雄蕊 12 — 18, 花丝锥 状, 花药长 圆形, 侧向 纵裂; 花托小 ;心皮 6 — 18 个, 离生, 管状; 花柱短 ,柱头 扁平、 侧生、 有 长直毛 ;胚珠 2 — 3, 由子房 侧膜上 倒垂; 果皮 革质, 成 熟后不 开裂; 种子有 胚乳。 1 种, 分布 于亚洲 东部、 大洋洲 、非洲 西部和 北美洲 ;欧洲 没有。 1. 莼菜 (名医 别录) Brasenia schreberi J. F. Gmel. (1791); S. Matsuda (1913); Kom. (1937)*; 裴 鉴、 单人弊 (1952)*;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79)*. Hydropeltis purpurea Michx. (1803); B. pur pure a{Michx.) Caspary (1873). 浮叶水 生草本 ,根 状茎具 叶及葡 匐枝, 后者 在节上 生根, 并 生具叶 枝条及 其它匍 匐枝。 叶椭 圆形, 长 3.5 — 6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25 — 40 厘米, 有 柔毛。 花直径 1_2 厘米; 花梗长 6 — 10 厘米, 有 柔毛; 萼片 线形; 花瓣暗 紫色, 线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 端钝; 花丝与 花瓣近 等长; 花 药长约 4 毫米; 心 皮具微 柔毛。 坚果长 圆卵 形或念 珠状, 长 0.5 — 1 厘米, 先端 有宿存 柱头。 种子 1 一 2, 卵形。 花期 5 — 6 月。 仅见于 思茅, 海拔 1500 米, 生于水 塘中; 分布于 江苏、 浙江、 江西、 湖南、 四川。 苏联、 日本、 印度、 美国、 加拿大 、大洋 洲东部 、非 洲西部 也有。 茎叶 幼嫩时 可食, 柔滑 可口, 为 杭州西 湖名菜 之一。 3. 王莲属 Victoria Lindl. 一年生 或多年 生水生 草本, 多刺。 根状 茎短, 粗壮, 叶 片浮于 水面, 盾状, 圆形, 直径达 2 米 以上, 背面 具刺, 上表面 无刺, 边缘向 上折成 边围; 幼叶 线形、 箭形、 卵形或 圆形。 花 大, 露出 水上, 直径达 40 厘米。 萼片 4, 具剌或 无刺; 花瓣 多数, 比 萼片大 得多, 红色, 玫江 色或 白色, 渐 变为假 雄蕊和 雄蕊; 雄蕊 多数, 在 200 枚以上 ;子房 下位, 心皮 多数、 合生; 柱 头 盘倒圆 锥状; 种子有 肉质假 种皮。 2 种, 分布于 南美洲 的巴西 亚马孙 河流域 、圭 亚那、 巴拉那 河流域 、乌 拉圭。 生 于河流 中 的缓流 和回水 地带。 我 国引种 1 种, 云南 西双版 纳也有 栽培。 王莲 图版 44, 6— 8 Victoria amazonica (Popp.) Sowerby (1850). 多 年生浮 叶水生 草本。 叶柄、 花梗、 花萼 外面、 叶 背脉上 均密生 皮剌。 叶 片直径 1 一 2 米, 上面淡 绿色, 背面暗 紫色; 叶脉 粗厚, 放 射状; 花露出 水面, 直径 25 — 35 厘米, 萼 筒宽钟 状, 高 5 — 6 厘米; 萼片 4, 外面 红色, 内面乳 黄色, 长圆形 ,先端 钝圆, 长 11 一 15 厘米, 展 开; 花瓣极 多数, 排成 多轮, 外 轮的长 圆状倒 卵形, 开始为 黄色, 后变玫 红色, 长 10—14 厘 米, 宽 3 — 6 厘米, 内面的 渐小, 多呈长 圆形, 红色; 雄蕊极 多数排 成多轮 ,初为 白色, 后渐变 玫 红色, 外面的 和内面 的各轮 为退化 雄蕊, 内轮退 化雄蕊 贴生于 柱头盘 的顶部 ,其 先端分 
睡莲科  141  离、 锥形; 子 房上部 杯状, 30 — 40 室; 果直径 7 — 8 厘米。 花期 7 — 10 月。 原产亚 马孙河 流域, 各 热带地 区广为 引种。 云 南西双 版纳也 有引种 裁培。 花大而 美丽, 叶巨型 ,是理 想的水 面观赏 植物。 4. 睡莲属 Nymphaea L. nom. conserv. ,<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茎 横生或 直立, 有时块 茎状。 叶通 常浮于 水面, 圆形或 卵形, 基部 常 心形, 边 全缘, 波状或 有齿缺 ;叶柄 盾状着 生于叶 的近边 缘处。 花大而 美丽, 单生, 浮于 水面 或伸出 水面, 结 果时沉 在水中 ,颜色 各式; 萼片 4, 近 离生, 几着生 于花托 基部; 花瓣 多数, 多轮 排列, 内面的 逐渐变 为雄蕊 ;雄蕊 多数, 多轮, 着生于 花托上 ,花丝 花瓣状 ,花药 小, 线形, 内向, 纵裂; 心皮 多数, 1 列, 着生于 肉质花 托内, 并 愈合成 1 多室、 半下 位的子 房, 柱头合 生成内 凹的盘 ,有 放射状 槽纹, 胚珠极 多数, 倒垂 于子房 壁上。 果 为海绵 质的拔 果, 在水中 成熟; 种 子小, 埋藏内 果内, 为肉质 、囊 状的假 种皮所 包围; 胚小, 有少量 内胚乳 及丰 富的外 胚乳。 约 50 种, 分布 于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5 种, 云南有 4 种, 栽培或 野生。 本属大 都是美 丽的水 面观赏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2) 柱 头有延 伸的圆 柱形附 属体; 花白色 ;叶近 圆形, 全缘, 无毛 1. 白睡莲 N. alba 2(1) 柱 头无附 属体。 3(6) 花药药 隔不外 伸为附 属体。 4(5) 叶缘有 三角形 锅齿, 上表面 粗槌,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花 紫红色 2. 红睡莲 N. lotus var. pubescens 5(4) 叶 全缘, ^毛; 花 白色, 有吋花 瓣边缘 淡红色 3. 睡莲 N. tetragon. 6(3) 花 药药隔 外仲为 舌状附 属体; 叶 无毛, 边 缘有齿 缺或浅 波状; 花蓝色 、青 紫色、 白色 4. 蓝睡莲 N. steUata 1. 白睡莲 图版 45, 1-3 Nymphaea alba L. (1753); Hook. 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Gagnep. in Lccte. (1908); 中国 植物志 (1979). 多年生 浮叶草 本植物 。根茎 横走, 密被叶 柄残体 ,托叶 分离, 披针形 ;叶片 圆形、 心状卵 形, 幼时 红色, 后为 绿色, 直径 10 — 30 厘米, 基部裂 片多少 重叠; 叶 柄长达 1 米, 粗达 1 厘 米, 橫 切面有 4 个 空洞。 花微香 ,午时 开放, 直径 10 — 21 厘米; 花萼长 圆形, 基部 略狭, 先 端 钝圆, 背面 绿色, 内面绿 白色, 长约 5.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具 5 脉; 花瓣 多数, 白色, 椭圆 形至 卵形, 长达 5.5 厘米, 宽达 3.5 厘米, 外轮 的大, 内面的 渐小, 逐渐 过渡为 雄蕊; 内 面的花 丝 和花药 等宽; 花药长 1.5 厘米; 花粉粒 圆形, 黄 白色, 常盾状 (具杆 菌状凸 起); 柱头 8 — 2 4 , 放 射状, 黄色, 具长约 4 毫 米的圆 柱形附 属体; 果实近 球形, 绿色, 多室, 上面 有残存 雄蕊。 花期 5 — 7 月。 
14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5 3. 白睡莲 Nymphaea alba L., 1. 植株, 2. 雄蕊, 3. 雌蕊; 4. 红睡莲 N. lotus 1.. var. pubescens (Wdld.) Hook. f. ct Thorns.} 5—6. 睡莲 N. tetragona Gcorgi, 5. 植株, 6. 叶 背面。 (曾孝 濂绘) 
睡莲科  143  昆 明地区 栽培; 河北、 山东、 陕西、 浙江、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亚洲及 欧洲。 2. 红睡莲 图版 45,4 Nymphaea lotus L. var. pubescens (Willd.) Hook, f . et Thorns. ( 1872); 中国植 物志 (1979). Nymphaea pubescens Willd. (1799); N. noucheli Burm. f. (1768). 浮 叶水生 植物。 根状^ 圆柱形 ,粗 2 — 3 厘米, 直立, 有匍 葡^。 叶多数 ,叶片 浮于水 面, 叶面 红色, 背面 紫色, 卵圆形 ,长达 25 厘米, 宽达 20 厘米, 先端 浑圆, 边 缘有宽 三角形 鋸齿, 上表面 粗槌, 背面 密被短 柔毛, 基部裂 口狭窄 ,裂片 平行或 远离, 末端 钝圆; 叶 柄盾状 着生 于叶片 的近边 缘处, 无毛。 花大, 紫 红色, 鲜艳; 萼片 长圆披 针形, 渐尖, 长 8 — 10 厘 米, 宽 1.5 — 2.2 厘米; 花瓣长 圆形, 多数, 比萼 片渐短 而狭; 雄蕊 多数, 花药 先端不 延长, 外 轮花 瓣状, 内轮 不孕, 花丝 扩大, 宽约 2 毫米; 子房半 下位, 顶部 下回; 柱头具 12 — 15 条辐 射线, 有 棒状附 属物。 装果为 凹下的 卵形, 长约 5 厘米, 宽约 4 厘米, 具部 分宿存 雄蕊; 种 子球形 ,两端 较尖, 中部有 条纹, 有假 种皮。 花期 9 一 10 月。 产景洪 (大勐 龙)、 勐腊 (勐捧 ), 海拔 750 — 910 米, 生 于水深 1 一 2 米的 清水池 塘中; 台 湾 也有。 分布于 老挝、 越南、 柬 埔寨至 印度尼 西亚。 花大而 美丽, 常栽 培作水 面观赏 植物; 也 可作猪 伺料。 3. 睡莲 图版 45, 5—6 子午莲 (通称 ), 庇碧花 (洱源 ) 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1775); Forb. ct Hemsl. (1886); Kom. (1937)*; Gegnep. in Humbert ( 1939); 裴鉴、 单人辨 ( 1952 )*;" 图鉴" ( 1972 )* ;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H. L. Li(1976); 中国 植物志 ( 1979)*. Nymphaea pygmaea Ait. (1881); Sims in Curtis's (1812)*; DC. (1824); Cos/alia cras- sifolia Hand.-Mazz. (1931)*; N . crassifolia (Hand.-Mazz. ) Nakai (1938) in textu; N .te- tragona v^LTxrassijolia (Hand.-Mazz.) Y. C. Chu,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5 )*. 多 年生浮 叶水生 植物。 根状茎 粗短, 直立长 5 — 30 厘米, 粗 1 一 5 厘米, 为黑色 枯根纤 维所 包裹, 须根 白色, 细长; 叶 40 — 50 枚丛生 于根状 茎上部 ,叶 片幼时 沉水, 两侧内 卷成箭 '形, 成 叶漂浮 于水面 ,上表 面绿色 光亮, 背面 淡绿带 紫色或 紫色, 心状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8 — 10 厘米, 无毛, 先端 钝圆、 全缘, 基部裂 口狭, 三角形 ,基裂 片末端 急尖; 叶柄 细长, 几着生 于叶片 的茎部 边缘, 无毛, 长可达 3 — 4 米, 花梗 细长, 螺旋状 上升至 水面, 花 后沉于 水中; 花芳香 ,直径 4 一 5 厘米; 花托黄 白色, 方形, 宽约 1 厘米, 果时 增大; 萼片近 革质, 背面 绿色, 内面 白色, 卵状披 针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花瓣 8-12 枚, 2-3 轮, 白色, 有的先 端和边 缘略染 红色, 长圆形 ,先端 急尖, 外 轮与萼 片近等 长, 宽 1.2 — 1.5 厘米, 内轮稍 短小; 雄蕊 多数, 多轮, 与花药 均为乳 黄色, 扁, 卵状披 针形, 长 约 1 厘米, 宽 7 — 8 毫米, 药室 线形, 长 5—6 毫米, 着生于 花丝上 部内面 两侧, 纵裂; 柱头 8-10, 黄色, 放射 状排列 于子房 顶部; 子房半 下位, 8 — 10 室, 陷于海 绵质花 托内; 每室胚 珠 多数, 长 圆形, 黄色, 珠柄 丝状, 于侧膜 胎座上 下垂。 果陀 螺状, 长 2 — 3 厘米, 粗约 2 厘 米, 绿褐色 ,为宿 存的革 质萼片 所包。 种子棉 圆形, 黑色, 长 2 — 3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产 洱源, 海拔 2056 米, 生 于庇碧 湖水深 2 — 3 米的 水域, 该湖最 大水深 3 2 米, 透明度 
144  云南植 物志、  3.4-4 米, pH 8.2 — 8.54。 睡莲 所生长 之处, 水 均清澈 见底; 贵州、 新疆至 东北、 华东都 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越南、 朝鲜、 日本、 苏眹 西伯' 利亚、 美国。 花及 花梗供 蔬食。 花香而 美洁, 为 群众所 喜爱。 根茎 入药, 治小儿 慢惊风 ,可 作强壮 剂, 收敛剂 和治疗 肾炎等 病疾; 亦可以 酿酒。 4. 蓝睡莲 (海 南植 物志) 延 药睡莲 (中 国植 物志) Nymphaea stellata Willed. (1799); Hook.f. et Thorns, in Hook. f. (1872); Gagnep. in Lecte. (1908) et in Humbert (1939); Merr.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4); 中国 植物志 (1979). Nymphaea tetragon a auct. non Georgi: Hayata (1913). 多年生 浮叶水 生植物 。根状 茎短, 卵状, 直立; 叶片漂 浮水面 ,略呈 棉圆状 的圆形 ,直径 12 — 17 厘米, 边 缘有不 规则的 浅波状 齿缺或 三角形 锯齿, 基 部裂口 狭窄, 裂片平 行或疏 离、 末 端钝或 急尖; 叶柄盾 状着生 于叶片 的近边 缘处, 无毛。 花 蓝紫带 白色, 极美丽 ;萼片 狭 长圆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略钝, 长 6.5 厘米, 宽 1.5 厘米; 花瓣 10 — 30 枚, 线状披 针形, 长 约 6.5 厘米, 宽约 1.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内面的 渐渐变 为雄蕊 ;雄蕊 10 — 50 枚, 花丝线 形, 短, 长约 1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药 线形, 长 2 — 2.5 厘米, 贴生 于药隔 内面的 两侧, 纵 裂; 药隔 延伸为 一长约 5 毫米的 舌状附 属体; 柱头 10 — 30 枚, 放射状 排列, 先端成 短角, 但无附 属体, 略 内弯。 浆果近 球形, 种子有 线纹。 花期 9 一 10 月。 产西 双版纳 (勐翁 ), 生 于海拔 500 米的水 塘中; 湖北、 广东 (仅海 南岛)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泰国、 老挝、 柬 埔寨、 越南及 非洲。 根^ 含淀粉 ,可 煮食, 花美丽 ,为水 生观赏 植物。 本种 花的大 小常因 生境水 的深浅 不同而 不同, 花的颜 色亦多 变异, 通 常青紫 色带白 色, 或为鲜 蓝色, 稀紫 红色, 每为中 午开放 ,每 花可开 三天。 - 5. 萍 蓬草属 Nuphar J. E. Smith nom. conserv.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状^ 肥厚, 橫走; 叶漂浮 或高出 水面, 圆形至 狭卵形 ,基部 心形或 箭形, 具深 湾缺, 全缘; 叶 柄基部 着生; 沉水叶 膜质。 花漂浮 ;萼片 4 一 7, 常为 5, 革质, 黄色 或桔 黄色, 花瓣状 ,直立 ,背面 凸出, 宿存; 花瓣 多数, 雄蕊状 ;雄蕊 多数, 比萼 片短, 花 丝短, 扁平, 花药 内向; 心皮 多数, 着 生在花 托上, 且与其 愈合; 子房 上位, 多室, 胚珠 多数, 柱头辐 射状, 形成柱 头盘。 聚果卵 形至圆 柱形, 由于种 子外面 胶质物 的膨胀 ,成 不规则 开裂。 种 子 多数, 大形, 有 胚乳。 约 25 种, 分布于 亚洲、 欧洲及 美洲。 我国产 5 种, 云 南栽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 卵形、 宽卵 形或楠 圆形, 长 6 — 17 厘米, 背面密 生柔毛 1. 萍蓬草 N. pumilum 2(1) 叶片 圆形或 卵形, 背面微 被柔毛 2. 贵州 萍蓬草 N. bornetii 
茅 膏菜科  145  1. 萍蓬萆 Nuphar pumUum (Hoffm.) DC. (1821), (1824); Kom. (1937); Ohwi (1956); "图鉴 "(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5)*; 中国 植物志 (1979)*. Nymphaea pumila (Timm) Hoffm. (1800); Ny. lute a L. var, pumila Timm (1795).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状^ 直径 2 — 3 厘米; 叶片密 卵形、 卵形或 椭圆形 ,长 6 — 17 厘米, 宽 6 — 12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具 湾缺, 心形, 裂片 远离, 圆钝, 上面 光亮, 无毛, 背面 密生柔 毛, 侧脉 羽状, 几 次二歧 分枝; 叶柄长 20 — 50 厘米, 有 柔毛。 花直径 3 — 4 厘米, 萼片 黄色, 外面中 央绿色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花瓣窄 楔形, 长 5 — 7 毫米, 先端 微凹; 柱头 盘常 10 浅裂, 淡黄 色或带 红色。 浆果 卵形, 长约 3 厘米, 种子长 圆形, 长 5 毫米, 褐色。 花 期 5 — 7 月。 昆 明地区 栽培供 观赏; 东北、 河北、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广东野 生或栽 培于湖 沼中。 苏眹、 日 本、 欧洲北 部及中 部也有 分布。 根状茎 食用, 人药有 强壮、 凉血 作用。 2. 贵州 萍蓬箪 Nuphar bornetii Uvl. et Vant. (1904); Lauener (1962); 中国 植物志 (1979). 和 萍蓬草 相近, 但叶片 为圆形 或心状 卵形, 长 4.5 — 6.5 厘米, 基部弯 缺约占 全叶片 1/3, 裂片 开展或 重叠, 背 面有微 柔毛。 花期 6 — 7 月。 昆明植 物园有 栽培; 贵州、 江西生 长于池 沼中。 48. 茅 膏菜科 Droseraceae nom. conserv. 食虫 植物, 陆生 或水生 草本。 基 直立, 有时仅 基部有 莲座状 叶丛。 单叶 互生, 稀 轮生, 叶在 芽时常 拳卷, 叶 面常有 腺毛借 以捕捉 昆虫。 叶 柄通常 明显, 有时 叶状; 托叶 侧生, 生 叶柄 间或不 存在。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通常为 拳卷状 的聚伞 花序、 总状 花序或 单生; 萼片 4 一 5, 稀 8, 基 部多少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下位 或很少 周位, 宿存; 雄 蕊与花 辦同数 并与之 互生, 稀达 20 枚, 分离或 ^部 连合, 花药 2 室, 外向, 纵裂; 子房 上位, 球形或 卵圆形 ,通常 1 室, 心皮 3 — 5 ,花柱 3 — 5, 柱头全 缘或流 苏状; 胚珠 少数至 多数, 生 于 侧膜胎 座或近 基生胎 座上。 蒴果, 室背 开裂, 有 2 — 5 个果; H; 种子 多数或 少数, 具肉质 胚乳; 胚直生 ,子 叶短。 6 属约 110 种, 广 布于世 界热带 和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 属, 产 南北各 省区; 云南有 1 属 2 种。 1. 茅 膏菜属 Drosera L. 一年 生或多 年生陆 生食虫 草本。 根状 茎短; 茎长或 极短; 叶芽时 拳卷, 互生, 莲 座状, 边缘具 腺毛; 具柄, 托叶 缺或干 膜质, 贴生于 叶柄上 ;花单 生或排 成拳卷 的总状 花序, 白色 或 红色; 萼片 和花瓣 4 一 8, 大多为 5,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雄蕊与 花瓣同 数并与 之互生 ;子房 上位, 与花萼 分离, 1 室; 胚珠 多数, 有 3 — 5 个侧膜 胎座, 花柱 3 — 5, 分 离或基 
146  云南 植物志  部合生 ;每一 胎座上 有胚珠 数颗。 蒴果有 2 — 5 果; H; 种子 多数。 约 100 种, 分布 于热带 和温带 地区, 尤 以澳大 利亚为 最多。 我国有 6 种, 产东 北至西 南部和 南部, 云南有 2 种。 本 属植物 的捕虫 机能是 借助于 叶片的 腺毛, 此腺 毛敏感 性强, 分泌一 种具酵 素的粘 液, 昆虫 误触此 腺毛后 便难于 逃脱, 昆虫来 到时, 腺毛 立即下 弯紧压 昆虫, 并 以分泌 出的粘 液 消化昆 虫作为 养料; 消化完 毕后, 腺毛重 新张开 ,在叶 上留下 昆虫的 躯壳。 本属 植物体 内 也有叶 绿素, 可行自 养营养 生活。 分种 检索表 1( 2 ) 植 物明显 具直立 的茎; 叶^ 托叶, 叶 片新月 形至半 圆形, 盾伏, 两端有 外伸的 长尾, 腺毛生 叶片周 围; 萼片 有流苏 1. 茅脅菜 D. peltata 2(1) 植物^ 茎, 有 直立的 花葶; 叶具 流苏状 的革质 托叶, 貼生 于叶柄 基部, 叶片 倒卵伏 匙形, 腺 毛生叶 片上 表面; 萼 片全缘 2. 锦地罗 D. burmanni 1. 茅膏菜 图版 46,1 — 9 苍绳网 (禄劝 、双柏 、大姚 ), 石 龙牙草 (植 物名实 图考) Drosera peltata J. E. Smith in Willd. (1797); Miquel (1858); Kurz (187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iels in Engl. (1906); Gagnep. in Lecre. (1920); Craib (1931); van Steen.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O. Lecompte in A. Aubrev. (1965)*. D. rose r a lunata Buch.-Ham. ex DC (1824); D. musciptda Royle (1839); D. joliosa Hook. f. in Planch. (1848); D. gracilis Hook. f. in Planch. (1848); D. peltata var. ge- nuina Planch. (1848); D. peltata var. gunniana Planch. (1848); D. peltata J. E. Smith var. lunat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yata (1913)*, Kudo et Masam. (1932); "图鉴 "(1972)* Fl. Taiwan (1976)*. 多年 生陆生 草本。 球 茎直径 0.5 — 1 厘米, 茎直立 ,高 5 — 25 厘米, 黄 绿色, 无毛, 不分 枝 或上部 具少数 分枝, 基部 有丛生 的膜质 鳞片; 叶 互生, 半月 形或半 圆形, 黄绿色 ,宽 2.5-4 毫米, 两 侧尾状 伸长, 边 缘具长 腺毛, 腺毛常 呈红色 ,先端 头状, 叶面 有较短 的头状 腺毛; 叶 柄盾状 着生, 纤细, 长 5 — 8 毫米, 蝎尾状 聚伞花 序生茎 、枝 之顶, 长 1 一 3 厘米, 无 毛, 具 3 — 9 花, 花梗纤 细无毛 ,长 3 — 5 毫米; 苞片 线形, 边缘具 腺毛; 萼管 钟状, 长 2 — 3 毫 米, 密生短 腺毛至 近无毛 ;萼片 5, 卵形, 边缘啮 蚀状或 流苏状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至 倒卵状 披 针形, 长约 3 — 5 毫米; 雄蕊 5, 分离, 花 丝长约 4 毫米; 花药圆 形黄色 ;子房 上位, 无毛, 侧 膜胎座 3, 胚珠 多数; 花柱 3, 细裂至 中部。 蒴 果长约 2 毫米, 室背 开裂。 花期 5 —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剑川、 洱源、 大理、 漾濞、 鹤庆、 大姚、 双柏、 禄劝、 嵩明、 会泽、 巧家、 屏 边; 海拔 1200 — 3300 米, 生于 云南松 林下、 山坡 灌丛、 竹灌丛 内和干 山坡、 草地; 长 江流域 和珠江 流域各 省区以 及台湾 、西藏 南部、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于印度 南部、 东喜马 拉雅、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日 本、 澳 大利亚 以至塔 斯马尼 亚岛。 全草 人药, 有毒, 能解 疮毒, 治跌打 、瘰 坊等。 2. 锦地罗 图版 46, 10—16 
茅 膏菜科  147  13. 未开放 的花, 14. 花爽, 15. 雄蕊, 16. 雌蕊。 (曾孝 濂绘) 
148  云南 植物志  落 地金钱 (广州 ), 一朵 芙蓉花 (岭南 采药录 ), 金钱草 (台湾 ), 丝线 穿铜钱 Drosera burmanni Vahl (1794); DC (1824); Hook, et Thorns. (1858); Miquel (1858); Benth (1861); Kurz (187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Diels in Engl. (1906); Gagnep. in Lecte (1920); Craib (1931); van Steen. (1953); 广州 植物志 (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4); O. Lecompte in A. Aubrev. (1965)*; "图鉴 " ( 1972)* ; Fl. Taiwan (1976). Drosera dietrichiana Reich . (1871); D .burmanni Vahl var. dietrichiana (Reich.) Diels in Engl. (1906). 多年 生沼生 草本。 无 球茎, 茎极短 ,叶丛 生呈莲 座状, 倒卵状 匙形或 匙形, 先端 圆形常 具 圆齿, 基 部渐狭 成柄, 长 6 — 10 毫米, 宽 3 — 5 毫米, 边 缘具流 苏状长 腺毛, 叶面 具密腺 毛, 背面近 无毛; 托叶近 革质, 具 6 个 伸长的 锐齿。 花葶高 6 — 22 厘米, 无毛, 花序长 1 一 4 厘米, 花 6 — 10 余朵; 苞 片小, 钻形;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较粗壮 ;萼管 钟形, 长 3 — 3.8 毫米, 裂片 5, 狭 卵形, 渐尖, 全缘, 背面被 腺毛; 花瓣 5, 白色, 倒卵形 ,长约 5 毫米; 雄蕊 5, 分离,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箭形; 子房近 球形, 无毛, 1 室, 心皮 5; 花柱 5, 丝状, 顶端 细裂; 侧膜 胎座, 胚珠 多数, 直生, 蒴果具 5 果; H ,种子 多数, 细小, 黑色, 种皮不 光滑。 花果期 全年。 产 孟连、 普洱, 生于沼 泽地;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 甸、 老挝、 柬埔寨 、越南 、马来 半岛、 日本、 菲律宾 、印度 尼西亚 、澳大 利亚及 西非。 全草 入药, 能清热 利湿、 凉血 解毒、 化痰 消积、 治肠炎 、痢疾 、咽喉 肿痛、 肺热 咳嗽、 咯 血、 衂血、 小儿 疳积。 77. 柳叶 菜科 Onagraceae nom. conserv. 一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稀为灌 木或小 乔木, 有的 为水生 草本。 叶 螺旋状 排列或 对生, 托叶不 存在或 退化, 三 角形。 花通常 4 数, 稀 5 数, 单生或 排列为 顶生总 状花序 ,具 退化叶 或苞片 ;小 苞片不 存在或 2 枚 生子房 或花梗 基部; 花冠管 短或不 存在; 萼片 直立或 宿存; 花 瓣旋转 ,脱落 ,白色 、红色 或黄色 ,有 时先端 微缺; 雄蕊 4、 5、 8 或 10, 2 轮, 外轮常 较短; 花 药 常丁字 着生, 有时由 于退化 而为基 部着生 ;花 粉单一 或为四 分体; 子房 下位, 花柱 1, 柱 头 头状, 棒状或 球形, 常 4 裂, 有的 2 裂; 中轴 胎座, 1 至 多数。 果大 都细长 为室间 开裂或 不规则 开裂的 蒴果。 种子圆 形或伸 -长, 丁 香夢属 (Ludwigia) 的种子 内嵌在 粉末状 或木栓 状内果 皮内, 柳 叶菜属 (Epilobium) 和 柳兰属 (Chamaenerion) 的种子 有一束 缨毛; 胚直, 无 胚乳。 18 (-21) 属 650 种, 分布 于热带 至温带 地区, 以 北温带 为多。 我国有 8 属, 其中 4 属 系 引种或 逸生。 云南有 野生的 4 属, 栽培或 逸生的 3 属。 分属 检索表  1(2) 花萼有 2 齿, 花瓣 2, 雄蕊 2, 子房 1 一 2 室, 每室有 1 颗胚珠 ;果坚 果状, 有 钩状毛 1. 谷黎属 Cireaea 
柳 叶菜科  149  2(1) 花萼有 4 一 6 齿, 花辧 0-4-6, 雄蕊 4 个以上 ,子房 4— 5 室。 3(4) 子房 每室有 1 颗 胚珠, 4 室, 归 化植物 4(3) 子 房每室 有胚珠 多数。 5(6) 灌 木或小 乔木, 果为 莱果, 花下垂 ,栽 培植物 6(5) 草本 植物, 果为 蘭果, 花不 下垂。 7(10) 种子有 族毛。 8(9) 花辐射 对称, 雄蕊 2 轮。 9(8) 花两侧 对称; 雄蕊 1 轮 10(7) 种子无 簇毛。 11(12) 朔 果室背 开裂, 花梗 顶端^ 苞片, 栽 培植物 12(11) 菊果室 间开裂 ,花梗 顶端有 2 枚苞片 ,水 生植物  … 4. 柳 叶菜属 Epilobhim 5, 柳兰属 Chamaenerion  6. 月见 草属 Oenothera 7. 丁 香黎属 Ludwigia  3. 倒挂 金钟属 Fuchsia  2. 山 桃草属 Gaum  . 谷夢属 Circaea L.  粗壮 或纤弱 草本。 常 直立, 基部生 根茎, 这些 根茎往 往顶端 膨大成 块茎, 第二 年由此 生 新苗; 有时在 茎下部 的节上 也生匍 匐茎。 除 果外, 全株无 毛至密 被毛。 毛被分 4 个类 型: 1. 柔软 的镰状 短毛, 长 0.2 — 0.3 毫米, 茎上的 朝下弯 ,叶 柄上朝 上弯; 2. 直立 或稍弯 的长 柔毛, 尖, 长 O. 2 — I. 2 毫米; 3. 头状或 棒状的 腺柔毛 ,短, 长 0.1 — 0.3 毫米; 4. 透明的 硬毛, 有时含 有紫色 色素; 此外, 果 上或叶 柄上部 的是钩 状毛。 叶茎生 具柄, 对生和 交互对 生, 平展, 叶尖 下垂, 茎中 部的叶 最大, 向上和 向下的 渐小; 托叶 早落, 稀宿存 ,刚毛 状或腺 状, 绿色或 黑色。 花序 在茎、 枝上 顶生, 也生于 上部的 退化侧 枝顶端 或偶有 与侧生 花序一 起, 直 接从上 部叶腋 抽出; 花序 不分枝 或总状 分枝; 花 梗蕾时 直立, 常于花 序顶部 丛生, 当 花序 伸长、 花 梗逐渐 远离, 果时水 平展开 或强烈 下弯; 花蕾镊 合状, 白色, 绿色、 红 色或紫 色; 子房 1 室或 2 室, 每 室胚珠 1 枚; 花 2 数, 两侧 对称, 清晨 开放, 柱 头在开 花前或 稍后受 精; 开花时 一个花 药释放 花粉, 另一个 花药迟 迟开裂 ;花 冠管长 2.4 毫米, 近 圆柱形 或漏斗 形, 在花 成熟时 脱落; 萼片 2 , 外面 白色、 绿色、 红色或 紫色, 内 面大都 白色或 红色, 花时展 开或 反折; 花瓣 2 , 与萼片 互生, 白色或 红色, 先端内 凹或近 乎全缘 :雄蕊 2, 与萼片 对生, 等 长于 或短于 花柱; 花丝 白色或 红色, 和花瓣 色一致 ,短 棒状, 着生在 花冠管 的喉部 附近; 花 药白色 、红 色或淡 黄色, 背着, 内向 纵裂; 花粉 黄色, 单体, 具 3 孔, 稀为 2 孔或 4 孔 (一 些杂 交种 的花粉 粒通常 2 — 3 — 4 或 5 孔花 粉粒, 以 3 孔花粉 粒为多 ), 基部有 粘丝, 个别 种无粘 丝; 花柱 白色或 红色, 通常与 花瓣色 一致, 线形, 嵌在 密腺组 织内; 柱头 2 裂, 白色或 红色, 常 与花瓣 同色, 成 熟时有 细小的 乳突; 蜜腺 在花冠 管内为 花管下 部的一 部分, 或伸 长为圆 柱形 或为环 状花盘 外凸于 花冠管 之上。 果为不 开裂的 蒴果, 成 熟时连 同果梗 脱落, 被软的 或硬 的透明 钩毛, 有或无 纵槽, 如有, 往往 在果熟 期非常 明显。 种子 光滑, 纺 锤形或 大多为 宽棒状 至卵形 ,多少 贴生在 子房内 壁上, 配子 染色体 n = 11。 . 7 种, 广布于 北半球 10 — 70°N 的亚 热带、 温带 和寒带 林下, 海 拔可达 5000 米。 我国 都有, 云南有 6 种, 3 个 亚种及 2 杂 交种。 
150  云南 植物志  分种和 杂交种 检索表 ' 1(12) 子房 2 窒。 2(7) 蜜腺 完全藏 于花冠 管内, 不 外凸为 圆柱形 或盘状 花盘。 3(4) 茎、 叶明 显被长 展毛; 花序 轴密被 镰状柔 毛和直 伸或稍 弯的长 展毛; 果扁 梨形, 基部 斜圆形 1. 露珠草 C. cordata 4( 3 ) 茎、 叶 不被长 展毛。 5C 6 ) 花序轴 无毛或 仅被疏 腺毛; 果倒 卵形至 梨形, 基 部渐狭 2. 光梗 露珠草 C. glabreseens 6(5) 花序 轴密被 镰伏柔 毛杂以 棒头状 腺毛; 幼果卵 球形, 常 不发育 而早落 • 8. 独龙 谷麥 C. xtaronen'i 霧 7(2) 蜜腺形 成圆柱 形或盘 状花盘 ,凸出 于花冠 管喉部 之上。 8(11) 花瓣 白色, 裂 片先端 多少为 圆形, 无外凸 的齿; 花序轴 有毛。 9(10) 叶基 楔形; 植 物茎仅 有镩状 柔毛, 无展毛 3. 南方 S 珠草 C. moUi. 10(9) 叶基 圆形; 植物茎 除镰伏 柔毛外 ,至 少有少 数劲直 或稍弯 的展毛 …… 7. 白 花谷蓼 C. xovata 11(8) 花瓣 红色, 先端下 回不到 1/5, 裂片先 端有小 圆齿; 花序 轴无毛 4. 谷蓼 C. erubesceo. 12(1) 子房 1 室。 13(14) 花梗 具腺毛 • - S. 匍 茎谷蓼 C. repen. 14(13) 花 梗无毛 6. 高山 露珠草 C. alpina 1. 露珠草 牛泷草 (图鉴 ), 心叶 露珠草 (台 湾植 物志) Circaea cordata Royle (183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nd.-Mazz. (1933); Hara (1954); Lauener (1972); "图鉴 "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Hara (1979). Circaea mollis auct . non Sieb. ei Zucc: Maxim. (1859); C. cardiophylla Makino (1906); C. bodinieri L6vl. (1912); C. hybrida Hand.-Mazz. (1933); C. {itagawae Hara (1935). 粗壮 草本。 高 20 — 80 厘米,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根 状茎无 肥厚的 块茎, 次年于 根状茎 顶 部发出 新苗。 全株 被毛, 茎被长 展毛和 稍弯的 尖柔毛 (长 0.5 — 1.4 毫米 ), 短的镰 状弯毛 和头状 或棒状 腺毛; 花序 轴与茎 具同样 的毛, 但以镰 状弯毛 和腺毛 较多; 叶 柄上的 毛与^ 相同, 有上 弯的镰 状毛; 叶被 直长毛 (0.4 — 1.1 毫米) ,两 面沿脉 和边缘 具镰状 毛和直 长毛。 ^绿 色, 直立, 不下弯 ,茎中 部的叶 最大, 长 4 一 11 (一 13) 厘米, 平展, 向上 或向下 渐小, 在 花 序附近 互生, 苞片状 ;叶 片狭卵 形至宽 卵形, 短渐尖 ,基部 圆形至 截形, 但最常 为心形 ,边 缘有锯 齿至近 全缘; 叶柄圆 柱形, 长 (1 一) 2-7 (-10) 厘米, 稀无柄 ;从叶 柄腋常 抽出退 化 分枝。 花序分 枝或不 分枝; 顶生 总状花 序初花 时长约 2 厘米, 至末花 时长达 20 厘米; 侧 生 总状花 序初花 时长约 2 厘米, 末花 时长达 15 厘米; 花梗长 0.7 — 2 毫米, 花时与 轴垂直 而多少 下弯, 被 头状或 棒头状 腺毛, 杂以略 弯的长 软毛, 有时具 与子房 一样的 钩毛, 基部有 一枚长 0.4 — 1 毫 米的刚 毛状小 苞片; 果梗长 1.5 — 2.8 毫米; 花蕾 绿色或 白色, 被少 数或多 数直立 或稍弯 的长毛 (稀 为具钩 的毛) 和头状 或棒状 腺毛, 棉 圆形、 宽椭圆 形至倒 卵形, 先 端 钝圆, 花前长 2.5 — 4.3 毫米, 粗 1.3 — 2 毫米, 背面 扁平, 被透明 或白色 软钩毛 ;花 冠管长 
柳 叶菜科  151  0.6-1 毫米, 漏斗形 至宽漏 斗形, 向基部 渐狭, 被头状 或棒头 状腺毛 ,有时 具直的 长毛; 花 萼白色 或绿色 ,卵形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先端钝 ,长 2 — 3.7 毫米, 宽 1.4 一 2 毫米, 花期 反折; 花瓣 白色, 扁 倒卵形 至宽倒 卵形, 长 1 一 2.4 亳米, 宽 1.2 — 3.1 毫米, 先端 下凹深 0.5 — 1.9 毫米, 为花 瓣长的 1/2 — 2/3; 雄 蕊花时 展开, 花丝长 1.5 — 3.5 毫米, 花药长 0.5 — 0.7 ( — 1) 毫米; 花柱 劲直, 长 3 — 5 (-5.5) 毫米, 柱头倒 三角形 至橫的 长圆形 ,2 裂; 蜜腺藏 于花冠 管内, 不 明显。 成熟果 斜倒卵 形至凸 镜状, 背面 扁平, 顶端宽 圆形, 基部斜 圆形, 长 3 — 3.9 毫米, 粗 (1.8 —) 2.2-3.3 毫米, 2 室, 无明显 的槽, 密被 透明的 钩毛, 夹以少 数头状 或棒头 状 腺毛; 果梗明 显反折 ,长 4.4 一 7 毫米。 配 子染色 体数目 n = ll。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10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中甸、 碧江、 凤庆、 镇康、 漾濞、 嵩明, 海拔 1650 — 3200 米, 生于 林内、 灌 丛内、 山谷 或箐沟 石上; 分布于 西藏、 四川、 甘肃、 陕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西 、台湾 等 省区。 日本、 朝鲜、 西伯 利亚东 南部、 印度东 北部、 尼 泊尔至 克什米 尔和巴 基斯坦 都有。 本种的 显著特 点是被 伸展的 长毛, 花集于 总状花 序顶端 ;花果 梗短; 果 2 室; 蜜 腺内藏 于花冠 管内。 2. 光梗 露珠草 图版 47, 1-3 Circaea glabrescens (Pamp.) Hand.- Mazz. (1933); Fl. Taiwan (1977). Circaea cor data Royle var. glabrescens Pamp. (1910). 直 立草本 或基部 匍匐。 高 20 — 80 厘米, 不 分枝或 偶于花 序之下 分枝; 根状茎 先端在 果 期开始 膨大为 块茎, 入冬 在土层 内萌发 幼株, 第 二年幼 株抽出 地面。 植 物体光 滑或被 毛, 茎 常被长 0.1 — 0.3 毫米的 镰状短 柔毛; 叶 柄被长 0.2 毫米 的镰状 上弯短 柔毛, 这 种毛多 少 沿叶中 脉背面 (有时 上面) 生长; 叶二面 疏被长 0.5 毫米稍 弯的粗 毛或镰 状毛, 边 缘为粗 毛和 镰状毛 混杂。 茎绿色 ,节 褐色, 上面 的节果 期多为 紫色。 叶片狭 卵形至 宽卵形 ,渐尖 或短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绿色, 背 淡绿, 茎中部 的叶长 3.7 — 8( — 11) 厘米, 宽 1.8 — 5 厘米, 向上 渐小, 至花 序之下 退化成 苞片状 但仍然 对生, 再 往上为 1 一 2 个苞片 ;叶 柄圆柱 形, 长 0.5 — 4.5 — (一 5.5) 厘米, 偶于腋 内生退 化枝。 花序 无毛, 偶尔被 疏腺毛 ,生茎 、枝顶 端, 不分枝 或通常 于基部 分枝, 如分枝 ,则 基部的 分枝对 生且具 苞片, 而上部 的分枝 互生具 ' 或不具 苞片; 顶 生总状 花序初 花时长 2 — 5 厘米, 终 花时长 18 厘米; 侧枝初 花时长 1 一 3 厘 米, 终花 时长达 12 厘米; 花梗 无毛, 长 1 一 3 毫米, 垂 直于花 序轴, 基部有 1 长 0.1 — 0.5 毫 米的 刚毛状 苞片; 果梗长 2.3 — 5 毫米; 花蕾红 色或淡 绿色, 椭圆 形至倒 卵形, 长 3 — 4.5 毫 米, 无毛 或通常 具少数 柔毛和 棒头状 腺毛; 子 房橢圆 形或倒 卵形, 花时长 1 一 1.2 毫米, 宽 0.8-1 毫米, 被透明 的钩毛 ;花 冠管长 0.9 — 1.3 毫米, 倒 圆维形 至细漏 斗形; 萼片红 色或绿 白色, 长 圆形至 卵形, 先端钝 ,长 1.8 — 3.3 毫米, 宽 1.2 — 1.7 毫米, 无毛 或背面 有毛, 花时反 折; 花江色 ,宽倒 卵形, 先端倒 心形, 基部渐 狭或具 短爪, 长 1 一 1.9 毫米, 宽 1.3 — 2.6 毫米, 先端 内凹深 0.3 — 0.6 毫米, 长约为 花瓣长 1/2; 雄 蕊花时 展开, 花丝长 1.6 — 3.7 毫米; 花 药长 0.5 — 0.6 毫米; 花 柱粗, 直立, 长 3.2 — 4.7 毫米, 柱头倒 圆锥形 至倒三 角形, 浅 1 裂, 高 0.3-0.4 毫米; 蜜腺 内藏。 成熟 果倒卵 形至倒 梨形, 长 2.3 — 3.5 毫米, 粗约 :1.7 亳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渐狭为 花梗, 没有脊 和槽, 但有果 梗延伸 的沟, 密被透 明的硬 钩毛, 夹杂 以头状 和棒状 短腺毛 ;果梗 平伸, 成 熟时稍 反折。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图版 47 —―. 1-3. 光梗 露珠草 Circaea glabrescens (Pamp.) Hand.-Mazz., 1. 叶, 2. 果, 3. 果 剖开示 二室; 4 一 7. 高 原 露珠草 C. alpina L. subsp. imaicola (Asch. et Magn.) Kitamura, 4. 植株, 5. 花, 6. 果 剖幵, 7. 子房 横切 J 8 一 9 狭叶 露珠草 C. alpina subsp. angustifolia (Hand.-Mazz.) Boufford, 8. 植株, 9. 花; 10—13. 独 k 谷黎 C. X tarongensis H. Li, 10. 花枝, 11. 花, 12. 花剖开 示二室 子房, 13. 果 剖开。 (吴锡 麟绘) 
柳 叶菜科  153  产邱北 北部, 海拔 1700 米的 沟谷常 绿阔叶 林下。 川东、 ^西、 鄂西、 豫西、 陕西 南部、 中部至 西南部 、甘 东南、 皖南、 台湾 (花莲 ) 都有。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显然与 露珠草 (C. cordala Royle) 近缘, 但植物 体不被 长展毛 ,花 序和花 梗无毛 或仅 有少量 腺毛, 可以 区别。 3. 南方 露珠萆 Circaea mollis Sieb. et Zucc. (1843); Hand.-Mazz. (1933); Chun (1934); Stein- berg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Ohwi (1953), (1965); Hara (1954); Ohwi (1965); Uuener (1972);" 图鉴" (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7). Circaea coreana L^vl. in Fedde (1907); C. core an a var. sineasis L^vl . , 1. c; C. lute- ttana L. var. taquetti Uvl. (1909). 直 立粗壮 草本。 高 20 — 90 厘米, 多 分枝, 稀不 分枝; 根状 茎长, 先端不 膨大成 块茎。 被毛, 茎常密 被镰状 短柔毛 ;叶 柄上为 镰状短 弯毛; 叶中脉 和边缘 毛被同 叶柄, 脉间 有极短 的镰 状毛, 背 面有时 无毛; 花序 轴被镰 状短毛 或头状 或棒状 腺毛, 或 各种毛 混生, 有时近 无毛; 花蕾、 萼片和 花冠管 被头状 或棒状 腺毛, 有时近 无毛。 茎绿色 ,节褐 色或淡 紫色。 叶 绿色, 披针 形至狭 卵形, 先端 渐尖至 钝圆, 基部宽 楔形、 稀为 圆形, 近全 缘至具 疏齿, 茎中部 的最大 ,长 (3 —) 5.5-13 (-16) 厘米, 宽 2 — 5 .5 厘米, 向上渐 小最后 变为叶 状苞片 ,在花 序基部 互生或 对生; 叶柄长 1.2 — 2.5 (— 4) 厘米, 通 常腋生 分枝, 有时下 部叶腋 有退化 分枝, 稀不 分枝。 花序生 ^枝 之顶, 被毛或 无毛, 茎顶 花序常 于基部 分枝, 分枝对 生或最 上的互 生, 具退 化的叶 或叶状 苞片; 顶 生总状 花序初 花时长 1.5 — 4 厘米, 终花 时长达 20 厘米, 侧 生总状 花序初 花时长 1 一 3 厘米, 终 花时长 15 厘米; 花梗垂 直于花 序轴, 长 1.5 — 3 毫米, 无 苟片, 有 时具长 0.1 — 0.3 毫米长 的刚毛 状苞片 ,被头 状或棒 状腺毛 ,稀 无毛; 果梗长 2.3 — 4 毫米; 花蕾 绿色, 卵形、 长圆 形或倒 卵形, 被曲 腺毛, 或头状 或棒状 腺毛; 子房 梨形至 球形, 密被透 明的钩 状软毛 ,长约 1.5 毫米; 花 冠管长 0.8 — 1 毫米, 倒圆锥 形或漏 斗状, 无 毛或被 棒头状 腺毛; 花 萼片淡 绿色或 白色, 长 1.5 — 3 毫米, 无毛, 稀被 腺毛, 花期 展开或 反折; 花 瓣 白色, 宽倒 卵形, 有时具 短爪, 长 1 一 1.5 毫米, 宽 1.3 — 2.6 毫米, 先端 内凹深 0.2 — 0.5 毫 米, 为花 瓣长的 1/4 一 1/2; 雄蕊 展开, 花丝长 0.8 — 2.1 毫米, 花药长 0.5 — 0.7 毫米; 花柱粗 壮, 长 1.8 — 3.5 毫米, 柱 头狭, 横长圆 形或倒 三角形 ,明显 2 裂; 蜜腺形 成明显 的花盘 ,伸出 于 花冠管 之上, 圆 柱形, 高达 0.4 毫米。 成 熟果宽 梨形至 球形, 稀长 梨形, 长 2.5 — 3.5 毫 米, 粗 (2 — ) 2.4-3.2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渐狭 为梗, 2 室, 有 明显的 凸脊和 回槽, 被钩状 硬毛, 杂以头 状腺毛 ;果梗 反折。 配 子染色 体数目 n=ll。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腾冲、 临沧、 元江、 楚雄、 富民、 嵩明、 禄劝、 大关、 绿春、 屏边、 西畴、 砚山, 海拔 1000 — 2400 米, 生于 箐沟、 山谷、 溪边的 林下; 辽宁、 河北、 湖北、 湖南、 江西、 江苏、 浙江、 福 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都有。 分布于 苏联远 东地区 、朝鲜 、日本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 甸、 印度 东北部 (阿萨 姆)。 4. 谷 ||( 图鉴) 台湾 露珠草 (台 湾植 物志) Circaea erubescens Franch. et Sav. (1 873) nom. nud., (1879); Hand. -Mazz. (1933); Ohwi (1953), (1965); Hara (1954); Lauencr (1972); "图鉴 "(1972)*, Fl. 
154  云南 植物志  Taiwan (1977)*. Circaea delavayi L6vl. in Fedde (1910), (1912), (1915), (1916); C. lutetiana L. race erubescens (Fr. et Sav.) L^vl. ( 1912); C. \awa\amii Hayata (1915). 草本 植物。 直立, 基部 铜匐并 于节上 生根, 高 10 — 80 厘米,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根状 茎 多数, 不 膨大为 块^, 植物 无毛; 茎, 特别 是节, 常为深 红色, 叶通常 红色, 披 针形, 卵形, 偶为宽 卵形, 先端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圆形、 截形、 稀 心形、 边缘有 据齿, 茎中 部的长 (2.5-) 4-8 (-10) 厘米, 宽 (1 一) 2.3-4.5 (一 6) 厘米, 向上 渐小, 最后 变成苞 片状, 在 花 序之下 对生或 互生; 叶柄 圆柱形 或半圆 柱形, 长 0.5 — 4 (-6) 厘米, 腋内 常出退 化枝。 花序 无毛、 分 枝或不 分枝, 基部有 退化叶 或叶状 苞片。 顶 生总状 花序初 花时长 2 厘米, 终 花 时长达 20 厘米, 侧 生的初 花时长 2 厘米, 终 花时长 17 厘米。 花梗长 2.5 — 5.5 毫米, 垂直 于花 序轴, 无苞片 或具长 0.1 — 0.4 毫 米长的 刚毛状 小苞片 (果 期脱落 ); 果梗长 4 一 8.5 毫 米。 花蕾 红色, 狭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渐尖, 长 2.5 — 3.6 毫米, 粗 0.8 — 1.5 毫米, 无毛; 子 房倒 卵形, 密被 透明的 钩毛, 长 0.7 — 1.2 毫米, 粗 0.5 — 0.9 毫米; 花 冠管圆 柱形或 中部狭 缩, 长 0.5 — 0.8 毫米; 萼片红 紫色,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0.5 — 2.5 毫米, 宽 0.8 — 1.2 毫米, 无 毛; 花瓣 红色, 宽截 形或倒 卵形, 长 0.8 — 1.7 毫米, 宽 0.7 — 1 毫米, 先端 浅内凹 (不到 1/5), 裂片有 很小的 圆齿; 雄蕊花 时展开 或有时 贴于花 柱上, 花丝长 1.4 一 2.3 毫米, 花药长 0.4-0.7 毫米; 花柱直 立或上 部稍弯 ,长 2.2 — 3 亳米, 柱头横 长圆形 ;蜜腺 明显, 肉质, 圆柱 形, 高 0.2 — 0.5 毫米。 成熟果 倒卵形 至宽倒 卵形, 背 面稍呈 镰状, 先端宽 圆形, 向 基部渐 狭, 无棱 或槽, 但 有果梗 上延的 迹象, 长 1.7 — 3.2 毫米, 粗 1.2 — 2.1 亳米, 2 室, 2 种子; 密 被透 明钩毛 和疏被 棒头状 腺毛, 果梗 反折。 配 子染色 体数目 n = 11。 产镇雄 ,大关 、彝良 ,海拔 1500 — 2oeo 米, 生于密 林内, 山谷草 丛中;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江西、 浙江 至台湾 都有。 分布 于朝鲜 南部、 萨哈林 南端、 日本。 本种 植物体 无毛, 花盘 明显, 凸出 于花冠 管喉部 以上, 花瓣 先端浅 内凹, 裂片具 小齿, 果倒卵 形无槽 ,易于 区别。 5. IB 茎谷黎 Circaea repens Wall. (1832) nom. nud., ex Asch. et Magn. (l 870) descr . ; Gagnep (1916); Hand.-Mazz. (1933); Hara (1966), (1979). Circaea lutetiana aucl. non L.: C. B. Clarke in Hook, f . ( 1 879); C. cdplna L. var. himalaic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直立 草本。 基部 匍匐, 高 30 — 90 厘米, 不分枝 或上部 分枝; 根状^ 线形, 每一 根状莲 在生长 季后期 都于先 端块状 增厚, 第 二年的 新植株 即由此 萌出。 植物被 毛,^ 上为 短的镰 状 柔毛; 花序轴 和花梗 被头状 和棒状 腺毛; 叶柄 被镰状 弯毛, 此毛延 生至中 脉和侧 脉两面 5 叶 片两面 被劲直 或稍弯 的毛。 茎 绿色, 稀红色 ,节为 褐色。 叶暗 绿色或 绿色, 狭卵 形或宽 卵形, 稀近 圆形, 先端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宽楔形 或心形 ,边缘 有细或 明显的 锯齿, 长 3-7 (一 9)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由茎中 部向上 渐小, 并过渡 为苞片 状而成 互生; 叶柄长 1 一 5.5 厘米; 叶 腋有或 无退化 分枝。 花 序除密 被短棒 头状腺 毛外, 偶尔有 少量的 展毛; 顶 生总状 花序基 部通常 分枝, 有 时在分 枝上部 还有二 级退化 分枝, 也有完 全不分 枝的; 顶生 的总状 花序初 花时长 1.5 — 2 厘米, 终 花时长 2G 厘米; 侧生 花序初 花时长 2 厘米, 终花时 
柳 叶菜科  155  长 18 厘米; 花梗长 2 — 5 毫米, 稍上升 或与总 状花序 轴垂直 ,有 头状或 棒头状 腺毛; 小苞片 有 或无; 果梗长 4 一 8 ( — 12): 毫米。 花蕾 绿色或 红色, 橢圆 形至倒 卵形, 被腺毛 或无毛 ;子 房 倒卵形 ,椭 圆形, 被透 明的钩 状毛, 长 1.3 — 1.5 毫米, 粗 0.6 — 0. 8 毫米; 花冠管 漏斗状 ,长 约 0.5 毫米; 萼片白 色或淡 红色, 长 圆形至 卵形, 先端钝 ,长 1.8 — 2.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花瓣 白色或 红色, 宽 的倒三 角形, 先端深 内凹, 凹 深达花 瓣长的 3 / 4 ; 雄蕊 直立, 花丝长 1.9-3.4 毫米, 花药长 0.3 — 0.5 毫米; 花柱 直立, 长 2.6 — 4.2 毫米; 柱头倒 三角形 ,浅 2 裂。 蜜腺 内藏。 成熟果 狭至宽 棒状, 先端 浑圆, 向花梗 渐狭, 长 ( 2 . 5 —) 3.5 — 4 . 2 毫米, 粗 1-1.5 毫米, 1 室 1 种子, 无明 显的脊 和槽, 密 被透明 钩状毛 和少数 腺毛。 果梗下 倾或反 折, 配子染 色体数 目 n«= 11。 花期 7 — 10 月。 产禄劝 、会泽 、巧家 、鹤庆 、贡山 ,海拔 2450 — 3300 米, 生于 林下、 林缘、 箐沟 两侧; 四川 西部、 西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印度东 北部、 不丹、 尼泊尔 至克什 米尔。 本 种子房 1 室, 果 棒状, 花瓣 深裂成 V 形, 蜜腺 内藏, 根状茎 纤细, 先端有 块茎, 易于 识别。 6. 狭叶 露珠萆 (亚种 ) 图版 4 7,8—9 Circaea alpina L. subsp. ang^stifolia (Hand.-Mazz.) Boufford ( 1978), stat nov. incd. Circaea imaicola (Asch. et Magn. ) Hand.-Mazz. var. angusiijolia Hand.-Mazz. (1933). C. lutetiana L. race erubescens (Franch. et Sav. ) L^vl. var. mairei Levi. (1912); C. im- oicola (Asch. ct Magn. ) Hand.-Mazz. var. mairei (Ldvl. ) Hand.-Mazz. (1933), 直立 草本。 高 5 — 35 厘米, 根状茎 白色, 纤细 如线, 埋藏于 枯枝落 叶层内 ,横走 ,长达 30 厘米, 常分枝 ,先端 膨大成 块茎; 块茎 白色, 圆柱 形或访 键形, 白色, 具环 状节, 长约 5 毫 米, 粗 2 — 3 毫米; 茎绿色 ,果期 变红色 ,密被 镰状弯 柔毛; 叶淡 绿色, 较厚, 椭 圆形、 卵形至 菱形,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具 疏据齿 ,长达 5.5 厘米, 宽达 3 厘米, 无毛 或二面 被稍弯 的 柔毛; 叶 柄长达 2.5 厘米; 花序分 枝或不 分枝, 通常 紫色, 总 状花序 在开花 前或花 时逐渐 伸长, 因 而花较 远离, 花梗长 1.5 — 3.5 毫米, 通常 红色, 无毛 或被疏 柔毛和 腺毛, 平 伸或上 举, 果期 下垂, 花蕾 无毛, 白色或 红色; 子房棒 状或倒 卵形, 被紫色 钩毛, 长 0.6 — 1.3 毫米, '粗 0.3-0.7 毫米; 花 冠管长 0.2 — 0.3 毫米, 宽漏 斗形; 萼片 白色、 淡红色 ;花 瓣狭或 宽的倒 卵形, 白色或 粉红色 ,长 1 一 2 毫米, 宽 1 一 1.7 毫米, 先 端内凹 1/5 — 1/3, 裂 片圆形 或具细 圆齿, 开向一 侧; 花丝长 0.9 — 1.8 毫米; 花柱长 1.3 — 2.3 毫米。 成 熟果倒 卵形或 棒状, 红 色, 被紅 色透明 钩毛。 花期 9 一 10 月。 产贡山 、碧江 、景东 、丽江 、鹤庆 、洱源 、漾濞 、楚雄 、嵩明 、昆明 至东川 ,海拔 1850-2700 (-3000) 米, 常成小 片生于 松林、 栎林、 杂木林 或竹林 下的枯 枝落叶 层内; 四 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 6a. 高原 露珠草 (亚种 ) 图版 47, 4—7 Circaea alpina L. subsp. imaicola (Asch. et Magn.) Kitamura (1960); Hara (1966), (1971), (1979); Lauener (1972), p.p. Circaea alpina L. var. imaicola Asch. et Magn. ( 1 870); C. pricei Hayata (1915); C • imaicola (Asch. et Magn. ) Hand.-Mazz. (1933), p. p.; Kitamura (1955); C. tninuiul a 
156  云南 植物志  Ohwi (1933). 本亚种 与狭叶 露珠草 (亚种 ) 的 主要区 别是, 叶片卵 形至宽 卵形, 大都为 卵圆形 ,先端 短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心形, 通常是 截平或 圆形, 子房 棒状, 被透明 钩毛, 偶尔 无毛; 成熟果 棒状, 被透明 钩毛。 配 子染色 体数目 n = 11。 花期 7 — 9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中甸、 丽江、 贡山、 兰坪、 碧江、 鹤庆、 洱源、 景东、 腾冲、 镇康、 漾濞、 禄劝、 昆明、 武定、 _嵩 明、 富民、 昭通、 东川、 巧家, 海拔 1800—3950 米, 生于山 谷常绿 阔叶林 、株 林、 松林、 竹林内 或箐边 草地; 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越南 北部, 缅甸 北部、 西北部 ,阿 萨姆, 沿喜马 拉雅山 脉南坡 至阿富 汗北部 ,以 及印度 南部形 成间断 分布。 6b. 高寒 露珠萆 (亚种 ) Circaea alpina L. subsp. micrantha (Skvortsov) Boufford (1978), stat. nov. ined. Circaea micrantha Skvortsov (1977). 本亚种 与狭叶 露珠草 (亚种 ) 的 主要区 别是, 叶片簿 ,淡绿 色至深 绿色, 有时为 红色, 透 明, 狭卵形 至宽三 角形, 先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通常浅 心形, 成熟果 棒状, 被透明 或带红 色的 钩毛。 花期 7 — 8 月。 产德铁 、维西 、贡山 ,海拔 3500 — 4100 米, 生于高 山松林 、剌柏 灌丛内 ,或山 坡草地 、石 隙中; 西藏 东部、 青海东 南部、 甘肃 也有。 分 布于湎 甸北部 经喜马 拉雅至 印度西 北部。 7. 白 花谷蓼 (杂 交种) Circaea X ovata (Honda) Boufford (1978) ined. (C. cordata Royle XC. mollis Sieb et Zucc). Circaea quadrisulcata (Maxim.) Fr. et Sav. var. ovata Honda (1932); C. mollis Sieb. et Zucc. var. ovata{Wonda.) Hara (1934). 本 种形态 上介于 露珠草 (C. cordata) 和南方 露珠草 (C. mollis) 之间。 直立, 高 0.4-1 米, 根状茎 粗壮, 匍匐, 伸长, 节上生 纤维状 须根, 茎直立 ,下部 匍匐, 被短直 毛及镰 状 柔毛, 节 紫色。 叶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骤狭渐 尖至长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 截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有 极疏的 浅齿或 近全缘 ,长达 11 厘米, 宽达 6 厘米, 上表 面疏被 短 直毛, 背面脉 上密被 镰状短 弯毛, 脉间和 边缘被 短直毛 ;叶 柄长达 4 厘米, 密被上 弯的濂 状毛。 花序密 被镰状 柔毛, 有 时杂以 直毛或 腺毛, 花期长 2 — 12 厘米。 花梗 平伸, 被短腺 毛杂 以镰状 弯毛, 长. 1 一 3 毫米; 子房 扁的倒 卵形, 密 被透明 钩毛, 2 室; 花冠管 漏斗形 ,被 短腺毛 ;萼片 白色, 淡 绿色, 长圆形 至宽椭 圆形, 先端 钝圆, 花时渐 反折; 花瓣 白色, 倒 卵形, 先 端下回 深达花 瓣长的 1/3 — 1/2, 裂片 圆形; 花丝长 2 — 3 毫米; 花柱长 3 — 4 毫米, 柱头 横 肾形, 2 裂; 密 腺环状 内藏, 于花冠 管喉部 ,不 外凸。 果常不 发育, 如发育 ,成 熟时倒 卵形, 具棱脊 和浅槽 ,2 室 2 种子, 种 子往往 不育。 花期 7 — 8 月。 产 碧江, 片马 河边, 生 于海拔 1900 米 的阔叶 林下; 四川、 南川、 金 佛山、 贵州、 赫章也 有。 分布于 日本。 本种花 无花盘 (蜜腺 不外凸 ), 柱头横 肾形, 叶片 卵形等 特征为 露珠草 (C. cordata Royle) 所 特有, 但茎、 叶无长 展毛, 而被濂 状弯毛 ,蜜腺 在花冠 管喉部 形成环 状花盘 皆为南 方 露珠草 (C. mollis Sieb. et Zucc.) 的 特征。 8. 独 龙谷蓼 (新杂 交种) 图版 47, 10-13 
柳 叶菜科  157  Circaea X taronensis H. Li, hybrid, nov. [C. cordata Royle X C. alpina L. subsp. imaicola (Asch. et Magn.) Kitamura]. Inter C. corda am Royle et C. alpinam L. subsp . imaicolam (Asch. et Magn.) Kita- mura media, ab ilia planta parva 20 一 28 cm aha, caule dense falcato-pubescente nec patenter villoso, foil is parvis basi rotundatis vel subcordatis, ab hac ovariis bilocularibus stigmatis tran- sverse oblongis bilobatis differt. ' Yunnan: Gongshan, alt. 1800m. secus silvam, Ang. 27. 1938, T. T. Yu 19971 (ty- pus. KUN).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28 厘米, ^直立 ,基部 葡 匐, 分枝, 被镰状 柔毛, 叶纸质 ,卵形 ,先 端 锐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边缘有 稀疏的 浅齿, 主茎上 的长达 4.5 厘米, 宽达 3.5 厘米, 侧 枝上的 远小, 叶 脉两面 和边缘 被镰状 柔毛, 脉间有 稍弯的 短毛; 叶 柄长达 2.7 厘米, 密被上 弯的 镰状短 柔毛。 花序于 主茎和 分枝上 顶生, 长 2 — 4 厘米, 密 被镰状 柔毛, 杂以棒 头状腺 毛, 几不 分枝, 或主^ 上的 顶生花 序基部 分枝; 花序 在花期 不明显 伸长, 因而花 较密集 ;花 梗 斜举,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或被少 数头状 腺毛, 有时杂 以镰状 柔毛; 花蕾长 圆卵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0.5 毫米, 密被白 色透明 钩毛, 2 室; 花冠 管宽漏 斗状, 长约 0.8 毫米; 萼片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7 毫米, 反折; 花辦 白色, 倒卵形 ,长约 1 毫米, 宽 1.3 毫米, 基部 骤狭为 短爪, 先端 内凹深 0.5 毫米, 展开, 然后 反折; 花丝 直立, 长约 1 毫米; 花 药 短小; 花柱长 1.7 毫米, 柱 头横长 圆形, 2 深裂; 蜜腺不 明显。 果通常 不发育 ,花 后常连 同花梗 脱落, 成熟果 未见。 花期 8 月。 产贡山 、独龙 江和俅 江的分 水岭, 生 于海拔 1800 米的 林缘。 模式 标本存 昆明植 物研究 所。 本杂交 种介于 露珠草 (C. cordata Royle) 和高原 露珠草 [C. alpina L. subsp. imaico- la (Asch. ct Magn.) Kitamura] 之间, 与前者 的区别 是植株 较矮小 ,高 20— 28 厘米, 茎被 镰状柔 毛而非 伸展的 长毛, 叶较小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与高原 露水草 的区别 是子房 2 室, 柱 头横长 圆形, 2 深裂。 2. 山 桃草属 Gaura L. 一 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叶 互生, 具柄或 无柄, 全 缘或具 齿缺, 花白色 或玫红 色, 排 成穗状 或总状 花序; 花冠 管基部 倒圆锥 形或长 棒状, 具 3 — 4 棱, 常伸长 ,花后 脱落; 萼片 (3 — )4, 反折; 花瓣 (3 — )4, 具爪, 相 等或不 相等, 着生于 花冠管 喉部; 雄 蕊通常 8, 稀 6, 同形, 外倾, 花丝 线形, 每一花 丝基部 内面有 1 细小的 鳞片状 附属体 ;花药 线状长 圆形; 子房 4 室, 稀 3 室, 花柱 线形, 外弯, 柱头 4 裂, 胚 珠每室 1 枚, 下垂。 果坚 果状, 不开裂 ,具 3 一 4 条棱脊 ,革质 或木质 ,有 时先端 3 — 4 裂, 常因 隔膜消 失而为 1 室, 种子 悬垂, 种皮 膜质。 18 种, 产北 美洲、 墨西 哥及阿 根廷。 我 国引入 1 一 2 种, 云南有 1 逸 生种。 1. 山桃萆 Gaura biennis L. (1753). 宿根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主根近 木质, 圆柱形 ,粗达 1 厘米, 具少数 须根。 茎直立 ,分 
158  云南 植物志  枝, 具棱, 被 长毛。 叶基 生和^ 生, 绿色, 背淡绿 ;茎生 叶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基部长 渐狭, 边缘浅 波状, 长达 10 厘米, 宽达 3.5 厘米; 中肋 白色, 背 面强裂 隆起, 并被长 柔毛, 侧脉 13 — 15 对, 多少 弧曲, 两面被 长柔毛 ,脉间 两面被 疏毛; 茎生叶 椭圆形 ,两头 渐狭, 无柄, 全 缘或具 2 — 3 对浅波 状齿, 长 4 一 2 厘米, 宽 1.2 — 0.5 厘米, 向上的 叶小, 侧脉 5 — 6 对, 毛被 同基 生叶但 较弱; 叶腋花 期现退 化枝, 其叶 更小。 由总状 花序组 成的顶 生圆锥 花序长 10 厘米 以上, 花 期不断 伸长, 侧枝长 3 — 4 厘米。 花多数 ,无小 苞片; 花蕾圆 筒形, 长 5—6 毫 米, 淡绿色 ;花 冠幅约 2 厘米; 花冠管 筒状, 长约 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萼片 4, 粉红色 ,或上 部 绿色, 线形, 长 1.1 厘米, 宽约 1 毫米, 反折, 但先端 联合, 背面疏 被短毛 ;花瓣 4, 白色至 粉 红色, 长 圆形, 先 端钝, 基部具 短爪, 长 7 毫米, 宽 3.5 毫米, 排向 一侧; 雄蕊 8, 花丝 白色, 线形, 长 7.5 毫米; 花药 黄色, 线形, 长 2.5 毫米, 背面 近基部 着生, 2 室, 侧向 纵裂; 花柱 1' 长 9 毫米, 无毛, 下弯; 柱头 绿色, 星状 4 裂, 裂 肢长约 1 毫米; 子房 绿色, 下部带 红色, 圆柱 状, 具不 明显的 4 棱, 被伸展 的白色 长毛, 长 5 毫米, 粗 1 毫米, 基部 渐狭成 短梗, 4 室, 隔 膜膜质 ,果时 消失, 每室 有胚珠 1; 胚珠圆 柱形, 下垂, 珠孔 向下, 珠柄长 ,着生 于中轴 胎座中 部 稍上。 蒴果短 纺键形 ,具棱 ,种 子通常 1 枚发育 成熟, 圆柱形 ,长 3 毫米。 花期 5 — 7 月。 昆明偶 有栽培 ,常 逸生。 原产北 美洲, 各 地多有 输入。 3. 倒挂 金钟属 Fuchsia L. 灌木或 乔木。 无毛或 有毛, 叶对生 、互生 或轮生 ,全 缘或有 据齿。 花腋生 、单 生或簇 生, 稀 排成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红色 、粉 红色或 紫色, 美丽, 具 长梗, 下垂, 花冠 管基部 球形或 卵形, 上部 伸长; 萼片 4, 展开为 钟状或 漏斗状 ;花瓣 4, 旋卷, 展开或 反折, 有 时不存 在; 雄蕊 8, 二轮, 花丝 线形, 不 等长; 花药线 形或长 圆形; 子房 下位, 4 室, 花柱 伸长, 柱头头 状或 棒状, 全缘或 4 裂; 胚珠 多数, 着 生于子 房室的 内角。 浆果 4 室, 不开裂 ,种子 多数或 少数, 具棱, 种 皮薄。 约 100 种, 分布于 新西兰 、塔 希提岛 (大洋 洲), 中美和 南美。 各地 多引种 栽培, 云南栽 培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大, 冠幅常 5 厘米 以上; 花冠管 筒状, 长 1 一 I. 5 厘米, 短于 萼片; 萼 片反折 1. 倒 挂金钟 F.hybricU 2(1) 花小, 冠幅 1 一 2 厘米; 花冠管 棒伏, 长达 3 厘米, 上半部 膨大, 远长于 萼片; 萼片长 1 厘米, 钟状展 开 2. 长颈倒 挂金钟 F. triphyUa 1. 倒 挂金钟 灯笼花 (昆明 ) Fuchsia hybrida Voss. (1894). 灌木状 草本, 或为 灌木。 高达 2 — 3 米, 茎无毛 ,褐 色或淡 褐色, 多分枝 ;幼枝 红色, 被头 状 腺毛。 叶对生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渐尖, 基部浅 心形、 截形 
柳 叶菜科  159  或 圆形, 边缘有 向上的 齿凸, 长 4 一 8 厘米, 宽 3 — 5 厘米, 无毛, 中肋和 侧脉淡 绿色, 有时变 淡 红色, 上表面 下回, 背面 隆起; 叶柄 红色, 密被 头状腺 毛和直 立的短 柔毛, 长 1.5 — 2 厘米 或 更长。 花单一 或成对 生枝端 叶腋, 下垂; 花梗淡 绿色, 圆柱形 ,长 3 厘米, 无毛; 花 冠管筒 状, 近 等粗, 红色, 长 1.2 厘米, 粗 5 毫米, 外 面无毛 或有散 生头状 腺毛, 内面密 生腺毛 ;萼 片 4, 红色, 长圆披 针形, 渐尖, 长约 3 厘米, 宽 1 厘米, 反折; 花瓣青 紫色, 覆瓦状 ,扁 圆形, 长 1.8 厘米, 宽 2.5 厘米; 雄蕊 8, 花丝 丝状, 红色, 垂 于花瓣 之下, 长 2.8 厘米, 花药 紫色, 长 2 毫米, 花粉粉 红色; 子房长 圆形, 顶端钝 ,长 5 — 6 毫米, 粗 4 毫米, 疏被 腺毛, 4 室, 每室 胚珠 多数, 着生于 室内角 中轴胎 座上; 花柱 红色, 长 5 厘米, 基部围 以绿色 的杯状 花盘, 柱 头棒 镜状, 褐色, 长 3 毫米, 粗 1.5 毫米, 先端浅 4 裂, 成熟果 紫色, 短柱状 ,长约 1 厘米。 花 期 4 一 11 月。 云 南各庭 园普遍 栽培。 原产南 美洲, 为美丽 的观赏 植物。 本种栽 培品种 很多, 有重 瓣的, 有白 花的, 有红萼 白瓣的 等等。 2. 长颈倒 挂金钟 Fuchsia triphylla L. (1753). 小 灌木。 茎茶 褐色, 分枝; 幼枝 密被淡 灰色短 柔毛。 叶对生 ,棉 圆形, 宽的长 圆形, 先 端锐尖 或骤狭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不明 显的疏 齿凸, 上 表面暗 绿色, 背 面和叶 柄深红 色, 长 6 — 9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近花 序的叶 较小, 两面被 短柔毛 ,中肋 和侧脉 红色, 上 表面 下凹, 背面明 显隆起 ,侧脉 11 对, 弧曲 上升。 总 状花序 顶生, 红色, 被腺毛 ,有花 3 — 6 朵, 长 4 一 5 厘米; 花梗 红色, 长约 5 毫米, 被 腺毛, 下垂; 花红色 ,小, 冠幅 1 一 2 厘米; 花冠 管棒状 ,上部 膨大, 长 3 厘米, 下部粗 2 — 3 毫米, 上部粗 5 — 6 毫米, 外被 极短的 柔毛; 萼片 4, 三角形 ,长 1.1 厘米, 基部宽 0.6 毫米, 钟状 展开; 花瓣 4, 卵 圆形, 先端 钝圆, 长约 6 毫 米, 宽 5 毫米; 雄蕊 8, 二轮, 着生于 花冠管 喉部, 花丝不 等长, 与 萼片对 生的长 5 毫米, 与 花瓣 对生的 4 枚长 3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 圆形, 背着, 侧向 开裂; 子房 红色, 长 圆形, 长 4 毫 米, 花柱长 3.6 厘米, 淡红色 ,柱头 黄色, 头状, 高出 花药。 花期 10 月。 昆明园 庭中有 栽培。 原产墨 西哥。 4. 柳叶 菜属 Epilobium L.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有 时为亚 灌木。 根状茎 直立, 短, 常具 地下匍 匐茎; 具地 下或地 面 鳞芽。 叶 基生和 茎生, 基生叶 多少排 成莲座 状或散 生;^ 生 叶通常 对生或 上部的 互生, 常具 据齿或 胼胝状 齿突。 花两性 ,4 数, 腋生。 萼管筒 状或漏 斗状, 裂片 4, 披 针形, 花后脱 落; 花瓣 4, 红紫色 、粉 红色或 白色, 倒卵形 ,顶端 回缺; 雄蕊 8,2 轮, 内轮 4 枚 较短, 着生于 花瓣 基部, 外轮 4 枚 较长, 着生 于萼片 基部; 花药幼 时内屈 ,花时 直伸; 子房 下位, 4 室; 花 柱细, 柱头棍 棒状、 头状、 圆 柱状, 全缘或 4 裂; 胚珠 多数, 直立, 着生于 每室的 内角。 蒴果线 形, 具 4 棱, 由顶 端室背 开裂为 4 ^ ,中轴 4 棱形; 种子 多数, 倒卵状 长圆形 或倒圆 锥形, 表 皮光 滑或具 乳凸, 顶端 有白色 或掠色 族毛。 215 种, 分布于 寒带、 温带 及热带 高山, 南 北半球 均有。 我国约 30 种, 云南有 17 种和 1 个杂 交种。 
160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和亚种 检索表 1(4) 柱头 4。 2( 3 ) 无明显 的基生 叶丛, 茎无 棱线: t 被 伸展的 长毛, 叶无柄 ,基部 抱茎, 边缘 密生细 齿突, 花长 7—12 毫米, 柱 头略超 出花药 1. 柳叶菜 E. hirsutum 3( 2 ) 有明显 的莲座 状基生 叶丛, 茎有 棱线, 被曲柔 毛或近 无毛, 叶 具柄, 边缘有 疏齿或 近全缘 ,花长 1 一 1.5 厘米, 柱 头远远 伸出花 冠之外 2. 酸沼 柳叶菜 E. blinii 4(1) 柱头 1。 5( 6 ) 叶全 缘或近 全缘, 茎^ 棱线, 柱头长 棍棒状 或细圆 往形, 种子倒 披针形 ,长 1.5 — 1.8 毫米 3. 水湿 柳叶菜 E. palu.tr« 6( 5 ) 叶 具齿, 有吋不 明显; 种 子短于 1.5 毫米, 先 端有透 明的短 缘 或 钩圆。 7(16) 茎没有 由叶柄 下延而 凸起的 棱线, 周 围均勾 被毛; 种子倒 卵形。 8( 9 ) 茎叶密 被丝伏 长毛; 花长 10 — 15 毫米; 柱头圆 柱形, 长达 4 毫米, 突出于 成熟花 药之上 化丝毛 柳叶菜 (亚种 ) E. brevifolium subsp. paanosum 9( 8 ) 茎 叶不被 丝状长 柔毛; 花较小 ,长 不超过 10 毫米; 柱头 头状, 圆柱 状或棒 头状。 10(15) 叶具长 2 毫米以 上的柄 ;柱头 头状, 陀螺状 ,倒圆 锥伏。 11(12) 叶 长大,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长达 8.5 厘米, 宽达 3 — 4 厘米 11- 唐古 柳叶菜 E. tangutieum 12(11) 叶较 狭小, 宽在 2 厘米 以下。 13(14) 叶披 针形, 基部 楔形, 先端 渐尖, 茎中 部的宽 1 一 2 厘米; 柱 头头伏 S 滇蔵 柳叶菜 E. royleanum 14(13) 叶线形 或狭楠 圆形, 茎中部 叶宽仅 2 — 5 亳米; 柱头 陀螺伏 6. 闺柱 柳叶菜 E. platystigmatosum 15(10) 叶近 无柄,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柱头短 棒状至 棒状; ^基部 常具棱 ,上 部分枝 4. 广布柳 叶菜 (亚种 ) brevifolium subsp. triehoneurum 16( 7 ) 茎有由 叶柄下 延而突 起的棱 线;^ 在棱线 上明显 被毛, 余近^ 毛。 17(18) 柱头圆 柱形, 稀棒 头状; 茎近 尤毛; 叶狭披 针形, 边缘 密生细 齿凸, 主茎上 的叶长 3 — 6 厘米, 宽 5—7 毫米 7. 华西 柳叶菜 E. eylindricua 13(17) 柱头 不为圆 柱形和 棒状。 19(26) 地 下茎根 茎状, 无憐片 或鳞叶 包裹。 20(21) 花瓣 白色, 少 数为粉 红色; 花序被 曲柔毛 和腺毛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基部 狭楔形 8. 毛脉 柳叶菜 E. amurense 21(20) 花滩紫 色或玫 红色。 22(23) 花大, 长 (6 — )8 — 10 毫米, 柱头 头伏, 高出 花药; 茎四 棱形, 棱线 明显; 叶片两 头多少 钝圆; 花序 下垂 9. 大花 柳叶菜 E. waUichianum 23(22) 花小, 长 6 — 7 毫米 以下; 柱头与 花药平 齐;^ 棱线明 显或不 明显; 叶 片先端 渐尖或 锐尖。 24(25) 矮小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丛生 或自^ 基 分枝; 叶卵形 ,长约 I. 5 厘米 10. 矮生 柳叶菜 E. kingdonii 25(24) 植株 高常在 30 厘米 以上, 不 在茎部 分枝; 叶片披 针形或 长圆披 针形, 长 6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 米 12. 光华柳 叶菜 E. cephalostigma 
柳 叶菜科  16t  26(19) 地下 茎花期 具革质 憐片或 憐叶. 27(28) 地下茎 花期具 芽条; 上生 褐色、 肉质 的球形 憐芽; 憐 片倒卵 圆形, 无毛; 花大, 柱头 扇形, 长 2 毫 米, 宽 2.2 毫米; 果被 腺柔毛 13. 帕里 柳叶菜 E. gouldii 28(27) 植 物地下 部分无 芽条。 29(30) 矮小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通常 基部多 分枝; 地下 茎具密 集的褐 色革质 憐片; 叶具长 1 一 2 毫米 的柄, 边缘密 生锯齿 14. 埋销 柳叶菜 E. wUIiamsii 30(29) 植株较 高大; 茎基 部几不 分枝, 棱线 密被曲 柔毛。 31(32) 花 序花期 低垂; 地下^ 直立, 最下 1 一 2 厘米为 覆瓦状 的渴色 革质鳞 片所包 15. 揭 销柳叶 菜 E. 鏖 quanio,um 32(31) 花序直 立或稍 下垂; 地 下茎围 以密簇 憐片或 鳞叶。 33(36) 地 下茎具 密族匙 形叶伏 鳞片; 花大, 长 9 一 11 毫米 16. 锡金 柳叶菜 £• .ikkimen.e 34(35) 植株 矮小, 高 5—20 厘米; 叶小, 长 1—2.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16a. 锡金柳 叶菜 (原 亚种) E. sikkimense subsp. sikkimease 35(34) 植株较 高大, 高 1 5—60 厘米; 叶大, 长 3 — 7 厘米, 宽 1.5—3 厘米 一… 16l>. 高大锡 金柳叶 菜 (亚种 ) E. sikkimense subsp. ludlowianum 36(33) 茎 基部在 地面以 下具叶 状鳞片 (死叶 ); 叶片披 针形, 长 5 — 6 厘米, 宽 1.3 — 1.7 厘米; 花小, 长 6—7 毫米 17. 片马 柳叶菜 E. kermodei 1. 柳叶菜 (救荒 本草) 图版 48 ,1 — 6 水 兰花、 菜 籽灵、 地母 怀胎草 (曲靖 ), 通 经草、 水葫声 (红河 ), 水 朝阳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水丁香 (昆明 ), 白 带草、 怀胎草 (新平 ), 鸡脚参 (丽江 ), 血留参 (兰坪 ), 一把参 (宁蒗 ), 水红花 、柳 叶莲、 益母草 (永平 ) Epilobium hirsutum L. (175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usskn. (1884)*; L^vl. (1911)*; Rubner in Hegi (1926)*;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Raven (1962); "图鉴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E. Pilobium hirsutum L. var. villosum Hausskn. ( 1884), 多年生 草本, 有时为 具低位 芽的亚 灌木。 主根 平卧或 弯曲, 茎直立 ,高 30 — 150 厘米, 不 分枝, 但 花期叶 腋有退 化枝, 或 在热带 地区上 部明显 分枝, 通 常淡绿 色或淡 紫色, 无棱 线, 密生直 伸长柔 毛及短 腺毛。 叶 对生, 在^ 上部的 互生, 长 圆形, 长圆披 针形, 先端急 尖, 基部半 抱^, 长 4一7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边缘具 向前弯 曲的锐 锯齿, 上表面 无毛, 背 面在 隆起的 中肋上 密被、 侧脉上 疏被平 伸长柔 毛和短 腺毛。 花玫 红色, 花梗 红色, 长 1-1-5 厘米, 直立或 斜举, 密被 腺毛夹 以稀疏 的直伸 柔毛; 子房 红色, 长 3 — 4 厘米, 具 4 条 淡绿色 的纵槽 ,密 被腺毛 和疏长 柔毛; 花蕾圆 筒状, 长 4 毫米, 绿色 带红; 花冠 钟状; 花萼淡 绿色或 上部玫 红色, 被短腺 毛至近 无毛, 萼 筒长约 0.5 毫米, 萼片 腺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长 7 毫米, 宽 1.5 毫米; 花瓣 4 , 花前 覆瓦状 排列, 玫 红色, 基部变 白色, 倒卵 圆形, 长 8 i 米, 宽 10 毫枣, 顶端 凹缺深 2 毫米, 11 脉, 脉于上 部分叉 ;雄蕊 8,2 轮, 花丝 白色, 无毛, 外 轮长 7 毫米, 内 轮长约 3 毫米; 花药 黄色, 背着, 下半部 分离, 长橢 圆形, 长约 1.7 毫米, 2 室, 内向 纵裂; 花柱 白色, 长约 8 毫米, 无毛, 柱头 4 裂, 裂肢 反弯, 长约 4 毫米。 蒴 果圆柱 形, 长 4 一 8 厘米, 具 短柄。 种子长 圆状倒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顶端 圆形, 基 部稍狭 ,密被 乳头状 突起, 种缨 白色。 花期 4 一 11 月。 
16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48 1 — 6. 柳叶菜 Epilobium hirsutum L., 1. 植株, 2. 花 剖开, 3. 花辦, 4. 种子和 族毛, 5. 种 7", 6. 叶片; 7-12. 酸沼 柳叶菜 E. blinii L6vl., 7. 植株, 8. 花 剖开, 9. 种子和 簇毛, 10. 种子, 11. 基 生叶, 12. 茎 生叶。 (吴锡 酸绘) 
柳 叶菜科  163  除南部 热带地 区外, 全省都 有分布 ,海拔 500 — 2850 米, 生于 灌丛、 草地、 沟边, 常为水 库、 公 路旁、 沟梗 的先锋 植物; 东北、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肃、 新疆、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都有。 广 布于斯 堪的纳 维亚、 欧洲、 亚洲东 至西伯 利亚、 朝鲜、 日本、 西 至小亚 细亚, 南至印 度北部 ,北非 也有。 根入药 ,可消 炎止痛 、止血 生肌、 祛风 除湿、 主治 急性结 膜炎、 牙痛、 月经 不调、 白带、 胃 寒气痛 、淤血 、骨折 ,跌打 损伤、 虚劳 咳嗽、 腰酸 腿软。 本种显 著特点 是柱头 4 裂, 全体具 伸展的 长毛。 2. 酸沼 柳叶菜 图版 48, 7-12 Epilobium blinii Uvl. in Fedde (1909), (1910)*, (1916)*; Raven (1962); Laue- ner. (1972). Ep. ilobium jorrestii Diels (1912); Samuelsson in Hand.-Mazz. (1933). 多年生 草本。 具斜伸 或近平 卧的根 状^, 茎直立 ,高 2 — 40 厘米, 不分枝 ,稀 于茎下 部 分出一 对退化 侧枝, 稻秆色 或紫色 ,棱线 明显, 下部近 无毛, 上部和 分枝被 曲柔毛 及发亮 的腺毛 ,基 部常有 莲座状 叶丛, 茎生叶 无柄, 中 下部的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桶圆形 ,披 针形或 倒披 针形, 全 缘或具 2 — 3 对浅 齿凸, 先端钝 ,基部 楔形, 长 1 一 2.8 厘米, 宽 3 — 7 毫米, 除 边缘有 腺毛或 柔毛外 ,余近 无毛; 中肋 背面稍 凸起, 侧 脉通常 2 对、 斜举, 不 明显。 花生茎 上部 叶腋, 排 成顶生 总状花 序式, 萼筒 钟状, 长约 2.5 毫米, 密生 白色向 上的伏 柔毛; 萼片 披针形 ,长 5.5 毫米, 外被疏 柔毛及 腺毛; 花瓣红 色或紫 红色, 长 8 — 10 毫米, 先端 缺刻深 2.5 毫米; 雄蕊 8, 花丝 无毛, 外 轮的长 4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花柱 伸长, 长达 1.5 厘米, 远远伸 出花冠 之外, 下部 和柱头 下部密 被白色 长毛, 中部近 无毛, 柱头 4 裂, 裂肢粗 壮, 长达 1.5 毫米, 展开或 斜立; 子房长 1.5 — 2.5 厘米, 密被白 柔毛; 花梗长 1.5 — 3 厘米, 果期 伸长, 被白 柔毛。 果长 4 厘米。 种子圆 柱形, 长 1.5 厘米, 先端具 短喙, 基部 细尖, 腹 面有 纵槽, 表皮具 乳突, 簇毛 白色。 花期 4 一 6 月。 星散 分布于 维西、 大理、 昆明、 会泽, 海拔 1500 — 3200 米; 生于 山谷沼 泽地、 水 沟边阴 湿竹 丛中。 四 川西昌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会泽。 本种虽 因柱头 4 裂, 花冠 较大, 在亲 缘上与 柳叶菜 (E. hirsutum L.) 较为 接近, 但体 态和 毛被等 方面很 少共同 之处。 本种为 水藓沼 泽生小 草本, 高不过 40 厘米, 具基生 叶丛, 全体 近无毛 或被曲 柔毛而 无伸展 长毛, 花柱 上部和 下部有 白柔毛 (柳 叶菜 的花柱 无毛) 等, 易于 区别。 Leveill^ 的原 描述说 本种" 柱头 扇形、 心形, 扁"。 而未提 及柱头 4 裂, 裂 肢粗壮 这一事 实, 是一个 重大的 疏忽。 Raven [in Bull. Brit. Mus. (Nat. Hist.) Bot. 2(12): 354, pi. 33A. 1962] 记载尼 泊尔 中部的 E. staintonii 和酸 沼柳叶 菜非常 接近, 据原描 述看, 该种除 花柱相 对较短 ("柱 头花期 为长雄 蕊花药 所围绕 ") 外, 大都 与本种 无异, 可 以考虑 合并为 一种。 3. 水湿 柳叶菜 Epilobium palustre L. (1753); Maxim.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usskn. (1884); Uvl. (1911); Rubn. in Hegi (1926)*;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Raven (196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7)* ,Hara (1979). 
164  云南 植物志  多 年生小 草本。 根状茎 短或长 ,茎基 部具匍 匐枝或 地下匍 匐枝, 匍匐枝 疏生成 对的鳞 片, 秋季于 先端生 冬芽。 茎直立 ,高 10 — 30 厘米, 叶腋 常有具 叶短枝 (退化 枝), 圆柱形 ,无 棱线, 被白 色曲柔 毛或近 无毛。 叶近 无柄, 对生, 最 上部的 互生, 基生叶 密集, 茎生 叶渐远 离, 线状披 针形, ^中 部的长 1.5 — 3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端 渐尖、 钝, 基 部楔形 或近圆 形, 全缘, 极 稀具不 明显的 齿突, 无毛或 背面沿 脉及边 缘被微 柔毛, 侧脉 2 — 3 对, 斜伸, 不 明显。 花单 生枝顶 叶腋。 花蕾卵 球形, 具 尖凸; 花萼深 紫色, 背面疏 被白色 柔毛, 萼筒高 1 毫米; 裂片披 针形, 长 3 毫米, 宽 1.5 毫米; 花瓣 紫色, 淡 红色或 白色, 长圆形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内 凹深约 1 毫米; 子房被 白色曲 柔毛; 花柱和 柱头长 3.5 毫米, 略长于 雄^, 无毛, 柱 头长棍 棒状。 萠果长 4 一 6 厘米, 沿 棱有明 显的弯 柔毛, 果梗长 2 — 2.5 厘米。 种 子倒披 针形, 顶端純 ,有 短啄, 基部狭 楔形, 长 1.5 — 1.8 毫米; 族毛 白色。 花期 7 — 8 月。 产中甸 、会泽 ,海拔 3240 — 3600 米, 生于沼 泽或草 甸中; 西藏、 四川、 青海、 新疆、 甘肃、 西北、 华北、 东北各 省区较 常见, 河南、 湖北 也有。 广布 于欧亚 大陆, 北美的 寒带、 温 带地区 和高 山带。 全草 入药, 能 清热、 疏风、镇咳、止^^;主治风热咳嗽、声嘶、咽喉肿痛、支气管炎、高热 下 4. 广布 柳叶菜 (亚种 ) Epilobium brevi folium D. Don subsp. trichoneurum (Hausskn.) Raven (1962, 1967, 1977); Lauener (1972). Epilobium trichoneurum Hausskn . ( 1879, 1884); L6vl. ( 1910)*; E. esquirolii L^vl. (1907), (1910)*, (1915); E. cordouei Ldvl. in Fedde (1908), (1910)*, (1915), (1916)*; E. philippinense C. B. Robins. (1908).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茎直立 ,高 30 — 100 厘米, 圆 柱形, 绿色, 入秋变 淡红色 ,无棱 线, 四 周被曲 柔毛, 中、 上部分 枝或不 分枝。 无基 生叶, ^生叶 对生, 具长 1 一 2 毫 米的短 柄, 叶片淡 绿色, 近 革质, 常反折 ,通常 卵形, 有时披 针形, 先端急 尖而钝 ,基 部圆形 或阔楔 形, 云南高 海拔标 本的叶 大都长 1 一 2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低海 拔的长 4 一 4.5 厘米, 宽 1.8-2 厘米, 边缘具 向上的 尖齿, 中肋 和侧脉 上表面 下回,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弧曲上 升, 除背面 脉上被 曲柔毛 外两面 无毛。 花生 叶腋, 常排成 稍下垂 的总状 花序式 ,花 蕾花前 绿色、 卵状长 圆形, 先端有 展开的 萼齿, 花盛开 时常为 紫色, 被 白色曲 柔毛和 腺毛, 萼筒高 1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花瓣暗 紫色, 淡紫色 ,稀淡 红色或 白色, 倒 卵形, 长 4.5 — 8 毫米, 宽 3 — 5.5 毫米, 先端 内凹深 1 一 2 毫米; 花丝 黄色, 稀青 紫色, 花药 黄色, 长达 1.5 毫米; 花柱青 紫色, 无毛, 柱头 大都圆 柱形, 长 1.5 — 3 .5 毫米, 粗 1 一 1.2 毫 米, 有的较 粗短, 棒头状 ,长 3.5 毫米, 粗达 1.8 毫米, 花期被 长雄蕊 花药所 环绕; 子 房绿紫 色, 长 2.5 厘米, 密 被向上 的白色 伏毛; 花梗长 0.5 — 1 厘米。 蒴果 紫色, 长 5 — 6 厘米, 疏被 曲 柔毛。 种子倒 卵形, 长 0.7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 部狭, 表面有 乳突。 花期 8 — 11 月。 产 德钦、 维西、 贡山、 兰坪、 丽江、 凤庆、 景东、 镇康、 大姚、 禄劝、 昆明、 富民、 文山、 麻栗 坡, 海拔 1500—2900 (—3650) 米, 生于 灌丛、 草地、 沟边沼 泽地; 西藏、 四川、 贵州、 映西、 湖北、 湖南、 广西、 、广东 、江西 、浙江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阿 萨姆、 缅甸、 越南 北部、 加里曼 丹和吕 宋岛。 
柳 叶菜科  165  4a. 丝毛 柳叶菜 (亚种 ) 图版 4 9,8 — 15 Epilobium brevifolium D. Don subsp. pannosum (Hausskn. ) Raven (1962). Epilobium pannosum Hausskn. (1879), (1884); Levi. (1910)*; E. \hasianum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本亚种 与广布 柳叶菜 (亚种 ) (subsp. trichoneurum) 的 主要区 别是: 叶较 狭小, 排列 较密; 莲叶、 子房、 花 萼均被 黄白色 丝状长 柔毛; 花大, 长达 I. 5 厘米; 柱头圆 柱形, 长达 4 毫米, 突 出于成 熟花药 之上。 花期 9 一 10 月。 产凤庆 、景东 、普文 、大理 、昆明 ,海拔 76 — 2 200 米, 生于 草坡、 山谷、 水边。 分 布于印 度 (阿萨 姆)、 缅甸、 越南 北部。 5. 滇蔵 柳叶菜 Epilobium royleanum Hausskn. (1879), (1884)*; Uvl. (1910)*; Samuesson in Hand.-Mazz. (1933); Raven (1962). Epilobium lividum Hausskn. (1884)*; Uvl. (1910); E. himalay ense Hausskn. (1884)*, p.p..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斜伸, 须根极 多数, 茎圆 柱形, 无棱线 ,稀 于上部 有不明 显的棱 线, 劲直, 通常 红色, 周围被 曲柔毛 及腺毛 ,高 3 — 70 厘米, 分枝。 无基 生叶, 茎生叶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具长 1 一 4 毫米的 短柄, 叶片坚 纸质, 绿色, 花期常 变红色 ,狭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渐尖, 基部渐 狭成阔 楔形, 边 缘具明 显或不 明显的 齿凸, 主 茎中部 的叶长 4 一 5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上下部 和分枝 上的小 得多, 侧脉 3 — 4 对, 斜上升 ,在背 面多少 隆起, 二 面脉 上及边 缘被曲 柔毛, 余, 无毛。 花单生 莲枝上 部叶腋 ,多少 点垂, 花蕾 卵形; 花萼 绿色或 紫色, 被白 色曲柔 毛杂以 si 毛, 萼筒 钟状, 高 I. 2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4 .5 毫米, 宽 1 毫 米; 花 瓣淡紫 色或紫 红色, 倒卵形 ,长 7.5 毫米, 宽 5 毫米; 外 轮雄蕊 花丝长 3 毫米, 内轮的 长 2 毫米, 花 药长约 1 毫米; 花柱长 4 .5 毫米, 柱头 头状, 长 1 毫米, 先端稍 扩大; 子房绿 色, 长 1 一 2 毫米, 被 白色短 伏毛及 腺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蒴果长 7 — 8 厘米, 被曲 柔毛。 种子倒 卵状圆 柱形, 褐色, 长约 1.2 毫米, 先端, 基部 稍尖, 表皮具 乳凸。 花期 7 — 8 月。 产 碧江、 丽江, 海拔 2300 — 3200 米的阔 叶林内 或潮湿 草地; 西藏的 米林、 吉隆、 岗托 也 有。 分布 于阿富 汗东北 部至孟 加拉。 6. 阔柱 柳叶菜 图版 50, 1-5 鬼松针 (河北 赞皇) Epilobium platystigmatosum C. B. Robins. (1908); Raven (1967); Fl. Taiwan (1977)*. Epilobium sp. nov.? Forb. et Hemsl . (1887); E. cephalostigma Hausskn. var. lineari- jolium Hisauti ( 1938)*; E. formosanum Masamune (1939); E. sohaya\iense Koidzumi (1939). "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40 厘米, 茎圆 柱形, 红色, 被白色 曲柔毛 ,无 棱线, 不分枝 或少分 枝。 无明显 的基生 叶丛, 茎生 叶大都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花序部 分的叶 常退化 ,具长 1 一 4 毫米 的柄, 叶片 绿色,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 一 3 (-4) 厘米, 宽 0.1 — 0.5 厘米, 边 缘齿凸 微弱、 稀疏, 叶脉和 边缘被 曲柔毛 ,余 无毛,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花 生茎、 枝上部 退化叶 叶腋, 
16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49 1—7. 华西 柳叶菜 Epilobium cylindricum D. Don, 1. 植株, 2. 花 剖开, 3. 花瓣, 4. 花柱和 柱头, 5. 种子和 簇毛, 6. 种子, 7. ^的一 部分; 8 — 15. 丝毛 柳叶菜 E. brevifolium D. Don subsp. pannosum (Hausskn.) Raven, 8. 植株 ,9. 花解 剖, 10. 花柱和 柱头, U. 种子和 簇毛, 12. 种 子背、 腹面, 13. 茎的一 部分, 14. 叶背面 ,15. 夸片 C (吴锡 麟绘) 
柳 叶菜科  167  花序稍 下垂, 花萼 被白色 柔毛, 萼 筒高约 0.8 毫米, 萼片常 为红色 ,长 3— 4 毫米, 宽 1.2 — 1.6 毫米; 花 瓣狭倒 卵形, 长 3.3 — 4. 5 毫米, 宽 2 毫米, 白 色或淡 红色, 先端内 回深约 1 毫米; 外轮 花丝长 1.8 毫米, 内轮长 1.2 毫米, 花药长 0.2 — 0. 3 毫米; 花柱 无毛, 长约 2 毫米, 柱 头陀 螺状, 高 0.8 毫米, 粗 0. 4 毫米, 花 期围以 花药。 蒴果被 柔毛至 近无毛 ,长 3 — 5 厘米; 果梗长 — 1.8 厘米。 种子 倒长圆 锥形, 长 0.8 — 1 毫米, 粗 0.3 — 0. 4 毫米, 无 (ic, 先端钝 ,基 部细狭 ,表皮 有乳凸 ;族毛 白色。 花期 8 — 9 月。 产德饮 (茨中 )、 彝良 (朝天 马), 海拔 1850 — 2400 米, 生 于阔叶 林下水 沟边; 四川、 甘 肃、 陕西、 湖北, 河北、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日本、 菲律宾 (吕宋 )。 本种 与我国 西南地 区广布 的华西 柳叶菜 (E. cylindricum D. Don) 很为 接近。 但本 种茎无 棱线, 叶片较 为狭小 ,边 缘齿凸 稀疏而 不显, 柱头 大都陀 螺状或 头状; 而华西 柳叶菜 的茎具 棱线, 四棱形 ,叶较 长大, 常在 花期变 红色, 齿突 细密, 柱头圆 柱形至 棒状。 此外, 阔柱柳 叶菜在 秦岭巴 山一带 变异颇 大', 与江南 、台 湾的往 往有所 不同, 如 湖北、 竹 溪标本 (王 作宾 11824)、 四川南 川标本 (李 国风 6 4 321) 往往叶 较宽大 而薄, 长达 4 厘 米, 宽达 7 毫米, 以致 吴征溢 认为是 E. cephalostigma Hausskn., 而 P. Raven 则定为 E. sinense Uvl. (在本 志中作 为华西 柳叶菜 的异名 ), 但同时 ,这一 带也有 许多叶 片远为 细狭, 与西南 、台湾 标本非 常一致 的标本 ,如 湖北竹 溪标本 李培元 930 6 等。 7. 华西 柳叶菜 图版 49, 1-7 Epilobium cylindricum D. Don (1825); Wall. (1832); Hausskn. (1884); Uvl. (1910)*; Raven (1962), Lauener. (1972); Hara (1976), (1979). Epilobium beauverdianum L^vl. in Fedde ( 1910); E. christii Ldvl. in Fedde (1910); E. roseum var. cylindricum (D. Don) C. B. Clarke in Hook, f . ( 1879); E. iianschanicum Pavlov (1934); E. sinense Uvl. (1907), (1910), (1915); Lauener (1972), syn. nov.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直伸, 在地面 以下萌 新芽。 茎 直立, 常丛生 ,圆 柱形, 红色, 有被疏 柔毛的 棱线, 高 30 — 70 厘米, 分枝, 花 期常于 叶腋萌 出退化 短枝。 叶对生 ,上部 的互生 ,叶 柄 明显, 通常 红色, 长 4 一 5 毫米, 无毛; 叶片 绿色, 花期大 都变红 色至深 红色, 狭线 状披针 形, 长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密集的 齿凸, 主茎 上的长 3 — 6 厘米, 宽 5 — 7 毫米, 幼 枝和分 -枝上 的远为 狭小; 中 脉通常 红色, 上表面 下回,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下回, 除中 脉背面 和 边缘有 少数曲 柔毛外 无毛。 花 生上部 叶腋, 花梗 斜举, 江色或 绿色, 被少数 伏柔毛 ,长 4-12 毫米; 花萼 绿色或 红色, 萼筒 钟状, 高约 1 毫米, 被伏 柔毛; 萼片披 针形, 长 5 毫米, 无毛; 花瓣粉 红色, 倒卵形 ,长 7.5 毫米, 宽 5.5 毫米, 先端 内凹深 1 毫米, 7 脉, 扁形 伸展; 花 丝 白色带 红色, 无毛, 外轮 花丝长 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淡 黄色, 环绕花 柱基部 ;花柱 白色或 鲜 红色, 长 3 毫米, 柱 头短圆 柱形, 黄色,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子房淡 红色或 紫红色 ,密 被短 伏毛, 长 2 — 3 厘米。 蒴果 红色, 长 4 一 5 厘米, 近 无毛, 扭索状 ;果梗 伸长至 2 厘米, 红 色。 种子 红色, 倒圆 锥形, 长 1 毫米, 顶端 圆形具 短喙, 基部 渐狭, 表皮有 乳凸。 花期 7 — 8 月。 产 德钦、 维西、 贡山、 中甸、 保山、 江川、 嵩明、 昆明、 宜良、 会泽、 大关、 彝良。 海拔 1700-3320 米, 生于 林下、 灌丛、 草坡、 沟边 草甸, 四川、 西藏、 贵州、 新疆 (天山 ) 也有。 分 布 于阿富 汗东北 部至喜 马拉雅 山区。 
图版 50 1—5. 阔柱 柳叶菜 Epilobium platystigmatcsum C. B. Robs, 1. 植株, 2. 茎, 3. 叶 背面, ■I. 花 (花冠 纵剖 ), 5. 种子; 6 — 11. 唐古 柳叶菜 E. tanguticum Hausskn., 6. 植株 基部, 7. 植株 上部, 8. 茎, 9. 叶 背面, 10. 花 (花 冠纵剖 ), 11. 种子; 12—16. 矮生 柳叶菜 E. kingdonii Raven, 12. 植株, 13. 茎, 14. 叶, 15. 花 纵剖, 16. 种子。 (曾孝 嫌绘) 
柳 叶菜科  169  本种显 著特点 是茎近 无毛, 全 株花期 通常呈 红色; 叶狭长 ,具细 齿凸, 萼片 无毛; 柱头 短圆 柱状。 毛脉 柳叶菜 图版 51 ,1 一 2 EpUobium amurense Hausskn. (1879), ( 1884); Hara (1942), (1954);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Raven (1962); Ohwi (1965); Lauener (1972); "图 鉴" (1972)*; Fl. Taiwan (1977)*;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7)*. Epilobium laetum Wall, ex Hausskn. (1884); L^vl. (1910); E. amurense subsp. lae- (Wall, ex Hausskn.) Raven (1962). 多年生 草本。 地下 茎短, 土表以 下萌发 新枝, 茎 直立, 丛生, 圆柱形 ,高 2 5 — 70 厘米, 绿色或 紫色, 棱线 明显, 除棱 线被曲 柔毛外 无毛, 花生茎 枝上部 腋生, 花梗近 直立, 绿色, 长 3-5 毫米, 被极疏 的柔毛 及腺毛 ,花小 ,花萼 绿色或 红色, 被腺毛 ,萼筒 钟状, 长约 1 毫米, 萼片 腺状披 针形, 长 4.5 毫米, 腋间常 有一束 白毛; 花瓣 白色, 在高海 拔地区 常为粉 红色,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 内凹深 0.8 毫米, 9 脉; 花丝 白色, 外轮长 1.5 毫米, 内 轮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圆球形 ,淡 黄色, 有外凸 的药隔 ;花柱 白色, 长药 2 毫米; 柱 头 头状, 白色, 具乳凸 ,长 1.6 毫米, 粗 1.2 毫米, 顶平, 约与外 轮花药 平齐或 超出; 子 房绿色 或 红色, 长 1.5 — 2 厘米, 具 4 槽, 被伏 柔毛及 腺毛。 种子近 长圆形 ,顶端 圆形, 基部 稍狭, 钝头, 表皮具 乳凸, 族毛污 白色。 花期 7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西部 、中 部至东 北部, 海拔 1900 — 3400 米, 生于 林缘、 灌丛、 草地、 沟边 沼 泽地; 西藏、 四川、 贵州、 台湾、 陕西、 华北、 东北 也有。 分布于 克什米 尔至喜 马拉雅 、东西 伯 利亚、 朝鲜及 日本。 9. 大花 柳叶菜 胆黄草 、紫 药参、 通经草 (四 川叙永 ), 对对草 (西藏 拉萨) Epilobium wallichianum Hausskn. (1879), (1884)*; L6vl. (1910)*; Raven (1962), (1967); Hara (1966), (1971), (1979); Lauener (1972). Epilobium nepalense Hausskn. (1879), (1884), p. p.; \Av\. (1910)*; E. duclouxii L6vl. in Fedde (1908), (1910)*, (1916)*; E. souliei Uvl. (1907), (1910)*, (1915); E. mairei in Fedde (1913), (1916)*.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茎短, 茎 直立, 高 15 — 80 厘米, 稻杆色 或基部 红色, 中空, 常不分 枝, 多少 被曲柔 毛杂以 腺毛, 棱线 凸起。 叶对生 ,上 半部的 互生, 稀 3 叶假? ^生; 叶柄短 ,长 0-2 毫米; 叶片 绿色, 纸质或 膜质, 狭卵 形或披 针形, 先端近 锐尖, 基部 钝圆, 边缘 有明显 鋸齿, 长 1.5 — 7 厘米, 宽 G.5 — 3 厘米, 边缘 和脉上 密被曲 柔毛及 腺毛。 花序 低垂, 密被曲 柔毛混 以丝状 腺毛; 花萼被 柔毛和 腺毛; 萼 筒高约 0.8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约 2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紫红色 、淡青 紫色, 有时 白色, 长 8 — 10 毫米, 宽 3.5 — 4 毫米, 先端 内 回深约 1 毫米; 外轮花 丝长约 1 毫米, 内 轮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1.3 — 1.5 毫米; 花柱长 3-3.5 毫米, 柱头 球形, 稀短棒 头状, 粗 1.5 毫米, 花 时超出 花药。 蒴 果密被 曲柔毛 混以直 立的 腺毛, 长 5 — 9.5 厘米; 果梗长 1 一 2 厘米。 种子暗 褐色, 长 1.2 毫米, 粗 0.6 毫米, 表皮 具乳凸 ;族毛 白色。 花期 5 — 9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中甸、 贡山、 漾潯、 大理、 嵩明、 昆明、 文山、 金平、 建水、 大关; 海拔 
170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1 1 ― 2. 毛脉 柳叶菜 Epilobium amurense Hausskn., 1. 植株, sikkiinense Hausskn. subsp. ludlowianum Raven, 3. 植株.  , 2. 花 剖开; 3 — 5. 高 大锡金 柳叶菜 £• > 4- 花 未开, 5. 花 剖开。 (吴锡 « 绘) 
柳 叶菜科  171  1800-3300 米, 生于 林下、 灌丛、 竹丛中 或沟边 湿地; 西藏、 四川、 贵州 也有。 分布 于尼泊 尔西部 至印度 东北部 ,南 至印度 尼西亚 的苏门 答腊。 全草 入药, 四川用 以通经 治水肿 ;西藏 用以治 烫伤。 本种 花大, 红色, 稀白色 ,柱头 球形或 头状; 叶片较 宽大, 两头多 少钝; 花 序在花 前多少 低垂, 可 以区别 于毛脉 柳叶菜 (E. amurense Hausskn.)« 10. 矮生 柳叶菜 图版 50, 12-16 Epilobium kingdonii Raven ( 1962)*.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茎 通常青 紫色, 丛生, 高 8 — 20 厘米, 近基部 分枝, 棱 线明显 棱起、 被 白色曲 柔毛, 余无 毛或近 无毛。 叶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全都近 无柄; 叶片黄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卵形, 锐尖, 边缘有 细鋸齿 ,基部 楔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0.7-1.0 (一 2) 厘米, 两面沿 叶脉和 边缘有 曲柔毛 或无毛 (西藏 标本) 。花序 花期略 下垂, 密 被腺 柔毛, 花 较小, 长 7 — 8 毫米; 萼筒 钟状, 高约 1 毫米; 萼片紫 红色, 先端 细尖, 长 4 一 5 毫米; 花瓣青 紫色, 倒 心形, 长 5—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外轮 花丝长 2.5 毫米, 内轮长 1 毫 米, 基部 扩大; 花药长 圆卵形 ,长 1 毫米; 花柱长 3 毫米, 柱头近 球形, 长、 粗约 1 毫米, 花时 与外轮 花药平 齐或稍 超出; 子房紫 红色。 蒴果长 1.5 — 3. 5 厘米, 疏被腺 柔毛, 果梗 几不存 在。 种子狭 倒卵形 ,长 1.5 毫米, 稍具 乳突; 族毛 白色, 长 8 毫米。 花期 8 月。 产中甸 (哈 巴雪山 ), 海拔 3750 米, 生 于沟边 草地; 西藏 (日 土、 波密、 八宿、 察隅) 也 有。 云南新 记录。 11. 唐古特 柳叶菜 图版 50, 6-11 Epilobium tanguticum Hausskn. ( 1879), (1884); Ldvl. (1910)*; Hand.-Mazz. (1933). 多年生 草本。 ^直 立, 高 50 — 80 厘米, 干时稻 秆色, 中空, 周围 被短腺 毛和少 量曲柔 毛, 无棱线 ,不分 枝或上 部叶腋 有退化 短枝。 叶对生 ,上 部的互 生或稀 3 叶假 轮生, 叶柄长 2 — 3 毫米; 叶片披 针形、 长圆状 披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具 向上的 据齿, 茎 中部的 最大, 长达 8.5 厘米, 宽达 3.4 厘米; 侧脉 4 一 5 对, 上升, 上面被 糠粃状 短柔毛 ,背 面和叶 缘具曲 柔毛或 腺柔毛 ,余近 无毛。 花 序多少 低垂; 花蕾长 圆形, 长达 7 毫米, 先端骤 狭具 尖凸, 基部 钝圆, 密被短 腺毛和 柔毛; 萼筒 钟状, 长约 1 毫米, 萼片 绿色, 披针形 ,长 5 毫米; 花瓣 红色、 紫红色 ,倒 卵形, 先端浅 内回, 长 6 — 8 毫米; 花柱长 4 毫米, 有毛, 柱头倒 圆锥 形或棒 头状, 长 2 毫米, 粗 1 毫米, 与外 轮花药 平齐; 子房 密被短 腺毛, 长 2.5 — 3.5 厘 米。 种子椭 圆形, 两头钝 ,长 1 毫米, 表皮有 乳凸。 花期 5 — 6 月。 产维西 、建水 、文山 ,海拔 1800 — 2500 米, 生于山 谷沟旁 湿地; 青海东 南部、 甘肃西 部、. 四 川西部 也有。 本种 与大花 柳叶菜 (E.wallichianum Hausskn.) 很 相似, 但茎无 棱线, 叶先端 渐尖, 柱 头 棒头状 并与外 轮花药 平齐, 花较小 ,可以 区别。 12. 光华 柳叶菜 Epilobium cephalostigma Hausskn. (1879), (1884) ; L6vl. (1910); Kitag. (1939), excl. syn.; Hara ( 1942)*,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Ohwi (1953); 东北 草本 植物志 (1977)*. 
172  云南 植物志  Epilobium calycinum Hausskn. (1884); L^vl. ( 1910)*;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E. {orcanum L6vl. (1907)*, (1910)*.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直立或 斜仲, 茎直立 ,高 20 — 80 厘米, 常多 分枝, 稀 单一, 棱线不 明显 凸起, 疏 被曲柔 毛至近 无毛。 叶对生 ,叶 柄长约 1 一 2 毫米; 叶片 披针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有时 为广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长 (4 一 ) 6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分枝 上的较 小, 背面 的主脉 和侧脉 隆起, 边缘具 明显而 不整齐 的据齿 ,两面 脉上及 边缘皆 被弯曲 短毛。 花单生 于茎上 部或分 枝叶腋 ,花 蕾球状 卵形, 顶端具 短尖; 花萼疏 被白色 短毛, 有时 散生少 数腺毛 ,萼筒 钟状, 高约 1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瓣粉 红色, 有时 白色, 倒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先端缺 刻深约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长 1.2 毫米; 子 房密被 白色短 曲毛; 花梗上 — 5 毫米。 蒴果长 6 — 6.5 厘米, 疏生短 伏毛。 种子近 圆柱形 ,长 1.3 毫米, 先端钝 ,基部 稍狭, 表面具 乳突, 族毛 白色。 花期 7 — 9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德铁、 维西、 丽江、 鹤庆, 海拔 2250 — 3200 米, 生于 林下、 草地、 沟边; 辽宁、 吉林、 陕 西、 河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也有。 分 布于苏 联远东 地区、 朝鲜和 曰本。 这是一 个很难 掌握而 有待深 人研究 的种, 与毛脉 柳叶菜 (E. amurense Hausskn.) 很难 区分。 据 P. Raven 的 研究, 本种茎 上棱线 不明显 凸起, 花序 (^、 枝具花 部分) 散生曲 柔毛, 无 腺毛; 毛脉柳 叶菜茎 上棱线 隆起, 花序 有少量 腺毛, 这些 特点对 柳叶菜 属植物 来说, 是很 肤 浅的, 况且, 根据这 些特点 所鉴定 的种, 基本上 没有地 域性, 往往在 同一地 区同一 地点甚 至 同一居 群中, 即 有光华 柳叶菜 类型的 植株又 有毛脉 柳叶菜 类型的 植株, 例如被 Raven 定为 本种的 王启无 68132 采 自维西 叶枝, 同地采 的标本 王启无 68072、 68117 却 是毛脉 柳 叶菜, 等等; 这 些标本 在形态 上的相 似或相 同情况 更不用 说了。 Raven ,'坚 信这两 个种同 时存 在的另 一依据 是染色 体数目 不同, 他未具 体报道 这不同 的数目 , 即使 不同, 我 们仍然 要解决 下列的 问题; 同一种 毛脉柳 叶菜在 不同生 态环境 中是否 会出现 不同数 目 的染色 体? 或相反 ,染色 体数目 不同是 否意味 着不同 的种? 13. 帕里 柳叶菜 Epilobium gouldii Raven (1962). 多年生 草本。 根状^ 于 近地面 部分抽 芽条, 上生 鳞芽; 鎮芽 球形, 肉质, 淡褐色 ,粗 4 毫米, 鳞 片倒卵 圆形, 无毛。 茎高 20 — 50 厘米, 稻 秆色, 分枝或 不分枝 ,花期 通常变 紫色, 梭线 密被曲 柔毛或 镰状伏 柔毛, 余无 毛或近 无毛。 叶 下部的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全 都无柄 或近 无柄, 叶片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锐尖, 边 缘有尖 齿凸, 基部宽 楔形, 茎中部 的叶长 4 一 6 厘 米, 宽 1.7 — 3 厘米, 两面 脉上和 边缘具 镰状伏 柔毛, 余 无毛。 花序 在花期 俯垂, 密 被腺状 柔毛, 有时 子房被 镰状伏 毛和曲 柔毛。 花萼 绿色, 萼筒高 1 毫米, 萼片长 7 毫米, 渐尖, 外 面中 脉被伏 柔毛, 余散生 腺毛; 花瓣紫 红色, 倒心形 ,长达 9 毫米, 先端浅 内凹; 花柱长 3 毫 米, 柱头 扇形, 长 2 毫米, 宽 2.2 毫米, 超出 花药, 花 梗长约 】. 厘米。 蒴果长 9 一 10 厘米, 被 腺 柔毛。 种子倒 圆锥形 ,长约 1 毫米, 基部狭 ,稍有 乳凸; 族毛 白色。 花期 8 月。 产碧江 、^水 ,海拔 2200 — 3150 米; 生于阔 叶林内 或高山 草地; 西 藏南部 (江达 至亚东 一带) 也有, 海拔达 4350 米。 分布于 锡金。 云南新 记录。 云 南标本 和西藏 标本有 较大的 差异, 原描述 (模 式标本 Gould 1452 采 自西藏 加查至 帕里 途中) 中 记载: 花小, 长 4.5 — 5.5 毫米; 柱头 棒状, 长 1 一 1.2 毫米; 果长 5 — 6 厘米, 近 
柳 叶 菜 科  173  无毛。 而云 南标本 (怒 江队 991 , 1824) 则花大 ,长达 9 毫米; 柱头 扇形, 长 2 毫米, 宽 U 毫米; 蒴果 很长, 长 9 一 10 厘米, 被腺 柔毛。 两地标 本是否 确属同 一种, 还有 待进一 步考察 研究。 、 14. 埋销 柳叶菜 图版 52, 1—7 Epilobium williamsii Raven (1962)*; Hara (1979); p. p.? 多年 生矮小 草本。 根状茎 在地面 以下, 具 鳞片, 在 土表层 部分有 鳞芽, 茎直立 ,多丛 生, 高 15 — 20 厘米, 下部棱 线上有 柔毛, 余无毛 ,上 部被疏 柔毛。 叶 对生, 上部的 互生, 具 长 1 一 2 毫米的 短柄; 叶片楠 圆形或 卵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0. 3 — 0. 6 厘米, 稍厚, 背面脉 上和边 缘有微 柔毛, 余 无毛。 花 序花期 下垂, 密被腺 柔毛, 有时 被伏毛 杂以疏 腺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 萼绿带 紫色, 萼片长 4 一 6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 瓣玫红 色, 倒 心形, 长 4 一 6 毫米; 花柱 紫色, 长 2 — 4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淡黄色 ,长 1.5 — 2 毫 米, 与黄 色的花 药平齐 或高出 花药。 蒴果淡 黄绿色 ,长 4 一 6 厘米。 种子倒 卵形, 有喙, 表 皮有 乳凸; 簇毛 白色。 花期 6 — 8 月。 产 中甸、 ^?^水、 大理, 海拔 3400 — 3800 米, 生于高 山草地 、砾 石堆、 沟旁 溪畔; 西藏东 部、 东南部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于 尼泊尔 、锡金 ,在 尼泊尔 海拔达 4850 米。 15. 褐 «5 柳叶菜 图版 52, 8 — 12 Epilobium squamosum Raven (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地下 部分近 木质, 长 2 — 4 厘米, 为 鳞片所 包围; 最下部 的憐片 褐色, 卵形、 倒 卵形, 近肉质 ,长 4 毫米, 宽 3 毫米, 向上为 匙形, 长约 1 厘米, 覆瓦状 排列, 到 地表以 上渐过 渡为寻 常的^ 生叶。 地上^ 髙 10 — 20 厘米, 通常在 中部以 上于叶 腋生退 化 短枝。 ^稻 秆色, 花期变 红色, 棱线 密被、 余 疏被曲 柔毛。 叶大部 分对生 ,具长 1 一 2 毫 米的 短柄, 叶片狭 楠圆形 ,狭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有 疏浅的 齿凸, 主茎 中部的 叶片长 2 — 2.5 厘米, 宽 5 — 8 毫米, 向上和 向下都 渐小, 分枝 上的叶 细小, 长 4 一 5 毫米, 宽 仅 1 一 2 毫米, 均上表 面无毛 ,背面 边缘和 脉上被 小数曲 柔毛或 伏毛。 花序多 少低垂 ,花蕾 长卵形 ,绿色 ,被疏 腺毛, 先端 喙状; 花萼 紫色,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花瓣紫 红色, 倒卵 形, 长约 7 毫米; 柱头 头状, 黄色, 长、 粗约 1 毫米, 高出 花药; 子房 弓形, 被疏 柔毛。 魏果长 4.5 厘米 (未成 熟), 疏被曲 柔毛; 果梗长 1 厘米。 花期 8 月。 产 水、 片马, 海拔 3150 米, 生 于高山 草地。 分 布于尼 泊尔。 云南新 记录。 P. Raven 估 计从大 理采的 Forrest 6971 也是 本种, 但我 们未见 标本。 H. Hara (in Enum. Fl. PI. Nepal, 2: 175. 1978) 把 本种作 为埋鳞 柳叶菜 (E. willia- msii) 的异名 ,根据 P. Raven 定的 云南标 本看, 二者差 别较大 ,这 里仍作 两个种 处理。 16. 锡金 柳叶菜 Epilobium sikkimense Hausskn. (1879), (1884); Uvl. (1910)*; Raven (1962); Hara (1979). 16a. 锡金 柳叶菜 (原 亚种) subsp . sikkimense 矮小 草本。 根^ 短, 近于 t) 伏, 具芽条 。^常 从生, 直立, 高 5 — 20 厘米, 基部有 密集成 莲 座状的 鳞叶, 鳞叶 肉质, 淡白色 ,花 期渐变 褐色,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向上变 为匙形 ,先端 
图版 52 -7. 埋憐 柳叶菜 Epilobium williamsii Raven, I 植株, 2. 茎, 3. 叶 背面, 4. 花, 5. 花辦, 6. 花 去花被 纵剖, 7. 种子; 8—12. 褐雜 柳叶菜 squamosum Raven, 8. 植株, 9 茎, 10. 叶 背面, 11- 花, 12. 花 去花被 纵剖; 13—17. 片马 柳叶菜 E. kermodci Raven, 13. 植株 上部, 14. 茎, 15. 叶 背面, 16. 花, 17. 花 去花被 纵剖。 (曾孝 廉绘) 
柳 叶菜科  175  纯。 茎不 分枝或 于基部 有少数 分枝, 棱线明 显并被 稀疏的 曲柔毛 ,余近 无毛, 或上 部有疏 柔毛, 茎生叶 对生, 无柄, 叶片淡 绿色, 较厚, 下部的 卵状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基部宽 楔形或 圆形, 全 缘或具 浅齿; 中 上部的 卵形, 先端 略狭, 钝, 基部近 圆形、 心形, 长 1 一 2.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具小 疏裾齿 或波状 浅齿, 上表面 无毛, 背面边 缘和隆 起的叶 脉被疏 柔毛。 花蕾 卵形, 先端 锐尖。 花大, 美丽, 纯 白色, 紫色或 红色, 长 9 一 12 毫米, 下垂; 花萼绿 紫色, 被疏 柔毛和 腺毛, 萼筒, 高约 1.4 毫米, 宽 3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先端狭 ,顶端 反折, 长 4 一 6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瓣倒 卵形, 倒卵状 披针形 ,先端 内凹, 长 8 — 9 毫米, 宽 5 — 6 毫米; 花柱青 紫色, 长 5 毫米, 柱头 头状, 淡黄色 ,长 2 毫米, 粗 1.8 毫米; 子房紫 绿色至 紫色, 长 2-3 厘米, 被曲 柔毛; 花梗不 明显。 蒴果淡 紫色, 劲直, 长 6 — 8 厘米, 被疏 柔毛; 果梗长 4 一 5 毫米。 种子 褐色, 倒圆 锥形, 先端 钝圆, 基部 细尖, 表 面密生 乳凸。 花期 8 — 9 月。 产德铁 、维西 、贡山 、中甸 、大理 和会泽 ,海拔 2900 — 3900 米, 生于高 山草甸 ,碎 石堆或 水沟旁 湿地; 西藏 南部和 东部, 四 川西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16b. 高 大锡金 柳叶菜 (亚种 ) 图版 51,3 — 5 subsp. ludlowianum Raven (1962)*; Hara (1966), (1979). 本亚种 与原亚 种的区 别是植 物体较 高大, 茎高 15 — 60 厘米; 叶大, 长 3 — 7 厘米, 宽 1.5-3 厘米, 一般 来说, 分布 的海拔 较低, 有时 下降到 2000 米。 产 德饮、 维西、 贡山、 碧江、 中甸、 丽江、 大理及 会泽, 海拔 2000 — 4150 米, 生 于冷杉 林下、 林缘、 草甸 和箐沟 湿地; 西藏 南部和 东部、 四川 西部、 西南部 也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方 )、 孟 加拉、 缅甸。 17. 片马 柳叶菜 图版 52, 13-17 Epilobium kermodei Raven (1962)*. 多年生 草本。 茎高 80 厘米, 基部无 鳞片, 分枝, 淡褐色 ,棱 线明显 并密被 上弯的 柔毛, 余被极 星散的 柔毛或 无毛。 叶 对生, 中上 部的常 互生, 具长 1 一 2 毫 米并密 被曲柔 毛的短 柄, 叶片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边缘具 稍前伸 的齿凸 ,两 面叶脉 和边缘 密被短 柔毛, 余被星 散 的尖毛 或大都 无毛, 主茎上 部叶长 5 — 6 厘米, 宽 1.3 — 1.7 厘米, 分枝上 的远为 狭小。 花 小, 稍 低垂。 花蕾卵 球形, 淡绿带 紫色, 先端 具像, 被亮 腺毛; 花萼粉 红色, 萼筒阔 钟状, '长 0.7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 0.7 毫米; 花瓣 白色, 淡红色 ,长 5 — 6 毫米, 倒卵 形, 先端内 回深约 1 一 2 毫米; 花柱 无毛, 花约 3 毫米, 柱头 头状, 长 1.6 毫米, 顶 部粗约 1.2 毫米, 稍低于 花药; 子房近 无柄, 长 1.5 — 2.0 毫米, 被稀疏 长柔毛 ,果期 伸长。 果 未见。 花 期约 7 月。 产庐水 (片马 ), 海拔 2300 米, 生于山 谷林缘 草地。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片马。 18. 金江 柳叶菜 (新杂 交种) Epilobium X jinshaense Raven et H. Li, hybrid, nov. (Epilobium hirsutum L. X E. cylindricum D. Don) Inter E. htrsutam L. et E. cylindricam D. Don media, ab ilia floribus parvis 8 mm longis, foil is lanceolato-linearibus parvis basi cuneatis 1.5 ― 1.8cm ! ongis et 3 ― 4 mm latis, capsuHs plerumque sterilibus, ab hac caulis pilis longis non lineis prominulis elevatis e petiolo- rum marginibus decurrentibus notatis, stigmatibus quadrilobis differl. 
176  云南 植物志  Yunnan: Qiaojia Xian, alt. 810 m., secus flu men, Oct. 19.1964, Yunnan Sept. -Orient. Exp. 1286 (typus! KUN). 多年生 草本。 ^直立 ,高 0.6—1 米, 稻黄色 ,圆 柱形, 多分枝 ,被 伸展的 长柔毛 和密集 的直立 腺毛, 无 棱线。 叶近 无柄,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先端 渐尖, 钝, 基部 楔形, 主^ 上的叶 长 1.5 — 1.8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分枝 上的较 狭小, 中上部 边缘具 5 — 10 对向 上的细 齿凸; 背面脉 上和叶 缘具直 腺毛, 余无 毛或被 少量短 腺毛。 花在茎 枝上部 腋生, 多 花排成 顶生总 状 花序, 稍 低垂。 花 梗短, 花时长 — 3 毫米, 果时 伸长至 8 — 9 毫米, 绿色, 被伸展 的长柔 毛和 密集的 直立短 腺毛; 花蕾橢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先 端钝, 被短 柔毛; 花萼 绿色, 萼筒钟 状, 高约 1.5 毫米, 内面 有白色 长毛, 萼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毫米, 宽 2 毫米, 内面 无毛; 花 瓣玫 红色, 倒 卵形, 先端 平截, 中央浅 内凹, 长约 7 毫米; 雄蕊 8, 2 轮, 花丝 无毛, 不 等长; 花药 长圆状 线形, 长 2.3 毫米, 2 室, 侧向 纵裂; 花柱 直立, 长 5 毫米, 无毛; 柱头明 显超出 花药, 柱头 4 裂, 裂肢 外弯, 长 1.5 毫米, 具乳凸 ;子房 绿色, 长 1.8 — 2.5 厘米, 密被 伸展长 毛和 密集的 直立短 腺毛。 蒴果长 3.5 — 5 厘米, 常 不育。 种子 褐色, 倒圆 维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稍狭, 有明显 的细尖 乳凸, 具白色 族毛。 花果期 10 月。 产 巧家, 金 沙江河 谷支流 以礼河 河边, 海拔 810 米。 模式 标本滇 东北组 1286 (存昆 明植物 研究所 )。 本杂 交种与 柳叶菜 (E. hirsutum) 之不 同点是 花小, 长仅 8 毫米; 叶小,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3—4 毫米, 基部 楔形不 抱茎; 蒴果常 不育。 与华西 柳叶菜 (E. cylin- dricum) 之不同 是柱头 4 裂; 茎无 棱线而 被伸展 长毛。 滇 东北组 966 (盐 津城郊 河边, 海拔 560 米), 子房几 乎完全 不育, 花也 很小, 与 柳叶菜 不同; 但叶、 茎形态 和毛被 与柳叶 菜没有 分别, 可以 认为这 号标本 是柳叶 菜的杂 交种, 但不 是柳叶 菜和华 西柳叶 菜的杂 交种。 5. 柳兰属 Chamaenerion A dans. 多 年生草 本或亚 灌木。 ^直 立, 叶互生 或对生 ,全 缘或具 细齿。 花两侧 对称, 在茎、 枝 上 排成顶 生总状 花序, 花 两性, 玫 红色、 紫 红色, 稀 白色; 萼筒短 ,裂片 4 ,线形 ,排 成十字 形; 花瓣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心形; 雄蕊 8, 4 枚 较长, 花丝基 部宽, 弯曲, 花药背 部贴生 于药隔 上, 长圆形 ,侧向 纵裂; 花 柱基部 弯曲, 被毛或 无毛; 柱头 4 深裂; 蒴果圆 柱形, 被毛, 多少具 4 棱; 4 室, 每 种种子 多数; 种子纺 锤形, 顶端 有白色 族毛。 约 10 种, 分 布于亚 热带、 温带至 寒带。 我国 东北至 西南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本 属与柳 叶菜属 (Epilobium) 亲缘 很近, 以至 许多研 究者, 包括 P. Raven, 都 把它置 于柳叶 菜属而 作为一 个组。 我们 鉴于本 属的花 为左右 对称, 花丝和 花柱都 在基部 弯曲, 叶 以互生 为主等 特征, 仍保 持属的 等级。 
柳 叶 菜 科  177  ' 分种 检索表 1(2) 茎、 叶^ 毛; 叶 片侧脉 细密, 10 对 以上, 网脉细 密但不 明显; 花序上 部苞片 细线形 ,长 2 — 4 毫米, 不 明显 1. 柳兰 C. angustifolium 2(1) ^下 部和叶 脉背面 多少被 糠粃状 柔毛; 叶 片侧脉 6 — 7 对, 网脉 明显; 花序 上部苞 片狭披 针形, 叶 状, 长 8—10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较明显 2. 网 脉柳兰 C. conspertum 1. 柳兰 图版 53, 1-7 糯芋 (丽江 ), 火烧兰 (^水 ), 铁筷子 (四川 )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 (L.) Scop. (1771); Steinb. in Schischk. et Bobr. ( 1949)* ut "Chamaenerium"; "图鉴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7)*. Epilobium angusiijolium L. ( 1753) ut "angustifolia";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79 ); Raven ( 1962); Lauener ( 1972); Hara ( 1979); Chamaerion angustifolium (L.) Holub ( 1972). 多年 生粗壮 草本。 根状^ 匍 匐于表 土层。 茎高约 1 米, 直立, 通常不 分枝, 圆柱状 ,无 毛或上 部具微 柔毛, 表 皮薄, 撕裂状 脱落; 叶互 生或下 部的近 对生, 无 柄或近 无柄; 叶片狭 披针形 、长 圆形、 线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上表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全缘或 有细齿 ,长 8-14 ( — 23) 厘米, 宽 1 一 2.5( — 3.5) 厘米, 无毛; 中脉背 面明显 隆起, 侧脉 多数, 通常 10 对 以上, 在干 时叶面 清晰, 背面不 明显, 网脉 细密。 总 状花序 长常在 20 厘米 以上, 花序轴 被短 柔毛; 苞片 线形, 花序上 部的长 1 一 2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中部以 上多为 丝状, 长 2—4 毫米; 花大, 直径 1.5 — 2 厘米; 花蕾红 紫色, 被微 柔毛; 花萼 紫色, 几分裂 至基部 ,萼片 4, 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约 3 毫米; 花 瓣紫红 色或淡 红色, 倒卵形 ,顶 端微内 回或圆 形 全缘, 基部具 短爪, 长约 1.5 厘米; 雄蕊 8, 花丝 向一侧 弯曲, 基部具 短柔毛 ;花柱 基部弯 曲并被 白毛, 柱头 4 裂, 裂 肢长达 6 毫米; 子房淡 紫色, 长 1.5 厘米,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花 梗青 紫色, 花前 下弯, 花后 上举, 长 1 一 1.5 厘米。 蒴果圆 柱形, 有不 明显的 四棱, 长 7 — 10 厘米, 粗 2 — 3 毫米。 种子极 多数, 褐色, 长纺 錘形, 先端 有喙, 基部 渐狭, 长约 1 毫米, 族毛 黄 白色。 花期 5 — 9 月。 . 产 西北部 (德 饮、 维西、 中甸、 贡山、 碧江、 水、 丽江、 鹤庆、 兰坪、 宁蒗 )、 东北部 (会 泽、 大关、 永善) ,海拔 1950 — 3970 米, 生于 草坡、 林缘、 火烧 迹地、 灌丛、 高山草 甸和砾 石坡; 西 藏、 四川、 青海、 新疆、 甘肃、 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 内蒙、 东 北诸地 都有。 分布于 欧洲各 地、 小亚 细亚、 外高 加索、 伊朗、 喜马 拉雅、 高加索 至西伯 利亚、 蒙古、 日本至 北美。 根状 匍匐基 入药, 有 小毒, 能消炎 止痛, 接 筋骨, 治月经 不调, 跌打 损伤; 全株含 鞣质, 可制 烤胶。 2. 网 脉柳兰 图版 53, 8-9 Chamaenerion conspersum (Hausskn.) Kitamura ( 1966). Epilobtum conspersum Hausskn. (1879), L6vl. (1910)*, Raven ( 1962); E. reticulatum C. B. Clarke in Hook. f. (lS79);Cfiamaenerion reticulatum Kitamura (1955), (1966); C. conspersum (Hausskn.) Holub (1972). 
178  7X  物  志  图版 53 一 7. 柳兰 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 m (L.) Scop., 1. 植株 下部, 2. 植株 上部, 3. 叶 背面, - 花, 5. 雄蕊 背面, 6. 雄蕊 腹面, 7. 雌蕊; 8 — 9. 网 脉柳兰 C- conspcrsum (Hausskn.) Kiramura, 8- 植株 上部, 9. 叶 背面。 (曾孝 濂绘) 
柳 叶菜科  179  多年生 草本。 茎 直立, 高可达 1 米, 圆 柱形, 花期变 红色, 密被短 柔毛和 糠粃状 柔毛, 有时 在基部 分枝。 叶常 散生, 密集, 基部 有时近 对生; 无柄; 叶 片狭栖 圆形, 锐尖, 基 部阔楔 形, 边缘 通常有 细齿,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0.7 — 1.6 厘米, 上 表面近 无毛, 背面脉 上被曲 柔毛, 侧脉 6 — 7 对, 较 远离, 与网 脉在背 面明显 清晰, 在上面 下凹。 总状花 序短, 长 7 — 15 厘 米; 花序轴 红色, 被曲 柔毛; 苞片狭 披针形 ,叶状 ,下部 的长达 2 厘米, 宽 2 一 3 毫米, 上部的 渐 狭小, 但仍 明显; 花萼 紫色, 萼片宽 披针形 ,先端 渐尖, 而钝, 长 I. 2 厘米, 宽 3 毫米; 花 瓣玫 红色, 倒 卵形, 长、 宽 1.2 — 1.5 厘米; 雄, 蕊花丝 无毛, 弯向 一侧; 花药丁 字着生 ,长 4 毫 米; 花柱基 部以上 被白毛 ;柱头 4 裂, 裂肢近 菱形, 长约 4 毫米。 蒴果被 柔毛, 无棱, 长 7 — 8 毫米, 果梗长 3.8 厘米。 花期 7 — 8 月。 产 德铁、 贡山、 维西, 海拔 3000 — 3 6 00 米, 生于 山沟阴 湿地; 西藏 南部、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至缅甸 北部。 6. 月 见草属 Oenothera L. —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有 时为亚 灌木。 丛 生或具 垂直的 主根; 有明显 的茎或 无茎; 叶 互生或 基生, 无柄或 有柄, 全缘、 有齿, 浅裂 或羽状 深裂。 花 常大, 美丽, 4 数, 黄色、 白色或 淡红色 ,单 生叶腋 或退化 叶腋, 少有 2 朵或成 族的, 排成总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 萼筒 甚长, 长过于 子房, 裂片 4, 反折, 花后 脱落; 花瓣 4, 倒卵 形或倒 心形; 雄蕊 8, 稀 4, 花丝 等长或 否, 如不 等长, 则与花 瓣对生 的短, 花 药丁字 着生, 花粉 粒为四 分体或 单一; 子房 下位, 4 室, 每 室胚珠 多数; 柱头 4 裂而 具线形 裂片, 或不分 裂而为 盘状、 头状或 柱头, 蒴果 通常具 棱, 4 室, 隔膜有 时部分 或全部 消失, 室背 开裂或 4 :H 裂; 种子多 或少, 在每室 排列成 1 行 或 数行, 形状或 表皮多 变化。 约 100 种, 主产南 、北美 洲温带 ,西印 度群岛 也有。 我 国引入 数种。 云南有 4 种, 栽培 或 逸生。 分种 检索表 1(2) 花红色 ,小, 冠幅 1.5 厘 米以内 1. 粉花 月见草 0. r<«e« 2(1) 花黄色 或白色 ,大、 冠幅 5 厘米 以上。 3(4) 花白 色至淡 紫色, 傍晚 开放; 朔果倒 卵形, 具翅状 纵棱; 叶小, 具 2 — 3 对深 锅齿; 茎匍匐 上升, 茎生 叶 丛花期 不存在 • 2. 植果 月见草 0. tetraptera 4(3) 花 黄色; 果为圆 筒形, 果棱不 作翅状 隆起; 直立 草本; 花期 有明显 的基生 叶丛。 5(6) 花不香 ,大, 花 瓣长达 4.5 厘米; 花晨曦 开放: 3. 黄花 月见草 0. ? lazioviaaa 6(5) 花 芳香, 较小, 花 辦长约 3 厘米; 花午 后开放 4. 月见箪 0. »trict« 1. 粉花 月见草 图版 54, 5 — 12 Oenothera rosea L, H6r. ex Ait. (1789); Raven (1963). 宿根 草本。 主根 木质, 圆柱形 ,长达 2 厘米, 粗 1 厘米 以上。 ^多数 丛生, 匍匐 上升, 形成 直径达 6 厘米的 植丛, 通常 褐色, 圆 柱形, 有由叶 柄下延 的棱线 ,近 无毛, 分枝多 ;幼枝 
图 版 1 ― 4. 黄花 月见草 Oenothera glazioviana Mich., 1. 头; 5 — 12. 粉花 月见草 0. rosea ,L' H6r. ex Ait., 5 雄蕊, 10. 花柱和 柱头, 11. 果,  54 花枝, 2. 花除去 3 枚 花爽, 3. 雄蕊, 4. 花 柱和柱 - 根, 6. 花枝, 7. 花, 8. 花除去 3 枚 花辩, 9. 12. 幼果横 切面。 (张宝 福绘) 
柳叶菜 科  rsi  绿色, 被曲 柔毛, 人冬 枯死。 基生叶 多数, 铺地, 倒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一1. 5 厘米, 先端 钝圆或 急尖, 中部 以下渐 狭并作 不规则 的羽状 深裂; 叶柄淡 红色, 长 0.2 — 1.5 厘米, 花 时全部 基生叶 枯落。 茎生叶 互生, 远离, 叶片 绿色, 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基部渐 狭下延 ,长 3-4 厘米, 宽 1 一 1.4 厘米, 二面被 短毛, 背面脉 上有曲 柔毛, 侧脉 3 — 4 对, 和中脉 均于背 面 隆起。 花单生 于茎、 枝上部 叶腋, 花蕾 绿色, 圆 柱形, 花前长 5 毫米, 先端 渐尖成 It; 花萼 淡 绿色, 萼片 4, 镊 合状, 披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I. 5 毫米, 外被微 柔毛, 花 期基部 分离而 上部 靠合, 由 基部向 一侧反 折后折 向上; 萼 筒长约 4 毫米; 花瓣 红色, 展开 (冠幅 I. 3 厘 米), 近 圆形, 有 4 一 5 对羽 状脉; 雄蕊 8, 花丝 白色, 长 5 毫米, 花药 红色, 线形, 长 2 毫米, 背着, 侧向 纵裂; 花柱 白色, 长 5 毫米; 柱头 红色, 4 裂, 裂肢 线形, 长 2 毫米; 子房 绿色, 倒 圆 维状, 具 4 棱, 连 花梗长 7 毫米, 上部粗 2 毫米, 被灰色 柔毛。 蒴果棒 头状, 长 8 — 10 毫 米, 粗 4 毫米, 具 8 条 纵棱, 其中 4 条明显 隆起成 翅状, 4 室, 室背 开裂; 中轴 胎座海 绵质; 种子 多数, 卵状圆 柱形, 光滑, 橫生, 以 基部的 株柄着 生于胎 座上; 室间隔 膜果时 消失; 果梗 长达 1 厘米。 花期 4一10 月。 原 产中美 洲和南 美洲, 自美国 得克萨 斯西部 、新墨 西哥南 部和亚 利桑那 经墨西 哥和中 美分布 至秘鲁 和玻利 维亚; 常随栽 培活动 而逸散 到世界 各地, 近些 年传入 昆明及 附近地 区, 已大量 繁殖, 成了难 于清除 的有害 杂草。 根入药 ,据云 有良好 的消炎 作用, 并治高 血压。 2. 植果 月见萆 Oenothera tetraptera Cav. (1796); Curtis (1800)*; Raven (1963), 宿根 草本。 主根近 木质, 直立, 粗壮。 茎丛生 ,上 升或近 直立, 长 10 — 25 厘米, 分枝, 绿色, 被伸展 的长毛 。叶暗 绿色, 背淡绿 ,花 期的基 生叶楠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 部楔形 下延为 柄, 边缘具 2 — 3 对浅 齿凸, 长约 2.2 厘米, 宽约 1 厘米, 两面 无毛, 侧脉 4 对, 弧曲 上升, 与 中肋 在背面 隆起, 呈淡 绿色。 茎生叶 披针形 ,近 无柄,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长达 3 厘米, 宽达 1 厘米, 边缘具 2 — 3 对粗 据齿。 花单 生枝顶 叶腋; 花蕾圆 锥形, 长 2 厘米, 粗 4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傍晚 开放, 花萼淡 绿色, 萼筒漏 斗状, 长 1 厘米, 上部粗 4 毫米; 萼片披 针形, 长 2.2 厘米, 宽 4 毫米, 边缘青 紫色, 花 期上部 靠合, 从基部 反折, 再从中 部上翻 ;花瓣 白色至 淡青 紫色, 倒 卵形, 长 2.5 厘米, 宽达 3 厘米; 雄蕊 8 ,向一 边倾斜 ,花丝 白色, 长 1.4 厘米; 花药 线形, 黄色, 长 4 毫米; 花柱长 2.7 毫米, 柱头 黄色, 4 裂, 裂 肢长达 8 毫米; 子房 绿色, 纺 键形, 长 1.2 厘米, 粗 3 毫米, 具棱; 花梗长 1 厘米。 蒴果倒 卵形, 长 1.5 厘米, 粗 8 毫 米, 具 4 条 明显的 纵翅, 翅间有 淡白色 的纵棱 ,被长 展毛。 花期 5 — 9 月。 昆明、 宜良 等地有 逸生。 原产墨 西哥、 哥伦比 亚和委 内瑞拉 ,现世 界各地 都有。 可供 观赏。 3. 黄花 月见萆 图版 54,1 — 4 Oenothera glazioviana Mich. (1882). 宿根 草本。 主根圆 柱状, 直伸, 粗 2 — 3 厘米, 长 3 — 4 厘米, 向下分 2 — 3 叉; 叉 根圆柱 形, 伸长, 长 10 余厘米 ,粗 3 — 4 毫米, 须 根少, 纤细。 ^丛 生, 直立, 不分枝 或于秋 后多分 枝, 近 木质, 淡绿 色后变 褐色, 高常在 1 米 以上。 基生叶 丛生, 莲 座状, 最外的 具长达 4 厘 米 的柄, 内层 的叶柄 渐短;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橢圆形 ,长达 16 厘米, 宽达 4.5 厘米, 先 
182  云南 植物志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并 下延为 狭翅, 边缘有 远离的 浅波状 齿突, 侧脉 6 — 7 对, 和 中肋在 背面 隆起。 茎生叶 螺旋状 散生, 叶片由 下向上 渐小, 最上的 为长圆 形至披 针形, 侧脉 10 — n 对, 和中肋 背面被 ^ 伸展长 毛至渐 无毛, 边缘有 缘毛, 余 无毛。 花排 成顶生 总状花 序式, 花 序轴花 期不断 伸长, 二般长 10 — 20 厘米。 苞片 叶状, 披针形 ,下 部的长 3.5 厘米, 宽 1.3 厘 米, 无柄, 向上 渐小。 花 蕾长圆 维形, 花前长 4 厘米, 粗 7 — 8 毫米, 先端 具长约 5 毫米的 It; 花 无梗。 萼管淡 绿色, 长 4.5 厘米, 粗 2 —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萼片粉 红色, 长披 针形, 长 4.5 厘米, 基部宽 4 一 5 毫米, 上部 靠合, 从 基部反 折但又 于中部 上翻, 中脉和 边缘淡 绿色, 外被少 数伸展 长毛及 多数短 腺毛, 内面 无毛; 花瓣纯 黄色,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展开 时成碗 状, 宽倒 卵形, 长 4.5 厘米, 上部宽 5.5 厘米, 先端截 平并浅 内凹, 上 部边缘 有不规 则的细 齿, 基部 无爪; 雄蕊 8 , 花丝 黄色, 无毛, 等长, 长 2 厘米, 向一侧 倾斜; 花药 线形, 黄色, 背 着, 长 1.2 厘米, 花粉 黄色; 花柱 黄色, 长 8 厘米, 无毛; 柱头 黄色, 4 裂, 裂肢圆 柱形, 长 7-8 毫米; 子房 绿色, 有细小 紫斑, 圆 柱形, 长 1.2 厘米, 粗 3 亳米, 被伸展 长柔毛 及短腺 毛, 有纵棱 及槽, 4 室, 胚珠 多数, 横生于 中轴胎 座上。 蒴 果近圆 柱形, 上部稍 细狭, 长达 2.5 厘米, 粗达 8 毫米, 绿色, 具 紫色纵 条纹。 种子短 楔形, 具 4 棱, 光滑, 水平状 排列。 花 期 4 — 12 月。 原产 南美, 早 期引人 欧洲, 迅速传 播世界 各地。 云南 昆明, 下关 等地有 栽培, 有 的已沦 为 逸生。 种子可 搾油, 含油量 22.57?^。, 可 作机械 用油; 茎皮纤 维可作 人造棉 原料。 此外, 黄花 月见草 花大、 美丽、 花期长 ,也 是较好 的观赏 植物。 4. 月见箪 线叶月 见草、 待宵草 、夜 来香、 山 芝麻。 Oenothera stricta Ledeb. ex Link (1821), (1822)*; Raven (1963). 二年生 至多年 生宿根 草本; 主根圆 柱形, 粗壮, 下部 分叉, 须根 多数。 茎丛生 ,直立 ,髙 60 — 70 厘米, 绿色, 被伸展 长毛, 基部稻 秆色, 近 无毛。 基生叶 倒披针 形至倒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边缘具 齿至近 全缘, 具 短柄。 茎生叶 绿色, 线形, 基部 的长达 7.2 厘米, 宽 6 毫米, 向上 渐小, 先端 急尖, 基部 具耳, 抱^, 边缘具 不明显 的齿凸 及缘毛 ,余 无毛, 中肋白 色, 背面 隆起, 侧脉 不显。 花无梗 ,芳香 ,生^ 中部 及以上 叶腋。 苞片 叶状, 披针形 ,长 2 厘 米, 宽 7 毫米。 花蕾 绿色, 圆锥形 ,长 1.4 厘米, 被 伸展长 毛及短 柔毛。 萼筒黄 绿色, 长 4 厘米, 被长 柔毛及 腺毛; 萼片披 针形, 绿色, 长 2.3 厘米, 反折; 花瓣 黄色, 宽倒 卵形, 长约 2.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8, 花丝 黄色, 长 1.5 厘米; 花药长 1 厘米; 花柱 黄色, 长 7.5 厘 米, 柱头 4 裂, 裂肢长 6 毫米; 子房 绿色, 圆筒形 ,长 9 毫米, 粗 2. 5 毫米, 具纵棱 及浅槽 ,被 伸 展的长 毛和短 腺毛。 蒴果圆 柱状, 长 2 厘米, 室背 开裂。 种子无 棱角, 在 果内斜 上举。 花期 4一11 月。 下关、 昆明有 栽培; 东北、 山东、 江苏、 广西等 地也有 引种。 原产 南美, 有 时在其 它地方 成为归 化种。 本种 亦为观 赏花幷 植物。 种子搾 油可以 食用; 花可提 制芳香 油作香 精原料 ;茎 皮纤维 可 制绳; 根为解 热药, 治感冒 、喉炎 ,并可 酿酒。 
柳 叶菜科  183  7. 丁 香麥属 Ludwigia L. 草本 植物。 直立或 匍匐, 节上 生根, 水下部 分常肿 胀或为 海绵状 ,有的 具白色 的膨大 的海 绵状浮 水根。 叶互生 或对生 ,通常 全缘, 托叶三 角形, 退 化或不 存在。 花 单生, 族生或 集成 花序。 小苞片 不存在 或明显 ,如存 在则常 为二片 ,生 子房基 部或近 基部; 无花 冠管; 萼 片 3 — 7, 花期常 宿存; 花瓣与 萼片同 数或不 存在, 脱落, 黄色或 白色, 芽时 旋转; 雄 蕊为萼 片的 2 倍或 同数, 稀 为中间 数目; 花药通 常丁字 着生, 但 有时因 退化而 为基部 着生; 花粉为 四 分体或 单一; 花盘 (子房 顶端) 扁或 锥状; 花辦 上在雄 蕊着生 部位周 围常有 下凹的 蜜腺; 柱头 球形或 头状, 常 浅裂, 裂片 数与子 房室数 一致; 子房室 数与萼 片数目 相等, 稀较多 ,中 轴 胎座; 胚珠每 室多行 或一行 ,有个 别种每 室下部 1 行而 上部有 多行, 如为 一行, 种 子则嵌 在粉 末状的 或木质 化内果 皮内, 易于 或难于 分开。 蒴果不 规则开 裂或顶 孔开裂 ,或 从果: H 的顶端 瓣裂。 种子 圆形或 伸长, 种脐 在有些 组中等 于或近 等于种 子体的 大小。 75 种, 分 布于全 世界。 我 国约有 7 种, 云南产 5 种。 分种 检索表 , 1(6) 雄蕊 数为弯 片数的 2 倍。 2(3) 种 子每室 多行, 分离 (不 嵌在内 果皮内 ), 花 4 数, 雄蕊 8, 植物无 毛至被 伏毛, 朔果圆 柱形, 粗壮, 长 1.7—4.5 厘米, 粗 2— S 毫米; 花大, 花辦长 5—17 毫米 1. 草龙 L. octovalvi. 3(2) 种子 至少在 果下部 为每室 1 行, 嵌 在内果 皮内或 分离。 4(5) 种子 在蒴果 上部的 1/4 为 1 室多行 ,分离 ;萼 4 ; 花瓣 4 , 黄色, 长 2 — 3 毫米; 雄蕊 8; 枝节上 无浮水 组织 4. 线叶 丁香蓼 L. hy8.opifoUa 5(4) 种子 在朔果 内每室 1 行, 嵌 在内果 皮内; 萼 5; 花辦 5, 白色, 基部 黄色, 长达 1.5 厘米; 雄蕊 10; 浮水枝 节上束 生白色 海绵质 纺捶体 S. 水龙 L. ad.cenden. 6(1) 雄蕊 与 萼片数 相等, 4 数, 有 吋维蕊 较多。 7(8) 种 子每室 多行; 花瓣椭 圆形, 长 1 一 3 毫米; 繭果圆 柱形, 粗短, 长 3 — 8 毫米 2, 细花 丁香蓼 L. perennis 8(7) 种 子每室 1 行; 花瓣狭 匙形, 长 1.3 — 2. 2 * 米; 蒴果 4 棱形, 细长, 长 1.2 — 2. 2 厘米 3 • 丁香萝 L prostrata 1 萆龙 (玉溪 ) 图版 55, 1-7 草 里金釵 (本草 纲目拾 遗), 水龙 (云南 ), 毛 草龙、 扫锅草 (广西 ), 水秧草 (玉溪 ), 水丁 香 (台 湾植 物志) Ludwigr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1962), (1963); in van Steen. (1977)*; Hara (1966), (1979); Lauener (1972); Fl. Taiwan (1977)*. Jussiaea suffruttcosa L. (1753); C. B. Clarke in Hook. f. ( 1 879) ;Gagnep. in Lectc. (1921); Ohwi (1956); Back, et Bakh. f. (1963); 海南 植物志 ( 1964); Oenothera octovdvis Jacq. (1760); Jussiaea octovalvis (Jacq.) Sw. (1971). 湿 生或水 生草本 植物。 ^粗 壮, 多分枝 ,有 时基部 木质, 高可达 3 米, 近 无毛, 被疏柔 
184  云南 植物志  毛 或密被 伸展的 柔毛。 叶片披 针形、 狭披 形、 狭卵形 或近倒 卵形, 长 2 — I 4 厘米, 宽 0.5-4 厘米, 基部狭 楔形至 宽楔形 ,先端 渐狭, 侧脉 11 一 20 对; 叶 柄长达 1 厘米。 花 腋生; 小苞 片小, 长约 1 毫米, 或完全 退化; 萼片 4 , 卵形或 披针形 ,长 6 — 15 毫米, 宽 1 一 6 毫米; 花瓣 黄色, 宽倒 卵形或 楔形, 先端 微凹; 雄蕊 8 , 花丝不 等长, 长 1 一 4 毫米; 花药长 0. 5 — 4 亳米, 外向; 花 粉为四 分体; 花盘稍 外凸; 花瓣上 有白色 的内陷 蜜腺; 花柱长 1.5 — 3.5 毫米; 柱头近 球形, 4 浅裂, 直径 I. 2 — 3 毫米。 蒴果圆 柱形, 长 1. 5 — 4 . 5 厘米, 粗 3 — 8 毫米, 淡褐 色, 果 皮薄, 具 8 条 棱脊, 不规则 地室背 开裂; 果 梗长达 10 毫米; 种子 褐色, 每室 多行, 分 离, 圆形, 直径 0.5 — 0.7 毫米, 种脐与 种子体 等宽。 花期 7 — 10 月 。 产西部 、南 部及东 南部, 海拔 1600 米以下 ,生 于山坡 沟边、 路旁、 田边、 草地、 荒 地或水 箐; 广东、 广西、 江西、 台湾 也有。 广 布于世 界热带 地区, 在北结 30° 与南讳 30° 之 间都有 出现。 全株 入药, 能清热 解毒、 凉血、 消肿; 治咽喉 肿痛、 口腔炎 、乳 腺炎、 天 泡瘡、 发烧。 2. 细花 丁香藝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55, 8-10 小花 水丁香 (台 湾植 物志) Ludwigia perennis Linn. (1753); Raven(l963); in van Steen.( 1977)*; Fl. Taiwan (1977). Ludwigia parviflora Roxb. (1814) nomen, (182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L. caryophylla (Lam.) Merr.et Mete. (1937); 海南 植物志 ( 1964)*; Jussiaea caryopkyllen Lam. (1789); Gagnep. in Lecte. (1921).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50 厘米, 无毛或 于幼枝 上被微 柔毛, 叶狭 椭圆形 至狭披 针形, 长 1-11 厘米, 宽 0.3 — 2.7 厘米, 基部狭 楔形, 先端急 尖或钝 ;侧脉 6 — 12 对, 缘脉 微弱; 叶柄 长 2 — 15 毫米, 有由叶 基下延 的翅; 萼片 4 (-5), 三角 形, 长 (I. 3 —) 2-3.5 毫米, 宽 0.5-1.5 毫米,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花瓣 白色, 橢 圆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宽 0.7 — 2 亳米; 雄蕊 4 一 5, 稀 更多, 花丝长 0.3 — 0.7 毫米; 花药长 0.5 — 0. 7 毫米, 宽 0.5 — 0.7 毫米; 花粉 为四分 体; 花盘略 凸起, 无毛; 花柱长 0.7 — 1.5 毫米, 柱头 球状, 直径 0.4 — 0.5 毫米。 蒴 果果皮 薄, 无 毛或被 柔毛, 长 3 — 16 (-19) 毫米, 粗圆 柱形, 淡褐色 ,规则 或不规 则室背 开裂; 果 梗 3—4 毫米或 几乎不 存在, 光滑; 种子每 室多行 ,椭 圆状, 分离, 褐色, 具 亮褐色 线纹, 长 0.3 — 0.5 毫米, 粗 0.2 — 0.25 毫米; 种脐 很狭, 不 明显。 花期 6—12 月。 产 勐腊、 景洪、 镇康、 谰沧、 元阳, 海拔 380 — 1000 米, 生于江 边沙地 、河 漫滩、 河谷灌 丛; 广西、 广东 也有。 分布 于非洲 热带, 马达加 斯加、 印度、 斯里 兰卡、 中南 半岛, 经 加里曼 丹岛、 马鲁古 群岛至 澳大利 亚热带 和新喀 '里多 尼亚。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明显特 点是叶 细长, 果粗短 ,长仅 3 — 16 毫米; 种 子每室 多行。 3. 丁香蓼 (海 南植 物志) 小石 榴树、 小 石榴叶 (永平 ), 小疔药 (思茅 ), 田 蓼草、 红麻叶 (湖南 ), 红 豆 (四川 ) Ludwigia prostrata Roxb. (1814) nomen, (1820) descr.;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Hand. -Mazz. (1933); 海南 植物志 (1962); Raven (1963); in van Steen. (1977); Hara(l966), (1979); "图 鉴" (1972)*; Lauener (1972). Jusstaea prostrata (Roxb.) Uvl. (1910), (1912), (1916). 
图版 55 1-7. 草龙 Ludwigia octovalvis (Jacq.) Raven. 1. 花枝, 2. 花, 3. 雄蕊, 4. 果, 剝开 部分外 果皮, 5. 果的 1 室, 6. 内 果皮横 切面, 7. 种子; 8 — 10. 细花 丁香夢 L. percnnis L., 8. 果枝, 9. 果除 去部分 果皮, 10. 种子; 11 一 13. 线叶 丁香寥 L. hyssopifolia (G. Don) F.xell, 11. 果 外形, 12. 果除 去部分 果皮示 种子, 13. 种子。 (吴锡 麟绘) 
186  云南 埴物志  一年生 草本。 高 0.1 — 0.8 米; 茎近 无毛, 常淡 红色。 叶楠圆 形或狭 棉圆形 ,先端 锐尖, 基部狭 楔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0.3 — 2.7 厘米, 无毛 或脉上 被少数 柔毛, 缘脉 较弱; 叶柄长 4 一 25 毫米, 明显。 花 腋生; 萼片 4, 三角形 ,长 1.3—2.5 毫米, 宽 0.7 — 1.1 毫米, 无毛; 花 辩 4, 黄色, 狭匙形 ,长 1.3— 2.2 毫米, 宽 0.4—0.9 毫米, 无毛; 雄蕊 4, 花丝 线形, 长 0.8-1-2 毫米; 花药宽 0.4 — 0.5 毫米, 大 于长, 花 期紧贴 柱头; 花粉为 四分体 ;花 盘稍外 凸, 无毛; 花柱 长约' 1 毫米; 柱头 球形, 长 0.5 毫米, 上半 部接受 花粉。 蒴果淡 褐色, 无毛, 多少具 4 棱, 长 12 — 22 毫米, 粗 0.8 — 1 毫米; 由 上部放 射状或 不规则 开裂。 种子 成熟时 嵌在 内果皮 内壁中 , 每室 1 行, 分离, 淡 褐色, 垂直, 卵形, 一端 锐尖, 长 0.5 — 0.6 毫米, 粗 0.3 毫米, 具暗 揭色的 横纹; 种 脐狭、 线形。 花期 3 — 11 月。 产 贡山、 永平、 勐腊、 绿春、 屏边、 广南、 盐津, 海拔 500 — 1600 米, 生于 沟边、 草地、 河 谷、 田梗、 沼泽; 四川、 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 江西、 安徽、 陕西、 黑龙江 也有。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印度、 安达 曼岛、 中南 半岛、 马来半 a 、印度 尼西亚 、菲 律宾、 朝鲜、 日 本和澳 大利亚 (昆士 兰)。 全株 人药, 治红白 痢疾、 咳嗽、 目翳、 蛇虫 咬伤、 血崩、 外洗? S 毒。 昆明植 物所保 存的本 种标本 (包括 省外的 ), P. Raven 认为大 部分都 是黄花 水丁香 (L. epilobioides Maxim.) ,他确 认为本 种的标 本只有 李延辉 3997, 王启无 39964, 80523 ( 均 采自西 双版纳 ), 滇 东北组 1073 (盐津 ), 陶德定 392 (绿春 ), 而其 它都是 黄花水 丁香, 他在 台湾 植物志 (Flora of Taiwan) 中仅 记载了 黄花水 丁香, 而未 记载丁 香蓼。 P. Raven 区分这 两个 种的标 准是: 黄花 水丁香 花白或 浅黄, 种 子每室 2 行, 染色体 n = 24, 花粉为 单体; 而丁 香蓼花 深黄, 种 子每室 1 行, 染色体 n = 8, 花 粉为四 分体。 面对干 标本, 后 两项指 标 暂无法 判断, 前两 项指标 是可以 分析比 较的, 1. 我们 手边的 标本, 据记 载都是 黄色, 干 后 也未看 出黄白 之差, 作者近 年在省 内产地 所作的 观察, 未 曾发现 花色之 不同, 从体态 、外 形看, 这 些本是 1 个种, 无从 再分; 2. 所 有果标 本中, 种子都 是每室 1 行, 未见有 2 行的, 种子 1 行是 丁香夢 的重要 特征。 因此, 这里 我们没 有分出 黄花水 丁香。 4. 线叶 丁香蓼 图版 55, 11-13 草龙 (海南 植物志 ), 细叶 水丁香 (台 湾植 物志) Lndwigia hyssopifolia (G. Don) Exell (1957); Raven (1963); in Steen. (1977)*: Hara (1966), (1979); Fl. Taiwan (1977). Jussiaea linijolia Vahl (1798), non Ludwigia linijolia Poir ( 1813); Merr. et Mete. (1937); 海南 植物志 (1964); 人 hyssopifolia G. Don (1832); J. suffruncosa auct. non L.: Ridl. (1921), Hand.-Mazz. (1933). 一年生 草本。 高 5 厘米至 70 厘米; 基 部常木 质化, 幼 部和花 序被微 柔毛, 根 深埋地 下, 须根 伸长。 叶片披 针形, 长 1 一 3 (— 9) 厘米, 宽 0.2 — 1.5 (-3) 厘米, 基部狭 楔形, 先 端 渐尖; 侧脉 11 一 17 对, 缘脉不 明显; 叶柄长 2 — 10 (-18) 毫米。 花腋生 ,萼片 4, 披针 形, 长 2 — 4 毫米, 宽 0.7 — 1.2 毫米, 无 毛或被 柔毛, 3 脉; 花瓣 4, 黄色或 橙黄色 ,长 2 — 3 毫 米, 宽 1 一 2 毫米; 雄蕊 8, 淡黄 绿色, 花丝不 等长, 着生 于花萼 上的长 1 一 2 毫米, 着 生于花 瓣 上的长 0.5 — 1 毫米; 花药长 0.2 — 0.3 毫米, 宽 0.4 — 0.6 毫米; 花粉粒 单一; 花盘略 凸起, 在花 滩上有 蜜腺; 花 柱淡黄 绿色, 长 1 — 1.5 毫米; 柱头扁 球形, 直径 0.6—1.2 毫米, 高 
菱 科 187  0.5-0.8 毫米, 4 浅裂, 上 部接受 花粉。 朔 果近圆 柱形, 上部 I/ 6 — 1/3 增粗,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蒴果 下部每 室种子 1 行, 这里 的种子 褐色, 长圆形 ,近 直立, 长 0.7 — 0.85 毫米, 内嵌 在 一个相 当硬的 骰子状 的内果 皮内; 种脐 为种体 直径的 1/ 3 。 朔果上 部的种 子每室 多行, 分离; 这里 的种子 卵形, 长 0.35 — 0.5 毫米, 色淡, 种脐也 较狭。 花期 四季。 产 盈江、 孟连、 莲山、 景洪、 勐腊, 海拔 240 — 750 厘米, 生于 沼泽、 湿草地 、田边 、水沟 边、 河滩; 广西、 广东 (海南 )、 台湾 (台北 ) 也有。 分布 于非洲 热带、 东南並 大陆, 经马 来西亚 至密克 罗尼西 亚和澳 大利亚 北部。 全草 入药, 能清热 拔毒、 凉血 消肿, 治感冒 发热、 咽喉 肿痛、 口腔炎 、疮? 15。 S. 水龙 玉钗草 、草 里银钗 (本草 纲目拾 遗), 过江藤 、过 塘蛇、 鱼鳔草 (四川 ) Ladwigia adscendens (L.) Hara (1953), (1966), (1979); Raven (1963); in van Steen. (1977)*; Lauener (1972). Jussiaea re pens L. (1753); Roxb. (1832); Hook. (183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Burk. (1910); Hand.-Mazz. (1933); 海南 植物志 ( 1964)*;" 图鉴" (1972)*; J. cdscendens L. ( 1767). 多年 生草本 植物。 茎匍伏 或上升 ,节上 生根, 在浮 水茎节 上或从 根茎上 生白色 纺锤形 浮水根 族;^ 直立 的长达 60 厘米; 浮水茎 伸长达 4 米。 植物 体通常 无毛, 但 在陆地 上的分 枝幼部 密被长 柔毛。 叶楠 圆形, 倒披 针形, 长 0.4 — 4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 钝圆稀 锐尖, 侧脉 6—13 对; 缘脉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1.5 厘米, 有时近 无柄。 花单 生上部 叶腋; 苞 片三 角形, 长 1.2 毫米, 宽 1 一 3 毫米; 萼片 5, 三 角状, 渐尖, 长 5 — 11 毫米, 宽 2—3.2 毫 米, 无毛 或被长 柔毛; 花瓣 5, 乳 白色, 基部 黄色, 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长 9 一 18 毫米, 宽 6-10 毫米; 雄蕊 10, 生花瓣 上的花 丝较短 ,长 2.5 — 4 毫米; 花药长 1.2 — 1.8 毫米, 花粉为 单体; 花盘 外凸, 花辦内 面有具 白毛的 蜜腺; 花柱 白色, 长 4 一 8 毫米, 下部密 被长毛 ;柱头 绿色, 球形, 直径 1.5 — 2 毫米, 高 1 一 1.2 毫米。 朔果淡 褐色, 圆柱形 ,有 10 条暗褐 色的棱 脊, 无毛 或被长 柔毛, 长 1.2 — 2.7 厘米, 粗 3 — 4 毫米, 果 皮薄, 不规则 开裂; 果梗长 2.5 — 5.5 厘米。 种 子每室 1 行, 淡 褐色, 长 1.1 — 1.3 毫米, 多少为 纵向, 紧嵌 在连续 的骰子 状内果 皮 内, 长 1.2 — 1.5 毫米, 粗 1 一 1.2 毫米。 花期 5 — 8 月。 产 孟连、 澜沧、 勐海、 景洪、 勐腊等 热带地 ,海拔 560 — 1520 米, 生于 水塘、 水田; 四川、 广西、 广东 (海南 )、 江西、 浙江 也有。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 亚至澳 大利亚 北部。 全株 入药, 清热 解毒、 利尿、 凉血 消肿; 治感冒 发热、 热淋、 疮市、 带状 湿疹、 蛇狗 咬伤。 77a. 菱 科 Trapaceae nom. conserv. 一年生 水生浮 叶草本 植物。 根生在 泥中, ^细 长伸出 水面。 叶异型 ,沉水 叶对生 ,羽 状 分裂至 线形、 根状, 脱落; 浮水叶 在枝顶 丛生, 莲座状 ,菱形 具锯齿 ,叶柄 海绵状 膨大; 托 叶小, 4 一 8 枚。 花两性 ,小, 单生 叶腋, 具 短梗, 4 数, 白 色或血 青色。 花瓣 覆瓦状 排列, 雄 蕊 4 数; 子房半 下位, 2 室, 先端 锥状, 花柱 1, 齿形, 柱头 头状; 萼片 4, 贴生于 子房, 宿存, 花 
188  云南 植物志  后 2 枚 或全部 变为刺 或角, 有 花盘。 果通常 1 室, 果皮 角质或 木质, 倒卵形 或菱形 ,不开 裂, 上端 具短筒 状的嘴 (果颈 及果冠 ), 发芽时 幼根从 此生出 ,具 2 或 4 角; 种子 1, 子叶 1 大 1 小, 常生出 2 — 5 个 分离的 芽柄。 1 属, 1 一 3 种或 30 个相近 的种。 分布于 东半球 ,美 洲和大 洋洲有 引种。 我国有 5 种 或 10 余种。 云南产 3 种。 种子 内的子 叶可供 食用, 或作 药用。 1 菱属 Trapa L. 特征 同科。 本属果 食富含 淀粉并 有少量 的蛋白 和脂肪 ,既可 作水果 ,又可 供蔬食 ,还可 供药用 ;并 适 于加工 制粉。 菱粉 是制作 糕点的 原料, 栗粉的 代用品 ;菱盘 可以作 伺料或 肥料。 分种 检索表 1(2) 果具 2 角, 角 短钝, 平伸; 果宽 5—6 厘米 2. 菱 T. bieorni. var. eoehinchineasi. 2(1) 果具 4 角或 2 角, 角向上 斜举。 3(4) 果大, 宽 3 — 4 厘米; 角 2 或 4, 无毛。 1. 野菱 T. natans 4(3) 果小, 宽 1.5 — 2 厘米; 角 4, 细尖, 角 尖两侧 具倒刺 3. 小 果菱' T. maximowiczn 1. 野菱 图版 56, 1-3 刺菱 (洱源 ), 菱 (通称 ) Trapa natans L. (1753), 浮 叶草本 植物。 茎长 0.5 — 1.5 米, 近无毛 ,沉水 叶对生 ,长 4 一 5 厘米, 羽状 细裂, 裂片 丝状, 密, 下部 的长达 4 厘米, 上部 有长仅 2 — 3 毫 米的; 漂浮叶 聚生于 茎顶, 莲座状 ,平铺 水面 形成" 菱 盘", 叶柄长 3 — 10 厘米, 近无 毛或具 稀疏长 软毛, 中部 以上通 常具粗 1 一 5 i 米的 长圆形 或长纺 键形的 海绵质 气囊; 叶片 宽菱形 或卵状 菱形, 长 2 — 4 厘米, 宽 2.2 — 4.5 厘米, 基 部阔楔 形或近 菱形, 中上部 边缘具 不整齐 的锅齿 ,上 表面绿 色常带 红晕, 无毛, 背 面淡 绿色, 被 稀疏或 稍密的 长软毛 。 花单生 叶腋, 花梗长 2 厘米, 密 被灰白 色长硬 毛及短 柔毛; 花萼 绿色, 披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毫米, 背面 中肋被 长柔毛 (脱落 ), 余无毛 ;花瓣 苍白 色或淡 青色, 钟状, 无毛, 倒卵状 披针形 ,长约 7 毫米, 具羽 状脉; 子房长 圆维形 ,渐狭 为 花柱, 花柱 与萼齿 等长, 柱头半 球状, 上面具 乳突。 果 实近三 角形, 髙 1.3 厘米 (除 果 颈), 具 4 个或 2 个刺 状角; 肩 角间宽 1.8 — 2 厘米, 稍斜 向上, 细尖, 长 1 厘米, 先端 无倒剌 毛; 腰角 (如 存在) 长 1 厘米、 锐尖, 无 刺毛; 肩 角与腰 角间有 圆丘状 突起; 果颈圆 锥状, 高 4-5 毫米 (连宿 存花柱 ), 径约 5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产滇^ 各高 原湖泊 及水塘 (剑 湖、 庇 碧湖、 西湖、 洱海、 勐海水 塘), 生 于水深 1.5 米以 内的浅 水区; 我国南 北各地 广布。 朝鲜、 日本 也有。 2. 萑 (本草 纲目) 图版 56, 4 支 (尔雅 ), 支实 (礼记 疏), 水栗 (风俗 通), 沙角 (本草 ) 
科  199  图版 56 1—3. 野菱 Trapa natans L., 1. 植株, 2. 花, 3. 雄蕊和 子房; 4. 菱 T. bicornis Osbeck tm. cochinchincnsis (Lour.) Gliick.-Osbeck, 幼果; 5. 小果菱 T. maximowiczii Korshiasky, 果实。 (吴锡 « 绘) 
190  云南 植物志  Trapa bicornis Osbeck var. cochinchinensis (Lour.) Gliick.-Osbeck (1757); L. (1781); Merr. (1935); van Steen. (1949)*. Trapa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Backer (1910); T. chinensis Lour. (1790). 沉 水叶淡 绿色, 羽状; 浮水 叶叶片 斜菱状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约 5 厘米, 上半 部有粗 齿, 沿背 脉上被 柔毛, 叶柄长 9 一 20 厘米, 近顶部 膨大为 海绵质 气囊, 被 柔毛。 花 白色, /Jv 而不 显著。 果具 2 角, 角钝, 伸 平或稍 下弯, 连角宽 5 — 6 厘米, 两 面有不 规则的 棱脊。 花 期 6—10 月。 . 昆明地 区栽培 ;原 产我国 南部。 东南 亚普遍 栽培。 3. 小果菱 图版 56, 5 Trapa maximowiczii Korshinsky (1892); Kom. (1905); Nakai (1942)*; 刘慎 if" 等 (1959)*; "图鉴 "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一年生 水草。 茎纤细 ,长 80 — 150 厘米。 沉水 叶羽状 细裂, 裂片 丝状, 灰 绿色; 浮水叶 叶柄长 3 — 10 厘米, 中上部 膨胀成 为海绵 质气囊 ,气 囊狭纺 锤形, 有时不 明显, 叶片 宽三角 形或 菱状三 角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中上部 边缘具 粗齿, 上表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通 常被疏 柔毛。 花白色 ,单生 叶腋; 萼 4 深裂, 长约 4 毫 米, 基部密 被毛, 其中一 对萼片 沿背脊 有毛; 花瓣 4, 白色, 长约 7 毫米; 雄蕊 4; 子 房半下 位, 具 花盘, 花 柱细, 柱头近 球形。 果三 角形, 高 10 — 12 毫米 (除果 颈), 比前 述两种 远小, 具 4 角; 肩角 向上, 纤细, 刺状, 角间宽 2—2.5 厘米, 先端具 倒刺; 腰角 刺状, 较短, 向下, 平 滑; 果颈圆 锥状, 高约 3 毫米, 无 果冠。 果期 5 — 6 月。 产 大理, 海拔 1970 米, 生于水 塘中; 黑 龙江、 吉林、 辽 宁至长 江流域 都有。 分布 于苏. 联、 朝鲜、 东 南亚至 印度尼 西亚。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果小, 肩角上 部有倒 刺毛。 78. 小 二仙 草科 Haloragidaceae nom. conserv. 一年 生或多 年生, 陆生 或水生 草本, 稀为亚 灌木。 叶 互生, 对生或 轮生, 生于水 中的常 为羽状 深裂, 无 托叶。 花 常小, 两性 或单性 而雌雄 同株, 稀雌雄 异株, 单生 或组成 圆锥花 序、 穗状 花序、 伞房花 序或假 二歧聚 伞花序 ;花被 1 一 2 轮或不 存在; 萼管 与子房 合生, 萼片 2-4 或缺; 花瓣 2 — 4 或缺, 分离, 在雄花 中常不 存在, 镊合 状或近 覆瓦状 排列, 先端常 陷呈 兜状, 向右 旋转, 脱落; 雄花: 雄蕊 1 一 4 或无, 生于萼 管上, 花丝 分离; 花 药大, 2 室, 基部 叉开, 基底 着生, 纵裂; 雌花: 子房 下位, 1、 2 或 4 室; 柱头 2 或 4, 无 柄或具 短柄, 羽状, 每 室胚珠 1, 极稀 2, 生于 中轴或 侧膜胎 座上, 于室顶 悬垂。 果为 坚果或 核果, 或开 裂成为 2—4 个 分果; H ,具 棱槽 或有时 具翅, 1一4 室; 种子 1—4, 无翅, 下垂, 外种皮 膜质; 胚乳 丰富, 肉质; 胚 直立。 6 属 120 种, 世界 广布, 主产 地为大 洋洲。 我国有 2 属 8 种, 南北 都有; 云南产 2 属 4^ 种。 
小 二 仙草科  191  分属 检索表 1(2) 陆生 草本, 叶不 分裂, 果 为坚果 或核果 1. 小二 仙草展 Halor* 一 2(1) 水生或 沼泽生 草本, 生于水 中的叶 深裂成 羽状; 果 成熟后 分裂为 4( 一 2) 个 分果; H …… :-… 2* 狐 尾荡属 Myriophyllum 1. 小二 仙草厲 Haloragi« }. R. et G. Forst 陆生纤 弱草本 ,稀亚 灌木。 分枝或 不分枝 ,叶小 ,下部 和幼枝 上的常 对生, 上部 的有时 互生, 革质 或薄, 全 缘或具 锯齿。 花小, 具 花梗或 无梗, 单生 叶腋, 或 排成顶 生或腋 生的穗 状、 总状 或圆锥 花序; 萼 管常具 4 或 8 棱, 裂片 2、 4 或无, 覆 瓦状, 花时 直立, 宿存; 花瓣 2 、 4 或无, 内回, 先端 多少成 勺状, 稀平坦 ;雄蕊 4 或 8 枚, 排成 2 轮, 极少为 1 轮; 花 丝短, 花药宽 线形; 子房 2 或 4 室, 有时为 1 室, 每 室胚珠 1; 花柱 2 或 4。 坚果或 核果, 不 开裂, 1-4 室, 种子 1 一 4, 有膜质 外种皮 和肉质 胚乳。 76 种, 1 种产 马达加 斯加, 7 5 种分 布于东 南亚、 太平洋 诸岛、 澳大 利亚、 塔斯 马尼亚 岛、 新西兰 、胡安 —— 费 尔南德 斯群岛 至南美 智利。 我国 江南各 省区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红色; 叶 卵形、 稀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8—1 7 厘米 1. 小 二仙草 H. mieranth* 2(1) 花黄色 ;叶长 椭圆形 或线状 披针形 至卵状 披针形 2. 黄花小 二仙草 H. chinen.i. 1. 小 二仙萆 (植 物名实 图考) 船 板草、 豆瓣草 (广西 ) I Haloragis micrantha (Thunb.) R. Br. ex Sieb. et Zucc. (184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Guillaum. in Lecte. (1920); Hand.-Mazz. (1933); Ohwi (1956); Ba- cker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64); Tardicu-Blot in A. Aubrev. (1965); "图鉴 "(1972)*; Fl. Taiwan (1977)*. Goniocarpus micranthus Thunb. ( 1783); Gonatocarpus micranthus Willd. ( 1797); Go- nioc. micranthus Koenig in Koenig et Sims (1805)*. 纤弱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基平卧 上升或 直立, 分枝, 无毛 或稍被 粗毛, 有 纵棱。 叶 对生, 具 短柄, 叶片常 卵形, 稀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0 (-17) 毫米, 宽 3 — 6 (— 9) 毫米, 急尖 而钝, 基部圆 形至微 心形, 边缘 具细圆 齿或钝 锯齿, 两面 无毛, 稍 粗糙, 上部的 叶片渐 小, 有时 互生。 花极小 ,暗紫 色至粉 红色, 具短梗 ,组 成顶生 或腋生 的总状 花序, 有 时由总 状花序 组成顶 生圆锥 花序; 花梗 纤细, 长约 0.2 毫米, 具 1 枚 苞片和 2 枚小 苞片, 均 脱落; 萼管 卵圆形 或倒卵 圆形, 具隆 起的脉 8 条, 顶部 收缩, 无毛, 绿色; 萼片 4, 卵状三 角形, 长 约 0.5 毫米, 宽约 0.4 毫米; 花瓣 4, 红色, 无毛, 阔线形 或舟形 ,长约 1.2 毫米; 雄^ 8 枚; 花柱 4 枚, 极小, 内弯, 柱头 头状; 子房 4 室, 胚珠 4。 核果 极小, 常下垂 ,近 球形, 直径约 
192  云南 植物志  0.7 毫米, 无毛, 有光泽 ,具 8 或 4 棱, 冠 以宿存 萼片。 花果期 四季。 产贡山 、临沧 、景东 、屏边 、西畴 、富宁 ,海拔 700 — 2480 米, 多生于 山坡沼 泽湿地 ,林缘 草丛, 荒地及 路旁; 四川、 贵州、 广东、 广西、 湖南、 江西、 安徽、 浙江、 福建、 台湾 都有。 分布 于 锡金、 印度、 越南、 日 本、 马来 半岛、 印度尼 西亚、 澳大 利亚、 新西 兰至塔 斯马尼 亚岛。 全草 入药, 能清热 解毒, 利水 除湿, 散瘀 消肿; 治 疔疮、 赤痢、 水肿、 烫伤、 跌打、 蛇伤。 2. 黄花小 二仙萆 (图鉴 ) Haloragris chinensis (Lour.) Merr. (1935); Merr. et Chun (1940); 海南 植物志 (1964)*; Tardieu-Blot in A. Aubrev. (1965), p.p. excl. syn. H. scabra Benth. (1861). Gaura chinensis Lour. (1790). 纤弱 草本。 ^直 立或近 直立, 高 10 — 40 厘米, 四棱 柱状, 粗糙, 多少被 贴生的 疏柔毛 或近 无毛。 叶对生 ,近 无毛, 叶片长 椭圆形 、卵状 披针形 至线状 披针形 ,长 7 — 15( — 28) 毫 米, 宽 3 — 6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或微 心形, 有向上 的锯齿 ,两面 均被贴 生的疏 柔毛或 近 无毛, 上 部的叶 互生, 渐 次縮小 而变为 苞片。 花 极小, 组成 顶生或 腋生、 纤弱的 总状花 序, 复由 总状花 序组成 狭圆锥 花序; 具花 梗或近 无梗, 基部具 1 苞片; 萼管倒 卵形, 向顶部 稍 收縮, 具 8 脉和乳 头状的 斑点, 脉上被 贴生疏 柔毛, 长 和宽约 0.9 毫米, 萼片 4, 狭三角 形, 无毛, 有黄 白色、 硬 骨质的 边缘; 花瓣 4, 黄色, 狭长 圆形, 长约 1.8 毫米, 宽约 0.4 毫 米, 背面有 疏柔毛 ;雄蕊 8 枚; 花柱 4 枚, 圆 柱形, 直立, 柱头 头状; 子 房初时 4 室, 后 因隔膜 消失 而变为 1 室, 胚珠 4 颗。 核果 极小, 近球形 ,长约 1 毫米, 有棱 8 条, 稍 粗糙, 1 室, 1 种子。 花期 6 — 7 月。 产 屏边, 海拔 1500 米, 生 于山坡 草地; 广东、 广西 (十万 大山、 陆川) 也有。 分 布于印 度、 越南。 全草 人药能 驳骨。 2. 狐 尾藻属 Myriophyllum L. 水生 或沼生 草本,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对生 、互生 或轮生 ,线形 或卵形 ,全 缘或具 锯齿状 缺刻 或羽状 分裂。 花 极小, 无花 梗或具 极短的 花梗, 单 生或组 成顶生 的穗状 花序; 两性或 单性, 雌雄 同株, 稀为雌 雄异株 ,有时 杂性, 即雄花 生于花 序顶部 ,两性 花生于 中部, 雌花生 于 下部; 雄花: 萼管 极短, 萼片 4, 稀为 2 片或有 时缺; 花瓣 2 — 4 片, 凹陷; 退化 雌蕊存 在或缺 ;雄蕊 2 — 8 枚, 花丝 丝状, 花药 线状长 圆形, 纵裂; 雌花: 萼管具 4 槽, 萼片 4 或缺, 微小; 花瓣小 或缺; 退化雄 蕊存在 或缺; 子房 4 室, 稀 2 室, 每室有 1 枚 悬垂的 胚珠, 花柱 缺, 花头 4, 短, 常 弯曲, 羽状。 果 成熟后 分裂成 4( 稀 2) 个 分果: H; 种子长 圆状圆 柱形, 种 皮膜质 ,胚具 丰富的 胚乳。 约 45 种, 广 布于全 世界。 我 国约产 5 种, 南 北均有 分布,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组成 顶生穗 状花序 ;植 物全体 (除花 序外) 沉 于水中  .»状 狐尾藻 M. •picatum 
小 二 仙草科  193  2(1) 花单生 于挺出 水面的 叶腋; 植物 上部挺 出水面 (果 期下沉 ); 挺 水部分 叶片比 沉水叶 小得多 2. 狐尾蓬 M. verticillatum 1. 穩状 狐尾藻 狗 尾巴草 (昆明 、江川 ), 大荼草 (永胜 ), 蔡 (图鉴 ) , . Myriophyllum spicatum L. (1753); Franch. et Sav. ( 1 87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8); Forb. et Hemsl. (1887); Schindl. in Engl. ( 1905); Hegi ( 1926)*; Kitag. (1939); Sato (1942)*; Ohwi (1956); 广州 植物志 ( 1956); M.-L. Tardieu-Blot in A. Au- brey. (1965);" 图鉴 "(1972)*; Hara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Fl. Taiwan (1977). Myriophyllum spicatum L. var. muricatum Maxim. ( 1 873)*.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根状墓 葡匐, 节上生 须根。 茎圆 柱形, 伸长, 常 分枝, 依水的 深浅不 同而 长度不 一', 节间长 3 — 4 厘米。 叶 4 枚 轮生, 无柄, 深 绿色, 长梱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2-3 厘米, 羽状 深裂, 裂片 线形, 细密, 13—20 余对, 互 生和近 对生。 穗状 花序顶 ^,长 5-10 厘米, 挺立于 水面, 果期沉 于水中 ;花 单性, 4 一多数 轮生, 雌雄 同株: 雌花居 下部, 雄花在 上部; 雄花: 苞片 绿色, 边缘 红色, 长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毫米, 通常 无毛, 小苞 片卵形 ,长宽 0.5 毫米; 萼管 钟状, 花萼 4,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8 毫米; 花瓣 4, 红色 变绿, 舟 状匙形 ,长 2 — 2.5 毫米, 宽约 1.2 毫米, 先端 钝圆, 无毛, 早落; 雄蕊 8, 淡绿 色或黄 绿色, 长 2 毫米, 花丝短 ,药室 纵裂。 雌花: 萼管长 0.5 — 1 毫米, 宽 0.5 毫米, 几截 平或具 浅齿; 花 瓣 4, 卵 圆形, 长 0.5 毫米, 宽 0.3 — 0.5 毫米, 先端钝 ,粉 红色, 早落; 子房 下位, 4 室; 柱头 4, 紫色, 羽状, 向外 反转。 果球形 ,直径 1.5 — 3 毫米, 有 4 条纵 裂隙, 分成 4 个 分果: H。 花 期 4 一 10 月。 产全省 各地, 海拔 3100 米以下 ,生于 池沼、 湖泊、 池塘、 沟 渠中。 为云南 高原湖 泊的常 见种, 常形成 茂密的 沉水植 物群落 ,在 PH 值高达 9.2 的程 海和污 染较为 严重的 瀵池, 植物 种 类较为 贫乏, 本种仍 能旺盛 生长, 处 于优势 地位; 我 国南北 各省区 都有, 在西藏 可分布 到 5200 米 的温泉 水沟。 欧亚 大陆、 非洲、 北美 洲以及 格陵兰 岛也广 泛分布 。 全草 是湖区 的重要 鱼饵。 也 是绿肥 资源, 入药清 热解毒 ,可 治慢性 痢疾。 2. 狐尾藻 图版 57, 1-4 轮叶 狐尾藻 (图鉴 )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 (1753); Forb. et Hemsl . (1887); Kom. (1905); Hegi (1926)*; Sato (1942)*; Ohwi ( 1956); " 图鉴" (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 1977)*. 多年生 水草。 根状^ 甸匐于 泥土中 ,节上 生多数 须根。 茎 伸长, 依水的 深浅而 长短不 一, 分枝, 秋 季于叶 腋形成 棍棒状 冬芽。 叶通常 4 (一 5) 枚 轮生, 沉水叶 较长大 ,长 4 一 5 厘米, 羽状 分裂, 裂片 15 — 20 对, 丝状, 互生, 长达 3 — 4 厘米; 气生叶 (挺 水叶) 强壮, 鲜绿 色, 比沉水 叶明显 狭小,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5 — 6 毫米, 裂片 较粗, 10 — 13 对。 花单性 ,雌雄 同株, 单 生于茎 枝挺水 部分的 叶腋, 无梗, 雌花在 下部, 雄花在 上部。 雄 花萼片 4; 花瓣 4; 雄蕊 8, 花药淡 黄色。 雌花: 萼管 与子房 合生, 顶端具 4 枚裂片 ;花瓣 4, 舟状, 早落; 子房 广卵形 ,顶部 收缩; 柱头 4, 羽状, 向外 反折。 果实广 卵形, 具 4 条浅槽 ,顶端 有宿存 萼片及 花柱。 花期 7 — 9 月。 产洱源 庇碧湖 ,昆明 導池周 围的鱼 塘中。 生于水 深可达 4 一 5 米; 我国 南北各 省区都 
19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57 1—4. 狐尾藻 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 1. 植株, 2. 下部叶 片的一 部分, 3. 上部 的叶片 i 4. 果; 5—8。 杉叶藻 Hippuria vulgaris L., 5. 埴株, 6. 叶片, 7. 花, 8. 果。 (曾孝 嫌绘) 
天 料木科  195  有 分布 于欧亚 大陆, 非洲北 部及北 美洲。 78a. 杉叶 藻科 Hippuridaceae nom. conserv. 多年 生挺水 草本。 根莲 匍匐。 茎直立 ,上 部露出 水面。 叶 茎生, 4 一 2 枚 轮生, 倒卵形 至线形 ,全缘 ,无 托叶。 花小, 单生 叶腋, 上部的 无梗, 下部的 具短梗 ,绿色 ,两性 、单 性或中 性; 花被退 化为子 房的环 状边缘 (萼大 部与子 房合生 ,具稍 明显的 边缘, 无花瓣 ); 雄蕊 1, 花丝 稍短, 花药 底着, 2 室, 外侧 纵裂; 子房 下位, 1 室, 具 1 颗倒生 胚珠, 花柱 1, 线形。 核果, 平滑, 不 开裂。 1 属, 2 — 3 种,. 分布于 欧洲、 亚洲、 大 洋洲, 北美 洲及格 陵兰。 我国 西南至 东北有 1 种« 1. 杉叶藻 風 Hippuru L. ' 属 的特征 同科。 1. 杉叶藻 图版 57, 5-8 Hippuris vulgaris L. (175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8); Forb. et Hemsl. (1887); Kom. (1905); Hegi (1926)*; Hand.-Mazz. (1933); Gorschkova in Schischk. et Bobr. (1949); Hara ( 1954), ( 1979); Kitamura (1955); "图鉴 "(1972)*; 东 北草本 植物志 (1977)*. 多年生 水草, 全株 无毛, 根状茎 匍匐, 生于 泥中。 ^高 20 — 60 厘米, 直立, 不分枝 ,圆 柱形, 节间长 1 — 1.3 厘米, 具 关节。 叶轮生 ,每轮 6 — 12 枚, 线形, 质软, 全缘, 具 1 脉, 长 1-2.5 厘米, 宽 1 一 2 毫米, 先 端钝, 水平 着生, 生于水 中的叶 常较长 ;子 房连萼 环长约 1.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花柱 和柱头 比雄蕊 稍长, 顶端常 靠在花 药背部 两药室 之间; 雄蕊 生于子 房上, 略偏 一侧, 花药广 卵形。 核果长 圆形, 淡紫色 ,长约 1.5 毫米, 顶端近 截形, 具 宿存的 雄蕊及 花柱。 花果期 6 — 9 月。 ' 产 中甸、 德饮, 海拔 2700 — 3300 米的 沼泽、 浅水塘 、湖滨 ,溪 流水深 10 — 30 厘 米的浅 水中; 西藏及 西南、 西 北至东 北各地 都有。 欧洲 中部至 北部, 斯堪的 纳维亚 半岛, 亚 洲中部 至 蒙古、 日本, 北美, 格陵兰 岛都有 分布。 全草 人药, 能 镇咳、 舒肝、 凉血、 止血、 养阴 生津、 透 骨蒸; 主治高 热烦渴 、结核 咳嗽、 痨 热骨蒸 、两胁 疼痛、 肠胃炎 等症。 94. 天 料木科 Samydaceae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叶脉 羽状, 通常 有透明 腺点; 托叶 细小, 早落 或缺。 花 两性, 辐射 对称, 排列 成总状 花序、 圆 锥花序 或丛生 花序, 花柄时 常有节 ;萼片 4 一 7 枚, 少有更 多, 下部 合生, 覆瓦 状或镊 合状; 花瓣 与萼片 同数, 少 有较多 或缺, 宿存; 雄 蕊定数 或不定 数,一 轮 至多轮 排列, 有时 成束并 与花辦 对生; 退化雄 蕊通常 存在, 花丝 丝状, 分离 或在基 
196  云南 植物志  部连合 ,花药 2 室, 纵裂; 花盘 生于子 房周围 或为腺 体状; 子房 无柄, 上位或 半下位 ,有 3 至 5 侧膜胎 座生于 室的近 顶端; 花柱 单生或 3 至多枚 ;胚珠 多数或 少数。 果不 开裂或 在胎座 间裂开 ;种子 少数, 种皮革 质或脆 壳质; 胚乳 丰富, 肉质, 胚劲直 ;子叶 扁平, 叶状。 约有 17 属 400 余种, 主要产 于热带 地区。 仅有不 多的种 类产于 亚热带 地区。 我国 有 2 属, 约 18 种, 5 变种; 云南有 2 属, 8 种, 4 变种。 Gilg, Airy-shaw 等人 都认为 本科应 并入广 义的大 风子科 (Flacourtiaceae). 分属 检索表 1(2) 花^ 花瓣; 子房 上位; 花序 腋生, 团 伞状, 密集或 稀疏, 或数朵 簇生, 有吋 为单生 :" …" 1. 嘉 賜树属 Ca,earia 2(1) 花 具花瓣 i 子房半 下位;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顶生 或腋生 2. 天 料木属 Homalium 1. 嘉 赐树属 Casearia Jacq.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互生, 明显 二列, 全缘或 具钝齿 ,叶脉 羽状, 通常有 显著的 腺点和 腺条; 托叶小 ,早落 ,少有 宿存。 花两性 ,小, 数朵或 多朵组 成团伞 花序, 密集或 疏散, 有时 退化成 单生; 花柄 在基部 以上有 节并围 绕许多 鳞片状 苞片; 花萼 5 ( — 4) 深裂, 裂 片覆瓦 状, 通常 直立而 广展, 稀有 反折; 无花瓣 ;雄蕊 (5 —) 8-10 (-12), 花丝等 长或不 等长, 基 部和 退化雄 蕊连合 成束; 不育雄 蕊与能 育雄蕊 同数, 通常为 棒状或 扁平的 附属体 ,常 被毛, 顶端 尤多; 子房 上位, 卵形或 柱状, 1 室, 侧 膜胎座 2 — 4, 胚珠 多数或 少数; 花柱短 或缺; 柱 头 头状。 蒴果 球形、 卵形 或长椭 圆形, 肉质、 革质或 坚硬, 新鲜 时为三 棱形, 千后通 常为六 角形, 2 — 3 瓣裂; 种子 少数或 多数, 卵形寧 倒卵形 ,成 熟后, 有 槽纹, 包以膜 质之假 种皮, 假 种 皮质地 柔软, 流苏状 ,有 颜色; 胚乳肉 质< ;子叶 扁平。 约有 ISO 种, 产 于美洲 热带、 非洲、 亚 洲和大 洋洲。 我国有 I 4 种, 6 变种, 1 变型。 云 南有 6 种, 4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6) 叶侧脉 9—16 对。 2(5) 小枝 被毛; 叶先 于花; 叶基部 偏斜。 3( 4 ) 叶 长圆状 披针形 或阔披 针形, 叶面 光亮, 边缘为 圆齿; 果 柄长达 1.2 厘米 • 1. 印度 嘉賜树 C. kurzii 4( 3 ) 叶为棉 圆状长 圆形, 叶面 暗晦, 边缘 为细小 尖齿; 果柄 较短, 长约 5 — 7 毫米 2.JI 雜 C. balansae 4(2) 小 枝光滑 ^ 毛; 花先 于叶; 叶基 部对称 3. 香味 嘉賜树 C. ^raveolen, 6( 1 ) 叶侧脉 6—7 对。 4(10) 叶大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2.5—5.5 厘米。 灌木; 叶膜质 ,顶端 尾尖, 边缘具 细齿, 齿 端具束 毛; 花 白色, 多朵 族生, 总花 梗长约 2 毫米。 4. 云南 嘉賜树 (;• yunnanen.i» 
天 料木科  9( 8 ) 乔木; 叶革质 ,顶端 突尖, 边缘具 疏细小 腺齿, 顶端无 束毛; 花绿色 , 3 — 4 朵族生 ,总花 梗极短 S. 石生 嘉稱树 C. calciphiU 10( 7 ) 叶小, 长 5 — 8 厘米, 宽 2.5— 3 .5 厘米,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基部 对称, 圆形, 边缘细 齿较密 6. 爪疰 嘉錫树 C. velutina 1. 印度 慕賜树 Casearia kurzu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S. Y. Pao ( 1983). la. 印度嘉 树 (原 变种) var. kurzii 乔木, 5 — 7 ( — 12) 米。 小枝圆 柱形, 掠褐色 ,具 棱角, 疏被细 柔毛。 叶 膜质, 披针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21 厘米, 宽 4一6 厘米, 顶端 钝尖, 基 部通常 圆形, 偏斜, 边 缘为圆 齿, 叶面 光滑, 叶背有 黄色小 粗毛, 沿脉 尤密, 侧脉 10 — 11 对, 纤细, 弧形 上升, 小脉 横出, 显 著, 叶面 扁平, 叶背 突起; 叶柄长 5 — 15 毫米, 被 黄色小 粗毛。 花淡 绿色, 数 朵密集 成团伞 花序, 腋生, 具花柄 ,长 6 — 8 毫米, 密被散 生毛; 总花梗 极短, 基部 具数枚 鳞片状 苞片, 覆瓦 状, 背部 被毛; 花萼 5 深裂,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顶端 飩圆, 全缘, 背 部有小 粗毛; 无 花瓣; 雄蕊 7 枚, 长约 2 毫米; 花 丝被散 生毛; 花药卵 圆形, 长 0.5 毫米, 不 育雄蕊 7 枚, 与能 育雄蕊 在基部 连合, 近 等长, 顶端略 膨大, 有散 生毛。 子房圆 锥状, 高约 2 毫米, 被稀 疏毛; 花 柱短, 柱头 膨大成 盘状。 果为 扁长椭 圆形, 长 1.3 — 1.6 厘米, 宽 6-10 毫米, 基部具 有宿存 的花萼 ,果皮 无毛, 但密被 疣点; 果柄长 8 — 12 毫米, 具散 生毛, 近 基部有 关节。 产西双 版纳、 耿马、 澜沧江 等县, 海拔 520 — 1150 米 的湿润 沟谷疏 林中。 印度、 缅甸北 部亦有 分布。 王 启无采 于勐腊 80598 号与 云南考 察队采 于西双 版纳的 7592 号 标本, 在脉序 上与本 种略有 不同, 其下 部侧脉 通常沿 中脉成 45° 角 伸展, 仅顶端 2 — 3 对 侧脉才 成弧形 上升, 其他特 征均与 原记载 无异。 lb. 细柄 嘉賜树 (变种 ) var. gracilis S. Y. Pao (1983). 叶薄 膜质, 叶面 光滑, 叶背近 无毛或 仅沿中 脉和侧 脉具稀 疏粉状 小柔毛 ,边缘 具细小 腺齿; 花 柄纤细 等特征 与原变 种易于 区别。 产西双 版纳, 海拔 1300 — 1500 米的密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景洪 (小勐 养)。 2. 慕賜树 Casearia balansae Gagnep. (1916) (1921); S. Y. Pao (1983). 2a. 嘉賜树 (原 变种) 图版 58, 4—5 var. balansae 乔木, 高 3 — I 2 米。 枝踪 揭色, 密被 棕黄色 绒毛, 老 时渐变 光滑并 有显著 条纹状 皮孔。 叶坚 纸质, 卵 形或长 圆状棉 圆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顶端短 渐尖或 钝尖, 基部 圆形, 偏斜, 叶缘具 较密的 细齿, 叶面 光亮, 无毛, 叶背密 被棕黄 色柔毛 ,侧脉 9 一 11 对, 弯 拱 上升, 边缘 网结, 叶面 平凹, 叶背 突起, 小脉 橫出, 密而 显著; 叶柄长 8 — 15 毫米, 被黄色 柔毛。 花数朵 组成团 伞花序 ,径达 4 一 8 毫米, 腋生, 总梗 极短, 基部 具多数 鳞片状 苞片, 覆 
198  云南 植物志  瓦状, 花绿 黄色, 具花柄 ,长约 1 一 3 毫米; 萼 5 深裂, 裂片卵 形或倒 卵形, 被毛, 内疏 外密, 长约 3 毫米, ^1 宽 1.5 — 2 毫米, 边缘具 睫毛; 无花瓣 ;雄蕊 7 枚, 花丝 扁平, 粗壮, 长约 1.2 亳 米, 具散 生毛, 花药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顶端钝 ,不 育雄蕊 7 枚,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有 疏毛;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3 — 4 毫米, 有疏毛 ,花 柱短, 柱头 头状。 果球形 ,黄 绿色, 直径 4—5 毫米, 无毛, 中部 以下包 以宿存 花萼; 果柄长 5 — 7 毫米。 花期 5 月 ,果 期翌年 3 月。 产西双 版纳、 金屏、 西畴、 富宁、 麻栗坡 、沧源 、镇康 ,海拔 650 — 2000 米 的山坡 杂木林 中。 越南 亦有。 本种很 像毛叶 嘉赐树 (C. viUilimba Merr.), 因此, 有的学 者主张 将二种 合并。 据作 者对云 南植物 标本的 观察, 二者 的区别 还是显 著的, 后者侧 脉较少 ,仅 6 — 8 对; 雄蕊 8 枚; 子房楠 圆形, 无毛; 柱头 盘状。 产 于华南 地区。 2b. 接叶 嘉隧树 (变种 ) var. cuneifolia Gagnep. (1916) (1921); S. Y. Pao (1983).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叶基部 楔形。 果 光滑, 黑色, 长 10 毫米 以上, 直径 8 毫米, 无 肋纹, 顶端具 尖头或 钝头。 种子 球形, 成熟后 有棱角 ,苍 白色, 假种皮 膜质, 边缘撕 裂状。 产西畴 、金屏 ,海拔 650 — 1750 米 的杂木 林中。 越南 亦有。 2c. 景东 嘉賜树 (变种 ) var. subglabra S. Y. Pao (1983). 叶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叶背变 光滑; 枝条近 无毛, 易与 原变种 区别。 亦 近楔叶 嘉赐树 (var. cuneifolia Gagnep.), 但 叶两面 无毛为 其主要 区别。 产景东 ,生 于海拔 1800 米的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3. 香味 嘉賜树 小 耗叶、 麻里棒 Casearia graveolens Dalz. (1852);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Gagnep. (1921); Whitmore in Hara (1979); S. Y. Pao (1983). Casearia m acrogyn a Turc z (1868). 3a. 香味 嘉賜树 (原 变种) 图版 58 ,1-3 var. graveolens 乔木, 高 10 — 15 米, 枝条圆 柱形, 掠 灰色, 有接角 ,通常 无毛, 花先 于叶。 叶厚 纸质, 椭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4.5 — 8.5 厘米, 顶端圆 形或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对称, 边缘有 钝齿, 叶面 光亮, 无毛, 叶背光 滑或变 光滑, 侧脉 10 — 12 对, 弧形 上升, 小脉 横出, 明显 可见; 叶柄长 10 — 12 毫米, 无毛, 或近乎 如此; 托叶 2 枚, 钻形, 早落。 团伞 花序由 5 — 12 朵 组成, 基部具 有多数 鳞片状 苞片, 覆 瓦状, 外被密 柔毛, 无 总梗。 花淡绿 色, 具花梗 ,长达 7 毫米, 中部有 关节, 被散 生毛; 花萼 5 裂, 裂片 圆形, 质厚, 在裂片 间具腺 点, 背 部密被 柔毛; 无花瓣 ;雄蕊 7 — 8 枚; 花丝 粗壮, 花药 卵形, 端纯, 不 育雄蕊 7 — 8 枚, 长 达 1 亳米, 增厚, 顶 端截形 并有散 生毛; 子房长 圆形, 顶端 被毛, 花柱 纤细, 柱头 头状。 果长 圆形, 端钝, 长 1.5 厘米, 宽 1 一 1.2 厘米, 黄色, 具 肋纹。 种子卵 圆形或 球形, 淡黄 色或红 色, 有光泽 ,长 4 一 5 毫米; 假种皮 紫色, 边缘撕 裂状。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 
天 料木科  199 
200  云南 植物志  产普洱 、景洪 、金屏 、澜沧 ,海拔 380 — 1800 米的疏 林中。 印度、 缅甸、 老挝、 柬 埔寨均 有 分布。 3b. 临沧 嘉賜树 (变种 ) var. lintsangensis S. Y. Pao ( 1983). .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花萼 和花柄 无毛。 ' 产临沧 (缅宁 ), 生 于海拔 116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临沧。 4. 云南 嘉賜树 含砂木 '• Casearia yunnanensis How et Ko ex Ko (1959). 灌木, 高约 3 米。 小枝圆 柱形, 纤细, 密被 污黄色 柔毛。 叶薄 膜质, 长圆 状椭圆 形或卵 状长 圆形, 长 10—16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顶端尾 状渐尖 ,尖 头长达 1.5 厘米, 基部阔 楔形, 边缘具 稀疏小 尖齿, 齿端有 束毛, 叶面沿 中脉和 侧脉有 稀疏小 粗毛, 叶背有 乳突状 疣点, 沿 中脉和 侧脉被 柔毛, 侧脉 6 — 7 对, 纤细, 弯拱 上升, 边缘 网结, 小脉 横出, 纤细, 两 面微突 起;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密被 黄色小 柔毛。 花 白色, 10—20 朵 族生, 密集, 展幵时 直径约 2.5 — 3 毫米; 总花 梗长约 2 毫米, 被 柔毛, 基部具 有多枚 鳞片状 苞片, 覆瓦状 ,近 圆形, 微回, 被 柔毛; 萼片 5, 膜质, 近 圆形, 长 2.5 毫米, 具橙 黄色细 条纹, 背部具 有纵列 小柔毛 ,腹面 无毛; 无 花瓣; 雄蕊 8, 少有 7 枚, 花 丝被疏 柔毛, 花药 圆形, 无 尖头; 不 育雄蕊 8, 线形, 长 1_1.5 毫米, 顶 端被疏 长毛; 子房圆 锥形; 近 无毛, 侧 膜胎座 2, 有胚珠 4 颗, 花柱 极^; 柱头 头状。 果近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7 — 8 毫米, 橙 红色, 有肋纹 ,无毛 ;果柄 极短。 花期 4 月, 果期 10 月。 产屏边 ,河口 ,海拔 140 — 900 米的 溪边、 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5. 石生 嘉賜树 图版 59, 1-5 Casearia calciphila C. Y. Wu et Y. C. Huang ex S. Y. Pao (1983)*. 乔木, 高达 5 米。 小枝棕 灰色, 具 棱角, 无毛亦 无明显 皮孔。 叶薄 革质, 卵状长 圆形或 长 圆形,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3.5—5.5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尖 头长约 1 厘米, 基部 楔形, 叶两 面无毛 ,侧脉 6 — 7 对, 弯拱 上升, 边缘 网结, 小脉 横出, 边缘具 稀疏小 腺齿, 顶端无 束毛; 叶 柄长 8 — 13 毫米, 被 稀疏小 柔毛。 花 绿色, 3 — 4 朵 族生于 叶腋, 无总梗 ,基 部具多 枚鳞片 状 苞片, 覆瓦状 ;花柄 细弱, 长约 3 毫米, 被散 生毛, 萼片 5, 卵圆形 ,长约 3.5 毫米, 宽约 2 亳米, 背部 具细线 纹和散 生毛, 边缘膜 质并具 睫毛; 雄蕊 8 枚, 长约 2 毫米, 花丝 扁平, 具 散 生毛; 花药楠 圆形; 不 育雄蕊 8 枚, 扁平, 上 部有散 生毛;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2 — 3 毫米, 被 毛, 花柱 较短, 柱头 头状。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3 月。 产西畴 、景东 ,生 于海拔 1300 — 16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 式采自 西畴。 6. 爪哇 嘉赐树 图版 59, 6 箐黄果 Casearia veJutina Bl. (1850); C. A. Backer (1963); S. Y. Pao (1983). 灌木, 高 1.5 米。 小枝棕 黄色, 具 棱角, 密被短 柔毛。 叶薄 纸质, 卵状长 圆形, 偶有卵 形, 长 5 — 8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圆形, 不偏斜 ,叶 两面初 时密被 短柔毛 ,后 渐变光 滑或仅 沿中脉 和侧脉 有毛, 侧脉 6 — 7 对, 弧形上 升或成 40° 上举, 边缘网 
202  云南 植物志  结, 小脉 横出, 背面 显著; 叶柄长 3 — 4 毫米, 被毛。 花淡 紫色, 数朵 簇生于 叶腋, 无总梗 ,基 部具 有多数 鎮片状 苞片; 花柄 细弱, 长约 2 毫米, 近无毛 ;萼片 5, 近圆形 ,边缘 膜质, 背部 有散 生毛; 雄蕊 5 — 6 枚, 花丝 较长, 具散 生毛, 花药椭 圆形; 不 育雄蕊 5—6 枚, 扁平, 顶端 有散 生毛; 子房近 球形, 上部 微被散 生毛。 花期 I 2 月。 产 易武, 生 于海拔 705 米的 沟边、 山 脚下。 印度 尼西亚 的苏门 答腊、 爪哇 亦有。 存疑种 腠叶 嘉碟树 Casearia membranacea Hance (1868); Forbes et Hemsl. (1904); Gagnep. (1921); Merr. (1927). Casettria varians auct. non Thwaites: Hand.-Mazz. (1931), Ko ( 1959). 本 种产于 广东、 广西。 越南 亦有。 有些分 类学家 认为, 本 种在云 南亦有 分布。 但笔者 在整理 云南植 物标本 时并未 见到。 虽然, 黄泳 琴曾将 王启无 采于麻 栗坡的 86947 号 标本, 鉴定为 本种, 但该号 标本没 有花果 ,仅 凭叶子 泳难以 鉴定, 故暂 存疑。 2. 天料 木属 Homalium Jacq. 乔木或 灌木。 叶 互生, 具柄, 叶 缘常有 具腺的 钝齿, 少有 全缘, 齿端腺 体干后 通常下 陷; 托叶 细小, 早落, 稀有无 托叶。 花序总 状或圆 锥状, 腋生或 顶生, 花序上 的花为 多朵簇 生, 稀有 单生。 花小, 两性, 盛开后 ,萼 片和花 瓣通常 增大; 花柄有 关节; 萼管陀 螺形, 与子 房基部 合生, 裂片 (4 一) 5-8 (-12), 线形或 倒卵状 匙形; 花瓣 与萼片 相似, 同数, 互生, 着生于 花萼的 喉部; 雄蕊 与花瓣 同数, 对生或 2 — 多枚成 束与花 瓣对生 ,着 生于花 盘腺体 之间, 稀 有生于 花瓣的 基部, 花丝 丝状, 花药 细小, 近球形 ;花 盘腺体 与萼片 同数, 对生, 稀 有 更多或 更少; 子房半 下位, 1 室, 顶生侧 膜胎座 2 — 5, 胚珠 多数或 少数; 花柱 2 — 5( — 6), 丝状, 柱头 头状。 蒴果, 中部围 绕宿存 的萼片 与花瓣 ,顶部 2 — 5 ( — 6) 瓣裂。 种子 具棱, 长椭 圆形, 种皮坚 而脆, 胚乳 丰富, 子叶 叶状。 约有 200 余种。 产世界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 国约有 12 种, 1 变种, 云南有 1 种, 1 变种。 1. 老 iii 天料木 Homalium laoticum Gagnep. (1916), (1921); Wu et Wang (1957); Ko (1959). la. 老 $1 天料木 (原 变种) 图版 6 0, 1-5 var. laoticum 乔木, 高 10 — 20 米。 树皮 粗糙, 灰白色 。枝条 圆柱形 ,微 被毛, 后渐变 光滑, 灰 褐色, 具点状 皮孔。 叶近 革质, 橢圆 形或长 圆状櫛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5.5 — 7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 基部 圆形, 边缘有 圆齿状 钝齿, 叶面 光滑, 叶背 被毛, 沿脉 尤密, 侧脉 9 一 10 对, 疏离, 弯 拱 上升, 小脉 横出, 不显著 ;叶 柄长达 8 毫米, 被短 绒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20 — 2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花 4 数, 花柄 纤细, 长约 2 毫米, 被 疏毛; 萼管陀 螺状, 被毛; 裂片长 1.5 毫米, 
天 料木科  203  图版 60 老 5± 天料木 Homalium laoticum Gagn., 1. 花枝, 2. 花, 3. 花辦 腹面, 4. 花爽 背面, 和 1 个雄蕊 的花。 (吴锡 « 绘)  去 掉花冠 
204  云南 植物志  线形, 被毛, 边缘有 睫毛; 花瓣 倒卵状 匙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0.6 毫米, 外面被 疏毛, 边缘 有 睫毛; 雄蕊 4 一 5 枚, 花丝 光滑, 长于 花瓣; 花药 圆形, 直径约 0.4 毫米; 花 盘腺体 7 — 10 个, 陀螺状 ,顶端 截平, 子房 被毛; 花柱 4, 丝状, 长 1 一 1.5 毫米, 侧 膜胎座 4 个, 有 5 — 7 颗 胚珠。 花期 4 — 5 月。 产西双 版纳, 耿马, 生 于海拔 630 — 1160 米的 山谷疏 林中。 老 $i 、泰国 亦有。 Lescot (1970) 将本 种并入 H. zeylanicum (Garoln.) Benth. (i86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Lescot (1970); Whitmore in Hara (1979)]. lb. 光叶 天料木 (变种 ) var. glabratum C. Y. Wu (1957); Ko (1959). 与原 变种的 区别为 乔木, 除花 序微被 毛外, 全 部光滑 无毛。 叶长 20 厘米, 宽 7 — 9 厘 米; 叶 柄长达 1 厘米; 花 序长达 30 厘米。 产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500 — 1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119a. 金 刀木科 Barringtoniaceae nom. conserv. 乔木, 偶有 灌木。 单叶, 互生, 有 时族生 于枝顶 或成假 轮生, 边缘有 牙齿、 据齿或 全缘, 有时具 有大的 腺体; 托叶不 存在。 花 较大, 单生或 为简单 复合总 状花序 ;苞 片小, 早落; 两 性, 福射对 称或左 右对称 ;花萼 4 一 6 枚, 分离或 连合成 钟状管 形且具 有多条 肋纹; 雄蕊多 数, 多轮 排列, 有时外 轮雄蕊 退化, 状似副 花冠, 花丝基 部大部 连合; 花药 基着, 偶有 貼生, 单边 开裂, 雄蕊 盘有时 分裂; 子房下 位或半 下位, 2 室或 多室, 胚珠 1 一 多数, 生于 中轴胎 座, 有时可 达中轴 顶端, 花柱大 部单一 ,柱头 头状或 分裂。 果实 木质, 纤 维质或 肉质, 不开 裂 或顶部 盖裂; 种子无 胚乳。 约有 5 属, 近 50 种。 广布 于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属, 3 种, 产华 南和西 南热带 地区。 Benth. et Hook. f. 将此 类群置 于桃金 娘科。 Engler 则另立 新科为 玉蕊科 (Lecythida- ceae)c 最近 Rudolphi 又 将产于 东半球 热带地 区的金 刀木属 (Barringtonia Forst.) 从玉蕊 科 (Lecythidaceae) 分 出来, 成立金 刀木科 ( Barringtoniaceae )。 金 刀木属 Barringtonia J. R. et G. Forst nom. conserv. 乔木。 叶互生 ,有时 聚生于 枝顶。 全缘或 有据齿 ,叶脉 羽状。 总状 花序, 偶有 间断穗 状 花序, 特长, 顶生或 侧生; 苞 片小, 早落, 花萼 在蕾时 闭锁, 花 开时, 2-3 裂, 覆瓦状 ;花瓣 4 枚, 偶有 5 枚, 覆瓦状 ,基 部略与 雄蕊管 合生; 雄蕊 多数, 花丝 丝状, 基部 合生成 短管, 全 部具药 ,基部 着生; 子房 下位, 略超出 萼管, 2 — 4 室, 胚 珠每室 2 — 多颗; 花柱长 线形, 单 生, 柱 头小。 果为 球形、 椭圆形 、四棱 形或纺 錘形, 纤维 质或稍 肉质, 顶 部具有 宿存的 花萼。 种子 单生, 卵形或 椭圆形 ,有厚 种皮, 胚大, 子叶不 明显。 - 约有 39 种, 广布 于东半 球热带 地区。 我国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 
金 刀术科  205  1—6. 金刀木 Berringtonia macrostachya (Jack) Kurz, 1 . 叶枝, 2. 花序 (部分 ), 3. 花弯及 花柱, 4. 雄 ^, 5. 花^ 裂片, 6. 果; 7 — 8. 垂稱 金刀木 B. pcndul. (Griff.) Kurz, 7. 叶, 8. 果。 (肖 溶绘) 
206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咢裂片 4 枚, 外被 疏毛, 边 缘具粉 状毛。 花 梗长约 6 毫米。 叶近 全缘或 有疏生 圆齿; 叶 柄基部 增厚, 长 2.5 — 4. 5 厘米。 果櫛 圆形, 长 6 厘米, 紫绿色 1. 金刀木 B. maerostaehya 2(1) 花 咢裂片 2 枚, 边缘 不具粉 状毛。 花 无梗。 叶全缘 ,微向 背反卷 ;叶柄 扁平, 无毛, 长 2 — 3. 5 厘 米。 果纺 錘形, 基部与 顶端微 收縮, 长 10—11 厘米, 褐色 2. 垂穗 金刀木 penduU 1. 金刀木 图版 61,1—6 Barringtonia macrostachya (Jack) Kurz (1875),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79); Niedenzu in E. et P. (1892); Brandis (1860); Ridl. (1922); Craib (1931); Merr. (1952); Payens (1967). Careya macrostachya Jack (1821); (1830); Barringtonia juscicarpa Hu (1963), 乔木, 高 10 — 25 米。 小枝 粗壮, 近 无毛。 叶薄 革质, 倒卵 状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达 36 厘米, 宽 8 — 12 厘米, 顶端突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或有不 显的疏 鋸齿, 无毛, 中脉在 两面均 突起, 侧脉 12—15 对, 近边缘 网结, 小脉 橫出; 叶柄长 2.5 — 4.5 厘米, 基部 增厚, 无毛。 总 状 花序长 80 — 120 厘米, 序轴粗 4 毫米; 花梗 粗壮, 长 6 毫米, 被毛。 花 白色, 花 萼裂片 4, 近 圆形, 直径约 12 毫米, 外面有 疏生毛 ,边缘 增厚; 花托被 粉状毛 ;花瓣 4 枚, 高约 3 厘米, 无毛, 具肋纹 ;花丝 丝状, 长达 5 厘米。 果椭 圆形, 长 6 — 8 厘米, 直径达 3.5 厘米, 紫 绿色。 花期 4 月, 果期 8 月。 产景洪 、金平 、马关 ,生 于海拔 170 — 1200 米的山 谷潮湿 林中。 2. 垂穗 金刀木 图版 61, 7 — 8 马旦果 、金 刀木、 小叶 金刀木 Barringtonia pendula (Griff.) Kurz (1877); Niedenzu in E. ct P. (1892); Bra- ndis (1906); Knuth in Engl. (1939); Payens (1967). Careya pendula Griff. (1854); Barringtonia yunnanensis Hu (1963). 大乔木 ,高达 30 米。 树干 直径达 1 米。 小枝 粗仕, 圆柱形 ,灰色 ,有 条纹, 近 无毛。 叶 薄 革质, 倒卵状 棉圆形 、楠圆 形至窄 棉圆形 ,长 7 — 25 厘米, 宽 3 — 7.5 厘米, 顶端急 尖至短 渐尖, 有时 圆形或 微凹, 基部狭 楔形, 全缘, 微向背 反卷, 近 无毛, 中脉 两面微 突起, 侧脉 14-16 对, 弯拱 上升, 边缘 网结, 小脉 网状; 叶柄长 2 — 3.5 厘米, 扁平, 无毛。 穗状 花序长 达 1 米, 花相距 甚远, 花序轴 直径约 3 毫米, 无毛。 花 白色, 无柄; 萼裂片 2 枚, 椭圆形 ,顶 端急尖 ,长 1 厘米, 宽约 5 毫米, 外面被 疏毛, 花瓣 4 枚, 圆形, 直径达 1.5 厘米 ;雄蕊 多数, 花 柱长达 3.5 厘米, 线状。 果纺 锤形, 基部与 顶端略 收缩, 长达 10 厘米, 直径 3.5 厘米, 掲 色。 花期 4 月, 果期 10 月。 产金屏 、马关 、景洪 ,生 于海拔 560 — 760 米的山 谷湿阔 林中。 171.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nom. conserv. 常绿 或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稀 对生, 革质或 纸质, 具叶柄 或无; 托叶早 落或很 
冬青科  207  小; 叶 痕通常 明显。 花小, 辐射 对称, 单性, 稀两性 或杂性 ,雌雄 异株, 呈腋生 或腋外 生的聚 伞花序 、伞形 花序或 族生, 稀单生 ;花萼 4 一 6( — 8)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瓣 4 一 6 (一 8), 分离 或基部 连合,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与花瓣 同数, 并与之 互生, 分离, 花丝粗 且短, 花 药 2 室, 内向 (在 雌花中 形成假 雄蕊, 有时花 瓣状) 纵裂; 无花盘 ;子房 上位, 2 至多室 ,每室 有胚珠 1 一 2 粒, 几无 花柱, 柱头 头状或 盘状或 4 一 5 浅裂; 胚珠 倒生, 悬垂, 稀直生 (雄 花中 有退 化雌蕊 )。 果为 核果, 果皮通 常肉质 ,具 4 分核, 稀 2 至 多核, 极稀为 1 核, 分核 通常新 月形; 种子 具丰富 胚乳, 胚小, 直立。 2 属 400 — 500 种, 产热带 至温带 地区, 主 产中南 美洲。 我国有 1 属约 120 种, 产于 华- 东、 华南及 西南等 地区; 云南有 1 属 82 种 24 变种和 2 变型。 1. 冬青属 Ilex L. 属 的特征 见科的 特征。 分亚属 、组 检索表 1(6)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小枝 通常有 长枝和 短枝, 皮孔在 当年枝 上明显 ,叶片 膜质, 纸质, 稀为革 质 L 落叶冬 靑亚属 Subgen. Prino. 2(5) 果成熟 后红色 ,分核 6 — 13, 具纵棱 ,稍 凸起, 内果皮 木质或 革质。 3(4) 小枝具 短枝; 柱头头 状或鸡 冠状, 花柱 明显; 果 具分核 6 — 13, 分核具 纵棱, 稍 凸起, 内果皮 木质 1. 假落叶 冬靑组 Sect. Pseudoprinos 4(3) 小枝不 具短枝 ,柱头 盘形, 无花柱 ;果 具分核 4 一 8, 分核 无棱, 内果 皮革质 2. 小果冬 青组 Sect. Micrococca 5(2) 果 成熟后 黑色, 分核多 皱紋, 具棱 和沟, 内果 皮石质 3. 似落叶 冬靑组 Sect. Prinoide. 6(1)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小 枝不具 短枝, 皮孔通 常在当 年枝上 不见; 叶片 革质、 坚 纸质, 稀 为纸质 II. 冬 靑亚属 Subgen. Ilex 7 (10) 維花序 单生于 叶腋, 分核具 1 一 2 沟或 光滑或 具棱而 无沟。 8(9) 雄花序 单生于 当年枝 叶腋, 分 核背具 单沟或 3 棱 2 沟, 内果 皮革质 或木质 单序 冬靑组 Sect. Lioprinut 9 (8) 雄花序 族生于 二年枝 叶腋, 稀 单生于 当年枝 叶腋, 分核光 滑或具 棱而无 沟或稍 粗糙, 内果  皮革质 S. 矮 冬靑组 Sect. Paltori. 10( 7 ) 雌花 序和雄 花序均 族生, 生于 二年生 或老枝 叶腋, 分核多 皱纹, 具纹 孔或凸 的棱。 11(12) 雌花序 的个体 分枝仅 1 花 6. 剌齿 冬青组 Sect. Aquifolium 12(11) 雌花序 个体分 枝为聚 伞花序 、伞形 花序或 单花。 13(14) 族生 的雄花 序和雌 花序为 复聚伞 花序或 假伞形 花序, 每个 分枝具 10 花或 更多, 叶片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7. 厚叶 冬靑组 Sect. LauroUex 14(13) 花簇生 ,每 族有花 1 一 3 朵, 有吋 5 朵, 叶 片长度 很少达 10 厘米, 宽 3.5 厘米  8. 假 fli 齿 冬靑组 Sect. PseudoaquifoUiun I. 落叶冬 靑亚属 Subgen. Prinos (Linn.) Loes.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小枝 通常具 长枝和 短枝。 叶片 膜质、 坚纸质 ,稀近 革质, 边缘 通常具 
208  云南 植物志  锅齿或 细据齿 ,稀 全缘。 雄花序 单生。 组 1. 假落叶 冬青组 —— Sect. Pseudoprinos S. Y. Hu 小 乔木或 灌木; 小枝具 长枝和 短枝, 皮孔 明显。 叶片膜 质或坚 纸质, 具 锅齿。 花序稍 族生或 单生, 花 6 — 16 数, 柱头头 形或鸡 冠形; 分核 6 — 13 粒, 具棱。 1. 薄 叶冬青 Ilex fragilis Hook. f. (1875); Loes. (1901), (1919)*; S. Y. Hu (1957); Hara (1966). la. 薄 叶冬青 (原 变型) 绿皮子 (禄劝 ) f. fragilis 落叶小 乔木或 大灌木 ,高 3 — 5 米; 分枝栗 褐色, 有 长枝和 短枝, 皮孔楠 圆形至 圆形, 白 色, 显著; 顶芽 卵形, 芽鳞具 缘毛。 叶在 长枝上 互生, 在短枝 上簇生 于顶端 ,托 叶小。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两面无 光泽, 无毛, 椭 圆形至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圆形 至钝, 沿叶 柄稍下 延, 边缘有 据齿, 长 6.5 — 8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9 对, 叶面 明显, 背面极 明显, 网脉在 背面极 明显; 叶柄长 5 — I 5 毫米, 上面 有窄的 小槽, 无 毛。 雄花: 呈聚伞 花序, 几个或 1 个或单 花生于 叶腋, 基部具 鳞片; 花梗长 3 — 5 毫米, 无 毛; 雄花黄 绿色, 6 — 8 数, 花 萼小, 盘形, 深裂, 裂 片变化 较大, 通常 卵形、 三 角状卵 形至阔 卵形,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2 — 2 .5 毫米 ,基部 连合, 稍具 缘毛;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不 育子房 塾状, 中央 凹陷; 雌花: 单 花生于 叶腋, 基部具 鎮片;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 雌花 6-16 数; 花 萼小, 盘形, 直径 4 毫米, 深裂, 裂片卵 形至阔 卵形, 具缘毛 ;花瓣 与雄花 相同; 退化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3, 花药 心形; 子房 塾状, 花柱 明显, 长 1.5 毫米, 柱头 头形或 扩大呈 鸡 冠形。 果柄长 5 毫米; 果近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宿存花 萼平展 ,柱头 头形或 鸡冠形 ,具 分核 6 — 13 粒, 分核櫛 圆形, 具 纵棱, 内果皮 木质。 产禄劝 、大姚 、景东 等地, 生 于海拔 2200 — 3000 米的 山谷疏 林或灌 丛中; 亦分 布于西 藏 南部。 锡金、 不丹 及印度 东北部 也有。 lb. 毛薄 叶冬青 (变型 ) 图版 62,1一3 f. kingii Loes. (1901) et in Sarg. (1911); S. Y. Hu(l949). Ilex burmanica Merr. ( 1941); /. opienensis S. Y. Hu in Fang (1946)*. 与 原变型 的区别 在于叶 片两面 沿脉被 柔毛。 产 贡山、 维西、 片马、 禄劝、 彝良、 大关、 屏边及 文山等 地区, 生 于海拔 (isoo —) ZlOO — 3000 米的 混交林 或杂木 林或灌 丛中; 亦分布 于贵州 东北部 、四川 西南部 及西藏 东南部 。锡 金、 缅 甸北部 和印度 东北部 亦有。 组 2. 小果 冬青组 Sect. Micrococca (Loes.). S. Y. Hu 高大 乔木, 当年 枝皮孔 显著; 叶片 膜质或 纸质, 具 锯齿; 花序为 聚伞花 序或假 伞形花 序; 果球形 ,小, 分核具 6 — 8 条 光滑的 纵沟; 内果皮 革质。 
冬青科  209  图版 62 1—3. 毛薄 叶冬青 11" fragtlis Hook. f. form, kingii Locs" 1. 花枝, 2. 果, 3. 分核; 4—6. 多 脉冬青 I. polyneura (Hand.-Mazz.) S. Y. Hu, 4. 花枝, 5. 果, 6. 分核; 7—9. 大果冬 青 (. macrocarpa Oliv. var. macrocarpa, 7. 花枝, 8. 果, 9. 分核。 (吴锡 麟绘) 
210  云南 植物志  - 分种 检索表 1(2) 复聚伞 花序, 二级轴 较果柄 为长; 叶具 6 — 10 对 侧脉; 果 直径约 3 毫米 ― 2. 毛梗细 果冬靑 (变型 ) 1. microeoeea f. pUoM 2(1) 假伞形 花序, 二级轴 通常缺 ,若有 则较果 柄短; 叶具 11 一 20 对 侧脉; 果直径 4 一 5 毫米 3*多 脉冬靑 !• polyneura 2. 毛梗细 果冬靑 (变型 ) 绿姑 妮树、 绿樱桃 (屏边 )、 臭 化杆、 小红果 (文山 )、 猪肚木 (僮语 ) Hex micrococca Maxim, f. pilosa S. Y. Hu ( 1949);" 图鉴" ( 1972)*. Ilex. pseudogoda]am Franch. ( 1 898); /. micrococca auct. non Maxim. : S. Y. Hn in Fang (1940)*, in part. 落叶 乔木, 高 10 — 20 米; 小枝红 褐色或 褐色, 无毛或 有时被 微柔毛 ,具纵 条纹, 具白色 纺锤形 皮孔。 叶片 纸质, 卵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3—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或钝, 常 歪斜, 边缘近 全缘或 具芒状 锅齿, 上面深 绿色, 沿中脉 疏被微 柔毛, 余无毛 ,背 面淡 绿色, 被微 柔毛, 沿脉 更甚, 中脉上 面凹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6 — 10 对, 上面 明显, 背面 凸起,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被微 柔毛。 复聚 伞花序 腋生, 具 2_3 次 分枝, 花 序轴长 6 — 12 毫米, 总花 梗及花 梗短, 均被短 柔毛。 雄花绿 白色, 5 或 6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约 2 毫米, 裂片卵 形至阔 卵形, 钝, 外 面被微 柔毛及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1.5 毫 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先端 ^嘆 状, 6 浅裂; 雌花淡 绿色, 6 — 8 数, 花萼深 6 裂, 裂片阔 卵形, 钝,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i 约 1 毫米, 基 部 连合;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 箭形; 子房卵 状球形 ,直径 1 毫米, 柱头 盘形, 具很 短的 花柱。 果球形 ,直径 3 毫米, 柱头厚 盘形, 凸起, 明显的 6 — 8 裂, 有分核 6 — 8; 分核椭 圆形, 背 部稍具 单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金平、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砚山、 富 宁及西 双版纳 等地, 生 于海拔 (800 —》 1300 — 1900 米的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及 湖北等 省区。 越 南北方 亦有。 树皮 入药, 煎服 有止痛 之效。 3. 多 脉冬青 图版 6 2,4 一 6 青皮树 (昆明 ) Hex polyneura (Hand.-Mazz. ) S. Y. Hu (1949). Ilex, micrococca Maxim, var. polyneura Hand.-Mazz. (1933); /. polyneura (Hand- -Mazz. ) S. Y. Hu var. glabra S. Y. Hu (1949), excl. specim. H. T. Tsai 52526, 60434, syn. nov. 乔木, 高达 20 米; 分枝黑 褐色或 浅褐色 ,无毛 ,当年 生枝无 皮孔, 具纵向 棱沟, 二年生 枝有 棱沟, 具 皮孔, 皮孔灰 白色, 圆 形或棉 圆形,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 卵形, 小, 芽 鳞具缘 毛。 叶片纸 质至坚 纸质, 两面无 光泽, 长 圆状椭 圆形至 卵状桶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5 — 6.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尾 状渐尖 ,基部 圆形,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 背面极 凸起, 侧脉 
冬青科  211  11 一 20 对, 与 中脉呈 60 度 交角, 上面平 ,背面 凸起; 侧脉两 面明显 ,靠 近叶缘 网结; 网脉在 上面明 显或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 1.5 — 3 厘米, 紫 红色, 上面具 深且窄 的槽, 槽 内被极 细的微 柔毛, 背面 圆形, 略 具棱, 无毛。 假伞 形花序 腋生; 花 序轴长 5 — 10 毫米, 扁, 向先 端渐尖 增宽,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花梗长 2 . 5 — 4 毫米,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基 部具小 苞片; 雄花: 花 萼小, 盘形, 6 — 7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无毛; 花瓣 卵形, 6 — 7, 长约 2 毫米, 基 部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或 稍短, 花药长 圆形; 不 育子房 卵形, 先端 凸起; 雌花: 花 萼与雄 花同; 花瓣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基部 合生; 不 育雄蕊 仅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宿存萼 盘形, 柱头 盘形, 稍凸, 不 明显的 6 — 7 裂; 分核 6 — 7, 分核 背部具 1 细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西畴 、文山 、西双 版纳、 绿春、 元江、 景东、 思茅、 昆明、 嵩明、 富民、 禄劝、 峨山、 双柏、 新平、 镇康、 耿马、 沧源、 潞西、 龙陵、 腾冲、 维西、 贡山、 碧江、 漾濞、 寻甸 及会泽 等地, 生 于海拔 1260-2600 米的林 中或灌 丛中; 亦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和 贵州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 种与细 果冬青 (I. micrococca Maxim.) 相似; 但 花序为 假伞形 花序, 叶脉 较多, 11—20 对而 不同。 按胡 秀英的 描述, 本种 与变种 I. polyneura var. glabra S. Y. Hu 的区 别为" 叶片背 面被 细小微 柔毛, …… 花 梗被微 柔毛, …小 花梗 被微柔 毛。" 但 根据同 号模式 (Isotypus) 及 许 多的同 举模式 (Isoparatypus) 标本 (除 了蔡 希陶的 52526,60 4 3 4 花序被 毛而叶 脉较少 ,花 序为 复聚伞 花序, 系 micrococca Maxim, f. pilosa S. Y. Hu 误定 为变种 var. glabra 外) 中, 全都 无毛, 因此我 们认为 本种与 I' polyneura (Hand.-Mazz. ) S. Y. Hu var. glabra 无 区别, 应予以 归并。 组 3. 似落叶 冬青组 —— Sect. Prinoides (DC.) Gray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叶片 膜质、 坚纸 质或近 革质; 果黑色 ,有 4 一 9 m 纹, 具 棱沟; 分核背 具 3 棱 2 沟, 内果皮 石质, 硬。 分种 检索表 1(4) 不 育子房 球形, 中央微 回; 果较小 ,直径 10 — 14 亳米, 有分核 7—9, 柱头 56 毛 4*大 果冬靑 1' macrocarpa 2(3) 果柄短 ,长 12—-15 毫米 4a. 大 果冬青 (原 变种) I. macrocarpa var. macrocarpa 3(2) 果柄 较长, 长 14 一 33 毫米 长梗大 果冬青 (变种 ) I. macrocarpa var. lonflripedunculata 4(1) 不育 子房圆 锥形, 先端 缘状; 果较大 ,直径 15 — 20 毫米, 有分核 6 — 7, 柱 头被毛 • 沙 现冬靑 I. chapaensis 4. 大 果冬青 Hex macrocarpa Oliv. in Hook. (1888)*; Loes. ex Diels ( 1900), (1901); Pamp. (1900), (1910); Dunn & Tutch. (1912); Loes. in Sarg. (1911); Rehd. ( 1927), ( 1933); Chun (1933); Hand.-Mazz. (1933); Comber (1933); Tard.-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5. Y. Hu (1949); "图鉴 "(1972)*. 
212  云南 植物志  Ilex henryi Loes. (1901); /. macrocarpa Oliv. var, trichophylla Loes. (1901), (1913); I . macrocarpa Oliv. var. genuina Loes. (1901), Comber (1933); /. dubia (G. Don) Trel. var. hupehensis Loes. ( 1901 ); I . montana Torr. & Gray var. hupehensis Fern. ( 1933); Ce- lastrus salicijolia L6vl. ( 1914); Diospyros bodinieri Livl. (1914); I. macrocarpa Oliv. var, hrevipedunculata S. Y. Hu in Fang (1946)*. 4a. 大果 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2,7—9 臭樟树 (晋宁 ), 青刺香 (师宗 ) var. macrocarpa 落叶 乔木, 高达 10 米, 具长枝 和短枝 ;枝 褐色, 二 年生和 三年生 枝上具 皮孔。 叶在长 枝上 互生, 在短枝 上集中 于顶端 ;叶片 纸质,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稀长 圆状橢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3 — 6.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边缘具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平或下 陷, 疏被 细小微 柔毛或 无毛,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8 — 10 对, 两面 明显, 近叶缘 网结, 网脉 在背面 显著; 叶柄长 9 一 12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雄花: 呈假聚 伞状花 序或单 个生于 叶腋; 总 花梗长 2 — 4 毫米; 花梗长 3 — 7 毫米; 花 5 — 6 数; 花萼裂 片卵形 ,有 缘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圆形 ,中央 微四, 不 明显地 分裂; 雌花: 花序单 1, 腋生; 花梗长 6 — 14 毫米, 无毛; 花 7 — 9 数, 花萼 盘形, 浅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有 缘毛; 花瓣长 4 一 5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育 雄蕊为 花 瓣长的 2/3, 花药 箭形; 子房 圆锥状 球形, 柱头 柱状, 无毛。 果圆 球形, 直径 10 — 14 毫 米, 柱头短 柱状, 长 2 毫米, 7 — 9 浅裂; 分核 7 — 9, 分核两 侧扁, 背部有 3 棱 2. 沟, 侧面有 网状 棱沟, 内果皮 坚硬。 产昆明 、嵩明 、富民 、晋宁 、弥勒 、师宗 、沾益 、昭通 及盐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500 — 2400 米 山谷 和山坡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 湖北及 安徽等 省区。 本 种与沙 坝冬青 (I. chapaensis Mcrr.) 相近, 但果 较小, 直径 10 — 14 毫米, 有分核 7 — 9, 柱头 无毛而 不同。 4b. 长梗大 果冬青 (变种 ) var. longipedunculata S. Y. Hu in Fang (1946)*, (1949); "图 鉴" ( 1972), in nota. 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是 果柄长 14 一 33 毫米, 为叶 柄长的 1 倍 以上。 产昆明 、盐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650 — )20()()—22()0 米 的山坡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贵 州、 广西、 广东、 浙江、 江苏、 安徽、 湖南及 湖北等 省区。 S. 沙 坝冬青 Ilex chapaensis Merr. (1940, July); Tardieu-Blot (1945), (1948); S. Y. Hu (1949); 海南 植物志 (1965). Ilex ho wit Merr. & Chun ex Tanaka & Odashima (1938), nom. nud.; Merr. & Chun (1940, August); Masam. (1943); /. megistocarpa Merr. (1940);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落叶 乔木, 高 10 — 12 米; 分枝栗 褐色, 具明显 的皮孔 和棱。 叶在 长枝上 互生, 在短枝 上族生 顶端; 叶片坚 纸质至 薄革质 ,卵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7 — 13 厘米, 宽 3 — 6.5 
冬青科  2t3  厘米, 先端渐 尖至短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钝 ,边 缘具浅 圆齿, 中脉在 上面凹 ,背 面凸, 侧脉 8 — 10 对, 在上 面平, 背面凸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3 厘米, 上面有 窄沟。 雄花: 呈假 族生, 分 枝有花 1 一 5 朵; 总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均被微 柔毛; 花 6 — 8 数; 花 萼直径 4 毫米, 被微 柔毛, 深裂, 裂片 圆形, 有疏 缘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基部 合生, 具缘毛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不育 子房圆 锥形, 先端 像 状, 浅裂; 雌花: 单生 于短枝 顶端鳞 片内或 叶腋, 花梗长 6 — 10 毫米, 被疏短 柔毛; 花 6 — 7 数, 花萼与 雄花的 相似; 花瓣长 4 毫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箭 头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花柱 明显, 被微 柔毛, 柱头 头形, 分裂。 果球形 ,直径 1.5 — 2 厘米, 干时有 纵槽, 柱头 长 2 毫米, 被毛, 有分核 6 — 7; 分核长 圆形, 背部有 2 深沟和 3 棱, 侧面有 1 一 2. 条棱沟 。花 期 4 月, 果期 10 月。 产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及马关 等地, 生 宁海拔 (500 —) ISOO — 2 000 米的混 交林中 ;亦分 希于 广西、 广东。 越南 亦有。 ■ 本 种与大 果冬青 (I. macrocarpa Oliv.) 相近, 但果 较大, 直径 1 .5 — 2 厘米, 花 柱被毛 而 不同。 亚属 II. 冬 青亚属 —— Sub gen. Ilex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全部具 长枝; 分枝上 通常缺 皮孔; 叶片厚 革质、 革质, 稀为坚 纸质; 花 序 单生或 簇生。 - 组 4. 单序 冬青组 —— Sect. Lioprinus (Loes. ) S. Y. Hu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单 个花. 序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或 基部具 鳞片。 分种 检索表 . 1 (28) 花序聚 伞状, 叶片具 锯齿、 圆齿, 稀为 全缘, 分 核背面 具单沟 伞 冬青系 Ser. Chinenses)。 2(9) 叶片薄 革质或 坚纸质 ,全缘 或具波 状疏浅 锅齿; 分 核背具 1 宽沟, 断面呈 U 形。" 3(6) 分枝、 总 花梗和 花梗被 柔毛; >叶 片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 • I 红 河冬靑 I* manneiensU 4(5) 叶片 上面沿 中脉被 柔毛, 背 面中脉 密被黄 色绒毛 6a. 红 河冬青 (原 变种) I. manneiensis var. manneiensis 5(4) 叶两 面无毛 6b. 光叶红 河冬靑 (变种 ) I. manneiensis var. glabra 6(3) 分枝 总花梗 和花梗 无毛。 7(8) 叶片长 圆状椭 圆形, 稀长圆 形或楠 圆形, 长 10 — I 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全缘, 上 面沿中 脉被微 柔毛; 柱 头盘形 7. 楠 叶冬靑 I. machUifoIia 8(7) 叶 片楠圆 形至倒 卵伏椭 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具波 状疏浅 锯齿, 上面沿 中脉无 毛; 柱 头头形 • …… 8. 假棟 叶冬靑 I. pteudomachilifolJa 9 (2) 叶片 革质或 近革质 Ol^lF 叶冬青 L xylosmacfolia 为坚纸 质), 具 圆齿、 锅齿或 圆齿伏 锯齿; 分核背 
214  云南植 物 .志  部具 1 沟或: £ 棱沟。 10(19) 分枝 被毛。 _ . 11(14) 叶缘 具细据 齿或近 全缘。 12(13) 灌木; 叶片长 圆伏披 针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上面 被短柔 毛至近 无毛, 背面近 无毛; 柱 头头形 • 9. 瑞 丽冬青 L .hweUensi. 13(12) 乔木; 叶片椭 圆形至 卵伏长 圆形, 长 14 一 20 厘米, 宽 5. 5 — 8 厘米, 背 面具卷 曲毛; 柱头平 盘形 10. 阔 叶冬青 1. latifron. 14(11) 叶缘为 疏离圆 齿状锅 齿或疏 据齿。 15(18) 叶缘 为疏离 圆齿状 据齿; 叶片两 面被毛 或仅中 脉在上 面被短 绒毛, 背面 仅基部 被毛。 16(17) 叶片 革质, 卵形至 卵伏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5 — 3. 5 厘米, 两面 被诱色 柔毛; 花梗 被长柔 毛 11- 锈毛 冬青 1' ferruginea 17(16) 叶片坚 纸质, 椭圆 伏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9 厘米, 宽 2 — 3. 2 厘米, 上面 中脉被 黄色短 绒毛; 花 梗被黄 色紧贴 短絨毛 12. 作 叶冬靑 1* xylo.m*efolia 18(15) 叶 缘为疏 锯齿; 叶片椭 圆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上 面中脉 被细微 柔毛; 果梗 被微柔 毛; 柱头薄 盘形; 分 核背具 1 深沟, 断面呈 V 形 13. 密 花冬靑 1. con«e.ta 19(10) 分枝 无毛; 叶片 革质。 边缘具 圆齿伏 据齿、 锅齿或 圆齿, 稀 全缘; 柱头厚 盘形。 20(27) 分 核背部 光滑, 无沟; 叶缘具 圆齿状 锯齿, 有吋 全缘; 顶芽 较大, 芽鳞具 缘毛; 总 花梗及 花梗^ 毛。 21(26) 顶芽大 ,长 8 — 12 毫米; 叶大, 叶片 (?! 圆衫, ^ 12-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花梗 较叶柄 为短。 22(25) 叶片 背面中 脉上密 被黄色 绒毛。 23(24) 花 梗长于 总花梗 14a. 黑 果冬青 (原 变种) 1. atrata var. atrat. 24(23) 花 梗短于 总花梗 14b. 无毛黑 果冬青 (变种 ) I.atrata var. glabra 25(22) 叶片背 面中脉 上无毛 14C. 长梗黑 果冬靑 (变种 ) L atrata var. w«n»u 26(21) 顶芽小 ,长 5 — 6 毫米; 叶较小 ,叶片 卵肜、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花 梗较 叶柄长 IS. 香冬靑 I. .uaveolen. 27(20) 分核背 部回形 ,具宽 而深的 单沟; 叶缘具 圆齿, 稀具 锯齿; 顶 芽小, 无毛; 总花 梗及花 梗被微 柔毛 16, 有 毛冬靑 (变种 ) I. purpurea var. pubigera 28( 1 ) 花序 通常为 伞形, 稀聚 伞伏, 叶 全缘, 分核 背部具 3 棱和 2 沟 (2. 伞花 冬青系 S«. Umbellifo- rmcs)。 29(32) 分核光 滑或具 3 浅棱。 30(31) 分枝、 叶背面 及中脉 上无毛 17«u 离冬青 (原 变种) L «cel.a var. exeel.a 31(30) 分枝、 叶 背及中 脉上被 微柔毛 17b* 毛背 高冬靑 (变种 ) 1* e«el.a var. hypotrich. 32(29) 分核具 3 棱和 1 沟 (稀具 2 棱和 1 沟)。 33(36) 雄花序 为聚伞 花序, 花梗长 3 — 13 毫米; 果椭圆 形或近 球形, 有分核 4 一 6( — 7); 花夸裂 片边缘 饨伏。 34(35) 花梗 无毛; 果大, 直径 6 — 8 毫米, 柱 头盘形 •••••• 18a. 铁冬青 (原 变种) I. rotunda var. rotunda 35(34) 花 梗被微 柔毛; 果小, 直径约 5 毫米, 柱头 头形或 厚盘形 18b. 微果 铁冬青 (变种 ) !• rotunda var. microcarpa 36(33) 雄 花序为 伞形; 花梗长 10 — 20 毫米; 果顶端 凹陷扁 球形或 球形, 有分核 6 — 10, 花^ 裂 片具缘 毛。 37(38) 分枝 疏被微 柔毛; 总花梗 及花梗 密被短 柔毛; 果 直径约 4 毫米 I 9 . 伞 花冬靑 L godajam 38(37) 分 枝光滑 无毛; 总花梗 及花梗 疏被微 柔毛; 果 直径约 6 亳米 …… 20. 多 核冬靑 L umbeUulata 
冬青枓  215  6. 红 河冬青 Ilex manneiensis S. Y. Hu ( 1949). 6a. 红 河冬青 (原 变种) var, manneiensis 小乔木 或灌木 ,高 5 — 8 米; 分枝 粗壮, 深 揭色, 有棱, 叶 痕十分 凸起, 呈三 角形, 具皮 孔, 当 年生枝 被黄色 柔毛; 顶芽大 ,长 5 — 8 毫米, 芽鳞边 缘具长 而密的 纤毛。 叶生于 1 一 2 年生 枝上, 叶片薄 革质, 桶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至楔 形, 全缘, 中 脉在上 面平或 稍凸, 被 柔毛, 在背面 突起, 密 被黄色 绒毛, 脱落, 侧脉 15 — 17 对, 近平行 ,两面 突起, 近边缘 网结;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20 毫米, 幼 时被黄 色柔毛 ,以 后变无 毛或仅 在槽内 被毛。 雄花: 呈聚伞 花序, 腋生, 有花 3 朵, 稀 4 一 5 朵, 总 花梗长 5 — 12 毫米, 极扁, 花梗长 2 — 4 毫米, 均被 柔毛。 花 4 一 6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具缘毛 ;花辦 长圆状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5 毫米, 基部 连合, 具 缘毛; 雄蕊为 花 滩长的 3/4, 花药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卵状 球形, 花柱 明显, 柱头 4 浅裂, 雌花: 呈 聚伞花 序, 有花 3 朵, 总 花梗长 10 — 12 毫米, 极扁, 被黄色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 柔毛; 花 4-6 数, 花萼 深裂, 被毛,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具缘毛 ;花瓣 长圆状 卵形, 长 3 毫米, 具 稀疏缘 毛;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稍短 ,花药 箭头状 卵形; 子房 圆锥状 球形, 花柱 明显, 柱头 4 浅裂。 果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黑褐色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 盘形, 有分核 5 — 6, 分核背 部呈浅 U 形 单沟, 光滑。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月。 产文山 、马关 、蒙自 、禄劝 及景东 ,生 于海拔 2400 — 27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或疏 林中。 模 式标 本采自 红河。 与黑 果冬青 (I. atrata W. W. Smith) 相似, 但叶 全缘, 两面中 脉被毛 ;总花 梗和花 梗 被毛而 不同。 6b. 光叶红 河冬靑 图版 63 , 1 一 2 var. glabra C. Y. Wu ex Y. R. Li (1984).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是, 叶全部 无毛。 产禄劝 、禄丰 、景东 等地, 海拔 2700 — 32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7. 楠 叶冬靑 图版 63,3 — 6 Ilex machilifolia H. W. Li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 10 — 2 米; 分枝 粗壮, 褐黄色 ,具 棱沟及 凸起的 半圆形 叶痕。 顶芽 卵形, 芽鳞 厚, 具 缘毛。 叶仅生 于当年 生枝上 ,叶 片坚纸 质至薄 革质, 长圆状 棉圆形 ,稀 长圆形 或椭圆 形, 长 10 — 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模形, 中脉 在上面 平凸, 被微柔 毛, 背面极 凸起, 无毛, 侧脉 15 — 18 对, 两面极 明显, 近叶缘 网结, 背面 无毛, 有时 在上面 稍被 细小微 柔毛, 网脉在 两面极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粗壮, 上面 平至具 浅槽, 槽内被 微柔毛 ,两侧 具极狭 的翅, 背面有 纵棱。 花序 未见。 果序聚 伞形; 果 序柄长 5 — 9 毫米, 极 扁, 有纵 条纹, 无毛; 果 柄长约 3 毫米, 有条纹 ,无毛 ;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成熟后 红色, 宿存萼 盘形, 平展, 深 5 — 6 裂, 裂片 圆形, 边缘 膜质, 具缘毛 ;柱头 盘形, 5 — 6 浅裂; 分核 5, 背部具 1 深沟, 橫 切面呈 U 形。 果期 11 一 12 月。 产麻 栗坡, 海拔 1700 — 2000 米 山地常 绿阔叶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冬 青 科  217  本 种与似 楠冬青 (I. editicostata Hu et Tang) 相似, 但叶较 大而簿 ,侧 脉多而 明显, 中 脉 被毛而 不同。 8. 假楠 叶冬青 图版 63,7 — 8 Ilex pseudomachilifoli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 10 米, 全株 无毛; 枝紫 黑色, 当 年生枝 具褶的 棱沟, 有 光泽, 二 年生枝 有半圆 形 凸起的 叶痕, 显著, 并有 稀疏椭 圆形的 皮孔。 顶芽圆 锥形, 先 端尖, 光滑。 叶片 纸质, 椭 圆形至 倒卵状 棉圆形 ,长 15 — 18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钝, 边缘 具波 状疏浅 据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极 凸起, 并具 细棱, 侧脉 18 — 20 对, 两面 凸起, 极 明显; 叶柄长 1.8 — 2 厘米, 上面 有槽, 下面 圆形具 细棱, 上 端两侧 叶基下 延呈狭 翅状。 花 序 未见。 幼果序 为复聚 伞花序 ,腋生 于当年 枝上; 果 序柄长 7 — 12 毫米, 扁, 果柄长 3 — 7 毫米。 幼 果卵状 球形, 宿存萼 5 — 6 浅裂, 裂片具 缘毛, 柱头 头形。 产屏边 ,海拔 150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楠 叶冬青 (I. machUifolia H. W. Li ex Y. R. Li), 但 植物体 无毛, 枝紫黑 色, 具棱沟 ,叶大 而薄,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侧 脉和网 脉多而 明显, 花序为 复聚伞 花序而 不同。 9. 瑞 丽冬青 Ilex shweliensis Comber ( 1933). Ilex \wangtungensis auct. non Merr.: S. Y. Hu ( 1949), p. p., quoad. G. Forrest 15947. 灌木, 高 6 — 14 米; 分枝 具棱, 深 褐色, 密被极 短的白 色毛, 有淡色 而稀疏 的圆形 皮孔。 叶片近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9 一 12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干后 褐色,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楔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稍下弯 ,上面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近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陷或 微凸, 背面 凸起, 两面皆 密被短 柔毛, 侧 脉直, 在背面 凸起, 与 中脉呈 60 度 夹角, 至 叶缘突 然 弯曲并 网结; 叶柄长 8 —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窄槽。 雌花: 呈聚伞 花序, 二级 分枝, 单 1 腋生 于当年 枝上, 有花 3 — 7 朵, 花梗长 9 一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果梗扁 ,长 4 一 7 毫米, 宽达 1.5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未见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8 毫米, 中果皮 肉质, 红色, 宿 存花萼 4 裂, 直径 6 亳米, 裂片阔 三角形 ,宽 1.5 毫米, 被短 柔毛; 分核 4, 平滑, 背部 深回, 侧面平 (未见 标 本, 摘自 原描述 )。 产瑞丽 ,生 于海拔 2000 米的 河谷密 林中。 本种 近似黑 果冬青 (I. atrata W. W. Smith), 但 以其分 枝被短 柔毛, 雌花序 具明显 的二级 分枝, 分 核背面 深凹而 不同。 胡 秀英看 到了本 种的模 式标本 (Forrest 15947), 认为 小枝、 花 序的卷 曲毛被 和植株 的 特征, 均与广 东冬青 (I. kwangtungensis Merr.) 无异, 唯 有分核 较小, 沟较浅 ,不 应作异 种对待 ,故 并入了 该种, 本种 模式标 本我们 未见, 亦未找 到产地 标本; 但据 广东、 云 南现有 标本 比较, 仅云 南东南 部有阔 叶冬青 (I. latifrons Chun) 而无广 东冬青 ,且分 布间隔 过远; 因此, 我们 认为瑞 丽冬青 (I. shweliensis Comber) 应当 保留。 10. 阔 叶冬青 Ilex latifrons Chun (1934). Ilex l{_wangtung€nsis Merr. var. pilosissima Hand.-Mazz. (1933); /. latifrons var. pih- 
2t8  云南 植物志  sissima (Hand.-Mazz. ) Chun ( 1934); /. /{wang/ungensis S. Y. Hu ( 1949), p. p. min., quoad syn. I. latijrons. 常绿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枝粗壮 ,圆 柱形, 有纵 条纹, 密被绣 黄色或 污黄色 长柔毛 ,皮孔 不 明显, 叶痕半 圆形, 稍凸; 顶芽圆 锥形, 密被 污黄色 柔毛。 叶片革 质至近 革质, 椭 圆形至 卵状长 摘圆形 ,长 (11一)14 一 20 厘米, 宽 (4 一 )5.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圆形 至近圆 形, 边缘具 浅的小 锯齿至 近全缘 ,上 面疏被 柔毛或 无毛, 背面被 卷曲柔 毛或变 无毛, 中脉在 上面平 或微凹 或微凸 ,被污 黄色短 柔毛, 背面极 凸起, 密被锈 黄色长 柔毛, 侧脉 11 一 12 对, 上面回 ,被微 柔毛, 背面凸 ,被长 柔毛; 叶柄 粗壮, 长 10 — 13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上 面有窄 槽, 下面 圆形。 雄花: 呈聚伞 花序或 复聚伞 花序, 1 一 3 回分枝 ,生于 一年生 枝叶腋 ;花序 梗长 1.5 — 2.8 厘米, 扁, 疏被 卷曲长 柔毛, 二级 花梗不 等长, 较花梗 为长, 被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短 柔毛; 雄花紫 红色, 花萼 4 深裂, 裂片 卵形, 外面 疏被微 柔毛; 花瓣 4, 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先端圆 ,基部 连合; 雄蕊 4, 长为 花瓣的 2/3, 花药椭 圆形; 不育子 房圆 锥形, 小, 柱头 明显, 微裂; 雌花 未见。 果序聚 伞状, 多 分枝, 生于一 年生枝 叶腋; 果序 柄长 1 厘米, 扁, 被 柔毛; 果柄长 5 — 7 毫米, 被 柔毛。 果棚圆 状球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6 — 8 毫米, 有棱沟 ,宿 存花萼 4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被柔毛 ,具 缘毛, 柱头平 盘形, 4 浅裂; 分核 4, 桶 圆形, 背部有 1 深沟, 其余 光滑。 花期 6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西畴 、麻 栗坡、 马关、 屏边及 河口等 地区,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米常 绿阔叶 林或混 交 林中; 亦分布 于广西 (南部 )、 广东 (西部 和海南 岛)。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近似广 东冬青 (I. kwangtungensis Merr.), 但叶 更大, 叶背、 小枝、 花序密 被污黄 色 柔毛而 不同。 11. 绣 毛冬青 图版 65,4 一 6 Ilex ferruginea Hand.-Mazz. (1933); S. Y. Hu (1949). 灌木或 乔木, 高 2.5 — 10 米; 枝圆 柱形, 幼枝被 柔毛, 具纵向 细棱。 叶片 革质,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2 — 7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稀 浅心至 钝形, 边缘具 疏的 圆齿状 据齿, 齿尖变 黑色, 中脉在 上面平 ,背面 凸起, 两面 被锈色 柔毛, 侧脉 8 — 10 对, 两面 明显, 上面被 柔毛, 背面 无毛, 网 脉两面 明显; 叶柄短 ,长 2 — 4 毫米, 上面平 或微凹 ,被 锈色 柔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或伞形 花序, 有花 1 一 6 朵, 腋生 于当年 枝上; 总 花梗长 3 — 5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 5 — 7 数, 花萼近 钟形, 被毛,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 毫 米, 具缘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啮蚀状 ,基部 连合; 雄蕊 5, 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长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先端呈 短的小 It; 雌花 未见。 果序单 1, 具果 1 一 3 个, 腋 生当年 枝上, 果梗长 6-10 毫米, 被长 柔毛, 单 1 果的 果梗上 有线形 小苞片 2 枚, 被长 柔毛, 果梗长 5 — 9 毫米, 被长 柔毛。 果近 球形, 直径 5 — 7 厘米, 干后 有棱, 花萼 盘形, 平铺, 被长 柔毛和 缘毛, 裂片 (4 一 )5—7; 柱头 头形; 分核 4 一 6, 背部具 单沟。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屏边 、麻 栗坡、 西 畴及东 北部, 生 于海拔 1300 — 19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亦分 布于贵 州南部 (平塘 、独山 )。 模式标 本采自 东川热 水塘。 12. 梓 叶冬青 图版 64,1 — 5 Hex xylosmaefolia C. Y. Wu ex Y. R. Li (1984). 小乔木 ,高 4 一 6 米; 枝灰色 ,当年 枝纤细 ,密 被紧贴 黄色短 绒毛, 二年生 枝和三 年生枝 
冬青科  ? 14  上疏 被毛, 有纵 棱沟, 具 叶痕, 老枝上 有皮孔 。叶 集中生 于当年 枝上, 稀生 于二年 枝上。 叶片 坚 纸质, 椭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 9 厘米, 宽 1—1.1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长渐 尖, 基部 圆形, 边缘为 疏圆齿 状锯齿 ,中脉 在上面 平或稍 下陷, 被黄色 短绒毛 ,背部 凸起, 仅 在基部 被毛, 侧脉 8 — 9 对, 两面 凸起, 网脉在 两面稍 明显, 皆 无毛; 叶柄长 3 — 5 毫米, 上面 有沟, 下面 圆形, 密 被紧贴 黄色短 柔毛。 聚伞 花序, 生于 当年枝 叶腋; 总花梗 、花梗 皆被紧 贴 黄色短 续毛; 雄花: 花 序有花 6 至多数 ,花小 (未开 放), 4 数, 花萼 深裂至 萼长的 1/2, 裂片三 角形, 外面被 黄色短 绒毛,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雄蕊与 花辦近 等长或 稍短, 花丝短 而花 药大, 长 圆形; 不育子 房球形 ,柱头 4 浅裂; 雌花: 花 序有花 3 — 6 朵, 花 4 数, 花萼、 花 瓣同 雄花; 不育 雄蕊较 花短,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球形。 果 未见。 花期 5 — 6 月。 产富宁 ,海拔 1000 米左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锈 毛冬青 (I. ferruginea Hand.-Mazz.) 相近; 但 小枝被 紧贴的 黄色短 绒毛, 叶 长圆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先端 渐尖而 不同。 13. 密 花冬青 图版 64,6 — 7 Ilex con^resta H. W. Li ex Y. R. Li (1984). 小乔木 ,高 5 米; 当年枝 黑褐色 ,具 条纹, 半圆 形叶痕 凸起, 皮孔椭 圆形, 被疏的 柔毛, 二年 生枝褐 灰色, 有纵 条纹, 叶痕和 皮孔极 明显。 顶芽 卵形, 密 被黄色 柔毛。 叶生 于当年 枝 先端; 叶片近 革质, 椭圆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边缘具 疏鋸齿 ,中脉 在上面 微回, 被细小 微柔毛 ,背面 极凸起 ,无毛 ,侧脉 9 一 10 对, 上面 稍回, 背 面凸起 ;叶柄 粗壮, 长 6 — 10 毫米, 被黄色 短柔毛 ,上面 有槽。 花序 未见。 果序聚 伞状, 有 果 3 个, 生于 当年枝 叶腋, 果 序梗长 5 — 6 毫米, 扁, 被微 柔毛; 果 柄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果 球形, 红色, 直径约 1 厘米, 宿存花 萼具不 明显的 6 浅裂或 波状, 具缘毛 ,柱头 薄盘形 ,浅 4 裂; 分核 4, 背部具 1 宽沟, 其余 光滑, 断面呈 V 形。 果期 11 月。 产龙陵 ,海拔 1500 米左 右山地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作 叶冬青 (I. xylosmaefolia C. Y. Wu ex Y. R. Li) 相近, 但 叶片满 圆形, 长 7-9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边 缘具疏 锯齿, 叶面中 脉被微 柔毛, 果 梗被微 柔毛而 不同。 14. 黑 果冬青 Hex atrata W. W. Smith (1917); Anon. (1930); Comber (1933); S. Y. Hu (1949), p. p., excl. syn. I. shweliensis et specim. G. Forrest 15947. 14a. 黑果 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 5,7 — 10 var. atrata 常绿 乔木, 高 6 — 10 米; 分枝 粗壮, 黑 褐色, 具 棱沟, 无毛, 二年 以上的 枝具明 显的皮 孔, 叶痕半 圆形, 稍凸起 ;顶 芽大, 芽鳞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宽 5—6 毫米, 脊微隆 起, 边 缘具长 而密的 缘毛。 叶片坚 纸质至 革质, 椭圆形 ,长 I 2 — 16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 端渐尖 ,基部 圆形、 钝或宽 楔形, 边缘具 裙齿或 圆齿状 锯齿, 稀近 全缘, 中脉在 上面平 ,至叶 基 部凹, 无毛, 背面极 凸起, 密 被黄色 绒毛, 侧脉 14 一 18 对, 与网脉 于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5-30 毫米, 粗壮,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于当年 枝上; 总 花梗长 3 — 5 毫米, 扁, 先端 增粗; 花梗长 5 — 8 毫米, 皆 无毛。 花 未见。 果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宿存花 萼直径 4 一 5 毫米, 平展, 5 — 6 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具 缘毛, 柱头厚 盘形, 5 — 6 浅裂; 分核 5, 无沟, 横 断面呈 
图版 64 1—5. 昨 叶冬青 Ilex xylosmaefolia C. Y. Wu ex Y. R. Li., 1. 雄 花枝, 2. ^部 分示 毛被, 3. 雄 花苞, 4. 雄 花蕾去 花被, 5. 雄蕊 腹面; 6 — 7. 密 花冬青 Ilex congesta H. W. Li cx Y. R. Li., 6. 果枝, 7. 果横 切面; 8 — 12. 有 毛冬青 Ilex purpurea Hanssk. var. pubigera C. Y. Wu cx Y. R. Li., 8. 果枝, 9. 果, 10. 分核侧 面观, 11. 分核腹 面观, 12. 分核横 切面。 (曾孝 濂绘) 
冬青科  221  三 角形, 内果皮 革质。 果期 6 — 7 月。 产腾冲 、片马 ,生 于海拔 25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亦分布 于缅甸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于 腾冲。 14b. 无毛黑 果冬青 var. glabra C. Y. Wu ex Y. R. Li (1984).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是 叶背中 脉全部 无毛。 产龙陵 ,海拔 290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14c. 长梗黑 果冬青 (变种 ) var. wangii S. Y. Hu (194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总 花梗较 花梗长 ,总 花梗长 8 — 12 毫米,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2000 — 2800 米山 坡阔叶 林中; 亦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墨脱 )。 模式 标 本采于 贡山。 15. 香冬靑 (图鉴 ) Hex suaveolens (Uvl.) Loes. (1914); Rehd. (1933); S. Y. Hu (1949). Celastrus suaveolens L^vl. (1914); Ilex purpurea auct. non Hassk. : Hand. -Mazz. (1933), p. p.; Rehd. (1933), p. p.; "图鉴 "(1972)*. 常绿 乔木, 高 (4 一 )8 — 10 米, 完全 无毛; 分枝 粗壮, 干后黑 色或紫 褐或褐 色,、 有棱, 老 枝灰色 ,皮孔 明显或 不显; 顶芽大 ,芽鳞 卵状梱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具长 缘毛。 叶片 革质, 橄榄 色或深 褐色, 卵形、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 钝或阔 楔形, 边缘圆 齿状锯 齿或有 时全缘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侧脉 11 一 14 对, 上 面不明 显, 背面 明显,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叶柄 通常长 1 一 2 厘米, 扁, 上 面平, 两侧为 叶基下 延成窄 翅。 近伞形 花序, 稀 为聚伞 花序, 腋生, 总 花梗长 15 — 25 毫米, 纤细; 花梗长 3 — 8 毫米, 无 毛; 雄花 白色, 花萼 盘形, 4-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1 毫米, 宽 1.5 毫米, 仅具 缘毛; 花 瓣与萼 片同数 ,卵状 长圆形 ,长 3 毫米, 宽 2.5 毫米, 开后 反折, 基部 连合; 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 卵状球 形或长 圆形; 不育子 房球形 ,直径 1.5 毫米; 雌花 花萼和 花瓣同 雄花; 不 育雄蕊 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 心形, 子房卵 状球形 或球形 ,直径 2 毫米, 柱头厚 盘形, 4-5 裂。 果 为 梨形, 红色, 干时为 褐红色 ,柱 头乳头 状或厚 盘形; 分核 4 一 5, 切面呈 三棱形 ,长 4 一 5 毫 米, 光滑, 无沟。 花期 5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金平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600 — 2000 米的山 坡混交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东部、 贵州东 南部、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浙 江及湖 北等。 本种的 主要特 征是叶 片卵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边缘具 圆齿状 锯齿, 近 伞形花 序, 总花 梗长过 叶柄; 果梨形 ,分 核平滑 无沟, 可与邻 近种相 区别。 16. 冬青 Ilex purpurea Hassk. (1844), nom. nud.; Walp. (1845—46); Loes. (1901); Rehd. (1933); Hand. -Mazz. (1933); Cheng ex P'ei (1934); 曾沧江 (1978). Ilex old harm Miq. (1867), (1870); Franch. & Sav. (1873); Maxim. (1881)*; Forb. & Hemsl. (1886); Dunn & Tutch. (1912); Chung (1924); Belval (1933); /. purpurea var. oldhami (Miq.) Loes. ex Diels (1900), (1901), (1911); Chung (1924); 陈噪 
222  云南 植物志  (1937)*; /. chinensis auct. non Sims: S. Y. Hu (1949). 16a. 冬靑 (原 变种) var. purpurea 常绿大 乔木, 完全 无毛, 高 4 一 13 米, 树皮暗 灰色; 小枝浅 灰色, 圆 柱形, 具不明 显的小 皮孔, 叶痕呈 新月形 或窄三 角形, 凸起。 叶片薄 革质, 深 褐色, 楠圆形 、披 针形, 稀 卵形, 长 5-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或 楔形, 边缘具 圆齿, 稀为 锯齿, 上面有 光泽, 中 脉在上 面平, 背面凸 ,侧脉 6 — 9 对,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无毛; 叶柄长 8 — 10 毫米, 上 面平或 有时具 窄沟。 复聚伞 花序单 1 生于 当年枝 叶腋。 雄花: 花序具 3 — 4 回分枝 ,花序 轴长 7 — 14 毫米, 二 级轴长 2 — 5 毫米; 花梗长 2 毫米, 无毛, 每分 枝具花 7 — 24 朵; 花淡紫 色或紫 红色, 4 一 5 数, 花萼近 镜形, 裂 片阔三 角形, 具缘毛 ;花瓣 卵形, 长 2.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反折; 雄蕊比 花瓣短 ,长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不育 子房圆 锥形, 长不足 1 毫米; 雌 花: 花序具 1 一 2 回分枝 ,有花 3 — 7 朵; 花 序梗长 3 — 10 毫米, 扁, 二级 轴发育 不好; 花梗 长 6 — 10 亳米; 花萼和 花瓣同 雄花;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 心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柱 头具不 明显的 4 一 5 裂, 厚 盘形。 果深 红色, 楠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直径 6 — 8 毫米; 分 核 4 一 5, 背部 平滑, 回形, 断面呈 三棱形 ,内 果皮厚 革质。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7 — 12 月。 产云南 (? );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 东及福 建等长 江流域 以南各 省区。 未见 到云南 标本, 据 胡秀英 引证的 A. Henry 344 号可能 是采自 湖北或 台湾。 描述 系根据 资料。 本种为 我国常 见的庭 园观赏 树种; 树皮及 种子供 药用, 为强 壮剂; 同时 具有较 强的抑 菌 和杀菌 作用; 树皮提 栲胶; 木材 为细工 原料; 嫩叶可 作蔬菜 食用。 16b. 有毛 冬青 图版 64, 8 — 12 var. pubiger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芽、 叶柄 及叶的 中脉上 面被微 柔毛, 果 序被微 柔毛, 果有时 单生, 球形, 稍大, 叶片 较厚。 产文山 ,海拔 2000 米左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17. 高冬青 Ilex excelsa (Wall.) Hook. f. (1875); Maxim. (1881); Loes. (1901); Chung (1924); Comber (1933); S. Y. Hu (1949). Cassine excelsa Wall, in Roxb. (1824); Spreng. (1827); Ilex elliptica D. Don (1825); DC. (1825); /. rotunda auct. non Thunb.: D. Don (1825); /. doniana DC. (1825); /. nepalensis Spreng. (1827); I. exsulca Wall. (1830); Brandia (1874). 17a. 高冬青 (原 变种) var. excelsa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分枝 具级纹 和棱, 粗壮, 灰色, 皮 孔少, 叶 痕明显 凸起。 叶片纸 质至近 革质, 楠圆形 至卵状 椭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4( 一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至钝, 全缘,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7 — 8 对, 两面 显著, 至边缘 网结, 网 脉 不显; 叶柄长 10 — 20 毫米, 纤细,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聚伞 花序或 假伞形 花序, 有花 3 朵 以上, 花 4 一 6 数。 雄花序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总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被长 硬毛, 花梗长 2 — 
冬青科  223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萼 深裂, 无毛; 花瓣长 圆形,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辦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具小 缘 ,喙长 1 毫米, 明显的 5 浅裂; 雌 花序总 花梗长 5 — 12 毫米, 被细 小微 柔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被 细小微 柔毛; 花萼 5 — 6 裂, 裂片三 角形, 无毛; 花 瓣阔卵 形; 退化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球形, 柱头 盘形。 果 卵状椭 圆形, 直径 5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4 一 6, 断面呈 三角形 ,光 滑或略 有棱, 无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腾冲 、龙陵 、临沧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1850 米的 林中; 亦 分布于 广西。 尼泊尔 、不 丹、 印度 东北部 也有。 本种与 铁冬青 (I. rotunda Thunb. ) 相似, 但后者 果较大 ,分 核具棱 和沟而 不同。 171>. 毛背 高冬青 (变种 ) var. hypotricha (Loes. ) S. Y. Hu (1949). 、 Ilex hypotricha Loes. (1901).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分枝被 微柔毛 ,叶片 纸质, 背面 或仅中 脉被微 柔毛。 产西畴 、屏边 、景洪 、普文 、玉溪 等地, 生 于海拔 760 — 1200 米 河谷疏 林中。 印度、 孟加 拉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滇西北 ,真 体地点 未详。 18. 铁冬青 Hex rotunda Thunb. (1784); Willd. (1797); Pers. (1797), (1805); Poir. (1813); Roem. & Schuk. (1818); DC. ( 1825); Dietr. (1839); Sieb. & Zucc, (1845); Miq. ( 1867); Franch. & Sav. (1873); Maxim. (1881)*; Hance (1883); Forb. & Hemsl. (1886); Loes. (1901); Mata sum. et Hayata (1906); Hayata (1911); Pitard in Lecte. (1912); Chung (1924); Kanehira (1936)*; Kia ( 1937)*; 陈噪 (1937)*; Masam. (1943);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S. Y.Hu (1949), (1953); 广州 植物志 (1956)*;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H. L. Li (1977). Ilex laeviga:a Blume ex Miq. ( 1 870); /. Kosunensis Yamamolo in Hayata ( 1925, sup- pl. )*; /. sasa{u Yamamoto in Hayata (1925)*. 18a. 铁冬青 (原 变种) var. rotunda 常绿大 乔木, 高达 20 米, 胸 径可达 1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 具棱, 光滑, 皮孔 不显。 叶片 薄革 质至坚 纸质, 橄 榄色或 褐色, 卵形、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短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全缘, 中脉在 上面微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6 — 9 对,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0 — 20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背面 有棱和 皱纹。 聚伞 花序, 有 花 4 一 6( — 13) 朵, 腋生; 花梗长 3 — 13 毫米, 无毛。 雄 花序总 花梗长 3 — 10 毫米; 花梗长 4-5 毫米, 基部具 小苞片 2 枚或无 ;花 4 数, 花萼 盘形,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无毛; 花 滩长圆 形, 长约 2.5 毫米, 宽 1.5 毫米; 雄蕊 较花瓣 为长, 花药椭 圆形; 不育子 房小, 顶端具 小喙; 雌 花序总 花梗长 9 一 13 毫米; 花梗长 4 一 8 毫米; 花 白色, 5 — 7 数, 花萼近 盘形, 裂片三 角形, 无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短, 花 丝基部 十分 膨大, 花药近 球形; 子房近 球形。 果橢 圆形, 长 6 — 8 毫米, 柱头幼 时头状 ,成熟 后厚盘 形; 分核 5 — 7, 披针形 ,长约 6 毫米, 宽 1.3 毫米, 断面 g 三棱 形, 背部具 3 棱和 2 沟, 内果 
224  云南 植物志  皮近 木质。 花期 8 月 ,果期 U 月 至翌年 2 — 3 月。 产砚山 ,生 于海拔 1100 米混交 林中; 亦 分布于 长江流 域以南 各省及 台湾。 朝鲜、 日本 (包 括琉球 群岛) 及越南 也有。 叶和树 皮人药 ,有清 热利湿 、消 肿止痛 之效。 树皮又 可提取 栲胶。 ISb. 微果 铁冬青 (变种 ) 图版 65,1 — 3 var. microcarpa (Lindl. ex Paxt.) S. Y. Hu (1949), (1953);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H. L. Li (1977). Ilex microcarpa Lindl. ex Paxt. (1850); Loud. (1855, suppl.); I . rotunda auct. noo Thunb. : Forb. & Hemsl. (1886) et auct. plur. I • unicanaliculata C. J. Tseng (1981), syn. nov. 本 变种与 原变种 (var. rotunda) 的 主要区 别是, 叶片椭 圆形, 长圆状 椭圆形 ;稀 卵形; 近伞形 花序, 被微 柔毛, 花萼啮 蚀状; 果 较小, 直径约 5 毫米; 分核 背部具 3 棱和 2 沟。 花 期约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屏边、 马关、 西畴、 砚山、 蒙自、 盈江、 双江、 禄劝, 生 于海拔 1150 — 150G (-2600) 米 山谷 或山坡 疏林至 溪边; 亦分布 于贵州 、广西 、广东 (包括 沿海岛 lll^)、 福建、 台湾、 江西、 江 苏和 湖南等 省区。 T. Loesener 在他的 冬青禾 斗专著 (Vorstudien zu einer Monographic der Aquifoliaceen) 中描 述原变 种时, 提 到分核 背部具 3 棱 2 沟和 2 棱 1 沟; 而胡秀 英在描 述中只 强调了 3 棱 2 沟而 忽略了 2 棱 1 沟的 情况, 致使曾 沧江将 2 棱 1 沟 者另立 为新种 I. unicanaliculata Tseng, 显然 不当; 云南 东南部 的大量 标本分 核全为 单沟, 而 其他形 态特征 完全与 本变种 (I. rotunda var. microcarpa) 相同, 因此, 不 宜另立 新种。 19. 伞 花冬青 米碎木 (海 南植 物志, 图鉴) Ilex godajam (Colebr.) Wall. (1839); Hook. f. (1875), descrip.; Loes. (1901); Maxim. (1881); Pitard in Lecte. (1912);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S. Y. Hu (194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Prinos godajam Colebr. ex Wall. (1832)*; Ilex godajam var. genuina Kurz (1875); /. capitellata Pierre (1893)*; I. godajam var. capitellata (Pierre) Loes. (1901); /. rotunda Thunb. var. piligera Loes. (1901); I. umbellulata auct. non Loes. : Merr. (1928); /. fa- brilis auct. non Pierre: Merr. & Chun ( 1940); /. rotunda auct. non Thunb. : auct. plur.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5 — 12 米; 枝灰 白色, 当 年枝黄 褐色, 具棱, 被微 柔毛; 顶 芽小, 无 毛; 老枝上 具凸起 的叶痕 ,皮孔 不显。 叶片坚 纸质, 幼时 纸质, 卵状桶 圆形至 椭圆形 ,长 6 — 13.5 厘米, 宽 4 一 6.5 厘米, 先 端骤然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全缘 或有时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回, 背 面凸,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侧脉 8 — 10 对, 背面 明显, 网脉 不显; 叶柄 较细, 长 8 — 15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近伞形 花序, 总 花梗长 10 — 18 毫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均被短 柔毛。 雄花 序有花 6 朵以上 ,花 4 或 5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啮 蚀状, 被短 柔毛, 有缘毛 ;花瓣 长圆形 ,基部 连合; 雄, 蕊 较花瓣 稍长, 花 药卵状 球形; 不 育子房 先端具 小喙, 4-5 浅裂; 雌 花 序有花 3 — 13 朵; 花萼 4 一 6 深裂, 裂片 圆形, 钝, 被微 柔毛, 有 缘毛; 花瓣 "^椭 圆形。 果 
图版 65 1 ― 3. 微果 铁冬青 Ilex rotunda Thunb. var. microcarpa (Lindl. ex Paxt.) S. Y. Hu, 1. 果 枝, 2. 果, 3 分核; 4 — 6. 诱 毛冬青 1. ferruginca Hand.-Mazz., 4. 果枝, 5. 果, 6. 分核; 7—10. 黑 果冬青 I. atrata W. W. Smith var. atrau, 7. 果枝, 8. 果, 9. 分 核, 10. 分核横 断面。 (肖 溶绘) ' 
226  云南 植物志  近球形 ,直径 4 毫米, 红色, 柱头厚 盘形至 头形, 4 一 5 浅裂; 分核 6 — 10, 背部具 3 棱 2 沟。 花期 4 月, 果期 8 月。 产思茅 、西双 版纳及 富宁, 生 于海拔 300 — 1000 米, 干燥疏 林或次 生林中 ;亦分 布于广 西、 广东。 也见 于越南 北部及 印度。 20. 多 核冬青 图版 66, 6 — 4 Hex umbellulata (Wall.) Loes. (1901); Pitard in Lecte. (1912);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S. Y. Hu (1949). Ehretia umbellulata Wall, in Roxb. (1824), (1832); Spreng. (1827); Ilex sulcata Wall. (1829), nom. mid.; Hook. f. (1875); Pseudehretia umbellulata (Wall.) Turcz. (1863); Ilex godajam (Colebr.) Wall. var. sulcata (Wall.) Kurz. (1875); /. umbellulata var. megalophylla Loes. (1908); Chung (1924). 常绿 乔木, 高 7 — 18 米; 枝 灰色, 粗糙, 有凸 起的叶 痕和不 明显的 皮孔, 当年枝 褐色, 有 棱,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幼时膜 质或薄 纸质, 椭圆形 至卵状 楠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5"^ 7 厘米, 先端 突尖, 基部钝 或圆形 ,稀阔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2 对,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10 — 18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背面 有 继纹, 无毛。 近伞形 花序, 生于当 年生枝 的下部 叶腋, 分枝发 达者则 出现圆 锥花序 ;花白 色, 4 一 5 数; 雄花 序有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10 — )15 — 30 毫米, 稍被微 柔毛; 花梗长 3 — 5 毫 米, 被微 柔毛, 基部有 很多小 苞片; 花尊 深裂, 裂片半 圆形,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花瓣卵 状长圆 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稍长, 花药 卵形; 不育 子房圆 锥形, 先端 具小 It, 4-5 裂; 雌花 序有花 多数; 总 花梗长 10 — 20 毫米, 稍被微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 米, 被微 柔毛, 基部有 很多小 苞片; 花萼 和花瓣 与雄花 相同; 不 育雄蕊 较花瓣 为短, 花药箭 头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具棱, 花柱 明显, 先端 4 一 5 裂。 果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红色, 柱头 厚 盘形, 放射 状裂, 分核 6 — 10, 背部具 2 — 3 棱, 1 一 2 沟,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4 月, 果期 9-10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瑞丽、 勐连、 澜沧、 沧源、 耿马 等地, 生 于海拔 510 — 1650 米 的 山谷或 山坡密 林或疏 林中。 印度 及缅甸 亦有。 模式标 本采于 思茅。 本 种的特 征在于 叶大而 全缘; 小枝 无毛; 近伞形 花序, 被微 柔毛; 果小 而圆, 具分核 6 — 10, 背部具 2 — 3 棱, 1 一 2 浅沟。 组 5. 矮 冬青组 Sect. Paltoria (Ruiz & Pavon) Maxim. 灌木, 高 的可达 5 米, 矮的 则成甸 匐状。 叶片革 质或近 革质, 具据齿 或圆齿 ,稀 全缘或 近 全缘, 背面具 腺点或 无点。 雄 花序成 簇生, 生于当 年或二 年生枝 叶腋; 雌花通 常单花 ,稀 具 3 花排 成聚伞 花序, 生于 当年生 枝叶腋 [偶 见三 花冬青 (I. triflora) 中成族 生]; 花 4 数, 稀 5 — 6 数; 雌 花花瓣 在基部 1/5 连合; 果直径 6 — 9 毫米, 具薄 的外果 皮和中 果皮, 分 核 4 (个 别种为 5 — 6), 光滑, 很少 在背部 具皱, 具棱, 内果皮 革质。 
冬青科 227  分种 检索表 1(10) 叶片 具点, 分核 4, 宽约 4 毫米, 背部 具棱, 通常 棱上具 58 [纹 (1. 点叶 冬青系 Ser. Stigmatopho 2(9) 果单个 腋生; 顶芽 发育, 小; 叶缘为 圆齿伏 锯齿。 3( 8 ) 叶片 除上面 中脉上 被微柔 毛外, 两面 无毛; 弯片 边缘啮 烛伏; 分核 具棱, 柱头 厚盘形 21JII 冬靑 I- szechwanensit 4( 5 ) 叶 片较宽 且厚, 卵状椭 圆形、 卵形、 卵 伏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 2 . 5 — ) 3 .5— 7 (—9) 厘米, 宽 (1.5—)2—4(一4.5)厘米, 先端 渐尖, 短 渐尖至 急尖; 分枝及 中脉于 叶面多 少被微 柔毛; 果较 大, 直径 7 ― 8 毫米 21a. Jl| 冬靑 (原 变种) I. szeehwanensis var. «zechwanenaia 5( 4 ) 叶 片较窄 且薄,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分枝 及中脉 于叶面 密被微 柔毛。 6(7 ) 叶片 较大, 长 2—5 厘米, 宽 1.5—2.5 厘米 21l>. 毛 叶川 冬青 (变种 ) I. szeehwanensis var. mollissima 7( 6 ) 叶 片通常 较小, 长 2 — 3. 5 厘米, 宽 1—1. 5 厘米, 有吋 小至长 0.6—1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或 大至长 4 一 5 厘米, 宽 1.8—2.2 厘米 21c* 异叶 川冬青 (变种 ) 1. szeehwanensis var. heterophylla 8( 3 ) 叶片两 面疏被 微柔毛 ,上面 中脉上 密被微 柔毛; 萼 片全缘 或稍喃 蚀状; 分核无 棱沟, 柱头盘 形 22. 独 龙冬青 1. yuiana 9( 2 ) 果通常 3 (稀 1 一 2 ) 个成聚 伞状, 腋生; 顶芽 不发育 或缺; 叶 缘为浅 锯齿, 叶片椭 圆形、 长圆形 至 卵伏補 圆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8—)2—4 厘米, 幼 吋两面 密被微 柔毛, 后 变无毛 或近无 毛; 花梗被 微柔毛 ;分 核背具 3 棱, 柱头 厚盘形 (花 期为 头形) 23. 三 花冬青 I. triflora 10(1) 叶片不 具点, 分核 4 或 5 — 6, 宽 2 — 3 毫米, 背部无 棱或具 1 棱 (2. 小叶冬 青系, Ser. CaMino ides)o 11(18) 叶片 较小, 长 不超过 4 厘米 (个 别达 4.5 厘米 ), 卵形、 倒卵形 、卵状 披针形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两 面无毛 ,先 端急尖 或钝, 中脉 在叶面 凸起, 侧脉不 明显; 幼枝 被毛。  12(13) 叶片倒 卵形、 倒卵 伏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6—1.4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叶面中 脉 上被微 柔毛; 幼枝被 短柔毛 24. 高 山冬青 1. rockii 13(12) 叶片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急 尖或钝 ,叶面 中脉上 密被长 柔毛; 幼枝 上密被 长柔毛 云 南冬靑 I. yunnanensia 14(17) 叶片 卵形、 卵 伏披针 形至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15(16) 咢片 具缘毛 25«. 云 南冬靑 (原 变种) I.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U 16(15) 萼片 无缘毛 2Sb. 无 续毛云 南冬靑 (变种 ) I. yunnanensis var. eciliata 17(14) 叶片卵 形或长 圆形, 先端钝 2SC. 高贵云 南冬青 (变种 ) 1. yunnanensi. var. (fentUi. 18(11) 叶片 较大, 长 4 一 5 厘米, 卵形至 卵状楠 圆形, 上面被 微柔毛 ,背 面密被 续毛, 先端 渐尖, 中脉在 叶面平 或微凸 ,侧脉 明显; 幼枝密 被绒毛 26. 魯 旬冬青 I. ludianen.i. 21. 川冬青 枝桃树 (元江 )、 小 万年青 (镇雄 ) lies szeehwanensis Loes. (1901), in Sarg. (1911); S. Y. Hu in Fang (1946)*, (1949);" 图鉴" (1972)*. 
228  云南 植物志  Ilex szechwanensis Loes. f. calva Loes. ex Diels ( 1900), nom. nud. , Loes. (1901), descr.; / . szechwanensis Loes. f . puberula Loes. (1901); I . crenata Thunb. var. scoriarum W. W. Smith ( 19 17); Anon. (1930); /. trijlora Blume var. viridis auct. non Loes.: Com ber (1933). 21a. 川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6,1 一 3 var, szechwanensis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3( — 10) 米; 小 枝近四 棱形, 多少被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长 2-4 毫米, 被微 柔毛。 叶片革 质或近 革质, 橄 榄色, 背面具 不透明 的点, 卵状桶 圆形、 卵形、 卵状长 圆形至 椭圆形 ,长 (2.5 — )3.5 — 7( — 9) 厘米, 宽 (1.5 —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短渐 尖至 急尖, 基 部楔形 至钝, 边缘为 圆齿状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微下陷 或平, 被微 柔毛, 背面凸 起, 无毛或 稍被毛 ,侧脉 6 — 7 对, 两面明 显或不 明显,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3 — 8 毫米, 上面 具窄槽 ,被微 柔毛, 背面 圆形。 雄花 成聚伞 花序, 稀族生 ,生于 叶腋, 有花 1 一 7 朵; 总花梗 长 4 一 12 亳米, 具 苞片; 花梗长 2 — 3 毫米, 具小 苞片。 花 白色, 花萼小 盘形,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4-7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边缘啮 蚀状, 稀有 缘毛; 花瓣 4 一 5, 卵 形至近 圆形, 基 部连合 ;雄蕊 与花瓣 同数, 比花瓣 稍短, 花药 卵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端 稍具小 》彖, 具不明 显的 分裂; 雌花 序单生 叶腋, 花梗长 8 — 10 毫米, 具 苞片; 花白色 , 4 数, 花萼小 盘形, 浅裂, 裂片 圆形, 边缘啮 蚀状; 花瓣 卵形, 基部 连合, 不 育雄蕊 很小, 长为花 瓣长的 1/5, 花 药箭头 形; 子房 卵状球 形或近 球形, 直径 1.5 毫米, 花柱有 时明显 ,柱头 盘形, 4 浅裂。 果 球形, 直 径 7 — 8( — 10) 毫米; 分核 5, 卵形, 长 4一5 毫米, 宽 3.5 — 4 毫米, 光 滑或稍 具不明 显的细 棱,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文山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镇雄、 彝良、 新平、 元江、 景东、 思茅、 西双 版纳、 凤 庆及龙 陵, 生 于海拔 (1000 — ) 1300 — 2500 米的 山坡杂 木林、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亦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南及 湖北等 省区。 本种 近似三 花冬青 (I. triflora Bl.), 但总 花梗较 花梗长 得多; 分核光 滑具细 纹而不 同。 21b. 毛叶 川冬青 var. moUissima C. Y. Wu ex Y. R. Li (1984). Ilex szechwanensis S. Y. Hu (1949), p. p., quoad specim. H. T. Tsai 60067, 60276, 61434, 61660.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在于枝 和叶面 沿中脉 密被微 柔毛, 叶 片较小 而薄, 卵 形或卵 状披针 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 花 和果均 较小。 产屏边 、金平 等地, 海拔 1400 — 1800 米 常绿林 或灌木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21c. 异叶 川冬青 var. heterophyll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通 常较小 而薄,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通常长 2 — 3.5 厘米, 宽 1-1.5 厘米, 有 时大小 混生, 小的长 0.6 — 1 厘米, 宽 0.4 — 0.8 厘米, 大的长 4 一 5 厘米, 宽 1.8-2.2 厘米, 边缘 具疏圆 锯齿, 先端 渐尖。 产屏边 、马关 等地, 海拔 2100 — 2150 米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马关。 
冬青科  229 
230  云南 植物志  22. 独 龙冬青 Ilex yuiana S. Y. Hu ( 1951). 常绿 灌木, 高 1.5 — 5 米; 枝圆 柱形, 较 纤细, 密被短 柔毛; 顶 芽小。 叶 互生于 1 一 3 年 枝上; 叶片革 质或近 革质, 棉圆形 ,长 10 — 30 毫米, 宽 8 — 15 毫米, 背面 具点, 两面 疏被微 柔毛, 先端极 尖或细 尖头, 基部 钝至宽 楔形, 边缘为 圆齿状 浅锯齿 ,齿端 呈刺尖 ,内弯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密被微 柔毛, 下面 凸起, 侧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下 面 凸起, 密被短 柔毛。 雄花 未见; 雌花单 1, 腋生, 花梗长 7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上部具 2 枚卵形 小苞片 ;花黄 绿色, 4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阔 卵形, 长 和宽约 1 毫米, 全 缘或稍 具啮蚀 状; 花瓣近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箭 头状卵 形; 子房卵 状球形 ,柱 头明显 4 裂。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柱头 盘形; 分核 4, 楠 圆形, 断面三 角形, 背部 光滑无 棱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贡山 (独龙 江分水 岭和河 谷)、 腾冲 等地, 生 于海拔 1250 — 23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 式 标本采 于贡山 独龙江 河谷。 本种 特征是 叶小, 长 1 一 3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两面被 微柔毛 ,可与 其他种 区别。 23. 三 花冬青 Ilex triflora Blume (1826); Dietr. (1839); Miq. (1859); Loes. (1901); Pitard in Lecte. (1912); Val. (1914); Groff (1930);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8, suppl.); S. Y. Hu (1949);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鉴" (1972)*. Ilex horsfieldii Miq. (1865); Maxim. (1881); /. triflora Blume var. horsfieldii (Miq.) Loes. (1901); Val. (1914); Koord. & Val. (1918)*; /. triflora Blume var. javensis Loes. (1901); /. lobbiana Rolfe (1884); I. triflora Bl. var. lobbiana (Rolfe) Loes. (1901); Hanii.-Mazz. (1933); I . griff it hit Hook. f. (1875); I • triflora var. \urziana Loes. (1901); I. theicarpa Hand.-Mazz. (1933); I. jleuryana Tardieu-Blot in lecte. (1945). 常绿 乔木、 小乔木 或灌木 ,高 2 — 10 米; 分枝 具棱脊 和槽, 近四 棱形, 密被微 柔毛, 叶痕 近半 圆形, 稍凸起 ;顶 芽不完 全发育 或缺。 叶 片薄革 质或近 革质, 橄榄色 或稍带 褐色, 两面 无光 泽或上 面稍有 光泽, 幼 叶被微 柔毛, 以后无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具点, 椭圆形 、长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稀为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8 —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急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边缘具 浅据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稍被微 柔毛, 侧脉 7 — 11 对, 两面 稍显或 不显,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上面具 窄槽, 下面 凸起, 两侧具 叶 基下延 成的极 窄翅。 聚伞 花序, 生于 叶腋。 雄 花序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总 花梗长 2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近 基部具 1 一 2 小 苞片, 被毛; 花白 色或粉 红色, 4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 3 毫米, 被微 柔毛, 深裂, 裂片近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阔 卵形, 先端 圆形,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稍短, 花药椭 圆形; 不育子 房塔形 ,顶端 喙状; 雌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花梗长 6—14( 一 18) 毫米, 被微 柔毛, 近 中部具 2 小 苞片, 被毛; 花粉 红色, 4 数; 花萼同 雄花; 花 瓣阔卵 形至近 圆形, 基部 连合; 不育雄 蕊长为 花瓣的 1/3, 花 药心状 箭形; 子房卵 状 球形, 直径约 1.5 毫米, 柱头 头形, 不 明显地 浅裂。 果近 球形, 直径 7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柱头厚 盘形, 4 浅裂; 分核 4, 卵状棉 圆形, 长 6 毫米, 宽 4 毫米, 背部具 3 条纹, 无沟, 内果 皮 革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冬青科  231  产福贡 ,西双 版纳、 屏边、 麻栗坡 、西畴 、富宁 、镇雄 、盐津 ,生 于海拔 700 — 1500 米阔叶 林、 混交 林或灌 丛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包括 沿海岛 峰)、 福建及 江西。 越南、 印 度、 马 来西亚 及印度 尼西亚 也有。 24. 高 山冬青 Ilex rockii S. Y. Hu (1949). Ilex inlricaia auct. non Hook, f.: Hand.-Mazz. (1933), p. p. 小灌木 ,高 1一2 米; 小枝被 短柔毛 ,干 时灰褐 色或黄 褐色, 老枝 具纵向 裂纹, 皮 光滑, 托叶 痕小, 三 角形, 明显。 叶片 革质, 干后 褐色, 叶面有 光泽, 背面无 光泽, 无点, 倒 卵形至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30 毫米, 宽 6 — 14 毫米, 先端圆 形或钝 ,稀为 近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上部具 小的圆 齿状细 锯齿, 下部 全缘, 中脉 在两面 凸起, 叶 面中脉 密被微 柔毛, 背面 无毛, 侧脉 3 — 4 对,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被毛, 背面 凸而无 毛。 雄花 未见; 雌花为 单花, 腋生于 当年枝 基部鳞 片内; 花梗长 2 — 5 毫米,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小苞 片小, 三角状 卵形; 花 红色, 5 数, 稀 4 或 6 数, 花萼 盘形,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无 毛, 具缘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连合; 不 育雄蕊 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小 ;子房 圆锥状 卵形, 柱头 头形, 5 裂。 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分核 5, 光滑, 无 棱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维西 、贡山 、德饮 ,生 于海拔 2700 — 37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 亦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模 式标 本采于 贡山。 本 种与云 南冬青 (I. yunnanensis Franch.) 相近, 但 叶片倒 卵形、 倒卵 状长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圆形, 果柄长 3 — 5( — 8) 毫米而 不同。 25. 云 南冬青 (图鉴 ) Hex yunnanensis Franch. (1889); Loes. (1901), in Sarg. (1911); Rehd. & Wils. in Sarg. (1917); Rehd. (1926); Anon. (1929), (1930); Hand.-Mazz. (1933); 陈喋 (1937); S. Y. Hu in Fang (1946)*, (1949); "图鉴 "(1972)*. Ilex sugero]{i Maxim, f. bre vipedunculata auct. non (Maxim) Hu: Loes. (1901); /. yunnanensis Franch. var. brevipedunculata S. Y. Hu in Fang (1946)*, ( 1949), syn. nov.; I . yunnanensis Franch. var. paucidentala S. Y. Hu ( 1949), syn. nov. 25a. 云 南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6, 7 — 9 var. yunnanensis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12 米; 枝灰 褐色, 被 污黄色 柔毛; 顶芽 发育, 密被长 柔毛。 叶片 革 质至薄 革质, 褐色, 卵形、 卵状披 针形至 椭圆形 ,长 2 — 3. 5 ( — 4. 5 ) 厘米, 宽 1 一 2 (-2.6)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圆 形至钝 ,边缘 具圆齿 状据齿 ,齿尖 芒状小 尖头, 幼 时被长 柔毛, 后变 无毛或 仅基部 有毛, 中脉 在叶面 凸起, 密被长 柔毛, 背面 平或微 凸起, 被 毛或几 无毛 侧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2 — 5( — 7) 毫米, 被 柔毛, 上面具 窄槽。 雄花呈 聚伞花 序, 腋生 于当年 枝上, 有花 3 朵; 总 花梗长 3 — 14 毫米; 花梗长 2 — 4 毫米, 无毛。 花 白色, 高海拔 地区为 粉红或 红色, 4 数; 花 萼小, 盘形, 直径 2 毫米,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具 缘毛或 无毛; 花滩 卵形, 钝,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比 花瓣短 ,花 药卵状 球形; 不 育子房 圆锥形 ,先 端钝; 雌花 单生, 极少为 2 — 3 花 的聚伞 花序, 花梗长 3 — 14 亳米, 中部以 
232  云南 植物志  上具 小苞片 1 一 2; 花萼、 花瓣同 雄花;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球形, 有明显 4 细沟, 柱头厚 盘形, 4 裂。 果柄长 5 — 15 毫米; 果直径 5 — 7 毫米, 红色, 柱 头厚盘 形; 分核 4, 长圆状 卵形, 光滑, 无棱沟 ,内 果皮厚 革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福贡、 维西、 德铁、 中甸、 丽江、 漾濞、 洱源、 大理、 兰坪及 腾冲, 生 于海拔 1800 — 3300 米 山坡或 河谷杂 木林或 常绿林 至灌木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贵 州东北 部及西 藏东南 部。 模式标 本采于 洱源。 胡秀英 在描述 I. yunnanensis var. brevipedunculata S. Y. Hu 中说 果梗长 7 毫米以 下; 但我 们看到 的许多 标本和 胡秀英 原引的 蔡希陶 57918,59870 等号 标本, 甚至在 同号标 本上, 花梗 长度有 较大的 变异, 长 4 一 10 毫米, 与原变 种的果 梗长度 相连续 或介于 本变种 与原变 种之间 ,看来 短梗变 种不能 成立, 故作了 归并。 又 在描述 I. yunnanensis var. paucidentata S. Y. Hu 时认为 该变种 叶缘具 1 一 3 个齿 状锯齿 ;但 我们所 见到的 大量标 本看, 叶缘锯 齿数并 不十分 稳定, 有时甚 至在同 1 号标本 上出现 1 一 5( — 6) 个齿的 情况, 故 该变种 亦不能 成立。 25b. 无 缘毛云 南冬青 (变种 ) var. eciliata S. Y. Hu (1949). 与原变 种的主 要区别 是叶片 椭圆形 至卵形 ,长 1—2.8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萼片无 缘毛。 花期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镇雄、 彝良、 永善、 大理、 保山, 生 于海拔 1800 — 2600 米 的杂木 林或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四川 西部。 云南新 记录。 25c. 高贵云 南冬青 (变种 ) var. gentilis (Franch.) Loes. ex Diels (1900), nom. nud., Loes, (1901), descr" in Sarg. (1917); 陈嵘 (1937); S. Y. Hu (1949), cxcl. pi. Taiwan. Ilex gentilis Franch. ex Loes. (1901), in syn.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在于 叶为卵 形至长 圆形, 薄革质 ,边缘 为圆齿 ,雄花 4 数, 稀 5 — 6 数。 产 西畴、 富宁, 生 于海拔 1100 米山地 林内; 亦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陕西 南部及 湖北。 云 南新 记录。 26. 鲁 旬冬青 图版 68,1 — 3 Ilex ludianensis S. C. Huang ex Y. R. Li (1984). 灌木, 高 1.5 — 3 米; 小 枝密被 绒毛, 具棱。 顶 芽大, 圆锥形 ,长 4 一 5 毫米, 密被 绒毛。 叶片 革质, 卵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8—2.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稀阔 楔形, 边缘有 疏据齿 ,中 脉在叶 面平或 微凸, 在背 面凸, 侧脉 7 — 8 对, 上面平 ,幼时 微回, 背 面凸, 较明显 ,网脉 稍显; 叶柄长 3 — 5 毫米, 上面具 狭槽, 背面 圆形, 密被 绒毛。 花序 未见。 果单 1, 生于 1 一 2 年生 叶腋; 果柄长 1 一 1.3 毫米, 密被 续毛; 果 球形, 直径 7 — 8 毫米, 红 色; 宿存萼 盘形, 直径 5 毫米, 深 5 裂, 裂片三 角形, 被密 绒毛; 柱头 盘形; 分核 5, 椭 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5 — 3 毫米, 光滑, 无 棱沟。 产鲁甸 ,海拔 1400 米 山地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鲁甸。 本 种与云 南冬青 (I. yunnanensis Franch.) 相似, 但叶片 较大, 长 4 一 5 厘米, 宽 1.8— 
冬青科  233  2.6 厘米, 侧脉 明显, 叶面被 微柔毛 ,背 面密被 绒毛, 果 梗和分 枝密被 絨毛而 不同。 组 6. 剌齿 冬青沮 —— Sect. Aquifolium Gray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花序 簇生于 二年生 或更老 的枝条 叶腋; 分核 4 , 稀较少 ,背部 具棱和 沟或具 皱纹和 纹孔, 内果皮 石质或 木质。 分种 检索表  1(12) 叶 具刺或 全缘, 先端具 1 刺。 2( 3 ) 分核 4, 石质, 具皴纹 和纹孔 (1. 枸骨系 Ser. Aquifolioidcs) 27. 拘脅 I. cornuta 3( 2 ) 分核 2 , 木质, 具 掌状棱 ( 2 . 刺齿 枸骨系 Ser. Dipyrenae)。 4( 5 ) 乔木; 叶片 较大, 长 4 一 10 厘米, 经常 全缘,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28 . 双 核拘骨 L dipyrena 5(4) 灌木 (直 立或 匍匐) 或小 乔木; 叶片 较小, 长 2 — 4. 5( — 6) 厘米, 叶柄长 不超过 3 毫米。 6( 7 ) 叶片披 针形、 卵形至 卵伏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缘具 2 — 3 对 刺齿; 果 倒卵状 球形, 直径 3 — 5 毫米 29. 长 叶枸骨 L georgei  7( 6 ) 叶片楠 圆形、 卵伏楠 圆形或 菱形, 稀卵形 ,先端 渐尖、 短渐 尖至急 尖或正 三角形 急尖, 基部 楔形、 圆形或 f<fe。 8(11)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10 米; 叶片椭 圆形、 卵状椭 圆形或 菱状四 边形, 稀 卵形, 先端渐 尖、 短渐尖 至急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果 具分核 2, 背部有 掌状梭 和沟。 9(10) 叶片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先端短 渐尖至 急尖, 边缘 每侧具 4 一 6 刺齿; 果 柄被毛 30. 纤 齿拘骨 I. ciliospinosa 10( 9 ) 叶片 卵形至 菱伏四 边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每侧具 3 — -4 极强劲 的锐刺 ;果 柄无毛 31, 刺叶 冬青 I. biontseisis 11( 8 ) 匍匐 灌木, 高 20 — 30 厘米; 叶 片为长 六角状 菱形, 稀楠 圆形, 多皴, 先端正 三角形 急尖, 基 部钝; 果 具分核 1, 分核 背部有 掌状棱 32.|j{ 叶枸骨 L perryana 12C 1 ) 叶全缘 、具 锅齿或 圆齿, 齿尖不 具刺。 13(22) 分核具 不整齐 的皱紋 和纹孔 ,果径 8 — 12 毫米, 柱头 挤伏, 稀 为盘形 (3. 齿叶 冬青系 Ser. Denti- culatac)^ 14(19) 叶片 通常长 10 厘米 以上, 长圆形 、长圆 状椭圆 形至楠 圆形; 分枝极 粗壮。 15(18) 分枝 明显具 棱槽; 叶片长 不超过 20 厘米, 两面^ 毛, 侧脉 12 — 15 对; 雄花 花萼盘 形或壳 斗形。 16(17) 分枝、 花梗被 细小微 柔毛; 叶片长 13 — 16 厘米, 宽 5 — 6 厘米, 侧脉 在两面 显著; 花序族 生或为 假总状 花序, 序轴 长不足 1 厘米; 雄 花花咢 盘形, 雄蕊比 花辦短 33. 扣树 I. kau.hue 17(16) 分枝、 花梗 完全^ 毛; 叶片长 8 — 17 厘米, 宽 4. 5 — 7. 5 厘米, 侧脉 在上面 显著, 背面不 明显; 花 序为 假伞形 花序, 几无梗 ;雄花 花萼壳 斗形, 雄 蕊与花 辦等长 34. 宽 叶冬青 L latifoUa 18(15) 分枝具 不明显 的棱; 叶片长 (20 — )30 — 36 厘米, 宽 (8 — )9— 13 厘米, 背 面被极 密而短 的微^ 毛和 稀疏短 柔毛, 侧脉 15 — 20 对, 两面 明显; 雄花花 咢杯形 3S. 巨 叶冬靑 I. perlata 19(14) 叶片长 不超过 10 厘米, 倒 卵伏长 圆形,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卵 伏椭圆 形至椭 圆状长 圆形; 分枝较 纤细。 20(21) 、_ 果卵伏 球形, 长 10 毫米, 宽 8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柱头 盘形; 顶芽 密被微 柔毛; 叶 片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2—3(—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侧脉 9 一 10 对 36,毛 果冬靑 I. trichocarpa 
234  云南 植物志  21(20) 果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无毛, 柱头 脐伏, 回陷; 顶芽 无毛; 叶片卵 状椭圆 形至棉 圆状长 圆形, 5—10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先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 阔模形 或钝, 侧脉 6 — 9 对 37.细 齿冬青 I. denticulata 22(13) 分核具 掌状棱 和沟, 果径 4 一 6 毫米, 柱头 盘形, 头状, 稀 脐状。 23(44)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干后 黑色, 侧脉 在叶面 下陷; 果梗长 4 一 7 毫米 ( 4 . 凹脉 冬青系 S 、- r. Hooke rianae)^ 24(33) 分 枝不具 疣或稍 有疣状 突起; 叶片长 7 — 15 厘米。 25(30) 分枝 灰色, 叶痕 凸起, 棱槽 显著; 叶片革 质至厚 革质; 顶 芽大, 长 1 一 2 厘米。 26(27) 顶芽 无毛, 芽鱗边 缘具细 锅齿; 花序 族生; 花萼^ 缘毛; 果 较大, 直径 6 毫米; 叶长椭 圆形、 倒拔 针伏长 圆形或 长圆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 . 7 — 4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纯或阔 楔形, 边 缘具浅 锯齿 • • 38. 贡 山冬靑 I. hookeri 27(26) 顶芽被 微柔毛 ,芽鳞 边缘具 缘毛; 花序为 假圆锥 状或假 总状; 花萼具 缘毛; 果 较小, 直径 4 一 4 . 5 毫米; 叶 形不同 前者,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28(29) 叶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稀倒 卵形, 长 7 — 9 厘米, 宽 4 一 5 . 5 厘米, 侧脉 n—lS 对 39. 毛 核冬青 I. 29(28) 叶椭 圆形、 倒卵伏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I 3 — 2 厘米, 宽 3 — 6 . 2 厘米, 侧脉 I 2 — I 4 对… ; 40. 红果锡 金冬青 I. sikkimensis var. coccinea 30(25) 分枝褐 色或变 黑色, 叶 痕平或 微凹, 具棱; 叶片近 革质或 纸质; 顶芽 较小, 长 1 厘米 以下。 31(32) 分枝 被黑色 硬毛, 稀 无毛; 花序 簇生, 雄 花序几 无梗; 果柄^ 毛 , 康 定冬青 L franchetiana 32(31) 分枝 无毛; 花序 为假圆 锥状; 雄 花序具 花梗; 果 梗被细 微柔毛 42- 黑 毛冬青 I. melanotrieha 33(24) 分枝 具小疣 (陷 脉冬青 7. delavayt 的变 种除外 ); 叶片长 1 一 5 厘米, 稀达 8 厘米。 34(41) 叶片倒 披针伏 楠圆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椭 圆形、 卵状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2 厘 米以上 43. 陷 脉冬靑 I. delavayi 35(40) 分枝具 小疣。 36(37) 分枝具 小疣而 无毛; 叶片 倒披针 伏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I. 2 — 2 . 5 厘 米 43a. 陷脉 冬靑 (原 变种) 1. delavayi var. delavayi 37(36) 分枝 具小疣 并被短 柔毛。 38(39) 叶片 线伏披 针形, 长 2 — 8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43b. 线叶陷 脉冬青 (变种 ) I- delavayi var. linearifoUa 39(38) 叶 片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5( — 7)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 43c, 丽江陷 脉冬青 (变种 ) I. delavayi var. combeliana 40(35) 分枝无 疣无毛 ;叶 片卵状 长圆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2 . 5 — 8 厘米, 宽 1 一 2 . 5 厘米 43d. 高山陷 脉冬青 (变种 ) L delavayi var. exalta 41(34) 叶片阔 椭圆形 、阔 倒卵形 至阔倒 卵伏椭 圆形, 长 不超过 2 厘米。 42(43) 直立小 乔木; 叶片 纸质, 阔倒 卵形、 阔倒卵 状椭圆 形至阔 椭圆形 ,长 7 — I 4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 钝圆至 骤尖; 叶柄长 4 一 5 毫米 44 . 小圆 叶冬青 1. nothofagifolia 43(42) 匍匐小 灌木; 叶片革 质或近 革质, 倒卵 形至倒 卵状橢 圆形, 长 5 — I 5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先端圆 或钝; 叶柄长 1—2 毫米 • 4S. 错 枝冬靑 L intricata 44(23) 叶片厚 革质、 革质, 稀坚 纸质, 侧脉在 叶面不 显或平 ,不 下陷; 果梗长 2 — 4 毫米 ( 5 . 波缘 冬青系 Ser. Repandae)o 
冬青科  235  45(66) 小枝 被微柔 毛或短 柔毛, 顶芽 被疏或 密的微 柔毛。 46(61) 叶片长 圆形、 长 圆伏楠 圆形、 披针形 至宽或 窄的椭 圆形。 47(60) 乔木。 48(51) 叶片 革质; 柱头厚 盘形。 49(50) 叶片长 5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果椭 圆形, 长 5 — 6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46,突 脉冬靑 I. •ubrugcwa 50(49) 叶片长 3 — 6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果球形 ,直径 4 毫米 47. 尻 庆冬青 L fenqin^en.i. 51(48)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柱头薄 盘形或 盘形或 脐形。 52(55) 叶片先 端突然 收缩的 渐尖; 叶柄长 10 毫 米以上 48 . 纸 叶冬青 L chartacifoli. 53(54) 小枝、 顶芽 及叶柄 槽内被 微柔毛 纸 叶冬靑 (原 变种) L ehartacifolia var. chartacifolia 54(53) 小枝、 顶芽 及叶柄 皆无毛 4 8b. 无毛纸 叶冬靑 (变种 ) I. chartacifolia var. glabra 55(52) 叶 片先端 长渐尖 至镰状 渐尖; 叶柄长 不超过 10 毫米。 56(59) 叶片全 缘或具 极不明 显的小 圆齿; 雄花序 簇生, 萼片三 角形, 具 缘毛, 维蕊 比花瓣 稍长, 不育子 房顶 端具小 49. 灰 叶冬靑 I. tephrophyUa 57(58) 叶片长 9—10 厘米, 宽 2. 5 — 3 . 5 厘米; 雄花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 微柔毛 49a. 灰叶 冬青 (原 变种) I. tephrophyUa var. tephrophyUa 58(57) 叶片长 7 — 9 厘米, 宽 2— 2.5 厘米; 雄花 花梗长 5 毫米, 无毛 49b. 无毛灰 叶冬靑 (变种 :) I. tephrophyUa var. glabra 59(56) 叶缘 为浅波 状齿; 雄花花 序假圆 锥状, 萼片半 圆形, 稍有 缘毛, 雄 蕊比花 辦短, 不育 子房顶 端钝 SO. 云 中冬靑 I. nubicola 60(47) 灌木; 分枝灰 黄色, 纤细, 被 细小微 柔毛; 叶 片长圆 形至长 圆伏椭 圆形, 长 7. 5 — 9 厘米, 宽 2.2-3.5 厘米; 果族生 ,直径 3 — 4 毫米, 果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小微 柔毛, 柱 头盘形 S1. 毛 枝冬靑 1. datyclada 61(4,6) 叶片 卵形、 倒卵形 、卵状 椭圆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5 —3.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边缘为 圆齿状 据齿, 稀尖 锯齿; 小 枝和顶 芽稍被 微柔毛 S2. 珊 瑚冬青 L coraUina 62(65) 果 无毛; 柱头薄 盘形。 63(64) 叶边缘 为圆齿 状锯齿 ,稀尖 锯齿, 叶柄 较长, 长 4 一 10 毫米 S2a. 珊糊 冬青 (原 变种) I. eorallina var. coraUina 64(63) 叶边 缘为疏 离刺伏 锯齿; 叶 柄较短 S2b* 剌齿珊 瑚冬靑 (变种 ) L coraUina var. aberrea. 65(62) 果被 细小微 柔毛, 稀变 无毛; 柱头厚 盘形或 近头形 S2C. 假枝珊 糊冬靑 (变种 ) I. coraUina var. wangiana 66(45) 小枝和 顶芽均 无毛。 67(88) 乔木。 68(71) 老枝具 明显的 皮孔。 69(70) 果不具 小疣, 果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椭圆形 …… S3. 铜 光冬青 L cuproniteiw 70(69) 果具 小疣, 果柄长 5 — 7 毫米, 被微 柔毛, 柱头头 形或厚 盘形; 分核 近圆形 ".峨 边冬靑 L chieniana 71(68) 老枝无 皮孔。 72(75) 叶片厚 革质; 雄花 序假圆 维状或 族生。 73(74) 分枝较 粗壮; 顶芽 芽鱗具 缘毛; 果 柄被微 柔毛; 柱头挤 伏盘形 ;叶片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侧脉在 上面不 明显, 背 面明显 SS. 微 香冬靑 I. .ubodorata 
236  云南 植物志  74(73) 分枝 较细; 顶芽芽 鳞无毛 ;果柄 无毛; 柱头 盘形; 叶片 先端尾 尖至长 渐尖, 侧 脉在两 面明显 S6. 厚叶 冬靑 (变种 ) I. intermedia var. fan^ii 75(72) 叶片 纸质至 革质; 雄花 序簇生 (I. venosa 雄花 序未见 )。 76(77) 果椭 圆形, 长 9 毫米, 直径 6 毫米 S7. 细 脉冬靑 1. venoMt 77(76) 果球 形至近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78(87) 小枝 无毛; 顶芽 芽鳞无 缘毛。 ' 79(84) 叶柄长 8 毫米 以上。 80(83) 柱头薄 盘形至 脐形; 叶柄长 10 — 12 毫米。 81(82) 叶先端 长渐尖 至尾尖 ,基 部钝或 楔形, 边缘具 锯齿, 侧脉 10 — 11 对; 果径 7 毫米 S8 . 假 香冬靑 I. wattii 82(81) 叶先 端突然 尾尖, 基部圆 形或钝 ,边缘 具浅的 圆齿状 据齿, 侧脉 7—9 对; 果径 5 — 7 毫米… M 榕叶 冬靑 L ficoidea 83(80) 柱头厚 盘形; 叶柄长 S — 10 毫米;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基 部圆形 至钝, 边 缘具很 浅的细 锯齿, 侧脉 8— 9 对; 果径 4 一 6 毫米 60. 麻栗 坡冬靑 I. marlipoen.i. 84(79) 叶柄 长通常 不超过 8 毫米。 85(86) 柱头小 盘形; 叶仅生 于一年 枝上, 叶片长 圆形至 长圆状 楠圆形 ,长 7—11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至 尾尖; 雄花大 ,花 冠直径 10 毫米 61. 景 东冬靑 L gingtunen.i. 86(85) 柱头 较小, 厚 盘形; 叶生于 二年生 枝上, 叶片椭 圆形、 长圆状 椭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4—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至 镰状; 雄花 较小, 花 冠直径 4 一 5 毫米 62. 广 南冬靑 1« g uang na nensis 87(78) 小枝被 微柔毛 ;顶芽 芽憐具 缘毛; 叶片椭 圆形、 倒卵 状楠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镰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果直径 6 毫米, 柱头 薄盘形 63. 弯 尾冬靑 I. cyrtura 88(67) 灌 木或小 乔木。 89(96) 叶片纸 质或薄 革质。 90(95) 叶片长 4. 5 — 8. 5 厘米, 宽 1.7 — 2. 5 厘米; 柱头厚 盘形至 头形。 91(94) 叶片倒 卵状长 圆形至 椭圆状 披针形 64. 昆 明冬靑 L kunmin»en8is 92(93) 叶片长 5. 5 — 7. 5 厘米, 宽 1.7 — 2. 5 厘米; 果柄长 2 — 3 毫米, 无毛; 柱头 厚盘形 64a* 昆 明冬靑 (原 变种) !• kunmin^eotit var. kunmingentis 93(92) 叶片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果柄长 3. 5 — 5 毫米, 被 细小微 柔毛; 柱 头头形 '. 64b. 头状昆 明冬靑 (变种 ) I. kunmingensis var. eapitata 94(91) 叶片椭 圆形至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4. 5 — 8. 5 厘米, 宽 1.8 — 2. 5 厘米, 柱 头大, 呈 圆锥状 头形, 干 后 变黑色 65. 大柱 头冬青 I. maercti^ma 95(90) 叶片长 8 — 12 厘米, 宽 2. 5 — 4 厘米, 边 缘具浅 锯齿; 柱头薄 盘形; 果序 假总伏 66, 小 核冬靑 I* micropyrena 96(89) 叶片革 质或厚 革质。 97(98) 叶片厚 革质, 背面不 具点, 边 缘为浅 而小的 圆齿状 锅齿或 波状, 侧脉 6 — 8 对; 叶柄长 5 — 9 毫 米, 较细, 绿色; 雄花 序族生 或为假 总状, 总梗不 膨大; 雄 蕊与花 瓣等长 67,台 湾冬青 L formosana 98(97) 叶片 革质, 背面 具点, 边缘为 不明显 的裙齿 ,侧脉 10 — I 2 对; 叶柄长 I 2 — I 5 毫米, 粗壮, 紫色或 黑紫色 ;雄花 序假圆 锥状, 总梗极 膨大; 雄蕊比 花辧短 68 . 点 叶冬靑 L punctatilimb.  27. 枸骨 (本草 纲目) 
冬青科  237  猫儿刺 (本 草纲目 ), 老虎剌 、鸟 不宿、 八角刺 Hex cornuta Lindl. & Paxt. (1850); Loud. ( 1855); Hook, in Curtis (1858)*; Moore (1878); Maxim. (1881); Forb. & Hemsl. (1886); Loes. ex Diels (1900); Loes. (1901), in Sarg. (1911); Schneid. (1912); Uvl. (1916); Gee (1921); Chung (1924); Liu (1928); Belval (1933); Hand.-Mazz. (1933); 陈蝶 (1937); S. Y. Hu (1949); 广 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2)*.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4 米, 树皮灰 白色, 平滑; 小枝 具棱, 绿色, 光滑, 稍被 小的微 柔毛或 无毛。 叶生于 1 一 3 年生 枝上; 叶片厚 革质, 橄 榄色, 长圆状 四方形 ,稀 卵形, 长 (3 —) 5-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并 具硬刺 尖头, 基部截 形或宽 楔形, 全缘, 每 侧具 1 一 3 个硬刺 ,中脉 在上面 微下陷 ,背 面显著 凸起, 侧脉 5 — 6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面明 显,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被微 柔毛。 花序 族生二 年生枝 叶腋, 宿存 麟片近 圆形, 被微 柔毛, 具 缘毛。 苞片 卵形, 被柔毛 ,具 缘毛。 花 4 数; 雄花: 花梗长 5-6 毫米, 无毛, 基部具 2 个小 苞片; 花直径 5 — 7 毫米, 花萼 盘形, 直径 2.5 毫米, 裂片阔 三 角形, 稍被微 柔毛,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毫米, 反折,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长 1 毫米;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先 端钝或 圆形, 不明显 4 裂; 雌花: 花梗长 8 — 9 毫米, 无毛, 果期 延长至 13 — 14 毫米, 有 2 枚 基生小 苞片; 花萼 同于 雄花; 花瓣 长圆状 卵形, 长 3.5 毫米, 稍具 缘毛; 不育雄 蕊长约 2 毫米, 花药卵 状箭头 形;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宽 2 毫米, 柱头 盘形, 4 裂。 果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5 分核 4, 倒卵 形至椭 圆形, 有 皱纹状 纹孔, 背部具 1 纵沟, 内果皮 骨质。 栽培于 昆明; 分布于 福建、 浙江、 江苏、 江西、 安徽、 湖南、 湖北、 广东 (仅 广州 有栽培 )o 朝鲜 也有。 树皮、 枝、 叶供 药用, 有滋补 强壮之 功效; 种子 油可制 肥皂; 树皮 可供提 栲胶; 木材坚 籾, 有的 地方用 作耕牛 鼻栓。 28. 双 核枸骨 图版 67,1 一 3 Ilex dipyrena Wall, in Roxb. (1820); D. Don (1825); Wall. (1830), (1832); Walp. (1842); Loud. (1855, suppl.); Brandis (1874); Hook. f. (1875); Franch. (1889); Loes. (1901); Chung (1924); Hand.-Mazz. (1933); Comber (1933); 陈嵘 (1937); S. Y. Hu (1949). Ilex dipyrena var. connexiva W. W. Smith (1917); Comber (1933); I . dentonii Hort. ex Loud. (1855); I. monopyrena Watt ex Loes. (1901); Hu et Tang (1940); I. dipyrena var. paucispinosa Loes. (1908); I . bioritsensis Hayata var. Integra Comber (1933), 常绿 乔木, 高达 7 — 22 米; 分枝 粗大, 灰黄色 ,光 滑或有 纵向小 裂缝, 当年生 枝有棱 ,被 微 柔毛或 无毛; 叶痕半 圆形, 不 凸起; 顶芽圆 锥形, 钝, 被 柔毛。 叶片厚 革质, 橄榄色 至深黄 色, 楠圆形 、卵 状椭圆 形至椭 圆状长 圆形, 稀卵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至 渐尖, 具锐尖 刺头, 基部圆 钝或阔 楔形, 全缘或 有刺尖 据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凸 起, 侧脉 6 — 9 对, 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被微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雄花: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柔毛 或无毛 ,基生 2 枚小 苞片; 花黄绿 色, 2 — 4 数; 萼盘形 ,直径 3 毫米,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有稀 疏缘毛 或无; 花瓣 卵形, 长 
238  云 南植物 志  枝, 8. 果, 9. 分核。 (肖 溶绘) 
冬青科  239  3 毫米, 有缘毛 ,基部 连合; 雄蕊 4, 较花瓣 为长,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不 育子房 近卵状 球形, 先 端钝或 截平; 雌花: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与 花瓣同 雄花; 退化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卵 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柱头 盘形, 明显 分裂。 果 成熟后 红色, 球形, 直径 6 — 10 毫米, 几无果 柄,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 2 — 4 裂; 分核 1 一 4, 通常为 2, 当 2 粒时为 长圆状 椭圆形 或近圆 形, 背腹 侧扁, 顶端钝 或圆, 背 面凸, 有掌状 棱沟, 两侧具 棱沟, 当 4 粒 时为长 圆形,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贡山、 德饮、 维西、 福贡、 中甸、 丽江、 鹤庆、 大姚、 景东及 凤庆, 生 于海拔 2100 — 3100 米山 地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及 西藏东 北部。 亦见于 印度、 不丹、 锡金、 尼泊 尔及缅 甸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部。 29. 长 叶枸骨 图版 67,7—9 Ilex georgei Comber (1933); Hand.-Mazz. (1933); Merr. (1941); S. Y. Hu (1949). Ilex pernyi Franch.var. manipurensis Loes. (1901); I. pernyi auct. non Franch.: Loes. in Sarg. (1911), p. p. min.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8 米; 分枝灰 黄色, 较 粗壮, 具棱, 密被微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被微 柔毛。 叶片厚 革质, 橄榄色 ,披 针形、 卵状披 针形至 卵形, 长 2 — 4.5 厘米, 宽 0.7 — 1.5 厘 米, 先端 渐尖, 具 1 长 3 毫米的 刺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 缘厚, 反卷, 近 全缘或 每侧具 2 — 3 齿, 对称或 不对称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近基部 稍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侧脉在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稍显, 网脉 在两面 不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被微 柔毛, 下 面圆, 被 毛或无 毛。 聚伞花 序生于 叶腋; 雄花 序有花 1 一 3 朵; 单花的 花梗长 2 — 4 毫米, 3 花的总 花梗和 花梗长 1 毫米, 均疏被 细小微 柔毛; 小苞片 卵形, 具缘毛 ,被微 柔毛; 花萼 直径约 2 毫米, 4 裂, 裂片 卵形, 钝或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长 2 毫米, 稍具 缘毛, 基部 连合; 雄蕊比 花瓣长 ,花药 长圆形 ;不 育子房 近球形 至卵状 球形, 先端钝 或有时 2 裂; 雌花 未见。 果 红色, 倒卵状 球形, 直径 3 — 5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具缘毛 ,柱头 盘形, 中 央凹; 分核 1 一 2, 倒 卵状长 圆形, 背 部具掌 状棱和 浅沟, 内 果皮厚 革质。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保山、 腾冲、 临沧、 昆明、 禄劝, 生 于海拔 1650 — 2900 米的疏 林或灌 丛中; 分 布于四 川 西部。 模式标 本采于 腾冲。 30. 纤 齿拘骨 Ilex ciliospinosa Loes. in Sarg. (1911); S. Y. Hu in Fang (1946)*, (1949). Ilex bioritsensis Hayata var. ciliospinosa (Loes. ) Comber (1933).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7 米; 分枝灰 白色至 淡褐色 ,被 柔毛; 顶芽卵 球形, 被柔毛 ;叶 痕宽三 角形。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椭圆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 2.5 — 4.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至 急尖, 具刺尖 ,基部 圆形, 稀疏, 每 侧有齿 4 一 6, 齿尖 具刺, 叶面 光亮, 背面无 光泽, 无毛,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柔毛 ,背面 显著, 侧脉 4 一 7 对, 与 中脉呈 40 — 60 度夹角 , 在边缘 网结; 叶柄长 2 — 3 毫米, 被柔 毛并有 级纹。 聚伞花 序有花 2 — 5 朵, 腋生于 当年枝 上; 苞片披 针形, 具 缘毛; 花梗长 2 — 2.5 毫米, 被毛或 无毛; 小苞片 2, 生 于花梗 中部。 花 4 数, 雄花: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具缘毛 ,先端 圆钝; 花瓣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具短的 缘毛, 基部 连合; 雄 蕊比花 瓣长, 花药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卵状 球形, 直径 1 亳米; 
240  云南 植物志  雌花: 花冠与 雄花同 ;不育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箭 头形; 子房长 圆形, 径 2 毫米, 先端 截形, 柱头 盘形。 果单 1 或 2 个, 椭圆形 ,长 7 — 8 毫米, 宽 5— 6 毫米; 分核 1一3, 经常为 2, 卵状 球形, 具掌状 棱和沟 ,内 果皮厚 木质。 花期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蒙自 、大关 ,生 于海拔 1500 — 1950 米 的杂木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31. 剌 叶冬青 耗子刺 (彝良 ) Ilex bioritsensis Hayata (1911); Comber (1933); Kanehira (1936)*; S. Y. Hu (1949), (1953); " 图鉴" (1972)*; H. L. Li (1963), (1977)*. Ilex veitchii Veitch ( 1912), nom. subnud.; Anon. (1912); /. pernyi Franch. var. veitchii Bean. (1914), Rehd. (1914), I. diplosperma S. Y. Hu in Fang (1946)*.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10 米; 分枝 灰色, 无皮孔 ,被微 柔毛, 芽鳞有 缘毛。 叶生于 1 一 4 年生 枝上; 叶片 革质, 橄榄 色至赭 石色, 长 2.5 — 6 厘米, 宽 1.5—3.5 厘米, 先端渐 尖长 5 — 15 毫米, 具 1 刺尖头 ,边缘 波状, 每侧具 3 — 4 齿, 稀 2 或 5 齿, 齿具硬 刺尖头 ,中 脉在叶 面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侧脉 4 一 6 对, 叶面 下陷, 背面稍 凸起,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 柄长约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族生于 叶腋, 花梗长 2 毫米, 基部 有宿存 鳞片; 小苞 片 卵形, 具缘毛 ;花 2 — 4 数; 雄花: 花萼 盘形, 直径 3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疏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花瓣阔 卵圆形 ,长 3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较 花瓣长 ,花药 长圆形 ;不 育子房 球形》 雌 花: 花冠 离瓣;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 卵形; 子房 长圆状 卵形, 长 2 — 3 毫米, 柱头 盘形。 果椭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分核 2, 卵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背腹 侧扁, 背稍凸 ,两 面 均具掌 状棱和 浅沟,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5 月, 果期 8 月。 ' 产永宁 、丽江 、中甸 、巧家 、彝良 及大关 ,生 于海拔 1800. 米 的杂木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 州及 台湾。 32. 继 叶枸骨 Ilex perryana S. Y. Hu (1949). Ilex pernyi auct. non Franch.: Marquand (1929); F. K. Ward (1932); /. pernyi Fran- ch. forma. Anon. (1930); I . pernyi var" Anon. (1930); /. georgei Comber var. rugosa Comber (1933); Merr. (1941). 常绿匍 匐的有 刺灌木 ,高 20 — 30 厘米; 分枝 粗壮, 具棱, 被 小的微 柔毛, 具明显 突起的 叶痕; 顶芽卵 球形, 被微 柔毛。 叶生于 1 一 6 年生 枝上; 叶片厚 革质, 橄榄色 或褐橄 榄色, 长 六角状 菱形, 稀櫛 圆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三 角形, 急尖, 具 1 长 2 毫米的 刺尖头 ,基部 阔楔形 至钝, 稀圆形 ,全 缘或深 波状, 每侧具 2 或 3 齿, 齿具刺 尖头, 中 脉在叶 面深的 下陷, 背面微 凸起, 两面 无毛, 侧脉 3 — 4 对, 叶面 下陷, 背面微 凸或不 明显, 网脉在 叶面 下陷, 背面 不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 小的微 柔毛, 扁平。 聚伞 花序, 生于 1 一 3 年生 枝叶腋 ,有花 2 — 4 朵。 花 4 数, 花梗长 2 — 3 毫米, 基部 有宿存 憐片; 具小 苞片。 雄花: 花序 每分枝 具单花 2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或 无毛; 花瓣长 卵形, 长约 2 毫 米, 先端有 缘毛或 无毛,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或 稍长, 花 药卵状 球形; 不育子 房长卵 形; 雌花: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花萼 和花瓣 相同于 雄花;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 卵形; 子 房呈 柱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柱头厚 盘形。 果棚圆 状球形 ,长 6 — 7 毫米, 宽 4 一 5 亳米, 柱 
冬青科  241  头盘形 ;分核 1, 近 球形, 稍背腹 扁平, 背部具 掌状棱 ,腹面 具沟, 内 果皮厚 木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_9 月。 产贡山 . 德铁、 丽江和 永善, 生 于海拔 (2450 —) 2800 — 33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中。 亦见 于缅甸 北部。 本种 为匍匐 灌木, 分 核具掌 状棱等 特征可 与有刺 小叶的 其他种 区别。 33. 扣树 (海 南岛) Ilex kanshue S. Y. Hu(1949); 海南 植物志 (1965). 乔木, 高 8 米; 分枝 粗壮, 褐色, 被细小 微柔毛 ,具 棱沟; 顶芽大 ,圆 锥形, 被微 柔毛, 芽 麟边 缘具细 锯齿。 叶生于 二年生 枝上; 叶片革 质至厚 革质, 橄 榄色, 长圆形 至长圆 状椭圆 形, 长 13 — 16 厘米, 宽 5 — 6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至钝, 边缘 有粗钝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稍被细 小微柔 毛或变 无毛, 背面极 凸起, 无毛, 侧脉 12 — 13 对, 两面显 著, 在近叶 缘网结 ,网脉 较疏, 叶面 稍显, 背面 显著; 叶柄 粗壮, 长 1.2 — 2.5 厘米, 上 面具窄 槽, 被微 柔毛, 背面有 皱纹, 几 无毛。 花 序聚伞 状或假 总状, 腋生; 花序轴 长不足 1 厘米, 基 部有阔 卵形至 近圆形 的鳞片 ,具 缘毛。 雄花: 呈聚伞 花序; 总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梗长 1.5 毫米, 被 细小微 柔毛, 小苞片 卵状披 针形, 具缘毛 ;花未 开放; 花萼 盘形, 4 深裂, 裂 片阔卵 状三 角形, 长 1.5 毫米, 基 部宽约 2 毫米, 膜质; 花瓣 4, 长椭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4, 短于 花瓣, 花丝 极短, 花药椭 圆形; 不育 子房卵 球形, 顶端 突起。 雌花及 果 未见。 产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200 米 的混交 林中; 分布 于广东 (仅 海南岛 )。 云 南新记 录! 本种 花序、 叶形 近似宽 叶冬青 (I. latifolia), 但分 枝被微 柔毛, 侧脉 12 — 13 对, 在叶 背面 凸起而 不同。 34. 宽 叶冬靑 图版 67,4一6 Ilex latifolia Thunb. (1784); Willd. (1797); Persoon (1797) (1805); Poir in Lam. (1813, suppl.); Roem. & Schult. (1818); DC. (1825); Spreng. (1825); Dietr. (1839); Sieb. & Zucc. (1845); Kegel (1864); Hook, in Curtis (1866)*; Miq. (1867); Maxim. (1881)*; Loes. (1901); Moore (1908); Chung (1924); Chien (1927); Rehd. (1927); Hand.-Mazz. (1933); Belval (1933); Chia (1937)*; 陈噪 (1937)*; S. Y. Hu (1949); "图 鉴" (1972)*. 常绿大 乔木, 高达 20 米, 完全 无毛; 分枝 粗大, 具明 显的棱 和槽, 褐色, 光滑, 叶痕凸 起, 阔三角 形至半 圆形。 叶生于 1 一 3 年生 枝上; 叶片厚 革质, 橄榄色 ,叶面 光亮, 长 圆形至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4.5 — 7.5 厘米, 先 端钝或 很短的 渐尖, 基部圆 或钝, 边缘 有据齿 ,齿尖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极 凸起, 侧脉 12 — 15 对, 上面 稍显, 背面 不显; 叶 柄长 15 — 20 厘米,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背面 呈三角 形脊, 无毛。 聚伞状 假伞形 花序, 生于叶 腋内, 几 无梗;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3 — 9 花; 苞片 卵形, 长 5_7 毫米, 宽 3 — 5 毫米; 小苞 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总 花梗长 2 毫米; 花梗长 6 — 8 毫米; 花 萼近壳 斗形, 直径 约 3. 5 毫米, 浅 4 裂, 裂片 圆形,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5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长为花 丝长的 2 倍;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柱头微 4 裂; 雌 
242  云南 植物志  花: 花序每 分枝有 1 一 3 花; 总花 梗长约 2 毫米; 花梗长 5 — 8 毫米; 花萼 盘形, 直径约 3 毫 米; 花瓣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3, 花药 很小, 卵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直径 2 毫米, 柱头 盘形, 稍 4 裂。 果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宿存萼 盘形, 柱头薄 盘形; 分核 4, 长圆状 橢圆形 ,具不 规则的 棱沟交 织成的 敏纹和 窝穴, 但 背部具 3 条 纵棱, 内果皮 骨质。 花期 4 月, 果 成熟在 9 一 10 月。 产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 山坡密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 西、 安徽、 浙江、 江苏等 省区。 日本 也有。 云南东 南部新 记录。 35. 巨 叶冬青 图版 68,4 一 5 Ilex perlata C. Chen et S. C. Huang ex Y. R. Li (1984).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小枝 粗壮, 黑紫 色或深 褐色, 圆 柱形, 具 不明显 的棱, 叶痕 圆形, 凸 起; 顶 芽窄圆 锥形, 稍被短 柔毛。 叶片极 宽大, 革质, 橄榄色 至褐橄 榄色, 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20 — )3() — 36 厘米, 宽 (8 — )9 一 13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镰 状渐尖 ,基部 钝至阔 楔形, 边缘 反卷, 具疏离 锯齿, 齿尖 向内, 叶面具 光泽, 无毛, 背 面被极 密而短 的钻毛 和疏短 柔毛, 具较密 的细小 腺点, 中 脉在叶 面窄的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15 — 20 对, 与 中脉成 60 度 夹角, 近叶缘 网结, 两面 明显, 网脉 明显; 叶柄长 1.8 — 2.5 厘米, 粗壮, 无毛, 干 后深褐 色至黑 紫色, 近四 棱形, 上面具 浅槽, 背面具 皱纹。 聚伞花 序圆锥 状或成 簇生, 生于 1 一 2 年生枝 叶腋, 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花序 轴及花 梗被微 柔毛; 花紫 红色, 4 数;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卵状三 角形, 具 缘毛。 雄花: 单花的 花梗长 5 — 6 毫米, 3 花的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萼 杯形, 直径 3 毫 米, 外面 疏被微 柔毛, 浅裂, 裂片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在 花芽内 覆瓦状 排列,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4 毫米, 宽 2.5 毫米, 基部几 乎完全 分离;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櫛 圆形, 长约 2 毫 米; 不育 子房圆 锥形, 长 1 一 1.5 毫米; 雌花: 花 序毎分 枝多为 单花, 花梗较 粗壮, 被微柔 毛, 长 5 — 6 毫米, 小苞 片生于 基部; 花萼长 2.5 毫米, 宽 3 毫米, 外面 疏被微 柔毛, 浅裂, 裂 片圆形 ,具 缘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5.5 毫米, 宽 3 毫米, 基部 近完全 分离;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楠圆状 球形, 长 3.5 毫米, 宽 2.5 毫米, 柱头 盘形, 4 裂。 果近 球形, 长 9 毫米, 直径 8 毫米, 有皱,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薄 盘形; 分核 4, 橢 圆形, 长 6 毫米, 背部 具皱纹 和穴, 稍具 细棱, 侧面 有窝。 花期 4 一 5 月 至 9 一 12 月 , 果期 5 — 6 月。 产河口 ,生 于海拔 120 — 750 米的 潮湿密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河口。 ' 本种的 主要特 征是叶 片极大 ,长 (20 — )30 — 36 厘米, 宽 (8 — )9 一 13 厘米, 背 面被极 密的短 ^毛 和疏短 柔毛, 侧脉 15 — 20 对, 两面 明显, 雄花 花萼呈 杯形, 易与 其他种 区别。 36. 毛 果冬青 图版 68, 6 — 8 Ilex trichocarpa H. W. Li ex Y. R. Li (1984). 小乔木 ,高 4 米; 幼枝绿 褐色, 具棱槽 ,被微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密被微 柔毛。 叶 片厚革 质, 倒卵 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2 — 3 ( — 3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都 楔形, 边缘具 疏锯齿 ,齿尖 内弯, 中脉在 叶面平 或凸, 稍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背面极 凸起, 侧 脉 9 一 10 对, 两面 凸起,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长 5 — 10 毫米, 粗壮, 被微 柔毛, 上面平 ,背 面凸, 两 侧由叶 基下延 成很窄 的翅。 花 未见。 果卵状 球形, 长 10 毫米, 直径 8 毫米, 密被 微柔毛 ,柱头 盘形; 分核 4, 长 6 毫米, 有不 规则的 浅窝。 果期 11 月。 
S 版 68  1-3. 鲁 甸冬青 11" ludianensis S. C. Huang ex Y. R. Li., 1. 果枝, 2. 果, 3. 分核; 4—5. 巨 叶冬青 I. pcrlata C. Chen et S. C. Huang ex Y. R. Li., 4. 果枝, 5. 果; 6—8. 毛 果冬青 I. trichocarpa H. W. Li ex Y. R. Li., 6. 叶枝, 7. 果, 8. 分核。 (张宝 福绘) 
244  云南 植物志  产西畴 ,生 于灌木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本种近 似海南 岛产的 I. kaushue S. Y. Hu; 但叶较 狭小, 基部 楔形, 先端 渐尖, 两面 网脉 不显。 果稍小 (10X8 毫米) 而 不同。 37. 细 齿冬青 Ilex denticulata Wall. (1830), nom. nud.; Wight (1850)*; Beddome (1869); Hook. f. (1875); Maxim. (1881); Loes. (1901); S. Y. Hu (1949). 常绿 乔木, 高 12 米, 无毛; 分枝 褐色或 灰色, 具棱; 叶痕三 角形, 不 凸起; 顶芽 狭圆锥 形, 芽鳞无 缘毛。 叶片 革质, 橄榄色 或灰的 橄榄色 ,卵 状桐圆 形或橢 圆状长 圆形, 稀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 阔楔形 至钝, 边缘具 不整齐 的锯齿 ,齿尖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极 凸起, 侧脉 6 — 9 对, 上面 不显, 背面 显著, 两面 无毛; 叶柄长 10 — n 毫米, 无毛, 上面有 窄槽, 背面 有皴。 雄花: 呈假圆 锥花序 ,腋 生于二 年生 枝上, 序轴长 4 一 14 毫米, 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苞片倒 卵形; 3 花时 为聚伞 花序; 总花梗 长约 2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单 花时花 梗长约 5 毫米; 小苞 片着生 于花梗 中部, 三 角形。 花 4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 2.5 毫米, 无毛, 裂片三 角形; 花瓣长 圆形, 反折, 长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卵 状球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先端 圆形微 凹陷; 雌 花: 呈假 圆锥花 序或成 族生, 序轴长 5 — 10 毫米, 每分枝 具单花 ,花 未见。 果球形 ,直径 6-7 毫米, 光滑,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近 脐形, 凹陷, 4 裂; 分核 4, 长圆 形至楠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毫米, 背 部具不 整齐的 3 棱和 2 沟, 侧面 有棱沟 交织的 窝穴, 内果皮 骨质。 果 期 7 月。 产勐海 ,生 于海拔 2000 米 的混交 林中。 亦见于 印度。 38. 贡 山冬青 Hex hookeri King (1886)*: Loes. (1901); Comber (1933); S. Y. Hu (1950). 常绿乔 木,, 高达 18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 粗壮, 灰色, 具纵 向的粗 棱沟, 叶痕三 角状椭 圆形, 极显著 ;顶 芽大, 椭 圆状圆 锥形, 长 1.2 — 1.5 厘米, 无毛, 芽鳞 边有细 锯齿。 叶生于 1-3 年生 枝上, 平展。 叶片革 质至厚 革质, 灰 橄榄色 或褐橄 榄色, 长棉 圆形、 倒披 针状长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7 — 4.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缘 通常具 鋸齿, 齿尖 黑色, 中脉在 叶面深 的下陷 ,背面 极凸起 ,侧脉 I 2 — 17 对, 上面 下陷, 背 面 凸起, 近叶缘 网结, 网脉 在叶面 回陷, 背部 凸起; 叶柄长 (1.2 — )1.5 — 3 厘米, 粗壮, 上面 具细而 浅的槽 ,背面 圆形有 II 紋。 花序 簇生或 呈聚伞 花序, 生于 二年枝 叶腋; 雄花: 花序 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单花时 花梗长 5 毫米, 基部具 2 小苞片 ,无 缘毛; 3 花时花 为聚伞 花序; 总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基部具 2 小 苞片。 花 4 数, 白绿色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形, 钝, 无毛; 花瓣 长圆状 卵形, 长 2.5 毫米, 宽 2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短,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1 毫米;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先 端钝, 微 4 裂; 雌花: 花 序每 分枝具 单花, 花梗长 6 — 8 毫米, 近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萼与 花瓣同 雄花; 不 育雄蕊 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直径 2 毫米, 柱头 盘形, 4 裂。 果 近球形 (未 成熟 ), 直径约 6 毫米, 宿存萼 开展, 直径 4 一 5 毫米, 柱头 盘形; 分核 4, 背部 和腹部 具掌状 棱和 深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腾冲至 贡山高 黎贡山 西坡, 生 于海拔 2500 — 3 0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中。 亦 见于锡 
冬 青 科  24S  金、 缅甸 北部。 本种 近似康 定冬青 (I. franchetiana Loes.) 和黑 毛冬青 (I. melanotricha Comber); 但 花萼、 小苞片 无缘毛 ,分枝 灰色而 不同。 39. 毛 核冬靑 Ilex liana S. Y. Hu ( 1951). 常绿 乔木, 高 10 — 13 米; 分枝 粗仕, 具棱 和沟, 有瘤状 突起, 皮孔椭 圆形, 凸起; 叶痕近 圆形, 凸起; 顶芽 很大, 长卵状 球形, 长达 2 厘米, 宽 1.2 厘米, 芽鳞 卵形, 先端 圆形, 密被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无毛, 卵状长 圆形或 卵形, 稀倒 卵形, 长 7 — 9 厘米, 宽 4 一 5.5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近 圆形, 边缘具 小圆齿 状锯齿 ,中 脉在叶 面深地 下陷, 背面极 凸起, 侧脉 17 — 18 对, 两面 凸起, 网 脉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上面具 窄槽, 背面有 皱纹。 聚伞状 假圆锥 花序, 腋生于 二年生 枝上, 分枝具 1 一 3 花; 序轴长 1 厘米; 花梗长 5 — 6 毫 米, 稍被毛 或无毛 ;苞片 卵形,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早落; 小苞片 2, 基生。 花 未见。 果小, 红 色, 球形, 直径 4 毫米, 宿存花 萼盘形 ,直径 3 毫米, 4 裂, 裂片三 角形, 具 缘毛, 柱头 盘形, 4 浅裂; 分核 4, 椭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背部具 掌状棱 和沟, 侧 面有皱 纹和不 明显的 棱沟, 内果皮 木质。 果期 10 — 11 月。 产景东 地区, 生 于海拔 2850 米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景东。 本种 具大的 顶芽、 聚伞状 假圆锥 花序、 果小 和分核 被毛, 与锡 金冬青 (I. sikkimensis Kurz) 极近, 但叶 较小, 叶脉很 多而密 ,果 较小而 不同。 40. 红果锡 金冬青 Ilex sikkimensis Kurz var. coccinea Comber ( 1933). 乔木, 高 10 — 17 米; 分枝 粗壮, 具明 显的纵 棱沟; 皮孔 卵状椭 圆形, 膨大。 顶 芽大, 卵 形, 芽 鳞长达 15 — 25 毫米, 宽 7 — 12 毫米, 被 密而极 短的微 柔毛, 边缘干 膜质。 叶 片楠圆 形至 倒卵状 椭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3 — 20 厘米, 宽 3 — 6.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或钝, 边缘 反卷, 有小而 极密的 锅齿, 中 脉在叶 面深地 下陷, 下面极 凸起, 侧脉 12 — 14 对, 开展, 叶面稍 凸起, 背面 明显, 网脉极 密而细 ,叶面 稍显, 背面 明显; 叶柄上 面具槽 ,两侧 由叶 基下延 形成窄 的翅。 花序族 生叶腋 ,结 果时成 假圆锥 状或假 总状, 多为二 歧式。 雄花 序-: 每分 枝有花 3 — 7 朵, 花 4 数; 萼片 卵状椭 圆形, 具缘毛 ;雄蕊 较花瓣 稍短, 花药 卵状球 形或椭 圆形, 比花 丝长; 不育子 房小, 中央 回陷; 雌 花序: 每 分枝有 1 一 3 花, 4 数; 花萼直 径约 2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稍有 缘毛或 无毛; 花瓣卵 形至广 楠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育雄 蕊的花 药很小 ;子房 4 室, 每室具 1 胚珠。 果 球形, 直径 4 一 4.5 毫米, 鲜 红色, 多少有 皱纹, 柱头薄 盘形, 4 浅裂, 分核 4, 不明 显的三 棱形, 背部 凸起, 具继纹 和沟, 被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贡山 、瑞丽 、高 黎贡山 西坡、 怒 江分水 岭至独 龙江, 生 于海拔 2200 — 3000 米 的山坡 阔叶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于腾冲 北部。 j41. 康 定冬青 图版 69, 5 — 8 1 黑 皮紫条 (镇雄 ) Ilex franchetiana Loes. (1911); Comber (1933); S. Y. Hu in Fang (1946)* (1950). 
246 云 南植物 志  图版 69 1 — 4. 珊 瑚冬青 Ilex corallina Franch. var. corallina, I. 果枝, 2. 果, 3. 分核 (背面 观), 4. 分核 (正面 观); 5—8. 康 定冬青 1. franchitiana Loes., 5. 果核, 6. 果, 7. 分核 (背面 观); 8. 分核 (正面 观); 9-11. 陷 脉冬青 I. delavayi Franch. var. dcUvayi, 9. 果 枝, 10. 雌花, 11. 果。 (肖 溶绘) 
冬青科  247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5 — 8( — 20)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 揭色, 具棱; 叶痕 卵状三 角形, 平或 微凸; 顶芽圆 维形, 有 皱纹, 芽鳞无 毛或稍 被疏的 缘毛, 腋 生芽近 球形。 叶片近 革质, 褐橄 榄色, 长圆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稀椭 圆形, 长 7 — 12.5 厘米, 宽 1.7 — 4 厘米, 先 端 渐尖至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钝 ,边缘 很窄的 反卷, 具细 锅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 脉 8 — 15 对, 两面 明显, 与 中脉成 30 — 50 度 夹角, 网脉在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稍显; 叶柄长 1.5-2 厘米, 上面有 窄槽, 背面 有级。 聚伞 花序或 单花, 族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苞片 卵形, 具疏缘 毛或啮 蚀状, 早落。 花 4 数;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3 花; 总 花梗长 1 毫米 左右, 花梗 长 2 — 5 毫米, 基部有 小苞片 ;花萼 盘形, 深裂, 直径 2 毫米,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圆形, 具缘 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稍短, 花药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圆 锥形, 先 端钝, 4 裂; 雌花; 花 族生; 花梗长 3 — 4 毫米, 中 部具小 苞片; 花萼同 雄花; 花 瓣卵形 ,长约 2 毫米, 分离 或近于 分离;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3/4, 花药近 心形; 子 房近卵 状球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截形, 柱头 盘形, 不 明显的 4 裂。 果柄长 4 一 5 毫米; 果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宿存萼 平展成 四角形 ,直径 2 — 3 毫米, 柱头薄 盘形; 分核 4, 长圆 状三 棱形, 长 5 — 6 毫米, 背部具 掌状棱 和沟, 两侧 亦具棱 和沟,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9 月。 产 昭通、 永善、 大关、 彝良、 镇雄及 大理等 地区, 生 于海拔 1850 — 23()()( — 2850) 米的 山 地杂木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湖北 (西 南部) 及西藏 (东南 部)。 亦见 于缅甸 北部。 本种 近似贡 山冬青 (I. hookeri King), 但分枝 褐色, 苞片边 缘疏被 缘毛或 喃蚀状 ,萼 片 边缘具 缘毛而 不同。 42. 黑 毛冬青 Ilex melanotricha Merr. (1941); S. Y. Hu (1950). Ilex jranchetiana auct. non Loes.: Comber (1933) in part.; Merr. (1941).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分枝稍 微粗壮 ,褐 色至深 褐色, 具棱, 被黑色 硬毛, 稀 无毛; 叶 痕三 角状半 圆形; 顶芽圆 锥形, 鳞片具 缘毛。 片叶近 革质, 橄 榄色至 揭色, 倒披针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 M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两侧下 延至叶 柄,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10 — 14 对, 上面 稍显, 背面 明显, 网脉叶 面不明 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0 — 15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无毛, 背面有 皱纹。 聚伞状 假圆锥 花序, 序轴 粗短, 生于二 年生枝 叶腋。 雄花: 花序每 分枝有 1 一 4 花, 无毛; 总 花梗长 2 — 3 毫米, 苞片 早落; 花梗长 3 — 4 毫米, 中部具 2 枚卵 状披针 形的小 苞片。 花黄 绿色, 花萼 4 一 6 深 裂, 裂片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 4, 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5 毫米, 先 端钝, 具疏 缘毛, 基 部稍连 合; 雄蕊 比花瓣 稍短, 花药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 端圆, 不明显 4 裂; 雌花: 花序每 分枝具 3 — 5 花; 总 花梗长 2 毫米, 花梗长 3 — 5 毫米, 均被微 柔毛;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具 缘毛; 小苞片 生于花 梗下部 ;花 4 数, 萼片 深裂, 裂片 卵形, 具 缘毛; 花辦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5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纯 ,不具 缘毛, 分离;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卵 形, 为花 丝长的 1/2; 子房近 球形, 先端 截平, 明显 4 裂。 果球形 ,红色 ,直径 5 — 7 毫米; 果 柄长 5 — 7 毫米, 被微 柔毛, 宿存萼 平展, 直径 2 毫米, 柱头 盘形, 微 4 裂; 分核 4, 长椭圆 形, 长 3.5 — 5 毫米, 宽 2.5 — 3 毫米, 背 部和两 侧皆具 掌状棱 和沟,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5 月, 果期 7—10 月。 
248  云南 植物志  产 丽江、 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2300 —) 2700 — 3200 米山 地沟谷 混交林 或杂木 林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亦见 于缅甸 北部。 本种 近似康 定冬青 (I. franchetiana Loes.), 但分枝 被黑色 硬毛或 无毛, 花序 为假圆 锥状 花序, 总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梗被 微柔毛 ,果 柄与果 直径近 等长而 不同。 43. 陷 脉冬胥 Ilex delavayi Franch. (1898); Loes. (1901)*; Anon. (1930); Hand.-Mazz. (1933), p. p.; S. Y. Hu (1950). 43a. 陷 脉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9,9一11 var. delavayi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8 — 9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较 粗壮, 灰色, 有 棱沟, 幼枝棱 上具小 疣; 叶痕 卵状三 角形, 平凸; 顶芽圆 锥形, 芽鳞 边缘有 锯齿。 叶片 革质, 橄榄色 或褐橄 榄色, 倒披针 状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5 — )4 一 5( — 7) 厘米, 宽 1.2 — 2.5( — 2.8)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反卷, 有 圆齿状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深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6 — 7 对, 与网脉 在叶面 均下陷 ,背面 凸起, 在叶缘 网结; 叶柄 纤细, 长 5 — 10( — 15) 毫米, 上面具 细槽, 背面有 皱纹。 单花族 生或呈 聚伞花 序生于 二年枝 叶腋, 花 4 数; 雄花: 花序 每分枝 具 1 一 3 花; 总花 梗长约 1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近 基部有 2 枚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深裂, 直径 2 毫米, 裂片卵 状三角 形或近 圆形, 先 端钝; 花瓣倒 卵形, 长 2.5 毫米, 宽 2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较 花瓣短 ,花药 卵形; 不育子 房球形 ,顶 端圆; 雌花: 花序 簇生, 具花 2 — 5 朵; 花 梗长 2 — 4 毫米; 花萼、 花瓣 相同于 雄花;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药 心形; 子房 球形, 长 2 毫米, 直径 1.5 毫米, 顶端 截形, 柱头 盘形。 果球形 ,直径 5 毫米, 宿 存花萼 开展, 四边 形,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4, 长 圆形, 背部凸 或平, 具 掌状棱 和沟, 侧面 具级的 棱沟, 内 果皮木 质。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贡山 、维西 、丽江 、宾川 、大理 ,生 于海拔 2800 — 3600 米山地 杂木林 或灌木 林中; 分 布于 四川西 南部。 模式标 本采于 大理。 43b. 线叶陷 脉冬青 (变种 ) 滞胶 (丽江 ) var. linearifolia S. Y. Hu (1950). 灌木, 高达 4 米; 分枝 具小疣 和被短 柔毛。 叶片 线伏披 针形, 长 2 — 8 厘米, 宽 0.7 — 1.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果 1 一 2 族生, 柱头厚 盘形。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丽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000 米 的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分 枝具小 疣并被 短柔毛 ,叶为 线状披 针形。 43c. 丽江陷 脉冬青 (变种 ) 臭皮树 (漾濞 ) , var. comberiana S. Y. Hu (1950). Ilex delavayi auct. non Loes.! Anon. (1930); Comber (1933); Hand.-Mazz, (1933), in part. 灌木, 高 2 — 5( — 6) 米; 分枝 具小疣 并被短 柔毛。 叶片长 圆形至 椭圆形 ,长 2 — 5( — 7 )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花序 族生; 果 球形, 直径 7 毫米, 果柄长 2 — 3.5 毫米, 柱头厚 盘形至 
冬青科  249  近 头形。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月。 产 中甸、 丽江、 鹤庆、 维西、 兰坪、 剑川、 漾濞、 大理, 生 于海拔 (2 6 00 —) 2 800 — 36 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分 枝具小 疣并被 短柔毛 ,叶 片长圆 形至楠 圆形。 43d. 高山陷 脉冬青 (变种 ) var. exalta Comber (1933); S. Y. Hu (1950). 分枝 无毛, 无 小疣, 灰色, 稍具 棱沟。 叶片卵 状长圆 形或长 椭圆形 ,长 2.5 — 8 厘米, 宽 1-2.5 厘米, 中脉、 侧脉 及网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花序 簇生, 花梗长 3 — 5 毫米, 无毛。 花期 6 月, 果期 11 月。 产维西 、贡山 、大理 、漾濞 、碧 江、' * 水、 腾冲、 镇康 及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2700 — 3600 米的 山地杜 鹃林、 杂木 林或灌 丛中; 分布 于四川 南部。 亦见 于缅甸 北部。 44. 小圆 叶冬青 Ilex nothofagifoHa Ward. (1927), (1930), (1932); S. Y. Hu(1950). Ilex intricata Hook, f . var. oblata W. E. Evans (1921); /. oblata (Evans) Comber (1933); /. intricata auct, non Hook, f.r Merr. (1941), p. p.. 常绿 乔木, 全株 无毛, 高 3 — 6 米; 分枝 灰色或 棕色, 具棱 和槽, 1 一 2 年 生幼枝 上密生 棕色 木栓质 小瘤, 老枝上 较稀; 顶芽圆 维形, 长 1 一 2 毫米, 紫 红色或 绿色。 叶生于 1 一 3 年 生枝上 ;叶片 纸质, 橄榄色 至褐橄 榄色, 阔倒 卵形, 阔 倒卵状 棉圆形 至阔櫛 圆形, 长 7 — 14 毫米, 宽 6 — 10 毫米, 先端钝 圆的突 然骤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中脉 及侧脉 在叶面 下陷, 背 面凸起 ,侧脉 3 — 4 对,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3 — 5 亳米, 紫 红色或 绿色,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聚 伞花序 假族生 或单花 族生, 生于二 年生枝 叶腋, 具 1 一 3 花, 每 分枝为 单花。 雄花: 花梗长 4 毫米, 近 基部有 2 枚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4 深裂, 裂片近 圆形, 无毛; 花瓣 卵形, 长 2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稍短于 花瓣, 花药卵 状球形 ;不 育子房 球形。 雌花 未见。 果柄长 I 约 3 毫米, 基部有 2 小 苞片。 果球形 ,宿 存花萼 开展, 4 裂, 柱 头明显 凸起, 微头形 ;分核 4, K 阔楠 圆形, 背部凸 ,具 3 — 4 条不明 显的棱 ,侧面 光滑, 内 果皮厚 革质。 花期 8 — 9 月, 果期 , .11 月。 产贡山 (独龙 江), 生 于海拔 2000 — 3000 米山坡 林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阿 萨姆) 及缅 甸北部 也有。 本种 近似错 枝冬青 (I. intricata Hook, f.) 但本种 为常绿 小乔木 ,直立 ,分枝 密生木 栓质 小瘤; 叶柄短 ,分 核背部 具明显 的棱而 不同。 45. 错 枝冬青 Ilex intricata Hook. f. (1875); Maxim. (1881); Loes. (1901); Anon. (1930); Comber (1933); Hand.-Mazz. (1933); Merr. (1941), in part.; S. Y. Hu (1950). Ilex intricata Hook.f, forma macrophylla Comber (1933). 常绿 匍匐小 灌木, 完全 无毛, 高 0.3 — 2 米; 分枝灰 褐色, 具 棱沟, 当 年生枝 棕色, 2 — 3 年生枝 深褐色 ,于棱 上均具 小疣, 无 皮孔; 顶芽卵 圆形, 无毛。 叶 片小, 革质或 近革质 ,褐橄 榄色, 倒卵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5 毫米, 宽 5 — 8 毫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基部阔 楔形, 边缘 反卷, 具据齿 3 — 6 对,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两面 显著, 侧脉 2 — 4 对, 叶面下 
250  云南 植物志  陷, 背面 显著, 网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聚伞 花序或 单花族 生于二 年生枝 叶腋, 有花 1 一 3 朵, 分枝具 单花, 基部具 苞片, 花 4 数。 雄花: 花梗 长 2 毫米, 无毛; 花萼 盘形, 直径约 2 毫米,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无毛; 花瓣粉 紅色, 阔卵 形, 长 2.5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 圆形, 基部 连合; 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 卵形; 不育子 房近球 形, 先端 圆形, 4 裂。 雌花: 花梗长 1 毫米, 无毛; 花萼与 雄花同 ,花瓣 卵形, 长 2 毫米; 退 化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 心形; 子房卵 状球形 ,花柱 明显, 柱头 头形, 明显 4 裂。 果球 形, 直径 5 毫米, 鲜 红色, 于后褐 红色, 柱头厚 盘状, 4 裂, 宿 存花萼 开展, 四 角形; 分核 4 , 长圆形 ,长 4 毫米, 背部具 掌状棱 和沟, 侧面 具棱和 级纹,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花期。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3200 — 3700 米山 地针叶 林中。 印度 (阿萨 姆)、 缅甸 (北部 )、 尼泊 尔、 不丹、 锡金 也有。 本种 近似陷 脉冬青 (Ilex delavayi Franch.) 和小 叶冬青 (I. nothofagifolia Ward.), 但 本种 植株匍 匐状, 叶 片小, 倒卵形 ,具 短柄, 在分枝 棱上具 小疣而 不同。 46. 突 脉冬青 Ilex subrugosa Loes. (1911); Chung (1924); S. Y. Hu in Fang (1946)*, (1950). Ilex ladfolia Thunb. var. subrugosa (Loes. ) Hu & Tang ( 1940).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小枝 具棱, 被 短的微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疏被微 柔毛。 叶片革 质, 干时橄 榄色, 长圆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9( 一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状 渐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边缘具 据齿, 齿尖 内向,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无毛或 被微柔 毛,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5 — 8 对, 两面 凸起, 明显, 网脉在 背面较 显著。 单 花族生 或呈聚 伞状假 圆锥花 序腋生 ,序 轴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苞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 4 数。 雄花: 花序 每分枝 上有花 1 一 3 朵,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有 2 枚长 2 毫 米的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深裂, 裂片近 圆形, 被微 柔毛, 具缘毛 ;花 冠直径 6 — 7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稍长, 花药 卵状椭 圆形; 不育子 房卵状 球形, 顶端 钝, 具不 明显的 分裂; 雌花: 仅 单花,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被微 柔毛, 具 2 枚披 针形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裂片阔 卵状三 角形,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 分离, 倒卵形 ,长 3 毫米, 宽 1.75 毫米; 不育雄 蕊比花 瓣短,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长 2 毫米, 花柱 明显, 柱头厚 盘形或 头形。 果卵状 球形, 长 5 — 6 亳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柱头厚 盘形, 4 裂, 宿存 花萼四 边形; 分核 4, 倒卵形 ,长 3.5 毫米, 宽 2 毫米, 背部 具掌状 棱沟, 内果皮 木质。 花期 5 月。 产维西 ,生 于海拔 2000 — 2300 米的沟 边杂木 林中;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云南新 记录。 47. 凤 庆冬青 图版 70,1 — 3 Ilex fengqingensis C. Y. Wu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 5 — 7 米; 分枝 褐色, 圆柱形 ,当年 生枝具 棱沟, 密被微 柔毛, 二年枝 几无毛 ,具 条纹, 皮 孔极不 明显;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 芽小, 圆 锥形, 密被微 柔毛。 叶生 于当年 枝上;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上 面稍有 光泽或 两面无 光泽, 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先端 钝至短 渐尖, 基部 阔楔形 至钝, 边缘具 不明显 的疏浅 据齿, 中脉 在叶面 平或下 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被疏毛 或无, 侧脉 6 — 7 对, 两面 隆起,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长 5 — 8 毫米, 密被微 柔毛, 上面具 窄槽。 雄花序 未见。 雌花: 单花 族生,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图版 70 1—3. 凤 庆冬青 Ilex fengqingcnsis C Y. Wu ex Y. R. Li, 1. 果枝, 2. 果, 3. 分核; 4 一 5. 云 中冬青 Ilex nubicola C. Y. Wu ex Y. R. Li, 4. 雄 花枝, 5. 雄花; 6 — 9. 纸叶 冬青 (原 变种) I. chartacifolia C. Y. Wu ex Y, R, Li var. chartacifolia, 6. —年生 枝条, 7. 果, 8. 分核, 9. 二年生 枝部分 (示皮 孔). (李锡 畴绘) 
252  云南 植物志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卵状三 角形的 小苞片 2 , 边缘啮 蚀状; 花 4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 圆形, 花瓣 均 被微柔 毛及具 缘毛;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不育 雄蕊较 花瓣稍 长或等 长, 花药 卵状箭 头形; 子房 球形, 顶 端凸。 果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微 柔毛; 果 球形, 4 棱形, 具 4 浅沟, 直径 4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4 深裂, 裂片半 圆形, 被细 缘毛, 柱头厚 盘形, 浅 4 裂; 分核 4 , 橢圆形 ,长 3.5 毫米, 宽 2 毫米, 背 部具掌 状棱, 无沟, 侧面 稍具浅 棱沟。 果期 7 — 10 月。 产凤庆 、临沧 、龙陵 等地, 生 于海拔 2700 — 28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本 种与珊 瑚冬青 (I. corallina Franch.) 相近, 但分枝 密被微 柔毛, 果 族生, 较小, 球 形, 4 棱形具 4 浅沟, 直径 4 毫米, 果柄长 1 一 3 毫米, 被微 柔毛,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具掌状 棱, 无沟; 叶片 较小, 长圆状 棉圆形 ,叶脉 在背面 显著而 不同。 48. 纸 叶冬青 Ilex chartacifolia C. Y. Wu ex Y. R. Li ( 1984). 48a. 纸 叶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70, 6 — 9 var. chartacifolia 乔木, 高 10 米; 分枝 褐色, 粗壮, 具纵向 棱沟, 一年生 枝上被 微柔毛 ,二年 枝上有 皮孔; 叶痕三 角形, 凸起, 三年 枝十分 粗壮, 直径达 6 — 7 毫米, 皮 孔大而 明显, 稍凸; 顶芽圆 锥形, 被微 柔毛, 芽鳞边 缘具细 小鋸齿 和缘毛 ;腋芽 球形。 叶片坚 纸质至 薄革质 ,褐橄 榄色, 阔椭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3 — )3.5 — 5 厘米, 先端突 然收缩 的渐尖 ,基 部钝, 边缘具 极浅 的细圆 据齿, 极不 明显,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7 — 8 对, 上 面 略显, 背面极 显著, 网脉在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序 未见。 果 序为假 总状, 生于 二年枝 叶腋, 序轴长 10 — 12 毫米, 较粗壮 ,被微 柔毛, 分枝具 单果; 果柄 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 卵形小 苞片; 果球形 ,直径 6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宿 存花萼 平展, 四 边形, 深 4 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被微 柔毛, 具 缘毛, 柱头薄 盘形, 4 裂; 分 核 4, 橢圆形 ,长 4.5 毫米, 宽 3.5 毫米, 背部 和侧面 具掌状 棱沟。 果期 10 月。 产 漾濞密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峨 边冬青 (I. chieniana S. Y. Hu), 但分 枝被微 柔毛, 叶片纸 质至薄 革质, 宽椭圆 形至长 圆形, 边 缘具浅 的细圆 锯齿; 柱头小 ,薄 盘形而 不同。 48b. 无毛纸 叶冬青 var. glabr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分枝 无毛, 顶芽 无毛, 叶柄 及中脉 无毛。 产贡山 ,海拔 190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49. 灰 叶冬青 Ilex tephrophylla (Loes.) S. Y. Hu (1950). Ilex odorata Ham. ex D. Don var. tephrophylla Loes. (1908); Chung (1924); Symp. locos tetramera Rehd. (1916). 49a. 灰 叶冬青 (原 变种) var. tephrophylla 常绿 乔木, 高 (4 一 )8 — 10 米; 分枝 灰色, 近圆 柱形, 有棱沟 ,无 皮孔, 近 顶端沟 内被微 
冬青科  253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疏被微 柔毛。 叶 片近革 质或坚 纸质, 干后橄 榄色, 长圆状 棉圆形 至长圆 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0( — U)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有时 镰状, 基部 钝或圆 形, 边缘近 全缘或 具小而 不明显 的圆齿 ,中脉 在叶面 微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9 对, 叶面 显著或 不显著 ;背面 显著,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5 — 7 毫米, 上面有 宽而浅 的槽, 无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族生于 叶腋, 每分 枝具花 3 朵; 苞片 和小苞 片小, 具缘毛 ;总花 梗十分 短, 花梗长 2 — 3 毫米, 两者 均被微 柔毛。 花 4 数, 花 冠直径 5 — 6 毫米;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具 缘毛; 花辦 倒卵状 圆形, 基部 连合, 有或 无毛; 雄蕊 较花瓣 稍长, 花药卵 状球形 ,不育 子房近 卵状 球形, 顶 端突然 急尖, 不明显 的分裂 ;雌花 未见。 果序假 总状或 族生, 序轴长 3 — 6 毫 米, 果柄长 1 一 3( — 4 ) 毫米, 被微 柔毛; 果 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外果 皮薄; 宿存花 萼四边 形, 直径 1.5 毫米, 具缘毛 ,柱头 脐形; 分核 4, 背部 具掌纹 和沟。 花期 2 月 ,果期 10 月。 产思茅 、景洪 、勐海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760 — 1700 米 河谷阴 湿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 于广西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本种 近似台 湾冬青 (I. formosana Maxim.), 但后 者柱头 盘形, 叶片披 针形, 基 部楔形 而 不同。 49b. 无毛灰 叶冬青 var. glabr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雄花花 梗长达 5 毫米, 无毛; 叶 较小, 长 7 — 9 厘米, 宽 2_2.5 厘 米。 上述 特征表 明本变 种是向 I. odorata Ham. ex D. Don 过渡的 趋势。 产勐海 ,海拔 1300 米 山坡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50. 云 中冬青 图版 70,4 一 5 Ilex nubicola C. Y. Wu ex Y. R. Li ( 1984). 乔木 (? ), 分枝褐 灰色, 粗壮, 具棱沟 ,幼 枝被微 柔毛; 叶痕 凸起; 顶芽圆 锥形, 被微柔 毛, 芽鳞具 缘毛。 叶片 纸质, 长圆 形或阔 披针形 至狭椭 圆形, 长 7 — 9 厘米, 宽 2 — 3.2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浅或波 状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 细小微 柔毛, 背 面凸起 ,被 小微柔 毛或变 无毛, 侧脉 9 一 10 对, 叶面 稍显, 背面极 明显, 于近叶 缘网结 ;叶柄 长 8 — 10 毫米, 上面具 搾槽, 被微 柔毛, 背面稍 被毛或 无毛。 雄花: 呈 聚伞状 假圆锥 花序, 生于 一年枝 叶腋。 花 序轴长 3 — 6 毫米,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每分 枝有花 3 — 5 朵, 总 花梗长 1-2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2 — 3.5 毫米, 被微 柔毛, 近 基部具 1 一 2 枚小 苞片, 被 毛和缘 毛; 花萼深 4 裂, 裂片半 圆形, 稍具 缘毛; 花瓣 4 , 长圆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4 , 较花辦 稍短, 花药桐 圆形; 不育子 房卵状 球形, 顶端钝 ,柱头 盘形, 4 裂。 雌 花及果 未见。 产金平 ,海拔 250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灰 叶冬青 [I. tephrophylla (Loes. ) S. Y. Hu], 但分 枝被微 柔毛, 叶 两面中 脉上被 微柔毛 ,边缘 具浅波 状齿; 雄花序 为聚伞 状假圆 锥花序 ,被微 柔毛而 不同。 51. 毛 枝冬青 图版 71,1—2 Ilex dasyclada C. Y. Wu ex Y. R. Li (1984). 灌木, 高 1.8 — 2.5 米; 分枝灰 黄色, 纤细, 具 棱沟, 被极 小的微 柔毛; 叶 痕半圆 状三角 
254  云南 植物志  形, 稍凸; 顶芽圆 锥形, 被微 柔毛。 叶片纸 质至厚 纸质, 灰橄 榄色, 两面 无毛, 长圆形 至长圆 状楠 圆形, 长 7.5 — 9 厘米, 宽 2.2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钝, 边 缘具不 明显的 极浅锯 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约 7 对, 两面稍 显或不 显著, 近叶缘 网结, 网脉 稀疏, 两面 稍显; 叶柄长 5 — 8 毫米, 上面有 搾槽, 无毛。 花序 未见。 聚伞果 序生于 叶腋, 每分枝 具 单果; 果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 细小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三角 状卵形 小苞片 ,被微 柔毛, 具缘 毛; 果未 成熟, 球形, 小, 直径 3 — 4 毫米, 宿 存花萼 4 裂, 裂片阔 三角形 ,钝, 被微 柔毛, 边缘 被 缘毛, 柱头厚 盘形, 4 裂; 分核未 成熟。 果期 9 月。 产景东 ,海拔 1600 米混交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平 南冬青 (I. pingnanensis S. Y. Hu 产于 广西) 相似, 但 分枝被 细小微 柔毛, 叶 较小, 纸质, 无毛, 侧脉在 两面不 显著而 不同。 52. 珊 瑚冬青 Hex corailina Franch. (1886), (1889); Loes. ex Diels (1900); Loes. (1901), (1911); Chung (1924); Anon. (1929); Hand.-Mazz. (1933); Rehd. (1933); S. Y. Hu in Fang (1946)*, (1950); " 图鉴" (1972)*. Ilex corailina var. loeseneri Ldvl. (1914); Rehd. ( 1933); /. corailina var. pubescens S. Y. Hu (1950), syn. nov. 52a. 珊 瑚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69 ,1 — 4 var. corailina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10 米。 分枝 褐色, 细, 具棱, 无毛或 被小微 柔毛; 皮孔小 圆形, 见于 三年生 枝上。 顶芽小 ,无 毛或稍 被小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橄榄 色或褐 橄榄色 至肉桂 色, 卵形、 卵状椭 圆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 极尖或 极短渐 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边缘具 圆齿状 锯齿, 稀尖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无毛或 稍被细 小微柔 毛,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10 对, 两面 凸起, 显著,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干 后赤 褐色, 上面有 深而窄 的槽, 无毛 或稍被 细小微 柔毛。 聚伞花 序生于 叶腋,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具缘毛 ;花 4 数。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花 梗长约 1 毫米, 基部有 2 枚小苞 片; 花萼 盘形,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钝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不育子 房卵状 球形, 先端 圆形, 不明显 4 浅裂。 雌花: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萼片 圆形, 具 缘毛; 花瓣 卵形, 长 2 毫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3, 花药 心形; 子房卵 状球形 ,柱 头薄盘 形, 4 裂。 果小, 紫红色 ,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薄 盘形; 分核 4, 棉 圆形、 三棱形 ,背部 有不明 显的棱 和沟, 内 果皮木 质化。 花期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丽江、 鹤庆、 宾川、 漾濞、 碧江、 维西、 中甸、 禄劝、 富民、 沾益、 鲁甸,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 2400 米的山 坡杂木 林或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及 湖北。 胡秀英 发表的 I. corailina var. pubescens S. Y. Hu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小枝、 顶芽和 中 肋被短 柔毛, 但据 我们见 到的副 模式和 同举模 式标本 [俞 德浚 22890 (Isotypust), 10918 (Paratypusl), 蔡希陶 57526,575276 (Paratypus! ) 等] 来看, 其 特征与 原变种 的区别 甚微, 小枝及 中肋有 时甚至 无毛, 如 汪发瓒 22163 (Paratypus!) 号全然 无毛, 由此 看来, 该 变 种不能 成立, 故作了 归并。 
冬 青 科  255  52b. 剌齿珊 瑚冬靑 (变种 ) var. aberrans Hand .-Mazz. (1933). Ilex corallina S. Y. Hu (1950); p. p. min. quoad syn. /. corallina var. aberrans Hand. -Mazz., specim. Hand. -Mazz. 7582, S. W. Teng 90017, 90611.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缘具 疏离的 据齿, 齿 尖具细 尖刺, 长 1 一 2 毫米, 叶柄 较短, 长 1 一 5 毫米。 产大理 、宾川 、昆明 、鲁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1300 — 2100 米 的山地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模 式标 本采自 昆明至 东川途 中的热 水塘。 胡秀英 将此变 种并入 原变种 ,认为 系幼态 植株, 但 我们的 标本; 滇 东北组 1495, 联大 12522 等号, 均属 2 — 5 米 高的小 乔木或 灌木, 标本均 有花、 果, 看来归 并不够 恰当, 故仍列 为变种 为宜。 52c. 假枝珊 瑚冬青 (变种 ) var. wangiana (S. Y. Hu) Y. R. Li (1984). Ilex wangiana S. Y. Hu (1950).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果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柱头 厚盘形 或近于 头形。 产维西 、澜沧 江河谷 ,生 于海拔 1850 — 1950 米的谷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S2d. 大果珊 瑚冬青 (变种 ) var. macrocarpa S. Y. Hu (1950).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果 较大, 直径 6 毫米, 分核 较大, 长 3.5 — 5 毫米 (未见 标本, 自原 描述 )。 产 弥勒; 分布于 四川东 南部及 湖北。 • 53. 铜 光冬青 图版 71,5 — 8 Ilex cnpreonitens C. Y. Wu ex Y. R. Li (1984). 常绿 乔木, 高 5 — 6 厘米, 全株 无毛; 分枝黄 褐色, 老枝具 明显的 皮孔, 幼枝有 棱沟; 叶 痕橢 圆状三 角形, 微凸; 顶芽圆 锥形。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叶面 有铜色 光泽,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5 — 1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边缘具 浅锯齿 ,齿尖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10 对, 两面 凸起,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长 10 — 12 毫 米, 上面有 窄而深 的槽, 背面有 级纹。 花序 簇生。 花 未见。 果球形 ,直径 5 毫米, 干后具 棱; 果柄长 1 一 2 毫米, 宿存萼 4 裂, 裂片近 圆形,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4 , 椭圆形 ,长 4 毫米, 宽 3 毫米, 背部 具纵向 棱沟, 侧 面棱沟 不显。 果期 8 月。 产文山 ,海拔 1800 — 2200 米混交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微 香冬青 (I. subodorata S. Y. Hu), 但叶 较薄,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先端长 渐尖, 叶面 具铜色 光泽, 花序 族生, 果柄 极短, 长 1 一 2 毫米, 果近 球形, 直径 5 毫米, 柱头厚 盘形而 不同。 54. 哦 边冬青 Ilex chieniana S. Y. Hu in Fang (1946)*, (1950). 常绿 乔木, 高达 10 米, 分 枝栗揭 色至灰 褐色, 无毛, 老 枝上有 皮孔, 幼枝具 棱沟; 叶痕 三 角状半 圆形, 稍凸; 顶芽圆 锥形, 无毛, 芽鳞具 缘毛。 叶片革 质至厚 革质, 褐橄 榄色, 长圆 
256  云南植 物志、  图版 71 1-2. 毛 枝冬青 Ilex dasyclada C. Y. Wu ex Y. R. Li, 1. 青 I. chamaebuxus C. Y. Wu ex Y. R. Li, 3. 花枝, 4. onitcfis C. Y. Wu ex Y. R. Li, 5. 叶枝, 6. 果, 7. 分核,  果枝, 2. 果; 3 — 4. 矮 黄杨冬 雄花; 5 — 8. 铜 光冬青 I. cupre- 8. 分核 (背面 观)。 (肖 溶绘)  I  ■m^ 一身 乂、. f 
冬青科  257  状棉 圆形或 卵状棉 圆形, 长 5.5 — 9 厘米, 宽 2 .5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稍长的 渐尖,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边缘具 明显的 锯齿, 齿尖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10 对, 两 面 凸起, 近叶缘 网结,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7 — 12 毫米, 上面具 棒槽, 被 细小微 柔毛, 背面 无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族生于 叶腋, 每分 枝有花 1 一 3 朵; 总花 梗及花 梗短, 被微柔 毛,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 4 数; 花萼 盘形, 4 裂, 裂片三 角形, 具 缘毛; 花 瓣长圆 状椭圆 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及 花瓣近 等长, 花药椭 圆形; 不育子 房近球 形, 先端微 4 裂。 雌花 未见。 果 序为假 总状, 果柄长 5 — 7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小苞 片; 果球形 ,直径 5 — 6 毫米, 具 小疣, 宿存萼 平展, 直径约 2 毫米, 柱头厚 盘形或 头形; 分核 4, 近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背部 具掌状 棱沟, 两侧有 皱纹。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7 — 8 月。 产永仁 及寻甸 ,生 于海拔 2500 — 3000 米密 林中;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55. 微 香冬青 Ilex subodorata S. Y. Hu (1950). Ilex jranchetiana auct. non Loes . : Comber (1933). 常绿乔 木或大 灌木, 高 6 — 8( — 12) 米, 分枝 粗壮, 褐 色或紫 褐色, 无毛, 具棱; 顶芽圆 锥形, 芽鳞具 缘毛。 叶片厚 革质, 干后褐 色或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楠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状倒 披针形 ,长 9 一 11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9 对, 叶面 不显, 背面 明显,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8 — 12 毫米, 上面有 窄而深 的槽,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簇生于 叶腋, 每 分枝具 3 花; 总 花梗长 0.5 — 2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无毛, 有 2 枚小 苞片,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花 4 数, 花萼 盘形, 4 裂, 裂片三 角形或 圆形, 具稀疏 缘毛; 花 冠直径 6 毫米; 花瓣长 圆形, 基部连 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或 稍短,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不 育子房 近卵状 球形, 先 端钝。 雌花 未见。 果序假 圆锥状 ;序轴 短粗, 无毛; 果 柄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宿存 萼直径 2 毫米, 具 缘毛, 柱头挤 状盘形 ,浅 4 裂; 分核 4, 近三角 状圆形 ,长 3 毫米, 宽 2.5 毫米, 顶 端钝, 背面具 掌状棱 和沟, 侧面具 继纹, 内果 皮硬。 花期 7 月 ,果 成熟 11 月。 产滇西 古永河 一带及 镇雄, 生 于海拔 1680 米的河 边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古永河 —带。 本 种与灰 叶冬青 [I. tephrophylla (Loes.) S. Y. Hu] 相似, 但后者 的叶片 纸质, 近全 缘而 不同。 56. 厚 叶冬青 (变种 ) Ilex intermedia Loes. ex Diels var. fangii (Rehd.) S. Y. Hu (1950). Ilex latijolia var. fangii Rehd. (1930); I • dunniana L^vl. (1911); I . coral Una auct. non Franch.: Rehd. (1933); I . I ait folia var. subrugosa (Loes.) Hu & Tang (1940); /. fan- gii (Rehd.) S. Y. Hu in Fang (1946)*. 常绿 乔木, 高达 8 米; 分枝 褐色, 具 棱沟, 无毛, 稀稍 被小微 柔毛; 顶芽圆 锥形, 无毛。 叶 片厚 革质, 橄 榄色, 椭圆形 至宽披 针形, 长 8—11.5( — 13) 厘米, 宽 2.5—4.5(— 7) 厘米, 先端 尾状渐 尖或长 渐尖, 尖长 6 — 15 毫米, 基部钝 或楔形 ,边缘 反卷, 具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无 毛或稍 被小微 柔毛, 背面极 凸起, 无毛, 侧脉 8 — 10 对, 两面 突起, 网脉两 面不明 
258  云南 植物志  显; 叶柄长 8 — 10 毫米, 上面具 深而窄 的槽, 无 毛或稍 被小微 柔毛, 下面有 IS 纹。 花序生 于 二年枝 叶腋, 序轴较 粗壮。 雄花: 呈聚伞 状假圆 维花序 ,每分 枝有花 1 一 3 朵; 总 花梗长 1-2 毫米,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小苞 片, 无 缘毛。 花萼深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花瓣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卵 状球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端 钝至微 下陷。 雌花: 呈假 总状花 序或 假圆锥 花序, 每 分枝稀 3 花; 花梗长 3 — 4 毫米,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基部有 2 枚小苞 片; 花萼 盘形,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无缘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2.5 毫米, 宽 1.5 毫 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3/4, 花 药卵状 箭形; 子房近 球形, 柱头 盘形, 明显 4 裂。 果柄长 5 毫米; 果近 球形, 两极 稍扁, 直径 4 一 5 毫米 (在放 大镜下 具小疣 ); 分核 4, 卵状三 棱形, 背部 及两侧 具掌状 或网状 棱沟。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永善 、景东 ,生 于海拔 1900 — 2200 米的杂 木林中 ; 分布于 四川, 贵州及 湖北。 云南 新 记录。 57. 细 脉冬青 图版 72, 1 一.' Ilex venosa C. Y. Wu, Y. R. Li (1984). 乔木, 高 5 米; 分枝褐 色至灰 黄色, 具纵向 棱沟, 无一, 具 皮孔; 叶痕三 角形, 凸起; 顶芽 圆锥形 ,小, 无毛。 叶片纸 质至厚 纸质, 橄 榄色, 无毛, 长圆状 椭圆形 至宽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5 — 4.3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钝, 边 缘具疏 而浅的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 面 凸起, 侧脉 8 — 9 对, 在两面 凸起, 十分 显著, 在 近叶缘 网结,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长 8-10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下面有 皱纹。 花序 未见。 果序为 假总状 ,序轴 极短; 果柄长 1-2 毫米, 稍被微 柔毛至 无毛, 中部 以下具 2 枚三角 卵形小 苞片, 具 缘毛; 果楠 圆形, 长约 9 毫米, 宽 6 毫米, 宿存 花萼平 展呈四 边形, 柱头 扁平, 薄 盘状, 挤状; 分核 4, 椭 圆形, 长 6-7 毫米, 宽 3 — 3.5 毫米, 背部 具掌状 或纵向 棱沟, 侧面具 棱沟。 果期 10 月。 产新平 ,海拔 2100 米山 坡上。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台 湾冬青 (I. formosana Maxim.) 相似, 但叶脉 在两面 凸起, 果椭 圆形, 较大, 柱 头扁平 脐形而 不同。 58. 假 香冬青 Ilex wattii Loes.(1901); Comber (1933); S. Y. Hu (1950). 乔木, 高达 8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褐 色或黄 棕色, 有棱沟 ,三年 生枝上 有皮孔 ;顶 芽圆锥 形。 叶片纸 质至薄 革质, 橄 榄色, 长圆形 ,椭圆 状长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8 — 11.5 厘米, 宽 2.5-4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 部钝或 楔形, 边缘有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1 对, 两面 凸起,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长 10—12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下面 有 皴纹。 聚伞 花序或 单花族 生于当 年生枝 叶腋; 花 4 数。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总花 梗极短 至无,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 盘形,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具 缘毛; 花 瓣长圆 状倒 卵形, 基部 连合, 具缘毛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长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端 凹陷, 柱头 4 裂。 雌花 未见。 果序 族生, 果柄长 2 — 3 毫米, 无毛。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宿 存萼近 圆形, 平展, 柱头平 盘形或 挤形; 分核 4,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4 毫米, 宽 3 毫米, 背部 具 5 条棱 和沟, 侧面具 棱沟。 果期 10 月。 - 产临沧 、腾冲 ,生 于海拔 2500 — 2600 米 林中。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冬青科  259  图版 72 1—3. 细 脉冬青 Ilex venosa C. Y. Wu, cx Y. R. Li, 1. 果枝, 2. 果, 3. 分核; 4— 6.滎 东冬青 I. gingtungcnsis H. W. Li ex Y. R. Li, 4. 果枝, 5. 果, 6. 分核; 7—9. 麻栗坡 冬青 I. marlipocnsis H. W. Li ex Y. R. Li, 7. 果枝, 8. 果, 9. 分核。 (杨建 昆绘) 
260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与灰 叶冬青 [I. tephrophylla (Locs.) S. Y. Hu] 相似, 但分枝 无毛, 侧脉 和网脉 显著, 雄花 的不育 子房先 端凹而 不同。 59. 榕 叶冬青 Ilex ficoidea Hemsl. (1886); Loes. (1901); Dunon & Tutch. (1912), Chung (1924); Rehd. (1927), (1933); Groff (1930); Hand.-Mazz. (1933); Merr. & Chun (1935); Ma- sam. (1943); S. Y. Hu ( 1 950); 海南 植物志 ( 1965). Ilex cinerea auct. non Champ.: Maxim. (1881); I . buergeri Miq. var. glabra Loes. (1908). 常绿 乔木, 高 8 — 12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具 棱沟, 褐 色至深 褐色; 叶痕半 圆形, 不 凸起; 顶芽圆 锥形。 叶片 革质, 橄榄 色或灰 绿色, 长圆状 椭圆形 ,椭圆 形至卵 状或倒 卵状摘 圆形, 长 (5.5—)7 — 9 厘米, 宽 2.5 — 3.7 厘米, 先端突 然尾状 渐尖, 尾尖 钝圆, 渐尖长 12 — 15 毫 米, 基部圆 形或钝 ,边缘 具浅的 圆齿状 锯齿, 齿尖 黑色,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咏 7 — 9 对, 叶面稍 明显, 背面 显著, 网脉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0 — 12 毫米, 较细, 上面具 窄槽。 聚伞花 序或单 花簇生 于叶腋 ,花 4 数。 雄花: 花序每 枝有花 1 一 3 朵; 总花 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中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裂片三 角形, 边 缘具小 缘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稍长于 花瓣, 花药 长圆状 卵形; 不 育子房 圆锥状 卵形, 很小。 雌花: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花梗长 2 — 3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萼 盘形,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龙骨状 突起, 具 缘毛; 花瓣 卵形, 长 2.5 毫米, 具 缘毛; 不育 雄蕊与 花瓣近 等长, 花药 卵形, 小; 子 房卵状 球形, 长 2 毫米, 宽 1.2 毫米, 柱头 盘形, 4 裂, 果 球形, 直径 5 — 7 毫米, 柱头薄 盘形; 分核 4, 椭 圆形, 背部 具掌状 棱沟。 花 期 3—4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浙江、 湖南及 湖北等 省区。 亦见 于琉球 群岛。 云南新 记录。 60. 麻栗 坡冬青 图版 72,7 — 9 Ilex marlipoensis H. W. Li, ex Y. R. Li (1984). 常绿 乔木, 稀灌木 ,高 5 — 15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褐 色至黑 褐色, 具 棱沟, 光滑; 顶芽圆 锥形。 叶片薄 革质至 革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8 — 13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钝 ,边 缘具很 浅的细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9 对, 两面凸 起, 网脉 稀疏, 叶面 不显, 背面 显著; 叶柄长 8 — 10 毫米, 上面 有深的 窄沟, 下面有 级纹。 聚 伞花序 族生于 1 一 2 年生枝 叶腋。 果柄长 2 — 4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果近 球形, 未熟, 长 5 — 6 毫米, 宽 (3.5 — )4 一 5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直径约 2 毫米, 深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柱头厚 盘形, 4 裂; 分核 4 , 背部与 两侧具 掌状浅 棱沟。 花期 1 月, 果期 5 — 6 月。 产麻 栗坡, 海拔 1350 米左右 的阔叶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假 香冬青 (I. wattii Loes.) 相似, 但叶片 长圆状 桶圆形 ,宽 3 . 5 — 4 . 5 厘米, 边 缘 稍具细 据齿; 果柄长 2 — 4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而 不同。 61. 景 东冬青 图版 72,4— 6 Ilex gintungensis H. W. Li ex Y. R. Li (1984). 常绿 乔木或 灌木, 高 4 一 10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 纤细, 灰黄色 ,具 棱沟; 顶芽圆 锥形, 无 
冬青科  261  毛。 叶仅生 于一年 生枝上 ;叶 片厚纸 质或薄 革质, 橄榄色 ,长 7 — 11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长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缘有 浅的细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10 对, 叶面稍 显著, 背面 显著, 网脉 在下面 显著; 叶柄 纤细, 长 5 — 8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聚伞花 序或单 花族生 于叶腋 ,花 4 数。 雄花: 序轴 极短, 每分 枝有花 1 一 3 朵; 花梗 长 2 — 3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萼 深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与宽皆 1.5 毫米; 花瓣 长圆形 ,长 4 毫米, 宽 2.5 毫米, 先 端圆, 有疏 缘毛, 基部 连合; 雄蕊长 5 — 7 毫米, 花药卵 形; 不育子 房小, 近球形 ,先 端圆。 雌花序 未见。 果柄长 4 一 5 毫米; 果 未熟,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柱头 盘形, 4 裂; 分核 4, 背部 和侧面 具掌状 棱沟。 花期 3 月, 果期 5 月 以后。 产景东 、风庆 ,海拔 1800 — 25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本 种与假 香冬青 (I. wattii Loes.) 相似; 但雄花 较大, 花 冠直径 1 毫米, 雄蕊长 5_ 7 毫米, 果柄长 4 一 5 毫米而 不同。 62. 广 南冬青 图版 73,1 — 4 Ilex guangnanensis C. J. Tseng et Y. R. Li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达 15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揭 黄色, 具 棱沟, 叶痕三 角状半 圆形, 凸起; 顶 芽圆锥 形, 芽鳞具 缘毛。 叶片薄 革质至 革质, 橄 榄色,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稀 椭圆状 倒披针 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3 —) 2-2.5(-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至 镰状, 基 部钝圆 至阔楔 形, 边 缘具波 状不明 显的浅 锯齿, 中脉在 叶面不 明显, 背面稍 明显, 网 脉仅在 背面稍 显著; 叶柄 纤细, 长 5 — 8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背面 凸起。 花簇生 于叶腋 ,花 4 数。 雄花: 花梗极 短, 小 苞片长 卵状三 角形, 具缘毛 或无; 花萼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被小的 缘毛, 长 1 毫米; 花 瓣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阔 椭圆形 ;不育 子房卵 球形, 顶端 回陷。 雌花: 花 较雄花 稍大, 萼片三 角状阔 卵形, 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3 毫 米, 宽 1.5 毫米; 不育雄 蕊较花 瓣短, 花药 卵形; 子 房卵状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柱头 凸起, 浅 4 裂。 果 球形, 直径约 6 毫米, 宿存 花萼平 展呈四 边形, 直径 2.5 — 3 毫米,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4, 椭圆形 ,长 4.5 毫米, 宽 2.5 毫米, 背部 凸起, 具 不明显 的掌状 棱沟, 侧面光 滑或稍 有棱。 ' 产广南 ,海拔 1150 — 155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弯 尾冬青 (I. cyrtura Merr.) 相似, 但分 枝及叶 无毛, 叶片 较小, 侧脉在 叶面不 明显, 果 枝大, 柱头厚 盘形而 不同。 63. 弯 尾冬青 图版 74,1 一 4 Ilex cyrtura Merr. (1941); S. Y. Hu (1950). 常绿 乔木, 高达 12 米; 分 枝通常 褐色, 稍纤细 ,具 棱沟,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顶芽圆 锥形,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芽鳞具 缘毛。 叶片近 革质, 带褐色 或带灰 色的橄 榄色, 栖 圆形或 倒卵状 柄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镰状 渐尖, 基 部铼或 楔形, 边 缘具浅 据齿, 中 脉 在叶面 下陷, 疏被毛 或无毛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8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显著, 网 脉在背 面 明显; 叶柄长 6 — 10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花簇 生于一 年生枝 叶腋, 被 微 柔毛。 苞 片和基 部小苞 片被微 柔毛, 具缘毛 ,花 4 数。 雄花: 花梗长 1 毫米; 花萼 盘形, 无毛,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具疏的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具稀疏 缘毛, 基部稍 连合。 雌 
图版 73 1—4. 广 南冬青 Ilex guangnanensis C. J. Tseng et Y. R. Li, 1. 果枝, 2. 果, 3. 分核 (正面 观), 4. 分核 (侧面 观); 5—7. 昆 明冬青 I. kunmingensis H. W. Li ex Y. R. Li var. kunmingensis, 5. M 枝, 6. 果, 7. 分核; 8—9. 大柱 头冬青 I. macrostigina C. Y. Wu, 8. 果枝, 9. 果。 (吴锡 麟绘) 
冬青科  263  花: 花梗长 4 毫米, 花萼 相同于 雄花;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I. 5 毫米, 无 缘毛, 基 部稍 连合; 不 育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柱头 盘形, 凸起, 4 裂。 果球 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四边形 ,柱头 薄盘形 ;分核 4, 阔楠 圆形, 长 3 — 3.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背部具 掌状棱 ,几 无沟, 内果皮 木质。 产贡山 独龙江 一带, 生 于海拔 1200 — 1700 米阔叶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缅 甸北部 也有。 64. 昆 明冬青 Ilex kunmingensis H. W. Li ex Y. R. Li (1984). 64a. 昆明 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73, 5 — 7 var. kunmingensis 灌木, 全株 无毛, 高 2 米; 分枝褐 色至黑 褐色, 有 棱沟; 叶痕三 角形, 稍 凸起; 顶芽小 ,卵 状圆 锥形。 叶片坚 纸质或 薄革质 ,橄 榄色或 褐色, 倒卵状 长圆形 或椭圆 状倒披 针形, 稀椭 圆形, 长 5.5 — 7.5 厘米, 宽 1.7 — 2.5 厘米, 先端 突然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边 缘具小 而疏的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9 对, 叶面 稍显, 背面 明显, 网脉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5 — 9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下面有 皱纹。 花序 未见。 果 (未 成熟) 近 球形, 直径 4 毫米, 果柄长 2 — 3 毫米, 宿存萼 4 裂, 裂片 卵形, 具 缘毛, 柱头厚 盘形, 4 裂, 分核 4,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几无棱 沟或具 不明显 的棱。 果期 10 — 11 月。 产嵩明 (邵甸 区果东 乡), 海拔 2100 — 2300 米灌木 丛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珊 瑚冬青 (I. coralHna Franch.); 但叶片 倒卵状 长圆形 或棉圆 状倒披 针形, 先端突 然渐尖 ;分核 平滑而 不同。 64b. 头状昆 明冬青 var. capitata Y. R. Li (198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在 于叶片 较大, 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果柄 较长, 长 3.5_5 毫 米, 疏被微 柔毛, 柱头 头形。 产双江 ,海拔 2200 — 2500 米密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65. 大柱 头冬青 图版 73, 8 — 9 ' Ilex macrostigma C. Y. Wu ex Y. R. Li (1984). 灌木, 全株 无毛; 分枝黄 褐色, 具 棱沟; 顶芽圆 锥形。 叶片薄 革质, 橄榄色 ,桐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5 — 8.5 厘米, 宽 1.8 — 2.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 钝或阔 楔形, 边 缘具疏 而浅的 细据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8 对, 两面 凸起, 显著, 网脉在 上面 稍显, 背面 显著; 叶柄长 5 — 8 毫米, 上面 具槽, 下面有 皱纹。 雄花序 未见。 雌 花族生 叶腋, 花梗长 2 — 3 毫米, 基部有 2 枚 卵形小 苞片, 具细小 缘毛; 花萼深 4 裂, 裂片近 圆形或 阔三 角形, 有细小 缘毛; 花瓣 及雄花 未见, 子房卵 状球形 ,柱 头大, 圆锥状 头形。 果未见 。花 期 3—4 月。 产 鹤庆。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与灰 叶冬青 [I. tephrophylla (Loes.) S. Y. Hu] 相 近似, 但叶片 橢圆形 或长椭 圆状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疏而 浅的细 据齿, 雌花 簇生, 花梗 较短, 柱头大 ,呈圆 锥状头 形而 不同。 
264  云南 植物志  66. 小 核冬青 图版 75,4—5 Ilex micropyrena C. Y. Wu ex Y. R. Li (1984). 灌木, 高 2.5 米; 分枝黄 褐色, 幼枝具 棱沟, 无毛; 顶芽圆 锥形, 无毛, 芽鳞 边缘具 细齿。 叶片 革质, 深橄 榄色, 两面 无毛, 长圆 状披针 形稀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5 — 4.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至阔 楔形, 边 缘具浅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9 一 10 对, 两面 凸起, 显著, 网脉 稀疏, 叶面 不显, 背面 显著; 叶柄长 8 — 12 毫米, 上 面有窄 槽, 背面有 皱纹, 无毛。 花序 未见。 果序假 总状, 生于 叶腋, 序轴 无毛; 果柄长 5 — 7 毫米, 被细小 微柔毛 至无毛 ,中部 以下具 2 枚小 苞片, 无毛; 果球形 ,直径 5 毫米, 柱头薄 盘形, 浅 4 裂; 分核 4, 阔櫛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2 毫米, 背部 具掌状 棱沟, 侧面有 皱纹。 果期 9 月。 产贡山 ,海拔 1700 米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 近似峨 边冬青 (I. chieniana S. Y. Hu), 但 叶较大 而长,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果 序为假 总状, 果柄长 5 — 7 毫米, 分核 较小, 长 2.5 毫米, 宽 2 毫米而 不同。 67. 台 湾冬青 Ilex formosana Maxim. (1881); Forb. & Hemsl. (1886); Henry (1896, suppl.); Loes. (1901); Hayata (1911); Kanehira (1936)*; S. Y. Hu (1950), (1953); " 图鉴" (1972)*; H. L. Li (1977)*.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8 — 12 米; 枝灰色 具棱沟 ,有 光泽, 无毛或 稍被微 柔毛; 顶芽 狭圆 锥形,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叶片厚 革质, 干时灰 橄榄色 ,两面 无毛, 棚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稀倒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尾尖, 基部 楔形, 稀纯, 边缘具 浅而小 的圆齿 状锯齿 或波状 ,中脉 在上面 微下陷 ,背 面明显 凸起, 侧脉 6 — 8 对, 上面 不显, 背面极 显著,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5 — 9 毫米, 上面有 窄沟。 聚 伞花序 族生, 极 稀为假 总状, 生于 叶腋, 花 4 数。 雄花: 由 多数聚 伞花序 族生于 叶腋, 苞片阔 卵形, 长 1.5 — 2 毫 米, 被短 柔毛, 具缘毛 ,总 花梗长 1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均被微 柔毛;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被微 柔毛, 裂片阔 三角形 ,先 端圆, 具 缘毛; 花瓣长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具 缘毛; 雄蕊 与花瓣 等长, 花药 卵形; 不 育子房 球形。 雌 花族生 叶腋, 花萼与 雄花同 ,花瓣 卵形, 长 2.5 毫米, 具 缘毛;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3, 花药 卵形; 子房卵 状球形 ,直径 1.5 毫米, 柱头 厚 盘形至 头形。 果近 球形, 长 4 亳米, 柱头 头形, 4 裂; 分核 4, 长圆 形或近 圆形, 背 部具掌 状 棱沟, 侧面有 皱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6 月。 产 屏边、 广南, 生 于海拔 1550—1700 米的密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湖 南、 湖北、 安徽、 江西、 福建及 台湾。 菲律宾 也有。 68. 点 叶冬青 图版 75,1 一 3 Ilex punctatilimba C. Y. Wu ex Y. R. Li (1984). 常绿小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5 米; 树皮黑 色或黑 褐色; 枝 粗壮, 紫黑色 ,有纵 向棱, 无毛, 叶痕 半圆形 凸起; 顶芽圆 锥形。 叶片 革质, 干时绿 褐色, 无毛, 背面具 点腺,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0 厘米, 宽 2.5 — 3( — 3.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或钝, 边 缘具不 明显的 据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2( — 14) 对,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显著, 网脉背 面稍显 著; 叶柄 粗壮, 紫江 色至紫 黑色, 长 1.2 — 1.5 厘米, 上面 有槽, 背面 圆形, 无毛。 雄花: 呈 伞形 花序, 腋生, 总 花梗极 粗壮, 无毛, 长 2 — 3 毫米; 花梗长 2 — 3 毫米, 稍被微 柔毛; 苞片 
冬青科  265  和 小萑片 卵形, 有 缘毛; 花黄 绿色, 4 数; 花萼裂 片三角 状卵形 ,具 缘毛; 花瓣橢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具缘毛 ,基部 连合; 雄 蕊长约 1.5 毫米;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端 4 裂。 雌 花 未见。 产景东 、贡山 2500 — 3000 米山 坡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景东。 本 种近似 I. peiradena S. Y. Hu, 产 广西, 但叶片 长圆状 披针形 ,宽 3 厘米, 叶背具 点腺, 叶柄, 较长, 分枝紫 黑色, 雄花 呈伞形 花序, 总 花梗极 粗壮而 不同。 组 7. 厚叶 冬青组 —— Sect. Lauroilex S. Y. Hu 常绿 乔木, 枝 无毛。 叶厚 革质, 极 全缘。 花 族生或 由聚伞 花序或 伞形花 序所组 成的假 圆锥状 ,花 5 — 7 数。 果小,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分核 5 — 7, 平滑, 长约 2 毫米, 背部 3 条 棱, 内果皮 革质。 云 南仅有 1 种。 69. 微 脉冬青 图版 74,5 — 8 Hex venulosa Hook. f. (1875); Loes. (1901); Anon. (1929—30); Comber (1933); S. Y. Hu (1950). 常绿 乔木, 高达 17 米, 全株 无毛; 分枝褐 色至黑 褐色, 具细 棱沟, 圆 柱形; 皮孔 在二年 生枝上 明显, 白色, 椭 圆形;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 卵形。 叶生于 1 一 2 年生 枝上, 叶片厚 革质, 橄榄色 ,长圆 状椭圆 形至楠 圆形, 稀 卵状椭 圆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3 — 6.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全缘, 中 脉在叶 面深地 下陷, 背 面十分 凸起, 侧脉 15 — 20 对, 两面 凸起, 网脉 在两面 显著; 叶柄 粗壮, 圆 柱形, 长 1.5 — 2.5 厘米, 具纵向 皱纹。 花 序为假 圆锥状 ,由 假伞形 或聚伞 花序所 组成, 腋生。 雄花: 序轴 极短或 几无; 二级 花梗长 7 — 10 毫米, 稍扁, 具 1 纵向 细槽; 三级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 5 — 6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深裂, 裂片阔 卵状三 角形, 具缘毛 或微啮 蚀状; 花瓣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较花瓣 稍短, 花药 卵状橢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 端凸; 雌花: 花梗、 序轴、 花萼同 雄花; 花瓣长 圆形, 基部 连合; 不育 雄蕊为 花 瓣长的 2/3 — 1/2, 花药 心状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柱头 头形, 显著。 果 江色, 球形, 直 径 3-4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柱头厚 盘形, 中央凹 ;分核 5 — 6( — 7), 很小, 椭圆形 ,背 部具不 明显的 3 条棱, 内果皮 革质。 产 临沧、 耿马、 潞西、 梁河、 腾冲、 盈江及 景东, 生 于海拔 1800 — 24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缅甸北 部及印 度北部 也有。 组 8. 假剌齿 冬青组 —— Sect. PseudoaquifoKae S. Y. Hu 灌木或 乔木。 叶全缘 ,稀 具齿状 据齿。 花序 族生; 花 6 — 8 数 (稀 4 数)。 果 具分核 6 — 8, 稀 4 ; 分核 具棱而 无沟, 稀有沟 ,内果 皮革质 ,稀 木质。 分种 检索表 1( 4 ) 内果皮 木质, 分核 背面具 3 棱和 2 沟, 棱与 内果皮 粘合; 小枝 纤细, 具棱 (1. 纤枝 冬青系 Scr. 
图版 74 1-4. 弯 尾冬青 11« cyrtura Merr., 1. 果枝, 2. 果, 3. 分核 (背面 观), 4. 分核 (侧面 观); 5-8. 微 脉冬青 I. venulosa Hook, f., 5. 果枝, 6. 果, 7. 分核 (背面 观), 8. 分 核 (侧面 观); 9—12. 广西 毛冬青 I. pubescens Hook. & Arn. var. kwangsiensis Hand-Mazz,, 9. 果枝, 10. 果, 11. 分核 (背面 观), 12. 分核 (侧面 观)。 (吴锡 竊绘) 
冬青科  267  Peinifoliae)^ 2( 3 ) 叶片櫛 圆形或 倒卵伏 楠圆形 ,边 缘具锯 齿或近 全缘, 背 面被长 柔毛; 小 枝密被 长柔毛 …… - 70, 广西 毛冬青 (变种 ) I* pubescens var. kwangsiensis 3( 2 ) 叶片 广楠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全缘, 无毛; 小枝被 微柔毛 71. 海 南冬靑 I. hainanen.!. 4( 1 ) 内果皮 革质, 分核 光滑或 具棱而 无沟, 棱 与内果 皮容易 分开; 小枝圆 柱形。 5(26) 果柄长 8 — 20 毫米, 长于果 直径; 果族生 或为假 总状花 序。、 6(11) 果直径 5 — 8 毫米, 稀 4 毫米, 柱头圆 柱状或 头伏, 花 柱通常 较明显 (除 I. kobskiana 外), 2. 全 缘 冬青系 Ser, Sideroxyloides)。 7( 8 ) 灌 木或小 乔木, 分枝, 顶芽被 短柔毛 ,柱头 柱状; 分核 背面具 4 一 5 棱而 无沟, 叶片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3— 3.5 厘米, 侧脉 6 — 8 对 72. 河 滩冬青 I. metabaptista 8( 7 ) 常绿 乔木, 分枝, 顶芽被 微柔毛 ,稀 无毛; 柱头乳 头状, 分核 背部具 3 梭 2 沟。 9(10) 叶片长 圆形至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5—11 厘米, 宽 2.3~4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侧脉 10 — 14 对, 两面不 明显; 果直径 4—5 毫米 73. 华冬育 I. sinica 10( 9 ) 叶片长 圆状椭 圆形至 披针状 楠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3 — 3. 2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侧脉 9— 10 对, 两面稍 明显, 果直径 5—6.5 毫米 74. 乳 头冬青 I. mamiUata 11(6) 果径 3 — 4 毫米, 稀达 5 毫米, 柱头薄 盘形, 元 花柱。 12(19) 叶全缘 ,先 端通常 尾状; 分核 4, 稀 5 (3. 长尾 冬青系 Ser. Longecaudatae), 13(18) 叶片长 圆状椭 圆形至 楠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先端 渐尖, 尾状 渐尖, 有吋呈 镰状, 稍尖, 长 5 — 20 毫米。 14(17) 乔木, 叶背 具点, 先端 尾尖, 长 8 — 20 毫米, 中 脉在上 面下陷 …… 7S. 长 尾冬青 1. longecaudata 15(16) 小枝、 花梗被 微柔毛 ;叶 片革质 75a. 长 尾冬青 (原 变种) I. longrecaudata var. longecaudata 16(15) 小枝、 花梗 无毛; 叶片 厚革质 7Sb. 无毛长 尾冬青 (变种 ) 1. longecaudata var. glabra 17(14) 灌木, 叶背 元点, 先端长 渐尖或 渐尖, 长 5 — 10 毫米, 中脉 在叶面 平或凸 76, 拟长 尾冬靑 I. sublon^ecaudata 18(13) 叶片 卵形、 楠圆 形至倒 卵伏楠 圆形, 先端突 然渐尖 或尾伏 渐尖, 背面 无点, 小 枝无毛 77, 江 南冬青 I. wilaonii 19(12) 叶具 锯齿、 细圆 齿或近 全缘; 分核 6 或 7 (4. 小果 冬青系 Ser. Microdontae), 20(25) 叶生于 二年生 枝上, 叶柄长 0. 5 — I. 2 厘米; 雌花序 为假圆 锥状或 聚伞伏 ;分核 5 — 7, 背部具 1 棱或无 棱沟。 叶片 革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椭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7 — 9(一12) 厘米, 宽 2—3(—4.3) 厘 米, 下部 全缘, 上部近 全缘或 具圆齿 或据齿 ,分核 背部无 棱无沟 或稍有 掌紋, 柱头 厚盘形 至近头 形 78. 漢 西冬靑 I. forrestii 22(23) 幼 枝被微 柔毛, 叶面中 脉被微 柔毛, 雌花 序为假 圆锥状 78a. 滇 西冬青 (原 变种) I. forrestii var. forrestii 23(22) 幼枝 无毛, 叶面中 脉无毛 ,雌 花序为 假总状 78b. 无毛滇 西冬青 (变种 ) L forrestii var. gUbra 24(21) 叶片硬 革质, 椭圆形 、卵 伏楠圆 形或倒 卵伏椭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边缘 为疏尖 锯齿, 分核 背部具 1 纵棱, 柱头 乳头状 79. 怜 叶冬靑 I. wardii 25(20) 叶 仅生于 一年生 枝上, 叶柄长 1 一 2 . 2 厘米; 雌 花序仅 生于二 年生枝 叶腋, 分核 4, 背部具 4 一 5 棱而 无沟, 柱头厚 盘形或 头形, 叶片薄 革质, 长圆 状椭圆 形至稀 圆形, 边缘具 据齿, 齿尖 具小尖 头 80 花冬靑 1« cauliflora  f^- 21(24) 
268  云南 植物志  26( 5 ) 果柄长 1—3 毫米, 较果径 为短; 果 常成对 (5. 微缺 冬青系 Ser. Han«anae)。 27(28) 叶片 革质, 较大, 长 1. 5 — 2 .8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顶端平 截或内 回, 中 脉延伸 呈三角 形小尖 头, 两 侧各具 1(2) 小齿 81. 双 齿冬胥 I. bidea. 28(27) 叶片厚 革质, 较小, 长 1. 2 — 1.S 厘米, 宽 0.6—1.2 厘米, 顶端 内回, 中脉不 延伸, 两侧无 /j 、齿 82. 矮黄 杨冬靑 I. chamaebuxu* 70. 广西 毛冬青 (变种 ) 图版 7 4 ,9 — I 2 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 var. kwangsiensis Hand.-Mazz. (1933); S. Y. Hu (1950). 常绿 灌木, 高 3 米; 小枝 纤细, 具纵 敏纹, 密被长 柔毛。 l4 片 纸质, 橄榄色 或深橄 榄色, 长卵形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突 然渐尖 ,基 部钝, 稀 模形, 全缘 或具 芒刺, 背面 密被长 柔毛, 中脉叶 面平或 稍下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5 — 8 对, 上面 不显, 背 面明显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2.5 — 5 毫米, 被长硬 毛或糙 硬毛。 花序族 生或雌 花序为 假圆 锥状, 生于当 年枝上 ,被糙 硬毛。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稀为 3 花的聚 伞花序 ,花 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 4 一 6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深 5 — 6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被长柔 毛, 无 缘毛; 花瓣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2 毫米, 宽 1.5 亳米, 基部 连合;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3/4, 花药长 圆形; 不 育子房 塾状, 先端短 像 状。 雌花: 花序每 分枝具 单花, 稀 3 花; 花梗长 2-3 毫米; 花萼 6 — 7 深裂, 被糙 硬毛; 花瓣 5 — 8, 长 圆形, 长 2 毫米; 不育 雄蕊长 为花瓣 的 1/2, 花药箭 头形; 子房卵 状球形 ,长 1.5 毫米, 无毛, 柱头头 形或厚 盘形。 果 球形, 直径 小于 4 毫米, 宿存萼 平展, 柱头头 形或厚 盘形; 分核 6, 稀 5 或 7, 椭 圆形, 背部具 3 纵棱及 沟, 两侧 光滑, 内 果皮厚 革质或 木质。 产富宁 、砚山 ,生 于海拔 550 — 1410 米的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贵州。 71. 海 南冬青 Ilex hainanensis Merr.(1934); Tanaka'& Odashima (1938); Masam. (1943); S. Y. Hu (1950); 海南 植物志 (1965). Ilex rotunda Thunb. var. hainanina^ Loes. (1901). 常绿 乔木, 高达 8 米; 分枝灰 褐色或 黑褐色 ,具纵 棱沟或 级纹, 当伞 枝近四 棱形, 被微 柔毛;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 很小, 被微 柔毛。 叶片纸 质至薄 革质, 橄榄色 至褐橄 榄色, 椭 圆形至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3 — 3.5 厘米, 至先 端骤然 渐尖, 基部钝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稍被微 柔毛或 仅在两 侧稍被 毛至变 无毛, 侧脉约 10 对, 叶面稍 显, 背面 显著, 近边缘 网结, 网 脉两面 显著, 全缘或 上部有 1 一 2 齿; 叶柄长 5 — 8 毫米, 上面 具 窄槽, 槽内被 微柔毛 ,背面 圆形, 无毛。 聚伞 花序或 假伞形 花序族 生或成 假圆锥 花序, 生 于 叶腋; 花淡紫 红色。 雄花: 总花 梗长约 3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序每 分枝具 3 — 5 花, 花萼 盘形, 深 5 — 6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被微 柔毛, 具缘毛 ;花瓣 5 — 6 , 卵形, 长约 2 毫 米; 雄蕊较 花瓣短 ;不 育子房 卵形; 雌花: 呈聚伞 花序, 每 分枝具 1 一 5 花, 花梗长 1 一 3 毫 米, 被微 柔毛, 基 部具很 小的小 苟片; 花萼深 5 — 6 裂, 裂片近 圆形, 稍被 细小微 柔毛, 具缘 毛; 花瓣 5 — 6,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不育雄 蕊长为 花瓣的 1/2, 花药椭 圆状箭 头形; * 曾被 Merr. 在 1927 年 误引为 7. rotunda var. kainanenia Pitard (1912); 又被 S. Y. Hu 在 1950 年 误引为 /. rotunda var. hainanensis. 
冬 ft 科  269  子房卵 状球形 ,直径 1.5 毫米, 顶端 凸起, 柱头 头形, 浅裂。 果实 近阔楠 圆形, 长 4 亳米, 直 径 3 毫米, 干时具 纵沟, 宿 存花萼 平展, 直径约 3 毫米, 柱头头 形或厚 盘形; 分核 5 — 6, m 圆形, 两头尖 ,背面 粗糙, 具 1 沟, 侧面 光滑, 内 果皮近 木质。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河口 、金平 ,生 于海拔 500 — 870 米的 疏林中 ; 分布 于广东 (仅 海南岛 )、 广西。 云南 新 记录! 72. 河 滩冬青 Hex metabaptista Loes. (1900), nom. nud. (1901), descr., (1911); Chun (1940); S. Y. Hu (195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达 4 米; 分枝灰 褐色或 深灰色 ,被短 柔毛, 具 棱沟, 粗糙; 皮孔 不显; 叶痕半 圆形, 十分 凸起; 顶芽披 针状圆 锥形, 密被短 柔毛。 叶片薄 革质, 橄 榄色至 褐橄榄 色,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3 — 5.5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先端 钝圆至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全缘, 有窄边 反卷, 近基部 被毛,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毛, 背面 凸起, 幼时被 短柔毛 ,后 变无毛 ,侧脉 6 — 8 对, 叶面 稍显, 背面 显著, 网 脉两面 不显;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 柔毛, 上 面平, 具 细槽, 两侧 叶基下 延成窄 翅状, 背面 圆凸。 聚伞花 序族生 叶腋, 宿 存鳞片 阔三角 形。 雄花: 花序每 分枝具 3 花; 花梗长 3 — 6 毫米, 密 被毛, 基部具 1 一 2 小苞片 ;花 白色, 5 — 6 数; 花萼 杯形, 直径约 3 毫米, 深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钝, 被 柔毛, 具 缘毛; 花 瓣卵状 长圆形 ,长 2 毫米; 雄蕊 较花瓣 稍短, 花药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小, 具沟, 顶端 急尖; 雌花: 花 序每 分枝具 单花或 2 — 3 花; 花梗长 3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 5 — 8 数; 花萼 杯形,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被 毛及具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1 毫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卵形, 柱头 柱状, 被短 柔毛。 果 卵状桶 圆形, 长 5—6 毫米, 宽 4 一 5 亳米, 宿存花 萼盘形 ,直径 4 毫米, 被毛, 具缘毛 ,柱头 柱状; 分核 5 — 8, 椭圆形 ,长 3 — 4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两 端尖, 背部具 4 一 5 棱, 无沟 或沟不 明显,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6 月 ,果 期 7— 9 月。 产彝良 ,生 于海拔 4 5 () 米 的河边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湖北等 省区。 云南新 记录! 73. 华冬青 图版 76, 6 — 8 Hex sinica (Loes.) S. Y. Hu (1950). Ilex matabarica Bedd. var. sinica Loes. (1908), 常绿 乔木, 高达 13 米; 分枝 灰色, 幼枝具 棱沟, 被微 柔毛, 老枝较 粗壮, 具不明 显的皮 孔,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圆 锥形, 密被微 柔毛。 叶片革 质至薄 革质, 青橄榄 色至橄 榄色, 背面疏 被细小 微柔毛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桶 圆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3 — 4 厘米, 先 端渐尖 至长 渐尖, 基部钝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细小 微柔毛 ,背面 凸起, 被微 柔毛, 侧脉 10 — 14 对, 两面不 显著,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上面具 窄槽, 背 面具纵 条纹和 皴纹。 聚伞 花序或 单花, 族生于 叶腋。 雄花: 花序每 分枝有 3 花, 总 花梗与 花梗长 3-4 毫米; 花 4 一 6 数, 花萼 杯形, 被微 柔毛,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有缘毛 或无; 花瓣长 圆形, 基部 连合; 雄蕊 与花瓣 等长或 稍长, 花药 卵状长 圆形; 不育 子房卵 球形, 先端具 短喙; 雌花 : 花序呈 单花,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 白色, 通常 6 数, 稀 7 — 9 数;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花瓣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基部连 合; 不育雄 蕊比花 瓣短,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花柱 极短, 柱头 头形, 极明 
270  云南 植物志 
冬青科  271  显, 粗约 1 亳米。 果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直径 3 毫米,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乳 头状, 浅 6 裂; 分核 6, 椭 圆形, 两端钝 ,长 3.5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背部具 3 条棱 和 2 条 窄沟, 侧面无 棱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3 — 4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思茅 、景洪 、勐海 、西畴 、蒙自 ,生 于海拔 1100 — 1700 米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模式标 本采于 思茅。 74. 乳 头冬青 图版 75, 6 — 8 Ilex mamillata C. Y. Wu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达 12 米; 分枝灰 白色, 幼枝具 棱沟, 其余 粗糙, 稍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叶 痕半圆 形, 极凸起 ;顶 芽被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上面有 光泽, 长 圆状椭 圆形, 稀椭 圆形或 披针状 椭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3 — 3.2 厘米, 先端急 尖至短 渐尖, 基部 钝至阔 楔形, 全缘 或至 先端具 少而不 明显的 据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 细小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侧脉 9 一 10 对, 两面稍 显著, 网脉不 明显; 叶柄长 5 — 8 毫米, 上面有 窄槽, 槽 内被微 柔毛, 下面 圆形具 继, 无毛。 花 未见。 果簇生 于叶腋 ,有果 1 一 4; 果梗长 3 — 8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 族生数 枚鳞片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中部 以下具 2 枚卵状 三角形 小苞片 ,被微 柔毛和 缘毛。 果近球 形, 直径 5 — 6.5 毫米, 宿 存花萼 盘形, 6 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急尖 或纯, 具 缘毛, 柱 头乳头 状, 极凸起 ,有核 6, 椭圆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背部具 3 条 纵棱和 2 沟, 侧面 具 细棱, 内果皮 革质。 果期 10 月。 产砚山 、广南 、富民 、漾濞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200 米山坡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砚 山。 本 种与越 南冬青 [I. cochinchinensis (Loes.) Loes.] 相似, 但叶片 较小, 长 4 一8 厘米, 全 缘或在 先端具 极小的 据齿; 果柄长 3 — 8 毫米, 宿存萼 6 裂, 裂片阔 三角形 ,顶端 急尖, 柱 头乳 头状而 不同。 75. 长 尾冬青 Uex longecaadata Comber (1933); S. Y. Hu (1950). 75a. 长 尾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76 , 4 一5 var. longecaudata ' 常绿 乔木, 高达 9 米; 分枝灰 色至灰 褐色, 较细, 圆形, 当年 枝具细 棱沟, 稍被微 柔毛; 皮孔 不明显 或缺;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小 ,被微 柔毛, 芽鱗具 缘毛。 叶片橄 榄色, 革质, 背面具 褐色点 ,卵状 长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5 — 8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尾 状 渐尖, 尖头长 8 — 20 毫米, 有时 镰形,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全缘 或上部 具稀疏 的不明 显的小 锯齿,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被 细小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10 对, 叶面稍 显或在 两面不 显; 叶柄 纤细, 长 5 — 8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被细小 微柔毛 ,下面 具纵向 棱沟。 雄花: 聚伞花 序 呈假圆 锥状, 腋生, 花 序轴长 4 一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每 分枝有 3 花, 稀为 单花; 总 花梗长 约 4 毫米, 花 梗长约 2 毫米, 具小苞 片或无 ;花 4 一 5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约 2.5 毫米, 深裂, 裂片 具稀疏 缘毛; 花瓣倒 卵形, 基部 连合; 雄蕊 稍短于 花瓣,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先端 截形, 具 4 沟。 雌花: 族 生或呈 假总状 花序, 腋生;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4 一 5 数, 稀 6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急尖, 具缘毛 ;花瓣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 毫 米;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3/4, 花药 卵形; 子房近 球形, 较大, 直径约 1 亳米, 柱头厚 盘形, 
图版 76  1—3. 滇 西冬青 11« forrcstii Comber, 1. 花枝, 2. 果, 3. 分核; 4—5. 长 尾冬青 (原 变种〉 I. longecaudata Comber var. longecaudata, 4. 果枝, 5. 果; 6 一 8. 华冬青 I. sinica CLoes.) S. Y. Hu, 6. 果枝, 7. 果, 8. 分核。 (张宝 福绘) 
冬青科  273  凸起。 果球形 ,小, 直径 3 — 4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柱头厚 盘形; 分核 5, 椭 圆形, 长 2.5 毫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背部具 3 条 浅棱, 无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6 月, 果期 9 — 10 月。 产 耿马、 临沧、 凤庆、 龙陵、 福贡、 文山和 屏边, 生 于海拔 1400 — 28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 采于滇 西北。 本种 的主要 特征在 于叶先 端狭长 尾尖, 背面具 褐色点 ,易与 其他种 区别。 75b. 无毛长 尾冬青 (变种 ) var. glabra S. Y. Hu (1950). 与原 变种的 主要区 别在于 叶片厚 革质, 花梗 和小枝 无毛。 产西畴 、麻 栗坡、 屏边、 广南及 福贡, 生 于海拔 1400 — 20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或 混交林 中。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76. 拟长 尾冬青 图版 77,3—5 Ilex sublongecaudata C. J. Tseng et S. S. Liu ex Y. R. Li(1984). 灌木 (?) ,高 2 米; 分枝淡 褐色至 灰色, 幼枝具 棱沟, 被微毛 ,老枝 圆形; 皮孔椭 圆形, 凸 起;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小 ,狭圆 锥形, 密被 细小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叶 面除中 脉被细 小微柔 毛外, 其余 无毛, 背面无 点无毛 ,梱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2.2 厘米, 全缘, 先端长 渐尖, 渐尖长 5 — 10 毫米, 基部钝 ,中脉 在叶面 微凸起 或平, 背 面凸起 ,侧脉 7 — 10 对, 叶面 不显, 背面 稍显, 网 脉两面 不显;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上 面具宽 槽, 被细小 微柔毛 ,背面 无毛, 具 皱纹。 花 未见。 果生于 一年生 枝叶腋 , 1 一 3 个族生 ;果梗 长 2.5 — 4.5 毫米, 四棱形 ,无毛 ;果近 球形, 直径 3.5 — 4 毫米, 宿存 花萼平 盘形, 4 一 5 深裂, 裂 片宽三 角形, 具细小 缘毛, 柱头厚 盘形, 浅裂; 分核 4 一 5, 长圆状 楠圆形 ,长 3.5 毫米, 宽 1.5 毫米, 背部具 3 — 4 条浅棱 ,无 沟或有 浅沟, 内果皮 革质。 果期 8 月。 产龙陵 ,海拔 2600 米 山坡丛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种近 似于长 尾冬青 (I. longecaudata Comber), 但叶背 无点, 中 脉在叶 面平或 微凸, 先 端较短 渐尖而 不同。 77. 江 南冬靑 (图鉴 ) Ilex wilsonii Loes. (1908); (1911); Chien (1927); Rehd. (1927); Hand.-Mazz. (1933); Merr. (1934); S. Y. Hu (1950); "图鉴 "(1972)*; H. L. Li (1977). Ilex memecylijolia Champ, ex Benth. var. plana Loes. (1908). . 常绿乔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10 米; 分枝灰 色至灰 褐色, 近 圆形, 当年的 幼枝掠 黄色, 具浅 棱沟, 无毛;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 芽小, 尖的圆 锥形, 无毛。 叶片厚 革质, 橄 榄色至 褐橄榄 色, 无毛, 卵形 至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4—7.5 厘米, 宽 1.5 — 3.2 厘米, 先端突 然尾状 渐尖或 渐尖, 尖头长 6 — 15 毫米, 钝, 基部 钝至近 圆形, 全缘, 中 脉在叶 面平, 背 面凸, 侧脉 7 — 8 对, 在两面 稍显或 不显;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无毛, 上面具 深而窄 的槽。 雄花: 呈聚伞 花序, 稀 为伞形 花序, 族生于 二年生 枝叶腋 ,每分 枝具花 3 — 5 朵, 基部具 鎮片状 苞片; 总花 梗长 3 — 8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基部具 2 枚小苞 片或无 ;花 4 数; 花萼 盘形, 直径 2 毫米,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钝; 花瓣 卵形, 先端 圆钝,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稍短于 花瓣, 花药椭 圆形; 不育 子房近 球形, 顶端 凸起; 雌花: 单花 族生于 叶腋, 花梗长 3 — 7 毫米, 无毛, 近 中部具 2 枚小 苞片; 花萼和 花瓣同 雄花;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1/2, 花 
274  云南 植物志  药心形 ,浅 4 裂。 果 较小, 球形, 直径 4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盘形, 直径 2.5 毫米, 柱头头 形; 分核 4, 稲圆形 ,长 3 毫米, 背部具 3 条棱, 稀 4 一 5 条, 无沟,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5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彝良、 镇雄, 生 于海拔 1800 — 1900 米密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 福建和 台湾。 云南新 记录! 78. 滇 西冬青 Ilex forrestii Comber (1933); p. p.; S. Y. Hu (1950)。 Ilex corcdlina auct. non Franch.: Anon. (1924); I • odorata Buch.-Ham. var. tephro- phylla auct. non Loes . : Comber (1933). 78a. 滇 西冬青 (原 变种) 图版 76,1—3 var. forrestii 常绿小 乔木或 灌木, 高达 7 米; 分枝 灰色, 具棱沟 或纵向 条纹, 幼枝 上被微 柔毛; 皮孔 不明显 ,色 稍淡, 圆形; 叶痕三 角形, 十分 凸起; 顶芽小 ,圆 锥形, 稍被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揭 橄榄 色或橄 榄色, 长 圆状披 针形、 橢圆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7 — 9( 一 12) 厘米, 宽 (1.8 — )2 — 3( — 4.3)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钝 ,稀 楔形, 边缘 近全缘 或上部 1/2-2/3 具圆齿 或据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10 — 12 对, 叶 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网脉 在背面 稍显; 叶柄长 5 — 12 毫米, 上面具 窄槽, 槽内被 微柔毛 ,背 面 无毛, 凸起, 有 皱纹。 雄花: 通常 为聚伞 状圆锥 花序, 生于 叶腋, 每分 枝有花 3 朵, 稀 1 或 5 朵; 总 花梗长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1 毫米, 稍被微 柔毛, 基部具 2 枚三角 形小苞 片, 稍被毛 ,具 缘毛。 花 4 一 5 数, 花 萼直径 2 亳米, 深裂, 裂 片阔三 角形, 具缘毛 ;花 瓣卵状 长圆形 ,稍有 缘毛, 基部 连合; 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花药长 圆形; 不育子 房小, 顶 端钝, 不 明显 分裂; 雌花: 为假 圆锥状 花序, 生于 叶腋, 每 分枝具 1 一 3 花; 总花 梗长约 1 亳米; 花梗 长 1 一 3 毫米, 均被微 柔毛, 基 部具小 苞片。 花 5—6 数, 花萼 深裂, 裂片卵 状阔三 角形, 稍 被细小 微柔毛 及缘毛 ;花瓣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2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育雄 蕊为花 瓣长的 2/3 — 1/2, 花药 卵状箭 头形; 子房近 球形, 柱头 凸起, 5—6 浅裂。 果球形 ,直径 3 — 5 毫米, 宿 存花萼 平展, 直径约 2 毫米, 柱头厚 盘形至 头形; 分核 5 — 7, 椭圆形 ,小, 长 2 毫 米, 背部无 棱无沟 或稍具 掌纹,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U 月。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饮、 贡山、 福贡和 漾濞, 生 于海拔 1800 — 2800( — 3050) 米的阔 叶林 或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贡山。 本种 近似珊 瑚冬青 (I. corallina Franch.), 但叶 缘近全 缘或仅 前端具 据齿, 果 具分核 5 — 7, 分核背 部近无 棱无沟 或具不 明显的 掌纹, 柱头厚 盘形至 头形而 不同。 78b. 无毛滇 西冬青 (变种 ) var. glabra S. Y. Hu (1950). 与 原变种 的主要 区别在 于小枝 无毛, 叶片中 脉上面 无毛, 果 序为假 总状, 分枝具 单花, 稀为 3 花。 产贡山 、维西 、禄劝 ,生 于海拔 2500 — 2900 米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于 维西。 79. 柃 叶冬青 碎束花 (龙陵 ) 
冬青科  275  Hex wardii Merr. (1941); S. Y. Hu (1950). Ilex forresui Comber (1933), p.p. 常绿 灌木, 高达 2 米; 分枝 粗壮, 灰色, 幼枝具 梭沟, 被微 柔毛; 叶痕半 圆形, 极凸起 ;皮 孔 缺乏; 顶芽近 球状圆 维形, 被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橄 榄色, 欄 圆形、 卵状棉 圆形或 倒卵状 棉圆形 ,长 4 一 6 厘米, 稀为 2 或 9 厘米, 宽 (1 一 )1.5—3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近圆形 或钝, 边缘具 疏的尖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细小 微柔毛 ,背面 凸起, 无毛, 侧脉 7 — 8 对, 叶面稍 下陷, 背面 显著, 网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5 — 7 毫米, 近四 棱形, 上面具 窄槽, 内 被细小 微柔毛 ,背 面凸而 无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组成的 假圆锥 花序, 每 分枝具 3 花; 总 花梗长 2 — 3. 5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小 ,盘形 ,深 5 — 6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2 毫 米, 基部 连合; 雄蕊 比花瓣 稍短, 花药 卵形; 不育子 房小, 先端有 不明显 的沟; 雌花: 呈聚伞 花序, 花梗长 2 — 4 毫米; 花萼和 花瓣同 雄花; 不育雄 蕊长为 花瓣的 2 / 3 , 花药箭 头形; 子房 近球形 ,直径 1.5 毫米。 果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花萼 平展, 直径 3 毫米, 柱头乳 头状; 分核 6, 长 圆形, 光滑, 背部具 单棱, 内果皮 革质。 花期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漾濞 、龙陵 、德宏 ,生 于海拔 2 6 00 — 3000 米灌 丛中。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本 种与滇 西冬青 (I. forrestii Comber var. forrestii) 相似; 但叶片 较小, 边缘 具尖据 齿, 侧脉 7 — 8 对; 果较小 ,分 核背具 单棱而 不同。 80. 茎 花冬青 图版 77, 6 — 8 Hex cauliflora H. W. Li ex Y. R. Li (1984). 常绿 灌木, 高达 5 米; 分枝 粗壮, 1 一 2 年生枝 黑褐色 ,具 棱沟, 无毛, 三年生 枝灰色 ;皮 孔大而 显著, 圆形, 微 凸起;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芽 细长圆 锥形, 芽鳞 边缘具 缘毛。 叶片薄 革质或 纸质, 干后褐 色或褐 橄榄色 ,椭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 — 9.5 厘米, 宽 2.5 — 4 厘 米, 先端 突然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钝或近 圆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中脉 在叶面 平或微 M, 背面 平或 微凸, 侧脉约 8 对, 两面 明显, 离边缘 网结, 网脉 在叶面 不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2 厘米, 粗壮, 具 级纹, 上面有 窄槽, 无毛。 花 未见。 果序 伞形, 仅 生于二 年枝上 的叶痕 腋内, 有果 5 — 10 个, 具长 1 毫米的 总梗, 总梗 粗壮, 无毛; 果柄长 3 — 4 毫米, 无毛, 基部 有或无 小苞片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3 毫米, 花萼平 盘形, 直径约 2 毫米, 深 4 裂, 裂 片三角 状半圆 形, 柱头厚 盘形至 头形, 浅 4 裂; 分核 4, 椭 圆形, 背部具 4 一 5 棱, 无沟, 内果皮 革质。 果 期 2_3 月。 产麻 栗坡, 海拔 2000 — 2600 米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特征 在于果 序全部 着生于 二年枝 的叶痕 腋内; 果小, 族生, 柱头 头形; 叶片 椭圆状 披针形 ,边 缘具细 锯齿, 叶柄长 1 一 2.2 厘米。 81. 双 齿冬青 图版 77,1 一 2 Hex bidens C. Y. Wu ex Y. R. Li (1984). 乔木, 高达 15 米; 分枝 灰色, 近圆 柱形, 幼枝具 棱沟, 密被微 柔毛; 叶痕半 圆形, 极凸 起; 顶 芽小, 圆锥形 ,被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榄橄 色或灰 绿色, 倒 卵形, 长 1.5 — 2.8 厘米, 宽 1-1.5 厘米, 先端 平截或 内回, 中央由 中脉延 伸的三 角形小 尖头, 两 侧各有 1( 一 2) 小齿, 基部钝 ,除 顶端具 上述小 齿外, 其余 全缘, 中脉 在叶面 凸起, 密被微 柔毛, 背 面平, 无毛, 侧 脉约 5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面 稍显或 不显, 网脉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亳米, 被微 柔毛, 
276  云南 植物志  版 77  1 一 2. 双 齿夂青 Ilex bidens C. Y. Wu cx Y. R. Li, 1. 果枝, 2. 花蕾; 3 — 5. 青 1. sublongecaudata C. J. Tseng et S. S. Liu ex Y. R. Li. 3. 果枝, 丄果, J. ^^; 6—8. 茎 花夂青 I. cauimora H. W. Li « Y. R« Li, 6. 果枝, 7. 果, 8. 分核。 (肖 
翅 子藤科  277  上面具 宽槽。 聚伞 花序或 单花, 族 生于一 年生枝 叶腋, 有花 1一3 朵, 花梗成 四棱形 ,长 2 — 3.5 毫米, 疏被微 柔毛或 无毛, 基部具 小苞片 ;小苞 片小, 卵状三 角形, 疏被微 柔毛; 花 极小, 未成熟 ,花萼 5 裂, 裂片三 角形, 疏被微 柔毛, 具缘毛 ;花瓣 未见。 产金平 ,海拔 2450 米密 林中。 模 式标本 产地。 本 种近似 I. championii Loes., 但叶片 革质, 先 端平截 或回, 中 央具由 中脉延 伸成三 角形小 尖突, 两 侧各有 1( 一 2) 小齿, 小枝 密被微 柔毛而 不同。 82. 矮杨 梅冬青 图版 71, 3 — 4 Ilex chamaebuxus C. Y. Wu ex Y. R. Li (1984). 小乔木 ,高 3 米; 分枝灰 褐色, 具 棱沟, 密被微 柔毛; 叶痕半 圆形, 凸起; 顶 芽小, 圆维 形, 被微 柔毛。 叶片厚 革质, 揭橄 榄色, 背面 褐色, 倒卵形 ,小, 长 12 — 18 毫米, 宽 6 — 12 毫 米, 先端 心形, 基部 钝或阔 楔形, 全缘,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被微 柔毛, 背面 稍凸, 无毛, 侧咏两 面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上面 具槽, 被微 柔毛, 背面 无毛。 雄花: 呈聚 伞花序 成簇生 或单 个或二 歧式, 总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梗长 0.5 — 1.5 毫米, 被微 柔毛, 基部具 小 苞片; 花白色 ,花萼 4( 一 5) 深裂, 裂片阔 卵形, 被微 柔毛, 具 缘毛; 花瓣 4, 棉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雄蕊 4, 较花 瓣短, 花药椭 圆形; 不育子 房球形 ,顶 端平, 柱头 小的盘 形; 雌 花及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西畴 、麻栗 坡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米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本种与 I. championii Loes. (产于 广东, 广西及 贵州) 相似, 但叶 较小, 叶背 无点, 分枝 密被微 柔毛而 不同。 178. 翅子 藤禾斗 Hippocrateaceae* 藤本、 灌 木或小 乔木。 单叶、 对生, 偶有 互生, 具柄, 托叶小 或缺, 花两性 ,辐射 对称, 通 常较小 ,簇生 或为二 歧聚伞 花序, 萼 5, 覆瓦状 ;花瓣 5, 分离, 覆瓦 状或镊 合状; 花 盘垫状 或杯状 ,雄蕊 3, 少有 2、 4 或 5, 着生于 花盘的 边缘, g 花瓣 互生, 花丝 舌状, 扁平, 花药基 着; 子房 上位, 多数 与花盘 愈合, 3 室, 每室有 1 一 12 颗 胚珠, 双行 排列, 生于 中轴胎 座上, ^2柱短,锥状,通常3裂或截形。 萌果或 装果。 种子压 扁状, 常有翅 或棱角 ,无 胚乳, 子叶 大 而厚, 合生。 约有 13( — 18) 属, 22 5 — 250 余种。 产世界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其中有 12 属, 115 种 以 上产新 大陆。 仅有 3 属 17 种, 产 我国南 部和西 南部。 云南有 3 属 12 种。 本科与 卫矛科 极近, 现常并 入该科 (如 Hallier, Airy-shaw)。 但本 科又以 藤本占 优势, 叶通常 对生、 雄 蕊通常 3 枚, 着生 于花盘 内而在 3 心皮 子房的 基部和 种子通 常具翅 或多角 等特征 ,可以 和卫矛 科区分 开来。  本科 的中文 名称, 曾音 译为希 藤科、 蓆梓 木科, 现改 称翅子 藤科。 
278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2) 果为 肉质或 近木质 聚果; 种子 无翅; 花通常 簇生于 叶腋, 偶 有聚伞 花序; 攀援状 灌木或 小乔木 1. 五 层龙属 Salacia 2(1) 蒴果压 扁状, 中缝 开裂; 种子 有翅; 花序 较大, 二歧聚 伞花序 ;木质 藤本。 3(4) 花较大 ,花瓣 至少长 4 毫米, 开放吋 广展; 花盘 明显, 杯伏而 突出, 高 1 一 1.5 毫米 2, 翅 子藤属 Loeseneriella 4(3)- 花小, 花瓣 长不过 3 毫米, 开放吋 直立; 花盘 不明显 3. 扁 菊藤属 Pri^timera 1. 五 层龙属 Salacia* Linn. 攀 援状灌 木或小 乔木。 枝条近 圆形, 节间 通常膨 大或略 扁平。 叶对 生或近 对生, 革质 或 纸质, 全 缘或有 钝齿; 具柄, 无 托叶。 花 少数或 多数, 簇生 于叶腋 或腋生 于瘤状 突起体 上, 少有组 成聚伞 花序; 具苞片 ;萼 片小, 5 枚, 常不 等大; 花瓣 5, 广展, 覆瓦状 ;雄蕊 3, 少 有 2 — 4, 着生于 花盘的 边缘, 花丝 舌状, 外弯, 花药 基着, 2 室, 纵裂或 横裂; 花盘 肉质, 塾 状或 杯状; 子房圆 锥状近 三角形 ,全部 或大部 藏于花 盘内, 3 室, 每室有 1 一 2 颗胚珠 ,排成 2 列; 花 柱短, 顶端 截形, 无 柱头。 浆果, 肉 质或近 木质, 种子 1 一 12 颗, 埋 在多汁 的果肉 内; 种子大 ,有 棱角, 无翅; 外果皮 干时革 质或近 木质。 约有 200 余种, 产世 界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0 余种, 产华南 和西南 地区。 云南有 6 种 本 属一些 种类可 药用。 果 味酸甜 可食。 分种 检索表 1(4) 多花, 族生于 长的总 梗上, 梗长达 1 厘米。 2( 3 ) 叶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叶背无 白粉; 果实含 种子达 12 颗 …… 1. 多好 五层龙 S. polyperma 3( 2 ) 叶卵 形至长 卵形, 叶背 有白粉 2 . 粉叶 五层龙 S. ffUucifolia 4(1) 多花或 少花, 族 生于瘤 状突起 体上。 5(8) 叶 全缘。 6( 7 ) 叶披 针形; 有花 10 — 12 朵; 花柄 近等长 3. 柳叶 五层龙 S. eoebinehineii.i. 7( 6 ) 叶长楠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花 少数, 3 — 4 朵, 着生于 瘸状突 起体上 4, 河口 五层龙 S. obovatilimba 8(5) 叶缘浅 波状并 具有小 钝齿。 9(10) 枝条 粗壮, 密生 瘤伏小 皮孔; 叶 革质; 花柄 极短, 长不过 1 毫米; 浆 果较小 S. 无柄 五层龙 S. .ewUiflora 10(9) 枝条 纤细, 皮孔 稀疏; 叶纸质 ;浆果 干吋外 果皮薄 革质, 光滑 …… 6. 植果 五层龙 S. aurantiac 1. 多籽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 本属 曾音译 为砂拉 木属, 现改 称五层 龙属。 
翅 子藤科  279  Salacia polysperma Hu (1940); 中国 植物志 (1981)*. 攀援状 灌木, 长约 5 米。 枝条 纤细, 密生 瘤状小 皮孔。 叶薄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 16( — 21) 厘米, 宽 (2.5)3 — 7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 部近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波 状, 具不显 细齿; 中 脉叶面 微凹, 背面 突起, 侧脉 9 一 11 对, 斜举 上升, 网脉 橫出, 叶 背显著 突起, 叶柄 粗壮, 长达 1 厘米。 花淡 绿色, 多 朵族生 于腋生 的长达 1 厘 米的花 梗上, 花柄长 5-7 毫米; 萼片 三角状 圆形, 长达 1.5 毫米, 端钝, 边缘啮 齿状; 花瓣 5, 近 圆形, 外弯; 花盘 杯状, 近五 角形, 高 0.5 毫米; 雄蕊 3, 花丝 极短, 生于 花盘的 边缘; 花药 叉开, 横裂; 子房大 部 藏于花 盘内, 3 室, 花柱圆 柱形, 顶端 截形。 浆果近 球形, 直径达 5 厘米; 外果皮 干时木 质, 有细瘤 或平滑 ;种子 多数, 通常有 12 颗, 长达 3 厘米, 有棱角 ;果柄 粗壮, 长 5 毫米。 花 期 8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西 双版纳 地区, 生 于海拔 590 — 1060( — 1800) 米的 山坡、 沟谷疏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 自 景洪。 2. 粉叶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8,1 — 4 Salacia glaucifolia C. Y. Wu ex S. Y. Pao (1981)*. 攀援 灌木, 长约 5 米。 小枝 圆形, 幼枝略 压扁, 棕 灰色, 具稀疏 皮孔。 叶卵形 至长卵 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全缘, 干时 叶面黄 绿色, 光亮, 叶背浅 掠灰色 ,被 白粉; 叶 脉 8 — 10 对, 斜举 上升, 叶面 扁平, 叶背显 著突起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粗壮, 具 沟槽。 聚伞花 序腋生 ,花序 柄长约 1 厘米, 基部无 麟片。 花绿色 ,花柄 细长, 约 2 — 5 毫米, 萼片椭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边缘撕 裂状; 花瓣阔 椭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 一 I. 5 毫米, 具疣点 ,边缘 膜质, 顶端具 小尖头 ;花盘 杯状; 雄蕊 3, 花丝 扁平, 着生 于花盘 边缘, 药室叉 开; 子房 藏于花 盘内, 每室有 2 枚胚珠 ,花 柱短。 产屏 边县, 生 于海拔 400 米的山 谷湿润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3. 柳叶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8, 5 — 9 Salacia cochinchinensis Lour. (1790); Pierre ( 1 893); C. J. Pitard in Lecte. (1912); 中国 植物志 (1981)*. 灌木, 高达 2 米, 小 枝近四 棱形, 扁压, 后变 圆形, 掠灰色 ,具 稀疏小 皮孔。 叶纸 质或薄 I 拿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9 一 11( 一 15) 厘米, 宽 (2 — )3 — 4 厘米, 顶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下 延成窄 模形, 全缘, 干时叶 面栗色 ,微带 黑色, 无光泽 ,侧脉 (一 6)7 — 8 对, 斜举 上升, 网 脉 显著; 叶柄长 4 一 5 毫米, 具 沟槽。 花淡 绿色, 多 花族生 于叶腋 内的瘤 状突起 体上, 花柄 长 6 — 10 毫米, 基部具 多列小 锬片; 萼片 5, 扁三 角形, 宽过 于长, 顶 端钝, 边缘 膜质; 花瓣 - 5, 长达 3 毫米, 倒 卵形, 肉质; 雄蕊 3, 花丝 扁平, 舌状, 着生于 花盘的 边缘, 反折, 药室叉 ' 开; 子房 3 室, 藏于花 盘内, 每室有 2 颗 胚珠。 浆果 球形, 直径达 2 厘米, 外 果皮新 鲜时肉 质, 有 1一3 种子。 种子具 棱角。 花期 2—4 月, 果期 5—7 月。 产西 双版纳 地区, 生 于海拔 500 米的 路边疏 林中。 越南、 柬埔 寨亦有 分布。 H 4. 河口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墜 Salacia obovatilimba S. Y. Pao (1981)*. ^ 灌木, 高约 2 米。 小枝掠 灰色, 无毛, 密被 瘤状小 皮孔。 叶 革质, 倒 卵形桶 圆状, 长 15-20 厘米, 宽 7 — 11 厘米, 顶端具 短尖, 长 0.5—1 厘米, 基部阔 禊形或 钝圆, 全缘, 叶面 
图版 78 粉叶 五层龙 Salacia glaucifolia C. Y. Wu ex S. Y. Pao, 1. 花枝, 2. 花苞 外形, 3 雄芯 及子房 柱头, 4. 花辦; 5-9. 柳叶 五层龙 S. cochinchinensis Lour., 5. 花枝, 6*. 花 外形, 7. 花瓣, 8. 雄蕊, 9. 花弯 及子房 柱头; 10. 无柄 五层龙 S. sesshflora Hand.-Ma/.z., 果枝。 (肖 溶绘) 
翅 子藤科  281  光亮, 中脉叶 面扁平 或微凹 ,叶背 隆起, 侧脉 7 — 9 对, 斜举 上升, 边缘 网结, 网脉 横出, 叶面 不显, 叶 背显著 隆起; 叶柄 粗壮, 长达 1 厘米, 具沟。 花 少数, 3 — 4 朵, 族 生于叶 腋或腋 生的瘤 状突起 体上, 花柄 纤细, 无毛, 长 6 — 8 毫米, 基部 具多列 三角状 鳞片; 萼片 阔三角 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钝尖, 边缘纤 毛状; 花瓣 5, 卵形, 长约 4 毫米, 顶端近 圆形, 边缘膜 质; 花盘 杯状, 高约 2 毫米, 略呈五 角形; 雄蕊 3, 花丝 扁平, 着生 于花盘 边缘, 花药 叉开, 长 圆形, 子房 3 室, 藏于花 盘内, 每室有 2 颗胚珠 ;花柱 极短, 维状。 产 东南部 (河口 、马关 ), 生 于海拔 90 — 130 米 的荫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5. 无柄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野 黄果、 野柑子 (云南 )、 棱 子藤、 狗卵子 (广西 ) Salacia sessiliflora Hand.-xMazz. ( 1 922); 中国 植物志 ( 198 1 )*. 灌木, 高达 4 米。 枝条暗 灰色, 具瘤状 小皮孔 。叶薄 革质, 长圆状 棉圆形 或长圆 状披针 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顶 端渐尖 或钝,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叶缘 具疏而 细的锯 齿, 叶面 光亮, 侧脉 8 — 9 对, 背面显 著突起 ,弯拱 上升, 近缘 网结, 小脉 横出;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花稀少 ,淡 绿色, 着生 于叶腋 内的瘤 状突起 体上, 花柄 极短, 长不过 1 毫米; 萼片卵 形, 顶端 钝尖, 长约 1 毫米, 边 缘具短 纤毛; 花瓣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钝尖; 花盘杯 状, 高约 0.6 毫米; 雄蕊 3, 花 丝短, 扁平, 着生 于花盘 边缘; 花药 肾形; 子房 藏于花 盘内, 3 室; 花柱 粗壮, 圆 锥形, 长 0.4 毫米。 装 果橙黄 色至橙 红色, 直径约 2( — 4 .5) 厘米, 外果皮 干时薄 革质; 果柄长 5 — 6 毫米; 种子 3 — 4 颗。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200 —) 600 — 16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广东、 广西、 贵州 亦有分 布。 6. 橙果 五层龙 (中 国植 物志) Salacia aurantiaca C. Y. Wu ex S. Y. Pao (1981). 攀援 灌木。 枝条 纤细, 幼时 扁平, 老时近 圆形, 棕 褐色, 无\ 毛, 皮孔 稀疏。 叶纸质 ,长椭 圆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顶端渐 钝尖, 基部钝 ,叶缘 具显著 圆齿, 叶面 光亮, 主脉 两面 突起, 侧脉 纤细, 9 一 11 对, 斜举 上升, 边缘 网结, 小脉 横出, 叶背 显著; 叶 柄长约 5 毫 米, 具沟。 浆果橙 黄色, 直径 3 — 4 厘米, 外果 皮薄, 光滑, 有 4 颗 种子。 种 子长达 2 厘米, 具棱角 ;果柄 纤细, 长约 7 毫米。 果期 11 月。 产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120 — 14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河口。 . 2. 翅 子藤属 Loeseneriella A. C. Smith 木质 藤本。 枝和 小枝对 生或近 对生, 具 皮孔, 节间略 粗壮。 叶纸 质或近 革质, 具柄。 聚 伞花序 腋生或 生于小 枝顶端 ;花梗 和花柄 被毛; 具小 苞片; 萼片 5 ,窄, 覆 瓦状; 花瓣 5 , 覆 瓦状, 全缘; 花盘 肉质, 杯状, 有时 基部具 1 塾状体 ;雄蕊 3, 广展或 反折, 花丝 舌状, 着生于 花盘的 边缘, 花药 基着, 外向; 子房呈 不明显 三角形 ,大部 或全部 藏于花 盘内, 3 室, 每室有 胚珠 4 一 8 颗, 2 行 排列; 花柱圆 柱状, 柱头不 明显。 蒴果 3 枚 聚生或 因不育 而少于 此数, 广展, 压扁, 沿中缝 开裂; 外果 皮薄, 具纵线 条纹。 种子 4 一 8 颗, 基 部具膜 质翅。 约有 16 — 20 种, 产亚 洲热带 (印度 -马来 西亚. 东 南亚热 带至华 !^) 和澳大 利亚。 我国 
282  云南 植物志  有 5 种, 产华南 和西南 地区。 云南有 3 种, 产滇南 地区。 分种 检索表 1(2) 叶披针 形或阔 披针形 端 长尾尖 1. 皮孔 翅子藤 L. lenticeUata 2(1) 叶不为 披针形 ,顶端 不为长 尾尖。 3(4) 花序梗 较长, 通常 1.5 — 3 厘米; 花 较小, 花瓣长 4 一 5 毫米, 宽 1.7 — 2. 5 毫米。 果为 椭圆形 2, 翅子藤 L. merrilliana 4(3) 花序 较短, 长 1 一 1.2 厘米。 花 较大, 花瓣长 5 — S 毫米, 宽 2. 5 — 4 毫米。 果为 卵伏长 圆形… 3, 云南 翅子藻 L. yunnanensis 1. 皮孔 翅子藤 (中 国植 物志) Loesenerialla lenticellata C. Y. Wu ex S. Y. Pao (1981)*. 藤本, 幼枝灰 绿色, 扁压有 沟纹, 老时 较深, 无毛, 密被 圆形小 皮孔。 叶革质 ,披 针形或 阔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5 — 3( — 7.5) 厘米, 顶端长 尾尖, 基部 楔形, 叶 缘上部 具不显 著疏齿 ,叶面 光亮, 侧脉 6 — 8 对, 两面 突起, 弯拱 上升, 边缘 网结, 网脉 显著; 叶柄长 5 — 6 毫米, 具沟。 聚 伞花序 少花, 长与宽 3 — 4 厘米, 小枝 与花柄 纤细, 被粉 状毛, 苞片与 小苞片 三 角形, 长不过 1 厘米; 花梗长 2 — 2.5 厘米; 花柄长 0.5 毫米。 花黄 绿色, 萼片 膜质, 卵状 三 角形, 密被粉 状毛; 花瓣披 针形, 长 6 — 7 毫米, 顶端 急尖, 背部 顶端具 1 角状附 属物, 边 缘纤 毛状; 花盘 肉质, 基 部近五 角形, 直径约 3.5 毫米, 中间略 收缩, 上部 圆形; 雄蕊 3 枚, 花丝 舌状, 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圆形; 子房三 角形, 藏于花 盘内; 花 柱短, 长约 1 毫米, 顶端 截形。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6.5 厘米, 宽 2.5—4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渐窄, 生于 膨大的 果 托上, 有 4 一 6 颗 种子; 种 子长约 2.8 厘米, 基 部具较 宽的膜 质翅。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 — 10 月。 产景东 、西 双版纳 地区, 生 于海拔 650 — 1050 米 的山谷 林中。 广西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景东。 2. 翅子藤 (海 南植 物志) Loeseneriella merrilliana A. C. Smith (1945); 海南 植物志 ( 1965); " 图鉴" 〈1972); 中国 植物志 (1981). Hippocratea obtusijolia aucl. non Roxb.: Merr. (1928), 藤本, 小枝棕 灰色, 微呈四 棱形, 无毛, 有时密 被粗糙 皮孔。 叶薄 革质, 长橢 圆形, 长 5 — 10( — 18) 厘米, 宽 3 — 6 厘米, 顶端急 渐尖, 基部 钝尖, 边缘 具不显 锯齿, 两面 无毛, 侧脉 4-6 对, 弯拱 上升, 网脉 显著, 叶柄 粗壮, 长 5 — 8 毫米。 聚伞 花序腋 生或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2.5 — 6 厘米; 小枝 和花梗 纤细, 密被 粉状微 柔毛;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苞 片和小 苞片三 角状, 全缘, 被粉状 微柔毛 ;花柄 纤细, 长 3 — 8 毫米。 花淡 绿色, 萼片 卵状三 角形, 长不过 1.5 毫米, 顶端 钝尖, 边缘纤 毛状, 背部具 粉状微 柔毛; 花瓣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1.7-2.5 毫米, 背部 具粉状 毛并在 顶端具 1 角状附 属物; 花盘 肉质, 杯状, 高 1 一 1.5 毫米, 基部 呈不明 显的五 角形, 直径约 2 — 3 毫米, 顶端 截形。 蒴 果椭圆 形至倒 卵状桶 圆形, 长 4.5-6 厘米, 顶端圆 形或偏 斜微缺 ,基部 钝形, 果托不 膨大, 有 3 — 4 颗 种子。 种子 阔棚圆 
翅 子藤科  2S3  形, 基 部有膜 质翅。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临沧、 富宁。 生 于海拔 300 — 1000 米 的山谷 林中。 广西 南部、 广东 (包 括海 南岛) 均 有 分布。 3. 云南 翅子藤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9, 1-5 Loeseneriella yunnanensis (Hu) A. C. Smith (1945); 中国 植物志 (1981). Hippocratea yunnanensis Hu (1940). 藤本。 枝条掠 褐色, 近四 棱形, 无毛, 具粗糙 皮孔。 叶纸质 ,卵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5-10 厘米, 宽 3.5 — 6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全缘或 具不显 锯齿, 侧 脉 7 — 9 对, 边缘 网结, 网脉 显著; 叶 柄长达 1 厘米, 具沟。 聚伞花 序腋生 或顶生 ,长 与宽均 为 3 厘米; 苞 片与小 苞片三 角形, 边缘纤 毛状; 花梗短 ,长 1 一 1.2 厘米, 花柄长 0.8—1 厘 米。 花淡 黄色, 萼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5 毫米, 顶端 钝尖, 背部 顶端具 1 角状附 属物, 边缘 纤毛状 ;花盘 肉质, 高约 1.5 毫米, 基部 略呈五 角形, 直径约 3 毫米; 雄蕊 3 枚, 花丝 扁平, 舌状, 长约 2 — 2.5 毫米, 花药近 球形; 子 房近三 角形, 大部 藏于花 盘内, 3 室; 花柱圆 锥状, 长 7 — 8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基部 楔形, 顶端 圆形; 果托不 膨大, 有 4 颗 种子。 种子长 2 厘 米, 宽约 1.2 厘米, 种翅 较窄。 花期 3 — 7 月, 果期 10—11 月。 产 南部及 东南部 地区。 生 于海拔 700 — 1100 米的石 灰山疏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自普 洱。 3. 扁 菊藤属 Pristimera Miers 木质 藤本。 枝通常 对生, 有时 互生, 近圆 形或四 棱形, 节间略 膨大, 有 皮孔。 叶 对生, 具柄。 聚伞花 序二歧 分枝, 单生或 成对生 于叶腋 或小枝 顶端, 具总 花梗, 花小, 淡黄色 ,具 花柄, 有小 苞片。 萼片 5 枚, 顶端 钝尖, 边缘 有不整 齐齿, 覆 瓦状; 花瓣 5 枚, 顶端 钝尖, 全 缘, 直立 开展; 花盘 肉质, 常与子 房不易 区分; 雄蕊 3 枚, 花丝 扁平, 花药 基着, 1 室, 横裂; 子 房扁三 角形, 3 室, 每 室有并 生或上 下叠生 的胚珠 2 — 6 颗; 花 柱短, 柱头 不显或 微小. 朔 果通常 3 个, 聚生于 膨大之 花托上 ,也有 退化成 1 个, 扁平, 沿中缝 开裂, 果皮薄 革质, 具 线 条纹, 有种子 2 — 6 颗。 种子基 部有膜 质翅, 中间有 1 条 脉纹。 约有 14 种。 产中美 至热带 、南 美及亚 洲热带 (印度 -马 来西亚 至东亚 )。 有 4 种产于 我国 广西、 广东。 其中 3 种产于 云南。 分种 检索表 1(4) 花 雜长约 1 亳米。 蒴 果仅有 2 颗 种子。 2(3) 叶 纸质, 通常长 3. 5 —;; (一 10) 厘米, 宽 2 — 4 ( 一 5) 厘米; 成 熟果长 2.5 — 4 ( 一 4. 5) 厘米。 宽 1 一 1. 5 厘米, 幼 枝和花 序枝密 被细刺 状腺毛 1. 毛 扁菊藤 setulo- 3(2)' 叶纸 质或近 革质, 通常长 8 — 15 厘米, 宽 5— 7 厘米。 成熟果6.5—8.5(—12)厘米,宽2.5—3 (一 3. 8) 厘米。 幼 枝和花 序枝光 滑无毛 2. 二秄 扁菊藤 P* »rborea 4(1) 花摊长 2 — 3 亳米, 朔果有 6 颗 种子。 叶 革质, 通常长 12 — 15 厘米, 宽 5 — 9 厘米 • …- 3. 风车果 P. cambodiaaa 
284  云南 植物志 
翅 子藤科  285  1. 毛 扁蒴藤 (中 国植 物志) Pristimera setulosa A. C. Smith (1945); Chun (1958); 中国 植物志 (1981). 藤本。 幼 枝近四 棱形, 被细刺 状毛。 老枝 圆形, 灰色。 叶 纸质, 干时黄 绿色, 椭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短 尾尖或 圆形, 基部钝 ,边缘 具浅圆 齿状细 锯齿; 侧脉 4 一 5 对, 弯拱 上升, 网脉 显著, 叶柄 纤细, 长 3 — 5 亳米, 两面 具浅沟 聚伞 花序单 生或成 对生于 叶腋内 ,长 1.5 — 3 厘米, 花序 枝明显 被细刺 状毛; 苟片三 角状长 圆形, 长 0.5 — 0.8 毫米, 无毛; 花柄 纤细, 长不过 1 毫米, 被毛。 花黄 白色; 萼片 5 枚, 膜质, 三角状 长圆形 ,长 约 0.5 毫米, 边缘 具不整 齐齿, 花瓣 5 枚, 薄肉质 ,椭 圆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全缘, 无毛 5 花盘不 明显; 雄蕊 3 枚, 花丝 扁平; 花药近 圆形; 子房 3 室, 近扁 球形, 每 室胚珠 1 颗; 花柱 长约 0.1 5 毫米; 柱头 截形。 蒴果长 櫛圆形 ,长 3 .5 — 4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扁平, 顶端圆 形, 种子 2 颗, 干时黑 褐色。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南部 地区, 生 于海拔 6 00 — nso 米的石 灰山疏 林中。 广 西西南 部亦有 分布。 模式 标 本采自 蛮耗。 2. 二好 扁蒴藤 (中 国植 物志) Pristimera arborea (Roxb.) A. C. Smith (1943); Chun (1958); 中国 植物志 (1981). Hippocratea arborea Roxb. (1814) nom. nud. , (1819).* 藤本。 幼枝掠 黄色, 老枝 褐色, 无毛, 具条状 皮孔。 叶纸质 ,阔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8-15 厘米, 宽 5 — 7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锯 齿不显 ,侧脉 6 — 7 对, 弯 拱上升 ,网脉 横出, 显著; 叶柄 纤细, 长 1 一 1.5 厘米, 具沟。 聚 伞花序 单生于 叶腋或 顶端, 通常长 5 — 6 厘米, 无毛; 苞片三 角状长 圆形, 无毛。 花淡 黄色; 萼片 5 枚, 长 圆形, 长不过 1 毫米, 顶端 圆形, 全缘; 雄蕊 3 枚, 长于 花柱, 花丝 扁平, 花药长 圆形; 花盘不 显著; 子房 3 室, 每室具 2 颗胚珠 ;花 柱长约 1 毫米, 顶端 截形。 蒴果窄 椭圆形 ,长 7 — 8 (— 12) 厘米, 宽 2.5-3 ( — 3.8) 厘米, 预端 钝尖, 基部 楔形, 种子 2 颗, 与种翅 一起, 长约 6 厘米, 顶 端圆形 而微缺 ,具 1 条 中脉。 花期 6 月 ,果期 10 月。 产南 部至西 南部, 生 于海拔 300 — 1100 米的 山坡、 沟谷灌 丛中。 广西 西南部 亦有。 印 度 (东喜 马拉雅 喀西山 )、 不丹、 缅甸等 地亦有 分布。 3. 风车果 (中 国植 物志) 图版 79, 6 Pristimera cambodiana (Pierre) A. C. Smith (1945); 中国 植物志 (1981). Hippocratea cambodiana Pierre (1893); Pitard in Lecte. (1912). 藤本。 幼枝 圆形, 灰 褐色, 无毛。 叶近 革质, 卵状长 圆形或 卵状橢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I 2 — I 6 厘米, 宽 7 — 11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钝尖, 基部阔 楔形, 叶缘 锯齿不 显著, 侧脉 6 — 7 对, 弯拱 上升, 网脉 橫出, 背面 显著;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苞片披 针形, 长约 1 毫米; 花柄长 1-1-5 亳米。 花淡 绿色, 萼片 5 枚, 卵形或 披针形 ,长约 1 毫米; 花瓣 5 枚, 长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0.7 毫米; 雄蕊 3 枚, 花丝 扁平, 花药近 球形, 基部 着生; 花盘不 明显; 子房 3 室, 与花柱 一起长 不超过 1 毫米; 柱头微 3 裂。 菊果长 圆形, 长 7 — 8 (-12.5) 厘米, 扁平, 先端 斜截形 或偏斜 微凹, 基部 圆钝; 种子 6 颗, 扁平, 干时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 期翌年 1--2 月 
286  云南 植物;  产双江 、临沧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280 — 1500 米的 山坡疏 林中。 广西 南部、 西南部 也有。 越南、 缅甸、 柬埔 寨均有 分布。 186. 擅香科 Santalaceae nom. conserv. 乔木、 灌木或 草本, 有时常 寄生或 半寄生 在其他 植物的 枝上或 根上。 叶为 单叶, 互生 或 对生, 全缘, 或有时 退化为 鱗片状 ;无 托叶。 花序常 为总状 、穗状 、头状 、聚伞 花序, 或单 生于 叶腋; 苞片不 贴生或 多少与 总花梗 貼生; 小苞片 单生或 成对, 离生或 与苞片 合生; 花 小, 两性 或单性 或杂性 同株, 辐射 对称, 无 花辦; 萼片花 瓣状, 近肉质 ,贴 生于子 房上, 裂片 3-6, 镊 合状排 列或浅 覆瓦状 排列, 下部多 少联合 成管, 常与周 位花盘 粘合; 在百 蕊草属 (Thesium Linn.) 中, 花 盘殆不 发育; 雄蕊 与裂片 同数且 对生、 着生 在裂片 基部或 中部, 着 生处 通常有 族毛, 花药 2 室, 底着; 子房下 位至半 下位, 1 室, 胚珠 1 一 3 颗, 稀 4 一 5 颗, 特立 中央胎 座顶端 或顶端 稍下处 悬垂。 核果 状或坚 果状, 不开裂 ,种 子无外 种皮, 有种子 1 颗; 胚乳 丰富, 白色, 有 1 个胚根 朝上、 劲直 的胚; 子叶通 常为圆 柱形。 全 世界产 30 属, 约 400 种, 广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少数 种可达 温带。 我国产 7 属、 约 30 种; 云南产 6 属 20 种及 1 变种。 本 科与桑 寄生科 近缘, 这两个 科曾被 H. Baillon 拼作 一科, 他根 据其寄 生习性 及异常 的胚胎 学特征 ,以 4 一 5 基 数的花 及副萼 经常不 存在作 为二者 的基本 区别。 本 科的经 济植物 有珍贵 的檀香 (Santalum album), 又称白 檀香。 沙针 的根也 含类似 檀香的 香气, 产印度 、马来 西亚, 现大 量栽培 (我省 西双版 纳热植 所已引 种), 是著 名的香 料 和化妆 用品, 其木材 是高级 工艺品 —— 檀香扇 的主要 原料, 不易 被白蚁 危害, 亦可作 抗腐 用材, 并医 药工业 用作兴 奋剂, 治疗支 气管炎 、慢性 尿道炎 、膀 胱炎。 油葫芦 (Pyru- laria edulis) 种仁 含油量 65.62%; 漏 公硬核 (Scleropyrutn wallichianum var. mekongense) 种 仁含油 67.5fc; 沙针 (Osyns wightiana) 是石 灰岩、 干燥灌 丛常见 的油料 植物。 其他一 些带有 寄生性 及半寄 生性的 种属, 他一方 面为民 间常用 的草药 ,另一 方面常 对森林 有危害 作用。 分属 检索表 1(8) 灌木或 乔木, 通常 寄生或 稀为非 寄生。 花 单性或 杂性。 2(3) ^、叶 全部 退化、 无绿色 叶片, 仅具 有从寄 主枝干 内部抽 出的棻 荑花序 或穗状 花序; 叶 憐片状 ……  1,重 寄生属 Phacellaria 3(2) 茎、 叶全部 发育, 具 有绿色 叶片。 4(5) 藤状 寄生性 灌木; 叶脉 掌状, 花被片 宿存; 核 果干燥 2 . 寄 生藤属 Dendrotrophe 5(4) 直立 灌木; 叶脉 网状; 花被片 早落; 装果状 核果、 多汁 3 . 沙针属 0«yri« 6(7) 穗状 花序, 腋生, 生于 无叶的 节上, 节 上具刺 4 . 硬核属 Scleropyrmn 7(6) 聚伞 伏总伏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枝 无刺, S. 植梨属 Pyralaria 8(1) 寄生性 草本, 稀为灌 木状; 花两性 6. 百 蕊草属 Thesium 
植香科  287  1. 重 寄生属 PhacelUria Benth. 寄生灌 木,^ 、叶 极度 退化, 具有双 重寄生 习性, 常寄 生于桑 寄生科 (Loranthaceae) 植 物的枝 干上, 而 桑寄生 (Loranthus ssp.) 又 寄生在 栎树上 (Quercus ssp.)。 假棻荑 花序纵 寄主 的寄生 组织内 成族的 抽出。 花微小 ,单生 或密集 成团, 单性 同株或 异株或 杂性, 苞片 有 或缺。 雄花: 花 萼裂片 4 一 6,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雄蕊与 花萼片 同数而 对生、 花药心 形; 雌花: 雌蕊 与子房 粘合, 花盘 平坦; 子房 下位, 柱头 全缘或 3 裂; 两性花 与雌花 相似; 特 立中央 胎座, 胚珠 3 — 5, 悬垂。 核果, 顶端冠 以宿存 的花被 裂片, 胚直, 胚乳 丰富, 粉质, 子 叶 几乎不 展开。 约 7 种, 分布于 东南亚 (最 北伸 入到我 国北讳 27°)。 我国产 4 种, 分布 于西藏 东南、 四 川、 云南东 南部及 广东、 福建。 云南 均产。 1983 年 6 月, 吴征 镒教授 又在云 南植物 名录中 增补了 "粗穗 重寄生 Phacellaria caulescens Coll. et Hemsl. (1890)*; Pilg. in Engl, et Prant (1935); Danser (1939); VII, VIII, 900— 2400m. 重寄生 干銷花 Macrosolen cochin- chinensis (Lour.) Van Tiegh 等 桑寄生 科植物 上"。 现暂 作如此 增补、 尚待 研究。 分种 检索表 1(5) 由寄 主植物 组织内 抽出的 假袤荑 花序长 15 厘米至 45 厘米, 花序不 分枝。 2(6) 花单性 ;果为 梨形, 散生 在不分 枝的果 轴上, 果长 7 — 8 亳米, 粗 4 毫米 1. 北越 重寄生 P. tonkinensw 3(4) 花 序轴扁 圆形, 粗而长 ,密 被锈色 柔毛, 粗槌, 长 20 厘米; 果球形 或卵形 2. 扁穗 重寄生 P. comprewa 4(3) 花 序轴圆 柱形, 细而短 ,除花 团外, 光滑 无毛, 果 长圆形 3. 微挺 重寄生 P. rigidula 5(1) 由寄主 植物组 织内抽 出的假 棻荑花 序长至 15 厘米, 花序分 短枝。 6(2) 花两性 ;果圆 球形, 聚生在 圆维状 分枝的 果轴上 ,果长 2.5 毫米, 粗 1.5 毫米 4 聚果 重寄生 P. fflomerata 1. 北越 重寄生 Phacellaria tonkinensis Lecte. (1914), (1915); Pilg. (1935). 纤细、 丛 生无茎 灌木, 无叶, 仅具 有从寄 主组织 内抽出 的条状 花茎, 其上 缀满族 生的花 团。 假棻荑 花序长 12 — 45 厘米, 粗 1 一 4 毫米, 通常不 分枝, 顶端 幼时被 锈色微 柔毛、 后变 光滑。 花小, 6 — 10 朵族生 ,螺 旋状的 贴生在 茎上, 苞片总 苞状, 常具 缘毛; 花 单性, 雌雄同 株, 雄花: 近圆 球形, 2X2 毫米, 单被, 花被片 5 , 三角状 圆形,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与裂 片 对生, 着生于 花盘的 微凹处 ,花丝 长不及 1.5 毫米, 花药 个字形 着生, 浅黄色 、药室 2, 缝 裂; 花盘 明显, 星状, 花柱贴 生在花 盘上。 雌花: 花被 5 — 6,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子房下 位, 花柱 极短, 近 1 毫米, 顶 端钝, 分裂不 明显, 中央 胎座, 3 — 5 室。 核果, 卵圆形 ,长 3 — 5 亳米, 粗 2.3 毫米, 顶端 冠以宿 存的花 被片, 果 核具有 5 — 6 条棱; 胚乳 丰富, 粉质, 胚直。 产 金平、 屛边, 常见于 箐沟密 林中, 寄 生在钝 果寄生 (Taxillus ssp.) 及梨 果寄生 
288  云南 植物志  (Scurrula sp.) 树上, 海拔 1 200 — 1400 米。 越 南北部 也有。 2. 扁穗 重寄生 图版 80, 1-3 Phacellaria compressa Benth. (1880); Hook. f. (1886); Coll. et Hemsl. (1890); Hieronymus (1889); Boerlage (1900); Brand. (1906); Pilg. (1935); Dans. (1939). Phacellaria watti Hook. f. (1886); Brand. (1906); Pilg. (1935); P. ferruginea W. W. Smith (1918), non Hand.-Mazz. (1933). 假柔荑 花序自 寄主茎 内成簇 抽出, 通常长 7.5 — 20 厘米, 花序 轴横切 面扁平 (尤 其是 上半段 ), 粗糙, 不分枝 ,密被 绣色微 柔毛, 具有不 规则的 沟纹, 直径 1 一 2.5 毫米, 基部近 4 毫米, 苞 片在幼 枝顶端 覆瓦状 排列, 长约 1 毫米, 宽 0.7 毫米。 花小, 单生或 族生于 稍增粗 的 墓上, 小苞片 2 — 3 枚或缺 ,雌雄 异株, 或在雄 株上有 少量雌 花或两 性花, 密被锈 色微柔 毛, 其间 有棕红 色透明 腺点; 雌花: 福射 对称, 裂片 4 一 8 枚, 三 角形, 摄合状 排列, 雄蕊 4-5 枚, 着生 在裂片 基部; 子房 上位, 花柱 极短, 顶端近 盾状, 中央 胎座, 有胚珠 1 一 3 枚, 悬垂。 核果, 卵形, 外果 皮薄, 果核 骨质; 胚乳 丰富, 肉质, 胚通常 直立。 产勐腊 、景洪 、勐海 西畴、 大理、 腾冲, 生 于海拔 550 — 1300 米的针 -阔叶 混交林 或山坡 灌丛 林上。 越南 北部, 缅甸、 印度 也产。 3. 微挺 重寄生 Phacellaria rigidula Benth. (1880); Hook. f. (1886); Hieronymus (1889); Boerlage (1890); Brand. (1906); Pilg. (1935); Dans. (1939). 寄生 灌木, 无叶, 假柔荑 花序由 寄主成 簇抽出 ,花 序轴圆 柱形, 纤细, 长 10 — 25 厘米, 直径 0.7 — 1.5 毫米, 不分 枝或少 分枝, 无 毛或有 时具有 乳头状 凸起。 花 极小, 近 球形, 1.5 毫米 X 1.5 毫米, 成簇 (3 — 5 朵) 的贴生 在花序 轴上。 雌雄 同株。 雄花: 花 被裂片 4 一 5,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具有一 枚苞片 或缺, 花紧 贴生于 轴上, 着生处 被捺色 绣毛, 雄蕊 5, 与 裂片 对生, 花盘 明显; 雌花: 族生, 花被片 5,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花盘 明显; 花柱 极短, 柱头近 于杯状 ;子房 下位; 中央 胎座。 核果, 圆柱形 ,长 4.5 毫米, 粗 3 毫米, 近 黑色, 果 核上有 3 — 5 条沟纹 ,顶 端冠以 宿存的 花被及 花柱。 果期 12 月。 产景洪 、勐腊 、红 河南边 (Mannei) 及 西畴, 生 于海拔 700 — 2100 米的 低山疏 林或密 林中, 常寄生 于桑寄 生科五 蕊寄生 (Dendrophthog pentandra) 的枝 干上。 缅甸、 印 度北部 也产。 4. 聚果 重寄生 图版 80, 4 — 9 Phacellaria glomerata D. D. Tao, in Addenda. 假棻 美花序 圆锥状 分枝, 长 12 — 15 厘米; 侧枝短 ,长 0.8 — 1.2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顶端 密生 覆瓦状 排列的 苞片, 苞片三 角形, 被 锈色微 柔毛, 其间密 被透明 的掠色 腺点。 花两性 稀 单性, 密集聚 生在短 枝上, 贴生, 苞片缺 及极不 明显; 花 被裂片 5, 三 角形, 无毛, 长宽约 1 毫米; 雄蕊 5 枚, 与花被 片对生 ;子房 下位, 花柱 极短, 长不及 0.5 毫米, 柱头 盾状, 明显; 果椭 圆形, 长 1 厘米, 粗 3 毫米, 顶端冠 以宿存 的花被 裂片及 花柱。 景东特 有种, 生 于海拔 2 400 米 的混交 林中, 寄主为 桑寄生 (Loranthus ssp.)。 本 种处于 本属分 布区的 北缘。 1 
图版 80 1-3. 扁穣 重寄生 PhacellariacompressaBenth" 1. 花期 植株, 2. 花序一 段, 3. 果序一 段; 4-9. 聚果 重寄生 P. glomerau D. D. Tao, 4. 植株, 5. 花序一 部分, 6. 花, 7. 果, 8. 果纵剖 ,9. 果的 横 切面。 (曾孝 « 绘) 
290  云南 植物志  2. 寄 生藤属 Dendrotrophe* Miq. 半寄生 灌木, 直立或 披散。 叶 互生, 全缘, 厚 纸质。 花小,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极 少有两 性花, 雄花 集成近 总状花 序或头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 雌 花单生 或数朵 族生; 雄花: 花被 裂片 4 一 5 裂, 少有 6 裂, 三角形 ,雄蕊 与裂片 同数, 并 对生, 着生 在裂片 基部或 中部; 雌 花: 花被管 球形, 卵形, 与子房 合生, 顶端 5 — 6 裂, 退化 雄蕊有 或缺, 药室 2, 在背 部具稀 疏长 柔毛; 子房 下位, 1 室, 有胚珠 3 — 5 枚, 悬垂于 胎座的 顶端, 花柱 极短, 柱头 盘状或 2 — 5 裂。 核果卵 形或近 于球形 ,外果 皮薄, 近 肉质, 内果皮 骨质, 具 浅的乳 头状凸 及纵向 的槽纹 ,顶 端冠以 宿存的 花被。 , 约产 2 5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 中南 半岛。 我国产 6 种, 分布 于西南 各省及 广东、 广西。 云南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8) 花 单性; 叶纸质 ,苍 绿色, 不具 光泽。 2(5) 聚伞 花序、 腋生; 叶面 具有明 显的棕 色点纹 1. 点纹 寄生藤 D. punctata 3(4) 叶大、 椭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3. 4 厘米; 基出 脉少、 3 条 2. 寄生藤 D. frutescen. 4(3) 叶小, 倒卵形 至圆形 ,长 2.5—4.5 厘米, 宽 2—3 厘米, 基出 脉多, 7—9 条 3 • 多脉 寄生藤 D. polyncura 5(2) 花 单生或 族生; 叶不 具掠色 点紋。 6(7) 果 无柄, 球形, 直径达 6 毫米, 红色 4. 异花 寄生藤 heterantha 7(6) 果 具柄, 微拉形 ,直径 3 毫米, 紫黑色 S. 微粒 寄生藤 D. granulata 8(1) 花两性 ,聚集 于枝条 顶端; 叶革质 ,似黄 杨叶, 黄色, 具光泽 6. 黄杨叶 寄生藤 a buxioide. 1. 点纹 寄生藤 图版 81, 1 一 4 Dendrotrophe punctata C. Y. Wu ex D. D. Tao, in Addenda. 半寄 生藤状 灌木, 茎圆 柱形, 粗槌, 密被 灰黑色 瘤点。 叶卵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3. 5 — 6 .5 厘米, 宽 1.4 一 3 厘米, 顶端 锐尖, 基部 渐狭而 下延, 具短柄 ,两面 无毛, 淡掠 褐色, 纸 质或薄 革质, 叶 面稍具 光泽, 叶缘微 反卷, 弧形脉 3 — 5 条, 在叶面 微突。 雌雄 异株。 雄花: 聚伞 花序, 总花梗 腋生, 梗长 5 — 20 毫米, 具 总苞及 小苞片 7 — 9 枚, 卵状三 角形, 长 1 毫米; 花 萼裂片 5, 三角形 ;雄蕊 5 枚, 与裂片 对生, 花 丝长约 O. 5 毫米; 药室 2 , 纵向 开裂; 花盘浅 杯状。 雌花: 1 一 2 朵 腋生, 花梗长 3 — 4 毫米; 总苞 7 — 9 枚, 覆瓦状 排列, 苞片 3 — 5 枚; 花 萼裂片 5 枚, 卵状三 角形, 长宽约 1 毫米, 稍肉质 ;雄蕊 5 — 6, 与裂 片近于 互生, 花 丝短, 约 1 毫米; 裂片 内面的 中心具 有丝状 束毛; 花药 2 室, 药室 纵裂; 雌蕊长 I. 5 毫米, 柱头 4 — 5 裂, 中心 下凹, 子房 下位, 倒圆 锥形, 长 2 毫米, 花盘浅 杯状。 果倒 卵形, 长 1.3 厘米, 直径 约 8 毫米, 浅褐色 ,具 5 条不 显的棱 纹及微 斑块状 肿胀, 顶 端冠以 宿存的 花萼及 花柱。  * 本属 拉丁文 名称以 前曾用 Henslowia Bl. (1850), 由于 是后出 重名、 故改用 原名。 I 
檀香科  291  图版 81 1-4. 点纹 寄生藤 Dendrotrophe punctata C. Y. Wu, I. 花枝, 2. 花, 3. 叶背面 (示点 纹斑点 ), 4. 果 外形; 5 — 6. 黄杨叶 寄生藤 Dcndrotrophe buxifolia Bl. 5. 果枝, 6. 叶。 (吴锡 麟绘) 
292  云南 植物志  云南 特有, 产马关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100 — 1350 米 的干燥 灌丛及 疏林。 2. 寄生藤 (海 南植 物志) Dendrotrophe frutescens (Benth. ) Dans. (1940). Hemlowia frutescens Benth. (1853); Hance (1868); Merr. (1927);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披散 灌木, 常寄 生于它 植物的 地上^ 或根上 ,高 1 一 3 米, 茎光滑 ,棱 柱状。 叶互生 ,略 厚、 纸质, 苍 绿色, 椭圆形 至倒卵 圆形, 常不 对称,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锐尖, 基部 渐狭而 下延, 两面均 无毛, 基出脉 3 条, 弧形。 花 单性, 雄 花为腋 生伞形 或聚伞 花序, 具总苞 4 一 5 枚; 花梗长 2 — 3 毫米; 花 萼裂片 5 枚, 三角形 ,雄^ 5, 与萼片 对生。 .雌 花: 单生于 叶腋内 ;子房 下位。 核果黄 褐色, 卵形, 长约 1.2 厘米, 顶 端冠以 宿存的 花萼裂 片, 果易 脱落, 果枝 及果梗 宿存, 内果皮 骨质, 表面常 肿块状 隆起。 产 思茅、 景洪、 澜沧、 双江、 孟连, 生 于海拔 500 — 1900 米干 燥灌从 及疏林 土坡; 广东 (海南 岛)、 广西 也产。 分布于 中南, 岛。 3. 多脉 寄生藤 (云 南植物 研究) ' Dendrotrophe polyneura (Hu) D. D. Tao, (1983). Hemlowia polyneura Hu (1940); "图 鉴" (1972)*. 半寄 生披散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棱 柱形, 平滑 无毛。 叶 纸质, 倒 卵形至 圆形, 长 2.5-4.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渐狭, 叶 缘略呈 波状; 基出脉 7 — 9 条, 弧形; 叶柄长 6 — 8 毫米。 花单性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总花梗 腋生, 成束, 2 — 6 朵; 雄花: 具小苞 片 数枚, 卵形, 覆瓦状 排列, 苞片 边缘具 棕色微 柔毛, 花 萼裂片 5 枚, 三 角形, 无毛, 雄蕊 5, 与裂片 对生; 雌花: 单生或 丛生, 具 短柄, 花萼片 5 枚, 具 缘毛; 子房 下位。 核果, 卵状球 形, 直径约 4 毫米, 内 果皮具 5 棱纹。 产普洱 、绿春 、勐海 、勐腊 、澜沧 、屏边 、西畴 、龙陵 等地, 生 于海拔 500 — 2000 米 的灌丛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4. 异花 寄生藤 Dendrotrophe heterantha (Wall, ex DC.) A. N. Henry et B. Roy (1969). Viscum heteranthum Wall, ex DC. (1830); Hemlowia heterantha (Wall.) DC. (1857), excl. syn. H. frutescens Hook. f. (1886); Brand. (1906); Hara (1966). 半寄生 小灌木 ,茎 直立或 披散, 粗糙, 幼枝棱 柱形。 叶 略厚, 纸质, 倒卵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两面 无毛, 具 5 — 11 条弧 形脉; 叶柄长 2 — 3 毫米。 总花梗 腋生, 成束, 长 1 一 4 毫米; 雄花 球形, 具 短梗, 花萼片 5 枚, 卵状三 角形; 雄蕊 5, 与 裂片对 生; 雌花具 有不完 全雄蕊 ;雌蕊 极短, 柱头 5 裂。 核果 红色, 球形, 粗 6 毫米, 顶端冠 以宿存 的 花萼及 花柱, 果核有 5 — 6 棱纹。 产贡山 一独龙 ,生 于海拔 1700 — 2700 米的 山涧杂 木灌丛 林内。 分布于 锡金, 印度、 尼 泊尔。 我国新 记录。 5. 微粒 寄生藤 (云 南植物 研究) Dendrotrophe granulata (Hook. f. et Thorns ex DC.) D. D. Tao (1983). Hemlowia granulata Hook. f. et Thorns, ex DC. (1857), (1886); Brand. (1906); 
楦香科  293  Hara (1966). 半寄生 小灌木 ,茎 直立而 披散, 高约 1 米, 幼枝具 棱纹及 微小的 水泡状 瘤体。 叶 互生, 卵形或 匙状, 长 2.5 — 4 厘米, 宽 1.3 — 2.2 厘米, 顶 端圆, 叶基部 紧缩成 短柄, 簿 革质, 叶面 具有 5 — 7 条基 出脉; 叶的两 面被有 掠色和 黑色下 陷的腺 点窝。 花 2 — 3 朵簇 生在^ 上, 伞 状, 基部 具有覆 瓦状的 总苞片 4 一 8 枚, 总苞片 三角状 卵形, 干 膜质, 光滑; 造片 5 枚, 卵 形, 长宽约 1 毫米, 边缘有 微小的 捷毛; 花 被裂片 5 枚,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雌花无 雄蕊, 花盘 明显, 柱头 无柄, 几乎不 分裂, 贴生 于子房 顶端。 核果, 微粒状 ,紫 黑色, 长 4.5 毫米, 粗 3 毫米; 外 果皮近 肉质; 内果皮 骨质, 有纵 向沟纹 3—4 条, 果实 顶端有 宿存的 花被裂 片。 果实脱 落时, 果梗 及苟片 宿存。 果期 10 — 11 月。 产 西畴, 生 于海拔 1500 米 的阔叶 林内。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印度东 北部。 我 国新记 录。 «. 黄杨叶 寄生藤 图版 81, 5 — 6 Dendrotrophe buxifolia (Bl.) Miq. (1855). Henslowia buxijolia Bl. (1850); A. DC. (1857); Hook. f. (1886). Lecte. (1915); Osyris rotendata Griff. (1854). 半寄生 灌木, 茎 伸展或 缠绕, 当年生 枝条圆 柱形, 光滑 无毛。 叶 互生, 椭圆形 或倒卵 形, 长 8 — 22 毫米, 宽 8 — 16 毫米, 顶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具 短柄。 花两性 、顶生 、具 总苞; 花 萼裂片 5 枚, 三 角形,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5, 着生 于裂片 基部; 花药 圆形, 药室 2; 子房 1 室, 中央 胎座, 柱头 增大, 5 裂。 核果, 球形, 红色、 光滑, 顶 端冠以 宿存的 花萼, 果核具 5 纵 棱; 胚乳 丰富, 胚 直立。 产景东 ,生 于海拔 2700 — 3100 米的山 坡灌丛 林内。 分布于 越南、 柬埔 寨至印 度尼西 亚。 我国新 记录。 3. 沙针属 Osyris Linn. 灌木, 小枝 广展, 有 棱纹, 常绿。 叶 互生。 花小, 杂性, 腋生、 单生或 为聚伞 花序; 花被 管在雄 花中的 实心, 在雌 花中的 与子房 合生, 花 萼裂片 3 — 4 枚, 三 角形; 雄蕊 3 — 5 枚, 着 生处有 束毛; 花盘近 肉质, 三 角状, 介于雄 蕊间; 子房 下位, 1 室, 有胚珠 2 — 4 颗, 柱头 3-4 裂; 浆果状 核果, 球形或 卵状, 熟时桔 红色。 约 6 — 7 种, 大部 分产地 中海至 北非; 1 种产 印度、 缅甸、 泰国至 我国西 南部及 广西。 沙针 (Osyris wightiana) 与 广泛分 布在地 中海地 区的白 花沙针 (Osyris alba) 形 成明显 的洲 际间断 分布。 1. 沙针 香^ 瘩 (云南 ) Osyris wightiana Wall. (1829), nom. nud. ; ex C. H. Wight (1852); Diels (1912); Schneid. in Sarg. (1916); Hand.-Mazz. (1929); "图 鉴" (1972)*; Hara (1966). Osyns arborea Wall. (1831), nom. nud.; ex A. DC. (1857); Hook. f. (1886); ^urk. (1910); Lecte. (1915); Hara (1966). 
294  云南 植物志  直立 灌木, 枝条 伸展, 高 2 — 3 米, 幼枝淡 绿色, 具 棱纹。 叶螺旋 式散生 在小枝 近顶端 处, 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2.5 — 4.5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顶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近厚纸 质,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脉 不显; 叶柄基 部下延 ,于小 枝处留 棱迹。 腋生 杂性小 花, 黄绿色 ,雄花 呈聚伞 花序; 花 被裂片 3 — 4 枚, 三角形 ,雄蕊 4 枚少有 3 枚, 花丝短 ,着生 于裂片 基部, 药室 2, 花盘 有角, 三 角形; 雌花单 生于叶 腋内, 具短柄 ,苞片 2 枚, 无毛, 花被 裂片 3 — 4, 镊合状 排列, 稍厚; 柱头 3 裂, 子房近 圆锥形 ,外 面被微 柔毛, 1 室, 胚珠 2 — 4 枚, 仅有 1 枚 发育。 浆果状 核果, 球形, 熟时桔 红色, 内果 皮脆; 胚乳 丰富, 粉质, 含油 脂。 产云南 各地, 生 于海拔 1550 — 2500 米的 灌丛及 松栎林 缘.;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南部及 贵州、 广 西等地 亦有。 分布 于印度 北部、 不丹、 缅甸 至中南 半岛, 南 达斯里 兰卡。 4. 硬核属 Scleropyrum Am. nom. conserv. 乔木或 灌木, 节上 具剌。 叶互生 ,革质 ,全缘 ,具 短柄。 花雌 雄异株 或杂性 同株, 生于 无叶的 节上排 成疏散 的棻荑 状短穗 状花序 ;花 被在雄 花中为 实心, 在雌花 中卵形 、裂片 5, 镊合状 或近于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枚, 着生 于花被 裂片的 基部, 较裂片 为短, 花丝短 而宽, 2 裂, 药室 分离, 花 药顶端 横裂; 花盘 环状; 子房 下位, 1 室, 柱 头大, 盾状, 胚珠 3, 倒垂。 核果 梨形, 具柄; 种子近 球形, 具胚乳 ,胚圆 柱状。 6 种, 分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及 越南、 缅甸。 我 国广东 (北部 及海南 岛)、 广西产 1 种及 1 变种。 云 南仅产 1 变种。 1. 渥 公硬核 图版 82 Scleropyrum wallichianum (W. et A.) Arn. var. mekongense (Gagnep.) Lectc (1915); Hu, Wang, Hsia (1938); Hu (1940). Scleropyrum me^ongense Gagnep. in Lecte. (1912). 乔木, 高 6 — 15 米, 胸径 20 厘米 左右, 树皮 灰色, 枝粗壮 ,通常 节上生 短剌。 叶 长圆形 或椭 圆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5 — 7 厘米, 顶端钝 ,基部 近于浅 心形, 侧脉 3 — 4 对, 弧形; 叶 柄长 5 — 10 毫米。 穗状花 序腋生 、单生 、双 生或更 多数, 被黄色 绒毛, 长 4 一 11 厘米; 总花 梗粗壮 ;苞片 狭小, 披针形 ,外面 有毛, 淡黄色 ;雄花 被裂片 5 枚, 外面 被毛, 覆瓦状 排列, 卵 形, 花被管 实心, 与子房 贴生, 雄蕊 与裂片 对生, 同数, 其着 生处有 束毛, 花丝长 1.5 毫米, 宽 1.5 毫米, 顶端 二叉; 子房 下位, 1 室, 花柱 短粗, 柱头 5 浅裂, 盾状。 核果 梨形, 长 3—3.6 厘米, 直径 2.8 厘米, 顶 端有宿 存的萼 裂片, 外果皮 肉质, 内果皮 骨质、 坚硬; 种子 球形, 含 油脂。 花期 2 — 4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勐海、 孟连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 — 1500 米的 低山、 缓坡丛 林中。 分 布于 印度、 马来 西亚、 越南。 本 变种与 产广东 (海 南岛) 的硬核 (Scleropyrum wallichianum) 不同点 在于植 株带短 刺 及雄花 花被裂 片外面 被黄色 茸毛。 与产 我省温 带及亚 热带的 油葫声 (Pyrularia edulis) 亦十分 相似, 但花序 有别, 并 且果实 顶端所 宿存的 花被痕 迹小而 且极不 明显, 其分 布的海 拔及 纬度均 偏低、 偏南。 
檀香科  295  图版 82 蹈 公硬核 Scleropyrym wallichianum (W. et A.) Arn. var. mekongensc (Gagnep. ) Lcctc. 1. 花枝, 2. 果 外形, 3. 果 橫剖。 (肖 溶绘) 
296  云南 植物志  据本 所植化 室分析 资料, 种 仁含油 67.57%, 可作 肥龟、 润 滑油。 5. 檀梨属 Pyrularia Michx. 落叶 乔木或 灌木。 叶互生 、全缘 ,无 托叶。 花杂性 ,4 一 5 数, 为 腋生或 顶生的 聚伞状 穗状花 序或总 状花序 。具小 苞片, 萼管 与子房 合生, 单被花 ;花 萼裂片 5,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4 一 5 枚, 着 生于花 被管的 基部, 子房 下位, 有胚珠 2 — 3 枚。 核果, 梨形, 倒 卵形, 种子球 形, 内果皮 骨质, 坚硬, 胚短, 圆柱状 ,位于 胚乳的 顶端。 4 种, 间 断分布 于北美 (东南 部), 东亚。 我国 产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 1 种。 1. 油菊芦 图版 83 野葫芦 (临沧 ), 酒醉果 (元江 ), 麂子果 (绿春 ), 野胶桃 (金 平、 文山) Pyrularia edulis (Wall.) A. DC. (1857); Hook. f. (1886); Chun (1934), O940); Hara (1966); "图鉴 "(1972)*. Sphaerocarya edulis Wall. (1824). 落叶 乔木, 高 3 — 5 (-15) 米, 小枝脆 ,黄 绿色; 芽大, 腋生, 被 棉毛。 叶互生 ,厚 纸质, 椭圆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常 偏斜; 侧脉 3 — 5 对, 明 显; 叶柄长 8 — 10 毫米。 花 杂性, 成聚伞 状总状 花序, 花 萼裂片 5 枚, 近三 角形, 镊 合状排 列, 外面被 柔毛; 雄蕊 4 一 5 枚; 花盘 4 一 5 裂; 子房 下位, 胚珠 2 — 3 枚。 核果 梨形, 成熟即 脱落, 顶端冠 以宿存 的花萼 裂片, 内果 皮薄, 骨质, 硬 而脆, 种子 球形。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4 月, 果期 9一11 月。 产楚雄 (平浪 ) 漾濞、 大理、 凤庆、 保山、 盈江、 梁河、 瑞丽、 沧源、 临沧、 双江和 西双版 纳、 元江、 绿春、 金平、 文山; 四川、 湖北、 广东、 广西 及福建 也产。 分布于 尼泊尔 、锡金 、缅甸 . 及印度 北部。 据我所 植化室 分析, 种仁含 油量为 65.62%, 有轻微 毒性, 多食 头晕, 宜 作工业 用油。 6. 百 态草属 Thesium Linn. 半寄生 多年生 草本, 茎 纤细, 常寄生 于其他 植物的 根上, 稀为一 年生草 本或灌 木状。 ?叶 互生, 线 形或退 化为鳞 片状。 花小, 两性, 单生 于叶腋 内或为 2 歧分枝 的聚伞 花序, 总状 花序 及圆锥 花序; 花被管 与子房 合生, 5 — 4 裂; 雄蕊 5 — 4; 子房 下位, 有胚珠 2 — 3 颗; 花 柱短 或长, 柱头 头状或 不显的 3 裂。 核 果或小 坚果, 球形或 卵状, 顶端 冠以宿 存的花 被筒, 外果皮 有各式 雕纹。 325 种, 分布于 欧洲、 非洲、 亚洲及 大洋洲 的热带 及温带 地区, 主产 温带。 在非 洲南部 该属达 到了它 的发展 顶峰, 集中了 2/3 的 种类。 我国约 12 种, 南北 各省区 均有, 云南 7 -种。 . 
檀香科  297 
298  S 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7) 花 冠阔, 钟状, 长 6 毫米 以下。 2(3) 花小, 花冠长 3 毫米; 苞片不 远离, 不为 叶状, 其 边缘不 具乳突 伏细齿 1. 长叶 百窓草 T. longifoliuni 3(2) 花大, 花冠长 5 毫米; 苞片 远离, 叶状, 其边缘 具乳突 状细齿 2. 疏苟 百签草 remotebracteatum 4(5) 花冠深 钟状, 裂片大 ,长 1.5 毫米, 三 角形, 内面中 央处被 一束曲 柔毛; 柱头 内藏, 短粗 3. 德钦 百蕊草 T. dokeriaense 5(4) 花冠浅 钟状, 裂片小 ,长 0.7 毫米, 线形, 内 面中央 处无曲 柔毛; 柱头 外露, 钻伏 4. 绿珊瑚 T. ramosoidet 6(7) 花或果 无梗; 果小 而圆, 具有 细致、 雕刻伏 核桃花 纹* S. 中华 百蕊革 T. ehinenM 7(6) 花或果 具明显 的梗, 果大, 花纹 稀疏, 平滑 不显。 8(1) 花冠 管状, 长度 一般在 8 毫米 以上。 9 (10) 花冠长 7 — 9 毫米, 裂片窄 线形, 宽不及 1 毫米, 裂片内 面中央 处无毛 6. 长花 百蕊草 T. longiflorum 10(11) 花 冠短, 长 6 毫米, 裂 片内面 中央处 有一束 曲柔毛 7. 西域 百蕊草 T. himalense 1. 长叶 百蕊萆 酒仙草 (玉溪 ), 九仙草 、九 龙草、 珍珠草 (昆明 ) Thesiom longifolium Turcz. (1838), nom. nud. , (1852), descr. , (1856); Trautv. (1876); Komarov (1903); Limpr. in Fedde (1922); Hand.-Mazz. (1929); Bobrov. (1936); Kitagawa (1939); Hao (1951). 多年生 半寄生 草本, 纤细, 高 20 — 40 毫米, 茎 丛生, 光滑, 具 棱沟。 叶线形 ,长 2 — 5 厘 米, 宽 2 — 4.5 毫米, 顶端 渐尖, 具 1 一 3 条脉。 花腋生 ,有 短梗; 小 苞片长 3 毫米, 边 缘光滑 无细齿 ;苞片 3 枚, 不远离 ,长 5 — 7 毫米; 花 细小, 淡白色 ,花 萼裂片 5 枚, 顶 端尖, 微勾, 花 丝 长不及 2 毫米, 着生 于花冠 上部, 与裂片 对生, 着生处 有柔毛 ;雌蕊 长度不 超过花 药的高 处, 恰好被 花药包 围着, 柱头 头状, 子房 与花冠 合生, 下位。 果近 球形, 直径约 2 毫米, 具 10 条凸起 的纵沟 ,顶 端有宿 存的萼 裂片。 花期 为干季 4 月。 产昆明 、富民 、师宗 、罗平 、橙江 、玉溪 、大理 、文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1600 — 2950 米的松 林、 灌丛、 草 地及箐 沟边; 西藏东 南部、 四川西 南部、 贵州、 黑 龙江、 辽宁、 吉林。 分布 于西伯 利亚、 朝鲜、 日本。 2. 疏苞 百蕊萆 Thesium remotebracteatum C. Y. Wu et D. D. Tao , in Addenda. 半寄 生纤细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茎具 纵向的 条纹, 全 株光滑 无毛。 叶线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2 毫米, 稍肉质 ,中脉 明显, 苞片 叶状, 长 2.5 厘米, 远离, 着生 于花梗 基部; 小苞 片长 5 毫米, 边缘具 乳突状 细齿; 花淡 白色, 花冠 钟状, 长 5 毫米, 直径 2 毫米; 花梗长 3 — 3.5 厘米, 花 萼裂片 5 枚, 裂片 内面具 柔毛; 雄蕊 5 枚, 花丝 极短; 花药长 圆形, 2 室, 纵裂; 雌蕊 内藏, 长 1.5 毫米, 近圆 锥状, 花 梗有时 反折。 果 未见。 
植香科  299  产德铁 ,生 于海拔 2800 米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本种苞 片远离 ,花梗 基部仅 具一枚 苟片, 而两枚 小苞片 直接着 生于花 朵下, 花 梗明显 增长, 长可达 3.5 厘米, 并常 反折, 甚为 特殊。 3. 德钦 百蕊萆 Thesium dokerlaense C. Y. Wu, in Addenda. 多年生 半寄生 草本, 高 20 — 30 厘米, 茎直立 或广展 ,具纵 向棱纹 ,分 枝密, 叶线形 ,近 肉质, 长 2.8 — 4.5 厘米, 宽 2.5 毫米, 中脉 不显。 花 腋生, 白色; 苞片长 2 厘米, 小 苞片长 3.5 毫米, 边缘具 极细的 细齿; 花梗长 0.8 — 1.2 厘米, 花冠 钟状, 长宽近 等长, 约 3.5 毫米, 萼裂片 5 枚, 三 角形, 内面中 央处具 一丛曲 柔毛; 雄蕊 5,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 卵形; 雌蕊 长 1.5 毫米, 棒状, 内藏, 柱头不 外露。 核果, 质脆, 球形, 顶端冠 有宿存 的花萼 裂片。 产澜 沧江及 怒江分 水岭、 德饮。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多 克拉。 本种 花小而 稀疏; 苟片不 远离; 花冠 深钟形 而短。 4. 绿珊瑚 (丽江 ) 松毛参 (丽江 ), 六夫草 (丽江 ) Thesium ramosoides Hendrych (1962). Thesium himalense auct. non Royle. : Hand.— Mazz. (1929); T . refract urn auct. non C. A. Meyer: Hao (1951), p. p. maj. , guoad pi. Yunnan.; "图 鉴" (1972)*. 直 立多年 生寄生 草本, 宿根圆 锥状, 高 25_40 厘米。 叶 疏生, 线形, 长 2—2.5 厘 米, 宽 1 一 1.5 毫米, 稍肉质 ,中脉 不显。 圆锥 花序, 分枝少 ,疏离 ;苞片 线形, 长 1 一 2.5 厘 米; 小 苟片长 5 — 10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横展; 花 白色, 花冠浅 宽钟状 ,长 2—3.5 毫 米; 具短柄 ,花 冠裂片 5 枚, 裂片 两侧无 膜质附 属物; 雄蕊 5 枚, 花丝短 ,长 0.5 毫米, 花药 椭 圆形, 雌蕊长 1.5 毫米, 花柱 棒状, 淡 肉色。 核果楠 圆形, 具 短柄, 具 明显纵 直纹。 花 期 3 — 4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生 于海拔 2000 — 3200 米 的松林 及草坡 灌丛。 模式 标本采 于 丽江。 5. 中华 百蕊萆 ' 积药草 (江西 ), 凤芽蒿 (陕南 ) Thesium chinense Turcz. (1837); A. DC. (1857); Hance (1869); Franch. (1884); Forb. et Hemsl. (1894); Turcz ex Faber (1904); Limpr. in Fedde (1922); Hao (1951); 海南 植物志 (1965); "图 鉴" (1972)*. 多年生 半寄生 草本, 高 15 — 35 厘米, 宿根圆 锥状, 肉质, 长达 4 厘米。 ^直 立、 纤细, 具纵向 棱纹, 全株 无毛。 叶 互生, 线形, 长 3.5 — 4 厘米, 无柄, 叶片稍 扭曲, 较厚。 花 腋生, 小 钟状无 梗或近 无梗, 白色, 长约 3 .5 毫米; 小苞片 2 枚, 长 3.2 毫米, 线形, 对生; 苞片长 6-7 毫米; 花 萼裂片 5 枚; 雄蕊 4 一 5 枚, 长 0.5 毫米, 着生于 花被管 的中部 ,药室 2, 纵裂; 雌蕊长 1 毫米, 柱头 头状。 核果 球形, 长约 2.5 毫米, 有细致 花纹, 似胡核 雕纹, 顶 端有宿 存的花 被管。 产广南 ,生 于海拔 4 3 — 1550 米的 土山坡 及干燥 疏林; 吉林、 辽宁、 内蒙、 河北、 陕西、 甘肃 南至长 江以南 各省区 亦有。 分布于 苏联西 伯利亚 东部、 朝鲜、 日 本。 
300  云南 植物志  6. 长花 百窓萆 Thesium longiflorum Hand.-Mazz. (1929); Hao (1951). Thesium himalense var. pachyrhiza Hook. f. (1886), saltern p. p. ; T . chine nse auct. non Turcz. : Lingelsh. (1922); Hao (1951), p. p. min. 直立 或披散 多年生 草本, 具有 细长的 根茎。 植株高 8 — 13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具纵 向棱纹 ,基 部密生 侧枝。 叶 互生, 密集,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30 毫米, 宽 1 一 2.5 毫米, 稍厚, 具不 明显的 3 条弧 形脉。 花 腋生, 苞片常 远离, 比 花被管 稍长; 小苟片 2, 仅为花 被管的 1/2-1/3, 边缘具 极细乳 突细齿 ;花 细小, 白色, 长 7 — 9 毫米, 直径约 2.5 毫米, 花被管 状, 裂片 5 枚, 长 3 — 4 毫米, 裂片 两侧具 薄质的 耳状附 属物, 包被着 雄蕊; 花柱与 花被管 等长。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2.3 毫米, 果基部 延长成 短柄, 长约 1 毫米, 表面具 10 条 纵脉。 花 期在雨 季之前 4 一 5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宁痕, 生 于海拔 2800 — 4300 米的松 、杉- 针-阔 叶林及 灌丛、 石灰 岩 缝及草 坡中; 四川西 南部、 西藏 东南部 也产。 分布于 锡金。 模式标 本采自 四川的 盐源与 云南 的永宁 之间的 地区。 . 7. 西域 百窓草 Thesium himalense Royle (1839), nom. nud. ; ex Edgew. (1846); Hook, f, (1886); W. W. Smith & G. H. Cave (1911); Hand.-Mazz. (1929); Hao (1951). 直立 或斜卧 半寄生 草本, 高 14 一 25 厘米。 叶 线形, 稍厚, 具中脉 1 条, 长 2 — 3 厘米, 光滑 无毛。 花 腋生, 无柄; 苞片长 7 — 8 毫米; 小 苞片长 4.5 毫米, 2 枚; 花冠 管短, 白色, 长 6 毫米, 直径约 1.5 毫米; 裂片 5, 窄 线形, 两侧具 膜质的 耳状附 属物; 雄蕊 5 枚, 插 生在花 冠管上 ,着 生处有 柔毛, 花丝长 1.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药室 2, 纵向 开裂; 雌蕊长 5 毫米, 柱头 头状, 外露。 坚果, 椭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网脉 不显, 顶 端有宿 存的萼 裂片。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100 — 3700 米 的林间 草丛。 分布于 喜马拉 雅至印 度北部 的西姆 拉。 201. 清 风藤科 Sabiaceae nom. conserv. 乔木, 灌木 或攀援 灌木。 叶 互生, 单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无 托叶。 花两性 或杂性 ,两 侧对称 或辐射 对称, 通常 组成顶 生或腋 生聚伞 花序, 或 由聚伞 花序组 成伞房 花序或 圆锥花 序, 稀为单 花腋生 ;小 苞片, 宿存或 脱落; 萼片 3 — 5, 分离或 于基部 合生, 覆瓦状 排列; 花 瓣 4 一 5, 覆瓦状 排列, 相等 或内面 2 枚遥小 ;雄蕊 5, 稀 6 或 4, 与花瓣 对生, 基部 附着于 花瓣上 或分离 ,全 部发育 或外面 3 枚不 发育, 花药 2 室, 药隔厚 ;花 盘小, 环状或 杯状, 具齿 或无; 子房 上位, 无柄, 通常 2 室, 稀 3 室, 中轴 胎座, 每室 具胚珠 2 枚或 1 枚, 花柱 2, 通常 合生。 果为 核果或 干果, 平 滑或具 蜂窝状 凹穴。 种子 1 枚, 胚大, 无胚 乳或具 极薄的 胚乳, 子叶 折叠, 胚根 弯曲。 3 (一 4) 属, 约 130 种, 分 布于亚 洲和美 洲热带 地区, 少数 分布至 亚洲东 部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 属 54 种, 广布 于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以西南 和华南 地区为 最盛, 长 江以北 少见。 云 南有 2 属 35 种和 5 变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清 风藤科  301  本科 近来有 学者主 张分为 两科, 即清 风藤科 Sabiaceae Bl. (包括 1 属) 和泡 花树科 Meliosmaceae Endl. (2 ― 3 属 )。 分属 检索表 1(2; 灌木或 乔木; 单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花两侧 对称, 排 成圆锥 花序; 花辦不 等大, 内面 2 枚 遥小; 雄 ^仅 2 枚发育 1. 泡 花树属 Meliowna 2(1) 攀援 灌木; 单叶; 花辐射 对称, 排 成聚伞 花序或 由聚伞 花序组 成伞房 花序或 圆锥花 序式; 花辦相 等; 雄蕊全 部发育 2. 淸 风藤属 Sabi*  泡 花树属 Meliosma Bl.  乔木或 灌木, 通常 被毛; 芽 裸露, 被褐色 绒毛。 单叶或 奇数羽 状复叶 ,叶 片全缘 或多少 有 锯齿。 花小或 极小, 两性或 杂性, 两侧 对称, 具 短梗或 无梗, 组成 顶生或 腋生的 圆锥花 序; 萼片 4 一 5 枚, 覆瓦状 排列, 其下面 常有紧 接的小 苞片; 花瓣 5 枚, 大小极 不相等 ,外面 3 枚大, 通常近 圆形、 内回、 镊合状 或覆瓦 状排列 ,内面 2 枚 极小, 花 蕾时全 为外面 3 枚所 包, 膜质, 2 裂或 不裂, 基部与 能育雄 蕊的花 丝合生 或分离 ;雄蕊 5 枚, 其中 2 枚发育 ,并与 内花瓣 对生, 花丝短 ,扁平 ,药 隔膨大 成一杯 状体, 有时呈 盾状, 花药 2 室, 球形, 纵裂, 其余 3 枚不育 ,与外 面花瓣 对生, 药室 张开无 花粉; 花盘环 状或浅 杯状, 具小齿 ;子房 无柄, 2 — 3 室; 花柱单 1 或稀 2 裂, 柱头 钻形; 胚 珠每室 2 枚。 核 果小, 球形、 卵形或 棉圆形 ,平 滑或具 棱, 果核硬 壳质, 具 凸起的 中肋及 网纹。 约 100 余种, 广布 于日本 至中国 南部, 马来 西亚、 印度 南部至 印度尼 西亚, 以及中 、南 美洲。 我国约 40 种, 分布于 西南至 台湾。 云南有 22 种, 3 变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以南部 为 最多。 ― 分种 检索表 1 (46) 单叶或 奇数羽 状复叶 ,复叶 吋叶轴 顶端为 3 枚 小叶, 小 叶柄无 关节; 萼 片通常 5 枚; 外 花瓣近 圆形 至阔楠 圆形, 宽不超 过长; 果核腹 部具连 接果柄 及种子 的维管 束通道 (1. 泡花 树亚属 Subgen. Meliosma) 2 (39) 单叶。 3(8) 侧脉 劲直, 有吋或 多或少 曲折, 但不 弯拱。 4(5) 叶缘具 锐尖稍 内弯約 重锯齿 ,叶背 被弯曲 长柔毛 ,脉腋 簇毛不 明显; 内花 瓣裂片 无缘毛 1. 霣齿 泡花树 M. dUleniifolia 5(4) 叶缘具 单锯齿 ,或 很少具 1 一 2 重 锯齿; 叶 背被平 伏直毛 或疏短 柔毛, 脉腋簇 毛显著 2 泡花树 M. cuneifoUa 6(7) 叶柄细 ,长 I 6 — 2 毫米, 基部 不明显 下延; 叶长 8 — I 5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叶面被 柔毛, 背 面密被 短柔毛 • 2a. 泡花树 M. euneifolia var. euneifoUa 7(6) 叶柄 短粗, 长 2- -I 5 毫米, 基 部下延 成翅; 叶片长 10 — 24 厘米, 宽 4 一 1Q 厘米, 叶面近 无毛, 背 
302  云南 植物志  面除 脉腋具 簇毛及 脉上多 少被柔 毛外, 其 余无毛 或有不 明显的 小粗毛 2 b. 光叶 泡花树 M. cuneifolia var. fflabriuscula 8(3) 侧脉明显的弯!^^上升。 9 (12) 圆锥花 序狭窄 ,宽 4 一 7 厘米, 轴和侧 轴纤细 ,直 径不及 1 毫米。 10(11) 叶面^ 毛, 边缘稍 外卷, 叶柄具 狭翅; 内花瓣 2 浅裂, 裂 片圆形 …… 3. 狭序 泡花树 M. paupera 11(10) 叶两面 均被平 伏毛, 边缘不 外卷, 叶柄 元翅; 内 花瓣于 1/2 处 分裂, 裂片披 针形, 钝 4. 二裂 泡花树 M. bifida 12(9) 圆 维花序 宽广, 呈金字 塔形, 宽 8 厘米 以上。 13(30) 叶片 较大, 长 15 — 40 厘米, 宽 4 一 16 厘米, 侧 脉每边 15 — 20 条。 14(23) 叶背面 密被短 续毛或 短续毛 状柔毛 或密被 镜色卷 曲柔毛 ;侧脉 于叶面 平坦或 H 陷。 15(20) 叶背密 被短絨 毛或短 绒毛状 柔毛, 但不 卷曲。 16(19) 叶片 革质, 长 圆形、 倒卵伏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宽 4. 5 — 7 厘米; 咢片 5 枚, 其下 紧接有 小苞片 4— 5 枚 S. 西南 泡花树 M* thomsoau 17(18) 子 房及果 均无毛 5a. 西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M. thomtonii var. thom.onii 18(17) 子 房及果 均密被 短柔毛 Sb. 毛果 泡花树 (变种 ) M. thomsonu var. trichocarpa 19(16)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倒 披针形 至狭倒 卵形, 宽 2. 5 — 6 厘米; 萼片 5 枚, 其下 不紧接 小苞片 • 6. 绒毛 泡花树 M. velutina 20(15) 叶背 密被镜 色卷曲 柔毛, 7. 华南 泡花树 M. laui 21(22) 叶片 较小, 长 10—19 厘米, 宽 2 — 5.5 ( — 8) 厘米 7 a. 华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M. laui var. laui 22(21) 叶片 较大, 长 25 厘米, 宽 7. 6 — 9 厘米 …… 7b. 大叶 泡花树 (变种 ) M laui var. megaphyUa 23(14) 叶背 无毛, 或疏被 柔毛或 紧贴微 柔毛; 侧 脉两面 凸起。 24(27) 内 花瓣披 针形, 不裂。 25(26) 子 房密被 柔毛, 果吋 仍残留 有毛; 叶片 革质,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15 一 30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短渐尖 8. 山樣叶 泡花树 M. thorelii 26(25) 子房 及果均 无毛; 叶近 革质, 椭圆形 至楠圆 状倒卵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I 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9. 丛林 泡花树 M. dumicola 27(24) 内花辦 2 裂。 28(29) 核果 球形, 较小, 直径 4 一 6 毫米; 小 枝被短 柔毛, 皮孔不 明显; 叶柄长 1.5— 3 .5 亳米, 疏 被短柔 毛 10 单叶 泡花树 M. .implicifolia 29(28) 核 果倒卵 形或近 球形, 较大, 直径 8 毫米; 小枝 无毛, 具 显著的 皮孔; 叶柄长 3 — 5 厘米, 无毛 ••• 11. 疏枝 泡花树 M. longipe. 30(13) 叶片 较小, 长 不超过 15 厘米, 宽 不超过 5.5 厘米, 侧脉每 边不超 15 条。 31(34) 叶片 卵形、 椭圆形 或线状 长圆形 或线状 披针形 ,背 面被短 硬毛或 憐片; 果小, 直径 4 毫米。 32(33) 叶片 卵形、 椭 圆形, 稀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3. 5 — 5. 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背面被 极小的 黄褐色 鳞片, 无毛; 考片 5 枚 12. 绿樟 M. .quamulata 33(32) 叶片 线状长 圆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背面 疏被短 硬毛, 元憐片 ;萼片 4 枚 13. 西畴 泡花树 M. xichouensi. 34(31) 叶片倒 披针形 、狭倒 披针形 、长 圆状倒 披针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至倒 卵伏披 针形, 背面被 短柔毛 或仅沿 脉被短 柔毛, 元鳞片 ;果 较大, 直径 6 — 7 毫米。 35(36) 内花辦 披针形 ,不裂 14.iF5 水 泡花树 M. mannii 36(35) 内花辦 2 裂。 
清 风藤科  303  37(38) 内花 瓣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几 平行, 仅先端 具数条 柔毛; 叶 片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背 面被揭 色 短柔毛 IS. 笔罗子 M. riarida 38(37) 内花 辦裂片 阔披针 形或近 圆形, 极叉开 ,具 缘毛; 叶片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伏 披针形 ,背 面仅沿 脉具短 柔毛, 脉腋 具族毛 16. 云南 泡花树 M. yunn«nen.i. 39(2) 奇数羽 状复叶 ,叶轴 顶端具 3 枚小叶 ,稀为 2 或 1 枚。 40(41) 小叶片 革质, 披针形 至狭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背面 干吋红 揭色, 仅 沿脉被 平伏毛 17. 狭叶 泡花树 M. angustifolia 41(40) 小 叶片纸 质至薄 革质, 卵形至 卵状长 圆形, 较宽大 ,背 面被疏 至密的 平展短 柔毛。 42(45) 小叶片 卵形、 卵伏长 圆形、 楠 圆状披 针形, 上 面无毛 或仅沿 脉具短 柔毛; 小枝 褐色。 43(44) 萼片 4 枚; 内花辧 裂片狭 卵形, 外侧 撕裂, 2 裂片 中间具 1 小 凸起; 花盘裂 齿仅达 子房的 一半; 子 房密被 短柔毛 18. 南亚 泡花树 M. arnotHana 44(43) 萼片 5 枚; 内花 瓣裂片 条形, 外侧不 撕裂, 具 缘毛, 2 裂片 中间无 凸起; 花瓣裂 齿长于 子房; 子房 55 毛 或疏被 短绢毛 19. 贡山 泡花树 M. waUichii 45(42) 小叶 片椭圆 形或披 针形, 上面 疏被柔 毛或小 粗毛; 小枝 紫褐色 20. 红柴枝 M. oldhamii 46( 1 )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顶 端仅具 1 枚小叶 ,稀 2 枚, 小 叶柄具 关节; 萼片 4 枚; 外花 瓣最外 1 枚阔 肾形, 宽过 于长; 果 核腹部 不具连 接果柄 和种子 的维管 束通道 [2. 肾 辦亚属 Subgen. Kings- boroughia (Liebni. ) Beus- J。 47(48) 小叶 片背面 脉腋具 簾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12 — 30 厘米; 轴 及侧轴 皮孔不 显著; 内花 瓣二尖 裂; 核 果小, 直径 6— 7 毫米 21. 珂楠树 M. alba 48(47) 小叶 片背面 脉腋无 族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35 — 40 ( — 45) 厘米, 轴及侧 轴密具 楠圆形 皮孔; 内花瓣 2 钝裂; 核果大 ,直径 8 — 13 亳米 22. 暖木 M. veitchiorum  1. 重齿 泡花树 Meliosma dUleniifolia (Wall, ex W. et A.) Walp. (1842); Hook. f. (1876); Brand. (1906); Rehd. (1940); Kitamura (1955); Hara (1966), (1971); Beus. (1971". Millingtonia dilleniijolta Wall, ex W. et A. (1833); Wight (1840)。 落叶小 乔木, 高 6 — 8 米, 当年生 小枝、 叶柄及 叶背沿 主脉、 花序 轴均被 黄褐色 伸展的 长 柔毛, 去年生 小枝圆 柱形、 暗揭色 ,具 皮孔, 几 无毛。 叶片 纸质, 倒 卵形、 狭倒卵 状披针 形、 倒卵 状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0 — 2 2 (-30) 厘米, 宽 6—10 (-15) 厘米, 先端 钝圆, 具 急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具锐尖 的剌状 重齿, 稍 内弯, 上面暗 绿色, 疏被 极短的 硬毛, 沿 脉更. 甚, 背面淡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脉腋无 族毛,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20 — 25 对, 劲 直, 相互 平行, 直达 齿尖,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圆 锥花序 顶生, 直立, 长 14 一 28 厘米, 分枝 3 至 4 级, 侧 轴稀为 之字形 曲折。 花淡黄 绿色, 无柄, 直径约 2.5 毫米; 小苞 片卵形 ,长 1 毫米, 具缘毛 ;萼片 5,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 形, 直径约 2.5 毫米, 内面 2 枚小, 长约 1 毫米, 2 裂直达 中部, 裂片 锐尖, 叉开, 无缘毛 ;能 育 雄蕊的 花丝与 内花瓣 等长或 稍短, 花药卵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花柱 长为子 房的一 半, 花盘 杯状, 具齿。 核果 球形, 未熟时 紫红色 ,具稍 突起的 网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10 月。 产 滇西北 (贡山 ) 海拔 1700 米的 林缘;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印度 北部、 尼泊尔 、锡金 、细 
304  云南 植物志  甸北 部亦有 分布。 云南西 北部新 记录。 、 2. 泡花树 Meliosma caneifolia Franch. (1886), (1888); Diels (1900); Hutch, in Curtis (1911)*;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p. p. maj. ; Hand.-Mazz. (1933); Chun (1934); Cufod. (1939); Rehd. (1940); How (1955); Steward (1958), p. p.; "图 鉴" (1972)*. Meliosma my riant ha auct. non Sieb. et Zucc. : Diels (1900), ut "myrianthum", p. p. maj.; M. platypod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How (1955); Premna mairei Ldvl. (1916); M. dillenii folia (Wall, ex W. et A.) Walp. subsp. cuneifolia Beus. var. cuneifolia (1971 )*. 2a. 泡花树 (原 变种) 黑 黑木、 山漆樯 (四川 ) var, caneifolia 小乔木 ,高 3 — 6 米; 当年生 幼枝密 被淡黄 褐色短 柔毛, 去年生 小枝捺 褐色, 具 淡色皮 孔, 无毛。 叶 纸质, 倒卵状 楔形或 倒卵状 椭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 楔形, 边缘除 基部外 几乎全 部具锐 尖锯齿 ,有时 稍波状 ,上面 绿色, 疏被糠 批状柔 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白 色稍亮 短柔毛 ,稀近 无毛, 脉腋无 明显的 族毛, 上面中 脉具槽 ,并被 糠粃状 柔毛,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16 — 20 条, 平行, 直达 齿尖,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1 一 2 厘 米, 密被短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0 — 20 厘米, 广展, 主轴 及侧轴 直立, 被 淡黄褐 色短柔 毛; 花 白色, 具柄; 小苞片 卵形, 被短 柔毛; 萼片 5,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具缘毛 ;花瓣 5, 外 面 3 枚大, 近圆形 ,直径 2 — 2.5 毫米, 内面 2 枚微小 ,长约 1 毫米, 分裂达 中部, 裂片 锐尖, 外面及 顶端具 缘毛或 流苏状 ;能育 雄蕊长 1.2 毫米; 花 盘盘状 具齿; 子房 圆形, 无毛, 直径 约 0.5 毫米, 花柱 与子房 等长。 核果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熟时 黑色。 内果皮 骨质, 表面 平 滑至略 隆起的 条纹。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丽江 、维西 、大理 、漾濞 、镇雄 、禄劝 ,生 于海拔 1500 — 2500 米的山 谷林中 ;分 布于四 川、 贵州、 西藏东 南部和 湖北等 省区。 本种 木材红 褐色, 纹理 略斜, 结构 细致, 质轻, 为良材 之一。 叶可提 单宁, 树皮含 纤维; 根皮 药用, 治无名 肿毒、 毒蛇 咬伤、 腹胀 水肿。 2b. 光叶 泡花树 (植 物分类 学报) (变种 ) var. glabriuscola Cufod. (1939); How (1955)*. Meliosma mairei Cufod. (1939); How (1955); M. dilleniifolia (Wall, ex W. et A.) Walp. subsp. cuneifolia (Franch. ) Beus. var. miltinervia Beus. (1971), syn. nov. 本 变种与 泡花树 (原 变种) 的区别 在于: 叶背面 除脉腋 内有族 毛及脉 上多少 被疏柔 毛外, 无毛或 有不明 显的小 粗毛, 子房 无毛。 产丽江 、中甸 、鹤庆 、兰坪 、禄劝 、永善 、镇雄 、盐津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3300 米的山 坡密林 中或疏 林中。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安徽、 河南、 陕西和 甘肃。 3. 狭序 泡花树 Meliosma paupera Hand.-Mazz. (1921), (1933); Merr. (1934); Cufod. (1939); 
清 风藤科  305  Chun (1940);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Bewus (1971)*. Meliosma donnaiensis Gagnep. (1952), p. min. p.; M. pauper a Gagnep. var. repando- serrata Merr. (1934); Cufod. (1939); How (1955).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9 米; 当年生 小枝圆 柱形, 具浅 纵沟, 被微 柔毛, 去年 生小枝 近无毛 ,灰 褐色, 具浅 色散生 皮孔。 叶片坚 纸质至 薄革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倒卵 状长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渐狭, 下 延成极 狭的翅 ,边缘 自中部 以上具 稀疏细 据齿, 上面深 绿色, 除沿主 脉疏被 紧贴微 柔毛外 无毛, 背 面淡 绿色, 疏被紧 贴的微 柔毛, 中脉 在上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侧脉 7 — 15 对, 上面稍 凸起, 背 面 凸起, 上升, 于边缘 处网结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长 0.5 — 1 厘米, 被短 柔毛, 基部 增粗, 上面 微回, 两侧 具极狭 之翅。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7 — 15 厘米, '分枝 3 级, 主轴 及侧轴 纤细, 被短 柔毛, 下部 侧轴具 正常叶 或小叶 组成的 苞叶; 第三级 分枝具 小苞片 ;花黄 绿色, 具柄;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4,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具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内回, 直径约 1.5 毫米, 内面 2 枚微小 ,长约 0.75 毫米, 2 浅裂, 裂片圆 形, 叉开, 具 缘毛; 能育雄 蕊长约 1 毫米;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锥状, 几 与子房 等长; 花盘 杯状, 具 5 齿。 核果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近基 部具短 的宿存 花柱; 内果 皮骨质 ,中央 龙骨突 起钝, 两 侧具稍 凸起的 网纹。 花期 5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西畴, 生 于海拔 1450 — 155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中及灌 丛中; 又分布 于贵州 南部、 广 西、 广东、 江西。 越 南南方 亦有。 云南东 南部新 记录。 云南东 南部的 标本, 叶片 更狭长 (8 — 15 X 1.2 一 3 厘米) ,边缘 具疏细 据齿; 花序稀 疏、 广展, 长 26 厘米, 宽 15 厘米, 与本种 略异, 但花的 基本构 造与本 种符合 故仍作 同一种 处理 3 4. 二裂 泡花树 Meliosma bifida Law (1979)*. 乔木, 高 15 米; 小枝 纤细, 直径约 2 毫米,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单叶, 叶片薄 革质, 狭 楠圆形 、狭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稍 偏斜, 全缘, 上面 绿色, 稍亮,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均疏被 褐色平 伏毛, 沿脉 更密, 上面中 脉微凹 ,背 面突起 ,侧 脉每边 9 一 11 条, 上面稍 凸起, 背面 突起, 于边缘 处弓形 网结, 细脉 网状, 两面凸 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黄 褐色平 伏毛。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长 3 — 10 厘米, 狭窄, 密被黄 揭色平 伏毛, 分枝 2 级; 花白色 ,几 无柄; 小苞片 卵形,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5, 近 圆形, 直径约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外面被 短柔毛 ,具 缘毛; 花瓣 5, 外花瓣 3 枚, 阔圆形 ,最外 1 枚 直径约 2 毫米, 宽过 于长, 内花瓣 微小; 长约 1 毫米, 2 裂达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钝, 具缘 毛; 能育雄 蕊长约 1 毫米; 花盘 杯状, 具浅 圆齿, 子房卵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较子房 短或近 等长。 果 未详。 花期 6 — 7 月。 产屏边 ,海拔 940 米的疏 林中。 模式 标本产 屏边。 本种 与狭序 泡花树 (M. paupera Hand.-Mazz.) 近似, 但后者 的叶中 部以上 具疏细 齿; 萼片 4 枚, 阔卵形 ,长仅 1 毫米, 外花 辦圆形 较小, 直径约 1.5 毫米, 内花辦 2 浅裂, 裂 片圆形 ,叉开 等特征 不同。 5. 西南 泡花树 
306  云南 植物志  Meliosma thomsonii King ex Brand. (1906), Mcliosma ferruginea Kurz ex King (1896), nom. illeg., non Bl. ( 1 823), nec Sieb. et Zucc. ex Hook.f. (1876); M. subverticillaris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in obs.; M. forrestii W. W. Smith (1917);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M. simplidfolia (Roxb.) Walp. subsp. thomsonii (King ex Brandis) Beus. (1971)*, p. p. 5a. 西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图版 8 4 , 1-3 var. thomsonii 乔木, 高 8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被 锈色短 絨毛, 有时具 纵棱。 单叶, 叶片 革质, 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2—22 厘米, 宽 4.5 — 7 厘米, 先端 渐尖至 钝圆具 短 尖头, 基部钝 ,边 缘中部 以上具 锯齿, 上面 绿色, 除沿主 脉具短 柔毛外 无毛, 有光泽 ,背面 被淡 黄褐色 柔毛, 沿脉 更甚, 上 面中脉 具槽, 背面 隆起, 侧 咏每边 15 — 20 条, 宣升, 上面稍 凹陷, 背面 隆起, 直达叶 缘齿尖 ;细脉 网状, 上面 稍回,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密被 锈色短 续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达 30 厘米, 分枝 4 级; 花黄 白色, 无柄, 密集 于第四 次分枝 上; 萼片 5, 阔 卵形, 直径约 1.5 毫米, 具缘毛 ,紧接 4 一 5 枚同形 苞片, 具缘毛 ,最外 1 枚外 面被短 柔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无毛, 里面 2 枚小, 长约 1 毫米, 2 裂, 裂片披 针形, 极叉开 ,无 缘毛; 子房近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 柱几与 子房等 长, 不裂; 花盘浅 杯状, 具 细长的 5 齿。 果 未见。 花期 10 月。 产贡山 、漾濞 ,生 于海拔 1700 — 2100 米的山 谷杂木 林中; 亦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尼泊 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北部、 缅 甸北部 亦有。 5b. 毛果 泡花树 (变种 ) var. trichocarpa (Hand.-Mazz.) C. Y. Wu ct S. K. Chen, comb. nov. Meliosma trichocarpa Hand.-Mazz. in Sinensia 5:17.1934; Cufod. (1939); How (1955); M. simplidfolia (Roxb. ) Walp. subsp. thomsonii (King ex Brandis) Beus. (1971), p. p., tantum syn. M. trichocarpa, 本变种 与西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的不同 之处在 于子房 密被短 柔毛, 果时 被疏黄 色短柔 毛。 果期 3 月。 产潞西 ,生 于海拔 2100 米的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猫西。 6. 线毛 泡花树 毛 泡花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Meliosma velutin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Vidal (1960). Meliosma cosiata Cufod. (1939); How (1955); M. simplicijolia (Roxb. ) Walp. subsp. fordii (Hems!.) Beus. (1971), p. p. 乔木, 高 6 — 15 (— 20) 米, 胸径 45 厘米; 当 年生枝 密被黄 褐色粗 伏毛状 长毛, 去年生 枝灰暗 捺色, 变 无毛。 单叶,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倒披针 形至狭 倒卵形 ,长 9 一 23 厘米, 宽 2.5-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 缘或近 顶端具 数齿, 上面暗 绿色, 除沿 中脉和 侧脉具 毛外, 余 无毛, 背面灰 白色, 密被线 毛状短 柔毛, 侧脉 16 — 20 对, 背面 隆起, 上升, 于 边缘网 
图版 84 1—3. 西南 泡花树 Meliosma thomsonii King ex Brand., 1. 花枝, 2. 内花 滩及 雄蕊, 3. 花盘及 雌蕊; 4 一 6. 华南 泡花树 M. laui Merr. var. laui, 4. 叶, 5. 叶背 的毛, 6. 果; 7— II. 笔罗? M. rigida Sicb. ct Zucc, 7. 果枝, 8. 花, 9. 内花 爽及 雄蕊, 10. 花盘及 雌蕊, 11. 果。 (曾 孝廉绘 > 
308  云南 植物志  结,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圆 维花序 顶生, 长 (6 —) 16-26 厘米, 分枝 4 级,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花白色 ,密 集于第 4 级分 枝上; 萼片 5,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钝, 外面被 短柔毛 ,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直径 2 毫米, 内面 2 枚小, 长约 0.75 毫米, 2 浅裂, 裂片 叉开, 先端 具少数 缘毛; 能 育雄蕊 的花丝 长约 1 亳米;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与子房 等长; 花盘 盘状, 具 5 齿。 果未 见。 花期 4一5 月。 ' 产思茅 、景洪 、勐腊 及富宁 ,生 于海拔 500 — 1500 米 的阔叶 林中; 亦分布 于广西 、广东 北部。 越南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7. 华南 泡花树 Meliosma laui Merr. (1935);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 M. pannosa auct. non Hand.-Mazz.: Cufod. (1939), p. p. M. evrardii Gagnep. (1952); M. simplicijolia (Roxb.) Walp. subsp. laui Beus. (1971)*. 7a. 华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图版 8 4 ,4一6 刘氏 泡花树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laui 乔木, 高 5 — 10 米; 幼枝、 叶柄、 叶背 及花序 均密被 绣色粘 状卷曲 柔毛。 单叶, 叶片革 质, 长 楠圆形 或橢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0 — 19 厘米, 宽 2 — 5.5 (— 8) 厘米, 先 端. 长 渐尖, 基部锐 尖或阔 楔形, 全缘, 上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除沿中 脉和侧 脉被短 柔毛外 ,余 无毛, 背面 密被锈 色卷曲 柔毛, 侧 脉每边 11 一 17 条,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5—2.5 ( — 4) 厘米, 基部稍 增粗。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0 — 15 厘 米, 分枝 2 — 3 级; 花黄色 ,密 集于第 三次分 枝上, 无柄, 直径 2 — 3 毫米;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锈 色柔毛 ;萼片 5, 阔卵 形至近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内回, 先端 钝圆, 外面密 被锈色 柔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卵状微 心形, 长约 3 毫米, 先端钝 ,内面 2 枚微小 ,长约 1 毫米, 2 裂, 略 叉开, 裂片顶 端稍流 苏状; 雄 蕊长约 1 毫米, 花药扁 球形, 宽过 于长, 药隔 盾状; 花盘 杯状; 子房倒 卵形, 直径约 1 毫米, 无毛。 核 果倒卵 形或倒 卵状櫛 圆形, 长约 10 毫米, 直径约 8 毫米; 内果皮 骨质, 果核近 球形, 略 编斜, 中央龙 骨突起 锐利。 花期 2 月, 果 期 3—4 月。 产屏边 ,生 于海拔 1260 米的 干燥疏 林中, 亦分布 于广西 、广东 (海南 )。 越南 南方亦 有。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最大特 征是其 幼枝、 叶柄、 叶背 面及花 序均密 被锈色 S 状卷曲 柔毛; 核 果亦较 大。 7b. 大叶 泡花树 (新 变种) var. megaphylla H.W. Li, var. nov. A var. laui Merr. recedit foliis multo majoribus, 25 cm. longis, 7.6 ― 9cm latis, ramulis crassis, circ. 8 mm diam. 云南: 西畴, 海拔 1200 米, 1939 年 12 月 23 日, 王 启无. (C. W. Wang) 85922 (typus! KUN), 灌木, 高 3 米, 花白色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清 风藤科  309  本变种 与华南 泡花树 (原 变种) 的主要 区别在 于叶远 较大, 长 25 厘米, 宽 7.6 — 9 厘 米, 小枝 粗壮, 直径约 8 毫米。 产 滇东南 (西畴 ), 生 于海拔 1200 米的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西畴。 8. 山様叶 泡花树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85, 1-3 Meliosma thorelii Lecte. (1907), (1908)*; Gagncp. et Vidal (1960). M. buchananiiolia Merr. (1923), (1927);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M. simpltdfolia auct. non Walp. : Merr. (1927); Merr. et Chun (1930); M. affinis Merr. (1940); Gagnep. et Vidal (1960); Vidal (1960); M. henryii Diels subsp. thorelii (Lecte.) Beus. (1971)*. 乔木, 高 5 — 15 米, 胸径 45 厘米, 树皮深 褐色至 灰色; 小枝圆 柱形, 绿色, 无毛, 具散 生 纺棰状 皮孔。 单叶, 叶片 革质, 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13 —) 15-30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渐狭至 叶柄, 全 缘或具 锯齿, 上面亮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或 紧贴微 柔毛及 脉腋具 族毛, 中脉、 侧脉 及细脉 两面均 突起, 侧 脉每边 13 — 18 条, 弯曲 上升, 于边缘 处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2.5 — 4.5 厘米, 上面具 槽, 被短 柔毛, 基部 增粗。 圆锥花 序顶生 ,近花 序下部 常夹有 数叶, 长 15 — 30 厘米, 3 — 4 级分枝 ,各 级分枝 及花梗 密被紧 贴的短 柔毛, 具散 生淡色 纺锤形 皮孔; 花淡黄 绿色, 具短 柄, 密 集于第 4 次分 枝上; 小苞片 卵形, 具 缘毛; 萼片 5, 卵状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先端 钝, 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近 圆形, 直径约 2 毫米, 内面 1 枚小, 披 针形, 不裂, 较能 育雄^ 长; 能育雄 蕊长约 1 亳米; 子房 卵形, 密被短 柔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不裂; 花 盘具细 长的 5 齿。 核果 球形, 直径 8 — 10 毫米, 黄 绿至朱 红色。 内果皮 骨质, 中央 龙骨突 起极突 出, 锐利, 具 突起的 网纹。 花期 4一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金平 、屏边 、马关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 2 00 —) 1000 ( — 2 4 00) 米的山 谷疏林 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等 省区。 越南、 老挝 亦有。 本种 与单叶 泡花树 [M. simplicifolia (Roxb.) Walp.] 相似, 唯花 较大, 具明显 的柄, 内 花瓣披 针形, 不分裂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果较大 ,直径 8 — 10 毫米。 本种种 子含油 ,可 作油漆 和肥皂 原料。 9. ' 丛林 泡花树 (植 物分类 学报) 图版 86, 11 — 13 Meliosma dumicola W. W. Smith (1921); Merr. (1938); Cufod. (1939); Merr. et Chun (1940);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M. tsangtakii Merr. (1923) et (1927);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海南 植物志 (1974); M. lepidota Bl. subsp. dumicola (W. W. Smith) Beus. (1971)*. - 乔木, 高 10 — 20 米, 胸径 30 — 40 厘米, 树皮灰 白色; 当年生 枝粗壮 ,圆 柱形, 被褐色 短柔毛 ,具显 著散生 皮孔, 去年 生枝变 无毛。 单叶, 叶片近 革质, 椭 圆形至 长棉圆 状倒卵 形, 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 部禊形 至钝, 全缘, 上面亮 绿色, 无毛 或沿主 脉被短 柔毛, 背面苍 白色, 干时淡 褐色, 疏被 广展短 柔毛, 沿 脉 更甚, 上面中 脉凹陷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8 — 11 条, 上面 平至稍 凸起, 背面 突起,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 — 4 (一 5) 厘米, 疏被伸 展的短 柔毛。 圆 
310  云南 植物志 
清 风藤科  311  锥花序 顶生, 直立, 长 10 — 15 厘米, 分枝 3 级,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花白色 ,无 柄或近 无柄, 密 集;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 褐色短 柔毛; 萼片 5, 卵形至 阔卵形 ,不 等大, 长约 1.5 毫米, 先 端钝, 具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 形至阔 圆形, 直径 2 — 2.5 毫米, 内面 2 枚 小, 披针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尖 或钝, 具 缘毛; 能育雄 蕊长较 内花瓣 稍短; 花盘 盘状, 具齿; 子房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核果倒 卵形, 直径 3 — 4 毫米, 熟时黑 色, 内果皮 具不明 显的细 网纹。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腾冲 、景东 及西畴 ,生 于海拔 1200 — 2400 米的山 坡林中 ;亦分 布于西 藏东南 部和广 东海 南岛。 越 南北方 和泰国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0. 单叶 泡花树 图版 85, 4 — 12 Meliosma simplicifolia Walp. (1842); Brand. (1874), (1906); Hook. f. (1876); Kurz (1876), (1877); Craib (1926); Merr. (1934): Cufod. (1939), Merr. (1941); Ha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in obs.; Vidal (1960); Hara (1966), (1979); Beus. (1971)*; G. Sen Gupta (1973). Millingionia simplicifolia Roxb. (1814), nom. nud., ( 1 820)*; Anon. (1970)*.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疏被短 柔毛, 具散生 的淡色 椭圆形 皮孔。 叶片 纸质至 薄 革质, 倒卵形 至倒披 针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 — 30) 厘米, 宽 4.5 — 9 (—10)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渐 狭成长 楔形, 下延至 叶柄成 狭翅, 全缘, 稀具不 明显的 小齿, 上面亮 绿色, 除沿中 脉被微 毛外, 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中脉 和侧脉 具伸展 短 柔毛, 余无毛 或被尘 状毛, 脉腋具 明显的 族毛, 中 脉及侧 脉两面 突起, 侧 脉每边 13 — 18 条, 于边缘 处网结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长 1.5 — 3.5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边缘 具极狭 的翅, 基部 增粗。 圆锥花 序顶生 及腋生 ,疏松 ,具 3 — 4 级分枝 ,分 枝细, 密被短 柔毛; 花白色 ,无 柄; 小苟 片卵状 渐尖, 长约 0.75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及具 缘毛; 萼片 5,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阔 急尖, 具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近圆形 ,长 1.5 毫米, 宽约 1.75 毫米, 先端 圆形, 无毛, 具缘毛 ,内面 2 枚微小 ,长约 1 毫米, 几与能 育雄蕊 等长, 2 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无毛; 能 育雄^ 2, 药隔 盾形; 子房卵 圆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不裂, 几与 子房等 长; 花盘 盘状, 具 4 一 5 锐齿。 果实 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熟时变 黑色, 果核 骨质, 中 央龙骨 突起 锐利, 两侧 面具粗 的肋。 花期 1 一 2 月, 果期 4—9 月。 产景洪 、勐海 、勐腊 、耿马 、潞西 及腾冲 ,生 于海拔 460 — 1400 米的沟 谷密林 、疏 林及竹 丛中。 斯里 兰卡、 印度、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缅甸 、泰国 、越 南北部 及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 腊) 亦有。 本种与 山檨叶 泡花树 (M. thorelii Lecte.) 相似, 但花 较小, 无柄, 内花瓣 2 裂至 中部, 不为披 针形, 子房 无毛; 果 较小, 直径约 5 毫米, 可以 区别。 11. 疏枝 泡花树 图版 86, 6 — 10 Meliosncia longipes Merr. (1942); Gagnep. et Vidal (1960). M. dcpat'perata Chun ex How (1955)*; Gagnep. et Vida! (1960); M. lepidota Bl. subsp. longipes (Merr.) Beus. (1971)*, p. p. 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 2 — ) 4 一 8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干时掠 褐色, 具密 集而散 的访 錘形 皮孔。 叶常 密集于 枝顶, 叶片近 革质, 倒 卵状长 圆形, 椭圆形 ,或 倒卵状 披针形 或披针 
312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13 — 23 (-25) 厘米, 宽 (4—) 4.5— 7 (-11)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中脉 和侧脉 在上面 回陷,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10 —) 15-18 条, 弯曲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2_) 5-10 厘米, 无毛, 上面具 浅槽, 基部略 膨大。 圆锥花 序顶生 或腋生 ,长 20 — 30 厘米, 分枝细 ,少 而短, 主轴 干时紫 黑色, 具浅色 皮孔, 被微 柔毛。 花 绿色, 直径约 1.5 — 2 毫米, 花 梗长约 0.5 毫米; 小苞片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具缘毛 ;萼片 5, 不等大 ,阔 卵形, 直径 1.2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 5, 外向 3 枚大, 圆形, 直径 1.5 — 2 毫米, 无毛, 内面 2 枚 微小, 长约 0.7 毫米, 2 裂达 中部, 裂片 条形, 先 端钝; 能育雄 蕊长约 1 毫米; 花盘 盘状, 具齿;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 柱较子 房短。 核果倒 卵形, 绿色, 直径约 8 毫米, 长约 10 毫米, 果柄 粗壮; 内 果皮 骨质, 果核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中央 龙骨突 起钝, 两侧具 不明显 的条状 网纹。 花期 2 月, 果期 7 — 8 月。 产屏边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920 — 1000 米的密 林中; 亦 分布于 广西及 广东西 南部。 越 南 亦有。 云南新 记录。 12. 绿樟 图版 86, 1—5 秤先树 、野 木棉、 樟叶 泡花树 (广东 曲江) - Meliosma squamulata Hance (1876); Forb. et Hemsl . (1886); Oliv. in Hook. (1887)*; Hayata (1911); Dunn et Tutch. (1912); Groff (1930); Kanehira (1936)*; 陈嵘 (1937); Cufod. (1939); Merr. et Chun (1940); Hara (1954), (1979); He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Liu (1962)*; Li (1963)*; "图 鉴" (1972)*; 海南 植物志 (1974)*; H. L. Li (1977)*. Meliosma lutchuensis Koidz. (1913); M. lepidota Bl. ssp. squamulata (Hance) Beus. (1971)*. 灌木至 乔木, 高 3 — 15 米, 树 皮灰白 色至灰 褐色; 幼枝圆 柱形, 无 毛或初 被短柔 毛后变 无毛, 具散生 椭圆形 皮孔。 单叶, 叶片 革质, 卵形或 椭圆形 ,稀长 圆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2 —) 3.5-5.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 头钝, 基部楔 形至近 圆形, 全缘, 上面深 绿色, 光亮, 无毛, 背面苍 白色, 密被极 微小的 黄褐色 鳞片, 上面中 脉和侧 脉平坦 ,背面 隆起, 无毛, 侧脉 5 — 8 对,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 纤细, 长 5.5 — 10 厘米, 上面具 浅槽, 无毛, 基部膨 大。 圆锥花 序顶生 ,近 基部常 夹有几 片叶, 长 5 — 16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分枝 2 — 3 级; 花白 色, 具 短柄;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密被短 柔毛; 萼片 5,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直径约 2.5 毫米, 无毛, 内面 2 枚长 1 一 1.5 毫米, 2 裂至 中部, 裂 片阔披 针形, 叉开, 无毛或 上都具 缘毛; 能育雄 蕊长约 1 毫米; 花盘具 5 齿; 子房近 球形, 直 径 0.7 — 1 毫米, 无毛, 花柱约 与子房 等长。 核果球 形或倒 卵形, 直径约 4 毫米, 成 熟时黑 紫色。 花期 3 — 6 月, 果期 6—11 月。 产文山 、广南 、金平 ,生 于海拔 1000 — 200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密 林中; 亦分布 于贵州 、广 西、 广东、 福建 南部、 台湾。 日本 亦有。 云南东 南部新 记录。 13. 西畴 泡花树 (新种 ) < Meliosma xichouensis H. W. Li. sp. nov. Species nova affinis M. fordis Hemsl. et Forb. ex Hemsl. (cx Kwangtung.), sed plantit 
清风藤 科  313  图版 86 1 一 5. 绿樟 Meliosma squamulata Hance, 1. 花枝, 2. 内 花瓣, 3. 内花 辦及雄 ^, 4. 花 盘及維 蕊, 5. 果核; 6— 10. 疏枝 泡花树 M. loxigipes Mcrr., 6. 花枝, 7. 花, 8. 内 花爽及 雄蕊, 9. 花盘 S_ 雌蕊, 10. 果核; U— 林 泡花树 M. dumicola W. W. Smith, 11. 内 花爽, 12. 内花 辦及雄 13. 花盘及 雌蕊。 (曾孝 滴绘) 
314  云南 植物志  <nnnibus glabriusculis, sepal is 4, extra glabris, non bracteolis, fructibus longipedicellis differt. 小乔木 ,高 3 — 5 米; 小 枝细, 圆柱形 ,灰 褐色, 具淡色 皮孔, 几 无毛。 单叶, 叶片 坚纸质 或薄 革质, 线状长 圆形至 线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钝至 阔楔形 ,全 缘或中 部以上 具疏细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疏被短 硬毛, 中脉及 侧脉在 上面稍 凸起, 背面 凸起, 侧脉 10 — 12 条,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两面 凸起; 叶 柄长 0.8 — 1.5 厘米, 基部 膨大, 两侧具 狭翅。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25 — 28 厘米, 分枝 3 级, 疏 松, 纤细, 疏被 紧贴短 柔毛, 初生侧 轴基部 具由小 叶形成 的苞叶 ,第 3 级分枝 基部具 三角状 渐尖的 小苞片 ,长约 2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白 色至黄 绿色, 具 长梗, 长 1.5 — 2 毫米, 被短柔 毛; 萼片 4, 阔卵形 ,长约 1.2 毫米, 具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直径 1.5 毫米, 无毛, 内面 2 枚小, 长约 0.75 毫米, 上部 2 裂, 裂片 急尖, 叉开; 能育雄 蕊的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 盘杯状 ,具 5 齿;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几 与子房 等长。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紫绿色 ,基部 具宿存 萼片; 内果皮 骨质, 果核 球形, 偏斜, 中央龙 骨突稍 锐利, 两侧 具粗 网纹。 花期 6 月, 果期 9一10 月。 云南: 西畴, 海拔 1300 — 1500 米的混 交林中 , 1947 年 10 月 6 日, 冯国楣 (K. M. Feng) 12224 (typus! KUN), 灌木, 高 5 米, 果紫 绿色; 同地, 法斗, 武全安 无号, 花黄绿 色。 本种与 香皮树 (M. fordii Hemsl. ex Forb. et Hemsl.) 相似, 但 植物体 全部近 无毛; 圆锥花 序顶生 ,分枝 纤细, 疏松; 萼片 4 枚, 外面 无毛, 其下无 紧接的 小苞片 ,易于 区别。 14. 水 泡花树 Meliosma mannii Lace (1915); Cald. et al. (1926). Meliosma henryi Diels subsp. mannii (Lace) Beiis. (1971). 乔木, 高 6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初被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具显 著淡色 皮孔。 叶片近 革质, 倒披针 形或长 圆状倒 披针形 ,稀 有时长 圆形, 长 (12— ) 20-21 厘米, 宽 3.5 — 4 .5 (-7.5) 厘米, 先端 突然渐 尖或近 急尖, 基部 渐狭或 急尖, 全缘或 具若干 牙齿, 上面 绿色, 具光泽 ,背 面淡绿 ,除脉 腋内有 小的簇 毛外, 余 无毛, 侧 脉每边 12 — 15 (—18) 条, 上面 明显, 背面凸 起, 细脉 网状,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上面具 纵槽, 基部 增粗, 被短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25 厘米, 分枝 3 级, 具稍 粗糙而 硬直的 主轴, 被短 柔毛; 花 白色, 直径约 3 毫米, 花柄短 ,长约 1 一 2 毫米, 被褐 色或白 色鳞片 状毛; 苞片和 小苞片 微小, 具 缘毛。 萼片 通常 4, 不等, 具小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 圆形, 内凹, 宽约 2.5 毫米, 内花瓣 2 枚, 披 针形, 不分裂 ,长约 2 毫米; 子房无 毛或几 无毛。 核果倒 卵形, 直 径约达 6 毫米, 基 部偏斜 或突然 收缩。 核 果球形 或稍倒 卵形, 平滑, 或 具网纹 或极不 明显的 网纹, 中 央龙骨 突起无 或仅仅 模糊 可见, 腹孔多 半阔并 且稍微 突出。 产 富宁、 景洪及 庐水, 生 于海拔 950 — 1400 米 的山坡 林中。 印度 东北部 (阿萨 姆)、 缅 甸北部 (曼 德勒、 眉苗 高原) 亦有。 云南所 产标本 蔡希陶 5 4 5 53 (^水 ), 王启无 鶴 1 (景洪 )、 88712 (富宁 ) 等, 叶均较 模式 种小, 长 11 一 13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但叶型 仍为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背 面脉胺 具小的 簇毛; 花及果 等基本 特征与 模式种 相同。 看来像 C. F. van Beusekom (1971) 认为的 那样, 是^ 水 泡花树 (M. mannii Lace) 向贵州 泡花树 (M. henryi DieU) 
清 风藤科  315  的过渡 类型。 , 本种 与贵州 泡花树 极近, 但其叶 形不同 ,后 者的叶 较小, 狭披 针形, 连 叶柄长 8 — 10 厘米, 两端 渐尖, 极光禿 ,背面 脉腋无 族毛, 花也 较小。 15. 笔罗子 图版 84, 7—11 野枇杷 (浙江 ) 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 (1844 — 45); Miq. (1 867); Franch. et Savat. (1873); Maxim. (1884); Forb. et Hemsl. (1886), p, p., excl. M. pungens; Dunn (1908); Hayata (1911); Dunn et Tutch. (1912); Chun (1933); 陈嵘 (1937); Hand.- Mazz. (1938); Cufod. (1939); Hara (1945);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i960)*; Liu (1962)*; H. L. Li (1963) et (1977); "图 鉴" (1972)*. Meliosma patens Hemsl. (1886); Dunn et Tutch. (1912); M. rigida Sieb. et Zucc. var. patens (Hemsl.) Cufod. ( 1933); M. glomerulata Rehd. el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How (1955); M. simplicifolia (Roxb.) Walp. subsp. rigida (Sieb. et Zucc.) Reus. (1971)*, p. p. 乔木, 高 4 一 9 米, 树皮暗 灰白色 ;小枝 粗壮, 圆柱形 ,密被 绣色短 柔毛, 二或三 年生枝 被污 移的短 柔毛。 叶片 革质, 倒披 针形或 狭倒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渐尖 ,有时 骤尖, 基部长 楔形, 全缘或 中部以 上具疏 的尖齿 ,上面 绿色, 光亮, 除沿 中脉和 侧脉 具短柔 毛外, 余 无毛, 背面被 黄褐色 短柔毛 ,沿脉 更甚; 中脉 在上面 回陷,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11 一 15 条, 背面 凸起, 于边缘 网结, 或上部 者直达 齿尖,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 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粗壮,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基部略 增粗。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15 — 24 厘米, 直立, 多分枝 ,达 4 级 分枝,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主轴 具棱; 花小, 白色, 团聚 于第 三及第 四级分 枝上, 无柄, 开放 时直径 3 — 4 亳米; 小苞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背 面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萼片 4, 不等大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钝 ,外 面被短 柔毛, 并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阔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无毛; 内花 瓣长约 1 毫米, 2/3 以上 2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几 平行, 不 叉开, 先端具 2 — 3 条柔毛 ;能育 雄蕊长 .约 1.5 毫米; 花盘 盘状, 5 齿裂; 子房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花 柱长为 子房的 2 倍; 核果 近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熟时 黑色, 果核 骨质, 中 央具钝 的龙骨 突起, 侧面具 不明显 的网状 紋, 腹部 嘆状。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景洪 、勐腊 、文山 , 砚山、 麻 栗坡、 富宁, 生 于海拔 650 — 1100 (- 1700) 米的 沟谷密 林 中或疏 林中。 分布于 贵州、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 江苏、 福建、 台湾等 省区。 老挝、 越南 南方、 菲律宾 和日本 亦有。 16. 云南 泡花树 Meliosma yunnanensis Franch. (1886), (1889); Cufod. (1939); How (1955); Gagnep. et Vidal (1960), in obs.; Vidal (1960). Meliosma jischerian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Chun (1940); Mcrr. (1941); How (1955); Vidal (1960); "图 鉴" (1972)*; M. simpliafolta (Roxb.) Walp. subsp. yunnanensis (Franch. ) Beus. (1971)*. 乔木, 高 10 — 20 米, 胸径 15 — 30 厘米, 树皮 灰色; 小枝圆 柱形, 密被短 柔毛, 后近无 
316  云南 植物志  毛。 叶片 革质, 倒卵 状长圆 形至倒 卵状披 针形, 有 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 8 — 15 厘 米, 宽 2 — 4.5 (-5) 厘米, 先端骤 然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 渐狭或 楔形, 边缘 中部以 上具疏 刺状 尖齿, 上面 绿色, 除沿中 脉被短 柔毛外 ,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沿中 脉及侧 脉被短 柔毛, 脉腋具 族毛, 余 无毛, 中脉在 上表面 微回至 平坦,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6 — ) 8 — 11 条, 于 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基部 肿胀, 密被短 柔毛。 圆锥 花序顶 生或生 于上部 叶腋内 ,长 10 — 18 厘米, 2 — 3 级 分枝, 密被黄 褐色短 柔毛; 花 白色, 无柄或 几无柄 ;萼片 5, 阔卵形 ,至 卵形, 长 2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缘毛 ,其下 紧接同 形苞片 3 枚; 花 瓣 5, 外面 3 枚大, 近圆形 ,直径 2 — 2.5 毫米, 基部具 短爪, 内面 2 枚小, 长 1.5 — 2 毫米, 2 浅裂, 裂片 阔披针 形至近 圆形, 叉开, 先端具 小缘毛 或无; 能育雄 蕊长约 2 毫米; 花盘杯 状, 具 5 齿, 长约为 子房的 一半; 子房 卵形, 直径 0.5 毫米, 无毛, 花柱 锥形。 核果 球形, 直 径 6 — 7 毫米, 成 熟时紫 红色; 内果皮 骨质, 果核 球形, 稍 偏斜, 具稍锐 的中央 龙骨突 起和网 状 凸起。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铁、 维西、 鹤庆、 巍山、 贡山、 邓川、 宾川、 漾濞、 嵩明、 寻甸、 禄劝、 武定、 永仁、 双柏, 生 于海拔 1700 — 2600 (-3000) 米 的山谷 常绿阔 叶林或 沟谷杂 木林中 ; 亦分 布于 四川、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北部、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7. 狭叶 泡花树 狭叶 柯楠树 (云南 )、 香椿木 、鸡胆 (海南 ) Meliosma angustifolia Merr. (1922), (1924), (1927); Chun (1934), (1940), p. p.; Merr. et Chun (1934); Cufod. (1939); How (1955)*; 海南 植物志 (1974)*. Meliosma crassijolia Hand.-Mazz. (1933); M . pinnata (Roxb.) Walp . sabsp . angus- tifolia (Merr.) Beus. (1971)*. 灌木至 乔木, 高 3 — 12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被绣色 丝毛, 后变 无毛, 具 散生椭 圆形皮 孔。 腋 芽小, 近球形 ,密 被锈色 丝毛。 奇数羽 状复叶 ,长 20 — 30 厘米, 有小叶 13 — 21 枚, 叶 轴及小 叶柄均 疏被褐 色短柔 毛或变 无毛; 小叶片 革质, 披 针形, 狭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披计 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稍 不等, 全缘或 极少在 上部具 1 一 2 小齿, 上面 亮橄榄 绿色, 无毛, 背面稍 红色, 沿脉 疏被平 伏毛, 上 面中脉 凸起或 平坦, 侧脉 纤细, 仅背面 明显, 小 叶柄长 5 — 7 亳米。 圆锥花 序顶生 ,与叶 等长或 稍长, 疏 被绣色 短柔毛 ;花 白色或 黄色, 芳香, 近 无柄; 小苞片 极小, 卵状三 角形, 具 缘毛; 萼片 5, 近 圆形, 边缘 膜质;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卵状 圆形或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内面 2 枚小, 长约 1 毫米, 上部 2 裂; 能育 雄蕊长 约为内 花瓣的 2 倍, 药隔圆 盾状, 花药 圆形; 花盘 杯状, 具齿; 子房近 圆形, 密被 黄色短 粗毛, 花柱几 与子房 等长或 稍短。 果球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近无 柄; 内果皮 骨质, 果核 球形, 中 央龙骨 突起钝 圆至稍 锐利, 两侧具 突起的 网纹。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8 月。 产屏边 、西畴 、马关 ,生 于海拔 10Q0 — 1900 米的 沟谷密 林或疏 林中; 亦分布 于广西 、广 东。 越 南北方 亦有。 云南新 记录。 本种显 著的特 征是具 狭披针 形至狭 长圆形 的小叶 ,长 2 — 12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 端渐尖 ,基部 楔形稍 不等, 全缘, 叶面有 光泽, 侧脉不 明显。 本种 木材纹 理直, 结构 细致而 均勾, 质硬而 稍重, 加工 容易, 但不 耐腐, 适作 门窗、 农 
清 风藤科  317  具, 尤适用 于家具 和美工 用材。 18. 南亚 泡花树 图版 87, 1 一 6 小果 泡花树 Meliosma arnottiana Walp. (1842); Hook.f. (1876); Brand. (1906). Sapindus'i microcarpus W. et A. (1834), nom. illeg, non Ruiz et Pavon (1804); Millingioma arnottiana Wight (1840)*; M. microcarpa (W. et A.) Craib (1926), nom. illeg.; Cufod. (1939), in obs.; Gagnep. et Vidal (i960)*; Vidal (1960); M. chapaensis Gagnep. (1952); M. microcarpa (W. et A. ) Craib var. chapaensis (Gagnep.) Vidal ( I960)*; M . atmatnensis Gagnep . (1952); M. pinna/a (Roxb.) Walp. subsp. arnottiana (Walp.) Beus. var. arnottiana (1971) p. p. quoad pi. Australi-occident . Sin. 乔木 ',高 5 — 20 (-25) 米, 胸径 35 — 60 厘米, 树皮灰 白色至 灰褐色 ,具 浅裂; 小枝、 叶 轴、 小叶柄 、小 叶背面 及花序 均密被 锈色短 柔毛或 续毛状 柔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具小叶 7 -17 (-19) 枚, 叶轴长 7 — 27 厘米; 小叶片 纸质至 革质, 长圆形 、椭 圆形或 卵形、 卵 状长圆 形至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圆形, 偏斜, 顶端 1 枚常 常基部 楔形, 全缘 或具细 据齿, 上面深 绿色, 干时暗 褐色、 黄褐色 或亮灰 褐色, 沿主脉 和侧脉 被尘状 短柔毛 ,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密被 至疏被 锈色短 柔毛, 脉腋有 时具小 族毛, 侧 脉每边 7 — 12 条, 弧曲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明显; 小 叶柄长 0.5 — 1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基部通 常夹有 几枚叶 ,长 13 — 18 厘米, 直立, 伸展, 疏松至 密; 花极多 而小, 无柄或 具短柄 ;萼片 4, 卵 形至近 圆形, 长约 0.5 — 0.75 (— 1) 毫米, 具缘 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形, 内凹, 直径约 1.5 毫米, 内面 2 枚小, 长约 0.75 — 1 毫米, 2 裂达 中部, 裂片狭 卵形, 叉开, 外侧 撕裂, 具 缘毛, 2 裂片 之间具 1 小凸起 ;能 育雄蕊 与内花 辦 等长或 稍长; 花盘浅 杯状, 具齿, 裂 齿锐三 角形;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密 被短柔 毛。 核果倒 卵形, 多少 偏斜, 直径约 4 毫米, 幼 时被短 柔毛, 老时无 毛或基 部被短 柔毛; 果 核近 球形至 多少倒 卵形, 具 凸起的 网纹, 中 央龙骨 突钝。 花期 5 — 7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贡山 、漾濞 、双柏 、宜良 、滇 西南、 滇南至 滇东南 ,生 于海拔 600 — 2200 米的沟 谷常绿 -阔叶 林中或 山坡疏 林中; 亦分布 于贵州 西南部 、广西 南部。 斯里 兰卡、 印度、 锡金、 尼 泊尔、 越南 亦有。 本种 与贡山 泡花树 (M. walHchii Planch, ex Hook.f.) 及 山青木 (M. kirkii Hemsl. « Wils.) 极近, 叶形、 毛被等 均相似 ,但与 前者的 不同在 于萼片 4 枚, 内花 瓣与能 育雄蕊 几 等长, 2 裂达 中部, 裂片 外侧撕 裂状, 具 缘毛, 2 裂片之 间具小 凸起; 花盘 裂齿长 为子房 的 1/3, 子房 密被短 柔毛; 与后者 的区别 为后者 内花瓣 仅为能 育花丝 1/2 长, 裂片不 撕裂, 2 裂片之 间无小 突起。 19. 贡山 泡花树 图版 87, 7—12 蒙自 珂楠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Meliosma wallichH Planch, ex Hook. f. (1876); Forb. et Hemsl. (1886); Brand. (1906);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How (1955). Meliosma pir.nata (Roxb.) Walp. subsp. arnottiana (Walp. ) Beus. (1971), p. p. quoad syn. M. wallichii Planch, ex Hook. f. 
318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S7 1 一 6. 南亚 泡花树 Meliosma arnottiana Walp., 1. 花枝, 2. 花, 3. 内 花辦及 雄蕊腹 面观, 内 花辦及 雄蕊背 面观, 5. 花盘及 雌蕊, 6. 果; 7 — 12. 贡山 泡花树 M. wallichii I'lanch. ex Hook.f., 7. 花枝, 8. 叶背一 部分, 9. 花, 10. 内 花瓣及 雄蕊腹 面观, 11. 内 花辦及 雄蕊背 面观, 12. 花盘及 雌^。 (曾孝 濂绘) ' 
清 风藤科  319  乔木, 高 8 — 11 ( 一 20) 米, 树 皮淡灰 褐色, 平滑; 小枝被 锈色短 柔毛, 具散生 淡色皮 孔《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长 7 — H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具小叶 7 — 11 枚, 小 叶片坚 纸质至 薄 革质, 长圆形 、长圆 状卵形 或倒卵 状楔形 ,长 (3 —) 5-8 厘米, 宽 (2 —) 2.5-4 厘米, 先 端 渐尖, 基部圆 形且稍 偏斜, 顶生 1 枚 基部不 偏斜, 边缘具 疏离小 据齿, 上面 仅沿脉 被短柔 毛, 背面被 短柔毛 ,沿脉 更密, 脉腋 具小的 族毛, 侧脉 8 — 11 对, 弧曲 上升, 背面 突起, 于边 缘网结 ,细脉 网状; 小叶 柄长约 0.5 厘米, 顶端 1 枚长约 1 厘米, 被 綉色短 柔毛。 圆 锥花序 顶生及 腋生, 直立, 分枝 3 级, 稀疏, 长约 7 — 16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白色 ,具 短柄; 萼 片 5, 不 等大, 狭卵形 至近圆 卵形, 长约 1 厘米, 先端钝 ,具 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圆 形, 直径约 2 毫米, 内回, 内花瓣 2 枚, 长约 1 毫米, 2 裂达 中部, 裂片 条形, 具 缘毛; 能育雄 蕊较长 内花瓣 稍长或 几相等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捐毛; 花盘 杯状, 5 齿裂, 齿长于 子房。 核果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幼时 绿色, 无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 产^ 水、 贡山、 蒙自至 思茅, 生 于海拔 1700 — 2400 米的山 谷阔叶 林中或 林缘。 印度、 锡金、 尼泊尔 亦有。 本种 与南亚 泡花树 (M. arnottiana Walp.) 和 山青木 (M. kirkii Hemsl. et Wils.) 极 近, 但小叶 较薄, 具细 锯齿, 花序较 短小, 花较疏 ;内花 瓣与发 育雄蕊 之花丝 等长, 2 裂至中 部, 裂片 条形, 具 缘毛, 2 裂片 间无小 突起; 花盘深 杯状, 裂齿长 于子房 ,子房 无毛或 疏被短 娟毛; 幼 果绝对 无毛。 20. 红柴枝 南京 珂楠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MeUosma oldhamii Maxim. (26-VI, 1867); Miq. (2- VII, 1867); Forb. et Hemsl. (1886); Diels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1927); Hand.-Mazz. (1933); Cufod. (1939); How (1955); J.-E.Vidal (1960); Ohwi (1978). Fraxinus fauriei L6\\. (1910); Rhus bojilii L^vl. (1916); MeUosma sinensis Nakai (1924); Merr. (192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27); M. oldhamii var. sinensis Cufod. (1939); M. pinnata (Roxb.) Walp. subsp. arnottiana (Walp.) Beus. var. oldhamii (Maxim.) Ecus. (1972)*. 乔木, 高 8 — 20 米。 小枝紫 褐色, 具棱, 被 锈色短 柔毛, 老枝灰 褐色, 变 无毛, 具皮孔 叶为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长 8 — 20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具小叶 7 — 15 枚; 小 叶坚纸 质至革 质, 下部的 卵形, 稍小, 长 4 一 5 厘米, 其余的 长橢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7—13 厘米, 宽 2 — 3 (-4.5) 厘米, 先端锐 渐尖, 基部圆 或钝, 稍偏斜 ,边缘 具疏离 锐尖小 据齿, 上面深 绿色, 疏 被柔 毛或小 粗毛, 沿脉 较密, 背面淡 绿色, 近无 毛至疏 被稍紧 贴的短 柔毛, 脉腋具 族毛, 侧 脉 7 — 9 对, 纤细, 上面 平坦, 背面 凸起, 于边 缘弓形 网结, 细脉 网状, 小 叶柄长 2 — 4 毫米, 被短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和生于 上部叶 腋内, 直立, 长 15 — 30 厘米, 分枝 3 级, 被 绣色短 柔毛; 花白色 具柄; 萼片 5, 卵状椭 圆形, 果时长 1.5 毫米, 具 缘毛, 花瓣 未详。 核 果近球 形, 直径约 6 毫米, 幼时 被毛, 后 无毛; 果核近 球形, 稍 偏斜, 具网状 条纹, 中央龙 骨突起 钝。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镇雄。 生 于海拔 1500 米的疏 林中; 亦分布 于贵州 、广西 、广东 、江西 、浙江 、江苏 、安 
320  云南 植物志  徽、 河南、 湖北、 陕西等 省区。 朝鲜南 部至日 本南部 (包 括琉球 群岛) 均有。 21. 珂楠树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图版 88,1 — 8 Meliosma alba (Schlechtend.) Walp. (1843); Planch. (1849); Hemsl. (1880); Urb. (1900); Standi. (1923); Beus. (1971)*. Milling/oma alba Schlechtend. (1842); Planch. (1855) ('Mellingtonia'); Kingsboroughia nlba Liebm. (1850); Walp. (1853); Meliosma beaman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Cufod. (1939); Rehd. (1940); Merr. (1941); How (1955)*; Vidal (1960); Krussm. (1962). 落叶 乔木, 高 6 — 12 (-25) 米, 胸径 3 — 30 厘米, 树皮灰 黄色, 龟裂; 小枝圆 柱形, 幼 时密被 诱色短 柔毛, 后变 无毛, 具 皮孔。 芽被 锈色短 柔毛。 奇 数羽状 复叶, 叶轴长 15 — 25 厘米, 被短 柔毛, 有小叶 9 一 11 枚; 小叶片 纸质, 对生, 卵形至 楠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5.5 — 11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稍偏斜 ,稀 圆形, 边缘具 疏离的 小据齿 ,上 面暗 绿色, 幼时被 糠批状 短毛, 后粗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除脉 腋具族 毛外, 无毛, 上 面中脉 下回,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10 — 13 条,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小 叶柄长 3 — 5 毫米, 具狭 翅。 圆维花 序腋生 ,先叶 开放, 直立, 伸展, 长 10 — 23 厘米, 被 锈色短 柔毛; 花白色 微黄, 芳 香, 具柄, 无苞片 ;萼片 4, 卵状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先端 圆形, 无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大, 其 中最外 1 枚阔 肾形, 长约 2 毫米, 宽约 4 毫米, 顶端 回, 内面 2 枚长约 1 毫 米, 2 裂, 裂片披 针形, 具 缘毛, 能育雄 蕊长约 1.5 毫米, 花药 卵形, 药隔 盾形; 花盘 杯状, 具 5-6 齿;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1 毫米, 无毛,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核果 球形, 熟时 黑色, 直径约 5-7 毫米, 无毛; 果核 球形, 中央 龙骨突 起钝, 具稍凸 起的棱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维西 、贡山 ,生 于海拔 2000 — 2500 米的沟 谷杂木 林中; 亦 分布于 河南、 湖北、 湖南、 四川 和贵州 等省。 缅 甸北部 亦有。 云南新 记录。 据 C. F. van Beusekom, 我国标 本与墨 西哥 产的为 同种。 本种 与暖木 (M. veitchiorum Hemsl.) 的主 要区别 在于小 叶背面 脉腋具 簇毛; 圆锥花 序短, 腋生, 长 12 — 30 厘米, 花 序轴的 皮孔不 明显; 花先叶 开放; 内花瓣 裂片具 缘毛; 核果 小, 直径仅 6 — 7 毫米。 22. 暖木 图版 88, 9 — 15 Meliosma veitchiorum Hemsl. (1906); Bean (1910); Schneid. (191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Rehd. (1927); Cufod. (1939); How (1955); Stewart (1958); Vidal (1960); Beus. (1971)*, p. p. Meliosma longicalyx Lecte. (1907). 落叶 乔木, 高 7 — 20 米。 树皮 灰色, 随 年龄增 长有不 规则的 脱落。 小枝 粗壮, 幼时密 被锈色 柔毛, 去年 生枝顶 端具密 而大的 叶痕。 奇 数羽状 复叶, 聚生 于小枝 顶端, 叶轴长 (7 —) 15-55 厘米, 圆柱形 ,上面 具槽, 被 锈色短 柔毛, 具小叶 7 — 15 枚; 小叶片 纸质, 下部 者卵形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5 — 8 厘米, 宽 (3 —) 6-7 厘米, 上部者 卵形、 卵状长 圆形、 椭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15 — 20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渐尖, 稍钝, 基部近 圆形, 不 对称, 全缘 或具 锯齿, 上面 绿色, 除沿 中脉疏 被微柔 毛外, 余 无毛, 背面绿 白色, 被微 柔毛, 上面 中脉下 凹,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6 — 13 条,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小叶 柄长约 5 毫米, 密被 锈色短 
图版 88 1 一 8. 坷楠树 Mcliosma alba (Schkchtend.) Walp., 1. 花枝, 2. 叶背一 部分, 3. 花正 面观, 4. 内 花雜, 5. 内花 5^ 及 雄蕊, 6. 花盘及 雌蕊, 7. 果, 8. 果 核的腹 面及侧 面观; 9 一 15. 暖木 M. vcit- chiorum Hcmsl. 9. 果枝, 10. 花, 11. 内 花辦, 12 . 内花? !5? 及 雄蕊, 13. 花盘及 雌蕊, 14. 果, 15. 果核腹 iffi 及侧 面观。 (曾孝 激绘) 
322  云南 植物志  柔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35 — 40 (-45) 厘米, 3—4 级分枝 ,被 锈色短 柔毛, 中轴和 侧轴密 具淡色 椭圆形 皮孔。 花 白色, 具长柄 ,柄长 3 毫米, 中间 具节, 密被 锈色短 柔毛; 萼片 4, 长 棉圆形 或卵状 椭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外面 无毛, 无缘毛 ;花瓣 5, 外面 3 枚 肾形, 长约 1.5 亳米, 宽约 3 毫米, 顶端 微凹, 内面 2 枚小, 长约 1 毫米, 2/3 以上 2 裂, 裂片长 圆形, 顶端 圆形, 无 缘毛; 能育 雄蕊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盘 3 齿裂, 每齿再 2 裂; 子房 卵形, 直径约 0.7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8 — 13 毫米, 熟时 黑色, 无毛; 中果 皮 肉质, 内果皮 骨质, 果核半 球形, 腹面 呈心形 至阔卵 球形, 中央 龙骨突 明显, 稍隆起 ,钝或 稍锐利 ,两侧 面平滑 或具少 数不明 显的条 纹和龟 裂纹。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 — 9 月。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剑川, 海拔 2400 — 2900 米 的箐沟 杂木林 中或密 林中。 分 布于四 川、 贵州东 北部、 陕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安徽、 浙江 北部。 本种与 珂楠树 [M. alba (Schlechtend.) Walp.] 区别的 主要特 征是: 复叶聚 生于枝 顶, 脱落 后在枝 顶留下 密而大 的明显 疱痕; 小叶 背面被 柔毛, 但脉 腋不具 族毛; 花序 大而顶 生, 长 35 — 40 (-45) 厘米, 主轴 和侧轴 密具木 栓质、 凸起的 淡色大 皮孔; 花盘 3 齿裂, 每 齿再 2 裂, 齿棒状 ;子 房密被 柔毛; 果大, 直径 8 — 13 毫米, 易于 区别。 2. 清 风藤属 Sabia Colebr. 常绿或 落叶木 质攀援 植物或 多少攀 援灌木 ,稀 为直立 灌木; 枝和 小枝圆 柱形, 具 条纹, 无刺, 稀有刺 [如 日本 清风藤 (Sabia japonica Maxim.)] ; 芽小, 球形 或卵状 球形, 先端 钝至圆 形或 急尖; 芽鳞 卵形, 常宿存 于小枝 基部。 单叶 互生, 卵形 或椭圆 形至披 针形,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先端急 尖或有 时钝, 多数为 渐尖,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有时截 形或近 心形, 全缘, 边缘具 狭 软骨质 或狭干 膜质, 偶尔啮 蚀状, 外卷 或否; 叶柄平 滑至具 皱纹, 或有时 具泡状 突起, 具 槽。 花 两性, 5 数, 辐射 对称, 直径 5 — 10 毫米, 单生 或排列 为聚伞 花序, 腋生, 或再 排列为 总状花 序至聚 伞状圆 锥花序 或有时 为伞房 花序, 先叶开 放或花 序中有 新叶; 花梗 纤细, 果 时向上 增粗; 具 卵形至 披针形 苞片; 小苞片 与苟片 同形, 但常 较小, 或萼 片状, 或 生于花 萼下部 。萼片 5, 相等 或极不 相等, 基 部多少 合生, 宿存; 花瓣 5, 稀 6 或 7, 宿存 或否; 雄蕊 5, 与花瓣 对生, 多少 相等, 花丝 扁平, 花 药纵向 开裂, 内向或 外向; 花盘圆 柱形或 盘状, 肿 胀或否 ,具 或不具 纵肋, 边缘 环状或 波状, 或 具齿, 具腺体 或无; 子房 上位, 2 室, 常 常两侧 稍压扁 ,花 柱圆锥 形至圆 柱形, 宿存, 稀 凋落, 柱头小 ,微 裂或几 不裂; 胚 珠每室 2 枚, 半倒 生, 核果, 肾形, 圆形 或倒卵 球形, 压扁, 分果: H 通常仅 1 枚成熟 ,熟 时淡红 色或蓝 黑色; 中 果皮薄 ,常 肉质, 内果皮 坚脆, 常具凸 起的肋 ,形成 蜂窝状 图案, 边缘 具明显 的龙骨 突起, 干 时于 外果皮 可见, 内 具种子 1 颗。 种子近 肾形, 种皮 革质, 具 斑点, 无 胚乳或 极薄, 胚根弯 曲, 子叶 扁平, 平滑或 折叠。 约 20 种, 分布于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缅甸 、越南 、老挝 、柬 塘寨、 马来 西亚、 菲律 宾及印 度尼 西亚的 所罗门 群岛, 而 主要分 布于东 南亚。 我 国约有 18 种, 主 要分布 于长江 流域以 南各 省区, 以西南 地区为 最多。 云南有 13 种 2 变种, 分布 于全省 各地。 
清 风藤科  323  分种 检索表 1 (12) 花盘 肿胀, 肥厚, 呈圆 柱状, 边缘 环状或 波伏, 决不 具牙齿 或浅裂 (组 1. 厚 盘组, Sect. PachycHscus L. Chen)。 2(3) 常绿攀 援植物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两面 无毛, 长 为宽的 3 倍以上 1 • 四 川淸 风藤 schumanniana 3(2) 落 叶攀援 植物; 叶多样 ,长 为宽的 3 倍 以下, 两面 有毛或 仅一面 有毛, 若 无毛, 则 幼枝亦 无毛, 老枝具 皮孔。 4(7) 叶片阔 椭圆形 或近倒 卵形, 先端 钝圆, 长不 及宽的 2 倍 2. 宽叶 淸风藤 S* latifolia 5(6) 子 房被短 柔毛; 小枝、 花梗及 叶背沿 脉被平 展柔毛 2a. 宽叶 淸风藤 (原 变种) S. latifoUa var. latifolia 6(5) 子房 无毛; 小枝, 花 梗及叶 背沿脉 均无毛 …… 2b* 峨眉 淸风藤 (变种 )S. latifolia var. om.ienri. 7 (4) 叶片 卵形或 长圆伏 卵形、 披 针形或 卵伏披 针形, 先端渐 尖或尾 伏渐尖 ,长 为宽的 2 — 3 倍。 8 (9) 叶片 卵形或 长圆伏 卵形, 先端 急尖状 渐尖, 无毛或 仅上面 疏被微 柔毛; 子房 无毛; 花盘 具明显 的腺体 3. 五腺 清风藤 S. pentadenia 9(8) 叶片披 针形或 卵伏披 针形或 长圆伏 卵形, 先 端急尖 或渐尖 至尾伏 渐尖; 子房被 短柔毛 或近无 毛, 花盘 具不明 显的腺 体或无 4. 云南 清风藤 S. yunnanensi. 10(11) 子房 有毛, 叶片 两面被 毛或叶 背仅脉 上被毛 云南 清 风藤 (原 变种) S. yitnnaaensis var. yunnanensis 11(10) 子房无 毛或近 无毛, 叶片 两面^ 毛或仅 上面被 微柔毛 4b. 二色 清风藤 (变种 ) S, yunnanensis var. mairei 12( 1 ) 花盘 盘状, 不 肿胀或 肥厚, 边 缘具齿 或浅裂 (组 2. 齿 盘组, Sect. Odontodiscus)^ 13(20) 花 组成单 1 的聚伞 花序或 为不发 育的总 状花序 ,具 4 一 10 花。 14(1.7; 常 绿攀援 灌木。 15(16) 枝、 叶及 花序均 无毛; 花 紫色,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圆形; 花序 为不发 育的总 状花序 S. 龙陵 清风藤 S. metcalfiana 16(15) 枝、 叶及花 序均被 短柔毛 ;花白 色至黄 绿色, 花辦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花序为 聚 伞花序 6. 台湾 清风藤 S. .winhoei 17(14) 落 叶攀援 或直立 灌木。 18(19) 叶片 膜质, 卵状 披针形 或长圆 形至长 圆伏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花紫 绿色、 紫色或 深红色 7. 丛林 清风藤 S. purpurea subsp. dumicola 19(18) 叶片 纸质, 楠圆 伏长圆 形或长 圆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1.5 — 5 ( — 7) 厘米, 先端 渐尖, 常弯 曲或镰 刀状; 花 绿色、 淡 绿黄色 或白色 8. 长叶 淸风藤 S* dieUii 20(13) 花序为 聚伞花 序排列 成的伞 房花序 或圆维 花序。 21(22) 花序为 聚伞花 序组成 的伞房 花序, 总花梗 极短, 花 芽吋呈 团伞状 9. 簇花淸 风藤 S. faseiculata 22(21) 花序为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维 花序或 伞房状 圆锥花 序式, 总花梗 较长, 花芽吋 不呈团 伞伏。 23(28) 花序为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维 花序; 叶片厚 革质。 24(27) 小枝、 花 序及叶 背沿脉 均被短 柔毛; 花滩长 圆形、 长圆伏 卵形或 线伏披 针形; 花 丝顶端 直立。 25(26) 花序 宽大, 直径 4 一 6 厘米, 侧枝 基部^ 苞叶, 花辧 长圆形 或长圆 伏卵形 10. 圆维 淸风藤 S. panieulata 
324  云南 植物志  26(25) 花序 较小, 直径在 3 厘米 以下, 侧枝 基部具 苞叶; 花瓣 线状披 针形, 长 4 毫米, 基部宽 0.75 — 1 毫米 11. 文山 淸风藤 S. calcicola 27(24) 小枝、 花序 及叶背 无毛; 花 瓣棉圆 形或倒 卵形; 花丝顶 端下弯 12. 佇檬 清风藤 S. limoniacea 28(23) 花序为 伞房状 圆锥花 序式; 叶片坚 纸质或 薄革质 13. 小花 清风藤 S. parviflora 1. 四川 清风藤 Sabia schumanniana Diels (190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Hand.-Mazz. (1933); L. Chen (1943). Sabia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 v. d. Water (1980), tantum syn. S. schumanniana Diels. 常绿攀 援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 纤细, 圆柱形 ,黄 绿色, 具条纹 ,无 毛或幼 时被短 柔毛; 芽卵状 球形, 急尖, 长约 2 毫米, 芽麟 卵形, 渐尖, 无毛, 具缘毛 。叶片 纸质, 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3.5 —) 5-8 (-12)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急尖, 边缘 干膜质 或狭软 骨质, 有时啮 烛状, 上面 绿色, 背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有 光泽, 侧 脉每边 4-5 条, 弯曲 上升,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与侧 脉均两 面明显 凸出; 叶柄长 3 — 6 毫米, 无 毛 或有时 边缘具 疏毛。 花 排列为 近伞形 花序, 腋生, 长 4 一 6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柔毛, 具 2-4 花; 总花梗 纤细, 长 2 — 4 厘米, 花梗 丝状, 长 0.5 — 1.5 厘米; 小苞 片狭披 针形, 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具 缘毛; 花绿色 ,直径 8 — 10 毫米; 萼片 5, 卵形至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钝 或 急尖, 略具缘 毛或无 ;花瓣 5, 近圆形 或阔倒 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4 一 4.5 毫米, 具 5 — 7 脉, 具 缘毛; 雄蕊 5, 近相等 ,花丝 扁平, 长 2.5 — 4.5 毫米, 花药卵 状球形 ,长约 1 毫米, 外 向; 花盘 肿胀, 具 4 条 不明显 的肋, 边缘环 状或稍 微波状 ,无 腺体; 子房卵 状球形 ,无毛 ,花 柱圆 柱形, 长 4 毫米, 柱 头小, 圆形。 核 果近圆 形或近 肾形, 直径约 5 毫米, 蓝色, 具 明显的 蜂窝状 回穴, 基部 无宿存 花瓣。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产永善 ,生 于海拔 2100 米 的山坡 林中; 亦分布 于四川 和湖北 西部。 本种 之主要 特征是 叶狭, 两面光 亮无毛 ;总花 梗长而 纤细, 具 2 — 4 花, 排列为 近伞形 花序, 花梗 丝状, 长短 不等。 2. 宽叶 清风藤 Sabia latifoli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et (1927); Hand.-Mazz. (1933); L. Chen (1943); "图 鉴" (1972)*. Sabia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v.d. Water (1980), p. p. min., tantum syn. 5. latifolia Rehd. et Wils. 2a. 宽叶 清风藤 (原 变种) var. latifolia 攀援 灌木, 高 2 — 3 米; 小 枝黄绿 色至黄 褐色, 圆柱形 ,具纵 条纹, 被短 柔毛, 老 枝紫揭 色, 具 皮孔, 无毛; 芽卵 球形, 急尖, 芽鳞阔 卵形, 被短柔 毛或被 疏柔毛 ,急尖 ,具 缘毛。 叶片 纸质, 橢圆 形或椭 圆状长 圆形, 稀卵形 ,长 5 — 14 厘米, 宽 2 — 7 厘米, 先端 通常短 渐尖, 基 部楔 形至阔 急尖或 近截状 圆形, 边缘 波状啮 蚀状, 稍反卷 ,上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或 灰 白色, 沿脉被 平展的 柔毛, 侧 脉每边 5 — 6 条, 上升, 上面平 坦至稍 凸起, 背面 隆起, 于边 
清 风藤科  325  缘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6 — 15 毫米, 被短 柔毛。 聚伞花 序腋生 ,具 4 一 5 花, 但 常常为 3 花; 总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平 展的短 柔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向顶端 增粗, 被短柔 毛; 小苞片 早落; 萼片 5, 半圆形 ,稀阔 卵形, 长 0.5 毫米, 先端钝 或急尖 ,疏被 短柔毛 ,具稀 疏缘毛 ;花瓣 5, 摘圆状 卵形至 倒卵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4 毫米, 具 5—7 脉, 具缘毛 ;雄 蕊 5, 花丝 扁平, 长 3 — 5 毫米, 花药卵 状球形 ,长约 1 毫米, 内向; 花盘 肿胀, 边缘 波状, 具 肋, 无 腺体; 子房卵 球形或 圆锥状 ,被短 柔毛, 花柱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柱 头小, 圆形。 核 果近 肾形, 直径 7 — 8 毫米, 蓝色, 具 明显的 蜂窝状 凹穴, 基部 无宿存 花瓣。 花期 2 — 5 月, 果期 7—8 月。 产大关 ,生 于海拔 2000 米的 山坡杂 林内; 亦分布 于四川 西部。 2b. 載眉 请风藤 (变种 ) var. omeiensis (Stapf ex L. Chen) S. K. Chen, comb. nov. Sabia omeicnsis Stapf (Anon,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Kyoto 5: 77. 1936, nom nval.) ex L. Chen in Sargentia 3: 29. 1943, descr.; S. obomtijolia Law et. Y. F. Wu. (1979)*; 5.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 v. d. Water (1980), p. p. tnin., tantum syn. 5. omeiensis Stapf ex L. Chen. 本变种 与宽叶 清风藤 (原 变种) 的 主要区 别是: 幼枝、 叶柄、 叶背沿脉及花序均无毛^: 芽 圆形, 无毛; 子房 无毛。 ' 产永善 ,生 于海拔 1800 — 2100 米的 山谷、 溪边灌 丛中; 亦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3. 五腺 演风藤 Sabia pentadenia L. Chen ( 1943). Sabia callosa L. Chen ( 1943); 5.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v. d. Water (1980), p.p. tnin, , tantum syn. S. pentadenia L. Chen. 攀援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淡绿色 或淡黄 绿色, 具纵 条纹, 无毛; 老枝 淡黄绿 色或紫 褐色, 具皮孔 ;芽卵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渐尖, 芽鳞阔 卵形, 渐尖, 中肋 凸起, 无毛, 具 缘毛。 叶片 坚纸 质或薄 革质,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3.5-) 5-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 ^尖, 基部 阔楔形 或近圆 形或近 心形, 上面 绿色,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弧曲 上升, 背面 隆起, 于边缘 网结, 有时 干时红 褐色,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5 — 7 ( — 10) 毫米, 无 毛或有 时被短 柔毛。 花 1 或 2 朵, 生于 叶腋, 无毛; 总花梗 纤细, 长 1.5-2.5 厘米, 花梗棍 棒状, 长约 1 厘米, 单花 者长达 4 厘米。 小苞片 早落; 萼片 5, 相 等, 阔卵形 或三角 状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具疏 缘毛; 花瓣 5, 阔 倒卵形 至近圆 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5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 7 脉, 具红色 斑点; 雄蕊 5, 近 相等, 花丝长 3 — 4 毫米, 具红 色腺点 或无, 花药卵 状球形 ;花盘 肿胀, 具 5 肋, 肋上具 明显的 腺体; 子房 卵状 球形, 无毛, 花柱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无毛, 柱 头小, 圆形。 核果近 圆形或 近肾形 ,或 阔倒 卵形, 直径 6 — 8 毫米, 蓝色, 中肋稍 凸起, 两侧具 1 一 2 行 蜂窝状 回穴, 基部无 宿存花 辦。 花期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丽江 、贡山 及永善 ,生 于海拔 2100 — 2800 米 的山地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本种 之主要 特征为 肿胀的 花盘具 5 肋, 肋上具 明显的 腺体。 4. 云南 清风藤 
326  云南 植物志  Sabia yannanensis Franch. (1886) et (1889); Diels (1900); Uvl. (1917); Hand. -Mazz. (1933); Rchd. (1934); L. Chen (1943). Sabia pubescem L. Chen (1943); S. glandulosa L. Chen ( 1943); S.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v. d. Water (1980), p. p. min., tantum syn. S. yunmnensis Franch. 4a. 云南 清风藤 (原 变种) 图版 89, 1-13 var. yunnanensis 落叶攀 援灌木 ,长 3 — 4 米; 幼枝 纤细, 淡绿色 ,被 短柔毛 或被微 柔毛, 老 枝褐色 或黑揭 色, 无毛, 具纵 条纹; 芽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芽鳞卵 形或阔 卵形, 先端 急尖, 中肋 隆起, 有时被 微柔毛 ,具 缘毛。 叶片膜 质或近 纸质, 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或长圆 状卵形 或倒卵 状长圆 形, 长 3 — 9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渐尖 至尾状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具狭软 骨质, 稍啮 蚀状, 具疏 缘毛,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均被 短柔毛 或叶背 面仅沿 脉 被短柔 毛及短 刺毛;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纤细, 弧曲 上升, 网结, 背面稍 或明显 隆起, 细脉 网状, 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被短 柔毛。 聚伞花 序腋生 ,具 2 — 4 花, 总 花梗长 1.5 — 3 厘米,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花梗长 3 — 5 毫米, 向上 增粗; 小苞片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具 缘毛; 花淡绿 色至淡 黄绿色 ;萼片 5, 阔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8_) 1 (-1.2) 毫米, 无毛, 具 紫红色 斑点, 先端急 尖或钝 ,边缘 膜质, 具不明 显的小 锯齿, 具缘毛 或无; 花瓣 5, 薄, 阔 倒卵 形至倒 卵状楠 圆形, 或长 圆形长 5 — 6 毫米, 宽 3 — 5.5 毫米, 具 7 — 8 脉, 基部 具紫江 色斑点 或无, 有时具 缘毛; 雄蕊 5, 花丝 扁平, 长 3 — 4 毫米, 无毛, 花药卵 球形, 长约 0.5 毫 米, 外向; 花盘 肿胀, 具 3 — 4 肋, 其中部 具很小 的褐色 腺体; 子房 圆锥形 或卵状 球形, 被短 柔毛, 长 1 毫米, 花柱长 2.5 毫米, 无毛 或有时 稍被短 柔毛, 柱 头小, 圆形。 核果近 圆形或 近肾形 ,直径 6—8 毫米, 无毛, 具 蜂窝状 回穴。 花期 4—5 月 ,果期 5 — 6 月。 产滇西 北地区 、绿劝 、嵩明 及大关 、彝良 ,生 于海拔 1500 — 3800 米 的山谷 溪旁疏 林中; 亦分 布于四 川西部 (米易 、盐边 )。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4b. 二色 清风藤 (变种 ) var. mairei (Uvl.) L. Chen (1943). Celastrus mairei L^vl. (1914); Sabia croizatiana L. Chen (1943); S. roc\ii L. Qie (1943); 5. angustifolia L. Chen (1943); S. bicolor L. Chen (1943); S. pallida Stapf yAnon. in Acta Phytatax. Geobot., Kyoto 5:78. 1936, nom. inval. ] ex L. Chen (1943); S. ]uu L. Chen (1943); 5.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v. d. Water (1980), p. p, min. 本变种 与云南 清风藤 (原 变种) 不同之 处是: 子房无 毛或近 无毛; 叶两 面无毛 或仅上 面被微 柔毛。 产 丽江、 大理、 漾濞、 昆明、 嵩明、 禄丰、 双柏、 沾益、 景东、 文山、 广南、 富宁、 蒙自、 建水 以及 风庆, 生 于海拔 (800 —) 1500-3000 米的沟 边疏林 中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禄丰。 5. 龙陵 清风藤 图版 90, 1—5 Sabia metcalfiana L. Chen (1943). Sabia campanulata auct. non Wall.: v. d. Water (1980). p. p. min., tantum syn. 5. metcalfiana L. Chen. 常绿攀 援灌木 ;枝圆 柱形, 黄绿 色或褐 紫色, 具纵 条纹, 无毛; 芽卵 球形, 急尖, 芽鎮卵 
图版 89 1—13. 云南 清风藤 Sabia yunnanensis Franch. var. yunnanensis, 1. 花枝, 2. 叶背一 部分, 3.^ 片, 4. 花 ?^, 5. 雄蕊, 6. 花 盘及維 7. 果; 8 — 13. 另 一类型 植株, 8. 花枝, 9. 叶背一 部分 J 10. 花, 11. 花摊, 12. 雄蕊, 13. 花盘及 雌蕊。 (曾孝 廉绘) 
328  云南 植物志  状三 角形, 先端 渐尖, 中肋 隆起, 被微 柔毛, 具 缘毛。 叶片近 革质, 长圆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5-13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 具狭软 骨质, 稍 外卷, 上 面 绿色或 褐色, 背面苍 白色, 两面 无毛, 光亮, 侧 脉每边 4 一 5 条, 纤细, 弧曲, 上部 分叉, 于 边缘 网结, 背 面明显 凸起, 细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花 序为不 发育的 总状花 序, 单生于 叶腋, 总梗 极短, 具 4 或 5 花, 每花基 部具披 针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苟叶, 苞叶长 1.5 厘米, 无毛; 花紫色 (据 蔡希陶 54582), 花梗 丝状, 长 1.5 — 2 厘米, 具极狭 的膜翅 ;萼片 5, 相等, 卵形或 阔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有时啦 烛状, 具红色 小点; 花瓣 5, 倒 卵形, 膜质, 长 4 一 4.5 毫米, 宽约 3 毫米, 具 5 ( — 7) 条 紫红色 脉纹; 雄蕊 5, 相等, 花丝丝 状, 长 3 — 4 毫米, 基部具 膜翅, 无毛, 花药 卵形, 外向; 花盘深 杯状, 边缘具 5 齿; 子房卵 状球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柱近 圆柱形 ,长约 4.5 毫米, 伸出, 无毛, 柱头 圆形。 核果倒 卵形, 直径 5—6 毫米, 中肋不 明显, 具 2 行 蜂窝状 凹穴, 基部无 宿存的 花瓣。 花期 1 月, 果 期 2— 3 月。 产龙陵 和屏边 ,生 于海拔 1500 — 2400 米 的山谷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L. Chen 1943 年 在描写 本种之 花盘时 写到: "花盘 肿胀, 具 5 肋状凸 起", 无齿, 因而 将 其置于 厚盘组 (Sect. Pachydiscus L. Chen) 内, 现 经我们 反复解 剖同号 模式标 本蔡希 陶 55007, 发现花 盘并非 肿胀, 而为深 杯状, 边缘具 5 齿, 故将 其移置 齿盘组 (Sect. Odon- todiscus L. Chen) 内; 因此也 不同意 v. d. Water (1980) 将 其归并 到花盘 肿胀, 无齿的 钟花 清风藤 (S. campanulata Wall.) 内。 化台湾 清风藤 图版 91,1 一 5 Sabia swinhoei Hemsl. (1886); Diels (1900); Hayata (1911); Dunn et Tutcher (1912); Sasaki (1928); Hand.-Mazz. (1933); L. Chen (1943); Liu ( 1962); Li (1963)*, (1977)*; V. d. Water (1980). Sabia gracilis Hemsl. (1907)*, (190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4); Rehd. (1934); L.Chen (1943); S. dunnii Uvl. (1911); S. subcorymbosa Stapf ex Anon. (1936), nom. inval . ; S. swinhoei Hemsl. var. subcorymbosa L. Chen (1943); S. swinhoei Hemsl. -var. hainanensis L. Chen (1943); Anon. (1974), 常绿 木质攀 援植物 或攀援 灌木, 长 6 米; 小枝 纤细, 曲折, 被短 柔毛, 具条纹 ,老 枝淡褐 色, 被短 柔毛; 芽卵 球形, 长 2 毫米, 急尖, 鳞片 卵形, 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叶片薄 革质, 卵 形, 楠圆形 至近披 针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楔 形至圆 形, 边缘 具狭软 骨质, 稍 反卷, 有时略 波状, 上面深 绿色, 沿 中脉, 有时沿 侧脉被 短柔毛 ,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疏被短 柔毛, 沿脉 更密, 上面中 脉回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6 (-7) 对, 多少 伸展, 直或 弯曲,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有 时具不 明显的 基脉; 叶柄短 ,长 3 — 10 毫 米, 稍继 或否, 被短 柔毛。 聚伞 花序单 1, 腋生, 长 1.5 — 2.5 ( — 3) 厘米, 具 2 — 6 花, 疏被 短 柔毛或 疏被短 绒毛; 花梗长 2 — 4 (一 6) 毫米, 丝状, 有时向 顶端略 增粗; 具 小苞片 或无, 近长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缘毛 或无。 花白色 至黄色 或淡黄 绿色, 直径 8 — 10 毫米; 萼片 5,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急尖, 被短 柔毛, 具缘 毛; 花瓣 5, 卵状披 针形至 披针形 ,长 3.5 — 4.5 毫米, 宽 1 一 1.4 毫米, 急尖 至钝, 具 3 — 5 脉; 雄蕊 5, 长 1 一 1.6 毫米, 花丝稍 扁平, 长 0.75 — 1.25 毫米, 基部常 较狭, 花药椭 圆形, 长 
清 风藤科  329  图版 90 1-5. 龙陵 清风藤 Sabia raetcalfiana L. Chen, 1. 花枝, 2. 果枝, 3. 花辦及 雄蕊, 4. 雄蕊, 5. 花考、 花盘及 雌蕊; 6—9. 丛林 清风藤 S. purpurea Hook. f. Thorns, subsp. dumicola (W. W. Smith) V. d. Water. 6. 花枝, 7. 花, 8. 花爽及 雄蕊, 9. 花等、 花盘及 雌蕊。 (曾孝 » 绘) 
3S0  云南 埴物志  0.3-0.5 毫米; 花盘 杯状, 5 浅裂, 无硬化 腺体; 子 房卵球 形至近 肾形, 长 0.5 — 0.6 毫米, 无 毛, 花柱圆 锥形至 圆柱形 ,长约 1 毫米。 核果 倒卵状 球形、 近球 形或近 肾形, 压扁, 长约 8 毫米, 宽 6 — 8 毫米, 深蓝 色或蓝 黑色, 无毛, 具 明显的 蜂窝状 凹穴。 花期 3 — 5 月, 果期 4— 9 月。 产西畴 、广南 、富宁 ,生 于海拔 650 — 1500 米的丛 林阴处 ;亦 分布于 江南各 省区。 云南 新 记录。 本种 的主要 特征为 其枝、 叶柄、 花序均 密被短 柔毛; 叶面沿 主脉及 背面被 短柔毛 ;花瓣 卵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7. 丛林 清风藤 图版 9 0,6 — 9 Sabia purpurea Hook.f. et Thoms. (1855). subsp. dumicola (W. W. Smith) V. d. Water (1980). Sabia dumicola W. W. Smith (1917); 5. acuminata L. Chen (1943); S. parvifolia L. Chen (1943). 落叶 灌木, 直立或 攀援, 高 2 — 6 米; 枝淡绿 色至淡 绿褐色 ,圆 柱形, 无毛, 具条纹 ;芽卵 球形, 长约 3 毫米, 急尖, 芽鳞 卵形, 无毛, 具 缘毛。 叶片 膜质, 卵状 披针形 或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边 缘具狭 软骨质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上面中 脉微凹 ,背面 隆起, 侧 脉每边 4 一 6 条, 弧 曲上升 ,上面 略平坦 ,背面 隆起,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3 — 5 毫米, 无毛, 具细皱 纹。 聚伞花 序腋生 ,长 1 一 2 (-3) 厘米, 无毛, 具 (3 —) 8-10 花; 总花梗 纤细, 无毛, 花梗 长 3 — 4 毫米; 小苞 片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约 1 一 1.5 亳米, 无毛, 具缘毛 ;花紫 绿色、 紫色或 深红色 ,直径 (3—) 6-8 毫米; 萼片 5, 近长 圆形至 卵形, 大小极 不等, 长约 0.5 — 2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 端钝至 急尖, 边缘有 时具细 圆齿, 无 缘毛; 花瓣 5, 卵 形或櫛 圆形, 大小不 等, 长 3—4 毫米, 宽 1.5 — 2.5 毫米, 先端钝 至圆形 ,上部 具红色 斑点, 具 5 脉; 雄蕊 5, 不等 长, 花丝 扁平, 长 0.5 — 1 毫米, 顶端变 宽并为 浅囊状 ,无毛 ,花药 椭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盘杯状 ,具不 规则的 深裂, 裂片 肉质, 具 腺体, 子房近 卵状球 形至近 肾形, 长 0.4 — 0.6 毫米, 宽 0.5 — 0.7 毫米, 无毛, 花柱圆 锥形,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柱 头小, 圆形。 核 果倒卵 形至近 肾形, 压扁, 长 5-6 (一 7) 毫米, 宽 5. 5 — 6 毫米, 蓝色, 无毛, 两个侧 面各具 1 行不 明显的 蜂窝状 回穴。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凤庆、 镇康、 龙陵及 景东, 生 于海拔 1700 — 2700 米的 山谷、 溪旁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腾冲。 8. 长叶 清风藤 Sabia dielsu L6vl. (1911), (1915); Rehd. (1934), excl. syn. S. puberula Rehd. ct Wils.; L. Chen (1943); v. d. Water (1980)*. Sabia olacijolia Stapf [Anon, in Acta Phytotax. Geobot., Kyoto 5:78. 1936, nom. inval.] ex L. Chen (1943); Gagnep. et Vidal (1960); S. brevipetiolaia L. Chen (1943); S. wangii L. Chen (1943). 攀援 灌木, 长 2 米; 幼 枝黄绿 色或淡 褐色, 老枝紫 褐色或 褐色, 圆 柱形, 通常 曲折, 无 毛, 具纵 条纹; 芽卵 球形, 长约 3.5 毫米, 急尖, 芽鳞三 角形或 三角状 卵形, 无毛, 具 缘毛或 
清 风藤科  331  图版 91 1—5. 台湾 清风藤 Sabia swinhoei Hemsl., 1. 花枝, 2. 花, 3. 花 及 雄蕊, 4. 花盘及 雌^, 5. 雎 蕊; 6— 11. 簇花 清风藤 S. fasciculata Lecte. ex L. Chen, 6. 花枝, 7. 雄蕊, 8. 弯片, 9. 花 j| 及 雄蕊, 10. 花, 11. 花盘及 雌蕊。 (杨建 昆绘) 
332  云 南 植 物-志  无。 叶片 纸质, 椭圆 状长圆 形或长 圆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1.5 — 5 ( — 7) 厘 米, 先 端渐尖 至骤尖 (状) 渐狭, 常镰 刀状,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或 有时近 心形, 上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上面中 脉回陷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6 条, 上升, 或 上部的 侧脉平 展, 于边 缘附近 网结, 细脉 网状; 叶柄长 0.5 — 2 厘米, 平滑, 无毛。 聚伞花 序腋生 ,长 2 — 4 厘米, 具 2 — 6 花, 无毛;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苞片 长圆形 至披针 形或为 线形, 长约 2.5 毫 米, 无毛, 具缘毛 或无。 花绿色 或淡绿 黄色或 白色。 萼片 5, 卵形, 长 0.5 — 1 毫米, 宽 0.5-1 毫米, 先端急 尖至钝 ,无毛 ;花瓣 5, 椭圆 形至椭 圆状长 圆形, 长 2—3 亳米, 宽 1.5 — 2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不 明显的 7 脉; 雄蕊 5, 长 1.25 — 2 毫米, 花丝 扁平, 长 0.75— 1.5 毫 米, 花药椭 圆体形 ,长约 0.4 毫米; 花盘 杯状, 裂 片有时 短或不 存在。 子房 卵球形 或近肾 形, 长 0. 5 — 0. 6 毫米, 宽 0. 6 — 0. 9 毫米, 无毛, 花柱 多少圆 锥形, 长约 1 毫米。 核果近 肾形, 压扁, 直径 5.5 — 7 毫米, 幼时 绿色, 红棕色 ,熟时 黑色, 中肋 两侧具 明显的 蜂窝状 回穴。 花 期 4一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贡山 、碧江 、^水 、楚雄 、双柏 、滇 东南和 南部, 生 于海拔 600 — 2500 米 的沟边 灌丛中 及常 绿阔叶 林中, 亦 分布于 贵州、 四川和 广西。 越南 亦有。 9. 菜花 淸风藤 图版 91, 6—11 Sabia fasciculata Lecte, [Anon, in Acta Phytotax. Geoboi., Kyoto 5:77. 1936, nom. inval.; Merr., Brittonia 4:111. 1941, p. p., excl. F. K. Ward 9018], ex L. Chen (1943)*; Gagnep. et Vidal (1960). Sabia H^ontumensis Gagnep. ( 1952); Gagnep. et Vidal (i960)*. 常绿攀 援植物 或攀援 灌木, 长 7( — 12) 米; 小枝圆 柱形, 褐 色或黑 褐色, 无毛至 疏被微 柔毛 或短微 绒毛, 具白色 蜡层; 芽卵 球形至 球形, 长约 1.5 毫米, 鳞片 阔卵形 或阔三 角形, 无毛, 具 缘毛。 叶片 革质, 长圆形 、椭 圆形、 倒卵状 长圆形 或近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长)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上面深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 面无毛 5 上 面中脉 回陷, 有时具 短柔毛 ,背面 隆起, 侧脉 (5 — ) 6 — 8 对, 伸展, 直, 于边 缘附近 网结, 细脉 网状,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平滑 至具细 皱纹, 无毛 至上面 稍被微 柔毛。 聚 伞花序 长 4 厘米, 具 3 — 4 (一 6) 花, 通常再 排列为 伞房状 花序, 花芽 时似团 伞状, 在 盛开时 展开, 无毛至 稍被微 绒毛, 具 10 — 20 花。 花梗长 3 — 6 毫米; 花 绿色至 白色, 直径约 8 毫米; 萼片 5, 卵形至 长圆状 卵形或 桶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无毛, 具小 而不明 显的红 色 腺点, 先端急 尖至钝 ,有 时稍不 规则, 具缘毛 或无; 花瓣 5, 长圆 状卵形 或阔长 圆形, 长约 5-6.5 毫米, 宽 2 — 2.5 毫米, 向上 变狭, 先端铑 ,具 5 — 7 脉, 无 缘毛; 雄蕊 5, 不等长 ,花丝 扁平, 与花 瓣基部 贴生, 长 3 — 4.5 毫米, 基部宽 0.5 毫米, 无毛, 花药 椭圆体 形至长 圆状椭 圆体形 ,长约 0.5 — 0.9 毫米, 直立; 花盘 杯状, 具 5 钝齿, 无硬化 腺点; 子房近 肾形, 直径约 0.8 毫米, 无毛, 花柱圆 锥形, 长约 3 毫米。 核果 阔卵球 形或近 肾形, 长 6 — 8 毫米, 宽 7 — 9 毫米, 多少 压扁; 新鲜时 红色, 沿边缘 具蜂窝 状回穴 ,基 部具宿 存的花 被片。 花期 2 — 5 月, 果期 5—10 月。 产景东 、思茅 、景洪 及文山 、马关 、西畴 、麻 栗坡、 广南、 富宁、 金平、 屏边、 河口、 元阳、 绿 春, 生 于海拔 1000 — 2150 米的山 谷林中 ,林 缘及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广西 、广东 及福建 南部。 缩 甸及越 南北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思茅 南部。 
清 风藤科  333  10. 圆维 清风藤 Sabia paniculata Edgew. ex Hook.f. et Thorns. (1855); Walp. (1857); Hook.f. (1876); Brandis (1906); L.Chen (1Q43)*; Hara et Williams (1979); v. d. Water (1980). 常绿 木质攀 援植物 或攀援 灌木, 长 4 米; 幼枝圆 柱形, 深黄 褐色, 被 黄色短 柔毛, 具条 纹, 老时近 无毛; 芽卵 球形, 长 2.5 毫米, 急尖, 鳞 片无毛 至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叶片 革质, 长圆形 或长圆 状卵形 至近披 针形, 长 (8 — ) 10-15 (-20) 厘米, 宽 5—7 ( — 9) 厘米, 先 端 急尖, 渐尖, 基阔楔 形至近 圆形, 边缘软 骨质, 显著 外卷, 上 面深亮 绿色, 无毛, 背 面淡绿 色, 仅沿 脉被短 柔毛; 侧脉 4 一 5 对, 多少 伸展, 有时 上升, 弯曲, 于边缘 网结, 背面 隆起, 细 脉网状 ,两面 凸起; 叶柄长 1.5 — 2 (-3) 厘米, 粗壮, 无毛至 疏被短 柔毛, 具细 皴纹。 圆锥花 序 腋生, 长 10 — 25 厘米, 被 平展的 黄色短 柔毛, 侧枝长 2 — 3 厘米, 基部 有时具 苞叶; 花 梗长 5 — 8 毫米; 苞片长 圆形至 披针形 或线形 ,长 1 一 2.5 毫米, 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花黄色 至黄 绿色; 萼片 5, 卵形或 长圆形 ,长 1 一 1.3 毫米, 密被 黄色短 柔毛, 中部具 多数小 的红色 腺点,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缘毛 ;花瓣 5, 长圆形 ,有时 长圆状 卵形, 长 2.5 — 3 毫米, 宽约 1 毫 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具 5 ( — 7) 脉; 雄蕊 5, 花丝 扁平,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 药楠圆 体形, 长 0.4 — 0.5 毫米, 多少 直立, 内向; 花盘 杯状, 5 浅裂, 裂片 顶端具 1 硬化 腺体; 子房 球形至 近肾形 ,长 0.6 — 0.75 毫米, 宽 0.75 — 1 毫米, 无毛, 花柱 圆柱形 至狭圆 锥形, 长约 1 毫米, 柱头 圆形。 核 果球形 至倒卵 球形, 压扁, 直径 8 — 9 (-11) 毫米, 沿 中肋两 侧各具 1 一 2 行 蜂窝状 凹穴。 花期 2 — 3 月 ,果期 3 — 4 月。 产滇 西南, 生 于海拔 1000 米 左右的 林中。 尼泊尔 、印度 北部、 缩甸、 泰国, 马来 西亚和 印度 尼西亚 亦有。 11. 文山 清风藤 Sabia calcicola C. Y. Wu, sp, nov. Species nova 5. jasciculatae Lecte. ex L. Chen af finis, sed ramuliis inflorcscentiis petiolisque patenter pubescentibus, cymis in paniculatam dispositis; Species floribus minoribus et sty lis brevibus S, parviflori Wall, similis, sed inflorescentis non paniculatiis, pelalis lineari-lanceolatis, 4 一 4.5mm longis, apice obtusis et crispis, basi 0.75 ― 1mm latis, discis 5-partitis differt. 常绿木 质攀援 植物; 小枝圆 柱形, 具纵 条紋, 被平展 短柔毛 ,老枝 近无毛 或被污 色短柔 毛; 芽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纯圆, 芽鳞 卵形, 先端钝 ,被微 柔毛及 缘毛。 叶片 革质, 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 全缘, 边缘 反卷, 上面 绿色, 无 毛, 背面淡 绿色, 沿脉 疏被短 柔毛, 余无毛 ,侧 脉每边 6 — 7 条, 弧曲 上升, 上面 凹陷, 背面隆 起, 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上面不 明显, 背面 明显;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上面 具槽, 被短 柔毛。 花序为 聚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长 7 — 14 厘米, 被短 柔毛, 总轴 较粗, 侧枝 纤细, 基部 具小叶 形成的 苞叶; 小苞片 线形, 被短 柔毛; 花黄 绿色; 萼片 5,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具缘毛 ;花瓣 5,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4.5 毫米, 基部宽 0.75 — 1 毫米, 先 端铑并 卷曲; 雄蕊 5, 花丝稍 扁平, 向上略 加宽, 长约 1 毫米, 花药卵 球形, 外向; 花盘 盘状, 5 深裂, 裂齿棒 状; 子房 卵状球 形或圆 锥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圆 维形, 长约 1.25 毫米, 柱 头小, 圆形。 果 不详。 
334  云南 植物志  云南: 文山小 桥沟, 海拔 1760 米, 1959 年 4 月 8 日, 武全安 (C. A. Wu) 7425 (typus! KUN), 叶 绿色, 花绿 黄色。 产文山 ,生 于海拔 1760 米的石 灰山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文山。 本种 近族花 清风藤 (S. fasciculata Lecte. ex L. Chen), 但 小枝、 花序 及叶柄 均被平 展短 柔毛, 花序为 ^伞花 序组成 的圆锥 花序; 花小, 花柱短 似小花 清风藤 (S. parviflora WaH.), 但花序 不为伞 房状圆 锥花序 ,花瓣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4.5 毫米, 先端钝 而卷曲 ,基 部宽 0.75 — 1 毫米, 花盘 5 深裂, 裂齿棒 状而易 区别。 12. 柠樺 清风藤 图版 92,1 — 6 Sabia limoniacea Wall. Cat. ao. 1000. 1829, nom. nud.; ex Hook. f. ct Thorns. (1855) deser.; Walp. (1857); Benth. (1861); Hook. f. (1876); Forbe. et Hemsl. (1886); L. Chen (1943)*; v. d. Water (1980)*. 常绿木 质攀援 植物, 长 4 一 6 (-10) 米; 小枝 和枝圆 柱形, 黄揭 色至深 褐色, 无 毛至有 时疏被 短柔毛 ,具 条紋; 芽阔卵 球形至 卵球形 ,长 2.5 毫米, 急尖, 鳞片 卵形, 无毛, 通常具 缘毛。 叶片 革质, 长圆 状卵形 或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4 一 18 厘米, 宽 3 — 6 ( — 7)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急尖 ,有 时钝, 基部钝 至圆形 ,边缘 稍反卷 ,具狭 软骨质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稍凹, 背面 隆起, 侧脉 (5 — ) 6-7 (一 9) 对, 弧曲 上升, 上面稍 凸起, 背面 凸起, 于边缘 网结, 细脉 网状, 两面 明显; 叶柄长 2 — 3 厘米, 或多 或少具 誠紋, 无毛 或有时 疏被短 柔毛。 花 序是聚 伞状圆 锥花序 或每分 枝仅具 2 花的圆 锥花序 ,长 (4 一) 7 — 15 厘米, 无毛 至多少 疏被短 柔毛或 疏被微 续毛, 侧 枝基部 通常具 1 长 4 一 5 毫米 的长圆 形 苞片或 有时具 1 长约 3 厘米的 披针形 苞叶, 末级 小枝具 1 一 4 花; 花梗长 3 — 4 (一 7) 毫 米; 花 绿色至 黄色或 白色。 萼片 5, 有时 6 或 7, 阔卵 形至楠 圆形, 长 0.7 — 1.2 毫米, 宽 0.6-1 毫米, 先 端钝, 无毛至 稍被短 柔毛, 具缘毛 ;花瓣 5, 倒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1.75 — 2.5 毫 米, 宽 1.5 — 2 毫米, 先 端钝至 圆形, 具不 明显的 5 脉; 雄蕊 5, 稍不 等长, 花 丝有时 扁平, 长 (1 一 )1.5 — 2 毫米, 宽 0.3 — (3.4 毫米, 花药椭 圆体形 ,长约 0.3 毫米; 花盘 盘状,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5 浅裂; 子 房卵球 形至近 肾形, 直径约 0.5 毫米, 无毛, 花柱圆 维形至 圆柱形 ,长 0.3 — 0.5 毫米。 核果 球形至 倒卵状 球形, 压扁, 直径 11 一 13 毫米, 幼时 红色, 熟时 蓝色至 黑色, 两 侧面具 蜂窝状 回穴。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11 一 4 月。 产景洪 、勐腊 ,生 于海拔 600 — 12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中; 亦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等 省区。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甸、 不丹、 锡金、 印度、 孟加拉 、马来 西亚、 印度 尼西亚 (苏 门答 腊) 及加里 曼丹岛 亦有。 13. 小花 清风藤 图版 92,7—12 Sabia parviflora Wall, in Roxb. (1824), (1829), p. p.; Walp. (1842), (1857); Hook. f. et Thorns. (1855); Hook.f. (1876); Brandis (1906); Lecte. (1908); Chun (1940); L. Chen (1943)*; Gagnep. et Vidal (1960); Biswas (1966); Hara (1971); Hara et Williams (1979); v. d. Water (1980)*, p. p.. Sabia sp. Griff. (1854); S. harmandiana Pierre (1897); Craib (1926); 5. parviflora Wall. var. harmandiana (Pierre) Lecte. (1907), (1908); Chen (1943); Gagnep. et Vidal (1960); Celastrus discolor Uvl. (1914); C. esquirolii Ldvl. (1914); S. polyantha Hand.- 
清 风藤科  335  图版 92 1 一 6. 柠橡 清风藤 Sabia limoniacea Wall., 1. 花枝, 2. 花, 3. 花摊及 雄蕊, 4.雄《, 5. 花盘及 雌蕊, 6. 弯片; 7 — 12. 小花 清风藤 S. parviflora Wall., 7. 花枝, 8. 花, 9. 花滩及 雄蕊, 10. 雄^, 11. 花盘及 雌蕊, 12.1^ 片。 
336  云南 植物志  Mazz. (1933). 5, parviflora Wall, subsp. parvijlora v. d. Water (1980). 常绿攀 援植物 或攀援 灌木, 长 6 米; 小枝 纤细, 无毛 或被短 柔毛, 具条纹 ,老时 无毛; 芽 阔卵球 形至卵 球形, 长 2 毫米, 急尖, 芽鳞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无毛 至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叶 片坚纸 质或近 革质, 长圆形 ,有 时长圆 状卵形 至近披 针形, 长 5 — 13.5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形或阔 楔形, 边缘 具狭软 骨质, 稍外卷 ,微 波状, 上 面近橄 榄绿色 至深绿 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侧脉 5 — 8 对, 伸展, 直 或多少 弯曲, 于边缘 网结, 细脉密 网状; 叶柄长 1 一 1.8 厘米, 无毛 至上面 疏被短 柔毛, 平 滑至具 细皱。 聚伞 花序或 聚伞状 圆锥花 序, 长 4_10 厘米, 无毛, 具 4 一 25 花; 总花梗 丝状, 长 2.5 — 6 厘米, 花梗 丝状, 长 6 — 10 毫 米, 无毛至 疏被短 柔毛; 苞片卵 形至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无毛 至被短 柔毛, 具 缘毛。 花淡 绿色或 黄绿色 ,直径 4 一 6 毫米; 萼片 5,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急尖, 具缘 毛; 花瓣 5,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4 毫米, 宽 0.8 — 1 毫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具 3 — 5 脉, 脉红色 ;雄蕊 5, 花丝 扁平,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药椭 圆体形 至卵状 球形; 长约 3 毫 米, 通常多 少内折 ;花盘 杯状, 不 整齐的 5 深裂, 无腺体 ;子房 近卵状 球形, 长 Q.4 — 0.7 毫 米, 宽 0.5—0.75 毫米, 无毛, 花柱 2 裂,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柱 头小。 核果 近圆形 或近肾 形, 压扁, 直径 5 — 7 毫米, 无毛, 红色至 蓝色, 两侧具 蜂窝状 回穴。 花期 3 — 6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思茅、 勐海、 孟连、 文山、 屏边、 绿春、 河口、 蒙自、 澜沧、 沧源、 凤庆、 瑞丽、 漾濞、 福贡 及师宗 ,生 于海拔 1300 — 2800 米 的山谷 林中或 山坡灌 丛中; 贵州、 广西 亦有。 分布 于尼泊 尔、 锡金、 不丹、 印度、 缅甸、 越南、 老挝、 泰国和 加里曼 丹岛。 215. 杜 薛花科 Ericaceae nom. conserv. 常绿或 落叶小 灌木至 大灌木 ,或小 乔木, 罕为大 乔木, 陆生或 附生。 叶 革质, 罕 纸质, 互生, 罕轮生 或对生 (我 国不产 ), 全缘或 有锯齿 ,但不 分裂; 无 托叶。 花 两性, 整齐 或两侧 对称, 单生 或组成 总状、 圆锥状 或伞形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有 苞片或 2 — 3 小 苞片; 花萼 4 一 5 裂, 宿存, 有 时花后 膨大; 花冠 合生, 极少 分离, 坛状、 钟状、 漏斗状 或高脚 碟状, 通常 5 裂, 稀 4 裂或 6 — 8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为花冠 裂片的 2 倍, 稀 更多, 1 轮稀 2 轮; 花 丝 丝状, 分离, 下部 无毛或 被毛; 花药 2 室, 顶孔 开裂, 稀 纵裂, 背部常 有芒状 或距状 附属物 (杜 II 花亚科 除外) ;花粉 粒为四 分体; 花 盘通常 盘状, 多数分 泌蜜汁 ;子房 上位, 4 或 5 室, 稀 6 — 20 室, 中轴 胎座, 每室 有胚珠 1 至 多数; 花柱 单一, 柱 头通常 头状。 蒴果、 狭 果或浆 果状 蒴果; 种 子小, 据屑状 ,稀小 粒状, 常有 狭翅; 胚圆 柱形, 胚乳 丰富。 本科 采用狭 义的杜 鵲花科 概念, (即 不包括 越桔科 Vacciniaceae), 约有 54 属, 1700 种 (据 A. B. Rendle, 有花 植物分 类学, 1952 年伦敦 版)。 全世 界除沙 漠外, 广布 于南、 北半 球的温 带及北 半球的 亚寒带 地区, 有一些 属或种 环北极 或北极 分布, 也分布 于热带 高山, 大洋洲 则种类 极少。 我国有 I 5 属, 约 5 5 () 种, 分布 于全国 各地, 但大部 分属、 种产 西南部 的 云南、 四川、 西藏三 省区。 云南有 10 属, 277 种, 多数分 布于西 部至西 北部。 本科 植物在 世界一 些地方 常以优 势种或 建群种 在植物 群落中 出现, 形 成该地 区特有 的 景观, 例如北 半球北 部的泥 炭藓沼 泽植被 、欧 洲北部 的欧石 南灌丛 (所谓 'Heath')、 我 
杜 13 花 科  337  国西 南高山 的杜鹃 灌丛, 都 是以本 科植物 为主构 成的。 此外, 还有许 多种类 为著名 的观赏 植物; 大多数 有鱗的 种类可 提取挥 发油、 黄酮类 化合物 、萜类 、甙 类等化 合物, 用于 香料工 业 和医药 工业; 也有一 些种类 含有浸 木毒素 ,会引 起人、 畜 中毒。 分属 检索表 1 (18) 果为 朔果。 2(5) 蒴 果室间 开裂; 雄蕊的 花药无 附属物 (杜鸦 花亚科 RhododendroidMO。 3(4) 花冠略 不整齐 ,漏 斗状或 钟状, 有吋筒 状或高 脚碟状 ;雄 蕊大都 露出, 5 — 10 (—25), 花 药顶孔 开裂; 种子 扁平, 边缘狭 翅伏, 有吋 两端有 尾状附 属物; 灌木至 乔木, 常绿, 少为 落叶、 半 落叶; 叶多型 ,但 不为线 条形, 全缘 1. 杜 § 皂飄 Rhododendron 4(3) 花冠 整齐, 筒状; 雄蕊 10, 内藏, 有 5 枚着生 于花冠 筒中、 下部,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下部 5 枚与 花冠裂 片对生 ,花药 纵裂; 种子 无翅; 矮小 灌木, 叶 常绿, 条形, 边 缘有细 锯齿, 外卷; 顶 生总状 花序, 缩短似 头状; 頻果壁 2 层 2. 杉 叶杜厲 Diplarche 5(2) 頻果室 背开裂 (淚 木亚科 Andromedroideae)。 6(7) 花单生 ;花冠 钟伏; 叶小, 憐片状 ,排列 成覆瓦 伏交互 对生的 4 行; 常绿矮 小灌木 3> 岩须属 Cassiope 7(6) 花 排列成 总状、 圆维状 或伞形 花序; 叶大而 互生, 散生 枝上; 直立灌 木或小 乔木。 8 (15) 花萼 5 浅裂或 深裂, 裂片镊 合状或 分离。 9 (10) 花药 无芒, 有吋 花丝近 顶部有 1 对附 属体; 蒴果 缝线加 厚成淡 白色纵 线条; 常绿 或落叶 灌木, 很少小 乔木; 花序多 为腋生 ,总 状或集 合成顶 生圆锥 花序; 种子 细小, 锯屑状 4. 米 饭花属 Lyonia 10(9) 花药 有芒; 菊果 缝线不 加厚。 11(14) 花 药的芒 直立或 上升。 12(13) 花冠 钟伏; 花多 俯垂, 成顶生 伞形或 伞房状 花序; 花梗无 苞片; 落叶 灌木, 稀 乔木, 具轮生 枝条; 果柄 下弯, 上部常 向上弯 ;种 子每室 1 至数粒 ,常有 翅或角 S. 吊 钟花属 Enkianth« 13(12) 花冠 卵状、 坛状或 圆柱形 ;花成 腋生或 顶生、 直立 的总伏 花序; 花 梗有苞 片和小 苞片; 常绿灌 木, 枝条 互生; 果 柄多少 下弯; 种子每 室多数 ,有乳 头突起 6. 木 藜芦属 Leucotho* M(ll) 花药背 面的芒 反折; 花成顶 生的圆 锥花序 ;花冠 壶形;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具互 生枝、 叶, 种子 细小, 据屑状 ;果 柄直立 7. 马 醉木属 Pieri« 15(8) 花萼 5 深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花药 无芒。 16(17) 花序 总伏, 腋生; 花梗有 苞片和 小苞片 6. 木 藜芦属 Leucotho* 17(16) 花序圆 锥状, 顶生; 花 梗不具 苞片和 小苞片 i 花冠短 钟状, 裂片 直立; 花丝近 顶部膝 曲状; 种子 较大, 每室 多数, 一侧 有宽翅 8. 金 叶子属 Craibiodendron 18(1) 果为 桨果状 蒴果或 装果。 19(20) 果为 装果状 朔果, 室背 开裂, 包于花 后膨大 而变成 肉质的 萼筒内 ,因 此成装 果状; 常绿 直立或 少有 平卧的 灌木; 花单 生或为 总伏、 聚 伞状或 圆锥状 花序, 腋生, 少有 顶生; 花丝 粗短, 花药有 2 — 4 芒状 附属物 或钝头 (白珠 树亚科 Gauhherioidcac) 9. 白 珠树属 Gaultheria 20(19) 果为 浆果; 花萼干 而小, 花后不 膨大; 落叶平 卧无毛 矮灌木 ;花 2 — 5 朵组 成顶生 短总伏 花序; 花 药有 2 反折 的芒或 2 突起 (北极 果亚科 Aubutoideae) 10. 当年枯 Jg Arctou. 
338  云南 植物志  1. 杜鹃属 Rhododendron L. 灌木或 乔木, 有时 矮小成 塾状, 陆生或 附生; 植株 无毛或 有各式 毛被, 或枝、 叶、 花的部 分被 鳞片。 叶 常绿或 落叶, 具叶柄 ,稀 无柄, 互生或 数片聚 生近似 轮生, 革质 或少数 落叶种 类叶片 纸质, 全缘, 极少有 浅而小 的齿。 花 芽被多 数形态 大小有 变异的 芽鳞。 花 大而显 著, 通常 排列成 伞形或 短总状 花序, 稀单花 ,花 序通常 顶生, 有时 腋生; 花萼 各式, 5 裂稀 6-8 裂, 或环状 不裂, 宿存; 花冠漏 斗状、 钟状、 管状 或高脚 碟状, 整齐或 * 时 略两侧 对称, 通常 5 裂, 少有 6 — 8 裂, 裂片在 芽内覆 瓦状, 直立或 开展; 雄蕊 5 — 10, 稀达 25 ( — 27), 着 生花冠 基部, 或多 或少不 等长, 花丝 无毛或 下部有 柔毛, 花药 背着, 无附 属物, 顶孔 开裂或 为多少 偏斜、 櫛圆 形而近 侧生的 孔裂; 花粉 粘结; 花 盘多少 增厚而 显著, 5 — 10 (-14) 裂 ^ 子房 5 — 7 (-20) 室, 花柱 与雄蕊 等长, 或 长于少 有短于 雄蕊, 细长劲 直或粗 短而弯 弓状。 蒴果自 顶部向 下室间 开裂, 果瓣木 质少有 质薄。 种子 极多, 锅屑状 ,常有 狭翅, 有时 两端有 尾状附 属物。 本属约 850 种, 广布 于欧、 亚、 北美, 主 产于东 亚和东 南亚, 仅 1 种 延至热 带澳大 利亚。 我国约 470 种, 主要集 中分布 在西藏 东南、 云南 西北和 四川西 南部。 云南有 227 种。 H. Sleumer (1949), (1980) 在 前人的 分类工 作基础 上将本 属分为 8 个 亚属; J. CuUen & D. F. Chamberlain (1978) 则分为 5 个 亚属。 本书 基本采 用的是 H. Sleumer 分类 系统的 概念。 除迎 红亚属 (Subg. Rhodorastrutn) 产亚 洲东北 至日本 (我 国东北 也有) 外, 其余 7 个 亚 属云南 均有。  分亚属 检索表 1 (10) 花 序顶生 (有吋 在顶生 花芽下 面紧接 着有侧 生花芽 ), 稀花序 出自上 部叶腋 (如 朱砂杜 酷亚组 的几种 )。 2(7) 植株不 具鳞片 ,通常 被各式 毛被或 无毛。 3(6) 花出自 顶芽; 新的叶 枝出自 侧芽, 即出自 去年生 枝上的 叶腋。 4(5) 叶常绿 L 常绿杜 §5 亚厲 Subg. Hymcnanthe, 5(4) 叶落叶 ;植株 被槌硬 毛或短 柔毛; 雄恋 5; 花冠鲜 黄或杏 黄色, 漏斗状 II '羊 掷理亚 JS Subg. Pentanthera 6(3) 花和新 的叶枝 出自同 一顶芽 ,即花 产生在 上部的 芽憐的 腋间, 新 的叶枝 出自下 部芽麟 的腋间 J 雄蕊 5 — 10 (-12), 通常 同一种 内数目 有异; 叶常绿 或部分 落叶; 茎、 叶、 花序及 蒴果通 常有為 平 链伏毛 IH. 映山 红亚属 Subg. T.ut«u«i 7(2) 植 株具有 鳞片; 新的叶 枝出自 去年生 枝条的 叶腋。 8(9) 叶常绿 (稀落 叶或半 落叶) ,花出 现在发 叶之后 IV. 杜 鸦亚厲 Subg. Rhododendron 9(8) 叶通常 落叶, 有吋半 落叶, 质薄; 花出 现于发 叶之前 (常绿 fil 毛杜 15 R. lepidostylum 例外) …… V. 毛枝杜 |§ 亚 ja Subg. Paeudazalea 
杜 鸦花科  339  10(1) 花序 侧生, 即 仅生于 枝条上 部叶腋 (这些 叶往往 退化或 早落) 或生于 去年生 枝的下 部叶腋 ,生 于 枝端叶 腋的花 芽或叶 芽为假 顶生, 实际是 生在枝 顶退化 叶的叶 腋内。 11(12) 植 株不具 鳞片; 叶常绿 (指 国产 种类) VI. 马银 花亚厲 Subg. Azalea.trum 12(11) 植 株具有 鳞片; 叶常绿 Vll.tt 叶杜 §§亚属 Subg. P«mdorhodora.tru«n 亚属 L 常绿杜 亚属 —— Subg. Hymenanthes (Bl.) K. Koch. Hymenanthes Blume ; Subg. Eurhododendron (Maxim. ) Kochne. 常绿灌 木至小 乔木, 少数为 大乔木 或匍匐 状矮小 灌木。 叶通常 革质, 较大, 无 毛或被 各式 毛被或 腺体, 不具 鱗片。 花序 顶生, 多花, 排列在 通常缩 短的总 轴上, 少有 2 — 3 朵 或单花 顶生; 花萼通 常小, 少有 较大, 5 裂, 少有 6 — 8 裂; 花冠 钟形、 漏斗状 钟形或 杯状, 较 大, 裂片 5, 少有 6 — 8 裂; 雄 蕊通常 10, 少有 12 — 18 (-25), 不 等长; 子房 被毛或 腺体, 少 有 光滑, 5 — 10 室, 少有达 20 室。 蒴果 较大, 长圆 柱形, 直立或 弯弓。 本亚 属仅有 1 个组 (Section), 分为 20 个亚组 (Subsection), 约 240 种, 除常 绿杜鹃 亚组 (Subsect. Pontica) 间断分 布于欧 、亚、 北 美外, 其余亚 组均局 限于亚 洲东部 和东南 部。 我 国西南 部及毗 邻的东 喜马拉 雅地区 为本亚 属的分 布中心 和分化 中心, 这里 集中了 19 亚 组和绝 大多数 种类, 其中 露珠杜 鹃亚组 (Subsect. Irrorata) 的 个别种 类向南 分布到 中 南半岛 至印度 尼西亚 的苏门 答腊; 树形杜 鸦亚组 (Subsect. Arborea) 分 布到印 度南部 和斯里 兰卡; 云锦杜 11 亚组 (Subsect. Fortunea)、 麻花杜 鹃亚组 (Subsect. Maculifera) 和 银叶杜 鹃亚组 (Subsect. Argyrophylla) 自西 南部向 东南部 和东部 分布, 到 达我国 台湾。 我 国近 200 种; 云南有 126 种, 隶属于 17 亚组。 组 1. 常绿杜 组 —— Sect. Ponticum G. Don Sect. Leiorrhodium Rehd. 组的 特征同 亚属。  分亚组 检索表 1 (16) 叶通常 无毛或 幼叶背 面多少 被毛, 成叶毛 被多少 脱落。 2 (13) 叶背通 常无毛 ;花梗 和子房 通常具 腺体, 无毛。 3 (4) 花通常 6 — 7 基数, 花冠 较大, 漏斗状 钟形; 雄蕊数 较多, 12 — 18 ( — 25); 果大而 粗壮, 近直 立 3. 云锦 杜, 鸟亚组 Subsect. Fortunea 4(3) 花 5 基数, 花冠中 等大, 钟状、 漏斗伏 或杯状 ;雄蕊 10; 果 较小, 直立或 弯弓。 5(8) 花柱密 生腺体 ,直达 顶端。 6(7) 叶 卵形至 圆形; 花冠杯 状或宽 钟形, 质薄 14. 琬花杜 13 亚组 Subsect. Souliea 7(6) 叶长圆 形或长 圆状桶 圆形; 花冠 钟形, 肉质 IS. 蜜腺杜 1^ 亚组 Subsect. Thomwaia 8(5) 花 柱无腺 体或仅 基部有 腺体。 ^ (10) 叶基部 心形; 花 弯大, 杯状; 花冠 钟形, 多少 肉质, 深红 色或蔷 蔽色, 基部明 显具蜜 腺囊; 果多少 直立, 粗壮 IS. 蜜腺杜 §^ 亚组 Subsect. Thomsonia 
340  云南 植物志  10( 9 ) 叶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花 萼通常 较小; 花冠漏 斗形或 钟形, 质薄, 通常为 白色、 淡黄 色至粉 红色, 不具蜜 腺囊; 果细而 弯弓。 11(12) 叶 通常长 圆形, 基部多 少圆形 ;花冠 漏斗形 12. 漏斗杜 亚组 Subsect. Selentia ■12(11) 叶卵 形至桶 圆形, 基部 心形; 花 冠钟形 13. 弯果杜 13 亚组 Subsect. Campylocarpa 13( 2 ) 幼叶背 面有单 毛或星 状毛, 成叶 近无毛 或完全 无毛, 具 毛被脱 落后残 余的红 色点状 痕迹, 边缘 软 骨质; 子房有 毛或有 腺体。 14(15) 叶背面 如有毛 ,则为 单毛, 叶革质 ,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花冠 质薄, 通常 色淡, 具点子 ,常 不具蜜 腺囊; 子房 被单毛 或腺体 S. 露珠杜 13 亚组 Subsect. Irrorata 15(14) 小枝和 幼叶背 面被星 伏毛, 叶 较大, 质薄, 长圆状 ffi 圆形, 先端钝 ;花冠 多为深 红色, 肉质, 基部 具蜜 腺囊, 筒部 上方无 点子; 子房和 花柱被 星状毛 6. 星毛杜 薛亚组 Subsect. Parishia 16( 1 ) 叶 背密被 绵毛或 绒毛。 17(20) 小枝 粗壮; 叶 大型, 厚革质 ,具 粗壮的 脉序; 花序多 花密集 ,总轴 粗壮、 伸长; 花 6 — 8 基数; 花萼 小; 花冠宽 钟形, 裂片小 ;雄蕊 12 — 18 (-25); 子 房密被 绒毛。 18(19) 叶背 被二层 毛被, 上层毛 被为特 异的杯 状或漏 斗状复 毛组成 1. 杯毛杜 亚组 Subsect. Faleonera 19(18) 叶背 由一层 薄而紧 贴的极 细微绒 毛组成 2. 大叶杜 鵑亚组 Subsect. Grandia 20(17) 小枝 细瘦; 叶小至 中等大 ;花 序多少 疏松, 总轴短 或长而 细瘦; 花 5 基数; 花冠钟 形或漏 斗伏钟 形; 雄蕊 10。 21(24) 小枝和 叶柄被 刚毛或 硬毛; 叶背 面或沿 中脉有 刚毛或 硬毛。 22(23) 小枝和 叶柄密 生长粗 刚毛; 花萼大 ,长 0.5 — 2. 5 厘米; 花冠深 红色, 具 蜜腺囊 10. 硬剌杜 |g 亚组 Subsect. Barbata 23(22) 小 枝和叶 柄具短 刚毛或 硬毛; 花 萼小, 长 1 一 3 毫米; 花冠白 色至蔷 蔽色, 不具蜜 腺囊, 筒部上 方常 具点子 9. 麻 花杜胃 g 亚组 Subsect. Maculifera 24(21) 小枝、 叶柄和 叶片背 面不具 刚毛或 硬毛; 叶 背面被 绒毛或 绵毛。 25(26) 叶芽 (和 花芽) 长 渐尖, 外面具 狭而长 渐尖的 芽鳞; 花 冠长漏 斗伏, 外面被 族毛和 长柄腺 1^ …… 11. 朱红杜 |]| 亚组 Subsect. Griersoniana 26(25) 叶芽近 卵球形 ,外面 具多少 钝头的 芽鱗; 花冠不 具狭长 的管, 钟形、 筒状或 漏斗状 钟形, 外面通 常 无毛和 腺体。 27(30) 花冠具 明显的 蜜腺棄 ,通常 肉质, 深 红色, 不具 色点。 28(29) 小 乔木至 乔木, 有明显 直立的 树干; 叶厚 革质, 侧 脉密, 在叶面 回陷; 花序 多花, 密 集排列 …… 4. 树形杜 鸦亚组 Subsect. Arborea 29(28) 通常 为矮小 灌木, 无明显 树干; 叶革质 ,侧 脉疏, 不明显 凹陷; 花序 少花, 疏 松排列 17. 火红杜 §1 亚组 Subsect. Neriiflora 30(27) 花冠基 部无蜜 腺囊, 不为 肉质, 白色、 黄色至 蔷菝色 ,常具 点子。 31(32) 子房^ 毛, 细长; 果狭长 ,镰 状弯弓 8. 镰 果杜胃 3 亚组 Subsect. Fulva 32(31) 子房密 被毛或 有毛和 腺体; 果直或 微弯, 但不 呈镰状 弯弓。 33(34) 花 序总轴 伸长, 花疏松 排列; 花梗 细长; 花 冠漏斗 状钟形 7, 银叶杜 鸦亚组 Subsect. ArgyrophyUa 34(33) 花 序总轴 缩短, 花紧密 排列; 花 梗短; 花 冠钟形 le. 大理杜 §3 亚组 Subsec" Talien.ia 亚组 1. 杯毛杜 § 鸟亚组 Subsect. Faleonera Sleumer 大 灌木至 乔木; 小枝极 粗壮。 叶 大型, 厚革质 ,中脉 和侧脉 粗壮, 在叶 面明显 下陷, 叶 
杜 酷花科  341  背 被二层 毛被, 上层为 疏松或 紧密的 杯状、 碗状 或漏斗 状复毛 组成, 复毛 全缘、 锐 裂或丝 状 分裂, 下层毛 被薄, 多少 粘结。 花序 宽大, 多花 密集成 球形; 总轴 粗壮而 伸长, 长 1 一 6 厘 米; 花 萼小, (5 — ) 6—8 裂; 花 冠大, 宽钟形 ,(5 — ) 6 — 8 裂, 白色, 黄色至 粉江色 ;雄蕊 (10-) 12-18; 子房被 绒毛或 腺体, 稀 无毛, (10-) 12-18 室。 蒴 果大。 分种 检索表  1 (14) 叶柄圆 柱形, 叶片 基部不 下延。 2(9) 叶背毛 被绣红 色或黄 褐色; 花冠宽 钟形。 3(6) 叶背 毛被绣 红色, 厚。 4(5) 叶倒 卵形, 复毛狭 管伏, 上 部细裂 5. 夺 目杜鸦 R. arizelum 5(4) 叶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复毛杯 伏或宽 漏斗状 ,边 缘齿裂 3. 假 乳黄杜 R. fictolacteum 6(3) 毛 被淡棕 色或黄 褐色, 较薄。 7(8) 叶楠圆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中部 最宽, 复毛下 部呈宽 杯状, 上部 呈丝状 分裂, 下层 毛被羔 皮状, 薄而紧 贴花冠 淡黄色 8. 厚叶杜 |§ R. .inofalconeri 8(7) 叶倒 卵状长 圆形, 上部 最宽; 复 毛狭漏 斗伏, 上部 细裂, 下层毛 被为小 莲座状 簇毛组 成的绒 毛; 花冠 白色或 粉江色 6. 复毛杜 g§ R. preptum 9(2) 叶背毛 被灰白 色至淡 肉桂色 ;花 冠筒状 钟形。 10(13) 复毛 碗状或 杯状。  11(12) 叶 狭倒披 针形, 较小, 上层毛 被薄, 由碗状 全缘的 小复毛 组成; 花枝 细瘦; 花 较小, 6-7 裂 …… 2, 革叶杜 I 鸟 R. eoriaceum 12(11) 叶长 圃伏楠 圆形, 宽大, 上层毛 被厚, 由大的 杯状、 边缘齿 裂的复 毛组成 ;花枝 粗壮; 花大, 7 — 8  13(10) 复毛漏 斗状、 平伏、 不 连续, 复毛边 缘不规 则锐裂 7. 可爱杜 R. firratum 14( 1 ) 叶柄 扁平, 具下 延的叶 伏翅。 15(18) 上层 毛被不 粘结。 16(17) 复 毛杯状 或宽漏 斗状, 边缘 细裂; 花冠 淡黄色 4. 粗枝杜 |§ R. basUicum 17(16) 复毛细 长管伏 ,上部 细丝状 分裂; 花 冠白色 带粉红 9. 圆头杜 13 R. semnoid«, 18(15) 上层毛 被粘结 ,多 少分裂 成块伏 10. 宽柄杜 R. roth«hUdii  亚组 2. 大叶杜 亚组 —— Subsect. Grandia Sleumer. 乔 木或小 乔木, 少为大 灌木; 小枝极 粗壮。 叶大, 厚革质 ,中脉 和侧脉 粗壮, 在 叶面回 陷, 叶背毛 被薄, 灰泥质 ,多少 粘结。 花序 宽大, 多花, 总轴 粗壮, 伸长, 长 2 — 7 厘米; 花萼 小, 6-8 裂; 花冠宽 钟形, 基 部多少 偏斜, 6—8 裂; 雄蕊 12 — 18 (-20); 子房 7—20 室, 被 绒毛或 腺体。 蒴 果大。 分种 检索表  1(6) 叶柄圆 柱形, 叶 片基部 不下延 2(3) 叶背 毛被续 毛状, 不 粘结黄 褐色或 肉桂色  U 通首杜 K R. protistum 
342  云南 植物志  3(2) 叶背毛 被薄, 粘结, 灰白 色至银 灰色。 4(5) 叶椭 圆形, 极宽大 ,长 2 — 7 厘米, 宽 8 — 3 厘米, 侧脉 在近边 缘处多 少叉开 12. 凸尖杜 §g R. sinogrande 5(4 ) 叶狭长 圆形, 长 9 一 2 1 厘米, 宽 3 . 5 — 6 . 5 厘米, 侧脉在 近边缘 处彼此 连结成 边缘脉 13 银 灰杜胃 § R. .idereum 6(1) 叶柄 扁平, 具 下延的 叶状翅 14. 魁斗杜 R. praestan. 亚组 3.* 云锦杜 鸪亚组 —— Subsect. Fortunea Sleumer.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中 等大, 革质, 无毛。 花序 多花, 总轴多 少伸长 ;花梗 较长, 具 腺体; 花萼小 ;花 冠大, 漏斗状 钟形, 5— 7 ( — 8) 裂; 雄蕊 10 — 25; 子房有 腺体, 稀无 腺体, 有时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蒴果通 常大, 粗壮。  4(1) 花 柱有腺 体直达 顶端; 有吋腺 体仅达 中部。 5 (14) 花丝^ 毛。 6(7) 花梗、 子房、 花柱 及果均 具腺头 刚毛; 花冠 外面有 腺体; 果大, 长达 4.5 厘米 16. 腺花杜 鸦 R. glanduliferum 7(6) 花梗、 子房、 花柱及 果均无 刚毛; 花冠 外面无 腺体; 果 较小, 长不过 4 厘米。 8(9) 花梗、 子房 和花柱 上的腺 体红色 17. 亮 叶杜薛 R. verniccum 9(8) 花梗、 子房和 花柱上 的腺体 白色或 黄色。 10(11)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花柱 通顶密 生腺体 19. 南 叭杜鸦 (亚种 ) R. fortune! subsp. discolor 11(10) 花冠 钟形, 花柱仅 下部有 腺体, 有吋上 部疏生 腺体。 12(13) 花萼大 ,长 5 — 10 毫米 20. 凉 山杜薛 R. huianum 13(12) 花考小 ,长约 1.5 毫米 21. 腺果杜 R. davidn 14(5) 花 丝下部 被柔毛 18. 大白 花杜鸦 R. decorum 亚组 4. 树形杜 g§ 亚组" ~ Subsect. Arborea (Tagg) Sleumer. 多为小 乔木, 少有 灌木, 有明显 主杆。 叶厚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尖 ,侧 脉密, 中脉和 侧脉在 叶面明 显凹陷 ,叶 背密被 绵毛或 线毛。 花序 多花, 紧密 排列; 花冠钟 形, 深红色 ,多少 肉质, 基部具 5 个明 显的蜜 腺囊; 雄蕊 10; 子 房密被 绒毛。 本 亚组云 南仅有 1 种。 即 22. 马缨花 R. delavayi Franch. 亚组 5. 露珠杜 i 乌亚组 Subsect. Irrorata Sleumer. 灌木, 少有小 乔木。 叶通 常为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边缘软 骨质, 侧 脉密, 在叶面 显著凹 陷, 幼叶 背面有 单毛, 成 叶无毛 而具明 显的红 色点状 痕迹。 花序 多花, 疏松排 列成圆 球形; 花萼小 ;花冠 白色、 蔷 薇色或 黄色, 明显具 点子, 5 (6-7) 裂; 子房密 生腺体 或混生 有毛。  * 本 亚组中 Chamberlain (1982) 记 载了粉 红杜鹏 [R. oreodoxa Franch. var. fargesii (Franch.) Chambef- lain], 分布 于云南 德钦, 我们认 为是可 疑的, 故本志 中不予 收载。  分种 检索表 *  1(4) 2(3) 3 (2)  花 柱无腺 体或仅 基部有 腺体。 子房无 腺体, 柱 头大, 盘状; 雄蕊 15 — 20 (-25) 子房有 腺体, 柱 头小, 头伏; 雄蕊 14 一 16  15. 美 蓉杜鵡 R. calophytum 一 " 21. 腺果社 K R. davidii 
杜 魄花科  343  * 尚有 1 种: 老 君杜鹃 R. laojunense T. L. Ming 未 列入检 索表, 见正文 377 页。 分种 检索表 1 (22) 叶背 无毛, 仅散生 细小红 色点。 2(9)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至少下 半部有 腺体, 有 吋混生 有毛; 子 房密生 腺体。 3(4)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密生腺 头刚毛 32. 蒙 自杜鸦 R. mengtszente 4(3) 小枝、 叶柄和 花梗不 具腺头 刚毛。 5(6) 花 冠筒状 钟形, 通 常具多 数点子 33. S 珠杜鸦 R. irroratum 6(5) 花冠 杯状, 具少数 点子。 7(8) 叶厚 革质, 卵伏椭 圆形, 边缘 反捲; 花冠 5 深裂, 裂片 长于花 冠筒, 多为 白色; 花 丝无毛 24. 碟花 杜鸦 R. aberconwayi 8(7) 叶革质 ,狭披 针形, 边缘不 反捲; 花冠 多为薔 薇色, 裂片 短于花 冠筒; 花丝被 微柔毛 2S . 桃 叶杜鸦 R. annae 9(2) 花柱无 腺体, 子房无 腺体, 有毛或 无毛。 10(11) 花萼大 ,长达 1 厘米; 子房密 被绒毛 ,花柱 至少下 半部有 丛卷毛 …… 28. 苍山杜 R. dimitrum 11(10) 花 萼小, 长不过 3 亳米; 花柱 元毛。 12(13) 叶 背沿中 脉被毛 29. 窄叶社 |§ R. araiophyUum 13(12) 叶背 完全^ 毛。 14(17) 子 房明显 被毛。 15(16) 叶倒披 针形或 披针形 ,宽 2—3.5 厘米; 花冠深 红色; 花 丝无毛 30. 红花杜 I 乌 R. spanotrichum 16(15) 叶濂状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宽不到 2 厘米; 花冠 白色, 花丝被 微柔毛  31. 石生 杜鸦 R. lapidosum 17(14) 子房^ 毛或近 无毛。 18(19) 叶先 端钝, 背面粉 绿色; 花 6—7 基数 23. 团花杜 13 R. anthosphaerum 19(18) 叶先 端尖, 背面 无粉; 花 5 基数。 20(21) 叶具 措质, 加热后 变光亮 ;花 冠淡蔷 薮色, 质薄; 花 丝无毛 26. 培 叶杜鸦 R. luldangenw. 21(20) 叶无 惜质, 无 光泽; 花冠深 红色, 肉质; 花丝被 微柔毛 27. 光柱杜 §g R. tana.tylun, 22( 1 ) 叶背被 薄毛被 或具小 刚毛。 . 23(24) 叶背具 腺头小 刚毛, 刚 毛脱落 后具明 显突起 的基座 34. 贡山杜 R. gongshanen.e 24(23) 叶背被 不连续 的妹丝 状薄毛 被或微 绒毛。  25(26) 叶较大 ,长 13 — 18 厘米, 背 面被黄 褐色微 绒毛, 混生小 腺体; 花 萼长约 5 毫米 3S. 腺绒 杜勇乌 R. leptopfsplum 26(25) 叶 较小, 长 6 — 13. 5 厘米, 背面被 白色蛛 丝状薄 毛被, 无 腺体; 花萼 长不过 3 毫米 36 迷人杜 R. agastum 亚组 6. 星毛杜 §g 亚组 Subsect. Parishia Sleumer.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 革质, 较大, 长圆形 ,先 端钝, 叶背有 早落的 星状毛 或多少 残存, 具 毛 被脱落 后的红 色点状 痕迹。 花冠大 ,深 红色, 多少 肉质, 基部具 5 个明 显的蜜 腺襄; 子房 和花 柱被星 状毛, 有时具 腺体。 • 尚有 1 种: 淡 黄杜鹃 R. flaviflorutn T. L. Ming 未 列人检 索表, 见正文 382 页* 
344  云南 植物志  分 种 检索表 1 (4) 花梗密 生星状 续毛, 有吋混 生短柄 腺体; 花冠 外面无 腺体。 2(3) 花萼大 ,长 1.5 — 2 厘米; 花柱 下半部 密生星 状毛, 上半 部无毛 37. 裂粤杜 |乌 R. schistocalyx 3(2; 花萼小 ,长约 5 毫米; 花注 下半部 密生星 伏毛, 上半部 具短柄 腺体和 多少有 星状毛 38. 绵 毛房杜 R. facetum 4(1) 花梗 具腺头 刚毛; 花冠 外面疏 生腺体 39. 星毛杜 R. kyawl 亚组 7. 银叶社 g 岛亚组 Subsect. Argyrophylla Sleumer. Subsect . Floribunda Sleumer 灌木。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两端尖 ,叶背 毛被银 白色、 淡黄 色至黄 褐色, 薄或稍 厚。 花序 多花, 疏松 排列; 总轴通 常较长 ;花梗 细长; 花萼小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白色 至淡蔷 薇色, 质薄; 雄蕊 10 — 14 (-20); 子房密 被绒毛 ,少有 腺体或 光滑。 果 细长。 分种 检索表 1(4) 叶背毛 被薄, 恙皮 状或灰 泥质, 灰白 色或银 白色。 2(3) 叶背 毛被银 白色, 毛被薄 而紧贴 ,羔 皮状; 子房 被续毛 40. 银叶杜 R. argyrophyUiun 3 (2) 叶背 毛被灰 白色; 子 房无毛 41. 光^ 杜鸦 R. coryanum 4(1) 叶背毛 被较厚 ,毯毛 状或海 绵状。 5 (12) 叶面 无显著 皱纹, 不呈泡 泡状。 6(7) 叶背灰 白色, 上层 毛被糠 粃状, 多少易 擦落, 常 常只残 存在中 脉附近 42 粉背杜 R. pingianura 7(6) 叶背毛 被淡黄 色至黄 褐色。 8(9) 花冠紫 红色; 子房密 生腺体 ,无毛 43. 金山杜 i§ R. longipes var. chienianum 9(8) 花冠白 色至粉 红色; 子房密 被续毛 ,无 腺体。 10(11) 小枝 被毛; 叶先端 短尾尖 ,背 面毛被 初为灰 白色, 后变古 铜色, 侧 脉突起 •• "不 il 杜眞 $ R. in»i»ne 11(10) 小枝 无毛, 叶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背面黄 褐色, 毛被 较厚, 侧 脉不显 45 . 光 枝杜胃 § R. haofui 12(5) 叶面 显著具 皴紋, 多 少呈泡 泡状。 13(14) 叶 较小, 倒卵形 ,长 5 — 8 厘米, 先 端钝, 叶背上 层毛被 由丝状 毛交织 而成; 花冠 白色; 雄 蕊和雌  蕊比 花冠短 46. 钟头杜 i 鸟 R. farinotum 14(13) 叶 较大, 披针形 或长圆 伏倒披 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先 端尖, 叶 背上层 毛被由 分枝状 族毛组 成; 花冠蔷 蔽色; 雄蕊和 雌蕊与 花冠等 长或近 等长。 15(16) 叶背上 层毛被 黄色, 多少 易脱落 • 47.1ft 叶杜 R- denudatum 16(15) 叶 背上层 毛被白 色或灰 白色, 宿存 • 48 . 繁 花杜鸦 R- floribundum 亚组 8. 镰果杜 §3 亚组 —— Subsect. Fulva Sleumer.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倒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叶 背毛被 灰泥质 或?^ 毛状。 花序多 
345  花, 疏松 排列; 总轴 较短,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梗 细长; 花萼小 ;花 冠通常 漏斗状 钟形, 白色至 淡薔 蔽色; 雄蕊 10; 子房 无毛。 果 细长而 呈镰状 弯弓。 分种 检索表 1(2) 叶背毛 被灰白 色或淡 黄色, 毛 被薄, 灰 泥质, 表 面平滑 49. 紫玉 盘杜鸦 R. uvarifolium 2(1) 叶背 毛被棕 色至黄 揭色, 钻 毛状, 表面多 少呈颗 拉状, 由小族 毛组成 …… SO. 據果杜 |§ R- fulvum 亚组 9. 麻花杜 g 乌亚组 —— Subsect. Maculifera Sleumer. 灌木; 小 枝和叶 柄具腺 头短刚 毛或不 具腺体 的卷曲 硬毛。 叶 革质, 棉圆 形至长 圆形, 先端尖 ,叶背 通常仅 中脉上 有小刚 毛或丛 卷毛。 花簾 疏松; 花 萼小; 花冠 钟形, 白色、 粉红 色或紫 红色, 质薄, 常具 点子; 雄蕊 10; 子房被 绒毛和 腺体。 , 分种 检索表  1(4) 幼枝 和叶柄 具腺头 刚毛; 花冠深 江色。 2(3) 叶 背密被 黄色疏 松绵毛 S1. 峨 马杜鸦 R. ochraceum 3(2) 叶背生 刚毛, 有吋多 少脱落 ,沿 中脉上 密生丛 卷毛和 长刚毛 52. 芒刺 杜局鸟 R. •trigilloium 4(1) 幼枝 和叶柄 被绒毛 或丛卷 硬毛; 花冠白 色或淡 蔷蔽色 S3. 续 毛杜胃 3 R. pachytrichum  亚组 10. 硬剌杜 鸦亚组 —— Subsect. Barbata Sleumer. 灌木; 小叶、 叶柄和 花梗被 长而粗 的腺头 刚毛。 叶革质 ,通 常为披 针形, 侧脉在 叶面回 陷, 叶背常 多少具 刚毛, 少有被 绒毛。 花萼大 ,长 (5 —) 10 — 15 ( — 30) 毫米; 花冠 钟形, 多 为深 红色, 基部具 5 个蜜 腺囊; 子房 具腺头 刚毛。 .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梗被丛 卷毛; 花 萼大, 长 2 — 3 厘米 S4. 长粤杜 |§ R. diphrocalyx 2(1) 花梗 具腺头 刚毛; 花萼长 (0. 5 — )1 — 1.5 厘米。 3 (10) 叶背或 仅沿中 脉上有 刚毛。 4(9) 叶面 无毛, 仅叶背 被毛。 5(8) 叶面 无显著 皱紋, 叶背脉 上无泡 状毛。 . 6(7) 叶背 仅沿中 脉上散 生刚毛 SS. 粗 毛杜鸦 R. habrotrichum 7(6) 叶 背散生 刚毛, 沿中脉 和侧脉 上被密 而开展 的刚毛 S6. 粘 毛杜鸦 R. RlLchrum  8(5) 叶面 显著具 皱纹, 叶背散 生无腺 头的短 刚毛, 沿 中脉和 侧脉上 具特异 的白色 泡伏毛 57. 泡毛杜 鸦 R. ▼esiculiferum 9(4) 叶面 散生长 刚毛, 叶背 刚毛短 而密; 小枝、 叶柄和 花梗具 猪禁伏 长而粗 的刚毛 S8 红粗 毛杜鸦 R. rude 10(3) 叶背毛 被密, ^ 毛状。 n(i2) 叶片长 圆形或 梱圆形 ,较小 ,先端 急尖; 小枝、 叶柄和 花梗上 的刚毛 较短, 混生 丛卷毛 
346  云南 植物志  S9. 毛 g 杜露鸟 R. bainbridfireanum 12(11) 叶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 小枝、 叶柄和 花梗密 生长而 粗的腺 头刚毛 60 . 长 粗毛杜 § 每 R. crinisreruni 亚组 11- 朱红杜 § 鸟亚组 Subsect. Griersoniana (Davidian) Chamberlain. Ser. Griersonianum Davidian ' 灌木; 外层 芽鳞长 尾尖。 叶披 针形, 具尖头 ,基 部楔形 或钝, 背面 被疏松 绵毛。 花萼 小; 花冠长 漏斗形 ,筒 狭长, 朱 红色, 外面 被黄色 簇毛和 腺体, 5 裂; 雄蕊 10; 子房 密被绒 毛, 多 少混生 腺体。 仅 1 种。 即 61. 朱红 大杜鸦 R. griersonianum Balf. f. et Forrest。 亚组 12. 漏斗杜 薛亚组 —— Subsect. Selensia Sleumer. Subsect. Martiniana Sleumer 灌木; 小枝 细瘦, 具腺体 或腺头 刚毛; 叶 纸质至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櫛 圆形, 无毛或 少有背 面被薄 毛被。 花族 疏松; 花梗 细长; 花 萼通常 较小; 花冠漏 斗形或 漏斗状 钟形, 质 薄, 白色至 蔷薇色 ;雄蕊 10; 子房有 腺体或 有毛, 花柱 光滑。 親果 细长, 弯弓。 分种 检索表  1(4)' 子 房密被 绒毛。 2 (3) 幼 枝和叶 柄被丛 卷毛, 混 生短柄 腺体; 叶背 被薄层 镜色毛 62. 变 光杜目 3 R. calvescen. 3(2) 幼枝 和叶柄 具腺头 刚毛; 叶背至 少沿中 脉具长 柄腺体 63. 漏 斗杜鸦 R. aasydadoides 4(1) 子房 无毛, 密生 腺体。 5 (10) 幼枝 和叶柄 具腺头 刚毛。 6(7) 叶小, 长 2 — 4 厘米; 花序 通常仅 1—3 朵花; 花梗长 2—3.5 厘米 ••• • G (少花 杜露鸟 R. martinianum 7(6) 叶长 ( 4 一) 5 厘米 以上; 花 序超过 5 朵花;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8(9) 成叶 背面被 糠批状 薄毛被 6S. 刚毛杜 i§ R. .etiferum 9(8) 成叶 背面无 毛或近 无毛, 绿色或 被白粉 68. 多变杜 §3 R' »elen.e 10(5) 幼枝 和叶柄 具腺体 或短柄 腺体。 11(14) 花萼大 ,长达 11 毫米, 裂片不 等长。 12(13) 成叶背 面无毛 66. 显 粤杜鸦 R. erythroealyx 13(12) 成叶 背面被 黄褐色 莲座状 薄毛被 67. 嚎 尖杜鸦 R. e.etulo.uni 14(11) 花咢小 ,长 1 一 3 毫米; 叶 背无毛 68. 多变杜 |§ R.  亚组 13. 弯果杜 § 鸟亚组 —— Subsect. Campylocarpa Sleumer. 灌木。 叶 革质, 圆形、 卵形 或阔椭 圆形, 无毛, 基 部多少 心形。 花萼小 ;花冠 钟形, 白 色、 淡蔷 薇色或 黄色; 雄蕊 10; 子房有 腺体, 花柱无 腺体或 基部有 腺体。 果细长 ,极 弯弓。 分种 检索表  1(2) 花黄色  69 . 美丽弯 果杜鸦 (亚种 ) R. campylocarpum subsp. caloxanthum 
杜 鸱花枓 347 2(1) 花 白色至 蓬薇色 70. 卵叶杜 |§ R. caUimorphum 亚组 14. 碗花杜 §3 亚组 —— Subsect. Souliea Sleumer. Subsect. W illiamsiana Chamberlain  灌木。 叶圆形 、卵 形至椭 圆形, 基 部通常 心形, 无毛。 花萼通 常大, 杯状, 稀较小 ;花冠 杯状、 碗状或 宽钟状 ,黄色 、白色 至淡蔷 薮色, 无 点子; 雄蕊 10; 子 房和花 柱密生 腺体。 蒴 果 粗壮, 微弯。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序有花 5 — 14 朵; 花萼大 ,长 4 一12 亳米; 花冠 杯状, 鲜黄色 至白色 71. 萤 杯杜鸦 R. wardii 2(1) 花 序有花 2 — 3 (—5) 朵; 花 萼小, 长约 1.5 毫米; 花冠宽 钟形, 淡 蔷薇色 ".圆 叶杜鸦 R- williamsianum 亚组 15. 蜜 腺杜胃 § 亚组 Subsect. Thomsonia Sleumer. 灌 木或小 乔木。 叶革质 ,无毛 ,稀有 粉状毛 ,基 部通常 心形。 花萼 杯状, 较大, 常具色 泽, 宿存; 花 冠钟形 或筒状 钟形, 多少 肉质, 粉 红至深 红色, 基部具 明显的 蜜腺囊 ;雄蕊 10; 子房光 滑或有 腺体。 果短粗 ,直, 常被 白粉, 基部具 宿存的 杯状大 花萼。 分种 检索表  1(6) 子房 光滑。 2(3) 叶片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花冠 白色或 粉红色 73. 粉果杜 目鸟 R. hylaeum 3(2) 叶片阔 椭' 圆形至 圆形。 4(5) 花冠 深红色 : 74. 红 萼杜鸦 R. meddianum 5(4) 花冠 白色至 粉红色 7S. 蓝 果杜鸦 R. cyanocarpum 6(1) 子 房密生 腺体。 7(8) 叶背仅 中脉上 被毛, 其余 无毛; 叶柄 较短、 扁平 76. 杂色杜 R. eclecteum 8(7) 叶背 被粉伏 毛被; 叶柄 较长, 圆柱形 77. 多趣杜 R. stewartianum  亚组 16. 大理杜 §3 亚组 —— Subsect. Taliensia Sleumer. Subsect. Lac tea (Tagg) Sleumer 灌木。 叶背 密被细 绒毛、 S 毛至厚 绵毛, 毛被 黄色、 黄褐 色至镜 红色, 先端通 常大。 花 序总轴 缩短; 花 5 基数; 花冠 钟形至 漏斗状 钟形, 黄色、 白色至 蔷薇色 ,常具 点子; 子 房被绒 毛或 腺体或 无毛。 * 尚有 1 种: 山 地杜鹃 R. montiganum T. L. Ming 未 列人检 索表, 见正文 416 页。 分种 检索表 1(16) 花萼大 ,长 5 毫米 以上; 子房 多少有 腺体。 2(7 ) 叶背面 毛被不 连续。 3( 4 ) 叶背仅 沿中脉 被疏松 绵毛, 其 余无毛 84. 毛 脉杜鸦 R. pubico.tatum 
348  云南 植物志  4(3) 5(6)  叶背 被疏松 绵毛, 易 擦落, 常呈斑 块状。 叶长 圆形, 较大, 长 7 — I 2 厘米, 宽 2 . 5 — 4 厘米; 花粉 红色, 花 柱下部 I/ 3 有腺体  85. 落毛杜 ^ R. detonsuin  6(5)  叶倒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花黄色 ,花 柱通顶 有腺体  7(2) 8(9) 9(8) 10(11) 11(10) 12(13) 13(12) 14(15) 15(14)  叶 背毛被 连续。 叶背毛 被薄, 灰 泥质, 具表膜 毛被 为厚绵 毛或厚 毯毛。 毛被淡 黄色, 海 缩状, 具表膜 "- 叶背毛 被粘毛 状或绵 毛状, 不具 表膜。 毛被淡 棕色, 混生 腺体; 花 柱光滑 毛被诱 红色, 无 腺体; 花柱下 半部或 基部有 腺体。 叶片 披针形 或狭长 圆形, 背面为 ^毛 状毛被 ……' 叶 片棉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背面被 厚绵毛 ……  90. 金 江杜鸦 R. elegantulum •• 91. 绣 红毛杜 g 乌 R. bureavii  88 腺房 杜青 § R- adenogynuin  89. 灌丛杜 i§ R. dumicoU  16(1) 花咢小 ,长 1 一 2 毫米。 17(30) 子房无 毛或近 56 毛。 18(21) 叶背被 薄层细 绒毛。 19(20) 叶 背毛被 粉状, 不粘结 ,淡棕 色至红 椋色; 子 房近基 部常多 少有毛 81. 川滇杜 i§ R. traillianum 20(19) 叶背毛 被多少 粘毛状 ,淡 黄色, 常多少 粘结; 子 房无毛 82 . 栋叶杜 §3 R- Phaeochrysun. 21(18) 叶背毛 被厚, 绵 毛状。 • 22(27) 毛被海 绵状, 具 表膜。 23(26) 直立 灌木; 叶 边缘不 反卷。 24(25) 叶 片阔椭 圆形, 宽大, 长达 H 厘米, 宽约 7 厘米; 花冠 6 — 7 裂; 雄蕊 I 2 — H …" 92 . 麻点杜 i§ R. Clementina© 25(24) 叶片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不超过 8 厘米, 宽不过 4 厘米; 花冠 5 裂; 雄蕊 10 93.海 绵杜 i§ R- aganniphum 26(23) 匍匐状 小灌木 ,叶 边缘明 显反卷 98. 平 卧杜鸦 R. pronum 27(22) 叶背毛 被绵毛 状或^ 毛状, 不具 表膜。 28(29)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密被毛 94. 大理杜 K R- taliente 29(28)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均无毛 9S. 宽叶杜 胃§ R. .phaerobUitum 30(17) 子 房密被 绒毛。 31(32) 成叶背 面除中 脉基部 两侧被 疏松绵 毛外, 其 余无毛  83. 优 美杜薛 R. aikangense var. ezquiutum  32(31) 33(38) 34(37) 35(36) 36(35) 37(34) 38(33) 39(42)  成叶 背面密 被毛。 叶背毛 被薄, 薄 S 毛状或 粉状, 边缘不 反卷。 毛被 一层, 粉状。 叶片阔 椭圆形 ,基部 心形; 花冠 乳黄色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 基部楔 形或钝 ;花冠 白色至 粉红色 叶背毛 被二层 ,上 层多少 S 毛状, 下层薄 而紧贴 叶背被 厚絨毛 或绵毛 ,边 缘多少 反卷。 叶片披 针形、 倒披针 形至狭 长圆形 ,长 为宽的 3 — 4 倍, 先端 急尖。  …- 78. 乳黄杜 15 R. lacteum •79. 宽钟杜 R. beesianum SO 德欤杜 15 R. nakotUtum 
杜 醜花科 349  40(41) 叶片狭 披针形 ,宽 1.5 — 2 厘米, 边缘明 显卷曲 96. 卷叶杜 13 R. roxieanum 41(40) 叶片长 圆形或 披针形 ,宽 2 — 4 厘米, 边缘 略反卷 97. 踪 背杜鸦 R. alutaceum 42(39) 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不超 过宽的 3 倍, 先 端钝。 43(46) 叶片明 显反卷 ;花序 多花, 密集 排列; 花淡 黄色、 白 色至粉 红色。 44(45) 叶小, 长 2 — 5. 5 厘米; 小枝、 花梗 和子房 有毛和 有腺体 99. 矮生杜 |3 R. proteoide. 45(44) 叶片长 4 一 7 厘米; 小枝、 花 梗和子 房密被 绒毛, 无腺体 100. 多叶杜 13 R. bathyphyUun. 46(43) 叶多少 平坦; 花序有 3 — 8 朵花, 疏松 排列; 花冠深 蔷薇色 101. 砾 石杜鸦 R. comisteum  亚组 17. 火红杜 亚组 —— Subsect. Neriiflora Sleumer. 矮小 灌木。 叶革质 ,通常 较小, 背面 被毛。 花序 少花, 疏松 排列; 花萼小 或大; 花冠钟 形, 肉质, 深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明显蜜 腺囊, 无点子 ,5 裂; 雄蕊 10; 子房密 被绒毛 或有腺 体。 分种 检索表 1(38) 直立 灌木; 叶片中 等大; 花序 多花。 2(15) 叶片长 圆形或 披针形 ,先 端尖, 叶背 被疏松 绵毛或 无毛; 子房 细长, 先端尖 ;朔果 狭长圆 柱形, 弯 3(6) 叶 背无毛 或沿中 脉上有 腺体。 4( 5 ) 小枝、 叶柄和 花梗有 腺头小 刚毛, 叶背 绿色, 沿中 脉上有 腺体; 子房 密生短 柄腺体 102. 碧 江杜鸦 R. bijiangente 5( 4 ) 小枝、 叶 柄和花 梗被微 绒毛, 叶背有 白粉, 中脉无 腺体; 子房密 被绒毛 … 103. 火红杜 R. neriiflorum 《3) 叶背 被疏松 绵毛或 续毛。 7(10) 幼枝和 叶柄有 腺头小 刚毛。 8( 9 ) 叶背 具二层 毛被, 上层 为淡黄 色疏松 缩毛, 下层毛 被薄, 白色 紧貼; 花柱 无毛或 近尤毛 104. 溴通 杜昌鸟 R. euchroum 9( 8 ) 叶 背毛被 一层, 为灰 白至黄 褐色厚 缩毛; 花柱 下半部 具腺体 和刚毛 • 10S. 纯红杜 |§ R. sperabile 10( 7 ) 幼枝 具丛卷 绒毛或 柔毛, 不具 刚毛。 11(12) 叶 背毛被 二层, 上层为 疏松绵 毛状, 易 擦落, 下层毛 被淡黄 褐色, 薄而 紧贴; 花 冠基部 无深红 色斑 106. 亮红杜 i§ R. albertsenianum 12(11) 叶背毛 被一层 ;花 冠基部 具深红 色斑。 13(14) 叶背 密被锈 色星伏 绒毛, 常多 少脱落 •'• 107. 绵 毛杜鸦 R. floccigerum 14(13) 叶背 毛被不 连续, 白色, 珠丝 状或糠 粃状, 常散 生在中 脉和侧 脉附近 108. 糠粃杜 |§ R. sperabiloide. 15( 2 ) 叶片阔 倒卵形 、倒卵 形至楠 圆形, 先 端钝, 叶背毛 被灰泥 质或为 厚绵毛 ;子房 短粗, 先端钝 ;果短 粗而 直立。 16(25) 叶较大 ,厚 革质, 阔倒 卵形, 叶背 密被厚 缩毛或 绒毛。 17(18) 叶面 显著具 皱纹, 叶 较宽大 109. 羊 毛杜鸦 R. maliotum 18(17) 叶面 微皱或 不显。 
350  云南 植物志  19(22) 小枝密 被绒毛 或绵毛 ,无 腺体。 20(21) 叶背 毛被淡 棕色或 诱色; 花梗密 被绣色 绵毛; 花萼大 ,长达 2 厘米; 花冠 宽钟形 萼杜鸦 R. catacosmum 21(20) 叶背 毛被灰 褐色; 花梗被 绵毛, 混生有 刚毛; 花萼长 3 — 8 毫米; 花冠筒 状钟形 "1,似血 杜鸦 R- haematode* 22(19) 小 枝密生 腺体和 刚毛。 23(24)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生腺 体和腺 头刚毛 ;花 序有花 15 — 20 朵; 花梗 密生腺 体或疏 柔毛; 子房 密 生腺体 112. 杯粤杜 g 鸟 R. pocophorum 24(23) 叶 柄长约 5 毫米, 具刚 毛和丛 卷毛; 花 序有花 4 一 6 朵; 花梗 具丛卷 绒毛和 刚毛; 子房无 腺体, 密 被黄褐 色绒毛 113. 镇毛杜 R. chaetomaUum 25(16) 叶 较小, 革质或 薄革质 ,倒 卵形、 长圆状 椭圆形 至倒披 针形, 叶背毛 被薄、 通 常为灰 泥质或 无毛。 26(29) 叶 背无毛 或仅沿 脉上有 稀疏丛 卷毛。 27(28) 芽憐 宿存; 幼枝 被白色 蛛丝状 毛被; 叶片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侧脉在 叶面显 著凹陷 ;花冠 颜色多 变, 黄色、 白色至 蔷薇色 114. 宿 鎖杜|§ R. aperantum 28(27) 芽鳞 早落; 幼枝具 腺头刚 毛和丛 卷毛; 叶片长 圆形或 长圆状 稀圆形 ,叶面 侧脉不 显或微 回陷; 花 冠 深红色 lis. 滇 蔵杜鸦 R. temenium 29(26) 叶 背明显 被毛。 30(31) 叶背 毛被不 连续, 粉状或 蛛丝状 116. 华丽杜 1% R. eudoxum 31(30) 叶 背毛被 连续。 32(35) 毛被灰 泥质或 粉状。 33(34) 叶较大 ,长 圆状椭 圆形, 毛被白 色粉状 ;花 萼大, 盾状或 杯状; 花冠 黄红色 1 17, 两色杜 14 R. diekroanthum 34(33) 叶 较小, 毛被灰 泥质, 花等通 常较小 ;花冠 白色、 红色至 黑红色 • 11 8. 血红 杜育鸟 R- •angruineum 35(32) 叶背毛 被厚, 毡毛 状或绵 毛状。 36(37) 叶片倒 卵形至 椭圆形 ,长 3 — 5. 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花冠黄 色至橙 黄色, 较大, 长 3. 5 — 4 厘米 119. 橙黄杜 i§ R. citriniflorum 37(36:^ 叶片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花冠小 ,长约 3 厘米, 淡蔷 薇色至 深红色 …… • 120. 短蕊杜 i§ R. microgynum 38( 1 ) 匍匐 或平卧 的矮小 灌木, 高不过 0.5 米; 叶小, 边缘常 反卷, 背面 元毛或 被稀疏 薄毛; 花 序仅有 1 一 4 朵花, 花冠极 肉质。 39(40) 叶 背有不 连续的 薄毛被 121. 甸 匐杜鸦 R. era.tuin 40(39) 叶背 无毛。 41(42) 叶小, 近 圆形, 长不过 3 厘米; 花 萼小; 花丝^ 毛 122. 紫 背杜鸦 R. forre.«i 42(41) 叶片倒 卵形或 倒卵状 椭圆形 ,长 3. 5 — 7 厘米; 花萼 较大, 长约 5 毫米; 花丝被 微柔毛 123. 云雾杜 鸦 R. chamaethomsonii 1. 大王杜 §3 ( 图鉴) 图版 93, 1-6 Rhododendron rex Uvl. (1914),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1937); Hand.- 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7);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图版 93 1_6 大 王杜醜 Rhododendron r« Uvl.. 1. 花枝, 2. 叶背 复毛,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 雌蕊, 6. 果', 7 — 11. 革叶社 SI R. coriaceum Franch., 7. 花枝, 8. 叶背 复毛, 9. 花冠 展开, 10. 雄蕊 j ' ' 11. 雌蕊。 (肖 溶绘) 
352  云南 植物志  小乔木 至乔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 粗壮, 粗 1 一 I. 5 厘米, 幼 枝密被 灰白色 绒毛。 叶厚革 质, 长圆状 倒卵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1 一 36 厘米, 宽 4.5 — 15 厘米, 先端 宽钝,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叶面 无毛, 具级纹 ,中脉 凹陷, 侧咏 16 — 20 对, 回陷, 叶 背上层 毛被灰 黄色至 淡黄 褐色, 厚而 宿存, 由杯 状复毛 组成, 复毛 边缘全 缘或具 疏齿, 下层毛 被薄而 紧贴, 灰白 色, 中脉 粗壮, 极隆起 ,侧脉 突起; 叶柄 粗壮, 长 2 — 6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圆柱形 ,被 灰白色 绒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多花, 有花 15 — 30 朵; 总轴长 2 — 2.5 厘米, 被 黄棕色 绒毛; 花梗长 1.5 — 3.5 厘米, 被 黄棕色 狨毛; 花萼小 ,长 1.5 — 2 毫米, 具 8 个三角 形小齿 ,外 面密被 绒毛; 花冠筒 状钟形 ,淡粉 红色至 蔷薇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8,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2 — 4 厘米, 花 丝基部 被微柔 毛; 雌蕊长 3.5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1 厘米, 密被灰 色绒毛 ,花柱 无毛。 蒴 果圆柱 形, 长 4 一 5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多 少弯弓 ,被 诱色 绒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巧家 、禄劝 、大姚 、景东 ,海拔 2200 — 3400 米, 常绿阔 叶林、 铁杉林 或冷杉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巧家。 2. 革 叶杜胃 3( 图鉴) 图版 93 ,7—11 Rhododendron coriaceum Franch. (1898); Tagg in Stevenson (1930); Sealy in Curtis (1965)*;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foveolat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8 厘米; 幼枝被 灰白色 微绒毛 ,粗 5 — 8 毫米, 后变 无毛。 叶厚革 质, 狭倒披 针形, 长 10 — 27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向下 渐狭,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楔形, 少有 圆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6 对, 微凹, 叶背 毛被 二层, 上层灰 白至灰 黄色, 由碗状 或蜂窝 状的复 毛组成 ,复 毛边缘 全缘, 下层毛 被薄、 灰 白色, 粘结状 ,中 脉和侧 脉明显 突起, 网脉在 近边缘 处清晰 可见; 叶柄长 2 — 3 厘米, 圆柱 形, 被 灰色或 灰掠色 绒毛, 上面略 具槽。 总 状伞房 花序, 多花, 有花 15 — 20 朵; 总轴长 1 一 1.5 厘米, 被 淡掠色 绒毛; 花梗长 2—3.5 厘米, 被 淡掠色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具 6 — 7 个 三角形 小齿;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 色或白 色带蔷 薇色, 里面 基部具 深红色 斑, 筒部 上方具 少数紫 红色点 子或无 点子, 裂片 6—7, 长 0.8- -1 厘米, 宽 1. 3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2 — 14, 不等长 ,长 1 一 2.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8 — 3.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5 — 7 毫米, 密被 肉桂色 絨毛, 花柱 无毛。 蒴果狭 圆柱形 ,长 3 — 3.5 厘米, 微弯, 被黄褐 色绒毛 ,基部 偏斜。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丽江 、维西 、德铁 、贡山 、碧江 ,海拔 (2000 —) 2900 — 3900 米, 生于阔 叶林或 铁杉、 冷 杉 林下, 也见于 高山杜 鹃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本 种叶背 复毛类 似于大 王杜鹃 (R. rex Uvl.), 但 碗状复 毛小而 全缘, 叶片较 小而狭 ' 窄, 叶背通 常呈灰 白色而 不同。 3. 假 乳黄社 §3( 图鉴) 图版 94,6 — 11 Rhododendron fictolacteum Balf. f.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Gould (1949)*; "图 鉴" ( 1974)*;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lacteum Franch. var. macrophyllum Franch. (1887); R. rex Ldvl. subsp. itctolacteum (Balf. f.) Chamberlain (1979), (1982). 
杜 酷花科  353  图版 94 1—5. 夺 目杜鹏 Rhododendron arizelum Balf. t. et Forrest, 1. 花枝, 2 . 叶背 复毛, 3 . 花冠 展开, 4.雄^, "》. 雌^; 6— 11. 假乳 杜鹏 R. fictolacteum Half, f., 6. 花枝, 7. 叶背 复毛, 8. 花冠展 开, 9. 雄蕊, 10. 雌蕊, U. 果。 (肖 溶绘) 
354  云南 植物志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10 米; 小枝 粗壮, 密被 淡掠色 绒毛, 粗约 1 厘米。 叶厚 革质, 长圆 状 倒卵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36 厘米, 宽 3.5 — 11 厘米, 最 宽处通 常在叶 的中上 部,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有时近 心形, 叶面 无毛, 具 光泽, 明显具 继纹, 中脉 深陷, 侧脉 15 — 20 对, 凹陷, 叶 背被锈 色或黄 褐色厚 毛被, 上层复 毛为宽 漏斗状 或杯状 ,边 缘多少 锐裂, 下层毛 被薄, 灰 白色, 粘结, 中脉极 隆起, 被毛, 侧脉 为毛被 覆盖; 叶 柄长 1.5 — 3 厘米, 粗壮, 圆 柱形, 密被 淡掠色 绒毛。 花序伞 房状, 有花 12 — 20 朵; 总轴长 1.5-3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梗长 2 — 4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偏斜, 具 7 — 8 个波状 小齿, 外面被 绒毛; 花冠杵 臼状斜 钟形, 长 3 — 4.5 厘米, 白色、 乳白色 或淡蔷 薇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筒部上 方具少 数紫红 色点子 ,裂片 7 — 8,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4 一 16, 不等长 ,长 1.5 — 3.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 长 3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7 — 10 毫米, 密被 淡綜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蒴 果长约 3 厘 米, 粗 7 — 10 毫米, 微弯, 基部 偏斜, 外面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10_11 月。 产 大理、 漾濞、 洱源、 剑川、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海拔 2950 — 4100 米, 铁 杉- 阔 叶混交 林或冷 杉杜鹃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至鹤 庆间。 本 种与夺 目杜鹃 (R. arizelum Balf. f. et Forrest) 相比, 叶远 较大, 叶背毛 被更厚 ,复 毛 为宽漏 斗状或 杯状, 边 缘多少 锐裂; 与大 王杜鹃 (R. rex Ldvl.) 叶背面 毛被也 明显不 同, 因此, 我们 不赞同 Chamberlain (1979), (1982) 对上述 三种的 处理。 * 雪龙杜 (杂 交种) Rhododendron X shelongshanense T. L. Ming (7?. coriaceum X R. ftctolacteum^ sp. hybrid. 小枝、 叶 形和花 冠形状 均是革 叶杜胃 coriaceum Franch. ) 的特征 ,但 叶的背 面兼有 上 种和假 乳黄杜 §^ (R. fictolacteum Balf. f.) 的典型 毛被。 显然是 雪龙山 局部小 环境内 上述 二种的 自然杂 交种。 产维西 雪龙山 ,海拔 3200 米, 山顶斜 坡杜鹃 林中。 4. 粗 枝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95, 1-5 大叶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basilic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图 签"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p. p., cxcl. syn. R. gratum;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megaphyl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regale Balf. f. et Ward (192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9 米; 小枝 粗壮, 粗 1 一 1.5 厘米, 被 灰色至 黄褐色 绒毛, 后变无 毛。 叶厚 革质, 阔倒 卵形或 阔倒披 针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5 — 12 厘米, 先 端宽圆 形或微 凹,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向下 渐狭, 叶面 无毛, 中脉 深陷, 侧脉约 14 对, 回陷, 叶背被 二层毛 被, 上层毛 被厚, 灰黄色 ,后变 绣红色 ,海 绵状, 由宽 杯状、 边缘 略细裂 的复毛 组成, 多少易 擦落, 下层 毛被灰 白色, 薄, 中脉极 隆起, 侧 脉多少 可见; 叶柄长 2 — 3.5 厘米, 扁平, 具叶片 下延的 狭翅。 花序伞 房状, 有花 15 — 25 朵; 总轴长 3.5 — 5 厘米, 被 灰白色 续毛; 花梗长 
杜 鹇花科  355  图版 95 1—5. 粗 枝杜鹏 Rhododendron basil icum Bait. f. ct W. W. Smith, i. | 右枝, 2. 叶背 复毛,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 雌 6 — 9. 复 毛杜鹏 R. preptum Balf. £. et Forrest, 6. 花枝, 7. 叶 背 复毛, 8. 花冠 展开, 9. 果。 (肖 溶绘) 
356  云南 植物志  2- 5 厘米, 被 灰色至 锈红色 绒毛; 花 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 续毛, 具 8 个 三角形 或近圆 形小 裂片;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淡 黄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裂片 8, 长约 1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2 — 3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房 卵形, 密被 绣红色 絨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2.5 — 4 厘米, 粗 8 — 10 毫米, 密被锈 红色 级毛。 花期 5—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景东 、腾冲 、^水 、碧江 、丽江 ,海拔 2400 — 3900 米, 针-阔 混交林 或冷杉 林中。 缅甸 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叶 柄扁平 ,具 宽或狭 的翅, 叶背上 层毛宽 杯状、 边缘略 细裂, 花冠 淡黄色 而易识 别。 5. 夺 目杜胃 图鉴) 图版 9 4 ,1一5 Rhododendron arizelum Balf .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37); "图 鉴" (1974)*;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rex L^vl. subsp. arizel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1982).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3 — 8 米; 小枝 粗壮, 粗约 1 厘米, 密被 灰黄色 至锈色 絨毛, 具 圆形大 叶痕。 叶厚 革质, 阔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端宽 圆形或 微凹,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圆至微 心形, 叶面暗 绿色, 具 皱纹, 无毛, 中脉 深陷, 侧脉 11 一 14 对, 凹陷, 叶背 密被肉 桂色或 红棕色 毛被, 上层毛 被厚, 由狭管 状上半 部多 少细裂 的复毛 组成, 下层毛 被薄, 灰白色 ,多少 粘结, 中脉粗 ,极 隆起, 侧脉 略突, 被毛 5 叶柄 粗壮, 长 2 — 3 厘米, 圆 柱形, 被肉 桂色或 红棕色 绒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5 — 25 朵; 总轴长 2.5 — 3.5 厘米, 被 肉桂色 续毛;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肉桂 色绒毛 ;花萼 盘状, 偏 斜, 长约 2 毫米, 具 8 个 三角形 小齿, 外面被 肉桂色 绒毛;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白 色、 乳 黄色或 黄色带 粉红,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裂片 8,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4 厘米, 子 房圆 维形, 长 0.8 — 1 厘米, 密被 淡棕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柱头 盘状, 大。 朔 果长圆 柱形, 长 3- 4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密 被绣色 绒毛, 微弯弓 ,基部 偏斜。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腾冲 、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铁 ,海拔 2600 — 4200 米, 铁杉、 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緬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的 叶形、 叶背 面毛被 的色泽 和复毛 的形状 易与邻 近种相 区别。 6. 复 毛杜薛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95, 6-9 Rhododendron prep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5 — 7 米; 小枝 粗壮, 粗 8 — 10 毫米, 被灰 白色至 淡黄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厚 革质, 长圆状 倒卵形 ,长 12.5 — 16 厘米, 宽 5 — 9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 端 圆形, 有时 微凹, 具小凸 尖头, 基部钝 ,叶面 无毛, 具皱纹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M 陷, 叶 背毛被 二层, 上层毛 被薄, 淡 肉桂色 或淡黄 褐色, 由狭漏 斗状复 毛组成 ,中部 以上细 丝状 分裂, 彼此 交织, 易擦落 ,下层 毛被灰 白色, 薄; 叶柄长 2 — 2.5 厘米, 上面平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约 20 朵; 总 轴长约 3.5 厘米, 被絨毛 ;花 梗长约 2 厘米, 密被淡 
杜 酷花科  357  黄 褐色微 绒毛; 花 萼小, 碟形, 长约 1.5 毫米, 密被淡 黄褐色 绒毛, 具 7 — 8 个不明 显小萼 齿;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乳白色 或带粉 红色, 肉质,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裂片 7 — 8,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宽 圆形; 雄蕊 H — 16, 不等长 ,长 1.5 — 2. 5 厘米, 花丝基 部 被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8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絨毛, 花柱 无毛, 柱头 盘状。 果 未见。 . 产腾冲 、云龙 、泸水 ,海拔 3200 — 3300 米, 混交 林或竹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云南 新记录 本种叶 背上层 毛被极 似川西 的乳黄 叶杜鹃 (R. galactinum Balf. f.), 但后者 叶为长 圆状 卵形, 子房 无毛而 不同。 7. 可爱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gratum T. L. Ming (1981)*;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basilicum auct. non Balf. f. et W. W. Smith : Chamberlain (1982), p. p. , quoad, syn. R. gratum 乔木, 高 5 — 10 米; 小枝 粗壮, 粗 1 一 1.4 厘米, 被灰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 革质, 倒卵 状棉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33.5 厘米, 宽 7 — 1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近 截形, 边缘软 骨质, 基部 宽楔形 或钝, 叶面暗 绿色, 略具 光泽, 中脉 深陷, 侧脉 12 — 17 对, M 陷, 叶 背灰黄 色, 毛被 二层, 上层毛 被由漏 斗状、 平伏、 透明 的复毛 组成, 不连续 ,易 擦落, 下层毛 被薄, 灰 泥质, 白色,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2.5 — 3.5 厘米, 粗壮, 被 柔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 花 15—25 朵; 花序总 轴长约 2.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梗长 3 — 4 厘米, 密被淡 肉桂色 续毛; 花萼小 ,长约 2 亳米, 密被 绒毛, 具 8 个三 角形小 裂片;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 淡黄 色至蔷 薇色, 基部具 红色斑 ,裂片 8, 长 1.2 — 1.5 厘米, 宽 1.8 — 2 厘米, 先端凹 人;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约 7 毫米, 密被 绒毛, 柱头宽 盘状。 果未见 。花期 4 月。 产云龙 ,海拔 3200 米, 杜鹃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云龙。 本种 叶形和 叶背毛 被极似 宽柄杜 11 (R. rothschildii Davidian), 但后者 叶片下 延而呈 具宽翅 的叶柄 ,叶 背复毛 边缘流 苏状而 不同。 与粗 枝杜醜 (R. basilicum Balf. f. et W. W. Smith) 的主 要区别 在于后 者叶柄 具叶片 下延的 宽翅, 叶背 复毛宽 杯状, Chamberlain (1982) 所作的 归并是 不能成 立的。 «. 厚 叶杜鸦 Rhododendron sinofalconeri Balf f.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 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小枝 粗壮, 粗 1 一 1.5 厘米, 被灰白 色至淡 黄色紧 贴微绒 毛, 后变 无毛。 叶厚 革质, 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27 厘米, 宽 5 — 13.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小 凸尖头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叶面 无毛, 具皴纹 ,中脉 回陷, 侧脉 16 — 22 对, 侧脉 和网脉 回陷, 叶背被 灰黄色 或淡肉 桂色厚 毛被, 上层毛 被由下 部呈宽 杯状、 上 部呈细 丝状分 裂的复 毛组成 ,老叶 常多少 脱落, 下层 毛被灰 白色, 薄, 多少 粘结, 中脉 隆起; 叶柄 粗壮, 长 3-4.5 厘米, 少有达 5 厘米, 粗 5 — 7 毫米, 圆 柱形, 被灰 白色至 淡黄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5—20 朵; 总轴长 4.5 — 6 厘米, 稀 较短, 粗壮, 被淡 肉桂色 绒毛; 花梗长 
358  云南 植物志  3-4.5 厘米, 粗壮, 密被淡 肉桂色 线毛; 花萼 杯状, 偏斜, 长 1.5 — 2 毫米, 具 6 — 8 个 波状圆 齿, 外 面被淡 肉桂色 绒毛;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5 厘米, 淡 黄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紫色斑 ,裂 片 6—8, 小,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2 — 16, 不 等长, 长 1—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1 厘米, 密被淡 肉桂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柱头大 ,盘状 。蒴 果长圆 柱形, 长 3 — 4.5 厘米, 被绒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金平 、屏边 、河口 、蒙自 、文山 、马关 、麻 栗坡, 海拔 1600—2500 米, 混交 林中。 越南 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本种 位于这 一亚组 分布的 南界, 叶背 毛被由 下部宽 杯状、 上部呈 细丝状 分裂的 复毛组 成, 彼 此交织 而成海 绵状, 灰白色 或淡肉 桂色。 9. 圆 头杜薛 (图鉴 ) 图版 96, 1-4 Rhododendron semnoides Tagg et Forrest (192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48)*;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5 — 6 米; 小枝 粗壮, 粗 7 — 12 毫米, 被 灰色微 柔毛。 叶厚 革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25 厘米, 宽 4 一 11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下部 渐狭, 基 部圆形 或楔形 ,叶面 无毛, 略具 继纹, 中脉 凹陷, 侧脉 14 一 16 对, 微回, 叶背 被二层 毛被, 上 层毛被 厚, 灰黄 色至淡 棕色, 由狭长 管状、 上半部 丝状细 裂的复 毛组成 ,易 擦落, 下层毛 被薄, 灰白 色, 中脉极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 扁平, 具叶片 下延的 狭翅, 长 1.5 — 2.5 厘米, 宽 8 — 15 毫米, 被 绒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5 — 20 朵; 总轴长 2 — 3 厘米, 被锈色 续毛; 花梗长 3 — 4 厘 米, 被 淡捺色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外 面被微 绒毛, 具 8 个三 角形小 裂片; 花 冠斜钟 形, 长 4 一 5 厘米, 白色 或淡蔷 蔽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裂片 8,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5-1.7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4.5 厘米, 子房长 圆锥形 ,密被 絨毛, 长达 I. 2 厘米,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2.5 — 3.3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密被 续毛。 产丽江 、德饮 ,海拔 3600 — 3900 米, 生于杜 鹃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0. 宽柄杜 §1(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rothschildii Davidian (1972);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5 — 6 米。 叶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26.5 — 28 (-36) 厘米, 宽 10 — I 4 厘米, 长 为宽的 2.3 — 2.8 倍, 先端 圆形, 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叶 脉多少 微凹, 叶背被 二层毛 被, 上 层毛被 粘结, 多少呈 块状, 红 褐色, 杯 状复毛 上部明 显丝状 细裂, 下层毛 被白色 ,薄 J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扁平, 具叶片 下延的 狭翅。 花 序有花 12 — 17 朵; 总 轴长约 2 厘米, 被 敏毛; 花 梗长约 3 厘米, 被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被 绒毛; 花冠斜 钟形, 淡 黄色, 里面基 部具紫 色斑, 长 3.5 — 4.5 厘米, 裂片 8; 雄蕊 16; 子 房密被 絨毛。 蒴 果长约 2.5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微弯, 被 续毛。 产维西 ,海拔 3700 — 4000 米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1. 通首 杜胃乌 (图鉴 ) Rhododendron protis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杜 鹏花科  359  图版 96 1—4. 圆 头杜鸭 Rhododendron scmnoides Tagg et Forrest, 1. 花枝, 2. 叶背 毛被, 3. 雄蕊, 4. 雌 蕊; 5 — 9. 魁 斗杜隅 R. praestans Balf. f. et W. W. Smith, 5. 花枝, 6. 叶背 毛被, 7. 花冠展 幵, 8. 雄蕊, 9. 雌^。 (曾孝 廉绘)  J 乂 , 、M' 
360  云南 植物志  Cowan (1955); " 图鉴" (1974), in nota; Chu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giganteum Forrest ex Tagg var. seminudum Tagg et Forrest (192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55). 11a. 通首杜 g 驭原 变种) 、 var. protistum 小乔木 至乔木 ,高 5 — 10.5 米; 幼枝 粗壮, 密被 黄揭色 绒毛, 粗约 1 厘米。 叶大, 革质, 长圆状 倒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2 — 56 厘米, 宽 7.5 — 25 厘米, 先 端钝至 圆形, 具小 凸尖头 ,基 部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深陷, 侧脉 22 — 26 对, 明显 凹陷, 幼 叶背面 除中脉 附近无 毛外, 其余 被黄褐 色平伏 绒毛, 老 叶变无 毛或近 无毛, 中脉 粗壮, 近基 部粗约 7 毫米, 极隆 起, 侧脉和 网脉明 显突起 ;叶柄 粗壮, 圆柱形 ,长 2.5 — 4.5 厘米, 粗 G.5 — 0.8 厘米。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20 — 30 朵; 总 轴长约 6 厘米, 被微 绒毛;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具 8 个 三角形 小齿, 外面被 微绒毛 ;花 冠大, 漏斗状 钟形, 长 5 — 5.5 厘米, 蔷 薇色或 基部带 白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8,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 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3.5 — 4.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4.5 — 5 厘米, 子房密 被黄褐 色缄毛 ,花柱 无毛。 蒴果粗 圆柱形 ,直, 长 3.5 — 4.5 厘米, 粗 1 一 1.5 厘米, 被 黄棕色 绒毛。 产 贡山、 碧江、 腾冲, 海拔 2450 — 3350 米, 混交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贡山。 lib. 大 树杜鸦 (图鉴 )( 变种) var. giganteum (Forrest ex Tagg) Chamberlia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giganteum Forrest cx Tagg (1926),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in Curtis (1955)*; "图 鉴" (197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背 面全面 被毛, 毛被淡 肉桂色 、疏松 ,不 脱落。 产腾冲 ,海拔 2700 — 3300 米, 常 绿阔叶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2. 凸 尖杜胃 g (图鉴 ) 图版 97, 1-6 Rhododendron sinogrande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Curtis (192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图 鉴" (1974)*; Chambe- 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sinogrande Balf. f . et W. W. Smith var. bore ale Tagg et Forrest (192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乔木, 高 5 — 12 米; 幼枝 被灰白 色紧贴 毛被, 粗 1.5 — 2 厘米。 叶厚 革质, 宽大, 椭圆形 或长 圆状櫛 圆形, 长 20 — 70 厘米, 宽 8 — 30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阔楔形 至圆形 ,叶面 无毛, 微皴, 中脉凹 陷或平 ,侧脉 14 一 18 对, 明显 凹陷, 叶背被 灰白至 淡黄色 粘结 状紧贴 毛被, 中脉 粗壮, 极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突起; 叶柄长 2.5 — 5 厘米, 毛被同 叶背。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5 — 20 朵; 总轴长 3 — 7 厘米, 被微 绒毛; 花梗长 3 — 5 厘米, 粗壮, 密 被淡 棕色微 绒毛; 花 萼小, 偏斜, 长约 2 毫米, 具 8 — 10 个小 萼齿, 外面被 淡棕色 微绒毛 ;花 
杜 鹇花科  361  图版 97 1 — 6. 凸 尖杜鹃 Rhododendron sinograndc Balf. f. et W. W. Smith, 1. 花枝, 2. 叶片, 3. 叶背 复毛, 4. 雄 5. 雕蕊, 6. 果; 7 — 10. 银 灰杜酷 R. sidcreum Balf. f., 7. 花枝, 8. 叶背 复毛, 9. 雄蕊, 10 雌蕊。 (曾孝 濂绘) 
362  云南 植物志  冠宽 钟形, 长 4.5 — 6 厘米, 乳白 色至淡 黄色, 里面基 部具紫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8 — 10,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8 — 20, 不 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4 一 5 厘米, 子 房密被 淡棕色 絨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大 ,多少 木质, 圆柱形 ,长 4—7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被诱色 绒毛, 基部 偏斜。 花期 4一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腾冲、 庐水、 云龙、 漾濞、 大理、 碧江、 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海拔 (1700 —) 2400- 3600 米, 常绿 阔叶林 至冷杉 林中; 西藏东 南部也 ^。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3. 银 灰杜胃 云南 植物 研究) 图版 97, 7 — 10 Rhododendron sidereum Balf . f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 in Curtis (1973)*; Chamberlia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2 — 10 米; 幼枝被 灰白色 粘结状 毛被, 粗 7 — 10 亳米。 叶革质 ,狭长 圆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9 一 21 厘米, 宽 3.5 — 6.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芒 剌状细 尖头, 基部 阔楔形 至圆形 ,叶面 无毛, 微 IS, 中脉 和侧脉 凹陷, 网脉 微凹, 侧脉 H — 18 对, 叶背 被银灰 色粘结 状紧贴 毛被, 中脉 粗壮, 极 隆起, 侧脉 突起, 近边缘 处弧形 网结, 网脉 略突; 叶柄长 1.5_2.5 厘米, 无毛或 '近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5 — 20 朵; 总轴长 5 — 6.5 厘米, 被灰 色丛 卷毛; 花梗长 1.8 — 3 厘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具 8 个三角 形小萼 齿, 外 面被淡 棕色微 续毛;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乳白 色至淡 黄色, 里面 基部具 8 个 深红色 蜜腺囊 ,裂片 8, 长约 1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雄蕊 16, 不等长 ,长 1 一 2.5 厘米, 花 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密 被淡掠 色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2—2.5 厘 米, 粗约 1 厘米, 被黄褐 色绒毛 ,基部 偏斜。 花期 4 一 5 月。 产腾冲 、^水 、云龙 、碧江 、贡山 ,海拔 2500 — 3400 米混交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4. 魁斗杜 §3( 图鉴) 图版 96, 5—9 优 秀杜鹃 (图鉴 ) Rhododendi ::n praestans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4)*; Chamberlia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 ododendron coryphae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4), in nota; R. semn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8 米; 幼枝 粗壮, 被灰色 丛卷毛 ,粗约 1 厘米。 叶革质 ,长 圆状倒 卵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15 — 38 厘米, 宽 6.5 — 14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端 圆形, 有时微 凹, 基部渐 狭下延 ,叶面 无毛, 中脉 深凹, 侧脉 15 — 18 对, 多少 凹陷, 叶背被 银灰色 或淡捺 色薄层 粘结状 毛被, 中脉 粗壮, 极隆起 ,侧脉 突起; 叶柄具 宽翅, 长 1.5 — 3 厘米, 粗壮, 下面 疏被毛 ,上 面平。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2 — 20 朵; 总轴长 3 — 4 厘米, 被灰 色或淡 棕色绒 毛; 花梗长 2.5 — 3.5 厘米, 被绒毛 ;花 萼小, 长 1.5 — 2 毫米, 具 7 — 8 个 小齿, 外面 被微线 毛; 花冠斜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淡黄色 、白 色带粉 红至粉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 深红色 蜜 腺襄, 裂片 7 — 8,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4 一 16, 不等长 ,长 2.5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5 — 4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2.5 — 4.5 厘米, 基部极 偏斜, 密被 绒毛。 
杜 酷花科  363  产 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铁, 海拔 3100 — 3900 米混交 林或冷 杉林下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5. 美蓉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calophytum Franch. (1886), (1888);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Stapf in Curtis (192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42)*,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15a. 美蓉杜 g3( 原 变种) var. calophytum 小乔木 至乔木 ,高达 10 米; 幼枝 粗壮, 粗约 1 厘米, 绿色, 无毛。 叶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革质, 长 18 — 30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 面幼时 疏被丛 卷毛, 后变无 毛, 中脉 凹陷, 侧脉约 20 对, 微凹, 叶背黄 绿色, 无毛, 中脉极 隆起, 侧脉 突起; 叶 柄长约 2 厘米, 边缘具 狭翅, 疏被灰 色丛卷 毛或近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5 — 30 朵; 总轴长 1-2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梗 粗壮, 长 4 一 6.5 厘米, 无毛; 花 萼小, 盘状, 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 冠宽 钟形, 长 5 — 6 厘米,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背 部上方 具少数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 7, 长 2 — 2.5 厘米, 宽 3 — 3.5 厘米, 先端明 显微凹 ;雄蕊 15 — 20, 不等长 ,长 1.5-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4 一 4.5 厘米, 子房圆 柱状, 长 6 — 10 毫米, 光 滑, 淡绿色 ,花柱 无毛, 柱头大 ,盘状 ,径约 8 毫米。 果圆 柱形, 长 1.5 — 3 厘米, 粗约 1 厘米。 产彝良 、镇雄 ,海拔 2000 米, 常绿阔 叶林中 ;四川 西部至 西南部 也有。 15b. 尖叶美 蓉杜薛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openshawianum (Rehd. et Wils.)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openshawian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42)*; "图 鉴" (1974)*.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的叶 较小,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 尾尖, 花 序有花 5 — 10 朵。 - 产彝良 、盐津 、永善 、续江 ,海拔 1400 — 2150 米, 常绿 阔叶林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16. 腺花杜 SI Rhododendron glanduliferum Franch. (188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 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高约 4 米; 幼枝 粗壮, 有腺体 ,粗约 1 厘米。 叶厚 革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或 长圆状 倒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5 —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 楔形, 有时 圆形, 边缘软 骨质, 常反卷 ,叶面 绿色, 无毛, 微继, 中脉 下陷, 侧脉 15 — 20 对, 回 陷, 叶背淡 绿或粉 绿色, 疏生 腺体, 中脉 隆起, 侧脉略 突起,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具短柄 腺体, 上 面有时 具槽, 边 缘略具 狭翅。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5 — 8 朵; 总轴长 2 — 4 厘米, 具腺体 或短柄 腺体; 花 梗长约 2.5 厘米, 具长 柄腺体 和腺头 刚毛; 花萼 碟状, 长 2 — 4 毫米, 7 — 8 裂, 外面 具长柄 腺体; 花冠漏 斗钟形 ,长 5 — 6 厘米, 白色, 外面 具长柄 腺体, 裂 片 7 — 8,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4 一 16, 不等长 ,长 3 — 4.5 厘米, 花丝 
364  云南 植物志  无毛; 雌 蕊长约 5 厘米, 子房 密生腺 头刚毛 和长柄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柱头 盘状。 蒴果 大, 粗圆 柱形, 长 2.5— 4 . 5 厘米, 粗达 1.8 厘米, 具腺 头刚毛 和长柄 腺体,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产大关 、镇雄 ,海拔 1500 — 2 4 00 米林中 ;贵 州西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 本种花 、果 较大, 花梗、 花 冠外、 子房及 花柱均 具腺头 刚毛。 17. 亮叶杜 (图鉴 ) 图版 98, 1—6 Rhododendron vernicosum Franch. (1898); Hutch . in Curtis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 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sheltoiiii Hemsl. et Wils. (1910); R. euanthum Balf. f. ct W. W. Smith (1917); R. rham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R. adox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hexamerum Hand. -Mazz. (1921); R. ardiaejorme Balf. f. et Forrest (1922); R. lucidum auct. non Nuttall: Franch. ( 1 895).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8 米; 幼枝疏 生腺体 ,后变 光滑, 粗 4 一 7 毫米。 叶 革质, 椭圆形 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先端钝 至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圆 形至截 形, 有时近 心形, 叶面 无毛, 具蜡质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6 对, 微凹, 叶背粉 绿色, 无毛, 中 脉 隆起; 叶柄长 2 — 3 厘米, 疏生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8 — 10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白 色柔毛 和疏生 腺体; 花梗长 2 — 4 厘米, 具红色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7 齿裂, 外面密 生红色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5 — 5 厘米, 白 色至蔷 薇色, 筒部上 方具少 数深红 色点子 或无, 裂片 7, 长 1.5 — 2 厘米, 宽 1.8 — 3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回; 雄蕊 14, 不 等长, 长 1.5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 —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密 生红色 腺体, 花柱 通顶 有红色 腺体。 蒴果长 3—4 厘米, 粗 7 — 10 毫米, 略弯, 具 腺体。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10—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饮, 海拔 (2200 —) 2700 — 3600 ( — 3900) 米 松林、 松 栎林或 冷杉林 下;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本种 花梗、 子房和 花柱密 生红色 腺体, 花丝 无毛, 易与其 他种相 区别。 18. 大白 花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大白杜 11( 图鉴) 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 (1886), (1888); Hemsl. (1889); Diels (1900);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Curtis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Hand. -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7);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francheiianum L6vl. (1903), (1916); R. spooneri Hemsl. et Wils. (1910); R. giraudiasii Uvl. (1914), (1916). 18a. 大 白花杜 (原 亚种) subsp. decorum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1 一 8 米; 幼枝 绿色, 多少被 白粉, 粗 5 — 8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倒卵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楔 形或钝 ,有 时圆 形或近 心形, 叶面 无毛, 具光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6 对, 叶背粉 绿色, 无毛, 具细小 
杜 鸱花科  365  图版 98 1—6. 亮 叶社醜 Rhododendron vernicosum Franch., 1. 花枝, 2. 叶背, 3. 花冠 展幵, 4. 堆蕊, 5. 雌蕊, 6. 果; 7— 10. 高尚 杜醜 R. decorum Franch. subsp. diaprepes (Balf. f. et W. W. Smith) T. L. Ming, 7. 花枝,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雌^。 (张宝 福绘) 
356  云南 植物志  红点或 不显, 中脉 隆起, 侧脉 清晰; 叶柄长 1.5 — 3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伞 房状, 有 花 8 — 10 朵; 总轴长 2 . 5 — 4 厘米, 疏生 腺体; 花梗长 2 — 4 厘米, 疏生 腺体; 花 萼小, 杯状, 长 2 — 4 亳米, 6 — 7 裂, 外面和 边缘疏 生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5 厘米, 白色 或边缘 带淡蔷 薇色, 里面基 部被微 柔毛, 筒部上 方有淡 绿色或 粉红色 点子, 外面 有时具 腺体, 裂片 6-8, 长 1. 5 — 2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2_16,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 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4 一 4.5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密生 腺体, 花柱通 顶有白 色或 淡黄色 腺体。 蒴果长 圆柱形 ,长达 4 厘米, 粗约 1.5 厘米, 具 腺体。 花期 4 一 7 月, 果 期 10—11 月。 产本省 中部、 西部至 西北部 、东 南部, 海拔 (1000 —) 1800-3600 (-3900) 米, 生于松 林、 杂木 林或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 贵 州西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合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18b. 高尚杜 §3( 图鉴 )( 亚种) 图版 98,7—10 subsp. diaprepes (Balf. f. et W. W. Smith)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diaprepes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son (1930);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R. rarile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这一亚 种与原 亚种的 不同点 在于叶 较大, 长可达 30 厘米, 花 较大, 有 幽香, 长 6 — 10 厘米, 外面常 具紫色 条纹。 其分 布区位 于原亚 种的西 南部。 产腾冲 、龙陵 、临沧 、凤庆 、景东 、大理 、漾濞 、巍山 、碧江 ,海拔 1700 — 3300 米常 绿阔叶 林 或杂木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9. 喇叭杜 i 鸟 (图鉴 ) (亚种 ) Rhododendron fortune! Lindl. subsp. discolor (Franch.) Chamberlain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discolor Franch. (1895);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Curtis (1917)*; Wils. (192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1942), (1947);" 图鉴" (1974)*; R. mandarmorum Diels (1900); R. houlstonii Hemsl. et Wils. (1910); Wils. (192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Millais (1917); R. foriunei Lindl . var. houlstoni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9 米; 幼枝 无毛, 粗 4 一 7 毫米。 叶薄 革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8-16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钝, 具凸 尖头, 有时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3 — 16 对, 微回 或有时 略突, 网脉 清晰, 叶 背苍白 绿色,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略 突; 叶柄长 2 — 3 厘米, 无毛, 上 面多少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7 — 8 朵; 总 轴长约 1. 5 厘米, 疏 被毛和 腺体; 花梗长 2 — 3 厘米, 疏生 腺体; 花萼长 2 — 3 毫米, 6 — 7 裂., 裂 片三角 形, 外面和 边缘有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5 — 8.5 厘米, 初为淡 粉红色 ,后变 白色, 芳香, 下部具 狭窄的 花冠管 ,裂片 6 — 7, 长约 2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缺; 雄蕊 12 — 14, 不等长 ,长 2.5 — 6.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5 — 8.5 厘米, 子 房密生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蒴果长 圆柱形 ,下 部弯弓 ,长 3. 5 — 5.5 厘米, 粗 1一1. 5 厘米, 具 腺体。 花期 6 — 7 月 , 果期 10—11 月。 产镇雄 ,海拔 1600 — 1900 米 林下或 次生灌 丛中; 四川、 湖北、 广西、 湖南、 安徽、 浙江也 
杜 花科  367  有。 云南新 记录。 该亚 种花萼 稍大, 具有 明显的 裂片; 叶 基通常 楔形, 可与原 变种云 锦杜鹃 (R. fortune! Lindl. var. fortunai) 相区另 IJo 20. 凉山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huianum Fang (1939);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4 一 8 米; 幼枝 无毛, 粗 3 — 5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6.5 — 14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叶面淡 绿色, 无 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8 对, 微凹或 不显, 叶背 无毛, 淡黄色 ,中脉 隆起, 网脉 略突; 叶柄 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上 面多少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2 朵; 总轴长 2 — 4 厘米, 无 毛; 花梗长 2.5 — 3 厘米, 无毛, 花萼大 ,杯状 ,长 0.5 — 1 厘米, 7 裂, 裂片三 角形或 卵形; 花冠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淡红色 、淡紫 色至丁 香紫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紫 色斑, 裂片 7,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雄蕊 14, 不 等长, 长 1.5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 2.7 — 5 厘米, 子房 具短柄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1 月。 产彝良 ,海拔 1750 — 2700 米林 内或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至南部 和贵州 东北部 也有。 近于腺 果杜鹃 (R. davidii Franch.), 但 本种叶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花萼较 大可以 区分。 21. 腺果杜 §3 ( 图鉴) Rhododendron davidii Franch. (1886), (1888)*; Schneid. (1909)*;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1942)*, (1947);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幼枝 无毛, 绿色, 粗 3 — 6 毫米。 叶革质 ,狭 倒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6 — 17.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中 脉凹陷 ,侧脉 12 — 15 对, 微凹, 叶背黄 绿色, 无毛, 中脉 隆起, 网 脉密, 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2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 总状, 有花 6 — 12 朵, 稀疏 排列; 总轴 伸长, 长 4 一 5 厘米 (少 有长达 10 — 15 厘米 ), 疏生短 柄腺体 ;花梗 1 一 2 厘米, 密生短 柄腺体 ;花 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密 生短柄 腺体; 花冠宽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粉红 色至蔷 薇色, 筒 部上方 具紫色 点子, 外面疏 生腺体 ,裂片 7—8, 长 1 — 1.5 厘米, 宽 1.5— 2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雄蕊 14_ 16, 不等长 ,长 2.5 — 4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长 3.5 — 4.5 厘米, 子房密 生短柄 腺体, 花柱纤 细, 无腺体 或基部 有腺体 ,稀下 半部疏 生短柄 腺体。 蒴 果长约 2 厘米, 有 腺体。 产彝良 、大关 、永善 ,海拔 1700 — 3000 米, 常绿 阔叶林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22. 马缓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马 缨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 (1886); Forb. et Hemsl. (1889); Diels (1912); Hemsl. in Curtis (190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 !.-Ma7.z. (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T. L. Ming (1984), in cluvi. Rhododendron piloviitatum Half, f . et W. W. Smith (1917); R. aiboreum Smith subsp. ddavayt (Franch.) Chamberlain (1979), (1982). 
368  云南 植物志  22a. 马缓花 (原 变种) 图版 99, 1 一 8 var, delavayi 灌木至 小乔木 ,高达 12 米, 树 干直; 幼枝被 灰白色 绵毛, 后变 无毛, 粗 5 — 8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楔形至 近圆形 ,叶面 无毛, IS ,多 少具 光泽, 中脉和 侧脉显 著回陷 ,侧脉 14 一 18 对, 叶背被 灰白 色至淡 掠色厚 绵毛, 表面 疏松, 中脉 隆起, 被丛卷 毛和有 时混生 腺体, 侧 脉不为 绵毛所 覆盖; 叶柄长 1.5 — 2 厘米, 被灰 白色至 黄棕色 绵毛, 多 少混生 腺体。 花 序多花 密集, 有花 10-20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淡棕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被 绒毛, 有时 混生少 数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被 绒毛和 腺体, 5 齿裂; 花冠 钟形, 深红色 ,多少 肉质, 长 4 一 5 厘米,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筒部上 方有少 数暗红 色点,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极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 — 4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5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4 一 7 毫米, 密被 淡黄至 红踪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红色。 蒴果 长圆柱 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8 毫米, 被 红綜色 绒毛, 10 室。 花期 3 —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广布 全省, 海拔 1200 — 3200 米, 生于 常绿阔 叶林或 云南松 林下, 局部地 区成马 缓花纯 林; 贵 州西部 也有。 越南 北部、 泰国、 缩 甸及印 度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与树 形杜鹃 (R. arboreum Smith) 的区别 是本种 叶背面 毛被厚 ,海 绵状。 22b. 狭叶 马续花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图版 99, 9 — 12 悦 人杜鹃 (图鉴 ) var. peramoen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r.droh peramoen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 1939); "图 鉴" (1974)*; R. arboreum Smith subsp. delavagi var. peramoenum (Balf. f . et Forr.) Chamberlain (1979), 1982. 这一 变种叶 狭长, 呈狭披 针形, 长 7 一 1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渐 尖而易 区别。 产 腾冲、 龙陵、 景东, 海拔 2400 — 2500 米常 绿阔叶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国 外见于 網甸 北部和 印度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22c. 毛柱 马缓花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pilostylum K. M. Feng ( 1983)*; Ming (1984), in clavi. 这一 变种的 主要不 同点是 花柱全 部被丛 卷毛。 产广南 ,海拔 1550 米岩 石山。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23. 团花杜 (图鉴 ) 图版 100, 1-4 Rhododendron anthosphaerum Diels ( 1912); Balf. f. (1917); Stapf in Curtis (1926)*;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图 鉴" (1974)*; Chamberlia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r.dron eritim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Hand. -Mazz. (193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hylothrept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R. gymtiogyi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hepiamerum Balf. f. ( 1920); R. chawchiense Balf. f. et Farrcr ( 1922); R. persicinum Hand. -Mazz. ( 1924); R. anthosphaerum Diels subsp. hylo- threptum (Balf. f. et W. W. Smith)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tritimum Balf. f. et 
杜 花科  369  图版 99 1一8.马^5花 Rhododendron delavayi F ranch, var. delavagi, I. 花枝, 2. 叶背, 3. 毛被, 4. 花冠 展开, 5. 雄蕊, 6. 雌蕊, 7. 果, 8. 苞片; 9一12' 狭叶马 S 花 R. delavayi branch, ▼ar. peramoenum (Balf. f. ct Forrest) T. L. Ming 9. 花枝, 10. 花冠 展开, 11.雄^, 12. 雌 蕊。 (吴锡 麟绘) 
370  云南 植物志  W. W. Smith subsp. chawchiense (Balf. f. et Farrcr)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ri/i- mum subsp. gymnogyn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ritimum subsp. hep:amerum- (Balf. f.)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ritimum subsp. persicinum (Hand. -Mazz.)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1.5 — 9 米; 幼枝 粗壮、 无毛。 叶薄 革质,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8-15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钝 ,边 缘略呈 波状, 叶面 无毛, 无光 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18 — 20 对, 微回, 叶 背苍白 绿色, 无毛, 具 细小乳 突体, 散 生红色 小点,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有时 沿脉上 疏生丛 卷毛;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上面略 具槽。 花序 总状 伞形, 有花 8 — 15 朵, 密集 排列;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红 捺色丛 卷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 米, 疏 生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花萼小 ,长 1 一 1.5 毫米, 波状 6 — 7 裂, 无毛; 花冠筒 状钟形 ,蔷 薇色至 深红色 ,长 3.5 — 5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里 面基部 具紫黑 色斑, 筒部上 方具少 数深红 色点子 ,裂片 6 — 7, 圆形, 径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4, 不 等长, 长 2—3 厘米, 花丝 通常无 毛或有 时基部 疏生微 柔毛; 子房通 常无毛 ,花柱 纤细, 无毛。 果狭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无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腾 冲、^ 水、 漾濞、 大理、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铁、 贡山, 海拔 2000 — 3500 米山 坡 灌丛、 阔叶林 或针- 阔混交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和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于 缠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本种花 6 — 7 基数, 叶 狭长, 背面苍 白色, 具乳 突体, 子房 无毛, 易于 识别。 24. 碟 花杜胃 g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01, 7 — 10 Rhododendron aberconwayi Cowan ( 1948)*;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 灌木, 高 1.2 — 2.5 米; 幼枝被 极细微 柔毛, 疏生短 柄腺体 ,呈污 灰色, 粗 3 — 4 毫米。 叶 厚 革质, 楠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4 一 6.5 厘米, 宽 1.2 — 3.3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 尖头, 基部多 少圆形 ,边 缘明显 反卷,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8 — 12 对, 微 H, 叶背淡 绿色, 无毛, 散 生红色 小点,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0.5 — 1.3 厘米, 被 极细微 柔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6 — 12 朵; 总轴长 0.8 — 2. 5 厘米, 被灰色 柔毛; 花梗长 1 — 1.8 厘 米, 具短柄 腺体和 短硬毛 ;花 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杯状, 5 裂, 裂片卵 形或三 角形, 外面和 边缘 具短柄 腺体; 花冠宽 钟形或 杯状, 小, 长 2 — 3 厘米, 白色或 带淡蔷 激色, 筒部 上方具 少数 紫红色 斑点, 5 深裂, 裂片与 花冠筒 等长或 超过, 长 1.3 — 2 厘米, 宽 1. 4 一 2 . 4 厘米, 先 端 圆形或 微凹;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1.5 —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密生短 柄腺体 和混生 柔毛,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魏果长 1.5 — 2 厘米, 粗约 0.6 厘米, 微弯, 具 腺体。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富民 、禄丰 ,海拔 (1700) 2200-2500 米松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禄丰 (罗茨 )。 本种叶 厚革质 ,易碎 ,极 反卷, 花小, 宽碟状 ,花冠 5 深裂, 裂片 较大。 25. 桃叶杜 i§( 图鉴) 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 (1898);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p.p. excl. syn. R. laxiflorum; T. L. Ming (1984), in davi. 
372  云南 植物志  25a. 桃 叶杜鸦 (原 亚种) subsp. annae 灌木, 高 I. 2 — 4 米; 幼枝 疏生丛 卷毛和 多少具 腺体, 粗约 4 毫米。 叶革质 ,狭披 针形, 长 7 — 11 厘米, 宽 1.5—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14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具细小 红点,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7 — 10 朵; 总轴长 I. 5 — 2.5 厘米, 疏生 丛卷毛 和密生 腺体; 花梗长 1 一 1.5 厘 米, 粗壮, 密生 腺体和 稀疏丛 卷毛; 花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5 裂, 外面 和边缘 具短柄 腺体; 花 冠杯 状或宽 钟形, 较小, 长 2 — 2.5 厘米, 白色 带淡蔷 薇色, 筒部上 方具多 数紫红 色点子 ,裂 片 5,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多 少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2 — 2. 5 厘米, 子 房密生 腺体, 有时混 生有毛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蒴果圆 柱状, 直立, 长 1.5 — 2.5 厘米, 粗 0.8 — 1.2 厘米, 黑褐色 ,具 腺体。 产嵩明 、宣威 、镇雄 、永善 ,海拔 1350 — 2620 米疏 林或灌 丛中; 贵州 也有。 25b. 滇西桃 叶杜胃 3( 云南植 物研究 )( 亚种) subsp. laxiflor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 Rhododendron laxiflorum Balf. f. et Forrest in Not. Bot. Gard. Edinb. 13:50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Sealy in Curtis ( 1962)*; R. harditigii Forrest ex Tagg ia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R, annae auct. non Franc h.: Chamberlain ( 1978), (1982) p.p. , quoad syn. 这 一亚种 叶倒披 针形, 先端钝 ,花冠 较大, 长 3.5 — 4 厘米, 筒部 通常缺 少红色 斑点, 花 梗较长 ,长 2 — 4 厘米。 居于原 亚种分 布区的 西部。 产 景东、 凤庆、 龙陵、 腾冲, 海拔 2100 — 3100 米常绿 阔叶林 或杂木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腾冲 C 26. 蜡叶杜 胃魟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02, 1—4 Rhododendron lukiangense Franch. ( 1 898);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ull en ct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gymranthum Diels ( 19 1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R. ceroceum Balf. f. ct W. W. Smith (1917); Fang (1939); R. admirabile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adroser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lukiangense Franch. subsp. gymnanthum (Diels)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lu/{iangense Franch. subsp, cerdceum (Balf. f . et W. W. Smith)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lukiangense Franch. subsp. admirabile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lukjangense Franch. subsp . adroser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6 米; 幼枝 无毛, 老 枝常带 紫色。 叶薄 革质,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9 一 15 厘米 \宽 2.5_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软 骨质, 叶具蜡 质层, 加 热后变 光亮,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5 — 20 对, 微回或 不显, 叶背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纤细, 略突,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8 — 12 朵; 总 轴长 1.5 — 2. 5 厘米, 被灰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稀达 1.5 厘米,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花 萼小, 5 深裂, 长约 1.5 毫米, 裂片 卵形, 外面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 筒状钟 
图 版 101 1—6. 露珠杜 Rhododendron irroratum Franch., 1. 花枝, 2. 叶背, 3. 花纵 剖面, 4. 维 .E, 5. 雌蕊, 6. 果; 7 — 10. 碟花 杜酶 R. aberconwayi Cowan, 7. 花枝, 8. 花纵 剖面, 9. 雄蕊, 10. 雌 * 蕊。 (曾孝 i* 绘) 
374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3.8 — 4.5 厘米, 粉红 至淡蔷 薇色, 里 面基部 具紫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少数紫 红色点 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4 厘米, 子房狭 圆柱形 ,长约 7 毫米, 无毛 或有时 疏生微 柔毛, 花柱 无毛。 果 狭长 柱状, 长 1.5 — 3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无毛, 黄 踪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丽江 、兰坪 、碧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海拔 (1800 —) 2500 — 34()()( — 3800) 米阔 叶林 或针- 阔混交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本种叶 披针形 ,先 端尖, 表面具 蜡质, 加热后 变光亮 ,花 冠粉红 至淡蔷 薇色, 质薄, 子房 通常 无毛。 27. 光柱社 胃§ 图版 102, 5-9 Rhododendron tanastylam Balf, f. et Ward ( 1917);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Sleumer (1958);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erocht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ombrachares Balf. f. et Ward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37),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1.8 — 8 (-15) 米; 幼枝 疏生丛 卷毛, 纤细, 粗约 2.5 毫米, 老 枝灰黄 色。 叶革质 ,椭圆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7.5 — 12.5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 楔形 或钝, 边缘软 骨质, 略外卷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6 — 20 对, 微回 或平, 叶背无 毛, 散 生细小 红点, 中脉极 隆起, 侧脉 突起, 网脉 略突; 叶柄长 1.5 — 2 厘米, 被稀疏 微柔毛 或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7 — 8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或 疏生微 柔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无毛 或有时 疏生丛 卷毛; 花 萼小, 杯状, 长约 1.5 毫米, 裂片 5 , 宽 卵形, 外面无 毛或近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4 一 5.5 厘米, 粉红 色至深 红色, 多少肉 质, 里 面基部 具紫红 色斑, 筒部上 方具少 数紫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 1.5 — 2 厘米, 宽 2—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长 2.5 — 4 厘米, 花 丝基部 疏生白 色微柔 毛或近 无毛; 雌蕊长 4 一 5.5 厘米, 子房 无毛或 近基部 疏被微 柔毛, 花柱 无毛。 蒴 果长约 1.5 厘米, 粗约 6 毫米, 无 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腾冲 、^水 、碧江 、维西 ,常绿 阔叶林 中,. 海拔 1600 — 33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越 南北部 、缅 甸东北 部和印 度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水 片马。 28. 苍山杜 13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dimitri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in nota;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2 — 4 米; 幼枝 无毛, 粗约 3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 形或楠 圆状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钝 或圆形 ,边缘 外弯,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12 对, 叶背黄 绿色, 无毛, 中脉 突起, 侧脉 略突;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毛或近 无毛, 上面具 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2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多少被 丛卷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 被丛 卷毛, 无 腺体; 花萼大 ,长达 9 毫米, 杯状, 不等 5 深裂, 近基 部被丛 卷毛, 裂片 边缘流 苏状; 花冠筒 状钟形 ,长约 4 厘米, 深蔷 薇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紫 红色蜜 腺囊, 筒部 上方具 多数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2-3.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 房密被 续毛, 花柱 下半部 被丛卷 毛, 有 时混生 腺体。 果 未见。 
杜 肖 3 花 科  375  图 K 102 1一4. 蜡 叶杜雜 Rhododendron lukiangcnse Franch.,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雄蕊, 4. 雌蕊; 5— 9. 光柱杜 81 R. taaaitylum Balf. f. ct Ward., 5. 花枝, 6. 花冠 展开, 7. 雄蕊, 8. 雌蕊, 9. 叶 背 節 分, 示扛 色点。 (肖 溶绘) 
376  云南 埴物志  产大理 (苍山 东坡) ,生于 海拔约 3000 米 的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9. 窄叶杜 g 魟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00, 5-9 Rhododendron araiophyllum Balf.f. e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6 米; 幼枝多 少被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叶革质 ,披 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长 渐尖, 基部禊 形或纯 ,边缘 软骨质 ,叶面 无毛, 中脉凹 陷, 侧脉 12 — 15 对, 微凹, 叶背 除沿中 脉上被 灰白色 丛卷绵 毛外, 其余 无毛, 具细小 红点, 中 脉隆起 ,侧脉 纤细, 略突; 叶 柄长约 1 厘米, 无毛 或疏生 白色丛 卷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6-8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被白色 绒毛;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1.5 厘米, 疏被丛 卷毛或 无毛; 花 萼小, 长约 1.5 毫米, 5 裂, 无毛; 花冠 钟形, 长 2.5 — 4 厘米, 白色 至淡粉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深红 色斑, 筒部上 方有少 数深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3 厘米, 先端微 凹;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3 — 3.8 厘米, 子 房疏生 白色平 伏柔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 1.2 — 1.8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外面常 被白霜 。花 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腾冲 、庐水 、云龙 、碧江 、福贡 、贡山 ,海拔 201)0 — 3400 米, 生于 常绿阔 叶林或 冷杉林 中。 缅 甸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叶 狭窄, 叶背 中脉总 是多少 被毛, 子 房多少 被毛。 30. 红花杜 Rhododendron spanotrichum Balf. f . e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5 — 8 米, 稀达 12 米; 幼枝 无毛, 具腺 体脱落 后的小 斑点, 粗 3 — 5 毫米。 叶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7 — 1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呈 橡状短 渐尖, 边缘 略呈波 状, 基部钝 或楔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4 一 18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具细小 红色点 子, 中脉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细小 红点, 上面 具槽。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 8 — 10 朵; 总轴长 1.5 — 2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5 — 7 毫米, 疏生丛 卷毛; 花 萼小, 长 约 1.5 毫米, 无毛或 疏生丛 卷毛, 5 齿裂; 花冠 钟形, 长 4 一 4.5 厘米, 深 红色, 里面基 部具暗 紫红 色斑, 裂片 5 ,长 1.5— 2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 厘 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5 — 4.2 厘米, 子房被 红棕色 续毛, 花柱 无毛。 果圆 柱形, 直, 长 2 — 2.5 厘米, 粗约 8 毫米。 花期 3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元阳、 马关、 麻 栗坡、 西畴、 广南; 海拔 (1000 — ) 1500-2280 米, 生 于常绿 阔叶林 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元阳逢 春岭。 . 31. 石 生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lapidosum T. L. Ming (1981)*, (1984); Chamberlain (1982). 灌木; 幼 枝被微 柔毛, 粗 3 — 5 毫米。 叶薄 革质, 镰状披 针形或 狭披针 形.长 5.5 — 7.5 厘米, 宽 1.3 — 1.7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边缘继 波状,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约 10 对, 微回, 叶背苍 白色, 无毛, 散 生细小 红点,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 柄长 0.8 — 1.3 厘米, 无毛, 上面略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约有 9 朵花; 总 轴长约 1.5 厘米, 被灰白 色级毛 ;花 梗长约 1.1 厘米, 疏 生短柄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5 裂, 外 面近无 
杜 躔 花 科  377  毛, 边缘 具短柄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 筒部 上方具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2 — 2.9 厘米, 花丝 基部疏 生柔毛 或近 无毛、 子房密 被绒毛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镇雄 ,海拔 1900 米 石山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镇雄。 * 老君杜 § 驭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laojunense T. L. Ming (1984)*. 与碟 花杜鹃 (R. aberconwayi Cowan) 的区别 是花梗 和子房 被绒毛 ,无 腺体, 花柱光 滑。 产麻 栗坡, 海拔 2500 米 的岩石 上或竹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32. 蒙 自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mengtszense Balf . f . et W. W. Smith ( 19 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Chamberlain (1978); (1982);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幼枝密 生刚毛 状腺体 ,粗 4 一 6 毫米。 叶 革质, 狭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16.5 厘米, 宽 2.5 — 3.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叶面无 毛, 有时具 白霜, 中脉 凹陷, 侧脉 14 一 20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具细小 红色点 ,中脉 隆起, 具 刚毛 腺体, 侧 脉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刚毛 状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 花 4 一 8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生 腺体;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生 刚毛状 腺体; 花萼小 ,长 约 2 毫米, 5 裂, 外面密 生腺体 和刚毛 状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8 — 4.5 厘米, 紫 红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裂片 5 ,长约 2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 丝基部 疏生微 柔毛或 无毛; 雌蕊长 3.5 — 4.3 厘米, 子房被 刚毛和 刚毛状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刚毛和 刚毛状 腺体。 蒴果圆 柱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5 — 9 毫米, 具 刚毛和 刚毛状 腺体。 产金平 、蒙自 、麻 栗坡、 西畴、 邱北、 海拔 1100 — 2500 米, 生 于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本种以 小枝、 叶柄、 花梗 及子房 具刚毛 和刚毛 状腺体 而易于 识别。 露 珠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irroratum F ranch. (1887); Hemsl. ( 1889); Hook. f. in Curtis (189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Rehd. (1937);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7); (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ningyuenense Hand. -Mazz. (1920), (1936);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Fang (1939). 33a. 露珠杜 15 (原 亚种) 图版 101 , 1—6 subsp. irroratum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9 米; 幼枝 被绒毛 和短柄 腺体, 粗 3 — 5 毫米。 叶革质 ,披 针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钝或 楔形, 边缘 多少级 波状, 叶 面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6 对, 回陷, 叶背 无毛, 具腺体 脱落后 的红色 小点, 中 脉极隆 起, 侧脉 突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具丛 卷毛和 腺体, 后变 光滑, 上面 具槽。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 10—15 朵; 总轴长 1.5— 3 厘米, 疏 生红色 腺体; 花梗长 1.2— 2.5 厘米, 密 生红色 
378  云南 植物志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密生 腺体, 5 裂, 裂片圆 形或三 角形, 边缘具 腺体; 花冠 筒状钟 形, 长 3 — 5 厘米, 乳黄色 、白色 带粉红 或淡蔷 薇色, 筒 部上方 具绿色 至红色 点子, 外 面多少 具腺体 ,裂片 5 ,长 I. 5 — 2 厘米, 宽 2.5 — 3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5 — 3.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密生红 色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果长圆 柱形, 长 2.5 — 3 厘米, 粗约 8 毫米, 有 腺体。 花期 3 — 5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昆明、 嵩明、 寻甸、 富民、 禄丰、 武定、 禄劝、 大姚、 宾川、 大理、 漾濞、 鹤庆、 剑川、 丽江、 永平、 巍山、 凤庆、 镇康、 临仓、 景东、 元江、 易门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3000 (-3600) 米的 常绿阔 叶林、 松林 或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33b. 11 柱 露珠杜 §3 ( 亚种) subsp. pogonostylii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erlain (1978), (1982) p. p., quoad specim. S. Yunnan;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ogonostyl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Tagg ia Stevenson (1930); R. adenostemon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R. pingbianense Fang f. (1984)*. 与原亚 种的区 别是这 一亚种 花序总 轴多少 被毛, 花冠粉 红色, 里 面被微 柔毛, 花梗、 花 萼和 子房被 绒毛和 腺体, 花柱除 具腺体 外多少 被毛。 产蒙自 、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西畴、 文山、 砚山、 广南,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 的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越南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该亚 种分布 仅限于 云南东 南部。 D. F. Chamberlain (1982) 所指 昆明附 近和昆 明以北 (包 括四川 西南部 ). 的 分布, 前一 地区应 属于迷 人杜鹃 (R. agastum Balf. f. et W. W. Smith), 后 者大部 分可能 仍属原 亚种。 34. 贡山杜 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gongshanense T. L. Ming (1984)*. 灌木, 高 2 — 3.5 米; 幼枝具 腺头小 刚毛,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狭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3 — 20.5 厘米, 宽 3 — 4.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镰状 弯曲, 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显 著具皴 紋, 中脉 深陷, 侧脉多 而密, 25 — 30 对, 明显 回陷, 叶背 散生腺 头状小 刚毛或 刚毛脱 落后留 下 乳突状 基座, 沿侧脉 和细脉 上尤为 明显, 中脉极 隆起, 侧脉和 细脉明 显突起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疏生腺 头小刚 毛或无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约 20 朵; 总轴长 2 — 3 厘米, 疏生 腺体; 花 梗长约 1 厘米, 疏生 腺体和 柔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5 裂, 裂片 卵形, 无 毛; 花已 凋落; 子房狭 圆柱形 ,疏 生平伏 柔毛, 花柱 无毛。 蒴 果狭圆 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 4-5 毫米。 被平伏 柔毛。 果期 10 月。 产贡山 ,海拔 2100 — 2400 米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 种叶形 近于多 斑杜鹃 (R. kendrickii Nutt., 产我国 西藏东 南部及 不丹) ,但叶 下面、 尤 其是侧 脉和小 脉散生 腺头状 小刚毛 或刚毛 脱落后 残留下 乳突状 基座, 中 脉和侧 脉在叶 面显著 凹陷, 叶 背明显 突起而 不同。 35. 腺狨杜 § 鸟 (云南 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lept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幼枝 密生腺 体和丛 卷毛, 粗 4 一 6 毫米。 叶 革质, 倒披针 
杜 花 科  379  形, 长 9 一 14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多少 有丛卷 毛, 侧脉 16 — 20 对, 微凹, 叶背被 薄层黄 褐色微 絨毛, 易擦落 ,常 混生小 腺体; 中脉 隆起, 侧 脉多少 突起, 具红色 腺体; 叶柄长 2 — 2.5 厘米, 密生腺 体或有 时被丛 卷毛。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约 10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被 柔毛, 混生 腺体; 花梗长 1.5 — 3 厘米, 具短柄 腺体; 花萼长 4 一 7 毫米,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不 等大, 外 面疏生 腺体,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钟 形, 长 4 一 4.5 厘米, 淡蔷薇 色至蔷 薇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 片 :>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 E 10, 不等长 ,长 I. 5 — 3 厘米, 花 丝基部 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 厘米, 子房密 生腺体 ,花柱 光滑。 果 未见。 产维西 、德饮 ,海拔 3150 — 3900 米, 生于 针叶林 或杜鵲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36. 迷人杜 §3 ( 图鉴) Rhododendron agastum Balf. f. c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9)*; Fang (1939);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36a. 迷 人杜薛 (原 变种) 图版 103, 1-5 var. agastum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6 米; 幼枝 疏生丛 卷毛, 混生少 数腺体 ,粗 5 — 7 毫米。 叶 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6 — 13.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 钝或阔 楔形, 叶面 无毛, 中 脉回陷 ,侧脉 15 — 18 对, 微凹, 叶背被 灰白色 不连续 妹丝状 毛被, 中脉极 隆起, 侧脉 纤细, 侧 脉和网 脉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疏生 灰色丛 卷毛和 腺体, 后变 光滑,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20 朵; 总轴长 1.5 — 2.5 厘米, 具腺 体和丛 卷毛; 花梗长 1 — 1.5 厘 米, 密生腺 体和多 少有丛 卷毛; 花萼小 ,长 2 — 3 毫米, 5 — 7 裂, 裂片阔 卵形, 外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蔷蔽 红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筒部上 方具多 数紫红 色点子 和条纹 ,裂片 5 (— 7),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 0, 少有 14, 长 2.5-4.5 厘米, 花丝 下部或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4 一 5 厘米, 子 房密生 短柄腺 体和少 数糙 伏毛,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有 时混生 有毛。 蒴 果长约 3 厘米, 粗约 9 毫米, 微弯。 花期 4-5 月。 产 漾濞、 永平、 凤庆、 景东、 双柏、 易门、 富民、 嵩明、 寻甸, 海拔 1900 — 2900 常 绿阔叶 林 或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漾濞。 36b. 光柱迷 人杜鵑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penniveni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penniven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 tanastylum Balf. f. et Ward var. pennivenium (Balf.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这 一变种 叶先端 渐尖, 花萼无 腺体, 花丝 无毛, 子房密 被续毛 ,混生 腺体, 花柱 光滑而 不同。 产腾 冲、' &水、 云龙、 碧江、 海拔 2 4 00 — 33 00 米杂木 林或常 绿阔叶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腾冲 附近。 这一 变种成 叶背面 多少残 留不连 续蛛丝 状毛被 与原变 种极其 一致, 唯其叶 先端尖 ,花 
38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03 1—5、 迷 人社魄 Rhododendron agast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agastum 1. 花枝, 2. 叶背, 3. 花纵 剖面, 4. 雄蕊, 5. 雌蕊; 6 — 9. 绵毛 房杜鹃 R. facetun. Balf. f. et Ward. 6. 花枝 j 7. 花冠纵 剖面, 8. 雄蕊, 9. 雄 蕊,。 (李锡 畴绘) 
杜 醜 花 科  381  柱 光滑而 不同。 D. F. Chamberlain (1978), (1982) 将它 作为光 柱杜鹃 的变种 [R. tan- astylum Balf. f. et Ward var. penniveni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ian] 是极不 合适, 而 应作更 正的。 37. 裂粤杜 Rhododendron schist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达 4 米; 幼枝被 白色丛 卷毛, 无 腺体。 叶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2-7 厘米, 先端钝 ,具凸 尖头, 基部钝 或楔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凹, 叶背淡 绿色, 幼时被 星状毛 ,老叶 在基部 多少残 存有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白色 星状毛 ,后变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约 10 朵花;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被丛 卷毛, 无腺体 ;花 萼大, 杯状, 长达 2 厘米, 红色, 不等 5 裂, 外面基 部被丛 卷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鲜红至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 暗紫红 色蜜腺 襄,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 10, 不等长 ,长 2.5 — 3.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微柔毛 ;雌 长约 4 厘米, 子房 密被星 状毛, 花柱下 部密被 星状毛 ,上部 无毛。 萠果 长约 1.5 厘米, 粗约 8 毫米, 被星 状毛。 产腾冲 ,海拔 3000 — 3300 米, 杜 11 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与绵毛 房杜鸭 (R. facetum Balf. f. et Ward) 的区 别是花 萼大, 长 1.5 — 2 厘米, 花柱 无 腺体, 上半部 光滑而 不同。 38. 绵毛房 杜|§ (图鉴 ) 图版 10 3 , 6-9 Rhododendron facetum Balf. f. et Ward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eriogyn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4)*; Fang (1939); "图 鉴" (1974)*.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8 — 9 米; 幼枝被 灰色星 状毛, 粗 3 — 6 毫米, 后变 无毛。 叶 革质, 长圆状 桶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4 一 7.5 厘米, 先端钝 ,具凸 尖头, 基 部圆形 或纯,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5 — 17 对, 微凹, 叶 背幼时 沿中脉 附近有 灰色疏 松星状 毛, 后变 无毛, 具细小 红点,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2 — 3 厘米, 疏生星 状毛, 后变无 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1.5 — 3.5 厘米, 被灰色 柔毛, 有时疏 生 腺体;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星 状毛, 有时 有少数 腺体; 花萼 杯状, 长约 5 毫米, 肉质, 红 色, 5 裂, 外面 被星状 毛或混 生少数 腺体, 边缘具 腺体;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4 一 4.5 厘米, 肉 质, 鲜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紫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凹 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5 — 3.7 厘米, 花 丝下半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5—4.5 厘米, 子房 密 被星状 续毛, 花柱 下半部 密生星 状毛, 上半部 具短柄 腺体, 多少有 星状毛 混生。 果长 1.5 — 2 厘米, 粗 6—8 毫米, 被星 状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宾川、 大理、 漾濞、 云龙、 永平、 腾冲、 水、 兰坪、 碧江、 福贡、 景东, 海拔 2100 — 3300 米, 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 淡 黃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flaviflorum T. L. Ming (1984)*. 
382  云南 植物志  本种花 黄色, 叶较小 ,长 7— 9.5 厘米, 宽 2.7—3.8 厘米, 具短柄 ,柄长 1 — 1.5 厘米, 可 与近缘 种绵毛 房杜鹃 (R. facetutn Balf. f. et Ward) 相 区别。 产 水, 海拔 2700 米混交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水。 39. 星毛杜 胃驭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kyawi Lace et W. W. Smith (191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gapetum Balf. f. et Ward (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pro- phan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5) 3-8 米; 幼枝疏 生星状 毛和短 柄腺体 ,粗 6 — 8 毫米。 叶革质 或厚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10 — 28 厘米, 宽 3.5 — 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5 — 20 对, 明显 凹陷, 叶背 幼时密 被灰色 至黄褐 色星状 绒毛, 混 生腺头 刚毛, 毛被易 擦落, 中脉 粗壮, 极隆起 ,侧脉 突起; 叶柄长 2 — 5 厘米, 被星 状毛和 腺头小 刚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2.5— 4 厘米, 被 柔毛和 腺体; 花梗长 1.5 — 3 厘米, 具腺 头小刚 毛和丛 卷毛; 花萼 杯状, 长 2 — 5 厘 米, 肉质, 红色, 5 裂, 外 面具腺 头小刚 毛和丛 卷毛, 边缘具 腺体;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4.5 — 6 厘米, 深红色 ,多少 肉质,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紫 江色蜜 腺囊, 外面疏 生短柄 腺体, 裂片 5 ,长 1.5-2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5 — 4 厘米, 花 丝下半 部或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4.5 — 5.5 厘米, 子房密 被星状 绒毛, 混生短 柄腺体 ,花柱 疏生腺 体和短 柄 腺体。 果长 2.5 — 3.5 厘米, 粗 7 — 10 毫米, 被 絨毛和 腺体。 产腾冲、^?^5水、福贡、 贡山, 海拔 1600 — 2700 米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分布。 本种花 梗和总 轴较长 ,花梗 具腺头 刚毛, 花冠 外面具 腺体, 幼叶 背面密 被星状 绒毛。 40. 银 叶杜鵑 ( 图鉴) 图版 104, 1—6 Rhododendron argyrophyllum Franch. (1886), (1887); Hems!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1942)*,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hionophyllum Diels (1900); R. argyrophyllum var. cupulare Rehd., ct Wils. in Sarg. (1913).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6 米; 幼枝被 白色或 灰色微 绒毛, 后变 无毛, 粗约 4 毫米。 叶革 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边缘略 反卷,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凹陷, 叶背 被银白 色薄层 灰泥质 毛被, 中脉 隆起, 无毛, 侧脉 略突或 不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近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 7 — 9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灰 黄色丛 卷毛; 花梗 纤细, 长 2 — 3 厘米, 疏生 白色丛 卷毛; 花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5 裂, 略被毛 ;花冠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筒 部上方 具紫色 或蔷薇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2 — I 4 , 稀达 16,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白 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 厘米, 子房长 圆柱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灰 白色或 灰黄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柱头 头状。 蒴果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多少 弯弓, 被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杜 醜花科  383  图 版 104 1一6. 银叶杜 15 Rhododendron argyrophyllum Franch., 1. 花枝, 2. 叶背,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 雌蕊, 6. 果; 7— 10. 光 蕊杜鹏 R. coryanum Tagg et Forrest 7. 花枝, 8. 雄蕊, 9. 雌蕊, 10. 果。 (李锡 躕绘) 
384  云南 植物志  产巧家 、昭通 、镇雄 、彝良 、大关 、永善 ,海拔 1900 — 2800 米, 常 绿阔叶 林或灌 丛中。 四 川 西南部 和贵州 也有。 41. 光蕊杜 i 乌 图版 104, 7-10 Rhododendron coryanum Tagg et Forrest ( 192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5 — 8 米; 幼枝被 灰白色 丛卷毛 和无柄 腺体, 后变 光滑, 粗约 6 毫 米。 叶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7 —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叶面淡 绿色,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8 — 20 对, 微凹, 叶背被 灰白色 或淡肉 桂色紧 贴的薄 毛被, 多少 粘结,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或 不显;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被白色 丛卷毛 和无柄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多花, 有花 20 — 30 朵; 总轴长 1 一 3 厘米, 被 淡黄色 绒毛; 花梗长 1.5 — 4.5 厘米, 疏生 柔毛和 腺体, 后变 光滑; 花 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 5 裂, 裂片 卵形, 外面 疏生腺 体和丛 卷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2.5—3 厘米, 乳白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斑点, 里面 下部被 柔毛, 裂片 5 , 近圆形 ,径约 1.5 厘米, 先端 微缺; 雄蕊 10 一 12,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约 5 毫米, 无毛或 稀有少 数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2 — 2.5 厘米, 粗约 0.5 厘米, 无毛。 产碧江 、维西 、贡山 ,海拔 2400 — 3560 米, 阔叶林 下或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本种子 房无毛 ,与 该亚组 的其余 种类相 区别。 42. 粉背杜 § 驭云南 植物 研究) 海绵杜 鵲( 图鉴) Rhododendron pingianum Fang (1939), (1942)*, (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8 米; 小枝 粗壮, 粗 5 — 7 毫米, 幼枝密 被灰白 色柔毛 ,老 枝变无 毛。 叶 革质, 倒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2.5 — 4 ( 一 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具 短 尖头, 基部楔 形或钝 ,有时 圆形, 边缘略 反卷, 叶面淡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H 对, 微回, 叶背被 白色至 灰白色 毛被, 上层 毛被糠 批状, 多少易 擦落, 下层毛 被薄, 灰 泥质, 多少 粘结, 中脉 隆起, 多少 被毛, 侧脉 为毛被 覆盖;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糠粃 状白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2 — 22 朵; 总轴长 1.5 — 3 厘米, 疏被微 柔毛; 花梗长 2 — 4 厘 米, 疏生 白色丛 卷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5 裂, 裂片钝 三角形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 冠漏斗 状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粉红 色或带 紫色, 裂片 5 , 长约 1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 12, 不等长 ,长 0.8 — 1.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1.5 — 2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花柱 紫色, 无毛。 蒴 果狭圆 柱形, 长 2.5 — 3.5 厘米, 粗约 4 毫米, 多 少被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永善 ,海拔 2450 米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43. 金山杜 §3 ( 图鉴) Rhododendron longipes Rehd. et Wils var. chienianum (Fang) Chamberlain (1979), (1982). Rhododendron chienianum Fang (1939);" 图鉴" (1974)*. 
杜 鸭花科  385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3.5 — 10 米; 幼枝黑 褐色, 被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叶 革质, 披 针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6 — 9.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钝, 叶面深 绿色, 幼叶表 面略被 丛卷毛 ,后变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3 — 15 对, 多少 微回, 叶背 被黄棕 色薄 绵毛, 中脉 突起,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8 — 12 毫米, 被丛 卷毛。 总状 伞房花 序有花 8 — 15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被灰白 色絨毛 ;花梗 纤细, 长 1.5—3.5 厘米, 被丛 卷毛, 有时 混生少 数腺体 ;花 萼小, 长 1 一 1.5 毫米, 5 裂, 外 面或基 部被丛 卷毛和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粉 红色, 长 2.5 — 3 厘米, 筒部上 方具少 数紫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 端凹入 ;雄蕊 12 — 13, 不等长 ,长 5 — 15 毫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2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约 5 毫米, 密生 腺体, 花柱 光滑。 蒴果圆 柱形, 长 2 — 2.5 厘米, 多少具 腺体。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10 — 11 月。 产 大关、 缓江, 海拔 1900 — 2000 米, 生于杂 木林中 ;四 川南部 和贵州 也有。 云 南新记 录。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背 面毛被 增厚, 子 房密生 腺体。 44. 不凡杜 § 鸟 (图鉴 ) Rhododendron insigne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descr. fr. add.; Tagg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8 米; 幼枝 被灰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厚 革质, 长圆 状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7—14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短 尾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略 反卷,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H — 16 对, 微凹, 叶背 毛被灰 泥质, 表面 平滑, 由 细星状 毛交织 而成, 初为白 色至灰 白色, 后变为 古铜色 ,中脉 隆起, 侧 脉多少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初 被白色 绵色, 后变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8 — 15 朵; 总轴长 1.5 — 2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5 — 4 厘米, 淡 红色, 疏被毛 或无毛 ;花 萼小, 杯状, 长 1.5 — 2 毫米, 具 5 个显著 三角形 小齿裂 ,外 面和 边缘疏 生微柔 毛或近 无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至 粉红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 14, 不等长 ,长 1.5-2.5 厘米, 花 丝下半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 房长约 7 毫米, 密被白 色平伏 柔毛, 花柱 无毛。 朔果圆 柱形, 长约 2.5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密被 灰黄色 续毛, 8 — 10 室。 产 镇雄、 彝良、 大关、 永善、 海拔 1700 — 2 000 米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和贵州 西部也 有。 云南和 贵州新 记录。 45. 光枝社 (图鉴 ) 灏 富杜鹃 (植 物分类 学报) Rhododendron haofui Chun et Fang (195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a clavi. 灌木至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幼枝 绿色, 无毛, 粗约 4 毫米, 树皮 纵裂, 易 剥落。 叶革 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7 — 19 厘米, 宽 3 — 4.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叶面 无毛, 干后变 黄绿色 ,中脉 回陷, 侧脉 不显, 叶背 密被淡 黄色^ 毛, 中脉隆 起, 侧脉 I 4 一 20 对, 略 突或为 毛被所 覆盖;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上面略 具槽。 花序 总状 伞形, 有花 5 — U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被 白色长 柔毛; 花梗长 2.5—3.5 厘米, 被微柔 
386  云南 植物志  毛;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5 齿裂 ,外 面被微 柔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4 一 4.5 厘米, 白 色带粉 红,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雄蕊 18 — 2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 下部被 微柔毛 ;雌, 蕊长 3.5—3.7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6 毫米, 密被白 色线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粗 6 — 8 毫米, 被 淡黄色 绒毛, 10—11 室。 产麻 栗坡, 海拔 1600 — 1800 米混交 林中。 贵州东 南部、 广 西和湖 南南部 也有。 云南 新 记录! 46. 钝 头杜薛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farinosum Lhv\. (1914),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Chamberlain (1977),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2 — 5 米; 幼枝被 灰白色 绒毛。 叶 革质, 倒卵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5 — 8 厘 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钝 ,多 少向外 弯曲, 基部钝 ,叶面 无毛, 有 光泽, 具泡状 继纹, 中脉、 侧 脉和网 脉下陷 ,叶背 有二层 毛被, 上 层为黄 褐色或 肉桂色 绵毛, 下层 毛被灰 白色, 薄而紧 贴, 中脉 和侧脉 隆起, 多少 被毛; 叶柄 较短, 长约 1 厘米, 被 灰白色 绒毛。 花 序有花 6 — 10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萼长 1 一 I. 5 毫米, 密 被黄褐 色绒毛 ,具 三角形 5 齿裂; 花冠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色, 里面 近基部 疏生微 柔毛,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雄, 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密 被锈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巧家 ,海拔 3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与皱 叶杜鹃 (R. denudatum Uvl.) 和繁 花杜鹃 (R. floribundum Franch.) 的 区别是 本种叶 较小, 长 5 —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钟, 多少 向背面 卷曲, 叶背面 上层毛 被由丝 状毛交 织而成 ,花冠 白色, 雄蕊和 雌蕊远 较花冠 为短。 47. 继叶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ddodendron denudatum Uvl. (1914),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1937); Hand.- Mazz. (1936); Chamberlain (1977);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xanthoneuron L^vl. ( 1914), ( 1916).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8 米, 幼枝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粗约 5 毫米。 叶革质 ,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10 — 1 6 .5 厘米, 宽 3. 5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面无 毛, 明显具 皱纹, 中脉 回陷, 侧脉 14 一 18 对, 侧脉 和网脉 凹陷, 叶背 被二层 毛被, 上 层为淡 黄色疏 松绵毛 ,由分 枝状毛 组成, 常多少 脱落, 下层 毛被灰 白色, 薄而 紧贴, 中脉和 侧脉隆 起, 常变 无毛, 网脉 突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 淡黄色 绒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8 — 12 朵; 总轴长 5- - 7 毫米, 被 缄毛; 花梗长 1 一 I. 5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续毛; 花萼小 ,长 1 一 1.5 毫 米, 密被 绒毛, 具 三角形 5 齿裂; 花冠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蔷薇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裂片 5(—6), 长 1 一 1.5 厘 米,' 宽 1.5 — 2 厘米; 雄蕊 10( — I 3 ), 不 等长, 长 2 — 3 厘米, 花 丝 无毛或 基部具 稀疏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 厘米, 子房 被白色 绒毛, 长约 5 毫米, 花柱无 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粗 6 — 8 毫米, 直, 被 黄褐色 绒毛。 产东川 、巧家 、大关 、镇雄 ,海拔 1800 — 3300 米, 生于落 叶阔叶 林至针 -阔混 交林中 ;四 川西南 部和贵 州西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 
杜 鸱花科  387  本 种近于 繁花杜 K (R. floribundum Franch.), 但叶 背毛被 黄色, 薄, 常 多少脱 落而与 后者相 区别。 48. 繁花杜 g3( 图鉴) Rhododendron floribundum Franch. (1886), (1888); Hemsl. et Wila.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descr. fr. add.;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Hutch, in Curtis (1940)*; "图 鉴" (1974)*; Chamberlia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10 米; 幼枝被 白色星 状绒毛 ,粗约 5 毫米, 老枝变 无毛。 叶厚革 质, 长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7 — 20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细 尖头, 基部楔 形或钝 ,叶面 呈泡状 隆起, 显著具 级纹, 无毛, 具 光泽, 叶脉明 显下凹 ,侧脉 12 — 18 对, 叶背 被疏松 绵毛, 上层 毛被由 星状毛 组成, 易擦落 ,下层 毛被薄 ,粘 结状, 白色, 中脉极 隆起, 侧 脉和网 脉明显 突起;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被灰白 色星状 绒毛, 后变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8 — 12 朵; 总 轴长约 7 毫米, 被灰白 色星状 续毛;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密 被灰白 色至淡 黄 色星状 绒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具 三角形 5 齿裂, 外面 被星状 绒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约 4 厘米, 粉红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筒 部上方 具多数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 基部疏 生微柔 毛或近 无毛; 雌 蕊长约 4 厘米, 子 房长约 5 毫米, 密被白 色平伏 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2 — 3 厘 米, 粗约 1 厘米, 被 灰黄色 绒毛。 花期 4 月。 产 巧家、 鲁甸, 海拔约 2600 米疏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49. 紫 玉盘杜 (图鉴 ) 图版 105, 6—9 Rhododendron uvarifolium Diels (1912);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Cowan et Davidian (194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 hododendron monbeigii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R. niphargum. Balf. f. et Kingdon Ward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7)*; R. dendri- frich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uvarifolium Diels var. griseum Cowan (1953).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10 米; 幼枝 被白色 或灰色 绒毛, 粗 5 — 8 毫米。 叶 革质, 倒披 #i 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稀为倒 卵形, 长 7 — 24 厘米, 宽 2.5 — 7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基 部通常 楔形, 有时钝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侧脉 14 一 20 对, 凹陷, 叶背 密被灰 白色至 灰褐色 绵毛, 中脉 隆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有时具 狭翅, 被灰白 色续毛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短 ,长约 1 厘米, 疏生丛 卷毛; 花梗长 1.3 — 2 厘米, 纤细, 疏生 丛卷毛 或近 无毛; 花萼小 ,长 0.5 — 1 毫米, 5 齿裂, 无毛或 疏生丛 卷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白色、 粉红 色至蔷 薇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1.5 厘米, 宽 1.8 — 2.3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 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狭 圆柱形 ,长 5 — 8 毫米, 无毛, 花柱 无毛。 朔果 狭长, 极 弯弓, 长 3 — 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无毛。 花期 4—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永胜、 宁浪、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海拔 2200 — 3900 米, 生于 阔叶林 或针叶 林下; 
388  云南 植物志 
杜 3>1 花 科  389  四川 西南部 或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50. 键果杜 § 乌 (图鉴 ) 图版 105, 1-5 Rhododendron fulvum Balf. f. c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37); Hutch, in Curtis (1939)*; Cowan et Davidian (194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jtdvoides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 Mazz. (1936). 灌木或 乔木, 高 1.5 — 9 米; 幼枝 密被灰 色至肉 桂色微 绒毛, 粗 5 — 8 毫米。 叶革质 ,倒 披针形 、长圆 状倒披 针形或 倒卵形 ,长 10 — 20 厘米, 宽 3—7.5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端 短渐尖 或钝,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21 对, 微凹, 叶 背密被 淡 棕色至 黄褐色 或锈色 结毛, 由颗粒 状簇毛 组成, 中脉 隆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 被灰色 或 黄褐色 绒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或 疏生丛 卷毛; 花梗长 1.5 — 2.5 厘米, 无毛或 疏生丛 卷毛, 花 萼小, 长 1—2 毫米, 具 波状或 钝三角 形小萼 齿, 无毛; 花冠 钟形或 漏斗状 钟形, 长 2.5 — 4 厘米, 白色、 粉红色 至深蔷 薇色, 里面 基部具 深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雄蕊 10, 不等 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房狭 圆柱形 ,长 6 — 8 毫 米,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2.5 — 4 厘米, 粗约 3 毫米, 狭圆 柱形, 极 弯弓, 无毛。 花期 4-- 5 月, 果期 9—11 月。 产腾冲 、云龙 、碧江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铁 、贡山 ,海拔 2500 — 3900 米阔 叶林至 冷杉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51. 哦马杜 g 乌 (图鉴 ) Rhododendron ochrace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幼枝密 生短腺 头刚毛 ,粗约 3 亳米, 顶芽 球形, 外 层芽鳞 线形。 叶薄 革质, 狭倒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急 渐尖, 基部阔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略反卷 ,叶 面起初 散生小 族毛, 后变 无毛, 中脉 凹陷, 多少具 腺体, 侧脉 不显, 叶背被 厚层黄 色疏松 绵毛, 中脉 突起, 多少 被毛, 侧脉为 毛被覆 盖;; 叶柄 纤细, 长 1 一 2 厘米, 具腺 头刚毛 和柔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8 — 12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被 绒毛; 花梗长 0.6 — 1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花萼 杯状, 长 2 — 5 毫米, 5 深裂, 裂片三 角形, 外面 和边缘 具腺头 刚毛; 花冠宽 钟形, 长约 3 厘米, 深红色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 蕊 10—12,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2.8 厘米, 子房卵 圆形, 长约 4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和腺头 刚毛, 花柱 无毛。 蒴果狭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4 毫米, 疏 或密 生腺头 刚毛, 通常 6 室。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9一10 月。 产镇雄 、彝良 、大关 、永善 ,海拔 1850 — 2100 米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叶背毛 被和花 冠的质 地及色 泽近于 疏花杜 11 亚组 (Subsea. Neriiflora) 的 成员, 但花冠 不具蜜 腺囊, 小 枝和子 房具腺 头刚毛 而异。 
390  云南 植物志  52. 芒剌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strigillosum Franch. (1886), (1888);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Curtis (1920)*; Mottet (1923)*; Millais (192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陈嵘 (1937); Fang (1939), (1942)*,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52a. 芒剌杜 i§ (原 变种) 图版 106, 1-6 var. strigillosum 灌木, 高 2 — 4 米; 幼枝密 生腺头 刚毛, 粗约 5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反 卷, 具 刚毛或 脱落, 叶面幼 时散生 长刚毛 ,后变 无毛, 中脉 凹陷, 多少具 刚毛, 侧脉 14 一 20 对, 微凹, 叶背散 生刚毛 或多少 脱落, 沿中脉 密生丛 卷毛和 长刚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 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混生 少数分 枝状丛 卷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8 — 12 朵; 总轴 长 5 — 8 毫米, 被白色 柔毛和 腺体;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生红 色腺头 刚毛; 花萼小 ,长 1.5 — 2 毫米, 5 裂, 具腺头 刚毛; 花冠 钟形, 长 4.5 — 5.5 厘米, 深 红色, 里面基 部具黑 红色斑 ,裂片 5,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5 — 4.5 厘米, 花丝无 毛; 雌蕊长 4 一 5 厘米,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5 毫米, 密生 紅色平 伏腺头 刚毛, 花柱 红色, 无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7 毫米, 直立, 密 生腺头 刚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镇雄 、大关 、永善 、盐津 ,海拔 1650 — 1950 米, 山 坡杂木 林或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也 有。 52b. 紫斑杜 (图鉴 )( 变种) var. monosematum (Hutch. )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monosematum Hutch, in Curtis's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图鉴 "(1974)*。 i?. pachytrichum auct non Franch.: Chamberlain (1982), p. p., quoad syn.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该 变种叶 除背面 沿中脉 上有刚 毛外, 其余 无毛, 花冠 白色至 淡蔷薇 色,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产禄劝 、巧家 ,海拔 2400 — 3500 米混交 林下或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53. 线毛杜 §3 ( 图鉴) Rhododendron pachytrichum Franch. (1886), (1888);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1942)*,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ian (1978); (1982), p. p. excl. syn. R. monose- matum;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高 1.5 — 4 (一 8) 米; 幼 枝密生 黄褐色 分枝状 丛卷硬 毛或多 少混生 腺头短 刚毛, 老枝变 无毛。 叶革质 ,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通常短 尾尖, 基部 圆形, 有时近 心形, 边缘略 反卷, 幼 时有小 刚毛, 后来 脱落, 叶面无 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侧脉 6_19 对, 微回 或有时 不显, 叶背沿 隆起的 中脉上 多少被 棕色分 枝状毛 ,其余 无毛,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密 被黄褐 色分枝 状丛卷 硬毛。 花 序总状 
杜 騁花科  391  图 版 106 1一6.^£ 刺杜鹇 Rhododendron strigillosum Franch., 1. 花枝, 2. 叶背,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 雌蕊, 6. 果 ; 7—11. 朱红 大杜鹇 R. griersonianum Balf. f. ct Forrest, 7. 花枝,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雌蕊, 11. 叶背。 (李锡 崎绘) 
392  云南 植物志  伞形, 有花 7 — 10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被白色 柔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具丛 卷硬毛 或有时 具 腺头短 刚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具 5 个半圆 形或钝 三角形 齿裂, 外面 无毛或 基部被 毛; 花冠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 或淡蔷 薇色, 里 面基部 有深紫 色斑, 裂片 5, 长约 1 厘 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 捺色糙 伏毛或 有时为 具腺头 的短刚 毛, 花柱 无毛。 11 果圆 柱形, 长约 2.5 厘米, 粗 6 — 8 毫米, 密 生短刚 毛或有 时为具 腺头刚 毛。 产彝良 、永善 ,海拔 1700 — 2450 米杂木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54. 长萼社 §3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diphrocalyx Balf. f.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 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burrijlor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灌木, 高 1 一 5 米; 幼枝具 腺头长 刚毛和 丛卷毛 ,粗约 7 毫米。 叶 长圆状 棉圆形 或倒卵 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先 端具细 尖头, 基部钝 至圆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回, 叶背仅 沿中脉 下部具 刚毛, 其余 无毛, 具细 小乳突 体和小 红点; 叶柄 长 1.5 — 2 厘米, 紫色, 具 丛卷毛 和腺头 刚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达 10 朵; 总轴 红色, 长 约 1.5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 萼大, 肉质, 红色, 长 2 — 3 厘米, 裂片 5, 不 等大, 多少 圆形, 外面 被丛卷 丛毛, 边缘具 睫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深薔 薇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下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 续毛, 混生少 数有柄 腺体, 花 柱下部 有毛和 腺体。 果长约 2.5 厘米, 微弯。 产 腾冲, 海拔 3000 — 3300 米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55. 粗毛杜 i 驭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habrotrich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ia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2 — 3 米; 小枝粗 5 — 7 毫米, 密被暗 紫色坚 硬腺头 刚毛。 叶革质 ,椭 圆形或 椭圆状 长圆形 ,长 9.5 — 18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边缘 具长短 不等的 刚毛, 叶面深 绿色, 微敏,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5 — 20 对, 回陷, 叶背 仅沿中 脉散生 刚毛, 其余 无毛, 具细小 红点或 不显, 中脉 隆起, 紫红色 ,侧脉 突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粗 壮, 密生暗 紫色坚 硬腺头 刚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1 一 1.5 厘米, 被黄 色 绒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花 萼大, 长约 1 厘米,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片长 圆 形至披 针形, 外面密 被腺头 刚毛, 近上 部混生 柔毛, 边缘具 腺毛, 先端 略呈流 苏状; 花冠 钟形, 长 3.5 — 5 厘米, 白色 至淡蔷 薇色,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2.5 厘米, 先端微 凹;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4 厘米, 花丝下 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5—4 厘米, 子房 圆柱形 ,密 生腺头 刚毛, 花柱 下半部 具腺头 刚毛。 蒴 果长约 2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密 生腺' 头 刚毛,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4 一 5 月。 产 腾冲, 海拔约 3000 米杜 11 灌 丛中。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56. 粘毛杜 (图鉴 ) 图版 107, 1—5 
杜 B§ 花科  393  Rhododendron glischrum Balf. f. et W. W. Smith ( 19 16); Stapf in Curtis ( 1924)* ;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10 米; 幼枝密 生长短 不等的 粗刚毛 ,顶端 具粘性 的黄色 至黑色 腺体和 不具腺 体的短 刚毛, 粗 5 — 8 毫米;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1 一 25 厘米, 宽 2.5 — 8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尾状长 渐尖, 基部钝 或圆形 ,有 时近 心形, 边缘软 骨质, 具长 刚毛,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18 — 22 对, 凹陷, 叶背 淡黄 褐色, 沿中脉 和侧脉 密生平 展的糙 伏毛, 先端 有腺体 或无, 其余 散生糙 伏毛, 中 脉和侧 脉显著 突起, 网脉 略突; 叶柄长 1.5 — 3 厘米, 粗壮, 密生 长短不 等的粗 刚毛。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3 — 5 毫米, 具腺头 刚毛; 花梗长 1.5—4 厘米, 密 生黄色 腺头刚 毛; 花 萼大, 5 深裂至 近基部 ,长 0.7 — 1.5 厘米, 裂片椭 圆形或 长圆形 ,外面 具腺头 刚毛, 边 缘具长 硬毛; 花冠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蔷薇色 至紫丁 香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紫 色斑, 筒部上 方有时 具少数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极不 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 房长约 4 毫米, 具腺 头刚毛 ,花 柱基部 或下半 部也有 刚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 1.5 — 2 厘米, 密 生腺头 刚毛, 7 — 8 室,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月。 产丽江 、维西 、碧江 、贡山 ,海拔 2800 — 36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鵲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也 有。 分布于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57. 泡毛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vesiculiferum Tagg in Stevenson (1930), ( 1931), descr. latin,;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5 — 3 米; 幼 枝密生 腺头短 刚毛, 粗约 4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8 — 15.5 厘米, 宽 3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 缘具睫 毛, 叶面 呈泡状 隆起, 无毛, 中脉、 侧 脉及网 脉明显 下陷, 叶背散 生无腺 头的长 刚毛, 沿中脉 和侧 脉上被 白色特 异的泡 状毛, 中脉极 隆起, 侧脉 18 — 22 对, 侧脉和 网脉明 显突起 ;叶柄 .长 1 一 2 厘米, 密 被腺头 刚毛和 白色泡 状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短 ,长约 5 毫 米, 被丛 卷毛; 花梗长 2 — 2.5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和少数 白色泡 状毛; 花 萼大, 长约 1 厘 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7 — 8 毫米, 外面 和边缘 具腺头 刚毛; 花冠 钟形, 长 3 — 3.5 厘 米, 蔷薇 紫色, 多少 肉质,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或 深紫红 色斑, 裂片 5, 长约 1.3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微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5 毫米, 被平伏 状腺头 刚毛和 白色泡 状毛, 花 柱下部 也有。 蒴果 长圆柱 形, 微弯, 长约 2 厘米, 粗约 7 毫米, 具腺头 刚毛和 泡状毛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5—6 月 , 果期 8 — 11 月。 产贡山 ,海拔 2500 — 3000 米混交 林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缅甸东 北部。 本种 叶背及 花梗、 子房具 特异的 白色泡 状毛, 与本亚 组的其 余种相 区别。 58. 红 粗毛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rude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T. L. Ming (1984), in clavi. 
杜 §s 花科  395  Rhododendron glischrum Balf. f. et W. W. Smith subsp. rude (Tagg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5 — 8 米; 幼枝密 生红掠 色具腺 头或无 腺头猪 囊状长 刚毛。 叶革 质或薄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或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长 10 — 23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短尾尖 或细长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 密生篦 齿状长 刚毛, 叶面 微敏, 散 生平伏 状长 刚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8 — 22 对, 回陷, 叶背 沿中脉 密被开 展的长 刚毛, 侧脉上 密生短 硬毛, 脉 间散生 弯曲短 硬毛, 中脉极 隆起, 侧 脉显著 突起;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密 生猪鬃 状长 刚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7 — 12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具 腺体和 柔毛; 花梗长 3 — 4 厘米, 密被开 展的长 刚毛; 花萼大 ,5 深裂至 基部, 长 1 一 1.5 厘米, 裂片长 圆形或 披针形 ,长 8-13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外面 和边缘 具腺头 刚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2.5 — 3 厘米, 深紫红 色, 里 面基部 具黑红 色斑, 裂片 5, 长约 1.2 厘米, 宽 1 一 1.4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2 — 2.5 厘米, 花丝下 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2.5 厘米, 子房卵 球形, 长 约 5 毫米, 密被腺 头刚毛 ,花 柱下部 被腺头 刚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1.5 厘米, 粗约 5 毫 米, 密 生腺头 刚毛, 具宿存 花萼。 产碧江 、贡山 ,海拔 2400 — 3600 米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近于粘 毛杜鹃 (R. glischrum Balf. f. et W. W. Smith), 但本 种叶面 散生长 刚毛, 叶 背毛被 短而密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密生猪 蔡状红 棕色长 粗刚毛 ,花和 果较小 而不同 U 59. 毛 粤杜鸱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bainbridgeanum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具腺头 刚毛和 少数丛 卷毛, 粗约 4 毫米;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革 质, 长圆形 、棉圆 形或长 圆状倒 披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具 硬尖头 ,基部 圆形或 有时近 心形, 边缘略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继,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凹, 叶背被 灰黄色 或黄褐 色薄层 ^毛, 中脉 隆起, 多 少有丛 卷毛和 腺体, 侧脉略 突或不 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具短柄 腺体和 少数丛 卷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6 — 8 朵; 总轴长 约 5 毫米, 具丛 卷毛和 腺体;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纤细, 具长柄 腺体; 花萼 5 深裂, 长 4 一 9 毫米, 裂 片大小 不等, 卵形至 长圆形 ;花冠 钟形, 长约 3.5 厘米, 白色至 乳黄色 ,边缘 具粉红 色晕,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筒 部上方 具多数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 10, 不等长 ,长 1.5 — 1.8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密 生长柄 腺体, 花 柱基部 多少有 腺体。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2 厘米, 微弯, 粗约 4 毫米, 具长柄 腺体, 5 — 7 室。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维西 、德饮 、贡山 ,海拔 3300 — 3900 米, 石坡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本种 叶背有 密绒毛 与长粗 毛杜鹃 (R. crinigerum Franch.) 很 相似, 但叶较 后者小 ,先 端钝或 急尖, 叶背毛 被薄, 老叶毛 被多少 脱落,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的刚毛 较短而 不同。 60. 长 粗毛杜 图鉴) Rhododendron crinigerum Franch. (1898);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6)*;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396  云南 植物志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ixeuticum Balf. f. et W. W. Smith ( 1916). 60a. 长 粗毛杜 §S (原 变种) 图版 107, 6-11 var. crinigerum 灌木, 高 2 — 4 米; 小枝具 长而粗 的腺头 刚毛, 粗约 6 毫米; 芽麟 宿存。 叶厚 革质, 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细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边缘 略反卷 ,幼 叶上面 多少具 绵毛和 腺体, 后变 无毛, 具光泽 ,明显 具皱纹 ,中脉 回陷, 叶 背密被 淡黄色 至诱色 S 毛, 中脉 隆起, 密 生红色 腺体;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腺头 刚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具腺体 ;花梗 纤细, 长 2 — 3 厘米, 具 腺头刚 毛和短 柄腺体 ;花萼 杯状, 长约 1 厘米, 5 深裂, 裂片 长圆形 至狭披 针形, 外面 具腺体 和腺头 刚毛, 边缘 具长柄 腺体, 略呈流 苏状; 花冠 钟形, 长 3 — 4 厘米, 白 色至粉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紫斑, 筒部 上方有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下 部密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3 毫米, 密生腺 头刚毛 ,花 柱下部 有腺头 刚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1.5 厘米, 具腺头 刚毛, 基 部具 宿存大 花萼。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维西 、碧江 、德饮 、贡山 ,海拔 2800 — 39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也 有。 分布于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60b. 腺背长 粗毛杜 1^ (云 南植物 研究) (变种 ) var. euadenium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Tagg et Forrest ( 1931), descr, latin.;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这一 变种叶 背毛被 较薄, 混生 腺体, 侧脉 突起, 不为 毛被所 遮盖。 产贡山 ,海拔 3300 — 3600 米, 生 于针叶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朱 红大杜 (图鉴 ) 图版 10 6 ,7—11 Rhododendron griersonian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Stapf in Curtis ( 193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4);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5 — 3 米; 幼 枝密被 黄色丛 卷毛, 混生腺 头刚毛 ,粗 3 — 5 毫米, 老枝 毛被脱 落; 顶芽长 而尖, 外层 芽憐长 线形, 具长 尖头。 叶革质 ,披 针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8 对, 微回, 叶背 被灰色 至淡捺 色疏松 绵毛, 老叶毛 被多少 脱落, 中脉 突起, 多少被 绒毛和 腺体, 侧脉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常为 紫色, 被黄色 丛卷毛 和腺头 刚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5 — 12 朵, 疏松 排列; 总 轴长约 2 厘米, 密被黄 色絨毛 和腺头 刚毛; 花梗长 2 — 3.5 厘米, 密生 腺头刚 毛 和多少 有黄色 续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具卵形 或三角 形齿裂 ,密 被绒毛 和腺头 刚毛; 花冠长 漏斗状 ,长 5 — 7 厘米, 深红至 朱红色 ,筒部 狭长, 外面被 黄色族 毛和有 柄腺体 ,里面 被黄色 簇毛和 单毛, 裂片 5, 长 2_2.5 厘米, 宽 2 — 2.4 厘米, 先端 圆形;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3.5 — 5.5 厘米, 花 丝下部 疏生微 柔毛; 雌蕊长 5 — 7 厘米, 子 房近圆 锥形, 密被黄 色平伏 级毛和 少数有 柄腺体 ,花柱 红色, 无 毛或仅 基部有 少数丛 卷毛和 腺体。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3 厘米, 粗约 8 毫米, 多少被 绒毛, 5 — 6 室。 
杜 醜花科  397  产腾冲 ,生 于杂木 林下, 海拔 1680 — 2790 米。 缅 甸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该种 叶芽长 而尖, 外层 芽鳞长 线形, 具长 尖头, 花 冠长漏 斗形, 长达 7 厘米, 深 红至朱 红色, 外面 被黄色 族毛, 混 生有柄 腺体, 5 裂。 62. 变光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alvescens Balf. f. et Forrest (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被灰色 丛卷毛 和红色 腺体, 粗 3 — 5 毫米。 叶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棉 圆形, 长 5.5 — 10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具凸 尖头,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边缘微 反卷,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回, 叶背 被薄层 绣色毛 和少数 有柄腺 体, 毛被 多少易 擦落,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 毛或具 丛卷毛 和腺体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5 — 10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被丛 卷毛; 花梗长 1.3 — 2.5 厘米, 疏生腺 体和丛 卷毛; 花萼小 ,长 1 一 3 毫米, 外面 具腺体 和短柄 腺体, 裂片 5, 圆形或 三角形 ,边缘 具腺体 ;花冠 钟形或 漏斗状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带 蔷薇色 ,无 点子, 裂片 5, 长 1.3 — 1.5 厘米, 宽 1.8 — 2.2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 丝基部 被微柔 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生分 枝状毛 和短柄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狭圆 柱形, 弯弓, 长 2 — 2.5 厘米, 粗约 4 毫米, 暗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德铁 、维西 、福贡 ,海拔 3600 — 4200 米针叶 林下或 石坡杜 鵲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木 里) 和西藏 东南部 (察 瓦龙)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本种 小枝、 叶背面 和子房 有毛和 腺体, 与 本亚组 的其余 种类相 区别。 63. 漏斗 杜胃乌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dasycladoides Hand.-Mazz. (1936); Cowan et Davidian (1951 ― 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5 米; 幼枝密 生腺头 刚毛。 叶长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钝 、具凸 尖头或 急尖, 基部圆 形至浅 心形, 幼叶 表面疏 生锈色 柔毛, 背面 散生长 '柄 腺体, 成叶 表面无 毛或沿 回陷的 中脉上 被毛, 侧脉 12 — 13 对, 微回, 叶背 沿中脉 具长柄 腺体,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被腺 头小刚 毛和丛 卷毛。 花 序有花 5 — 8 朵; 总轴长 约 3 毫米, 被 绒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绒毛 和短柄 腺体; 花萼长 2 — 7 毫米, 5 裂, 外面 和边 缘被毛 和短柄 腺体; 花冠漏 斗形, 长 3.5 — 4 厘米, 粉 红至紫 红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5 — 1.7 厘米, 宽 1.7 — 2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3 — 2.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微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 房密被 线毛, 有 时混生 腺体, 花柱 光滑。 果长约 3 厘 米, 粗约 5 毫米, 弯弓。 产中甸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64. 少花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martinianum Balf. f. c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1.8 米; 幼枝具 腺头刚 毛和短 柄腺体 ,粗 1.5 — 2 毫米, 老枝灰 白色。 叶革 质, 坚硬, 长圆形 、长圆 状摘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4.5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398  云南 植物志  具凸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幼时 被毛, 侧脉 6 — 8 对, 微回, 叶背 多少苍 白色, 无毛, 疏生 红色小 腺体, 中脉 隆起, 侧脉 不显, 网 脉多少 突起; 叶柄长 3 — 7 毫米, 具腺 头刚毛 和短柄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 伞形, 有花 2 — 3 朵; 花梗 纤细, 长 2 — 3.5 厘米, 具有 柄 腺体, 有时有 丛卷毛 ;花萼 杯状, 长 1 一 3 毫米, 不等 5 裂, 裂片圆 形或三 角形, 外 面无腺 体 或基部 多少有 腺体, 边缘密 生短柄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2.5 — 3.5 厘米, 淡黄色 、白 色或粉 红色,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 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房狭 圆柱形 ,长 3 — 5 毫米, 密生腺 体和短 柄腺体 ,花柱 基部密 生有柄 腺体。 果圆 柱形, 长 1.5 — 2.5 厘米, 粗约 6 毫米, 多少 弯弓, 具 腺体。 产德饮 、贡山 、福贡 ,海拔 3000 — 3700 米 林缘或 石坡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 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本种 近于多 变杜鹃 (R. selense Franch.), 但叶小 ,花梗 细长, 花序 少花, 2 — 3 朵, 幼 枝 和叶柄 具腺头 刚毛而 不同。 65. 刚 毛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setifer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vestitum Tagg et Forrest ( 1930), (1931), descr. latin.; Cowan et Da- vidian ( 1951 ― 52); R. selense subs p. setifer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灌木, 高 1 一 2.4 米; 小枝具 腺头刚 毛和短 柄腺体 ,粗 4 一 5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形 、棉 圆形或 倒卵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凸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稀为 心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9 一 12 对, 微凹, 叶背被 黄褐色 或褐色 糠粃状 薄毛被 ,宿 存,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具腺头 刚毛。 花序伞 形或短 总状, 有花 6 — 10 朵; 总轴长 5 — 8 毫米, 具腺 体和丛 卷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具腺头 刚毛和 短柄腺 体; 花萼通 常小, 长 1 一 2 毫米, 稀达 8 毫米, 不等 5 裂, 外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冠漏 斗状钟 形, 长 3 — 3.5 厘米, 白 色至粉 红色,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裂片 5, 长 0.8 — 1.2 厘米, 宽 1.3 — 1.6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长 3-3.5 厘米, 子房 圆锥形 或狭圆 柱形, 长 3 — 4 毫米, 密 生长柄 腺体, 花柱无 腺体或 基部疏 生 腺体。 蒴果狭 圆柱形 ,多少 弯弓, 长 1.5 — 2.5 厘米, 粗约 3 毫米, 具 腺体。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一10 月。 产德饮 、贡山 ,海拔 3000 — 4200 米冷 杉林内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 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本种 叶背被 黄褐色 宿存的 毛被, 是 一个明 显而易 于识别 的种。 66. 显 萼杜鹃 Rhododendron erythr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ymbomorph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betmaensc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eucallum Balf. £. et Forrest (1920); R. truncal- 
杜 鹃花科  399  tu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erythrocalyx subsp. beimaense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rythrocalyx subsp. docimum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rythrocalyx subsp. eucallum(B^\L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erythrocalyx subsp. truncatulum (Bal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高 0.9 — 2.4 米; 幼枝具 腺体, 后变 光滑, 粗 3 — 5 毫米。 叶薄 革质, 椭圆形 、长圆 状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4.5 — 10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具 ft 状尖头 ,基 部通常 心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H 对, 微回, 叶背淡 绿色, 无毛 或有时 具不明 显面纱 状薄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5—2.5 厘米, 具腺体 或无。 花序 伞形, 有花 4— 6 朵;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具腺体 或短柄 腺体; 花萼 红色, 长 1 一 7 毫米, 不等 5 裂, 裂 片长圆 形、 三角形 或圆形 ,外面 具腺体 ,边缘 具短柄 腺体, 有时 有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乳白色 、白 色至粉 红色, 稀为 黄色, 里 面基部 具红斑 或无, 筒部 上方具 少数深 红色点 子或无 ,裂片 5, 长 0.8—1.8 厘米, 宽 1—2.5 厘米, 先 端多少 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3.5 厘米, 花 丝无毛 或基部 疏生微 柔毛; 雌蕊长 2 — 4 厘米, 比花冠 略短, 子房圆 柱形, 长 4 一 7 毫米, 密 生短柄 腺体, 花柱 无腺体 或基部 至下部 1/3 具 腺体。 果狭圆 柱形, 弯弓, 长 1.4 一 1.7 厘米, 具短柄 腺体, 花萼 宿存。 花期 6—7 月。 产中甸 、德饮 ,海拔 3000 — 3900 米的针 叶林下 或杜鹃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 采自德 饮白马 雪山。 D. F. Chamberlain ( 1982) 认为 这是多 变杜鹃 (R. selcnse Franch.) 和黄 杯杜鹃 (R. wardii W. W. Smith) 的杂 交种。 67. 橡 尖杜胃 g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08, 6-10 Rhododendron esetulos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man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高约 1.5 米; 幼枝无 刚毛, 密生短 柄腺体 ,粗 4 一 6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圆形, 长 8 — 11 厘米, 宽 2.3 — 5 厘米, 先 端钝, 具喙伏 尖头, 基部心 形或近 心形, 叶面无 毛, 略具 皱纹, 叶背 具黄褐 色莲座 状的薄 毛被, 多少易 擦落,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侧 脉 12 — 14 对, 在叶面 微回;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短柄 腺体和 丛卷毛 ,后变 光滑。 花序 总状伞 形, 有花 8 — 10 朵; 花序 轴长约 1 厘米, 具腺体 或无;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具短柄 腺体; 花萼 5 裂, 长 0.1 — 1 厘米, 裂片 圆形、 长圆 形或三 角形, 外 面有腺 体或无 腺体, 边缘具 腺体; 花 冠宽 漏斗状 钟形, 长约 4 厘米, 黄白色 、白色 或淡紫 红色, 里面基 部具紫 红色斑 ,裂片 5, 长 1.2 — 2 厘米, 宽 2 — 2.6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一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密 生腺体 和短柄 腺体, 花 柱基部 或达到 其长的 3/4 具腺体 。果 未见。 产中甸 ,海拔 3900 — 4200 米; 石山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6o. 多变杜 g§ (图鉴 ) 图版 108, 1-5 Rhododendron selense Franch. (1898); Hemsl. et Wils. (1910); Diels (191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图 鉴" (1974)*; Chamber- 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图 版 108 1一5. 多变杜 II Rhododendron selensc Franch.,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雄蕊, 4. 雌蕊, 5. 果; 6—10. 1^ 尖杜鹏 R. esetulosum Balf. f. et Forrest, 6. 花枝, 7. 叶背, 8. 花冠 展开, 9. 雄恋, 10. 雌蕊。 (李锡 畴绘)  1 
杜 騁花科  401  Rhododendron pagophilum Balf. f. et Ward ( 1916); R. axium Balf. f. ei Forrest 〈1920); R. metri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nanothamnum Balf. f. ct Forrest ( 1920); R. chalaroclad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2); R. prob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R. selense subsp. axi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lense subsp, chalaroclad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lense subsp. metrium ( Balf. f. c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lense subsp. nanothamnum (Balf. f. ci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lense subsp. pagophil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lense subsp. prob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selense var. pagophilum (Balf. f. et Forrest) Cowan ct Davidian (1951 — 52); R. selense var. probum (Balf. f. ct Forrest) Cowan ct Davidian (1951 ― 52). 68a. 多变杜 (原 变种) var. selense 灌木, 高 0.6 — 3 米; 幼枝 具无柄 或短柄 腺体, 粗 3 — 4 毫米。 叶 较薄, 纸 质至薄 革质, 长圆、 长圆 状棉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纯 或圆形 ,稀近 心形,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15 对, 微凹, 叶背 淡绿色 或苍 白色,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 脉和网 脉多少 清晰;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腺 体和丛 卷毛, 后 变 光滑。 花序伞 形或短 总状, 有花 4 一 8 朵; 总轴长 2 — 4 毫米, 具腺体 或无; 花梗 纤细, 长 1-2 厘米, 具无柄 或短柄 腺体; 花萼小 ,长 1 一 3 毫米, 5 裂, 裂 片外面 和边缘 具短柄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2.5 — 4 厘米, 白色、 粉红 色至蔷 薇色, 具少数 紫红色 点子或 无点子 ,裂 片 5, 长 0.9 — 1.7 厘米, 宽 1.2 — 2.2 厘米, 先端圆 形或微 凹人;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3 — 3.4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 — 4 厘米, 子 房狭圆 锥形, 密 生腺体 和短柄 腺体, 稀混生 柔毛, 长 4 一 5 毫米, 花柱 无腺体 或有时 基部具 腺体。 菊 果狭圆 柱形, 弯 弓, 长 1.5 — 2.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具腺体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5—6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中甸、 维西、 德饮、 贡山, 海拔 (2500 —) 3200-4350 米冷杉 林下或 高山杜 醜灌丛 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68b. 粉背 多变杜 g^C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jucundum (Balf. f. et W. W. Smith)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jucund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Millais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R. blandul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R. selense Franch. subsp. jucundu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erlain (1978), (1982).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这一 变种小 枝和叶 柄具长 柄腺体 和腺头 刚毛; 叶 增厚, 革质, 背面 无毛, 明显被 白粉。 产大理 、漾濞 (苍山 ), 海拔 3000 — 36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模 式标本 采自该 地。 68c. 毛枝多 变杜鸦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dasycladum (Balf. f. ei W. W. Smith) T. L. Ming (1984). 
402  云南 植物志  Rhododendron dasyclad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Millais (192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R. rhaibocarp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doler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selense subsp. dasycladu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erlain (1978), (1982). 这一变 种小枝 和叶柄 密生腺 头刚毛 ,幼叶 背面被 面纱状 薄毛, 成叶无 毛或近 无毛, 有 时被 白粉。 产 剑川、 丽江、 维西、 中甸, 海拔 2700 — 4200 米;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 69. 美丽 弯果杜 (云 南植 物研究 )( 亚种) 图版 109, 5-8 Rhododendron camylocarpum Hook. f. subsp. caloxanthum (Balf. f. et Farrer) Chamberlain (1978), (1982). Rhododendron telope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Cowan et Davidian (1951 ― 52); R. caloxanthum Balf. f. et Farrer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37);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R. campy hear pum subsp. telopeu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erlain (1978).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幼枝粗 3 — 4 毫米, 具短柄 腺体。 叶 革质, 圆形、 卵形 或阔桶 圆形, 长 2.5-8 厘米, 宽 1.7—5.6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截形或 心形, 叶面 无毛, 暗绿色 ,中脉 凹陷, 侧脉 7 — 12 对, 微回, 叶背粉 绿色, 具 乳突, 无毛或 被极细 微柔毛 ,中脉 隆起; 叶柄长 Q.8 — 2.8 厘米, 具有 柄腺体 或无。 花序伞 形或短 总状, 有花 4 一 9 朵; 总轴长 1 — 18 毫米, 具腺体 或无;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具有柄 腺体; 花 萼小, 5 裂, 长 1 一 2 毫米, 外 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2.5 — 4 厘米, 黄色, 有时边 缘带扮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深红色 蜜腺囊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或 无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房 圆锥形 或狭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密生有 柄腺体 ,花柱 下部或 近基部 通常有 腺体。 蒴 果狭圆 柱形, 弯弓, 长 1.3 — 2.5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具腺体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钦、 贡山、 维西、 碧江、 庐水, 海拔 (2000 — ) 3000-3900 米, 石坡杜 |4 灌丛中 ;西 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与原 亚种的 区别是 这一亚 种叶圆 形或近 圆形而 不同。 70. 卵叶杜 i§( 图鉴) 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et W. W. Smith ( 1917); Hutch, in Curtis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 — 5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ycl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hedy- thatnn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70a. 卵叶杜 胃§ (原 变种) 图版 10 9 , 1-4 var. callimorphum 灌木, 高 0.6 — 3 米; 幼枝 具短柄 腺体, 后变 光滑, 粗 3 — 5 毫米。 叶厚 革质, 卵 形或阔 
杜 酷花科  403  图 版 109 I 一 4. 卵叶杜 IS Rhododendron callimorph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calliniorphum 1. 花枝, 2. 花冠 展幵, 3. 雄蕊, 4. 雌蕊; 5 — 8. 美丽 弯果杜 gl^ R. campylocarpum subsp. caloxan- thum (Balf. f. ct Farrer) Chamb erlain, 5. 花枝, 6. 花冠 展开, 7. 雄蕊, 8. 雌蕊。 (张宝 福绘) 
404  云南 植物志  楠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凸 尖头,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叶 面暗绿 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9 一 12 厘米, 微回, 叶背粉 绿色, 具小 红点和 细小乳 突体, 中脉突 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疏 生腺体 和短柄 腺体。 花序伞 形或短 总状, 有花 5 — 8 朵; 总梗长 2 — 4 毫米, 具 腺体, 有毛或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5 厘米, 具腺体 和短柄 腺体; 花萼 小, 5 裂, 长 1 一 3 毫米, 裂片圆 形或三 角形, 外面 和边缘 具短柄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粉红至 深红色 ,裂片 5,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1.6 — 2.4 厘米, 先端 微四;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 无毛或 基部被 柔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 房狭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密 生腺体 和短柄 腺体, 花柱基 部具腺 体或无 腺体。 果狭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略弯弓 ,具 腺体。 花期 5 — 6 月。 产 腾冲、 ^ 卢水、 碧江、 漾濞、 大理, 海拔 3100 — 4000 米, 杂木 林下或 杜鵲灌 丛中。 缅甸 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70b. 白花卵 叶杜胃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myiagr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my tag 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厚 革质, 花冠 白色。 产云南 西北部 (庐水 、碧江 ), 海拔 3000 米 竹丛或 杜鹃灌 丛中。 缅 甸东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碧江 附近。 71. 黄 杯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wardii W. W. Smith (1914);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Hunt in Curtis (1971)*; "图 鉴" (1974)*; Chambelain (1978);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rose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 7);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 Mazz. (1936); R. litiense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Cowan et Davidian (1951 ― 52); R. astr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oreste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prasinoca- lyx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gloeoblas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71a. 黄 杯杜鸦 (原 变种) var. wardi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0.9 — 6 米; 幼枝 绿色, 有腺体 或无, 粗 3 — 5 毫米。 叶革质 ,阔 卵形、 卵状桶 圆形或 长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凸 尖头, 基 部通常 心形, 少有 截形或 心形,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14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淡 绿色或 被白粉 ,多少 具细小 红点, 中脉 突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粗壮, 初 有腺体 ,后变 光滑。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5 — 14 朵; 总轴长 3 — 15 毫米, 疏生 腺体或 有丛卷 毛; 花梗长 1.5 — 4.5 厘米, 疏生腺 体或无 ;花 萼大, 5 深裂, 长 4 一 12 毫米, 黄 色或黄 绿色, 裂片不 等大, 卵 形或长 圆形, 外面疏 生腺体 或无, 边缘 密生小 腺体; 花冠 杯状, 多少 肉质, 长 3.5 — 4 厘米, 鲜黄 色或黄 绿色, 裂片 5, 长 1.5 — 2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杜 鸭花科  405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 无毛或 少有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具短柄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果 粗壮, 圆 柱形, 长 1.5 — 2.5 厘米, 粗 0.5 — 1 厘米, 直立或 弯弓,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铁 ,海拔 3000 — 4450 米, 云 杉或冷 杉林下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本 种叶形 自北向 南由宽 圆变为 狭长, 到达 丽江、 维西 一带叶 多为长 圆形; 叶背 有无白 粉是不 稳定的 特征。 71b. 纯白杜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puralbum (Balf. f. et W. W. Smith)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uralb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这一变 种花纯 白色, 叶 通常长 圆形。 、 产中甸 ,海拔 3450 — 4200 米, 生长在 林间草 地或杜 II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 本采自 中甸。 72. 圆 叶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williamsianum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Balf. f. (1917); Stapf in Curtis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42)*, (194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Chamberlain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0.8 — 3 米; 幼枝疏 生长柄 腺体, 后变 光滑, 粗约 3 毫米。 叶革质 ,阔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心形, 稀为 截形, 叶面淡 绿色, 无毛, 中脉 微凹, 侧脉 8 — 10 对, 微凹, 叶背灰 白色, 疏生 红色小 腺体, 中脉 突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 叶 柄常带 红色, 长 0.7 — 2 厘米, 疏生短 柄或长 柄腺体 ,后渐 脱落, 有时 叶柄略 呈盾状 着生。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3 — 6 朵; 总轴长 5 — 1.8 厘米, 疏生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波状 5 — 6 裂, 外 面和边 缘疏生 腺体; 花冠宽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淡蔷 薇色, 无 点子, 裂片 5 — 6,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雄蕊 10 — 12, 不 等长, 长 1.5-3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4 厘米, 子房长 圆维形 ,长约 4 毫米, 密生 腺体, 花 柱通顶 有 腺体。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具 腺体。 产镇雄 、大关 ,海拔 1850 — 2100 米, 山顶 疏林或 林缘灌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和贵 州西部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73. 粉果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hylaeum Balf. f. et Farrer (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4 — 12 米; 小枝具 腺体或 无腺体 ,径约 5 毫米。 叶革质 ,长 圆形或 倒披 针形, 长 6 — 17.5 厘米, 宽 2 — 4.8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小凸 尖头, 基部 楔形、 钝或心 形,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6 — 20 对, 纤细, 微回, 叶背淡 绿色,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略 突,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 一 2.4 厘米, 无 腺体。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12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或 被柔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无毛; 花萼 杯状, 长 4 一 8 毫米, 绿色, 多少 肉质, 波 
406  云南 植物志  状 5 裂, 无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肉质, 粉红色 ,长 3.5 — 4.5 厘米,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蜜 腺囊, 筒部上 具深红 色点,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4 一 6 毫米, 无 腺体, 花 柱无腺 体。 果长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粗 7 — 8 毫米, 无 腺体, 多少被 白粉, 花萼 宿存。 花期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贡山 ,海拔 2500 — 3450 米, 生于混 交林、 铁杉林 或冷杉 林下;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 布 缅甸东 北部。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子房无 腺体, 花冠粉 红色, 小 枝和果 常被白 粉易于 识别。 74. 红 萼杜胃 图鉴) Rhododendron meddianum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42)*;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Chamberlain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74a. 红萼杜 原 变种) 图版 110, 7— 10 var. meddianum 灌木, 高 0.9 — 2.5 米; 小枝 无毛, 多少被 白粉, 粗 4 一 6 毫米。 叶革质 ,阔 棉圆形 或倒卵 形, 长 6.5 — 15 厘米, 宽 3.5 — 8 厘米, 先端圆 形或近 截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稀为 浅 心形, 叶面暗 绿色, 多少被 白粉,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15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 伞形, 有花 5_1() 朵, 花 梗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常带 红色; 花萼 杯状, 肉质, 红色, 长 0.5 — 1 厘米, 无毛, 不等 5 裂, 裂片 圆形或 卵形;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4 一 6 厘米, 肉质,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黑红 色蜜腺 囊,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3 — 4.5 厘米, 花 丝 无毛; 雌蕊长 3.5 — 5 厘米, 子房圆 维形, 长 4 一 6 毫米, 无 腺体, 花柱无 腺体。 果圆 柱形, 长 1.5—2 厘米, 粗 7—8 毫米。 花期 4— 6 月, 果期 11 月。 产 腾冲、 庐水, 海拔 2620 — 3700 米 杜鹃灌 丛中。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74b. 腺房红 g 杜胃驭 变种) var. atrokermesinum Tagg in Stevenson (1930) in nota; Forrest ex Tagg (1931), descr. latin.;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这一变 种小枝 和花梗 通常有 腺体, 花冠 较大, 暗深 红色, 子房密 生腺体 与原变 种相区 别。 产垆水 附近, 海拔 3000 — 3300 米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 式标本 采自^>5水附近。 75. 蓝果杜 i 鸟 (图鉴 ) 图版 111, 7—11 Rhododendron cyanocarpum (Franch.) W, W. Smith (1914);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Cowan in Curtis (1951)*;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thomsonii Hook. f. var. cyanocarpum Franch. (1895). R. hedythamnum 
杜 鸭花科  407 
408  云南 植物志  Balf. f. et Forrest var. eglandulosum Hand.-Mazz. (1923);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cyanocarpum var. eriphyllum (Balf. f. et W. W. Smith)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 wan et Davidian (1951—52); R. eriphyllum Balf. f. et W. W. Smith ( 1917).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2 — 6 米; 幼枝 无毛, 多少被 白粉, 粗 4 一 7 毫米。 叶 革质, 阔摘圆 形到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叶面 无毛, 暗 绿色, 中脉平 或微凹 ,侧脉 10 — 15 对, 微回, 叶背 无毛, 黄绿色 ,多少 被白粉 ,中脉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或 略突; 叶柄长 1.5 — 3 厘米, 无腺 体或有 时疏生 腺体。 花序 伞形或 短总状 ,有花 6 — 10 朵; 总 轴长约 0.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花萼 杯状, 淡绿 色, 长 3 — 10 毫米, 无毛, 5 裂, 裂片不 等大, 圆形, 边 缘无毛 或具细 瞎毛; 花 冠钟形 或宽筒 状 钟形, 长 4 一 6 厘米, 白色或 乳白带 淡红色 或淡蔷 薇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深红 色蜜腺 囊, 裂片 5, 长 1.2 — 2.2 厘米, 宽 1.8 — 3.1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4 厘 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 — 4.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5 — 7 毫米, 无 腺体或 有少数 腺体。 果圆 柱形, 粗壮, 长 1.5 — 2.5 厘米, 粗 0.6—1 厘米, 花萼 宿存。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大理 、漾濞 (苍山 东西坡 ), 海拔 3000 — 4050 米 铁杉、 冷杉林 下或高 山杜鹃 林中。 模 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76. 杂色杜 g§ (图鉴 ) Rhododendron eclecte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brochyand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eclecteum Balf. f. et Forr- est var, brachandr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76a. 杂色杜 13 (原 变种) 图版 110, 1-6 var. eclecteum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0.9 — 4.5 米; 幼枝疏 生腺体 ,稀无 腺体, 径 3 — 7 毫米。 叶革质 ,倒卵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5 — 14.5 厘米, 宽 3 — 6 厘米,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 端宽圆 形或截 形, 具小凸 尖头, 基部钝 至心形 ,叶面 无毛, 多少被 白粉,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5 对, 微凹, 叶背中 脉通常 被毛, 其余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 叶柄通 常宽, 长 0.3 — 1.5 厘米, 无 腺体, 多少被 白粉。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6 — 12 朵; 总轴长 0.5 — 1.5 厘米, 无腺体 ;花梗 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花 萼大小 多变, 长 0.2 — 2 厘米, 肉质, 5 裂, 裂 片卵形 至长圆 状椭圆 形, 外面 无毛, 边缘有 时疏生 腺体;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5 — 5.3 厘米, 肉质, 白色、 黄色、 粉红 色和深 蔷薇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深 红色蜜 腺囊, 筒部上 方具深 红色斑 点或无 斑点,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2 — 3.9 厘米, 花 丝无毛 或基部 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5.1 厘米, 子房圆 维形, 长 4 一 6 毫米, 密生 腺体或 稀混生 有毛, 花柱 无 腺体。 蒴果圆 柱形, 长 1.5 — 2.5 厘米, 粗 0.7 — 1.2 厘米, 具腺体 ,花萼 宿存。 产 维西、 贡山、 德铁, 海拔 (2500 —) 3000-4200 米 铁杉、 冷杉 林下或 高山杜 鹃灌丛 中;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北部 (具体 
杜  m  花  科  409  1 — 6 • 多趣杜 IS Rhododendron stewartianum Diels, 1. 花枝, 2. 叶背,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堆 6. 果; 7 — 11. 蓝果杜 35 R. cyanocarpum (Franch.) W. W. Smith, 7. 花枝, 8. 花冠 展幵, 9. 雄蕊, 10. 雌蕊, 11. 果。 (杨建 昆绘) 
410  云南 植物志  地点不 明)。 76b. 长柄杂 色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变种 ) var. bellatulum Balf. f. ex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 1951 ― 52);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这一变 种叶片 较小, 基 部钝或 圆形,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圆柱形 ,不 压扁。 产德饮 、贡山 ,海拔 2600 — 3800 米竹林 或杜鵲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德铁。 77. 多 趣杜鸦 (图鉴 ) 图版 111, 1—6 Rhododendron stewartianum Diels (191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et Davidian (1951—5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iolosalpinx Balf. f. et Farrer (1922); R. niphobolum Balf. f. et Farre^ (1923); R. stewartianum Diels var, aiolosalpinx (Balf. f. et Farrer) Cowan et Davidian (1951 一 52); R. stewartianum Diels var. tantulum Cowan et Davidian ( 1951 ― 52). 灌木, 高 0.6 — 3.5 米; 幼枝无 腺体或 有时疏 生腺体 ,粗 3 — 4 毫米。 叶革质 、倒 卵形、 椭 圆形或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5 — 6.5 厘米, 先端 圆形, 有时 截形或 微凹, 具小 凸尖头 ,基 部钝或 圆形, 叶面鲜 绿色,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9 一 14 对, 微凹, 叶背灰 黄色, 被 薄层粉 状毛被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0.6 — 1.5 厘米, 被粉 状毛或 无毛。 花序 伞形或 短总状 ,有花 3 — 7 朵; 总轴长 2 — 6 毫米, 有腺体 或无; 花梗长 0.8 — 2.5 厘米, 有腺体 或无; 花萼 杯状, 大 小变化 较大, 长 2 — 15 毫米, 绿色、 黄色或 稀为深 红色, 外面无 腺体, 波状 5 裂;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5 — 5.5 厘米, 颜色 多变, 纯白色 、淡 红色、 黄色、 黄红色 或深蔷 薇色, 裂片 5, 长 1.2 — 1.5 厘米, 宽 1.8 — 2.5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8 — 3.8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4.5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蜜生 腺体, 花柱 光滑。 果圆 柱形, 长 1.5 — 3 厘米, 粗 0.6 — 1.2 厘米, 直立或 微弯, 具 腺体,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德饮、 贡山、 福贡、 碧江、 腾冲, 海拔 3000 — 4200 米竹丛 或杜鹃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本种叶 背被粉 状薄毛 ,易 与该亚 组其余 种类相 区别。 78. 乳 黄杜鸦 (图鉴 ) 图版 II 2 , 6-10 Rhododendron lacteum Franch. (1886), (1889); Diels (1912), (191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Stapf in Curtis (1923);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Davidian et' Cowan (1956);" 图!^ "(1974)*; Cham- i)erlain (1977); (1978); (1982). Rhododendron mairei L^vl. (1913),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7.5 米; 幼枝被 灰白色 丛卷毛 ,粗约 1 厘米, 后变 无毛, 老 枝紫红 色, 具半圆 形的大 叶痕。 叶厚 革质, 阔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8 厘米, 宽 6 — 8.5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凸 尖头, 基部心 形或近 心形, 叶面 无毛, 微继, 中脉 深陷, 侧脉 I 4 一 18 对, 微凹, 叶背 被薄层 淡黄色 至淡掠 色极细 绒毛, 中脉 粗壮, 极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杜 醜花科 411  图 版 U2 1 一 5. 宽 钟杜酶 Rhododendron beesianum Die", 1. 花枝, 2. 叶背,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維 ^ ; 6— 10. 乳 黄杜醜 R. lactcum branch.. 6. 花枝, 7. 叶背,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維^。 (张宝 福绘) 
412  云南 植物志  2.5 — 4 厘米, 粗壮, 疏被灰 白色丛 卷毛,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宽大, 多花, 有花 20 — 30 朵; 总 轴长约 3 厘米, 被 淡捺色 絨毛;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花 萼小, 长约 I. 5 毫米, 5 裂, 外面基 部被微 絨毛, 裂片 边缘具 睫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乳黄色 ,无 点子, 裂片 5, 长约 I. 5 厘米, 宽约 2. 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 房密被 淡棕色 绒毛, 花柱无 毛。 朔果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多少 弯弓, 被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禄劝、 大理、 漾濞, 海拔 (3000 —) 3500-4050 米冷 杉林下 或杜鹃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 自大理 苍山。 79. 宽 钟杜鹃 (图鉴 ) 图版 112, 1-5 Rhododendron beesianum Diels (1912);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 1939); Davidian et Cowan in Curtis (1950)*, (1956);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olle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 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R. emacula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或 乔木, 高 1.5 — 9 厘米; 幼枝被 白色微 柔毛, 后变 无毛, 粗约 1 厘米。 叶革质 ,长 圆状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0 — 3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圆 形, 叶面 无毛, 微级, 叶 背被薄 层淡肉 桂色细 绒毛, 易擦落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背面 隆起, 侧 脉 12 — 20 对,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略突; 叶柄长 1.5 — 3 厘米, 略具 狭翅, 无毛或 近无毛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宽大, 有花 10 — 25 朵; 总 轴长达 3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梗 纤细, 长 1.5 — 2.5 厘米, 被灰 白色丛 卷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5 裂, 外面 疏生丛 卷毛; 花 冠宽钟 形, 长 4 一 5.5 厘米, 白 色带粉 红至粉 红色, 里面基 部常具 紫斑, 筒部 上方无 点子或 有少数 紫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3.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房狭 圆柱形 ,长达 7 毫米, 密 被淡捺 色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3 — 4 厘米, 粗约 6 毫米, 下部多 少弯弓 ,被绒 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 产 鹤庆、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贡山、 福贡、 碧江, 海拔 (2700 —) 3300 — 4500 米, 生 于针- 阔混 交林、 针叶林 下或高 山杜鹃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叶背毛 被与乳 黄杜騁 (R. lacteum Franch.) 一致, 但叶 狭长, 花 粉红色 与后者 可以区 别。 80. 德欤杜 §3(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nakotil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47); Davidian et Cowan (1956);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3.5 米; 幼枝被 白色丛 卷毛,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形 至倒卵 状披针 形, 长 6.5 — 18 厘米, 宽 4 一 6.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钝 至心形 ,幼 叶表面 被毛, 后变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5 对, 微回, 叶背 有二层 毛被, 上层为 疏松黄 褐色? £ 毛, 由长的 族毛组 成, 下层毛 被薄, 紧贴, 中脉 突起;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2-15 朵; 总 轴长约 5 — 10 毫米, 无毛或 疏生丛 卷毛;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疏生丛 卷毛; 花 
杜 鸦花科  413  簪小, 长约 1 毫米, 5 裂, 无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色至 粉红色 ,里 面基部 有时具 紫色斑 ,筒 部上方 具紫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6 — 2.2 厘米, 先端 H 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3 — 2.4 厘米, 花 丝基部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2.8 厘米, 子 房圆锥 形, 密被 绒毛,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德钦 ,海拔 3350 — 4000 米, 针叶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81. 川 滇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traillianum Forrest et W. W. Smith (1914); Stapf in Curtis (1921)*; Tagg in Stevenron (19 30); Fang (1939): Davidian et Cowan (1956);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berrans Tagg et Forrest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et Cowan (1956). 81a. 川滇杜 g§ (原 变种) 图版 113, 6—11 var. traillianum 灌木或 乔木, 高 1 一 10 米; 幼枝被 灰色至 黄褐色 绒毛, 粗约 7 毫米。 叶革质 ,椭 圆形或 长圆状 楠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通 常钝, 基部 圆形, 有时 心形, 叶面 无毛, 常具 光泽, 微皴,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回, 叶背 被薄层 淡棕、 色至 综色微 绒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疏 生灰白 色至灰 褐色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长 5 — 10 毫米, 被 絨毛; 花梗 纤细, 长 1.5 — 2 厘米, 疏 生丛 卷毛; 花 萼小, 长约 1.5 毫米, 飩 三角状 5 裂,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2.5-4.5 厘米, 白 色至粉 红色, 里 面基部 具紫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 1.5 厘米, 宽 1.5—2.3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2 — 2.5 厘米, 花丝 下半部 或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或下半 部疏生 红掠色 丛卷毛 ,花柱 无毛。 蒴果狭 圆柱形 ,长 1.5 — 2.5 厘米, 粗 5 — 8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海拔 3000 — 4250 米冷 杉林下 或杜鹃 灌丛中 ;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1b. 掠背 川滇杜 变种) var. dictyotum (Tagg)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 Rhododendron dictyotum Tagg (1927),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et Cowan (1956).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先 端通常 渐尖, 叶 背毛被 较厚, 红掠色 ,花 冠大而 不同。 产 丽江、 中甸、 德铁, 海拔 3300 — 4150 米冷 杉林下 或杜鹃 灌丛中 ;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82. 栎叶杜 i 魟图鉴 ) Rhododendron phaeochrysum Balf. f . et W. W. Smith (1919); Tagg in Steven- son ( 1930); Hand.-Mazz. (1936); Davidian et Cowan (1956);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dryophyll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Da- vidian et Cowan (1956); "图鉴 "(1974)*; R. cuprescens Nitzelius (1963). 
图 版 113  esq ilt^ , U ur ",m Rfllf f ct W. W. Smith var. phaeochrysum, 1 — 5. mm Rhododen ron phaeochry un. ^U. e g—u. 麵鶴 T. tra.lli.- 1. 花枝, 2. 叶背 毛被, 3. 花冠 展开, 4. 雄《, > 碟 r 叶背, 8. 叶背 毛被, 9. 花冠 nam Forrest c. W. W. Smith var. tra.lhanum. 枝, ^^^^^ 吓 展开, 10. 雄蕊, 11. 雎蕊。 (曾孝 廉绘) 
杜 ' 85 花 科  415  82a. 株叶杜 g 魟原 变种) 图版 113, 1—5 var. phaeochrysum 灌木, 高 1.5 — 4 米; 幼枝 疏被灰 白色丛 卷毛或 无毛, 有时具 腺体, 常呈紫 红色, 粗 6 — 10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形 或长圆 状椭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5 — 5.5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至心形 ,叶面 无毛, 脉凹陷 ,侧脉 12 — 20 对, 微凹, 叶 背被黄 褐色至 黄掠色 多少粘 结状的 薄毛被 ,由放 射状族 毛组成 ,中脉 隆起, 向 下部无 毛或近 无毛, 常呈紫 红色;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疏 被灰白 色丛卷 毛或近 无毛, 紫 红色, 有时具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8 — 15 朵; 总轴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或 疏被微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 米, 疏生丛 卷毛或 无毛;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5 裂, 无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4 一 4.5 厘 米,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筒部 上方常 具紫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 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下部被 白色微 柔毛, 有时 无毛; 雌蕊长 2.5-3 厘米, 子房圆 维形,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柱 无毛。 菊果长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7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铁; 海拔 3300 — 4200 米针 叶林下 或高山 杜鵲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和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82b. 凝 毛杜胃 驭图鉴 )( 变种) var. agglutinatum (Balf. £.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gglutinat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 wan (1937); Davidian et Cowan (1956); "图 鉴" (1974)*; R. lophophor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syncoll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dumulos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与原 变种相 比较其 不同点 在于: 叶较小 ,花也 较小, 叶背毛 被明显 粘结, 常多少 分裂。 产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海拔 3200 — 4500 米冷 杉林下 或高山 杜鸦灌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82c. ^£毛栎叶杜鹃(云南植物研究) (变种 ) var. levistratum (Balf. f. c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levistratum Balf. f. c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di- chr ope plum Balf. i. et Forrest (1920); R. theiophyl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ai- ol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helvol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intor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sigilla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R. tncin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这一 变种叶 背毛被 灰黄色 至淡肉 桂色, 薄层粘 毛状, 不 粘结, 小枝 和叶 柄密被 灰黄色 线毛, 果 狭长。 产 宁蒗、 中甸、 德铁, 海拔 (3000 — ) 3300 — 4250 米冷杉 林下或 高山杜 || 灌 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 83. 优美杜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416  云南 渲物志  Rhododendron sikangense Fang var. exquisitum (T. L. Ming)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exquisitum auct. non Hutch. r T. L. Ming (198 1 )*; R. stl^angense auct. non Fang: Chamberlain (1982), p. p. quoad syn.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高 1.5 — 3( — 6) 米; 小枝被 黄褐色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薄 革质, 椭 圆形 至阔棉 圆形, 长 7 — 9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细 尖头, 基 部截形 至浅心 形, 幼叶 表面、 边 缘和沿 叶背中 脉被疏 松黄褐 4< 绵毛, 老叶 除叶背 面基部 中脉附 近残存 黄褐色 绵毛外 ,其余 无毛, 叶面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12 对, 微回, 叶背 具细小 红点, 中 脉突起 ,侧脉 和网脉 略突; 叶柄长 1.3 — 1.8 厘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12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萼 小, 长约 1 毫米, 5 裂, 外面被 绒毛; 花冠 钟形, 长约 3 厘米, 白色, 里面基 部具紫 红色斑 ,裂 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2.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与 花冠等 长或略 超过, 子房被 黄揭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果圆 柱形, 长 2 — 2.5 厘米, 粗约 8 毫米, 基部 具宿存 花萼。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禄劝 、巧家 、东川 ,海拔 3360 — 4500 米山谷 次生林 或混交 林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禄劝 乌 蒙山。 * 山地杜 § 驭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montiganum T. L. Ming (1984)*. 本 种与毛 脉杜鹃 (R. pubicostatum T. L. Ming) 近缘, 但 叶为椭 圆形, 叶背有 糠粃状 小毛, 中脉 无毛, 花序轴 和花梗 无毛, 花冠宽 钟形, 子房疏 生腺体 ,花柱 无毛而 不同。 产禄劝 (乌蒙 山), 海拔 4050 米的 杜鹃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4. 毛脉杜 謹每 毛 肋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pubicostatum T. L. Ming (1981)*, (1984); Chamberlain (1982). 灌木, 高约 3 米; 幼枝 被黄色 絨毛,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形 ,长 8.5 — 11.5 厘米, 宽 3.3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具细长 尖头, 基部 圆形, 边缘多 少反卷 ,叶面 无毛, 具光泽 ,微 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纤细, 约 12 对, 微凹, 叶背 仅沿中 脉两侧 被疏松 绵毛, 多少易 擦落, 其余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5 — 2.3 厘米, 被 黄褐色 绒毛, 上面略 具槽。 花 序短总 状, 约 6 朵花; 总轴短 ,长约 5 毫米, 密 被褐色 绒毛;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生短 柄腺体 ;花 萼 较大, 长 5 — 7 毫米, 5 深裂, 外面 具短柄 腺体,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5-4 厘米, 白色带 粉红, 里 面基部 具深红 色斑, 疏生微 柔毛,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混生有 腺体, 花柱 基部被 毛和有 少数腺 体。 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禄劝 ,海拔 3650 米。 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禄劝 (乌蒙 山)。 85. 落 毛杜胃 g (图鉴 ) 图版 II 4 , 1 — 5 Rhododendron detons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4)*;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图 版 114 1—5. 落毛杜 |§ Rhododendron detonsum Balf. t. et Forrest, 1. 花枝, 1. 叶背, 3. 花冠展 开, 4. 雄蕊, 5. 雌蕊; 6-11. 镜红 毛杜醜 R. bureavii Franch., 6. 花枝, 7. 叶背 毛被, 8. 叶背, 9. 花冠 展开, 10. 雄蕊, 11. 雌蕊。 (杨建 昆绘) 
418  云南 植物志  灌木, 高 2 — 4 米; 幼枝疏 生红色 腺体和 丛卷毛 ,粗约 5 毫米。 叶薄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橢 圆形, 长 7.5 — 12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长约 1.5 毫米的 细尖头 ,边缘 软骨质 ,多少 外弯, 基部圆 形或钝 ,叶面 无毛, 微皴, 无光泽 ,中脉 回陷, 侧脉 14 一 16 对, 微 回或 不显, 叶 背被淡 掠色薄 层星状 绒毛, 易擦落 ,中 脉常疏 生红色 腺体, 显著 隆起, 侧脉略 突,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2 — 2.5 厘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8-10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花梗长 2.5 — 3 厘米, 具腺 体和丛 卷毛; 花 萼杯状 ,不等 5 裂, 裂片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3 — 4( 一 5) 毫米, 外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 冠漏斗 状钟形 ,长 4 一 5 厘米, 粉红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里 面向基 部被微 柔毛, 裂片 5 — 7, 长约 1.8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0 — 14, 不 等长, 长 2—3 厘米, 花丝 下部被 微 柔毛; 雌蕊 较花冠 略短, 长 3.8 —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6 — 7 毫米, 密生有 柄腺体 ,花柱 下 部疏生 腺体。 果 未见。 花期 4 一 5 月。 产鹤庆 、丽江 ,海拔 3000 — 3400 米, 冷 杉林下 或林缘 灌丛。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D. F. Chamberlain (1982) 认为 这是腺 房杜鹃 (R. adenogynum Diels) 的杂 交种。 86. 腺蕊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odonanth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小灌木 ,高 0.6 — 1 米; 幼枝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粗约 3 毫米;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 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约 10 对, 不显, 叶背 被红掠 色疏松 绵毛, 常呈斑 块状, 易擦落 ,中脉 隆起, 疏生 腺体, 侧 脉略突 或不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花序 伞形, 约 6 朵花; 花 梗长约 2 厘 米, 疏生 腺体; 花萼 杯状, 长约 4 毫米, 黄色, 5 裂, 外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约 3 厘 米, 鲜 黄色, 具深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0, 长约 1.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2.5 厘米, 子房密 生有短 腺体, 花柱 通顶有 腺体。 果 未见。 产维西 、德铁 ,海拔 3600 — 3900 米 石坡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叶枝。 - 本种 叶小, 花萼 较大, 花鲜 黄色, 是一较 易识别 的种。 87. 粉 钟杜薛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balfourianum Diels (191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 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unctijolium L. C. Hu (1984)*; R. zhongdianense L. C. Hu (1984)*. 87a. 粉 钟杜鸦 (原 变种) var. balfourianum 灌木, 高 1 一 2.5 厘米; 幼枝 无毛, 疏生红 色腺体 ,粗约 4 毫米。 叶 革质, 卵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5 — 8. 5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浅 心形, 边缘软 骨质,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12 对, 微凹, 叶背淡 棕色, 毛被薄 ,具 表膜, 多少 粘结, 中脉隆 起,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1.5 — 2 厘米, 疏生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约 6 朵花; 总轴 长约 6 毫米, 具 腺体; 花梗长 1.5 — 2. 5 厘米, 密 生短柄 腺体; 花萼大 ,长 5 — 10 毫米, 不等 5 裂, 裂片卵 形或长 圆状楠 圆形, 外面疏 生短柄 腺体, 边缘密 生腺状 缘毛; 花冠 钟形, 长 3.5 — 
杜 酷花科  419  图 版 115 1 — 5. 腺 房杜醜 Rhododendron adenogynum Diels, 1. 花枝, 2. 叶横 切面, 3. 花冠 展开, 4. 维蕊, 5. 雌 6—10. 白毛 粉钟杜 S§ R. balfourianum Diels var. aganniphoides Tagg ci pTrrcsi. 6. 花枝, 1. 叶橫 切面,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雌 I (肖 溶绘)  r 
420  云南 植物志  4 厘米, 粉 红色, 筒部上 方具多 数深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四 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3 — 3.8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6 毫米, 密生 腺体, 花柱下 半部具 腺体。 蒴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产大理 (苍山 ), 海拔 3300 — 3900 米冷 杉林下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苍山 东坡。 87b. 白毛 粉钟杜 g§( 变种) 图版 115, 6— 10 var. aganniphoides Tagg et Forrest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Sealy in Cur- tis (1969)*;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baljourianum auct. non Diels: Chamberlain ( 1978), ( 1982), p. p., quo- ad syn. 这一变 种小枝 和叶柄 除有腺 体外, 还 疏被灰 白色丛 卷毛, 叶背毛 被厚, 具 表膜, 通常呈 银白色 ,花柱 光滑, 与原变 种可以 区分。 产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钦 ,海拔 (2500 —) 3500 — 3900 米; 四川 西南部 (木里 ) 也有。 与腺 房杜騁 (R. adenogynum Diels) 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毛被 的颜色 不同。 88. 腺房杜 i 轩图鉴 ) 图版 115, 1—5 Rhododendron adenogynum Diels (191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Stapf in Curtis (1931)*; Hand.-Mazz. (1936);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denophorum Balf . £.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被灰色 绵毛, 常混生 腺体。 叶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细 尖头, 基部圆 形或近 心&, 边缘 多少反 卷, 叶面 无毛, 多具 光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凹, 叶 背密被 厚层淡 黄色至 黄褐色 绵毛, 有时 混生小 腺体, 中 脉粗, 突起; 叶柄长 1.2 — 2 厘米, 密被 绵毛, 有时混 生腺体 ,上面 略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2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 绒毛和 多少有 腺体; 花梗长 1.5-3 厘米, 密生 腺体; 花萼 较大, 黄绿色 ,长 7 — 15 毫米, 5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长 圆形或 栖 圆形, 外面和 边缘具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5—4.5 厘米, 白色带 粉红至 粉红色 ,里 面基部 具一深 红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2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 蕊 10, 不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5 —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生 腺体, 花柱 下部具 腺体。 蒴果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粗约 7 亳米, 基 部宿存 花萼。 花期 5 月中至 7 月中, 果期 10 — 11 月。 产丽江 、宁蒗 、中甸 、德铁 ,海拔 (3000 —) 3400 — 4200 米, 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四 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89. 灌丛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dumicola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 la- tin.;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约 1 米; 小枝红 棕色, 无毛, 疏生红 色腺体 ,粗约 3 毫米。 叶革质 ,长圆 状桶圆 形, 长 6 — 7.5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具细 尖头, 长达 2 毫米, 基部 圆形, 边缘 
杜 魄花科  421  外弯, 叶面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4 对, 微凹, 叶背被 黄褐色 续毛, 不具 表膜, 中脉隆 起, 疏 生红色 腺体;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疏 生红色 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 伞形, 有花 5 — 7 朵;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 生短柄 腺体; 花萼 较大, 杯状, 长 7 — 10 毫米, 外 面近基 部有腺 体, 不等 5 裂, 卵形或 圆形, 边 缘具小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 或带粉 红色, 基 部具 一深红 色斑, 裂片 5, 长 1 —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密生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维西 ,海拔 4200 米石坡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本种 近于金 顶杜鹃 (R. fabcri Hemsl.) 和木 里杜鹃 (R. mimetes Tagg et Forrest), 与 前一种 的区别 是小枝 无毛, 具红色 腺体; 与后 者的区 别是花 萼大。 90. 金 江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elegantulum Tagg et Forrest (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幼 枝密被 淡掠色 或绣色 绵毛,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边缘略 反卷, 叶面无 毛, 微级, 干后变 褐色, 中脉 回陷, 多少 被毛, 侧脉 12 — 14 对, 微凹或 不显, 叶 背密被 淡掠色 或 锈红色 绒毛, 中脉 突起;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灰色或 淡棕色 线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20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被 续毛;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丛 卷毛和 腺体; 花萼大 ,长约 1 厘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长 圆形, 外面疏 生腺体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漏 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淡紫 红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近 圆形, 径 1.5 — 1.8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比花 冠短, 子房密 生短柄 腺体, 花 柱近基 部疏生 腺体。 蒴 果长约 1.5 厘米, 粗约 5 毫米。 产宁痕 (永宁 ), 海拔 3600 — 3900 米冷 杉林、 石坡 或高山 草地,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宁痕 (永宁 )。 本种极 近锈红 毛杜鹃 (R. bureavii Franch. ), 但叶 较狭, 通常披 针形, 叶背 毛被^ 毛状, .偏 锈色, 子房有 腺体, 无毛而 不同。 91. 镜 红毛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14, 6-11 ' Rhododendron bureavii Franch. (1887); Hemsl. (188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Chamberlain (1977);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ruentum Uvl. (1913),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R. bureavioides Balf. f.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1 一 3 米; 小枝 密被锈 红色厚 绵毛, 混 生红色 腺体, 粗 5 — 7 毫米, 叶革质 ,楠圆 形, 长 7 — H.5 厘米, 宽 2.5 — 5.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具细 尖头, 基 部圆形 或钝, 叶面具 光泽, 无毛, 干后黄 褐色, 中脉 回陷, 侧脉 12 — 16 对, 微回, 叶背 被厚层 锈红色 绵毛状 续毛; 叶柄 粗壮, 长 1.5 — 3 厘米, 密被锈 ^色 绵毛状 绒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 长约 5 毫米, 密被镜 红色毛 ,混生 腺体;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被 续毛和 腺体; 花 萼大, 长 5-10 毫米,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外面 被毛和 腺体,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 筒状钟 形或漏 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白 色带粉 红至粉 红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斑 ,筒部 上方有 时具紫 
422  云南 植物志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3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 密生腺 体或有 腺体和 絨毛, 花柱 基部具 腺体, 有时混 生毛。 朔果长 2 — 2.5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巧家、 会泽、 东川、 禄劝、 洱源、 鹤庆, 海拔 3200 — 4()00( — 4500) 米针 叶林下 或高山 杜鹃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本种的 子房和 花柱基 部有时 密被絨 毛和有 柄腺体 ,有 时仅有 腺体而 无毛。 92. 麻点杜 1^ (图鉴 ) 图版 116, 1-6 Rhododendron clementinae Forrest (1915);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 in Curtis (1935)*;"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 1 978);( 1 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5( — 6) 米; 幼枝 无毛, 粗约 1 厘米。 叶革质 ,阔椭 圆形或 倒卵状 拥 圆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3.5 — 7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边 缘多少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继,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12 对, 微回, 叶背 被厚层 灰白色 至淡肉 桂色绵 毛状绒 毛, 具表膜 ,中脉 突起;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无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轴 长约 1.5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2.5 — 3.5 厘米, 无毛; 花萼小 ,长 1.5 — 2 毫米, 6-7 裂, 裂片卵 形或三 角形, 花冠 钟形, 长 4 一 4.5 厘米, 白色至 蔷蔽色 ,筒 部上方 具多数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6—7,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2—14, 不 等长, 长 1.5—2.5 厘米, 花 丝基部 被白色 微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果 圆柱形 ,长 1.5 — 2 厘米, 粗约 1 厘米。 花期 5—6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剑川、 维西、 中甸、 德钦, 海拔 (3200 — )38()0 — 4350 米 岩坡、 冷杉林 下或杜 鹃灌丛 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93. 海 绵杜鵑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aganniphum Balf. f . et Ward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37); Fang (1939); Chamberlain (1978); (1982). p. p., excl. syn.; T. L. Ming (1984), in clavi. 93a. 海 绵杜鸦 (原 变种) var. aganniphum 灌木, 高 0.6 — 3.5 米; 幼枝 无毛,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卵形、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叶面 无毛, 微皱, 常具 光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10 — 12 对, 微回, 叶背白 色或淡 黄白色 ,毛被 海绵状 ,具 表膜, 有时 较薄, 无 腺 体或混 生少数 腺体; 叶柄长 7 — 12 毫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伞 形或短 总状, 有花 10-20 朵; 总轴短 ,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纤细, 无毛; 花萼小 ,长 1 一 1.5 毫 米, 5 裂, 无毛; 花冠 钟形或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色 或淡粉 红色, 筒部上 方具多 数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先 端多少 凹入; 雄蕊 10, 不等 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下 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2.8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 果长约 1.5 厘米, 粗约 6 毫米, 无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饮, 海拔 (2700 —) 3300 — 4 200( — 4550) 米冷杉 林下、 高山杜 鵲灌丛 中 或砾石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93b. 黄毛 海绵杜 g 鸟 (云南 植 物研究 )( 变种) 
图 版 116 1—6. 麻 点杜鹏 Rhododendron clcmcntinae Forrest, 1. 花枝, 2. 叶 部分横 切面, 3. 花冠展 幵, 4. 雄蕊, 5. 雌蕊, 6. 果; 7 — 11. 大 理杜醜 T. taliense Franch., 7. 花枝, 8. 叶 背 毛被, 9. 花冠 展幵, 10. 雄蕊, 11. 雌蕊。 (曾孝 海绘) 
424  云南 植物志  var. flavoruf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flavoruf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这 一变种 叶片较 宽大, 楠 圆形, 背面毛 被厚, 初为 黄色, 后 变锈江 色, 不规 则块状 分裂。 产 维西、 中甸、 德铁, 海拔 3300 — 4200 米 针叶林 下或石 坡杜鹃 灌丛中 ; 西藏东 南部和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93c. 裂毛海 绵杜鹃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schiz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schiz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iissotec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doshongense Tagg (1928) et in Stevenson (1930). 这一 变种毛 被薄, 多 少粘结 而与原 变种相 区别。 产 德饮, 海拔 3600 — 4200 米, 生于高 山杜鹃 灌丛、 石 坡或砾 石滩;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93d. 银背海 绵杜胃 3(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glauc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T. L. Ming, stat. nov. Rhododendron glauc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in Not. Bot. Gard. Edinb. 13: 46.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该变 种叶背 毛被灰 白色, 叶柄 和叶背 面混生 腺体而 不同。 产德铁 ,海拔 3300 米, 生于竹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该地。 94. 大 理杜鸦 (图鉴 ) 图版 116, 7-11 Rhododendron taliense Franch. (1886); Hemsl. (1889); Hemsl. et Wils. (1910); Diels (1912) descr. fr. add.;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Fedde (1922); Tagg in Ste- venson (1930); Fang (1939); "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2.5 米; 幼枝被 淡黄色 绵毛状 绒毛, 后变 无毛。 叶 革质, 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或钝 ,叶面 无毛, 微级,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2 对, 微凹, 叶背 密被肉 桂色或 红棕色 S 毛, 无 表膜, 中脉 突起; 叶柄长 0.7-1.5 厘米, 被肉 桂色至 红踪色 续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 轴长约 1 厘 米, 被丛 卷毛;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被 红棕色 线毛; 花萼小 ,长 2 — 3 毫米, 5 裂, 裂 片卵形 或三 角形,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缘毛; 花冠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白色、 稀黄色 或带粉 红色, 筒 部上方 具多数 深紅色 点子;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2. 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 2 — 2.5 厘米, 子房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1.5 — 2 厘米。 产 大理、 漾濞, 海拔 3500 — 3900 米冷 杉林下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东坡。 95. 宽叶 杜胃鸟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sphaeroblast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杜 i§ 花科  425  95a. 宽叶杜 §3( 原 变种) var. sphaeroblastum 灌木, 髙 1 一 3 米; 幼枝紫 红色, 无毛, 粗约 7 毫米。 叶革质 ,阔椭 圆形或 卵状梱 圆形, 长 7. 5 — I 5 厘米, 宽 4 一 6 .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 圆形至 心形, 叶面 无毛, 微 皴, 中脉 凹陷, 多少 被毛, 侧脉 12 — 14 对, 微回, 叶背 被肉桂 色或诱 红色厚 绵毛, 中脉粗 ,隆 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10 — 12 朵; 总 轴长约 1.5 厘 米, 无毛; 花梗 纤细, 长 1. 5 — 2 厘米, 无毛; 花萼小 ,长 1 一 I. 5 毫米, 5 裂, 裂片三 角形, 无 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5 — 4 厘米, 白色 至淡蔷 薇色, 筒部上 方具多 数深红 色斑点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白 色微 柔毛; 雌蕊长 2. 5 — 3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果 长圆柱 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7 毫米, 无毛。 ' 产中甸 、禄劝 、巧家 ,海拔 3300 — 3 6 00( — 4 200 米); 生 于杜鹃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S5b. 乌 蒙宽叶 杜胃訌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wumengense Feng (1983); T. L. Ming (1984). 这一变 种叶背 面毛被 较薄, 为肉 桂色至 绣红色 续毛, 而不为 绵毛。 产 禄劝, 海拔 3 65 — 45 00 米, 生 于混交 林或杜 II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乌 蒙山。 96. 卷 叶杜胃 图鉴) Rhododendron roxieanum Forrest (1915);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 in Curtis (1935)*;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8); (1982) p. p. excl. syn. R. re- curvum var. oreonastes\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ecurv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R. atschr ope p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R. poeciloderm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Tagg in St- evenson (1930). »€a. 卷叶杜 (原 变种) 图版 117, 6—10 var. roxieanum 灌木, 高 I. 5 — 3 米; 小枝 粗壮, 幼枝 密被灰 捺色至 红踪色 绵毛, 粗约 1 厘米;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厚 革质, 狭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 或纯, 边缘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侧脉 微凹, 叶背毛 被二层 ,上 层镜江 色厚绵 毛, 下层毛 被薄, 淡捺色 或黄色 ,中脉 突起, 被毛; 叶柄 粗壮, 长约 1.5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密 被灰 色或淡 掠色厚 绵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2 ()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被绣色 线毛; 花梗长 1 一 I. 5 厘米, 密被 锈色级 毛和混 生短柄 腺体; 花 萼小, 长约 1 毫米, 波状或 钝三角 状 5 裂, 外面被 毛和混 生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白色带 粉红色 ,筒部 上方具 多 数红色 马蹄形 点子, 5 裂, 裂片长 1一1. 2 厘米, 宽 I. 5 — 1.7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 一 2. 5 厘米, 花丝下 半部或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密 被续毛 和混生 腺体,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4 厘米。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铁 ,海拔 (2600 —) 3 3 00 — 4 100 米混 交林、 冷杉林 下或高 山杜鵲 
杜 酷花科  427  灌丛中 、砾石 坡或高 山草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种体 态和叶 形均较 一致, 但 诸如叶 面有无 光泽、 叶背毛 被淡黄 色至红 掠色、 花梗和 子房除 被毛外 ,混生 腺体或 无腺体 均认为 是种内 变异的 范围。 96b. 线形 卷叶杜 g 驭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oreonastes (Balf .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recurvum Balf. f . et Forrest var. oreonastes Balf. f . et forrest in Not. (1915); Tagg in Stevenson (1930). 这是该 种向髙 海拔分 布而产 生的窄 叶类型 ,叶 狭窄, 线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5 — 1 厘 米, 边缘极 反卷, 花较小 ,长约 2.5 厘米。 产 丽江、 维西、 德饮, 海拔 3700 — 4200 米, 生 于冷杉 林缘、 高山杜 11 灌丛 或石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96 c. 究 尖卷叶 杜胃驭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cucuUatum (Hand.-Mazz.) Chamberlain (1978), (1982);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ucul latum Hand.-Mazz. (1921), (193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porphyroblasiutn Balf. f . et Forrest ( 1922); R. coccin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2).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这 一变种 叶较宽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钝, 呈兜状 卷曲。 产 剑川、 碧江、 中甸、 德钦, 海拔 (3300) — 3500 — 4300 米, 生于高 山杜鹃 灌丛、 草地或 砾石坡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97. 綜背杜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alutaceum Balf. f. et W. W. Smith (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globige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roxteanum Forrest var. globtgerum (Balf. f . et Forrest ) ChamberUin (1978). 97a. 榇背杜 原 变种) var. alutaceum - 灌木, 高 3.6 — 4.2 米; 幼枝密 被淡捺 色绵毛 ,常混 生红色 腺体, 粗约 8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H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边缘外 弯或多 少反卷 ,基 部圆形 或近 心形, 幼叶表 面疏生 白色丛 卷毛和 腺体, 后变 无毛, 无 光泽,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约 15 对, 微凹, 叶背被 淡棕色 厚绵毛 ,下层 毛被薄 ,灰 白色, 中脉 突起, 被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 米, 被 淡棕色 绵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20 朵; 总轴长 1 一 2 厘米, 疏 生丛卷 毛和腺 体; 花梗长 1.5 — 2 厘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花萼小 ,波状 5 裂, 长约 1 毫米, 外面 疏生丛 卷毛, 边缘具 腺体;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 3 — 4 厘米, 白色至 粉红色 ,里 面基部 具紫红 色斑,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fe 1-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5 — 3 厘米, 比花 冠短, 子 房密生 腺体, 花柱光 滑。 蒴果 1.5 — 2 厘米, 粗约 0.5 毫米, 具 腺体。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月。 产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铁 ,海拔 3300 — 4 200 米针叶 林下或 高山石 坡杜鹃 灌丛中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本种叶 背毛被 很像腺 房杜鵲 (R. adenogynum Diels) ,但花 萼小, 叶片 狭长而 不同。 
428  云南 植物志  97b. 腺房 綜背杜 i 訌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russotinct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1982);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ussotinct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triplonaev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trtlifol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该变 种叶背 毛被红 捺色, 薄、 易擦落 ,花丝 下半部 被毛, 子房被 绒毛和 腺体。 产德饮 、维西 ,海拔 3300 — 4 2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97c. 毛枝 棕背社 g 魟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iodes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iodes Balf. f.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duta- ceum Balf. f. et W. W. Smith var. russotinct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8) p. p., quoad syn. R. iodes .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叶 背毛被 棕色, 厚结 毛状, 无 表膜, 小 枝和叶 柄密被 续毛, 无 腺体, 花梗 和子房 疏生丛 卷毛, 无 腺体。 产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钦 ,海拔 3300 — 42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鵠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98. 平 卧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图版 117, 1 — 5 Rhododendron pronum Tagg et Forrest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 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匍 匐状小 灌木, 高 10 — 5 厘米; 小枝 粗壮, 粗 5 — 6 毫米, 年生长 量很短 ,形成 环状增 粗 的节;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 革质, 长圆 状椭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3 — 6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8 一 10 对, 微凹, 叶背 毛被 二层, 上层 为灰色 至淡黄 褐色厚 绵毛, 下层毛 被薄, 灰 白色, 紧阽, 中脉 突起; 叶 柄短, 长约 5 毫米, 近 无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6 — 10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花梗长 1 一 2 ' 5 厘 米,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萼小 ,长约 2 毫米, 具 5 个钝 三角状 裂片, 无毛或 近无毛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长约 3.5 厘米, 白色、 淡黄 色至粉 红色, 筒 部上方 具紫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2 厘米, 子 房 和花柱 无毛。 果长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粗约 0.4 厘米。 产剑川 、碧江 ,海拔 3800 — 4 200 米, 生于高 山石壁 或塾状 杜鹃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剑川。 本种与 子房无 毛的木 里杜鹃 (R. lampr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极其 相近, 但后者 叶 较宽, 椭 圆形, 叶背 毛被锈 红色, 花 梗被绣 红色丛 卷毛, 花 丝下半 部被白 色微柔 毛而不 同。 ' 99. 矮生杜 §鸟 (云 南植物 研究) K Rhododendron proteoides Balf. f. et W. W. Smith (1916);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Chamberlain (1982) p. p., excl. syn. R. lampropeplum.; T. L. Ming (1984), in clavi. 
杜 鸱花科  429  矮小 灌木, 高 0.3 — 1 米, 多 分枝; 幼枝被 灰揭色 至红棕 色绒毛 ;芽鳞 宿存。 叶革质 ,密 集 排列, 长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 端钝, 反卷, 基部 楔形, 边缘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级, 中脉 凹陷, 侧脉约 10 对, 微凹, 叶 背毛被 二层, 上层 为绣红 色厚绵 毛, 下层毛 被薄, 紧贴; 叶柄短 、宽, 长约 5 毫米, 被厚 绵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8 — 10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被 红掠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 红掠色 续毛; 花 萼长约 4 毫米, 5 深 裂至近 基部, 裂 片狭三 角形, 先端钝 ,外面 无毛或 仅基部 被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 钟形, 长约 3 厘米, 白 色至淡 黄白色 或带粉 红色, 筒部 上方具 紫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8 毫米, 宽约 12 亳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4 一 1.8 厘米, 花丝下 半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 长 2 — 2.5 厘米, 比花 冠短, 子房密 被红掠 色续毛 ,混生 腺体, 花柱 无毛。 親 果长约 1 厘米, 被毛, 花萼 宿存。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德饮 、中甸 、维西 ,海拔 3600 — 4500 米, 高山 灌丛、 草地、 砾 石坡;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钦。 D. F. Chamberlain 将 产四川 西部的 R. lampr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归 并该种 是极不 恰当的 ,后 者叶较 宽大, 椭圆形 ,宽 2 — 2.5 厘米, 子房 光滑或 有极稀 疏的几 根毛, 与 本种有 明显的 区别。 100. 多叶杜 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bathyphyll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矮小 灌木, 高 0.6 — 1.5 米; 幼枝密 被锈色 绒毛, 粗 5 — 6 毫米, 老枝变 无毛; 芽鳞 多少宿 存。 叶厚 革质, 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钝 ,常 反卷, 基部钝 ,边缘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2 对, 微凹, 叶背毛 被二层 ,上层 毛被红 踪色厚 绵毛, 下层毛 被薄, 紧贴; 叶柄长 0.5—1 厘米, 密被 红棕色 绵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10 — 15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被 绒毛;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萼小 ,长 2 — 3 毫米, 钝三 角状 5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 钟形, 长约 4 厘米, 白色, 筒部 上方具 深红色 点子, 裂片 5, 近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5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2 厘米, 花^ 下半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比花 冠短, 子房圆 锥形, 被 红掠色 绒毛, 无腺体 ,花 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德铁 ,海拔 3350 — 4250 米砾 石坡、 灌丛 或针叶 林缘;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01. 铄 石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omiste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矮小 灌木, 高 0.5 — 1 米, 年生长 量短; 幼枝 被灰色 至锈色 絨毛; 芽鳞 宿存。 叶革质 ,长 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钝 ,具短 尖头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外弯, 叶面 无毛, 具级纹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2 对, 回陷, 叶背 被二层 毛被, 上层为 灰黄色 至 锈色厚 绵毛, 下层毛 被薄, 紧贴; 叶 柄短, 长约 5 毫米, 被 灰黄色 至绣色 绵毛。 花序伞 形, 有花 6 — 10 朵; 总轴短 ,长 3 — 5 毫米 被锈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2 厘米, 被锈色 丛卷毛 ;花 萼小, 长 2 — 3 毫米, 阔 三角状 5 裂, 外面 疏生丛 卷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 钟形, 长约 3.5 厘 米, 深蔷 薇色, 筒部上 方具少 数深红 色点子 ,裂片 5, 长约 1.2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凹 
430  云南 植物志  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2.5 厘米, 子房密 被红棕 色续毛 ,无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德铁 ,海拔 3950 — 4250 米, 石坡、 岩壁或 高山灌 丛草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02. 碧 江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bijiangense T. L. Ming (1981)*, (1984),; Chamberlain (1982). 灌木, 高约 1 米; 幼枝密 生腺头 刚毛, 后变 无毛, 粗约 4 毫米。 叶革质 ,狭披 针形, 长 7-10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细 尖头, 边缘多 少反卷 ,基 部圆形 或钝, 叶面绿 色, 无毛,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10 对, 不显, 幼叶 背面疏 生有柄 腺体, 后仅沿 中脉有 腺体,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网脉 清晰;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上面 具槽。 花序总 状伞形 ,约 10 朵花;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 生黄色 绒毛; 花梗长 1.5 — 2 厘米, 密 生腺头 刚毛; 花萼大 ,长 7-8 毫米, 5 深裂, 多少 肉质, 红色, 裂 片狭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外面和 边缘具 有柄腺 体; 花冠 钟形, 长约 3 厘米, 肉质, 紫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近 圆形, 直径约 1.3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长约 3.5 厘 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生有 柄腺体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花期 5 月。 产碧江 ,海拔 2900 米, 杂木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本种近 于腺房 火红杜 §1 [R. neriiflorum Franch. var. phaedropum (Balf. f. et Farrer) T. L. Ming], 但 小枝、 叶 柄和叶 背中脉 具腺头 刚毛, 不具丛 卷毛, 叶先端 急尖, 背面 绿色, 无 白粉, 花梗密 生腺头 刚毛, 子房密 生长柄 腺体而 与之相 区别。 103. 火 红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neriiflorum Franch. (1886); Hemsl. (1889); Hutch, in Curtis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Cowan (1937); Fang (1939);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euchaites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R. phoenicodum Balf. f . et Farrer (1922); R. neriiflorum Franch. subsp. euchaites (Balf. f . et Forrest )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neriiflorum Franch. subsp. phoenicodum (Balf. f . et Farrer ) Tagg in Stevenson (1930). 103a. 火 红杜鹃 (原 变种) 图版 118, 7—11 var. neriiflorum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高 1一3 米, 稀达 6 米; 小枝被 白色至 灰黄色 微绒毛 ,粗 3 — 4 毫米, 后变 无毛。 叶薄 革质至 革质,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凸 尖头, 基 部圆形 或钝,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6 对, 微回或 不显, 叶背被 白粉, 无毛, 具细小 乳突体 ,中脉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清晰; 叶 柄长约 1.5 厘米, 被毛或 近无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5 — 12 朵; 总轴长 3 — 4 毫米, 被灰色 续毛; 花梗长 约 1 厘米, 被黄 褐色微 续毛, 无 腺体; 花萼 肉质, 红色, 大小 多变, 长 3 — 20 毫米, 不等 5 深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 多少具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 — 4.5 厘米, 肉质,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2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3 — 4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6 — 7 毫米, 密 被灰黄 色微级 毛, 花柱 无毛。 果长 2 — 3 厘米, 弯弓, 被微 绒毛。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10 — 11 月。 
杜 酷花科  431  图 版 118 1—6. 血 江杜隗 Rhododendron sanguineum Franch., 1. 花枝, 2. 叶背, 3. 叶背 毛被, 4. 花冠 展开, 5. 雄蕊, 6. 雌蕊; 7 — 11. 火红杜 R. neriiflorum Franch. var. neriiflor- um. 7. 花枝,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雌; g, 11. 果。 (曾孝 as 绘) 
432  云南 植物志  产大理 、漾濞 、兰坪 、碧江 、^水 、腾冲 、景东 ,海拔 2400 — 3600 米 常绿阔 叶林或 杜鹃林 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东 北部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03b. 网眼火 红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变种 ) var. aget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aget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R. neriiflorum F ranch . subsp. agetum (Balf. f.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与原变 种不同 点是这 一变种 叶背网 脉间呈 蜂窝状 回陷, 花萼 较小, 边缘 波状。 产庐水 、碧江 ,海拔 2700 — 2800 米, 竹丛 或铁杉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碧江 附近。 103c. 腺 房火红 杜胃驭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phaedropum (Balf. f. et Farrer)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phaedropum Balf. f. et Farrer (1922); Cowan (1937), (1938); R. neriiflorum F ranch . subsp. phaedropum (Balf. f . et Farrer)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R. jloccigerum Franch. var. appropinquans Tagg et Forrest ( 1927);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flocagerum Franch. subsp. appropinquans (Tagg et Forrest) Chamberlain ( 1979); R. tawangense Sahni et Naithani (1979)*. 与原变 种的区 别是这 一变种 的花梗 、花萼 、子 房和花 柱基部 具有柄 腺体, 有时 叶背中 脉上多 少具灰 黄色丛 卷毛。 产贡山 、维西 ,海拔 2100 — 2400 米杂木 林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04. 滇 西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euchroum Balf. f . et Ward (1916);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矮小 灌木, 高 37 — 70 厘米; 幼枝具 丛卷绒 毛和长 柄腺体 ,粗 2 — 3 毫米。 叶革质 ,倒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7 — 2.8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具 皴纹, 中脉 回陷, 侧脉 7 — 8 对, 微回, 叶背 被二层 毛被, 上层为 淡黄掠 色疏松 绵毛, 多少易 擦落, 下层毛 被薄, 粉白色 ,紧贴 ,中脉 隆起, 无毛;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被丛卷 毛和长 柄腺体 ,上面 具槽。 花序 伞形, 有花 4 一 5 朵;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密 生有柄 腺体, 混生 少数丛 卷毛; 花 萼小, 长 1 一 2 毫米, 5 裂, 外面和 边缘密 生有柄 腺体; 花冠筒 状钟形 ,长约 3 厘米, 鲜 红色, 多少 肉质, 里面 基部具 5 个深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I. 2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8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密 被有 柄腺体 和星状 续毛, 花柱无 毛或基 部疏生 绒毛和 腺体。 果 未见。 花期 7 月。 产碧江 ,海拔 3200 — 3300 米 山坡灌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本种 小枝、 花梗和 叶柄均 具腺头 刚毛, 近于纯 红杜鹃 (R. sperabile Balf. f. et Farrer), 但叶 背毛被 二层, 下 层为粉 白色微 级毛而 不同。 ' 105. 纯红杜 i 鸟 (云南 植物 研究) 1 Rhododendron sperabile Balf. f. et Farrer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105a. 纯 红杜鸦 (原 变种) var. sperabile 4 
杜 驟花科  433  灌木, 高 1 一 2. 5 米; 幼枝 密被灰 色星状 绒毛, 混生少 数腺头 刚毛, 粗 2 — 4 毫米。 叶革 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8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圆形, 具硬 尖头, 基部 钝或 圆形,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多少有 灰白色 绵毛, 侧脉 10 — 12 对, 多少 凹陷, 叶背 密被 淡棕色 至淡肉 桂色厚 绵毛, 下 表皮灰 白色, 具乳 突体;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密被 灰色绵 毛, 混 生腺头 刚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4 一 5 朵; 总轴短 ,长 2 — 3 毫米, 被 黄椋色 绒毛; 花梗长 1-2 厘米, 密生腺 头刚毛 ,混生 少数星 状毛; 花 萼小, 长约 2 毫米, 5 裂, 外 面和边 缘有腺 体; 花冠筒 状钟形 ,长约 3.5 厘米, 肉质, 深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近圆形 ,径约 1.5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5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房圆 维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 腺头状 刚毛和 红掠色 绒毛, 花柱中 下部具 腺体和 毛。 朔果长 1.5 厘米, 微弯。 花期 5 月 ,果期 10 月。 产^ 水、 维西、 中甸, 海拔 2600 — 3050 米岩石 上或灌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水 片马。 105b. 维西 纯红杜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weihsiense Tagg et Forrest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m clavi.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较 狭长, 叶 背毛被 通常灰 白色。 产维西 ,海拔 2 4 00 — 3900 米杂 木林、 铁杉林 下或岩 石上。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06. 亮红杜 i 魟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albertsenianum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ha- 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 3 米; 小枝无 腺体, 被灰 白色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粗约 3 毫米。 叶 革质, 狭长圆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4.5 — 9.5 厘米, 宽 1.2 — 2.5 厘米, 先端钝 ,具硬 尖头, 基部 钝或圆 形, 叶面 无毛, 微继,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5 对, 微凹, 叶背 有二层 毛被, 上层 为黄褐 色疏松 绵毛, 多少易 擦落, 下层毛 被薄, 淡 黄色; 叶柄长 0.5 — I 厘米, 被灰白 色丛卷 毛或近 无毛, 上面 具槽。 花序 伞形, 有花 5 — 6 朵; 总轴长 2 — 3 毫米, 被 黄褐色 级毛; 花梗长 1.5 — 1.8 厘 米, 疏生丛 卷毛或 近无毛 ;花萼 杯状, 长 3 — 4 毫米, 肉质, 5 裂, 裂片 圆形, 外 面和边 缘疏生 丛卷 毛和近 无毛; 花冠 钟形, 鲜 红带蔷 薇色, 长约 3 厘米, 里面基 部无深 色斑, 裂片 5, 长 约 1.7 厘米, 宽约 2.2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3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3.5 厘 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6 毫米, 密被黄 色绒毛 ,无 腺体, 花柱无 毛或有 时基部 被毛。 蒴果长 约 1.5 厘米, 密被 黄掠色 续毛。 产维西 、德铁 ,海拔 2900 — 3200 米, 沟谷林 下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本 种叶背 具二层 毛被, 上层毛 被厚, 绵 毛状, 与滇 西杜鹃 (R. euchroum Balf. f. et Ward) 的区别 是下层 毛不为 白色, 小枝、 花梗 及子房 无腺头 刚毛, 花冠荡 薇色, 叶 背无乳 突体。 • 107. 绵毛杜 §g( 图鉴) Rhododendron floccigerum Franch . (1898);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Stapf in Curtis (1932)*; "图鉴 "( 1974)*; Chamberii.in (1979); (1982);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被 灰色或 淡黄色 丛卷毛 ,粗 3 — 5 毫米, 后变 无毛。 叶革质 ,狭 
云南 植物志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I 2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具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或 钝,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不显, 叶背密 被黄捺 色绒毛 ,多少 易擦落 ,毛被 脱落后 呈现粉 白色 表面, 具细小 乳突体 ,中脉 隆起, 侧脉 不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密被 黄棕色 绒毛, 后变无 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4 一 7 朵; 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萼 碟状, 肉质, 深红色 ,长 1 一 4 毫米, 5 裂, 裂片 圆形, 外面疏 生丛卷 毛或近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肉质, 深 红色, 有 时黄红 色或蔷 薇色, 长约 3.5 厘米, 里面 基部具 暗红色 5 个蜜 腺囊, 裂片 5, 近圆 形, 径约 1.5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 — 2.8 厘米, 花 丝无毛 或基部 疏生微 柔毛; 雌蕊长 约 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6 毫米, 密被 灰白色 绒毛, 无腺体 ,花 柱无毛 或基部 被毛。 果 长圆 柱形, 略弯, 长 2 — 3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密被 锈红色 绒毛。 花期 5 — 6 月 , 果期 9 一 11 月。 产维西 、中甸 、德铁 、贡山 ,海拔 2300 — 3500 米, 常 绿阔叶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西藏东 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永 自_ 附近。 本种叶 狭长圆 形或狭 披针形 ,先端 急尖, 叶 背面被 黄棕色 絨毛, 常多少 脱落, 表 皮粉白 色, 具细小 乳突体 ,与邻 近的糠 批杜 II (R. sperabiloides Tagg et Forrest) 相 区别。 108. 糠 粃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sperabiloides Tagg et Forvest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小枝被 灰白色 糠粃状 绒毛, 粗约 2 毫米。 叶 革质, 长圆状 楠圆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3.5 — 7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 ^钝, 具尖头 ,基 部圆形 或钝, 叶面 无毛, 具 皱纹,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4 对, 回陷, 叶背被 淡淙色 或灰色 不连续 、糠粃 状绒毛 ,易 擦落, 下表皮 绿色, 无乳 突体; 叶 柄长约 1 厘米, 疏生 糠批状 绒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5 — 8 朵; 花梗 长 1 一 1.5 厘米, 纤细, 被 淡掠色 续毛; 花萼 较大, 杯状, 长 4 一 7 毫米, 肉质, 红色, 不等 5 深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流苏状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2.5 — 3.5 厘米, 鲜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2 .8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2.7 — 3.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黄 淙色级 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1.3 — 1.8 厘米, 多少 弯弓, 被 续毛。 产贡山 、维西 ,海拔 2600 — 3900 米冷杉 林下或 杜鹃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 种中脉 和侧脉 在叶面 回陷, 背面 突起, 叶背毛 被薄, 不 连续, 呈糠粧 状或妹 丝状, 下 表皮 绿色, 无 乳突。 • 109. 羊毛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mallotum Half. f. et Ward (191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utch, in Curtis (1935)*;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acmulorum Balf . f . ( 1920).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5 — 8 米; 小枝密 被灰黄 色或锈 色绒毛 ,粗 6 — 8 毫米。 叶厚 革质,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摘 圆形, 长 8 — 13 厘米, 宽 2 — 7.5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回, 具小凸 尖头,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缘 外弯, 叶面 无毛, 明显具 ^纹, 略呈 泡泡状 隆起, 无 光泽, 中 脉显著 回陷, 
杜 醜花科  侧脉 10 — 12 对, 侧脉 和网脉 回陷, 叶背密 被黄色 至锈色 厚绵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 粗壮, 长 1 一 2 厘米, 粗约 5 毫米, 密被 灰黄色 或锈色 绵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约 15 朵花;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被 绵毛; 花 梗长约 I. 3 厘米, 密 被锈色 绵毛;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5 裂, 裂片三 角形, 外面 被诱色 绒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达 4 厘米,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红 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约 1.2 厘米, 宽约 2.6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8 — 2.8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3.5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密被锈 色绵毛 ,花柱 无毛。 果 圆柱形 ,长达 2.5 厘米, 径约 6 毫米, 被毛。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庐水 、景东 ,海拔 3000 — 3 6 00 米, 生于 悬岩、 石坡或 杜鹃灌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庐水 片马。 110. 瓣專杜 § 乌 (云南 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atacosmum Balf. f. ex Tagg (1927) et in Stevenson ( 1930): Chamberla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灌木, 高 1 一 1.7 米; 幼 枝密被 灰黄色 或绣色 绒毛, 粗约 4 毫米。 叶 革质, 倒 卵形, 长 5-9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 部钝,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叶面 微继, 无 毛或 沿回陷 的中脉 上多少 被毛, 侧脉 8 — 10 对, 微凹, 叶 背密被 淡棕色 或锈色 絨毛, 中脉隆 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絨毛。 花序总 状伞形 ,有花 6 — 9 朵; 总 轴长约 1.5 厘米, 密 被锈色 绒毛; 花 梗长约 2.5 厘米, 密 被绣色 绒毛; 花 萼大, 杯状, 长达 1 厘米, 花瓣 状, 不规则 5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宽 钟形, 长 4 一 4.5 厘米, 肉质,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暗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 长约 1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人; 雄蕊 10 — 12, 不 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 5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8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绒毛, 花柱 无毛。 果粗圆 柱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1 厘米, 密被 黄揭色 绒毛。 产维西 、贡山 、德饮 ,海拔 3900 — 4 200 米石坡 或杜鹃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本种 近于似 血杜鵲 (R. haematodes Franch.), 但叶较 宽大, 先端 圆形, 花冠宽 钟形, 花 萼大, 长达 2 厘米, 明 显可以 识别。 111. 似血 杜胃虮 图鉴) ■ Rhododendron haematodes Franch. (1886); Forb. et Hemsl . ( 1889); Stapf in Curtis (192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haematodes Franch . var. calycinum Franch. ( 1 886); R. haematodes Franch . var. hypoleucum Franch. (1886).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幼枝密 被黄捺 色卷丛 絨毛, 粗约 5 毫米。 叶革质 ,倒 卵形或 倒卵状 长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 部多少 楔形, 边 缘略反 卷, 叶面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脉 8 — 10 对, 微凹, 叶背 密被锈 黄色至 掠色厚 绵毛; 叶柄长 0.5-1 厘米, 被 绵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5 — 8 朵;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灰 色丛卷 续毛; 花萼 肉质, 深红色 ,长 3 — 10 毫米, 不等 5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3.5 — 4.5 厘米, 肉质, 深 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黑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约 I. 2 厘米, 宽约 2 厘 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不等 fe, 长 I. 5 — 2 . 7 厘米, 花丝通 常无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被 灰黄色 至淙色 级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1.5 厘米, 密被续 !^。 
436  云南 植物志  产大理 、漾濞 (苍 山东、 西坡) ,海拔 327 — 4 050 米冷 杉林下 或高山 杜鹃灌 丛中。 模式 标本 采自大 理苍山 东坡。 112. 杯萼杜 § 驭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pocophorum Balf . f. ex Tagg (1927) et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112a. 杯萼杜 i3( 原 变种) var. pocophorum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幼枝密 生腺体 和腺头 刚毛, 粗 4 一 7 毫米。 叶厚 革质, 长圆形 或倒卵 状长 圆形, 长 7—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宽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 楔形, 叶面 无毛, 常被 白粉, 中脉 回陷, 侧脉 8 — 12 对, 微凹, 叶背密 被厚层 黄褐色 或绣色 绵毛, 中脉 突起, 被毛和 混生 腺体;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生 腺体和 腺头状 刚毛, 有 时多少 有分枝 状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宽大, 有花 15 — 20 朵; 总 轴长约 1 厘米, 密生短 柄腺体 和疏生 柔毛; 花 萼大, 长 5 — 10 毫米, 不规则 5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约 5 厘米, 肉质, 深红 色, 有时 具少数 暗红色 点子,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5 厘米, 先 端明显 回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2.5 — 3.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4 厘米, 子房密 生腺体 ,长约 7 毫米, 花 柱 无毛。 蒴果长 圆柱形 ,长约 2 厘米, 密生 腺体。 产 贡山, 海拔 3600 — 4500 米生 于岩坡 杜鹃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n2b. 腺 梗杯萼 杜胃馱 变种) var. hemidartum (Tagg) Chamberlain (1979),(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hemidartum Balf. f . ex Tagg (1927), et in Stevenson (1930).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背 毛被不 连续, 薄, 脉上具 平伏或 弯曲的 硬毛, 花梗有 腺体而 无毛。 产 贡山, 海拔 3300 — 4 2 00 米 石坡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3. 绢毛杜 (图鉴 ) 图版 119, 5 — 10 Rhododendron chaetomall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Hutch, in Curtis (1948)*; "图鉴 "(1974)*;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chaetomallum Balf. f . et Forrest var. glaucescens Tagg in Stevenson (1930); Tagg et Forrest (1931), descr . latin.; R. haematodes Franch. subsp. chaetomall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1982). 灌木, 高 0.5 — 5 米; 小枝密 被多少 卷曲的 刚毛, 混生少 数无柄 腺体, 粗约 5 毫米。 叶 革质, 倒卵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8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圆形、 截形或 微凹, 具凸 尖头, 基部钝 或圆形 ,叶 面干后 褐色, 无毛, 有时具 白霜, 中脉 回陷, 侧脉 8 — 10 对, 微回, 叶 背密被 黄褐色 至褐色 绵毛, 中脉 隆起; 长 柄长约 5 毫米, 被卷曲 刚毛, 上面 具槽。 花序伞 形, 有花 4 一 6 朵; 花 梗长约 1.5 厘米, 被 卷曲刚 毛和丛 卷毛; 花萼大 小变化 较大, 长 3 — 10 毫米, 肉质, 红色, 不等 5 裂,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4 一 4 .5 厘米, 肉质, 深 红色,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微回;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无毛或 疏生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黄 色级毛 ,花 
图 版 119 1—4. 紫 背杜騁 Rhododendron torrestii Balf. f. ex Diels,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3. 雄蕊 4. 雌 SS; 5-10. 绢毛杜 R. chactomallum Balf. f. et Forrest, 5. 花枝, 6. I^J 背,' 7 Of 背 毛被, 8. 花冠 展开, 9. 雄蕊, 10. 雌蕊。 (张宝 福绘) , . 
438  云南 植物志  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2 厘米, 密被 绒毛。 产 腾冲、 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饮, 海拔 3100 — 4500 米冷杉 林下、 石坡灌 丛或高 山杜鹃 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本种极 近于似 血杜鹃 (R. haematodes Franch.), 但 小枝、 叶柄和 花梗密 生卷曲 刚毛、 叶片 较大而 有明显 区别。 114. 宿蛾 杜胃 云南 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aperantum Balf. f. et Ward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矮小 灌木, 高 0.3 — 1.5 米; 幼 枝被白 色丛卷 绒毛, 粗壮; 芽鱗 宿存。 叶革质 ,倒 卵形至 倒披 针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小凸 尖头, 基 部多少 楔形, 叶面无 毛, 微继, 中脉 回陷, 侧脉 8 — 10 对, 微凹, 叶背苍 白色或 绿色, 表皮具 细小乳 突体, 无毛或 有时中 脉多少 被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清晰或 略突; 叶柄短 ,长约 5 毫米, 扁平, 多少具 下延的 叶 状翅, 无毛。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6 朵; 花梗长 1.5 — 3 厘米, 具棕 色丛卷 续毛; 花萼 杯状, 长约 5 毫米, 裂片 5,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5 — 4 厘米, 颜色 多样, 白 色、 淡黄色 、粉红 色到蔷 薇色, 裂片 5,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0,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蕊长 2.5 — 3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5 毫米, 密被踪 色绒毛 ,混 生少数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长 1 一 1.5 厘米, 被 绒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水、 碧江, 海拔 3600 — 4300 米高山 杜鹃灌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15. 滇 藏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temeni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19);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othin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 bsp. pothinumiBaM . f . et Forrest )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 temeni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temeni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pothinum (Balf. f . et Forrest) Cowan ( 1940). Its a. 滇蔵杜 g 魟原 变种) var. temenium 灌木, 高 0.3 — 1.5 米; 幼枝被 白色丛 卷毛, 混生 腺头小 刚毛, 粗 2 — 3 毫米; 芽鳞 早落。 叶薄 革质,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5 — 6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 圆形, 叶面 无毛, 微皱, 干后带 褐色, 中脉 凹陷, 侧脉 8 — 10 对, 微凹或 不显, 叶 背无毛 或有 时沿脉 上有极 稀疏丛 卷毛, 中脉 和侧脉 隆起; 叶 柄短, 长 2 — 5 毫米, 有 稀疏丛 卷毛和 腺头小 刚毛。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6 朵;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具棕色 丛卷毛 绒毛, 有时 混生少 数腺体 ;花萼 杯状, 肉质, 红色, 长 4 一 7 毫米, 裂片 5, 不等大 ,外面 无毛, 边缘具 细睫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3 — 3.5 厘米, 多少 肉质, 深 红色,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雄 蕊 10, 不等长 ,长 1.5—2.5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密被 绒毛, 有时混 生腺体 ,花柱 无毛。 果圆 柱形, 长 1.2 — 1.5 厘米, 被毛。 产德钦 、贡山 ,海拔 3000 — 4350 米, 生于砾 石滩、 悬岩、 高山 草地和 沼泽;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杜 鹃花科  439  115b. 黄花漢 藏杜 g 魟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gilvum (Cowan) Chamberlain (1979), ( 1982); T. L. Minf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tcmenium Balf . f . et Forrest subep. gihum Cowan ( 1940 );/?. tementum Balf . f . et Forrest subsp. chrysanthemurr Cowan ( 1940). 与 原变种 的显著 区别是 这一变 种花冠 黄色。 产 德铁、 贡山, 海拔 3600 — 4500 米石坡 、悬 岩或高 山杜鹃 灌丛中 ;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5. C. 粉红漢 藏杜鸦 (变种 ) var. dealbatum (Cowan) Chamberlain (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glaphyr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glaphyrum (Balf. f . et Forrest ) Yagg in Stevenson (1930): R . tement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glaphyrum (Balf. f . et Forrest ) Cowan ( 1940); R. icmtmum Balf. f . et For- rest subsp. dealbatum Cowan ( 1940). 这一变 种小枝 、花梗 和子房 无腺体 ,花冠 白色至 蔷薇色 ,与 上述二 变种相 区别。 产德铁 ,海拔 3600 — 4200 米, 生于 石坡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6. 华 丽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Q clavi. Rhododendron trichomtsc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R. trichophlebi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trichomiscum (Balf. f . et Forrest )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julvastrum Balf. f. et Forrest subsp. trichomiscum (Balf, f. et Forrest ) Cowan ( 1940); R. fulvasfrum Balf. f. et Forrest subsp. trichophlebium (Balf. f . et Forrest ) Cowan ( 1940); R. iemeni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alb" petal urn Cowan ( 1940); R. temenium Balf, f. et Forrest subsp. rhodanthutn Cowan ( 1940). 116a. 华丽杜 §3( 原 变种) var. eudoxum 灌木, 高 O. 5 — 1.8 米; 小枝 被丛卷 续毛和 腺头小 刚毛, 粗约 4 毫米, 芽鳞 早落。 叶薄革 质,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 部钝或 圆形,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8 — 12 对, 微凹或 不显, 叶背 被灰色 至掠色 粉状薄 毛被, 不 连续,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叶柄长 5 — 10 毫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头小 刚毛, 后变 光滑。 花序伞 形, 有花 5 — 6 朵; 花梗 纤细, 长 1.5 — 2 厘米, 被 丛卷毛 和有柄 腺体; 花萼 杯状, 长 2 — 7 毫 米, 多少 肉质, 不等 5 裂, 外面疏 生丛卷 毛和腺 体或近 无毛, 边缘疏 生腺体 ;花 冠筒状 钟形, 粉红色 至深薔 薇色, 多少 肉质, 裂片 5, 长 1.2 — 1.5 厘米, 宽 1.7 — 2 厘米, 先 端多少 回入;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 基部被 白色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房圆 柱形, 长约 4 毫米, 密 生有柄 腺体和 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花期 5—7 月, 果期 10 月。 产德铁 、贡山 、维西 ,海拔 3300 — 4200 米, 生于 岩壁、 石坡或 竹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440  云南 植物志  116b. 褐 叶华丽 杜胃魟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brunneifoli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brunneifoli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 st subsp. brunneifoli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面干 后呈黑 褐色, 花 萼通常 较小, 子房被 续毛, 无 腺体。 产德饮 ,海拔 3600 — 3800 米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6c. 白毛 华丽杜 i 鸟 (云南 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mesopoli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mesopoli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astet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eptpastum Balf. f . et Forreat ( 1922);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mesopoli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asteium (Balf. f . et Forrest )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eudoxum Balf. f . et Fo- rrest subsp. eptpastum (Balf. f . ct Forrest )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julvastrutn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mesopolium (Balf. f. et Forrest ) Cowan ( 1940), R. julvastrutn Balf. f. et Forrest subsp. epipastum (Balf. f . et Forrest) Cowan ( 1940). 这 一变种 叶背被 白色妹 丝状薄 毛被, 不连续 ,下 表皮明 显具乳 突体, 各部无 腺体。 产 德钦、 贡山, 海拔 3900 — 4200 米高山 岩坡、 竹丛或 杜鹃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117. 两色 杜胃軏 图鉴) Rhododendron dichroanthum Diels (1912); Hutch, in Curtis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1940);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117a. 两 色杜鸦 (原 变种) var. dichroanthum 灌木, 高 0.6 — 2 米; 幼枝疏 生白色 丛卷毛 ,后变 无毛, 粗 3 — 5 毫米。 叶薄 革质, 椭圆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8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 圆形, 具凸 尖头, 基部楔 形或钝 ,叶 面无毛 ,微皱 ,中脉 回陷, 侧脉 10 — 14 对, 微凹, 叶背被 银白色 薄层粉 状毛被 ,中脉 隆起, 无 毛, 侧脉 不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被白色 丛卷毛 ,上面 具槽。 伞形花 序有花 4 一 8 朵; 花梗长 1.5-2 厘米, 被丛 卷毛; 花 萼大, 杯状, 肉质, 与花冠 同色, 长 3 — 15 毫米, 不等 5 裂, 外面无 毛, 边 缘疏生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5 — 4 厘米, 橙黄至 橙红色 ,裂片 5, 长约 1.5 厘米, 宽 约 2 厘米, 先端 微凹; 雄蕊 10, 长 2 — 3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3 — 3.5 厘米, 子 房圆 维形, 长 5 — 7 毫米, 被掠色 密绒毛 ,花柱 无毛。 蒴果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 绒毛。 产大理 、碧江 ,海拔 2700 — 3600 米, 生 于潮湿 岩上或 杜鵲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17b. 杯萼两 色杜鹃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scyphocalyx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杜 鶴花科  441  Rhododendron scyphocalyx Balf . f . et Forrest ( 1922);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herpesticum Balf. f. et Ward ( 1917);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torqua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2);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dichroanthum Diels subsp. herpeslicum (Balf. f . et Ward) Cowan ( 1940); R. dichroanthum Diels subsp. scyphocalyx {BaM. f . et Forrest)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 1982). 这一变 种毛被 银白色 粉状与 原变种 一致, 但叶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先端 宽圆形 或近截 形, 有时 微回, 花梗 和子房 具长柄 腺体。 产腾冲 、^水 、碧江 、贡山 ,海拔 2900 — 3900 米, 生于 高山砾 石坡或 杜騁灌 丛中。 117C. 可喜杜 i 魟图鉴 )( 变种) var. apodectum (Balf. f. et W. W. Smith)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apodect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Stapf in Curtis (1923)*;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图 鉴" (1974)*; R. jangtzowense Balf. f. et Forrest (1922); R. lirat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2); R. dichroanthum Diels subsp. apodectum (Balf. f. et W. W. Smith) Cowan (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这一变 种叶厚 革质, 边缘外 弯或略 反卷, 叶背 毛被灰 泥质, 稍厚, 常 变黑 褐色, 花序 少花, 有花 1 一 3 朵。 产腾冲 、碧江 ,海拔 2600 — 3600 米, 生于 林下、 石坡 或灌丛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117 d. 腺梗两 色杜鸦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septentrionale (Cowan)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dichroanthum Diels subsp. septentrionale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这一 变种叶 形和叶 背毛被 相似于 (R. sanguineum Franch.), 花梗 和子房 通常有 腺体, 与原 变种相 区别。 ' 产碧江 、贡山 ,海拔 3000 — 4200 米, 生于 高山沼 泽地或 杜鹃灌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18. 血 红杜胃 图鉴) Rhododendron sanguineum Franch. (1898);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Stapf in Curtis (1932)*; Hand.-Mazz. ( 1936);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sanguineoides Cowan ( 1940). 118a. 血红杜 胃虮原 变种) 图版 118, 1-6 var. sanguineum 矮小 灌木, 高常 不超过 1 米; 幼 枝疏生 白色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芽 鳞通常 早落。 叶革 质、 倒卵形 、倒卵 状楠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5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圆 形或钝 ,具凸 尖头, 基部多 少楔形 ,边 缘外弯 或多少 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级, 中脉 回陷, 侧脉 8 — 10 对, 微 凹, 叶背被 灰白色 微绒毛 ,灰 泥质, 中脉 隆起, 无毛或 近无毛 ,侧脉 略突; 叶柄 较短, 长 5 — 8 毫米, 疏生 白色丛 卷毛, 后变 无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3 — 5 朵; 花梗长 1.5 — 2 厘米, 被灰色 丛卷毛 ;花萼 较小, 杯状, 长 2 — 4 毫米, 红色, 多少 肉质, 裂片 5, 边缘具 睫毛; 花冠 钟形, 长 3-3.5 厘米, 肉质, 深红色 ,里面 基部具 5 个深色 蜜腺囊 ,裂片 5, 长 1 — 1.2 厘米, 宽 1.5 — 
442  云南 植物志  1.8 厘米, 先端 回入; 雄^ 10, 不等长 ,长 1.5 — 2.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白 色微柔 毛或近 无毛; 雌蕊长 2.7 — 3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5 毫米, 密 被棕色 绒毛, 无 腺体, 花柱 无毛或 基部有 毛。 果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被 绒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10—11 月。 产维西 、贡山 、德铁 ,海拔 2800 — 4 200 米, 生于 石坡或 高山杜 鹃矮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118 b. 紫血杜 g 鸟 (图鉴 )( 变种) var. haemale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 Rhododendron haemale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Hand. -Mazz. (1936); "图 鉴" (1974)*;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haemaleum (Balf. f. et Forrest ) Cowan ( 194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atrorubrum Cowan ( 194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mesaeum Cowan ( 1940). 这 一变种 花冠暗 紫红色 至黑红 色与原 变种可 区别。 产贡山 、德钦 ,海拔 3000 — 4200 米, 生于 岩石、 高山草 地或杜 IS 矮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118c. 退色 血红杜 i 驭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cloiophor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loiophor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 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leucopeial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19); R. asmenist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R. cloiophor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asmenist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1930); R. cloiophor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leucopeial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cloiophorum (Balf. f . et Forrest) Cowan ( 1940); R. sanguienum Franch. subsp. . leucopeialum (Balf. f . et Forrest) Cowan ( 1940). 与原变 种的主 要不同 点是这 一变种 花冠质 地薄, 白色、 黄 色至粉 红色。 产德钦 ,海拔 3300 — 3900 米的 石坡、 悬岩或 杜鵡矮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118d. 蜜黄 红血杜 g§( 云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himertum (Balf. f. et Forr.) Chamberlain (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himert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20);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ne- brities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poliopep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himert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nebrities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himer- tum Balf. £. et Forrest subsp. poliopeplum (Balf. f . et Forrest)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himertum (Balf. f. et Forrest) Cowan (194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aizoides Cowan ( 194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melleum Cowan ( 1940). 这 一变种 花冠质 地薄; 鲜黄色 ,花 梗和子 房被毛 或混生 腺体。 产德铁 ,海拔 3700 — 4050 米的高 山草地 、石 坡或杜 灌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杜 鸭花科  443  118e. 变色血 红社鸦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didymoides Tagg et Forrest ( 1931);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oseotinctum Balf. f. et Forrest (1919); R. mannophorutn Balf. f. et For- rest ( 192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dtdymoides (Tagg el Forrest) Cowan (1940);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roseotinctum (Balf. f. et Forrest) Cowan (1940); R. sangui- neum Franch. subsp. consanguineum Cowan ( 1940). 与原变 种和其 他变种 的区别 是这一 变种花 冠黄红 色至蔷 薇色, 花梗 和子房 被毛, 明显 混生 腺体。 产贡山 、德铁 ,海拔 3 250 — 42 00 米的高 山灌丛 草地、 石坡或 竹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8f. 黑红血 红杜鹃 (云 南植 物研究 )( 变种) var. didymum (Balf. f. et Forrest) T. L. Ming (1984). Rhododendron didym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Stapf in Curtis (1928)*;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图 鉴" (1974)*; R. sanguineum Franch. subsp. didymum (Balf. f. et Forrest)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区别于 原变种 的主要 特征是 小枝、 花梗和 子房皆 具长柄 腺体, 花冠黑 红色。 产贡山 ,海拔 3 000 — 45 00 米的 岩壁、 石坡或 高山灌 丛草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19. 橙黄杜 g§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itriniflo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 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Cowan (194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chlanido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0). 119a. 橙黄杜 (原 变种) var. citriniflorum 矮小 灌木, 高 (O. 2 — )(). 6 — 0.9(_1.5) 米; 幼枝疏 被白色 丛卷毛 ,后变 无毛; 芽 鎖多少 早落。 叶革质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5.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 端钝或 圆形, 具凸尖 头, 基部 阔楔形 或钝, 叶面 无毛, 微级, 中脉 和侧脉 凹陷, 侧脉约 8 对, 叶背密 被灰黄 色至褐 色絨毛 ,中脉 突起, 近 无毛; 叶 柄长约 5 毫米, 常具 下延的 狭翅, 被丛卷 毛或近 无毛。 伞形 花 序有花 4 一 6 朵; 花梗长 2 — 3 厘米, 具 长柄腺 体和丛 卷毛; 花萼 杯状, 大小 多变, 通常长 3 — 5 毫米, 5 裂, 裂片不 等大, 边缘 具腺头 睫毛; 花冠 钟形, 长 3. 5 — 4 厘米, 黄 色至橙 黄色, 裂片 5 , 长约 I. 5 厘米, 宽约 2 厘米, 先端 凹入; 雄蕊 10, 长 1.8 — 2. 5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 蕊长约 3 厘米, 子房 卵形, 长约 4 毫米, 密被红 捺色绒 毛和长 柄腺体 ,花柱 光滑。 蒴果长 8 — 12 毫米。 花期 6 — 7 月。 产福贡 、贡山 、德铁 ,海拔 3 9 00 — 45 00 米, 生于高 山悬岩 、峭壁 、沼泽 地或矮 灌丛中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德饮。 119b. 美 艳杜鸦 (图鉴 )( 变种) var. horaeum (Balf. f. et Forrest)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444  云南 植物志  Rhododendron horae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2); Tagg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 1974)*; R. citrinijlor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horatum (Balf. f. et Forrest) Cowan ( 1940); R. ciiriniflor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aureoium Cowan ( 1940); R. ctirinijiorum Balf. f . et Forrest subsp. rubens Cowan ( 1940). 与 原变种 的区别 是这一 变种花 萼通常 较大, 通常 长超过 1 厘米, 花冠蔷 薇色、 橙红色 至深 红色, 芽鳞 宿存, 花梗 和子房 通常无 腺体。 产碧江 、维西 、贡山 、德饮 ,海拔 3600 — 4500 米, 高山 岩坡、 竹丛、 沼泽草 地或杜 鸥灌丛 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20. 短 蕊杜鸦 Rhododendron microgynum Balf. f . et Forrest (1919); Tagg in Stevenson (1930); Chamberlain (1978):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erulat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gymnocarpum Balf. f . ex Tagg ( 1927), et in Stevenson ( 1930). 灌木, 高 0.6 — 1.5 米; 幼枝被 灰白色 丛卷毛 ,粗 3 — 5 毫米; 芽鳞 宿存或 早落。 叶 革质,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具凸 尖头, 基部 楔形或 钝, 边缘外 弯或略 反卷, 叶面 无毛, 干后暗 褐色, 无光泽 ,中脉 凹陷, 侧脉 12 — 14 对, 微回或 不显, 叶背 被淡肉 桂色或 黄褐色 绒毛, 中脉 隆起; 叶柄长 0.5 — 1 厘米, 被灰 白色丛 卷毛。 花 序总状 伞形, 有花 5 — 7 朵; 总 轴长约 5 毫米, 被丛 卷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有时近 无毛; 花萼长 2 — 10 毫米, 5 裂, 疏生丛 卷毛和 腺体; 花冠 钟形, 长 3 — 3. 5 厘 米, 淡 蔷薇色 至深蔷 薇色, 多少 肉质, 筒部上 方有时 具少数 点子, 裂片 5,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先端明 显凹人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下 半部被 微柔毛 ;雌 蕊长 2 — 2.5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密被踪 色狨毛 ,混生 腺体, 花柱 光滑。 果长约 1 厘米, 粗约 4 毫米。 产 中甸、 德饮, 海拔 3350 — 4250 米针叶 林下或 高山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本种 原置于 大理杜 鹏亚组 (Subsea. Taliensia) 内, 根 据叶背 毛被和 花冠的 特征, D. F. Chamberlain (1978), (1980) 合理地 把它归 人火红 杜|§ 亚组 (Subsect. Neriiflora)。 121. 匍 匐杜鸦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erastum Balf. f. et Forrest (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porphyrophyllum Balf. f . et Forrest ( 19 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R. serpens Balf. f. et Forrest ( 1918);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匍匐 状矮小 灌木, 高 5 — 15 厘米; 幼枝被 锈色丛 卷绒毛 ,粗 2 — 3 毫米; 芽 鳞宿存 叶 革质, 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0.7 — 1.8 厘米, 先端钝 ,具凸 尖头, 基部 楔形或 钝, 边缘多 少反卷 ,叶面 无毛, 微皱, 中脉 凹陷, 侧脉 8 — 10 对, 微凹, 叶 背被淡 掠色薄 绒毛, 毛被不 连续, 在中脉 和侧脉 上毛被 尤显, 有时混 生少数 腺体,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叶柄长 0.5-1 厘米, 被锈 色丛卷 绒毛。 花序 伞形, 有花 2 — 4 朵, 稀为 单花; 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丛 卷毛和 腺体; 花萼小 ,长约 1.5 毫米, 外面 疏生丛 卷毛, 5 裂, 边缘具 睫毛; 花 冠筒状 钟形, 长 2.2 — 4 厘米, 蔷 薇色, 里面基 部具深 红色蜜 腺囊, 裂片 5, 长 0.7—1 厘米, 宽 1 一 1.5 厘 
杜 IS 花科  445  米; 雄蕊 10,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雌蕊长 1.8 — 2.3 厘米, 子房圆 锥形, 长 3 — 4 毫米, 密生 绒毛或 有时混 生少数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 未见。 产德钦 ,海拔 3900 — 4200 米, 生于 高山砾 石滩、 草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 德钦。 122. 紫 背杜鹃 (图鉴 ) 图版 119, 1-4 Rhododendron forrestii Balf. f. ex Diels (1912); Balf. f. (1919); Stapfin Curtis (1927)*; Tagg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epens Balf. f.et Forrest ( 1919); Tagg in Stevenson ( 1930); Cowan (1937); R. jorrestii Balf. f . ex Diels var. repens (Balf. f . et Forrest) Cowan et Davidian (1953). 匍匐 状矮小 灌木, 10 — 50 厘米; 小枝 纤细, 常扭曲 ,幼枝 多少具 腺体; 芽 鳞通常 宿存。 叶革质 ,倒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具凸 尖头, 基部 圆形至 楔形, 边缘 外弯, 叶面 绿色, 无毛, 具皱纹 ,中脉 回陷, 侧脉约 6 对, 回陷, 网脉 微凹, 叶 背灰绿 色或暗 紫色, 无毛, 沿脉上 疏生红 色腺体 ,中脉 和侧脉 突起; 叶柄短 ,长 0.5 — 1 厘 米, 疏生 丛卷毛 和红色 腺体。 单花 顶生, 稀 2 — 3 朵;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具腺 体和丛 卷毛; 花 萼 碟形, 长 1.5 — 3 毫米, 裂片 5, 近圆形 ,外面 无毛, 边缘 具腺状 睫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3 一 4 厘米, 多少 肉质, 深红色 ,基 部具蜜 腺囊, 裂片 5,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1.4 一 1.8 厘米, 先端 回人; 雄蕊 10, 近等长 ,长约 2 厘米, 花丝 无毛; 雌 蕊长约 2 厘米, 与雄蕊 等长或 略超过 ,子 房圆 锥形, 长 3 — 4 毫米, 被白色 丛卷毛 ,混生 腺体, 花柱 无毛。 果长 1 一 2 厘米。 花期 5 — 7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德饮、 贡山, 海拔 3300 — 4100 米 岩坡、 流石滩 或灌丛 草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于 毗邻的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123. 云 雾杜鹃 (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chamaethomsonii (Tagg et Forrest) Cowan et Davidian (1951); Chamberlain (1979);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epens Balf. f . et Forrest var. chamaethomsonii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 nson ( 1930), (1931), descr. latin. 123a. 云雾杜 胃缸原 变种) var. chamaethomsonii 矮小 灌木, 高 30 — 60 厘米; 小枝具 短柄腺 体和丛 卷毛, 粗约 3.5 毫米; 芽 鳞多少 宿存。 叶厚 革质,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最宽处 在叶的 上部, 长 3.5 — 7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截 形或宽 圆形, 顶端 微回, 具凸 尖头,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叶面粉 绿色, 无毛, 中脉 凹陷, 侧 || 脉约 10 对, 微凹, 叶背 无毛, 中脉 隆起, 侧脉 略突, 网脉 清晰; 叶柄长 0.7 — 1.2 厘米, 被丛卷 毛和 腺体。 单花 顶生; 花 梗长约 1 厘米, 无毛; 花萼 杯状, 长约 5 毫米, 肉质, 无毛, 裂片 5, 卵形; 花冠 钟形, 长约 3 厘米, 深 红色, 肉质, 裂片 5, 长约 0.6 厘米, 宽约 1 厘米;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 一 2 厘米, 花丝基 部被微 柔毛; 子房具 腺体。 蒴 果长约 1.5 厘米, 有 腺体。 产德饮 ,海拔 4200 — 4500 米, 生于 石坡和 高山沼 泽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23b. 毛背 云雾杜 g 乌 (云南 植 物研究 )( 变种) 
446  云南 植物志  var. chamaedoron (Tagg et Forrest) Chamberlain ( 1979), ( 1982); T. L. Ming (1984), in clavi. Rhododendron repens Balf. f. et Forrest var. chamaedoron Tagg et Forrest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这一变 种与原 变种不 同点是 叶较小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叶面无 白粉, 叶 背 疏生微 柔毛, 叶柄和 幼枝无 腺体, 花通常 2 朵顶生 ,少有 单生。 产德饮 、贡山 ,海拔 3300 — 4350 米, 石坡 杜鹃矮 灌丛或 高山沼 泽地;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亚属 II. 羊掷 躍亚属 Subg. Pentanthera (G. Don) Pojarkova Anthodendron Reichb.; Rhododendron sect. Pentanthera G. Don; Azalea subg. Penta- nthera (G. Don) K. Koch; Rhododendron subg. Anthodendron (Re ichb.) Endl. ex Wils. & Rehd., R • subg. P seudanthodendron Sleumer. 落叶 灌木; 枝条被 刚毛、 短 柔毛或 无毛; 叶中等 大小, 散生 或聚生 枝顶; 花 序出自 顶芽, 有花 数朵至 多朵; 萼通 常小; 花冠漏 斗状; 雄蕊 5; 子房 5 室, 花柱 无毛。 本亚 属约有 23 种; 大部 分分布 在北美 东部, 1 种 分布东 欧至高 加索, 5 种分布 东亚, 我 国仅有 1 种, 云南 也有, 即 124 羊掷踢 (R. molle (B1.) G. Don)。 124. 羊踯躍 (神 农本 草经) 闹羊花 、六 轴子、 老虎花 Rhododendron molle (Bl.) G. Don (1834); Wilson (1921); Rehd.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Sleumer (1966); "图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 1982). Azalea mollis Blume (1823), (1826); A. sinensis Lodd. ( 1824)*; DC. ( 1883); A. pontica L. var. sinensis Lindl . ( 1829)*; Rhododendron sinense (Lodd.) Sweet ( 1829)*; Hook. f. in Curtis (1871)*; Hance (1878); Hemsl. ( 1889). 落叶 灌木, 高 1 一 1.5 米。 全 株不被 憐片。 分枝少 ,幼枝 绿色, 被 灰白色 开展的 糙毛, 老枝 褐色, 无 毛或被 硬毛。 叶聚生 枝顶, 叶片长 圆状楠 圆形, 长 6 — 9 厘米, 宽 1.5_3 厘 米, 顶 端通常 钝圆或 纯尖, 基部短 楔形, 边缘皱 波状, 具向上 微弯的 刚毛, 上 面密被 微柔毛 和疏生 贴伏的 短刚毛 ,下 面沿脉 疏生长 刚毛, 其余 无毛或 密被短 柔毛; 叶柄长 2 — 6 毫米, 被 开展的 粗毛。 花序 顶生, 总 状或短 总状, 5 — 9 朵花, 花先 叶开放 或后叶 开放; 花梗长 0.7-1.2 厘米, 密被微 柔毛和 灰白色 糙毛; 花萼 5 裂至 基部, 裂片长 圆形, 长 2 — 4 毫米, 外 面被糙 毛和微 柔毛, 边缘 密被长 缘毛; 花 冠杏黄 色或鲜 黄色, 内有 深红色 斑点, 宽漏 斗状, 长 4 一 5 厘米, 外面 密被微 柔毛, 近 于中部 5 裂, 裂片长 圆形, 开展; 雄蕊 5 枚, 稍不 等长, 长 度 不超过 花冠, 花丝下 半部被 开展的 短柔毛 ;子房 5 室, 外面密 被灰白 长毛, 花柱稍 长于花 冠、 洁净; 蒴果 柱状长 圆形, 外面 稍密被 刚毛。 花期 4 月。 昆明、 下关 等地有 栽培, 未有野 生种。 本种广 布于长 江流域 各省, 北至 河南、 安徽, 南 达贵州 、湖南 、广东 、福建 等地; 生丘陵 地带的 灌丛、 松 林或竹 林下。 原 产我国 东部和 中部。 本种因 含闹羊 花毒素 (rhodojaponin) 和马醉 木毒素 (asebotoxin), 而 对人、 畜会 产生毒 害, 医药上 可用于 麻醉、 镇疼药 ;全株 还可做 农药。 
杜 醜花科  447  图 版 120 1. 羊 RSB§ Rhododendron molle (Bl.) G. Don, 花 枝', 2 — 4. 白杜 §5 R. mucronatuin (Bl.) G. Don, 2. 花枝, 3. ^部 分示 毛被, 4. 花弯和 花柱。 (杨建 昆绘) 
448  云南 植物志  亚属 III. 映山 红亚属 Subg. Tsutsusi (Sweet) Pojarkova Rhododendron sect Tsutsutsi (Sweet, pro sect.) Rhododendron subg. Anthodenron (Reichb.) Endl. ex Rehd. et Wils. 多分枝 矮灌木 ,有时 较高; 枝条被 红棕色 扁平糙 伏毛或 疏柔毛 ,少有 无毛; 叶常 绿或落 叶, 散生或 2 — 5 片集生 枝顶, 通 常二型 (春生 叶大, 夏生叶 小并多 少宿存 ), 被柔毛 或糙伏 毛, 稀近 无毛; 花 1 至多数 ,与带 叶片的 枝条出 自同一 顶芽; 花冠漏 斗形、 辐 状漏斗 形或钟 形, 外面 洁净; 雄蕊 5 — 10, 少有 4 或 12, 等长或 不等长 ;子房 5 室, 有 糙毛, 有时有 腺体。 约 50 — 60 种; 分布 亚洲, 自 日本、 朝鲜至 我国东 南部、 中部, 少数分 布我国 西南、 越南、 菲 律宾。 我国有 35 种 以上, 云南有 7 种。 尚有金 平杜鹃 R. jinpingense Fang et M. Y. He, 河 边杜鹃 R. flutnineum Fang er M. Y. He 未 列入检 索表。 见补遗 780 页。 分种 检索表 1(2) 花冠 白色; 幼枝、 叶柄、 花梗、 花萼 混生有 腺毛; 萼裂片 绿色, 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芽鱗外 面 多胶质 12S. 白杜! § R. mucronatum 2( 1 ) 花冠 红色; 植株不 具腺毛 ;萼片 通常较 短小, 外面密 被褐黄 色扁平 隨伏毛 而不显 绿色; 芽 鳞外有 或无 胶质。 3(6) 花冠长 3—5 厘米; 芽 鳞外无 胶质。 4( 5 ) 花冠长 3 — 5 厘米, 直径 3 厘米, 筒 部向上 逐渐扩 大为漏 斗形; 叶片顶 端通常 锐尖或 略钝, 少有 渐尖 126. 杜鸦 R. 5( 4 ) 花 冠长约 3.2 厘米, 直径 2 厘米, 筒 部短圆 柱形; 叶顶 端明显 长渐尖 127. 暗绿 杜局鸟 R. atroviren* 6(3) 花冠小 ,长 1.2 — 2 厘米。 7( 8 ) 花冠 漏斗状 钟形; 雄蕊和 花冠近 等长; 芽 鳞外面 多胶质 128. 红毛杜 R. rufohirtum 8(7 ) 花冠有 圆柱伏 的筒部 和展开 的裂片 ,筒 部直径 2 — 3 毫米, 比花冠 裂片长 ;雄 蕊超出 花冠; 芽鱗 外 无胶质 129. 亮毛杜 R. microphyton 125. 白杜鸦 (r^ 州植 物志) 图版 120, 2 — 4 白 花杜髀 (图鉴 ) - Rhododendron mucronatum (Bl.) G. Don (1834); Forb. & Hemsl. (1889), pro syn.; Wils. (1921); Rehd. in Stevenson (1930), (1934), (1947), Fang (1939); 广州植 物志 (1956); Sleumer (1958), (1966);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Azalea rosmarinijolia Burm. f . ( 1768)*; Blume ( 1826), non R. rosmarinifolium Vidal (1886); A. mucronata Blume ( 1823); A. indica alba Lindl. (1824)*; A. ledifolia Hook, in Curtis (1829)*; Rhododendron ledijolium (Hook.) G. Don (1834); DC. (1838); Ma- xim. (1870); Forb. & Hemsl. ( 1889); R. leucanthum Bunge ( 183 1 ); R. burmanm G. Don (1834); DC. (1838); R. argyi Uvl. (1913), (1916). 半落叶 灌木, 高 0.6 — 1.5(_3) 米。 全 株不被 憐片。 分枝 稠密, 开展, 枝 条通常 轮生, 幼枝 绿色, 密被 灰白色 长而扁 平的糙 伏毛, 混生短 腺毛, 老枝褐 色至灰 褐色, 毛被变 褐色, 
杜 醜花科  449  密被。 叶聚生 近似轮 生状, 春叶 早落, 夏叶 宿存; 叶 片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3.5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钝头,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上面暗 绿色, 被 褐色疏 长伏生 柔毛, 并混生 短 腺毛, 中脉、 侧脉 和网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 面隆起 或明显 可见; 叶柄长 2 — 5 亳米, 被与 茎相同 的毛。 花芽 鳞外多 胶质。 花序 顶生, 有 1 一 2( — 3) 朵花; 花 芽鳞卵 圆形, 外 面有胶 质, 密被 褐色糙 伏毛, 花开后 脱落或 不落; 花梗长 0.5 — 1.6 厘米, 密被 腺毛, 混生扁 平的糙 毛; 花萼 绿色, 裂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外 面密生 腺毛; 花冠 白色, 内面无 色斑, 外面洁 净, 宽漏 斗状, 长 3.5 — 4.5 厘米, 近中 部或中 部以下 5 裂, 裂片长 圆形, 展开;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近 与花冠 等长, 花丝下 部被微 柔毛; 子房 5 室, 外面 密被白 色长槌 伏毛, 混生 具腺头 的毛, 花 柱长出 花冠, 无毛。 花期 早春至 初夏。 昆明、 丽江等 地常见 栽培; 原产 我国, 各大城 市均为 栽培而 少有野 生的。 现已 在许多 国家如 日本、 越南、 英国、 美 国等广 泛引种 为习见 的观赏 植物。 栽培 品种中 有重瓣 红花和 重瓣 白花, 以 及单瓣 红花。 126. 杜 § 驭 平泉草 木记) 映山红 (本草 纲目) 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1853); Rehd. & Wils. (1921); Rehd. in Stevenson (1930); P. Dop ( 1930), pro part.; Hand.-Mazz. (1936); Fang ( 1939), (1942)*, (1947); Hutch, in Craib (1938); 广州 植物志 (1956); Sleumer (1958), (1966); "图鉴 "(1974)*; Fl. Taiwan (1978). Azaka indica auct. non Linn.: Sims in Curtis ( 1812)*; Rhododendron indicum (L.) Sweet var. ignescens Sweet (1833); Rehd. & Wils. (1913); R. indicum var, puniceum Sweet (1833); DC. (1838); R. calleryi Planch. (1853); R. tndtcum var. /y. simsii Maxim. (1870); Franch. ( 1886); R. indicum auct. non. Sweet: Hemsl. ( 1889), p. p.; A. indica var. simsii Rehd. in Bailey ( 1900); R . indicum var. ^aempferi auct. non. Maxim. r Pamp. ( 19 10); R. indicum Sweet var. jormosanum Hayata (1913). 半常绿 或落叶 灌木, 高 0.6 — 2( — 3) 米。 全 株不被 鳞片。 分枝多 ,枝条 细长, 幼枝密 被 亮褐色 扁平槌 伏毛。 叶片密 集枝条 上部, 摘圆形 、卵形 、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2.5 厘米, 顶端 锐尖、 渐尖或 略钝, 具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有时 钝圆, 边缘贴 生向上 的褐色 扁平 刚毛, 两面疏 生褐色 、平伏 的细长 刚毛, 沿中脉 较密, 中脉在 两面稍 明显, 侧脉 和网脉 均不 明显; 叶柄长 2 — 6( — 10) 毫米, 被 毛与茎 相同。 花芽鳞 外面无 胶质。 花序 顶生, 有花 2- 3 朵, 稀 5 — 6 朵族生 枝顶; 花 梗长约 5 — 8 毫米, 密被 亮褐色 扁平糙 伏毛; 花萼 发育, 5 深裂, 裂片卵 形至披 针形, 绿色, 长 3 — 7 毫米, 外 面密被 亮褐色 扁平糙 伏毛; 花冠鲜 红色、 硃红色 、紫 色或深 紫色, 上方 1 一 3 裂片 内面有 深红色 斑点, 宽漏 斗状, 长 3 — 5 厘米, 花冠 筒部 比裂片 略长, 裂片宽 卵形, 展开, 花冠外 洁净; 雄蕊 10 枚, 有 时少于 10, 近与 花冠等 长, 花丝 下部被 微毛; 子房 5 室, 密被亮 褐色扁 平长糙 伏毛, 花柱 细长, 超出 花冠, 无毛。 菊 果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外面 密被棕 色毛。 花期 4 一 5 月或 9 一 10 月。 产腾冲 、大理 、景东 、勐海 、建水 、文山 、砚山 、麻 栗坡、 富宁、 广南、 禄劝、 沾益、 宣威、 镇 雄、 大关、 彝良 等地, 在昆明 等城市 的园圃 中常见 栽培; 生于 山坡灌 木丛、 混 交林或 次生林 内, 海拔 (700 — ) 1000 — 2600 米; 亦 广布; T 台湾、 福建、 江西、 江苏、 浙江、 广东、 广西、 湖南、 
450  云 南植物 志  湖北、 四川、 贵州等 ,长江 下游丘 陵地灌 丛或林 下尤为 常见, 长江以 北见于 陕西、 河南 (秦岭 以南 ), 各地巳 育有许 多花色 、花型 各异的 品种。 泰国、 越南、 马来西 亚常见 栽培。 据记 载云南 还有一 变种: 紫 点杜鹃 (var. mesembrinum Rehd.), 花^ 小, 白色, 内有紫 色 斑点, 花冠管 内微有 乳突, 叶片被 较疏的 糙伏毛 ,下面 稍呈苍 白色。 但在 野生标 本中尚 未 见到。 本种曾 和日本 新产的 R. indicum Sweet 相 混淆, 主要区 别在于 R. indicum 的叶片 较小 而狭, 有细 圆齿, 花具 5 枚雄蕊 ,产 日本。 127. 喑 绿杜鹡 Rhododendron atrovirens Franch. (1886); Forb. & Hemsl. (1889); Rehd. in St- evenson ( 1930); Hand.-Mazz. ( 1936), in nota. 大灌 木或小 乔木。 全 株不被 鳞片。 枝条 密被扁 平伏生 的褐色 糙毛、 老枝黑 褐色, 被 毛, 以后渐 无毛。 叶纸质 ,宿存 ,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5— 7.5 厘米, 宽 1.3 — 3 厘米, 先 端长 渐尖并 具小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两面初 时密被 伏生、 扁平发 亮的褐 色毛, 以后 上面渐 无毛, 并变暗 绿色, 下面色 较淡并 密被伏 生的褐 色毛, 中脉、 侧 脉上毛 更密, 叶柄长 3 — 6 毫 米, 密 被扁平 褐色糙 伏毛。 花芽 鳞外无 胶质。 花序 顶生, 有 2 — 4 朵花, 花 梗长约 6 毫米, 密 被扁平 褐色发 亮的糙 伏毛; 花 萼小, 裂片三 角形, 被与花 梗相同 的毛; 花冠 红色, 上方裂 片 基部有 深红色 斑点, 漏 斗状, 长约 3.2 厘米, 花冠筒 部短圆 柱状, 长约 8 毫米, 上 部突然 变宽, 裂片长 圆形, 展开, 花冠外 洁净;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长 雄蕊约 与花冠 等长, 花 丝中部 以下被 短的疏 柔毛; 子房密 被褐色 扁平发 亮的糙 伏毛; 花 柱长于 雄蕊, 洁净。 萌果 卵形, 长 约 8 毫米, 外 面密被 扁平发 亮的褐 色毛。 ' 产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大关, 成 凤山。 • 以上主 要依据 A. Rehder(1930 年) 的 描述。 我所于 1973 年 7 月采于 云南缕 江的标 本特征 与之基 本符合 ,生 长海拔 1500 米 的杉木 一水竹 林下, 但系果 标本, 尚有待 准确鉴 定。 128. 红 毛杜鸦 Rhododendron rufohirtum Hand.-Mazz. ( 1921); Rehd.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灌木, 高约 1 米。 全 株不被 鱗片。 多分枝 ,枝条 纤细, 通常轮 生状, 幼枝 被灰白 色短硬 毛和 红色长 硬毛, 老枝 褐色, 无毛, 茎 皮纵长 开裂。 叶 宿存, 纸质, 通 常近似 对生或 三叶近 似 轮生, 卵状披 针形, 长 2.5 — 6.5 厘米, 稀长 9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变狭 或近于 圆形, 上面暗 绿色, 下面色 较淡, 中脉 和侧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并 密被毛 ,网 脉 在上面 下陷, 叶下面 褐色; 叶柄长 3 — 6 毫米。 花芽鳞 外面多 胶质。 花序 顶生, 少花, 花 梗 近于无 或长约 4 毫米, 被 黄色糙 伏毛; 花萼裂 片卵形 锐尖头 ,长约 2.5 毫米, 被黄 色光亮 的糙 伏毛; 花冠 深玫瑰 红色, 漏斗状 钟形, 长约 2 厘米, 近中部 5 裂, 裂片狭 长圆形 ,宽约 6 毫米,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和花冠 近等长 ,花丝 中部以 下有乳 突状疏 柔毛; 子房外 面密被 黄色槌 伏毛, 花柱 稍伸出 花冠, 洁净。 产 彝良; 海拔 1450 米左 右的灌 丛中; 分 布贵州 (毕节 、盘县 )、 四川 (屏山 ), 生 于海拔 1350 — 2300 米的灌 丛内。 模式 标本采 于昆明 以北, 普渡河 西岸的 Hsinlung, 大致 属现今 
杜 騁花科  451  图 板 121 1- 4. 亮毛杜 Rhododendron inicrophyton Franch., I. 花枝, 2. 花, 3. 开裂的 澳果, t 花^ 上的 毛被; 5 — 7. SI 毛杜鹏 R. trichocladum Franch., 5. 花枝, 6. 果, 7. 叶背 郎 分。 (李锡 畴绘) 
452  云南 植物志  的 禄劝。 本种描 述主要 依据了 H. Handel-Mazzetti 1936 年的 描述。 虽已见 到的云 南舞良 、贵 州毕节 和盘县 、四川 屏山之 标本, 特征与 之基本 一致, 但花 芽鳞外 有无胶 质不能 肯定, 且叶. 面叶脉 下陷不 明显, 花 冠粉红 色尚有 不同。 129. 亮毛 杜胃魟 图鉴) Rhododendron microphyton Franch. (1886); Forb. & Hemsl. (1889); Hemsl . & Wils. (1910); Diels (1913); Rehd. & Wik. (1921); Rehd.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Hutch. (1938); Fang (1939); Sleumer (1958); "图鉴 "(1974)*. 129a. 亮 毛社鸦 (原 变种) 图版 121, 1 — 4 var. microphyton 常绿 灌木, 通常高 0.3 — 2 米, 偶 有高达 3 — 5 米。 全 株不被 鳞片。 分枝 稠密, 枝 条短, 有时 细长, 褐 色或暗 褐色, 密被 扁平红 棕色糙 伏毛。 叶片密 集枝条 上部, 椭 圆形、 长卵形 或长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4.5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顶端 锐尖、 短渐尖 或渐尖 ,偶或 钝圆, 有 短 尖头, 基部短 楔形或 略钝, 边 缘向上 贴生褐 色扁平 刚毛, 两 面疏生 褐色、 平伏的 细长刚 毛, 沿中脉 较密, 中脉在 两面稍 明显, 侧 脉和网 脉均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5 毫米, 被毛 与茎相 同。 花芽鳞 外无胶 质花序 顶生, 有花 3 — 6 朵, 有时从 顶生花 序的侧 面又有 1、 2 个 花序; 花梗长 2 — 6 毫米, 密被 扁平红 棕色光 亮的糙 伏毛; 花萼小 ,不裂 或不明 显裂, 密覆 扁平紅 踪 色长糙 伏毛, 以至 覆盖了 花萼; 花冠淡 紫红色 、淡 紫色、 粉红 色或鲜 紫色, 上方裂 片内面 常有红 色或紫 色斑点 ,漏 斗状, 略 呈两侧 对称, 长 1.2 — 2 厘米, 花冠筒 部直径 1—1 毫米; 比 花冠裂 片长, 裂片长 圆形, 展开, 花冠外 洁净; 雄, 蕊 5 枚, 长于 花冠, 花丝下 部被微 柔毛, 子房 5 室, 外面 密被扁 平红棕 色长糙 伏毛, 花柱 细长, 超出 花冠, 洁净 或基部 被与子 房相同 的毛。 蒴果 卵形, 长 5 — 9 毫米, 外面密 被与子 房相同 的红淙 色毛。 花期 3 — 5 月, 有时 10 — 11 月二次 开花。 广布于 贡山、 福贡、 ^水、 腾冲、 龙陵、 沧源、 临沧、 大理、 下关、 景东、 大姚、 易门、 双柏、 禄劝、 富民、 昆明、 寻甸、 玉溪、 峨山、 通海、 新平、 元江、 屏边、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 栗坡、 富 宁、 广南 等地; 生于山 坡灌丛 、松 林下、 杂木林 或针- 阔叶混 交林, 在东 南部常 见于石 灰岩山 地灌 丛内, 海拔 1000— 2300( — 3000) 米; 贵州、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至 泰国。 129b. 碧江 亮毛社 § 蚁变种 ) var. trichanthum A. L. Chang ex R.. C. Fang (1982). 与原 变种不 同的是 花冠筒 部被细 长的糙 伏毛。 花淡 红色。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2200 米的常 绿阔叶 林缘灌 丛中。 亚属 IV. 杜 鹃亚属 Subg. Rhododendron Subg. Lepidorrhodium Koehne; Subg. Eurhododendron K. Koch. 植株被 麟片, 至少 在叶背 面有, 通常也 在幼枝 、叶面 、花梗 、花萼 、花冠 外面、 子 房和花 柱 的一部 分或全 部被有 鳞片, 有或无 毛被。 本亚 属约有 480 种, 广布 于欧、 亚、 北美。 Sleumer (1949), (1958), (1966), ( 1980) 
杜 鹏花科  453  将此亚 属分为 3 个组: 杜 11 组 [Sect. Rhododendron (Sect. Leptpherum G. Don)], 髯花杜 鸭组 (Sect. Pogonanthum G. Don), 越桔 杜鹘组 (Sea. Vireya H. F. Copeland), 前 2 个 组的大 多数种 类集中 分布于 我国西 南至喜 马拉雅 地区, 形成在 东亚的 一个分 布中心 ,只有 少数种 类分布 欧洲, 北美, 1 种 环北极 分布, 1 种产 北亚, 还 有少数 种南延 至中南 半岛, 西 沿喜马 拉雅分 布至阿 富汗、 巴基 斯坦; 后 1 组约有 280 余种分 布于马 来西亚 地区, 形成在 东南 亚的另 一分布 中心, 而 东亚仅 有少数 种类。 本 亚属我 国约有 170 种。 云南有 79 种, 归于 3 个组 16 个 亚组。 分组、 亚组 检索表  1(34) 种子 不具附 属物, 或仅 一侧边 缘有短 而狭的 膜质附 属物; 蒴 果果; M 木质, 成 熟后不 扭转。 2(33) 花冠漏 斗状、 钟状或 筒状; 雄蕊 和花柱 伸出花 冠筒部 (极少 雄蕊短 于花冠 筒); 雄蕊 10, 稀 5 — 6 或多至 16 — 22; 憐片 盘形, 全缘, 稀边缘 有微细 的圆齿 (组 1. 杜 组 Sect. Rhododen«lron)。 3(24) 花柱 细长, 至少与 雄蕊近 等长, 笔 直而不 弯曲。 4( 5 ) 叶 背密被 绵毛, 毛被覆 盖憐片 1. 泡 泡叶杜 鸦亚组 Subsect. Edgeworthia 5( 4 ) 叶背 元毛或 被较疏 的毛, 毛被绝 不覆盖 鳞片。 6(17) 花序有 3 — 14 朵花 (少有 1 一 2 朵); 花冠 较大, 通 常超过 3 厘米, 少数 例外, 外面 通常无 毛或有 吋筒 部被微 柔毛, 有或无 憐片。 7(10) 花柱 至少在 基部, 大部 分种类 在下部 I/ 3 或大 部被有 锁片, 极少 种类无 憐片; 花咢 发育, 有显著 深裂的 长圆形 成卵形 的裂片 ,若 花萼不 发育, 则弯片 边缘通 常有长 缘毛。 8( 9 ) 花冠长 2 — 3 厘米, 钟状、 漏斗状 钟形, 黄色 或蔷薇 红色, 外 面元毛 • 2. 灰 背杜局 鸟亚组 Subsect. Tephropepla 9( 8 ) 花冠长 (3—)5—7(—11一13.5) 厘米, 宽漏 斗伏, 极少 漏斗伏 钟形, 白色有 吋带淡 紅晕, 或黄 色, 外 面大都 有柔毛 3. 有麟大 花亚组 Subsect. Maddenia 10( 7 ) 花柱无 憐片, 有吋仅 基部有 短毛; 花萼 短小, 无明 显裂片 或有三 角形的 裂片, 稀长达 1 厘米 (如 楔叶杜 15 R. cuneatum)o 11(12) 花 冠明显 肉质, 狭管状 钟形, 外面 无毛, 裂 片短而 直立; 花 柱有疏 柔毛;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侧生… 4. 朱砂 杜露 鸟亚组 Subsect. Cinnabarina 12(11) 花冠远 较薄, 大部为 漏斗状 或宽漏 斗状。 13(16) 灌木, 稀为小 乔木; 叶远 较大; 花序短 总状至 伞形, 花有 明显的 花梗。 14(15) 花 序大多 5 — 7 花, 少有 3 花; 花冠外 有憐片 ;叶下 鳞片相 距通常 小于直 径或近 相邻接 S. 亮麟杜 鸦亚组 Subsect. Heliolepida 15(14) 花 序大多 3 花, 有 吋在顶 生花芽 之侧有 2_3 个腋生 花芽; 花冠 外有或 无鳞片 6. 三花杜 鸦亚组 Subsect. Triflora 16(13) 垫 状矮小 灌木, 少有高 1 一 2 米; 叶小至 极小; 花小, 近于无 梗或仅 有数毫 米长的 花梗; 花 多为紫 色、 淡紫色 ,少 为黄色 (其 中楔 叶杜醜 R. cuneatum 的叶长 1 . 1 一 7 厘米, 花冠长 2 — 3 厘 米是一 例 夕卜) 7. 高山杜 亚组 Subsect. Lapponica 17( 6 ) 花序有 1 一 2 (少有 3) 朵花; 花 冠大都 较小, 很少达 3 厘 米长, 外面 密被短 柔毛或 完全^ 毛。 18(21) 花冠外 除被憐 片外还 密被短 柔毛, 通常紫 江色、 淡 江色或 紫色; 弯片 常常紫 红色; 叶小, 长通常 在 3 厘米 以下; 叶背鳞 片等大 ;矮小 直立或 平卧的 灌木。 19(20) 叶背密 被鳞片 ,覆瓦 状憐片 边缘有 细锯齿 8. 怒江杜 亚组 Subsect. SalueneMia 
454  云南 植物志  20(19) 叶背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 — 6 倍, 绝不为 覆瓦状 ,麟 片全缘 9. 单花杜 鸦亚组 Subsect. Uniflora 21(18) 花冠外 有或无 鱗片, 从 不被短 柔毛; 白色、 淡 红色或 黄色; 叶较大 或小, 叶背 憐片不 等大; 小灌 木, 多为 附生。 22(23) 小 枝密被 刚毛; 花冠宽 漏斗状 ,白 色或淡 红色, 叶片长 1.5 — 3. 8( — 6. 3) 厘米 10. 川西杜 鸦亚组 Subsect. Moupinensia 23(22) 小枝被 憐片, 无毛; 花 冠管状 钟形或 管状漏 斗形; 叶片长 (2 — )3 — 7 厘米 11. 黄绿杜 鸦亚组 Subsect. Monantha 24( 3 ) 花柱短 而粗, 短于 雄蕊, 通 常明显 弯曲。 ' 25(26) 叶背鳞 片二型 ,较 大者深 褐色, 较小者 金黄色 12. 苍白杜 鸦亚组 Subsect. Glauc. 26(25) 叶 背鱗片 一式。 27(28) 花梗短 于花冠 ;花 冠黄色 13. 黄花杜 亚组 Subsect. Boothia 28(27) 花梗长 于花冠 ;花冠 通常紫 红色, 少有 黄色或 白色。 29(32) 花序有 1 一 3( — 4) 朵花, 伞 房状; 叶小, 长 0.4 — 2. 6 (少 有至 3. 8) 厘米。 30(31) 花冠 钟状, 外面有 白粉, 紫 红色, 叶背鳞 片极疏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6 倍 14. 弯柱杜 鸦亚组 Subsect. Campylogryna 31(30) 花 冠为短 而阔的 钟状, 外面密 被鱗片 ;叶背 面鳞片 相邻接 15. 腺 fiUiJS 亚组 Subsect. Lepidota 32(29) 花序有 4 一 15 朵花, 总状; 花冠 紫色; 叶大, 长 5 — 15 厘米, 鱗片疏 生为其 直径的 4 一 10 倍 …… 16, 灰白杜 鸦亚组 Subsect. Genestieriana 33(2) 花冠 短小, 高脚 碟状, 喉部多 茸毛; 雄蕊和 花柱内 藏于花 冠筒内 ;雄蕊 5 — 10; 鳞片边 缘锐裂 (组 2. 11 花杜 鸦组 Sect. Pogonanthuin)^ 34( 1 ) 种 子两端 具有或 多或少 伸长的 尾状附 属物; 蘭 果果: H 较薄, 革质, 成熟 后多少 扭转、 反折; 胎座 在 成熟吋 写蒴果 的中轴 从下部 分离, 仅在顶 部与中 轴合生 (组 3. 越桔杜 组 Sect. Vireya), 组 1. 杜 §^ 组 —— Sect. Rhododendron Sect. Lepipherum G. Don 大多为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少数落 叶或半 落叶, 有些种 类附生 ;叶小 至大; 花单 一或成 总状、 伞形 或头状 花序; 顶生, 有时有 2 — 3 个侧生 花芽出 自枝顶 叶腋; 花小 至中等 大小, 少 有 大的; 花萼小 或大, 裂 片短小 成边檐 状或发 达而成 叶状; 花冠 钟状, 漏斗状 或筒状 ;雄蕊 通常 10 枚, 少 有多于 或少于 10 枚者, 花 丝通常 被毛; 子 房通常 5 室, 少有 6 — 12 室, 花柱 细长劲 直或短 而强度 弯弓, 光 滑或基 部被鳞 片或短 柔毛。 H. Sleumer (1949) 将本 组分为 20 个亚组 , 1 个亚组 产北美 , 1 个 亚组产 欧洲, 其余 18 个亚 组我国 均有, 分布 于南、 北 各地, 但 以西藏 东南、 四川西 南和云 南西北 为多。 云南 有 16 个亚组 69 种。 亚组 1. 泡泡叶 杜§§ 亚组 —— Subsect. Edgeworthia (Hutch.) Sleumer. 通常 为附生 灌木, 幼 枝密被 绵毛; 叶面由 于叶脉 下陷而 呈泡状 凸起, 背面有 密绵毛 ,同 时有 憐片; 萼大, 有宽而 通常带 红色的 裂片、 雄, 蓝 10, 露出但 稍短于 花冠、 子房 5 — 6 室, 有 密 绵毛, 有时有 鳞片, 花柱 粗而长 或短而 弯弓, 基部 有毛和 鎖片、 蒴果有 绵毛和 鳞片。 
杜 鸭花科  455  分种 检索表 1(2) 花柱 伸长; 花 冠大, 色带 淡红, 长 4 一 6 厘米, 芳香; 花萼长 1.1 一 1.7 厘米 130. 泡 泡叶: yj 乌 R. edgeworthii 2( 1 ) 花柱短 而弯曲 ;花 冠小, 黄色, 长 1.5 — 2. 5 厘米, 不具 香气, 花 萼小, 长 0.5 — 0.9 厘米 131. 黄花 泡叶杜 |§ R. »einghkuen.e 亚组 2. 灰背社 1^ 亚组 —— Subsect. Tephropepla (Cowan & Da vidian ) Sleumer . 小 或中等 大小的 灌木; 幼枝有 时不被 鳞片; 叶 常绿, 背面往 往呈灰 白色, 被有通 常下陷 的 麟片, 穂密或 疏离; 顶生 花序, 有 3 — 9 朵花, 伞形着 生或短 总状; 花萼长 2 — 8 亳米, 裂片 直立 展开或 反折, 外面疏 生憐片 ,无 缘毛; 花冠 黄色、 淡红或 乳白色 ,外面 有或无 鳞片; 雄蕊 10; 子房 5 室, 花柱 细长, 长于 或短于 花冠, 基部有 鳞片或 洁净。 分种 检索表 1(2) 花序短 总状; 叶背 不呈灰 白色, 鳞片 疏生,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4 倍; 花 柱洁净 • 132. 平卧 长轴杜 15 R. longUtylum subsp. deeumbe 霧 2( 1 ) 花序 伞形; 叶背灰 白色, 锁片相 距为其 直径或 小于其 直径; 花柱 下部被 鱗片。 3(4) 花黄色 ,花冠 外密被 鳞片; 萼片 直立, 有 吋张开 133. 鲜 黄杜鸦 R. xanthctephanum 4(3) 花淡红 或玫瑰 红色, 花冠外 元憐片 ;萼 片张开 134. 灰 被杜薛 R. tephropeplum 亚组 3. 有销大 花亚组 Subsect. Maddenia (Hutch.) Sleumer. 灌木或 小乔木 ,往往 附生; 叶通常 较大, 背面鳞 片常不 等大; 顶生伞 形花序 ,有 1 至多 朵花; 花萼裂 片大者 往往无 缘毛, 花萼短 小者, 裂 片边缘 常有长 睫毛; 花冠大 ,大多 芳香, 外 面通常 有憐片 ,筒 部常有 柔毛; 雄蕊 10 — 15( — 27) 枚, 通常为 10 枚; 子房 5 — 12 室, 常为 5 或 6 室, 花柱的 一部分 总是有 鳞片, 稀 光滑; 蒴果 较大。 尚 有百合 花杜鹃 R. liliifloruni Uvl, 林 生杜鹃 R. nemorosum R. C. Fang 未列入 检 索表。 见补遗 781 页。 分种 检索表 1( 2) 雄蕊 (15— )16—25(— 27); 萼 发达, 萼片长 0.6—1.7 厘米; 子房 10 — 12 窒; 叶柄 上面有 V 形 纵沟 13S. 漢隐 脉杜鸦 R. maddeni subsp. crawum 2(1) 雄蕊 10; 花夸 多变, 不明 显以至 很大, 子房 5 — 6 室。 3(10) 花 弯大, 咢片无 缘毛, 长 (0.8)1. 5 — 2. 8 厘米; 叶 柄上面 隆起而 无沟槽 (大 萼杜鸭 R. megacalyx 例外 )。 4( 5 ) 花梗和 花萼无 錄片; 弯 分裂达 中部, 萼片长 2. 3 — 2:5 厘米; 蒴果 长不超 过宿存 萼片; 中 脉和叶 柄 上面均 下陷而 不隆起 136. 大粤杜 g§ R. megacalyx 5(4) 花梗和 花萼有 憐片; 菩 分裂达 基部。 6( 7 ) 叶片 较小, 长 6 — 15 厘米, 宽 2. 5 — 6 厘米, 背 面被大 小近于 相等的 小腺憐 137. 白 I5H 叭杜鸦 R. taggianum 7( 6 ) 叶片大 ,长 11 一 26 厘米, 宽 3. 5 — 12 厘米, 背面 密被大 小明显 不同的 憐片。 8(y) 花 梗和花 咢外面 密被燐 片和短 柔毛; 萼片长 圆形, 长 2—2.8 厘米 
456  云南 植物志  138. 大果杜 g§ R. •inonuttaUii 9( 8 ) 花梗和 花萼有 憐片但 无毛; 尊片圆 卵形, 长 0.8 — 1.2 厘米 …… 139. 大喇 叭杜鸦 R. exceUen. 10( 3 ) 花萼通 常小, 有吋 有明显 裂片, 边缘常 有缘毛 ;叶柄 上面有 V 形沟 槽。 11(18) 花萼 明显有 5 裂片, 裂片长 6 — 12 毫米; 幼枝密 被粗毛 ;花柱 基部无 憐片或 有少数 几个。 12(15) 叶背密 被鳞片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2 倍, 以至 密集相 祁接。 13(14) 叶片 较宽, 长圆伏 稱 圆形; 萼片卵 形或长 圆形; 花冠外 密被腺 憐和短 柔毛; 花柱 无毛, 有 几个憐 片 140. 毛柄 杜鸦 R. valentinianum 14(13) 叶片 较狭, 狭的长 圆状倒 卵形, 萼片 线形; 花冠外 无鳞片 ,花 冠管基 部被微 柔毛; 花柱基 部有短 柔毛 和鱗片 141. 线尊杜 |§ R. Unearilobum 15(12) 叶 背憐片 疏生。 16(17) 叶片顶 端锐尖 或钝, 边缘 有小而 浅的圆 齿和小 刚毛; 叶柄 扁平有 狭翅, 两侧有 刚毛; 夸片 卵状披 针形; 蒴 果上部 有刚毛 142. 翅柄杜 R. fletcherianum 17(16) 叶片顶 端钝, 幼吋 边缘有 刚毛, 全缘; 叶 柄不扁 平伏; 萼片长 圆形, 钝; 菊 果无毛 143. 少鎖杜 §鸟 R* yunchan^eiue 18(11) 花萼不 发达, 环状, 无明显 裂片, 或波状 5 裂, 裂片长 12 毫米; 幼 枝无毛 或疏生 粗毛; 花 柱大都 在基部 以上有 鳞片。 19(24) 幼枝 或疏或 密被有 刚毛; 叶缘 及叶柄 至少幼 吋疏生 刚毛; 叶背 憐片相 距小于 直径至 直径的 2 倍。 20(23) 花单生 ,少有 2 朵生于 枝顶; 花 冠筒部 外面有 片。 21(22) 叶片 卵形、 卵 状摘圆 形或长 圆形, 下面淡 绿色; 枝条、 叶缘及 叶柄毛 被显著 144. 香花 白杜薛 R. ciUipe. 22(21) 叶片狭 椭圆形 或狭长 圆形, 背面 干后深 褐色; 枝条、 叶缘及 叶柄毛 被早落 145. 褐叶 杜鸦 R. pseudoeiliipet 23(20) 花 2 — 3 朵生于 枝顶; 花冠筒 部外面 无隣片 146. 睫 毛專杜 g§ R. cUucalyx 24(19) 幼枝 无毛; 叶缘及 叶柄即 使在幼 吋也通 常无毛 ,稀疏 生毛。 25(28) 萼 环状或 浅波状 5 裂, 边缘无 缘毛; 叶 背鳞片 疏离, 通常相 距超过 直径。 26(27) 叶长圆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楠 圆形, 面粉 绿色, 鳞 片疏密 多变,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4 倍, 偶见小 于直 径者; 雄蕊长 达花冠 裂片的 中部; 花期 4 一 5 月 147. 附 生杜鸦 R. dendricola 27(26) 叶披针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干后 背面褐 色或黄 褐色, 鱗片疏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3 — 5 倍; 长雄蕊 超出 花冠或 两者近 等长; 花期 11 月 148. 薄皮杜 R. taronen.e 28(25) 咢具 5 个波状 浅圆裂 片或三 角齿状 ,长 1 一 2 毫米, 边缘 密生长 缘毛。 29(30) 叶背 面干后 褐色, 密 被大的 鳞片, 憐片褐 红色, 有宽的 边缘, 相 距小于 直径, 叶片 菱状楠 圆形或 菱状 披针形 149. 菱形 叶杜鸦 R. rhombifolium 30(29) 叶背 略呈灰 白色, 密被 褐色或 红褐色 麟片, 腺体伏 或有狭 的边缘 ,相距 小于直 径或相 邻接。 31(32) 叶卵形 ,叶 背憐片 相距不 超过其 直径, 但少有 相邻接 ;花梗 较长, 长 1 一 2 厘米 : 150. 红晕杜 15 R. rosea turn 32(31) 叶稀 圆形、 长楠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倒 卵形, 叶背憐 片通常 密集而 邻接; 花梗 较短, 长 0.5 — 1 厘米 1S1. 云上杜 R. pachypodum 亚组 4. 朱砂杜 § 鸟亚组 Subsect. Cinnabarina (Hutch.) Sleumer. 中等或 大灌木 ,有时 附生; 叶常绿 或部分 落叶, 背面 密被大 小不等 但不相 邻接的 鳞片; 花 序顶生 或侧生 枝上, 花通常 下垂; 萼小, 环状或 有极短 的裂片 ;花冠 肉质, 管状至 钟状, 裂 
社 醜花科  457  片直 立或近 直立, 外面洁 净有时 被白粉 ;雄蕊 10; 子房 5 室, 花柱 有柔毛 或有时 无毛。 云南有 1 种。 即 152 侧 花杜鹃 (R. lateriflorum R. C. Fang & A. L. Chang)。 亚组 5. 亮蛾杜 亚组 —— Subsect. Heliolepida (Hutch.) Sleumer. 灌木或 小乔木 ;花序 顶生有 数花, 花丁香 紫色或 红色, 通常花 瓣内有 点子; 萼 极小; 花 冠多 少为漏 斗形, 外面有 憐片; 雄蕊 10, 伸出; 子房 5 室 (稀 6 室), 花柱无 毛或下 部有柔 毛。 分种 检索表 K 2 ) 叶柄 被毛; 叶片 较厚, 中脉和 侧脉在 叶面微 凸而不 下陷, 叶背面 密被小 鳞片, 相 距小于 直径或 近 相邻接 1S3. 凸 脉杜鸫 R. hiMutipetiolntum 2( 1 ) 叶柄 无毛; 叶片干 后中脉 略下陷 ,侧脉 平坦不 凸起。 3(4) 叶大, 长 5 — 12 厘米, 叶背 面被大 鳞片, 鳞片 等大, 相距为 直径的 1/2 — 2 倍 1S4. 亮麟杜 §鸟 R. heliolepi. 4(3) 叶较小 ,长 3. 8 — 8 厘米, 叶背面 被大小 不等的 憐片, 鳞 片密集 覆瓦状 155. 红綜 杜, 鳥 R. rubiginosum 亚组 6. 三花杜 g 乌亚组 —— Subsect. Tr if lor a (Hutch.) Sleumer. 通常 灌木, 偶为 乔木; 叶常绿 或少有 落叶、 半 落叶; 叶背面 被较小 而疏的 鳞片, 有时密 被, 有毛 或大多 无毛; 花序顶 生或出 自枝顶 叶腋, 通常 3 朵花, 有时 3 朵 以上; 花萼通 常小, 无明显 裂片; 花冠漏 斗状, 有时略 呈两侧 对称, 外面 有或无 鳞片, 有 时有短 柔毛; 雄蕊 10; 种出; 子房 5 室花 柱通常 洁净。 分种 检索表 .  1(4) 花 黄色。 2( 3 ) 花 单一或 2 朵顶生 或腋生 枝顶; 花冠外 密被短 柔毛; 叶片 顶端长 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背面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6 倍 1S6. 黄花杜 g 鸟 R. lute.cen. 3(2) 花 (4 一 )5 — 8 朵成短 总状, 顶生 或腋生 枝顶; 花冠外 无毛; 叶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钝圆 或微心 形, 背面燐 片相距 小于直 径或近 于邻接 157, 云南 三花杜 85 R. triflorum subsp. multiflorum 4(1) 花 白色、 淡红或 紫色。 5(12) 叶片背 面被短 柔毛。 6(7) 叶背 明显灰 白色, 全部被 短柔毛 毛叶 白面杜 鸦( 变种) R. zaleueum var. pubifoliua 7(6) 叶背 不为灰 白色。 8(11) 叶背中 脉被柔 毛外, 其余 无毛, 叶 片顶端 锐尖或 渐尖, 花冠白 色或淡 紫色; 雄 蕊花丝 有毛。 9(10) 叶片 较小, 长 2. 5 — 5. 5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0.3 — 0.6 厘米; 花冠长 1.5 — 1.8 厘米; 雄蕊 不超出 花冠 1S8. 广 南杜鸦 R. guaiign«nen«e 10( 9 ) 叶片长 4—11 厘米; 花梗长 0.5—2.7 厘米; 花冠长 2 .5—3 厘米; 雄蕊超 出花冠 159. 张口杜 亚种) R* auguttinii subsp. chasmanthum 
458  云南 植物志  11( 8 ) 叶背中 脉和侧 脉被短 柔毛, 叶片长 3.1 — 3. 8 厘米, 顶端 钝形或 圆形; 花 冠攻瑰 红色, 长 2 厘米; 雄蕊与 花冠近 等长; 花 丝无毛 160. 双被杜 I^R. bivelatum 12(5) 叶背 元毛。 13(14) 叶背 明显粉 白色, 憐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I/ 2 — 4 倍; 花冠 外通常 有柔毛 161a. 白面杜 (原 变种) R. zaleucura var. zaleucum 14(13) 叶背淡 绿色、 黄褐色 、褐 色或灰 绿色; 花冠外 无毛。 15(16) 叶小, 宽摘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1.6 — 2. 4( — 2 . 6) 厘米, 宽 0.5 — 1( 一 1.2) 厘米, 叶背憐 片近于  邻接; 花小, 花冠长 1.3—1.5 厘米, 外面 无鱗片 162. 大芽杜 1^ R. gemmiferum 16(15) 叶片及 花相对 地大, 不 为上面 所述。 17(18) 花冠紫 红色; 雄蕊近 与花冠 等长; 叶背 麟片中 等大小 或大, 扁平, 有宽的 边缘,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一 半或通 常邻接 163. 优雅杜 R. concinnum 18(17) 花 冠白、 淡扛、 淡紫, 偶有色 深者, 雄 蕊通常 伸出花 冠外。 19(20) 叶常 绿或半 落叶; 叶背鳞 片疏生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2 — 6 倍 …… 164. 云 南杜鸦 R. yunnanenae 20(19) 叶 常绿; 叶背憐 片小而 密集, 通常相 距小于 直径。 21(22) 叶片楠 圆形、 长圆形 或卵形 ,两端 钝圆, 基部有 吋微凹 而呈浅 心形, 上面^ 鳞片, 下面灰 绿色或 褐色 165. 山育杜 1$ R. oreotrephe 霧  22(21) 叶片两 端通常 渐尖或 渐狭, 上 面密被 或疏被 憐片, 下面淡 绿色。 23(24) 叶较小 ,长 2 — 4.5( — 6) 厘米, 网脉在 两面明 显隆起 ,下面 密被不 等大、 揭 色下陷 状憐片 166. 硬叶杜 R. tatsienense 24(23) 叶较大 ,长 3 — 7( — 11) 厘米; 网脉在 两面均 不明显 ,下面 密被不 等大或 近等大 的鍵片 167. 绣叶 杜薛 R. •iderophyUum 亚组 7. 高山杜 i 鸟亚组 Subsect. Lapponica (Balf. f.) Sleumer. 矮小 灌木, 少有高 1 一 2 米, 分 枝密集 缠结成 塾状; 叶小, 背 面有密 鎖片, 表皮细 胞具有 脊状 花纹的 乳突; 花 序顶生 1 至数花 ,花梗 极短; 花萼通 常小; 花 冠宽漏 斗状, 通常带 紫色, 少有 淡红或 黄色; 雄蕊 10 — 5, 大多 伸出, 少有 内藏; 子房 5 室, 花柱 无毛或 基部有 柔毛; 蒴 果 短小。 分种 检索表  1( 2 ) 叶 背憐片 无光泽 (不透 明), 白 色或带 粉红色 I 68 . 密枝杜 §g R fa,tigiatum 2(1) 叶背 憐片不 为上述 情况。 3( 4 ) 花冠长 20 毫 米以上 169. 模 叶杜鸦 R. cuneatum 4(3 ) 花冠 长小于 20 毫米。 5(28) 叶背 憐片单 一色。 6(11) 叶 背鳞片 色淡, 麦秆色 或淡黄 褐色。 7( 8 ) 雄蕊 4一7, 花 丝光滑 170. 昭通杜 §鸟 R. t,aii 8(7 ) 雄 蕊多于 7, 花 丝近基 部有疏 柔毛。 9(10) 雄 蕊和花 柱不仲 出花冠 171. 隐蕊杜 g§ R. intricatum 10(9) 雄蕊和 花柱长 于花冠 ,花 序多花 172. 灰背社 R. hippophaeoidM 11(6) 叶 背憐片 红色或 褐色。 12(17) 花柱 短于或 与雄蕊 等长。 
杜 15 花科  459  173. 绣红杜 R. complexum  174. 直枝杜 B$ (原变 种) R- orthocladum var. orthodadum 175. 永宁杜 i§ R. yungningente  •176. 易 混杜鸦 R. impeditum •177. 多 枝杜鸦 R. polydadum  13(14) 雄^ 5—6 枚 14(13) 雄 蕊约为 10 枚。 15(16) 叶披针 形或狭 楠圆形 16(15) 叶摘圆 形或宽 椭圆形 17(12) 花 柱长于 雄蕊。 18(21) 成 熟叶具 揭色而 疏离的 稱片, 下面淡 C 19(20) 萼 片长于 2.5 毫米 20(19) 萼 片短于 2.5 毫米 21(18) 成熟 叶鳞片 邻接。 22(25) 弯 片短于 2 毫米。 23(24) 叶宽 椭圆至 圆形, 叶背 赤褐色 …… 178«t. 单色杜 K (原 变种) R* tapetiforme var. tapetiforme 24(23) 叶 披针形 或狭楠 圆形, 叶背暗 红色。 178b. 长 柱直枝 杜鸦 (变种 ) R. orthocladum var. longistylum 25(22) 专 片长于 2 毫米。 26(27) 花冠 外面有 疏柔毛 …… • 179. 毛 办社鸦 R. da.ypetalun. 27(26) 花冠外 面无毛 175. 永 宁杜鸦 R. yunffmngen.e 28(5) 叶背! ^片 2 色 (或 斑点状 )。 29(30) 暗 色的鳞 片少而 分散, 叶小, 顶端具 明显小 尖头; 花 冠外面 有鳞片 180. 豆叶 杜鸦 R. telmateium 30(29) 暗 色的鳞 片较多 而均匀 分散。 31(32) 叶较小 ,通 常长约 8 — 9 毫米, 最小 的长只 2 — 3 毫米 ISl . 雪层杜 R. nivale 32(31) 叶 较大, 通常长 10 — 20 毫米, 最长达 40 亳米。 33(34) 萼片 无鳞片 中央带 182. 紫 蓝杜鸦 R. ru..atum 34(33) 萼片 有鳞片 中央带 183. 多 色杜鸦 R. rupicola  亚组 8. 怒江社 §g 亚组 Subsect. Saluenensia (Hutch.) Sleumer. 矮 小直立 或平卧 灌木; 枝条 有时有 刚毛; 叶背面 鳞片密 集成覆 瓦状, 鳞 片边缘 有细锯 齿; 叶柄 有时有 粗毛; 花 序顶生 1 一 3 花, 花淡红 或紫红 ;萼通 常大, 5 裂至 基部, 常带 红色; 花冠宽 漏斗状 ,有短 而宽的 筒部, 外面有 短柔毛 和鳞片 ;雄' 蕊 10, 伸出; 子房 5 室, 花 柱长, 无毛或 有时有 微毛, 无 憐片; 蒴果短 ,包以 宿萼。 分种 检索表  1(4) 2(3)  3( 2 )  4( 1 ;  小枝、 叶柄 和花梗 无毛。 叶长 画状摘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3 厘米, 宽 U. 8 — 1.8 厘米, 两端 钝圆, 顶 端小尖 头通常 反折, 叶面密 被錄片 ;花梗 较短, 长 0.8 — 1.5 厘米; 直 立灌木 184. 美 被杜局 § R. calostrotum 叶楠 圆状披 针形、 楠圆形 、卵形 ,长 0.6—2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顶端锐 尖有吋 钝圆, 小 尖头通 常直伸 ,基部 楔形, 叶面 无燐片 或疏被 鳞片; 花梗 较长, 长 1.5 — 3. 2 厘米; 匍地小 灌木… 183 独龙杜 1^ R. keleticum 小枝、 叶柄和 花梗有 长而密 的揭色 长刚毛 186. 怒江杜 |§ R. «Juenen.e 
460 云南 植物志  亚组 9. 单花杜 鸦亚组 Subsect. Uniflora (Cowan & Davidian) Sleumer. 矮小 灌木, 通常 匍匐; 叶小, 背 面不完 全覆盖 鳞片,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 — 6 倍, 花 序 顶生, 1 一 2 (少有 3) 花, 花较小 ,长 1.2 — 3.5 厘米, 花冠 外有短 柔毛; 花柱 细长, 至少和 雄蕊 等长, 笔直, 洁净 云南 可能有 1 种: 187. 矮小杜 1§ (R. pumilum Hook. f.)o 亚组 10. 川西杜 组 Subsect. Moupinensia Sleumer. 小灌木 ,通常 附生; 幼枝有 刚毛; 叶革质 ,边缘 有睫毛 ,背 面有密 鳞片; 花序 顶生, 1 一 2 朵花; 萼大; 花冠 白色、 淡红或 红色, 有香气 ;雄蕊 10, 伸出; 子房 5 室, 花柱 无毛或 基部有 毛。 云南有 1 种: I 88 . 宝兴杜 11 (R. moupinense Franch.)o 亚组 11. 黄绿杜 g 乌亚组 —— Subsect. Monantha Cullen. 灌木, 通常 附生; 叶背鳞 片大, 扁平, 有宽的 边缘, 通常不 等大; 花序 顶生, 1 一 3 朵花; 花 萼小, 不裂或 5 裂; 花冠外 有鳞片 ,黄色 (干时 通常黄 绿色) ,很少 紫色, 管状, 裂片 仅稍幵 展; 雄蕊 10, 连同花 柱伸出 花冠裂 片外; 子房 5 室; 种子 有翅。 云南有 1 种: 189.— 朵 花杜鹃 (R. monanthum Balf. f. & W. W. Smith)o 亚组 12. 苍白杜 亚组 —— Subsect. Glauca (Hutch.) Sleumer. 小 灌木; 叶质厚 ,披针 形至倒 卵形, 背面 通常苍 白色, 鎖片 二型, 较 小的淡 黄色, 较大的 掠色, 通常 疏离; 伞形 或总状 花序, 3 — 10 朵花; 萼大; 花冠 钟状, 黄色、 粉红或 紫色, 外面无 鳞片 或少有 憐片; 雄^ 10, 与花冠 等长或 稍短; 子房 5 室, 花柱粗 而短, 弯弓状 ,基 部有鳞 片或无 麟片; 蒴果短 ,常 包于宿 萼内。 分种 检索表 1(2) 花冠淡 黄色或 绿黄色 190. 短 柱杜鸦 R. brachyanthum 2( 1 ) 花冠 白色、 粉红、 粉红带 黄色或 紫色。 3(4) 花冠 粉红带 黄色, 上方 3 裂片具 粉红色 斑点, 外面有 密麟片 ,花 柱有毛 或无毛 191. 瑞 丽杜鸦 R. »hweliea8e 4(3) 花冠白 色或粉 红色, 不具 斑点, 外面 疏被憐 片或^ 鳞片, 花 柱无毛 …… • 192. 雅容杜 1j§ R. charitope* 亚组 13. 黄花杜 § 乌亚组 —— Subsect. Boothia (Hutch.) Sleumer. 小灌木 ,有时 附生; 幼枝 有或无 刚毛; 叶 常绿, 较大, 背面常 灰白色 ,鳞片 相距等 于直径 至几 接触; 伞 形花序 顶生, 3 — 10 花, 少有 单生; 萼通 常大; 花冠 钟状, 外面常 有鳞片 ,有时 并有毛 ;雄蕊 10, 稍短于 花冠, 花丝 被毛, 有 时被及 2/3; 子房 5 室, 稀 6 室, 花 柱短, 粗壮而 弯 弓状, 光滑或 下部有 鳞片。 
杜 聽花科  461  分种 检索表 1( 2 ) 花 序有花 1 一 2 朵 (少有 3 朵), 叶背灰 白色, 稱片 有极狭 边缘, 几为 泡状、 矮小 灌木, 花梗 有密刚 毛, 无憐片 或少有 1 一 2 个 鳞片, 幼枝, 叶柄也 有刚毛 I 93 . 招 展杜鸦 R* megeratum 2(1) 花 序有花 3 — 10 朵, 叶背鳞 片有阔 边缘; 灌木, 常 附生。 3( 4 ) 萼檐浅 波状; 子房 6 室; 花淡 黄色, 不 具点子 I 94 . 纯 黄杜鸦 R* chryodoron 4(3) 萼 深裂, 裂片椭 圆形或 半圆形 ,子房 5 室。 5(6 ) 萼长 3 — 6 毫米, 裂片椭 圆形, 花冠长 1.5 — 1. 9 厘米; 叶背的 餽片通 常等大 19S. 硫黄杜 11 R. •ulfureum 6(5 ) 萼长 2 — 4 毫米, 裂片半 圆形, 花冠长 1 一 1. 4 厘米; 叶 背鳞片 不等大 196. 异 tail 杜 i 鸟 R. micromere* 亚组 14. 弯柱杜 15 亚组 Subsect. Campylogyna (Hutch.) Sleumer. 矮 小甸匐 灌木; 叶小, 常绿, 背 面略灰 白色, 具疏离 、易 落的小 鳞片; 花序 顶生, 1 一 3 花, 花 下垂, 花梗长 1.8 — 5 厘米; 花 萼大; 花冠 蟮质, 色深, 宽钟状 ;雄蕊 10, 略长于 花冠筒 部; 子房 5 室, 花柱粗 而短, 稍弯 或下倾 洁净; 蒴果短 ,卵状 球形。 仅 1 种: 197. 弯柱杜 II (R. campylogynum Franch.)o 亚组 15. 销腺杜 §g 亚组 —— Subsect. Lepidota (Hutch.) Sleumer. 小 灌木; 叶小, 常绿, 背面 鳞片覆 瓦状, 或相 距小于 直径; 花序 顶生, 1 一 3 朵花; 萼大, 外面 鳞片覆 瓦状; 花冠 紫色、 淡红、 粉红或 黄色, 有短 而宽的 筒部, 呈 辐状, 外面有 鳞片; 雄 蕊 8 — 10, 伸出 花冠; 子房 5 室; 花柱短 而粗, 弯弓状 ,无毛 ;蒴果 短小。 云南有 1 种: 198. 腺 鎮杜鹃 (R. lepidotum Wall, ex G. Don)o 亚组 16. 灰 白杜糞 鸟亚组 Subsect. Genestieriana (Cowan & Davidian) Sleumer. 常绿 灌木; 叶大, 背面 极为苍 白色, 鳞片 极疏, 小 而近于 等大,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4 一 10 倍或 更疏; 顶生 花序, 有 4 一 15 花, 着生成 总状, 序轴长 0.3 — 5 厘米, 花梗 细长; 萼小, 浅杯 状, 被 白粉; 花冠小 ,钟状 ,红 紫色, 被白粉 ;雄蕊 8 — 10, 花丝 无毛; 子房 5 室, 花柱短 ,粗壮 而弯 弓状, 洁净。 仅 1 种: 199. 灰白杜 II (R. genestierianum Forrest)。 组 2. 11 花 社薛组 —— Sect. Pogonanthum G. Don 小灌木 ,幼枝 有或无 刚毛; 叶芽鳞 早落或 宿存; 叶常绿 ,小, 背面密 被边缘 锐裂的 鳞片; 花序 顶生, 多花 密集成 头状, 花梗 极短; 萼小, 但明显 5 裂, 裂 片外有 鳞片, 边缘往 往有睫 毛; 花冠小 ,高脚 碟状, 内面喉 部有密 柔毛, 外面有 鳞片或 柔毛; 雄蕊 内藏; 子房 5 室, 被鳞 片有时 并有毛 ,花柱 极短, 棒状, 不伸 出花冠 喉部, 洁净; 蒴果 包于宿 萼内。 约 17 种, 分布 于我国 西南、 西北, 沿 喜马拉 雅地区 至巴基 斯坦、 阿 富汗。 我国有 15 种, 云南有 4 种。 
462  云南 植物志  分种 检索表 1(4) 叶芽憐 宿存; 雄蕊 5 — 8 枚。 2(3) 叶长 1.3 — 3. 5 厘米, 宽 0.8— 1.5 厘米 200. 毛喉杜 |^R. cephalanthum 3( 2 ) 叶长约 5 厘米, 宽约 2.6 厘米 201 • 宽叶杜 13 R. platyphyllum 4( 1 ) 叶芽鳞 早落; 雄蕊 5 枚。 5(8) 花萼小 ,长 1—2 毫米 202a. 毛嘴杜 § 乌 (原变 种) R. trichostomum var. trichostomum 6(7 ) 叶 线伏披 针形, 花冠外 元隣片 202b. 筒花杜 |§( 变种) R. trichostomum var. ledoid" 7( 6 ) 叶宽椭 圆形、 卵形或 长圆形 ,花冠 外面密 被鱗片 …-… 202C. 销 斑毛嘴 杜, g (; 变种) R. trichostomum var. radinum 8(5) 花萼大 ,长 4—5 毫米 (有 吋为 3 毫米) 203a. 樓草杜 |§ (原 变种) R. primulaeflorum var. primulaeflorum 9(10) 花冠 外密被 微柔毛 203b. 微毛樓 草杜鸦 (变种 ) R. primulaeflorum var. cephalanthoidet 10(9) 花 冠外密 被鳞片 203c. 销花杜 |§ (变种 ) R. primulaeflorum var. lepidanthum 组 3. 越拮杜 糞鸟 组 —— Sect. Vireya (Bl.) H. F. Copeland. 附生小 灌木; 幼枝通 常粗糙 ,有 小疣状 腺体和 鳞片; 叶革质 ,顶端 钝形, 通常 微回, 下面 疏生凹 点状小 鳞片; 花序 顶生, 1 至 数花, 花小; 花萼 极短; 花冠 钟状; 雄蕊 10, 露 出花冠 外; 子房 5 室; 花柱短 于雄蕊 ,无 毛或有 柔毛; 蒴果 线状长 圆形; 种子 两端有 尾状附 属物。 集中分 布于马 来西亚 地区, 约 280 种, 其中半 数又是 在新几 内亚、 新不 列颠岛 和所罗 门群岛 , 5 种 分布中 南半岛 (泰国 、越南 )。 我国有 7 种, 散布于 台湾、 广西、 贵州、 西藏。 云 南 种); 其中有 1 种 向西分 布至尼 泊尔、 锡金、 不丹。 尚有马 关杜鹃 R. maguanense K. M. Feng 未 列人检 索表。 见补遗 781 页。 分种 检索表 1( 2 ) 夸发达 ,长 3~4 毫米, 深裂 至基部 204. 越桔杜 15 R. vaccinioide. 2( 1 ) 咢极短 ,檐部 全缘。 3(4) 叶小而 密集, 长 6 — 10 毫米, 上部最 宽处宽 (2)4 — 5 毫米; 子 房有鳞 片和密 被柔毛 205. 密叶杜 14 R- densifolium 4(3) 叶较大 ,长 2 — 3. 5 厘米, 上部最 宽处宽 1 一 1.5 厘米, 子 房有鳞 片无毛 (变 种有 柔毛) 206 . 缺顶杜 15 R. emarsrinatum 130. 泡 泡叶杜 (图鉴 ) 图版 122, 1 一 4 - Rhododendron edgeworthii Hook. f. (1851)*; Hook, in Curtis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4); Cullen & Cha- 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bullatum Franch. (1887); Balf. f.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常绿 灌木, 通常 附生, 高 0.3—3.6 米, 通常高 1 米 左右。 分枝极 叉开, 小 枝密被 黄褐色 
图 版 122 1 — 4. 泡泡 叶杜鹏 Rhododendron edgcworthii Hook, f., I. 花枝, 2. 叶背 部分示 毛被, 3. 叶 背毛 被和被 S 盖的 « ?片, 4. 幼果; 5 — 7. 黄花泡 叶杜鹏 R. seinghkuense Ward. 5. 果枝, 6. 叶背部 分示毛 被和! «片, 7. 叶背 毛被和 躲片。 (杨建 昆绘) 
464  云南 植物志  绵毛, 散生的 小鳞片 为毛所 覆盖。 叶革质 ,卵状 椭圆形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圆形, 上 面由于 侧脉和 网脉的 强烈下 陷而呈 泡状 隆起, 幼时散 生黄褐 色小鳞 片及少 数卷曲 柔毛, 而后 光滑, 下面 密被松 软的黄 褐色厚 绵毛, 鳞片 为毛被 覆盖, 小、 淡黄 褐色, 脉纹 突起, 或为 毛被所 遮蔽; 叶柄长 0.6 — 2 厘米, 密 被 绵毛。 顶生 花序有 1 一 3 朵花, 花梗长 1.2 — 1.8 厘米, 密被 绵毛, 花乳 白色带 粉红, 芳香; 花萼大 ,带 红色, 深 5 裂, 裂片常 不等大 ,长 1.1 — 1.7 厘米, 卵 形或近 圆形, 外 面被小 憐片, 散生 黄褐色 柔毛, 边 缘密被 绵毛; 花冠短 钟状, 5 裂, 长 4 一 6 厘米, 外面有 鳞片; 雄蕊 10, 不 等长, 不超出 花冠; 子房 5 — 6 室, 密被 绵毛, 花柱 伸长, 与花冠 近等长 ,基 部被鳞 片和黄 褐色 绵毛。 蒴果长 圆状卵 形或近 球形, 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绵毛, 覆以宿 存萼。 产 贡山、 德铁、 维西、 中甸、 丽江、 鹤庆、 凤庆、 漾濞、 大理、 洱源、 宾川、 景东、 腾冲、 云龙、 碧江、 福贡 等地, 生于针 -阔叶 混交林 内陡峭 的岩石 坡上或 附生于 铁杉、 栎 树等大 树上, 海 拔 2400 — 33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印度 东北、 缅甸东 北部。 131. 黄花 泡叶杜 图版 122, 5-7 Rhododendron seinghkuense Kingdon Ward (193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平卧 或直立 灌木, 常为 附生, 高 0.3 — 0.9 米。 小枝密 被褐色 硬毛状 绵毛, 覆盖 有鳞片 或无 鳞片。 叶常绿 ,叶片 卵形、 长圆 状椭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6 — 3.4 厘米, 顶 端短 渐尖或 突尖, 基 部圆形 或钝, 上面微 呈泡状 突起, 无 毛或略 有毛, 有或无 鳞片, 下面密 被黄褐 色硬毛 状绵毛 ,密被 憐片, 鳞片小 ,相 距等于 直径, 有时为 毛被所 覆盖; 叶柄长 0.4 — 1.3 厘米, 密 被褐色 硬毛状 绵毛。 顶生 K 一 2) 花,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 被褐色 绵毛; 花萼 5 裂, 长 5 — 8 毫米, 淡 绿色, 裂片近 圆形, 外 面及边 缘密被 绵毛, 被少数 鳞片; 花冠 黄色, 短 钟状, 5 裂, 长 2 — 2.5 厘米, 外面 无毛或 花冠筒 部散生 柔毛, 稍密被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等 长, 稍短于 花冠; 子房 5 — 6 室, 密被褐 色绵毛 ,被 鳞片, 花柱短 ,明显 弯曲, 无 毛或仅 基部有 毛, 无 鳞片。 蒴果椭 圆形, 长 0.8 — 1.4 厘米, 密 被褐色 硬毛状 绵毛, 宿存萼 也有。 产 贡山; 生 于林中 岩石上 或附生 于混交 林内树 干上, 海拔 2200 — 3500 米。 我 国西藏 与缅 甸北部 相邻接 的地区 亦有。 花标本 未见, 对 花的描 述依据 H. H. Davidian 的 记载。 132. 平卧 长轴杜 § 轩亚种 ) Rhododendron longistylum Rehd. & Wils. subsp. decumbens R. C. Fang (1982)*. 常绿 灌木, 高约 0.5 米。 枝条 细长, 偃 卧状, 老枝灰 褐色, 无毛也 无鳞片 ,幼枝 褐色, 疏 生 鳞片, 无毛。 叶 倒卵状 菱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9—1.5( — 2) 厘米, 顶端 三角状 锐尖, 具 小短 尖头, 中 部以下 渐狭, 至基部 成楔形 下延至 叶柄, 上面 干后灰 绿色, 略光亮 ,幼 时密被 憐片, 以后 脱落, 下面干 后麦秆 黄色, 疏生 鳞片, 鳞 片大小 不等, 有宽的 边缘, 淡 褐色, 略下 陷,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4 倍,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 面略微 突起, 侧脉在 两面均 平坦, 网脉 略显; 叶柄长 2 — 5 毫米, 疏生 憐片。 花 未见。 果序 总状, 果 序轴长 1 一 2 厘米, 密 被短柔 毛; 果梗长 1.4 一 1.8 厘米, 被 鳞片, 无毛。 蒴果卵 珠形, 长约 6 毫米, 宽约 4 一 5 毫米, 密被 鳞片, 被宿 存萼, 萼 裂片长 圆形, 不 等大, 长 3.5 — 5 毫米, 外 面疏生 鳞片, 基部 较密, 无缘 
杜 醜 花 科  465  毛。 产舞良 ;生 于海拔 1700 米的 石灰岩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舞良。 和原 亚种长 轴杜鸦 (R. longistylum Rehd. et Wils. 产四川 中部) 不 同在于 幼枝、 叶柄、 花梗 均无短 柔毛。 与 产四川 峨眉的 疏叶杜 81 (R. hanceanum Hemsl.) 也极 相近, 只是叶 形和大 小有所 不同。 133. 鲜黄杜 §魟 图鉴) 图版 123, 3 — 5 Rhododendron xanthostephanum Merr. (1941);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aureum Franch. (1895), non Georgi (1775); Diels (1912); Forrest (1915); Maillais (1917), (1924): Stapf & Ballard in Curtis (192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高 1 一 3( — 5) 米, 全株不 被毛。 枝条 细长, 幼 枝密被 褐色或 黑褐色 鳞片。 叶片 革质, 长圆形 、长椭 圆状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5 厘米, 宽 1 一 2.8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钝圆, 有突 尖头,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 幼时上 面密被 鳞片, 以后 脱落, 下面灰 白色, 密 被褐色 鳞片, 鳞片 下陷, 大小 不等, 大鳞 片散生 其间, 相距为 其直径 或小于 直径; 叶柄长 0.5 — 1 厘 米, 被 鳞片。 花序 顶生, 有 3 — 5 朵花, 近 于伞形 着生; 花梗长 0.5 — 1 厘米, 密被黄 白色鳞 片; 花萼深 5 裂, 裂片直 立或有 时反折 ,长 圆形, 灰绿色 ,长 2 — 4 毫米, 外面疏 生鳞片 ,无缘 毛; 花冠管 状钟形 ,鲜 黄色, 长 2 — 2.5 厘米, 外 面密被 講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与 花冠近 等长或 略短, 花丝 下部疏 生白色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细长, 伸出 花冠, 下 部被鳞 片, 至基部 尤密。 繭果长 圆形, 长 5 — 8 毫米, 具宿存 萼片。 花期 5 月。 产 贡山、 碧江、 大理以 及东南 部的麻 栗坡一 马关老 君山, 生 于混交 林内或 林缘, 海拔 1500 — 2700 米, 亦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缅 甸北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于大理 苍山。 Rhododendron aureum Franch. 的模式 (Dekvay 4728) 采 于大理 苍山, 因该名 称为后 出 同名, 后由 E. D. Merrill 命 以新名 R. xanthostephanum, 但 国内的 本种标 本以及 0. Stapf & F. Ballard 所引的 标本均 在怒江 上游、 独龙江 、碧 江以及 西藏。 还有 细甸东 北部。 至 今未见 有采自 苍山的 记载。 134. 灰被杜 (图鉴 ) 图版 123, 1 一 2 Rhododendron tephropeplum Balf. f. & Farrer ( 1922); Forrest (1924); Millais (1924); Tagg (192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in Curtis (1934)*; Merr. (1941);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 1980)*. Rhododendron spodopeplum Balf. f. & Farrer (1922); R. delete nse Hutch. & Kingdon Ward (1930), (1931), descr. latin.; Cowan (1935). 灌木, 髙 0.3—1.5 米, 全株不 被毛。 枝条 疏生, 幼 枝密被 黑褐色 憐片。 叶 疏生, 革质, 长圆状 倒卵形 至长圆 状倒披 针形, 顶端 钝圆, 有凸 尖头, 基部 楔形, 长 2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幼时 上面有 鳞片, 老时近 光洁, 下面灰 白色, 密被 腺体状 鳞片, 鳞片 F 陷, 黑褐 色和褐 色, 大小近 相等, 相距为 其直径 或小于 直径, 边缘 反卷; 叶柄长 3 — 8 毫米, 被 黑褐色 鳞片。 花 序伞形 总状, 顶生, 3 — 9 朵花,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褐色 鳞片; 花萼大 ,深 5 裂, 裂片长 圆形, 展开, 长 6 — 7 毫米, 近基部 被磷片 ,无 缘毛; 花冠管 状钟形 ,长 1.5 — 3.2 厘米, 淡红色 
46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3 1—2. 灰被杜 R§ Rhododendron tephropeplum Balf. f. & Fairer, 1. 花枝, 2. 叶背面 部分示 燐片; 3—5. 鲜 黄杜鹃 R. xanthostephanum Merr., 3. 花枝, 4. 果, 5. 叶 背面部 分示鍵 片。 (李锡 畴绘) 
杜 鹃花科  467  或鲜玫 瑰红色 ,外面 光洁; 雄蕊 10 枚, 短于 花冠, 花丝下 部被微 柔毛; 子房 5 室, 花柱 细长, 直立, 稍短或 稍长于 花冠, 于 下半部 或三分 之二被 鳞片。 魏果长 6 毫米, 为 大而宿 存的花 萼所 包被。 花期 5 — 6 月。 产贡 山与西 藏相邻 地区, 生于岩 石坡及 石灰岩 悬崖, 海拔 4600 米 左右。 缅甸东 北部、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135. 滨隐 脉杜^ (亚种 ) 图版 12 4 , 3 — 5 Rhododendron maddenii Hook. f. subsp. crassum (Franch.)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crassum Franch. (1887);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Sleumer (1958); Davidian (1982). R. manipurense Balf. f. & Watt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或 有时长 成乔木 ,高 1.5 — 7 米。 幼枝 粗壮, 密 被褐色 鳞片。 叶厚 革质, 常 密集于 枝顶 成假轮 生状, 椭圆 状披针 形至椭 圆形, 长 4 .5 — 15 厘米, 宽 2 — 7.5 厘米, 顶端三 角形钝 尖或 钝圆, 基部变 狭成楔 形或宽 楔形, 幼时 上面被 鳞片, 随后 稍有光 泽且布 网纹, 下 面密被 鳞片, 鳞片 褐色, 稍不 等大, 连续 着生或 相距为 其直径 之半, 中脉及 侧脉在 叶面微 下陷, 在 下面 突起, 网脉在 下面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2.5 厘米, 粗壮, 有回槽 ,密被 鳞片。 花序 顶生, 3- 5 朵 花伞形 排列, 花芽鳞 早落; 花梗 粗壮, 长 0.6 — 0.9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 5 裂至基 部, 裂片 膜质, 形态及 大小有 变异, 卵形或 长圆形 ,长 0.6 — 1.7 厘米, 顶 端圆或 钝尖, 外面洁 净; 花冠白 色或有 时带淡 红晕, 有香气 ,漏 斗状, 长 5 — 9 厘米, 花冠管 及花冠 裂片全 部密被 鳞片, 裂片 圆形; 雄蕊 (15 —) 25( — 27) 枚, 短于花 冠筒部 ,花 丝下部 被糙伏 毛状短 柔毛或 光滑 无毛, 花药长 5 — 6 毫米; 子房 10 — 12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长 于雄蕊 ,三 分之二 以上被 有 鳞片, 柱头扁 球形。 朔果椭 圆形, 长 2 — 3 .5 厘米, 直径 1.2 — 1.5 厘米, 果; H 呈狭 龙骨状 突起, 下 部托以 增大为 1 一 1.2 厘米的 宿萼。 花期 5 — 7 月。 产麻 栗坡、 马关、 屏边、 绿春、 景东、 凤庆、 大理、 腾冲、 ^水、 碧江、 贡山、 德饮, 生 于岩坡 灌丛、 铁杉- 杜 鹃林、 山坡杂 木林, 林下通 常干燥 ,海拔 (1500 —) 2600 — 3200 米。 越南 北部、 缅甸东 北部、 印度 东北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花 甸坝。 隐 脉杜鹃 (R. maddenii Hook, f.) 是 一广布 的种群 (产我 国西藏 东南。 锡金、 不丹亦 有)。 J. D. Hooker 在发 表此名 时记载 雄蕊为 18—20, 花丝 无毛。 然而大 量标本 表明其 雄 蕊数目 变化在 15 — 25 之间, 花丝的 毛被、 叶背 面鳞片 的密集 程度、 花萼和 花冠的 大小都 有 变异, 而这些 变异又 几乎是 不可间 断的。 Culkn(1980) 讨 论到这 个种时 认为雄 蕊数目 的变化 自西向 东逐增 ,而向 南和向 东至中 国又有 减少的 趋势, 花丝毛 被由西 向东从 无毛至 被微 柔毛。 他还认 为比较 可用于 分类的 特征是 叶片的 宽度和 果实的 形状。 原亚种 隐脉杜 鹃 (R. maddenii subsp. maddenii) 的特点 是叶宽 4 — 5 厘米; 朔果卵 球形, 顶端 圆形; 花丝 通常 无毛。 滇隐 脉杜鵲 (亚种 )(R. maddenii subsp. crassum) 的特 点是叶 宽超过 4 厘米; 萌 果长 圆状圆 柱形, 顶端骤 然圆形 至近于 截形; 花 丝通常 被毛。 云南标 本基本 符合后 者的特 征。 但在 碧江、 景东及 滇东南 采得的 标本也 出现花 丝近于 无毛的 变异。 136. 大萼杜 g 驭图鉴 ) 图版 124, 1-2 Rhododendron megacalyx Balf. f, & Ward (1916);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tapf in Curtis (1933)*;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图 版 124 1 一 2. 大 夸社鵝 Rhododendron megacalyx Balf. t. & Ward, 1. 花枝, 2. 萼和 花柱; 3—5. 滇隐 脉杜鹃 R. maddenii Hook. f. subsp. crassum (Franch.) Cullen, 3. 花枝, • 4. 叶背面 部分示 憐片, 5. 果。 (张宝 福绘) 
杜 鹃花科  469  Cullen (1980)*; Davidian (1892).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3 米。 幼枝 粗壮, 褐紫色 ,圆 柱形, 密被小 鳞片, 老枝灰 紫色, 茎 皮 光滑易 剥落。 叶 散生, 常绿, 革质, 倒卵 状椭圆 形或棉 圆形, 长 7.5 — 17.5 厘米, 宽 3 — 7.5 厘米, 顶端圆 形具短 突尖, 基部 变狭, 叶 上面暗 绿色, 密被褐 色鳞片 或老时 脱落, 下 面苍白 色, 密被 憐片, 鳞 片大小 不一, 下陷, 相距为 其直径 或小于 直径, 大鳞片 散生, 中脉在 上面下 陷, 在下 面明显 隆起, 侧脉 13 — 16 对, 近于平 行射出 至叶边 缘弧形 网结; 叶柄长 1_3 厘 米, 被小 鳞片, 上面有 凹槽。 花序 顶生, 短总状 ,约 5 朵花; 花梗 粗壮, 长 2.5 — 3 厘米, 洁净 不被 鳞片; 花萼 钟状, 长 2 — 2.5 厘米, 外 面不被 鳞片, 5 裂至 中部, 裂片宽 卵形, 上部圆 形, 无 缘毛; 花冠 白色, 芳香; 宽漏斗 状钟形 ,长 8 — 11 厘米, 外 面疏生 鳞片, 花冠 筒部长 6 厘米, 长于 裂片, 裂片半 圆形; 雄蕊 10 枚, 稍短 于花冠 筒部, 花丝 纤细, 不 等长, 下部 1/4 被短 柔毛, 花药长 5 毫米;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上 部弯曲 ,稍长 于花冠 筒部, 基 部被有 少 数白色 銹片, 柱头扁 球形, 微 5 裂。 蒴果 长圆状 球形, 长约 2 厘米, 包于扩 大了的 宿存萼 片内。 产贡山 、碧江 ,生于 沟边杂 木林, 海拔 2200 — 30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印度东 北部。 137. 白 铜 叭杜 !§( 图鉴) 图版 125,4一5 Rhododendron taggianum Hutch. (1930), (1931), deser. latin.; "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headfortianum Hutch. (1942)*. 灌木, 高 1.5 — 4 外'。 幼枝密 被褐色 鳞片。 叶 散生, 常绿,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顶端 纯圆, 有短 尖头, 基部 圆形, 上面沿 中脉有 鳞片, 下面灰 白色, 被 腺状小 憐片, 鳞 片相距 为其直 径或为 直径的 2 — 3 倍, 中脉在 上面稍 隆起, 下面 明显隆 起, 侧脉约 I 4 对, 在下 面明显 隆起; 叶柄长 1 一 2.5 厘米, 被 鳞片, 上面无 回槽。 花序 顶生, 3 朵花, 伞形 排列; 花 梗长约 2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 萼大, 叶状, 绿色, 5 裂近 基部, 裂 片宽楠 圆状 卵形, 长 I. 5 — 2 厘米, 外面 散生鳞 片或仅 基部有 鳞片; 花冠 白色, 漏斗状 钟形, 长 6 — 9 厘米, 花冠管 外面基 部密被 鳞片, 其 余部分 洁净; 雄蕊 10, 与花 冠筒部 等长, 下部 被短柔 毛, 花 药长约 6 毫米;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略长于 雄蕊, 比花冠 裂片短 很多。 蒴 果直, 长约 5 厘米, 密被 腺鳞, 果瓣 龙骨状 突起。 种子有 宽翅。 产贡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1800 — 23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中。 分布 緬甸东 北部。 138. 大果杜 (图鉴 ) 图版 126, 1 一 2 Rhododendron sinonuttallii Balf. f. & Forrest (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pro syn.; Cullen (1980), pro syn; Davi- dian (1982), pro syn. Rhododendron nuttallii auct. non Booth: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p. p.; Cullen (1980), p. p.; Davidian (1982), p. p. 灌木, 高 1 一 3( — 5) 米。 枝条 粗壮, 密被 鳞片。 叶片长 棉圆形 ,长 14 一 26 厘米, 宽 4.5 — 12 厘米, 向顶端 和基部 变狭, 顶端 锐尖, 叶面暗 绿色, 明显 有网状 继纹, 散生少 数鳞片 或易 落而变 洁净, 下面灰 白色, 密被褐 色憐片 ,鳞 片大小 不一, 小的相 距小于 直径, 大憐片 
图 版 125 1—3. 云上杜 B§ Rhododendron pachypodum Balf. i. & W. W. Smith, 1. 花枝, 2. 叶背 面 部分示 燐片, 3. 果; 4 一 5. 白嘛 杜醜 R- taggianum Hutch., 4. 果枝, 5. 开 裂的蒴 果。 (张宝 福绘) 
杜 醜花科  471  分散 其间, 具有宽 的膜质 边缘, 中脉、 侧脉 和网脉 在叶面 下陷, 在背面 明显地 隆起; 叶柄粗 壮, 长 1.5 — 3 厘米, 上面无 回槽, 密被 憐片。 花序 顶生, 3— 6 朵花着 生于膨 大的、 长 1.5 — 2 厘米 的花序 轴上, 近 似伞形 花序; 花芽麟 早落; 花梗 粗壮, 长约 2. 5 厘米, 密 被鳞片 和短柔 毛; 花萼淡 红色, 深 5 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2 — 2.8 厘米, 外面除 边缘洁 净外, 密被憐 片和灰 白色短 柔毛; 花冠淡 黄白色 ,有 香气, 花冠筒 内下部 黄色, 宽钟状 ,长 10.5— 1 3 .5 厘米, 外面 密被 鳞片, 花冠裂 片圆形 ,短于 筒部; 雄蕊 10 枚, 与花冠 筒部近 等长, 花丝 下部约 1/2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花药长 1.2 厘米; 子房 5 室, 密被 鎮片, 花柱 粗壮, 长于 雄蕊, 下 部密被 鳞片, 柱头扁 球状, 直径 6 — 9 毫米, 朔果大 ,圆 柱状, 长 5 — 7 厘米, 直径约 2. 4 厘米, 果; H 不明显 的龙骨 状突起 ,下部 被宿存 萼片。 种子有 宽翅。 花期 5 — 6 月。 产 贡山、 福贡、 维西 生于箐 沟边杂 木林、 云南松 林中或 林中岩 壁上, 海拔 1200 — 2800 米。 模 式标本 采于西 藏东南 与云南 贡山交 界的察 瓦龙。 本种 与分布 在我国 西藏东 南及不 丹的木 兰杜鹃 (R. nuttallii Booth) 相近, 区别 在于本 种的 花萼外 面除鳞 片外还 密被短 柔毛, 萼片比 较狭; 蒴果较 粗壮, 长可达 7 厘米, 径约 2.4 厘米; 叶 下鳞片 较密, 相距为 其直径 ,大鳞 片显著 地多, 而木 兰杜鹃 叶下以 小鳞片 为主, 大 鳞片 稀疏。 139. 大喇叭 杜胃乌 (图鉴 ) 图版 126, 3-5 Rhododendron excellens Hemsl. & Wilson (1910); Hutch. (1919)*, et in Steve- nson (1930);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sinonuttallii auct. non Balf. f. & Forrest: Fang (1939). 灌木, 高 1.5 — 3 米, 有 时高约 5 米的小 乔木。 幼枝圆 柱形, 褐 紫色, 密被 暗褐色 鳞片。 叶常绿 ,革质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1 一 19 厘米, 宽 3.5 — 8 厘米, 顶端 钝尖, 基 部圆, 有时微 回 入略微 耳状, 幼时上 面散生 麟片, 以后 洁净, 下面 苍白色 ,密 被褐 色大小 不同的 隣片, 小 鳞片 相距相 当于其 直径, 或 为直径 2 倍或小 于直径 ,大鳞 片散生 其间, 有时 脱落, 中 脉在上 面 平坦, 下 面明显 突起; 叶柄长 1.5 — 3 厘米, 暗 紫色, 圆 柱形无 回槽, 密被 鎮片。 花序顶 生, 3 — 4 朵 花伞形 排列, 花芽鳞 早落; 花梗 粗壮, 长 1.2 — 2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圆 卵形, 长 0.8 — 1.2 厘米, 外面近 基部被 憐片, 其余部 分洁净 ;花冠 白色, 宽漏 斗状, 长 9 一 11 厘米, 外面被 鳞片, 在筒部 更多, 裂片 圆形; 雄蕊 10 枚, 短于花 冠筒, 花丝下 部被短 柔毛, 花药长 约 8 毫米;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略伸出 花冠, 下部 1/2 被 鳞片, 柱头扁 球形。 蒴果圆 柱形, 长 4.5 — 5.5 厘米, 果; H 龙骨状 突起, 下部被 以宿存 萼片, 宿萼长 1.5 — 1.8 厘米。 花期 5 月。 产绿春 、元江 、蒙自 、金平 、屏边 、文山 、西畴 、马关 、麻 栗坡、 广南 等地, 生于 常绿、 落叶 混交林 地或灌 丛中, 海拔 1100 — 2400 米; 贵 州贞丰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蒙 自红河 以南。 J. Hutchinson 于 1919 年置 本种于 Ser. Megacalyx, 1930 年 置之于 Ser. Maddenii, 据 所掌握 的标本 ,看来 中脉及 叶柄不 下陷; 雄蕊 10 枚; 子房 5 室应按 1919 年的 处理为 恰当。 140. 毛柄杜 图版 127, 1—4 Rhododendron valentinianum Forrest ex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图 版 126 1—2. 大 果杜鹏 Rhododendron sinonuttallii Balf. f. & Forrest, 1. 花枝, —2. 叶背面 部分示 蛾片; 3-5. 大喇 叭杜鹃 R. excellens Hemsl., 3. 花枝, 4. 叶背面 部分示 燐片, 5. 开裂 ' 的 朔果。 (吴锡 麟绘) 
杜 鹃 花 科  473  140a. 毛柄杜 §5( 原 变种) var. valentinianam 灌木, 高 0.3 — 3 米。 分 枝短, 幼枝密 被褐色 粗毛, 下 面覆以 鳞片, 老枝深 灰色, 不被毛 和 鱗片, 表 皮剥落 后表面 褐色。 叶 4 一 5 片聚生 枝顶, 叶片厚 革质,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3 — 4 (-10) 厘米, 宽 1.5 — 2( — 6.5) 厘米, 顶端 钝圆或 钝尖, 有小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或 通常钝 圆, 叶 缘反卷 密被睫 毛状细 刚毛, 上面幼 时疏被 褐色小 鳞片或 沿中脉 有时有 粗毛, 随后脱 落而 洁净, 下面 密被大 小不等 的褐色 鳞片, 相距 为其直 径之半 或彼此 有时相 邻接, 沿中脉 多少 被褐色 粗毛, 中脉 在上面 深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在上面 明显或 不明显 下陷, 叶 柄 粗短, 3 — 5( — 15) 毫米长 ,被 揭色鳞 片并密 覆褐色 粗毛。 花序 顶生, 2 — 4 朵伞形 着生; 小苞片 开花时 仍可见 ,线状 匙形, 长过于 花梗, 外部密 被白色 细毛;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密被 鳞片及 粗毛; 花 萼大, 5 裂至 基部, 裂片 膜质, 长圆状 卵形或 卵形, 长 8 毫米, 外 面密被 腺状 锬片, 边缘 密被长 纤毛; 花冠鲜 黄色, 芳香, 漏斗状 钟形, 长 2 — 3.5 厘米, 外面 密被腺 鳞和短 柔毛, 有时毛 脱落, 花 冠裂片 圆形;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伸 出花冠 筒部, 长不 超过花 冠, 花丝下 部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淡红色 ;子 房密被 鳞片, 5 室, 花 柱近于 与花冠 等长, 或短于 雄蕊, 略 弯曲, 仅基部 有数个 鳞片, 其余 洁净。 蒴果卵 球形, 长 0.9 — 1.5 厘米, 被宿 存萼。 花期 4 一 5 月。 产腾冲 、景东 、金平 ,生 于海拔 2400 — 3000 米的 杜鹃苔 藓林或 杜鹃灌 丛中; 贵 州贵定 也有。 分 布缩甸 东北部 及越南 北部。 模式标 本采于 腾冲。 140b. 滇南 毛柄杜 15( 变种) var. oblongilobatum R. C. Fang (1982).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花梗、 萼片被 腺鳞, 但不 被毛; 萼片长 圆形, 较小, 长 4 一 5 毫米。 产景东 、文山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800 — 3100 米的干 燥山坡 、杜鹃 -珍珠 花灌丛 或混交 林内。 模式标 本采于 景东。 141. 线苺社 图版 131, 5 Rhododendron linearilobum R. C. Fang & A. L Chang (1982)*. 常绿 灌木, 高 1 米。 幼 枝密被 绣黄色 绵毛, 老枝 渐少, 毛 被下面 疏生小 而不明 显的鳞 片。 叶 片狭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4 一 7.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顶端钝 ,具短 尖头, 基 部楔形 渐狭, 上面无 鳞片, 沿中脉 被绵毛 ,下 面密被 鳞片, 鱗片 褐色, 近 等大,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2 倍, 或小于 直径但 不邻接 ,有 时沿中 脉疏被 绵毛, 成长叶 的中脉 、侧 脉和网 脉在上 面下陷 或下面 凸起; 叶柄长 0.6 — 1.8 厘米, 密被 绣黄色 绵毛, 毛被覆 盖有小 鳞片。 花序 顶生, 2 — 4 朵花, 伞形着 生花梗 粗壮, 长 0.6 — 1.5 厘米, 被 鳞片和 微柔毛 或疏被 锈黄色 绵毛; 花萼发 达, 5 裂至 基部, 裂片带 红色, 线形, 长 6 — 12 毫米, 宽约 2 毫米, 边缘 密生锈 黄色长 纤毛, 以后渐 脱落, 外 面疏生 鳞片, 至基部 较密; 花冠? 色, 狭漏 斗状, 长约 4 厘米, 花 冠管长 2 厘米, 外面全 部不被 鳞片, 仅花 冠管基 部被微 柔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短于 花冠, 花丝基 部有微 柔毛; 子房 5 室, 外面密 被憐片 ,花柱 伸出花 冠外, 基部有 少数鳞 片和短 柔毛。 菊果 椭圆 体形, 长 5 — 9 毫米, 短于 或等于 宿存萼 裂片。 花期 3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屏边 、西畴 (法斗 ), 生 于海拔 2200 米的 石灰岩 山坡。 模式标 本采于 屏边。 本 种与毛 柄杜鹃 [R. valentinianum Forrest cx Hutch.] 相近, 但本 种叶较 狭长, 尊片 
杜 肖 g 花 科  475  线形, 花冠漏 斗状, 外面无 鳞片, 花 柱基部 明显具 鳞片和 柔毛而 不同。 142. 翅柄杜 图版 127, 5-8 Rhododendron fletcherianum Davidian (1961); J. R. Sealy in Curtis (1966); Cullen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灌木, 高 0.6 — 1.2 米。 小枝 疏生不 明显的 憐片, 被 粗毛。 叶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倒 卵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1.2 — 2.6 厘米, 顶端锐 尖或钝 ,具短 尖头, 基部钝 或楔形 下延, 上 面 散生鳞 片或无 憐片, 无毛, 边缘 有浅而 小的圆 齿和小 刚毛, 下面 鳞片淡 褐色, 小, 相距为 其 直径的 3 — 6 倍,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有背面 微凸起 ,侧脉 在两面 不明显 ,网 脉在叶 面明显 下陷; 叶柄长 0.4 — 0.6 毫米, 扁平, 因 叶片下 延而有 狭翅, 疏被 憐片, 两 侧有小 刚毛。 顶生 花序 伞形, 2 — 4( 一 5) 朵花; 花芽鳞 圆卵形 ;小苞 片线状 匙形; 花梗 0.6 — 1.2 厘米, 散生憐 片, 密被 粗毛; 花萼 绿色, 深 5 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0.8 — 1.2 厘米, 外面基 部有小 憐片, 其余部 分洁净 ,边缘 密被长 睫毛; 花冠 黄色, 宽漏 斗状, 长 3 — 4.6 厘米, 外面 极少鳞 片或无 錄片;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雄蕊 与花冠 等长, 花丝基 部密被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鳞 片和粗 毛, 或上部 被粗毛 ,花柱 细长, 长过于 花冠, 无 憐片。 蒴果 (未见 ,据原 描写) 圆锥状 或卵圆 形, 长 6 — 9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被鳞片 ,上部 有刚毛 ,为宿 存萼片 包被。 花期 5 — 6 月。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3450 米的 路边悬 崖或山 坡上; 西藏察 隅也有 ,生 于高山 林内。 143. 少销杜 i 鸟 Rhododendron yungchangense Cullen (1978), (1980). 灌木, 高 0.8 — 1.3 米。 幼枝有 刚毛状 的毛, 毛不 稳定地 宿存。 叶 片狭棉 圆形或 狭倒卵 形, 至基部 逐渐成 楔形, 顶端钝 ,长 7 — 10 厘米, 宽 2.8—3.8 厘米,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也无鳞 片, 边缘具 有毛, 毛易 脱落, 叶下 面淡灰 绿色, 具乳突 ,鳞 片疏, 黄色, 不 等大; 叶柄被 鳞片, 有 刚毛。 花 序有花 2 — 4 朵, 花 梗散生 鱗片; 花 萼明显 5 裂, 裂片长 圆形, 钝, 长约 7 毫米, 有缘毛 ;花 冠长约 6 厘米, 筒 部长约 3.2 厘米, 白色, 漏斗状 钟形, 外面无 毛和无 鳞片; 雄蕊 10 枚; 子房至 花柱渐 变狭, 花柱 多少无 鳞片。 蒴果被 鳞片, 长 圆状圆 柱形, 长 12 — 16 毫 米。 产保 山以北 (北纬 25°12'), 生于陡 岩或山 谷边, 海拔 2100 — 245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保山 北部。 未见 标本, 以 上依据 J. Cullen 的描述 记载。 J. Cullen 并 指出本 种以其 独特的 花萼, 无毛和 无鳞的 花冠, 以 及无鱗 的花柱 而易于 识别。 144. 香 花白社 § 乌 图版 128, 1-4 Rhododendron ciliipes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Sleumer (1958 乂 pro syn.;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灌木, 高 1 一 2 米。 一年生 枝条密 被褐色 刚毛和 鳞片, 老枝 灰色, 毛被和 鳞片不 存在。 叶片长 圆形、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7.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骤 然渐尖 或钝尖 ,基 部圆形 或稍狭 而成宽 楔形, 叶缘密 生细长 纤毛, 以后 脱落, 上面 或多或 少散生 鳞片, 下面淡 绿色, 被 黄褐色 鳞片, 鳞片大 小不一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2 倍, 中脉在 上面略 下陷,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7 — 8 对, 纤细,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短 ,长 5 — 8 毫米, 被 鳞片和 刚毛。 花序顶 生 1( 一 2) 朵花; 花梗长 0.6 — 1 厘米, 密被 麟片; 花萼不 发达, 环状 或萼片 发育, 长 2 — 6 亳 
47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8 1—4. 香花 白杜鸭 Rhododendron ciliipes Hutch., 1. 花枝, 2. 花, 3. 叶背 部分示 缺片, 4. 雄 蕊和 花弯; 5-6. 红晕杜 肖§ R. roseatum Hutch., 5. 花枝, 6. 叶背 部分示 械片。 (杨建 昆绘) 
杜 鹇花科  477  米, 外 面密被 鳞片, 边缘密 生长睫 毛或近 无毛; 花 冠白色 带淡红 色晕, 内面基 部有黄 绿色斑 块, 芳香, 宽漏 斗状, 长 5.5 — 7 厘米, 外 面被淡 黄绿色 鳞片, 筒 部被灰 白色短 柔毛;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达花 冠裂片 中部, 花丝 下部被 灰白色 柔毛; 子房 6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与花冠 近等长 或伸出 花冠, 下半 部疏被 鳞片。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 2 厘米, 密 被褐色 鳞片。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月 以后。 产腾冲 、碧江 、贡山 ,生 于海拔 2500 — 3300 米 的杂木 林中、 山脊松 林下、 陡岩或 山谷边 腐 殖土覆 盖的砾 石上; 模式标 本采于 龙川江 -怒江 分水岭 ,大致 在腾冲 地区。 145. 褐叶杜 §3 图版 129, 1-2 Rhododendron pseudociliipes Cullen (1978), (1980). 灌木, 高 0.6 — 2 米。 幼枝 纤细, 密被褐 色鳞片 ,疏生 刚毛, 毛通常 易落。 叶片 狭椭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3.5_6( — 8) 厘米, 宽 1.6—2.7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明 显有短 尖头, 基部楔 形至 钝圆, 上面 幼时密 被褐色 鳞片, 老 叶鳞片 脱落, 下面 干后深 褐色, 密被 大小不 一的鳞 片, 相距 小于或 等于其 直径, 幼叶 叶缘通 常疏生 刚毛, 随后 脱落; 叶柄长 6 — 9 毫米, 两侧疏 生刚毛 ,后 脱落。 花 序顶生 1( 一 2) 朵花; 花梗长 0.7 — 1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不 发育, 环 状或 有波状 裂片, 外面密 被麟片 ,边缘 有纤毛 或疏生 刚毛; 花冠白 色外面 带淡红 紫色晕 ,芳 香, 宽漏 斗状, 长 5 — 6.5( — 7) 厘米, 花冠 筒部长 2.5 — 3.5 厘米, 外面全 部疏被 鳞片, 筒部 且被短 柔毛; 雄蕊 10, 不 等长, 长达花 冠裂片 的中部 花丝下 部被短 柔毛; 子房 6 室, 外面密 被鳞片 ,花 柱近于 与花冠 等长或 略短于 花冠, 近 基部被 鳞片。 蒴果长 圆状圆 柱形, 长 1.5 — 2 厘米, 托 以宿存 花萼。 花期 4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高黎 贡山, 大致在 ^水至 碧江之 间), 生于 石岩、 灌 丛或大 树上, 海拔 2400 — 3Q50 米。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云南高 黎贡山 ,北纬 26°20'。 本 种以其 1 朵花的 花序和 叶下面 深褐色 、叶形 较狭小 而易于 辨认。 146. 睫毛 g 杜胃 g (图鉴 ) 小麻勅 (禄劝 ) Rhododendron ciliicalyx Franch. (1886); Hook. f. in Curtis (1901)*;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p. p.;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 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missionarum L^vl. (1915);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R. pseudociliicalyx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 1930); R. lyi auct. non L^vl.: Sleumer (1958), P- P- 146a. 睫 毛粤杜 § 魟亚种 ) Isubsp. ciliicalyx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 褐色, 疏被 鳞片, 明 显密被 黄褐色 刚毛, 老枝灰 白色, 茎 皮剥裂 状, 鳞片和 毛被不 存在。 叶片长 圆状椭 圆形、 狭倒卵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5 — 7( — 9) 厘米, 宽 1.5 — 3( — 4.5) 厘米, 顶端 锐尖, 基部 变狭成 楔形, 幼叶边 缘疏被 睫毛状 刚毛, 以后 脱落, 上面幼 时疏生 憐片, 网脉脉 纹明显 ,下面 灰绿色 ,密 被褐色 鳞片, 鳞片略 不等大 ,相距 ^ 为其 直径的 1/2 至 1.5 倍,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 面明显 凸起, 侧脉 纤细, 约 8 对, 在上面 下陷或 有时不 明显, 在下面 明显凸 起或不 明显; 叶柄长 0.6 — 1 厘米, 疏被 燐片, 幼 时于两 
47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29 1-2. 揭 叶杜鹏 Rhododendron pseudociliipcs Cullen, 1. 花枝, 2. 叶背 部分示 憐片; 3-4. 菱 形 叶杜鹏 R. rhombifoliuin R. C. Fang, 3. 果枝, 4. 叶背 部分示 片。 (吴锡 麟绘)  f l- 卜. If - 
杜 醜 花 科  479  侧明 显着生 黄褐色 刚毛。 花 序有花 2 — 3 朵; 花梗长 0. 6 — 1 厘米, 伞形 着生, 密被 鳞片; 花 萼长 1 一 2 毫米, 外 面密被 鳞片, 波状 5 裂或 裂片三 角状, 稀裂 片大小 有变异 长可达 6 毫 米, 边 缘有长 刚毛或 有时无 缘毛; 花冠淡 紫色、 淡红色 或白色 ,宽漏 斗状, 长 3 — 5 厘米, 花 冠筒部 外面无 鱗片, 至基 部被微 柔毛, 花冠裂 片约与 筒部近 等长, 裂片 卵形, 边缘 波状, 有 时外面 于中部 被少数 鳞片, 其余无 鳞片; 雄蕊 10, 不 等长, 不伸出 花冠, 花丝 下部约 1/3 被疏 柔毛, 花药长 6 毫米; 子房 5 室, 稀 6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不长于 花冠, 与 雄蕊近 等长, 略弯, 下部约 1/2 被 鳞片。 蒴果 褐色, 长圆状 卵形, 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期 4 月, 果期 10 — 12 月。 产 洱源、 禄劝、 景东、 蒙自、 砚山、 麻 栗坡、 广南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0 —) 1750 — 24 0() (一 3100) 米的混 交林、 石山 灌丛、 干燥 山坡; 可能 分布至 四川。 越 南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于 洱源孟 获营附 近的白 沙河。 此亚 种和云 上杜鵲 (R. pachypodum Balf. f. & W. W. Smith) 形 态特征 相近, 并有相 同的分 布区, 但本种 以其幼 枝密被 硬毛; 叶片 较狭、 叶背鳞 片较疏 ;花冠 较小, 外面憐 片少, 仅在花 冠裂片 外疏生 鳞片, 花冠 管下部 通常无 鳞片等 特点可 识别。 146 b. 长柱 睫粤杜 g 驭亚种 ) 长 柱杜鹃 (图鉴 ) subsp. lyi (L^vl.) R. C. Fang, Stat. nov. Rhododendron lyi Uvl. (1914);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kumer (1958), p. p.; "图鉴 "(1974)*;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 vidian (1982).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叶 下鳞片 密被, 相距小 于直径 至近于 邻接; 花柱伸 出花冠 很长; 子 房 6 室。 花期 4 月。 产 巧家、 宣威。 分布至 贵州。 按 H. Sleumer 和 J. Cullen 的 记载, 这一 类群的 植物还 分布至 越南、 老挝、 泰国、 缅 甸, 向 西至印 度东北 (阿萨 姆)。 有可 能原亚 种的分 布扩展 至中南 半岛。 147. 附 生杜鸦 图版 130, 1-3 Rhododendron dendricola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 1930); Sleumer ( 1958), pro syn.;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notatum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 1931 ); R. atentsiense Hand. Mazz. (1921). 灌木, 高 1 一 3.3 米, 有时 附生. 幼枝 绿色, 细长, 圆形平 滑不具 沟棱, 疏 被褐色 或褐红 色的 腺憐, 老枝 灰色, 鳞片渐 脱落。 叶聚 生分枝 上部, 大小 不一, 长圆 状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7—12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通 常钝, 突尖, 或有时 锐尖, 基部 渐狭或 有时稍 钝圆, 上面鲜 绿色或 暗绿色 ,疏 生褐色 鳞片, 下面粉 绿色, 密被 红褐色 鳞片, 鳞片大 小略不 相等, 相距 小于直 径或为 直径的 1 一 4 倍, 中脉 在下面 略下陷 或近于 平坦, 在背面 突起, 侧 脉约 8 对, 纤细, 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1.3 厘米, 疏被 鳞片。 顶生 伞形花 序有花 2 — 3 朵; 花 梗长约 1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不 发达, 环状, 密被 鳞片, 无 睫毛; 花 冠白色 带淡红 色晕, 内面基 部有黄 色斑块 ,芳香 ,宽漏 斗状, 长 7 厘米, 5 裂至 花冠的 1/3, 裂片 圆形, 幵 展, 花冠外 面疏生 鳞片, 花冠 筒至基 部被灰 白色微 柔毛; 雄, E 10 枚, 不 等长, 全部长 度达花 
杜 鹃花科  481  冠 裂片的 中部, 花丝下 部被淡 黄白色 柔毛; 子房 6 室, 密被 麟片, 花柱近 于与花 冠等长 ,下 半 部疏被 鳞片。 葫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密 被褐色 錄片。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5 — 11 月。 产 贡山、 福贡、 碧江, 生 于杂木 林中岩 石上或 陡岩灌 丛中, 有时附 生于杂 木林中 树上, 海拔 1350 — 1900 米。 缅 甸北部 也有。 本种 叶背憐 片疏密 度颇有 变异, 但通 常所见 相距均 大于其 直径, 偶尔在 同一植 株上尚 可见到 相距小 于其直 径的。 ' 148. 薄 皮杜鸦 (图鉴 ) 图版 130, 4-6 Rhododendron taronense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图 鉴" (1974)*;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veitchianum auct. non Hook. f. ( 1 857): Sleumer ( 1958), p. p.; R. dendricola auct. non Hutch. (1919):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p. p.; Cullen (1980), p. p. 灌木, 有时附 生于树 干上, 高 1.2 — 3 米。 老枝有 暗紫色 、平 滑而易 剥落的 薄皮, 幼枝 疏被 鳞片。 叶狭 棉圆形 或长櫛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3 — 4.3 厘米, 两端 渐变狭 而成 锐尖, 上面疏 生鳞片 ,下面 鎮片褐 色或黄 褐色, 大都 下陷,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2 — )3 — 5 倍, 中脉在 上面略 下陷, 或近于 平坦, 在背面 突起, 侧脉 10 对 以上, 纤细,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疏被 鳞片, 上 面具浅 而狭的 沟槽。 顶 生伞形 花序有 4 一 5 朵花, 花梗 长约 1 厘米, 疏被 鳞片, 密被微 柔毛; 花萼不 发达, 环状或 浅波状 5 裂, 外面密 生鳞片 ,边缘 无睫毛 ;花冠 白色, 内面 有黄色 斑块, 芳香, 宽漏 斗状, 长 4 一 5 厘米, 近 于在花 冠中部 5 裂, 裂片 圆形, 开展, 花冠 外面沿 瓣片中 部至筒 部疏被 鱗片, 花冠 筒至基 部被灰 白色微 柔毛; 雄 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近与花 冠等长 或超过 花冠, 花 丝下部 密被灰 白色长 柔毛; 子房 6 室, 密被 憐片, 花柱长 出花冠 ,下部 1/4 被鳞片 。蒴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1.8 — 2.5 厘米, 基部略 歪斜, 密 被褐色 憐片。 花期 11 月。 产贡 山独龙 江河谷 东岸, 生于江 边阔叶 林中, 有时 附生于 树干, 海拔 1250 — 1600 米, 偶见。 模式标 本采于 独龙江 河谷。 149. 菱形 叶杜鵑 图版 129, 3-4 Rhododendron rhombifolium R. C. Fang (1982)*. 灌木, 通常 附生, 高 2 — 3 米。 幼枝密 被褐色 鳞片, 老枝 灰色。 叶 聚生分 枝顶, 菱状椭 圆形或 菱状披 针形, 长 5. 5 — 8.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幼叶边 缘疏生 褐色长 刚毛, 上面 洁净无 鳞片, 下面干 后褐色 ,密 被大的 憐片, 鳞片褐 红色, 有宽的 边缘, 不 等大, 相距小 于直径 ,中脉 在叶面 凹陷,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纤细, 在 两面均 不显, 叶 面网脉 明显; 叶 柄短, 长 0.5 — 1.2 厘米, 密被褐 色鳞片 ,初时 两侧生 褐色长 刚毛, 以后 脱落。 花未 见。 果 序有果 3 — 4 个, 伞形 排列; 果梗 粗壮, 长 0.6 — 1 厘米, 密 被褐色 鳞片; 蒴果 卵珠状 或长 圆形, 密 被褐色 鎮片, 6 瓣 开裂; 宿存 萼片长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边缘密 生褐色 刚毛。 果期 10 — 11 月。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1800 — 1900 米 的山坡 阔叶林 中或附 生于密 林中树 干上。 模 式标本 釆于 贡山。 
482  云南 植物志  本 种与产 在印度 东北部 (阿 萨姆) 的 R. formosum Wall. 相近, 但本种 叶菱状 楠圆形 或 菱状披 针形, 叶下鱗 片较密 ,相 距小于 直径, 而 后者叶 倒披针 形至倒 卵形, 叶下麟 片相距 1 — 1.5 倍于其 直径。 也可能 相近于 纯黄杜 1^ [R. chrysodoron Tagg ex Hutch. (黄 花杜 || 亚组 Subsect. Boothia)], 但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下面 褐色, 被大 鳞片而 不同, 但 由于缺 乏花 标本及 完整的 果标本 (宿存 花柱断 落), 对本种 的亲缘 位置不 能确定 ,暂 置于有 鳞大花 亚 组内。 150. 红 晕杜鸦 图版 128, 5-6 Rhododendron roseatum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pro syn.;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lasiopodum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灌木, 高 1.2 — 3 米, 有时 长成小 乔木, 高可达 4 米。 幼枝淡 褐色, 疏 被褐色 鳞片。 叶 聚 生枝条 上部, 卵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顶端通 常三角 状锐尖 ,偶或 渐尖, 具 短 尖头, 基部钝 圆或稍 狭而成 阔楔形 ,幼叶 上面密 被褐色 鳞片, 以后渐 脱落, 下面略 呈灰白 色, 密被 褐色或 红褐色 鳞片, 鳞 片稍不 等大, 相距不 超过其 直径或 相邻接 ,偶 有相距 等于其 直径, 中脉在 上面略 下陷,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6 — 8 对, 纤细,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1.2 厘米, 疏被 鳞片, 幼叶 柄两侧 以至叶 柄疏生 粗毛, 不久 脱落。 顶生 伞形花 序有花 2 — 4 朵;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 麟片, 基脚 密被灰 白色短 茸毛, 花 梗自此 断落; 花萼不 发达, 外面 密被 鳞片, 波状 5 裂, 裂 片边缘 密生长 睫毛, 偶而近 无毛; 花冠于 蕾期粉 红色, 花开 后白色 带淡红 色晕, 芳香, 宽漏 斗状, 长 5.5 — 7 厘米, 近于 在花冠 筒中部 5 裂, 裂片 圆形, 外面散 生或密 生鱗片 ,花冠 筒至基 部被灰 白色微 柔毛,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全部长 度达花 冠裂片 的中部 ,下部 1/4 一 1/3 被淡 黄白色 柔毛; 子房 6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近 于与花 冠等长 ,下部 1/2 — 2/3 被 鳞片。 蒴果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5 厘米, 密 被褐色 鱗片。 花期 5 — 7 月。 产 腾冲、 碧江, 生于常 绿阔叶 林下、 山 坡阳处 灌丛、 山脊林 内或岩 石上灌 丛中, 海拔 2000-30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云 南西部 (龙 川江- 怒江 分水岭 )。 151. 云上杜 (图鉴 ) 图版 125, 1-3 白豆花 (云 南漾濞 ), 波 瓣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pachypod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 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rujosquamosum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Cullen & Chambe- rlain (1978); Cullen (1980); R. scottianum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R. pilicalyx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 1930); R. supranubium Hutch. (1919),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R. ciUicalyx auct. non Franch.: Sleumer (1958), p. p.. 灌木, 偶见 附生, 高 1 一 4 米, 稀为小 乔木, 高 3 — 5 米。 幼枝密 被褐色 鳞片, 无毛, 老枝 条 灰色。 叶楠 圆形、 长椭 圆形、 椭圆状 披针形 、倒 卵形, 革质, 长 6 — 11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 渐尖或 骤尖, 基部 渐狭, 有时幼 叶边缘 疏生长 睫毛, 上面疏 生鳞片 或后来 洁净, 下面密 被鳞 片并通 常带灰 白色, 憐片褐 色或褐 红色, 大小 不等, 相距小 于直径 或近于 邻接, 偶而相 
杜 花科  483  距相当 其直径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凸起, 侧脉 纤细, 在 上面不 明显, 在下面 略显; 叶柄 长 0.6 — 1.6 厘米, 密 被褐色 鳞片, 有时 疏生长 纤毛。 花序 顶生, 2 — 4 朵伞形 着生, 通常 3 朵, 花梗长 0.5 — 1 厘米, 密被 鳞片, 不 被毛; 萼不 明显, 被憐片 ,具 5 个短浅 的圆裂 片或略 呈三 角形的 裂片, 长约 1 毫米, 偶而出 现一片 特长的 长可达 1.6 厘米 的线形 裂片, 萼片边 缘有长 睫毛; 花冠 白色, 瓣 片外面 带淡红 色晕, 内面有 一瓣有 淡黄色 斑块, 稀花冠 黄色, 宽 漏 斗状, 长 5 — 7 厘米, 花冠外 面密被 鳞片, 花 冠筒至 基部通 常被灰 白色微 柔毛;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长达花 冠裂片 中部, 花丝 下部被 柔毛; 子房 6 室, 稀 5 室, 密被 鳞片, 花 柱 稀长于 花冠, 下部被 鳞片。 蒴果 卵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基 部托以 宿萼。 花期 4 一 5 月, 滇东南 3 月 即 开花。 产 腾冲、 保山、 大理、 漾濞、 云龙、 巍山、 弥渡、 凤庆、 景东、 双江、 临沧、 楚雄、 双柏、 新平、 元江、 思茅、 富民、 昆明、 江川、 蒙自、 金平、 屏边、 砚山、 文山、 西畴、 麻栗坡 、广南 等地, 生于 干燥 山坡灌 丛或山 坡杂木 林下、 石山 阳处, 海拔 1200 — 2800( — 310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大理。 本种原 描写花 黄色, 而 J. Cullen (1980) 指出, 模式标 本并没 有花, 和 模式标 本相似 且为 G. Forrest 采于同 地的标 本记载 "花 白色具 黄色斑 块"。 至今 所见到 的滇西 大量标 本花 也均为 白色, 花 冠内面 有淡黄 色斑, 其他 特征与 广泛采 于云南 西南至 东南的 标本无 异, 看来 确系原 来记载 有误。 152. 侧 花杜鹃 图版 131, 1 Rhododendron lateriflorum R. C. Fang & A. L. Chang (1983)* in A. L. Chang. 常绿 灌木, 高 5 米。 幼枝灰 褐色, 密被 小而不 透明的 鳞片, 老枝 灰色, 鳞片渐 脱落。 叶 片 狭长圆 形至披 针形, 革质, 长 4.5 — 8 厘米, 宽 0.9 — 1.9 厘米, 顶端 锐尖, 明 显具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上面 密被小 鎮片, 幼 叶中脉 上有微 柔毛, 下面灰 白色, 密被鳞 片和短 柔毛, 中脉 上毛更 明显, 鳞 片小, 等大, 透明或 不透明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2 倍, 中脉 在上面 回陷, 在 下面 凸起, 侧脉约 13 对, 在上 面极不 明显, 在 下面微 凸起; 叶柄长 0.8 — 1.4 厘米, 密 被小憐 . 片。 花 未见。 果序 腋生, 有 2—3 个果, 着 生成短 总状, 果梗弯 弓状, 长 2 — 3 厘米, 密被小 鳞片; 蒴果 柱状,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密被小 鳞片, 5 裂, 宿存花 柱细长 ,基部 密生开 展的短 柔毛; 宿 存花萼 短小, 萼 裂片三 角状, 长约 1 毫米, 外面有 憐片。 果期 10 — 11 月。 产贡山 独龙江 东岸高 黎贡山 ,生 于海拔 2700 — 3400 米的山 坡阔叶 林或灌 丛中。 本种叶 片狭长 圆形至 披针形 ,果序 腋生, 花 柱基部 密生短 柔毛, 与管 花杜鹃 (R. keysii Nuttall) (产 锡金、 不 丹及我 国西藏 东南) 相近, 但叶 下面灰 白色, 生短 柔毛, 鳞片 等大, 菊 果 较大而 不同, 因缺乏 花标本 (南 水北调 10029 号标本 记载花 黄色, 但标本 上无花 ), 其分 类位 置尚不 能完全 肯定。 153. Q 脉杜鸦 图版 131, 2 ' Rhododendron hirsutipetiolatum A. L. Chang & R. C. Fang ( 1983)* in A. L. Chang. 常绿 灌木, 高 5 米。 幼枝 褐色, 被 鳞片, 无毛, 老枝深 褐色。 叶片长 圆状楠 圆形, 厚纸 
484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31 1. 侧花杜 31 Rhododendron lateriflorum R. C. Fang & A. L. Chang, 果枝; 2. 凸脉 U 醜 R. hiriatipetiolatum R. C. Fang, 花枝; 3—4. 广 南杜魄 R. guangnanensc R, C. Fang, 3. 花 枝, 4. 叶背 面部分 示毛被 f:; 燐片; 5. 线 萼杜鹏 R. linear ilobum R. C. Fang & A' L. Chang, 幼 果枝。 (李锡 畴绘) 
杜 鸭花科  485  质, 长 6 — 8 厘米, 宽 2.5 — 3 .2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基部楔 形至狭 的钝形 ,上 面幼时 密被鱗 片, 以后渐 脱落, 沿中 脉有微 柔毛, 下面密 被鎮片 ,憐 片小, 黄 褐色, 有宽的 边缘, 相 距小于 直径 或近相 邻接, 中脉在 两面微 凸起, 侧脉约 9 对, 在叶面 微凸, 在 下面不 明显; 叶柄长 0.8-1.2 厘^ , 腹面平 坦或仅 有浅的 沟槽, 密被 鳞片、 粗 毛和微 柔毛。 花序 顶生, 2 — 4 朵 花, 伞形 着^; 花梗 粗壮, 长 0.8 — 1.6 厘米, 密被 鎮片; 花萼 短小, 环状或 波状, 外 面密生 鳞片, 无 缘毛; 花 冠宽漏 斗状, 淡紫 红色, 内有紫 红色斑 ,长 2.5 — 3. 5 厘米, 外面密 被小鳞 片, 近中部 分裂, 裂片宽 卵形;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长雄 蕊短于 花冠, 花丝基 部有少 数微柔 毛以至 无毛; 子房 5 室, 外面有 密鳞片 ,花柱 长于雄 蕊与花 冠近于 等长, 洁净。 蒴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3400 米的 冷杉- 杜鵲 林内。 本种 外形相 近于亮 鳞杜鹃 (R. heliolepis Franch.), 但中脉 和侧脉 在叶面 凸起, 叶下鍋 片小, 叶柄 有毛, 花 柱洁净 而明显 不同。 、 154. 亮 鎖杜鸦 (图鉴 ) 短 柱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heliolepis Franch. (1887); Forb. et Hemsl. (1889); Hutch, in Ste- venson (1930);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brevistylum Franch. (1898); Stapf in Curtis (1921)*; Hutch, in Steven- son (1930); "图 鉴" (1974)*; R. heliolepis Franch. var. brevistylum (Franch.) Cullen (1978), (1980); R. pholidot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82). R. plebei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R. porrosqua- me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154a. 亮销杜 g§ (原 变种) 图版 132, 4—6 var. heliolepis 灌木, 高 (1 一 )2 — 5 米, 有时 长成小 乔木, 高 5 — 6 米。 幼枝 粗短, 密被 鳞片; 叶 有浓烈 的 香气, 常绿, 通常向 下倾斜 着生, 长圆状 楠圆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12.5 厘 米, 宽 1.7 — 4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具短 尖头, 基 部渐狭 或有时 钝圆, 叶面幼 时密被 鳞片, 以后 渐疏, 背面 淡褐色 或淡黄 绿色, 鳞片近 等大, 薄 片状, 扁平 或中心 凹下, 大而 贴生, 淡 黄绿 色或灰 白色, 講片间 的距离 变化大 ,相距 为其直 径或为 直径的 1/2 — 2 倍, 有时 则连续 分布;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密生 鳞片。 花序 顶生, 总状 花序轴 缩短成 伞形, 有花 5 — 7 朵; 花梗 细长, 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 短小, 边缘浅 波状, 有时 萼片长 圆形, 长约 2 亳米, 外面密 生鳞片 ;花冠 钟状, 粉红色 、淡 紫红色 或偶为 白色, 内有紫 红色斑 ,长 2.5 — 3.5 厘米, 外面疏 被或密 被鳞片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通常 不超出 花冠, 花 丝下半 部有密 而长的 粗毛; . 子房 5 室, 偶见 6 室, 有密 鎖片, 花 柱短于 雄蕊或 与之近 等长, 偶或略 长于长 雄蕊, 下部有 ^ 柔毛。 蒴果长 圆形, 长 1 — 1.3 厘米。 花期 7 — 8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贡山 、德饮 、中甸 、维西 、丽江 、漾濞 、大理 、鹤庆 、洱源 、腾冲 、碧江 ,生于 混交林 、冷杉 林缘、 高山 杜鹃灌 M^, 海拔 3000 — 4 000 米; 西藏察 隅地区 也有。 分布 至缅甸 东北。 模式标 本采于 鹤庆瓜 拉坡。 I 
486  云南 植物志  1J  ,1  ^1^ 
杜 鸱花科  487  154b. 毛冠 亮销杜 g 轩变种 ) var. oporinum (Balf. f. & Ward) A. L. Chang ex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oporinum Balf. f. & Ward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in syn.; Cullen (1980), in syn. 与 亮鳞杜 鸦不同 在于花 冠外除 有鎮片 还被微 柔毛。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3400 米的山 坡林间 灌丛。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154 c. 灰褐亮 餓杜鸦 (变种 ) var. fumidum (Balf. f. & W. W. Smith)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fumidum Balf. f. & W. W. Smith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in syn.; Cullen (1980), in syn; Davidian (1982). 这一 变种的 特征是 叶片干 后上面 暗褐色 ,下面 褐色; 花冠紫 红色, 内有 红褐色 斑点, 花 柱 无毛。 产 禄劝、 巧家 等地, 生 于海拔 3200 — 3500 米 的山坡 灌丛、 高山杜 鹃林或 山谷湿 润处。 模式标 本采于 云南东 北部。 155. 红 綜杜鸦 (图鉴 ) 茶花 叶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rubisrinosum Franch. (1887); Hook. f. in Curtis (1898)*; Osbom (192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i^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desquama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et in Curtis (1937)*; "图鉴 "(1974)*; Davidian (1982). R. catapas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R. stenoplas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155a. 红棕杜 i 軏原 变种) 图版 132, 1-3 var. rubig^nosum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或成小 乔木, 高可达 10 米。 幼枝 粗壮, 褐色, 有 鳞片。 叶 常绿, 通 常向下 倾斜, 叶片椭 圆形、 楠 圆状披 针形或 长圆状 卵形, 长 3.5—8 厘米, 宽 1.3 — 3.5 厘米, 顶 端通常 渐尖, 有时 锐尖, 基部 楔形、 宽楔 形以至 钝圆, 上面密 被憐片 ,以后 渐疏, 下面密 被锈红 色鳞片 ,鳞片 通常腺 体状或 薄片状 ,大小 不等, 大 鳞片色 较深, 褐红色 或黑褐 色, 散生 而常于 中脉两 侧较为 密集, 小麟片 覆瓦状 排列或 相距为 其直径 之半; 叶柄长 0.5 — 1.3 厘米, 密生 鳞片。 花序 顶生, 总状 花序轴 縮短成 伞形, 有花 5—7 朵; 花梗长 1 一 2.5 厘 米, 密被 鳞片; 花萼 短小, 边缘 状或浅 5 圆裂, 密覆 鳞片; 花冠宽 漏斗状 ,淡 紫色、 紫红色 、玫 瑰红色 、淡 红色, 少有白 色带淡 紫色晕 ,内有 红色或 紫红色 斑点, 长 2.5 — 3.5 厘米, 外面被 疏散的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略伸出 ,花丝 下部被 短柔毛 ;子房 5 室, 有密 鳞片, 花柱长 过雄蕊 ,不 被毛。 蒴果长 圆形, 长达 1.8 厘米。 花期 (3 — )4 一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 云南西 北部, 西 部至东 北部, 生于- 云杉、 冷杉、 落 叶松林 林缘或 林间间 隙地, 或黄 栎、 杉、 针-阔 叶混交 林内, 在滇西 北通常 大面积 生长, 成为植 物群落 中的优 势种, 海拔 (2500 —) 2800 — 3500( — 4200) 米;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于大理 苍山。 155b. 毛柱红 棕杜鸦 (变种 ) 
4S8  云南 植物志  var. ptilostylum R. C. Fang (1982). 这一 变种的 特征是 花柱下 部有微 柔毛。 产丽 江玉龙 山及雪 松村哈 拉古, 海拔 3300 米左 右的冷 杉林缘 或山坡 灌丛。 155c. 洁净红 棕杜鸦 (变种 ) var. leclerei (l^vl.)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leclerei IA\\. (1913),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in syn.; Cullen (1980), in syn. 这一变 种的特 征是花 丝完全 无毛; 萼 裂片无 鳞片或 仅边缘 有少数 鳞片。 产禄劝 等地, 生 于海拔 3600 米的山 坡灌木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于云南 东北部 (大海 子)。 156. 黄花杜 i 蚁峨 眉植 物志、 图鉴) 图版 133, 1 一 4 Rhododendron lutescens Franch. (1886); Hemsl. et Wils. (1910);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Curtis (1920)*,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1947); Fang (1939), (1942)*, (1947); Bean (1951); Davidian ( 1963);" 图鉴" ( 1974)*; Cham- berlain in Lauener (1977);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costulatum Franch.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R. lemeei L6vl. (1914),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blinii lAv\. (1915),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幼枝 细长, 疏生 鳞片。 叶散生 ,叶片 纸质, 披针形 、长 圆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1.5 — 2.8 厘米, 顶端 长渐尖 或近于 尾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疏生 鳞片, 下面淡 绿色, 疏生 鳞片, 鳞片 黄色或 褐色,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 — 6 倍, 中 脉细, 在叶面 微回,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约 12 对,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5 — 9 毫米, 疏生小 鳞片。 花单一 或有时 2 朵顶 生或生 于枝顶 叶腋, 下方 托以覆 瓦状排 列的芽 鱗; 花萼不 发育, 长 0.5 — 1 毫米, 波状 5 裂或 环状, 外面密 被黄色 鳞片, 通常 无缘毛 或偶有 长 瞎毛状 缘毛; 花 冠宽漏 斗状, 略 呈两侧 对称, 黄色, 长 2 — 2.5 厘米, 近 于中部 5 裂, 裂片 长 圆形, 花冠外 面疏生 鳞片, 密被 白色短 柔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长 雄蕊伸 出花冠 很长, 短 雄蕊花 丝至基 部密被 柔毛, 长 雄蕊花 丝基部 毛少; 子房 5 室, 密被 鱗片, 花柱 细长, 洁 净。 蒴 果小, 圆柱形 ,长约 1 厘米。 花期 3 — 4 月。 产大关 、彝良 、盐津 、镇雄 等地, 生 于海拔 1700 — 2000 米的杂 木林, 生境 湿润, 或见于 石灰岩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西部和 西南部 也有。 157. 云南三 花杜鹃 (亚种 ) 图版 I 33 , 5-7 Rhododendron triflorum Hook. f. subsp. mnltifloram R. C. Fang (1982). 常绿灌 木或有 时成小 乔木, 高 0.7 — 2 米或 4 一 6 米。 幼 枝疏生 鳞片。 叶 散生幼 枝上, 叶片 革质, 卵形、 长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3.8 厘米, 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钝圆 或微呈 心形, 上面无 憐片, 下面灰 绿色, 密 被细小 的褐色 鳞片, 鳞 片大小 相似, 相 距小 于直径 或近于 邻接, 中脉在 上面不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近 于平行 射出, 约 10 对, 于 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1.4 厘米, 疏生 鳞片。 花序 顶生, 或同时 出自幼 枝顶端 叶腋, 短 
杜 驄花科  489 
490  云南 植物志  总状, ( 4 一 )5 — 8 朵花; 花梗长 0.5 — 2 厘米, 密生 鱗片;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5 裂 或近于 环状, 裂片 圆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外 面密被 鳞片, 无缘毛 ;花冠 黄色, 内面有 黄绿色 斑点, 宽漏 斗状, 长 2—2.5 厘米, 近 于中部 5 裂, 裂片圆 卵形, 花冠外 面疏生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等 长, 不伸出 花冠外 ,花丝 基部被 少数开 展的短 柔毛, 长雄蕊 基部毛 更少; 子房 5 室, 密被鳞 片, 花柱 洁净, 伸出 花冠。 蒴果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花期 3 — 5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 景东无 量山, 生 于海拔 2450 — 3050 米的 高山烁 灌丛、 杜 鹃苔藓 林或混 交林。 模式 标 本采于 景东。 原亚种 (R. triflorum Hook. f. subsp. triflorum) 产东 喜马拉 亚地区 (包 括我国 西藏东 南部 )。 本亚 种与之 不同的 是花序 多花, 有花 4 一 5 朵或 更多, 其 他特征 无异。 158. 广 南杜鵑 图版 131, 3-4 Rhododendron guangnanense R. C. Fang (1982)*. 灌木? 高 8 — 10 米。 幼枝 褐色, 疏生 鳞片, 无毛, 老枝 灰色。 叶常绿 ,叶片 卵形, 长 2.5-5.5 厘米, 宽 1 一 2.3 厘米, 顶端短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至 钝圆, 上面 疏生鳞 片, 不久 脱落, 沿中 脉有微 柔毛, 下面鳞 片等大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3 倍, 沿 中脉被 白色柔 毛, 其余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突起, 侧脉细 ,约 7 对, 在上 面平坦 不显, 在 下面稍 突起; 叶 柄细, 长 5 — 7 毫米, 被 鳞片, 无毛。 花芽鳞 迟落, 宽的倒 卵形, 外面 密被白 色短稱 毛和 鳞片, 边 缘密生 白色短 纤毛。 花序 顶生, 约 4 朵花, 排 列成短 总状, 花序 轴长约 3 毫 米; 花梗细 ,长 3 — 6 毫米, 被细小 鳞片; 花 萼小, 不发育 ,波状 5 裂或边 缘状, 外面被 鳞片, 无缘毛 ;花冠 白色, 宽漏 斗状, 长 1.5 — 1.8 厘米, 近中部 5 裂, 裂片长 圆形, 外 面疏生 细小鳞 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不超出 花冠, 花丝基 部被短 柔毛; 子房密 被鳞片 ,花 柱略伸 出 花冠, 洁净。 蒴果 未见。 花期 3 月。 产广南 ,生 于海拔 1550 米的石 山坡。 模式标 本采于 广南。 159. 张 口杜鸦 (亚种 )( 图鉴) 图版 134, 3—4 Rhododendron augustinii Hemsl. subsp. chasmanthum (Diels) Cullen (1978), (1980). Rhododendron chasmanthum Diels (1912); Millais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R. augustinii var. chasmanthum (Diels) Davidiaa (1963); R. chasm an- thoides Half. f. &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hirsuticostcJum Hand. -Mazz. (1920), (193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R. augustinii He- msl. f. grandijolia Franch. (1898); R. augustinii Hemsl. f. sub glabra Franch. (1 898). 159a. 张口杜 g 鸟 f. chasmanthum (原 变型) 常绿或 半落叶 灌木, 高 2 — 3(—5) 米。 幼 枝疏被 鳞片, 无毛。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披针 形、 椭圆 形或椭 圆状倒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顶端 渐尖、 锐尖或 钝形, 基部 楔形或 钝形, 上面幼 时疏生 鱗片, 无毛, 以后渐 洁净, 下面 被疏密 不等的 鳞片, 鳞片 中等大 小 或小, 褐色,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至 5 倍或 更疏, 中 脉上密 被白色 柔毛, 其余 无毛; 叶柄 长 0.7 — 1 厘米, 疏生 鳞片, 通常不 被毛, 有 时被短 柔毛。 花序 顶生, 短 总状, 2 — 4( 一 8) 朵 花, 花序 轴长约 5 毫米, 疏被 鳞片, 无毛; 花梗长 0.5 — 2.7 厘米, 疏生 鳞片, 无毛; 花 萼不发 育, 环状或 5 裂, 裂片 钝圆, 长 1 毫米, 边缘无 毛或有 短睫毛 或粗毛 ;花冠 白色、 淡紫 色至蓝 
杜 酷花科  491  紫色, 内有 黄色、 绿黄色 或拮黄 色斑点 ,宽漏 斗状, 长 2.5 — 3 厘米, 花 冠裂片 开展或 向外反 折, 长 于花冠 筒部, 外面沿 裂片的 中部至 花冠筒 部疏生 憐片, 或完 全不被 鳞片, 无毛; 雄, 蓝 10 枚, 不等长 ,伸出 花冠, 花丝基 部被疏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无 毛稀有 密毛, 花柱细 长, 伸出 花冠, 通常 洁净, 偶有短 柔毛。 蒴果长 圆形, 长 1 一 I. 4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产 贡山、 德钦、 维西、 丽江、 禄劝 等地, 生于 山坡杂 木林或 针-阔 叶混交 林中, 海拔 2500-3400 米; 分布 四川西 南部。 模式 标本采 于德饮 茨姑。 毛肋杜 (Rhododendron augustinii Hemsl.) 是一 广布于 我国中 部至西 南部的 种群, 植 株各部 分的毛 被和叶 下鳞片 的疏密 程度多 有变异 ,总的 看来, 从 北往南 毛被渐 变少, 鳞片 变疏。 四川凉 山标本 叶下鳞 片较疏 、叶柄 背部有 较疏的 柔毛或 无毛, 子房、 花柱均 无毛, 云 南禄劝 标本, 鳞片适 度密被 ,叶 柄背部 无毛, 子房花 柱无毛 ,表 明这两 地存在 着一些 中间过 渡的 类型。 分布至 四川西 南部和 云南西 部的这 一地理 亚种和 原亚种 的区别 在于: 毛肋杜 鹃 (原 亚种) (R. augustinii subsp. augustinii) 叶 下鳞片 较密, 通常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 1.5 (一 3) 倍 或小于 直径; 叶上面 常有短 而细的 柔毛; 叶柄 背部被 有和叶 下中脉 相同的 密毛; 花柱基 部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而本 亚种叶 下鳞片 疏生,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2 — 5 倍或更 疏; 叶上 面通常 无毛; 叶柄 背部常 无毛, 稀疏被 短柔毛 ;花 柱基部 无毛, 稀有短 柔毛。 159b. 红花 张口杜 i 驭变型 ) f. rubrum (Davidian)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augustinii var. rubrum Davidian (1963); R. augustinii subsp. rubrum (Davidian) Cullen (1978), (1980). 此变 型的特 征是花 红色; 植 株生长 稠密。 这一 植物系 G. Forrest 于 1924 年 10 月发现 于云南 维西雪 龙山, 生于 山谷边 岩坡灌 丛中, 海拔 4300 米。 引种在 英国。 栽 培情况 下先于 原亚种 3 — 4 周 开花。 ' 159c. 白花张 口杜鸦 (变型 ) f. hardyi (Davidian)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hardyi Davidian (1974); R. augustinii subsp. hardyi (Davidian) Cullen (1978), (1980). 此 变型的 特征是 花冠白 色具褐 色斑; 落叶。 花期 5 — 6 月。 模式 标本产 于云南 德饮、 西藏 东南交 界的卡 瓦卡宝 (Ka-gwt-pu)、 多克拉 (Doker la)、 察瓦龙 (Tsarung) 地区, 海拔 3350 — 3 6 50 米 的云杉 林内。 160. 双被 杜昌乌 Rhododendron bivelatum Balf. f.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1982); Cullen (1980). 常绿 灌木。 幼枝 很短, 密被鱗 片和微 柔毛。 叶倒卵 形和椭 圆形, 长 3.1 — 3.8 厘米, 宽 I 1.5-2 厘米, 顶端宽 钝形或 圆形, 有小 尖头, 基部 钝形, 上面无 鳞片, 中脉的 1/2 被微 柔毛, , 其余 无毛, 下面被 鳞片, 鳞 片中等 大小, 相 距为其 直径或 不及, 中脉 和隆起 的侧脉 被短柔 毛;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憐 片和微 柔毛, 有时 有少数 粗毛。 花序 顶生, 短 总状, 2-3 朵花, I' 花 序轴长 2 毫米, 被鎮 片和短 柔毛; 花梗长 0.7 — 1 厘米, 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花萼 5 裂, 小, 长 1 一 1.5 毫米, 裂片圆 形或三 角形, 外面被 鳞片, 无毛或 多少被 微柔毛 ,边缘 多少有 缘毛; 
492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34 ― 1—2. 白 面杜鹏 Rhododendron zaleucum Balf. £. & W. W. Smith 1. 花枝, 2. 叶背 部分示 稱片. 3 — 4 张口杜 R. augustinii Hemsl. subsp. chasmanthuin (Diels) Cullen, i. Chas- ' manthum, 3. 花枝, 4. 叶背 部分示 毛被和 憐片。 (李锡 畴绘) 
杜 醜花科  493  花冠漏 斗状, 长 2 厘米, 5 裂, 玫瑰 红色, 外面被 鳞片, 无毛; 雄蕊 10, 不等长 ,长 1.6 — 2.1 厘 米, 花丝 无毛; 子房圆 锥状, 5 室, 密被 憐片, 顶端被 族毛, 花柱 细长, 无 燐片也 无毛。 蒴果 未见。 产东 北部, 模 式标本 产地在 Mo-tsou (Maire 137), 生 于海拔 890 米 的干燥 山坡。 Cullen (1980) 认为 本种可 能是张 口杜鹃 (R. augustinii subsp. chasmanthum) 的一个 偶 然的杂 交种。 我们 除看到 模式标 本外, 未看 到其他 标本。 161. 白面杜 1§( 图鉴) Rhododendron zaleucum Balf. f. & W. W. Smith (1917); Stapf & Ballard in Curtis (192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erileucum Balf. f. & Forrest (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161a. 白 面杜鸦 (原 变种) 图版 134, 1-2 var. zaleucum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3( — 6) 米。 幼枝短 ,褐色 ,疏生 憐片。 叶 聚生于 幼枝顶 端, 叶片 椭圆形 或椭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顶端锐 尖或渐 尖, 具明 显的短 尖头, 基部楔 形至钝 圆形, 上面无 鳞片, 幼时 稀于中 脉被微 柔毛, 边 缘疏生 缘毛 或随后 脱落, 下面 明显粉 白色、 被褐色 或黄色 鳞片, 鳞片间 白色乳 突十分 明显, 鳞片略 不等大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 — 4 倍,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无毛, 侧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7 — 1.3 厘米, 疏 生褐色 鳞片。 花序顶 生或同 时出自 幼枝顶 端叶腋 ,短 总状, 3-5 朵花;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疏生 鳞片;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5 裂 或近于 环状, 裂片圆 形或 卵状三 角形, 外面密 生腺状 鳞片, 无 缘毛; 花冠 白色, 外 面多少 有淡江 色至玫 瑰红色 晕, 宽漏 斗状, 长 3—4 厘米, 外面通 常散生 腺憐, 有 时有微 柔毛, 近 于中部 5 裂, 裂 片圆卵 形;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不伸出 花冠外 ,花丝 基部被 开展的 短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 柱洁净 ,或基 部有短 柔毛, 不长过 花冠。 花期 4 一7 月。 产 腾冲、 碧江、 贡山, 生 于山坡 灌丛、 岩坡杜 灌丛至 高山针 叶-杜 II 林, 海拔 2800 — .3400 米。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腾冲。 本种以 叶背为 粉白色 (老 叶尤为 明显) 而易于 识别。 生于 腾冲以 北的标 本出现 花柱被 毛的 变异。 161b. 毛叶白 面杜胃 g( 变种) var. pubifolium R. C. Fang (1982). 与原 变种不 同的是 叶背明 显被短 柔毛, 或沿中 脉有短 柔毛, 但花柱 无毛。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3100 米的 冷杉、 落叶 松-杜 鹃林。 緬 甸东北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于碧 江。 • 162. 大芽杜 13 Rhododendron gemmiferum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1980). 多分枝 的直立 灌木, 高约 60 厘米。 枝条 被黄色 鳞片, 有 沟槽, 具散生 的叶, 枝 顶叶腋 有大的 侧芽, 芽鎮覆 瓦状。 叶片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顶端圆 至近于 锐尖, 有小 尖头, 基部楔 形, 长 1.6 — 2.4( — 2.6) 厘米, 宽 0.5 — 1( 一 1.2) 厘米, 边缘平 坦或稍 反卷,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494  云南 植物志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明显, 上面 暗绿, 散 生浅色 鳞片, 下面灰 褐至蜜 黄色, 具深色 鳞片, 鳞片密 接或不 密接, 一式, 黄色, 或 混杂一 些褐色 鳞片。 花 序约有 4 朵花, 簇生 枝顶; 花梗 长 1.2 厘米, 被 鳞片; 花萼长 1 一 1.5 毫米, 基部有 鳞片, 裂片宽 圆形, 边缘有 鳞片, 且 有时有 少数 缘毛; 花冠 深红紫 色至淡 紫色, 宽漏 斗状, 筒部长 4 一 5.5 毫米, 裂片长 9 一 10 毫米, 喉 部有短 柔毛, 外面无 鳞片; 雄蕊 10, 略长于 花冠, 基部 被毛; 子房长 2 毫米, 被 鳞片, 花柱长 于 雄蕊, 基部被 微毛, 柱头 头状。 蒴果圆 柱状, 长 6 毫米, 被 鳞片。 花期 6 月。 产德钦 (茨姑 )、 维西 (立地 坪)、 剑川, 生 于海拔 3350 — 3650( — 4260) 米 的灌丛 和多石 的高山 草甸。 模式标 本采于 维西立 地坪。 已见到 G. Forrest 采 于维西 的标本 (No. 13902), 正如 原作者 指出: 这是一 个在形 态 上介于 三花杜 鹃亚组 (Subsect. Triflora) 和 高山杜 鹃亚组 (Subsect. Lapponica) 两 类群之 间 的种, 叶片小 、叶 背密被 鳞片相 近于高 山杜魏 亚组, 具枝顶 叶腋内 大芽、 芽鳞覆 瓦状排 列、 叶 背表皮 没有乳 突等特 征又属 于三花 亚组。 因 而在发 表该种 时未指 明与何 种相近 缘。 J. Cullen (1980) 认为, 这个种 的花序 特征接 近三花 亚组, 它 很可能 是上述 两个亚 组的某 些种类 之间的 杂种, 例如 可能是 来源于 R. siderophyllum 或 R. tatsienense 与高山 杜 IS 亚组 的某些 尚不知 哓的种 之间的 杂交。 163. 优 雅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concinnum Hemsl . (1889); Hemsl . & Wils. (1910); Hutch, in Curtis (1915)*,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47); Davidian (1963), (1982);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78); Cullen (1980) cum syn. 常绿 灌木, 高 1.5 — 3 米。 枝条 无毛, 幼 枝密被 憐片。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圆形 、椭圆 形、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5 — 7.5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顶端锐 尖或稍 渐尖, 明 显具短 尖头, 基部通 常钝圆 甚至浅 心形, 有时 略狭, 上面被 鳞片, 有 时沿中 脉被微 柔毛, 下 面通常 呈黄 褐色, 密被 鳞片, 憐片略 不等大 ,中 等大小 或大, 扁平, 有宽的 边缘, 相距 为其直 径之半 或通常 邻接, 极少相 距为其 直径; 叶柄长 0.5 — 1.3 厘米, 密被 鳞片, 无毛。 花序 顶生, 2 — 5 朵花, 伞形 着生; 花梗长 0.4 — 1.8 厘米, 密被 鱗片; 花 萼小, 5 裂, 裂片长 0.5—1.5( — 4 一 6) 毫米, 圆 形或长 圆形, 外面被 鳞片, 边缘无 毛或有 缘毛, 或有时 花萼呈 环状; 花冠紫 红色、 淡 紫或深 紫色, 内面 有或无 褐红色 斑点, 宽漏 斗状, 长 1.5 — 3.2 厘米, 外面 或多或 少被鱗 片, 稀无 鳞片, 无毛 或有时 疏被短 柔毛; 雄蕊 10, 不等长 ,近于 与花冠 等长, 花丝 下部被 疏柔毛 ;子房 5 室, 外面密 被鳞片 ,花柱 细长, 洁净, 稀 基部有 微毛, 略伸出 花冠。 蒴 果长圆 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9—10 月。 产 巧家, 生 于海拔 3200 — 3950 米的 杜醜林 或山坡 灌丛。 分布 四川。 据" 图鉴" 及 J. Cullen (1980) 记载 湖北、 陕西、 河南 也有, 但我们 未见到 标本。 云南新 记录。 云南 尚缺花 标本, 描 述参考 了四川 标本。 164. 云 南杜鸦 (图鉴 ) 图版 135 基 毛杜醜 (图鉴 ) Rhododendron yunnanense Franch. (1886); Forb. et Hemsl . (1889); Hook. f. in Curtis (1898)*; Kacbe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47); Bean (1951); Davidian (1963), (1982);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图 版 135 云 南杜隅 Rhododendron yunnanense Pranch., 1 . 花枝, 2. 叶背 部分示 ft? 片, 花药, 5. 雌蕊及 柱头。 (曾 孝廉绘 ) 
496  云南 植物志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rigidum Franch. ( 1886) syn. nov.;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图 鉴" (1974)*;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 chartoph yllum Franch. (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bodinieri Franch. (1898) syn. nov.;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1947); Davidian (1963); R. chartophyl- lum Franch. f . proecox Diels (191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caeruleum Uvl. (1913); Tagg (1928); Rehd. (1934); Hand.-Mazz. (1936); R. seguini Uvl. (1914); R. rarosquameum Balf . f .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sycnanth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hormophor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47); Davidian (1963); R. Oechmophyll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suberos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Bean (1951); R. hesperi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 tch, in Stevenson (1930); R. eriandrum L6vl. ex Tagg (1928), nomen; ex Hutch, in Ste- venson (1930), descr ,; Rehd. (1934); R. pleistanthum Balf. f. ex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pro syn.;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落叶、 半落叶 或常绿 灌木, 偶成小 乔木, 高 1 一 2( — 4) 米。 幼枝疏 生鳞片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老枝 灰色变 光滑。 叶 通常向 下倾斜 着生, 叶片长 圆形、 披 针形、 长圆状 披针形 或倒卵 形, 长 2.5 — 7 厘米, 宽 0.8 — 3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锐尖, 有小短 尖头, 基部 渐狭成 楔形, 上面 无 鳞片或 适度被 鱗片, 无毛或 沿中脉 被微柔 毛偶或 叶面全 被微柔 毛并疏 生刚毛 ,下 面绿色 或灰 绿色, 疏生 鳞片, 鳞片中 等大小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2 — 6 倍, 稀相距 相当于 其直径 ,边缘 无毛 或疏生 刚毛, 中脉 在上面 平坦, 侧脉和 网脉在 两面稍 明显; 叶柄长 0.3—0.7 厘米, 疏生 鳞片, 被 微柔毛 或有时 生少数 刚毛。 花序顶 生或顶 生和腋 生枝顶 叶腋, 3 — 6 朵花近 于出自 同 一水平 或成短 总状; 花梗长 0.5 — 2 (-3) 厘米, 疏生 鳞片或 有时无 鱗片; 花萼不 发育, 环 状或 5 裂, 裂 片小, 长 0.5 — 1 毫米, 被鳞片 或有时 连同花 梗均无 鳞片, 边缘 无毛或 疏生缘 毛; 花冠 白色带 淡粉红 色或淡 紫色, 内面 通常有 红色、 褐红色 或黄色 斑点, 宽漏 斗状, 略呈 两侧 对称, 长 1.8 — 3.5 厘米, 外面 无鳞片 或疏生 鳞片, 或有 时仅于 裂片中 部疏生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伸出花 冠外, 花 丝基部 或多或 少被短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 柱 伸出花 冠外, 洁净。 蒴果长 圆形, 长 0.6 — 2 厘米。 花期 4 一 6 月。 产 德铁、 维西、 中甸、 丽江、 宁痕、 大理、 漾濞、 鹤庆、 宾川、 洱源、 巍山、 腾冲、 大姚、 禄劝、 马龙、 寻甸、 昭通、 镇雄、 巧家 等地, 生于山 坡杂木 林内、 次生 灌丛、 松 林或松 栎混交 林以至 云杉、 冷杉 林下, 海拔 2200 — 3600 ( — 4 0()0) 米; 四川西 南部、 贵 州西部 也有。 分布 缠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于 鹤庆大 坪子蘑 ^场。 165. 山育杜 (图鉴 ) 图版 136, 1-2 Rhododendron oreotrephes W. W. Smith (1914); Hutch, in Curtis (1918)*,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Bean (1951); Davidian (1963), (1982); "图 鉴" (1974)*;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timete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Bean (1951); R. artosquaameum Balf. f .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Bean 
杜 酷 花 科  497  (1951); " 图鉴" (1974)*; R. cardioeides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m Stevenson (1930); R. depile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Bean (1951); R. hypotrichot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Bean (1951); R. phaeochlor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Bean (1951); R. pubigerum Balf. f. et Forrest (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trichopodum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exquisetum Hutch. (1932); Bean (1951); "图鉴 "(1974)*; R. siderophylloides Hutch. (1935).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幼枝紫 红色, 疏生 鳞片, 无 毛或有 时被微 柔毛。 叶通常 聚生幼 枝上部 ,叶片 革质, 楠圆形 、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1.8 — 6 厘米, 宽 1.1—3.5 厘米, 顶端 钝圆而 通常 略尖, 基部 钝圆, 有时微 回入, 稀宽 楔形, 上面没 有鳞片 ,下面 粉绿色 或褐色 ,密 被黄揭 色 至褐色 鳞片, 鳞片小 至中等 大小, 近于 等大, 相距 小于直 径至近 邻接, 稀 相距超 过其直 径, 中脉 在上面 平坦不 下陷, 无毛, 稀有微 柔毛, 侧脉 7 — 9 对, 不下陷 ,网脉 明显, 下 面除中 脉突 出外, 侧脉和 网脉均 不显; 叶柄长 0.7 — 1.3 厘米, 粉紫色 ,有少 数鳞片 ,无毛 ,有 时有微 柔毛。 花序 顶生, 偶 有同时 出自幼 枝顶部 叶腋, 短 总状, 3 — 5 (一 9) 朵花; 花梗长 O. 5 — 2 厘米, 紫 红色, 有少数 鳞片; 花 萼小, 长约 1.5 毫米, 波状 5 裂 或近于 环状, 或疏或 密被鳞 片, 稀 无鳞片 而在边 缘着生 鳞片; 花冠淡 紫色、 淡红色 或深紫 红色, 宽漏 斗状, 长 1.8 — 3 厘 米, 近 于中部 5 裂, 裂片圆 卵形, 花 冠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近于与 花冠等 长或 略长, 花丝基 部被开 展的短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光滑。 蒴果长 卵形, 长 0.8-1.3 厘米, 外 面疏被 鳞片。 花期 5 — 7 月。 产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碧 江及东 北部的 镇雄, 生于 高山冷 杉林或 落叶松 林缘、 黄 栋-杜 酷灌丛 或针叶 -落叶 阔叶混 交林内 ,海拔 (2100 —) 3000 — 3700 米; 分 布四川 (木里 )、 西藏 东部。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本种和 硬叶杜 i_g(R. tatsienense Franch.) 极相 近似, 不同的 是本种 叶面无 鳞片, 背面 粉绿色 或褐色 ,除中 脉突出 外其余 平坦, 花冠 较大, 外面无 鳞片。 166. 硬 叶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tatsienense Franch.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Davidian (1963), (1982);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CuU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tapelouense L6vl. (1915), (1916); R. stereophyllum Balf. f. et W. W. Smith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R. hypophoeum Balf. f. et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63); R. leilungense Balf. f. et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heishuiense Fang (1953). 166a. 硬叶杜 (原 变种) 图版 136, 3-4 var. tatsienense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枝暗 紫红色 ,密 被鳞片 或适度 密被, 无毛或 稀被微 柔毛。 叶 桶圆形 、长圆 状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4.5 (— 6) 厘米, 宽 1 一 2.2 (-2.6) 厘米, 顶 端 钝圆或 锐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钝圆或 楔形, 上 面适度 密被或 疏被小 鳞片, 下面淡 绿色, 密 被小 憐片, 鳞 片略不 等大, 褐色, 下陷状 ,相距 通常小 于其直 径或为 直径的 1/2, 中 脉在上 
杜 魄花科  499  面微 凹入或 平坦, 无 毛或有 时有微 柔毛, 侧脉 7 — 8 对,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网 脉通常 在两面 :ig 明显 隆起,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疏被 鳞片。 花序 顶生, 偶或同 时出自 幼枝顶 部叶腋 ,短总 状, 2 — 4 朵花; 花梗 细弱, 长 2 — 6 毫米, 密被 鳞片; 花萼 极小, 环状 不分裂 或波状 浅裂, 外 面密被 鳞片, 无缘毛 ,稀边 缘有长 睦毛; 花 冠小, 淡红色 ,宽漏 斗状, 长 1.2 — 2.5 厘米, 外面 于花 瓣中部 向下至 筒部疏 生少数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长雄 蕊稍长 出花冠 ,花 丝基部 被 开展的 短柔毛 或仅有 少数微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细长, 伸出 花冠, 洁净。 蒴 果长 圆形, 长 0.7 — 1.4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期 4 一 6 月。 产云龙 、剑川 、鹤庆 、丽江 、中甸 、宁痕 (永宁 ), 海拔 2300 — 3600 米的 松林、 混交 林或山 谷边 灌丛。 四川 木里、 康定 也有。 166b. 丽江硬 叶杜鸦 (变种 ) var. nudatum R. C. Fang (1982). 本变 种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幼枝、 叶柄、 花 梗以至 花萼洁 净而无 鳞片。 花期 6 月。 产丽江 ,生 于海拔 2800 — 3600 米的山 坡松林 、灌丛 和杨- 黄杉混 交林。 167. 誘 叶杜鸦 (图鉴 ) 图版, 137 小白花 (昆明 及邻近 地区) 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 Franch. (1898); Hutch, in Curtis (1918)*,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1947); Hand.- Mazz. (1936); Bean (1951); Davidian (1963), (1982);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rubropunctatum Ldvl. (1911); R. leucandrum L^vl. (1913), (1914); Rehd. (1934); R. ^ahandiezii Uvl. (1914), (1916); R. ioanthum Balf. f.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obscurum Franch. ex Balf. f . (1922).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2 (-4) 米; 幼枝 褐色, 密 生褐色 鳞片。 叶 散生, 叶片硬 纸质, 橢圆形 或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 11) 厘米, 宽 1.2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 锐尖或 略钝, 基 部楔形 渐 狭以至 钝圆, 上面 密被下 陷的小 憐片, 无毛, 或中脉 偶有微 柔毛, 下面密 被褐色 鳞片, 鳞 '片小 或中等 大小, 大小 略不相 等或近 于等大 下凹,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1( 一 2) 倍, 或有 时相 邻接, 中脉 在叶面 略下陷 或近于 平坦, 在下面 隆起, 侧脉和 网脉在 两面均 不明显 ;叶柄 长 0.5 — 0.8( — 1.5) 厘米, 密被 憐片。 花序顶 生或顶 生和腋 生于枝 顶叶腋 ,短 总状, 每花序 3-5 朵花; 花梗长 0.3 — 13 厘米, 密生 或疏生 鳞片; 花萼不 发育, 环 状不分 裂或略 呈波状 5 裂, 外 面密被 憐片, 无缘毛 或有长 睫毛; 花冠 较小, 白色、 淡红色 、淡紫 色或偶 见玫瑰 红色, 内面 上方通 常有黄 绿色、 污红 色或杏 黄色斑 点或无 斑点, 长 1.6 — 3 厘米, 外 面无鳞 片或花 冠裂 片上疏 生少数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长雄蕊 伸出花 冠外, 花 丝基部 被短柔 毛或近 于不 被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细长, 伸出 花冠, 洁净 (贵州 标本见 有基部 被短柔 毛)。 朔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6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期 3 — 6 月。 产 大理、 武定、 禄劝、 昆明、 巧家 (药山 )、 镇雄、 易门、 新平、 之江、 绿春、 砚山、 广南、 马 龙、 寻甸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1800 — 3000 米的 中山, 常见 于山坡 灌丛、 杂木林 或松林 内; 四川、 贵州 也有。 合 模式标 本采于 昆明。 
图 版 137 绣叶杜 1§ 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 Franch., 1. 花枝, 2. 叶 背部分 示鎮片 3. 據片: 4. 雄蕊, 5. 雌蕊。 (曾孝 濂绘) 
杜 鸭花科  501  168. 密 枝杜鸦 (图鉴 ) 图版 138, 1 一 3 Rhododendron fastifiriatum Franch. (1886); Hemsl. et Wils. (191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Philipson et Philipson ( 1975);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nanum Uvl. (1913), (1916); Tagg (1928); Rehd. (1934), pro syn- sub R. polycladum Franch.; R. capitatum auct. non Maxim.: Franch. (1885). 灌木, 高 1.5 米, 分枝 密集成 塾状, 当年枝 红褐色 ,被黑 褐色至 褐色的 鳞片。 叶 聚生于 短枝 末端, 也 有散生 的叶; 叶片 长圆形 或宽棉 圆形或 圆形, 长 (4.5 — )7 — I 4 一 (16) 毫米, 宽 (2.8 — )3 — 6( — 9) 毫米, 先端圆 形至近 锐尖, 具小 短尖, 尖头通 常短而 粗壮, 通常 下弯, 基部楔 形或近 截形, 边缘浅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上面暗 绿色, 被有分 开的琥 珀色的 鳞片, 下面 淡黄褐 色至带 灰色, 鳞片不 透明, 分开或 邻接, 其间可 见淡色 的表面 ,或 成熟 叶变赤 褐色; 叶柄长 1 一 2( — 3) 毫米, 密 被淡或 黄褐色 鳞片。 花序 1 一 3 ( — 4 ) 花; 花 梗长 0.5 — 3 毫米, 有 淡色的 鳞片; 花萼长 2.5 — 5.5 毫米, 裂片 长圆形 或钝三 角形, 先端圆 或锐尖 ,外 面鳞片 多变, 从无至 中央有 1 淡 色的鳞 片带, 向基部 密生, 边缘有 淡色有 柄的鳞 片, 并 有中等 至长的 睫毛; 花冠鲜 淡紫蓝 色至粉 红或深 紫色, 宽漏 斗形, 喉部有 短柔毛 ,稀 在 外面也 有毛, 通常无 鳞片, 稀有 少数几 个至多 数淡色 鳞片; 冠筒长 3 — 6.5 (— 8) 毫米, 裂 片长 (6.5 — )7 — 9( 一 10) 毫米; 雄 蕊通常 10 枚, 但从 6 — 11 枚之间 变动, 花丝近 基部有 毛, 长 (9.5 — )10 — 14( 一 15) 毫米; 子房长 2 — 2.5 毫米, 上面 有淡色 鳞片, 基部 有短柔 毛带, 花柱长 (11 一 )13 — 15( — 17) 毫米, 超出 雄蕊, 光滑 或稀具 少许短 柔毛, 或在 基部有 几个' 鳞片, 柱头 盘状。 菊果 卵形, 长 5 — 6 毫米, 有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产 中甸、 丽江、 剑川、 鹤庆、 洱源、 大理、 巧家/ 生 于海拔 3400 — 4400 米开 阔石质 草地、 岩坡、 杜鹃 灌丛, 或高山 灌丛草 地中, 有时松 林下。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69. 模 叶杜鹃 图版 138, 4-7 Rhododendron cuneatum W. W. Smith (191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rav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cinereum Balf. f. (1917); R. cheilanthum Balf. f. & Forrest (1919); R. sclerocladum Balf. f. & Forrest (1919).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长可达 4 米, 幼 时密被 鳞片。 叶聚生 于幼枝 末端。 叶片 狭至宽 楠圆形 ,长 11 一 70 毫米, 宽 5 — 26 毫米, 先端 锐尖, 钝或 圆形, 具明 显的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近 波状, 通常 膜质;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 隆起, 上面暗 绿色, 被 不邻接 至偶尔 邻接的 淡色 鳞片, 下面单 1 的淡 黄褐色 至深红 褐色, 鳞片 邻接或 重叠, 中 心部分 较暗; 叶柄长 1 一 10 毫米, 密被 憐片。 花 序多至 6 花, 花梗长 2 — 13 毫米, 有 淡色的 鳞片; 花萼长 (2 —) 5-8(-12) 毫米, 裂片 通常长 圆形, 具圆 或尖的 先端, 膜质, 通常带 红色, 具 淡色鳞 片形成 的中 央带, 边 缘有长 睫毛, 有时 有少许 鳞片; 花冠 深紫色 至玫瑰 紫色, 通常 有暗的 斑点, 稀 白色, 漏 斗状, 喉 部有短 柔毛, 外面 也有短 柔毛, 有疏鎮 片或无 鳞片; 冠筒长 (5 —) 10- 16( — 20) 毫米, 裂片长 (7 —) 12-15 毫米; 雄蕊 10 (9) 枚, 下部有 短柔毛 ,长度 多变, 短的 长 12 — 15 亳米, 长者 16 — 32 毫米; 子房长 3 — 4 毫米, 有淡色 鳞片, 基 部有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13 — )15 — 34 毫米, 长于 或少有 与雄蕊 等长, 有短 柔毛, 柱头 盘状。 萠果 卵形, 长 
50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8 1—3. 密 枝杜鹃 Rhododendron fastigiatum Franch., 1. 花枝一 部分, 2. 花萼, 3. 叶背示 憐片; 4 一 7. 換叶杜 B§ Rhododendron cuneatum W. W. Smith, 4. 花枝一 部分, 5. 花 萼及雌 ' 蕊, 6. 雄蕊, 7. 叶背示 燐片。 (张迦 得绘) 
杜 m 花 科  503  达 14 毫米, 有 鳞片; 具宿存 萼片。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中甸、 澜沧 江与金 沙江分 水岭, 生 于海拔 2700 — 3300( — 3825) 米的 山坡灌 丛或松 栎林下 ;四 川西部 (木里 ) 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西 北部。 170. 昭通杜 g 鸟 图版 139, 1-5 Rhododendron tsaii Fang (1939);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 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灌木, 高 30 厘米, 当年枝 被灰色 鳞片。 叶散生 幼枝或 聚集于 枝端; 叶片 狭椭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2 毫米, 宽 2.5 — 5 毫米, 先端 近锐尖 或钝, 微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 缘近于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回陷, 在下面 突起, 上面暗 灰绿色 ,被邻 接的淡 色鳞片 ,下 面单一 的浅 黄色, 密被淡 黄褐色 重叠的 鳞片; 叶柄长 0.5 — 1.5 毫米, 密被 灰色的 鳞片。 花序 3 — 7 花, 花梗长 1 一 2.5 毫米, 有 淡色的 憐片; 花萼长 0.8 — 1 毫米, 裂片 圆形, 密被 淡色的 鳞片, 边缘 有鳞片 和少许 睫毛; 花冠淡 紫色, 宽漏 斗状, 花 冠筒长 2 — 2.8 毫米, 裂片长 2.5 — 4 毫 米, 内面稍 微被短 柔毛, 外面无 鳞片; 雄蕊 4 一 7 枚, 短于 花冠, 长约 4 毫米, 花丝 光滑; 子房 长 1.3 毫米, 密被 淡色的 鳞片, 基部有 1 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2 毫米, 稍短于 雄蕊, 光滑; 柱头 截形。 蒴果小 ,长 3—4 毫米, 密被 憐片。 花期 5 月。 产昭通 、巧家 、会泽 ,生 于海拔 2900 — 3380 米 草地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昭通。 本 种与灰 背杜鸦 (Rhododendron hippophaeoides Balf. f. & W. W. Sm.) 极 相近, 叶背 被浅黄 色或麦 秆色的 鳞片。 但叶 较小, 花冠也 小得多 ,长 4.5 — 7 毫米, 雄蕊 4 一 7 枚, 短于 花冠, 花柱 短于雄 蕊等特 征而易 区别。 两种之 间极易 产生天 然杂交 ,也 有些中 间类型 出现。 171. 隐 蕊杜鸦 (图鉴 ) 图版 139, 6—10 ' Rhododendron intricatum Franch.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blepharocalyx Franch. (1895); R. peramabile Hutch. (1932). 灌木, 高达 1.5 米, 分枝 密集; 当年 枝有淡 色至金 褐色的 鳞片, 成长时 变暗; 伸 长枝上 具散生 的叶, 幼叶 族生枝 末端。 叶片长 圆形至 棉圆形 或圆形 ,长 (4.8 — )6 — 12( — 14) 毫 米, 宽 (2.7 — )3.5 — 7( — 8) 毫米, 先 端圆, 通常具 小尖头 ,尖 头短而 粗壮, 通常 下弯或 不显, 基部 楔形至 圆形, 边缘 波状, 通常 有毛,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稍 突起或 不显, 上面暗 绿色, 具金 色中心 和透明 边缘的 憐片, 鳞片边 缘接触 至重叠 ,或稍 微分开 ,下 面浅黄 色至麦 秆色, 淡金色 的鳞片 邻接至 重叠, 或稍微 分开; 叶柄长 2 — 3 毫米, 密 被淡色 鳞片。 花 序有花 (1 一) 2 — 6 ( — 8) 朵, 花梗长 5 毫米, 有淡色 鳞片; 花萼长 0.5 — 2 毫米, 裂片 三角形 至长圆 形, 外面 光滑, 或有少 数几个 鳞片, 边 缘有淡 金色的 鳞片, 有时有 短或长 的睫毛 ;花 冠淡紫 色至暗 蓝色或 深蓝色 ,稀 黄色, 内面喉 部有短 柔毛, 外面无 鳞片, 冠筒长 4 一 6( — 7) 毫米, 裂片长 4 一 6( — 7) 毫米; 雄蕊 (9 一 )10—11 枚, 近基部 有毛; 长 (3.8 — )4 一 6( — 7) 毫米; 子房长 1.5 — 2 毫米, 上部 有淡色 鱗片, 基部 有短柔 毛带; 花柱长 0.5 — 1.3( — 1.5) 毫米, 短 于雄蕊 ;柱头 截形。 菊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永胜, 生 于海拔 35 00 — 3 800( — 4500) 米冷杉 林下、 杜鹘 灌丛或 高山草 甸中; 四 川西部 及西南 部也有 分布。 本种以 叶背被 单一色 的浅黄 色或麦 秆色的 麟片; 花萼小 (至 2 毫米 ); 花冠具 狭的筒 
50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39 1-5. 昭通杜 fl§ Rhododendron tsaii Fang, 1. 花枝一 部分, 2. 花冠 纵剖, 3. 花萼, 4. 叶 片, 5. 燐片; 6—10. 隐蕊杜 11 Rhododendron intricatum Franch., 6. 花枝一 部分, /— . 花 冠 纵剖, 8. 花萼, 9. 叶片, 10. 片。 (张迦 得绘) 1 
杜 i§ 花科  505  部, 雄蕊内 藏于冠 筒中, 花柱 短于雄 蕊而易 识别。 172. 灰背杜 I 鸟 (图鉴 ) Rhododendron hippophaeoides Balf. f. & W. W. Smith (1916);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jimbriatum Hutch. ( 1932). 172a. 灰 背杜鸦 (原 变种) 图版 1 4 0, 1-3 var. hippophaeoides 灌木, 高达 1.2 米, 茎 直立; 当年 枝通常 伸长, 被淡黄 褐色的 鳞片。 叶沿幼 枝散生 ,叶 片椭圆 形至长 圆形, 长 (8 — )12 — 25( — 30) 毫米, 宽 (4 一 )5 — 10( — 11) 毫米, 先 端圆至 钝, 基部狭 至叶柄 ,边缘 平至浅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稍 凸起, 上面灰 绿色, 具 多数淡 色的 鳞片, 下面带 浅黄色 ,隣片 重叠, 单 一色的 淡金黄 色至麦 秆色而 透明, 叶柄长 2 — 4 毫 米, 被淡色 鳞片。 花序 4 一 7 花, 花梗长 2.5 — 7 毫米, 有淡色 的鳞片 ;花萼 极短, 长约 1.8 毫 米, 裂片 通常不 等大, 圆形 至宽三 角形, 通常 在背面 有稍疏 的淡色 鳞片, 少有被 短柔毛 ,边 缘有 鳞片, 有时有 睫毛; 花冠 鲜玫瑰 色或淡 紫蓝色 至蓝带 紫色, 或深 紫色, 少有 白色, 宽漏 斗状, 冠筒长 4 一 6.5 毫米, 裂片长 6.5 — 8.5 毫米, 无 鳞片, 喉部有 短柔毛 ,稀 在外面 有稀疏 的短 柔毛; 雄蕊 10, 短于 花冠, 长 4 一 10 毫米, 花丝 近基部 有毛; 子房长 1.8 — 2.5 毫米, 密 被 淡色的 餽片, 基 部有一 短的柔 毛带; 花柱长 4 一 10.5 毫米, 稍短或 稍长于 雄蕊, 光滑, 或 偶尔 基部有 一些短 柔毛, 有色。 柱头 盘状, 萌果狭 卵形, 长 5 — 6 毫米, 有 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从德 钦白马 山向南 至中甸 丽江、 大理, 生 于海拔 2650 — 3600 米的 松林、 云杉 林下, 或 杜鸦灌 丛中;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采 自中甸 、丽江 一带。 172b. 长柱灰 背杜鸦 (变种 ) var. occidentals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花 柱长, 纤细, 长达 13 — 16 毫米, 花序 多花, 叶狭窄 而小, 鳞片较 少。 ' 产澜 沧江与 金沙江 之间, 从维西 至中甸 高原。 模 式标本 采自剑 川与澜 沧江分 水岭。 173. 誘红杜 g 鸟 图版 140, 4-7 Rhododendron complex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分枝极 多的矮 灌木, 高 8 — 60 厘米; 当 年枝被 锈色的 鳞片。 叶沿 小枝散 生或聚 生于枝 末端, 叶 片宽或 狭的棉 圆形至 卵形, 长 3.5 — 11 毫米, 宽 1.8 — 6 毫米, 先端钝 或圆形 ,微具 小尖头 或无小 尖头, 基部 楔形或 截形, 边 缘近浅 波状, 中脉在 上面稍 回陷, 下面稍 突起, 上 面 暗绿色 具多数 透明的 鍵片, 下面单 1 的锈 红色, 密被 具有黄 褐色周 边与红 褐色中 心的邻 接的 鳞片; 叶柄长 0.5 — 2 毫米, 密被 锈色的 鳞片。 花 序有花 3 — 4( 一 5) 朵, 花梗长 0.5 — 7.5 毫米, 具 淡色的 燐片; 花萼通 常小于 1 毫米或 退化, 稀长 2 毫米, 裂片三 角形或 圆形, 在 下部有 鳞片, 有时有 睫毛; 花冠 淡紫色 至玫瑰 紫色, 通常狭 漏斗状 ,喉 部有短 柔毛, 冠筒外 偶有短 柔毛, 无 鳞片, 冠筒长 4 一 6 毫米, 裂片长 5 — 7 毫米; 雄蕊 5 — 6( — 8) 枚, 下 部有短 柔毛, 长 (3 — )4 一 6( — 7) 毫米; 子房长 1.3 — 2 毫米, 被 淡色的 鳞片, 基部有 1 狭的 短柔毛 
50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40 1 — 3. 灰 背杜睛 Rhododendron hippophaeoidcs Balf. f. & W. W. Sm. var. hippophaeoides, 1. 花枝一 部分, 2. 花弯, 3. 叶背 鳞片; 4 一 7. 镜红杜 Rhododendron complexum Bait, f. & W. W. Smith, 4. 花枝一 部分, 5. 花冠 纵剖, 6. 花萼, 7. 叶背 憐片。 (张迦 得绘) 
杜 騁 花 科  507  带; 花柱 通常长 0.8 — 2.5( — 3) 毫米, 偶 有长至 6 — 8 毫米, 光滑或 稀有极 少的短 柔毛, 注头 截形。 蒴 果长约 5 毫米, 卵形至 近圆形 ,有 鳞片, 花萼宿 存或稍 扩大。 花期 5 — 7 月。 产贡山 、中词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 3700( — 4100) 米的杜 鹃灌丛 ,高山 灌丛草 地中, 或岩 坡上; 四 川西部 (木里 )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种叶 下面被 单一的 锈红色 磷片, 花 萼小, 通常仅 1 毫米或 更小; 花冠狭 漏斗状 ,雄蕊 通常 5 枚, 不 超出花 冠筒, 花柱短 于雄蕊 (偶有 雄蕊更 多而花 柱较长 者), 容易 识别。 174. 直枝杜 Rhododendron orthocladnm Balf. f. & Forrest ( 1919); Osborn (192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 pson ( 1 975 );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174a. 直枝杜 1^ (原 变种) 图版 1 4 1, 1-5 var. orthocladum 灌木, 高 1.3 米; 分枝 极多, 当年 枝被褐 色或黄 褐色的 憐片。 叶通常 沿小枝 散生, 叶片 狭棉圆 形至披 针形, 长 8 — 16 毫米, 宽 2.5 — 5( — 6) 毫米, 先 端钝, 具短或 不显的 小短尖 头, 基部 楔形, 边缘近 浅波状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 突起, 上面灰 绿色, 被淡 色而透 明的鳞 片, 下面 黄褐色 至淡黄 褐色, 被金 色至黄 褐色邻 接或稍 分开的 鳞片, 并有少 数至多 数深黄 褐色的 鳞片; 叶柄长 0.8 — 2.5( — 3) 毫米, 密被 黄褐色 鳞片。 花序有 (1 一 )2 — 4( 一 5) 花, 花梗长 1.5 — 2( — 3) 毫米, 具 淡色至 黄褐色 憐片; 花萼长 0.5 — 1.5 毫米, 基部有 鳞片, 裂片 圆形至 三角形 ,通常 不等大 ,有 时在背 面具少 数几个 鳞片, 边缘 偶有几 个麟片 和有长 睫毛; 花冠淡 至深紫 蓝色, 或 紫色, 稀白 色带粉 红色, 漏 斗状, 冠筒长 2 — 4.5 毫米, 喉部 有短柔 毛, 裂片长 5 — 9 毫米, 外面无 鳞片或 稀有疏 鳞片; 雄蕊 8 — 10( — 11); 短于花 冠或稀 等长, 长 5.5 — 8.5( — 11) 毫米, 花丝 近基部 有毛; 子房长 1.8 — 2.5 毫米, 被淡色 的鳞片 ,基 部有一 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3.5 — 5 毫米, 短于或 与雄蕊 等长, 光滑或 稀有疏 鳞片, 通常 红或紫 色; 柱头 截形, 蒴果 卵形, 长 5 毫米;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 500 — 4 500 米的松 林边缘 或岩坡 灌丛;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金沙江 东北部 山区。 174b. 长柱 直枝杜 g 驭变种 ) var. longistylum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 llen (1980).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花 柱较长 ,长 I 5 — 16 毫米; 叶大 多较长 (16 毫米 ), 下面鳞 片常为 单 型的暗 红色。 产澜 沧江与 金沙江 之间至 丽江西 部和西 南部, 生 于海拔 3500 米的 高山灌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和澜沧 江之间 (大 包山 Ta-pao-shan)。 ' 175. 永 宁杜鸦 图版 141, 6-9 Rhododendron yungningense Balf. f.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glomerulatum Hutch. (1932). 直立 灌木, 高 1 一 I. 3 米; 当年枝 具褐色 鳞片。 叶沿短 枝散生 ,叶 片椭圆 或宽橢 圆或长 
50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M】 1 一 5. 直 枝杜酷 Rhododendron orthocladum Balf. f. & Forrest, var. orthocladum, 1. 花枝, 2. 花冠 纵剖, 3. 花萼, 4. 叶片, 5. 镇片; 6—9. 永 宁杜鹘 R. yungningense Balf. f., 6. 花枝, 7. 花萼, 8. 叶片, 9. |!f 片。 (张迦 得绘) 
杜 醜花科  509  圆形, 长 (6—)8 — 20 毫米, 宽 (2 — )4 一 8 毫米, 先端锐 尖或钝 ,具明 显或不 显的小 尖头, 基 部楔形 ,边 缘近浅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突起, 上面暗 绿色, 有邻接 的淡色 鳞片, 下面 淡黄 褐色至 绣色, 被淡赤 褐色至 锈色的 邻接的 鳞片, 有 时有暗 色的鳞 片散生 其中; 叶柄长 1-3 毫米, 有浅 黄至黄 褐色的 麟片。 花序 3 — 4( 一 6) 花,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黄 褐色或 淡色的 鳞片; 花萼 裂片不 规则, 三 角形至 带状, 长度 多变, 从. 0.5 — 6 毫米 长, 通常长 2 — 3 毫米, 下 部或中 央部分 有淡色 鳞片, 或稀无 鳞片, 边缘通 常具长 的睫毛 或具一 些鳞片 ;花冠 深紫 蓝色, 浅玫瑰 ,或稀 白色, 宽漏 斗状, 喉部有 短柔毛 ,稀外 面有短 柔毛, 无 鳞片; 冠筒长 5-6 毫米; 裂片长 6 — 8(10.5) 毫米; 雄蕊 10(8 — 12) 枚, 长 9 一 12.5 毫米, 下 部具短 柔毛; 子房长 1.5 — 2.5 毫米, 被 淡色的 鎮片, 基部有 1 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3.5 — 6 毫 米或长 10 一 15 毫米, 光滑。 柱头 盘状。 蒴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宁范、 鹤庆、 中甸, 生 于海拔 3200 — 4300 米 的高山 岩坡、 杜鹃灌 丛中; 四川 (木里 )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宁范 (永宁 )。 176. 易混杜 图版 142, 1 — 4 Rhododendron impedit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litangense Balf. f . ex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semanteum Balf. (1916). 灌木, 高达 0.9 — 1.2 米; 分枝 密集, 当 年枝通 常被短 柔毛和 暗褐色 鳞片。 叶沿 短枝散 生, 也密集 生于枝 末端, 叶片楠 圆形或 卵形, 或宽椭 圆形至 长圆形 ,长 (4 一 )5 — 14 毫米, 宽 3 — 6( — 7) 毫米, 先 端钝或 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近浅 波状, 中脉在 上面下 陷, 下面 凸起, 上面暗 绿色, 具分开 的淡色 鳞片, 下 面淡灰 绿色, 有褐 色或赤 褐色的 斑点, 鳞 片明显 至稍微 分开, 黄褐 色或琥 珀色;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有鳞片 ,有 时有短 柔毛。 花序 有花 4 朵, 花梗长 0.8 — 3 毫米, 通 常具黄 褐色和 淡色的 鳞片, 稀具短 柔毛; 花萼 通常长 2.5-4 毫米, 偶 有短至 1.5 — 1 毫米者 ,裂片 带状, 先端 圆或三 角形, 薄, 通常 有散生 的鳞片 中央带 ,边 缘具长 睫毛, 并 有少许 鳞片; 花冠紫 色至紫 蓝色, 稀白色 ,宽漏 斗状, 喉部 有短柔 季, 稀外面 也有短 柔毛; 冠筒长 (2 —) 3-6 毫米, 裂片长 5 — 6 毫米, 外面无 鳞片或 有少数 几个 憐片; 雄 蕊通常 10 枚, 但 有时在 5 — 11 之间 变动, 花丝下 部有短 柔毛, 长 8 — 15 毫米, 有 时短至 4 毫米; 子房长 1.5 — 2.5 毫米, 被 淡色的 鳞片, 在基部 有一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度 多变, 长 4 一 20 毫米, 基部有 短柔毛 或光滑 ,柱头 盘状。 蒴果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有鳞 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有时 9 一 10 月二次 开花。 产丽江 、中甸 、德铁 、大理 、禄劝 、宁蒗 、巧家 、会泽 ,广 布于沧 怒分水 岭及中 甸东部 山区, 生 于海拔 3300 — 4600 米的云 杉林下 、杜 鹃黄栋 灌丛、 开阔的 岩坡、 高山草 地等、 四 川雅垄 江流域 、木 里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本 种与密 枝杜鹃 (Rhododendron fastigiatum Franch.) 易 混淆, 仅 叶背鱗 片为黄 褐色可 区分。 177. 多枝杜 |鸟 Rhododendron polycladum Franch. (1886); Forb. et Hemsl. (1889);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图 版 142 1 一 4. 易 混杜鹃 Rhododendron imped itum Half. t. & W. W. Smith, 1. 花枝, 2. 花萼, 3. 叶 片 外形, 4. 叶背 銹片; 5 — 8. 单色杜 SI Rhododendron tapetitorme Balf. f. & Kingdon Ward, 5- 花枝, 6. 花咢, 7. 叶片 外形, 8. 叶背 《 ?片。 (张 迪 得绘) 
杜 魄花科  511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scintillans Balf. f. & W. W. Smith. ( 1916); R. compactum Hutch . (1932). 直立 灌木, 高约 1.2 米; 当年 枝通常 被淡褐 色有柄 鳞片。 叶通常 沿小枝 散生, 叶片狭 椭圆 形至椭 圆形, 长 (4 一) 8-18 (一 20) 毫米, 宽 (2 —) 3 — 6( — 8) 亳米, 先端锐 尖或钝 ,有 很短的 或不显 的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 缘近浅 波状,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 面通常 凸起, 上面灰 绿色, 有邻接 的淡色 光亮的 鳞片, 下面 带灰色 具褐色 斑点, 或单 1 的锈色 或铜色 ,鳞 片暗褐 色或黄 褐色, 分开或 群聚, 稀近于 邻接, 通 常大小 多变; 叶柄长 0.5 — 3 毫米, 有锈色 的 鳞片。 花序有 5 朵花, 花梗长 0.5 — 3 毫米, 有鳞片 ;花萼 很小, 长 2.5 毫米, 基部有 鳞片, 稀 在裂片 上也有 鳞片, 裂片三 角形至 圆形, 有时不 等大, 边缘有 睫毛和 有一些 鳞片; 花冠淡 紫 色至鲜 艳的紫 蓝色, 稀白色 ,宽漏 斗状, 喉 部有短 柔毛, 偶尔 在外面 也有短 柔毛, 无 鳞片; 冠筒长 2.5 — 5 毫米, 裂片长 5—8 毫米; 雄蕊 10 (— 9) 枚, 长 6.5 — 13.5 毫米, 花丝 下部有 柔毛; 子房长 2—3 毫米, 被 淡色或 黄褐色 鳞片, 基部 有一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10.5 — 16 毫米, 长于 雄蕊, 基部 光滑或 稀有少 许毛; 柱头 盘状。 萌果长 圆形, 长 6 毫米, 有鳞片 ,具宿 存 花萼。 花期 5 月。 产澜 沧江与 金沙江 之间, 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3000 — 4300 米的 松栎林 林缘、 开阔的 岩石 山坡或 草地, 稀 见于潮 湿的沼 泽地。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瓜 拉坡。 178. 单色柱 §3 图版 142, 5-8 Rhododendron tapetiforme Balf. f. & Ward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矮小 灌木, 高 75 — 90 厘米; 分枝 密集, 当 年枝被 诱色或 暗褐色 鳞片。 叶聚生 短枝末 端, 叶片宽 椭圆至 圆形, 长 4 一 1 2 ( — 17) 毫米, 宽 ( 2 一 ) 3 — 8 ( — 9.5) 毫米, 先端 钝或圆 形, 无小 尖头或 极小, 基部宽 楔形, 上面暗 绿色, 具多数 透明的 鎮片, 下面 密被单 1 赤褐色 邻接的 鳞片; 叶柄 很短。 花序 1 一 3 (-4) 花, 花梗长 I. 5 — 3 毫米, 具黄褐 色或淡 色鳞片 ,有 时有短 柔毛, 花萼小 ,长 2 毫米, 不规则 边檐状 或具圆 形或三 角形的 裂片, 有鳞片 或无鳞 '片, 有微 柔毛, 边缘具 鳞片和 睫毛; 花冠 通常紫 色或紫 蓝色, 有时 紫罗兰 色或玫 瑰色, 偶有 黄色, 宽漏 斗状, 具狭的 基部, 冠筒长 3 — 5 毫米, 裂片长 6 — 11 毫米, 喉 部有短 柔毛, 有时 外面有 短柔毛 ;雄蕊 10 或 更少, 稀 5 — 6 枚, 花丝下 部有短 柔毛, 长 (8 —)' 10 — 14 (-15) 毫米; 子房长 1.7 — 2.5 毫米, 有鳞片 ,基部 具一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11 一 17 毫米, 超过雄 蕊 (稀 短为 5 . 5 毫米) ,光滑 或有短 柔毛, 柱头 盘状。 蒴果 卵形, 长 5 — 7 亳米, 有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6 月。 产中甸 、德铁 ,生 于海拔 (3 5 0() —) 4300-4600 米杜鹃 柳灌丛 ,开 阔石质 草地、 岩石坡 积物上 ,西 藏东南 部也有 分布。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与 西藏交 界处。 本种叶 背被单 1 的赤褐 色鳞片 极似绣 红杜鵑 (Rhododendron complexum Balf. f. & W. W. Smith), 但花 冠宽漏 斗状, 雄蕊 10 枚或 较少, 伸出 花冠, 花柱长 于雄蕊 (少有 较短) 而 易 区别。 179. 毛 瓣杜鸦 
512  云南 植物志  Rhododendron dasypetalum Balf. f. & Forrest (1919);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1980). 灌木, 高达 75 厘米; 分枝 极多, 当 年枝密 被褐色 鳞片。 叶 大多聚 生于枝 末端; 叶片椭 圆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3 — 7.5 毫米, 先端纯 或圆形 ,具 明显小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近浅 波状, 有时有 少许毛 ,尤其 在近基 部和叶 柄上,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 面稍突 起, 上面暗 绿色, 具分开 的淡色 鳞片, 下面单 1 的 黄揭至 褐色, 密被邻 接的赤 褐色至 褐色鳞 片, 叶柄长 1一 2 毫米。 花序有 2 花, 花梗长 3 — 4 毫米, 具微 柔毛和 鳞片; 花萼长 3 毫米, 裂片宽 带状, 先端 圆纯, 带紫色 ,边 缘具长 睫毛; 花冠鲜 紫带玫 瑰红色 ,宽漏 斗状, 喉 部有短 柔毛, 冠筒和 裂片外 面有疏 柔毛, 无 鳞片, 冠筒长 4 一 5 (-8) 毫米, 裂片长 8 — 10 毫米; 雄 蕊 10 枚, 长 9 一 14 毫米, 花丝下 部有短 柔毛; 子房长 2 — 2.5 毫米, 被 淡色的 鳞片, 基 部有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超 出雄蕊 ,基 部有短 柔毛, 柱头 盘状。 朔果 卵形, 长约 5 毫米, 有鳞片 ,花 萼宿 存和稍 增大。 产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3500 米开 阔石质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立 地坪。 未见 标本, 据文献 记载。 180. 豆 叶杜鹃 图版 143, 1-4 Rhododendron telmatei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diacrit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drumoni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idone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pycnocladum Balf. {. & W. W. Smith (1916). 一 矮小 灌木, 高 1 米; 分枝 极多, 密集成 塾状, 当年 枝密被 褐色的 憐片。 叶 沿小枝 散生或 聚生于 枝端。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宽橢 圆形或 圆形, 很小, 长 3 — 12( — 14) 毫米, 宽 1.5 一 5 (-6.5) 毫米, 先端 锐尖至 圆形, 具硬 的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平至浅 波状, 中脉在 上面稍 下陷, 或不 下陷, 下面稍 突起, 上面 暗灰绿 色被淡 金色的 鳞片, 下面淡 金黄褐 色至淡 橙色或 赤褐色 ,密 被重叠 的二色 鳞片, 或稀单 1 色, 大多数 憐片淡 黄色至 赤褐色 ,混 有少数 至多 数暗色 鳞片; 叶柄长 0.3 — 3 毫米, 密被 鳞片。 花序 1 一 2 (-3) 花, 花梗长 5.0 — 1.5 (-2) 毫米, 有鳞片 ,有 时有微 柔毛; 花萼长 0.5 — 2.5 (-3) 毫米, 裂片三 角形至 圆形, 有淡 色 鳞片, 边 缘有鳞 片和长 睫毛; 花冠淡 紫色或 玫瑰粉 红色至 紫色, 宽漏 斗状, 喉部 有短柔 毛, 通 常外面 也有短 柔毛, 冠筒长 2 — 4 毫米, 裂片长 (4 一) 5-8 (一 10) 毫米, 外面疏 至密被 淡色 鳞片; 雄蕊 10 (8 — 11) 枚, 下部有 短柔毛 ,长度 多变, 在小 花中长 3 — 6 毫米, 在 大的花 中长 9 一 13 亳米, 或 多或少 达花冠 口部, 花冠大 小也极 多变; 子房长 1.5 — 2.5 (-3) 毫米, 有淡色 憐片和 基部有 1 狭 的短柔 毛带; 花柱长 3 — 17 毫米, 短于或 长于或 与雄蕊 等长, 光 滑或向 基部有 短柔毛 ,有 时有少 许几个 鳞片, 柱头 截形或 盘状。 蒴果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有 鎮 片及宿 存萼。 花期 5 — 6 ( — 7)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宁痕, 从白 马山延 伸至中 甸高原 和丽江 南部、 剑川 湄公分 水岭至 大理 附近, 生 于海拔 (2700 — ) 3200-3800 (-5000) 米 林缘、 杜鹃 灌丛、 岩 坡上。 四川西 部 (木里 )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中 甸高原 山区。 本种叶 极小, 很似雪 层杜鸦 (Rhododendron nivale Hook. f. subsp. nivale), 产西藏 、青 
杜 鹏 花 科  513  图 版 143 1—4. 豆叶杜 S§ Rhododendron telmateium Balf. f. & W. W. Smith, 1. 花枝, 2. 花 外形, 花萼及 雌蕊, 4. 叶背 據片; 5 — 7. 紫兰 杜鹃 Rhododendron russatum Balf. f. & Forrest, 5. 花枝, 6. 花萼, 7. 叶背 燐片。 (张 28 得绘) 
514 云南 植物志  海。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亦有, 但花 萼小, 花冠 外面有 鳞片可 区别。 181. 雪 层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nivale Hook. f. (1849);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Uipson (1975);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paludosum Hutch. & Ward (1931). 181 a. 雪层杜 (原 亚种) subsp. nivale 小灌木 ,高 60 — 90 (-120) 厘米, 密集多 分枝, 当年枝 被褐色 鳞片。 叶 密集生 短枝末 端或 散生, 叶片 椭圆形 或宽摘 圆形、 卵 圆形或 圆形, 长 3.8 — 9 ( 一 12) 毫米, 宽 (1.5_) 2-5 (一 6)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无小 尖头或 稀具小 尖头, 基部宽 楔形, 上 面暗灰 绿色, 具白 色或 金色的 鳞片, 下面 密被邻 接或稍 分开的 淡金色 鱗片, 并散生 暗色的 鳞片, 中脉在 上面稍 下陷, 下面稍 突起; 叶柄长 0.5 — 2( — 3) 毫米, 有 鳞片。 花序有 1 或 2 花 (稀 3 花); 花梗长 0.5( — 1.5) 毫米, 有鳞 片或有 时有短 柔毛; 花萼长 2 — 4 (一 4.5) 毫米, 裂片长 圆形或 伸长的 三 角形, 或 带状, 有色, 外面有 淡色及 有时有 暗色的 鳞片, 有时基 部有短 柔毛, 边缘 具鳞片 带, 通常 有一些 睫毛; 花冠颜 色多变 ,从鲜 紫色至 洋红色 或淡紫 色至粉 红色, 宽漏 斗状, 通常 喉 部有短 柔毛, 无鱗片 或偶有 鳞片; 冠筒长 (2. 5 —) 3-4 (一 6) 毫米, 裂片长 (4.5 —) 6-9 (一 10) 毫米; 雄蕊 1()(8 — 11) 枚, 下部有 短柔毛 ,较 花冠长 或短; 子房被 鳞片, 花柱 多变, 通 常长于 雄蕊, 稀 较短, 光滑或 基部有 短柔毛 ,柱头 盘状。 魏果 圆形至 卵形, 长 3 — 5 毫米, 有 鳞片,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7 月。 本亚种 广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南部及 东部、 东北部 ,青 海南部 也有。 分布 区从喜 马拉雅 山区尼 泊尔西 部向东 延伸经 不丹、 锡金 至我国 西藏、 青海。 生 于海拔 3200 — 5490 米的广 阔的 山坡灌 丛中, 常形 成以本 亚种为 优势种 的杜鹏 灌丛。 云南 不产本 亚种, 而产以 下两个 亚种。 181 b. 北方 雪层杜 15 (亚种 ) subsp. boreale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Rhododendron nigropunctatum Franch. (1891); R. ramosissimum Franch. (1898); R. aipicola Rehd. & Wils. (1913); R. violaceum Rehd. & Wils. in Sarg. (1913); R. oresbium Balf. f. & Kingdon Ward (1916); R. stictophyllum Balf. i. (1919); R. vicarium Balf. f. (1920); R. batangense Balf. f. (1920); R. oreinum Balf. f. (1920); R. yaragongense Balf. f. (1920). 本亚 种与原 亚种和 南方雪 层杜鹃 (亚种 )(R. nivale subsp. australe) 的区 别在于 花萼较 小, 花柱 稍短于 雄蕊, 叶背 鳞片颜 色更单 1, 带 红色, 两色鳞 片不能 显著的 对比, 叶 先端具 小短 尖头。 产 德饮、 中甸, 生 于海拔 3800 — 4400 米的高 山杜鹃 灌丛中 或云杉 林下; 西藏 东部、 青 海 南部至 四川西 部广泛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澜沧 江与金 沙江分 水岭的 摩顶岭 (Mountains of Moting?) 181 c. 南方雪 层社鹃 (亚种 ) subsp. australe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杜 酷花科  515  本亚种 与原亚 种不同 在于花 萼裂片 更狭, 边缘 有更多 的睫毛 和少许 銹片; 叶 先端锐 尖, 叶背两 色憐片 不能显 著对比 ;植株 通常更 直立。 产中甸 南部、 丽江 至鹤庆 的溯沧 江与金 沙江分 水岭,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米 山坡灌 丛 草地或 林缘; 四 川西南 部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澜沧 江与金 沙江分 水岭的 灶岩哨 (Chao-ii-Shau?) 182. 紫 蓝杜鸦 (图鉴 ) 图版 143,5—7 Rhododendron russatum Balf. f. & Forrest (1919);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1980). Rhododendron cantabile Balf. f. ex Hutch. (1922); R. osmcrum Balf. f. & Forrest ( 1930). 灌木, 高 30 — 150 厘米; 当年 枝具淡 褐色有 柄的的 鎮片。 叶沿短 枝散生 或有时 聚生短 枝 末端。 叶片狭 至宽椭 圆形或 长圆形 ,长 16 — 40 毫米, 宽 6.5 — 17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有时在 叶柄上 下延, 边缘近 浅波状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下面 突起, 侧脉 通常 可见, 上面暗 绿色, 具邻接 或分开 的淡色 或暗色 混杂的 鳞片, 下面 有褐色 或绣色 斑点, 或单 1 的红 褐色, 鳞片邻 接或稍 分开, 颜色 多变, 从淡 色至暗 褐色或 锈色, 或单 1 的暗绣 色; 叶柄长 2 — 7 毫米, 有黄 褐色的 鳞片。 花 序大约 6 花, 花梗长 1 一 2( — 5) 毫米, 有 鳞片; 花 萼长至 6 毫米, 裂 片宽长 圆形, 在末端 外缘不 规则, 基部 有少许 鳞片或 成一中 央带, 或无 鳞片, 边缘有 时有长 睫毛, 并 有少许 散生的 鳞片; 花冠深 紫蓝色 、紫色 、粉 红或玫 瑰色, 宽漏 斗状, 喉部有 短柔毛 ,通 常在花 冠外面 也有短 柔毛, 无 鳞片; 冠筒长 4 一 9 毫米, 裂片长 6 — U 毫米; 雄蕊 10 (9 — 11) 枚, 花丝 近基部 有一簇 绵毛, 长 9.5 — 20 毫米; 子房长 2 — 3 亳 米, 被淡色 鳞片, 基部 有一狭 的短柔 毛带, 有时先 端具一 毛族; 花柱长 14 一 20 毫米, 于它全 长之半 密被短 柔毛或 疏被短 柔毛, 柱头 盘状。 朔果 卵形, 长约 6 毫米, 有憐片 ,通常 顶端毛 族宿存 ,花萼 宿存。 花期 5 — 6 月。 产 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铁, 生 于海拔 2500 — 3400 (-4000) 米的 林边, 或高山 灌丛草 -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本 种极似 多色杜 II (Rhododendron rupicola W.W. Smith), 但叶 背有浓 密的褐 色或锈 色的 斑点, 或被 几乎单 1 的红褐 色鳞片 ;花萼 裂片仅 少许憐 片或无 鳞片, 边缘有 长睫毛 ,花 柱通 常具浓 密的短 柔毛可 区别。 183. 多 色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rupicola W. W. Smith (191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 Chamberlain (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achroanth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propinquum Tagg (1925). 183a. 多 色杜胃 S (原 变种) var. rupicola 灌木, 髙 60 — 120 厘米; 幼枝 密被暗 褐色或 暗黑色 鳞片。 叶 通常聚 生短枝 末端。 叶片 椭圆形 至宽椭 圆形, 稀长 圆形或 卵形, 长 6.5—21 毫米, 宽 3 — 12.7 毫米, 先端 圆形, 具小短 ► 
516  云南 植物志  尖头, 基部宽 楔形或 截形, 上面暗 灰色, 有分 开至邻 接的淡 琥珀色 鳞片, 常 有暗色 鳞片, 下 面淡黄 褐色, 两色鳞 片相当 ,暗 褐色与 號珀色 或淡金 色憐片 混生, 重叠或 稍分开 ,中 脉在上 面下陷 ,下面 突起; 叶柄长 1 一 3 (-4.5) 毫米, 有暗色 鳞片。 花 序多至 6 花或 更多, 花梗长 2-4 毫米, 有 鳞片, 稀有短 柔毛; 花萼长 (2.5 — ) 4-5 (一 6) 毫米, 裂 片长圆 形或宽 卵形, 先端钝 或圆形 ,稀三 角形, 暗红带 紫色, 具 淡色的 鳞片中 央带, 偶有短 柔毛, 边缘有 睫毛; 花 冠深 紫色, 或深血 红色或 洋红色 ,极稀 白色, 宽漏 斗状, 喉 部有短 柔毛, 有时外 面也有 ,外面 有 鳞片, 冠筒长 3 — 6 (— 8) 毫米, 裂片长 (5 —) 7-8 毫米; 雄蕊数 目多变 ,从 5 — 10 枚, 稀 多至 12, 少至 3 枚, 不育雄 蕊通常 存在, 下部有 短柔毛 ,长 (8 — ) 9-16 毫米; 子房长 2 — 3 毫米, 全 部有短 柔毛, 或 2/3 或更 少部分 有淡色 憐片, 偶尔在 顶端具 毛族, 花柱长 10 — 19 毫米, 有短 柔毛或 光滑, 柱 头盘状 或小裂 片状。 蒴果宽 卵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有短 柔毛, 有鳞 片及宿 存萼。 花期 5 — 7 月。 产 丽江、 宁范、 剑川、 中甸、 维西、 德铁、 碧江、 贡山, 生 于海拔 (2800 —) 3200-3800(- 4200) 米冷杉 林边、 山坡杜 鹃灌丛 、或高 山灌丛 草地, 常为 优势种 出现。 西藏东 南部、 四川 西南 部也有 分布。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西部。 183 b. 金 黄杜鹃 (图鉴 ) (变种 ) var. chryseum (Balf. f. & Ward) Philipson & Philipson (1975); Cullen et Chamber- 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chryseum Balf. f. & Ward (1916). 与 原变种 不同仅 仅在于 花冠为 黄色。 产丽江 、中甸 、维西 、德饮 、贡山 ,生 于海拔 3200 — 3800 (-4200) 米冷杉 林缘、 杜鹃灌 丛中, 或岩 坡上, 常与 原变种 混生; 西藏 东南部 及四川 西南部 也有。 分布至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与 西藏交 界处德 钦的卡 瓦卡宝 (Ka-gwt- pu)。 184. 美 被杜胃 § (图鉴 ) Rhododendron calostrotum Balf. f. & Ward (1920); Stapf in Curits (1923)*;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 Rhododendron riparium Ward (1930); Hutch. (1931), descr. latin.; R. calostrotum Balf. f. & Ward subsp. riparium (Ward) Cullen (1978), (1980); R. rivulare Ward (1929), non Hand.-Mazz. (192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ingdonii Merr. (1937). 184 a. 美 被杜鸦 (原 变种) var. calostrotum 直立小 灌木, 高 0.2 — 1 米; 小 枝密被 有柄和 无柄的 鳞片, 无 刚毛。 叶长 圆状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0.8 — 1.4 (-1.8) 厘米, 两 端钝圆 或有时 钝尖, 顶 端具通 常反 折的小 尖头, 上面 颜色暗 淡而无 光泽, 密被 鳞片, 相 距为其 直径或 过之, 下面 褐色, 鳞 片密 被呈覆 瓦状, 无毛, 偶尔幼 叶边缘 疏被长 刚毛; 叶柄长 2 — 6 毫米, 密被 鳞片, 无 刚毛。 花序 顶生, 有 1 一 2 朵 (少有 3 — 5 朵), 花梗长 0.8 — 1.5 厘米, 密被 麟片, 有 时鳞片 具柄; 萼 5 裂达 基部, 红紫 色或淡 红色, 椭圆形 、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4 一 9 毫米, 外面 多少被 鳞片, 被 
杜肖 § 花科  517  微柔毛 或无毛 ,边 缘有长 或短的 缘毛; 花 冠宽漏 斗状, 淡紫 色或紫 红色, 长 1.5 — 2 . 5 厘米, 外面密 被白色 短柔毛 ,沿花 瓣中部 密被麟 片或无 鳞片; 雄 蕊长短 不一, 露出 但通常 短于花 冠, 花丝基 部密被 柔毛; 子 房密被 鳞片, 有时有 微柔毛 ,花柱 红色, 较雄 蕊长, 无毛或 基部有 毛。 萌果卵 球形, 长 6 — 8 毫米。 花期 5—7 月, 果期 8—9 月。 产贡山 、德饮 、福贡 、碧江 、维西 及东北 部的巧 家等地 ,生 于海拔 3 4 00 — 46 00 米 的高山 灌丛或 岩坡, 常为高 山灌丛 的主要 成分; 西藏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184 b. 小叶美 被杜胃 S (变种 ) var. calciphilum (Hutch. & Ward) Davidian ( 1954), (1982); Cullen ( 1978),( 1980), pro syn. Rhododendron calciphilum Hutch. & Ward in Stevenson (1930), (1931), descr. latin. 和原变 种不同 的是叶 片较小 ,卵形 ,长 0.5 — 1.5 厘米; 花 较小; 萼 片长约 5 毫米; 花冠 长 1 一 1.8 厘米。 产贡山 、庐水 ,生 于海拔 3700 — 3900 米的林 间石坡 ;西藏 也有。 分 布缅甸 北部。 184 c. 雪龙美 被杜鹃 (变种 ) var. riparioides (Cullen)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calostrotum Balf. f. & Ward subsp. riparioides Cullen (1978), (1980). 变种 的特征 是叶片 较大, 长 22 — 35 毫米, 叶下 面鳞片 平滑, 粘 结状。 产^ 水、 维西, 生 于冷杉 林带以 上的岩 石上, 海拔 4300 — 4800 米。 模式 标本采 于维西 雪 龙山。 185. 独龙杜 §3 图版 144, 4 一 5 Rhododendron keleticum Balf. f. &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1982). Rhododendron radicatis Balf. f. &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 vidian (1954), (1982)*; R. nitens Hutch. (1936); Davidian (1954), (1982); R. calos- .trotum Balf. f. & Ward subsp. \eleticufn Cullen (1978), (1980). 匍地小 灌木, 高 5 — 30 厘米。 幼枝密 被鱗片 ,并 混生有 具柄的 憐片, 无刚毛 ,常 有宿存 的叶 芽鳞。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椭圆形 、卵形 ,长 6 — 20 毫米, 宽 3 — 10 亳米, 顶端锐 尖或钝 圆, 具劲直 的小短 尖头, 上面 光亮, 无鳞 片或有 少数至 多数的 鳞片, 下面 褐色, 鳞片 有小圆 齿, 密 被呈覆 瓦状, 叶边缘 有疏长 刚毛或 无毛;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 鳞片, 不被 刚毛。 花 顶生, 通常 1 朵花, 有时 2 朵, 花芽麟 宿存; 花梗长 1.5 — 3.2 厘米, 被有柄 和无柄 的鳞片 ,无 毛或 有少数 刚毛; 萼 5 裂达 基部, 萼片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淡紫红 色或绿 色染红 ,长 5 — 7 毫米, 外面 多少被 鳞片, 无毛 或有微 柔毛, 边 缘有长 或短的 缘毛; 花冠阔 钟形, 鲜紫 色或淡 紫红色 ,内有 深紫色 斑点, 长 1.5 — 2 厘米, 外面 密被鳞 片和短 柔毛; 雄蕊 10, 稍不 等长, 通 常约 等于花 冠长的 1/2, 花丝基 部有长 柔毛; 子 房密被 鳞片, 5 室, 花柱 红色, 长于 雄蕊, 光 滑。 蒴果卵 球形, 长 4 一 7 毫米, 被 宿萼。 花期 7 — 9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贡山 、碧江 ,生 于海拔 3000 — 3880 米的山 坡灌丛 、高山 草甸、 岩 石坡或 高山竹 丛边;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缅甸东 北部。 
m 版 . 1—3. 美 被杜鸭 Rhododendron calostrotum Half. f. & Ward var. Calostrotum, 1. 花巧, 2 夸片, 3. 叶背 片; 4 — 5. 独龙 江杜酷 R. keleticum Halt, t & Forrest, 4. 花枝, 5. ■ ' 成 熟果。 (李锡 畴绘) 
杜 鹃花科  519  186. 怒江杜 §3 (图鉴 ) Rhododendron saluenense Farnch. ( 1 898); Stapf in Curtis ( 192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1982); "图 鉴" (1974)*;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Rhododendron amaurophyllum Balf . f. & Forrest ( 1922). 186 a. 怒 江杜鸦 (原 变种) var. saluenense 直立 灌木, 高 0.3—1.2 ( — 1.5) 米。 小 枝密被 鳞片和 褐色长 刚毛。 叶椭 圆形、 长圆状 椭圆形 或卵状 楠圆形 ,长 (1 一) 1.5-3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顶端 钝圆, 具 直立或 反折的 短尖头 ,基 部通常 钝圆, 有时宽 楔形, 上面 暗淡或 光亮, 鳞片疏 或密, 下 面密被 覆瓦状 鳞片, 揭色、 淡褐 色或黄 绿色, 鳞片边 缘有细 圆齿, 有时 沿叶脉 疏生长 刚毛, 通常幼 时边缘 有长刚 毛, 以后渐 脱落; 叶柄长 2 — 4 毫米, 被 鳞片和 刚毛。 花序 顶生, 1 一 3 朵花, 花梗长 0.7 — 1.5 厘米, 红色, 被麟片 ,有 疏或密 的刚毛 或有时 无毛; 萼红 紫色, 萼片宽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0.5 — 0.9 厘米, 外 面被疏 至密的 辚片, 被微柔 毛或有 时并有 刚毛, 边有长 或短的 缘毛; 花 冠宽漏 斗状, 紫色、 紫红 色或深 红色, 内 有紫色 斑点, 长 1.8 — 3 厘米, 外面 密被短 柔毛, 有 鳞片 或不被 鳞片; 雄蕊长 短不一 ,露 出花冠 筒外, 短于 花冠, 花丝基 部密被 柔毛; 子 房密被 鳞片, 通常 无毛, 有时有 微柔毛 ,花柱 红色, 伸出 花冠, 基部有 微柔毛 或无。 蒴果卵 球形, 高 5 — 9 毫米, 被 宿萼。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月 以后。 产贡山 、德钦 、中甸 、丽江 、维西 ,生 于海拔 3000 — 4000 米 的岩坡 杜鹃灌 丛或山 谷流石 坡, 常自成 群落; 西 藏和四 川西南 也有。 分布至 缅甸东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江 上游。 186 b. 平卧怒 江杜鸦 (变种 ) 平卧杜 !!(" 图鉴" ) var. prostratam (W. W. Smith) R. C. Fang (1982). Rhododendron prostratum W. W. Smith (1914); Hutch, in Curtis (1918)*;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1982); "图 鉴" (1974)*; R. chameunum Balf. £. & Forrest (1920) Hui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R. saluenense Franch. subsp. chameunum (Balf. f. & Forrest) Cullen (1978), (1980)*; R. cosmetum Balf. f. & Forrest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R. charidotes Balf. f. & Farrer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 930). 甸匐状 矮灌木 ,高 (5 — ) 10 — 30 ( — eO) 厘米。 叶较小 ,长 7 — 17 毫米。 花冠较 短小, 长 1.4 一 2.5 厘米; 花萼 外面无 鳞片或 极少散 生数个 鳞片, 被 微柔毛 或近于 无毛, 边 缘被短 睫毛。 其它特 征均与 原变种 相同。 产 贡山、 德铁、 中甸、 维西、 丽江, 生 于海拔 (3300 —) 3800-4800 米的 岩坡杜 醜灌丛 或高 山灌丛 草甸。 模式标 本采于 丽江。 187. 矮 小杜鸦 (图鉴 ) Rhododendron pumilum Hook. f. (1849)*, (1852); C. B. Clarke in Hook. f. CI 882); W. W. Smith & G. H. Cave (1911); Schneider (191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 1937); Cowan & Davidian (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 
520  云南 植物志  eriain (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矮小而 平卧的 灌木, 高约 15 — 25 厘米; 小枝被 鳞片, 有微 柔毛。 叶片楠 圆形至 倒卵状 桶圆形 ,长 0.8 — 1.9 厘米, 宽 0.4 — 1.1 厘米, 顶端钝 或圆, 有凸 尖头, 基部钝 形或阔 楔形, 上 面有 鳞片或 光洁, 下面苍 白色, 被 鳞片, 鳞片小 ,深 褐色或 褐色, 2 — 3 倍于其 直径或 相距等 于 直径;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被 鳞片。 顶生 1 一 3 朵花; 花梗 1 一 2.6 厘米长 ,密被 鳞片, 结果 时 伸长至 5.8 厘米; 花萼深 5 裂, 长 1 一 3 毫米, 紫 红色, 外面被 鳞片, 边缘 有或无 缘毛; 花 冠 钟状, 5 裂, 1 一 1.9 厘米长 ,淡红 或玫瑰 红色, 外面密 被柔毛 ,鳞片 少数或 适度; 雄蕊 10, 不等, 通常长 度为其 花冠的 一半; 子房 5 室, 花柱 直立, 短粗, 长为花 冠之半 ,稀 较长, 无毛。 蒴果长 8 — 10 毫米, 被 鳞片, 萼裂片 宿存。 产云南 西北部 与缅甸 东北部 交界处 ,海拔 3300 — 4300 米; 西藏南 至东南 也有。 分布 锡金 一喜马 拉雅、 印度大 吉岭。 未见 到云南 标本。 本种的 识别特 征是叶 椭圆形 ;花冠 钟状, 淡 红至玫 瑰红, 外 面密被 柔毛; 花柱长 度相当 于花冠 的一半 ,但 长度有 变异。 188. 宝 兴杜鹃 (图鉴 ) 图版 1 4 5,3— 5 Rhododendron moupinense Franch. (1886), (1887—88); Hemsl. et Wils.(1910); Rehd. &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Curtis (1915)*, in Stevenson (1930); Fang (1939); Cox (1973)*;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常绿小 灌木, 有时 附生, 高约 1 米; 枝条 开展, 幼枝 密被黄 褐色、 后变黑 褐色的 刚毛, 具 有倒 卵形早 落的叶 芽鳞, 老枝 无毛。 叶着生 在枝条 上部, 近似 轮生, 叶片 革质, 长圆 状椭圆 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1.8 — 3.8 (-6.3) 厘米, 宽 1.2 — 2 .3 (-4.2) 厘米, 两端 钝圆, 顶端有 钝 的小短 尖头, 边缘通 常反卷 ,具 缘毛, 后来 无毛, 上面 除中脉 近叶基 部被褐 色短硬 毛外, 其余 无毛, 下 面略灰 白色, 密被揭 红色的 鳞片, 鳞 片小, 大小稍 不等, 相距为 其直径 或相互 连接, 中脉在 上面明 显下陷 ,下面 凸起, 侧脉在 两面不 明显; 叶柄长 3 — 7 毫米, 密被 褐色刚 毛。 花 1 一 2 朵生 枝顶, 花梗长 5 — 7 毫米, 被 鳞片, 短柔毛 或刚毛 ,或近 于无毛 ;花萼 发达, 5 裂,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圆形 ,长约 4 毫米, 下部 连合, 外面被 鳞片, 边 缘疏生 睫毛; 花冠白 色, 内 有红色 斑点, 芳香, 宽漏 斗状, 长约 4 厘米,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伸出, 但短于 花冠, 花 丝下部 有开展 的白色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憐片, 花柱 伸出, 略长于 花冠, 洁净。 蒴果 卵形, 长 1.5—2.3 厘米, 被宿 存萼。 花期 4—5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大关 、镇雄 ,生 于海拔 1900 米的石 灰岩山 坡杂木 林中; 分布 四川, 在 川西常 见附生 于常绿 的栎属 植物树 干上。 云南新 记录。 189. —朵 花杜鸦 (图鉴 ) 图版 145,1一2 Rhododendron monanth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Steven son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sulfureum auct. non Franch.: Diels (1912). 常绿小 灌木, 有时 附生, 高 0.3—1 米; 枝条短 而密, 幼 枝密被 鳞片, 老枝 光滑, 略灰白 色, 表皮 剥落。 叶 革质, 椭圆形 ,两端 渐尖, 长 2 — 5 厘米, 宽 i 一 2.3 厘米, 顶 端有明 显的凸 
y  图 版 145 1—2. 一朵 花杜鹏 Rhododendron monanthum Balf. f. & W. W. Smith, 1. 花枝, 2. 叶背部 分示 鋤片; 3-5. 宝 兴杜脇 R. moupincnsc Franch., 3. 花枝, 4. 果, 5. 叶背 部分示 »片, (张宝 福绘)  懇 3  O0C (  ,x。Y&。v;《。。。。。o。 c 5 60C y"03vovgy。。。?,。  "ofoooo ooo OOP p 
522  云南 植物志  尖头, 上面有 密或疏 的鳞片 ,下 面略灰 白色, 密被大 小不等 的褐色 鳞片, 鳞 片大, 相 距等于 其 直径, 有时过 之有时 不及;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密被 鳞片。 顶生 1 朵花, 花 梗长约 5 毫米, 有密的 鳞片; 花萼小 ,波状 浅裂, 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 鳞片; 花 冠拧檬 黄色, 管状 钟形, 长 1.6 — 2.4 厘米, 外面 花冠裂 片上被 较密的 鳞片, 至花 冠管上 较疏, 无毛; 雄蕊 10, 长短不 一, 短雄 蕊短于 花冠, 长雄蕊 略长于 花冠, 花丝基 部密被 长柔毛 ;子房 5 室, 有密 燐片, 花柱 伸出 花冠, 光滑。 蒴果长 圆形, 长 0.8 — 1.4 厘米, 果梗 短粗, 弯曲。 花期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贡山、 碧江、 丽江, 生于混 交林中 ,常 附生于 树上, 也见 于高山 灌丛边 草地, 海拔 2000 — 3100 ( — 36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 布缅甸 东北。 模式标 本采于 澜沧江 -怒江 分水岭 的溜坡 (Lupo) 垭口。 190. 短 柱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brachyanthum Franch. (1886); Hemsl. (1889); Diels (1912); Hutch. (1918),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鉴 " (1974);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190 a. 短柱杜 (原 亚种) subsp. brachyanthum 小灌木 ,高 30 厘米至 1.5 米; 小枝具 鳞片。 叶长圆 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至倒卵 形, 长 2—6.5 厘米, 宽 1 一 2.6 厘米, 先端钝 ,圆形 或有时 锐尖, 具小 尖头, 基部钝 或渐狭 ,上 面有 鳞片, 下面 通常苍 白色、 淡 黄色的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4 一 10 倍, 褐色 较大的 鳞片更 散生,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伞形 或短总 状花序 顶生, 3 — 10 花; 花梗 细长, 长 2.6 — 4 厘米, 长于 花冠, 有鳞片 ;花萼 叶状, 深 5 裂, 长 4 一 8 毫米, 裂 片圆形 或宽椭 圆形, 外面被 鳞片, 边 缘无睫 毛或微 具睫毛 ;花冠 钟状, 5 裂, 长 1.2 — 1.9 厘米, 淡黄 色或绿 黄色, 外面光 滑或疏 被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与花冠 等长或 较短, 花丝 下半部 或近于 至顶端 被毛; 子房 5 . 室, 密被 鳞片, 蒴果长 6 毫米, 包于宿 萼中。 花期 5 月。 ■ 产 大理、 景东、 腾冲, 生 于海拔 3000 — 3650 米山 坡杜鹃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苍 山。 190 b. 绿柱杜 13 (亚种 ) subsp. hypolepidotum (Franch.) Cullen (1978). Rhododendron brachyanthum var. hypolepidotum Franch. ( 1 898); R. hypolepidotum Balf. f. & Forrest (1922); 图鉴 (1974)*; R. charitostreptum Balf. f. & Ward (1922). 本 亚种与 原亚种 不同在 于叶下 面有密 憐片, 淡 黄色的 鳞片邻 接至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倍半, 褐色 的鳞片 散生。 产德铁 、贡山 ,沧怒 分水岭 一带, 生 于海拔 3100 — 3600 (— 3900) 米, 山坡杜 || 灌丛 中, 或沟边 竹林;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至 缅甸东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德钦 (希拉 )。 191. 琅丽杜 g 乌 Rhododendron shweliense Balf, f. &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50); Cowan & Davidian (1948);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ldiaa (1982). 小灌木 ,高 30 — 75 厘米; 小 枝密被 鳞片。 叶片倒 卵状长 圆形或 倒卵形 ,长 1.3— 4 .7 厘 
图 版 146 1 — 3. 灰 白杜鹏 Rhododendron gcncstierianum Forrest., 1. 果枝, 2 . 叶背 fi! (片, 3. 朔果; 4一7- 短往杜 R. brachyanthum Franch. subsp. brachyanthum, 4. 花枝, 5. 幼 果及花 粤-, 6. 雄 蕊, 7. 叶背 «f 片。 (张迦 得绘) 
524  云南 植物志  米, 宽 0.6 — 1.8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上面有 鳞片, 下面通 常极苍 白色, 密被 鳞片, 淡 黄色的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2 — 2 倍, 较 大的褐 色鳞片 远离; 叶柄长 3 — 10 毫米, 有 憐片。 伞 形花序 顶生, 2 — 4 花; 花梗 细长, 长 1.5 — 2.3 厘米, 稍长于 花冠; 有 鳞片; 花萼 5 裂至 基部, 长 4 一 7 毫米, 裂片圆 形或楠 圆形, 外面有 鳞片, 苍白色 或不为 苍白色 ,边 缘 无睫毛 或疏具 睫毛; 花冠 钟状, 5 裂, 长 1.3 — 1.5 厘米, 粉红色 带黄, 上面 3 裂片 具粉红 色 斑点, 外面 密被或 中等被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从筒部 伸出, 与花冠 等长或 稍短, 花 丝下 半部或 至全长 被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短 ,粗 壮而强 度弯弓 ,或 外倾, 基 部有鳞 片或无 鳞片, 有毛或 无毛。 蒴果长 5 毫米, 有鳞片 ,有宿 存萼。 产高黎 贡山, 即瑞丽 怒江分 水岭。 模 式标本 即采于 该地, 但我们 未见。 192. 雅容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charitopes Balf. f. & Farrer (1922); Ward (192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1934); Cowan & Davidian ( 1948); " 图鉴" ( 1974)*; Cullen & Chambe- 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小灌木 ,高 25 — 90 厘米, 小枝具 鳞片。 叶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2.6 — 7 厘米, 宽 1.3 — 2.6 厘米, 先端 钝圆, 具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上面有 鳞片或 光滑, 下面通 常极苍 白色, 密 被 鳞片, 淡黄色 的鳞片 相距为 其直径 1/2 — 1 1/2 倍, 较 大的褐 色鳞片 远离; 叶柄长 4 一 6 毫 米, 有 鳞片。 伞形花 序顶生 ,通常 3—4 花, (有时 2 或 6 花) ,花 梗长 2 — 3 厘米, 较 花冠短 或稍长 ,有 鳞片; 花萼 叶状, 较大, 长 6 — 10 毫米, 5 裂至 基部, 裂 片圆形 或有时 锐尖, 外面有 鳞片, 边 缘无睫 毛或有 睫毛; 花冠 钟状, 5 裂, 长 2 —?. 6 厘米, 白色或 粉红色 具深色 斑点, 或蔷薇 色至深 红色无 斑点, 外面 疏被鳞 片或无 鳞片, 有时疏 被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短于 花冠, 花 丝下部 2/3 或近于 至顶端 被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短 ,粗 壮而强 度弯弓 ,光 滑, 少有 在基部 有几个 憐片。 菊果长 8 — 10 毫米, 有 鳞片, 包于宿 萼中。 花期 5 — 6 月。 产西 北部澜 沧江- 怒江分 水岭, 生 于海拔 3000 — 3400 米 山坡灌 丛中。 细甸东 北部也 有。 193. 招展杜 g 鸟 (图鉴 ) 图版 1 4 7, 5-6 Rhododendron megeratum Balf. f. & Forrest (1920); Stapf in Curtis (192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Wilkis (1931); Merr. (1941);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tapeinum Balf. f. & Farrer ( 1920). 矮灌木 ,有时 附生, 高 30 — 60 厘米, 有时 只几厘 米高; 幼 枝密被 刚毛。 叶片椭 圆形, 倒 卵状棉 圆形, 或广桶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钝, 上 面通常 光亮, 边缘具 刚毛, 下面苍 白色, 密被大 小多变 的泡状 下陷的 鳞片, 鳞片多 数小, 相距为 其直径 1 一 1.5 倍; 叶柄长 3 _ 6 毫米, 有 刚毛和 鳞片。 花序 顶生, 1—2 (稀 3) 花; 花梗长 1 厘米, 有刚毛 ,无鳞 片或有 时微被 鳞片; 花萼大 ,近 膜质, 5 裂至 中部或 中部以 上, 长 6 — 10 毫米, 裂片 圆形, 外面 无毛, 有少 数几个 鳞片, 边缘无 缘毛或 有时疏 被缘毛 ;花 冠 钟状, 5( 稀 4) 裂; 长 2 — 2.5 厘米, 黄色, 外面有 鳞片, 无毛或 少有毛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短于 花冠, 花 丝基部 或它的 2/3 有毛; 子房 5 室, 有 鳞片; 花柱短 ,粗 壮而强 度弯弓 ,基 部疏 被 鳞片。 蒴果短 ,长 8 毫米, 有大 的宿萼 包被。 花期 5 — 6 月。 
杜 鸭花科  525  图 版 H7 1 一 4. 硫 黄杜鹏 Rhododendron sulfureum Franch., 1. 花枝, 1. 雌 片, 3. 雄兹, 4. 花 冠外形 5 5 — 6. 招 展杜脇 R. megeratum Ba». f. & Forrest., 5. 果枝, 6. 叶背 片。 (张迦 得绘)  iys 气 
526  云南 植物志  产维西 、德饮 、贡山 ,生 于海拔 2500 — 3600 米, 附生杂 木林树 上或岩 壁上;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至印度 (阿 薩姆) 及 缅甸东 北部。 模 式标本 采自维 西叶枝 后山。 194. 纯黄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chrysodoron Tagg ex Hutch. ( 1934); Hutch. (1936);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1980); Davi- dian (1982). Rhododendron butyricum Kingdon Ward ( 1933). 小灌木 ,高 20 厘米至 1.6 米; 幼枝具 鳞片, 通常有 刚毛, 芽鳞 早落。 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4. 5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具明 显的小 尖头, 基部 圆形或 钝, 幼叶边 缘具刚 毛或无 刚毛, 上 面无毛 或稍被 鳞片, 下面苍 白色, 密被 鳞片, 鳞片 大小多 变, 多半 较大, 淡褐色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1/2 倍; 叶柄长 0.6—1.5 厘米, 常在边 缘具细 长的 刚毛, 有 鳞片。 短总 状花序 顶生, 3 — 6 花; 花 梗短, 粗壮, 长 7 — 10 毫米, 密被 鳞片, 无 刚毛; 花 萼短, 碟状, 外 面密被 鳞片, 檐 部成浅 波状, 边缘具 流苏状 长毛; 花冠宽 钟状, 5 裂, 在 筒基部 5 囊状, 鲜黄色 ,无 斑点, 长 3 — 4 厘米, 筒部 及裂片 外面有 憐片, 筒 部外面 具毛或 近基部 无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小 的短于 花冠, 花 丝下部 1/3 至 2/3 被毛; 子房 6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长 2 厘米, 粗壮 而强度 弯弓, 基部具 憐片。 萌 果长约 1 厘米, 有麟片 ,花 萼 宿存。 花期 5 月。 产贡山 、碧江 ,生 于海拔 2600 — 2800 米杂木 林或竹 丛中。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本 种与硫 黄杜鵲 (Rhododendron sulfureum Franch.) 相近, 但花 萼小, 仅为一 波状边 檐; 子房 6 室, 花冠 较大, 长 3 — 4 厘米。 以及 幼枝、 叶柄 和叶缘 通常密 被刚毛 而异。 195. 硫 黄杜薛 (图鉴 ) 图版 147,1 — 4 Rhododendron sulfureum Franch. (1887); Hemsl .(1889); Forrest (1912); (1925); Stapf in Curtis( 1922)*; Hutch.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theiochroum Balf. f. & W. W. Smith ( 1916); R. cerinum Balf . f. & For- rest ( 1922);/?. commodum Balf. f & Forrest ( 1922). 灌木, 通常 附生, 高 30 厘米至 1.5 米; 幼枝密 被鳞片 ,有刚 毛或无 刚毛。 叶片倒 披针形 至 卵形, 或长圆 形至楠 圆形, 长 2.6 — 8.6 厘米, 宽 1.3 — 4.2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小短 尖头, 基部钟 或渐狭 ,上 面无鳞 片或有 时疏被 鳞片, 下面苍 白色, 密被 鳞片, 鳞 片大小 多变, 多数 较小, 褐色, 相距为 其直径 1 半 或为其 直径; 叶柄长 0.4 — 1.2 厘米, 有 鳞片, 无刚毛 或有刚 毛。 伞 形花序 顶生, 4-8 花, 花梗长 0.8 — 2 厘米, 有鱗片 ,无 刚毛; 花萼深 5 裂, 长 3 — 6 毫 米, 外面有 麟片, 边缘具 睫毛或 无睫毛 ;花冠 钟状, 5 裂, 亮黄或 深硫磺 黄色, 稀绿带 橙色, 长 1.5 — 2 厘米, 冠筒 和裂片 外面有 鳞片, 外面 无毛或 有时疏 被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稍短 于 花冠, 花丝向 基部或 下半部 密被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短 ,粗壮 而强度 弯弓, 基部 有 鳞片。 蒴果长 8 — 11 毫米, 有鳞片 及宿存 的花萼 裂片。 花期 4 月 下旬至 6 月。 产大理 、高黎 贡山, 生 于海拔 3000 米的 岩石上 或附生 树上;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至 缅甸东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96. 异销杜 图版 148, 1-4 , 
杜 花科  527  Rhododendron mieromeres Tagg (1931); Bowers ( 1936); Cowan & Davidian (1948);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灌木, 通常 附生, 高 90 厘米至 1.8 米; 小枝有 鳞片。 叶片长 圆状棉 圆形, 长 3 —8 厘米, 宽 1.5_3.6 厘米, 先 端钝, 具小 尖头, 基 部楔形 或钝, 上面有 鳞片, 下面苍 白色, 绿 色或褐 色, 密被 鳞片, 鳞片 褐色, 大 小变异 很大, 陷人 凹处, 相距为 其直径 1 半至 1.5 倍; 叶柄长 5-10 毫米, 密被 鳞片。 总 状花序 顶生, 3 — 8 花, 花 序轴长 2 — 7 毫米; 花梗 细长, 长 2 — 4 厘 米, 在果时 显著地 伸长, 有鳞片 ,疏 被毛或 无毛; 花萼 5 裂, 长 2 — 4 亳米, 通常 反折, 外面有 鳞片, 边缘无 睫毛; 花 冠辐状 钟形, 5 裂, 小, 长 1 一 1.4 厘米, 奶 油黄色 (稀白 色), 在 冠筒及 裂片外 面密被 鱗片;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花 丝下部 1/3 或近于 至顶端 被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很短, 粗壮 而强度 弯弓, 基部有 憐片或 光滑。 蒴果长 1.2 — 1.6 厘米, 有 鳞片, 具 宿存 萼片。 花期 7 月。 产 贡山、 怒江与 独龙江 分水岭 ,生 于海拔 2400 — 2800 (-3150) 米, 砾 石山坡 或沟边 林中附 生树上 ;西藏 东南部 (察隅 ) 也有。 分布至 緬甸东 北部、 印度 (阿 萨姆) 及 不丹。 197. 弯柱社 §3 (图鉴 ) 图版 149, 5 — 9 Rhododendron campylogynum Franch. (1 885), ( 1886); Diels (191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Davidian (1954);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caeruleo-glaucum Balf. f. & Forrest (1920); R. glauco-aureum Balf. f. & Forrest ( 1920); R. oemastum Balf. f. & Forrest ( 1920) (1982); R. campylogynum var. cremastum (Balf. f. & Forrest) Davidian (1954); R. chaiopoeum Balf. f. & Forrest ( 1922); R. campylogynum var. charopoeum(Ba\i. f. & Forrest) Davidian ( 1954), (1982)*; R. myrtilloides Balf. f. & Ward ( 1922); R. campylogynum var. my r til hides (Balf. f. & Ward) Davidian (1954);jR. damascenum Balf. f. & Forrest (1922); R. cerasijlorum Ward ( 1933); R. rubrijlorum Ward ( 1934); R. campylogynum var. eel sum Davidian ( 1954). 矮小 灌木, 高 5 — 10 厘米 或高达 1.5 米; 小 枝短, 具有柄 鳞片, 无毛或 稍具短 柔毛, 叶 芽鳞宿 存或近 宿存, 稀 早落。 叶倒卵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0.7 — 2.5 厘米, 宽 0.3 — 1.8 厘 米, 先端 圆形, 有小 尖头, 基部 渐狭, 上面无 麟片, 或稀 有极少 鳞片, 下面有 疏鳞片 (有 时脱 落),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6 倍, 通常 下面苍 白色, 边缘有 细据齿 ,显著 外弯; 叶柄长 1 一 4 毫 米, 有鎮 片或无 鳞片。 花序 顶生, 1—3 花 (稀至 5 花), 花梗长 1.8 — 5 厘米, 有鳞片 ;花萼 5 裂至 基部, 长 1 一 6 毫米, 裂片 圆形或 卵形, 外面无 鳞片或 有时有 鳞片, 粉红至 深紫色 ,或 黄 绿色, 有时带 白霜; 花冠阔 钟状, 下垂, 短, 5 裂, 长 1.4 一 1.8 厘米, 肉质, 紫红色 至深紫 色, 或暗 紫色, 外面带 白霜; 雄蕊 10, 稀 8 枚, 不等长 ,短于 花冠, 花 丝基部 或下半 部有柔 毛;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粗壮而 弯弓, 稍长 或短于 花冠, 有 时在基 部有微 柔毛。 蒴果 卵形, 短, 长 5 — 9 毫米, 被 鳞片, 有宿存 萼片。 花期 6 — 7 月 可延至 8 月初。 产大理 、漾濞 、禄劝 、^水 、碧江 、贡山 、怒 江与独 龙江分 水岭、 维西、 德铁, 生 于海拔 3800 — 5100 米的高 山杜鹃 灌丛或 灌丛草 甸中, 或岩 坡上; 西藏南 部及东 南部有 分布。 细 甸 东北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198. «!| 腺杜鸦 (图鉴 ) 图版 1 49 ,1 一 4 
528  云南 植物志 
杜 鹇花科  529  图 版 149 1-4. 镇 腺杜鹏 Rhododendron Icpidotum Wall., 1. 花枝, 2. 花萼及 雌蕊, 3. 雄蕊, 4. 叶背镇 片; 5—9. 弯 柱杜鸦 R. campylogynum Franch., 5. 花枝, 6. 花萼及 雌蕊, 7. 雄蕊, 8. 成熟果 实, 9. 叶背 « 片。 (张迎 得绘) 
530  云 南植物 志  Rhododendron lepidotum Wall, ex G. Don (1834); Hook. f. (185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elaeagnoides Hook. ( 1849); R. obovatum Hook. ( 1849); R, salignum Hook. (1849); R. sinolepidotum Balf. f. (1917); R. cremnastes Balf. f. & Farrer (1922). 常绿小 灌木, 高 0.5 — 1.5 米; 小枝 细长, 被 鱗片, 有瘤状 突起, 无刚 毛或有 时有刚 毛。 叶形 多变, 倒卵 形至倒 卵状椭 圆形, 或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4 — 2.6 厘米, (稀 长达 3.8 厘米) ,宽 0.2 — 1.3 厘米 (稀达 1.8 厘米) ,上 面有密 鳞片, 下面苍 白色, 鳞片 重叠或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半;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有鳞片 。花序 顶生, 1 一 3 花 (稀 4 花); 花梗 细长, 长 1.3 — 3.8 厘米, 被 鳞片; 花萼深 5 裂, 裂片长 2 — 4 毫米, 外面有 憐片, 边缘 无或有 睫毛; 花冠宽 钟状或 福状, 5 裂, 长 0.9 — 1.6 厘米, 粉红色 、紫色 、血 红色或 黄色, 稀 白色, 花色多 变, 花冠外 面密被 鳞片; 雄蕊 8 — 10 枚, 不等长 ,伸出 花冠, 花丝向 基部或 至全长 2/3 有柔 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短 ,粗壮 而强度 弯弓, 光滑。 蒴果长 4 一 8 毫米, 有密 鳞片。 花 萼裂片 宿存。 花期 5 — 7 月。 产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1700 —) 2700-4150 米, 沟边杂 木林、 桦 木林、 针阔混 交林、 冷杉及 落叶松 林下, 或山 坡灌丛 草地、 柳 灌丛、 杜鹃灌 丛中, 在海拔 3000 — 4000 米最 常见; 西藏南 部及东 南部广 泛分布 ,四 川西部 也有。 从喜 马拉雅 山区西 北部至 东北部 (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缅甸 东北部 也广泛 分布。 是一 个广布 而多变 的种。 199. 灰白杜 (图鉴 ) 图版 146,1 — 3 Rhododendron genestierianum Forrest ( 1920), ( 1924);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Stapf in Curtis (1933)*; Cowan & Davidian (1948);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mirabile Kingdon Ward ( 1932). 灌木, 高 1.2 — 4.6 米, 小 枝疏被 鳞片。 叶 披针形 至倒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1.4-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或钝, 上面光 滑或疏 被鳞片 ,下 面极苍 白色, 极疏 被小而 褐色或 淡褐色 的鳞片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4 一 10 倍, 或更 稀疏; 叶柄长 0.5 — 2 厘米, 疏被鳞 片。 总 状花序 顶生, 4-15 花, 花 序轴长 0.3 — 5J1 米, 花梗 细长, 长 1.6 — 3 厘米, 远 长于花 冠, 苍 白色, 光滑, 或疏被 鳞片; 花萼浅 杯状, 肉质, 浅裂, 长 1 一 2 毫米, 被白粉 ,光滑 或疏被 鳞片, 边缘无 睫毛; 花冠 钟状, 5 裂, 肉质, 长 1.3 — 1.8 厘米, 李 紫色, 被苍白 色粉, 外面 光滑; 雄蕊 8 — 10 枚, 不 等长, 稍长或 稍短于 花冠, 花丝 无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 柱短, 粗壮 而强度 弯弓, 光滑 C 蒴 果长》 一 8 毫米, 有鳞片 及宿存 花萼。 花期 4 月 下旬至 5 月。 产 云龙、 丽江、 贡山, 生 于海拔 2400 — 3700 米的 沟边杂 木林或 路边灌 丛中; 西 藏东南 部 也有。 分布至 缅甸东 北部。 200. 毛喉社 (图鉴 ) 图版 150, 1-4 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 Franch. (1885); Rehd. et Wils. in Sarg. ( 1913); Balf. f. (1916), (1932); Cowan & Davidian (1947); "图 鉴" (1974)*; Cullen (1980), P- P- Rhododendron chamaetortum Balf. f . et Kingdon Ward (1916). 
杜 鹏花科  531  小灌木 ,高 20 — 75 厘米; 幼 枝密被 绒毛, 有密 鳞片; 芽銕 宿存。 叶长棉 圆形或 长圆形 或宽楠 圆形, 长 1.3 — 3.5 厘米, 宽 0.8 — I. 5 厘米, 厚而 革质, 边缘 反折, 上面 光滑, 下面密 被 淡黄褐 色至黄 褐色, 有时为 红褐色 的鳞片 ;叶 柄长约 3 毫米。 花序 密集成 头状, 顶生, 数 花, 花梗长 2 — 4.5 毫米, 有鳞片 ,有时 微被微 柔毛, 花萼长 4 一 7 毫米, 裂片 外面有 憐片, 边 缘具 睫毛; 花冠狭 筒状, 长 1.3 — 2 厘米, 白 色或粉 红色, 外面无 憐片, 内面喉 部有长 柔毛; 雄蕊 5 — 8 枚, 内藏, 光滑或 向基部 有毛,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很短, 陀 螺状, 光滑。 蒴 果长约 4 毫米, 有 鳞片。 花期 5 — 6 ( — 7) 月。 产 大理、 鹤庆、 洱源、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贡山、 碧江, 生 于海拔 (3200 —) 3800 — 4250 (-4400) 米的高 山杜鸦 灌丛中 ,常为 优势种 出现, 西藏东 南部及 四川西 部也有 分布。 缅甸 东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松桂 )。 201. 阔叶杜 15 (图鉴 ) 图版 150, 9 — 11 Rhododendron platyphyllum Franch. cx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 tch,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7); "图 鉴" (1974), in clavi tantum. 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 Franch. var. platyphyllum Franch. ex Diels (1912); R. cephalanihum Franch. subsp. platyphyllum (Balf. f. & W. W. Smith) Cullen ( 1980). 灌木, 高 1.5 米, 小枝具 鳞片; 芽鳞 宿存, 宽卵形 或圆形 ,具小 尖头。 叶 片宽楠 圆形, 长 约 5 厘米, 宽约 2.6 厘米, 先 端圆而 回陷, 基部 楔形, 上面 光滑, 具深 网纹, 下 面密被 重叠的 有柄 鳞片; 叶 柄长约 6 毫米。 花序 顶生, 数花, 密集成 头状, 花芽鳞 宿存, 花梗长 4 毫米疏 被 鎮片; 花萼大 ,长 5 — 6 毫米, 深裂, 裂片 外面有 鳞片, 边缘有 疏或密 的流苏 状毛; 花冠白 色, 乳白色 或常蔷 薮色, 肉质, 宽 管状漏 斗形, 外面无 鳞片, 内面喉 部有毛 ;雄蕊 5 — 8 枚, 内 藏, 向基部 有毛;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极短, 与子房 等长, 陀 螺状, 光滑。 花期 6 月。 产大理 一带, 生 于海拔 3300 — 3450 米, 开阔 草地, 岩 坡及竹 丛中。 模式 标本采 自大理 苍山。 本种 近于毛 喉杜鹃 (Rhododendron cephalanthum Franch.) 但 雄蕊为 5—8 枚, 而不为 定数的 5 枚。 在本 组中它 有格外 大的叶 及宽卵 形或圆 形的叶 芽鳞, 也 是特别 显著的 特征。 202. 毛嘴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trichostomum Franch. (1895);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owan & Davidian( 1947); "图 鉴" (1974)*; Cullen (1980), p.p.;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sphaeramhum Balf.f. & W. W. Smith (1916); R. jragrons auct. non Maxim.! Franch. (1887). 202a. 毛嘴杜 (原 变种) var. trichostomum 灌木, 高达 1.2 米; 小枝短 而细, 密被鳞 片和小 刚毛; 芽孃 宿存, 近 宿存或 早落。 叶卵 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0.8 — 3.2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锐 尖或钝 ,具小 短尖头 ,上面 有鳞片 或无 鳞片, 下面密 生饑片 ,呈 淡黄褐 色或灰 褐色; 叶柄长 2 — 4 毫米, 有 鳞片。 花序 顶生, 数 花 密集成 头状;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有鳞片 ;花萼 很小, 长 1 一 2 毫米 (少 有至 3 毫米) ,外面 有鳞 片或无 轔片, 边缘 有或无 睫毛; 花冠狭 筒状, 长 0.8 — 2 厘米, 白色, 粉红或 蔷漦& ,外 
53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0 1—4. 毛喉杜 鸭 Rhododendron ccphalanthum Franch., 1. 花枝, 2. 花 外形, 3. 幼果 及萼片 4. 叶背 部分示 據片; 5— 8. 筒 花杜鹏 R. trichostomum Franch. var. ledoides (Balf. f. & W.W. Smith) Cowan & Davidian, 5. 花枝, 6. 花 外形, 7. 叶面, 8. 叶背; 9—11. 阔 叶杜鹃 IU platyphyllum Balf. f. & W. W. Smith, 9. 花枝, 10. 叶背 片, 11. 花 外形。 (李锡 畴绘) 
杜酷花 科  533  面无 鳞片, 内面喉 部有长 柔毛; 雄蕊 5 枚, 内藏, 基 部微被 微柔毛 或无微 柔毛;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很短, 陀 螺状, 光滑。 蒴果长 4 毫米, 有 憐片。 花期 5 — 6 月。 产 德铁, 生 于海拔 3640 — 4200 (-4400) 米 的山坡 灌丛, 或落叶 松混交 林下; 》 西藏昌 都 地区、 四川西 部及青 海南部 也有。 202b. 筒花社 (变种 ) 图版 150, 5—8 var. ledoides (Balf. f. & W. W.Smith) Cowan & DavkHan (1947); Cullen (1980), pro syn;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ledoides Balf. f. & W. W. Smith (1916). 本变种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叶 线状披 针形, 花淡蔷 薇色, 花冠 外面无 鳞片。 产中甸 ,生 于海拔 (3500 — ) 3900 — 4450 米高山 栋林、 杜 || 灌 丛中; 四川西 南部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202 c. «!| 斑毛 嘴杜鸦 (变种 ) var. radinum (Balf. f. & W. W. Smith) Cowan & Davidian ( 1947); Cullen ( 1980 ), pro syn;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radin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芽鳞 宿存, 花冠外 面密被 鳞片, 花柱通 常短于 子房。 产丽江 、宁浪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 —) 2800 — 3350 ( — 3800) 米, 松林 下或灌 丛中; 四 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03. 樓箪社 胃§ (图鉴 ) Rhododendron primulaeflorum Bur. & Franch. ( 1891); Cowan & Davidian ( 1947); "图 鉴" (1974)*; Cullen (1980), p.p.;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acrai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clivicola Balf. f. &W.W. Smith (1916); R. cremnophil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R. gymnomiscum Balf. f. & Kingdon Ward ( 1916); R. praeclarum Balf. f. & Farrer ( 1916); R. tsarongense Balf. f. «c Forrest (1919). '203a. 樓萆 社鸦 (原 变种) var. primulaeflorum 灌木, 高达 1.5 米; 小枝通 常短而 细小, 有短 刚毛和 鳞片; 芽鳞 早落。 叶长 圆形, 长圆 状椭 圆形, 或卵状 长圆形 ,长 0.8 — 3.2 厘米, 宽 5 — 13 毫米, 先端 具小短 尖头, 上面 光滑, 或 光亮具 网脉, 下面密 被淡黄 褐色、 黄褐 色或灰 褐色的 鳞片; 叶柄长 2 — 4 毫米, 有 鳞片。 花 序 顶生, 头状, 数花; 花梗长 3 — 4 毫米, 有 鳞片, 无毛; 花萼长 3 — 5 毫米, 外面有 鳞片, 有时 疏被微 柔毛, 边缘 有或无 睫毛; 花冠狭 筒状, 长 1.3—1.9 厘米, 白色具 黄色的 筒部, 或基部 为橙色 、黄 色或蔷 薇色, 外面无 鳞片, 或有 很疏的 鳞片, 无毛, 内面喉 部有长 柔毛; 雄蕊 5, 内 藏, 基 部有短 柔毛或 光滑; 子房有 鳞片或 无鳞片 ,花柱 极短, 陀 螺状, 光滑。 蒴果 很短, 长约 4 毫米。 花期 5 — 6 月。 产丽江 、中甸 、德铁 、贡山 ,生 于海拔 (2 9 00 —) 3700-4100 (-5100) 米, 山坡 灌丛、 高 山草甸 、岩 坡上; 西藏南 部及东 南部、 四川 西部、 甘肃南 部也有 分布。 203 b. 微毛杜 (图鉴 ) (变种 ) 
534  云南 植物志  var. cephalanthoides (Balf.f. & W. W. Smith ) Cowan & Davidian ( 1947);" 图鉴" (1974) in clavi; CuUen (1980), pro syn;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cephalanthoides Balf. f. & W. W. Smith (1916). 与原变 种区别 在于花 冠外面 密被微 柔毛。 产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3900 —) 4000 — 4970 米的高 山灌丛 、杜胃 g 灌丛 或杜鹃 柳灌丛 中、 白禅 林内, 或高山 灌丛草 甸中; 分布 至西藏 东南部 及四川 西部, 常为优 势种。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03 c. 鳞花杜 §3 (变种 ) var. lepidanthnm (Balf. f. & W. W. Smith) Cowan & Davidian (1947); CuHen (1980), pro syn. Rhododendron lepidanth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与 原变种 不同在 于花冠 裂片外 面密被 鳞片。 产 洱源、 中甸、 德饮, 生 于海拔 2900 — 43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高山栎 林下; 四川 西部也 有。 模式 标本采 自洱源 附近。 204. 越桔杜 (图鉴 ) 图版 151,1 — 3 Rhododendron vaccinioides Hook. f. (1851); C. B. Clarke in Hook. i. (188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Davidian (1982). 常绿 附生矮 灌木, 高 0.3 — 1 米; 枝条 细长, 常 下垂, 小枝有 密瘤状 腺体, 极粗糙 ,一年 生枝密 生有柄 腺体, 基 部有半 宿存的 芽隣。 叶散生 ,少有 假轮状 族生, 厚革质 ,匙状 倒披针 形, 长! 1.3 — 2 厘米, 上部宽 、一 8 毫米, 先端圆 ,有缺 刻和短 尖头, 向基部 渐狭, 下延 成叶柄 翅, 上面 光滑, 下面 疏生凹 点状小 鳞片, 侧脉 不显; 叶 柄长约 2 毫米。 顶生花 序有花 1 一 2 朵;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有腺状 鳞片; 花 萼大, 裂片长 3 毫米, 背面 有少数 鱗片; 花冠 钟形, 长 8 毫米, 粉红色 或白色 带粉红 ,花 冠筒长 5 毫米, 外面疏 生腺状 鳞片, 5 裂, 雄蕊 10 枚;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粗短。 頻果长 2 厘米, 裂 瓣从顶 端开裂 外弯。 种子两 端有线 状长尾 ,长 约 7 毫米。 花期 5—6 月。 产 贡山、 泸水、 独 龙江与 怒江分 水岭、 金 平分水 老岭, 生 于海拔 (1800 —) 2100 一 2700( — 3100) 米, 附生 于常绿 阔叶林 或混交 林中树 干上, 或有时 于岩石 面上; 西藏 (察 隅、 墨脱、 波密) 也有 分布。 沿喜 马拉雅 山脉南 坡至缅 甸北部 也有。 205. 密叶杜 i§ 图版 152 Rhododendron densifolium K. M. Feng (1983). 灌木, 高 0.3 — 1.3 米; 小枝 纤细, 紫褐色 ,密 被瘤状 腺体和 鳞片。 冬芽圆 锥形, 芽鳞卵 形, 无毛, 边缘具 纤毛。 叶 革质, 轮生, 密集,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2 — )4 一 5 毫米, 先端 微缺而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 全缘, 反卷, 上面 绿色, 无毛, 下面淡 绿色, 疏 生褐色 回点状 小轔片 ,中脉 在上面 凹下, 下面 突起, 侧脉在 两面均 不显, 叶柄长 2 毫米, 具 鳞片。 单花 顶生, 花梗长 13 — 15 毫米, 具鳞片 ;花 萼小, 外面有 鳞片, 檐部 全缘; 花冠 钟状, 长 9 毫米, 5 深裂, 冠筒长 3.5 毫米, 裂片长 '5.5 毫米, 外面疏 生腺状 小鳞片 ;雄蕊 10, 花丝 中 部有疏 柔毛; 子房有 鳞片和 柔毛, 花柱 粗短。 蒴果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7 — 11 毫米, 厚 3 — 4 毫米, 密 被柔毛 和褐色 鱗片, 5 :H 裂, 宿存 花柱长 4 毫米, 无毛, 下弯, 柱头 头状。 种子细 
杜 賻 花 科  535  图 版 151 1—3. 越桔杜 35 Rhododendron vaccinioides Hook, f., 1. 果枝, 2. 花萼, 3. 种子; 4 一 5. 缺 顶社雜 R. cmarginatum Hcmsl. var. cmarginaium, 4. 花枝, 5 . 雄甚。 (张迪 得绘) 
536  云南 植物志  小, 线形, 两端有 短尾, 尾长约 1.5 毫米。 产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000 — 1600( — 1800) 米密林 中或石 山上。 模式 标本采 自麻栗 坡 中寨。 本种与 越桔杜 11 (Rhododendron vaccinioides Hook, f.) 极相似 ,但叶 更小而 密集; 花 萼小, 檐部 全缘; 子 房密被 柔毛和 鳞片。 蒴果较 短小, 长 7 — 11 毫米; 种子 细小, 有短尾 ,尾 长约 1.5 毫 米而易 区别。 206. 缺顶杜 1§ (图鉴 ) 图版 151, 4 — 5 Rhododendron emargrinatum Hemsl. et Wils. (191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Davidian (1982). 206 a. 缺顶杜 |§ (原 变种) var. emarginatum 常绿 灌木, 高达 1 米; 枝条 开展, 坚挺, 小枝有 瘤状突 起的小 憐片, 粗糙, 冬芽鳞 早落。 叶坚 革质, 3 — 4 片轮生 ,长倒 卵形, 长 2—3.5 厘米, 上部最 宽处宽 1 一 1.5 厘米, 先 端宽圆 形, 有缺刻 ,向下 渐狭, 基部 楔形, 上面 光滑, 中脉 和侧脉 凹陷, 下面淡 黄色, 疏生回 点状小 銹片, 相距 约为其 直径的 3 倍, 中 脉与侧 脉明显 隆起。 花 单生, 顶生, 黄色, 基部有 数个苞 片; 花 梗长约 2 厘米, 有疏 鳞片; 花萼 极小, 边缘浅 波状, 外面有 疏鳞片 ;花冠 钟状, 长 1.3 厘 米, 5 裂, 外面有 疏鳞片 ;雄蕊 10 枚, 伸出 花冠, 有 柔毛; 子房有 鳞片, 花柱 光滑。 朔果长 1.3 厘米, 圆柱形 ,外 面有突 起的小 鳞片。 花期 10 月 至翌年 1 月。 产蒙自 、屏边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马关等 ,生 于海拔 1200 — 2000 米, 附 生于阔 叶林中 树 上或岩 石上。 模式 标本采 自蒙自 西南面 山区。 206 b. 毛果缺 顶杜薛 (变种 ) var. eriocarpum K. M. Feng ( 1983). 与原变 种不同 在于叶 较小, 厚革质 ,倒 卵形或 倒卵状 匙形, 长 1.2 — 2 厘米, 宽 8 — 13 毫米, 中脉在 上面下 回, 下面 突起, 侧脉在 两面均 不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花 萼裂片 较大, 长 1 一 2 毫米, 外 面疏生 鳞片; 子房被 续毛和 鳞片。 产屏边 大围山 ,生 于海拔 1280—2100 米, 山顶灌 丛中; 广西 大苗山 (平 时乡 , 九万大 山)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亚属 V. 毛枝杜 鹃亚属 Subg. Pseudazalea Sleumer. 小至中 等大小 的灌木 ,具早 落或半 常绿的 薄叶; 叶背疏 鳞片; 花序 顶生, 2-4 花, 花先 叶 开放, 黄色; 萼发达 ,边缘 常有长 睫毛; 花冠宽 钟状, 外面有 鳞片; 雄蕊 10, 露出; 子房 5 室, 有鳞片 并常有 刚毛, 花柱往 往急弯 ,无毛 ,少有 鎮片; 蒴果短 ,常被 粗毛。 约 5 种, 局 P 民于云 南西北 、西藏 东南和 缅甸东 北部;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子房有 ^片和 刚毛。 
杜 鸭花科  537  图 版 152 密 叶杜鹃 Rhododendron densifolium K. M. Feng, 1. 果枝, 2. 花 外形, 3. 雄蕊, 4. 开裂的 頻果, 5. 种子, 6. 叶背示 下陷的 镇片。 (»a 得绘) 
538  云南 植物志  2(3) 花柱 洁净; 叶质薄 ,落 叶灌木 207. 榜 毛杜鸦 R. trichocladum 3(2) 花柱有 鳞片; 叶革质 ,常 绿灌木 2 8 . 常绿 糙毛杜 i§ R. lepido.ty.um 4(1) 子房有 憐片, 但无 刚毛。 5(6) ^、叶 、花梗 被少数 毛或不 被毛; 花梗长 (1 一) 1.5 — 2. 5 厘米, 果吋 可长达 3.2 厘米; 叶背 憐片不 等大, 相距小 于或大 于直径 209. 弯 月杜鸦 R. mekongente 6(5) 花梗 较短, 长 0.6 — 1.2 ( — 1.5) 厘米; 叶背憐 片近于 等大。 7(8) 茎、 叶、 花梗 被少数 毛或不 被毛, 仅 叶背被 稀疏、 直伸或 微弯的 刚毛, 叶缘和 叶柄具 有同样 的毛; 叶 背 鱗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4 倍, 鳞片间 密生白 色乳突 210. 蓝灰 植毛杜 R. c«e.iun, 8(7) 茎、 叶、 花梗 密生微 曲的长 硬毛; 叶背 憐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3 倍以至 6 — 7 倍, 其间 无乳突 •、 207. 植 毛杜鹃 R. trichocladum 207. 植毛杜 (图鉴 ) 图版 1 2 1,5 — 7 毛黄树 (漾濞 ), 卷 毛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 (1886); Stapf in Curtis (1925-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uU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xanthinum Balf. f . & W. W. Smith ( 1916); R. lithophilum Balf. £. & Ward (1922); R. oulotrichum Balf. f. & Forrest (1922); "图 鉴" (1974)*. 落叶 灌木, 高 0.5 — 2 米。 分枝多 ,细而 挺直, 幼枝 密被淡 褐色微 曲的长 硬毛, 几乎没 有鳞片 ,老枝 灰色, 毛被渐 脱落。 叶与花 同时、 或 迟于花 发出,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2 — 3.5 (-4.5) 厘米, 宽 1 一 2 (-2.6) 厘米, 顶端 圆形, 具短 尖头, 基部短 楔形或 略钝, 边缘 或多或 少被长 纤毛, 有时毛 脱落, 上 面疏或 密被粗 伏毛, 老时 脱落而 近于不 被毛或 中脉近 基部尚 余 留少数 粗毛, 或仅被 微柔毛 ,疏 生憐片 或无, 下面被 鳞片和 疏生粗 伏毛, 老 叶毛渐 落仅中 脉 有余留 的粗毛 或近于 无毛, 鳞片小 ,近等 大或稍 不等, 相 距等于 直径的 1 一 3 倍至 6 — 7 倍; 叶 柄短, 长 1 一 4 毫米, 被憐 片和长 硬毛。 花序 顶生, 2 — 4 朵花 着生成 伞形; 花梗长 0.6 — 1.2 厘米, 被鱗片 并密生 微曲的 长硬毛 ;花萼 发达, 裂 片半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_4毫 米, 外面有 鱗片, 边缘有 长睫毛 ;花冠 淡黄、 黄 绿或鲜 黄色, 宽 钟状, 长 1.4 一 2.4 厘米, 外面 有较多 的鳞片 ,雄蕊 10 枚, 伸 出花冠 筒部但 比花冠 裂片短 得多, 花 丝下部 密生短 柔毛; 子 房 5 室, 密生 鱗片, 有时生 少数长 硬毛, 花 柱短而 略粗, 弯 弓状, 洁净。 蒴果 卵形, 长 6 — 8 亳米, 密被 鳞片。 花期 5 — 7 月。 产西部 的大理 、漾濞 、凤庆 、腾 冲、^ 水、 贡山 (高黎 贡山西 坡), 生 于海拔 2000 — 3200 (一 3600) 米的山 坡灌木 丛中、 草地 或杂木 林内; 分布 麵甸东 北部。 模式 标本采 于大理 苍山。 208. 常绿 植毛杜 Rhododendron lepidostylum Balf. f . & Forrest (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Uen ( 1980); Davidian (1982). 常绿 灌木, 高 0.5 — 1.5 米; 幼枝被 鳞片并 密被长 硬毛。 叶片薄 革质, 卵形、 倒卵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4 厘米, 宽 1.5 — 1.8 厘米, 顶 端飩或 圆形, 具明 显的短 尖头, 基 部钝或 圆形, 边 缘有细 刚毛, 上面深 绿色, 无毛 也不被 鱗片, 下面 淡绿, 有时粉 绿色, 全部 被细刚 毛, 在 中脉上 尤多, 并密被 麟片, 鳞片 等大, 不相 邻接,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下面 隆起, 侧脉约 
杜 15 花科  539  8 对;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被 毛与茎 相同。 花序 顶生, 2 ( — 3) 朵 着生成 伞形; 花梗长 2 — 3 厘米, 被鳞片 和刚毛 ;花萼 发育, 长过于 子房, 长约 7 毫米, 基部 5 裂, 裂片不 等长, 长圆形 或披 针形, 钝或 锐尖, 外面 被大而 白色的 鳞片, 密被细 刚毛, 具 缘毛; 花冠 黄色, 长 2 — 3.3 厘米, 花 冠管长 1 一 1.2 厘米, 内面 有时有 桔黄色 斑点, 外 面被鎮 片和微 柔毛; 最短 维蕊长 约 1 厘米, 花丝基 部被疏 柔毛; 子房 密被鳞 片和细 刚毛, 花柱 基部有 鳞片或 有时无 鳞片, 无 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被鳞 片和细 刚毛。 产腾冲 ,生于 岩壁, 海拔 3050 — 3650 米。 模 式标本 采于龙 川江- 怒江分 水岭的 长寿山 ( Jangtzow shan)? 209. 弯月杜 §鸟 (图鉴 ) 密花 杜醇、 黄 绿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mekongense Franch. (1898);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Hand. -Mazz. (1936); Cullen & Chamberlain (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melinanthum Balf. f. & Ward ( 1916); Stapf in Curtis ( 192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Davidian (1982); R. me^ongense Franch. var. melinanthum (Balf. f. & Kingdon Ward) Cullen ( 1978), (1980); R. chloranthum Balf. f. & Forrest (1920); Hutch. (1930); "图 鉴" (1974)*; R. semilunaium Balf. f. & Forrest (1922);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鉴 "(1974)*. 209 a. 弯月杜 i§ (原 变种) var. mekongense 落叶 灌木, 高 0.6 — 1.5 米; 分枝多 ,细而 挺直, 幼 枝通常 无毛或 有时被 硬毛, 近 于无麟 片, 老枝 灰色, 无毛。 叶迟于 花或与 花同时 发出, 倒卵 形或楠 圆形, 长 2 — 5 厘米, 宽 0.8— 2.5 厘米, 顶端 钝圆, 具短 尖头, 基部短 楔形或 略钝, 两面通 常无毛 ,仅 幼叶边 缘疏生 长纤毛 或中 脉下面 疏生长 硬毛, 上面无 鳞片, 下 面淡绿 色或粉 绿色, 密被小 鳞片, 鳞 片略不 等大, 相 距小于 或大于 直径;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疏生鱗 片和长 硬毛。 花序 顶生, 2 — 5 朵 花伞形 着生; 花梗长 (1 一 ) 1.5 — 2.5 厘米, 疏生 鳞片, 无 毛或有 时疏生 长的微 硬毛; 花萼 通常明 显, 不 等大的 5 裂, 裂片长 2 — 5 毫米, 稀不 发育, 边缘 有波状 圆裂或 三角小 裂片, 外 面被鳞 片, 边缘有 长睫毛 或无毛 ;花冠 黄色, 宽钟状 ,长 1.5 — 2.2 厘米, 外面有 较多的 鳞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伸出花 冠筒部 但比花 冠短, 花 丝下部 或大部 密生短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鳞 片, 无毛, 花柱短 而略粗 ,弯 弓状, 洁净。 蒴果长 圆形, 长 7 — 10 毫米, 密被 憐片。 果 梗长可 达 3.2 厘米。 花期 5—6 月。 产贡山 、碧江 、德饮 、维西 、腾冲 ,生 于海拔 3000 — 38 00- 米的山 坡灌丛 、竹 丛或冷 杉-杜 鹃林内 ;西 藏东南 也有。 分 布缅甸 东北。 模式标 本采于 德钦。 本 种和糙 毛杜鹃 (R. trichocladum Franch.) 易混淆 ,但茎 、叶、 花梗被 毛较少 或不被 毛, 花梗、 果梗 显著较 长可以 区别, 分布区 在云南 西北、 西 藏东南 和缅甸 东北。 在本 种的标 本中常 有花梗 长短、 萼裂 片大小 及有无 缘毛等 变异, 我 们认为 不足以 作为种 内再分 类群的 依据。 209 b. 长毛 弯月杜 §g (变种 ) var. longipilosum (Cowan) Cullen (1978), (1980). 
540  云南 植物志  Rhododendron trichocladum Franch. var. longipilosum Cowan (1936). 此 变种的 特点是 叶上面 无短柔 毛而密 被细长 刚毛。 据 J. Cullen ( 1980) 载, 分布于 云南西 北部; 西 藏东南 和南部 亦有。 缅甸北 部也有 分布。 生于山 坡灌丛 ,海拔 3050 — 4000 米。 已看到 采于西 藏朗县 的模式 标本, 但未见 到云南 标本。 209 c. 红线杜 i§ (变种 ) (图鉴 ) var. rubrolineatum (Balf. f. & Forrest) Cullen (1978), (1980). Rhododendron rubrolineatum Balf. f . & Forrest (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Davidian (1982). 这是 一个尚 有疑问 的分类 单位。 原记 载主要 鉴别特 征是: 叶革质 ,椭 圆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长约 3.5 厘米, 宽 2 厘米, 顶端钝 或圆形 ,有小 短尖头 ,基部 钝形, 边 缘有择 不明显 的细 圆齿, 无缘毛 ,叶下 面被小 鳞片, 相 距为其 直径, 两 面除中 脉稍有 微柔毛 外其余 无毛; 叶 柄长约 3 毫米, 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花序 数个生 于枝顶 叶腋, 通常 3 朵花; 花 梗长约 1 厘 米, 多少被 鳞片; 萼小, 长约 1 厘米, 外面 多少有 鳞片, 5 裂, 无缘毛 ;花冠 钟状, 黄色, 外面 带红色 条纹; 雄蕊 10, 与花 冠近相 等长; 子房密 被鳞片 ,花柱 洁净, 较子 房长。 所依 据的标 本 之一是 G. Forrest 的无号 标本, 19 17 年 5 月采于 大理, 花冠 黄色, 有带 红色的 条纹, 稀 见; 依据 之二是 G. Forrest 13914 号 标本, 1917 年 6 月 采于维 西叶枝 后山, 花为 黄色, J. Cullen (1980) 认 为这号 标本可 能是一 自然杂 交种; 引用的 第三号 标本是 G. Forrest 17423 (本所 有), 未注 明具体 产地, 1918 年 10 月采, 果 标本, 幼枝和 叶柄疏 生长的 粗毛, 而非 柔毛, 与 原变种 (var. mekongense) 无甚 区别。 由 此看来 此种的 命名合 模式标 本是混 杂的。 据已记 载的花 序特征 ,与 三花杜 鹃亚组 (subsect. Triflora) 的种类 有相近 之处。 极 可 能为一 自然杂 交种。 210. 蓝灰植 毛社鹃 Rhododendron caesium Hutch. (1933);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据 J. Hutchinson (1933) 描述, 译文如 下: 灌木, 高约 1 米。 具短的 分枝; 幼枝 绿色, 无毛, 散生 腺麟。 叶长 圆状披 针形, 两端钝 形, 顶端 具小短 尖头, 长 3.5 — 6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上面 绿色, 洁净, 下面蓝 灰色, 被腺 鳞, 鳞片相 距为其 直径的 4 倍, 其间密 生乳突 ,侧脉 多数, 幼叶 边缘和 叶下沿 中脉被 刚毛状 疏柔毛 ,后来 无毛。 花序 顶生, 短 总状, 通常 3 朵花; 花芽鳞 早落; 花梗长 1 一 1.5 厘米, 散 生腺鳞 ;花萼 较短, 萼片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具 3 — 4 刚 毛状的 缘毛, 后片 裂片外 面有腺 鳞; 花冠黄 绿色, 内有暗 绿色点 ,花 冠管长 1 厘米, 外面以 至裂片 均疏生 腺鳞, 裂片 宽椭圆 形, 长约 1 厘米, 花冠内 面有毛 ;雄蕊 10 枚, 稍短于 花冠, 花丝 淡绿, 下部被 微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腺鳞, 花柱 微弯, 洁净, 稍长 于雄蕊 而近于 与花冠 等长。 蒴果 未见。 据 J. Cullen (1980) 描述, 译文 如下: 落叶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幼 枝疏生 鳞片。 叶片扁 平或微 外卷, 长圆 状稲圆 形或有 时为长 圆状 卵形, 长 3 — 4.2 厘米, 宽 1.3 — 1.8 厘米, 顶端近 于锐尖 或圆形 ,基 部圆形 或有时 楔形, 叶 下面被 稀疏、 直伸或 微弯的 刚毛, 叶缘和 叶柄具 有同样 的毛, 下面 有白色 乳突并 有疏离 
杜 IS 花科  541  的、 等小 的黄色 鳞片, 上面无 毛也无 鳞片。 花序有 (1 一 )2 — 3 朵花; 花梗长 1.2 — 1.5 厘米, 疏生 鳞片; 花萼不 明显地 分裂, 裂片长 1 一 2 毫米, 疏生 憐片和 缘毛; 花冠 黄色, 长约 1.8 厘 米, 花 冠管长 9 一 10 毫米, 外面被 鳞片, 无毛; 子房被 鳞片, 无毛。 蒴果圆 柱形, 长约 1 厘米。 产云南 西部, 可能 为腾冲 地区; 生于岩 坡灌丛 ,海拔 2450 — 3050 米。 模 式标本 是一栽 培植物 ,据说 来自于 G. Forrest 26798 号的 种子。 未看到 标本。 由于 J. Hutch. 和 J. Cullen 的描 述略有 不同, 特 译出供 参考。 亚属 VI. 马银 花亚属 Subg. Azaleastrum Planch, ex K. Koch. 国产种 类叶全 为常绿 ,灌 木或小 乔木; 枝条无 毛或有 刚毛; 叶无鳞 片通常 也无毛 ,少有 被毛; 花序 腋生, 1 一数花 出自枝 顶叶腋 ,这些 叶的退 化就形 成了假 顶生; 萼 大而阔 或退化 不明显 ,无 毛或有 毛或边 缘有柄 腺体; 花冠 筒短而 张开或 狭长, 外面 洁净; 雄蕊 5 或 10, 外 露; 子房 5 室, 有毛或 无毛; 蒴果短 ,包 于大的 萼片内 或长圆 柱形, 顶端有 [t。 本 亚属近 30 种, 分成 4 组, 我国有 2 组, 绝 大多数 种类在 我国, 分布东 南部、 中部、 西 南部, 少数 种类向 南分布 至中南 半岛, 1 种 产日本 中部和 南部, 1 种产 北美。 云南有 8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花冠宽 钟伏筒 部短宽 ;雄蕊 5; 萼片大 而宽, 边缘有 腺毛; 花单一 腋生; 朔果卵 球形, 被粗毛 ;种子 无 附属物 (组 1. 马 银花组 Sect. Azaleastrum (Planch.) Maxim. )。 2(3) 花冠淡 红紫色 或蔷薇 红色; 筒 短宽, 比花冠 裂片短 ,叶披 针形、 椭 圆状披 针形或 楠圆形 …… 211. 薄叶 马银花 R. leptothrium 3(2) 花冠硃 红色; 筒部宽 圆柱形 ,比 花冠裂 片长, 长约 1.8 厘米, 叶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212. 红 马银花 R. vialii 4(1) 花冠 狭漏斗 形筒部 管状; 雄蕊 10; 弯短小 ,无 腺毛; 花序有 1 一数 朵花; 朔果 细长, 顶端 变细, 与 花柱基 部相延 续而呈 喙状; 种子两 端有短 纺锤形 附属物 (组 2. 长蕊 杜鹃组 Sect. Choniastrum • Sleuiner)^ 5(10) 子房 无毛。 6(9) 花序 1 一 3 个生枝 顶叶腋 ,每 花序有 2 — 4 (-5) 朵花; 花冠白 色或带 淡红, 内面有 一黄色 斑块。 7(8) 雄蕊远 较花冠 为长; 花芽鳞 除边缘 外无毛 213. 长蕊杜 15 R. .tamineum 8(7) 雄 蕊短于 花冠; 花芽憐 外面有 微柔毛 或绢毛 214. 丝线 吊芙蓉 R. moulmainen.. 9(6) 花单生 叶腋, 淡紫 红色, 内面有 一黄绿 色斑块 21S. 长菊杜 1^ R. .tenaulum 10(5) 子 房被续 毛或短 柔毛。 . 11(12) 叶背被 短刚毛 ,在 中脉上 更密; 花梗 密被粗 毛或完 全无毛 216. 毛叶 滇南杜 g 鸟 R. tutcherae 12(11) 叶背 无毛; 花梗 有毛。 13(14) 每 花序有 1 (一 2 ) 朵花; 花梗 下部^ 毛, 上部被 短茸毛 217. 滇 南杜鸦 R. hancockii 14(13) 每 花序有 3 — 5 朵花; 花 梗全被 污黄色 短柔毛 218. 弯 菊杜鸦 (变种 ) R. henryi var. pubescens 211. 薄叶 马银花 (图鉴 ) 图版 153, 5 — 6 
542  云南 植物志  Rhododendron leptothrium Balf, f . & Forrest ( 19 19);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82). Rhododendron australe Balf. f. & Forrest ( 19 19).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有时 长成高 5 — 10 米的 乔木。 全 株不被 鳞片。 幼枝带 红色, 密 被 灰色微 柔毛。 叶薄 革质, 披针形 、橢圆 状披针 形或椭 圆形, 长 3.5— 8 厘米, 宽 1.5—3 厘 米, 顶端 渐尖, 有明 显的短 尖头, 基部 钝或宽 楔形, 稀楔形 渐狭, 两面光 绿色, 仅中脉 密被微 柔毛 或通常 仅上面 中脉有 而下面 无毛, 中脉 在两面 突起, 侧脉 纤细, 网脉 在上面 微显, 在下 面 不显; 叶柄长 0.7 — 2.5 厘米, 密 被微柔 毛或短 柔毛。 花单 生枝顶 叶腋, 每一 枝条有 2 — 6 朵花, 花梗 细长, 长 1 一 2.2 厘米, 密被 微柔毛 和长而 开展的 腺毛; 花萼 显著, 5 裂至 基部, 裂片长 圆形或 卵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外面 除基部 有微柔 毛其余 无毛, 边缘 密生细 齿状极 短的 腺毛或 短而细 的睫毛 或二者 俱有; 花冠淡 红紫色 或蔷薇 红色, 内面有 深红色 点子, 长 2 — 2.5 厘米, 筒部 较宽, 比 花冠裂 片短, 外面有 微柔毛 或无毛 ,花冠 裂片长 圆形, 极开展 ,雄 蕊 5, 不等长 ,花丝 下部或 有时大 部被开 展的短 柔毛; 子房 5 室, 近 球形, 被 短毛, 花 柱长于 雄蕊, 洁净。 菊果卵 球形, 长 5 — 6 毫米, 被 褐色短 而粗的 刚毛。 花期 4 一 6 月。 产贡山 、福贡 、碧 江、^ 水、 腾冲、 永平、 景东、 云龙、 漾濞、 丽江、 维西 等地, 生于 山坡常 绿阔 叶林、 针- 阔叶 混交林 或灌木 林内, 海拔 1700 — 2950 米; 四 川会理 也有。 分布 緬甸。 模 式标 本采于 维西立 地坪。 212. 红 马银花 (图鉴 ) 图版 153, 1—4 Rhododendron vialii Delavay & Franch. (1895); Hutch . in Stevenson ( 1930); S!eu- mer (1958); "图 鉴" (1974)*; Philipson & Philipson (1982). 常绿 灌木, 高 3 — 5 米, 全植 株不被 鳞片; 幼枝有 微柔毛 或同时 还有短 腺毛。 叶薄革 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顶端 飩尖或 渐尖, 有 短尖头 或常微 回, 基部 宽楔形 或楔形 渐狭, 两面灰 绿色, 无毛, 仅上 面中脉 密生微 柔毛, 中脉 在两面 突起, 侧脉 纤细, 在 两面略 突起; 叶柄长 5 — 1.5 厘米, 密被微 柔毛, 花单 生枝顶 叶腋, 每 一枝条 有 2 — 3 朵花, 花梗带 红色, 长 0.5 — 1 厘米, 被 开展的 腺毛; 花萼带 红色, 5 裂至 基部, 裂片 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外面基 部被褐 色粗毛 ,边缘 生短腺 毛和短 纤毛; 花冠硃 红色, 肉质, 筒状 钟形, 长 2.5 — 2.8 厘米, 外面 洁净, 花冠 筒部比 花冠裂 片长, 裂片长 圆形, 稍开展 ;雄蕊 5 枚, 不 等长, 不长于 花冠, 花丝无 毛或略 有柔毛 ;子房 球形, 5 室, 被粘性 粗毛, 花 柱带红 色, 洁净。 蒴果 未见。 花期 2 — 3 月。 产 建水、 广南, 生于多 岩石的 山坡、 草地或 林内, 海拔 1550—2000 米。 老 i± 和越 南北 部交 界地区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于云南 南部, 具 体地点 未详。 213. 长^ 杜胃 3 (峨 眉植物 图志) Rhododendron stamineum Franch. (1886); Hutch, in Curtis ( 1915)*, in Stevenson (1930)*; Rehd. (1934); Hand.-Mazz. ( 1936); Fang (1939), p.p., (1942)*, (1947); Sleumer (1958);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Philipson et Philipson (1982), p.p. Rhododendron pttiosporacfolium Hemsl . (1889); R. aucubatjolium Hemsl . (1890); R. cavaleriei L^vl . var. chaff an lomi Uvl. ( 1903),( 19 14);"^R. chafjanjonii Levi." (1930). Hutch. 
杜 鸭花科  543  in Stevenson ( 1930), pro syn. 213 n. 长 蕊杜鸦 (原 变种) 图版 154, 4 var. stamineum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7 米, 全植物 无鳞片 也无毛 ;分枝 细长, 幼枝褐 绿色, 老枝灰 色。 叶 散生或 3 — 5 枚聚生 幼枝顶 近似轮 生状, 薄革质 ,摘圆 形、'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1.8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或 钝状宽 楔形, 叶面通 常光亮 ,深 绿色, 下面浅 绿色,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6 — 9 对,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花序 2 — 3 个生 于枝顶 叶腋, 每花 序有花 3 — 5 朵; 花芽鳞 除边缘 密生短 睫毛, 其 余无毛 ,早落 ;花梗 细长, 淡红色 ,长 2 — 2.8 厘米; 花 萼小, 有 5 个 微小的 裂片; 花冠 白色, 内面 有黄色 斑点, 狭漏 斗状, 长 2 — 3.5 厘米, 花 冠筒部 狭窄成 管状, 与花冠 裂片近 等长或 略短, 裂片长 圆形, 极开展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花丝 细长, 伸出花 冠外, 花 丝基部 无毛, 稍上 疏被微 柔毛; 子房 5 或 6 室, 圆柱形 ,长 4 一 5 毫米, 洁净, 花柱伸 出花冠 很长, 与雄蕊 等长或 更长, 洁净。 蒴果 细长, 长 2.5 — 7 厘米, 直径约 5 毫米, 果; H 肋状 凸出, 顶部 变细, 与 花柱基 部相延 续而呈 tt 状。 花期 5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续江、 盐津、 威信、 大关、 镇雄、 广南 等地, 生于杉 木-竹 林或杂 木林, 海拔 1000 — 1500 米; 分布陕 西南部 、湖北 、湖南 、江西 、四川 、贵州 等省。 方文 培教授 1939 年记载 采于云 南蒙化 (今魏 山)、 镇源、 文山、 屏边的 标本, 按 其分布 及 特征实 为丝线 吊芙蓉 (R. moulmainense Hook, f.) 而非 本种。 213 b. 毛果 长蕊杜 §3 (变种 ) var. lasiocarpum R. C. Fang & C. H. Yang ( 1982).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子房被 灰白色 茸毛, 花梗疏 生短柔 毛或微 柔毛。 产我省 东南部 的广南 ,生于 山坡杂 木林, 海拔 1450 米; 四川 峨眉山 也有。 214. 丝线 吊芙蓉 (图鉴 ) 图版 154, 1—3 毛棉 杜鹃花 (海 南植 物志)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 f. in Curtis (185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P. Dop (193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excl. syn. R. klossii, et in Craib (1938); Sleumer (1958), p. p., (1966)*, p. p.; 海南 植物志 (1974)*; Philipson & Phi - lipson (1982). Rhododendron oxyphyllum Franch. ( 1898); Hemsl . et Wils. (1910); Hutch, in Steven- son (1930); P. Dop (1930); Fang (1939); Merr. (1942); R. westlandii Hemsl. (1889);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R. nematocalyx Balf. f. & W. W. Smith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Azalea moulmainensis (Hook, f.) O. Ktze. ( 1891); R. stamineum auct. non Franch . : Fang ( 1939), p.p.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3 米或 8 — 25 米, 全植株 无鳞片 也无毛 ;分枝 细长, 幼枝 褐色, 老枝 灰色。 叶散 生或在 枝条上 部密集 近似轮 生状, 叶片薄 革质,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橢 圆形, 长 7 — 16 (-21) 厘米, 宽 2.5 — 6 (-7.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钝状宽 楔形或 楔形, 中脉在 叶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10 或 12 对 以上, 在两面 略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序 1-3 个生 于枝顶 叶腋, 每 花序有 2 — 4 朵花; 花芽憐 早落; 花梗长 1 一 2.7 厘米; 花 萼小, 长 
544  云南 植物志  1 毫米或 更短, 有 5 个三角 形裂片 ;花 冠白色 或带淡 红色, 内面基 部有一 黄斑, 芳香, 漏斗 状, 长 3 — 6 厘米, 花冠筒 部短于 裂片, 下部狭 ,向上 渐宽, 裂片 开展,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不长 于花冠 裂片, 花丝基 部无毛 ,稍 上被微 柔毛; 子房 6 室, 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洁净, 花柱 稍伸出 花冠或 近于与 长雄蕊 等长, 洁净。 蒴果 细长, 长 3 — 6 厘米, 直径 4 一 5 毫 米, 果: H 肋状 凸出, 顶部 变细呈 It 状。 花期 2 — 4 月。 产^ 水、 腾冲、 龙陵、 大理、 凤庆、 景东、 临沧、 沧源、 思茅、 勐海、 新平、 金平、 屏边、 文 山、 马关、 西畴、 麻 栗坡、 富宁、 广南 等地, 生于常 绿阔叶 林内或 山坡灌 木林, 海拔 1060 — 2700 米, 在思茅 、富 宁等地 可分布 在海拔 500 — 1000 米的 山地; 贵州、 湖南、 广西、 广东 (包 括海南 )、 福 建等省 也有。 分布至 缅甸、 越南、 泰国、 马来 半岛。 215. 长 菊杜鸦 Rhododendron stenaulum Balf. f. & W. W. Smith ( 1917);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Ward (1932); Hand.-Mazz. (1936); Sleumer (1958) et (1966), pro syn.; Phi- lipson & Philipson ( 1982), pro syn. Rhododendron mac^enzianum Forrest ( 1920). 常绿 乔木, 高 5 — 8 米, 或有时 灌木状 ,高 1.7 — 3 米, 全植株 无鳞片 也无毛 ;分枝 细长, 幼 枝褐色 ,老 基深褐 色或砖 红色, 茎皮 平滑, 片状 剥落。 叶通常 3 — 5 片 聚生幼 枝顶近 似轮生 状, 薄 革质,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8 — 14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渐 尖或短 尾尖, 基 部钝圆 或 钝状宽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下面黄 绿色, 叶压 干后黑 褐色,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15 — 18 对, 在两面 略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花 芳香, 1 朵单生 于枝顶 叶腋; 花 梗长约 2 厘米; 花 萼小, 环状或 有时有 5 个 三角形 裂片, 长 1 毫米或 更小; 花冠 淡紫红 色, 内面 基部有 一黄绿 色斑, 芳香, 狭漏 斗状, 长约 5 厘米,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不等 长,' 稍长于 花冠管 ;子房 5 室, 圆柱形 ,长约 1 厘米, 洁净, 花柱比 雄蕊长 得多, 约 与花冠 等长, 洁净。 蒴果 细长, 长 4 一 6.5 厘米, 径约 5 毫米, 果: H 肋状 凸出, 顶端 渐狭, 截 平头, 花柱宿 存而呈 状。 花期 2 — 4 月。 产贡山 、碧江 、腾冲 ,沿高 黎贡山 分布, 生于山 坡常绿 阔叶林 ,海拔 1700 — 2300 米。 缅 甸东北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部。 本种近 于丝线 吊芙蓉 (R. moulmainense Hook. f.), 但 花单生 叶腋, 通常 红色, 叶片 较狭长 ,侧脉 较多, 蒴果 顶端截 形而可 区别。 216. 毛叶 滇南杜 I 鸟 Rhododendron tutcherae Hems! . & Wils. (191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Sleumer (1958); Philipson & Philipson ( 1982). 216a. 毛叶滇 南杜! § (原 变种) 图版 I 54 , 5 — 6 var. tutcherae 常绿 乔木, 高 5 — 18 米, 全株不 被鳞片 ;分枝 细长, 幼枝褐 色或淡 褐色, 被 刚毛, 老枝无 毛, 灰色。 叶聚生 幼枝顶 近似轮 生状, 革质或 薄革质 ,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5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顶端渐 尖至短 尾尖状 ,基部 楔形, 上 面光亮 无毛, 下 面被短 刚毛, 在中脉 上较密 ,中脉 在上面 凹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纤细, 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0.5 — 1.2 厘米, 被 开展的 刚毛。 花序 2 — 3 个生 于枝顶 叶腋, 每花 序有花 2 — 4 朵; 花芽鱗 早落; 花梗长 
杜 鸭花科  545  1.5-2.5 厘米, 密被褐 色开展 的粗毛 或完全 无毛; 花萼小 ,有 5 个微 小的圆 裂片, 外 面及边 缘 无毛; 花冠淡 紫色, 漏斗状 ,长 3 — 4.5 厘米, 花冠 筒部比 花冠裂 片短, 裂片倒 卵形, 开展, 外面 洁净;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全 部比花 冠短, 花丝基 部无毛 ,稍上 密被短 柔毛; 子房 6 室, 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被贴生 疏柔毛 ,花柱 稍长于 雄蕊, 不长于 花冠或 略长于 花冠, 洁 净。 朔果 细长, 长 3 — 4 厘米, 径约 5 毫米, 密被粗 毛或毛 落而不 可见, 果; H 肋状 突起, 顶端 渐狭, 截 平头, 花柱宿 存而呈 tt 状。 花期 4 月。 产 屏边、 蒙自、 文山、 西畴、 广南, 生于常 绿阔叶 林内, 生境 湿润、 荫蔽, 海拔 1550 — 190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216 b. 香緬树 (屏边 ) (变种 ) var. gymnocarpum A. L. Chang ex R. C. Fang (1982).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花梗、 子 房均变 无毛。 产文山 、屏边 ,生于 湿润的 常绿阔 叶林内 ,海拔 1200 — 180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文山。 217. 漢南杜 (图鉴 ) 玛 瑶缨花 (新平 ), 蒙自杜 11( 广 西植物 名录) Rhododendron hancockii Hemsl . (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Sleumer (1958); "图 鉴" (1974)*;Philipson & Philipson (1982). 常绿 灌木, 高 1一2.5 米, 偶为 乔木, 高 8—13 米, 全植 株不被 鳞片; 分枝 细长, 幼枝褐 色, 不被毛 ,老枝 灰色。 叶 聚生幼 枝顶, 4 一 5 片近似 轮生状 ,革 质或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7.5 — 15 厘米, 宽 2.5 — 6 厘米, 顶端锐 尖或短 渐尖, 基部 楔形 渐狭,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12 对 以上, 在两面 均不显 或在下 面略 隆起; 叶柄长 0.8 — 1.5 厘米, 无毛。 花序 2 — 3 或 1 个生 于枝顶 叶腋, 每花 序有花 1 (一 2) 朵; 花芽鳞 通常花 开时仍 不落, 芽鳞边 缘密生 短睫毛 ,背 部密被 微柔毛 或近于 无毛; 花梗稍 粗壮, 长 1.5 — 2 厘米, 下 部通常 无毛, 上部被 短茸毛 ;花 萼小, 长不到 1 毫米, 5 裂, 裂片 圆或三 角状, 背部 通常被 短茸毛 或近于 无毛, 边缘 无毛; 花冠 白色, 上方 1 裂片 内有黄 斑, 漏斗状 ,长 5 — 6 厘米, 花冠筒 部短, 相当 于整个 花冠的 1/3, 裂片 卵形, 开展, 外面洁 净;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全 部比花 冠短, 花 丝基部 无毛, 稍上 密被短 茸毛; 子房 6 室, 圆 柱形, 长约 7 毫米, 密被 诱色或 淡褐色 茸毛, 花 柱长于 雄蕊但 不长于 花冠, 洁净。 蒴果细 长, 长 4 一 6 厘米, 直径 5 — 8 毫米, 密被短 的粗毛 ,果; H 肋状 凸出, 顶端 变细呈 It 状。 花期 4-5 (一 6) 月。 产 双柏、 禄丰、 昆明、 易门、 玉溪、 峨山、 新平、 建水、 蒙自、 屏边、 文山、 砚山、 丘北、 路南等 地, 生于山 坡灌丛 、松林 或杂木 林内, 海拔 1100 — 2000 (-246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蒙自。 218. 柔毛 弯菊杜 (变种 ) 图版 1 5 4,7 Rhododendron henry i Hance var. pubescens K. M. Feng & A. L. Chang ex R. C. Fang (1982).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2.7 — 6 米, 全株不 被鳞片 ;分枝 细长, 幼枝 褐色, 不 被毛, 老枝灰 色。 叶聚生 幼枝顶 近似轮 生状, 革质或 薄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渐狭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 下面略 隆起, 侧脉 纤细, 在 两面均 不显; 叶柄长 0.5 — 1 厘米, 无毛。 花 未见。 果序 2 — 4 个生枝 顶叶腋 ,每果 序着果 
546  云南 植物志  3-5; 果梗长 2 — 3 厘米, 密被污 黄色短 柔毛; 宿存 萼极不 发育, 环 状几不 分裂, 或浅 5 裂, 外面密 被污黄 色柔毛 ,边缘 密被短 睫毛; 蒴果 细长, 长 2_5.5 厘米, 弯 弓状或 劲直, 密被褐 色短 柔毛, 6 瓣开裂 ,果; H 肋状 凸起, 顶端 变细呈 It 状。 果期 10 — 12 月。 产麻 栗坡、 马关、 富宁, 生于常 绿阔叶 林内, 海拔 1150 — 1500 米; 分布 广西、 广东、 福 建。 模 式标本 采于麻 栗坡。 此变种 不同于 原变种 (R. henryi var. henryi) 产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福建的 是: 叶柄 无毛, 花 梗被短 柔毛而 不为具 腺头长 柔毛, 花萼不 发育, 无明 显的、 长 0.2 — 1.3 厘米的 萼片, 外面密 被柔毛 ,边 缘不被 腺毛。 与分布 广东、 福建、 江西 的另一 种无毛 弯蒴杜 鹃 (R. dunnii Wils.) 的区 别是, 后者子 房完全 无毛, 花梗 密生具 腺头长 柔毛, 萼 裂片长 (0.1 — ) 0.2—0.9 厘米。 亚属 VII. 植叶杜 鹃亚属 Subg. Pseudorhodorastrum Sleumer. 常绿小 灌木, 植株被 鳞片; 枝条无 毛或有 刚毛、 短柔毛 ;叶 下面有 软毛和 鳞片或 无毛而 呈灰 白色; 花序 腋生, 1 至数 朵花; 花萼小 至发达 ;花冠 筒状, 5 裂, 外面洁 净或有 鳞片、 柔 毛; 雄蕊 (8 —) 10, 露出; 子房 5 室, 有鳞片 ,常 有毛, 花柱 无毛或 有毛; 蒴 果短。 约 8 种 1 杂交种 ,分为 3 组。 分 布我国 云南、 四川西 南部, 向西达 锡金、 不丹。 全部种 类云南 均有。 .  分种 检索表 1(14) 叶除有 憐片外 且被短 柔宅或 硬毛, 至少在 叶面有 此特征 ;叶背 稀为粉 白色; 雄蕊 8 — 10; 种子 X J$属物(组l. 糙叶 杜驟组 Sect. Trachyrhodion Sleumer )。 株被短 柔毛而 无刚毛 ;花 萼浅杯 状,^ 明显的 裂片; 花冠漏 斗伏或 管伏漏 斗状。 • 3(4) 叶背无 毛而密 被褐色 锁片, 呈灰 白色; 花冠 较小, 长 0. 9 — 1. 3 厘米; 花 柱洁净 219. 粉背 碎米花 R. hemitrichotum 4(3) 叶两 面都密 被短柔 花冠 较大, 长 2 — 2 .7 厘米, 花冠管 狭长, 略弯; 花 柱下部 有柔毛 220. 柔毛 碎米花 R. mollicomiun 5(2) 植株被 短柔毛 并兼有 刚毛; 花萼浅 杯状, 无明显 裂片或 有明显 5 裂片; 花冠筒 伏或漏 斗状。 6(11) 花萼不 发达, 浅 杯状而 无明显 裂片。 7(10) 花 冠筒状 或筒状 钟形, 裂片不 开展。 8(9) 花冠 筒状, 两端稍 狭縮, 花色 较深, 硃红、 鲜红或 橙红, 裂片比 花冠筒 部短, 直 立而不 开展; 叶片较 大, 长 3 — 10. 5 厘米, 宽 1.3— 3.8 厘米; 花 丝无毛 221. 爆杖花 R. .pinuliferum 9(8) 花 冠筒伏 钟形, 自基部 而上略 变宽, 花色 较淡, 玫瑰红 色或粉 红色, 近中部 5 裂, 裂片 直立略 开展; 叶片 较小, 长 2.8 — 4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花丝下 部密被 短柔毛 222. 粉红 爆杖花 R.X«Iucl*uxM 10(7) 花 冠短漏 斗状, 裂 片明显 开展; 叶片狭 而短, 长约 2 . 2 厘米, 宽约 6 毫米, 两 面密被 短柔毛 和较长 的 细刚毛 223. 柔 毛杜聘 R. pubccen. 11(6) 花萼 发达, 有明 显的等 裂片, 裂片 卵形、 长圔状 卵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长 (0. 5 — ) 2 — 6 毫米。 
杜 11 花科  547  12(13) 叶 较大, 长 3 — 7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背面脉 纹明显 突起; 花冠短 漏斗状 ,于中 部以下 5 裂, 长 1.5— 1.8 厘米; 植株 较粗壮 224. 植 叶杜鸦 R. wabrifolium 13(12) 叶较 狭小, 长 1.2 — 4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背面 仅中脉 突起, 侧脉 略显, 网脉 不显; 冠漏斗 状, 长 1.3—1.6 厘米, 近中部 5 裂; 植株比 较纤弱 22S. 碎米花 .piciferum 14(1) 叶片 无毛; 叶背 通常粉 白色; 雄蕊 10 枚。 15(16) 花 序腋生 于枝上 排列成 总状, 每一 花序有 1( 一 2) 朵花; 花冠外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和 鳞片; 叶较 长, 狭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披针形 (组 2. 帚枝杜 鸭组. Sect. Rhabdorhodion Sleumer) 226. 柳条杜 i§ R. virgatum 16(15) 花序腋 生于枝 条顶部 或上部 叶腋成 簇状, 每一花 序有花 2 — 5 朵; 花 冠外无 柔毛, 有或^ 憐片; 叶片 较短, 长 圆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组 3. 腋花 杜酷组 Sect. Rhodobotrys Sleumer) 227. BS 花杜 35 R. racemosum 219. 粉背 碎米花 Rhododendron hemitrichotum Balf . f . & Forrest ( 1920);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Cull 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小灌木 ,高 0.3 — 1 (—2) 米, 多 分枝; 幼 枝密被 灰白色 短柔毛 和褐色 麟片, 老枝 灰色, 毛 和鳞片 渐少。 叶薄 革质, 密集于 枝上, 叶 片狭长 圆形、 狭桶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5 — 3 厘 米, 宽 0.5 — 1.2 厘米, 顶端略 钝或短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或 稍钝, 边缘 反卷, 上面深 绿色, 密被短 柔毛, 下面灰 白色, 无毛, 密被褐 色鳞片 ,鳞 片相距 小于其 直径, 中脉在 上面下 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在两面 不显, 或 仅侧脉 在下面 略显; 叶柄长 1 一 3 毫米, 密被柔 毛和 锁片。 花序数 个腋生 枝顶; 花 芽鳞花 开后仍 宿存, 外面 密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边 缘密生 短睫毛 ;花梗 纤细, 长 2 — 6 毫米, 密被 鳞片, 近于 无毛, 有时 密被微 柔毛; 花 萼小, 浅 杯状, 无明显 的裂片 ,或 有时成 浅波状 圆裂, 密被 鳞片; 花冠小 ,粉红 色或紫 红色, 漏斗状 ,长 0.9 — 1.3 厘米, 外面被 腺鳞, 以花冠 裂片上 较多; 雄蕊 8 枚, 不 等长, 略 伸出花 冠外, 花丝 基部被 短柔毛 或近于 无毛; 子房 5 室, 密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花柱细 长伸出 花冠外 ,基部 洁净。 蒴果 长 圆形, "^约 6 毫米, 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花期 5 — 7 月和 10、 12 月。 产西 北部, 但未见 到标本 ;四川 木里、 盐 源有, 生于松 林或灌 丛中, 海拔 2200 — 2700 (—3800) 米。 参考四 川标本 描述。 220. 柔毛 碎米花 图版 155, 5— 7 Rhododendron mollicomum Balf. f. & W. W. Smith (1916);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mollicomum Balf. f . & W. W. Smith var. roct^ii Tagg( 1 926). 灌木, 高 0.3 — 2 米, 多分枝 ;幼 枝密被 灰色短 柔毛, 覆以少 数褐色 鳞片, 老枝 灰色, 渐 无毛。 叶厚 革质, 密集枝 条上部 ,叶片 狭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1.6 — 4.5 厘米, 宽 0.5 — 1.5 厘 米, 顶端钝 或渐尖 ,具短 尖头, 基部楔 形渐狭 ,边缘 反卷, 上面 密被短 柔毛, 下 面密被 短柔毛 和憐片 ,沿中 脉毛被 伸展,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侧脉 和网脉 在两面 不显或 仅侧脉 在下面 略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密 被灰色 柔毛。 花序腋 生枝顶 ,有 1 一 2 朵花; 花芽 鳞外面 及边 缘密被 银白色 柔毛, 外 面密被 鱗片, 花 开后仍 留存; 花梗长 0.5 — 0.8 厘米, 密 被短柔 毛, 着 生少数 鳞片; 花萼小 ,'& 杯状, 无裂片 或裂片 不明显 ,外面 密被柔 毛并有 饑片; 花冠淡 
图 版 153 1—4. 红 马银花 Rhododendron "alii Delavay & Franch" 1. 花枝, 2. 花萼, 3. 雄蕊, 4. 雌蕊; 5— 6 '薄叶 马银花 R. leptothrium Balf. £. & Forrest, 5. 花枝, 6. 雌蕊与 花譬。 (曾孝 ilS 绘) 
杜 8§ 花科  549  图 IS 154 1—3. 丝线 吊芙蓉 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 f- 1. 花枝, 2. 花, 3. 果; 4. 长: g 杜 鹏 R. stamineum Franch. var stamineum, 花夕 卜形; 5 一 6. 毛叶 滇南杜 9§ R. tutchcrac Hcmsl. & Wils. var. tutchcrac, 5. 叶背示 毛被, 6. 果; 7. 柔毛 弯朔杜 ft§ R- henryi Hance var. pub- escens K- M. Feng & A. L. Chang, 果。 (肖 溶绘) 
550  云 南: 植 物 志  红至深 红色, 长 2 — 2.7 厘米, 花冠管 狭长, 长 1 一 1.3 厘米, 略弯, 外面 洁净, 花 冠裂片 开展, 外面疏 生憐片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伸出花 冠外, 花 丝基部 无毛, 基 部以上 至近中 部有^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灰 白茸毛 并覆有 鳞片, 花柱长 伸出花 冠外, 下部约 1/3 被微 柔毛. 萌 果圆 筒状, 长 0.7 — 1.2 厘米, 被毛和 鱗片。 花期 (3—) 6—7 月。 产 丽江、 中甸, 生于金 沙江河 谷松栎 灌丛或 生于山 坡灌木 林内, 海拔约 2300 米; 分布 四川 西南。 模式标 本采于 金沙江 东北部 ,北讳 27M5', 可能是 中甸。 221. 爆杖花 (图鉴 ) 密通花 (昆明 ) 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 Franch. (1895); Hemsl. et Wils. (1910); Craib in Curtis (191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 Mazz. (1936); "图 鉴" (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p.p.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p. p.; Cullen (1980)* p.p.;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fuchsiiflirum L^vl . (1913), 221a. 爆杖花 (原 变种) 图版 156, 1—6 var. spinuliferum 常绿 灌木, 高 0.5 — 1 (-3.5) 米; 幼枝被 灰色短 柔毛和 疏生长 刚毛, 老枝褐 红色, 近无 毛。 叶 散生, 坚纸质 ,倒 卵形、 椭圆形 、棉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3 — 10.5 厘米, 宽 1.3— 3.8 厘米, 顶端通 常渐尖 ,稀 锐尖, 具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上面黄 绿色, 有 柔毛, 近边缘 有短刚 毛, 或 叶面通 常近于 无毛, 下面色 较淡, 密被 灰白色 柔毛和 鳞片, 中脉、 侧脉 及网脉 在上面 凹陷而 呈级纹 ,脉 纹在下 面明显 隆起; 叶柄长 3 — 6 毫米, 或多或 少着生 柔毛、 刚毛和 鳞片。 花序生 于枝顶 叶腋, 往 往成假 顶生; 花芽鳞 外面, 及 边缘密 被白色 柔毛, 外 面密被 鳞片, 花 开后 脱落; 花序 伞形, 有 2 — 4 朵花, 花梗长 0.2 — 1 厘米, 连 同花萼 密被灰 白色柔 毛和轔 片; 花萼浅 杯状, 无萼 裂片; 花冠硃 红色、 鲜红 色或橙 红色, 筒状, 两端略 狭缩, 长 1.5 — 2. 5 厘米, 于上部 5 裂, 裂片 卵形, 直立, 花冠 外面无 毛也无 鳞片, 稀于裂 片中部 至筒部 条状被 短柔毛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略 伸出花 冠外, 花药紫 黑色, 花丝 无毛, 稀基 部有短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茸 毛并覆 有鳞片 ,花柱 长伸出 花冠外 ,无 毛稀基 部被短 柔毛。 蒴果长 圆形, 长 1 一 1.4 厘米, 被较疏 的茸毛 并可见 鳞片。 花期 2 — 6 月。 产 腾冲、 大理、 景东、 双柏、 路南、 易门、 禄丰、 富民、 通海、 昆明、 武定、 禄劝、 寻甸、 巧家 (荞麦 地)、 盐津、 玉溪、 建水 等地, 生于 山谷灌 木林、 松 林或次 生松- 栎林、 油杉 林下, 海拔 1900 — 2500 米的 中山;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通海。 221 b. 少毛 爆杖花 (变种 ) var. glabrescens K. M. Feng cx R. C. Fang (1982). 不同于 原变种 的是叶 两面、 花梗、 花萼和 子房近 于无毛 或仅在 叶背沿 中脉被 少数柔 毛。 花期 3 月。 .. 产 舞良。 无 生境、 海拔的 记录。 222. 粉红 爆杖花 (杂 交种) 密通花 (昆明 ) Rhododendron X duclouxii Uvl. (in Bull. Soc. Agr. Sarthe 39: 46(1903), 
杜 鸱花科  551  图版 155 1 — 4 链 叶杜酷 Rhododendron scabrifolium Franch., 1. 花枝, 2. 花, 3. 叶背 部分, 4. 茎部分 ^ 5—7. 柔毛 碎米花 R. mollicomum Balf. f. & W. W. Smith, 5. 花枝, 6. 花, 7. 叶背部 分。 (李锡 畴绘) 
552  南 植物志  图 版 156 1—6. 爆杖花 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 Franch. var. spinulifcrum, 1. 花枝, 2. 叶背 部分, 3. 叶 背燐片 和毛, 4. 花, 5. 雄蕊, 6. 雌蕊; 7— 12. 碎米花 R. spiciferum Franch., 7, 花枝, 8. ^部 分, 9. 叶背 部分, 10. 花 ,11. 雄蕊, 12. 雌蕊。 (曾孝 濂绘) 
杜 鸭花科  553  pro spccies)(R. spiciferum X R. spinuliferum); Hand.-Mazz. ( 1 936). Rhododendron spinuliferum auct. non Franch.: Hutch, in Stevenson ( 1 930), p.p.; Cha- mberlain (1977), p.p.,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p.p.; Cullen (1980), p.p.. 小灌木 ,高 0.3 — 1 米; 枝条较 碎米花 (R. spiciferum) 粗壮, 幼枝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和 伸 展的长 刚毛。 叶片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2.8 — 4 厘米, 宽 1 一 1.7 厘米, 上 面深绿 色, 疏生柔 毛有时 并有短 刚毛, 下面淡 绿色, 沿中脉 、侧 脉有时 全部被 灰白色 柔毛和 黄褐色 鳞片, 边缘 反卷, 疏生短 刚毛, 中脉、 侧 脉和网 脉在下 面明显 隆起。 花萼浅 杯状, 无 明显裂 片, 外面 密被鳞 片和短 柔毛, 边 缘有长 缘毛; 花冠筒 状钟形 ,长 1.4 一 1.8 厘米, 呈玫瑰 红色, 花冠筒 基部近 白色, 向花冠 上部色 渐深, 呈桃 红色、 玫瑰红 色或粉 红色, 于 中部或 中部以 上 5 裂, 裂片长 圆形, 直立 而略微 开展, 外面疏 生淡黄 色腺鳞 ;雄蕊 露出或 几乎不 露出, 花 药紫 黑色, 花丝下 部密被 白色短 柔毛, 花柱 伸出, 长过 雄蕊, 基 部密被 柔毛。 花期 2 — 4 月。 产大理 及昆明 郊区, 生于松 林林缘 或山谷 林下, 海拔 2200 米 左右。 模 式标本 采于昆 明 。 本种的 体态和 花形、 花 色等特 征均明 显介于 碎米花 (R. spiciferum) 和 爆杖花 (R. spinuliferum) 之间, 无疑系 一自然 杂交种 ,不宜 归并。 223. 柔毛杜 §^ (图鉴 ) Rhododendron pubescens Balf. f. et Forrest (1920); Stapf in Curtis (1933)*;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1939); "图 鉴" (1974)*; Cul- 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 980). Rhododendron mollicomum auct. non Balf. f . et W.W. Smith: W.P. Moore (1924), qu- oad Kingdon Ward 3952. 小灌木 ,高约 1 米多, 多 分枝; 幼枝短 而细弱 ,带 黄色, 密被短 柔毛和 较长的 细刚毛 ,并 杂生 红色或 桔红色 凹陷的 鳞片, 老枝深 灰色, 并余留 毛被。 叶多数 ,散 生枝上 和聚集 在顶芽 的 外围, 这些迟 生的叶 变小, 紧贴如 芽的外 被物, 叶片厚 革质, 狭长 圆形、 倒 披针形 或披针 形, 长约 2.2 厘米, 宽约 6 毫米, 顶端 锐尖, 具短 尖头, 边缘 反卷, 基部 楔形, 上面深 绿色, 密 被白色 短柔毛 和较长 的刚毛 ,并疏 生少数 鳞片, 下面色 较淡, 灰绿色 ,密被 (较 叶上面 更密) 疏柔 毛和细 刚毛, 被鳞片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下面 隆起; 叶 柄长约 3 毫米, 毛 被与茎 相同。 花序数 个腋生 于枝顶 叶腋, 从不 顶生; 花芽麟 革质, 圆形, 有小短 尖头, 外面 密被鳞 片和微 柔毛, 边 缘有短 睫毛; 花序近 于伞形 ,有 3 — 4 朵花; 花梗长 6 — 8 毫米, 被短 柔毛、 刚毛和 §^ 片; 花萼小 ,有不 明显的 裂片, 外面密 被柔毛 和鳞片 ,裂片 边缘多 少有细 刚毛; 花冠小 ,淡 红色, 长约 8 毫米, 具短漏 斗状花 冠管和 开展的 裂片, 裂片 长于花 冠管, 外面被 鳞片; 雄蕊 8-10 枚, 不等长 ,长雄 蕊稍长 于花冠 ,花 丝基部 无毛, 稍上被 短柔毛 ;子房 5 室, 被 鳞片和 微柔毛 ,花柱 洁净。 頻果长 圆形, 长约 6 毫米, 有鍵 片和疏 柔毛。 花期 5 — 6 月。 产永胜 和宁范 (永宁 ) 之间, 四川西 南部的 木里、 西昌 也有。 本种 通常生 于海拔 2700 — 3000 (—3500) 米的灌 丛中。 见到模 式标本 (G. Forrest 16812) (产四 川木里 ), 但未 见到以 后采自 云南的 标本。 224. 植叶杜 g 鸟 (图鉴 ) Rhododendron scabrifolium Franch. (1886); Forb. & Hemsl. (1889); Hook 丄 in 
554 云南植 物 志  Curtis (1891)*;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zz. (1936); Fang ( 1939);" 图 鉴" (1974); Cullen & Chamberlain(1978), p.p., Cullen( 1 980 ), p.p.. 224a. 植 叶杜胃 3 (原 变种) 图版 155, 1 — 4 var. scabrifolium 常绿 灌木, 高 0.5 — 2 米, 枝条较 粗壮, 劲直; 幼枝 密被灰 白色柔 毛和伸 展的长 刚毛, 老 枝上毛 较少。 叶片坚 纸质, 长 圆形、 长圆 状披针 形或楠 圆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2.5 厘 米, 顶端 锐尖或 渐尖, 具小短 尖头, 基部短 楔形或 钝圆, 上 面被短 柔毛和 疏生长 硬毛, 下面 沿脉纹 密被灰 白色伸 展的微 硬毛, 密被 黄色小 鳞片, 边缘 通常不 反卷, 密生 睫毛状 硬毛, 中 脉、 侧脉 在叶面 下陷, 在下面 连同网 脉明显 隆起; 叶柄长 3 — 6 毫米, 被与 茎相同 的毛。 花 序数个 生于枝 条顶部 叶腋; 花芽鳞 外面被 灰白色 绢毛, 并密生 鳞片, 边缘 密被短 睫毛, 开花 时 留存或 脱落; 花序近 于伞形 ,有 2 — 3 朵花; 花梗长 1 一 1.4 厘米, 密 被灰白 色短柔 毛和黄 色小 鳞片, 杂生长 硬毛; 花萼 5 裂, 裂片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6 毫米, 外面密 被灰白 色短柔 毛和 麟片, 边 缘密生 睫毛状 粗毛; 花冠白 色或粉 红色, 宽漏 斗状, 长 1.5 — 1.8 厘米, 于中部 以下 5 裂, 花冠 管短于 裂片, 裂片 开展, 外面疏 生很少 的腺鳞 ;雄蕊 10 枚, 不 等长, 近于与 花冠 等长, 花丝 下部被 微柔毛 或近于 洁净; 子房 5 室, 密 被灰白 色微硬 毛并有 鳞片, 花柱細 长, 伸出 花冠, 基部有 短柔毛 或近于 无毛。 蒴果长 圆形, 长 0.5 — 0.8 厘米, 被毛和 鳞片。 花 期 2 — 4 月。 产楚雄 、大姚 、大理 、洱源 、鹤庆 、丽江 、腾冲 ,生 于海拔 2000 — 2600 米的 山坡杂 木林内 或山坡 灌丛; 四川 (盐边 、盐源 等地)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洱源。 224 b. 疏花 植毛杜 1^ (变种 ) var. pauciflorum Franch. (1898); Cullen &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据 J. Cullen (1980) 描述: 本 变种尤 其是花 冠形状 相近于 爆杖花 (R. spinulifcrum) , A. R. Franch et 指出在 一些标 本中出 现显著 伸长的 花梗, 但 看来不 能以此 鉴别, 它们可 能由 于长在 荫处而 变异。 本变种 的鉴别 特征是 花冠长 16 — 23 毫米, 叶片 较大, 长 25 — 90 毫米, 宽 8 — 25 毫米。 按模式 标本采 于昆明 附近, 花冠 形状又 接近爆 杖花, 是否 应作为 糙叶杜 鵲之变 种以及 可否 成立变 种均属 疑问。 225. 碎米花 (昆明 ) 上墳花 (广南 ), 毛 叶杜鹃 (图鉴 ) Rhododendron spiciferum Franch. (1895);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Hand.-Ma- zz. (1936), Fang (1939), "图鉴 "(1974)*;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scabrifolium Franch. var. spiciferum (Franch.) Cullen (1978), (1980). 225a. 碎米花 (原 变种) 图版 156, 7— 12 var. spiciferum 小灌木 ,高 0.25 — 0.6 (— 2) 米, 多分枝 ;枝条 细瘦, 幼枝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和 伸展长 硬毛, 以后渐 脱落。 叶常绿 ,散生 枝上, 叶片坚 纸质,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2 — 4 厘米, 宽 0.4 — 1.2 厘米, 顶端 钝圆或 锐尖, 有短 尖头, 基部短 楔形或 略钝, 边缘 反卷, 上面深 绿色, 密 被短柔 毛和长 硬毛, 下面黄 绿色,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沿脉毛 较长, 并密被 金黄色 
杜 鸭花科  555  腺鳞, 中脉 在叶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在上面 略下陷 或近于 平坦, 在背面 略显; 叶柄长 1-3 毫米, 被与幼 枝相同 的毛。 花序 多个, 生于枝 条顶部 叶腋; 花芽 鎮外面 被灰白 色绢毛 并密生 憐片, 边缘 密被短 纤毛, 于开 花时仍 不落; 花序短 总状, 有花 3 — 4 朵, 花具 短梗, 梗 长 4 一 7 毫米, 密被 鳞片和 柔毛, 有 时并疏 生有长 硬毛; 花萼 5 裂, 裂片 卵形、 长圆 状卵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5 — 2 毫米, 外面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 疏生 鳞片, 边缘 密生睫 毛状粗 毛; 花冠粉 红色, 漏斗状 ,长 1.3 — 1.6 厘米, 外面疏 生淡黄 色腺鳞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近于 与花冠 等长, 花丝下 部被短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灰 白色短 柔毛及 鳞片, 花柱 细长, 伸出花 冠外, 下 部或近 基部被 柔毛, 或有时 洁净。 朔果长 圆形, 长 0.6 — 1 厘米, 被毛和 鳞片。 花 期 2 — 5 月。 产 大理、 双柏、 玉溪、 江川、 昆明、 寻甸、 师宗、 广南、 砚山 等地, 生 于海拔 800 — 2100 (-288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松林下 或杂木 林下; 贵州 也有。 模式标 本采于 昆明。 H. Handel-Mazzetti 记载 四川有 分布, 但 未见到 标本。 225 b. 白 碎米花 (变种 ) var. album K.M. Feng ex R. C. Fang(1982). 本变种 的特征 是花冠 白色; 花序有 1 一 2 朵花, 花梗、 花 萼外面 少毛。 产昆明 北郊, 生 于海拔 19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与原变 种混杂 而生。 模 式标本 采于昆 明 官渡区 水箐。 226. 柳条杜 (图鉴 ) 油 叶杜醜 (图鉴 ) Rhododendron virgatum Hook. f. (1851)*; Hook, f. in Curtis (1858)*; C. B. Clark in Hook. f. (1882); Hutch, in Stevenson ( 1930)*; " 图鉴" ( 1974)* ;Cullen & Cham - 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oldjolium Franch. (1886); Hemsl . (1889); Hutch. (1919)*; in Steven- son (1930); "图 鉴" (1974)*; R. virgatum Hook. f. subsp. oldjolium (Franch.) Cullen (1978), (1980). 226a. 柳条杜 §3 (原 变种) 图版 157, 4 — 7 var. virgatum 常绿 灌木, 高 (0.1 — )1 一 2 米, 上部分 枝多; 枝条 细长, 褐色, 密生 鳞片。 叶 革质, 于枝 条上部 密集, 狭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2 — 5.5 厘米, 宽 0.9 — 2 厘米, 顶端钝 或锐尖 ,有 小短 尖头, 基部 楔形、 宽楔形 或钝圆 ,边缘 反卷, 上 面密生 腺鳞, 以后渐 脱落, 下面灰 绿色, 密被红 褐色或 黄褐色 鳞片, 鳞 片大小 不等, 通常有 腺体状 和片状 两种, 相距 小于其 直径至 近于 与直径 相等,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 脉在叶 面几不 可见, 在背面 略显, 纤细, 网 脉在两 面均不 明显; 叶柄长 3 — 4 毫米, 密 被褐色 鳞片。 花序 腋生, 每花序 1( 一 2) 朵花, 于枝上 排列成 总状式 ;花 芽鳞于 花期仍 不落, 覆瓦状 排列, 外面无 毛或被 灰白色 微柔毛 ,有 时上 部中间 有数个 餽片; 花梗 很短, 长 3 — 4 毫米, 密生 鳞片; 花萼 明显, 萼裂 片长圆 形或半 圆形, 顶端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外面有 憐片; 花冠粉 红色, 偶有 白色, 钟状或 漏斗状 ,长 1.5 一 2 厘米, 中 部以上 5 裂, 裂片 开展, 外 面密被 鎮片和 灰白色 短柔毛 (尤以 花冠筒 部密被 ); 雄蕊 10 枚, 不等长 ,长 雄蕊近 与花冠 等长, 花丝基 部疏生 柔毛;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55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57 1-3. 腋 花杜醜 Rhododendron racemosum F ranch., 和 花弯; 4—7. 柳 条杜鹃 R. virgatum Hook. f. var. 片, 6. 花, 7. 雌蕊和 花咢。  '- 花枝, 2. 叶 背部分 示稱, 片, 3. 雜蕊 virgatum, 4. 花枝, 5. 叶背 部分放 大示燐 (杨建 昆绘)  r" 養 ls/o。:n >e>*"so o oak o o o o . 一 .0^^.00 Vof l。c。。。 。;  。卷 1 禽 f f / 蓬.。 食 s<&oc-。,。,o>。,。,。p% 
杜 醜花科  557  伸出 花冠, 下部被 鳞片或 有时被 柔毛和 鳞片, 有时基 部仅被 柔毛。 蒴 果长圆 形或长 圆状球 形, 长 0.7 — 1.2 厘米, 密 被褐色 腺鳞。 花期 3—5 月。 产巍山 、下关 、大理 、漾濞 、宾川 、洱源 、鹤庆 、碧江 、维西 、贡山 等地, 生于山 坡湿润 草地、 山坡林 下或灌 丛中, 海拔 1700 — 260{)( — 3000) 米,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 锡金、 不丹。 226b. 少毛 柳条杜 13 (变种 ) var. glabriflorum K. M. Feng ex R. C. Fang (1982). 和原 变种不 同在于 花冠外 面被鳞 片但不 被毛; 花丝 无毛; 花柱 基部被 鳞片, 无毛。 产贡山 (黑瓦 底至大 坝底途 中), 生 于海拔 2000 米的沟 边杂木 林中。 模 式标本 采于该 地。 227. 膝花杜 13 (图鉴 ) 图版 I 57 , 1—3 Rhododendron racemosum Franch. (1886); Hook. f. in Curtis (1893)*; Hemsl. (1889); Hutch, in Stevenson (1930);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Cullen et Chamberlain (1978); Cullen( 1980)*; Davidian (1982). Rhododendron motsouense L^vl. (1913), R. crenatum Li\\. (1915), (1916)*. 常绿 灌木, 高 0.15 — 2 米, 分 枝多; 幼枝短 而细, 褐色, 被黑褐 色腺鳞 ,无 毛或有 时被微 柔毛。 叶片 多数, 散生, 搡之有 香气,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5—4 厘米, 宽 0.8_1.8 厘米, 顶端 钝圆或 锐尖, 具明显 的小短 尖头或 不明显 具有, 基部钝 圆或楔 形渐狭 ,边缘 反卷, 上面 密生黑 色或淡 褐色小 鳞片, 下面 通常灰 白色, 密被褐 色鳞片 ,鳞 片中等 大小, 近 等大, 相距不 超过其 直径, 也不相 邻接, 中脉 在上面 略下陷 或近于 平坦, 侧脉在 两面均 不明显 ,网 脉 在上面 明显或 不显, 在 下面不 明显; 叶柄短 ,长 2 — 4 毫米, 被 鳞片。 花序 腋生于 枝条顶 部或上 部叶腋 ,花芽 鳞多数 覆瓦状 排列, 于花期 仍不落 ;每一 花序有 2 — 3 朵花, 花梗 纤细, 长 0.5 — 1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 萼小, 环状或 波状' 《裂, 被 鳞片, 无缘毛 ;花 冠小, 宽漏 斗状, 粉红 色或粉 红带淡 紫色, 长 0.9 — 1.4 厘米, 近于 花冠中 部或中 部以下 分裂, 裂片 开展, 外面 疏生 鳞片或 近于无 鳞片; 雄蕊 10 枚, 伸出花 冠外, 花丝基 部密被 开展的 柔毛; 子房 5 室, 密 被 鳞片, 花柱 长过于 雄蕊, 无 毛也无 鳞片, 或 有时基 部被短 柔毛。 蒴果长 圆形, 长 0.5 — 1 . 厘米, 被小 鳞片。 花期 3 — 5 月。 产 中甸、 丽江、 维西、 鹤庆、 漾濞、 洱源、 大理、 剑川、 云龙、 永平、 禄劝、 富民、 沾益、 会泽、 宣威、 镇雄、 彝良、 巧家 等地, 生于云 南松林 、松- 栎 林下、 灌 丛草地 或冷杉 林缘, 常 为这些 植物群 落的优 势种, 海拔 1500 — 3500 ( — 3800) 米; 四川 西南、 贵 州西北 也有。 模 式标本 釆于 洱源。 2. 杉 叶杜属 Diplarche Hook. f. et Thorns. 常 绿矮小 灌木。 叶小, 无柄, 革质, 线形, 边缘具 芒刺状 小锯齿 ,两面 无毛, 叶面具 光泽, 叶背具 细小乳 突体。 花小, 密集排 列于小 枝顶端 ,近 头状花 序式; 苞片和 小苞片 叶状, 边缘 具流苏 状腺毛 ;花无 梗或近 无梗; 萼片 5 ,革 质, 绿色, 边缘 具腺状 缘毛; 花冠 筒状, 上部 5 裂, 裂片 开展, 近圆形 ;雄蕊 10, 两轮 排列, 上轮着 生于花 冠筒的 中部或 基部,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下轮着 生于花 冠筒基 部或子 房基部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花 药小, 卵形, 纵裂; 子 房圆球 
558  云 南'' 植 '物 志  形, 无毛, 5 室, 花柱短 ,柱头 5 浅裂, 胚珠 多数。 果 期总轴 伸长, 花萼 宿存包 于果的 外面, 果球形 ;种子 多数, 倒卵状 楔形, 压扁。 2 种, 分布 锡金、 细甸 和我国 西藏、 云南、 四川。 云南 2 种 均产。 Airy-Shaw (1964) 根据该 属花序 的特征 、雄 蕊的排 列和花 药开裂 方式, 把该属 移入岩 . 梅科 (Diapensiaceae) 中, 立为杉 叶杜族 (Diplarcheae)。 分种 检索表 1(2) 植株高 8 — 14 厘米, 小枝具 腺毛; 上 轮雄蕊 着生于 花冠筒 中部, 下轮生 于花冠 筒基部 1. 多花杉 叶杜 D. multiflora 2(1 ) 植株高 4 一 7 厘米, 小枝 无毛; 上轮雄 蕊生于 花冠筒 基部, 下轮 与花冠 分离, 着 生于子 房基部 2. 少花杉 叶杜 D. paueiflora 1. 多花 杉叶杜 (图鉴 ) 图版 1 5 8, 1-6 Diplarche multiflora Hook. f. et Thorns. (185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Diels(1912);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矮小 灌木, 高 8 — 14 厘米; 多分枝 ,小枝 褐色, 被 腺毛。 叶小, 密集 排列, 革质, 线形, 长 6-6.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具 钝尖头 ,基 部钝, 边缘上 半部具 芒刺状 锯齿, 刺顶 端为膨 大的 腺体, 叶面 无毛, 具光泽 ,中脉 凹陷, 叶背 无毛, 具灰白 色细小 乳突体 ,中脉 突起; 无柄, 基部具 宿存的 叶枕。 花小, 8 — 12 朵, 排列 成短总 状或近 头状; 苞片 叶状、 椭圆状 卵形, 长 2.5-5.5 毫米, 边缘具 流苏状 腺毛; 萼片 5, 绿色, 叶状, 长 圆状棉 圆形, 长约 4 毫米, 边缘 具腺状 缘毛; 花冠圆 筒状, 粉红色 ,花冠 筒长约 4 毫米, 裂片 5, 开展, 近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雄蕊 10, 内藏, 二轮 排列, 上轮 着生于 花冠筒 中部, 长约 2 毫米, 下轮 生于花 冠筒 基部, 长约 2.5 毫米, 花丝 无毛; 子房 球形, 无毛, 花柱 紫色, 柱 头大, 头状。 果 期总轴 伸长达 5 — 7 厘米, 被柔毛 ;果 球形, 包于宿 存的花 萼内, 果 梗长约 2 毫米, 被 柔毛。 产德铁 、贡山 ,海拔 3500 — 4100 米的石 坡上;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锡金和 缅甸东 北部。 2. 少花 杉叶杜 (图鉴 ) 图版 158, 7 — 11 Diplarche paueiflora Hook. f. et Thorns. (185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矮小 灌木, 高 4 一 7 厘米; 小枝 纤细, 无毛。 叶小, 排 列较前 种疏, 革质, 线形, 长 3 — 4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具 钝尖头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芒刺状 锯齿, 叶面具 光泽, 中脉微 M ,叶 背具 细小乳 突体, 中脉 隆起; 叶 无柄。 花 2 — 6 朵, 短总 状或近 头状; 苞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边缘具 流苏状 腺毛; 萼片 5, 长圆状 桶圆形 ,长约 3 毫米, 边缘 具腺状 缘毛; 花冠圆 筒状, 红色, 筒长约 2 毫米, 裂片 5, 开展, 近 圆形, 长约 2 毫米; 雄蕊 10, 上 轮生于 花冠筒 基部, 下轮 与花冠 分离, 着生 于子房 基部, 长约 2 毫米; 子房圆 球形, 无毛, 花柱 极短, 柱头 头状。 果 期总轴 伸长达 4 厘米, 被 柔毛和 腺毛, 果包于 宿存花 萼内, 果 梗长约 1.5 亳米, 被 毛。 产德钦 ,海拔 3600 — 4150 米的岩 石或草 坡上;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分布于 锡金。 
杜 酷花科  559  图 版 158 1—6. 多花 杉叶杜 Diplarchf multiflora Hook. f. et Thorns., 1. 植株 ,2. 叶片, 3. 苞片, 4. 花, 5. 花冠 展开及 雄蕊, 6. 雜^; 7—11. 少花 杉叶杜 D. pauciflora Hook. f. et Thorns., 7. 植株, 8. 叶 片, 9. 苞片, 10. 花, 11. 花冠 展开及 雄蕊、 雌蕊。 (肖 溶绘) 
560  云南 植物志  3. 岩须属 Cassiope D. Don 常 绿矮小 灌木。 叶鳞 片状而 覆瓦状 排列, 或线形 而广展 ,全 缘或具 缘毛。 花单生 ,花 梗 腋生, 苞片在 基部, 花常 弯垂, 白色或 淡红色 ,萼片 4 一 5 裂, 分离, 常 覆瓦状 排列, 果时伸 长或 不变, 花冠 钟状, 白色或 粉红色 ,裂片 4 一 5, 短, 外弯, 雄蕊 10 (或 8 — 12), 纤细, 着生 于花 冠内侧 基部, 花丝 线形, 花药 卵形, 顶部 有外弯 的芒; 子房 5 室, 花柱 柱状, 柱头 单一, 每室 有多数 胚珠。 蒴果 圆形; 种子小 ,长桐 圆形, 有时 弯曲, 被 长毛。 约 20 种, 分布于 北极地 区至喜 马拉雅 山区。 加拿大 5 种, 苏联 4 种, 印度 2 种, 曰本、 尼泊尔 、巴基 和 锡金各 一种。 我国有 11 种, 产 云南、 四川和 西藏。 云南产 9 种, 集中 在西 北部。 在海拔 3000 — 4700 米 的高山 上常成 群落。 有的 种类, 如岩须 (C.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rns.) 入药, 有行气 止痛、 安神 之效。 分种 检索表 1(6) 叶背无 沟槽。 2(3) 叶背凸 起成楠 圆形的 泡伏, 被刚毛 状长毛 ,叶小 ,长 2 — 2. 5 毫米, 宽不达 1 毫米  1. 鼠 尾岩须 C. myosuroides 3(2) 叶背 平展或 仅边缘 加厚。 4(5) 叶背 平展, 不加厚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具干 膜质边 2. 垫 状岩须 C. pulvinali. 5(4) 叶 背边缘 加厚, 无干膜 质边, 有缘毛 3. 朝 天岩须 C. palpebrata 6(1) 叶背有 沟槽。 7(8) 叶交 互对生 4. 岩须 C. selaginoides 8(7) 叶覆 瓦状排 列或不 为交互 对生。 9(12) 叶具 干膜质 边缘。 10(11) 叶背、 花萼、 花冠外 面疏被 银白色 短柔毛 〜'S. 银 毛岩须 C. argyrotricha 11(10) 叶 背无毛 6. 扫 帯岩须 C. fattigiata 12(9) 叶不 具干膜 质边。 13(16) 叶线状 披针形 ,长 4 毫米 以上。  14(15) 叶边 缘有一 排红掠 色斜向 上的羽 状毛, 显著, 长达 1 毫米, 叶长 4 一 6 毫米 7. 缘 毛岩须 C. dendrotricha 15(14) 叶长 6 — 8( — 9) 毫米, 边缘具 篦齿伏 锯齿, 齿尖具 灰白色 羽状毛 8. 鹿 叶岩须 C. pectinata 16(13) 叶 卵形, 长 2 — 2 . 8 毫米, 边缘锯 齿小, 疏, 不为 篦齿状 ; 9 . 矮 小岩须 C' nana 1. 鼠 尾岩须 图版 159, 1-6 Cassiope myosuroides W. W. Smith(19l7); "图鉴 " (1974)*. 常绿 矮小半 灌木, 高 4 一 7 厘米, 或略 较高, 枝外 倾或近 直立, 粗约 4 毫米。 叶在 枝上为 紧 密四行 覆瓦状 排列, 卵形, 长 2 — 2.5 亳米, 宽不达 1 毫米, 先端长 1 毫米, 渐尖, 干 膜质, 两侧边 也同样 有细缘 毛的干 膜质, 背面 凸起成 楠圆形 的泡状 隆起, 两面 绿色, 背面 有相当 
杜 鹃花科  561  密 的伏生 黄褐色 刚毛状 长毛。 花下垂 ,白色 带粉红 ;花梗 细长, 长约 2 毫米, 密生姝 丝状的 黄褐色 长柔毛 ;萼片 4 一 5, 长约 3 毫米, 略为宽 橢圆形 ,深 紫色, 无毛, 有狭 干膜质 的边; 花 冠钟状 ,长约 8 毫米, 5 裂; 雄蕊 8, 不伸出 ,花 丝有疏 微毛, 花 药背面 顶端有 2 反 折长芒 蒴果 圆形。 产丽江 、碧江 ,生 于海拔 4 000 — 4500 米的 裸露石 岩上。 缅甸北 部亦有 2. 垫 状岩须 (云 南植物 研究) Cassiope puIvinaHs T. Z. Hsu( 1982)*, 矮小 灌木, 高仅 3 厘米, 分 枝多, 密集, 常成 塾状。 叶成不 规则的 覆瓦状 排列, 小, 长圆 形, 长 2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 端尖, 有干 膜质的 尖头, 具干膜 质形成 的边缘 及其撕 裂后形 成的膜 片或毛 状物, 毛 状物长 1.6( — 2) 毫米, 背面平 ,不 加厚, 具微小 腺体, 稀 边缘稍 加厚,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花 单一, 腋生, 花梗长 1.5 — 2 厘米, 纤细, 被丝状 绒毛; 花萼 5 裂, 裂片 长圆形 ,长 3 毫米; 花冠 白色, 长约 6 毫米, 外面 被微小 柔毛, 5 浅裂; 雄蕊 8 , 花丝 纤细, 长 2.5 毫米, 被 续毛; 花药长 1 毫米, 芒长 1.5 毫米, 反折, 被短 柔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1.5 毫米, 花柱长 3 毫米, 柱状, 无毛。 果 未见。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4300 米的 山坡石 隙中。 常见。 模 式标本 采自碧 江碧罗 雪山。 本 种近鼠 尾岩须 (Cassiope myosuroidcs W. W. Smith), 但 叶背不 为泡状 隆起; 亦近 朝 天岩须 (C. palpebrata W. W. Smith), 但 叶缘有 干膜质 边及其 所形成 的毛。 本 种的主 要特征 是叶小 ,背面 平展, 具微 小腺体 和疏被 白色小 柔毛, 边缘干 膜质及 其所形 成的毛 ,花 冠外 面有小 柔毛。 3. 朝 天岩须 Cassiope palpebrata W. W. Smith (1914); "图 鉴,, (1974)*. 、 常绿 矮小半 灌木, 高 6 — 8 厘米; 枝条密 ,直立 或外倾 。叶在 枝上四 行密生 ,几不 覆瓦状 排列, 多少 张开, 斜向上 ,革质 ,披针 形或近 椭圆形 ,长 2 — 4 毫米, 宽不及 1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楔形, 边缘 加厚, 两 边各有 3 — 5 齿, 齿尖 有长约 1 毫米的 刚毛, 其 余部分 无毛。 花单 一, 腋生, 直立, 白色, 花梗 纤细, 长约 2 厘米, 直 立或近 直立, 密生黄 褐色长 柔毛; 花萼 5 -裂, 裂片棉 圆形或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圆形 或钝, 紫 红色, 无毛; 花冠 钟形, 长 7 — 8 毫 '米, 檐部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2 毫米, 先端钝 ,雄蕊 8, 花丝长 2 毫米, 被疏 柔毛; 花药 卵形, 顶 部具 2 反折的 长芒; 花柱长 2 毫米。 成熟果 实未见 。花期 6 — 9 月。 产 德饮、 贡山、 碧江,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的高 山花岗 岩风化 堆上, 或苔藓 丛中。 缅 甸北部 亦有。 模式 标本采 自维西 (Mekong- Yangtze divide)。 本种 近岩须 (C.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rns.), 但叶 平展, 几不为 覆瓦状 排列, 叶 缘有长 刚毛, 花丝有 柔毛, 可 以与之 区别。 4. 岩须 图版 159, 7 — 11 长梗 岩须、 雪灵芝 、水 麻黄、 万年青 (云 南中甸 ), 铁刷把 (四 川松潘 ), 草灵芝 (全 国中 草药 汇编) 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rns. (1855); C. B. Charke in Hook. f. (1882); Forb. & Hemsl. (1889); L6v\. (1915); Fedde (1922); Rehd. (1934); Stapf in Curtis (1924)* "图鉴 "(1974)*; Hara(l97l);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1—6. 鼠 尾岩须 Cassiope myosuroides W. W. Smith, 1. 植株, 2. 花, 3. 叶 (背面 ), 4. 叶 (正 面), 5. 子房和 花柱, 6. 雄蕊; 7 — 11. 岩须 C.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rns., 7. 植株, 8. 花, 9. 叶 (背面 ) ,10 叶 (正面 ), 11. 雄蕊。 (吴锡 战绘) 
杜 i§ 花科  563  Cassiope mairei Uvl.(1914), (1915). 常绿 矮小半 灌木, 高 5 — 25 厘米; 枝条多 而密, 外倾 上升或 披散, 小 枝长约 5 — 7 厘米、 粗 2 — 2.4 毫米。 叶密交 互对生 ,革质 ,披针 形至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2 — 3 毫米, 宽 (0.7 —) 1- 1.7 毫米, 基部 稍宽, 2 裂, 叉开, 顶端 稍钝, 幼时具 1 长达 0.5 — 0.75 毫米的 紫红色 芒刺, 背 面龙骨 状隆起 ,有 1 深纵 沟槽, 向上达 离叶顶 不远处 ,往下 叉开, 背面 无毛, 有 光泽, 腹面近 凹陷, 被 微毛, 边缘被 细缘毛 ,以后 消失, 留下疏 齿状的 残余或 全缘。 花单 1, 腋生, 下垂, 花梗长 1.5 — 2.2 厘米, 有时 更短, 被长 柔毛, 顶部 下弯, 基部 为苞片 所包; 萼片 5 裂, 裂片卵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2.5 — 3 毫米, 紫 红色, 无毛; 花冠乳 白色, 宽钟状 ,长 7—10 毫米, 5 裂, 两面 无毛; 雄蕊 10, 比花 冠短, 花 丝背面 被毛。 蒴果 球形。 产西 北部及 东北部 (禄劝 ), 生 于海拔 (2600 —) 3500-4500 米 的灌丛 中或塾 状灌丛 草地; 四川 西部, 西藏 东南部 亦有。 分布于 锡金。 全株 入药, 行气 止痛、 安神。 5. 银 毛岩须 (云 南植物 研究) Cassiope argyrotricha T. Z. Hsu(1982)*. 直立小 灌木, 高 12 — 15 厘米, 分 枝多, 密集, 具覆瓦 状排列 的叶。 叶片 革质, 披 针形或 宽披 针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背面 弯拱, 疏被银 白色短 柔毛, 具 1 深纵 沟槽, 向 上 达离叶 顶不远 ,下部 叉开, 边缘具 红褐色 干膜质 宽边, 有 缘毛。 花 单一, 腋生, 花梗长 2 — 3 毫米, 纤细, 密被 蛛丝状 绒毛; 花萼 5 裂, 裂片櫛 圆形, 长 4.5 毫米, 宽 2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疏被银 白色短 柔毛; 花冠 白色, 长 9 毫米, 外面 疏被银 白色短 柔毛; 雄蕊 10, 花丝长 2.5 毫 米, 被疏毛 ,向基 部加宽 ,花药 卵形, 芒长 1 毫米, 被疏毛 ;子房 球形, 径约 1 毫米, 花柱柱 状, 长 3 毫米。 蒴果 未见。 产碧江 ,生 于海拔 4250 米 的山坡 杜鹃灌 丛中。 常见。 模式标 本采自 碧江。 本 种近扫 帚岩须 (Cassiope fastigiata D. Don), 但叶背 、花萼 、花 瓣被银 白色短 柔毛而 特异。 6. 扫 帚岩须 血地红 (西藏 亚东) Cassiope fastigiata (Wall.) D. Don(l834); Curtis (185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Rehd.(1940); Hara (1966), (1971); "图 鉴" (1974)*. Andromeda jastigiata Wall. (1820). 常绿 丛生小 灌木, 高 15 — 30 厘米; 枝条多 而密, 外倾上 升成扫 帚状, 粗约 4 毫米, 叶成 4 行 覆瓦状 排列,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下 部宽约 2 毫米, 先 端钝, 但有 淡绿色 或 棕色干 膜质的 渐尖头 (老时 常脱落 ), 长约 1.5 毫米, 背面 龙骨状 隆起, 有 1 纵深沟 槽达叶 顶不 远处, 沟下部 叉开, 具 银白色 (老时 灰色) 宽膜质 边缘, 上被 柔毛状 瞎毛。 单花, 腋生, 下垂, 花梗长 3 — 5 毫米, 密被长 柔毛, 基部具 1—1 苞片, 苞片具 缘毛; 萼片 5 裂, 裂 片披针 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边缘宽 干膜质 ,全缘 或有缘 毛状齿 ;花冠 钟状, 白色, 长 6 — 8 毫米, 5 浅裂; 雄蕊 10, 不 伸出花 冠外, 花丝 无毛, 花 药短, 药室 膨大, 先 端具长 的细尖 头, 花 柱基部 增厚, 圆锥形 ,柱 头钝。 蒴果 球形、 直立, 5 室, 5 瓣裂, 裂 片先端 2 裂。 产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3800 — 4500 米 的灌丛 中或冰 硫石石 缝中, 常自成 群落; 西 藏南部 
564  云南 植物志  和 东南部 亦有。 分布于 不丹、 尼泊尔 、锡金 、孟 加拉、 克什米 尔地区 及巴基 斯坦。 全株治 气喘。 7. 缘 毛岩须 Cassiope dendrotricha Hand.-Mazz. (1925); "图 鉴" (1974)*. 常绿矮 小灌木 ,高 (6 —) 15-30 厘米; 枝条 直立, 少分 枝或不 分枝, 密生 四行彼 此接近 而斜展 的叶, 呈四 角形的 圆柱, 粗 5 — 6 毫米。 叶 革质, 线形, 长 6 — 7 毫米, 下部宽 1.2 毫米, 钝 尖头, 背面 龙骨状 隆起, 有 1 纵深 沟槽, 长几达 叶顶, 边缘 不具膜 质边, 但 从基部 到顶部 有 1 排红 捺色斜 上的羽 状毛, 长达 1 厘米, 幼时 在顶部 较密。 花单 1, 腋生, 下垂; 花梗有 黄褐色 长绒毛 ,开花 时长约 2 毫米, 后 伸长到 1.5 厘米; 萼片 5, 卵状长 圆形, 长 3 毫米, 全 缘, 无毛; 花冠宽 钟状, 白色, 长约 7 毫米, 5 浅裂。 蒴果 球形, 径约 3 毫米, 包于萼 片内。 花 期 5 — 9 月, 果期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德饮、 丽江、 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 4200 (-4800) 米的 林下石 缝中; 四 川、 西藏 (林芝 ) 亦有。 8. 资 叶岩须 Cassiope pectinata Stapf(l924), Hand. -Mazz.( 1936). Cassiope macratha Hand.-Mazz. (1925). 小灌木 ,高 15 — 30 厘米, 分枝多 ;枝 粗状, 常直立 ,稀 蔓生。 叶 覆瓦状 排列, 革质, 小, 卵形, 长 2.5 — 2.8 毫米, 基 部宽, 无毛, 背部 沟槽达 叶顶, 边缘具 篦齿状 据齿, 齿尖具 羽状缘 毛, 老 时缘毛 脱落, 具细锅 齿的残 留物。 单花 腋生, 花梗长 2.5 (-3) 厘米, 纤细, 被 蛛丝状 绒毛; 花长约 6 毫米, 下垂; 花萼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紫 红色, 先端尖 ;花冠 白色, 两面 无毛, 5 裂; 雄蕊 10 ,花 丝长 1.5 毫米, 被疏 絨毛, 花药椭 圆形, 具芒, 芒反折 ,长 1.4 毫 米, 疏 被毛; 花盘具 腺体; 子房 球形, 径 1.5 毫米, 花柱长 3 毫米, 无毛。 蒴果小 ,径约 2.5 毫 米, 花柱 宿存。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中甸 、德铁 、丽江 ,生 于海拔 3200 — 4600 米的 灌丛、 草甸、 岩 石上, 或冷杉 林下。 习 见。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 种可能 是岩须 (C. selaginoides Hook. f. et Thorns.) 与缘 毛岩须 (C. dendrotricha Hand.-Mazz.) 的杂 交种。 它与岩 须的区 别是后 者叶交 互对生 ,而与 缘毛岩 须不同 之处是 后 者叶长 5 毫米, 基部不 叉开, 花冠 深裂。 9. 矮 小岩须 Cassiope nana T. Z. Hsu(1982)*. 矮小 灌木, 高仅 2.5 厘米, 稀达 3.5 厘米, 常仅有 3 — 4 分枝。 叶 密生成 四行覆 瓦状排 列, 小, 卵形, 长 2 — 2.5 毫米, 钝头, 边缘有 小锯齿 ,齿 尖有羽 状毛, 背面有 一纵沟 槽达叶 顶, 沟宽, 下部叉 开成三 角形。 花 单一, 腋生, 直立; 花梗长 1 一 1.4 厘米, 纤细, 被蛛 丝状褐 色 绒毛; 花长 5 — 6 毫米; 花萼 5 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2.5 毫米, 两面 无毛; 花冠长 6 毫米, 白色, 5 浅裂; 雄蕊 8, 花丝 粗壮, 长 1.5 毫米, 疏被 柔毛, 花药 矩形, 有 2 反折 的芒, 芒长 1 亳米, 疏 被毛; 有花盘 ;子房 上位, 球形, 高约 2.5 毫米, 无毛, 花柱 棒状, 长 1.5 — 2 毫米, 无 毛, 胚珠 多数。 花期 8 月。 产德钦 ,海拔 3700 米的斜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杜 鹃 花 科  565  本 种近鼠 尾岩须 (C. myosuroides W. W.' Smith), 但叶背 无毛, 亦近短 叶岩须 (C. abbrcviata Hand.-Mazz.), 但 叶背沟 槽宽, 向上达 叶顶, 其真 正的近 缘种可 能是朝 天岩须 (C. palpebrata W. W. Smith), 但 叶背有 沟槽。 故均可 区别。 本种 的主要 特征: 植株 矮小, 叶 覆瓦状 排列, 叶背沟 槽宽, 向上达 叶顶, 花 直立, 花冠 浅裂, 花丝 和花药 上的芒 具毛。 4. 米 饭花属 Lyonia Nutt. 常绿 或落叶 灌木, 很少为 小乔木 ;冬 芽阔楠 圆形, 有鳞片 2 至 数片。 叶 互生, 具 短柄, 全 缘或有 据齿, 有时有 鳞片; 花为 腋生的 花束或 成总状 花序式 排列或 集合成 顶生的 圆锥花 序; 萼 5 裂, 很少 4 一 8 裂, 裂片 分离; 花冠 壶状或 圆柱状 钟形, 裂 片短, 雄蕊 10 枚, 很少 8 一 16 枚, 花丝 近顶部 有一对 附属体 或无附 属体, 花药 钝形, 无附 属体, 顶孔 开裂; 蒴 果近球 形或阔 椭圆形 ,纵裂 ,裂 缝厚, 有种子 多数。 约 30 种, 产亚 洲东部 至喜马 拉雅、 美洲 北部至 中美洲 诸岛。 我国有 9 种, 产东 部至西 南部。 云南 6 种, 6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萼大 ,长 4 一 8 毫米; 叶卵形 ,长 6 — S 厘米, 宽 3 — 5 厘米, 背 面被剌 状绒毛 1.大粤 米饭花 L macrocalyx 2(1) 花萼小 ,长 2 ~4 毫米。 3(4) 苞 片大, 披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2. 腾冲 米饭花 L. bracteata 4(3) 苞片小 ,长 2 — 4 ( 一 5) 毫米。 5(8) 叶 两面无 毛或几 无毛。 6(7) 叶小, 长 1,5—2.5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3. 美花 米饭花 L. compta 7(6) 叶大, 长 5— 10(— 13) 厘米, 宽 2.7— 6(— 8) 厘米 4. 米饭花 L. ovalifolia 8(5) 叶两面 被柔毛 或仅背 面被短 柔毛。 - 9(10) 叶倒 卵形、 长圆伏 倒卵形 ,长 3—5 (—7) 厘米, 宽 2 — 3 ( — 3 .S) 厘米, 两面被 柔毛, 背面 脉上尤 多 S. 毛叶 米饭花 L. viUosa 10(9) 叶圆 形或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6 — 11 厘米, 上面^ 毛, 背面被 棕黄色 短柔毛 6. 圆叶 米饭花 L. doyonensi 霧 1. 大菓 米饭花 (新拟 ) Lyonia macrocalyx (Anth.) Chun (1940). Pierts macrocalyx Anth. (1927),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1 一 2 (-4) 米; 枝条浅 黄褐色 ,无毛 ,幼 枝具微 柔毛。 叶片 革质, 卵 形, 长 6 — 8 (-10) 厘米, 宽 3 — 4( 一 5) 厘米, 上 面深黑 绿色, 无毛, 背面 苍白, 被黄 色刺毛 状绒毛 ,在脉 上尤密 ,主脉 及侧脉 在上面 凹陷,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全缘, 边缘微 反折, 先端渐 尖, 基 部圆形 或稀为 心形; 叶柄长 8 — 10 毫米, 上面 有槽, 被 微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3 — 5 毫米, 轴具 柔毛; 花梗 粗短, 长约 5 — 8 毫米; 花萼 5 裂, 裂片宽 卵形, 长 6 — 8 毫米, 宽约 3 
566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革质, 宿存, 背面有 3 条纵 脉纹, 先端 渐尖; 花冠 坛形, 长约 6 毫米, 5 裂, 裂 片短, 反 折; 雄蕊 10, 花丝长 3 毫米, 中部 弯曲, 基部 扩大, 具槌 硬毛, 无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先端 叉开; 子房 球形, 先 端扁平 /5 室, 花 柱长约 5 毫米, 加厚为 5 棱。 朔果 球形, 带 紫 红色, 直径约 5 毫米, 5 纵裂, 裂缝 加厚; 种子 多数, 褐色, 线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期 7 — 8 月, 果期 8 — 9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海拔 2800 — 3500 米的灌 丛中; 西藏 东南部 亦产。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西 北部。 2. 腾冲 米饭花 (新拟 ) Lyonia bracteata (W. W. Smith) Chun(1940). Pieris bracteata W. W. Smith(l916). 灌木, 高 1—2 米, 枝 粗壮, 无毛。 叶片披 针形, 革质, 长 3 — 4.5 厘米, 宽 1—1.5 厘米, 先 端渐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具 鋸齿, 两面 无毛, 上面深 绿色, 背面榄 绿色, 侧脉在 上面不 明显, 在 背面稍 明显, 近无柄 。总状 花序, 腋生, 集生于 枝顶, 常 3 — 5 总 序集为 圆维花 序状, 长约 15 厘米,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3 — 5 毫米, 榄绿色 ,边 缘有具 腺体的 锯齿, 有时宿 存, 小苟片 线形; 花梗长 3 — 4 毫米, 花多少 下垂, 白 色或玫 红色, 芳香: 花萼长 2.5 毫米; 无 毛, 下部半 球形, 裂片 卵形, 长 1 毫米, 先端钝 或尖, 常流 苏状; 花冠管 状柱形 ,长 1 厘米, 径 3-4 毫米, 无毛或 近无毛 ,裂片 5, 三角形 ,长 1.5 — 2 毫米; 雄蕊长 6 毫米, 花丝长 3 毫米, 或 稍长, 被白色 绒毛, 先端有 2 芒; 花药 管状, 短; 子房半 上位, 球形, 花柱长 9 毫米。 果 未见。 产 腾冲、 巍山。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本种总 状花序 有长的 苞片, 花 萼裂片 卵形而 特异。 3. 美花 米饭花 Lyonia compta (W. W. Smith, et T. F. Jeff.) Hand.-Mazz. (1936). Pieris compta W. W. Smith et T.F. Jeff. (1916); Xolisma compta RehcJ.(1924). 3 a. 美花 米饭花 (原 变种) var. compta 常绿 灌木; 枝纤细 ,幼 时具小 柔毛, 很快变 无毛。 叶椭圆 形或狭 椭圆形 ,长 1.5 — 2.5 厘 米, 宽 5 — 15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稍钝, 具硬 尖头, 基部 钝圆, 全缘, 边缘 角质或 革质, 稍 外卷, 上面榄 绿色, 无毛, 中肋及 侧脉不 明显, 背面 较淡, 无 毛或近 无毛, 具黑色 腺体, 中肋 隆起, 网脉 可见;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具 毛或近 无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10 — 15 厘米, 其下 有小的 近似 苞片状 的叶。 纤细, 花多, 花下垂 ,偏向 一侧, 具长 3 — 5 毫米的 苞片; 花梗长 5 毫米, 果 时长达 1 厘米, 被毛, 基部具 钻形小 苟片; 花萼疏 被柔毛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渐 尖, 具 散生, 黑色的 小腺体 ;花冠 坛形, 白色, 长 5 — 6 毫米, 外面密 被白色 柔毛, 裂片短 ,三 角形, 直立; 雄蕊 10, 内藏; 花丝着 生于花 冠内侧 基部, 扁平, 中部 弯曲, 花药明 显二芒 ;子 房球形 ,顶端 下陷, 具 柔毛。 蒴果 球形, 直径约 3.5 毫米, 种子 脱落。 产昆明 、禄劝 ,生 于海拔 1800 — 2200 米的 山谷、 沟边。 模式标 本采自 云南。 本种 的主要 特征是 叶小, 椭圆形 ,先端 钝圆,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花 冠外面 被白色 柔毛。 3 b. 现 山美花 米饭花 (变种 ) var. stenantha Hand.-Mazz. (1936), 
杜 鹃花科  567  与原变 种不同 处是花 冠柱状 卵形, 长 6 毫米, 宽 3 毫米, 植株被 柔毛。 产昆明 、砚山 、蒙自 、文山 ,生 于海拔 1100 — 1800 米的 山上。 4. 米饭花 乌饭草 、饱 饭花、 牛筋、 珍珠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1897); Hand.-Mazz. (1936); Rehd. (1937), (1940), (1949); Kitanura (1955); H. L. Li(1963); Hara (1966); "图鉴 "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Andromeda ovalifolia Wall. (1820); Pieris I^ouyongensis Uvl. (1903), (1906), (1914), (1916); P. ulbrichii I^vl. (1906), (1907), (1914) (、ulbrichiana'); Xolisma ovalifolia Rehd. ( 1924), (1934); Chine (1927); 陈峰 (1937) P. ovaltjolta (Wall.) G.Don (1932); D. Don (1934);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Uvl. (1914), (1916). 4a. 米饭花 (原 变种) 图版 160, 1—4 var. ovalifolia 落叶小 乔木, 高 4一5 ( — 10) 米, 或为 灌木, 枝无毛 。叶坚 纸质, 椭圆形 或卵形 ,长 5 — 10 (-13) 厘米, 宽 2.7 — 6 (— 8) 厘米, 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常 圆形, 或稀为 心形, 全缘, 边缘略 反卷, 上面 绿色, 有 光泽, 无毛, 背面 无毛, 或脉上 多少有 柔毛, 主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6 — 8 对, 连 同网脉 在上面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4 一 10 毫米, 无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4-10 厘米, 具微 柔毛, 下部常 有数片 小叶, 每花序 上有花 15 — 25 朵, 花梗长 3 — 4 毫米, 下弯, 疏被 柔毛; 萼片 5, 披针状 三角形 ,长 2 — 3 毫米, 疏被 柔毛: 花冠椭 圆形, 长 7 — 10 毫 米, 白色, 有香气 ,外 面被微 柔毛, 5 浅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微反折 ;雄蕊 10, 花丝 纤细, 长 约 8 毫米, 弯曲, 具白色 柔毛, 顶端有 2 距, 花 药顶孔 开裂; 各 室顶端 具耳状 小片; 几与药 室等大 ;子房 球形, 径约 2 毫米, 花 柱长约 9 毫米, 伸出 花冠, 无毛。 蒴果 球形, 直径 4 一 5 毫米, 5 室, 室背 开裂, 缝线 加厚。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月。 ' 广布 于全省 各地, 生 于山坡 疏林灌 丛中; 亦分布 于台湾 (台北 )、 广西、 四川、 贵州、 西 藏。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以及中 南半岛 均有。 4b. 披针叶 米饭花 (变种 ) 图版 ISO, 5 — 6 狭 叶南烛 (图鉴 ) var. lanceolata (Wall.) Hand. -Mazz.( 1940). Andromeda lanceolata Wall. (1 820); Pieris /an"o/a/a(l 839); P. ovalifolia var. lanceol- at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Xolisma ovalifolia var. lanceolata (Wall.) Rehd. (1937); P. kpuyangensis Uvl. (1903); Chung (1924);" 图鉴" (1974)*. 与 原变种 不同处 是叶较 狭长, 椭圆 状披针 形至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8 — 12 厘米, 宽 2.5 -3 厘米, 基部 楔形: 萼片较 狭长, 淡 绿色, 披针形 ,长 4 毫米。 产西 北部, 生于 阳坡灌 丛中; 分布东 至台湾 、西达 西藏、 南至 广东、 广西。 不丹、 锡金、 尼泊尔 、印度 也产。 4 c 绒毛 米饭花 (变种 ) var. tomentosa (Fang) C. Y. Wu, comb. nov. Picns ovalijolia (Wall.) Drude var. totnentosa Fang in Contr . Biol, Lab. Sci. Soc. China 
图 版 160 1-4. 米饭花 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 1. 花枝, 2. 花 纵剖, 3. 雄蕊, 4. 果; 5 — 6. 披针叶 米饭花 L. ovalifolia (Wall.) Drude var. lanceolata (Wall.) Hand. -Maz/;.,5. 果枝, 6.果* (曾孝 簾 绘) 
杜 鹃花科  569  Bot. Ser. 10:241. 1938. 与原变 种不同 处是枝 、叶、 叶柄、 萼及果 (花) 梗密 被白色 绒毛。 产永仁 。我 国西藏 (米林 、察隅 ), 海拔 3100 — 3200 米 的林下 亦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永仁。 4<1. 小果 米饭花 (变种 ) 小果 南烛、 绽木 (图鉴 )、 白心木 (陕西 ) var. elliptica (Sieb. et Zucc.) Hand.-Mazz. (1936); Rehd. (1940); Fang(1944)*o Andromeda elliptica Sieb. et Zucc. ( 1 845). 与原变 种不同 处是叶 卵状楠 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_3.5 厘米, 顶端 渐尖, 基部心 形, 全缘, 萼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菊果小 ,径约 2 毫米。 产易门 、马龙 和高黎 贡山; 长江流 域各省 均产。 日本 亦有。 . 4e. 毛果 米饭花 (变种 ) var, hebecarpa (Franch. ex Hemsl.) Chun (1940). Pieris ov alt folia Don var. hebecarpa Franch. ex Hemsl . (1889), 与原 变种不 同处在 于果被 绒毛。 产丽江 、麻 栗坡。 5. 毛叶 米饭花 (新拟 ) 毛 叶南烛 (图鉴 ), 西 域浸木 (峨 眉植物 图志) Lyonia viUosa (Wall.) Hand.-Mazz. (1936); Fang (1944)*; "图 鉴" (1974)*. Andromeda villosa Wall,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Pieris vtllosa Hook. f. Dunn (1911); Rehd. et Wils. (1913); Xoltsma vtllosa Rehd. (1924). 5a. 毛叶 米饭花 (原 变种) 图版 lei, 1-4 var, villosa 落叶 灌木, 高 2 — 3 米, 树皮灰 色或深 灰色, 常成薄 片脱落 ;枝条 粗壮, 幼枝 有灰色 细毛, 老枝 无毛, 褐黑色 。叶 互生, 倒卵形 ,长 圆状倒 卵形, 或稀为 卵形, 长 3 — 5( — 7) 厘米, 宽 2 — 3 (一 3. 8 ) 厘米, 先端钝 ,有短 尖头, 向下部 稍变狭 ,基 部圆形 至宽楔 形', 有时 心形, 全缘 且略反 拳, 上 面疏被 柔毛, 背面被 短柔毛 ,脉上 尤多, 中脉 在上面 下回, 在背面 凸出、 侧脉 6 — 9 对 5 叶柄长 3 — 6 (-10) 毫米, 具疏 细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花序长 4 一 5 (— 7) 厘米, 通 常有花 8-15 朵, 密 生于有 黄褐色 的微柔 毛的总 轴上, 花梗长 3 ( — 5) 毫米, 下弯, 具微 柔毛; 花萼 深裂成 5 萼片, 萼片狭 披针形 ,长' 3 — 4 毫米, 绿色, 被微毛 ,具 3( — 5) 纵纹: 花 冠卵状 坛形, 乳 黄色, 长约 8 毫米, 外面疏 被灰色 细毛,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雄蕊 10, 长 4 毫米, 花丝 纤细, 弯曲, 被灰色 柔毛; 花药 黄色, 顶孔 开裂, 子房 被毛, 花柱 粗壮, 无毛。 蒴果 球形, 直 径约 4 毫米, 等于或 略长于 宿存的 萼片, 被疏微 柔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月。 产云南 西北部 ,海拔 27 00 — 29 00 (-3475) 米的山 坡上; 分布 于四川 (叙永 、盐源 )、 西 藏 (米林 )。 4 b. 球 花毛叶 米饭花 (变种 ) var. sphaerantha Hand.-Mazz. (1936), 总状花 序较短 ,长 1.5 厘米, 有 7 朵花, 花冠 白色, 球形, 直径约 6 — 7 毫米。 产大理 、宁浪 、德铁 、腾冲 ,生 于海拔 1800 — 2800 米的疏 林中; 西藏 亦有。 
570  南 植物志  1 一 4. 毛叶 米饭花 Lyonia villosa (Wall.) Hand.-Mazz., 1. 花枝, 2. 果枝, 3. 花 剖开, 4. 雄蕊; 5—6. 圆叶 米饭花 L. doyonensis Hand.-Mazz, 5. 果枝, 6. 果。 (杨建 昆绘) 
杜 》l 花科  571  6. 圆叶 米饭花 (新拟 ) 图版 161, 5 — 6 圆 叶南烛 (图鉴 ) Lyonia doyonensis Hand.-Mazz. ( 193 6);" 图鉴" ( 1974)*. Piens doyonensis Hand.-Mazz. ( 1923). 落叶灌 木至小 乔木, 高达 5 米, 树皮灰 白色; 小枝 无毛, 灰褐色 ;芽 粗大, 椭圆形 ,芽憐 革质, 深 捺色, 无毛。 叶坚 纸质, 圆形或 椭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6—11 厘米, 顶端 圆形, 具一短 突尖, 基部 圆形, 或常成 浅心形 ,全缘 ,上面 无毛, 下面具 黄掠色 短柔毛 ,中脉 在上面 回 人, 在 背面橙 红色, 极隆起 ,侧脉 7 — 10 对, 横隔脉 弯弓形 ,多而 密连同 网脉, 在背 面橙红 色, 明显 突起。 总状花 序单生 ,长 9 一 15 厘米, 总轴 粗壮, 基部有 2 — 3 片小叶 ;小花 梗带红 色, 长 3 — 4 毫米, 具白色 疏柔毛 ;萼片 红色, 长约 2 厘米, 三 角形, 具 白色疏 柔毛; 花冠白 色, 管状 钟形, 长 10 — 13 毫米, 具白色 疏柔毛 ;雄蕊 10 枚, 花丝 顶部有 2 个小 钻形附 属物, 花丝 被毛, 基部 尤多, 子房 无毛, 花柱 与花冠 等长。 蒴果 球形, 径约 4 毫米, 无毛。 花期 7 月, 果期 8—10 月。 产贡山、维西、^^水、景东,生于海拔2100—3100米的林中。 有 时高达 15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5. 吊 钟花属 Enkianthus Lour. 落叶 灌木或 稀为小 乔木, 枝轮生 ;冬芽 圆形。 叶 互生, 全缘或 具锯齿 ,常 聚生于 小枝之 顶, 具柄。 花为 单花或 顶生、 下垂的 伞形花 序或伞 形花序 状的总 状花序 ,花梗 细长, 花时常 下弯, 果时 直立或 上弯, 基部具 苞片; 萼 5 裂, 裂片 宿存; 花冠 钟状或 壶状, 5 短裂; 雄蕊 10, 分离, 通常 内藏, 花 丝短, 基部渐 粗扁, 常被毛 ,花药 卵形, 顶端 通常呈 羊角状 叉开, 每室 顶端具 1 芒, 有时基 部具附 属物, 顶孔 开裂; 子房 5 室, 每室 有胚珠 数枚。 蒴果椭 圆形, 5 棱, 室背 开裂为 5 果: H。 种子 少数, 长橢 圆形, 常 有翅或 有角。 约 13 种, 分布 于喜马 拉雅至 日本。 我国 9 种, 云南产 6 种。 有的种 类为美 丽的观 赏植物 ,常 栽培于 园庭供 观赏。 因系早 春开花 ,为 园林花 卉中的 佳品。 分种 检索表 1(4) 叶革 质或近 革质, 伞形 花序, 果柄 直立。 2(3) 叶全 缘或仅 上部具 疏齿, 边缘 反卷,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两 面无毛 1, 吊钟花 E* quinquefiorus 3(2) 叶缘 全部有 锯齿, 边缘不 反卷, 叶背 中脉下 部具白 色绒毛 …'- 2. 齿缘 吊钟花 E. serruiatus 4(1) 叶! i 纸质, 单花 或伞形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果柄 上弯。 5(10) 花多数 ,组 成伞形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6(7) 花梗、 叶 柄及叶 背常被 柔毛, 特別是 叶背脉 上及脉 腋密被 平伏粗 柔毛, 药室顶 端的芒 与花药 等长, 咢片 披针状 三角形 3. 毛叶 吊钟花 E. d«flexu. 
572  云南 植物志  7(6) 花梗、 叶柄及 叶无毛 或近^ 毛, 即 使有毛 也绝非 平伏粗 柔毛。 8(9) 叶较小 ,长 2 — 3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两面 无毛, 上面红 棕色, 背面 红色, 果 较小, 长约 5 毫米 …… 4. 越南 吊钟花 E. ruber 9(8) 叶较大 ,长 3 — 5 厘米, 宽 2— 2.5 厘米, 果较大 ,径约 6 (— 8) 毫米 5 . 灯笼树 E- chinensia 10(5) 花单一,稀成对,叶常集生^^顶 • 6. 少花 吊钟花 E. paucifloru. 1. 吊钟花 (广 东肇庆 府志) 图版 I 62 , 3 — 5 铃儿花 (植物 名实图 考), 白 鸡烂树 (广东 ) Enkianthus quinqueflorus Lour. (1790); Lindl. (1825); D. Don (1834); DC. (1838); Benth. (1861); Wils. (1907); Schneid. (1911); Dunn & Tutch, (1912); Rehd. (1913); Chung(l924); Rehd. (1927); P. Dop. (1930); Fang (1935); Merr. (1940)*; 广州 植物志 (1956); "图 鉴" (1974)* in nota; 海南 植物志 (1974); T. Z. Hsu(l982). Enkianthus dunnii Uvl., (1911) syn. nov., (1914); Rehd. (1934), (193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l977), syn. nov.; E. caved eriei L^vl., syn. nov.; E. xanthoxantha L^vl. syn. nov. 落叶或 半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 4) 米, 稀达 7 米的小 乔木; 树皮灰 黄色, 多分枝 ,枝圆 柱状, 全体 无毛; 冬芽长 椭圆状 卵形, 边缘具 白色小 绒毛。 叶 常聚生 枝顶, 互生、 革质, 两面 无毛,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 5-10 厘米, 宽 (1 一) 2-4 厘米, 先 端渐尖 且具钝 头或小 凸尖, 从中部 向基部 渐狭而 成短柄 ,边缘 反卷, 全缘或 稀向顶 端有疏 细齿, 中 脉在两 面清晰 ,侧脉 6—7 对, 连 同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叶柄圆 柱形, 长 (5 —) 10-15 (-20) 毫米, 灰 黄色, 无毛。 花通常 5 — 8 朵组 成伞形 花序, 花序 顶生, 着生于 覆瓦状 排列的 红色苞 片内, 苞片长 方形、 匙形或 条状披 针形, 膜质; 花 梗长约 1.5 — 2 厘米, 绿色, 无毛; 下弯; 萼 片三角 状披 针形, 长 2 — 4 毫米, 通常 全缘, 顶端被 纤毛; 花冠宽 钟状, 长约 1.2 厘米, 通常 粉红色 或 红色, 5 裂, 裂 片钝, 外弯, 常白色 ;雄蕊 10 枚, 短于 花冠, 花丝 扁平, 白色, 被 柔毛, 花药黄 色; 子房卵 圆形, 有 5 脊痕, 毛无; 花柱圆 柱状, 长 5 毫米, 无毛。 蒴果櫛 圆形, 淡黄色 ,长 8 —12 毫米, 具 5 棱, 无毛; 果柄 直立, 粗壮, 绿色, 长 3 — 5 厘米, 无毛。 花期 3 — 5 月, 果期 5 月 开始。 产石屏 、文山 、富宁 、河口 、屏边 ,生 于海拔 600 — 2400 米的丘 林地灌 丛中。 为 一美丽 的观赏 植物。 本 种为本 属的模 式种。 其主 要特征 为叶脉 网状、 明显, 边缘 全缘, 反卷。 H. Uveille (1911) 根 据采自 贵州贵 定标本 (J. Cavalerie 2300) 定为 E. dunnii Uvl. 但 W. G. Craib 和 A. Rehder 都 认为后 者与本 种相当 接近。 方文培 ( 1935) 也将 后者暂 作保 留种。 经我 们观察 到本种 的大量 标本, 认 为后者 的特征 (幼叶 上部有 锅齿) ,仍 在本种 变异范 围之内 ,故 作如上 归并。 2. 齿缘 吊钟花 (图鉴 ) 图版 162,1 — 2 九骨筋 (四 川屏山 ), 野支子 (四川 ) Enkianthus serrulatus Schneid. (1911); Craib (1919); Rehd. (1927); Fang( 1935); Hand.-Mazz.(l936); "图 鉴" (1974)*. 
杜 鸦花科  573  图 版 162 1—2. 齿缘 吊钟花 E. scrrulatus Schneid., 1. 果枝, 2. 叶; 3 — 5. 吊钟花 F.nkianthus quinque- florus Lour.. 3. 果枝, 4. 叶, 5. 雄蕊。 (张宝 福绘) 
574 云南 植物志  Enkjanthus quinquejlorus var. serrulatus Wils. (1907), (1909); Rehd. &Wils. (1913) Uvl. (1916);Chung (1924); T. Z. Hsu(1982).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6 — 6 米, 全体 无毛; 芽鳞 12 — 15 片, 宿存, 花蕾 和叶混 生在芽 鳞中。 叶集生 枝顶, 长圆 形或长 卵形, 坚纸质 ,长 6 — 8 (-11) 厘米, 宽 (2.8 — )3.2 — 3.5(—4) 厘米, 上面 无毛, 或中 脉具微 柔毛, 背 面中脉 下部两 侧具白 柔毛, 先端短 渐尖或 渐尖, 基瓿 宽 椟形或 钝圆, 边缘不 反卷, 全部有 细据齿 ,主脉 、侧脉 及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在背面 隆起; 叶 柄较 纤细, 长 6 — 12 (-20) 毫米, 无毛。 伞形 花序, 顶生, 每 一花序 上有花 2 — 6 朵, 小花梗 长 1 一 1.5 (— 2) 厘米, 无毛; 花下垂 ,花萼 绿色, 5 裂, 萼片三 角形; 花冠 钟形, 白 绿色, 长约 1 厘米, 5 浅裂, 裂片 反卷; 雄蕊 10 枚, 花丝 白色, 长 5 毫米, 下部 宽扁并 具白色 柔毛, 花药 有 2 芒, 芒 反折; 子房圆 柱形, 长 3 毫米, 5 室, 每室 有胚珠 10 — 15 枚, 花柱长 5 毫米, 无 毛。 蒴果楠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具 尖头, 尖头长 5 — 8 毫米, 无毛, 干后黄 褐色, 无毛, 具棱, 室背 5 裂, 每室 有种子 数粒; 种子 瘦小, 长约 2 毫米, 具 2 膜 质翅; 果柄粗 壮, 直立, 长 2 — 2.5 (-3) 厘米, 无毛, 干后 黄色。 花期 4 月 ,果期 5 — 7 月。 产马关 、屏边 、西畴 ,生 于海拔 800 — 1850 米 的山坡 林中或 阳处; 分布于 江西、 湖北、 灘 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和贵州 。 本种近 吊钟花 (E. quinqueflorus Lour .), 但叶坚 纸质, 边缘具 据齿, 不反卷 ,背 面沿中 脉 两侧常 有白色 柔毛而 特异。 3. 毛叶 吊钟花 (方 文培) 图版 1 6 3, 1-4 小丁木 (四川 ) Enkianthus deflexus (Griff.) Schneid. (1911); Rehd. et Wils. (1913), (1917); Uvl.(1918); Craib (1919); Chung (1924); Rehd. (1927); W. W. Smith (1929—1930); Marquand (l929);Fang (1935); "图 鉴" (1974)* T. Z. Hsu(1982). Rhodora dejlexa Griff. (1848), Enl(ianihus hiamlaicus Hook, f . & Thorns. (185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hung (1924); E. variegatus Forrest. (1824), syn.nov,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高达 7 米, 老枝暗 红色, 小枝 及芽鳞 红色, 幼时有 短柔毛 。叶 互生, 棉圆形 、倒卵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薄纸质 ,长 3.5 — 7 厘米, 宽 2 — 3( — 3.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钝, 有凸 尖头, 基部钝 圆或为 楔形, 边缘有 细据齿 ,上面 无毛, 背面疏 被幾色 柔毛, 在主脉 和侧脉 上较密 ,且具 平伏粗 柔毛, 主脉在 上面微 隆起, 主脉 红色, 连 同侧脉 在两面 明显, 在 背面 隆起, 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2.5 厘米, 红色, 具短 续毛。 花多数 ,组 成伞形 花序状 的总状 花序, 花序轴 细长, 长达 7 厘米, 连同小 花梗密 被绣色 绒毛; 花萼 5, 披 针状三 角形, 长 2.5 毫米, 有 缘毛; 花冠宽 钟状, 长 7 — 8 (-15) 毫米, 宽达 1.2 厘米, 带黄 红色, 具 有较 深色的 脉纹, 5 裂; 雄蕊 10 枚, 着生 于花瓣 基部, 花丝 扁平, 长 2 毫米, 中 部以下 膨大, 宽约 1 亳米; 花药长 2 毫米, 芒 与花药 等长; 花柱长 2.5 毫米, 无毛; 子房 球形, 长 2.5 毫米。 蒴果圆 卵形, 长约 7 毫米, 室背 开裂; 果柄向 上弯; 种子小 ,长约 2.5 毫米, 三 棱形或 扁平, 表面蜂 窝状, 具 2—3 翅。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永善 、丽江 、中甸 、德饮 、维西 、腾冲 (片马 )、 贡山、 景东, 生 于海拔 14<)U — 3700 米的 疏林中 ;分布 于湖北 西部、 四川、 西藏。 锡金、 不丹、 尼泊尔 也有。 4. 越南 吊钟花 (新拟 ) 
杜 鹇花科  575  Enkianthus ruber P. Dop(1930); T. Z. Hsu (1982). 灌木, 高 1 一 4 米; 枝 粗壮, 褐色, 无毛; 芽长 卵形, 长 4 一 6 (-12) 毫米, 宽 3.5 — 4 . 5 毫 米, 芽憐紫 红色, 椭 圆形, 先端有 尖头, 边缘有 睫毛。 叶常集 生枝顶 ,叶片 革质, 桶圆 状披针 形或 棉圆状 卵形, 长 2 — 3.5 (— 5) 厘米, 宽 1 一 2 (-3) 厘米, 上面红 踪色, 背面 红色, 两面 无毛,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细锯齿 ,老时 微反卷 ,主脉 及侧脉 在上面 明显, 微 下陷, 在背面 明显, 微 隆起, 网脉在 上面微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5 — 10 (-15) 毫米, 无毛。 伞房 状聚伞 花序, 比叶短 ;花梗 红色, 长 2 ( — 3) 厘米; 花萼 无毛, 萼片披 针形, 锐尖, 长 2 毫米; 花冠 钟形, 长 7 — 8 亳米, 裂片 钝圆, 长 3 毫米, 不 反卷; 雄蕊 10, 长为 花冠的 三分之 一, 花丝基 部膨大 ,被毛 ,长 2.5 毫米; 花药长 2 亳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花柱 无毛。 蒴果 圆形, 径约 5 毫米, 未熟时 红色, 熟时 褐色, 5 梭, 室背 开裂, 每室 有种子 数枚, 果柄向 上弯; 种子 小, 黄 褐色, 有翅。 产马关 、屏边 ,西畴 ,生 于海拔 1060 — 2180 米的干 燥灌木 丛中; 分布于 广东、 四川。 越 南 亦产。 我国 广东、 四川、 云南 等地新 记录。 5. 灯笼树 (四川 峨眉) 图版 163, 5 — 7 灯笼花 (图鉴 ), 贞榕、 息 利索落 Enkianthus chinensis Franch. (1895); Wils.(1907);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1927), (1934); Uvl. (1916); Wils. (1927); Chien (1927); W. W.Smith (1929);Fang (1935);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T. Z. Hsu (1982). Enkianthus brachyphyllus Franch . ( 1 895); E. himalaicus var. chinensis (Franch. ) Diels (1900), (1912); Zenobia ccrastjlora Uvl. (1903); E. cerasiflora Uvl. (1911); (1914); Craib (1919); E. leveilhanus Craib (1919); E. deflexus auct. non (Griff) Schneid.: Chien (1927). 落叶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3 — 6 米, 稀达 10 米; 老枝深 灰色, 幼枝灰 绿色, 无毛。 芽柱 状, 长 8 — 10 毫米, 芽鳞宽 披针形 ,长约 5 毫米, 宽 1.5 毫米, 微红色 ,先 端有小 突尖, 边缘具 缘毛。 叶常聚 生枝顶 ,纸质 ,长圆 形至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3 — 4 (一 5) 厘米, 宽 2 — 2.5 厘米, 先端 钝尖, 有短 尖头, 基部 钝圆或 楔形, 边缘具 钝据齿 ,两面 无毛, 主脉 在上面 下凹, 连同侧 脉 在上面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网脉 在背面 明显; 叶柄长 0.8 — 1 (-15) 毫米, 具槽, 无毛。 花 多数, 组成伞 形花序 状的总 状花序 ,花梗 纤细, 长 2.5 — 4 厘米, 无毛; 花 下垂, 萼片三 角形, 长 2.5 毫米, 具 缘毛; 花冠阔 钟状, 长宽各 1 厘米, 肉 红色, 5 浅裂, 边缘微 红色; 雄蕊 10, 着生 于花冠 基部; 花丝长 4.5 毫米, 中部以 下膨大 ,被微 柔毛; 花药 1 裂, 长 1.5 毫米, 芒长 1 毫米; 子房 球形, 具 5 纵纹, 具极 疏白色 短毛, 花柱长 5.5 毫米, 被稀疏 微毛。 朔 果卵圆 形, 径约 6 — 7 毫米, 室背 开裂为 5 果: H ,果 片长 6 毫米, 宽 3.2 毫米, 果: H 中 间微具 纵槽; 种子长 6 毫米, 微亮, 具翅。 花期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滇 西及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900 — 3600 米的杂 木林及 灌丛中 ;分 布于我 国长江 以南各 省。 6. 少花 吊钟花 Enkianthus pauciflorus Wils. (1907), (1909); Dunn (1911); Craib (1919); Ch- 
图 版 163 [. 毛叶 吊钟花 Enkianthus deflcxus (Griff.) Schneid., 1. 花枝, 1. 叶背 部分示 毛被, 3. 花 剖开, 4. 雄兹; 5 — 7. 灯笼树 E. chinensis Franch., 5. 果枝, 6. 雄蕊, 7. 果。 (杨建 昆绘) 
杜 驄花科  577  ung (1924); Rehd. (1927); Fang (1935); "图 鉴" (1974), in nota; T. Z.Hsu (1982).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 纤细, 褐黑色 ,被微 柔毛, 芽红 褐色, 芽鳞长 卵形, 长 6 — 7 毫米, 宽 2.5 (-3) 毫米, 无毛, 先端具 尖头。 叶集生 枝顶, 长椭圆 形至长 卵形, 坚纸质 ,长 (1.5 — ) 2 — 2.5( — 3) 厘米, 宽 (0.8 — )1 一 1.2 厘米, 上面 绿色, 背面 较淡, 先端 渐尖, 有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渐狭 成柄, 主脉 在上面 可见,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在背面 可见, 边 缘具细 据齿, 上面无 毛, 背面 疏被微 柔毛; 叶柄短 ,长约 2 毫米, 近 无毛。 单花, 稀 2 花自 叶丛中 生出, 花 未见。 蒴果 卵形, 径 3 — 7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种 子小, 黄褐色 ,有翅 ;果 梗长约 1 厘米, 强度 弯曲, 纤细。 产 贡山、 德铁, 分布海 拔高达 3340 米的高 山上; 广西 (大 瑶山) 和四 川西部 (洪 雅、 汉源) 亦有。 本种 叶小, 单花 (稀 2) 而特异 ,易 与他种 区别。 6. 木黎] ^属 Leucothoe D. Don 常绿 或落叶 灌木, 枝 常左右 曲折。 叶 互生, 长棉圆 形或披 针形, 通常具 据齿, 具柄。 顶 生或腋 生的总 状花序 ,具白 色的苞 片和小 苞片。 萼片 5, 先端 锐尖, 宿存; 花冠 卵形、 坛状或 圆柱形 ,裂 片小, 5 枚, 花蕾时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10 枚, 花 药顶孔 开裂, 背面具 2 — 4 芒, 子 房 5 室, 每室 具多数 胚珠。 蒴果楠 圆球形 ,室背 开裂, 种子 多数, 小, 具 乳头状 突起。 44 种以上 ,美 洲约 40 种, 东亚 4 种。 我国 3 种, 产云南 和西藏 ;云南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叶片基 部楔形 ,两 面无毛 1. 尖基 木藜芦 L griffithiaiia 2(1) 叶片基 部圆形 ,背 面疏被 短粗毛 2. 圆基 木藜芦 L. tonkinensi* 1. 尖基 木藜芦 (图鉴 ) 图版 164,1 一 5 当琴 (贡山 ) Leucot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W. W. Smith (1921), descr. am pi.; Rehd. (1937); "图 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Pieris griffithiana Hook. f. (1882); P .cavalariei Uvl. et Von. (1900); Uvl. (1914). Leucothoe sp. Rehd. (1934). ' 常绿 灌木, 高 3—4 米; 枝条 稀疏, 左右曲 折下垂 ,无毛 。叶片 棉圆形 ,长 11 一 14 厘米, 中 部宽 3.5 — 4.5 厘米, 革质, 顶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或 向顶部 具疏的 细锯齿 ,干 后上面 捺色, 两面 无毛, 但下面 多少有 洼点; 叶柄长 8 — 10 毫米, 无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3 — 5 厘 米, 总 轴基部 有少数 捺色宽 卵形的 鳞片状 苞片, 长约 3 毫米, 微 尖头; 小苞片 2, 着 生于花 梗中部 ,对生 ,长约 1 毫米; 花 梗长约 5 毫米; 花 萼长约 2 毫米, 肉质, 基部 连合; 裂片 卵形, 无毛; 花冠近 坛形, 长 5 — 6 毫米, 宽 4 毫米, 裂片 4, 卵形, 无毛; 雄蕊 10, 长 2 毫米, 扁平, 无毛, 花药长 1 毫米, 先端 2 芒; 子房扁 球形, 宿存 花柱长 3 毫米, 单一。 蒴果扁 球形, 直径 3.5 — 4 毫米, 无毛, 5 室, 室背 幵裂; 种子 圆形, 压扁, 径约 1.2 毫米, 边缘 有麟片 状乳头 突起。 
57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4 1—5. 尖基 木藜芦 Leucoihoe griffithiana C. B. Clarke, 1. 花枝, 2. 果枝, 3. 花 纵剖, 4 雄 蕊 S 5 果; 6 — 9. 圆基 木楚芦 L. tonkinensis, 6. 果枝, 7. 叶背 部分示 毛被, 8. 果, 9. 种子 • (曾孝 濂绘) 
杜 醜花科  579  花期 5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 丽江、 维西、 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13()(J — )25()() — 3000 米的 斜坡密 林或沟 边杂木 林中;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印度、 不丹 亦有。 2. 圆基 木藜芦 (图鉴 ) 图版 164,6—9 Leucothoe tonkinensis P. Dop (1930); "图 鉴" (1974)*.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2 — 4 米, 小 枝左右 曲折, 褐色, 无毛。 叶片宽 椭圆形 ,椭圆 形或 棉圆状 卵形, 稀为长 棉圆形 ,长 (5 — )8 — 13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尖尾 长达 2 厘米, 基部 圆形, 边缘 有细尖 锅齿, 上面 干后掠 褐色, 无毛, 背面 疏被短 粗毛, 主脉在 上面下 回 ,在背 面隆起 ,侧脉 5 — 8 对, 连 同网脉 在两面 明显; 叶柄长 8 — 17 毫米, 千后 褐色,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多花, 密集, 长 3 — 5 厘米, 总轴基 部有多 数覆瓦 状排列 的苞片 ,苞片 小, 卵形, 先端有 尖头, 长约 2 — 2.5 毫米, 小 花梗长 5 — 7^. 毫米, 无毛, 基部具 2 小苞片 ;花萼 长 3 毫米, 无毛, 裂片 卵形, 具尖头 ;花冠 坛形, 白色, 先端 5 裂; 雄蕊 10。 蒴果扁 球形, 宽约 5 毫米, 无毛, 室背 开裂, 5 裂, 5 室, 种子 多数; 种子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具 狭翅。 花期 3 一 5 月, 果期 6 月 开始。 产广南 、马关 、屏边 ,生 于海拔 1550 — 2300 米的灌 木丛中 或林内 荫处。 越南 北方亦 有。 7. 马 醉木属 Pier is D. Don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冬芽 有鳞片 数枚。 叶互生 ,很少 对生, 无柄, 有据齿 或钝齿 ,很少 全 缘的。 圆锥 花序, 顶生, 很少退 化为小 总状花 序的。 萼片 分离; 花冠 壶状, 有 5 个短 裂片; 雄蕊 10 枚, 内藏, 花 药在背 面有一 对下弯 的芒; 蒴果近 球形, 室裂为 5 个果: H; 种子小 ,多 数, 锯 屑状。 约 10 种, 分布于 北美、 东 亚及喜 马拉雅 地区。 中国有 6 种, 云南 1 种, 1 变种。 1. 美丽 马醉木 (图鉴 ) 兴山 马醉木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珍珠花 (云南 ), 沙拉各 (丽江 )。 Pieris formosa (Wall.) D. Don (183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in Cu- rtis (1909)*; Uvl. (1916); Rehd. (1934), (1940), (1949); Kitamura (1955), Hara (1966);" 图鉴" (1974)*; Chamberlain in Lauener (1977). Andromeda formosa Wall. (1820); Pieris japonica aust. non D. Don: Diels (1912); P . formosa D.Don f . longirocemosa Fang (1938) syn. nov. la. 美丽 马醉木 (原 变种) 图版 165,1 — 6 var. formosa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髙 3 — 5 米; 老枝灰 绿色, 有 有 纵纹, 无毛,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芽 褐色, 芽鳞 卵形, 小, 无毛。 叶 互生, 常集生 枝顶, 革质, 披 针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棉 圆状长 圆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1.5 —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渐 狭或稍 略圆, 边缘具 锯齿, 有 时干后 反卷, 两面 无毛, 主脉 明显, 在两面 均隆起 ,侧脉 和网脉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尤著; 叶 柄粗壮 ,长 6 — 8 毫米, 无毛, 上面 具槽, 常黑 红色。 顶 生圆维 花序, 疏松或 紧密, 序轴长 12— 
杜 鸭花科  581  15 厘米, 稀达 20 厘米, 幼时有 微毛, 小花梗 粗壮, 长 2 毫米, 无毛, 苞片 线状三 角形, 长 I. 8 亳米, 背 面有微 柔毛, 边缘有 缘毛, 2 小苞片 常着生 于小花 梗中部 两侧; 花下垂 ,花萼 深裂, 革质, 长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1.8 毫米, 无毛, 先端 渐尖; 花冠白 色或淡 红色, 壶形, 长 6 — 7( — 8) 毫米, 短 而钝的 5 浅裂; 雄蕊 10, 内藏, 长 3.5 毫米, 花丝长 3 毫米, 向基部 渐宽, 被 白色 柔毛; 花药顶 孔开裂 ,其 背部有 2 下弯 的芒; 子房 球形, 径约 1.5 毫米, 无毛, 基 部具蜜 腺 10 枚, 长约 0.7 毫米, 5 室, 每室 有数个 胚珠; 花柱长 5.5 毫米, 比花 冠短, 无毛。 魏果近 球形, 径约 5.5 毫米, 无毛 ,-具 5 棱, 花柱 及花萼 宿存, 种子 细小, 坊錘形 ,长 2 — 2.5 毫米, 常 有 3 棱, 褐色, 悬 垂于中 轴上。 除滇 南外, 全省各 地均有 分布, 生 于海拔 (800 —) 1500 — 2800 米 的干燥 山坡、 林中常 见;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亦有。 不 丹也有 分布。 1981 年在漾 濞马鹿 塘边, 海拔 29 00 米 的沟谷 阔叶林 中发现 一高达 20 米, 胸径 I. 38 米的 植株。 这样 高大的 植株, 在本 种实属 少见。 lb. 长 苞美丽 马醉木 (变种 ) 图版 1 6 5, 7 var. forrestii (Harrow) Airy-Shaw (1940). Pieris forrestii Harrow (1914); P. huiana Fang. (1938), syn. nov. 本变 种主要 特征: 苞片长 8 — 10 毫米, 果时 宿存。 产镇雄 、昆明 、玉溪 、新平 、景东 、福贡 ,海拔 1800 — 2500 米的 山坡干 燥处; 广西 (大苗 山)、 四川 (南川 ) 亦有。 本种 可能系 分化和 发展中 的种, 花序、 毛被、 叶 形等的 变异都 很大。 前人对 云南、 贵州、 四 川及广 西的植 物定了 一些新 种或新 变种, 但 我们査 阅到大 量的云 南标本 以及部 分省外 标本, 它们 的连续 性大大 超过变 异性, 从形态 上以及 分布区 上讲, 均难 分辨。 8. 金 叶子属 Craibiodendron W. W. Smith 灌木或 小乔木 ;叶 互生, 具柄。 顶生圆 锥花序 ,规则 排列, 花梗短 ,具苞 片和小 苞片; 花 . 萼 5 浅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宿存; 花冠短 钟形, 近 革质, 5 齿裂, 裂片 直立; 雄蕊 10 枚, 内 藏, 花丝 分离, 近顶部 下弯成 曲膝状 ,基部 宽扁; 花药 无芒, 无附 属物, 顶孔 开裂; 子房 球形, 先端 凹人, 5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花柱 柱状, 柱头 平截; 蒴 果为上 面平的 球形, 室背 开裂, 果: H 5, 裂片一 般与胎 座分离 ,种 子一侧 有翅。 7 种, 产 亚洲东 南部和 南部。 我国有 5 种, 云南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花 序具短 柔毛, 叶先端 钝圆或 微缺。 2(3) 叶椭 圆形, 长 6 — 10 (—13) 厘米, 宽 3 . 5 — 4 . 5 (—6) 厘米, 两面 无毛, 基部纯 或楔形 1. 假木荷 C. .tellatum 3(2) 叶长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 5~4 厘米, 背面密 被褐色 绒毛, 上面 无毛, 基 部钝圆 或心形 2. 怒江 金叶子 C. forre»tii 4(1) 花序无 毛或近 无毛, 叶先端 渐尖。 
云南 植物志  图版 166 ― 假木荷 Craibiodendron stellatum (Pierre) W. W. Smith, 1. 花枝, 2. 花 序之一 部芬示 毛被: 3. 花冠 剖开, 4. 子房, 5 — 6. 雄蕊, 7. 魏果, 8. 种子, (吴锡 麟绘) 
杜 魏花科  583  5(6) 花冠裂 片近基 部分裂 ,裂片 开展, 叶大, 长达 I 5 厘米, 宽 2 . 5 — 3 . 5 厘米 3. 柳叶 金叶子 C. heoryi 6(5) 花冠裂 片浅裂 ,裂 片短, 直立; 叶小,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5 ( — 8) 厘米, 宽 1. 6 — 2 ( — 3 ) 厘米 …… 4. 金叶子 C* yunnanense 1. 假木荷 图版 166 老火树 (屏边 ), 泡花树 (河口 ), 粗糠树 (蒙自 ), 假吊钟 (广西 ), 火 炭木、 厚皮树 (广西 ) Craibiodendron steUatum (Pierre) W.W. Smith (1914); Merr. (1929); "图 鉴" (1974)*。 Schima stellatum Pierre (1884); Craibiodendron shanicum W. W. Smith (1911). 常绿小 乔木, 高 3 — 8 米; 小枝 无毛。 叶片厚 革质, 椭圆形 ,长 6—1()(一13) 厘,, 宽 3 .5 一 4.5 ( — 6) 厘米, 先端钝 圆或稍 微缺, 基部钝 楔形或 近圆形 ,全缘 ,稍 反卷, 两面 无毛, 背面 疏被黑 色微小 腺点,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14 一 18 对, 平行, 在上面 明显, 在 背面 隆起; 叶柄 粗短, 长约 5 毫米。 顶生 圆锥状 花序, 轴长 15( — 20) 厘米, 被灰色 微毛; 花 白色, 有香气 ,长 4 一 5 毫米; 花萼 5 深裂, 裂片 基部略 合生, 宽 卵形, 有毛; 花冠 钟形, 长 3 一 4 毫米, 有毛, 5 浅裂, 裂片 直立; 雄蕊 10, 长 几等于 花冠, 花丝有 疏毛, 中部 内弯, 花药不 具附 属物; 子房 具毛。 蒴果扁 球形, 宽达 12 毫米, 室背 开裂, 果; H 呈 放射状 展开。 花期 7 一 10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尚存。 产云南 西部至 南部, 生 于海拔 420 — 1800 (-2000) 米 的山坡 阳处; 广东、 广西、 贵州 亦有。 越南、 柬 塘寨、 泰国、 缅甸北 部亦有 分布。 2. 怒江 金叶子 怒江 泡花树 (图鉴 ) Craibiodendron forrestii W. W. Smith (1912); "图 鉴" (1974), in note. 灌木, 高 2 — 4 米; 小枝 粗壮, 被揭色 绒毛。 叶片 車质, 长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钝圆, 稀有短 尖头, 基部 钝圆或 心形, 全缘, 或 边缘微 波状, 微 外卷, 上面 无毛或 具绣色 腺体, 具 网脉, 背面密 被褐色 绒毛, 具细 的黑色 腺体, 侧脉 6 — 7 对, 平行, 上面 凹入, 背面 隆起, 在边缘 网结; 叶柄长 3 — 5 亳米, 被褐色 绒毛。 花序 未见。 产^ 水。 生 于海拔 1200 — 1500 米的山 坡上。 模 式标本 采自^ 水与碧 江之间 的怒江 河谷 地区。 本种近 假木荷 (Craibiodendron stellatum W. W. Smith), 但叶基 部圆形 或心形 ,背面 密被 黄褐色 柔毛。 我 们未见 标本, 上述描 述译自 原描述 ,本 种成立 与否, 留待 考订。 3. 柳叶 金叶子 图版 167,1 — 5 柳叶 泡花树 (图鉴 ), 毒药树 (峨山 ) Craibiodendron henryi W. W. Smith (1912); "图 鉴" ( 1974)*. 小乔木 ,高 (5 —) 8-15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叶片 革质, 披针形 ,长 10 — 15 厘米, 宽 2 — 3.5 (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上面 绿色, 背 面淡亮 绿色, 疏生细 而近黑 褐色的 腺点,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10 — 14 对, 在背面 隆起, 网 脉在两 面 可见。 总状花 序多数 ,组成 顶生大 圆锥状 花序, 多花, 长 15 — 25 米, 无毛; 花白色 ,小, 苞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7 1 一 5. 柳叶 金叶子 Craibiodendron henryi W. W. Smith, 1. 花枝, 2. 花剖开 ,3. 花弯 ,4. 花蕾, 5. 果 '6—8. 金叶子 C. yunnancnse W. W. Smith, 6. 果枝, 7. 花, 8. 果。 (李锡 畴绘) 
杜 鸭花科  585  片和 小苞片 早落; 花萼长 1 一 2 毫米, 近 无毛, 5 裂, 裂片近 分离, 卵形; 花冠长 2 — 3 亳米, 短钟形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深 裂几达 基部, 开展, 車质, 无毛; 雄蕊 10, 长为 花冠的 1/2; 花 丝无毛 ,中部 内弯; 花药 卵形, 无附 属物; 子房 上位, 5 室, 花柱长 1 毫米, 无毛。 蒴 果扁球 形, 长 8 毫米, 宽 10 毫米, 5 棱, 有深刻 的纵棱 ,种子 1 侧具翅 ,长 4 毫米, 宽 2 毫米。 花期 5—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云南 南部、 中部和 西北部 ,生 于海拔 (1200 —) 1900-2800 米 的山坡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思茅、 蒙自。 本种花 序无毛 ,花冠 裂片深 裂至近 基部, 叶大, 长达 15 厘米, 易与其 它种类 区别。 据峨止 资料, 本 植物毒 性大, 故名毒 药树。 , 4. 金叶子 (玉溪 ) 图版 167, 6—8 云南 泡花树 (图鉴 ), 疯姑娘 (昆明 ), 细叶子 (新平 ), 毒羊叶 (元江 ), 马 虱子树 (龙陵 ), 泡花树 (云南 ), 假吊钟 、美娥 、果母 (广西 ) Craibiodendron yunnanense W. W. Smith (1912); Hand.-Mazz. (1936); "图 鉴" (1974)*.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4( 一 6) 米; 小枝灰 褐色, 无毛。 叶片 革质,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5 (一 8) 厘米, 宽 1.6 — 2( — 3) 厘米, 先端近 钝头而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两面 无毛, 上面亮 绿色, 背面 淡绿色 并疏生 黑褐色 腺点, 中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面 隆起, 侧脉及 网脉在 两面可 见; 叶柄长 2 — 3( — 6) 毫米, 无毛。 总状 花序, 常 组成圆 锥状, 多花, 花 轴长达 10 厘米, 无毛, 花淡黄 白色, 花梗 粗壮, 长约 2 毫米, 基部具 一苞片 ,中部 具一小 苞片, 小 苞片长 2 — 1.5 毫 米, 无毛; 花萼 5 深裂, 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裂片宽 卵形; 花冠 钟形, 长约 4.5 毫米, 宽约 2.5 毫米, 檐部 紧縮, 浅裂; 裂片 5 , 直立, 三角形 ,无毛 ;雄蕊 10, 长为花 冠之半 ,花丝 无毛, 中 部 内弯, 花药无 附属物 ,子房 上位, 5 室, 花柱长 1 毫米, 无毛。 蒴果 卵形, 不为平 顶的球 形, 长 8 — 9 毫米, 宽 6 亳米, 具 5 棱; 种 子小, 1 侧有翅 ,长 5 — 6 毫米, 宽 2 — 3 毫米。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10 月。 除滇东 北外, 全省各 地均有 分布, 常生 于海拔 (1200 —) 1600-3200 米的干 燥阳处 ;广 西 (南 宁、 凌云、 天等) 亦有。 ' 全株 有麻醉 作用。 根入药 治跌打 损伤, 叶 有毒。 树 皮可提 栲胶。 9. 白 珠树属 Gaultheria Kalm ex Linn. 常绿 灌木, 茎直 立或常 卧地; 叶具 短柄, 通常 互生, 具锯齿 ;花 单生, 或为总 状花序 、聚 伞状总 状花序 或圆锥 花序; 花萼 5 深裂; 花冠 钟形或 坛形, 5 裂; 雄蕊 10 枚, 花丝 粗短, 下 部增粗 ;花药 卵形, 钝头, 或每室 顶端具 2 — 4 芒, 顶孔 开裂; 果通 常为一 浆果状 雜果, 5 瓣 裂, 包 藏于肉 质的花 萼内。 100-200 种, 分布于 太平洋 周围, 西至 喜马拉 雅西部 和印度 北部; 2 种 在北美 东部; 8 种 以上在 巴西。 我国 24 种, 主要 分布于 四川、 云南、 西藏, 以 及长江 以南各 省区。 云南 19 种, 7 变种, 主产西 北部。 本属有 些种类 ,如 滇白珠 [G. leucocarpa B1. var. crenulata (Kurz) T. Z. Hsu], 地 
586  云南 植物志  檀香 (G. forre^ti Diels) 等种, 植 物体及 其叶所 含的芳 香油是 医药工 业和轻 工业的 良好原 料。 分种 检索表 1(38) 花序 总状, 聚伞伏 总状、 头状或 族生, 小苟片 2, 灌木。 2(7) 花序 聚伞状 总状、 头状或 簇生, 花 梗长几 等于花 序轴。 3(6) 花序轴 花梗均 较长, 等长, 长约 8 — 10 毫米; 叶较大 ,长 5 — 15 厘米, 子 房具疏 柔毛。 4(5) 叶基部 圆形或 宽楔形 ,两 面无毛 1 a. 丛 林白珠 (原 变种) G. dumicola var. dumieola 5(4) 叶基部 心形、 叶 背无毛 • lb. 高山丛 林白珠 (变种 )G. dumieola var. petanoneuron 6(3) 花序轴 花梗均 较短, 等长, 长 2 — 6 毫米; 叶较小 ,长约 3.5 厘米; 花冠 钟形, 子房 无毛, 果 深蓝色 … 2. 短穩 gS^ G. notabUi* 7(2) 总状 花序, 花序轴 远较花 梗为长 ,常为 2 倍 以上。 8(13) 矮小 灌太, 高 10 — 3 厘米; 叶小。 9(10) 枝尤 毛或近 无毛; 叶椭 圆形, 长 10 — 12 毫米; 花序 上有花 1 一 3 朵; 蒴果 蓝黑色 3, 平 卧白珠 G. prostrata 10(9) 枝密被 柔毛或 长毛; 叶长圆 伏倒卵 形或宽 卵形, 或近 心形。 11(12) 小枝 被镜色 伸展的 长毛; 花序 上有花 2 — 5 朵; 子房 无毛; 果 蓝紫色 4 鹿蹄草 叶白珠 G. pyrolaefolia 12(11) 小枝密 被柔毛 ,绝非 长毛; 花序 上有花 10 朵以上 ;子 房密被 須毛; 果白色 • 5. 四 "1 白珠 cuneata 13(8) 较高大 灌木, 叶长 4 厘米 以上。 14(29) 叶先端 急尖, 绝 非尾状 渐尖。 15(20) 小枝密 被刚毛 或明显 柔毛。 16(19) 小枝密 被张开 的刚毛 ;苞 片大, 叶背被 刚毛; 花序 上有花 10 朵 以上。 17(18) 叶椭 圆形, 长 4 一 5( — 8) 厘米, 宽2—2.8(—3.5)厘米 , 6 a. 红 粉白珠 (原 变种) G. hookeri var. hooketi 18(17) 叶披 针形, 长 5.5 — 6(— 10) 厘米, 宽 2 厘米 6 b. 狭叶红 粉白珠 (变种 ) G. hookeri var. angustifolia 19(16) 小枝密 被柔毛 ,绝非 刚毛; 叶椭 圆形, 稀为 卵形; 花序 上有花 3 — 4 朵 7. 草 地白珠 G. praticola 20(15) 小枝^ 毛或近 ^毛, 如 有毛亦 为伏生 至多稍 斜展。 21(22) 小枝具 明显的 锐棱, 有吋几 成翅伏 ,无毛 8 . 芳 香白珠 fragrantissima 22(21) 小枝 不具棱 或几不 具棱, 绝非成 翅伏。 23(24) 侧脉 自中脉 下半部 伸出; 叶阔椭 圆形, 长 3 — 5 . 5 厘米, 宽 I. 5 — 2 . 8 厘米; 花 序短, 花密集 , 4 数 9, 四裂白 珠0« tetramera 24(23) 侧脉 羽状。 25(28) 叶两面 无毛, 背面 被绣色 腺点; 小 苞片贴 近萼; 叶长圆 形或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4 一 7 . 5 ( — 11) 厘 米, 宽 2 — 4 厘米。 26(27) 幼 枝无毛 lOa. 地植香 (原 变种) G. forrctii var. forrestii 
杜 §s 花科  587  27(26) 幼枝被 刚毛, 宿存; 叶较小 10b. 刚毛 地擅香 (变种 ) G. forrestii var. .etigera 28 ( 25 ) 叶背, 特别是 脉上疏 被刚毛 ,无 腺点, 叶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7 一 10 厘米, 宽 2 一 3 厘米; 花序长 3. 5 —4.5 厘米, 有花 10—18 朵 11. 五 雄白珠 G. .emi-infer. 29(H) 叶 先端明 显尾状 渐尖。 3001) 小苞 片着生 于花梗 中部; 子 房无毛 I 2 . 尾 叶白珠 G. griffithian« 3 1( 3 0) 小苞 片着生 于花梗 顶部; 子房 及果均 被毛。 32(33) 果白色 (我国 不产) 13a. 白果 白珠 (原 变种) G. leueoearpa B1. vmr. leueocarpa 33(32) 果 蓝色。 34(35) 幼枝、 花 梗被均 勾分部 硬毛; 叶边缘 具缘毛 13e.S 毛白珠 (变种 ) G. leueoearpa var. hirauta 35(34) 幼枝、 花梗 无毛。 36(37) 叶卵状 长圆形 ,基 部心形 13b. 漢白珠 (变种 ) G. leueoearpa var. erenulata 37(36) 叶椭 圆形, 厚纸质 ;第 三次脉 近平行 13d. 屛 边白珠 (变种 ) G. leueoearpa var. pingbianentia 38(1) 花单 1, 常为 蔓生亚 灌木。 39 ( 4 0) 小苞片 4 一 6 , 互生, 不紧位 于花萼 之下; 叶宽 卵形, 较大, 长 8 一 1 2 ( 一 毫米, 宽 9 一 15 毫米… 14. 铜 钱白珠 G. nummularioides 4 0( 39 ) 小苞片 2 , 对生, 紧位 于花萼 之下。 4 1( 42 ) 花梗长 5— 9 ( — I 9 ) 毫米; 叶矩圆 状倒披 针形, 长达 I 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无毛 … IS. 长 梗白珠 G. dolichopoda 42(41) 花 梗长仅 3(~4) 毫米。 * 43 ( 44 ) 叶背被 刺毛; 叶橢 圆状长 圆形, 稀为倒 卵形或 卵形, 边缘具 长睫毛 ;幼枝 被张开 的刺毛 16 . 刺 毛白珠 G. trichophyUa 44(43) 叶背 无毛。 45(46) 叶线形 或线状 披针形 ,长 7 — 14 毫米, 宽 1.5—2.5 毫米; 果白色 17. 苍 山白珠 G. eardiosepala 46 ( 45 ) 叶拖 圆伏长 圆形或 卵形。 47(50) 叶先端 急尖, 侧脉 不显。 48(49) 叶椭圆 状长圆 形至倒 卵形; 果 深红色 18a' 华白珠 (原 变种) G. sinensis var. sinensis 49(48) 叶 狭窄; 果白色 18b. 白果华 e 珠 (变种 ) G. .inen.i. var. nive. 5 0( 47 ) 叶先端 钝圆, 侧脉 在背面 隆起; 叶倒 卵形, 长约 I 5 亳米, 宽约 8 毫米; 果 深蓝色 19 绿 背白珠 G. hypochlora 1 丛 林白珠 Gaultheria dumicola W. W. Smith (1916); Airy-Shaw ( 1941); T. Z. Hsu (1981). Diplycosia alboglauca Merr. (1941). la. 丛 林白珠 (原 变种) 图版 168, 1—3 var. dumicola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 粗壮, 无毛, 淡 灰色。 叶片 革质, 宽卵形 ,长 8 一 I 7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稀为宽 楔形, 上面 绿色, 背 面淡褐 绿色, 边 缘中部 以上具 锯齿, 两面 无毛, 主脉 及侧脉 在两面 明显, 侧脉 自叶基 部弧曲 上升; 叶柄长 3 一 5 毫米, 无毛。 总' 
588  云南 植物志  1—3. 丛 林白珠 Gaultheria dumicola W. W. Smith var. dumicola, 1. 果枝, 2. 果, 3. 叶背 部分; 4— 6. 短 穰白珠 G. notabilis Anth., 4. 果枝, 5. 果, 6. 叶背 部分。 (肖 溶绘) 
杜 聘花科  589  状 花序, 或伞形 花序状 ,腋生 ,有花 5 — 8 朵, 花梗长 1 厘米, 苞片 披针形 或宽披 针形, 长 3 — 4 (一 5) 毫米, 小苞片 披针形 ,小, 着生于 小花梗 基部; 花萼 紫色, 5 裂,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长 约 3 毫米, 无毛; 花冠 坛形, 长约 3 毫米, 红绿色 ,里面 无毛, 5 裂, 裂片三 角形, 长约 1 毫 米, 渐尖; 雄蕊 10, 花 丝长约 2 毫米, 具毛, 花药具 2 芒。 装果 状頻果 球形, 径 5 — 6 毫米; 种 子小, 栗色。 花期 5 月 ,果期 6—9 月。 产德饮 、维西 、腾冲 、^水 、福贡 ,生 于海拔 1800 — 2400 米的林 中或岩 石上。 模 式标本 采自 腾冲。 lb. 高山丛 林白珠 (变种 ) var. petanoneuron Airy-Shaw in Hook. (1933)*; (1941); T. Z. Hsu (1981). 与原 变种不 同之处 在于: 叶基部 心形, 两侧 脉自基 部伸出 角度为 80 — 90 度, 并平行 到叶的 边缘。 产怒江 流域, 海拔 (2400 — ) 2700 — 3100 米的 林中, 为 本种中 比较高 海拔的 类型; 西 藏 (察隅 ) 亦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澜沧江 怒江分 水岭。 Ic. 粗糙丛 林白珠 (变种 ) var. aspera Airy-Shaw (1941);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du mi col a W. W. Smith var. pubipes Airy-Shaw (1948), syn. nov. 与原 变种不 同在于 叶背面 被褐色 刚毛状 柔毛, 先端尾 状渐尖 或渐尖 ,边 缘具粗 据齿或 粗细 相间的 锯齿, 基部 心形, 掌状 基出, 脉 5, 侧脉 平行, 叶柄短 ,长约 5 毫米, 被毛。 产贡山 、福贡 ,生 于海拔 2 000 — 2100 米的 林中; 西藏 (察隅 ) 亦有。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2 短 穩白珠 图版 168, 4-6 Gaultheria notabilis. Anih. (1933); Airy-Shaw(1941), descr. ampl.;" 图鉴" ( 1974)*; T.Z. Hsu (1981). 常 绿直立 灌木, 自基部 多分枝 ,高达 45 厘米; 小枝圆 柱形, 径约 1 毫米, 密被 诱色刚 毛。 叶片 纸质, 宽卵形 、卵形 、长 圆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厘米, 先端渐 尖或有 短 尖头, 基部圆 形或近 截形, 全缘, 或具不 明显的 细齿, 顶端 有红捺 色的长 缘毛, 上面 无毛, 榄 绿色, 背面疏 被柔毛 ,苍白 栗色, 侧脉每 边通常 2, 常互生 ,自基 部附近 伸出, 一对 从中脉 中 部附近 伸出, 网脉在 上面微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叶柄短 ,长 1 一 3 毫米, 具糙 硬毛。 聚伞形 的总状 花序, 短, 轴长 2 — 6 毫米, 无毛, 具 3 — 8 花; 苞片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盗状, 背部龙 骨状, 渐尖, 具 流苏状 缘毛, 小苞片 往往从 花梗基 部稍上 长出; 花梗长 6 毫米; 花芳香 ,花萼 杯状, 裂片 5, 三 角形或 卵状三 角形, 渐尖; 花冠 钟状, 长 5 — 6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白色, 裂 片三 角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稍钝, 雄蕊 10, 花丝 维形, 基部 膨大, 长约 2 毫米, 基 部有长 缘毛; 花药披 针状卵 圆形, 长约 1 毫米, 顶部具 2 芒, 子房 球形, 径约 2 毫米, 无毛, 有 花盘, 花柱 柱状, 长 4 一 5 毫米, 柱头近 头状。 浆果状 蒴果扁 球形, 长约 5 毫米, 宽 6 — 7 毫米, 紫 黑色, 具白粉 ;种子 多数, 小, 黄 褐色。 果 11 月 尚存。 产 贡山、 腾冲, 生 于海拔 1000 — 2400 米的 阔叶林 边或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腾冲。 3. 平 卧白珠 Gaultheria prostrata W. W. Smith (1919); T. Z. Hsu (1981). 平卧小 灌木, 高 或枝长 10 — 20 厘米, 枝幼时 被柔毛 ,老 则渐变 无毛。 叶片 纸质, 椭圆 
590  云 南植物 志  形, 长 10 — 12 毫米, 宽 6 — 8 毫米, 先端 钝圆或 钝头,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锯齿, 齿尖 具微尖 头,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疏具 黑紫色 斑点, 网脉 在上面 回入,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叶 柄长约 1 毫米, 无毛。 总状 花序, 短, 顶生, 有花 1 一 3 朵, 轴被 柔毛, 小花 梗长约 1 毫米, 小苞片 2, 卵形, 长 2 — 3 毫米, 绿色, 边缘玫 红色; 花 萼裂片 卵形, 长约 2 毫米, 渐尖; 花冠 宽 钟形, 白色, 长约 4 毫米, 5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雄蕊 10, 花丝 扁平, 微被 柔毛, 花药有 2 芒; 子房 球形, 顶端平 而中央 略凹陷 ,具微 柔毛,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无毛。 浆 果状 蒴果蓝 黑色。 花期 7 月 ,果期 8 — 9 月。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4200 米的山 坡上。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种 显然是 本属中 从多花 到单花 的过渡 类型。 4. 鹿蹄草 叶白珠 (云 南植物 研究) 黎 叶白珠 (图鉴 ) Gaultheria pyroloides Hook. f. et Thorns, ex Miq. (1863), quoad pi. Sikkim. em- end. Tanka (1918); Sealy in Curtis (1941); Rehd. (1949); Hara (1966), (1971). Gaultheria pyrolaefolia Hook. f.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图鉴" (1974)*: T. Z. Hsu (1981); G. prostrata W. W. Smith (1919) p. p., quoad Forrest 19865. 矮小 常绿小 灌木, 高 9 一 20 厘米; 枝 直立, 被开展 的踪色 刚毛状 长毛。 叶片 革质, 櫛圆 状倒 卵形, 或稀长 圆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8 — 10 毫米, 稀达 15 亳米, 先端 钝圆, 具 短尖, 基部 渐狭或 楔形, 边 缘具疏 钝齿, 齿尖有 1 棕色短 刚毛, 刚 毛长约 1 毫米, 上面 无毛, 背面 疏被 掠色细 刚毛, 主脉在 上面微 凸起, 在 背面微 隆起, 侧 脉弧形 上举, 连同 网脉在 背面明 显; 叶柄短 ,长 1( 一 1.5) 毫米, 疏被 刚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3.5 — 4 厘米, 有花 2 — 5 朵; 花 梗长 3 — 8 毫米, 苞片椭 圆形, 长 4.5 毫米, 小苞片 披针形 ,长约 3 毫米, 着生 于花梗 中部稍 上, 下弯, 花萼 裂片三 角形, 小, 长约 4 毫米, 渐尖, 无毛; 花冠 白色, 卵状 坛形, 长 3 — 4.5 毫 米; 雄蕊 10, 每药室 顶端有 2 芒; 子房 无毛。 装果 状蒴果 球形, 径约 4.5 毫米, 紫黑色 ,肉质 花萼蓝 黑色。 花期 8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西北部 (怒江 流域) ,生 于海拔 3800 — 420()_ 米的 塾状草 地或灌 丛中; 四川、 西藏亦 产。 分布于 锡金。 5. 四 川白珠 (图鉴 ) Gaultheria cuneata (Rehd.et Wils.) Bean in Curtis (1919)*; Y. C. Yang (1942);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pyroloides Hook, f . ex Thorns, ex Miq. var. cuneat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Hand.-Mazz. (1936). 常绿 灌木, 高 15 — 20 厘米, 小枝 茂密, 密被 柔毛。 叶片 革质, 长 卵形。 狭 卵形, 或长圆 状倒 卵形, 稀为倒 披针形 ,长 1.2 — 2.8 厘米, 宽 6 — 10 毫米, 边 缘具浅 锯齿, 每齿顶 端有黑 色腺体 ,叶面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叶脉 在上面 凹陷,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叶 柄短, 长 1-1.5 毫米, 近 无毛。 总状花 序顶生 或腋生 ,轴长 2.5 — 4 厘米, 被微 柔毛, 花 梗被微 柔毛, 小苞片 2, 干 膜质, 椭圆状 披针形 ,着生 于小花 梗中部 稍上; 花微 下垂; 花萼 5 裂, 裂 片三角 状卵形 ,长约 2 毫米, 微被 缘毛; 花冠 白色, 坛形, 长 6 亳米, 5 浅裂, 裂片 反折; 雄蕊 10, 花 丝被微 柔毛, 基部 膨大, 花 药每室 顶端具 2 芒; 子房 被娟状 柔毛, 花柱 无毛, 与花冠 等长。 
杜 酷花科  591  浆果 状蒴果 球形, 径约 5 毫米, 成熟时 青蓝色 ,后变 白色, 被 絹丝状 绒毛, 为 白色、 肉质、 增 大的萼 片所包 ;种子 细小, 褐色, 有 光泽。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月 开始。 产贡山 、德饮 ,生 于海拔 3900 — 4100 米的疏 林中; 四川 西部、 西藏 (墨脱 ) 亦有。 €. 红 粉白珠 (图鉴 ) Gaultheria hooker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hung ( 1924); "图 鉴" (1974), in nota;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veiichiana Craib (191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Y. C. Yang (1942); "图 鉴" (1980)*; G. iragrantissima Wall. var. hirsuta auct.non C. B. Clarke: Franch. ( 1 887); G. stapjiana Airy-Shaw (1952), syn. nov. €a. 红 粉白珠 (原 变种) 图版 169, 1-6 var. hookeri 常绿 灌木, 高约 50 厘米, 老枝 皮轻度 脱落, 灰褐 白色, 具被 刚毛脱 落后的 痕迹; 小枝 圆柱形 ,密 被褐色 刚毛。 叶片 革质, 椭圆形 ,长 4 一 5 (— 8) 厘米, 宽 2 — 2.8 (-3.5) 厘米, 先 端圆或 急尖, 基部钝 圆或宽 楔形, 边缘有 据齿,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 较淡, 被 刚毛, 主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侧 脉每边 4 一 5, 与 主脉成 45 度角, 自主 脉全长 伸出, 连同 网脉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可见; 叶柄长 2 — 3 毫米, 膨大, 有关节 ,被 刚毛。 总 状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 序轴长 3 — 4 厘米, 被白色 柔毛, 基部具 总苞, 苞片大 ,椭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先端 有 尖突, 无毛, 微被 缘毛; 花梗长 4 毫米, 纤细, 被 微毛, 小苞片 对生, 着 生于花 梗中部 以上, 椭圆形 ,长 2 — 3.5 毫米, 先端 渐尖, 有脊, 有缘毛 ;花萼 5 裂, 裂片 卵形, 无 毛或近 无毛; 花冠 卵状 坛形, 粉红色 或白色 ,长约 4 毫米, 里面 被白色 柔毛, 5 浅裂, 裂 片小, 圆形, 径约 0.5 毫 米, 微反折 ;雄蕊 8 — 10, 花丝长 1.8 毫米, 扁平, 中 部以下 扩大, 被白色 短柔毛 ;花 药长约 1 毫米, 无毛, 顶孔 开裂, 每 室先端 2 芒, 芒长 1 毫米, 微 下弯, 无毛, 微被疣 状突起 ;子 房被柔 毛, 花盘 齿裂, 花柱长 2 毫米, 无毛。 浆果状 蒴果卵 球形, 径约 4 毫米, 紫红色 ,花柱 宿存。 花期 6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舞良 、德饮 、贡山 、维西 ,生 于海拔 (1600 —) 2060-3200 (-3800) 米 的沟边 或岩坡 上.; 四川 西部、 西藏 (墨脱 ) 亦有。 锡金、 缅甸 北部、 印度 (阿 萨姆) 亦产。 本种 小枝被 刚毛, 叶椭 圆形, 总状 花序被 柔毛, 苞 片大, 萼齿卵 形而易 与其它 种类区 别。 6b 狭叶红 粉白珠 (变种 ) var. angustifolia C. B. Clarke in Hook. £. (1882); T. Z. Hsu (1981). 叶披 针形, 长 5.5 — 6 (-10) 厘米, 宽 2 厘米, 两端 渐狭。 产德饮 、贡山 、福贡 ,海拔 2000 — 3700 米的灌 丛中。 7. 萆 地白珠 Gaultheria praticola C. Y. Wu (1981)*. 灌木, 高 10 — 30 厘米; 枝 褐色, 被锈色 柔毛。 叶片椭 圆形, 稀为 卵形, 长 3.2 — 6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 端钝, 有尖头 ,基部 钝圆,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 被褐色 短刚毛 及密被 乳突, 侧 脉常 4 对, 自中 脉全长 伸出, 连 同网脉 在上面 明显, 在背面 隆起, 边缘具 据齿, 齿尖具 刺毛; 叶柄 粗短, 长 2 毫米, 被 柔毛。 总状花 序腋生 ,轴长 2 — 2.5 厘米, 纤细, 被毛, 具 3 — 4 花; 苞 
592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69 _6. 红 粉白珠 Gaultheria hookeri C. B. Clarke var. hookeri, 1. 花枝 ,2. 叶背 之一部 分放大 示 毛被, 3. 花, 4. 花 纵剖, 5. 雄蕊, 6. 子房及 花柱; 7—8. 芳 香白珠 G. fragrantissima Wall., 7. 花枝, 8. 花。 (曾孝 濂绘) 
杜 驟花科  593  片桐 圆形, 长 3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2, 着生 于小花 梗中部 以下, 花 梗长约 5 毫米, 纤细; 花 萼 5 裂, 裂片宽 三角形 ;花 冠卵状 坛形, 5 浅裂, 裂片 反折; 雄蕊 10 枚, 花 丝长约 2 毫米, 无 毛, 密被小 腺点, 花药 2 室, 每室有 2 芒, 子房被 褐色短 柔毛, 花柱长 2. 5 毫米, 与花药 等高, 不出 冠外, 无毛。 装果状 蒴果黑 灰色, 径约 5 毫米; 种子 多数。 产德钦 ,生 于海拔 3200 — 4000 米的高 山上。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本 种近红 粉白珠 (G. hookeri C. B. Clarke), 但总状 花序上 少花, 仅 3 — 4 朵, 小苞片 着生 于小花 梗中部 以下, 花丝具 小腺点 ,子房 被褐色 柔毛。 8. 芳 香白珠 图版 169, 7-8 沙果 (云南 ) Gaultheria fragrantissima Wall. (182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Fr- anch. (1888); Airy-Shaw (1952); Hara (1966);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常绿灌 木至小 乔木, 高 1.5 — 3 米, 稀达 5 米, 有时 伏地, 分枝多 ;枝 条左右 弯曲, 红色, 常三 角形, 有时 几呈狭 翅状, 无毛。 叶 革质, 芳香, 披针状 椭圆形 、卵 状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短 急尖或 近钝头 ,基部 楔形, 边缘具 锯齿, 干 后边缘 反折, 两面 无毛, 背面疏 被褐色 斑点, 主脉 及侧脉 在上面 下陷,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侧脉 4, 自主脉 1/3 以下 伸出, 弧曲 上举, 几达 叶尖, 规则, 连同网 脉在两 面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3 — 5( — 7) 毫 米, 上面 具槽,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序轴 长常不 及叶, 通常 4 一 5( — 7) 厘米, 被白 色绒毛 ;花 下垂, 芳香, 密集; 花 梗长约 4 毫米; 苞片 三角状 卵形, 回入, 几包 围花梗 基部, 小 苞片 2, 近 对生, 卵形, 渐尖, 着生于 小花梗 顶部离 花萼不 远处; 萼片 卵形, 渐尖, 长 2 — 3 毫 米, 有微 缘毛; 花冠卵 状坛形 ,长 4 毫米, 白色, 外面 无毛, 5 浅裂, 裂片 卵形; 雄蕊 内藏, 花药 每室 顶端具 伸长的 2 芒, 芒长等 于花药 ,花 丝被微 柔毛; 子房被 柔毛。 楽果状 朔果卵 球形, 径约 5 毫米, 具 5 纵纹, 蓝 黑色, 被柔毛 ,花柱 宿存, 萼 在果时 增大。 花期 5 月 开始, 果期 8 一 11 月。 产景东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2300 — 2700 米的杂 木林中 ;西藏 (墨脱 、聂 拉木) 亦有。 分 布于越 南北方 、马来 西亚、 印度、 斯里 兰卡。 9. 四 裂白珠 ' 小灰果 (镇康 ) Gaultheria tetramera W. W. Smith. (1919); " 图鉴" (1974)*; T. Z. Hsu (1981). 常绿 灌木, 高 15 — 60 厘米, 稀达 1.5 米, 茎直立 ;小枝 细长, 密被 伏贴的 棕色长 刚毛, 老 枝上 的刚毛 渐落。 叶 革质, 椭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3 — 5.5 厘米, 宽 1.5 — 2.8 厘米, 先端 钝圆或 短尖, 基部 楔形, 边 缘有细 据齿,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下面 苍白、 被 亮黑色 的硬毛 ,侧脉 3 — 4 对, 自中脉 下半部 伸出, 弯向 上方。 总 状花序 腋生, 花 序轴长 1.5 — 3 厘 米, 花较少 ,常 5 — 10 朵, 轴被白 色微柔 毛和疏 被褐色 刚毛; 花 密集, 偏向 一侧, 向下弯 ;苞 片卵形 ,长 1.5 — 2.5 毫米, 急尖, 有 缘毛; 小苞片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着生于 花梗顶 端紧贴 花萼, 疏被长 柔毛, 被缘毛 ;小花 梗长' 1—2 毫米, 被 柔毛; 花萼 (4 一) 5 裂, 长约 3 毫米, 裂 片 卵形, 渐尖, 疏被 缘毛; 花 冠卵状 坛形, 白色或 白绿色 ,长 5 毫米, 外面 无毛。 (4 一 )5 裂, 裂片 卵形, 小, 完全花 的雄蕊 8 — 10, 或退化 ;子房 密被小 柔毛; 花柱圆 柱状, 长约 2 毫 米, 被长 柔毛。 装果 状蒴果 球形, 径 5 — 6( — 8) 毫米, 蓝色; 种子 多数。 
594  云南 植物志  产贡山 、腾冲 、镇康 ,生 于海拔 1800 — 2 4 00 (-3200) 米的 灌丛中 ; 西藏 (墨脱 ) 亦有。 分布于 锡金。 在本 属中, 4 数 花是持 殊的, 很可能 是本属 向伏地 杜鹃属 (Chiogenes) 的过渡 类型。 10. 地植香 老鸦果 (龙陵 ), 香叶子 (洱源 ), 岩子果 、阿 门吉利 (丽江 ) Gaultheria forrestii Diels (1912); Uvl. (1916); Bean (1922); Chung (1924): Hand. -Mazz. (1936); "图 鉴" ( 1974)*; T. Z. Hsu (1981). 10a. 地植香 (原 变种) var. forrestii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 一) 4 米, 稀达 6 米, 树皮灰 黑色, 有 香味, 枝粗糙 ;叶 片薄革 质, 芳香, 长圆形 ,狭卵 形至披 针状椭 圆形, 长 4—7.5 ( — 11) 厘米, 宽 2— 4 厘米, 先端锐 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叶面亮 绿色, 背面 色淡, 微苍 白或干 后成淡 肉桂黄 捺色, 且 密被锈 色 腺点, 边缘具 疏锯齿 ,主 脉在' 上面微 下陷, 连同侧 脉网脉 明显, 侧脉约 5 对, 5111 形上举 ,在 背面 隆起; 叶柄 粗短, 长 2 — 3 ( — 5) 毫米, 上面 具槽, 褐色,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多 而密, 细长, 长 2 — 3( — 5) 厘米, 总轴 密被细 柔毛; 花 梗粗而 极短, 长至多 2.5 毫米, 被 白色细 柔毛, 小苞片 2, 对生, 位于 花萼下 1.5 毫米处 ,宽三 角形, 长 2.5 毫米, 最宽处 2.5 毫米, 背有脊 ,无 毛, 腹面 被白色 绒毛, 有 缘毛; 花白色 ,长 4.5 毫米; 萼片 5, 三角状 卵形, 长 2.8 毫米, 先端 具硬 尖头, 外面 无毛, 内面 被白色 柔毛, 边缘具 缘毛; 花冠 坛形, 长 4.5 毫米, 两面 无毛, 5 m 裂, 裂片 开展; 雄蕊 10, 花丝长 1.5 毫米, 下部 宽扁, 被白色 微毛, 花 药每室 顶端具 2 芒, 芒 长 0.5 毫米, 无毛;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被白色 微毛; 花柱长 2 毫米, 无毛, 柱头略 大。 装果 状蒴果 球形, 径约 4.5 毫米, 成熟 时深暗 蓝色。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全省 各地, 生 于海拔 (600 — ) 1500-3000 (-3640) 米的林 中或灌 丛中; 四川 (米 易、 会东) 亦有。 枝叶可 提取芳 香油, 用作牙 膏香精 和食品 香精。 10b. 刚毛 地植香 (变种 ) var. setigera C.Y. Wu (1981). 与原变 种不同 之处在 于枝被 刚毛, 叶小。 - 产景东 、临沧 、元江 、双柏 、文山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2800 米的山 坡上, 习见。 模 式标本 采自 景东。 11. 五 雄白珠 Gaultheria semi-infera (C. B. Clarke) Airy-Shaw (1941) in adnot., (1952); Sl- cumer (1941) in adnot.; Hara (1966);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Dtplycosia^ semi-infera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常绿 灌木, 高 2 米, 稀达 5 米; 幼 枝具綜 色伏生 刚毛, 老枝近 无毛。 叶片坚 纸质, 楠圆 形或披 针状楠 圆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有硬 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有 锯齿, 齿尖具 腺体状 硬尖头 ,叶面 无毛, 背面, 特 别是脉 上疏被 刚毛, 无斑点 ,基部 的常宿 存, 主脉 在上面 凹入, 在背 面明显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自中 脉全长 伸出, 弧形 上举, 网脉在 两面微 可见; 叶柄 粗短, 长 2 — 5 毫米, 背 面微被 刚毛。 总状花 序腋生 ,长 3.5 — 4.5 厘米, 轴 
杜 囀花科  595  m 版 170 1—4. 尾 叶白珠 Gaultheria griffithiana Wight, 1. 果枝, 2. 花 纵剖, 3. 雄蕊, 4. 果; 5— 8. 澳 白珠 (变种 ) G. leucocarpa B1. var. crenulata (Kurz) T. Z. Hsu, 5. 花枝, 6. 花 纵剖, 7. 雄 蕊, 8. 果。 (曾 孝廉绘 ) 
596  云 南植物 志  较 纤细, 被开展 的白色 极短毛 ,花 10 — 16 朵 在轴上 疏生; 苟片三 角形, 长 1.5 毫米, 有微睫 毛, 急尖;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微 柔毛; 小苞片 2, 对生, 位于花 梗中部 以上, 近花 萼处, 三 角状 卵形, 近渐尖 ,被 缘毛; 萼片长 2 毫米, 长 卵形, 近渐尖 ,被微 缘毛; 花冠 白色, 坛状, 长 约 4 毫米, 外面 无毛, 5 浅裂; 雄蕊 5,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药长 稍过于 花丝, 每药室 顶端具 2 长芒; 花柱长 3 毫米, 被柔毛 ;子房 被白色 柔毛。 装果状 蒴果近 球形, 蓝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月 开始。 产维西 、贡山 、耿马 ,生 于海拔 2000 — 2600 米, 稀达 3700 米的草 坡上; 西藏、 四 川西部 亦有。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缅甸。 12. 尾 叶白珠 图版 170, 1-4 阿 门支力 (丽江 ) Gaultheria griffithiana Wight (1847), (1848);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and. -Mazz. (1936); Airy-Shaw (1952); Hara (l966);Gupta et K. C. Malick (1973);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caudata Stapf in Curtis (1931)*.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3 米, 稀达 6 米, 树皮 灰黑, 带紫色 ;枝条 细长, 常左右 曲折, 无毛, 常有 纵纹, 淡 褐色。 叶片厚 革质, 长圆 形至椭 圆形, 稀为 卵状长 圆形, 长 (8 — )12 — 14 (一 15)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先端 尾状长 渐尖, 尖尾长 1( 一 1.5) 厘米, 基部钝 圆或楔 形, 边缘 具细密 锯齿, 无毛, 背面 被褐色 密斑点 或极疏 斑点, 主脉 在上面 凹入,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5 — 8 对, 连同网 脉在两 面明显 ;叶柄 粗短, 长 5 — 6 毫米, 无毛。 总 状花序 腋生, 长 5 — 7 (一 9) 厘米, 疏生 多花, 轴被短 柔毛, 花梗长 5 毫米, 稀达 8 毫米, 被柔毛 ;苞片 卵形, 径约 1.5 毫米, 急尖, 具 缘毛; 小苞片 2, 对生或 近对生 ,着 生于花 梗中部 以下, 卵形, 长 1 毫米, 具微 缘毛; 萼片 5, 卵状三 角形, 长 2 毫米, 疏被微 缘毛; 花冠 白色, 卵状 坛形, 顶端 收缩, 具 5 裂片, 外面 无毛; 雄蕊 10, 花 丝长约 1 毫米, 下 部宽, 被毛, 花药 每室具 2 芒; 子房 密被白 色绒毛 ,柱头 不规则 4 裂。 浆果 状蒴果 球形, 直径约 7 毫米, 黑 色或紫 黑色。 花期 5 月开 始, 果期 10 月。 产丽江 、维西 、碧江 、贡山 、庐水 、风庆 、漾濞 、景东 ,生 于海拔 ( 1300 —) 2400-3600 米 的杂 木林中 ;西 藏及四 川西部 亦有。 分布于 锡金、 不丹、 緬甸、 印度。 13b. 滇白珠 图版 170, 5—8 黑油果 (昭通 ), 透骨草 (滇南 本草) Gaultheria leucocarpa Bl. var. crenulata (Kurz)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crenulata Kurz (1873); Vaccinium yunnanense Franch.( 1 895); G. laxi flora Diels (1900); V. yunnanense Franch. var. jranchetianum L^vl. (1915); Pieris for/unait Uvl. (1907), (1914), (1916); P. vaccinium L^vl .(1911); Embelia voniotii L^vl .( 1915); G.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1934); Hand. -Mazz. (1936), (1937); Fang (1942); Yang (1942); 滇南本 草图谱 ( 1944)* ; " 图鉴" ( 1974)* ; Chamberlain in Lauener ( 1977), pro syn.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稀达 5 米, 树皮灰 黑色; 枝条 细长, 左右 曲折, 具 纵纹, 无毛。 根 带 褐色。 叶 革质, 芳香, 卵状长 圆形, 或稀为 卵形、 长 卵形, 长 7 — 9 ( 一 12) 厘米, 宽 2.5 — 
杜 騁花科  597  3.5 ( — 5) 厘米, 先端 尾状长 渐尖, 尖 尾长达 2 厘米, 基部 钝圆或 心形, 边缘具 鋸齿, 稍向外 反折, 上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两面 无毛, 背面密 被褐色 斑点, 主脉 在背面 隆起, 在 上面凹 陷, 侧脉 4 一 5 对, 弧形 上举, 连同网 脉在两 面明显 ;叶 柄短, 粗壮, 长 5 毫米, 无毛。 总状花 序腋生 ,轴长 5 — 7( — 11) 厘米, 纤细、 被柔毛 ,花 10 — I 5 朵, 疏生; 轴 基部为 鎮片状 苞片所 包; 花 梗长约 1 厘米, 被白色 柔毛; 苞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突尖, 被白色 缘毛, 小苞片 2, 对 生或近 对生, 着生 于花梗 上部近 萼处, 披针状 三角形 ,长 1.5 毫米, 微被 缘毛; 萼片 5 , 卵状 三 角形, 钝头, 边缘具 缘毛; 花冠白 绿色, 钟形, 长约 6 毫米, 5 裂, 裂片 长宽均 2 毫米; 雄 蕊 10, 着生 于花冠 基部; 花丝短 而粗, 花 药每室 顶端具 2 芒, 芒顶部 2 裂; 子房 球形, 被毛, 花柱 无毛, 短于 花冠。 装果 状蒴果 球形, 直径约 5 毫米, 或达 1 厘米, 黑色, 5 裂; 种子 多数。 花期 5—6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我省 大部分 地区, 仅 西双版 纳未见 记录, 生 于海拔 (1700 — ) 2700-3500 米 的干燥 山坡、 灌 丛中。 我 国长江 流域以 南均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盐津成 凤山。 枝叶含 芳香油 ,主要 成份为 水杨酸 甲脂, 供调配 牙膏、 牙粉、 食用 香精。 入药, 祛风除 湿, 活血 散瘀, 祛痰 止咳。 13c. 硬 毛白珠 (变种 ) 金 f 义 (广西 桂平) ,硬毛 滇白珠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hirsuta (D. Fang et N. K. Liang)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yunnanensis (Franch.) Rehd. var. hirsuta D. Fang et N. K. Liang ( 1977). 本变 种枝、 花梗被 密而均 匀分布 的硬毛 ,叶 边缘被 缘毛而 特异。 产景东 、武定 ,生 于海拔 1000 — 2800 米的灌 丛中或 干燥山 坡上。 广东 (顶湖 山)、 广西 (桂 平、 平南、 金秀) 亦有。 13d. 屏 边白珠 (变种 ) var. pingbianensis C. Y. Wu ex T. Z. Hsu (1981). 本变 种叶棉 圆形, 坚 纸质而 特异。 产我省 屏边、 思茅, 生 于海拔 180 米的 山地。 模式标 本采自 屏边。 . 本 变种显 然是白 果白珠 (原 变种) (G. leucocarpa B1. var. leucocarpa), 向尾 叶白珠 (G. griffithiana Wight) 的过渡 类型。 其叶 形和质 地很似 后者, 但小 苞片着 生于小 花梗顶 部, 仍属白 果白珠 (我 国不产 )。 14. 铜 钱白珠 (图鉴 ) 图版 171,1—3 四 川白珠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Gaultheria nummularioides D. Don (1825); Royle (183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Koord. (1912); Chung (1924); Hand. -Mazz. (1936); 陈嵘 (1937); Airy-Shaw (1941); Yang (1942); Rehd. (1949); Hara (1966);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repens Bl. (1826); DC. (1839); G. nummularioides D. Don var. elliplica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常绿匍 匐多年 生灌木 ,高 20 — 40 厘米, 有时 直立, 铜匐 者须根 极多, 茎细长 纤细, 多分 枝, 有黄 掠色糙 伏毛。 叶片 革质, 宽卵 形或近 圆形, 长 8 — 12 ( — I 5 ) 毫米, 宽 8 ( — 15) 毫 
598  云南 植物志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平截, 或略 心形, 近全缘 ,边缘 有小齿 状褶皱 ,每齿 顶端生 1 掠 色长 刚毛, 老则 脱落, 上面 无毛, 叶脉 凹入, 背面灰 绿色, 有褐色 细斑点 ,每斑 点上有 1 直立 的 捺色长 刚毛, 老则部 分刚毛 脱落; 叶柄短 ,长 1.5 — 2 毫米, 被黄 棕色糙 伏毛。 花单 1, 腋 生, 向下, 花 梗长约 2 毫米; 苞片 4 一 6 片, 互生, 均着生 于花梗 基部, 卵形, 或长 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萼片 5, 披针形 ,长约 3 毫米; 花冠卵 状坛形 ,长约 5 毫米, 粉红 色至近 白色, 或 紫红色 ,5 浅裂, 裂片 直立; 雄蕊 10, 花丝基 部膨大 ,无毛 ,花 药每室 顶部具 2 芒。 浆 果状魏 果 球形, 直径约 4 毫米, 稀达 6 毫米, 蓝 紫色, 肉质, 无毛; 种 子小, 多数。 花期 7 — 9 月, 果期 10 — 11 月。 产贡山 、碧江 、巍山 、景东 、腾 冲等, 生 于海拔 ( 1700 — ) 2800-3275 米 的山坡 岩石上 或阴 处杂木 林中, 常成地 毯状; 四川、 西藏 亦有。 分 布于尼 泊尔、 不丹、 锡金、 马来 西亚、 印 度 尼西亚 (爪哇 、苏 门答腊 )。 据四川 资料, 为铁、 镍指示 植物。 本种叶 形变化 较大, 有宽卵 形的、 心形的 ,也有 卵形的 或狭卵 形的, 随 着生境 条件的 不同而 变化。 同时, 叶形上 的变化 ,在同 一植株 上均可 能反映 出来。 15. 长 梗白珠 Gaultheria dolichopoda Airy-Shaw (1941);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sp. n.? Marquand et Airy-Shaw (1929). 常绿小 灌木, 高 5 — 15 (-25) 厘米; 有细 长的主 根和横 走^; 幼 枝及枝 条常从 近基部 分出, 被刚 毛状长 柔毛, 纤细。 叶片革 质或硬 革质, 长圆 状倒披 针形, 稀为倒 卵形, 长 8 — 13 (一 15) 毫米, 宽 (2 —) 3-4.5 毫米, 先端 钝圆, 具突尖 ,有微 增厚的 尖头, 基部狭 楔形, 稀为 钝圆, 边缘 具向顶 部有规 则的较 疏的细 锯齿, 微反折 ,上面 绿色, 背面 较淡, 两面 无毛, 中脉 在上面 下凹, 可见, 在背面 明显, 微隆起 ,侧脉 3 — 5 ,在 背面微 可见; 几无柄 ,或有 0.5 毫米 的柄, 被毛。 花单生 叶腋, 无 总苞, 花梗长 2 毫米, 无毛, 苞片 2, 对生, 着生于 小花梗 顶端, 紧贴 花萼, 宽卵形 ,长 与宽约 2 毫米, 背无脊 ,两面 无毛, 无缘毛 ,先端 突尖, 有尖头 ;花长 6 毫米; 萼片 5, 三角状 卵形, 长 3 毫米, 宽 2 毫米, 两面 无毛, 无缘毛 ;花冠 钟状, 粉红色 ,长 6 毫米, 檐部近 2/5 处 5 裂, 两面 无毛; 雄蕊 10, 长 (连芒 )2 毫米, 无毛, 花 药每室 一芒, 芒长 0.5 毫米, 无毛; 子房 上位, 轮廓 5 瓣, 无毛, 基部具 10 腺体; 花柱 无毛。 浆果 状蒴果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蓝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贡山 ,生 于海拔 3400 米的 草丛中 ;西藏 也产。 分布 于缅甸 北部。 16. 剌 毛白珠 Gaultheria trichophylla Royle (VIII, XII, 1835)*; DC. (183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Rehd. et Wils. in Sarg. (1913); Airy-Shaw (1941); Rehd. (1949); Hara (1966); "图 鉴" (1974); T. Z. Hsu (1981). Brossea trichophylla (Royle) O. Ktze. (1891 ); Gaultheria trichophylla Royle var. tetra erne Airy-Shaw ( 1941 ). 常绿矮 小丛生 灌木, 常铺地 而生, 高达 10 厘米; 地下 茎细长 如细铁 丝状, 多分枝 ,疏生 踪色硬 毛,^ 纤细, 褐色, 疏 被棕色 硬毛。 叶片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卵形至 长圆状 棉圆形 ,或 卵状矩 圆形, 长 5 — 9.5 亳米, 宽 4 .5 — 9 毫米, 先端 钝头, 基部 钝圆, 边缘有 不明显 的细钝 
杜 鸦花科  599  齿, 每齿 顶部有 一黑色 并可脱 落的长 刚毛, 微反折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疏被刚 毛, 主脉 在上面 下陷, 在 背面微 突起, 侧脉 4 一 5, 自 基部或 近基部 伸出, 弧 形直达 顶部边 缘, 在两面 可见; 叶柄 极短, 长 0.5 — 1 毫米, 褐色, 极疏被 硬毛。 花单 1, 腋生, 下垂, 粉红 色, 具短 花梗, 梗长 2.5 毫米; 萼片长 卵形, 长 2.5 毫米, 红褐色 ;花 冠球状 钟形, 长 4 一 5 毫 米, 5 裂, 裂片 反折; 雄蕊花 丝有微 柔毛, 花药每 室顶有 1 近于芒 状的渐 尖头。 装果 状蒴果 陀 螺形, 直径约 5 毫米, 蓝色。 产大理 、福贡 ,生 于海拔 2700 — 3600 — 4 200 米的 山坡灌 丛中; 四川、 西藏 也有。 本 种近苍 山白珠 (G. cardiosepala Hand. -Mazz.), 但后 者叶为 条状披 针形, 边 缘不具 长刚毛 ,装果 白色, 故易于 区别。 17. 苍 山白珠 图版 171, 4—8 米花果 Gaultheria cardiosepala Hand. -Mazz. (1924), (1927), (1936); Airy-Shaw (1941); "图 鉴" (1974), in nota; T. Z. Hsu (1981). 常绿矮 小丛生 半灌木 ,高 10 — 15( — 3G) 厘米, 有时 蔓生, 地下茎 细长, 多 分枝。 叶片革 质, 线状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长 6 — 12 ( — I 4 ) 毫米, 宽 I. 5 — 2 . 5 毫米, 先端 渐狭, 或急 尖, 基部狭 楔形, 下延 成柄, 边缘具 有短尖 的锯齿 ,不具 长刚毛 ,上面 绿色, 背面榄 绿色, 中 脉明显 ,在上 面凹入 ,侧脉 在两面 可见。 花小, 单 1, 白色, 腋生, 下垂, 花梗 外弯, 长 2 毫米, 无毛, 小苞片 2, 膜质, 宽卵形 ,长约 1 毫米; 花萼 5 裂, 裂片 卵形, 边缘 膜质; 花冠 坛形, 长 4-4.5 毫米, 口部 5 裂, 裂片 长圆状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外卷; 雄蕊 10, 花丝 锥形, 花 药每室 有 2 芒; 花盘 5 裂; 子房扁 球形, 5 浅裂, 花柱长 2.5 毫米, 柱头 5 微裂。 装果 状蒴果 球形, 白色; 种子 多数, 长 圆状稲 圆形, 近压扁 ,深 褐色, 无毛, 有 光泽。 花期 6 月 ,果期 7 — 8 月。 产大理 苍山、 怒江及 独龙江 流域, 生 于海拔 2850 — 3600 米的山 坡上。 缅甸北 部亦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本 种近刺 毛白珠 (G. trichophylla Royle), 但叶为 线状披 针形, 边缘 不具长 刚毛, 花冠 裂片 卵形, 花药 每室具 2 芒, 故可以 区别。 18. 华白珠 ' Gaultheria sinensis Anth. (1933) p. p.; Hand. -Mazz. (1936); Airy-Shaw (1941 );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trichophylla Royle vel aff ., auct. Edin. staff (1929); G. sinensis Anth. var. maior Airy-Shaw (1941); G. sinensis Anth. var. crUssijolM Airy-Shaw (1941), p. p.. 18a. 华白珠 (原 变种) var. sinensis 常绿 平卧亚 灌木, 分枝 紧密, 老枝 无毛, 幼枝 具锈色 长毛。 叶片 革质, 倒 卵形或 倒披针 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4 一 8 毫米, 基部 渐狭, 顶端具 小凸尖 ,边缘 具疏小 锯齿, 上面深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淡 绿色, 有极疏 的红色 粗毛。 花单 1, 腋生, 白色, 生于 小枝近 顶部, 花梗长 2 — 4 毫米; 小苞片 2, 披针形 ,着生 于花梗 上部; 萼片 5, 宽卵形 ,长约 2 毫米; 花冠 坛形, 径约 3 亳 米; 雄蕊 10 ,花 丝短, 长约 1.5 毫米, 中部 膨大; 花 药长约 1 毫米, 每室 顶端具 2 芒; 子房球 形, 5 室。 浆果 状蒴果 球形, 深 蓝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图 版 171 1—3. 铜 钱白珠 Gaultheria nummularioides D. Don, 1. 植株, 1. 叶背, 3. 花 外形; 4—8. 苍 山白珠 G. cardiosepala Hand. -Mazz., 4. 植株, 5. 叶背, 6. 花蕾, 7. 花 去花冠 示子房 和雄蕊 ,8. 雄蕊。 (张宝 福绘) 
杜 鹃花科  €01  产滇 西北, 海拔 2500 — 3600 米 的潮湿 石壁或 杜鵲灌 丛中; 西藏、 四川 亦有。 分 布于缅 甸北部 、印度 北部。 模式标 本采自 西藏与 云南交 界处。 18b. 白果 华白珠 (变种 ) var. nivea Anth. (1933); Hand. -Mazz. (1936);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nivea (Anth.) Airy-Shaw (1941). 与 原变种 不同处 在于: 枝密被 白色小 绒毛, 叶狭且 渐尖, 果 白色。 产滇 西北, 海拔 3275 — 3850 米, 岩 坡上; 四川、 西藏 亦有。 19. 绿 背白珠 Gaultheria hypochlora Airy-Shaw (1941); T. Z. Hsu (1981). Gaultheria trichophylla Royle vel aff ., auct. Edin. staff (1929); G . sinensis Anth. (1933), p. p., quoad Forrest 13428, 14736. 披散 灌木, 高 25 厘米, 荽粗状 ,灰 黑色, 无毛。 枝 被褐色 柔毛。 叶薄 纸质或 革质, 倒卵 形, 或倒卵 状匙形 ,长 10 — 13 毫米, 最宽处 5 — 7 毫米, 先端 钝圆, 基部 渐狭, 或楔形 成柄, 边缘中 部以上 具向前 的粗圆 据齿, 一般 8 — 10 个, 中 部以下 无齿, 上面 绿色, 有横向 皱纹, 背面淡 亮绿色 ,两面 无毛, 边缘微 反折, 主脉、 侧脉 及网脉 在背面 隆起; 叶柄 极短, 仅 1 毫米 长, 或 无柄。 花 单生, 花冠宽 钟形。 花 未见。 装果 状菊果 球形, 径约 5 毫米, 蓝 黑色。 果期 8 月。 产丽江 、维西 、德饮 ,生 于海拔 3800 — 4000 米的疏 林中。 缅甸 北部、 印度 (阿 萨姆) 亦 产。 本种近 华白珠 (G. sinensis Anth.), 但 叶片薄 纸质或 革质, 倒卵形 ,先端 钝圆, 基部渐 尖, 花冠宽 钟形, 故可 区别。 10. 当 年枯属 Arctous Niedenzu 矮小 灌木, 常披 散状, 或成 塾状, 冬季 枯萎。 叶 互生, 常集生 枝顶, 具柄, 边缘 具细锯 -齿, 无 托叶。 总状 花序, 顶生, 短, 少花, 常 2 — 5 朵, 花梗 下垂, 具长 苞片, 萼片 5, 花冠壶 形, 先端具 4 一 5 个小 裂片; 雄蕊 8 — 10 枚, 花药 2 室、 顶孔 开裂, 背面具 2 枚附 属体, 子房 4-5 室, 每室具 1 胚珠。 装果, 球形, 成熟时 黑色或 红色, 种子 4 一 5 枚。 约 5 种。 产亚洲 北部、 东 北部, 北美西 北部的 环北极 地区和 北温带 山地。 我 国有牛 种, 云南 1 种。 1. 小叶 当年枯 (云 南热带 亚热带 植物区 系研究 报告) Ai'ctous microphyllus C. Y. Wu (1965)*. 落叶塾 状披散 小灌木 ;芽黄 褐色, 长 3 — 5 毫米, 鎮片椭 圆形, 密被 缘毛, 地 下枝条 扭曲, 褐色, 较披散 ,皮层 剥落, 地上 枝条密 被宿存 叶基, 高 2.5 — 3.5 厘米, 初生叶 片倒披 针形至 倒卵 圆形, 长 2 — 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全缘, 密被 缘毛, 正常叶 叶片椭 圆形, 长 6 — 17 毫米, —般 长约 1 厘米, 宽 2 — 7 亳米, 一 般宽约 7 亳米, 近 革质, 钝尖, 基部 下延成 一般长 不超过 5 毫米的 鞘状柄 ,边 缘具细 圆齿, 向基 部边缘 具白色 刺毛, 上面榄 绿色, 背面 较淡, 中脉和 网脉 在上面 凹陷, 在背面 显著; 叶柄腹 凹背凸 ,两侧 具白色 刺毛。 花 未详。 总状 花序含 2 — 
602  云南 植物志  3 花, 基部 1 一 2 花常 不育; 苞片楠 圆形, 先端 锐尖, 褐色, 无柄, 稍长于 果梗, 边缘具 缘毛; 果 梗长约 5 毫米, 先端稍 粗大, 无毛; 花萼 5 深裂, 裂片 三角形 至长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 渐尖, 近 全缘, 具肋; 浆果未 成熟时 绿白色 ,直径 4 一 5 毫米, 高约 4 毫米, 花柱 宿存; 种 子 5, 楠圆 形至近 圆形, 长约 2 毫米。 产中甸 ,海拔 3500 米的 山谷矮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本种近 当年枯 [Arctous ruber (Rehd. et Wils.) Nakai], 但本种 植株较 披散, 枝 扭曲, 叶较小 而厚, 椭 圆形, 基 部下延 成柄, 萼片 三角形 至长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浆 果未成 熟时白 绿色, 直径 4 一 5 毫米, 高 4 毫米; 种子櫛 圆形至 近圆形 ,长约 2 毫米。 本属 是环北 极和北 温带山 地分布 的属。 在我 省北讳 28°, 这 一低讳 度高山 分布的 种, 是一个 极有趣 的事。 229. 木樨科 Oleaceae 乔木、 直立 或藤状 灌木。 叶对生 ,稀 互生或 轮生, 单叶、 三出复 叶或羽 状复叶 ,无 托叶。 花辐射 对称, 两 性或少 有单性 (雌雄 异株) 或杂性 异株, 组成顶 生或腋 生的圆 锥花序 式的聚 伞 花序, 或有时 族生, 罕 单生。 花 萼通常 4 裂, 有时 3 — 10 裂, 或 顶部近 平截, 稀无 花萼。 花 冠通常 4 裂, 少有 6 — 12 裂, 花蕾时 裂片呈 覆瓦状 或摄合 状排列 ,有 时花冠 深裂至 基部, 裂片近 离生, 稀无 花冠, 花冠管 长或短 或缺。 雄蕊 2, 稀 3 — 5 枚, 下位或 着生于 花冠上 ,花 药 2 室, 室 背互相 靠着。 子房 上位, 2 室, 每 室通常 有胚珠 2 颗, 罕 1 或 4 一8 颗; 花柱单 生, 柱头 头状或 2 裂。 果为 核果、 装果、 翅果或 蒴果。 种 子具胚 乳或无 胚乳。 29 属, 约 600 种, 广布 温带、 亚热带 及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1 属约 200 种, 南北 各省区 均有 分布。 云南有 10 属 89 种, 16 变种和 变型。 分属 检索表 1(8) 果为 翅果或 朔果。 2(5) 果为 翅果。 3(4) 叶为 单叶; 翅 在果实 周围; 花序 间有叶 1 雪柳厲 FontanMia 4(3) 叶为 复叶; 翅在果 实顶端 伸长; 花序间 无叶或 有叶伏 小苞片 2 . 白錄 树属 Fraxin« 5(2) 果为 朔果; 种子 有翅。 6(7) 枝 条空心 或有片 伏髓; 花黄色 ,先叶 开放, 花冠裂 片比花 冠管长 3 . 连通農 Forsythia 7(6) 枝条 实心; 花紫色 、红色 、稀 白色, 花冠裂 片比花 冠管短 4 . 丁香 JS Syringa 8(1) 果为 核果或 浆果。 9(15) 果为 核果。 10(11) 花冠 裂片在 芽中呈 覆瓦状 排列; 花 芳香, 成族生 或为短 圆维花 序或聚 伞花序 木樨属 0«raanthu« 11(10) 花冠 裂片在 芽中呈 镊合伏 排列; 叶为羽 伏脉; 直立灌 木或乔 木《» 12(15) 花滩 分离或 仅基部 合生。 
木樨科 603  13(14) 花小, 花辦 4, 条形或 长圆形 ,分 离或在 基部成 对合生 6 . 插柚紫 S Linoceir. 14(13) 花大, 花辦 4 一 6, 长条形 或条伏 匙形, 极长, 仅在基 部合生 7 . 流苏树 S Chionanthu. 15(12) 花有 短的或 长的花 冠管, 花 冠裂片 4 或无 8. 木 棵揽厲 Olea 16(9) 果为 浆果。 . 17(18) 叶为 单叶; 灌木或 乔木; 花 冠小, 漏斗状 ,裂片 4; 果单生  • 9. 女贞 厲 Liflrustrum (Parasyringaj 18(17) 叶为 单叶、 三出复 叶或羽 伏复叶 ,叶 柄近基 部常有 关节; 藤状 或直立 灌木; 花冠大 ,高脚 碟伏, 裂片 4 一 10; 果 常孪生 或其中 一个不 发育而 为单生 10.素«厲 JMminum 1. 雪柳属 Fontanesia LabiU. 落叶 灌木。 小枝四 棱形, 单叶, 对生, 全缘 或边具 细齿, 无 柄或具 短柄。 圆锥花 序顶生 和腋生 ;花 两性; 萼小, 4 裂, 宿 存;; 冠 4 深裂, 基部 合生; 雄蕊 2, 着 生花冠 基部, 花丝细 长, 伸 出花冠 之上, 花药长 圆形; 子房 上位, 2 室, 稀 3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花 柱短, 柱头 2 裂。 果为一 扁平的 翅果, 翅 在果实 周围, 种子有 胚乳。 2 种; 1 种产 西西里 和亚洲 西部, 另 1 种 产我国 华北、 东北, 昆明有 栽培。 1. 鬣柳 五谷树 (江苏 ) Fontanesia fortanei Carr. (1859); Rehd. (1934); 陈嵘 ( 1937)*; "图鉴 " ( 1974)*; P.S.Green in Lauener (1978). Fontanesia argyi L^vl. (1916). 落叶 灌木, 高可达 5 米; 幼枝四 棱形, 无毛。 叶对生 ,披 针形、 卵状披 针形或 狭卵形 ,长 3—7( — 12)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无 毛, 全缘,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5 — 8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 面微突 (幼 时两面 均不明 昆); 叶柄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圆锥 花序, 生 于当年 生枝条 顶端和 叶腋, 顶 生者长 2 — 6 厘 米, 腋生者 较短, 长 1 一 2 厘米, 均 无毛; 花淡红 白色, 花萼 杯状, 4 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无毛; 花冠 4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2 毫米, 顶 端钝, 基部 合生; 雄蕊 2, 着生 花冠 基部; 花 丝长约 3 毫米, 伸出花 冠外;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子房 卵形, 2 室, 稀 3 室; 花柱圆 柱状,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2 叉。 果 实宽椭 圆形, 扁平, 长 8 — 9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周围 有翅, 顶端 有宿存 花柱。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7 月。 昆 明地区 栽培。 河北、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有 分布; 其它省 区 也有栽 培的。 茎 枝可编 S; 茎皮 可制人 造棉; 嫩叶 晒干可 代茶; 在 江南一 带用作 绿篱。 2. 白! If 树属 Fraxinus L. 养木, 稀 灌木。 奇数羽 状复叶 ,对生 ,小叶 边缘通 常具齿 ,稀 全缘。 花小, 杂性或 单性, 雌雄 异株, 组成圆 锥花序 、总状 花序或 有时近 族生; 花序顶 生或自 去年枝 的侧芽 生出。 苞片 
604  云南 植物志  常 脱落。 花 萼小, 4 裂 或缺; 花冠缺 或存在 ,通常 深裂, 裂片 2 — 4, 有 时于基 部成对 分离, 花蕾 时内向 摄合状 排列; 雄蕊 2 枚, 着生花 冠裂片 基部或 近下部 ;花丝 极短或 稍长; 花药近 外向 开裂;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由室顶 下垂; 花柱短 或稍长 ,柱头 2 裂。 果为 翅果, 翅在果 实顶端 伸长, 具种子 1 颗; 种子 扁平, 长 圆形, 种皮薄 ,胚乳 肉质, 子叶 扁平, 胚 根短, 向上。 约 70 种, 主要 分布于 北温带 地区, 特别在 东亚、 北美及 地中海 地区。 我国有 20 余种, 广布 各地。 云南有 12 种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8) 小叶 全缘。 2(3) 叶轴 及小叶 均无毛 1. 光培树 F.firriffithii 3(2) 叶轴及 小叶均 被毛。 4(7) 小叶 上面几 无毛, 下面仅 沿叶脉 被毛, 其余 无毛。 5(6) 小叶 5 — 11 对, 近革质 ,椭圆 形或长 卵形, 先端圆 而凹头 …… 2. 黄连叶 白蜡树 F. retusifo'iolata 6(5) 小叶 3 — 6 对,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渐尖 3. 绣毛 白蜡树 F. ferruginea 7(4.) 小 叶两面 被锈色 软絨毛 4. 白枪杆 F.malacophylla 8(1) 小 叶边缘 具齿。 9(18) 花有 花冠。 10(17) 小 叶通常 2 — 4 对,^ 毛或 仅沿中 脉被疏 柔毛。 11(12) 侧生小 叶柄短 ,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锈 色绒毛 ;果 实光滑 S. 香 白错树 F. .„aveolen» 12(11) 侧生 小叶柄 较长, 长 0.5 — 2. 2 厘米, 无毛。 13(14) 侧生小 叶柄长 1 一 2. 2 厘米; 翅 果密被 红褐色 的糠粃 状腺鳞 6. 多花 白蜡树 F.Horibunda 14(13) 侧生 小叶柄 纤细, 长 0.5—1 厘米, 翅果 光滑。 15(16) 花 等长约 1 毫米, 有 4 钝齿或 平截; 果长 2. 5 —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7a. 苦枥木 (原 变种) F.retu*a. var. retusa 16(15) 花萼 长不及 1 毫米, 有 4 钝齿, 但绝不 为平截 ;果长 不超过 2 厘米, 宽不过 4 毫米 7b. 石生 苦栃木 (变种 ) F.retiwa var. calcicola 17(10) 小 叶通常 3 枚, 稀 5, 卵伏长 圆形, 稀倒 卵形, 背面 密被诱 色续毛 8. 三叶 白繕树 F. trifoliolata 18(9) 花 35 花冠。 19(26) 小枝 无毛; 叶轴 仅节上 被毛或 无毛。 20(21) 叶轴 节上密 被锈色 绒毛; 侧生小 叶近^ 柄 9. 锡金 白蜡树 F* .ikkimensi. 21(20) 叶轴节 上疏被 柔毛或 无毛; 侧生 小叶具 短柄。 22(25) 小叶 5 — 9 枚。 23(24) 小 叶通常 7 枚, 槻圆形 或椭圆 伏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2 — 4. 5 厘米, 先端 渐尖, 边缘 具锯齿 或波状 S 齿 10a. 白蟻树 (原 变种) F.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24(23) 小 叶通常 5 枚, 稀 7, 宽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边 缘具粗 圆锯齿 lOb. 大叶 白錄树 (变种 ) F, chinensis var. rhynchophylla 25(22) 小叶 3 — 5 枚, 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4 厘米 11. 云南 白錯树 F. UngeltheimU 
木梶科  26(19) . 小枝及 叶轴密 被黄色 柔毛; 小叶背 面沿中 脉及侧 脉基部 密被黄 色绒毛 ,其余 密具白 色乳突 …… 12. 钝翅 象培树 F. inopinata 1. 光蟻树 掉皮树 (禄劝 ) Fraxinus griffithii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Lingelsh. (1907), (1914) et In Engl. (1920); Rehd. (1934); Hand.-Mazz. (1936); 陈嵘 (1937); Chun in Sunytsenia (1940): Nakaike ( 1972); "图鉴 "( 1974)*; 海南 植物志 ( 1974)* ;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Fraxinus floribunda Wall. var. integerrima Weng. (1883); F . bracteata Henisl.( 1 889 ); Ugustrum vaniotii L^vl. (1916); Mansf. (1924). 乔木, 高 8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淡 褐色, 被微 柔毛, 老时 灰色, 变无毛 ,皮孔 明显。 复叶长 12 — 20 厘米, 叶轴 无毛, 腹面有 沟槽; 叶柄长 3 — 7 厘米, 无毛, 基部具 关节, 关节紫 红色; 小叶 5 — 7 片, 革质, 长圆 形至披 针形, 有时摘 圆形或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 圆钝, 基部楔 形至阔 楔形或 近圆形 ;侧 生小叶 基部常 偏斜, 全缘, 叶面 绿色, 光亮, 背面绿 白色, 初时沿 脉被疏 柔毛, 后变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7 — 9 对, 两面凸 起或背 面不甚 明显; 小 叶柄长 6 — 15 毫米, 腹凹 背凸。 花小, 极多, 组 成聚伞 花序式 的圆锥 花序, 花序大 ,被微 柔毛; 苞片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5 毫米, 宿存; 花萼 杯状, 长 1 毫米 左右, 萼齿不 明显; 花冠 白色, 深裂, 裂片 4, 长圆形 ,长约 4 毫米, 顶 端近圆 形, 基部成 对分离 ;雄蕊 2;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花丝 粗短, 长 0.5 毫米。 翅果 长圆形 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被微 柔毛, 顶端 极钝或 微凹。 花期 6 — 8 月 , 果期 9—10 月。 产禄劝 、宣威 等地, 生于山 坡疏林 ,海拔 1900 — 20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湖北、 湖 南、 广东、 广西。 日本、 菲律宾 、印度 尼西亚 、印度 也有。 2. 黄连叶 白睹树 图版 172,4—7 Fraxinus retusifoliolata K. M. Feng ex P. Y. Bai (1983)*. . 乔木, 高约 7 米; 小枝红 褐色, 略为四 棱形, 密 被诱色 绒毛。 复叶长 9 一 16 厘米, 叶轴 密被黄 色绒毛 ;小叶 5 — 11 对, 近革质 ,摘圆 形或长 卵形, 长 2.5 — 4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先端圆 而回头 ,基部 宽楔形 ,不 对称, 叶面深 绿色, 近无毛 ,背面 黄绿色 ,沿中 脉及侧 脉密被 黄 色绒毛 (有时 侧脉上 的毛被 脱落) ,全缘 ,侧脉 6 — 8 对, 与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凸出; 侧生 小 叶近于 无柄。 圆锥花 序顶生 和腋生 ,长 5 — 9 厘米, 序轴 及花梗 被黄色 柔毛; 花梗长 1.5 -2 毫米;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 毫米, 浅裂或 近平截 ;花冠 白色, 裂片 4, 长棉 圆形, 长 3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先端钝 向内卷 曲微呈 钩状; 雄蕊 2, 着生花 冠裂片 近基部 ;花 丝短, 无 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子房 卵形, 柱头浅 2 裂, 翅果长 条形, 长 2—2.5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无毛。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禄劝, 生于石 灰岩山 地疏林 或沟边 ,海拔 1900 — 2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 本种与 白枪杆 (F. malacophylla Hemsl.) 相近, 但小叶 5 — U 对, 较小, 先端 圆而凹 头, 易于 区别。 3. 镇毛 白據树 
60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2 1 一 3. 白枪杆 Fraxinus malacophylb Hemsl., 1. 果枝, 2. 叶轴及 叶的一 部分, 3. 花'; 4 一 7. 黄连 叶白接 树 F. retusifoliolata K. M. Feng ex P.Y. Bai, 4. 花枝; 5. 叶, 6. 花 纵剖, 7. 果。 (杨建 昆绘) 
木裤科  607  跳皮树 (思茅 ) 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 (1907) et in Engl. ( 1920). 乔木, 高 7 — 10 米; 小枝浅 褐色, 稍 压扁, 为不明 显的四 棱形, 无毛, 皮孔 明显。 复叶长 10-15 厘米, 叶轴密 被锈色 绒毛; 叶柄长 3 — 4 厘米, 中部 以上密 被诱色 绒毛, 中部 以下毛 被渐 脱落, 变无毛 ;小叶 7 — 13 枚, 纸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2.5 — 6.5 厘米, 宽 1.5 — 2.3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 圆钝, 基部 楔形, 常不 对称, 全缘,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除 沿中脉 被疏柔 毛外, 其余 无毛, 背面淡 绿色, 只沿 中脉密 被锈色 绒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6 — 8 对, 两面微 凸出; 顶生小 叶柄长 7 — 8 毫米; 侧生小 叶柄长 1.5—2.5 毫米, 均密 被诱色 绒毛。 花 未见。 果序 聚伞圆 锥状, 顶生, 密集, 长 5 — 9 厘米, 果序 轴及果 梗均密 被绣色 绒毛。 翅 果匙形 ,长 2.5 —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端 圆钝或 微凹, 被锈色 絨毛, 基 部有宿 存萼, 萼 钟状, 平截, 无毛。 果期 6 月。 产思茅 、勐腊 、蒙自 ,生 于山谷 密林, 海拔 145 — 1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本种与 光蜡树 (F. griffithii C. B. Clarke) 相近, 但 叶轴、 小叶背 面沿中 脉及花 (果) 序均密 被绣色 绒毛而 不同。 树皮 入药, 性凉, 味 苦涩, 有 收敛, 消炎的 功效, 治顽固 性腹' ^^。 4. 白枪杆 图版 172, 1 一 3 铁股路 (玉溪 ), 大树皮 (通海 、华宁 ), 大皮药 、毛叶 子树、 狗骨 头树、 对节生 (西畴 ), 刷 露皮 根根药 (文山 ), 踏皮树 (曲靖 ) Fraxinus malacophylla Hemsl. in Hook. (1889)*; Lingelsh. (1920); "图 鉴" ( 1974)*. 乔木, 高 5 — 10 米; 幼枝 压扁, 密 被诱色 绒毛, 老枝 褐色, 近圆 柱形, 微 被柔毛 或几无 毛, 皮孔 明显。 复叶长 6 — 20 厘米, 叶轴密 被绣色 絨毛; 小叶 5_11 枚, 革质, 长圆形 、长圆 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4 一 12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部 楔形, 偏斜, 两面被 锈色软 线毛, 以背面 最密, 边缘微 波状; 侧脉 8 — 14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生 小叶近 无柄。 聚 伞状圆 维花序 顶生及 腋生, 长 8 — 13 厘米, 花序 轴及花 梗均密 被 绣色 绒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苞片 宿存, 线形, 长约 2 毫米, 密被锈 色续毛 ;花萼 钟状, 长 约 1 毫米, 基部被 柔毛, 浅裂, 裂片近 三角形 或近于 平截; 花冠 白色, 无毛, 裂片 4, 长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2 毫米, 顶端 狭尖, 边缘 内弯; 雄蕊 2 ,着 生花冠 基部,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花药楠 圆形, 长 1.5 毫米, 先 端圆。 翅果 匙形, 长 3 — 4 厘米; 宽 5 — 7 毫米, 顶 端钝或 微凹, 与宿存 萼均被 柔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8—11 月。 产 蒙自、 元江、 新平、 文山、 西畴、 广南、 师宗、 罗平、 1^ 西 等地, 多 生于石 灰岩山 地杂木 林, 海拔 500 — 1Q60 米; 广西 (大新 ,新 记录) 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根皮、 树皮 或须根 人药, 有 消炎、 利尿、 通便, 消食、 健胃、 除寒 止痛的 功效。 可 用于感 冒头痛 、便秘 腹胀、 消化 不良、 口舌生 疮等。 木材可 供农具 、家 具及器 物柄。 5. 香 白蜡树 皆古 思民木 (贡山 ) Fraxinus suaveolens W. W. Smith (1920); Hand.-Mazz. (1936). 乔木, 高 8 — 22 米; 小枝 粗壮, 近四 棱形, 红褐色 ,皮 孔密集 明显, 节多少 膨大, 几 无毛。 
608  云南 植物志  复叶长 15 — 22 厘米, 叶轴 腹面有 沟槽、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叶柄长 6 — 9 厘米, 近 无毛, 小叶 5 — 9, 革质, 卵状披 针形、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宽 楔形或 近圆形 ,常 偏斜, 边 缘具浅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稍浅, 近无毛 或仅沿 中脉被 微柔毛 ,侧脉 10 — 12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起; 侧 生小叶 柄短, 长 1 一 2 毫米, 密 被诱色 绒毛; 顶生小 叶柄长 5 — 18 毫米, 近 基部密 被锈色 绒毛。 聚伞状 圆锥花 序, 腋生, 长 7 — 9 厘米, 无毛; 花梗 纤细, 长 1.5 — 3 毫米, 光滑;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 毫 米, 裂片 近三角 形或近 平截; 花冠白 色或白 黄色, 裂片 4, 长棉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宽 1 毫 米, 顶端圆 ;花丝 纤细, 长 2 — 3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翅果条 状匙形 ,长 2 — 2.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圆 或微凹 ,基 部有宿 存萼。 花期 4 一 6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丽江、 中甸、 德钦、 维西、 贡山、 腾冲、 水 等地, 生于山 坡杂木 林或石 灰岩常 绿阔叶 林, 海拔 2200 — 33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西藏东 南部。 喀什米 尔地区 、尼 泊尔、 不丹 也有。 本种 与多花 白蜡树 (F. floribunda Wall.) 相近, 但侧生 小叶具 短柄, 柄密被 锈色续 毛, 翅果无 糠批状 腺鱗。 6. 多花 白蜡树 图版 173, 4—6 Fraxinus floribunda Wall. in Roxb. (1820); DC. (1844); Hook. f. (1882); Lingelsh . (1907) et in Engl. (1920); Kitamura (1955); Hara (1966), (1971); Murata (1967); Hara et al. (1982). Ornus jloribundus Don (1838); Fraxinus ulophylla Wall. (1828), nom. nud.; DC. (1844). 乔木, 高 10 — 24 米; 幼枝灰 褐色, 无毛, 压扁, 有明显 皮孔, 节稍 膨大。 复叶长 15 — 24 厘米, 叶轴无 毛或于 节上被 微柔毛 ;小叶 5 — 7 枚, 近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长圆 形或倒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常不 对称, 边缘 具内弯 的硬 据齿,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侧脉 8 — 12 对, 与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凸出; 侧 生小叶 具柄, 柄长 1 一 2.2 厘米, 无毛。 聚伞状 圆锥花 序顶生 和腋生 ,花 密集, 花序轴 无毛, 长 6 — 10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 钟状, 长约 1 毫米, 4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花冠 白色, 裂片 4, 长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 先 端圆; 花丝长 1.5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顶 端尖。 翅 果条状 匙形, 长 2 — 2.5 厘米, 宽 4 毫米, 先端 微凹, 密被易 脱落的 红褐色 糠粃状 腺麟。 产景洪 、勐腊 、勐海 、江城 、河口 、瑞丽 等地, 生于沟 谷密林 及山坡 疏林, 海拔 980 — 1200 米; 分 布于西 藏南部 (墨 脱、 错那 )。 克 什米尔 地区、 喜马拉 雅山区 及印度 东北部 (阿 萨姆、 喀西山 )、 缅甸、 泰国、 越南 也有。 7. 苦枥木 Fraxinus retusa Champ. (1852); Lingelsh. (1907) et in Engl. (1920); Hand.-Mazz. (1936); 陈嵘 (1937); " 图鉴" (1974)*. 7a. 苦栃木 (原 变种) var. retusa 乔木, 高 5 — 8 米; 小枝灰 褐色, 稍 压扁, 无毛。 复叶长 10 — 17 厘米, 叶轴 无毛; 叶柄长 3 — 6 厘米; 小叶 3 — 7 枚, 近 革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或 楠圆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4 厘 
木樨科  609  米, 先端 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狭窄, 两面 无毛, 边缘 具疏浅 锯齿; 稀近 全缘, 中脉 叶面凹 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8 — 12 对, 与网脉 均两面 凸出; 侧 生小叶 具柄, 柄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均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和 腋生, 宽散, 长 6 — 10 厘米, 无毛; 花 萼杯状 ,长约 1 毫米, 顶端有 4 钝 齿或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裂片 4, 条状长 圆形, 长 3 毫米, 顶端纯 ,雄蕊 2, 较花 冠长。 翅果 条形, 长 2.5 — 3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 端钝或 微回。 花期 3— 6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西畴 、富宁 等地, 生于 山地混 交林, 海拔 600 — 1000 米;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浙江、 湖南、 湖北、 四川 也有。 7b. 石生 苦柢木 (变种 ) var. calcicola C. Y. Wu ex P. Y. Bai (1983). 小叶 1 一 2 对, 花萼 较小, 具浅 圆齿; 翅果长 2 厘米, 宽 0.4 厘米 而与原 变种相 区别。 产 滇东南 (西畴 法斗及 小桥沟 ), 生于石 灰岩乱 石中, 海拔 1500 — 1750 米。 模 式标本 采 自西畴 法斗。 8. 三叶 白睹树 图版 173, 7 — 8 见水蓝 (峨山 ) Fraxinus trifoliolata W. W. Smith (1916); Hand.-Mazz. (1936). 灌木, 高 2 — 6 米; 小枝 粗壮, 灰 褐色, 无毛。 通常 3 出复叶 ,稀 5 小叶; 叶柄长 5 — 7 厘 米, 疏被微 柔毛或 近无毛 ;小叶 革质, 卵状长 圆形, 稀倒 卵形, 长 5 — 13 厘米, 宽 2.5 — 6 厘 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边 缘具疏 锯齿, 叶 面仅沿 中脉疏 被短柔 毛或变 无毛, 背 面密被 绣色 绒毛, 侧脉 8—1 2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生小 叶柄长 6—10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2 厘米, 均 被綉色 线毛。 花密集 ,微 芳香, 组 成顶生 的聚伞 状圆锥 花序, 无毛, 长 8-10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毫米; 苞片 早落;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 毫米, 裂片 4, 三 角形; 花冠 白色, 4 裂, 裂片 线形, 长 5 — 6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先端 渐尖; 花丝 纤细长 2.5 毫米, 无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急尖。 翅果 匙形, 光滑, 长 2.5—3 厘米, 宽 3 — 5 毫米, 先 端圆。 花期 5 — 6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金沙 江河谷 (丽江 、永宁 、永胜 、大姚 至武定 、禄劝 、峨山 ), 生于 干燥山 坡或河 谷杂木 林, 海拔 nOO — 2 700( — 33 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9. 锡金 白蜡树 Fraxinus sikkimensis (Lingelsh.) Hand.-Mazz. (1936). Fraxinus paxiana Lingelsh. var. sikkimensis Lingelsh. (1907) et in Engl. (1920). 乔木, 高 5 — 10 米; 小枝 粗壮, 扁平, 褐色, 无毛, 有明显 的白色 皮孔, 节 膨大。 复叶长 12 — 25 厘米, 叶轴 节上密 被锈色 线毛; 小叶 5 — 7 枚, 革质, 长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 — 18 厘米, 宽 2.5 — 4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宽 楔形, 边缘具 疏据齿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黄 绿色, 除 沿中脉 (尤其 是中部 以下) 被绣色 续毛外 ,余部 无毛;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11 一 18 对, 叶面平 坦或微 回陷, 背面 凸出; 侧 生小叶 几无柄 或具极 短柄, 密被诱 色级毛 ,后 渐脱落 变稀。 圆维花 序顶生 和侧生 ,长 15 — 30 厘米, 稀疏, 无毛; 花萼 钟状, 光 滑, 长 1 亳米, 有 4 一 5 浅齿; 花 冠无。 翅果 条形, 长 2— 3( — 3.5) 厘米, 宽 3 毫米, 先端微 凹 或圆。 
61 &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73 1 一 3. 白措树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var. chincnsis, 1. 雌 花枝, 2. 雌花, 3. 果; 4—6 多 花 白措树 F. floribunda Wall., 4. 雄 花枝, 5. 雄花, 6. 果; 7—8. 三叶 S 措树 F. ,trifoliolata W. Smith, 7. 果枝, 8. 叶 部分。 (杨建 昆绘) 
木樨科  611  产丽江 、维西 ,生 于沟谷 密林, 海拔 2200 — 2800 米; 分布于 西藏东 南部。 锡金 也有。 本 种与香 白蜡树 (F. suaveolens W. W. Smith) 很 相近, 但花无 花滩, 果通常 较前者 狭而长 3—3.5X0.3 厘米。 10. 白據树 鸡 糠树、 见水蓝 (思茅 ), 水白蜡 (永善 )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1820); DC. (1844); Hemsl. (1889); Lingelsh. (1907), (1914) et in Engl. (1920); Hand.-Mazz. (1936); 陈蠑 (1937)*; "图鉴 "(1974)*. Fraxinus chinensis Roxb. var. typica Lingelsh. (1907), (1914) et in Engl. (1920). 10a. 白睹树 (原 变种) 图版 173, 1—3 var. chinensis 乔木, 高 5 — 8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无毛。 复叶长 12 — 28 厘米, 叶 轴节上 疏被微 柔毛; 小叶 5 — 9 枚, 以 7 枚为 多见, 革质, 椭 圆形或 楠圆状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1.2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有锯齿 或波状 浅齿, 叶面黄 绿色, 无毛, 背面白 绿色, 沿 中脉及 侧脉被 短柔毛 ,有时 仅在中 脉的中 部以下 被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7 — 12 对, 叶面平 坦或微 回陷, 背面 凸出, 网脉两 面明显 凸出; 侧生小 叶近无 柄或具 短柄, 柄长 不超过 3 毫米。 圆锥花 序顶生 和侧生 ,疏散 ,长 7 — 12 厘米, 无毛; 花萼管 状钟形 ,无毛 ,长 1.5 毫米, 不规则 裂开, 裂片 极短, 无 花冠。 翅果倒 披针形 ,长 3 — 4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顶 端圆或 微凹。 花期 5—6 月, 果期 7—10 月。 产昆明 、江川 、西畴 、广南 、永善 、镇雄 等地, 生 于山坡 杂木林 或石灰 岩山地 林缘, 海 拔 1200 — 2000 米; 分布于 东北、 黄河 及长江 流域、 福建、 广东、 广西。 越南, 朝鲜 也有。 为行道 、护堤 树种; 可 放养白 蜡虫, 木 材可做 农具、 家 俱等。 叶煎 水可治 皮炎、 皮肤过 敏 等症。 10b. 大叶 白繕树 (变种 ) 见水蓝 (江川 ) var. rhynchophylla (Hance) Hemsl. (1889); Lingelsh. in Sarg. (1914); 陈噪 (1937); "图鉴 "(1974) in nota. Fraxinus xanthoxyloides Wenzig (1833), p. p., quoad specim. Henry; F. rhychophylla Hance (1869); 东 北植物 检索表 (1959); F. obovata Schneid. (1911). 与原 变种不 同为, 小 叶通常 5, 宽卵 形或倒 卵形, 先端骤 然尾状 渐尖, 少 有圆, 边缘有 疏 圆齿; 叶轴节 上有淡 褐色短 柔毛。 产江川 (碧绿 寺), 生于 石灰岩 山地阔 叶林。 分 布同原 变种。 树皮用 水煮后 ,水呈 蓝色, 故有" 见 水蓝" 之称, 浸出的 水用于 治牛的 眼病。 11. 云南白 It 树 Fraxinus lingelsheimii Rehd. (1917), in adnot. Fraxinus velutina Lingelsh. (1907), non Torrey (1848); F. yunnanensis Lingelsh. in Engl. ( 1920). 乔木, 高约 15 米; 芽 具诱色 绒毛。 复叶长 12 — 15 厘米, 小叶 1 一 2 对, 近 革质, 卵形或 被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4 厘米, 边缘具 小牙齿 ,先端 渐尖, 叶面 无毛, 背 面被短 柔毛; 
612  云南 植物志  侧生 小叶具 短柄。 圆 锥花序 顶生和 侧生, 无毛; 花萼小 ,4 深裂。 翅果基 部狭窄 ,沿 顶端为 宽 匙形, 先端钝 ,长 3.5 — 4 厘米, 宽 4 一 5 亳米。 花不详 (标本 未见, 摘自前 人描述 )。 模式 标本采 自思茅 西山。 12. 钝翅 象繕树 绿皮 (宁范 奕族) Fraxinus inopinata Lingelsh. (1914) et in Engl. (1920); "图鉴 "(19 74)*. 乔木, 高 9_28 米; 小枝灰 褐色, 被微 柔毛。 复叶长 15 — 28 厘米, 叶 轴密被 黄色柔 4, 小叶 7 — 11 枚, 近革质 ,长椭 圆形, 顶生小 叶有时 呈倒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基部 圆形或 楔形, 边 缘具钝 鋸齿,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沿中脉 (尤 其是 基部) 及 侧脉 基部密 被黄色 柔毛, 其余密 具白色 乳突, 侧脉 12 — 17 对, 近于 平行, 与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突出; 侧 生小叶 几无柄 或有极 短柄, 顶生小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均密 被黄色 绒毛。 圆 锥花序 侧生, 先叶 抽出, 长约 15 厘米, 被黄色 柔毛。 花萼 钟状, 长 1.5 毫米, 不规则 裂开, 微被 柔毛, 无 花冠。 翅 果长椭 圆形, 扁平, 无毛, 长 5 — 6 厘米, 宽 9 一 12 毫米, 顶端 钝或微 M ,基部 有宿存 果萼。 花期 5 月, 果期 7 — 8 月。 - 产丽江 、维西 、贡山 、永胜 、宁痕 ,生于 沟谷杂 木林, 海拔 2100 — 2900 米; 四川西 南部也 有 分布。 本种 与湖北 西部及 四川西 部产的 象蜡树 (Fraxinus platypoda Oliv.) 相近, 但 后者小 枝、 叶轴、 花序 无毛, 翅果抉 椭圆形 ,顶端 急尖, 可以 区别, 而 T. Nakaike(1972 年) 将两种 归并。 3. 连翅属 Forsythia Vahl. 落叶 灌木, 冬芽有 数鳞片 ;小枝 无毛, 空心 或有片 状髓。 叶 对生, 单叶, 偶为三 小叶, 边 缘有 据齿或 全缘, 稀为三 深裂。 花大, 两性, 1 一 3(5) 朵生 叶腋, 于叶前 开放; 花萼 4 一 5 深 裂, 多少 宿存; 花冠 黄色, 钟状, 4 深裂, 较冠 管长;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与花冠 管等长 或长于 或短于 花冠管 ,花药 2 室, 纵裂; 花柱 细长, 柱头 2 裂;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多数。 果为 一木质 蒴果, 室间 开裂, 种 子单侧 具翅。 约 8 种, 欧洲 东南部 (阿 尔巴 尼亚) 产 1 种, 其 余种类 产亚洲 东部。 我国有 4 种, 分布 西北至 东北和 东部。 云南有 3 种, 除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 为 引种栽 培外, 其余 均分布 云南西 北部。 为庭 园观赏 及药用 植物。 分种 检索表 1(2) 枝条 空心, 无片 状髓; 叶片 卵形、 宽 卵形或 椭圆伏 卵形, 边 缘基部 以上具 粗据齿 • 1, 连通 «u»pen»a 2(1) 枝条髓 部呈薄 片状。 3(4) 叶片椭 圆形至 披针形 ,稀倒 卵状椭 圆形, 先端 急尖, 中部 以上有 粗锅齿 • 2, 金钟花 F. viridisuma 
木 樨 科  61J  4(3) 叶片宽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先端长 渐尖, 边全缘 3 . 丽江连 通「. Hkiangensi. 1. 连通 图版 174,1 — 3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 1804); Sieb.et Zucc. (1835); Forb. et Hemsl. (1889); Rehd. (1891) et in Sarg. (1912); Lingelsh. in Engl .(1920); "图 鉴" (1974)*. Syringa suspensa Thunb. ( 1784); Ligustrum suspensum Thunb. ex Juel.( 1918). 落叶 灌木, 髙可达 3 米;^ 直立, 枝 条通常 下垂, 髓 中空。 单叶 (同 一植 株一部 分形成 羽状三 出复叶 ), 叶片 纸质, 卵形、 宽卵形 或椭圆 状卵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圆 形或宽 楔形。 边 缘除基 部以外 均有粗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淡绿, 两面无 毛; 侧脉 5 — 7,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通 常单生 叶腋, 先叶 开放; 花萼 绿色, 4 裂, 裂片楠 圆形, 长 5 — 7 毫米, 与花 冠管略 等长, 有 缘毛; 花冠黄 色, 4 深裂, 裂片宽 卵形或 倒卵状 椭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6 — 8 毫米, 有 紫红色 条纹, 先 端圆;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花丝长 2 — 3 毫米。 蒴果卵 状球形 ,长约 1.5 厘米, 基部略 狭, 顶端呈 It 状, 表 面散生 瘤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6 — 7 月。 我省多 为引种 栽培, 也 有少数 逸生; 东北、 河北、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湖北、 江 苏等省 亦有。 果实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散结、 消肿、 排脓、 利尿之 功效; 种 子含油 25.52%, 属干 性油, 可供 制皇, 化妆品 等用。 通常 作观赏 植物。 2. 金钟花 金 梅花、 金铃花 (丽江 ) Forsythia viridissima Lindl. (1864); Forb. et Hemsl . (】901); Lingelsh. in Engl. (1920); "图 鉴" (1974)*. - 落叶 灌木, 芽卵状 球形, 黄 棕色, 无毛; 小枝 直立, 黄 绿色, 略四 棱形, 髓 部呈薄 片状。 叶片椭 圆形至 披针形 ,稀倒 卵状楠 圆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楔 形, 边缘 中部以 上有粗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与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隆起; 叶柄长 8 — 12 毫米, 无毛。 花 1 一 3( — 5) 朵腋生 ,先叶 开放; 花萼 绿色, 4 深裂, 裂片卵 形至椭 圆形, 长 2 — 3.5 毫米, 较花冠 管短, 边缘 膜质, 有 缘毛; 花冠深 黄色, 4 深裂, 裂片狭 摘圆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6 — 8 毫米, 有红色 条纹, 先端圆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 基部。 蒴果卵 状球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基部 稍圆, 表 面散生 瘤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4—6 月。 产 丽江、 维西, 生于山 坡灌丛 (也 有栽培 ), 海拔 2500 — 2800 米;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 西、 福建、 湖北、 贵州、 四川 也有。 用途同 连翘。 3. 丽'; X 连通 图版 174, 4 一 7 Forsythia likiangensis Ching et K. M. Feng ex P. Y. Bai (1983). 落叶 灌木, 高 2 — 3 米; 芽圆 锥形, 黄 綜色, 无毛; 小枝 直立, 略四 棱形, 黄 踪色, 无毛, 髓 I 部呈薄 片状。 叶片宽 卵形、 卵状椭 圆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5—3.5 厘米, 先 端短渐 尖至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全缘, 略 反卷,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花单生 叶腋, 花梗长 1-2 亳米, 无毛; 花瞽 绿色, 4 深裂, 裂片宽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宽 1.5 亳米, 较 花冠管 
614  云南 植物志 
木梶科  615  短, 边缘 膜质, 具缘毛 ;花冠 黄色, 管长约 5 毫米, 4 深裂, 裂片椭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6 毫 米, 有红色 条纹, 顶端有 短尖突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花丝 纤细, 长 3 毫米, 无毛; 花药 狭三 角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渐尖; 子房卵 球形, 无毛, 花 柱长约 1 毫米, 柱头 2 浅裂。 魏果 卵状 球形, 长 8 — 10 毫米, 基部 圆形, 顶端呈 It 状, 表面 光滑。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C 产丽江 、中甸 ,生 于山地 混交林 及山坡 灌丛, 海拔 2500 — 2 6 00 米; 四川 (木里 ) 也有 *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4. 丁香属 Syringa L. 落叶灌 木或小 乔木; 冬芽 卵形, 被有 鳞片, 顶芽 常缺。 单叶 对生, 全缘 或极少 分裂成 为羽状 复叶, 有柄。 花 两性, 为顶生 或腋生 的圆锥 花序; 花 萼小, 钟状, 4 裂, 裂片边 缘有不 规则的 齿牙或 有时近 截形, 宿存; 花冠漏 斗状, 4 浅裂, 裂片 广展, 花蕾时 镊合状 排列, 花冠 管 筒状或 上面稍 膨大; 雄蕊 2, 内藏或 伸出, 花丝 细长或 与冠管 贴生; 柱头 2 裂, 不 伸出雄 蕊之上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由室顶 倒垂。 果为一 革质、 长椭 圆形的 蒴果, 种子有 翅。 30 余种, 产 东亚至 欧洲东 南部。 我国 20 余种, 产西 南至东 北部。 云南有 6 种 1 变 种。 本属 大多数 种类供 观赏, 少 数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6) 圆 锥花序 自顶芽 抽出。 2(5)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背面苍 白色, 无毛; 圆维花 序直立 1. 云 南丁香 S. yunnanenn* 3(4) 花 咢无毛 U- 云 南丁香 (原 变种) S.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4(3) 花萼 密被黄 色棉毛 H>. 毛粤云 南丁香 (变种 ) S. yunnan«nsi. var. pubicalyx 5(2) 叶片 革质, 背面黄 绿色, 被短柔 毛或至 少脉上 被毛; 圆 锥花序 密集, 微下垂 2, 四 蜀丁香 S. komarovii 6(1) 圆 维花序 自侧芽 抽出, 顶芽 常缺。 7(10) 叶片 无毛或 幼吋被 柔毛, 后变^ 毛。 8(9) 叶片通 常圆形 ,稀櫛 圆形, 长 1—1. 7 厘米, 宽 (8)10—17 厘米; 花 药达花 冠管中 部稍上 3. 圆 叶丁香 S. wardii 9(8) 叶 片通常 卵形, 稀披针 状卵形 ,长 1.5 — 2 . 5 厘米, 宽 8 — I 2 亳米; 花 药达花 冠管口 部稍下 4, 松 林丁香 S. pinetorun 10(7) 叶片背 面密被 或至少 沿中脉 密被其 余疏被 柔毛。 11(12) 叶面 具继, 背面极 密被灰 白色软 柔毛; 果实 表面近 于光滑 S. 皴 叶丁香 S. mairei 12(11) 叶面不 具皴, 背面 沿中脉 密被其 余疏被 白色长 柔毛; 果实表 面有疣 状突起 6,川 西丁香 S. potanini 1. 云 南丁香 
616  云南 植物志  Syringa yunnanensis Franch. (1891); Diels (1912); Lingelsh. in Engl. (1920): Chung (1924); Mckelv. (1928); Hand. -Mazz.( 1936); 陈嵘 (1937); "图 鉴" (1974)*. la. 云 南丁香 (原 变种) 图版 175, 1—3 var. yunnanensis 直立 灌木, 高 2 — 3 米; 幼枝红 褐色,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有 白色的 皮孔。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椭圆形 、倒卵 状椭圆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9 厘米, 宽 I. 7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边全缘 ,有 微小短 缘毛, 叶面 绿色, 无毛 或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面 苍白, 无毛;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压扁, 侧脉 6 — 8 对, 两面 平坦;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圆锥 花序 自顶芽 发出, 长 7 — 11 厘米, 疏被 白色短 柔毛; 花白 色或粉 红色, 芳香; 花萼 钟状, 无 毛, 长 1 一 2 毫米, 顶端有 不规则 浅齿, 有 时近于 平截; 花 冠管长 6 — 8 毫米, 在中部 以上增 粗, 裂片 4, 棉圆形 ,长约 3.5 毫米, 宽 2.5 毫米, 边 缘微向 内卷, 顶端向 内卷曲 呈钩状 ;雄蕊 2, 着 生花冠 管喉部 稍下, 花丝与 花冠管 贴生, 花药 黄色, 内藏;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无毛, 柱头 浅 2 裂; 子房卵 球形, 光滑。 蒴果长 椭圆形 ,表面 光滑, 先 端尖。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漾濞、 鹤庆、 丽江、 中甸、 德饮、 贡山、 维西、 巧家 等地, 生 于山坡 杂木林 或灌丛 草地, 海拔 2400 — 3700 米; 四川 西南部 及西藏 东南部 也有。 欧美 各地有 栽培。 模 式标本 采自大 理。 lb. 毛萼云 南丁香 (变种 ) var. pubicalyx Jian ex P. Y. Bai (1983). 与 原变种 主要的 不同在 于花序 轴及花 萼密被 灰黄色 棉毛。 产中甸 、丽江 ,生于 林下, 海拔 3200 — 36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中甸 哈巴。 2. 四 蜀丁香 Syringa komarovii Schneid. (1910), (1911) et in Sarg. (1912); Lingelsh. in Engl. (1920);Chung (1924); McKelv. (192S); 陈蝶 (1937)*. 灌木, 高 3 — 5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掠 红色, 被短 柔毛, 老时灰 褐色, 无毛, 有 白色皮 孔。 叶片卵 状长楠 圆形至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6 — 13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 叶面深 绿色, 近于 无毛, 背面绿 黄色, 被短柔 毛或至 少脉上 被毛, 全缘; 侧脉 5 — 8 对, 与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5 — 2 厘米, 背面 具疏长 柔毛。 圆锥花 序由顶 芽抽出 ,长 6-12 厘米, 疏生短 柔毛或 无毛, 微 下垂, 密集; 花 梗短, 长 0.5 — 1.5 毫米, 近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2 — 2.5 毫米, 无毛; 花萼 钟状, 长 2 — 2 . 5 毫米, 疏被短 柔毛至 无毛, 顶端有 不等裂 浅齿或 有时近 平截; 花冠紫 红色, 花 冠管长 8 — 12 毫米, 裂片 4, 卵形, 长 2.5 — 3 毫米, 宽 2-2.5 毫米, 先端 微向内 弯曲;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喉 部稍下 ,花丝 与冠管 贴生, 花药 黄色, 微伸出 花冠管 ;花 柱长约 2 毫米, 无毛; 柱头 2 浅裂; 子房 卵形, 长 1.5 毫米, 径 1 毫米, 无 毛。 菊果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先端尖 ,表面 有疣状 突起。 花期 5 — 6 月 ,果期 6 — 8 月。 产巧家 ,生于 林内, 海拔 3000 米; 四 川西部 也有。 欧美 各国有 栽培。 3. 圆 叶丁香 Syringa wardu W. W. Smith (1916); Mckelv. (1928); 陈崂 (1937). 落叶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幼时被 灰色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片近 
618  云南 植物志  革质, 圆形, 稀椭 圆形, 长 1 一 1.7 厘米, 宽 (8)10 — 17 毫米, 先端圆 ,稀 短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宽楔形 ,叶面 绿色, 背 面苍白 ,两面 无毛, 全缘;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3—4 对, 两 面 可见; 叶柄长 2 — 3 毫米, 幼时被 微柔毛 ,后变 无毛。 圆锥花 序由侧 芽抽出 ,长约 6 厘米, 序轴 及花梗 均被灰 白色短 柔毛; 花萼 钟状, 长约 1.5 毫米, 被 灰色短 柔毛, 不等 浅裂, 裂片 尖 齿状; 花冠管 圆筒形 ,长约 6 毫米, 裂片 4, 长楠 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5 毫米, 顶 端向内 稍弯曲 呈钩状 ;雄蕊 2, 花丝与 花冠管 贴生, 花药 黄色, 达花冠 管中部 稍上。 蒴果 长椭圆 形, 长 1 一 1.4 厘米, 顶端钝 ,表面 光滑, 基 部有宿 存萼, 萼 外面被 白色短 柔毛。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9 月。 产 中甸、 德钦, 生 于山坡 灌丛, 海拔 2800 — 3000 米; 西 藏东南 部高山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 德饮东 珠嶺。 4. 松 林丁香 图版 175, 4— 6 野丁香 Syringa pinetorum W. W. Smith. (1916); Mckelv. (1928); 陈嵘 (1937). 落叶 灌木, 高 1 一 2.5 米; 幼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被 白色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 片通常 卵形, 稀披针 状卵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8 — I 2 毫米, 先端 急尖, 稀钝, 基 部楔形 至宽楔 形, 全缘, 具 缘毛, 叶面深 绿色, 被疏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淡绿, 初时沿 中脉及 侧脉被 白色疏 柔毛, 后变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3 — 4 对, 叶面 不显, 背面微 突出; 叶柄长 2-5 毫米, 被疏 柔毛。 花白 色或淡 紫色, 圆锥花 序由侧 芽生出 ,长 5-11 厘米, 被 白色短 柔毛; 花梗短 ,长约 1 毫米 或近于 无梗; 花萼 钟状,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3 — 5 裂, 裂 片不等 大, 三角形 ,具 缘毛; 花冠 4 裂, 裂片椭 圆形, 长约 3 毫米, 先 端钝, 向内弯 曲而略 呈钩状 ,花 冠管长 8 — 9 毫米, 顶端稍 膨大;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上部, 花丝与 花冠管 贴生, 花药 黄色, 内藏。 果 未见。 花期 5—6 月。 产丽江 、中甸 等地, 生于 山坡或 河谷灌 丛或松 林下, 海拔 2200 — 3600 米。 樓式 标本采 自 丽江。 5. 皴 叶丁香 Syringa mairei (Uvl.) Rehd. (193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U gust rum mairei L6vl. (1916); Mansf. (1924); Syringa rugulosa Mckelv. (1928); 陈 嵘 (1937).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3 米; 小枝圆 柱形, 浅 褐色, 幼时密 被白色 绒毛, 老时 变疏, 皮孔 明显。 叶片 革质, 卵形、 椭圆形 ,有 时为倒 卵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尖或渐 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绿色, 被 贴生短 柔毛, 具皱, 背面 苍白, 极密被 白色软 柔毛, 边全 缘或不 规则的 微波状 ;侧脉 4 一 6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细脉在 叶面明 显凹陷 而呈继 ;叶 柄长 2 — 5 毫米, 腹回 背凸, 密 被白色 柔毛。 花 未见。 果序圆 锥状, 侧生, 长 10 — 16 厘米, 序轴被 白色短 柔毛; 果梗长 1 一 2 毫米。 蒴 果长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顶端尖 ,表 面近于 光滑, 基 部有宿 存萼, 萼疏被 毛或近 无毛, 不 等裂, 裂片卵 状三角 形或尖 齿状。 果期 7 — 10 月。 产 滇西北 (德 铁澜沧 江边) 及东 北部, 生 于山坡 或路边 灌丛, 海拔 2000 — 2100 米; 西 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东北部 (岔河 Tcha-ho)。 
木樨科  619  6. 川 西丁香 Syringa potanini Schneid. (1910), (1911), in Sarg. (1912); Stapf in Curtis(1924); 陈蝾 (1937). Syringa velutina auct.non Komarov : Lingelsh . in Engl. (1920). 灌木, 高约 2 米; 小枝灰 褐色, 圆 柱形, 幼时密 被灰白 色绒毛 ,老 时毛被 变稀。 叶片革 质, 卵形、 倒卵 形或楠 圆形, 长 3 —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短尖, 尖头純 ,基部 楔形, 叶面 绿色, 疏生短 柔毛, 不 具皱, 背面黄 绿色, 沿中脉 密被其 余疏被 白色长 柔毛,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4 一 5 对, 叶面 平坦, 背面 凸出,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3 — 6 毫米, 密被白 色长柔 毛。 花 未见。 果序圆 锥状, 长约 6 厘米, 序 轴密被 白色短 柔毛, 果梗长 1 一 2 毫米。 朔果长 椭圆形 ,长 8 — 10 毫米, 顶端短 而渐尖 ,表面 有疣状 突起。 果期 8 月。 产德钦 ,生 于山坡 灌丛, 海拔 2300 — 2500 米; 甘肃、 四川 也有。 本 种与继 叶丁香 [Syringa mairei (Uvl.) Rehd. ] 极相近 ,但叶 面不具 IS, 背面 毛被不 及前 者密, 果实 顶端短 而尖, 容易 区别。 5. 木梶厲 Osmanthus Lour.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对生, 具柄, 全缘或 具齿, 羽 状脉。 花两性 或单性 ,雌 雄异株 或雄花 两性花 异株, 族生叶 腋或组 成腋生 或顶生 的聚伞 花序, 有时 成总状 花序或 圆维花 序, 总 花梗短 或无; 花萼杯 状钟形 ,短, 4 裂; 花冠 钟形, 杯 状钟形 或管状 钟形, 浅裂 或深裂 至近 基部, 裂片 4, 长于或 短于花 冠管, 稀有 时成对 分离, 花蕾时 呈覆瓦 状排列 ;雄 蕊通常 2, 有时 3 — 4 枚, 花丝短 ,花药 近外向 开裂; 子房 2 室, 退化的 常为钻 状或近 球状, 花 柱长于 或短于 子房, 柱头头 状或浅 2 裂, 胚 珠每室 2 颗, 下垂。 核果, 内果皮 坚硬或 骨质; 种子通 常 1 颗, 种皮薄 ,胚乳 肉质, 子叶 扁平, 胚 根短, 向上。 40 多种, 多分 布于东 亚至东 南亚, 美 洲有少 数种。 我国约 27 种, 多分 布于长 江以南 各 省区。 云南有 10 种, 1 变型。 分种 检索表 1(6) 花组 成聚伞 花序、 伞 房花序 及圆锥 花序, 果梗具 关节。 2(3) 聚伞 花序; 雄^ 2; 叶片椭 圆形、 倒披 针形、 倒卵状 披针形 1. 牛矢果 0. n»t»iinur»m» 3(2) 伞房花 序或圆 锥花序 ,雄^ 3 — 《枚。 4(5) 伞房 花序, 无毛, 雄 蕊通常 3, 稀 2; 果长 圆形, 长 2.5— 3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 2, 平] J5 桂花 0« corymbostu 5(4) 圆维 花序, 被毛, 雄 蕊通常 4; 果长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6—8 毫米 3,多 脉桂花 0. polyneuru* 6(1) 花族生 叶腋或 枝顶, 果梗无 关节。 7(16) 花族生 叶腋, 花冠 深裂, 花冠 管短, 长 不超过 2 毫米。 8(13) 叶 全缘及 具各式 齿裂。 - 9(10) 叶全 缘和具 刺齿, 齿长 1 一 3 毫米; 网 脉明显 4. 云 南桂花 0. yuu»neiui> 
620  云南 植物志  10(9) 叶 全缘及 中上部 具细据 齿或疏 锯齿, 齿长 不超过 0. 5 毫米; 网脉 不显。 11(12) 叶片楠 圆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全缘 及具细 而疏的 据齿, 叶面有 细而密 的泡状 隆起; 花极 芳香… S. 桂花 。• fragrana 12(11) 叶片 楠圆形 及倒披 针形, 全缘及 具疏尖 刺齿, 齿长约 0.5 毫米 6. 蒙 自桂花 €>• henryi 13(8) 叶全缘 ,不 具齿。 14(15) 叶片 狭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 . 5 厘米, 叶脉不 甚明显 • 7. 狭 叶桂花 0, attenuatus 15(14) 叶片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1. 5 厘米, 宽 2. 5 — 3 厘米, 先 端尾伏 渐尖, 侧 脉多, 两面明 显突出 8, 尾 叶桂花 0- eaudatifoliui 16(7) 花族生 叶腋及 枝顶, 花冠 浅裂, 花 冠管长 6 — 11 毫米。 17(18) 叶片 宽摘圆 形或宽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边缘具 锐锯齿 (稀 钝齿) 9. 管 花木禪 0. delavayi 18(17) 叶片 通常披 针形, 稀长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 2 厘米, 边缘具 浅圆齿 …… 10. 香 花木稱 0. »U«Ti* 1. 牛矢果 Osmanthus matsumuranus Hayata (1911); P. S. Green (1958); " 图鉴" (1974)* ; 海南 植物志 (I 9 ? 4 )*. Osmanthus mar gin at us (Champ, ex Benth. ) Hemsl . var. jormosanus Matsum. ( 1898); O. obovatijolius Kanehira (1917); O. wilsoni Nakai (1930); O. pedunculatus Gagnep. in Lecte. (1933); Olea longipetiolata Merr. ex Tatiaka et Odashima (1933); 贾良智 (1955); Sarcospertna laurima auct. non Hook. f. :Hu, Wang et Hsia (1938). 常绿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无毛。 叶片厚 纸质, 椭圆形 、倒披 针 形或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4 厘米, 宽 2.5 — 5 厘米, 先端 短尾状 渐尖或 急尖而 钝头, 基 部狭 楔形, 渐下延 至叶柄 ,叶面 无毛, 背面 密生小 腺点, 边全缘 或微波 状或有 时上半 部有疏 齿;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10 — 15 对, 叶面平 坦或微 回入,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1.3 — 2 厘米, 基部 膨大。 聚 伞花序 腋生, 长 1.5 — 3 厘米; 总花 梗长约 5 毫米, 被柔 毛或变 无毛; 苟片 对生, 卵状楠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顶端 钝尖, 被柔 毛或变 无毛, 边缘有 短缘毛 ;花白 色, 芳香,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柔 毛或变 无毛; 花 萼长约 1.5 毫米, 被柔 毛或变 无毛, 裂片 卵 状三角 形或近 圆形, 不等大 ,与萼 管等长 或稍短 ,顶 端钝, 边 缘具短 缘毛; 雄花: 花冠长 3 — 4 毫米, 裂片 长卵形 或宽椭 圆形, 具 缘毛; 花 丝长约 1 厘米, 花药长 0.5 — 0.6 毫米, 退化 子房半 球形, 长 0.5 毫米; 雌花: 花冠长 2.5—4 毫米, 裂片宽 椭圆形 ,长 1.5 — 2 毫米; 退化 雄蕊的 花药长 0.6 毫米, 花丝长 0.5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长 I. 5 毫米, 花 柱长约 2.5 毫米, 柱 头 头状, 2 浅裂。 核果補 圆形, 有时稍 弯曲, 长 1.5 — 1.7 厘米, 直径 8 — 10 毫米, 成 熟时蓝 黑色, 表面有 6 — 8 条棱。 花期 5—7 月 ,果期 8 — 12 月。 产勐海 、沧源 等地, 生于沟 谷密林 或山坡 疏林, 海拔 750 — 1600 米;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台湾。 印度、 越南 也有。 2. 平 顶桂花 图版 176, 1 一 5 Osmanthus corymbosus H. W. Li ex P. Y. Bai (1983)*. Osmanthus species "A" P. S. Green (1958). 
木 裤 科  621  图 版 176 1—5. 平 顶桂花 Osnianthus corymbosus H. W. Li ex P. Y. Bai, 1. 雄 花枝, 2. 雄花, 3. 花冠 展开, 4. 雄蕊, 5. 果; 6—10. 多 脉桂花 0. polyncurus P. Y. Bai. 6, 花枝, 7. 花, 8. 花 5ii 展 开, 9. 雄蕊, 10. 果枝。 (吴锡 蛾';0 
622  云南 植物志  乔木, 高 8 — 18 米, 胸 径可达 30 厘米; 小枝黑 褐色, 幼时稍 压扁, 无毛, 具级。 叶片革 质,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稀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9 一 18 厘米, 宽 4 一 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楔形 ,叶面 深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全缘, 稀中部 以上有 疏齿; 侧脉 8 — 10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1.2 — 2 厘米, 无毛。 花 单性, 异株, 组成伞 房花序 ,腋生 ,长 1-2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3 — 4 毫米; 苞片 卵状三 角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边缘 膜质, 具短 缘毛; 花萼 钟状, 长 1.5 毫米, 有 5 — 8 齿, 齿长约 0.5 毫米, 有 缘毛; 花冠绿 白色, 冠管 长 2 — 2.5 毫米, 裂片 4, 长圆形 ,长 2.5 毫米, 先 端圆, 外卷; 雄蕊 2 — 3, 稀 4, 着生 花冠管 近 基部, 花丝长 2 — 3.5 毫米, 伸出花 冠外约 1 毫米, 在花 冠管内 的与之 贴生,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顶端有 一圆形 突起; 退化 子房扁 球形, 长约 1.2 毫米, 无毛。 雌花 未见。 核果 长圆形 ,长 2.5 — 3 厘米, 直径 1.5 — 2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7 — 11 月。 产屏边 、绿春 、文山 、西畴 、广南 、腾冲 、盈江 等地, 生于山 地常绿 阔叶林 或河谷 疏林, 海 拔 1300 — 2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广南。 种 子含油 20.4%, 可 供工业 用油。 理化 性质: 折光率 1.4521 , 酸值 0.6, 碘值 86.1, 棕楠酸 9.0, 硬脂酸 2.3, 花生酸 微量, 油酸 71%, 亚油酸 17.6%。 3. 多 脉桂花 图版 1 7 6,6 — 10 Osmanthus polyneurus P. Y. Bai (1983)*.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1.5 — 8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稍 压扁, 灰 褐色, 无毛, 皮孔 明显。 叶 片 革质, 橢圆形 或狭橢 圆形, 长 4.5 — 8 厘米, 宽 1.7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楔 形, 叶面亮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两面 无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多数, 近平行 ,与中 脉 近垂直 展出, 于叶缘 处弧形 联结, 叶面明 显突起 ,背面 不显; 叶柄长 5 — 8 毫米, 无毛。 聚 伞花序 腋生及 顶生, 长 1 一 2 厘米, 被 柔毛, 花梗长 3 — 3.5 毫米;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5 毫米, 被短 柔毛, 有明显 中肋; 花萼宽 钟状, 长 1.5 毫米, 被短 柔毛及 缘毛, 裂片 4, 宽三角 形至 卵形, 长 1 毫米; 花冠淡 黄色, 钟状, 管长约 0.7 毫米, 裂片 4, 长卵形 ,长 1.5 毫米, 宽 1 毫米, 具缘毛 ;雄蕊 4, 着生 花冠管 基部, 花丝 纤细, 长 0.5 毫米, 花药长 椭圆形 ,长 1.5 毫 米, 顶端有 1 小尖突 ;子房 球形, 直径 0.6 毫米, 光滑, 花 柱短, 长约 0.5 毫米, 柱头 狭三角 形, 浅 2 裂。 果实长 卵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6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表面有 黄色斑 点。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9 月。 产 文山、 勐腊, 生 于海拔 1000 — 1500 米的石 灰岩山 地疏林 及岩石 缝中。 模式 标本采 自 文山。 本种以 聚伞花 序被毛 及雄蕊 4 枚 而异。 4. 云 南桂花 图版 177,1 — 3 Osmanthus yunnanensis (Franch.) P. S. Green (1958)*; "图鉴 " (1974)*. Pittosporum yunnanense Franch. (1886) (1889); Osmanthus jorrestii Rehd. (1923); Nakai (1930); Bean (1933) (1951); O. jorresli var. brevipedicellatus Hand.-Mazz. (1936); O. rehderianus Hand.-Mazz. (1936); O. rehderianus var. tenianus Hand.-Mazz. (1936).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4 一 12 米; 小枝稍 压扁, 灰 黄色, 无毛。 叶片厚 革质, 通 常披针 形至椭 圆状披 针形, 有时 为狭披 针形、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色淡, 两面 无毛, 全 缘或具 刺齿, 齿长 1 一 3 毫 
木 樨 科  623 
624  云南 植物志  米; 侧脉 10 — 12 对, 与中脉 及网脉 均两面 凸出, 背面 更甚; 叶柄 粗壮, 长 (4 一 )6 — 10( — 15) 毫米, 无毛。 花微 芳香, 簇生 叶腋, 每 叶腋内 有花芽 2 — 3 个, 每花 芽有花 5 — 7 朵; 花 梗长 5 — 15 毫米, 无毛; 苞片宽 卵形, 长 2 — 4 毫米, 顶端 钝或短 锐尖, 具白色 缘毛; 花萼长 约 1 亳米, 裂片 4, 边缘啮 蚀状; 花冠白 色或乳 黄色, 花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裂片 4 , 椭圆 形, 长 3 — 5 毫米, 宽 2 — 3 毫米, 反卷, 顶端 急尖; 雄蕊 2 , 着生 花冠管 顶部, 花丝长 i.5 — 2.5 毫米, 花药 近宽三 角形, 长 2 — 2.5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花柱长 I. 5 — 2 毫米, 柱头头 状;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2.5 毫米, 无毛。 果实楠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6—8 毫米, 成熟 时深 紫色; 果梗长 2 厘米。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宾川、 丽江、 鹤庆、 中甸、 贡山、 大关、 镇雄、 彝良、 禄劝、 寻甸、 嵩明 等地, 生于 山坡密 林或 疏林, 海拔 1700 — 30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5. 桂花 木樨 (陈蠑 ), 岩桂 (群 芳谱)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 (1790);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emsl. (1889); Diels (1900) (1912); Schneid. (1911); Rehd. in Sarg. (1916); Uvl. (1916); Hand.-Mazz. (1936); 陈蠑 (1937); P. S. Green (1958);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图鉴 "(1974)*; Hara et al. (1982). 0/ea fragrans Thunb. (1784); Sims (1813); Uvl. (1914); O. acuminata Wall, ex G. Don (1837);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var. latifolius Makino (1909); Os. asiottcus Nakai (1922); Os. fragrans Thunb. var, thunbergii Makino (1927). 5a. 桂花 (原 变型) f. fragrans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可达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褐色, 无毛。 叶片 革质, 椭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无毛, 有细而 密的泡 状隆起 ,背面 色淡, 无毛。 全缘或 上半部 疏生细 锯齿; 侧脉 6 — 10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极 芳香, 白 色或黄 白色, 族生叶 腋, 花梗 纤细, 长 3 — 12 毫米, 无毛; 苞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先端 急尖; 花萼 盘状, 直 径约: 1 亳米, 裂片 4, 边缘啮 蚀状; 花冠 蜡质, 管长 1 一 1.5 毫米, 裂片 4, 椭圆形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钝;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近 顶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顶端有 一小 尖突; 子房 卵形, 长 1.5 毫米, 花柱 粗短, 长 0.5 毫米, 柱头 2 浅裂。 果椭 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直径 8 — 10 毫米。 花期 8 — 9 月, 果期 9一11 月。 我省 温暖地 区多有 栽培, 原产 我国西 南部, 南方各 地均有 栽培。 印度、 巴基 斯坦、 尼泊 尔、 细甸、 老挝、 日本 也有。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用 于配制 香精。 花极 芳香, 民间 常用花 直接混 入米面 中制作 糕点。 还可 用盐或 糖浸渍 后长期 保存, 作为食 品香料 ,也可 熏茶及 药用。 种子可 棒油。 本种繁 殖最好 采用靠 接法, 在 我省一 般用小 叶女贞 (Ligusmmi quihoui Carr.) 作砧 木。 Sb. 丹桂 (变型 ) £. aurantiacus (Makino) P. S. Green (1958). 
术 '樨 科  625  Osmanthus jragrans (Thunb. ) Lour. var. aurantiacus Makino (1902). 本变型 主要为 花冠橙 黄色。 分布及 用途同 正种。 «.蒙 自桂花 野桂花 (会泽 ) Osmanthus henry i P. S. Green (1958).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7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白色,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叶片 革质, 椭圆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2 — 3.2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两面 无毛, 全缘 边缘微 背卷或 具疏尖 刺齿, 齿长约 0.5 毫米; 中脉叶 面平坦 ,背面 凸出, 侧脉 6 — 8 对, 两面 微凸,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无毛 或被微 柔毛。 花族生 叶腋, 花梗长 3 — 5 毫米, 无 毛; 花萼长 1 毫米, 裂片 4, 三 角形, 不等大 ,边缘 具齿, 花冠 白色, 管长约 1 毫米, 裂片 4, 卵形, 长 2 毫米;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子房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果未 见。 花期 9 一 10 月。 产 蒙自、 富宁、 腾冲、 大姚、 昆明、 寻甸 等地, 生 于山地 密林或 疏林, 海拔 750 — 28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弥勒。 7. 狭 叶桂花 山桂花 (景东 ) Osmanthus attenuatus P. S. Green (1958)*. 灌木或 乔木, 高 4 一 10 米; 小枝微 压扁, 灰 白色, 幼 时被微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片狭 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无 毛 或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面黄 绿色, 无毛; 中脉叶 面平坦 ,背面 突出, 侧脉 8 — 12 对, 叶面微 凸或 有时不 明显, 背面 不显; 叶柄长 7 — 10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族生 叶腋, 花梗长 2 — 5 毫 米, 无毛; 苞片宽 卵形, 长 2 — 2.5 毫米, 先端 急尖, 外 面被短 柔毛; 花萼长 1 毫米, 4 裂, 裂 片啮 蚀状; 花冠黄 白色, 管长 1.5 毫米, 裂片 4, 椭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 端钝; 雄蕊 2 , 着 生花冠 管中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花药长 椭圆形 ,长 1.5 毫米, 顶端有 1 小尖突 ;子房 球形, 直径约 1 毫米, 花柱长 1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果 未见。 花期 10 月。 产景东 (无量 山), 生 于海拔 2900 米干燥 山坡; 广西 也有。 8. 尾 叶桂花 Osmanthus caudatifolius P. Y. Bai et J. H. Pang (1983)*. 乔木, 高 8 —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白色, 无毛。 叶 革质,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9 一 11.5 厘 米, 宽 2.5 — 3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或 仅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 面 浅绿, 无毛; 中脉叶 面平坦 ,背面 凸出, 侧脉 多数, 近于 平行, 两 面明显 凸出; 叶柄长 7 — 10 毫米, 无毛。 花芳香 ,族生 叶腋,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无毛; 苞片宽 卵形, 无毛, 长 2.5 毫 米, 先端 急尖; 花萼长 1 毫米, 4 裂, 裂片啮 蚀状, 花冠 白色, 管长 1.5 — 2 毫米, 裂片 4, 卵 形, 长 1.5 毫米;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中部, 花丝长 1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顶端有 1 小尖突 ;子房 卵形, 长 1.5 毫米, 花柱长 2 毫米, 柱头 头状。 果 未见。 花期 11 月。 产腾冲 ,生于 簧沟边 ,海拔 1600 — 17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腾 冲界头 公社。 
626  云南 植物志  9. 管 花木库 图版 177, 4 — 6 山桂花 (图鉴 ) 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 (1886); Hemsl. (1889); Rehd. (1934); P. S. Green (1958); "图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 1978). Ligustrum phillyrea Uvl. (1915) (1916); Mansf. (1924); Rehd. (1934); Siphono- smanthus delavayi (Franch. ) Stapf in Curtis (1929); Hand.— Mazz. (1936); Rehd. (1940); Bailey et Bailey (1941).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密被灰 黄色短 柔毛, 老时 无毛。 叶片厚 革质, 宽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8 — 2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纯 ,基部 楔形, 边 缘具锐 锯齿, 叶面深 绿色, 除沿中 脉被短 柔毛外 ,其余 无毛, 背面 色淡, 无毛; 中脉 两面中 部以下 凸出, 中 部以上 近顶端 处消失 ,侧脉 每边约 4 条, 不 明显; 叶柄长 2 — 4 毫米, 被微 柔毛。 花 4 一 5 朵 簇生 叶腋或 枝顶, 芳香; 花梗长 2 — 5 毫米, 无毛; 苞片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边缘 膜质, 具缘 毛;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 2 — 4 毫米, 裂片 4, 卵形, 边有 微齿和 缘毛; 花冠 白色, 管长 8 — 12 毫米, 中部 以上稍 膨大, 裂片 4, 倒卵状 椭圆形 ,长约 5 毫米, 宽 2.5 毫米, 先 端圆;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上部, 花丝长 1 毫米, 无毛, 花药橢 圆形, 长约 2.5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子房 卵 球形, 光滑, 花柱长 1 一 2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2 浅裂。 果 椭圆状 卵形, 长 7 — 10 毫 米。 直径 5 — 7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滇西 、滇 西北、 东北 及中部 等地, 生于高 山灌丛 或针叶 林下, 海拔 2400 — 3100 米; 四 川、 贵 州也有 分布。 模式 标本采 自再源 (浪弯 )。 10. 香 花木樨 Osmanthus sua vis King ex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Gamble (1902); Brand. (1906); Nakai (1930); P. S. Green (1958); Hare (1966), ( 1971); Hara et al (1982). Siphonosmanthus suavis (King ex C. B. Clarke) Stapf in Curtis (1929)*; Rehd. (1940). 、 常绿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8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密被灰 黄色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片 革质, 披针形 ,稀长 卵形, 长 3 — 5 厘米, 宽 1.5 — 2.2 厘米, 先端 急尖至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有微圆 齿或浅 锅齿, 叶面深 绿色, 无€ 或幼 时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面淡 绿色, 无毛; 中 脉两面 突出, 侧脉 5 — 8 对, 两面 微凸, 网脉 不显; 叶柄长 3 — 8 亳米, 微被 柔毛。 花 3 — 7 朵 族生 叶腋或 枝顶; 花梗长 5 — 11 毫米, 微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苞片通 常早落 ;花 白色, 芳香; 花 萼 钟状, 无毛, 长 2.5 — 3.5 毫米, 裂片 4, 长椭 圆状披 针形, 不 等大, 边缘 有齿及 缘毛; 花冠管 长 6 — 9 毫米, 裂片 4, 舌形, 长 3 — 5 毫米, 先端圆 ;雄蕊 2, 着生 花冠管 上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花药长 椭圆形 ,长约 2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花 柱长约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子房卵 球形, 长约 1 毫米, 无毛。 果 卵形, 长 8 — 9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成 熟时黑 色。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 11 月。 产凤庆 、腾冲 、景东 、禄劝 、富民 等地, 生于 山坡灌 丛及高 山杜鹃 灌丛, 海拔 24 00 — 3 10(> 米; 西藏 东南部 高山。 锡金、 不丹、 尼泊尔 、缅甸 也有。 
木禪科  627  6. 插 柚紫属 Linociera S warty ex Schreber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对生, 全缘。 圆维花 序通常 腋生, 稀顶生 ,有 时为总 状花序 或聚伞 花序。 花小, 两性; 萼小, 4 齿裂或 片裂; 花冠常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4 , 有时成 对分离 或基部 合生成 短管, 花蕾 时内向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2 枚, 着 生花冠 裂片的 基部, 花 丝短, 花 药棉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子房 2 室, 每 室有下 垂胚珠 2 颗, 花柱短 ,柱头 不明显 2 裂或 全缘。 核 果, 楠圆形 ,稀近 球形, 内果皮 骨质或 硬壳质 ,种 子通常 单生, 有 肉质胚 乳或无 胚乳, 胚根向 上。 80 — 100 种, 分布于 全世界 热带至 亚热带 地区。 我国约 10 种, 多数分 布于云 南和广 东, 广西、 台 湾和西 藏等有 少数。 云南有 4 种, 主要 分布南 部及东 南部。 分种 检索表 1(2) 叶柄 较短, 长 5 — 10 亳米;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花瓣 先端线 状尾尖 1. 尾辦 插柚紫 L. Caudata 2(1) 叶 柄长在 1.5 厘米 以上; 叶先端 不为尾 伏渐尖 ;花 辦先端 圆纯。 3(4) 侧脉于 两面明 显凸出 ;花长 7 毫米, 花药 先端有 1 一 2 个 小凸头 2. 长花 插柚紫 L. lonyiflora 4(3) 侧脉仅 于背面 凸出; 花长 不超过 4 毫米, 花药先 端无小 凸头。 5(6) 叶片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9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子房 微被长 柔毛; 果 实大, 椭 圆形, 长 3 — 8 厘 米, 直径 2_4 厘米 3. 漢南 插柚紫 L. in.igni. 6(5) 叶片椭 圆形, 稀倒卵 伏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7 — 2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子房 无毛; 果实 较小, 棉圆 形, 长 1 厘米 左右, 直径 5 毫米 4. 黑皮插 '柚紫 1« ramiflor. 1 尾雜 插柚紫 尾 辦李榄 (植 物分类 学报) Linociera caudata Coll. ei Hemsl. (1890); 贾良智 (1955). 叶片薄 革质, 长椭 圆形, 长 12 — 16 厘米, 宽 3.5 — 4.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楔尖, 无毛; 叶柄长 8 — 10 毫米。 圆 维花序 稱密, 近无毛 ;花 萼长约 1 毫米; 花瓣 白色, 线状 尾尖。 果棉 圆形, 长 8 — 12 毫米, 直径 6 — 8 毫米。 目前尚 未采到 标本, 根 据原作 者发表 该种时 引用的 G.Forrest 13629 号标本 (采 自云 南), 我们仅 有照片 ,上述 描述参 照贾良 智先生 的描述 录写。 2. 长花 插柚紫 Linociera longiflora Li (1944); 贾良智 (1955). 乔木, 高 5 — 10 米; 枝条圆 柱形, 黄 褐色, 无毛, 皮孔 密集, 幼枝稍 压扁, 淡 褐色,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叶片长 椭圆形 或椭圆 状卵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4.5 — 6.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至 叶柄,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8 — 12 对, 两面 凸起, 背面尤 为明显 ,网 脉明显 可见; 叶柄长 2.5 — 4 厘米, 无毛, 基部有 关节。 圆 维花序 腋生, 长 4 一 9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毫米; 苞片披 针形, 长 1 一 4 毫米; 花 两性, 花萼 
628  云南 植物志  长 1.5 毫米, 裂片 4, 卵形, 长 1 毫米, 先端钝 ;花 冠裂片 4, 披针形 ,长 6 毫米, 宽 1 一 1.5 毫 米, 基部成 对合生 ,先 端钝, 内折; 花丝短 ,长约 0.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 2 毫米, 先端有 1-2 个小 凸头; 子房 卵形, 无毛, 花柱短 ,柱头 头状。 果序圆 锥状, 腋生, 长 6 — 10 厘米, 果 梗长 8 — 12 毫米, 与 总梗均 无毛, 果实长 圆形, 长 1.5 — 2 厘米, 直径 7 — 10 毫米, 先 端钝。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10 月。 产 龙陵、 镇康、 西畴, 生于密 林中, 海拔 1100 — 1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龙陵。 本种 与黑皮 插柚紫 [Linociera ramiflora (Roxb.) Wall.] 的叶形 很似, 但花 较大, 长 7 毫米, 花药 顶端有 1 一 2 个小 凸头而 不同。 ' 3. 滇南 插柚紫 图版 178,1 — 3 '. 李榄 (陈蠑 ) Linociera insignis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hung (1924); 陈蝶 (1937); 贾良智 (1955). Linociera henryi Li (1944). 常绿 乔木, 高 7 — 20 米; 小枝黄 褐色, 稍压扁 成棱, 皮孔 明显, 幼时 被灰色 柔毛。 叶片近 革质, 倒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29 厘米, 宽 4 一 9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基部 渐狭,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侧脉 8 — 12 对, 与中 脉叶面 平坦,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2.5 — 4 厘米, 无 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5 — 12 厘米, 被灰色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约 4 毫米, 被灰色 柔毛。 花 萼 4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近 短尖, 外面 被灰色 柔毛, 里面几 无毛; 花冠 白色, 裂片 4, 长橢 圆形, 长 3 — 4 毫米, 两面 无毛, 边缘 内卷; 雄蕊 2, 花 丝短, 扁平, 长不及 1 毫 米; 子房长 圆形, 微被长 柔毛,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2 浅裂。 果楠 圆形, 长 3 — 8 厘米, 直径 2 — 4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麻 栗坡、 金 平及西 双版纳 地区, 生于沟 谷密林 及山坡 疏林, 海拔 800 — 1400 米。 缅 甸 也有。 贾良智 先生的 "中国 木樨科 植物初 步研究 〈二〉 " (1955 年) 一文, 在该 种的讨 论中提 到, 怀疑 Linociera henryi Li 很 可能是 本种。 我 们查看 了我所 标本室 30 份标本 (其中 9 份为花 标本) 及 李惠林 先生发 表这个 种时引 用的 蔡希陶 60578 及 王启无 78387 两份 标本, 确认了 贾良智 5 &生 这一看 法是正 确的。 4. 黑皮 插柚紫 图版 178, 4 — 6 ' 枝 花李榄 (海南 植物志 ), 柚柴、 乌骨 (海南 ), 红 头李榄 (台湾 ) Linociera ramiflora (Roxb.) Wall. (1829) nom. nud., ex G. Don (1838) descr. ; DC. (1844); Warburg (1891); Lingelsh. (1927); Merr. (1923), (1928); Kanehira,(l936); Kobuski (1940); Masam. (1943); 贾良智 (1955);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 1974)* ; F1. Taiwan (1978)*. Chionanthus ramiflora Roxb. (1814) nom. nud. , ( 1 820) descr.; Linociera macrophylla Wall. (1829), nom. nud.; G. Don (1838);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hung (1924); Gagnep. in Lect. (1933); Merr. et Chun (1940). 乔木, 高 6 — 15 米; 枝条圆 柱形, 浅 褐色, 小枝稍 压扁, 灰色, 无毛。 叶近 革质, 椭 圆形, 稀倒卵 状长圆 形或倒 卵形, 长 7 — 2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 钝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渐 
图 版 178 1—3. 滇南 插柚紫 Linociera insignis C. B. Clarke, 1. 果枝, 2. 花 纵剖, 3. 雌蕊; 4 一 6. 黑皮 插柚紫 L. ramiflora (Roxb.) Wall., 4. 花枝, 5. 花, 6. 雌蕊; 7— 9. 流苏树 Chionanthin retusus Lindl., 7. 花枝, 8. 花萼 及子房 纵剖, 9. 果。 (张宝 福绘) . 
630  云南 植物志  狭,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有密集 的乳突 状小点 ,背面 色淡, 无毛, 全缘, 边缘略 反卷;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9 一 15 对, 两面 微凸出 或上面 平坦, 细脉 不显; 叶柄长 2.5 — 3.5 厘 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腋生, 疏散, 长 3 — 11 厘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苞片 线形, 长 1.5 一 2 毫米, 无毛; 花萼 4 裂, 裂片 卵形, 无毛, 长约 0.5 毫米, 顶 端钝或 急尖;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裂片 4 , 楠圆形 ,长 2 — 2.5 毫米, 宽 I. 5 — 2 毫米, 顶端 圆形, 边缘 内折; 花丝短 ,花药 楠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 卵形, 无毛。 果椭 圆形, 通常长 1 厘米, 直径 5 亳米。 花期 1 一 3 月, 果期 4—10 月。 产麻 栗坡、 西双版 纳地区 及耿马 等地, 生 于海拔 500 — 1100 米 的密林 或疏林 中湿润 处;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台湾、 西藏东 南部。 中南 半岛、 印度、 菲律宾 、澳 大利亚 也有。 木材淡 黄椋色 带红, 材质硬 而重, 耐腐, 可作 农具; 树皮 含单宁 10 — 15fc, 属儿 茶类单 宁和 没食类 单宁混 合物, 可提取 栲胶。 7. 流 苏树属 Chionanthus L. 落叶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对生, 全缘 或有小 锯齿。 疏 散圆维 花序, 花两性 或单性 ,雌雄 异株; 花萼 4 裂, 花冠 4 一 6 深裂, 裂片 长条形 或条状 匙形, 极长, 仅 在基部 合生; • 雄蕊 2, 稀 3-4, 藏于 花冠管 内或稍 伸出, 花丝近 于无;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花柱 极短, 柱头 2 裂。 果为 核果, 有种子 1 颗。 2 种, 1 种产 北美, 1 种 产我国 西南、 东南至 北部及 朝鲜、 日本。 1. 流苏树 图版 178, 7—9 炭栗树 (植物 名实图 考), 萝 卜 丝花、 碎米花 (云南 造林树 种), 牛 筋子、 乌金子 (河南 ), 茶叶树 (河北 ) Chionanthus retusus Lindl. et Paxt. (1852)*; Maxim. (1876) (1877): Hemsl. (1889); Schneid. (1911); Rehd. in Sarg. (1916); (1934); Hand.- Mazz. (1936); 陈噪 (1937)*; "图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et in Curtis (1979)*. Chionanthus duclouxii Hick (1914); C. retusa Lindl. et Paxt. var. fauriei L6v\. (1912); C. retusa Lindl. et Paxt. var. mairet L6\l. (1914), (1916). 落叶 灌木或 乔木, 高可达 20 米; 小 枝近圆 柱形, 幼时有 沟槽, 近 无毛。 叶片 对生, 革 质, 楠 圆形, 卵形或 倒卵形 ,长 3 — 9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 锐尖、 或钝或 微凹, 基部楔 形 至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全缘, 少数有 小据齿 (有时 在同一 枝上出 现), 叶面深 绿色, 沿 中脉被 短柔毛 ,其余 无毛, 背面灰 绿色, 沿中 脉密被 (尤其 近基部 ), 其 余疏被 黄色柔 毛或近 无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4 一 6 对, 与网脉 两面均 凸出;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密被黄 色 柔毛。 聚伞 状圆锥 花序, 疏散, 顶生, 长 5 — 12 厘米, 无毛; 花 单性, 雌雄 异株, 花梗长 8-10 毫米; 花萼 杯状, 4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冠 白色, 4 深裂, 裂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10 — 20 毫米, 花 冠管长 2 — 3 毫米; 雄蕊 2, 藏于 花冠管 内或稍 伸出, 花药 狭三 角形, 药 隔顶端 突出。 果楠 圆形, 长 10 — I 5 毫米, 直径 8 — 10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花 期 4—5 月, 果期 6—7 月。 产昆明 、禄劝 、大姚 、丽江 、维西 、中甸 、德饮 、砚山 、麻 栗坡、 蒙自, 生 于海拔 1000 — 2800 
木樨科  631  米的 山坡或 河边; 分布于 甘肃、 陕西、 山西、 河北、 广东、 福建。 朝鲜、 日本 也有。 木 材可制 器具; 嫩叶可 代茶叶 ,故有 茶叶树 之称; 种 子含油 31.33%, 可供 食用及 制皇。 8. 木 樨揽厲 Olea L.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对生, 具柄, 全缘或 具齿。 圆维花 序腋生 或顶生 ,有 时为总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 花小, 两性或 单性, 雌雄异 株或杂 性异株 ,花 萼短, 4 齿 裂或近 平截; 花冠合 瓣, 管短, 裂片 4, 较管短 或长或 相等, 花蕾 时内向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上 ,花 丝短, 花药近 圆形或 棟圆形 或卵形 ;子房 2 室, 每室 有胚珠 2 颗, 花 柱短, 柱头头 状或浅 2 裂或不 明显。 核果椭 圆形、 长 圆形、 卵形或 球形, 内果皮 骨质或 硬壳质 ,通常 有种子 1 颗, 种子 下垂, 胚乳 肉质, 胚根 向上。 20 — 4 种, 分布地 中海、 北非、 马斯卡 林群岛 、东亚 、印度 至马来 西亚、 澳 大利亚 东部、 新 西兰、 玻利尼 西亚。 我国约 H 种, 其中除 油橄榄 (Olea europaea L. ) 系引种 栽培外 ,其 余种类 多分布 于云南 和广东 南部、 广西、 湖南、 贵州 及四川 等省区 较少。 云南有 9 种 1 变 种。 分种 检索表  1(8) 花冠 深裂, 裂片 长于花 冠管; 叶 全缘。 2( 3 )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背 面无粃 麟或回 陷腺穴 1.尾叶木«描 0. eaudatilimba 3( 2 ) 叶先端 渐尖或 急尖, 背面有 *lt. 鳞 或凹陷 腺穴。 4(7 ) 叶片披 针形, 背 面密被 批雜。 5( 6 ) 叶背密 被银灰 色粃憐 • 2. 油橄揽 0. europaea 6( 5 ) 叶背 密被绣 色粃鳞 3. 尖叶 木穉揽 0. ferrugewa  7(4 ) 叶片宽 卵形、 菱状椭 圆形, 背 面脉腋 内有凹 陷腺穴 4. 腺叶 木棵揽 0. glanduiifera 8(1) 花冠 浅裂, 裂片 短于花 冠管; 叶全缘 或具齿 * 9(10) 小枝、 叶柄、 花序 轴和花 萼密被 柔毛; 花红色 S. 红花 木穉揽 0. roie* 10( 9 ) 小枝、 叶柄、 花序 轴及花 弯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花白 色或黄 绿色。 11(12) 花梗 纤细, 长 6 — 10 毫米;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尖 头长达 2 厘米 …… 6. 疏花 木穉揽 0. laxiflora 12(11) 花梗短 ,长 不超过 5 毫米; 叶先^ g 尾伏 渐尖。 13(14) 叶片 宽椭圆 形或倒 卵状椭 圆形, 全缘 7. 短柄 木樨揽 0. brevipe. 14(13) 叶片 倒披针 形或椭 圆形、 披针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边 全缘或 具齿。 15(18) 叶片 倒披针 形或楠 圆形; 花较大 ,长 3 . 5 — 4 毫米 8. 云南 木樨揽 0. yunnaneMi* 16(17) 小枝、 叶柄及 花序轴 近元毛 8a. 云南 木棵揽 0. yuoDanensi. var. yunnanensis 17(16) 小枝、 叶柄 及花序 被黄色 短絨毛 8b. 旱生 木梶揽 0. yunnanen.i. var. xeromorpha 18(15) 叶 片披针 形或椭 圆伏披 针形; 花较小 ,长 1.5 — 2 . 5 毫米 9. 异株 木棵揽 0. dioica 1. 尾叶 木樨粮 (植 物分类 学报) Olea eaudatilimba Chia (1955). 枝圆 柱形, 灰 白色, 无毛; 小枝稍 压扁, 近 无毛。 叶革质 ,长楠 圆形, 长 6.5 — 9 厘米, 宽 2 — 3.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阔楔尖 ,叶面 光亮, 榄绿色 ,背面 色淡, 全缘, 边缘 略反卷 J 
632  云南 植物志  中脉叶 面凹入 ,背面 凸起, 侧脉 纤细, 与 中脉近 成直角 展出, 两面稍 明显;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被短 柔毛, 上面具 小沟, 背面 拱凸。 圆锥 花序呈 总状花 序式, 腋生和 顶生, 单生或 3 个聚 生, 少花, 连花 序柄长 2.5 — 3 厘米, 被短而 散生的 柔毛, 分 枝少, 广展; 花 两性, 少数, 总状 花序 式排列 或族生 于分枝 顶端; 花梗长 — 3 毫米, 与花萼 均被微 柔毛; 花 萼长约 2 毫米, 4 裂, 裂片 卵形或 圆形, 长约 1 毫米, 有 缘毛; 花冠长 3 毫米, 4 裂至 2/3, 裂 片长棉 圆形, 先端钝 ,微有 缘毛; 花丝短 ,长 0.8 毫米, 花药长 椭圆形 ,长 1.7 毫米; 子 房长楠 圆形, 无毛, 花柱长 1 毫米, 柱头 头状。 核果幼 时长橢 圆形, 先端 短尖, 光滑。 花期 4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路南 ,生于 河边。 模式 标本采 自路南 (徐家 渡)。 ' 2. 油棟揽 棕榄树 (商 品通称 ), 齐敦果 、木 樨榄、 洋橄榄 Olea europaea L. (1753); DC. (1844); T. Cooke (1904); Sasaki (1930); Makino et Nemoio(193l); 陈嵘 (1937); 贾良智 (1955);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图鉴" (1974)*. 常绿小 乔木, 高可达 6.5 米; 小枝四 角形, 被 银灰色 粃鳞。 叶 对生, 近革质 ,披 针形或 楠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7 — 15 毫米, 先端 稍铑, 有小 凸尖, 基部 渐窄或 楔尖, 叶面深 绿色, 微被 银灰色 粃鳞, 背面灰 白色, 极密被 银灰色 粃鳞, 全缘, 边缘 反卷; 中 脉两面 凸出, 侧脉不 甚 明显; 叶柄长 3 — 5 毫米, 被 银灰色 粃鱗。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2 — 6 厘米, 序轴四 角形, 被 银灰色 粃鳞; 花两性 ,黄 白色, 芳香; 花萼 钟状, 长 1.5 毫米, 裂 片短, 阔三角 形或近 截形; 花 冠长 4 毫米, 4 裂, 裂片 卵形, 长 2.5 — 3 毫米, 宽 1.5 毫米; 雄蕊 2, 花丝短 ,长约 0.5 毫米, 花药 圆形; 子房近 球形, 无毛, 花柱短 ,长约 0.5 亳米, 柱头 头状, 顶端 2 浅裂。 核 果椭圆 形至近 球形, 长 2 — 2.5 厘米或 更长,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9 月。 原产 地中海 区域, 欧洲 南部及 美国南 部广为 栽培。 我国 于长江 流域以 南各省 区有引 种。 我省引 种栽培 于滇中 地区。 果实可 棒油和 食用, 油脂作 食用、 医药 及工业 用油。 3. 尖叶 木樨揽 图版 179, 3—4 吉利树 Olea ferrugenea Royle (1835); Hara et al (1982). Olea cuspidata Wall. (1828); DC. (19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T. Cooke (l904);Chung (1924); Hand.-Mazz. (1936); 贾良智 (1955); "图鉴 "(1974)*. 小乔木 ,高 4 一 12 米; 小 枝略四 方形, 无毛。 叶 对生, 革质, 狭 披针形 至长椭 圆形, 长 3.5-8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凸尖, 基部 渐窄或 楔尖,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无毛, 背面黄 褐色, 密 被绣色 粃憐。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2 — 3 厘米, 微 被绣色 粃鳞; 花 两性, 淡黄色 ,花梗 短, 长度 不超过 1 毫米; 花 萼小, 钟状, 长约 1 毫米, 4 裂, 裂片 极短, 阔三角 形或近 截形, 无 毛; 花冠长 2.5 毫米, 4 裂, 裂片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宽 1.5 毫米; 雄蕊 2, 花丝 极短, 花药 椭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无毛。 核果椭 圆形或 近球形 ,长 7 — 8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成 熟时暗 褐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蒙自 、元江 、兰坪 ,生 于林内 或山坡 灌丛, 海拔 600 — 2800 米;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印 度 (爪哇 ) 也有。 
634  云南 植物志  本种叶 形与油 橄榄颇 相似, 但 该种叶 背面的 粃鳞为 诱色, 花 较小, 易于 区别。 也有些 学者 认为本 种是野 生的油 橄榄。 木材 坚硬, 可 作农具 柄和作 嫁接油 橄榄的 砧木。 4. 腺叶 木樨模 图版 179,1 — 2 铁叶树 (易武 ), 滇榄树 (陈蝶 ) Olea glandulifera Wall.[(l828) nom. nud]; ex G. Don (1837); DC. (1844), descr.; C. H. Wight (185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Trim. (1895); 陈嵘 (1937); 贾良智 (1955); L. Johnson. (1957), in nota; Hara et al (1982).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小枝稍 压扁, 节扁平 膨大, 灰白色 ,无毛 ,皮 孔明显 突起。 叶近革 质, 宽卵形 、菱状 椭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边缘 略 反卷, 叶面暗 绿色,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疏被 银灰色 粃鳞, 脉腋内 有一回 陷且具 II 毛的腺 体;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11 一 14 对, 两面 微突; 叶柄长 1.5—2 厘米, 被银 灰色粃 鳞 (幼时 更为明 显)。 花 未见。 果序圆 锥状, 腋生和 顶生, 长 5 — 8 厘米, 无毛, 果梗长 5 — 7 毫米, 稍膨大 ,顶 端有宿 存萼, 萼浅 盘状, 直径约 3 毫米, 不等 4 裂, 外卷; 核果卵 球形, 长 1-1.4 厘米, 直径 6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果期 7 — 10 月。 产景东 、凤庆 、镇康 、勐腊 (易武 ), 生 于沟边 林内或 山坡次 生林, 海拔 1200 — 2400 米。 印度南 部山坡 、尼 泊尔、 巴基 斯坦、 克什米 尔地区 也有。 5. 红花 木樨接 图版 179, 5 — 6 Olea rosea Craib (1911); Gagnep. in Lecte. (1933); 贾良智 (1955). Olea densiflora Li (1944); Tetrapilus roseus (Craib) L. Johnson (1957).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4 米; 小枝圆 柱形, 黄褐色 ,幼 时密被 黄褐色 柔毛。 叶坚 纸质, 长 椭圆形 、卵 状椭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1—6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尾状 渐尖, 基部楔 形或阔 楔形, 叶面 绿色, 近无毛 ,背面 稍淡, 幼时沿 中脉及 侧脉密 被灰黄 色柔毛 ,后变 无毛, 全缘 或具不 规则疏 锯齿, 侧脉 6 — 12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近叶缘 处弧形 连结;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初时密 被柔毛 ,后变 无毛。 圆维花 序顶生 和腋生 ,被 灰黄色 柔毛, 花杂 性异株 ,雄 花序; 通常较 两性花 序长; 花梗长 2 毫米, 被柔 毛或变 无毛; 花 萼长约 1 毫米, 被 柔毛,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长约 0.5 毫米; 花冠 红色, 长约 1.5 毫米, 裂片 4 , 近圆形 ,长 0.5 毫米, 先端 圆钝, 边缘 内折; 雄蕊 2, 花丝 扁平, 短, 长约 0.3 毫米; 花药近 圆形, 长 1 毫 米; 两性花 较大, 花萼和 雄蕊与 雄花的 相同; 花冠长 3 — 4 毫米, 裂片 4 , 近 圆形, 长 0.7 —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无毛, 柱 头短, 2 裂。 核果椭 圆形, 长 1—1.2 厘米, 直径 5 — 6 毫米, 成 熟时黑 褐色。 花期 3 — 4 月, 果期 5 — 11 月。 产 思茅、 景洪、 勐腊 等地, 生 于海拔 850 — 1520 米的沟 谷密林 及山坡 疏林。 中 南半岛 也有。 6. 疏花 木樨揽 Olea iaxiflora Li (1944); 贾良智 (1955). Tetrapilus laxiflorus (Li) L. Johnson (1957).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2 — 8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黄色, 无毛。 叶近 革质, 长楠圆 状卵形 ,长 5-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长尾状 渐尖, 尖 头长达 2 厘米, 基部 楔形, 叶面榄 绿色, 背 
木樨科  633  面稍浅 ,两面 无毛, 全缘,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12 对, 叶面 平坦, 背面微 凸起, 近叶缘 处弧形 连结, 小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腹凹 背凸, 无毛。 圆 锥花序 (雄花 ), 腋 生, 无毛, 花疏, 长 6 — 12 厘米; 花梗 纤细, 长 5 — 10 毫米。 花萼长 1 一 1.5 毫米, 4 裂, 裂片 卵形, 先端 渐尖, 边缘具 缘毛; 花冠 白色, 长 2.5 — 4 毫米, 裂片 4, 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先端圆 ,边向 内折;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近 基部,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无毛, 花 药长椭 圆形, 长 0.7 毫米, 顶端 有一小 尖突。 果 未见。 花期 9 一 11 月。 产贡山 (独龙 江), 生 于山地 混交林 及河谷 疏林, 海拔 1600 — 22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滇 西北独 龙江。 7. 短柄 木禪視 Olea brevipes Chia (1955). 小乔木 ,高 3 — 5 米; 枝圆 柱形, 灰黄色 ,小枝 稍压扁 ,被短 柔毛。 叶近 革质, 长 棉圆形 或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3 — 5 厘米, 先端 阔钝, 短尖,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两面 同色, 无毛, 全缘, 稀具浅 据齿, 中脉叶 面平坦 ,背面 凸出, 侧脉 8 — 9 对, 纤细, 叶面稍 凹人, 背面 平坦, 小脉 不显; 叶柄短 ,长约 5 毫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雄花 ) 腋生, 长 4.5 — 9 厘米, 被微 柔毛, 分 枝少, 细长, 花 少数; 花梗短 ,长 — 2 毫米; 花萼小 ,长约 1 毫米, 4 裂, 裂片 卵状三 角形, 先端稍 短尖, 被小 缘毛; 花冠长 2.5 — 3 毫米, 裂片 4, 近圆形 ,长 0.8 — 1 毫米。 果 未见。 花期 4 月。 产建水 ,生 于海拔 H30 — 2000 米 的山坡 林内。 模式标 本采自 建水。 8. 云南 木棵槐 青香果 (玉溪 ) Olea yunnanensis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5)*;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图鉴 "(1974)*. Olea dwica auct. non Roxb. : Dunn (1911); W. W. Smith (1924). 8a. 云南 木梶梭 (原 变种) var. yunnanensis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 黄色, 无毛, 幼枝稍 压扁, 褐色, 被微 柔毛。 叶革质 ,倒披 针形或 棉圆形 ,长 3 — 12 厘米, 宽 1.5 — 5 厘米, 先端短 渐尖或 急尖, 稀 钝头, 基部 渐狭或 楔形, 叶面 深绿, 背面 浅绿, 两面 无毛, 全缘 或具不 规则的 浅齿, 边缘略 反卷,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8 — 10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面微 凸出;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无 毛。 圆锥花 序腋生 ,长 1.5 — 5.5 厘米, 稍疏散 ,被微 柔毛或 变无毛 ,有 时成总 状花序 或伞形 花序式 ,杂性 异株; 花梗长 1_4 毫米, 无毛; 花萼长 1 一 1.3 毫米, 被微 柔毛, 裂片 4, 宽三 角形或 宽卵形 ,长约 0.6 毫米, 先 端短尖 或铼;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长 2.5 — 4 毫米, 裂片 4, 宽三 角形, 长约为 花冠的 1/3, 先端纯 或圆形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近 基部, 花丝短 ,长 0.5 毫米, 花药棉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圆 锥形, 顶 部渐狭 形成锥 尖的短 花柱, 柱头 碟形。 核 果椭圆 形或长 摘圆形 ,长 7 — 11 毫米, 直径 3 — 6 毫米, 顶端 有一短 尖头。 花期 4 一 7 月, 果 期 7 — 11 月。 产滇中 、滇 S 、滇西 南及东 南部, 生 于海拔 1000 — 2100 米 的山坡 疏林; 四川也 有《» 种子可 搾油, 供食用 或工业 用油。 • 
656  云南 植物志  8b. 旱生 木樨根 (变种 ) var. xeromorpha Hand.-Mazz. (1936); 贾良智 (1955) ; " 图鉴" (1974), in nota. 与原变 种不同 为枝、 叶柄和 花序有 黄色短 续毛, 叶通 常较宽 而小, 长 1.2 — 8 厘米, 宽 0.7—4 厘米。 分布同 正种。 模式标 本采自 楚雄。 9. 异株 木樨横 Olea dioica Roxb. (1814) nom. nud., (1820) descr.;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ooke (1904); Chung (1924); Gagnep. in Lecte. (1933); Merr. et Chun (1934); Masam. (1943); 贾良智 (1955)*; Hara (1966);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Hara et al (1982). Olea sinica Chun, ined.: 唐耀, 中国 木材学 (1936); Tetrapilus diotcus (Roxb.) L. Johnson (1957). 乔木或 灌木, 高 3 — 12 米; 小枝圆 柱形, 灰白色 ,稍 粗糙, 无毛, 幼时稍 压扁, 被微 柔毛。 叶革质 ,披针 形或摘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稀纯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深绿, 背面 浅绿, 两面 无毛, 全缘或 具不规 则疏银 齿, 边缘略 反卷, 中脉 叶面凹 入, 背面 凸起, 侧 脉每边 10 — 12 条, 叶面 回入, 背 面微凸 或有时 不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花杂性 异株, 呈圆 锥花序 腋生,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雄 花序长 3 — 10 厘米, 两性花 序较短 ,长 2 — 4 厘米; 花萼长 0.5 — 0.8 毫米, 裂片 4, 卵状三 角形, 长 度为花 萼 长度的 2/3, 边缘具 短缘毛 或后变 无毛;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长 2 — 2.5 毫米, 裂片 4, 近 圆形, 长为花 冠管的 1/3;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近 基部, 花丝 极短, 花药椭 圆形, 长 0.5 — 1 毫米; 子房椭 圆形, 顶端 急尖。 核果棉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径 5 — 8 毫米。 花期 7 — 11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 月。 产滇 东南及 南部, 生 于海拔 500 — 1900 米 的沟谷 密林或 疏林;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印 度、 麵甸、 越南 也有。 本种 木材黄 褐色, 有光泽 ,纹理 通直, 结构 细致, 质地 硬重, 但干燥 的状况 不良, 仅可供 装饰 用材。 9. 女贞属 Ligustrum L. 灌木或 乔木。 单叶, 对生, 全缘。 聚伞 花序通 常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花两性 ;花萼 钟状或 杯状, 不规则 齿裂或 4 齿 裂或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近漏 斗状, 管与 花萼等 长或长 过花萼 3 倍, 裂片 4, 花蕾 时内向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2, 着生于 花冠管 稍近裂 片处; 花 丝与花 冠裂片 等长 或短, 花药长 圆形, 稀有近 圆形; 子房 球状,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稍 肥厚, 近 2 裂, 胚珠 每室 2 颗, 下垂, 倒生, 珠被 单层。 果为 浆果, 内果皮 膜质或 纸质, 稀有 近核果 状背室 幵裂, 种子 1 一 4 颗, 种皮薄 ,胚乳 肉质, 子叶 扁平, 卵形, 胚 根短, 向上。 约 40 — 50 种, 分 布欧洲 至伊朗 北部、 亚洲 东部、 印 度-马 来西亚 至新几 内亚和 澳大利 亚 (昆士 兰)。 我国 30 多种, 分布于 南部、 西 南部。 云南有 12 种 4 变种。 ' 
木梶科 637  分种 检索表 1(30) 果成 熟吋不 开裂。 2(21) 花冠管 与花萼 等长或 稍长, 与花冠 裂片近 等长或 稍短。 3(8) 花序或 果序轴 无毛。 4( 5 ) 叶片 革质,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侧脉 5 — 6 对 •• 1. 女贞 L lucidum 5(4) 叶片 纸质, 棉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侧脉 多数, 密集。 2. 长 叶女贞 L*«Mnpactum 6( 7 ) 叶 片较大 而宽, 侧脉两 面凸出 2*. 长 叶女贞 (原 变种) compactum 7( 6 ) 叶 片较小 而狭, 侧 脉不显 2b. 无毛长 叶女贞 (变种 ) L eompaetun var. glabrum 8(3) 花序或 果序轴 被毛。 9(20) 果 球形; 叶多少 被毛。 10(13) 幼枝被 短柔毛 ;花序 轴被微 柔毛。 11(12) 叶 两面无 毛或有 吋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花 近无梗 3. 散 生女贞 L*confu«uin 12(11) 叶面 光亮, 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面 沿中脉 密被其 余疏被 柔毛; 花具梗 4<1. 亮叶 小睹 (变种 ) L. ainense var. nitidum 13(10) 幼枝 及花序 轴密被 浅黄色 柔毛。 14(17) 花萼 及花梗 被毛。 15(16) 花萼及 花梗被 短柔毛 ;叶 较小,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4. 小錯 (原 变种) L. sinense var. sinense 16(15) 花萼及 花梗密 被淡黄 色柔毛 ;叶 较大, 长 6 — 9 厘米, 宽 3 — 3. 5 厘米 4b. 多毛小 錄( 变种) L. ainense var. coryaaum 17(14) 花萼 及花梗 无毛。 18(19) 花序 由当年 生枝条 的叶腋 及顶端 抽出; 叶 面平整 4c. 光 粤小培 (变种 ) L. sinense var. myrianthum  19(18) 花 序由当 年生小 枝顶端 抽出; 叶面的 叶脉十 分回陷 S. 级 叶女贞 L* ru8uio.uni 20(9) 果长圆 柱形; 叶 几无毛 6. 粗壮女 15 L. robu.tun> 21(2) 花 冠管比 花萼长 2 — 3 倍。 22(25) 花冠 管与花 冠裂片 等长。 23(24) 花序轴 元毛; 叶片线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稀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 5) 厘米, 宽 0.4~0.7 (—1.4) 厘米 … 7. 细女贞 L. gracUe 24(23) 花 序轴被 灰黄色 柔毛; 叶片长 椭圆形 、卵状 长圆形 ,稀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8. 小 叶女贞 L. quihoui 25(22) 花冠管 比花冠 裂片长 1 一 2 倍。 26(27) 果圆形 9 紫 药女贞 L. delavayanum 27(26) 果长 圆形。 28(29) 叶近 革质, 宽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10. 兴 山蝤树 L. henry. 29(28) 叶纸质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稀卵形 ,长 5—9 厘米, 宽 2—3.5 厘米; 11 . 紫基女 j5 L. purpurascens  1. 女贞 图版 180, 1—4 
638  云南 植物志  白蜡树 (昆明 ) Ligustrum lucidum Alton (1810); Sims (1825); DC. (1844); Hance (1873); Hemsl. (1889); Schneid. (1911); L^l. (1915), (1916); Rehd. in Sarg. (1916): Munsf. (1924); Hand.- Mazz. (1936); 陈噪 ( 1937) ; Hara ( 1966); 云南经 济植物 ( 1972)* ;" 图 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Hara et al (1982). Phillyrea paniculate Roxb. (1820); Esquirolia sinense L^vl. (1912); Li gust rum esquiroli^ Uvl. (1911), (1915); Mansf. (1924); Olea clavata G. Don (1838); L. lucidum Aiton var. esquirolia L^vl. (1916). 常绿 乔木, 高 4 一 8 米, 最 高可达 15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皮孔 明显。 叶 片革质 而脆, 卵形, 宽卵形 、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狭, 基部圆 形 或近圆 形或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背面绿 白色, 两面 无毛,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突 出, 侧脉 6 — 8 对, 两 面均微 凸出; 叶柄长 1.5 — 2 厘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0 — 2 厘 米, 无毛; 花梗 近无;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 毫米, 顶端近 于平截 ;花冠 白色, 管与萼 近等长 或稍长 ,裂片 4, 椭圆形 ,长度 与管近 相等, 外反; 花 丝与花 冠裂片 等长, 花药楠 圆形。 核果 长圆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3 — 4 毫米, 微弯曲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6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除西 双版纳 及德宏 州外, 大 部份地 区都有 分布或 栽培, 生于混 交林或 林缘, 海拔 13(> -3000 米; 长江 流域及 以南各 省区和 甘肃南 部均有 分布。 用作 绿篱及 放养白 蜡虫; 木材 作细工 材料; 种子及 叶含丁 香素、 苦杏 仁酷、 转 化酷, 性 苦平, 无毒, 入药可 治肝肾 阴亏; 叶 可治口 腔炎; 树 皮研末 调茶油 涂烫火 伤或治 痈肿; 根或. ^基部 泡酒, 治 风湿。 2. 长叶女 i5 Ligustrum compactmn (Wall.) Hook. f. et Thorns, ex Brand. (1874); (190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Schneid. (1911); Rehd. in Sarg. (1916); Mansf. (1924); Chung (1924); Hand. -Mazz. ( 1936); " 图鉴" (1974)*; Hara et al (1982). Olea compacta Wall. (1 828), nom. nud.; ex DC. ( 1 844); Ligustrum simonii Carr. cx Decaisne ( 1 877), pro syn.; L. yunnanense Henry ex Rehd. (1902); L. compactum f. tuin- florttm Mansf. (1924), syn. nov. 2a. 长 叶女贞 (原 变种) var. compactum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3 — 5 米, 有 时可达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 时被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皮孔 明显。 叶纸质 ,棉圆 状披针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5 厘米, 宽 2.5 — 4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稀钝,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8 — 15 对, 两面微 凸出;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无毛; 花近 于无梗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 1.2 毫米, 顶 端近于 平截, 花冠管 与萼等 长或长 于萼, 裂片 4, 楠圆形 ,与 花冠管 等长或 稍长, 外反; 花 丝长约 1 毫米, 无毛, 花药椭 圆形, 长 与花冠 裂片相 等; 花 柱长约 1.2 毫米, 无毛, 柱头 棒状, 2 浅裂, 子房 球形, 直径 1 毫米。 核果棉 圆形, 长 7-10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成 熟时蓝 黑色。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10 月。 
木梶科  639 
640  云南 植物志  产昆明 、富 民'、 寻甸、 丽江、 德钦、 维西、 贡山、 镇雄、 禄劝 等地, 生于 林内、 林缘或 山坡灌 丛, 海拔 1 6 00 — 3 000 米; 分布 于湖北 西部、 贵州、 四川、 西藏东 南部。 喜马拉 雅山区 也有。 本 种花冠 管长短 的变异 较大, 在 同一张 标上有 的花冠 管与萼 等长, 有的则 较萼长 ;花 冠裂 片的长 度也是 如此, 有与 花冠管 等长, 也有较 花冠管 长的。 因 此本种 的变型 (forma tubiflorum Mansf. ), 看 来不宜 成立。 2b. 无毛长 叶女贞 (变种 ) var. glabrum (Mansf.) Hand.-Mazz. (1936); "图鉴 " (1974), in nota. Ligustrum quihoui Carr. var. glabrum Mansf. (1924). 与原变 种主要 的不同 为叶较 小而狭 ,脉不 明显。 产大姚 、德铁 ,生 于河边 灌丛, 海拔 36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大姚 (白 盐井 )o 3. 敏 生女贞 Ligustrum confusum Decne (1879); C. B. Clarke in Hook. £. (1882); Hcmsl. (1889); Mansf. (1924); Chung (1924); Gagnep. in Lecte. (1933); Kerr in Craib (1939); Hara (1966); Ruth Kiew (1978); Hara et al. (1982). 小 乔木, 高 5 — 8( — 14)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 时被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近 革质, 椭 圆形或 长卵形 ,长 3.5 — 9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狭或宽 楔形, 两面无 毛或有 时沿中 脉被短 柔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4 一 6 对, 两面 微凸; 叶柄长 4 一 6 毫米, 通常 无毛, 有时上 面有短 柔毛。 圆锥 花序长 4 一 8 厘米, 被微 柔毛; 白色, 近无 梗;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3 毫米, 顶端近 于平截 ;花 冠管长 1.5 — 2 毫米, 裂片 4, 椭 圆形, 与 冠管近 等长; 花丝长 1.5 — 2 毫米, 花药櫛 圆形, 长约 1.2 毫米, 子房 球形, 无毛, 直径约 0.8 毫米, 花柱长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核果近 球形, 径 5 — 6 毫米。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蒙自 、屏边 、西畴 、麻 栗坡、 勐腊、 龙陵、 盈江、 凤仪、 镇康、 景东、 福贡、 楚雄、 玉溪, 生 于山地 混交林 或灌丛 ,海拔 980 — 2600 米; 分布 西藏东 南部。 不丹、 尼 泊尔、 印度东 北部、 缅甸、 泰国、 越 南北部 也有。 4. 小睹 黄心柳 (景东 ), 水黄杨 (湖北 ), 千张树 (四川 ) Ligustrum sinense Lour. (1790); DC. (1844); Diels (1900); Uvl. (1914); Rehd. in Sarg. (1916); Mansf. (1924); Chung (1924); Hand.-Mazz. ( 1936); 陈嵘 (1937); Corner (1940)*; "图 鉴', (1974)*; Ruth Kiew (1978). Olea walpersiana Hance in Walp. (1 852); O . consanguinea Hance ( 1 852); Ligustrum villosum Maxim. (1874); L . sinense Lour, var, villosum Rehd. (1900). 4a. 小婚 (原 变种) 图版 180, 5-8 var. sinense 灌木或 小乔木 ,高 2 — 4 .5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密被淡 黄色短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叶 薄革质 ,卵形 、椭 圆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锐 尖或钝 ,基部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幼时两 面被短 柔毛, 老 时叶面 几无毛 或沿中 脉被短 柔毛, 背面沿 中脉密 被柔毛 ,其 余疏被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5 — 8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网脉 不显; 叶柄 
木樨科  64 1  长 2 — 5 毫米, 被 浅黄色 柔毛。 圆锥花 序通常 由当年 生枝条 的叶腋 及枝顶 抽出, 长 4 一 8 厘 米, 序 轴密被 淡黄色 柔毛。 花白色 ,微 芳香, 具梗, 梗长 1 一 3 毫米, 被柔毛 ,花萼 钟状, 被短 柔毛, 长约 1 毫米, 有不等 4 齿或近 平截; 花 冠管长 1 一 1.5 毫米, 裂片 4, 长 圆形, 长约 2 毫米, 先端 圆钝, 外反; 花丝与 花冠裂 片等长 ,花药 长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柱长 1 毫米, 柱 头 头状。 核果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我省 大部份 地区有 分布, 生 于山地 疏林或 路旁、 沟边; 我国长 江以南 各省区 也有。 果实可 酿酒, 种子 棒油供 制帛; 茎皮纤 维可制 人造棉 ;药 用于抗 感染, 止咳。 4b. 多 毛小蜡 (变种 ) var. coryanum (W. W. Smith) Hand.- Mazz. ( 1936). Li gust rum coryanum W. W. Smith (1921). 与原 变种不 同为叶 较大, 长 6 — 9 厘米, 宽 3 — 3.5 厘米, 背面 及花萼 密被淡 黄色柔 毛。 产 富宁、 禄劝、 大姚、 双柏, 生 于山地 混交林 或路旁 疏林, 海拔 500—2 1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下 关河。 4c. 光 粤小維 (变种 ) 苦 丁茶、 苦味散 (贵州 ) var. myrianthum (Diels) Hook. f. (1915); Mansf. (1924); Rehd. (1934); P. S Green in Lauener ( 1978). Ligustrum myrianthum Diels (1900); Rehd. in Sarg. (1916); L. bodinieri lAv\. (1915); Mansf. (1924). 与原 变种主 要的不 同为叶 较大, 花萼及 花梗均 无毛。 产滇 东南及 大姚、 宾川 等地, 生于山 地常绿 阔叶林 或疏林 ,海拔 1000 — 2100 米;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也有。 叶、 果实 入药, 有清热 解毒、 平肝 之功。 4d. 亮 叶小蟮 (变种 ) var. nHidum Rehd. in Bailey (1915) et in Sarg. (1916); 海南 植物志 (1974)。 本变种 主要特 征为, 叶面暗 绿色, 具光泽 ;花序 疏散, 花萼 及花梗 无毛。 产镇雄 、绥江 ,生 于海拔 900 — 2000 米的 山坡杂 木林; 四川、 湖南、 湖北、 海南岛 也有。 5. 皴 叶小睹 Ligustrum rugulosum W. W. Smith (1917); "图鉴 "(1974), in nota.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7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密被浅 黄色长 柔毛, 老时 脱落近 无毛。 叶 纸质, 卵状椭 圆形或 椭圆形 ,长 7 — 12 厘米, 宽 3 — 4.5 厘米, 先端 急尖、 渐尖或 略钝,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叶面暗 绿色, 沿中脉 密被短 柔毛, 其余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 面黄绿 色, 沿中 脉密被 黄色长 柔毛, 其余疏 被毛, 侧脉 6 — 10 对, 与 中脉、 网 脉在背 面十分 回陷而 呈皱, 背 面明显 凸出, 近叶缘 处弧形 连结。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10 — 14 厘米, 密被淡 黄色柔 毛; 花具梗 ,梗长 不超过 1 毫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长约 1 毫米, 有钝 齿或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管与萼 等长或 稍短, 裂片 4, 椭圆形 ,长 2.5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 端钝; 花丝长 2.5 毫米, 无 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花柱长 1.5 毫米, 柱头 头状, 近 2 裂。 核果 球形, 直径 2 — 3 毫 
642  云南 植物志  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9 月。 产蒙自 、金平 、屏边 、河口 、西畴 、麻 栗坡、 元阳、 绿春、 思茅、 勐海、 勐腊、 沧源, 生 于山坡 及沟 边常绿 阔叶林 或路边 灌丛, 海拔 320 — 17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本 种与光 寧小婚 [Ligustrum sinense Lour. var. myrianthum (Diels) Hook, f . ] 相近, 但叶 脉在上 面十分 凹陷而 呈皱; 花序 较大, 由小 枝顶端 抽出。 R. Mansfeld (1924) 在 Ligustrum nepalense Wall. var. vestitum (Wall. ) C. B. Clarke 这一 变种的 讨论中 提到, 本种与 它可能 是同一 物。 目前 因未见 到这一 变种 的模式 标本, 暂 作 存疑。 6. 粗壮女 j5 虫蜡树 (四 川峨 眉山) Ligustrmn robastmn (Roxb.) Bl. (1850); Decne (187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Mansf. (1924) cum syn.; Chung (1924); 陈嵘 (1937); Merr. (1950). Phillyrea robusta Roxb. (1820). 灌 木或小 乔木, 高 3 — 10 米;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有密集 的白色 皮孔。 叶近革 质或革 质, 椭圆 形或近 卵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楔形, 两面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8 — 10 对, 两面微 凸出; 叶柄长 3 — 10 毫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金字 塔形, 长 11 一 20 厘米, 序 轴被短 柔毛, 花梗短 ,长 1 一 2 毫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长 1.^ 毫米, 不等 4 裂或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管与萼 近等长 或稍长 ,花 冠裂片 4, 椭圆形 ,与 管等长 或稍长 ,外反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 毫米。 核果长 圆形, 长 8 — 10 毫米, 直 径 5 — 6 毫米, 基部微 弯曲。 花期 6 — 7 月, 果期 7 — 10 月。 产 西双版 纳及滇 东南, 生 于混交 林内, 海拔 540 — 1450 米; 分布于 四川、 广西。 印度、 缅甸 也有。 7. 细女贞 Ligustrum gracile Rehd. in Sarg. (1916); Hand.-Mazz. (1936).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 纤细, 圆柱形 ,灰 黄色, 光滑, 皮孔 稀疏。 叶 纸质, 线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稀楠 圆状披 针形, 长 1.5 — 3(— 5) 厘米, 宽 0.4 — 0.7( — 14)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渐 狭, 叶面深 绿色, 背面灰 绿色, 两面 无毛, 中脉 叶面微 凹人, 背面 突出, 侧脉 及网脉 不显; 叶 柄纤细 ,长 1 一 4 毫米, 无毛。 圆锥 花序生 于小枝 顶端, 长 5 — 8 厘米, 无毛; 苞片线 状披针 形, 无毛, 花近 无梗; 花萼 杯状, 长 1.5 毫米, 无毛, 有不 规则浅 齿或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管长 3.5 — 4 毫米, 裂片 4, 椭圆状 卵形, 长 度与管 相等或 稍短, 顶端钝 ,微向 内折; 花 丝短, 长约 0.3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圆形 ,长 2 毫米。 核果长 圆形, 长 5 — 6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成熟 时灰 黑色。 花期 6 — 8 月, 果期 8 — U 月。 产大关 、鲁甸 、宾川 、鹤庆 、元谋 ,生 于路边 及石灰 山灌丛 或河滩 灌丛, 海拔 700 — 1800 米;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8. 小叶女 l5 图版 181, 1—3 小蜡树 (安宁 ) Ligustrum quihoai Carr. (1869); Schneid. (1911); Rehd. in Sarg. (1916) (1934); Mansf. (1924); Hand.-Mazz. (1936); 陈嵘 (1937); "图 鉴" (1974)*; P. S. Green ia 
木樨科  643  1 一 3. /J 、叶 女贞 TJgustru m quihoui Carr. dciavayanum Hariot, 4.  1- 花枝, 花枝, 5. 花  果枝; 4- (杨建 昆绘:  6. 紫 药女贞 L« 
644  云南 植物志  Lauener (1978). Ligustrum brachystachium Decne. (1879); Franch. ( 1 883); Hemsl. (1889); Diels (1900); L. argyi lAvX. (1916); L. quihoui Carr. var. brachystachium (Decne. ) Hand.-Mazz. (1936).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灰 褐色, 圆 柱形, 幼时被 短柔毛 ,后变 无毛。 叶薄 革质, 长椭圆 形、 倒 卵状长 圆形, 稀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7 — 1.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楔形或 狭 模形, 叶面深 绿色, 稍有 光泽, 背面 淡绿, 略暗, 两面 无毛, 边缘略 反卷, 中脉叶 面凹陷 ,背 面凸出 ,侧 脉及网 脉均不 明显; 叶柄长 1.5 — 5 毫米,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近圆 柱状, 长 4 一 11( 一 21) 厘米, 被 灰黄色 柔毛; 苞片倒 卵形, 长 1.5 毫米, 具缘毛 ,花近 无梗; 花萼 钟状,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裂片 4, 钝三 角形, 有 不规则 浅齿; 花冠 白色, 管长 2.5 — 3 毫米, 裂片 4, 椭圆形 ,长 1.5 — 3 毫米, 先 端钝, 伸展或 近外反 ,花 丝与花 冠裂片 等长, 花药椭 圆形, 长 1.5 毫米。 核果稱 圆形, 长 5 — 7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微 弯曲,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5—8 月 , 果 ^9— 12 月。 产昆明 、宜良 、楚雄 、武定 、凤庆 、剑川 、邓川 、丽江 、蒙自 、建水 、砚山 、西畴 等地, 生于山 坡及 路边灌 丛或石 崖上向 阳处, 海拔 1 100 — 2200 米; 山东、 河北、 河南、 山西、 陕西、 湖北、 湖南、 江西、 四川、 贵州、 西藏 东南部 也有。 9. 紫 药女贞 图版 181, 4 — 6 白蜡条 (东川 ), 川 滇蜡树 (图鉴 ) Lisrastrum delavayanum Hariot (1900); Rehd. in Sarg. (1916); Mansf. (1924); Chung (1924); Hand.-Mazz. (1936); 陈蝶 (1937); Sealy in Curtis (1949)*; "图 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Ligustrum prattii Koehne (1904); L. lonandrum Diels (1912); Forr. (1914); Bean ( 1933); L. delavayanum Hariot var. ionandrum (Diels) L^vl. (1916). 常绿 灌木, 高 1.5 — 3 米; 小枝圆 柱形, 被短 柔毛。 叶薄 革质, 卵形至 椭圆形 ,稀 摘圆状 倒卵形 ,长 1.5 — 5.5 厘米, 宽 0.7 — 2.5 厘米, 先端钝 或锐尖 ,基 部宽楔 形至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无 毛或有 时在进 入叶柄 之中脉 上有短 柔毛, 背面浅 绿色, 无毛, 边缘略 反卷, 中脉叶 面 回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4 毫米。 圆锥 花序长 1 一 3 厘米, 被灰黄 色短柔 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3 — 5 毫米, 具 缘毛,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近无毛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 约 1.5 毫米, 有 不等裂 浅齿, 有时近 平截; 花冠 白色, 管长约 5 毫米, 裂片 4, 宽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先 端钝, 外反; 花丝 极短, 花药楠 圆形, 蓝紫色 ,与花 冠裂片 近等长 ;子房 球形, 直径 0.5 毫米, 花柱长 0.7 毫米, 柱头近 2 裂。 核果近 圆形, 直径 7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 期 5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滇中 、滇 东北、 滇 西及滇 西南, 生于山 坡灌丛 及疏林 或岩石 缝中, 海拔 1300 — 3500 米; 四 川西部 也有。 10. 兴山 睹树, (图鉴 ) Ligustrum henryi Hemsl. (1889);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Mansf. (1924); Hand.-Mazz. (1936); 陈嵘 (1937); "图鉴 " (1974), in nota.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圆 柱形, 幼 时密被 黄色短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叶近 革质, 宽卵 形、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钝 或渐尖 ,基部 宽楔形 至近圆 
木穉枓  64 5  形, 两面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3 — 5 对, 叶面 回陷, 背面 不显; 叶 柄短, 长 2-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序 顶生, 初花时 密集成 头状, 后 逐渐伸 长为聚 伞圆锥 花序, 可长 达 3 厘米, 序轴被 黄色短 柔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1.5 毫米, 无毛; 花梗 极短, 长 不超过 1 毫 米;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约 1.5 毫米, 4 裂, 裂片近 三角形 ;花冠 白色, 管长 2.5 — 3 毫米, 裂片 4, 椭圆形 ,长 1.5 毫米。 果长 圆形, 长 4 一 6 毫米, 径 3—4 毫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西畴 、富宁 ,生于 石灰山 林内, 海拔 1000 — 1500 米; 陕西 (镇评 )、 湖北 西部、 四川、 贵 州 也有。 11. 紫 茎女贞 Ligustrum purparascens Y. C. Yang ( 1939). 灌木, 高 1一4 米; 小枝 纤细, 紫红色 ,近 无毛, 有密集 的白色 皮孔。 叶纸质 ,楠 圆状披 针 形或披 针形, 稀卵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3.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沿中 脉被微 柔毛, 其 余无毛 或全部 无毛, 背面黄 绿色, 无毛, 中脉 叶面深 陷, 背面凸 出并呈 红色, 侧脉 5 — 7 对, 叶面微 凹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3 — 6 毫米, 疏 被微柔 毛或近 无毛。 圆维花 序顶生 ,金字 塔形, 长 8 — 14 厘米, 序轴紫 红色, 疏被微 柔毛, 密集白 色皮孔 ;苞片 披针状 卵形, 长 0.5 — 1.5 毫米, 具缘毛 ;花梗 极短, 长 — 1 毫米; 花萼 杯状, 近 无毛, 长约 1 毫米, 顶端平 截或有 浅齿; 花冠 白色, 管长 3 — 4 毫米, 裂片 4, 卵形, 长 2.5 毫 米, 先端钝 ,微向 内卷; 雄蕊 2, 着 生花冠 喉部, 花丝长 1.5—2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2.5 毫 米。 核果 卵状长 圆形, 长 5— 8 毫米, 弯曲。 花期 5 — 7 月, 果期 8—10 月。 产大关 、镇雄 、盐津 ,生于 山坡次 生林及 沟边阔 叶林, 海拔 1000 — 1500 米; 四川 亦有。 12« 常绿 假丁香 Ligustrum sempervirens (Franch. ) Lingelsh. in Engl. (1920); Mansf. ( 1924); Stapf in Curtis ( 1933): Hand.- Mazz. (1936). Syringa sempervirens Franch. (1886); Parasyrtnga sempervirens (Franch.) W. W. Smith 〈1916). 常绿 灌木, 高 1 一 4 米; 幼枝 具棱, 被微 柔毛, 紫红色 ,老枝 圆柱形 ,灰 褐色, 无毛, 散生 孔。 叶厚 革质, 卵形、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长 1.5 — 6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近 圆形, 基部宽 楔形至 近圆形 ,边缘 反卷, 叶面暗 绿色, 光亮, 除 沿中脉 被微柔 毛外, 其余无 毛, 背面黄 绿色,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起, 侧脉 不显, 4 一 6 对, 于两面 微凸; 叶柄粗 壮, 长 3 — 5 毫米, 腹面有 沟槽, 无毛, 背面 被微柔 毛或变 无毛。 圆 锥花序 顶生, 长 4 一 7 厘 米, 花密集 ,序轴 具棱, 被微 柔毛或 无毛; 苞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具 缘毛; 花梗长 — 1.5 亳米;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 1 一 1.5 毫米, 顶端有 不等的 齿裂; 花冠 白色, 管长 2 — 3 毫米, 裂 片 4, 卵形, 长 1.5 毫米, 微 反折; 花丝短 ,长 0.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核果 椭圆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5 — 6 毫米, 成熟 时室背 开裂。 花期 6 — 7 月, 果期 8 — 11 月。 产 禄劝、 宾川、 剑川、 丽江、 鹤庆, 生于山 坡及河 边灌丛 或石灰 岩灌丛 ,海拔 1900—2500 米; 四川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鹤庆 (大坪 子)。 
C46  云南 植物志  本属存 疑种: Ligurtrum Cbenaultii Hickel (in Bull. Soc. Dendr. France. 52, 1925). 据记载 此种产 云南, 未见 标本及 资料。 10. 素 属 Jasminum L. 直立或 攀援状 灌木。 幼 枝圆柱 形或四 棱形。 单叶、 三出复 叶或奇 数羽状 复叶, 对生, 稀 互生, 叶片或 小叶片 全缘; 叶 柄近基 部常具 关节。 花两性 ,组 成二歧 或三歧 的聚伞 花序, 有时再 呈圆锥 花序式 、总状 花序式 、伞房 或伞形 花序式 排列, 罕 单生; 苞片 线形而 微小, 钻 状、 披针形 或卵形 ,有 时呈叶 状或花 瓣状; 花大, 萼钟状 或杯状 ,顶部 4 一 10 裂, 裂片 通常线 形, 有时呈 叶状或 三角形 ,长或 短或极 微小; 花 冠高脚 碟状, 管长, 通常圆 筒形, 裂片 4 一 10, 也有 重瓣, 扩展, 花蕾时 呈覆瓦 状排列 ;雄 蕊通常 2, 内藏, 花丝 极短, 花药近 基部背 生, 药室内 向侧裂 ,药 隔延伸 而为三 角形; 子房 2 室, 花柱 丝状, 柱头 2 枚, 线形, 长 或短或 近 并生。 果为 浆果, 通常 孪生, 有时 其中一 个不发 育而成 单生, 果皮 肥厚或 膜质; 种 子每室 1 颗, 很少 2 颗, 无胚乳 ,胚根 向下, 包藏 于子叶 中或稍 突出, 子叶 弓形。 约 300 种, 分布 东半球 的温带 至热带 地区, 以 喜马拉 雅山的 东南部 为分布 中心。 我 国约 46 种, 广布西 南部及 南部。 北部及 西北部 有少数 种类。 云南有 31 种, 7 变种, 1 变 型。 本属多 为观赏 植物, 也 有些种 类可供 药用。  分种 检索表 1(8) 叶互生 (组 1. 互 生叶组 Sect. Alternifolia DC.)。 2( 5 ) 花序 为聚伞 状圆锥 花序, 有花 20 至多朵 ;叶为 单叶与 三小叶 两种, 小叶长 3 — 9 厘米 1, 滇素 H J- «ibhuinil© 3( 4 ) 小枝、 花梗 及花萼 均无毛 lb. 光素糝 J. •ubhumile var. grlabricymosum 4(3) 小枝、 花 梗及花 弯均被 短柔毛 la. 漢素馨 (原 变种) 丄 •ubhumile var. .ubhumile 5(2) 花序 为聚伞 花序, 稀疏, 有花 1 一 10( — 2 5) 朵; 叶为 三小叶 或五小 叶或羽 状复叶 2 . 矮探春 humile 6( 7 ) 聚伞花 序有花 5 — 10( — 25) 朵; 小 叶狭披 针形、 卵形或 桶圆形 至宽椭 圆形, 长 1. 5 ~4 厘米, 宽 1 一 2. 5 厘米 2a. 矮探春 (原 变种) J. humile var. humUe 7( 6 ) 聚伞花 序有花 1—3 朵; 小 叶狭桶 圆形或 倒卵状 楠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0.5 — 3 亳米 2b. 小叶 矮探春 (变种 ) J. humile var. microphylliun 8(1) 叶 对生。 9(36) 叶为 复叶。 10(29) 叶为三 出复叶 (同株 有吋混 生单叶 )( 组 2. 三 小叶组 Sect- Trifoliolau DC.). 11(16) 花 萼裂片 叶状。 12(13) 常绿 灌木; 花冠裂 片较花 冠管长 3. 云 南黄素 5* J. "—nyi 
木樨科  647  13(12) 落叶 灌木; 花 于叶前 开放, 花冠裂 片较花 冠管短 4 . 迎春花 丄 nudiflorum 14(15) 植 株直立 或攀援 迎春花 (原 变种) 上 nudiflorum var. nudiflorum 15(14) 植株 矮小, 贴地, 分 枝错综 4b. 藏迎春 (变种 ) J, nudiflorum var. puWinatum 16(11) 花^ 裂片 微小或 锥尖, 但不为 叶状。 17(28) 叶为羽 状脉。 18(23) 叶及枝条^^毛或仅叶下面脉腋被毛。 19(20) 叶 为三小 叶与单 叶混生 (罕 可见五 小叶, 或全部 为单叶 ), 侧生小 叶较顶 生者小 5. 双子素 H J. dispermum 20(19) 叶全 部为三 小叶, 顶生小 叶与侧 生小叶 近等大 或稍大 6. 北 清香藤 J. lanceolarium 21(22) 叶近 革质或 革质, 卵形 至椭圆 形或披 针形,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三歧聚 伞花序 6a. 北 清香藤 (原 变种) 丄 lanceolarium var. lanceolarium 22(21) 叶 纸质, 卵状 披针形 或稀圆 伏披针 形,. 先 端尾状 渐尖, 下面 脉腋内 被黄色 柔毛; 聚伞状 圆锥花 序, 稀疏 • 7, 盈江素 U J. yingjiangen»e 23(18) 叶 及枝条 被毛。 24(25) 花 粤裂片 微小; 顶生小 叶与侧 生小叶 近等大 或稍大 6b. 清香藤 (变种 ) 丄 i&nceolarium var. puberulum 25(24) 花 弯裂片 维尖; 顶生小 叶远较 侧生小 叶大。 26(27) 侧 生小叶 非常小 (初看 易被误 认为托 叶), 基部 歪斜, 无柄或 近无柄 ;顶 生小叶 柄长仅 1 一 4 毫 米; 花 冠管长 2 厘米 ,. 8. 异叶 淸香藤 J. «ni«,phyUum 27(26) 侧 生小叶 较小, 基部 圆形, 具柄, 柄长 2 — 5 毫米;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花 冠管长 2 — 3. 5 厘 米 •■ "… … 9. 华 淸香藤 丄 .inente 28(17) 叶为基 出三脉 ;幼枝 及叶近 S 毛.; 聚 伞花序 • 10. 川西素 St( 变种) J* urophylluzn var. wilsonii 29(10) 叶为羽 状复叶 (组 3. 羽状 复叶组 Sect. Pinnatifolia DC.)。 30(35) 花萼裂 片维尖 ,长 3 — 8 毫米。 31(34) 花白色 或外面 淡红色 ,内 面白色 11. 素方花 丄 officinale 32(33) 缠绕 藤本; 花 冠管长 1 一 1.8 厘米, 裂片长 0.8 — 1.4 厘米, 宽 0.5 — 0.6 厘米 11a. 素方花 (原 变型) 丄 officinale f. officinale 33(32) 直立 灌木; 花 冠管长 1.5 — 2. 5 厘米, 裂片长 1.5— 2 厘米, 宽 0.8— 1 厘米 lib. 素 51 花 (;变 型;) J. officinale f. grandiflorum 34(31) 花全为 淡红色 …' 12. 淡 红素罄 J. .tephanae 35(30) 花萼 裂片常 純形, 若为 维尖, 其长 不超过 1 毫米; 小 叶具明 显三脉 13. 多 花素馨 J. polyaDthum 36(9) 叶 为单叶 (组 4. 单叶组 Sect. Unifoliolata DC.)。 37(48) 花 萼裂片 细小, 钝形, 不为 锥尖。 38(43) 叶较大 ,长 10 — 22 厘米, 宽 4.5—10 厘米。 39(42) 小枝圆 柱形。 40(41) 小枝红 褐色, 具油腺 斑点; 叶背 脉腋有 凹陷的 腺穴, 且 具黄色 柔毛; 花序 为总状 花序式 "-漢 南素輸 上 waagii 41(40) 小枝淡 黄色, 光滑; 叶背无 凹陷的 腺穴; 花序 为圆维 花序式 IS. 大叶 素馨 J. robustifolium 42(39) 小枝四 棱形, 棱上有 狭翅; 叶厚 革质; 花 序为聚 伞花序 啡叶素 H J. coffeinuB. 
648  云南 植物志  43(38) 叶长 不超过 10 厘米, 宽 不超过 4 厘米。 44(45) 聚 伞花序 顶生, 扩展, 有花 数朵, 呈总状 花序式 排列, 花 萼裂片 披针形  17 . 大理素 g J. "Kuinii 45(44) 聚 伞花序 顶生与 腋生。 46(47) 花序密 集成束 ,对生 伏腋生 ;叶披 针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18. 丛林素 8 J. duelouxii 47(46) 花序 稀疏, 有花 3 — 5 朵, 偶有 单花; 叶卵形 或卵状 楠圆形 19. 小 If 素輸 J. microcaljrx 48(37) 花 萼裂片 维尖。 49(60) 花萼^ 毛。 50(55) 叶 有明显 的掌状 3 — 5 脉。 51(52) 花萼裂 片较短 ,长约 2 毫米 • 20. 撺叶素 8 J. cinnamomlfoliun, 52(51) 花萼裂 片较长 ,长 5 毫米 以上。  53(54) 叶厚 革质, 长圆形 、披 针形、 线状 披针形 或狭椭 圆形; 花 萼裂片 最长达 5 毫米 21, 桂叶 素馨 J. laurifolium 54(53) 叶纸 质或近 革质, 卵形、 卵 状椭圆 形或楠 圆状披 针形; 花萼 裂片长 5 — 15 毫米 22. 靑藤仔 J. nervosum 55(50) 叶为 羽状脉 (红素 馨偶可 见不明 显的三 脉)。 56(59) 花较小 ,花冠 细长, 长 不超过 3 厘米。 57(58) 叶 卵形、 楠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不超过 4 厘米, 宽 不超过 2 厘米; 花紅色 23a. 红素 5|( 原 变种) J. beesianum var. beesianum 58(57) 叶卵伏 披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 5 — 4. 5 厘米; 花白色 24. 吊 钟叶素 S J, fuehsiaefolium 59(56) 花 甚大, 花冠阔 ,长 4—5 厘米 2S. 栀 花素纏 J. »ardeniifioru« 60(49) 花萼 具毛。 61(68) 聚伞花 序稀疏 ,有花 1 一 5 朵。 «(67) 幼枝、 叶背 与花序 均密被 黄色毛 柔毛或 絨毛。 63(66) 叶 较小, 卵形、 宽卵 形或棟 圆形, 长 1一3.5 厘米, 宽 0.7 — 2. 5 厘米。 64(65) 叶片卵 形或宽 卵形; 花白色 26. 银 花素纏 J. nintooide. 65(64) 叶片 卵形、 楠 圆形; 花红色 • 23b. [毛 红素罄 (变种 ) J. beesianum var. ulotrichum 66(63) 叶 较大, 长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4—1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械毛素 • J. tomentosum 67(62) 幼枝、 叶 背及花 序均被 柔毛; 花明显 具柄, 柄长 5 — 10 毫米 28. 茉莉花 丄 "mbac 68(60 聚伞花 序密集 ,有花 数朵至 多朵。 69(72) 幼枝、 叶柄 密被灰 黄色长 柔毛。 70(71) 叶较大 ,卵形 、宽 卵形或 卵伏椭 圆形, 长 S — 16 厘米, 宽 4 一 10 厘米 29, 云南素 8 J* yu«»nanen»e 71(70) 叶 较小, 卵形至 卵伏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2—3 厘米 30. 扭肚藤 J. amplexicaule 72(69) 幼枝、 叶柄 疏被短 柔毛; 叶椭 圆形、 櫛 圆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31. 密花素 8 J. coarctatam 73(74) 叶先端 渐尖; 花尊无 毛或被 疏柔毛 3U. 密花素 8 J. coarct.tum var. coarctatum 74(73) 叶先 端尾状 渐尖; 花咢密 被淡黄 色长柔 毛 •' 31b. 尾叶 密花素 S J, coarctatum var. caudatifolium 
木樨科  649  1. 漢素罄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subhumile W. W. Smith (1913); P. S. Green (1961)*. p. p. excl. syft. J. diversijolium Kobuski var. glabricymosum (W. W. Smith) Kobuski (1940). Jasminum heterophyllum Roxb. var. subhumile (W. W. Smith) Kobuski (1932); Hand. -Mazz. (1936); J. diversijolium Kobuski var. subhumile Kobuski (1939); 贾良智 (1952); J . diversijolium Kobuski var. totnentosum Chia (1952). la. 漢素 «( 原 变种) var. subhumile 攀援状 灌木, 小 枝略四 棱形, 褐色, 密被短 柔毛。 叶 互生, 单 叶与三 出复叶 混生; 小叶 片近 革质,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至 披针形 ,长 3 — 8.5 厘米, 宽 1.3 — 3 厘米, 先端渐 尖或钝 ,基 部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 背面 浅绿, 除沿中 脉被短 柔毛外 ,其余 无毛, 边缘略 反卷;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及网脉 不显;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密被短 柔毛。 聚伞状 圆维花 序通常 顶生, 有花 20 至多朵 ;苞片 线形, 长 1 一 3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梗长 5 — 12 毫 米, 密被短 柔毛; 花萼 钟状, 被短 柔毛, 4 裂, 裂片 细小, 长不及 1 毫米; 花冠淡 黄色或 白色, 4-5 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3 — 3.5 毫米, 花 冠管长 7 — 9 毫米; 雄蕊 2, 着生花 冠管 上部, 花 丝长约 1 毫米; 子房长 圆形, 花 柱长约 4 毫米, 无毛, 柱头 棒状。 浆果长 圆形, 长 8 毫米, 直径 7 毫米, 成熟时 黑色。 花期 4 一 5 月, 果期 6 — 8 月。 产屏边 、蒙自 、建水 、元江 、江城 、保山 、龙陵 、镇康 、凤庆 、丽江 、鹤庆 ,生于 疏林、 山坡灌 丛或 路边, 海拔 1200 — 240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保山。 lb. 光素 He 变种) 野辣 子棵、 鸡 脚三树 (双江 ), 三爪皮 (云 南中草 药选) var. glabricymosum CW. W. Smith) P. Y. Bai, comb, nov, Jasminum heterophyllum Roxb. var. glabricymosum W. W. Smith in Not. Bot Gard. Edinb. 12: 209 1920; Kobuski (1932); Hand. -Mazz. (1936); J. diversifolium Kobuski var. glabricymosum (W. W. Smith) Kobuski (1939); 贾良智 (1952). 与原变 种主要 不同为 幼枝、 花萼、 花梗均 无毛。 ' 产 西畴、 砚山、 屏边、 元江、 易门、 路南、 昆明、 凤庆、 大理、 沪水、 丽江、 中甸、 德铁、 碧江, 生于山 坡杂木 林或路 边灌丛 ,海拔 800 — 3300 米。 模式标 本采于 洱源至 鹤庆。 根、 茎皮、 叶入药 ,有镇 痛止血 、舒筋 活血之 功效, 用于跌 打损伤 及刀、 枪伤。 2. 矮探春 小 黄素馨 (植物 分类学 报), 小黄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Jasminum humile L. (175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L^vl. (1914);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Rehd. (1934); Hand. -Mazz. (1936); 陈蠑 (1937); 贾良智 (1952); P. S. Green (1961)*, in Lauener (1978); Hara (1966), (r97l); "图鉴 "(1974)* B. M. Miao (1984). Jasmtntim revolutum Sims (1815); j . pubigerum D. Don (1825); J . wallichianum Lind. (1831); J . humile L. var, revolutum (Sims) Stokes ( 1830); J . tnodorum Jacq. ex Dccaisne (1844); DC. (1844); J. pubigerum D. Don var. glabrum DC. (1844); J. matret 
650  云南 植物志  Uvl. (1914); Rehd. (1934); J. mairet Uvl. var. siderophyllum Uvl. (1916); Rehd. (1934); y. humile L. var. glabrum (DC.) Kobuski (1939); Rehd. (1940); ;. humtle L. var. siderophyllum (Uvl.) Kobuski (1939); 贾良智 (19 52); J. humile L. var. pubigerum (Don) Kitamura (1955). 2a. 矮探春 (原 变种) 图版 182,1 — 2 var. humile 直立分 枝灌木 ,高 1.5 — 2 米; 幼枝四 棱形, 有柔 毛或变 无毛。 叶 互生, 三出复 叶或羽 状复叶 (5 — 9 小叶 ), 叶 轴被柔 毛或近 无毛; 小叶 片狭披 针形、 卵形或 椭圆形 至宽桶 圆形, 顶生 小叶长 1—4 厘米, 宽 0.5 — 2 厘米, 侧 生小叶 I— 3 厘 米长, 宽 0.4 — 2 厘米, 先 端长渐 尖 至钝, 基部楔 形或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色淡, 两面 均幼时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边缘 反卷 且有短 柔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及网脉 不显; 侧生 小叶近 无柄, 顶 生小叶 柄长 6 — 8 毫米, 被短 柔毛。 聚伞花 序顶生 ,有花 5 — lOC — 25) 朵; 花梗长 1.5_3 厘米, 被 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苞片 线形, 长约 2 毫米, 被短 柔毛; 花萼 钟状, 长 2 — 2.5 毫米, 被 短柔毛 或近 无毛, 裂片 5, 三角形 或钻形 ,长约 1 毫米; 花冠 黄色, 管长 8 — 12 毫米, 裂片 4, 近圆 形, 长 6 — 7 毫米, 先端钝 或圆; 花药楠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3 毫米, 顶端有 1 小 尖突; 子房球 形, 直径 1.5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 7 — 8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果长 圆形, 长 7 毫米, 直径 6 毫米, 成 熟时黑 褐色。 花期 4 一 7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滇中 、滇 西及滇 西北, 生于松 林下、 山坡 灌丛或 路边, 海拔 2000 — 3000 米; 分 布于四 川、 甘肃、 西藏东 南部。 阿富汗 、伊朗 、尼 泊尔、 印度、 麵甸 也有。 * 2b. 小叶 矮探春 (变种 ) var. microphyllum (Chia) P. S. Green (1961). Jasminum humile L. forma microphyllum Chia ( 1952). 本变种 主要特 征为, 小叶 极小, 3 — 7 枚, 狭梱圆 形或倒 卵状棉 圆形, 长 5 — 10 毫米, 宽 0.5-3 毫米; 花 单生或 3 朵组 成聚伞 花序。 产邓川 、宾川 、德钦 、鹤庆 ,生 于海拔 1600 — 3800 米 的山坡 灌丛或 路边; 四川西 部及西 藏 东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鹤庆。 3. 野迎春 迎 春柳、 阳春柳 (玉溪 、江川 ), 迎春 柳花、 金腰带 (文山 ), 金 梅花、 金铃花 (丽江 ), 云南 黄馨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云南 黄素馨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mesnyi Hance (1882); Hemsl. (1889); Uvl. (1914); Kobuski (1932), (1959); Hand.-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E. Bretsh.(1981); Hara et al. (1982). Jasminum primulinum Hemsl - apud Baker ( 1895), ex oliv in Hook. ( 1 895)*; L^vl* (1914); Chung (1924); Rehd. (1927); 陈噪 (1937). 常绿 攀援状 灌木, 高 1_3 米; 幼枝四 棱形, 无毛。 叶对生 ,三出 复叶, 小 叶片近 革质, 上面深 绿色, 下面 浅绿, 两面 无毛; 叶 柄长约 1 厘米, 腹面有 沟槽; 小 叶长卵 形或长 卵状披 针形, 先端钝 或圆, 顶端有 1 小 尖突, 基部 楔形;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及 网脉不 显。 顶生小 叶较侧 生者大 ,长 3 — 5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具柄, 柄长 1一2.5 毫米; 侧 生小叶 长 2.5 — 3.5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无柄; 花单生 叶腋, 具梗, 梗长 5 毫米; 苞片 2 — 5 枚, 叶 
木裤科  651  图 版 182 1一2. 矮探春 Jasminum humile L. var. humile, 1. 花枝, 2. 花: 3— 5. 北 清香藤 J. lanceolarium Roxb. var. lanceolarium, 3. 花枝, 4. 花, 5. 果序。 (李锡 畴绘) 
652  云南 植物志  状, 长卵 形或倒 卵形, 长 5 毫米, 宽 2 毫米; 花萼 钟状, 绿色, 萼管长 2.5 — 3 毫米, 裂片 5 — 8, 披 针形, 长 5 — 6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先端尖 ;花冠 黄色, 直径 1.5—2.5 厘米, 管长 1-1.2 厘米, 裂片 6, 有时为 重瓣, 倒 卵状椭 圆形, 长 1.2 — 1.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有黄红 色的 脉纹; 雄蕊 2, 花丝 扁平, 长 1.5 — 2 毫米, 花 药长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4.5 — 5.5 毫米, 顶 端有 1 小尖突 ;子房 球形, 直径 1.5 毫米, 花柱 丝状, 长 4—5 毫米, 无毛, 柱头 头状, 2 浅 裂。 果 未见。 花期 2 — 4 月。 产滇中 、滇东 南及西 北部, 生 于山坡 林缘、 灌丛或 路边, 海拔 1300 — 2100 米; 原产贵 州, 现各 地均有 栽培。 全株 人药, 有清热 消炎之 功效, 可治支 气管炎 、腮 腺炎、 牙痛等 ;鲜叶 擒烂, 投人 厕所或 池塘内 ,可 灭蚊蝇 幼虫。 4. 迎春花 金腰带 (群芳 谱), 迎春 (河南 ) Jasminum nudiflorum L. (1846)*, in Curtis (1852)*; Franch. (1844); Hemsl. (1889); Levi. (1914); Chung (1924); Rehd. (1927); Kobuski (1932), (1959); Hand- -Mazz. (1936); 陈嵘 (1937); 贾良智 (1952); "图鉴 "(1974)*; E. Bretsh. (1981). Jasminum angulare Bunge (1833), non Vahl; ] . sieboldianum Blutne (1850). 4a. 迎春花 (原 变种) var. nudiflorum 落叶 灌木, 高 1 一 5 米; 枝条 直立并 弯曲, 幼枝四 棱形, 无毛。 叶对生 ,三 出复叶 (幼枝 基部 有单叶 ), 小叶片 卵形至 椭圆状 卵形, 先端 锐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灰绿, 两面 无毛, 边 缘有短 缘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叶 柄长约 1 厘米; 顶生 小叶长 1.1—3.1 厘 米, 宽 0.3 — 1 厘米, 几无柄 ;侧生 小叶长 0.6 — 2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无柄; 单叶 卵形, 长 0.8-1.2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花 单生于 去年生 枝条的 叶腋, 先叶 开放; 花 梗长约 2 毫 米; 苞片 2 — 4 枚, 绿色, 狭卵形 ,长 2 — 4 毫米, 宽 1.5 — 2 毫米; 花萼 钟状, 绿色, 萼管长 2 毫米, 裂片 5 — 6, 条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3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花冠 黄色, 直 径可达 2.5 厘米, 管长 1 一 1.5 厘米, 裂 片通常 6, 倒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度略为 花冠管 长度的 1/2。 果 未见。 花期 5 — 8 月。 产中甸 、德铁 等地, 生 于海拔 1500 — 2700 米的 山坡灌 丛或石 缝中; 山东、 河南、 山西、 陕西、 甘肃、 西藏、 四川、 贵州 也有。 4b. 垫 状迎春 (图鉴 X 变种) 藏 迎春花 (植 物分类 学报) var. pulvinatum (W. W. Smith) Kobuski (1932);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图鉴" (1974), in noia. jaiminum pulvinatum W. W. Smith (1920). 与原变 种不同 为具密 集错综 的分枝 ,形如 塾褥。 产 云南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1600 — 2800 米的干 旱山坡 灌丛及 路边; 四川 西部及 西藏东 南部 也有。 5. 双子素 »( 图鉴) 
木樨科  653  印 度素馨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dispermum Wall. (1820), (1832)*; D.Don (1825);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Kobuski (1932), (1959); 贾良智 (1952); Kitamura (1955); Hora (1971);" 图鉴" (1974)*, in nota. Hara et al (1982); B. M. Miao (1984). Jasminum quinqinerve Lamb, ex D. Don (1825); J . forresiianum Kobuski ( 1939); 贾良智 (1952). - 攀援状 灌木; 幼枝红 褐色, 无毛, 具棱或 沟槽, 皮孔 明显。 叶 对生, 革质, 3 小叶 (偶有 5 小叶) 与单 叶混生 或全为 单叶; 小 叶片不 等大, 顶生者 较侧生 的大, 形 状也不 相同; 顶生 小叶长 卵形或 卵状长 圆形, 长 6 — 11 厘米, 宽 2.6 — 3.2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心形或 截形, 两面无 毛或有 时背面 脉腋内 族生绣 色柔毛 ;侧脉 6 — 9 对,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于 近 叶缘处 消失;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无毛; 侧生 小叶卵 形或披 针形, 长 2.5 — 5 厘米, 宽 1.5 — 2.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或 心形, 有时 偏斜, 基部 1 对侧脉 明显; 叶柄长 2 — 5 毫米。 单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7 — 10.5 厘米, 宽 4 一 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 心形, 叶 脉与顶 生小 叶同;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腋生, 长 2 — 5 厘米; 苞片 线形, 长 2 — 3 毫米; 花梗长 5 — 6 毫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萼管长 1.5 — 2 毫米, 裂片 5, 微小, 狭三 角形, 长 约 0.5 毫米; 花冠 外面紫 红色, 内面 白色, 管长 1.2 — 1.5 厘米, 裂片 5, 卵 形至宽 卵形, 长 5-8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先 端圆。 果 球形或 卵形, 长 6 — 10 毫米, 径 5 — 10 毫米, 成熟时 暗 紫色。 花期 3 — 5 月 ,果期 6 — 10 月。 产 昆明、 景东、 普洱、 凤庆、 漾濞、 碧江、 福贡、 元阳、 绿春、 龙陵、 镇康、 梁河、 盈江, 生于 山地 灌丛、 山谷 林缘及 路边, 海拔 1700 — 2100 米。 印度、 不 丹等地 亦有。 模 式标本 采自磨 黑。 , 6. 北 清香藤 . ?g 瘻藤 (屏边 ), 破骨风 (湖 南、 贵州、 四川 ), 破藤风 (四川 ), 花木通 、小 泡通、 老麿柴 (贵州 ), 川 滇茉莉 (中国 树木分 类学) ,光 清香藤 (海 南植 物志) Jasminum lanceolarium Roxb. (1820);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emsl. (1889); Uvl. (1914);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Merr. et Chun (1935); Hand. -Mazz. (1936); 陈嵘 (1937); 贾良智 (1952) Hora (1971);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Jasminum paniculatum Roxb. (1820); Ker (1823); DC. (1844); Benth. (1861); Hemsl. (1889); Dumi&Tutch. (1912); Uvl. (1914); Chung (1924); J. discolor Franch. (1888); Uvl. (1914); Chung (1924); J. pachyphyllum Hemsl. (1890); Dunn & Tutch. (1912); Livl. (1914); Chung (1924); Oiashima (1935); Fagara volubilis E. Pritz. (1900); J . shimadai Hayata (1920); Sasaki (1928). - 6a. 北 清香藤 (原 变种) 图版 182, 3-5 var. lanceolarium 大攀援 状灌木 ,高 5 — 7 米; 幼枝圆 柱形, 有时 具棱, 无毛。 叶对生 ,三出 复叶, 小叶片 近 等大, 革质或 近革质 ,卵形 、楠圆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I 3 厘米, 宽 3 — 6 .5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有 光泽, 背面 较淡, 有褐色 斑点; 中 脉叶面 凹陷, 
654  云南 植物志  背面 凸出, 侧 脉两面 不显。 三 歧聚伞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花多, 芳香; 苞片 线形, 长约 2 毫 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4 毫米, 粗壮, 径约 1.5 毫米, 结果 时粗达 3 毫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长 2-3 毫米, 直径 1.5 — 2 毫米, 结果时 增大, 裂片 5, 短小, 近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冠白 色, 管长 2 — 2.5 厘米, 上部稍 膨大, 裂片 4 一 5,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圆形 ,长 10 毫米, 宽 4 毫米, 先 端圆。 果楠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直径 6 — 9 毫米。 花期 4 一 6 月 , 果期 8 — 12 月。 产 富宁、 西畴、 文山、 金平、 屏边、 元阳、 绿春、 勐腊、 思茅、 临沧、 双江、 猫西、 景东、 贡山 等地, 生于 灌丛、 林下或 沟边, 海拔 1000 — 2100 米; 分布于 安徽、 台湾、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 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越南、 印度、 缅甸 也有。 茎入药 ,有祛 风除湿 ,活 血止痛 之功, 可治风 湿筋骨 疼痛、 跌打 损伤。 种 子含油 2.8%, 棕楠酸 44.6f。, 硬脂酸 6.6%, 花生酸 5.4%, 山窬酸 7.6f。, 油酸 30%, 亚油酸 2.3 f。, 烯酸 5.8%。 6b. 淸香藤 (广东 )( 变种) var. puberulum Hemsl . (1889); Rehd. in Sarg. (1914); Chung (1924); Kobusk (1932);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图鉴 "(1974), in nota;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Fagara volubilis E. Pritzel var. pubescens Pamp. (1910); Jastninum dunnianum L6vl. (1914), (1915). 与原 变种主 要不同 为枝、 叶背、 苞 片及花 萼均被 柔毛。 产富宁 ,生于 灌丛中 ,海拔 1000 米。 在国内 分布与 原变种 相同。 7. 盈江素 SI 图版 183,1 — 2 Jasminum yingjangense P. Y. Bai (1983). 攀援状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浅 黄色, 无毛。 叶 对生, 纸质, 三出 复叶; 小叶 片卵状 披针形 或长 圆状披 针形,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宽模形 ,边缘 波状, 叶面 无毛, 背面除 脉腋有 族生黄 柔毛外 ,其余 无毛; 顶生 小叶长 7 — 8.5 厘米, 宽 2.7 — 3.5 厘米, 叶柄长 1.5 — 2 厘米; 侧生小 叶长 4 一 6.2 厘米, 宽 1.3 — 2 厘米, 具短柄 ,柄长 1.5 — 2. 5 毫米, 侧脉 6 — 8 对, 近叶 缘处拱 形连结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聚伞花 序呈圆 维状, 长 4 一 5 厘米, 腋生, 稀疏, 有花 5-7 朵; 花 序梗及 花梗均 纤细且 无毛, 花梗长 5 — 10 毫米; 苞片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疏被 短柔毛 ;花萼 钟状, 长约 2 毫米, 直径 1.5 毫米, 无毛, 裂片 微小, 三 角形, 长 0.5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细长 ,长约 2 厘米, 直径 1.2 亳米, 裂片 5, 长 圆形, 长 8 毫米, 宽 3 毫米, 先端渐 尖。 果 未见。 花期 10 — 11 月。 产盈江 ,生 于海拔 260 米 左右的 沟边。 模式标 本采自 盈江擒 弄坝。 8. 异叶 清香藤 图版 183, 3 — 4 Jasminum anisophyllum Kobuski (1939); 贾良智 (1952); "图鉴 " (1974), in nota. 攀援状 灌木, 高 2 — 3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被 污黄色 柔毛。 叶对生 ,三出 复叶, 小 叶片膜 质, 两 面被污 黄色长 柔毛, 沿中脉 较密。 侧生 小叶远 较顶生 小叶小 (初看 易被误 认为托 叶), 卵形, 长 7 — 10 亳米, 宽 3.5 — 5 毫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偏斜, 侧脉 不显; 叶 柄短, 长约 1.5 亳米, 有时近 无柄; 顶生 小叶卵 形或长 卵形, 长 4.5 — 10 厘米, 宽 2.8 — 5.2 厘米, 先端渐 
木樨科  655  图 版 183  1 一 2. 盈 江素整 Jasminum yingjianense P. Y. Bai, 1. 花枝 ,2. 花冠 展开; J. anisophyllum Kobuski, 3. 花枝, 4. 花。 (李锡 略绘)  ! —4. 异叶索 S 
656  云南 植物志  尖, 基部圆 形或近 心形;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5 — 7 对, 叶面不 明显, 背面微 凸出, 叶柄长 5 — 8 毫米, 密被污 黄色长 柔毛。 聚 伞花序 腋生, 长 2.5 — 4 厘米, 花 序梗密 被黄色 柔毛, 苞片 叶形或 线形, 密 被黄色 柔毛; 花梗极 短或近 无梗; 花萼 杯状, 密被黄 色柔毛 ,萼管 长约 2 毫米, 裂片 5, 锥尖刚 毛状, 长约 2 毫米, 密被 柔毛; 花冠 白色, 管 细长, 长 2 — 2.5 厘 米, 直径 1.5 毫米, 5 — 7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先 端尖; 花药椭 圆形, 长 3 毫米, 先端具 短尖, 药隔 上有短 柔毛; 子房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直径 1 毫米, 顶端 被白色 柔毛, 花 柱长 2 厘米, 疏被短 柔毛。 果 未见。 花期 8 — 9 月。 产勐腊 、景洪 及镇康 ,生 于海拔 650 — 1100 米的沟 边疏林 或路边 林缘。 模式标 本采自 景洪。 9. 华清 香藤 (图鉴 ) 华素馨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sinense Hemsl. (1889); Diels (1900); Dunn et Tutch. (1912); L6\\. (1914): Rehd. in Sarg. (1916), (1934);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Lauener & Ferguson (1972); "图 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E. Bretsh (1981). Lonicera rehderi Uvl. (1911), non Merr. (1905); L. cavalerei Uvl. (1912), (1914), Jasminum bodinieri L^vl. (1914), (1915); J . sinense Hemsl . var. septentrionale Hand. -Mazz. (1936). 缠绕 藤本, 幼枝圆 柱形, 密 被绣色 柔毛。 叶对生 ,三出 复叶, 小叶片 不等大 ,纸质 ,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基部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幼时 被锈色 柔毛, 老时仅 沿中脉 回陷处 被毛, 背面黄 绿色, 幼时沿 叶脉密 被锈色 柔毛, 老时近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与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顶生 小叶长 5 — 10 厘米, 宽 2.8 — 5.2 厘米,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锈 色柔毛 ;侧生 小叶长 2 — 4.5 厘米, 宽 1.5 — 2. 5 厘米, 柄 长 2 — 3 毫米, 毛被 同顶生 叶柄。 聚伞 状圆锥 花序, 腋生及 顶生, 长 4 一 7 厘米, 花 具梗, 梗 长 2 — 3 毫米, 与花序 轴均密 被绣色 柔毛; 苞片 线形, 长 1.5 — 2 毫米, 密 被锈色 柔毛; 花萼 筒状, 萼管长 2 — 2.5 毫米, 外面密 被绣色 柔毛, 里面 无毛, 裂片 5, 线形, 长度 与花萼 相等, 两面密 被柔毛 ;花冠 白色, 无毛, 管细, 长 2 — 3 厘米, 直径 1.5 — 2 毫米, 裂片 4 一 6, 披针形 或长 方形, 长 7 — 10 毫米, 先端 短尖; 花药披 针形, 长 3 毫米, 先端具 芒尖; 花柱 纤细, 长 1.5 — 2 厘米, 无毛, 柱头 棒状。 果 未见。 花期 8 — 9 月。 产西畴 、马关 及滇西 北的怒 江河谷 ,生 于海拔 650 — 1600 米的混 交林、 灌丛或 路边; 浙 江、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也有。 10. 川西素 5|( 变种) Jasminum urophyllum Hemsl. var. wilsonii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Fletcher in Curtis (1951); 贾良智 (1952). Jasminum urophyllum Hemsl. var. henry i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木质 藤本, 小 枝近圆 柱形, 有条纹 ,无 毛或幼 时沿条 纹回陷 处被短 柔毛。 叶对生 ,纸质 至近 革质, 通常 为三出 复叶, 小叶无 毛或幼 时沿中 脉疏被 柔毛, 先端 尾尖, 基部 浑圆, 基出 三脉, 侧脉直 达叶尖 ,与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2 — 2.5 厘米, 幼 时疏被 柔毛, 老 
木樨科  657  时变 无毛; 顶生 小叶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3 — 7 厘米, 宽 1一2. 5 厘米; 叶柄长 I. 5 — 2 厘米, 初 时被毛 ,后变 无毛; 侧 生小叶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初时疏 被柔毛 ,后变 无毛。 聚伞 花序, 顶生和 腋生; 花梗 细长, 长 1.5 — 3 厘米; 苞片线 形, 长 0.5 — 3 毫米, 无毛; 花萼 钟状, 裂 片微小 锥尖, 长不及 1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1 一 I- 5 厘米, 中部以 上膨大 ,裂片 6, 长圆形 ,长 4 一 5 毫米, 宽 2.5 — 3 毫米, 先 端钝。 果近 球形, 直径 6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9 月。 产绥江 ,生于 常绿阔 叶林, 海拔 1800 米 左右; 四川、 湖 北亦有 e 与 原变种 (云南 不产) 的主 要不同 为叶背 无毛。 11. 素方花 耶悉若 (南 方草 木状) Jasminum officinale L. (1753); in Curtis (1787)*;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Merr. (1935); Hand. -Mazz. (19363; 陈蝶 (1937); 贾良智 (1952); Kitamura (1955); Murata (1967); Hara (1971); "图鉴 "(1974)* Hara et al. (1982). Jasminum vulgatum Lamark . (1778); J. vimtnale Salisbury (1796); J . ajjine Lind. (1845). 11a. 素方花 (原 变型) 图版 184,3—4 f . officinale 缠绕 藤本, 高 1 一 3 米; 小枝细 长柔弱 ,有 棱角, 无毛。 叶对生 ,羽状 复叶, 小叶 3 — 9, 通常 5 — 7, 栴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5 — 15 毫米, 先端钝 或短尖 ,基部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无毛或 被极稀 短柔毛 ,背面 灰绿色 ,近 无毛;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不显, 全缘, 边缘略 反卷, 有短 柔毛; 无 柄或近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 通 常有花 3 — 5 朵, 稀 1 朵; 花梗长 6 — 18 毫米, 疏被短 柔毛或 近无毛 ;苞片 线形, 长 5 — 8 毫米, 疏 被短柔 毛; 花萼 钟状, 疏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萼管长 1.5 — 2 毫米, 裂片 5, 线形, 长 3 — 6 毫米; 花 冠白 色或外 面粉红 色里面 白色, 管长 1—1.8 厘米, 裂片 4 一 6, 卵形或 椭圆形 ,长 8 — 14 毫 米, 宽 5 — 6 毫米, 先 端尖。 果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直径 5 — 7 毫米。 花期 5 — 7 月 , 果期 8—10 月。 产滇中 、滇 西及西 北部, 生 于海拔 1900 — 2800 米 的山坡 疏林、 灌丛或 路边; 分 布于我 国四川 、西藏 ,其它 地区有 栽培。 伊朗、 阿富汗 、不丹 、巴 基斯坦 也有。 lib. 素»花 (桂海 虞衡志 )( 变型) 四 季素馨 (昆明 ) f. grandiflorum (L.) Kobuski (1932);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云 南经 济植物 (197 2 )*. Jasminum grandiflorum L. (1762); Ker (1816);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2); L6vl. (1914); Chung (1924); 陈!! gj^ (1937); J . officinale grandiflorum Anon. (1909), nom. nud. 本变 型与原 变型的 主要区 别为花 较大, 花冠 管长约 2 厘米, 裂片长 1.5 — 2.5 厘米, 宽 0.8 — 1 厘米。 I 
638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84 1—2. 多 花素馨 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 1. 花枝. 2. 花 纵剖; 3 — 4. 素方花 J. officinale L. t. officinale, 3. 花枝, 4. 花。 (李锡 畴绘) 
木梶科  659  产昆明 、大理 等地, 生于 山坡或 石灰岩 灌丛, 海拔 1800 — 2200 米; 分布 于西藏 东南部 C 印度、 越南 也有; 世界各 地常有 栽培。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为 多种花 香型香 精的调 香剂。 12. 淡 红索醣 Jasminum stephanese Lemoine ei Son ( 1921)*; Meunissier (1927)*; J. N. Henry (1930) Kobuski (1932); 贾良智 (1952). Jasminum officinale grandijlorum X J. beesianum Anon. (1920). 本种 外形与 素馨花 相似, 但花 全为淡 红色, 花萼裂 片维状 披针形 ,长 5 — 8 毫米。 产丽江 (雪山 )。 本种 具有素 馨花和 红素馨 二者的 特征, 是否天 然的种 ,还是 一个极 有趣的 问题。 因为 在云南 系野生 ,而同 样的植 株却在 美国东 部的私 人住宅 庭园中 栽培, 因此, C. E. Kobuski 认为是 一人工 杂交种 ,但 据当时 所知, 并无人 作过这 方面的 工作, 这 一人工 杂交种 又是从 何而 来呢? 有待 进一步 研究。 13. 多花素 H 图版 184, 1 一 2 鸡爪花 (玉溪 、双柏 、楚雄 ), 野素馨 (昆明 ), 狗牙花 (文 山、 河口) ,白 素馨 (耿马 ), 素馨 花 (植 物名实 图考) 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 (1891); Diels (1912); Uvl. (1914); Chung ( 1924); Kobuski (1932), (1959); Rehd. (1934);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云南 经 济植物 (1972)*; "图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 1978). Jasmtnum blinii Uvl. (1914) (1916); J. delajitiedii Ldvl. (1916). 攀援 状木质 藤本; 小枝 下垂, 近圆 柱形, 无毛。 羽 状复叶 对生, 长 5 — 10 厘米, 叶轴腹 凹背凸 ,腹面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背面 无毛;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有极窄 的翅, 近 无毛。 小 叶通常 5 — 7, 坚 纸质, 卵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通常长 2 — 5 厘米, 宽 1—2.5 厘米 (顶生 小叶较 大), 先端 渐尖或 短尖, 基部 圆或歪 斜的浅 心形, 叶面 绿色, 无毛, 背面黄 绿色, 除脉 腋被浅 黄色柔 毛外, 其余 无毛; 3 基 出脉, 中脉及 侧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顶生小 叶柄长 1 一 1.5 厘米, 侧生 小叶柄 通常长 2 — 4 毫米。 聚伞圆 锥花序 顶生及 腋生, 长 5 — 10 厘米, 无毛; 苞 片披 针形, 长 2 — 5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1 一 2 厘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萼管长 1.5 — 2.5 毫米, 裂片 5, 线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冠白 色或粉 红色, 管长 1.5 — 2 厘米, 裂片 5, 长圆形 ,长 1-1.2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先端 锐尖, 脉纹 明显。 果球形 ,直径 4 一 6 毫米, 成 熟时黑 红色。 花期 3—4 月, 果期 8 — 10 月。 产 昆明、 富民、 宜良、 楚雄、 双柏、 易门、 石屏、 蒙自、 屏边、 文山、 西畴、 河口、 思茅、 勐海、 耿马、 丽江、 鹤庆 等地, 生 于海拔 1000 — 2800 米的 山谷、 溪旁 或山坡 疏林及 灌丛, 也 见于村 寨附近 及石灰 岩山坡 ;贵州 也有。 全株 入药, 治睾 丸炎、 淋巴结 核等; 花可 提取芳 香油; 亦 可栽培 作观赏 植物。 14. 漢南素 S 图版 185,1 — 3 Jasminum wangii Kobuski (1939), (1959); 贾良智 (1952). 缠绕木 质藤本 ,茎 黄色, 有纵裂 的厚木 栓层, 呈翼 状突起 (老^ 尤为明 显); 小 枝圆柱 形, 红 褐色, 具油腺 斑点。 叶对生 ,单叶 ,革 质或近 革质, 长圆状 卵形或 倒卵形 ,长 10 — 18.5 
660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宽 5 — 9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背面 浅绿, 有 褐色小 腺点, 脉腋内 有具毛 的回陷 腺穴; 中脉叶 面凸陷 ,背面 回出, 侧脉 6 — 10 对, 与中 脉成 锐角, 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叶柄 扭转, 长 1.5 — 2.5 厘米。 花序为 总状花 序式, 顶生和 腋生, 长 5 — 13 厘米, 序轴密 被微小 腺点; 苟片锥 状线形 ,长 1 一 2 毫米; 花梗长 1 一 3! 厘米, 中部 以上稍 增粗; 花萼 杯状, 无毛, 长 2—2.5 亳米, 直径 1.5 — 2 毫米, 裂片 5, 微小, 短尖 或三 角形, 长约 1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细, 长 1.5 — 2.2 厘米, 直径 2 — 2.5 毫米, 裂片 6 — 7, 线状披 针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宽 2 — 2.5 毫米。 果 卵形, 长 1.2 — 1.5 厘米, 直径 6-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1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景洪、 勐腊、 金平 (勐喇 坝), 生 于沟谷 混交林 及山坡 疏林, 海拔 400 — 1400 米. 模 式标 本采自 景洪。 15. 大叶素 g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robustifolium Kobuski (1939), (1959); 贾良智 (1952). 攀援状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淡 黄色, 无毛。 单叶 对生, 叶片 革质, 椭圆状 卵形或 长椭圆 形, 长 9 一 13 厘米, 宽 3.5 — 5.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 面无毛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10 — 12 对, 与 中脉近 垂直, 两面 凸起; 叶柄 扭转, 长 1 一 1.5 厘米, 无毛。 花 不详。 果序圆 锥状, 腋生, 长 7 — 11 厘米, 无毛; 苞片 宿存, 线形, 长 2 — 3 毫米, 无毛; 果梗长 2 — 3 厘米, 上部稍 增粗; 萼杯状 ,长约 6 毫米, 直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 4—5, 细小, 钝形, 长不及 1 毫米。 果卵 圆形, 长 1.3 — 1.5 厘米, 直径 7 — 10 毫米, 成 熟时橘 红色。 果期 3 — 4 月。 产勐海 、沧源 、耿马 、盈江 ,生于 沟谷密 林及河 边灌丛 ,海拔 1350 — 167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 沧源。 16. 咖 啡叶素 g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num coffeinum Hand. -Mazz. (1925) ( 1936); Kobuski ( 1932); Gagnep. in Lecte. (1933); 贾良智 (1952). 攀援状 灌木; 小枝四 棱形, 棱上具 狭翅, 无毛。 单叶 对生, 革质, 卵形, 长 10 — 17 厘米, 宽 6—9 厘米, 先端短 渐尖, 尖头钝 ,基部 圆形或 宽楔形 ,叶面 亮绿色 ,背面 灰绿, 两面 无毛; 中脉叶 面回陷 ,背面 凸起, 侧脉 7 — 10 对, 最下面 1 对近 基生, 其它的 不规则 ,远离 边缘成 弧形 联结, 两面 凸起, 横脉 较少, 不 规则, 小脉呈 密网状 ,较 明显;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腹面有 狭沟, 中部 有节, 易断, 下部 扁平呈 翼状。 聚伞 花序近 腋生, 近无柄 ,有时 成对, 头状, 有 花约 10 朵, 序轴上 乳突状 小点; 苞片 卵形, 肉质, 与花梗 等长; 花梗 粗厚, 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 坛状, 长 2.5 毫米, 裂片 较短, 阔三 角形; 花冠 肉质, 白色, 管圆 柱形, 长 2.2 厘米, 裂片 7, 线 状长 圆形, 长 1 一 1.2 厘米, 宽 3 毫米, 基部 耳形。 果长椭 圆形, 长 2.5 厘米, 直径 1.5 厘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果梗长 5 毫米, 直径 2 毫米, 宿存萼 盘状, 高 7 毫米, 直径 12 毫米。 花期 3-4 月, 果期 5—7 月。 产金平 及河口 ,生于 林内, 海拔 200 米。 越 南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17. 大理素 91 木 本素馨 (昆明 ), 金银花 (元江 ) Jasminum seguinii Levi. (1914) (1915); Kobuski (1932) ( 1959); Rehd. (1934); 
图 版 185  1-3. 漠南索 書 Jasminum wangii Kobuski, 1. 花枝, 2. 老茎, 3. 果序; 4 — 5. 丛 体索藝 J. duclouxii (Ldvl.) Roxb" 4. 花枝, 5. 花。 (李锡 畴绘) 
662  云南 植物志  Hand. -Mazz. (1936); Merr. et Mercalf (1937); 贾良智 (1952); "图鉴 "(1974)*; 海 南 植物志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Jasminum taliense W. W. Smith (1920). 木质藤 本,^ 灰褐色 ,茎 皮薄, 呈 不规则 的片状 脱落; 小枝圆 柱形, 褐色, 无毛。 单叶对 生, 叶片 革质, 卵形至 长圆形 ,长 4—8.5 厘米, 宽 2 — 4.5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短 渐尖, 基部阔 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亮 绿色, 无毛, 背面 稍淡, 除脉腋 间有浅 黄色族 生毛外 ,其余 无毛; 中脉 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5 — 6 对, 两面 凸出; 叶柄 扭转, 长 4 一 10 毫米, 无毛。 花 序为疏 散的总 状花序 式的聚 伞花序 ,幵展 ,长 2 — 9 厘米; 苞片 线形, 长 3 — 5 毫米, 花梗长 4 一 10 毫米; 花萼 杯状, 长 2 — 4 毫米, 裂片 4, 披针形 或狭三 角形, 长 1 一 1.2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 细长, 长 1 一 1.8 厘米, 直径 2 毫米, 裂片 6 — 8, 线形, 长 1 — 1.2 厘米, 宽 2 — 2.5 毫米。 果 近球形 ,直径 5 — 10 毫米。 花期 7_-10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4 月。 产 昆朋、 武定、 禄劝、 双柏、 易门、 路南、 峨山、 新平、 夕山、 砚山、 西畴、 马关、 勐海、 孟连、 临沧、 大理、 邓川、 宾川、 丽江、 会泽, 生于 林内、 山坡 灌丛及 石灰岩 山坡, 海拔 200 — 2000 米; 四川、 贵州、 广东 (仅海 南岛) 、广西 也有。 叶、 根人药 ,有舒 筋活络 、止血 之功。 18. 小莠素 S (植 物分类 学报) Jasmir urn microcalyx Hance (1883); Hemsl. (1889); Uvl. (1914); Chun (1924); Merr. ( 1927); Kobuski (1932); Gagnep. in Lecte. ( 1936); 贾良智 (1952); 海 南植物 志 (1974) E. Bretsh (1981). Jasminum inornatum Hemsl. (1889); Dunn & Tutch.( 1914); Chung (1924). 攀援状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多 条纹, 无毛。 单叶 对生, 叶片 膜质至 纸质, 卵状长 圆形或 长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或 急尖, 基 部宽椟 形或近 圆形, 叶面 无毛, 背面 除脉腋 间有族 毛外, 其余 无毛;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5 — 6 对, 叶面平 坦或 微回, 背面 稍凸, 近叶缘 处弧形 连结; 叶柄长 1 一 1.3 厘米, 上面 有沟槽 且被短 柔毛, 下 面无毛 ,中部 有关节 ,常 扭转。 聚 伞花序 腋生及 顶生, 稀疏, 常有花 3 朵; 苞片 锥尖, 长 1 一 1.5 毫米, 无毛; 花梗长 6 — 10 毫米, 中部以 上逐渐 膨大成 棒状, 无毛; 花萼 杯状, 长 2 — 3 毫 米, 无毛, 微肥厚 ,裂片 5, 短小, 近三 角形; 花冠 白色, 管长约 1 厘米, 裂片 5, 披针形 ,长 6 — 7 毫米; 雄蕊 2, 花药披 针形, 长约 2.5 毫米, 顶端 急尖, 花 丝长约 1 毫米。 果 未见。 花 期 5 — 6 月。 产勐腊 ,生 于海拔 800 米山坡 灌丛; 分布于 广东、 广西。 越 南也有 分布。 W. 丛林素 S 图版 185, 4 — 5 Jasminum duclouxii (Uvl.) Rehd. (1934); Merr (1938); 贾良智 (1952)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Melodinus duclouxii lA.v\. (1906); Jasminum schneideri L6vl. (1916); J . dtimicolum W. W. Smith (1920); Kobuski (1932). 攀援状 灌木; 小枝略 具棱, 灰 棕色, 无毛, 皮孔 明显。 单叶 对生, 叶片 革质, 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6 — 15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尾 状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灰绿, 两面 无毛, 全缘, 边缘略 反卷; 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突出, 侧脉 隐匿; 叶柄长 4 一 7 毫米, 无 
木樨科  663  毛。 花芳香 ,呈伞 形花序 ,对生 状腋生 ,总花 梗短, 长 2 — 3 毫米, 花梗长 3 — 4 毫米, 上部稍 膨大, 与 总梗均 无毛; 苞片小 ,钻状 三角形 ,长 1.5 毫米, 无毛; 花萼 钟状, 长 1.2 — 1.5 毫米, 裂片 5, 短尖, 长约 1 毫米; 花冠 白色、 淡红 色或紫 红色, 花 冠管长 1 一 1.3 厘米, 中 部以上 稍膨大 ,裂片 5—6, 长圆形 ,长 6 — 10 毫米, 宽 5 毫米, 先端 圆钝。 果 球形, 直径 7 — 8 毫 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12 月 至翌年 3 月, 果期 4 一 5 月。 产易门 、玉溪 、绿春 、元阳 、蒙自 、金平 、屏边 、马关 、西畴 、孟连 、凤庆 、腾冲 、龙 陵、^ 水、 篯山、 景东 等地, 生 于山坡 及河谷 常绿阔 叶林及 石灰岩 灌丛, 海拔 1200 — 2400 米; 广西那 坡 也有。 模式 标本采 自云南 (My- Tsao 附近 )o 20. 棒叶素 S Jasmina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 1939); Merr. ei Chun ( 1940); 贾良智 (1952); 海南 植物志 (1974). 攀援 灌木, 高 1 一 2 米; 小枝 纤细, 圆 柱形, 无毛。 单叶 对生, 叶片 革质, 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7_10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稀近 圆形,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具 基出脉 5 条, 中脉 于叶面 回入, 背面 凸起, 最外两 脉接近 叶缘, 不甚 明显, 内面 1 对 明显, 由基 部直延 叶尖, 但 在中部 以上呈 波形; 叶柄长 7 — 10 毫米。 聚 伞花序 顶生, 稀腋 生, 有花 3 朵, 稀 4 朵或 单花; 总花 梗长约 1 厘米, 花 梗长约 2 厘米; 花萼 杯状, 无毛, 长约 3 毫米, 裂片 5, 钻状, 长约 2 毫米; 花冠白 色或黄 白色, 管长 1 厘米, 裂片 9, 线状披 针形, 长 1.5 — 2.5 厘米, 宽 2 — 3 毫米, 顶端 渐尖。 装果近 球形, 直径约 1 厘米, 成熟时 黑色。 花 期 4 一 6 月, 果期 6 — 8 月。 产镇康 ,海拔 1400 米。 广东 (仅海 南岛) 亦有。 Kobusk. 在发表 本种时 ,指 明了采 自镇康 王启无 (C. W. Wang) 72764 号标 本为本 种, 但至今 我们尚 未看到 标本, 描述 参照海 南植物 志及原 描述。 21. 桂 叶素纏 大黑 骨头, 岭 南茉莉 (图鉴 ) Jasminum laurifolium Roxb. ( 1814) nom. nud.,( 1820) descr.; DC. (1844); Kurz ( 187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Chung ( 1924); Kobuski (1936), (1939) ( 1959); 陈蝶 (1937); Merr. et Chun (1940); 贾良智 ( 1952); " 图鉴" ( 1974)*; 海南植 物志 (1974) Hara et al (1982). Jasminum angushfoltum Ker (1821), non Willd.; J. angustifolium Ker var. /? laurifo- lium Ker (1821). 缠 绕木质 藤本;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单叶, 对生, 近革质 ,长 圆形、 狭楠 圆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9.5 厘米, 宽 1.5 — 2.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阔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淡, 两面 无毛, 3(-5) 基出脉 ,若为 5 脉时, 最外一 对常在 叶面较 明显, 延 伸至顶 端而呈 边脉状 ,中 脉叶面 回陷, 背面 突出; 叶柄长 5 — 12 毫米, 常 扭转, 中部有 关节。 聚伞 花序顶 生和 腋生: 有花 3 — 5( — 8) 朵; 花梗长 8 — 20 毫米; 苞 片钻状 线形, 长 1.5 — 3 毫米; 花寧钟 状, 簪管长 I. 5 — 2 毫米, 裂片 5, 锥尖, 长 2. 5 _3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1.5—2 厘米, 裂片 ^•^-10, 披针形 或线状 披针形 ,长 1.5 — 2 厘米, 宽 3 — 4 毫米, 先端 渐尖。 果长 圆形, 长 1 — 1.3 厘米, 径 7—8 毫米, 成熟时 紫黑色 Q 花期 3—4 月, 果期 5—8 月。 
664  云南 植物志  产 耿马、 沧源, 生于疏 林及路 边灌丛 ,海拔 500 — 1200 米; 分 布广东 (仅 海南岛 )、 广西、 贵州 南部。 印度、 缅甸 也有。 22. 青藤仔 图版 186,3—4 鸡骨香 (海南 岛), 金丝藤 (玉溪 )、 香花藤 (通海 ), 大 素馨花 (新平 ) Jasminum nervosum Lour. (1790), ed Willd. ( 1793): Merr. (1927), (1935); 贾良智 (1952); Kobuski ( 1959); "图鉴 "(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B. M. Maio (1984). Jasminum anastomosans Wall. (1831), nom. nud.; DC. ( 1844); Kobuski ( 1932); Ga- gnep. in Lecte. ( 1933); J. trinerve auct. non Vahl.: Hance ( 1878); J . subtriplinerve auct. non Blumer Hems'.. ( 1889); J. laurtfoltum auct. non Rbxb.r Dunn & Tutch. ( 1912); J.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 axillare Kobuski ( 1939); 贾良智 (1952). 攀援状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无毛。 单叶, 对生, 叶片纸 质或近 革质, 卵形、 卵状桶 圆形或 椭圆状 披针形 ,长 4 一 9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尖头钝 或急尖 ,基部 阔楔形 或近圆 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 稍浅, 两面 无毛; 基出 3 — 5( — 7) 脉, 通常 最内面 1 对明显 ,由 基部直 延顶端 ,最外 1 对尚不 明显; 叶柄长 5 — 10 毫米, 充毛。 花 单生或 3 花, 罕. 5 花组成 聚伞花 序, 生于 短侧枝 顶端或 叶腋; 花萼 杯状, 萼管长 2 — 2.5 毫米, 裂片 6 — 8 枚, 钻状 线形, 长 5-15 毫米, 果时变 粗厚; 花冠 白色, 管长 1 — 1.5 厘米, 裂片 8 — 10, 线状披 针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顶 端渐尖 或钝。 果长 圆形, 长 1.1 厘米, 直径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2— 4 月, 果期 4 一 8 月。 产富宁 、文山 、建水 、元阳 、绿春 、金平 、河口 、励腊 、勐海 、澜沧 、沧源 、耿马 、镇 康.、 龙陵、 景东、 双柏 等地, 生于密 林或路 边灌丛 ,海拔 300 — 1700 米; 分 布广东 (仅海 南岛) 、广西 、贵 州。 越南、 缅甸、 不丹、 印度 也有。 全株 入药, 味 微苦, 性凉。 有解毒 消肿、 拔脓、 清 湿热的 功效。 可治 热病、 跌打、 疮 ff5V 劳 伤腰痛 等症。 23. 红素 » 小酒 瓶花、 小铁藤 (曲靖 ), 红 花茉莉 (中 国树木 分类学 )。 Jasminum beesianum Forrest & Diels ( 1912); Uvl. (1914), (1915), (1916);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Kobuski ( 1932), (1959); Hand.— Mazz. (1936); 陈噪 (1937); 贾良智 (1952); "图鉴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Jasminum delavayi Franch. ex Diels (1912); J. ward" Adams. ( 1913); J. vatbrOyi Ldvl. (1914); J. vtolascens Lingelsh. (1922). 23a. 红素 g (原 变种) 图版 187, 1-3 var. beesianum 缠 绕木质 藤本; 幼枝四 棱形, 具 条纹, 无毛或 有时疏 被短柔 毛。, 单叶 对生, 纸质, 卵形、 椭圆状 卵形或 卵状披 针形, 长 1.2 — 4 厘米, 宽 0.4 — 1.3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圆 或截形 ,叶 面深 绿色, 疏被 短柔毛 或仅沿 中脉被 短柔毛 或全部 无毛, 背面黄 绿色, 沿中 脉凹陷 处被短 柔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不 明显; 叶柄 扁平, 长 0.5 — 1.5 毫米, 被 柔毛。 聚伞花 序 由数花 组成或 有时为 单花, 顶生; 花芳香 ,总梗 极短, 长不及 1 毫米; 花梗长 5 — 10 毫米, 
666  云南 植物志  疏被 柔毛或 无毛; 花萼 钟状, 无毛, 萼管长 2 — 3 毫米, 裂片 6, 线形 维尖, 长 5 — 8 毫米; 花 冠紫 红色, 管长 I. 2 — I. 5 厘米, 裂片 6 — 8, 长卵 圆形, 长度 约为花 冠管的 1/2。 果球形 ,直 径 5 毫米, 光亮, 成 熟时紫 黑色。 花期 5 — 8 月, 果期 9 一 11 月。 产 昆明、 嵩明、 沾益、 曲靖、 师宗、 腾冲、 大理、 洱源、 丽江、 中甸、 维西, 生 于海拔 1900 — 2900 米 的山坡 杂木林 及路边 灌丛; 贵州、 四川、 西藏 也有。 23b. 敏毛 红素攀 (变种 ) var. ulotrichum Hand. -Mazz. (1936); 贾良智 (1952). 与原变 种主要 的不同 是幼枝 、叶、 花 梗及花 萼均密 被黄色 卷曲疏 长毛。 产丽江 、昆明 ,生 于海拔 2300 — 3000 米的山 坡灌丛 或草地 ;四川 也有。 24. 吊钟 叶素擊 图版 186, 1—2 , Jasminum fuchsiaefolium Gagnep. in Lecte. (1933); 贾良智 (1952). 攀援 灌木, 幼枝四 棱形, 无毛。 单叶 对生, 膜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光亮, 背面 淡绿, 两面 无毛, 边缘 波状, 反卷, 侧 脉 5 — 7 对, 于近叶 缘处弧 形汇合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小脉 不显; 叶柄长 5 — 10 毫 米, 无毛, 有 狭翅。 聚伞 花序由 3 花组 成或为 单花, 腋生及 顶生; 总梗 纤细, 长 1.5 — 3 厘 米; 苞片 锥尖, 长 1.5 毫米; 花梗长 1.5 — 2 厘米, 顶端稍 膨大; 花萼 钟状, 无毛, 长 2.5 — 3.5 毫米, 直径 1.5 — 2.5 毫米, 裂片 5, 线状锥 尖形, 长 2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5 — 10 毫米, 裂 片 5, 长椭 圆形, 长 6 — 8 毫米, 先 端钝。 果长 圆形, 长 5 毫米, 直径 3.5 毫米。 花期 5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 景东、 巍山、 西畴, 生于混 交林内 及石灰 岩灌丛 ,海拔 1400 — 2200 米; 贵州、 广西 (隆 林) 也有。 25. 栃 花素鼕 Jasminum gardeniiflorum Chi a (1952)*. 攀援状 灌木, 幼枝 扁平, 老枝圆 柱形, 均 无毛。 单叶 对生, 革质, 长桶 圆形, 长 B — 18 厘米, 宽 4.5 — 9 厘米, 在幼 枝上的 较小, 卵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宽楔 形或近 圆形, 叶面深 绿色, 背面黄 绿色, 两面均 无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7-9 对, 两面 微凸; 叶柄长 1.5 — 2 厘米, 中部具 关节, 无毛; 聚伞 花序, 有花 1 一 4 朵, 着生 于幼枝 顶端; 花大, 花梗 粗厚, 长 1 一 1.5 厘米, 向 上逐渐 增大; 花萼 无毛, 裂片 6 — 7, 线状 披针形 ,长 1 一 1.5 厘米; 花冠红 白色, 管圆 柱形, 长 2.5 — 3 厘米, 直径约 3 毫米, 裂片 7 — 8, 椭圆状 披针形 ,长约 2 厘米, 宽 5 毫米。 果扁 球形, 直径 2 — 2.5 厘米。 花期 4 一 5 月, 果 期 5— 6 月。 产富宁 ,生 于海拔 650 米 的混交 林中; 分布于 广西。 26. 银花素 g 图版 187,4_6 金银花 (蒙自 ) Jasminum nintooides Rehd. in Sarg. (1916);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贾良智 (1952). 攀援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幼时 (当 年生 幼枝) 密被黄 灰色长 柔毛, 老时变 无毛。 单叶对 生, 近革质 ,卵 形或阔 卵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6 — 2 厘米, 先端 钝尖, 基部 截形或 圆形, 少 
木梶科  667  图 版 187 1 一 3. 红素 91 Jasminum beesianum Forrest et Diels var. beesianum, 1. 花枝, 2. 花, 3. 果' 4-6. 银花素 g J. nintooides Rchd., 4. 花枝, 5. 花, 6. 花冠 展幵。 (李锡 畴绘) 
668  云南 植物志  有心形 ,叶面 绿色, 疏被黄 灰色长 柔毛, 背面灰 绿色, 密被黄 灰色长 柔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 面微 凸出, 侧脉 2 — 4 对, 通 常基部 1 对脉 明显而 形成基 出脉; 叶 柄短, 长 2 — 6 毫米, 密被 黄 灰色长 柔毛。 单花, 腋生, 通常 2 — 4 朵集 聚幼枝 顶端; 花梗长 2 — 3 毫米, 密被黄 灰色长 柔毛; 花萼 钟状, 长 1.5 毫米, 直径 1 毫米, 密被黄 灰色长 柔毛, 裂片 4, 线形, 长 3 — 4 毫 米; 花冠 白色, 管细长 ,长 1.5 — 2 厘米, 直径 1.5 — 2 毫米, 裂片 5 — 6, 椭 圆状披 针形, 长约 1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先端近 短尖。 果近 球形, 直径 6 — 8 毫米, 成 熟时紫 黑色, 光亮。 宿 存萼, 被疏黄 灰色长 柔毛, 果梗长 4 一 5 毫米, 被黄 灰色长 柔毛。 花期 9 一 10 月, 果期 10 月 至翌年 3 月。 产 蒙自、 文山, 生于 密林及 石山灌 丛或石 缝中, 海拔 1300 — 1500。 模 式标本 采自蒙 白。 27. 线毛素 8 图版 188, 4 Jasminum tomentosum S. Y. Bao ex P. Y. Bai (1983). 藤状 灌木, 小枝圆 柱形, 密 被锈色 绒毛。 单叶, 对生, 纸质, 长橢圆 形或椭 圆状披 针形, 长 14 一 16 厘米, 宽 5 — 7 厘米, 先 端尾状 渐尖, 基部宽 楔形, 叶面深 绿色, 除 沿中脉 及侧脉 被续 毛外, 其余 无毛, 背面黄 绿色, 被 绒毛, 沿叶脉 密集; 侧脉 7 — 9 对, 近叶缘 处消失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5 — 10 毫米, 扭转, 密被 绒毛, 腹面有 沟槽, 中部具 关节。 花 不详。 果序聚 伞状, 腋生, 有果 2 — 5; 总梗长 1 一 2 厘米, 被 绒毛; 果梗长 1.5 — 1.7 厘米, 近 无毛;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约 1.5 毫米, 被 续毛。 宿存萼 钟状, 萼管长 3 — 4 毫米, 无毛, 裂 片 5, 钻状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未成 熟果近 球形。 ' 产麻 栗坡, 生于 林缘, 海拔 3G() — 400 米。 模 式标本 采自麻 栗坡。 28. 茉莉花 Jasminum sambac (L.) Aiton (1789); Edwards (1815)*;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emsl. (1889); Uvl. (1914); Chung (1924); Kobuski (1932), (1959); Merr. (1935), (1948); Gagnep. in Lecte. (1933); 陈噪 (1937); 贾良智 (1952); 云南经 济植物 (1972)*;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E Bretsh (1981). Nyctanthes sambac L.( 1753); N. undulata L.(1753), 攀援状 灌木, 幼枝圆 柱形, 近节处 扁平, 被柔 毛或近 无毛。 单叶 对生, 纸质, 宽 卵形或 橢 圆形, 有时近 倒卵形 ,长 2.5 — 9 厘米, 宽 3 — 5.5 厘米, 顶端急 尖或钝 而具小 凸尖, 基部阔 楔形、 近圆 形或近 心形, 叶面 绿色, 光亮, 背面 稍淡, 两面被 疏柔毛 或无毛 ,背 面脉腋 间有浅 黄色 簇毛; 中脉叶 面凹陷 ,背面 凸出, 侧脉 5 — 6 对, 叶面 不显, 背面 突出; 叶 柄长约 5 毫米, 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聚伞花 序顶生 ,通 常有花 3 朵; 总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柔毛; 花梗较 粗壮, 长 5 — 10 毫米, 被柔毛 ;苞片 锥尖, 刚毛形 ,长 4 一 6 毫米, 被 柔毛; 花芳香 ,常 重瓣; 花萼钟 状, 略被短 柔毛或 无毛, 裂片 线形, 长约 5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1 一 1.2 厘米, 裂片长 圆形, 长 9 毫米, 宽 5 毫米, 顶端 圆钝。 果未见 。花 期春秋 两季。 我省 大部份 地区有 栽培。 本 种原产 印度, 现热带 、亚 热带和 温带地 区广泛 栽培。 为观赏 植物, 花极 芳香, 可提制 香精或 薰茶。 叶、 花、 根可 入药。 叶有 镇痛的 功效。 花 有清热 解表的 功效。 治外感 发热、 腹痛、 ^毒 疽瘤、 眼 红肿。 根有毒 ,有 镇痛、 麻醉的 功效, 外敷 治跌打 骨折。 
木樨科  669 
670  云南 植物志  29. 云南素 8 图版 188, 3 Jasminum yunnanense Jien ex P. Y. Bai ( 1983). 披散状 灌木, 高 1 一 3 米, 小枝圆 柱形, 密被浅 黄色长 柔毛。 单叶, 对生, 纸质, 卵形、 宽. 卵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8 — 16 厘米, 宽 3.5 — 9.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浅 心形, 全缘, 具长柔 毛, 叶面 绿色, 背面 稍浅, 幼时两 面密被 浅黄色 柔毛, 老 时逐渐 脱落, 仅沿叶 脉被毛 或背面 脉腋 内被黄 色簇生 柔毛; 侧脉 8 — 10 对, 于 叶缘处 连结, 与中 脉叶面 凹陷, 背面 凸出, 网脉 叶面 不显, 背面 突起; 叶柄长 4 一 8 毫米, 密被 黄色长 柔毛。 聚 伞花序 顶生, 密集, 有花 8 — 12 朵, 总梗短 ,长约 3 毫米, 密被黄 色柔毛 ,花梗 近无; 苞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密 被黄色 柔毛; 花萼 钟状, 与裂片 密被锈 色柔毛 ,裂片 6 — 8, 线形 维尖, 长 8 — 10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细长 ,长 I. 5 — 2 厘米, 直径 2 毫米, 裂片 5—6, 披针形 ,长 1.2 厘米, 宽 4 一 5 毫米, 顶端 短尖。 果长 圆形, 长 1.2 厘米, 直径 1 厘米, 成 熟时黑 紫色。 花期 4 一 5 月 , 果期 5 — 6 月。 ' 产金平 (老猛 河), 生 于海拔 400 — 750 米 的疏林 及河谷 灌丛。 模式 标本采 自金平 (老 猛河 )。 30. 扭肚藤 (广东 ) 白花茶 、青藤 仔花、 假素馨 (广州 ), 谢三娘 (海 南岛) Jasminum amplexicaule Buch. -Ham. ex G. Don (1837); DC. (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Kobuski (1932), (1959); 贾良智 (1952); Hara (1966),. (1971); 海南 植物志 (1974); P. S. Green in Lauener (1978); Hara et al (1982). Jasminum undulatum Ker (1820) non Willd. ( 180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2);. Hemsl. (1889); Dunn & Tutch. (1912); L6vl. (1914); Chung (1924); 陈嵘 (1937); J. esqmrolit Uvl. (1911), (1915); Kobuski (1932); Rehd. (1934) pro syn. sub J. mu- Ittflorum (Burm. f . ) Andrews; J. ligustrtoides Chi a ( 1952). 藤状 灌木, 幼枝圆 柱形, 密被 黄灰色 柔毛。 单叶 对生, 叶片纸 质至薄 革质, 卵形 至卵状 披针形 ,长 2.2 — 7 厘米, 宽 1.2 — 3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具小 锐尖, 基部 楔形、 圆形 或微心 形, 两面 被柔毛 或有时 仅背面 沿中脉 被毛, 其余 部分少 毛或近 无毛; 侧脉 4 一 6 对, 与中脉 叶面 回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2 — 6 毫米, 密被 黄灰色 柔毛。 聚 伞花序 顶生, 密集, 有花多 朵; 花白色 ,微 芳香; 总梗长 8 — 15 毫米, 与花梗 均密被 黄灰色 柔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苞 片缺或 1 一 3 枚, 卵状披 针形, 长 3 亳米, 宽 1.5 毫米, 毛被同 花梗; 花萼 钟状, 密被 黄灰色 柔毛, 萼管长 1.5—2.5 毫米, 裂片 6—8, 钻状 线形, 长 5—8 毫米; 花冠 白色, 管长 1.5—2 厘米, 裂片 6 — 8, 长圆 形或披 针状长 圆形, 长约 1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先端 急尖。 果卵状 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 厘米, 径 6 毫米。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2 月。 产 勐腊, 生 于海拔 480 — 690 米的 疏林或 灌丛; 分布 于广东 (海南 岛)、 广西、 贵州。 锡 金、 不丹、 印度 也有。 为观赏 植物; 茎叶 入药有 清热、 化湿、 消滞 之功, 可治 急性肠 胃炎、 痢疾 腹痛、 消化不 良、 急性 结膜炎 等症。 31. 密花素 » 清明花 、山 葡萄、 羊断 肠草、 白花 断肠草 (屏边 ) 
睡菜科  671  Jasminum coarctatum Roxb. [(1814) nom. nud.J ( 1820) descr.; DC. ( 1844); C.B. Clarke in Hook.f. ( 1882); Chung ( 1924); Kobuski ( 1932), ( 1959); 贾良智 (1952), M. B. Maio ( 1984). Jasmtnum rettculaium Wall. ( 1829): DC. ( 1844); J. ion\inense Gagncp. in Lectc. ( 1933); 贾良智 (1952); J. glabrum auct. non Willd. nec Horsf. ex Bl.: Hand.-Mazz. ( 1936). 31a. 密 花素整 (原 变种) var. coarctatum 攀援状 灌木, 幼枝 细长, 扁平, 被短 柔毛, 节 间处稍 膨大。 单叶 对生, 纸质或 坚纸质 ,椭 圆形, 椭圆 状披针 形或披 针形, 长 5 — 12 厘米, 宽 2 — 5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钝 或楔形 ,叶 面无毛 或仅沿 中脉被 微柔毛 ,背 面沿中 脉被疏 柔毛或 无毛, 侧脉 3 — 5 对, 近 叶缘处 汇合, 与中 脉叶面 M 陷, 背面 凸出; 叶柄长 4 一 10 毫米, 无毛 或仅上 面被短 柔毛。 花序 顶生, 为聚 伞花序 或由聚 伞花序 组成圆 锥花序 ,长 4 一 6 厘米, 混生有 退化为 小苞片 状的叶 ,花 梗短, 长 1.5 — 3 毫米, 有时近 无梗; 花萼 钟状, 无毛 或被疏 柔毛, 裂片 5, 锥形, 长约 5 毫米, 具缘 毛; 花冠 白色, 管长 1.5 — 2 厘米, 中部 以上稍 膨大, 裂片 5—8, 长 圆形, 长 1.2—1.7 厘米, 宽 3.5 — 4 毫米, 脉纹 明显; 雄 蕊通常 2, 偶有 3 枚, 着生 花冠管 上部, 花药长 条形, 长 5 毫 米, 顶端有 1 小 尖突; 花柱伸 出花冠 管外。 果长 圆形, 干后 变皱。 花期 1—3 月, 果期 4 一 6 月。 产建水 、元阳 、金平 、屏边 、河口 、文山 、马关 、富宁 、西畴 、思茅 、景洪 、勐海 、勐腊 、盈江 > 生 于海拔 250 — 1200 米 的山坡 及沟谷 密林或 灌丛。 印度 (阿萨 姆)、 越南 也有。 31b. 尾叶密 花素薯 (变种 ) 图版 188, 1-2 var. caudatifoUum P. Y. Bai (1983). 与原变 种不同 为叶先 端尾状 渐尖; 花 萼密被 淡黄色 柔毛。 产沧源 ,生 于海拔 1300 — 1600 米的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沧源。 239a. 睡菜科 Menyanthaceae nom. conserv. 一年 生或多 年生、 浮叶 或沼生 草本。 根状 茎匍匐 或短。 叶互生 ,单叶 或为具 3 小叶的 复叶; 无 托叶。 花 两性, 稀杂性 ;福射 对称, 腋生 成束或 组成总 状花序 或聚伞 花序, 很少单 生; 萼 5 或 4 深裂; 花冠 辐状或 钟状, 5 或 4 裂, 裂片在 花蕾时 为内向 镊合状 排列; 雄蕊与 花冠裂 片同数 且与之 互生,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药 2 室, 箭头状 ,丁字 着生; 蜜腺通 常存在 ,位 于子房 基部; 子房 上位, 1 室, 有 2 个侧膜 胎座, 具多数 胚珠, 花柱 1, 柱头 2 裂。 蒴 果开裂 为 4 或 2 果 3 , 很少肉 质而不 开裂; 种子 多数或 少数, 扁 平或凸 镜状, 有翅或 无翅。 5 属, 约 33 种, 分布于 温带至 热带, 其中有 2 属约 11 种, 在南非 洲至澳 大利亚 、新西 兰。 我国产 2 属 6 种, 云南有 2 属 3 种。 本 科系自 龙胆科 Gemianaceae 分出, 与龙 胆科不 同之点 在于: 水生 或沼生 草本, 叶互 生, 花冠 裂片在 花蕾时 为内向 镊合状 排列, 花粉粒 扁球形 ,有明 显的三 孔沟, 茎的解 剖结构 也有所 不同。 
672  云南 植物志  分属 检索表 1(2) 沼生 植物; 蒴果顶 部不规 则开裂 ;掌 状三出 复叶, 有銷状 长叶柄 ;总 伏花序 睡菜属 Menyanthes 2(1) 浮叶水 生植物 ;果不 开裂, 肉质或 装质; 单叶, 心形, 有长 叶柄; 花 序束伏 或伞形 2. 卷菜属 Nymphoides 1. 睡 菜 属 Menyanthes L. 多年 生沼生 草本。 根状^ 匍匐, 粗厚, 叶互生 ,挺出 水面, 具掌状 3 小叶, 小叶 倒卵形 至椭 圆形, 全缘, 总状花 序生鱗 叶腋, 具柄, 花 较疏, 10 — 30 朵, 两型, 雄蕊 长于或 短于花 柱, 萼片 5, 卵形, 有时 反卷, 基部 联合; 花瓣基 部联合 ,裂片 5, 内面 具多数 长毛, 外面 红色, 内面苍 白色或 白色, 雄蕊 花丝短 而宽, 着生 于花瓣 基部; 花柱长 或短, 柱头 2 裂。 蒴 果近球 形, 顶部 2 瓣裂, 种子扁 球形。 单 种属, 分布于 北温带 ,我国 也有。 1. 睡菜 图版 189, 1—6 Menyanthes trifoliata L. (1753); Bobr. in Schischk. et Bobr. (1952), "图 鉴" (1974)*. 多年 生沼生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长达 5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多环 状节, 密被宿 存的膜 质叶 柄鞘, 鳞叶近 膜质, 黄绿色 ,长 6 — 7 厘米, 抱^。 叶生茎 上部, 互生, 小叶 3, 椭圆形 ,绿 色, 先端 急尖或 钝圆, 基部宽 椟形, 全缘, 长 5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近 无柄; 总 叶柄长 4- 20 厘米, 下部 2/5 扩大为 膜质的 宽鞘。 花葶生 鱗叶和 叶腋, 长 5 — 35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5- 10 厘米, 花 多数, 较疏; 苞片 绿色, 卵形, 披针形 ,渐尖 ,长 5 — 17 毫米; 花梗长 6 — 7 毫 米, 略 上举; 花萼 绿色, 裂片 卵状长 圆形, 先端钝 ,长约 3.5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花冠 白色, 比萼长 3 倍, 长约 1 厘米, 裂片宽 3 — 4 毫米, 渐尖, 内面 密生长 白毛; 雄蕊花 丝长约 4 毫 米, 花药 箭形, 基部 叉开;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花 后明显 伸长, 长可达 1.2 厘米, 宿存, 柱头 2 裂。 果黄绿 ,近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花期 3 — 6 月, 果期 7 — 9 月。 产维西 、中甸 、丽江 、宁浪 、昆明 、昭通 ,海拔 1900 — 3350 米, 生于 湖滨沼 泽地、 草坝; 东 北、 河北、 贵州、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斯堪的 纳维亚 、中欧 和北欧 、小亚 细亚、 印 度西北 部、 苏联、 蒙古、 朝鲜、 日本、 北美。 全草或 根状茎 入药, 为 苦味健 胃药。 2. 蕃菜属 Nymphoides Hill 浮叶水 生草本 ;根状 茎葡匐 或短而 直立。 单叶 互生, 具长柄 ,叶片 卵形或 圆形, 基部深 心形, 很少呈 盾形, 基部弯 缺靠接 ,全 缘或稍 波状。 花两性 ,腋生 成族, 很少为 单生; 萼 5 深 裂, 有时 4 深裂, 萼管 常几不 存生; 花冠 黄色或 白色, 辐状或 钟状, 5 裂, 有时 4 裂, 冠管的 
图 版 189 1-6. 睡菜 Menyanthes trifoliata I.., I.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花 和 雌蕊, 4. 雄蕊, 5. 果, 6. 种 子; 7—12. 金锇 莲 花 Nymphoid" indica (L.) O. Ktzc, 7. 全株, 8. 花冠 一部分 展开, 9. 花 萼和雌 ^, 10. 雄蕊, 11. 种子, 12. 叶背一 部分。 (肖 溶绘) 
674  云南 植物志  形状 各式, 喉 部有时 被毛, 裂 片内向 镊合状 排列, 边缘常 呈流苏 状或被 疏毛; 雄蕊 5 枚, 生 于花冠 管基部 附近, 花丝 短或不 存在, 花 药狭, 箭头状 ,丁字 着生; 蜜腺 5, 形状 种种, 常与 花 冠裂片 对生; 子房 1 室, 花柱短 ,柱头 2 裂, 花 瓣状。 蒴果 卵形、 长圆形 、球 形或近 球形, 不开 裂或不 规则的 开裂; 种子 多数, 扁平或 凸镜状 ,种皮 光滑, 被毛或 有小刺 ,有时 边缘具 翅。 约 20 种, 广 布于全 球热带 亚热带 至温带 地区, 主要 产南亚 和澳大 利亚。 我国有 5 种 (以台 湾较多 数), 云南有 2 种。 , 分种 检索" k 1(2) 花大, 黄色, 直径 3. 5 — 4 厘米 以上; 种 子边缘 具纤毛 1. 莕菜 peltatum 2(1) 花小, 白色, 直径 1 一 3 厘米 以下; 种 子光滑 2. 金银 蓮 花 N* iodic 1. 荐菜 (植 物名实 图考引 尔雅) 荇丝菜 (救荒 本草) Nymphoides peltatum (Gmel.) O. Ktzc. (1891); H. Smith in Hand.-Mazz. (1936); Kitagawa (1939); Bobr. in Schischk. et Bobr. (1952); "图鉴 "(1974)*。 Menyanthes nymphoides L. ( 1753); Limnanthemum peltatum Gmel. (1770); L. nymphoides (L. ) Hoffmann, ct Link. (1809). 多年 生浮叶 草本。 根状^ 匍匐, 分枝, 在泥土 中相互 交织。 茎圆 柱形, 长可达 2 — 3 米, 沉于 水下, 节 上生不 定根。 叶 互生, 叶柄长 或短, 接近 水面的 5 — 10 厘米, 远离 水面的 长达 80 厘米 以上, 以临 接水面 为度; 基部 多少为 鞘状, 叶片 飘浮, 绿色, 有时 染紫色 斑点, 卵形或 圆形, 先端 钝圆, 基部深 心形, 全缘, 长 2 — 15 厘米, 宽 2 — 13 厘米。 花 3 — 5 朵簇生 叶腋, 花梗长 3 — 6 厘米; 花萼 绿色, 5 深 裂几达 基部, 裂片 线形, 线状披 针形, 渐尖, 长约 1.3 厘米, 宽 2—3 毫米, 宿存; 花冠 黄色, 直径 3.5 — 4 厘米, 浮于 水上, 午前 开放, 午后 闭合, 5 深裂, 裂片卵 圆形, 两侧 边缘宽 膜质, 花蕾时 内折, 边缘流 苏状; 雄蕊, 花丝短 于子房 ,花 药狭 箭形; 子房狭 卵形, 长约 4 毫米; 花 柱长约 3 毫米, 柱头 2 瓣裂。 果在水 下成熟 ,长卵 形, 长约 2 厘米, 粗约 8 毫米, 基部承 以宿存 花萼, 先 端渐狭 具宿存 花柱; 种子扁 ,椭 圆形, 周边 具须状 纤毛。 花期 4 一 9 月。 产丽江 、剑川 、洱源 、大理 、昆明 、江川 、通海 ,海拔 1600 — 2300 米, 生于 湖滨, 池 塘水深 2 米以 内的浅 水区; 我国南 北大部 分省区 都有, 台湾及 青海未 发现。 广布于 欧亚大 陆温带 地区。 花大 而美, 花期长 ,常 作水面 观赏植 物栽培 于园庭 水域。 2. 金 银莲花 图版 189, 7 — 12 Nymphoides indica (L.) O. Ktze. (1891); Hand. -Mazz.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4)*; Fl. Taiwan (1978). Menyanthes indica L. ( 1753), 多 年生浮 叶水生 草本。 根状^ 短, 不 分枝; 具多数 须根。 茎丛生 ,直立 水下, 圆 柱形, 
紫草科  675  不分枝 ,形似 一叶柄 ,长 20 — 40 厘米, 基部 鞘状, 顶生 1 叶, 叶片飘 浮水面 ,圆 形或钝 卵形, 基部深 心形, 全缘, 长 1 一 14 厘米, 宽 1 — 15 厘米, 背面有 粗毛状 腺体; 叶柄长 — 10 厘 米。 花多 数族生 于叶柄 基部, 花梗 细弱, 长 3 — 10 厘米; 花萼 深裂至 基部, 萼 裂片披 针形, 长 6 — 10 毫米; 花冠 白色, 直径 2 — 3 厘米, 裂片 卵形, 长 10 — 15 厘米, 边缘流 苏状, 里面基 部 多少被 腺毛; 花丝短 而扁, 花药狭 箭形, 长约 5 毫米; 子 房基部 有蜜腺 5 枚, 小; 子 房圆锥 状, 花柱 长短多 变异, 柱头裂 片大。 魏果 卵形, 长 6 — 12 毫米, 具宿存 花萼和 花柱。 种子圆 形, 略扁, 光亮 无毛。 花期 2 — 8 月。 产西双 版纳、 思茅、 鹤庆, 海拔 500 — 1600 米, 生于 池塘、 浅水湖 、积水 草坝中 ;广东 (仅 海南岛 )、 台湾、 福建、 浙江、 江苏、 安徽、 江西 也有。 印度、 柬埔寨 、越南 、印 度尼西 亚至斐 济等 热带地 区广泛 分布。 本种 亦为美 丽的水 面观赏 植物。 249. 紫草科 Boraginaceae nom. conserv. 草本、 灌木或 乔木, 极少 藤本, 无毛 或粗糙 或被糙 硬毛。 单叶 互生, 稀下部 叶对生 ,全 缘或有 据齿; 无 托叶。 花序通 常顶生 ,蝎尾 状聚伞 花序、 总状 花序或 其他花 序式; 花 通常两 性, 辐射 对称或 稀两侧 对称; 花萼近 全缘或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很少 镊合状 排列, 通常 被毛; 花冠 合生, 管状或 漏斗状 ,檐部 5 裂, 裂片旋 转状或 覆瓦状 排列, 花冠 管喉部 有鳞片 状附 属物或 稀无; 雄蕊 5,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药 2 室, 内向, 纵裂; 具花 盘或缺 ;子房 上位, 2 室, 每室有 2 枚胚珠 ,花柱 顶生, 或 子房室 为假隔 膜分成 4 室, 每室有 1 枚胚珠 ,花 柱通常 基生, 胚 珠大多 直立。 果为 核果或 小坚果 (小 坚果 具分核 2 — 4 个), 有 时多少 肉质呈 浆果状 ;种子 有或无 胚乳, 胚直或 弯曲。 约 100 属, 2000 种, 分布于 全世界 的温带 至热带 地区, 而地中 海地区 特多。 我国有 48 属, 200 多种, 云南有 20 属 72 种及 2 变种。 分属 检索表 1(10) 子房不 分裂, 花 柱自子 房顶端 生出。 常为 乔木或 灌木, 如为 草本, 则花序 为单式 蝎尾状 而果实 无明 显的中 果皮, 常 为干硬 或浆果 伏核果 或裂成 骨质小 坚果。 2(3) 花 柱二次 2 裂, 4 条分 枝各有 1 柱头 1. 破 布木属 Cordi* 3(2) 花柱 2 裂或不 分裂, 柱头 1 或 2。 4( 7 ) 柱 头通常 2 个, 小, 头 状或延 长或近 盾状, 无不育 部分; 花柱常 2 裂。 5( 6 ) 花柱不 分裂, 柱头 顶生, 2 浅裂, 近盾状 2. 轮冠木 « Rotul. 6(5) 花柱 2 裂, 各有 1 柱头 3. 厚壳树 JS Ehreti* 7( 4 ) 柱头 1, 大, 圆 锥状, 周围膨 大的部 分有柱 头组织 ,上部 ^柱头 组织, 有吋 2 浅裂; 花柱不 分裂或 不 存在。 8( 9 ) 蝎尾状 聚伞花 序通常 单式; 果实成 熟吋无 明显分 化的中 果皮; 草 本稀为 ffi 木伏 4* 天 芥菜羼 Heliotropium 9( S ) 竭尾 状聚伞 花序二 歧状; 果 实成熟 吋有明 显的中 果皮; 攀援 灌木, 稀草本 
5. 紫丹属 Tournefortia 10( 1) 子房 4 裂, 花柱生 于子房 裂片间 的基部 ;子房 裂片发 育成小 坚果; 草本, 稀 灌木。 11(12) 花 药药隔 顶端呈 芒状, 并螺旋 状旋转 6. 毛 束草属 Trichodwni* 12(11) 花药 药隔顶 端不呈 芒状, 不 旋转。 13(16) 花冠 喉部或 筒部^ 附 属物。 14(15) 花药围 绕花柱 自侧面 到基部 合生成 一管或 仅基部 合生, 基部 箭形; 花冠檐 部短, 裂 片小, 牙齿 状, 喉部 无纵褶 7. 漢 紫草属 Onoima 15(14) 花药 分生, 基部不 为箭形 ;花 冠檐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伸展, 喉部常 有浅囊 状或条 伏纵褶 8. 紫草属 Lithospermunit 16(13) 花冠 喉部或 筒部有 5 个向内 突出、 与花冠 裂片对 生的附 属物。 17(20) 小坚 果有错 状刺。 18(19) 小坚果 着生面 居果的 顶部; 叶片棟 圆形、 卵形或 披针形 9. 倒 提壶厲 CynogloMum 19(18) 小坚果 着生面 居果腹 面中部 或中部 之下; 叶 片条形 或卵形 10. 齿 缘草属 EritricWum 20(17) 小坚 果无锚 伏刺。 21(22) 雄蕊 伸出花 冠之外 11. 长蕊斑 种草属 Antiotremt 22(21) 雄蕊 内藏。 23(24) 花单朵 顶生; 小坚果 元边缘 ,有短 柔毛, 着生 面小, 位腹 面基部 之上; 多年生 高山垫 状草本 ^ 12. 整 紫草属 Ckionoehari* 24(23) 花数朵 至多数 ,排 列成各 种聚伞 花序。 25(30) 小坚果 背面有 碗状、 盘状 或环状 突起。 26(27) 小 坚果有 2 层碗状 突起, 外层突 起边缘 有齿, 内层 全缘, 着 生面居 果的腹 面顶部 13. 盾 果草属 Thyrocarpu» 27(26) 小 坚果有 1 层突起 ,着 生面居 果的腹 面中部 之下。 28(29) 小坚果 通常具 小瘤状 突起, 背部 环状突 起通常 较小; 花萼在 果吋略 增大; 叶片 基部不 为心形 14. 微 孔草属 Microula 29(28) 小坚果 光滑, 背部 碗状突 起通常 较大; 花萼 在结果 吋强烈 增大, 下部 膨胀, 花考呈 壶状; 叶片基 部心形 IS. 车前 紫草農 Sinojohnstonia 30(25) 小坚果 无上述 突起。 31(32) 小坚果 肾形, 密生 小瘤状 突起, 腹面 中部有 M 陷, 着生面 居基部 16. 斑 种草属 Bothriospermu n» 32(31) 小坚果 元瘤状 突起, 腹面无 M 陷。 33(34) 小坚 果四面 体或背 部凸腹 面具二 个面, 着生 面在基 部之上 n. 附地菜 S Trigonoti* 34(33) 小 坚果卵 珠形, 着生面 居果的 基部。 35(36) 一 年生小 草本, 花数朵 族生; 小坚 果腹面 中央有 一纵沟 微 果草属 Microcaryum 36(35) 花组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 37(38) 小坚果 腹面整 个与锥 状花托 相连; 花冠 裂片不 为旋转 状排列 …… W. 毛果草 JB Lasiocaryum 38(37) 小坚 果仅以 着生面 与花托 相连; 花冠裂 片旋转 伏排列 20. 勿 忘草属 My<«oti» 1. 破布 木属 Cordia Linn.  乔木或 灌木。 叶互生 ,全 缘或具 圆齿、 鋸齿, 稀分裂 ,通常 具柄。 数花组 成无苞 片的聚 
紫草科  677  伞 花序, 通常复 合呈伞 房状。 花两性 或具异 长的花 柱或功 能上多 少单性 ,即 花柱或 柱头退 化或不 发育; 花萼 管状、 钟 状或圆 筒形, 3 — 5 齿裂, 齿短 且常不 规则, 结果时 增大而 宿存; 花冠钟 状至漏 斗状, 白色、 黄色、 橙色或 红色, 通常 5 裂, 偶有 4 一 8 裂, 裂片 直立至 外弯; 雄 蕊与花 冠裂片 同数, 伸出或 内藏, 花丝 基部常 被毛; 子房不 分裂, 无毛, 4 室, 花柱着 生于子 房顶端 ,基部 合生, 两次 2 裂, 4 条分 枝各具 1 柱头, 柱头 棒状、 匙状或 头状。 核果或 坚果, 具含 水液的 或胶粘 质的或 木检质 的中果 皮和骨 质的内 果皮。 种子 1一 4 枚, 通常仅 1 枚; 无胚乳 ,子叶 折叠。 约 250 种, 分布于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5 种,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花 序顶生 于短侧 枝上; 叶面通 常无毛 ,有吋 具白色 或褐色 乳突, 有吋具 腊质的 斑块, 背面仅 沿脉被 淡揭色 绒毛;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10 — 15 毫米, 黄色, 有时 橙色或 浅红色 1, 破布木 C. dichotoma 2(1) 花序 顶生于 主枝上 或生于 节间; 叶、 面被白 色或淡 黄色, 基部 增粗的 硬毛, 毛常 早落, 留下 乳突状 的 基部, 下 面密被 或疏被 淡黄色 绒毛; 核果宽 椭圆形 ,长 6 — 9 毫米, 宽 5 — 7 毫米, 红色 …… 2, 二叉破 C. furcaas 1. 破布木 风事子 (海南 ), 破布子 (台湾 ) Cordia dichotoma Forst. f. (1786); Johnst. (1951); Li (1963)*; 海南 植物志 (1974)*; " 图鉴" (1974)*; Fl. Taiwan (1978)*. 乔木, 高 3 — 10( — 24 ) 米 ,小 枝灰 白色。 叶片近 革质, 卵形至 椭圆形 ,长 6 — I 2 (-18) 厘米, 宽 4 一 8 (-13) 厘米, 先端 钝或钝 渐尖, 基部楔 形至圆 ,边缘 全缘, 或 在中部 以上浅 波状或 深波状 ,有 时为不 规则的 粗齿, 叶面通 常无毛 ,有时 具白色 或褐色 乳突, 有时 具腊质 的 斑块, 背面仅 沿脉被 淡褐色 绒毛, 中脉 和侧脉 在背面 隆起, 在表面 稍隆起 ,第一 次侧脉 3 — 5 对, 斜 上升, 第二次 侧脉近 平行; 叶柄圆 柱形, 上面略 具沟, 长 2 — 4 (一 6) 厘米, 被微 续毛。 聚伞花 序顶生 于短侧 枝上, 二歧 分枝, 排列 疏松, 长 6 — 10 厘米, 宽 3 — 8 厘米; 花序 梗长 1 一 3 厘米, 被 淡黄色 或褐色 绒毛。 花 二型, 异株; 雄花: 花萼 钟状, 长 4 一 5 毫米, 两 面被微 绒毛, 裂齿不 整齐; 花冠白 色或淡 黄色, 长 7 — 8 毫米, 裂 片狭倒 卵状长 圆形; 花丝长 3-4.5 毫米, 下部与 花冠管 贴生, 中部略 被毛,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子房近 球形, 长约 2 毫米, 无毛, 顶生 1 不发 育的短 花柱; 两 性花: 花萼长 3 — 6 毫米, 花冠长 6 — 10 毫 米,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喉部, 花丝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长 2.5 — 4 毫米, 花柱长 4 一 6 毫米, 合 生部 分长! 1 一 1.5 毫米, 分枝 扁平, 其他同 雄花。 核果近 球形, 通常 黄色, 有 时橙色 或浅红 色, 直径 10 — 15 毫米, 中 果皮粘 胶质, 下 面托以 1 花后 增大的 碟状宿 存萼。 种 子通常 1 枚。 花期 2 — 5 月。 产镇康 、西双 版纳、 景东、 临沧、 瑞丽、 耿马、 莶平、 富宁, 生 于海拔 330 — 1900 米 的林下 或灌 丛中; 广西、 广东、 福建、 贵州、 台湾 亦有。 越南、 印度、 澳大 利亚东 北部、 新喀里 多尼亚 岛也有 分布。 2. 二叉 破布木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90, 5 — 9 
图 版 190 . 疏花齿 ^ 草 Eritrichium laxum Johnst., 1. 植株, 2, 叶片, 3. 花 外形, 4. 花 冠展开 ^ 5一9. 二叉 破布木 Cordia furcans Johnst., 5. 果枝, 6. 叶片, 7. 叶片横 切面, 8. 花 9, 9. 花冠展 开* (杨建 昆绘) 
紫草科  679  Cordia furcans Johnsi. (1951); 海南 植物志 (1974). Cordia clarl^ei auct. non Brace: Hand. -Mazz. ( 1936). 乔木或 灌木, 高 (2 —) 4-15 米, 树皮灰 褐色。 叶片 纸质, 卵形、 椭圆 形或近 圆形, 长 5- 20 厘米, 宽 3 — 15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有时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或圆, 稀微 心形, 边缘 全缘, 有时有 疏离的 腺点, 叶 面被白 色或淡 黄色、 基部 增粗的 硬毛, 毛 早落, 留下乳 头状的 基部, 背面密 被或疏 被淡黄 色绒毛 ,中脉 在两面 均隆起 ,第一 次侧脉 3 — 5 对, 斜 上升, 第 二次侧 脉近于 平行; 叶柄圆 柱形, 长 2 — 8 厘米。 聚伞花 序顶生 于主枝 上或生 于节间 ,二歧 分枝, 排 列 疏松, 长 2—8 (-12) 厘米, 宽 2 — 9 (-12) 厘米; 花 序梗长 2—8 厘米, 被 绒毛。 花二 型, 4 一 5 基数, 具短 梗或近 无梗; 花萼 钟状, 长 3 — 5 毫米, 外 面被短 绒毛, 裂齿不 等长, 长 1 — 1.5 毫米; 花冠白 色或黄 白色, 长 7—9 毫米, 裂片长 圆形, 长 3.5—4.5 毫米, 外折; 花丝 着生于 冠管的 顶部, 疏被 柔毛, 雄花 花丝长 3.5 —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花柱不 存在, 两性花 花丝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 长不到 1 毫米; 两性 花子房 球形, 无毛, 花柱 长 4 毫米, 两 《2 裂成 4 枝, 压扁, 边缘 多少具 齿缺, 雄花无 子房。 核 果宽椭 圆形, 红色, 长 6 — 9 毫米, 宽 5 — 7 毫米, 具 含多水 液的中 果皮, 下面托 以具不 整齐裂 齿的宿 存萼。 种子 1 一 2 枚。 花期 10 — 12 月, 果期 12 月 至翌年 4 月。 产临沦 、普洱 、思茅 、耿马 、西双 版纳、 河口、 富宁、 金平、 元江、 禄劝, 生 于海拔 120 — 17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中; 广西、 广东 (仅海 南岛) 亦有。 越南、 老挝、 柬 塘寨、 缅甸、 泰国、 印 度也有 分布。 模式标 本采自 元江。 2. 轮 冠木属 Rotula Lour. 灌木, '具多 数延长 、纤细 的茎。 叶多数 ,通常 厚且小 ,无叶 柄或叶 柄短。 花组成 顶生、 疏花 的聚伞 花序。 花萼 5 裂; 花冠紫 色或粉 红色, 檐部 5 裂, 裂片 圆形, 伸展, 管短; 雄蕊内 藏, 花丝 延长, 无毛; 子房不 分裂, 花柱 纤细, 生 于子房 顶端, 不分裂 ,柱头 顶生, 小, 盾状, 2 浅裂。 果为 核果, 红色, 内果皮 坚硬, 早期 开裂为 4 个含 单种子 的核。 3 个相 近种, 间断 分布于 巴西、 非洲 热带和 印度、 马来 西亚、 越南、 老挝、 柬 埔寨、 缅甸、 泰国、 菲律宾 等国。 这三个 种的分 布规律 ,是泛 大陆。 热带成 分在特 定环境 下残留 至今的 活的 例证。 我国有 1 种, 产于 云南、 贵州、 广西。 1. 轮冠木 Rotula aquatica Lour. (1790); Bunting (1909); Johnst. (1951); C. Y. Wu ct H.W.Li (1965). Ehretia viminea Wall. (1829) nom. nud.; in DC. ( 1845), descrip.; Edgew. (1866); Carmona viminea Wall, ex Dalz. in Hook. ( 1852); Rhabdia lycioides auct. non Mart. :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Gagnep. et Courch. in Lecte. (1914)*; R. aquaiica (Lour. ) O. Ktze. (1891). 灌木, 茎干时 茶褐色 ,具 多数圆 柱形的 分枝, 一年生 小枝长 1 一 10 厘米, 具伸展 或卷曲 的 柔毛。 叶 生于一 年生小 枝上, 近 革质, 叶片 倒披针 形至长 圆形, 长 0.8— 2.5 厘米, 宽 0.2-1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1 小尖头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 面被糙 伏毛, 中脉在 背面隆 
680  云 南' 植 物 志  起, 侧脉 2 — 3 对, 不 明显; 叶柄短 ,长 0.5 — 3 毫米, 被槌 伏毛。 聚伞 花序生 于分枝 先端, 具 苞片。 花萼长 4 一 5 毫米, 5 裂, 裂片 披针状 楔形; 花冠粉 红色或 带紫色 ,长 5 — 7 毫米, 5 裂, 裂片 圆形, 伸展, 管长 1 一 2 毫米; 花 丝生于 管中部 以上; 子房长 圆形, 长约 0.8 毫米, 花柱长 4 一 5 毫米。 核果 红色, 近圆 柱形, 直径 3 — 4 毫米。 产金平 ,生 于海拔 350 — 600 米的山 溪边石 缝中, 洪 讯时常 达数周 俺没于 水下, 为热带 河岸 狭叶林 的典型 成份; 广西、 贵州 亦有。 东 南亚诸 国也有 分布。 3. 厚 壳树属 Ehretia P. Br. 乔木或 灌木。 单叶 互生, 全 缘或有 锯齿, 被毛或 无毛, 具 叶柄。 聚 伞花序 或总状 花序, 排 列成圆 锥状或 伞房状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小, 白色或 淡黄色 ;花 萼小, 5 深裂; 花冠管 圆 筒状或 钟状, 5 裂, 覆瓦状 排列, 裂片 扩展或 外弯; 雄蕊 5,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花丝 细长, 花药卵 形或长 圆形, 常 伸出花 冠外; 子房不 分裂, 球形, 2 室, 每室 2 胚珠, 花 柱顶生 于子房 上, 圆 柱形, 中 部以上 2 裂, 柱头 2, 小, 头状或 棒状。 核果近 圆形, 无毛, 黄色、 橙色 或带红 色, 内果皮 在成熟 时分裂 为各具 2 枚 种子的 2 个核 或各具 1 枚 种子的 4 个核。 种子 直立, 种皮薄 ,胚 乳少。 约 50 种, 大多 分布于 东半球 热带。 我国有 11 种, 分布 于秦岭 以南。 云南有 7 种。  分种 检索表 1(6) 叶有 锅齿; 核 果成熟 吋分裂 成各具 2 枚 种子的 2 个核。 2( 3 ) 花冠裂 片较冠 管长; 核果小 ,直径 3 — 4 毫米; 叶片边 缘的据 齿齿端 加厚、 向上且 内弯, 表 面散生 紧 贴的短 粗毛, 背 面无毛 1. 厚壳树 E* acuminata var. obovat« 3( 2 ) 花冠裂 片较冠 管短; 核果 较大, 直径 5 毫米 以上; 叶 片边缘 的据齿 伸展, 齿端不 加厚。 4( 5 ) 核 果直径 5 — 7 毫米; 叶片基 部通常 心形, 表 面被槌 伏毛, 背面密 被柔软 且弯曲 的绒毛 …… 2. 滇厚朴 E. corylifolia 5( 4 ) 核果 直径约 15 毫米; 叶 片基部 通常钝 或圆, 表面被 糙伏毛 ,背 面无毛 3. 光叶 粗糖树 E. macrophylla var. glabrescens 6(1) 叶全缘 ;核 果成熟 吋分裂 成各具 1 枚种 f 的 4 个核。 7( 8 ) 花冠淡 黄色, 冠管漏 斗状, 基 部宽约 I. 5 毫米, 顶 部宽约 5 — 6 毫米; 花序 顶生于 具叶的 分枝上 4. 滇西 厚壳树 E. confinis 8(7 ) 花冠 白色, 冠管圆 筒形, 顶部 比基部 略宽; 花序 顶生或 腋生。 9(10) 花冠 裂片与 冠管近 等长; 花序具 很稀疏 的短毛 ;叶片 第二、 三次 脉明显 并网结 S. 珠毛 厚 壳树 E. fansrii 10(9) 花 冠裂片 长约为 冠管的 一半。 11(12) 叶片 第二、 三 次侧脉 明显并 网结, 背面被 诱色短 绒毛; 花萼 和花冠 外面密 被续毛 6. 云贵 厚壳树 E. dunniana 12(11) 叶片 第二、 三次侧 脉几^ 或不 明显, 背面 无毛; 花萼仅 边缘疏 被缘毛 ,花 冠无毛 7. 长花 厚壳树 E. longiflor. 
紫草科  6S1 
682  云南 植物志  1. 厚壳树 (海 南植 物志) 图版 191, 6 — 8 Ehretia acuminata R. Br. var. obovata (Lindl.) Johnst. (1951); 海南 植物志 (1974); Lauener (1978). Ehretia serra-a var. obovata Lindl. (1827)*; DC. (1845); Cordia thyrsijlora Sieb. ct Zucc. ( 1846); E. thyrsiflora (Sieb. et Zucc. ) Nakai (1922), (1923), (1924); Hu ei Chun (1929)*; Hou (1950); Li (1963); "图鉴 "(1974)*; Fl. Taiwan (1978); E. taiwaniana Nakai( 1924); Merr. (1927); Kanehira (1936)*. 乔木, 高 4 一 20 ( — 30) 米。 树皮灰 白色或 灰褐色 ,老 枝具长 圆形或 圆形的 皮孔。 叶 片椭 圆形、 长圆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6 — 15( — 17)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钝 或圆, 边缘具 据齿, 齿端 加厚、 向上且 内弯,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绿色, 干时棕 红色, 近 革质, 两 面无毛 或叶面 散生紧 贴的短 粗毛, 第 一次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隆起, 网脉 明显; 叶 柄长 1 一 4 厘米。 圆锥 花序顶 生于具 叶的分 枝上, 长达 20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花小, 多数, 密集, 具 芳香; 花萼 绿色, 长约 1.5 毫米, 5 裂, 裂片近 圆形, 有缘毛 ;花冠 白色, 长 3 — 4 毫 米, 5 深裂, 裂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开展; 花丝 钻形, 长 2 — 3 毫米,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花药 卵形, 长不足 1 毫米; 子房扁 球形, 长约 1 毫米, 花 柱长约 2 毫米, 先端 2 裂。 核 果近 球形, 直径 3 — 4 毫米, 绿色转 黄色, 最后成 橙色或 稀红色 ,内果 皮外面 具级纹 或小网 眼, 成熟时 2 分裂, 各 具种子 2, 花果期 4 一 9 月。 产鹤庆 、庐水 、耿马 、西双 版纳、 普洱、 金平、 河口 等地, 生 于海拔 (140 —) 400 — 1700 米 的林下 、灌 丛下、 山坡、 草地; 山东 和河南 以南、 西南至 云南、 东南 至台湾 各省区 均产。 曰本 和朝鲜 也有。 木材供 建筑及 家具, 树皮作 染料, 嫩芽可 当蔬菜 ,叶 片可代 茶叶。 2. 滨厚朴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191,1一5 豆 浆果、 黄杆楸 (云南 ), 西南 粗糠树 (图鉴 ) Ehretia corylifolia C. H. Wright (1896); Diels (1913); Hand.-Mazz. (1936); Johnst. (1951); "图 鉴, 1974)*. Ehretia macrophylla auct. non Wall, in Roxb.t Wils. in Sarg. (1916), p. p., quoad pi. Henry et Forrest. 灌木或 乔木, 高 2 — 18 米。 树皮棕 灰色, 小枝 褐色, 具皮孔 ,嫩枝 绿色, 被 绒毛。 叶片 坚 纸质, 卵形至 椭圆形 ,长 7—15 (-18) 厘米, 宽 4 一 10 (-12)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常 心形, 有 时圆或 稀钝, 边缘具 据齿, 叶面 绿色, 被糙 伏毛, 背面淡 绿色, 密 被柔软 且弯曲 的绒毛 ,有时 稀疏, 极稀近 无毛, 第一 次侧脉 6—8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隆起, 第 二次和 第三次 脉均 明显且 网结; 叶柄圆 柱形, 上面具 回槽, 被 绒毛。 圆锥花 序顶生 ,长 4 一 9 厘米, 宽 5-8 厘米, 密被 续毛。 花多、 密集; 花梗 1 一 1.5 毫米, 密被 绒毛; 花萼长 3 — 4 毫米, 5 深 裂, 裂片披 针形, 长 2 — 3 毫米, 外面密 被绒毛 ;花冠 白色, 稀淡 黄或淡 红色, 长 9- -12 毫米, 5 裂片, 狭卵形 或近三 角形, 长约 3 亳米, 常外弯 或反折 ,外面 尤其先 端被细 绒毛, 管圆筒 形, 向 上逐渐 开展; 花丝圆 柱形, 向上 渐狭, 长 4 一 5 毫米,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4 毫米处 ,花 药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 房小, 花柱圆 柱形, 长 7 — 8 毫米, 疏被紧 贴的细 絨毛, 先端 2 裂, 柱头 掠色。 核果近 球形、 橢圆形 或卵形 ,长 5 — 7 毫米, 绿色转 黄色至 橙色, 表面 光滑, 
紫草科  683  成熟 时分裂 成各具 2 种子的 2 个核。 花果期 4 一 9 月。 产滇 西北、 滇中、 滇西, 生 于海拔 (800 —) 1300-2600 (-30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林 缘、 路旁; 分布于 四川、 贵州。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树皮可 制棉纸 ,滇 医用代 厚朴, 嫩叶和 果可食 ,叶可 喂猪。 木材供 建筑、 家具、 造船。 3. 光叶 粗糠树 Ehretia macrophylla Wall. var. glabrescens (Nakai) Y. L. Liu (1980). Ehretia dicf^som Hance var. glabrescens Nakai (1924); Johnst. ( 1951 );" 图鉴" ( 1974) In nota; E. dic^soni Hance var. tilioides Johnst. (1951). 灌木, 高 3 — 12 米。 树皮 灰色, 小枝 褐色, 具 皮孔。 叶片 椭圆形 或卵形 至倒卵 状椭圆 形, 长 9 一 18 ( — 2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钝 或圆, 极稀浅 心形, 边 缘具锯 齿, 齿呈三 角形, 伸展, 叶面 绿色, 被糙 伏毛, 背面 色淡, 无毛或 近无毛 ,第一 次侧脉 7 — 8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隆起, 第二、 三 次脉均 明显且 网结; 叶柄长 1.5 — 2 .5 厘米, 上面具 M 槽, 被 糙毛。 伞房状 圆维花 序顶生 ,长 4 一 7 厘米, 宽 5 — 8 厘米, 被毛。 花多, 密集, 具芳香 ;花 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 短毛; 花萼 绿色, 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卵 形或长 圆形, 两 面被短 毛; 花冠白 色或略 带黄, 长 9 一 12 毫米, 檐部 5 裂, 裂片 卵形, 长 3 .5 — 4 毫米, 伸展 或外弯 J 花丝 白色, 长 4 一 4.5 厘米, 贴生 于管基 部以上 4.5 — 5 毫米处 ,花药 黄色, 长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子房卵 球形, 小, 花柱淡 绿色, 长 7 — 9 毫米, 常被毛 ,先端 2 裂, 柱 头小, 绿色。 核果 绿色转 黄色, 近 球形, 直径约 1.5 厘米, 外面 平滑, 成熟 时分裂 成各具 2 种子的 2 个核。 花 果期 5—9 月。 产 富宁、 文山、 蒙自, 生 于海拔 1000 — 2100 米的 林下; 四川、 贵州、 广西、 湖北、 河南也 有。 4. 漢西 厚壳树 图版 192, 1-2 Ehretia confinis Johnst. (1951). 小乔木 ,高 3 — 10 米。 树皮 褐色, 枝条绘 ,具 皮孔。 叶片棉 圆形或 倒卵形 ,长 6 — 13 厘 米, 宽 3 — 6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或有时 近圆, 边缘全 缘或稀 先端具 疏齿, 表 面 绿色, 背面 淡绿, 两面 无毛, 第一 次侧脉 6 — 9 对, 和 中脉在 背面稍 隆起, 网脉明 显且网 结;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上面 微回, 无毛。 圆锥 花序伞 房状, 顶生于 具叶的 分枝上 ,长 2 — 4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被 短毛。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被 短毛;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深裂, 裂 片 卵状长 圆形, 边缘疏 被白色 缘毛或 无毛; 花冠淡 黄色, 长 5 — 6 毫米, 檐部 5 裂至近 中部, 管漏 斗状, 基 部宽约 1.5 毫米, 顶部宽 5 — 6 毫米, 与 檐部近 等长; 花丝细 ,长 5 — 6 毫米, 着 生 于管基 部以上 1.5 毫米处 ,花药 卵形, 长约 1 毫米; 子房小 ,长约 1 毫米, 花柱细 ,长 6 — 7 毫米, 无毛, 先端 2 裂。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外面 明显具 皱纹, 成熟 时分裂 成各具 1 种子的 4 个核。 花果期 4 一 8 月。 产 腾冲, 凤庆、 富宁, 生 于海拔 1000 — 2400 米的林 下或灌 丛下。 模式 标本采 于腾冲 河头。 5. 疏毛 厚壳树 图版 192, 3-4 Ehretia tsangii Johnst. (1951). 乔木, 高 3 — 18 米。 枝条绘 ,具 皮孔。 叶片櫛 圆形或 长圆状 椭圆形 ,长 10— 20 厘米, 
68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2 1—2. 滇西 厚壳树 Ehretb confinis Johnst., 1. 花枝, 2. 花 外形; 3—4. 疏毛 厚壳树 E. tsangii Johnst., 3. 花枝, 4. 花 外形; 5. 云贵 厚壳树 E. dunniana L6vl., 花 外形。 (吴锡 麟绘) 
紫草科  685  宽 5 — 11 厘米, 先端急 尖或略 渐尖, 基部 楔形, 稀近圆 ,边缘 全缘, 叶面 绿色, 背面淡 ,两面 无毛, 第一 次侧脉 5 — 7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隆起, 第二、 三次脉 明显并 网结; 叶柄长 1 一 4 厘 米, 圆 柱形, 上面具 回槽。 圆维 花序伞 房状, 顶生或 腋生, 长 5 — 6 厘米, 宽 6 — 10 厘米, 被 稀疏的 短毛。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 短毛;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裂至近 中部, 外面 被稀疏 的 短毛; 花冠 白色, 具芳香 ,长 7 — 8 毫米, 无毛, 5 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状三 角形, 反折, 管 圆 筒形, 上部 较下部 略宽, 等长或 稍长于 檐部; 花丝细 ,长 3 — 3.5 毫米,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3-3.5 毫 米处,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小 ,长约 1 毫米, 花柱细 ,长 6 — 7 毫米, 无毛, 先端 2 裂, 柱头 2。 核果近 球形, 直径 6 — 7 毫米, 绿色转 紫色, 成熟 时分裂 成各具 1 种子的 4 个核。 产 富宁、 金平、 河口、 西双 版纳、 思茅、 双江、 耿马、 勐连, 生 于海拔 (170 —) 500-1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广西、 贵州 亦有。 6. 云贵 厚売树 (图鉴 ) 图版 1 9 2, 5 Ehretia dunniana Uvl. (1912), (1914); Rehd. (1934); Johnst. (1951); "图 鉴" (1974) in nota. Ehretta volubilis Hand.-Mazz. (1924), (1936). 乔木, 高 9 一 15 米。 树皮 褐色带 灰白, 具横向 长圆形 的皮孔 ,小枝 褐色, 具纵向 长圆形 的小 皮孔, 嫩枝密 被绣色 绒毛。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6 — 12 厘米, 宽 4 一 7 厘米, 先 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楔 形或圆 ,边缘 全缘, 叶面 绿色, 无毛或 沿中脉 疏被短 绒毛, 背面 色淡, 被 锈色短 绒毛, 嫩 叶更为 明显, 第一 次侧脉 6 — 8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隆起, 第二、 三 次脉明 显并 网结; 叶柄圆 柱形, 长 1.5 — 3 厘米, 上面具 凹槽, 被 锈色短 绒毛。 圆锥 花序伞 房状, 腋 生于 老枝的 叶腋, 长 2.5 — 5 厘米, 宽 3 — 8 厘米, 花序 总梗长 3 — 5 厘米, 密被 绣色短 绒毛。 花梗长 1 一 5 毫米, 密被 镜色短 绒毛; 花萼长 2 — 3 毫米, 外面 密被短 绒毛, 5 深裂至 中部; 花冠 白色, 长 9 一 10 毫米, 外 面密被 絨毛, 5 裂 至花冠 的大约 1/3, 裂片 三角状 卵形, 反折, 管圆 筒形, 上部略 加宽, 明 显长于 冠檐; 花丝细 ,长 4 一 5 毫米, 着生于 花管基 部以上 4 一 5 毫 米处, 花药长 圆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小 ,长约 1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先 端 2 裂。 核果近 球形, 直径约 7 — 8 毫米, 幼时 绿色, 成熟时 红色或 紫色带 粉红, 成 熟时分 裂 成具各 1 种子的 4 个核。 花果期 4 一 8 月。 ' 产 景东、 思茅、 红河 (曼耗 )、 屏边, 生 于海拔 (200 —) 840-1400 米的 林下; 贵州亦 有。 7. 长花 厚壳树 (图鉴 ) Ehretia longiflora Champ. ( 1853); Gagnep. et Cour. (1914); Kanehira (1936)*; Johnst. (1951); "图鉴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Fl. Taiwan (1978). 落叶 乔木, 高达 15 米。 树皮灰 白色, 小枝灰 褐色, 嫩枝 无毛。 叶 片椭圆 形至宽 倒披针 形, 长 8 — 17 厘米, 宽 4 一 8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骤 然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 无毛, 叶 面 绿色, 背面 淡绿, 具 光泽, 中脉 和第一 次侧脉 (4 一 6 对) 在背面 微隆起 ,第二 、三 次侧脉 几 无或不 明显; 叶柄圆 柱形, 上面具 凹槽, 常呈淡 红色, 长 1.5 — 3 厘米。 圆维 花序伞 房状, 生 于小枝 叶腋, 叶片 脱落, 花序梗 2 — 4 厘米, 无毛或 疏被短 续毛。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被 短 绒毛;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 片近三 角形, 边缘被 稀疏的 缘毛; 花 冠白色 或稀淡 
686  云南 植物志  红色, 无毛, 长 11 — 13 毫米, 5 裂至花 冠长的 1/2, 裂片 卵形或 楠圆状 卵形, 反折, 管圆筒 形, 上部略 增宽, 明 显长于 檐部; 花丝长 7 — 11 毫米,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4 一 6 毫米处 ,花药 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子 房小, 长约 1 毫米, 花柱长 10 — 14 毫米, 先端 2 裂。 核 果近球 形, 直径 7 — 10 毫米, 幼时绿 色转黄 ,成 熟时淡 红色, 并分裂 成各具 1 种子的 4 个核。 花果 期 4 一 11 月。 产西畴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1300 — 1600 米的 林下; 广西、 广东、 江西、 湖南、 台湾 均有。 4. 天 芥菜属 Heliotropium L.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有 时为灌 木状, 多 少被糙 硬毛。 叶互生 ,或 稀部分 对生, 具柄或 无柄。 蝎 尾状聚 伞花序 单侧, 顶生于 茎及分 枝先端 ,有苞 片或无 苞片。 花小; 花萼 5 裂; 花 冠白色 、黄色 或紫色 ,花冠 管状, 喉部通 常被短 柔毛; 檐部裂 片短且 开展; 雄蕊 5, 内藏, 花 丝 极短; 子房不 分裂, 完 全或不 完全的 4 室, 有胚珠 4 枚, 花柱 有或不 明显, 生 于子房 顶端, 不 分裂, 柱头 1, 平 截或圆 锥状。 小坚果 干燥, 成熟时 分裂成 4 个单 种子或 2 个双 种子的 核, 无明: S 分化的 中果皮 ,内果 皮骨质 ,外果 皮薄。 种 子通常 具薄的 胚乳。 约 250 种, 广布 于热带 至温带 地区, 但干 燥地区 特多。 我国产 7 种, 分 布于台 湾至华 南、 云南及 新疆。 云南有 3 种。 ' 分种 检索表 1(4) 叶片大 ,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厘米 以上, 宽 1 厘米 以上, 侧脉 明显, 5 — 9 对; 果 无毛。 2(3) 蝎尾状 花序通 常单个 顶生; 花冠 白色, 长 3 — 4 毫米; 果长 3 — 4 毫米, 有纵肋 1, 天芥菜 indieum 3(2) 蝎尾 状花序 多数, 复合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花冠 紫色, 长 6 — 7 毫米; 果长约 1 毫米, 无肋 …… 2, 拟大尾 摇 H. pse-jdoindieum 4(1) 叶 片小, 披针伏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O. 2 — 2 亳米, 叶柄无 或极短 ,无 明显的 侧脉; 果被毛 3 . 细叶 天芥菜 H. *11~!«0»11111 1. 夭芥菜 (云南 ) 图版 193,1 ' 大尾摇 、象 鼻草、 金虫草 (图鉴 ), 狗尾虫 (海南 ), 狗尾草 (台 湾植 物志) Heliotropium indieum L. (1753);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Gagnep et Cour. (1914); Hu, Wang et Hsia (1938); Johnst. (1951); "图鉴 " (1974)*; 海南 植物志 (1974)*; Fl. Taiwan (1978).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 60 厘米。 根圆 往形, 向下 渐狭, 长达 13 厘米, 上 部粗达 0.7 厘 米, 下部 具少数 分枝, 干时黄 褐色。 茎 粗壮, 直立, 具分枝 ,下 部粗达 1 厘米, 被糙 硬毛。 叶片 互生, 稀近 对生, 叶片 卵形、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4 一 10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骤然 收縮并 下延人 叶柄, 边 缘呈不 规则的 波状, 两面 疏被糙 硬毛, 第一 次侧脉 明显, 每边 5 — 6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翅。 蝎尾状 花序长 9 一 18 厘米, 通常单 个顶 生于莲 及分枝 先端, 被糙 硬毛; 无 苞片。 花 多数, 于花序 轴的一 侧密集 排列成 二列; 花 
天芥菜 Hcliotropium indicum 2. 植株 上部, 3. 花冠 展开; 4  图 版 193 L., 植株 上部; 2 — 3. 拟 大尾摇 H. pseudoindicum H. Chuang, 紫丹 Tournetortia montaaa Lour., 植株 上部。 (李锡 II 绘)  草  紫  4 
萼绿色 ,长 2 — 3 毫米, 疏被糙 硬毛,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常不等 ;花冠 白色或 蓝色、 紫色, 高脚 碟状, 长 3 — 4 毫米, 外面被 细短毛 ,檐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管圆筒 形, 长 2.5 — 3.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不到 1 毫米, 花丝细 且短, 着生于 管基部 上方; 子房 小, 无毛, 花柱 长不到 1 毫米, 中 部以上 增粗, 柱头阔 圆维状 ,顶端 平截。 小坚果 卵形, 长 3-4 毫米, 无毛, 2 深裂, 有纵肋 ,顶端 开裂, 每裂片 分裂为 有角状 尖头, 单 种子的 1 对小 坚果。 花果期 4—10 月。 产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500 — 1000 米的 田边、 路旁、 草地、 荒地;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亦有。 广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2. 拟 大尾摇 图版 19 3 , 2 — 3 Heliotropium pseudoindicum H. Chuang ( 1983). 草本, 基 部呈灌 木状, 粗壮 直立, 具分枝 ,被糙 硬毛。 叶 互生, 叶片狭 椭圆形 ,长 4 一 8 厘米, 宽 1 一 2.4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多 少密被 糙硬毛 ,第一 次侧脉 7 — 9 对, 叶面不 明显, 和中脉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5 — 1 厘米, 被糙 硬毛。 蝎尾状 花序 多数, 复合 成圆锥 状聚伞 花序, 顶生于 茎和分 枝先端 ,长 5 — 9 厘米, 宽 6 — 9 厘米, 总 花梗长 2 — 4.5 厘米, 被糙 硬毛。 花 多数, 于花序 轴的一 侧排成 二列; 花萼 绿色, 长 2.5 — 3 毫米, 5 裂, 裂片 披针形 或狭披 针形, 外面 密被糙 硬毛; 花冠 紫色, 长 6 — 7 毫米, 外 面被细 短毛, 檐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管圆 筒形, 长 4 一 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 丝短且 细, 着生于 管中部 下方; 子 房小, 长不到 1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略长于 子房, 柱头圆 柱形, 长 约 1 毫米, 与 子房近 等粗。 小 坚果近 肾形, 灰绿色 ,长约 1 毫米, 表 面具不 明显的 蜂窝状 回 陷, 无毛。 花果期 8 月 前后。 产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580 米 左右的 地边。 模式标 本采于 勐仑。 3. 细叶 天芥菜 Heliotropium strigosum Willd. (1798); DC. (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Hemsl. (1890); Johnst. (1951); 海南 植物志 (1974). Lithospermum chinense Hook, et Arn. ( 1836); Spengler (1919)*; Hand.-Mazz. (1936). 多 毛纤细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根圆 柱形, 长达 11 厘米, 粗达 0.3 厘米, 向下 渐狭, 下部 具少数 分枝。 茎 极多, 纤细, 平卧或 上升, 被糙 硬毛, 基部 呈亚灌 木状。 叶多数 ,小而 密集, 叶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2 — 2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骤尖, 边缘 全缘, 通常 背卷, 两 面被糙 硬毛, 中脉 在叶面 微回, 在背面 隆起, 无明显 的侧脉 ;叶 柄无或 极短。 蝎尾状 聚伞花 序顶生 于茎及 分枝的 先端, 纤细, 长 3 — 5 厘米, 被糙 硬毛。 花 数朵, 排列于 花 序轴的 一侧; 苞片 披针状 线形, 长 1 一 3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花萼 绿色, 长 1.5 — 2 毫米, 外面被 糙硬毛 ,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花冠 白色, 有时带 黄色, 长 2.5 — 3.5 毫米, 外面 被糙硬 毛, 檐部 5 裂, 裂片 卵形, 管圆 筒形, 明显长 于冠檐 ;花药 极小, 花 丝长约 0.5 毫米, 着生于 管的近 基部; 子 房小, 被毛, 花 柱长约 0.4 毫米, 柱头 盘状, 稍长于 花柱。 果近 球形, 略压 扁, 直径约 1.5 毫米, 被糙 硬毛, 成熟时 分裂成 4 个等 大的小 坚果。 花果期 7 — 8 月。 云南 西北部 永胜新 记录, 生 于海拔 1300 米 的金沙 江边; 我 国东南 部各省 亦有。 越南、 印度、 伊朗、 非洲东 部至西 部均有 分布。 此 种原为 旧大陆 热带海 滨沙地 分布的 种类, 在伊 朗和我 国金沙 江河谷 的分布 点显然 
紫草科  689  是古 地中海 海退后 遗留的 残迹。 5. 紫丹属 Tournefortia L. 乔木或 灌木, 稀草本 ,常 蔓生或 攀援。 叶 互生, 全缘, 通常 较宽, 明显具 叶柄。 多花密 集排列 成蝎尾 状聚伞 花序, 顶生, 二 歧状。 花小, 无 梗或近 无梗; 无苞片 ;萼片 5 或 4, 披针 形或 卵形; 花冠白 色或带 绿色, 檐部 5 或 4 裂, 裂 片小, 伸展, 管圆 筒形; 雄蕊 5 或 4 , 内藏, 花丝短 ,花药 长圆形 ;子房 4 室, 花 柱短或 近无, 顶生, 不分裂 或稀浅 2 裂, 柱头 1, 大, 稀有 2 浅裂; 胚 珠每室 1 枚。 核果小 ,卵 珠形, 具多液 汁的中 果皮, 内果皮 成熟时 分裂成 2 或 4 个含 2 或 1 种 子的小 坚果。 约 150 种, 分布于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分布 于西南 部和东 南部, 云南有 1 种。 1. 紫丹 图版 193, 4 Tournefortia montana Lour. (1790); Merr. (1935); Johast. (1935), (1951); 海 南 植物志 (1974)*. Tournefortia sampsonii Hance (1868); T. boniana Gagnep. ( 1914); T. gaudichaudii Gagnep. (1914); T. brachyantha Merr. et Chun (1935). 攀援 灌木, 高 1.2 — 4 米。 叶片 披针形 或狭卵 状披针 形或狭 卵形, 长 8 — 15 厘米, 宽 2 — 6.5 厘米, 先端长 渐尖或 急尖, 基部 宽楔形 至圆, 叶面 绿色, 被极稀 疏的短 糙伏毛 和具密 集的 颗粒状 突起, 背面带 灰色, 被较 密集的 短糙伏 毛和具 密集的 颗粒状 突起, 第一 次侧脉 5-7 对, 和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背面 凸起; 叶柄长 0.2 — 1.5 厘米, 疏 被毛。 蝎尾状 聚伞花 序顶 生于具 叶的短 枝上, 长 3 — 15 厘米, 二歧状 分枝; 无 苞片。 花萼长 1 一 4 毫米, 深 裂至中 部以下 ,裂片 三角状 披针形 ,两面 被毛; 花冠 白色, 有时 带绿或 带黄, 长 0.5 — 1.2 厘米, 檐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长 0.5 — 3 毫米, 管 基部粗 0.5 — 1.5 毫米, 向上 扩展, 至 中部粗 1 一 3 毫 米, 再向喉 部逐渐 收缩, 外面 疏被糙 伏毛; 花药 长圆状 线形, 长 1.5 — 3 毫米, 花丝极 短或近 - 无, 着生于 管的近 基部; 子 房近卵 珠形, 4 室, 无毛, 花柱 近无, 柱头 盘状。 核果近 球形, 直 径约 5 毫米, 生时 绿色, 干时茶 褐色, 明显 具沟。 花果期 2 — 4 月。 产西双 版纳、 耿马、 沦源 一带, 生 于海拔 500 — 600 米的草 丛中或 灌丛、 疏 林中; 广东亦 有。 越 南也有 分布。 6. 毛 束草属 Trichodesma R. Br. nom. conserv. 草 本或亚 灌木。 叶 互生或 对生, 全缘。 花多数 ,排列 成稀疏 的蝎尾 状聚伞 花序。 花萼 5 浅裂或 5 深裂, 裂片卵 形或披 针形, 覆瓦状 排列, 先端 渐尖或 骤尖, 基部通 常具翅 ,心形 或 箭形, 果时 增大; 花 冠近辐 射状或 高脚碟 状或漏 斗状, 冠檐 5 裂, 裂片 卵形; 雄蕊 5,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花 丝短, 花 药大, 长圆形 或线状 披针形 ,聚集 成一圆 锥体, 药隔 顶端呈 芒状并 螺旋状 旋转; 子房圆 锥状卵 珠形, 4 室, 每室 1 胚珠, 花柱 丝状, 柱 头小, 球形。 小坚果 4, 卵 珠形、 三角 形或近 球形, 平滑 或具^ 纹或被 长硬毛 ,具边 缘或无 明显的 边缘。 种 子长圆 
69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4 1 — 7. 毛束草 Trichodesma calycosum Coll. et Hemsl., 1. 花枝, 2. 叶面一 部分, 3. 花外 形, 4. 果和 果萼, 5. —花 辦, 6. 雄蕊, 7. 果; 8 — 12. 蒙 自石松 Lithospermum hancockianum Oliv., 8. 植株, 9. 叶背一 部分, 10. 花冠 展幵, 11. 花夸和 雌蕊, 12. 果。 (张宝 福绘) 
紫 草 科  691  形或近 圆形, 外种 皮薄; 胚几占 据整个 种子, 胚根 极短, 子 叶大, 圆形。 约 35 种, 分布于 亚洲、 非洲 及澳大 利亚的 热带、 亚热带 地区。 我国有 1 种, 产 西南部 和 台湾。 1. 毛束萆 图版 194, 1-7 Trichodesma calycosum Coll. et Hemsl. (1890); W. W. Smith. (1911); Lacaita (1916); Hand.-Mazz. (1936); Johnst. (1952); "图鉴 "(1974)*. Trichodesma hemsleyanum L6vl. (1914), (1916); Brand (1921); T. sinicum Brand (1913), (1921); Lacaitaea calycosa (Coll. et Hemsl.) Brand (1914), ( 1921);T. calcareum Craib (1914); T. I^hasianum var. calcareum (Craib) Brand (1921). 灌木, 直立, 高 1 一 3 米。 小枝 四棱, 粗达 6 毫米, 密 被短糙 伏毛。 叶对生 ,叶片 狭椭圆 形或楠 圆形, 长 10 — 26 厘米, 宽 3 — 9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狭 楔形, 两面密 生短糙 伏毛, 侧 脉 7 — 9 对, 弧曲 上升, 和中脉 在两面 均隆起 ;叶柄 0.5 — 4 厘米, 上部 具翅。 花组成 圆锥花 序, 顶生, 长 10 — 28 厘米, 密被诱 色短糙 伏毛, 花序有 长梗。 花梗长 0.5- -1.5 厘米, 密被锈 色短糙 伏毛; 花萼 钟状, 长 1 一 1.2 厘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三 角形, 覆瓦状 排列, 顶 端长渐 尖, 两面密 被短糙 伏毛, 果时 增大; 花冠 白色, 长 1.2 — 1.4 厘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宽 卵形, 先端长 渐尖, 管圆 筒形, 喉部具 10 个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的 附属物 ;雄蕊 长圆状 线形, 长 约 1 厘米, 花 药密生 白色长 柔毛, 药隔 突出呈 芒状, 芒的先 端螺旋 状旋转 ,花丝 极短,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1/3 处; 子房 4 裂, 花 柱长约 0.9 厘米, 向上 渐狭。 小坚果 4 , 宽卵形 ,长约 5 毫米, 宽约 4 毫米, 外面 有碗状 边缘, 边 缘具不 规则的 细齿。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西双 版纳、 湖沧、 景东、 双柏、 、庐水 、屏边 等地, 生 于海拔 1100 — 2200 米的 草地、 灌丛 中或 林中; 贵州 亦有。 从缅 甸北部 到泰国 北部、 老 a± 北部、 越 南北部 以及锡 金均有 分布。 7. 滇 紫草属 Onosma Linn. 二年生 或多年 生植物 ,草 本或半 灌木, 植株 被毛。 ^直立 或上升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 互生, 全缘。 聚 伞花序 顶生, 有苞片 ,常组 成圆锥 花序。 花萼 5 深裂或 浅裂, 裂片条 状披针 形或狭 三角形 ,果时 稍扩大 ;花冠 黄色、 白色或 紫色、 红色, 冠 檐短, 5 浅裂, 裂片 齿状, 福射 对称, 花冠管 筒状或 杯状, 喉部 扩大或 收缩; 雄蕊 5, 內 藏或伸 出花冠 之外, 花药披 针状条 形, 渐尖, 基部 箭形, 侧面 到基部 合生成 一管或 仅基部 合生, 花丝 线形, 有时基 部扩大 ,着生 于冠 管上; 子房 4 深裂, 花柱 丝状, 不 分裂, 着生于 子房裂 片间的 基部, 柱头 头状或 2 浅 裂。 小坚果 4 , 卵 珠形, 直立或 弯曲, 光滑或 具小疣 状突起 ,着 生面在 基部。 约 150 种, 分布 于地中 海到喜 马拉雅 山区和 我国。 我国有 30 余种, 主 产西南 部和新 疆, 云南有 14 种。 分种 俭索表 1(20) 花 药侧面 到基部 合生, 形成一 管。' 2(9) 花药内 藏或仅 先端伸 出花冠 之外。 
692  云南 植物志  3(6) 花丝和 花柱下 部被短 柔毛。 4( 5 ) 叶密 被毛; 中部茎 生叶宽 1 一 2 厘米, 上部茎 生叶基 部骤然 变宽, 多 少抱茎 1 , 漢紫草 0* paniculatum 5( 4 ) 叶疏 被毛; 中部茎 生叶宽 3 — 4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基部 不抱茎 2, 矩叶 漢紫草 。• oblongifolium 6(3) 花丝 和花柱 无毛。 7( 8 ) 魏条, 高 30 — 60 厘米, 上升或 tl 匐; 基 生叶在 开花期 宿存; 花冠蓝 紫色, 长约 2 厘米, 花萼长 1.2 — 1.7 厘米, 花 药长约 1 厘米 3. 沧怒 滇紫草 0. wardii 8(7) ^单一 ,高 30 — 120 厘米, 直立; 基生叶 在开花 期枯萎 ;花冠 红色或 紫色, 长 1.3 — 1.8 厘米, 花萼长 0.9 — 1.2 厘米, 花药长 6 .5 — 8. 5 毫米 4. 密花 滇紫草 0. confertum 9( 2 ) 花 药全部 或一半 以上伸 出花冠 之外。 10(11) 花 药及花 蕾的顶 端向一 侧弯曲 S. 多枝 滇紫草 0. multiranuMuin 11(10) 花药 及花蕾 的顶端 直立。 12(13) 花白色 ,长 10 — 13 毫米, 里面基 部具长 柔毛, 花柱 下部疏 被毛; 花 药大约 2/3 伸出 花冠外 6. 白花 滇紫草 0. album 13(12) 花紫色 或红色 ,长 不超过 10 毫米, 里面基 部有毛 或无毛 ,花柱 无毛。 14(19) 花药 大半伸 出花冠 之外; 花萼长 5 — 7 毫米。 15(16) 花冠 外面具 5 条纵向 毛带, 里面疏 被毛; 花丝基 部和邻 近的花 冠筒处 有乳头 伏突起 和腺体 7. 具腺 滇紫草 0. adenopua 16(15) 花冠 外面被 槌毛, 里面具 5 或 10 条纵向 毛带; 花丝基 部和邻 近花冠 筒处无 乳头状 突起和 腺体. 17(18) 花冠 里面具 10 列向 上的短 硬毛; 茎 生叶密 集互生 8. 易门 滇紫草 0. decMtichum 18(17) 花冠 里面具 5 列短 柔毛; 茎生叶 较稀疏 9. 禄劝 滇紫草 0. luquanen.e 19(14) 花药 全部伸 出花冠 之外; 花萼长 7—10 毫米 10. 露蕊 滇紫草 e«ertum 20(1) 花药 仅基部 合生, 不伸 出花冠 之外。 21(22) 植株高 80 — 120 厘米; 花萼深 裂至近 基部, 裂 片狭, 条状披 针形; 花紫红 色或粉 红色; 叶 具不明 显的数 对侧脉 11. 昆明 滇紫草 0. cingulatum 22(21) 植株高 30 — 60 厘米; 花萼 深裂至 中部, 裂片狭 三角形 ;花 蓝色、 紫色或 黄色; 叶仅具 1 脉。 23(24) 花 黄色, 长 1 厘米 12. 灌丛 滇紫草 0- dumetorum 24(23) 花蓝色 或紫色 ,长 1.3 — 1.5 厘米。 25(26) 茎生 叶疏离 互生, 基 部渐狭 13. 假 狼紫草 0. lycop.ioide. 26(25) 茎生 叶邻近 互生, 有吋近 对生, 基部圆 M. 小喉 滇紫草 microstoma 1. 滇紫草 图版 195, 6—7 Onosma paniculatum Bur. et Franch. (1891); Diels (1912) ; Hand. -Mazz. (1936); Johnst. (1951);" 图鉴" (1974)*. Onosma paniculatum var. hirsutistylum Lingelsh. et Borza (1914); Limpr. in Fedde (1922). 二年 生或稀 多年生 草本, 髙 40 — 100 厘米。 主根 粗壮, 长达 18 厘米, 粗 0.6 — 2 (— 3) 厘米, 紫 黑色。 茎单一 ,有时 2, 粗壮,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5 — 10 毫米, 密 被伸展 的白色 长硬 毛和反 曲不等 长的短 硬毛; 根茎短 ,密 被残枯 叶基。 基生叶 多数, 叶片条 状披针 形或狭 倒披 针形, 长 6 — 20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边缘 全缘, 平 
紫草科  693  图 版 195 —5. 密花 滇紫草 Onosma confertum W. W. Smith,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 花冠 展开, 4. 花萼及 雌蕊, 5. 果; 6—7. 滇紫草 0. paniculatum Bur. ct Franch., 6. 花冠 展开, 7. 花考及 雌蕊。 (李锡 畴绘) 
694  云南 植物志  展 或有时 背卷, 叶面被 紧贴的 白色有 圆形基 盘的长 硬毛及 贴生不 等长的 短硬毛 ,背 面密被 不等 长的短 硬毛, 叶脉 1, 在表面 微回, 生短 硬毛, 在背面 隆起, 生长 硬毛, 叶柄短 或长达 8 厘米, 具翅, 基部 扩大成 宽鞘; 下部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上逐 渐变小 ,中部 以上者 无柄, 狭披 针形, 宽 1 一 2 厘米, 基部 扩大, 略抱茎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 于茎先 端及发 自上部 莲生叶 腋内、 长 3 — 10 厘米 的花序 梗上, 排 列成长 10 — 38 厘米、 径 6 — 22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密被 长硬 毛和反 曲不等 长的短 硬毛, 聚伞 花序果 时延长 并成单 侧总状 花序; 苞 片下部 者披针 形, 抱茎, 最 上部者 钻形。 花梗 粗壮, 劲直, 长 0.6 — 2 厘米, 密 被长硬 毛和反 曲不等 长的短 硬毛; 花萼 绿带蓝 紫色, 长 0.7-- 1.5 厘米, 果时不 增大,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条 状狭披 针形, 外面 被长硬 毛和短 硬毛, 里面 被不等 长的短 硬毛; 花冠暗 红色、 粉江色 或后带 蓝紫色 ,管杯 状, 长 1 一 1.7 厘米, 基 部直径 2.5 — 3.5 毫米, 向 上逐渐 开展, 至最上 部直径 6 — 10 毫米, 外面 密被向 上的短 柔毛, 里面无 毛或有 5 列稀 疏短柔 毛排成 的纵向 毛带, 基 部有长 柔毛, 簷部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宽过 于长, 边缘 内卷; 雄蕊 5, 内藏, 花药 条形, 长 0.5—0.9 厘米, 合生成 一管, 花丝 钻形, 长 0. 3 — 0.6 厘米, 被短 柔毛, 极稀疏 至密集 ;子房 小, 4 深裂, 花柱 丝状, 生 于子房 裂片间 基部, 长 1.5 — 1.8 厘米, 下部被 短柔毛 ,柱 头小, 2 裂。 小坚果 近卵形 ,长约 2 毫米, 无 光泽, 具瘤状 突起。 产大理 、丽江 、中甸 、洱源 、鹤庆 、永宁 、永胜 、昆明 、蒙自 ,生 于海拔 2000 — 3300 米的草 坡、 灌丛下 或松栎 林下,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贵州 西部、 西藏。 不丹 也有。 2. 矩叶 滇紫萆 Onosma oblongifolium W. W. Smith, et Jeffrey (1916); Johnst. (1951).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75 厘米。 主根 粗壮, 上 部粗达 1.5 厘米, 紫 黑色。 茎 单一, 直立, 不分枝 ,基 部粗约 7 毫米, 密被 向下、 基部增 粗的短 硬毛。 根茎短 ,密被 残枯的 叶基。 基生 叶 多数,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达 16 厘米, 宽达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两面疏 被糙毛 和长 硬毛, 中脉宽 ,两 侧各具 1 条细 纵脉, 叶 柄长达 7 厘米, 具宽翅 ,基 部扩大 成銷; 茎生叶 多数, 绿色, 粗糙, 中部茎 生叶狭 长圆形 ,长 12 — 14 厘米, 宽 3 — 3.8 厘米, 先端 略钝, 基部骤 然 收缩, 无柄, 上部茎 生叶长 圆状披 针形至 三角状 卵形, 向上 渐小, 叶 面疏被 具圆形 基盘的 短 刚毛。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 于茎先 端和发 自最上 部叶腋 的花序 梗上, 排列成 一圆锥 花序, 聚伞 花序果 时成单 侧总状 花序; 苞片 卵形。 花梗 纤细, 长 5 — I 3 毫米; 花萼长 1 一 1.2 厘米, 5 裂至 基部, 裂片 狭倒披 针形, 果时不 增大, 两面疏 被细毛 ,边缘 密被长 硬毛; 花冠 红色^ 蓝, 长 1.3 — 1.5 厘米, 簷部 5 浅裂, 宽过 于长, 边缘 反卷, 管基 部粗约 2. 5 毫米, 向上 逐渐扩 展至 喉部粗 8.5 毫米, 外 面上半 部密被 向上、 紧 贴的短 柔毛, 里面在 每一花 冠裂片 下有一 纵向 毛带, 基 部具长 柔毛; 花药长 7 — 8 毫米, 连合成 一管, 内藏; 花丝长 4 . 5 — 5 毫米, 密被 短 柔毛; 花柱长 1.5—1. 6 厘米, 密被紧 贴向上 的毛。 小坚果 揭色, 无光泽 ,长 2. 5 — 3 毫米, 具不 明显的 小瘤状 突起和 凹痕。 产西 北部, 海拔约 30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永宁 (标 本未见 )o 3. 沧怒 滇紫萆 Onosma wardii (W. W. Smith) Johnst. (1951). Onosma hool^eri C. B. Clarke var. wardii W. W. Smith (1916).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主根 有色。 莲 上升或 匍匐, 数条, 通常不 分枝, 基部粗 
紫草科  695  3-5 毫米, 被 151 硬 毛或向 下的短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在 开花期 宿存, 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10-18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先端 急尖, 叶面 绿色, 被紧贴 、具圆 形基盘 的刚毛 ,背面 白色, 密被 短柔毛 及少数 粗毛; 中部^ 生 叶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5 — 9 厘米, 宽 6 — 12 毫 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急尖 或圆。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于茎 先端或 发自最 上部叶 腋里的 短花梗 上; 花梗长 5 — 15 毫米; 花萼长 12 — 17 毫米, 被长 柔毛; 花冠紫 蓝色, 长约 2 厘米, 管基部 宽约 2 毫米, 向上逐 渐开展 ,至 喉部宽 8 — 11 毫米, 外面被 向上的 槌伏毛 ,里 面沿每 一花冠 裂 片向下 具紧贴 的长柔 毛带, 基 部被长 柔毛, 其他 无毛; 花药长 1 厘米, 连合成 一管, 花丝 长约 6.5 毫米。 小坚果 未见。 . 产德饮 、怒江 、润 沧江分 水岭, 海拔 3900 米 左右.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4. 密花 滇紫蕈 图版 195, 1-5 Onosma confertum W. W. Smith (1913); Hand.-Mazz. (1936); Johnst. ( 195 1 ); "图鉴 "( 1974). Onosma forrestit W. W. Smith ( 1913). 粗壮 草本, 高 30 — 120 厘米。 主根长 而粗, 紫 黑色, 长可达 40 厘米, 粗达 1.2 厘米。 茎 直立, 通常 单一, 不 分枝, 绿色 带紫, 基 部粗达 1 厘米, 疏被 伸展或 上升、 基 部加粗 的长硬 毛和被 紧贴、 向上 或中部 以下向 下的短 硬毛; 根 茎密被 残枯的 叶基。 基生叶 多数, 通常在 幵花期 枯萎, 叶片 条状披 针形, 长 4 一 1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边 缘 全缘, 常 背卷, 叶面被 白色、 紧贴、 有盘 状基部 的长硬 毛及貼 生不等 长的短 硬毛, 背面密 被短 硬毛和 少数长 硬毛, 叶脉 1, 在叶面 凹陷, 在背面 隆起,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翅, 基部 鞘状;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向 上逐渐 变小, 上部者 无柄。 聚伞花 序多数 ,生 于茎先 端及发 自上部 茎生叶 腋内、 长 3 — 10 厘米 的花序 梗上, 排列成 开展、 延长 的圆锥 花序, 长达 40 厘 米, 径达 20 厘米, 疏 被长硬 毛和短 硬毛; 苞片与 叶同形 ,但 较小, 狭披 针形至 钻形。 花梗长 0.6-1.2 厘米; 花萼长 0.9 — 1.3 厘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条 状狭披 针形, 外 面被具 基盘的 长硬 毛和短 柔毛, 里 面被短 柔毛; 花冠 红色或 紫色, 长 1.3 — 1.8 厘米, 簷部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宽过 于长, 管 杯状, 基 部直径 2 — 3.5 毫米, 向 上逐渐 开展, 至最上 部直径 0.6 — 1 厘 米, 外面 密被向 上的短 柔毛, 里面 无毛或 有毛, 基部有 长柔毛 ;雄蕊 5, 内藏, 花药 条形, 长 0.6-0.9 厘米, 合生成 一短管 ,紫 黑色, 花丝长 0.5 — 0.8 厘米, 无毛; 子 房小, 4 深裂, 花柱 丝状, 长 1.5—1.8 厘米, 无毛, 柱 头小, 2 浅裂。 小坚果 近卵形 ,先端 骤然收 缩渐尖 ,长 2.5— 3 毫米, 带褐色 ,无 光泽, 具瘤状 突起。 产 中甸、 丽江、 永宁、 永胜、 洱源, 生 于海拔 2 4 00 — 3 300 米的草 坡或石 砾中; 四 川西部 也产。 模式标 本采自 洱源, 浪弯。 5. 多枝 漠紫草 Onosma multiramosum Hand.-Mazz. (1924), (1936); Johnst. ( 1951), 5a. 多枝 滇紫萆 (原 变种) var. multiramosum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茎 直立或 上升, 通常 具多数 分枝, 基 部粗约 0.6 厘米, 被伸展 、具 圆形基 盘的长 硬毛和 向下、 紧 贴的短 硬毛。 茎生叶 多数, 下部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8-18 厘米, 中部^ 生叶披 针形至 卵状长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叶 面 被伸 
696  云南 植物志  展、 具盘状 基部的 长硬毛 和多数 短硬毛 ,背面 被长硬 毛和短 硬毛, 通常 无脉。 聚伞花 序小, 多数, 生 于^、 分枝 先端和 发自最 上部叶 腋里、 长 1—4 厘米 的花序 梗上。 花梗长 2_4 毫 米, 果时 延长成 5 — 15 毫米; 花萼长 6 — 9 毫米, 5 裂片 纤细, 宽 0.5 — 1 毫米; 花冠芽 时不对 称, 先端明 显弯曲 ,花期 白色或 紫色, 不明 显的二 唇形, 长 8.5 — 10 毫米, 簷部 5 浅裂, 裂片 三角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管短, 近圆 筒形, 长 2 — 3 毫米, 粗 1.5 — 2 毫米, 向上扩 展至喉 部粗为 3.5 — 5 毫米, 外 面被向 上的糙 伏毛, 里面在 每一裂 片下有 1 纵向 毛带, 基部 具长 柔毛, 喉部在 每一弯 缺下具 褶折; 花药长 7 — 9 毫米, 连成 一管, 先端 延长且 弯曲, 花丝 钻形, 长 5 — 6 毫米, 无毛; 花柱长 15 — 1 8 毫米, 无毛。 小 坚果长 3 毫米, 具 小瘤状 突起和 凹痕。 产中甸 、丽江 ,生 于海拔 1650 — 2700 米的 干燥多 石地; 四川 也产。 模式 标本采 自中甸 (标 本未见 )。 5b. 湖沧 滇紫草 (变种 ) var. mekongense Johnst. (1951).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花冠喉 部无毛 ,里面 基部疏 被不明 显的长 柔毛. 产滇西 北澜沧 江流域 ,海拔 2400 米 左右. 模式 标本采 自贡山 (标 本未见 ). 6. 白花 滇紫草 Onosma album W. W. Smith et Jeffrey (1916); Hand.-Mazz. (1936) in nota, Johnst. (1951). 多年生 (? ) 草本, 高 60 — 70 厘米。 主根 延长, 粗约 0.5 厘米, 干时深 褐色。 茎 单一,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0.4 — 0.6 厘米, 被 伸展、 基部加 粗的长 硬毛和 短槌毛 及少数 细毛。 基 生叶极 多数,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5 — 8 厘米, 宽 0.4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 部下延 人 叶柄, 边缘 全缘, 常背卷 ,表面 绿色, 疏被 伸展、 具圆 形基盘 的长硬 毛和密 被紧贴 的短柔 毛, 背面灰 白色, 被长硬 毛和极 密集的 短柔毛 ,叶脉 1, 叶面 凹入, 背面 隆起, 叶柄 具翅, 近 基部 扩大; 中部茎 生叶披 针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0.5 — 0.8 厘米, 基 部圆, 无柄, 向上 渐小,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伞花 序多数 ,生 于茎先 端和发 自上部 叶腋、 长 3 — 8 厘米 的花序 梗上, 排列 成一 疏松、 延长 的圆锥 花序; 苞片 叶状, 披 针形至 钻形。 花梗长 0.5 — 2 厘米, 被伸 展的长 硬 毛和短 柔毛; 花萼长 1 一 1.3 厘米, 5 裂至 基部, 裂片 披针状 线形, 两面 被毛; 花冠 白色, 长 1 一 1.3 厘米, 簷部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管圆 筒形, 基 部粗约 0.2 厘米, 向上逐 渐开展 ,至 喉部粗 0.5 — 0.6 厘米, 外面 上半部 密被向 上的短 柔毛, 下 半部几 无毛, 里面疏 被毛, 基部具 长 柔毛; 花药长 0.9 — 1 厘米, 连成 一管, 大约 2/3 伸出花 冠外, 花丝长 0.6 — 0.7 厘米; 子房 4 裂, 花柱长 1.4 一 2 厘米, 下部疏 被毛. 小坚 果长约 3 毫米, 扁球形 ,上 端骤然 渐尖成 1 小 尖头, 灰色,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9 月 前后。 产永平 、漾濞 、丽江 ,生 于海拔 3000 米 左右的 山坡疏 林中。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平。 7. 具腺 滇紫萆 Onosma adenopus Johnst. (1951). 多年生 草本, 带灰色 ,高 10 — 40 厘米。 主根 延长, 上 部粗达 1 厘米。 茎常 数条, 发自 灌 木状的 茎基, 直立或 上升, 不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伸展 的长硬 毛和向 下的短 柔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2 — 6 毫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渐狭, 叶面 
紫草科  697  被具 圆形基 盘的长 硬毛和 少数短 柔毛, 背面疏 被长硬 毛和密 集的短 柔毛, 叶脉 1, 具短柄 或近 无柄; 茎生叶 中部者 最大, 披针 形或长 圆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2 — 12 毫米, 基 部圆,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于茎 先端和 发自最 上部茎 生叶腋 、长 1 一 3 厘米的 花序 梗上, 排 列成长 5 — 17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苞片 狭披针 形至最 上部者 钻形。 花梗长 0.2 一 0.8 厘米, 被伸展 的长硬 毛和短 柔毛; 花萼长 0.5 — 0.7 厘米, 5 深裂至 基部, 裂片近 线形, 宽 0.5 — 1 毫米, 两面均 被毛; 花冠 紫色, 长 8.5 — 9.5 毫米, 簷部 5 浅裂, 管 基部粗 1.5 毫 米, 向上逐 渐扩展 ,至 喉部粗 3.5 — 5 毫米, 外面 自每一 花冠裂 片先端 向下, 被短 而细、 向上 的毛, 形成 5 条纵向 毛带, 里面疏 被毛, 基部 无毛; 花药长 6 .5 — 7.5 毫米, 连合成 一管, 大 约一半 伸出花 冠管外 ,花丝 钻形, 长 5 — 5.5 毫米, 基部 和邻近 的花冠 筒处有 乳头状 突起和 腺体; 花柱长 9 一 17 厘米, 无毛。 小 坚果长 2 — 3 毫米, 白色, 密具 乳突。 据 I. M. Johnston (1951) 记载, 云南和 西藏交 界处有 分布, 但未见 标本; 四川 西部及 西藏 东南部 均有。 8. 易门 滇紫草 Onosma decastichum Y. L. Liu (1980)*. 多年生 草本, 高约 45 厘米。 灰 白色。 主根粗 壮延长 ,上 部粗近 2 厘米。 茎单一 ,不分 枝, 下 部粗约 0.8 厘米。 基生叶 莲座状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3.5 — 6 毫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全缘, 具短 柄;^ 生叶 多数, 较密集 互生, 叶片狭 披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1-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圆 ,具 3 条叶脉 ,近 无柄。 聚伞花 序顶生 和腋生 ,组成 圆锥花 序; 苞片披 针形, 长 0.5 — 1 厘米. 花梗 纤细; 花萼长 5 — 6 毫米,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密 被长 柔毛; 花冠 钟状, 长约 1 厘米, 簷部 5 裂, 裂 片三角 状披 针形, 长 2—2.5 毫米, 宽 1-1.5 毫米, 先端 外弯, 管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喉部粗 3—4 毫米, 外面密 被小槌 伏毛, 里 面具 10 列 向上的 稀疏短 硬毛; 花药长 7 — 7.5 毫米, 侧面 连合, 大半伸 出花冠 之外, 花丝钻 形,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2 — 2.5 毫 米处; 花柱长 13.5 — 15 毫米。 小 坚果灰 褐色, 长 2 — 2.5 毫米, 有 光泽。 产易门 ,海拔 1250 米 左右。 模式标 本采自 易门。 9. 禄劝 滇紫萆 Onosma luquanense Y. L. Liu (1980)*. 二年生 草本, 高 40 — 70 厘米。 茎直立 或上升 ,中 部以上 具数条 分枝, 基部 草质, 粗近 1 厘米。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 2 — 6 厘米, 宽 3 — 10 毫米, 先 端钝, 基部楔 形或圆 ,全缘 ,密被 糙硬 毛和糙 伏毛。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长 5 — 7 厘米; 苞片 卵状披 针形, 长 5-10 毫米。 花萼长 5 — 7 毫米, 5 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面被 糙硬毛 ,里 面密被 向上的 长 柔毛; 花冠长 8 — 10 毫米, 簷部 5 裂, 裂片三 角形, 先端 尾状, 花冠管 管状, 外面上 半部被 小槌 伏毛, 里面 每裂片 中肋有 1 列短 柔毛; 花药长 5 — 7 毫米, 侧面 连合, 大 半伸出 花冠之 夕卜, 花丝 钻形, 长 4.5 — 5.5 毫米, 着生 于管基 部之上 2.5 毫米处 ;子房 4 裂, 花 柱长约 13 .5 毫米, 无毛; 小坚果 4, 长约 2.5 毫米, 暗 灰色, 密被乳 突和具 稀疏的 小瘤状 突起。 产禄劝 ,海拔 19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禄劝。 10. 露蕊 滇紫萆 Onosma exsertum Hemsl. (1900)*, Hand.-Mazz. (1936); Johnst. ( 195 1 ); " 图^" 
698  云南 植物志  (1974)*. 二年生 草本, 高 30 — 120 米。 主根粗 壮延长 ,上 部粗达 1.2 厘米, 黑 紫色。 根茎短 ,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单一, 直立, 不分枝 ,基 部粗达 1.5 厘米, 被上升 或紧贴 、向上 、基部 加粗的 长硬 毛和很 细的短 硬毛。 基生叶 多数, 常早枯 ,叶片 披针形 或倒披 针形, 外部者 很小, 内部 者大, 长达 30 厘米, 宽达 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边缘 全缘, 常背卷 ,叶 面被具 圆形基 盘的长 硬毛, 无细 短毛或 极少, 背 面疏被 长硬毛 和密被 细的短 柔毛, 叶柄长 1 一 4 厘米, 具 翅, 基部 加宽;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向上 渐小, 最下 部者具 叶柄, 其他 无柄。 聚伞 花序数 枚, 生于 茎先端 和发自 上部^ 生叶 腋内、 长 3 — 10 厘米的 花梗上 ,排 列成一 开展的 圆锥花 序, 长达 38 厘米, 直径达 18 厘米, 被长硬 毛和细 短毛; 苞片狭 卵形至 钻形。 花梗长 0.3-1.4 厘米, 密被 向上紧 贴的短 糙毛; 花萼长 0.7 — 1 厘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线 状披针 形, 外面 密被紧 贴的短 糙毛和 细毛, 里面具 5 列极 细的短 柔毛; 花冠漏 斗状红 色转紫 蓝色, 长 0.7 — 1 厘米, 簷部 5 浅裂, 裂片三 角形, 长不足 1 毫米, 常 反折, 管下半 部粗约 2 毫米, 喉部粗 4 一 5 毫米, 外面上 半部密 被细短 柔毛, 下半 部毛极 稀疏, 里面 沿每裂 片向下 被细短 柔毛, 基部 无毛; 花药 条形, 长 5.5 — 6.5 毫米, 连 合成一 短管, 通常 整个伸 出花冠 之外, 花 丝丝状 ,长 7.5 — 9.5 毫米, 无毛; 子房小 ,长约 1 毫米, 4 深裂, 花柱细 ,长 1.5 — 1.9 厘米, 无 毛, 柱头 极小, 2 浅裂。 小坚果 卵形, 长约 3 毫米, 淡 褐色, 有白色 乳突。 花果期 8 — 11 月。 产 中甸、 鹤庆、 大理、 楚雄、 麓、 蒙自, 生 于海拔 1120 — 2700 米的 草坡、 灌丛下 和松栎 林下; 四川 也产。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11. 昆明 滇紫萆 图版 196, 1-4 Onosma cingulatum W. W. Smith, et Jeffrey (1916); Johnst. (1951); Y. L. Liu (1980). Onosma tsiangii Johnst. (1951); "图 鉴" (1974)*. 多年生 草本, 高 80 — 120 米。 主 根倒圆 锥形, 长达 20 多 厘米, 粗达 2 厘米, 带 紫色。 ^直 立, 不分枝 ,粗达 1.5 厘米, 被伸展 的长硬 毛和反 曲的短 硬毛。 基生叶 多数, 叶 片狭披 针形, 长达 30 厘米, 宽达 4.7 厘米, 通常 较小,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渐狭, 叶面被 具圆形 基 盘的长 硬毛和 少数短 硬毛, 背面沿 脉被长 硬毛, 其 余被短 柔毛, 中脉在 叶面微 回, 背面隆 起, 侧脉 数对, 不甚 明显, 叶柄 具翅, 长 2 — 6 厘米;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但 向上渐 变小, 中 部 以上者 无柄。 聚 伞花序 多数, 生于茎 先端及 发自上 部茎生 叶腋内 的花序 梗上, 组成长 15 — 42 厘米 的圆锥 花序; 苞片披 针形。 花梗长 0.5 — 1.5 厘米, 被毛; 花萼长 0.7—1.0 厘 米, 果时稍 延长, 5 裂至 基部,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面 被长硬 毛和短 柔毛, 里面 疏被短 柔毛; 花冠漏 斗状, 紫红 色或粉 红色, 长 0.7 — 0.9 厘米, 箬部 5 浅裂, 管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向上 逐渐 扩展, 至 喉部粗 0.5 — 0.7 厘米, 外面上 半部被 向上紧 贴的短 柔毛, 里面 除基部 被长柔 毛外, 其余 无毛; 花药长 0.3 — 0.4 厘米, 基部 连合, 不伸出 花冠外 ,花丝 钻形, 长 2.5 — 3.5 毫 米; 子房 4 裂, 花柱长 0.7 — 1 厘米, 不 伸出花 冠外, 无毛。 小 坚果长 2.5 — 3 毫米, 黑色, 有 光泽, 具淡色 瘤状突 起。' 花果期 .7 — 10 月。 产昆明 、禄劝 、嵩明 、富民 、江川 及昭通 ,生 于海拔 2000 — 2800 米 的山坡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昭通。 12. 灌丛 滇紫萆 
紫草科  6Q9  图 版 196 1—4. 昆明 a 紫草 Onosma cingulatum W. W. Smith, et Jeffrey, 1. 植株 下部, 2. 植 株上部 j 3. 花冠 展开, 4. 果及 花考; 5 — 7. 小喉 演紫草 0. microstoma Johnst., 5. 植株 下部, 6. 植 株 上部, 7. 花 外形。 (李锡 畴绘) 
700  云南 植物志  Onosma dumetorum Johnst. (1951). 多年生 草本, 高 25 — 60 厘米。 主根 延长达 20 厘米, 粗 0.3 — 0.5 厘米, 有少数 纤维状 须根。 茎 1 一 3, 不分 枝或近 基部具 分枝, 被伸展 、基 部加粗 的长硬 毛和短 柔毛。 基 生叶多 数, 叶片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2 — 3.5 厘米 r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叶面绿 色, 被 紧贴、 有 白色圆 形基盘 的长硬 毛和极 细的短 柔毛; 背面 淡绿, 被稀疏 的长硬 毛和密 集的短 柔毛; 茎生 叶疏离 互生, 叶片披 针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通 常上部 叶较下 部叶大 ,均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伞花 序顶生 ,长 2 — 3 厘米, 密集 多花。 花梗长 0.3 — 1 厘米, 被长硬 毛和短 柔毛; 花萼长 6 — 7 毫米, 5 深裂, 裂片狭 三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管浅 杯状, 外面 被长硬 毛和短 柔毛, 里 面被极 密集, 紧贴、 白 色的柔 毛状长 硬毛; 花冠 黄色, 长 约 1 厘米, 簷部 5 浅裂, 花冠 管中部 最粗, 两端 收缩, 外 面除基 部外, 被紧贴 向下的 细短柔 毛, 里面 仅基部 被白色 柔毛; 花 药长约 4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伸 出花冠 之外, 花丝 钻形, 长约 5 毫米; 子房小 ,花 柱长约 1 厘米, 无毛, 不伸出 花冠外 。小 坚果卵 圆形, 长 1.5—2 毫米, 褐色, 无 光泽, 具瘤状 突起。 花果期 7 月 前后。 产凤庆 ,生 于海拔 2450 米左 右的灌 丛边。 模式标 本采自 凤庆。 13. 假 狼紫草 Onosma lycopsioides Fisch. (1940); Johnst. (1951). 多年生 草本, 具 强壮的 主根。 茎 数条, 高 30 — 50 厘米, 直立, 不 分枝, 基部粗 3.5 — 5 毫米, 被伸 展的长 硬毛。 基生叶 多数, 叶片倒 披针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0.8 — 1.5 厘米, 先 端 急尖, 叶 面干时 暗色, 被具圆 形基盘 的长硬 毛和短 硬毛, 背面 灰色, 疏被 长硬毛 和密被 短柔毛 ,叶脉 1,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中部和 上部茎 生叶披 针形至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10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钝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伞花 序少数 ,生 于茎先 端及 发自最 上部茎 生叶腋 的花序 梗上。 花梗长 3 — 10 毫米, 密被毛 ;花萼 7 — 9 毫米, 5 裂 至近 中部, 裂片狭 三角形 ,长 4 一 5 毫米, 萼管浅 杯状, 两面均 被长硬 毛和短 柔毛; 花 冠蓝色 或带 紫色, 长 1.3 — 1.5 厘米, 簷部 5 浅裂, 管圆 筒形, 外 面被短 柔毛, 里面仅 基部被 长柔毛 5 花药 5 — 6 毫米, 基部 连合, 不伸出 花 冠外, 花丝 钻形, 长 4—5.5 毫米; 子房 4 裂, 花柱长 1.4 一 1.6 厘米, 无毛。 小坚果 卵珠形 ,长 2.5—3 毫米, 具 小瘤状 突起。 花果期 4 月 开始。 产瑞丽 -怒江 分水岭 及景东 ,生 于海拔 1700 — 3300 米 的多石 高山牧 场或岩 壁脚。 印 度 东北部 也有。 14. 小喉 滇紫萆 图版 196, 5 — 7 Onosma microstoma Johnst. (1951). 多年生 草本, 高 30 — 60 厘米。 主根 粗壮, 上 部粗达 1 厘米。 根^ 密 被残枯 的叶基 。茎 若干, 不 分枝, 基 部粗约 0.3 厘米, 密被伸 展的长 硬毛和 少数短 硬毛。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在 开花期 枯萎,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0.4 — 0.7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渐狭, 叶面密 被具圆 形基盘 的长硬 毛和短 硬毛, 背面密 被长硬 毛和短 柔毛, 基部毛 更密和 更长, 中部以 上茎生 叶邻接 互生, 有时近 对生, 叶片披 针形, 长 4 一 6 厘米, 宽 1 一 1.5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 伞花序 少数, 生于茎 先端和 发自最 上部茎 生叶腋 的 短花序 梗上, 花序长 3 — 4 厘米, 多花, 排列极 密集。 花梗长 2 — 10 毫米, 密被毛 ;花萼 长 0.7 — 1 厘米, 深裂至 1/2 或 2/3, 裂 片狭三 角形, 长 5 — 6 毫米, 萼管浅 杯状, 外 面密被 
紫草科  701  柔毛 状长硬 毛和短 柔毛, 里面 密被柔 毛状长 硬毛; 花冠紫 蓝色, 长 1.4 一 I. 6 厘米, 簽部 5 浅裂, 裂片 反折, 管 筒状, 基部粗 1.5 — 2 毫米, 向 上逐渐 扩大, 中 部之上 最粗, 向上 逐渐收 縮, 喉部径 3 — 4 毫米, 外 面上部 2/3 密被短 柔毛, 里面基 部具稀 疏的长 柔毛; 花药 4 一 5 毫 米, 基部 连合, 内藏, 花丝 钻形, 长 5—6 毫米, 基部被 短柔毛 ;子 房小, 花柱长 1.5 — 1.8 厘 米, 无毛。 小坚果 未见. 产镇康 ,生 于海拔 3000 米 左右的 开阔多 石坡。 模式标 本采自 镇康。 , 8. 紫草属 Lithospermum L. 草本或 亚灌木 ,通常 被毛, 粗槌。 叶 互生, 全缘, 被 糙毛, 粗糙。 花组成 总状花 序或单 个 腋生, 具 苞片。 花萼 5 裂, 裂片 线形, 被毛; 花冠 白色、 蓝色或 黄色, 管状或 漏斗状 ,冠簷 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钝, 伸展, 喉部裸 露或具 5 个 与雄蕊 互生的 浅囊状 或条状 纵褶; 雄蕊 5, 内藏, 花药长 圆形, 钝或具 细尖头 ,花 丝短; 子房 4 深裂, 花柱 丝状或 圆柱状 ,柱头 头状, 2 浅裂。 小坚果 4 ,直立 ,卵 珠形, 无毛, 光滑或 粗糙, 疱痕在 基部。 60 种, 分布 于温带 地区。 我国有 6 种, 产 西南至 西北、 华北、 东北,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直立 草本; 茎生 叶密集 覆瓦状 排列于 茎上, 叶片 带伏, 边缘 背卷,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无柄; 花大, 长 2 — 3 厘米, 冠管 喉部有 5 个近圆 形的泡 伏隆起 1. 蒙 自石松 L. hancockianum 2(1) 匍匐 草本; 茎生 叶疏离 互生, 叶片倒 披针形 ,边缘 不卷, 背 面被槌 伏毛, 具柄; 花较小 ,长 1.2 — 1.5 厘米, 冠管 喉部有 5 条 长纵褶 2. 梓木草 L* zoUingeri 1. 蒙 自石松 图版 194, 8-12 石松 (植 物名实 图考) Lithospermum hancockianum Oliv. (1896); Johnst. (1952). Ltthodora hancocl^ianum (Oliv.) Hand.-Mazz. (1936); Stroh (1938); L. meirei Ldvl. (1913),(1915), fide Hand.-Mazz.e descr.; Arnebia hancoc\iana Johnst. (1937); Lauener (1978). 多年 生直立 草本, 高 10 — 22 厘米。 根圆 柱形, 延长, 干时 褐色, 里面 白色。 根 莲长达 20 厘米, 具 分枝, 密 盖覆瓦 状排列 的残枯 叶基。 基直立 ,被短 糙毛, 整个被 茎生叶 覆盖, 通常 自基部 具数条 分枝。 叶极 多数, 密集 覆瓦状 排列于 茎上, 叶片带 状或带 状狭披 针形, 长达 20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 并骤然 扩大成 鞘状, 边缘 全缘, 明显 背卷, 叶面 被 白色糙 伏毛, 背面密 被白色 绒毛, 中脉 在表面 微回, 在背面 隆起, 第一 次侧脉 2 — 4 对, 明 显或不 明显; 无 叶柄。 花序顶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长 3 — 9 厘米, 数花, 排列 稀疏, 总 花梗密 被白色 绒毛; 每花具 1 狭披 针形的 苞片, 叶状。 花梗 粗壮, 长 0.3 — 1 厘米, 密被 绒毛; 花萼 长 1 一 1.5 厘米, 外面 被白色 级毛, 里面被 细毛, 5 裂至 基部, 裂片带 状狭披 针形; 花 冠紫红 色、 紫 色或稀 蓝色, 长 2 — 3 厘米, 外 面多少 密被细 绒毛, 里 面被极 稀疏的 短毛, 簷 部直径 1-1.5 厘米, 5 裂, 裂片宽 长圆形 ,管圆 筒形, 长 1.5 — 2.5 厘米, 喉部有 5 个被 细毛、 与花冠 裂 片对生 的泡状 隆起, 近 圆形, 直径约 1 毫米, 中部有 1 纵向 浅沟; 花药长 圆形, 长 2 — 2.5 毫米, 花丝细 ,极短 ,着生 于冠管 喉部的 下方; 子房 4 裂, 长约 1 毫米, 花柱 纤细, 长 1.6 — 2.5 
702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柱头 2 裂。 小坚果 卵珠形 ,长约 3 毫米, 白色, 光滑。 花果期 3 — 10 月。 产砚山 、文山 、沾益 、蒙自 、昆明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的疏 林内、 草坡 或岩石 缝中。 模式标 本采自 蒙自。 • 2. 梓木萆 地仙桃 、马非 、猫 舌头草 (图鉴 ) Lithospermum zollinfireri DC. (1846); Hance (1878); Franch. (1884); Maxim. (1879); Hemsl. (1890);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Buglossoides zollingeri (A. DC.) Johnst. (1954). 多年 生匍匐 草本。 根 数条, 粗线形 ,长达 30 厘米, 上 部粗达 2 毫米, 中 部以下 有多数 纤维状 分枝, 外皮黑 褐色, 里面黄 褐色。 匍匐^ 长达 30 厘米, 疏被伸 展的糙 毛和小 瘤;^ 高 5 — 20 厘米, 淡紫色 ,被 白色伸 展的长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倒 披针形 ,长 2 — 7 厘米, 宽 0.8 — 1.7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具 1 小 尖头, 基部狭 楔形, 全缘, 两面被 糙伏毛 ,中 脉在叶 面 微回, 在背面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 柄长达 1 厘米;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但 较小, 具短柄 或近 无柄。 花序长 2.5—6 厘米, 3—6 花, 排列 稀疏, 被 白色长 硬毛; 具苞片 ,与叶 同形。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花萼长 0.7 — 1.2 厘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线形, 宽 不超过 1 毫米, 外面 被长 硬毛; 花冠 蓝色, 稀 紫色, 长 1.2 — 1.5 厘米, 外面疏 被细毛 ,檐 部直径 0.8 — 1 厘米, 5 裂, 裂片长 圆形, 管圆 筒形, 向下略 渐狭, 长 0.7 — 1 厘米, 里面上 半部有 5 条具 短毛、 与花 瓣对 生的粗 纵褶;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先端具 1 小尖头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中部 的 下方; 子房 4 裂, 扁 球形, 长不足 1 毫米, 花柱圆 柱形, 长约 0.3 厘米, 生于 子房裂 片间的 基部, 柱头 2 浅裂。 小坚果 卵球形 ,长约 3 毫米, 白色, 光滑。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 滇西北 (维西 ), 生 于海拔 2100 米 左右的 路边灌 丛中; 分布于 四川、 湖北、 安徽、 浙 江、 江苏、 河南、 陕西、 甘肃。 朝鲜、 日本 也有。 云南新 记录。 果 药用, 治胃胀 反酸、 吐血、 跌打损 伤等。 9. 倒 提壶属 Cynoglossum L.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直立, 被毛。 叶互生 ,叶 片宽, 椭圆形 、卵 形或披 针形, 全缘, 基 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具柄, 上部 莲生叶 无柄。 总状花 序延长 ,通常 不分枝 ,有 时为松 散的圆 维 花序, 无花 梗或下 部者具 短梗; 花 托金字 塔形。 花蓝色 或紫色 ;花萼 5 深裂, 裂 片近等 大, 果 时不增 大或稍 增大; 花冠 管短, 喉部具 5 个钝 或微缺 刻的附 属物,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花冠 5 裂片, 钝,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5, 内藏在 附属物 下方,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 药小, 卵形; 子房 4 裂, 有 4 胚珠, 花柱短 ,不 分枝, 生于子 房裂片 间基部 ,宿存 ,柱 头小。 小坚果 4, 着生面 居果的 顶部, 密生链 状剌。 种子直 立或稍 弯曲。 50-60 种, 分布于 温带和 亚热带 山地。 我国有 9 种, 除山东 、江 苏外, 其余各 省区均 产, 云南有 5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基生叶 心形; 花暗 紫色, 花冠长 6 — 7 毫米, 花咢长 5 — 7 毫米; 小坚 果大, 长达 1 厘米 1. 晴淡 倒提壶 C.triit«» 
紫草科  703  2(1) 基生 叶不为 心形; 花蓝色 或白色 ,花萼 长不过 4 毫米; 小坚果 较小。 3(6) 茎被 柔毛; 叶片被 絨毛; 花萼长 3 — 4 毫米, 花冠长 4 一 7 毫米。 4(5) 顶生 2 蝎尾状 聚伞花 序锐角 叉开; 花冠长 6 — 7 毫米, 冠 檐长于 冠管; 叶片 两面密 被白色 细绒毛 2, 倒提壶 C. amabile 5(4) 顶生 2 蝎尾伏 聚伞花 序钝角 叉开; 花冠长 4 一 5 毫米, 冠檐与 冠管近 等长; 叶片表 面被短 槌毛, 背 面 被绒毛 3. 叉花 倒提壶 C. zeylanicum 6(3) 茎被长 硬毛或 刚毛; 叶 片被长 硬毛; 花弯长 1 一 2 毫米, 花冠长 2 — 3 ( — 4 ) 毫米。 7(8) 花冠 蓝色, 附属物 梯形; 小坚 果边缘 密生铺 伏剌, 里面 疏生; 叶片 表面疏 被具基 盘的长 硬毛, 背面 密被短 硬毛或 细毛, 沿背 脉被长 硬毛, 常具 缘毛; 花梗 果吋短 于花咢 4 . 链剌 倒提壶 C. glochidiatum 8(7) 花冠通 常白色 ,稀 蓝色或 紫色, 附属物 横向长 方形; 小坚 果整个 密生销 状剌; 叶 面密被 具基盘 的长硬 毛, 背面被 硬毛并 混生短 柔毛, 沿脉 极密; 花梗果 吋稍长 于花萼 S. 小花 倒提褒 C. lanceolatum ssp. etilanceolatum 1. 暗淡 倒提壶 图版 197, 4-5 Cynoglossum triste Diels (1912): Brand (1921); Hand.-Mazz. (1924), (1936). 多年生 草本。 主根圆 柱状,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2 厘米, 干时黑 褐色。 根 茎长达 5 厘 米, 密被 黑色、 鳞片状 的残枯 叶基。 茎粗壮 ,髙 30 — 60 厘米, 有时达 1 米, 淡 绿色, 有时带 紫色, 密被或 疏被长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心形, 长 6 — 10 厘米, 宽 5 — 10 厘米, 先端渐 尖 或钝, 基部 心形, 全缘, 两面被 硬毛, 背面沿 脉尤密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数对, 弧曲 上升, 网脉 明显, 叶柄 粗壮, 长 5 — 25 厘米, 向基部 逐渐加 宽成鞘 ,宽 0.5 — 1.5 厘 米, 常密被 硬毛; 茎生叶 数枚, 疏离 互生, 下 部者与 基生叶 同形, 向 上叶片 逐渐变 卵形或 长 卵形, 叶柄 渐短。 数花排 列成总 状花序 ,由 3 — 5 总状 花序组 成圆锥 花序, 总花梗 粗壮, 密被 硬毛; 无 苞片。 花芽淡 绿色; 花梗长 0.5 — 0.7 厘米, 密被 硬毛; 花 萼淡绿 色略带 紫色, 深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状长 圆形, 长 5 — 7 亳米, 外面被 硬毛; 花冠暗 紫色, 长 6 — 7 厘 米, 檐部 5 深裂, 裂片宽 卵形, 管 较冠檐 部长, 喉部具 5 个梯 形的附 属物; 雄蕊 5, 花丝 极短, 花药 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子房 4 深裂, 长约 1 毫米, 花柱长 2 — 3 毫米, 柱 头小。 小坚果 4, 绿 色转淡 黄色, 近 圆形, 极压扁 ,直 径可达 1 厘米, 密 被圆维 形的铺 状刺, 症痕三 角状圆 形; 果 梗长达 1 厘米, 密被 硬毛。 种子 1 枚, 近 圆形, 压扁。 花果期 5 — 9 月。 产 丽江、 永宁、 中甸、 剑川、 鹤庆、 大理, 生 于海拔 ( 1700 —) 2500 — 3700 米的 草坡、 灌 丛下、 林中; 四川 西南部 也产。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2. 倒提壶 狗屎花 、一 把抓、 牛 舌头花 (滇南 本草) ,狗尿 蓝花、 蓝布裙 (图鉴 ) Cynoglossum amabile Stapf et Drumm. (1906); Diels (1912); Brand (1921); O. Stapf (1933)*; Hand.-Mazz. (1936); "图 鉴" (1974)*. 多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主根 狭倒圆 锥形, 长 10 — 25 厘米, 上部 粗可达 2 厘米, T 部 具少数 分枝, 干时黄 褐色。 根 茎短, 密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1-3, 高 20 — 50 厘米, 有时达 8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绿色, 有时带 红色, 密被长 柔毛。 基生叶 多数, 叶片长 圆状披 针形或 披针形 ,长 4 一 10 ( — 14)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钝 ,基部 楔形, 下延入 叶柄, 叶面质 绿色, 背面 较淡, 全缘, 两 面密被 白色细 续毛, 中脉 在背面 隆起, 侧脉 数对, 弧曲 上升, 汇 合成缘 
704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197 1—3. 锚刺 倒提壶 Cynoglossum glochidiatum Wall., 1. 植株, 2. 花冠 展开, 3. 果; 4—5. 暗淡 倒提壶 C.tdste Diels, 4. 植株 下部, 5. 果; 6 — 8. 宽 叶假鹤 風 Eritrichium brachytuba (Diels) Lian et J.Q.Wang.; 6. 植株, 7. 花冠 展开, 8. 果。 (张宝 福绘) 
紫草科  705  脉, 叶柄长 2 — 7 ( — 11) 厘米, 密被 白色细 绒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与基生 叶同形 ,下 部者 具柄, 上部者 无柄。 蝎 尾状聚 伞花序 多花, 锐角 叉开, 多数, 复合 成圆锥 花序, 总花梗 密被细 绒毛; 无 苞片。 花 芽绿色 带紫; 花梗长 2 — 5 毫米, 密被细 绒毛; 花萼 淡绿带 紫色, 5 深裂, 裂片 卵形, 长 3 — 4 毫米, 果时稍 增大, 外面 密生细 绒毛; 花冠 蓝色, 长 6 — 7 毫米, 檐 部 5 裂, 裂片近 圆形, 喉部具 5 个 紫色、 梯形附 属物, 管较冠 檐短; 雄蕊 5, 花药 卵形, 长约 1 毫米, 黄色, 花 药短, 白色; 子房 4 裂, 长不足 1 毫米, 花柱长 I. 5 — 2 毫米, 柱头 极小。 小 坚果 4, 卵形, 压扁, 长 3 — 4 毫米, 密被锚 状刺。 花果期 4 一 11 月。 产滇东 、滇 中和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1100 — 3 6 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草地 、路旁 等地;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贵州 西部、 甘肃 南部、 西藏东 南部。 不丹 也有。 3. 叉花 倒提壶 琉璃草 、贴 骨散、 粘 娘娘、 猪尾巴 (图鉴 ) ' 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 Thunb.ex Lehm. (1817); Brand (1921); Hand. -Mazz. (1936); Hou ( 1950); " 图鉴" ( 1974)* Fl. Taiwan( 1978)*. Anchusa zeylamca Vahl ex Hornem. (1807), nom. mid" (1813); Echinospermum zey- lanicum Lehm. (1818); A. DC. (1846); Cynoglossum furcatum Wall, cx Roxb. (1824), (1828); D. Don (1825); DC. ( 1846); Maxim. ( 1872); C.B. Clarke in Hook. f. (1883).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长达 19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下 部具少 数分枝 ,干时 褐色, 里面 白色。 根茎短 ,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直立, 粗壮, 下 部粗达 1 厘米, 高 30-80 厘米, 具分 枝或不 分枝, 密被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早枯, 叶片长 圆形或 椭圆形 ,长 5-15 厘米, 宽 2 — 3.5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基部 楔形, 叶面灰 绿色, 被短 糙毛, 背面 色淡, 被续毛 ,中脉 在背面 凸起, 第 二次脉 4 一 6 对, 弧 曲上升 并汇成 缘脉, 叶柄长 3 — 8 厘米, 被柔 毛, 基部扩 大成宽 鞘;^ 生 叶下部 者长达 20 厘米, 宽达 6.5 厘米, 叶 柄长达 9 厘米, 向上逐 渐 变小, 有时上 部叶呈 卵形, 叶柄渐 短至无 ,其 他同基 生叶。 蝎 尾状聚 伞花序 多数, 顶生及 腋生, 组 成圆锥 花序, 顶生的 2 花序钝 角叉开 ,总 花梗果 时长达 20 厘米, 被 柔毛。 花芽绿 色; 花梗长 1 一 1.5 亳米, 被 柔毛; 花萼 绿色, 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 卵形, 外面 密被柔 毛, 里面近 无毛; 花冠 蓝色, 稀紫色 或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檐部 5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长圆状 近 圆形, 与管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 梯形附 属物; 花 丝极细 且短, 花药长 圆形, 极小; 子房 4 裂, 近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花柱 粗壮, 长约 1 毫米, 柱头 极小。 小坚果 4, 卵形, 长 2 — 3 毫 米, 密被锚 状剌。 花 果期几 全年。 产滇 西北、 滇中、 滇 西和滇 东南, 生 于海拔 900 — 2850 米的 林缘、 灌丛中 、山坡 草地和 路旁; 广布于 我国自 西南、 华南、 台湾、 安徽、 河南、 陕西 和甘肃 南部。 阿富汗 、印度 至菲律 宾、 日本 也有。 根和叶 可治瘠 市痈肿 、跌打 损伤、 毒蛇 咬伤、 黄 疸等。 4. 镇剌 倒提壶 图版 197, 1-3 Cynoglossum glochidiatum Wall. (1828), (1841 ); DC. (1846); Schlechtend.(l85l); C. B. Clarke in Hook.f (1885); Brand (1921)*; Hand. -Mazz. (1936).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1.3 厘米, 干时褐 色或黑 褐色。 根 茎短, 密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直立, 分枝或 不分枝 ,高 20 — 60 厘米, 粗达 0.7 厘米, 被平展 
706  云南 植物志  的长 硬毛或 刚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披 针形或 长圆形 ,长 5 — 9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 端钝, 基部狭 楔形, : 边缘通 常全缘 且常具 缘毛, 叶面 疏被长 硬毛, 毛自 圆形的 基盘中 生出, 背面 密被短 硬毛或 细毛, 沿 脉被长 硬毛, 叶柄长 2 — 5 厘米, 基 部扩大 成鞘, 被刚毛 或长硬 毛; 茎生叶 多数, 疏离 互生, 下部 叶长达 8 厘米, 宽达 2.3 厘米, 叶 柄长达 2 厘米, 先端急 尖, 向 上逐渐 变小, 具短柄 至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蝎尾 状花序 多数, 顶生及 腋生, 多花密 集, 花序 梗被平 展的长 硬毛。 花梗长 2 — 3 毫米, 密被长 硬毛; 花萼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或 长 圆状椭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果时略 增大, 外面 密被长 硬毛, 里面 无毛; 花冠 蓝色, 长 2 — 3( — 4) 亳米, 檐部 5 深裂, 裂片宽 倒卵形 ,管与 檐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梯形 附属物 ;雄 蕊 5, 花丝 极短,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 极小, 4 裂, 花柱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极 小。 小坚果 4, 近 圆形, 直径 2( — 3) 毫米, 边缘 密被锚 状刺, 里面 疏被, 果梗 稍短于 萼片。 花果期 5_10 月。 • 产 丽江、 中甸、 德铁、 贡山、 兰坪, 生 于海拔 2900 — 3600 米 的高山 草地或 林下; 分布于 四 川西部 和西藏 东部、 青海。 尼泊尔 也有。 5. 小花 倒提壶 Cynoglossum lanceolatum Forsk. ssp.eulanceolatum Brand ( 1921 )*; Hand.-Mazz. (1936).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长达 25 厘米, 上 部粗达 1 厘米, 下部具 少数 分枝, 干时褐 色或黄 褐色。 ^直 立, 高 50 — 70 (-150) 厘米, 粗达 1 厘米, 密 被平展 或斜 展的长 硬毛或 刚毛。 基生叶 多数, 叶 片披针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7-1 厘米, 先端钝 、急尖 或渐尖 ,基部 狭楔形 ,叶面 密被长 硬毛, 毛自 圆形的 基盘中 生出, 背面 密被无 基盘的 硬毛, 并 混生短 柔毛, 沿脉毛 极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密被长 硬毛; ^生 叶 多数, 疏离 互生, 叶片披 针形或 楠圆形 ,下部 者长达 13 厘米, 宽达 3.5 厘米, 叶 柄长达 7 厘米, 向 上逐渐 变小, 具短柄 至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蝎尾 状花序 多数, 顶生及 腋生, 组成 疏松 的圆锥 花序, 顶端 蝎尾状 花序常 成钝角 叉开, 花序梗 密被长 硬毛。 花 芽绿色 或淡红 色; 花梗长 1 一 1.5 毫米, 密被长 硬毛; 花萼长 1 一 1.5 毫米, 外面 密被长 硬毛, 5 深裂, 裂片 卵形; 花冠 白色、 蓝 色或稀 紫色, 长 2 — 3 (— 4) 毫米, 檐部深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宽 卵形, 与管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横 向长方 形的附 属物; 雄蕊 5, 花丝 极短, 花药 卵形; 子房 4 裂, 花 柱 极短。 小坚果 卵形, 长 1.5 — 2 毫米, 整个 密生链 状刺, 果梗 稍长于 花萼。 花果 期几全 年。 产滇 西北、 滇西、 滇中和 滇南, 生 于海拔 120 — 260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山坡草 地和路 边; 分布于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浙江、 湖南、 湖北、 四川、 贵州、 陕西、 甘肃。 亚洲 南部和 非洲 也有。 根 药用。 10. 齿 缘草属 Eritrichium Schrad. 多年生 草本, 矮小或 高大, 丛 生或不 丛生。 叶互生 ,通常 全缘, 被毛, 基生叶 具长柄 ,茎 生叶 具柄至 无柄。 花序 腋生或 顶生, 花 梗果期 直立至 反折。 花小, 花萼 5 深 裂至基 部或较 
紫草科  707  浅裂, 裂片 在果时 直立或 反折、 增 大或不 增大; 花冠漏 斗状、 辐射状 或钟状 ,檐部 5 裂, 裂片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管短; 雄蕊 5 , 内藏, 着生于 花冠管 上,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子房小 , 4 裂, 具 4 枚 胚珠, 花柱生 于子房 裂片间 的基部 ,柱 头小。 小 坚果 4, 着生 面居腹 面中部 或中部 以下, 边缘 具翅、 齿或刺 ,其 先端具 铺状钩 或无。 约 100 种, 我国有 41 种, 云南产 3 种。 分种 检索表 1(2) 植株较 高大; 叶片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花 较大, 花冠长 8 — 10 毫米; 小坚 果长约 4 毫米, 边缘具 近分生 的狭三 角形的 锚伏刺 ,刺长 4 一 5 毫米 1. 宽叶假 E- brachytubum 2(1) 植株较 矮小; 叶片倒 披针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0. 5 — 1. 5 厘米, 宽 0. 2 — 0. 5 厘米; 花 较小, 花冠长 2-4 毫米; 小坚果 长不逾 3 毫米, 边缘的 锚状刺 长不逾 1.5 毫米。 3(4) 植株高 10 — 35 厘米; 小坚果 卵形, 背面、 腹面 及皮刺 上均疏 被短的 细毛; 花冠 蓝色, 长 2 — 2 . 5 毫 米 2. 澳 假鶴虱 E. echinocaryum 4(3) 植株高 1 一 6 厘米; 小 坚果半 球形, 背面略 被毛, 腹面 无毛; 花冠白 色或淡 蓝色, 长 2 . 5 ~4 毫米 3. 疏花 齿缘箪 E. laxun, 1. 宽叶 假鹤虱 图版 197, 6-8 Eritrichium brachytubum (Diels) Lian et J. Q. Wang ex W. T. Wang et al. (1980). Paracaryum brachytubum Diels (1912); Lappula dielsit Brand (1915); Hacf{elia diels" (Brand) Johnst. (1923) ; Hand.-Mazz. (1936); Brand (1931); Hacl^elia br achy tuba (Diels) Johnst. (1937); " 图鉴" (1974)*.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 30-60 (-80) 厘米。 根数条 ,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粗达 3 毫 米。 根茎 粗壮, 粗达 2 厘米, 有 残枯的 叶基。 茎 1 一 4, 黄绿 色或灰 白色, 基 部粗达 0.8 厘 米, 疏被短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卵 形或稀 心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3 — 8 厘米, 先端渐 尖, 基部圆 、钝或 稀心形 ,两面 疏生短 硬毛, 中脉在 背面微 隆起, 第一 次侧脉 似成对 基出, 至 少较集 中在近 基部, 叶柄长 9 一 20 厘米, 疏被短 硬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数枚, 疏离互 生,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 一 11 厘米, 宽 3 — 7 厘米, 先端长 渐尖, 基部圆 或钝, 下 部者叶 柄长达 9 厘米, 具鞘, 向上叶 片渐小 ,具 短柄至 无柄, 无鞘。 二 歧状聚 伞花序 顶生于 茎或分 枝 先端, 有时 腋生, 长 2 — 9 厘米, 花 序梗长 4 一 12 厘米; 疏被短 硬毛。 花芽淡 红色; 花梗 长 0.5 — 1 厘米; 花萼 绿色, 长 3 —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外面 疏被短 硬毛; 花 冠蓝色 或淡 紫色, 长 8 — 10 毫米, 檐部 5 裂, 裂片长 圆形, 长 4.5 — 5.5 毫米, 喉部具 5 个淡 红色的 梯形附 属物, 管圆 筒形, 长 3.5 — 4.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黑色, 长约 1.5 毫米, 花丝 白色, 与 花药近 等长, 着 生于管 上部; 子房小 ,淡 绿色, 长不足 1 毫米, 4 裂, 花 柱长约 3.5 亳米, 柱 头小。 小坚果 4, 四 面体, 长约 4 毫米, 边缘具 近分生 的狭三 角形链 状剌, 刺长 4 一 5 毫米。 花果期 5 — 9 月。 产滇 西北, 生 于海拔 2800 — 4200 米的 林下、 灌丛下 或草坡 ;四川 西部及 西藏东 南部也 有。 模式标 本采自 大理。 2. 滇假 tSU 
708  云南 植物志  Eritrichium echinocaryum ( Johnst. ) Lian et J. Q. Wang (1980). Haci{elia echinocarya Johnst. (1940). 一 年生或 二年生 草本, 高 10 — 35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7 厘米, 上 部粗约 3 毫米, 向下 渐狭, 干时黑 褐色, 有少数 分枝。 茎 直立, 具分枝 ,粗 1.5 — 2 毫米, 被挺直 、长 0.5 一 1 毫米 的糙 伏毛。 基生叶 数枚, 叶 片倒披 针形, 长 0.6 — 1.5 厘米, 宽 0.2 — 0.5 厘米, 先 端钝或 急尖, 基部狭 楔形, 全缘, 两面被 白色糙 伏毛, 叶脉 1, 叶面 微凹, 背面 微凸, 叶柄长 0.5-1.5 厘米, 被 白色糙 伏毛, 基 部扩大 成鞘; 茎生叶 多数, 疏离 互生, 倒披 针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下部叶 柄长达 1 厘米, 上 部者具 短柄或 无柄, 无鞘,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序 纤细, 顶 生于茎 及分枝 先端, 长 3 — 10 厘米, 被糙 伏毛, 花 数朵, 疏离。 花梗 直立, 长 1-7 毫米, 被糙 伏毛; 花萼长 2 — 2.5 毫米, 宽 0.5 — 1 毫米, 5 深裂至 近基部 ,裂片 狭长圆 形或 狭倒披 针形, 果时稍 增大; 花冠 蓝色, 长 2 — 2.5 毫米, 檐部 5 裂, 裂片阔 倒卵形 ,喉部 具 5 个 梯形附 属物, 管 黄色;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的近 基部, 花药阔 卵形, 极小; 子房小 ,长 不足 1 毫米, 4 裂, 花 柱比子 房短。 小坚果 4, 卵状, 长约 2 毫米, 背面 压扁, 具 1 中肋, 边 缘有 1 轮皮刺 ,皮 剌长三 角形, 先端长 渐尖, 顶端具 锚状剌 ,果 时背腹 面及皮 刺上均 疏被短 的 细毛。 花果期 8 — 9 月。 产 德饮、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 — 3230 ( — 5100) 米的山 坡或灌 丛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阿 墩子。 3. 疏花 齿缘草 图版 190, 1-4 Eritrichium laxum Johnst. (1952); W.T. Wang et al. (1980). 多年 生低矮 草本, 高 1 一 6 厘米, 稀在 果时达 12 厘米。 根多而 纤细, 长达 6 厘米。 茎 柔弱 纤细, 直立 或多少 外倾, 被 紧贴向 上的糙 伏毛。 基生叶 多数, 早枯, 叶片 狭倒卵 形或倒 披针形 ,长 0.5 — 1.5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两面被 糙毛, 背 面具中 脉, 有时不 明显, 叶柄 纤细, 长达 2 厘米, 具翅, 基 部扩大 成鞘, 干时常 螺旋状 扭转; 茎生叶 下 部者匙 状倒披 针形, 长 1.5 — 4 厘米, 宽 0.3 — 0.5 厘米, 叶柄 具翅, 无鞘, 向上 渐小, 其他 同基 生叶。 总 状花序 顶生, 少花, 排列 稀疏; 下部花 具叶状 苞片, 上 部花无 苞片。 花梗纤 细, 下 部者长 0.5 — 1.5 厘米, 向上 渐短, 果 时长达 2 厘米。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至 近 基部, 裂片狭 长圆形 或倒披 针状长 圆形, 疏被槌 伏毛; 花冠白 色或淡 蓝色, 长 2.5 — 4 毫 米, 檐 部直径 4 一 6 毫米, 裂片近 圆形, 伸展, 管较檐 部短, 喉部具 5 个黄 色的附 属物; 花药 近 球形, 长约 0.3 毫米, 花丝短 ,着生 于管近 中部; 子房 球形, 4 裂, 花 柱长约 0.5 毫米, 果时 宿存, 稍 延长。 小坚果 4, 半球形 ,略 叉开, 背腹 压扁, 具 明显的 边缘, 边缘具 狭三角 形的锚 状 皮刺, 背面多 少被毛 ,腹面 无毛, 着生 面小。 花果期 7 — 8 月间。 产中甸 、德饮 ,生 于海拔 3700 — 4200 米的山 顶或岩 石上; 分布于 四川西 南部、 甘肃、 西 藏。 11. 长蕊斑 种草属 Antiotrema Hand.-Mazz. 特征 同种。 为我国 特有属 ,仅 1 种。 
紫^ 科  709  图 版 198 1—4. 长蕊 斑种草 Antiotrc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 1. 植株, 2. 叶片横 切面, 3. 花冠 展幵, 4. 果; 5— 8. 刚毛 斑种草 Bothriospernium hispidissimum Hand.-Mazz., 5. 植 株, 6. 叶片横 切面, 7. 花冠 展幵, 8. 果。 (杨建 昆绘) 
710  云南 植物志  1. 长蕊 斑种萆 图版 198, 1-4 狗 舌草、 黑阳参 (滇 南本草 ), 滇紫草 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 (1920), (1936); "图鉴 " (1974)*. Cynoglossum v dunnianum Diels (1912); C. cavaleriei Ldvl. (1913); Henryettana mi- rabilis Brand (1929). 多年生 草本。 根 黄色, 根皮紫 红色, 圆柱形 ,向下 渐狭, 长可达 20 厘米, 粗 1 一 2 厘米。 茎 1 一 2 , 黄绿色 ,高 8 — 30 (-60) 厘米, 上部具 分枝或 有时不 分枝, 密被 茸毛。 基 生叶莲 座状, 叶片狭 椭圆形 或匙形 ,长 3 — 17 (-26) 厘米, 宽 1 一 5 (— 9) 厘米, 先端钝 ,基 部渐狭 成柄, 全缘, 两面被 较密集 的茸毛 ,茸毛 通常具 1 圆形、 周围有 辐射状 细缘毛 的基座 ,老时 毛渐 脱落, 而基座 宿存, 叶柄长 1 一 5 (-10) 厘米; ^生叶 数枚, 较基 生叶小 和狭,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多 花排列 成圆锥 花序, 花序长 2 — 8 (-25) 厘米, 密被 茸毛, 无 苞片。 花梗 长 2 — 3 毫米, 略 下弯, 密被短 茸毛; 芽 常呈紫 红色; 花 萼长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 狭披针 形, 两面 密被短 茸毛; 花冠 蓝色, 有时白 色或淡 紫色, 长 6 — 8 毫米, 5 裂片, 开展, 裂 片近圆 形, 长约 2 — 3 毫米, 花 冠管漏 斗状圆 筒形, 中部具 5 个长圆 形的附 属物,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雄蕊 5, 着生于 花冠管 中部,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伸出花 冠之外 ,花丝 丝状, 长 3 — 4 毫米, 花 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子房 绿色, 4 裂, 半圆 珠形, 长不足 1 毫米, 花柱 丝状, 基 部略增 粗, 长 3 — 4 毫米, 柱头 极小。 小坚果 4, 淡 黄色, 肾形, 长约 2 毫米, 直立, 基 面小, 与花 托合生 ,腹面 分离, 有长椭 圆形的 回陷, 背面 密生小 疣点。 花期 3 — 7 月 ,果期 8 月。 产 昆明、 嵩明、 富民、 安宁、 江川、 双柏、 石屏、 丽江、 大理、 永宁、 鹤庆、 沪水、 漾濞、 师 宗; 生 于海拔 1800 — 2700 米的 山坡、 草地、 路边 或松栎 林内、 灌丛下 ;广西 西部、 贵州 西部、 四川 西南部 亦有。 12. 望 紫草属 Chionocharis Johnst. 特征 同种。 1 种, 分 布于喜 马拉雅 地区及 我国。 1. 望紫萆 图版 199, 1-2 雪美 Chionocharis hookeri (C.B.Clarke) Johnst. (1924); "图鉴 "(1974)*. Myosotis hooi{eri C.B. Clarke in Hook. f. (1883). 多年 生垫状 草本, 植株轮 廓近半 圆形, 高 7 — 15 (-40) 厘米。 茎高 3 — 7 厘米, 多回 二歧 分枝, 枝条 密集, 干时黑 褐色, 下部枯 萎或鳞 片状。 叶多数 ,于茎 上覆瓦 状紧密 排列, 无柄, 叶片 匙形或 楔形, 长 7 — 12 毫米, 上部宽 4 一 6 毫米, 向基部 渐狭, 先端圆 或钝, 全缘, 叶面上 部密被 白色长 柔毛, 背面 毛被极 稀疏, 叶脉 羽状, 不 明显。 花单生 于分枝 顶端, 花梗 细, 长约 7 毫米, 无毛; 花萼 5 裂至 基部, 裂 片匙状 线形, 长约 4 毫米, 宽 1 一 1.5 毫米, 两 面被 白色长 柔毛, 边缘 极密; 花冠 蓝色, 长约 7 毫米, 檐 部长约 4 毫米, 5 深裂, 裂片 宽倒卵 形, 管长约 3 毫米, 喉部具 5 个橫 向月牙 形的附 属体,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雄蕊 5, 内藏,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药近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丝短 且细, 着 生于冠 管的近 中部; 子房近 圆形, 
紫草科  711  图 版 199 1—2. 垫紫草 Chionocharis hookeri (C.B.Clarke) Johnst., 1. 植株, 2. 叶片; 3—4. 盾果草 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 3. 植株, 4. 果; 5 — 7. 穆坪车 前紫草 Sinojohnstonia moupi- nensis (Franch.) W.T.Wang, 5. 植株, 6. 花冠 展开, 7. 果。 (张宝 福绘) 
712  云南 植物志  长不到 1 毫米, 4 裂, 花柱生 于子房 裂片间 ,长 1 一 1.5 毫米, 柱头扁 球形。 小坚果 4, 卵形, 光滑, 背面被 短柔毛 ,着生 面小, 位腹 面基部 之上。 花果期 5 月 以后。 产贡山 、德铁 ,生 于海拔 4 600 — 4 800 米的高 山草坡 岩石上 或陡峻 石崖上 ;分布 于四川 西南部 、西藏 南部。 锡金 也有。 13. 盾 果草属 Thyrocarpus Hance 一年生 草本, 被毛, ^直立 ,分 枝或不 分枝。 叶互生 ,无 柄或具 短柄。 多 花组成 顶生的 蝎尾状 花序, 排列 稀疏, 具 苞片。 花萼 5 深裂至 基部, 果时略 增大; 花冠漏 斗状, 檐 部深裂 至 中部, 裂片宽 卵形, 喉部具 5 个 与花冠 裂片对 生的附 属物, 附 属物长 圆形或 钻形; 雄蕊 5, 内藏, 花药近 球形, 花 丝短, 着 生于花 冠管的 中部; 子房 4 裂, 花柱 生于子 房裂片 间的基 部。 小坚果 卵珠形 ,密 生疣状 突起, 外面有 2 层碗状 突起, 外层 具齿, 内层 全缘。 我国特 有属, 3 种, 产秦岭 以南各 省区, 云南有 1 种。 1. 盾果草 图版 199, 3-4 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 (1862); Maxim. (1880); Hemsl. (1890); Diels (1900); Brand (1921)*; Hand.-Mazz. (1936); "图鉴 "(1974)*. 一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主根 延长, 上 部粗约 0.2 厘米, 具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干时茶 褐色。 茎 直立, 常自下 部分枝 ,被白 色伸展 、基 部加粗 的长硬 毛和紧 贴向下 的短柔 毛。 基生叶 多数, 叶片 匙形、 披针形 或狭倒 卵形, 长 1.5 — 10 厘米, 宽 0.5 — 4 厘米, 先端急 尖, 基部 渐狭, 边缘全 缘或不 规则的 微波状 或具不 整齐的 疏齿, 叶面 被稀疏 的有圆 形基盘 的长硬 毛和较 密集紧 贴的细 糙毛, 具 叶柄, 长 1 一 4 厘米; 茎生 叶疏离 互生, 叶片倒 披针形 至狭长 圆形, 下部者 具柄, 上部者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序 狭长, 生于茎 及分枝 先端, 长 7-20 厘米, 花多数 ,先密 后疏; 苞片狭 卵形至 披针形 ,同茎 生叶, 但 较小。 花梗长 0.1 — 0.4 厘米, 果时 延长; 花萼长 2 — 3 毫米, 5 深裂至 近基部 ,裂 片狭披 针形, 两面 被毛; 花冠 紫色、 蓝色或 白色, 长 2.5 — 3.5 毫米, 檐部 5 深裂, 裂片长 圆形, 管 稍长于 裂片, 喉部具 5 个附属 物, 附属物 长圆形 ,上部 2 浅裂; 花药近 球形, 花 丝短, 子 房小; 花柱短 ,柱头 2 浅裂。 小坚 果 4, 卵珠形 ,长约 2 毫米, 具多数 小疣状 突起, 外面有 2 层碗状 突起, 外层 具狭三 角形、 直 立的齿 ,内层 全缘, 较外 层矮。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河口 、西双 版纳, 生 于海拔 180 — 450 米的草 地或灌 丛中;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 建、 浙江、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南 均有。 14. 微 孔草属 Microula Benth. 一年生 、二 年生或 多年生 草本, 通 常被糙 硬毛或 刚毛, 稀 被短柔 毛或近 无毛。 根近圆 柱形。 茎直立 或上升 ,通常 自基部 分枝, 稀少分 枝或不 分枝。 叶基生 和莲生 ,基生 叶具长 柄, 莲生叶 互生, 下部者 具柄, 上部者 具短柄 或无柄 ,叶片 全缘, 侧脉 少数, 多 少明显 或无侧 脉。 单歧聚 伞花序 顶生或 腋生, 通常 很短, 具少 数密集 的花和 小而不 明显的 苞片, 稀延长 呈柔 荑花序 状或呈 具明显 苞片的 总状花 序状, 花梗 较短, 有时在 ^分枝 处生出 1 朵 与叶对 
紫草科  713  生, 花梗 较长; 有 些种下 部花单 个与叶 对生或 腋生, 具长的 花梗。 花萼 5 深裂近 基部, 裂片 三角状 披针形 ,果时 略增大 包着小 坚果; 花冠 蓝色, 稀 白色, 高脚 碟状, 檐部 福射状 平展, 5 裂, 裂片近 圆形, 花冠管 管状, 喉部有 5 个与花 冠裂片 对生的 附属物 ;雄蕊 5, 内藏, 花药 小, 长 圆形或 卵形, 花 丝短, 着 生于冠 管上; 雌蕊 内藏, 子 房小, 4 裂, 花柱细 圆柱形 ,着生 于子房 裂片间 基部, 柱头扁 球形。 小坚果 卵形, 稍背腹 压扁, 稀稍两 侧压扁 或背腹 方向伸 展而 呈长陀 螺形, 通常具 小瘤状 突起, 稀光滑 ,无 毛或被 短毛, 极 稀被锚 状刺; 背孔大 或小, 圆形、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具一层 边缘, 稀 二层, 偶尔无 脊孔; 着生 面位于 果腹面 的中部 之下, 稀在 顶端。 种子卵 球形, 胚 根位于 小坚果 上方。 约 30 种, 分布于 青藏高 原及其 邻近的 陕西、 甘肃、 青海、 四川 西部、 云南及 西藏。 仅 4 种分 布到喜 马拉雅 山地区 各国; 云南有 8 种及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K 4 ) 植株较 高大, 高 I 5 — 4 厘米; 叶片较 大较薄 ,先 端急尖 或钝, 背 面多少 明显具 侧脉: 花 较大, 长 5-7 毫米, 冠 檐直径 5 — 7 毫米; 小 坚果长 2 — 3 毫米, 背孔长 圆形。 2( 3 ) 花咢长 I. 5 — 2 . 5 毫米, 短于 冠管; 花 冠外面 无毛; 小 坚果被 细毛, 背孔边 缘具齿 ― 1. 微孔草 M. sikkimensis 3( 2 ) 花萼长 4 一 5 毫米, 长于 冠管; 花冠外 面疏被 细毛; 小坚果 无毛, 背孔边 缘全缘 2. 丽江 微孔草 M. forre.tu 4( 1 ) 植株较 矮小, 高 3 — 2 厘米; 叶片较 小较厚 ,先端 通常圆 或钝; 急尖, 无 侧脉; 花较小 ,长 3 — 4 毫 米, 冠 檐直径 1 . 6-5 毫米; 小 坚果长 1 . 5-2 毫米, 背孔大 或小。 5(10) 花于茎 和分枝 先端排 列成聚 伞花序 ,极 稀有单 生花。 6( 9 ) 小坚果 具小瘤 状突起 ,被 细毛, 背 孔小, 位小坚 果上半 部的中 央或近 先端; 花 冠直径 3 — 5 毫米。 7( 8 ) 小坚果 背孔长 圆形, 较小, 边缘 具齿, 位 于果上 半部的 中央; 茎被糙 伏毛, 并混 生少数 硬毛; 花 瓣里面 基部疏 被柔毛 '''3. 长圆 微孔草 M. oblongifolia 8( 7 ) 小坚果 背孔近 圆形, 极小, 边缘 全缘, 位于 果的近 先端; 茎通常 被伸展 的毛; 花辦里 面基部 无毛 4 . 鹤庆 微孔草 M. myosotidea 9( 6 ) 小坚果 平滑, 无毛, 褐色, 具 光泽, 背 孔狭长 圆形, 占据 果的一 半以上 S . 光果 微孔草 M. leiocarpa 10(5) 下部花 单生, 与叶 对生或 腋生, 最上部 花排列 成聚伞 花序。 11(12) 花白色 ,冠檐 直径约 2 毫米; 小坚果 的背孔 较小, 长不 超过果 的一半 6. 黎状 微孔草 M. polygOQoides 12(11) 花蓝色 ,冠 檐直径 3 — 4 毫米; 小坚果 的背孔 较大, 长超 过果的 一半。 13(14) 叶片 两面被 糙毛; 小 坚果被 细毛, 背孔长 圆形, 占据果 背面的 一半多 7. 大孔 微孔草 M. bhutaniea 14(13) 叶片表 面被短 隨毛, 背面除 中脉和 边缘疏 被短糙 毛外, 其余 无毛; 小坚果 无毛, 背孔 稍短于 果 8 Sfe 叶 微孔草 M. spathiilata 1. 微孔草 图版 200,1 — 3 Microula sikkimensis (C.B.Clarke) Hemsl. (1898), in nota; Johnst. (1933); Hand. -Mazz. (1936); "图鉴 " ( 1974)*; W. T. Wang et al. (1980).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00 3. 微孑 L 草 Microula sikkimensis (C.B.Clarke) Hemsl., 1 8' 丽江 微孔草 M. forresiii (Diels) Johnst., 4. 植株, 7. 雌蕊, 8. 果。 (李锡 畴绘)  植株, 2. 花 外形, 3. 果; 5- 花 外形, 6. 花冠 展开: 
紫草科  715  Anchusa si^f^imensts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5); Tretocarya st\/(imensis (C. B.Clar- ke) Oliv. (1893)*; Anoplocaryum limprichtii Brand (1929). 一年生 草本, 高 15 一 4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粗壮 延长, 上 部粗达 4 毫米, 具多 数 纤维状 细根, 干时黑 褐色。 茎 直立, 通常自 下部或 近基部 分枝, 被白色 开展的 刚毛。 基 生叶常 早枯, 叶片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4.5 — 8. 5 厘米, 宽 2 — 3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 部圆或 平截, 两面被 短糙毛 ,中脉 在背面 微凸, 侧脉 2 — 3 对, 在 背面较 明显, 有时无 侧脉, 叶柄长 达 8 厘米, 被 糙毛; 茎生叶 疏离, 下 部者具 长柄, 向 上叶片 渐小, 叶柄 渐短, 至最上 部者无 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聚伞花 序短, 顶生和 腋生, 少花, 密集 排列; 有短或 长的花 序梗, 被槠 毛; 苞片狭 卵形、 条状披 针形至 钻形; 花梗长 1 一 2( — 4 ) 毫米, 疏被 槌毛, 果时常 弯曲; 花萼 长 1.5 — 2.5 毫米, 5 深裂至 基部, 裂片 线状披 针形, 外 面被极 稀疏的 糙毛, 边缘毛 极密且 毛, 里面被 细毛, 果时 延长并 加宽; 花冠 蓝色, 长 5 — 7 毫米, 檐 部直径 5 — 7 毫米, 5 裂至中 部稍下 ,裂片 近圆形 ,管与 檐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紫色 、月牙 形的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长 约 1 毫米, 花 丝短, 着 生于管 上部; 子 房小, 4 深裂, 花柱 远长于 子房,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不整 齐的三 棱状卵 珠形, 长 2 — 2.5 毫米, 被 细毛, 有瘤状 突起, 背 面中部 具长圆 形的杯 状突起 ,边 缘常具 不规则 的齿。 花果期 7 — 9 月间。 产 德铁、 维西、 中甸, 生 于海拔 2700—4100 米的 林下、 草坡或 路边; 分布 于四川 西部、 陕西西 南部、 青海、 甘肃、 西藏 东部和 南部。 锡金 也有。 2. 丽江 微孔草 图版 200, 4 — 8 Microula forrestii (Diels) Johnst. (1928); Hand.-Mazz. (1936); W. T. Wang ct al. (1980). Omphalodes forrestii Diels (1912); Brand (1921), (1931); Microula hirsuta Johnst. (1925). 直立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主根 延长, 圆 柱形,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干时 褐色。 ^自 基部具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被 淡色长 硬毛。 叶 基生和 茎生, 叶 片椭圆 形或卵 状椭圆 形, 长 2 — 6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楔形, 两面被 紧贴的 长硬毛 ,中 脉在叶 面 微凹, 在背面 微凸, 侧脉 3 — 4 对, 只在 背面稍 明显, 有 时无;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具柄, 柄宽 线形, 长 1.5 — 5 厘米, 被 糙毛, 最上 部叶近 无柄。 聚 伞花序 顶生和 腋生, 3 — 6 花, 密 集, 长约 1 厘米; 下部花 苞片稀 圆形, 叶状, 上部 花苞片 狭椭圆 形至披 针形, 最上部 花无苞 片; 具花 序梗, 长 0.5 — 10 厘米, 被 淡色长 硬毛。 花梗长 0.5 — 2 毫米, 密被长 硬毛; 花萼长 4-5 毫米, 5 裂至 基部, 裂 片狭披 针形, 外面密 被长硬 毛和短 细毛, 里面上 部密被 细毛, 下 半部近 无毛, 果 时长达 7 — 8 毫米; 花冠 蓝色或 紫色, 长 5 — 6 毫米, 檐 部直径 5 — 7 毫米, 5 裂 至中部 稍下, 裂片近 圆形, 外 面疏被 细毛, 管长 2 — 3 毫米, 喉部具 5 个半椭 -圆形 的附属 物, 其 上疏生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花 丝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 房长约 1 毫 米, 4 深裂, 花柱细 ,较子 房长, 生于 子房裂 片间。 小坚果 4, 近卵形 ,长 2_3 毫米, 具小瘤 状 突起, 干时具 IS 纹, 杯状边 缘全缘 且加厚 ,着 生面位 于基部 之上。 花果期 7 月 前后。 产丽江 、鹤庆 ,生 于海拔 3200 — 4000 米的 草坡或 路旁。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 长圆 微孔萆 Microula oblongifolia Hand.-Mazz. (1936); W. T. Wang ei al. (1980). 
716  云南 植物志  3a. 长圆 微孔草 (原 变种) var . oblo ngifolia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具多 数细纤 维根, 干时 褐色。 茎自 基部具 长分枝 ,基 部粗约 2 毫米, 多少密 被白色 糙伏毛 ,并混 生少数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常 早枯, 叶片倒 披针状 长圆形 ,长 2 — 4 厘米, 宽 0.7 — 1 厘米, 先 端圆, 具钝 短尖, 基部 楔形, 下延 人叶柄 成翅, 中脉 在背面 微凸, 侧脉 无或不 明显, 两 面均被 白色短 糙毛, 边缘较 密集,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被 糙毛; 茎生叶 疏离, 椭圆形 或楠圆 状倒披 针形, 长达 6 厘米, 宽达 1.3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具短 柄至近 无柄, 最 上部叶 有时近 对生, 卵形, 先端钝 ,侧脉 1 一 2 对, 近 基出, 在 背面略 明显,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 4 一 6 朵, 密聚成 近头状 蝎尾状 花序; 每花具 1 苞片, 苞片 卵形, 叶状。 花梗长 0.5 — 1.5 毫米, 密被 糙毛;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狭 楠圆形 ,除 里面近 基部无 毛外, 两面 均密被 白色长 糙毛, 并混生 少数长 硬毛, 果时宽 三角状 卵形, 长达 4 毫米; 花冠 蓝色, 长约 4 毫米, 檐部 直径约 5 毫米, 裂片近 圆形, 管较檐 部短, 里 面的基 部疏被 柔毛, 喉部具 5 个近梯 形的附 属物, 附属物 被淡红 色乳头 状微 柔毛; 花药长 圆形, 极小, 花 丝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 房小, 4 深裂, 花柱 与子房 近等长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卵珠状 四面体 ,长约 1.8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腹 面多少 具乳头 状突 起和被 细毛, 背孔 较小, 长圆形 ,居 背面上 半部的 中央, 边缘 具齿, 着生 面位于 腹面中 部。 产丽江 (玉龙 山), 生 于海拔 3400 米左 右的草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3b. 疏 毛长圆 微孔草 (变种 ) var. giabrescens W. T. Wang ex W. T. Wang et al. (1980). 与原 变种的 区别: 茎下部 近无毛 或无毛 ,上部 疏被糙 伏毛; 叶片 背面无 毛或只 沿边缘 及中脉 疏被短 伏毛; 花萼裂 片外面 只沿边 缘及中 脉疏生 柔毛; 小坚果 着生面 位于腹 面基部 稍 上处。 产中甸 ,生 于海拔 3400 — 3800 米的 林下或 林缘或 草地。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4. 鹤庆 微孔萆 图版 201,1 一 2 Microula myosotidea (Franch.) Johnst. (1924); Hand.-Mazz. (1936); W. T. Wa- ng et al. (1980). Schistocaryum myosotideum Franch. (1891); Anoplocaryum myosotideum (Franch.) Brand (1929), in Engl. (1931). 一年生 草本, 高 (3 — )6 — 13(—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粗 0. 5 — I. 5 毫米, 具多 数细纤 维根, 干时黑 褐色。 ^常 为淡紫 红色, 上升或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基部粗 1 一 2 毫米, 被通常 伸展的 糙毛。 基生叶 早枯, 叶片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1 一 3 厘米, 宽 0. 4 —0.7 厘 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中脉 明显, 无 侧脉, 两面 均被糙 伏毛, 叶柄长 0. 3 — 1 厘米, 常 具翅, 被糙毛 ;基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但下 部者具 短柄, 中部 以上者 无柄。 花少数 至数朵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排列 成聚伞 花序, 长 0.7 — 2 厘米; 下部花 具叶状 苞片, 最上 部花无 苞片。 花梗长 0.5 — 2 毫米, 密被 糙毛;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两面被 长槌毛 ; 花冠 蓝色, 长 3 . 5 — 4 毫米, 檐 部直径 3 — 4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 片近圆 形, 管与 檐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 梯形附 属物; 花药狭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丝 极短, 着生 
紫草科  717  图 版 201 1—2. 鹤庆 微孔草 Microula myosotidea (Franch.) Johns", 1. 植株, 2. 果; 3 — 5. 大孔 微孔草 M. bhutania (Yamazaki) Hara, 3. 植株, 4. 花冠 展开, 5. 果 。 (李锡 畴绘) 
718  云南 植物志  于管 中部; 子 房小, 4 深裂, 花 柱细, 较子 房长,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卵 珠形, 长约 1.5 毫 米, 具乳头 状突起 和极细 的短毛 ,背孔 极小, 近 圆形, 位于背 面上半 部的近 先端, 着 生面位 于 腹面近 中部。 花果期 7 — 8 月间。 产 鹤庆、 中甸、 丽江、 会泽、 东川, 生 于海拔 3300 — 3400 米的 草地。 模 式标本 采自鹤 庆。 5. 光果 微孔草 Microula leiocarpa W. T. Wang ex W. T. Wang et al. (1980)*. 矮小 草本, 高 2 — 3 厘米。 主 根长达 3.5 厘米。 茎近 直立, 近基部 分枝, 被 刚毛。 叶片 狭倒披 针形、 匙形 或狭长 圆形, 长 1 一 3.5 厘米, 宽 0.3 — 0.9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钝, 基 部渐狭 入叶柄 ,两 面被短 糙毛, 叶柄长 0.2 — 1 厘米。 花序 顶生、 少花; 苞片狭 椭圆形 ,长 0.3 — 0.7 厘米。 花 萼长约 1.5 毫米, 5 裂片, 裂片边 缘被短 糙毛; 花冠 蓝色, 直径约 1.6 毫米, 无毛, 管长约 1.5 毫米。 小坚果 卵珠形 ,长 1.5 — 1.8 毫米, 宽 1 一 1.2 毫米, 无毛, 平滑, 有光泽 ,褐 色, 具黑色 小斑点 ,背 孔狭长 圆形, 长 1 一 1.1 毫米, 疤痕在 腹面近 中部。 产 德钦。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饮。 6. 麥状 微孔草 Microula polygonoides W. T. Wang ex W. T. Wang et al. (1980)*. 矮小 草本, 高 6 — 11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长达 10 厘米, 上 部粗约 1 毫米, 具少 数纤维 状 细根, 干时黑 褐色。 茎上 升或近 直立, 自基部 分枝, 小枝 3 — 6, 被白色 向上的 刚毛, 基部 粗 1 一 1.5 毫米。 基生叶 少数, 早枯; 茎生叶 较多, 叶片 狭长圆 形或长 圆形, 长 1 一 2.2 厘米, 宽 0.3 — 0.6 厘米, 先端 急尖, 基部 楔形, 叶面 密被短 糙毛, 背 面被糙 伏毛, 边缘被 刚毛, 中脉 在背面 微凸起 ,无 侧脉; 下部者 具短柄 ,上 部叶近 无柄至 无柄。 下部花 单个与 叶对生 ,上部 少数花 密聚成 腋生或 顶生的 花序。 花 梗长约 1 毫米, 果时 延长达 2 毫米, 略 下垂; 花萼长 约 2 亳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外面被 硬毛, 里面被 细毛; 花冠 白色, 檐部直 径约 2 毫米, 管长约 1 毫米, 喉部附 属物月 牙形, 黄色。 小坚果 卵形, 长约 1.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无毛, 具小瘤 状突起 ,背 孔小, 居背 面中部 稍上, 边缘 具齿, 着 生面居 腹面近 中部。 产德钦 ,生 于海拔 2700 米 左右的 山坡。 模式标 本采自 德铁。 7. 大孔 微孔萆 图版 201,3— 5 Microula bhutanica (Yamazaki) Hara (1976); W. T. W«r.g et al. (1980)*. Actinocarya bhutanica Yamazaki ( 1971 )*. '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2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延长, 粗达 0.5 厘米, 具多 数细纤 维根, 干 时黄 褐色。 ^直 立或 上升, 纤细, 粗 1 一 2 毫米, 自基 部具长 分枝, 铺散, 被伸 展的短 糙毛。 基 生叶若 干枚; 叶片棉 圆形、 狭楠 圆形、 卵形或 匙形, 长 1 一 2 . 5 ( — 6 ) 厘米, 宽 0. 5 — I. 5 (-2.5) 厘米, 先端钝 ,具短 尖头, 基部通 常楔形 ,有 时圆, 两面被 糙毛, 中脉 明显, 无 侧脉, 叶柄 纤细或 具翅, 长 1 一 4 厘米, 疏被 糙毛; 茎生叶 数枚, 下 部者具 长柄, 向上叶 柄渐短 ,叶 片渐小 ,其 他同基 生叶。 下部花 单个, 生于 茎及分 枝基部 至上部 叶腋, 有时生 于茎生 叶间, 这些花 具长达 3 厘米的 花梗, 最 上部花 少数朵 于茎和 分枝先 端排列 成聚伞 花序, 花梗长 1-5 毫米。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疏被 白色短 糙毛, 果期 延长达 3 毫 米; 花冠 蓝色, 长 3 — 4 毫米, 檐 部直径 3 — 4 毫米, 裂片近 圆形, 管与 檐部近 等长或 稍短, 喉 
紫草科  719  部具 5 个宽 圆形、 被短柔 毛的附 属体, 基 部常有 2 — 3 族长 柔毛; 花药狭 卵形, 长约 0.5 毫 米,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中部 ;子 房小, 4 深裂, 花柱 稍长于 子房, 柱头 头状。 小坚 果卵珠 形, 长约 2 毫米, 具 细毛, 背孔大 ,长 圆形, 占据果 背面的 全部或 大部分 ,着生 面居腹 面近中 部。 花果期 5—10 月。 产 德饮、 维西、 中甸、 会泽, 生 于海拔 2600 — 4100 米的 草坡或 林下, 分 布于四 川西南 部。 不丹 也有。 ' 8. 匙叶 微孔草 Microula spathulata W. T. Wang ex W. T. Wang et al. (1980)*. 矮小 草本, 高 3 — 6 厘米。 主根 粗壮, 圆柱形 ,上 部粗达 5 毫米, 长达 8 厘米, 具 多数纤 维根, 干时 褐色。 茎上升 或直立 ,自基 部分枝 ,茎和 分枝上 部密被 糙毛, 下部 常无毛 或近无 毛。 基生叶 少数, 常 早枯, 叶片 匙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5 — 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楔 形, 叶 面被短 糙毛, 背面除 中脉和 边缘疏 被短楗 毛外, 其余 无毛, 中脉在 两面均 隆起, 无侧 脉, 叶柄长 0.2 — 1.8 厘米; ^生叶 少数, 下 部者具 长柄, 上 部者具 短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下 部花 生于茎 基部和 下部, 单个与 叶对生 或腋生 ,具长 1.4 一 2.2 厘米的 花梗, 上部花 3 — 5 朵 排列 成聚伞 花序, 生于 莲和分 枝先端 或上部 茎生叶 腋内, 具 1 一 3 毫米的 花梗, 花梗 密被短 糙毛; 无 苞片。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三 角状披 针形, 外 面密被 糙毛, 里 面近 无毛; 花冠 蓝色, 长 3.5 — 4 毫米, 檐 部直径 3 — 3.5 毫米, 5 裂 至中部 以下, 裂 片近圆 形, 管长 2 — 2.5 毫米, 喉部具 5 个近梯 形的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长不到 1 毫米, 花丝极 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房 4 裂, 花 柱较子 房长, 柱头 头状, 极小。 小 坚果卵 珠状, 长约 1.8 毫米, 无 小瘤状 突起, 稍粗糙 ,背孔 较大, 稍短于 小坚果 ,着生 面位于 腹面近 中部。 花果 期 6 月 前后。 产中甸 ,生 于海拔 3300 米 左右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中甸。 , 15. 车前 紫草属 Sinojohnstonia Hu 多年生 草本, 直立, 具匍 匐茎。 根茎粗 且短。 基生 叶心状 卵形, 具长柄 ,^生 叶小, 互 生, 具 短柄。 花小, 排列于 顶生的 总状花 序或圆 锥花序 之一侧 ,有较 长的花 序梗。 花萼深 5 裂, 结果 时强烈 增大, 下部 膨胀, 因此 花萼呈 壶状; 花 冠檐部 5 裂, 裂 片钝, 直立, 等长, 冠管 管状, 喉部有 5 个 与花冠 裂片对 生的附 属物; 雄蕊 5, 伸出或 内藏, 着生于 冠管的 喉部, 与 花冠裂 片互生 ,花药 长圆形 ,花丝 丝状; 子房 4 裂, 花柱 延长, 生于 子房裂 片间的 基部, 不分 裂,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或较少 ,五面 体形, 具 棱角, 被短毛 ,着 生面在 基部, 不 内回, 背部 具碗状 的鸡冠 状突起 ,碗 状鸡冠 的背部 比小坚 果大, 有白色 边缘。 我国特 有属, 3 种, 产西 南部、 中部 和山西 南部、 江西、 浙江, 云南有 1 种。 1. 樓坏车 前紫萆 图版 199, 5 — 7 Sinojohnstonia moupinensis (Franch. ) W. T. Wang (1984). Omphalodes moupinensis Franch. (1888).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5 厘米。 根数条 ,圆 柱形, 长 H 厘米或 更长, 粗达 0.3 厘米, 下 部 具少数 纤维状 侧根。 根^ 延长, 横走。 茎直立 或柔软 ,不 分枝, 被伸 展或反 曲的细 刚毛。 
720  云南 植物志  基生叶 数枚, 叶片卵 状心形 ,长 2 — 12 厘米, 宽 1 一 8 厘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心形, 全 缘, 两 面被紧 贴的细 刚毛, 叶柄长 4 一 15 厘米, 被细 刚毛; 茎生叶 少数, 疏离 互生, 叶 片与基 生叶 同形, 下部者 具较长 的柄, 上 部者具 短柄。 聚伞花 序少数 ,长 2 — 4 厘米, 生于 茎先端 及 最上部 叶腋, 少花, 排列 稀疏; 无 苞片。 花梗长 0.3 — 1.5 厘米, 花时 弓形, 果时 反折, 长达 2.5 厘米; 花萼长 0.3 — 0.4 厘米, 5 裂至中 部以下 ,裂片 狭披针 形,. 两面被 细刚毛 ;花 冠白色 略带蓝 ,长 0.6 — 0.7 厘米, 檐部 5 裂, 裂片长 圆状, 倒卵形 ,长 0.4 — 0.5 厘米, 管短,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雄蕊 5, 内藏, 花药长 圆形, 长不到 1 毫米, 花丝短 ,着 生于管 中部; 子房 4 裂, 花 柱长约 1 毫米, 生于 子房裂 片间的 基部, 柱头扁 球形。 小坚果 4, 五面 体形, 干时 黑色, 被细毛 ,外面 碗状突 起宽约 2.5 厘米。 花果期 4 一 6 月。 产维西 、生 于海拔 2400 — 2700 米的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自 维西。 16. 斑 种草属 Bothriospermum Bunge 一年生 或二年 生草本 ,全 体被糙 伏毛或 刚毛。 叶互生 ,卵 形或披 针形。 多花组 成总状 花序或 蝎尾状 花序; 花小, 蓝色或 白色, 腋 生或腋 外生, 具梗和 苞片; 花萼 5 深裂, 裂 片披针 形, 果时不 增大或 增大; 花冠 5 裂, 裂 片钝, 伸展, 花冠 管短, 圆 筒形,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与 花冠裂 片对生 ;雄蕊 5, 着生 于花冠 管上,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 丝短, 内藏, 花药 卵形, 钝; 子 房深 4 裂, 花柱着 生于子 房基部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通常 肾形, 分离, 背面 密生小 疣点, 腹面具 纵向或 横向的 回陷, 大而 平滑, 边缘 内折, 着 生面居 基部。 , 5 种, 分布 于热带 和亚洲 温带。 我国 均产, 云南有 2 种。 ' 分种 检索表 1(2) 植株 纤细, 茎被紧 贴的糙 伏毛; 总 状花序 1. 柔弱 斑种草 B. tenelluni 2(1) 植株较 粗壮, 茎被 伸展的 刚毛; 蝎尾 状花序 2. 刚毛 叠子草 B. hispidissimum 1. 柔弱 斑种草 细 叠子草 (台 湾植 物志) Bothriospermum tenellum (Hornem. ) Fisch.et Mey. (1835); Diag. (1866); Fo- rb. et Hemsl. (1890); Hand.-Mazz. (1936); Hou (1950); "图 鉴" (1974)*;Fl. Taiwan (1978). Anchusa tenella Hornem. (1813). —年生 草本。 根圆 柱形, 向下 渐狭, 长可达 13 厘米, 上 部粗达 0.4 厘米。 茎纤细 ,直 立, 黄 绿色, 基部略 带紫色 ,高 8 — 3()( — 55) 厘米, 基部粗 1 一 1.5 毫米, 稀达 2 毫米, 通常 多 分枝, 柔弱, 被紧 贴的糙 伏毛。 基生叶 和茎生 叶同形 ,叶片 狭椭圆 形或长 圆状摘 圆形, 长 1-4.5 厘米, 宽 0.5 — 1.5 厘米, 先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全缘, 两 面疏被 糙毛, 毛的基 部具 1 宿存的 基座; 叶 柄长达 4 厘米, 向上渐 短至最 上部者 无柄。 总 状花序 狭长, 生于茎 及 分枝先 端,; 3-12 厘米, 有 时可达 20 厘米, 具与叶 同形的 苞片。 花梗长 2 — 3 毫米, 被 糙毛, 果时俯 i ,远 短于 苞片; 花萼长 2 — 3 毫米, 外 面被糙 伏毛, 5 裂近 基部, 裂片 狭披针 
紫草科  721  形; 花冠 蓝色, 长 3 — 4 毫米, 直径约 2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近 圆形, 喉部有 5 个 2 浅裂 的附 属物; 雄蕊 5, 花丝 极短, 花药长 圆形, 长不足 1 毫米; 子房 4 裂, 花柱 内藏。 小坚果 4, 肾形, 长约 1 毫米, 背 面密生 小疣状 突起, 腹面 具纵椭 圆形的 凹陷。 花果期 3 — 9 月。 产麻 栗坡、 广南、 河口、 勐腊、 沦源、 景东、 昆明、 禄劝、 永宁, 生 于海拔 230 — 2700 米的 草地、 路边、 田边或 稀林下 ;分布 于我国 西南、 华南、 长江 中下游 各省、 台湾及 东北。 越南至 印度、 曰本 也有。 2. 刚毛 叠子草 图版 198, 5 — 8 Both riosper mum hispidissimum Hand.-Mazz. (1920), (1936). 一年生 草本。 根倒圆 锥形, 长达 4 厘米, 上部粗 1.5 — 8 毫米, 不 分枝或 通常具 少数分 枝。 茎高 15 — 45 厘米, 具多数 分枝, 有时不 分枝, 密被 伸展的 刚毛, 下部粗 2 — 4 毫米。 基生 叶莲 座状, 叶片倒 披针形 ,长 3 — 8 厘米, 宽 0.6 — 2.5 厘米, 先端钝 或急尖 ,基部 渐狭人 叶柄, 边缘具 细齿或 全缘, 两 面被具 基座的 刚毛, 叶脉不 明显, 侧脉 少数, 叶柄长 1 一 5 厘米; 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向 上逐渐 变小, 无柄。 蝎尾 状花序 生于茎 及分枝 先端, 狭长, 长 5 — 15 (一 25) 厘米; 苞 片狭椭 圆形, 其他同 叶片。 花腋 外生,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被刚毛 ,远 短于苞 片, 俯垂; 花萼 钟状, 花时长 1.5 — 2 毫米, 果 时长约 3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两 面被毛 ;花冠 蓝色, 长 2 — 3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近 圆形, 花 冠管圆 筒形,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雄蕊 5, 着生 于管近 基部, 花丝 极短, 花药近 圆形, 极小; 子 房小, 4 裂, 花柱 极短。 小 坚果 4, 近肾形 ,长约 1.5 毫米, 背面密 生小疣 状突起 ,腹面 具纵向 凹陷。 花果期 4 一 7 月。 产 漾濞、 大理、 昆明、 嵩明、 安宁、 富民, 生 于海拔 1800 — 2300 米的 田边、 路旁 或杂木 林内; 四川 亦有. 17. 附 地菜属 Trigonotis Stev. 通常为 多年生 草本, 纤细, 柔弱或 铺散, 密被 毛或疏 被毛, 稀近 无毛。 叶 互生, 全缘, 卵形或 披针形 ,通常 具柄。 总状花 序单式 或分枝 ,通常 疏花, 有 花序梗 或无花 序梗, 无苞片 或下部 花具苞 片或除 先端花 外均有 苞片。 花小, 具 花梗; 花萼 5 浅裂或 深裂, 裂片 线状披 针形至 卵形, 果时不 增大或 增大; 花冠 蓝色、 紫色或 稀白色 ,簷部 5 裂, 裂 片钝, 伸展, 芽时 覆瓦状 排列, 花冠 管短, 喉部具 5 个 与簷部 裂片对 生的附 属物; 雄蕊 5, 内藏, 花药 长圆形 或 卵形, 花丝短 ;子房 4 深裂, 花柱 丝状, 生于 子房裂 片间的 基部,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直 立, 大多明 显具四 个面的 四面体 或背面 凸腹面 具二个 面的二 面体, 光滑或 粗糙, 无 毛或具 疏柔毛 ,通常 黑色, 具光泽 ,疱 痕小, 在基部 之上; 有柄或 无柄。 约 56 种, 我国有 36 种, 各省 区均有 分布。 云南有 14 种及 1 变种。 分种 检索表 1(10) 花序无 苞片, 明 显具花 序梗. 2( 5 ) 叶片 背面有 明显的 侧脉, 小坚果 背腹扁 ,背 面凸起 且圆、 腹面二 面等大 且平. 3 ( 4 ) 花冠外 面被紧 贴的短 柔毛; 蝎尾 伏花序 单式, 花 序梗长 1 一 1.5 厘米; 小坚果 平滑, 具短柄 ;叶片 
722  云南 植物志  密被毛 1. 天芥叶 附地菜 T. heliotropifoUa 4( 3 ) 花冠外 面无毛 ;花序 3 — 4 次 二叉伏 分枝, 由 6 — 8 个蝎尾 状花序 组成, 花 序梗长 10 — I 3 厘米; 小坚果 背面具 细瘤状 突起, 无柄; 叶片 疏被毛 2 . 漢东 附地菜 T« loairoi 5(2) 叶片 背面无 明显的 侧脉; 小 坚果四 面体. 6(7) 基生 叶和下 部茎生 叶先端 心形, 基部 楔形; 花 冠长约 2 毫米, 冠凑 直径约 1.5 毫米 3, 西畴 附地菜 T. ziehouensU 7( 6 ) 基 生叶和 下部茎 生叶先 端不为 心形, 基部浅 心形; 花冠长 2 . 5 毫米 以上, 冠^ 直径 4 一 6 毫米. 8( 9 ) 叶片先 端通常 长渐尖 ;花序 2 — 3 次二叉 状分枝 ,由 2 — 6 个蝎尾 伏花序 组成, 具长的 第一、 二次 花序梗 ;花 萼长约 2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 宽卵形 4 . 西南 附地菜 T. cavalerier 9( 8 ) 叶片先 端急尖 或圆, 具长 1 一 2 毫 米的小 尖头; 蝎尾 状花序 2 — 3 同 生于^ 及分枝 先端、 每一花 序具长 1.3 — 2. 5 厘米 的梗; 花萼长 2 — 3. 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倒 披针形  ••• S. 富宁 附地菜 T. fumngensU 10( 1 ) 花序 至少下 部花具 苞片,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11(14) 叶片 明显具 侧脉. 、 12(13) 小坚 果三棱 锥状四 面体; 花冠外 面无毛 6. 毛脉 附地菜 T. microcarpa 13(12) 小坚果 不为四 面体; 花冠 外面被 紧贴的 疏柔毛 7. 楚雄 附地菜 T* ehiixion«en.U 14(11) 叶片无 侧脉. 15(20) 小坚果 不为四 面体. 16(19) 花序除 最先端 的花^ 苞片外 ,其 他均具 苞片.  17(18) 花冠 蓝色; 小坚果 背面近 菱形, 有 一橫向 的肋, 两 面密具 细乳突  8. 扭梗 附地菜 T. delicatuU 18(17) 花冠淡 红色; 小坚果 背面圆 ,无肋 ,两 面光滑 9. 虫实 附地菜 T* eorispermoide. 19(16) 花序仅 最下部 1 一 3 花 具苞片 10. 高山 附地菜 T. rockii 20(15) 小 坚果四 面体. 21(26) 叶片棉 圆形、 卵形、 披 针形或 匙形; 花较小 ,冠 潘直径 不超过 5 毫米; 小坚果 有柄。 22(23) 花冠小 ,冠 瘆直径 1 一 2 毫米 11. 附地菜 T. peduncuUri. 23(22) 花冠 较大, 冠 簿直径 3 — 5 毫米。 24(25) 叶片 灰色, 两面密 被白色 糙毛; 小坚 果长约 1 毫米或 更小; 花 萼外面 被毛, 里 面无毛 …… 12. 毛叶 附地菜 T. ve.tita  25(24) 叶片 绿色, 两面 疏被短 糙毛; 小 坚果长 1.2 毫米; 花萼两 面被毛 13. 细柄 附地菜 T. srracUipe. 26(21) 叶片圆 形或近 肾形; 花 较大, 冠^ 直径 6 — 7 毫米; 小坚 果无柄 14. 圆叶 附地菜 T. rotundata 1. 天芥叶 附地菜 图版 202,1 — 2 Trigonotis heliotropifolia Hand.-Mazz. (1924), (1936); Johnst. (1937); C. J. Wang (1982). Trigonotis microcarpa Benth. vel sp. aff.: Edinb. staff (1925), (1929 ― 30).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 数条, 线形至 圆柱形 ,长达 10 厘米, 粗 0. 5 — 2 毫米, 具少 数分枝 及多数 纤维状 侧根, 干时黑 褐色。 茎 单一, 柔弱但 直立, 通常上 部具短 分枝, 稀 下部也 有分枝 ,有时 自最下 部叶腋 生出匍 匐茎, 基部粗 2 — 4 毫米, 疏被短 糙毛。 基生叶 数枚, 开花期 枯萎,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5 — 2.5 厘米, 先端 急尖, 骤然收 
图 版 202 1-2. 天芥叶 附地菜 Trigonotis heliotropifolia Hand.-Mazz., 1. 植株 上部, 2. 植株 下部; 3—4. 西畴 附地菜 T. xichouensis H. Chuang, 3. 植株 上部, 4. 植株 下部; 5 — 6. 富 宁附地 菜 T. funingensis H. Chuang, 5. 植株 上部, 6. 植株 下部。 (张宝 福绘) 
724  云南 植物志  縮成 1 小 尖头, 基 部圆或 平截, 叶面 密被糙 伏毛, 背 面疏被 沿脉密 被毛, 中 脉在两 面均隆 起, 侧脉 4 一 7 对, 在背面 隆起, 弧曲 上升, 在 近叶缘 汇合, 叶柄长 1.5 — 8 厘米, 疏 被毛; 茎 生叶 多数, 叶片狭 卵形, 长达 6 厘米, 宽达 3.5 厘米, 叶 柄长达 4 厘米, 其他同 基生叶 。花多 数, 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蝎尾状 花序, 单式, 长 4 一 7 厘米, 果时 延长达 20 厘米, 花序梗 长 1 一 1.5 厘米, 无 苞片. 花梗长 2 — 3 毫米, 果时 延长达 9 毫米, 密被糙 伏毛; 花萼长 0.2 一 0.3 厘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花冠 蓝色或 白色, 长 0.3 — 0.4 厘米, 外面被 紧贴的 短柔毛 ,簷 部直径 0.3 — 0.5 厘米, 5 裂, 裂 片宽倒 卵形, 管较簷 部短, 喉部具 5 个 厚的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花丝 极短, 着 生于冠 管中部 之上; 子房 -小, 4 裂, 花柱 丝状, 较子 房长, 柱 头小, 头状。 小坚果 4, 背腹扁 ,背 部凸起 且圆, 腹面二 面近等 大且平 ,长约 1 毫米, 具极 短柄, 褐色, 稍具 光泽。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永胜、 宾川 等地, 生 于海拔 2400 米 左右的 山谷,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永胜。 2. 滇东 附地菜 Trigonotis mairei (Levi.) Johnst. (1937); C. J. Wang (1982). Omphalodes mairei Levi. (1913), (1915); Trigonotis muriculata Johnst. (1931). 草本, 高 30 — 40 厘米。 根多数 ,纤 维状, 干时茶 褐色。 茎直立 ,不 分枝, 被向上 紧贴的 短 糙毛, 基部被 残枯的 叶基。 基生叶 少数, 具长柄 ,在 开花期 枯萎; 茎生叶 少数, 最上部 2 — 4 枚密集 互生, 其余极 疏离, 叶片卵 形或狭 卵形, 长 4.5 — 8 厘米, 宽 2 — 4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长 0.1 — 0.2 厘米的 小尖头 ,叶面 疏被短 糙毛, 背面 散生短 糙毛, 沿脉 较密, 中脉在 叶面微 凹, 背面 隆起, 侧脉 4 一 5 对, 背面 明显, 在远离 边缘处 汇合, 叶柄长 1 一 2 厘米, 疏 被紧贴 向 上的短 糙毛。 花序 生于茎 先端及 上部^ 生叶 腋内, 3 — 4 次 二叉状 分枝, 由 6 — 8 个长 4 一 8 厘米 的蝎尾 状花序 组成, 总花 序梗长 10 — 13 厘米, 疏被短 糙毛; 无 苞片。 花梗长 0.2-0.4 厘米, 密被短 糙毛;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裂 至中部 以下, 裂片披 针形, 外 面密被 短糙毛 ,里面 疏被极 短毛; 花冠 紫色或 白色, 长 2.5 — 3.5 毫米, 簷 部直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宽 倒 卵形, 管较簷 部短, 喉部具 5 个厚 的横向 狭长圆 形的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小,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 房小, 4 裂, 花柱 丝状, 稍长于 子房, 柱 头小。 小坚果 4, 扁卵 球形, 长 约 1 毫米, 背部凸 ,圆形 ,具 细瘤状 突起, 腹部二 面体, 黑 褐色, 粗糙, 无 光泽。 花果期 5 月前 后。 产滇 东北, 生 于海拔 700 — 1300 米的 荒地或 潮湿的 林下;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模 式标本 采自滇 东北。 3. 西畴 附地菜 图版 202, 3 — 4 Trigonotis xichouensis H. Chuang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40 厘米。 根多数 ,纤 维状, 干时黑 褐色。 茎 直立, 上部具 少数短 分枝, 散生 紧贴向 上的糙 伏毛, 先端 较密, 基部粗 2 — 3 毫米。 基生叶 数枚, 叶片棉 圆状狭 卵形, 长 1.7 — 8 厘米, 宽 1 一 3.5 厘米, 先 端多少 心形, 中间具 1 小 尖头, 基部 楔形, 下延人 叶柄, 两面 疏被紧 贴的糙 伏毛, 中脉在 两面微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1 一 8 厘米, 具鞘, 散生糙 伏毛; 下部茎 生叶与 基生叶 同形, 上部基 生叶先 端急尖 ,具小 尖头, 较小, 叶柄 较短,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序生 于茎、 分枝先 端和自 茎和分 枝最上 部叶腋 外生出 ,不 分枝或 具总梗 
紫草科  725  的 二叉状 分技; 无 苞片。 花梗长 1 一 2 毫米, 密被短 槌毛;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裂 至近基 部, 裂片倒 披针形 ,先端 急尖, 两面 疏被短 糙毛; 花冠淡 蓝色, 长约 2 毫米, 簷部 直径约 1.5 毫米, 裂片近 圆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喉部有 5 个厚的 月牙形 附属物 ;花药 极小, 近卵形 ,花 丝极细 和极短 ,着 生于管 中部; 子房 极小, 4 裂, 花柱 略长于 子房, 柱 头小。 小坚果 4, 倒三 棱锥状 四面体 ,长约 1 亳米, 褐色、 稍具 光泽。 花果期 4 一 5 月间。 产 西畴, 生 于海拔 1600 米左右 的常绿 阔叶林 下或箐 沟内潮 湿处。 模 式标本 采自西 吐 Wo 4. 西南 附地菜 Trigonotis cavaleriei (Uvl. ) Hand.-Mazz (1936); Johnst. ( 1937); " 图鉴" (1974)*; C. J. Wang ( 1982). Omphalodes cavaleriei hh.\\. ( 1913); O. esquirolii ( 1913); O. vaniotit L^vl. (1913); Trigonotis jaberi Hand.-Mazz. (1924). 4a. 西南 附地菜 (原 变种) var. cavaleriei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0 — 40 厘米。 主 根粗达 0.5 厘米, 具多数 纤维状 细根, 干时黑 色。 根茎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直立, 稍呈" S" 形 弯曲, 通常不 分枝, 绿色转 紫色、 红色, 被 白色伸 展的 短毛。 基生叶 数枚, 叶片 卵形或 椭圆状 卵形, 长 3 — 10 厘米, 宽 2 — 5.5 厘米, 先 端渐尖 或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部浅 心形或 圆形, 叶 面被较 密的、 有或无 圆形基 盘的短 糙毛, 背面疏 被短 糙毛, 中脉在 两面均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7 厘米, 被毛, 基部 具鞘, 叶 片在开 花期 枯萎, 留下残 枯的叶 基;^ 生叶 疏离, 最上部 近轮生 ,叶片 披针状 狭卵形 ,下部 者具长 柄, 上 部者具 短柄, 无鞘, 其他同 基生叶 。花序 顶生或 生于最 上部叶 腋内, 1 一 3 次二 叉状分 枝, 由 2 — 6 个蝎尾 状花序 组成, 花期长 2 — 5 厘米, 多花 密集, 果 时长达 20 厘米, 疏 被短糙 毛; 总花 序梗长 3 — 8 厘米, 第二次 花序梗 花时长 3 — 10 厘米, 果 时长达 11 厘米; 无 苞片。 花梗 直立, 长 2 — 5 毫米, 果时 延长, 疏被毛 ;花 萼长约 2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宽 卵形, 外 面 被毛, 里面 无毛; 花冠 蓝色或 白色, 长 4 一 5 毫米, 簷 部直径 5 — 6 毫米, 5 裂, 裂 片宽卵 - 形, 长 2 — 3 毫米, 管比萼 片短, 喉部具 5 个梯形 近正方 形的附 属物;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丝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以上; 子 房小, 长约 0.5 毫米, 4 深裂,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 头状。 小坚果 4, 倒三棱 锥状四 面体, 长约 1.5 毫米, 无毛, 有 光泽。 花果期 4 一 8 月。 产永善 、大关 等地, 生 于海拔 1800 — 2300 米的潮 湿地; 贵州、 四川 也有。 4b. 狭 叶西南 附地菜 (变种 ) var. angustifolia C. J. Wang (1982). 与原变 种的区 别在于 叶呈披 针形, 先端 渐尖, 基部 渐狭成 楔形。 产 楚雄; 湖南、 四川 亦有。 5. 富宁 附地菜 图版 202, 5 — 6 Trigonotis funingensis H. Chuang (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35 厘米。 根多数 ,纤 维状, 千时黑 褐色; 根茎多 少横走 ,盖 以残枯 的短 叶基。 ^直 立, 单一, 上部具 少数短 分枝, 基部粗 0.2 — 0.3 厘米, 多少密 被向上 紧贴的 糙 伏毛。 基生叶 少数, 叶片 心状狭 长卵形 或狭长 卵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2.5 — 4.5 厘米, 先 
726  南 植物志  端急尖 或圆, 具长 0.1 — 0.2 厘 米的小 尖头, 基部 心形、 圆或钝 ,叶面 绿色, 散生糙 伏毛或 近 无毛。 背面浅 绿色, 疏被糙 伏毛,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背面 隆起, 侧脉不 明显, 叶柄长 4 一 8 厘米, 疏被 紧贴向 上的糙 伏毛, 基部 扩大成 宽銷; 茎生叶 少数, 极 疏离, 向 上渐小 及叶柄 渐短, 其 他同基 生叶。 蝎尾 状花序 2 — 3 族 生于茎 及分枝 先端, 每一花 序具长 1.3 — 2.5 厘 米 的梗, 密被糙 伏毛; 无 苞片。 花 梗在开 花期长 0.2 — 0.4 厘米, 密被槌 伏毛; 花萼长 2 — 3.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 片倒披 针形, 先端 急尖, 外面被 糙伏毛 ,里面 无毛, 花冠 蓝色或 白 色, 长 2.5 — 3.5 毫米, 簷 部直径 0.4 — 0.5 厘米, 裂片近 圆形, 管较簷 部短, 附属物 月牙形 ;花 药小, 狭长 圆形,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 房小, 4 裂, 花柱 稍长于 子房, 柱头小 。小 坚果 未见。 产富宁 、金平 ,生 于海拔 1000 米 左右的 林下。 模式标 本采自 富宁。 6. 毛脉 附地菜 Trigonotis microcarpa (Wall. ) Benth. ex C. B. Clarke (1883); Hand.-Mazz. (1936); Johnst. (1937); " 图鉴" (1974)*; C. J. Wang (1982). Myosoiis microcarpa Wall. ( 1 828); Eriirichium microcarpa (Wall. ) DC ( 1 846); Trigo- notis peduncularis var. microcarpa (Wall. ) Brand (1931).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60 厘米。 主 根粗壮 且短, 有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干 时黑褐 色。 根^ 长或短 ,覆 盖多数 残枯的 叶基。 ^直立 ,具 分枝, 基部粗 2 — 3 毫米, 疏被 紧贴向 上的短 糙毛。 基生 叶和最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时 枯萎, 叶片 卵形、 狭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2 厘米, 宽 0.6 — 0.9 厘米, 先端 急尖, 具小 尖头, 基 部圆或 楔形, 两 面被糙 伏毛, 背面 沿脉毛 较密, 中脉在 两面均 隆起, 侧脉 明显, 3 — 4 对, 叶柄长 0.5 — 5 厘米, 基部略 具鞘;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上部^ 生叶具 短柄, 中 部茎生 叶通常 最大, 长达 6.5 厘米, 宽达 3 厘米, 其他 同基 生叶。 花序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多花排 列成蝎 尾状, 长 6 — 12 厘米, 果 时长达 20 厘 米, 疏被 糙毛,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仅下部 2 — 4 花具 苞片。 花梗长 1.5 — 5 毫米, 密被 糙毛; 花萼长 1.5 — 2 毫米, 果时达 3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两 面被糙 伏毛; 花冠蓝 色、 蓝紫色 或白色 ,长 3 — 4 毫米, 簷 部直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 圆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附属物 横向长 方形, 上端 1 缺刻, 平展; 花药长 圆形, 黑褐色 ,长约 0.5 毫米, 花 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上部 1/3 处; 子 房小, 4 裂, 花柱与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小。 小坚果 4, 三棱 锥状四 面体, 长约 1 毫米, 亮褐色 ,在 三个腹 面交汇 处具一 短柄。 花果期 5 — 10 月。 广布于 滇西、 滇中和 滇南, 生 于海拔 1300 — 2200( — 2850) 米的 林下、 灌 丛下、 草坡或 路边; 西 藏亦有 分布。 尼泊尔 、锡金 也有。 7. 楚雄 附地菜 图版 203,1 — 3 Trigonotis chuxiongensis H. Chuang ( 1983)*. 多年生 草本, 高 20 — 60 厘米。 主根 延长, 具多数 侧根和 纤维状 细根, 干时黑 褐色。 茎直 立, 上部具 分枝, 基部粗 1.5 — 3 毫米, 被密 集或稀 疏的糙 伏毛。 基生 叶和最 下部茎 生叶在 开花期 枯萎, 叶片卵 形或椭 圆形, 长 1 一 4.5 厘米, 宽 0.5 — 2.8 厘米, 先端急 尖或铼 ,具 1 小 尖头, 基部圆 或钝, 两面密 被前伸 紧贴的 糙伏毛 ,侧脉 4 一 5 对, 和中脉 在背面 突起, 弧曲上 升, 在叶缘 汇合成 缘脉, 叶柄 纤细, 长 2 — 5.5 厘米, 被毛; 中部^ 生 叶长达 6 厘米, 宽达 3.3 厘米, 叶柄长 1.5 — 2 厘米, 向上 渐小, 叶柄 渐短, 其 他同基 生叶。 多 花于茎 和分枝 先端排 
图 版 203  1—3. 楚维 附地菜 Trigonotis chuxiongensis H. Chuang, 1. 全株, 2. 花 外形, 3. 4-5. 扭柄 附地菜 T. dclkatula Hand.-Mazz., 4. 全株, 5. 果。 (李锡 畴绘) 
728  云南 植物志  列成 蝎尾状 花序, 长 5 — 9 厘米, 果时达 18 厘米, 被 紧贴向 上的糙 伏毛, 最下部 2 — 3 花生 于最上 部茎生 叶间;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花梗 纤细, 长 2 — 3 毫米, 果时达 8 毫米, 被毛; 花萼 长 1.5 — 2 毫米, 果时达 4 毫米, 深裂 至中部 稍下, 裂片披 针形, 两面 被毛; 花冠 蓝色, 长 3 — 4 毫米, 外面被 紧贴的 疏柔毛 ,簷 部直径 4 一 5 亳米, 裂片 圆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附 属物梯 形; 花药长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黑褐色 ,花丝 极短, 白色, 着 生于管 上部; 子 房小, 4 裂, 花 柱细, 较子 房长。 小坚果 4, 背腹扁 ,背 面凸起 且圆, 腹面 二面近 等大, 长约 1 毫米, 亮褐 色, 具 1 短柄。 花果期 6 — 10 月。 产 楚雄、 双柏、 漾濞、 寻甸, 生 于海拔 1600 — 2700 米的 林下或 草坡。 模 式标本 采自楚 雄。 8. 扭梗 附地菜 图版 203, 4-5 Trigonotis delicatula Hand.-Mazz. (1925), (1936); Johnst. (1937), C. J. Wang (1982). Trigonotis contortipes Johnst. (1925).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主根 纤细, 长 5 — 7 厘米, 上 部粗约 1 毫米, 有少 数纤维 状 细根。 根^ 密被 残枯的 叶基。 茎 直立, 有少数 分枝, 基部粗 1 一 1.5( — 2) 毫米, 疏被向 上紧 贴的短 糙毛。 基生叶 多数, 在 开花期 枯萎,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0.3 — 0.8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常具 1 细 尖头, 基部渐 狭而入 叶柄, 两面密 被紧贴 的糙伏 毛, 中脉 在叶面 回入, 背面 隆起, 无 侧脉,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疏 被毛, 基部 具鞘; ^生叶 疏离, 下部者 具柄, 最上部 者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数朵 ,于^ 和分 枝上部 排列成 蝎尾状 花序, 花序长 2 — 10 厘米, 果时达 20 厘米, 下部极 疏离, 先端 密集, 疏 被毛; 无明显 的花序 梗; 除最 先端的 花无苞 片外, 其他均 具与叶 同形的 苞片。 花梗长 0.1 — 0.4 厘米, 密 被糙伏 毛, 花时大 多直立 ,果时 弯曲; 花萼长 1.5 — 2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 狭倒披 针形, 两面被 槌伏毛 ;花冠 蓝色, 长 3 — 4 毫米, 簷 部直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倒 卵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喉部 具 5 个附 属物, 附属物 黄色、 梯形, 上端 1 浅裂, 平伸;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丝 极短, 着 生于管 中部; 子房小 ,长约 0.5 毫米, 4 裂, 花 柱细, 较子房 略长, 柱 头小。 小坚果 4, 背 腹扁, 长约 1.5 毫米, 背部 微凸, 近菱形 ,有 1 橫向 的肋, 腹面二 面体, 成 熟时黑 褐色, 光滑。 花果期 7 — 9 月。 产丽江 、中甸 ,生 于海拔 3000 — 4800 米的草 坡上; 四川 西南部 也有。 9. 虫实 附地菜 (云 南植物 研究) Trigonotis corispermoides C. J. Wang ( 1982)*. Trigonotis gracilipes Johnst. ( 1937), p. p., quoad H. T. Tsai 57614. 多年生 草本, 丛生。 茎纤细 ,上升 或直立 ,高达 40 厘米, 自基部 分枝, 被糙 伏毛。 基生 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在开花 期通常 枯萎, 叶片长 圆形或 楠圆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0.4 — 0.6 厘 米, 先端钝 ,具小 尖头, 基部 楔形或 圆形,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叶柄 纤细, 长达 1.5 — 5 厘米; 上 部茎生 叶较小 ,具短 柄或近 无柄。 花序 顶生, 除最上 部花无 苞片外 ,其 余均具 苞片; 花梗纤 细, 上升, 果期长 3 — 8 毫米; 萼片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被糙 伏毛, 长约 1 毫米, 果期 稍增大 达 2 毫米; 花冠淡 红色, 冠 管短, 长约 1.5 毫米, 粗约 2 毫米, 簷 部直径 3.5 — 4 毫米, 5 裂, 裂片近 圆形, 附属 物为不 等边四 边形, 微凹, 高 0.5 毫米; 花药椭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小 
紫草科  729  坚果 4, 近半 球形, 长约 1.3 毫米, 无 光泽, 两面 密具细 乳突, 背面圆 且凸, 腹 面不具 肋或在 近 基部微 隆起, 具长约 0.2 毫米 的柄。 产云南 ;四 川北部 (马 尔康) 海拔约 2900 米有 分布。 王庆 瑞同志 根据产 于四川 马尔康 和云南 (地点 不明) 的各一 号标本 建立这 个种, 但是 据我所 标本室 所藏采 于马尔 康的张 泽荣、 周洪富 22674 (Isotypus) 和云南 蔡希陶 57614 (Paratypus) 这两号 标本, 在植株 体态和 花序等 特征都 极相似 ,但 唯有小 坚果有 区别, 马尔 康的 标本小 坚果无 光泽, 背面 具密细 乳突, 腹面不 具纵肋 或在近 基部微 隆起, 而云 南标本 小 坚果具 光泽, 背 面具不 明显的 乳突, 腹面明 显具一 纵肋, 是否 属变异 幅度, 由于 材料不 足, 暂作 存疑。 , 10. 高山 附地菜 (云 南植物 研究) ' Trigonotis rockii Johnst. (1925), (1937); C. J. W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25 厘米。 主根 粗壮, 粗达 3 毫米, 黑褐色 ,有 极多数 纤维状 侧根, 长 4 一 7 厘米, 褐色。 根茎被 残枯的 叶基。 茎直立 ,自基 部具数 分枝, 基部粗 1.5 — 2 毫米, 疏 被 紧贴向 上的糙 伏毛。 基 生叶在 开花期 枯萎; 茎生叶 狭椭圆 形或狭 长圆形 ,长 0.8 — 2.5 厘 米, 宽 0.2 — 0.6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两面被 前伸紧 贴的糙 伏毛, 中脉 明显, 在背面 隆起, 无侧脉 ,最下 部者具 短柄。 其余 无柄。 多花于 茎和分 枝先端 排列成 蝎尾状 花序, ,长 5-8 厘米, 果时达 12 厘米, 疏被 糙毛; 最下部 1 一 3 花具 苞片,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花 梗坚挺 上升, 长 1 一. 3 毫米, 果时达 8 毫米; 花萼长 1.5 — 2 毫米, 果时 3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披 针形, 两面 被毛; 花冠淡 蓝色, 长 3 — 4 毫米, 簷 部直径 3 — 4 毫米, 裂片长 圆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狭肾 形的附 属物; 花药小 ,狭 卵形, 花丝 极短, 着 生于管 中部; 子 房小, 4 裂, 花柱 略长于 子房。 小坚果 4, 扁卵 珠形, 长约 1.5 毫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果期 7 — 8 月 间。 产丽江 ,生 于海拔 2700 — 2900 米的沼 泽地或 河边水 沟中。 缅甸 也有. 模式标 本采自 丽江。 11. 附地菜 (救荒 本草) 图版 20 4 ,1 — 2 Trigonotis peduncularis (Trev. ) Benth. ex Baker et S. Moore (1879); Hemsl. (1890); Nakai (1917); Hand.-Mazz. (1936); Johnst. (1937); "图 鉴" (1974)*; C. J. Wang (1982). Myosotis peduncularis Trev. (1813)*; Eritrichium pedunculare (Trev.) A. DC. (1846); Maxim. (1872). 一年生 草本, 高 8 — 30 厘米。 主 根长达 1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直 立, 通 常自下 部具多 数分枝 ,基 部粗约 1.5 毫米, 被 紧贴向 上的短 糙毛。 基生叶 多数, 常 早枯, 叶 片櫛圆 状 卵形、 棉 圆形或 匙形, 长达 2 厘米, 宽达 1 厘米, 先 端急尖 或圆, 基部 楔形, 两面 被短糙 毛, 中脉 凸起, 无侧脉 ,叶 柄长达 2 厘米; 下部茎 生叶具 长柄, 中部以 上茎生 叶有短 柄至无 柄, 其他同 基生叶 。花序 顶生, 长 8 — 14 厘米, 果时达 22 厘米, 被短 糙毛, 最下部 2 — 3 花具 苞片,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果时达 5 毫米; 花萼长 1 一 1.5 毫米, 果时达 3 ^米, 5 深裂, 裂片披 针形, 两面被 糙毛; 花冠 蓝色, 稀 紫色或 白色, 长 2 — 2.5 毫米, 簷部 直径 1.5 — 2 毫米, 管 略长于 篷部, 喉部 黄色, 具 5 个附 属物; 花药 卵形, 极小; 子房小 , 4 
730  云南 植物志 
紫草科  731  裂, 花柱 稍长于 子房, 柱 头小。 小坚果 4, 三棱 锥状四 面体, 长约 】. 毫米, 紫 褐色, 常疏被 短毛, 有 短柄。 花果期 2 — 11 月。 产 丽江、 兰坪、 漾濞、 寻甸、 昆明、 易门、 景东、 砚山、 广南 等地, 生 于海拔 1200 — 2300 米的 林下、 草坡、 田 边或水 沟边; 四川、 贵州、 广西、 广东、 福建、 江西、 江苏、 安徽、 陝西、 山 西、 河北、 东北、 新疆、 西藏 亦有。 欧洲 东部、 亚洲 温带地 区也有 分布。 12. 毛叶 附地菜 Trigonotis vestita (Hemsl.) Johnst. (1925); (1937); C. J. Wang (1982). Trigonotis pedunculate var. vestita Hemsl. ( 1 890).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15 — 30 厘米。 主根 延长, 粗 0.7 — 1.5 厘米, 具少 数极细 的纤维 根。 根 茎盖以 残枯的 叶基。 茎直立 ,灰 绿色, 自基部 具多数 直立或 外倾的 分枝, 被 较多向 上 紧贴白 色的糙 伏毛。 基生叶 多数, 常 早枯, 叶片摘 圆形、 长圆状 卵形, 长 0.4 — 1 厘米, 宽 0.3-0.6 厘米, 先端圆 ,具 1 小尖头 ,基 部圆或 楔形, 两面密 被白色 糙毛, 中脉 在叶面 微凹, 在背面 隆起, 无 侧脉, 叶柄长 0.5 — 1.5 厘米, 基部扩 大成鞘 ,密被 白色槌 毛;^ 生叶 疏离, 叶 片狭 长圆形 或狭椭 圆形, 下部 者长达 1.6 厘米, 宽达 0.5 厘米, 叶 柄长达 1 厘米, 向 上叶片 渐小, 具 短柄至 无柄, 其他同 基生叶 。多花 于茎及 分枝先 端排列 成蝎尾 状花序 ,长 2 — 23 厘 米, 被 向上紧 贴白色 糙毛; 最下部 2 — 3 花具 苞片, 无明 显的花 序梗。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2 毫 米, 果时达 4 毫米, 密被 槌毛; 花 萼长约 1 毫米, 果时达 2 亳米, 5 裂至 基部, 裂片线 状披针 形, 外面 被白色 糙毛, 里面 无毛; 花冠白 色至淡 紫色, 长 3 — 4 毫米, 簷 部直径 3 — 4 毫米, 裂 片近 圆形, 管与 簷部近 等长, 喉部具 5 个近肾 形的附 属物; 花药小 ,卵状 长圆形 ,花丝 扱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上方; 子 房小, 4 裂, 长约 0.5 毫米, 花柱 纤细, 稍长于 子房, 柱头 极小。 小坚 果 4, 倒三棱 锥状四 面体, 长约 1 毫米, 成熟时 黑褐色 ,具 光泽, 具 1 极短 的柄。 花果期 7-8 月 前后。 产 丽江、 德铁、 中甸, 生 于海拔 2300 — 3900 米 的沟边 林中或 路边草 丛中; 四川 东部也 有。 13. 细柄 附地菜 图版 204, 3 — 5 Trigonotis gracilipes Johnst. (1937), excl. speim. H. T. Tsai 57614; C. J. Wang (1982). 多年 生丛生 草本, 高 10 — 40 厘米。 根多数 ,纤细 ,粗约 1 毫米, 长达 7 厘米, 有 少数分 枝, 干时黑 褐色。 根茎长 或短, 密被 覆瓦状 排列、 褐色的 叶基。 茎 1 至 数枚, 直立或 外倾, 不 分枝或 有少数 分枝, 被 稀疏向 上的糙 伏毛。 基生叶 多数, 在 开花期 枯萎, 叶 片椭圆 形或长 圆状披 针形, 长 0.5 — 2 厘米, 宽 0.3 — 1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具 1 小 尖头, 基 部楔形 或圆, 两 面绿色 ,被短 糙毛, 中脉在 两面均 明显, 无 侧脉, 叶柄长 1 一 3 厘米, 疏被 糙毛, 基部 具鞘; 茎 生叶 疏离, 下部者 具长柄 ,至最 上部近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花序 生于墓 及分枝 先端, 下部 花单生 于上部 ^生叶 之间, 上部 花在茎 先端排 列成无 苞片的 蝎尾状 花序, 疏 被毛, 无明显 的花 序梗。 花梗 纤细, 长 1 一 5 毫米, 密被 槌毛, 果时 延长达 2 厘米; 花萼长 1 一 1.5 毫米, 果时 2.5 毫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两 面疏被 糙毛; 花冠 蓝色或 紫色, 长 3 — 4 毫 米, 檐 部直径 4 一 5 毫米, 裂片近 圆形, 管比裂 片短, 喉部 黄色, 具 5 个 梯形附 属物; 花药极 小, 棕 褐色, 卵形, 花丝 极短,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上; 子 房小, 4 裂, 花 柱细, 稍长于 子房, 柱头 
732  云南 植物志  极小。 小坚果 4, 斜三棱 维状四 面体, 背面 三角状 卵形, 长约 1.2 毫米, 成熟时 褐色, 有光 泽, 具 1 短柄。 花果期 5 — 8 月。 产 维西、 德饮、 丽江、 中甸、 贡山, 生 于海拔 2300 — 4100 米的 草坡; 四川 西南部 和西藏 东南部 也有。 14. 圆叶 附地菜 Trigonotis rotundata Johnst. (1937); C. J. Wang (1982). 多年生 草本, 高 10—18 厘米。 茎直立 ,被糙 伏毛, 自基 部生出 纤细的 分枝。 基 生叶多 数, 覆 盖茎的 基部, 下部^ 生叶 明显, 叶片圆 形或近 肾形, 宽 0.6 — 1.7 厘米, 先 端圆或 微凹, 通 常骤然 收缩成 1 小尖头 ,基 部圆或 肾形, 无侧脉 ,叶柄 纤细, 为叶 片长的 2 倍, 中 部和上 部 茎生叶 散生, 向 上逐渐 变小, 具 短柄或 无柄。 花序 顶生, 基部有 散生的 苞片, 花 在花期 排列 密集, 果时 稀疏。 花梗 纤细, 上升, 长 1 一 2 毫米, 果时长 5 — 10 毫米; 花 萼长约 2 毫 米, 5 裂至近 基部, 裂片披 针形, 被糙 伏毛, 果时 延长达 3 毫米; 花冠 蓝色, 檐 部直径 6 — 7 毫米。 小坚果 4, 四面体 ,长 和宽约 1 毫米, 有棱, 无柄 (标 本未见 )。 产丽江 ,海拔 3300 — 4200 米。 模式 标本采 自丽江 Goodu Shan。 18. 微 果草属 Microcaryum Johnst. 一年 生矮小 草本。 叶 互生。 花数朵 族生, 基生、 腋生或 顶生, 花 无柄或 具柄。 花萼 5 裂至 基部, 裂片 相等, 果时稍 增大; 花冠小 ,檐部 5 裂, 花 冠管圆 筒形或 管状,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附属 物小, 但明显 ,与花 冠裂片 对生; 雄蕊 5, 内藏, 着生于 管上,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子 房 4 裂, 花柱生 于子房 裂片间 的基部 ,比子 房短, 不分枝 ,柱头 头状, 不 分裂。 小坚果 4, 长 圆状卵 球形, 腹面 中央有 1 纵沟, 无毛 或被长 柔毛。 4 种, 分布于 喜马拉 雅地区 及我国 西部。 我国有 1 种, 产 四川、 云南。 1. 微果草 Microcaryum pygmaeum (C. B. Clarke) Johnst. (1924); Brand (1925), (1931). Eritrichium pygmaeum C. B. Clarke (1885); E. riae Winkl. (1922). 一年生 小草本 ,低矮 ,高 1.5 — 3 厘米。 主根粗 线形, 长达 7 厘米, 粗 不超过 1 毫米, 具 少数 纤维状 分枝, 干时黑 褐色。 茎 1 一 3, 高达 1 一 1.8 厘米, 直立, 不分枝 或常具 分枝, 被 白色长 柔毛。 基生叶 数枚, 通常 早枯, 茎 生叶通 常密集 互生, 叶片狭 倒卵形 或倒披 针形, 长 .5 — 9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先端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灰 绿色, 被长 柔毛, 叶 脉不明 显; 无 叶柄。 花 数朵簇 生于茎 和分枝 先端。 花 梗长达 1 厘米, 密被长 柔毛; 花萼 5 裂至基 部, 裂片 线状椭 圆形, 长约 2 毫米, 两面被 长柔毛 ;花冠 蓝色, 长约 2.5 毫米, 檐部 5 裂, 裂 片长 圆状近 圆形, 管圆 筒形, 约为 冠檐的 2 倍长, 喉部具 5 个附 属物, 附属 物长过 于宽, 中 部 1 弯缺; 花药近 圆形, 花丝 极细; 子房近 圆形, 长约 0.5 毫米, 4 裂, 花柱 生于子 房裂片 之间的 基部, 与 子房近 等长, 柱 头小, 头状。 小坚果 4, 褐色, 长 1.3 — 1.5 毫米, 光滑。 花 果期 7—8 月。 产中甸 ,生 于海拔 3100 — 3500 米的 草地、 林下。 四川西 部及喜 马拉雅 地区均 有分布 《 云南新 记录。 
紫 草 科  733  19. 毛 果草属 Lasiocaryum Johnst. 草本, 一年生 或稀多 年生。 叶 互生, 无柄或 具柄。 数 花组成 蝎尾状 花序, 有苞片 或无。 花萼 5 裂, 几分离 或近基 部合生 ,裂片 卵形、 披 针形或 线状长 圆形; 花 冠檐部 5 裂, 裂片常 近 圆形, 管圆筒 形或漏 斗状或 钟状, 无毛, 喉部具 5 个内向 、突出 、与 花冠裂 片对生 的附属 物; 雄蕊 5, 内藏, 贴生于 管中部 ;子房 4 裂, 各 有胚珠 1 颗; 花柱短 ,圆 柱形, 不 分裂, 基底 着生, 大多较 子房短 ,柱头 头状。 小坚果 4 , 卵 珠形, 腹面整 个与维 状花托 相连, S 痕小, 在 基部。 7 种, 分布 于亚洲 中部。 我国有 3 种, 分布于 云南、 四川、 西藏。 云南有 2 种。 分种 检索表 I 1(2) 茎通常 不分枝 ;小坚 果长约 2 毫米, 密被 槌伏毛 1. 云南 毛果草 L. trichocarpum 2(1) 茎自基 部具多 分枝; 小坚果 长不足 1 毫米, 无毛或 被稀疏 的短毛 2 . 毛果草 L* den.ifloruni 1. 云南 毛果萆 图版 205,1 — 3 Lasiocaryum trichocarpum (Hand.-Mazz. ) Johnst. ( 1925); Hand.- Mazz. (1936); "图鉴 "(1974) in nota. Microcaryum trichocarpum Hand.-Mazz. (1924); Oreogenia trichocarpa (Hand.-Mazz. ) Brand (1925), (1931). 一年生 小草本 ,高 3 — 10 厘米。 根细, 圆柱形 ,长达 8 厘米, 向下 渐狭, 上部粗 1 毫米 或 更细, 下部具 纤维状 分枝, 根皮 干时黑 褐色, 里面 黄色。 茎 直立, 单一, 自 莲座叶 丛中生 出, 不分枝 ,稀近 基部分 枝或最 上部具 聚伞状 分枝, 被 白色长 硬毛。 基生叶 数枚, 莲 座状, 外部 者通常 早枯, 叶片狭 椭圆形 或长圆 状狭椭 圆形, 长 5 — 14 毫米, 宽 2 — 5 毫米, 先端急 尖或钝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面被 白色长 硬毛, 中脉 明显, 叶柄 无或具 短柄; 茎 生叶数 枚, 疏离 互生, 与 基生叶 同形, 无柄。 蝎尾 状花序 顶生, 4 一 7 花, 长 1一2( — 3) 厘米, 被白 色长 硬毛。 下部花 具叶状 苞片, 上部花 无苞片 ;花 梗细, 下部花 梗长达 5 毫米; 花萼长 2 —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宽约 0.5 毫米, 外面被 白色长 硬毛; 花冠 蓝色, 无毛, 长约 3.5-4 毫米, 檐 部直径 3.5 — 4 毫米, 5 裂, 裂片近 圆形, 喉部具 5 个月 牙形附 属物, 其中部 凹入成 2 浅裂, 管圆 筒形, 常黄色 ,上部 稍宽, 长 2 — 2 .5 毫米; 花药近 球形, 极小, 暗 黄色, 无柄, 着生 于管基 部以上 2/3 处; 子房近 球形, 长约 1 毫米, 4 裂, 无毛, 花柱细 ,基底 着生, 与子房 近等长 ,柱 头小, 近 球形。 小坚果 卵形, 长约 2 毫米, 具横向 继纹, 被糙 伏毛。 花果 期 7 月 前后。 产中甸 、丽江 、永宁 ,生 于海拔 3400 — 4500 米的 草坡。 模式标 本采自 永宁。 2. 毛果草 Lasiocaryum densiflorum (Duthie) Johnst. (1940), ( 1970)-, " 图鉴" ( 1974)*, Eritrichium densiflorum Duthie (1912); Microcaryum duthieanum Brand ( 1925), (1931); Oreogenta duthitttna Brand (1925), (1931). 
紫 草 科  735  一年生 小草本 ,髙 2 — 6 厘米。 根细, 圆 柱形, 长达 7 厘米, 向下 渐狭, 上 部粗约 1 毫 米, 下部 具少数 分枝, 干时黑 褐色。 茎 直立或 上升, 自基 部具多 分枝, 疏被 柔毛。 叶 互生, 下部 密集, 上部 疏离, 叶片椭 圆形或 椭圆状 倒卵形 ,长 5 — 14 毫米, 宽 2—8 毫米, 先 端钝或 圆, 基部 楔形, 边缘 全缘, 两 面疏生 柔毛, 中脉 明显, 具极 短柄至 无柄。 蝎尾 状花序 顶生和 腋生, 长 0.4 — 0.7 厘米, 有 3 — 5 朵花, 密集 排列, 具 苞片。 花梗长 2 — 4 毫米, 被毛; 花萼长 约 2 毫米, 外 面被长 硬毛, 5 深裂, 裂片 线状长 圆形; 花冠蓝 紫色, 长 3 — 3.5 毫米, 无毛, 擔 部 直径约 3 毫米, 5 深裂, 裂片近 圆形, 喉部具 5 个宽过 于长的 梯形附 属物, 上端 中部微 缺, 管圆 筒形, 长 2 — 2.5 毫米; 花药卵 珠形, 极小, 花丝 极短, 着 生于管 中部; 子房近 球形, 长不足 1 毫米, 4 裂, 无毛, 花柱基 底着生 ,稍短 于子房 ,柱 头小。 小 坚果狭 卵形, 长不足 1 毫米, 有级褶 ,无 毛或有 稀疏的 短毛。 花果期 7 月 前后。 产维西 ,生 于海拔 4000 米左右 的砾石 山坡。 四川 西部、 西 藏南部 也有。 云南 新记录 o 20. 忽 忘草属 Myosotis Dill.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植株 被毛。 叶互生 或密集 成族, 全缘。 总状或 蝎尾状 花序顶 生, 果时 延长, 无 苞片或 有时下 部花具 苞片。 花萼 5 深裂、 5 浅裂或 5 齿; 花冠 蓝色、 红色 或 白色, 高脚蝶 状或漏 斗状, 檐部 5 裂, 钝, 平或回 ,裂片 螺旋状 排列, 管 直立, 与花 萼近等 长, 喉部 通常深 黄色, 具 5 个 与花冠 裂片对 生的附 属物, 附属物 常有微 缺刻, 无毛或 具乳头 状突起 ;雄蕊 5, 内藏, 与花 冠裂片 互生, 花丝短 ,花药 卵形; 子房 4 深裂, 花柱 丝状, 基底着 生, 柱 头小。 小坚果 4, 卵圆形 ,稍 压扁, 无毛, 平滑而 光亮, 疤痕小 ,在 基部; 以着生 面与平 扁 的花托 相连。 种子 直立, 胚 根短, 子叶倒 卵形。 约 50 种, 产于南 北半球 的温带 地区。 我国有 2 种, 分布于 西南、 西北、 江苏、 华北、 东 北。 云南 2 种 均产。 分种 检索表 1(2) 茎 被伸展 的毛; 花萼深 裂至近 基部,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花冠长 4 一 5 毫米, 冠 檐直径 5 — 8 毫米 1, 勿忘草 M. silvatic* 2(1) 茎被紧 贴的縫 硬毛; 花萼 5 裂至 中部, 两面 疏被链 硬毛; 花 冠长约 3 毫米, 冠檐 直径约 3 毫米 2. 湿地 勿忘草 M. caespitOM 1. 勿忘萆 图版 205, 4 — 8 Myosotis silvatica (Ehrb. ) Hoffm. (1791); DC. ( 1846); C. B. Clarke in Hook. f. ( 1883); Franch. (1890); Kitagawa ( 1939); " 图鉴" ( 1974)*. 多年生 草本, 高 15 — 30( — 80) 厘米。 主根圆 柱形, 粗达 0.4 厘米, 具 多数纤 维状侧 生, 干时黑 褐色。 根茎短 ,盖以 残枯的 叶基。 茎 1 至数条 ,直立 ,不 分枝或 分枝, 被 伸展的 毛。 基生叶 多数, 早枯, 叶片倒 披针形 、长 圆形、 狭椭圆 形或线 状倒披 针形, 长 1 一 5 厘米, 宽 0.3 — 0.7 厘米, 先端钝 或圆, 基部 楔形, 两面被 白色糙 伏毛, 具 1 脉, 叶 柄长达 2 厘米, 基 部略扩 大成鞘 ,边缘 具翅; 茎生叶 数枚, 疏离, 叶片狭 卵形、 披 针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达 8 .5 
736  云南 植物志  厘米, 宽达 1.5 厘米, 向上 渐小, 下部者 具柄, 上 部者基 部圆, 无柄, 其 他同基 生叶。 总状花 序顶生 ,长 2 — 10 厘米, 多花, 花时 密集, 果时 疏离, 长达 20 厘米, 密^ 糙 伏毛。 花梗长 0.1-0.3 厘米, 果梗长 0.3 — 0.5 厘米, 密被糙 伏毛; 花萼 绿色, 长 2.5 — 3 毫米, 5 裂 至近基 部, 裂片狭 披针形 ,两面 密被糙 伏毛, 果时稍 扩大; 花冠 蓝色, 长 4 一 5 毫米, 檐 部直径 5 — 8 毫米, 平展, 5 裂片, 裂片近 圆形, 旋转状 排列, 喉部 黄色, 具 5 个附 属物, 附属 物长过 于宽, 中部 1 深缺刻 ,似 2 个并 列的圆 球体; 花药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丝 极细, 着生于 管的中 部稍上 ;子房 4 裂, 长不足 1 毫米, 花柱 线形, 长于 子房, 基底 着生, 柱 头小, 头状。 小坚果 4, 卵形, 稍扁, 长约 1.5 亳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果期 5 — 9 月。 产维西 、中甸 、丽江 、碧江 、禄劝 ,生 于海拔 3000 — 4200 米 的林下 或山坡 草地。 分布于 四川、 江苏、 华北、 东北、 西北; 亚洲 温带其 他地区 和欧洲 亦有。 2. 湿地 勿忘草 Myosotis caespitosa Schultz (1818); DC. (1846);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3); "图 鉴" (1974)*. 多年生 草本, 高 10 — 30 厘米。 具明显 的主根 ,纤维 状侧根 极多, 线形, 干时黑 褐色。 茎 直立, 常 自基部 分枝, 或上部 也分枝 ,稀不 分枝, 疏被紧 贴的糙 硬毛。 叶片倒 披针形 或线状 倒披 针形, 长 1 一 7 厘米, 宽 0.3 — 1.1 厘米, 先端圆 或钝, 基部 楔形, 下延, 两 面疏被 白色糙 硬毛, 具 1 叶脉, 基生叶 和下部 茎生叶 具柄, 叶柄 具翅, 基部 略扩大 成鞘, 上部 茎生叶 无柄。 总状花 序生于 ^及分 枝先端 ,长 4 一 10 厘米, 果期 延长达 18 厘米, 被紧 贴的糙 硬毛; 花数 朵, 排列 疏离, 花梗长 1 一 3 毫米, 果时 延长达 1 厘米, 被紧 贴的糙 硬毛; 无苞片 或下部 1 一 3 花 具叶状 苞片。 花萼长 2 — 2.5 毫米, 5 裂至 中部, 裂片狭 三角形 ,长约 1 毫米, 两 面疏被 糙 硬毛, 果时略 增大; 花冠 蓝色, 长约 3 毫米, 檐部 直径约 S 毫米, 平展, 5 裂片近 圆形, 旋 转状 排列, 喉部 黄色, 具 5 个横 向长圆 形的附 属物, 中部有 1 不明显 的纵向 浅沟; 花药卵 形, 长不足 0.5 毫米, 花丝 极细, 着生于 管中部 之下; 子房 4 裂, 长约 0.5 毫米, 花柱 线形, 与 子房近 等长, 基底 着生, 柱头小 ,扁 球形。 小坚果 4, 卵形, 略压扁 ,长约 1.5 毫米, 黑色, 具 光泽。 花果期 6 — 9 月。 产 丽江, 生 于海拔 2000 — 2900 米 的潮湿 草地。 分布于 甘肃、 新疆、 河北、 东北, 亚洲 温带、 欧洲 及北美 也有。 254. 理藻科 Lentibulariaceae nom. conserv. 一年生 或多年 生食虫 植物, 通常 无根, 水 生或生 于沼泽 或湿润 地方, 有时为 附生。 叶 基生 而呈莲 座状, 或 茎生则 互生且 退化为 鳞片, 基部 常有小 囊体。 花序 总状或 穗状, 或花 单生。 花两性 ,两侧 对称, 5 数; 萼 2 — 5 裂, 裂 片开展 或微呈 覆瓦状 排列, 二唇形 ,宿存 ;花 冠合瓣 ,基部 有距, 冠檐二 唇形, 5 裂, 裂片 覆瓦状 排列, 下 唇有囊 或距, 唇 瓣形状 种种; 雄 蕊 2 枚, 有时有 2 枚不育 雄蕊, 着生于 花冠管 的基部 ;花药 1 室, 纵裂; 花 盘缺;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倒生, 通常 多数, 极少 退化为 2 颗, 生 于球形 或卵形 的特立 中央胎 座上; 花柱极 短或缺 ,柱 头通常 2 浅裂 而前裂 片多少 败育。 蒴果, 2 — 4 ; H 裂, 阔裂 或不裂 (此 时具 1 种 子 )o 种子 1 至多数 ,无 胚乳。 
图 版 206 1-4. 捕虫茧 Pinquicula alpina L., 1. 植株, 2. 花 纵剖, 3. 雄蕊, 4. 花萼和 雄蕊; 5—9. 怒江 挖耳草 Utrkularia salwinensis Hand.-Mazz., 5. 植株, 6. 捕 虫器, 7. 花 辩 上、 下唇, 8. 雄蕊, 9. 子房; 10 — 15. 圆叶 挖耳草 U. striaiula J. Smith, 10. 植株, 11. 叶, 12. 捕 虫器, 13. 花辦 上、 下唇, 14. 雄蕊, 15. 子房; 16 — 18. 缠绕 挖耳草 U. scandens Bcnj., 16. 植株, 17. 果 和宿存 花^, 18. 种子; 19—21. 黄 花狸藻 U. aurea Lour., 19. 具 捕虫器 的叶, 20. 捕 虫器, 21. 子房, (曾孝 》 绘) 
738  云南 植物志  4 属约 170 种, 世界 广布, 但 不见于 波利尼 西亚。 我国有 2 属约 19 种, 云南产 2 属 10 种 a 分属 检索表 1(2) 陆生 植物, 具叶 和根; 叶 基生, 莲 座伏; 花单生 于无叶 的花葶 顶端; 花 冠喉部 张开. 1,捕 虫堇羼 Pinguicula 2(1) 水生 或沼生 植物; 无真 正的叶 和根, 但在 茎上有 假根和 叶器, 具叶 片伏捕 虫囊; 总伏 花序; 花冠喉 部有显 著的膜 瓣遮蔽 2. 理藻厲 UtricuUria  1. 捕 虫堇属 Pinguicula L. 陆生小 草本, 生湿 地或岩 石上, 叶基生 ,莲 座状, 全缘, 常 较厚, 无柄或 有柄, 叶 面常分 泌粘液 ,用以 粘住和 消化小 昆虫, 边缘 多少向 上卷。 花葶具 1 一 2 花, 无叶和 苞片。 花紫色 或带 黄色; 萼 4一5 全裂, 2 唇形, 上唇 3 裂, 下唇 内回或 1 全裂。 花冠 2 唇形, 裂片 展开, 上唇 较短, 喉部 开阔; 花丝稍 弯曲, 花 药顶部 接合, 1 室; 柱头上 唇大, 往往 细裂, 下唇小 ,不 裂。 蒴果 2 — 4 ;H 裂, 种子长 椭圆形 ,具 皴紋。 约 46 种, 分布 于北半 球温带 (除美 国西部 、中 部和亚 洲中部 ), 在旧大 陆南达 喜马拉 雅, 在新 大陆南 经中美 至南美 高山。 我国有 2 种, 云南产 1 种。 1. 捕虫堇 图版 206,1 一 4 Pinguicula alpina L. (1753); A.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Hand.- Mazz. (1936); Ernst (1961); Casp. in Fedde (1962); Hara (1971); "图 鉴" (1975)*. 多年 生食虫 草本。 有 短的根 状茎, 基部着 生多数 须根。 叶 多数, 基生, 纸质, 淡 绿色, 披针形 、长 圆形至 匙形, 先端 纯尖, 基部 略狭, 全缘, 边 缘多少 上卷, 长 3 — 4 厘米, 宽约 1.8 厘米, 背面 无毛, 上表面 被疏毛 ,具无 数乳突 状无柄 腺体, 能 分泌一 种粘液 以捕捉 昆虫。 花 葶 直立, 1 至数条 ,光滑 ,无 苞片或 鳞片, 顶生 1 花。 花黄 色或黄 白色; 萼 5 浅裂, 二 唇形, 上唇 3 浅裂, 裂片 圆形, 下唇 2 裂; 花 冠幅达 I. 5 厘米, 二 唇形, 无毛, 上唇短 2 裂, 下 唇长、 3 裂, 裂片皆 近圆形 ,基部 有距, 距长约 2 毫米, 粗约 1 毫米; 雄蕊 2, 着生于 花冠管 基部, 花药 卵形, 1 室; 子房 上位, 1 室, 胚珠 多数; 花 柱短。 蒴果圆 球形, 成熟后 2 ;H 裂。 种子多 数, 长椭 圆形。 花期 4 一 8 月。 产 德钦、 中甸、 丽江、 贡山, 海拔 (2300 —) 3200 — 4000 米, 生于 灌丛、 林缘、 雪山 草地、 石 岩上; 西藏、 甘肃、 四川、 贵州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尼泊尔 、锡金 、不丹 、亚洲 北部和 中部地 区, 欧 洲北部 和高山 地区。 2. 狸藻属 Utricularia L. —年生 或多年 生食虫 草本, 水生、 陆生或 附生, 总是生 长于潮 湿处。 无真 正的根 或叶, 
狸藻科  739  但^ 上有以 不同方 式起根 作用的 假根, 具翻匐 茎和叶 器官, 所 有的种 都具有 小小的 叶片状 捕捉器 ,用 以捕获 和消化 小水生 生物。 花序 总状, 具柄, 常不 分枝, 具 苞片; 花序柄 (有 时花 序 轴上) 都有不 育苞片 (鎖片 ); 花梗基 部通常 有两枚 小苞片 ,此小 苞片有 时分离 ,稀 合生成 一枚, 基着、 中部 着生或 在附着 点下面 伸长。 萼 2 裂, 花 后多少 膨大, 裂片多 少相等 或极不 等, 分离, 有 时基部 合生。 花冠二 唇形, 黄色, 不同程 度青色 或紫色 、白色 ,稀 蓝色或 红色; 上 唇全缘 ,或 2 至数裂 ;下唇 全缘或 2 — 5 裂, 有一 个多少 上举常 呈浅囊 状的喉 突和一 个钻状 或圆锥 状的距 (在 一些种 退化为 一浅襄 )。 雄蕊 2, 着生在 上唇的 基部; 花丝 常短, 丝形, 常 弯, 通常扁 且上部 扩大; 花药椭 圆形, 背着, 药 室多少 汇合。 子房 球形或 卵形, 胚珠 2 至多 数, 着生在 分离的 基底胎 座或肉 质特立 中央胎 座上; 花柱 常短, 柱头二 唇形, 下唇通 常大得 多, 纵裂, 背腹 瓣裂或 稀侧向 瓣裂, 孔裂或 周裂, 稀不裂 。种子 1 一多数 ,形状 多样, 具 继纹。 约 120 种, 世界 广布, 主要在 热带; 几乎 一半分 布在新 大陆, 非洲 热带、 亚洲、 澳 大利亚 几乎 有等量 的种, 部分分 布于北 温带。 我国有 17 种, 云南产 9 种。 分种 检索表 1(14) 陆生 植物, 叶器不 分裂, 圆形至 线形, 无刺毛 ,在花 期常不 存在或 显著. 2(9) 苞 片中部 着生. 3( 4 ) 萼 裂片近 相等; 叶 器线形 至狭倒 卵形, 花期常 不显; 花冠 下唇近 圆形, 先 端微凹 (折苞 挖耳草 U. caerulea 4( 3 ) 等裂片 大小极 不等, 上萼 远大于 下萼; 叶器肾 形至倒 卵形, 花期 常存在 并多少 明显. 5( 6 ) 花 冠下唇 3 裂, 侧 裂片斜 微凹, 距长约 2 毫米; 种子 卵形, 被密刺 7. 怒江 挖耳草 U. salwinensi* 6( 5 ) 花冠下 唇多少 整齐的 5 裂; 距长约 5 毫米, 常与 花冠下 唇等长 并与之 平行. 7(8) 叶 圆形; 花多达 10 朵; 花序 柄长达 10 厘米, 很细; 种子 梨形, 具钩毛  5. 圆叶 挖耳草 U. .triatula 8( 7 ) 叶肾形 ,花 1 一 2 朵 6. 肾叶 挖耳草 U. brachiata 9( 2 ) 苞 片基部 着生; 小苞片 存在, 比苞片 远狭; 花冠下 唇全缘 、微缺 或多少 3 裂. 10(11) 花序柄 缠绕; 花冠长 5 — 10 毫米; 下唇长 圆形, 比 下萼狭 3 . 缠绕 挖耳草 U* tcanden. 11(10) 花序柄 直立. 12(13) 花冠 黄色, 长 6 — 10 毫米; 下唇 全缘或 微凹; 花梗 果期强 裂下弯 1. 挖耳草 U. bifid.  13(12) 花冠淡 紫色或 白色, 长 3 — 7 毫米, 下唇近 圆形; 花梗果 期直立 或伸展 2. 湿生 挖耳草 U. uliginosa 14( 1 ) 沉水 植物. 叶 器花期 宿存, 多数, 细裂为 狭线形 或发状 裂片. 15(16) 叶器最 后裂片 先端或 侧面具 刚毛; 叶器基 部裂片 叶伏; 花序 柄上无 鳞片; 种子具 五棱角 ,无  宽翅 8. 黄 花狸藻 U. aurea 16(15) 叶 器最后 裂片毛 发状, ^毛 或疏生 极细的 刚毛, 基部 55 叶状 裂片; 花序柄 上有一 憐片, 种子近 圆形, 周围 具宽翅 9. 大黄 花理藻 U. exoleta 1. 挖耳萆 Utricuiaria bifida L. (1753); A. DC. (1844); Oliver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Ridl. (1893), (1923); Uvl. (1914); Merr. (1923); Pellegr. In Lecic 
740  云南 植物志  (1930); van Steen. (1932)*; Hand.-Mazz. (1936); Back, et Bakh. f. (1965); P. Taylor (1968) et in van Steen. ( 1977)*; 海南 植物志 (1 974)* ;" 图鉴" (1 975)*; Lauener (1980). Philydrum cavoleriei lAv\. (1906). 陆生 草本。 假 根少, 毛发状 ,基部 增粗, 具 多数长 0.5 — 1 毫米的 分枝。 匍匐 茎少, 毛 发状, 分枝。 匍匐茎 上的叶 器于花 期多少 宿存, 狭 线形, 膜质, 长 1 一 2 厘米, 宽约 1 毫米, 1 脉, 先端 钝圆, 捕虫 器位于 营养器 官上, 球形, 长 0.6 — 1 毫米, 具柄, 咀 基生, 上唇 具一对 钻状附 属器, 下唇有 多少明 显的肿 胀体, 位于柄 上端的 一侧。 花序 直立, 长 5 — 20 厘米; 花 序柄细 圆柱形 ,上部 光滑, 下部有 微腺毛 ;花 1 一 10 朵, 远离, 鳞片 少数, 与苞片 相似; 苞片 基部 着生, 宽卵状 长圆形 ,鈍, 长 1 毫米; 小苞 片线状 钻形, 长约 0.5 毫米; 花 梗花期 直立, 果期 下弯, 线形, 明显 具翅; 萼 2 裂, 裂片近 相等, 上片 略大, 宽卵形 ,基 部多少 联合并 下延, 先端钝 ,花 期长约 3 毫米, 果 期长达 6 毫米; 花冠 黄色、 蓝色、 淡红 色或橙 黄色, 长 6 — 10 毫 米, 上唇狭 长圆形 ,宽 1 一 2 毫米, 先端 圆形, 稍长于 上萼, 下唇近 圆形, 宽达 4 毫米, 先端圆 形, 喉凸 明显、 浅囊状 ;距淡 紫色, 锥状, 锐尖, 弯, 从下 唇外伸 并较之 为长; 花丝长 圆形, 粗 壮, 长约 1 毫米, 宽约 0.5 毫米, 药室 明显; 子房 卵形, 花柱短 、但 明显, 柱头 方形, 反折, 上 唇少 得多, 全 缘或具 2 齿。 萌 果宽椭 圆形, 背腹压 扁状, 膜质, 长 2.5 — 3 毫米, 腹缝 开裂。 种子 多数, 卵形, 长约 0.4 毫米, 种皮皱 、具 网紋, 网 格大、 伸长。 花果期 5 — 11 月。 产滇西 、西 北部、 南部及 东南部 ,海拔 600 — 2100 米, 生于 水田、 沟边、 沼 泽地、 湿草地 J 江苏、 安徽、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缅甸、 柬 塘寨、 泰国、 越南、 日本、 朝 鲜、 马来 西亚、 印度尼 西亚、 马鲁古 群岛、 澳大 利亚。 2. 湿生 挖耳草 Utricularia uligincsa Vahl (1804); P. Taylor (1968) et in van Steen.(l977)*. Utricularia ajjinis Wight (1850)*;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Pelleger in Lc- cte. (1930); Back, et Bakh. f. (1965). 陆生 植物。 假 根少, 毛发状 ,基部 增粗, 有许 多长约 1 毫米的 乳突状 分枝, 匍匐 茎少, 毛发状 ,分枝 ,长约 6 毫米; 叶器在 花期常 不明显 ,生 于匍匐 茎上, 卵形或 线形, 膜质, 长 4 毫米, 宽 1.5 — 6 毫米, 多脉, 先 端纯或 急尖。 捕虫器 生匍匐 ^及叶 器上, 球形, 长 1 一 2 毫 米, 具短柄 ,咀 基生, 上唇有 2 枚不 分枝的 钻形附 属器。 花序 直立, 长 30 厘米, 无毛; 花 2 — 10 朵, 较远离 ;鳞 片少, 似苞片 ;苞片 基着, 卵形, 渐尖, 长 2 — 3 毫米, 3 脉; 小 苟片近 钻形, 长 为苞片 之半, 1 脉; 花梗花 期直立 ,长 1.5 — 2 毫米, 果 期伸长 展开, 线形, 明显 具翅; 萼裂 片近 相等, 宽卵 形至近 圆形, 花期长 2.5 毫米, 果 期长达 5 毫米, 表面 有细小 乳突, 边缘有 细齿, 上萼 略大, 先端短 渐尖, 下萼 先端浅 2。 花冠 蓝色、 青紫色 、淡 紫色或 白色, 长 3 — 7 毫 米, 上唇多 少圆形 略长于 上萼片 ,先端 圆形、 内 凹或浅 2 裂, 下唇 较大, 近 圆形, 先端 圆形、 全缘或 不明显 3 圆裂, 喉凸 上举, 浅 囊状, 距锥状 钻形, 急尖, 外弯或 劲直, 比下 唇长; 花丝 线形, 弯, 长 1.5 毫米, 药室 明显; 子房 卵形, 花 柱短但 明显; 柱 头下唇 梯形, 上唇 废退。 蒴 果宽楠 圆形, 背腹 压扁, 长 2 — 4 毫米, 膜质, 沿背缝 和腹缝 开裂。 种子 多数, 近球形 或宽楠 圆形, 长 0.3 — 0.4 毫米, 种 皮厚, 具明显 网紋, 网 格多少 呈六角 形或稍 伸长, 种脐不 外凸。 花 期 3 月。 产昆明 (黑龙 潭)、 滇 西北, 生于 沟边; 华南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泰国、 马来 半岛、 曰本、 
狸藻科  741  印度尼 西亚、 新 几内亚 至澳大 利亚。 云南新 记录。 Forrest 17975 (采自 滇西北 ), 据 照片, 也应为 本种。 3. 缠绕黄 挖耳萆 图版 2 06,1 6 — IS Utricularia scandens Benj. (1847); P. Taylor ( 1968), et in van Steen. (1977)*. Vtricularia volubilis Wight ex Benj. (1847); U. ivalUchii Wight (1849); V. walltchtana Wight in Hook., (1850)*, non Benj. (1845);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Ridl. (1923); Pellegr. in Lecte. (1930); U. scandens ssp. scandens P. Taylor in Hutch, et Dalz. (1963), (1964). 陆生 植物, 缠绕于 湿地草 本上。 假根 多数, 毛 发状, 具乳凸 状分枝 ,长约 0.5 毫米。 匍 匐^ 少数, 有 毛发状 分枝. 叶器 生匍匐 茎上, 膜质、 线形, 长约 1 厘米, 宽约 1 毫米, 1 脉, 先端圆 形或近 急尖的 捕虫器 球形, 生于叶 器上, 直径 0.6 — 1 毫米, 具短柄 ,咀 基生, 上唇有 2 个不 分支的 钻形弯 曲的附 属器, 下唇 1 个附 属体截 形或浅 2 裂, 先 端常有 腺毛。 花序缠 绕, 长 3 — 3.5 厘米, 花序柄 线状圆 柱形, 无毛; 花 1 一 8 朵, 远离, 有 1 或 2 个 不育苞 片生节 间; 鳞片 少数, 似 苞片; 苞片阔 卵状三 角形, 急尖或 渐尖, 长 1 一 1.5 毫米, 无脉; 小苞 片线状 披针形 ,约 与苞片 等长, 无脉; 花梗 直立, 线形, 具 狭翅, 约 与花萼 等长。 萼 裂片近 相等, 卵 形或广 卵形, 花期长 2.5 — 3 毫米, 果 期长达 5 毫米, 上萼 稍大, 先端短 渐尖, 下萼 先端具 2 一 3 齿。 花冠 黄色, 长 5 — 10 毫米, 上唇长 圆形, 比上 萼短、 狭, 先端 圆形, 全缘或 微缺、 或 浅 2 裂, 下唇大 ,近 圆形, 先端 圆形, 全 缘或有 2 — 3 个 圆齿, 喉凸多 少上举 ,平 滑或浅 囊状、 距钻形 、尖, 外弯, 比下 唇长而 外展; 花丝 线形、 粗, 药室多 少联合 ,子房 卵形, 花 柱短, 不显, 柱头 下唇半 圆形, 上唇 相似, 较小. 蒴 果长圆 卵形, 背 腹扁, 膜质, 长 2 — 2.5 毫米, 背缝开 裂. 种子 多数, 宽椭 圆形或 卵形, 长 0.2 毫米, 种 皮薄, 平滑, 有 网纹, 网格 延长, 种脐 侧生, 外突。 果期 10 月。 产景洪 (橄榄 坝), 海拔 760 米, 生于沼 泽内。 分布 于非洲 热带至 南非、 马达加 斯加、 印 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半岛、 新几内 亚和阿 鲁岛、 澳 大利亚 北部。 4. 折苞 挖耳草 密 花狸藻 (图鉴 ) Utricularia caerulea L. (1753); Wight in Hook. (1850)*; Gamble (1924); P. Taylor (1968) et in van Steen. (1977)*. Utricularia racemosa Wall. (1828) nom. nud., ex Walp. (1843); A. DC. (1844); Wight in Hook. (1850); Oliv.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Hemsl. (1890); Merr. (1927), (1937); Pellegr. in Lecte. (1930)*; Hand.- Mazz. (1936);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U. iilicaulis Wall, ex A. DC. (1844); Pellegr. in Lecte. (1930)*; v. racemosa var. jilicaulis C. B. Clarke in Hook. f. ( 1 884). 陆生 植物。 假根 少数至 很多, 毛发状 ,不 分枝。 匍匐茎 毛发状 ,疏 分枝。 叶器 花期都 不 明显, 生匍匐 茎上, 莲 座状, 狭卵状 匙形, 长 7 毫米, 宽 1.5 毫米, 先端 圆形, 1 脉。 捕虫 器少, 生叶 器上, 多少 异型, 卵形, 具短柄 ,咀 顶生, 斜形, 大 者长达 1.5 亳米, 上唇有 一管状 长喙, 小的捕 虫器的 喙较短 ,咀和 喙都密 生具柄 腺体。 花序 直立, 长 5 — 30 厘米, 粗 0.3 — 1.5 毫米, 圆 柱形, 无毛; 花 1 一 20 朵或 更多, 各式 排列, 远离至 十分密 集而近 头状; 狭片多 
742  云南 植物志  数, 与苞片 相似; 苞 片中部 着生, 着生点 在中部 以上或 较下, 狭菱形 ,外 面两枚 渐尖, 长 2 — 2.5 毫米; 小 苞片相 似常较 狭小; 花梗花 期直立 ,果期 展开或 反折, 圆 柱形, 长 0.5 — 1 毫米; 萼裂片 不等, 常具细 乳突, 上萼 卵状长 圆形, 盗状, 长 2 — 3 毫米, 先端 圆形, 下萼 较短, 横椭 圆形, 边缘 内卷; 花冠玫 红色, 淡 紫色、 紫色或 蓝色, 常白色 或有时 黄色, 长 4 一 10 毫米, 外 有细 乳突, 上唇狭 卵状长 圆形, 长于 上萼, 先端 圆形或 截平, 下唇 较大, 近 圆形, 先端 微凹, 喉突 上举, 多少 明显地 具横的 鸡冠状 突起, 距 狭圆锥 形或圆 柱形, 从 一个较 宽的圆 锥状基 部伸出 ,劲直 或弯, 常与下 唇平行 而较长 ;花丝 线形, 直, 长约 1 毫米, 药室 明显, 有细 乳突; 子房 卵形, 花柱长 或短, 柱 头下唇 圆形, 上唇小 ,三 角形。 蒴果 球形, 长约 2 毫米, 坚 纸质, 不透明 ,背缝 开裂。 种子 多数, 斜形 或长椭 圆形, 具乳突 ,有不 明显的 网纹, 网格 长形。 果 期 8 — 10 月。 产 景洪、 思茅、 镇康, 海拔 760 — 1450 米, 生于 草坡、 沼泽或 湿堆; 山东、 广东及 沿海岛 III^ 也有。 分布于 印度东 北部、 锡金、 缅甸、 泰国、 柬埔寨 、老挝 、越南 、马来 半岛、 日本、 印度 尼西亚 (包括 苏拉威 西岛) 、澳大 利亚。 5. 圆叶 挖耳草 图版 206, 10 — 15 Utricularia striatula J. Smith in Rees (1817); A. DC. (1844); Forb. et Hemsl. (1890); Goebel (1890)*; Ridl. (1923); Gamble (1924); Pellegr. in Lecte. (1930)*; Ha- nd. -Mazz. (1936); Back, et Bakh. f. (1949); Santapau (1950); P. Taylor in Hutch, ct Dalz. (1963), (1964), (1968) et in van Steen. (1977)*; Back, et Bakh. f. (1965). Utricularia orbiculata Wall, ex A. DC. (1844); Oliv.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Hemsl. (1890); Stapf (1894); Trimen (1895); Ridl. (1911); Merr. (1923); van Steen. (1932)*; H. J. Lam. (1945); U. multicaults Oliv. (1859); Diels (1912); Hand. -Mazz. (1936). 附生 或陆生 草本。 假根少 ,毛 发状, 不分枝 ;匍 匐茎毛 发状, 分枝, 叶器 多数, 莲 座状, 花期仍 显著, 在 匍匐茎 上的倒 卵形、 圆形或 肾形, 具明 显的假 叶柄, 柄长 4 一 7 毫米, 假叶片 膜质, 长 1 一 3( — 10) 毫米, 宽达 6 毫米, 有多 数二歧 分叉的 叶脉。 匍匐茎 上有多 数捕虫 器, 斜球 形或斜 卵形, 长 0.8 — 0.6 毫米, 具柄, 咀侧生 ,上唇 外突, 具 2 个分 叉的附 属体, 附 属体上 有具柄 腺体。 花序 直立, 长 1 一 15 厘米; 花序柄 线形, 光滑, 粗不及 0.3 毫米; 花 1 一 10 朵, 远离; 鳞 片少, 与苞片 相似; 苞片中 部着生 ,云南 标本有 的基部 着生, 披 针形, 先端钝 或锐尖 ,基 部截平 或尖, 小苞片 相似; 花 梗花期 伸开, 果 期多少 反折, 细弱, 粗不及 0.2 毫 米; 萼 裂片极 不等, 多乳突 ,上 萼心状 圆形, 花期长 1.5 — 2.5 毫米, 先端 微回, 下萼 远小, 卵 状长 圆形, 先端截 平或微 M; 花冠 白色, 玫红 色或淡 紫色, 在喉 凸上有 黄斑, 长 3 — 10 毫米, 上唇小 ,半 圆形, 先端具 2 齿, 下唇远 短于上 萼片; 下唇圆 形或横 椭圆形 ,宽 3 — 10 毫米, 先 端多少 3 — 5 裂, 喉凸稍 外凸, 距 锥形, 常弯, 长 1 一 4 毫米, 短于 下唇, 与下 唇平行 或稍叉 开; 花丝 线形, 长约 0.6 毫米, 药室较 明显。 子房 球形, 花 柱短, 但清晰 ,柱头 下唇半 圆形, 上 唇不 明显。 蒴果近 球形, 斜、 背腹压 扁状, 膜质, 有不 明显的 背脊, 背缝 纵裂。 种子少 ,梨形 或倒 卵形, 长约 0.25 毫米, 种脐 顶生、 外凸, 种皮 有许多 先端倒 剌状的 单细胞 突起。 花果 期 8 — 9 月。 产 贡山、 泸水、 凤庆、 丽江、 邓川、 漾濞、 海拔 1600—3200 米《^ 生 于阴湿 石上、 沼 泽地、 
狸藻科  743  冷杉林 1^ 苔藓 丛中、 湿草地 ;西藏 (聂 拉木、 波密) 、广西 、广东 (海南 ) 及 沿海岛 01^ 也有。 分 布于非 洲热带 (但马 达加斯 加没有 )、 印度、 尼泊尔 、不丹 、缅甸 、中南 半岛、 马 来半岛 至印度 尼 西亚。 本种叶 器圆形 ,苞 片中部 着生, 上萼倒 心形, 种 子有倒 剌毛状 突起, 较易 识别。 6. 肾叶 挖耳草 Utricularia brachiata Oliv.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Hand. -Ma- zz. (1936). 湿生 草本。 叶器 基生, 肾形, 宽约 5 毫米, 具长约 8 毫米 的柄, 花时 宿存, 花序 直立, 高 约 7 厘米, 纤细, 具 1 一 2 花, 苞 片小, 卵形; 花 梗长约 6 毫米, 萼 片极不 相等, 上萼 裂片长 2.5 毫米, 卵形, 紫色; 花 冠白色 具黄色 斑点, 下唇长 6 — 8 毫米, 5 裂; 距线状 圆柱形 ,钝, 长 约 5 毫米。 产贡山 ,海拔 3150 米 (Hand.-Mazz. 9925). 锡金 也有。 标本 未见, 据文献 记录。 7. 恕江 挖耳草 图版 206,5 — 9 Utricularia salwinensis Hand.- Mazz. (1936); Taylor in van Steen. (1977)*. 陆生 植物。 假根少 ,发状 ,疏 分枝, 长达 5 厘米。 叶 器花期 宿存, 在匍匐 茎上排 成疏莲 座状, 扇形, 楔形或 倒卵状 匙形至 圆形, 长达 2.5 毫米, 宽 1.5 — 3.5 毫米, 明显 具柄, 捕虫器 生葡匐 茎上, 较少, 卵形, 长 0.8 毫米, 具长柄 ,咀 侧生, 上唇有 扇形附 属器, 长 1 毫米, 宽约 2 毫米, 含有 8 个左右 的多细 胞钻形 突起。 花序 直立, 长达 8 厘米, 柄线形 、圆 柱形, 无毛; 花 1 一 3 朵, 较远离 ,无鳞 片或于 花序柄 上部生 1 个 与苞片 相似的 鳞片; 苞 片中部 着生, 卵 形, 膜质, 具疏 腺毛, 长 1.2 — 1.5 毫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截形或 略尖; 小苞片 相似, 但 基部为 斜截形 ;花 梗花时 直伸, 果期强 裂下弯 ,长 2 — 4 毫米, 萼裂片 不等, 有乳突 ,上萼 近圆形 ,花 期长约 1.5 毫米, 果 时长达 3 毫米; 下萼 远小, 卵状长 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端 截平或 微凹; 花冠 白色、 红色, 喉凸有 黄色、 褐色或 玫红色 (云南 标本) 斑块, 长 4 一 6 毫米, 上唇 横长圆 形, 盜状, 先端 内回, 比上萼 短的多 ;下唇 扇形, 宽 4 一 5 毫米, 3 裂, 中 裂片梯 形或半 圆形, 侧裂 片小, 斜向或 不明显 不等的 2 裂; 喉凸略 向上, 距短圆 柱形, 先 端钝比 下唇短 得多, 花 丝线形 ,长约 1 毫米, 药室 远离。 子房 球形, 长约 0.6 毫米, 花柱 很短; 柱头下 唇圆形 ,上唇 小, 三 角形。 蒴果 球形、 斜、 背腹扁 ,长约 2 毫米, 背缝 开裂。 种子少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密被 短刺。 花期 8 — 9 月。 在马来 西亚是 4 一 5 月。 产贡山 、维西 、大 理一带 各大纵 谷的分 水界, 海拔 260Q — 4000 米, 生于 林缘、 灌丛、 石 山坡、 石 上苔藓 层中。 印 度尼西 亚的苏 门答腊 (2500 — 3300 米) 也有, 这是 罕见的 间断分 布。 模式标 本采自 贡山。 本种外 形与圆 叶狸藻 (U. striatula) 颇为 相近, 但 本种叶 扇形, 花较大 ,花 冠下唇 3 裂; 苞 片被疏 腺毛, 种子密 生短刺 ,可以 区别。 8. 黄 花理藻 图版 206, 19 — 21 Utricularia aurea Lour. (1780); Merr. (1935); Hand.-Mazz. (1936), van Steen. (1936)*; Back, et Bakh. f. (1965); Taylor (1968), in van Steen. (1977)*. Utricularia flexuosa Vahl (1804), (1826); A. DC. (1844); Oliv. (1859);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Forb. ct Hemsl. (1890); Ridl. (1900); Prain (1905); Merr. 
744  云南 植物志  (1912), (1923); Pellegr. in Lecte. (1930); Back. (1931); Sands (1933); Spare (1940); Santapau (1950); 海南 植物志 (1974), "图鉴 "(1975)*; V. vulgaris var. pdosa Makino (1895); U. pilosa (Makino) Makino (1897). 沉水 草本。 假根 茎有时 存在, 在 花序柄 近基部 轮生, 纺 锤形, 膨大, 长 2 — 6 厘米, 粗 1-3 毫米, 具线形 分枝。 铜匐茎 线形或 稍粗, 长达 50 厘米, 圆 柱形, 分枝, 无毛或 多少被 短毛。 叶器 多数, 长 2 — 6 厘米, 主 裂片常 3 — 4 枚近 轮生, 最 后一次 分裂的 细裂片 圆柱形 具刚毛 ;有 时在主 裂片基 部有短 托叶, 此托叶 毛发状 细裂, 裂片具 刚毛。 捕虫器 常多数 ,生 于叶器 细裂片 一侧或 裂片之 腋内, 斜卵形 ,具 短柄, 长 1 一 4 毫米, 咀 侧生, 上唇有 2 个鹿角 状 分叉的 附属器 或否。 花序 直立, 伸出 水面, 长 5 — 25 厘米, 花序 轴细圆 柱形, 无毛; 花 5 — 10 朵, 初密集 ,后 远离, 无鳞片 ;苞片 基着, 近 圆形, 长 1.5 — 2 毫米, 先端 圆形或 急尖; 无小 苞片。 花梗 线形, 背 腹扁, 横切面 楠圆形 ,长 4 一 20 毫米, 花期 直伸, 果期迅 速反折 并从顶 部 增粗。 萼裂片 近相等 ,上萼 稍大, 卵形, 花期长 3 — 4 毫米, 近 肉质, 先端钝 ,边缘 内卷, 花 后明显 增大, 长达 9 厘米, 果期 张开并 反折。 花冠 黄色, 外面无 毛或有 疏毛, 长 10 — 15 毫 米, 上唇宽 卵形, 长约为 上萼的 2 倍, 先端 圆形, 下唇大 ,横櫛 圆形, 全缘或 微缺, 喉凸 向上, 囊状; 距圆 柱形, 基部为 圆锥形 ,中部 常狭缩 ,先 端钝, 与下唇 平行但 较短。 花丝 线形, 上部 扩大, 长约 2 毫米; 药室 联合。 子房 球形, 有腺体 ;花柱 较长, 柱 头下唇 圆形, 边缘 透明, 下 唇远短 ,边缘 无毛。 蒴果 球形, 长达 5 毫米, 肉质, 周裂, 宿存花 柱常明 显增大 和伸长 ,其长 度等于 或超过 蒴果。 种子 多数, 凸镜状 圆锥形 ,有 5 棱角 ,宽 1.5 — 2 亳米, 每棱有 狭翅, 种 皮厚, 有不 明显的 网纹, 网格 稍长。 花果期 5 — 10 月。 产云南 南部、 西部、 中部, 海拔 2000 米以下 ,生于 湖泊、 池塘、 水田、 水 沟中; 东北、 内蒙 古、 四川、 湖南、 江西、 江苏、 浙江、 广西、 广东、 福建、 台湾 也有。 广泛 分布于 印度、 日本、 经马 来西亚 至澳大 利亚。 9. 大黄 花狸藻 Utricularia exoleta R. Br. (1810); A. DC. (1844);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4); Forb. and Hemsl. (1890); Pelegr. in Lecte. (1930); Hand.- Mazz. (1936); Hara (1949); P. Taylor in van Steen. (1977)*. 沉水 草本, 具 少量假 根茎。 假根茎 丝状, 具短的 分枝。 匍旬茎 丝状, 圆柱形 ,长达 20 厘米 以上, 粗达 1 毫米, 多分枝 ,常呈 族状。 叶器极 多数, 长达 15 毫米, 稀疏 地二歧 分枝, 最后 分裂的 细裂片 少数, 毛发状 ,圆 柱形, 无毛 或疏生 极细的 刚毛。 捕虫器 多数, 侧 生于叶 器裂 片上, 斜卵形 ,具柄 ,长 1 一 1.5 毫米, 咀 侧生, 边 缘有短 刺毛, 上唇具 2 条分枝 甚多的 剌 芒状附 属器。 花序 直立, 长 2 — 15 厘米, 单 1 或成束 ;花 序柄圆 柱形, 无毛, 其中 部附近 有一 苞片状 鳞片; 苞片基 部着生 ,横长 圆形或 半圆形 ,长约 1 毫米, 先 端截形 或具不 明显的 圆齿; 小 苞片不 存在; 花梗圆 柱形, 近直立 ,长 2 — 12 毫米。 萼裂片 近相等 ,多少 呈圆形 ,先 端 钝圆。 花冠 黄色, 长 4 一 8 毫米, 上唇圆 形或宽 卵形, 长约 为上萼 裂片的 2 倍, 宽 3 — 4 亳 米, 先端 圆形或 截平, 下唇 相似, 喉凸 向上, 浅 囊状; 距狭圆 柱形, 基部 锥形, 粗壮、 先 端钝, 比下 唇稍长 并与之 平行。 花丝 线形、 内弯, 药 室多少 融合。 子房 球形; 花柱短 但明显 ,柱头 下唇半 圆形, 上唇较 短且不 明显。 蒴果 球形, 长 2 — 3 毫米, 质地 坚实, 侧缝 二;^ 裂。 种子 少数, 凸 镜状, 宽 1 一 1.6 亳米, 周 圆具不 规则的 木栓质 宽翅, 种皮光 滑或具 小疣, 种脐突 
花蔺科  745  出。 产 维西, 生长 在海拔 3 4 50 米 的高山 浅水湖 泊和沼 泽中。 自非洲 热带、 欧洲葡 萄牙经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群岛、 日 本分布 至澳大 利亚。 本 种与黄 花狸藻 (U. aurea) 的区 别在于 花序柄 上有一 苞片状 鳞片, 种子周 围具宽 翅。 265. 花菌科 Butomaceae nom. conserv. 多年生 草本, 水生或 沼泽生 ,具 根基, 通常 有乳状 汁液。 叶基 生或^ 生, 伸出 水面, 剑 形或扁 平而宽 ,或具 椭圆形 或圆形 叶片。 花单 生或聚 为伞形 花序。 花两性 ,辐射 对称; 花 托小; 花被 2 轮, 外轮 3, 萼片状 或稀花 瓣状, 覆瓦状 排列, 通常 绿色, 大都 宿存; 内 轮花被 片 3, 花 瓣状, 覆瓦状 排列, 通常薄 ,脱落 ,极稀 不存在 ;雄蕊 下位, 8-9 枚, 稀 5 枚, 或为多 数, 如 多数, 则外轮 花丝无 花药, 花丝 扁平, 分离, 花药 2 室, 基部 着生, 自两侧 纵裂; 心皮& 或更多 ,上位 ,分离 或基部 合生, 有时 结合成 头状; 胚珠 多数, 倒生, 散 布于子 房内壁 网状分 枝的 侧膜胎 座上。 果分 离或近 分离, 为近 轴面开 裂的骨 英果。 种子 多数, 无 胚乳, 胚马蹄 形或不 弯曲。 5 属约 10 种, 分布 于温带 和热带 地区, 但在 非洲不 分布到 赤道带 以南。 我国有 3 属 3 种, 云南有 2 属 2 种。 云南产 2 属按照 Takhtadjan 和 Airy-Shaw 意见, 均 应属黄 花蔺科 (Limnocharitaceae Takhtadj.), 该 科介于 花蔺科 (Butamaceae) 和 水鳖科 之间, 叶分化 为叶柄 和叶片 、具 乳管, 外 轮花被 萼状、 绿色, 内 轮薄而 脱落, 花 粉粒具 4 或 多孔, 胚 弯曲或 折叠等 特征不 同于前 者, 而子房 上位, 胚珠散 生在心 皮壁上 又不同 于后者 ,如 按他们 意见则 Butomaceae 仅 1 属 1 种, 为欧 亚温带 特有, 云南 不产。 分属 检索表 1(2) 雄蕊 多数; 花瓣不 宿存; 心 皮多数 (I 2 — 2 0), 集成 头状, 柱头 无柄; 沼 生直立 草本; 伞形花 序柄粗 杜 1, 黄 花菊属 Limnocharis 2(1; 雄蕊 8 — 9 ; 心皮 4 一 9 或更少 ;花柱 明显; 伞形 花序具 少花, 花序 柄细长 2. 拟花 jig 属 TenagocharU 1. 黄 花蔺属 Limnocharis H. B. et K 水生 草本。 伞 形花序 具柄。 花两性 ,萼片 3 , 宿存, 抱持 着果; 花瓣 3 , 质薄, 易落; 雄 蕊 多数, 外围一 轮为假 雄蕊, 花丝 扁平, 花药 基着, 2 室, 侧向 纵裂; 心皮 多数, 两侧 强裂压 扁, 分离; 花柱不 存在, 柱头 线形, 外向。 果半 环形, 集成 头状, 背 壁厚。 种子 多数, 小, 马蹄 形, 种皮脆 壳质, 具多 数横肋 (鸡冠 状突起 ); 胚马 蹄形。 单 种属, 分布于 美洲热 带和亚 热带, 马来 群岛、 东 南亚。 我国云 南南部 也有。 本属为 
746  云南 植物志  图 版 207 黄花簡 Limnocharis flava (L.) Buchenau, 1. 植株, 2. 花, 3. 雄蕊, 4. 果 * 5. 心皮, 6. 种子, (吴锡 « 绘) 
花簡科  .747  我国新 记录。 1. 黄花蔺 图版 207 Limnocharis flava (L.) Buchenau (1868), in Engl. (1903)*; Micheli in DC. (1881); Backer (1909); van Steen. (1954). Alisma flava L. ( 1 753); Limnocharis emarginata H. B. et K. ( 1 807)*. 水生 草本。 札根于 泥土中 ,叶 丛挺出 水面, 叶片 卵形、 阔卵 形至近 圆形, 基部钝 圆或浅 心形,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亮 绿色, 背面近 顶部具 1 排水器 ,长 6 — 28 厘米, 宽 4.5 — 2 厘米; 叶脉 9 一 13, 二 次脉极 多数, 平行, 几与中 肋垂直 ,网脉 细密, 不显; 叶柄 粗壮, 三 棱形, 长 20 — 65 厘米。 花序 腋生, 花 序柄基 部扁, 上部三 棱形, 长 20 — 90 厘米。 伞形花 序有花 2 — 15 朵, 有时具 2 叶。 苞片 绿色, 圆形 至宽椭 圆形, 外面最 大的长 1.5 — 2 厘米, 宽 1 一 1.5 厘 米, 具平 行的细 纵脉。 花梗长 2 — 7 厘米。 花瓣淡 黄色, 基部 黑色, 宽 卵形至 圆形, 蕾时纵 褶, 先端 圆形, 长 2 — 3 厘米, 宽 1 一 2 厘米。 雄蕊 多数, 短于 花瓣, 假 雄蕊黄 绿色, 花丝绿 色, 部 分果期 宿存。 雌蕊黄 绿色。 果外包 以宿存 萼片, 圆 锥状, 直径 1.5 — 2 厘米, 由多数 半圆 形的离 生心皮 组成。 种子 多数, 褐 色或暗 褐色, 弯成马 蹄形, 围以多 条横生 的薄翅 。花 期 3 — 4 月。 产西双 版纳, 海拔 600 — 700 米, 生于坝 子沼泽 地或浅 水地, 常成片 。分布 于缅甸 南部、 泰国、 斯里 兰卡、 马来 半岛、 印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爪哇) 、亚 南巴斯 群岛, 加里曼 丹岛; 在 美洲 热带较 普遍。 据 van Steenis 的 推测, 本 种植物 在东南 亚属归 化种, 可 能是经 植物园 栽培而 后逸散 到河流 两岸以 及稻田 中的。 若是 这样, 云 南的黄 花蔺很 可能是 自缅甸 或泰国 输入, 伹现处 于野生 状态。 2. 拟 花蔺属 Tenagocharis Hochst. 一年 生直立 草本。 花 2 — 16 朵组成 具长柄 的伞形 花序, 超出 叶高。 花梗三 棱形; 花被 片 6, 2 轮; 雄蕊 8 — 9, 有时 较少; 子房 4 一 9 (或 因退化 而较少 ); 花 柱短。 果先端 伸出萼 片 之上。 种子宽 长圆形 ,压 扁状, 光滑; 胚马 蹄形。 单 种属, 分布于 非洲、 亚洲 热带经 马来西 亚至澳 大利亚 北部。 我 国云南 也有。 1. 拟花濁 Tenagocharis latifolia (D. Don) Buchenau (1869). in Engl. (1903)*; van Steen. (1954)*; "图 鉴" (1976)*. Butomus latifolia D. Don ( 1 825); Butomopsis latifolia Kunth (1841); Butomus lanceo- latus Roxb. (1832). 一年 生水生 草本, 高 25 — 40 厘米。 叶 基生, 6 枚, 叶柄长 10 — 16 厘米, 基部宽 鞘状; 叶片淡 绿色, 长圆形 ,先端 锐尖, 基部宽 楔形, 长 5 — 6 厘米, 宽 1 一 1.3 厘米, 5 脉, 二次脉 细密, 平行。 花序 1 一 2, 花 序柄长 17 — 30 厘米, 顶生 伞形花 序有花 3 — 4 朵, 总苞有 2 个 苞片, 膜质, 长圆披 针形, 长 1 一 1.3 厘米, 宽 5 毫米; 花 梗细, 直立, 长 5 — 8 厘米, 基 部有膜 质小 苞片; 萼 片广棉 圆形, 先端钝 圆或稍 内凹, 具网状 细脉, 边缘干 膜质, 长 5 毫米, 宽 3.5 
748  云南 植物志  毫米; 花瓣 白色, 比萼 片大, 长 6 毫米, 宽 4 毫米, 花后 凋萎; 花丝长 2 — 3 毫米; 花 药狭, 长 1-1-5 毫米, 宽 0. 3 毫米; 子房具 网纹, 长 4—5 毫米, 粗 1.7 — 2 毫米; 柱头 黄色, 圆形, 外 弯, 明显 具柄。 果长 10 — 13 毫米, 果皮 膜质。 种子 褐色, 坚硬而 光亮, 椭圆形 ,长 0.5 毫米。 花期 8 月。 产梁 河及西 双版纳 (勐腊 ), 生 于海拔 560 — 860 米的水 田中。 分布于 非洲、 亚 洲阿萨 姆、 老挝、 爪哇西 部和马 都拉岛 、澳 大利亚 北部。 266. 7jC 警科 Hydrocharitaceae nom. conserv. 一年生 或多年 生草本 ,生淡 水或咸 水中。 叶 沉水, 浮水 或部分 地飘于 水面, 基 生或茎 生, 螺旋状 排列, 二列或 对生, 稀 轮生, 线形、 披针形 、橢 圆形、 卵形或 圆形, 无柄或 具柄; 叶 柄大都 具鞘; 叶 脉多少 平行、 直伸或 弧形, 其间有 斜行或 垂直的 横脉。 托叶有 时宿存 ,叶柄 鞘内 面常有 鳞片。 花福射 对称, 稀不明 显的两 侧对称 (Vallisneria), 两性或 单性, 单性花 中有异 性花的 残余, 苞片 2, 多少 合生, 稀 分离, 通称佛 焰苞, 内含花 1 一 多数, 佛焰 苞无柄 或 具柄, 常有棱 或翅, 先 端大都 2 裂。 花瓣裂 片分离 ,裂片 3 — 6, 如为 6, 则 分化为 花瓣和 萼片; 萼常为 绿色, 大都摄 合状; 花瓣 各色,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2 至 多数, 排成 1 至 多轮, 内 轮常为 假雄蕊 (Hydrocharis), 花药 基着, 2 — 4 室, 背面或 侧面纵 向开裂 ;花丝 较细, 常扁, 有时不 存在; 子房 下位, 线形, 长圆 锥形或 卵形, 由 2 — 15 个合 生心皮 组成, 1 室, 先 端常渐 狭为长 线形的 It; 侧膜 胎座有 时向雌 蕊中央 凸起; 花柱 2 — 15, 常 2 叉 分裂; 胚珠 多数, 倒 生, 珠被 2 层。 果线形 、披 针形或 卵形, 因果皮 腐烂而 裂开, 稀星 状开裂 (Thalassia)。 种子 多数, 紡捶形 、椭 圆形、 卵形或 球形, 种 皮光滑 或有剌 或疣; 胚直, 在其 侧槽的 基部有 1 不明 显的 胚芽, 胚根粗 ,无 胚乳。 15 — 16 属约 80 — 100 种, 广 布于热 带和亚 热带, 少数种 分布于 温带。 淡水 属中, 仅苦 草属 (Vallisneria) 和海 菜花属 (Ottelia) 兼跨古 热带和 新热带 ,大部 分淡水 属则限 于旧大 陆 (Hydrilla, Hydrocharis, Blyxa, Lagarosiphon 在 非洲, Nechamandra 在 南亚, Stratiotes 在 欧洲, Maidenia 在澳 大利亚 ); 美 洲只有 Elodea 和 Limnobium 2 属。 咸 水属普 遍散见 于印 度洋和 太平洋 沿岸, 向东 止于夏 威夷岛 及塔希 提岛, 但未 及太平 洋彼岸 美洲。 东印度 群 岛也有 2 属, 进 而至大 西洋就 完全没 有了。 我国有 8 属 I 6 种, 云南有 5 属 9 种。 分属 检索表 1(8) 叶基 生或丛 生而以 匍匐茎 相连。 2(5) 叶线形 ,边缘 平行, 扁平。 3( 4 ) 雄花序 在植株 基部, 深沉 水下, 后 期漂于 水面; 子房无 长場; 雌 花序柄 很长, 花漂 水面, 受精后 花序轴 和梗盘 卷而沉 于水下 2. 苦草属 ValliMieri* 4(3) 雄花 不深沉 水下; 子房具 长喙; 雌 花序梗 不卷曲 3 . 水蹄厲 Blyi« 5(2 ) 叶披针 形或近 圆形, 如 线形则 边缘绘 波状。 -6C 7 ) 无匍 匐茎; 佛焰 苞常有 6 条脊或 2 — 10 条翅; 叶背 无瓢浮 的气囊 组织; 叶沉水 
水鳖科  749  7( 6 ) 有匍 匐茎; 佛焰苞 无脊也 无翅; 浮水 叶背面 有厚的 飘浮气 囊组织 8(1) 叶 茎生, 轮生或 螺旋状 着生。 9(10) 叶每轮 3 — 8 10(9) 叶螺旋 状排列 1. 黑藻厲 Hydrilla Rich.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茎多 分枝。 叶 3 — 8 枚轮生 ,无柄 ,线形 至披针 形, 稀楠 圆形, 中脉 明显。 花 单性。 雄佛焰 苞无柄 ,单生 叶腋, 扁球形 ,有 1 朵 具梗的 雄花, 萼片 3, 拱形, 覆瓦状 排列; 花瓣 3, 覆瓦状 排列; 雄蕊 3, 与花瓣 互生; 花药 直立, 侧向开 裂。 雌佛焰 苞无柄 ,单生 叶腋, 圆筒形 ,先端 2 裂, 膜质, 有雌花 1 朵; 萼片和 花瓣与 雄花相 似; 子房 圆柱形 至狭圆 锥形; 喙 线形; 花柱 3, 与花瓣 互生。 果 圆柱形 或狭圆 维形, 平滑或 有小 凸刺; 种子 2 — 6, 长椭 圆形。 单 种属。 分 布于旧 大陆的 热带或 温带地 区的淡 水中。 云 南也很 普遍。 海藻 (神农 本草经 ), 水王孙 (广西 ) Hydrilla verticillata (L. f.) L. C. Rich. (1811); Royle (1839)*; Presl (1844); Casp. (1858); Hook. f. (1888); Aschers. et Gurke in Engl. u. Prantl (1889)*; C. H. Wright (1903); Ridl. (1907); Gagncp. in Lecte. (1908)*; Merr. et Chun (1940); 裴鉴 等 (1952)*; Hartog in Steen. (1957)*; 刘 慎愕等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70)*; "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1977)*; F1. Taiwan (1978)*. Serpicula verticillata L. f. (1781). 沉水 草本。 ^多 分枝, 节间长 0.3 — 5 厘米。 叶无柄 , 3 — 5 枚轮生 ,暗 绿色带 红褐色 斑 点和短 条纹, 透明, 线状披 针形, 锐尖, 全缘或 具浅齿 ,长 1 一 1.5 厘米, 宽约 2 毫米; 叶鞘 . 内面有 2 枚膜 质透明 的长圆 形鱗片 (长约 0.5 毫米, 边缘有 齿或缘 毛)。 雄 佛焰苞 单生叶 腋, 每轮 雄花数 与叶数 等同, 稀仅 1 朵; 佛焰苞 合掌状 ,长 1.25 — 1.5 毫米; 淡绿色 透明, 外 面上部 有锥形 附属体 ,先端 中部有 1 个 小疣, 最后张 开放出 1 花; 花梗长 2 — 3 厘米, 淡绿 色; 萼片卵 形至长 椭圆形 ,长 I. 5 — 3 毫米, 宽 1 毫米, 白 色或粉 红色, 反卷; 花瓣白 色或粉 红色, 长 2 — 3 毫米, 宽 0.5 毫米, 展开至 反卷; 花 丝细, 很短; 花药 线形, 4 室; 花粉粒 球形, 较大。 雌佛焰 苞长约 5 毫米, 先端具 2 短齿, 红褐色 ,有纵 条紋; 雌花 无梗; 萼片长 圆形至 倒 卵形, 膜质, 先端 圆形, 白色, 有时 具红色 斑点, 长 1.5 — 3 毫米, 宽 0.75 毫米; 花柱 线形至 维形, 长 0.8 — 1 毫米。 果具软 刺毛, 长 7 毫米, 粗 1.5 毫米。 种子暗 褐色, 表面 光滑。 花 期 7—10 月。 产云南 各地的 淡水湖 泊中, 也见于 沟渠, 积 水田, 水池和 龙潭中 ,海拔 3000 米以下 ,生 长 在水深 7 米 以内的 水域。 本种 对水质 污染较 敏感, 滇池湖 水被严 重污染 时期, 黑藻 消失, 在酸緘 度和矿 化度较 高 的水体 (如 程海) 中, 黑藻 也没有 生长。 黑藻在 污水中 ,叶片 能吸附 大量的 泥土, "J 以净  - S . 海 菜花厲 Ottelia 4. 水 if 属 Hydrochaii«i -… 1. 黑藻属 Hydrilla 3. 水蹄属 Blyxa 
750  云南 植物志  化 水体; 全草作 鱼饵, 猪词料 、可 置于水 族箱内 养鱼; 入药 能清热 解毒, 治 搭济, 无名 肿毒。 此外, 黑藻在 教学上 是用作 观察叶 绿粒回 环转动 的实验 材料。 2. 苦草属 Vallisneria Mich- ex L. 沉水 草本, 多 年生。 雌雄 异株。 叶 根生, 线形, 基部 鞘状, 具纵 长的气 孔带, 先端钝 ,边 缘具不 明显的 锯齿或 全缘, 叶脉 3 — 9, 平行, 其间有 横脉, 仅中 肋伸达 叶尖, 其余的 都在叶 尖以下 隐失。 雄佛焰 苞仅具 短柄, 内含 许多具 梗的. 雄花, 花 从佛焰 苞脱出 后漂到 水面; 萼 片 3, 卵 形或长 圆形, 外拱; 花瓣 3, 小; 雄蕊 1 一 3。 雌 佛焰苞 筒状, 顶端具 2 个圆 形的裂 片; 花序柄 极长, 伸达 水面, 果期 成螺状 收缩; 簪片 3, 卵 形或长 圆形; 花瓣 3, 小; 子房线 形, 具节; 花柱 3, 2 裂。 果线形 ,常 很长。 种子 多数, 长圆 形至紡 锤形, 种皮 膜质。 6-10 种, 几分 布于全 世界。 我国 1 种, 云南 也有。 本属 雄花的 生物学 特性是 相当有 趣的: 雄佛焰 苞内有 许许多 多的雄 花蕾, 它 们在花 开前就 被释放 而浮到 水面, 要 在水面 停留相 当时间 以后, 花被 才突然 展开, 所以雄 花的开 放不 是在雄 株植物 体上完 成的。 1. 苦萆 (群 芳谱) 图版 208,1 一 3 扁草 (江川 ), 龍菜草 (洱源 ), 面条草 (剑川 ), 水茜 (广西 ) Vallisneria natans (Lour.) Hara (1974, 1978). Phys^ium natans Lour. (1790); Vallisneria spiraloides Roxb; (l 832); V . gigantea Gra- ebner (1912); Merr. (1912), (1918), (1922); Hall. f. (1913); R. Br. (1921); Hartog (1957)*; Fl. Taiwan (1978)*; V. spiralis auct. non L.: Blanco (1837); Benth. (1873); Hook. f. (1 888) p. p.; C. H. Wright (1903); Gagnep. in Lecte. (1908)*; Samelis (1926); Hand.- Mazz. ( 1936 ); 裴鉴等 ( 1 952 ); " 图鉴" ( 1 976)* ; V. astatica Miki (1934). 沉水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扎 根于泥 土中, 分枝, 先端具 鳞芽。 叶丛常 远离, 每丛叶 6-10 枚, 叶 无柄, 绿色, 带状, 长 (15 — )100— 200 厘米, 宽 5 — 10( — 20) 毫米, 边 缘具不 明显的 细齿, 增厚, 有时 全缘, 5 — 9 脉。 雌佛 焰苞长 12 — 20 毫米, 包 住子房 长度的 1/2 — 3/4, 淡 绿色, 具黑色 纵条纹 ,柄长 15 — 150 厘米或 更长, 长到临 近水面 为度; 萼 片卵圆 形, 外拱, 长 1.7 — 4 毫米, 宽 1 一 2 毫米, 稍不 等大, 先 端钝, 绿色、 苞白色 至淡青 褐色, 有黑 色 纵纹, 光滑, 宿存; 花瓣 膜质, 卵形, 细小, 长约 0.3 毫米; 子房圆 柱形, 苍 白色, 浅污 黄色, 长 17 — 25 毫米, 在其 长度的 2/3 处有不 明显的 关节; 花柱 3, 与花瓣 互生, 长约 2 毫米, 2 裂至近 基部, 裂肢宽 而扁, 裂肢之 间常有 1 小的 凸起; 胚珠 多数, 长约 0.2 — 0.3 毫米。 果黄 绿色, 有黑色 或红褐 纵纹, 长 6 — 20 厘米, 顶部 有宿存 花萼; 种子 多数, 纺锤 形或圆 柱形, 长 1.3-3 毫米。 雄佛 焰苞卵 形或长 圆形, 淡黄 绿色, 具 黑褐色 纵纹, 长约 0.5 厘米, 宽 3 — 4 毫米; 柄长 2 — 3 厘米; 雄花极 多数, 球形, 淡黄色 ,径约 0.2 毫米, 花梗极 纤细, 花前 由佛焰 苞口 部徐徐 浮开, 至 水面后 开放; 萼卵形 ,反卷 ;雄蕊 1 一 2, 直立。 花期 5 — 10 月。 产云南 大部分 湖区, 如剑湖 、程海 、庇 碧湖、 洱海、 滇池、 抚 仙湖、 星云湖 、祀 麓湖、 异 龙湖、 杨宗海 、长 桥海、 大屯 湖等, 以及湖 区的河 渠内, 海拔 2400 米 以下, 常生长 在水深 7 米以内 的水域 ,成大 片出现 ,构 成水下 的单种 群落, 但在海 拔高达 2685 米的^ 沽湖 已不见 
^ 图 版 208 1-3. 苦草 Vallisncria natan; (Lour.) Hara; 1. 植株, 2. 雌 花和佛 焰苞, 3. 維花 花被和 花柱; 4-14. 水繁 Hydrocharis dubia (Bl.) Back., 4. 植株, 5. 叶 背面, 6. 片, 7. 花爽, 8. 雄蕊, 9. 雌花, 10. 花柱, 11. 从母体 果序上 萌出的 幼株, 12. 果, 13. 果 横切, 14. 种子。 (曾孝 廉绘) 
752  云南 植物志  苦草 生长; 华北、 华中、 华东、 华南 至西南 各省区 都有。 分布于 伊朗、 印度、 中南 半岛、 马来 群岛、 朝鲜、 日 本至澳 大利亚 东部。 苦草 是鱼类 饵料, 猪 词料; 荒 年可以 充饥; 也可 植于水 族箱内 养鱼; 入 药可治 小儿夜 尿, 妇女 白带。 本种植 物与欧 洲产的 V. spiralis L. 的区 别为, 后 者叶片 较狭, 全缘, 恒具 5 脉, 雌花 较小, 佛焰 苞仅包 住子房 基部, 花柱 裂片流 苏状, 花萼 和佛焰 苞没有 黑色或 褐色的 纵纹。 3. 水蹄属 Blyxa Noronha ex Thouars 沉水 草本, 常有匍 旬茎。 雌雄 同株或 异株。 叶 线形, 螺旋状 丛生, 基生或 茎生, 基部鞘 状或半 抱茎, 边缘具 细齿, 先端 渐尖, 脉平行 ,中肋 隆起。 佛焰苞 有柄或 无柄, 筒状, 具 6 条 纵脊, 先端 2 裂, 花 1 朵, 或雌 雄异株 的佛焰 苞内有 花多至 10 朵; 花序柄 横切面 扁或圆 。花 两性或 单性, 雌花和 两性花 无梗, 雄花 具梗; 萼片 3,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绿色, 宿存; 花瓣 3 , 线形, 比萼 片长, 白色, 流苏状 ;雄蕊 3、 6、 9; 花丝毛 发状, 花药线 形或披 针形, 2 室, 侧 向开裂 ;子房 线形, 具 线形长 噪, 侧 膜胎座 3; 花柱 3, 线形, 基部 联合。 果圆 柱形或 线状圆 锥形, 果皮 膜质。 种子 10 枚至 无数, 橢圆 形或紡 锤形, 长 1 一 2 毫米; 种皮光 滑或具 3 — 8 行多 少明显 的疣突 或剌。 约 10 种, 从西非 和中非 、马 达加斯 加经东 南亚、 马来 群岛至 大洋洲 北部。 我 国约有 6 种。 云南有 3—4 种。 分种 检索表 1(6) 叶 基生。 2(5) 花两性 ;佛焰 苞内具 1 花, 稀具 2 花; 雄蕊 3; 种子 具疣突 或剌。 3(4) 种子具 8 行疣突 ,无 线形尾 1. 无 尾水旆 B. auberH 4(3) 种子具 8 行疣刺 ,两 端有长 1—5 毫米的 线形尾 2. 岛 田水旆 B. echinosperma 5(2) 花单性 ;雌佛 焰苞具 1 花, 雄佛 焰苞具 多花; 雄蕊 9; 种子有 8 行刺, ^尾 3. 八 药水饰 B. octandra 6(1) 叶^ 生; 花 两性; 佛焰苞 具柄; 雄蕊 3 ; 种 子光滑 4. 水蹄 B. japonica 1. 无 尾水筛 图版 209,1 — 3 Blyxa auberti Rich. (1812)*; Aschers. et Gurke in Engl. (1889); Hartog in Steen.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76); Fl. Taiwan (1978). Blyxa oryzetorum Hook. f. (1888); Gagnep. in Lecte. (1908)*; B. ecaudate Hayata (1915)*; B.muricata Koidz. (1917); B. core ana auct. non Levi.: Nakai (1943). 沉水 草本。 花 两性, 无茎, 叶 基生, 基部 鞘状, 长 10 — 3()( — 150) 厘米, 宽 0.5—1 厘 米, 5 — 9 脉, 平行, 其间有 极细的 横脉。 花序柄 1 个或 较多, 长 2 — 10( — 40) 厘米, 常很 长, 佛 焰苞长 4 一 5 厘米, 有 时可达 10 厘米, 钝, 1 花, 萼片 线形, 长 5—7(—15) 毫米, 1 脉, 先端 收缩, 边缘干 膜质; 花瓣长 10 — 12 毫米; 雄蕊 3, 花丝长 3 — 6 毫米, 花药线 状披针 
图 板 209 1-3. 无 尾水蹄 Blyxa aubcrti Rich., 1. 植株, 2. 果和佛 焰苞, 3. 种子; 4 一 8. 岛田水 蹄 B. rchinospcrma (Clarke) Hook. t. 4. 植株, 5. 花, 6. 花去 子房, 7. 雄蕊, g. 种 f"; 9—12. 水蹄 B. japonica Maxim, ex Aschers. et Gurke, (). 植株, 10. 花去 子房, 11. 雄蕊, 12. 种子。 (曾孝 廉绘) 
754  云南 植物志  形, 长 1 一 2 毫米; 子房与 佛焰苞 等长, [^长 3 — 10 厘米, 有时 更长; 花柱扁 ,长 6 — 10 毫米, 宽 0.5 毫米, 果细圆 柱形, 长 3 — 6 厘米。 种子 无数, 椭圆形 至卵形 ,长 1 一 2 毫米, 表面有 8 行 疣凸。 花期 7 — 12 月。 产孟连 、澜沧 、勐海 和广南 等地, 海拔 1700 米 以下, 生长于 水田、 浅水 塘中; 广西、 广 东、 湖南、 江西、 福建、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马达加 斯加、 印度、 越南、 马来 半岛、 印 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邦 加岛、 爪哇、 马鲁 古群岛 )、 新几 内亚、 澳 大利亚 北部。 云 南新记 录。 全草作 鱼饵、 鸡鸭 伺料。 2. 岛 田水筛 图版 209, 4 — 8 Blyxa echinosperma (C. B. Clarke) Hook. f. (1888); Maxim, ex Aschcrs. et Giirkc in Engl. u. Prantl (1889)*; Hanog in van Steen. (1957)*; "图鉴 "(1976)*; Fl. Taiwan (1978)*. Hydrotrophius echinospermus C. B. Clarke (1873)*; Blyxa ceratosperma Maxim, ex Aschers. et Gurke in Engl. u. Prantl (1889)*; 裴鉴等 (1952)*; Ohwi (1956); B. delavayi Gagnep. in Lecte. (1907); B. octandra auct. non Planch, ex Thw.: Merr. (1912); B. shimadai Hayata ( 191 5); 裴鉴等 ( 1952 )* ; B. echinospermoides Blatter (1931); B. bicau- data Nakai (1943); Ohwi (1956). 沉水 草本。 无茎。 雌雄 异株。 叶基生 ,基部 鞘状, 先端 锐尖, 长 60 — 100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淡 绿色, 透明, 5 — 7 脉, 平行, 彼此 以极细 的横脉 相连。 花序 多数, 花序柄 丝状, 淡 绿色, 长 70 — 80 厘米; 佛焰 苞淡绿 透明, 管状, 长 5 — 6 厘米, 先端 平截, 浅 2 裂; 花两性 ;萼 片 3, 线形, 淡绿色 透明, 外被微 柔毛, 先端 锐尖, 长 6 毫米, 宽 0.5 毫米; 花瓣 3, 白色, 线 形, 先端 细尖, 长 10 毫米, 内弯; 雄蕊 3, 花丝 丝状, 长 2 毫米, 花药长 1 一 2 毫米, 黄色; 花 柱 3 裂, 裂肢长 4 毫米; 子房淡 绿色, 圆 柱状, 与 佛焰苞 等长, 先 端有长 8 — 10 厘米 的线形 长缘。 果圆 柱形, 长 5 — 6 厘米, 粗约 2 毫米。 种子 多数, 紡锤形 ,在 侧膜胎 座上排 列成串 珠状, 长约 1.5 毫米, 粗约 1 毫米, 表面有 8 行 疣刺, 两端 有长约 1 毫米 的线形 长尾。 花期 7-8 月。 产澜沧 (勐朗 坝), 生 长在城 内大水 井内, 井 水深约 2 米, 清沏 见底; 广西、 广东、 湖南、 江西、 安徽、 台湾 也有。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印度、 斯里 兰卡、 缅甸、 老挝、 越南、 马来 半岛、 印 度 尼西亚 (苏门 答腊、 纳土纳 群岛、 加里 曼丹岛 南部、 爪哇西 部)、 菲律宾 、马 鲁古群 岛至澳 大利亚 热带, 为水塘 、水田 、沟 渠习见 水草。 3. 八 药水旆 Blyxa octandra (Roxb. ) Planch, ex Thw. (1864), excl. specim.; Aschers. et Giirkc in Engl. u. Prantl (1889)*; Fischer (1928); Hand.- Mazz. (1936);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Vallisnena octandra Roxb. (1798)*; Blyxa roxburgii L. C. Rich. (1812)*; 沉水 草本。 雌雄 异株, 无茎, 基部 銷状, 狭, 长 40 — 6 厘米, 宽 0.5 — 1.25 厘米, 平行脉 5 — 11, 有 橫脉。 花序柄 1 或较多 ,长 2 — 120 厘米。 佛 焰苞具 1 雌花或 5 — 10 朵雄花 ,长 6-10 厘米, 纯或 锐尖, 有膜质 边缘, 萼片 线形, 长 9 一 10 毫米, 宽 1.5 毫米, 1 一 3 脉, 淡红 
水 鳖 科  755  色, 先 端匙状 内弯。 花瓣长 20 — 23 毫米, 有时 较长, 1 脉; 雄蕊 9, 花丝长 2 — 5 毫米; 花药 长 1 一 2 毫米, 披 针形, 渐狭; 子房长 6 — 9 厘米; 缘长 8 — 10 厘米, 有时还 更长; 花柱长 2 毫米, 具毛, 雄 花中有 3 个基部 合生的 花柱。 果 线形, 长 7. 5 — 10 厘米, 种子极 多数, 长楠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粗 0.5 — 1 毫米, 一端 渐狭, 另一 端钝, 无尾; 表面有 8 行较长 (达 1/2 毫米) 的 弯刺。 产云南 (仅 见记录 ), 生于浅 水塘、 沟 渠中; 四川 亦有。 分布 于斯里 兰卡、 印度、 緬甸、 泰国、 马 来群岛 至澳大 利亚。 4. 水筛 图版 209, 9 — 12 鸭子草 (广西 ) Blyxa japonica (Miq. ) Maxim, ex Aschers. et Giirke in Engl. u. Prantl (1 889); Koidzumi (1917); Hand.-Mazz. (1936); Nakai (1943)*; Ohwi (1956);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图鉴 "(1976)*; 海南 植物志 ( 1977)* ; Fl. Taiwan (1978)*. Hydrilla ? japonica Miq. (1866); Blyxa caulescens Maxim, ex Makino (1890); Laga- rosiphon roxburghii auct. non Benth.: C. H. Wright (1903) pro specim. Hance 1517, 5411; L. alternifolia auct. non Druce: Merr. (1928); Groff (1931). 沉水 草本。 雌雄 同株, 茎长 15 — 60 厘米, 分枝, 全体绿 褐色, 叶 无柄, 线形, 长 3 — 4 厘 米, 宽 1.5 — 3 毫米, 中肋 明显, 两侧 平行脉 6 条, 不显, 其间有 细横脉 相连。 花序 腋生, 佛 焰苞 管状, 无 柄或具 短柄, 绿色, 长约 2 厘米, 先端具 2 齿, 有 纵肋, 宿存。 花 两性, 萼片绿 白色, 线形, 长 3 毫米, 宽 0.5 毫米, 1 脉, 锐尖, 宿存; 花瓣 3; 白色, 线形, 长 5 毫米, 宽约 1 毫米, 展开为 钟状, 1 脉; 雄蕊 3, 花丝长 1 一 2 毫米; 花药 线状披 针形, 先端 渐狭, 长 0.75 — 1 毫米。 子房近 圆柱形 ,向上 渐狭, 长 1.5 — 2 厘米, 粗 2 — 3 毫米, 大部 分为佛 焰苞所 包围, 先端 有长约 2 厘米 的喙; 花柱 3, 白色, 线形, 长约 3 毫米。 果绿色 ,长圆 锥形。 种子 10 — 40 枚, 纺 锤形, 淡黄色 ,长 1 一 2 毫米, 粗 0.25 — 0.5 毫米, 种皮 光滑。 花期 5 — 10 月。 产勐海 、洱源 、剑川 、下关 ,海拔 1200 — 2200 米, 生于 低洼沼 泽地、 水田、 池塘和 缓流沟 渠中; 广西、 广东、 台湾、 福建、 安徽、 四川 也有。 分布于 尼泊尔 、缅甸 、孟 加拉、 曰本、 朝鲜、 马来 半岛、 邦加岛 、加里 曼丹、 伊里安 至新几 内亚。 全草是 鱼馆, 猪、 鸭 饲料。 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5:22, 图 6874, 1976) 记载 软骨草 [Lagarosiphon alternifola (Ro- xb.) Druce] 产云南 ,所据 标本是 王启无 76072 , 采自 勐海, 经 査对, 该标本 (现藏 于北京 和 昆明) 花两性 ,叶 全缘, 为水筛 (Blyxa japonica) 之 误定。 因此, 迄今 为止, 云南 尚未发 现有 软骨草 植物。 4. 水蜜属 Hydrocharis L. 水生 草本。 雌雄 同株, 甸匍茎 由叶腋 发出, 先端 具芽。 叶沉水 或漂于 水面; 叶 片卵形 至近 圆形, 先端 圆形或 锐尖, 基部 心形或 肾形, 浮水叶 背面中 央有大 片粗糙 的网状 浮水气 塾, 叶脉 弧形, 平行, 其间有 橫脉, 横脉 之间又 有网状 细脉; 叶柄通 常长, 近 基部有 1 一 2 个 透明 的舌状 托叶。 佛焰苞 膜质, 裂片披 针形, 单性; 雄佛焰 苞具柄 ,含花 1 一" U 雌佛 焰苞无 
7$6  云南 植物志  柄, 1 花; 雄花 梗短, 雌花 梗长; 萼片 3, 稀圆形 ,钝, 白色 或淡绿 白色, 宿存; 花瓣 3, 比萼片 长, 宽倒 卵形, 先端宽 圆形, 基部 楔形具 短爪; 雄蕊 9 一 12, 花药 2 室, 侧向 开裂; 子 房楠圆 形, 近 6 室; 花柱 6, 扁, 2 裂。 果为浆 果状, 棉圆形 至球形 ,具 6 棱, 由 顶部不 规则的 开裂。 种子 多数, 櫛 圆形。 3 种, 分 布于旧 大陆。 其中 H. morsus-ranae L. 分布于 欧洲、 小亚细 亚和阿 尔及利 亚; H. chevalieri (De Wilde) Dandy 分布于 中非; H. dubia (Bl.) Backer 分布于 亚洲至 澳大 利亚。 我国 南北有 1 种, 也见于 云南。 1. 水鳖 图版 208,4 一 14 马尿花 、小 旋覆、 芣菜 (植物 名实图 考), 水膏药 (江川 ) Hydrocharis dubia (Bl.) Back. (1925); Dandy (1932);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图鉴 "(1976)*; Fl. Taiwan (1978). Pontederia? dubia Bl. (l 827); Monochoria ? dubia Bl. Miq. (1859); Hydrocharis asiatica Miq. (1856); Aschers. et Gurke in Engl. u. Plantl (1889); Gagnep. in Lecte. (1908)*; Hayata (1914); Hand.- Mazz. (1936); 裴鉴等 (1952)*; 刘 慎愕等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70)*; H. morsus-ranae auct. non L.t Hook. f. (1888); C. H. Wright (1903). 水 生浮叶 植物。 雌雄 同株, 有时 • 为雌雄 异株。 根丛生 ,长 15 — 20 厘米, 有密集 的羽状 根毛。 匍 匐茎长 15 — 25 厘米, 芽 内弯, 钻形, 长 9 一 20 毫米, 粗 2 — 4 毫米。 叶 漂浮, 有的沉 水, 卵状心 形至宽 卵形, 长 2.5 — 6 、 厘米, 宽 2.5—7.5 厘米, 先端钝 圆至宽 锐尖, 基部 多少心 形或 肾形, 有时 截形, 稀 肾形, 绿色, 背面 淡绿带 紫色, 背面中 部有一 大片明 显的海 绵质漂 浮 气囊, 鼓起, 干时 下陷成 网状; 叶脉 7 — 9, 横脉 斜行; 叶柄长 2.5 — 15 厘米, 基部 增粗, 具 宽的气 孔带; 托叶 1, 钝, 长 0.5 — 2.5 厘米。 佛 焰苞长 1 一 2.5 厘米, 淡 绿色、 透明、 狭漏斗 状, 上部 1/3 2 裂, 裂片长 圆形, 先端 钝圆; 雄花序 柄扁圆 柱形, 绿色, 长 2 — 3 厘米, 粗 1 一 2 毫米, 雌花 序柄常 较短; 雄佛焰 苞内含 3 花, 先后 开放, 花梗淡 绿色, 长 2 厘米; 萼片 3, 卵 圆形, 长 4 毫米, 宽 2.5 毫米; 花瓣 白色, 花 后变淡 黄色, 圆形, 长 10 — 15 毫米, 宽 15 — 18 毫米, 具爪; 雄蕊 9 (云 南植物 ), 外轮 6, 内轮 3, 另有 3 个白 色的球 状退化 雄蕊, 花 丝扁, 黄色, 有毛, 长约 3.3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基着, 长 1 一 1.5 毫米, 药隔宽 ;雌佛 焰苞含 单花; 花 梗长 3 — 5 厘米, 花被同 雄花, 有 3 对黄 色的线 形退化 雄蕊, 着生 于萼片 内面, 花瓣 内面有 1 枚 蜜腺; 子房淡 绿色, 椭圆状 ,长 3 毫米, 粗 1.5 毫米; 花柱 3,2 裂至 中部, 黄色, 被毛。 果 近球形 ,长 5 — 10 毫米, 粗 4 一 8 毫米, 内含 粘液。 种子长 1 一 1.5 毫米, 表面有 刺毛。 花期 6-11 月。 产洱源 、大理 、昆明 、江川 、通海 、西双 版纳, 海拔 500 — 2100 米, 生于 湖滨、 池塘、 沼泽、 水 沟中, 有的扎 根于泥 土中, 有 的自由 漂浮, 根悬于 水中; 我国 东北、 华北、 华东、 华南、 西南 各省区 都有。 分布于 印度、 越南 北部、 爪哇、 菲律宾 、伊里 安岛、 新几 内亚、 日本、 澳 大利亚 北部。 全草 养殖于 水塘, 可作 水面覆 盖物, 也可作 鱼馆和 猪词料 ;人药 可治妇 女赤白 带下。 据 《野 菜赞》 载, 本品 可供蔬 食或作 干菜。 
水. 鳖 科  757  5. 海 菜花属 Ottelia* Pers. 多年生 水生草 本植物 ,具短 根^。 叶线形 、披 针形、 宽卵形 、近 圆形、 心形或 肾形; 叶脉 平行, 直伸或 弧曲, 有平行 的横脉 ,中肋 常明显 隆起; 叶柄 伸长, 基部 鞘状。 花两性 或单性 而雌雄 异株。 花 葶长, 腋生, 螺旋状 上升; 佛焰苞 椭圆形 或卵形 ,具 6 条多少 隆起的 棱脊或 2-10 条纵翅 ;两性 花的佛 焰苞具 1 至数花 ;花单 性的: 雄佛 焰苞具 多花; 雌佛 焰苞具 1 或 少 数花; 两性花 和雌花 无梗, 雄花 具梗; 萼片 3, 线形、 长圆形 或卵形 ,边缘 膜质, 宿存; 花瓣 3, 长圆形 、圆形 、宽倒 卵形、 倒 心形, 长为 萼片的 2 — 3 倍, 白色、 黄色 或其它 颜色; 雄蕊 3 数, 花丝 线形、 扁平; 花药线 形或长 圆形, 侧向 开裂; 子房长 圆形, 上 部狭, 侧 膜胎座 3、 6、 9、 1 室, 或 隔成不 完全的 6 室或 9 室; 花柱 3、 6、 9, 2 深裂; 雄花具 3 — 15 枚能育 雄蕊, 有 时保持 3 枚退化 雄蕊, 全缘或 分叉, 中央有 由退化 雄蕊集 成的小 球形附 属体; 雌花 中常有 3 枚退化 雄蕊。 果长 圆形、 紡锤形 、圆 锥形、 棱柱形 、果 皮厚, 富含 粘腋, 外面 具纵棱 或翅, 具疣 或刺。 种子 多数, 细小, 长圆 形或紡 锤形, 种 皮厚。 约 22 种, 其中 1 种广布 于非洲 、亚洲 以及大 洋洲的 热带和 亚热带 地区, 一部分 种局限 在非 洲热带 (包 括马达 加斯加 ); 一部分 局限在 亚洲; 澳大利 亚特有 2 种, 南美巴 西特有 1 种。 整个属 的分布 范围在 南半球 30° 以北和 北半球 40° 以南, 绝大多 数的种 散布在 南北回 归线 之间; 海拔 2 700 米 是本属 分布的 上限。 我国有 3 种, 云南有 2 种和 4 个 变种。 本 属植物 大都是 湖泊水 面观赏 植物; 花葶 和花序 可供蔬 食或作 咸菜, 在云南 珍为海 味; 全草为 鱼饵和 伺料。 同时, 海 菜花是 水体污 染物质 的敏感 植物, 湖水一 旦污染 较重, 则 易衰败 灭绝。 分种 和变种 检索表 1(2) 花 两性; 佛焰苞 有数条 叶状翅 ,含花 1 朵, 稀 2 — 3 朵; 花瓣倒 卵形, 先端 浑圆; 心皮、 花柱、 雄蕊都 是 G 或 SI 1. 龙舌草 0. alismoide* 2(1) 花单性 ,雌雄 异株; 佛焰 苞通常 无翅, 有棱或 元棱, 含花 多数; 雌花 中花柱 3, 退 化雄蕊 3; 雄花中 雄蕊 9 或 I 2 , 有 3 枚退化 雄蕊和 1 球形 附属体 2. 海菜花 0. acuminata 3(8) 雄佛焰 苞内无 珠芽, 仅有 雄花。 4(5) 雄花 中退化 雄蕊不 分叉, 长 6 — 4 一 0. 5 毫米, 有吋完 全消失 ;子房 和果具 3 棱; 叶片长 圆形, 长圆 披针形 、卵形 至心形 ,边缘 扁平, 全缘, 稀具细 锯齿, 基部 多少为 心形, 两 侧耳状 2a- 海菜花 0. acuminata var. acuminata 5(4) 雄花中 退化雄 蕊分叉 ;子房 和果具 3 条 薄翅, 翅缘具 锯齿。 6(7) 叶片边 缘扁平 ,狭櫛 圆形, 长达 5 厘米, 宽达 10 厘米, 基 部渐狭 成柄, 边 缘具粗 据齿, 齿尖刺 状 2b. 通海 海菜花 0. acuminata var. tonhaiensis 7(6) 叶片边 缘波状 翻卷, 带状, 长达 9 厘米, 宽 6 厘米 以下, 基部截 平至浅 心形, 全缘或 具不明 显的细 齿 2c. 波叶 海菜花 0. acuminata var. erispa  '本 属尚 有下列 异名: BootUa Wall.; Xystrolobos Gagncp.; Oligorobos Gagnep. 
758  云南 植物志  8(3) 雄佛 焰苞内 至少有 2 枚珠芽 ,珠芽 在花期 即生根 长叶, 育成 新苗; 退 化雄蕊 细小, 舌 状或浅 2 裂 2d. 路南 海菜花 0. acuminata var. lunangensis 1. 龙舌草 (本草 纲目) 水白菜 (湖 南浏阳 ), 水车前 (曰本 ,广 州植物 志等) Ottelia alismoides (L.) Pers. (1805); Hook.f. (1888); Aschers. et Gurke in Engl, u. Prantl (1889)*; C.H. Wrighr (1903); Hayata (1915); Dandy (1934), (1935); Ha- nd.-Mazz. (1936), (1937); Sato (1942)*; 裴鉴等 (1952)*; " 图鉴" (1976)*; 海 南植物 志 (1977)* F1. Taiwan (1978)*; 李恒 (1981)*. Stratiotes alismoides L. ( 1753); Damasonium indicum Willd. (1799).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叶 具柄, 叶柄长 短因水 的深浅 而异, 在深 水中, 叶柄常 伸长至 30 — 40 厘米, 在 水田的 浅水条 件下, 叶柄仅 长数厘 米至数 毫米; 叶片 形状大 小亦多 变异: 如水 深经 常保持 30 — 50 厘米时 ,叶片 多为广 卵形、 卵状椭 圆形至 圆形、 心形, 长达 20 厘米, 宽 达 18 厘米, 全缘或 有细齿 ;如 水深在 20 厘米 以下, 则叶 片狭长 而小, 长 8 — 9 厘米, 宽 3 — 4 厘米; 在流水 条件下 ,叶片 多为长 圆形、 披针 形甚至 线形, 两头常 渐狭, 长达 25 厘米, 宽 (2.5 — )7 — 8 厘米; 此外, 叶片还 在个体 的不同 发育阶 段依次 变化: 初生 叶总是 线形, 宽仅 2-3 毫米, 然后出 现的为 披针形 、楠 圆形、 宽卵形 等等。 花 两性, 佛焰苞 绿色, 外具 5 — 10 条叶 状翅, 其中两 条较为 发育, 宽达 0.5 — 1 厘米, 有时都 不明显 或仅成 脊状, 翅扁 平或绘 波状, 全缘, 稀 具齿。 每苞含 1 花, 稀 2 — 3 花 (王 启无 73501); 花 无柄, 萼片 3, 绿色; 花 辦 3, 倒卵形 ,先端 钝圆不 内回, 白色, 淡 青色或 紫色, 极稀淡 黄色, 基部 有黄色 斑点; 雄蕊 6 ,稀为 9; 花丝有 腺毛; 花药 线形; 花柱 6, 稀 9, 于近 基部分 裂成不 等长的 2 肢; 子房下 位, 柱状 具棱, 6 室, 稀 9 室。 果长纺 锤形, 具棱, 无刺和 疣凸。 花期 4 一 10 月。 产孟连 、澜沧 、西双 版纳、 普文、 洱源、 大理 (下关 ), 海拔 500 — 1980 米, 生于 水田, 田间 沟 渠和水 塘中; 江苏、 安徽、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都 有。 广布于 非洲东 北部、 印度 东部、 朝鲜 南部、 日本、 马 来群岛 至澳大 利亚和 所罗门 群岛。 本 种花葶 和叶供 蔬食, 也可作 饵料, 词料; 全株入 药可治 咳血、 哮喘, 肝炎、 便秘、 小便 赤淀、 子宫 脱垂; 外用治 痈疽、 癣癞、 烫 火伤。 ' 2^ 海菜花 (云南 通称) 海菜, 龙爪菜 (植物 名实图 考), 海茄子 (贵州 威宁) Ottelia acuminata (Gagnep. ) Dandy (1934,1935)*; 李恒 (1981)*. Boo.'tia acuminata Gagnep. in Lecte. (1907); L^vl. (1914); B. poly goni folia Gagnep. ia Lecte. (1907), Uvl. (1916); B. yunnanensis Gagnep. in Lacte. (1907), Diels (1912), Uvl. (1916); B. sinensis Levi, et Van. ex L^vl. in Fedde (1908); B. esquirolii. L6vl. et Van. ex Uvl. in Fedde (1908,1914); B. echinata W. W. Sm. (1915), Uvl. (1916). Xystrolobos yunnanensis Gagnep. in Lecte. ( 1907), L^vl. ( 1916); X. yunnanensis Gagnep. var. calospatha L6vl. ( 1916); Oligolobos triflorus Gagnep. in Lecte. (1908), Uvl. (1913); Ottelia sinensis (L^vl. et Van.) hh\\. (1908.) nom. nud., ex Dandy (1934), (1935); Ott. esquirolii (L^vl. et Van. ) Dandy (1935)*; Ott. polygonifolia (Gagnep.) Dandy {1935)*; Ott. yunnanensis (Gagnep.) Dandy (1934), (1935)*; Ott. cavaleriei Dandy 
图 版 210 1—8. 海菜花 Ottelia acuminata (Gagnep.) Dandy var. acuminata, I. 雄花 序和佛 焰苞, 2. 雄花序 佛焰苞 剖开, 3. 雄蕊, 4. 雌花 序和佛 焰苞, 5. 雌花 qi 的花柱 和退化 雄哀, 6. 果序, 7. 果横 切面, 8. 种子; 9— 路南 海菜花 0. acuminata (Gagnep.) Dandy var. lunangensis H. Li, 9. 由 珠芽萌 出的幼 株沉在 水底, 10. 定苗的 幼株, 11. 带花的 埴株, 12. 除 去佛焰 苞的雄 花序, 珠芽 已在雄 花丛甲 萌发, 13. 雄花 除去了 花被, 14. 雄花 中的退 花雄^ 和 中央的 球形附 厲体。 (曾孝 嫌绘) 
760  云南 植物志  (1935)*. 2a. 海菜花 (原 变种) 图版 210,1 — 8 var. acuminata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雌雄 异株, 叶具柄 ,叶 片长短 随水深 而变异 很大, 生长于 水田、 水沟、 湖滨 浅水地 的长仅 4 一 20 厘米; 如水 深达到 3 — 4 米, 叶柄则 可长达 2 — 3 米; 叶片 形态大 小, 更是因 地而异 ,因时 不同; 线状长 圆形、 披针形 、卵形 、宽 心形, 长短 宽窄常 有十倍 之差, 通 常先端 较键, 也有渐 尖的, 基部 通常心 形或深 心形, 稀有楔 形的, 边缘全 缘或有 细锯齿 ;在 深水中 多年生 植株, 叶背脉 上往往 有肉剌 ,大多 数是无 刺的。 花 单性, 花葶长 0.3 — 4.5 米 3 通常 与水深 相等, 圆 柱形, 光滑。 佛焰苞 无翅, 但有 2 — 5 棱, 无刺 或棱上 有刺, 有时 棱间也 有成行 的剌; 雄株 佛焰苞 含雄花 多数, 可达 40 — 50 朵; 雌株的 含少数 雌花, 常 2 — 7 枚或更 多。 花先后 在水面 开放, 花后连 同佛焰 苞沉入 水底。 雄花: 花梗长 4 一 1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绿白色 ;萼片 3, 展开, 绿 白色, 披针形 ,长 8 — 15 毫米, 宽 2 — 4 毫米, 背面中 肋上有 时具三 两肉刺 ;花瓣 3, 白色, 基部 1/3 黄 色或全 黄色, 倒 心形, 长 1 一 3.5 厘米, 宽 1.5 — 4 厘米, 具 5 — 7 条纵褶 ;雄蕊 12, 稀 9, 黄色, 排成 (3 — )4 轮, 花丝扁 ,有微 柔毛, 长 2 — 8 毫 米, 宽约 1 毫米, 外轮的 最短, 中轮的 最长, 花药卵 '状棉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 退化雄 蕊 3, 线形, 长 4 一 6 毫米, 有时 很短; 中央 附属体 白色, 球形, 具 3 槽。 雌花: 萼片、 花瓣同 雄花; 花柱 3, 橙黄色 ,分 2 叉至 基部, 裂肢 线形, 长约 1.4 厘米; 退 化雄蕊 3, 黄色, 线形, 长 3 — 5 毫米; 子房三 棱柱形 ,绿色 ,横 切面三 角形, 1 室, 侧 膜胎座 3; 成熟果 褐色, 伸长近 三棱状 坊锤形 ,长达 8 厘米, 棱上有 明显的 肉刺或 疣凸, 有时棱 间有成 行的肉 刺或疣 ;果皮 肉质, 富含 粘液; 种子 多数, 下垂, 先端 有毛。 花期 全年。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生 于海拔 2700 米以下 的湖泊 、池塘 、沟 渠和水 田中; 在洱海 、洱源 的庇 碧湖、 西湖, 剑川的 剑湖, 丽江的 玉湖、 黑龙潭 ,江 川的星 云湖, 石 屏的异 龙湖, 砚山各 湖泊中 ,都生 于水深 4 米以内 的广阔 水域, 形成 较为稳 定的沉 水植物 群落, 成为云 南高原 湖泊的 象征; 但在水 体受到 污染, 或放养 鱼类过 量的情 况下, 海菜 花群落 便可能 消失, 如昆 明的 滇池, 海 菜花群 落是在 七十年 代初绝 迹的。 2b. 通海 海菜花 (变种 ) var. tonhaiensis H. Li (1981)*. 本变 种与原 变种的 区别是 叶缘常 明显具 锯齿, 叶 基楔形 下延; 叶柄、 叶背、 佛焰苞 、雄 花花梗 、雌花 子房都 有刺, 雄花 中退化 雄蕊分 2 叉, 生境 也有所 不同, 主要是 贫养深 水湖, 如 杨宗海 水深达 30 米, 清水 海深达 32 米, 湖面 风大, 湖水流 速大, 透明 度则在 4 米 以上, 湖床 石质或 沙质, 这些 环境因 素给通 海海菜 花形态 的塑造 产生了 明显的 影响。 花期 4 一 11 月。 产 通海祀 麓湖, 宜良杨 宗海, 嵩明黑 龙潭, 寻甸清 水海, 海拔 口 3 。 一 1850 米, 生 于水深 1 一 5 米的 湖区。 模式标 本采自 通海祀 麓湖。 2c. 波叶 海菜花 (变种 ) var. crispa (Hand.-Mazz. ) H. Li (1981)*. Booitia crispa Hand.-Mazz. (1925); Xystrolobos crispus (Hand.-Mazz.) Dandy ex Ha- nd.-Mazz. (1932); Ottelia crispa (Hand.-Mazz.) Dandy (1935); Hand.-Mazz. (1936). 
泽湾科  761  本变种 与通海 海菜花 (var. tonhaiensis H.Li) 较为 接近, 但叶 片更为 狭长, 边 缘波状 翻卷, 长达 90 厘米, 宽在 6 厘米 以下, 基部 骤狭, 截圆形 或浅心 形且经 常下延 成翅, 成熟果 为弯纺 锤形而 不为圆 锥形, 可以 区别。 花期 5 — 10 月。 特产宁 浪县^ 沾湖, 海拔 2680 米, 在湖 泊边缘 和湖中 各小岛 周围, 水深 5 米以 内的水 域 作环状 分布, 形成大 面积的 单优沉 水植物 群落。 模式标 本采自 宁蒗庐 沽湖。 2cl. 路南 海菜花 (变种 ) 图版 210, 9 —14 var. lunangensis H.Li (1981)*. 本变种 与前述 各变种 的区别 是佛焰 苞内有 珠芽, 此珠 芽萌发 迅速, 是繁 衍后代 的主要 途径; 此外 叶片较 狭小, 无齿, 无刺, 佛焰苞 光滑也 是本变 种较为 稳定的 特性。 花期 全年。 特产 路南, 长湖及 其附近 的许多 溶蚀漏 斗湖中 ,生 于水深 70 — 80 厘米 的浅水 地带, 底 质为 深厚的 灰白色 浮泥。 模式 标本采 自路南 长湖。 作者 在路南 考察了 长湖湖 群中的 5 个大小 湖泊, 对 湖中的 路南海 菜花作 了逐株 观察, 均 未发现 雌花。 我们将 此种海 菜花进 行了三 年栽培 观察, 通过 珠芽, 已繁殖 出大批 新苗, 均为 雄性。  —年生 或多年 生水生 或湿生 草本。 叶 基生, 直立, 沉水或 浮水, 有时退 化为叶 柄状, 披 针形或 箭形, 稀宽棉 圆形至 卵形, 全缘, 先 端有排 水器, 脉弧形 、多少 平行, 逐 渐与边 缘脉相 接, 其间 有橫脉 相连; 叶柄 具鞘, 大 都具气 孔带。 花 序大都 直立, 总 状或圆 锥状; 花 序柄常 中空, 大 都有气 孔带; 每轮花 和每一 分枝有 3( — 2) 枚 苞片。 花福射 对称, 两性 或单性 (单 性花 中常有 异性花 的残余 )。 萼片 3, 覆瓦状 排列, 绿色, 有平 行脉, 先端 内凹, 宿存; 花瓣 3, 覆瓦状 排列, 白色 或其它 颜色, 凋存; 雄蕊 3 至多数 ,花丝 线形或 宽扁; 花药 2 室, 基着、 丁字 着生, 侧向 纵裂; 心皮 2 至 多数, 分离, 螺状排 列于花 托上; 花柱 生于心 皮的腹 面或顶 端, 宿存。 胚珠 1, 基生、 弯生、 稀倒生 (我国 不产) ,珠孔 外向, 稀内向 (我 国不产 )。 瘦果集 成头状 或排为 一轮, 分离, 稀基部 合生。 种子长 圆形或 马蹄形 ,种皮 膜质, 胚马 蹄形, 无胚 乳, 胚根 向外, 稀向内 (我 国不产 )。 约 I 3 属 90 种, 除太平 洋岛均 (密 克罗尼 西亚、 美拉尼 西亚、 波利尼 西亚) 外, 遍 布于温 带 至热带 地区。 我国有 4 属 14 种, 南 北都有 分布; 云南有 3 属 8 种。  267. 泽渴科 Alismataceae nom. conserv.  分属 检索表  1(4) 花两性 ,花托 很小。 2(3) 心皮 1 轮; 叶长圆 形或长 画伏披 针形。 …- 3(2) 心皮 群生, 非 1 轮; 叶椭 圆形至 圆形。 …… 4(1) 花 单性; 花托大 ,球形 ,心皮 多数, 螺 状排列  1 • 泽' 周厲 Alitma 2 . 泽 苔草属 CaldeWa 3 . 慈姑属 Sagittaria 
762  云 南植物 志  1. 泽 *; 写属 Alisma L. 多年生 或一年 生水生 草本。 叶 基生, 具柄, 叶 片披针 形至长 圆形, 全缘, 叶脉 基出, 横 脉多数 ,近 平行。 圆锥花 序直立 ,具轮 状分枝 ,每一 分枝由 数轮聚 伞花序 组成。 花小, 两 性, 萼片 3, 果时 宿存; 花瓣 3, 白色; 雄蕊 6, 以基部 以上的 腹面着 生于花 丝上, 侧向 开裂; 花托 外凸; 心皮 多数, 轮状排 列于花 托上, 扁平; 花柱 顶生或 侧生; 胚珠 1。 瘦果 扁平, 具 薄翅, 翅 全缘或 具浅波 状齿或 锯齿。 种子 直立, 胚马 蹄形。 约 10 种, 分布于 北温带 至澳大 利亚。 我国产 3 种, 云南有 1 种。 1.泽5§( 神农本 草经) 图版 211,1 — 7 水白菜 (云南 ) '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 ssp. orientals (Sam.) Sam. (1932); Hand.-Mazz. (1936); Kitamura et al. (1980)*.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 var. orieniale Sam. (1926); 裴鉴等 (1952)*; 秦 岭植物 志 (1970)*; A. orientale (Sam.) Juz. (1934).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高 20 — 100 厘米, 块茎近 球形, 有时为 长圆形 ;须根 白色, 多数, 长达 30 厘米。 叶 基生, 叶柄长 5 — 10 厘米, 绿色, 下部 1/3 扩展呈 鞘状, 上部圆 柱形, 海 绵质; 叶片 绿色, 橢圆形 、卵形 或卵状 披针形 ,长 (2—)5 — 15 厘米, 宽 (1.5—)2 — 9 厘米, 有时更 大, 锐尖, 基部近 圆形或 宽楔形 ,稀浅 心形; 叶脉 5 — 7( — 9) 条, 基出, 近 平行, 于叶尖 汇合, 其间横 脉斜伸 ,较 细弱。 花序 1 一 4, 由 叶丛中 生出, 花序柄 绿色, 长 5 — 60 厘米, 圆 锥花序 具 3 — 6 轮 分枝, 轮生分 枝常再 分枝, 最后的 分枝具 1 一数轮 的轮伞 花序; 各轮花 多数, 基 部有 3 — 4 枚披 针形至 线形的 苞片; 苞片 绿色, 长 5—10 毫米。 花 两性, 具长 1 一 2 厘米的 细梗; 萼片 3, 绿色, 三角形 ,具 5 条白脉 ,长, 宽约 1.5 毫米, 宿存; 花瓣 3, 白色, 倒 卵状圆 形, 内面基 部黄色 ,先端 平截有 浅齿, 平展, 长 4 毫米, 宽约 3 毫米。 雄蕊 6, 花 丝细, 白色, 长约 2 毫米; 花药 绿色, 近基着 ;心 皮扁 圆形, 绿色, 轮状 排列, 花柱 侧生; 花托 扁平。 瘦果 扁平、 倒卵形 ,长 2 — 2.5 毫米, 宽约 2 毫米, 黄 褐色, 背 部常具 两条不 明显的 脊和一 深槽。 花期 5— 11 月。 产全 省大部 分地区 (除西 双版纳 等热带 地区外 ), 海拔 580 — 2500 米。 常见于 水田、 水 沟、 湖滨、 沼泽地 ;我国 南北各 省均有 (但 不见于 台湾、 西藏 )。 欧 亚大陆 北温带 广布。 块茎 人药, 能 利尿、 渗湿、 清热, 治小便 不利、 水肿、 痰饮、 淋浊、 泄汚以 及白带 等症。 2. 泽 苔草属 Caldesia Pari.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直立。 叶基生 ,具 长柄, 叶片 宽櫛圆 形至广 卵形, 先 端铯, 基 部心形 〈稀外 侧截形 )。 圆锥花 序分枝 ,每 轮侧枝 3, 每个 分枝和 花梗有 1 长圆披 针形的 苞片。 花两 性, 萼片 3; 花瓣 3, 脱落; 雄蕊 6 或 12, 花丝 线形, 心皮 2 — 9( 一 20), 紧密 排列, 非 1 轮; 花柱生 腹面, 细; 瘦果 膨胀, 侧面无 气囊, 外 果皮海 绵质或 膜质。 种子长 圆形。 3-4 种, 由 非洲、 马达加 斯加、 南 欧和中 欧经东 南亚、 马 来西亚 至澳大 利亚。 我国江 
泽泻科 W3  图 版 211 1—7. 泽湾 Alisma plantago-aquatica L. ssp. oricntalis (Sam.) Sam., 1. 带花的 植株, 2. 幼 芭, 3. 花, 4. 果, 5. 雄蕊, 6. 种子, 7. 胚; 8 — 12. 肾叶 泽苔草 Caldesia pamassifolia (Bassi « L.) Pari., 8. 植株, 9. 花序, 10. 花, 11. 幼果, 12. 雄蕊。 (杨建 昆绘) 
764  云南 植物志  南至 台湾有 2 种, 云南有 1 种。 1. 泽苔草 图版 211, 8 — 12 Caldesia parnassifolia (Bassi ex L.) Pari. (1858), in Engl. (1903)*; Stecn. (1956);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Kitamura et al. (1980)*. Alisma parnassifolium Bassi ex L. (1768); A. renijorme D. Don ( 1 825); Hook. f. (1893); Gagnep. in Lccte. (1942); Caldesia reniformis Makino (1906), 裴鉴等 (1952)* "图鉴 "(1976)*.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叶 浮水, 叶柄长 25( — 50) 厘米, 具气 孔带; 叶片宽 卵形, 宽 桶圆形 或近 圆形, 长 2 .5 — 6 厘米, 先端 钝圆, 基部深 心形; 叶脉 13 — 17, 其 间有许 多平行 横脉。 花 序 1 个或 数个, 花序柄 中空, 连 花序长 40 — 75 厘米; 圆锥花 序通常 短于花 序柄, 分枝, 每轮 分枝 3, 稀 4 一 6; 分枝 每轮花 3^ 分枝和 花梗基 部均有 苞片, 苞片 膜质, 锐尖, 长圆披 针形, 下 部的长 1 厘米, 向上渐 变小; 花梗长 1.5 — 4 厘米; 萼片稱 圆形, 先端 钝圆, 直立, 淡 绿色, 边缘 透明, 长 3.5 — 4.5 毫米, 宽 2 — 2.5 毫米; 花瓣 白色, 椭圆形 ,先端 钝圆, 质 极薄, 稍长于 萼片; 雄蕊 6, 花丝白 色或浅 黄色, 向基部 渐宽, 长 2 — 2.5 毫米, 花药鲜 黄色, 扁, 长 1 毫 米, 宽 1/3 — 1/2 毫米, 心皮 5 — 8, 不全部 发育为 痩果, 扁, 倒 卵形, 连 花柱长 2 — 2.5 毫米 ^ 花柱近 顶生, 长 1 — 1.5 毫米, 柱头 点状。 瘦果橢 圆形, 略侧向 压扁, 背面具 3—5 条 纵脊, 连 花柱长 3 — 4 毫米; 外 果皮海 绵质, 褐色, 内果 皮为一 层放射 状排列 的厚壁 细胞, 每个细 胞的 内壁有 棱脊。 种子淡 褐色, 长 2 毫米, 宽 1 毫米。 花期 5 — 11 月。 产思茅 至勐海 一带, 海拔 1300 — 1530 米, 生于 水田、 沟 渠中; 浙江、 湖北 也有。 分布于 非洲 北部和 中部、 马达加 斯加、 欧洲 南部和 中部、 日本、 越南、 苏拉威 西岛西 南部、 马 鲁古群 岛、 伊 里安岛 东部。 3. 慈姑属 Sagittaria L. 多年生 或一年 生水生 草本, 常有 匍匐的 根茎。 叶 基生, 具柄或 无柄, 沉水、 浮水 或挺出 水上, 沉水 叶通常 线形, 浮水 叶大都 心形, 挺 水叶箭 形或披 针形。 花序 总状, 具 1 一 H 轮 花; 每轮 通常花 3 朵, 基部有 3 个多少 合生的 苞片。 花单性 或两性 ;通 常花序 上部为 雄花, 下部 的为雌 花或两 性花; 花梗 直立或 斜伸, 雌花梗 花后常 增粗并 反折; 雄花萼 片反折 ,雌花 萼片 紧贴、 展开或 反折; 花瓣 白色、 稀粉 红色、 有时 基部有 紫斑; 雄蕊 7 至极 多数, 花丝线 形, 钻状 或宽; 心皮 多数, 于球形 大花托 上螺状 排列为 头状; 花柱顶 生或向 内斜。 瘦 果侧向 压扁, 具 緣, 有翅; 种子马 蹄形。 约 30 种, 主要分 布于世 界的温 带和热 带地区 ,但大 洋洲没 有本属 的种。 我国有 8 种, 分布于 南北各 省区, 云南有 4 种。 分种 检索表  1(4) 叶 无柄, 线形或 线伏披 针形, 长 5 — 23 厘米, 宽 3 — 8 毫米 2(3) 叶先 端渐尖  .矮窓 姑 S. pygmaea 
泽 科  765  3(2) 叶先 端微回 2. 高 原慈姑 S. altigena 4(1) 叶明显 具柄。 5(6) 叶 卵形, 先端 圆形或 微凹, 基部深 心形; 果翅 具钝刺 3 . 冠果箪 S. guayanensi, 6(5) 叶片 线形或 箭形; 果翅 无刺。 7(8)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雌花 无梗; 瘦果背 面具翅 4 • 腾 冲慈姑 S. tenirt.ungen.i, S(7) 叶片 箭形; 雌花 具梗; 瘦果腹 面有翅 S. 剪刀萆 S. trifolia var. «ngu.tifoUa 1. 矮慈姑 瓜皮草 (云南 ) Sagittaria pygmaea Mig. (1865); Buch. in Engl. (1903); Hayata (1915); Mcrr. ct Chun (1935); Hand.-Mazz. (1936); 裴鉴等 (1952)*; "图鉴 "(1976)*; 秦岭 植物志 (1976)*; Fl. Taiwan (1978)*. Sagittaria sagittijolia L. var. oligocarpa Micheli in DC (1881), C. H. Wright (1903); Hydrolirion coreanum L6vl. in Fedde (1912); ? Alisma coreana L^vl. in Fedde (1910). 一年 生沼泽 植物。 叶 基生, 线形或 线状披 针形, 长 6 — 14 厘米, 宽 3 — 8 毫米, 先端渐 尖, 略纯, 基部 1 厘米 鞘状, 边缘 膜质, 全缘, 无柄, 纵脉 3 — 5 条, 基出, 平行, 其间 横脉多 数, 与纵脉 正交几 等粗。 花 序柄长 6 — 20 厘米, 直立, 花序长 4 一 5 厘米, 花 2 — 3 轮, 每轮 有花 2 — 3 朵。 雌 花通常 1 朵, 居下轮 ,无柄 ;雄花 2 — 5, 具长 1 一 2.5 厘米的 细梗; 苞片长 椭圆形 ,钝; 萼片倒 卵形, 花瓣 白色, 比萼片 稍长; 雄 蕊通常 12, 花丝宽 、短, 花药长 圆形; 心皮 多数; 集成 球形。 瘦果宽 倒卵形 ,长 3 毫米, 宽 4 一 5 毫米, 扁平, 两侧具 薄翅, 顶端圆 形, 有 鸡冠状 锅齿。 花期 7 — 10 月。 产 腾冲, 生于水 田中; 四川 (屏山 )、 贵州、 广西、 广东、 台湾、 江西、 湖北、 江苏、 安徽、 浙 江、 河南、 陕西 也有,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全草供 药用, 能清热 、解毒 、利尿 ;治 疮毒、 湿疹、 喉炎。 2<高 原慈姑 Sagittaria altigena Hand.-Mazz. (1936).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无毛, 无匍 匐茎。 块^ 近 球形, 径约 1 厘米, 满 布纤维 状宿存 叶銷; 根黄色 ,粗 1 一 1.5 毫米。 叶 多数, 直立, 线形 无柄, 长 5 — 23 厘米, 宽 5 毫米, 粗壮, 稍扁, 基 部多少 鞘状, 先 端钝且 内回。 花序 直立, 连柄长 15 厘米, 花 3 轮, 每轮 3 朵。 雌花在 下轮, 花梗长 4 一 6 毫米; 苞片 无柄, 三角状 卵形, 锐尖或 略钝, 上部的 较小; 萼片 卵形, 长 5 毫米, 圆形; 花辦 白色, 近圆形 ,长约 7.5 毫米, 基部狭 楔形; 心皮 多数, 葫 芦状, 长 1 一 2 亳米, 两 侧压扁 ;退 化雄蕊 1 轮, 花丝近 三角状 圆形, 花药 极小, 卵形。 雄花在 上部, 雄蕊 多数, 花丝 线形, 蕾时 极短, 花药椭 圆形。 果 未详。 花期 6 月。 产东川 (者海 ), 海拔 30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者海。 3. 冠果草 图版 212,12 — 13 Sagittaria guayanensis H. B. K. subsp. lappula (D. Don) Bogin (1955)*;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77). Sagitfaria lappula D. Don ( 1 825); Lophiocarpus guyanensis Micheli in DC. ( 1 881 ); Gagnep. in Lecte. (1942)*; S. guyanensis auct. non H. B. K.; Hook.f. (1893); Ridl. 
图 版 212 1 一 6. 剪刀草 Sagittaria trifolia L. var. angustifolia (Sieb.) Kitagawa (Mig.) Hartog, 1. 植 株 上部, 2. 雄花, 3. 雄蕊, 4. 雌花, 5. 雌蕊, 6. 果; 7 — 11. 腾 冲慈姑 S. tengtsu- ngensis H. Li. sp. nov., 7. 植株, 8. 花, 9. 顶部 雄花的 雄蕊, 10. 中 部雄花 的 雄蕊, 11. 果; 12 — 13. 冠果草 S. guayanensis H.B.K. subsp. lappula (D.Don) Bogin, 12. 叶, 13. 果。 (曾孝 嫌绘) 
泽渴科  767  (1907), (1924); Hand.-Mazz. (1936); Lophotocarpus guyanensis J. G. Smith (1895); Buch. in Engl. (1903)*; Merr. (1932); "图鉴 "(1976)*; Lopho. formosanus Hayata. (1915): Fl. Taiwan (1978)*. 浮 叶水生 草本。 叶 基生, 具柄; 浮水叶 卵形, 先端 钝圆或 内凹, 基部深 心形, 侧裂 片^, 沿 中肋长 1.5 — 6.5 厘米; 最宽处 2.5—10.5 厘米; 沉 水叶如 存在, 线 形至披 针形, 长 5 — 11 厘米, 宽 1/3 — 1/2 厘米; 浮水 叶叶脉 15 — 17 条, 居中 6 — 8 条叶尖 上升, 其 它沿侧 裂片向 下, 网脉 细弱; 叶柄长 15 — 30 厘米, 气孔 带干后 隆起成 橫隔, 隔距 2 — 4 毫米; 銷具 宽阔的 干膜质 边缘。 花序 1 一 7, 较柔软 ,挺出 水面, 总状 花序长 15 — 40 厘米, 与花序 柄具疏 展的细 毛, 有花 2 — 6 轮, 每轮花 2 — 3 朵; 下部 1 一 4 轮具两 性花, 上 部的具 雄花。 每 轮苞片 3, 宽 棉圆形 ,先端 圆形, 绿色 具膜质 边缘, 长 0.8 — 2 厘米; 花梗长 1 厘米, 花 后增粗 下弯; 萼片 阔三角 状卵形 ,钝, 长 8 — 11 毫米, 宽 7 — 10 毫米; 花瓣倒 卵形至 圆形, 白色, 基部带 黄色, 有时 在基部 以上有 紫色小 斑点, 长 12 — 15( — 18) 毫米; 两性花 中雄蕊 8 — 12, 聚为 一不连 续的轮 ;雄花 中雄蕊 6 — 10, 成 1 轮, 高 出退化 雄蕊, 花丝长 2 — 3 毫米, 基 部扩大 而扁, 有 细小 乳突, 花药长 圆形, 长 1.5 毫米, 宽 0.75 毫米; 心皮 多数, 椭圆 形至近 圆形, 背腹 面各有 1 个 波状、 膜质的 鸡冠状 突起; 花柱 顶生, 内倾, 长约 1 毫米, 柱头 点状; 瘦果 多数, 长 3 — 4 毫米, 楠圆形 ,具 短柄, 鸡 冠状突 起上有 钝刺, 刺长约 1 毫米, 刺间 有薄膜 相连, 侧脊平 滑或. 具疣, 嫁 具膜质 边缘; 外果皮 有很细 的网状 浮凸。 种子 褐色, 长 1.5 毫米。 花期 6 — 9 月。 产 梁河和 西双版 纳热带 地区, 海拔 650 — 910 米, 生于 水田、 水 沟和水 塘中; 广西、 广 东、 江西、 台湾 也有。 分布 于非洲 热带、 亚洲 东南部 (越南 、柬 埔寨、 马来 半岛、 苏门答 腊岛、 爪哇、 马都 拉岛、 苏拉 威西岛 )。 全草 可作猪 词料; 入药治 瘠疥。 4. 腾 冲慈姑 图版 212,7—11 Sagittaria te ng tsu n^e nsis H.Li, sp. nov. Species nova S, potamogetijoliae Merr. affinis sed differt plantis majoribus, foliis subco- riaceis, Hnearilanceolatis, 7 ― 1 cm longis, 7 ― 10 mm latis, nervis mcdiis 3 ― 5 congestis^ vcnulosis transversis parallelis subtus distincte visis, flore solitario sessili; achaeniis obovatis dorso et ventre anguste alatis non undulatis.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 短, 长 1 厘米; 根多数 ,粗约 1 毫米。 叶 基生, 沉水叶 常无柄 ,叶 柄状, 线形, 宽约 1 毫米, 有的狭 线形, 长 4 一 5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向 下不明 显地过 渡为长 10 厘米 以上的 叶柄; 挺水叶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渐尖, 钝, 基部渐 狭, 叶脉 5 — 7 条, 居中 3 — 5 条紧靠 ;横脉 斜伸, 不显; 叶柄长 20—25 厘米, 粗 2 毫米, 茎部 3-5 厘米 扩大成 宽鞘。 花序 1 一 2, 直立, 挺出 水面, 花 序柄长 25 — 30 厘米, 粗 1.5 — 2. 5 毫米; 总状 花序长 7 — 12 厘米, 有花 2 — 4 轮, 每轮花 3 朵。 雌花 1 朵, 居 下轮, 余为 雄花; 雌花 无梗, 雄 花具长 2 — 3 厘米 的梗; 每 轮苞片 3, 膜质, 卵状三 角形, 基部稍 合生, 展开, 居 下 轮的长 5 毫米; 萼片 3, 稱圆形 ,长 7.5 毫米, 宽约 4 一 5 毫米, 边 缘膜质 透明; 花瓣 白色, 长约 1 厘米; 雄花 中雄蕊 多数, 花 丝宽, 倒卵形 ,长 1 一 1.5 毫米, 花药长 圆形, 侧向 开裂, 与 花丝近 等长。 瘦果倒 卵形, 侧向 压扁, 长约 2 毫米, 背、 腹 面明显 具翅, 翅 无齿, 亦 不为波 状; tt 偏生 内侧, 长 0.3 毫米。 花期 7 月。 
768  云 南植物 志  云南 腾冲, 生于 2100 米的沼 泽地。 武素功 (S. K. Wu) 7 244 ( 模式 Typus! HK)。 本 种与华 南产的 Sagittaria potamogetifolia Merr. 相近, 但 植株较 高大; 叶片 线状披 针形, 长 7 — 10 厘米, 宽 7 — 10 毫米, 居中 3—5 条纵脉 紧靠, 横脉 斜伸, 背面较 明显; 雌花 无梗; 瘦果倒 卵形, 背 腹面具 狭翅, 翅不为 波状。 5. 剪刀萆 (湖南 、贵州 )( 变种) 图版 21 2 ,1 — 6 野慈姑 (东 医宝鉴 ), 密州 剪刀草 (宋图 经的一 部分, 图考 ), 三脚剪 (台湾 ) Sagittaria trifolia L. (1753) var. angustifolia (Sieb.) Kitagawa ( 1939), ( 1979). Sagittaria sagitiifolia Linn. var. angustifolia Sieb. ( 1 830); S. sagi/tifolia Linn. var. leucopetala Miq. (1870); Buchen. in Engl. (1903); S. sagitiifolia f. angusiifolta (Sieb. ) Ga- rodk. (1913); Hand.-Mazz. (1936); 5. sagitiifolia subsp. leucopetala (Miq. ) Hartog in van Steen. (1957); 海南 植物志 (1977); S. sagitifolia auct. non Linn.: Hook. f. (1893); Merr. (1907); Gagnep. in Lecte. (1942)*; " 图鉴" ( 1976)*; S. trifolia auct. non Linn.: Hand.-Mazz. (1936); Fl. Taiwan (1978)*. 多年 生挺水 植物, 高 20 — 130 厘米, 叶直立 ,叶片 箭形, 裂片线 形或披 针形, 顶 裂片向 前渐狭 ,先端 锐尖, 沿 中肋长 4 一 9.5 厘米, 宽 1 一 3 厘米, 侧 裂片长 渐尖, 其 长为顶 裂片的 1 一 2 倍, 宽与 顶裂片 相等; 顶裂 片叶脉 5 — 7( — 9) 条, 侧裂 片叶脉 4( 一 5) 条, 横脉 平行, 与主脉 相交成 45 — 70° 角, 橫脉 间又有 与主脉 平行的 细脉; 叶 柄钝三 棱形, 具棱, 有气孔 带, 长 20 — 90 厘米, 基部 鞘状、 边缘宽 膜质。 花序 1 一 5, 直立, 高出 叶层, 花序柄 钝三棱 形, 有时 横切面 呈六角 形或多 角形, 长 15 — 90 厘米, 总状 花序长 为花序 柄长的 1/3 — 1/2, 花 2 — 6 轮, 每轮 3 花, 下部 1 一 3 轮为 雌花, 大都有 1 一 2 个侧生 苞片; 上部 各轮为 雄花; 苞 片仅 于基部 合生, 宽椭 圆形, 锐尖, 有脊, 边缘 膜质, 长 7 毫米; 花梗 斜举, 长 0.5 — 1.5 厘米, 雌花梗 比雄花 梗粗; 萼片 宽楠圆 形至近 圆形, 钝, 边缘 膜质, 花后 反折; 花瓣 白色, 基 部无紫 斑, 近圆形 或宽椭 圆形, 比萼片 长得多 (长 1.2 — 1.5 厘米 ), 具爪; 雄^ 多数, 花 丝长约 1.5 毫米, 花药 黄色, 长圆形 ,长 1.5 毫米; 心皮 多数, 卵形, 连 花柱长 1 毫米, 花柱 顶生, 有时 弯, 柱头 点状。 果序 头状, 球形, 径约 1 厘米。 瘦果倒 卵形, 长 3 — 5 毫米, 宽 1.5 — 3 毫米, 背、 腹具翅 ,两侧 光滑, 顶部 tt 长 0.5 毫米, 种子淡 褐色, 长 1.5 毫米。 花期 5 — 9 月。 产滇西 、滇南 、滇 中至东 南部, 海拔 530 — 2100 米, 生于 水田、 河沟、 水塘、 湖滨, 沼泽 地; 全国大 部分省 区都有 (但不 见于西 藏)。 分 布于亚 洲北讳 40 — 50。 以南 的广大 地区: 西 起阿 拉伯、 伊朗, 东至 日本, 南至 印度、 马来 西亚。 原种产 欧洲, 东亚无 分布。 全草 作猪牛 词料; 药用清 热解毒 ,凉血 消肿, 可治 黄胆、 蛇伤、 水肿。 Sa. 慈姑 (通称 ) (变种 ) 慈菰、 庇菰 (别写 ), 乌芋 (图考 误用) ,白 地栗, 河^ 茨 (宋 图经, 在 剪刀草 项下) var. edulis (Sieb. ex Miq.) Ohwi (1956); Kitamura et al. (1980). Sagittaria sinensis Sims in Curtis ( 1 814)*; S. sagitiifolia var. edulis Sieb. ex Miq. (1 870); S. trifolia var. sinensis (Sims) Makino (1940). 一个栽 培变种 ,与剪 刀草之 不同在 于地下 匍匐^ 末端有 膨大的 块茎; 叶 顶裂片 常为卵 形; 植株远 为高大 ,叶 裂片通 常宽在 5 厘米 以上。 全 省大部 分地区 栽培。 世界 各地也 常引种 栽培。 
眼 子菜科  769  块^ 供 蔬食; 药用治 肺痨、 咳血、 难产。 276. 眼 子菜科 Potamogetonaceae nom. conserv. 淡水水 生植物 ,多年 生或一 年生, 全体沉 水或部 分叶片 飘浮。 根状^ 合轴常 发达; 叶 互生或 对生, 沉 水叶通 常薄而 透明, 浮水叶 绿色而 较厚; 叶柄长 或短, 或不 存在; 鞘 叶常膜 质透明 ,分离 或部分 与叶柄 合生。 花小, 两性, 集成腋 生具柄 的穗状 花序; 花 序柄基 部围以 鞘叶 1 枚; 花无 苞片, 花被片 4 枚, 圆形, 分离, 具短爪 ,花 瓣状, 镊合状 排列; 雄蕊 4 枚, 插 生于花 被片的 爪上, 无柄, 花药 2 室, 外向; 雌蕊 有心皮 4, 心皮 分离, 无柄, 1 室, 花 柱短或 缺, 胚珠 单一, 弯生, 着 生于心 皮的内 角。. 成熟心 皮为小 坚果, 分离, 无柄, 不 开裂; 种子无 胚乳, 胚 的胚芽 发达, 为子叶 基部所 包围。 2 属, 约 100 种, 世界 广布, 但主产 北温带 地区。 我国有 1 属 30 余种, 南 北各省 都有, 云南有 1 属 12 种。 1. 眼 子菜属 Potamogeton L. . 属的 特征和 分布与 科同。 '  分种 检索表 1(6) 植 物具绿 色飘浮 的浮水 叶和膜 透 明的沉 水叶。 2( 5 ) 浮水叶 与沉水 叶明显 异形; 沉水叶 狭线形 ;浮 水叶楠 圆形。 3( 4 ) 叶大, 浮 水叶长 1~4 厘米, 宽 0.8—1.4 厘米; 花序柄 粗壮, 长 4 一 10 厘米, 粗达 2 毫米, 多 花 1. 异叶 眼子菜 P. heterophyUu. 4( 3 ) 叶小, 浮 水叶长 1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6 毫米; 花 序柄长 1 一 2 厘米, 具 3—4 轮花 2. 南方 眼子菜 P. octandru. 5(2) 浮 水叶与 沉水叶 分异不 明显; 沉水叶 线状长 圆形、 线伏椭 圆形, 长 8 — I 2 厘米, 宽 I. 2 — 2 厘米; 浮水叶 长圆形 、宽楠 圆形, 长 6_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3 . 牙齿箪 tepperi 6(1) 植 物不具 绿色飘 浮的浮 水叶。 7(10) 叶具柄 ;叶片 摘圆 形或长 圆形。 8( 9 ) 叶柄长 2 — 15 厘米;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I. 8 — 2 厘米, 中肋在 先端延 伸为长 3 — 4 毫 米的管 状尖凸 4. 马来 眼子菜 P. malainu. 9(8) 叶柄长 3 — 5 毫米或 近无柄 ,叶片 椭圆形 、线状 楠圆形 ,长 4 一 8(— 13) 厘米, 宽 1. 5 — 3 . 5 厘米; 中肋在 先端延 伸为长 1 一 3 亳 米的刺 状尖凸 S. 光叶 眼子菜 P* lucen. 10(7) 叶 无柄。 11(14) 叶片 卵形、 卵状披 针形或 线伏长 圆形, 边缘具 波皱。 12(13) 叶片 卵形, 卵伏披 针形, 长 1.5 — 6 厘米, 基部心 形抱茎 6. 穿叶 眼子菜 perfoliatu. 13(12) 叶片 线状长 圆形, 长 3~4 厘米, 先端 锐尖, 基部 稍狭, 边缘中 部以上 有稀疏 的细齿 7,|£草 P. erispu* 
770  云南 植物志  14(11) 叶狭, 不为卵 形或长 圆形。 15(16) 茎扁平 ,常具 狭翅, 宽 1.5 — 2 毫米; 叶长 线形, 长 4 一 20 厘米, 宽 2 — 4 毫米 ' 8, 扁基 眼子菜 P, compreMus 16(15) 茎不 扁平。 17(22) 叶 线形, 质薄, 横切面 线形。 18(21) 叶 全缘。 19(20) 叶长 5 — 7( — 1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脉多数 ,中脉 与邻近 3 — 4 对平 行侧脉 紧靠, 外有 3~4 条 远 离的平 行脉。 9. 尖叶 眼子菜 P.oxyphyllw 20(19) 叶长 1.5—3. 5(—7) 厘米, 宽 0.5 — 2 毫米; 3 脉, 中脉 和侧脉 平行、 远离 10, 丝蓬 P. pusillus 21(18) 叶边 缘上半 部具细 锅齿, 下 半部具 疏齿或 全缘; 叶长 2 — 6 厘米, 宽 2 — 3 毫米 11, 微齿 眼子菜 P- maackianiu 22(17) 叶厚 线形, 鲜吋横 切面半 圆形,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1 . 5 毫米, 全缘; 平 行侧脉 1 对, 中 脉两侧 有 16 对以 上的互 生横脉 12. 红线草 P. pectinatu. 1. 异叶 眼子菜 Potamogeton heterophyllus Schreb. (1771); Juzepzuk in Kom. (1934)*; Kuzmin ct Skvortzow (1941)*; Ohwi (1956); 刘 慎谔等 (1959)*. Potamogeton delavayi A. Benn. ( 1 892), syn. nov.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稻 黄色, 节间长 2 — 4 厘米, 节上 生发状 须根。 ^长 70-80 厘米, 分枝, 节间长 4 一 5 厘米, 粗约 1 亳米。 叶 异形; 托叶 生叶柄 内侧, 长 圆披针 形, 长 1 一 1.5 厘米, 宽 4 一 10 毫米, 基部 截平, 先端 渐尖, 抱茎; 沉 水叶狭 线形, 膜质, 近透 明, 长 4 一 9 厘米, 宽 4 一 8 毫米, 先端 急尖或 渐尖, 基部 略狭, 边缘浅 波状, 纵向平 行侧脉 3-4 对, 其 间具极 细弱的 横脉; 浮 水叶具 2 — 6 厘米的 长柄; 叶片 绿色, 椭圆形 、卵 状桶圆 形, 长 1 一 4 厘米, 宽 0.8 — 1.4 厘米, 先端 锐尖, 或 钝圆具 尖凸, 基部近 圆形、 阔 楔形或 楔形, 全缘, 中肋较 明显, 基 出侧脉 6 对, 较细弱 ,其间 网脉极 细密、 不 明显。 花序佛 焰苞托 叶状, 长圆披 针形, 渐尖, 长 2.5 厘米, 宽约 1 厘米, 宿存; 花序柄 粗壮, 长 4 一 10 厘米, 粗达 2 毫 米;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粗 4 毫米, 果期稍 伸长, 花 多数, 密集; 果绿色 ,斜倒 卵形, 腹 面平齐 ,背面 肿胀, 具 2 — 3 棱, 先 端有歪 斜的短 It。 花期 8 — 9 月。 产贡山 、鹤庆 、丽江 ,生 于海拔 2000 — 3000 米的 池塘、 草 坝和水 田中; 黑龙江 、新疆 (乌 焉)、 西藏 (察隅 ) 也有。 分布 于苏联 (欧 洲部分 至远东 )、 西欧、 日本、 北美。 2. 南方 眼子菜 (海 南植 物志) Potamogeton octandrus Poir. (1816); Merr. (1935); 裴鉴, 单人骋 (1952)*; 海 南 植物志 (1977)*; F1. Taiwan (1978) p. p., excl. pi. 1274. Hydrogeton heterophyllus Lour. (1790); non est Potamogeton heterophyllus Schreb. (1771); Potamogeton javanicus Hassk. (1856); Hook. f. (1893); A. Benn. (1903); Asche- rs. e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多年 生水生 草本, 根状茎 线形, 匍匐。 茎绿色 ,圆 柱形, 长达 1 一 2 米, 粗不及 1 毫米, 分枝极 多数, 密 集成披 发状, 节间长 2 — 5 厘米。 托叶 膜质, 踪色 透明, 生 于叶柄 一侧, 线形, 长 0.5 — 1 厘米, 宽 0.5 — 1 毫米。 沉水叶 互生, 绿 褐色, 狭 线形, 扁平, 无柄, 长 1.5 — 4.5 
眼 子菜科  771  (-6) 厘米, 宽 0.4 — 1.2 毫米, 先端 细尖, 基部 稍狭, 全缘, 中脉 明显, 侧脉和 细脉不 存在。 浮水叶 3 — 4 枚 生茎枝 上部, 对生或 1 枚与 花序对 生或与 1 枚线形 沉水叶 对生, 具长约 1 厘米的 细柄; 叶片 绿色, 椭圆 形或长 圆形, 先端 急尖, 基部宽 楔形, 全缘, 长 1—1.5 厘米, 宽 4-6 毫米, 基出脉 5 — 7 条, 中脉和 最外的 2 条伸 至叶尖 汇合, 其余 在上部 隐失, 其 间有多 数横行 细脉, 但极其 微弱。 花 序在近 枝顶与 叶对生 或作顶 生状; 佛焰苞 黄绿色 ,膜质 透明, 舟状, 直立, 长约 1 厘米, 展 平宽约 5 毫米。 花序柄 淡绿色 ,圆 柱形, 长 1 一 2 厘米, 直立于 水面; 穗状 花序长 4 一 6 毫米, 常具 3 — 4 轮花, 初排列 紧密, 后渐 疏离, 每 轮有花 1 对, 交互 对生; 花小, 直径约 2.5 毫米; 花瓣 4, 淡 绿色, 近圆形 ,内 M 成半 球形; 花药 4, 2 室, 花粉白 色; 心皮 4。 果长 1.5 — 2 毫米, 半卵形 ,腹面 平直, 背面 肿胀近 圆形, 无明显 的脊, 先 端有较 长的 [^。 花期 7 — 10 月。 产勐腊 、勐海 、洱源 、昆明 ,海拔 650 — 2060 米, 生于 池塘, 浅水 湖或沟 渠中; 广西、 广 东、 福建 也有。 分布于 印度、 越南、 印 度尼西 亚至大 洋洲。 本 种是我 国眼子 菜属中 热带性 较强的 种类, 大体上 不分布 到长江 以北。 由于 本种营 养体 和突果 眼子菜 (P. cristatus Kegel et Maack) 非常 接近, 常被 误定, 后 者在欧 亚北温 带地 区广泛 分布, 其特 点是果 的背部 具大的 瘤突, 腹 面有具 长齿的 鸡冠状 棱突, 基部有 2 个角状 增生物 ,而 本种的 果基本 光滑, 无明显 的棱, 更 无任何 增生突 起物。 台湾植 物志中 作为本 种的图 pl. 1274 也 应为突 果眼子 菜而非 本种。 3. 牙齿箪 (植 物名实 图考) 图版 21 3 ,1 一 3 眼 子菜、 水案板 (四川 、贵州 )、 鸭子草 (云南 ) Potamogeton tepperi A. Benn. (1887), (1903); Graebn. in Engl. (1907); Ku- zmin et Skvortzow (1941); 刘 慎愕等 (1959)*. 水生 多年生 草本。 根状茎 白色, 圆柱形 ,节上 生芽及 须根, 节间长 8 — 10 厘米。 茎从 根状^ 或沉没 于水底 的鸡爪 状冬芽 萌出, 圆柱形 ,黄绿 色至黄 红色, 分枝, 节间 伸长, 深水 中的长 10 厘米 以上, 近于水 面的长 4 一 6 厘米, 节 上生不 定根。 托叶 生叶柄 腋内, 粉 红色, 膜质 透明, 披 针形, 长渐尖 ,长 3 — 5 厘米, 抱^, 上部 分离, 脱落。 沉水叶 互生, 叶柄 细长, 长 4 一 10 厘米, 叶片绿 褐色, 膜质 透明, 线状长 圆形, 线状楠 圆形, 先端 渐尖或 钝圆具 尖凸, 长 8 — 12 厘米, 宽 1.2 — 2 厘米, 中脉 明显, 平 行侧脉 4 一 5 对, 较 细弱, 其间 斜行细 脉极多 数, 鲜时 清晰, 干后不 明显, 沉 水叶叶 片多于 花期之 前渐次 腐烂, 仅 有叶柄 残存, 因 而常被 误认为 "沉水 叶叶柄 状"。 浮水 叶在^ 枝上部 互生, 对生, 或因 顶部节 间短缩 而成丛 生状; 叶柄 绿色, 常粗壮 ,长 4 一 8 厘米, 粗达 2 毫米; 叶片淡 绿色, 背面 常呈绿 褐色, 周缘 多为红 褐色, 坚 纸质, 长 圆形, 宽楠 圆形, 先端 急尖或 钝而具 尖突, 基部阔 楔形、 近 圆形, 全缘, 长 6-12 厘米, 宽 3 — 6 厘米, 平 行侧脉 7 — 9 对, 与中 脉均在 上表面 平坦, 背 面中脉 隆起, 侧 脉下回 ,其 间横行 细脉极 多数, 但干 后极不 明显。 花序 生枝梢 叶腋, 直立 水面; 佛焰 苞粉红 色, 透明, 长圆披 针形, 先端长 渐尖成 尾状, 长 3 — 4 厘米, 基 部宽约 1 厘米, 花序柄 绿色至 红 褐色, 圆柱形 ,长 8 — 9 厘米, 粗 2 — 3 毫米, 由基部 上弯; 穗状 花序圆 柱形, 长 3 — 5 厘米, 粗 4 一 5 毫米, 花 密集。 花瓣 4, 淡黄 绿色, 瓢形 具爪, 长 1.2 毫米, 宽 1.5 毫米, 边缘 外翻, 爪长 1 一 2 毫米, 果期 宿存; 花药 4, 淡黄色 ,无柄 ,着生 于花瓣 瓜上, 药 隔扁, 药室长 圆形, 下部伸 长夹持 花辦爪 ,外向 纵裂, 花粉淡 黄色; 雌 蕊有离 生心皮 2 — 4, 子房淡 紫色, 卵状圆 
772  云南 植物志  柱形, 背部 肿胀, 长于 花药, 花柱不 明显, 柱头 圆形, 暗紫色 ;胚珠 1, 弯生, 着 生于子 房内壁 的中 下部。 果黄 绿色, 倒卵状 ,斜 卵形, 腹面 平齐, 背面 肿胀具 2 — 3 条棱 或脊, 先端 具偏生 的短 tt ,长约 3 毫米, 粗约 2.5 毫米。 花期 7 — 10 月。 产 中甸、 丽江、 宁范、 剑川、 洱源、 大理、 下关、 石屏、 通海、 江川、 昆明、 安宁、 砚山, 海拔 1200 — 3300 米, 为水稻 田的主 要有害 杂草, 也 生长于 水沟、 小河、 水塘, 积 水沼泽 和湖泊 中; 全国 各省区 都有。 分布于 日本、 朝鲜。 本种 的基本 特点是 沉水叶 透明、 线状长 圆形、 线状椭 圆形, 浮水叶 坚纸质 ,长圆 形或宽 稲圆形 ,比 国产其 它浮叶 种类的 浮水叶 宽大, 由于 沉水叶 叶片多 于花期 前渐次 腐烂, 残留 叶柄, 往 往被误 认为此 叶柄即 为沉水 叶片, 因 而定为 P. natans L.。 如中 国高等 植物图 鉴 (5: 6 , 图 8 64 2,1978) 中浮叶 眼子菜 (P. natans) 的 叶柄状 沉水叶 即为残 存叶柄 (从该 图的 原图巳 可看出 ), 秦岭 植物志 (1:45, 图 41 ,1976) 中的浮 叶眼子 菜也可 能属同 一性质 的 问题, 我们观 察到的 东北、 陕西、 甘肃、 新疆、 西 藏等地 的标本 都有这 样的残 存沉水 叶柄, 并无明 显的" 叶柄 状沉水 叶", 可能东 北植物 检索表 P. 448. 1959 中的 P. natans, 也就 是 我们这 里的鸭 子草; 我们未 能看到 P. natans 的模式 标本, 未能确 定林奈 所述的 "沉水 叶叶 柄状" 实 际情况 如何, 至少, 我们可 以说, i 内各 家定的 P. natans 和 P. tepperi 应是 同物 异名。 其次, 本种 心皮数 目常有 变异, 如 在昆明 黑龙潭 附近, 本种 的花序 上大多 数花具 2 个 心皮, 也有 1 个心 皮的; 丽江 县城附 近的植 物上, 大多 数花具 4 个 心皮, 少 数花具 3 — 2 个 心皮, 有时具 1 枚退化 心皮; 洱源县 城郊的 标本, 心皮 2 个或 1 个。 除 心皮数 目外, 花和^ 叶特征 都是一 致的。 而且 往往是 同一花 序上都 有心皮 多少的 不同。 至 于果实 背部的 棱脊, 则往往 因成熟 度不同 而有所 差异, 通 常幼果 平滑, 棱脊不 明显, 成熟 果的棱 脊特别 是干后 较为 明显。 因而 华东水 生维管 束植物 (10. 1952) 和秦岭 植物志 (1 :45. 1976) 中的 萝叶眼 子菜 (P. polygonifolius) 也可 能就是 本种。 本类型 在东亚 的居群 ,通常 定名为 P. distinctus A. Benn. (1904)。 4. 马来 眼子菜 图版 213, 4 — 5 Potamogeton malainus Miq. (1871), ut malaina; A. Benn. (1891); Aschers. c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Sam. in Hand.-Mazz. (1936); 裴 鉴, 单人弊 (1952)*; Ohwi (1956); 刘 慎愕等 (1959)*; "图鉴 "(1976)*; F1. Taiwan (1978). Potamogeton javanicus auct. non Hassk.: Franch. et Sav. (1879); A. Benn. ( 1 892).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根状茎 匍匐, 茎绿色 ,近圆 柱形, 长达 2 — 3 米, 粗 2 — 3 毫米, 分枝, 节间长 8 — 12 厘米。 叶 互生, 托叶黄 绿色, 膜质, 透明, 长 5 — 6 厘米, 生叶柄 内侧, 抱茎, 宿 存或 脱落。 叶具 长柄, 叶柄暗 绿色, 背面圆 柱状, 腹面 扁平具 浅槽, 长 2 — 15 厘米; 叶片暗 绿色至 黄褐色 ,鲜时 透明, 纸质, 线状长 圆形, 长 10 — 18 厘米, 宽 1.8 — 2 厘米, 先端 锐尖, 具长 3 — 4 毫 米的管 状尖凸 (中肋 的延伸 ), 基部 略狭, 边 缘波状 起伏具 浅波状 细齿; 中肋粗 厚, 平 行侧脉 5 对, 伸至 叶尖, 其间橫 行细脉 清晰。 花序 生枝顶 叶腋, 当顶芽 尚不发 育时呈 顶 生状; 佛焰苞 膜质, 托叶状 ,长 2.5 厘米, 基 部宽约 6 毫米; 花序柄 绿色、 淡 绿色, 半圆柱 形 (腹面 平齐) ,长 6 厘米, 粗 3 — 4 亳米, 上弯伸 出水面 ,穗状 花序圆 柱形, 长 4 一 5 厘米, 粗 
眼 子菜科  773  图 版 213 1-3. 牙齿草 Potamogeton tepperi Benn., 1. 植株, 2. 花, 3. 幼果; 4—5. 马来 眼子菜 P. malainus Miq., 4. 植株 5. 叶片; 6. 穿叶 眼子菜 P. perfoliatus L., 叶和 托叶; >-9. 范 草 P. crispus L., 7. 植株, 8. 叶的一 部分, 9. 冬芽。 (场建 昆绘) 
774  云南 植物志  5 毫米, 花 密集, 花期直 立水面 ,果 期沉于 水下。 花瓣 4, 绿色, 三角状 圆形, 长宽约 1 毫米, 内回, 宿存, 爪长约 1 毫米; 花药黄 绿色, 比花 瓣短; 心皮 4, 离生, 近圆 柱形, 高于 花药, 长 约 1.5 毫米, 柱头 无柄, 棕色, 长 圆形。 果 实近卵 圆形, 两侧 压扁, 长约 3.5 毫米, 粗 2.5 毫 米, 腹面 中上部 外突, 背面 肿胀, 具 3 条由 小瘤突 联成的 棱脊, 中间 1 条 最长而 明显, 先端 具偏 生的短 1^。 花果期 7—10 月。 产 丽江、 宁范、 剑川、 洱源、 大理、 昆明、 宜良、 路南、 澂江、 江川、 通海、 石屏 等地, 海拔 1400 — 2700 米, 多生于 淡水湖 泊水深 4 米以 内的浅 水区和 水库、 河沟, 常形 成单优 的沉水 群落, 但不在 水田中 生长; 东北、 河北、 河南、 山东、 安徽、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湖 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西藏 也有。 分布于 西亚、 印 度西北 部和东 北部, 斯里 兰卡、 爪 哇、 菲律宾 、苏 联远东 地区、 朝鲜、 日本、 非洲、 澳大 利亚。 全草 可作猪 伺料和 绿肥。 5. 光叶 眼子菜 Potamogeton lucens L. (1753); Kunth (1841); Hook. f. (1893); A. Benn. (1903); Aschers. et Graebn. m Engl. (1907)*; Juzepsuk in Kom. (1934)*; Sam. in Ha- nd.-Mazz. (1936); Kuzmin et Skvortzow (1941)*; 裴鉴, 单人弊 ( 1952 )*; 刘 慎愕等 (1959)*; 江苏 植物志 (1977)*; "图鉴 "(1978)*. Poiamogeton sinicus Migo (1934).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根 状茎绿 白色, 橫走, 粗 1 一 3 毫米, 茎黄 绿色, 圆柱形 ,长 40 — 400 厘米, 节间长 1.3 — 2.6 厘米, 上部多 分枝。 叶 互生, 枝梢 的叶常 互生; 托叶生 叶腋, 膜质或 近革质 ,黄 绿色, 透明, 长 3 — 4 厘米, 基部宽 3 — 5 毫米, 先 端钝, 宿存; 叶 近无柄 或具长 3-5 毫米的 短柄, 叶 片淡绿 色至黄 绿色, 纸质 透明, 椭 圆形、 线状椭 圆形, 长 (3 — ) 4 一 8 (一 13) 厘米, 宽 1.5 — 3.5 厘米, 先端 渐尖或 钝圆, 具长 1 一 3 毫 米的刺 状尖头 (由 中肋延 伸), 基部宽 楔形, 边缘具 浅据齿 或全缘 ,中肋 宽厚, 平行 侧脉常 6 对, 伸 至叶尖 汇合, 其间 横行细 脉多数 ,鲜时 清晰。 花序 在枝梢 腋生: 佛焰 苞革质 透明, 托叶状 ,长 4 一 5 厘米, 基 部宽 7 — 8 毫米; 花 序柄淡 绿色, 粗壮, 圆柱形 ,长 4 一 5 厘米, 果 期迅速 伸长, 有长达 22 厘 米的; 穗状 花序圆 柱形, 长 2 — 4 厘米, 粗 4—5.5 毫米, 多花。 花瓣 4, 淡 绿色, 肾形, 宽 1 一 1.5 毫米, 脉明显 ,花后 宿存并 增大; 雄蕊 4, 药室长 圆形, 白色, 长约 1.5 毫米, 挟持花 瓣爪; 心皮 4, 黄 白色, 斜卵形 ,长约 2 毫米, 柱头 掠色, 圆形。 果半 圆形, 两侧 压扁, 长 3.5 毫米, 宽 2.5 毫米, 腹面近 平直, 背面 肿胀并 具脊, 脊肉 瘤状或 较薄, 或不 明显。 花期 6 — 11 月。 产 丽江、 宁浪、 剑川、 洱源、 大理、 下关、 昆明、 江川、 通海、 石屏 等地, 海拔 1400 — 2700 米。 生于 湖泊、 清 水龙潭 内水深 0. 8 — 4 .5 米的 地带, 在^ 沽湖、 异龙湖 形成覆 盖度达 90% 的 单种沉 水植物 群落, 在湖 口附近 的河流 中也有 生长; 东北、 河北、 江苏、 台湾、 新疆 也有。 分布于 欧洲、 北非、 西亚、 克什 米尔、 印度西 北部、 中亚至 东西伯 利亚、 北美、 澳大 利亚。 全草可 作绿肥 、伺料 ,也是 草食性 鱼类的 饵料。 本种 与马来 眼子菜 (P. malainus) 形态、 生 境都很 相近, 主要区 别在于 光叶眼 子菜的 叶无 柄或近 无柄, 托 叶先端 钝而非 渐尖成 尾状。 6. 穿叶 眼子菜 图版 213,6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L. (1753); Hook. f. (1893); A. Benn. (1903); Aschers. 
眼 子菜科  775  e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刘 慎愕等 (1959)*; 秦 岭植物 志 (1976)*; "图鉴 "(1976)*.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根壮茎 横走, 伸长; 节间黄 白色, 长 3 — 5 厘米, 节上生 多数须 状根。 茎淡 绿色, 圆柱形 ,长 20 — 200 厘米, 常 在水下 直立, 节间长 1 一 3 厘米, 分枝常 较少, 叶互 生无柄 ;托叶 腋生, 薄膜质 ,无色 透明, 早落; 叶 片绿色 透明,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先 端钝, 基 部宽阔 ,心形 抱茎, 全缘, 常具 波皱, 长 1.5 — 6 厘米, 宽 1 一 2.5 厘米; 中脉 明显, 侧脉 4 一 5 对, 多为 基出, 弧形 上伸, 部 分伸至 叶尖, 其间有 1 条更 为细弱 的侧脉 和较疏 的横行 细脉。 花序 生枝稍 叶腋, 佛焰苞 托叶状 ,早落 ;花 序柄长 1 一 2 厘米, 果期 伸长; 穗状 花序圆 柱形, 长 0.5 — 2.5 厘米, 粗 3 — 4 毫米; 花瓣 4, 粉红色 ;心皮 3 — 4, 绿色, 果倒 卵形, 绿色, 长 2 — 3 毫米, 粗 2 — 2.5 毫米, 略扁, 背部 肿胀, 常 光滑, 腹面具 2 条明显 或不明 显的脊 ,先 端具短 lt。 花期 4 一 5 月 ,果 7 — 8 月 在水中 成熟。 产 中甸、 丽江、 宁蒗、 剑川、 洱源、 大理、 下关、 徵江、 江川、 通海、 石屏、 宜良、 昆明、 嵩明, 海拔 1400 — 3300 米, 生长于 湖泊、 水库、 积水沼 泽和河 川中, 在抚 仙湖、 祀麓湖 、阳 宗海常 与马来 眼子菜 (P. malainus) 形成 相当茂 密的沉 水植物 群落, 可 在水深 3 — 4 米的 水域生 长; 东北、 内 蒙古、 宁夏、 陕西、 山西、 山东、 河南、 河北、 湖南、 贵州、 西藏、 新疆、 青海、 甘肃也 有。 欧洲 大部分 地区、 亚洲高 加索至 远东、 朝鲜、 日本、 北美、 中美、 大洋洲 、北 非广泛 分布。 全草 为重要 鱼饵, 也可 喂猪, 作 绿肥。 本种叶 无柄、 卵形 抱^, 易与 其它沉 水种类 区别。 7. 范箪 图版 213, 7 — 9 杂草 (各地 通称) Potamogeton crispus L. (1753); Hook.f. (1893); A. Benn. (1903); Ascher. ct Graebn. in Engl. (1907); Sam.in Hand.-Mazz. (1936); Kuzmin et Skvortzow (1941)*; 裴鉴, 单人弊 (1952); Ohwi (1956); 刘 慎谔等 (1959)*;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 鉴"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F1. Taiwan (1978)*.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根状茎 白色, 纤细, 节间长 3 — 4 厘米, 节上 生须根 并萌发 新枝。 茎 粉红色 ,圆 柱形, 长 30 — 50 厘米, 粗 1 一 1.5 毫米, 节间长 1 一 3 厘米, 节多少 溢缩, 很少分 枝。 叶互生 ,最 上部的 对生; 托叶生 叶腋, 薄膜质 ,无色 透明, 卵形、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8 毫 米, 抱茎, 上部 分离, 早期溃 烂脱落 ;叶 无柄, 线状长 圆形, 薄质 透明, 亮 绿色, 先端 纯尖, 基 部 稍狭, 边缘具 波绉, 中部以 上有细 而疏的 据齿, 长 3 — 4 厘米, 宽 3 — 5 毫米; 脉序 鲜时粉 红色, 中脉宽 而明显 ,平 行侧脉 2 对, 基出, 外面 1 对 细弱, 沿叶脉 上升, 至中 部以上 隐失, 中脉 两侧的 1 对伸 至叶尖 附近弯 向中脉 汇合, 中脉 两侧具 15 条左右 的横行 细脉。 一部分 茎梢形 成花序 ,另一 部分^ 顶变成 冬芽, 冬芽长 1 一 2 厘米, 由膨 大的^ 和 5 — 6 枚 特化叶 片 构成, 多少似 莲座状 ,莲 座轴粗 3 — 4 毫米, 变态叶 基扩大 成肾形 并角质 增厚, 宽 1 厘米, 长 5 — 6 毫米, 平展, 先 端延伸 为长约 1.2 厘米 的正常 叶片, 冬芽成 熟后由 基部折 断沉人 水底, 第 二年早 春即可 萌发, 花序佛 焰苞托 叶状, 早落; 花 序柄粉 红色, 圆 柱形, 长 1 一 3.5 厘米, 伸出 水面; 穗状 花序长 5 — 10 毫米, 有花 4 一 7 朵。 花瓣 4, 淡褐色 ,扁 圆形, 内凹, 长 约 1 毫米, 宽约 1.5 毫米, 具长约 1 毫米 的爪; 花药 4, 卵形, 白色, 比花 瓣长, 药室长 圆形, 长约 1.5 毫米, 外向长 纵裂; 心皮 4, 绿 褐色, 离生, 靠合, 子房 卵形, 长约 0.5 毫米, 花柱伸 
776  云南 植物志  长, 突出 于花药 之上, 圆柱形 ,长 2.5 毫米, 柱头长 圆形, 向内, 掠色。 果宽 卵形, 长 3 毫米, 背脊 有齿, 顶' 端有长 2 毫米 的喙。 花期 3—4 月 ,果期 5—6 月。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海拔 570 — 2300 米, 生于 湖泊、 池塘、 龙潭、 水库和 溪流沟 渠中, 也见于 水田, 一般 能生长 在水深 2 米以内 的浅水 地带; 我国南 北各省 都有。 广布 于除南 美 洲以外 的世界 各地。 本 种早春 萌发, 早于同 属其它 种类形 成沉水 群落, 为鱼奸 的栖息 和产卵 场所。 全草是 草食性 鱼类的 饵料, 可以 喂猪, 也为 鸭鹅所 喜食。 同时也 是水田 的有害 杂草。 «. 扁茎 眼子菜 Potamogeton compressus L. ( 1753); ut P. compressum; Aschers. et Graebn. in Engl. (1907)*; Ohwi (1956). Potamogeton zosterijolium Schumacher (1801); Juzepzuk in Kom. (1934)*; 刘 慎谔等 (1959)*. 沉水 草本。 根壮茎 伸长, 淡 黄色或 白色, 节间长 2 — 3 厘米。 ^扁平 ,常具 狭翅, 节间 伸长 (3 — 20 厘米) ,宽 1.5 — 2 毫米。 叶互生 ,托叶 腋生, 膜质 透明, 先端 急尖, 基部 抱^, 长 1.5 — 2.5 厘米, 宿存; 叶无柄 ,叶 片绿色 透明, 干后不 变黑色 ,长 线形, 先 端急尖 或钝, 长 4 一 20 厘米, 宽 2 — 4 毫米, 全缘; 平行纵 脉多数 ,细 而密, 偶 有与纵 脉交叉 的斜行 细脉。 花 序 (未见 ) 柄长 2 — 4 厘米, 向上 增粗, 粗约 2 毫米; 花序长 1.5 厘米。 果宽倒 卵形, 长 2—3 毫米, 腹面 内弯, 背有 尤骨, 像 短。 : 仅 见于洱 源庇碧 湖和宁 蒗庐沽 湖内, 海拔 I960 — 2700 米; 我 国东北 也有。 分 布于欧 亚大陆 北温带 地区, 自西欧 至西伯 利亚、 日本。 云南新 记录。 • 本种茎 扁平, 叶片长 线形、 全缘, 平行 纵脉多 而细, 可以 与微齿 眼子菜 (P. maackianus) 区别。 «. 尖叶 眼子菜 Potamogeton oxyphyllus Miq. (1867); A, Benn. (1903); Aschers. e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Kuzmin et Skvortzow (1941)*; Ohwi (1956); 刘 慎谔等 (1959); "图鉴 "(1976)*; Fl. Taiwan (1978). 沉水 草本。 莲 常扁, 节间长 2 — 9( 一 12) 厘米, 粗 0.3 毫米, 分枝。 叶 互生; 托叶长 1 一 2 厘米, 绿色, 膜质, 钝尖, 早落, 于叶腋 留下纤 维状的 残基; 叶线形 无柄, 全缘, 先端 和基部 明显 增厚, 先端不 等侧的 长渐尖 ,长 5 — 7( — 12) 厘米, 宽 2 — 3 毫米, 中脉 与邻近 3 — 4 对 平行侧 脉紧靠 ,外有 3 — 4 条远 离的平 行脉。 花 序柄长 1.5 — 2 厘米, 向上稍 增粗; 花序长 4 一 7 毫米, 花密, 果期 较疏; 花柱短 ,向上 增粗, 柱 头小, 卵 圆形。 果斜 卵形, 长 3 — 5 毫米, 背面具 不明显 的脊。 据中国 高等植 物图鉴 记载产 云南, 地点 不详; 东北、 安徽、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台 湾、 四 川也有 分布于 朝鲜、 日本, 生于 湖泊、 沟 渠中。 云 南标本 未见, 据文献 和外省 标本, 本种与 扁-茎 眼子菜 (P. compressus) 很接近 ,但叶 片中脉 与邻近 3 — 4 对 平行侧 脉紧密 排列, 应便于 识别。 10. 丝萆 图版 214,4一5 线叶眼 子菜, 丝藻 
图 版 214 1—3. 微齿 艮子菜 Potamogeton maackianus A. Benn., 1. 果枝, 2. 叶 上部, 4—5. 丝草 P. crispus L., 4. 果枝, 5. 叶 上部; 6—8. 红线草 P. peciinatus L. 株, 7. 叶 上部, 8. 果序。 (张保 福绘)  果; • 植 
778  云南 植物志  Potamogeton pusillus L. (1753); A. Benn. (1903); Ascher. et Graebn. in Engl. (1907); Kuzmin et Skvortzow (1941)*; 裴鉴, 单人弊 ( 1952)*; 秦岭 植物志 (1976)*; "图鉴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F1. Taiwan (1978). 一年 生沉水 草本。 匍匐茎 纤细。 茎细弱 ,圆 柱形或 稍扁, 绿色, 长 70 — 100 厘米, 节间 长 1.5 — 3( — 7) 厘米, 分枝 繁茂, 托叶 膜质, 透明, 黄色, 长 5 — 10 毫米, 分离, 早落, 叶互 生, 无柄, 叶 片绿色 透明, 细线形 ,先端 钝尖, 全缘, 长 1.5 — 3.5( — 7) 厘米, 宽 0.5 — 2 毫米, 3 脉; 中脉宽 ,背面 凸起, 侧脉 平行, 极微弱 ,几至 叶尖时 与中脉 汇合, 交 角几达 90 度, 细脉 几不 可见, 花序 在枝稍 腋生; 佛 焰苞托 叶状, 膜质, 早落; 花 序柄黄 白色, 直立于 水面, 长约 1 厘米; 穗状花 序长仅 3 毫米, 花 3 — 13 朵; 花瓣 4, 宽卵 圆形, 白色, 透明, 长 0.7 毫米, 宽 约 1 毫米, 内回, 具等长 的爪; 花药 4, 黄白色 ,侧向 纵裂; 心皮 4, 黄 白色, 长 卵形, 外侧肿 胀, 上部 渐狭为 花柱, 柱头大 ,长 圆形, 棕色; 果小, 斜桶 圆形, 长 1 一 2 毫米, 略 内弯, 背面稍 外凸, 具 3 脊, 先端具 喚 。花期 5 — 7 月。 产全省 大部分 地区, 海拔 900 — 3500 米, 生于浅 水湖沼 、沟渠 、河 流和水 田中; 我国南 北 各省区 都有。 除 玻利尼 西亚和 澳大利 亚外, 全世界 广布。 11. 微齿 眼子菜 图版 214,1 — 3 竹叶草 (大理 ) Potamogeton maackianas A. Benn. (1903); Aschers, e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Sam. in Hand.-Mazz. (1936); Kuzmin et Skvortzow (1941)*; 刘 慎愕等 (1959)*; Ohwi (1956); "图鉴 "(1976)*.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匍旬茎 线形, 节 间短, 节上 生褐色 须根, 茎 较细, 圆 柱形, 长 20 — 100 厘米, 粗 0.3 — 0.7 毫米, 节间 4 一 12 厘米。 叶互生 ;托叶 线形, 膜质 透明, 生 叶腋, 先端 急尖, 长 1 一 1.2 厘米, 抱莲, 早落; 叶片暗 绿色, 无柄, 线形, 膜质 透明, 先端 急尖或 钝尖, 基 部稍狭 ,长 2 — 6 厘米, 宽 2 — 3 毫米, 平 行纵脉 5, 在叶 尖附近 汇合, 无 横脉, 边缘上 半部具 细锅齿 ,下 半部具 稀齿或 全缘。 花 序柄长 1 一 3 厘米, 穗状 花序长 1 一 2 厘米, 花数朵 ,常远 离, 果绿 褐色, 卵状椭 圆形, 两侧 略扁, 长 4 毫米 (连喙 ), 宽 3 毫米, 背面 光滑, 腹面具 3 棱, 棱脊基 部各有 1 枚锥形 突起。 花期 5 — 7 月 ,果期 9 一 10 月。 产 维西、 中甸、 丽江、 剑川、 洱源、 大理、 宁液、 昆明, 海拔 1900 — 3700 米, 生于 沽湖、 剑湖、 庇碧湖 、西湖 、洱海 、滇 池各大 湖泊的 浅水地 带和泉 水龙潭 (如 丽江黑 龙潭、 大 理蝴蝶 泉), 常 与黑藻 (Hydrilla verticillata), 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 组 成深沉 于水面 以 下的水 生植物 群落; 东北、 西藏 (察 瓦龙) 也有。 分布于 东西伯 利亚、 朝鲜、 日本。 本种的 显著特 点是叶 线形, 无横行 细脉, 边缘有 据齿。 12 红线萆 (云南 通称) 图版 2 14,6_ 8 马 尾巴草 (昆明 、徵江 ), 松毛草 (大理 、洱源 ), 篦齿 眼子菜 (图 鉴等) Potamogeton pectinatus L. (1753); A. Benn. (1903); Ascher. et Graebn. in Engl. (1907); Juzepzuk in Kom. (1934)*; Sam. in Hand.-Mazz. (1936); Kuzmin el Skvortzow (1941)*; 裴鉴, 单人弊 (1952)*; Ohwi (1956); 刘 慎愕等 (1959)*; 秦岭植 物志 (1976)*; "图鉴 "(1976)*; 江苏 植物志 (1977)*; F1. Taiwan (1978)*. 多年 生沉水 草本。 匍匐莲 白色, 圆柱形 ,粗 1—1.5 毫米, 节间长 1.5 — 2 厘米, 节上生 
眼 子菜科  779  发 状须根 及白色 幼芽。 茎圆 柱形, 粉红 色至绿 褐色, 长达 2.5 米, 在浅 水中也 有长仅 3 — 4 厘米的 ,粗约 1 毫米, 节间长 3 — 5 厘米, 通 常分枝 繁茂。 叶 互生: 托叶与 叶基部 合生, 长 1.5 厘米, 上端 与叶片 分离, 常 撕裂为 8 — 10 条长 5 — 6 毫米 的须状 纤维。 叶线形 无柄, 较 厚, 鲜时横 切面半 圆形, 暗绿 色至红 褐色, 长 4 一 7 厘米, 宽 1 一 1.5 毫米, 锐尖, 全缘, 中脉 背面 隆起, 近 边缘有 1 对平行 侧脉, 细弱, 中脉 两侧有 16 对以上 的互生 橫脉。 花序 腋生, 沉于 水下, 佛 焰苞淡 绿色, 膜质, 卵状披 针形, 长 5 — 7 毫米, 基部宽 3 — 4 毫米, 对合, 背部 延伸为 寻常叶 ,先端 锐尖成 须状, 与叶 分离; 花序柄 粉红色 ,圆 柱形, 长 2 — 3 厘米, 穗状花 序长 1 一 2 厘米, 花 10 余朵, 交叉 对生, 排列 紧密, 由 下而上 开放, 花 序轴随 每对花 的开放 而 延长。 花瓣 4, 红色, 内凹成 半球形 ,长宽 1.5 毫米, 贴于花 药外面 而比花 药短, 果 期宿存 外展; 花药 4, 白色, 卵状长 圆形, 长 2 毫米, 宽 1.5 毫米, 2 室, 外向 纵裂, 花粉 白色; 心皮 4, 半卵形 ,长约 2 毫米, 略短于 花药, 基 部粗约 1 毫米, 柱头 紫色。 果 褐色, 斜卵形 、半圆 形或 圆形, 腹面 平齐, 背面 肿胀, 无明显 的脊。 花期 4 一 11 月。 产丽江 、宁蒗 、剑川 、洱源 、大理 、永胜 、昆明 、澂江 、江川 、通海 、石屏 等地, 海拔 1 6 00 — 2700 米, 生于各 地淡水 湖泊和 咸水湖 、池 沼和溪 流中; 东北至 新疆、 青海、 西藏, 东 至台湾 都有。 两 半球温 带地区 广布。 本种 托叶叶 鞘状, 叶片鲜 时半圆 柱形, 中脉 和侧脉 之间有 明显的 横脉, 易于 识别。 全 草可作 词料, 亦供药 用消炎 消肿。 
补 遗 ADDENDA  聚果 重寄生 新种 Phacellaria glomerata D. D. Tao, sp. nov. Species Ph. eompressae Benth. affinis, sed fructiibus in ramnlis abbrevaatis oon^e- stis, gloibosis, 2.5 mm. longis, 1 ― 2 nun. diametris ; caulibus teretibus 15 cm. longis, rami- fi&antibus differt. Yunnan : Jingdong alt. 2400 m., M. K. Li 2653 (typus! KUN). 点纹 寄生藤 新种 Dendrotrophe punctata C. Y. Wu, sp. nov. Species D. frutescentii affinis, a qua ramiK foliisque dense ferru^neo-punetatis, fo- liis brunneis 3-5-nervis differt. Yunnan: Maguan alt. 1100—1350 m., P.I. Mao 3202 (typus! KUN) H. T. Tsai 58-' 8325. 德欤 百蕊草 新种 Thesium dokerlaensis C. Y. Wu, sp. nov. Species Th. emodii Hendrych affinis, sed floribus minoribus sparsisque ; bracteis nec remotis ; corollas proifimde campanulatis tuibo perianthium vestigiosum brevissimo. plantis ascendentibus bene diagnoseitur. Yunnan: Deqin, K. M. Feng 5949 (typus! KUN). 波密 百蕊萆 新种 Thesium bomiense C. Y. Wu et D. D. Tao, sp. nov. Species Th. rostrato Mert. et Koch, affinis, sed planta 20 ~ 40 cm. alta, floribus bra- cteolatis, s^mentis tepalis 5 longioribus fere 1/2 tubi aequantibus, pedicellis fructiferis, disctinctis ad 1 cm. longis bene differt. Xizang : Bomi, Chayab, Baxod alt. 2800—4000 m., Qinghai-Xizang Exp. 72—243 (ty' pufi! KUN). 金 平杜薛 (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jinpingeme Fang et M. Y. He (1982). 灌木, 枝 细瘦; 幼枝被 绣红色 刚毛和 粗伏毛 ,并有 腺体, 老枝近 无毛。 叶厚 纸质, 橢圆 形或长 楠圆形 ,约长 3.5 — 4.5 厘米, 宽 1.5 — 2 厘米, 沿叶 脉有粗 伏毛, 侧脉 9 一 11 对, 在叶 面 不显, 在叶背 显著; 叶柄长 2 — 3 毫米, 被 褐色刚 毛和粗 伏毛。 花 3 — 5 朵, 成顶生 伞形花 序; 花梗密 被褐色 刚毛和 粗伏毛 ,长 8 — 10 毫米; 花 萼裂片 5, 淡 绿色, 外侧有 腺毛, 长 3 毫 米; 花冠漏 斗状, 红色, 上 部花瓣 有紫色 斑点, 外侧有 稀疏的 腺体, 花 冠管长 5 毫米, 花冠裂 片与管 部近于 等长; 雄蕊 5, 长短 不等, 长 10 — 15 毫米, 花 丝下部 宽展, 中 段以下 有微柔 毛; 子房外 密被深 褐色刚 毛和粗 伏毛, 花柱下 部有刚 毛和粗 伏毛, 被稀疏 腺体。 蒴果未 见。 产金平 ,生 于海拔 1850 米处。 模式 标本采 于金平 a - 未见模 式标本 ,以 上据原 描述。 
河边杜 (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flumineum Fang et M. Y. He (1982). 灌木, 高 2 — 3 米; 分 枝多; 幼 枝密被 锈红色 扁平糙 伏毛, 老枝 无毛。 叶 集生于 小枝顶 端, 叶片椭 圆形或 卵状椭 圆形, 长 3 — 6 厘米, 宽 1.5 — 3 厘米, 先端 锐尖或 渐尖, 基 部楔形 或略钝 ,两面 伏生细 刚毛, 沿 中脉两 面伏生 扁平槌 伏毛; 叶柄长 5 — 8 毫米, 伏生扁 平糙伏 毛。 花 3 — 5 朵生于 枝顶, 成伞形 花序; 花 梗长约 5 毫米, 密被 绣红色 扁平糙 伏毛; 花 萼裂片 短小, 波状 5 裂, 密生 睫毛状 糙毛; 花冠漏 斗状, 淡 红色, 长约 1.8 厘米, 外面 洁净; 雄蕊 5 , 近于 与花冠 等长, 花丝下 半部被 微毛; 子房卵 圆形, 5 室, 密被锈 红色糙 伏毛, 花柱 略长于 花冠, 中部以 下被糙 伏毛。 蒴果 卵形, 长 6 — 8 亳米, 被糙 伏毛。 产金平 、屏边 、麻 栗坡, 生 于海拔 H00 — 1940 米 的阔叶 林缘。 模式标 本采于 金平。 原描述 萼片长 5 毫米, 可能 有误。 百 合花杜 (图鉴 ) Rhododendron liliiflorum Levi. (1913); "图鉴 "(1974)*; Davidian (1982). 灌木或 乔木, 高 3 — 8 米; 幼枝 无毛, 被 鳞片。 叶片 革质, 长圆形 ,长 7 — 16 厘米, 宽 2 — 5 厘米, 顶端 钝圆, 基部 禊形、 钝形或 圆形, 叶面 暗绿, 无 鳞片, 叶背粉 绿色, 被大小 不等的 红褐色 鳞片, 相 距为其 直径的 1 一 3 倍; 叶柄长 1.5—3 厘米, 上面隆 起而无 凹槽, 被 鳞片。 花序 顶生, 伞形, 有 2 — 3 朵花; 花梗 粗壮, 长 1.2 — 1.6 厘米, 密被 鳞片; 花萼 5 裂, 萼 片长圆 状卵形 ,长 0.8 — 1 厘米, 外面被 鳞片或 基部有 鳞片; 花冠 白色, 芳香, 管状 钟形, 长 8 — 9 厘 米, 外 面密被 鳞片, 5 裂, 裂片 全缘; 雄蕊 10 枚, 长 4.8 — 5.7 厘米, 较花 冠短, 花 丝下部 1/3 密 被毛, 花药长 6 — 7 毫米; 子房 5 室, 密被 鳞片, 花柱 略短于 花冠, 下 半部被 较密的 鎮片。 蒴果长 2.6 — 4.5 厘米, 有 宿存的 花萼。 产麻 栗坡, 生山坡 疏林。 分布 湖南、 广西、 贵州。 云南新 记录。 林生杜 胃轩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nemorosnm R. C. Fang (1984), 本 种与云 上杜鹃 (R. pachypodum Balf. f. et W. W. Smith) 相近, 但 花冠鲜 黄色, 较短小 ,裂片 深裂至 中部; 叶片也 较小; 习性为 附生而 不同。 产 金平、 屏边, 附生于 林中树 干上, 海拔 2100 — 2300 米。 模式标 本采自 金平。 马关杜 胃軏云 南植物 研究) Rhododendron maguaneme K. M. Feng (1983). 灌木, 高 1 米。 花金 黄色。 近缺 顶越桔 (R.emarginamm Hemsl. et Wils.), 不 同的是 此种叶 较小, 长 1.2 — 2.2 厘米, 宽 0.8 — 1.1 厘米, 厚而 革质, 倒卵形 ,侧脉 在叶背 不显; 萼明 显, 裂片 卵形, 长 1 亳米, 外 面疏生 鳞片。 产麻 栗坡、 马关, 生 于海拔 2000 — 2600 米的 山间灌 丛中。 模式标 本采于 麻栗坡 (老君 山)。 
一、 中 名索引  9   7   5   , 1  1 9 2 4 2 14 1  1 1 1 7 2 9 2 4 5 1 2 6 2  5  9 7 , 6 19 5 3 8  n 壶 提魏 莲柏 倒杜麻  ^ 黄 9 杜柏麻 午孙花 地芝杉 育刺岭 柏松桂 挑桃葡 榧漆檨 子子叉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山山山  S5S 5snM 树 属科 系 枯松木 松杜春 属 花草 草草青 贞青青 年柏刀 汉被探 花草 草萄树 槁泡仙  5- 香壶藤 叶树 丁提风 仙年女 冬冬当 竹金罗 美矮花 榴榴果 果水倒 清药方 冬米泡 垂香南 二万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叶叶白 石石灰 红花花 花疔果 果果果 果果果  柏组 花树柏 枝 青饭花 枝柏烛  8   4 3  3 6 1 3 亚 松树杉 鹃 鸱酷 汉花洋 馨杜鹃  9 6  5 5  3 9  9 4  7 4 3 7 1 7 4 1 4 2 且 6 4 S 6  9 7  ^ 菜  1 2 6 fcltTT 6 6 2 4 1 4 7 3 6 冬 S 青 藻 亚松 酷花 酷叶 青杉 柏醜瑚 鹃冬 花狸 鹃鸦汉 馨杜饭 驟头楠 杜杜罗 泡南素 花杜药 草杜柳 摇冬红 竹杜珊 皮杜头 检馨花 杜杜罗 素叭米 杜骨肖 叶叶 叶叶叶 叶白白 皮杂芽 花尾果 果果果 果树树 柱香素 黄理理 理理喇 萼粤黑 憐松旦 关尾尿 尾来非 虱银袋 缨缀醉 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大大 大飞马 马马马 马马马 马马马 马马马  5C 菜 聘草 子 果杜巴 花松眼  属一 4: S 树亚 ^属 子花松 花杜木  li  醋花 杜蓉 花 芙抓参 朵 朵把把  画  ^ 二  2 3 3  7 3 5 7 2 8  5 7  木 藤藤树 S 布 风蒴花 筛 属 破清扁 泡草草 筋刺水 属萝夢 叉色籽 裂仙龙 骨角药 香香香 二二 二二九 九九八 八丁, 丁丁  画  U 三  3  9   9 4  9 9   HS 9 5 ! < <. I ■ : 3 8, I 1 3 1 菜 S 树 S S 亚 5 7 8 8 ? W W ^ 青叶青 青鹃 措 属 科青鹃 S 麻科魏 孔蜡柏 冬柳冬 冬杜 皮白柏 杉杉杉 冬杜松 草杉柏 买子杜 微白竹 东 布西柏 南南爪 叶仙尖 尖尖花 花针脚 柏香杉 子风王 孔叶叶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 三三 干干土 大大大 大大大 
中 名索弓  783  南栂 33 云 南丁香 61S 云 南冬青 227, 231, 232 云 南杉松 17 云 南苏铁 6 云 南杜醜 495 云 南油杉 17 云 南桂花 622 云 南素馨 670 云 南铁杉 33 云 南昔罄 650 云 南榧树 123 云南 五针松 51 云南 毛果草 733 云南 白蜡树 611 云南 木梶榄 635 云南 红豆杉 117 云南 泡花树 3U3, 315, 585 云南 翅子藤 283 云南 清风藤 323, 325 云南 萤素馨 650 云南 嘉赐树 196, 200 云南 穗花杉 121 云南 三花杜 i§ 488 云南黄 果冷杉 27 云贵 厚壳树 68S 云 雾杜鸦 445 云锦杜 267 云锦杜 贿亚组 33 9 , 342 王莲 1 4 王莲属 I 37 , 140 木 兰杜魄 471 木头树 63 木 本素馨 660 木 里杜酷 428 木香 96 木 贼麻萤 I 25 木榧 123 木樨 624 木樨属 619 木樨科 602 木樨榄 632 木 樨揽属 631 木 蒙芦属 S 77 车前 紫草厲 n 9 无毛长 叶女贞 6 4 无毛长 尾冬青 267 , 273 无毛灰 叶冬青 2 35, 253 无毛纸 叶冬青 23 5, 252 无毛弯 朔杜鸭 546 ^毛黑 果冬青 214, 221  浍 香菱榧 、 、 、  ? 3 6 6 2 o 3 13 8 2 ^ ^ 青 松 青 冬 汉通 叶冬叶 罗泡 耗核圆 、/-、、、  花 瓶藤勅  o o 9 2 7 4 6 6 9 6 6 M ^ 草 馨紫 素馨 覆素滇 黄昔 旋弯喉 、 、 、 、 、  4  7 6 2 4 2 9 , 1 旦 7 6 S 亚  5 1 2 4  8 3  画  » 四  ( 香 鹏馨杉 莉树— 树柏 树青丁 杜素冷 杜茉措 属 蜡蜡 头张冬 西西西 漠滇滇 滇贞贞  9 4  2 00  5 2  3 且 7 ^ 96 4 ^ 3 7 4 2 , 风酶鹃 珠鹏青 草 子柏桧 柏清杜 杜松木 松兰露 杜冬属 枞柏松 夫 轴枝枝 香山红 江把炭 炬烧叶 上中杉 南南南 六 六方方 方文火 火火火 火火心 云云云 云云云  2 3 2 2 7 3 2  6 2 1  S 藤青 麻 冬 龙买南  2 2  菜  2   5 2  7 9 2 4  7 3  7 5  5 8  8 7  9 2  西筛 层子云 附 属属科  杜花花 杜藤 草 ::! 松松 蛋条杖 钟醜叶 麻鹓榧 蕊杉榧 针 须柏; P  9 3  9 2  7 1 7 5 泰 4 6 5 4 8 ; i 〔 属 风奪青 酷 骨 j — ^55^15松|-菜|^5^?草^松树松龙松松清素冬杜枸杉瓶^^^^^*^杜»51&&昔&五花扁蓝松肩 ,! S 細 綱射^ 糾制制 ^^^ss-s 铁层 须彩腺 子齿被 核雀雀 毛毛花 花花苟 m 华华甸 国麻本 本本本 水毛毛 无 11^11^ 无太 天天天 天天牙 不五五 五五五 五五双 双双双 孔孔少 少少少 少少少 中中中 中中日 日日日 见长长  松 草 贞雀柏 &蕊杉 女孔竹 枸百柳 长 长长长 长 
784  云南 植物志  毛背 咼冬青 214, 223 毛冠 亮憐杜 §1 487 毛 扁蒴藤 28S 毛脉杜 i$ 416 毛脉 附地菜 726 毛脉 柳叶菜 160, 169, 171, 172 毛 核冬青 234, 245 毛梗细 果冬青 210 毛警云 南丁香 616 毛 咢杜鹃 39S 毛 喉杜醜 530, 531 毛薄 叶冬青 208 毛 嘴杜鹃 S31 毛 瓣杜鹃 S12 乌芋 768 乌骨 628 乌金子 630 乌 蒙冷杉 25 乌蒙 宽叶杜 IS 425  8 4  5  8 2  2 1 8  ? 9 7 4 一  9 4  5 2  2 16 8 4 3 2 2 4 5 4  8 7 5 8 4 4  ! 5 } 1 ) ^* I } r. » - 力 OOS SWISS 属 1^?J3JS 醜鹏 mlcg^Msggs^s 6s6?!9n jjS « 青杜花 花菜杜 S 松 杜亚杜 !: 花树杜 杜花杜 杜 斑£5„^.',.^'、汉1,、,^、3:、 属 S 花 树冬 面饭钟 地南醜 属青 针杉变 龍背青 属饭花 蕊顶缨 棕鹃雾 阳 嘱科松 罗嘉果 子冬松 柏蕉蒿 蛋草草 果 头草子 子川白 米吊附 滇杜草 草冬五 冷多杜 椋冬草 草米泡 长缺马 红杜云 朝 湿膏鳖 鳌鳖哇 tti 车事庆 尾尾尾 芽凰见 见桂矢 舌汰筋 叶叶叶 叶叶叶 叶舰束 束枝枝 枝枝^ 游 3^^^^^^ 颗&桃 £ 水 水水水 水水爪 爪爪风 风凤凤 凤夙凤 凤月月 丹牛牛 牛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毛 毛毛  3  2 1 1 2  5   3  7 11 5 4 4 2  藤松 草树紫  OTTf. one ^2! 杜杜杜  青 杜冬  8 9  木 马  4 5 4 4  7 00  属 钟 : !„„,,. . . , 6 3 4 5 5 1 ? 6 6 2 1 si^las 瞻^^ ^灰 直睫翠 杂大白 黑冷美 杜杜杜 斑斑微 毛倒松 香树孙 前菜蜡 花花 属子松 %^^^^„5^^^^柱„ ^柄梗 梗梗 苞苞萼 朔蕊蕊 蕊圆粗 颈穗丁 子王车 白白龙 兰红杉 杉油抽 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长 长长. :. • ^ ^ • J  属 板 茜松 松树案  6 5 7 1 8 3 5 00 杨? 属芦 1 子 黄筛筛 葫栗粟  6 2  画  五 S  7 1 5 4 4  青 S 冬 月鸟鸟 鸟  o 2  6 4 9 §f: 5 杜  杜  花轴珠 K 江青  6 2  ^ 藤  o 2 木树 1  2 4  3 2  I f 风草 S 枥赐 青 杉^^ ^扣草 ^&^^^^ 、、菜 草€- 科清牙 杜苦嘉 7 6 6 冬生草 形状宁 爱喜铁 顶卧卧 卧卧南 爪舌柏 胆陵龙 生生生 松木杉 叶节对 头头永 可可玉 平平平 平平平 龙龙龙 龙龙石 石石石 石正正 巨对对  3 5 2 3 1 9 6 5 藤 松珠风 比白清 勒川川 加四四 
中 名索引  785  四 季素罄 657 四 裂白珠 S93 四 蜀丁香 616 北方 雪层杜 514 北 清香藤 6S3 北越 重寄生 287 田夢草 184 [Ml 叶榧 123 凸 尖杜鸦 360 凸 脉杜騎 483 卡锡松 57 丛 林白珠 S87 丛林 泡花树 302, 309 丛 林素薯 662 丛林 清风藤 323, 33« 印 度素馨 653 瓜皮草 765 白心木 569 白毛华 丽杜醜 440 白毛粉 钟杜鹃 420 白皮松 S2 白地栗 768 白花张 口杜鵡 491 白花卵 叶杜酷 404 白 花杜鹋 448 白 花谷蓼 150, 156 白花茶 670 白花 断肠草 670 白花 滇紫草 696 白豆花 482 白 鸡烂树 572 白杜騁 448 白泡 27 白泡树 24 白果 11 白果松 52 白果 华白珠 601 白枪杆 607 白松 4, 7, 57, 100 白柏 86 白骨松 52 白 面杜酷 493 白带草 161 白 珠树属 S8S 白素馨 659 白嚷 叭杜鶸 469 白 碎米花 SSS 白睡莲 1« 白焙条 64"1 白措树 611, 638 白 措树属 603  2 5  草 菜树松 蕊杉松 松地花 叶木青 百冷赤 油附泡 长柏冬 域康康 康畴畴 藏藏叶 西西西 西西西 西西灰  3 1  5  6 5 5 4 4  7 8  6 2 5 2  5 4  5 6Hjo 巨 6 鸟 51Rd 亚亚杜 亚 木 鸦鹃鵜 鹃醜鱗 鵡青花  9 3  8 2  2 5 2 11  OM-OSOO 4 3 VI 3 ir tpr IT CF i. 胎 料 K 页 w 杜 杜附附 杜亮杜 冬大藤 蛇怀桃 松树杜 花刺天 果柴杜 * 7 j 3 ^ « a" ^ t I 背? 被 揭目毛 憐口塘 母仙盘 火君虎 虎挝熊 鹰刺帚 树利叶 叶叶叶 叶叶花 株鳞麻 灰灰 灰灰灰 灰灰夺 有有过 过地地 地老老 老老老 老老芒 扫扣吉 羽异异  青 松杉菜 藤藤榄 2 柏冬汉 洋子香 生樨騁 树花 川罗南 眼清寄 木杜藤  9 8 2 n 木冬 属科 料河 藤藤 杉天红 麻麻 音叶叶 买买 观光光  1 2 6 00  5 2  2 3  画 fS  U 菜 ff^sl SSS- 松 se^ 藤草 菜蓉线 6 0, S 叶子 {^|属 £^ 针青属 风珠 叶芙铜 5:;:; 树 柳翅宿 亚 属科松 二 冬杉松 柏清露 柳吊穿 樟孙 马孔不 青青青 青大桧 湾湾湾 湾湾湾 湾毛线 线草藻 白公片 皮鸟冬 冬 冬 冬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丝 丝 丝 丝 丝  六  4 3  6 4  4 3  5 1 5  6 4  , - , -属 IS ^ ^ 藤:: :SSS;2S 醜 粗杉 菜树树 青杉醜 草 亚杉 属 树麻 杜 属纳豆 地花慷 冬油 杜榧肠 躅躅云 花花果 木惜买 花树柏 果青花 草版红 附泡粗 南南 毛角断 踯踯条 饭饭花 碎山苞 笼笼天 敦日合 蕊双南 南南南 江江 羊羊羊 羊羊米 米米米 米兴闭 灯灯冲 齐百百 百西西 西西西 
786  云南 植物志  M 画  1 2 5 4 4 3 4- 1 3 6 珠 鸦 一 白豆 杜枝碧 粉 豇晕柴 *^ 红红 红红红 一  3 6 7 4 4 4 1 ^ 8 4 杜 醜 毛叶 杜杜莲 粗麻 萼棕睡 红红红 红红,  系 W 骨 冬枸 枝齿 纤 纤  1 3 4 7  9 4  青 S  -* 1 ; ] c« 1 9 9 5 5 t 8 3 2 1 3 4 8 3 ? 5 1 1 5 5 3 ? H ,4 9 6 ^a- 5 3 29 9 2 87£^431 7 1 3 2 8 3 1W94' 3 6 1 1 1 l./63cpr n ^ « M 22 青 紫 5 属 科 S 属 科属族 n 地 耳摇冬 属 属 冬 草滇 组 亚属花 属 藻藻藻 杜杜树 果 柏 藤附挖 尾尾菌 子 蓼蓼木 针针角 坝果树 柏胎怒 鵡酷鹃 酷酷木 木叶叶 叶叶叶 老松松 树科帚 肚梗苞 大长花 冷 谷谷沙 沙沙沙 沙沙沙 宋怀沧 杜杜杜 杜杜杉 杉杉杉 杉杉杉 杉杉杉 杉杉扫 扭扭折 拟拟拟  5 4  19 9 113 2 S ^ 8 1 杉树 龍亚亚 W 尖赐 杜醜鹃 榧 三嘉 大杜杜 草松粗  19 5 4 2 1  9 5  2 4 5  4 3  9 4  1 4 4 5 2 鸟 76 11 ,14,fclnp 4 2 1 5 4 6 aa^368ll82250 ^^ ^ 冬 青睛 金 松冬 杜草锡 度度 红红砂 叶叶叶 柏柏毛 叶色花 花花变 枝枝耔 脉脉脉 核斑趣 草色松 缘花药 马毛心 心头花 花花花 豆豆豆 豆壳河 线线果 ^^朱 ,!niii 竹 k 竹 1 竹 竹, 多, 多 多多, 多 I 多, 多 # ^斧 杂,, llt^n 命, fe,£fc 紅 红 扛 红 ^虹 红红红 红,  树杜 草龙藤 措 鹃醜蜡 叶馨鹃 鹃紫层 青生花 青鹃鹃 松小 杜杜白 杉素杜 杜滇五 冬寄桂 冬杜杜  系 15- M 榄杜 s « 青青 莲花鹃 揽樨 口鹃莉 属科 杜 冬 冬睡银 杜柏检 李木张 杜茉杉 杉杉树  7 7 3 7 1 2 9 3 6 8 6 3 7 6 1 5 8 树菜 树菜, -  草 杜  9 4  5 1  2 3  6 7 7 3 6 , 3  花子 糠叶鹃 孔驟人  草 藤珠蜡  S 鹃 揽杜菜 醸 樨蓉子  00 2  6 1 3  2 3  6 1 3  9 4  5 3  9 5  19 3 3 菜.. -树  芦? 菜: S 馨 S ,杜草 藝属 r,- 地 柏鸦 s: 素 属 W 兰红 騁子 附 树竹杜 叶花花 柳 火杜叠 叶叶叶 华枝果 柱柱素 清梗萼 蜡蕊叶 叶叶顶 基年琴 实蜡托 花香钟 钟钟松 脉眼毛 毛核秀 美雅血 落楠山 冬白西 丽南素 清红留 光光光 光光光 光光光 光光光 光光尖 尖尖尖 尖当当 虫虫肉 团团吊 吊吊吃 网网刚 刚贞优 优优似 似似华 华华华 华华华 华血血  泡眼 粗柳杜 微杜迷 馨香露 小树杜 木芙眼 杉木枯  组 ? 3 . 青 鹃醜鹏 騁冬青 叶鹋花 藤鹇 杜杜杜 杜叶冬 松青珠 柳杜泡 ® 香杜参 
中名索  787  5 5  o 1 3 o 3 1 1 3 ^ 属  5 4 组 亚 S 醇  1 3  3 9  o o 4 4  ;— — 杉 亚属科 杜杜聘 u 杉云 树 树树树 叶叶杜 属吊吊  9 2  2 3  ^11 3 6 5 P 2 2 ? 6 6 6 花 花鸦 珠青 1 卢榄 泡树香 果仔 til 杜 若白冬 ^^^^i^il^^Ji^^ 萌橄. ^皮刺 松香藤 藤枝悉 毛叶杉 你翻松 柏棚菱 树柏 泡泡泡 泡泡泡 泡油油 油油油 油油油 &青青 青青青 青直耶 刺刺刺 刺刺刺 刺刺刺 软软轮 轮轮湘 jl^ll^^^ 脚娜 編  青 组 冬  9 7  5 5  属  且. Er 3 1 2 • i n I < :<:3肖4 69867 8,、 藻 S z 亚杜 S 2 木 尾 属鹃杉 騁色^ 香 揽 杉草狐 木木杜 云杜两 杜丁参 草李树  6 3  5 7  9 1  花松  树 香三参 树松,  樨 杉 木瓜油  2 8 3 4 3  ?鹃属 木杜亚  2 5  5 2 3 4 4  花筛騁 鹃騁青 花柳 柳水杜 杜杜冬  搰^^ 嫌 口子生 冬地杉 砂叶红 春春春 春田白 红啬叶 鸡 鸡鸡鸡 鸡鸡鸡 张忍旱 旱旱秃 含卵迎 迎迎迎 迎岛纯 纯纯纸  SS 画  2 4  2  9 7  J- r ( . : 1J : i 2 8 7 7 2- ,. 1 fi 2 46 8 2 & 3 4 6 5 i343 8 4 2 4 s 杜 2W 树 组亚 5s 龙 花」 红鸦鹃 s 花騁 青醜鹃 层 鸭 青菜魏 香 血杜杜 花 泡杜冬 杜杜藤 五茨杜 冬海杜 来 色光兴 芳羊叶 色序花 叶瘡口 鬼边滩 叶瓣一 夜变 变宝宝 闹单单 单单卷 ii^ 河 河河河 波波一  3 6 9 114 7 3 6 6 6 2 7 7 7 J5 属醜 属科 草草杜 湾 KT 苔苔毛  8 4  7 4  9 9  青 5" 鹃  4  .'.-ssi 杉 ; S 树 J;^ 冬 杜草 属醜 . 尖青 鹃花杉 翅 脉杉昔 叶孔聽 蔺杜果 草三冬 杉杜泡 云杉连 陷铁麻 硬微杜  9 5  2 6  455 ► 947 巨 9 5 5 3 6 5 5 2 2 ^6 25 5 14 E 4 1 8 8 6 6 1 7 5 5 7 3 13 6 花珠: 221^ 6 ;:! 珠杉醜 S 力 江-江 -江, 江色 揽瑶香 蓉蕖菜 木枝衝 铁铁铁 属山山 山白绳 趣翘门 铃沉春 生地地 叶叶叶 叶辩瓣 拟 豆豆豆 贡贡贡 贡贡丽 丽丽丽 丽丽丽 丽两李 芳芙芙 芣花花 花苏苏 苏芡苍 苍苍苍 苍连连 阿陇阴 阳附附 附尾尾 尾尾尾 g  榄 素紫 I 属 樨珠花 花榄油 木柳 杜菜菜 木白桂 密李插 
788  云南 植物志  线叶 月见草 182 线叶陷 脉冬青 234, 248 线叶 眼子草 776 线形卷 叶杜醜 427 线柏 85 线 萼杜鹃 473 细女贞 642 细叶子 585 细叶 水丁香 186 细叶 天芥菜 688 细叶 云南松 58 、 细 叶花柏 86 细花 丁香蓼 |84 细 齿冬青 234, 244 细 果冬青 211 细 金鱼藻 13S 细 脉冬青 236, 258 细柄 附地菜 731 细柄 嘉赐树 197 细 叠子草 720 九 画 美丽 马醉木 S79 美丽 红豆杉 1 2 美丽弯 果杜騁 402 美条杉 39 美花 米饭花 566 美国尖 叶扁柏 84 美娥 585 美 艳杜鸱 443 美 被杜酷 516 美 蓉杜醜 363 洁净扛 棕杜驟 488 洋刺杉 13 洋橄揽 632 突 脉冬青 235, 2S0 突果 眼子菜 771 穿叶 眼子菜 7 69 , 774 寄生藤 292 寄 生藤属 2 90 弯 月杜鸦 539 弯 尾冬青 236, 261 弯果杜 鹃亚组 3 4 6 弯 柱杜鹃 46 1, 527 弯柱杜 醜亚组 461 亮 毛杜鹏 452 亮叶小 4t 641 亮叶杜 364 亮 江杜鹃 433 亮 鳞杜瞎 485 亮鱗杜 鹋亚组 457  2 3  6   木  5  5 3  5 3  2  2 S  1 8 11- 8 4 2 5 4 4 4  7 9  4 4 3 3 3 5 11 3  9 1  3 9  麻 柏刀, 属 1 鸦 属科鹃 5 属鹃 6 酷.^ ^ 属科 51 属 花酷柏 属 草 买柏 香金草 草草杜 属木木 木杜子 子杜藤 杜柳草 藻藻藻 花 花草松 松花花 莲杜球 柏带藻 藻花草 子巴虫 子丝枝 穗忘忘 鳔花柏 柏刀刀 刀山叶 叶平丝 江江虫 钗鱼鱼 鱼松钟 铃钱钱 钱梅银 银黄黄 塔腰尾 尾牙舌 卵尾尾 垂垂垂 垂忽忽 鱼侧侧 侧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金 金金狐 狐狗狗 狗狗狗  8 3 ^ 6 3 7 9 花树 香 草松蓝 头花丁 尾尾尿 骨屎叶 狗 狗 狗 狗 狗 线  5  4 5 5 花杉 55611181 8 2 8 6 ^ 及羊 4 4 4 4 61 艮 211 6 IAU twHK ,J7r 1 6 6 6 o 7 61 托 5 59150 4 ^ 米南须 鹃属科 K 青 根 汉莉 • 钟属 叶 叶岩杜 菜菜菜 茶木散 属冬 花杉皮 松松柏 属 罗茉 组吊草 f:__、?___i,^__.,5,1_ 撮嗜 1?1? 丁 枥味草 草花莉 里露皮 龙刺须 须松柏 桂南南 盘缘缘 母松啡 明明明 门混油 腺叶汉 汉汉汉 汉汉汉 披披 塾招茅 茅茅苦 苦苦苦 苦茎茉 阿刷虎 岩岩岩 岩岩岩 岩岭岭 齿齿齿 果果咖 昆昆昆 易易明 具肾罗 罗罗罗 罗罗罗  7   8 2  2 7  3 4  3 2  花  馨 S 草草 草草 ^ ^ 素青 紫紫醜 紫耳 属 属科 叶 冬柏滇 滇杜果 滇挖杉 柏柏松 松松柴  2 7  叶 青杜鹘 柳 冬叶杜 里 头黄昔 帕 乳乳乳 
中 名索弓  789  5   组 S 亚  9 1  o 3  5 o 1 3  o 6 3 5  3 fj ; 5 8 6 1 2 8 5 3 6 F 2 W 9 o 16 ^ol so? ? t*s4 , I 2 3 7 6 3 6 3 3^33513770 o ^ 0^ ^ ^ ,s 树; s 3 !: 树 :e 树花白 附树树 草树 树樨杜 w 赐 属花属 驟柏 树蜷缨 粉南花 楠花珠 花青^ 蓼 草 杜 杜树青 错木白 藤瘩柏 柏 嘉树木 草草泡 生针杜 扁榧象 马红西 泡柯桂 露泡冬 杜谷草 柏谷谷 ii^^ 柳 草 毛萼栗冬白花花花^!^-刺柏扁青味缩椿榧果果齿寄松头叶叶翅叶叶叶叶叶叶叶序龙龙龙宵地茎茎枝匐毛毛叶黄尖江工江 星显 炭香香 香香香 香香香 香香香 香香香 盾盾重 重鬼钝 钝钝钝 狭狭狭 狭狭狭 狭狭独 独独待 匍匍匍 匍匍复 si 胆急亂 一  4 4 6 1 5 & 4 S 鸟 麻 杜松 蓼江鸭 魄叶汉  杉 IS ^ 冷 苞 馨杉杉  I 9 5  9 3 3 6 , 7 8 8 1 8 8 2 5 5 4 4 WJfll 龙子树 7 属科 层叶花 5: 莲 菜菜菜 五金泡 属  1 2 2 4  组 亚  騁鹃青 青醜酷 磐 属 杜杜冬 冬杜杜  3 3  5 4  9 3  黄  2 5  藤 j: 麻 n 花 杜花 草 风 岭春 属 饭鹃 蒴米木 种珠鸦 清 草山迎 草草叶 树米杜 弯碎杉 斑白杜  5  5 4  科叶 叶叶叶 叶叶叶 兰兰杉 杉条叶 叶叶形 形骨花 柴檬耳 伏伏紫 紫羊药 山毛毛 毛叶弱 边边柏 柏柳柳 柳柳柳 柳柳柳 柳柳柳 柳栋拎 作树树 枸梶柚 柠挖塾 塾塾塾 毒毒 砚柔柔 柔柔柔 屏屛肆  2 4  杜 ^ 青 红 冬血红 脉色山 陷退映  8 4 4 3 6 2 5 15 属 亚醜黄 红 杜麻散 山 通通骨 映^ W 贴  7_ 5 2 i  草 系藤 蓬 青青生 鹃 萍 冬 冬 寄松杜 州叶叶 纹茅毛 贵点点 点思星  9 7  2 5  7  7 5  2  7 5  ^ ^ 5' M 生 S 8 ^ 2^3, :25^8::杉 菜杜 草树树 :2 1C 组 S ^ ^ 子 属寄 鹃:: 賠 杜 SS 珠钗 豆 杉子层 珠花楠 属科 青青鹃 属 青 l£3„s.- 藤 重草杜 娘 杜树叶 白 银黄菜 花红 铁眼雪 露泡珂 杉杉杉 草冬冬 杜树树 树组柏 草树冬 茎草柏 柏桧朔 穗果人 柏姑. 叶叶 花龙地 里麻丝 菰碧方 方方方 方亚京 洋洋洋 条叶叶 叶皮壳 壳盘珠 珠楠湖 扁 扁扁扁 扁扁扁 冠迷卷 疯革茶 茶草草 草草苻 庇庇南 南南南 南南南 南南南 面厚厚 厚厚厚 厚厚珍 珍珂珊  6 2 4 2 53 2 2  2 5 4 5 3 7 7 3 2 2 1  ^ 4 5 3 1 ^418 9 尖洛 属 毛 壳属科 木木香 松松 松松柏 柏柏, 
790  云南 植物志  素方花 6S7 素馨花 6S7, 659 素馨属 646 埋 柳叶菜 161, 173 捕虫堇 738 捕 虫堇属 738 插 柚紫属 627 砾石杜 15 429 破布子 677 破布木 677 破 布木属 676 、 破骨风 653 ' 破藤风 653 圆 叶丁香 616 ' 圆叶 米饭花 S71 圆叶 附地菜 732 圆叶杜 15 405 圆叶 挖耳草 7 3 9 , 742 圆 叶南烛 571 圆 叶狸藻 743 圆 头杜鹃 358 ' 圆柏 95 圆柏属 88 圆基 木藜芦 579 圆榧 123 圆锥 清风藤 323, 333 峨 马杜鹃 389 峨 边冬青 235, 252, 255, 264 峨眉 清风藤 323, 325 鸭子草 755, 771, 772 臭化杆 210 臭皮树 2 48 臭樟树 212 .息 利索落 575 透骨草 596 积药草 2" 笔罗子 303, 315 铃儿花 572 铁 皮子树 37 铁冬青 214, 223 铁甲树 102 铁叶树 634 铁杉属 32 铁树 6 铁股路 607 铁後子 m 缺 顶杜醜 536 矩叶 滇紫草 694 倒 挂金钟 1S8 倒挂 金钟属 149, 158 倒提壶 703  + 画 高山 三尖杉 112 高山丛 林白珠 589 高 山冬青 227, 231 高山 附地菜 729 高山杜 II 亚组 4S8, 494 高山松 S2 高山柏 91 高山枞 24 高山拇 33 高山陷 脉冬青 234, 249 高山 露珠草 150 高 大锡金 柳叶菜 161, 175 高冬青 214, 222 高尚 3 鸦 366 高贵云 南冬青 227, 232 高 原慈姑 76S 高厚 露珠草 155, 156, 157 益母草 161 悦 人杜龍 368 宽 叶冬青 233, 241 宽 叶杜鹋 424 宽叶 清风藤 3?3, 324 宽叶 假鹤虱 707 宽 柄杜鹃 357, 358 窄 叶杜醜 376 唐古 柳叶菜 160 唐古特 柳叶菜 171 家杉 63 凉 山杜酷 367 浮叶 眼子菜 772 酒仙草 298 酒醉果 296 浙 江油杉 19 浙 江铁杉 35 流苏树 630 流 苏树属 630 海茄子 758 海岸松 S9  7 5  4  榧鹃 属 H s: 粗 杜花花 南绵菜 菜藻柏 海海海 海海浪  U 杉 洋 龙草花 物南 层见杖 植克 五月爆 子和 叶花红 被, 诺,, 粉. &粉,  2 7  4 S 3 S 4 4-^ 4 S 杜 花杜 S ^ n 酷变酷 米藏鹃 m U 馨 杜多 杜碎滇 杜树杜 松栎素  2 6  属科 K 藤 藤藤杜  8 3  4  科  果背 背背红 钟木叶 松柏皮 叶花子 子子柄 松菜菜 子 M; 亚花须 属蓬, 叶花梗 亚科属 粉 粉粉粉 粉粉桐 桃桃桃 栓桂桂 翅翅翅 翅莎若 I 杏 莲莲莲 莲莲莲 莲莲荷 荷荷荷 苑莼苑  :5 花 ^ 菜 醜 _ 草海杜 刺- 菜经海 脉子一 苑通通 隐耗丄  3 6 4 7 3 9 5 , , 4 3 3 9 7 2 8 8 3 6 9 55 745 38 亚子树 草松花 树 驄 叶花 耳叶饭 驟花馨 S 杜 杜金泡 挖落米 杜泡素 江江 江江江 江毛毛 毛毛柏 怒怒 怒怒怒 怒续绒 绒续绒 
中 名索引  791  隐 蕊杜肖 503 野丁香 618 野支子 572 野杉 123 野迎春 6S0 野枇杷 315 野柑子 281 野桂花 625 野胶桃 296 野菱 188 野素奪 659 野黄果 281 野哉芦 296 野 辣子棵 649 野慈姑 768 常绿杜 酷亚组 339 常绿 杜酷组 339 常绿杜 鹃亚属 3 39 常绿糙 毛杜酷 538 常绿 假丁香 64S 屠杉 63 基 毛杜酷 495 眼子菜 771 眼 子菜科 769 鸭脚子 11 鸭掌树 11 蛇皮松 52 匙叶 微果草 719 假木荷 S83 假吊钟 583, 585 假刺齿 冬青组 2 7 , 265 假枝珊 瑚冬青 235 , 255 假乳 黄杜醜 352, 354 假柏木 100 假 香冬青 236, 258, 260, 261 假 狼紫草 700 假素馨 670 假落叶 冬青组 2 7 , 208 假楠 叶冬青 213, 2 17 猫儿刺 237 猫 舌头草 702 猪尾巴 705 猪肚木 210 猛松 100 银 毛岩须 563 银 叶杜鹃 38 2 银叶杜 II 亚沮 339 , 3" 银灰杜 1§ 362 银杏 11 银杏厲 11 银 if 科 11  702 18 14 436 666 618 641 386 233, 240  H 画  i§ 399, 404 539 鸭亚组 4 60 32 29 寄生藤 293 682 76, 83 S 188 187 杜酶 481 188 花 630 769, 775 161 144, 145 属 137, 138-, 144  5 4  0,  g U 鹃素香 措鹏骨 壶 属科 杜红丁 小杜枸 提 藤藻藻 毛毛叶 叶叶叶 倒倪涯 g.^^ 继 皴皴皱  & 2 亚 W 青 鹇鸦 n 冬 杜杜棒 ,1 披  5 4  9 5  2 3  6 5 2 2 1 1  木  9 5 3 3  2 4  繁鹃青 杉鸱^ 贞  9 8  4 4 7 1T91061 00 I 1 95^ 3 fc^ 3 1 3 4 7 3,oo 5 8 2W5 2 5 7 6 5 2 o 4 5 330463 白草 草: :ij:;ss;e ^ « 青 叶鹏刀 青鹏藻 馨紫醜 属科 I, m J. 属 科冬草 杜剪冬 杜狸素 滇杜果 花柏杜 草藤藤 花藤素 杜冬叶 杜社女 花点 里栋栗 黄黄黄 定蹄叶 州花花 花花花 枝油通 密鳞刀 风风明 香红黄 南绿毛 枝仕榧 s§ 毛 麻麻麻 麻麻麻 麻麻康 鹿密密 密密密 密密密 密密密 宿剪清 清清清 淡淡海 深粗粗 粗粗粗 粗粗粘  - 3 3 ^^^^  9 , . 1 Mtv  花 4 J; 4 5 饭 3 5 7^7 4 o 3 6 o 1 6 叶 ^被鹏 5 us n 娘毛草 杜美杜 属 属 藤树 娘花 璃龙龙 层松松 柏柳柳 美骨皮 粘球 琉雪雪 雪雪雪 I I ,  2   2 1 2 9  9 4 3 7  5 4  ? S 杜仙 香草 亚杜杜 S 蜡 ^ u 绵二丁 见醜騁 叶藏藻 属科白 1- - 、££ 草 松柳海 小水月 杜杜泡 滇狸蔺 蔺簡叶 杜杜杜 属叶揪 S 叶 丝 灵草草 1 :: If, 柏木 松山心 ^ 花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花花花 连杯绿 绿杉杉 杨杆柏 属科形 实卜草 籽蓬蓬 雪雪 接掉检 桧梓砂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黄 黄黄亵 菱菱菱 菱萝范 菜萍萍 
792  云南 植物志  银 花素馨 666 银背 海绵杜 1^ 424 铜 光冬青 235, 255 铜 钱白珠 S97 船板草 191 兜尖卷 叶杜騁 427 捩木 569 绵毛杜 IS 433 绵 毛房杜 IS 381 绿皮 612 绿 姑妮树 210 绿 柱杜鹃 S22 绿珊瑚 299 绿 背白珠 601 绿樟 302, 312 绿樱桃 210 维西纯 红杜鹃 433 十二画 媚 公硬核 294 湄 公黄杉 30 湿生 挖耳菜 739, 740 湿地 忽忘草 736 湿地松 61 滞胶 248 谢三娘 670 禄劝 滇紫草 697 富宁 附生菜 72S 阔 叶冬青 214, 217 阔 叶杜酷 531 阔柱 柳叶菜 160, 165, 167 斑 种草属 720 綜背川 滇杜鹃 413 棕背杜 427 棕枝拇 35 棕榄树 632 棱子藤 281 梳叶 头形杉 116 梳叶 圆头杉 116 椤树 102 硬 毛白珠 S97 硬毛杜 酷亚组 34S 硬毛 滇白珠 597 硬头松 110 硬叶杜 IS 497 硬拇 33 硬核属 294 硫黄杜 1§ 526 喜^ 拉雅 长叶松 52 喜马 拉雅柏 83 喜马拉 雅柏木 83  + H IH 滇东 附地菜 724 滇白珠 596 滇 西冬青 267, 274, 275 滇西 厚壳树 683 滇西祧 叶杜鸭 372 滇杉 66 滇柏 87 滇厚朴 682 滇南 毛柄杜 IS 473 滇南松 51 滇 南杜醜 S45 滇南 插柚紫 628 滇 南素磐 ^^59 滇 隐脉杜 467 漠素馨 649  7   柏 «  属 圆 亚 雅^ 青  2 6  2 4  § 6  属钱, I 属  1 1 8 4 6  7 8  00 4ml 3 < 一孔 w ^ 杜 树微 揽草 杜树草 绵鹃 贞须鹃 魏壳圆 鹃樨缘 毛花蕊 海杜 女岩杜 杜厚长 杜木齿 糙泡百 马 毛叶花 叶地羽 羽羽芦 芦菜桔 桔桔形 柏毛萼 生天首 容毛毛 叶花花 花枝苞 丹丹玉 血背点 蓝斑茎 草草金 柏药药 喜 落落落 落落落 落落葫 葫韮越 越越塔 塔裂裂 散朝翘 雅疏疏 疏疏疏 疏疏疏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紫紫紫  组  柏  9 8  拉 杜冬松 松金杉 杉松果 松草杜 杜科花  2 5 5 5 4 4 4 5 1 9 4 , 4 9 444536157 6 00 鸟 7 1 6 act 7 6 14 杜 酷鹃鸭 醋鹃贞 S 贞 属盘 杜杜杜 杜杜女 属科杉 女参  紫 杜;: 青 柚条红 冬 插紫血 参 毛皮 皮红阳 01" 010 EJ^ - sti; Bti; wn; sn: HHi  9 1  o 6  9 4  3 6 9 2 3 ^ 树 青锡鹃  2 7 1 5  7 o 6 5 o 2 3  2 M 2 1  1 2  5 o  藤 4 9 4* 6 9 4 ^481 9 15 1 4 '床 452 4 5 , 松 松榄买 树鹏 s: 榧鹃杉 汉旗梶 鹃子鹃 珠青蜡 鹃杜醜 鹃  2 3  青 6, 3;  JQ 青 ?松 冬果木 属 冬嘉杜 松粗杜 土罗花 木杜垂 杜白冬 白杜毛 杜柏杜 菜草冬 纳 杉果油 黑藻藻 东东叭 西西花 叶叶片 柄柱柄 蕊穗毛 毛叶红 红地花 尾鼻甸 蕉柏松 黑 黑黑黑 黑黑黑 景景喇 喀鄂腋 短短短 短短短 短短镜 诱镜銹 锈铺筒 象象鲁 番偃偃 
中 名索弓  793  滇假鹤 風 707 滇缅杜 432, 433 滇紫草 692, 710 滇 紫草属 691 滇榄树 634 滇 福建柏 87 滇藏 方枝柏 96 滇 藏杜鹎 438 滇藏 柳叶菜 160, 165 福建柏 87 福 建柏属 87 麂子果 296 慈姑 768 慈姑属 761, 764 慈菰 768 蓝布裙 703 蓝灰槌 毛杜鹃 S40 蓝 果杜騁 406 蓝睡莲 141, 144 蒙 自石松 701 蒙 自杜鶸 377, 545 蒙自 珂楠树 317 蒙 自桂花 62S 楠 叶冬青 213, 215 楔 叶杜酷 501 楔叶 嘉赐树 198 «1 果 月见草 179, 181 椰树 102 越 南冬青 271 越南 吊钟花 574 楚雄 附地菜 726 碎米花 553, 554, 630 碎束花 274 碗花杜 驄亚组 347 瑞 丽冬青 2H, 217 瑞 丽杜酷 522 喙 尖杜醜 399 跳皮树 607 路南 海菜花 758, 761 蜈松柏 76 暖木 303, 320 暗 绿杜鹃 4S0 暗淡 倒提壶 703 睫毛 萼杜醜 477 睡莲 HI, 143 睡莲属 137, 141 睡 莲亚科 137 睡莲科 137 睡菜 672 睡菜厲 672, 672 睡菜科 671  临沧 嘉锡树 200 腺叶 木樨榄 634 腺花杜 IS 363 腺房 火红杜 IS 430, 432 腺房红 萼杜鹏 406 腺房杜 1§ 420, 427 腺房棕 背杜鹃 427 腺 果杜鹇 367 腺背长 粗毛杜 §1 396 腺 绒杜鹏 378 腺梗 两色杜 441 腺梗杯 萼杜醜 436 腺蕊杜 II 418 腾冲 米饭花 S66 腾 冲慈姑 765, 767 矮 小杜鹏 460, 519 矮 小岩须 S64 矮生杜 8§ 428 矮生 柳叶菜 160, 171 矮 冬青组 207, 226 矮杨 梅冬青 277 矮柏 117 矮柏木 97 矮桧 94 矮黄 杨冬青 268, 276 矮探春 649 矮慈姑 764, 765 维叶杉 15 错 枝冬青 234, 249 锡 金冬青 245 锡金 白蜡树 609 锡金 柳叶菜 161, 173 锦地罗 I 46 错刺 倒提壶 70S 微 毛杜鹃 534 微 孔草属 712 微孔草 713 微果草 732 微 果草属 732 微果 铁冬青 214, 224 斂齿 眼子菜 770, 776, 778 微 香冬青 235, 255, 257 微 脉冬青 2 65 微挺 重寄生 2 88 微缺 冬青系 2 6 8 微粒 寄生藤 292 魁 斗杜鸭 362 鼠 尾岩须 SM 缘 毛岩须 S64 缠绕 挖耳草 739 缠绕昔 挖耳菜 741  + 四画 密黄血 红杜^ 442 密腺杜 鸱亚组 347 漏斗杜 IS 397 漏斗杜 亚组 346 褐叶华 丽杜鹃 440 褐 叶杜醜 477 褐鳞 柳叶菜 161, 173 碧江杜 1$ 430 碧江亮 毛杜騁 4S2 核 叶冬青 236, 260 榧树 123 榧树属 121 碟 花杜酷 370, 377 夢叶 眼子菜 772 夢状 微孔草 718 酸沼 柳叶菜 160, 163 酸柏木 100 蜡 叶杜騁 372 嘉赐树 196, 197 嘉 赐树属 196 聚果 重寄生 288 翠柏 79 翠柏属 79 膜叶 嘉赐树 202 管 花木犀 626 箦松 51, 121 箦昔果 200 鲜 萤杜脇 465 +五画 13 27 30 696 4 663 281 443 533  716 453, 461 鹏 378 590 299 十六画 ! 61 毛杜鸭 538, 539  杉 草 S 龙 S 草 组杜草 洋 杉杉紫 馨层鹇 孔鹏 珠珠蕊 南冷黄 滇柏素 五杜杜 树微杜 露白百 州 沧沧沧 珞叶果 黄草柏 皮庆花 柱叶饮 澳 澜润澜 璎樟橙 橙樱醉 踏鹤髯 髯黎德 
794  十八 a 辦 弯杜魏 435 藕 138 藕节 138 藤子果 130, 132 藤 子苦楝 130 蟠龙松 52 镰果杜 II 389 镰果杜 鹃亚组 344 +九画 灌 丛杜鹃 420 灌丛 滇紫草 M8  爆杖花 SSO, 553 二十画 糯芋 177 糯米果 132 麟 花杜酷 534 憐检 91 鎮斑毛 嘴杜鹃 S33 錢 腺杜魏 461, 530 麟腺杜 醜 亚组 461 T 二 H — m 11 377 1$ 亚组 339, 342 150, 153, 156, 157 紫草 697  553, 554 m 546 434 415 -. 114 I 541 208 481 ^ 114 564 9 { 778 ';草 719 十七画  3 2 9 3 1 3  5 2 8 6 8 1 3 藻藤 花 属 尾鹃风 春昔杉 狐杜清 迎麻花 状花花 藏藏穗 穩繁簇  杜 杜草滇 珠 珠珠蕊 露 露露露  鹃贿 聘聽尖 银青鸦 尖须 铁子前 us: 杜杜 杜杜三 马冬杜 蕉三岩 苏眼车 科属 叶叶 批毛叶 叶叶皮 火子叶 齿齿坪 香 梨杉柏 槌链 糠凝薄 薄薄薄 避蓖蓖 蓖蓖穆 檀檀 藏藏, 
二、 经济植 物索弓  、 淀粉、 糖类 及食用  粗榧 114 32 月见草 181 11 603 44 112 杉 71 朴 682 柏 87 79 123 黄杉 30 三尖杉 114 三、 油 脂 三尖杉 U0 小蟮 640 山檨叶 泡花树 3 9 月见草 182 丹桂 624 云南 木梶揽 635 云 南榧树 123 平 顶桂花 620 北 清香藤 653 华山松 47 西双版 纳粗榧 114 红豆杉 118 竹柏 102 连観 613 金钱松 43 金钟花 613 油葫芦 296 油橄揽 632 柏木 83 南方 红豆杉 120 枸骨 236 高山 三尖杉 112 桂花 624 流苏树 630 圆柏 95 海 南粗榧 114 黄花 月见草 181 雪松 44 粗榧 U2 湄 公硬核 2 9 4 翠柏 79  7 1 5 2 1 1 2 6 2 7 2 2 2 2 3 3 3 9 2 1 1 3 I 5 6 6 1 3 1 3 1 3 $ 2 匪 3 4 7 5 7 5 $ 34^1 71 8 8 2 3 3 6 3 4 3 ^4 2 M 冷 杉: ^5:^4^ 粗松 榄:: 2 揽:: 2 藤 S 杉 W 5 杉 :: 树冷 ss;5;::,o 杉 :2 杉 果树花 S 纳 叶木樨 樨 杉; 2 杉杉: § 麻 云杉 S 豆杉 花苞杉 S S 尖 松铁 萤榧穗 松杆树 树版长 柏木杉 木藤冷 松云铁 买松 吊云树 松 红铁杉 泡长红 树柏松 三树 南南 南南南 皮枪措 青山双 藏藏叶 豆松柏 株麻山 木毛江 江杉子 汉麦芝 花柏钱 木方方 洋叶尖 江杉壳 明茅骨 山苏柏 云云 云云云 白白白 冬华西 西西尖 红乔竹 异买苍 杉鸡丽 丽秀垂 罗油林 泡刺金 柏南南 南狭急 怒柳厚 昆思枸 高流圆  3 1 4  铁  25374S8 4 ^ 6 5 7 2 1 4 廇 2 6 1 C 麻 M 铁 1C ?" 6 麻 8 H 6 H i 买 苏 松草 藤松 买树: : S 草朴 莲苏 子 螘南鳖 皮舌青 麻山铁 子草壳 菜 杏 蓬姑厚 莲睡齿 大 小云水 白龙冬 买华苏 垂苦厚 莲苑菱 银萍慈 滇睡蓝 g  材 包 类 维 纤 、 二  7   松柏 G 藤杉 ;: :3?S 松 S 汉枝 S 麻洋杉 杉 S 针 ;! 罗垂 买南 江杉松 柏冷草 五柏 叶果 措子叶 果尖尾 香滇见 贞枝枝 杉松炬 苞南南 小 小小大 大大三 干川月 女毛方 水水火 长云云  4 7 2 I ^ 杉 杉豆杉 松 冷红油  南杉花 杏柳松 榧羽厚 建柏, 树沧子 海黄 黄银雪 雪粗落 滇福翠 榧澜篦 
796  云南 植物志  思茅松 57 金鱼藻 135 雪松 44 金钟花 613 4- 坊田 "C、 $g w ^ 金钱松 43 罗汉松 106 丁香夢 184 泡花树 304 小 二仙草 191 泽? i 762 小花 倒提壶 706 岩须 561 小蟮 640 苦草 752 女贞 638 茉莉花 668 大子 买麻藤 132 茅膏菜 H6 大花 柳叶菜 170 油橄榄 632 大 理素馨 662 青藤仔 664 三尖杉 110 柏木 83 马尾松 58 南方 红豆杉 120 叉花 倒提壶 705 草龙 183 月见草 182 柳兰 177 水龙 187 柳叶菜 162 水松 69 垫伏山 岭麻黄 128 云 南苏铁 6 匍枝丽 江麻萤 126 云南松 54 思茅松 57 云 南榧树 123 冠果草 767 丹桂 624 枸骨 236 毛梗细 果冬青 210 莲 138 水湿 柳叶菜 163 高山 三尖杉 112 水鳖 756 铁冬青 223 白皮松 52 桂花 624 白枪杆 607 粉花 月见草 181 白蜡树 611 圆柏 95 龙舌草 758 海 南粗榧 114 冬青 222 剪刀草 768 北 清香藤 653 梓木草 702 西双版 纳粗榧 114 银杏 11 西 藏柏木 83 黄花小 二仙草 1 9 2 红豆杉 118 野迎春 650 红线草 778 粗榧 112 多 花素馨 659 萍蓬草 M5 扫 帚岩须 563 . 黑藻 74 9 买麻藤 130 锈毛 白蜡树 607 光素馨 649 滇白珠 597 光 萼小蜡 641 滇厚朴 682 羊掷躅 446 锦地罗 146 地檀香 594 慈姑 768 杉木 63 睡莲 143 杉叶藻 195 睡菜 672 丽 江麻昔 126 矮慈姑 765 扭肚藤 670 榧树 123 苏铁 6 翠柏 79 连翅 613 篦子 三尖杉 114 垂子 买麻藤 132 篦 齿苏铁 6 线叶 丁香蓼 186 穗状 狐尾藻 1 9 3 金叶子 585  3 杉 ^ 尖 树子 榧 篦  类 錄  4 5 2 3 5 4  杉 杉 冷松铁 腹南 南松青  杉 松 冷  杉 杉 n 铁 子树铁 松 青 木江 叶花方 兰茅骨 冬  松 M I  类 芳  2 3 6 4 3 8 77 8 8 4 97 6 7 59 5 1 5 4 54 6 5 4 6 5 3 杉 S 馨 杉 n 松 草松铁 素香 松铁花 松 花珠 尾见 南南桂 花檀山 江莉木 茅花柏 馨白树 马月 云云丹 多地华 丽茉柏 思桂圆 素滇榧  类 胶 树 树 -1〔  1 2 5 5 3 5 3 3 8 A^^ 9 4 7 0^ 5 5 5 4 4^ ^ 杉 W 杉 松五松 松铁松 长铁 尾枝炬 南南山 松藏江 马毛火 云云华 乔西丽 
7 o  草柏 杉 果明 dun 洋  菜 8 子 : "眼 树  7 8 ^ ^ 草 花草 1 月春  杉  树 白朴柏  3 杉 :2 杉尖铁 莲 黄三苏  rHne-gllw^s^^ 馨^ 杏杉 花迎柳 松草榧 羽藻毛 厚建莲 睡树柏 沧子& 冠昆 枸南莲 穿桂流 圆苑素 剪银昔 黄野雪 雪疽粗 落黑绣 滇福睡 蓝榧翠 澜篦篦  植 济 经  5 2 4 2 5 3 4 7 5 7 ) ^ 2 6 7 ^ 6 ^ « ^ 8 2 3 3 9 6 3 5 3 8 杉? 2 草 冷 桂松杉 S 草莲磐 ^^65^16 6 617 9 8^6 f^_?^s 花线睡 柏素藏 山木江 江杉肚 铁翅汉 芝鱼钟 ^草柏 糊木^ §杉5^ 龙冬长 平华红 多红红 竹光西 苍杉丽 丽秀扭 苏连罗 林金金 ^55 細 IS  类 药 农 、 / 杏 银  类 他 7 2 8 L 9 3 7 U ^ t> 1 8 1 2 7 2 1 3 n ^ 26 5 K ^^罗垂南红素 杉眼 柏冷草 水柏 红苏铁 榧穗松 松杆树 卅^ 叶果理 贞尖来 香滇见 杉松筛 鳖尾枝 南南南 南南炬 桂皮^ 5 丁 小大大 大女三 马 干川 月水 水水水 无方云 云云云 云火丹 白白白 
拉 丁名索 5  A Abies 21 A' beissneriana 21, 29 A, chensiensis 25, 27 A. delavayi 24 A. delavayi var. forrestit 25 A. delavayi var. georgei 24 A, delavayi var. smithit 23 A. dumosa var. sinensis 33 A. emestii var. salouenensis 27 A. fabri 27 yl. fargesii 25 A. faxoniana 24, 25 A. ferreana 23 A. forrestii 25 A. forrestii var, smithii 25 A. georgei 23, 24, 25 A. georgei van georgei 24 A. georgei var. smithii 25 /I. rolii 23 i4. likiangensis 37 A. nukiangensis 27 A. salouenensis 27, 29 A yuana 23 A yunnanensis 33 Abieskies kaempferi 43 Abutua indica 130, 132 Actinocarya bhutanica 718 AUsma 761, 762 ? i4, coreana 165 A. flava 747 A. orientale 762 A, parnassifolium 764 A- plantago-^quatica var. orientale 762 A. plantagoaquatale ssp. orientale 762 A- reniforme 764 Alismataceae 761 AInus nepalensis 17 Amentotaxus 121 A. argotaenia 121 i4. argotaenia var. yunnanensis 121 A. yunnanensis 121 Anchusa sikkimensis 715 A tenella 720 i4. zeylanica 705 Andromeda elliptica 569 >4. fastigiata 563 i4. formosa 579 ■/4. lanceolata 567 >4. ovalifolia 567 >4. villosa 569 Angiospermae 134 Anoplocaryum limprichtu 715  i4. myosotideum 716 Anthodendron 446 Antiotrema 708 A. dunnianum 710 Aquilifoliaceae 206 Araucaria (2 A. bidwillu 13 A. cunninghamii 13 A excelsa 15 A. heterophylla 15 Araucariaceae 12 Arctous 601 A. microphyllus 601 A. ruber 602 Arnebia hancockiana 701 Azalea subgen. Pentanfhera 446 A. subgen. Tsulsusi 448 A. indica 449 A indica alba 448 A indica var. simsii 449 A ledifolia 448 A mollis 446 i4. moulmainensis 543 A mucronata 448 A pontica var. sinensis 446 >4. rosmarinifolia 448 A. sinensis 446 B Barclayaceae 137 Barringtonia 204 B. fusctcarpa 206 B. macrostachya 206 B. pendula 206 B. yunnanensis 206 Barringtoniaceae 204 Biota orientalis var. afgyi 78 B. orientalis var. beverleyensis 79 B. orientdis var. nana 78 B. orientdis var. semperaurescens 79 B. orientalis var. sieboldti 78 B. orirntalis f. sieboldti 78 Blyxa 752 B. auberti 752 B. bicaudata 754 B. caulescens 755 B. coreana 752 B. ecaudata 752 B. echinosperma 752, 754 B. japonica 752, 755 B. muricata 752 B. octandra 752, 754 B- oryzetorum 752 B. roxhurgii 754 
拉丁 名索引  799  Bootiia acuminata 758 fi. crispa 760 B. echinata 758 J3. esquirolii 758 B. polygonifolia 758 B. sinensis 758 B. yunnanensis 758 Boraginaceae 675 Bothriospermum 720 B. hispidissimum 721 B. tenellum 720 Brasenia 137, 140 B, purpurea 140 B. schreberi 140 Brossea trichophylla 598 Buglossoides zollingeri 702 Butomaceae 745 Butomopsis latifolia 747 Butomus lanceolatus 747 B. latifolia 747 c Cabomba 137 Cabombaceae 1 37 Cabomboideae 1 37 Caldesia 761, 762 C. parnassifolia 764 C reniformis 764 Calocedrus 79 C. formosana 79 C. macrolepis 79 C. macrolepis var. longipes 79 Careya macrostachya 206 C. pendula 206 Carmona viminea 679 Caryotaxus grandis 125 Casearia 196 C balansae 196, 197 C. balansae var. cuneifolia 198 C. balansae var. subglabra 198 C. calciphila 200 C graveolens 198 C. graveolens var. lintsangensis 200 C. kurzii 197 - C. kurzii var. gracilis 197 C. macrogyna 198 C. membranaceae 202 C. velutina 200 C. yunnanensis 200 Cassine excelsa 222 Cassiope 560 C. abbreviata 565 C. argyrotricha 563 C. dendrotricha 564 C. fastigiata 563 C. macmfifi 564 C, mairei 563  C. myosuroides 560, 561 C mysouroides 565 C. nana 564 C. palpebrata 561, 565 C. pectinata 564 C. pulvinalis 561 C. selaginoides 561, 564 Castalia crassifolia 143 Cedrus 43 C. deodara 44 C libani var. deodara 44 Celastrus discolor 334 C. esquirolii 334 C. mairei 326 C salicifolia 212 C suaveolens 221 Cephalotaxaceae 109 Cephalotaxus 109 C. drupacea 112 C. drupacea var. sinensis 112 C. drupacea var. sinensis f. globosa 112 C. filiformis 110 C fortune! 110 C. fortunei var. alpina 112 C fortunei var. globosa 110 C. fortunei var. longifolia 110 C. fortunei cv. 《Brevifolia, 110 C. fortunei cv. 'Longifolia' 110 C. griffithit 116 C. hainanensis 114 C. harringtonia 1 14 C. harringtonia var. sinensis 11,2 C. kaempferi 110 C. lanceolata 110 C. mannii 114 C. oliveri 116 C. sinensis 112 C sinensis f. globosa 112 Ceratophyllaceae 1 34 Ceratophyllum 134 C. demersum 134, 135, 778 C submersum 134, 135 Chamaecyparis 84 C. breviramea 86 C. filifera 85 C. funebris 83 C. obtusa 86 C. obtusa var. plumosa 86 C. obtusa f. breviramea 86 C. obtusa cv. 'Breviramea' 86 C pisifera 85 C. pisifera var. filifera 85 C. pisifera var. plumosa 86 C. pisifera var. squarrosa 85 C. pisifera f. filifera 85 C. pisifera f. plumosa 85 C. pisifera f. squarrosa 86 
800  云 南植物 志  C. pisifera cv. (Filifera, 85 C. pisifera cv. Plumosa 86 C. pisifera cv. *Squarrosa' 85 C, squarrosa 85 C. thyoides 85 Chamaenerion 148, 149, 17S C. angustifolium 177 C. angustifolium 177 C. conspersum 177 C. reticulalum 177 Chionanthus 603, 630 C. duclouxii 630 C ramiflora 628 C. retusa var. fauriei 630 C. retusa var. mairei 630 C. retusus 630 Chionocharis 710 C. hookeri 710 Chrysolarix amabilis 43 , Circaea 148, 149 C. alpina 150 C. alpina subsp. angustitoua 155 C alpina subsp. imaicola 155, 157 C. alpina subsp. micrantha 156 C alpina var. himalaica 154 C. alpina var. imaicola 155 C. bodinieri 150 C. cardiophylla 150 C: cawakamii 154 C cordata 150, 156, 157 C. cordata var. gtabrescens 151 C. coreana 153 C coreana var. sinensis 153 C. delavayi 154 C. erubescens 150, 153 C. glabrescens 150, 151 C. hybrida 150 C, imaicola 155 C. imaicola var. angustifolia 155 C. imaicola var. mairei 155 C. kitagawae 150 C, lutetiana 154 C. lutetiana race erubescens 154 C. lutetiana race erubescens var. mairei 155 C. lutetiana var. taquetii 153 C. micrantha 156 C. minutula 155 C. mollis 150, 153, 156 C. mollis 150 C. pricet 155 C. quadrisulcata var. ovata 157 C. repens 150, 154 C. taronensis 157 C X ovata 150, 156 C. X taronensis 150 Cordia 676 C. clarkei 679  C. dichotoma 677 C furcans 679 C. thyrsiflora 682 Craibiodendron forrestii 583 C. henryi 583 C, shanicum 583 C. Stella turn 583 C. yunnanensis 585 Cryptomeria 68 C. fortune! 68 C. japonica 68 C. japonica var. fortunei 68 C japonica var. sinensis 68 C. kawaii 68 C. mairei 68 Cunninghamia 62, 63 C. chinensis 63 C. lanceolata 63 C lanceolata var. glauca 65 C. lanceolata f. flauca 65 C. lanceolata cv. * Glauca' 65 C. lanceolata cv /Molli folia* 65 C. sinensis 63 C. sinensis var. glauca 65 C sinensis var. prolifera 63 Cupressaceae 74 Cupressus 80 C. disticha 71 C. duclouxian a 81 C. funebris 83 C. funebris gracilis 85 C. hodginsii 87 C. mairei 68 C. obtusa 86 ' C. pendula 83 C. pisifera 85 C pisifera var. filifera 85 C. pisifera var. plumosa 86 C. pisifera var. squarrosa 86 C, pisifera f. squarrosa 86 C. sempervirens 81 C. thyoides 85 C. torulosa 83 C. torulosa 81 Cycadaceae 5 Cycas 5 C. circiratis subsp. vera var. pectinata 9 C. immersa 6 C. inermis 6 C. intermedia 6 C. pectinata 9 C. revoluta 6 C. revoluta var. inermis 6 C. rumphii 6 C siamensis 6 Cynoglossum 702 C, amabile 703 
拉丁 名索弓  801  C. cavaleriet 710 C. dunnianum 710 C furcatum 705 C. glochidiamm 705 C. lanceolanim ssp. eulanceolatum 706 C. triste 703 C zeylanicuin 705 D Damasonium indicum 758 Dendrotrophe 290 D. buxifolia 293 D. frutescens 292 D. granulata 292 D. heterantha 292 D. polyneura 292 D. punctata 290 Diospyros bodinieri 212 Diplarche 557 D. multiflora 558 D. pauciflora 558 Diplarcheae 558 Diplycosia alboglauca 587 Drosera 145 D. burmanni 146, 148 D. burmanni var. dietrichiana 148 D. dietrichiana 148 D. foliosa 146 D. gracilis 146 D. lunata 146 D. muscipula var. gemuina 146 D. peltata 146 D. peltata var. genuina 146 D, peltata var. lunata 146 Droseraceae 145 E Echthospermum zeylanicum 705 Ehretia 680 E. acuminata var. obovata 682 E. confinis 683 E. corylifolia 682 E. dicksoni var. glahrescens 683 E. dicksoni var. tilioides 683 E. dunniana 685 E. longiflora 685 E. macro phylla 682 E. macrophylla var. glabrescens 683 E. serrata var. obovata 682 E. taiwaniana 682 E. thyrsiflora 682 E. tsangii 683 E. umbellulata 226 E. viminea 679 E. polubilts 685 Elodea 748 Embelia voniotii 596  Enkianthus 571 E. brachyphyllus 575 £. cavaleriet 572 £, cerasiflora 575 E. chinensis 575 E. deflexus 574 £• deflexus 575 & dunnii 572 E, dunnii 572 £■ hiamlaicus 574 E. htmalaicus var. chinensis 575 £. leveilleanus 575 E. pauciflorus 575 E. quinqueflorus 572, 574 E. quinqueflorus var. serrulaius 574 E. ruber 575 E. serrulatus 572 E. variegatus 574 £• xanthoxatitha 572 Ephedra 126 E. equisetina 126 E. gerardiana 128 E. gerardiana var. congests 128 E, gerardiana var. sikkimensis 126 E. intermedia 126 E. likiangensis 126 E. likiangensis £. mairei 126 E. saxatalis 128 E. saxatilis var. mairei 126, 128 E. sinica 125 Ephederaceae 125 Epilobium 148, 149, 159, 176 E. amurense 160, 169, 171, 172 E. amurense subsp. lactam 169 E. angustifolium 177 E. beauverdtanum 167 E. blinii 160, 163 E. brevifolium subsp. pannosum 160. 165 E. brevifolium subsp. trichoneurum 160. 164, 165 E. cephalostigma 160, 167, 171 £. cephalostigma var. linearifolium 165 E. christii 167 E. conspersum 177 E. corouei 164 E. cylindricum 160, 167, 175, 176 E. cylindricum 172 E. duclouxTt 169 E. esquirolii 164 E. formosanunt 165 E. forrestii 163 E. gouldii 161, 172 E. himalayense 165 E. hirsutum 160, 161, 163, 175, 176 E. hirsutum var. vtVosum 161 E. X jinshaense 175 E. kermodei 161. 175 E. khasianum 165 
802  云南 植物志  E. kingdonii 160, 171 £. koreanum 172 £. lactum 169 E, lividum 165 E. mairei 169 £. nepalense 169 E. palustre 160, 163 E. pannosum 165 £• philippinense 164 E. platystigmatosum 160, 165 E. reticulatum 177 E. roseum var. cylindricum 167 E. royleanum 160, 165 E. sikkimense 161, 173 E. sikkimense subsp. ludlowianum 161, 175 E. sikkimense subsp. sikkimense 161, 173 E. sinense 167 E. sinense 167 £. sohayakinse 165 E. souliei 169 E. sp, nov. ? 165 E. squamosum 161, 173 E. staintonii 163 E. tanguticiim 160, 171 E. tianschantcum 167 E. trichoneurum 164 E. williamsii 161, 173 E. wUlichianum 160, 169, 171 Ericaceae 336 Eritrichium 706 E. brachytubum 707 £. densiflorum 733 E. echinocaryum 708 E. laxum 708 E, microcarpa 726 E. peduncuLare 729 E. pygmaeum 732 Esquirolia sinense 638 Euryalaceae 137 Euryale 137 Eutassa heterophyUa 15 F Fagara volubilis 653 F. volubilis var. pubescens 654 Flacourtiaceae 196 Fokienia 87 F. hodginsii 87 F. kawaii 87 F. maclurei 87 Tontanesia 602, 605 F. argyi 603 F. fortune! 603 Forsythia 602, 612 F. likiangensis 613 F. suspensa 612, 613 F. viridissima 612, 613  Fraxinus 602, 603 F. bracteuta 605 F. chinensis 604, 611 F.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604, 611 F. chinensis var. rhynchophylla 604, 611 F. chinensis var. typica 611 F. fauriei 3X9 F. ferruginea 607 F. floribunda 604, 608 F. floribunda var. integerrima 605 F. griffithii 604, 605, 607 F. inopinata 605, 612 F. lingelsheimii 605, 611 F. malacophylla 604, 605, 607 F. obovata 611 F. paxiana var. sikkimensis 609 F. retusa 608 F. retusa var. calcicola 604, 609 F. retusa var. retusa 604, 608 F. retusifoliolata 604, 605 F. rhychophylla 611 F. sikkimensis 604, 609 F. suaveolens 604, 607 F. trifoliolata 604, 609 F. ulophylla 608 、F. velutina 611 F. xanthoxyloides 611 F. yunnanensis 611 Fuchsia 149, 158 F. hybrida 158 F. triphylla 158, 159 G Gaultheria 585 G. cardiosepala 599 G. caudata 596 G. crenulata 596 G. cuneata 590 G. dolichopoda 598 G. dumicola 587 G. dumicola var. dumicola 587 G. dumicola var. petanoneuron 589 G. forrestii 586 G. fragrantissima 593 G. fragrantissima var. hirsuta 591 G. griffithiana 596 - G. hookeri 591, 593 G. hookeri var. angustifolia 591 G. hookeri var. hookeri 591 G. hypochlora 601 G, laxijlora 596 G. leucocarpa var. crenulata 585, 596 G. leucocarpa var. hirsuta 597 G. leucocarpa var. pingbienensis 597 G. nivea 601 G, notabilis 589 G. nummularioides 597 
拉 丁名索  803  G. nummularioides var. elliptica 597 G. praticola 591 G. prostrata 589 G. prostrata 590 G. pyrolaefolia 590 G. pyroloides 590 G. pyroloides var. cuneala 590 G', repens 597 G. sinensis 599 G. sinensis 601 G. sinensis var. crassifolia 599 G. sinensis var. maior 599 G. sinensis var. nivea 601 G. sinensis var. sinensis 599 G. sp. n. 597 G. stapfiana 591 G. tetramera 593 G. trichophylla 599 G. trichophylla 599, 601. G. tricfwphylla var. tetracme 598 G. trichylla 598 G. veitchiana 591 G. yunnanensis 596 G. yunnanensis var. hirsuia 597 Gaura 149,157 G. biennis 157 G. chinensis 192 Gentianaceae 671 Ginkgo 11 G. biloba 11 Ginkgoaceae 11 Glyptostrobus 69 G. aquaticus 69 G. heterophylla 69 G. lineatus 69 G. pensilis 69 G, sinensis 69 Gnetaceae 128 Gnetum 128 G. brunonianum 129 G. cleistostachyum 134 G. gnemon var. brunonianum 129 G. indicum 130, 132 G. montanum 130, 132 G. montanum f. megalocarpus 132 G. oblongum 132 G. pendulum 132 G. pendulum f. intermedium 132 G. pendulum f. subsessile 134 G. scandens 130 Gonatocarpus micranthus 191 Goniocarpus micranthus 191 H Hackelia brachytuba 707 H. dielsii 707 H. echinocarya 708  Haloragidaceae 190 Haloragis 191 H. chinensis 191, 192 H. micrantha 191 Heliotropium 686 H. indicum 686 H. pseudoindicum 688 H. strigosum 688 Henryeltana mirabilis 710 Henslowia buxifolia 293 H. frutescens 292 H. granulata 292 H. heterantha 292 H. polyneura 292 Heyderia macrolepis 79 Hippocratea arborea 285 H. cambodiana 285 H. obtusifolia 282 H. yunnanensis 283 Hippocrateaceae 277 Hippuridaceae 195 Hippuris 195 H. vulgaris 195 Homalium 196, 202 H. laoticum 202 H. laoticum var. glabratiun 204 HydriUa 748, 749 H. ? japonica 755 H. verticfllata 749, 778 Hydrocharis 748, 755 H. asiatica 756 H. chevalieri 756 H. dubia 756 H. morsus-ranae 756 H. morsus-ranae 756 Hydrocharitaceae 748 Hydrogeton heterophyllus 770 Hydrolirion coreanum 765 Hydropeltis purpurea 140 Hydrotrophius echinospermus 754 I Ilex 207 Sect. Aqiiifolium 233 Sect. Lauroilex 265 Sect. Lioprinus 213 Sect. Micrococca 208 Sect. Paltoria 226 Sect. Prinoides 211 Sect. Pseudoaquifoliae 265 Sect. Pseudoprinos 208 Subgen. Ilex 213 Subgen. Prinos 207 I. atrata 215, 217, 219 I. atrata var. atrata 214, 219 I. atrata var. glabra 214, 221 I. atrata var. wangii 214, 221 
804  南  植物志  I. bidens 268, 275 I. bioritsensis 233, 240 /. bioritsensis var. cUiospinosa 239 I. bioritsensis var. integra 237 /. buergert var. glabra 260 I. burmanica 208 I, capitellata 224 I. cauliflora 267, 275 I. chamaebuxus 268, 277 I. championii 277 I. chapaensis 211, 212 I. chartacifolia 235, 252 I. chartacifolia var. chartacifolia 235, 252 I. chartacifolia var. glabra 235, 252 I. chieniana 235, 252, 255, 264 1. chinensis 222 I. ciliospinosa 233, 239 I. cinerea 260 I. congesta 214, 219 1. corallina 235, 252, 254, 263, 274 I. corallina 255, 257, 274 L corallina var. aberrans 235, 255 /. corallina var. aberrans 255 I. corallina var. corallina 235, 254 J. corallina var. loeseneri 254 I. corallina var, macrocarpa 235, 255 I. corallina var. pubescens 254 I. corallina var. pubescens 254 I. corallina var. wangiana 235, 255 I. comma 233, 237 I. crenata var. scorianum 228 I. cupreonitens 235, 255 I. cyrtura 236, 261 I. dasyclada 235, 253 I. delavayi 234, 248, 250 J, delavayi 248 I. delavayi var. comberiana 234, 248 I. delavayi var. delavayi 234, 248 I. delavayi var. exalta 234, 249 I. delavayi var. linearifolia 234, 248 I. denticulata 234, 244 I. dentonii 237 J. diplosperma 240 I. dipyrena 233, 237 I. dipyrena var. connextva 237 I. dipyrena var. paucispinosa 237 I. doniana 222 J. dubia var. hupehensis 212 J. dunniana 257 I. elliptica 222 I. excelsa 222 I. excelsa var. excelsa 214、 222 I. excelsa var. hypotricha 214, 223 J. exsulca 222 L fabrilis 224 I. fangii 257 I. fengqingensis 235, 250  J.  ferruginea 214, 218, 219 ficoidea 236, 260 fleuryana 230 formosana 236, 258, 264 forrestii 267, 274 forrestii 275 forrestii var. forrestii 267, 274 forrestii var. glabra 267, 274 fragilis 208 fragilis f. fragilis 208 franchetiana 234, 245 franchetiana 247, 257 gentilis 232 georgei 233, 239 georgei var. rugosa 240 gintungensis 236, 260 godajam 214, 224 godajam var. capitellata 224 godajam var. genuina 224 godajam var. sulcata 226 griffithii 230 guangnanensis 236, 261 hainanensis 267, 268 henryi 212 hookeri 234, 244 horsfieldii 230 howii 212 hypotricha 223 intermedia var. fangii 236, 257 intricata 234, 249 intricata 231, 249 intricata var. oblata 249 intricata f. macrophylla 249 kaushue 233, 241 kosunensis 223 kunmingensis 236, 263 kunmingensis var. capitata 236, 263 kunmingensis var. kunmingensis 236, 263 kwangtungensis 218 kwangtungensis var. pilosissima 217 laevigata 223 latifolia 233, 241 latifolia var. fangii 257 latifolia var. subrugosa 250, 257 latifrons 214, 217 latifrons var. pilosissima 217 lobbiana 230 longecaudata 267, 271 longecaudata var. glabra 267, 273 longecaudata var. longecaudata 267, 271 ludianensis 227, 232 machilifolia 213, 215 macrocarpa 211, 213 macrocarpa var. brevipedunculata 212 macrocarpa var. genuina 212 macrocarpa var. longipeduculata 21 ^ 212 macrocarpa var. macrocarpa 211, 212 
拉丁 名索弓  805  i. macrocarpa var. trichophyiia 212 工. macrostigraa 236, 263 1. malabanca var. simca 269 I. mamillata 267, 271 I. manneiensis var. glabra 213, 215 I. manneiensis var. manneiensis 213, 215 I. marlipoensis 236, 260 1. megistocarpa 212 I. melanotricha 234, 247 1, memecyltfolia 273 I. metabapiista 267, 269 /. microcarpa 224 I. micrococca 210, 211 7. micrococca 210 /. micrococca var. polyneura 210 I. micrococca f. pilosa 211 I. micropyrena 236, 264 J. monopyrena 237 J. montana var. hupehensis 212 /. nepalenszs 222 I. nothofagifolia 234, 249, 250 I. nubicola 235, 253 /. oblata 249 I. odorata 253 /. odorata var. tephrophylla 252, 274 /. old ham i 221 I. opienen^is 208 I. perlata 233, 242 7. pernyi 239, 240 J. pernyi var. manipurensis 239 J. pernyi var. veitchii 240 I. perryana 233, 240 I. pingnanensis 254 I. polyneura 210 I. polyneura var. glabra 211 /• polyneura var. glabra 210 7. pseudogodajam 210 I. pseudomachilifolia 213, 217 I. pubescens var. kwangsiensis 267, 268 I. punctatilimba 236, 264 I. purpurea 221 /. purpurea 221 7. purpurea var. oldhami 221 T. purpurea var. pubigera 214, 222 I. purpurea var. purpurea 222 I. rockii 227. 231 I. rotunda 214, 223 L rotunda 222, 224 7. rotunda var. hainanina 268 I. rotunda van microcarpa 214, 224 J. rotunda var. piligera 224 I. rotunda var. rotunda 214, 223 7. sasakii 223 I. shweliensis 214, 217 I. sikkimensis var. coccinea 234, 245 I. sinica 267, 269 I. suaveolens 214, 221  1. subodorata 235, 255, 257 1. sublongecaudata 267, 273 I. subrugosa 235, 250 I. sugerki t. brevipeduncuLata 231 i. sulcata 226 I. szechwanensis 227 i. szechwanensis 228 I. szechwanensis var. heterophylla 227, 228 丄. szechwanensis var. mollissima 227, 228 i. szechwanensis var. szechwanensis 228 L szechwanensis t calva 228 i. szechwanensis f. puberula 228 1. tephrophylla 235, 252, 257, 260, 263 I. tephrophylla var. glabra 235, 253 1. tephrophylla var. tephrophyLa 235, 252 i, thetcarpa 230 I. trichocarpa 233, 242 1. triflora 227, 230 L triflora var. horsfieldii 230 1. triflora var. javensis 230 /. triflora var. kurziana 230 /. triflora var. lobbiana 230 /. triflora var. viridis 228 I. umbeUulata 214, 226 I. umbeUulata 224 /. umbeUulata var. megalophylla 226 J. unicanaliculata 224 I veitchit 240 I. venosa 236, 258 I. venulosa 265 J. wangiana 255 I. wardii 267, 275 I. wattii 236, 258, 260, 261 I. wilsonii 267, 273 I. xylosmaefolia 214, 218, 219 I. yuiana 227, 230 I. yunnanensis 227, 231 I yunnanensis var. brevipedunculata 232 J. yunnanensis var. brevipedunculata 231 I yunnanensis var. eciliata 227, 232 I. yunnanensis var. gentilis 227, 232 I. yunnanensic var. paucidentaia 232 L yunnanensis van paucidentata 23】 I.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227, 231 J Jasminum 603, 646 /. affine 657 J. amplexicaula 648, 670 /, anastomosans 664 J. angulare 652 /. angtistifolium 663 J. angustifolium var. laurifolium 663 J. anisophyllum 647, 654 J. beesianum 648, 664 J. beesianum var. beesianum 648, 664 J. beesianum var. ulotrichum 648, 666 
806  云南 植物志  J. blinii 659 /, bodiniert 656 J. cinnamomifolium 648, 663 /. cinnamomifolium var. axillare 664 J. coarctatum 648, 671 J. coarctatum var. caudatifolium 648, 671 J. coarctatum var. coarctatum 671 J. coffeinum 647, 660 ;. delafedit 659 /. delavayi 664 /• discolor 653 J. dispermum 647, 653 /. diversifolium var. glabricymosum 649 /. diversifolium var. subhumile 649 J. diversifolium var. tomentosum 649 J. duclouxii 648, 662 /. dumicolum 662 /. dunnianum 654 】• esquirolii 670 /. forrestianum 653 J. fuchsiaefoliam 648, 666 J. gardeniiflonim 648, 666 J. glabrum 671 /• grandiflorum 657 /• heterophyllum var. glabricymosum 649 J. heterophyllum var. subhumile 649 J. humile 646, 649 /. humile var. glabrum 650 J. humile var. humile 646, 650 J. humile var. microphyllum 646, 650 J, humile var. pubigerum 650 /. humile f. microphyllum 650 J. humile var. revolufum 649 /• humile var. sideropnyllum 650 /. inodorum 649 J. inornatum 662 J. lanceolarium 647, 653 J. Janceolarium var. lanceolarium 647, 653 J. lanceolarium var. pubenilum 647, 654 J. laurifolium 648, 663 J. laurifolium 664 ]• ligustrioides 670 /• mairei 649 /. mairei var. siderophyllum 650 J. mesnyi 646, 650 J. microcalyx 648, 662 /. multiflor 謂 670 J. nervosum 648, 664 J. nintooides 648, 666 J. nudiflorum 647, 652 J. nudiflorum var. nudiflorum 647, 652 J. nudiflorum var. pulvinatum 647, 652 J. officinale 647, 657 7, officinale grandiflorum 657 J. officinale f. grandiflorum 647, 657 J. officinale f. officinale 647, 657 /. pachyphyllum 653  , paniculatum 653 . polyanthum 659 . primulinum 650 . pubigerum 649 . pubigerum var. glabrum 649 , pulvinatum 652 . quinqinerve 653 . reticulatum 671 • revolutum 649 . robustifolium 647, 660 . sambac 648, 668 . schneidert 662 • seguinii 648, 660 , shimadae 653 . sieboldianum 652 . sinense 647, 656 . sinense var. seplenlrionale 656 . stephanese 647, 659 . subhumile 646, 649 , subhumile var. glabricymosum 646, 649 . subhumile var. subhumile 646, 649 . subtriplinerve 664 . taliense 662 . tomentosum 648, 668 . tonkinense 671 • trinerve 664 . undulatum 670 • urophyllum var. henryi 656 . urophyllum var. wilsonii 647, 654 . valbrayi 664 . viminale 657 . violascens 664 • vulgatum 657 , toallichianum 649 . wangii 647, 659 . wardii 664 • yingjangense 647, 654 . yurmanense 648, 670 uniperus 97 . aquatica 69 , ceinensis var. procumbens 94 . chekiangensis 99 . chinensis 95 , chinensis var. kaizuca 95 . chinensis var. pyramidalis 96 • chinensis cv. 'pyramidalis^ 96 , chinensis f. pyramidalis 96 . commumis 99 . coxii 89 . fargesii 91 . formosana 97 • formosana var. concolor 99 . fortunei 95 • franchetiana 91 gaussenii 94 kansuensis 91 Uxifolia 99 
拉丁 名索弓  807  7- lemeeana 91 Leucothoe 577 /• mairei 99 L. griffithiana 577 /• morrisonicola 91 L. sp. 577 /• pi"g" 92 L. tonkinensis 579 J. procumbens 94 Libocedrus macrolepis 79 /. pseudosabina 97 、 Ligustrum 603, 636 /• recurva 89, 94 L. argyi 644 /. recurva var. coxii 89 L. bodinieri 641 】• recurva var. squamata 91 L • brachystachium 644 OS L. chenaultii 646 】• saltuaria 96 L. compactum 637, 638 /. sinensis 95 L compactum var. compactum 637, 63S /. squamata 91 L compactum vat. glabrum 637, 640 /. squamata var. fargesii 91 L. compactum f. tubiflorum 638 】• squamata var. morrisonicola 91 L. confusum 637, 640 /. sqtmmata var. tvilsonii 92 L. coryanum 641 /. squamata cv. *Wilsonii' 94 L. delavayanum 637, 644 /. thunbergii 95 L. delavayanum var. tonandrum 644 /• wallichiana 97 L. esguirolii 638 /• wallichiana var. meinocarpa 96, 97 L. gracile 637, 642 Jussiaea adscendens 187 L. henryi 637, 644 /• caryophylla 184 L. tonandrum 644 J. hyssopifolia 186 L. lucidum 637, 638 ]. linifolia 186 L. lucidum var. esquirolia 638 J. octovalvis 183 L. maire 618 /. prostrate 184 L. myrianthum 641 J. repens 187 L. nepalense var. vestitum 642 /. suffrutzcosa 183, 186 L. paratii 644 K L. phillyrea 626 L purpurascens 637, 645 Keteleeria chekiangensis 19 L. quihoui 637, 642 K. cyclolepis 19 L. quihoui var. brachystachium 644 J:. davidana 17, 19 L. quihoui var. glabrum 640 K. delavayi 17 L robustum 637, 642 fC. esguirolii 17, 19 L. rugulosum 637, 641 K. evelyniana 17 L. sempervirens 637, 645 K. fortunei 19, 21 L. simonii 638 K. xerophila 19 L. sinense 640 Kingsboroughia alba 320 L. sinense var. coryanum 637, 641 L L. sinense var. myrianthum 637, 641, 642 L. sinense var. nitidum 637, 641 Lacaitaea calycosa 691 L. sinense var. sinense 637, 640 Lagarosiphon 748 L. suspensum 613 L. alternifolia 755 L. vaniotii 605 L, roxburgsi 755 L. yunnanense 638 Lappula dielsii 707 Limnanthemum nymphoides 674 Laricopsis kaempferi 43 L. peltatum 674 Larix 39 Limnobium 748 L. amabilis 43 Limnocharis 745 L. griffithii 40, 42 L. emarginata 747 L. potamnii 42 L. flava 747 L. potaninii var. macrocarpa 42 Limnocharitaceae 745 L. speciosa 40 Linociera 603, 627 Lasiocaryum 733 L. caudata 627 L. densi'florum 733 L. henryi 628 L. trichocarpum 733 L. insignis 627. 628 Lentibulariaceae 736 L. longiflora 627 
808  云南 植物' 志  L macrophylla 628 L. ramiflora 628 Lithodora hancockianum 701 Lithospermum 701 L. chinense 688 L. hancockianum 701 L. mairei 701 L. zollingeri 702 Loesenerialla 28 1 L. lenticellata 282 L. merrilliana 282 L.yiinnanensis 283 Loniera cavalerei 656 L. rehderi 656 Lophiocarpus guyanensis 765, 767 Lophotocarpus formosanus 767 Ludwigia 148, 149, 183 L adscendens 183, 187 L. caryophylla 184 L. epilobioides 186 L. hyssopifolia 183, 186 L. octovalvis 183 L. parviflora 184 L. perennis 183, 184 L. prostrata 183, 1«4 Lyonia 565 L. bracteata 566 L. compta 566 L. compta var. compta 566 L. compta var. stenantha 566 L. doyonensis 571 L. macrocalyx 565 L. ovalifolia 567 L. ovalifolia var. hebecarpa 569 L. ovalifolia var. lanceolata 567 L. ovalifolia var. ovalifolia 567 L. ovalifolia var. tememt 567 L. viUosa 569 L. villosa var. sphaerantha 569 L. villosa var. villosa 569 M Maidenia 748 Meliosmaceae 30 1 Meliosma 301 Af. affinis 309 M. alba 303, 320, 322 M. angustifolia 303, 316 Af. annamensis 317 M. arnottiana 303. 317, 319 Af. beaniana 320 M. bifida 302, 305 M. buchananifolia 309 Af. chapaensis 317 M. costata 306 Af. crassifolia 316 M. cuneifolia 301, 304  M. cuneifolia var. cuneifolia 301, 304 M. cuneifolia var. glabriuscula 302, 304 M. depauperaia 311 M. diUeniifolia 301, 303 M. diUeniifolia subsp. cuneifolia var. cuneifoha 304 A^. diUeniifolia subsp. cuneifolia var. miltinervta 304 M- dtUeniifolia subsp. diUeniifolia 303 Af. donnaiensis 305 M. dumicola 302, 309 M. evrardii 308 M, ferruginea 306 M. fischeriana 315 M fordii 314 Af. forrestti 306 M. glomerulata 315 M. henryi 315 Af. henryi subsp. mannii 314 Af, henryi subsp. thorelii 309 M. kirkii 319 M. laui 302, 308 M. laui var. laui 302, 308 M. laui var. megaphylla 302, 308 M. lepidota subsp. dumicola 309 Af. lepidota subsp. longipes 311 M. lepidota subsp. squamtilata 312 M. longicalyx 320 M. longipes 302, 311 Af. lutchuensis 312 Af. mairei 304 M. mannii 302, 314, 315 Af. microcarpa 317 Af. microcarpa var. chapaensis 317 Af. myriantha 304 M. oldhamii 303, 319 M. oldhamii var. sinensis 319 M. pannosa 308 Af. patens 315 M. paupera 302, 304 Af. paupera var. repandoserrata 305 Af, pinnata subsp. angustifolia 316 M. pinnata subsp. arnottiana 317 M. pinnata subsp. arnottiana var. arnottiana 317 M, pinnata ?! absp. arnottiana var. oldhamii 319 M. platypoda 304 M. rigida 303, 315 Af. rigida var. patens 315 M. simplicifolia 302, 309, 311 Af. simplicifolia 309 M. simplicifolia subsp. fordii 306 M, simplicifolia subsp. laui 308 Af, simplicifolia subsp. rigida 315 Af. simplicifolia subsp. simplicifolia 311 Af. simplicifolia subsp. thomsonii 306 Af. simplicifolia subsp. yunnanensis 315 M. sinensis 319 M. squamulata 302, 312 
拉 丁名索  809  M. subverttcillaris 306 M. thomsonii 302, 306 M. thomsonii var. thomsonii 302, 306 M. thomsonii var. trichocarpa 302, 306 M. thorelii 302, 309 NL. trichocarpa 30b M, tsangtakii 309 M. veitchiorum 303, 320 M. velutina 302, 306 M. wallichii 303, 317 M. xichouensis 302, 312 M. yiinnanensis 303, 315 Melodinus duclouxii 662 Menyanthaceae 671 Menyanthes 672 M. indica 674 Af. nymphoides 674 M. trifoliata 672 Metasequoia 62, 71 M. glyptostroboides 74 Microcaryvim 732 M. duthieanum 733 M . pygmaeum 732 Af. trtchocarpum 733 Microula 712 M. bhutanica 718 M. forrestii 715 Af. hirsuta 715 M. leiocarpa 718 M. myosotidea 716 M. oblongifolia 715 M. oblongifolia var. glabrescens 716 M. oblongifolia var. oblongifolia 716 M. polygonoides 716 M. sikkimensis 713 M. spathulata 719 Millingtonia alba 320 Af, arnottiana 317 M. dillenUfolia 303 Af. simpUcifolia 311 Monocharia ? dubia 756 Myosotis 735 M. caespitosa 736 Af. hookeri 710 M. microcarpa 726 Af. peduncularrs 729 M. silvatica 735 Myrica esquirolii 106 Myriophyllum 191, 192 M. spicatum 19—2, 193 Af. spicatufv var. muricatum 193 M. verticillatum 193 N Nageia wallichiana 102 Nechamandra 748 Helumbium nuciferum 138  N. speciosum 138 Nelumbo 137, 138 N. nucifera 138 Nelumboideae 1 37 Nelumbonaceae 1 37 Nuphar 138, 144 N. bometii 144, 145 N. pumilum 144, 145 Nyctanthes sambac 668 N. undulata 668 Nymphacaceae 137 Nymphaea 141 N. alba 141 N. anelumba 138 N. crassifolia 1,43 N. lutea var. pumila 145 N. lotus var. pubescens 141, 143 N. pubescens 143 N. pumila 145 N. pygmaea 143 N. stellata 141 N. stellata 144 N. tetragona 141, 143 N. tetragona 144 N. tetragona var. crassifolia 143 Nymphacaceae 1 37 Nymphaeoideae 1 37 Nymphoides 672 N. indica 674 N. peltatum 674 o Oenothera 149, 179 O gla^ioviana 179, 181 O. octovdvis 183 O. rosae 179 O. stricta 179, 182 O. tetraptera 179, 181 Oleaceae 602 Olea 603, 631 O. acuminata 624 O. brevipes 631, 635 O. caudatilimba 631 O. clavata 638 0. com pacta 638 O. cuspidata 632 O. densiflora 634 O. dioica 631, 636 O. europaea 631, 632 O. ferrugenea 632 O. fragrans 624 O. glandulifera 631, 634 O. laxiflora 631, 634 O. longipetiolata 620 O. rosea 631, 634 O. sintca 636 O. yiinnanensis 631, 635 
810  云南 植物志  0. yunnanensis var* xerotnorpha 631, 636 O.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631, 635 Oligolobos triflorus 758 Omphalodes cavaleriei 725 O, esquirolii 725 O. forrestii 715 O. mairei 724 O. moupinensis 719 O. vaniotii 125 Onagraceae 148 Ondipea 137 Onosma 691 O. adenopus 696 O. album 696 O. cingulatum 698 O. confertum 695 O. decastichum 697 O. dumetorum 698 0, exsertum 697 O. forrestit 695 O, hookeri var. toardii 694 O. luquanense 697 O. lycopsioides 700 O. microstoma 700 O. multiramosum 695 O. multiramosum var. mekongense 696 O. multiramosum var. multiramosum 695 O. oblongifolium 694 O. paniculatTjm 692 O. paniculatum var, hirsutylum 692 O. tsiangii 698 O. wardii 694 Oreogenia duthieana 733 O. trichocarpa 733 Ornus floribundus 608 Osmanthus 602, 619 O. asiaticus 624 O. attenuatus 620, 625 O. caudatifolius 620, 625 O. corymbosus 619, 620 O. delavayi 620, 626 O. forrestit 622 O. forrestit var. brevipedicellatus 622 O. fragrans 620, 624 O. fragrans var. aurantiacus 625 O. fragrans var. latifolius 624 O. fragrans var. thunbergii 624 O. fragrans f. aurantiacus 624 O. fragrans f. fragrans 624 O. henrvi 620, 625 O. marginatus var. formosanus 620 O. matsumuranus 619, 620 O. obovatifolius 620 O, pedunculatus 620 O. polyneurus 619, 622 O. rehderianus 622 O. rehderianus var enianus 622  O, species "^4" 620 O. suavis 620, 626 O. wilsoni 620 O. yunnanensis 619, 622 Osyris 293 O. arborea 293 O. rotendata 293 O. wightiana 293 Ottelia 748, 757 O. acuminata 757, 758 O. acuminata var. acuminata 757, 760 O. acuminata var. crispa 757, 760 O. acuminata var. Ivmangensis 758, 761 O. acuminata var. tonhaiensis 757, 760, 761 O. alismoides 757, 758 O. cavaleriei 758 O. crispa 760 O. esquirolii 758 O • poly goni folia 758 O. sinensis 758 O. yunnanensis 758 p Paracaryum brachytubum 707 Parasyringa sempervirens 645 Phacellaria 287 P. caulescens 287 P. compressa 288 P. ferruginea 288 P. glomerata 288 p. rigidula 288 P. tonkinensis 287 P. watii 288 Fhillyrea paniculata 638 P. robusta 642 Philydrum cavaleriei 740 Physkium nutans 750 Picea 36 P. alcochiarui 37 P. brachytyla 39 ' P.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 39 P. brachytyla f. latisquama 39 P. brachytyla f. rhombisquama 39 P. complanata 39 P. likiangensis 37 P.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 37 P. likiangensis var. linzhiensis f. bicolor 39 P. monttgena 37 P. yunnanensis 37 Pieris 579 p. albrichii 567 P. bracteata 566 P. cavalari 577 P. compta 566 j P. doyonensis 571 j P. formosa 579 I P. formosa var. formosa 579 
拉丁 名索弓  811  P. formosa var. forrestii 581 p. formosa f. longiracemosa 579 P. forrestii 581 P. fort 議 i 596 P. grifftthtana 577 P. hulana 581 P. japonica 579 P. kouyangensis 567 P, lanceolata 567 P. macrocalyx 365 P. ovalifolia 567 P- ovalifolia var. hebecarpa 569 P. ovalifolia var. lanceolata 567 P. ovalifolia var. tomentosa 567 P. vaccinium 596 P. villosa 569 Pinaceae 15 Pinguicula 738 P. alpina 738 Pinus 44 P. argyi 58 P. argyi var. longevcginam 58 P. armandi 17, 47 P. brevispica 58 P. brunoniana 33 P. bungeana 52 P. canaliculata 58 P. caribaea 61 P. cavaleriei 58 P. cJiylla 49 P. densata 54 P. densata var. pygmaea 55 P. deodara 44 P. dumosa 33 P. elliottii 61 P. excelsa 49 P. excelsa var. chinensis 49 P- formosana 51 P. griffithii 49. 51 P. heterophylla 61 P. hwan^shanensis 58 P. insularis 54. 55, 57 P. kaempferi 43 P. kesfva 55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57 P. komarovii 49 P. lanceolata 63 P. langbianensis 57 P. levis 47 P. longifoUa 52 P. luchuensis var. hwangshanensts 58 P. massoniana 21, 58, 59 P. mastersiana 47 P. morrisonicola 51 P. nepalenszs 49 P. parviflorji 51 P. pinaster 59  P. promienus 54 P. pumila 15 P' quinquefolia 47 P. roxburgii 52 P. scipioniformis 47 P. sinensis 58 P. sinensis var. densata 54 P- sinensis var. yunnanensis 54 p. tabulaeformis 54 P. tabulaeformis var. densata 54 P. tabulaeformis var. yunnanensis 54 P. taeda 59 P. taiwanensis 58 P. tmllichiana 49, 51 P. wangii 51 p. wilsonii 54 P. yunnanensis 17, 49, 54 P, yunnanensis var. pygmaea 55 P, yunnanensis var. tenuifolia 58 Pittosporum yunnanense 622 Platycladus 76 P. dolabrata 76 P. orientalis 76 P. orientalis cv. 'Beverleyensis' 79 P- orientalis cv. 'Semperaurescens, 7, P. orientalis cv. 'Sieboldii' 78 P. stricta 78 Podocarpaceae 99 Podocarpus 99 P. brateata 106 P. brevifolius 107 P. discolor 106 P. fleuryi 104 P. forrestii 107 P. imbricatus 100 p. javantcus 102 P. kawae 102 P. latifolia 102 P. leptostachya 106 P. macrophylla var. acuminatissima '106 P. macrophyllus 106, 107 P. macrophyllus var. maki 106 P- macrophyllus f. grandifolius 106 P. neglecta 106 P. neriifolius 104 P. neriifolius var. bravifolius 107 P. wallichiana 102 • P. wall ich tana 1 04 P. wangii 107 Pontederia dubia 756 Potamogeton 769 P. compressus 770, 776 P crispus 775. 769 p. crista tus 771 P. delavayi 770 P. distinctus 772 P. heterophyllus 769, 770  I 
812  云 南植物 志  P. javanicus 770, 772 P. lucens 769, 774 P. maachianus 778 P. malainus 769, 772, 774, 775 P. natans 772 P. octandrus 769, 770 P. oxyphyllus 770, 776 P. pectinatus 771, 778 P. perfoUatus 769, 774 P. polygonifolius 772 P. pusiUus 770, 778 P. sinicus 774 P. tepperi 769, 771, 772 P. zosterifolium 776 Potamogetonaceae 769 Premma mairei 304 Prinos godajam 224 Pristimera 283 P. arborea 285 p. cambodiana 285 P. setulosa 285 Pseudehretia umhcllulata 226 Pseudolarix 43 P. amabilis 43 P. fortunei 43 P. kaempferi 43 P. pourteh 43 Pseudotsuga 29 P. forrestii 30 P. wilsoniana 30 Pymlaria 296 P. edulis 296 Q Quercus acutissima 17 Q. variabilis 17 R Ketinispora obtusa 86 K. pisifera 85 R. squarrosa 85 Rhabdia aquatica 679 R. lycioides 679 Rhododendron 338 Sect. Letorrhodium 339 Sect. Lepipherum 454 Sect. Pogonanthum 453, 461 Sect. Ponticum 339 Sect. Rhododendron 453, 454 Sect. Vireya 453, 462 Set. Maddenli 471 Ser. Megacalyx 471 Sub gen. Anthodendron 446, 44S Subgen. Azaleastrum 541 Subgen. Eurhododendron 452 Subgen Hymenanthes 339 Subgen. Lepidorrhodium 452  Subgen. Pentanthera 446 Subgen. Pseudanthodendron 446 Subgen. Pseudazalea 536 Subgen. Pseudorhodorastum 546 Subgen. Rhododendron 452 Subgen. Rhodorastrum 338 Subgen. Tsutsusi 448 Subsect. Arborea 339, 342 Subsect. Argyrophylla 339, 344 Subsect. Barbara 345 Subsect. Boothia 460 Subsect. Campylocarpa 346 Subsect. Campylogyna 461 Subsect. Cinnabarina 456 Subsect. Edgeworthia 454 Subsect. Falconera 340 Subsect. Fortunea 339, 342 Subsect. Fulva 344 Subsect. Genestieriana 461 Subsect. Glauca 460 Subsect. Grandia 341 Subsect. Griersoniana 346 Subsect. Heliolepida 457 Subsect. Irrorata 339, 342 Subsect. Lapponica 458, 494 Subsect. Lepidota 461 Subsect. Maculifera 339, 345 Subsect. Maddenia 455 Subsect. Monantha 460 Subsect. Moupinensia 460 Subsect. Neriiflora 349, 444 Subsect. Parishia 343 Subsect. Pontica 339 Subsect. Saluenensia 459 Subsect. Selensia 346 Subsect. Souliea 347 Subsect. Taliensia 347, 444 Subsect. Tephropepla 455 Subsect. Thomsonia 347 Subsect. Triflora 457, 494 Subsect. Uniflora 460 R. aberconwayi 370, 377 R, aberrans 413 R. achroanthum 515 R. acraium 533 R. adenogynum 420, 427 R. adenophorum 420 R. adenostemonum 378 R. admirabile 372 R. adoxum 364 R. adro serum 372 R. aechmophyllum 495 R. aemulorum 434 R. aganniphum 422 R. aganniphum var. aganniphum 422 R. aganniphum var. flavorufum 422 R. aganniphum var. glaucopeplum 424  r 
拉 丁名索  813  R. aganniphum var. schizopeplum 424 R. agapetum 382 R. agastum 378, 379 R. agastum var. agastum 379 R. agastum var. pennivenium 379 R. agetum 432 R. agglutinatum 415 R. aiolopeplum 415 R, aiolosalpinx 410 R. aischropeplum 425 R. albertsenianum 433 R. alpicola 514 R. alutaceum 427 R. alutaceum var. alutaceum 427 R. alutaceum var. iodes 428 R. alutaceum var. russotinctum 428 R. amaurophyllum 519 R. annae 370, 372 R. annae subsp. annae 372 R. annae subsp. laxiflorum 372 R. anthosphaerum 368 R. anthosphaerum subsp. hylothreptum 368 R. aperantum 438 R, apodectum 44 X R. araiophyllum 376 R. araliaeforme 364 R. arboreum 368 R. arboreum subsp. delavayi 367 R. arboreum subsp. delavayi var. peramoenum 368 R. argyi 448 R. argyrophyllum 382 R. argyrophyllum var. cuplare 382 R. arizelum 354, 356 R- artosquameum 497 R. asmenistum 442 R. asteium 440 , R. astrocalyx 404 R. atentsiense 479 R. atrovirens 450 R. aucubaefolium 542 R. augustinii 491 R. augustinii subsp. augustinii 491 R. augustinii subsp. chasmanthum 490, 493 R. augustinii subsp. chasmanthum f. chasmanthum 490 R. augustinii subsp. chasmanthum f. hardyi 491 R. augustinii subsp. chasmanthum f. rubnim 491 R. augustinii subsp. hardyi 491 R. augustinii subsp. rubrum 491 R. augustirtii var. chasmanthum 490 R. augustinii f. grand i folia 490 R. atdgustinii f. subglabra 490 R. aureum 465 R. austral e 542 R. bainbridgeanum 395 R, balandulum 401 R. balfourianum 418  R. balfourianum 420 R. balfourianum var. aganniphoides 420 R. balfourianum var. balfourianum 418 R. basilicum 354, 357 JR. batangense 514 R. bathyphyllum 429 R. beesianum 412 R. betmaense 398 R. bijiangense 430 R. bivelatum 490, 491 R. blepharocalyx 503 R, bliftii 488 R. bodinieri 495 R, brachyandrum 408 R. brachyanthum 522 R. brachyanthum subsp. brachyanthum 522 R. brachyanthum subsp. hypolepidotum 522 R. brachyanthum var. hypolepidotum 522 R. brevistylum 485 R. brunneifolium 440 R. bullatum 462 R. bureavii 421 R. bureavtoides 421 R. burmanni 448 R. butyricum 526 R. caeruleo-glaucum 527 R. caeruleum 495 R. caesium 540 jR. calciphilum 517 R. calleryi 449 R. callimorphum 402 R. callimorphum var. callimorphum 402 R. callimorphum var. myiagrum 404 R. calophytum 363 R. calophytum var. calophytw 363 R. calophytum var. openshawianum 563 R. calostrotum 516 . R. calostrotum subsp. keleticum 517 R. calostrotum subsp. riparioides 517 R. calostrotum subsp riparium 516 R. calostrotum var. calciphilum 517 R. calostrotum var. calostrotum 516 R. calostrotum var. riparioides 517 R. caloxanthum 402 R. calvescens 397 R. campylocarpum subsp. caloxanthum 402 R. campylocarpum subsp. telopeun? 402 R. campylogynum 461, 527 R. campylogynum var. celsutn 527 R. campylogynum var. charopoeum 527 R. campylogynum var. cremastum 527 R. campylogynum var. myrtilloides 527 R. cantabile 515 R. capitatum 501 R. cardioeides 497 R. catacosmum 435 R. catapastum 487 
814  云南 植物志  jR. cavaleriei var. chaffanjonu 542 R. cephalanthoides 534 R. cephalanthum 530, 531 R. cephalanthum subsp. platyphyllum 531 R. cephalanthum var. platyphyllum 531 ceraceum 372 JR. cerasiflorum 527 K' cerinum 526 R. cerochitum 374 R. chaetomallum 436 chaetomallum var. glaucescens 436 R. chaffanjonii 542 R. chdarodadum 401 R. chamaethomsonii 445 R. chamaethomsonii var. chamaedoron 445 R. chamaethomsonii van chamaethomsonii 445 R. chamaetortum 531 R. chameunum 519 R. charidotes 519 R. charitopes 524 R. charitostreptum 522 R. charopoeum 527 jR. chartophyllum 495 R. chartophyllum f. praecox 495 i?. chasmanthoides 490 R. chasmanthum 490 R. chawchiense 368 R. chelanthum 501 R. chionophyllum 382 R. cHanidotum 443 R. cKloranthum 539 R. chryseum 516 R. chrysodoron 482, 526 R. ciliicalyx 477 R. ciliicalyx 482 R. ciliicalyx var. ciliicalyx 477 R. ciliicalyx subsp. lyi 479 R. ciliipes 475 jR. cinereum 501 R. citriniflorum 443 R. citriniflorum subsp. aureolum 444 R. citriniflorum subsp. horaeum 443 R. citriniflorum subsp. rubens 444 R. citriniflorum var. citriniflorum 443 R. citriniflorum var. horaeum 443 R. clementinae 422 R. clivicolum 533 R. cloiophorum 442 R. doiphorum subsp. asmenistum 442 R. cloiophorum subsp. leucopetalum 442 R. coccinopeplum 427 R. codonanthum 418 R. colletum 412 R. comisteutn 429 R. commod 謂 526 R. com pactum 51】 R. complexiim 505, 512  R. concinnum 494 R. coriaceum 352, 354 R. coryanum 384 R. coryphaeum 362 R, cosmetum 519 R- costulatum 488 R. crassum 467 R. cremastum 527 R, cremnastes 530 R. cremnophilum 533 R. crenatum 557 R. crimgerum 395 R. crinigerum var. crinigerum 396 R. crimgerum var. euadenium 396 R. croseum 404 R. cTuentum 421 jR. cryophyllum 413 R. cucullatum 427 R. cuneatum 501 jR. cupressens 413 R. cyanocarpum 406 R. cyanocarpum var. eriphyllum 408 R. cyclium 402 R. cymbomorphum 398 R. damascenum 527 R. dasycladoides 397 R. dasycladum 402 R. dasypetalum 512 R. davidii 367 R. decorum 364 R. decorum subsp. decorum 364 R. decorum subsp. diaprepes 366 R. delavayi 367 R. dalavayi var. delavayi 368 R. delavayi var. peramoenum 368 R. delavayi var. pilostylum 368 R delete nse 465 R. dendricola 479 R. dendricola 481 dendritrichum 387 R. densifolium534 R. denudatum 386 R. depile 497 R. desquamatum 487 R. detonsum 416 R. diacritum 512 R. diaprepes 366 R. dichroanthum 440 R. dichroanthum subsp. apodectum 441 R. dichroanthum subsp. herpesHcum 441 R. dichroanthum subsp. scyphocalyx 441 R. dichroanthum subsp. septentrionale 441 R. dichroanthum var. apodectum 441 R. dichroanthum var. dichroanthum 440 R. dicroanthum var. scyphoalyx 440 R. dichroanthum var. seplentrinale 441 R. dichropeplum 415 
拉 丁名索  iil3  R. dictyotum 413 R. didymum 443 R. dimitrium 374 R. diphrcxralyx 392 K. discolor 366 R. dolerum 402 R. doshongense 424 R. drumontum 512 R. X duclouxii 550 R. dumicola 420 R. dumulosum 415 R. eclecteum 408 R. eclecteum var. bellatnlum 410 R. eclecteum var. brachyandrum 408 R. eclecteum var. eclecteum 408 R. edgeworthii 462 R. elaeagnoides 530 R. elegantulum 421 R. emaculatum 412 R. emarginatum 536 R. emarginatum var emarginatum 536 R. emarginatum var. eriocarpum 536 R. e pi pas turn 440 R. erostiun 444 R. eriandrum 495 R. erileucum 493 R. criogynum 381 R. eriphyll 謂 408 R. eritimum 368 R. eritimum subsp. chawchiense 370 R. eritimum subsp. gymnogynum 370 R. eritimum subsp. heptamerum 370 R. eritimum subsp, persicmum 370 R. erythrocalyx 398 R. erythrocalyx subsp. beimaense 399 R. erythrocalyx subsp. docintum 399 R. erythrocalyx subsp. eucallum 399 R. erythrocalyx subsp. tritncatulum 399 R. esetulosum 399 R. euanthum 364 R. eucallum 398 R. euchaites 430 R. euchroum 432. 433 R. eudoxum 439 R. eudoxum subsp. asteium 440 R. eudoxum subsp. brunneifoTium 440 R. eudoxum subsp. epipastum 440 R. eudoxum subsp. glaphyrum 439 R. eudoxum subsp. mesopolium 440 R. eudoxum suT^sp. pothinum 438 R. eudoxum subsp. temenium 438 R. eudoxum subsp. trichomiscum 439 R. eudoxum var. brunneifolinm 440 R. eudoxum var. eudoxum 439 R. eudoxum var. mesopolium 440 R. excellens 471 R. exquisetum 497  R. exquisitum 415 R- facetum 381 R. farinosum 386 R. fastigiattum 501, 511 R. fictolacteum 352, 354 K, fimbriatum 505 R. fissotectum 424 R. flaviflorum 382 R. fissotectum 424 R. fletcherianum 475 R. floccigerum 433 R. flocctgerum subsp. approptnguans 432 R. floccigerum var. approptnguans 432 R. floribundum 387 R. flumineum 448 R. formosum 482 R. forrestii 445 R- forrestii var. repens 445 R. fortunei subsp. discolor 366 R. fortunei subsp. fortunei 367 R* fortunei var. houlstonii 366 R. foveolatum 352 R. fragrans 531 R. franchetianum 364 R. fuchsiifolium 550 R. fulvastrum subsp. epipastum 440 R. fulvastrum subsp. mesopolium 440 R. fulvastrum subsp. trichomiscum 439 R. fulvastrum subsp. trichophlebium 439 R. fulvoides 389 R. fulvum 389 R* fumidum 487 R. galactinum 357 R. gemmiferum 494 R. genestierianiim 461, 530 R, giganteum 360 R. giraudiasii 364 R. glanduliferum 363 R. glaphyrum 439 R. glauco-aureum 527 R, glaucopeplum 424 R. gUschrum 393, 395 R. glischrum subsp. rude 395 R, globigerum 427 R, gloeoblastum 404 R. glomerulatum 509 R. gongshanense 378 R. gratum 357 R. griersonianum 396 R. guangnanense 490 R. gymnanthum 372 R. gymnocarpum 444 R. gymnogynum 368 R. gymnomiscum 533 R. habrotrichum R. haemal eum 442 R. haematodes 435, 438 
816  云南 植物志  R. haematodes var. calycinum 435 haematodes subsp. cnaetomallum 436 R. hanceanum 465 R. hancockii 545 R. haofui 385 it hardingii 372 R, hardyi 491 headfortianum 469 jR. hedythamnum 402 ■R. hedythamnum var. eglandulosum 406 R. heishuense 497 R. heliolepis 485 ^ heliolepis var. brevistylum 485 R. heliolepis var. fumidum 487 R. heliolepis var. heliolepis 485 R. heliolepis var. oporinura 487 R. helvolum 415 R. hemidartum 436 R. heroitrichotum 547 R. henryi var. henryi 546 R. henryi var. pubescens 545 R. heptamerum 368 R. herpesticum 440 R. he s peri 謂 495 R. hexamerum 364 R. himertum 442 R' himertum subsp. nebrtties 442 R' himertum subsp. poliopeplum 442 R. hippophaeoides 503, 505 R. hippophaeoides var. hippophaeoides 505 R. hippophaeoides var. occidentale 505 R. hirsuticosfatum 490 R. hirsutipetiolatum 485 R. horaeum 443 R. hormophorum 495 R- houlstonii 366 R. huianum 367 R. hyeaeum 405 R. hylothreptum 368 凡 hypolepidotum 522 R. hypophaeum 497 R. hypotrichotum 497 K. idoneum 512 R. impeditum 509 R. indicum 450 R. indicum 449 R. indicum var. formosan 謂 449 R. indicum var. ignescens 449 R. indicum var. kaempferi 449 R. indicum var. puniceum 449 R' indicum var. ^ . simsii 449 R. insigne 385 R. intortum 415 R. intricatum 503 R. ioanthum 499 R. iodes 428 R. irroratum 377  R. irroratum subsp. irroratum 377 R. irroratum subsp. pogonostylum 378 R. ixeuticum 396 R. jahandiezii 499 R. jangtzowense 441 R. jingpingense 448 R. fucundum 401 R. keleticum 517 R. kendrickii 378 R. keysii 483 K» kingdonii 516 R. kyawi 382 R, lacteum 410 R. lacteum var. macrophyllum 352 R. lampropeplurn 428, 429 R. laojunense 377 R. lapidosum 376 R. lasiopodum 482 R. lateriflorum 457, 483 R. laxiflorum 372 R. lecleret 488 R, ledifolium 448 R. ledoides 533 R. leilungense 497 R. lemeei 488 R. lepidanthum 534 R. lepidostylum 538 P、. lepidotum 461, 530 i<- leptopeplum 378 R. leptothrium 542 R. leucandrum 499 R. leucanthum 448 R. leucopetalum 442 R. levistratum 415 R. liliiflorum 455 R. linearilobum 473 R. Uratum 441 jR. litangense 509 R. lithophilum 538 R. litiense 404 R. longipes var. chienianum 384 R. longistylum 465 R. longistylum subsp. decumbens 464 R. lophophorum 415 R. lucidum 364 R. lukiangense 372 R. lukiangense subsp. admirabile 572 R. lukiangense subsp. adroserum 372 R. lukiangense subsp. ceraceum 372 R. lutescens 488 R. lyi 477, 479 R. mackenzianum 544 R. maddenii 467 . maddenii subsp. crassum 467 R. maddenii siibsn. maddenii 467 R. maguanense 462 R. mairei 410 
拉丁 名索引  817  R. mallotum 434 R. mandarinorum 366 R. manipurem e 467 R. mannophorum 443 R. manopeplum 399 R. martinianum 397 R. meddianum 406 R. meddianum var. atrokermesinxim 406 R. meddianum var. meddianum 406 R. megacalyx 467 it megaphyllum 354 R. megeratum 524 R. mekongense 539 R. mekongense var. longipilosum 539 R. mekongense var. mekongense 539, 540 R. mekongense var. melinanthum 539 R. mekongense var. rubrolineatum 540 R. melinanthum 539 R. mentszense 377 R. metrium 401 R. microgynum 444 R. micromeres 527 R. microphyton 452 R. microphyton var. microphyton 452 R. microphyton var. trichanthum 452 R. mirabile 530 R. missionarutn 411 R. molle 446 R . moUicomum 547 R. mollicomum 553 R. mollicomum var. rockit 547 R. monanthum 460, 520 尺. monbeigii 387 R, monosematum 390 R. montiganum 416 R. motsouense 557 R moulmainense 543. 544 R. moupinense 460, 520 R. mucronatum 448 R. myiagrum 404 R. myrtilloides 527 R. nakotiltum 412 R. nanothamnum 401 R. nanum 501 R nebrities 442 R. nematocalyx 543 R. nemorosum 455 R. neriiflorum 430 R. neriiflorum subsp. agetum 432 R. neviiflorum subsp. euchaites 430 R. neriiflorum subsp. phaedropum 432 J?, neriiflorum subsp. phoenicodum 430 R. neriiflorum var. agetum 432 R. neriiflorum var. neriiflorum 430 R. neriiflorum var. phaedropum 432 R, nigropunctatum 514 R. ningyuenense 377  R. niphargum 387 R. nipholobum 410 R. nitens 517 R. nivale 514 R. nivale subsp. australe 514, 515 R. nivale subsp. boreale 514 R. nivale subsp. nivale 514 R. notatum 479 R. nuttallii 471 R. nuttallii 469 R. obovatum 530 R. obscuTum 499 R. ochraceum 389 R. oleifolium 555 R. ombrachares 374 R. openshawianum 363 R. oporinum 487 R. oreinum 514 R. oreotrephes 497 R. oresbium 514 R. oresterum 404 R. orthocladum 507 R. orthocladum var. longistylum 507 R. orthocladum var. orthocladum 507 R. osmerum 515 R. oulotrichum 538 R. oxyphyllum 543 R. pachypodum 482, 479 R. pachytrichum 390 R. pagophilum 401 I 尺. paltidosum 514 R. pennivenium 379 R. peramabile 503 R. peramoenum 368 persicinum 368 R. perulatum 444 R. phaedropum 432 R. phaeochlorum 497 R. phaeochrysum 413 R. phaeochrysum var. agglutinatum 415 R. phaeochrysum var. levistratum 415 R. phaeochrysum var. phaeochrysum 415 R. phoenicodum 430 R. pholidotum 485 R. pilkalyx 482 R. pilovittatum 367 R . pingbianense 378 R. pingianum 384 R. pittosporaefoFtum 542 R. platyphy'lum 531 R. plebetum 485 R . pleistanthum 495 R. pocophorum 436 R. pocophorum var. hemidartum 436 R. pocophorum var. pocophorum 436 R. poecilodermum 425 R. pogonostylum 378 
818  云南 植物志  R, poliopepLam 452 R. polycladum 511 R. polycladum 501 R. porphyroblastum 427 R. porphyrophyllum 444 R. porrosquameum 485 R. pothinum 438 R, praedarum 533 R. praestans 362 R, prasinocalyx 404 R. preptum 356 R. primulaeflorum 533 R. primulaeflorum var. cephalanthoides 534 R. primulaeflorum var. lepidanthum 534 R. primulaeflorum var. prinmlaeflorum 533 R. probum 401 R. pronum 428 R. propliantum 382 R, propinquum 515 R. prostratum 519 R. proteoides 428 R. protismm 358 R. protistum var. giganteum 360 R. protistum var. protistum 360 R. pseud ociliicalyx 477 R. pseudociliipes 477 R. pubescens 553 R. pubicostatum 416 R' pubigerum 497 R. pumilum 460, 520 R. punctifolium 418 R. pt^ralbum 405 R. pycnocladum 512 R. racemosum 557 R. radicans 517 R. radinum 533 •R. ramosissimum 514 R. rarile 366 R. rarosquameum 495 R. ravum 501 R. recurvum 425 R. recurvum var. oreonastes 427 R. regale 354 R- repens 445 R. repens var. chawaedoron 445 R. repens var. chamaethomsonii 445 R. rex 350, 352, 354 R. rex subsp. arizelum 356 R. rex subsp. fictolacteum 352 R. rhaibocarpum 402 R, rhanthum 364 R, rhombifoliuiP 481 R. "VJ 請 495 R. riparium 516 R. rivulare 516 R. roseatum 482 R. roseotinctmn 443  R. rosmarinifolium 448 R. rothschildii 357, 358 R. roxieanum 425 R. roxieanum var. cucuilatum 427 R. roxieanum var. globigerum 427 R. roxieanum var. oreonastes 427 R. roxieanum var. roxieanum 425 R. rubiginosum 487 R. rubiginosum var. leclerei 488 R, rubiginosum var. ptilostylurr 1 488 R. rubiginosum var. rubiginosum 487 R. rubriflorum 527 R. rubrolineatum 540 R. rubropunctatum 499 R. rude 393 R. rufohirtum 450 R. rufosquamosum 482 R. rupicola 515 R. rupicola var. chryseum 516 R. rupicola var. rupicola 515 R. russatum 515 凡 russotinctum 428  R. salignum 530 R. saluenense 519 R. saluenense subsp. chameunum 519 R, saluenense var. prostranun 519 R. saluenense var. saluenense 519 R. sanguineuin 441 K. sanguineum subsp. aizoides 442 R. sanguineum subsp. atrorubr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doiophor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consanguineum 443 R. sanguineum subsp. didyrtotdes 443 R. sanguineum subsp. didymum 443 R. sanguineum subsp. haemale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hzmert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leucopetal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melleum 442 R. sanguineum mbsp. mesaeum 442 R. sanguineum subsp. roseotinctum 443 R. sanguineum subsp. sanguioides 441 R. sanguineum var. doiophorum 442 R. sanguineum var. didymoides 443 R. sanguineum var. didymum 443 R. sanguineuin var. haemaleum 442 R. sanguineum var. himertum 442 R. sanguineum var. sanguineum 441 R. scabrifolium 554 R. scabrifolium var. pauciflorum 554 R. scabrifolium var. scabrifolium 554 R. scabrtfolium van spiciferum 554 R. schistocalyx 381 R. schizopeplum 424 R. scintillans 511 R. sclerocladfim 501 R. scottianum 482 R. scyphocalyx 440 
拉  丁  名 索  819  R. seguini 495 R. seinghkuense 464 R. selense 398, 399 R. selense subsp. axium 401 R. selense subsp. charalocladum 401 R. selense subsp. dasycladum 402 R. selense subsp. jucundum 401 R. selense subsp. metrium 401 R. selense subsp. nanoOiamnum 401 R. selense subsp. pagophilum 401 K. selense subsp. probum 401 R. selense subsp. setiferum 398 R. selense var. dasycladum 401 R. selense var. jucundum 401 R. selense var. pogophil 謂 401 R. selense var. probum 401 R. selense var. selense 401 ■R. semanteum 509 !?• semilunatum 539 R, semnoides 358 R. semnum 362 R. serpens 444 R. setiferum 398 R. X shelongshanense 354 R, sheltonti 364 R. shweliense 522 R. sidereum 362 R. siderophylloides 497 R. siderophyllum 494, 499 R. sigillatum 415 R. sikangense 415 R. sikangense var. exquisitura 415 R. simsii 449 R. simsii var. mesembrinmn 450 R. sinense 446 R. sinofalconeri 357 R. sinogrande 360 R. sinogrande var. boreale 360 R. sinolepidotum 530 R. sinonuttallii 469 R. sinonuttallii 471 R. spanotrichum 376 R. sperabile 432 R. sperabile var. sperabile 432 R. sperabile var. weihsiense 433 R. sperabiloides 434 R. sphaerantthum 531 R. sphaeroblastum 424 R. sphaeroblastum var. sphaeroblastum 425 R. sphaeroblastum var. wumengense 425 R. spiciferum 553, 554 R. spiciferum var. album 555 R. spiciferum var. soiciferum 554 R. spinuliferum 550 R. spinuliferum 55 3 R. spiniliferum var. glabrescens 550 R. spinuliferum var. spinuliferum 550  R. spodopeplum 465 R. spooneri 364 R. stamineum 542 R. stamineum 542 R. stamineum var. lasiocarpum 543 R. stamineum var. stamineum 543 R. stenaulum 544 R. stenoplastum 487 R. stereophyllum 497 R. stewartianum 410 R. stewartianum var. aiolosdpinx 410 R. stewartianum var. tantulum 410 stictophyllum 514 R. strigillosum 390 化 strigillosum var. monosematum 390 R. strigillosum var. strigillosum 390 R. suberosum 495 R. sulfureum 526 K* sulfureum 522 R. supranubium 482 R. sycnanthum 495 R. syncollum 415 R. taggianum 469 R. taliense 424 R. tanastylum 374 R. tanastylum var. pennivenium 379 R, tapeinum 524 jR. tapelouense 497 R. tapetiforme 511 R. taronense 481 R. tatsienense 494, 497 R. tatsienense var. nudatum 499 R. tatsienense var. tatsienense 499 tawangense 432 R. telmateiiHxi 512 R. telopeum 402 R. temenimn 438 Rk temenium subsp. albipetdum 439 R. temenium subsp. chrysanthemum 439 R. temenium subsp. dealbatum 439 R. temenium Sulsp. gilvum 439 R. temenium subsp. glaphyrum 439 _R. temenium subsp. pothinum 438 R. temenium subsp. rhodanthum 439 R. temenium var. dealbatum 439 R. temenium var. gilvum 439 R. temenium var. temenium 438 R. tephropeplum 465 R. theiochrdum 526 R. theiophyllum 415 R. tKomsonii var. cyanocarpum 406 R. timeteum 497 R. totquatum 441 R. traillianum 413 R. traillianum var. dictyotum 413 R. traillianum var. traillianum 413 R. trichocladum 538, 539 
820  云 南植物 志、  i\. trtchocladum var. LongipUosum 540 ■R. trichomtscum 439 R. trtchophlehium 439 R. trichopodum 497 R. trichostomum 531 R. trichostomum var. ledoides 533 R. trichostomum var. radinum 533 R. trichostomum var. trichostomum 531 R. triflorum subsp. triflorum 490 R. triflorum subsp. multiflonim 488 R. tripionaevium 428 R. tritifoliujn 428 R. truncalulum 398 R. tsaii 503 R. tsarongense 533 R. tutcherae 544 R. tutcherae var. gymnocarpum 545 R. tutcherae var. tutcherae 544 R. uvarifolium 387 ■R. uvarifolium var. griscum 387 R. vaccinioides 534, 536 R. valentinianum 471, 473 R, valentinianum var. oblongilobum 473 R. valentinianum var. valentinianum 473 R. veitchianum 481 R. vernicosum 364 R. vesiculiferum 393 R. vestitum 398 R. viaUi 542 R. vicarium 514 R. vicinum 415 R. violaceum 514 R. virgatum 555 R. virgatum subsp. oleifolium 555 R. yirgatum var. glabriflorum 557 R. yirgatum var. virgatum 555 R. wardii 399, 404 R. wardii var. puralbum 405 R. wardii var. wardii 404 R. westlandii 543 R. williamsianum 405 R. xanthinum 538 R. xanthoneuron 386 R. xanthostephanum 465 R. yaragongens 514 R. yungchangense 475 R. yungningense 509 R. yunnanense 495 R. zaleucutn 493 R. zaleucum var. pubifolium 493 R. zaleucum var. zaleucum 493 R. zhongdianense 418 Rhodora deflexa 574 Rhus bofilii 319 Rotula 679 R. aquatica 679  s Sabiaceae 300, 301 Sabia 322 Sect, odontodiscus 328 Sect. Pachydiscus 328 S. acuminata 330 S. angustifolia 326 S. bicolor 326 S. brevipeliolata 330 S calcicola 324, 333 S calosa 325 S. campanulata 324, 325, 326, 328 S. colebr 301, 322 S. croizatiana 326 S. dielsii 323, 330 S. dumicola 330 S. dunnii 328 S. fasciculata 323, 332, 334 S- glandulosa 326 S. gracilis 328 5. harmandiana 334 S, kontumensis 332 S. latifolia 323, 324 S. latifolia var. latifolia 323, 324 S. latifolia var. omeiensis 323, 325 S. metcalfiana 323, 326 S, obovati folia 325 S. olacifolia 330 S. omeiensis 325 S. pallida 326 S. paniculata 323, 333 S. parviflora 324, 334 S. parvifolia 330 S. parviflora var. harmandiana 334 5". parviflora subsp. parviflora 336 S. pentadenia 323, 325 S. polyantha 334 S, puberula 350 S. pubescens 326 S. purpurea subsp. dumicola 323, 330 5. rockii 326 S. schumanniana 323, 324 S. sp. 334 S, subcorymbosa 328 S. swinhoei 323, 328 S. swinhoei var. hatnanensis 328 S, swinhoei var. subcorymbosa 328 S- wangtt 330 S, yuit 326 S. yunnanensis 323, 326 S. yunnanensis var. malrei 323, 326 S.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323, 326 Sabina 88 S. chinensis 95 S. chinensis cv. *Kaizuca' 95 S. chinensis cv. Tyramidalis' 96 
拉丁 名索引  821  5. chinensis £. pyramidais 96 S' chinensis var. kaizuca 95 S. gaussenii 94 5. lemeeana 91 S. pingii 92, 94 S. pingii var. wilsonii 92 S. procumbens 94 S. recurva 89 S. recurva var. coxii 89, 92 S. saltuaria 96 S. sino-alpina 92 S. squamata 91, 94 S. squamata var. fargesii 91 5. squamata var. wilsonii 94 S. wallichiana 97 5. wallichiana var. meinocarpa 97 Sagittaria 761, 764 S. altigena 765 S. guayanensis 765 S, guayanensis 765 S. guayanensis subsp. lappula 765 S. lappula 765 S. potamogetifolia 767 S. pygmaea 764, 765 5. sagittifolia 768 S. sagittifolia subsp. leucopetala 768 S sagittifolia var. angustifolia 768 5. sagittifolia var. edulis 768 sagittifolia var. leucopetala 768 5. sagittifolia f. angustifolia 768 5. sagittifolia var. oligocarpa 765 5. sinensis 768 5. trifolia 768 S. trifolia var. angustifolia 765, 768 S. trifolia var. edulis 768 S. trifolia var. sinensis 768 S. tengtsungensis 765, 767 Salada 278 S, aurantiaca 281 S. cochinchinensis 279 S glaucifolia 279 S. obovatilimba 279 S. polysperma 279 S. sessiliflora 281 Salisburia adianti folia 11 Salisburia biloba 11 Samvdaceae 195 Santalaceae 286 Sapindus ? microcarpa 317 Sarcospernta laurima 620 Schimai stallatum 583 Schistocaryum myosotdeum 716 Scleronvrum 294 S, mekoftiiensis 294 walJichianum var. mekongensis 294 Sequoia ^lyptostroboides 74 Serpicula verticillata 749  Sinojohnstonia 7 19 S. moupinensis 7 19 Siphonosmanthus delavayt 626 5. suavis 626 Sphaerocarya edulis 296 Stratiotes 748 5*. alismoides 758 Symplocos tetramera 152 Syringa 602, 615 S. komarovii 615, 616 S. mairei 615, 618 S. pinetorum 615, 618 S. potanini 615, 619 5. rugulosa 61.8 S. sempervirens 645 S. suspense 613 S' velutina 619 S. wardii 615, 616 S. yunnanensis 615, 616 S, yunnanensis var. pubicalyx 615, 616 S. yunnanensis var. yunnanensis 615, 616 T Taiwania 62, 66 T. cryptomerioides 66 T. flousiana 66 T. yunnanensis 66 Taxaceae 116 Taxodiaceae 62 Taxodium 71 T. distichum 71 T. heterophyllum 69 T. japonicum var. heterophyllum 69 T. sinensis 69 Taxus 117 T. baccata 118 T. baccata subsp. cuspidata var. chinensis 118 T. baccata var. sinensis 118 、 T. chinensis 118, 120 T. chinensis var. meirei 120 T. cuspidata 118, 120 T. cuspidata var. chinensis 118 T. macrophylla 106 T. mairei 120 T. speciosa 120 T. wallichiana 118, 120 T. wallicfuana var. chinensis 118 T. yunnanensis 118 Tenagocharis 747, 745 T. latifolia 747 Tetrapilus diotcus 636 T. laxiflorus 634 T. roseus 634 Thesium 296 丁. chinense 299 T. chinense 300 T. dokerlaense 299 
822  云南 植物志  T. himalense 300 T. himalense 299 T. himalense var. pachyrhiza 300 T. longiflorum 300 T. longifolium 298 T. refractum 299 T. remosoides 299 T. remotebracteatum 298 Thuja beverleyensis 79 T. chengii 78 T. dolabrata 76 T. macrolepis 79 T. obtusa 86 T, orientalis 78 T. orientalis var. beverleyensis 79 T. orientalis var. nana 78 T. orientalis var. semperaurescens 79 T, orientalis var. sieboldii 78 T. orientalis f. beverleyersis 79 T. orientalis f. semperaurescens 79 T. orientalis f. sieboldii 78 T. pensilis 69 T. pisifera 85 Thujopsis 75 T. dolabrata 76 T. dolabrata var. australis 76 Thyrocarpus 712 T. sampsonii 712 Torreya 121 T. fargesii 123 T. grandis 123 T. grandis var. chingii 125 T. grandis var. dielsii 125 T. grandis var. sargentii 125 T. grandis f. majus 125 T. nucifera var. grandis 125 T. yunnanensis 123 Tournefortia 689 T. boniana 689 T. brachyantha 689 T. gaudichaudii 689 T. montana 689 T. sampsonii 689 Trapaceae 187 Trapa 188 T. bicornis 188 T. bicornis var. cochinchinensis 190 T. chinensis 190 T. cochinchinensis 190 T. maximowiczii 188, 190 T. natans 188 Tretocarya sikkimensis 715 Trichodesma 689 T. calcareum 691 T. calycosum 691 T. hemsleyanum 691 T. khasianum var. calcareum 691  r. sinicum 691 Trigonotis 721 T. cavaleriei 725 T. cavaleriei var. angustifolia 725 T. cavaleriei var. cavaleriei 725 T. chuxiongensis 726 T. contortipes 728 T. corispermoides 728 T. delicamla 728 T. faberi 725 T. funingensis 725 T. gracilipes 731 r. gracilipes 728 T. heliotropifolia 722 T. mairei 724 T. microcarpa 722 T. microcarpa 726 T. muriculata 724 T. pedunoilaris 729 T. peduncularis var. microcarpa 726 T. pedunculata var. vestita 731 T. rockii 729 T. rotundata 732 T. vestita 731 T. xichouensis 724 Tsuga 32 T. brunoniana 33 T. calcarea 33 T. chinensis 35, 36 T. chinensis var. tchekiangensis 35 T. cuneiformis 35 T. dumosa 33 T. dumosa var. chinensis 33 T. dura 33 T. forrestii 35 T. intermedia 33 T. leptophylia 33 T. mairei 118 T. tchekiangensis 35 T. tvardii 33 T. yunnanensis 33 Tumion grandis 125 u Utricularia 738 U. affinis 740 U. aurea 739, 743, 745 U. bifida 739 U. brachiata 739, 743 U. caerules 739, 741 U. exoleta 739, 744 U. filicaulis 741 U. flexuosa 743 (7. multicaulis 742 • U. orbiculata 742 U. racemosa 741 [7. racemosa var. filicaulis 741 
拉 丁名索  823  U. salwinensis 739, 743 U. scandens 739, 741 U. scandens ssp. scandens 741 U. striatula 739, 742 U. uliginosa 739, 740 U. volubilis 741 U. vulgaris var. pilosa 744 U. wallichiana 741 U. toallichii 741 V Vacciniaceae 336 V. yunnenense 596 V. yunnanensis var. franchetianum 596 ValUsneria 748, 750 V. asiatica 750 V.gigantea 750 V. natans 750  V. octandra 754 V. spiralis 750 V. spiraloides 750 Victoria 140 V. amazonica 140 Vtscum heteranthum 292 X Xolisma compta 566 X. ovalifolia 567 X. ovalifolia var. lanceolata 567 X. viHosa 569 Xystrolobus crispus 760 X. yunnanensis 758 X. yunnanensis var. calospatha 758 z Zenobia cerasiflora 575 
编写 分工表 裸 子植物 火树华 被 子植物 金鱼 藻科、 睡莲科 、茅膏 菜科、 柳叶 菜科、 菱科、 -仙 草科、 杉叶 藻科、 睡菜科 、狸 藻科、 花蔺科 、水 鳖科、 泽、 淳科、 眼 子菜科 李 恒 天料 木科、 金刀 木科、 翅 子藤科 包士英 冬青科 ' 李雅茹 檀香科 陶德定 清 风藤科 陈书坤 杜 鹃花科 方瑞征 、岗 天禄、 徐 廷志、 黄素华 木樨科 白佩瑜 紫草科 庄 璇 参加 本卷编 写的单 位除本 所外, 还有 北京林 学院、 云南大 学生物 系等。  Tabula Auctorum  Gymnospermae Huo Shu-hua Angiospermae: Ceratophyllaceae, Nymphacaceae, Droseraceac, Onagraceac, Trapaceae, Haloragidaccae, Hippuridaceae, Menyanthaceac, Lentibulariaceae, Butomaceac, Hydrocharitaceac, Alismataceae, Potamogetonaceae Li Hen Satnydaceae, Barringtoniaceae , Hippocrateaceae Aquifoliaceae  Santalaceae Sabiaceae Ericaceae Oleaceae Boraginaccae  Fang Rhui-zheng, Ming Tien-lu, Hsu Ting- zhi  Bao Shih-ying Li Ya-rii Tao De-ding Chen Shu-kun Huang Shu-hua Pai Pei-yu Chuang Hsuan 
敢到期 来 f 、 书 价 ,»乂 1 ct 单裾号 mm 'W、'、l 
243^1 58.8664 132 苄、 "I 借 者羊位 借 者姓名 借 出日期 还 书曰期 ! .、 — V 1 : QQ^ ^^^^ n 、  58.866i 132 243^1 读 者注意 1 . 愛护 公共图 书切勿 任意卷 折和 涂写, 损坏 义 遗失? 章 赔偿。 2, 请在 借书期 限前送 还以仗 他/ 读 请賜予 合作。 成 1106、-1 
统— }""二.: I30?I -3311 d 价: 13. ,,()'. 元 本辻书 K, : 4294 • 13 -S 科技新 127-32